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9月23日星期四

华国锋的“洋跃进”、邓小平的“打越南、亲美屁”,都是顺着毛僵尸握手尼克松的死亡之吻


《尼克松访华意义不亚登月》(时代在线记者 马欢)报道:


CNN前记者齐迈可制作的纪录片《改变世界的一周》中,当年这些亲历尼克松访华的记者与前外交官们,透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1972年2月21日星期一上午11时半,乘坐空军一号,美国总统尼克松及其大批随员抵达北京,开始为期一周的访华之旅。


对于还不熟悉中国的美国人来说,这次访问的意义,不亚于去月球访问。也正是因为这次不同寻常的访问,中美两国从此进入了全新的交流阶段。


40年过去了,当那些亲历者再次回忆起这改变世界的七天,也许将会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诠释它。CNN前记者齐迈可制作的纪录片《改变世界的一周》中,当年这些亲历尼克松访华的记者与前外交官们,透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


预先设定的握手场面


人们都不会忘记那个经典的场景,尼克松总统走下飞机,向周恩来总理主动伸出手来,两人握手长达一分钟,很快,此画面经由电视信号传遍了全世界。


事实上,在总统的专机抵达以前,美方记者团90多名记者,早已在机场待命。他们当中,既有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这样的电视媒体,也有《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这样的纸质媒体,都是尼克松本人从200多名报名者中挑选出来的。


合众国际社记者德克·霍尔斯泰德回忆说,“他们(美方)拥有两架白宫包租的707客机,一架是TWA707型机,命名为‘你好一号’;第二架是‘泛美帆船’,它被命名为‘你好二号’。”


“空军一号”17日从华盛顿起飞,先到夏威夷停留数日,再抵达上海。和此前预计的一样,21日上午11时30分,尼克松的专机终于降落在了北京的天竺机场。


选择在11时30分这个时间,也是尼克松精心安排的,按照中美时差,此时恰好是美国东部标准时间星期天晚上10时30分,也正是电视观众最多的时候。尼克松选择在这一时间的目的无疑是希望让更多的人能够见证他所创造的这一历史时刻。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丹·拉瑟注意到,尼克松在飞机落地之前,就已经开始小心翼翼做准备了。“当尼克松总统走下飞机的时候,我心里非常清楚,他肯定考虑到了。我不知道他是否在镜子前面练习过——但是他肯定考虑过当舱门打开的时候他确切地应该怎么做,从飞机上走到扶梯底端确切有多少步,在扶梯底端握手的程序应该是怎样的等问题,”丹·拉瑟说道。


尼克松夫人身上的红色大衣也格外引人注目。这也是精心考虑的因素之一,由于在当时,大多数人的衣服都是灰、棕和黑等颜色,尼克松夫人这件红色的大衣显得格外显眼,传达出一种热情和友好的感觉。


在舱门打开的那一刻,尼克松夫妇挽着手走出专机。随后,总统尼克松抢先一步走下舷梯,主动向周恩来总理伸出右手,两只手有力地紧握在了一起。通过电视的转播,全世界都看到了尼克松和周恩来的历史性握手。


令美国人惊讶的是,当时机场上人并不多。只有一些大标语,大多同尼克松无关——“中国共产党万岁”,“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还有一支不足500人的仪仗队,他们唱着一首30年代的红军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没有鲜花,没有礼炮,也没有红地毯,对于曾去过世界各国的美国总统来说,这样的欢迎似乎显得有些冷清。


“这和去年十月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到达北京时形成鲜明对比,那一次有30万人参与欢迎,”当天的《华盛顿邮报》报道说, “据说尼克松从机场往北京的路上,没看到迎接的人群,有些失望。”


按照国家元首待遇,中方高奏两国国歌,周恩来陪同尼克松检阅了三军仪仗队。


总统车队沿寂静的街道驶入城市。在美国记者们的眼中,当时中国的面貌也让他们深感惊讶:柏油路面的道路、灌溉渠道、庞大的集体农庄以及公路两侧整齐的树木,毕竟,这个国家对于他们来说,那时还太过于陌生了。


