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0年6月29日星期一

谢选骏:“君临世界”的意义(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核心)




在希腊神话的世界里,地球呈现为扁圆形,而正中点就是天神居住的奥林匹斯山〔Olympus〕,在稍后的版本中,大地的中心则是以发布神谕闻名的德尔斐〔Delphi〕。显然,天神居住的奥林匹斯山和发布神谕的德尔斐就是希腊意义的“中国”,也就是文明的枢纽。

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1975年〕在其晚年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Mankind and Mother Earth:A Narrative History of the World,三十八章〕中指出,孔子宣称〔也可能确实相信〕他正在恢复中国传统制度的本质;但是,当他将“高贵”解释为一种道德品质,而不是世袭特权的时候,他实际上是发动了一场道德上的革命。和其他民族的预言家一样,孔子也摆脱了传统宗教的社会结构,并与自然现象背后的“终极精神实在”建立了直接的个人联系。公元前500前后的人们需要有某种宗教来帮助自己的心灵对付一个混乱的年代。这些处于精神饥渴状态的地区是两个彼此远离的地区,即希腊世界和中原世界。

在有些地区,当地宗教显然无法满足人们的这种普遍要求。外来宗教的传播、改变及其与当地现存宗教的融合就显得至为重要。新型宗教的传播可以满足当地的要求。一些新的交往手段的出现使得宗教传播更为便利。这是战争、灭绝政策、帝国主义和世界性贸易的积极后果。如此混乱时代的积极后果,就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不仅把旧大陆诸文明中心的核心地区,也把彼此远离的各地相互结合起来。在此以前,各个区域文明彼此分离、单独生长,每种文明都养成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宗教就是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为什么我们倾向于认为,在世界现有的世俗文明资源中,相对来说中国文明可以更为有效地整合世界?

1、欧洲文明已经失效。这失效的欧洲文明不仅指通常叫做“西方文明”的西欧文明〔芬兰、波罗地海三国、波兰、捷克、奥地利、匈牙利、部分南斯拉夫一线以及以西〕,而且包括东欧文明,即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部分南斯拉夫、希腊、部分土耳其、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等国,1989年中国“六四”事件后开始瓦解的苏联东欧集团,正是欧洲殖民主义文明的东线地带〔并延伸到中国大陆、北朝鲜、印度支那三国以及泰国、缅甸的北部山区〕。

2、回教文明没有和平。自古以来,武力传教的回教边界就是著名的“血线”,血线现在延伸在北非、塞普路斯、南斯拉夫、土耳其、车臣、中亚细亚、巴基斯坦、印度、中国新疆、中国云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以及通过移民和恐怖活动延伸到欧洲和北美洲内部。所谓“回教恐怖袭击”,其实就是这一血线的最新体现,而“九一一恐怖袭击”,就是血线的代表作品。

3、印度文明没有尊严。印度文明通常指印度教文明,不包括西部传来的回教和东部传来的佛教和耆那教。印度教文明是典型的种族主义体系,比欧洲殖民主义更加冥顽不化。这可能由于在欧洲文明中不断发挥作用的基督精神,是印度文明中较为缺乏和完全陌生的。仅仅这一点就足以驳斥不少神汉巫婆的牵强附会,他们把仅仅凭借字音,就把基督〔Christ〕和印度教的黑天〔Krishna〕混为一谈。

4、其它文明的规模不够,这很可能意味着它们在全球化过程的第一阶段就已经出局淘汰了,即,其它文明的影响力量大致都是小区域性的,不足以左右大局。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它们,毕竟它们之中很可能突然崛起某个类似波斯、马其顿、秦、罗马那样的半开化的君临世界者,从而彻底改观世界的格局和走向。但是从合理的常规看,中国文明整合世界才是成本最低和最可持久的。

从伦理学意义说,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正义的储存原则〔Just savings principle〕,然而这个原则难以用精确的储存率来确定储存什么、储存多少、如何储存等等,而必须通过另一个原则加以落实,那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使人的发展与环境互相协调。面对这项工作,中国文明显示出相当的有效性。天人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思想的基本主题,因为中国文明具有整体主义〔Holistic〕立场,视人与自然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即“天人合一”。老子说“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周易》对此表达得更明确,认为天地万物都是阴阳交感、八卦相荡而成,因而是一体的。《周易》以天、地、人三才之道统摄六十四卦。天道、地道合为自然秩序,人道则构成人的社会准则。在《周易》看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实际上又是一个有机整体。汉代学者扬雄则用“通天地人之谓儒”来概括理想人格。

