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4年6月16日星期日

谢选骏:家庭失和的好处《福音书》讲的很多


《家庭失和:和家人断绝关系有什么好处?》(克里斯蒂·罗(Christine Ro)2019年6月6日)报道:


大家都知道食物能让人欢聚一堂,但你可能想不到食物也能让一个家庭分崩离析,关系疏远形同陌路。


对于这一点,美食作家戈德博尔(Nanditi Godbole)深有体会。她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印度家庭,家里有专门的厨师,因此家人很反对她从事和美食打交道的工作,她背离了家庭的期望。不只如此,她最近还出版了一本新书——《千万种口味:厨房里的层层秘密》,书中探究了自已家族的历史,她也因此遭遇了更大的家庭阻力。


显然,美食并不是唯一的原因。这本书里,不仅有对传统食谱的改良,也涉及了家族历史。她被视为挑战家族等级制度,一些亲戚便不再和她来往。


戈德博尔的经历虽然独特,但和她一样失去家庭联系的人并非少数。


长年不与家中亲属联系来往,和家人或家族亲戚断绝关系,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很少,因此很难说如今的家庭关系疏远现象是否在愈演愈烈。


现在所知道的是这种情况并非少数。英国有一家名为“Stand Alone”的慈善机构,专为与家人断绝关系的人提供支持。他们发现,英国有超过五分之一的家庭中存在这种现象。美国有一项调查,在调查了逾2000对母子后发现,有10%的母亲和成年子女关系疏远。美国另一项调查发现,超过40%的受访者或多或少都和家人产生过隔阂,某些群体,比如美国大学生中,家庭关系疏远几乎和离婚一样寻常。


家人


如今,关系疏远这一话题开始被人们广泛讨论。


布兰德(Becca Bland)是“Stand Alone”组织的创始人,她也有与父母关系疏远的经历。她发现,和5年前相比,如今家庭关系疏远的话题大大提升。在谷歌的搜寻数据中,家庭成员情感疏离的话题热度呈增长趋势,在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加坡尤为如此。


布兰德表示:“我认为,梅根王妃(Meghan Markle)和英国王室的关系肯定也制造了家庭隔阂的新闻。”2018年,英国人谷歌搜寻次数最多(在美排行第二)的人物是萨塞克斯公爵夫人(Duchess of Sussex)。她和父亲的关系十分紧张,这种复杂的家庭关系成为公众热议。其他名人也是如此,如英国演员、导演霍普金斯(Anthony Hopkins)就曾在2018年的一个采访中承认,过去的20年里几乎没有和女儿有过沟通。普通人要处理和消化自身的生活经历,参考名人八卦无疑是一种有用的方式。


家庭成员关系疏远,在全球范围内都不乏这样的例子。在某些地区,家庭疏远的情况更为严重。


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很大的一个原因。有些国家的福利政策好,国民不需要家庭经济支援,因此是否维护家庭关系,他们有多种选择。像欧州南部一些国家政府支持有限,家长和成年子女之间的联系也就更多,住得也会更近。


家人


福利政策好的国家,家庭关系疏离的情况更为常见。但这并不是说政府需要削减经济上的支持。


经济因素也与其他因素交织在一起,比如教育和种族等因素。在德国,子女的教育程度越高,和父母产生冲突的可能性也会更高。有一种理论认为,因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家庭成员,更不受地理因素的限制,经济自由度也更高。


吉利根(Megan Gilligan)团队研究了美国家庭中的养老问题,发现种族问题也是冲突的一个因素。但很难把文化和阶级因素的影响区分开来。吉利根是爱荷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的老年病学家,她指出,“少数族裔家庭更习惯于家庭成员住在一起;对于利益互换的依赖度更高。”


乌干达坎帕拉(Kampala)的马克雷大学(Makerere University)的人口统计学家万德拉(Stephen Wandera)表示,在乌干达,家庭关系疏远的比率也在增加。几十年来,很多人因战争、艾滋病等原因沦为孤儿。此时,规模庞大的乌干达家庭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孤儿会由亲人代为照顾。


然而,万德拉和同事在最近的研究中发现,50岁以上的乌干达人中有9%独居,这一数字是比较惊人的。原因并不全是家庭关系疏远。万德拉表示,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和核心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庭关系疏远可能会更加普遍。


万德拉说:“人们恪守文化传统的意识仍然很强,要完全消除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希望在20年左右的时间里有所改变。”


人们说西班牙的家庭文化“更具强制性”,相比之下,挪威的家庭代际关系更友好,因为挪威人的“家庭强制性”更低,而且经济压力更小。


家庭关系疏离的成因


离婚会导致家庭关系的丧失,尤其是与父亲的关系,成员间保守秘密的可能性也更低。抛弃身份边缘化的家庭成员也是一个共同素。例如在越南,人们会因为性别和种族原因而对家庭成员产生疏远。


但疏远通常是安静和平淡无奇的。吉利根解释说,疏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大事件。在她采访过的人中,很多人都记不起一个具体的事件,常会表示“我不清楚这是怎么发生的”。


