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4年6月30日星期日

谢选骏:人工智能工具为何缺乏覆盖面或影响力

 

《OpenAI称中俄利用其人工智能技术操纵舆论》(CADE METZ 2024年5月31日)报道:


OpenAI周四表示,它发现并破坏了五个利用其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以欺骗方式操纵世界各地公众舆论、影响地缘政治的线上活动。

OpenAI在一份关于秘密影响活动的报告中表示,这些活动由俄罗斯、中国、伊朗和以色列的国家行为体和私营公司实施。它们使用OpenAI的技术来生成社交媒体帖子、翻译和编辑文章、撰写标题和调试计算机程序,通常是为了赢得对政治活动的支持,或者在地缘政治冲突中左右公众舆论。

社交媒体研究人员表示,OpenAI的报告是一家大型人工智能公司首次披露其特定工具如何被用于此类在线欺骗。最近,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令人们对该技术可能如何助长在线虚假信息产生疑问,尤其是在全球各地都在举行重大选举的年份。

OpenAI的首席研究员本·尼莫说,在人们纷纷猜测此类活动中使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之后,该公司的目标是展示这项技术如何改变在线欺骗的现实。

“我们的案例研究提供了一些目前最广泛报道、持续时间最长的影响力活动的实例,”他说。

尼莫表示,这些活动经常使用OpenAI的技术发布政治内容,但该公司很难确定它们是针对特定的选举,还是只是为了挑拨人们。他还说,这些活动未能获得太多的关注,人工智能工具似乎没有扩大其覆盖面或影响力。

“这些影响力运作仍然难以吸引受众,”尼莫说。

但大西洋理事会数字法医研究实验室的高级主管格雷厄姆·布鲁基警告,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日益强大,在线虚假信息的格局也可能发生变化。本周,ChatGPT聊天机器人的制造商OpenAI表示,它已经开始训练一种新的旗舰人工智能模型,将带来“更高水平的能力”。

“这是一种新型的工具,”布鲁基说。“它会产生什么影响,还有待观察。”

(《纽约时报》已起诉OpenAI及其合作伙伴微软,称其侵犯了与人工智能系统相关新闻内容的版权。)

与谷歌、Meta和微软一样,OpenAI也提供在线聊天机器人和其他人工智能工具,这些工具可以撰写社交媒体帖子、生成逼真的图像和编写计算机程序。该公司在报告中表示,其工具已被用于研究人员追踪多年的影响力活动,包括被称为“二重身”的俄罗斯活动和被称为“垃圾邮件伪装”的中国活动。

一个影响力活动在Telegram上发布的帖子,OpenAI说,这是利用它的工具生成的。

一个影响力活动在Telegram上发布的帖子,OpenAI说,这是利用它的工具生成的。

OpenAI表示,“二重身”利用OpenAI的技术,在X上用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和波兰语发表反乌克兰的评论。该公司的工具还被用于将支持乌克兰战争中俄罗斯一方的文章翻译、编辑成英语和法语,并将反乌克兰的新闻文章转化为Facebook帖子。

该公司表示,OpenAI的工具还被用于此前一直不为人知的俄罗斯攻击活动,主要是通过Telegram即时通讯服务针对乌克兰、摩尔多瓦、波罗的海国家和美国的人民。该活动利用人工智能,用俄语和英语对乌克兰战争、摩尔多瓦政治局势和美国政治发表评论。这项工作还使用了OpenAI工具来调试计算机代码,这些代码显然是为了自动向Telegram发布信息而设计的。


OpenAI表示,这些政治评论几乎没有得到回复和“点赞”。这些努力有时也不够成熟。有一次,该活动发布了明显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文本。“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语言模型,我在这里提供帮助,并提供所需的评论,”一篇帖子写道。还有几次,它用蹩脚的英语发帖,OpenAI称其为“糟糕的语法”。

“垃圾邮件伪装”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行动,OpenAI表示,它使用OpenAI技术调试代码,就如何分析社交媒体和研究时事寻求建议。该公司的工具还被用来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帖子,贬低中国政府的批评者。

伊朗的活动与一个名为国际虚拟媒体联盟的组织有关,该组织使用OpenAI工具制作和翻译长篇文章和标题,目标是在网上传播亲伊朗、反以色列和反美国的情绪。

OpenAI将以色列的活动称为“芝诺芝诺”,称其由一家管理政治活动的公司负责管理。它使用OpenAI技术生成虚构的人物和传记,在以色列、加拿大和美国的社交媒体服务上代替真实的人,并发布反伊斯兰信息。

OpenAI的报告称,虽然当今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提高政治活动的效率,但这些工具并没有像许多人工智能专家预测的那样,制造出大量令人信服的虚假信息。

“这表明,我们对人工智能支持的影响力操纵和人工智能支持的虚假信息的一些最大担忧尚未成为现实,”Graphika首席情报官杰克·斯塔布斯说。Graphika追踪社交媒体服务的操纵行为,并审查了OpenAI的调查结果。


谢选骏指出:人说“人工智能工具似乎没有扩大其覆盖面或影响力……”这是为何呢?——我看这主要因为它是由贪官主持的,由于缺乏内在的热情与自由,而很少打动生命的力量。

谢选骏:饿狗争食与资源战争


新书书评:《资源战争: 全球冲突的新展望》(2002年12月18日消息)报道:


《资源战争: 全球冲突的新展望》(英文名:Resource Wars: The New Landscape of Global Conflict)。由迈克尔.克拉尔(英文名:Michael T. Klare)所写。由纽约 亨利霍徳出版社(New York: Henry Holt)于2001 年出版, 277页。平装本价格:US$26.00


迈克尔·克拉尔是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阿默斯特(英文名:Amherst)法佛学院(英文名:Five College)“和平与世界安全”研究项目的主任。他的作品包括《低强度战争(英文名:Low-Intensity Warfare)》、《用词安全(英文名:Word Security)》、《流氓国家和核无赖(英文名:Rogue States and Nuclear Outlaws)》等关于战争本质改变的书之作者。 



战争起因:人口迅速增长 


克拉尔的书分析了战争的一个起因:迅速增长的人口对贫乏资源的需求。 


一开始介绍的章节铺陈了以下的场景:随着世界工业化的进行,需求迅速增长,不稳定国家间资源的不平衡分布,以及相邻国家间对资源归属的竞争,加速了冲突的发生。之后的章节着墨于波斯湾、里海、和南中国海爆发的石油冲突;在尼罗河流域和其它水资源冲突;从婆罗洲到塞拉立昂的林木、宝石和矿物冲突的可能性。克拉尔的表现强度在于叙述的扎实性。他对可能冲突的分析,举例来说,在叙利亚、约旦、和以色列之间对约旦河有限的水源的冲突,透过对水量计划的使用率、人口成长和其它相关趋向的详细研究来陈述。就如同克拉尔所显示的,数十个相同类型的冲突在世界各地一再地被重覆。有限的资源、日渐增长的需求、以及资源在地区内的所在位置,结合了种族和政治的不稳定,成为战争的前提。 


克拉尔,身为战争和国际安全的专家,对这些迫近的敌意提出了值得严肃关注、具说服力的解释,它对各个危机详尽的陈述,使人们不仅了解危机的细节,还了解了国际合作在防止冲突的重要性。 



战争起源之二:资源愈加贫乏 


克拉尔对未来战争的另一个令人清醒的预测:冲突起源于我们日益减少的珍贵自然资源供应。 


从中亚的贫瘠油田到青葱的尼罗河三角洲,从南中国海的繁忙运输线到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铀矿和金刚石田,《资源战争》认为资源匮乏对国家军事政策上产生日益增长的冲击。 


身为国际安全专家的迈克尔.克拉尔争论说在新的千禧年开始的数十年间,当国家间不惜一战以控制逐渐减少珍贵自然商品的供应时,战斗的原因将不再是由于意识形态的迥异而是由于资源的竞争。克拉尔断言,冷战时代的政治的区隔,正受到全球对像石油、林木、矿物、和水等必须物质的需求所淡化。而当全世界的军队把资源安全视为他们的主要任务,普遍性的不稳定将尾随而来,特别是在资源竞争与由来已久领土主权争执相重叠的那些地方。 


《资源战争》迫使我们在外界环境影响升高和经济竞争加速的时代正视未来的战争,对一个改变中的世界是一个极重要的评估。 



区别于亨廷顿:穷国多冲突 


在未来几十年可能战争全面的分析,克拉尔认为在非洲和亚洲等竞争地区都有适合冲突爆发的因素和合适的成员。 


萨缪尔.亨廷顿(英文名:Samuel Huntington)在1996年出版的《文明冲突和重建世界秩序(英文名: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书中主张:回教和基督教之间的文化区别将主导后冷战的国际政治。 


克拉尔认为,在石油、水、宝石、和林木的权力争夺将是驱动国际政治的源动力。的确,石油和水在亚洲和非洲的聚集地——波斯湾、里海、 和南中国海是石油的聚集地;尼罗河、约旦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和印度河流域是水的聚集地——克拉尔发现显著军事活动的增加。在经济和人口成长的驱动下,全球性对石油和干净的水源的需求的持续增长挑起了武力的竞赛、紧张、和冲突。辅以图表佐证该两项资源的有限性,克拉尔清晰地描绘这个问题,并提出当前事项的总结。 


在看似充满种族和宗派冲突的世界里,作者提醒读者,这许多冲突是肇因于自然资源,特别像是石油、水、林木、和譬如金刚石的矿物。这些冲突表面看来是种族性的——的确也许会演变成种族性的——但学者如果忽略了冲突是起源于资源的争执,他们常被错误地解释。石油是这本书的主角,但克拉尔也谈论到人类对有限供应的资源,譬如河流系统(尼罗河、约旦河、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和印度河)的需求,以及发生于非洲和东南亚的林木主权和矿物资源的冲突。他预见资源丰富,原料商业掮客交易和外国武器收购频繁的非洲,在未来冲突的增长。为减少国际的介入,作者提议创立新的国际代办处,致力于防止冲突的发生和在短期间内资源面临匮乏时之必要分配。但他没有确切地告诉读者,这样的代办处如何完成他们既定的目标。 


基于资源的冲突多数发生在非常贫穷的国家,该政府经常积弱的得与外国合作以全球性地销售他们的资源。到现在社会才开始正视到国家最重要的资源是她们的人民,而不是他们自然的资源。但是当这位作者总结,人类的发展需要时间和社会秩序——而贫穷国家当前和未来的领导经常只在短期的利益上斤斤计较。 



书评回顾 


大卫.瑞夫(英文名:David Rieff)刊载于《洛杉矶时报(英文名:Los Angeles Times)》的书评中提到,“聪颖地研究,精明强干的争论...《资源战争》透过隐约可见的(资源)匮乏展现冲突的新大陆。克拉尔的分析无懈可击。” 


麦克.涅维斯(英文名:Mike Newirth)刊载于《在这些时报(英文名:In These Times)》写道,“克拉尔的《资源战争》是一份严谨和冷静描述的著作,值得未来数十年地球上的人们省思。” 


关力远,《华盛顿观察》周刊,2002年第15期,2002-12-18 (博讯boxun.com) 

 


 


2003年2月25日14:24:40(京港台时间) 

————————————————————————————————————————————————————————————————————————————————

 

特稿:宗教化的美国 


 


 

在美国这个国家所有的国民特征中,美国对宗教的笃信可能是最让全球其它国家感到迷惑和恼火的。美国为什么会如此笃信宗教?为什么美国总是认为它是对的?为什么美国对宗教的笃信在未来不会减弱?


《新闻周刊>>说,当需要力量,并需要判断是非对错时,美国人常常以让全球其它国家特别是欧洲迷惑不解的方式向上帝求助。大部分美国人说,宗教塑造了他们的生活,也显然塑造了美国的政治。据民意测验显示,经常上教堂祷告的人更可能将选票投给美国共和党而不是投给民主党。


<<新闻周刊>>说,人所共知的一个事实是,宗教权力是现任美国布什政府的政治基础,布什自己有时候在讲话中就如同一个教会的统帅。


布什自己从不讳言基督教帮助他再生——在他39岁的时候,基督教帮助他戒除了酗酒的恶习;在2000年总统竞选中,布什就说,人们必须了解他,首先必须了解到接受基督是他的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现在布什参加白宫的定期<<圣经>>学习会,他周围的人也如此;联邦司法部长阿什克罗夫特(John Ashcroft)每天以祷告聚会开始一天的公务;当美国加州的一个法庭裁决开始公共活动前对上帝进行赞美违反美国宪法中的政教分离原则时,愤怒的政客们在国会山大声赞美上帝。


美国的政客言谈中常常提到上帝已经是司空见惯,因为他们知道美国的选民更愿意自己的政治上的领导人信仰上帝。随着布什当选美国总统,美国 


美国总统乔治布什2001年9月20在白宫会见美国宗教领袖时强调,会运用一切资源,包括警力、情报组织以及银行体系去打击全球恐怖主义。(路透社)

 

的宗教保守派可以说第一次真正地控制了白宫。对于宗教保守派持批评态度的人士——包括国外和美国国内的人士——最感到担心的是布什在模糊他的个人信仰和他的政策之间的界限。


<<新闻周刊>>认为,宗教信仰似乎越来越影响到布什政府的决策。


不久前,布什提名一个教条主义的基督教信徒黑格(W. David Hager)作为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的一个生育健康顾问委员会的负责人。黑格反对向未婚女性提供避孕用品,他并撰文称,女性应该通过朗读<<圣经>>和祷告来治疗经前综合症。


在美国联邦众议院,共和党党鞭德勒(Tom DeLay)将中东称为撒马利亚(Samaria)——中东在<<圣经>>中的称呼;而2002年中,联邦众议院多数党(共和党)阿米(Dick Armey)称,按照<<圣经>>,约旦河西岸的土地是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应该离开。


<<新闻周刊>>指出,布什政府的这种让宗教信仰影响政策的倾向同美国的民意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民意测验显示,百分之八十的美国公众认为,对上帝的信仰界定了他们的世界观;在最近几年中,保守的福音教会的信徒人数在全美大幅度增加,而同时比较自由的教派却在挣扎着生存。


对于美国总统布什的“牛仔作风”,欧洲人可能会不以为然,但是,牛仔在美国神话中具有神圣的地位——是年轻,力量和自立的象征;在大部分其它西方国家看来,死刑是一种野蛮的惩罚,但在美国,它来自美国开拓西部时期的由来已久的法典;坏蛋——包括象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这样的国家领导人——也应该被戢拿归案并严加处置。


在美国人看来,美国站在弱者和正义的一边,对美国来说是好事,对世界上其它国家来说也是好的。


很多美国人认同布什政府的看法,即对伊拉克的战争是对暴君的战争,是一个解放被压迫人民的正义行动。


《新闻周刊》说,不管是出于善于还是傲慢——也可能二者兼而有之——美国人在现在战争即将到来之际在祷告和平,但是他们对上帝的信仰也可能为美国带来战争。 


谢选骏指出:人说“资源战争:全球冲突的新展望”,我看这是“饿狗争食与资源战争”啊。


谢选骏:日寇终战诏书类似希特勒遗嘱


《日本天皇终战诏书歪曲历史》(2005年8月14日 新消息报)报道:


编者按: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是耶?非耶?如果是,日本战后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让人不理解的行为,把“侵略”说成“进入”,把“战犯”奉为“神明”……为什么日本的军国主义没有得到彻底地清算?为什么日本不像德国那样,彻底地认识到自己的罪行?如果不是,谁让日本有条件投降?目的何在? 本文从裕仁天皇的《终战诏书》开始,进行了一系列解读,围绕战后中日、中美、美日关系,揭示了一系列鲜为人知的秘密。给我们的警告是:日本的军国主义没有得到彻底清算,军国主义的阴魂还在日本列岛上飘荡。 


2005年8月15日是日本天皇裕仁发布《终战诏书》60周年。战后每年的8月15日,日本的广播、电视都要播送“玉音放送”———即天皇裕仁亲自宣读《终战诏书》的录音。这样做并不是为了反省日本祸害亚洲及世界的侵略战争,而是断章取义地截取诏书中“堪难堪之事,忍难忍之物,欲以之为万世开拓太平”那一段话,制造悲情气氛,要日本国民感谢并体恤天皇为“护持国体”、“图谋帝国臣民之安宁、偕万邦共荣共乐”的苦衷,激励日本国民的爱国热情。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我们不妨解读一下《终战诏书》的全文: 


朕深忧世界之大势及帝国之现状,欲以非常之措施收拾时局,兹告尔辈忠诚勇武之臣民如次: 


朕着帝国政府通告:兹已接受美英中苏四国之共同宣言。 


始初,图谋帝国臣民之安宁,偕万邦共荣共乐乃皇祖皇宗之遗范,此乃朕之拳拳所之者。所以宣战于美英二国者,实亦出于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宁故。至若排他国之主权,侵彼领土等所为本非朕之志也。然,交战业已四载,朕之陆海将士勇武善战,朕之百僚有司励精图治,朕之一亿庶众克己奉公,各尽最善;但战局并未好转,世界之大势亦于我不利;加之,敌新近使用残虐之炸弹频频杀伤无辜;惨害所及之甚实不可测。若继续交战,终将招致我民族之灭亡,进而更会破坏人类之文明。果如斯,朕将何以持保朕之亿兆赤子,何以谢慰皇祖皇宗之神灵。此乃朕着帝国政府接受共同宣言之缘故。 


对始终偕帝国戮力同心致力于东亚解放之各盟邦,朕只得深表遗憾之意;对死于战阵、殉于职守、毙于非命之帝国臣民及其遗族,每当虑及,常五内俱裂。至若负伤、受灾祸、失家业者之福祉,乃朕深切轸念之所。惟今后帝国所受苦难本非寻常,尔等臣民之衷情朕亦悉数知晓。然,大势所趋,朕堪难堪之事,忍难忍之物,欲以之为万世开拓太平。 


联兹寄信赖于可护持国体、忠良之尔等臣民之赤诚,且与尔等臣民永在。若夫情激之至,滥滋事端,或同胞互相排挤,扰乱时局;由此误大道、失信义于世界,如是者乃朕之最忌;宜举国一家,子子孙孙相继;信神州之不灭,念任重而道远;倾全力于将来之建设,笃信道义,坚守志操;誓发扬国体之精华,不累世界之进运。以此相期许,望尔等臣民体恤朕意。裕仁 


日本文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大江健三郎,用“暖昧的日本”这个词来形容日本近代以来的文明。这是一个经典的概括。日本人对加害国的侵略叫做“出兵”或“进入”,道歉词句无非是“反省”或“对不起,过去的事给贵国及人民添麻烦了”等。日本天皇裕仁的投降书,也仅仅叫做“终战诏书”。每年8月15日,供奉东条英机等7名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和掩埋他们骨灰的日本爱知县的三根山“殉国七士墓”,都会有成群结队的日本老兵穿着昔日臭名昭著的日军军服,打着军旗,挎着军刀,吹着军号来到这里祭拜。他们为当年的战争无比自豪,不承认日军曾经战败。按照天皇的诏书辩解说,那仅仅是“终战”。他们对下一场战争依然充满着希望和憧憬。 


1、


日本学者千本秀树在《天皇制的侵略责任与战后责任》一书中说:《终战诏书》不存在战败认识。 


过去,中国和各战胜国的教科书中都说“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从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被接受这一点看,此说也不算错。不过,若细读天皇的《终战诏书》及其政府声明,从无“投降”二字,更谈不上“无条件”,而且不存在战败认识。1945年8月,天皇致盟军的回复中明确表示,接受的波茨坦公告是以“不改变天皇统治大权”为前提的。《终战诏书》尽管明确表示发布《波茨坦宣言》的是美英中苏四国,但战争的期限则被限定为“四年”。因为裕仁认为“大东亚战争”是向美英发出宣战布告以后的战争。对中国所进行的侵略战争,似乎就根本没存在过,一概不予理会。 


“所以宣战于美英二国者,实亦出于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宁故,侵彼领土等所为非朕之志也。”把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说成是为了“自存”,这种扭曲措辞,充分暴露了裕仁及其亲信试图集体篡改历史的形象,将“帝国”与“东亚”分离开来,在此基础上重新组合,以此佯装自己身上不存在通过发动一系列“排他国之主权、侵彼领土”的侵略战争而进行殖民统治的历史。以隐藏这样一个事实,即他们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正是与美英两国开战的主要原因,其根本之处就是回避天皇裕仁的战争责任。 


再看1941年12月8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的《开战诏书》,它开宗明义地“对美国及英国宣战”,理由是日本帝国之存亡“濒临危殆”,不得不发动这场旨在“自存”、“自卫”的战争。《开战诏书》承认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件以后中日之间全面爆发战争的事实,却又称该战争暂时已经结束,眼下日本与“国民政府”处于“善邻”关系之中,这样一来,似乎这场侵略中国的战争在1941年12月就已经不存在了。《开战诏书》说:“曩者,中华民国政府不解帝国之真意,滥滋事端,搅乱东亚之和平,遂致与帝国执干戈,兹已经四年有余。幸而国民政府发生更新。帝国遂与之缔结善邻之谊,达成相互提携之诚。然,残存于重庆之政权,恃美英之庇护,仍不改兄弟阋于墙之念。” 


虽然说“中华民国”方面“搅乱东亚之和平”,把战争的责任转嫁给了中国,但还是承认:长达“四年有余”之间,大日本帝国对中国“执”了干戈,两国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现阶段,日本已经与更新的国民政府“缔结善邻之谊,达成相互提携之诚”。而这个更新的国民政府指的是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的汉奸汪精卫政权。同年11月,日本和汪伪政权缔结了所谓的《日华基本条约》,只承认汪精卫政权为正式政权,以此作为对“庇护”重庆国民政府的“美英”“宣战”的理由。《开战诏书》指责“美英两国支援重庆残存政权,助长东亚之祸乱,藉和平之美名,欲逞东亚制霸之野心”。辱骂美英两国的话语恰恰暴露了日本自己的企图。从《终战诏书》的措辞中似乎已经看不到中日战争的痕迹,就因为它是遵循《开战诏书》的逻辑炮制出来的。 


《终战诏书》中“始初,图谋帝国臣民之安宁,偕万邦共荣共乐乃皇祖皇宗之遗范,此乃朕之拳拳所之者”的措辞,把裕仁自己扮演成“民族”与“人类”的救世主。这样一个新的神话就构建出来了:“接受共同宣言”,是因为“敌人”“使用”了“新”的“残虐的炸弹”,为了阻止更多的“无辜”被“杀伤”,也为避免“我民族之灭亡”和“人类文明”的“毁坏”,天皇作出了“圣断”,因此,裕仁是“日本国之救世主”,“人类文明之守卫者”。 


为了回避天皇裕仁的战争责任,日本政客不惜捏造历史,消除裕仁即位以来参与战争的痕迹,抹消他作为大元帅时时常发出的决断的后果。 


关于日中战争,裕仁装作一副根本没有发生的样子,企图开脱自己的战争责任。即使决定对美英宣战,也强调自己是作为沉默者的形象出现的。裕仁说:“12月1日,阁僚与统帅部联系御前会议召开,会上决定开战。当时我觉得,即使反对也不会起作用,所以保持着沉默。” 


由此可见,《终战诏书》是以免除裕仁战争责任的形式在歪曲历史,是战后日本一系列右翼言论的出发点。 


阿巴斯通讯社东京分社社长罗贝尔·盖兰对《终战诏书》做了深刻的分析,他指出:《终战诏书》一次都未曾提到过战败这个字眼,当然也没有使用过投降的说法。裕仁认为残忍的原子弹爆炸是终止这场战争的理由。而且,正如该诏书所述:“昔日,之所以宣战于美英二国者,实亦出于帝国之自存与东亚之安宁故”,仅仅把此当作战争的目的。因此,假如旧军人们将来有机会按照自己的好恶随意改写历史的话,那么,他们就可以以该诏书的文本为基石,发表如下说法:我们之所以放弃战争,只是因为我们的敌人采取了非人道的行动。虽然麾下的军队没有遭受重创,但是我们的天皇却同意了终止杀戮的要求。为什么?因为天皇不只是日本国的救世主,而且,他还想成为反对一切残虐行为的人类文明的防卫者。 


对《终战诏书》,罗贝尔·盖兰表示了巨大的惊讶:这种文本简直不可思议,就其精神而言,是彻头彻尾的日本式产物。 


盖兰的分析出色地击中了靶心!在日本右翼军人回想录中,旨在“自存”的战争视角被反复提起,作为“日本国救世主”的天皇形象,成了日本右翼政客篡改历史的旗帜。由日本自民党为纪念《终战诏书》播送50周年而出版的《大东亚战争之总结》一书就宣称:大东亚战争不是侵略战争,而是“自存”、“自卫”的战争,是解放亚洲的战争。在此基础上,“新历史教科书编撰会”出笼,编撰了旨在篡改侵略历史的教科书,而这部教科书竟然通过了日本官方的审查。 


2、


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天皇的战争责任》一书中说:日本投降实际是天皇与美国的交易,虽放弃抵抗却保留了原有政权。 


1945年8月30日,美国远东军司令麦克阿瑟以盟军最高统帅名义进驻日本,开始了日本史无前例的被外国占领时期。占领初期,麦克阿瑟为确保日本不再成为美国的威胁,促使日本最终建立一个和平的责任的政府,曾制定并实施了包括解除武装、惩办战犯等一整套“非军事化”和“民主化”的改革。《日本国宪法》的制定,就是与各项改革同步进行的。其中,天皇制问题与战争、军备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于天皇制的问题,当时美国国内主张予以废除并审判裕仁的舆论颇为强烈,33%的人主张处决裕仁,37%的人主张审判裕仁,只有7%的人认为不必管他或留作傀儡。但以麦克阿瑟为首的美国占领当局却有自己的考虑。 


首先,他们担心一旦废除天皇制,审判裕仁将会引起日本人对美国占领军的仇恨,“导致消极甚至半积极的抵抗”,从而为实施体现美国意图的占领政策带来困难。在战前担任过美国驻日大使长达10年之久的美国国务院特别顾问格鲁就说:“天皇是唯一能使日本稳定的力量,如果不支持天皇,我们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无限期地管理面临崩溃的七千万人口的社会。”麦克阿瑟则认为排除天皇的占领,至少也需要100万军队,而且还得无限期地维持下去。 


其次,美国当局还担心,废除天皇制的做法将在客观上鼓励日本进步势力的发展。日本共产党和一些进步人士要求废除天皇制,建立共和制。一旦占领结束,有可能发生“共产革命”,这对美国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最后,美国当局希望以保留天皇制为条件,逼迫日本接受“放弃战争和军备”的重要条款。 


但是保留天皇制,不免除天皇裕仁的战争责任是不行的。为此,美军代表菲勒斯准将召见战败时身为海军大臣的米内光政时说:以苏联为核心的许多国家和地区主张应该把裕仁当作战犯予以处罚。作为对策,最好的做法是日本方面出来证明天皇没有任何罪责。为此,我认为即将开始的审判是最好的机会。尤其是在审判之际,要让东条负担全部责任。即要让东条说出如下事情来:“在开战前夕的御前会议上,纵使陛下反对对美战争,我也横下一条心,要将战争强行进行下去。”对此米内大将回答:本人完全同意。我认为让东条(原首相)与岛田(原海军大臣)承担全部责任是脱陛下罪责的最好办法(引自丰田隈雄:《战争裁判余录》)。 


就这样,围绕免除裕仁责任的设想,日美之间达成了共识。对于苏联非常强烈地主张将天皇作为战犯予以处罚的理由,菲勒斯准将以美国冷战思维方式说:这是企图实现全世界共产主义化。也就是说,通过将苏联视为敌人,天皇与麦克阿瑟成了有相同利害关系的盟友,就这样日美化敌为友,达成了反对共产主义的共识。这种立场,后来成为日美关系中一贯的重要政治支柱。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天皇的战争责任》一书中说得好,日本投降实际是天皇与美国的交易,虽放弃抵抗却保留了原有政权。 


为了对付社会主义的苏联,美国迅速将对日政策由惩罚改为扶植,不但重新释放和武装战犯,而且几乎原封不动地保留了日本的战时政治体制和统治机构。1949年5月,美国政府正式命令麦克阿瑟中止日本的战争赔偿计划,使日本得以恢复生产,尽快成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实际同盟者”。朝鲜战争爆发之后,驻日美军开赴朝鲜战场,麦克阿瑟下令在日本组建维护社会治安的“警察预备队”,大量的旧军官和旧警察加入了这支准军事力量。由于战后国际局势迅速向冷战方向发展,东京审判远远没有纽伦堡国际法庭对德国法西斯审判那么全面和彻底。日本军国主义分子被判绞刑的只有7人,其量刑之轻让人惊诧。不久,盟军陆续释放了除28名甲级战犯以外的全部战犯嫌疑人。仅几年后,盟军还将被判处有期徒刑的18名甲级战犯予以提前释放。其中罪刑严重的战犯七三一部队的缔造者陆军中将石井四郎,不但没有接受审判,反而安享晚年并获得立碑纪念的荣誉,主要原因就在于七三一部队向盟军提供了研究成果。美军负责人说:石井部队的资料是出资数百万美元和长期进行研究的成果。这种资料是附着于活体试验的,受到良心的责备,我们在试验室是无法取得的。于是,美国军方和国务院决定,由于日军细菌战情报的重要性,美国政府决定不揭发日本细菌战集团中的任何一个人员为战犯。 


结果,那些被盟军释放的高级战犯又重新在政界、财界和舆论界活跃起来。正是这些军国主义残余分子,开启了战后的日本国内狭隘民族主义势力崛起的先声。担任过东条英机内阁商工大臣的甲级战犯岸信介,1957年顺利当上了日本首相。甲级战犯重光葵,1952年任改进党总裁,以后出任外务大臣和副首相等要职,日本学者称他们为“战犯政治家”。 


日本政界又有家族承袭传统,如上世纪90年代的首相细川护熙,便是发动侵华战争的近卫首相的外孙,现在的东京都知事、极端右翼分子石原慎太郎,又是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主谋石原莞尔(当时有石原、板垣、土肥原“三原左右关东军”之称)之子,他们怎么可能清算自己政权和前辈的罪行? 


