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到底是第三罗马?还是第三蒙古?
《俄罗斯与蒙古·中世纪蒙古帝国对俄罗斯的冲击》(Charles J. Halperin 著,中村正己 译)说过去的俄罗斯史学界通常把蒙古人统治的两个多世纪称为“鞑靼枷锁”,但对这一时期的看法却不尽相同。其中有些人对蒙古的统治持全盘否定态度,他们认为 “蒙古的统治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具悲剧性的一页,使俄罗斯脱离了欧洲大家庭”。但是也有许多人看法不同,如18—19世纪的历史学家卡拉姆津,就主张“莫斯科的强大应该归功于蒙古”。在当代学者中,以古米廖夫为代表,认为所谓的“鞑靼枷锁”并不存在。相反,“俄罗斯与蒙古的结合,使俄罗斯在与西方的争斗中,立于不败之地”。
蒙古人来到俄罗斯前,俄罗斯的中心在基辅(今乌克兰首都),蒙古人来到俄罗斯后摧毁了基辅,并一手扶植起莫斯科,把莫斯科打造成俄罗斯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的中心,而现在的俄罗斯,正是莫斯科的延伸。今天,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形成有明显的当年蒙古的因素。1920年代,俄罗斯的欧亚主义就说:“俄罗斯与西方不相干,与斯拉夫 (Slavdom)也无关。”克柳切夫斯基和他的学生认为俄罗斯的统一,蒙古至少有一半功劳。另一位欧亚主义哲学家特鲁别茨科伊在他的经典着作《论俄罗斯文化中的图兰成份》指出“莫斯科要感谢蒙古统治,俄罗斯政府制度也是蒙古式的。从本质上说,俄罗斯是一个东正教蒙古国家。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深受蒙古影响, 有大量蒙古语借字、邮政、税收、服饰也受蒙古影响,军法制度也是从蒙古学的。”
蒙古的喀山汗国、阿斯特拉汗国、西伯利亚汗国、克里米亚汗国、诺盖汗国、蓝帐汗国、白帐汗国的蒙古贵族们后来供职于俄罗斯公国,成为很多大公、王公贵族的姓氏起源。俄罗斯曾有蒙古血缘的大公92个,50个王,13个公侯、300多个贵族姓氏。俄罗斯政治上的中央集权、经济上的农奴制度、军事上的扩张好战、宗教上 的服从世俗等等,都是传承自蒙古的道统。这些东西至今仍在俄罗斯发生作用。
美籍倭人弗朗西斯·福山:“俄罗斯的政府结构建立在传统的蒙古式掠夺性方法之上。俄罗斯从未民主过。斯大林所采用的统治原则跟蒙古人一样。而普京就是一个21世纪的蒙古人,而非其他。现在,因为俄罗斯还是一个富裕的国家,领头的蒙古人意识到为了获得正统性和国民的爱戴,他必须分配出一部分财富。这就是现在低税负和低负债的原因。由于上述原因,现在的俄罗斯抗议活动也无法打败这个蒙古体系。”
蒙古是史上第一个把间谍提升到国家利益高度的民族。每逢战前,他们都会派出间谍,尽量收集有关敌人的道路、河流、防御工事、政治和经济状况等方面的情报。他们还派间谍散布关于蒙古势力强大、任何抵抗都无济于事的流言,使敌人士气低落。13世纪的蒙古人之所以会战无不胜,间谍在其中立下了不少功劳。在蒙古统治期间。俄罗斯全盘传承了蒙古间谍制度,把间谍作为服务君主的工具。伊凡四世在位后期,曾一度实行间谍恐怖统治,他组成了一支人数为1000人的 “特辖军(Опричник)”,来彼得一世设立了“秘密办公厅”,负责抓捕和审查政治犯,从而开始了秘密侦探和间谍制度。“秘密办公厅”与之前的蒙古间谍和之后苏联时期的“克格勃”是一脉相承的。蒙古帝国派往各地的达鲁花赤(镇守官)即是后来苏联党委书记的前身。
