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石家庄(河北省地级市、省会)》报道:
石家庄,简称“石”,旧称石门,是河北省省会,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京津冀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截至2020年,全市下辖8个区、11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14464平方千米(含辛集市),建成区面积338.16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石家庄市常住人口为11235086人。
石家庄地处中国华北地区、河北省中南部、环渤海湾经济区,是河北省的政治、经济、科技、金融、文化和信息中心,中部战区陆军机关驻地,是国务院批准实行沿海开放政策和金融对外开放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北方重要的大商埠、全国性商贸会展中心城市之一、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永久举办地、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组成部分。
石家庄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建市,时名“石门市”,1947年更名为石家庄市。1968年河北省会迁至石家庄市。京广、石太、石德、朔黄四条铁路干线交汇于此,是中国铁路运输的主要枢纽之一,被誉为“南北通衢,燕晋咽喉”。石家庄是国家首批科技创新示范城市、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国家卫星导航产业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石家庄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0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座。西柏坡是国家5A级景区,被称为“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2019年,当选“中国十大夜经济影响力城市”。2021年3月,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
历史沿革
夏禹时期,为冀州地。
春秋时期,域内先后建有鲜虞国(都城在今正定新城铺一带)、鼓国(都城在今晋州城西)、肥国(都城在今藁城区城西南城子村一带)。
战国时期,鲜虞人建立中山国(都城在今平山县城北下三汲一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属巨鹿郡(郡治今巨鹿县)。
西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始置恒山郡(郡治今元氏县西北)。
汉文帝初,因文帝名恒,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6年),改秦时东垣县(县治今石家庄市东古城)为真定县,并于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置真定国(都城在今东古城)。
三国时期,为魏地,分别属常山郡、安平郡、赵国、巨鹿郡、中山国。
西晋统一后,分别属冀州常山郡(西晋郡治由今元氏县西北移至东古城,东晋郡治由东古城移至今正定镇)、中山国、巨鹿郡、赵国、博陵国。
隋代,分别属恒山郡(后改恒州,郡治真定,今正定镇)、赵郡(郡治平棘,今赵州镇)、信都郡(郡治今冀州市)、高阳郡(郡治今定州市)。
五代时期,属河北成德军节度使,域内有镇州(州治今正定镇)、赵州(州治今赵州镇)、定州(州治今定州市)、祁州(州治今无极镇)。
宋代,属河北西路(路治今正定镇)。
元代,属中书省真定路(路治今正定镇)、保定路(路治今保定市)、广平路(路治今永年县)等。
明代,属京师正定府(府治今正定镇)、保定府(府治今清苑县)。
清代,属直隶省真定府(府治今正定镇,清雍正元年改正定府)、保定府(府治今清苑县)、赵州(州治今赵州镇)、定州(州治初属祁州,雍正十二年改今定州市)。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仍沿清制。
民国3年(1913年),裁府设道。
民国14年(1925年)6月24日,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命令直隶省建立“石门市”,实行市自治制;8月29日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又以1273号指令批准将石(家)庄、休门合并,取首尾各一字,更名为石门市,组建石门市政公所,筹建市制。
民国17年(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取消所有市政公所,废除原来的“市自制”。至此,建市工作遂告搁浅。
民国27年(1938年)1月15日,侵占石门后的日本军组建伪石门市政公署筹备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民国28年(1939年)10月7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行政委员会以秘字第1027号指令,正式批准设立石门市。
民国36年(1947年)11月12日,石门市解放,12月26日石门市更名为石家庄市。
地理环境位置