3、


2005年6月22日《纽约时报》:现在对美国来说,最好是出现一个强大而且重新实现军事化的日本,而不管日本人在靖国神社问题或是战犯问题上说些什么。 


今年5月4日,大江健三郎对日本军国主义倾向表示担忧。这种倾向体现在日本试图修改宪法及首相小泉纯一郎经常参拜存有争议的靖国神社上。大江说这种倾向现已扩大,而且越来越强烈,但我们抵制这种倾向的时间却是有限的。 


大江健三郎是日本知识界“九条会”的领导人,该组织致力于确保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不被修改。和平宪法第九条是日本右翼要求修改宪法的主要症结所在。第九条明文规定:日本放弃保持军队的权利,永远放弃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大江健三郎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2001年1月,小泉纯一郎不顾国内70%的舆论反对,强行向伊拉克派遣了“自卫队”。而过去,“自卫队”向海外派兵一向被历届自民党内阁视为违宪行为。但是这个规矩却被身为自民党与公民党联合政权的小泉内阁给践踏了,它意味着日本国宪法第九条宣布“放弃”的“交战权”被行使。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自2001年4月上台以来,已经连续4次参拜靖国神社。尽管今年4月23日中日两国领导人在雅加达会晤时,胡锦涛主席就中日关系发展提出5点主张,希望日方能以严肃慎重的态度处理好历史问题,小泉也表示日方愿根据胡主席提出的5点主张精神,积极推进日中友好合作关系。然而不到一个月,就在5月16日,小泉声称他还要继续参拜靖国神社,并认为这是日本内政,外国不应干涉。6月22日,小泉又在国会说他没有义务屈从于中国和韩国的压力。不久前,靖国神社还亮起了小泉捐供的一盏“守灵灯”,他以灯明志,坚持自己的信念。小泉这样做的目的何在?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局的一位官员指出:小泉是在兜售“自己是可以向中国说‘不’的政治家”。 


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编辑罗伯特·沃德撰文指出,中日双方对立的理由,表面是历史问题,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政治和经济实力正从日本向中国转移,日中之间正在进行力量关系的重新调整。 


战后,日本事实上成为美国冷战政策的最大和最直接的受益者。周边无强国,又几乎不存在强烈要求惩罚日本的国家,这一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使日本获得了迅速发展经济的良机。按国际惯例,战败国要向战胜国赔款。可当时的中国国民政府却宣布“以德报怨,不念旧恶”,放弃数千亿美元的战争赔款。日中友好协会会长宇都宫德马说:“假使中国要日本拿出500亿美元的赔款,按当时日本的经济能力来说,也需要50年才能支付清,那肯定会阻碍日本经济的成长发展,结果也不会有今天的日本,这一点是不应该忘记的。” 


可是,不可思议的是,中国政府的这种善意和宽大,并没有获得大部分日本民众的理解和感激,反而成为日本右翼势力抹杀战争罪行的口实。为了扶植日本,美国不仅取消拆除850个军工厂作为赔偿的协定,而且还向日本提供了20多亿美元的援助。由于日本宪法明文规定日本要放弃战争,使得日本可以集中全部精力发展经济,它可以利用日美同盟关系,借美国在东南亚、东北亚的舰队,保护它过往的商船和油船。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也使日本大发横财。上世纪70年代的廉价石油也为日本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条件。1968年,日本经济以惊人的发展速度跃居亚洲第一,超过当时的联邦德国居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现在的日本已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超级经济大国。但小泉纯一郎及其右翼政客却并不满足做经济大国。他们不忘日本天皇裕仁《终战诏书》中“图谋帝国臣民之安宁,偕万邦共荣共乐乃皇祖皇宗之遗范,此乃朕之拳拳所之者”的遗训,不仅追求修改和平宪法做“正常国家”,而且要做军事政治大国,追求在国际和亚洲地区的“话事权”。争当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日本实现政治大国梦想的一个可以直观量化的目标。小泉内阁“绕过中国”,搞“强行突破”,结果失利,便又迁怒于中国。他们忘了日本争取“入常”的关键,在于日本自身是否反省历史,争取受害邻国的宽恕和谅解。 


这些年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超出了日本的想像。2002年2月17日美国《新闻周刊》封面是一位日本少女在流泪,旁边的说明文字是:“现在是北京而不是东京,塑造亚洲未来!”同期发表的特稿《日本红日冉冉西沉》,说日本现在失业率战后最高。过去,日本讥笑菲律宾、印尼、泰国出口女佣,现在失业的日本技术人员排队到中国找工作。日本1000家大公司中,有420家将基地搬到中国。日本银行坏账达1350亿美元,相当于台湾、香港所有的外汇储备。日本《21世纪》月刊,2002年3月号发表文章说,中国经济规模在2020年就可以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日本东京的一位东亚问题专家说,中国在历史上大部分时期处于主导地位,但在20世纪日本处于主导地位,到21世纪,两国将首次平起平坐。中国是地缘政治大国、经济弱国,日本是经济大国、国际政治侏儒。 


日本不甘心外交中的二等公民地位,将中国视为其实现政治军事大国的障碍,设法对中国进行遏制。不仅如此,日本右翼政客还认为日本国民现在缺少使日本成为政治军事大国的那种舍生忘死的爱国热情。新教科书编撰会在新历史教科书的最后章节中说:“战后日本人致力于复兴经济、建构了在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地位,但是人们总觉得什么地方缺少自信”,“实际上日本如今已经没有可以作为理想、模范的外国对手了,到了必须靠自己的双脚扎扎实实地站起来的时代。可是令人遗撼的是:败北于战争的伤疤仍未愈合”。执政的自民党在教育基本法研讨会上,坚持要把“培养爱国心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和焦点”,成为政治军事大国所必需的稀缺精神资源。于是,小泉及其右翼政客决意身体力行,用自己坚持参拜靖国神社这样的示范,来激发日本民众的“爱国热情”,酝酿半数国民支持修改宪法第九条的理想土壤,实现使日本成为政治军事大国的政治梦想。 


问泉那得“浑”如许,为有源头“浊”水来。2005年6月22日,美国《纽约时报》发表的《寻求无罪判决的日本战争纪念堂》一文中说: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靖国神社问题和甲级战犯的判决问题上一直保持沉默,作为曾打败过日本,占领过日本,目前仍在日本有5万驻军的国家,美国是唯一一个让日本在这类问题上可能会听取意见的国家。美国在这个问题上不大可能完全无动于衷,因为靖国神社对发动偷袭珍珠港行动的人进行了神化。美国官员对日本将靖国神社比做阿林顿国家公墓感到不满。但美国官员往往为日本官员参拜靖国神社的行为进行辩解,或是故意保持沉默。冷战也许已经结束,但中国的崛起使美国感到不安,就像20世纪40年代共产主义的兴起一样。因此,现在对美国来说最好是出现一个强大而且重新实现军事化的日本,而不管日本人在靖国神社问题或是战犯的问题上说些什么。 


日本狭隘的民族主义与美国的霸权思维互融,形成了当前冲击日本对外关系的一股浊流。中日关系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执政的日本政治人物如何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改善中日关系的关键在于日本政府能否从日中友好的大局出发,认真履行自己在历史问题、台湾问题上作出的承诺,只有这样才能从政治上化浊为清,推动两国关系走向光明的前景。 


谢选骏指出:人说“日本天皇终战诏书歪曲历史”——我看“日寇终战诏书类似希特勒遗嘱”,推卸责任,自我美化——而且,还得到黄俄汉奸毛泽东的称赞。因为毛狗说是小日本侵华,搭救了他的红色政权!

谢选骏:胡平为何看不懂《天子》


《习近平如何成为“独裁者”?很简单 就靠这一手》(美国之音 2024-06-29)报道:


中共建党103周年之际,习近平不延续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的政治遗产,重建毛泽东式个人独裁地位引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习近平是否为独裁者在中国属于特殊禁区,但在国际上一般存在共识。美国总统拜登曾经两次公开称习近平为“独裁者”。德国外长贝尔伯克也在公开的外交场合以“独裁者”形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近日接受美国之音《纵深视角》专访时表示,改革开放后中国党内对政治体制改革有不同的期待,但有一点是普遍的共识,那就是毛式的个人独裁将一去不复返了。胡平说:“可是人们万万没有想到,在毛去世30多年,在邓江胡之后,居然又出了个习近平,居然又重演了毛泽东式的个人独裁。”


毛泽东作为中共和红色中国的奠基者,仅在晚年的十年文革时期攫取到一人控制全党的绝对专制权力,习近平为何仅用5年一个任期,就废除了邓小平确立的党内集体领导和任期制的政治遗产,修改宪法,定于一尊,完成了从一党专制到一人独裁的过程?


中共模式无权力制衡 领导人性格决定政党特质


中国宪法规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是其基本政治制度,中共是唯一的执政党。在中共党内,党章把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纵观中共建政70多年的历史,一党专制贯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史。


胡平认为,中共按照苏共模式建立起来的政党其实就是一种委员会制度,除了没有权力的分立和制衡之外,其具体运作也没有程序性和制度性的规定,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党内一把手的性格和能力决定了党内和国家制度的特质。


他说:“有的领导人,他压制的很凶,在党内也搞大清洗,这么一来二去,就逐渐建立起个人独裁。有的第一号人物没有那么厉害,也没有能力和机会轻易地把党内异己清洗掉,于是就形成了某种形式的集体领导,他的权力也就不是那么大。”


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中国改革信息库在2011年习近平上台之前发表了“邓小平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始末”长文,指出“倡导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废除领导职务终身制,实现干部退休制度,是邓小平一个重要的贡献。”


胡平认为,邓小平所谓政治上的开明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一时之间一方面是他们都痛感于毛时代的那种个人独裁,使他们自己都成了受害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当时这一批元老们都复出了,他们彼此之间很难彼此完全吃掉对方,所以形成了元老们共同执政这么一种状况,包括由他们来指定最高权力的继承者。”


习近平执政曾被预计开启“常人政治时代”


纵观邓江胡三代,执掌权力十年左右的邓小平1989辞去中央军委主席职务,江泽民和胡锦涛也在连续任职二届总书记后退了下来,造成中共领袖任期不超过两届的惯例,成为改革开放时期限制个人独裁的重大政治共识。


胡平披露,到了胡锦涛执政时期,中共甚至出现了民主推荐的制度:“我们看到这十七大之前,中共召集省部级中央委员和候补委员到北京开会,让他们推荐下一届政治局人选。据说在那次推荐中习近平的得票超过了李克强,所以就这样确定了习近平成为第五代接班人。”


胡平说:“如果你让这个程序一而再再而三地搞下去,到头来可能就成为一种制度了。如果最高领导人都是通过高层的民主推荐产生的,那你的权力就肯定受到一种极大的限制。”


2012年,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大就任总书记。原《人民日报》副总编、笔名皇甫平的周瑞金在《炎黄春秋》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从历史视角看十八大》的文章,把中共建政以来分为四个政治时代:伟人时代(毛)、强人时代(邓)、后强人时代(江胡)和常人时代(习)。


周瑞金认为,常人时代将有两大特点,首先是党的最高领导人和高级领导层并非指定,而是通过党内高层一定民主程序推选出来,其次是推行集体领导、民主工作和依法办事。


中共政治生态的改变为习近平个人独裁埋下伏笔


与这种乐观估计相反,胡平早在2011年就推断习近平的权力将远超江胡,因为当时中共高层政治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指派接班人的元老势力崩溃。


“胡锦涛在十八大的裸退也使得江泽民原来在中南海的办公室不得不跟着一并撤销,也就是两派元老同归于尽了。这么一来习近平一上位就没有人能够制约,因为原来能够制约最高领导人的元老,也就是推举你上台的力量相互抵消了。”


一个明显的迹象是习近平上台伊始,就无视当时尚有影响力的党政分开原则,建起各种小组并自任组长,以“小组治国“,相当于架空国务院的许多机构。


此外王立军事件和令计划儿子车祸更为习近平发动反腐运动提供契机。胡平说:“有了这两个概率极低却影响极大的事件,就给习近平在高层清除异己提供了难得的借口和时机。如果没有这两件事,你习近平就是想搞以反腐败为名的清洗运动,也是老虎吃天,无处下口。”


随着中办主任令计划的倒台,中央办公厅主持的民主推荐也就不了了之,为习近平扫除了大权独揽,定于一尊的制度和程序上的障碍。


习近平以胡温时期“九龙治水”弊端要求集中权力


习近平称胡温执政时期的“九龙治水”,“政令不出中南海”等措施为“弊端”,因此要求集权,最后走向个人专制。胡平说,中共是一个列宁主义政党,存在专制独裁的基因,所以任何分权分治其实有助于遏制其内在的极权冲动和倾向。


他说:“中共体制原本有着多种可能性向不同的方向演变,就像胡温时代的这种‘九龙治水’,固然似乎有效率不彰等方面,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中国经济腾飞的主要起飞、发展最快的就是胡温这十年,得益于这个时期的所谓效率不显的不折腾,完全不同与后来习近平时代的运动治国带来的后患无穷。”


正是最高层缺少一个人说了算的状况,才逼出了民主推荐这种方式。胡平指出。如果当时胡锦涛在人事问题上一言九鼎,就断然不会出现民主推荐这种形式。


他说:“民主推荐固然是很有限的一种改革,但是这种改革假如任其发展下去的话,未必不可能使得中国高层政治朝向一种、至少更多一些民主色彩的方向演变。但是习近平上台,就把这种可能性完全阻断了。”


毛泽东以声望服众 习近平以威慑吓人


2018年中国人大修改宪法,废除国家主席的任期制,是习近平改变中共体制的决定性步骤。习近平为何或如何能说服党内高层接受他的决定,让全党接受一个毛式强人政治再度出现?


当年毛泽东建立个人独裁统治,很大程度上靠他对中共发展壮大的贡献以及他在打江山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而习近平当时执政不过5年,政绩乏善可陈,更无党内和民间的威望。但是胡平认为,独裁者要建立个人权力,除了靠所谓功绩和深浮人望之外,另外一个办法就是威慑。


他说:“习近平愣是通过反腐的名义,整肃了一些关键性人物,使得在党内上层的不同意见不敢通气,然后通过一种超越程序的方式,愣是以中央的名义,在没有召开全会的情况下提出建议修宪。这么一来,就使得上层没有人敢于反对他了。习近平建立个人独裁主要是靠反腐败,就是靠威慑。”


建立清一色习家军 习想要长期执政还是终身执政?


仅仅通过两届任期,十年执政,习近平就取得了毛泽东作为中共和红色中国的奠基者奋斗一生所达到的地位。2022年中共20大让习近平登上了专制权力的巅峰,纽约时报为此撰文指出,习近平获得第三个任期并不出人意料,但就连那些有经验的中国观察人士也对中共最高层领导班子如此彻底的大洗牌感到震惊。


报道援引芝加哥大学研究中国政治的杨大力教授的话说,“他原来就占据支配地位,现在更加不可动摇了,统治地位归他独有。”


胡平说,二十大以后,中共高层成立清一色的习家军,其清一色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毛时代。他说:“毛不管怎么说,当年跟他一起打江山的那些人,他不可能都打到。所以在党内上层总还有朱德在,虽然他不起作用,但位置还在那儿。周恩来还有相当大的势力,虽然他不得不样样都顺从你,但是你还是没法把他打下去。到了习近平,你看,这个最高层就完全成了清一色。”


《人民日报》在中共二十大闭幕后指出,取消国家主席任期限制“不意味着领导干部职务终身制”,似乎有意告诉外界,习近平只是为了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统一之大任,要求额外任期,长期执政而已,不会成为另一个毛泽东,在年老体弱多病的情况下,仍然大权在握,终身执政。


但是胡平认为,独裁者是没有退路的,他缺乏安全感,永远处心积虑地担心别人觊觎他的权力和地位,担心遭人清算,所以他不愿也不敢交出大权。胡平说:“习近平取消任期限制的目的,就是要达到无限期执政,也就是终身执政。”


网民嚎叫:


Siewkim

还有什么要研究的! 枪!在他手。

2024-06-30 02:00


emil

几千年来的文化文明让这片土地和人民已经形成适合由一个独裁统治者来管治,只不过现在轮到包子而已。

2024-06-29 23:00


kkllyy

中共设计的制度漏洞百出,根本不科学

2024-06-29 21:53


谢选骏指出:三十年前的1994年我到达纽约,胡平邀请我到他家小住,那时他邀请所有初到纽约的人到家做客小住,就像万润南邀请所有初到巴黎的人到店做客吃饭(还送礼金)。我投桃报李,送给胡平一本新出版的《天子七书》。他打开翻了一下,看见每章前面设置的《天文历数》,就不解地问我,这是什么意思?我竟然一时无语,因为这是中国文明“天人合一”的基本意识啊!他怎么会不懂呢?于是我曼应之曰,“没有什么意思”,他竟说“那就把它删掉嘛。”后来我考虑到,连胡平这样的理论家都读不懂《天子七书》,我确实应该做一个通俗本,照顾读者的理解。这样不断照顾下来,《天子七书》越做越小,五版之后,变成了一篇文章。

今天看了上述报道,惊觉三十年过去了!而胡平依然故我,只有权力分析,没有文明纵深——这样怎么可能预测中国的发展呢?胡平为何看不懂《天子》?还是因为不解“中国文明的深层意识”吧。


《消息传到中南海 习火冒三丈下令…》(2024-06-29 读报)报道:


中国各地书店近日掀起“反习”浪潮,习近平各类“著作”专柜与《大国的崩溃》、《丧钟为谁而鸣》、《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等看似意有所指的书“巧遇”的照片在网上热传,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然而近日传出消息,中共警方疑似接到指令被要求“24小时监控”并派专人维护“习著作”专柜,引发网友热议和调侃。


中国民间对习近平长期累积的不满正通过各种方式表现出来,各地的书店正成为“反习”的新场所,社交媒体流传着“习专柜”的摆设照片。然而,“李老师不是你老师”6月29日在X透露,有国内书店人员已经接到当地警方“态度和蔼”的通知,称如果书店里有习近平相关著作专柜的话,必须要配置专人维护以及24小时全天候监控。还建议撤掉专柜让双方都少点麻烦。书店方笑着回复,“放心吧保证不设专柜。”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网友的热议,“不就摆个书嘛,他在害怕什么?”“包子玩不起,习专柜也烂尾啦。”“那包子的光芒怎么照耀四方呢?”“维尼熊的思维特别像皇帝,但凡学过现代文化也不可能有这种古代思维,他不会是古代穿越回来的吧。”“董瑶琼一泼,满大街的圣像就没了;网友们一摆,书店里的专柜就撤了。”“很好,玩到最后得把皇帝的书都下架了,封杀到最后是封杀自己!”“笑死了,一到民众对他的愤怒到了沸点,两百斤就抓几个人,转移注意力,让大家觉得他还有用……”“活着就已经成为一个笑话,不是空前绝后也是前无古人了。”“期待着下一个耍习战场的出现。”


另据报道,根据北京最新公告,习近平6月28日签署第26号主席令,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已经由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常务委员会通过,自2025年5月1日实施。该法法条指出,所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以土地集体所有为基础,经济组织包括乡镇级、村级、组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个法的主要目的是“发展壮大新型农业集体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巩固党在农村执政根基的重要保障”。


上述组织法的通过迅速在墙外引发批评,资深媒体人王剑指出,“集体经济就是公有制,接下来就是人民公社”。公民记者张展在X写道,“这是要开倒车吗?还是叫民间互害再来一波?人大常委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形同虚设”。海外时评人士蔡慎坤在X写道,很多人认为不可能再搞集体经济。没有想到习近平稳扎稳打一步步把中国强拉回到毛泽东时代。“好”消息来得让人猝不及防!如果下月召开的三中全会选择加速倒车,中共政治经济社会乃至外交面临的各种问题都不可能找到解决办法,国际环境还会进一步恶化,经济持续衰退是大概率事件。


中共三中全会将有人事大动


时值中共第二十届三中全会前夕,除多名省部级、副国级官员落马外,多地省部级官员密集调整,仅6月28日这一天,就有5名省部级“一把手”出现调动。虽然近几十年,三中全会人事变动通常较少,但今年或是例外。


6月28日,据党媒消息,黄强任吉林省委书记;宁夏党委书记梁言顺转任安徽省委书记;被免职的原安徽省委书记韩俊已转任中共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 李邑飞任宁夏党委书记;国家卫健委副主任雷海潮接替马晓伟,担任中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6月28日,各地副部级官员也出现频繁调动。


对于7月15日至18日即将召开的三中全会,海外时评人士王赫撰文分析,中共官场或将再现人事大动。主要原因是一大批落马或被免职的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需要全会确认和决定。习近平20大亲自选定的中央委员和中央候补委员,有几个已被处理,需要被全会确认。而几个卷入出事传闻、被免职的人,如秦刚、前卫健委主任马晓伟、前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前火箭军政委徐忠波、前战略支援部队司令巨干生等,他们能否保住中央委员,也要在三中全会见分晓。


落马的现任中央委员,其位置不能空缺,将由候补中央委员递补成为中央委员。此外,全会还可能增补中央委员。与递补中央委员须出现缺位不同,增补中央委员没有定规。在中共历史上,十一届三中全会增补黄克诚、宋任穷、胡乔木、习仲勋等人为中央委员,除增补中央委员外,还可增补、增选中央政治局委员。十一届三中全会就增选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增选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文章写道,递补是常规,就本次三中全会而言,增补是看点。由于20大后落马高官太多、军队也经历了一波大清洗,习近平或会破格提拔一部分人进中央委员会。例如,2023年火箭军高层“一锅端”后,当年7月,王厚斌、徐西盛同时晋升上将军阶,分别就任火箭军司令员、政治委员。目前两人连中央候补委员都不是,但按惯例,这次可能会增补为中央委员。


文章进一步分析,当然,本届三中全会最大人事看点就是:中央军委、中央政治局是否进新人?去年8月,李尚福落马,12月董军被任命为中共国防部部长。但是,迄今董军没有担任国防部长通常兼有的身份:国务委员和中央军委委员。三中全会增补中央军委委员是有前例的,例如十五届三中全会增补的曹刚川。那么,这次三中全会,董军是否会增补为中央军委委员呢?而更令人关注的,是三中全会是否增选中央政治局委员。这也是有前例的,如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而且,18、19届中央政治局都是25人,偏偏20届政治局是24人,这次增选一人也说得过去。网络上,关于习近平夫人彭丽媛要进政治局的传闻被炒得沸沸扬扬。但这个传闻更多是为恶心习近平的,不过,政治局进新人的可能性倒是存在的。


一个值得注意的事项是:6月28日,吉林、安徽、宁夏省委书记换人。其中,原吉林省委书记景俊海、原安徽省委书记韩俊被换下后,都称“另有任用”。2023年3月才出任安徽委书记的韩俊,这次匆忙换下接替前不久落马的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然而,景俊海或许仕途更广阔。1960年12月出生的景俊海,是习的陕西老乡,也是习所信任的极少数人之一,履历丰富,曾被认为是20大越级提拔为政治局委员的可能性人选,但未实现。现在,习遇到空前难关、急需用自己人之际,景俊海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可能性不能说没有。文章最后写道,三中全会之所以推迟良久,是因为中国经济大盘动摇、高层政见分歧严重、政局极其险恶,习近平的处境前所未有的艰难。习要掌控局面,一方面要拿出份“顶层设计”,另一方面要牢牢控制人事。这次三中全会,习或许有出人意料的动作。不过,习即使有出人意料的动作,如果不是顺天应人,则会进一步加深他的困境。


为还旧债  中共地方政府疯狂发新债


随着“土地财政”的瓦解,中共从上到下财政入不敷出。为缓解政府财政的巨大压力,今年北京下令地方政府大规模发行新债。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地方政府发行新债总计超过2.8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近半数资金被用于偿还旧债,年内预计还将发行近4万亿元新的债券。


中共财政部6月27日公布了当前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和债务馀额情况。据公告,今年前5个月,全国发行的地方政府债券,总计约为2.8213万亿元,其中仅5月份就发债9036亿元,发债速度明显加快。在上述2.8万亿元中,有1.37万亿元的资金是通过发行所谓“再融资债券”筹集的,这部分资金将全部用来偿还各地政府已经到期的债务本金,或偿还部分存量债务。


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地方政府债券到期偿还本金总计约1.1748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券利息约5227亿元。2.8万亿新债中的另一半资金,则来自发行新增债券,主要投向官方规划的重大公共事业项目,其中新增专项债券约1.16万亿元。从省份发债的规模大小来看,今年前5个月,发债规模最大的是广东,已发债3277亿元;其次是山东的2611亿元;其他包括浙江、江苏、四川、天津、河北、安徽、湖北、江西、河南等省份,发债规模均超过1000亿元。


据稍早公布的预算报告,今年年内,地方政府还将发行至少3.7万亿元新增债券,而且中共中央正在催促各地方政府加快专项债发行进度。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末,全国地方政府的债务余额为42.38万亿元。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数据,截至2022年末,中共地方政府债务总额已高达92万亿元人民币。


中共总理李强6月底在大连举行的第十五届世界经济论坛夏季会议上表示,中共政府“正借鉴中医中的固本培元理念,精准调理经济,改善中国经济的基础”,却不经然地透露出,中国经济病入膏肓,现在试图“固本培元”,但恐怕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李强以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为例,说这是为了解决现代化建设道路上的一些重大的战略性、基础性的问题,既针对基础设施的硬投资,也有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软建设,这些都是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美南卡罗莱纳大学艾肯商学院市场学教授谢田博士分析指出,中共政府的债务水平,相对于GDP,已经远远超过日本和美国的水平。在债务累累的时候继续借债,会把中共在经济上的无能之后果,转嫁到中国百姓头上,转嫁到子孙后代的头上。中共政府的寿命还剩几何,是所有中国人心目中反复思忖、敢想不敢言的敏感话题。对中共政权的未来、中国经济的未来没有信心,也是中国民众目前拒绝房地产和股票市场投资、大笔资金进入储蓄的主要原因。中共试图“放长线钓小鱼”,用长期国债来鲸吞国人的储蓄,恐怕难以成功。而一旦当局再次祭出直接从工资中扣除、强行购买长期国债的做法,也势必会引起老百姓的反弹。


网民嚎叫:


奥维尔

纽约时报的社论写道,“拜登周四晚上以一位伟大公仆的疲惫身影出席辩论会……----这个马屁拍得好!

土共该好好学习纽时。

2024-06-30 06:27


卡卡卡夫卡

应该给声纳配自毁装置,谁打捞就一起炸毁。

2024-06-30 02:11


谢选骏指出:为何对于习近平诸多不满,他却依然稳坐泰山?因为人们的不满只是由于“结果”,而不是由于“原因”——结果是可以随时调整的,不像原因很难改变,除非经过改朝换代的革命。不仅胡平看不懂《天子》所阐述的这一点,绝大多数人也是如此,所以他们是沉迷于小修小补的“和平演变”、“见好就收”——这可能适合于基督教哺育的西方,但并不适合于儒释道哺育的中国。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以庐山的仙人洞,竟让毛泽东流连往返、深陷其中。


谢选骏:“无直接利益冲突”是社会危机的体现


《百姓杂志:无直接利益冲突正席卷中国》(2006年12月08日《百姓》杂志第12期)报道:


近来,国内的一些主流媒体在对粤、沪、苏、浙等发达地区进行社会矛盾调查时发现,一些地方的社会矛盾呈现出“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特殊现象:社会冲突的众多参与者与事件本身无关,而只是表达、发泄一种情绪,以怀疑一切政策举措。以凡事皆不值得信任为主要特征的“无直接利益冲突”,说明执政的民意基础在流失。这些非理性、非制度化的利益表达发人深省。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不及时加以关注和解决,“无直接利益冲突”将泛化,并最终危害执政基础。


“无直接利益冲突”频发


    当前社会冲突集中表现为利益冲突。但在一些地区的社会矛盾事件中出现“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苗头,不少参与群体事件的群众,本身并没有直接利益诉求,而是因曾经遭受过不公平对待,长期积累下不满情绪,借机宣泄。如江苏省金坛市曾经发生因集资案纠纷引起冲突,事后调查发现,80%参与围堵的群众没有任何集资款,他们大都是借题发挥。类似的情况,在各地时有发生,如重庆、安徽,都发生过普通的街头小纠纷引发大规模冲突,而参与群众并没有直接的利益诉求。

    在广东的民工群体中,这种倾向也比较明显。让公安部门最难办的是,没有直接利益诉求的人与有利益诉求的人搅合在一起,一小部分群众因为利益要求采取集体行动,周围几十几百人围观、起哄。扔向警察的石头,常常来自围观者,而不是上访群众本身。如白云区曾发生过一起袭警事件,起因是一宗十分简单的交通事故,死者家属和同乡围困肇事司机索赔,而围观者向执勤民警投掷石头,导致民警牺牲。

    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地,来自同一地区的外来工集中租赁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一条村庄的出租屋,形成“同乡村”。有时警察进村巡查办案,一群闲散人员涌来围观,一些外围群众不分青红皂白乱起哄。甚至有人恶作剧地喊一声“警察打人了”,也会引起骚动。

    不满情绪也在一些“精英阶层”蔓延。一些社会公认的强势群体竟然也自称是“弱势群体”,包括企业主、机关里的处科级干部、企业里的工程师、学校校长等等。


“冲突”源自利益本身


    其实,“无直接利益冲突”并不代表没有冲突,“无直接利益冲突”只是对个体而言,并不是集团对集团。举个例子,张三是一卖菜的小贩,李四是一城管人员,他们两者在街头发生了一起纠纷。一般来说,围观的群众作为一个个个体,与小贩、城管并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但是,就一个阶层来说,就不一定了。比如,围观者当中,可能会有不少与张三一样从事小本经营的人,说不定其中有人已经有过类似经历,或者,还有曾经忍受过“大盖帽”的欺负的,有觉得自己被强势阶层相对剥夺的等等。这些力量汇聚在一起,就是一个阶层,一个利益群体。

     “无直接利益冲突”远不是一种单纯的情绪表达、发泄,而是一种“集团对集团”冲突,是阶层的形成和分化。在两个权利个体之间的对抗中,围观者会自动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和利益进行分化、站队。

    近年来,利益集团的生长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对腐败的同仇敌忾,对掌权者道德人格的怀疑,加之基层政府在认识和处理社会矛盾问题上的“漠然心态”、“看热闹心态”、“鸵鸟心态”、“刁官心态”,使干部责任心流失。如果将其具体到社会事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郎顾之争”。在“郎顾”两者的争论中,作为围观者,公众与郎、顾二者也没有直接利益冲突,但是,在对社会问题的探讨中,公众却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有挺郎的,也有为顾叫屈的,社会阶层的分野在这一事件中一目了然,谁敢说公众参与“郎顾之争”只是为了发泄一下情绪?


