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爆红BBC,重磅纪录片全新解读中国文化》(史蒂夫智库 2020年04月21日)报道:
“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在世界上比肩但丁和莎士比亚,“在东方他是不朽的,在西方,却很少人听说过他的名字”……
这些描述让你想起谁?——它们来自BBC最新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诗人》,出自哈佛大学汉学家宇文所安(本名Stephen Owen)等大咖之口。BBC四套最近播出这部单集58分钟的纪录片。片中称,中国的诗歌传统早于荷马史诗,唐玄宗治下的中国处于文化最辉煌的时代、诗歌最伟大的时代,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文明像中国那样优雅、有文化。此片还指出:西方没有类似杜甫这样的人物,通过文字把整个文明的道德情操都表现出来了。
有趣的是,本片还特别邀请“甘道夫”、“万磁王”扮演者伊恩·麦克莱恩爵士来扮演杜甫,用的是朗诵杜甫诗歌英译版本的方式。片尾清楚注明“杜甫:伊恩·麦克莱恩”。麦老爷子用深沉、浑厚的英音,穿越文化与历史的界限,和公元8世纪的杜诗圣来了一次“神交”。《每日电讯报》评论说:“麦克莱恩爵士以一种平静、娓娓道来的风格朗诵杜甫的诗,让我们感受到它们的美。”
新冠疫情肆虐欧美,对于宅家抗疫的英国民众来说,这样的纪录片无疑也是一种温暖。本片的主持人、脚本撰写人是曼彻斯特大学公共历史教授迈克尔·伍德,曾制作超过120部历史纪录片。“国际范Plus”发现,这不是他第一次涉足中国历史题材的纪录片。2016年制作的《中国故事》让他得到来自中英两国的盛赞,新华社当时称此片“超越了种族和信仰的界限”。
在《杜甫:中国最伟大诗人》里,伍德不但回溯了“诗圣”动荡不安的一生,更追随他当年的脚步,重走他走过的路——西安(长安)、成都、长沙……就像伍德在本片开头说的那样:“在当代,往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离我们远去。但寻旅者仍然可以在中国当代找到古中国文化的价值。”伍德以一个英国人的角度,带着他的疑问,试图在日新月异的中国寻找“杜甫”,在已经成为热门景点的杜甫遗迹、在壮阔的扬子江上、在和中外学者对话中、也在和中国老百姓的交流中……他真的能够找到“杜甫”吗?他心中的“杜甫”,能够得到中国人的认可吗?
1、最合适的人来掌舵——“尽管自称拥有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诗歌传统,中国的文学历史却常常被忽视。”从《卫报》对这部纪录片的推介可以看出一般英国观众对于杜甫的陌生。《每日电讯报》的记者在介绍本片时也开宗明义:确实没有听说过杜甫。也许正因为如此,才能反映这部纪录片的价值;而也许在英国,要数伍德最适合拍摄这个题材。伍德不但曾经拍出众口称赞的历史纪录片《中国故事》,早期的《英格兰故事》让他成为家喻户晓的纪录片主持人、历史纪录片的信心保证。
当然,他可不是一般的主持人。他的本业是公共历史学家,任教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伍德和中国的缘分更不仅仅是制作纪录片这么简单,他还是中英了解协会(The Society for Angelo-Chinese Understanding)的主席。因此,由他作为讲述者,把活跃在公元8世纪的中国诗人介绍给可能从未听说过他名字的英国观众,再合适不过了。
其实,BBC对于杜甫的兴趣可以追溯到2012年。当时,BBC驻京记者特别用《李白与杜甫:中国的“酗酒”巨星诗人》为题进行了报道,其中介绍说,他认识的中国人一般对现代诗不太感冒,但都能背诵李杜的诗。他还注意到了杜甫对社会不公的抨击。“国际范Plus”发现,为了让英国人更了解杜甫的地位,伍德在新片中多处引用西方伟大诗人但丁、莎士比亚、荷马等人的名句,与杜甫诗中的类似意象进行对比。他还找来很多“好帮手”,包括哈佛大学汉学家宇文所安、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曾祥波、牛津大学刘陶陶博士,来提供专业的解读。
