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8月16日星期三

谢选骏:我是哈佛智商低,竟然不知幸福戏

《哈佛大學修課學生最多的竟不是《經濟學》 而是「這門」!》(2023/08/15 聯合新聞網)报道:


幸福,最受歡迎

「幸福是什麼?」有人問。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回答是:「幸福是不悔的快樂。」


幸福是什麼?這可是一個問了幾千年的老問題,但直到今天,它還是每一個人都好奇的疑問,儘管好奇者是非常聰明的社會菁英。


一如往例,一天早上吃了早餐,稍事伸展活動筋骨後,進了書房準備一天的閱讀時間。開啟電腦後收到一封學生轉寄的電子郵件,標題是:猜猜看,哈佛大學最受歡迎的是哪一堂課?


哈佛大學是世界頂尖知名學府,尤其是哈佛商學院舉世聞名,許多華爾街的菁英都是出自哈佛的培育。因此傳統的印象裡,這個問題的答案理應是財經相關的課程。尤其是在許多諾貝爾級的經濟學者駐校下,這門課始終與時俱進,迭有新意,不會固守窠臼、不斷地重複老套的萬年理論。這也使得「經濟學導論」是這所學府的招牌課程之一。但是讀完電子郵件後,答案揭曉──最熱門的選修課是「關於幸福的課程」,選讀聽課的人數超過了普受歡迎的「經濟學導論」。


教授這門課程的人是擁有哈佛大學哲學與心理學雙學位,以及組織行為學的博士,名字是塔爾賓-夏哈爾(Tal Ben-Shahar)。


其實從二○○六年由夏哈爾開設的「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課程,當時就有八百五十五個人修課,就打敗了「經濟學導論」,成為哈佛第二受歡迎的課程了。夏哈爾對此現象的推測是,對快樂比對賺錢感興趣的人更多。這門課是以正向心理學的科學性,教導學生如何將之適用在日常生活,因此成了廣受歡迎的幸福課。


夏哈爾在哈佛開設的兩門課──「正向心理學」與「領導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Leadership),分別獲選「最受歡迎課程」的第一與第三名,兩門課的選修人數超過一千四百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上過課的學生表示,這兩門課「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更有趣的現象是,除了學生踴躍選修之外,甚至連學生的家長、包括祖父母和媒體,也出現在他授課的講堂上,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美國的重量主流媒體,包括《波士頓全球報》、《紐約時報》以及CBS、CNN、美國國家公共廣播電台等也紛紛做了報導,介紹了此一校園裡難見的盛況與夏哈爾的課程內容。


透過一門心理學課程引起對幸福的熱烈關注,真是一件很棒的事情。而這也引起了我的興趣,幸福的內涵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是聰明的菁英最想選修的一門課?或許是忙亂的無所適從時代,需要心靈的指引,以及回答自己內心深處永遠的提問:「我們來到這個世界,到底追求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或者是,換個問法,在人生數不盡的課程中,哪一種課可以號稱是無可取代的「天下第一課」(Life's first class)?


夏哈爾肯定地認為:「幸福感」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標準,是所有目標的最終目標。如果以唯一且最終目標而論,那麼「幸福」就是天下第一課。


電子郵件還談到如下的觀念:


當人們衡量商業成就時,以錢做標準。用錢去評估資產和債務、利潤和虧損,凡是一切與錢無關的,都不列入考慮,金錢是無上的財富。但是,人生與商業一樣,也有盈利和虧損。


在看待自己的生命時,可以將負面情緒當作支出,將正面情緒當作收入。當正面情緒多於負面情緒時,我們在幸福這一「無上財富」方面就能盈利了。幸福應該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一個幸福的人,必須有一個明確的、可以帶來快樂和意義的目標,然後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樂的人,會在自己認為有意義的生活方式裡,享受它的一切。


這些觀點詮釋了很多人的忙碌人生。的確,太多的人窮其一生,偏重為了「賺錢」謀生而碌碌終日,這當然是現代人餬口不得不然的選項之一,但是過程中卻常也輕忽了生命中「賺生活」的重要性。生命,其實宛若一本存摺,有時積累儲蓄,有時提領動支。一本持盈保泰不虧損的存摺,是量入為出,收入大於支出,也從而能帶來保本穩定的生活安定力量。幸福的人生亦復如此,當檢視生活,正面多過負面、儲蓄大於提領的時候,幸福存摺就會是正數的心靈滿足。


