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9月2日星期四

谢选骏:华清池“和杨贵妃同浴一池”



《唐华清宫》报道:


唐华清宫,是唐代帝王游幸的别宫。后也称“华清池”,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华清宫背山面渭,倚骊峰山势而筑,规模宏大,建筑壮丽,楼台馆殿,遍布骊山上下。初名“汤泉宫”,后改名温泉宫。唐玄宗更华清宫,因在骊山,又叫骊山宫,亦称骊宫、绣岭宫。华清宫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执政以后。唐玄宗悉心经营建起如此宏大的离宫,他几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岁尽始还长安。安史之乱后,政局突变,华清宫的游幸迅速衰落,唐朝以后各代皇帝已很少出游华清宫。后历代皇家有维修,到解放前已是汤池寥落,宫殿萧疏。华清池,“解放后人民政府”自1959年起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自2018年10月1日起,华清宫执行120元/人·次的门票价格。


唐诗人白居易《骊宫高》诗曰:“高高骊山上有宫,朱楼紫殿三四重”。清人钱维乔《华清宫》诗道:“华清之宫骊山足,玉殿千重相连属”。骊山景色宜人,温泉荡邪去疾。传说远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已成为周天子的游幸之地。那时的温泉名“星辰汤”。《三秦记》载:“始皇初,砌石起宇,名骊山汤,汉武加修饰焉”。北周武帝天和四年(569),令大冢宰宇文护造皇汤石井。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列植松柏千株,修屋建宇。至唐代逐步形成规模。唐太宗贞观十八年(644),诏左卫大将军姜行本,将作大匠阎立德建宫室楼阁,赐名“汤泉宫”。《册府元龟》载:“贞观二十二年(648)正月戊戌,帝如温汤。癸卯,御制碑以示群臣”。唐高宗咸亨二年(671)改名温泉宫。唐玄宗天宝六载(747),更温泉宫为华清宫,“环宫所置百司区署,诏琯总经度骊山,疏岩剔薮,为天子游览”(《唐书·房琯传》)。华清宫因在骊山,又叫骊山宫,亦称骊宫。白居易《骊宫高》诗:“骊宫高兮入云”。骊山似锦若绣,一名绣岭,宫因山名,亦名绣岭宫。唐代诗人崔涂、李商隐、崔道融咏华清宫,皆以“绣岭宫”为诗名。 

历史变迁

华清宫始建于唐初,鼎盛于唐玄宗执政以后。唐玄宗悉心经营建起如此宏大的离宫,他几乎每年十月都要到此游幸。岁尽始还长安。故有“十月一日天子来,青绳御路无尘埃”之名句。据清乾隆本《临潼县志》载:从开元二年(714)到天宝十四年(755)的40年间,先后出游华清宫36次,有时一年两去,其微行间出无法计算。游幸规模甚大,“千乘万旗被原野,云霞草木相辉光”。“八十一车千万骑,朝有宴饮暮有赐”。等于把长安的政府机关搬到骊山,竟然以华清宫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新的城市。安史乱后,政局突变,唐玄宗终于从皇帝的宝座上跌落了下来。华清宫的游幸迅速衰落,唐朝以后各代皇帝已很少出游华清宫。

后晋高祖天福年间,把破坏的华清宫“改曰灵泉观”,赐予道士。宋时,“汤所馆殿,鞠为茂草”,建筑物已十分破烂。宋人只能根据华清宫的遗迹,“刊故宫图于石”,让后人知道唐代华清宫的全盛而已。至元世祖中统二年(1261)以前,有赵志古等人,组织民间力量,曾以15年的时间整修华清宫,曾建起三清殿等八座大殿,朝元、冲明二阁和九龙、芙蓉等汤池(据乾隆本《临潼县志》)。以后又逐渐萧条。清圣祖康熙四十二年(1702)冬十一月西巡时也重修过华清池(原华清宫),他曾“驻跸温泉”。民国时期,也有过几次整修,可是华清池及骊山所存古建,大约就是清初重建后所保留下的格局,到解放前已是汤池寥落,宫殿萧疏,一片破败景象。

解放后人民政府自1959年起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辟汤池,修殿宇,建宾馆,开花园,使古老的华清宫焕发了青春,成为人民群众游乐之处。 

