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12月17日星期五

谢选骏:甲骨文来自神秘的偶然爆发



网文《甲骨文(中国古代文字)》报道:


甲骨文(Oracle Bone Inscriptions),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

最早被河南安阳小屯村的村民们找到,当时他们还不知道这是古代的遗物,只当做包治百病的药材“龙骨”使用,把许多刻着甲骨文的龟甲兽骨磨成粉末,浪费了许多极为有价值的文物,后来,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治病时从来自河南安阳的甲骨上发现了甲骨文所在地。百余年来,当地通过考古发掘及其他途径出土的甲骨已超过154600块。此外,在河南、陕西其他地区也有甲骨文出现,年代从商晚期(约公元前1300年)延续到春秋。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象形意义也比较明显。

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中国考证发现第一久的文字,最早的具有完整体系的文字,最早发现者王懿荣,数量约4500个字(2018),确认约2500个字(2018),未破解约2000个字,创造时期商朝晚期。


发展历程

甲骨文因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为殷商流传之书迹;内容为记载盘庚迁殷至纣王间二百七十年之卜辞,为最早之书迹。殷商有三大特色,即信史、饮酒及敬鬼神;也因为如此,这些决定渔捞、征伐、农业诸多事情的龟甲,才能在后世重见天日,成为研究中国文字重要的资料。商代已有精良笔墨,书体因经契刻,风格瘦劲锋利,具有刀锋的趣味。受到文风盛衰之影响,其大致可分为五期,底下分别介绍。商代晚期自盘庚迁殷至商纣王共约273年,经历8世12王,这一时期的甲骨文也应有早晚先后之分。对商代甲骨的分期断代研究,有多种说法,如今主要采用的是董作宾依据世系、称谓、贞人等十项标准划分的五期说,即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

一、雄伟期

自盘庚至武丁,约一百年,受到武丁之盛世影响,书法风格宏放雄伟,为甲骨书法之极致,大体而言,起笔多圆,收笔多尖,且曲直相错,富有变化,不论肥瘦,皆极雄劲。

二、谨饬期

自祖庚至祖甲,约四十年。两人皆可算是守成的贤君,这一时期的书法谨饬,大抵承袭前期之风,恪守成规,新创极少,但已不如前期雄劲豪放之气。

三、颓靡期

自廪辛至康丁,约十四年。此期可说是殷代文风凋敝之秋,虽然还有不少工整的书体,但篇段的错落参差,已不那么守规律,而有些幼稚、错乱,再加上错字数见不鲜。

四、劲峭期

自武乙至文武丁,约十七年。文武丁锐意复古,力图恢复武丁时代之雄伟,书法风格转为劲峭有力,呈现中兴之气象,在较纤细的笔画中,带有十分刚劲的风格。

五、严整期

自帝乙至帝辛,约八十九年。书法风格趋于严谨,与第二期略近;篇幅加长,谨严过之,无颓废之病,亦乏雄劲之姿。

甲骨上细瘦的笔迹,也受到刀刻的影响。占卜时常用“是”或“否”刻于龟甲中央纵线两侧,自此中线向左右书写,故两旁对称和谐,具有行款对称之美。且契刻后,大小字分别填上墨朱,或正反面分填朱墨,更深具艺术之意味,堪称书史奇迹。

记载内容

兽骨上的甲骨文主要有四项:

(一)经过加工和刮磨的龟甲和兽骨,由专门负责的卜官保管。卜官在它们的边缘部位刻写上记述这些甲骨的来源和保管情况的记事文字,称"记事刻辞";

(二)官在占卜时,用燃着的紫荆木柱烧灼钻凿巢槽,使骨质的正面裂出"卜"形状的裂纹,这种裂纹叫作"卜兆",是据以推断卜问事情吉凶的依据。在时代较早的甲骨卜兆下面,刻写出占卜进行顺序的数字,这种数字也叫"兆序";

(三)甲骨文的主体部分是卜辞,即占卜活动结束后记录占卜活动进行情况与结果的刻辞。 大多刻写在甲骨的正面,也有部分刻写在反面的;

(四)以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配组成的六十个干支名称的干支表,可说是我国最早的日历。

另外,甲骨文中还有一些当时学习刻写卜辞的人练习刻写的作品,称为"习刻"或"习契"。

刻辞的鹿头骨

甲骨文的内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记录。商朝的人大都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问,有些占卜的内容关于天气,有些是农作收成,也有问病痛、早生贵子的,而打猎、作战、祭祀等大事,更是需要卜问了。所以甲骨文的内容可以隐略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也可以得知商朝历史发展的状况。

同时,甲骨文与古老建筑的造型非常的接近,可以说建筑记载也是甲骨文的一大起源。从甲骨文中许多有关建筑的字形上,可以了解中国远古时代建筑的结构形式及其发展脉络。

甲骨文“高”字。从它的字形上,可以推断在商代已有了一种建造在土台上的建筑了。其下部应该看作是土台中挖有一口地窖,这是私有制抬头和家庭出现后的一种建筑方式。其上部可以看成是一栋既有屋顶又有墙身的建筑。墙的出现,在中国远古时代是个了不起的创造。用墙围合而得到的室内空间,比只用屋顶的要高大得多,这也正合了“高者,崇也”的字义。

甲骨文“宫”字。它可以看成在一个大屋顶下罩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室内空间的房子。这是一种专供统治阶级使用的十分讲究的高大建筑物。

文字特点

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出土在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因为这里曾是商代后期商王盘庚至帝辛的都城,史称为“殷”。商灭国,遂成为了废墟,后人便以“殷墟”名之。因此,甲骨文也称“殷墟文字”。其内容绝大多数是王室占卜之辞,故又称“卜辞”,或“贞卜文字”。这种文字基本上都是由契刻而成,又称“契文”、或“殷契”等。

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它不仅是研究我国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统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甲骨文书法重要的财富。从书法的角度审视,甲骨文已具备了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一共三个基本要素。

文字

从甲骨上的文字看,它们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的用笔、结字、章法三要素。其用笔线条严整瘦劲,曲直粗细均备,笔画多方折,对后世篆刻的用笔用刀产生了影响。从结构字体上看,文字不仅有变化,虽大小不一,但比较均衡对称,还显示了稳定的格局。因此从章法上看,虽受骨片大小和形状的影响,仍表现了镌刻的技巧和书写的艺术特色。“甲骨书法”现今已在一些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中流行,就证明了它的魅力。

用笔

从用笔上看,甲骨文因用刀契刻在坚硬的龟甲或兽骨上,所以,刻时多用直线,曲线也是由短的直线接刻而成。其笔画粗细也多是均匀;由于起刀和收刀直落直起,故多数线条呈现出中间稍粗两端略细的特征,显得瘦劲坚实,挺拔爽利,并且富有立体感。

结字

就结字而言,甲骨文外形并且多以长方形为主间或少数方形,具备了对称美或者一字多形的变化美。而且甲骨文在结字上还具有了方圆结合,开合辑让的结构形式,有的字还具有或多或少的象形图画的痕迹,具有文字最初发展阶段的稚拙和生动。

章法

从章法上看,卜辞全篇行款清晰,文字大小错落有致。每行上下、左右、虽有疏密变化,但全篇能行气贯串、大小相依、左右相应、前后呼应的活泼局面。并且,字数多者,全篇安排紧凑,给人以茂密之感,字数少者又显得疏朗空灵,总之,都呈现出古朴而又烂漫的情趣。

考古发掘

从1899年甲骨文首次发现,据学者胡厚宣统计,共计出土甲骨154600多片,其中大陆收藏97600多片,台湾省收藏有30200多片,香港藏有89片,总计中国共收藏127900多片,此外,日本、加拿大、英、美等国家共收藏了26700多片。这些甲骨上刻有的单字约 4500个,迄今已释读出的字约有2000个左右。

甲骨文发现后,金石学家、古董商人、外国人开始大量搜购。这些非科学的发掘,往往只取甲骨,而忽略甲骨埋藏的情况,使所出甲骨的价值大失。据统计,从1889年到1928年,私人挖掘出土的甲骨就达十万片以上。

“带刻辞鹿头骨《甲》3940”是有甲骨文记事的鹿头骨

从1928年秋到1937年夏,由于弄清了甲骨出土的地点,抗日战争爆发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著名考古学家董作宾、李济、梁思永等人先后主持下,在小屯村一带进行了长达10年的15次考古发掘,不仅先后发现了总计24900多片甲骨,而且发现了商代后期的宫殿、宗庙遗址和王陵区,出土了大量珍贵的铜器、玉器、陶器,从物质文化上提供了殷墟为商代王都的证据。殷墟成为世界闻名的古文化遗址,又一次震动了中外学术界。第四次发掘工作地点在小屯村北,时间自1931年3月21日至5月12日,发掘仍由李济主持。这一次发掘由于梁思永的参加而改进了田野发掘技术,开始真正将地层学理论运用于田野考古,这一次发掘中出土有字的甲骨782片,同时还发现一个有刻辞鹿头骨。

甲骨文的发现引发了当地民间对甲骨的私掘热潮,各地古董商人、藏家学者纷至沓来,大量收买。据统计,到民国十七年(1928年),已有数万片甲骨流散各地。

同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成立,很快提出殷墟发掘计划。8月,在考古学家董作宾领导之下,第一次对殷墟进行了科学发掘,直到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战爆发前夕,前后共进行十五次发掘,获得有字甲骨24918片。日军占领安阳期间,日本方面曾组织日本学者在当地发掘甲骨及其他文物,并将所得运往日本。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等部门继续开展甲骨发掘工作,共获得5300多片。此外,河南辉县、偃师、洛阳、郑州二里岗及河北藁城等地的商代遗址也有有字甲骨出土。山西洪洞、北京昌平等地还发现了周代的有字甲骨。

汉字的鼻祖——甲骨文

截至2012年,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这些甲骨文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不仅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社会习俗等内容,而且涉及天文、历法、医药等科学技术。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2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刻在甲骨上的文字早先曾称为契文、 甲骨刻辞、卜辞、龟版文、殷墟文字等,现通称甲骨文。

2014年10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甲骨学及先秦史研究宋镇豪16日在《旅顺博物馆所藏甲骨》里说,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部门机构的专家,从旅顺博物馆馆藏1800多片从未公布过的罕见甲骨中,发现了34个新字和新字形。专家认为,这一成果是自中国甲骨文发现110多年来的一次重大突破,不仅为中国殷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而且对甲骨文和甲骨学发展将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经过3年多的仔细考证、评核、汇总,发现的新字和新字形由两年前发现的6个增加到34个,涉及祭祀、方国的名字、地名、人名以及语气助词等。同时,还发现并证实了殷商时期就有割鼻子、割耳朵等刑罚。此次发现34个新字和新字形,对于甲骨文研究将起到深远影响和重大推动作用,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记事刻辞