要避免讓心靈出現赤字,保持最大的正數盈餘,就必須設法將人生與意義結合。生命若能連接意義,那就是有旺盛生命力的人生過程,也就能讓生命充實,不虛此生了。當然過程可能挫折不斷,可能恐懼未知,但我們不能忘了兩項心理裝備:第一是學會接受自己,不要忽略自己所擁有的獨特性。美國現代舞大師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就說:「你是獨特的,若未實現這樣的獨特,那麼一定是漏失了某些東西。」相信自己的獨特性會給自己最佳的信心;第二是擺脫「完美主義」,要「學會失敗」。每個人都是獨特的,但並非完美,「學習」仍然是永遠的功課。但不要怕失敗,因為失敗不是憑空的失去,而是經驗的得到。


這封電郵末尾提到了夏哈爾提出的十張小貼紙送給學生,當然這是意在提醒生命、生活中的要項,分別是:遵從你內心的熱情、多和朋友們在一起、學會失敗、接受自己全然為人、簡化生活、有規律地鍛煉、睡眠、慷慨、勇敢、表達感激。


這些提醒看似老生常談,平凡無奇,但是真切的幸福其實正源於平常的道理。


二元論(Dualism)是許多宗教解釋世界現象的理論基礎,比如善與惡、光明與黑暗等。印度教也曾經說過:「這世界是五十%的幸福,五十%的不幸。」教義以簡單二分法告知世人,生命是二元化的兼容並存。我們可以藉用二元論的觀念,把生活想成是「存摺」的概念,有正面有負面,只要正面多過負面,儲蓄多過動支,那麼幸福就像存款,可以一點一滴累積,終究成就豐盈的幸福人生。從十條簡單的觀念做起,或將是可以著力尋找累積幸福的方向,這本書即是以此做為各章主題,透過闡釋生活中最平實面向,分享我的生命經驗。


「你這一生買最貴的東西會是什麼?」分享見證時,我問教會的朋友。


「房子。我房貸繳了快二十年,都還沒繳完。」有人這麼說。


「健康。三年前生了場大病,不僅花了好多錢,而且我體會了健康真是太重要了。」已經完全康復的喬安這麼回答。


「我的想法是,最昂貴的東西,你得用盡一生的時間與代價換得,那就是幸福。」我分享了自己的答案。就像蘇格拉底說的,幸福是不後悔的快樂。它值得我們不放棄任何的可能,不留下任何後悔地努力追求。


感謝家人,包括祖父母、父母、妻子、兒女給予我的和樂生活,以及教會牧師和我朋友們的友好相處,這些美好的經驗提供了豐富的寫作素材。也感謝出版經紀人羅伯特的版權合作協助。當然最重要的是,你會在這套《幸福三部曲》叢書中,遇見很多有智慧的前人、我的家人以及朋友們,他們對人生各項問題的獨到見解與智慧,會是我們生活中很棒的提醒以及解答。期盼這套幸福書籍的出版能讓讀者更關注身邊的幸福,並且追求到屬於自己最好的生活與快樂。


結語 國王的快樂


知名權威的字典上對另外一個同義單字──幸福(well-being)的定義是這麼寫的:「一種舒適(comfortable)、健康(healthy)與快樂(happy)的感覺。」這個定義裡面可以注意到並沒有財富。不是財富不重要,而是財富這一項應該列不進幸福內涵的前三個指標。


就這三項內涵而論,真正最多人渴求的應該是快樂,或說喜樂,因為前兩項再如何的健全,但若沒了快樂感受,就絕對不會覺得自己幸福。誠如《聖經·箴言十七章二十二節》所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憂傷的靈,使骨枯乾。」快樂喜樂才是我們生命痛苦時的良藥,也是許多人終其一生最期許的心靈狀態。


