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元首何时通话?习近平似乎并不着急》(DAVID PIERSON, BERRY WANG 2025年2月13日)報道:
世界上两个相互竞争的超级大国的领导人之间有很多事情要谈。但似乎迄今为止,他们对应该在什么时候交谈,甚至对他们是否已经交谈都没有达成一致。
在过去的大约十天时间里,美国总统特朗普关于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通话的问题发出了相互矛盾的信息。特朗普曾在今年2月3日说,他们两人将在未来“24个小时内”通话,后来又改口说他“不急于”通话。当在更近的时候被问及在他上任后两人是否已通过话时,特朗普称他们已经通过话。
相比之下,习近平没有表示与特朗普通过话。中国外交部周二暗示,自从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还没有进行过这种通话,这显然与特朗普的说法相矛盾,特朗普是在接受福克斯新闻主持人布雷特·拜尔采访时做出上述表述的,采访已在本周播出。
习近平似乎并不急于与美国接触,这使得两国在全球影响力竞争中一些棘手问题的处理陷入停滞。(双方都已表示,两国领导人的确在1月17日通过话,那是在特朗普的就职典礼之前。)在特朗普征收直接或间接针对中国的关税的时候,习近平一直泰然自若,他选择的露面场合是在寒冷的东北城市哈尔滨举行的亚洲冬季运动会的开幕式上为外国政要做东。
分析人士称,这种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习近平正在试图向特朗普和中国人民表明,他不会被关税吓倒。习近平不想让人们把他与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或墨西哥总统克劳迪娅·辛鲍姆相提并论,在特朗普威胁要对他们的国家出口美国的产品征收25%的关税后,那两名领导人都迅速与特朗普进行了谈判。
那两名领导人“向特朗普屈服了,特朗普宣布胜利了”,宾夕法尼亚州巴克内尔大学的中国外交政策专家朱志群说。“习近平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那会让他在国内留下非常糟糕的印象。我觉得中国的策略是耐心等待,在通话前看看特朗普能拿出些什么东西来。”
朱志群称,习近平也可能被特朗普和日本首相石破茂上周在华盛顿会晤后发表的联合声明激怒了,该声明提到了台湾,中国政府声称对自治的台湾拥有主权。
特朗普和石破茂表示,他们反对任何改变台湾海峡现状的做法,不只是使用武力,也包括使用胁迫。胁迫的说法据认是第一次出现,指的是中国使用非军事手段向台湾施压,例如网络攻击和贸易限制。
要想与习近平达成任何协议的话,特朗普将几乎肯定会面临压力,需要软化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这可能包括承诺减少美国对台湾的武器销售,或发表声明称美国“反对”台湾正式独立(美国目前的说法是“不支持”台湾独立)。
不清楚特朗普政府是否甚至会考虑做出这种让步,那会被广泛视为对台湾安全的打击。
美国政府可能也不愿意在习近平的另一个主要要求上让步:放松美国对华出口技术(例如进行人工智能计算所需的高端半导体)的限制,人工智能是世界两个经济大国竞争的一个关键战场。
至于特朗普,他想让中国减少对美国的贸易顺差,加大打击非法移民、打击把用于制造芬太尼的化学品卖到美国的力度。他要求中国批准出售TikTok,让一家美国公司能购买该视频共享平台的一半股份,他还提出让中国政府帮助他的政府结束俄乌战争。
中国的分析人士称,特朗普的任何承诺都会被中国人以怀疑的态度看待。特朗普2017年11月访问北京时,两国关系似乎很稳定,他称赞了习近平,还说他不把美国的对华贸易逆差归咎于中国。两个月后,他对中国发动了贸易战。
特朗普“说了一些好话”,上海复旦大学中美问题专家信强说。“但重要的是他如何将这些话转化为行动。他的行动与他的言论相反。”
其他分析人士称,双方到目前为止似乎尚未通话的原因也许有更简单的解释。
在下属“解决了所有的棘手问题”,以便达成协议或发表联合声明之前,中国领导人通常不会与外国领导人会晤或交谈,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教授龚炯说。
但特朗普的运作方式更像一名企业高管,他希望能像自己第一个任期内与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谈判那样,随时与世界各国的领导人谈判。
