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宣布Grok 3免费,用户却气晕了》(字母榜 2025-02-20)報道:
刚刚发布48小时,Grok 3的第一批“受害人”就出现了。
有用户才花40美元订阅了X的Premium+服务,想要畅玩xAI的最新一代大模型Grok 3,结果一看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上的豪言,心凉了半截。
“短期内,Grok 3将免费提供给所有人!”马斯克如是说。而xAI的官方X账号则放出豪言,免费开放,“直到服务器崩溃”。
几个小时之后,马斯克又快乐截图苹果应用商店生产力工具榜单,Grok的独立应用登顶免费榜,这也是其首次超越ChatGPT。马斯克还强调,这还是语音模式还没推出的情况下。
马斯克大手一挥当好人,本来就是免费用户的有福了,为信仰充值Premium+的用户成了大冤种。
“兄弟,你是说我白白升了个级?”用户在相关消息的评论区无奈地说,还加上了两个小丑emoji,谁是小丑咱都不好意思点名。
更别提“每月40美元”也是在发布会之后涨价的结果,要不是Grok 3发布,X平台美国区Premium+的订阅费用仅为22美元。
Grok 3本就被视为马斯克针对OpenAI和DeepSeek的反击之作,尤其是推理模型Grok Reasoning更是把马斯克的心思展露无遗。
如今的免费一跃,也是xAI进一步在和两个竞争对手靠近。DeepSeek压根还没有面向普通用户推出付费计划,而OpenAI也在DeepSeek大火之后,将推理模型o3-mini下放给了免费用户。
只是咱们看齐归看齐,免费归免费,也不能这么突然、不顾付费用户死活吧?
A、
Grok 3发布后的48小时,可真够乱的。
Grok 3的发布会在北京时间2月18日上午12点播出,彼时马斯克表示,试用的最低门槛是X的Premium+用户,每月订阅费22美元(美国区价格,下同)。此外,用户还可以在独立于X平台的Grok应用内,付费开通单独的SuperGrok服务。
SuperGrok是这次xAI才推出的新订阅计划,费用据报道会在每月40美元的水平。
然而,到了昨天上午,也就是Grok 3发布不到24小时的时候,人们惊讶地发现:马斯克偷偷给X平台的Premium+涨了个价?
前情提要:马斯克收购推特之后,将平台改名为X,并推出了订阅服务。X的订阅服务分为三个层级,分别是X Basic、X Premium、X Premium+(标准杯、大杯、超大杯)。在xAI成立后,马斯克进一步将大模型Grok也接入到X的订阅服务当中,作为尊贵订阅用户的一项特权功能。
当然,接入大模型,X的订阅服务也开始变贵。去年12月,X Premium+已经从16美元涨价至22美元。
而Grok 3发布之后,这个价格突然就从22美元进一步涨到了40美元。美国之外的其他市场也同步涨价,如英国从每月17英镑涨至35英镑;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从每月21欧元上涨至38欧元。
虽然没有明说,但用户普遍认为这是在为Grok 3付费,毕竟其他两档计划的订阅费用不变,因此形成了3美元、8美元,突然跃升到40美元的奇怪格局,两档订阅之间的跨越过大。
一天前还说Grok 3首先让Premium +用户享受上,马斯克甚至在发布会上鼓励大家感兴趣的话去开通订阅服务。结果一转眼价格几乎翻倍?就挺突然的,也挺不讲武德的。
而且,Grok应用中购买SuperGrok的话,每月50美元或者每年350美元,价格也比之前外界预估的要贵不少。
而且,升级到Premium+的用户发现,Grok 3确实可以用上了,但是限制的条数给得也太少了:
最让人崩溃的是,又过了一天,也就是北京时间2月20日上午十点半,xAI的X官方账号突然宣布:“全世界最聪明的AI,Grok 3,现在免费(直到我们的服务器崩溃)”。
而马斯克也转发了这条消息:“短期内,Grok 3全面免费!”