甲骨文主要为占卜记事卜辞,完整的甲骨大小根据占卜主体的身份不同而异。王卜多属各地进贡的大龟,一般贵族用王都附近产的尺寸较小的龟,龟的大小,乃是等级、权力、地位的一种标志。最大的龟腹甲长44厘米、宽35厘米,背后有204个钻凿,现藏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属武丁时。今见完整龟甲一片上字数最多者达404字,正反共刻71条卜辞,见《合集》974,现藏台湾“中研院”史语所,属第一期武丁时。牛肩胛卜骨也有大小之分,最大的一件现藏国家图书馆,为一牛右胛骨,通长43.5厘米、宽24厘米,正反面刻了35条卜辞和一条记事刻辞,共218字,属第四期武乙时。此外,还有十分鲜见的象胛骨卜骨,另有一些与占卜不相干的记事刻辞,包括人头骨刻辞、虎骨刻辞、兕骨刻辞、鹿头骨刻辞、牛距骨刻辞,以及一些骨器上的记事刻辞等。甲骨文还有用软笔朱书墨书的。考古发掘发现的甲骨文,有的整批出土于当时有意瘗埋的土坑中,瘗埋地点也有所不同,甲骨组类属性也相应而异,可以据以整体断代及识别是某某王卜辞或非王卜辞。

发掘地点

绝大部分甲骨文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殷墟是著名的殷商时代遗址,范围包括河南省安阳市西北小屯村、花园庄、侯家庄等地。这里曾经是殷商后期中央王朝都城的所在地,所以称为殷墟。这些甲骨基本上都是商王朝统治者的占卜记录。

考古工作者又进行了多次调查、发掘,大体弄清了殷墟的范围和布局。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区西北郊的殷墟,它以小屯村为中心,东西约6公里,南北约5公里,总面积30平方公里左右。洹河南岸的小屯村一带是殷王居住的宫殿区,发掘出宫殿基址数十座,最大的一座面积5000平方米。洹河北部是殷王陵区,先后发掘出十几座大墓、一千多座小墓,以及大批祭祀坑。在宫殿附近发现了两座甲骨文档案库和铸铜、制玉、制骨、烧陶等手工业作坊遗址。殷墟发掘延续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收获之丰,是中国考古史上罕见的。

为了纪念殷墟考古的伟大发现,1987年秋,安阳市在宫殿遗址区东北面修建了一座殷墟博物苑,复原和再现了3000年前殷王宫和一些建筑的风貌。

殷王武丁占卜用的龟腹甲

1976年春,在宫殿区附近,小屯村北偏西100米处,发掘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将军妇好的墓。甲骨文记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有一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双方相持不下,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兵前往,武丁犹豫不决,占卜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此后,武丁让她担任统帅,从此,她东征西讨,打败了周围20多个方国(独立的小国)。有一片甲骨卜辞上说,妇好在征战羌姬时,统帅了13万人的庞大队伍,这是迄今已知商代对外用兵最多的一次。妇好墓是殷墟发掘的保存完整的殷代王室墓葬,出土的很多器物上都刻有铭文,是能与甲骨文、历史文献相印证,从而能确定墓主身份、年代的商代王室墓葬。

对殷墟70年的考古,特别要提出来的是对甲骨文的三次重要的考证与发现:

第一次是1936年6月12日,在小屯村北宫殿区发掘出一个甲骨坑,保存着带字甲骨17096片,记录着商王武丁时期的许多活动,看来这是武丁王室的甲骨文档案库,这批甲骨片的出土,对考证武丁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生活有极宝贵的价值。发掘时坑中还发现埋有一个身体蜷曲、侧卧的尸骨,其身躯大部分压在甲骨上,专家认为可能是档案库的看守人。

第二次,1973年在小屯村南地,又发掘出甲骨7150片,其中刻字甲骨5041片。与这批甲骨同时出土的还有陶器制品,这种甲骨与陶器共存的现象为甲骨文分期及殷墟文化分期提供了宝贵资料。

第三次是1991年秋,在花园庄东地发掘出一个仅2平方米的甲骨坑,但其叠压厚度却达0.8米,出土1583片甲骨,其中刻字甲骨有579片,记载内容丰富,而且问卜者都是武丁时期的王族成员和高级贵族。说明这个时期,占卜活动已不限于最高统治者国王,王室贵胄都可以利用占卜来预测吉凶了。

甲骨文的发现以及由此引发的殷墟发掘,对中国考古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此之前的学者,只是在书斋中研究碑文和铜器铭文,从不去田野里考察和发掘。中国的田野考古,最早是1921年对河南渑池县仰韶村遗址的发掘,然后是 1927年开始在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的早期发掘。但当时对这两处的发掘,不是由中国学术部门独自承当的,而是由当时政府聘请外国学者主持,或由中外学术单位合作进行。真正由中国学术机关独立进行的田野考古,是从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对殷墟的首次发掘开始的。它对中国田野考古学的产生和发展,都起到了奠基的作用。中国老一代的考古工作者,绝大部分是在殷墟考古工地上成长起来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新一代的考古工作者,又基本上是由他们培训出来的。因此称殷墟是中国田野考古学的诞生地,确属当之无愧。

甲骨文

殷墟甲骨刻辞的发现亦为研究商代历法提供了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数十年来在这方面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1945年在四川石印出版的《殷历谱》是董作宾以12年时间利用甲骨文等资料撰写的研究殷代历法与周祭祀谱的巨著。在本书第一卷中提出商人采用干支纪日,一直连续,而未间断;商人之月为太阴月,有大小月之制(小月29日,大月30日),过14或16月后连置两大月;他认为当时采用阴阳合历之年,故有置闰月之法,19年而7闰,并依其新旧派之分的见解,指出旧派(如武丁)年终置闰(设13月),新派(如祖甲)则为年中置闰。在第三卷他还讨论了卜辞所见日、月食,企图证明当时已有古四分术与正月建丑之制。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进一步肯定了董氏的一些说法,同时作了修正,认为年终或年中置闰在一个时期(祖庚、祖甲)内曾并行。但陈氏批评董氏所提出的殷代历法为古四分术及正月建丑之说,认为“是完全错误的”。1981年出版的由天文史学家撰写的《中国天文学史》肯定了董、陈氏对阴阳合历与大小月的看法及董氏提出的干支纪日从殷代开始从未间断的看法,并肯定了年终置闰,但否定了殷代有年中置闰的可能性。

殷代以太阴纪月,治甲骨文的学者如董作宾过去多认为是朔日为首。上举《中国天文学史》与1984年张培瑜等发表的论文均认为应是以新月出现为首。同样的看法,日本学者薮内清在1957年即已提出。但1990年冯时发表《殷历月首研究》一文仍认为殷人是以朔日为月首,因为相对疏阔的朔还是可以通过观测取得。由此可见对这个问题的争论今后还会继续下去。

有关商代地理的知识对于商代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殷墟甲骨文发现以前,文献中有关的记载寥寥可数,因此殷墟卜辞中出现的地名便格外引起学者的注意。开殷墟卜辞地理研究之先河者为王国维,他在1914(或1915)年撰写了一篇很短的文章《殷墟卜辞中所见地名考》,从当时已能见到的200余地名中选了8个距今安阳较近而又见载于文献的地名,考释了其地望。此时还谈不上地名间系联。真正为卜辞地理研究创立了一种行之有效而又科学的方法的学者是郭沫若。他在1933年出版的《卜辞通纂》(日本文求堂)中以商王田猎卜辞为研究对象(此种卜辞多附记当日占卜地名,即田猎驻地),通过同版几条卜辞干支之日差计算地点间的距离,而后又通过异版同名联系其他地名,从而结合文献记载建立起地理区域构架。此后,虽有不少学者继续开拓商代地理研究领域,但采用的方法皆本自于郭氏的干支系联法。至80年代末,治商代地理成绩突出的有董作宾、陈梦家、李学勤、岛邦男、松丸道雄与钟柏生。董氏的成绩在于将黄组卜辞的征人方卜辞中经过地点系统地收集起来,按干支系联,借以考释其地望,并绘出路线图。陈氏则较全面地讨论了商晚期诸种地理结构,如大邑商所在之王畿地区与沁阳田猎区,勾画了卜辞地名网,并在伐人方路线上修正了董氏之说。李氏的专著将沁阳田猎区作了更细致的区域分划,更正了郭沫若将“衣逐”之“衣”释为地名的错误,指出“衣”当读为“殷”,训“同”或“合”。松丸道雄的著作则从理论上讨论了田猎地之间距离的推定方法,这是他超出其他诸家之处。钟柏生的论文集将卜辞地名作了分类,分为田游地理、农业地理、部族方国地理等。他详细评析了以前诸家研究的成绩与方法、观点上存在的问题,在田猎地名研究上虽仍主要采用干支系联法,但对辞例的条件作了较严格的规定。

有关殷墟卜辞地理研究的最新成果是1994年出版的郑杰祥的《商代地理概论》,其特点首先是对地名作详细的文字考证,以求字识准确;其次是卜辞资料更为齐全,不仅利用了《甲骨文合集》,而且有《小屯南地甲骨》等新资料,是他书所未采用的;三是书中充分利用了最新的田野考古资料。

商代地理的研究虽然有较多成果,但由于卜辞资料本身的限制,对卜辞中出现的地名之地望的看法分歧仍比较大。其中最明显的如商王田猎卜辞中所反映出来的主要田猎区究竟在哪里,如今即有河南沁阳、山东泰山、河南濮阳(及新乡以东、山东以西)三个地区三种看法。

研究历史

甲骨文最早出土于何时,尚无定论。河南安阳殷墟一带,自北宋以来就不断发现商代铜器,当地在千百年前即有甲骨出土是完全有可能的。但直到清末,历代学者都没有注意到甲骨文的存在。

在清朝光绪年间,古董商、金石学家王懿荣,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校长)。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看见上面刻着字,就觉得很奇怪,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他把这些奇怪的图案画下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是以人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研究它的学科就叫做“甲骨学”。(此种说法如今存疑,详见百度王襄词条。)另当时药店疏"龙骨"有规定,带字的不要,所以不可能在药中看到。范寿轩先将龙骨卖予王襄,王襄无力全部购买,余下的范带到北京卖与王懿荣。

由于药铺老板拒收上面有刻画痕迹的龙骨,小屯村的农民就用小刀将上面的痕迹刮掉,以6文钱一斤的价格,将挖出的龙骨卖给药铺。于是许许多多的商代史料被磨成粉,当作药吃进肚里,这就是所谓的“人吞商史”。

