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2年12月18日星期日

谢选骏: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不能不脱离时代背景



《美国开国时期,各方对待黑人的复杂博弈》(2022/09/25 |柳展雄)报道:


摘要:对于中途叛降、归属国王的革命军将士,政府宽大为怀。但是随着战事的升级,英国内部的鹰派逐渐抬头,这些人经过战火锤炼,对叛党没有丝毫的宽恕怜悯。典型代表为“血腥塔尔顿”,他真名叫巴纳斯特· 塔尔顿,来自于禁卫龙骑兵团。


北美革命的星星之火,1775年11月在燃烧。为了镇压乔治·华盛顿,英国贵族邓莫尔伯爵组织起军事武装力量。


邓莫尔伯爵麾下,除了大英帝国的正规军外,还有德国黑森的雇佣兵、印第安部落盟军等。全军中最显眼的,却是一支黑皮肤的军队,由三百多名逃亡黑奴组成,编制成“埃塞俄比亚兵团”。他们抬头挺胸,英姿勃勃,胸前的徽章刻有“自由属于奴隶”的铭文。


1775年11月7日,担任弗吉尼亚殖民地总督的邓莫尔勋爵发布公告,宣布“凡契约佣仆、黑奴和其他人等,只要能够和愿意拿起武器加入国王陛下的部队,将立即获得自由”。公告发布后,立马有200到300名黑奴加入了英军,连华盛顿庄园里的几个奴隶都逃到了邓莫尔的舰队上。


整个北美独立战争期间,大约有2万名黑人逃离奴隶主的庄园,投靠英国国王,奔赴英占区。一些黑人保皇党进入辅助部队,运输粮草、刺探敌情、挖掘工事。胆大勇敢的黑人当仁不让加入主力作战部队,上前线,拼刺刀。在战争白热化阶段,还出现了英美两军中的黑人士兵互相杀戮的景象。


废奴:鹰派政策的副产品


在讲述黑人亲英派之前,首先要了解蓄奴制的真相。在现代影视作品里,黑奴似乎过着悲惨的生活,种植园是一幅人间地狱的景象。美国经济史学家罗伯特·福格尔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令人惊讶。大多数庄园里的黑奴衣食不愁,奴隶制时期美国黑人的食物丰盛程度,居然优于当时世界上大多数人群。


在南北战争爆发的1860年,黑奴年度人均肉类消费量高达179磅,同时期意大利产业工人每年只能吃到9磅肉。美国内战前后,南部黑奴的身体远比北方劳工健康。黑人的热量和蛋白质摄入量保持很高水平,营养良好就身强体壮。他们平均寿命为36岁,虽然比美国白人的寿命稍微短些,但与荷兰人、法国人的平均寿命持平。爱尔兰的农民最命短,通常只能活到19岁。


内战爆发后,一些黑奴逃到北方,首要原因不是因自由、解放这些高大上的理念,而是战争降临,交通运输不便导致粮食短缺。如果再仔细深究,有些地区的饥荒还是林肯一方蓄意制造的。格兰特将军毁掉庄稼,屠宰牲畜,猛烈地蹂躏南方邦联的生产基地,企图用焦土政策逼迫南方投降。


在谢南多亚河谷,南方农业最发达、经济最富饶的地区之一,格兰特下达焚烧指令:“如果战争还要延续一年的话,我们就要把谢南多亚河谷变成颗粒不收的荒原。”北方军队穿越佐治亚州和南卡罗来纳州,所经之处,寸草不生。粮产区的毁灭,加速了邦联政权的崩溃,同时也令普通人饥饿潦倒。黑人为了填饱肚子,这才跑去北方各州。


林肯为了获取劳动力,积极吸纳人口。北方军队在行进途中带走大批蓄奴,作为后勤输送人员或者作战人员。北美独立战争时期,英国当局小范围实行了焦土政策。英军在攻占了革命领袖杰斐逊的私人庄园后,放火烧掉仓房、栅栏,收割掠夺庄稼地,把牛、羊,猪、马一网打尽,顺便把杰斐逊家的奴隶也带走了。


