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1月8日星期五

谢选骏:恩格斯是马克思的老师

《遇见马克思以后的恩格斯》(2020年06月29日 光明日报)报道:


1844年8月,恩格斯从英国回德国途中访问巴黎的最主要目的是拜访他在诗境中形容为“仿佛要把广袤的天幕扯落地上”的马克思。与两年前他们在科伦第一次见面时因恩格斯当时正在同马克思所反对的持“清谈共产主义”的鲍威尔兄弟往来而互相冷淡不同,这次见面是两个年仅二十几岁却已经分别从各自路径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转变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相遇。他们的相遇是社会革命领域的一场化学反应,甚至可以说是一场核裂变。从此,无产阶级波澜壮阔的伟大事业有了两位革命导师的共同指导,有了不断完善的先进理论的正确引领。而维护马克思、宣传马克思、敬重马克思,是恩格斯遇见马克思之后的人生写照。


坚定鲜明的政治自觉:为了马克思、维护马克思


出身于德国名门望族“彻头彻尾地信仰基督教的普鲁士家庭”的恩格斯从小就具有优秀的战斗品质和远大政治抱负,年仅19岁的他就曾表示要“把那些埋没在教堂和地牢的基石下、但在坚硬的地壳下敲击着、寻求解救的精灵发掘出来”,21岁时就把在哲学领域里曾经名噪一时却在晚年丧失了昔日的勇气与批判思想而沉浸在神话和神智学幻境中的谢林驳得体无完肤、威信扫地。为了反击普鲁士封建专制王朝对革命民主派的进攻,为了迎接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年轻的恩格斯更是满怀激情地写道:“我们将血战一场,无所畏惧地直视敌人冷酷的眼睛并且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可见,具有如此品质和抱负的恩格斯,自然不会接受父亲为他安排的“最体面的庸人所盼望过上的日子,恬静而舒适的、虔诚而正派的”生活。所以,遇见马克思之后的恩格斯不顾家人的反对、不畏斗争的艰辛、毅然决然地把一生献给了无产阶级伟大事业。


有着如此鲜明的政治立场与战斗品质且在与马克思并肩战斗中友谊日深的恩格斯是绝对不能容忍那些有损马克思甚至攻击马克思的现象存在。他曾明确地奉劝那些嫉妒甚至企图诋毁马克思的卑鄙浅薄之徒:“我完全不理解,怎么能妒忌天才。天才是这样一种独特的现象,我们这些没有天才的人一开始就知道,这是我们所达不到的;只有十分渺小的人才妒忌天才。”对于那些怀疑、动摇、妥协,甚至背叛无产阶级立场的小资产阶级和机会主义者,他不断地以笔杆为武器,告诫他们:“你会亲眼看到每一个字的作用,看到文章怎样简直像榴弹一样击中目标,看到打出去的炮弹怎样爆炸。”他还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坚定的原则立场、卓越的斗争艺术和英勇的献身精神投入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甚至披挂战袍直赴硝烟弥漫的战场。而为了保证马克思能够集中精力从事理论研究工作,恩格斯常常主动承担起马克思难以推脱的工作,特别是为保证马克思能够专心致志地完成《资本论》这项党的最紧迫、最重要的工作,恩格斯更是自觉作出牺牲,开始他长达20年“埃及幽囚”生活,以至于当马克思校完《资本论》第1卷最后一个印张时曾无比激动地写信给恩格斯:“这样,这一卷就完成了。这本书能够完成,完全要归功于你!没有你为我做的牺牲,我是绝不可能完成这三卷书的巨大工作的。我满怀感激的心情拥抱你!”


无怨无悔的责任担当:宣传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既是引领世界无产阶级伟大事业的需要,也是恩格斯一生无怨无悔的责任担当。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共同缔造者,当无产阶级作为社会前进的新生力量逐渐走向历史舞台的时候,他更懂得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大意义。1844年,当他回到故乡看到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的无产阶级运动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时,认为必须立即采取各种办法,积极向渴望知道共产主义的工人阶级宣传他和马克思刚刚创建的新学说,并亲自倡导和投入到组织群众集会、宣传共产主义的各种活动之中。1846年8月,受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的委派,恩格斯还亲自到巴黎宣传科学社会主义。1859年6月,马克思用以反对资本主义的锐利武器《政治经济学批判》在德国出版后,恩格斯亲自动笔写书评,向工人阶级推介马克思的科学著作。1867年9月,马克思射向地主资产阶级的最厉害的炮弹《资本论》出版,为了及时宣传这本书,从1867年10月至1868年5月,恩格斯先后写出了九篇书评。为扩大《资本论》的影响,他还积极组织其他人士为报刊撰文“造成轰动”,甚至千方百计地迫使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打破“沉默的阴谋”而开口。马克思逝世后,独力担当国际工人运动顾问的恩格斯,宣传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责任更重,一方面要接手和完成马克思尚未完成的理论工作,特别是为再版《资本论》第1卷,以及整理和出版《资本论》第2、3卷,花去他长达10多年的时间;另一方面,为指导重新兴起的国际工人运动,恩格斯重印、翻译他和马克思的早期著作,工作量之大连他自己都感叹:“我真不知道到哪里去找时间再来做其他工作。”与此同时,从70年代初期开始,恩格斯还撰写了《论住宅问题》《流亡者文献》《论权威》《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诸多重要论著和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宣传、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其中,《反杜林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是一部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百科全书。


