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8月12日星期六

谢选骏:哈佛大学是文明没落的可靠指标


《85年耗费超1亿,哈佛大学向全校师生推荐的这本书,一定要看》(36氪领读 ·2023-07-31)报道:


心理学史上最长的,揭示人类幸福的伟大作品——“你,幸福吗?”


看到这个问题,相信你眼前闪现出的第一答案,一定是这个火了10多年的网红场景:


这一幕之所以被奉为经典,某种程度上是基于这样一个跨文化共识:“幸福”,是一种心灵感受,它不可言说,难以被科学的方式量化、测定,一旦把“幸福”挂在嘴边,那就有点假了……


可事实真是这样的吗?


85年前,遥在大洋彼岸,偏有一群哈佛大学的学者们不信,既然各种疾病可以通过科学严谨的方式进行研究,那“幸福”为啥就不行!


于是,时任哈佛大学卫生系主任阿利 ·博克提出了一项雄心勃勃的研究计划——选取268名体格健壮、心理健康、学业优良的哈佛大学本科生,在人生刚刚起步时,对他们进行终身的记录追踪。


这批研究对象堪称当时美国精英中的精英,对他们进行分析,阿利·博克认为一定能找到获得幸福人生的各项指标。由于这项研究的资金最初来自“格兰特基金会”,这项研究又被称为“格兰特研究”。


差不多同一时期,还有一项由律师谢尔顿和社会学者格鲁克主持的研究项目,选取了456名出生于波士顿市区贫困家庭的年轻人做了类似的研究,被称为“格鲁克研究”。


最终,两个项目合并为“哈佛大学成人发展研究项目”,对总计724名研究对象进行全面追踪与对比研究,定期采集他们的血样等生物学标本,对他们进行问卷、音频和面谈采访,其中不乏日后大名鼎鼎的第35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


直到85年后的今天,这项研究仍在继续,有的研究对象高开低走,有的则成功逆袭,并且研究规模也从最初的724人扩展至他们的配偶以及1300多名后代,积累起如山的原始资料库,总耗资超2000万美元。


“哈佛大学成人发展研究项目”因此成为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最全面、最昂贵的心理和社会学实验,是心理学史上最长的一项努力揭示美好生活与人类幸福的伟大作品。


作为该项目的第四任负责人,哈佛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麻省总医院精神动力治疗与研究中心主任罗伯特·瓦尔丁格博士自2003年开始便进入研究团队。


罗伯特·瓦尔丁格在TED演讲


瓦尔丁格博士曾登上TED,以《哈佛大学75年研究成果:幸福是什么?》为题简述了研究的冰山一角,全球观看量数以亿计,被评为TED十大演讲之一,《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反复推荐。


今天,罗伯特·瓦尔丁格博士与项目副主任、美国布林莫尔学院心理学教授马克·舒尔茨博士推出了“哈佛幸福研究”85年来最全面的研究成果——《美好生活:哈佛大学跨越85年幸福研究启示》:


年初,英文版刚刚上市,本书就登上哈佛大学校报向全校师生推荐。


阿信愿将《美好生活》列为每个家庭都不可错过的年度重磅读物,几乎每个年龄段都能从中获得幸福人生的指引:什么样的孩子长大会幸福?结婚到底图什么?原生家庭真的会对人生造成深刻影响吗?如何度过35岁危机?……


不过眼下,阅读《美好生活》或许还有一个更为迫切的理由。


1938年“哈佛幸福研究”启动时的“大萧条”背景与当下,似乎正处于新旧轮回的时间节点的两端, 高度不确定性的时代里,往后的人生怎么过,可能研究中的对象,已经用一生的时间先行为你实验过了 …… 


捧着人生的答案走向未来,这样一路开挂的感觉,谁不想拥有呢?


