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0年11月30日星期一

谢选骏:灭秦者赵也,非六国也

谢选骏:灭秦者赵也,非六国也


网文《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出至那》(高粉答主2019-08-21)报道:


这句话出自唐代文学家杜牧创作的赋体文《阿房宫赋》。


文章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其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全文运用了想像、比喻与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铺排与议论等方式,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文章语言精练,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气势雄健,风格豪放。


【原文节选】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白话译文】


啊!使六国灭亡的是六国自己,而不是秦国;使秦国灭族的是秦王朝自己,而不是天下的人。可叹!假使六国都能爱护自己的人民,就完全能够抵挡住秦国。假使秦国能够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皇位可以传到三世乃至万世这样世世代代传下去,谁能够使它灭族呢?秦人来不及哀悼自己,后人替他们哀伤;如果后人哀悼他们却不把他们作为戒鉴,只怕又会使更后来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呢!


【词语注释】


(1)族:使……灭族。


(2)使:假使。


(3)递:传递,这里指王位顺着次序传下去。万世:《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诏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然而秦朝仅传二世便亡。


(4)不暇:来不及。


(5)哀:哀叹。



扩展资料:


《阿房宫赋》的创作背景:


《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此时杜牧二十三岁。


杜牧所处的时代属于中晚唐时期,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番、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


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


唐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唐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戏无度,狎昵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又“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并命令度支员外郎卢贞,“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以备游幸(《通鉴》卷二四三)。


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的。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明白地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可见《阿房宫赋》的批判锋芒,不仅指向秦始皇和陈后主、隋炀帝等亡国之君,而主要是指向当时的最高统治者。


此赋运用典型化的艺术手法,在不长的篇幅中,将宫殿建筑之恢弘壮观,后宫之充盈娇美,宝藏之珍贵丰奢,表现得层次分明而具体形象,由此得出秦始皇之所以统治不能久远,即在于暴民取材、不施仁爱的结论,为当时最高统治者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和警示。全文除了具有震撼人心的思想力量外,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扩展资料


《阿房宫赋》写于唐敬宗宝历元年(825),杜牧二十三岁。杜牧所处的时代,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异常尖锐,而藩镇跋扈,吐番、南诏、回鹘等纷纷入侵,更加重了人民的痛苦,大唐帝国,已处于崩溃的前夕。杜牧针对这种形势,极力主张内平藩镇,加强统一,外御侵略,巩固国防。为了实现这些理想,他希望当时的统治者励精图治、富民强兵,而事实恰恰和他的愿望相反。唐穆宗李恒以沉溺声色送命。接替他的唐敬宗李湛,荒淫更甚,“游戏无度,狎昵群小”,“视朝月不再三,大臣罕得进见”。又“好治宫室,欲营别殿,制度甚广”。并命令度支员外郎卢贞,“修东都宫阙及道中行宫”,以备游幸(《通鉴》卷二四三)。对于这一切,杜牧是愤慨而又痛心的。


谢选骏指出:世人只知“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却不知道“灭秦者赵也,非六国也”。这是因为,灭掉秦国的,只有赵国,没有其他五国什么事情。为什么灭掉秦国的,只有赵国,没有其他五国什么事情?因为灭掉秦国是赵政、赵高,并无齐政、楚政、燕政、韩政、魏政,以及齐高、楚高、燕高、韩高、魏高。唐人杜牧毕竟只是诗人,我们不能苛责于他;但是我们的见识如果还像他一样,那就只能怪我们自己了。


《秦灭六国一共花了10年,结果消灭赵国就用了8年时间! 》(搜狐 2019-10-30)报道:


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朝建立之战,指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的秦国进行消灭其它六个诸侯国、建立秦朝的战争。就秦灭六国之战的时间,是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也即秦始皇嬴政一共花了10年的时间,消灭了韩国、赵国、魏国、楚国、燕国、齐国这山东六国,从而结束了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值得注意的是,秦灭六国一共花了10年时间,但是灭这一个国家就花了8年时间,这个国家不是楚国,而是赵国。由此,在秦灭六国中,花在赵国身上的时间是最多的。那么,问题来了,在经历长平之战等战役的重创之后,为什么秦始皇嬴政还要花费8年时间,才彻底消灭赵国呢?


