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4年3月18日星期一

谢选骏:毛阿姨语录的作者是个十足的人妖

网文《毛主席语录》报道:


《毛主席语录》是前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言论的选编本。因为最流行的版本用红色封面包装,文化大革命中通称“红宝书”。


《毛主席语录》内容既有摘自前四卷《毛泽东选集》(截止到毛1949年的作品),也有摘自于1949年以后的毛泽东讲话纪录和发表文章。1949年之后的语录,一部分可在后来1977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中找到参考。因为毛泽东在《语录》定稿后还经常有新言论发布,部分版本的《语录》预留了空白页供人手写增补“最新最高指示”。


两个版本均分33个专题如下:


语录数量 标题

1 13 共产党

2 22 阶级和阶级斗争

3 28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4 16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5 21 战争与和平

6 10 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7 10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8 10 人民战争

9 8 人民军队

10 14 党委领导

11 22 群众路线

12 21 政治工作

13 7 官兵关系

14 6 军民关系

15 8 三大民主

16 9 教育和训练

17 9 为人民服务

18 7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

19 8 革命英雄主义

20 8 勤俭建国

21 13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22 41 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3 9 调查研究

24 15 纠正错误思想(1965版标题为“思想意识修养”)

25 5 团结

26 5 纪律

27 15 批评和自我批评

28 18 共产党员

29 11 干部

30 7 青年

31 7 妇女

32 8 文化艺术

33 16 学习


《语录》在1966年进行过一次较大的改版(林彪即特为此事写的“再版前言”)。老版本属于“内部发行”,面向全社会公开发行的都是66年再版。新旧版本大同小异,主要差异只在于第24章,再版的根本原因是,1965年版本该章中有一条正面引用了刘少奇言论,后随1966年刘少奇被批倒,不仅该条语录被删除,章节名称也因刘的“修养论”被批为“黑修养”而被替换。


版本和印行数量

编辑


据统计,《毛主席语录》从1964年到1976年,全国共出版汉文版4种,少数民族文字(8种文字)版8种,盲文版1种,外文版(37种文字)和汉英对照共38种,总印数10亿册。中共九大定下的调子是全国人民人手一册,因此绝大多数省市都按人口数量印刷,按照10亿册的说法,此目标显然基本实现。


有研究者推算,“文革”十几年之内,《毛语录》国内外用50多种文字出版了500多种版本,总印数为50亿册(包括“三合一”等衍生品,各派红卫兵组织、各级革命委员会印制的非正式出版物),被称为“二十世纪世界上最流行的书”。一些组织统计认为《毛语录》是全球历史上印量仅次于《圣经》的出版物。《毛主席语录》是在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从兴起到达到顶峰的历史时期编选、出版的,因此它的发行量和影响面都达到了中国出版史上的极限。


出版过程


《毛主席语录》由《解放军报》资料室编选,于1964年1月5日出版征求意见本,作为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的会议文件下发征求意见。初版设23个专题,选编语录200条,题名为《毛主席语录200条》。根据代表的意见,编选者对本书进行增补,题名改为《毛主席语录》,设25个专题,收语录267条。1月10日《毛主席语录》重新印发给与会代表,并同时下发给部队学习毛著作先进分子和先进单位征求意见。1964年5月,经解放军总政治部领导决定,将修订过的《毛主席语录》在部队内部发行,干部每人一本,战士每班一本。1965年8月,解放军总政治部决定再版《毛主席语录》。经过反复讨论,全书调整设置为33个专题,收“语录”427条,该版本封面采用红胶书皮,在毛泽东肖像页后有林彪题字“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有笔误,“听”字右边加了一点,俗称“听字多一点”),其后有署名“总政治部”的《前言》(日期为1965年8月1日),末页印有“内部发行”字样。


由于当时中国全国上下“学习毛主席著作”,中国各地对《毛主席语录》产生巨大需求。1965年底,中共中央批准《毛主席语录》交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在全国内部发行。一年后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毛主席语录》公开发行,并向海外出口。该版本毛泽东肖像页后为一行黑体红字:“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后是林彪题字(“听字多一点”笔误被修正)。为适应出口需要,编者根据当时形势修订《再版前言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并改由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的林彪署名(日期为1966年12月16日)。末页载明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名义编印,没有书号,只提及印刷厂、发行(皆为新华书店)与印刷年份。至此《毛主席语录》正式公开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印制、发行计划,要求保证提供充足纸张、油墨、印力,优先印制、发行毛语录。据称,为了“百分之九十九读毛主席的书”,按人民出版社出版物目录记载,除“文革”爆发次年(1967年2月)出版列宁《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4月出版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外,此后三年时间里再也没有出版过马列著作。并中断《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新卷出版工作,甚至1969年、1970年印制成书的4卷本《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布面和纸面两种精装)共8万套全部封存在仓库未能发行,理由为“不能冲击学习《毛主席语录》”。


