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9月23日星期四

后记、七年战争战败与法国革命爆发

“对外关系失败推动改革”,并非中国特有,而是许多后进国家都有的,例如法国对英战争失败而导致大革命、西班牙对拿破仑战争失败而导致拉丁美洲独立,德国一战失败而导致纳粹主义、俄国一战失败而导致共产主义,苏联入侵阿富汗战争失利而走向解体——一如中国抗日失败而导致苏联入侵和共产党扩大红区到整个大陆。


网文《七年战争》报道:


七年战争(Seven Years War)是英国-普鲁士联盟与法国-奥地利联盟之间发生的一场战争;战争于1756年5月17日开始,1763年结束,持续时间长达七年,故称七年战争;其影响覆盖了欧洲,北美洲,中美洲,西非海岸,印度和菲律宾群岛。

这场战争由欧洲列强之间的对抗所导致:18世纪,英国与法国、西班牙在贸易与殖民地上相互竞争;同时普鲁士与奥地利在神圣罗马帝国的体系内外争夺霸权,从而引发了战争。

1763年法国,西班牙与英国签订的《巴黎和约》(Treaty of Paris 1763),以及萨克森,奥地利与普鲁士签订的《胡贝尔图斯堡和约》 (Treaty of Hubertusburg)共同标志着战争的结束。这次战争在欧洲以攻城战,对城镇的纵火,以及造成惨重损失的野战而著称。战争总共造成了约900,000至1,400,000人死亡。

战争过程

1756~1763年,英国、普鲁士同盟与法国、奥地利、俄国同盟为争夺殖民地和欧洲霸权而进行的战争。又称第三次西里西亚战争。汉诺威等少数德意志邦国参加英普同盟,瑞典、西班牙和萨克森等大多数德意志邦国加入法奥俄同盟。主要参战国的战略企图各不相同:英国试图打击和削弱法国,扩大殖民地,建立海上霸权;普鲁士企图吞并萨克森,并将波兰变为其附属国;奥地利企图削弱竞争对手普鲁士,夺回西里西亚;法国力图吞并英王的世袭领地汉诺威,遏制普鲁士的崛起,保护海外殖民地;俄国企图夺取东普鲁士和波兰,向西部扩张领土;瑞典则要夺取普属波美拉尼亚。此次战争是法国大革命前欧洲各大国卷入的最后一次欧洲大战,战场遍及欧洲、北美、印度和海上。欧洲是陆战的主战场,主要是反普同盟各国同普鲁士交战;在北美、印度和海上,主要是英、法之间作战。

战争爆发时,普鲁士军队约20万人,训练有素,战斗力强,但四面受敌,战线太长,兵力不足,其主要盟国英国仅能对其提供财政援助;法奥俄同盟战争潜力雄厚,总兵力约63万人(法军21万、奥军9万余、俄军33万),但彼此战略目标各异,步调不一,行动迟缓。针对这种情况,普王弗里德里希二世决定采取先发制人、各个击破方针,首先打击萨克森。

1756年8月28日,普军主力9.5万人突然侵入萨克森,10月击败前来增援的奥军,迫使萨克森投降。次年4月,普鲁士进军波希米亚(今捷克),5月在布拉格附近击败奥军,但6月在科林地区被道恩伯爵指挥的奥军击溃。普军被迫放弃布拉格,撤回萨克森。与此同时,法军10万人在哈斯滕贝克附近击败汉诺威军队,法奥联军一部6.4万人从西面逼近普鲁士。同年5月,俄军7万人开始进攻东普鲁士,7月先后占领梅梅尔和提尔西特,8月底在大耶格斯多夫地区击败普军。9月,瑞典军队1.6万人在波美拉尼亚登陆。面对险恶形势,弗里德里希二世频频调动军队,抗击各路敌军,并亲率普军2.1万人,于11月5日在罗斯巴赫之战中击败法奥联军,以损失550人的微小代价取得歼敌8000人的战果;12月5日在洛伊滕之战中采取斜向冲击法,再败奥军,歼敌2.2万人。

1758年1月,俄军重新发起进攻,占领东普鲁士首府柯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并向普鲁士腹地推进。弗里德里希二世率主力迎击。8月25日,俄普两军在奥得河畔的措恩多夫激战。俄军伤亡约2.3万人,普军伤亡1.4万人。年底,俄军撤回本土过冬。

1759年7月,俄奥两军联合行动,会师奥得河地区,尔后向普鲁士腹地进攻。8月12日,弗里德里希二世率普军5万人在法兰克福附近库讷斯多夫与俄奥联军9万人会战。普军仍沿用斜向冲击法,遭惨败,损失2万余人。与此同时,英军在汉诺威的明登击败法军。9月,奥军占领德累斯顿,并于11月迫使1.2万普军在马克森投降。从此,普军元气大伤,转入战略防御。由于奥、法与俄国存有分歧和矛盾,因而未能乘胜扩张战果,使普鲁士获得喘息之机。

1760年6月,普军在兰茨胡特被奥军击败,但8月在利格尼茨附近取胜。10月9日,俄军一度在扎哈尔·格里戈里耶维奇·切尔内绍夫的率领下侵占柏林(柏林会战),但对战局影响不大。11月3日,普军在托尔高之战中击败奥军主力,战局出现转机。在海上和海外战场,英、法两国争夺激烈。1756年5月,法国舰队在地中海梅诺卡岛海战中击败英国舰队。

1757年,英军攻占孟加拉。1758年后,法国因深陷欧洲战场,在海上和各殖民地的争夺中连遭失败。1759年,法国舰队先后在拉古什和基伯龙湾被英国舰队击败。1760年,英国占领法属加拿大、路易斯安那部分地区和西班牙殖民地佛罗里达。

1761年,英国占领法国在印度的主要据点本地治里等地。至1762年初,交战双方已精疲力竭,普鲁士几乎濒临绝境。同年1月,俄国彼得三世即位,主张与普媾和,5月宣布退出反普同盟,归还俄军占领的普鲁士领土。同时,瑞典也退出战争。普鲁士方转危为安。7月,普军在布克斯多夫击败奥军。此后,各国相继停战议和。1763年2月10日,英、法两国签订《巴黎条约》,法国将其在北美、西印度群岛、非洲和印度的大片属地割归英国。15日,普鲁士与奥地利、萨克森签订《胡贝尔图斯堡和约》,规定西里西亚仍归普鲁士所有。战争至此结束。

评价

此战之后,英国成为海上霸主,法国进一步受到削弱,俄国加强了欧洲强国的地位,普鲁士在德意志的特殊地位得到巩固。战争中暴露了以平分兵力和切断敌方交通线为主要特征的警戒线战略和呆板的线式战术的弱点,显示了野战歼敌的优越性。

战争影响

英国是在七年战争中最大的赢家,法国在《巴黎和约》中被迫将整个加拿大割让给英国,并从整个印度撤出,只保留5个市镇,英国成为了海外殖民地霸主,迈向日不落帝国的格局。但英国将这次的大帝国战争(法国-印第安战争)的战费转嫁在北美殖民州身上,引起了当地居民的不满。七年战争完后13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法国

《巴黎和约》成为了法国君主制时期的最屈辱的事件之一。法国放弃了印度、加拿大、密西西比河东岸。虽然法国仍然拥有密西西比河西面的纽奥良和瓜德罗普岛,但是这次失败标志着法国失去了新大陆。法国的外交策略黯然失败,声望也显著下落。这次战争亦使路易十五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并且在他死后成为了法国的最不得人心的国王之一。间接为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埋下伏笔。

奥地利

奥地利继上次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后再次不敌普鲁士。玛丽娅·特蕾西娅而后一直对叶卡捷琳娜大帝和腓特烈二世有敌对情绪,并在晚年致力于反对瓜分波兰以保持奥地利公国稳定。

俄罗斯

俄罗斯在七年战争中巩固了其在东欧的势力。俄罗斯沙皇在战争后期的倒戈行为引来奥地利和法国的一片骂声、却赢得了普鲁士的友谊;日后叶卡捷琳娜皇后罢黜不守信义的前沙皇彼得三世、自己登基为女皇,史称叶卡捷琳娜二世;并更趋于向西扩张,踊跃于瓜分波兰。俄罗斯名将鲁缅采夫亦在此战中成名。

普鲁士

腓特烈因为俄罗斯在战争后期的沙皇倒戈至普鲁士才保住了西里西亚,使他获得“军事天才”及“大王”的荣誉;

自弗雷德里希·威廉一世以来崛起的普鲁士,此时俨然已经是欧洲的第五个列强。但是巨大的战争也使王国本土成为一片废墟,不过战后的腓特烈全力投入重建和平和经济的工作让普鲁士的地位变得稳定。然而他的后继者弗雷德里希·威廉三世则秉持不战政策,对于军队的建设从一个极端倒向了另一个极端,因此后来普军在耶拿战役被拿破仑打的溃不成军,直到俾斯麦的出现才重新让普鲁士强大。

七年战争包括30余次会战,它对军事学术的重大影响主要在于:它暴露了当时欧洲军队盛行的分兵把口式的“警戒线战略”和以威胁敌军补给线为主要目标的“机动战略”以及呆板的线式战术的缺点。这些战略战术是封建雇用军时代的产物,适合于军队人数少、代价昂贵(补充不易,打掉了非常可惜,因而必须千方百计避免决战,保存实力)、对补给线依赖性极大等特点,并且曾经在17世纪以来的一些战争中发挥过重要作用。但是到七年战争时期,随着各国经济承受能力的提高,军队人数增大,火力加强,后勤补给制度也不单靠补给线,因而一味照搬过去的战略战术显然已经不合时宜了。新的历史条件呼唤集中兵力、以歼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的决战战略来取代警戒线战略和机动战略,同时呼唤便于利用地形地物发扬火力、保存自己的比较灵活的战斗队形和战术来取代死板的线式战术。不仅陆上作战的线式战术有这个问题,海上作战的线式战术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七年战争在这些方面提供了新的经验。仔细分析这次战争中某些会战的胜负原因,可以看出几十年后法国革命战争和拿破仑战争中臻于完善的决战战略和疏开队形的端倪。


