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哲学史第三卷
第五章 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
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同样都代表文明较低的民族对意大利的精神统治的反抗。就宗教改革运动来说,这反抗也是政治性的、神学上的反抗:教皇的威信被否定,他原来凭"天国钥匙权"获得的那份贡赋不再缴纳。就反宗教改革运动来说,只有对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精神自由、道德自由的反抗;教皇的权力未被削弱,倒有所增强,不过同时也明确了他的威信与鲍吉亚家和梅狄奇家的散漫放纵水火难容。粗略讲来,宗教改革是德意志的运动,反宗教改革是西班牙的运动;历次宗教战争同时就是西班牙和它的敌国之间的战争,这在年代上是与西班牙国势达到顶峰的时期相一致的。
北方民族的民情舆论对待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态度,在当时的这句英国谚语里有所说明:
一个意大利化的英国人就是魔鬼化身。
我们会想起,莎士比亚剧本中的棍徒恶汉有多少个是意大利人。亚哥或许是最著名的例子了,但更富于典型性的实例是《辛白林》(Cymbeline)里的亚其莫,他把正在意大利游历的那位品德高洁的布利吞人引上迷路,又来到英国对真诚无猜的土著耍弄阴谋诡计。在道德上对意大利人的愤懑,和宗教改革运动有密切关系。不幸,这种愤懑还牵连着在思想认识上否认意大利人对文明所作的贡献。
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的三杰是路德、加尔文和罗耀拉。在思想认识上,所有这三人和紧在他们以前的意大利人比起来,或者和埃拉斯摩与莫尔一类的人比起来,他们的哲学观是中古式的。按哲学讲,宗教改革开始以后的一个世纪是个不毛的世纪。路德和加尔文又返回圣奥古斯丁,不过只保存他的教义中讲灵魂与神的关系那一部分,不保留关于教会的部分。他们的神学是一种削弱教会权力的神学。炼狱中的亡者灵魂能靠弥撒祭拯救出来,他们废弃了炼狱。教皇收入有一大部分仰赖免罪说,他们否定这一说。根据豫定说,把死后灵魂的宿命讲得与祭司的举措完全无关。这种种革新虽然在对教皇的斗争上起了助力,却阻碍各新教教会在新教国家做到像旧教教会在旧教国家那样有势力。新教牧师(至少在起初)也和旧教神学家一样偏狂执拗,但是他们的势力较小,所以为害也较少。
几乎从刚一开始,新教徒中间关于国家在宗教事务中的权限问题就有了分歧。不管哪国君主,只要他奉新教,路德就愿意承认他是本国的宗教首脑。在英国,亨利八世和伊丽莎白一世极力坚持自己有这方面的权力;德意志、斯堪的纳维亚以及(叛离西班牙后的)荷兰的新教君主们,也都采取同样态度。这加速了既有的王权扩张趋势。
但是对宗教改革的个人主义各方面认真看待的新教徒们,不愿意屈从教皇,也同样不甘心顺服国王。德意志的再洗礼派被镇压下去了,但是这派的教义传播到荷兰和英国。
克伦威尔与长期国会的争斗有许多方面;在神学方面,这争斗一部分是国家在宗教事务中应有裁决权这个意见的反对者与赞同者之间的争斗。逐渐,由于宗教战争闹得人疲惫倦怠,宗教宽容信念滋长起来,这信念是发展成为十八、十九世纪自由主义的那派运动的一个源泉。
新教徒的成功最初一日千里,主要因罗耀拉创立耶稣会才受了挫折。罗耀拉原先当过军人,他的教团是照军队榜样建立的;对总会长必须无条件服从,每一个耶稣会员应当认为自己正从事对异端的战斗。早在土伦特宗教会议时,耶稣会人就开始有声势。他们有纪律、精明强干、彻底献身于事业、善于宣传。他们的神学正是新教神学的反面;他们否定圣奥古斯丁的教义中为新教徒所强调的那些成分。他们信自由意志,反对豫定说。得救不是仅仗信仰做到的,而靠信仰和功德双方面。耶稣会人凭布道热忱,特别在远东博得了威信。他们作听神工的神父受到欢迎,因为(假使巴斯卡尔的话可信)他们除对异端外,比别种教士宽厚慈悲。他们倾注全力办教育,因而牢牢把握住青年人的心。他们所施的教育在不夹缠着神学的时候,总是无可他求的良好教育。后文要讲,他们传授给笛卡尔的大量数学知识是他在别处学不到的。在政治上,他们是团结而有纪律的单一整体,不避危险,不辞劳苦;他们敦促旧教君主进行残酷迫害,尾随着胜利者西班牙军的战尘,甚至在享有了将近一个世纪思想自由的意大利,再树立起异端审判所的恐怖气氛。
