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2年12月18日星期日

谢选骏: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不能不脱离时代背景



《美国开国时期,各方对待黑人的复杂博弈》(2022/09/25 |柳展雄)报道:


摘要:对于中途叛降、归属国王的革命军将士,政府宽大为怀。但是随着战事的升级,英国内部的鹰派逐渐抬头,这些人经过战火锤炼,对叛党没有丝毫的宽恕怜悯。典型代表为“血腥塔尔顿”,他真名叫巴纳斯特· 塔尔顿,来自于禁卫龙骑兵团。


北美革命的星星之火,1775年11月在燃烧。为了镇压乔治·华盛顿,英国贵族邓莫尔伯爵组织起军事武装力量。


邓莫尔伯爵麾下,除了大英帝国的正规军外,还有德国黑森的雇佣兵、印第安部落盟军等。全军中最显眼的,却是一支黑皮肤的军队,由三百多名逃亡黑奴组成,编制成“埃塞俄比亚兵团”。他们抬头挺胸,英姿勃勃,胸前的徽章刻有“自由属于奴隶”的铭文。


1775年11月7日,担任弗吉尼亚殖民地总督的邓莫尔勋爵发布公告,宣布“凡契约佣仆、黑奴和其他人等,只要能够和愿意拿起武器加入国王陛下的部队,将立即获得自由”。公告发布后,立马有200到300名黑奴加入了英军,连华盛顿庄园里的几个奴隶都逃到了邓莫尔的舰队上。


整个北美独立战争期间,大约有2万名黑人逃离奴隶主的庄园,投靠英国国王,奔赴英占区。一些黑人保皇党进入辅助部队,运输粮草、刺探敌情、挖掘工事。胆大勇敢的黑人当仁不让加入主力作战部队,上前线,拼刺刀。在战争白热化阶段,还出现了英美两军中的黑人士兵互相杀戮的景象。


废奴:鹰派政策的副产品


在讲述黑人亲英派之前,首先要了解蓄奴制的真相。在现代影视作品里,黑奴似乎过着悲惨的生活,种植园是一幅人间地狱的景象。美国经济史学家罗伯特·福格尔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令人惊讶。大多数庄园里的黑奴衣食不愁,奴隶制时期美国黑人的食物丰盛程度,居然优于当时世界上大多数人群。


在南北战争爆发的1860年,黑奴年度人均肉类消费量高达179磅,同时期意大利产业工人每年只能吃到9磅肉。美国内战前后,南部黑奴的身体远比北方劳工健康。黑人的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量保持很高水平,营养良好就身强体壮。他们平均寿命为36岁,虽然比美国白人的寿命稍微短些,但与荷兰人、法国人的平均寿命持平。爱尔兰的农民最命短,通常只能活到19岁。


内战爆发后,一些黑奴逃到北方,首要原因不是因自由、解放这些高大上的理念,而是战争降临,交通运输不便导致粮食短缺。如果再仔细深究,有些地区的饥荒还是林肯一方蓄意制造的。格兰特将军毁掉庄稼,屠宰牲畜,猛烈地蹂躏南方邦联的生产基地,企图用焦土政策逼迫南方投降。


在谢南多亚河谷,南方农业最发达、经济最富饶的地区之一,格兰特下达焚烧指令:“如果战争还要延续一年的话,我们就要把谢南多亚河谷变成颗粒不收的荒原。”北方军队穿越佐治亚州和南卡罗来纳州,所经之处,寸草不生。粮产区的毁灭,加速了邦联政权的崩溃,同时也令普通人饥饿潦倒。黑人为了填饱肚子,这才跑去北方各州。


林肯为了获取劳动力,积极吸纳人口。北方军队在行进途中带走大批蓄奴,作为后勤输送人员或者作战人员。北美独立战争时期,英国当局小范围实行了焦土政策。英军在攻占了革命领袖杰斐逊的私人庄园后,放火烧掉仓房、栅栏,收割掠夺庄稼地,把牛、羊,猪、马一网打尽,顺便把杰斐逊家的奴隶也带走了。


庞大的英军每天吃掉33吨食物,马匹每年要吃掉1.4万吨的干草、燕麦。战争初期阶段,英军最高统帅伯高因沿途强征食物,以补充军需,他还招募少数黑人奴隶作为军事辅助部队。