喜樂與幸福確實是密不可分的,就像知名脫口秀主持人歐普拉(Oprah Winfrey)是這麼看喜樂的:「我把喜樂(joy)定義是幸福和內在平和的永續感受……。」


破碎的瓷瓶


祖母曾經說給我聽的一個故事,那是我很小時有天晚上的睡前故事,但我印象深刻,也成了我的人生智慧之一。


中古世紀,歐洲有位國王非常喜愛收藏瓷瓶。其中有一個瓷瓶花色絕美、造型優雅,而且是與皇后大婚時的信物,國王愛不釋手,將之擺放在寢宮的床頭,入睡前都會拿起品玩一番。


可是有一天夜間發生了地震,儘管機伶的國王反應快,但還是挽救不了瓷瓶落地的命運。驚魂甫定的國王看著破損的瓶子,難過的無法言語。珍愛物品破碎了,無心理政的國王整日愁眉苦臉,日漸消瘦。有位大臣眼見這樣不是辦法,就遍訪全國的陶瓷匠,詢問修補復原的可能性。「不可能,這瓷瓶是獨一無二、花色絕美,不可能修復到原來模樣。」被問及的許多陶瓷匠都是同樣的回答。


無計可施的大臣心想修不了那就換一個吧,想找另一個同樣的瓷瓶代替。但是既是最好,就沒有同款的重複,而且國王也不會接受。有位老邁的陶瓷匠不忍看到國王的心情失落,於是說:「讓我試試看吧!」國王與大臣都很高興,似乎有了一線希望。


從接過破瓶碎片的那一刻起,老陶瓷匠就不見了。大家以為他是因為無 法達成任務,愧見國王,只好逃走了。國王既生氣又傷心。沒想到,兩個月後他出現了。「國王陛下,我修復好了,請陛下看看。」國王接過了瓷瓶,把看了許久,邊看邊露出久違的笑容。「太好了,你修復的太完美了。居然找不出接縫與破綻。」國王賞賜了許多金銀給他,重要的是國王又恢復了昔日的丰采。


很久很久後,等國王過世了,真相才慢慢傳出來,原來老陶瓷匠交給國王的並不是原來的破碎瓷瓶,而是他從碎片中研究分析了瓷瓶的組成元素,深入找到其中的製作奧秘後,再以多年鍛鍊的技術、經驗以及日以繼業辛勤的努力,終於成功複製出不應該再有的「舉世唯一」。


「那老陶瓷匠不是欺騙國王嗎?」我聽完後這麼問過祖母。「布朗,故事的精神不在這裡。關鍵在於,快樂最重要。物質的真與假,都是我們的認定而已。複製的瓷瓶,也是一種真實。只要讓我們快樂,就都是最真的東西。」祖母笑著對我說。


儘管經過了幾十年,我依然常常會想起祖母說的這個小故事。「只要讓我們快樂,就都是最真的東西。」是呀,祖母說的故事一直啟發著我。當我們理解人生的時候就該知道,物質的真或假,都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如何讓自己心情修復,不要破損,享受快樂。心靈狀態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幸福、快樂與生命的內涵!情緒主導了心靈狀態,也決定了是否快樂幸福。我們的情緒就像是國王的瓷瓶,它是一種珍品,我們要愛不釋手,時常拿出來把玩觀看,一方面檢視是否有所缺陷,二方面也學習自我欣賞與讚嘆,我們將情緒視為最寶貴的珍品時,就會小心呵護,盡力維修了。


當然,情緒總有受傷破損的時候,但千萬不要認為它再也無法修復,只要盡力縫補,它還是會像先前一樣的完好無瑕。幸福也是如此,或許我們經歷過許多不堪的往事,有著令人難過的回憶,但是,不要認為感覺再也回不來了,心情再也無法平復了。也許對某個人或是某件事情真的失望傷心,確實讓我們很難回到初心,找回當初的美好感覺,那就換個對象,從其他的事情重新出發,再去打造一個情緒珍品吧,儘管不是原件,還是能有同樣的完好,帶給我們不遜於往日的快樂。


牧羊人與羔羊


教會的牧師經常以迷途的羔羊與牧羊人,來比喻歸屬與照護的關係。在神的世界裡面,希望世人不要變成迷途的羔羊,而是能找到回家的路,有身心安頓的地方。而牧羊人的責任則是要照顧好羊群,看護每一隻羊的需求,提供最好的保護。羊很容易迷失,當牠發現水草的時候,為了飽食就會越走越遠,最後脫隊而至迷路。人的心也像是羔羊,當受到外界的誘惑或是傷害,就會迷失或是逃離,成了回不了家的流浪者,所以我們要提醒自己扮演好牧羊人的角色,當發現心裡的羊走的路線不對了,或是快要跟丟了,就得拉牠一把促其歸隊。