龟甲上的甲骨文

学术界基本认同清末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是甲骨文的最早发现者。而关于具体发现过程则有两说。

第一说源于刘鹗的记载。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河南安阳出土龟版之后,被山东潍县古董商人范寿轩、范维卿等人收购,并运至北京售卖。时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素来喜好收集古物,通晓金石文字,从古董商手中高价收购了这批甲骨。

另一说流传甚广,与中药“龙骨”密不可分。龙骨一般是指远古哺乳动物的骨骼化石,中医认为其可以入药,有治疗咳逆、泻痢、便血的作用。后来,甲骨代替龙骨,用于药用,河南安阳一带有人甚至世代以此为业。在这一过程中,甲骨文资料受到了不可估量的损失。光绪二十五年。王懿荣染疾服药,偶然在中药中的龙骨上发现了古文字。

王懿荣为清末翰林,进士出身,具有深厚的金石学造诣。他在得到甲骨之后,即认定其上文字是比籀文更加古老的殷商遗物,并开始重金收购有字甲骨,至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春,共得到1508片。然而,王懿荣尚未对这种文字进行深入研究,即在同年七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时自杀殉国。

王懿荣对甲骨的收购,逐渐引起学者重视,古董商人则故意隐瞒甲骨出土地,以垄断货源,从中渔利。王懿荣好友刘鹗等派人到河南多方打探,皆以为甲骨来自河南汤阴。后来罗振玉经过多方查询,终于确定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阳洹河之滨的小屯村,这里与古文献记载的商朝后期的殷都所在地相吻合。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古代甲骨上的刻划的符号,被确认为商代文字,是中国考古的三大发现(敦煌石窟、周口店猿人遗迹)之一。可是它的发现过程,既十分偶然又极富戏剧色彩。

清光绪25年(公元1899年)秋,北京清朝廷任国子监祭酒(相当于中央教育机构的最高长官)的王懿荣(1845—1900)得了疟疾。派人到宣武门外菜市口达仁堂买了一剂中药。王懿荣无意中看到其中的一味叫龙骨的中药上面刻划着一些符号。龙骨是古代脊椎动物的骨骼,在这种几十万年前的骨头上怎会有刻划的符号呢?这不禁引起他的好奇。对古代金石文字素有研究的王懿荣便仔细端详起来,觉得这不是一般的刻痕,很像古代文字,但其形状非籀(大篆)非篆(小篆)。为了找到更多的龙骨作深入研究,他派人赶到达仁堂,以每片二两银子的高价,把药店所有刻有符号的龙骨全部买下,后来又通过古董商范维卿等人进行搜购,累计共收集了1500多片。

甲骨文之父——王懿荣

首先对甲骨文作出确认的王懿荣还没来得及作深入研究并著书立说,八国联军便逼近北京城,他被任命为京师团练大臣。

1900年7月,侵略军兵临城下,慈禧太后带领皇室人员仓皇出逃,王懿荣彻底失望了。他对家人说:“吾义不可苟生!”随即写了一首绝命词毅然服毒坠井而死,年方56岁。

后来人们称这位最先发现甲骨文的人荣誉为“甲骨文之父”,在甲骨文发现90周年的1989年秋,在他的家乡山东烟台市福山区建成王懿荣纪念馆,以纪念他的功绩。

王懿荣殉难后,其子为还旧债而出售家中所藏古物,他所收藏的甲骨,于是在1902年大部分转归好友刘鹗(即《老残游记》作者刘铁云)。另外,刘鹗还从北京琉璃厂的古董商那里购得3000余片甲骨,从友人方若那里获赠300余片,又派儿子去河南购得1000余片,所藏甲骨增至5000多片,成为当时最著名的甲骨收藏大家。在好友罗振玉的建议和帮助下,刘鹗于1903年11月拓印《铁云藏龟》一书,将甲骨文资料第一次公开出版,此书从刘鹗所藏的甲骨中采用1058片,由罗振玉亲自选拓,其中伪刻5片,自重3片,倒置12片,甲骨反面有字而未录的有40片,骨臼有字而未录的有4片,虽然如此,仍瑕不掩瑜。不久,学者孙诒让根据《铁云藏龟》的资料,又写出了甲骨文研究的第一部专著《契文举例》。

甲骨文被发现之后,引起学术界的轰动。古董商人为了垄断财源,对于甲骨的来源秘而不宣,以后又谎称出自河南汤阴、卫辉等地。直到1908年,学者罗振玉才首先访知甲骨出土于河南安阳的小屯村一带,于是他派遣自己的亲属去安阳求购,又亲自前往安阳进行实地考察。1910年罗振玉释读出了10位殷王的名谥,证明这些有字甲骨确为殷王室之遗物,并进一步推断安阳小屯村正是古文献所载的殷墟遗址。先后共搜集到近二万片甲骨,于1913年精选出2000多片编成《殷墟书契》(前编)出版,随后又编印了《殷墟书契菁华》(续编),为甲骨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继罗振玉之后,许多著名的学者,如王国维、郭沫若、董作宾、唐兰、陈梦家、容庚、于省吾、胡厚宣等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考释和研究,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甲骨学。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董作宾(号彦堂)、郭沫若(号鼎堂)并称为“甲骨四堂”,被誉为甲骨学研究的一代宗师,其中以罗振玉年龄最长,接触甲骨文也最早,而位列“四堂”之首。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如今甲骨学已成为一门蔚为壮观的世界性学科,从事研究的中外学者有500多人,发表的专著、论文达3000多种。它对历史学、文字学、考古学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史料记载

罗振玉

1914年编《殷虚书契考释》

1916年编《殷虚书契待问编》

王襄

1920年《簠室殷契类纂》(天津博物院)

商承祚

1923年《殷虚文字类编》(决定不移轩自刻本)

1927年删校本

1971年中国台北艺文印书馆翻印本

日本 高田忠周

1925年《古籀篇》(古籀篇刊行会)

孙海波

1934年《甲骨文编》(哈佛燕京学社)

曾毅公

1939年《甲骨地名通检》(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

金祥恒

1959年《续甲骨文编》(中国台北艺文印书馆)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辑1965年《甲骨文编》孙海波改订本(中华书局)

1979年香港中华书局版

李孝定

1965年《甲骨文字集释》(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日本 岛邦男

1967年《殷墟卜辞综类》(汲古书院1971出增订本)

日本 永田英正

1968年《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藏甲骨文字索引》(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日本赤井清美1974年《书体字典》(东京堂)

1976年《书体小字典》(东京堂)

日本小林博1977年《古代汉字汇编》(木耳社)

高明

1980年《古文字类编》(中华书局)

徐中舒

1981年主编《汉语古文字字形表》(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9年《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

日本 小林石寿

1985年《展大甲骨文字精华》(木耳社)

1987年《拓影展大甲骨文字字典》(木耳社)

1988年《五体篆书字典》(木耳社)

加拿大 许进雄

1981~1988年《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所藏甲骨文字索引》(一~九卷《中国文字》新四~十二期连载)

日本 高嶋谦一

1985年《殷虚文字丙编通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孟世凯

1987年《甲骨学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赵诚

1988年《甲骨文简明词典·卜辞分类读本》(中华书局)

日本 师春妙石

1988年《古典文字字典》(东方书店)

姚孝遂

1988年主编《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中华书局)

1989年《殷墟甲骨刻辞类纂》(中华书局)

饶宗颐

1989~1999年《甲骨文通检》(已出先公先王先妣贞人、地名、天文气象、职官人物、田猎与祭祀等五册,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日本 松丸道雄与高嶋谦一1993年合编《甲骨文字字释综览》(东京大学出版会)

日本 水上静夫1995年《甲骨金文字典》(雄山阁)

于省吾

1996年主编《甲骨文诂林》(中华书局)等。

产生背景

王室贵族上自国家大事,下至私人生活,如祭祀、气候、收成、征伐、田猎、病患、生育、出门,等等,无不求神问卜,以得知吉凶祸福决定行止。于是,占卜成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朝廷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和卜官。有刻辞的甲骨,都作为国家档案保存起来,堆存在窖穴之中。因此甲骨上的卜辞成为研究商代历史的第一手材料,它反映了从公元前1300年到公元前1000年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礼记·表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已知,殷商时期,国王在处理大小事务之前,都要用甲骨进行占卜,祈问鬼神,事后将所问之事契刻于甲骨上。商亡之后,占卜在周代逐渐绝迹,其文字也逐渐不为人知。

商代统治者非常迷信,例如十天之内会不会有灾祸,天会不会下雨,农作物是不是有好收成,打仗能不能胜利,应该对哪些鬼神进行哪些祭祀,以至于生育、疾病、做梦等等事情都要进行占卜,以了解鬼神的意志和事情的吉凶。占卜所用的材料主要是乌龟的腹甲、背甲和牛的肩胛骨。通常先在准备用来占卜的甲骨的背面挖出或钻出一些小坑,这种小坑甲骨学家称之为“钻凿”。占卜的时候就在这些小坑上加热使甲骨表面产生裂痕。这种裂痕叫做“兆”。甲骨文里占卜的“卜”字,就像兆的样子。从事占卜的人就根据卜兆的各种形状来判断吉凶。

书法特点

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使用了一段时期,是研究商周时期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甲骨文其形体结构已有独立体趋向合体,而且出现了大量的形声字。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在总共10余万片有字甲骨中,含有4千多不同的文字图形,其中已经识别的约有2800多字。

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系统文字,也是比较成熟的文字。而上古文字的点横撇捺、疏密结构,,确实初具用笔、结体、章法等书法要旨,孕育着书法艺术的美,很值得欣赏与品味。以甲骨文而言,郭沫若在1937年出版的《殷契粹编》的序言中,就对其书法体现非常赞赏:“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文字作风且因人因世而异,大抵武丁之世,字多雄浑,帝乙之世,文咸秀丽。而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井井有条……足知现存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也。”

钟王颜柳指的是古代的四位大书法家。殷代的“钟王颜柳”们,就是那些书刻卜辞的史官卜人。正是他们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史料,也留下了一份份珍贵的上古书法作品。若就甲骨文书契形式作粗略的一瞥,会发现早期字体较大,像罗振玉编《殷虚书契菁华》所收录的许多武丁时期的卜辞,非常大气、醒目;而到商末帝乙、帝辛时代,字变得细小委琐;至于西周甲骨文则更是细若粟发。

甲骨文风格类型:一是劲健雄浑型、二是秀丽轻巧型、三是工整规矩型、四是疏朗清秀型、五是丰腴古拙型。总之尽管甲骨文是契刻出来的文字,但笔意充盈,百体杂陈,或骨格开张,有放逸之趣;或细密绢秀,具簪花之格,字里行间,多有书法之美。