蒙古人实行政教合一,在俄罗斯大规模兴建东正教堂,巧妙地通过教会对俄罗斯各地发号施令,东正教会也负责为金帐大汗祈福而获得免税权。蒙古人到来俄罗斯之前,俄罗斯东正教堂不到100座,在蒙古人统治期间增加至300余座。在蒙古势力往俄罗斯西北延伸时,莫斯科和东正教会是两大助力。1327年,伊凡一世的对手亚历山大因背叛蒙古人而被追捕,逃至普斯柯夫,普斯柯夫民众为了保护亚历山大而战,可是就在战争一触即发时,东正教会竟然宣称支持异教徒的蒙古人,并将亚历山大和普斯柯夫民众逐出了教会。
著名军事历史家休·科尔:“1914年喀尔巴阡山战役中,俄国所采取的战术便是以当年蒙古军战术为范本的。时至今日,我们仍能感到,当年蒙古人对我们今天的军事还有着深远影响,利德尔·哈特曾以蒙古军队为例,说服人们将骑兵作战方法运用于坦克。苏联红军秉承蒙古人的战术之精髓,以高速机动为主要战法,以大面积平原为主要战场。蒙古骑士日行80公里,在驿站制度下则可日行500公里。蒙古人作战时的推进速度同样快得惊人,攻占北俄罗斯用了2个月零5天,平均每天推行85至90公里;攻占南俄罗斯用了2个月零10天,平均每天55到60公里;攻占匈牙利和波兰用时三个月,每天58到62公里。相比之下,二战时期行军速度最快的苏联红军在基本没有阻力的情况下,从波兰的维瓦斯河直扑德国的奥得河,20天里只推进了500公里,平均每天只有25到30公里,而此战役被视为现代战争中推进速度最快的战役。”
拔都汗,蒙古金帐汗国创始者,俄罗斯人称他为“沙皇”,蒙古人因他对部下宽大,称他“萨因汗”。1237-1251年拔都率军西征大破日耳曼、波兰、波西米亚以及匈牙利60万联军,席卷东欧与中欧。1242年拔都建都于伏尔加河下游的钦察草原的萨莱,将整个俄罗斯纳入蒙古辖地。
窝阔台死后,由窝阔台的一位皇后脱列哥那摄政,并召开了选举下一任汗的大聚会。在有成吉思汗后裔中,最具实力的拔都不愿意推举脱列哥那的儿子贵由为下一任大汗。由于以拔都军的西征是窝阔台汗召开的大聚会上决定的,所以在窝阔台汗去世后,拔都挥师返回,以足疾为由留在了自己的根据地伏尔加河畔,拒绝参加大聚会。
到1246年,没有拔都参加的大聚会勉强推举窝阔台之子贵由为新汗,贵由在继位二年后去世。因此由贵由的皇后斡兀立海迷失摄政。她决定拥立窝阔台生前最宠爱的孙子、贵由之侄失烈门,但是拔都另行召集了大聚会,提出要让拖雷的长子蒙哥继承汗位。出席拔都召集的大聚会的仅有术赤、拖雷两家的诸王,察合台、窝阔台两家诸王拒绝参加。结果拔都凭借其强大的军力,强行扶植了拖雷系的蒙哥(忽必烈的哥哥)为大汗。随后蒙哥立即对反对派进行了彻底的镇压,贵由的遗孀斡兀立海迷失被处刑,窝阔台系诸王被剥夺领地和军队,察合台的后继者也速蒙哥被杀,其领地也被交给了其侄儿合刺旭烈。
诺夫哥罗德公国公爵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朝见拔都汗。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拒绝接受罗马教皇的自杀性的、与蒙古人血战到底的命令,而选择依附于蒙古人,这通常被认为是俄罗斯脱离欧洲,投向亚洲的转折点。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被拔都汗当作亲生儿子一般对待。1246年,金帐汗封他为基辅大公。俄罗斯与蒙古的结合,使俄罗斯从此对欧洲立于不败之地。2008年,俄罗斯国家电视台举行了一次“史上最伟大的俄罗斯人”的评选活动,结果涅夫斯基名列首位。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与金帐汗国第二代大汗萨尔塔克是结拜兄弟。
公元12世纪末的鞑靼(塔塔尔)部,鞑靼最早的记载出现在突厥国时期的阙特勤碑,称为Otuz Tatar Bodun(鞑靼十三部) 和Tokuz Tatar (九部鞑靼),其位置在蒙古的中部,是指说蒙古语的众部族。鞑靼部是今天蒙古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天俄罗斯鞑靼族的主要组成部分,与俄罗斯人有大规模的混血。这也是如今俄罗斯人与蒙古人血缘上的主要联系。