一、


首先,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秦始皇嬴政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其中,秦国消灭韩国、齐国、魏国时,只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在此之外,秦灭楚之战或称灭楚之战,发生于秦王政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公元前226年—前223年);秦灭燕之战,发生于秦王政二十年至二十五年(公元前227年—前222年);而就秦灭赵之战,发生于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一年)至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虽然秦国在消灭赵国的过程中,同时在进攻其他诸侯国,比如楚国、燕国等,但是,从公元前229年到公元前222年,秦国花费了8年左右的时间来消灭赵国。


二、


由此,在秦灭六国之战中,秦国花在赵国身上的时间是最多的。公元前229年(秦王政十八年),王翦乘赵地饥荒,长途跋涉派部分军队围邯郸,亲率主力东出井陉。这意味着秦国正式发动了旨在消灭赵国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秦国派出了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这无疑是对赵国的重视。虽然经历了长平之战、邯郸之战等战役的重创和消耗,赵国已经走向了衰落了。但是,正是因为和秦国之间的长期交战,促使赵国上下痛恨秦国,所以抵抗秦国的决心,自然也比较坚决。换而言之,在山东六国中,赵国和楚国一样,都对秦国的进攻激烈抵抗,而秦国在消灭赵国和楚国时,也都投入了精锐的兵力。


三、


面对名将王翦率领的数十万大军,赵国派出了四大名将之一的李牧进攻抵抗。从公元前229年到公元前228年,王翦虽然拥有兵力上的优势,却一直没有办法突破名将李牧的防线,这显然无法完成秦始皇嬴政攻破赵国都城邯郸的目标。于是,根据《战国策》、《史记》等史料的记载,王翦施反间计使赵王令赵葱、颜聚代李牧为将,也即在赵国君主冤杀李牧之后,王翦终于击败了赵国大军,平定东阳地区(约今河北邢台地区),在这场战役中,赵国将领赵葱战死,颜聚逃亡。不久之后,秦国大军攻克邯郸,俘虏赵王迁。不过,出于对于秦国的抵抗决心,赵国公子嘉逃到代国称王。


四、


最后,根据《东周列国志》的记载:公子嘉,即赵代王嘉(生卒不详),又称赵嘉,赵悼襄王之子。在秦军俘虏赵王迁后,公子嘉自立为代王,守赵祀。对此,一方面因为代国相对偏远,另一方面则是秦军需要集中兵力消灭魏国、楚国等诸侯国,所以,秦国并没有能消灭公子嘉所在的代国。等到解决魏国、楚国等诸侯国之后,公元前222年(秦王政二十五年),王翦之子王贲灭代,俘虏公子嘉,赵国最终灭亡。由此,在秦灭六国之战中,赵国和代国抵抗了八年之久,也即公元前229年—公元前222年,促使秦国花费了8年时间,才彻底消灭了赵国势力。值得注意的是,在消灭代国之后,山东六国只剩下燕国和齐国了。其中,就齐国来说,可以说是秦灭六国之战中,最轻松的一个目标了,在秦国大军兵临城下后,齐王建就放弃了抵抗,所以秦国消灭齐国之战,所花费的时间可以说是最少的。


谢选骏指出:秦灭赵用了八年时间,那么赵灭秦呢?


网文《历史上的赵高是太监吗 赵高为什么要灭秦》(趣历史2016-10-27)报道:


赵高,是秦朝胡亥时期的丞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名气的宦官。他善于察言观色,获得始皇的青睐,实际上却野心勃勃,在始皇驾崩后,藏匿遗诏,赐死公子扶苏和蒙恬,扶持胡亥登基,成为权倾朝野的丞相。


而很多人提到赵高,第一反应便是太监,但也有另一种说法,赵高是贵族,生有一女,所以赵高并不是太监。那么,赵高到底是不是太监呢?


很多人说赵高是太监,大多出自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赵高兄弟皆出生在隐宫,另一个就是赵高任宦官。其实,这两个方面的理解,多是对字面意义上的曲解。


隐宫,是秦朝专门收容刑满释放的罪犯的场所,并不是处以宫刑的地方。赵高之所以在隐宫出生,是因为其母亲触犯过刑法,身体部位有所缺失,后刑满后被收容在此。至于宦官的宦,其实并不是男子被处以宫刑之后的称呼,而是对在宫内任职,皇帝的亲卫一类的称呼。而宦籍是指登基来往宫中人员的册子罢了,所以在秦朝,宦官、宦籍、宦人都没有太监的意思。至于当时的太监,是被称为宦阉。所以,从这一方面来说,赵高并不是太监,只是皇帝的近侍而已。但是,另一种说法是,赵高出生卑贱,受人欺凌,而他的身份使得他不能入朝为官,但是赵高想要报仇,所以宁愿被除以宫刑入宫为太监。当然这一说法也没有被证实。


