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选骏(Xie Xuanjun 1954年-),中国旅美学者、自由撰稿人。1978年凭借著文革前连小学都未毕业的学历,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是当时中国年龄最小的研究生之一。1981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哲学、历史、神话、宗教。1987年受邀参与中央电视台政论纪录片《河殇》的撰稿工作,1988年完成第一稿,1989年六四事件后,《河殇》遭到禁播、查封、批判,幷被定为“反革命暴乱的蓝图”——谢选骏也因参与《河殇》的制作过程而受到牵连入狱,以后不能继续举办讲座、发表文章、出版书籍。但谢选骏没有选择放弃,相反,用了三十五年时间,孤军奋战至今——完成《谢选骏全集》三百六十卷。其中的主要著作为《神话与民族精神》、《五色海》、《天子》、《新王国》、《现代南北朝的曙光》、《全球政府论》、《思想主权》、有关基督教的十卷书籍,以及《外星看地球》60卷、《硅基時代》60卷。其中谢选骏自认最有创见的著作是《思想主权》,他把《思想主权》比喻为其著作的塔尖——因为【思想主权】的概念,来自圣经记载的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以上是对于《维基百科》的修正。】】
2020年6月28日星期日
谢选骏:中国何时开始“进出日本”
日本政府对于侵略中国的历史,有一个特别的名词,叫做“进出中国”。这个说法其实挺黄的,强烈暗示日本蝗军是如何在中国街头大肆强暴妇女的。
不过天道好还。也许有一天,中国军队也会“进出日本”,以便“成就历史的循环”。
不信就看,现在的苗头已经出现了:
《日本有5萬名中國間諜?環時批日媒編造炒作》说:
2017年4月18日,日本雜誌報導,日本國內可能有多達5萬中國間諜,環球時報批評這是編造炒作。
日本「周刊大眾」雜誌最新一期的文章指出,日本沒有完善的反間諜法,是發達國家中最便於間諜活動的國家,其中以中國間諜數量最多,可能達5萬人。對此,環球時報指這是編造,並對日本炒作「中國威脅論」的趨勢感到擔憂。
環球網報導,日本作家時任兼作向周刊大眾爆料說,中國間諜網以東京的大使館以及札幌、新潟、名古屋、大阪、福岡、長崎的總領事館為中繼基地,中華街的幹部為輔助。
爆料稱,他們將來自中國的留學生、職員、學者、文化人甚至是飲食店的店員、陪酒女郎、按摩女都納入其中,組成巨大的網路。
其中,有大量中國女性間諜潛伏在日本自衛隊基地周圍,她們可能在中國公安部門開設的卡拉OK店打工,或潛伏到目標人物常去的超市。她們以收款之機認識目標,然後在下雨天假裝偶然相遇,以借雨傘的名義接近自衛隊員。
環時批評,連狗血電影都編不出來的情節,竟被「週刊大眾」一本正經地寫進新聞報導中。
該刊還說,和日本自衛隊員結婚也是間諜活動的一環。目前,日本陸上自衛隊有500名隊員、海上自衛隊有200名隊員、航空自衛隊有約百名隊員的妻子是外國人,其中70%是中國女子。
有日本公安相關人士稱,這些中國女間諜最近還干涉沖繩美軍基地搬遷邊野古問題,因為「中國正把這個島嶼作為獵取目標」。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盧昊接受環時採訪時說,「周刊大眾」屬八卦類刊物,可信度首先就要打一個折扣。而其關於大量中國在日人員是間諜的說法,更完全缺乏依據。事實上,中日主流的聲音都認為,兩國人員的密切交流是保證中日關係穩定的基礎。
盧昊說,日媒對所謂中國間諜一再炒作,很大程度上是日本保守勢力和極右翼對輿情干預的一種手段。只要是有關中國競爭對抗的輿論,無論是真是假,對他們來說都是不妨放出去的素材。他說,中日之間的這種雜音最近幾年有越來越高的趨勢,很大程度上是緣於中日經濟力量逆轉,而這一現實也引起了日本對中國的認知向負面轉化。
谢选骏指出:日本政府对于侵略中国的历史,有一个特别的名词,叫做“进出中国”。这个说法其实挺黄的,强烈暗示日本蝗军是如何在中国街头大肆强暴妇女的。不过天道好还。也许有一天,中国军队也会“进出日本”,以便“成就历史的循环”。日本政府美化侵略中国的历史,但却无形之中授予中国未来“进出日本”的合法性与合理性。无往不复,天道好还。有一天,中国起来“成就历史的循环”,那时日本才会开始真正的反省,痛切地后悔自己在二十世纪的“先锋队作用”。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谢选骏:美国倒数不足52年
《CIA新局长多次警告:中国是美国及全球的首要威胁》(自由时报 2024-11-13)報道: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宣布,提名前国家情报首长雷克里夫出任中央情报局局长。(法新社档案照)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十二日宣布,提名前国家情报首长(DNI)雷克里夫(John Ratcliffe)...
-
[《我的奋斗》美国出版史:希特勒与美国作家的战争](2019-01-08 | 徐悦东)报道: 2016年1月8日,德国新版《我的奋斗》的发布会。 出版宣扬极右翼思想的图书,是否会助长法西斯思想?是不是用一种批判性的视角出版就没有问题了?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的美国出版史也许...
-
《驻华记者:在中国我总被问是间谍吗 他们是认真的》(德国之声2023-07-04)报道: 《新苏黎世报》驻华记者讲述了他作为外国记者在中国屡次被初见面的人询问是不是间谍的经历,以及中国新通过的 #反间谍法 对媒体工作可能的影响。 作者写道,当他不断受到中国人怀疑他是间谍的时...
-
认同的重量:《想象的共同体》 [1] 导读 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公正地表现自我;我们尚未形成一致的思想境界,因为这种境界需要直言的批评、真实的创新以及真正的努力,而我们既未曾创造也未曾经历过这一切。 [2] — — 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 同情弱小民族的“入戏的观...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