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2年2月26日星期六

谢选骏:意识形态都是皇帝的新衣

《全过程民主是现代版“皇帝的新衣”》报道:


中共在“民主峰会”举行前夕强力批评美国和西方民主,并宣扬所谓“全过程民主”的优越性。但政论家邓聿文认为,无论中共对全过程民主吹得如何天花乱坠,假的毕竟是假的,变不了真。


(德国之声中文网)“中国是当之无愧的民主国家”,这是今年听到的最搞笑的一个笑话。讲这个笑话的,是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乐是配合国务院新闻办日前发布的《中国的民主》白皮书而对外大言不惭。白皮书宣称,民主是中共始终不渝坚持的重要理念,在中共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和发展了人类政治文明,在民主的道路上,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这个世界,似乎谁都有资格谈民主,唯独中共例外。但并不表明中共对民主就很陌生。在中共百年史上,也曾有某个时期想醉心民主。比如抗战结束到全面内战爆发初期大概3年时间,中共要求国民党还政于民,在中国建立民主共和国,其喉舌《新华日报》发表了大量批判国民党和蒋介石搞独裁专制、鼓吹民主的文章,毛泽东周恩来等一口一个民主,俨然成了民主的鼓吹手和拥趸。不能说毛周在那时对民主的呼唤完全是做戏,是在和国民党争天下实力不足时放出的烟幕弹用来迷惑人的。应该说在中共的第一代革命者里,是有很多人确实出于对民主的追求而加入中共,所以当时中共对民主的追求可能有真诚和认真的一面。中共第二次表现出对民主的兴趣是在胡耀邦和赵紫阳当政期间,因文革的巨大破坏,许多人反思投身革命的初衷,重新燃起民主的信念,而胡赵这两位总书记对民主也有一些朴素认识,有过一些在全国试点民主的设想,中共甚至在局部进行过试验。可这两个时期都很短,昙花一现。


对能源的饥渴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也急剧增加。在这一时期最受瞩目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之一,就是1988年正式竣工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它是长江上第一座大型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71.5万千瓦。葛洲坝距离后来的三峡水电站仅有不到40公里。


尽管如此,民主在中共的历史上太稀罕了,白皮书把中共百年说成为人民争民主,并且已经在中国实行了全过程民主,则是赤裸裸的谎言了。


不错,在中共64字的核心价值观里,有民主和自由。但如果以为写上了这两个词以及诸如全过程民主这样的漂亮话,中国就真成了一个民主国家,那只能说是认识糊涂。正如中共各级政权几十年来都把自己打扮成“人民政府”,可当一个普通百姓走进“人民政府”的高墙大院试试,立马就会被撵出来。事实上,他或他根本进不了“人民政府”的门。


全过程民主是习近平近年提出的一个概念。白皮书把全过程民主描绘成“十全十美”,比美国和西方的选举民主好上千百倍的东西。


事实上,国新办发布《中国的民主》白皮书就是冲着12月8日美国举办的全球民主峰会而去的。白皮书指民主是各国人民的权利,而不是少数国家的专利。用单一的标尺衡量世界丰富多彩的政治制度,用单调的眼光审视人类五彩缤纷的政治文明,本身就是不民主的。白皮书这是在批美国垄断对民主的定义,将美式民主强加于他国。


如果说,白皮书对美国民主的批判没有点名,中国外交部随后发布的《美国民主情况》报告就直接“开火”。与此同时,在中国官方召开的有英国和新加坡学者参加的“中外学者谈民主”视讯会上,还是那位乐玉成,也指责美国以“民主领袖"自居,召集什么“民主峰会”,人为把世界各国分成三六九等,贴上“民主”和“非民主”标签,对各国民主制度说三道四,指手画脚,假民主之名、行反民主之实。