揭秘赵高为什么要灭秦


赵高作为秦国的罪人,指鹿为马可谓是人尽皆知,他篡改诏书,赐死公子扶苏和蒙恬,之后逼死李斯、胡亥等等罪行可谓是罄竹难书,但是这是历史上的说法,历史都是由胜者书写的。


另有一说法是赵高本为赵国人,一家八口其乐融融,但是当时最为强盛的秦国,却要一统六国,派白起攻打赵国。赵国自然奋起反抗,赵高的父亲和四个哥哥更是投身战场,长平之战后赵国打败,白起将赵国40万军队全部活埋。消息传至赵家,赵母当场晕倒。后赵国沦陷,赵高和其母亲弟弟自然也就成了奴隶。但是赵母身体虚弱,动作慢,被殴打致残,后面更是直接死亡。赵高发誓要给家人报仇,但是他却不敢让人看出一丝一毫的不对劲,只能努力的工作,他知识渊博,很招众人的喜欢,后被上司看重,经介绍娶了个妻子并生了女儿,一家三口倒也快乐。


这时候,秦始皇却因为赵高对法典的了解,想要重要赵高,但是赵高的身份让秦始皇多疑,于是秦始皇命人对赵高处以宫刑,并将赵高的妻女以及弟弟赵成杀死,赵高为了报仇,在秦始皇身边蛰伏,等待时机。


至于之后赵高的种种行迹皆被大家所知,篡改诏书、秘不发丧,伙同李斯用捏造的诏书赐死公子扶苏和蒙恬等等行为皆被历史上评为中国历史上三大奸臣之一。但是也不乏夸赞赵高的,比如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便有一首诗称:“可怜百万死秦孤,只有赵高能雪耻。”


秦朝丞相赵高简介


赵高是赵国的宗室的远亲(也有说是秦国宗室的远亲),家族败落后流亡到秦国。赵高的母亲因为触犯刑法,导致身体部分残缺,后面被收入隐宫——秦朝专门收容刑满释放的囚犯的地方。赵高兄弟都是在这里出生的。


秦始皇看赵高为人勤奋,就让他任中车府令,管皇帝的车马,并且还让赵高教胡亥断案。赵高本就是个察言观色、逢迎献媚的高手,很快就让秦始皇和公子胡亥对他另眼相看,即使赵高又一次犯下重罪,蒙毅刚正不阿想要处置,还是被赵高用花言巧语哄了秦始皇,不仅没有治罪,反而官复原职。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倒在第五次出巡的途中。他虽怕死,但也知道目前最为重要的事情是立储。秦始皇将公子们都比较了一番,觉得公子扶苏堪当大任,于是召来赵高,让他传旨扶苏,让扶苏将上郡的事交给蒙恬,然后回咸阳主持始皇的典葬大礼,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肯定了公子扶苏继任的资格。


可赵高私自藏匿诏书,并联合李斯压下了始皇驾崩的消息。赵高带着诏书见胡亥,怂恿胡亥篡位。赵高利用李斯的弱点,逼得李斯联合胡亥篡位,并捏造诏书,以不忠不孝的罪名赐死公子扶苏和蒙恬。


后胡亥登基为秦二世,在赵高的撺掇下,荒淫于后宫,李斯被害之后,赵高可谓是秦国真正的皇帝,直到刘邦攻打秦国,赵高被胡亥怀疑,他反而逼死胡亥,扶持子婴,结果却死于子婴之手,并株连三族。


关于赵高的故事


赵高,可谓是众所周知,他最为别人鄙夷的是他的指鹿为马。不过赵高最后的下场也没有多好,在他逼死胡亥,登基不成转而扶持子婴之后,被子婴斩杀于殿中,可谓是咎由自取。


赵高指鹿为马


秦始皇死于第五次出巡折返的途中,一个叫沙丘的地方,赵高扶持昏庸的胡亥登基后,掌管朝中大权,只是他目无法纪,撺掇胡亥乱行苛政,搞得民不聊生,所以朝堂上自然有看不过眼的人。于是为了试探朝堂上哪些官员不站在他这一边,也试探秦二世对他的信任程度,他搞出了指鹿为马的事:有一天,赵高牵着一头鹿上朝,对胡亥说是新得了一匹好马,想要进献给陛下赏玩。胡亥虽昏庸,也不至于鹿马不分,便疑惑的问明明是一头鹿,何以说是马?赵高笑语,明明是一头千里马,陛下怎么以为是鹿。


胡亥再次质疑,既是马,为何头上长角?赵高这次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看向满朝文武:“陛下既然不信微臣,何不问问众位朝臣?”