“中国居然有树木!”一个记者这么写道。 不过在他们看来,街道异常冷清。所有的居民仿佛都到别处去了,除了与他们随行的中方工作人员,很难找到普通的中国人采访。


茅台酒差点点燃白宫


抵达钓鱼台国宾馆休息不到3小时,尼克松就出乎意料地被请到毛泽东的书房,两国领导人交谈了整整一小时,在座作陪的除了翻译以外,只有周恩来和亨利·基辛格。次日早晨,毛泽东和尼克松会晤照片,刊登在了《人民日报》头版上。


当天晚上,周恩来总理为总统举办招待晚宴。熟知尼克松饮食习惯的人都知道,这位总统并不热衷中国菜,在白宫时尼克松常就着番茄酱吃低脂的白干酪,他也喜欢品尝昂贵的牛排、葡萄酒和法式大餐。


事实上,在还没有抵达北京之前,这位总统就和助理们在“空军一号”上阅读厚厚的文件与资料,商讨如何与中国人在餐桌上打交道。美国人被告知,也许中方会招待他们鱼翅、燕窝、海参、蛇或其他他们从没见过的食物。


不过当晚,这些想象的东西并没有出现。中方合乎礼节地安排了一次盛大的宴会。赴宴的人数达到了900多人。


2011年1月,在纽约曼哈顿饭店,美方试图去还原这一次宴会的菜肴,去纪念这一特殊时刻。负责该事宜的厨师唐先生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尽管尼克松访华让全世界瞩目,但周恩来招待总统的晚宴,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令人兴奋。


“事实上在那个时候中国并不知道美国人喜好,”唐先生说,“但为了考虑他们的口味,当晚的菜肴中还是加了烧猪肉和中式香肠这种并不常用作国宴的菜肴。此外,中方特地准备了两道有虾的菜肴,尽管虾并不是北京菜常用的材料,但是他们听说美国人喜欢吃虾,就加上了。宴会上也有黄瓜片、番茄片,夹着菠萝的烤鸭片,以及面包和黄油,他们还知道美国人不爱喝热水,特地提供了冷开水。”


当然,宴会上也有传统的中式菜肴,比如鱼翅汤、香菇芥菜、清炖竹笋汤,以及糖醋鱼。


当晚,当周恩来总理举起筷子时,这意味着晚宴正式开始。在现在可以看到的电视画面中,尼克松总统努力用筷子将菜肴夹到自己的盘子里,小心翼翼地看了一下,然后放到了自己的嘴中咀嚼。全世界都通过这个画面看到美国总统品尝中国菜。


基辛格在《白宫岁月》一书中,回忆起这一次的宴会时表示,“宴会的气氛十分欢快,不仅一道道菜无休止地端上来,而且桌旁的每个中国人都按照中国的习惯注意使每个美国人的碟子里随时堆满了食物”。


令美方头疼的,不是美食,而是茅台酒。在基辛格看来,这种烈性酒“不做飞机燃料太可惜了,是因为它太易燃”了。负责为尼克松安排日程的秘书表示,在与周恩来碰杯祝酒之前,尼克松已经被提醒不要真正喝中国的烈性酒茅台,只要举起杯来碰一下嘴唇即可。


基辛格还透露,尼克松结束访问中国回到华盛顿以后,曾经向他的女儿特里西娅演示过茅台的厉害,他把一瓶茅台倒在碗里,点着了火,火并没有熄灭,碗炸开了,吐着火苗的茅台流满了整个桌面,差点就在白宫酿成火灾。


此后的每天晚上,尼克松和夫人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历时三小时的隆重宴会,他也要硬着头皮学着用象牙筷子夹着中国菜,用茅台酒干杯,一边听着中国乐队演奏《小伙子比雷》和《她将绕过山边来》之类的曲子。其间,他们偶尔也观看乒乓球、羽毛球和体操表演。