庞大的英军每天吃掉33吨食物,马匹每年要吃掉1.4万吨的干草、燕麦。战争初期阶段,英军最高统帅伯高因沿途强征食物,以补充军需,他还招募少数黑人奴隶作为军事辅助部队。


一开始,英国的废奴政策以务实主义为指导,为了获取战略资源而招纳黑人。废奴只针对独立分子,不包括北美的亲英派奴隶主。亲英派家里的黑奴逃过来,英国人还要送回去。


为了不刺激北美人的逆反情绪,英国官员对逃奴的使用很克制,仅仅派黑奴干打杂的活,不允许黑奴上战场。邓莫尔伯爵刚担任弗吉尼亚总督的时候,禁止黑人拿起武器。当时有一群蓄奴逃出庄园后,跑到英占区,希望获得枪支弹药,邓莫尔伯爵赶紧叫他们安分守己。


在战争初期,英国高层制定的策略是剿抚结合,尽可能招揽白人亲英派。英军虽然冷酷,但总体上并不特别残暴,没有系统地屠杀平民,也没有强占妇女。有的英国将领征召殖民地妇女参与舞会晚宴,但她们可以拒绝,那些参加舞会的女性也较少遇到过非礼。首相的国务秘书杰曼乐观地相信,铁杆的革命分子只占少数,4/5的殖民地居民效忠于国王乔治三世。


对于中途叛降、归属国王的革命军将士,政府宽大为怀。但是随着战事的升级,英国内部的鹰派逐渐抬头,这些人经过战火锤炼,对叛党没有丝毫的宽恕怜悯。典型代表为“血腥塔尔顿”,他真名叫巴纳斯特· 塔尔顿,来自于禁卫龙骑兵团。


在南部地区头号大城市查尔斯顿,城市攻防战中,有350名游击队民兵,跟英国骑兵遭遇并且被追击。中校塔尔顿穷追不舍,率领队伍54小时内推进150英里,追上了敌人。民兵举白旗投降,他仍然下令俘虏一个不留,由此获得了“血腥塔尔顿”的外号。


梅尔·吉布森主演的《爱国者》,电影里有个凶悍的英国军官,烧光主角的庄园,这个角色就是以塔尔顿为原型。


后来,塔尔顿参加了针对美国开国先贤的斩首行动。在乔治国王生日当天,龙骑兵全速突击,占领革命领袖杰斐逊的大本营夏洛茨维尔市,作为给国王的贺礼。如果他再快一点,可能捕获到杰斐逊本人。


1781年1月6日,法国军队进攻英吉利海峡群岛的泽西岛圣赫利尔,英军指挥官佩尔森少校在反击中阵亡,其黑人仆人庞培拿起步枪继续战斗。最终,英军击溃了法军,登陆的法军大部分投降。泽西岛战役是美国独立战争的外延,黑人庞培的故事展现了许多黑人对英国忠心耿耿。


尽管这些鹰派分子没有仁爱之心,但他们乐意解放南方庄园主的黑奴,来打击对手。塔尔顿中校攻占了杰斐逊等人的种植园,并且把黑奴武装起来,委以重任。


英军轻骑兵和龙骑兵本来就有少量黑人士兵,这些黑人来自牙买加等英国控制的属地,并不是北美本土的庄园奴隶。

1779年,英国当局按照“牙买加黑人军团”的先例,组建了“弗吉尼亚黑人团”,后来扩建为北美驻地最大的黑人部队。这支队伍为大英帝国效力,屡次与北美革命者交火。


英国对殖民地政策从剿抚结合转化为铁腕镇压后,黑人的战略价值愈发重要。邓莫尔伯爵原本克制使用黑奴,后来正式承认了黑人的自由人身份,把黑人战斗人员编入正式军事序列。“埃塞俄比亚军团”曾一度扩充到800多人,不幸一场天花瘟疫降临,减损人口,不然该军团的兵力很可能会翻倍。


黑人骑着高大的骏马,纵横沙场,在北美白人革命者面前耀武扬威。其中军衔最高的黑人保皇党,是托马斯·彼得斯。他来自尼日利亚,出身高贵,是土著部落埃贝族(Egbe)的王子。他被法国奴隶贩子俘虏后卖到了路易斯安那,又被卖到了北卡罗来纳。彼得斯曾多次逃跑未遂,独立战争爆发后,他终于逃出生天,跑到了英国阵营并且参军,晋升为中士。彼得斯作战勇猛,两次负伤,退役后成为黑人领袖,去过伦敦,为黑人权益请愿。