至诚至真的人格品质:敬重马克思、爱戴马克思


恩格斯说:“马克思由于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成就已经赢得了这样的地位,各国工人运动最优秀的人物都充分信任他。他们在紧要关头都向他请教,而且总是发现他的建议是最好的。”其实这段话,对他自己也完全适用。因为早在1843年年底至1844年1月,恩格斯在《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就显示出卓越的理论水平,这篇发表于马克思主编的《德法年鉴》第1-2期合刊号上的论文,引起马克思的高度重视,并认定这是“批判经济学范畴的天才大纲”。在他与马克思并肩战斗的近半个世纪里,各国工人运动最优秀的人物像信任马克思一样信任他。而在马克思逝世以后,他当之无愧地成了“整个文明世界中最卓越的学者和现代无产阶级的导师”。但由于他对马克思的由衷敬重,每当人们热情赞扬他为无产阶级伟大事业作出的巨大贡献时,他都会强调:“我只是有幸来收获一位比我伟大的人——卡尔·马克思播种的光荣和荣誉。”也正是由于他对马克思的由衷敬重,当他的双亲对他从事革命活动十分不满并怪罪于马克思时,恩格斯在家书中极力为马克思进行辩护:“归罪于他是很不公平的。当然我还记得,从前马克思的亲属曾经断言,是我把他引坏了。”


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敬重,是建立在两位巨人真实而牢固的感情基础之上,针对《新莱茵报》停刊期间流传的一些离间和诋毁他俩关系的无稽之谈,马克思明确对恩格斯说:“要我丢开你不管,哪怕是一分钟,都是纯粹的幻想。你永远是我的最知心朋友,正像我希望自己是你的最知心朋友一样。”马克思也非常赞赏恩格斯的智慧和才能:“他是一部真正的百科全书,不管在白天还是黑夜,不管头脑清醒还是喝醉酒,在任何时候他都能够工作,写作和思索起来像鬼一样快。”正是有着如此深厚而真诚的友谊,完美演绎“第二小提琴手”的恩格斯与“第一小提琴手”马克思共同奏响了人类历史最波澜壮阔的进行曲。


今天,在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之际,回望两位导师共同开创的伟大事业所经历的曲折与困难和获得的成功与辉煌,我们依然深切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真理伟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革命导师最好的怀念与敬仰。作者:罗建林(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谢选骏指出:恩格斯天赋极高,堪称马克思的老师——因为他1844年就写作了《共产主义教程》,堪称是《共产党宣言》的初稿。而1844年的马克思,写的还是《经济学哲学手稿》等习作。更有甚者,连这个习作也是受了恩格斯影响的。(参见下篇《公元1820年代》)既然如此,恩格斯为何一直捧着马克思呢?难道,恩格斯被奴隶道德束缚了,天生就喜欢充当老二?


《公元182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成长故事》(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2020-11-27)报道:


1846年初,马克思、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同各国的社会主义团体建立联系,宣传科学社会主义。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公开树起共产主义运动的旗帜,这个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纲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从此,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有了光明的指引。


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在特里尔城出生。他的父亲是这个城市的高级诉讼法庭法律顾问,同时在特里尔地区法庭供职,年收入大概在1500塔勒左右。他家拥有一套气派的住宅,还有一座可以俯瞰全城的酒庄及大量债券。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家庭虽算不上顶级富豪,但至少属于中上流阶层。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于1820年11月28日出生在巴门市一个纺织工厂主家庭。他的家族在德国乃至英国拥有多家企业和工厂,属于典型的资产阶级家庭,比马克思家更富有。恩格斯的父亲在他出生后极其高兴,专门邀请巴门市政界、商界名流参加为他出生而举办的盛大酒会,并在会上希望恩格斯将来能成为乌培河谷“名符其实的老板、干练的厂主、商界的雄狮”。


