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4年2月6日星期二

谢选骏:中国的代表不是政府而是汉字

《爲什麽說漢字是中國人的文化底氣?》(2023-06-15 道中華微信公衆号)报道:


漢字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大奇迹,它是古老文字中唯一未曾間斷、沿用至今的表意文字,蘊藏着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基因,形塑了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基質結構,成爲中國人文化自信的深厚底氣。


漢字确證了中國古代的曆史叙述


漢字起源于遠古刻畫符号,曆經商朝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秦朝的小篆、漢代的隸書、唐代的楷書等演變過程,形成今日所用的規範漢字。


我們最常使用的“人”字,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是垂臂直立的動物形象。金文承續甲骨文字形。篆文突出了彎腰垂臂、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形象,展示的是中國古代的重農傳統。隸書變形較大,彎腰垂臂的形象完全消失,演變成獨立行走頂天立地的人。


漢字中蘊藏着中華民族的精神氣質,傳達出中國人特有的人格風範與性情志趣。


“武”字中的“止”指的是“腳”,和“戈”會意,表示要行軍動武。這從甲骨文中看得很清楚。許慎《說文解字》注釋“武”字時,引用典故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打仗的目的不是耀武揚威,而是爲了停止兵戈。《說文解字》的闡釋,借“武”的字形,講“以戰止戰”。“止戈爲武”這一訓釋從文化的角度反映出中國人對“武”的理解,體現了中華文明堅持合作、不搞對抗的和平特性。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以漢字“和”的演變過程展現活字印刷術;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冬夢”會徽更是将中國漢字、書法藝術與冬季運動完美融合,展現了厚重的東方文化底蘊,展示了中華民族不斷追求文明交流互鑒而不搞文化霸權的文明色彩。


漢字賦能各民族文化交融


随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入,漢字從中原地區傳播到邊疆地區,成爲形塑中華民族共同體的符号密碼。一些少數民族起初沒有自己的文字,他們在漢字基礎上增減筆畫、變更字形或借用漢字爲注音标碼,創造出“漢字系文字”,如契丹字、西夏文、女真大字、方塊壯字等。


元代天字拾二号夜巡銅牌,俗稱六體文夜巡牌,内蒙古科右中旗博物館藏,國家一級文物。六體文夜巡牌上所寫的六種文字,是元代民族大融合的具體呈現。


曆史上以漢滿文和蒙古文書寫的土默特金氏蒙古家族契約文書;在内蒙古自治區科右中旗出土的以烏金體藏文、漢字、蒙古文、八思巴文、波斯文書寫的六體文夜巡牌;承德外八廟内清朝皇帝以漢、滿、蒙古、藏4種文字镌刻的題額、匾聯以及碑文等,都實證了漢字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的重要作用。


衆多由漢字創作的少數民族優秀作品,如鮮卑人元好問創作的《遺山樂府》、契丹人耶律楚材創作的《庚辰西域清明》、畏兀兒人貫雲石創作的《酸齋樂府》,這些作品共同書寫了中華民族燦爛悠久的曆史文化。


《四庫全書》全稱《欽定四庫全書》,是清代乾隆時期編修的大型叢書。分經、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庫”。文津閣藏本收錄3462種圖書,共計79338卷,36000餘冊,約八億字。


誠如任繼愈先生所說:“維系這樣一個大國的統一,主要的文化工具是漢字。有了漢字,才把全國衆多民族緊緊團結在一起。假若中國沒有‘書同文’這樣得力的措施,古代中國采取拼音文字,中國将不會是今天統一的形勢,也許分成多少個獨立割據的小國。”漢字正是發揮了橫向的超方言功能和縱向的超時空功能,成爲維系中華文明、塑造中華民族共同體的重要文化資源。


秦統一六國,下令推行“書同文”政策,以小篆作爲标準文字,結束了戰國時代文字混亂紛争的局面,爲“大一統”格局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撐。至漢代,形成了以原秦晉方言爲基礎的“通語”。隋唐以來,通過科舉考試普及、推廣漢字,學習、繼承優秀傳統文化。元代雖然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但是在語言文字方面,依然将京城大都(北京)爲代表的方言作爲通用語。清代同樣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但清初開朝者入關前就已經有非常高的漢語和漢字素養,清朝統治者堅持儒家文化的主導地位,通過編修《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四庫全書》等大型文化工程實現了古典文化的複興。


