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被歧视,一边挺川普?理性讨论“华川粉”》(天下独立评论 2025-02-03)報道:
美国这次紧绷的选情,最终以川普大胜告终。其中颇耐人寻味的是,出现了部分美国华人强烈支持川普的「华川粉」现象。《世界新闻网》社论指出,儘管美籍华人选民多数倾向民主党,但其中一些「因反共爱美国而支持川普」的华川粉,在网路上声量不小。
我贊同《纽约时报》资深专栏作家纪思道(Nicholas Kristof)的提醒:「川普当然是要谴责的,但不要用刻板和贬低的方式去看待近一半支持他的美国人。」他呼吁民主党人「不要妖魔化川粉」,可惜拜登显然没有听进去。他在这次助选过程中曾经斥责川粉是「垃圾」(garbage)而引起反弹。同样的,华川粉也同样不需要被「妖魔化」,需要的是理解他们如何思考与感受。
华川粉的崛起:强人崇拜下的身份焦虑
川普支持者往往并不完全关心政策,而是崇拜他强势且粗鲁的风格。对许多华川粉而言,川普不仅是「对抗左派」的强人象徵,也是他们心目中捍卫「美式梦想」的代表。然而,由于民主党政府出现愈来愈「菁英化」的倾向,不够重视通膨与非法移民议题对普通民众的冲击,让民粹挂帅的「川普主义」(Trumpism)强势回归有机可乘。
这样的心理现象,可从弗洛姆(Erich Fromm)的《逃避自由》一书中获得解释。弗洛姆指出,当个体面临过多的社会变迁和不确定性时,选择的自由不仅不会带来解放,反而会增强焦虑。面对自由所带来的责任,许多人会选择「逃避自由」,转而依赖外部的强势领袖来获取安全感。对于华川粉来说,川普正是这样一位象徵性人物。
这种「强人崇拜」也包含一种文化心理的投射。华人文化长期以来受到集体主义与家长制的影响,当部分华裔移民无法适应多元文化的挑战时,往往寄望于强人替自己解决问题,川普的硬汉形象成为他们寻求化解焦虑的寄託。
价值分歧:华川粉与主流美国价值的矛盾
在此同时,华川粉现象也反映他们对美国主流价值的抗拒和矛盾。根据《世界新闻网》的观察,许多华川粉强烈不满民主党的「左倾」政策,例如过度支持少数族裔权益、放宽移民政策、削减警察预算等。他们视这些政策为对「传统美国价值」的挑战,并且相信共和党所提倡的「传统家庭价值」和「凭个人努力实现美国梦」更符合自身理念,将民主党政策与「社会主义」划上等号,视其为美国社会传统秩序的破坏者。
但在这些拥护「美式梦想」的华川粉中,存在明显的矛盾。例如,他们不喜欢川普对亚裔的歧视性言论,却又同时支持其反移民立场;他们强烈反共,却忽视川普曾多次公开赞扬习近平。微信公众号「思想的远行」作者白大伟指出,这些华川粉即便在逻辑上难以自圆其说,却仍然一厢情愿、无条件地支持川普。
在《威权人格》(The Authoritarian Personality)一书中,阿多诺(Theodor W. Adorno)认为,具有威权人格的人更倾向于接受极权和强势领袖,并对多元文化与非主流的异议人士抱有敌意。对于华川粉来说,川普的排外政策吻合他们对「外来者威胁」的恐惧,使他们能够在支持川普的同时,将美国现行的多元文化政策视为「危险」。这种选择性支持的背后,是华川粉在异质文化环境中对身份认同与归属感的渴望。
川普的道德瑕疵:华川粉的选择性忽视
川普的道德缺陷,例如谎言、性丑闻等,在川粉眼裡并不是什麽大不了的瑕疵。这样的盲目崇拜,不仅可见于美国川粉,也在华川粉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曾指出,当人们将个人自由交付给强人时,他们往往会为他所做的一切行为辩护,将道德瑕疵合理化,以维护自己依赖的信仰体系。华川粉之所以忽视川普的道德问题,是因为这位强人象徵着一种他们需要的力量,甚至是一种对抗外界变迁的精神支柱。因此,川普的种种不端行为被视为次要问题,甚至被美化成「不拘一格的真实」,这种心理依赖即是对威权的心理投射。
网路极化:华川粉现象的社会媒体效应
在网路时代,华川粉的声量因社交媒体而被放大。中国自媒体人「梁言今语」生动地描绘华川粉「心中冉冉升起一颗『川太阳』」,将川普视为无所不能的救世主。这种强烈的情感投射,反映着华川粉在网路平台上的极化现象。这种现象如同阿多诺的观察:极端威权主义支持者倾向于在封闭的资讯回声室中接受极端立场,并且难以接受不同意见。
社交媒体的「回声室效应」让华川粉更加极端化,他们在网路上排斥一切批评川普的声音。「梁言今语」指出,这样的群体往往「自我感觉良好」,对川普的支持甚至上升到「神化」的程度。这种极端化现象在华川粉群体中更加严重,进一步导致他们对川普的支持不再基于政策判断,而是出于情感依附,从而形成某种几乎不可撼动的忠诚。
从华川粉现象看美国华人的身份认同焦虑
华川粉现象的崛起,不只是对川普个人政策的认同,更是华人移民在美国文化环境裡的一种自我定位。白大伟指出,华川粉的价值观源于「慕强基因」,渴望有一位强势领袖替他们「把社会弄得井井有条」,这既是一种文化心理,也是一种身份归属的需求。他们渴望能在美国社会中找到一种安全的定位,并依赖川普的「美国优先」来维护他们对美国梦的期待。
然而,华川粉这个充满矛盾的社会现象,反映着部分美国华人在多元文化中缺乏自主的身份认同,无法真正接受美国存在已久的多元价值观。他们既担心民主党的「左倾」政策导致大批非法移民涌入或「墨西哥化」,又对川普的道德瑕疵视而不见,甚至无条件拥护其极端立场。他们在川普的强人形象中寻找依赖,选择性忽视其道德缺陷,甚至将其神化,并藉此消解来自于这个不确定年代的种种焦虑。
选后,华川粉当中有不少人在社交媒体上狂欢庆祝。然而,在川普及其「白人至上主义」的极右派视角裡,华川粉的存在恐怕是无足轻重的,甚至也可能是「让美国再度伟大」(MAGA)运动中的假想敌之一,毕竟他曾经推波助澜的「亚裔仇恨」也没有对华川粉做出任何区别。
谢选骏指出:人説——一边被歧视,一边挺川普?理性讨论“华川粉”;我看“华川粉”活像“背叛家庭的黑五類子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