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4年6月28日星期五

谢选骏:非洲贫困化与全球化是中囶的扩张机遇



《非洲贫困化与全球化》(西亚北非研究所 安春英 2006-4-1)报道:


内容提要 在当今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非洲的贫困化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使穷人从全球化中受益成为国际社会颇为关注的重大问题。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形成的非洲国家对国际环境的依赖性,使当前不公正的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生产体系、国际贸易环境和国际金融体系成为非洲国家在脱贫道路上步履维艰的主要外部因素。非洲国家要以主动和务实的态度融入全球化。发达国家应采取减免债务、降低技术转让费用等具体措施真诚帮助非洲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将有助于非洲国家反贫困行动取得成效。



关键词 非洲 反贫困国际经济环境 全球化



作者简介 安春英,1966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当今,经济全球化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拓展了经济活动的空间,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世界各国经济并未出现凯歌齐奏的和谐场景,展现给人们的却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失衡世界。如何使穷人从全球化中受益成为国际社会颇为关注的问题。无论是2002年召开的联合国贸发会议还是八国首脑会议,其主要议题之一即是穷国的脱贫问题。2002年8月,世界银行在《2003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再次强调要采取更均衡的全球发展模式。



全球化中的非洲贫困化



(一)非洲的贫困状况



贫困是一个历史、地域的综合概念。它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非洲国家面临的是绝对贫困问题。传统的贫困含义主要指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世界银行在《198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①随着社会的发展,贫困的内涵和界定的标准都发生了相应变化。《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世界银行认为:贫困不仅指物质的匮乏,还包括低水平的教育和健康。②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0年人类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人类发展指数(英文缩写为“HDI”)③,并成为国际社会衡量各国或地区人类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程度的统一尺度。《世界发展报告(2000/2001)》以新的视角诠释贫困:贫困是指福利的被剥夺状态,贫困不仅仅意味着低收入、低消费,缺衣少药,没有住房,生病时得不到治疗,不识字而又得不到教育,还包括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没有发言权和缺乏影响力。④在这里,贫困不仅仅是一种悲惨的生存状态,且是个多层面的问题,由相互关联的经济、政治、人类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匮乏构成。



目前,非洲是世界上最贫困地区,也是贫困人口仍在不断增加的惟一地区。主要表现为:1.收入贫因。以日均生活费低于1美元的国际贫困线来衡量,1999年,在撒哈拉以南非洲6.42亿人口中,约有3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⑤;2000年,非洲人均收入只有671美元,埃塞俄比亚和布隆迪人均收入只有100美元和110美元。2.人类发展贫困。2000年,全非洲人均寿命只有53岁,有40%的人口得不到卫生设施服务。⑥3.知识发展贫困。2000年,尼日尔和布基纳法索成人识字率分别为16%和24%,居世界末位;全非洲小学总入学率为79.6%;中学入学率只有33%。⑦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每千人仅拥有31.6部电话和9.2台计算机。⑧这些指标,充分反映了非洲大陆的贫困化现状。



(二)国际社会对穷国脱贫的新认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世界日益联结为有机的整体。当代发达国家的繁荣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贡献,它们需要从发展中国家寻找充足的市场、能源、原料和劳动力。如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长期停滞落后,则发达国家的发展也难以为继,全世界的共同发展也就成了空话。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发达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非洲的贫困不符合世界各国的利益。



九一一事件使发达国家认识到贫困为恐怖主义提供滋生的土壤。美国总统布什也不得不承认:持续的贫困可引发人们对生活的绝望。在饥饿与贫穷中不会有持久的和平,发达国家在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时,更要关注贫穷地区的发展问题。援助不是一项慈善活动,“除了作为一个道义方面的问题外,人们认识到贫穷削减工作是保证和平和安全所必需的。”⑨



(三)脱贫模式的变化



从20世纪80年代上半叶开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最不发达国家设立了“结构性调整贷款”。国际组织要求这些国家在取得国际贷款的同时,必须承诺减少政府开支、特别是在社会服务方面的开支,降低工资,开放国内市场。的确,在国际组织援助下实行的以经济结构调整为核心的脱贫战略,转变了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为非洲经济引入了有效、合理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增强了经济活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构调整方案的弊病也逐渐显现出来,那就是:结构调整方案过分强调市场的作用,对于调整造成的社会发展问题关注不够,也没有明显解决贫困阶层的脱贫问题。因为经济高增长并不能自动地减少贫困,这取决于经济增长是否具有高质量,非洲国家只有从经济增长中全面受益,才能根除贫困。