宗教改革和反宗教改革在知识界中的后果,起初纯是不良的,但是终局却是有益的。通过三十年战争,人人深信无论新教徒或旧教徒,哪一方也不能获全胜;统一教义这个中世纪的愿望必须放弃,这于是扩大了甚至在种种根本问题上人的独立思考的自由。不同国家的宗教信条各异,因此便有可能靠侨居外国逃脱迫害。有才能的人由于厌恶神学中的争斗,越来越把注意力转到现世学问,特别转到数学和自然科学上。一部分由于这些原因,虽然路德兴起后的十六世纪在哲学上是个不毛时期,十七世纪却拥有最伟大人物的名字,标示出希腊时代以来最可注目的进展。这进展由科学开端,下一章就来讨论。
谢选骏指出: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是一种权力斗争,采取了意识形态的形式,有点像1960年代的“中苏论战”、“边境冲突”。
《德国积极筹备宗教改革500年纪念活动》(德国之声Nov 2, 2011)报道:
“太初有言”是纪念马丁· 路德宗教改革十年庆祝活动的新主题。为此在德国首都柏林推出了一个图书交换活动。纪念马丁·路德公布其宗教改革论纲500周年的准备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
宗教革命家马丁·路德在1517年10月31日将其论文提纲张贴在维滕贝格城堡教堂的大门上。该事件成为反对教会权威统治的一个标志。马丁·路德被视为宗教改革之父,他不仅创建了新教教派,而且也引发了导致中世纪"黑暗时代"走向灭亡的社会变革。德国联邦政府文化和传媒特使诺伊曼(Bernd Neumann)最近在柏林表示, "宣扬宗教改革对全世界的重要意义,为德国向全世界展示其丰富多样的文化传统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太初有言"是约翰福音中的一句名言,也将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500年所有纪念活动的主题。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十年庆祝活动于2008年正式启动,将持续到2017年500周年纪念日之际。在这十年期间陆续举办以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为题的各种纪念活动,研讨会以及音乐会。除了德国福音教会(EKD)之外,萨克森 - 安哈尔特州和联邦政府也参与举办各种纪念活动。
全国范围内的图书交换
图书曾经是马丁·路德的世界。而他的最终目标——就是让书籍为他那个时代的人所利用。萨克森-安哈尔特州的文化部长道格罗赫 (Stephan Dorgerloh)说,"那时,书面文字是通讯的媒介。而印刷术的发明为宗教改革的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因此可以大量印刷并向全世界传播"。
在举办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十年纪念活动的过程中,500本图书踏上了在全德国的交换旅程。谁要是认为交换的只有宗教书籍,那就想错了。道格罗赫说:"宗教改革超过神学的范畴,因此交换的图书不仅包括神学或历史书籍,还有侦探,长篇小说和知识丛书等等"。
来自政界的支持
联邦政府主管文化的国务秘书诺伊曼说,"我们的宪法规定政教分离,单宗教改革周年纪念活动证明,各自在执行不同的任务时也可以合作,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的。 联邦政府将从文化和媒体领域的财政预算中拿出3500万欧元,用来资助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十年庆祝项目。联邦政府认为,2017年宗教改革500周年之际,是在国内外宣传德国文化传统的一个良好机会。德国联邦政府希望借机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宗教改革是德国的精神根基之一。因此,政府将对这一政治文化进程给予支持,协助举办各种展览,研讨会及其他活动。
谢选骏指出:德国同为宗教改革和马克思主义的故乡,这不是偶然的,因为二者都是日耳曼异教对于基督教世界的反抗!所以,在宗教改革之后,欧洲卷入了血腥屠杀,直到出了个大救星希特勒。希特勒的近期样板是俄国的列宁及其十月革命,但远期的样板则是马丁路德和宗教改革。何况,即使列宁,也是通过德国政府(威廉2世)的物质援助和德国思想(马恩)的精神支持,才能建立共党、发动政变的。这就是苏维埃政权的德国渊源。
那么,宗教改革500年来,其成效到底如何呢?