在赵高的威胁下,一部分唯唯诺诺不敢言语,一部分人或许本就和赵高有所牵连或者迫于淫威,直说这明明是千里良驹。当然更有一部分人,看不惯赵高目无法纪,说出了实话,不过这是很少的一部分人罢了。


胡亥见大部分人都说是马,也不再纠缠于这个问题,而退朝之后,赵高无所不用其极,将那些敢于说出真话的朝臣打压致死。


言赵高书是谁写的


《言赵高书》出自秦朝丞相李斯之手,内容多为抨击赵高为贼的。不过现在已经很难找到原本,最为接近的上书言赵高还是出自于司马迁的《史记·李斯传》。


上面开头是说,臣子疑心君王会妨碍国家的发展,妻子疑心丈夫会妨碍家庭的和睦。后面是说一些怎样是对国家有利的事,等等,最后说道赵高身上,说赵高目无法纪,蛊惑君王,恐其生变。


不过这到底没什么用,胡亥在公子时期就受赵高的教导,对赵高颇为信任,再加上赵高又是善于察言观色、献媚逢迎的,而李斯自认为是丞相,平日里都是高高在上的清流模样,自然不受昏庸的胡亥喜欢。


之后,赵高陷害李斯入狱,李斯在狱中上书,陈述自己为丞相三十余载,没有异心,望陛下三思之类。不过到底还是被处以腰斩,更是连累三族。


不过李斯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流芳于世的散文有四篇《谏逐客书》、《论督责书》、《言赵高书》、《狱中上书》。其中《谏逐客书》写于公元前237年,是传颂千古的名作。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他废除分封制,主张推行郡县制,并提出文字、度量衡、货币的统一,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贡献非常大。


不过他害死韩非,并被赵高威胁扶持胡亥登基之后,又被赵高陷害,被判处腰斩,一代名相下场不可谓不凄惨。


网民哀嚎:


赵国旧王孙,自残肢体入秦王宫,一己之力祸乱秦政,和六国复国军里应外合、杀尽秦朝宗室名将,一手将大秦帝国送入地狱。 再坚固的堡垒永远是从内部被攻破,推翻秦朝的真正首功之臣,不是巨鹿大战打垮四十万秦军的项羽,不是攻破数百年难攻不落之关中的刘邦,而正是此人。为报灭国之仇,他挥刀自宫,忍辱服侍仇人,竟推翻了一个大帝国!


谢选骏指出:显然,赵高灭秦用了不到八年。不过,如果把秦始皇赵政也算作“赵”,那么就不止八年了——秦皇的历史作用就是“先灭了六国,再灭了秦国”。这不是我的思想,而是历史的画卷——战国七雄,六国不存,秦国岂能独活?正如南北朝对峙,隋灭了陈,北朝岂能独活?今天2020年末,“海峡两岸”也是同样的道理——“大陆”如果灭了台湾,自己势必无存也。国民党消灭之后,共产党终于消失。


网文《你以为秦始皇只是出生在邯郸?不仅如此,秦赵本同源!》报道:


嬴政于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正月出生,具体日期有待考证。嬴政的出生地在当时的邯郸廓城(大北城)温明殿遗址、丛台以南(在今城内中街以东,丛台西南的朱家巷一带)。


嬴政是当时的秦国王孙,异人的孩子,而异人,则是后来的秦庄襄公。秦异人是秦孝文王安国君之子,根据记载安国君有子二十多人,姬妾更是无数,而异人和他的母亲,都不是其中受宠的那一个。于是在秦国面临赵国威胁的时候,秦异人这个不受宠的儿子送往到了赵国的邯郸作为质子。


在当时秦、赵两国关系已经严重恶化,不时发生战争,两国之间关系的恶化,也决定了秦异人在邯郸的遭遇。他出行的时候没有车马,连日用的财物都没有,生活很困窘,人也十分失意。


异人在赵国的遭遇引起了一个人兴趣,卫国的商人吕不韦。这是一个有远见的商人,他在邯郸做生意的时候,知道了异人的情况,认为他“奇货可居”,于是用重金见到安国君的宠妃华阳夫人,让异人认其为母,改名为子楚。子楚见到吕不韦的姬妾赵姬,临幸之后生下了秦始皇。嬴姓赵氏,名政。