规模形制

从文献记载和野外的实际考察中,大抵可知华清宫的范围是:南至骊山西绣岭第一峰(即周烽火台),北到今县城北什字。东至石瓮谷(寺沟)。西到铁路疗养院西侧的牡丹沟。宫城(即罗城),南至山根,北到今县城南什字,东至东窑村,西到游泳池。1967年新华书店在南什字西北角修建营业楼,发现了用青石砌成的宫城北墙的墙基。1981年春,城建单位在西街丁字形路北,也发现了同样的北墙基。1982年冬于寺沟村南的山坡上探出东缭墙两段。从调查和发掘所见遗迹及文献资料所记,华清宫的建筑布局严谨,曲折萦回,规模宏大。唐玄宗以民脂民膏,建此豪华宫苑,供一己之欢娱,然曾几何时,“渔阳鼙鼓”惊破了他的美梦。华清宫楼殿汤池,遂渐次破坏,自宋以至明清,其原有建筑已荡然无存。记其遗迹,乃以彰我民族之文化,并以此为借鉴,建立一个新时代的风景旅游区,供广大人民群众游览。唐代华清宫充分利用了有利地形,使其成为一座结构严谨、富丽堂皇的庞大宫殿建筑群。主要殿舍以温泉为中心,构成华清宫的核心。然后向山上和山下展开,利用地形特点,布设不同类型和用途的楼阁亭榭,同时还有青松翠柏、荔枝园、芙蓉园、梨园、椒园、东花园等分布其间,把整个华清宫妆扮得格外妖娆。华清宫的建筑依山面水,鳞次栉比,除宫城(罗城)外,还有缭墙环绕。缭墙之外,又罗列不少建筑,清乾隆《临潼县志》称:“汤井殊名,殿阁异制,园林洞壑之美,殆非人境”。

分宫城区:东区、中区、西区。宫城外与缭墙之间:西、北、东。缭墙外建筑:西、北、东。骊山上宫中建筑:西绣岭及东绣岭等部分。

宫城区即罗城,华清宫的重要建筑都布设在这里,周围绕以罗城,分设四门,其四门。

宫门

〔北门(津阳门)〕因面渭津故名。郑嵎《津阳门》诗序说:“津阳门者,华清宫之外阙,南扃禁闱,北走京道”。乾隆本《临潼县志》:“宫倚山面渭,北向,以北门为正门,曰津阳门”。

〔东门(开阳门)〕因向阳开而故名,开阳门外自北而南有观风楼、重明阁、四圣殿、宜春亭、斗鸡殿、按歌台、王母祠等建筑,乃华清宫中观景区。

〔南门(昭阳门)〕取日之光,质以昭明之意。清乾隆《临潼县志》:“亦曰山门,御辇登山便道也”。

西门名望京门,因面向京都长安故名。门外有西瓜园、看花台、芙蓉园、粉梅坛,是宫中的皇家花园。

以南北门相对为中轴线,宫内以墙相隔分为三个区域。

东区

〔瑶光楼、梨园〕《长安志》:“津阳门之东曰瑶光楼,南有小汤”。《津阳门诗》:“瑶光楼南皆紫禁”。(注:瑶光楼,即飞霜殿北门也)。乾隆《临潼县志》:“小汤西有梨园”。梨园是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宫内教习梨园弟子的地方。《旧唐书·礼乐志》载:唐玄宗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号曰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亦称梨园弟子”。此为梨园本部,在今西安城北。后世人因称演员曰梨园弟子,剧场曰梨园,本源于此。

〔飞霜殿〕是此区主体建筑。《长安志》:“瑶光楼南曰飞霜殿”。《津阳门》诗“飞霜殿前月悄悄”。(注:飞霜殿即寝殿。)

〔御汤九龙殿〕《长安志》:“在飞霜殿之南”。《明皇杂录》:“元宗幸华清宫,新广汤池,制作宏丽,安禄山于范阳以白玉石为鱼龙凫雁,石梁石莲花以献,雕镌巧妙,殆非人工。上大悦,命陈于汤中,乃以石梁横亘其池上,而莲花才出水际,上因幸。解衣将入,而鱼龙凫雁皆若奋麟举翼,状欲飞去。上甚恐,遽命撤去,而石莲花至今犹存焉”。《南部新书》与此略同。《贾氏谈录》:“汤泉凡一十八所,第一是御汤,周环数丈,悉砌以白石,莹澈如玉,面皆隐起鱼龙花鸟之状,四面石坐阶级而下,中有双白石莲,泉眼自瓮口中涌出,喷注白莲之上”。

