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选骏(Xie Xuanjun 1954年-),中国旅美学者、自由撰稿人。1978年凭借著文革前连小学都未毕业的学历,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是当时中国年龄最小的研究生之一。1981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哲学、历史、神话、宗教。1987年受邀参与中央电视台政论纪录片《河殇》的撰稿工作,1988年完成第一稿,1989年六四事件后,《河殇》遭到禁播、查封、批判,幷被定为“反革命暴乱的蓝图”——谢选骏也因参与《河殇》的制作过程而受到牵连入狱,以后不能继续举办讲座、发表文章、出版书籍。但谢选骏没有选择放弃,相反,用了三十五年时间,孤军奋战至今——完成《谢选骏全集》三百六十卷。其中的主要著作为《神话与民族精神》、《五色海》、《天子》、《新王国》、《现代南北朝的曙光》、《全球政府论》、《思想主权》、有关基督教的十卷书籍,以及《外星看地球》60卷、《硅基時代》60卷。其中谢选骏自认最有创见的著作是《思想主权》,他把《思想主权》比喻为其著作的塔尖——因为【思想主权】的概念,来自圣经记载的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以上是对于《维基百科》的修正。】】
2020年8月28日星期五
谢选骏:全球政府才能解决移民问题
《川普签行政命令假人道?全家一起关更久》(2018年6月23日 转载世界日报)报道:
总统川普20日在白宫会见共和党国会议员。TNS
川普总统极少认错,这次被批“拆散家庭”、“没有人性”,批评声浪排山倒海,内外交加;迫于无奈,20日签署行政命令,宣告停止拆散非法入境移民家庭;既然不能放走无证家长,结果就是与子女“全家一起关”,静候听证,进入冗长的移民司法程序。
表面看来川普认输,调整政策,但实际上“零容忍”政策未改,反变成“全家一起关”,孩童更失去自由,与家长长期被关在设备不足的拘留所,难道这是“人道主义者”所要求的吗?这完全是作秀的“假人道主义”。
连日电视上幼童哭着找妈妈的镜头画面,令人动容心酸。这场执法“零容忍”政策风波争的就是“家庭团聚”与被非法入境父母带来的无辜孩童的权益。
原本非法入境家庭被捕进入移民司法程序后,家长子女就被分别带开。家长涉嫌犯罪,须以嫌犯视之处理,由国土安全部与司法部负责;但孩童无辜依法不能被关或失去自由,马上由联邦卫生福利部人员带走,送到庇护收容中心,内有完善教育设施,衣食无虑,再依法律程序,一定时间内委托寄养家庭收容接纳,保护孩童福祉是首要考虑。
但依照川普总统的新行政命令,结果成了“全家一起关在牢宠里”,只责成国安部全部负责,静候听证。在牢里安顿家庭非国安部所长,现在必须重新规画牢内家庭设备,卫福部反无事。
从四页的川普行政命令里通令要求联邦各部会全力配合提供家庭住屋指示,就可看令出仓皇,国安部没有能力安置拘留非法入境无证家庭,遑论照顾孩童福利。全家一起关忽略真正的孩童身心福祉。
川普总统新行政命令还面临法律挑战。法律专家指出,这个被迫而签“全家一起关”的行政命令,本身违反1997年与2015年法院裁定;这些裁定保障未成年孩童拘押期不得超过20天。以目前移民司法系统积案严重堵塞,法官人力不足,光是5月初到6月初就有近2600孩童与家长分离等待法官听证处理,排期无限,20天绝对不够。
除非川普总统违法让“全家一起关”无限延长,移民局必须要让20天后连家长带孩童“全家一起放”,否则再会揹上“不人道”骂名。这些非法入境无证家庭一旦保释候传,根据经验,多半不会再回到法庭,就此消失在西语裔社区。这等于是变相协助偷渡达阵,这个行政命令在实施上充满矛盾,漏洞太大。
目前唯有国会能解套。众院现有两个综合移民改革法案可修法立法解套,包括则取消20天的限制,但共和党保守与温和两派争执不定,有待协调,但这可能比要川普总统认错还要难。
谢选骏指出:按照世界日报的信口雌黄,结果捉放都是不行的。那么答案呢?没有。在我看来,堂堂美国,起于移民、兴于移民,最终也要败在移民、衰在移民。至于解决移民问题的良方,当然已有,那就是建立全球政府——只有全球政府才能解决移民问题。这是美国的独门绝技,其他国家,想要模仿也是不可能的。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谢选骏:美国倒数不足52年
《CIA新局长多次警告:中国是美国及全球的首要威胁》(自由时报 2024-11-13)報道: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宣布,提名前国家情报首长雷克里夫出任中央情报局局长。(法新社档案照)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十二日宣布,提名前国家情报首长(DNI)雷克里夫(John Ratcliffe)...
-
[《我的奋斗》美国出版史:希特勒与美国作家的战争](2019-01-08 | 徐悦东)报道: 2016年1月8日,德国新版《我的奋斗》的发布会。 出版宣扬极右翼思想的图书,是否会助长法西斯思想?是不是用一种批判性的视角出版就没有问题了?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的美国出版史也许...
-
《驻华记者:在中国我总被问是间谍吗 他们是认真的》(德国之声2023-07-04)报道: 《新苏黎世报》驻华记者讲述了他作为外国记者在中国屡次被初见面的人询问是不是间谍的经历,以及中国新通过的 #反间谍法 对媒体工作可能的影响。 作者写道,当他不断受到中国人怀疑他是间谍的时...
-
认同的重量:《想象的共同体》 [1] 导读 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公正地表现自我;我们尚未形成一致的思想境界,因为这种境界需要直言的批评、真实的创新以及真正的努力,而我们既未曾创造也未曾经历过这一切。 [2] — — 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 同情弱小民族的“入戏的观...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