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2年4月30日星期六

谢选骏:长平之战百万雄师迄今为止缺乏考古证据支持



《长平之战赵军兵力被夸大十倍?这些战国军事背景知识先了解一下》(冷兵器研究所 2019年05月23日)报道:


冷兵器研究所发表《都说古代打仗几万几万的死人,那么多尸体都哪去了?》一文后,有读者表达了这样的疑问:赵国真能投入45万大军参战,最多只有数万战斗兵,其余的都是民夫吧?此说看似有理,却跟战国的社会背景不合。


长平之战是战国最惨烈的战争,没有之一。赵国因为这场惨败失去了争天下的资格。而关于此战赵军的阵亡人数,秦、赵、韩、齐、燕等国官史都有提及。具体记载如下——《史记·秦本纪》:“(秦昭王)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於长平,四十馀万尽杀之。”《史记·赵世家》:“廉颇免而赵括代将。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馀万皆阬之。”《史记·韩世家》:“(韩桓惠王)十年,秦击我於太行,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十四年,秦拔赵上党,杀马服子卒四十馀万於长平。”《史记·田敬仲完世家》:“(齐)王建立六年,秦攻赵……秦破赵於长平四十馀万,遂围邯郸。”《史记·燕召公世家》:“(燕武成王)十三年,秦败赵於长平四十馀万。”《史记·六国年表》:“(秦昭王)四十六年,王之南郑。四十七年,白起破赵长平,杀卒四十五万。”“(赵孝成王)六年,使赵括代廉颇将。白起破括四十五万。”


这里隐藏着一个先秦诸侯的记事传统。《左传·隐公十一年》曰:“凡诸侯有命,告则书,不然则否。师出臧否,亦如之。虽及灭国,灭不告败,胜不告克,不书于策。”先秦诸侯对国际大事的态度是,该国前来通报就记载,否则就不书。无论战争胜负,都是如此。灭亡者和战胜者不通告其他诸侯,列国就不将此事记入史册。各国记录的赵军阵亡人数完全一致,显然是秦赵通告诸侯的结果。既然连赵国都说自己丧师四十余万,跟秦军统计的数字并无出入,可见秦赵双方都认可这个战果。这个统计结果不应该被什么“逻辑推理”轻易推翻。因为推理者十有八九不熟悉战国军制和赵国国情。


战国后期的列强都建立了郡县普遍征兵制,国家制土分民,按户收税征兵,对户籍的控制力比后世王朝强很多。列国平时是以现役吏卒组成的常备军戍卫京师和边疆,战时征发各郡县的材士(预备役)扩充兵力,这叫“兴兵”。战国军队并不像其他朝代那样分为战卒和民夫。民夫只是服徭役者的俗称,而包括厮徒负养等后勤人员在内的所有参战者,按当时的习惯都称为“卒”。所以赵国宣布死了四十余万“卒”一点毛病都没有。在普遍征兵制背景下,只要是没有阵亡伤残的战国成年男子,一生至少服过两年兵役、参加过几场战争。这些沙场幸存者只要没到免老的年龄,都是“兴兵”的征发对象。他们即使作为后勤人员应征入伍,也是带着武器的,武力值足以在兵击格斗中完虐承平日久的现代宅男。


所以,无论赵军的后勤人员比例多高,秦军都不可能将其视为某些现代人想象中“手无寸铁的民夫”。那是兵农分离时代的特征,不该与兵农合一时代的情况混为一谈。另外,还有些人质疑赵军规模的理由是赵国人口没那么多。其依据是王育民教授的《中国人口史》认为战国盛时总人口为2000万。这个数据被引用得最广。但葛剑雄教授的《中国人口史》认为战国人口的峰值可能在4000万至4500万之间。退一万步讲,即使采信战国人口峰值为2000万的说法,也不足以否定赵国的动员能力。因为战国七雄均把六尺以上至六十岁的成年男子作为役龄人员,秦汉军语称之为“胜兵者”。史书称秦楚两强“持戟百万”,指的不是现役兵力,实为现役军队数量和可征发预备役数量的总合。在战争状态下,胜兵者会大量转化为征伐军的甲士。故而战国人习惯用“带甲多少万”来指代该国的动员能力。


胜兵者在总人口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汉书·西域传》里记载了西域各国户数、口数和胜兵者数。比如,大月氏人口40万,胜兵者10万;康居国人口60万,胜兵者12万。西域游牧政权的胜兵者最高占总人口的30%左右,但以20%多更常见。农耕政权的胜兵者比例是10%-25%不等。参考这组数据,我们姑且取胜兵者占总人口20%的比例。2000万战国总人口可以产生400万胜兵者,七雄平均可分得57万多胜兵者。但长平之战时的赵国是仅次于秦的强国,比很多诸侯的规模大,即使不像秦楚有百万胜兵者,也不可能低于57万的平均线。特别是韩国上党郡吏民投降赵国后,赵国额外增加了十七个县的人力资源。


