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2年1月30日星期日

谢选骏:最后一个春节



《1967年全國人民取消過年》(2022-01-29 蕭雪)报道:


1967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的第壹個春節,國務院宣布全國不放假。此後,“革命化春節”壹直持續到1979年。


“革命造反派來信”的出爐


1967年 1月29日,國務院向全國發出了《關於1967年春節不放假的通知》:“當前正處在無產階級革命派大聯合,以排山倒海之勢向黨內壹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展開全面奪權的關鍵時刻。根據廣大革命群眾的要求……決定1967年春節不放假,職工探親假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暫停執行,以後再補。”


這年,18歲的上海玻璃機器廠青年工人章仁興正是發出“廣大革命群眾要求”的第壹人。他投書《解放日報》,在全國最先發出倡議:“在兩條路線和奪權鬥爭進行得這樣尖銳激烈的時刻,我們怎能丟下革命和生產,回鄉去過春節呢?不能!不能!堅決不能!”

這封“革命造反派來信”刊登後,章仁興在廠裏大出風頭。然而,這封信其實不是他寫的。1967年伊始,章仁興所在的上海玻璃機器廠動員人們不回家,就地“抓革命,促生產”。上海玻璃機器廠總是得風氣之先:第壹個成立工人“造反隊”、第壹個奪了廠裏的權。這壹切,皆因出了個潘國平。潘國平曾與“四人幫”主犯王洪文共同發起成立了“工總司”,壹度人們只知道“工總司”有個“潘司令”,不知道有“王(洪文)司令”。


對於春節不回鄉的動員,作為“造反派”成員,章仁興理所當然積極表了態。不久,他就被廠裏管宣傳和政工的“造反派”頭頭找了去,拿出壹封以他的名義寫的倡議書請他過目。章仁興被挑中並不是偶然的,他是廠裏小有名氣的“造反隊員”,而且家在外地,每年都要回鄉探母。這就使得他成為春節不回家的豪情“造反”形象的最佳代言人。


革了春節的命


1月25日,署名“章仁興”的倡議書在“工總司”控制下的《解放日報》以“革命造反派來信”的形式登了出來,同時刊登的還有國棉三十壹廠“毛澤東思想戰鬥隊”的類似來信,並配發“本報評論員”文章宣布:“春節算得了啥!我們無產階級革命造反派的最盛大的節日來到了!”


從這壹天開始,全國各地的報紙紛紛刊登所謂“讀者來信”和“倡議書”,開足馬力大造輿論。上海“工總司”控制下的另壹家報紙《文匯報》發表“評論員”文章《戰地黃花分外香》,深情地稱贊“章仁興”的話“說得多好啊”。


僅僅4天之後的1月29日,中央便順應“廣大革命群眾的要求”,發布了春節不放假的通知。北京火車站,宣傳車開始反復廣播該通知。許多準備回家探親的人,立刻到車站售票處退票。


雖然不放假,春節還是壹天壹天臨近了。上海話說,過了臘月二十三,白相過年關。但這壹年的年關,全國壹浪高過壹浪的奪權大戲,成了新年俗。“……什麼敬神、拜年、請客、送禮、吃喝玩樂,都統統見鬼去吧!我們工人階級從來沒有這些骯臟的習慣”。


奪權大戲的高潮,發生在臘月二十六。往年正是家家戶戶“割年肉”開始準備年夜飯的日子。而這年的這壹天,是“上海人民公社”成立的紀念日——2月5日。


第二天,這個“上海人民公社臨時委員會”就規定,春節不準提前發工資。“上海人民公社”甚至專門成立了壹個叫“反對經濟主義聯絡總部”的機構,針對“黨內壹小撮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用‘串聯補貼’、‘生活補貼’、‘活動經費’等反革命經濟主義的手段來腐蝕革命群眾的陰謀”宣布,他們以前的簽字許願壹律作廢。在熱熱鬧鬧的奪權聲浪裏,“革命化春節”破了春節這個“宣揚資產階級生活方式的大觀園、大市場、大喇叭”的最大“四舊”。


沒有年“三十”的春節


1967年的春節靜悄悄地來到了。2月8日除夕這天,上海玻璃機器廠正常上班。章仁興壹直到下午4時30分才準點下班。不過上海針織漂染壹廠下午2時就幾乎沒人了。雖然不放假,可是大家心照不宣,都提前開溜。“造反派”頭頭們也睜只眼閉只眼,他們其實也盼人早點走完了自己好回家過年。


針織漂染壹廠的技術員劉其舜回家不久,家裏來了壹位不速之客,是跟他同壹個車間的小張,他的初戀對象。小張是來求助的。就在剛才,壹個學生跑來給她的“反動學術權威”父親通風報信,說“造反派”要在大年夜來抄家,過個“革命化的春節”。小張怕家裏那些“封、資、修”的書籍被抄走,希望在劉其舜家暫存。他立即答應了。


晚上9時,劉其舜陪小張回家探聽動向。還沒到門口,就聽見樓上傳來乒乒乓乓的砸東西聲和“老實交代”的吆喝聲。兩人遠遠看著,不敢靠近,小張只是默默地流淚。劉其舜只能陪著她壹圈壹圈地繞,同時壹遍壹遍地說:“別怕,別怕,有我在……”兩家之間步行只要15分鐘,但這壹晚,他們壹直走了7個小時。