“赵”姓出自“嬴”姓,据《唐书》记载,上古首领伯益的第十三世孙、皋陶的第十四世孙造父生活于周朝,因为善于驯马和驾车,深深得到周穆王的宠爱,后来因为他在平定徐偃王叛乱中及时驾车带穆王回京,穆王就赐给他赵城(现时山西洪桐)作为封邑,造父的后代子孙以封邑赵城作为赵姓。因为造父是秦人和赵人的共同祖先,而且自造父开始姓赵,所以秦国公族也姓赵,比如秦始皇嬴政又称赵政。秦国公族也以赵为氏,有“诸赵”的说法。


本以为秦始皇和邯郸的渊源,只有出生地这一项,没想到秦始皇与赵国的祖先也是同源。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秦国派王齮围攻赵邯郸,情况非常紧急,赵国想杀死子楚。子楚与吕不韦密谋拿出六百斤金子送给守城官吏,才得以脱身,逃到秦军大营,得以顺利回国。


赵国又想杀子楚的妻子和儿子赵政,因为赵姬是赵国富豪人家的女儿,才得以藏匿起来,因此母子二人才活了下来。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秦昭王去世,太子安国君继位为王,是为秦孝文王,华阳夫人为王后。


华阳夫人乘此机会,劝秦王立子楚为太子。秦孝文王听从了华阳夫人的话,于是立子楚为太子。此时赵国也把子楚的夫人赵姬及还有赵姬的儿子赵政送回到秦国,此时的赵政才得以回到秦国。安国君继秦王位守孝一年后,加冕才三天就突发疾病去世了,子楚继位,为秦庄襄王。庄襄王尊奉华阳夫人为太后,生母夏姬被尊称为夏太后。秦庄襄王元年(前249年),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


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五月,庄襄王去世,享年三十五岁。13岁的嬴政被立为秦王。秦王嬴政即位时由于年少,尊吕不韦为仲父,国政皆由吕不韦把持。始皇帝八年(前239年),秦王嬴政年已21岁即将亲政,但此时秦国朝廷中却掀起了激烈的政治斗争。


当初吕不韦既把持朝廷,又与太后赵姬偷情。后见秦王嬴政日渐年长,怕被他发现,想离开太后,又怕太后怨恨,所以便把自己的门客嫪毐假施腐刑,只拔掉胡须、眉毛就献给太后,供其淫乐。


秦王嬴政渐长,嫪毐他们说太后寝宫风水不好,应搬离这里。秦王嬴政准许,于是他们搬到雍县的离宫,结果太后生下了两个私生子,而嫪毐也以秦王嬴政假父自居。


当时嫪毐在太后的帮助下被封为长信侯,领有山阳、太原等地,自收党羽。嫪毐在雍城长年经营,建立了庞大的势力, 是秦国中仅次于吕不韦的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始皇帝八年(前239年),王弟长安君成蟜率领大军攻打赵国,中途谋反,秦军攻占屯留后,成蟜的部下皆因连坐被斩首处死,屯留的百姓被流放到临洮。成蟜投降赵国后,被赵悼襄王封于饶。


始皇帝九年(前238年),秦王嬴政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嫪毐动用秦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动叛乱,攻向蕲年宫。秦王嬴政早已在蕲年宫布置好三千精兵,打败叛军。


始皇帝十年(前237年),秦王嬴政免除吕不韦的相职,把吕不韦放逐到巴蜀。吕不韦知他与秦王的关系无法挽回,饮毒酒自杀。其后,虽然秦王嬴政听从秦国贵族所言,下了《逐客书》,逐出六国食客,但被李斯的《谏逐客书》所劝阻,其后他还是重用了尉缭、李斯等人。


秦始皇继位时,秦国已吞并了巴、蜀、汉中,西南越过宛城到达郢都,设置了南郡;北面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并且吞灭了二周,在其故地设置三川郡。秦王嬴政掌权后,任用尉缭和李斯等人,积极推行统一战略。始皇帝十一年(前236年),赵、燕两国发生战争。


赵国出兵攻燕,而秦国以救燕为名派王翦等将出兵分别夹攻赵国,先后攻取了赵的阏与、轑阳(南阳西北)、河间(河北省献县东南)、安阳(河北阳原县东南)等邑,漳水流域已为秦所占有。始皇帝十三年(前234年),秦国又大举向赵国进攻,以所取的赵地建立雁门郡和云中郡。