争夺民主话语权


中共之所以在“民主峰会"举行前夕集中火力批美国和西方民主,一方面是认为美国要借“民主峰会”而建一个反中“民主同盟”;另一方面也是认识到,要打破美国价值观外交对中国的矮化和“妖魔化”,摆脱在民主话语权上的被动处境,中国也必须举起价值观外交的旗号,在被认为是中国薄弱环节的民主方面,敢同美正面交锋,“理直气壮”争夺民主话语权。毕竟民主是一个好东西,不能让美国和西方独享。虽然中共是一个专制政权,它自己也清楚这点,故长期以来面对美国和西方的指责,没有底气去反驳,但要扭转在民主问题上的挨骂状况,能够做的只能是美化专制制度,把它包装成民主,中共是不可能去改变自身体制的。这就是习近平为何要提全过程民主并把它解释成丰富了人类政治文明形态,开辟了第二条民主道路的原因。习在民主问题上所以主动出击,不怕同美正面对决,一是中国的崛起给了他这种“底气”,二是美国自身的民主衰退损害了其号召力。


然而,无论中共对全过程民主吹得如何天花乱坠,假的毕竟是假的,变不了真。白皮书对全过程民主洋洋洒洒的描述,如果对中国的体制和运作过程没有了解,可能会被它迷惑和欺骗,但若熟悉这一套体制特别是身处这个体制之中,则一眼就能看穿其骗局,因为它没有在原有的东西之外增加一点新东西。自中共在中国行使统治权以来,它就在实行这套制度。


同样的“七一” 不同的意义


每年的7月1日,是中共庆祝“建党”的日子。而对于1997年后“一国两制”的香港来说,则是一些民众上街游行,要求“民主、自治”的传统时间。今年的七一游行,估计有10万人参加。游行队伍大约在当地时间下午1点从维多利亚公园出发,终点则是香港特区政府所在地。


根据白皮书的说法,全过程民主包括实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坚持民主与专政有机统一,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人民通过人代会有效行使国家权力;坚持和完善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效避免了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弊端和一党缺乏监督、多党恶性竞争的弊端;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不断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保证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坚持和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实现人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可是中共建政70年来,都是这么说的,但在大多数时候,它并不把这套制度看成民主,给其套向一个民主外壳,甚至在毛时代,中共不避讳自己的统治就是在搞专政,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专政,也即无产阶级或者工农大众对资产阶级的专政。中共以为它给这套东西加了一个全过程民主的标签,人民就会相信它是真民主了。


在中共的这套制度里,作为国体的人民民主专政是核心和本质,也被白皮书看作是全过程民主的核心和本质,但它根本就是一个政治谎言,因为几十年来实行的结果,只有对阶级敌人的专政没有对人民的所谓民主。其实,它的专政也不是理论上阐释的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专政,而是对人民的专政,因为现在的资产阶级已成了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是中共的座上宾,因此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政治谎言。全过程民主的提出,不但不是要为了实现民主,反是为着削弱民主,它实际是要削弱民主最重要的选举功能,而强调民主的参与价值,以此来凸显同西方选举民主的差别和优势。


“我们拥有且会保留民主”


一位女性抗议者在美国街头亮出这张标语牌: “我们拥有且会保留民主。”虽然这次美国总统大选显示了美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分裂,但是支持不同阵营的选民内心所持有的民主意识比人们想象得要坚实得多。尽管特朗普在投票日的第二天就抢先宣布自己胜选连任,但是美国社会并未因此就出现大量的暴力冲突。


不过,白皮书有段话说得好: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一个国家民主不民主,关键在于是不是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要看人民有没有投票权,更要看人民有没有广泛参与权;要看人民在选举过程中得到了什么口头许诺,更要看选举后这些承诺实现了多少;要看制度和法律规定了什么样的政治程序和政治规则,更要看这些制度和法律是不是真正得到了执行;要看权力运行规则和程序是否民主,更要看权力是否真正受到人民监督和制约。这段话本是中共用来指向美国和西方的,可是用它来照照中共,不就打了自己一耳光,使它的全过程民主现了原型么?


习近平不去实行真正的民主,而标新立异搞什么全过程民主,国新办为白皮书举办的新闻发布会讲的一句话泄露了“天机”,此话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56个民族和14亿多人口的大国,如果没有党的领导特别是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搞西方那一套所谓的“民主”,是很容易搞散、搞乱的,民主必然会走向它的反面。中共害怕的无非就是这一点。


美国和西方的民主确实有它的缺陷,但中国根本就没有民主,硬把专制统治“洗白”成民主,不过是现代版的皇帝新衣,就当作笑话听听吧。


什么是“欧洲价值观”?