革命样板戏


据《纽约时报》透露,为了淡化媒体对政治的关注,尼克松在此次访问中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中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当中,希望借由美国的媒体,去展示一个全新的中国,然而,在面对一些中国式的文化现象时,美方不免感到尴尬,比如观看革命样板戏。


“有一件事我想提一下,所有活动中最难以处理的,这就是《红色娘子军》的表演。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导演从来没有看过这种革命歌剧的表演。”来自美国广播公司记者团的协调员罗伯特?西根塔勒回忆当时的场景。


马克·弗兰克尔是《纽约时报》记者,他回忆起看这部革命样板戏时的情形:“我忘了这个歌剧的名字,只记得内容是红色娘子军战胜了资本主义魔鬼之类。资本家的走狗之类的称呼很普遍。尼克松以恭恭敬敬的态度看完了这个剧目……”


对于尼克松来说,这样的体验是此前从未有过的,他两旁陪坐着周恩来和江青。当《红色娘子军》结束时,他仍然礼貌地鼓起掌来。后来,当有记者问起他的意见时,尼克松努力地想找出一些正面的东西加以评论。


CNN前记者齐迈可制作的纪录片《改变世界的一星期》中,也披露了尼克松在接受当时美国电视台采访时的画面。


尼克松当时说道:“这个芭蕾剧是……当然了,大家都知道,它在传递一些信息,这也是它的目的之一……我曾看过世界各国的芭蕾舞剧,包括苏联的和美国的,这个剧确实与我看到过的任何芭蕾舞作品具有同样的高水平。”


“坐轿子得不到太多锻炼”


除了每天与周恩来等领导人举行会谈,尼克松夫妇行程中也包括了游览的环节。当然,游览全部是按照计划进行的。


尼克松夫妇参观了北京的紫禁城,看到明清历代皇帝从太和殿到紫禁城宫门时乘坐的精雕细刻的轿子,他就评论说:“老坐轿子,就得不到太多的锻炼。”


在攀登了具有2200年历史的中国长城之后,他对包围着他的众多美国记者说,“这是伟大的城墙”。随后他又补充说:“我们看着这道城墙,不禁想到我们绝不要任何这类城墙存在于各国人民之间。”


他也和周恩来同乘一架白色的伊柳辛客机飞往杭州。在那个700年前马可?波罗称之为世界最伟大的城市里,游览园林,泛舟于历史悠久的西子湖上。


就在尼克松总统有许多会议安排之时,尼克松夫人的行程也非常紧凑,她要参加许多活动,要去参观北京四季青人民公社,观看了在公社小学的课堂,参观了针灸诊所,也要参观养猪场。


大部分时候,中方都会播放一些美国人并不了解的中式歌曲和革命歌曲,但是偶尔也会让美国人吃上一惊。芭芭拉?沃尔特斯是这一次访华记者团当中唯一的女主播,她表示,第一夫人去访问学校的时候,意外地发现,这里的学生也知道《牧场是我家》这首歌。


对于那个时候的美国人来说,中国的每一块土地都是新鲜的。不过,也许两国太久没有那么近距离交流过,无论在语言还是文化沟通上面,都存在着障碍。


《纽约时报》刊登了马克斯的记者手记《崎岖之路》,就列举了语言障碍、文化障碍以及意识形态的障碍等。他提到过一件特别尴尬的事情,是关于尼克松的新闻秘书罗恩?齐格勒的年轻助理的,她名叫黛安?索耶,现在是美国广播公司的晚间新闻主播。


据回忆,当这支美国记者团上了汽车,准备离开酒店前往机场的时候,一个中国服务员突然从酒店里跑了出来,他拿着女士穿的连裤袜,显然很焦急。


“他以为有人把这东西遗忘在他们房间里了。最后,黛安?索耶在车上走过去认领了东西。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埃德?弗维说道,‘我猜测她原来只是要扔掉这个东西的……服务员可能从来没有想到会有人扔掉一双完好的连裤袜。’”


