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论雷峰塔的倒掉》报道:
《论雷峰塔的倒掉》是近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于1924年创作的一篇杂文。此文借题发挥,将雷峰塔倒掉的社会新闻与《白蛇传》的民间故事巧妙地结合起来,借雷峰塔的倒掉,赞扬了白娘子为争取自由和幸福而决战到底的反抗精神,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人民的残酷本质,对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权势者,进行了批判和揭露,揭示出扼杀人民自由、阻挡社会发展的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全文运笔随意,故事讲解生动,议论更是精辟独到,在遣词造句上十分生动形象和准确,寓深刻思想于嬉笑怒骂之中,是一篇充满战斗力的檄文又是一篇难得的美文。
作品原文
论雷峰塔的倒掉1
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2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雷峰塔,破破烂烂的映掩于湖光山色之间,落山的太阳照着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雷峰夕照”,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
然而一切西湖胜迹的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早的却是这雷峰塔。我的祖母曾经常常对我说,白蛇娘娘就被压在这塔底下!有个叫做许仙的人救了两条蛇,一青一白,后来白蛇便化作女人来报恩,嫁给许仙了;青蛇化作丫鬟,也跟着。一个和尚,法海禅师,得道的禅师,看见许仙脸上有妖气,——凡讨妖怪作老婆的人,脸上就有妖气的,但只有非凡的人才看得出——便将他藏在金山寺的法座后,白蛇娘娘来寻夫,于是就“水漫金山”。我的祖母讲起来还要有趣得多,大约是出于一部弹词叫作《义妖传》3里的,但我没有看过这部书,所以也不知道“许仙”“法海”究竟是否这样写。总而言之,白蛇娘娘终于中了法海的计策,被装在一个小小的钵盂里了。钵盂埋在地里,上面还造起一座镇压的塔来,这就是雷峰塔。此后似乎事情还很多,如“白状元祭塔”之类,但我现在都忘记了。
那时我惟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后来我长大了,到杭州,看见这破破烂烂的塔,心里就不舒服。后来我看看书,说杭州人又叫这塔作“保叔塔”,其实应该写作“保俶塔”4,是钱王的儿子造的。那么,里面当然没有白蛇娘娘了,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
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之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
这是有事实可证的。试到吴越的山间海滨,探听民意去。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
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
听说,后来玉皇大帝也就怪法海多事,以至荼毒生灵,想要拿办他了。他逃来逃去,终于逃在蟹壳里避祸,不敢再出来,到现在还如此。我对于玉皇大帝所作的事,腹诽的非常多,独于这一件却很满意,因为“水漫金山”一案,的确应该由法海负责;他实在办得很不错的。只可惜我那时没有打听这话的出处,或者不在《义妖传》中,却是民间的传说罢。
秋高稻熟时节,吴越间所多的是螃蟹,煮到通红之后,无论取哪一只,揭开背壳来,里面就有黄,有膏;倘是雌的,就有石榴子一般鲜红的子。先将这些吃完,即一定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薄膜,再用小刀小心地沿着锥底切下,取出,翻转,使里面向外,只要不破,便变成一个罗汉模样的东西,有头脸,身子,是坐着的,我们那里的小孩子都称他“蟹和尚”,就是躲在里面避难的法海。
当初,白蛇娘娘压在塔底下,法海禅师躲在蟹壳里。现在却只有这位老禅师独自静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莫非他造塔的时候,竟没有想到塔是终究要倒的么?