弱势群体也需利益表达


    从媒体的报道再到现实社会中,不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储存着大量“无直接利益冲突”的潜在参与者,只要其中一人或少数人形成诱因,周围马上就会出现众多的以围观、起哄甚至挑衅作为武器的声援者。

    透过现象看本质。除一部分看热闹起哄心理外,相当程度上,这种“无直接利益冲突”实际源自一种受迫害思维:因曾经遭受过不公平对待,长期积累下不满情绪,感觉到自己是显在或潜在的被迫害者,于是借机宣泄。因而从根本上说,“无直接利益冲突”源于终极意义上的“利益冲突”。只不过,这种利益冲突不是以“积极维权”的姿态直接从正面发力,而是以“消极维权”的隐蔽姿态从侧面出击。所以,“表达、发泄一种情绪”只是“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假象,本质上还是要通过不停地“借机宣泄”来追求一种利益。

    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今天,利益表达,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已经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公众情绪的发泄之所以出现偏颇,并非公众之错,而是社会利益表达渠道堵塞使然。“借机发泄”是受害者没有高效、安全发泄突破口的自然替代。在现实中,当受害人希望通过基层调解、行政诉讼、法律仲裁、逐级上访等合法方式找回公道时,往往信心不足或成本过高。更由于在举报、状告有权势的人物时,往往伴随着可能被疯狂报复的巨大风险,于是借助与自己利益无关的人或事件进行“借机发泄”就成了许多人的选择——围观、起哄甚至挑衅可以发泄心中的不满。

    正因为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的不通畅,话语权较小,才会转而通过“无直接利益冲突”来发泄不满。


值得警惕的泛化趋势


    有资料表明,近年来民事案件剧增,其中大量案件的诉讼主张非常琐细,实质上根本用不着打官司。同时,民事案件调解率从1998年起逐年下降,特别是劳动争议调解率非常低,双方赌气成分很大,表明人与人之间、劳资之间宽容度下降,当事人对立情绪比过去强烈。有些地方征地拆迁、企业转制等全国较为突出的问题,使各级政府感觉形势不容乐观。有政府官员形象地比喻称,现在老百姓在马路上不小心摔一跤,不是自嘲一声“倒霉”、起来拍拍灰土继续走路,而是骂“他妈的干部腐败,修的豆腐渣马路。”在一些社会专项调查中,群众认为官员贪污受贿10万元就应该枪毙,这与现行法律和现实判决距离巨大。

    这类“无直接利益冲突”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如果泛化将带来十分严重和后果。如法国前一阶段发生的两起重大社会冲突事件中,一起是“巴黎移民骚乱”,一起是全国大罢工。前者可谓典型的“无直接利益冲突”,骚乱主体并没有提出任何具体的利益要求,而骚乱暴力倾向强,延续时间长,波及面广,处理难度大。全国大罢工则有明确的具体要求,就是要取消“首次雇佣合同”法案,政府可以通过谈判、双方妥协让步快速平息。当前我国社会矛盾虽然还是以利益冲突为主,但对“无直接利益冲突”的苗头及其泛化的发展趋势,应保持高度警惕。


调整利益分配是治本之策


    从本质上来说,凡是出现“无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的地方,都意味着当地的官民关系,或者说地方政府和底层民众之间的关系,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发生了质变——他们之间的关系已不再是现在我们只能在“红色经典”中所看到的那种“鱼水关系”了,也不是现代政治文明意义上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甚至也不是机械冰冷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不失时机地显露出一种对立关系。

    

    “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大量出现,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在某种程度上,这意味着了官民关系随时有从量变发展到质变的可能性。要扭转这一趋势,最重要的是要尽快对利益分配格局进行调整,同时辅之以反腐倡廉和信息公开。令人欣喜的是,以《瞭望》等主流媒体的背景及话语强势,它发表长文提醒政府官员正视“无直接利益冲突”之危害,绝对是有的放矢。而前一期《瞭望》发表的长文揭露了“部门四化”,毫不留情地抨击“特殊利益集团”。联系到十六届六中全会刚就构建和谐社会作出重要决定和部署,主流媒体连续就不和谐的突出成因发表“猛文”,显然力图在舆论层面与构建和谐社会形成互动。这或许就是相关改革及新政出台的信号。


谢选骏指出:人说“无直接利益冲突正席卷中国“,我看“无直接利益冲突”是社会危机的体现。


2024年6月29日星期六

中囶人来回翻动如烙饼

《人口学家:建议缩短中小学制 大部分人20岁大学毕业》(腾讯新闻 2023-12-05)报道:

编者按:《创变者》系列聚焦那些基于专业、勇气和梦想,创造无限可能的人。在人口出生率关联经济趋于严峻之际,本期对话了企业家+人口学家二元身份的梁建章。

企业家没有标签似乎会变得面目模糊,标签一多又因过于社会化而引发争议。

梁建章本来是“携程四君子”之一,1999年和沈南鹏、季琦、范敏一起创立了携程旅行网。随后,在那个给普通人洞开机会的大时代,沈南鹏成立了红杉中国,季琦创建了华住酒店集团——找到更广阔的商业领地,一再享受白手起家的成就感。

建章的轨迹则大不相同。2007年他辞去携程CEO职位去斯坦福大学读经济学博士,师从美国人力资源经济学权威Edward Lazear和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Gary Becker,最终成了一位人口经济学家。因为此时他发现,一个国家的创新创业活力和这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的国家,创业和创新的活力就越弱。

他瞄准了中国经济、人口和创新的关系,同时也看到中国的生育率已经远低于更替水平。为了推动人口政策的改革,他出版了多部著作《中国人太多了吗?》《人口创新力》《中国梦呼唤中国孩》《人口战略》,2020年,他甚至出版了一本科幻小说《永生之后》,对人类未来的终极目标做哲学思考。梁建章让人口问题和计划生育的讨论,从禁区走到了公共领域。

一个人口学家不但要有企业家的战略性和前瞻性,还需要更大的社会责任感。

比起企业家身份,他现在更像一位社会学者,一位意见领袖,“给多孩家庭每个孩子每月2000元”、 “建议取消中考”、“普及大学教育”……每次建议都引发很大的舆论动静,甚至质疑。

近日,就人口问题、AI带来的商业形态变化等,腾讯新闻的《创变者》栏目对话了携程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人口经济学家梁建章。

中国生育率为何比大多数发达国家更低?

腾讯新闻《创变者》:根据人口研究团队的预计,2023年中国新出生人口只有780万,中国人口增速的下降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如果未来20年、3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按这样的趋势发展下去,中国会面临怎样的人口形势?

梁建章:2023年尚未结束,现在还不知道2023年新出生人口是多少,不过普遍估计2023年新出生人口将比2022年继续下降。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出生人口956万人,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死亡率为7.37‰;自然增长率为-0.60‰。这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过去七年,我国新出生人口从1800多万跌到去年只有900多万,按照目前1.1的生育率来看,我国每代人口将减半。这样的人口困境有可能使得中国在今后失去正在取得的创新科技大国的地位,并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不可逆转的打击。

根据我们发布的《中国人口预测报告2023版》,如果没有出台有效的鼓励生育政策,中国出生人口将在2027年跌破700万,到2050年降至493万,2100年仅不到100万。中国现在的出生人口只有印度的一半,到本世纪中叶只有印度的1/3,到2100年可能不到印度的1/4。按此预测,中国出生人口将在2056年被美国反超,到2100年只有美国的2/3左右。现在中国总人口还达到美国的四倍多,可出生人口却将在两代人后被美国反超,可见人口衰竭之快。

腾讯新闻《创变者》:人口问题是一个“灰犀牛”,是否会影响20年以后的经济活力跟创新?如果以目前的趋势下降,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哪些产业的形态会因此而改变?

梁建章:由于生育率长期低于更替水平,2040年以后,中国的人口结构将严重老化,并且人口规模也会开始急剧萎缩,这些急剧的人口变化,将对中国的经济尤其是创新能力造成巨大的负面影响。

影响最大的是婴幼儿产业,现在奶粉需求已经下降很多,而且很多地方幼儿园开始关停了,因为几年前新出生人口数量就腰斩了。未来有些小学会关、中学会关、大学也会关,人口的负增长对教育影响是最快的。

房地产跟其他的大宗商品不一样,它是一个长期的使用价值。其实现在房地产低迷,跟我们新出生人口跌得这么厉害,造成对房地产的未来需求预期不乐观是有关系的。如果能够通过鼓励生育政策恢复对人口预期的信心,对房地产可能有比较快速的提振投资的效果。

而对于旅游行业而言,旅游其实不太受人口老龄化、少子化影响。因为人们最旺盛的旅游需求年龄差不多是60岁左右。这部分人群刚刚退休,有闲又比较有钱,所以对旅游业的影响反而比较小。当然延伸出来,人均寿命不断延长,对健康产业也可能影响很小。

在一个老龄化社会中,养老是昂贵的,政府可能不得不降低养老福利金,因此,大多数人越来越多地需要依靠私人储蓄或者投资进行养老,从而导致老龄化社会的金融业更加繁荣;医疗保健也将成为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因为老年人将会花费更多金钱来延长寿命;而娱乐和旅游业依然是朝阳产业,因为它涉及人类的精神需求,即使人口已经老龄化,旅游业和娱乐业也将在整体经济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

腾讯新闻《创变者》:目前人口下降不仅仅是中国的问题,很多发达国家的生育率也在持续下降。这事实上也是全球化的问题?

梁建章:当今世界的一个普遍现象是,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生育率相对越低。比如,发达国家的生育率普遍低于发展中的生育率。但是如果中国仅仅是和其他发达国家的生育率一样低,那么中国的老龄化和低生育率问题也不会比其他国家更严重。但是问题是,尽管中国的发展水平还不如发达国家,但生育率比大多数发达国家还低,这又是为什么呢?除了与中国过去几十年实行限制生育的政策有关以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使得中国的生育率比其他国家更低:

第一,中国大城市的房价相对于收入(房价收入比)几乎是世界最高的。高房价会极大地压抑城市夫妇的生育意愿。

第二,中国的育儿成本相对于收入几乎是世界最高的,中国小孩的教育压力和成本也几乎是世界最高的。

第三,在中国养育孩子,还面临着严重的看护困难。相对于其他国家,中国的托儿所奇缺。国家卫健委的数据显示,3岁以下的婴幼儿在各类托幼机构的入托率仅为5.5%,这也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入托率50%的比例。

让大部分学生16岁就能上大学

腾讯新闻《创变者》:生育的问题可能不是生育本身的问题,它还是房价、教育等领域的问题。你被称为人口专家,是不是还要成为教育改革专家。教育的改革你觉得哪个国家的参考价值更高?

梁建章:我确实用了一些精力来关注教育改革。比如教育内卷的这个现状,这给学生和家长造成金钱和时间的负担,是拉低生育率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事实上,现在大多数国家的教育体系,是参照工业化鼎盛时期的欧洲尤其是德国的体系,推行小学6年、初高中6年的通识教育或者职业教育,部分人可以到大学本科接受3-4年的专业教育,这个体系已经将近100年没有任何变化。教育体制没有变化,但在过去的100年里,这个世界发生了巨变,随着人类的知识爆炸,创新所需学习的知识越来越多。虽然全世界所有国家都在加强教育,但是中国教育的竞争和内卷可以说是世界上较严重的,中国的学生和家长几乎是世界上最辛苦的。

中小学教育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是现行高考和中考制度,其他国家也有统一的考试,但是不同学校和专业会综合学生其他方面的表现,只有中国只用一个总分公式来决定不同大学不同专业的录取,造成的后果是中学阶段尤其高中阶段的学习的几乎唯一目的就是为高考准备,这种应试教育是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哪个国家参考价值更高?这个问题我想还需要多个角度来看。就目前的情况,我有更适合中国当下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应关注的三点建议:

一是建议取消中考。让所有愿意读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都能读高中。现在中考的目的,是分流一部分学生不上大学,转而走职业培训的道路。未来随着智能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工作需要大学教育。中考的评价过早,容易让那些起步晚的孩子遭遇错误的评判。

二是建议缩短中小学学制。八十年代以前,中国很多小学都是五年制,而现在的小学生,学习时间增加了很多,实际上完全可以缩短一年时间。而中考和高考浪费了大量的时间,有2年时间用于复习和应付中考和高考。取消了中考,可以缩短一年时间,如果淡化或取消了高考,还可以再缩短一年时间。这就可以把基础教育阶段提速2年,16岁就能上大学。家长的负担减轻了,有利于提高生育率。大部分人20岁大学毕业,就能够更早地走上社会,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成家立业。

三是建议大学教育通识化和普及化。大学教育主要培养学习能力和生活在复杂社会的各种技能,所以不分专业和文理都应该学习大量的基础必修课,即实现所谓通识化。普及大学教育,让绝大部分中学生(比如80%)上大学,就没有必要通过“普职分流”来筛掉一部分学生,这样就可以取消中考,为中学的教育提速创造条件。更重要的是,当大学教育通识化以后,我们可以把本科教育去名牌化,从而解决高考内卷的问题。

腾讯新闻《创变者》:如果中国短期内无法降低教育、房价等生育成本的话,我们到底怎么办才能提高生育率?

梁建章:我曾经列举过一系列鼓励生育政策的建议,其中有三项最重要,它们需要花的钱最多,收效也最大。

第一是现金和税收补贴。我们可以借鉴部分发达国家的经验,具体制定补贴政策:对于二孩家庭的每个孩子,给予每月1000元的现金补贴;给予多孩家庭的每个孩子每月2000元的现金补贴,直至孩子20岁。对于二孩家庭,实行所得税和社保减半,三孩家庭所得税和社保全免(对于特别富裕的家庭,可以设置一个补贴上限),这部分措施能够提升生育率20%左右。

第二是购房补贴和大城市扩容。如果要减轻育儿家庭的负担,除了现金和税收补贴以外,还需要对多孩家庭实行购房补贴政策。比如说返还二孩家庭房贷利息的50%,对于三孩家庭的房贷利息可全部补贴返还;或者在高房价地区,实施一孩房价9折,二孩房价7折,三孩房价5折的政策(不超过补贴的上限)。这部分补贴的资金可以通过增加人口流入地区和大城市的住房土地供应来获得,这部分措施能够提升生育率20%左右。

第三是增建托儿所。对女性的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是孩子0-3岁的时期,所以很多国家提供了普惠性的托幼服务来缓解这方面的压力。建议把0-3岁的孩子的入托率提高到50%左右。要实现这一目标,政府有必要直接牵头兴建至少10万个幼托中心,每年大概需要投入4000亿左右的财政补贴,这部分措施能够提升生育率10%左右。

腾讯新闻《创变者》:人口生育率低和人口老龄化是两个伴生的问题?老龄化是否进一步加深了生育率低带来的创新力不足?

梁建章:人口老龄化有两个原因:一是人均预期寿命延长带来老年人口增加,二是生育率下降带来孩子减少推高老年人口占比。寿命延长带来的老龄化是好事,体现了社会进步,而生育率下降带来的老龄化则是真正的危机所在。低生育率不仅会拉升老年人口所占的比例,使社会失去活力,而且,只要生育率一直低于更替水平,人口规模将持续萎缩。

人口对于创新力的影响,有两个最重要的效应:

一是规模效应。人口越多,规模效应越显著。一个制造企业生产100万个产品的单位成本要远远低于生产1万个产品。一家服务企业要服务一个人口稠密的城市的单位成本,要远远低于服务一个人烟稀少的乡村。信息时代的规模效应更加突出。同样研发一个东西,比如说携程做一个APP,市场越大分摊到每个人的成本就越小,携程可以花几千人的研发团队去开发这样一个旅行的APP,在本土市场取得成功以后,就可以把这种先进的技术产品复制到其他市场。但如果是在韩国,人口只有中国的近三十分之一,就只能花几百个人去开发一个韩国旅行的APP。

二是年龄结构效应。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脑力的衰退一般发生在中年以后。学习能力和反应速度在26岁以后就会衰退。人的工作能力不光是脑力,还需要经验的积累,所以一般来说,专业人士在30-40岁,精力旺盛,思路敏捷,并且有一定的经验,是最富创造力的年龄。如果一个国家正在迅速老龄化,那么潜在的年轻发明家和企业家就会变少。在一个老龄化的国家里,不仅是年轻人的数量变少了,而且职位被人数更多的老年人占据,年轻人晋升机会更少了,掌握的社会资源也更少了,因此更加失去了创新力。

人口对经济更重大的影响在创新力

腾讯新闻《创变者》:企业家和人口学家有不同的历史使命。从企业家到人口学家——从关注一家企业的发展,到关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算企业家精神境界的迭代吗?思维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梁建章:我在斯坦福大学读的经济学博士。硅谷当时正是全球创新创业的中心,很自然地,创新和创业成为我的研究主题。在研究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国家的创业活力和这个国家的人口年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越是人口老龄化程度高的国家,创业和创新的活力就越弱。随后,我的相关论文发表在经济学顶级学术期刊《政治经济学杂志》上。这让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但是很可惜,学术界的研究并不充分,尤其关于中国、人口和创新的关系,可以说是学术界的一个非常需要补充的领域,所以,我开始研究中国的人口数据。我很惊讶地发现,虽然当时中国的人口结构还相对年轻,但是生育率已经远低于更替水平。更令人担忧的是,那时的中国还在实行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计划生育政策。

2011年博士毕业后,我在北京大学担任研究教授,认识了很多中国的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我发现,经济学家和人口学家对于中国人口问题的认知,有各自的盲区。很多经济学家虽然明白人口萎缩的危害,但是并不清楚人口数据;很多人口学家虽然知道中国的人口数据,但是并不认为人口萎缩是个坏事。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政策在当时是一个敏感话题,缺少深入的对话和讨论。所以我决定尽我所能,来传播我的人口观点和政策建议,推动我国生育政策的早日改变。

2012年,我和北大社会学系的李建新教授共同出版了《中国人太多了吗?》,在我和其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我们让计划生育的讨论,从禁区走到了公共领域。在后来的几年中,我和黄文政就中国人口问题公开发表了上百篇文章,也合作写了《人口创新力》以及《中国梦呼唤中国孩》。除了书,我也透过其他传播渠道,持续地在公共领域讨论人口政策议题,同时向大众普及人口经济学。我做了纪录片、人口经济学的音频课程,参加了很多内部和公开的讨论,也帮助起草了有关人口政策的提案和内参。2021年,我牵头组建公益性机构“育娲人口研究智库”(简称“育娲人口”),其汇集了中国人口和经济学家,致力于人口和相关公共政策研究。

腾讯新闻《创变者》:你早在2012年就提出“中国人可以多生孩子”。人口学家和企业家是不是都需要有前瞻性和战略性?你的发力想起到什么效果?

梁建章:我之所以相信自己对人口政策的推动能够起到独特作用,是因为我作为经济学家的学术训练以及研究领域,和以前的经济学家不同。以前的人口经济学家往往只从劳动力供给的角度来讨论人口对经济的影响。而我的研究结果显示,人口对经济更为关键和重大的影响,是对创新力的影响。当中国经济进入创新经济阶段,是否能够继续高速和持续发展,在全球拥有足够的竞争力,创新力是根本。但是人口萎缩和老龄化,正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隐患。不过,由于这还是一个前沿学术领域,人口和创新在中国还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因此我觉得我有责任从人口创新的角度,为推动人口政策的改革提供独特视角。

入境游的增加是对外开放的一个标志

腾讯新闻《创业者》:移动时代下半场,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和小红书这类KOL(关键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平台兴起,让原本格局稳固的OTA(在线旅游Online Travel Agency)市场产生新的变数。你是否感受到了这种冲击?

梁建章:携程过去一直是在交易方面做的比较好,在内容灵感方面我们也是做了一些工作,但就灵感方面现在更多的人可能是愿意到抖音、小红书这些纯内容的一些平台。对于现在来说,客人还不明确目的地的情况下,可能更多地是用这些社交平台。我们希望客人如果有明确目的地的话,比如说住什么酒店,可能网络榜单是最靠谱的,或者到了某一个地方行程应该怎么样安排,我们也是希望能够做到最好的,最靠谱的榜单和产品推荐。这个方面携程的优势是比较明显的,长远方面我们希望目的地方面也能够做出更好的产品。

腾讯新闻《创变者》:现代的企业家需要视野,你也经常在国内国外穿梭,最近有什么是对你触动很大的事吗?

梁建章:我最近刚刚参加了一些行业会议,比如11月17日在昆明的中国旅游交易会-全球旅行商大会。会上,携程和文旅部有关机构一同发布了“你好!中国”的国家入境游发展宣传片。最近也有一系列入境旅游便利措施集中发布,这些都是对行业非常好的信号。特别是入境游。 比如11月24日,外交部宣布试行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对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马来西亚6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

从经济学的角度,单方面开放来客免签相当于鼓励出口,因为入境游是一种服务贸易的出口。所以,单方面开放免签相当于单方面减少了出口的壁垒,有助于扩大服务贸易的出口,赚取外汇,提升GDP,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近几年,入境游的占比持续走低,2019年,中国的外国人入境旅游收入771亿美元,只占GDP的0.5%,而世界上,主要国家入境旅游收入的GDP占比都在1%以上,美国是1.05%,英国将近2%,意大利2.38%,法国是2.43%,西班牙超过7%,泰国超过10%。

如果能够达到其他国家的平均水平GDP的1.5%,每年就会多出1万亿元的旅游收入。这只是旅游的直接收入,还没有算带动的相关的其他收入,例如带动的相关投资,留学收入,外国人买房等,综合收入可能远远超过1万亿元。而且这些都是外汇收入,可以增强人民币的国际竞争力。

同时,入境游的增加是对外开放的一个标志。对外开放是长期的国家战略。对外开放可以增加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创新力。

AI无法像人类一样进化

腾讯新闻《创变者》:今年,由ChatGPT问世引发的AI智能时代的巨大争议,也引发了人类失业以及被替代的恐惧。你是怎么看的?

梁建章:AI(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全人类文明的进步。从AI与经济的角度来看,AI的发展是一种和人类互补的关系。

短期来说,人类正好需要一个AI的革命。在ChatGPT出现之前,世界最大的担忧就是全球范围的经济停滞。原因是,没有新的提高效率的工具出现。ChatGPT正好是一个提高效率的工具。有人说大概三十年左右AI能够替代一半的工作,也就是生产效率能提高一倍。三十年生产效率提高一次,年化率也只有2%到3%,当下正好需要这样一个生产效率的提高。

但是,人工智能在短期内并不能替代很多服务性的工作,比如看护、导游类的工作。

所以,AI在经济上和人类是一种互补,短期内很多服务类工作还不能被替代,长期创新类和情感类工作也不能替代人类。AI会不断改善和提升,但是AI无法像人类一样进化。它在某些方面可能远远超过人类,但是某些方面却可能永远无法超过人类。

虽然AI会让很多行业的效率提高,效率提高成本就会降低,但成本降低并不代表着一定会刺激更多的消费,比如汽车降价到以前1/10的价格,我们会不会买更多的汽车呢?对于汽车、家电、衣食住行的物质需求消费品,是有一个饱和度的。但是精神需求是没有饱和的,娱乐业、旅游业都是没有饱和的。

腾讯新闻《创变者》:从哲学角度,AI是不是会带给我们更多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梁建章:AI确实给我很大的震惊。对我冲击更大的可能不是商业上,而是给我在哲学和观念上的巨大冲击。以前我们认为人脑跟电脑还有巨大的差异,但现在看来,电脑只要能够模拟人脑的神经元,它就能够产生巨大的跃迁。

所谓智能一定会带来不可预测性和不可解释性。这种黑盒一样的AI使得未来的创新和人工智能的迭代可能会没有那么快,但我们需要思考,当今科技发展这么快,未来到底哪个科技会颠覆现在人类社会的形态,人类文明会朝哪个方向发展?人工智能、虚拟人?还是太空,环境,基因技术?哪一项技术会从根本上改变人性和人类的社会结构?这是很多科学家、未来学家都在思考的话题。

我觉得创新和传承是人类特有的、并与生俱来的本能。创新和传承赋予了生命更深刻的意义,这是让人类区别于AI的特权所在。

智能时代对生命的意义有什么影响?我总结,创新和传承越来越会成为生命意义更重要的组成部分。

腾讯新闻《创变者》:AI给旅游业带来了哪些改变?

梁建章:AIGC对于OTA的助力,可以覆盖售前、售后和途中。

售前阶段,旅游存在海量的非结构化和结构化的数据,还需要有海量的结构化数据,AIGC的出现可以消化海量的非结构化数据;售后阶段,自然语言和机器人则可以提高服务效率和体验;在途中,AI助理可以提供更实时的导游和反馈。

同时,AI助理不可能完全代替消费者的决策,最终的解决方法还是用算法、榜单提供最佳的一个选择的清单让客人去刷选。不可能指望AI助理完全替代客人去决策,就像我的助理一样,我有很聪明的助理,但不可能完全安排我的行程。

网民嚎叫:

泥川 发表评论于 2023-12-05 13:03:03

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总有用完的那一天。消费的代价就是耗尽地球资源,让那一天早早到来。

动物可持续,因为它们消耗的都是可再生资源,可人不是。资源耗尽了, 那时的人还怎么活?消费,生产,经济,都不过是生存的手段而不是目的。人类真正的目的是延长在地球上生存的时间,为此,人口还是少点好。

reno2389 发表评论于 2023-12-05 11:52:37

那些说中国人口有2-3亿是最好的人,你们怎么这么无知呢?你以为育人就和养猪是一样的,对不?想让猪出生就出生,想杀死年纪大的猪就杀死,对不?

中国口到了2-3亿了,老年人占了一半,一个打工者要养活两个人。在这种情况下,你认为打工者会上交养老金吗?没有了养老金,到时老人怎么办?你们去养?

那些说有了AI就一切养老都解决了的人,问一下,有了AI,老人的养老金还发不发?如果发,钱从哪里来?如果不发,已经交了几十年养老金的老人会同意吗?你会说,老人都没有力气造反了,就是不发,他们也没有办法。但当时的年轻人怎么看待这些事情?他们会同意继续上交养老金吗?

另外,AI会消费吗?会生孩子吗?会买房买车吗?会上学去医院吗?会旅游上餐馆吗?

一个没有消费的社会,会有人继续从事生产吗?

reno2389 发表评论于 2023-12-05 11:40:57

毛泽东没有杀掉邓小平,绝对是个巨大的错误!导致邓小平真的让中华民族亡国灭种了!不得不佩服邓小平,古今中外,想要让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人多了去了。但没有一个是成功的,但没有想到,在当今的现在,竟然让邓小平做到了!

谢选骏指出:毛泽东邓小平都是黄俄汉奸,穿的是一条共产党裤子,他们把中囶人来回翻动如烙饼——从多生到晚婚,从一胎再到二胎三胎……从学习苏联院校合并到教育革命解散学校到复课闹革命再到恢复高考现在又想缩短中小学制大部分人20岁大学毕业……全凭土八路一拍脑袋说了算。土八路即使拿到了博士学位,也无法摆脱父辈外行领导内行的原罪。


中囶是不能生育的工蜂


《中美差距扩大还是缩小Work to Live还是Live to Work》(夏春的财经智识 2024-06-15)报道:


6月11日,世界银行将2024年全球GDP增长预期从2.4%上调至2.6%。


原因主要是美国经济增长强劲,美国增长预期从1.6%上调到了2.5%,中国也从4.5%上调到了4.8%。


这是一个好消息,但我看到一些朋友反而比较担心,觉得中美GDP差距会进一步拉大。这种担心有一定道理,因为通常比较的是按现在价格计算的名义GDP,中国在2021年的名义GDP达到了美国的76%,2022年降到了71%,2023年进一步降到了65%。


差距扩大的关键原因是2021年以来,美国消费和生产整体物价上升了17%,中国只上升了5%,人民币也兑美元贬值了9%。


如果剔除通胀的影响,以不变价格衡量实际GDP,2021年以来美国的实际产出只增加了10%,而中国增加了23%,所以中美之间的实际GDP差距逐渐缩小的,2023年中国实际GDP达到了美国的79%。


考虑到中国实际增长速度高于美国,这个差距会继续缩小,预计十年内实际GDP就可以超过美国。


但是我们也不可以掉以轻心,中国GDP在最近四年相比之前四年的年化平均增速降低了30%,


如果未来继续降低,与美国的差距就有可能拉大,中国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就可能进一步降低。


当然,单纯追求GDP增速也有利有弊。美国这些年疯狂遏制中国的一个关键原因是担心经济实力被中国赶超。过去,中国一些经济学家鼓吹2030年中国名义GDP达到美国的1.5-2.5倍,这引起了美国的警觉,集中火力压制中国发展。


接下来中国如果能够调整“重生产轻消费”的经济结构,让经济增长的好处更多导向老百姓,那么就算GDP增速慢一些也没关系,这样也可以减轻来自美国的压力。


中美GDP竞争这个话题经常吵得热火朝天,其实,把其他国家或者地区拉进来进行对比,就能给我们新的启发。


欧元区就是很好的参照。按照名义GDP进行比较。欧元区曾经在90年代初期和2009年达到或者接近美国,但是之后欧元区经济停滞不前,与美国的差距越来越大。


如果用实际GDP来比较,欧元区从1990年至今,与美国的差距就是越来越大的。


但是,很多调查都显示,欧洲,特别是北欧人民的幸福感明显高于美国。总之,我们发展经济的头号目的是让老百姓生活幸福,能否赶上美国只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应该成为目标。


有人说,欧洲人的生活和工作观念是Work to Live,工作的目的是更好的生活。


而美国人是Live to Work,活着是为了工作。


那中国人就更进一步,Never Too Old to Work,活到老,忙到老。


当然还有一种为中国GDP辩护的声音。说中国物价下降,以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计算的中国GDP相比美国更高了,我们的优势扩大了。但在经济下降期,大家感受越来越寒冷时,谈论这个指标的意义不大,大家都不敢花钱了,PPP算出来的GDP又有啥用啊?