“Ура!(乌拉!)”是俄语中一个表示欢呼的语气词,在极度激进的场合使用。在一些苏联卫国战争的影片中,当取得战斗胜利时或斯大林出现时,战士们发出惊天动地的“乌拉”声,这个词来自蒙古语。苏联学者瓦西里·扬在对蒙古人系列作品的描述中称,成吉思汗时代蒙古军队的前进口号的发音“Hurree”就是后世俄语“乌拉”的来源。美国着名民族史学家杰克·韦瑟福德教授指出“乌拉”一词是在13世纪由蒙古军队传播到欧亚很多地方的一个宣言词。
蒙古满洲学专家宫脇淳子:
鞑靼(Tatar)这一名称是出自6世纪,指的是蒙古中部说蒙古语的诸多部族,这个词汇进入俄语后,被使用为复数形式Татары。在中国的正史《明史·外国传》里叙述了鞑靼的历史,以鞑靼即蒙古,为故元之后裔为开始。书写《明史》的满清,由于是从元朝后裔蒙古人那里继承正统的,因此没有必要像明朝那样把蒙古换为鞑靼,而且对于他们来说,具有相当正确的认识。
18世纪以来,俄罗斯的历史被卡拉姆金那样的爱国主义国民学派历史学家完全改写了。在现在一般所说的俄罗斯历史中,以蒙古为首的游牧民对俄罗斯的影响,被极力澹化了。实际上,正是在蒙古的统治下,俄罗斯发展成为国家。
成为俄罗斯这个名称语源的罗斯,原本是指称斯堪的纳维亚的诺曼人的词汇。9世纪,罗斯的留里克三兄弟应召请,统治了诺夫哥罗德和基辅,这就是罗斯的起源。
蒙古军侵入之时,俄罗斯留里克家族的王公们进行了反复的抵抗,并与被蒙古统治的一些城市形成对立关系。俄罗斯的各个大公和各个城市,然后是俄罗斯的东正教会受到了蒙古人的完全统治。从此之后数百年间,蒙古人的统治被称作鞑靼的桎梏,宣传在东方野蛮人的压迫下,人人都很痛苦。一直到罗曼诺夫朝俄罗斯时代的19世纪。
金帐汗国的汗进行了俄罗斯历史上的第一次户口调查。代表汗的、被称为达鲁花赤的官员驻在各地,征收贡税,监督驿站的驻屯军队。俄罗斯由此才开始形成统一的地域。
留里克家族的诸大公竞相与成吉思汗家族的公主结成婚姻关系,作为汗的女婿,享受了特权。每当在公主之间起了纠纷的时候或俄罗斯各地方之间起了纠纷的时候,当事者就会携带着大量的贡品前往汗的斡尔朵,求得金帐汗的裁定。
1237年,莫斯科在遭到蒙古军入侵时,莫斯科尚且是个不出名的小寨子。但后来,由它承办着金帐汗的征税事务,并由此而得以发展起来。1328年,莫斯科公伊凡一世被月即别汗授予了大公的爵位。1399年,莫斯科成为了拥有17个万户的大公国。
另一方面,在金帐汗国的统治层中,从14世纪后半叶爆发了汗位之争。被人认为并非成吉思汗子孙的马麦掌握了金帐汗国的实权,接着他自己登上汗位。然而,属于术赤家族左翼的、被称作术赤的儿子脱哈帖木儿的后人脱脱迷失从东方进攻马麦,在迦勒迦河边击败马麦,成为了金帐汗国的汗。
俄罗斯人趁此时机开始反抗蒙古,在俄罗斯历史上有名的库利科夫之战就是此前的1380年莫斯科大公德米特里顿斯科取得的对马麦的巨大胜利。可是,就在不久后的1382年,脱脱迷失就占领了莫斯科,德米特里大公逃离了莫斯科。库利科夫之战仅在俄罗斯东正教大主教所写的编年史中有记载,而在同时代各国间交往的外交文书中一点都没有言及。
进入15世纪,在金帐汗国的大斡尔朵之外,以克里木(包括克里米亚半岛和乌克兰草原在内)、喀山及阿斯特拉罕等地为根据地的术赤后裔们进行着没完没了的对宗主权的内斗争夺。这期间,由于术赤的后裔们对莫斯科和波兰立陶宛的进攻,莫斯科大公们这次与作为和术赤后裔敌对的斡尔朵结为同盟。
在俄罗斯历史的定论中,金帐汗国是于1502年被所谓的克里木鞑靼的明里克莱灭掉的。但事实上,这时是大帐的汗位从那玛罕家族向昆楚克(脱脱迷失)家族的转移。伊凡三世之孙伊凡四世(伊凡雷帝)利用1552年伏尔加河中游的喀山汗家族的内讧,进驻了喀山城并久居不撤。接着,于1556年使伏尔加河下游的阿斯特拉汗国灭亡。可是,莫斯科的目的是获得作为交易据点的阿斯特拉罕的镇子,因此,把汗的家族移往不花刺。另一方面,移到克里木的黄金斡尔朵于1571年对莫斯科进行进攻,并征收了贡税。从此以后,直到17世纪末彼得大帝时代,莫斯科一直必须给克里木汗国缴纳贡税。