家庭成员的疏远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也反应了长期紧张的家庭关系。


即使某些诱因看起来微不足道,但也反应了长期紧张的家庭关系。想要寻求和解的家庭成员应该认识到,冲突不可能是孤立的事件。多回忆过去的事情或许能有所帮助。


对于那些寻求和解,或者从一开始就防止疏远的人来说,可以从不再负面评价他人开始。吉利根的研究发现,年龄较大的母亲中有10%与子女疏远,造成这种原因的多是价值观的冲突。她说:“如果母亲重视宗教信仰和习俗,子女如若违背,很多母亲会觉得被冒犯了。”


宗教也不是唯一的原因。一位非常重视诚实的母亲因儿子说谎而断绝往来;还有一位非常重视自食其力的母亲不再与她认为依赖男人生活的女儿说话。


事实上,相比起违反社会规范(如犯罪)等,家长更不能原谅的是,孩子颠覆了家长自身的价值观。一般来说,母亲会更加看重这种价值观的传承。


吉利根表示:“有些母亲会对无法释怀的事情喋喋不休,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会让她们失望很久。她们会反复去想,坏情绪很难过去。”


成年的子女普遍认为,情感虐待是产生家庭隔阂的原因。


像日本经典电影《罗生门》或电视剧《婚外情》(The Affair)中一样,两个人对同一段经历有着完全不同的记忆,其所经历的仿佛是截然不同的事情。


英国的成年子女普遍认为,情感虐待使他们产生了家庭隔阂感。这正是家长普遍忽视的一个原因(情感虐待指的是为控制子女,长期实施的羞辱、批评或其他破坏性行为)。相反家长普遍认为,产生家庭隔阂是因为离婚、期望过高等。


吉利根将研究集中在母亲身上,因此她没能和子女有所沟通。因此,我们无从得知(美国的家庭隔阂)是否也有这一趋势。但我们能够确定,家庭成员之间互不联系是常见的现象。她说:“父母和子女之间并没有就不愉快的事情进行沟通,我认为他们根本没有达成共识。”如果一方拒绝或者不愿意倾听,那么这个沟通显然是无效的。


布兰德认为,这种脱节源自两代人对家庭的不同看法。


她说:“战后一代的英国家庭观念僵化。”他们认为,家庭意味着责任和自我牺牲。即使有精神虐待或身体虐待,他们也会默默忍受,有时候甚至没有觉察。


兄弟姐妹之间产生的隔阂,也有价值观不同和期望差距的原因。但重要的因素还是父母的偏爱。


家庭关系疏离的益处


人们很容易发现家庭关系疏远消极的一面,但事实要比较复杂。正如反对离婚的传统观念会使女性深陷虐待和被剥削的婚姻束缚一样;将家庭观念奉为神圣会让人们承受不必要的痛苦。


吉利根说:“实际上,一些临床文献表示,疏远能最有效地解决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如果这段关系中常有冲突,或是令人痛苦……减少联系和来往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断绝有害的关系,普遍认为是正确的选择。“Stand Alone”组织有一项报告指出,断绝联系后有80%的家庭能感受到积极的作用,如自由、独立等。这可能是摆脱虐待的关键所在。


有一点需要指出:家庭成员断绝来往并不是永远的,人们常在产生隔阂与和解之间反复。家庭冲突也不会仅针对其中某一位成员。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公共卫生研究员阮桥庄(Trang Nguyen)说,越南父母对于LGBT中的女性和跨性别男性(女变男)接受度低。“一般来说越南家庭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更亲密,如果能有兄弟姐妹的支持,对于个体来说也会有很大帮助。”


家庭成员疏远的痛苦,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怅然若失感,这种感觉会伴随始终。这也是没经历过的人所不能理解的。


吉利根说:“被家庭疏远,会产生很多心理上的阴影。可能是由耻辱感所产生的。”换句话说,彻底和家庭成员断绝联系,可能是最为痛苦的。因为会被社会和其他人所误解,认为这么做很可耻。


网上一篇针对退休老人的文章,将家庭成员疏远归咎于个人主义、离婚文化、心理疾病以及子女的不成熟。有时候,甚至治疗师也会责备、拒绝或者干脆不相信遭家庭疏远者所讲述的,女性尤其容易受到责备。有些人甚至会减少社交频率,以避免讨论家庭话题。


专家表示,对于已经断绝家庭联系的人,无论这种断绝是否出于自愿,人们最好不要加深他们的疏远感。从学术角度来看,社会的责备加大了统计家庭疏远受害者人数的难度。在社会不接受公开讨论家庭冲突的文化中,统计数字也是不准确的。


美食作家戈德博尔对这种耻辱感并不陌生。她说:“我承认,人们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才会改变看法,有些人可能永远都不会。”


由此看来,与家人断绝关系并不是非“修复”不可。和其他痛苦的经历相似的是,因为与家人断绝关系而产生的耻辱感才是一定要修复的。


谢选骏指出:人问“家庭失和:和家人断绝关系有什么好处”?我看有关的好处《福音书》里面讲的很多,我就不再重复了。当然,那是为了上帝,而不是为了自己。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美国已经陷入两條路线的斗争、临终病人的死磕

《百日新政 川普將優先實施減稅 還有終止疫情補貼、限制糧食券、驅逐無證…》(記者胡玉立綜合報導 2024-12-01): 共和黨全面執政後,白宮與國會計畫推出新政,在川普上任百日內推動減稅、限制社會福利、削減預算赤字等重大施政。 川普與國會共和黨人贏得大選並全面掌權後,正雄心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