令人称奇的是,这两位富家子弟、聪明少年,后来在成长中都没有安于父辈为他们设计的职业规划和人生道路,而是走上了“背叛”家庭,“背叛”家庭所属的那个阶级的革命道路。


马克思小时候聪明好学,喜欢思考,爱问问题,很受家人喜爱。他没有上小学,父亲就是他的启蒙老师。父亲教授给他的比学校课程更为丰富,既有德文、算术和图画等基础课,而且更注重实践教育,父亲经常带他参观展览、游览古迹,讲述历史故事、分享各地风俗要闻,还常常在睡前给他朗读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作品。


同时,邻居威斯特华伦公爵也经常给他讲述希腊故事和莎士比亚戏剧等。这种自由启发式教育使得马克思视野开阔、知识广博,富有正义感并同情人间疾苦。


度过了愉快自由的幼年和童年之后,马克思进入中学学习,他所读的特里尔中学,至今仍是德国著名精英学校。那里的老师思想活跃进步,学习氛围浓厚,马克思接受了系统教育,不仅学习和掌握了拉丁文和希腊文,还对古代文学、历史、哲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是文学,他房间里的桌子上和椅子上都堆满了书。他从白天到晚上总是默默地看书和写学习札记。一些著名文学家和哲学家的著作他都很感兴趣,特别是歌德、席勒、伏尔泰、莱辛、圣西门等人的著作。


中学毕业后,马克思选择了离家较近的波恩大学继续求学。他在大学第一学年开销无度,父亲见此情景很是着急,于是在第二学年毅然决定将他转至柏林大学,希望他学习法律,子承父业。柏林大学是学术殿堂,学校内充满了哲学氛围,这使马克思对哲学萌生了浓厚兴趣,成为一名“热爱哲学的法律系学生”。如果按照父亲为他谋划的道路走下去,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法学系毕业后,即可在柏林或者特里尔过上富足的生活。


恩格斯的幼年和童年,同样受到他父亲的影响和教育。在他刚刚懂事时,父亲就用宗教虔诚主义思想严格教育他。后来又把他送到巴门市一所虔诚主义教派学校,从而使恩格斯少年时代精神生活的主导意向是宗教意识。他对宗教笃信不移的态度,曾博得家里长辈和学校的赞赏。


同时,恩格斯在成长过程中还受到另外一种教育,与他父亲的影响完全不同,这种教育主要来自于外祖父及母亲。他的外祖父是荷兰一所中学的校长,精通文学和语言学。恩格斯童年时代有很长时间在外祖父家度过,外祖父不仅辅导恩格斯文化知识,还经常给外孙讲古希腊英雄神话故事,同时还讲哲学家伊壁鸠鲁和孟德斯鸠的故事,朗诵西塞罗的演说和《罗兰之歌》,等等。外祖父的文化素养自然而然地影响了恩格斯。恩格斯母亲具有良好的音乐和文学素养,这也是其外祖父培育和影响的结果,她又把这种影响成功地传给恩格斯。


这些影响使得恩格斯既渴望学习文学、历史、哲学等各种人文知识,又特别想做普罗米修斯式的能给人类带来圣火和光明的英雄。


从家庭条件和个人才华来看,马克思、恩格斯完全有可能跻身所谓的“上流社会”,求得令人羡慕的个人前程。但他们的理想和追求使他们与“上流社会”总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那么,他们会如何抉择人生之路呢?“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做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是马克思《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所写的,从中我们仿佛可以预见他们要选择的道路。


马克思在大学时期因结识鲍威尔兄弟而加入青年黑格尔派,他们经常在柏林一家小酒馆内举办博士俱乐部,就哲学理论和普鲁士现实展开辩论,在德意志民族擅长思辨的文化氛围中,辩论总是非常激烈。马克思由于非凡的才智、渊博的知识和雄辩的口才,被大家认可。


恩格斯也认识鲍威尔兄弟,在柏林服兵役期间也经常参加他们的活动,却几乎不参与讨论。不巧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在聚会活动上碰过面。但是恩格斯从好友那里知道了马克思,并由于他们对马克思的高度评价而盼望结识。


1842年11月底,恩格斯到《莱茵报》编辑部见到了马克思,在进行自我介绍之后,他提及鲍威尔兄弟来寻找深入交流的话题。可是,马克思对自学成才的恩格斯十分陌生,他没有柏林大学的正式求学经历,所发表的关于谢林的文章和小册子都使用“奥斯渥特”的笔名。