1575年,伊凡四世把西蒙别克布拉托维奇这个人物迎接到莫斯科,传给他沙皇的位置,自己则执臣事。翌年,重新接受让位,成了沙皇。这个西蒙别克布拉托维奇过去名叫赛因布拉特,是在卡西莫夫地方被授予了领地的、那玛罕家族最后的大汗的曾孙。通过这个手续,莫斯科大公成了蒙古的继承者之一,获得了术赤后裔们的支持。就伊凡四世自身来说,其父亲一方是德米特里顿斯科的嫡孙,在其母亲一方,则是蒙古人马麦的血统。马麦被称作白汗。莫斯科的沙皇也自称白汗,这个称呼来自方蒙古语察干汗。所以,俄罗斯帝国也是蒙古的继承者。
伊凡四世死后不久,留里克家族的血统便断绝了。蒙古人出身的贵族鲍里斯格图诺夫成为了沙皇。1605年鲍里斯格图诺夫死后,1613年,米哈伊尔罗曼诺夫被选为沙皇,罗曼诺夫朝俄罗斯诞生了。到了米哈伊尔罗曼诺夫之孙彼得一世时代,渐渐开创了连接现在的、俄罗斯帝国的基础。
俄罗斯正是因为其蒙古化,长期以来都被突厥视作同胞,这在《乌古斯汗传》中也有反映,而且马木留克突厥也把俄罗斯人看作同胞。
而在欧亚的东部,达延汗直系后人察哈尔部首领林丹汗在1634年为远征西藏而向青海进军的途中,病死于大草滩(今甘肃武威草原)。其子额哲和他的母亲苏台太后一起投靠后金,并于1635年被安置于沈阳太极处。此时,额哲和苏台太后向汗皇太极献出往昔元朝呈帝的玉玺,皇太极将此举解释为成吉思汗所受天命转移到了自己身上,于1636年在沈阳召集库里尔台大会,在大会上由满蒙代表们推举皇太极为首领,为继承大元之大统,建立满蒙共主之国,定新国号为“Daicing”(即蒙古语“战士”之意,后汉语音译为“代青”或“大清”),这就是清朝的建立。这些发生在建国之际的事情,决定了直到1912年灭亡持续了约270余年间清朝的性质。
成吉思汗的直系后裔额哲与皇太极的次女结了婚,被授予亲王爵位。清太宗皇帝皇太极的五位皇后都是蒙古人。满蒙联姻就这样一直延续到清末,整个清朝有一百多位满洲各个嫁到蒙古草原。1643年,太宗皇帝皇太极去世,由科尔沁蒙古人皇后所生的顺治帝继父位。1644年明朝灭亡,清朝从沉阳迁至北京,统治了中国。清世祖皇帝顺治帝于1661年24岁时夭折于天花病,他8岁的第三子康熙帝继位。康熙是在出身于科尔沁部的蒙古皇太后膝下长大。康熙对蒙古有特殊的感情,蒙古语也相当好。
蒙古学家宫脇淳子:
“蒙古帝国在存在了一个世纪左右崩溃后,被认为好像没有给其后的世界留下什么影响。一般所说的蒙古帝国的消灭,指的是作为殖民地的定居农耕地带的丧失。例如,从明朝的立场看,元朝确实在这里灭亡了。而实际上,元朝皇帝的后裔继续统治着其后的蒙古高原,明朝只是继承了元朝统治区域的南半部。在伊朗及俄罗斯情况也同样,他们为了隐瞒长期心甘情愿服从游牧民的统治的事实,从认为自己定居于农耕地带,是优越的社会形态的立场出发,对历史进行删选和再整理。正是由于这样的情况,所以从被统治者的立场出发解释的历史被普及,直至今天。这样,根据史书,蒙古帝国崩溃后的中央欧亚草原,就被视为‘完全黑暗的时代’。曾经广袤的蒙古帝国的领域被这样说明:‘野蛮的游牧民离开文明的中心,恢复到丁昔日的无秩序的生活中去了’。但这是一种曲解。
俄罗斯帝国和满清分割欧亚大陆的历史没有得到正确的叙述,除了他们自身遗留下来的文献很少之外,还有别的原因。一进入17世纪,在中央欧亚草原昔日蒙古帝国的东西两端,与以往游牧王权不同的新型国家满清和罗曼诺夫朝俄罗斯诞生了。满清在1636年建国之际,从元朝皇帝后裔那里继承了统治的正统性。而俄罗斯于1575年伊凡雷帝时代从金帐汗国的后裔汗手中取得了继位的手续。可以说这两个大国都有着十足的认为自己是蒙古的继承国家的意识。