〔玉女殿、虚阁〕虚阁今名夕佳楼,下即温泉源,名星辰汤。《长安志》:“虚阁下温泉,二玉石瓮,温泉所出也”。

中区

〔前殿、后殿〕前殿在南,后殿在北,是中区的主体建筑,与津阳门、昭阳门、朝元阁同在一条中轴线上。往南可直出昭阳门。往北,须由日华门、月华门绕道东区或西区,方能出入津阳门和北正门。

〔太子汤、少阳汤、尚食汤、宜春汤〕前殿东南,自东而西有太子汤和少阳汤,南面自东而西有尚食汤和宜春汤。

西区

自北向南有七圣殿。功德院在小墙北,长汤十六所,笋殿在小墙南。

〔七圣殿〕一名七星殿。《长安志》:“自神尧至睿宗,昭成、肃明皇后皆立衣衮衣。绕殿石榴太真手植也。”《津阳门》诗注:“宫中有七圣殿,自神尧至睿宗,逮窦后皆立衣衮衣,绕殿石榴树,皆太真所植。”

〔功德院〕《津阳门》诗:“果老药堂空掩扉”。(注:南有功德院,其间瑶坛羽帐皆在焉。顺兴影堂,果老药堂。亦在禁中也。)

〔顺兴影堂〕《津阳门》诗注:“真人李顺兴,后周时修道此山,神尧皇帝受禅,真人潜告符契,至今山下有祠宇”。

〔果老药堂〕果老乃八仙中张果老也。

〔长汤十六所〕《明皇杂录》:“又尝于宫中置屋数十间,环回甏以文石,为银镂漆船及白香木船,檝棹皆饰以珠玉。又于汤中垒琴瑟山及沉香为山,以壮瀛洲。”陆龟蒙《温泉》诗:“暖殿流汤数十间,玉渠香细浪回还。上皇初解云衣浴,珠擢时敲琴瑟山。”即言此。《津阳门》诗:“暖山度腊东风微,宫娃赐浴长汤池,刻成玉莲喷香液,漱回烟浪深逶迤,犀屏象荐杂罗列,锦凫绣雁相追随,破簪碎钿不足拾,金沟残溜和缨。”(注:宫中除供奉两汤池外,更有十六所长汤,每赐浴诸嫔御,其修广与诸汤不侔,甃以文瑶宝石,中央有玉莲捧汤泉,喷以成池。又缝缀绮绣为凫雁于水中,上时于其间泛钑镂小舟以嬉游焉。)

〔笋殿〕《雍录》:“殿侧有温泉汤碑,其石莹澈见人形影,宫中号玻璃碑”。即北魏元苌所撰温泉碑,旧在灵泉观,今在温泉源前西壁。

〔芙蓉汤〕一名海棠汤。清乾隆《临潼县志》:“在莲花汤西,沉埋已久,人无知者,近修筑始出,石砌如海棠花,俗呼为杨妃赐浴汤,岂以海棠睡未足一言而为之乎”。

〔阿汤〕唐张祜《阿汤》诗:“日落宫城红树芳,绿窗灯影在雕梁。金舆未到长生殿,妃子偷寻阿汤。”未见文献记载,故址今不可考。是否芙蓉汤的异名,亦不可知。

宫城外至缭墙区

在宫城东西两侧及北布置了许多殿、观、坛、台及花园,与宫城中的建筑物遥遥相望,生机盎然。

宫城西侧——望京门外

〔芙蓉园〕《津阳门》诗注:“上尝于芙蓉园(京城东南)中获白鹿,惟山人王旻识之,曰:‘此汉时鹿也’。上异之,令左右周视之,乃于角际雪毛中得铜牌子,刻曰:‘宜春苑中白鹿’。上由是愈爱之,移于此山(骊山)目之,曰仙客。”按:《雍录》:“芙蓉园在京城东南隅,隋宇文恺作芙蓉池,因以为园”。唐芙蓉园应制诸作,即京城东南隅芙蓉园,与此芙蓉园有别。