谢选骏指出:从“全球史”的角度看,七年战争其实是一场“全球大战”,其参与国家虽然不像“第一次世界大战”包括了欧洲以外的国家,但是其战场却是遍及全球的。这样的一场全球大战,不仅直接导致美国独立革命的兴起,而且直接导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网文《美国革命(美利坚合众国的缔造)》报道:


美国革命(American Revolution)是指在18世纪后半叶导致了北美洲十三个州的英属殖民地脱离大英帝国并且创建了美利坚合众国的一连串事件与思潮。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是革命的其中一部分。

然而革命在莱克星顿(Lexington)与康考德(Concord)打响的第一发子弹之前就已经开始了,并且在英国于约克镇投降之后还持续下去。 关于美国革命的内涵与范围,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普遍而言大家同意革命大约起源于法国印第安人战争(1754年—1763年),然后结束于1789年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发生背景

约翰·亚当斯(John Adams)写道:“战争开始之前革命就已经带来了影响,并且已经存在于人们的心中。”

内涵与范围

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普遍而言大家同意革命大约起源于法印战争(The French and Indian War 1754~1763)的时候,然后结束于1789年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关于美国革命的两个极端的观点之一是,美国革命事实上根本不能算是革命,因为它并没有大幅地转变整个殖民社会,而只是将一个遥远的政府替换成一个当地政府而已。这个观点的相反观点则是,美国革命是一场独特且激进的历史事件,其带来的改变对于世界历史拥有深远的冲击。大部分观点则是位于这两个极端之间。

红色区域是革命之前的十三个殖民地,粉红色区域为法英战争之后大英帝国控制的地区,橘色区域为西班牙控制的地区。

1760年代初期,大英帝国在北美洲掌控有大片土地。除了原本的十三个殖民地以外,七年战争的胜利也让英国获得了新法兰西(加拿大)、西属佛罗里达、以及密西西比河以东美国原住民的土地。而和法国先前的印地安盟友之间的战争(朋提阿克暴动),即使没有征服,至少也平息了其西部的边界。绝大部分的白种殖民者都将他们自己视为英王统治下的臣民,和居住在大不列颠岛上的人拥有同样的权利与义务。

政治思想

启蒙运动提升了哲学思想的地位,并且开始用根据观察和独立理性思考而来的观点,来取代那些传统权威的观点。科学革命带来的成就开始对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与观念产生重大的影响。出版品和传播速度的增加,让思想相近的人可以在各种议题上面展开全新的交流与讨论。洛克这些早期思想家的作品成为了像孟德斯鸠这些人的分析研究对象。一些美国开创者的自然神论以及他们认为合适的政府体系,都是来自于启蒙运动中政教分离与关于自由的观点。

宗教潮流

美国的“大觉醒”是先前在欧洲发生的宗教复兴的延伸。这股新的宗教潮流认为个人意识和经验,才是宗教经验中最有价值的地方,而不是教会所传布的资讯。这使得浸信会教派的观点开始在殖民地中蔓延开来。这也是第一个对英国殖民地造成全面性影响的事件。

事件经过·走向反抗

在英法战争(1754年至1763年)与朋提阿克暴动之后,新即位的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决定全面检讨北美洲这块地方。为了让大英帝国更加稳固以及带来更多利益,英国颁布了新的经济与土地分配政策。殖民地人对这些政策的不满在接下来的十年中与日俱增,对美国革命的发生有很重大的影响。

经济争议·1760年-1770年

英国的国家财政在战争期间升高到警戒的程度,因此在1760年开始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用来向殖民地取得更多的财源。这些政策被认为是正当的,因为殖民地上的人享受了战争胜利而所带来的成果。

理论上,英国其实已经透过了《航海法案》(Navigation Acts)在管理殖民地的经济了,不过长久以来普遍的逃税行为是被宽容的。藉由“协助命令”(Writ of Assistance,一种开放式的搜索许可证)的使用,公权力才被严格落实。1761年一位麻萨诸塞州的律师詹姆士·奥提斯(James Otis)抗议“协助命令”侵犯了宪法所赋予殖民地居民的权利。他输掉了这个案子,然而约翰·亚当斯之后写道:“美国独立就是在那个时候出生的。”

1764年英国首相乔治·葛兰维尔(George Grenville)所颁布的《食糖法》(Sugar Act)和《货币法案》(Currency Act)让殖民地陷入了经济困难。为此而来抗议行动包括了英国商品的联合抵制,而殖民地居民也认为只有他们自己的殖民地议会,而非英国国会可以向他们课税,于是出现了一句流行的口号:“没有代表权不能征税”(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殖民地于是组成了一些联络委员会来发起抗争。在最初的几年,各个殖民地的抗争比较是各地方的活动,而非整个殖民地的集体行动。不过葛兰维尔的政策逐渐将他们集结起来。

美国革命初期的一个里程碑,是葛兰维尔为了提供北美驻军的经济来源,在1765年通过的《印花税法》(Stamp Act)。《印花税法》要求所有殖民地的印刷品如法律文件、许可证、商业契约、报章、小册子和纸牌等都要贴一分或五十元不等的印花税。

为此殖民地的抗议行动蔓延开来。每个殖民地中都成立了被称为“自由之子”(The Sons of Liberty)的秘密结社,他们使用宣传、恐吓和群众暴力来阻止《印花税法》的实施。这场骚动在“印花税法会议”中达到高潮,而该会议在1765年10月向英国国会递送了一份正式抗议。英国国会撤销了《印花税法案》来作为回应,然而也意有所指地在1766年的《宣示法案》(Declaratory Act)中声明国会对殖民地拥有合法威权力,“无论是在何种事务上”。

不久,1767年英国国会就通过了《唐森德法案》(Townsend Acts),对一些进口到殖民地的日常用品征税,包括玻璃、颜料、铅、纸和茶。殖民地领导人对这些英国进口商品发起联合抵制,因而发生诸如波士顿茶叶事件等对来自英国的进口货进行拒绝入口、损坏等行为。一艘属于殖民地商人约翰·汉考克(John Hancock)的船只自由号由于涉嫌走私,在1768年6月10日被波士顿的海关局查扣。忿怒的抗议行动让波士顿海关局向伦敦报告说波士顿已经处于暴动状态。

英国军队在1768年10月开始登陆波士顿。紧张情势不断升高,最后在1770年3月5日爆发了波士顿屠杀(Boston Massacre),英国士兵对着愤怒的暴民开枪,打死了五个人。像山谬·亚当斯(Samuel Adams)这些革命鼓舞者便利用这个事件来激起群众反抗,不过在那些士兵接受审判后,紧张情势就缓和下来了。

《唐森德法案》在1770年被撤销,理论上殖民地进一步的血腥冲突是有可能避免的。然而,英国政府把《唐森德法案》中对茶叶的征税保留了下来,作为某种象征性的政治宣示,表示英国还是有权利对其殖民地征税。对革命者来说,只有他们的殖民地代表可以对他们征税,在这个原则之下就算是一个税也足以让他们起而反抗了。

独立战争·1775年—1783年

在“七年战争”(1756年-1763年)中,为争夺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英国与法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英国虽然打败了法国,控制了北美大部分地区,但因长期的战争而导致财政困难。于是,英国政府不断地向北美各殖民增加税收,并实行高压政策,对殖民地进行蛮横的压榨和残酷的剥削,英国希望北美永远做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殖民地经济发展,并从殖民地搜刮更多的财富。殖民地人民不满英国的盘剥和束缚,双方矛盾日益尖锐,最终导致战争爆发。

这场战争主要是始于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但后来却因为法国、西班牙及荷兰加入战争对抗英国,而使战争的范围远远超过了英属北美之外。同时,许多印地安人为双方打仗。

1775年4月19日,波士顿人民在莱克星顿上空打响了独立战争的第一枪,莱克星顿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1776年7月4日,发表《独立宣言》,宣告脱离英国独立,成立美利坚合众国。

1777年9月19日,萨拉托加大捷是世界史上著名的战役,是北美英属殖民地十三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在战斗中英军死600人,美方死300人。美国历史上称这次遭遇战为弗里曼农庄大捷。

1781年10月,英国殖民军主力在约克镇被击溃,被迫媾和。

1783年9月英美签订《巴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1784年1月14日,美国国会批准对英和约,美国独立战争正式结束。

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民主体制,有利于社会发展,对拉丁美洲和法国大革命起到了推动作用。

革命结果·制宪

1777年大陆会议制定的并于1781年批准施行的《邦联条例》规定,由当时13个独立州组成邦联制国家。邦联政府的权限很小,不能有效地行使国家职权。鉴此,邦联国会于1787年2月邀请各州代表到费城召开制宪会议,修改《邦联条例》。