1912年,统治了中国268年的清朝灭亡了。作为汉人建立的国家的中华民国,从中华思想的立场出发,主张自己是继承了清朝旧有领土的‘正统的政权’。
在另一方面的俄罗斯,从1917年革命中诞生的苏联继承了帝政俄罗斯征服的所有领土。在苏联,为了使多民族共和国构成的联邦内部得以安定,只按人为划分的共和国边界编纂了始于石器时代的通史。其结果,对过去游牧民的迁徙记述不足,对蒙古帝国的影响也极力低调评价。历史地看,他们在与相邻共和国的人们有深厚关系的情况下,站在用20世纪后运用的民族名称进行分类,而与邻近民族完全没有关系这样的立场上描述了历史。
在中国,为了说明‘现在的领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其正当的继承者’这样的理论,就把过去的游牧民都当作中国人,蒙古帝国及其后裔们的历史是被说成‘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来对待的。
现在中央亚细亚诸国中的哈萨克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的人们是在14、15世纪以成吉思汗的子孙为核心形成的民族。俄罗斯联邦的鞑靼斯坦共和国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一系黄金斡耳朵的后裔。此外,在俄罗斯联邦内,还有蒙古帝国后裔形成的各式各样的民族。
在18世纪,哈萨克斯坦的人们受到准噶尔的压迫。为了逃避压迫,他们成了俄罗斯的臣民。布里亚特人本来就和卫拉特部族是联合体,也就是说是卫拉特的一部分。土瓦及戈尔诺一阿尔泰的人们也是一度处于准噶尔的统治之下的。吉尔吉斯斯坦的人们从西伯利亚的故乡迁居现住地也是在准噶尔时代。准噶尔在最兴盛时期,几乎统治了所有乌兹别克斯坦的绿洲诸城市。现在住在中央欧亚草原最西端伏尔加河西岸的卡尔梅克共和国的蒙古系的人们,与准噶尔同为卫拉特民族,在苏联的开创者列宁的身上,实际上就流着卡尔梅克蒙古人的血。
如果说蒙古帝国直接导致了俄罗斯和满清的形成,准噶尔间接为现在俄罗斯和满清领有这些地域而创造了条件,这是不会过言的。”
俄罗斯已开始重塑成吉思汗形象,成吉思汗(Genghis Khan)及其继承人的铁骑当年横扫欧洲大陆,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多个世纪以来,他们的事迹一直为历史学家和作家们津津乐道。不过,在所有曾遭遇蒙古军的国家,人们几乎从来不从正面的角度看待成吉思汗,更没有人试图把他据为己有。
俄罗斯也不例外,至少该国的现代史没有给予成吉思汗正面评价。苏联历史学家一贯把蒙古人(俄罗斯人称其为鞑靼人)叫作恶魔;因此与蒙古人持续数个世纪的斗争,在俄罗斯的公开话语中一直是重头戏。
不过,在后苏联时代,情况改变了。如今俄罗斯联邦的各派精英,突然开始直接或间接把自己与这位伟大蒙古领袖及其建立的强大帝国扯上关系。令人惊奇的是,一些俄罗斯族人已开始正面评价这位蒙古征服者。最近上映的俄罗斯电影《蒙古王》(Mongol)就是例证。这是一部专门刻划蒙古人征战沙场的影片。
当然,有人可能认为,令俄罗斯观众对成吉思汗感兴趣(除了电影本身形象生动外)的是,他代表了俄罗斯民众期盼的那种强势领导人。这也是普京总统(Vladimir Putin)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俄国2012年巨作《汗国》,导演安德烈·普罗什金。影片开始的场景在金帐汗国首都萨莱的宫殿,金帐汗Tinibek接待罗马教皇特使,声称要派兵将罗马夷为平地。但Tinibek很快被他的弟弟Dzhanibek所杀,Dzhanibek成为新一代大汗。Dzhanibek很快又被他的儿子Berdibek所杀。2年后Berdibek也被杀死。如此疯狂的内斗很快使金帐汗国衰败、分裂。