2002年6月,联合国贸发会议发表了《2002年最不发达国家》的报告,提出了以增加穷国的决策自主权、将脱贫战略的核心由结构调整转变为持续发展以及改善国际环境等作为全球49个最不发达国家的脱贫新模式。其目标是通过宏观经济的增长、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及融入全球经济等措施,使最不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活水平翻番,从而有望在2015年前将全球贫困人口减半。这种新模式力求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避免无发展的增长,有利于推动社会整体进步与全面发展。



  非洲脱贫的国际环境



  (一)经济合作以不对称依存关系为基础



  当全球商品、资金、技术和劳务随着经济自由化而迅速自由流动时,西方国家乘机进行跨国贸易扩张,利用不公正的国际经济贸易体制,不断向非洲国家施压,要求它们开放更多的市场,以便进一步利用非洲的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牟取更大的暴利。西方国家不断迫使非洲国家推行投资贸易自由化和产业私有化,通过收购股份与资本渗透的方式,进一步削弱非洲国家的经济。特别是在电信、电力、航空、矿产(包括石油)、金融、保险等重要经济行业。例如,铜矿之国赞比亚曾欲将其支柱产业铜矿业收归国有,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立即以终止贷款和援助相要挟,迫使赞政府将铜矿业列入私有化计划,1998年盎格鲁美利坚公司以7200万美元的低价购得。赞比亚90%的企业已实行私有化,但赞比亚人民并没有从中得到实惠,受益的只是外国投资商人。跨国公司正是以这种手段控制非洲的资源和经济命脉,从而导致非洲国家在全球化的冲击下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削弱。



(二)国际生产体系以不合理国际分工为基础



西方国家留给非洲各国的“殖民遗产”之一是低序次的产业结构。非洲国家的独立使这些国家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由原来的依附关系转为依赖关系。尽管非洲国家采取措施,力图培养多极增长点,建立多样化产业结构,但至今仍难以消除这一弊端。从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来看,2001年,几内亚比绍、中非共和国和埃塞俄比亚这一比率分别高达64.3%、54.7%和52.5%。⑩非洲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完全反映了各国资源禀赋及国内生产结构。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喀麦隆和几内亚的农矿原料、燃料等资源出口分别占出口总额的100%、97%、69%和66%。⑾一些落后的产业部门无法满足国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造成该国工业制成品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布隆迪、马达加斯加、阿尔及利亚等20多个非洲国家制成品占进口总额的一半以上,肯尼亚(东非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工业制成品进口额也在60%以上。表明这些国家的工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国际竞争力较弱。



经过非洲国家的不懈努力,各国产业结构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垂直型国际分工已由原来的单一型传统分工开始转变为多层次的国际分工体系,但发达国家始终在这一体系中处于最高层。



(三)国际贸易体系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靠对国际市场的垄断,压低农矿初级产品价格,提高工业制成品价格,导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若贸易条件以1995年为100%来衡量,1975~1984年,非洲贸易条件上升了1.1%,1985~1989年。下降了6.8%,1990~2000年,进一步恶化0.4%。⑿2001年,受国际市场初级商品价格的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率下滑0.3个百分点。⒀发展中国家遭受日益扩大的不平等交换的打击,难以积累必要资金发展民族工业。