所谓“甲骨文书法”,大抵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以商周甲骨文字体结构、书法特征为宗,加以工整地摹写而成的书法作品。这类作品可以按照需要集古字以组合为新句子。内容是新的,字却如同三千年前殷人的入笔文字一般饶富雅趣。但是甲骨文总共才二千多字,其中还有不少尚未释出的怪字(特别是人名、地名),真正派上用场的不是很多。因此一旦遇到甲骨文中没有的字,而所书写的对联、题词中又无法代替,就只好进行偏旁拆零,自己拼接了;再拼不出,就要到金文等其他古文字里去讨救兵。进行这项创作的首要人物是罗振玉。1921年他在研究之余,将甲骨文用毛笔书写成楹联,出版了《集殷墟文字楹帖》。继之有章钰、高德馨、王季烈等人,也仿效集字创作。一些古文字学前辈如董作宾、商承祚、唐兰、于省吾等也擅长甲骨文书法,这是本真意义上的甲骨文书法作品。

另一层意思是指借鉴甲骨文特征加以自行创作的现代书法作品。他们将甲骨文视作一种灵感,仅仅是艺术创作中的一点启示,而并不在于追求“形似”。因此,他们并不严格按甲骨文的书法特征去写,可能是综合了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等多种古文字的特点而创作。这样的书法艺术与古文字学虽有关系,但不是亦步亦趋。

有的学者更认为,甲骨文的“书体”在甲骨断代和碎片的缀合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①。书法形体取决于书写人的技术与手法。它的流行受习惯的崇尚而具有时间性。用书体来测量某一时期文化和艺术的风尚,可以大体上窥见一斑。并指出:

武丁时期的书法,气魄雄伟,峻敖瑰丽。即使中小字体也是工整秀丽,但无论大中小字体,无一处不表现出这一时期书法方面的熟练,深邃的造诣;祖庚祖甲时期,主要在严饬工整方面下工夫,与后世书家比拟,颇有欧阳率更的风趣;禀辛康丁时代,一部分沿袭了祖庚祖甲时工整的作风,但大多逐渐衰退,趋向潦草苟且;武乙时期的大字,粗疏古拙,劲削而带有暴戾的气氛;文丁武丁的作品,又是五花八门,百体杂陈,在书法上颇有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情景,有的骨骼开张,有放逸之趣,有的细小娟秀,有簪花之格。

可见,甲骨文的书法艺术是为学者们所公认的。

甲骨文的“鼎”字

此外,甲骨文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点。它一般是用刀直接刻字,有的刻好后还填以朱砂,也有个别不是刀刻而是用朱砂直接写成的。所以,甲骨文的刀法就体现了它的笔意。从刻划的线条犀利苍劲来看,刀法也很熟练。线条起止有度、转折恰当,且有粗有细,有长有短,说明有用单刀,也有用双刀的。字形结构一般呈瘦长形,有大小、长短、方圆之别;各种长短线条的排列疏密有序,各种横竖斜直线的组合也恰如其分,既保持了平衡对称的结构,又表现出丰富而有变化的笔意。同时,甲骨文还具备了象形、指事、会意、假借、转注、形声“六书”的汉字构造法则,既是成熟的文字,也是高水平的书法艺术。

甲骨文有完整的内容和形式。它一般包括叙辞(为贞卜日期和贞人名)、命辞(所问之事)、占辞(为商王亲自视兆占问吉凶)、验辞(刻记占卜结果)等项,故又称甲骨文为卜辞。刻辞的排列也很有规律,或由上而下,或由下而上;或从右至左,或从左至右,但一般是先横后竖。一片甲骨上少则数字,多则上百字。其章法布置毫无做作气,错落自然,浑然一体,变化无穷,一片天机。无论从哪方面看,都体现了殷代贞人高度的艺术技巧和艺术匠心,不愧为中国最早的书法艺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着书法热的兴起,甲骨文书法得到了广大书法家的重视。但由于甲骨文书法创作毕竟不过百年的历史,还没有十分成熟的临习与创作方法可供借鉴。以怎样的笔法去研习这一古老的书体,成为从事甲骨文书法创作者亟需解决的一道课题。沙曼翁先生认为:“写甲骨把笔要轻,运笔要活,要学‘大米’的刷字。要中、侧锋互用,既要写出毛笔的韵味,又要有刀的感觉。”是极为精辟的见解。尽管甲骨文是由锲刻而成,但书写的痕迹依然存在,因此,我们在临习甲骨文时既要体现锲刻的感觉,更要表现书写的味道。起笔微逆入纸,提笔中锋运行,驻笔平出空收。在行笔时切忌出现楷书的顿挫之法,笔致要简率、质直和畅达。尤其是要做到搭笔即成的迅捷运笔方式,做到急缓适中。临习甲骨文尽管以中锋为主,但要间或辅之以侧锋,以增其韵。甲骨文的转折,一般应断而再起,且不可一笔带过,形成圆转之状,而失去了甲骨文方整峻拔的特质。

最后,尚需指出,临习甲骨文,除掌握上述笔法外,平时要多读甲骨文拓片,品味其线条、结字以及高古的气息。同时,坚持临写小篆和金文,多读一些文字学著作,这对学习甲骨文很有帮助。

历史价值

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篇《殷本纪》,详细记载了商王朝的世系和历史。过去史学界许多人对这些记载将信将疑,因为没有当时的文字记载和留存的实物资料可作印证。

本世纪初,罗振玉在他搜集的甲骨中,发现了刻有商王朝先公、先王的名字,证实了这些甲骨的出土地小屯就是《史记》中所说的“洹水南,殷墟上”的殷墟所在地。

此后,学者王国维对甲骨卜辞中所见的商代诸先王、先公,对照《史记》记载作了详细的考证,证实了《史记》中《殷本纪》的可信性。殷墟是商朝第10代王盘庚于公元前1318年,把都城从奄(今山东曲阜附近)迁到殷(小屯村一带),从此历经至8代12王,在此建都达273年之久。这些研究成果,把中国有考据可信的历史提早了一千年。

从一片殷商甲骨上文字的发现和认定,由此发展到肯定了一个距今3000多年、长达600多年的朝代,这是非常重要的发现。这样就把本世纪20年代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可信历史始于西周的“疑古”思潮,予以彻底的否定。

甲骨文的文字学价值

甲骨文在汉字漫长的发展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现代汉字的鼻祖是当之无愧的。我国汉字的萌芽,大约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陶片上的刻划符号。但这些刻划文字虽已具备了文字的雏形,但都是一些简单的符号和单字,无完整的体系和规律。真正具有一定的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的文字,最早的要算是甲骨文了。据研究,甲骨文中共有不重复的单字4500个左右,已识单字在1700个左右,而这些单字还不是当时使用的全部文字。甲骨文是研究古文字的宝贵资料。中国的文字萌芽较早,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器上,就发现了各种刻划符号,成为中国文字的雏形,经过二三千年的孕育、发展,到了商代,中国的文字达到基本成熟阶段。、甲骨文具有一定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内容丰富,对中国古文字研究有重要作用。过去,古文字研究的主要的依据是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甲骨文比《说文解字》要早1500年,而且它是来源于直接发掘出来的出土文物,可信程度更高,对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纠正《说文解字》的疏失,解决青铜器铭文中悬而未决的问题,都有极大价值。

在甲骨文以前,从考古材料来看,我国境内已有很多尚未完全成熟的文字符号出现。从史书记载来看,《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世本》都记载有仓颉造字的传说。许慎的《说文》序把《系辞传》的说法和仓颉的传说结合起来,说:“及神家氏结绳 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航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刈,万品以察。”黄帝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两千五六百年,甲骨文最早的不超过公元前1300年。

2017年12月26日,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发布会在故宫博物院举行。发布会由教育部、国家语委、国家文物局、国家档案局、故宫博物院、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委会共同主办。出席会议人员主要来自主办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博机构,以及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代表。

藏品鉴别

刻在肩胛骨上的甲骨文

甲骨文藏品的后人作伪并不高明,鉴定时须注意如下几点:

第一,看卜骨之新旧。甲骨埋入地下三千余年,被有的学者称作“亚化石”,自然有一种古朴感。作伪者常用大版新鲜牛骨来刻字(因龟甲较难刻契,且易碎裂),故凡遇大版牛骨刻辞须谨慎。如英国驻安阳长老会牧师明义士(James Mellon Menzies)于1914年起开始搜集甲骨文,结果初次所购之大骨版,全系新鲜牛骨仿制,收藏不久,即腐烂发臭。(有的假货是在商朝出土的甲骨上,重新再刻字,比如原来一块上,只有一个字,他再加刻上七八个,所以要注意真的甲骨不一定是甲骨文。)

第二,若能目验实物,可看切口之新旧。即便是利用出土之甲骨新刻文字,因切口新,作伪者常用粘性泥土涂抹。将甲骨浸泡水中不久,即可用刷子刷去泥土,切口便一目了然。而真品则因土色深入刻痕内,一般是洗刷不掉的。(这种用水的做法会对文物有很大的伤害性,特别是那种保存不是很完好的甲骨文,和出土时已经有些腐朽的甲骨文。尽量请专家,如果不行,可以用放大镜,放大到一定程度可以清晰看出差异。)

第三,看内容是否符合卜辞的文例文法。因作伪者并不懂甲骨文的内容,多数是胡乱抄袭真片上的文字,东拼西凑,甚至倒写、刻错亦浑然不觉。因此,在鉴别时要注意看刻辞是否连成文句。一条完整的卜辞,由前辞(又叫叙辞,写占卜日期,以干支表示,同时又写占卜者名,通常是商王的史官)、问辞(又叫命辞,是要问的事)、占辞(商王看了卜兆以后所下的是非结论)、验辞(占卜后结果的应验情况)这样四部分组成,不过许多卜辞都不完整,一般只具有其中的几部分。

第四,看刻辞格式。在龟甲上的刻辞,分两种式样:刻在左右边缘部分的,由外向里读,确切地说,刻于左甲边的文字,从左向右读,刻于右甲边的,则从右向左读。另一种是龟腹甲的中缝两边文字,皆由里向外刻,即在中缝左侧的文字,由左向左读,在右侧的,由右向右读。在牛骨上的刻辞,一般刻在骨的边缘,是由外向里读。几条卜辞刻在一起,一般由下而上排列。

第五,看字体。商代甲骨文跨越了自盘庚到帝辛12位商王计270余年,卜辞年代明确可以判断的是武丁到帝乙8位商王。在这段时期内,文字写法有过变化。有学者根据这些变化和其他考古成果将殷墟卜辞分为五期,第一期为武丁时期,字体相对大一些,第五期较小,有些在写法笔划上也有不同,可以从甲骨学工具书(如高明《古文字类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上查对。