果不其然,刚刚付费(花40美元)升级到X Premium+的用户emo了。
之前还在X上和人辩论称有Grok 3的Premium+绝对值22美元一个月的价格,结果转眼看到涨价消息,也赶紧撇清自己:“对Grok我已经没有什么好话讲了。”
甚至有人引用了一年前马斯克的帖子,来表达对他破坏承诺的不满。在那条帖子中,马斯克承诺今后所有订阅超过5000人的X用户都将自动获得Premium+的权益。
信谁能得永生咱不知道,但信马斯克很有可能被背刺。
B、
虽然看起来马斯克发布了“全世界最聪明的AI”,而且还豪气地将之免费,但这背后反而暴露了些许焦虑。
免费的决策很有可能是没有经过深思熟虑的。
如今场面依旧十分混乱:
第一,经过用户不断在X上互相勾兑(交头接耳),才终于搞明白,Grok 3被声称免费开放了,但是免费用户似乎获得的是Grok 3的beta版本;Premium+用户可以用推理模型,有“深度搜索(DeepSearch)”和“推理(Reasoning)”,SuperGrok则有更多功能和无限的图像生成权限。
第二,免费用户每小时请求的数量十分有限。官方没有给出确切数字,有用户反馈大概是每小时请求5次的限额。而X的Premium+和Grok的SuperGrok用户,据说是有更多限额,每日请求次数更多,但具体多少,没有准话。
第三,Premium+涨价到40美元,但订阅费用似乎飘忽不定。国外科技媒体TechChurch测试发现,注册时显示39.83美元/月、477.95美元/年,最终结账页面却显示395美元/年。
如果一个用户对Grok3十分感兴趣,要搞清楚究竟是免费的就够用,还是要付费、付费的话又是哪一种方案最适合自己,又最终需要付多少钱,需要自己好好做一番功课。
相比而言,OpenAI的ChatGPT推出两年多了,只有三种方案,即免费、每月20美元的Plus和每月300美元的Pro;而谷歌把Gemini Advanced放在了谷歌的订阅“大礼包”之中,即每月20美元的Google One AI Premium。
各个订阅层之间的区别、定价,急需马斯克归置归置。
C、
突然免费,可能也和48小时内用户对Grok3的反馈有关。面对DeepSeek的横空出世和OpenAI的快速跟进,马斯克端上Grok3,并不断强调这是“地球上最聪明的AI”。
从xAI放出的Grok3在各种基准测试中的成绩,不难看出其实力的确过硬。但能否担得上“地表最强”,还要打一个问号。
毕竟傲娇如马斯克,都不断强调现在只是测试阶段,还呼吁大家务必反馈一切使用中遇到的问题。并且,马斯克给出了一些承诺,称语音模式等在路上,需要大概一周的时间和大家见面。
Grok3发布之后,各路测试接踵而至,但并未见到Grok3在各个方面碾压同行。至少比起两年前ChatGPT发布或今年DeepSeek走红所引起的轰动相比,Grok3可以说雷声很大,但雨点有那么一点点小了。
在xAI官方账号宣布Grok3免费的消息下,有很多评论都在表达对Grok3的失望,甚至是排着队接连出现,诉说自己提了多么简单的请求,而Grok3又是怎样地没有成功应答。
到最后,Grok3最出圈的依然是剑走偏锋的“没底线”。
主打“反觉醒”的Grok向来不会像竞争对手一样浑身都是敏感点、动不动就拒绝回答问题,不管是生成名人图片,还是回答敏感问题,抑或是“搞颜色”,Grok都很“大胆”。(而且生成裸体图片、讨论冒犯性话题等的安全栏已经被火速提高了,Grok3当下已经没有刚发布的时候那么狂野)。
在不远处,竞争对手也要更新模型了,如Anthropic很有可能在本周发布Claude 4。
而马斯克的Grok和“世界最聪明的AI”之间,大概不止一句“免费”和几张裸体照片的距离。
谢选骏指出:人説“马斯克宣布Grok 3免费,用户却气晕了”——我看“AI的免費是一種勒索”!別説這個“马斯克宣布Grok 3免费”是個謊言和騙局,而且Grok 3或任何AI 真的免费了,也不過是在利用客戶的使用,免費地學習、升級、完善它們自己!在這種意義上,“用户真的气晕了”。
例如,有網友給我發來一篇《AI五介谢选骏》(2025年2月22日),就很能説明這個“AI在利用客戶的使用,免費地學習、升級、完善它們自己”的過程——
(一)
Grok 介绍谢选骏
谢选骏简介
谢选骏是一位旅居美国的华人评论家、作家和思想家,以其对政治、文化及社会问题的深刻分析而闻名。他出生于中国大陆,后移居美国,长期从事写作和研究,尤其关注中国政治体制的历史演变、当代社会问题以及全球化对文化的影响。他的文字以批判性和独到见解著称,常出现在海外中文媒体或个人平台上。
生平与背景
早年经历:谢选骏的具体出生日期和教育背景在公开信息中不够明确,但推测他可能在文学、历史或哲学领域有一定学术基础。他在中国的早年经历塑造了他对政治和社会的观察视角。