外文版本


据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统计,1967年10月,世界各国以65种文字翻译出版毛泽东著作853种,其中有20个国家的20种文字翻译出版《毛主席语录》,共有35种版本。从1966年10月中宣部批准出口到1967年5月,仅八个月时间,中国国际书店已向全世界117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英、法、西班牙、日、俄、德、意、尼泊尔、越南、印度尼西亚、阿拉伯、缅甸、斯瓦希里、波斯等十四种文字的《语录》共80万册。


印装规格

 

65年8月以前的极早期内部版本《语录》通常是平装纸皮的。65年8月开始,《毛主席语录》开始用红色塑料封皮作装帧,此版本才开始被称为“红宝书”。 初版“红宝书”《毛主席语录》是64开本,后来常见的规格还有32开,100开,128开。总体而言,《毛主席语录》的生产类似于毛主席像章,早期的相对标准化,而后期各地放开生产,且只要文字内容不变化,对规格并没有明确限制,加之作为政治崇拜物的属性,导致一些以规格居奇的特制品存在。由于年代久远和发行分散,这些特殊版本很难被准确统计。据称最大的开本为4开,与《参考消息》报纸一样大,而最小的开本为512开,即火柴盒的大小。发行袖珍版的目的是便携到可放进衣兜,以实现“再版前言”所述的“带着问题学,活学活用,学用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地方上也有少量布面、绸面、皮面的特制版本存在。


作为仪式道具


《毛主席语录》在当时被当作毛泽东思想的象征符号,供毛泽东的崇拜者握在右手举过头顶频频挥动,以示欢呼或声讨性呼喊的辅助物。这一呼喊口号时的规范仪式起源于林彪在毛泽东接见红卫兵时,最早挥舞红色语录[注 2]。文化大革命期间,北京“二炮”文工团、北京体育学院推出并完善了一套所谓“毛泽东语录操”,迅速风靡北京,后来普及到全国。当时,“毛主席语录歌”是最时髦、最流行的革命歌曲,而用毛主席语录配上乐曲再填加上徒手体操动作,就成为“毛泽东语录操”。


文革期间,《毛主席语录》在一些特定场合被作为礼物,例如会议公费购买赠送或私人祝贺新婚夫妇等。据说,有部分人家里书本存积,成为一种负担。一般人不敢随意处置,因为哪怕是无意中污损了,都可能成为相当大的罪名,受到严厉惩处;


结局与后续


1979年2月12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出的《关于停止发行〈毛主席语录〉的通知》中宣称《语录》“断章取义,割裂毛泽东思想,自发行以来,危害很大,流毒甚广”,并决定即日起“新华书店、国际书店现存的中文版、民族版和外文版《毛主席语录》本一律停止发行”。从此,《毛主席语录》在新华书店门市部消失,在官方活动中消失,渐渐成为民间的收藏品。文革结束后,有人出于怀旧,学习和收藏品投资的目的收集《毛主席语录》。在九一三事件之后,多数《毛主席语录》中与林彪相关的页面被系统性的破坏(撕去,涂抹乃至机械裁切),因此完整的,即带有《再版前言》和林彪题词的《毛主席语录》存世量更稀少,收藏价值也相对高。


国外的报道和著述习惯称此书为“小红书”(Little Red Book),这一叫法并不体现中文“宝”字的主观颂扬色彩。


如今在一些大陆城市的旅游景点,有销售近年印刷的《毛主席语录》。这些翻印版本事实上属于非法出版物。首先从版权的角度,毛泽东1976年逝世,其著作按照中国著作权法律最早要到2027年1月1日才能进入公有领域。其次,这些书籍不是出自任何正规出版社和印刷厂(如前所述,该书已于1979年被中国官方停止出版),排版和校对的基本质量都没有保证。


参见

毛泽东选集

最高指示

毛泽东崇拜

《蒋总统嘉言选辑》、《我的奋斗》、《鲁赫纳玛》、《绿皮书》

《刘主席语录》、《习主席寄语》、《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习主席语录》

学习强国

注释

 有说法指出“再版前言”为出版社编辑代笔而署名林彪,不过主要理论确出自林彪无疑

 “万岁不离口,语录不离手,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后来成了周恩来在中共十大形容林彪的话


谢选骏指出:《毛主席语录》十分娘娘腔,不像是男人说的话,所以我称之为《毛阿姨语录》——其作者毛泽东没有一个胡子,是个十足的人妖;自称其书为“红宝书”,意思是给流血的宝宝们读的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與gemini討論死亡與人生

(一)如何理解“死亡幫助我們認清了自己作爲碳基生物的這一處境”? 如何理解「死亡幫助我們認清了自己作為碳基生物的這一處境」? 這句話乍聽之下有些抽象,但其實蘊含著深刻的生命哲學。讓我們來逐層剖析: 1.碳基生物的本質 物質組成:所有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包括人類,都是以碳元素為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