〔粉梅坛〕《津阳门》诗:“饮鹿泉边春露晞,粉梅檀杏飘朱墀”。

〔看花台〕为观赏芙蓉之处。登台西望,可望缭墙外牡丹。

〔西瓜园〕在望京门外的看花台北。王建《华清宫》诗:“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

宫城北——津阳门外

〔朝堂〕在津阳门外东西两边。

〔弘文馆〕是设于华清宫讲经校书之所。按:“弘文馆始置于唐高祖武德初年,名修文馆。九年(626)改名弘文馆,又名昭文馆,内设祥正学士,掌制诰,以文学语言谏诤。讲经博士讲授儒学经典,校书掌校正书籍。”

宫城东侧——开阳门外

〔观风楼〕郑嵎《津阳门》诗:“此时上御观风楼,水光山影相参差”。(注:观风楼在宫外东北隅,属夹城而连于内,前驱驰道,周视山川。宝应中,鱼朝恩毁之以修章敬寺。)

〔重明阁〕《长安志》:“今四圣殿北,临高有重明阁,倚栏北瞰县境如在诸掌,阁下有方池,中植莲花,池东凿井,每盛夏极甘冷,人争汲之”。

〔四圣殿〕《雍录》:“殿东有怪柏”。位置在重明阁南。

〔宜春亭〕《雍录》:“在开阳门外”。

〔斗鸡殿〕《雍录》:“在观风楼南”。《津阳门》诗注:“观风楼毁,惟斗鸡殿与球场迤逦尚在”。斗鸡,在秦汉时期就已非常盛行,《史记·袁盎传》:“盎病免居家,与闾里相随行,斗鸡走狗”,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就是一个斗鸡走狗迷。三国时,斗鸡亦很活跃,曹植有诗:“斗鸡东郊道,走马长湫间”。魏明帝为了斗鸡还特别建造了一座斗鸡台。唐玄宗李隆基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按唐代民间习俗,斗鸡多在清明节。为了过瘾,他不仅在华清宫中修有斗鸡殿,还特意在长安两宫间设立鸡坊,成为四时皆斗的常戏。

〔按歌台〕《雍录》:“在斗鸡殿南,台临东缭墙”。郑嵎《津阳门》诗:“迎娘歌喉玉商碟,蛮儿舞带金葳蕤”。大凡宫中歌舞盛会多在此举行。所谓“按歌台上新声歇”即言此。

缭墙外有关建筑

所谓缭墙,即曲折缭绕的墙,因它缭绕着宫城,故名缭墙。为宫外围墙。北有东西二门,在东者曰北缭门,在西者与津阳门正对,曰北正门。东西各有一门,共四门。西缭墙内侧有一夹道可登山,正西有复道自缭墙可通长安。

缭墙外西边

〔赐庄〕即唐玄宗赐杨国忠、虢国夫人及韩国、秦国夫人之宅第。在宫西,极为豪华。据《旧唐书·杨国忠传》说:“玄宗每年冬十月幸华清宫,常经冬还宫。国忠山第在宫东门之南,与虢国相对,韩国、秦国甍栋相接。天子幸其第,必过五家,赏赐宴乐。”《旧唐书·杨国忠传》和《白孔六帖》均说赐庄在宫东,并指出:王士祯在诗中说赐庄在“凤凰原下鹿槽旁”是不对的。究在何处,尚需进一步考证。

〔牡丹沟〕唐玄宗为了游幸时也能观赏名花,除在望京门外植芙芙蓉外,又于西缭墙外的山谷中遍植牡丹,沟因花名曰牡丹沟。若站于缭墙内的看花台上,于内可观园中芙蓉,于外可赏园外牡丹。

〔唐昌观、白鹿观〕在牡丹沟西。

缭墙外北边

〔讲武殿〕在正北门外,东西两侧是讲武之地。讲武由来已久,《周礼·月令》:“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国语·周语》:“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唐袭古制,也非常重视讲武。《新唐书》记载:开元二年(713)十月,唐玄宗在骊山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阅兵讲武活动,因此在以后扩建华清宫时修此讲武殿。