第六,看贞人(卜人)名字。贞人即当时替商王占卜之人,为史官。贞人生活于一定的时期,贞人名是断代的依据之一。早期与晚期的贞人不可能共主占卜之事,故不应在同片甲骨上出现。不少专著对此有研究,且列表对照,一目了然(如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

总的说,甲骨文辨伪较其他文物的鉴定要简单些,只是遇到利用出土的无字卜骨仿刻全部真片或一片甲骨上真伪参半须倍加小心。前人在这项工作的研究上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一般西人所著录的甲骨书中伪刻较多,如《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柏根氏旧藏甲骨文字》、《金璋所藏甲骨卜辞》等,引用时要注意。如《金璋所藏甲骨卜辞》第668片左上部“癸丑王卜贞旬无祸王占曰吉”等 三条卜辞系真迹,而下半部字虽大而清晰,于文义却不通,系伪刻。作伪者有的本是刻字出身,便被古董商相中,专干伪刻卜辞勾当。如董作宾《甲骨学五十年》中提到的蓝宝光,便能仿刻完整的真片,其工细程度几可乱真。幸而此人不懂文例文法,否则在甲骨上大肆“创作”,会给辨伪工作平添许多麻烦。

除商代卜辞外,1954年起又发现了大量西周甲骨,其中有字的不少,时距殷墟卜辞的发现已半个世纪,作伪之风无存,当然也就谈不上辨伪了。

收藏机构

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收藏甲骨最多的单位,共藏有35651片。多系名家捐赠和从私人、市肆收购而来。其中以刘体智先生的庋藏数量最多,装在150个盒内,共28000余片。国家图书馆所藏甲骨还曾著录于罗振玉《殷墟书契》、胡厚宣《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郭沫若《殷契粹编》、郭若愚《殷契拾掇》中。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甲骨拓片也很丰富,除正在传拓中的《馆藏甲骨集拓》外,还有《善斋书契丛编甲骨拓本》十八册四函,共28000余张。在郭沫若主编的《甲骨文合集》中还收录有该馆所藏甲骨拓本十余种之多。

殷墟之外的甲骨文

一种是比殷墟甲骨文还要早一千二百多年的甲骨文。这种甲骨文是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西安市西郊斗门乡花园村原始社会遗址中发现的。这批甲骨文分别刻在一个骨竿、一颗兽牙和若干块兽骨上。从已经清理出的十多个单体字来看,这种甲骨文字体细小,笔划细若蚊足,刚劲有力,字形清晰,字体结构布局严谨,与殷墟甲骨文字体接近。据专家考证,这种甲骨文的出土遗址属龙山文化晚期,距今约四千五百年到五千年,比殷墟甲骨文要早1200年以上。

另一种是一批奇特的微刻甲骨文。这批甲骨文是在陕西岐山县古周原凤雏村发现的,共有293片甲骨。甲骨上的文字细小如芥籽,笔划细如秋毫,需借助5倍以上的放大镜才可辨认,但字迹清晰、笔划刚劲流畅。书法分直笔和圆笔两种,直笔方直劲健,圆笔圆润婉逸。其中有一片甲骨仅2.7平方厘米,像小硬币大小,刻字面积仅1.7平方厘米,上面却刻有30个甲骨文,其字细若发丝,个别的字径还不足毫米。这批甲骨文是西周时的作品,记载的多是西周灭商之后,周文王晚年到周康王初年的内容,但是,为什么要刻得这么小?是什么人用什么工具刻出来的?在古代尚没有放大显微技术的情况下,又是怎样辨认的?这还是一个谜。如今,这批珍贵的微刻甲骨文收藏在陕西省岐山县文物管理所。

还有一种甲骨文是刻在陶器上的。这是1978年和1979年,考古工作者在贵州威宁中水汉墓群中出土的一批陶器和陶片上发现的。上面共有51个类似象形文字却变化更为丰富的刻画符号。专家考证,这是贵州出土的年代最为久远的文字,距今约二千多年。

谢选骏指出:殷墟文字已经相当成熟,但是仅仅几百年前的郑州商城遗址却丝毫不见文字的踪影——这说明甲骨文系统是短短两三百年之间突然爆发形成的!这是中国文明起源的最大谜团。可以说,如果没有这次偶然的爆发,今天的世界将完全不是现在的样子……


《甲骨文源于古代苏美尔原始楔形文字的证据以及用原始楔

形文字的基本符号重新解读甲骨文》(何钰烽 He Yufeng)报道:


TEL: 86+(0)153 3235 7279

Email:hyfcapital@163.com

地址:西安市金花北路 20 号

Evidence for that the origins of Shang Dynasty’s Oracle-bone Inscriptions could

Ascend to Ancient Sumerian Proto-Cuneiform And Re-explaining Oracle-bone

Inscription with the Basic Element of Proto-Cuneiform

摘要:与世界上其他地区的古代文字不同,殷商甲骨文是在历史进程中突然出现的一种文字。关于甲骨文的形成及来源,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又充满争议的问题。本文分析和比较了原始楔形文字和甲骨文这二种表意文字中的各类符号和造字思想。特别是通过对二种文字中的基本符号和部首进行对比和研究后,发现很多甲骨文中的基本符号可以追溯到原始楔形文字。从造字逻辑到符号的字源进行多方位的比对,通过对一些文字的字源分析的解析,可以发现许多甲骨文中基本的文字和部首可以在原始楔形文字中找到源头,而且数量很多。由于这种由于传承关系而带来的相似性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足以排除偶然形成的可能有鉴于此可以断定甲骨文是由殷商之前约二千年的原始楔形文字逐步演化而来。同时也证明了汉字并不是一种来自本土的原生文字。甲骨文和冶金、马车等重要的技术一样是由中亚传入中国的重要技术。另外,由于明确了这些基本符号的意义,把这些意义带入甲骨文的释读工作,可以发现更正前人的不足,让甲骨文的造字思路清晰起来。由于论文篇幅有

限,全部内容过于繁杂,篇幅也会比较巨大。为了慎重其事,决定先摘录一些片段以资讨论和批评。


Abstract: It is deference to other ancient scripts that oracle-bone

inscriptions suddenly appeared in prehistorical China without any

predecessors. How oralce-bone inscriptions had been created? and

who created it? Those questions have been debated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Proto-cuneiform is the earliest form of the cuneiform

script, the earliest writing system attested in history. It emerged

towards the end of the fourth millennium B.C. in ancient a region of

Mesopotamia of West Asia. By comparing Sumerian proto-cuineform

vs oracle-bone inscription, there are some common basic symbols

could be found in both inscriptions. Those symbols had same or

derivative meaning in both side. There are a lot of such symbols have

been found in both side, they existed in both side simultaneously. It

are sufficient and logically. Those evidences indicate that oracle-bone

inscription could ascend to proto-cuineform and oracle-bone

inscription did not origine in China . At same time the commmon

basic symbol of both inscription could be used to re-explanation of

the oracle-bone and help to understand the its real means.

Key Words: Oracle-bone inscription ; Proto-cuineform; Sumerian;

Original of the Oracle-bone inscriptions 


一、方法论

在文字还未出现之前,史前社会就有图形记事的传统,后来一些图形被简化为象形符号,人们发现可以通过一些符号来表达一些基本的信息。这些符号越来越多,接下来人们发现可以把一些简单的符号组合起来表现更为复杂的意思,这样最早的表意文字系统就诞生了表意文字的核心是最基本的象形符号和约定俗成的指代符号,以及这些符号的组合方式和内在的逻辑。在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西亚、北非乃至欧洲的古代文字都是起源于苏美尔人和埃及人的象形符号。这些象形的图形化的符号在进入书写的过程中都会发生变形、简化误读等等情况,简化书写流程和难度是书写者自然而然的需求,由于书写或者刻画工具的改变也自然引发线条风格和样式的改变并最终导致图形符号形态的改变。在剔除这些因的干扰的情况下,如果发现在两种文字的基本图形符号中找到很多基本符号形态接近含义也接近的时候,这两种文字就很可能存在着传承关系。但是这里也要剔除一些象形符号和数字符号的干扰,比如,箭的符号从非洲的岩画到陶器刻符到甲骨文大多保留着相同的符号

鱼的符号在亚欧大陆也大体相似。这本就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有任何指标的意义。数字符号也是如此,特别是简单的一二三,这样的计数符号也没有指标意义,因为计数符号应该在史前贸易中广泛使用且历史久远。

但是一些抽象字符、指事符号、假借字符、会意字符存在重复和相似的可能性就很低。如果一两个抽象符号的相似可能是偶然的,而一些抽象符号的相似就不太可能是偶然的了,因为偶然相同的事件的概率,会随着偶然事件的增加以几何级数递减的。当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到了极其微小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认定这是不可能的了。换句话说在古文字比较中如果真的有两种文字出现相当数量的相似点,就足以认定两种文字存在事实的关联而非各自独立发展而来。

另外如果有一些字符可以考据出来存在相似性或者存在明显的演化痕迹,这样也可以剔除偶然相同的可能性,也可以断定二种文字存在明确的传承关系。这种两种文字的关系,存在两种可能性。首先,是二种古文字同由一种更为古老的文字传承而来,当然这种情况是可能的,但是由于缺乏必要的考古证据证明这种古代文字的存在,所以我们无法认定这种情况的存在。其二,就是二者中较晚的一种传承或者借鉴了较早的文字。套用在甲骨文和原始楔形文字的问题上说,也就是说甲骨文传承了原始楔形文字的造字手法和符号。

二、符号演化的一般规律

在符号演化的规律来看,总是存在着复杂的符号向简单符号转化的动力。这是由于越是简化的符号识别起来越是容易。这个命题得到现代计算机的佐证,现代文本自动识别技术

OCR 普遍存在字体差异带来的误差。例如就汉字识别来说标准化的黑体文本显然要比海报体、手写体这样的文本要更加容易识别且出错率更低。这表示越复杂的图案需要越多的计算能力参与识别。这不仅存在于古代符号的演化历史中,也存在于现代社会商标的演化历史之中。随手翻开一本设计史的书籍我们就可以看到,可口可乐,奔驰汽车,壳牌石油的商标无不体现了从繁就简的符号演化规律。在古文字领域无论是古埃及象形文字圣书体向草书体,世俗体转化的过程中还是甲骨文向小篆隶书转化的过程中也都体现了由繁到简的规律。