中國的“年”是在“文化大革命”後復蘇的。1979年1月 17日,《人民日報》上發表有針對性的群眾來信:《為什麼春節不放假》《讓農民過個“安定年”》。


1980年,中國全面恢復春節休假制度。

网民嚎叫:


南侠 33分钟前

同志们,这是苏修派人混入党中央捣乱后发出的通知,大家千万不要信谣。广大海外工厂党员看到这类谣言后要向当地中国使领馆汇报揭发。党考验你们的时候到了。

Palmoil 今天 08:34

记吃不记打,四十年后,China人怀念文革的的大有人在

不必当假 今天 02:17

“1967年春节不放假,职工探亲假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暂停执行,以后再补。”不记得后来补过。

lary 2022年01月28日 15:50

今年春节一些地方估计也要革命化了,盼了多少年的革命化。哈哈。

foxnews 2022年01月28日 14:39

这才是历史啊。有时间,有地点,有任务,有事件又来龙,有去脉。谁也否认不了!!!历史记录多一些这样的信息才是可靠的,真实的嘛。


谢选骏指出:毛泽东这个兔崽子,花天酒地,天天过年,把自己喂的像猪一样的肥硕,却不舍得让全国人民过一个年,所谓“革命化的春节”,其实就是让大家无偿加班。


《毛泽东最后一个春节:年夜饭一碗鱼一碗饭,身边没有亲人和客人》(02-05-2021 暮登)报道:


一提到除夕夜,我们总是会想到“相亲相爱、阖家团聚、团团圆圆”等美好的词汇。在中国传统当中,“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最为形象的代表话语。然而,1976年那个除夕之夜,却是毛主席留在这个世上的最后一个除夕夜。自此以后,毛主席再也无法目睹这咱俩团聚的幸福时刻。


不得不说,毛主席过得其实很孤独,即使他儿女众多,拥有家人。奈何有的亲人早就不在人世,离他而去,剩下的亲人更是皆不在他的身边。除夕夜这天,他的身边除了常在的卫士以外,再无其他人。任何的温存对于此时的毛主席来说,都是那么的奢侈,而这个夜晚的冷清似乎也和外面节日的盛景格格不入。


吃完饭,主席和身边卫士一同放鞭炮,看似热闹的场景却在这个特殊日子显得分外冷清。每个卫士眼神中的担忧难以掩饰,他们怎么会不明白此时的主席多么希望孩童绕膝,家人相伴。然而,这样的温暖并非他们所能给予。即使他们的笑话再搞笑,即使鞭炮声再热闹,毛主席的心中,依然孤独无依。


看到卫士们忙前忙后,毛主席内心一暖,嘴角微微上扬。他看向外面,若有所思。


主席的红烧肉情思


一口烟,一口茶,一块红烧肉,便是主席的最爱。往日的除夕夜,毛主席的餐桌上必须要有的一道菜就是红烧肉了。众人皆难以知晓为何毛主席如此钟情于红烧肉,而对于毛主席来说,那段时光,充斥着生死,战火纷飞。


那是1927年,毛泽东秉承自己初心,在井冈山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时,众将士得到假日三天,并且组织还给大家每人发了三个银元。好日子里,杀猪庆贺,就在这个新年,大家皆能吃饱肚子,还能来一口爽口的红烧肉。


1929年的那个除夕,整个新四军队伍都不会轻易忘记,为了突破国民党围剿,新四军队伍前往瑞金北陲近旁的大柏地。连日阴雨,寒风阵阵,士兵们不仅要拖着早已疲惫不堪的身体,还要时时洞察敌方动向,防止被敌方追击。


全体人员前往“前村”进行休整,然而此地百姓畏惧,尽数躲避。毛主席与朱德明白,此时战士们,急需吃饱肚子,毕竟,这是个团圆的日子。研究再三,大家决定在群众那里借来食物作为年夜饭。此时村民皆不在,范树德带领着一些人,收集食材,其中包括两头猪。而这些食材,尽数被写在了欠条之上。


在这凛冽之时,一口热饭,一口酒,让大家无比满足。吃饱饭打好仗,就是大家对于这顿饭最好的报答。第二天,红四军当即抓获敌方官兵八百多名,在伏击战当中获取胜利。而三月之后,欠条得以兑现,红四军尽数偿还当日饭菜。


遵义会议于1935年1月召开,会议过程当中,毛主席的思想被明确为指导思想。这次春节,即使后勤部门很想让大家吃到可口的饭菜,然而物资紧缺,大家分到的饭菜并不多。毛主席分到的,是一碗红烧肉还有几个辣椒。看着受伤的士兵,主席难免难受,因而便将这份饭菜送往他们身边。与饭菜一同被送去的,还有主席自己掏腰包拿出的伙食费。