一开始,英国的废奴政策以务实主义为指导,为了获取战略资源而招纳黑人。废奴只针对独立分子,不包括北美的亲英派奴隶主。亲英派家里的黑奴逃过来,英国人还要送回去。


为了不刺激北美人的逆反情绪,英国官员对逃奴的使用很克制,仅仅派黑奴干打杂的活,不允许黑奴上战场。邓莫尔伯爵刚担任弗吉尼亚总督的时候,禁止黑人拿起武器。当时有一群蓄奴逃出庄园后,跑到英占区,希望获得枪支弹药,邓莫尔伯爵赶紧叫他们安分守己。


在战争初期,英国高层制定的策略是剿抚结合,尽可能招揽白人亲英派。英军虽然冷酷,但总体上并不特别残暴,没有系统地屠杀平民,也没有强占妇女。有的英国将领征召殖民地妇女参与舞会晚宴,但她们可以拒绝,那些参加舞会的女性也较少遇到过非礼。首相的国务秘书杰曼乐观地相信,铁杆的革命分子只占少数,4/5的殖民地居民效忠于国王乔治三世。


对于中途叛降、归属国王的革命军将士,政府宽大为怀。但是随着战事的升级,英国内部的鹰派逐渐抬头,这些人经过战火锤炼,对叛党没有丝毫的宽恕怜悯。典型代表为“血腥塔尔顿”,他真名叫巴纳斯特· 塔尔顿,来自于禁卫龙骑兵团。


在南部地区头号大城市查尔斯顿,城市攻防战中,有350名游击队民兵,跟英国骑兵遭遇并且被追击。中校塔尔顿穷追不舍,率领队伍54小时内推进150英里,追上了敌人。民兵举白旗投降,他仍然下令俘虏一个不留,由此获得了“血腥塔尔顿”的外号。


梅尔·吉布森主演的《爱国者》,电影里有个凶悍的英国军官,烧光主角的庄园,这个角色就是以塔尔顿为原型。


后来,塔尔顿参加了针对美国开国先贤的斩首行动。在乔治国王生日当天,龙骑兵全速突击,占领革命领袖杰斐逊的大本营夏洛茨维尔市,作为给国王的贺礼。如果他再快一点,可能捕获到杰斐逊本人。


1781年1月6日,法国军队进攻英吉利海峡群岛的泽西岛圣赫利尔,英军指挥官佩尔森少校在反击中阵亡,其黑人仆人庞培拿起步枪继续战斗。最终,英军击溃了法军,登陆的法军大部分投降。泽西岛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外延,黑人庞培的故事展现了许多黑人对英国忠心耿耿。


尽管这些鹰派分子没有仁爱之心,但他们乐意解放南方庄园主的黑奴,来打击对手。塔尔顿中校攻占了杰斐逊等人的种植园,并且把黑奴武装起来,委以重任。


英军轻骑兵和龙骑兵本来就有少量黑人士兵,这些黑人来自牙买加等英国控制的属地,并不是北美本土的庄园奴隶。

1779年,英国当局按照“牙买加黑人军团”的先例,组建了“弗吉尼亚黑人团”,后来扩建为北美驻地最大的黑人部队。这支队伍为大英帝国效力,屡次与北美革命者交火。


英国对殖民地政策从剿抚结合转化为铁腕镇压后,黑人的战略价值愈发重要。邓莫尔伯爵原本克制使用黑奴,后来正式承认了黑人的自由人身份,把黑人战斗人员编入正式军事序列。“埃塞俄比亚军团”曾一度扩充到800多人,不幸一场天花瘟疫降临,减损人口,不然该军团的兵力很可能会翻倍。


黑人骑着高大的骏马,纵横沙场,在北美白人革命者面前耀武扬威。其中军衔最高的黑人保皇党,是托马斯·彼得斯。他来自尼日利亚,出身高贵,是土著部落埃贝族(Egbe)的王子。他被法国奴隶贩子俘虏后卖到了路易斯安那,又被卖到了北卡罗来纳。彼得斯曾多次逃跑未遂,独立战争爆发后,他终于逃出生天,跑到了英国阵营并且参军,晋升为中士。彼得斯作战勇猛,两次负伤,退役后成为黑人领袖,去过伦敦,为黑人权益请愿。


北美革命领袖,几乎每人家里都有逃奴。美国第四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损失了十多个奴隶。《独立宣言》最年轻的签署者爱德华·拉特利奇,也损失了奴隶。还有弗吉尼亚政治家帕特里克·亨利的贴身奴仆也跑了,著名的革命口号“不自由,毋宁死”,就是出自这位政治家之口。