正是宇文所安把杜甫和但丁、莎士比亚相提并论:“这些诗人创造了诗歌应如何被评鉴的真正价值。”尽管李白和杜甫在中国似乎是并驾齐驱的,但伍德和宇文所安似乎非常笃定地把杜甫奉为中国最伟大的诗人,没有告诉我们更多的原因。不过,你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中国诗歌的赞叹:中国的诗歌传统早于荷马史诗;诗人总是最诚实传达人民感受的一群人……
2、重走杜甫漂泊人生路——这部纪录片最大的特色是,没有采用常规叙述或者大篇幅的历史情景再现,而是让伍德一边重走杜甫当年辗转大半个中国的足迹,一边讲述他的人生轨迹。
长安一梦——纪录片正片一开始,伍德来到西安,大唐都城长安。伍德介绍了长安这个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城市,有着超过100万人口”。他还介绍了大唐,“是一个世界性帝国,有着多元的文化和历史”;介绍了唐玄宗,谈到他治下的中国处于“文化最辉煌的时代,也是诗歌最伟大的时代”;当时,“世界上没有任何文明像中国那样优雅、有文化”。这是杜甫诗歌诞生的舞台。
要让西方人欣赏“诗圣”,他还必须解释一番:杜甫生于“《贝奥武夫》诞生的年代”,从小怀抱儒家理想。(《贝奥武夫》被认为是英语文学史的开端,相当于中国的《诗经》,但晚了大约1300多年。)杜甫人生的最重要目标是,在品德高尚的统治者治下,社会和谐、稳定,人人谨守其职。带着这样的理想,杜甫进京参与科举,却不幸落第。遭遇人生重要打击,他开始了一段自我放逐的日子,“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这个时期,他结交到人生最重要的朋友——李白。
伍德惊诧于一个事实:中国最伟大的两位诗人,居然处于同一个时代,并且彼此认识。两人友谊很深,诗的风格却截然不同。杜甫因诗歌才能获得唐玄宗赏识,入朝为官,但他的政治理想很快幻灭:他无法参与重要政事,也就无法实现其抱负。“他离王座越近,就越能看清楚权力的本质。”
安史之乱爆发,官方估计有3000万人死于战乱、饥荒和流离失所。伍德提醒观众:这相当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丧生的人口。此时的杜甫不得不举家逃亡,他开始体会到老百姓的处境,为他们发声。
成都躬耕——杜甫为逃避战乱,辗转来到成都。好友在城郊给了他一块地,他给全家打造了一间草房。在伍德看来,自此,“这里成了中国最著名的文学朝圣地”。在这里,杜甫成了一位农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继续创作,众多现实主义名篇诞生于此。然而,战乱还是波及到了成都,杜甫一家再次走上逃亡之路,他们选择了乘船经长江顺流而下。伍德注意到,杜甫此时写下无比怀念长安的诗句,“但他再也回不了长安了”。杜甫还在诗中表明自己再也无心仕途,从此一边带着家人四处飘荡,一边大量创作。
长沙丰产——坐着船顺流而下,杜甫一家来到长沙。“长沙对杜甫来说是一个庇护所,就像二战时的卡萨布兰卡。”在这里,他遇到了一群同样来此避难的北方士人。伍德注意到,此时的杜甫得到了暂时的安定,尽管生活依然困苦,但他迎来了自己“创造力最惊人”的时期,同时,在志趣上“越来越靠近李白对自然的痴迷”。不过,因为长沙城内的一场动乱,杜甫再次被迫逃难,但这个时候他的健康状况已经非常糟糕。最终,他病逝于从潭州开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时年59岁。
后世封圣——伍德观察到,杜甫在他的时代并未声名鹊起,但在身后备受推崇。“宋代评论家赞叹:自诗歌诞生以来,无人能及。”在片尾,伍德从东西方文化比较角度,总结了杜甫的地位:“在东方,人们往往只把他看作一位诗人;但从西方文化的角度,我们没有类似杜甫这样的人物,通过文字把整个文明的道德情操都表现出来了。”
3、跨越文明,穿越时空——这部纪录片的特别之处,还在于请来麦克莱恩爵士用英语吟诵多首杜甫诗作。麦克莱恩爵士常年演出舞台剧,其中包括无数场莎士比亚戏剧。他台词功力一流,尤其擅长大段独白。因此,借助他的声音,西方观众也更容易理解万里之外的唐诗,中国的观众也会带着一种既熟悉又疏离的感觉,从一个崭新角度欣赏我们的文化瑰宝。