积极的社会联结让人生更美好健康


《美好生活》基于哈佛85年的幸福研究认为,“人类需要温暖的关系”并不是一个感性的想法,而是一个刻在人类基因里的事实。


几万年前,智人幸存下来是因为他们的社会性,几万年后,人类的身体和大脑也已经进化到需要与其他人联结的状态。


研究者们做过许多探究社会联结与死亡风险关联性的调查,结果显示:社会联结越紧密的人在任何年龄阶段的死亡风险都越低。这一点是不分国界、不分阶级、不分性别的。


用数据来展示可能更直观。


社会联结使任何年龄阶段参与者的生存可能性都提升了 50% 以上。在所有研究中,社会联结最少的人的死亡率是社会联结最多的人的 2.3(男性)到 2.8(女性)倍。


这是什么概念呢?说明社会联结对死亡的影响可以与吸烟或患癌对死亡的影响相提并论。


简单来说就是,比起孤独,社会联结能促进健康。


“哈佛大学成人发展研究项目”收集的原始数据


对很多大城市的年轻人来说,孤独似乎是一种常态。为了应对这种状态,我们总是告诉自己,要习惯孤独、享受孤独。


但“哈佛大学成人发展研究项目”的最新研究则表明,对于老年人来说,孤独的危害程度是肥胖的两倍。


而对于项目里的每个年龄段受访者来说,长期孤独都会使死亡概率增加26%。除此之外,孤独还可能让人的大脑功能减弱,睡眠质量降低,对疼痛更敏感。


所以,偶尔享受孤独是可以的,但千万别把孤独奉为生活方式。毕竟科学研究一再告诉我们:人类需要营养,需要锻炼,需要目标,更需要彼此。


爱人、家人、同事、朋友……

这些关系在质不在量——紧密的社会联结并不意味着我们必须朋友遍天下,事实上,关系的质量远比数量重要。


《美好生活》详细讨论了四种最主要的人际关系,如果能维护好这四种关系,基本可以解决生活中99.99%的不愉快。


亲密关系


在所有关系中,亲密关系对成年后的幸福感的影响几乎是最大的。拥有一个值得信任的亲密伴侣会减少很多压力,但如果关系不稳定则可能导致强烈的痛苦、背叛感和批判性的自省。


怎样让亲密关系更稳定呢?罗伯特和马克在书里给出了n多小tips,其中最核心的一点还是——学会共情。


研究人员通过情侣实验发现:如果一对伴侣能够培养出共情的基础,他们的关系将更稳定和持久。如果你的共情能力较弱,可以尝试一下这样做:


第一步,在对方说话时不加评论地倾听,然后试着传达你听到的话,类似于“我听到你说的是……是这样吗”; 


第二步,对伴侣提出的这个话题提供一些个人理解上的反馈。注意哦,这一步并不是要你疯狂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是要让对方知道你在倾听他,并让他感觉到你的认同。 


第三步,从对话中“后退一步”,脱离出来,站在局外人的角度关注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想法或许还会发生改变。 


当然了,无论亲密关系再怎么稳定,它也总有脆弱的时刻,我们不能把整个生活结构都建立在这一种关系上。适当地将一些情感需求转移到其他关系上,会让我们变得更完整。


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家人往往是年幼和成长过程中参与我们生活最多的人。


因为长期处于家庭环境中,大多数人都会对自己的家庭关系产生一种“刻板印象”。比如:爸爸妈妈一直都以我为中心;爷爷奶奶很唠叨;哥哥姐姐总是欺负我……但家庭关系真的是一成不变的吗?


哈佛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所有的家庭,不管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福的,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稳步推进的变化。


可以把一个家庭想象成一个生命体,它也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随着时间的流逝,家庭中每个人的人生阶段都在变化,关系也必须随之改变。家庭如何适应这种不可避免的变化是家庭关系质量的关键因素。


所以我们不要陷入“你总是/你从不”的陷阱,我们要积极观察家人的种种变化,并对他们的改变持一种开放态度。


除了家人的变化带来的挑战之外,家庭关系还可能因为大大小小的原因而逐渐疏远,这就需要我们更加重视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日常。最简单也最古老的一项就是:家庭晚餐。


研究人员发现,定期的家庭聚餐会让孩子拥有更高的平均成绩和更高的自尊,同时也降低了药物滥用、青少年怀孕和抑郁症的发生率。


也有证据表明,家庭聚餐会带来更健康的饮食习惯。有时候,感情不是通过我们互相之间说了什么来传达的,而是通过共处一室的感觉来传达的。


不论你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从前的家庭关系是否和谐,多多关心家人的变化和多多聚餐总是百利无一害的。幸福稳定的家庭关系是一份送给家人和自己的最好的礼物。


工作关系


工作时间对大部分人来说,时长比和朋友、伴侣相处的时间要长。在工作中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会极大地改善我们的日常体验。


但现代职场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缺乏有意义的互动。


盖洛普民意调查公司曾进行为期30年的职场参与度调查,其中一个问题引发了最多的争论:你在工作中是否有最好的朋友?


很多人认为这个问题荒谬可笑,原因是他们认为在工作中交朋友浪费精力,且会影响工作效率。但最终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工作中有好朋友的人比没有好朋友的人更投入。


在哈佛大学的研究中,许多最幸福的人与他们的工作和同事都有积极的关系。如果我们能通过人际关系丰富每一个工作日,我们就能从中受益。


所以,明天上班的时候,你可以试着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谁是我在工作中最喜欢和最重视的人?他们身上有什么可贵之处?我是否欣赏他们? 


谁在某些方面与我不同(思维方式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知识不同),我可以从这个人身上学到什么? 


我在工作中缺少什么样的联系,我是否想要更多的接触? 


我真的了解我的同事吗?是否有我想更多了解的人? 


