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鬼魂學》报道:
鬼魂學(Hauntology,鬼魂和本體論的組合)是一系列思想,指的是社會或文化過去的元素的回歸或持續存在,就像幽靈一樣。這是法國哲學家雅克·德里達在他1993年出版的《馬克思的幽靈》一書中首次提出的新詞。此後,它被用於視覺藝術、哲學、電子音樂、人類學、政治、小說和文學批評等領域。
德里達最初使用這個詞來指代他對馬克思主義的非時間性及其“從墳墓之外困擾西方社會”的趨勢的看法。它描述了一種時間和本體分離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存在,特別是在社會和文化上,被延遲的非起源所取代。這個概念源於他的解構方法,在這種方法中,任何定位身份或歷史起源的嘗試都不可避免地發現自己依賴於一套始終存在的語言條件。儘管是《馬克思的幽靈》的中心焦點,但鬼魂學這個詞在書中只出現了三次,而且其他作家對這個詞的定義幾乎沒有一致性。
在2000年代,理論家Simon Reynolds和Mark Fisher將這個術語應用於音樂家,據說他們探索與時間分離、復古未來主義、文化記憶和過去的持久性有關的想法。
馬克思的幽靈
“鬼魂學”源於德里達在《馬克思的幽靈》中對卡爾·馬克思的討論,特別是馬克思在《共產黨宣言》中宣稱“有一個幽靈在歐洲——共產主義的幽靈” 。德里達呼籲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特別是有名無實的角色所說的一句話:“時間不合時宜”。在德里達的母語法語中,該詞與“本體論”的故意近同音異義詞(參見“Hantologie”,[ɑ̃tɔlɔʒi]和“本體論”,[ɔ̃tɔlɔʒi])。
德里達先前關於解構的工作,特別是關於痕跡和差異的概念,是他提出鬼魂學的基礎,從根本上斷言,沒有純粹起源的時間點,而只有一個“總是已經缺席的現在”。他在《幽靈黨》中的寫作以對1991年蘇聯解體後共產主義“死亡”的關注為標誌,特別是在弗朗西斯·福山等理論家斷言資本主義最終戰勝了其他政治經濟體係並達到這“歷史的終結”。
儘管是《馬克思的幽靈》的中心焦點,但鬼魂學這個詞在書中只出現了三次。彼得·布斯 (Peter Buse) 和安德魯·斯科特 (Andrew Scott) 在討論德里達的鬼魂學概念時解釋說:
鬼從過去而來,出現在現在。然而,鬼不能恰當地屬於過去……那麼與鬼認同的“歷史”人是否恰當地屬於現在?當然不是,因為從死亡中回歸的想法打破了所有傳統的時間觀念。因此,鬼魂所受的時間性是自相矛盾的,它們立即“回歸”並首次亮相 [……]已在“原始”時刻之前安裝。
其他用途
鬼魂學已被用作各種形式的媒體和理論的批判性鏡頭,包括音樂、政治理論、建築、非洲未來主義、非洲未來主義、人類學和精神分析。由於難以理解這個概念,其他作者對該術語的定義幾乎沒有一致性。
在2000年代,這個詞被評論家用來指代後現代性中發現的悖論,特別是當代文化對複古美學的持續循環和無法擺脫舊的社會形式。Mark Fisher和Simon Reynolds等作家用這個詞來描述一種專注於這種時間分離和對“失去的未來”的懷舊的音樂美學。所謂的“鬼魂”音樂家被描述為探索與時間分離、復古未來主義、文化記憶和過去的持久性有關的思想。
在2010年代末和2020年代初,鬼魂學成為文化和心理人類學的重要趨勢。在2019年,心理人類學學會期刊Ethos專門為鬼魂學專門了一期,題為心理人類學中的鬼魂學,此後出現了許多關於該主題的書籍和期刊文章。
谢选骏指出:《马克思的幽灵》不懂,那个共产主义的幽灵不是马克思的,而是马克思所召唤的原始部落的幽灵——它是嗜血的、杀人献祭的、魔鬼附体的……马克思主义与其说是一宗歪理邪说,不如说是一种“鬼魂召唤学”;所以才能把亿万人民送上绝路。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