这使得马克思对恩格斯没有多少好感,只是不耐烦地应付几句了事。这被恩格斯后来称为“十分冷淡的初次会面”。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初次会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除了两人不够了解之外,还有受鲍威尔兄弟和“自由人”影响的缘故。在1842年10月至11月中,柏林的青年黑格尔派发生了严重分化。布鲁诺·鲍威尔又创建了一个称为“自由人”的学术组织,该组织不关注现实生活,不考察人们的实际生活状况,而是醉心于抽象的哲学论证。1842年10月15日,马克思因卓越领导才能和应对普鲁士书报检查制度的高超技巧使《莱茵报》销量激增,从而升任该报主编,随后便开始了与“自由人”的斗争,由于拒绝了他们稿件,马克思和鲍威尔兄弟的关系破裂。


目前流传下来的书信表明,恩格斯与鲍威尔兄弟虽然经常通信,但他并不知道马克思和“自由人”之间因《莱茵报》用稿事宜产生的纠纷和冲突,所以在和马克思见面时还提及了鲍威尔兄弟。


那么,马克思和恩格斯是怎样相互吸引,并结下真挚友谊终生合作呢?1843年9月,恩格斯给《德法年鉴》编辑部寄去了一份稿件,题为《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负责审稿的正是马克思。


恩格斯这篇文章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将德国哲学、英国经济学和法国社会主义思想融合在一起,并将社会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资本主义私有制。马克思高度评价了恩格斯这篇文章并称其为“天才大纲”,从此改变对恩格斯的最初印象。马克思在早年写作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称《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为“内容丰富而有独创性的著作”,在《资本论》中至少4次引用。与恩格斯这篇文章同时发表在《德法年鉴》第一、二合刊号上的,还有马克思的两篇文章,即《〈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和《论犹太人问题》,恩格斯在拿到杂志样刊阅读马克思文章后,开始意识到鲍威尔兄弟在理论上的巨大缺陷,并从马克思文章中看到了革命前景和希望,领会了革命民主主义转向共产主义、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的必要性,从此改变了对马克思的印象。


此后,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断通信交换意见,两个伟大的思想家对基本理论问题与实际斗争策略的看法竟然高度一致。1844年8月底,恩格斯在巴黎逗留10天,与马克思深入交流,由此开始了两人毕生的亲密合作和伟大友谊。


1844年9月,马克思与恩格斯合写《神圣家族》一书,批判黑格尔哲学中的唯心主义,阐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重要原理。1845年至1846年间,两人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这部著作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第一次系统的阐述。1845年,恩格斯写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第一次明确指出无产阶级所处的政治经济地位必然推动它去争取自身的解放,而社会主义只有成为工人阶级的政治斗争目标时才会成为一种政治力量。


1846年初,马克思、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同各国的社会主义团体建立联系,宣传科学社会主义。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应邀加入德国工人的秘密组织正义者同盟,并积极参加它的改组工作。恩格斯出席同盟在6月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向大会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把旧的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8年,欧洲爆发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马克思、恩格斯受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的委托,为德国无产阶级制定了行动纲领《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德国三月革命爆发后,他们立即回国参加革命斗争。恩格斯除协助马克思创办《新莱茵报》之外,还参加南德和爱北斐特地区保卫革命成果的几次激烈战斗。


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共产党宣言》,第一次公开树起共产主义运动的旗帜,这个科学的理论和实践的纲领,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


马克思、恩格斯留给我们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始终闪耀着穿越时空的真理光芒。


马克思主义对人类的重要贡献,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作了高度概括:“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这是因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等。


科学思想是人类独有的精神瑰宝。马克思主义穿越百年历史风云依然熠熠生辉,释放出强大思想力量。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来源于它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因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始终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


谢选骏指出:从共产教徒上述的极端美化中也不难看出——恩格斯确实是马克思的领路人和启蒙者。但是因为恩格斯缺乏高等教育的学历,充满自卑,不敢出头,所以让马克思领先做了头牌署名。此外,与无神论者马克思不同,恩格斯具有宗教情结,具有人格崇拜的特质,所以成为共产教会的实际创立者,也算实至名归。但是,为了自己的这一改正归邪,恩格斯老师需要拿出马克思学生的脑袋作为供品。可以说,“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其实是恩格斯”,后来随着他的恩哥马克思的死,恩格斯终于成为名副其实的恩哥死的老大,开创了第二国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家人與死人的關係

(一) 大部分人都是死在家里的,不是死在外面的。 AI: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完全准确。 为什么这么说呢? 医疗进步: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许多疾病可以在家中得到治疗,延长了人们在家的生存时间。很多慢性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更倾向于在家中接受治疗或养老,因此在家中去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