网民嚎叫:


5mslj 发表评论于 2024-06-15 20:48:57

美国也真是的,张展那么有良心的人来不了美国,竟然让长贱这种货来去自由。

___1984___ 发表评论于 2024-06-15 19:32:22

翻墙五毛和中国政府一样,十句话里有一句是真的都挺难得。

长贱是男的,如果不是同性恋哪有老公。不过明显它是做梦都想被白人干。

饲养员001 发表评论于 2024-06-15 16:58:19

长贱又双叒叕撒谎被捉住了,它亲口说过自己从中国领取养老金而且比美国高多了,都已经在美国养老了,还又计划养老?


谢选骏指出:人说“中美差距扩大还是缩小——Work to Live还是Live to Work”;我看可怜的中囶,只会数算鸡的屁,却不知自己是不能生育的工蜂!

谢选骏:资本主义并不存在


《资本主义的失败》( [美]理查德·波斯纳 著 沈明 译  内容源自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一版)报道: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经济萧条及其直接原因

第二章 银行业危机

第三章 经济萧条的深层原因

第四章 为什么经济萧条未被预测出来

第五章 政府的应对措施

第六章 福祸相倚?

第七章 关于资本主义和政府我们学到了什么

第八章 经济学职业界沉睡于危机发生时刻

第九章 责任分配

第十章 前方的路

第十一章 保守主义的未来

结论

深入阅读文献

索引


名家及媒体推荐

生动形象而又直言不讳、可读性强……波斯纳是一位极为敏锐犀利的智者。

――罗伯特·索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纽约书评》

波斯纳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了这场金融危机的制度原因。对金融危机进行分析论述,法律人显然不应该缺席。当然,在本书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法学家的精辟论述,还有从“经济学”转向“政治经济学”的轮回。

――吴志攀(著名金融法学家 北京大学教授)

一本惊人的著作,用易于普通读者理解的话语阐释了银行体系和经济领域中发生的事件……[波斯纳的]批评格外令人振奋,因为它来自于通常敌视政府官僚扶助措施的右翼思想家。

――保罗·贝瑞特(《商业周刊》高级编辑),《华盛顿邮报》

……考虑读一本为挽救资本主义而批判其故障的新书。理查德·波斯纳法官的《资本主义的失败》是值得关注的。长期任教于芝加哥大学、以自由市场为根基的法律经济学运动元老波斯纳法官对资本主义提出了其本不太可能提出的批评。不过,作为四十多本书的作者、被引证最多的联邦上诉法官,他也是我们最具创造力、头脑清晰的思想家之一。

――戈登·克罗维茨(道琼斯公司执行副总裁),《华尔街日报》

令人吃惊的是,作为市场导向的法律经济学运动的元老,波斯纳竟然猛烈抨击了那种认为市场可以自我纠错的主张。还令人奇怪的是――如果这位法官是其他任何一位法官的话――一位联邦上诉法院法官(以及芝加哥大学法学讲师)竟然最先出版了关于这场金融危机的综合著作。波斯纳是……这个国家最博学而且思想独立的公共知识分子。直到全书最后一页,没有一句懒惰的归纳、没有一句流行的陈词滥调能逃过波斯纳无情的剖析。《资本主义的失败》抛弃了所有的时髦行话,但也使读者在前进方向上感到迷惘。换句话说,这只是一个起点,但却是必不可少的起点。

――乔纳森·劳奇(《国家杂志》专栏作家), 《纽约时报》

理查德·波斯纳是一个奇人……他倚重于政治和意识形态语境,为导致当下经济危机的系列事件提出了一种非常恰当的解释。

――约翰·凯(经济学家),《金融时报》


第一章 经济萧条及其直接原因

另一个不祥的预兆是,几乎所有关于经济势态的预测最终都被事实修正了:结果要比预测的糟糕,这不仅直接助长了悲观主义,而且还通过揭示金融专家对事态只有有限的把握,间接助长了悲观主义;如果他们并不了解正在发生的事情,那么就不太可能为遏制经济下滑提供较多的指引。

重要的并非是2008年最后三个月的物价下降,而是现有的物价下降是否会引起进一步的物价下降。如果是这样的话,其结果很可能是形成大规模的现金储蓄,而这将耗尽经济活力。只有针对通货紧缩的焦虑才能解释美联储为增加货币供给所做的非同寻常的努力。我们的金融危机殃及全世界这一事实是进一步的危险信号,因为这预示着对外贸易的缩减,而这种缩减将对经济起到破坏作用。另一个不祥之兆是,这是一场金融危机,而不是其他的什么经济震荡。金融危机之所以会抑制经济发展,是因为美联储用于推动经济走出衰退的通常手段就是增加货币供给,利息率因而下降,刺激贷款,鉴于绝大部分贷款都是用于支付的,或者用于消费支付或者用于生产支付,由此进而刺激了经济生产。但是,美联储是通过银行来实现增加货币供给的,如果银行的偿付能力出现问题,使其不愿贷款,则美联储扩大货币供给的努力就会受挫。

如金融理论家拉古拉姆·拉詹在2005年的一篇有预见性的文章中指出的,风险贷款或者其他风险投资的吸引力因大部分投资者对某一投资策略的好与坏的结果所做的不对称的反应而得以加强。几乎不存在什么激励因素促使银行和其他金融公司在确定承担风险的尺度时去为发生灾难的小概率担忧。根据定义,小概率事件很少发生,而且如果它终究会发生,那也不太可能是在最近的未来。在灾难确实发生之前,企业投资策略的风险――尽管这可能同时也是企业获得高额回报的原因――很可能不为大多数投资者所见,因此,看起来好像是企业以低风险赢得了高回报。投资回报对风险的比率越高,该投资就对厌恶风险的投资者越有吸引力,金融经理人的业绩因此就显得更好。这就是一个理由,它解释了为什么不能期待私营部门采取可能防止经济萧条发生的措施,以及,为什么防止经济萧条必然是政府的责任。即便金融产业比政府掌握了更多有关经济萧条发生可能性的信息,但是几乎不存在激励因素促使它分析该信息。

为了理解我所讨论的引发经济萧条的各种诱导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现在需要考虑有关借贷的一些基本问题,特别是借贷与消费和储蓄之间的关系。一个为了买东西而借钱的人是以牺牲未来消费为代价来提升现时的消费,因为他必须逐渐还清贷款。放贷的消费者,比如说把他的部分资金投入货币市场基金,是在减少他当下的消费,以求增加其未来的消费;他是在为将来储蓄。由于借贷提升了当前的经济活力,借贷活动的骤然萎缩自然就会降低经济活力并可能触发恶性循环,造成人员的高失业率和资本的高闲置率。这就是事前监管金融产业的主要正当理由所在。在某一事件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的情况下,重点就由威慑转变为预防。金融产业的不幸事件就属于这种情况。正如我们当下的经历所例证的,这种不幸能够引发经济灾难。这一次,事前监管失败了。当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由廉价的信贷骤然推高之后又轰然跌落(终究必然如此,因为其升值并非因经济基本面的变化所推动,而是基于最终被证明为错误的预期),集中于那些高风险资产的个人储蓄的市场价值也随之跳水。

此外,这场金融危机发生在一个糟到不能再糟的时间。它在总统竞选期间发生,在新老总统交班期间恶化。即将离任的总统似乎对经济问题不感兴趣而且缺乏知识,无法确立一个领导者的形象,反而是把任期的最后几个月用于频繁的国际旅行以及身后形象的美化,而此时的国内经济形势正每况愈下。经济官员和私营企业领导者同样对金融危机反应迟钝、应对不力,这损害了人们对于国家经济管理的信心。通常,除去食品、药品、日用品之外,其他商品和服务的全年零售总额的30%至50%都是在圣诞购物季节完成的,而这场危机恰恰在圣诞购物季节加速了。由已经缩减的安全储蓄(因为储蓄已被用于购买房屋、股票之类高风险资产)和重度借贷所支撑的购物潮已经风光不再,美国消费者大多只能购买耐用消费品。在这种情况下,当房地产泡沫以及随之而来的信贷泡沫破灭之后,他们就会很容易推迟其消费行为。耐用消费品比过去更加耐用,因而,买新弃旧的时间间隔就会比过去可能的时间更长,而且这也没有给生活造成多少不方便。此外,对很多美国人来说,购物含有消遣的因素,而消遣的口味可能会迅速发生变化。当前经济形势下的一个特别之处是奢侈品消费不再时髦了,很多即使在经济萧条中仍然买得起奢侈品的人也不再购买了。

既然储蓄是贷款的来源,那么个人储蓄利息率的下降何以能够与为了个人消费的过度借贷共生呢?为了应对始于2000年3月的网络股泡沫破灭所引发的经济衰退,美联储曾经通过控制货币供给来抑制利息率,以求促进消费和生产。美联储使利息率在低位徘徊了五年。而且全球资本剩余的出现也抑制了利息率水平。随着美国个人储蓄的减少,它作为借贷资金来源的份额也逐渐减少,留下的空缺由外国资本拥有者所填补,包括主权国家(政府)例如中国和中东主要产油国所提供的贷款资金,因此形成大量美元结余,急于投资。在整个2000年代早期,我们这里充斥着外国资本。我们长期的贸易逆差逐渐增大。不论对于国家还是个人来说,这都是一种危险的状态。


第二章 银行业危机

当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在2008年9月第一次提出给予金融机构7000亿美元紧急贷款的时候,他认为困扰银行业的问题是资本流动性的缺乏,即难以将资产转化为现金,而非资不抵债。这是一个错误,一个深入金融危机核心的错误。

2000年代早期,随着利息率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未受监管的银行产业――因为“银行”实际上已经成为金融中介机构的同义词――开始走向集中,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种集中造成了毁灭性的后果。低利息率引起了信贷需求的暴涨。如我们所知,借贷会提高经济活力。而经济活力增强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房屋建设和购买活动的增多。房地产价格上涨了。传统上,房地产投资是非常依赖于借贷的,因为房地产本身是一种很好的附属担保物,所以,对于抵押贷款的需求就随着房价一起上涨。

在低利息率和房地产(及其他资产)价值上涨的情况下,银行业增加了其资金杠杆比率。低利息率刺激了借款需求的增长,与此同时,低利息率也使贷款者以借款的方式来满足上涨的借款需求比以增加净资产的方式来满足这一需求更划算。因此,其资金杠杆比率上涨了。

资金杠杆既有吸引力,又有危险。一个资金杠杆比率很高的贷款人,贷款给另一个资金杠杆比率很高的借款人,例如大量负债、低收入、无储蓄的第一次买房子的人,就是在召唤金融灾难。它本来就有一个风险很大的资本结构,却仍把资本用于发放风险极大的贷款,这对资本结构的风险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在房地产泡沫中,使银行资金杠杆变得更加危险的是,它们不但没有保有其贷出或借入的抵押贷款,反而抛售这些贷款并换取由这些被抛售贷款担保的证券。

资产的证券化所带来的地域多样性对缓和金融危机起到了一些作用,资产的证券化将风险极大的资产注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从而推动了金融危机的发生。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资产的证券化对经济危机的爆发实际上起到了多大的作用?风险贷款引发了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但却没有带来债务证券化的好处。如果银行在其账簿上保有次级和次优抵押贷款,而不是使这些贷款证券化或者从其他券商那里购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那么它们今天的境况会好一些么?如果确实好一些的话,那也应主要归功于以下两点原因:一是证券化过程从投资者那里为美国房地产业吸纳额外资本的能力,投资者不愿自寻麻烦去实际拥有某人的抵押物;二是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使其所具有的风险难以评估。然而,如果低利息率和高信贷需求刺激了风险贷款,那么抵押贷款的形式可能就不是造成银行业崩溃的主要因素。

然而,风险分散有一个不利方面被忽视了:它把风险散布到了本来安全的市场领域。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交易遍及世界,把美国房地产泡沫造成的不动产抵押贷款风险传递给了外国银行和其他外国投资者,并因此促成了这场本应仅属于美国的经济萧条的全球化。

信用机构愿意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评级,这使得买家(他们认为!)可依据特定情境下的谨慎标准,去承担或大或小的风险。然而,他们也可以――事实上很多人也确实――购买一种保险――“信贷违约掉期”,抵御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和其他投资产品价格的下跌。信贷违约掉期曾被认为降低了贷款者的风险,它容许更大的资金杠杆比例,因此也能取得更高比例的回报,同时风险却没有明显增加。而且信贷违约掉期本身被证券化了,于是遍布世界的很多机构都成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保险人。此外,某些实体并没有想要投保的资产,而仅想投机于被信贷违约掉期保险的企业债务违约的可能性,信贷违约掉期证券化以后,就可能被这些实体买去。很快,信贷违约掉期的表面价值就攀升到了数以十万亿美元计的高度。这些信贷违约掉期及其发售者没有像保险公司那样受到监管,没有被要求保有准备金,已备其担保的债务发生违约时之需。事态的发展证明,在美国国际集团以其信贷违约掉期担保的债务大量违约的时候,其准备金数量不足以使其履行保险责任。

信用评级机构和信贷违约掉期的发售者很难确定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价值。投资者对个人抵押担保的风险只掌握有限的信息,而且,在大规模次级贷款领域,人们的经验尚不充足,对次级抵押贷款违约风险的评估没有任何把握;这样一来,风险评估就只能是根据模型而非经验做出的。信用评级机构,像保险公司一样,只能主要依凭过往的经验来评估风险,而他们对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如此有限的经验还是来自房价上涨的时期。包装并且出售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银行几乎没有动机去仔细评估为证券提供担保的抵押之风险,因为出售之后,违约风险就转移到了证券买受人那里。当然,潜在的买家有动机去评估该风险,但他们掌握的信息比卖家少。

由于银行业的资金杠杆比率很高,再加上它的资本构成中有大量价值难以评估的证券,因而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使银行资本缩水很多――但是难以量化,原因是价值评估的困难。银行不知道它们的资本净值缓冲垫已经变得多么微薄,因此也不知道在不触及破产风险的情况下还能贷出多少钱,因为,如我们所知,贷款者资本结构中的杠杆比率越高,其贷款风险也就越大。更加复杂之处在于,购买了信用违约掉期保险的那些银行还不知道自己面临的金融风险。

银行拥有的与抵押相关的资产和掉期保险的价值具有不确定性,再加上金额巨大的掉期保险责任,就使其贷款数额骤减――实际上,直到政府介入之前,是冻结了贷款。这就是“信贷紧缩”。信贷紧缩一方面造成了经济活力的迅速衰减,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活力的衰减和人们对经济活力在较近的未来时间里还会进一步衰减的预期――引发股市暴跌。它启动了我们目前身在其中的这个危险的经济漩涡。

一般来说,人们可以期待信贷紧缩的局面会得到自动矫正:虽然银行资本净值缓冲垫的萎缩造成了借贷资本的短缺,但这也会吸引新的资本进入银行业,并由此重建资本净值缓冲垫。但是,这一自动矫正过程能否实现取决于资本净值缓冲垫萎缩到什么程度,以及信贷紧缩是否已使经济受损如此严重,以致借贷需求已经下降。事实上,银行已经无法吸引到足够多的新的私人资本进入,来恢复其偿付能力了。

至少在美元失去其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地位之前(美元是被其发行国银行和外国银行均持有的货币,而且被用作国际贸易主要结算货币),联邦政府基于其税收、借贷或货币发行权,几乎拥有无限的资本,而且政府也没有盈利甚或抵消成本以求生存的压力。政府官员起初认为信贷紧缩是某种恐慌的结果――银行不敢向外贷款,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资本净值缓冲垫有多厚。如果情况确实是这样,那么政府通过从银行那里购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就能够驱散恐慌并使贷款解冻。政府只须将其购买的证券持有到价值变明朗的时候即可;然后就可以卖出,收回其支付的价款。这就是2008年10月初通过的第一个紧急财政援助法案背后的考虑。

一家公司的困境到底是由货币非流动性还是由资不抵债造成的?市场的验证方法就是看其“冻结”资产的价格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如果由于市场失灵,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低市场价格没有反映其真实的市场价值,那么,那些证券的价格现在应该已经上涨了。但它们的价格没有上涨。这表明,根本的问题是资不抵债。

在银行谨慎地恢复其先前较为宽松的贷款政策之前,必须先充实其资本净值缓冲垫,而且看起来银行把政府注入资本的大部分都用在这儿了。为什么说强迫银行发放贷款是错误的,这就是其原因。强迫贷款会使银行陷入资不抵债的深渊。实际上,出于安全的原因,银行有必要把政府紧急财政援助的款项用于充实其资本净值缓冲垫(而非发放贷款),而且要使资本净值缓冲垫的安全水平超过银行业危机之前的水平,因为贷款风险变得更大了。这不仅因为失业率在上涨,使针对个人发放的贷款风险更大了,还因为经济产量在下降。当一家公司的产量降低了,其收益就更少可能抵补其负债及其他固定成本,因而也就更少可能偿还其新获得的贷款。


第三章 深层原因

我已经提出,经济萧条的直接原因是高风险贷款和个人储蓄不足的并存。因此,当风险实际发生之后,造成了银行破产和人们对产品与服务的需求的下降,原因是信贷难以获得;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能将储蓄再分配给消费,这进而使需求的下降引发了就业率和经济产出的螺旋式下降。稍微深挖一下,我们便发现了房地产泡沫,泡沫的破灭引起了使银行面临破产危机的大量债务违约行为;发现了极低的利息率,驱使银行提高其资金杠杆比例;发现了复杂的金融工具,其风险大于人们的想象;还发现了针对金融服务监管的萎缩,这使高风险贷款不受控制。如果要防止将来再发生经济萧条,并使当前的经济从萧条中尽快复苏,那么上述这些现象就需要得到解释,而不仅仅停留在假说上。

引发经济萧条的深层原因之一可能是人性的错误――或许是一类由人类认知心理中的某些含混因素预置于人脑中的错误――或者性格缺陷,例如“贪婪”(不管它的含义是什么)。我对这样一种观点持怀疑态度:是易于避免的错误、理性的失败或者那些智商比我高的金融经理们的智力缺陷构成了经济崩溃的主要原因。如果摧垮银行业的错误是很容易避免的,那么它们应该已经被避免了。

银行对自己行业的了解肯定和经济学家、金融撰稿人一样多。他们必然知道:他们的资本结构有很大的风险;未来并不总是会重复过去,因此,基于房地产和信贷市场的历史经验建立的违约风险模型可能是不可靠的;信用评级机构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因为它们从被评级的企业那里收钱;金融中介机构有其固有的不稳定因素,因为为了赢利,它通常必须从事短期借款和长期贷款。商业经营必须承担一个正的、尽管是小的破产风险。银行破产的浪潮会使经济陷入停滞,但任何单独一家银行都没有动机采取措施避免这样的结果发生。

如果我们要更好地理解聪明人的理性决策何以导致灾难,就有必要考察企业内部的利益冲突。银行既雇用风险管理师,又雇用交易师。但是这两种雇员的目标之间存在固有的冲突――交易师追求利润,而风险管理师追求安全――而且不能两全:如果利润更多的话,则安全性就会越小。与交易不同,风险管理在企业中一般不被视为利润中心,因为很难将利润归功于风险管理师,正如很难将利润归功于企业的会计师或者律师――他们实际上也是风险管理师――一样。因此,金融企业会趋向于重视其成功的交易师而非风险管理师的意见。

情感确实在商人和消费者行为中发挥了一定作用,就像它在所有人类行为中起作用一样,但它不必然是甚至通常不是非理性的。它是一种精简形式的思维,就像直觉,而且它经常优于有意识的分析过程。很多用来说明金融行为不理性的例子都很浅薄,例如,很多人在市场波峰买入股票,在波谷卖出,可是他们本应该采取相反的做法。如果没有买家就不会有市场波峰,或者没有卖家的话就不会有波谷。没有人知道市场何时会到达波峰;在到达波峰之前,价格一直上涨,即使是在泡沫之中,由此认为价格还会持续上涨一段时间,就是一个合理的猜测。同样,也没有人知道股票价格何时会触及谷底,因而在一个下行的市场中,为避免因股市继续下跌造成更大损失的风险而亏本抛售股票,也可能是一种谨慎的行为。由于人们对风险承担有不同的预期和态度,在一个可能出现的较大的股票价格区间里,买卖股票都是有收益的。

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分界线即使存在也是不清晰的,这就是不应太重视经济行为的非理性维度的一个原因。此外,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要解释当前的经济萧条,并不需要非理性之假定,尽管需要采纳一些随机因素(偶然事件、“坏运气”)。我们就从泡沫或者毋宁说多重泡沫(房地产泡沫、信贷泡沫)开始说吧。资产价格泡沫听起来像是某种非理性的东西。如果供给和需求的基本面没有变化,某类资产的价格飞涨之后必然暴跌。实际上,如果某一重要创新的潜在效果是未知的,那么泡沫就可能是对这种不确定性的理性回应。在1920年代,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快速增长以及新型金融借贷业务的发展,人们有理由相信,这个国家进入了一个长期的经济快速、可持续增长的时代。假定投资者是适度谨慎的――他们认为国家正处在这样一个时代的开端,尽管事实上不是。而且,不确定性提高了人们对公司股票价值的预期,特别是新公司的股票。所以就这么一路涨上去――股价涨到追星赶月的高度。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1990年代,当时的信息技术革命被广泛赞颂为新时代的开端,同样也出现了股市泡沫。2000年代的房地产和信贷市场泡沫看起来就是对一个金融新时代的反映;这一所谓金融新时代是债务和全球剩余资本的广泛证券化的结果,而人们预期这些债务和剩余资本会使利息率总是在很低水平上徘徊――人们曾以为美联储已经发现了保持低利息率但又不会引发通货膨胀的方法。

在每一个时代中,泡沫都是作为对一个灿烂但却不确定的未来的一种合理赌博而兴起的;它会持续膨胀,甚至伴随着担忧它可能是泡沫的声音的开始出现(即,上涨的价格没有反映基本要素的变化);然后,当市场意识到人们对新时代的预期又一次错了,泡沫就破灭了。要解释这些已发生的事情,并不需要在哪里安置一个非理性的概念。资金杠杆增加了风险,但也增加了预期收益,只要人们还认为晚近的泡沫没有超过限度――因为他们相信新型金融工具使风险最小化了――接受上述风险与收益的得失互换就不是非理性的。实际上,新型金融工具以及低利息率和低通货膨胀的奇异的共存,构成了表征新时代的关键性创新。

即使你知道那是泡沫,要退出也困难。假设一位银行经理人对其投资者说:“我们大量投资于住房抵押贷款证券,恐怕已处于房地产泡沫之上,由于我们担心泡沫很快会破灭,因此将要降低资金杠杆比率,或者把我们的资本更多投资于低风险资产,这意味着您的短期收益将会减少,但我们认为,就长期来说,您会有更好的收益,尽管我们不确信这一点,而且我们不知道您将为此等待多长时间。”只要其他银行还继续驾乘泡沫前行,这就是一桩很难做成的买卖。你的投资者,看到你的竞争者那里的投资者仍在继续大把赚钱,很可能会认为你只是在为自己的失职寻找借口。此外,投资者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投资组合来降低风险,因此,他们拥有一些企业的股票这一事实,就不会使他们感到烦扰。

看起来可能令人感到奇怪的是,2006年房地产泡沫破灭之后,银行还在继续发放风险贷款。但是,由于利息率依然很低,贷款需求依然旺盛。那些承认其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不稳定性因此承认其资本净值缓冲垫薄弱的银行不得不削减贷款,其利润因此也会蒙受损失。这里也有“音乐椅”的问题。银行既发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又买卖这些证券,如果发行银行能够很快为证券找到买家,则交易就会把风险转移给买家。但崩溃发生得太快,很多发行银行还没来得及把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卖出去,就此因持有迅速贬值的资产而被套牢。所以,随房地产泡沫而来的是信贷泡沫,而且在房地产泡沫破灭一年以后,信贷泡沫也开始泄气。

如果管理层的薪酬很高而且不能降薪的话――繁荣时期的华尔街正是如此――那么,公司管理层依赖泡沫的同时又怀有最美好希望的趋向――或者,等价说法是,最大化短期利润的趋向――就会加强。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你每待一天就会挣到很多钱,而且你知道,当泡沫破灭之时你不会有事,因为你已经从董事会那里谈下了一笔慷慨的离职金。有限责任也是一个因素;如果公司破产的话,不论是大量投资于自己公司的管理者还是其他股东,都不对公司的损失承担个人责任。

所以,在确定管理人员的薪酬时,董事会成员之间存在利益冲突,而这并非金融产业中实际存在的、唯一的相关利益冲突。接受来自银行的大量竞选捐款的议员有动力去支持宽松的银行监管政策;否则的话,这部分捐款就要打折扣了。此外,由于会计人员是由接受他查账的企业付酬的,因此也不愿意通报其客户的违约风险。有理由认为会计人员在其账目审核文书中经常不披露这些风险,但有时候这些风险也确实被披露出来了。

管理者获得的薪酬越丰厚,他的离职酬金与他的公司可能面临的困境越是相脱离,95那么他使短期利润最大化的动机也就越强――特别是在泡沫经济中,此时短期利润回报很高,但从长期来看,却是逐渐浮现的灾难。如果泡沫是房地产泡沫的话,那么他使短期利润最大化的动机就更强。为了补偿抵押权人(或由该抵押贷款担保的证券的买受人)所承担的违约风险,高风险抵押贷款会有很高的利息率。但是由于风险会在整个贷款存续期间传播开去,开始的时候高利息率能够保障高额利润。只是到了后来,违约才会侵蚀利润。而且记住,在为证券提供担保的抵押贷款出现大量违约之前,证券发行人就已经预先收到了资产证券化的酬金。

资产证券化对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也起到了鼓励作用。不必再等上25或者30年才能收回不动产抵押贷款的全部本金和利息,将抵押贷款变换为证券,使银行提前获得了贷款的现值,增加了银行当下的利润,而该利润的一部分会以薪水、奖金、津贴或者股票的形式发放给银行管理者。银行总是可以出售抵押贷款的,不过,资产证券化使抵押贷款市场获得了更大的资本流动性。

问题的根源在于信用贬值而非商人或消费者行为的不理性。廉价的信用刺激了经济活动,引发资产价格上涨,包括不动产价格的上涨,而不动产是这个国家的资产基础的一个巨大的组成部分。为了利用这种价格上涨,潜在的买家更多地借款,贷款者更多地贷款,价格就被抬升到更高水平,而且,贷款人也更多地借款,由此才能更多地贷款。资金杠杆比率趋于上升,银行业的迅速膨胀带来了严峻考验。到了某一点,资产价格的上升势头变得难以为继,但没有人事先知道这个点在哪里。在人们感到那个价格高台将要触顶(随之而来的将是不可避免的崩盘)之前,对退出市场、放弃诱人的利润机会具有一种理性的厌恶。这一经济模式在不同国家里反复重演。

通常来说,事态发展的结果只是经济衰退。但是,安全储蓄的匮乏和银行业的高资金杠杆比率结合起来,就会使经济衰退恶化为经济萧条。当银行业收紧贷款时――这是过高的资金杠杆比率带来严重损失的结果――消费者就很难通过借款来维系其消费,个人消费支出的急剧萎缩会通过引发深度价格折扣使经济跌入通货紧缩。记住,价格下跌会鼓励人们储蓄现金,这一方面会直接压缩消费,另一方面还会通过压缩信贷来压缩消费,因为储蓄起来的钱没法用于贷款了。

利息率越低,人们投资于低风险证券所得收益也就越少,借款也就越廉价,由此造成借款和将借款投资于股票市场和泡沫化的房地产市场也就愈加廉价。但是,人们已经把自己置于随资产价格下跌而失败的过程中了。

我所描绘的这种泡沫经济中的风险行为,就个人来说,是理性的。但就集体来说,是非理性的。一个人在决定减少储蓄的时候,不会考虑他的决策对整体经济造成的微不足道的影响,但任何一位银行家在决定银行资本机构中的资金杠杆比率时都会考虑这种影响。一个人理性地忽视其经营与消费行为的间接影响,107正是政府在监管金融行为时有责任比仅仅防止欺诈、盗窃及其他侵害财产和契约权利行为――自由至上主义者认为这些就是政府职责的全部――做得更多的原因。如果没有比那更强有力的金融监管,守法的金融从业者和消费者的理性行为就可能促发经济灾难。

不仅竞争迫使商人成为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这暗示了,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他们只愿接受较小的破产风险;而且,我们也希望他们成为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者――这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但是在这个例子中,私德成为一种公害,因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人理性地忽视了他的行为与其竞争对手的行为结合起来以后可能摧垮整个经济的微小概率。类似地,当经济疲软的时候,人们削减消费增加储蓄是理性的行为。这是针对经济下滑的一种理性应对措施。但是,在这么做的同时,也使经济下滑的态势更加严重了。从总体的社会视角来看,我们希望人们在经济状况好的时候储蓄、经济状况差的时候消费,但是从个人的立场来看,108相反的做法才更加明智,除非某人恰好在经济状况差的时候干得好,而在经济状况好的时候干得差。在那些为了展示或者激励节俭美德而削减奢侈品消费的人中间,私德与公害之间的反差尤其引人瞩目。从私德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不错的姿态,但是如果有很多人都这么做的话,就会因极大地减少个人消费支出而造成加深经济萧条的结果。

总而言之,商人和消费者的理性最大化,全都在财产和契约权利的框架内以或多或少的聪明才智追求自利,可以为经济灾难铸就基础。没有必要把认知奇想、情感力量、性格缺陷引入到因果分析中来。这不仅对简化分析来说很重要,而且有助于避免政府去寻求改变商人和消费者心态与性格的努力――这很可能是徒劳的。


第四章 为什么经济萧条未被预测出来

对处于很多生活场景中的很多人来说,最好的预测方法就是假定未来,特别是晚近的未来,会类似于过去,特别是晚近的过去。我记得那时候预测明日天气的最佳方法就是假定它与今天类似。但是,像美联储主席本·伯南克这样的商业周期专家看起来不太可能把其预测的基础局限于天真的推理。这使他对日益迫近的经济崩溃的预兆的疏忽,以及政府内外的其他专家们的这种疏忽,显得极端令人费解。

我说过,在泡沫破灭之前,你永远不会知道自己正处于泡沫之中。但是,当房价自2000年起上涨超过60%并在2005年出现上涨减缓的迹象,普通媒体对房地产泡沫的诚挚讨论就开始了――如我们所知,金融类杂志对此问题的讨论始于更早的时间。2006年、2007年以及2008年的前六个月里,警钟变得更加响亮。但是当金融危机在2008年9月发展成熟并最终袭击了这个国家的时候,还是令政府、金融界、经济学界以及公众大为震惊,即使它已经孕育了三年之久。