活该。 [1]
作品注释编辑 语音
1.这篇文章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七日北京《语丝》周刊第一期。
2.雷峰塔:原在杭州西湖净慈寺前面,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年)为吴越王钱俶所建,初名西关砖塔,后定名王妃塔;因建在名为雷峰的小山上,通称雷峰塔。1924年9月25日倒坍。
3.《义妖传》演述关于白蛇娘娘的民间神化故事的弹词,清代陈遇乾著,共四卷五十三回,又《续集》二卷十六回。“水漫金山”“和白状元祭塔”,都是白蛇故事中的情节。金山在江苏镇江,山上有金山寺,东晋时所建。白状元是故事中白蛇娘娘和许仙所生的儿子许仕林,他后来中了状元回来祭塔,与被法海和尚镇在雷峰塔下的白蛇娘娘相见。
4.这篇文章最初发表时,篇末有作者的附记说:“这篇东西,是一九二四年十月二十八日做的。今天孙伏园来,我便将草稿给他看。他说,雷峰塔并非就是保俶塔。那么,大约是我记错的了,然而我却确乎早知道雷峰塔下并无白娘娘。现在既经前记者先生指点,知道这一节并非得于所看之书,则当时何以知之,也就莫名其妙矣。特此声明,并且更正。十一月三日。”保俶塔在西湖宝石山顶,今仍存。一说是吴越王钱俶入宋朝贡时所造。明代朱国桢《涌幢小品》卷十四中有简单记载:“杭州有保俶塔,因俶入朝,恐其被留,做此以保之……今误为保叔。”另一传说是宋真宗咸平年间(998年—1003年)时僧永保化缘所筑。明代郎瑛《七修类稿》:“咸平中,僧永保化缘筑塔,人以师叔称之,遂名塔曰保叔。” [2]
创作背景
雷峰塔和保俶塔同在西湖,雷峰塔是吴越建国之初,吴越王为皇妃所建,故又称皇妃塔,用以标封建道德。保俶塔建于吴越行将覆亡时,是吴越王钱元瓘为王子钱弘俶入贡宋朝所建其“保”之称便有明显的维护封建道统的色彩。辛亥革命后,虽然封建专制被推翻,但封建制度并没有“绝种”,复辟势力仍存在复古论调仍在鼓噪不绝中,要清除封建思想意识更非易事。[3]
此文写于1924年10月28日,正是雷峰塔倒掉的一个月后。作者写作此文时,上距辛亥革命13年,下距五四运动则仅5年。辛亥革命虽然结束了两千年来的皇权统治,但并未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五四运动,特别是同时进行的新文化运动,虽然对封建思想、封建道德进行了有力的冲击,但也远没有将这些污泥浊水涤荡净尽。1924年冬,正是北洋军阀政府加强其反动统治,而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的革命斗争也日趋高涨的时候,鲁迅恰于此时发表此文,大题小做,借题发挥,其意义是远远超过了批判封建礼教的范围的。 [4]
文学赏析
一座古塔倒塌,这件事本身与社会政治斗争毫不相干,然而密切关注着政治风云变化的鲁迅,则以敏锐的目光,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把它与当时正在进行的反封建斗争巧妙地联系起来。借雷峰塔的倒掉,用“白蛇娘娘”横遭法海残酷镇压的神话故事,对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权势者,进行了批判和揭露,热情赞颂了“白蛇娘娘”的反抗精神,揭示出扼杀人民自由、阻挡社会发展的封建制度必然灭亡的历史规律。
从标题看,这好像是一篇论文,实际上是一篇语言优美,意蕴深刻,娓娓而谈的随笔散文。寓理于事,用叙事的笔调议理,是这篇文章最突出的特色。作品从头至尾,既没有论说文的旁征博引,也没有杂文纵横挥洒的任意而谈,而是把深刻的道理寓于描摹真切、优美动听的叙事之中。
文章首先从“雷峰塔”倒掉的见闻谈起,全用叙事语言,没有直接发表自己的议论。紧接着笔锋一转,用娓娓动听的语言,讲述了“白蛇娘娘”的传说。这样就巧妙地赋予了“雷峰塔”以“镇压的塔”的象征意义,为全文表现反封建的主题奠定了基础。
然后,以大量篇幅铺叙由白蛇、许仙、法海的关系构成的故事。寓理于事,把文章反封建的思想表达得淋漓尽致。通篇几乎找不到纯议论性语言,但如同盐于水中,虽看不到盐的形体,却在每一滴水中都能尝到咸味一样。作者表现的“理”,没有公开点破,却朗然裸呈于读者面前。更见功力之处,是不仅寓理于事,而且融情于理,使叙事、议理与抒情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既以理喻人,又以情感人。作品从篇首描写雷峰塔的“破破烂烂”到中间叙述法海“横来招是搬非”,干涉别人的婚姻自由,把憎恨封建权势者和同情被压迫者的鲜明情感凝聚于笔端,进发在叙事语言的字里行间,给读者以强烈的感染。