思考之后,或许你可以做出一些小的、合理的改变,毕竟人际关系是我们工作中最可控的一方面,也是我们维持健康和幸福最有价值的工具之一。


友谊关系


部分人会认为,小孩子才最需要朋友,而成年人讲求一个独立。但事实是,友谊对成年人的重要程度超乎你的想象。


成年人总是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困境,在这个过程中,真挚的友谊关系所带来的支持和理解有时可以超越家人和伴侣。甚至当我们经历极端压力时,朋友的存在会减轻压力的影响和持续时间。


简而言之,朋友让我们更健康。在以往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得出一些直观的结论:


70 岁以上的拥有强大朋友支持的人,在研究期间死亡的可能性比那些几乎没有朋友支持的人低 22%;


拥有10个或更多朋友的女性比没有亲密朋友的女性存活的可能性高出4倍。


所以我们要:感谢朋友、维护朋友、主动交朋友。关于交朋友这件事,我们需要有一个重要的意识——交朋友永远都不会晚。


或许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一两件“已经太迟了”的憾事,但交朋友永远都不会太晚。


安德鲁·迪林是哈佛研究中活得最孤独最艰难的人之一,他从小到大都没有结交任何长久的朋友。在成年后的大部分时间里,他的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都很低。


“哈佛大学成人发展研究项目”研究对象生命不同阶段的照片


在60多岁的时候,安德鲁仍然认为亲密的朋友对他的生命没有意义。但随后的几年里,安德鲁意外在健身俱乐部结识到了很多新朋友。在人生的晚年,安德鲁的朋友比他一生中任何时候都要多,而这完全改变了他曾经孤独的状态。


没有什么孤独是注定的,有时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在生活中漂泊不定,觉得自己已经过了可以改变这种状况的年龄,就像安德鲁也曾经认为自己过了交朋友的阶段。但事实证明,拥抱朋友,永远都不会太晚。


拥有了友谊之后,我们还需要有目的地进行维护。这和维护亲密关系有些类似,我们要学会倾听朋友,让他们感到被理解、被关心、被关注。


在友谊中,一个人更愿意倾听,而另一个人更愿意说,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弄清楚你是哪一种,也许会有机会平衡一下。最牢固的友谊往往是双向的,是一个互相成就的过程。


珍惜当下,美好生活永远不会迟到


现代社会,我们每天都被大量信息裹挟,这些信息界定了所谓“美好生活”的标准——拥有财富、美貌、名望……


久而久之,我们会产生一种微妙但难以摆脱的错觉,即我们当下的生活在这里,美好生活所需的东西却在那里,或者说在未来,总是遥不可及。


但哈佛成人发展研究的成果表明:美好生活永远不会有严格意义上的“发生”,相反,美好生活是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刻。


我们学会如何去爱,如何敞开心扉接受他人的爱,当我们从自己的经历中成长,当我们在欢乐与不幸中与他人联结起来时,美好生活就悄然出现了。


所以,维护社交健康是我们即刻要去做的事情。


罗伯特和马克在书里给出了绘制社交宇宙、评估社交健康的方法。


无论是家人、伴侣、同事还是朋友,都可以简略地分为激励型关系和消耗型关系。你可以简单地思考与每个人联系的质量和频率,把他们填到坐标系中。


一般来说,一段激励型的关系会让人充满活力,会给人带来一种联结感和归属感。消耗型的关系则会让人紧张、沮丧或焦虑,让人感到担忧,甚至意志消沉。


像这样检查每一段关系可以帮助你感激那些丰富了生活的人,也可以帮助你厘清哪些关系是需要改善的。


当然了,光做这样简单的分类是远远不够的,评估自己的社交健康就和体检一样,需要更持久的自我反省和更深入的观察。


罗伯特和马克将许多有效的评估工具都归纳到了《美好生活》这本书里。如果你的社交能力没有达到期望的水平,你可能需要更全面、更频繁地进行这些反思性检查,或许这些反思会为你指明前进的方向。


在书中,研究人员感叹:


美好生活是一种复杂的生活;它是快乐的,且极富挑战性;它充满爱,但也伴有痛苦;它永远不会有严格意义上的‘发生’,相反,它是一个过程,它包括动荡与平静、轻松与负担、挣扎与成就、挫折与跃进,以及重创。 


归根结底,“美好生活是在一个赋予我们生命意义和美好的关系网中得以维持”。


最后,将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在今年的毕业典礼上围绕这场史上最长的“幸福研究”发出的寄语送给大家,“真正支撑着我们一路走来,风雨无阻的最重要的力量就是我们周围那些强有力的关系——温暖而坚毅、持久而平和”。


哈佛大学跨越85年幸福研究启示


重新定义“人生赢家”


找回“美好生活”的幸福感


谢选骏指出:哈佛大学推出这样的幸福指南,可以说是“文明没落的可靠指标”;共产党转推这样的心灵鸡汤,印证了“百年之后的临终挣扎”——因为,文明都是起源生长于离乡背井的孤独探索之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四大自由来源于四大家族

《“罗斯福家族”风云300年,1人连当4届总统,2人跑中国猎杀大熊猫》(2018-11-15 子屠龙)报道: 17世纪初,当英国在北美开拓殖民地的时候,罗斯福家族就漂洋过海来扎根。 这个在新大陆超过300年历史的家族,最终发展成为美国赫赫有名的政治家族,尤其是诞生2位美国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