比如他朗诵的《壮游》,感觉就像老年杜甫回首前尘,往事历历在目,少年心气涌上心头——“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In the spring, I sang on the terraces where the poets competed. Summer, I hunted among the green hills. In the winter, I whistled for the falcons in the purple oak forests and chased wild beasts in cloud and snow ridge.”
比如他朗诵的《梦李白·其一》,如同一封写给老友的书信,倾诉心肠——“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水深波浪宽,无使蛟龙得。”“Separation in the end, you get over. Separation in life is a continuing grief. No words from you, my old friend. But you’ve been in my dreams as if you know how much I miss you. I feel as if you are no longer mortal, the distance between us is so great… The waters are deep. The waves are wide. Don’t let the river gods take you.”
还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麦克莱恩爵士脸色冷峻,传递出对凄凉现实的愤怒:“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Behind the red lacquered gates, wine is left to sour, meat to rot. Outside the gates lie the bones of the frozen and the starved.”
您如果想欣赏麦克莱恩爵士演绎杜诗的视频剪辑,以及本片的完整视频,请到“国际范Plus”主页面,通过对话窗口发送“杜甫”。尽管但丁说过“诗的光芒会在翻译中消失”,但此片所用的译本显然花了很大功夫去理解原意,并通过麦克莱恩的语调与神情,进行重新演绎,让西方人能够跨越时空,克服语言与文化的障碍,去理解杜甫。
《每日电讯报》评论道:“麦克莱恩爵士以一种平静、娓娓道来的风格朗诵杜甫的诗,让我们感受到它们的美。”杜甫的诗不但跨越语言和文明,还跨越时代。本片通过镜头告诉人们:唐诗对于中国人来说,有如呼吸般自然。在伍德的镜头下,有一位在成都杜甫草堂外朗诵杜诗的8岁小女孩;有每个月都要来草堂一次的老先生——他说,杜甫的很多诗“表达了老百姓尤其是穷苦人的心声”;有尝试为杜诗谱曲,并结伴演唱的大学生;有聚在一起研究、朗诵杜诗的团体;有在清明节为杜甫扫墓的孩子们……
一部拍给西方观众的英语纪录片,讲述1300多年前的一位中国诗人,还记录了在当下的中国,诗歌的传统是如何延续并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非常时期,希望这样的文化交流不但能带给我们新的视角、唤起对自我的重新检视,还能温暖更多的心灵,传递更多的善意。
谢选骏指出:BBC等有眼不识泰山,只懂唐诗,就称赞杜甫已经超越了但丁和莎士比亚等欧洲蛮子——但丁是意大利之父,莎士比亚是英国的爹。BBC等不懂唐朝不过是第二期中国文明的产物,第二期中国文明之前还有第一期中国文明——那里的屈原比较杜甫不知又伟大了多少?但不论怎么说,BBC把个酸儒杜甫捧上了天,也说明中国诗歌已经开始征服欧洲了。中国诗歌征服欧洲,这只是第一步——而“中国文明整合全球”,那才是未来历史的重点所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