幸福快樂是我們的生命路線,只要有脫離路線的任何情況,都要設法排除與解決,陶瓷匠或是牧羊人就是做好這樣的工作。


《幸福三部曲》的第一冊《幸福,不悔的快樂》,每篇的主題都很生活、很平常,但是每一條都彷彿一種「溫馨的叮嚀」,就如同故事中本來就是不可或缺的瓷瓶碎片,有著值得研究、分析、探索的深度內容,當理解其中奧秘後,才能組裝打造出幸福的生活,讓我們舒服並且生活得開心自在。幸福的生活不是來自單一的面向,而是要將每件遇到的事物,藉由正面陽光的心態面對與應用它,從而點點滴滴綴補出幸福的全貌。《聖經·以弗所書三章二十節》:「神能照著運行在我們心裡的大力,充充足足的成就一切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就將願意好好改變的每一個想法放在心裡,上蒼一定會成就我們衷心期盼的人生幸福!


我真心地認為,能談幸福的話題,可真是件最幸福的事情了。在詮釋了十個貼條的內涵後,後兩冊將繼續整理幸福觀念與心得的想法,以此為題繼續深入分享掌握幸福的法則,以及思考幸福的技巧等面向。當然,你可預期到我仍會書寫來自我的祖父母、父母以及我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位智者的雋永話語,並分享許多接觸到的人生卓越智慧。期待能以這套《幸福三部曲》叢書交流人生經驗,一起從文字來聆聽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第一課──幸福。


幸福密語覆誦


美國現代舞大師瑪莎葛蘭姆(Martha Graham):

「你是獨特的,若未實現這樣的獨特,那麼一定是漏失了某些東西。」


快樂是無形的價值,它不是有形的價格,所以無法衡量,不能買賣。


美式足球教練麥克·狄克塔(Mike Ditka):

「成功不是永恆,而失敗也非致命。」


前公牛隊、湖人隊的知名籃球教練傑克森(Phil Jackson):

「別讓成功沖昏了頭,也別讓失敗傷了心。」


希望,就是讓嘗試的次數,永遠比挫折的次數多一次。


德蕾莎修女:

「上帝並沒有要求我們成功,祂只要求你嘗試。」


生命中最重要的,不是遇到了什麼,而是遇到什麼之後,自己將成為什麼。


失敗是專為想繼續深造的人所開設的高級課程。


只要是人,就不是完美的,完美的應該是神。我們可以追求進步,但不能苛求完美。


對懂得生活智慧的人來說,「夠好」比「最好」來得更具意義,因為知足才會常樂。


生活,不是練習加法的數學,而是學習減法的哲學。


時間的意義,在於分配做了什麼事情。


過程是最苦澀的鍛練,過程中當然會辛苦、掙扎,只是堅持支撐了自己,激勵著自己,最後終於成就了自己。


慷慨就是,從我的口袋,到別人的口袋;從別人的心裡,到我的心裡。


英國首相邱吉爾:「人類用獲取的金錢來維持生計,用施予來構築人生。」


湯瑪士·富勒:「被認為勇敢的人,是因為他們害怕逃避。」


谢选骏指出:1988年在北京,有个杂志采访当时的名流有关“幸福”的答案,结果他们告诉我,得到的答案大多属于“幸福是一种感觉”……二十多岁的记者很奇怪,为我这是为什么?我说说“幸福”这个词汇的概念内涵,本来就是一种“催眠状态”,所以只能因人而异,没有统一的硬性指标的。现在三十五年过去了,一代人新生出来了,所以开始学习老的问题;但无论生命如何轮回,幸福依旧是“南柯一梦”。至于苏格拉底,作为一个文盲哲学家,他又哪里懂得,“不悔的快乐”只是一时的,就像他口说无凭只能任由别人编排一样——而持久的幸福只能是一枕黄粱。丘吉尔是靠天天说假话活着的,等他知道幸福就是黄粱一梦的时候,已经说不了话了!既然如此,为何哈佛大學修課學生最多的竟不是《經濟學》 而是「這門」?因为,“我是哈佛智商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美国已经陷入两條路线的斗争、临终病人的死磕

《百日新政 川普將優先實施減稅 還有終止疫情補貼、限制糧食券、驅逐無證…》(記者胡玉立綜合報導 2024-12-01): 共和黨全面執政後,白宮與國會計畫推出新政,在川普上任百日內推動減稅、限制社會福利、削減預算赤字等重大施政。 川普與國會共和黨人贏得大選並全面掌權後,正雄心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