100个欧洲人中有29个人认为男性是更好的政治领袖


欧洲议会选举在即。人们不禁要问,欧洲价值观到底是什么呢?“欧洲价值研究”项目(EVS)每10年对数万名欧洲人进行一次调查。结果显示,100个人中,有29人认为男性一般来讲是更好的政治领袖。(浅蓝代表赞成者,深蓝代表反对者,灰色弃权)


谢选骏指出:现代专制主义自称“革命的皇帝”,变成了极权主义,而且披上了民主外衣,作为革命皇帝的新衣。但这还不够,还要把民主国家也说成是皇帝的新衣——


《“美国皇帝的新衣”》(2021-07-22 蔡苏露)报道:


近日美国所谓的权威媒体彭博社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抗疫排名”中,美国从前期的排名十三纵身一跃名列榜首,而中国排名则落至第八。这一番偷梁换柱的操作,令舆论哗然。


累计确诊已超3500万人的美国是如何被推上抗疫排行榜首位的?显然,是靠彭博社“辛苦运作”出来的。为了凸显美国是近期抗疫的“优等生”,彭博社引入“重新开放进程”维度,将“疫苗覆盖人口”“解封程度”“飞机恢复航班量”以及“疫苗接种者旅行限制解除程度”等指标放在显著位置。其报道称,“美国总排名第一凸显了高疫苗接种率的最佳成果:疫情消减、航班量大规模恢复、疫苗接种者可以无限制旅行等”。而“累计确诊人数”“累计死亡病例”等关键核心数据早已被抛之脑后。


吹嘘个别指标 淡化普遍困顿


众所周知,疫情暴发初期,虽然人命关天,但美国政府却始终将经济发展和政治斗争置于生命权之上——正因为特朗普执政时期罔顾民众生命健康、片面追求经济政绩,才导致美国上下错失遏制疫情的最佳时机,并酿成逾3500万人感染、逾62万人死亡的可怕现实。其造成的人道灾难、人伦悲剧根本无法在短期内弥补平复。如今,民生惨状还历历在目,彭博社却已经开始“顾左右而言他”地吹嘘起国民经济的“快速重启”。这种跳转操作是对逝者亡灵的不敬,也是对历史教训的不察。不仅如此,此类不负责任的操弄,还将在今后的抗疫工作中贻害无穷。在全美疫情仍未完全受控,日增病例数仍居高不下之际,片面夸耀自身经济重启的“一马当先”淡化了疫情卷土重来、变异毒株持续传播的重大风险,也错失了在特朗普败选后宣传科学抗疫的契机。


此外,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新冠疫苗接种情况存在明显的种族差异,非洲裔、拉丁裔和亚裔的疫苗接种比例远远低于白人。对少数族裔来说,缺乏医疗保险或者非法移民身份都或成为其接种疫苗的障碍。


标榜短期成效 回避长远隐忧


在彭博社看来,炮制这份抗疫榜单,有所谓的现实依据。自拜登执政以来,通过一定程度的限制出行以及大规模的疫苗采购、疫苗接种等,美国也曾出现扭转抗疫颓势的迹象。尤其是当疫苗接种率超过50%后,美国建立免疫屏障的尝试取得了一定进展。因此,美国媒体迫不及待地开始了造势,竭力想马上摆脱“疫情重灾区”的形象。然而,疫情对美国社会影响深远,大规模的疫情肆虐、经济萧条和社会紊乱所造成的震荡,衍生出纷繁复杂的政治纷争、社会暴力等等,怎可能通过短短数月的突击措施就完全抚平呢?