大家当然知道这碗红烧肉对于此时的大家来说,有多么的珍贵。你推我让,并非不想吃,时常发生的战斗,让大家不敢放下警惕,此时,大家都在期待着一个美好的未来。那里,没有战乱,没有黑暗,大家都可以在春节与家人围坐一起,一碗红烧肉,一口米酒,甚是融洽。


毛泽东节俭一生,自己更是没有亲自品尝过什么珍贵的补品。对于他来说,最满足的,莫过于一口热气腾腾的红烧肉。这不仅是他的爱好,更是他的梦想,只要人人都能得到如此美食,不就说明中国也在逐渐强大?他永远也不会忘记,在从前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战士们你推我让,谁都不舍得吃掉那一碗红烧肉。


中南海之后,怀念的是从前的春节


新中国成立,国家重要领导人必须住在中南海这个地方,若是自己想出门去,那么便要接受层层安全制约。就连谁想见见毛主席,都必须经过身旁卫士的同意,确保安全以后才可以见到毛主席。对于这样的距离感,让毛主席感到陌生,因为从前的他,并非如此。他可以不在乎任何条条框框,就可以与战士以及群众进行交流。此时的他,尤其怀念当初的战斗岁月,怀念他同大家一同推让的那碗红烧肉。


毛主席经常表示,他很是羡慕普通工人、农民以及士兵的生活,他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几度成为毛主席心向往之的状态。


回忆往昔


如今想来,1960年就是我国度过最为艰难的一年,这一年,平时总把笑容挂在嘴边的主席好像很久都没有笑过了,就连平时喜欢的红烧肉也失去了味道。举国上下,民众皆在受难,主席备受艰难。这一年的春节,主席过得并不开心,因为这个国家,正在经受着无比残忍的对待。而我们的人民,就连饭都可能吃不上了。


主席寝食难安,国内外事件接踵而来,他能做的,只有多方思虑,尽量化解,从而保证全国人民的利益。艰难的日子会过去,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毛主席却似乎变老了许多。


1975年,毛主席的身体变得很差,多年积劳此时让主席变得虚弱无力。佳节将至,万家团圆,此时毛主席身处湖南老家,正在养病。大家都希望这年的春节主席可以留在这里,跟大家一起过,面对大家的热情,主席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决定。最后,还是回了北京。


并非主席不想留下来,但是自己若是留了下来,身边的工作人员也就需要在这个地方多留一段时间,这对于他们来说太不公平了。如今春节将至,他们也该回到自己的家中,陪着家人一同过年,这样的美好无可代替。


毛主席想要离开,众人皆难舍,为了不让大家难过,主席说自己冬天必将再次归来。对于毛主席的话,大家无比坚信,众人都在等待着毛主席的再次到来。然而大家可能都没有预料到,毛主席此去以后,再也没有返回。一去不复返,并非不情愿,而是主席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持他前去长沙赴众人之约。


1976年1月31日,这天恰逢除夕之夜,众人皆面露喜色,准备过年。这一年除夕,成为毛主席此生最后的一个除夕。不论从前种种。皆已成为过往,曾经的欢乐悲伤,俱往矣。而此时留给毛主席的,只有一个孤独难熬的夜。


毛主席在1976年这年除夕夜吃饭的年夜饭,是他喜爱的武昌鱼。然而此时的武昌鱼,毛主席已经没有办法自己送入口中,只能依靠工作人员将鱼和饭慢慢喂到他的嘴里。对于如此美食,毛主席只能艰难咀嚼。


从前岁月难,世道艰难,然而一群人都能待在一起,面对困苦的岁月。大家一群人聚在一起,一块红烧肉同吃,一碗米饭恨不得分为几碗,而当时的饭菜却那般可口。然而此时,红烧肉已然成为众人皆可吃到的美味,然而没有相聚,何来美味。


除夕之夜,春节之时,美好的日子总是伴随着团圆的喜悦。然而毛主席却越发觉得往日时光不再,自己的身体大不如前。那些从前陪伴在自己身边的亲人,和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已然逐渐走远。此时留给自己的,只有中南海的孤寂,在这华灯初上之时,是否还会有人陪伴在自己身边。


毛主席就是中国的太阳,给这个原本黑暗的国度带来无限光明。作为一个国家的主席,他鞠躬尽瘁,时时刻刻心中想着人民。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伟人,也是无法超越的传奇。即使身边无人陪伴,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位置,哪怕最后一刻,他也在牵挂着祖国和人民。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束光亮,而我们终其一生也在坚守着它。毛主席却断然不同,情愿伴随着黑夜和寒冷,守护着全国人民心中的光明。


谢选骏指出:毛泽东这个老毕养的土匪头子,不准大家过年,他自己却偷偷过年,哪里还有一个比他更坏的人呢?可怜一帮五毛喽啰,至今还饿着肚子。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人類只有趨利避害、崇拜瑪門的“意志自由”——以聖奧古斯丁爲例

(一)如何理解這句話——人類只有趨利避害、崇拜瑪門的“意志自由”…… 這句話的核心意思是:人類在做出選擇時,往往受到利益驅使,以追求最大利益為目標,而這種行為背後隱含著對物質財富的崇拜。 讓我們來逐一分析這句話的含義: 趨利避害: 這是一個基本的生存本能,也就是說,人類在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