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0年11月30日星期一

谢选骏:卓别林就是希特勒



《这些名人超级有钱,过日子却超节俭》(2019-1-21 世界日报)报道:


富豪巴菲特和比尔盖兹2010年到中国推动清洁能源汽车混钞票。


巴菲特不买电子产品——超级有钱却过着节俭生活的名人,最为人知的就是「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88岁高龄的他,个人净资产约806亿元,但住的地方还是1958年在内布拉斯加奥马哈(Omaha)以3万1500元买的同一栋房子,平常出门自己开车。巴菲特拥有的凯迪拉克轿车Cadillac XTS,价格约4万5295元。根据媒体报导,他并没有花钱购买电子产品的习惯,身上不带手机,办公桌上也没有电脑。


甘迺迪出门朋友埋单——「时代杂志」报导,前总统甘迺迪(John F. Kennedy)虽然拥有父亲赠与,以当今币值计算约1亿7000万元的信托基金,但他却过着手边没钱的生活,出门总让朋友、仆人以及特勤人员代为埋单,他因为节俭习惯而与爱买衣服的第一夫人贾桂琳(Jacqueline Kennedy)经常发生冲突,两人也会为了白宫的日常用品开销帐单而吵架。不过,甘迺迪担任总统时,却把他所有的薪水都捐给慈善机构。


欧纳西斯省寄外套费——甘迺迪遇刺身亡后,贾桂琳再婚对象希腊船王欧纳西斯(Aristotle Onassis),同样也是有名的省钱大王。「时代杂志」报导,欧纳西斯到俱乐部时,就算正值寒冬,也不愿穿外套,他曾对媒体解释说:「因为大家都知道我是有钱人,我去寄放外套时,总觉得至少要给五美元小费才行。不只如此,我还得穿件非常昂贵的外套才行,甚至是必须要购买保险的外套。」


卓别林身上从不带钱——美国喜剧泰斗、默片电影传奇人物卓别林(Charlie Chaplin),1916年时每周收入约1万元,换算成当今币值约21万9000元,但他却是好莱坞有名的「小气鬼」。传记作家林恩(Kenneth S. Lynn)描述,卓别林银行户头有着数以百万计算的存款,可是他身上却没钱,「每次跟朋友一起在外面吃饭,他总是要别人埋单请客。」好莱坞津津乐道的卓别林抠门实例,还包括他为了省下房屋兴建开销,直接「借用」电影片厂的木工,请一群片厂木工帮他在比佛利山庄(Beverly Hills)盖了一栋房子,结果盖出来的屋子状况非常不堪,摇摇欲坠,被影剧圈人士笑称为「支离破碎之家」(Breakaway House)。美国经典影星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曾说,卓别林是个「任性的暴君,也是个吝啬鬼」,好莱坞知名导演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es)甚至形容卓别林是「史上最小气的人」。


卡莱葛伦签名要收费——「美国电影学会」(American Film Institute)的「百年百大明星」当中,名列男星排行榜第二名的卡莱葛伦(Cary Grant),1930年代虽然是好莱坞片酬最高的影星,还娶了当时全世界最有钱的富家名媛芭芭拉赫顿(Barbara Hutton),却因为他童年时期出身于英国贫穷家庭,14岁失学后加入马戏团巡回演出,刻苦的成长经历让他养成根深柢固的重度节俭习惯。「时代杂志」(Time)报导,卡莱葛伦放在家里冰箱里的牛奶,会在瓶身画下记号,避免佣人偷喝。家里如果有客人暂住,他则会向客人收取洗衣费用及其他开销花费。传记作家艾略特(Marc Eliot)说,如果遇到影迷要求签名,卡莱葛伦会收取每份签名0.25元费用,佯称这是要捐给慈善机构的「善款」。这位男星也曾向媒体表示,八卦报导的消息是真的,他确实喜欢把已经穿到破烂不堪的衬衫钮扣剪下保存,留待日后使用。他还对媒体记者说:「这么做是很有道理的。」「时代杂志」报导,卡莱葛伦凭着的省钱功夫,他在演艺圈所赚的每一分钱,到了晚年时期几乎都还保留得好好的。