最后,以独立成段的“活该”二字作结,用“幸灾乐祸”的笔调,对法海“老禅师”“独自静坐”在蟹壳内永世不得翻的下场作了辛辣的嘲讽,把人们惩恶扬善的强烈愿望痛快淋漓地宣泄出来,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既新颖巧妙,又富于战斗性,令人叹为观止。 [5]
名家点评
教育部原总督学柳斌《柳斌谈语文》:《论雷峰塔的倒掉》是一篇短小、精悍、战斗力很强的散文,和《我之节烈观》《祝福》一样,是射向封建主义的一颗灼热的子弹,但它不像《我之节烈观》那样,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历陈封建道德的罪状,也不像《祝福》那样,用沉痛的笔调描绘封建礼教造成的现实悲剧,而是用轻松、活泼、幽默的笔触,直接抒写雷峰塔倒掉以后自己快意的心情,直接抒写自己的爱和憎。 [6]
安徽大学教授方铭《现代杂文精品》:杂文是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统一,是诗与政论的融合。一篇杂文,不排斥形象与诗情的抒发。而这一篇是一个特例。全文就雷峰塔的倒掉,先说出自己的快意与高兴,同时展开美丽抒情的叙述。通过老祖母所讲的白蛇与法海斗法的传说,再说及吴越乡间吃螃蟹的趣话,把自己快意的感情、乡人的是非爱憎表现具足。那反封建的思想倾向是非常鲜明的。一句“并不见佳,我以为”,一句“活该”,把作者的主观情志全盘突现。将思想镕铸在形象里,或者说,全以形出之,杂文的特质以这一篇表现得最特别,所以说它是特例,又具有范型意义。 [7]
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黎孟德《黎教授教你读鲁迅散文》: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借人民对雷峰塔倒塌的欢欣,对白蛇娘娘的同情和对法海禅师的憎恶,反映了人民反封建反礼教和追求自由美满生活的强烈愿望。诚如鲁迅所说,这是田夫野老,蚕妇村氓的民意。 [8]
作者简介编辑 语音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近现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其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语、日语、俄语、西班牙语、法语、德语等50多种语言,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谢选骏指出:考古表明,雷峰塔和白娘子毫无关系,既然如此,无知的鲁迅为何拿此大做文章呢?
网文《鲁迅骂法海:我只是喜欢上了自己的女学生而已》(弘虫子 职业经理人)报道:
倘若问中小学教材中谁的文章数量居首,那肯定非鲁迅先生莫属。八零后的人大都记得清楚,一旦那位留着板寸头发、八字胡须、横眉冷眼的半身照出现,意味着大家又要多一段背诵的文字。据统计,在鼎盛时期,鲁迅先生共有23篇文章入选了各版本的中小学语文教材。
然而,当下一个被称为“鲁迅大撤退”的现象正在发生。根据教育部调整,近年来被收入教材的鲁迅文章一减再减,最近一篇被删掉的文章是《风筝》,此文在2013年教育部教材调整时被剔除。要知道,《风筝》早在民国年间就被胡适等收录到当时的教科书,而那时的周先生一共贡献了19篇文章。
鲁迅之所以“撤退”,官方的解释是他的文字“十分难懂”,当初周派一家独大源自于那时“阅读资源贫乏”的文学现状。而现在我们有更多、更好的文学素材,那个时代的鲁迅可以安心离开了。
呵呵。
如果说鲁迅的文章难懂,读过他文章的人是赞同的。周先生处在从文言文到白话文过渡的时期,单单是文字,现在读起来就有些吃力,更何况迅哥还有那么多心里话“欲言又止”。可是,鲁迅先生在文坛的地位,恰恰也是因为他隐晦曲折的表达方式,这好比他作了一幅画,却又不给它上色,也就留给了后人很大的想象空间。那篇《论雷峰塔的倒掉》,便是典范。
今日无事,翻出文章细细品读,忽然发现一向稳重的迅哥在《雷峰塔》中的文字无不充满了对法海的不屑和对白娘子的支持,甚至借百姓之口说:“试到吴越的山间海滨,探听民意去。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白娘娘抱不平,不怪法海太多事的?”