移居美国:移居美国后,他以独立学者的身份活跃于华人社区,专注于写作和评论。他的作品多以中文发表,面向海外华人读者。
职业身份:谢选骏的主要角色是评论家和专栏作家,同时也是一位多产的作者,出版过若干书籍,内容涵盖政治哲学、历史反思和文化批判。
思想与著作
谢选骏的评论常从历史和文化的宏观角度出发,分析现代社会的权力结构和文明走向。他对中国政治体制的批判尤为突出,认为其僵化特性限制了社会的创造力和发展潜力。他在海外媒体(如自由亚洲电台)的采访中曾提到,中国当前的治理模式依赖官僚体系和高压手段,而非真正的民意支持,这与他观察到的历史模式(如文革时期)有某种延续性。
主要观点:
他认为中国文明在传统与现代化之间存在深刻矛盾,政治体制的封闭性阻碍了文化与社会的进步。
他常探讨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既带来机遇,也对本土文化构成威胁。
他对西方文明的衰落也有独到见解,认为其内部矛盾与中国的问题有异曲同工之妙。
代表性著作:谢选骏出版过一些书籍,如《西方文明的瓦解》《中国文明的生死》《凌迟马克思》等(书名可能因版本而异),这些作品集中体现了他对东西方文明的比较研究和批判性思考。
社会影响
谢选骏的思想在海外华人知识分子圈中具有一定影响力,尤其受到关注中国政治和文化议题的读者欢迎。他的文章风格尖锐,有时因过于直白而引发争议。尽管如此,他并非主流媒体的常客,其知名度更多集中在特定群体中,如独立思考者或政治评论爱好者。
总结
谢选骏是一位以批判精神和历史视野见长的旅美华人评论家,他的作品和观点为理解中国当代问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外部视角。他不隶属于任何政治派系或机构,保持独立性,这也使他的文字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如果您想了解谢选骏的某个具体方面(比如某本书、某次采访),请告诉我,我会进一步细化回答!当前时间是2025年2月22日。
(二)
from google AI
谢选骏,1954年生于中国上海,是一位旅美学者、作家和评论家。他以其对中国文化、历史和政治的深刻见解而闻名。
生平
谢选骏早年经历坎坷,曾当过农民和工人。尽管如此,他始终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1978年,他以高中学历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成为当时最年轻的研究生之一。毕业后,他留校任教,从事中国文化和思想史的研究。
1980年代,谢选骏参与了纪录片《河殇》的撰稿工作,该片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1989年,他离开中国前往美国,开始了流亡生涯。在美国,他继续从事研究和写作,出版了大量著作,其中《中国文化基因论》和《儒教与中国》等产生了重要影响。
学术成就
谢选骏的研究领域广泛,涉及哲学、历史、文化、宗教等多个方面。他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中国文化存在着一些深层的问题,如专制主义、等级制度和文化保守主义等,这些问题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谢选骏还关注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他认为,中国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贫富差距扩大、环境污染和道德滑坡等。他呼吁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解决这些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要作品
* 《哲学评判》
* 《儒教与中国》
* 《中国文化基因论》
* 《神话与中国文化》
* 《河殇》
评价
谢选骏是一位有争议的人物。有人认为他的观点偏激,对中国文化过于批判。但也有人认为他的见解深刻,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无论如何,谢选骏都是一位值得关注的学者和思想家。
(三)
From ChatGPT