〔望仙桥〕在华清宫北正门外,讲武殿北。

缭墙外东北

〔舞马台〕舞马之所,舞马是唐玄宗独出心裁的大发明。《明皇杂录》称:“玄宗常教舞马四百蹄,各为左右,分为部目,为某家宠,某家骄。时塞外亦有善马来贡者,上俾之教司,无不曲尽其妙。因命衣以文绣,络以金银,饰其鬃鬣,间杂珠玉。奏其曲谓‘倾杯乐’者数十回。其马奋首鼓尾,纵横应节。又施三重板床,乘马其上,旋转如飞,……每千秋节(玄宗生日)命舞于勤政楼下。”《津阳门》诗注:“其舞马,安禄山亦将数匹以归而私习之。其后,田承嗣代安有存者,一旦于厩上闻鼓声,顿挫起舞,厩人恶之,举篲以击之,其马尚为怒未妍妙,因更奋击,宛转曲尽其态。厮恐以告,承嗣以为妖,遂戮之,而舞马自此绝焉。”杜甫《斗鸡殿》诗“斗鸡初赐锦,舞马既登床”即言此。

〔大、小球场〕《长安志》:“在宜春亭北门外曰大球场,其西曰小球场”。

此外尚有东瓜园、摘椒亭、逍遥殿等。

骊山上建筑——昭阳门外

骊山以石瓮谷为界,为西绣岭与东绣岭。西绣岭有三峰,自东而西最高者为第一峰,次为第二峰,再次最西为第三峰。

西绣岭

第一峰为周幽王时举烽火处,峰巅西有羯鼓楼,楼东上有翠云亭。

〔羯鼓楼〕《长安志》:“在朝元阁之东,近南缭墙之外”。按:“朝元阁在第三峰顶,南缭墙在第二峰南侧,《长安志》所言恐误。乾隆本《临潼县志》:“‘羯鼓楼在第一峰西’,或是。”《通典·乐典》:“羯鼓正如漆桶,两头俱击,以出羯中,故号羯鼓,亦谓之两仗鼓”。清乾隆《临潼县志》说:“鼓出外夷,龟(音丘)兹,天竺部皆用之,在都昙鼓,答腊鼓,鸡娄鼓之上,如漆桶,下有小牙床承之,击用两仗,宜黄栌、花椒等木。其声焦杀呜烈,尤宜促曲、破战、催花,又宜高楼晚景,月白风清,破空透远。”

〔翠云亭〕一名翠阴亭,宋刊李埏绝句:“一别骊山岁已深,林花依旧绣岭岑,归寻当日新开路,隐约苔痕下翠阴。”(诗石后注:翠阴亭,乃开元时胜境,今路在亭基之上。)

第二峰,由第一峰北下即西绣岭第二峰。

〔望京楼、钟楼〕望京楼峙其西,钟楼屏其东,望京楼面向西,故以望京名之,又朝落日斜阳,亦名斜阳楼。

第三峰,第二峰北下即西绣岭第三峰。

〔朝元阁〕一名老君庙,又名老君殿,亦名降圣观。《旧唐书》:“唐高宗李治麟德三年(公元666),幸老君庙,追号曰太上玄元皇帝,创建祠堂,其庙置令、丞各一员”。《旧唐书》载:“天宝七载十二月,言玄元皇帝见于华清宫之朝元阁,乃改为降圣观”。《册府元龟》与此同。明人都穆《骊山记》说:“山之半坡,朝元阁旧建于此,又上二里为老君殿。”“是降圣观与朝元阁实二处也”。朝元阁、老君殿、老君庙、降圣观,是一座建筑而异名?还是各自独立存在?历史上说法不一,老君殿、老君庙是朝元阁的异名,诸说大体一致,唯降圣观与朝元阁是否为一尚有争议。一说降圣观是朝元阁的异名,另一说朝元阁与降圣观各自独立存在。两说就唐代自身文献记载,前后也有矛盾,一说是改,一说是另置。究竟是一还是二,尚无定论。朝元阁的位置,《贾氏谈录》:“在北山之上,基址最为崭绝,次东即长生殿”。所谓北山,即西绣岭第三峰,今老君殿的所在。《类书》:“朝元阁在骊山,唐建旧址尚在”。宋人杜常诗曰:“朝元阁上西风急,都入长杨作雨声”即此。相传玄宗因梦而得玉,琢为元元像祀之。清乾隆《临潼县志》:“今像存殿中,玉色精润,神气如生,惟鼻遭火损,两手被疯道人窃去,刻木手嵌腕下,令人凄慨不尽”。今观玉像,确如其言。现存陕西省博物馆。