电影《爱国者》,主角原型为南卡罗来纳州庄园主、绰号为“沼泽狐狸”的弗朗西斯·马里恩将军。他的种植园里,有个名叫亚伯拉罕·马利安的黑人。1782年夏天,马利安出逃,参加了英军的一支小型黑人骑兵连,在后来的战事中还跟前主人战场相遇。


根据优惠政策,立下战功的黑人能够获得土地。很多人为了拿到一亩三分地而加入英军,但随着英国的失败,这项政策成了泡影。


北美十三州独立后,约8000到10000保皇党人士离开老家,在加拿大的新斯科舍、魁北克和新不伦瑞克安家。原本加拿大是新征服的土地,法国人占据多数,在北美革命后,一批亲英派美国人迁徙到此,充实人口,确立了盎格鲁萨克逊人的主体地位。


2020年,后世复刻“埃塞俄比亚兵团”的形象,胸前有“自由属于奴隶”字样。


由于一下子涌入移民太多,土地不够分配,再加上不适应寒冷气候,保皇党黑人在加拿大短暂逗留后前往非洲,在塞拉利昂定居。这些黑人效仿英式政体,开展民主自治试验,建立了非洲最早的自由主义政体。


英国的理想主义者


一开始,英国政府只是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实用主义态度,去解放黑奴。英国高层里诚然有务实主义者,但也存在关心公平正义的理想主义者。


根据基督教的仁爱教义和英国的自由传统,一批有识之士投入到废奴主义的事业。1772年,一个名为詹姆斯·萨默塞特的黑奴,从英属加勒比海殖民地逃到了伦敦,奴隶主前来抓人,事情最后闹到了法庭上。


废奴主义者迅速造势,从法律角度论证,在英国的任何人都不能被视作财产,所有人都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英国的奴隶制早已于1102年被定为犯法,最后一名农奴在17世纪初消失。不管海外殖民地是啥制度,到了英格兰本土,就要遵守英格兰的规矩。政治家格兰维尔·夏普动情地说:“一个人一旦来到英国,就不能再是奴隶,他呼吸的空气让他成为自由人。”


曼斯菲尔德大法官尽管不敢得罪殖民地的种植园利益集团,不否认奴隶主的财产权利,但他判定奴隶主无权在英国本土强行剥夺他人的人身自由,并判决将这名逃奴当庭释放。


伦敦主教呼吁英格兰圣公会停止参与贩奴,并且督促加勒比海地区的教会,命令当地基督教组织改善黑人的生活。


从18世纪末,废奴逐渐成为一项全民事业。几乎伦敦每一个书店里都有谴责奴隶贸易的书籍,在城市和乡村里处处可见有人演讲、写作,声讨奴隶制的罪恶。


英国皇家海军开始打击奴隶贸易,甚至在拿破仑战争最紧张的时候,英国人仍然在非洲西海岸维持一支舰队,清扫私人贩奴船。


2008年,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英国首相戈登·布朗赠送的祝贺礼物,就是一只用皇家海军舰只“加内”号上的桅木制成的笔筒。19世纪,“加内”号在海上服役,击沉多艘贩奴船,声名显赫。


19世纪的海上生活是非常残酷的,船上经常缺乏水和药品补给。士兵们在英伦海域的死亡率为不到1%,在加勒比海域的死亡率为1.8%,而在打击奴隶贸易海战最激烈的西非海岸的死亡率达到5.4%。


1834年,废除奴隶制的法令在英国国会通过,正式成为国策。英国皇家海军在全球打击奴隶贸易,为了这桩事业,伦敦政府不惜跟盟友翻脸。1849年,皇家海军攻入巴西海域,摧毁了西半球奴隶贸易的大本营。1860年代,英国屡次向奥斯曼土耳其施加外交压力,要求限制奴隶贸易。奥斯曼帝国是大英帝国战略层面的重要助手,是英国围堵沙俄北极熊的南大门,但废奴运动多次迫使伦敦政府贯彻人道主义原则。


由于英国的废奴主义政策,黑人视其为“灯塔国”。1829年美国黑人知识分子大卫·沃克尔,在波士顿发表了《告世界有色公民书》(“Appeal to the Colored Citizens of the World”),宣称:“英国人是有色人种在地球上最好的朋友。虽然他们曾经多少压迫过我们,而且现在在西印度群岛(West Indies)上建立了殖民地,严重压迫着我们——但撇开这些不说,他们(英国人)为改善我们的状况所付出的努力,是地球上所有其他国家加起来的一百倍。”