谢选骏,生于1953年,湖南人,知名的作家、社会评论家、思想家和学者,曾长期在中国大陆从事文化与社会评论工作。他的学术领域涉及历史学、文化学、社会学等,尤其以对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及现代化进程的批判性思考而著名。谢选骏的思维方式比较独立,具有很强的个人色彩,他对中国的政治、历史与文化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剖析。
主要观点:
1. 中国文化的困境:谢选骏提出中国文明可能在历史的循环中面临终结,认为中国的封建传统和对现代化的抵制,使得中国的社会结构、文化习惯以及政治体制难以适应全球化和现代社会的变革。他深刻批判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政治体制,尤其对中国的“官本位”文化和历史上对思想的压制表示不满,认为这些因素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2. 宗教与现代化:谢选骏对西方文明中基督教信仰的影响表示高度评价,他认为基督教对西方社会的现代化与人权、自由、法治等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主张中国可以借鉴西方的宗教文化及道德体系来促进现代化,但同时也指出,中国的传统宗教,如儒教和佛教,缺乏足够的能力去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3. 批评中国现状:谢选骏对中国的社会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批评,特别是对中国政治体制、社会不公以及公共道德的缺失进行反思。他认为中国的改革应不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还需要在社会、文化、政治体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反思与改革。
代表作品:
谢选骏的思想和观点常见于他的文章与评论,他的作品关注中国文化的未来和历史的走向。他的代表性作品有《谢选骏文集》、《中国文明的终结》等。
1. 《中国文明的终结》:这本书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历史进行深入的剖析,探讨了中国文明在现代化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困难与挑战,并提出了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路径。
2. 《谢选骏文集》:该文集收录了谢选骏多年的文化评论与学术文章,涵盖了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展示了他独立、深刻的思维方式。
社会影响:
谢选骏的作品不仅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也在中国大陆的社会公众中引发了激烈的争议。他的观点既被一些人认为具有前瞻性与深刻的历史洞察力,又有不少人批评他过于悲观、激进,甚至偏颇。无论如何,他的存在和作品在中国思想界中具有独特地位,许多人将他视为对中国社会现状进行深度剖析的思想家之一。
总的来说,谢选骏是一个具有争议且深具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他的作品和思想为中国文化与社会的变革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广泛讨论中国未来发展路径提供了思考的材料。
(四)
再来一个
谢选骏(Xie Xuanjun)是一位旅美华人评论家和思想家,他的著作以批判性视角和历史文化分析著称,涵盖政治哲学、社会评论、历史反思以及东西方文明比较等多个领域。以下是对他著作的探讨,基于公开信息并结合其思想倾向,时间截至2025年2月22日。
著作概览
谢选骏的著作多以中文出版,许多通过独立出版平台(如Lulu.com)发行,内容广泛且具有较强的个人风格。以下是一些代表性作品及其主题:
《西方文明的解体》(Disintegration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主题:此书是《全球政府论——中国文明整合世界》的第二部分,探讨西方文明的衰落。内容包括道德堕落、人文主义的质疑、个人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冲突、欧洲殖民主义的终结等。