苏美尔人的原始楔形文字出现在距今 5000 多年前,在考据原始楔形文字演化的过程中,已有的历史资料显示,原始楔形文字向不同的方向演化,推动这种演化的一个主要因素应该来自不同的书写方式。其中一个是向泥板上书写的楔形文字的演化。这个时期字符开始向三角形符号和直线结合的方向发展。在乌鲁克四期的遗址中,一种三角形截面的刻笔,取代了之前的圆形截面的刻笔,显然三角形截面的刻笔可以刻出更加细的线条,但是三角形刻写的线条很难转向,所以文字也就越来越依赖直线来构成字符了。同时圆形的压印也被三角形压印所取代,最终形成楔形文字的图形特点。

显然楔形文字的这种简化方式在其他不用泥板书写的地区难以复制。例如你要手写一个三角形符号就至少需要三笔。在楔形文字在两河流域初步标准化以后,原始楔形文字的象形符号依旧出现在两河流域周边地区的一些古代文字中,在受到原始楔形文字影响的原始埃兰文字中符号转向越来越多的使用各种线条。在公元前2000 年前后,在象形文字简化过程中原先轮廓的图形向更为简单的模拟动态的单线图形转化。这种简化趋势首先出现在临近的古埃及文字的简化中,大约在古埃及第六王朝(BC2315-BC2190)时期的僧侣体文

字中已经很少有双线勾画的象形符号了。

出现在公元前 1600 年左右的地中海沿岸的米诺斯文明的 linear-A 文字也出现了象形符号由原始的轮廓图形向单线图形演化的趋势。其中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关于山羊和人的象形符号已经非常接近甲骨文的写法。这体现在用单线来表现提炼事物的基本特征。

原始楔形文字 linear-A 文字 甲骨文 LU,人 人 人NAR,狐狸 羊 羊* 由于原始楔形文字里,羊为抽象符号。所以用了同样为动物的狐狸的符号来说明符号简化的过程。本文原始楔形文字字符均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楔形文字数字字典项目。为了方便比较一些字符由横向旋转为竖向。

the website of the Pennsylvania Sumerian

Dictionary Project (PSD) The Pennsylvania Sumerian Dictionary Project is

carried out in the Babylonian Sec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Museum of Anthropology and Archaeology. 

http://psd.museum.upenn.edu/epsd1/index.html

甲骨文的一些复合文字,字符的组合可能依旧保留着原始楔形文字的字符组合,但是这些字符是经过简化和线条化的符号。有一些则是沿用了原始楔形文字的基本字符并保留着最初的意义。

三、从甲骨文中保留着的原始楔形文字元素来从新认识甲骨文

1、从“田”字说起

“田”字在甲骨卜辞中的出现频率非常的高,但是可以释作田地的词条比例并不高。

最主要的解释是田猎,就是打猎的意思。最常见的用法是,王田于……,王其田……

汉代的《说文解字》里说:“田,阵也,树谷曰田,象四口十,阡陌之制也。”这看似合理,实际上只是猜猜,井田制是要到春秋才开始大面积出现的景象,在殷商造字的时候应该没

有连片的井田。以阡陌井田造田字是不可能的。

甲骨卜辞中,虽然确有一些条目被解释为种田或者农地的意思。但是这些被解释为田地的或者种地的条目也很牵强或者解释为田猎也可以,如《甲骨文合集》第一条:

(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其(受)年。 《甲骨文合集》 001

这里的田也可以解释成田猎的意思,就是说让众人合作狩猎。其受年,表示的可能是以此庆贺丰收之意。听王命令的是贵族,贵族是不太肯能自己种地的,种地的大多为奴隶,不需要劳烦王来亲自训话。而且就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商王朝采用残酷的奴隶制度,奴隶命运极度悲惨,商代统治者残暴,在此社会环境下,没有动员奴隶从事农业生产的必要。

关于田字指农田的的另外一个重要的支持来自“男”字,《说文解字》上说“男,丈夫也,从田从力,言男从力于田也。”但是在甲骨卜辞中没有找到男字代表男子的词条,《甲骨文字典》中只有一个解释,就是男爵的男,意思是一种爵位。而须知在殷商时代还远未实现男耕女织的分工,实际上考古发掘和人类学的记录显示,在狩猎采集向农业转化的过程中,男子更多的是进行打猎这样需要耐力和爆发力的工作,女子更多的是从事采集和耕种。换句话说,远古时代耕地种植更多的是女性从事的工作。而打猎确实在远古是男人的专利。

“男”字的本意可能是指打猎的时候某种特殊的关键角色,后来这个角色被固定成一种职位。

关于田的争议此处暂时不再展开讨论论。但是“田”字符号为何能够表示打猎的意思,至今还是没有人能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对此徐中舒主编的《甲骨文字典》是这样解释的,“象田猎战阵之象,古代贵族有囿为田猎之所,囿有沟封以为疆界……后世不知农田阡陌之形初本田猎战阵之制。”

《甲骨文字典》的解释没有任何依据,主观猜测而已,远古时期围猎是存在的但是搞成格子状的阵仗,确实有些脱离实际的臆测的成分。

而认识原始楔形文字的人对这个“田”字符号是再熟悉不过的事情了。

UDU,田字符号在原始楔形文字里表示绵羊的意思,由于绵羊可能是最常见的交易货物之一,两河流域

的人们为了简化羊的象形符号创造了一个简单的抽象符号,起初这个符号的外轮廓是圆的,后来为了便于书写才逐步转变成正方形的田字形。而野羊显然是古代最重要的猎物之一,可以想见这个符号在古代的某个时期衍生出了猎取的山羊的意思,最终派生出猎物和狩猎的意思。另外一个支撑“田”字代表羊或猎物的证据,来自甲骨文中田字部首文字或者含有田字符号的文字大多可以和羊或者猎物联系起来。比如,“畜”字甲骨文中就是在田字上边加上“丝”字,意思是用绳子牵着的羊。

甲骨文的“畜”字。甲骨文中有些畜字有小点有些没有。这里田字里多出来的

小点表示行动受限,被绳子牵着或绑着的牛羊当然行动会受限。关于小点后文再单独解释。

如“畀”字,畀字由两种写法,一种是双手上边是田,另外一种是一支箭穿过一个田字。就这个字来说本意应该是是被箭射中的猎物,后来可能派生出给予猎物或送给的意思。

如“曾”字就是田上边加上甲骨文的分字(省略了刀部),意思是分割牲畜的一种祭祀方式。《甲骨文字典》也认为“曾”为一种祭祀的名称。

甲骨文“迺”即简写”乃“字也是指用碗接着羊奶的意思。上边的田,也就是羊。《甲骨文字典》的编者看出了下边接奶的器皿,确不知道上边的田字符号为何物。所以长期以来无法解释清楚“廼”字的本意。而现在一旦认出了田字的含义,把羊或牲畜的形象带入后,一切都迎刃而解。

甲骨文的“畀”字,很明显是一支箭穿透猎物的景象。

甲骨文“曾”字,分割牲畜的景象。

甲骨文“乃”或“廼”字,这里是用碗接羊奶的景象。有些时候这个字外边还有小点表示液滴。另外甲骨文在外部的小点多表示液滴,我们注意到,有些田字符号在甲骨文犁变的更圆了,实际上最初的原始楔形文字羊的符号也是一个圆圈加上十字。这些圆形的田字只是保留了更原始的形态而已。同时,用羊来解释一些包含田的字符,一些以前无法辨认的字符现在也可以初步了解他们的意思,如《甲骨文字典》第1472页。两个以前无法辨识的甲骨文,一个字形是陷坑里面一个圆形的田字,现在就容易理解这表示陷阱中的野羊。这里可能表示陷阱的意思。而另一个两只拿着棍子的手加上田应该司驱赶牲畜的意思。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甲骨文里有一些“田”字的写法是长方形,里边分成六或者更多个小格子,这些字符需要仔细甄别,其中很多就有可能真的表示耕地。因为,在原始楔形文字里长方形的格子就是表示耕地的意思。另外由于文字的源头和使用者门经历了很长的时间,二者可能很早就发生了混淆。但是,就“田”字符号来说大部分表示羊、家畜或者猎物这是没有问题的。

此田字来自:《甲骨文合集》第 32992,卜辞中有: “以?多田亚”,这里的田可能就是表示耕地的意思。

2、“贞”字的本源

“贞”字无疑是甲骨卜辞里出现频率最高的字。最常见的传统误读是把“贞”和“鼎”认为是同一个字,这是个很容易就验证的错误。我们随手一翻就可以找到两个字同时出现在同一片甲骨上的例子。如《甲骨文合集》第 3171 正甲,上边就同时有贞和鼎两个字,如果为同一个字,书写者不可能一片甲骨上同时用两种写法。这也证明了贞字肯定不是由鼎字演化而来。目前“贞”字在甲骨文中多被释做名词或动词,有占卜或者占卜师的意思,这固然不错,但是很明显“贞”在甲骨文也有形容词,吉利或好的意思。如我们常可以看到“王大贞”“卜大贞”的语句,大贞肯定是大吉的意思。

那么如果“贞“这个符号不是鼎的异体字,那么这个符号来源于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原始楔形文字给出了答案。

在原始楔形文字里关于绵羊的符号有很多,但都是从上边的“田”字符号演化而来。其中有一个表示哺乳期母羊的符号UD_5,英文翻译为 nanny sheep,意思是哺乳期的母羊。下边的两个尖角表示母羊下垂的乳房,意思是双乳下垂的母羊。母羊或者母牛有奶带来了稀缺的的蛋白质食物,如果古代母羊产仔那更是非常美好的事情。所以这个字符天然的含有了美好吉祥的含义。这个字符在向楔形文字方向演化的过程中得到了进一步的简化。三角形的边和田字的两边连成了直线,字形和甲骨文贞字非常接近了。我们注意到很多甲骨

卜辞中的“贞”字还保留了上边的一个小竖。至于什么时候这个符号上边也多出两个角现在还无法考证。但是二者两千年的间隔,出现这些变化是可以接纳的。

原始楔形文字表示哺乳母羊的三种写法,(读)UD5 ,(英文翻译)nanny sheep, 母羊,哺乳的母羊。田字下边多出两个三角形表示母羊下垂的乳房。

楔形文字,(读音略微变化)UZUD, (英文翻译)female goat, 母羊,

母山羊。这个符号至迟在公元前 2500 年前已经出现。

从上边的考证,我们可以知道贞的本意就是指怀孕和生孩子的意思,《周易》里说的元亨利贞,都是形容词,贞,可能代表有收获的意思。而现代汉语中的贞洁,贞操这些词汇里的贞字都和女性受孕有关,可见这些词汇中的“贞”字都保留了非常古老的本意。