该影片在俄国引起争议,有人说汗国和俄罗斯是不同的两种文化。也有人认为蒙古和俄罗斯之间是共生关系,两者密不可分。
谢选骏指出:“如今俄罗斯联邦的各派精英,突然开始直接或间接把自己与这位伟大蒙古领袖及其建立的强大帝国扯上关系。”这一点也不令人惊奇,因为许多俄罗斯族人都是蒙古征服者的杂交后裔。
下面的一些资料,足以说明这一点:
鲍里斯·戈东诺夫,俄国沙皇。蒙古鞑靼贵族出身,1604年全俄缙绅会议推举鲍里斯为俄罗斯沙皇。他继承伊凡雷帝遗志,停止与波兰的战争,在北方向瑞典发动战争,扩大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向东继续侵略蒙古西伯利亚汗国,南方与蒙古克里米亚汗国交战,修建了一系列要塞城市。他推进俄罗斯农奴化进程。在位末期俄罗斯不断发生农奴起义。1605年去世。俄国文豪普希金将他的一生改编为戏剧,并由作曲家穆索尔斯基再改编成歌剧。
库图佐夫,蒙古出身,击败拿破仑的军事天才,他不但精通兵法、战史、几何学、数学,还深通德语、拉丁语、波兰语、土耳其语和英语。
苏维埃列宁,列宁的祖父母都是蒙古人,祖父是尼可莱·瓦西列维奇·兀尔阿诺夫,出生在一个卡尔梅克/鞑靼农民家庭。祖母是来自阿斯特拉罕的卡尔梅克女人安娜·丝米尔诺娃。在列宁与家人合影中,亲戚的孩子留的是传统蒙古发型。
斯大林是格鲁吉亚的游牧民族奥赛梯人的后裔,和蒙古人也有着极为深刻的渊源。奥赛梯人是斯基泰-萨尔马提亚人分支阿兰人的直系后裔。原先在康居西北、裏海北部草原的游 牧,附属於康居,遭到蒙古的祖先匈奴压迫后西迁,后来被匈奴控制,并追随阿提拉远征西欧,直至奥尔良。十三世纪阿兰人在蒙古西征中被击败和征服,其中一部被编入蒙古军队(即 著名的阿速亲军)。而留在故国的那部分阿兰人则演变成后来的奥赛梯人。
1309年,元帝国设立左、右阿速两卫,主要屯垦於大都以北,古北口内的潮河川以及云中等地,为近卫军中的核心力量,负有拱卫帝都的使命。顺帝之时曾参与镇压红巾军之战,发生於1355年的和州之战中便有六千阿兰军人参 加。 蒙元军队中著名的左、右阿速亲军就是由他们组成的,中国人称其为“绿睛”或“碧眼”阿兰国王杭忽思降蒙后遣其长子阿塔赤率军追随蒙古人作战,自己 则在还国时战死,蒙古汗廷敕封其妻外麻思摄政,平息叛乱,后传位於次子按法普。其长子阿塔赤则随蒙哥汗远征四川,扈驾亲征阿裏不哥、从征李璮、参加灭宋之 战。其子伯答儿继承千户,佩戴金虎符,因为为蒙古人奋勇杀敌、屡立奇功,官至大将军、后卫亲军都指挥使,兼领阿速军。伯答儿死后长子斡罗思由宿卫仕至隆镇 卫都指挥使。
而阿兰人阿思兰在投降蒙古人后,其长子阿散真和次子捏古来也都为蒙古人战死沙场,其孙忽都帖木儿,曲律汗潜邸时从征海都,以功赏白银,1308年,授宣武将军、左卫阿速亲军副都指挥使。
伯答儿的次子福定为阿兰人在蒙元任职最高者,父亲死后他袭职为怀远大将军,寻改右阿速卫达鲁花赤,兼管后卫军。后升任同佥枢密院事,寻授定远大将军、佥枢密 院事、后卫亲军都指挥使,提调右卫阿速达鲁花赤。二年,进资善大夫、同知枢密院事。至元年间官至知枢密院事(按照蒙元的政治惯例,领枢密使者唯有皇太子, 知枢密院事实际上是枢密院的最高长官)。
蒙元覆灭之后阿速亲军依旧忠於北元,即便在捕鱼儿海之战北元被重创和北元后主脱古思帖木儿被也速 叠儿刺杀之后依旧如此。作为大汗的亲军,阿兰人拥立了本雅失礼为元大汗。本雅失叛国投敌西奔卫拉特后,阿速特人又拥立了科尔沁首领阿岱台吉(铁木真之弟的 后裔)为大汗。 其首领阿鲁台甚至废立大汗,掌握国政,为北元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至此阿兰人已融入蒙古民族。
蒙古人酷爱用“钢”和“铁”作为名字,如"铁木真(精制的钢)","帖木儿(钢铁)","蒙哥帖木儿(永恒的钢铁)"等。斯大林的原名为朱加什维利,“斯大林”是俄语“钢铁”之意,斯大林将自己的名字改为“钢铁”,是为了能像自己的偶像帖木儿大帝一样骁勇。