“从某种意义上看,特朗普有点妄想,他认为用他自己的方式、西方的方式,就能以某种推销行话说服习近平”照他的意愿行事,龚炯说。“这根本不会发生。”
谢选骏指出:人問人説“中美元首何时通话?习近平似乎并不着急”——我看大家都在坐等“川普表演的黔驢技窮”。
《中国反击:对美报复性关税正式生效》(彼得·霍斯金斯(Peter Hoskins)BBC商业记者 2025年2月10日)報道:
中国针对部分美国商品实施的对等进口关税措施于本周一生效,此举标志着全球两大经济体贸易战升级。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川普)此前已威胁将对更多国家加征关税。
2月4日美方对全部中国产品加征10%关税生效后,北京方面立即宣布了此项反制措施。
特朗普周日(2月9日)表示,将对所有进口到美国的钢铝产品征收25%关税,完整声明将于周一公布。
在搭乘“空军一号”前往“超级碗”(Super Bowl,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冠军赛)途中,他向记者透露正计划对其他国家实施对等关税,但未具体说明受影响国家名单。
中国最新对美关税清单包含对美国煤炭与液化天然气产品征收15%边境税,同时对美国原油、农业机械与大排量汽车课徵10%关税。
上周,中国监管机构对科技巨头谷歌(Google)启动反垄断调查,并将设计师品牌卡尔文·克莱恩(Calvin Klein)与汤米·希尔费格(Tommy Hilfiger)的美国母公司PVH集团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此外,中方已对25种稀有金属实施出口管制,其中多种为电子产品与军事装备关键组件。
特朗普上周末宣布拟对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此前数日他刚与加拿大、墨西哥达成协议,避免对两国全部商品实施原定25%关税。
其首个总统任期内曾采取类似措施,对钢铁征收25%、铝材10%关税,后续给予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等贸易夥伴免税配额。
欧盟关税争端直至拜登(Joe Biden)政府上台后才获解决。周日声明中未提及若新关税落地,哪些国家可能获得豁免。
实施对等关税的意图旨在兑现竞选承诺,即对施加于美国商品的关税采取同等税率反制。
特朗普虽称车辆进口税仍在考虑之列,但此前有报道称其正研究普遍性关税的豁免方案。
他多次抱怨欧盟对美国汽车征收的关税远高于美方税率。
上周特朗普向BBC表示对欧盟加税可能“很快”实施,但暗示或与英国达成“特别安排”。
在最新一轮美国关税生效次日,北京指控华盛顿以“毫无根据且虚假的指控”抹黑中国在芬太尼(fentanyl)贸易中的角色,以此为加征关税辩护。
中方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出申诉,指美国进口关税“带有歧视性与保护主义色彩”,违反贸易规则。
但专家警告,由于世贸组织争端解决小组目前无法正常运作,中方难以获得有利裁决。
特朗普原本预计近日将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话,但美国总统表示不急于展开会谈。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中国商业和经济专家斯科特·肯尼迪(Scott Kennedy)表示:“中国(比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准备得更好。”
“尽管他们的经济周期性放缓了很多,但他们的技术能力比以前强了很多,而且他们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和投资也实现了多元化”。
自1月20日就职以来,特朗普推出的诸多措施屡经调整。
上周五,他暂停对中国小包裹征收关税——该措施原本与额外10%关税一同于2月4日生效。
这项暂停将持续至“建立充分且快速处理、征收关税收入的适当系统为止”。
在取消对800美元(645英镑)以下货物免税待遇的命令下达后,美国邮政署(USPS)等机构匆忙应对。
美国邮政署一度暂停接收来自中国的包裹,但一天后即推翻该决定。
谢选骏指出:人説“中国反击:对美报复性关税正式生效”——我看川普,除了加稅減稅還有扯淡,似乎一籌莫展……所以對付川普也很簡單,那就是“加稅減稅煎扯淡”!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