始皇帝十六年(前231年),魏国被迫把部分土地献秦,韩国亦被迫把南阳地献给了秦。秦派内史腾做南阳假守。 始皇帝十七年(前230年),秦派内史腾攻韩,俘虏了韩王安,于韩地建置颍川郡,韩国灭亡。


这时赵国发生大旱灾。秦将王翦率领士兵直下井陉(河北省井陉县西),秦将杨端和率领河内兵进围赵都邯郸。赵派李牧、司马尚带领大军抵御。赵王宠臣郭开受了秦国贿赂,散布流言说李牧、司马尚谋反。赵王因此改用赵葱和颜聚替李牧、司马尚,并且杀死李牧。


始皇帝十八年(前229年),王翦大破赵军,杀赵葱,俘虏赵王。赵公子嘉率领其宗族数百人逃到赵的代郡,自立为代王。秦国在赵都邯郸一带建立邯郸郡。


始皇帝二十年(前227年),秦始皇派大将王翦、辛胜攻燕国。燕、代两国发兵抵抗,被秦军败于易水以西。次年,秦军攻下燕都蓟城。燕王喜迁都到辽东。秦将李信带兵追击,燕王喜听从代王嘉的计策,杀太子丹,把太子丹的首级献给秦求和。


始皇帝二十一年(前226年),韩国都城发生叛乱,秦国出兵平定韩的叛乱,乘机处死韩王安。


始皇帝二十二年(前225年),秦始皇派将军王贲攻魏,包围了魏都大梁(开封市),引黄河水灌城,三个月大梁城坏,魏王出降,魏国灭亡。秦始皇就在魏的东部地区建立砀郡。同年,秦始皇派李信、蒙武带20万大军攻楚。李信攻楚的平舆(平舆县北),蒙武攻楚的寝(安徽临泉县),取得初步胜利。


秦楚两军在城父邑(今安徽省亳州东南城父集)相遇,楚乘秦军不备发起反攻,大败秦军。后秦始皇派王翦带60万大军出征,大破楚军于蕲(今安徽宿州东南),迫使楚将项燕自杀。接着秦军攻入楚都寿春,俘虏了楚王负刍。秦于楚地设九江郡(安徽寿县)、长沙郡(湖南长沙市)。


始皇帝二十五年(前222年),王翦平定了楚的江南地,降服了越国之君,设置会稽郡,楚国灭亡。秦始皇在灭楚的同时,不断地向东扩展,陆续设郡,并攻取齐地,设置薛郡(山东曲阜)。同年,秦始皇派王贲攻燕的辽东,虏燕王喜,灭亡燕国。接着又回师攻代,虏代王嘉,建立代郡(河北蔚县西南)和辽东郡(辽宁省辽阳市老城区)。


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将王贲从燕国南下攻齐,俘虏齐王建,灭了齐国,在齐旧地建立了齐郡(山东淄博市东北)和琅邪郡(山东胶南县西南夏河城)。


秦国从始皇帝十六年(前230年)起,到灭齐时止,耗时10年陆续兼并了六国,继而于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开始平定南方百越。从此,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进入了君主的帝国时代。


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后,以王号不足以显其业,乃称皇帝。并继续执行孝公变法以来商鞅的法家政策,加强君主专制,削弱旧贵族势力,提拔由军功而上升起来的贵族。秦帝国的土地所有制基本上仍维持西周的“王有”土地制,而变“王有”为“国有”。


秦始皇于始皇帝三十一年(前216年)命令全国农民自报占有田地的实际数额,以便征收赋税。又实行即使是平民,只要有军功也可授予土地及爵位。虽然秦国在商鞅变法时施行了“授田制”,农民的土地名义上是国家所有、私人耕种,但此举让全国百姓实际占有了原来“王有”的土地,不久之后便演变成了农民和官员们都可以自由地买卖田地,所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终便利了私有土地的发展。


秦始皇废除分封制以后,建立了一套自中央到地方的郡县制和官僚制。初分全国为36郡, 以后随着土地的扩大增至46郡,定咸阳(陕西咸阳市秦都区)为首都。


中央政府最高的官僚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亦称“三公”。地方郡的长官为守,县的长官为令。郡县制初步打破了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封建制、官僚制则代替了贵族的世袭制。


为了巩固政权,秦始皇还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主要是:统一货币和度量衡;统一文字;修筑长城、驰道和直道;强迫迁徙六国富民和平民。