3、“师”字的来源

甲骨文文中这个符号历来有很多解释,有说象山丘的,有说象屁股的。只有罗振玉认出了甲骨文是“师”字,也只有这个解读最令人信服。如《甲骨文合集》第33006有“王作三师,右中左”的句子,其他解释显然都说不通,只有师或军队的意思说的通。现在大多数学者都认可这个符号是“师”字。问题是用一把弓来代表军队似乎是一个比较特别的选择,而原始楔形文字里代表军队的符号居然也是一个弓的符号。

原始楔形文字 ERIN,people;troop,公民,军队。

弓箭的发明至少有几万年的历史,弓和剪的符号中经常出现世界各地的岩画之中,弓的符号像弓的符号,这原本不足为奇。但是,用弓箭象征指军队却是一个概率很小的事件,因为在殷商时代,军队最主要的武器装备有马拉战车,戈,矛,戟,刀,斧,钺,弓箭,盔


,盾牌等等。从甲骨文如“旅”“㫃”字这样的带有旗帜符号的文字,我们可以判断商代应该已经有了初步的旗帜这样的指挥系统。

所以能够象征军队的物体有数十种,而苏美尔人的军队大致也有这么多的武器和装备。二者不约而同的选择弓来象征军队,这件事发生的概率也是小于1%的。

4、“习”字

在原始楔形文字中SAR,两个芦苇长在一块土地上,表示园林和书写的意思。

SAR原本表示一块土地上有很多草木,以此表示花园。后来由于泥板文字也是用芦苇在泥土上刻画,所以这个符号又有了书写的意思。而在甲骨文中”习“字上边的两个类似“羽”字的符号实际是由表示芦苇的符号演化而来的。而下边的方框有时被写成化成了日字,有时被写成口字。而”习“字,在甲骨文中也有书写的意思。《说文解字》和《甲骨文字典》把习解释为重复都是不对的。而且甲骨文的“羽”字不是习字上边的那种写法,甲骨文中羽字象蜻蜓那样昆虫的有格子的翅膀。习字的羽部实际表示芦苇和鸟没有任何关系。就《甲骨文字典》其的例句来说,第一句:习二卜(甲骨文合集,31672),意思是写了二个卜辞;不是重复了两次卜辞;第二句:癸未卜习一卜,意思也是癸未卜写了一个卜辞的意思。再有如《甲骨文合集》第 26979 有:习龟卜,又来执……也应该理解为,在龟甲上刻写了卜辞,又来……

我们大致可以认为苏美尔人的原始楔形文字中的SAR 字符,在一千多年的流传过程中表示书写的意思的转变成了”习“字。

甲骨文习字的两种写法,上边的木更贴近于芦苇,下边有日字也有口字。

原始楔形文字,(音)SAR,(英文翻译)garden,write,园林,书写的意思。

《甲骨文合集》 第 31667

习兹卜,王其※戊申 《甲骨文合集》第31667。

这里说“习兹卜”,可以肯定不是重复的意思。意思是:写下这个卜辞。

我们注意到殷商时代,文字主要是用锐利的刻刀刻写而成,所以很久以来芦苇杆这个东西已经和写字没有什么关系了,但是殷商的文字依旧采用芦苇杆来表示文字,这也显示甲骨文“习”这个字是借用更加古老的文字,究其源头应该来自原始楔形文字。

5、“示”字

“示”字在甲骨文里表示神位的字符,甲骨文的写法像大写的英文字母T。《甲骨文字典》里说“示为天神、地祉、先公、先王之通称。”“示”在甲骨文里多指主神和某类祭祀的名称。

而这个符号在原始楔形文字文字里读ME,神力的符号相同,由于此类符号属于抽象符号,所以两者完全属于巧合的可能性极低。

甲骨文”示”字的几种写法

原始楔形文字(音)ME, divine properties enabling cosmic activity,神力的意思,也常常作为部首出现在表意字符组合中表示和祭祀祭司有关的意思。

6、“分”字和“八”字

“八”字本来就是指把物体分开,发音和“掰”或“别”相近,由于发音接近后来“八”字被借来当作数词用。这很常见,例如现代的上海话中八和掰的发音是一样的。《说文解字》说:“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后来人们为了区别数字“八”表示分开的“八”,在“八”字下边加了个“刀”,这就是甲骨文里的“分”字,而这个“分”字从甲骨文一直沿用到现在。这也说明了“分”和“八”原本是一个字。而原始楔形文字的分开的写法和八字如出一辙。

原始楔形文字(音)TAR, (英文翻译) cut,to scatter,dispersed,意思是切,分散。

甲骨文“八”,本意是表示分开,掰开。保留着两个分开的线段这样的基本形态。

甲骨文“分”字,这里在八字下加入了刀字以示区别。

7、“㐁”字的含义

这个甲骨文字符,《甲骨文字典》归为“㐁”,至于该念什么,意见也无法统一。

由于这个字的形态像编织的竹席,故《说文解字》释为表示竹席的“簟”字。但是这个字到底释什么意思,至今还没有人搞清楚。《甲骨文字典》罗列了两条解释。第一条,解释为地名。这个实际也没有什么根据,在过去的甲骨文释读中出现了一有解释不清的时候就放入人名、地名、祭名这样的框子里的现象。第二条,直接说“意不明”。也就是说这个字符没有人明白它的真实含义。但是,当我们去原始楔形文字的字符中去寻找答案的时候,事情立即变的清晰起来了。我们发现了原始楔形文字中示意制作编织的字符 AK 和这个“㐁”字如出一辙。

 原始楔形文字,(音)AK;(英文翻译),to do; to make; to act, perform; to proceed;做,造,行动,表现,处理的意思。“制作”这个词意大概在原始楔形文字时期是由编织席子这个动作派生而来。

两个字符相差近两千年,方框外边的短横显然已经被简化掉了但是,字符的主题几乎没有任何改动地流传了下来。既然我们明白了符号的意思,这个符号的在甲骨文中的含义也就变的清晰了。如果一定要用一个汉字来释读这个符号的话,把这个字符定义为“制”更为切切。

如《甲骨文合集》 第23715卜辞有这样的句子:

贞叀㐁尊于入酒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贞(吉利),祭祀,制造尊,用于注入酒。

由于这个“㐁”字是一个偏旁,所以我们一旦揭开了“㐁”的含义,含有这个偏旁的字的含义也就可以了解其含义了。如:㐁+攵=大概是监工的意思, 㐁+人=大概是工人的意思。

而这个符号到了周代,依旧表示制造的意思,如奚子㐁车鼎的首句的意思是奚子制车,铭文大意应该是:一个叫奚子的人制造了车,特铸一个名字叫行的鼎纪念的。

隹※子㐁車乍行貞。子孫永寶。萬年無畺。《殷周金文集成》第2603。

8、“来”字和“年”字

甲骨文“来”字

《甲骨文字典》上“来”字的条目说:象麦麰(音牟,意思是大麦)之形,卜辞做行来字。

《说文》:来,周受瑞麦,来麰,……天所来也,故为行来之来。《诗》曰:贻我来麰。

对于来字的解释,除了有点象麦子这点有些沾边之外。其他的纯属文人的付汇。也就是说一直以来,为何这个像一颗植物一样的符号和往来这个动作是怎么扯上关系的没人说的清楚。从图形记事的角度来说,表示来往的这个动作是迈开步子的双腿或双脚。如,甲骨文的“往”字就是一只脚加上一个王字,“步”字就是前后两只脚。但是明明是动词为何非要用一种植物来表示呢?通过和原始楔形文字的比较,有助于厘清这个字符的源头。

原始楔形文字;音GI;reed,judgment,turn, to return,to go back;

芦苇,审判,回来等。

在原始楔形文字里。芦苇的发音是GI,这个符号原本就是用来表示芦苇,但是由于回来的发音和芦苇发音相同,这个符号就被假借来表示回来、转动等意思。这种造字手法在文字发展史上是非常常见的事情。在原始楔形文字、古埃早期象形文字以及甲骨文中普遍存在及许慎《说文解字》上说:“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这个定义还是很贴切的。而相隔几万里上下两千年的两种文字。不约而同的在同一个词上使用假借,而且假借同一类物品。这绝不是偶然的。

同时从符号的演化分析,芦苇图标的穗部,在几千年后转化成了来字上边那个看不明白的短横。这个短横在商代已经很让人费解了,因为没有植物的穗会那么长,以至于后来很多甲骨文中的“来”字直接省去了那个短横。

甲骨文中省去顶部短横的“来”字,来自《甲骨文合集》第14022。

9、“出”和“入”字

在甲骨文中“出”字的意向是一个踏出坑的脚,这个很形象也非常容易理解。在原始楔形文字中表示的是一只脚加上一个从山坳里升起的太阳。而这个太阳的符号在千百年的流传过程中,那个主体的元素太阳被省略了,而山坳的形象反而被保留了下来。成为甲骨文中看到的一个坑的形象。

原始楔形文字(音)E3, 英译:to leave, to go out; 离开,走出的意思。

甲骨文“出”字,脚在甲骨文里统一被简化为“止”,原始楔形文字E3山坳里的太阳也只剩下了山坳了。

在甲骨文中这个“入”(音 ru)字非常常见,这个字符应该是从甲骨文到现代汉字变化最少的字符之一。由于字形变化小,所以历来对这个符号从何而来少有人关注。同时对于这个”入“字的本意也就难以搞清楚。

我们来看看原始楔形文字 RU,这个字符的本意是一种飞镖,类似澳洲土著使用的那种飞去来器(boomerang)。这种武器的历史非常古老,应该在 5 万年前澳洲土著的祖先进入澳洲大陆之前就已经发明了。3300多年前的埃及法老图坦卡蒙仍然收藏了一些回去来器。后来这个图形被引申为抛出,走一圈,灌注,释放,领走等意思。另外一个细节在于两个字符的发音几乎完全一致。这显示古苏美尔语和古代汉语可能同属一个语系。

原始楔形文字(音)RU, (音译)to throw down, to walk along,to pour

out, to release, to pour out, to lead away; 意思是:抛出,走一圈(巡),灌注,释放,领走。图形下方的豁口是为了便于手握而挖去的边角,这个无关紧要的特征在后期的楔形文字里很快被省略。

对比两个字符,我们不难发现甲骨文的符号就是将原始楔形文字的双线轮廓的画法简化成单线的符号而已。更为重要的是当我们理解了这个符号的来源之后,对于甲骨文中“入”字的释读也有了新的方向。如上文提到的《甲骨文合集》 第23715 卜辞有这样的句子:

贞叀㐁尊于入酒

这里我解释成:贞(吉利),祭祀,制造尊,用于注入酒。

这里的“入”字就不再是进入的意思而是倒酒的意思。

再有入《甲骨文合集》第 5165卜辞有这样的句子

壬辰卜出,贞,王于八月入《甲骨文合集》第 5165

这里明显是问卜王出行是否吉利,得到的答案是王可以在八月出巡。这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字是入,由于没有地点,所以这个字也不能解释为进入某个地点。合理的解释是王于八月出巡。也就是上文原始楔形文字符号的一个含义的:走一圈, to go along 的意思。

10、“单、 史、庚”的含义

在原始楔形文字里,这个像“Y”字形的符号有很多读音,也有很多含义。

一、(音)BAD,(英译)open,undo,to thresh grain;打开,撤销,(给

谷物)脱粒;

二、(音)TIL,(英译)a pole, to end; 木杆,终结。

三、(音)USH2 (英译)to die, to kill,死,杀死。

综合上边的各条含义,这个符号可能来自日常用的农具,就形状来看叉子的可能性比较大。由于叉子可能也是常用的狩猎工具,所以后期又派生了杀死的含义。

回过头来我们来看甲骨文,首先来看看“单”字。《甲骨文字典》中说:“此字初形应像捕兽之干,做丫形,后两歧之端缚石块……又用为武器……”

甲骨文中常见的两种“单”字的写法,其中 Y 字形的顶端出现了两个小

圆点,或者小的菱形的符号。这应该表示在叉子的头上装上了锋利的金属或者石器的矛尖。

根据《甲骨文字典》显示,田字可能是后期才加上去的。上文说过“田”表示羊或者猎物的意思,加上田可能还是强调这个是捕猎的工具。

“单”字在甲骨文中多和方位词连用如:“西单、东单、南单”所以一直以来以为是地名。应该是指一种特殊用途的场所而不是一个地名,而由于和狩猎和武器有关,可能指城市郊外的四个方向的狩猎场和军事操练的地方。如:……贞今日其逆旅巳执于东单亡灾 《存》二、九一七。

这里的意思可能是:今日在东单,(即城市东边的演武操场)迎接抓住“巳”的军队,没有灾祸了。

甲骨文“史”字

由于我们直到了这个“Y”形的符号和狩猎武器相关,所以我们知道“史”字的本意是手拿武器的意思。《甲骨文字典》中说:从又持单,以博取野兽之象。除了常见的解释如:任命,事情,贞人的名字之外,仔细分辨在甲骨文中依旧保留了杀死和俘获的意思。如:

于帝史凤二犬 《遗》九三五

意思是:杀死一只凤(可能是某种大鸟)两只犬用来献祭天帝。

通过类比原始楔形文字和甲骨文中的“Y”字形符号,可以发现这个符号都和猎杀,捕获有关,这个符号同样是基于一个狩猎工具派生的含义也大致相同。

甲骨文“庚”字

单从字形上看,甲骨文中的庚字就非常接近“单”字,从这里我们可以知道,庚字可能从“单”字转化而来。庚在甲骨文里多用来表示干支和数字,其本意可能就是一种捕猎工具,或者就是“单”字,为了区别于“单”,就把“单”字稍加改造用于表示干支。

11、“门”和“户”

在甲骨文中门和户可能是一个意思,也可能门指双开的大门,户是指单开的小门。

甲骨文的“门”字; 甲骨文中的“户”字。

原始楔形文字(音)IG, (英译)door;门。

由于关于门的画法很多比如可以画成方框,或在屋子里开个洞,画上栅栏等等。但是通过对比甲骨文和原始楔形文字中门的符号,我们发现二者不约而同地选用了门板和门轴的部分来表示门,而且门板的横向纹理也存在着明显的演化关系。以此可以判定这个象形文字,也具有清晰可辨认的传承关系。

12、“齐”和“录”字

甲骨文“齐”字

关于“齐”字的解释历来让人费解。《说文解字》上说:“齊(齐),禾麥吐穗上平也。象形。”意思是说禾麦吐穗时穗子上端处于同一高度。这显然和我们看到的三个菱形的图形没

有任何关系。那么齐原本字究竟使什么意思呢?还是回过头来再看看这个菱形符号在原始楔形文字里代表什么意思。

原始楔形文字(音) HI;(英译) to mix (up),alloy 混合,合金,原本菱形里面有条纹后来条纹被省略了。

在原始楔形文字里 HI,原本表示混合,后来派生出合金的意思。而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合金就是青铜。

好了,回到甲骨文里,我们现在把合金的意思带入,就明白了,“齐”字就是指某种合金的意思。由于金属铸造边缘齐整,后来才派生了整齐的意思。合金是齐字的本意,并一只保下来了。如《考工记》:“金有六齐,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而“齐”和锡声音接近,还可能指锡锭。比较甲骨文中的“吕”字,“吕”字在甲骨文里使两个正方形。甲骨文中吕专指铜。甲骨卜辞里提到的“黄吕”就是指黄铜。

卜宾貞不牛示齊黃 《甲骨文合集》第14356。

意思是宾贞这个人卜问,用牛祭祀冶炼青铜可否。(可能古代冶金之中也存在某种祭神的活动)齐是合金或锡,黄应该指“黄吕”,吕在甲骨文里指铜锭,黄吕既黄铜的意思。 

辛未有※新齐 《甲骨文合集》第6063反

这句话的意思师保佑得到新的青铜或者锡。

庚午卜出贞王※曰氏※宁(贮)齐氏 《甲骨文合集》 第41020。

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是说,王问是否储存了(足够)的锡块。

二月,在齊※,隹王來正人方。《甲骨文合集》第 36493。

这里的齐和一个类似师字的字连用,常常出现在甲骨卜辞中。意思可能是指青铜盔甲装备的军队,王用这支军队征伐人方归来。(现在已有多处出土了商代的青铜头盔,其中比较著名的是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的商代头盔。)

甲骨文“录”(繁体“彔”)字

历来对于“录”字的解释也都无法让人满意。《甲骨文字典》上说“录”的本义是可能是用辘轳和水袋从井下汲水。《说文解字》上则说:“彔,刻木彔彔也,象形”。说文解字的解释可能是汉代录字的常用意义反推的结果。上述解释都无法带入甲骨文卜辞中得到验证。《甲骨文字典》中列出了四条字意,除了人名地名之外没有一条可以明确“录”字在甲骨文中的含义。

让我们从基本的符号来入手,这个“录”字原本的含义是什么。这个字符可以包含了三个基本的符号,即:菱形符号,工字符号,和表示液滴的小点。对应的含义是金属,手工业,和液滴。当把这些符号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一个青铜铸造的场景变的清晰了起来。基于这样的场景,可以把录字的本意应该是:铸造,派生含义为青铜器,而后可能也把负责铸造的官员称为录。由于古代青铜极其宝贵,是财富的象征,后来也引申为“禄”即官员的薪资的意思。而且甲骨文中有“弓+录”的字符。由于弓代表军队和武器,这个字符可能专指青铜兵器的铸造。

将录字在甲骨文中表示铸造的含义带入甲骨卜辞中,含义变的清晰起来了。如《甲骨文合集》第28124

叀中彔先鼎火吉;

叀东彔先鼎火吉;

这里的意思是,在中部宰杀祭祀来保佑铸造鼎的窑火;在东方宰杀祭祀来保佑铸造鼎的窑火。

王其焚※廼彔,王于東立 《甲骨文合集》第28799

迺字前的字有是个液滴包围,可能表示融化了青铜。这里的意思可能是王在融化青铜之后进行了一次铸造。

青铜铸造在殷商王朝极其受到重视,王常常亲自督造。如《甲骨文合集》第10970正面,提到王督造青铜铸造的卜辞。

贞翌(辛)卯王其使录毕八月 《甲骨文合集》第10970正面这里的意思是王命令或督促铸造要在八月结束。

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宰甫卤”上的铭文开头的句子是这样的:

王來獸自豆彔七※师王飨酒,王光宰甫贝五朋…… 《殷周金文集成》第5395

这里的意思是:王来了,向王贡献了自己铸造的青铜礼器七个。王赏赐了酒宴和五朋。

西周时期的“录簋”的铭文有这样的句子:

彔乍文考乙公寶※《殷周金文集成》 03702.1

这里更加明显所谓录作,就是铸作的意思。意思是铸造了一个叫“文考乙公”的青铜器。

结论:通过分析对照原始楔形文字和甲骨文中的一些常用字和基本字符,我们发现甲骨文的一部分基础字符和相对应的原始楔形文字有着明显的相似性,符号演化的趋势清晰可见直接来源于甲骨文之前 2000多年的苏美尔原始楔形文字,考虑到苏美尔人的文字对中亚、北非和南欧地区的文字都有影响,所以基于以上证据我们可以认定甲骨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楔形文字。到目前为止,本人已经发现了大约50个相关字符,由于论文篇幅限制只能先期著录十几个符号和同好共同探讨。

同时由于弄清了这些基本符号的含义也使得我们对甲骨文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跨越式的进步,我们在解读甲骨文的时候已经不再是前人那样看字说图,凭空想象,而是有理有据地把文字分解成符号再从符号地源头来分析解读,从而一步一步地接近甲骨文地造字逻辑。

这样我们对甲骨文地认识就会变的越来越清晰起来。

Conclusion

Proto-cuneiform is the earliest form of the cuneiform script, the

earliest writing system attested in history. Comparing protocuneiform vs oracle-bone inscriptions, some common symbols have

been figured out which had same or derivative meaning in both side.

Upon substitution of these meanings of proto-cuneiform symbols,

some oracle-bone inscriptions meaning became distinct. Those

evidence indicated that oracle-bone inscriptions ascent to the

ancient proto-cuneiform and it did not origin in prehistorical China。 

参考书目:

郭沫若,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集,甲骨文合集. 中华书局 1988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四川辞书出版社,1989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 中华书局,2007

拱玉书,颜海英,葛英会.苏美尔、埃及及中国古文字比较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

(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中华书局,

1963 Konrad Volk , A SUMERIAN READER, E Pontificio instituto

Biblico,Roma,Italia,1999 

Christopher Woods / Emily Teeter/ Geoff Emberling, VISIBLE

LANGUAGE, Oriental Institution Museum Publications - Number

32,The Oriental institu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2011.

谢选骏指出:正因为甲骨文“前无古人”的横空出世,似乎来自短期的神秘的偶然的爆发,所以上述的假想才有了立足的余地。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與gemini討論死亡與人生

(一)如何理解“死亡幫助我們認清了自己作爲碳基生物的這一處境”? 如何理解「死亡幫助我們認清了自己作為碳基生物的這一處境」? 這句話乍聽之下有些抽象,但其實蘊含著深刻的生命哲學。讓我們來逐層剖析: 1.碳基生物的本質 物質組成:所有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包括人類,都是以碳元素為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