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采用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肯定了民主共和政体。这部宪法由序言和7条正文组成。第1条包括10节,规定美国国会的组成及其职权。第2条包括4节,规定总统的职权和产生办法。第3条包括3节,规定美国联邦法院的组成及其职权。第4条包括4节,主要内容是规定各州的权利。第5条主要是规定宪法修正案提出和通过的程序。第6条主要是规定联邦宪法和根据宪法制定的法律为全国最高法律,各州法官均必须遵守。第7条规定宪法经9个州批准后生效。根据这部宪法,美国成为一个拥有统一的中央政权的联邦,以代替过去松散的邦联。虽然各州仍保有相当广泛的自主权,但新宪法使联邦政府的权力大为加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有利于巩固北美独立战争的成果,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过长时间的秘密讨论,直至1787年9月17日才通过新的宪法草案,交由各州批准。全国围绕新宪法的批准问题展开广泛的激烈讨论。1789年3月4日召开的美国第1届联邦国会宣布《美利坚合众国宪法》正式生效。

华盛顿就任

华盛顿在1789年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其同时也成为全世界第一位以“总统”为称号的国家元首),在接连两次选举中都获得了全体选举团无异议支持,一直担任总统直到1797年。

美国革命就此结束。

事件解读

关于美国革命的内涵与范围,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普遍而言大家同意革命大约起源于法印战争(1754年—1763年)的时候,然后结束于1789年乔治·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关于美国革命的两个极端的观点之一是,美国革命事实上根本不能算是革命,因为它并没有大幅地转变整个殖民社会,而只是将一个遥远的政府替换成一个当地政府而已。这个观点的相反观点则是,美国革命是一场独特且激进的历史事件,其带来的改变对于世界历史拥有深远的冲击。大部分观点则是位于这两个极端之间。


谢选骏指出:不论对美国革命的评价如何,都无法改变这一事实——美国的“八年革命”是欧洲“七年战争”的直接后果。因为英国夺取了北美殖民地,才使得所有矛盾集中到了自己身上,因为法国失去了北美殖民地,所以才会倾力支援美国革命,虽然这个革命是反对君主制度的。而没有法国的帮助,美国革命可能成功吗?


网文《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年美国独立的革命战争) 》报道:


美国独立战争(英语: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1775年—1783年),或称美国革命战争、北美独立战争,是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革命者反抗英国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战争,以及其他几个欧洲强国之间的一场战争。

这场战争是始于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但后来却因为法国加入战争对抗英国,而使战争的范围远远超过英属北美殖民地之外。

由于英国一直以来对殖民地进行剥削,对北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严重阻碍作用,为了对抗英国的经济政策,北美人民奋起抗争。始于1775年4月的莱克星顿枪声,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了由托马斯·杰斐逊执笔起草的《独立宣言》,宣告了美国的诞生。

战争背景·经济原因·英国对北美的治理

波士顿惨案、印花税条例、唐森德税法、波士顿倾茶事件

1607年,英国人来到北美大西洋沿岸,开始建立第一个殖民地弗吉尼亚。经过不断拓殖,到18世纪30年代,英国人已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13个殖民地。在此期间大批移民移居北美,其中大多数是英国人,也有不少来自欧洲其他国家。

1770年的费城——殖民地的统治模式是依照英国政体建立的,每个殖民地都有自己的总督和议会。总督代表英国对殖民地进行统治,拥有行政、经济和军事大权,可以否决议会通过的法案。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发展较快。同时也存在着许多落后的经济成分。18世纪中期,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发展迅速,北部工商业发达,造船业是主要的工业部门之一;中部盛产粮食,生产的小麦和玉米都远销欧洲市场;南部种植园经济盛行,黑人奴隶是种植园的主要劳动力,除生产稻米外,主要种植烟草和棉花等经济作物。北美生产的很多产品甚至能在国际市场上与英国产品一争高低。

英国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始,除了更进一步要使北美成为原料供给地和工业品的市场外,还迫切要求毛皮贸易和西部工地。因此,英国极力阻止殖民地向西部发展,把殖民地局限于阿巴拉契亚山以东地区。英国的西部土地政策加深了殖民地和宗主国的矛盾,助长了殖民地的反英情绪。

同时,北美又是英国国内工业制成品倾销的市场,是供应英国国内工业生产的原料基地,它保证了英国贸易额的顺差,使英国新贵族获得巨额利润;英国宗主国还采取不同的殖民统治形式,尽量割裂各个殖民地,企图长期保持其在北美的殖民地制度。但是,由于殖民地经济的发展,各殖民地内部之间联系的加强,独立自主地发展统一经济,以摆脱殖民地经济依附于宗主国的要求日益强烈。

英国剥削的加剧

在1756-1763年的“七年战争”中,为争夺对北美殖民地的控制,英国与法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英国虽然打败了法国,控制了北美大部分地区,但因长期的战争而导致财政困难。于是,英国政府不断地向北美各殖民增加税收,并实行高压政策,对殖民地进行蛮横的压榨和残酷的剥削,英国希望北美永远做它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竭力压制殖民地经济发展,并从殖民地搜刮更多的财富。

英国议会于1764年4月通过《殖民地通货条例》和《糖税法》,前者宣布殖民地发行货币为违法行为;后者修改了海关条例,禁止产自外国的朗姆酒进口,提高葡萄酒的关税,对咖啡、蓝靛、纺织品等货物征收新税,并加大了对走私行为的打击力度。1765年2月又通过《印花税法》,它规定法律文件、契约文件等都要支付印花税。

1767年,财政大臣查尔斯·汤森提出将英国的土地税由20%减至英国15%,由此产生的差额则依靠从殖民地取得收入来加以弥补,并建议对殖民地的进口商品征税,这一建议获得议会通过。《唐森德税法》立即遭到北美殖民地的反抗,英国政府同殖民地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1773年英国议会通过了《茶叶法》,以挽救英属东印度公司的破产。《茶叶法》允许东印度公司将茶叶直接向北美出口,每磅茶叶只征收3便士的茶叶税,东印度公司的茶叶不通过英国或北美批发商,而是通过其指定的代理商出售。这样做就使得东印度公司在殖民地的茶叶销售价格较低,殖民地的守法商人和走私商人都无法与英货的代理人竞争,从而垄断殖民地的茶叶市场,这种垄断只利于效忠英国的商人。

《茶叶法》遭到坚决反对,殖民地人民阻止卸货或者封存茶叶,尤其是波士顿人在亚当斯的领导下,于1773年12月16日,在波士顿湾夜袭了3艘茶船并将价值约9000英镑的90000磅茶叶倾入海中,这就是著名的“波士顿倾茶事件”。英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惩罚性的法令:《波士顿港口法》、《马塞诸萨政府法》、《司法法》和《驻营法》,接着,英国议会又通过了《魁北克法》。这些法令规定了关闭波士顿港并禁止其沿海贸易;改变马塞诸萨殖民地的特许状,以任命的参事会取代选举产生的参事会。加强总督的权力;被控在镇压骚乱或执法过程中犯有杀人罪的人可在英国审讯;英军可自由驻扎在旅馆或无人居住的建筑物中;把密西西比河以西和俄亥俄以北的土地并入加拿大。这些强制法令严重侵犯了殖民地人民的权利和自由,被称为“不可容忍的法令”,它们剥夺了殖民地人民的政治和司法权利,《魁北克法》加剧了北美殖民地人民在宗教上与英国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了英国同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激起了他们的联合反抗。

1774年9月,在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大陆会议是北美殖民地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朝着全国性地方政权方向发展的开始。会议宣称强制法令是违宪的,拒绝服从,号召殖民地组织军队,中断同英国的一切贸易,会议还起草了《权利宣言和怨由陈情书》,向国王递交了请愿书,但没有公开提出独立的要求,承认英国议会有权管理北美的商业。大陆会议还成立了大陆协会,对英国进行贸易抵制。

面对北美殖民地的反抗运动,英王及英国政府决定采取武装镇压的方式,乔治三世失去了与殖民地和解的机会。

北美民族意识的崛起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英属北美各殖民地的经济来往日益密切,初步形成了统一的国内市场。同时,在长期的交流、融合过程中,英语成为来自各殖民地的共同语言,逐渐产生了共同的文化。在此基础上,美利坚民族开始形成。民族意识逐渐觉醒。18世纪上半期,启蒙思想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得到传播,涌现出一些杰出的思想家,如本杰明·富兰克林和托马斯·杰斐逊。英属北美殖民地的民族和民主意识日趋增强。

随着法国、西班牙在北美势力的衰退、印第安人对殖民地居民威胁的减少,英国决定在北美部署常备军,而且把驻军规模由5000人扩大到10000人。1765年英国颁布《驻军条例》,要求殖民地为英军提供住房以及所需物资。殖民地的居民认为驻军增加了他们的负担,是把原本应该由英国负担的军费开支转嫁到了自己头上。另外外部威胁已大大减少,殖民地的居民认为驻军就更无必要,他们就怀疑驻军是针对他们的。

1770年3月5日,在波士顿市,英国驻军士兵对抗议群众开枪,打死数人,制造了“波士顿惨案”,激起了当地反英情绪的高涨,总督被迫从波士顿撤出军队。

战争起因·莱克星顿的枪声

1775年4月19日,驻波士顿英军托马斯·盖奇及其英军前往列克星敦,企图逮捕波士顿的反英领导人亚当斯等人并摧毁民兵基地康科德的军械库,往返途中在莱克星顿附近遭民兵伏击,损失286人。莱克星顿之战揭开美国独立战争序幕。

1775年5月10日,第二次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会议仍希望避免与英国彻底决裂,会议通过了《橄榄树请愿书》,表示仍效忠英王,向他保证“我们无意结束我们之间长期的和幸福的存在的联合”,乔治三世再次拒绝接受它,却颁布诏谕,宣布殖民地处于叛乱状态。英王派外国雇佣军镇压美洲殖民地,这样,北美殖民地彻底放弃了与英国和解的希望,走上了与英国完全决裂的独立道路。

