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

谢选骏:苏联,得到了太空、失去了地球



《尴尬,这么关键的时刻,特朗普又乌龙了!》(综合新闻 2019-10-21)报道:


前两天,美国两位优秀的女宇航员克里斯蒂娜·科赫(Christina Koch)和杰西卡·梅尔(Jessica Meir),成功实现了备受媒体关注的人类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


美国总统特朗普自然也没有错过这个重要时刻。当时,他在白宫里与两位正在进行“太空行走”的女宇航员通了电话,不仅称赞了两人是杰出的美国女性,更祝贺两人成功实现了“首次女性太空行走”。


但尴尬的是,特朗普这句话又说错了……


原来,早在1984年的时候,前苏联宇航员韦特兰娜·萨维特斯卡娅(Svetlana Savitskaya)就已经实现了女性宇航员首次的太空行走。之后,美国宇航员凯瑟琳·苏利文(Kathryn D. Sullivan)也在同一年实现了这一成就。


这么关键的时刻,特朗普又乌龙了——而这次克里斯蒂娜·科赫和杰西卡·梅尔完成的太空行走,之所以与之前不同,是因为这次太空行走是首次由【两名】女性组成的“全女性”团队完成的。所以,就在特朗普说出那番事实有误的话后,两人中的杰西卡·梅尔便委婉地纠正说“我们并不想被如此过誉,因为在我们之前已经有过很多女性完成太空行走了”。“这是首次两名女性宇航员同时进行太空行走”,她说。


不过,在报道了特朗普此次说错话的英美媒体中,虽然这些媒体都在报道中提到了1984年前苏联比美国先完成了女宇航员的太空行走,但这些媒体的报道对于此处的报道都十分简要,而且有的省略掉了那名前苏联宇航员的名字,有的则没提到她来自前苏联,仅说她是俄罗斯人。


但前苏联不仅曾在女性宇航员的首次太空行走上领先于美国,还曾是世界上第一个把女性,以及亚裔和非裔等非白人群体送入太空的国家。其中,全世界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女宇航员名叫瓦伦蒂娜·捷列什科娃(Valentina Tereshkova)。当时,成功将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送入太空的苏联,为了证明自己的制度优越性,证明谁都能进入太空,便从超过400份申请中选中了来自工人阶级家庭和单亲家庭的、且酷爱跳伞的捷列什科娃,不仅将她培训成为了宇航员,更令她在1963因成为了人类历史上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性而被铭记。


而美国则是在20年后的1983年,才将自己的首位女宇航员萨利·克里斯滕·赖德(Sally Kristen Ride)送入太空。


前苏联甚至还差点在1985年到1986年实现了如今美国实现的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网络上的公开资料显示,当年苏联原本打算在1985年时在其“礼炮七号”空间站上用“全女性太空行走”的方式庆祝当年的“国际妇女节”,并由当时实现了女性首次太空行走的苏联宇航员萨维特斯卡娅领衔。可由于她怀孕了,项目不得不推迟到了1986年,但最终还是被取消了。


而来自美国一些学者的说法则是:这个项目被取消除了萨维特斯卡娅怀孕的原因,还有苏联内部政治斗争的因素,导致原本将和她搭配的另一名女宇航员被取消了资格。


不仅如此,美国一些媒体和舆论还认为当年苏联在送女性和亚裔、非族等非白人群体进入太空,以及令女性实现首次“太空行走”这一成就,并非是为了实现“性别平等”,而是出于和美国打冷战、出于证明苏联比美国更好的“政治目的”。


然而,也有一些美国舆论和媒体认为,不论前苏联是出于什么目的将女性宇航员送入太空,苏联的成就实质上都对当时也在与苏联打冷战的美国造成了政治压力,成为了令原本并不对女性开放宇航员角色的美国宇航局(NASA)最终在1978年向女性打开大门的原因之一。


不过,由于美国申请成为宇航员的男性整体上还是远多于女性的,这便导致在1978年美国宇航局对女性宇航员申请者打开大门后,美国女宇航员的比例仍然远小于男性。


但自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于2008年上台后,情况出现了一些积极的变化。比如美国宇航局2009届宇航员培训班的男女性别比例就从2004届的9:2缩小到了2:1,而在2013届中学员性别更实现了4男4女的首次平等——而且那四名女性中就包括如今实现了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的克里斯蒂娜·科赫和杰西卡·梅尔。


有趣的是,这一宇航员性别比例上的变化,反而令美国网络上出现了怀疑美国宇航局在“搞政治”的争议。怀疑者称美国宇航局能在6300份男性占大多数的申请中选出4男4女,就是因为其在选择标准中掺入了“性别政治”的因素。


但NASA方面否认了这一指控,称符合宇航员条件的女性变多了,是宇航员性别平等的原因。


可有些尴尬的是,其实今年3月时美国宇航局就曾打算实现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的,可由于缺少符合女性宇航员身材的太空服而未能实现。这也一度引发了社交媒体上对NASA歧视女性宇航员的争议。但话说回来,不论苏联和美国推动女性“走向星辰”的做法哪个更“政治”,在女性投身航天科技的人数比例还明显少于男性的情况下,适当的“政治”推动还是需要的。


只是这种“政治”最终还是应该落在打破禁锢女性择业的家庭和社会偏见,以及种种就业歧视的实处,而不应只是一种“拔苗助长”式的“噱头”。


谢选骏指出:上文充满了“恋尸癖”,似乎很是恋尸苏联——但是其作者也不想想,苏联北极熊恶霸一世,为何仅仅七十年就“得到了太空、失去了地球”呢?显然,因为苏联一心争霸,不顾人民的死活,结果自己给自己自寻死路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假藥害命真銷魂

《“麻药不睡、泻药不泻”:中国集采药质量问题引发质疑》(艾莎, ZIXU WANG 2025年1月27日)報道: 上海的一家医院,今年外国品牌药品基本没有出现在中国国家医保覆盖的药品清单和公立医院提供的药品清单上。 围绕国产药品质量问题,中国民众的愤怒情绪正在罕见地爆发。 上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