秦统一六国以后,为了防止六国贵族依持宗族“死灰复燃”,强迫他们迁徒到咸阳,要他们看护皇陵,或者迁徙于西南边远地区,一些平民也同时被迫迁徙,叫做“迁虏”,做开矿、开盐井等苦役。始皇帝三十二年(前215年),秦将蒙恬夺九原河南,设置34县,建立九原郡(治所在内蒙古包头市西北)。


统一六国后,商鞅变法时极力反对的各方面的学派、人才都纷纷来到秦国服务。人才数量的增长,也让秦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地提升。


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死于他第五次东巡途中的沙丘宫(今邢台广宗)。秦始皇死后,赵高采取了说服胡亥威胁李斯的手法,二人在沙丘宫经过一番密谋,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由胡亥继承皇位,还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让他们自杀,不得违抗。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为了继续欺骗臣民,车队不敢捷径回咸阳,而是摆出继续出巡的架势,绕道回咸阳。由于暑天高温,秦始皇的尸体已经腐烂发臭。为遮人耳目,胡亥一行命人买了许多鲍鱼装在车上,鲍鱼的味道掩盖了尸体的腐臭味,迷惑了大家。


回到咸阳后,胡亥继位,是为秦二世,赵高任郎中令,李斯依旧做丞相,但是朝廷的大权实际上落到了赵高手中。赵高阴谋得逞以后,开始对身边的人下毒手。他布下陷阱,把李斯逐步逼上死路,李斯发觉赵高阴谋后,就上书告发赵高。秦二世胡亥不仅偏袒赵高,并且将李斯治罪,最后将李斯腰斩于咸阳。赵高升任丞相,由于他可以出入宫禁,特称“中丞相”。


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吕不韦列传》、《史记·李斯列传》等;《赵正书》(参见《北京大学藏西汉竹书》)有记载。秦二世的继位,就此为秦朝埋下了一枚种子。雄霸天下的大秦帝国,从此开始了走向灭亡的道路。


纵观秦始皇的一生,无论是出生、成长,还是成功,始终无法脱离赵国的影子。祖宗与赵国同源,出生在赵国,人生中青少年的阶段是在赵国成长,成为秦王后,依旧要面对那个生他养他的地方,直至他将赵国的都城变成了邯郸郡。无论愿意与否,赵国在秦始皇的生命中都是浓墨重彩且无法忽视的一笔。不知道那个少年嬴政在邯郸曾经经历过什么,也许是人们的冷眼,也许是他人的侮辱与责骂,也许在冰冷的质子生涯中也会有一丝丝的温暖,也许更多的是来自人们异样的眼光。


无论如何,随着赵国邯郸被攻陷的那一天,所有曾在这座城市中发生的故事就都已不见。曾经的那个少年,也从备受欺辱的质子摇身一变成了千古一帝。不由得让人感慨,命运总是这样弄人。


谢选骏指出:赵政、嬴政、秦王政、秦始皇,后来称为“千古一帝”,因为他“二世而亡”了!——这当然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如果具有自知之明或先见之明,他还敢急急忙忙地攻灭六国吗?可能还会,因为他的疯狂行为后面,实有不得已的苦衷,他这是在“向前逃跑”,就像后有无数追兵在迫使他平定六国,最后也平定了秦国自己。所以他死之后,秦国已经不堪一击,只等楚人前来收割了。



网文《秦始皇幼年在赵国遭到屈辱,后来秦始皇是如何报复赵国的?》2020-04-26 报道:


说起秦始皇,很多人呢对他的印象就是残暴。而秦始皇之所如此异常的残暴,追究其溯源的话,那就要从他幼年在赵国所遭受的屈辱开始说起了。那么问题来了,嬴政明明是秦国人,为何幼年是在赵国度过的?他都遭受过哪些屈辱?日后他又是如何进行报复的?


嬴政是秦昭襄王嬴稷的曾孙,孝文王嬴柱之孙,庄襄王嬴子楚之子,生母为赵姬。嬴政出生前多年,其父嬴子楚因是庶子,加之生母夏姬不受时任太子嬴柱的宠爱,所以便被打发到赵国做人质。由是当时秦赵互为死敌,双方之间经常发生战事,因此嬴子楚在邯郸备受冷遇,不仅生活困窘不堪,甚至连性命都数次面临威胁。