南北战争之前,美国最有影响力的黑人领袖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前往英国进行巡回演讲,盛赞了英国人的贡献。


英国废奴主义者,还帮助黑人进行自治试验。这些黑人正是离开北美十三州的黑人保皇党,他们在英国贵族约翰·克拉克森的带领下,横渡大西洋,定居塞拉利昂。15艘船载着12000名自由黑人,永远离开了北美种植园。克拉克森巧妙的领导,促使英国白人船员和黑人移民友好相处。


他担任塞拉利昂的首任总督,逐步展开选举并组成议会。1796年,总督起草了一部塞拉利昂宪法,准备设立下议院和参议院,如果宪法通过,每年将选举产生三分之一的席位。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民主化没有立即落实,伦敦高层认为步子迈太大,有些激进了。黑人们一再请愿,表现出维护自身权利的强烈渴望。1800年,黑人内部的激进派武装起来,举行了起义,但很快被英军镇压下去。


经过漫长的博弈,塞拉利昂在19世纪上半叶获得一定程度的自治。讽刺的是,从北美返回非洲的自由黑人,长期以来跟塞拉利昂本地土生土长的黑人矛盾不断。自认为懂英语懂西方文明的外来黑人,瞧不起原始落后的非洲土著,保持着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他们获得自治后,立即制定歧视性政策,在经济政治各方面打压土著黑人。


后来,美国废奴主义者设计的利比里亚也是同样结局。南北战争前后,一批美国富有良心的议员、商人,从种植园赎买黑奴,资助他们去非洲的利比里亚,建立自由的家园。然而,美洲黑人到了利比里亚,立马自视为高等精英,统治土著黑人。


1869年,利比里亚颁布宪法,建立国会议院后,统治阶级立即组成辉格党(Liberian Whig Party),执掌国家大权。辉格党上台后,完全主导了该国政坛,禁止反对党活动,剥夺土著黑人的参政议政权利。


这个党一掌权,就是连续执政102年,创造了一项纪录,成为世界近代政党制度中连续在位时间最长的党派。这一百多年来,没有一个土著黑人担任过总理和国家元首,直到1980年,利比里亚发生一次军事政变,辉格党才失势下台。


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的黑人政治,本来以追求自由始,却没料到造成了另一种奴役,历史充满了讽刺。


美国革命者解救黑人的努力


21世纪以来,西方新左派史学甚嚣尘上,美国国父华盛顿的形象江河日下。新左派一股脑批判,华盛顿代表大地主大奴隶主利益,北美革命没有解放黑人,革命不彻底。修正史学衍生出其他贬低北美独立战争的观点,认为华盛顿军事能力不行,打仗全靠法军;革命阵营内讧连连,乱象频发。这些新左派不会讲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的黑人政治,对独立战争期间的废奴运动也是轻描淡写。


虽然,美国联邦政府没有根除奴隶制,但废奴人士尽力活动,解救黑人。1780年,宾夕法尼亚州宣布成为第一个禁止蓄奴的州,接下来,美国北方多个州着手推进黑人解放。1783年,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引用州宪法“自由与平等”的条款,取缔了奴隶制。同年,新罕布什尔州通过司法裁定,终止了奴隶制。1784年,康涅狄格州和罗得岛州的立法机构分别出台了逐步解放奴隶的法案。


大陆会议和北方几个州决议,允许黑人参军。在康科德战役、邦克山战役以及最后的大决战约克镇战役中,都有黑人奋战的身影。在新泽西州的蒙茅斯战役中,亲英派和革命派交战双方都招募了黑人士兵,两边的黑人相互对垒,为各自阵营而战。


独立战争结束,美国首届国会召开期间,纽约和费城的两个代表团递交了请愿书,要求全国范围内取消蓄奴。这份请愿书由富兰克林领衔签名,在地位和威望上,富兰克林仅次于总统华盛顿。


废奴运动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把国家卷入震荡中。华盛顿和杰斐逊都深受启蒙思想熏陶,原则上承认奴隶制是错误的。在华盛顿两届总统任期内,国会通过了禁止海外进口黑人、禁止西北地区蓄奴等法案。如果总统坚持捍卫奴隶制,那么废奴主义者碍于他的威望,不敢高调行动。