“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中国传统的天人关系论与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基础》曾经介绍说,大自然具有其自身的不依赖于人的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尊重这种价值是“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得以确立的前提。然而,从欧洲文明的传统立场看,这个问题难以解决。在欧洲哲学中,一直存在着事实与价值分离的倾向。按照传统的知识论逻辑,事实判断所揭示的是“是”〔to be〕,这是对象本身所固有的;价值判断所确定的是“应该”〔Should〕,这是人以自身为尺度设定的。依据这个逻辑,自然的价值就仅限于对人的工具性价值〔Instrumental Value〕。相反,中国文明里则并不存在事实与价值的这一截然二分,因此,中国哲学从一开始就明确肯定自然本身具有内在价值。

中国文明用“观”〔观物、观道〕这个字来表述人对自然的基本态度。“观”不只是认识活动,同时也是评价活动。有时又用“体”〔体物、体道〕字,“体”意味着将主体置于自然对象之中,来感受和领悟其内在意义。这种活动不是以主体为尺度,而是以对象自身为尺度进行的。老子讲“涤除玄览”,庄子讲“用心若镜”、“心斋”、“坐忘”,稷下道家讲“虚”、“静”,南朝宗炳讲“澄怀”等等,都是强调尽量排除任何主观性,自然的本质和价值才同时得以彰显。《周易》从这种逻辑出发,阐发自然的事实与其价值之间的关系。《系辞传》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说“生生之谓易”。“易”具有自然创化的性质,是自然的事实;而自然的创化又是自然生生之德的实现,这是自然的价值。同是一个自然,从事实的角度讲,其本质是永恒的变化;从价值的角度讲,其意义在于生生不息的创造活力。对自然本身来说,这两者是二而一的。

《周易》的天人合德思想认为,人乃阴阳二气所化,故兼有刚柔两重禀性。阳刚之性要求人“自强不息”,即发挥主动的创造精神;阴柔之性则要求人“厚德载物”,即以宽大的胸怀接纳万物。在对自然的实践中,“自强不息”就是要积极地改造自然,参一自然的演进:而“厚德载物”则要求改造自然的活动不超出自然的限度,所谓“范围天地而不过”、“乐天知命故不忧”〔《系辞传》〕,如此才能达到“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的合一境界,这种以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为最高目标的道德规范,可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核心。

西方文明是一种国际文明,从希腊的来两大源头(巴比伦、埃及),到基督教的两大源头(希腊、希伯来),再到现代西方文明的两大源头(伊斯兰教与地理大发现),这些优势中国不能比。

但中国也有自己的长处。那就是自成为一个地理、人种、历史、文化的板块,而且其连续性是一流的,此外,“天子”观念主张天人合德、顺应自然,有利于保护被西方文明完全破坏的地球资源。

这也是我提出“三期中国文明观念”以及“第三期中国文明”的出发点。

——————————————

附录

我思第一期中国文明
I think the First Cycl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谢选骏
Xie Xuanjun

2014年
2016年第一版

谢选骏全集第五十七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LVII

内容简介
本书是谢选骏先生系统阐述其历史观念的三部曲之一:
1、我在第三期中国文明。
2、我看第二期中国文明。
3、我思第一期中国文明。

Synopsis
This book is one of the trilogy of Mr. Xie Xuanjun's systematic exposition of his historical ideas:
1,I am in  the Third Cycl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2,I see the Second Cycl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3,I think  the First Cycl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目录

导论
黑暗时代的文明之光
Introduction
The Light of Civilization in the Dark Ages

第一卷
神话与历史
Volume One
Myth and History

一、郭店楚简与《太一生水》
1. Chu Tablets from Guodian and “The One that gave birth to water”

二、《太一生水》与海洋中国
2. “The One that gave birth to water” and Oceanic China

三、从《山海经》到《五经》
3. From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Shanhaijing) to Five Confucian Classics