高德威头发自己剪的——现年66岁的英国电信公司创办人高德威(John Cauldwell),个人净资产约24亿元,可是他的头发却是自己剪的,理由是他认为上理发厅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钱。他对穿着并不讲究,身上西装是马莎百货(Marks and Spencer)买的。还没退休之前,他每天骑脚踏车上下班,单程距离约14哩。退休之后,他每周造访他最喜爱的酒吧时,也是自己骑脚踏车前往,单程距离约40哩。英国电信公司创办人高德威退休以后,响应慈善捐款,打扮成蜘蛛人从伦敦中区一栋高楼攀援而下。


海蒂格林上义诊诊所——19世纪末期拥有「全美国最有钱的女人」头衔的海蒂格林(Hetty Green),由于投资眼光精准,缔造了以现金币值计算约20亿元的个人财富。她还有另一个封号叫做「华尔街巫婆」(Witch of Wall Street),因为她做生意冷血无情,个性一毛不拔,平常则喜欢穿着从头到脚的一身黑衣。虽有庞大财富,但海蒂格林就连看医生也要省钱,她会挑最旧的黑袍穿上,到为穷苦民众提供免费看病服务的义诊诊所,挂号时用假名登记,只为了不必付医药费。她在纽约、波士顿、芝加哥及圣路易都拥有大批房地产,可是自己住的地方却是最廉价的出租公寓,就算偶尔上馆子吃饭,都要跟服务员就菜单价格讨价还价。平常她会为自己准备燕麦片,加水冲泡就是一餐。


里欧娜韩兹利逃漏税——纽约饭店界女富豪里欧娜韩兹利(Leona Helmsley)个人净资产约有80亿元,却因为吝啬、小气而有「刻薄女王」(Queen of Mean)之称,结果也因为如此个性而触法,所得税与销售税都以多报少,结果因为逃漏税而坐牢18个月之久。尚未从政之前,还是纽约房地产大亨的川普,由于与里欧娜韩兹利有多次接触经验,对她观感极差。川普曾对媒体说:「对于我的头号敌人,我都会有同情心,唯有里欧娜韩兹利,我绝不会为她感到同情。她不管沦落到什么样的下场,都是罪有应得。」2007年,里欧娜韩兹利以87岁高龄过世,遗嘱注明留了1200万元遗产要给她所饲养的心爱小狗。


谢选骏指出:“卓别林是个‘任性的暴君,也是个吝啬鬼’”——卓别林扮演希特勒,一炮成名。为什么卓别林善于扮演希特勒?因为卓别林自己就是希特勒。为什么卓别林就是希特勒?因为他们都是犹太人。希特勒为了出人头地,不惜灭绝自己的同族;卓别林为了出人头地,不惜“抹黑”自己的同族。难怪犹太人混了好几千年,现在也只有千万人口,都是自相残杀的恶果。


网文《大独裁者》报道:


《大独裁者》(英语:The Great Dictator)是由查理·卓别林自导自演的一部电影。于1940年首映,它尖锐讽刺了纳粹主义和阿道夫·希特勒。全戏高潮是在片末,他公然要求在政治上对抗法西斯主义。本片特别之处在于其上映时代,那是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美国仍和纳粹德国保持良好关系。在对纳粹主义的恐慌还未完全爆发时,卓别林此作就已经震撼人心了,并对希特勒、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予以谴责。他在片末说道:“机器人只有机械的思想和机械的心灵!”(machine men, with machine minds and machine hearts)这部戏是卓别林首部有声电影,也是他票房最好的电影之一。


篇末的演说镜头——这部电影由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起始点。卓别林饰演一个没有名字的犹太理发师,他在战争期间英勇地试图救护一名叫Schultz(Reginald Gardiner)的官员。当时他们一起乘坐的飞机燃油耗尽,并撞上一棵树,但理发师只是失去了部分记忆。Schultz成功逃过一劫,而理发师就在医院里住了二十年,对德曼尼亚王国(Tomainia,影射纳粹德国)发生的改变完全不在乎:Adenoid Hynkel(影射希特勒,卓别林的双重角色)此时成为托曼尼亚王国的残暴独裁者,并在其大臣Garbitsch(影射约瑟夫·戈培尔)(由Henry Daniell饰演)和Herring(影射赫尔曼·戈林)(由Billy Gilbert饰演)的协助下试图迫害全国的犹太人。


理发师回到其犹太区的发廊,仍未察觉到当时政局的变化,并对军警在其发廊的窗上用白漆涂上“Jew”感到震惊。在和士兵连续不断的打斗中,理发师重遇好友,并对一名美丽的女犹太区移民Hannah(由波莱特·戈达德饰演)产生了好感。