我们可以从研究突然袭击的文献中获取一些教益,来帮助我们理解专家们对于警示信号的无视。比如说,罗伯塔·沃斯代特的书《珍珠港:警示与决策》。如沃斯代特所解释的,有很多迹象表明日本将于1941年袭击西方国家在东南亚的属地,例如富有石油的荷属东印度。针对美国驻夏威夷海军的袭击,会是日本在袭击荷属东印度、缅甸或马来亚时保护其海军东侧翼的一个合乎逻辑的策略。造成预警信息被忽略的部分因素包括:某些前见(先入为主的偏见),针对不确定的危险采取有效防卫措施的成本和困难,以及缺乏一种用以搜集、筛选、分析来自很多渊源的预警信息并把它提交给政府决策层的机制。要保护所有可能遭日本侵略袭击的目标,成本会极为高昂,而且势必会影响我们针对德国的战争准备,而后一战争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否认日本的威胁,是一种为避免面对防御日本侵略的巨大苦难而产生的心理诉求方法。

类似的原因造成了留意2008年金融危机预警信号的困难。尽管不少知名的商界领袖、经济学家和金融记者几年来一直在警告,我们的金融机构资金杠杆比率过高,但他们的警告对政府官员、股票市场或一般公众几乎都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2008年9月,伯南克和保尔森――二人加起来,全权掌握着美国经济政策――让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了,他们当时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事件可能引发的一系列后果:世界范围的信贷冻结,以及股票价格跳水。在雷曼兄弟公司破产之前,人们甚至连经济衰退与否都不能确定;在它倒闭之后,就感到有可能出现一场经济萧条。然而在10月的时候,伯南克和保尔森仍旧坚持认为银行业的问题是流动性不足,而非资不抵债。直到11月下旬,美联储才推出一项应对经济萧条级别的贷款计划。如果2008年秋天的拯救努力在贝尔·斯登公司倒下的时候就做出的话,这场经济萧条的脚步可能在六个月之前就会被遏止。但是到了这时候,一场经济萧条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因为银行救助计划不可能在宣布那天就产生效果。开始适应严峻的经济紧缩之预期的厂商和消费者不会在经济救助计划宣布的那一刻就立刻转向;他们不知道救助计划何时能产生实效,也不知道其生效条件和后果是什么。他们现在仍然不知道。

为什么在时机还来得及的时候,警告和警示信号都被忽略了?即使不相信,至少也应该调查一下啊?前见起了作用。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人们感到受诱惑、实际上是不可抗拒地将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立基于理论前见、世界观、意识形态。实际上,头脑保持白板状态是不理性的;那意味着抛弃有用的知识。但是,由以往经验所形塑的前见可能妨碍人们对新挑战的应对。如果政府官员,以及他们特别倚重的经济学家,那时候对市场恢复的信心少一些的话,他们可能就研究房地产和金融市场了,以寻求市场失灵的警示信号。但是大部分经济学家,以及共和党总统们愿意任命的那种官员,都特别信奉自由市场的意识形态,该意识形态教导人们,竞争的市场总体上具有自我矫正的能力。这些官员及其愿意咨询的经济学家们不愿把市场设想为一种可能在无法预测的情况下奇怪地突然发作的癫痫病人。

贝叶斯决策理论告诉我们,如果人们拥有的决策依据不足,先在的信念就会影响决策者对新情况的反应――而且应该如此,但条件是前见必须立足于现实。我已说过,前见中包含着知识。但是政治意识形态之外的前见也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塑造,例如脾性、个人和家庭的历史、重要的生活经验、宗教信仰、种族。这些因素在商人身上的作用有限,因为竞争会惩罚那些基于意识形态做出的商业决策。政治和学术也有竞争性,但这两个行当的从业者却不受底线的严苛规训。

另一个仅次于意识形态的、使人们的注意力从警告和警示信号上偏转的因素是下述事实:采取行动降低已被警示的风险的成本很高,更别说它可能在商界领袖及其政界同盟者中所激起的强烈反对了。如果美联储提高了利息率的话,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就会加速――这样的话,由于没有人能确定那就是泡沫,国会和政府就会因房价下跌、违约和变卖增多而受到责备。

我要强调的一点是,要防止一件坏事情发生,是很难得到赞扬的,而且实际上还很难避免遭到批评,除非此事发生的概率已为人们所知晓。如果不太可能发生的某件事确实没有发生(根据“不太可能”的定义,它通常不会发生),就没有人会关注它。但是人们会对为了防止无论如何都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所付出的成本――不好的――印象深刻。

不被相信的祸事预言家更不受人待见的原因是人们通常无法采取行动回应其警告。如果被预言的灾难发生了,那些本可以针对警告采取预防措施但却没有采取的人就会因灾难的发生而受责难,哪怕他们对警告的克制是基于其掌握的信息所做出的正确决策。

而且,所有的警告基本上都是不成熟的,因为警告所指事件的发生日期趋于具有无法消除的不确定性。没有人能够预测出经济泡沫破灭的日期――即使诺瑞尔·若比尼也不能――实际上,连哪一周、哪一个月、哪一年也不能确定。此外,如果意外事件真实发生的概率是未知数,就不可能对防止该意外事件发生的预防措施给出一个令人信服的成本收益分析。在确定为减小灾难事件发生概率所应投入的资金数额的时候,灾难的代价必须依据其发生概率打个折扣(乘以其发生概率)。没有人能计算出我们正在经历的这种金融危机的发生概率。

即使某些不利事件的发生概率是已知的而且并非很小,如果在该事件确实发生的情况下代价并非巨大,那么去阻止它也可能是不值得的。人们本应想到,房地产泡沫的破灭会造成一场以金融市场为中心的经济衰退,因为银行深度投资于高风险的房屋贷款。但是衰退并非灾难。经济萧条才是灾难,但是经济萧条可能又未必是房地产泡沫、高风险贷款和高风险储蓄造成的结果。这些条件确实会发出经济衰退的咒语,但是,要使经济衰退恶化成这个国家如今正在经历的经济萧条,可能还需要额外的条件,例如这样的事实:一场金融危机爆发于总统大选的高潮期,而且在新总统选出到就任的两个半月间隙中恶化。其他的偶然事件还有:一个即将卸任的国会和一位即将卸任的总统,他们似乎缺乏处理经济事务的兴趣或能力,更愿意回忆、规划退休生活、自我美化历史形象、去国外旅行,而不是指挥政府对四分之三个世纪以来最大的一场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此外还有一些偶然因素:政府官员针对危机所做的优柔寡断、仓促出台、含混不清的应对措施;汽车产业突然大面积倾颓;经济危机在圣诞购物季节里深化了。

如此之多的经济萧条相关因素随着经济下滑加速而会聚到一起的可能性一度是很小的。但是到了9月份,严重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已经大到足以促使政府付出代价高昂的努力去阻止风险化为现实。但是官员们仍旧优柔寡断。他们之所以优柔寡断,是因为他们对危机感到震惊而且没有应急方案来处理这一局面。在应对金融危机的时候优柔寡断,代价格外高昂,原因是,这会导致经济陷入萧条的负向反馈:一旦需求下降、停业下岗、需求进一步下降、更多的停业下岗这样的恶性循环开始出现,它就会自我驱动;它无须外力的推动――无须经济再有进一步的震荡。

关于美国和全球金融体系的不稳定性,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监管机构的人员所知甚少,学术经济学家、金融顾问、会计人员、保险精算师、信用评级机构人员、抵押贷款经纪人、房地产代理商、商业报刊撰稿人对此也所知甚少。金融界并没有像中央情报局那样的机构来收集分析信息――从分散的信息来源拼合情报。更准确地说,没有什么机构承担这项任务,尽管美联储、财政部,或者甚至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可能已经做了这方面的工作。大量此类信息都是专有的,因此被屏蔽在新闻界和学术界之外。投资银行、对冲基金、抵押贷款发行人及其他金融企业隐匿了可能有助于竞争对手的商业战略信息,而且尽量避免披露有关企业境况的不利信息。甚至就连监管机构都不太能获得关于金融体系的关键信息,因为他们的职权受到了一些限制。

有人可能会认为,如果企业不愿披露关于其战略、风险等方面的信息,投资者可能会做出最糟糕的假定,因此,竞争会迫使他们披露信息。但是,不应该从企业对其信息披露之谨慎中得出它在隐匿坏消息之推论;它可能仅仅是对其竞争对手隐藏起想法、策略、商业秘密。上述分析有助于解释这样一个令人迷惑的事实:尽管房地产泡沫自2005年就开始漏气,可政府直到2008年秋天才发现银行业处于可怕的财务危境。

第五章 政府的应对措施(1)

政府针对经济崩溃的应对措施已经走过了四个阶段,第五阶段的措施在本书写作之际正在走向国会。前三个阶段每个都是“紧急财政援助”;第四阶段(与紧急财政援助同时进行的)我称之为“容易钱”;而第五阶段,实施以后,将会是“刺激”。政府已经试过了一个小规模的、最终被证明无效的经济刺激计划;2008年初,国会通过了1680亿美元的减税方案。这个数额太小了,以至于无法对刺激消费产生显著作用。

紧急财政援助计划和“容易钱”开启了政府的救助行动。紧急财政援助的初衷是由政府买下银行的“不良”资产――就是那些以住房抵押贷款证券为代表的、因房地产泡沫破灭而变得价值不稳定的资产。在第二阶段的重复财政援助中,政府直接投资于大银行,恢复其偿债能力,并以此取得优先股。政府可能会尽量避免评估银行“不良”资产时出现这样的问题:通过以银行账簿上所显示的、被市场低标的价格提出收购要约;此外,如果价格并未被市场低估,则为银行提供保险而不是收购它们。我将暂时跳跃到政府回应经济萧条的第四阶段,因为第四阶段与第二阶段密切相关。2008年11月的最后一周,美联储宣布它将购买8000亿美元的私人债务。其目的,与原初的财政援助计划不同,不是通过消除银行业不透明资产价值的不确定性来恢复该行业的资本流动性;而是为了提高货币流通量,进而恢复借贷活动,避免个人消费支出萎缩和经济产出下降。第三阶段的重复性财政援助是2008年12月联邦政府给通用汽车和克莱斯勒公司提供的贷款,目的是防止或者至少推迟它们的破产。政府应对经济萧条第五阶段的措施是“刺激”计划。由民主党议员提出、如今已在众议院通过、等待参议院表决的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将授权联邦政府在超过两年时间里比原来预算多支出8190亿美元。这一经济刺激预算计划的三分之一被指定用于税收减免,其余部分分用两途:一是公共事业项目,如修路、减少碳排放;二是为促进失业保障、发放贫民食品券、联邦为医疗服务提供补贴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而做的转移支付,还有为弥补各州税收和借贷能力骤减所做的转移支付。

大部分保守主义者最偏好经济刺激计划中的减税措施,因为它不重新分配财富,而且也没有让政府干涉市场。大部分自由主义者偏好公共支出措施,因为它使政府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而且公共支出可以改善社会中处境最差者的福利状况。处境最差者具有不成比例的高失业率,但减税措施的主要受益者却是相对富裕的人――他们是缴税最多的人。尽管接受失业救助的人须为此缴纳所得税,但很多失业者的全部收入,包括失业救济金,还不到税收起征点。

联邦的减税措施无助于缓解各州的严峻财政问题。各州的税收急剧下降,但它们又不能发钞票,或者在不以高利息率借款的情况下搞赤字财政支出。如果联邦的税率降低了,那么各州就可以提高税率,而不至于增加其公民的净税负。但是,即使在经济萧条时期增税所面临的政治反对可以被摆平,这一调整也会是一个十分耗时的过程。如果不是花联邦政府的钱去改善基础设施建设,而是削减联邦税收、提高各州税收,然后再把各州增加的税收投入到许多本应由联邦资金支持的基础设施项目中,这会是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所有本该获得的东西都已经因经济危机而推迟了,就各州的计划来说,是相当严重的推迟,这些计划被各州的财政问题所阻断,如果联邦资金可以投入的话,这些计划尚可很快得以延续,否则的话就只能等待州议会通过立法来提高税收。

为促进经济从萧条中复苏所采纳的财政支出计划将永久耗尽财政预算之危险,在考虑到下述因素的情况下,就不那么严重了:公共设施项目(经济刺激计划的第三个组成部分),尤其是道路建设和其他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尤其是那些由州政府或者市政当局规划或者开工,但却因经济萧条造成税收收入减少(且借款能力下降)而拖延的基础设施项目。联邦政府可以为这些项目提供资金,直到经济萧条结束;到那时,各州就可以用自己的税收收入来继续这些工程,如果它们愿意的话。

当经济萧条结束时,政府也应该能够终止其昂贵的反萧条措施,从这一角度来说,公共设施建设措施是最好的方案,而非税收转移支付措施是最差的方案。税收的起伏是相当频繁的,但转移支付措施针对的是特定的群体,会创生出一些预期和权利感,从而使这些措施日后的终结在政治上遭遇巨大困难。

考虑到政治因素,有理由猜测,经济刺激计划中的很多项目的成本都会超过其收益――至少如果忽略这些项目为抗击经济萧条所带来的收益、而只是考虑它们为国家的交通系统、教育系统所带来的改进的话,就会是如此。这是一个关键的限定,尽管显然被经济刺激计划的很多反对者忽略了。

在赤字财政支出的盛宴结束之际,政府会背负更沉重的债务。这些债务可用更廉价的货币(通货膨胀)来偿还,或者通过提高税收并将税入增量分配给债务偿还。不过,政府是否可以走税收这条路,取决于它为抗击经济萧条借款的额度,进而取决于它为偿还债务需要将税收提高到何种程度。我们必须避免让未来的税负沉重到严重扭曲资源分配的程度――更别说窒息经济从萧条之中的复苏了。

如果赤字财政支出项目创造的额外公共需求在填补私人对产品与服务需求之不足后还有剩余,那么就肯定会出现通货膨胀。另一个危险是,当经济刺激计划终了,需求将会下降,我们会退回到经济刺激计划之前的状态。但如果经济刺激计划成功地提高了经济产出,就不太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可以总结出,一种最佳的抗击经济萧条的刺激计划应该符合什么样的标准。它应该瞄准这个国家里失业或其他闲置资源比例最高的行业或领域。它应该是短期内可实施的,无须为规划、签约等事项长时间拖延。它应该是可在经济萧条结束的时候终止的。除了为终结经济萧条做出贡献之外,它还应该具有社会净价值。我们这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符合这些条件吗?当然没有。那么它因此就像经济学家马丁·菲尔德斯坦(Martin Feldstein)所说的那样,是一个8000亿美元的错误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从政治维度上审视这场经济萧条。通过激起人们对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刚一上台的时候取得的非凡立法成就的回忆,这场经济危机为奥巴马总统在其执政之初实现其很多的立法议程提供了机会。但是要抓住这个机会,他必须把他的立法规划作为应对经济萧条的对策――经济刺激计划――提出来。他的立法规划的部分甚至全部内容都能对刺激经济生产和就业发挥出某种作用,尽管其作用要小于专门设计用以改善经济状况的立法。经济学家忽视了其双重目标,批评它没有向经济萧条发动激光式的攻击。在这样批评的时候,经济学家忽略了这一点。

这两种救济方案对应着解释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发生原因的两种理论:货币主义理论,认为美联储放任货币供给萎缩,造成通货紧缩;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尾随股市暴跌而来的私人对商品与服务需求急剧下降,以及由股市暴跌造成的银行破产、货币供给萎缩,是经济活动没落的结果而非原因,因为经济对资金的需求减少了。第三种解释理论,尽管与第二种类似,认为那场经济萧条是1920年代信贷泡沫的产物,而那时之所以会出现信贷泡沫,部分原因是新型消费者信贷的出现,例如分期付款买卖,以及从银行借款购买股票。

经济学家们不仅在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原因上存在分歧,而且对应对经济萧条(区别于仅仅属于经济衰退的情况)的最佳方案也没有一致意见――是以财政援助的方式为银行系统再融资,还是投放“容易钱”,抑或以公共投资(公共设施项目)的形式进行财政赤字消费,减税,转移支付?均没有定论。

货币主义和凯恩斯主义这两种经济萧条应对方案之间的政治张力在逐渐增加。二者都是向经济中注入货币,货币主义方案是通过美联储购买债务来实现,而凯恩斯主义方案是通过财政部借款并进行赤字消费来实现。前一种措施,尽管为保守主义者所偏好(这不仅因为他们偏好伯南克,一位保守主义经济学家,胜过民主党控制的国会,而这个国会与民主党总统一道决定赤字财政计划的规模与内容),却潜在地比后一种措施具有更多社会主义色彩。208美联储可以终止其对美国经济资产相当大一部分的持有。当美联储购买或者出售联邦政府债券,以求提高(当它购买的时候)或者降低(当它出售的时候)货币供给,实现将利息率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特别是不让它降得太低引发通货膨胀或者升得太高引发通货紧缩)之有限目的的时候,它并未干预特定的经济产业――当然,除了银行业。可当它购买或者出售私人债务的时候,就直接进入了私人市场。它在从监管银行信贷到直接提供信贷的过程中变成了这个国家最大的银行,而不再仅仅是银行借贷数额的监管者。

我有一种政治不正确的倾向,就是反对所有形式的针对抵押贷款的救济;因为那些救济措施执行起来会很复杂而且成本高昂,但对抗击经济萧条的真正贡献却很可能十分微薄。这一立场是我的一种更广泛关切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关切――将在随后章节详细阐述――就是,在经济萧条期,除了经济复苏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措施之外,任何监管措施上的创新尝试都是不合时宜的。


第六章 福祸相倚?

经济萧条的代价――产量减少,收入下降,政府浪费性支出,沉重的公共债务,未来的通货膨胀,消除通货膨胀所引发的经济衰退,财产犯罪(包括烧毁巨额保险财产的故意放火罪),还有精神焦虑――肯定超过了其好处,而且能够引发灾难性的政治后果。本章将会阐述,经济萧条除了害处之外,还能带来一些益处,尽管害处是主要的。

就从经济萧条对经济周期调整的益处说起吧!房地产泡沫不可能无限制地膨胀下去;资金杠杆比率也不可能无限制地增长下去。世界经济在没有萧条的状态下运行越久,当经济萧条最终不可避免地到来的时候,损失就越惨重。

经济萧条提高了企业利用劳动力和资本投入的效能,因为它为减少经营停滞创造了动力和任务。人们可能会认为,一家在经济繁荣时期陷入经营停滞的企业会像在经济糟糕时期一样有动力走出低谷;停滞(未能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一种机会成本,它在古典经济学理论中与现金消费具有同样的动机效果。但企业是组织,组织会引发“代理成本”,而“代理成本”在好年景比在差年景更难控制。被代理人和代理人(例如雇主和雇员)经常在目标上有分歧,在代理人得以追求自己目标的程度上,他给被代理人施加了成本。因此,我在先前一章中曾讨论过的企业管理人员的过高薪酬问题,就是一个代理成本问题。

类似地,经济萧条还会引导州、市和联邦政府――它们都面临着税收收入剧减的局面――以更有效率的方式提供公共服务。它会加强那种值得追求的、让政府服务私有化的趋势,保守主义者担心经济萧条会造成相反的效果,即催生政府膨胀到超过经济繁荣所需要的程度。他们可能是对的――但是我尽量看到其光明的一面。而一个亮点就是汽车工人联合会在公共舆论法庭上所遭受的打击。汽车工人联合会被称为害死其宿主的寄生虫――或者换一个比喻,霸王工会大战汽车巨头,结果同归于尽。这是一个极为严厉的谴责。长时期以来,对抗性工会的衰微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对抗性工会相区别的,是那种专注于劳工和管理者一般福利的工会,例如提高劳动安全,保护工人不受上司的不适当对待。汽车工人联合会在底特律汽车工业走向衰落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凸显了民主党一直以来对工会的偏好――在经济严峻时期――对经济所具有的潜在危险。民主党对工会的偏爱源自工会对民主党政客竞选所做的努力,也来自于对罗斯福“新政”的怀旧和其他形式的感伤自由主义。

即使经济萧条通过损害自由市场信念打开了政府更多干预经济并逐渐提高税收的大门,但这些并不必然是坏事情,尽管可能是,如我们刚刚看到的。很显然,最优数量的政府干预和最优数量的税收都不是零,二者到底应该多么小,是不清楚的。我已经指出,有一系列未获满足的社会需求,只有政府才有能力满足。尽管原则上满足这些需求所需的大部分资金都可以通过削减政府浪费型项目获得,但政治上的某些现实考量限制了所能节约的资金的数量。

经济萧条加剧了失业,但也因此而提高了教育需求,因为经济萧条缩减了机会成本――放弃的收入是高等教育给学生带来的最大成本。教育对全社会都产生收益。受过教育的人比未受教育的人具有更高的生产力,但并不能以更高收入的形式收获其劳作所产出的全部产品。看起来,经济萧条或许还可能削减受教育的货币收益,进而削减其受教育的动机。但是,由于教育收益会终生增值,因此,经济萧条对正当学龄年纪的人的教育消费影响很小。

经济萧条是一种给人教益的经历。银行业当然从当下的金融危机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资金杠杆的风险,意在比传统手段更低成本地减小债务违约风险的复杂金融工具的副作用。公众也被上了一课:他们知道了投机于房地产价格的危险,以及将其剩余储蓄投资于高风险股市的危险。

不过,历史告诉我们,这样的教训很快会被遗忘。因此金融理论家路吉·锦格里斯的下述建议是很好的:任命一个高级特别委员会,不论是公共委员会还是私人委员会,像沃伦委员会或9/11事件委员会那样彻底调查过去十年间的经济管理状况,其顶点就是伯南克和保尔森2008年秋季为避免经济萧条所做的狂乱努力。我们有必要清楚地知道,他们对其所作所为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们赖以行动的信息是什么,他们咨询了什么人,为什么要咨询这些人,其后果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都解决之后,才可能找到防止历史重演的办法。

这场经济萧条会减少受雇于金融企业的才智人士的数量。这可能是一件好事,原因在于劳动的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之间的差异。从平均值上说,有些职业的人给他人带来的收益,大于他们自己获得的货币收入,教师、科学家、发明家就是这样的例子。高收入的娱乐界人士很可能也是如此,但金融高管却并非如此,他们每年收入数百万甚至有时候高达数亿美元。并不是说适当的信贷管理对于美国经济不重要;这极为重要,如这场经济萧条所展现给我们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哈佛大学的高能物理博士,还有其他一些具有出众数量分析技能的男人和女人们,去对冲基金公司工作――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是去干了这行――就能比从事其他一些他们胜任但却收入相对较少的工作给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金融领域的萧条会把那些人中的一部分疏导到其他一些赚钱稍少、但对社会来说却更具生产力的工作岗位上。

这场经济萧条也打破了经济学职业界的迷梦。经济学界未能预测出这场经济萧条,而且就及时谏言、有效应对来说,他们也准备不足,这种局面会激发人们对宏观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做出一些新思考。它甚至可能导致萧条经济学和被视为经济学中的一个独立领域的金融学的合并。银行业危机所引发的经济衰退会比其他类型的经济衰退更可能演变成为经济萧条,原因是支撑个人消费支出的信贷体系的坍塌所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这种负面影响铺平了通往经济萧条的道路。宏观经济学家是研究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的专家,金融理论家是研究金融系统运作的专家。对发现风暴云来说,后者速度更快。前者不仅在预测和理解经济萧条上失败了,而且在萧条发生之后还发现他们自己并不知道如何才能使经济走上复苏之路,这两方面原因都使宏观经济学家受到了责难。宏观经济学和金融学两个学科更密切的结合,或许能够在更早的时候对经济颓势做出更为果断的应对。

如果经济萧条,像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那样,导致个人储蓄率持续增长,那么其代价可能称得上物有所值。这场经济萧条的经历应该会引导人们生活更加节俭,这在经济萧条缓和之后,会促进投资资本的凝聚,这样一来,我们就不用再继续靠我们那些富有的大叔们――中国、日本、德国――过活了,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商品,以换回我们的通货。不过,就我们需要更高的个人储蓄率来说,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我们之所以需要更高的个人储蓄率,是要适应人口的老龄化。人活的时间越长,就必然要把越大的消费比重转移到退休的岁月,所以他们就必须在年轻的时候储蓄更多的钱,除非他们把自己退休之后的生活负担推给子女或者纳税人。确实,随着寿命的延长,他们可以工作更长时间,但工作年限却很可能无法与寿命成比例地延长;而且即使能,他们在医疗服务上的支出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这样就会凸显出人们通过减少当下消费从而将消费支出转移到将来的必要性,因此就要在年轻的时候多存些钱。人们的储蓄越多,政府通过社会保障、老年保健医疗之类项目为个人消费提供资金的压力就越小。那些政府项目起到的作用应该是补充而不是取代个人储蓄。

即使是经济萧条,也拥有一抹亮色,尽管很淡。如我们所知,在经济萧条中一个人使资金增值的最好办法就是把他的钱放到保险柜里(或者就此而言放到床垫下面)――他不必自寻麻烦去搞什么货币市场基金。这是真正的节约成本,正是在这个基础之上,米尔顿·弗里德曼主张美联储将货币扩张率设定在略低于经济增长率的水平上,因此,通货才能以一种可预测的速度逐步收缩。预期贴现率很关键;其数值越高,现金就越可能被储蓄起来,通货紧缩就越可能引发其他经济病症。

第七章 关于资本主义和政府我们学到了什么(1)

资本主义将经受住这场经济萧条的考验,就像它经受住了1930年代那场经济大萧条的考验一样。它之所以能存在下去,是因为所有针对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案都名誉扫地了,而这一点在1930年代的时候尚不清晰。不过现在已经很清楚了。但是,资本主义只能以一种折中的形式继续存在下去――请想一想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对集体主义的激励。酝酿于经济萧条时代的罗斯福“新政”宣告了政府严厉监管经济的一段长时期的到来;今天也一样,不论是复活的经济监管还是迫在眉睫的政府规模扩张,都既有呼声又有现实。因此,政府是否对这场经济危机负有责任的问题就很重要。

就政府对这场经济萧条的爆发负有基本责任的观点,我已经表达了我的怀疑。就人们根据目前已知信息所能做出的判断来说(这显然是一个重要的限定),这场萧条是自由放任经济体制下经济活动正常运行的结果――更准确地说,它是一个与经济市场的正常运作相容的事件。整体上看,银行家和消费者在这段时间里一直都是以理性自利的方式行为,但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银行活动风险增高,房地产泡沫膨胀并且破灭,个人储蓄率降低,同时储蓄的风险增加。市场参与者犯了很多错误,但这是市场过程的常态。有什么时代不是这样的吗?经济生活中充满了不确定性。媒体在揭露金融人士的劣行、犯罪、蠢事以及似乎惊人的奢侈上获得了意外的成功。有时候他们甚至误解了自己谴责的对象。金融危机实际上是金融家们的决策――其中一些是错误的――造成的后果。但那些错误是系统性错误――是银行业的本性在低利息率和反监管潮流所塑造的环境中的产物,而不是坏蛋和傻瓜的滑稽行为的产物。

要因这场经济萧条而责难政府,会在以下两个方面存在问题。第一,假如没有政府对经济的监管,很可能也会出现一场经济萧条,因为即使美联储没有在2000年代早期放松货币政策,也会有足够多的海外资本进入,并将利息率保持在低水平上,除非美联储那时候对低利息率催生经济萧条的风险就相当警觉。而且请记住,除了低利息率之外,还有其他因素也对引发经济萧条的金融危机做出了“贡献”:抵押担保贷款的营销攻势,广泛存在的风险嗜好,高度竞争、很少监管的金融产业,以及债务证券化。

第二,在金融监管中,政府和私人部门之间的界线模糊了。对于布什政府来讲,这一点尤为突出。伯南克和保尔森都不是政客,也不是职业公务员,尽管伯南克曾经在政府中工作过六年,保尔森先前是投资银行家,只有最后两年是在政府工作(他现在已经离开了)。他们二人的主要顾问都是(就保尔森来讲,过去是)投资银行家和学术经济学家,而不是美联储和财政部的职业雇员,尽管有一个重要的例外,就是蒂莫西·盖特纳,他在担任奥巴马政府财政部长之前,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甚至对于金融股票空头交易的临时禁令――这似乎反映了人们印象中政客对投机行为所持的那种无知的敌意――都受到了摩根·士丹利的首席执行官和其他金融家的极力敦促。白宫、国会和懒惰的证券与交易委员会在布什政府末期反击经济萧条的措施制定上都是小角色。实际上,政府把挽救由华尔街造成的经济危机的权力又授予了华尔街。


第七章 关于资本主义和政府我们学到了什么(2)

我并不是批评将金融危机的处理委派给金融专家而非政客和官僚的做法。但这是一个进一步的证据,表明金融危机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的危机,而非政府的失败。

政府在这场危机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是放任而非鼓励。政府数十年来对银行――以及更一般地说,信贷行业――疏于监管,放任私人行动者――银行家、抵押贷款经纪人、房地产销售商、房主等――做出理性自利的决策,引发了金融危机,政府却无力阻止其恶化成为经济萧条。政府的不作为催生了市场的一次深刻的失败。这种不作为在一定程度上是政治压力的结果(保持低利息率,保持繁荣的假象,赢得强大政治势力的好感,因为这势力――并非偶然地――是政治竞选的重要赞助者)。不过,它也是政府官员自满的结果,是天然地假定政府官员取得了预防经济萧条的有效工具的结果;在经济大萧条于1933年3月触底的75年之后,没有人预见到它还会重演――人们以为经济萧条已成为“历史”。政府的不作为还是自由市场意识形态的一个结果,该意识形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克林顿政府,以及就此而言还可以追溯至1970年代的若干克林顿前任政府所持有,1970年代是金融产业反监管运动开始的年代。这种意识形态承诺被布什政府推到了一个新高度,并在证券与交易委员会未能觉察麦道夫诈骗的事件上典型地表现出来。

政府在监管上出现了重大失败,但这一事实也不应掩盖市场的失败。更准确地说,是不能掩盖――实际上它凸显了――政府更好地监管市场之必要性,以保障金融市场稳定性这一公共善品。政府并非完全是消极被动的。2000年代初期极低的利息率就是政府政策故意造成的结果,低利息率鼓励了银行提高其资金杠杆比率。但是机会的存在并不等于决定利用它。没什么东西强迫贷款人在利息率下降的时候提高其资金杠杆比率。企业也可以在借款增加的同时按比例增加其净资产,以此维系其资产负债比率不变。银行必须经过决策才能提高资金杠杆比率,不能允许它们把决策的责任转嫁给政府(“是放松监管使我这样做的”),也不能允许它们把责任转嫁给金融工具,例如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和信用违约掉期,这些工具看起来降低了资金杠杆比率的风险。那些金融工具是在私人部门发展起来的,受到私人部门的信赖,并对私人部门产生影响。

