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2年4月17日星期日

谢选骏:毛老大的阴魂明知故问(莎士比亚的版权也出了问题)



《中国最大的炒房团,正在卖房自救》(易简财经 2022-04-16)报道:


中国最大的炒房团,真的不在温州。


上市公司,扎堆抛售房产


一股“卖卖卖”的暗流,正在上市公司这个群体中涌动。


半个月前,深圳市广聚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广聚能源)发布了一份公告,里头表达的核心意思可以用两个字概括——


卖房。


要出售的房子,是广聚能源全资子公司在深圳市南山区的部分投资性房产——


同胜阁13套、同达阁9套,总计22套房产(合计面积2552.96平方米)。


评估报告显示,这22套房产估值合计约为2.4亿元,平均评估单价约9.4万/㎡。


价格还挺高,但别忘了这可是在深圳南山前海,链家等平台的数据显示,这些房产所在小区目前的挂牌均价为9万/㎡,但周边小区挂牌价格已经在11-12万/㎡左右,有2-3万/㎡左右的价格倒挂。


这房子不但不愁卖,还能让广聚能源大赚一笔。


根据广聚能源的统计,这批房源的账面价值为1330.53万元,而评估总价为2.4亿元,较账面价值增值2.27亿元,增值率为——1710%。


好家伙,17倍的增值回报,不愧是深圳。根据广聚能源的初步测算,如果这些房子全部卖出,扣除账面价值和各类税费后,预计实现净利润——约5800万元。


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业绩数据显示,2021年广聚能源的净利润约为6770万,较去年下跌了47.94%;扣除非经常性损失后的净利润只有3130.18万元,较去年下跌了73.48%。


卖房赚的钱,都快赶上过去一年的净利润了。


广聚能源不是孤例。根据时代财经的统计,今年以来,包括广聚能源在内,已经有5家上市公司计划出售名下房产——


1月5日,北京科锐发布公告,拟出售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四街1号3层的房产给北京微科能创科技有限公司,转让价格为1100万元。


1月24日,高鸿股份公告称,拟出售公司子公司持有的位于北京朝阳区、烟台等地共计三处房产,交易对损益影响金额为1304.29万元。


3月15日,*ST联建公告表示,拟对外出售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15层至19层合计36套自有办公楼,总建筑面积为17648.98平方米,出售价格为不低于6.4亿元。


3月21日,赛升药业发布公告,将公司位于北京市丰台区顺三条21号1号楼11层1109室的房产进行出售,转让价格为650万元。


赶着卖房的上市公司,广聚能源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它们在打着什么算盘?


卖房,成为救命稻草


拉长时间来看,上市公司扎堆抛售房产,倒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早在2019年四季度,A股就至少有29家公司公告卖房。


那段时间,马云还很活跃,他在公开场合直言——“到了年底了,昨天一天,我收到很多朋友借钱的电话,一天内5个电话。过去一个礼拜,要卖楼的朋友大概有10个,确实不容易。”


商界老大哥、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也说——“为了不至于亏损,企业家们在卖房子,1套房、3套房、5套房卖了来救上市公司。”


更夸张的是2017年,楼市遭遇一轮“最严调控”后,上千家上市公司匆匆甩卖手里的房产。


根据东方财富Choice当时的统计数据,2017年上半年,在1494家披露了投资性房地产数据的上市公司中,1163家持有的投资性房地产环比一季报减少。换句话说,披露投资型房产情况的上市公司中——有77.8%的公司在卖房。


在这其中,近20家公司甚至对房地产的投资“清零”,把手里囤的房子全卖了。


按照Wind数据,A股的上市房企是130家左右,但“囤了房”的上市企业,却有1000多家。就拿开头提到的广聚能源来说,它家的主营业务是成品油批发零售、化学品贸易及电力投资。


这些不以房地产为主业的上市公司,为什么如此热衷囤房?这个问题,待我讲完几个例子后,你就明白了。


2018年11月,*ST中迪出售了一处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价值1350万元的房产,预计税前利润为743万元。你说巧不巧,这笔钱恰好抵消了这家企业当年前三季度亏损的632.59万元净利润。


2019年12月,*ST游久拟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南路256号501室等共计8套房产公开挂牌出售,评估价值1.55亿元,扣除相关税费后的净利润约8000万元。在这之前,这家公司已经连续近三年亏损。


2021年11月,正虹科技宣布拟处置位于长沙市、上海市的部分房产,预期收益达3000万元。在此之前,这家企业的养猪业务遭到重创,九个月亏损超2亿,抛售的这些房产,能让它“回一大口血”。


更夸张的是海马汽车。2019年4月,海马汽车濒临退市,紧要关头,这家企业卖了400多套房子,成功扭亏为盈,免于退市。


这样的案例,在A股层出不穷。按照国内的规定,A股上市公司如果连续两年亏损,股票名称前会加上“*ST”,表示有退市风险;如果连续三年亏损,就会暂停上市。


为了保住上市公司的身份,在盈亏边缘的公司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凑出正利润。而卖房,就成了他们最趁手的途径。上市公司出售房产,很大程度是为了增厚业绩,在年底交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这就是——“业绩不够,卖房来凑”。


卖房,就这样成了上市公司们粉饰业绩的救命稻草。


“中国最大的炒房团”


过去这些年,对上市公司来说,房产已经成了一块海绵——赚钱的时候买房,既能少缴利税又能平稳业绩,更为将来买下一份保险;


亏钱的时候卖房,既能套现升值,又能弥补业绩亏空,避免退市。


曹德旺还因此调侃——中国的上市公司手里都握有大量房地产,年底经营不好了卖两套、发不出来工资了卖两套、连年亏损了卖两套。


什么时候开始,上市公司都爱上了囤房?