〔长生殿〕一名集灵台。《旧唐书》:天宝元年(742)“新成长生殿,名曰集灵台,以祀天神”。《唐会要》与此同。《长安志》:“长生殿,斋宫也,有事于朝元阁即斋沐此殿”。《长恨传》载:“天宝十载,杨贵妃待辇避暑骊山宫,秋七月,牵牛织女相见之夕,时夜半休,侍卫于东西厢。元宗凭贵妃肩而立,仰天感牛女事,密相誓心,愿世世为夫妇”。《碧鸡漫录》:“元宗幸骊山,贵妃生日,小部张乐长生殿,会忠州递进荔枝,开笼香满一室,供奉李龟年撰荔枝香曲进之,时天宝四载夏也”。按:《两唐书》记载,玄宗每岁十月幸华清宫,无夏到骊山事,唐人诗中亦均说是十月。例:

李颀《骊山送李回》:“千岩曙雪旌门上,十月寒花辇路中”。

白居易《江南遇天宝乐叟歌》:“是时天下太平久,年年十月坐朝元”。

王建《温泉宫行》:“十月一日天子来,青绳御路无尘埃”。等。

程大昌说:“华清宫覆道潜通大明宫,其有无避暑骊山事,皆未可定,故两存之”。

〔迎春坪、饮鹿泉、饮鹿槽〕迎春坪,在老君殿前,西临牡丹沟。《长安志》:“山城内多驯鹿,有流涧号饮鹿泉”。饮鹿槽乃当时为鹿饮水的石槽,今老君殿西侧临牡丹沟处有一石槽,人称饮鹿槽,当为其遗物。

〔荔枝园、连理木、燕子龛〕荔枝园、连理木临西缭墙。南有燕子龛。《陕西省志》:“在降圣观南”。王维有《燕子龛禅师》诗作。

东绣岭

〔石鱼崖〕因其形似鱼而故名。石瓮谷水激石成瓮,清乾隆《临潼县志》:“石瓮谷在东绣岭左,谷中尽植兰蕙,亦谓之芝兰谷”。清顺治《临潼县志》:“飞泉在石瓮谷中,其水瀑泻喷激如飞”。《津阳门》诗:“石鱼崖底百寻井,银床下卷红绠迟”。注:“石鱼崖下有天然石,其形如瓮,以贮飞泉,故上以石瓮为寺名,寺僧于上层飞楼中悬辘轳,斜引修绠长二百余尺以汲,瓮泉出于红楼乔树之梢。寺既毁,石瓮今已埋没矣”。

〔红楼、绿阁〕乾隆《临潼县志》:“绿阁在西,红楼在东,下有涧泉瀑布千尺,声淙淙林石间,仄蹬盘空,上下曲折。从柏影中北瞰渭河明腻如线”。明人袁宏道谓:“骊山佳境在此,睡海棠恐不能到,其信然”。顺治《临潼县志》:“红楼,在石瓮寺西岩下临绝壁。楼中有元宗题诗,真草八分书,每句一体。两壁上有王维山水画。”《津阳门》诗“烟中壁碎摩诘画,云间字失明皇诗”即此。

〔福岩寺〕即石瓮寺(见本章五节,寺院)。

〔斯飞亭〕在寺之右。乾隆《临潼县志》:“岩如屏封,泉壑幽雅,旧有斯飞亭”。宋刊李珽《咏骊山》诗石序说:“携家登朝元阁,晚由东山北下,自石瓮过开元山路并斯飞亭,皆当日亲为开置,今复经徙,因留拙句”(诗从略)。按:亭故址应在寺西崖上。

〔王母祠〕乾隆本《临潼县志》:“天宝元年作”。《津阳门》诗:“金沙洞口长生殿,玉蕊峰头王母祠”。《杨妃外传》:“骊山有玉蕊峰金沙洞。”据传:宫内又有冲明阁、御容殿,宫北次东有更衣殿,次西有五圣殿、少府监、天狗院、鹰鹞院、御马院。山上有飞阁寺,天华宫、玉女明星殿等,故址均不可考。 