不管相关责任问题怎么解决,政府失败和市场失灵都毫无疑问是事实,对于重大政府失败的标准政治对策是监管和改组。后者经常比前者更具优先性。政府想要证明它在采取措施预防事件重演,而要做到这一点,最廉价、最显眼也是最具戏剧性的方式就是向世人展示它已经“收到了那讯息”,“正在做一些事情”以实现改组。但是,要在危机之中进行改组,以及类似地,在危机之中进行监管与监管机制重构,都肯定会引起混乱。推行上述两种措施的理由在于,改变金融监管制度结构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衰微;总统的权力现在正处于巅峰,应该发挥作用,而且毫无疑问也会发挥作用。但是,如我将在第十章中论辩的,在对经济萧条的抗击中,政府官员们目前正困顿于此时此地必须化解的种种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如何才能对金融中介机构施以最好的监管这个问题,让他们迅速给出一个明智的答案,那实在是太困难了,做不到。实际上,试图检修金融监管体制的努力可能会延长经济萧条,因为这会使政府官员从推动经济复苏的努力中分神,而且会使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所处的商业环境比现在更多不确定性。


第八章 经济学界昏睡于危机发生时刻

关于这场金融危机在事前预测上出现的失败,最让人不解的谜题之一就是那么多学术经济学家都缺乏先见之明。宏观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是经济学中声望很高的领域,一流的宏观经济学家和金融理论家都是一些杰出人士。可是,尽管房地产泡沫从2005年起就开始泄气,并在2006年破灭,经济至迟从2007年底开始进入衰退,正在迫近的经济崩溃的警告在2008年春天隆隆作响,但却充耳不闻,没有多少经济学家,不管是学术界、政府还是商界的经济学家,及时地拉响警报,给政府和银行业以真正的冲击。

我并不认为经济学家预测错误的原因在于愚钝,而是因为经济学家们不相信这个国家可能滑入比另一场温和经济衰退――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我们周期性遭遇的事情――更糟糕的任何境地。还有其他很多一流的宏观经济学家,以及杰出的金融理论家,在风暴积聚和爆发的时间里只是沉默着;或许那就是谨慎的做法。即使现在,经济学职业界还是茫然于不确定性和优柔寡断,仿佛它对已然发生的事情感到难以置信。就如何应对这场经济萧条来说,经济学界的共识尚未出现。大部分经济学家似乎基本上不愿做出任何尝试性努力,将经济从困境中拯救出来。

并没有多少经济学家注意到(或至少谈到)企业管理者薪酬措施与高风险借贷之间的关系,或者意识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其他附属抵押债务责任和信用违约掉期的风险,或者将个人储蓄的萎缩和在这种情况下贷款给经济造成的危险联系起来。似乎并没有多少经济学家注意到,银行产业的危机一旦爆发,就不是(或至少主要不是)缺乏流动性的危机,而是破产的危机。不仅警示信号一再被忽略,直到无可挽回,而且,当经济学职业界最终苏醒的时候,我们才发现,不管是政府经济学家如伯南克,还是私人部门经济学家,都没有为处理这场经济萧条准备好应急方案。

一些媒体评论将经济学界令人不满意的表现归因于学术界过分依赖有关经济的抽象数学模型。但是,知名的宏观经济学家并不全是学术经济学家。而金融学教授们,他们主要供职于商学院而非经济系,其研究领域与有关经济衰退和经济萧条的宏观经济学有一部分重叠,并趋向于深深嵌入真实世界中的金融市场。他们不仅是书斋中的理论家;他们还是咨询师、投资人,有时候还是资金经理;他们当中的很多人,要么是在进大学教书之前,要么是在离开大学在外挂职期间,都为美联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或其他非学术机构工作过。他们的学生一般都是先在商界工作几年才进入商学院读书的,因此会给他们带来商业实践中的最新知识。

金融学教授与金融产业之间的纠缠关系有一个阴暗面。如果他们对金融产业提出批评,并建议强化监管,他们就可能变成“害群之马”,并失去报酬丰厚的咨询业务。这种利益上的冲突可能会使一些经济学家故意放水。更重要的是,几乎没有哪位理论家会研读或者深挖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商业经济学家――咨询师、商业企业或贸易组织的雇员――强调经济预测,而且经常拥有特定行业的知识和数据,但很多人都受到其商业身份的拖累。你不能指望受雇于房地产公司或银行的经济学家会讨论房地产和信贷泡沫问题。

在这场经济萧条可归咎于格林斯潘、伯南克、萨默斯、鲁宾、保尔森、考克斯所犯错误的限度内,这些错误又可部分地归因于经济学家、政策制定者、商界领袖对反对政府积极干预经济运作的自由市场意识形态的过度信奉。这里的要点只不过是,对金融产业过度放松监管是由主流经济学家的政治和意识形态承诺诱发的政府失败,主流经济学家们忽略了这样的可能性:金融市场之所以看起来是强健的,是因为监管措施防止了先前金融危机的发生。这场经济萧条是资本主义的一次失败,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某一种资本主义的失败(宽泛意义上的“自由放任”资本主义,或者用一种流行的说法,是相对于“欧洲式”资本主义的“美国式”资本主义),以及资本主义的最忠实信徒们的失败。

经济学界在预测并果断应对经济危机上的失败的根源在于,有关经济萧条的研究是经济学的一个相当不能让人满意的分支领域。这并不是因为经济学家们忽略了这个领域。有关经济萧条的经济学文献卷帙浩繁而且引人入胜。不过,存在着这样一个问题:作为经济萧条特征的不连续性很难建模。

萧条经济学所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经济萧条在多数国家的历史上都是罕有事件,因此,要收集足够多的样本,以能得出可靠的、能够揭示经济萧条的原因、危害程度、后果以及对策的统计学结论,就需要对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即不同――经常是极为不同――制度、文化、政治、经济环境中发生的经济萧条的数据加以综合研究。在相互竞争的种种假说无法获得严格的经验检验的情况下,要在其中做出选择就会严重依赖前见。就关于经济萧条的假说来讲,有关前见可能进而又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这样一来,就把我们又带回到了讨论开始的地方。左翼经济学家倾向于将经济萧条视为缺乏监管的资本主义的失败的证据,右翼经济学家则将经济萧条归咎于政府政策的误导,他们相信,如果没有那些政策,至多只会有周期性的温和经济衰退。

在宏观经济政策上所存在的意识形态分歧――这些分歧反映在彼此敌对的一些宏观经济思想学派中,如货币主义学派、凯恩斯学派、新凯恩斯学派、新古典经济学派、奥地利学派――阻断了共识,并使政客和公众彷徨于没有道路的荒野。在一个领域中存在若干相互对立的学派这一事实本身表明这个领域是柔弱的,不管其从业者是多么的出色。

对于经济萧条的原因与对策的经济学理解尚没有进展到可以使分析不再受意识形态影响的程度。在受到经济学家与他人共有的政治情感影响的经济论战中,双方都提出了一些好的论点及论据,但论战却无法通过经验性检验的方法加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由意识形态所塑造的前见将会给论战者造成迷惑性影响。此外,这场经济萧条,就像上一场经济萧条一样,可能会刺激经济学家进行一些新的思索,同时为经验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数据。

这一讨论或许有助于解开另一个谜题:为什么新闻界,包括金融媒体和一般媒体,对于迫近的经济危机比经济学家更警觉。不论新闻报道者具有与本·伯南克或者罗伯特·卢卡斯之类的人相关的何种智识局限,他们至少都没有受到来自于经济理论或经济史的前见的羁绊。而且他们比经济学家更加贴近现实,这可能使他们得以在消息抵达美联储和学术界之前,就在贴近地气的层面上感知到了房地产泡沫和高风险住房抵押贷款。

新闻界和学术界之间还有一个差异。新闻业,即使采纳了《经济学家》杂志那样的稳健风格,也是靠戏剧性报道,即靠冲突和惊恐、矛盾和突变才能繁荣。和房价上涨―相比,经济泡沫和银行破产是更加刺激的商业新闻。新闻记者对麻烦事的预兆充满警觉――但这枚硬币的另一面是,专家和官员们倾向于把记者当作危言耸听者而忽视其警告。


第九章 责任分配

我说过,这场经济萧条的根本责任在私人部门。由于我们时常遭遇经济衰退,要政府防止经济衰退的发生恐怕是不现实的;毫无疑问,我们至多只能期待政府防止某一些经济衰退的发生,并减轻另一些经济衰退的危害。不过,鉴于我们拥有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经历,以及那时候锻造的、预防经济萧条重演的工具,人们可能期待政府能阻止经济衰退恶化为经济萧条。人们希望,政府在2008年秋天采取的措施以及今年明年将要采取的措施能够阻止这场经济萧条陷入上一次萧条的那种深度。但是,已经和将要采取的措施的代价是高昂的。这些措施反映了一种日渐显露的信念:我们真的处于经济萧条之中了,尽管萧条这个词依然是一种禁忌。拯救措施会对经济造成长期的损害。而且,由我们的经济萧条所触发的这场全球经济萧条对于世界和平、对于美国的国际声誉与影响力都有一些不祥的意蕴。

所以,可将经济衰退归咎于市场,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经济衰退经常会恶化为经济萧条,在政府从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后果中学会预防办法之前,就常常是这样。但是这并没让政府脱得了干系。它未能采取及时而且融贯的措施阻止经济下滑。失败的种子早在始于1970年代的放松银行和信贷监管的运动中就埋下了。格林斯潘、鲁宾和萨默斯,克林顿时代美国经济政策的主要制定者,放任了蒸汽泡沫的蓄积,它逐渐把房地产业和银行业吹上了天。

不过,如果没有布什政府对于经济的不当管理,可能也不会出现经济萧条。不应该责备布什2004年再次任命格林斯潘为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那时候享有崇高的声望;只是后见之明才让我们看出,他的声望是名不副实的,而且在这一职位上呆过十七年之后,他已经因恋栈而不再受欢迎了。而伯南克看起来像是2006年接替格林斯潘的绝佳人选,而且那时候可能确实也是,尽管他继续犯下了严重错误。同年,保尔森担任财政部长之任命在当时是有道理的,尽管后来再看是错误的。

布什犯了一个错误,就是2002年12月解雇了他的主要经济顾问劳伦斯·林塞――原因主要是林塞的先见之明:与官方意见相反,他预测即将到来的伊拉克战争不会是廉价的(尽管他还大大低估了战争花费)。林塞是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曾经任职于哈佛和美联储,他曾在1990年代警告过网络经济泡沫,而且很可能比布什政府中的任何其他高级官员都更早地发现极为危险的房地产泡沫,并建议采取遏制措施。林塞之后继任的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中没有一个人是经济学家,也没有一个人在经济政策制定中发挥出了可见的作用。伯南克曾担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直到2006年他被任命为美联储主席为止,接替他担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是爱德华·拉泽尔,他尽管是一位不错的经济学家,但却是一位劳动力经济学家,而不是宏观经济学家或者金融经济学家。布什的白宫官员不是为了应对经济萧条而选任的。这种状况现在要改变了。劳伦斯·萨默斯是一位宏观经济学家,而拉泽尔的继任者克里斯蒂娜·罗默是一位萧条经济学专家。

布什政府经济管理中的另一个错误是赤字财政预算,致使国债规模大幅增加。到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国债数额已是如此巨大,以至于只有使经济受到严重挤压,才能负担得了刺激经济复苏的努力所要求的巨额财政支出,同时不至于使美国经济遭受长期严重损害。赤字财政预算还有另一重意义。它提高了我们对外国资本的需求――为赤字预算筹措资金。因此它就鼓励了中国、日本、德国之类出口导向型国家的贸易政策,这些国家愿意以它们出口到美国的商品换取美元,并将这些美元投资在这里,这种活动通过降低利息率为我们(以及他们自己)铺平了通往经济萧条的道路。

经济学职业界在基本政策问题上的分歧将经济政策的控制权拱手让给了政治偏好。于是,就让教条主义的自由市场、亲商业、反监管的意识形态控制了布什政府的经济思考,直到经济萧条临头,监管措施才开始执行(或者没有执行),由此意识形态才退隐。

商业需要有合理稳定程度的政治环境。由于紧急财政援助计划完全是针对特定目的的,所以银行不知道该站在哪里。不确定性会使针对银行的私人再投资成为不可能。指责财政援助计划的运作缺乏“透明度”和“责任心”(这个问题或许现在将要变化了)的呼声是正确的。但有一个更简单也更重要的问题是,银行根本不知道它们将会面临什么,这进一步强化了银行合乎常理的不愿放贷的态度(因为资本不足),以及它们在吸引私人资本上的无力。监管改革的前景只能进一步加深银行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加重其瘫痪程度。

如果政府制定出了融贯的经济萧条应对计划,那么在对策上所存在的政治化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保守主义者尤其不满经济刺激计划,而自由主义者则尤其不满财政援助计划――就会减少。于是就可能出现由专业人士制定的非政治性的计划,进而责任就会被转移到政客们那里:他们就要为实现其可能被曝光的赤裸裸的政治目的而向专业人士发起挑战。

格林斯潘和伯南克这两任美联储主席的领导必须被视为这场金融危机及随后陷入经济萧条的主要原因。格林斯潘的巨大声望给了他很大的自由度,可他却没有利用它来通过提高利息率抑制房地产泡沫、通过更果断地行使美联储对商业银行的控制权来抑制高风险贷款。他以为他能够通过等待泡沫形成并破灭、然后再降低利息率来收拾残局的方式避免政治论争。他是自己过去之成功的囚徒。

一个进一步的问题是,自1970年代“滞涨”以来,研究商业周期的宏观经济学家的首要任务就是,通过将利息率保持在一个较高但又不会高到引发经济衰退的水平来防止通货膨胀。格林斯潘似乎在2000年代早期就已校正了这一周期――利息率保持在低水平,通货膨胀率虽然确实上涨了,但却仍然处于可容忍的限度内。如果看起来我们既可以保有较低的利息率又不会出现不可接受的通货膨胀,对于经济衰退的担忧就消退了,因为低利息率刺激了经济活力因此降低了经济衰退的危险。只是在低利息率引发通货膨胀的时候,经济衰退的威胁才会出现,因为美联储将有动机提升利息率以消除通货膨胀;这就是1980―1982年严重经济衰退的原因。低利息率可能引发信贷盛宴,信贷盛宴又进而可能引发经济衰退甚至经济萧条――这一事实处于政策的雷达屏幕之外,之所以如此,其部分原因在于,廉价信贷和放松金融监管二者之间的相互增进效应被人们忽略了。

有一些读者可能会认为,我对美联储和经济学职业界太过挑剔,同时又对金融界人士太过宽容――这看起来可能与我的下述主张相矛盾,即认为这场经济萧条是资本主义的一次失败。但是,尽管金融业人士对这场经济萧条负有主要责任,我却不认为可以为此而责难他们――意指道德谴责――就像人们不能责难狮子吃掉斑马一样。资本主义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商人会冒那些能增进其经济利益的风险(大多数时候是在法律的限度内);单个的商人因银行业的不稳定而担忧他的决策以及他的竞争者的决策可能会引发经济萧条,这不比一头狮子因担心狮子吃斑马的速度超过斑马繁殖的速度而放生一匹斑马更有意义。告诉银行不要发放风险贷款或者谴责购房者借了一笔他可能无力偿还的贷款,就好比告诉狮子和斑马在他们中间建一道篱笆一样。

新闻记者、政客,还有一些应该知识更多的人,像著名宏观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都参与到了一场控诉华尔街的盛会中。他们弄错了目标。建立预防由高风险贷款引发的经济崩溃的防护措施之责任应该属于政府。确实,政治,在与资本主义大致相同的意义上,也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政客凭借美元竞争选票。但是美联储,就像联邦法院一样,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尽管不完全――是与政治隔离的。

罗伯塔·卢卡斯,活着的最杰出的宏观经济学家,在2003年1月就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的演讲中说:“宏观经济学在1940年代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在一定程度上是作为对19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智识回应。那时候这个词语指的是我们希望能用以预防287那种经济灾难再次发生的知识和技能。我这个演讲的主题是,原初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已经取得了成功:它的中心问题即预防经济萧条实际上已经得到解决,而且事实上在几十年前就解决了。”我想,他今天不会再说这样的话了。


第十章 前方的路

紧急财政援助、“容易钱”、经济刺激计划、延期变卖抵押物、以及任何其他用来控制经济萧条延续时间和严重性的紧急措施都只是损失控制手段,而且是成本高昂的损失控制手段。针对经济萧条的救治措施虽然并不比疾病更糟糕,但也是相当坏。我们有必要从现在就开始思考降低再次发生经济萧条之可能性的方法;最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坚定地对突发事件应对方案加以系统地阐述和总结――美联储和财政部在此遭遇了悲剧性的失败。

就这场经济萧条来说,在预防工作上有三个重大失败:过度地放松监管,忽略警示信号,对个人储蓄率的下降及个人储蓄安全性的漫不经心。这些问题,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纠正的。

各种银行类企业经常可以通过形式上的微小改变来选择它所受管辖的监管机构。合并各种监管机构(就像德国和英国那样――财政部在2008年3月已经提出了部分合并的方案)将会提高政府有效监管金融市场、在金融危机早期就发现问题的能力。考虑到不同国家之间银行体系的相互依赖,设立一个国际金融监管权威机构可能也是必要的。

但是,现在却不是对金融产业进行改组或者重构监管的时候。反对改组的例证再显明不过了:经验告诉我们,重大的联邦机构改组(更不要说这是一个既包括本国也包括外国的金融中介机构监管的重组)需要经过数年时间才能定型,在这个成长的痛苦过程中,改组机构担负的职责所能发挥出的效能将会低于改组之前。这还没有考虑到下述事实:就当下的情况来说,要负责设计、管理机制改组那一小撮高级经济官员现在正为处理经济危局而忙碌不堪。

不管怎么说,我们原则上可以回到1960年代商业银行的监管架构。那时候,银行资本主要由零利息的活期存款和联邦证券组成,主要可以用于发放短期商业贷款。但是我们知道,如果像今天这样,允许其他金融中介机构经营银行产品的近似替代品,那么这种银行经营模式就无法存活下去。不过,这是否意味着,必须把货币市场基金、对冲基金和其他所有非银行的类银行企业都置于与商业银行同样的监管控制之下?比如说,应该要求它们保有准备金吗?给其资本的贷方提供零利息?如果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对冲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等这些企业的末日也就到了。如果回答是否定的,人们就不清楚对商业银行施加多少监管才是可行的。如果还有其他答案,那要找到它可得破费思量。

还有一个进一步的、非常严峻的复杂问题。据我所知,没有人清楚地知道我们放松了监管的金融产业――包括放任自流的银行、对冲基金、私人股权基金及其余所有的企业――的社会价值到底有多大。直到去年秋天金融危机发生之前,其利润是极其巨大的,但是毫无疑问,其中包含大量的经济租金。

在不能全面重构监管的情况下,一些零星的改革措施大概是可行并且有益的。不过我恐怕下面列举的都是一些琐细的方面。例如,政府或许应该停止谈论房屋所有权计划;要求企业,不论是公开上市的还是私人的企业,披露其高级管理人员的全部薪酬;要求金融企业管理人员的实质性份额的薪酬推后发放,并与企业的未来业绩挂钩;或许还应该考虑提高收入很高人群的边际收入所得税率,以抑制他们对冒险的嗜好。

关于我以上建议的这些值得现在加以考虑的措施,鉴于经济萧条仍在继续,唯一能说的就是,这些措施回避了在决策是否重构针对金融中介机构的监管时所涉及的一些重大而且棘手的问题。

不过我特别想强调的一点是,总统及其顾问们现在正忙于应对经济萧条以及一系列紧要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事务。由一个新的、统一的监管机构实施的新的金融监管体制将需要数年时间才能逐步形成。政府为应对经济萧条所推出的、已经或即将实施的六项或者八项措施,在目前来讲就足够了。让那些全面的、结构性的解决方案等到以后更平静的时日再出台吧。


第十一章 保守主义的未来

人们普遍认为,共和党在2008年11月总统大选中的失败标志着保守主义在美国的衰退。我们应该在共和党和保守主义之间做出区分。两党制下的政党构成了机会主义的联盟,其结果是缺乏意识形态上的同质性,特别是在美国这样的文化异质性国家里。很多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投票给某一政党是基于习惯、怀旧或家庭传统或给予与某一特定事件的关联――或甚至是因为自己喜欢或厌恶的人投票给了某一政党,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基于意识形态的投票者。在共和党内,可以把他们分为三个主要群体:(1) 信仰自由市场、低税收、小政府的人――经济保守主义者;(2) 信仰严刑峻法和强硬外交政策的人――我称他们为防卫保守主义者;以及(3) 社会(主要是宗教)保守主义者,他们敌视堕胎、同性恋婚姻、色情作品、枪支管制、政教严格分离。防卫和社会保守主义者在敌视非法移民这点上融合起来。经济和防卫保守主义者之间存在一定紧张关系,因为国家安全状态需要大政府进而需要高税收,而经济保守主义者和社会保守主义者也存在紧张关系,因为前者是自由至上主义者,后者是干涉主义者。

三个群体都受到近期一些事件的损害,而且正在因别人受到的抨击而彼此拉大距离。……共和党人声言自己是经济、国家安全以及这个国家的道德生活的可靠受托人,但上述伤创,再加上人们感觉布什政府缺乏管理能力,削弱了共和党人的那些主张。总统大选中两党在效率上差距强化了两党能力上差距的表现。在大选中,由于麦凯恩以及布什似乎无力理解经济危机,一些保守主义者转而支持了奥巴马。布什政府的一连串重大错误已经困扰了有思想的保守主义者,而那些错误在其对金融危机的优柔、飘摇的对策中达到顶点,布什政府没能预测到这场危机,但却以其松弛的监管政策哺育了它;在这种情况下,有思想的保守主义者震惊于共和党总统竞选活动表现出来的智识上的空虚、经济上的民粹主义以及它对堕胎、枪支问题的偏见。

共和党宣扬了其支持者的反智主义,将那些受过很好教育的、用完整句讲话的人嘲弄为“精英主义者”――这种态度根本不符合保守主义强大的智识传统。保守主义者宣称所有的知识分子都是自由主义的,因此保守主义者应该用他们的肚子而非大脑来思考――这是自毁的策略。这个国家所处的这场经济危机不可能在肚子里获得解决。

相当多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建构形成了一个宽阔的区间:从左翼的干涉主义者一直延伸到右翼的自由至上主义者。二者中不论走哪一个极端,都将是错误的,因为迄今为止哪一个都未被证明是正确的。干涉主义者倾向于低估市场的优点,而自由至上主义者则趋于夸大其优点。后一种趋向在当下关头更加危险。自由至上主义经济学家没有领会放松金融市场监管的危险,并低估了这场金融危机的风险和严重性。四分之三个世纪之前,政府放任资本主义自为的创伤去侵害经济,造成了第一场经济萧条,自由至上主义经济学家的影响在其中起到了一定作用。

解决途径不在于戒绝经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政治因素。尽管原则上讲,致力于增进经济效率的政策会使每个人的境况都变得更好,只要从政策中受益最多的人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给收益最少或完全没有收益的人以补偿,然而,没有人能想象这样的转移支付会是可行的。社会中有一些冲突只能通过政治竞争加以解决。只有政治能够裁断并缓和具有不同价值观和利益的社会群体之间的不可避免的冲突。但这并不是说,把社会治理交给一帮能干的技术专家,就是解决经济问题或者政府面临的其他问题的一个好办法。所有的时代里,杰出人物都曾把事情搞糟过。

针对经济危机的实用主义的、非政治的、非意识形态的解决方案的空间仍然可以扩大。人们已经听到了一个有希望的声音:奥巴马政府决定采纳货币主义的和赤字财政消费的药方来疗救经济萧条。由于没有人知道哪一种药方更好,而且由于经济局势极端严峻,谨慎的措施就是同时尝试两种方案而不去忧虑哪一种更自由主义哪一种更保守主义。

结语

我不是预言家。我不知道经济将在何时开始从萧条中复苏。不过,如果经济复苏从明天就开始的话,政府为加速经济复苏所花费的数万亿美元,以及银行业的重构,还有将引出无尽问题和不确定性的改革,都会在经济上笼罩数年之久,就像针对致命疾病的昂贵治疗措施会使病人变得虚弱不堪一样。


谢选骏指出:人说“资本主义的失败”——我看“资本主义并不存在”!那么,存在的是什么?我看是“自由民主制度之下所显露出来的人性贪婪”。

所以,与其说是“资本主义的失败”,不如说是“以人为本的失败”、“人性的失败”——是原罪的确实存在!


谢选骏:鸡尾酒来自于亲英派的尸体


(世界历史杂记 2003-12-04)


(一)


鸡尾酒源自美国独立战争末期,一位移居美国的爱尔兰少女贝西。她在约克镇附近开了一家小客栈,当时有许多的海军军官和政府官员经常光顾这家客栈。贝西有一个邻居是“亲英派”,家里养着许多鸡,在一次美法两国军官的聚会上,贝西从邻居那里偷来的鸡为军官们准备了一顿丰盛的鸡宴。餐后大家都去酒吧饮酒助兴,骤然间军官们发现在每个酒杯上都插着一根“亲英派”邻居所养公鸡的羽毛,而且贝西正手持羽毛在调制一种混合饮料,大家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了。在举杯祝酒的时候,一位军官举杯高呼“鸡尾万岁!”从此,凡是由贝西调制的或按贝西的调酒方法调制的这种酒,都被称作鸡尾酒而风行各地。


(二)


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杀死结婚侍女 


对于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来说,保持独身是一种称心如意的生活方式。假如她结婚的话,她就得和丈夫分享统治权,但是她对于“英格兰女王”这个称号的热爱使她舍不得让别人分一杯羹。与平凡的家庭生活相比,她更喜欢独掌大权,并最终跻身于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列。她热衷于向世人宣布:“我嫁给了英格兰。” 


伊丽莎白一世这位自封的“童贞女王”陶醉在臣民的顶礼膜拜之中,但是当她的侍女得到了她永远也无法得到的东西的时候,她却会表示出强烈的嫉恨,那样东西便是所谓的“家室之乐”。就像爱德华。斯塔福德(Edward Stafford)爵士后来发现的那样,她“与爱情势不两立”。 


在当时,谁若能通过层层选拔成为侍奉女王的宫廷侍女,她便可实现社会地位的飞跃,但是为了得到这样显赫的地位也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伊丽莎白一世要求这些侍女同自己保持一致的生活方式,这意味着每天清晨即起,白天辛勤工作,夜间独守空房。任何侍女想要结婚,都必须得到女王的恩准,而这位嫉妒的女王绝不肯广赐恩泽,她一定会给她们设下重重障碍。一对新人往往要等待十几年,才会盼来伊丽莎白一世的宽恕和许可。 


年轻的侍女阿伦德尔小姐曾经毫无心机地向女王表示她爱慕一位男子,而且只要她父亲准许,他们便可以结婚。令在场人士惊讶的是,这一次女王居然仁慈地说:“你的确很诚实,我将替你向令尊提出请求。”这么强有力的支持令女孩兴高采烈,她以为这下自己的父亲绝对不会驳回她的请求了。紧接着,女孩的父亲罗伯特。阿伦德尔爵士被召进宫中,他诚惶诚恐地把准婚文书呈给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对此深表满意,令其退下,并告诉他:“余下的事情我来处理。” 


然后女王召来阿伦德尔小姐并告之她的父亲已经同意婚事。 


女孩满心欢喜地答道:“如果陛下您也高兴的话,我将感到十分幸福。”此时她仍然相信女王会恩准她同自己选中的夫婿结婚。“你是该感到幸福的,但绝不会是因为这桩愚蠢的婚姻”,女王的声音陡然严厉起来,“令尊的准婚文书已经呈到我的手里,然而我发誓不会让你得到它。我看你已经迫不及待地要跨入蠢货的行列了。” 


这个晴天霹雳般的打击令女孩目瞪口呆,女王玉手一挥,将她轰了出去。 


想得到伊丽莎白一世的准婚的确很难,然而对于任何胆敢瞒天过海的侍女来说,要面对的就不是困难而是灾难了。当侍女玛丽·谢尔顿同詹姆斯·斯丘达摩尔秘密结婚的消息传到伊丽莎白一世耳朵里的时候,女王龙颜大怒地将新娘扼死,还掰断了她的小指。埃莉诺·布里奇(Eleanor Bridge)认为“玛丽为结婚付出的代价无人能及”,但是和伊丽莎白的表亲——苦命的“九日女王”简·格雷(Jane Grey)的妹妹凯瑟琳·格雷(Katherine Grey)相比,这也许还不算真正的惨痛。 


在几年前的那场宫廷政变之中,凯瑟琳·格雷不但毫发无伤地逃过了与父亲和姐姐一同被处决的厄运,而且除了家产被罚没之外名誉依然清白,同时还幸运地在人称“血腥玛丽”的玛丽一世的宫廷里得到了十分显著的地位,而她亲人的头颅正是这位女王斩下的。但是1558年玛丽一世的妹妹伊丽莎白一世即位以后,凯瑟琳在宫中的地位就有所下降。新女王就是不喜欢她的表亲,觉得她傲慢可憎。因此,伊丽莎白一世很少允许凯瑟琳接近自己,却对她的一举一动都密切关注。根据先王亨利八世的遗诏,凯瑟琳处于第二继承顺位,如果伊丽莎白一世没有子嗣的话,王位就要由凯瑟琳继承,所以伊丽莎白一世必须对她严加监视。 


凯瑟琳·格雷对自己的都铎王朝血统颇为自豪,但她未能继承这个家族的智慧。 


在服侍女王期间,她爱上了前摄政王的儿子爱德华·塞穆(Edward Seymour)。 


那位前摄政王在自己的侄子爱德华五世(伊丽莎白的弟弟)执政时期因犯叛国罪被斩首。凯瑟琳和爱德华·塞穆这两个罪臣的后代极不明智地开始暗中幽会,并逐步筹划秘密结婚。在计划举行婚礼的那一天,凯瑟琳和她未来的小姑子简·塞穆一同告病,于是她俩被准许不必在那天的游猎中伴驾。 