为了联合抗英,北美第二次大陆会议于6月14日决定,建立各殖民地联合武装力量即大陆军,任命华盛顿为总司令。

战争经过·第一阶段

提康德罗加之战、邦克山战役、魁北克战役、波士顿战役、沙利文岛战役、华盛顿堡攻城战、特伦顿战役、普林斯顿战役、哈林高地战役、怀特平原之战、本宁顿之战、哈伯德顿战役、奥里斯卡尼之战、白兰地溪战役、弗里曼农场之战、泡利战役、日耳曼敦之战、萨拉托加大捷、蒙茅斯战役

1775-1778年为战争的第一阶段,主战场在北部,英军占据优势。战争开始后,英军主动进攻,企图迅速扑灭殖民地的革命烈火。其总的战略是:海军控制北美东部沿海,以陆军分别从加拿大和纽约南北对进,打通向普兰湖、哈得孙河谷一线,以孤立反英最坚决的新英格兰诸殖民地,然后将其他殖民地各个击破。大陆军因力量薄弱,除战争初期远征一次加拿大外,基本上处于守势,采取待机破敌,争取外援的方针。

1775年5月,各殖民地民兵主动进攻,并围困波士顿。6月17日,殖民地民兵在波士顿外围邦克山战斗中首战告捷,歼灭英军1000人。

1776年3月,威廉·豪指挥的英军被迫从波士顿撤至哈利法克斯待援。8月底,豪率英军3.2万人,在海军舰队配合下进攻纽约。华盛顿率1.9万人与英军打阵地战,结果损失惨重,被迫于11月率余部5000人撤往新泽西,英军占领纽约。当年圣诞节前夕和新年之夜,华盛顿利用英军疏于戒备之机,奇袭特伦顿和普林斯顿得手,俘敌近千人,士气大振。

1777年夏,约翰·伯戈因率7000英军从加拿大南下,企图与豪会师。但豪未按计划北上,反而率军1.8万南下,于9月夺取了大陆会议的所在地费城。伯戈因孤军深入,行至萨拉托加地域时,遭到1.2万美军和游击队的围攻,5000英军被迫于10月17日向美军投降。

萨拉托加战役成了这场战争的转折点,促使法国、西班牙、荷兰先后对英宣战。形势的变化,迫使英军于1778年6月放弃费城,决心退守纽约。随之,北部战争便出现了僵持的局面。以萨拉托加大捷为标志,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主战场逐步转向南部地区。

第二阶段

萨凡纳战役、直布罗陀大围攻、查尔斯顿战役、维克斯豪斯战役、卡姆登战役、王山之战、布莱克斯托克农场战役、考彭斯战役、吉尔福德之战、切萨皮克湾海战、约克敦战役

1779-1781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主战场转到南部,美军以弱胜强。英军新任统帅克林顿上任后,利用南部“效忠派”较多和靠近西印度群岛的有利条件,调兵遣将,决心将英军主力转移到南部,企图对美南部诸州各个击破,并依托沿海基地和纽约遏制北部。

北美大陆军则力图与法国陆海军配合,控制沿海基地,同时积极开展游击战,打破英军的计划。

1778年2月法美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法国正式承认美国。1778年6月法英开战,西班牙也于1779年6月对英作战。年底,英军攻取佐治亚州首府萨凡纳,揭开了在南方发动强大攻势的序幕。

1779年秋,南方美军司令林肯会同德斯坦指挥的法国舰队进攻南部英军主要基地萨凡纳,受挫。

1780年春,克林顿率领1.4万英军对查尔斯顿实施陆、海两面包围,迫使林肯部5000余人投降,并缴获军舰4艘,使美军遭受了整个战争中最大的一次损失。事后,克林顿率英军一部回师纽约,留下康沃利斯指挥7000英军控制南方陆地和沿海。这就为南部民兵游击队活动提供了方便。大陆会议委派格林为南方美军司令,谐同摩根到南方开展游击战,先后于1781年1月和3月,在考彭斯和吉尔福德等地大胜英军,迫使英军从内地向沿海撤退。同年8月,康沃利斯率南方英军主力退守弗吉尼亚半岛上的约克敦。10月19日,华盛顿统率美法联军一万六千余人对约克敦实施围攻,歼灭英军主力七千余人,取得了这次战争的决定性胜利。约克敦战役胜利导致了英国内阁的倒台。

俄国于1780年联合普鲁士、荷兰、丹麦、瑞典等国组成“武装中立同盟”,打破英国的海上封锁。1780年12月荷兰进一步加入法国方面对英作战。

1781年的吉尔福德之战中,英军伤亡惨重。在大陆军和民兵的持久消耗下,英军渐感力量不支。

1781年4月,英军在康沃利斯率领下,实行战略收缩,向北退往弗吉尼亚。8月,康沃利斯率7000名英军退守弗吉尼亚半岛顶端的约克敦。此时在整个北美战场英军主要收缩于纽约和约克敦两点上。1781年8月,华盛顿亲率法美联军秘密南下弗吉尼亚,与此同时,德格拉斯率领的法国舰队也抵达约克敦城外海面,击败了来援英舰,完全控制了战区制海权。9月28日,1.7万名法美联军从陆海两面完成了对约克敦的包围。

在联军炮火的猛烈轰击之下,康沃利斯走投无路,于1781年10月17日即伯戈因投降的第四个周年纪念日,请求进行投降谈判。10月19日,8000名英军走出约克敦,当服装整齐的红衫军走过衣衫褴褛的美军面前一一放下武器时,军乐队奏响了《地覆天翻,世界倒转过来了》的著名乐章。

约克敦战役后,除了海上尚有几次交战和陆上的零星战斗外,北美大陆战事已基本停止。

战争结果

1782年11月30日,英国新政府与美达成停战协议。1783年9月3日,双方在巴黎签订和约《巴黎和约》,英国被迫承认美国独立。

和约共10条,和约第一条规定:“英王陛下承认合众国为自由、自主和独立的国家”。内容还有:确认美国疆界东起大西洋沿岸,西止密西西比河,北接加拿大五大湖区,南至佛罗里达北界;两国人民从此永久和平,停止在海上、陆上的一切敌对行动并互释战俘;英从美境内所有港口、地区、港湾撤出全部军队和舰只等。该和约的签订标志着英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使美国获得完全独立,这是美国人民通过长期的民族解放战争换得的胜利成果。

战争影响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对欧洲大陆及拉丁美洲地区的现代民主革命起了推动作用。它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民主的近现代政治体制,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美国独立战争没有解决土地问题,也没有解决奴隶制问题,使得独立后的美国南北方朝着两种不同的经济道路发展,最终导致美国内战(南北战争)的爆发。

《独立宣言》受启蒙运动的影响,1787年宪法及其所确立的新型政治体制——联邦共和制与三权分立,是人类文明的可贵遗产。

战争评价

美国独立战争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殖民地争取民族独立的战争,它的胜利,给大英帝国的殖民体系打开了一个巨大缺口,为拉丁美洲殖民地民族独立战争树立了范例。它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联邦总统制共和制国家:美利坚合众国。同时又铲除了殖民时期旧制度残余的长子继承法、续嗣限定法和代役税,奴隶制契约也基本上废除。从而为美国的发展开辟了宽广的道路。


谢选骏指出:没有法国、西班牙、荷兰的助力,美国无法独立——英国对外战败,才不得不把美国开放给全球社会。从此以后,美国成为一个“向所有人类开放的伟大国家”。


网文《法国大革命(1789年法国革命)》报道:


法国大革命(The French Revolution),是指1789年7月14日在法国爆发的革命,统治法国多个世纪的波旁王朝及其统治下的君主制在三年内土崩瓦解。

法国在这段时期经历了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民主思想所取代。关于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时间,世界史学界看法众多,难成共识。在法国,普遍将雾月政变作为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1794年7月27日,法国大革命中的市民革命宣告结束。1830年7月,巴黎人民发动七月革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国大革命才彻底结束。

历史背景·经济方面

18世纪是法国经济由于通货膨胀而日益恶化的时代,通货膨胀使得社会购买力下降,18世纪80年代地主因欠收加租进一步削减农民的收入。国内最大的地主罗马天主教会教廷对谷物征收什一税。什一税表面上减轻了国王税项对民众的压力,实际上对每天都饿着肚子的穷人而言是一座大山。

国内设置的关卡则限制了国内的经济活动,在间歇性作物欠收时成为运输障碍。资料显示,贫户家庭在面包上的支出在1788年占家庭收入的一半,1789年则达到80%。商品滞销,农民涌入城市造成高失业率,都使得社会开始动荡不安。

法国由于路易十五时代的过度参战又未能打赢(特别是七年战争)而导致国库空虚,以及参加美国独立战争带来的财政压力。当时法国国债总量高达20亿法郎。由于战争债务带来的社会负担,加上君主体制下的军队无能,为给退役老兵提供社会服务所拖累。同时贵族阶级,尤其是住在凡尔赛的路易十六和玛丽·安托瓦内特皇后的奢华生活大大加重平民百姓的经济负担。老旧而效率低下的财政系统无法负担政府债务,而不合理的税务制度又让这一切雪上加霜。

革命发生的原因之一是1788年春法国的旱灾。1788年法国还没有从发生在三年前的干旱中恢复过来,上次干旱因饲料不足出现了大规模的屠宰牲畜的情况,造成以牲畜的排泄物为主要肥料的法国农田肥力不足大量闲置。

1788年7月13日,周长达40毫米的冰雹连续敲打着农田,造成大量土地收成全无。同年冬天,法国处于严寒状态。这致使法国大革命前夕,面包的价格大幅度上涨(从正常情况下的一个4磅面包8苏到1789年底的12苏),患病人数和死亡率上涨,大规模的饥荒和普遍的营养不良。饥荒甚至蔓延到欧洲的多个地区,而且政府缺乏足够的运力致使食品无法运往灾区。