作为尼克松访华纪录片《改变世界的一周》的制作人,齐迈可(Mike Chinoy)是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CNN)前驻亚洲记者,1987年至1995年,他在CNN北京分社担任记者,多年的报道经验,也让他比一般的西方媒体人对中国有着更浓厚的兴趣。如今,不再是记者的他在南加州大学中美研究所担任高级研究员。


在制作《改变世界的一周》这部历史纪录片中,齐迈可和他的团队历时三年,找到了数十位当年随同尼克松访华的记者、政府工作人员和外交官。这部影片借由这些历史见证人之口,来回顾当年的情形。与此同时,影片也从美国媒体的视角,展现和剖析那改变世界格局的一周。不少珍贵的历史视频均是首次发布。


为了纪念尼克松访华四十周年,美国驻广州领事馆特邀齐迈可携片,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进行巡映,并举行相关的即场专家讨论。在交流中,齐迈可也就该片的制作事宜,发表了诸多的感受。


时代周报:制作此片的初衷是什么?


齐迈可:“我想通过采访这些亲身经历者,写一些有趣的历史细节和故事。把这些制作成片,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尼克松访华这一历史事件的背景,以及对中美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带来的贡献。


事实上,我对中国的了解就是从这些1972年的记者们的报道中获取的。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大学生,我开始对这个古老的国家发生极大的兴趣。


时代周报:尼克松访华七天里,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齐迈可:首先是尼克松政府与基辛格保密的功夫,直到尼克松公开宣布将访华,人们才知道有基辛格先行秘密访华这回事;其次是中美两国独特的外交方式。在尼克松总统访华期间,他与周恩来总理整整相处了一个星期,他们每天都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参加社交活动、一起谈判,现在已经没有人再这样做外交了。


不仅如此,这项非同寻常的旅程也打开了美国记者了解中国的大门,让美国媒体有很好的机会如此近距离地了解中国。如今,中美关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成千上万的中国人到美国旅游、做生意、学习,也有成千上万的美国人来中国,两国的内在联系不断加深,已非1972年可以相比的了。


时代周报:影片中有很多不常见的照片、视频,你是如何得来的?


齐迈可:很多珍贵的照片和视频,都是接受采访的那些记者们提供的,所有人都很兴奋,他们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都很激动。能找到当年这么多当事人、记者进行采访录制也是不容易的。我也去了尼克松在加州的纪念馆找了资料。有些照片在版权上存在着一些争议,比如它究竟是属于尼克松家族的,还是美国政府的。不过令我感到非常欣慰的是,影片最后给大家展示了很多从未披露的珍贵史料。


 (感谢美国驻广州领事馆、美国大使馆《新交流》杂志为本文提供相关资料)

 

谢选骏指出:尼克松访华打开了中国的大门,毛泽东背叛了他所说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成为自己所谴责的刘少奇那样的内奸、工贼、叛徒。随着中共的内外政策急剧转变,中共开始走向成熟的“超级修正主义”,比苏修还要修的厉害,“对外开放”的“卖国求荣时代”开始了。这都是由于毛泽东败于苏联的“边境冲突”所引起的系列后果。后来华国锋的“洋跃进”、邓小平的“打越南、亲美屁”,都是顺着毛僵尸握手尼克松的死亡之吻。


 (摘自:谢选骏全集第179卷《对外战败导致改革开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白宫里的黑社會還是一個想要翻盤的受气包

《特朗普向世界强硬宣告:美国不会接受任何人说不》(纽约时报 2025-01-21)報道: 在就职演说中,特朗普总统使用了一种咄咄逼人的语气。 “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 特朗普总统用这九个字的誓言描述他计划如何让自己的第二任期与第一任期有所不同。如今,经历了始于政治流亡、终于不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