石家庄地处河北省中南部,东与衡水市接壤,南与邢台市毗连,西与山西省为邻,北与保定市交界,位于首都北京西南方向,距离北京市主城区283千米。南北最长处148.02千米,东西最宽处175.38千米。位于北纬37°27′~38°47′(误差±1′),东经113°30′~115°20′(误差±1′)之间,截至到2017年,石家庄市实际总面积13504平方千米(不包括河北省直管辛集市面积960平方千米),其中,8个建置区面积2220平方千米。
地貌
石家庄市域跨太行山地和华北平原两大地貌单元。西部地处太行山中段,面积约占石家庄市总面积的50%。东部为滹沱河冲积平原,辖区内大地构造,属山西地台和渤海凹陷之间的接壤地带,地势东南低西北高,差距大,地貌复杂。西部太行山地,海拔在1000米左右,地势高耸,京广铁路以东为华北平原的一部分。东部平原,按其成因属太行山山前冲洪积平原,海拔一般在30-100米,其中辛集市北庞村海拔28米,是辖区内的最低点。
气候
石家庄地处中低纬度亚欧大陆东缘,临近太平洋所属渤海海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太阳辐射的季节性变化显著,地面的高低气压活动频繁,四季分明,寒暑分明,雨量集中于夏秋季节。干湿期明显,夏冬季长,春秋季短。春季长约55天,夏季长约105天,秋季长约60天,冬季长约145天。空气年平均湿度65%。春季降水量偏少,常有4级偏北风或偏南风,3、4月份气温回升快;夏季,受海洋温湿气流影响,6、7、8、9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63%-70%,天气比较潮湿,7月和8月份三伏天期间空气湿度高达100%;秋季,受蒙古高压影响,晴朗少雨,温度适中,气候宜人,空气湿度平均为78%。深秋多东北风,有寒潮天气发生;冬季,受西伯利亚冷高压的影响,盛行西北风,气候较冷,天气晴朗少云,常出现降雪。
石家庄年总降水量为401.1-752.0毫米。其中西部山区雨量为628.4-752.0毫米;其它地区为401.1-595.9毫米。冬季常降鹅毛大雪,总雪量为19.2-26.8毫米。大雪虽给交通带来一些不便,但对小麦越冬起到保护作用,为春季返青提供了有利的水分条件。春季降水偏少,总雨量为11.0-41.7毫米。夏季雨量大,十分集中,降雨量为500多毫米以上。年总日照时数为1916.4-2571.2小时,其中春夏日照充足,秋冬日照偏少。
水文
石家庄市辖区内河流分属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和子牙河水系。主要行洪河道6条,其中北部的沙河、磁河木刀沟属大清河系,中南部的滹沱河、洨河、金河、槐河、羜河属子牙河系。总流域面积3.35万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水资源:截至2013年,石家庄地表水资源量为7.8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7.18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的重复计算量,全市水资源总量为21.51亿立方米,比2011年增加1.91亿立方米,比多年均值21.16亿立方米增加0.35亿立方米。供水量全市供水量31.8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量5.95亿立方米,占18.7%;地下水供水量25.94亿立方米,占81.3%。
矿产资源:石家庄的矿产资源在河北省占用重要地位,居中国首位的有碎云母;居河北省首位的有8种:矽线石、电石灰岩、长石、砖瓦用页岩、饰面用角闪岩、铝土矿、玻璃用砂岩、水泥用灰岩。石家庄的优势矿种有20余种:金、铁、煤、水泥灰岩、电石灰岩、制碱灰岩、冶金用白云岩、玻璃用石英砂岩、耐火黏土、白云母、石英、长石、蛭石、滑石、矽线石、石棉、石油、天然气、建材及饰面石材等。
截至2013年,石家庄发现矿种有59种(包含亚种为61种),矿产地423处,其中大型矿产地28处,中型矿产地62处,小型189处。已经开发利用矿产资源28种,主要有煤、铁、金、云母、建筑石料用灰岩、建筑用砂等。金属矿产可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放射性、稀有稀土金属等几大类。
石家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井陉县,其次是赞皇、元氏两县。煤种有肥煤、焦煤、无烟煤、气煤等。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辛集市、晋州市凹陷中。已探明油田或构造有:河庄油田、河庄西油田、台家庄油气田、南小陈油田、晋40断块、赵兰庄构造。
截至2013年,石家庄煤炭保有储量为9107.8万吨,主要分布在元氏县和井陉矿区。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辛集市、晋州市,油气田地质储量5.1亿吨,含油面积3.04万平方米,天然气储量19.2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截至2013年,石家庄已查明的植物资源2500余种,其中药用植物资源230余种。拥有耕地59万公顷,林地面积506万亩,其中生态防护林237万亩,果品经济林249万亩,速生丰产用材林2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1.8%。