纵观当下美国社会的运行状况,在政治极化挥之不去,族群矛盾普遍加剧,种族政治汹涌而来的背景下,疫情所带来的种种问题,势必与社会矛盾相互糅合、彼此激化。其产生的破坏性,已经且仍将在全美各州的群体暴力中体现。


在此过程中,始终未得到妥善解决的枪支问题,又会对群体暴力、族群仇恨推波助澜。由此,有色人种在逆境中的激进抗争、“白人至上”团体在困顿中集结滋事,都在疫情阴霾的长期笼罩下趋于白热化,并因其引发的社会撕裂而抵消美国当下的“抗疫成就”。这种纠结的恶性循环,本就难以通过量化指标予以描述,在彭博社这份精心操弄的数据榜单中,更是被刻意回避。这份自欺欺人的“抗疫成绩单”,终究只是危机丛生下美利坚社会的“遮羞布”。


夸耀表面“亮点” 掩饰体制缺陷


自疫情暴发之初,粉墨登场的美国政客并未从国家全局出发部署抗疫工作,而是从各自利益集团、各自党派的立场出发,肆意将科学问题政治化、将抗疫意识形态化。疫情暴发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非西方国家在善用国家体制、凝聚抗疫共识、落实卫生措施等方面表现优异,而美国及其西方伙伴因为抗疫不力导致其所标榜的“民主体制”遭到严重质疑。为此,作为西方制度与价值观的捍卫者,彭博社此次不惜以自身信誉为代价,卖力鼓吹美国为“全球抗疫翘楚”,意在试图以一时的抗疫政策“亮点”来掩盖其深层的体制缺失。


美国本邦不治而与外邻为敌。当病毒在本国肆虐、危害国民之时,美国全力锁定病毒之外的其他国家为首要敌人,大造舆论,污蔑栽赃、推卸责任,以求稳固其霸权地位。美国未经科学验证一再将病毒源头直指中国,刻意贬低中国抗疫之功,妄图颠倒黑白、混淆视听。美国加速疫苗研发,试图垄断救世之方,尔后却囤积居奇,大搞“疫苗民族主义”。美国现坐拥辉瑞、强生和莫德纳三种疫苗的供应权,这三款疫苗美国已经确保拥有8亿剂次,即便为所有美国国民接种一次,还有1亿多剂的余裕。与此同时,现今全球仅有不到26%的人口接种了至少一剂疫苗,非洲大陆13亿人口仅接种了5300万剂疫苗。


在世界的眼中,彭博社苦心孤诣炮制的抗疫榜单无非是一件“美国皇帝的新衣”。美国两百多年前为自由而战的满腔热血已然消逝而去,《独立宣言》中“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的美好誓言也渐渐被吞噬无影。在这个被财富膨胀霸权嚣张腐蚀的国度里,一群又一群唯利是图的政客轮番登台,面对新冠病毒如此劲敌,毫无谨慎稳重之意,漠视生命,傲慢反智,文过饰非,甩锅推责,大玩政治游戏,不知置美国民众于何处?置其民族精神于何处?置其国家前途于何处?


在美国的霸权稳固之时,彭博社向来是努力营造所谓客观、中立、理性的高姿态“人设”的。但随着美国近来频繁栽跟头、出洋相,彭博社亦乱了方寸、失了理智,以至于炮制这种“美国抗疫第一”的国际闹剧。从国际社会对其的嘲讽和不屑便知,在严峻的抗疫形势面前,一切别有用心、欺世盗名的意识形态操弄,都是自曝其短、自取其辱。彭博社排行榜的公布,恰是国际社会彻底揭穿美国话语霸权之虚伪、揭露美式价值观之贫乏的又一契机。


谢选骏指出:看来意识形态不是个好东西,因为意识形态就会文过饰非,就会给皇帝的权力制作新衣——不仅是“革命的皇帝”,而且是“民主的皇帝”。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美国大学抗议回应了35年前的中囶

《美国大学抗议:从警方突袭哥伦比亚大学到席卷全美的校园运动》(小贝恩德·德布斯曼(Bernd Debusmann Jr)发自纽约,艾玛·瓦尔迪(Emma Vardy)发自洛杉矶 BBC News 2024年4月29日)报道: 抗议活动已蔓延至美国各大学校园。 4月17日,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