Schultz在理发师住院的二十年间,在军中平步青云,他在士兵们将要痛打一顿理发师的时候,认出了理发师就是其救命恩人,又对他其实是犹太人而感到吃惊。而理发师也恢复了当时的记忆,Schultz命令士兵们放过理发师和Hannah。另一方面,Hynkel因为Garbitsch的怂恿,开始对征服世界一事着迷(其中一场最著名的镜头是他与一个大气球做的地球仪共舞)。因为Garbitsch的鼓动,Hynkel计划侵略邻国Osterlich(影射奥地利)和借贷以完成此行动。后来,因为一名犹太财主不肯借款给Hynkel,所以Hynkel又恢复他对犹太人的迫害,事态比上一次还要严重。


Schultz表达了他对大屠杀的反对,但却被Hynkel安排到集中营。他逃到犹太区,计划推翻Hynkel的政权。为了决定谁去实行这个计划,就把一个硬币藏在五个布丁里,谁吃到硬币就要去实行炸毁Hynkel住所的自杀式任务。然而,Hannah把每一个布丁都加了硬币,造就了卓别林此作最搞笑的场面之一。最后,Schultz和他的理发师好友都被抓进集中营。


Hynkel侵略Osterlich的计划最初被Bacteria(影射意大利,同时bacteria亦可解作细菌,讽喻法西斯主义尤如病菌一样祸害国家)的独裁者 Napaloni(影射墨索里尼与拿破仑·波拿巴)(由Jack Oakie饰演)反对。在这两个独裁者发生了一些争执之后(包括经典笑点——食物大战),终于达成一个交易,而且得到一个颇成功的侵略成果。当Hannah已经移居到Osterlich,她发现自己依然生活于Hynkel的统治之下。


Schultz和理发师一起从集中营逃走,他们穿着Tomainia军人的制服。因为理发师和Hynkel太相似,卫兵以为他就是Hynkel。相反地,Hynkel正在进行他的猎鸭活动(其实是为战争而作的侦察行动),但他被其卫兵误会他就是逃走的理发师,结果他被自己的士兵拘捕了。


另一边厢,理发师被误认为是Hynkel本人,并被带到Tomainia的首都去做一场胜利演说。Garbitsch在为群众引见“Hynkel”的时候,诽谤民主自由的思想和其他可能的背叛以及旧思想。之后,理发师却发表了一场发人深省的演说:取消Hynkel的反犹政策和欢迎民主新时代。该片段成为了全片重头戏之一。电影在Hannah再次轻松愉快地望向天空的时候结束。


戏中有不少是Hynkel与Napaloni有关Osterlich(奥地利)的争论。原来,墨索里尼从他见到奥地利是一个缓冲区在意大利、德国之间开始,就反对德国接收之。国际社会(尤其是法国和英国,墨索里尼的拍挡)没有分担意大利影响和支持德国对奥地利的合并之国际制裁。墨索里尼不久便独自于1936年服从于希特勒的意愿,由Brenner Pass和奥地利的边境撤回意军,并移动至较接近于德国的地方,因为希特勒没有申请对意大利的国际制裁。今日,因为意大利和德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同盟,这冲突已经快要被人遗忘了。


此片包含了卓别林最有名的连续镜头。戏中Hynkel的“德文”演说,其实是一大串毫无意义的声音,只不过是很像德文而已。在这之前,卓别林很仔细地从新闻影片中学习其演讲。1940年的《大独裁者》于美国保持中立的时候被说成是“英裔美国人反法西斯主义电影传教总会”。从记录历史的电影、收音机、电视,卓别林以多个小时来收看这些有关希特勒的新闻片段,惊喊:“噢!你!你这个浑蛋!”德语的“炸小牛肉片”(schnitzel)、“泡菜”(sauerkraut)和“肝泥香肠”(leberwurst)可以在其中清楚听到。在这些“语言”一起的,还有英文词组例如“cheese'n'crackers”和说的频率颇密的“larger beer”。当Hynkel在政治集会中和燃起怒火时就会说假德语(尽管他在正常地说着英语)。Billy Gilbert在饰演Herring时也必须要即兴说这个假德语,就是因为他为他不小心把Hynkel击落楼梯而向之道歉,他想出了一个字―“banana”。卓别林很明显是被他弄得很吃惊,他将之放在其回应之中:“Der banana?”