秦昭王说“赵卒之死于长平者已十七、八”(《战国策·中山策·昭王既息民缮兵》)。已知赵军死于长平者有45万,若以折损八成人马来倒推,赵国约有胜兵者56万余,数值偏低。若以折损七成人马倒推,则有64万余胜兵者。这个数值可能比较接近实际情况。其实,数十万人规模的大战在战国时代的次数不多,长平之战是几百年不遇的大决战。赵国征发七成胜兵者参战并不是常态,而是个极限爆发。赵国在战后仅存大约19万胜兵者,也跟后来邯郸保卫战兵力不足的情况对的上号。


在长平之战的九年后,燕国派两路大军攻打赵国。“其孤未壮”的赵国派廉颇率8万兵力在鄗地迎战燕将栗腹,乐乘以5万兵力在代地阻击燕将庆秦,居然以少胜多,反而包围了燕国首都。两路赵军合计13万,且士兵多为老弱之人。由此可知长平、邯郸血战确实伤亡巨大,绝不可能只死了数万战卒。否则赵国完全可以像赵武灵王灭中山时那样投入20万大军(赵奢和田单讨论兵法时说:“赵以二十万之众攻中山。”)。赵国是靠着“民皆习于兵”的尚武之风撑过了最危险的时刻。


谢选骏指出:上文主要依据都是故纸记载与逻辑推理,缺乏考古证据的支持,似乎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研究里。



《长平之战:秦赵投入百万兵力了吗?考古发现驳斥西方学者质疑》(网易 2021-12-23)报道:


长平之战,被史学界称为中国最早的、规模最大、最惨烈的包围歼灭战,秦赵两国一共出动百余万兵力,最终秦国白起击败赵军,坑杀四十万赵军,秦军亦伤亡近20万,即双方伤亡超过60万。长平之战,让人感受到战争血腥残忍之余,也让人了解到古代战争规模并不弱于今天。然而,对于长平之战百万参战人数的战争规模,诸多西方学者却认为不可能。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布莱斯·埃曼萨认为:“唯一的证据只是来自书面记录,而直到公元前210年,秦朝的总人口也不过2000万,所以这个数字(长平之战百万兵力)并不合理”。

换言之,埃曼萨认为长平之战存在虚构记载,当时中国国情不可能存在百万战争规模。那么,战国晚期七雄之间的战争规模,真的不可能达到百万吗?


公元前270年,秦国攻赵,被赵将赵奢(赵括之父)击败,于是秦昭襄王改变策略,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首先攻魏,然后转向韩国。


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韩王愿意将上党郡献给秦国,但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降秦,而想利用赵国力量抗秦,于是就将上党郡十七城献给了赵国,赵孝成王考虑之后接受了上党郡,秦国自然非常不满,由此引爆了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秦昭襄王命令左庶长王龁率军攻打并占领了上党,上党百姓纷纷逃亡赵国,赵军在长平(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接应上党的百姓,双方在长平一带爆发战争。赵将廉颇因为初战失利,于是退至丹河东岸,修筑壁垒,赵军自此龟缩不战。


通过这些历史记载,可以明确两点内容:一是秦赵两国统帅,都出现过更换,秦国之前是王龁,后来更换为白起,赵国先是廉颇,后来更换为赵括;二是长平之战实际打了三年左右,赵国接收上党郡之后,又被秦国王龁打下,说明广义上的长平之战早已爆发,《史记》记载“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说明上党郡降赵之时,秦赵已经爆发了战争。


这一时间跨度非常重要,给了秦赵两国充分的召集兵力时间,双方慢慢征集部队,最终形成了一场大规模会战。


公元前260年农历七月,赵孝成王中了秦国反间计,赵括统率二十万援军来到长平,接替廉颇为主将。秦昭襄王获悉赵军更换主帅,也秘密将主帅更换为白起。白起到任之后,将赵军主力分割成两只孤立的部队,同时切断赵军的粮道。与此同时,秦昭襄王获悉秦军取得战略优势,于是就亲自到河内郡,征集部队准备一举歼灭赵军,《史记》记载秦昭王“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最终,长平之战中秦军聚集了六十万兵力!