巴桑·格罗德维科夫,苏联将军,卡尔梅克蒙古人,他是二战苏联击败希特勒的关键人物。1945年率军由东喀尔巴阡山直插匈牙利,横扫波兰,攻入德国首都柏林,解放布列斯特(位于今白俄罗斯)。同年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和列宁勋章。
二战时,蒙古人将骑兵和战马一起安置在有装甲防护的列车车厢里,旁边有野炮和重机枪提供火力支援,这就是号称"骑兵战车"的怪物。在第一次察里津保卫战结束后,红军在南面的库班同邓尼金白卫军陷入苦战。伏罗希洛夫赶制出6趟装甲列车,其中"毁灭者"号和"劳动人民力量"号为卡尔梅克蒙古骑兵团的专用列车。
1943年夏,蒙古兵团参加了强渡第聂伯河的战役。1944年9月初参加了东喀尔巴阡山战役。
冲破杜克拉山口的过程中,他们突遭德国武装党卫队第1哥萨克师的拦截。尽管敌众我寡,但格罗德维科夫把这次遭遇战看成是"长生天的指引",领着将士们冲向哥萨克人。戈罗多维科夫带领小分队冲杀到第一线,亲手斩杀了一名哥萨克连长,哥萨克师不得不向斯洛伐克撤退。
此后,士气高昂的蒙古兵团由东喀尔巴阡山直插匈牙利,横扫波兰,最后在1945年4月抵达德国柏林郊外。由于希特勒将整个柏林变成了碉堡群,骑兵不适合市区作战,格罗德维科夫只好让战士们下马当步兵,与敌人展开逐户逐院的近战。
在争夺古本要塞区的战斗中,敢死队长奥赫罗普科夫大尉带领一帮神枪手,专打德军的火力点。奥赫罗普科夫早年是一个职业猎人,所以根本不用专门进行训练。到4月20日,他的个人猎杀记录就达到147人,许多德军督战官被他击毙后,防御工事里的德军士兵便乖乖地举手投降。4月23日,奥赫罗普科夫在攻击一座德军街垒时被流弹射中胸部,差点毙命。这次受伤终结了他的职业生涯,他不得不在医院休养几个月。
随着柏林战役变成了消耗战,蒙古军团暂时在柏林郊区搭起帐篷,担任警戒任务。于是,随处可见的蒙古人和毛发蓬松的小马和骆驼,让柏林市民感到自己的城市让蒙古人占领了。不过,蒙古骑兵团并未给柏林人的生活带来太大的影响。
二战期间,蒙古骑兵团共有12人获得"苏联英雄"的称号。但由于未能得到兵员补充,战争结束时,初建时拥有2000人的蒙古骑兵团只剩下700人。1945年10月,蒙古骑兵团解散,经历战火考验的骑兵们重新回到卡尔梅克。
1960年2月26日,格罗德维科夫在莫斯科去世。为了纪念他对苏维埃政权的忠诚和做出的贡献,1971年,苏联政府将卡尔梅克共和国的一座城镇命名为"格罗德维科夫镇"。
谢尔盖·绍伊古,现任俄罗斯国防部长。父亲是蒙古人,母亲俄罗斯人。他之前曾担任过俄罗斯副总理;国家紧急情况部长;莫斯科州州长, 获得过一次“俄罗斯英雄”称号。他熟练掌握9种语言,包括土耳其语和日语。同时也是俄罗斯最大的日本古董武士刀收藏者,收藏总价值超过4000万美金。
尤里·叶哈努罗夫,布里亚特蒙古人。乌克兰前总理和国防部长。曾任乌克兰议会工业政策和企业问题委员会负责人、乌克兰政府经济部部长,以及乌克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州长。
奥列格·达尔加洛夫,俄罗斯海军总司令。
现代俄罗斯人与蒙古人的通婚现象极为广泛。因为“北亚游牧民族”自古就是蒙古人种和高加索人种的混合体,匈奴如此,突厥如此,蒙古如此、俄罗斯也是如此。游牧“帝国”的特点:国土大、人口少、军力强、中央集权、扩张好战、欧亚人种混合。
历史上,瑞典、法国、德国,这些虎狼之师最终无不败在俄罗斯广袤的土地上。俄罗斯的强大,在于其自身的游牧民族基因——胜则毁灭一切,败则飘然而 去,游牧民族不需要携带所有给养,抢掠是其主要供养方式,当他们失败时,因为游牧民族不存在"固定资产",所以也没有必须要坚守的地盘,游牧民族可以凭借其广袤的草原和沙漠拖死对手。