土地资源:石家庄土地资源类型多样,适宜性广,光、热、水土条件适宜,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高,但地域差异明显,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石家庄土地资源类型按土地利用现状划分,根据中国统一规定,结合全市实际情况,采用二级分类系统。共分8个一级地类,36个二级地类。石家庄东、西部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明显差异,按地貌类型和土地利用主导方向,分为西部山区林木地,中部山麓、平原建设用地区和东部平原农业地区三个地区分区。石家庄市土壤类型主要有山地草甸土、棕壤、褐土、潮土、盐土、风沙土、新积土、粗骨土、石质土、沼泽土、水稻土等11个土类,22个亚类,81个土属,270个土种。
人口信息
截至2020年末,石家庄市常住人口为11235086人。全市常住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163788人相比,增加1071298人,增长10.54%,年平均增长率为1.01%。
石家庄市是一个少数民族散居城市。截至2018年底,全市有少数民族成份50个(无门巴族、塔吉克族、保安族、塔塔尔族、德昂族),占全市总人口1.09%。其中,回族人口居多,占少数民族人口52.79%。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土家族、壮族、苗族、朝鲜族。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特征,少数民族超万人县(市、区)有6个,分别是无极县、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长安区、藁城区。全市有3个民族乡,即无极县高头回族乡、藁城区九门回族乡、新乐市彭家庄回族乡,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24.31%。17个民族村共有少数民族,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32.55%,分别分布在无极县(6个)、藁城区(3个)、新乐市(3个)、正定县(5个)4个县(市、区)。
正定古城墙位于正定县,始建于北周,初为石筑。唐宝应元年因滹沱河溢水灌城,城日以圮,进行拓建。明正统十四年扩建为周长二十四里,高三丈二只,上宽二丈的土城。隆庆五年真定知县顾授始将土城改为砖城,于万历四年竣工。四城门东曰迎旭,南曰长乐,西曰镇远,北曰永安,并均附有月城和瓮城。后世重修或改建也均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在预防水患和军事防卫上起了重要作用。
隆兴寺位于正定县中山东路北侧,是国内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而又保存完整的佛教寺院之一。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586年),原名“龙藏寺”。
柏林禅寺坐落在河北省赵县县城东南角,最早建于汉献帝建安年间,古称观音院,南宋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禅院,自元代起即称柏林禅寺。晚唐时,禅宗巨匠从谂禅师在此驻锡四十年,大行法化,形成影响深远的“赵州门风”,柏林禅寺因此成为中国禅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明清两朝,中央朝廷管理赵州地区佛教事务的机构——僧正司设在柏林寺。
赵州桥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城南二千米,建于隋开皇至大业初年(公元595—605年),由杰出匠师李春设计建造,是世界现存最年代最久、保存最好、科学水平极高、艺术形象极美的古石拱桥,在世界建筑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自古即为“天下雄胜”,“现代钢筋混凝土拱桥的祖先”。
嶂石岩位于河北省石家庄西南100千米的赞皇县境内,面积120平方千米,海拔1700多米,地貌称嶂石岩地貌。世界最大的天然回音壁,坐落在景区中部。东邻京广铁路和京深高速公路,北连石太电气化铁路和石太高速公路。
苍岩山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东南,距石家庄市70千米,海拔1000余米,是中国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西游记》《卧虎藏龙》《木乃伊3》《鸡毛信》《大国医》《花木兰》许多影视镜头都在这里拍摄。
驼梁位于平山县西北部,东距石家庄市138千米,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革命老区平山县西北部。
平山温泉位于平山县温塘镇,距石家庄市60千米。是中国重点温泉之一,水温高达60-90度,面积约100余亩。含有硫磺等30多种化学物质,性质属高热弱碱性氯化物硫酸盐氡泉,医疗价值极高,对心脏病、风湿病、皮肤病有独特疗效。
秦皇古道距石家庄30千米,井陉县城东5千米,是山西、陕西通京的交通要冲,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古驿道长约百里,贯穿太行山、建在山岭沟谷之中。秦将王翦伐赵之战;汉将韩信以少胜多的背水一战;唐将郭子仪、李光弼歼灭叛将史思明、平定安史之乱等战例都发生在这里。
谢选骏指出:石家庄到处都是政府机关和附属单位,除此之外它完全没有特点,但它的双排林荫道确实特别宽敞,像是一种特殊的“官道”。据说石家庄是日本人发现并设计与建设的,用来作为统治华北的大本营,因为它的地理位置特别居中,具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线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