启蒙运动

17世纪及18世纪欧美地区发生了一场思想及文化运动,认为这个宇宙的秩序是可以透过理性来掌握的。人类历史从此展开在思潮、知识及信息上的“启蒙”,开启了现代化和现代性的发展历程。德国哲学家康德以“勇于求知”的启蒙精神来阐述人类理性的角色。他认为启蒙运动是人类的最终解放时代,将人类意识从不成熟的无知和错误状态中解放。18世纪初期启蒙运动的主要人物是伏尔泰、孟德斯鸠,学风谨严。至该世纪后期,学风为之一变,狄德罗、卢梭、蒲丰以及孔狄亚克、杜尔哥、孔多塞等都是百科全书派的哲学家,致力编辑该世纪伟大成就之一的《百科全书》。

由启蒙时代带来的愤恨和渴望,以及由此而生的社会和政治因素也是法国大革命产生的重要原因。这包括对专制王权的愤恨;那些和荷兰、英国等国的商业城市有联系的,也因为荷兰爆发爱国者起义失败吸引了荷兰流亡人士,无形中助长了法国革命的政治意识形态;知识分子和商人对贵族特权和统治的愤恨;农民、工人以及市民阶层对传统贵族领主特权的愤恨;对神职特权者的愤恨和对宗教自由的渴望,相对贫困的乡村低等教士对贵族主教的愤恨,和由此延伸的对天主教的愤恨,受新教徒控制的小兄弟会修士会对其它宗教机构的影响;对自由以及共和制度(尤其是随着革命的深入发展)的渴望;以及国王解雇财政顾问中被视为人民代表的安·罗伯特·雅克·杜尔哥以及后来的雅克·内克尔。

启蒙运动为打倒法国旧制度的法国大革命等社会运动提供了自由的革命思想,孟德斯鸠的主张对取代旧的君权神授的王朝体制有重要作用,孟德斯鸠主张,新的共和国政制体制需要有以理性为基础的宪法。

法国革命前的等级

在路易十五当政时期(1715年—1774年),由于人民极度不满国王的统治,不断遭到各种抨击。这形成了启蒙运动,涌现出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一大批思想开明的人物,天赋人权、君主立宪、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等思想应运而生,并且日益深入人心。

在革命前,法国的居民被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天主教高级教士。(国王不属于任何等级)第二等级:贵族。第三等级:包括资产者、农民、无产者在内的市民、下层人民,除第一第二等级外的其他阶层。马克思主义匪帮后来宣传说新旧等级势力之间的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对革命推波助澜,但实际上法国的贵族头衔是开放的,有能力及有钱的第三等级人群都有机会成为贵族。1700年至1789年间,法国社会增加了约5万个新贵族。但是随着政府财政陷入危机,封爵的价格也越来越高。

谢选骏指出:因此我认为,法国大革命不是什么“阶级斗争的结果”,而是“政府财政破产的结果”。例如,虽然没落的贵族对新兴的贵族十分不满,但贵族本身也有投资商业、矿业、地产等行业,因此市民阶层财富与贵族财富的概念界限在18世纪以后变得模糊了。“法国大革命是市民阶层和贵族等级之间的冲突”,只是马列歹徒为了抢班夺权而捏造出来的不实之词。


直接起因

18世纪法国部分地区已相当发达,出现许多手工工场,个别企业雇佣数千名工人并拥有先进设备。金融资本雄厚。资产者已成为经济上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农村绝大部分地区保留着旧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并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

由天主教教士组成的第一等级(1st Estate)和贵族组成的第二等级(2nd Estate),是居于统治地位的特权阶级。其他公民如农民和城市平民组成第三等级(3rd Estate),处于被统治地位。特权阶级的最高代表是波旁王朝国王路易十六(Louis XVI)。18世纪末第三等级同特权阶级的矛盾日益加剧。特权阶级顽固维护其特权地位。在第三等级中,农民和城市平民是基本群众,是后来革命中的主力。资产者则凭借其经济实力、政治才能和文化知识处于领导地位。

1789年5月5日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企图对第三等级增税,以解救政府财政危机。第三等级代表则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路易十六企图增税,并召开了国家级会议(stati generali)进行投票决定。投票一开始分为两种,一种为阶层投票(per ordine),即一个等级一票;另一种为选择出一些代表进行投票(per testa)。前者极其不公,共三票,国王基本相当于拥有两票,所以按第二种方式进行,第三等级(terzo stato)选举出代表和第一第二等级进行投票决定。

原本在人数上第一第二等级占优势,然而有部分第二等级的贵族做出不一样的选择投给了第三等级,所以第三等级以十七票的微弱优势取胜(第一等级291票,第二等级270票,第三等级578票)。事已至此,路易十六却出尔反尔,强行要求加税。于是6月17日第三等级代表宣布成立国民议会,7月9日改称制宪议会。当时路易十六调集军队企图解散议会,激起巴黎人民的武装起义,即有了之后的攻占巴士底狱。

革命历程·攻占巴士底狱

路易十六在1774年登上王座时,代表法国3个等级的三级会议已经有15年没有召开。1789年5月5日,由于财政问题,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国王希望在会议中讨论增税、限制新闻出版和民事刑法问题,并且下令不许讨论其他议题。而第三等级代表不同意增税,并且宣布增税非法。1789年6月17日第三等级代表宣布成立国民议会,国王无权否决国民议会的决议。于是路易十六关闭了国民议会,宣布它是非法的,其一切决议无效,命令三个等级的代表分别开会。

1789年7月9日国民议会宣布改称制宪议会,要求制定宪法,限制王权。路易十六意识到这危及了自己的统治,调集军队企图解散议会。7月12日,巴黎市民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支持制宪议会。次日,巴黎教堂响起钟声,市民与来自德国和瑞士的国王雇佣军展开战斗,在当天夜里就控制了巴黎的大部分地区。7月14日群众攻克了象征专制统治的巴士底狱,释放七名犯人,取得初步胜利。这一天后来成为法国国庆日。

在法国巴黎市区的东部,有一个巴士底狱广场。200年以前,举世闻名的巴士底狱曾经耸立在这里。巴士底狱是一座非常坚固的要塞。它是根据法国国王查理五世的命令,按照12世纪著名的军事城堡的样式建造起来的。当时的目的是防御英国人的进攻,所以就建在城跟前。后来,由于巴黎市区不断扩大,巴士底狱要塞成了市区东部的建筑,失去了防御外敌的作用。到18世纪末期,它成了控制巴黎的制高点和关押政治犯的监狱。

1792年8月10日,巴黎市民攻下王宫

巴士底狱高100英尺,围墙很厚,有8个塔楼。上面架着15门大炮,大炮旁边堆放着几百桶火药和无数炮弹。它居高临下,俯视着整个巴黎,活像一头伏在地上的巨兽。凡是胆敢反对君主专制制度的著名人物,大多被监禁在这里(伏尔泰曾经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巴士底狱成了法国专制王朝的象征。

1789年,法国爆发了大革命。巴黎的警钟长鸣,工人、手工业者、城市贫民纷纷涌上街头,夺取武器,开始了武装起义。法国人民早就痛恨国王、教士和贵族。教士是当时法国社会的第一等级,贵族是第二等级。其他各种人都归入第三等级。第一、第二两个等级的人数不过20多万,只占全国总人口的2%~3%。但是,他们有钱有势,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就是他们的总头子。他同僧侣、贵族狼狈为奸,弄得民不聊生。

18世纪后期,国王和他的大臣们眼看国库空虚,就用尽一切办法搜刮钱财,好继续吃喝玩乐。为了这些,他还在1789年召集已经停止了15年的“三级会议”来筹款。可是,第三等级的代表识破了国王的诡计,他们趁开会的时机,提出了两点要求:第一,限制国王的权力,把三级会议变成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第二,改变按等级分配表决权的办法,要求三个等级共同开会,按出席人数进行表决。国王路易十六听了这些要求,暴跳如雷,认为第三等级大逆不道。他偷偷把效忠王朝的军队调回巴黎,准备逮捕第三等级的代表。消息传出来以后,巴黎人民群情激愤,怒不可遏。于是,酝酿很久的一场大革命就这样爆发了。

1789年7月13日这一天,手执武器的人群攻占了一个又一个的阵地,巴黎市区到处都有起义者的街垒。到了14日的早晨,人民就夺取了整个巴黎。最后只剩下巴士底狱还在国王军队手里。

“到巴士底狱去!”起义队伍中响起了呼喊声。起义者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涌向巴黎的最后一座专制堡垒。

守卫巴士底狱的士兵从房顶上和窗户里向起义者开火,塔楼上的大炮也开始轰击。

冲在前面的起义战士被暴风雨般的火力压住,无法接近巴士底狱,大家就从周围的街垒向巴士底狱还击。他们没有大炮,只有从各处寻来的一些旧炮,甚至几百年前铸造的长满铁锈的古炮也加入了战斗行列。他们没有炮手,只有一些自告奋勇的人出来开炮,一个名叫肖莱的卖酒人居然成了炮手。然而,这些古炮和旧炮在被战斗激发起昂扬情绪的起义者手里,终于发出了轰鸣。一排排炮弹撞击在监狱墙上,打得烟雾弥漫,砖屑纷飞。可是因为围墙太厚,还是无法攻破,而起义者已经有了伤亡。