《中国房地产报》有过报道,1998年到2003年期间,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上市公司数量一直都是零,没有公司参与囤房。


但就在2003年8月份,国务院“18号文件”明确将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后,上市公司开始把目光瞄向房地产。


仅仅2006年,投资房地产的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至588家。


据Wind数据统计,到2019年三季度末,A股3743家上市公司中,有1826家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占比超过48%,合计持有市值达13340亿元。


要知道,仅仅2009年,A股上市公司合计持有房产才1600亿元。十年时间,这个数字膨胀了8倍!


数据还在增长,到了2021上半年,Wind数据显示,共有2204家A股上市公司持有投资性房地产,合计金额增长到1.75万亿。这意味着,差不多一半的上市公司都在“炒”房。


1.75万亿什么概念?相当于87.5万套价值200万元的住房。


这个数字,如果放到2021年各省的GDP排名上,超过新疆,逼近贵州,比“西藏+青海+宁夏+海南”的总和还要多。


都说温州是“炒房团之都”,我们做个对比。2021年,温州人均可支配收入59588元,户籍总人口832万人。这样算下来,温州人把一年的钱全拿去买房,也不足上市公司买房金额的三分之一。


原来,全国最大的“炒房团”,不在温州,而在A股。


尾声


上市公司沉迷炒房,除了能避开限购和税费之外,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超值的回报。


业内人士曾做过统计,过去十年,深圳房价总体上涨5倍左右、年化上涨约20%。上海和北京的房价总体上涨4倍左右、年化上涨约18%。而创业板里,仅有140家左右公司的2009年以来年均利润复合增长率超过20%。


在2018年,66.96%的上市公司因“囤房”获利,83.48%的上市公司实现了资产保值。


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辛辛苦苦干一年,还赚不回北上广深一套房子的钱。而那些炒房的,都赚得盆满钵满——


2017年12月,主业做奶粉的贝因美,卖了22套房产,赚了3560万;


2018年,仅10家上市公司的“炒房”利润就超过了100亿;


刚才说的广聚能源,房子一买一卖之间,价格翻了17倍……


所以我们才看到,号称中国最优秀的这批公司,有一半都跑去炒房。投资者把钱给他们,他们却转头买了楼。所谓的科技创新,所谓的智能制造,到头来还是败给了地皮和钢筋水泥!


过去数年,也正是在这堆钢筋水泥上,有人炒出身家千万实现财富自由,有人炒得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温州炒房团已经凉了很久了,下一个又会是谁呢?也许莎翁说得没错——这些残暴的欢愉,终将以残暴结局。


网民嚎叫:


锦西 发表评论于 2022-04-17 03:11:30

“房子,是用来住的”。这是习大大的话。没人听。正好,疫情了来,都喜欢在房子里活着,外面怎样?毫无兴趣,。接着在房子里裘着,把房子守住,把钱,守住。

泰傻 发表评论于 2022-04-17 00:29:00

毛主席天堂来电问询近况——

问:现在还有地主吗?

答:没了,都改称为地产商了。

问:现在还有资本家吗?

答:没了,都改称当民营企业家了。

问:现在还有土豪劣绅吗?

答:没了,都进各省市政协了。

问:现在还有妓女吗?

答:没了,都进娱乐城了。

问:现在还有白毛女吗?

答:没了,都被黄世仁包养了。

问:现在城市里还是横行霸道的宪兵吗?

答:没了,都改行成为城管了。

问:靠,怎么会这样,现在谁掌权。

答:老习家的二小子。


谢选骏指出:毛老大的阴魂明知故问——有了老大就会有老二,况且,毛老大生前,自己就是最大的地主、资本家、反动宪兵,还把妓女都变成了文工团,把中南海变成了大妓院。所以说,毛老大的阴魂不散,明知故问,成心给接班人出难题。莎士比亚说的没错,所以他的版权也出了问题。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美国已经陷入两條路线的斗争、临终病人的死磕

《百日新政 川普將優先實施減稅 還有終止疫情補貼、限制糧食券、驅逐無證…》(記者胡玉立綜合報導 2024-12-01): 共和黨全面執政後,白宮與國會計畫推出新政,在川普上任百日內推動減稅、限制社會福利、削減預算赤字等重大施政。 川普與國會共和黨人贏得大選並全面掌權後,正雄心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