就在嬴子楚愁苦困顿、看不到任何希望时,卫国大富商吕不韦却向他伸出援手,不仅赠送给他大量金钱以改善生活、交结宾客,而且还承诺将帮助他登上秦王之位。吕不韦之所以如此热心,是因为他曾经做过冷静、大胆的分析,认为能给投资带来最大回报的,莫过于扶助某位落魄的公子当上大国的国君。如此一来,他不仅可以让整个国家都成为他的赚钱机器,并且还能爬上高位、万古留名。


吕不韦说到做到,在安顿好嬴异人之后,便携带重金赶往秦国,通过收买太子宠妾华阳夫人的姐姐、弟弟,让他们成功地说服没有子嗣的华阳夫人,同意将嬴子楚收为养子。随后,华阳夫人又在太子跟前替嬴子楚说项,由此使得嬴柱决定册立嬴子楚为世子。嬴子楚对吕不韦的倾力帮助感激涕零,发誓一旦自己将来即位,必定和他共享天下。


此后,嬴子楚与吕不韦互动频繁,经常到他的府中做客,一来二去地竟然喜欢上吕不韦的爱妾赵姬,并请求恩公将这位绝色美女赠给他为妻。吕不韦起初相当愤怒,本想严词拒绝嬴子楚的非分要求,但想到如果这样做的话,自己先前付出的所有努力将化为泡影,无奈之下才答应把赵姬送给嬴子楚。赵姬嫁给嬴子楚后很受宠,不久便生下嬴政,时在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59年)正月。


两年后(前257年),秦国大将王陵率军进攻赵都邯郸,杀伤士兵、百姓甚众,赵孝成王因为愤怒至极,便准备杀死此时仍在做人质的嬴子楚。危急时刻又是吕不韦站出来,通过重金收买守城官吏,帮助嬴子楚逃出邯郸,并顺利地进入王陵的大营中。不过,由于嬴子楚逃跑时过于匆忙,没能把妻儿带出城,使得赵姬母子被迫滞留在邯郸达7年之久。


在漫长的7年时间里,赵姬母子受尽了邯郸城恶徒的欺凌,不仅被肆意辱骂,而且还多次面临死亡威胁,每天生活在恐惧、煎熬之中,真可谓度日如年。好在吕不韦临走前留下了一些亲信,并叮嘱他们要尽量照顾好赵姬母子,再加上赵姬的母家还算是有些势力,所以暴徒们才不敢公然杀害他们。就在这种情况下,嬴政渐渐长大,并发誓一旦自己将来成为秦王,必然会攻破邯郸,杀光所有的仇人。


等到秦孝文王嬴柱即位、嬴子楚被立为太子后,赵孝成王为表达和解之意,便将赵姬和嬴政送回秦国,时在秦昭襄王五十六年(前251年)。孝文王正式加冕3天后便驾崩,太子嬴子楚登基,是为秦庄襄王。嬴子楚登基后,册立赵姬为王后,嬴政为太子,并进拜吕不韦为丞相。然而,庄襄王也是个“短命鬼”,在位仅3年便驾崩,太子嬴政遂继位为王,时在秦庄襄王三年(前247年)五月。


嬴政即位时年仅13岁,因为年幼无法理政,所以便将国事委托给相国吕不韦处理。十年后(前237年),嬴政在平定嫪毐叛乱后宣布亲政,并罢黜将嫪毐引入宫中的吕不韦,两年后又逼迫他自杀。嬴政亲政后,重用李斯、尉缭、王翦、王贲、蒙骜等人攻略山东六国,用了十年的时间(前230-前221年)渐次消灭群雄,实现中国史上首次大一统的局面。


嬴政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当年在邯郸所遭受的凌辱,因此在攻灭赵国的同年(前229年),亲自率领军队进入邯郸,将昔日的仇敌和他们的亲属全部抓起来,然后实行集体坑杀(“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见《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经此一事,遇害者不下数千人,天下人闻之色变,而嬴政残暴之名由此举世皆知。


谢选骏指出:按照如此分析,秦始皇的凶残其实和那些由于童年不幸而变成连环杀手和强奸犯的人,基本大同小异了。同情他的人会说,如果他不如此变态猖狂,又如何能够并吞另外几个诸侯国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美国已经陷入两條路线的斗争、临终病人的死磕

《百日新政 川普將優先實施減稅 還有終止疫情補貼、限制糧食券、驅逐無證…》(記者胡玉立綜合報導 2024-12-01): 共和黨全面執政後,白宮與國會計畫推出新政,在川普上任百日內推動減稅、限制社會福利、削減預算赤字等重大施政。 川普與國會共和黨人贏得大選並全面掌權後,正雄心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