1个小时过去了,战斗没有什么进展,围攻巴士底狱的人却越来越多。人们十分着急,有的人干脆拿着两个火把,勇敢地冲到拱门前,把要塞的卫兵室和军人食堂点着了火,可是对于要塞和塔楼还是毫无办法。一个假发制造师想用火把点燃要塞的硝石库,但没有成功。有人喊道:“用磷和松脂混在一起,烧敌人的大炮!”但是炮位太高,根本够不着。

这时候,从阵地后面又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我们现在需要真正的大炮和真正的炮手!”于是大家镇静下来,都在等待着,张望着。两个多小时以后,一门威力巨大的火炮被拉来了,有经验的炮手也找到了。不一会儿,猛烈的炮火射向巴士底狱。一部分守军终于举起白旗投降了。吊桥徐徐放下,起义群众冒着另一部分拒降的守军射来的弹雨,冲了进去,解放了被关押的七名囚犯。

攻占巴士底狱成了全国革命的信号。各个城市纷纷仿效巴黎人民,武装起来夺取市政管理权,建立了国民自卫军。在农村,到处都有农民攻打领主庄园,烧毁地契。不久,由人民组织起来的制宪会议掌握了大权。这一年,制宪会议颁布了“废除一切旧义务”的“八月法令”,紧接着又通过了著名的《人权宣言》,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了“人身自由,权利平等”的原则。

君主立宪派

代表在起义中夺取巴黎市府政权,建立了国民自卫军。国王不得不表示屈服,承认了制宪议会的合法地位。此时制宪议会实际上成为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在议会中君主立宪派起主要作用。制宪议会通过法令,宣布废除君主专制制度,取消教会和贵族的特权,规定以赎买方式废除贡赋。

1789年8月26日通过《人权宣言》,宣布“人们生来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10月份国王再次筹划利用雇佣军推翻制宪议会失败后,王室被迫从凡尔赛宫迁到巴黎,制宪议会也随之迁来。巴黎出现一批革命团体,其中雅各宾俱乐部、科德利埃俱乐部在革命中发挥巨大作用。

1790年6月,制宪议会废除了亲王、世袭贵族、封爵头衔,并且重新划分政区。成立大理院、最高法院,建立陪审制度。制宪议会还没收教会财产,宣布法国教会脱离罗马教皇统治而归国家管理,实现政教分离。

1791年6月20日路易十六乔装出逃失败,部分激进领袖和民众要求废除王政,实行共和,但君主立宪派则主张维持现状,保留王政。7月16日君主立宪派从雅各宾派中分裂出去,另组斐扬俱乐部。

9月制宪议会制定了一部以“一切政权由全民产生”、三权分立的宪法,规定行政权属于国王、立法权属于立法会议、司法权属各级法院。

1791年9月30日制宪议会解散。

1791年10月1日立法议会召开。法国成为君主立宪制国家。

法国大革命引起周边国家不安,普鲁士、奥地利成立联军攻打法国。由于路易十六的王后、奥地利皇帝的妹妹玛丽·安东尼特泄露军事机密给联军,使法国军队被打败,联军攻入法国。

1792年7月11日立法议会宣布祖国处于危急中。以无套裤汉(平民)为主体的巴黎人民再次掀起共和运动的高潮。雅各宾派领袖罗伯斯庇尔、马拉、丹东领导反君主制运动,于8月10日攻占国王住宅杜伊勒里宫,拘禁了国王、王后,打倒波旁王朝,推翻立宪派的统治。

吉伦特派统治

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后,吉伦特派取得政权。9月20日法国军队在瓦尔密战役中打败外国干涉军。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于9月21日开幕,9月22日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吉伦特派执政期间颁布法令,强迫贵族退还非法占有的公有土地,将没收的教会土地分小块出租或出售给农民,严厉打击拒绝对宪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贵族。

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路易十六。

吉伦特派当政以后,把主要力量用于反对雅各宾派和巴黎无套裤汉。从1792年秋季起,人们不满他们的温和政策,要求打击投机商人和限制物价。以忿激派为代表的平民革命家要求严惩投机商,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价格。而吉伦特派却颁布法令镇压运动。

处死路易十六

与此同时,法国军队在1792年10月后已经打到了国外。欧洲各国非常害怕,在1793年2月,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荷兰、萨丁尼亚、汉诺威、英国成立了反法同盟,对法国进行武装干涉。然而吉伦特派无力抵抗外国军队,巴黎人民于5月31日—6月2日发动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起雅各宾专政。

雅各宾派专政后,平定了被推翻的吉伦特派在许多地区煽起的武装叛乱。

1793年6月3日—7月17日颁布3个土地法令,使大批农民得到土地。6月24日公布1793年宪法,这是法国第一部共和制的民主宪法,但是由于战争未能实施。7月,改组并加强作为临时政府机关的救国委员会,并把投机商人处决。10月底,他们把吉伦特派及其支持者斩首,包括布里索、罗兰夫人、科黛,美国革命家托马斯·潘恩也被捕入狱。

1793年底—1794年初将外国干涉军全部赶出国土,国内的叛乱也基本平息。

1794年3—4月雅各宾内部开始了激烈的斗争。使雅各宾派趋于孤立,人民也开始反对恐怖政策。

7月,国民公会中反罗伯斯庇尔独裁的力量组成热月党,于1794年7月27日(法国新历共和二年热月9日)发动热月政变,推翻罗伯斯庇尔并将他斩首。

热月党人统治

1795年10月镇压保王党战役后,根据新宪法,热月党人于10月26日解散国民公会,成立新的政府机构督政府。恐怖时期结束,但政局仍然不稳。

1796年—1797年,督政府派拿破仑·波拿巴远征意大利取得重大胜利,军人势力开始抬头。

1797年立法机构选举时,许多王党分子当选。督政府为打击王党势力,宣布选举无效。

1798年立法机构选举时雅各宾派的残余势力大批当选,督政府再次宣布选举无效。这种政策历史上称为“秋千政策”。

1799年英国又组成第二次反法联盟,以西哀士为首的右翼势力要求借助军人力量控制局面。11月9日(共和八年雾月18日)拿破仑·波拿巴发动雾月政变,结束了督政府的统治,建立起临时执政府,自任执政。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革命结局

1.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失利后,路易十八在外国军队保护下复辟了波旁王朝,恢复了国王的部分权利,同意君主立宪制作为政体。之后由于查理十世大肆血洗革命者,1830年7月巴黎人民发动七月革命,经过3天战斗,攻下王宫,国王查理十世逃往英国,建立了以路易·菲利浦为首的七月王朝,至此法国大革命彻底结束。

2.揭示自由、平等、博爱精神永留于法国的蓝、白、红三色国旗,成为法国大革命留给世界的文化遗产。

3.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以来,法国每年7月14日大革命爆发纪念日都会在巴黎举行大规模的阅兵仪式。

4.法国大革命彻底地推翻了法国封建专制。

革命派别·吉伦特派

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后,吉伦特派取得政权。9月20日法国军队在瓦尔密战役中打败外国干涉军。由普选产生的国民公会于9月21日开幕,9月22日成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吉伦特派执政期间颁布法令,强迫贵族退还非法占有的公有土地,将没收的教会土地分小块出租或出售给农民,严厉打击拒绝对宪法宣誓的教士和逃亡贵族。1793年1月21日,国民公会经过审判以叛国罪处死路易十六。

雅各宾派

吉伦特派把主要力量用于反对以罗伯斯庇尔(Robespierre)为首的雅各宾派(The Jacobins)和巴黎无套裤汉。从1792年秋季起,要求打击投机商人和限制物价的群众运动高涨起来。以忿激派为代表的法国平民革命家要求严惩投机商,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价格,以恐怖手段打击敌人。吉伦特派却颁布法令镇压运动。1793年2—3月,以英国为首的欧洲各国组成反法联盟,加强武装干涉;国内也发生大规模保王党叛乱。4月,前线的主要指挥、吉伦特派将领迪穆里埃叛变投敌。在革命处于危急的时刻,巴黎人民于5月31日—6月2日发动第三次起义,推翻吉伦特派的统治,建立起雅各宾派专政。

雅各宾派颁布《雅各宾宪法》,废除封建所有制,平定吉伦特派叛乱,粉碎欧洲君主国家的武装干涉;但仍保持反劳工的《列·霞飞法》和《农业工人强迫劳动法》,并镇压忿激派和埃贝尔派。

热月党人

但不幸的是,雅各宾派过激和恐怖的政策,使它走向分裂和内讧,陷于孤立的罗伯斯庇尔也未能完全守护住法国革命的成果,而反法同盟一而再地被各欧洲君主拼凑起来,它们一轮轮地围剿法国革命,企图恢复法国波旁王朝的专制政治。

1794年3—4月雅各宾内部开始了激烈的斗争。马拉被暗杀,罗伯斯庇尔以搞阴谋的罪名处死了雅各宾派中与他政见不和的丹东、埃贝尔等人,使雅各宾派趋于孤立。1794年6月4日,国民公会全体代表一致推举罗伯斯庇尔为主席,6月8日,他主持了庆祝新信仰的最高主宰仪式,当他出现在群众面前时,群众高唱赞美歌,热烈地向他祝贺。罗伯斯庇尔的威望空前高涨。

1794年7月27日(法国新历共和二年热月9日),雅各宾派中被罗伯斯庇尔镇压的右派势力发动热月政变,逮捕了罗伯斯庇尔和圣鞠斯特,建立热月党人统治。热月党人于10月解散国民公会,成立了新的革命政府——督政府,他们清除了罗伯斯庇尔时期的革命恐怖政策和激进措施。而罗伯斯庇尔被逮捕,第二天被送上断头台,死时只有36岁。