女王一行才走远,凯瑟琳和简就溜出王宫,乔装赶到泰晤士河畔爱德华·塞穆的住所。凯瑟琳和爱德华就在那里秘密地举行了婚礼,证人只有简和主持婚礼的牧师,他是从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临时借来的。他们两个急于成婚,连牧师的姓名也忘了问。简单的仪式之后,高度紧张的凯瑟琳就和她的同谋简一起溜回王宫,同样无人察觉。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婚姻的秘密居然保持了数月之久。但是后来简·塞穆突然染病身亡,又过了一个月,一纸调令把爱德华·塞穆派往法国进行外交工作。 


没过多久,凯瑟琳发现自己怀孕了。秘密丈夫远在法国,婚礼的证人一个已死,另一个不知姓名,这几重打击令这位可怜的女士陷入无边的恐慌。况且她已经遗失了证明婚姻合法化的丈夫财产继承契约,这不啻于雪上加霜。方寸大乱的凯瑟琳将秘密告诉了另一位宫廷侍女圣罗夫人。圣罗夫人同样熟知女王心狠手辣的脾性,于是她严厉地斥责了凯瑟琳的愚蠢行为,不光是秘密结婚的事情,还有这次向自己的坦白,因为这也会给她带来灾祸。 


又惧又怒的圣罗夫人把凯瑟琳赶了出去。被恐惧折磨得几乎歇斯底里的凯瑟琳投奔到伊丽莎白一世的宠臣罗伯特·达德利的居所,哀求他为自己说情。由于伊丽莎白一世随时会驾临此处,达德利不得不尽快安抚如惊弓之鸟一般的凯瑟琳,并保证会尽其所能地帮她说情,接着便派人把她送出宅邸。 


最后,伊丽莎白一世从她亲爱的达德利那里得知了这一切的来龙去脉,但这丝毫没能使她温和行事。相反,她完全被激怒了。 


那厚颜无耻的表亲对自己的蔑视和欺骗已经够严重的了,更重要的是凯瑟琳同王位的关系非同一般,而任何王室成员的婚姻都必须经过女王和议会的一致首肯。 


因此凯瑟琳同爱德华·塞穆的结合又顶上一条叛国之罪。与其说伊丽莎白一世嫉妒婚姻的幸福,倒不如说她更珍爱自己手中的王权。 


凯瑟琳·格雷被立即关进伦敦塔,圣罗夫人因为没有及时汇报情况而遭受一样的厄运。接着,爱德华·塞穆被从法国召回,一同打入伦敦塔,与妻子分别关押,不得相见。其后,一个王室调查团就其“与凯瑟琳·格雷女土之间不道德的事件”对爱德华进行了一连串的审问。但是在一没证人,二没财产继承契约的不利条件下,爱德华实在无法支持自己关于该婚姻合法的大胆言论。 


凯瑟琳同样受到了审讯,但是在1561年9月21日,调查团暂时停止了审问,因为那一天她生下了一个儿子。8个月以后,调查团继续审问并宣布:“在爱德华·塞穆和凯瑟琳·格雷女士之间不存在合法婚姻。“就这样,他们的儿子被贬为私生子。按照女王的意愿,这一家人由于“草率非法的性交”的罪名被继续关押在伦敦塔,不过一位好心的狱卒经常安排夫妻俩见面,结果没过多久凯瑟琳又怀上了一个孩子,这下凯瑟琳失去了所有被赦免的希望。 


虽然后来她被放出伦敦塔,交由她叔叔约翰·格雷勋爵进行监管,但是她再也没有与丈夫团聚。1568年,始终未被原谅的凯瑟琳痛苦地死于肺炎。 


凯瑟琳的悲惨命运似乎根本没有让她的侏儒妹妹玛丽引以为戒。1565年,玛丽同高出自己一大截的王宫卫队长托马斯·凯斯(Thomas keyes)秘密成婚。当时的女王首席顾问威廉·塞西尔(William Cecil)这样写道:“这真是最不幸、最荒谬的偶然事件。卫队长堪称王宫里最体面的绅士,然而他却秘密迎娶了宫中身份最为低贱的玛丽·格雷女士。” 


两位表亲的连续背叛,使得伊丽莎白一世怒不可遏。她把凯斯关人弗立特监狱,并把玛丽流放到农村,然后冷酷地宣布她“决不允许姓凯斯的私生子”出现在她的国家里。寡居之后的玛丽后来再度被恩准回到王宫,她仍然我行我素地把自己的名字签成“玛丽·凯斯”。玛丽·凯斯死于1578年,终身未嫁的伊丽莎白一世对此毫无哀悼之意。


(三)


1299年秋,爱德华一世挥师北上。由于他出发得太晚,其时寒冬将近,粮草的筹措成了难题,很多英格兰贵族都拒绝出征。“长脚”率领内府骑士和雇佣军越过了边界,但苏格兰人已经集结了大量兵力。爱德华一世自忖取胜不易,于是未经交战即告撤兵。他在撤退途中逼降了斯特林堡的苏格兰守军,留下威廉·奥里芬特爵士镇守斯特林,这是他此次远征的唯一战果。1300年春,爱德华一世再次领兵讨伐苏格兰。随他一同出征的有约翰·巴里奥尔的儿子亚历山大、邓巴的帕特里克和理查德·弗拉塞尔等亲英苏格兰贵族。英军包围卡拉伐罗克城堡后,遭到了守军的顽强抵抗。尽管只有六十人,他们仍然坚持了一段时间,当然最后还是禁不起英军的猛攻,失陷了。苏格兰人面对爱德华的进攻步步后退,并再次运用华莱士的焦土政策,因而英军在进至邓弗里斯后无法继续前进。英格兰人在这次虎头蛇尾的远征当中除了卡拉伐罗克城堡外,毫无建树。爱德华一世1300年的苏格兰远征因此被后人称为“卡拉伐罗克之役”。1301年夏,爱德华一世又一次北伐,大军由七十艘海军舰船补给。苏格兰人仍然采用坚壁清野的战略,当冬季来临时,英格兰人无法向福斯河以北的地区继续前进。爱德华在林利斯戈逗留了一段时间,然后返回英格兰。临行前,他命约翰·希格拉夫爵士率军留守苏格兰南部。就在此时,在卡拉伐罗克英军中效力的苏格兰贵族理查德·弗拉塞尔爵士抛弃了英格兰,加入了他自己的同胞。紧接着,苏格兰人展开了全面的反攻,他们克复了许多城堡、要塞,俘虏了许多英格兰戍兵。闻此败讯,约翰·希格拉夫爵士率领万余军队再度深入苏格兰腹地。英军抵达爱丁堡近郊的罗斯林时,遭到了巴德诺克的康耶和刚刚反正的弗拉塞尔爵士率领的八千步兵的袭击。英格兰人为搜寻给养和草料而兵分三队,这等于给了苏格兰人各个击破的良机。是役,苏格兰人经过一晚的急行军首先接近了希格拉夫爵士一队。盲目自信的希格拉夫认为,在没有另外两队的情况下,自己也能打败苏格兰人,于是匆忙发起了进攻。象在福尔柯克一样,英格兰骑兵无法突破苏格兰热密集的长矛,大多数人或被杀或被俘。主将希格拉夫爵士身负重伤,连同二十多名著名骑士,三十多名侍从和许多士兵一起被俘。第一次战斗才刚结束,比第一队数量更多的第二队英格兰军队赶到了战场。由于受到众多俘虏的阻碍,苏格兰人处于进退两难的不利境地。为避免俘虏暴动带来腹背受敌的危险,苏格兰人在交战前屠杀了所有的普通俘虏。第二次交锋的结果和第一次一样,英军的骑兵一败涂地,有许多人和英格兰国库长拉尔夫·曼顿爵士一起被俘。没过多久,第三队英军出现了,由于长途奔袭和前两次激战,疲惫不堪的苏格兰人准备撤退,但康耶激励他们再做最后一次努力。于是,苏格兰人又一次屠杀了俘虏,重新整队迎战敌人。英格兰人在一天中第三次败北,罗伯特·内维尔爵士等将领阵亡。苏格兰人取得了一次不亚于斯特林桥头的胜利,爱德华一世的这次远征彻底失败了。由于这次惨败,爱德华被迫再次御驾亲征苏格兰。1303年,他率领一支被当时的编年史作家称作是“无法记数”的大军向北挺进。这支大军由英格兰人、威尔士人、爱尔兰人、加斯科涅人和萨伏依人组成。爱德华一世吸取了以往的教训,改孤军深入为多路齐头并进。英军一部由王储威尔士亲王爱德华率领沿苏格兰西海岸进军,国王沿着东海岸,其他两部沿福斯河进军。英军在没遇到什么抵抗的情况下,占领了珀斯和邓迪。但在托马斯·梅尔乐爵士坚守的布瑞钦城堡,英军遭到了顽强的抵抗,抵抗持续了六十天,直到梅尔乐爵士阵亡后,城堡才被攻克。英格军穿过阿伯丁、班夫和马里向北进军直至高地。一路上,英军四处破坏,所有的城镇、部落、村庄和农舍都被摧毁,庄稼被焚毁,果园和森林被砍伐。所有的地方都象爱德华计划的一样被损坏了,如同福登的约翰所报道的那样:“抹去人民,把土地彻底破坏,就可以扑灭苏格兰的任何抵抗”。四次征讨的确削弱了苏格兰人的力量,很多苏格兰贵族顶不住巨大的压力屈服了。1305年2月,爱德华一世在威斯敏斯特召开议会,颁布了有关苏格兰地位的新法令。实际上,他的第五次苏格兰远征不过是走马观花一般的武装巡视而已。 


备注1:1297年华莱士在英格兰北部毁灭了715个村庄。但这是一条孤证,因此被毁灭村庄的数字的精确性值得怀疑。现代学者往往把华莱士的入侵描述成一起普通事件。相比之下,苏格兰学者的研究较英格兰学者更为出色。英格兰学者们的研究集中在苏格兰人1311——1322年的长期入据。苏格兰学者们通过研究华莱士的入侵来研究北部边境的复杂环境(A·费舍尔《威廉·华莱士》,爱丁堡1986版;G·W·S 巴罗《罗伯特·布鲁斯》爱丁堡1988版,92、93页)。苏格兰学者深入研究了1297年华莱士的入侵,他们不仅细致的分析了当时苏格兰的相关形势和事件,同时也将威廉·华莱士和十四世纪的罗伯特·布鲁斯极其支持者联系了起来。可供重建华莱士入侵的材料主要可分三类。第一是史书,史书当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盖斯巴勒的沃尔特编年史》,它的某些疏漏能够得到诸如《兰内科斯特编年史》、托马斯·格雷爵士大约在1362年完成的《斯卡拉编年史》、彼得·朗克托夫特的韵文编年史和苏格兰作家福登的约翰的著作的补充。可是盲人哈里的《华莱士》的价值就很有限,这归咎于他把华莱士的进军路线和罗伯特·布鲁斯1322年进军约克的路线混为一谈。第二是卡莱尔的主教约翰·哈尔顿的登记簿,登记簿有一张表格,是对1301年卡莱尔主教教区“什一税”(每三年征收一次)减少幅度的评估,因为考虑到苏格兰人所带来的破坏,主教同意减免税款。第三是英格兰北部国王领地的帐目,这些账目幸运得保存在《御库卷档》(Pipe Roll,这是英国历史上国家财政部门记录王室和公共财政收支的帐簿。最早见于12世纪,一直沿用到1834年)。和帐目相关的土地、财物原来属于一些土地横跨英苏边境的地主。他们因为在1296年战争中支持苏格兰一方而被没收了财产和土地。这些帐目包含着苏格兰人所造成的破坏的细节,偶尔还有造成破坏的具体日期。 


备注2:亚历山大三世是苏格兰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他是亚历山大二世和第二位妻子玛丽·德·库西的孩子,1241年9月4日出生在罗克斯堡。亚历山大三世在八岁那年失去了父亲,他遂于1249年7月13日,在珀斯郡的斯昆修道院被加冕为苏格兰国王。亚历山大登基后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国内两派贵族的争权夺利。两派贵族分别以美因泰兹伯爵沃尔特·康耶为首的和以大法官阿兰·德沃德为首,其中沃尔特·康耶一派较占优势。1251年,亚历山大三世和英格兰公主玛格丽特结婚,岳丈亨利三世乘机要他承认苏格兰为英格兰的属国,这一要求遭到了拒绝,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他们的翁婿情谊。1255年英苏两国君主在凯尔索会面后,沃尔特·康耶在和阿兰·德沃德的竞争中败北,但他没有丧失对苏格兰政局的影响力。两年后,在沃尔特·康耶的压力下,亚历山大三世答应了他和阿兰·德沃德享有同等权力的要求。1262年,亚历山大三世要求挪威归还他父亲在二十六年前割让的西部群岛(位于苏格兰和爱尔兰之间许多岛屿的总称,即在小明奇海峡以西的外赫布里底群岛),引发了与挪威的战争。1263年10月2日,他在拉格兹一役中击败了挪威国王哈康四世,挪威新王马格努斯六世被迫接受挪威霸权不再的事实。1266年,挪威和苏格兰在珀斯签署和约,割让挪威在苏格兰本土的领地和西部群岛,从而奠定了苏格兰今天的版图。随着珀斯和约的签署和落实,苏格兰和挪威先前的敌意逐渐为睦邻友好所取代。1281年,亚历山大三世和女儿玛格丽特和马格努斯六世的长子埃里克二世的结合是对当时苏、挪两国友好关系的最好印证。与此同时,苏格兰和英格兰的关系却渐渐疏远了,应该说,这两个国家的关系在十三世纪中叶是相当友好的,这是因为亚历山大三世和岳丈亨利三世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深厚感情。当1272年和1275年岳丈亨利三世和妻子玛格丽特相继去世以后, 亚历山大三世失去了和英格兰王室之间的感情纽带。英格兰新君爱德华一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1278年,他在和亚历山大会见的时候,公然要求苏格兰国王以封臣的身份对自己行跪拜大礼,亚历山大当即回绝道:“没人有权让我的王国成为他的附庸,只有上帝才行。”这次极不愉快的经历让亚历山大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不过,威尔士的战事拖住了爱德华一世的手脚,暂且不会对苏格兰有所行动。正当南方的强邻虎视眈眈之时,一场突如其来的悲剧降临到了苏格兰王室的头上。1281年和1283年,亚历山大的次子戴维和女儿、挪威王后玛格丽特先后离开了人世,如果说两年之内连丧一儿一女是对亚历山大个人的沉重打击的话,那么,1284年王位继承人亚历山大的去世则使苏格兰王室陷入了绝嗣的危机。此时,亚历山大尚在人世的后嗣只剩下自己的外孙女玛格丽特,为了不给英格兰干涉苏格兰内政的机会,在亚历山大三世的授意下,苏格兰议会在1284年的2月宣布挪威公主玛格丽特为苏格兰王位的合法继承人。把苏格兰的未来寄托在一个尚为成年的女孩身上显然不够稳妥,好在43岁亚历山大三世正值壮年,还可以再婚生子。亚历山大于1285年11月在杰德堡和普罗旺斯的名门第厄家族的约兰德结婚,这次婚姻也反映了苏格兰当时正在向法国靠拢的趋势。遗憾的是,亚历山大三世的突然去世使这次婚姻失去了意义。 


备注3:布鲁斯家族的发源地是诺曼底小镇布利克斯。十一世纪,亚当·德·布鲁斯在瑟堡和法洛涅之间的布利克斯建起了城堡,其遗迹至今尤存。1066年,他跟随主君诺曼公爵威廉(征服者威廉)登陆不列颠。老布鲁斯不久便去世了,作为赏赐他的儿子得到了萨里和多塞特两郡的大片田产。他的另一个儿子罗伯特·德·布鲁斯成为苏格王子戴维(国王戴维一世)的武装扈从,罗伯特辅佐王子于1124年登上了苏格兰国王的宝座。1138年,英格兰暴发了“僭位者”斯蒂芬王和亨利一世之女马蒂尔达争夺王位的内战。戴维一世为了支持马蒂尔达率军攻入英格兰,罗伯特·德·布鲁斯不愿攻打自己的故乡,他把自己在封地安纳达尔留给了次子罗伯特,他自己则返回英格兰加入了英军抵抗苏格兰人的入侵。1138年的“旗帜之役”中苏军惨败,老罗伯特却成了自己的儿子新任安纳达尔领主的俘虏。小罗伯特回到苏格兰以后把家纹由银底血狮改为血红的圣安德鲁十字。第四代安纳达尔领主罗伯特迎娶了苏格兰国王狮子威廉的侄女伊泽贝尔,他们的儿子罗伯特就是苏格兰国王罗伯特一世的父亲,即这位开瑞克伯爵罗伯特·布鲁斯。 


备注4:遭到废黜的约翰·巴里奥尔被囚禁于伦敦塔内。爱德华一世将巴里奥尔在英格兰的全部财产转封给自己的外甥不列塔尼的约翰后,把他驱逐出境。此后,巴里奥尔辗转于意大利和法国之间,最终在法国度过了自己的余生,他死于1313年3月4日或1314年1月4日。值得一提的是,约翰·巴里奥尔的儿子爱德华·巴里奥尔在1332年至1338年间被“长脚”的孙子爱德华三世立为苏格兰国王,父子两代都当了英格兰的傀儡。 


备注5:威廉·华莱士的传说很多,作为苏格兰的英雄,他的出身也免不的蒙上神秘色彩。今天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威廉·华莱士的英雄事迹,大多出自吟游诗人盲人哈里于1470年前后完成的长诗《华莱士》。盲人哈里生活的年代距离华莱士有二百多年,其史料价值是有限的。不过历史上华莱士的存在是勿庸置疑的,关于这一点苏格兰的历史学家们早已经得出了结论。威廉·华莱士于1270年出生在苏格兰伦弗鲁郡的埃尔德斯莱(位于佩斯利附近)。他是清贫的乡村骑士马尔科姆·华莱士和玛格丽特·德·克劳福德(艾尔郡治安官雷金纳德·德·克劳福德爵士的女儿)所生三个儿子中的第二个(他的哥哥叫马尔科姆、弟弟叫约翰)。华莱士通晓法语和拉丁语,这表明他接受过良好的教育。盲人哈里对他在1297年前是否是否上过战场没有提供任何线索,在1296年8月的一条记录中有“一个贼,佩斯利的一个叫威廉·勒·韦利的人”的字样,或许就是指华莱士。可以这么说,关于华莱士在1297年前的履历,传说五花八门,信史却难觅得一鳞半爪。1297年,华莱士杀死了拉纳克郡的英格兰治安官威廉·哈赛尔瑞格(此人杀害了华莱士的妻子或未婚妻马里恩·布拉德福特)并将他的城堡付之一炬,从此走上了反英武装斗争的道路。 


备注6:燕尾旗状如燕尾,为骑士旗帜。立功一次即将尖角截去少许,功多则旗为方形,方旗骑士可称男爵。 


备注7:苏格兰人的破坏活动造成的损害是严重的,例如达勒姆女子修道院属下的诺汉夏、艾兰夏两教区的什一税收入在遭受苏格兰人的袭击后锐减,1292-1293年度诺汉夏的什一税收入为193镑、艾兰夏为137镑,到了1297-1298年度,两教区的什一税收入骤然减少到88镑16先令8便士和59镑,损失之巨令人咋舌(引自达勒姆教区教长帐目,1292—1293年度、1297—1298年度)。 


备注8:从9月30日到11月2日,纽卡斯尔城建内的驻军包括六名重装骑兵、八十八名十字弓手和数量相等的长弓手。纽卡斯尔人花钱雇佣了一位工程师修缮、加固后门和塔楼,又购买了一门弩炮加强防守(参见J·班恩二世《苏格兰相关文书纪年》)。 


谢选骏指出:人说“鸡尾酒源自美国独立战争末期,一位移居美国的爱尔兰少女贝西”——我看“鸡尾酒来自于亲英派的尸体”,亲英派家里的公鸡,成为“代人受过”的尸体。爱尔兰人的这个“暴行”,在两三百年后的美国,依然可以看到明显的痕迹。

2024年6月28日星期五

谢选骏:独生子女成为社会毒瘤


《该严惩还是宽恕?未成年人犯罪在中国引发痛苦争论》(王月眉 2024年6月27日)报道:


近两年的时间里,龚军利一直在等待。自从他八岁的女儿欣悦身中数刀,被抛尸在中国西北部的一片杨树林以来,他一直在想象凶手最终被绳之以法。

但当被告也是一个未成年人时,司法公正就变得复杂起来。

警方称,杀害欣悦的是一个当时只有13岁的男孩。周三开始的审判将试图回答一个困扰中国社会的问题:应该如何对待被控犯下恶劣罪行的未成年人?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平衡对未成年人的惩罚和宽恕。但这场争论在中国尤为引人关注,因为它对未成年犯罪相对宽容的历史与成年刑事被告有限的权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数十年来,政府一直强调对未成年犯罪者进行教育改造,而不是关进监狱。

然而,最近出现了强烈的反对声音。近年来,未成年人杀人案频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人呼吁国家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国家也确实做出了回应。自政府将未成年故意杀人和其他严重罪行的刑事责任年龄从14岁降低至12岁以来,欣悦案是首批进入审判程序的案件之一。

龚欣悦的父亲龚军利已经等了近两年时间,等待杀害他女儿的凶手被绳之以法。

龚欣悦的父亲龚军利已经等了近两年时间,等待杀害他女儿的凶手被绳之以法。

今年发生的几起案件重新引发了争论。据中国媒体报道,今年1月,中国中部某地警方撤销了对一名将四岁女孩推进粪缸致其死亡的男孩的指控,因为他作案时未满12岁,无刑事责任能力。3月,警方表示,同样位于中部的邯郸市附近的三名13岁少年在一个废弃温室里挖了一个墓穴,把一名同班同学带到那里并杀害了他。不久之后,这些男孩遭到起诉。

在中国社交媒体上,与邯郸杀人埋尸案有关的话题在一天内吸引了超过10亿的浏览量,法律学者和普通社交媒体用户都呼吁严惩肇事者,甚至判处死刑。一些人认为,年轻人因为知道自己不用承担法律责任而更愿意犯罪。一位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拥有3000多万粉丝的刑法学教授指责那些试图让未成年人免于惩罚的人是“道德相对主义”。

但也有人指出,父母教育缺失或者贫困因素也可能会导致未成年人走向犯罪。中国许多人担心,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农村的贫困未成年人——他们是一些最引人注目的案件的被告——遭到了抛弃。许多这样的未成年人被称为“留守儿童”——父母远赴他乡寻找更好的工作,把他们留在老家。

随着公众压力增大,最高人民法院上个月发布了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见,这份新的指导原则包括可能要求监护人对子女的行为负责。

它还宣布审结此类案件四件四人,犯罪人年龄在12至13岁之间,被依法判处10至15年有期徒刑,这是首次承认对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进行审判。最高法表示,这些孩子犯下了未指明的暴力罪行,并表示它坚持“宽容不纵容”。

龚军利说,欣悦是个听话的孩子,喜欢看动画片《汪汪队立大功》,喜欢吃芒果和草莓。她平时跟着爷爷奶奶,在建筑行业工作的单亲父亲龚军利在一两百公里外的一个工地上班,事情发生在2022年9月25日。那天下午,龚军利的父亲打来电话说欣悦失踪了。


龚军利急忙赶回村子,那是甘肃省一个四周是玉米和土豆田、约有40户人家的贫困社区。当他赶到时,人们已经找到了欣悦的尸体。

警方逮捕了一名13岁的邻居。龚军利提供的起诉书称,这名男孩因“不满其母的教育方式”,“逐渐对女性产生了仇视心理”。龚军利平时见过这个男孩,但对他并不熟悉。起诉书援引物证、证人证词和男孩的供词称,男孩在林地内放了一把刀,然后把欣悦带到那里,刺中她的脖子。


起诉书称,这名男孩被关押在当地的一所监狱里,目前尚不清楚他是否请了律师。维权人士指责中国的警方有时刑讯逼供。当地警方和法院拒绝了置评请求。

我们数次试图联系男孩的父母未果。据中共控制的新闻机构红星新闻报道,记者采访了男孩的母亲陈女士。陈女士没有说她是否相信儿子杀了欣悦,但她做了道歉,并表示愿意赔偿受害者的家人。


陈女士还说,她的儿子此前也曾遭到校园欺凌,有一次被同学强迫吃大便。她承认,曾因他学习不好打过他。

男孩被捕后,龚军利原本指望案件会尽快了解。但等了一年多,检察官一直没有起诉这名男孩。他还指望对方被判处死刑,因为在中国,死刑适用的范围很广。在得知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后,他感到愤怒。

他说,法律声称要保护未成年人。但“我们失去的小孩是不是没得到保护”?

英国诺森比亚大学法学教授沈安琪表示,长期以来,相较于一些西方国家而言,中国在未成年人司法方面一直被认为是相对进步的。国际公约建议将12岁作为起诉的最低年龄。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将最低起诉年龄定为14岁。(美国各州对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不尽相同,多数州没有规定最低年龄。)


尤其是在近年来,中国政府鼓励检察官将未成年犯转移到教育项目或社区服务项目中。世界各地的研究表明,监禁未成年犯对减少累犯几乎不起作用。从2008年到2022年,未成年人被定罪的数量下降了近70%。

但坐牢的替代选择却存在很多漏洞。少管所和专门学校往往由警察而非受过专门培训的工作人员监管。父母可以选择不把孩子送到那里。

对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官方甚至更加不确定应该如何处理。2018年,警方称一名12岁男孩杀害了自己的母亲,但几天后他被允许返回学校;警方表示他们别无选择,因为无法提出指控。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顾问张荆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表示,公众对该案件的愤怒是政府在2021年将刑事责任年龄降至12岁的推动因素之一。


目前还不清楚青少年犯罪率是否真的在上升。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宣布,在2024年前三个月,共对1.2万未成年人判刑,同比增长近80%。但专家表示,这可能反映了警方起诉决定的变化,而不是青少年犯罪的实际增加。中国不公布逮捕统计数据。而社交媒体帮助放大了个别案例。

在某种程度上,关于惩罚的辩论盖过了关于预防的讨论,特别是关于如何帮助涉及这些犯罪的所谓留守儿童的问题。


中国有大约7000万留守儿童,研究发现,他们更容易受到欺凌或虐待,部分原因是他们可能受到的监督或关爱较少。据官方媒体报道,邯郸案件中的三名嫌疑人和受害人都是留守儿童。

作为回应,许多中国人敦促父母回乡抚养孩子,还有人建议如果孩子没到刑责年龄,就追究父母的责任。

但北京的张荆说,这些呼吁忽略了父母与子女分离的根本原因。在中国,因为政策缘故,父母很难让孩子在打工的地方进入公立学校就读。


“我觉得这个问题惩罚父母也没有什么作用。惩罚父母你不如改变他们的家庭环境,对吧?”张荆说。他还呼吁为改过自新和防治提供更多资源,例如配备接受过处理青少年问题培训的警察。

龚军利也承认,很多家长都面临着不可能的选择。他自己也经常一走就是几周或者几个月,因为他所在的村子几乎没有工作机会。

“作为一个父母,谁不想给自己的小孩或者给自己的家人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每个人都想,”他说。“但是他用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去负责。”


现在,龚军利一直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打零工,同时等待审判。

欣悦被安葬在她死去的小树林里。龚军利把杨树砍了,在原来的地方种上了樱桃树和桃树。他想象着欣悦重新来到这个世上,吃着树上的果实。


谢选骏指出:人说“该严惩还是宽恕?未成年人犯罪在中国引发痛苦争论”——我看“独生子女成为社会毒瘤”……这都是共产党屠杀三四亿婴儿的社会后遗症!谢选骏:独生子女成为社会毒瘤


《该严惩还是宽恕?未成年人犯罪在中国引发痛苦争论

王月眉》(2024年6月27日)报道:


近两年的时间里,龚军利一直在等待。自从他八岁的女儿欣悦身中数刀,被抛尸在中国西北部的一片杨树林以来,他一直在想象凶手最终被绳之以法。

但当被告也是一个未成年人时,司法公正就变得复杂起来。

警方称,杀害欣悦的是一个当时只有13岁的男孩。周三开始的审判将试图回答一个困扰中国社会的问题:应该如何对待被控犯下恶劣罪行的未成年人?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平衡对未成年人的惩罚和宽恕。但这场争论在中国尤为引人关注,因为它对未成年犯罪相对宽容的历史与成年刑事被告有限的权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数十年来,政府一直强调对未成年犯罪者进行教育改造,而不是关进监狱。

然而,最近出现了强烈的反对声音。近年来,未成年人杀人案频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多人呼吁国家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国家也确实做出了回应。自政府将未成年故意杀人和其他严重罪行的刑事责任年龄从14岁降低至12岁以来,欣悦案是首批进入审判程序的案件之一。

龚欣悦的父亲龚军利已经等了近两年时间,等待杀害他女儿的凶手被绳之以法。

龚欣悦的父亲龚军利已经等了近两年时间,等待杀害他女儿的凶手被绳之以法。

今年发生的几起案件重新引发了争论。据中国媒体报道,今年1月,中国中部某地警方撤销了对一名将四岁女孩推进粪缸致其死亡的男孩的指控,因为他作案时未满12岁,无刑事责任能力。3月,警方表示,同样位于中部的邯郸市附近的三名13岁少年在一个废弃温室里挖了一个墓穴,把一名同班同学带到那里并杀害了他。不久之后,这些男孩遭到起诉。

在中国社交媒体上,与邯郸杀人埋尸案有关的话题在一天内吸引了超过10亿的浏览量,法律学者和普通社交媒体用户都呼吁严惩肇事者,甚至判处死刑。一些人认为,年轻人因为知道自己不用承担法律责任而更愿意犯罪。一位在中国社交媒体上拥有3000多万粉丝的刑法学教授指责那些试图让未成年人免于惩罚的人是“道德相对主义”。

但也有人指出,父母教育缺失或者贫困因素也可能会导致未成年人走向犯罪。中国许多人担心,作为经济发展的代价,农村的贫困未成年人——他们是一些最引人注目的案件的被告——遭到了抛弃。许多这样的未成年人被称为“留守儿童”——父母远赴他乡寻找更好的工作,把他们留在老家。

随着公众压力增大,最高人民法院上个月发布了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防治工作的意见,这份新的指导原则包括可能要求监护人对子女的行为负责。

它还宣布审结此类案件四件四人,犯罪人年龄在12至13岁之间,被依法判处10至15年有期徒刑,这是首次承认对这个年龄段的未成年人进行审判。最高法表示,这些孩子犯下了未指明的暴力罪行,并表示它坚持“宽容不纵容”。

龚军利说,欣悦是个听话的孩子,喜欢看动画片《汪汪队立大功》,喜欢吃芒果和草莓。她平时跟着爷爷奶奶,在建筑行业工作的单亲父亲龚军利在一两百公里外的一个工地上班,事情发生在2022年9月25日。那天下午,龚军利的父亲打来电话说欣悦失踪了。


龚军利急忙赶回村子,那是甘肃省一个四周是玉米和土豆田、约有40户人家的贫困社区。当他赶到时,人们已经找到了欣悦的尸体。

警方逮捕了一名13岁的邻居。龚军利提供的起诉书称,这名男孩因“不满其母的教育方式”,“逐渐对女性产生了仇视心理”。龚军利平时见过这个男孩,但对他并不熟悉。起诉书援引物证、证人证词和男孩的供词称,男孩在林地内放了一把刀,然后把欣悦带到那里,刺中她的脖子。


起诉书称,这名男孩被关押在当地的一所监狱里,目前尚不清楚他是否请了律师。维权人士指责中国的警方有时刑讯逼供。当地警方和法院拒绝了置评请求。

我们数次试图联系男孩的父母未果。据中共控制的新闻机构红星新闻报道,记者采访了男孩的母亲陈女士。陈女士没有说她是否相信儿子杀了欣悦,但她做了道歉,并表示愿意赔偿受害者的家人。


陈女士还说,她的儿子此前也曾遭到校园欺凌,有一次被同学强迫吃大便。她承认,曾因他学习不好打过他。

男孩被捕后,龚军利原本指望案件会尽快了解。但等了一年多,检察官一直没有起诉这名男孩。他还指望对方被判处死刑,因为在中国,死刑适用的范围很广。在得知未成年人不适用死刑后,他感到愤怒。

他说,法律声称要保护未成年人。但“我们失去的小孩是不是没得到保护”?