卓别林在饰演犹太理发师时,跟着电台广播的匈牙利舞曲之旋律来为一名顾客剃须,该段是一次过拍摄,不经剪接。但全片最著名的场面却是一名对权力疯狂的独裁者和一个汽球造的地球于像宫殿般的办公室一起跳了一场令人难以忘怀的芭蕾舞。此片段着手于理查德·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它于理发师在Hynkel的国家发表“胜利演说”时也有发挥作用。之所以有这段“独裁之舞”是因为于二十年代末,当卓别林在好莱坞被拍到他在做一场较早版本的舞蹈,是和一个地球以及一个普鲁士的军人头盔一起(这个连续镜头在纪录片Unknown Chaplin中得见)。


整场电影以犹太理发师被误认为是独裁者作结,他在Tomainia人接管Osterlich以后,就于大批观众的注视之下和国际广播中作出了一个演说。(这个演说明显地提及到德国于1938年3月12日侵略奥地利)此演说被卓别林诠释得像一个即兴演出,但其说辞是经过极为认真的斟酌才能如此有深度。卓别林的争议性演说,是场十分明显的政治演说,可能为美国最终重新登录麦卡锡时代提供了能够冗长列举的借口(从有关卓别林的论文可得更多的细节)。此演说在此片放映前也被美国共产主义运动指责为“斯大林和希特勒签订的互不侵略条约”。戏中有些犹太区商店的招牌是用世界语写的,于希特勒之犹太政策中,使用这种语言是会被判罪的。


谢选骏指出:卓别林是美国的独裁者,希特勒是德国的独裁者,所以卓别林看不惯希特勒,尤其是希特勒取得了“更大的成就”,让卓别林更加醋意十足了。所以我说,卓别林就是希特勒。


《卓别林曾上希特勒“死亡名单”》(2008-02-28 中国日报网站环球在线)报道:作为一个“小人物”,查理·卓别林曾带给人们无数的快乐。然而,纳粹分子却从来不对他的幽默感兴趣,相反独裁者阿道夫·希特勒甚至非常憎恨这个“小个子”。据最近新解密的一本纳粹宣传册显示,卓别林曾被纳粹列为全世界最为杰出的犹太人之一,并出现在“死亡名单”上。


无犹太血统却被纳入“死亡名单”——这本纳粹宣传册名为《犹太人看着你》,于20世纪30年代在柏林出版,是由声名狼藉的反犹太专家约翰·冯利尔斯编写的。这本95页的书中,囊括了很多激进分子、银行家、经济学家、记者、学者以及企业家等犹太名人的名字和照片,包括爱因斯坦和卓别林。这本书将于今年3月在希罗普郡拍卖。拍卖人理查德·韦斯特伍德-布鲁克斯说:“这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攻击全世界最杰出的犹太人,让德国人相信:这些人正组成一个国际联盟,试图统治全世界。书中列举了每个杰出犹太人的照片和肖像,但是到目前为止,这本书最值得注意和奇怪的地方就是竟然包括了查理·卓别林。他被归类进入‘艺术犹太人’一组,暗示他具有犹太人血统。”


实际上,卓别林并不是犹太人,他祖籍英国,后移民美国。卓别林本人有犹太血统的说法毫无根据,卓别林本人生前从未讨论过这个问题,也拒绝否认他是犹太人。而且他常说假如他有犹太祖先的话他将感到骄傲,因为“所有天才均有犹太血统”。


创作《大独裁者》做出回应——20世纪30年代,一位在柏林工作的电影制作者伊凡·曼特裘发现了这本书的副本,并将它送给了卓别林。卓别林甚至曾专门给曼特裘写过信,感谢他送这本书。卓别林看到这本书后,非常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因为这本书中所列的大多数人都被纳粹分子“清除”了。


尽管害怕被纳粹迫害,但据说这本书为卓别林创造经典喜剧《大独裁者》提供了灵感。在这部1940年上映的电影中,卓别林扮演一名很像希特勒的独裁者阿迪诺德·亨克尔。电影历史学家凯文·布朗洛认为,卓别林创作《大独裁者》就是为了回应纳粹宣传册中列举了他的名字。他说:“卓别林被列入这部书中,很可能导致他创作了《大独裁者》这部电影,以此作为一名演员对希特勒挑衅的回应”。布朗洛说,从卓别林专门写信给曼特裘可以看出,他对这本书很重视,并的确可能受到“刺激”,从而获得了创作灵感。