四、五经是中国文明的结晶
4. The five classics are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五、哲学就是“怀疑感觉的真实性”
5. Philosophy is “questioning the reality of sense perceptions”

六、从宗教神话到历史神话
6. From religious mythology to historical mythology

七、中国历史神话的大背景
7. Background of Chinese historical mythology

第二卷
历史与政教
Volume Two
History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一、《酒诰》的佐证与提示
1. Evidence and prompt of “The Jiugao(The Announcement about Drunkenness)”

二、周天子的历史自觉
2. Historical awakening of Zhou Tianzi(son of Heaven)

三、世界政府的官方文件汇编
3. The official compilation of documents by the global government

四、中国的三权分立与《逸周书》
4. The Chinese version of separation of powers and “The Lost book of Zhou(Yizhoushu)

五、道统与治统
5. Moralistic rule vs. administrative rule

六、经礼与变礼
6. Classic rites and flexible rites

七、礼制的复兴
7. The revival of rule of etiquette

第三卷
政教与学术
Volume Three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Academic

一、孔子毫不掩饰地追求权力
1. Confucius openly pursued power

二、孔子背弃自己的祖先
2. Confucius betrays his ancestry

三、孔墨显学
3. Prominent scholarship of Confucianism and The Mohist Canon

四、社会控制的机械方式与教化方式
4. The mechanical and instructive methods of social control

五、《礼记》《仪礼》《周礼》《大戴礼》
5. “Records of Rites” “Etiquette and Ceremonial” “Rites of the Zhou”“Records of Rites by Dai Senior(Dadai Liji)”

六、《礼三本》与中国宗教
6. “Three Roots of Rites”(Lisanben) and the Chinese religion

七、《周礼》的战略理解
7. “Rites of the Zhou〔Zhouli〕” and the strategic understanding

第四卷
历史教(作为宗教的历史)
Volume Four
History Religion (As the history of religion)

一、孔子与史官文化
1. Confucius and Historiographic Culture

二、史官文明超越种族本位
2. Historiographic civilization transcends racial divide

三、侯马盟书与史官精神
3. Houma Agreement and Historiographic spirit

四、历史教的经典《周易》
4. “Changes of the Zhou”,the classic of historicism

五、《新序》的历史教精神
5. The spirit of historicism in the “New Introductions(Xinxu)”

六、历史教的其他资源
6. Other resources of historicism

七、《正气歌》的历史教意识
7. “The Song of Righteousness” and its sense of historicism

第五卷
继绝世的思想者
Volume Five
Thinker of Inherited the end of the world

一、孔孟荀的见证
1. Testimony of Confucius,Mencius and Xun Zi

二、“述而不作”的启迪者
2. The initiator of “commenting without authoring”

三、礼乐思想二十一条
3. Twenty-One points of Rites and Music

四、塑造人类心灵的价值标准
4. Forging the value standard for human spirit

五、庄子的天籁
5. Zhuangzi’s music of nature

六、从庄子角度阐释的《老子》
6. “Laotz” interpreted by Zhuangzi

七、从韩非角度阐释的《老子》
7. “Laotz” interpreted by Hanfeizi

第六卷
文明教化的圣人
Volume Six
The Sage of Civilization

一、《韩非子》与主权国家的灭亡
1. “Hanfeizi” and the demise of sovereign states

二、董仲舒与中国精神
2. Dong Zhongshu and the Chinese Spirit

三、文明教化的典范《诗序》
3. Model for civilizational instruction:The Preface to the Book of Songs

四、文明是生命冲动的固化
4. Civilization is the solidification of life impulses

五、文明教化并非退回死去的传统
5. Civilizational instruction does not mean retreat to the dead tradition

六、圣人教化再造文明生机
6. Life of civilization renewed by instructions of sages

七、文明的处境及思考
7. The Contemplation of the state of civilization

后记
可持续发展的伦理核心
postscript
The Ethical Cor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四大自由和联合国都来源于四大家族

(一)四大家族的自由 《美国的四大家族有多厉害?产生了七个总统》(2019-12-16 历史政治风云人物)报道: 在美国诸多的政治世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四大家族。按照时间排列,分别是:亚当斯家族、罗斯福家族、肯尼迪家族和布什家族。 1、亚当斯家族 第一位是美国建国之初的亚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