英国诺森比亚大学法学教授沈安琪表示,长期以来,相较于一些西方国家而言,中国在未成年人司法方面一直被认为是相对进步的。国际公约建议将12岁作为起诉的最低年龄。中国在上世纪70年代将最低起诉年龄定为14岁。(美国各州对最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不尽相同,多数州没有规定最低年龄。)


尤其是在近年来,中国政府鼓励检察官将未成年犯转移到教育项目或社区服务项目中。世界各地的研究表明,监禁未成年犯对减少累犯几乎不起作用。从2008年到2022年,未成年人被定罪的数量下降了近70%。

但坐牢的替代选择却存在很多漏洞。少管所和专门学校往往由警察而非受过专门培训的工作人员监管。父母可以选择不把孩子送到那里。

对于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官方甚至更加不确定应该如何处理。2018年,警方称一名12岁男孩杀害了自己的母亲,但几天后他被允许返回学校;警方表示他们别无选择,因为无法提出指控。

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顾问张荆在北京接受采访时表示,公众对该案件的愤怒是政府在2021年将刑事责任年龄降至12岁的推动因素之一。


目前还不清楚青少年犯罪率是否真的在上升。最高人民法院近日宣布,在2024年前三个月,共对1.2万未成年人判刑,同比增长近80%。但专家表示,这可能反映了警方起诉决定的变化,而不是青少年犯罪的实际增加。中国不公布逮捕统计数据。而社交媒体帮助放大了个别案例。

在某种程度上,关于惩罚的辩论盖过了关于预防的讨论,特别是关于如何帮助涉及这些犯罪的所谓留守儿童的问题。


中国有大约7000万留守儿童,研究发现,他们更容易受到欺凌或虐待,部分原因是他们可能受到的监督或关爱较少。据官方媒体报道,邯郸案件中的三名嫌疑人和受害人都是留守儿童。

作为回应,许多中国人敦促父母回乡抚养孩子,还有人建议如果孩子没到刑责年龄,就追究父母的责任。

但北京的张荆说,这些呼吁忽略了父母与子女分离的根本原因。在中国,因为政策缘故,父母很难让孩子在打工的地方进入公立学校就读。


“我觉得这个问题惩罚父母也没有什么作用。惩罚父母你不如改变他们的家庭环境,对吧?”张荆说。他还呼吁为改过自新和防治提供更多资源,例如配备接受过处理青少年问题培训的警察。

龚军利也承认,很多家长都面临着不可能的选择。他自己也经常一走就是几周或者几个月,因为他所在的村子几乎没有工作机会。

“作为一个父母,谁不想给自己的小孩或者给自己的家人创造一个更好的生活?每个人都想,”他说。“但是他用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去负责。”


现在,龚军利一直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打零工,同时等待审判。

欣悦被安葬在她死去的小树林里。龚军利把杨树砍了,在原来的地方种上了樱桃树和桃树。他想象着欣悦重新来到这个世上,吃着树上的果实。


谢选骏指出:人说“该严惩还是宽恕?未成年人犯罪在中国引发痛苦争论”——我看“独生子女成为社会毒瘤”……这都是共产党屠杀三四亿婴儿的社会后遗症!

谢选骏:中囶取代前苏联的太空活动可能包藏巨大的危险


《嫦娥六号:中国雄心勃勃的太阳系计划的冰山一角》(安德鲁·琼斯 Andrew Jones 2024年6月4日)报道:


中国的“嫦娥六号”探测器的任务是从月球表面带回采集的样本,这项探测任务也是更加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计划的垫脚石。


这个探测器已经在人类此前未曾到达的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发射大约一个月后,中国迄今为止最雄心勃勃的探月计划的探测器触碰到了月球表面,嫦娥六号飞船由轨道器、返回器、上升器和着陆器四部分组成。


嫦娥六号的主要任务是首次在月球背面采集样本并安全带回地球,进而可能让我们获知关于最近的邻居、我们自己的星球以及太阳系早期历史的内幕。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中国的宇宙飞船要上演一场四重奏的复杂宇宙之舞。


5月3日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后,嫦娥六号大约花了4.5天的时间飞向月球。进入绕月轨道后,着陆器从轨道器分离,对准了降落区域。月球背面从不朝向地球,“鹊桥二号”中继星提供了操作通讯帮助,这是今年3月中国发射的通讯接力卫星。


北京时间6月2日早间(格林威治时间6月1日晚上),着陆器降落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South Pole-Aitken basin,SPA),这是月球背面一片巨大的撞击盆地。随后着陆器使用钻头和铲子作为工具,采集月表及表面以下的物质,再由上升器运送回环月轨道,载入轨道器并完成货运任务。


轨道器和上升器之间的精确交会对接需要在每秒超过1英里的飞行速度下完成,这是自动化操作,需要考虑和地球上的基站之间的距离带来的光速通讯的延迟。


这场太空中的对接完成后,样本进入返回器。这个酷似缩小版神舟载人飞船的航天器会在返回器接近地球时被释放,在地球大气层发生弹跳,卸下高速返回时的一部分能量,最后直线下降穿越大气层降落在内蒙古草原的降落场。


嫦娥六号由四个部件组成,目标是从月球背面带回样本。将采自艾特肯盆地的样本带回实验室,可能在科学上带来无可估量的回报。


“艾特肯盆地上获取的岩石,有助于探索发现有关月球起源和地质进化的答案,”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月球及行星科学教授凯瑟琳·乔伊(Katherine Joy)说。美国宇航局的阿波罗计划到目前为止只是到达了月球正面,不像嫦娥六号那样首次从月球背面收集到了样本。“希望这能帮助我们解锁月球正面和背面地质特征如此不同的原因。”


“这些样本还能帮助了解撞击盆地本身,揭示巨型小行星在早期历史上撞击月球的时间。”乔伊说。


而除了科学上的谋略外,嫦娥六号还掩饰了中国更大的野心。


这些演习对另外一个将来的目标会非常有用:从火星获取样本。相比于月球样本给研究太阳系秘密带来的科学价值,红色星球更可能提供最大的秘密:生命的起源,以及火星是否适合人类居住。


美国航天局和欧洲航天局也在致力于取回火星样本,但来自预算和议会的阻碍延缓了他们最近的进展。这意味着中国可以率先在这一令人关注的领域抢先迈出一步。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是,嫦娥六号的上的交会对接其实对于取回月球样本并非必须。但这项技术对于宇航员登陆月球并返回地球有用,此外嫦娥六号的复杂任务也证明了这一点。


中国去年宣布将于2030年前实现载人登月,计划将一对宇航员送到月球表面,几小时后返回绕月轨道和另一宇航员会合。这些操作和嫦娥六号的轨道器、上升器设计一样,也和美国宇航局的阿波罗计划相似。


中国并不仅仅为了准备在月球留下旗帜和足印的短途之旅,他们的野心更接近于美国的阿耳忒弥斯计划而非阿波罗计划。中国计划在2026到2028年之间对月球背面的南极进行两次探测,包括探索使用3D技术打印月壤砖块,作为建造月球基地的前驱。


“月球南极点是送人重返月球的目标。”乔伊说。


“和嫦娥七号以及嫦娥八号一样,美国宇航局的商业登月计划也准备测试极地土壤中挥发物,包括水和水冰的位置和数量。”


“这些材料可以用于人类将来的探索。今后几年,看看那些登陆机器人会遇到的各种各样的情况,会非常有趣。”


这些都是月球基地倡议的一部分。中国和俄罗斯联手,正在召唤其他国家加入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International Lunar Research Station),同时开发基础性技术诸如能在月球的黑夜里提供能源的核反应堆,它能维持相当于地球上两周的时间。


这是一个与美国宇航局的阿耳忒弥斯计划并行但独立的项目。它显示出地球上的地缘政治分裂并非仅限于这个星球。通常被视为纯科学目标的空间探索,也被赋予了地缘政治涵义,暗示着实现其它目标的能力。


中国的太空野心注定很复杂。“所有的国家追求太空项目,都有很多原因,大多数最终落到战争、发展以及威望这几项上。” 英国莱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Leicester)的太空政策学者布莱德·鲍恩(Bleddyn Bowen)说。


“有的(计划)是科学和实验目的,比如嫦娥计划,有的是为了经济和基础设施,但其它的却是为了增强军事实力。”鲍恩说。


中国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站,名叫“天宫”,它能一次性容纳三名宇航员在里面带上半年。“北斗”卫星则比对美国的GPS系统。


时空服务在中国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助长了定位功能的手机应用,有助于金融、农业、船运、民航以及更多行业。它还能帮助中国军队提高导弹制导能力,在全球扩展力量。这一点中国也并非独家。


“中国军事太空计划和反卫星武器过去以及现在都没有落后于其它主要太空强国。”鲍恩说。


“中国领导人在战争、发展和威望上追求复合的利益。他们想要在内外威胁前保持安全,发展自己的军事实力,确保在世界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以及通过成功的知名项目来收获政治好处和威望。”


嫦娥六号的主要任务不时登上媒体头条,中国的太空计划规模复杂,在本国内外激起了反响。


回到科学上,中国在天文学、天体物理学以及系外行星侦测方面正取得长足进步。中国从事太空科学研究的主要官员本月透露了一系列旨在取得突破的任务,包括正在成型的卫星群,利用月球背面克服地球干扰,以及收集来自早期宇宙的微弱信号等。


另一任务是探测像地球这样的太阳系外行星,以及银河系里那些没有恒星和轨道的流浪行星。此外,对月球的探索能获取关于太阳极地的第一手信息。


该国的“天问”计划旨在从近地小行星上获取样本并访问一颗彗星,从火星取得样本,以及探测木星。此后还有天王星、海王星这些大家伙也在未来的考虑之中。


中国太空官员甚至提到创立地球月球经济带,这表明,和美国这样的其它太空强国一样,中国正在探索太空计划的商业化。


目前来看,中国的焦点是在6月底之前让嫦娥六号将样本带回家。未来中国的太空样本之旅将在几年后由其宇航员完成。


谢选骏指出:中囶好像在追赶自己的老主子、前苏联的太空活动,并且取而代之,这似乎是个巨大成就;但由于社会制度方面的缺陷,这个成就反倒隐藏一个巨大危险——可能引起进一步的社会撕裂。苏联就是前车之鉴。


《嫦娥六号“月球背面”打卡照曝光》(2024-06-03 中时新闻网)报道:


大陆嫦娥六号完成月背采样,上升器从月背起飞,进入预定环月轨道。


中国大陆国家航天局4日发布嫦娥六号著陆器,著陆月球背面拍摄的系列影像图,包括落月过程中,降落相机拍摄的著陆区域附近影像、全景相机拍摄的著陆点影像。相关影像数据,业经鹊桥二号中继卫星传回地球,影像图由地面应用系统处理获得。


据报道,相关图片包括由降落相机刚开机时,拍摄月背区域中下部和右部,分布有多个十多公里直径的环形坑,拍摄的月背区域上部中间,有暗色的玄武岩分布区。


还有降落相机在降落过程中拍摄,图像显示拍摄的月背区域分布有大量亮色环形坑。


此外,也有以全景相机在嫦娥六号表取采样前,对著陆点北侧月面拍摄的彩色图像镶嵌制作而成鱼眼图片。图像上方,是著陆点北部查菲环形山,图像下方,是著陆腿和著陆时冲击挤压隆起的月壤。


谢选骏指出:中囶取代前苏联获得太空成就方面的突破,但在社会改革方面却一筹莫展,这种反差不是一个好兆头,可能加速社会解体。苏联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

谢选骏:非洲贫困化与全球化是中囶的扩张机遇



《非洲贫困化与全球化》(西亚北非研究所 安春英 2006-4-1)报道:


内容提要 在当今世界经济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非洲的贫困化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使穷人从全球化中受益成为国际社会颇为关注的重大问题。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形成的非洲国家对国际环境的依赖性,使当前不公正的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生产体系、国际贸易环境和国际金融体系成为非洲国家在脱贫道路上步履维艰的主要外部因素。非洲国家要以主动和务实的态度融入全球化。发达国家应采取减免债务、降低技术转让费用等具体措施真诚帮助非洲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经济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将有助于非洲国家反贫困行动取得成效。



关键词 非洲 反贫困国际经济环境 全球化



作者简介 安春英,1966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副研究员。



当今,经济全球化加强了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拓展了经济活动的空间,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世界各国经济并未出现凯歌齐奏的和谐场景,展现给人们的却是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的失衡世界。如何使穷人从全球化中受益成为国际社会颇为关注的问题。无论是2002年召开的联合国贸发会议还是八国首脑会议,其主要议题之一即是穷国的脱贫问题。2002年8月,世界银行在《2003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再次强调要采取更均衡的全球发展模式。



全球化中的非洲贫困化



(一)非洲的贫困状况



贫困是一个历史、地域的综合概念。它分为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非洲国家面临的是绝对贫困问题。传统的贫困含义主要指人的一种生存状态。世界银行在《198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指出:“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①随着社会的发展,贫困的内涵和界定的标准都发生了相应变化。《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世界银行认为:贫困不仅指物质的匮乏,还包括低水平的教育和健康。②1990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1990年人类发展报告》中首次提出了人类发展指数(英文缩写为“HDI”)③,并成为国际社会衡量各国或地区人类生活质量和社会发展程度的统一尺度。《世界发展报告(2000/2001)》以新的视角诠释贫困:贫困是指福利的被剥夺状态,贫困不仅仅意味着低收入、低消费,缺衣少药,没有住房,生病时得不到治疗,不识字而又得不到教育,还包括风险和面临风险时的脆弱性,没有发言权和缺乏影响力。④在这里,贫困不仅仅是一种悲惨的生存状态,且是个多层面的问题,由相互关联的经济、政治、人类社会文化诸方面的匮乏构成。



目前,非洲是世界上最贫困地区,也是贫困人口仍在不断增加的惟一地区。主要表现为:1.收入贫因。以日均生活费低于1美元的国际贫困线来衡量,1999年,在撒哈拉以南非洲6.42亿人口中,约有3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⑤;2000年,非洲人均收入只有671美元,埃塞俄比亚和布隆迪人均收入只有100美元和110美元。2.人类发展贫困。2000年,全非洲人均寿命只有53岁,有40%的人口得不到卫生设施服务。⑥3.知识发展贫困。2000年,尼日尔和布基纳法索成人识字率分别为16%和24%,居世界末位;全非洲小学总入学率为79.6%;中学入学率只有33%。⑦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每千人仅拥有31.6部电话和9.2台计算机。⑧这些指标,充分反映了非洲大陆的贫困化现状。



(二)国际社会对穷国脱贫的新认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全世界日益联结为有机的整体。当代发达国家的繁荣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贡献,它们需要从发展中国家寻找充足的市场、能源、原料和劳动力。如果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长期停滞落后,则发达国家的发展也难以为继,全世界的共同发展也就成了空话。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是发达国家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非洲的贫困不符合世界各国的利益。



九一一事件使发达国家认识到贫困为恐怖主义提供滋生的土壤。美国总统布什也不得不承认:持续的贫困可引发人们对生活的绝望。在饥饿与贫穷中不会有持久的和平,发达国家在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时,更要关注贫穷地区的发展问题。援助不是一项慈善活动,“除了作为一个道义方面的问题外,人们认识到贫穷削减工作是保证和平和安全所必需的。”⑨



(三)脱贫模式的变化



从20世纪80年代上半叶开始,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最不发达国家设立了“结构性调整贷款”。国际组织要求这些国家在取得国际贷款的同时,必须承诺减少政府开支、特别是在社会服务方面的开支,降低工资,开放国内市场。的确,在国际组织援助下实行的以经济结构调整为核心的脱贫战略,转变了非洲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为非洲经济引入了有效、合理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增强了经济活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结构调整方案的弊病也逐渐显现出来,那就是:结构调整方案过分强调市场的作用,对于调整造成的社会发展问题关注不够,也没有明显解决贫困阶层的脱贫问题。因为经济高增长并不能自动地减少贫困,这取决于经济增长是否具有高质量,非洲国家只有从经济增长中全面受益,才能根除贫困。



2002年6月,联合国贸发会议发表了《2002年最不发达国家》的报告,提出了以增加穷国的决策自主权、将脱贫战略的核心由结构调整转变为持续发展以及改善国际环境等作为全球49个最不发达国家的脱贫新模式。其目标是通过宏观经济的增长、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及融入全球经济等措施,使最不发达国家的人均生活水平翻番,从而有望在2015年前将全球贫困人口减半。这种新模式力求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原则,避免无发展的增长,有利于推动社会整体进步与全面发展。



  非洲脱贫的国际环境



  (一)经济合作以不对称依存关系为基础



  当全球商品、资金、技术和劳务随着经济自由化而迅速自由流动时,西方国家乘机进行跨国贸易扩张,利用不公正的国际经济贸易体制,不断向非洲国家施压,要求它们开放更多的市场,以便进一步利用非洲的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牟取更大的暴利。西方国家不断迫使非洲国家推行投资贸易自由化和产业私有化,通过收购股份与资本渗透的方式,进一步削弱非洲国家的经济。特别是在电信、电力、航空、矿产(包括石油)、金融、保险等重要经济行业。例如,铜矿之国赞比亚曾欲将其支柱产业铜矿业收归国有,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立即以终止贷款和援助相要挟,迫使赞政府将铜矿业列入私有化计划,1998年盎格鲁美利坚公司以7200万美元的低价购得。赞比亚90%的企业已实行私有化,但赞比亚人民并没有从中得到实惠,受益的只是外国投资商人。跨国公司正是以这种手段控制非洲的资源和经济命脉,从而导致非洲国家在全球化的冲击下经济发展能力进一步削弱。



(二)国际生产体系以不合理国际分工为基础



西方国家留给非洲各国的“殖民遗产”之一是低序次的产业结构。非洲国家的独立使这些国家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由原来的依附关系转为依赖关系。尽管非洲国家采取措施,力图培养多极增长点,建立多样化产业结构,但至今仍难以消除这一弊端。从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来看,2001年,几内亚比绍、中非共和国和埃塞俄比亚这一比率分别高达64.3%、54.7%和52.5%。⑩非洲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完全反映了各国资源禀赋及国内生产结构。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喀麦隆和几内亚的农矿原料、燃料等资源出口分别占出口总额的100%、97%、69%和66%。⑾一些落后的产业部门无法满足国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造成该国工业制成品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布隆迪、马达加斯加、阿尔及利亚等20多个非洲国家制成品占进口总额的一半以上,肯尼亚(东非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工业制成品进口额也在60%以上。表明这些国家的工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国际竞争力较弱。



经过非洲国家的不懈努力,各国产业结构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垂直型国际分工已由原来的单一型传统分工开始转变为多层次的国际分工体系,但发达国家始终在这一体系中处于最高层。



(三)国际贸易体系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靠对国际市场的垄断,压低农矿初级产品价格,提高工业制成品价格,导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若贸易条件以1995年为100%来衡量,1975~1984年,非洲贸易条件上升了1.1%,1985~1989年。下降了6.8%,1990~2000年,进一步恶化0.4%。⑿2001年,受国际市场初级商品价格的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率下滑0.3个百分点。⒀发展中国家遭受日益扩大的不平等交换的打击,难以积累必要资金发展民族工业。



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市场,设立了重重贸易壁垒。目前,欧盟对农业初级产品征收5%的关税,已加工的农业原料税率为10%。⒁农业是非洲很多国家最具出口活力的部门,因此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补贴使非洲最易受到伤害。据世界银行发表的《2002年全球经济展望及发展中国家》统计,2001年发达国家用于农产品的补贴高达3500亿美元,农业补贴费用高达日均10亿美元。⒂2002年5月,布什签署了《新农业法》,决定在今后10年内将向美国农业提供高达1900亿美元的财政拨款,在2003~2008年将农产品财政拨款增加67%。⒃非关税壁垒盛行是当前发达国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特点。发达国家的非关税壁垒名目繁多,既有反倾销等直接措施,又有间接措施,如卫生和安全标准等,拒绝非洲产品进入它们的市场。这些贸易壁垒每年给非洲国家造成200亿美元的损失,非洲的商品出口占世界总出口的比例逐年下降,1980年为5.9%,1990年3%,2000年2.1%。⒄世界银行经济政策与预测部主任尤里坦言:“要增加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发达国家必须愿意把农产品和纺织品问题摆到谈判桌上,因为这些产品都是贫困国家生产的新产品。只有在讨论发达国家关心的问题的同时降低农业壁垒,推进纺织品的谈判时间表,在减少反倾销问题上达成一致,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发展回合’。”⒅



(四)国际金融体系以垄断为基础



非洲大多数国家财政拮据,资金严重短缺,无法为自己的经济发展积累必要的资金。它们要发展经济,仅从有限的出口中得到收入是远远不够的,吸引外援和减债成为非洲国家面临的迫切问题。在外援流人量方面,1999年非洲国家共得到149亿美元的外国发展援助,扣除通货膨胀因素,比1990年下降了37%;人均净援助额从1990年的42美元降到1999的19美元。⒆在外债负担方面,非洲国家的外债负担在发展中国家最为沉重,1999年,在外债对货物和劳务出口额的比率方面。全非为155%,撒哈拉以南非洲为186%,其中苏丹及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分别为2545%和1152%。⒇2000年,布隆迪外债占出口总额的比率最高,为1118%。(21)2001年非洲外债对货物和劳务出口额比率为176.6%,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136.6%的平均水平。此外,在外债对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方面,2001年,非洲有18个国家超过100%,其中几内亚比绍高达435.4%,毛里塔尼亚、刚果(金)和塞拉利昂也突破200%大关。(22在如此严峻的财经形势下,国际社会增加外援和减免非洲债务刻不容缓。



近年来部分发达国家已意识到世界经济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因此它们开始逐步调整对外金融政策。加1年12月,世界银行发表了《全球化、增长与贫困:建立包容性的世界经济》的研究报告,提出了防范全球化风险、帮助发展中国家从全球化受益的七点计划,美国、加拿大、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组织着手增加对非援助和减免债务。(23)即便如此,发达国家及其金融集团几乎完全掌握国际金融机构,在相当大程度上左右着国际金融界的重大行动。发展中国家为获取发展经济急需的援助与减债,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及其金融集团提出的各种苛刻条件。



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一)加强南南合作,努力营造有利于非洲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使穷国真正从全球化中受益。要想改变非洲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困境,单靠非洲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在加快非洲政治经济一体化基础上,必须大力开展南南合作和积极推进南北对话。



对于发展中国家长期强烈要求变革现行国际经济秩序的呼声,发达国家已逐渐认识到有必要调整旧的经济秩序。南北双方在承认相互依存的历史前提和必须改革现行国际经济秩序方面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共识,并有了具体行动。2002年2月,世贸组织通过了最不发达国家发展规划,旨在帮助最不发达国家加快发展对外贸易。同年3月,在墨西哥蒙特雷召开发展筹资大会,呼吁国际社会对发展筹资问题给予关注,寻求创造更好的发展机遇。



(二)发展多边外交,加强非洲的团结;推进地区经济一体化,加快非洲内部的经济整合,减少贫困人口。面对汹涌澎湃的经济全球化浪潮,非洲国家国力弱小,难以单个应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因此,非洲需要加强非洲国家间的凝聚力,使非洲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共同的声音。在政治层面,国际社会应充分理解发展中国家在资金、贸易、债务等方面的困难,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发达国家尤应开放市场,取消贸易壁垒;尊重发展中国家自主选择的发展战略和自身努力,向非洲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由于非洲国家的团结斗争,发达国家已开始调整对非政策。国际社会对非洲重视程度的加强,为非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目前国际社会已意识到,一个和平、稳定和发展的非洲,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有利。“让穷人能活下去”,是非洲向国际社会发出的呼声。在经济层面,国际社会应以10个区域化经济合作为基础,推动全非洲的经济整合工作。



《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英文缩写为“NEPAD”)的启动,使非洲在团结合作、复兴非洲的道路上迈出了历史性的步伐,并提出了实现贫困人口减半和其他发展目标。2001年7月非盟的成立,标志着非洲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从政治领域走向各个领域,尤其是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上议事日程,作为主要目标之一,被明确写进《非盟宪章》。随着地区一体化的发展,将促进非洲国家间的有效合作,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摆脱目前贫困化的处境。



(三)构建政策支持体系,推动非洲国家宏观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进步。在联合国贸发会议提出穷国脱贫新模式的同时,非洲国家制定了各自的《减轻贫困策略报告》(英文缩写为“PRSP”),增加政府办事透明度,发展文化教育,加强职业培训,努力消除贫困,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和国内环境。



与此同时,非洲国家应正视农矿初级产品毕竟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现实。为保证各国初级产品(尤其是农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传统地位,需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按照世贸组织的规则,提高环保、卫生和质量等技术标准,以应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凭借政策手段,加大国内企业农矿产品的科研开发和科技投入,提高农矿产品的加工能力;优化本国产业结构,建立有竞争力的企业;大力发展制造业的出口型产业,提高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通过持续的经济增长,实现尽快减贫的目标。毛里求斯的经济发展经验值得其他非洲国家借鉴。



(四)呼吁发达国家降低技术转让费,加强可持续发展中的科技台作,为穷国反贫困行动提供技术条件。大多数非洲国家经济落后,缺乏科研和技术开发资金。它们只能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技术。据统计,少数发达国家拥有全球97%的专利权,它们有义务采取新的政策和机制,解决知识产权保护与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之间的矛盾,促进国际间技术转让。发达国家还可以与发展中国家建立互利互惠的科研协作机制,使发展中国家可以参与发达国家科研开发过程,共享科研成果。1999年2月,非洲知识产权组织在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修订了《班吉协定》,该协定已于2002年2月正式生效。该协定有助于保护成员国人民的经济利益,完善投资环境,促进创新,保护发明专利,吸引更多外资和技术转让,提高非洲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远离贫困。2002年7月,首届“非加太——欧盟论坛”会议的主题就是科技及其创新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南非科技和文化部长本·纳古贝恩强调,制约发展中国家采用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瓶颈是发达国家的知识产权政策,高昂的技术转让费位发展中国家几乎不可能采用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西方国家应调整技术转让政策,使科学技术真正为人类的发展做出贡献。他提议,发达国家应帮助发展中国家建立区域科技共享系统,该系统应着重研究发展中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发展中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① 世界银行:《198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1年版,第113页。


② 世界银行:《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第26页。


③ 即由平均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按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个指标构成。


④ 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第15页。


⑤ The World Bank, 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2002,Washington D.C.,p.30.


⑥The African Development Bank,Gender,Poverty and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2002/2003.


⑦ 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002年(世界银行电子版)。


⑧ 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devdata.worldbank.org).


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季刊:《金融与发展》,2002年3月号,第5页。


⑩ 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devdata.worldbank.org)。


⑾ The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2,Washington D.C.,PP.220-221.


⑿ The World Bank,African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2,April 2002,Washington D.C.,P.88.


⒀ The World Bank,Global Economic Prospects and Developing Countries 2002,Washington D.C.,p.24.


⒁ African Research Bulletin:Economic,Financial and Technical Series,April16th-May15th 2002,p.15172.


⒂ http:www.worldbank.org/prospects/gep2002.


⒃ 参见新华网2002年9月4日。


⒄ 世贸组织网站(http://www.wto.org)。


⒅ http://wvwworldbank.org/prospects/gep2002/index.htm


⒆ Ihe wdd Bank,African Development Indicators 2002,Washington D.C.,p.299.


⒇ bId.,p.178.


(21) bId.


(22) Africfan Research Bulletin:Economic,Financial and Technical Series,March 16th


-April15 th2002,p.15136



(23) African Business,Oct.2002,pp.44-45.  


谢选骏指出:人说“非洲贫困化与全球化”——我看“非洲贫困化与全球化是中囶的扩张机遇”。


谢选骏:那不勒斯就是烂

《小型雕像坠落 砸中女游客头部重伤亡》(2024年09月20日  意大利社会)報道: 意大利那不勒斯日前发生一起悲剧。一尊小型雕像从建筑物阳台坠落,直接砸中一名年轻女游客的头部,导致她重伤不治。 综合外国媒体报导,30岁的死者雅科尼斯和29岁的男友卢梭近日前往那不勒斯旅游,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