拿破仑派

但国外围剿革命的势力仍是浊浪滔天,此时,督政府中又一个新的政治明星应运而生,他就是拿破仑,1796年—1797年,督政府派拿破仑·波拿巴远征意大利取得重大胜利,军人势力开始抬头。在“雾月政变”中,年轻的拿破仑执政,担负起了扫荡欧洲君主专制势力、最后巩固大革命成果的重任。

法国的革命力量就是这样一波一波地行进,一批人完成了特定阶段的历史使命,就被历史无情地淘汰,如此行进直到革命的成功。这次革命摧毁了法国专制制度;也震撼了欧洲旧的君主专制体系,推动了欧洲各国的革命。

革命意义编辑 语音

法国大革命是采用暴力手段矛头直指国王的权力,法国在这段时期经历着一个史诗式的转变:过往的贵族和宗教特权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的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从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革命。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统治,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震撼了整个欧洲的君主专制制度并给以沉重打击,《人权宣言》与《拿破仑法典》为其他欧洲国家的宪法制定提供了范本。

革命影响·对国内

法国大革命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从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到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经历了五年的历程,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在三次起义中,人民群众都显示出伟大的力量,一再把革命从危机中挽救过来,并推动它进一步向前发展,它彻底地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

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君主专制统治,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对世界,法国大革命是世界近代史上规模最大、最彻底的革命,它摧毁了法国的君主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传播了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其间所颁布的《人权宣言》和拿破仑帝国时期颁布的《民法典》(后改名《拿破仑法典》)被称为新社会的出生证书,在世界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次革命也为此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因此具有世界意义。

法国大革命对影视界也有较大的影响。因其是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因此有了许多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有关法国大革命的电影。如《悲惨世界》、《乱世冤家》、《贵妇与公爵》、《黑郁金香》、《再见,我的皇后》、《大革命之夏》、《绝代艳后》等,它们都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

组织原因

1、法国自路易十四以来即是欧洲中心,法国的国内局势关系到欧洲各国的利益;

2、法国王室自路易十四以来即是欧洲王室中心,法国王室及贵族与刚刚兴起的欧洲民族国家的王室和贵族关系密切;

3、法国革命的对象是王权及贵族专制制度,关系到欧洲各民族王国王室及贵族核心利益;

4、法国革命发展过于迅速,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及王后玛丽的殒命极大震撼了欧洲各国王室尤其是哈布斯堡王室及曾经遭遇过类似情况的英国王室;

5、法国王室是天主教廷的最大支持者,法国王室的遇难极大震撼了天主教世界;

6、英国与法国之间一直处于战争状态,法国自路易十四起就是欧洲大陆的霸主,英国希望法国的混乱局势能够持续下去,以便更好地削弱法国;

7、欧洲主张民主的力量还比较弱小,大部分民众仍然支持刚刚兴起的各国民族王权,难以认同处决国王的法国革命;

8、法国革命前国力处于下滑状态,革命后法国的力量迅速强大起来,引起各国的警觉,处于欧洲中心的法国也对外输出革命,促使各国王室立即组成同盟反对法国。


谢选骏指出:上述文字是马匪的杰作,而马匪向来善于宣传蛊惑——它胡说“资产者已成为经济上最富有的阶级,但在政治上仍处于无权地位”,但是实际上在十八世纪的法国,银行家已经可以购买一切,远远比21世纪的中国大陆还要“进步”——甚至连国王都要向他们借钱!至于“农村绝大部分地区保留着旧的地主土地所有制,并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一说——也完全没有根据,因为连中央集权的巴黎政府都陷入了自由交换的漩涡,外省的土地主又怎么可能置身事外呢?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被公认是研究法国大革命的一部经典之作。在这部著作中,托克维尔对法国大革命的起因与后果提出了一种开创性的解释。这种解释并没有给出一种完美的结论,而是提出了引发后来者思考与探索的问题。

托克维尔明确指出:“它(大革命)决不是一次偶然事件。的确,它使世界措手不及,然而它仅仅是一件长期工作的完成,是十代人劳作的突然和猛烈的终结。即使它没有发生,古老的社会建筑也同样会坍塌……只是它将一块一块地塌落,不会在一瞬间崩溃。大革命通过一番痉挛式的痛苦努力,直截了当、大刀阔斧、毫无顾忌地突然间便完成了需要自身一点一滴地、长时间才能成就的事业。这就是大革命的业绩。”这段话可以说是表达了托克维尔解释的核心思想:大革命乃是旧制度下社会演进的结果。

在深入研究旧制度的权力结构之后,托克维尔指出:“如果认为旧制度是个奴役与依附的时代,这是十分错误的。”他发现,旧制度乃是向今天人们所说的“现代性”过渡的转型阶段,是两种体制的复合体,一方面是日益衰落的中世纪封建制度的残余,另一方面是不断强化的中央集权制。正是这种社会转型不仅没有缓解反而加剧了法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促成了大革命的爆发。这种因果联系恰恰与人们想象的那种“压迫愈重、反抗愈烈”的方式相反,而是以一种悖论的方式发生的。

托克维尔通过比较研究,独具慧眼地发现了一个吊诡现象:“有件事看起来使人惊讶:大革命的特殊目的是要到处消灭中世纪残余的制度,但是革命并不是在那些中世纪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其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发,恰恰相反,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对此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就欧洲而言,法国当时并不是封建权利最深重的地区,相反,它却是封建权利压迫最轻的地方。这是因为法国早已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革命:农民完全摆脱了领主的统治,而且已变为土地所有者。但是,正因为如此,农民对残存的封建权利就更难忍受。作为土地所有者,农民才会对封建制度强加在地产上的多种负担感到痛苦和愤慨;贵族不再拥有统治领地的权力,贵族的特权乃至他们本身的存在也就愈加可疑。也就是说,不是贵族个人变得穷凶极恶,而是封建制度的瓦解引起社会心理的变化:“封建制度已不再是一种政治制度,但它仍旧是所有民事制度中最庞大的一种。范围缩小了,它激起的仇恨反倒更大;人们说得有道理:摧毁一部分中世纪制度,就使剩下的那些令人厌恶百倍。”

不过,相比之下,托克维尔认为,各阶级之间的紧张关系之所以加剧,主要是中央集权制的作用。

与许多人的看法相反,托克维尔认为,中央集权制不是大革命的产物,而是旧制度的产物。法国在大革命前已形成欧洲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在王权中央形成了一个集行政、立法和司法权于一身的统一权力机构,有中央政府派出的各省总督总揽了地方政府的全部权力,中央集权制的政府几乎达到了对全国的全面绝对控制;更有甚者,旧制度实行官员保护制,专横地庇护大小官员。这样,中世纪各地区、各人民团体和个人的政治自由权利也统统丧失了。这里应该指出的是,托克维尔显然是把政治专制与行政集权混为一谈了。

托克维尔承认,这种中央集权政府是旧制度的一项成就,是旧制度下“所有活着、动着、生产着的东西”的“新的根源”,也是旧制度中唯一在大革命后保存下来并且能够适应新社会的政治体制。但是,他也发现,这种单一的中央集权制既是旧制度时期社会动力之源,也很容易成为千夫所指之的。“由于中央政权摧毁了所有中间政权机构,因而在个中央政权和个人之间,只存在广阔空旷的空间,因此在个人眼中,中央政府成为社会机器的唯一动力,成为公共生活所必须的唯一代理人。”结果,这就导致了人们对中央集权政府的绝对依赖,而这种绝对依赖又很容易转变为另一个极端:当中央政府不能满足人民心愿时,便产生人们对中央政府的极端仇恨。由此托克维尔得出结论: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和巴黎的至高无上地位,是法国多次革命的主要条件之一。

托克维尔还发现,正是中央集权制的发展,造成法国阶级分离的加剧,使法国社会变成一点即炸的火药桶。首先,三级会议的停开,使得第三等级与贵族在公共生活中再也没有联系。其次,与一般人们想象的相反,贵族的种种免税特权不是中世纪的遗存,而是中央集权制发展的结果。王权逐渐剥夺了贵族的政治权力,但是,为了安抚与王权对立的贵族阶级,作为一种交换,“自15世纪到法国革命,免税特权一直不断增长。”贵族享有的各种特权尤其是免税特权彻底导致了资产者与贵族的不平等和互相孤立。第三,为了获取免税特权,资产者设法住进城市并在城市中获得职位,这就导致了资产者和农民的分离。第四,农民成了被遗弃的阶级。不仅其他阶级都离弃农民,而且政府对农民极其冷酷无情:把各种捐税徭役负担强加给他们,以严酷的司法对待他们。各阶级之间彼此隔离的恶果,一方面是“再也组织不起什么力量来约束政府,(但)也组织不起什么力量来援助政府”,也就是说,政府实行分而治之,最后陷入孤家寡人;另一方面是,分裂的不同阶级彼此形同路人甚至仇敌,“在被重重障碍长期隔绝之后彼此重新接触时,他们首先触到的是他们的伤痛处,他们重逢只不过是为着互相厮杀。”

在分析促成大革命爆发的众多直接因素时,托克维尔论及思想文化、宗教习俗、民族特性等,但是他主要强调启蒙运动和王权改革所起的作用,由此进一步揭示了诡异的历史现象背后的历史因果链条。

启蒙思想为大革命做了准备,这是常识。民主派把大革命视为启蒙思想的正义原则的实现,保守派则把大革命归咎于文人的蛊惑。与他们不同,托克维尔所要探讨的是启蒙思想的思维特征及其得以产生和传播的社会条件。