19世纪法军远征与20世纪二战德军东侵类似,是俄罗斯人的一路向东狂奔,决定了战争的结果。即使这场战斗,也是蒙古杂种库图佐夫公爵实行的。当那些鞑靼人(当时欧洲人对俄罗斯人的称呼)烧毁自己的家园与首都时,法国人反倒成为不远万里的消防队。从莫斯科到达波兰,一路上全是被冻死饿死的法军尸体。这就是“救灾”的下场。
二战德苏战争,出现与法俄战争类似情况——德国人是作为“救灾队伍”前往苏联的。在斯大林格勒会战中死亡生口150万,大部分是被活活冻死与饿死的。四年时间里,数十次巨大的会战,与法军同样强大的德军被吞噬在俄罗斯的冰天雪地。
俄罗斯国土的大纵深让敌人犹如掉进泥沼,补给和兵力永远不足,俄罗斯人在面临最终失败时便实行焦土政策,这些正是游牧民族的抗敌方式,俄罗斯的广袤国土犹如游牧民族的大草原和沙漠,对手陷进去之后根本处在处处占领处处兵力不足处处四面楚歌的窘境,俄罗斯无边的国土和焦土政策让对手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 而焦土政策正是游牧民族战略大迁徙的行为。任何一个农业民族,或者后来的工业化国家都不能真正实行"焦土抗战",只有俄罗斯能够做到这一点,俄罗斯的 游牧基因让其始终处于不败境地,这一点其他任何帝国都做不到。
而农耕民族天生的劣势就是其"固定资产",农业民族必须保住其家园才能生存,往往是"全线防守,全线崩溃",即使农业民族进攻游牧民族,面对游牧民族的机动性和无边的草原和沙漠,也没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去和游牧民族周旋到底。因此西汉倾全国力量仍无法击败匈奴,匈奴在此后仍然长期威胁著中国。明初朱元 璋朱棣征伐北元看似威风凛凛,实则-图-个面子风光,根本就不能击败对手,反而大明朝皇帝朱祁镇在不久之后被蒙古人捉走了。
俄罗斯的征服史中完全继承了游牧民族彪悍的基因,凡是和俄罗斯交界的国家和民族无不受到严厉惩罚。欧洲殖民主义者是用野蛮的方式征服世界的,但是没有一个最终与俄罗斯人相似,因为欧洲殖民者尤其是英国人的行为属于资本主义商业诱惑的贪婪,其行事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身道德和价值观的 影响和鞭策。而俄罗斯根本不受任何约束,对俄罗斯来说,征服和掠夺才是普世价值,而这正是游牧民族与生俱来的理念。俄罗斯在扩张过程中也遭受过挫折甚至暂时的失败,但是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摧毁俄罗斯,俄罗斯人正是因为其游牧民族的基因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只有俄罗斯能够侵略邻国,而别国侵略俄国注定自取灭亡。
装备现代科技的游牧民族继承者几乎横行天下,各大帝国绞尽脑汁试图制服俄罗斯这个游牧民族遗传下来的妖孽,拿破仑战败了,希特勒灭亡了,日本人失败了,英国的战略围堵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成功实施,将俄国围困在波罗的海、黑海、波斯湾、阿富汗、远东这一条防卫圈之内,美国也老老实实地实行英国的围堵政策,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后总算没让俄罗斯冲出包围圈,这也是全人类的幸事。但是,这些成功是建立在防守的前提下,假如英国人或美国人实行进攻政策的话,他们即使再强大也注定要失败,因为被火器武装的游牧民族是真正的不败"金刚",你根本无法打败它。
从上述可以看出:与其说俄罗斯是第三罗马,不如说它是第三蒙古。这就是野蛮国家俄罗斯的真相。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