于右任書宋代張載“橫渠四句”。中華文化的精神氣韻和價值追求,通過漢字的方式千年傳承。


一以貫之的漢字系統傳承了中華文明


“今天一個普通的英國人幾乎看不懂三百年前的本國文獻……但對于中國人來講,數千年的文獻都能大概了解;他們對本國古代文化的無比熱愛和理解,源于他們文字的這種特殊性質之故。”瑞典漢學家高本漢如此感歎。


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古老文字中,有中國商朝的甲骨文、伊拉克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埃及的聖書字和墨西哥的瑪雅文字。然而在曆史長河中,唯有中國的漢字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根源在于漢字當中潛藏着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漢字不僅有力推動了中華文明發展,同時也爲亞洲文明乃至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從春秋戰國時期起,漢字就陸續傳入日本、朝鮮等地,并在很長一段時期内充當這些地方的官方文字,在其曆史發展進程中留下了閃亮的文明印記。


當今,“漢語熱”在全球各國興起,漢語愛好者的規模不斷壯大。作爲中華文明的使者,漢字的傳播與應用,拉近了國家之間的情感,促進了世界上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的文化交流,成爲聯通中國與世界的橋梁和紐帶,成爲民心相通的獨特載體。


由漢字書寫而發展出的中國書寫文化,彰顯了中華文明獨樹一幟的文人精神和文人傳統,這也影響到中華文化在百姓日用、藝術審美的諸多方面。?


作者簡介:張利國,大連民族大學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院(學院)院長、教授。


谢选骏指出:上文只懂“漢字是中國人的文化底氣”,却不懂汉字使中国人之所以是中国人的关键所在——结果它把曆法“歷”字写成了“曆”字;因为它明显是用简体转化成繁体的,而迄今为止的汉字转换软件,没有一个是过关的、可以百分百地完成转换的!


在我看来,越南、朝鲜不用汉字了,所以就不是中国人了;台湾人和新加坡人还用汉字所以就还是中国人。至于日本,情况特殊,保留了部分汉字;所以它有权“进出中国”,换位思考,中国也有权进出日本。因为,中国的代表不是政府而是汉字。


有人对此感到困惑,不禁发出以下疑问——

1970年代80年代,台湾有一首流行歌曲,是侯德健写的《龙的传人》。它的歌词你看是怎么说的呢?“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长江,叫黄河。”这说明在上个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期,至少是在台湾的校园里大部分人还是把自己定义为中国人。而这里所说的中国是有长江有黄河的中国,不只是台湾。那歌词没说“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叫淡水河”,而是说长江和黄河,尽管他们很多人见都没见过。但他们那时候认同那个中国。近年来,台湾的好几次民意调查都表明,绝大部分台湾人认同自己是台湾人,只有很少一部分台湾人认同自己是中国人,认同自己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也很少。对于这个调查结果,很多大陆人困惑不解。他们说:台湾人明明是中国人嘛,怎么他们不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呢?


在我看来,这种变迁都是由“联合国代表的席位决定的”——“国际承认”说谁是中国,谁就是中国了!其实我看,这很荒唐!难道“中国”要由外国来定义吗?事实上,在目前的分裂状态下,“两个中国政府”(一个中囻叫“中华民国”,一个中囶叫“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不是中国的代表——中国的代表只是汉字。


而“我们在书写汉字”,就是在“行使中国的代表权”——因为中国的代表不是政府而是汉字。


中囻和中囶——这俩都不是完整的国家。独立自由的中国——还在我们的文字里,尚未出现在政府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家人與死人的關係

(一) 大部分人都是死在家里的,不是死在外面的。 AI: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完全准确。 为什么这么说呢? 医疗进步: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提高,许多疾病可以在家中得到治疗,延长了人们在家的生存时间。很多慢性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更倾向于在家中接受治疗或养老,因此在家中去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