鲁迅先生认为,凡是不支持白娘子的人,都是“脑残”。
周先生是文坛大家,他读过的书籍不用说,自是广泛。那时候赵雅芝版的《新白娘子传奇》尚未问世,演绎文学当属弹词《义妖传》,和故事的源头《白蛇传》,但这两部书里的法海,当真如此遭人唾弃?
《白蛇传》里说的清楚,那白蛇妖并非报恩,而是化成人形后偶遇许仙,遂生欲念,缠绵之后不能自拔。然妖终归是妖,数次现形后许相公害怕,便从法海处求得钵盂,罩住了白蛇。法海将盂埋于雷寺峰前,筑起七级佛塔,曰雷峰塔,才救下了许仙。故事至此完结。
如此说来,法海何错之有?他是济世救人、降妖除魔的高僧。
再说那白蛇精,无论幻化成何等人形,如何行善,她终归是妖,妖和人的爱情,是跨越了伦理道德底线的行为,岂能放任?
一向客观的迅哥,为了一个妖怪向法海开炮,我认为背后的原因只有一个:他喜欢上了一个妖怪。
那这个妖怪是谁呢?让我们从文章的落款说起:一九二四年十月二十八日。先记住这个时间。
1923年,鲁迅被聘到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中国小说史略》。那时的周先生早已是名满天下的新文化运动领袖,才辩无双,但他仍是一个“单身狗”。虽然母亲早在自己少不更事的年纪便替自己寻下了一位小脚的妻子朱安,但婚后三日讯哥旋即东渡日本求学,至死未曾圆房。这不是迅哥想要的爱情。
当42岁的鲁迅出现在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学校的讲堂上时,受欢迎的程度应该大过今天《欢乐喜剧人》的主持吴秀波,是当之无愧的“爆款”。
首堂课结束,坐在教室第一排听讲的一位许姓女子后来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回忆:“许久许久,同学们醒过来了,那是初春的和风,新从冰冷的世间吹拂着人们,阴森森中感到一丝丝暖气。不约而同的大家吐一口气回转过来了。”
这位女子叫许广平,是鲁迅后来的“妻子”,也是周海婴的生母。那年,她25岁,对迅哥一见钟情。
时间继续往前走,1924年两人开始有书信往来,而信中我们的迅哥称呼许小姐为“广平兄”,书信密集时,“单日达六封之多”。两人每天写信六封,跟眼下发短信或微信差不多了。
1925年8月8日,比鲁迅小18岁的女子、鲁迅的学生许广平,搬到了周先生三条胡同的家中。民国第一师生恋正式公布。
让我们从头捋一下,这段恋情中有“大叔恋、师生恋、婚外恋”,发生在剪掉辫子后的十几年里,而当事人又是个公众人物,至此,我只能说:迅哥,你真猛!
我坐在电脑前,细思极恐。自己一向崇拜的迅哥,原来也是个多情的男子。他为了爱情,敢于挑战伦理底线,但又羞于直言,只好借着雷峰塔的倒掉,埋怨那个维护传统观念的法海多事,可谓心机深重。而我们上学时所读的课文,老师却说:“鲁迅是借雷峰塔的倒掉,赞扬了白娘子为争取自由和幸福而决战到底的反抗精神,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镇压人民的残酷本质……”
如果迅哥听了老师的话,一定会说:“我骂法海,却是因为喜欢我的一位女学生,仅此而已。”
我没有诋毁鲁迅先生的意思,相反,我和教育部的意见一致:既然我们不能很好的读懂周先生,那就把他的文章拿走吧。
我甚至怀疑,有一天,鲁迅的好友润土也会离开,他在多年后的菜市场卖西瓜,被人用秤砣活活砸死了。
2018年2月20日
作者: 听强哥说
谢选骏指出:上文以为许广平是白蛇妖怪,但从鲁迅的态度看,鲁迅他不像是遭到妖精迷惑的书生,鲁迅自己倒像是白蛇精投胎的妖精。当然我理解上文作者,他可能是看到鲁迅死在许广平手里,就以为鲁迅是被白蛇精给吃掉了——因为鲁迅之死,就发生在鲁迅欢呼雷峰塔倒掉的十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