公元前260年农历九月,赵军主力已经断粮四十六天,外界救援粮草又运不进来,于是赵军开始突围,赵括亲率精锐部队强行突围失败被杀。失去主帅的赵军陷入了绝境,迫不得已之下向秦将白起投降,最终白起坑杀了40万赵军,只留下年纪尚小的240名士兵放回赵国。


通过这一段记载,可以看到:一是为了灭掉赵国精锐,秦国后来又征调了很多兵力,甚至河内郡及其附近的“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集中到长平战场,目的是拦阻救赵援军与粮草;二是四十万赵军被围,赵国肯定不会无动于衷,必然会派出兵力打破包围圈。因此,长平之战的实际参战规模,即便没有百万,估计也相差无几。


长平之战规模到底有多大,按照西方学者的认知,得用考古来证实。但目前关于长平之战规模的考古成就,最有名的是这三处:


1,1995年在高平市永录乡将军岭下发现“永录一号坑”,但仅发掘遗骸130多具。


2,2011年在高平市永录乡后沟村附近,发现200多平方米的尸骨坑遗址。


3,2020年,在高平市南王庄村,发现约0.6米、长度超过20米的带状尸骨层。


根据晋城市长平之战文化研究会李俊杰会长的经验:“长平之战的尸骨,第一个特点大部分的头颅是小头颅,第二个特点骨头是红色的。这也是我父亲传给我从民间技术角度进行的判断。”因此,这三处遗址,尽管还有专家质疑是不是长平之战的,但李俊杰认为就是。然而,不管是不是长平之战的尸骨,但这三处都离历史上记载的“四十余万”相差甚远,四十万的尸骨去哪了,难道真如西方学者质疑的那样——长平之战参战规模被严重夸大?


其实,考古发现的诸多踪迹,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史书记载,最典型的一个是:发现尸骨遗址之处,均处于“城北五十里,东西二十许里”的核心区古战场范围之内,而这一区域之内各地出土尸骨,说明此地的确爆发过一场大规模战争,之所以没有发现大规模尸骸,可能是被古人整理过了,可能是还未发现。而且,当地还有数个与战争有关的地名,如围城、弃甲、箭头、王何、王降、哭头等。


查阅高平相关历史文字记载可知,宋代运判马城曾“以前后左右沟壑数十里暴露之骸毕集而掩葬”,金代高平县令王庭直将“岸崖颓裂,露骨数车……尽载于坟围”,明代高平县令许安遇将高平城附近之骨骸掩埋后,刻“掩骼记”碑立于城南关。古人入土为安思想,已经重新安葬了很多尸骨,规模非常之大,而这些很可能就是长平之战的遗骨,或许因此如今才难以找到大规模的遗骨。


秦赵两国之所以能支撑如此大规模战争,与战国时代的征兵制度有关。


春秋时期,各国用兵,最多不过数万,其中一个原因是只有“国人”才有资格打仗,而“野人”连参军的资格都没有。战国时期,由于战争规模的扩大和对抗的加剧,开始出现了全民皆兵制,这时就打破了“国野”之别,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打破阶层固化。因此,春秋战国都普遍采用征兵制,但征兵的对象却有所不同,战国时代的征兵对象扩大到了全民,包括奴隶与农民,越到战国后期,国家生存压力越大,征兵力度也越大,此时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增强兵力。


根据《中国人口史》推算,公元前210年时,华夏人口大约2500万至3000万之间,西汉初年人口大约1300万。因此,战国后期的中国人口必然在3000万以上,经过秦始皇一统六国战争之后,人口下降到3000万以下。


如果以10%—15%的兵民比来看,3000万人口,就是300万—450万兵力,战国七雄平均每国可以征集41万—74万兵力。所以学者统计认为,在战国后期,秦楚皆带兵百万,而其他五国军队人数也在30-50万之间。史书上记载的战国战争规模,十几万到几十万人参战次数频繁且间隔短,都证实了长平之战的百万战争规模不足为奇。


以此来看,秦赵长平之战的百万参战规模,也就没有什么值得惊奇的了;反过来说,长平之战后,直到赵国灭亡,秦赵就没有再爆发过类似长平之战的超大规模的战争,根源在于长平一战,打掉了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建立的精锐根基,让原本能与秦国争霸的赵国变成了二流国家。


言而总之,当西方史书上将几千人的战争誉为史诗级战役的时候,中国早已爆发过了几十万、上百万规模的战争,只是由于偏见与傲慢,西方学者却不太愿意承认这一点。相信随着地下文物的不断“挺身而出”,长平之战的战争规模,也将会真相大白。


参考资料:《史记》、《山西发现疑似2000年前长平之战尸骨坑 厚度约0.6米》


谢选骏指出:长平之战是否真有百万雄师,那要看看地下有无四十万赵国降卒的遗骨——但是迄今为止,确实没有发现类似的考古证据支持。至于将来有是没有,只有天晓得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四大自由来源于四大家族

《“罗斯福家族”风云300年,1人连当4届总统,2人跑中国猎杀大熊猫》(2018-11-15 子屠龙)报道: 17世纪初,当英国在北美开拓殖民地的时候,罗斯福家族就漂洋过海来扎根。 这个在新大陆超过300年历史的家族,最终发展成为美国赫赫有名的政治家族,尤其是诞生2位美国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