谢选骏指出:希特勒这位德国元首,却留着犹太人查理·卓别林式的胡子。希特勒死后,盟军从交火的希特勒义务发现了他所珍藏卓别林照片和海报——由此可见希特勒对卓别林喜爱已经超越了公众领域的视野……希特勒与卓别林之间的这种的爱恨情仇,如果不从“犹太人惺惺相惜”的角度去观察,就是完全无法理解的了。但是,共产党却不愿意承认希特勒和卓别林都是犹太人——因为共产党创始人是犹太人。


《喜劇大師卓別林和希特勒的不解之「緣」》(笑謔中充滿眼淚文 / 一流人  2018-10-19)报道:


查理.卓別林(Charlie Chaplin, 1889.4.16- 1977.12.25),著名喜劇演員、導演和電影製作人,在瑞士去世,享年八十八歲。又有一次,卓別林前往中國訪問。席間,卓別林望著剛上桌的北京烤鴨詼諧地說:「我這人對鴨子有著特殊的感情,所以我是不吃鴨的。」接著,他解釋道,他所創造的流浪漢形象,走路時的「鴨子步態」,就是鴨子們教他的。那時候,電影公司催他趕快創作新作品,如果期限一到還沒完工就開除他。幸好,鴨子的靈感啟發了他。為了答謝鴨子,他從此不再吃鴨子。席間,當中國的主人為此表示歉意和遺憾時,卓別林卻搶先吃了一口香噴噴的烤鴨, 肥油滿嘴,還讚不絕口。眾人大惑不解,卓別林卻說:「不,這次例外,因為這隻不是美國鴨。」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卓別林就曾訪問德國,但並沒有受到熱烈歡迎。納粹德國政府對他充滿厭惡,原因是他螢幕上的小鬍子形象和希特勒有幾分相像,而他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就聲名鵲起了,那時的希特勒不過是維也納的流浪漢、無名小卒。於是,社會上傳言:希特勒是模仿卓別林的!


巧合的是,卓別林和希特勒卻又有不解之「緣」——兩人同歲,幼時家庭生活不幸,而且都遭遇過當流浪漢或流浪兒童的經歷,卓別林更是親自把流浪漢的形象帶上銀幕。自尊心極強的希特勒當然極其不快、不爽,而德國媒體更是把冷漠、輕蔑和憤怒全扔給卓別林。幾年後,希特勒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卓別林抓住時機,拍攝《大獨裁者》(The Great Dictator),親自在片中扮演希特勒,誇張得讓人噴飯,活靈活現狠狠地諷刺了「元首」一番,算是為正義出了口氣,也報了數年前不受待見的一箭之「仇」。


當聽說希特勒曾兩次觀看《大獨裁者》時,卓別林立即對別人說:「要是他能告訴我他當時在想什麼,我可以付出任何代價。」當然,他這樣說,需要很大的勇氣,也需要不錯的運氣。卓別林一生並不喜歡聖誕節,因為聖誕節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節日,而他的童年生活卻乏善可陳。幼年時幾乎從未收到任何聖誕禮物,唯一一次,他得到一顆橘子。


一九七七年冬天的平安夜,妻子烏娜依舊號召了家庭聚會,家人沉浸在各款美食和飲料中,其樂融融。然而,衰老的卓別林只能提早進入臥室,他那天看起來非常疲倦,家人攙扶著他回到床上。細心的妻子沒有把房門關得嚴實,故意留一條門縫,好讓卓別林聽到家庭成員愉悅的聲音。卓別林最後一次聖誕節應該是快樂、滿足的,他正是聽著這些聲音,慢慢進入深沉的夢鄉,然後一睡不醒。按照中國的傳統觀念,高壽者在夢中無痛離世,是一種前世修道得來的福分。


谢选骏指出:卓别林比希特勒多活了三十二年,几乎等于多活了“成年之后的一生”(56岁—24岁=32岁)。因为他不是玩真的(独裁者),全靠弄虚作假获得名声。而希特勒,虽然也是个演员,但却弄假成真了(独裁者),还不惜为此搭上了自己的性命。所以在这种意义上,又可以说“卓别林确实不是希特勒”。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美元貶值的黃金時代

《随着“黄金时代”的到来,第二个特朗普时代开始了》(安东尼·泽克尔(Anthony Zurcher)BBC驻北美记者 2025年1月21日凌晨5点17分)報道: 特朗普借助选民对现状的不满情绪重新掌权,他在就职演说中承诺将开启美国新的“黄金时代”。 这场演讲既有承诺,也有矛盾,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