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市场,设立了重重贸易壁垒。目前,欧盟对农业初级产品征收5%的关税,已加工的农业原料税率为10%。⒁农业是非洲很多国家最具出口活力的部门,因此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补贴使非洲最易受到伤害。据世界银行发表的《2002年全球经济展望及发展中国家》统计,2001年发达国家用于农产品的补贴高达3500亿美元,农业补贴费用高达日均10亿美元。⒂2002年5月,布什签署了《新农业法》,决定在今后10年内将向美国农业提供高达1900亿美元的财政拨款,在2003~2008年将农产品财政拨款增加67%。⒃非关税壁垒盛行是当前发达国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特点。发达国家的非关税壁垒名目繁多,既有反倾销等直接措施,又有间接措施,如卫生和安全标准等,拒绝非洲产品进入它们的市场。这些贸易壁垒每年给非洲国家造成200亿美元的损失,非洲的商品出口占世界总出口的比例逐年下降,1980年为5.9%,1990年3%,2000年2.1%。⒄世界银行经济政策与预测部主任尤里坦言:“要增加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发达国家必须愿意把农产品和纺织品问题摆到谈判桌上,因为这些产品都是贫困国家生产的新产品。只有在讨论发达国家关心的问题的同时降低农业壁垒,推进纺织品的谈判时间表,在减少反倾销问题上达成一致,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发展回合’。”⒅



(四)国际金融体系以垄断为基础



非洲大多数国家财政拮据,资金严重短缺,无法为自己的经济发展积累必要的资金。它们要发展经济,仅从有限的出口中得到收入是远远不够的,吸引外援和减债成为非洲国家面临的迫切问题。在外援流人量方面,1999年非洲国家共得到149亿美元的外国发展援助,扣除通货膨胀因素,比1990年下降了37%;人均净援助额从1990年的42美元降到1999的19美元。⒆在外债负担方面,非洲国家的外债负担在发展中国家最为沉重,1999年,在外债对货物和劳务出口额的比率方面。全非为155%,撒哈拉以南非洲为186%,其中苏丹及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分别为2545%和1152%。⒇2000年,布隆迪外债占出口总额的比率最高,为1118%。(21)2001年非洲外债对货物和劳务出口额比率为176.6%,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136.6%的平均水平。此外,在外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方面,2001年,非洲有18个国家超过100%,其中几内亚比绍高达435.4%,毛里塔尼亚、刚果(金)和塞拉利昂也突破200%大关。(22在如此严峻的财经形势下,国际社会增加外援和减免非洲债务刻不容缓。



近年来部分发达国家已意识到世界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因此它们开始逐步调整对外金融政策。加1年12月,世界银行发表了《全球化、增长与贫困:建立包容性的世界经济》的研究报告,提出了防范全球化风险、帮助发展中国家从全球化受益的七点计划,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组织着手增加对非援助和减免债务。(23)即便如此,发达国家及其金融集团几乎完全掌握国际金融机构,在相当大程度上左右着国际金融界的重大行动。发展中国家为获取发展经济急需的援助与减债,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及其金融集团提出的各种苛刻条件。



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一)加强南南合作,努力营造有利于非洲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使穷国真正从全球化中受益。要想改变非洲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困境,单靠非洲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在加快非洲政治经济一体化基础上,必须大力开展南南合作和积极推进南北对话。



对于发展中国家长期强烈要求变革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呼声,发达国家已逐渐认识到有必要调整旧的经济秩序。南北双方在承认相互依存的历史前提和必须改革现行国际经济秩序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共识,并有了具体行动。2002年2月,世贸组织通过了最不发达国家发展规划,旨在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加快发展对外贸易。同年3月,在墨西哥蒙特雷召开发展筹资大会,呼吁国际社会对发展筹资问题给予关注,寻求创造更好的发展机遇。



(二)发展多边外交,加强非洲的团结;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加快非洲内部的经济整合,减少贫困人口。面对汹涌澎湃的经济全球化浪潮,非洲国家国力弱小,难以单个应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因此,非洲需要加强非洲国家间的凝聚力,使非洲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共同的声音。在政治层面,国际社会应充分理解发展中国家在资金、贸易、债务等方面的困难,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发达国家尤应开放市场,取消贸易壁垒;尊重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的发展战略和自身努力,向非洲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由于非洲国家的团结斗争,发达国家已开始调整对非政策。国际社会对非洲重视程度的加强,为非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目前国际社会已意识到,一个和平、稳定和发展的非洲,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让穷人能活下去”,是非洲向国际社会发出的呼声。在经济层面,国际社会应以10个区域化经济合作为基础,推动全非洲的经济整合工作。