由于加尔文等人带领的宗教改革换汤不换药,日内瓦常被喻为“新教的罗马”。16世纪日内瓦是加尔文新教派的中心;老城区的日内瓦圣彼得大教堂便是加尔文自己的梵蒂冈。英格兰的玛丽一世时期大力迫害新教徒,因此大量新教学者逃向日内瓦其中包括后来监督翻译日内瓦圣经的威廉·惠丁汉(William Whittingham)和他的合作者迈尔斯·卡佛岱尔(Miles Coverdale),克里斯托弗·古得曼(Christopher Goodman),安东尼·吉比(Anthony Gilby),托马斯·桑普森(Thomas Sampson)和威廉·科尔(William Cole)。对于日内瓦的人民来说,登城事件是他们独立的象征。它标志几位沙维斯公爵企图吞并日内瓦以作为他们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首府的欲望彻底破灭。登城事件便是他们跨世纪一系列的进攻的句号。这最后一次进攻发生于1602年12月11至12日,传说中市民猛烈抵抗,甚至将煲、壶等厨具作为武器猛掷侵略者,结果公爵未能得逞,因此这个日子被定为登城节。每年在日内瓦老城区都会举行马队,大炮和穿着当时服装的士兵的游行仪式以作庆祝。
从19世纪后期开始,到瑞士旅行成了英国贵族们追求的时尚。他们带着随从和财富,首先来到日内瓦,由此成就了瑞士成为一个旅游国家。这些使得当时在欧洲已经很有名的经营钟表的商店和经营珠宝、贵金属的商人激增,从而也建立了日内瓦作为商业城市的地位。
2013年8月,日内瓦市人口为194,458,日内瓦州共438,500人。2000年,共645,000人生活在日内瓦市及其周边地区,包括周围的法国和沃州人口。沃州的人口分为145,200,日内瓦本州人(33.1%),123,400其它州的瑞士人(28.2%)和169,000来自180个不同国家的外籍人士(38.7%)。包括持双国籍的人,54.4%的居住在日内瓦的人口持外国护照。
日内瓦虽然一直被看作一座新教的城市,但根据2000年调查结果,实际上现在日内瓦州更多的是天主教信徒(39.5%)而不是新教(17.4%)。由此可见,加尔文他们的改教业绩是多么勉强而虚假。22%市民表示他们不信仰任何宗教。其余的分为回教(4.4%),犹太教(1.1%),其他宗教以及没有回答的人。
相比在日内瓦自立为王的加尔文,马丁路德似乎不过是德国王公的走狗——难怪德国政府隆重纪念这狗的活动五百年了。
这就是我所看到的“宗教改革500周年与十月革命100周年”,这就是我所想到的“从宗教改革到十月革命都是德国祸害的”!中间还有恩哥死主意的支撑——恩格斯主义就是“共产党自己当资本家”!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