托克维尔发现,启蒙思想渗透着“抽象的文学政治”,主张“用简单而基本的、从理性与自然法中汲取的法则来取代统治当代社会的复杂的传统习惯”。这种文学化政治思维之所以形成和传播,是因为法国缺乏政治自由。与英国不同,法国研究治国之道的作家与统治国家的人形成两个明确分割的区域,作家们没有参加社会实践,因此他们只会高谈阔论。热衷普遍性的理论,对于文人来说可能是美德,但对于政治家来说则很危险。至于为什么这种文学化政治思想会支配法国的政治生活,托克维尔则主要不是分析启蒙思想家和其他文人的作用,而是强调旧制度下法国人的普遍精神特征。在缺乏自由政治制度的国度里,普通人身受旧制度种种弊端之苦,但看不到医治具体社会病的药方,因此很容易形成非此即彼的思维:“要么全盘忍受,要么全盘摧毁国家政体。”贵族、市民阶层因长期被排斥在公共生活之外,缺乏政治经验,因此对于那种文学化政治理论的危险性毫无所知。贵族甚至把那些文人待为座上宾。国家高级官员也只精通行政事务,而不懂得治国安邦的根本法则,不能理解和预见社会潮流的动向及后果,因此也盲目地接受时髦的政治言辞。结果,全体法国人都“抛弃了现实社会,沉湎于虚构社会。人们对现实状况毫无兴趣,他们想的是将来可能如何,他们终于在精神上生活在作家建造起来的那个理想国里了”。

1789年7月14日的巴士底监狱暴动

旧制度政府推行不彻底、半途而废的改革反而刺激大革命的爆发,这是托克维尔的一个独到而重要的发现。他指出,路易十六统治时期作为末代王朝却是迄当时为止社会经济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他认为,尽管整个社会机器破旧简陋,但是这背后有两台发动机在推动公共繁荣,一是以上层阶级为标志的整个民族的觉醒,二是“依旧强大却不再实行专制、到处维持秩序的政府”。与我们的“常识”相反,在托克维尔笔下,路易斯十六政府乃是一个开明君主政府:国王实际上尊重和服从公众舆论;政府鼓励经济发展、实施公共工程;路易十六还尝试改革,屡试屡败、屡败屡试。但是,恰恰是路易斯十六政府的局部的开明、改革措施加速了大革命的爆发。托克维尔描述了这其中的微妙之处:

政府发起各种公共建设事业,与政府有金钱关系的人数惊人地增长,许多人萌发了发财暴富的欲望,但是,专制政府的财政管理不善使得宫廷的劣迹变成了千家万户的私人灾难,与政府关系最密切、最维护政府的那批工商业市民阶层也就变成了最激进的改革要求者;

国王和政府官员公开讨论社会政治弊端,国王屡屡试图减轻下层民众的负担,如废除农民的劳役制和手工业的行会,再如为消除额外增派而实行军役税公开措施,甚至要废除贵族的免税特权,这些口惠而实不至、半途而废的改革只是起了唤起民众不满情绪的作用;

波旁王朝任意侵犯民众的私有财产,对所欠私人借款拖延抵赖,在饥荒时期强行实施征集制、食品强制出售和最高限价等措施,对穷人实行严酷而不公平的司法措施等等,这些都是政府现身说法对民众进行革命方式教育;

大革命前夕(1787年),路易斯十六政府对司法部门、省级行政机构进行改革。这项改革“希图一举变革旧的方法、一下子匡正积年沉疴”,但是改革打乱了原有的权力秩序,使得每一个公民仿佛觉得“国家政府突然间更换了所有官员,更新了所有准则……所有法国人感受到了一种微小的特殊波动。”在这种人心普遍浮动不安的情况下,“最后一击便使它(国家)整个动摇起来,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最大的动荡和最可怕的混乱。”

托克维尔总结说:“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更好,而且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

革命之后

冲塌神圣罗马帝国大厦的力量来自西方。

1789年法国爆发了革命。从中世纪早期延续至今的封建社会制度被荡涤。三权分立和人权保证了所有公民的自由和平等。普鲁士和奥地利企图以武力对这个邻国的事务进行干涉,结果惨遭失败,引起了革命军的反攻。在继承了法国大革命遗产的拿破仑军队的冲击下,神圣罗马帝国最终土崩瓦解。法国占领了莱茵河左岸。为了赔偿这些地区前主人的损失,进行了牺牲较小的,尤其是宗教的侯爵领地的大规模土地重划:根据1803年的帝国代表联席会议的决定,大约400万臣民换了君主。中等邦国坐享其成。它们中间的大多数于1806年在法国的庇护下结成莱茵邦联。同年,弗兰茨二世皇帝退位,神圣罗马帝国就此寿终正寝。

法国大革命并未蔓延至德国。虽然在过去的年月里这里一再有个别人士试图消除贵族和市民阶层之间的界线,也有重要人物将西边的变革当作新时代的开始来欢迎,但是革命的星星之火却无法跃至德国,因为同中央集权的法国相反,帝国的联邦制结构阻碍着新思想的传播。除此之外,革命的发源地法国对德国人来说,乃是敌人和占领国。同拿破仑的斗争实际上变成了一场新的民族运动,最后上升为解放战争。社会变革的力量对德国不无影响。首先在莱茵邦联诸国,然后是普鲁士开始进行改革(同施泰因、哈登贝格、沙恩霍斯特、威廉·冯·洪堡等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其目的是最终拆除封建障碍,建立一个自由的、担负起责任的社会:废除农奴制、实现营业自由、城市自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普遍服役义务。但是,许多改革方兴未艾就半途而废。公民在大多数情况下仍不得参与立法;只有几个主要在德国南部的邦君迟疑地制定了宪法。

利用断头台杀害异己

1791年—1794年雅各宾派专政期间,巴黎设置断头台,三年内被斩首的“反革命分子”达7万人之多,但不少并非保皇党成员,只是反对雅各宾派的人士。断头台遗址即今日巴黎市中心协和广场。

热月党的统治

热月党人于1795年解散国会,成立新的政府机构督政府。恐怖时期结束,但政局仍然不稳。

1796年督政府派拿破仑·波拿巴远征意大利取得重大胜利,军人势力开始抬头。

1797年立法机构选举时,许多保皇党分子当选,督政府为打击保皇党势力,宣布选举无效。

1798年立法机构选举雅各宾派的残余势力当选,督政府再次宣布选举无效。这种政策历史上称为秋千政策,督政府日益独裁。

拿破仑时代的开始

1799年英国又组成第二次反法联盟,以西哀士为首的右翼势力要求军人控制局面。11月9日(共和八年雾月18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结束了督政府的统治,建立执政府,自任执政。法国大革命结束,开始拿破仑时代。

特点——

1、广泛彻底

从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到1830年7月革命,至此法国大革命才彻底结束。法国大革命历时41年,漫长而曲折。就其规模而言,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人民群众在三次起义中都显示了伟大力量,每当在革命的转折关头,都推动革命向前发展。人民群众积极参加革命,使革命得以彻底进行。

2、成果卓著

法国大革命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结束了法国一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统治,在法国初步确立了共和国的政治体制。这场大革命还震撼了欧洲的君主专制制度,给它们以沉重的打击。

3、影响深远

这次革命扫荡了法国的专制势力。在经济上为法国的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它对法国社会的思想观念、文化教育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场大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的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它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君主专制制度的基础,因而具有世界意义。

4、规模最大

同时代其他国家和地区革命激烈的程度与影响的广泛、深远程度均不及法国大革命,因此说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是革命时代规模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谢选骏指出:这个托尔维克,大致狗屁不通,因为他是个法国人,而法国从来没有出过什么像样的历史学家。

下面略举一二——


1、托克维尔认为,法国各阶级之间的紧张关系之所以加剧,主要是中央集权制的作用。与许多人的看法相反,托克维尔认为,中央集权制不是大革命的产物,而是旧制度的产物。

谢选骏指出:托尔维克这个法国人看不清法国的民族性——

在我看来,中央集权制既不是大革命的产物,也不是旧制度的产物,而是法国民族的产物,不仅如此,还是整个拉丁语系的产物——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罗马尼亚的中央集权,比法国不遑多让,甚至还要突出。


2、托克维尔总结说:“被革命摧毁的政权几乎总是比它前面的那个政权更好,而且经验告诉我们,对于一个坏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

谢选骏指出:托尔维克不知好歹,他所说的“好”,其实就是“腐败软弱”。在这个意义上,“任何末代皇帝都是好皇帝”。


3、法国革命在近期受到美国革命的影响,在远期受的是荷兰革命、英国革命的影响,但却比这三个日耳曼语系社会的革命更为惨烈——这是法国的”夹在拉丁语系和日耳曼语系之间边缘处境“决定了的。这种”高卢-拉丁-日耳曼“的三重质料,撕裂了法国社会,让这个一贯首鼠两端举棋不定的社会,陷入了不断翻身的历史折腾。


4、进一步的观察将不难发现,不仅法国这样的杂种国家如此,其他发生大规模内乱的国家也是这样——英国同样具有三重混血——凯尔特、日耳曼、诺曼底,俄国具有蒙古、突厥、罗斯的三重混血,美国具有亚太、欧洲、非洲三重混血,中国遭受突厥、辽金元清的千年迫害以至于边缘化为亚洲的野蛮社会。


(摘自:谢选骏全集第179卷《对外战败导致改革开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聽説美国人怎样看中国人

  《美国人怎样看中国人》(余创豪 2024年7月25日)报道: 每当我听见外国人称赞中国人和中国文化时,心中不禁泛起一阵自豪感。例如法国大战英雄和前总统戴高乐曾说:“二十一世纪将会是中国人的世纪。”还有,英国学者李若瑟(Joseph Needham)指出在十七世纪之前,中国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