《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英文缩写为“NEPAD”)的启动,使非洲在团结合作、复兴非洲的道路上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并提出了实现贫困人口减半和其他发展目标。2001年7月非盟的成立,标志着非洲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从政治领域走向各个领域,尤其是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上议事日程,作为主要目标之一,被明确写进《非盟宪章》。随着地区一体化的发展,将促进非洲国家间的有效合作,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摆脱目前贫困化的处境。



(三)构建政策支持体系,推动非洲国家宏观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进步。在联合国贸发会议提出穷国脱贫新模式的同时,非洲国家制定了各自的《减轻贫困策略报告》(英文缩写为“PRSP”),增加政府办事透明度,发展文化教育,加强职业培训,努力消除贫困,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和国内环境。



与此同时,非洲国家应正视农矿初级产品毕竟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现实。为保证各国初级产品(尤其是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传统地位,需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提高环保、卫生和质量等技术标准,以应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凭借政策手段,加大国内企业农矿产品的科研开发和科技投入,提高农矿产品的加工能力;优化本国产业结构,建立有竞争力的企业;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出口型产业,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持续的经济增长,实现尽快减贫的目标。毛里求斯的经济发展经验值得其他非洲国家借鉴。



(四)呼吁发达国家降低技术转让费,加强可持续发展中的科技台作,为穷国反贫困行动提供技术条件。大多数非洲国家经济落后,缺乏科研和技术开发资金。它们只能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据统计,少数发达国家拥有全球97%的专利权,它们有义务采取新的政策和机制,解决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之间的矛盾,促进国际间技术转让。发达国家还可以与发展中国家建立互利互惠的科研协作机制,使发展中国家可以参与发达国家科研开发过程,共享科研成果。1999年2月,非洲知识产权组织在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修订了《班吉协定》,该协定已于2002年2月正式生效。该协定有助于保护成员国人民的经济利益,完善投资环境,促进创新,保护发明专利,吸引更多外资和技术转让,提高非洲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远离贫困。2002年7月,首届“非加太——欧盟论坛”会议的主题就是科技及其创新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南非科技和文化部长本·纳古贝恩强调,制约发展中国家采用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瓶颈是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政策,高昂的技术转让费位发展中国家几乎不可能采用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西方国家应调整技术转让政策,使科学技术真正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他提议,发达国家应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区域科技共享系统,该系统应着重研究发展中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发展中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① 世界银行:《198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1年版,第113页。


② 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26页。


③ 即由平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按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个指标构成。


④ 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⑤ The World Bank, 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2002,Washington D.C.,p.30.


⑥The African Development Bank,Gender,Poverty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2002/2003.


⑦ 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002年(世界银行电子版)。


⑧ 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devdata.worldbank.org).


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季刊:《金融与发展》,2002年3月号,第5页。


⑩ 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devdata.worldbank.org)。


⑾ The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2,Washington D.C.,PP.220-221.


⑿ The World Bank,African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2,April 2002,Washington D.C.,P.88.


⒀ The World Bank,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2002,Washington D.C.,p.24.


⒁ African Research Bulletin:Economic,Financial and Technical Series,April16th-May15th 2002,p.15172.


⒂ http:www.worldbank.org/prospects/gep2002.


⒃ 参见新华网2002年9月4日。


⒄ 世贸组织网站(http://www.wto.org)。


⒅ http://wvwworldbank.org/prospects/gep2002/index.htm


⒆ Ihe wdd Bank,African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2,Washington D.C.,p.299.


⒇ bId.,p.178.


(21) bId.


(22) Africfan Research Bulletin:Economic,Financial and Technical Series,March 16th


-April15 th2002,p.15136



(23) African Business,Oct.2002,pp.44-45.  


谢选骏指出:人说“非洲贫困化与全球化”——我看“非洲贫困化与全球化是中囶的扩张机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那不勒斯就是烂

《小型雕像坠落 砸中女游客头部重伤亡》(2024年09月20日  意大利社会)報道: 意大利那不勒斯日前发生一起悲剧。一尊小型雕像从建筑物阳台坠落,直接砸中一名年轻女游客的头部,导致她重伤不治。 综合外国媒体报导,30岁的死者雅科尼斯和29岁的男友卢梭近日前往那不勒斯旅游,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