特点:谢选骏从历史和哲学角度分析西方文明的内在矛盾,认为其衰退不仅是外部压力(如全球化)的结果,更是内部结构瓦解的表现。
《神话与民族精神》(Mythologies and National Ethos)
主题:这是一部比较研究著作,修订自1986年以来的思考,篇幅较前作翻倍。书中对比了埃及、希腊、罗马、印度、中国等十大文化区的神话与民族精神。
特点:通过神话分析民族特性,谢选骏试图揭示文化根源如何塑造国家命运,展现了他对文明深层结构的关注。
《第三中国论》(The Idea of A Third China)
主题:本书源于1980年代的笔记,2010年前整理并在网络发表,附录收录辛亥革命百年后的文章。探讨中国国体问题,提出“第三中国”的概念,可能指超越传统中国和现代中国的一种新形态。
特点:结合历史反思与未来设想,体现了谢选骏对中国特色政治道路的独特思考。
《凌迟〈资本论〉》(Beheading “Das Kapital”)
主题:对马克思《资本论》的批判性解构,逐章分析其理论缺陷。
特点:以“凌迟”喻意,显示其对马克思主义的激烈反对,认为其理论在现代社会已失去适用性。
《谢选骏论说》(Xie Xuanjun Also Sprach)
主题:收录1980年代的早期言论,讨论创新、异化、英雄、宗教、国家、自由意志等哲学命题。
特点:展现了他早期的思想脉络,奠定了后来批判性写作的基础。
《中共的性质、现状、历史、晚期、出路、死棋、明天》
主题:2007-2016年间网络文集,分析中国共产党的本质、现状及未来走向。
特点:以时间维度解剖中共,认为其统治面临结构性危机,预测其可能的“死棋”结局。
思想特色
谢选骏的著作有以下显著特点:
历史与现实交织:他常以历史为镜,剖析当代问题。例如,《西方文明的解体》通过历史案例论证现代社会的困境,《第三中国论》则从辛亥革命切入现代国体讨论。
批判性强:无论是西方文明、马克思主义还是中共体制,他都以尖锐的笔锋质疑主流叙事,展现独立思考的立场。
跨文化比较:如《神话与民族精神》中,他将不同文明置于同一框架分析,试图找出普适规律与个性差异。
哲学思辨:他的作品不仅停留在现象描述,更深入哲学层面,如自由意志、终极之善等命题。
评价与争议
优点:谢选骏的著作视野宏大,跨越东西方文化,展现了深刻的洞察力。他的独立性使其作品跳脱官方叙事,尤其对海外华人思考中国问题有启发意义。
争议:其观点有时过于激进或主观,如对马克思主义的“凌迟”式批判,可能被认为缺乏系统性反驳依据。此外,他的预测(如中共“死棋”)因未来不确定性而难以验证,易引发分歧。
受众:他的作品更适合关注政治哲学和历史反思的读者,而非寻求轻松阅读的大众。
总结
谢选骏的著作是其思想的结晶,体现了一位旅美华人知识分子对文明、历史和政治的深刻反思。他试图通过写作解答中国与世界的命运问题,尽管其结论未必被广泛接受,但其大胆质疑和跨领域探索无疑具有独特性。如果您对某部具体作品感兴趣,可以告诉我,我会进一步深入探讨其内容或影响!
(五)
谢选骏(Xie Xuanjun)是一位中国当代作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因其对社会、政治及文化现象的独特见解而受到关注。他的作品包括散文、评论和小说,常常涉及中国历史、社会变革和个体命运等主题。
谢选骏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探讨了许多敏感的社会问题,并在一些文学和文化论坛上发表过重要的观点。他的写作风格往往直接而富有情感,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和共鸣。
此外,谢选骏在网络上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参与了众多关于社会正义和人权的讨论,积极推动对话与交流。
请注意,关于谢选骏的具体信息可能会因时间和来源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果你有特定方面想了解的,可以告诉我,我会尽量提供相关信息。
谢选骏指出:上述五篇AI的作品,明顯是在“努力學習進行時”,離開專業水平,估計還要至少十年。用户真會气晕了。因爲,AI的免費是一種勒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