华盛顿本人的名下有124名黑奴,再加上妻子的共同财产,则多达300名奴隶。华盛顿善待黑奴,保障医疗和养老,他去世后,把自己家里的黑奴全部释放了。他在遗嘱里专门写道:“我希望我自己全权拥有的奴隶均获得自由,因此,我反对以任何理由将我所拥有的奴隶出售或运送到外国。并且我严肃而强烈地要求我的遗嘱执行人明白有关这些奴隶的条款,以及以后就这些条款作出的任何严肃修改,都应该不遗余力地、毫无借口地、及时地得到执行……所有年老体弱的奴隶生前都应该由我的继承人供养,过上舒适的生活。幼年的奴隶也应该被抚养直至成年(25岁),并被教会读写和掌握某种有用的技能。”


遗憾的是,华盛顿没有竭尽全力支持废奴主义。在公共层面,北美仍然保留奴隶制。时代背景上,美国刚刚独立,有许多纷争急需解决,如何偿还战争债务,选举权是否要扩大到穷人群体,该怎么开发西部地区,外交对英友好还是敌视……


蓄奴只是其中一项议题,并没有过分特殊。从奴隶制自身而言,这个制度只适合劳动力密集型农业。种植甘蔗烟草等商品化农作物,使用大量黑奴还有盈利;种植小麦,就无利可图了。美国北方各州能轻易立法禁止蓄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北方地区不种植甘蔗烟草。


工业领域,蓄奴也不划算。白人奴隶主如果开矿挖掘煤炭,宁愿从外面雇用穷苦爱尔兰人,也不让自己家的奴隶上去。因为矿工是高危工种,黑人很贵的,不能用于高风险行业。


庄园主购买奴隶是一次性消费行为,就好比买车,车子开十年、二十年都是一个价钱,奴隶能活十年还是二十年也同样是一个价钱,庄园主当然希望奴隶活得越久、打工越久。


所以杰斐逊很乐观地认为,根本不用大张旗鼓发起废奴运动,再过两代人,蓄奴现象会自动消失。毕竟奴隶制不仅不道德,而且不经济,缺乏商业效益。


没想到的是,1820年前后,大宗商品棉花需求量旺盛,纺织业带动棉花种植。这个农作物适合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弗吉尼亚、马里兰、肯塔基等南方州的奴隶制因此获得延续。直到南北战争,联邦政府采取武力,才解放了南方庄园里的黑人。


今天,部分美国人忽略时代背景而去批判开国元勋,竭力渲染华盛顿、杰斐逊等人的蓄奴问题,淡化和否定他们的卓越功绩,以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他们就差把华盛顿定性为“维护奴隶主反动统治的野心家”。


特朗普总统任期内,美国左翼组织制造摩擦,打种族牌。当年杰斐逊躲避“血腥塔尔顿”而临时搬迁到的州政府所在地——夏洛茨维尔市,激进分子推倒了南北战争罗伯特·李的雕像,引起了舆论一片哗然。特朗普反问道:“乔治·华盛顿是位奴隶主没错吧?那我们是不是还得拆除华盛顿的雕像?!我们也要拆除托马斯·杰斐逊的雕像吗?!”结果,激进分子真的去拆华盛顿雕像。


目前,美国45岁以下的中青年中,几乎有一半认为开国元勋是恶棍,而非英雄。如果按照“种族正义大于一切”的新左翼叙事,那么19世纪没几个好人,当时西方能平等对待有色人种的少之又少。况且,当时不单美国有奴隶制,俄国、阿拉伯世界和非洲都存在蓄奴贩奴。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不能脱离时代背景。


谢选骏指出:从种族平等的角度看,美国的独立革命多多少少地造成了历史的倒退。至于上文宣传“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也是别有用心的——“因为马克思通奸丫鬟私生儿子、恩格斯血汗工厂盘剥英国工人、列宁染上梅毒、斯大林叛变投敌……革命导师尽都劣迹斑斑。所以评价这些牲口一样的历史人物的功过,都不能脱离他们所处的恶贯满盈的时代背景。”——不过在我看来,这样的辩护词毫无价值。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如果“不脱离时代背景”,那么所有的汉奸卖国贼都可以被理解谅解甚至赞美为“识时务者为俊杰”了。我因此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不能不脱离时代背景——这样人类才有进步,这样人类的进步才能巩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白宫里的黑社會還是一個想要翻盤的受气包

《特朗普向世界强硬宣告:美国不会接受任何人说不》(纽约时报 2025-01-21)報道: 在就职演说中,特朗普总统使用了一种咄咄逼人的语气。 “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 特朗普总统用这九个字的誓言描述他计划如何让自己的第二任期与第一任期有所不同。如今,经历了始于政治流亡、终于不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