建筑遗址

1956年8月6日,陕西公布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时,把华清池(华清宫)列为省级保护单位,并提出保护好华清池内所藏的唐汉白玉老君像和北魏温泉颂碑、北魏三道士石刻等。华清宫遗址,划定范围为:临潼区(原县)城南什字至烽火台,东至寺沟,西至牡丹沟。1996年11月,华清宫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简称国四)。 

遗迹

一号遗迹:1956年发现,位置在今铁路疗养院东部的南坡上,见有莲花纹柱石,范围不明。

二号遗迹:1978年发现,位置在骊山西绣岭第三峰顶,今老君殿南偏西10米处,断崖上有厚2.5米,南北长8米的夯土基,遗址内有大量唐代残砖瓦片。

三号遗迹:1979年发现。位置在骊山迎春坪的东侧,北距二号遗迹约100米。建筑坐东面西,进深5米,瓦砾堆积厚30厘米。

缭墙遗迹:1967年和1981年春,分别在位于今县城南什字新华书店和西街的丁字形路北两处,均发现石砌的东西向城基,按其位置此墙基应是宫城的北缭墙基。

御汤遗迹:1982年4月,华清池内基建时,在今“贵妃池”西侧发现了古建筑基址,省文管会考古队即开始发掘考证。用了3年多时间发掘了约4000平方米的面积,发现了一条长18米、宽5.1米的唐代蛇形水源通道和4座青石砌成的浴池,还有大殿基址4处,发现30多米长的石墙和两处莲花踏步,总长400多米的陶管水道,长50米的砖砌水道及建筑材料多件。1983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温泉总源北部发掘出一个东西长10.6米,南北宽6米,深1.5米。轮廓呈莲花瓣形的浴池遗址,池底及四周均用青石铺砌,池内有两层台,池底南有两个圆形水口。专家根据史籍记载华清宫的御池方位、形制、规模和发现的浴池四周的大殿基址和柱础等,认为是唐玄宗使用的九龙殿莲花汤。1984年10月在紧挨莲花汤西北处,发掘出一个保存完好的海棠花形状的浴池,东西长3.6米,南北宽2.9米,深1.26米,用青石砌成,池内有二层台阶,池底正中有一圆形水口,做工考究,雕刻精细,专家认为是“海棠汤”,即唐玄宗御赐杨玉环的“贵妃池”。在莲花汤西南还发掘出一个东西长5米,南北宽2.7米,深1.2米,用青石铺砌的长方形浴池。据文献记载推测,应是“太子汤”。经考证,这些古建筑遗存与史志书记载完全吻合,是一组较完整的唐华清宫建筑遗址,也是华清宫的中枢所在,为唐玄宗和贵妃游幸时活动的主要场所。期已经全面整理,并仿唐形制,建成“唐华清宫御汤遗址博物馆”供游人参观。

遗物

在解放后整修、扩建和考古工作中发掘和采集到的遗物有:砖,条形、方形、青棍砖和方形莲花纹砖;瓦,筒瓦、板瓦;瓦当,莲花纹、虎面纹、盘龙纹瓦当;还有凤纹滴水,青石莲花纹柱础,素面白玉石柱础,铁钩钉;以及大、小口径的圆形陶水道,三彩龙首,白玉老君像,白玉残力士像等。

景区荣誉

2018年4月13日,2018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排名第二。

谢选骏指出:1979年夏天,花了四毛钱人民币洗了一次华清池的温泉浴——那是在室内的浴池里进行的,一人一间,水很热,不舒服。一点也没有“和杨贵妃同浴一池”的感觉,还不如吃一杯冰淇淋。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美台關係只算通奸包二奶

《美国对台军援现负面消息致“疑美论”再起 美台军事合作还有哪些挑战》(吕嘉鸿BBC中文2024年10月6日)報道: 土耳其生产了广受欢迎的旗手TB2 (Bayraktar TB2)军用武装攻击无人机。在乌克兰部署的对抗俄罗斯的军事力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约一周前,美国白宫宣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