北美革命领袖,几乎每人家里都有逃奴。美国第四任总统詹姆斯·麦迪逊,损失了十多个奴隶。《独立宣言》最年轻的签署者爱德华·拉特利奇,也损失了奴隶。还有弗吉尼亚政治家帕特里克·亨利的贴身奴仆也跑了,著名的革命口号“不自由,毋宁死”,就是出自这位政治家之口。


电影《爱国者》,主角原型为南卡罗来纳州庄园主、绰号为“沼泽狐狸”的弗朗西斯·马里恩将军。他的种植园里,有个名叫亚伯拉罕·马利安的黑人。1782年夏天,马利安出逃,参加了英军的一支小型黑人骑兵连,在后来的战事中还跟前主人战场相遇。


根据优惠政策,立下战功的黑人能够获得土地。很多人为了拿到一亩三分地而加入英军,但随着英国的失败,这项政策成了泡影。


北美十三州独立后,约8000到10000保皇党人士离开老家,在加拿大的新斯科舍、魁北克和新不伦瑞克安家。原本加拿大是新征服的土地,法国人占据多数,在北美革命后,一批亲英派美国人迁徙到此,充实人口,确立了盎格鲁萨克逊人的主体地位。


2020年,后世复刻“埃塞俄比亚兵团”的形象,胸前有“自由属于奴隶”字样。


由于一下子涌入移民太多,土地不够分配,再加上不适应寒冷气候,保皇党黑人在加拿大短暂逗留后前往非洲,在塞拉利昂定居。这些黑人效仿英式政体,开展民主自治试验,建立了非洲最早的自由主义政体。


英国的理想主义者


一开始,英国政府只是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实用主义态度,去解放黑奴。英国高层里诚然有务实主义者,但也存在关心公平正义的理想主义者。


根据基督教的仁爱教义和英国的自由传统,一批有识之士投入到废奴主义的事业。1772年,一个名为詹姆斯·萨默塞特的黑奴,从英属加勒比海殖民地逃到了伦敦,奴隶主前来抓人,事情最后闹到了法庭上。


废奴主义者迅速造势,从法律角度论证,在英国的任何人都不能被视作财产,所有人都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英国的奴隶制早已于1102年被定为犯法,最后一名农奴在17世纪初消失。不管海外殖民地是啥制度,到了英格兰本土,就要遵守英格兰的规矩。政治家格兰维尔·夏普动情地说:“一个人一旦来到英国,就不能再是奴隶,他呼吸的空气让他成为自由人。”


曼斯菲尔德大法官尽管不敢得罪殖民地的种植园利益集团,不否认奴隶主的财产权利,但他判定奴隶主无权在英国本土强行剥夺他人的人身自由,并判决将这名逃奴当庭释放。


伦敦主教呼吁英格兰圣公会停止参与贩奴,并且督促加勒比海地区的教会,命令当地基督教组织改善黑人的生活。


从18世纪末,废奴逐渐成为一项全民事业。几乎伦敦每一个书店里都有谴责奴隶贸易的书籍,在城市和乡村里处处可见有人演讲、写作,声讨奴隶制的罪恶。


英国皇家海军开始打击奴隶贸易,甚至在拿破仑战争最紧张的时候,英国人仍然在非洲西海岸维持一支舰队,清扫私人贩奴船。


2008年,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后,英国首相戈登·布朗赠送的祝贺礼物,就是一只用皇家海军舰只“加内”号上的桅木制成的笔筒。19世纪,“加内”号在海上服役,击沉多艘贩奴船,声名显赫。


19世纪的海上生活是非常残酷的,船上经常缺乏水和药品补给。士兵们在英伦海域的死亡率为不到1%,在加勒比海域的死亡率为1.8%,而在打击奴隶贸易海战最激烈的西非海岸的死亡率达到5.4%。


1834年,废除奴隶制的法令在英国国会通过,正式成为国策。英国皇家海军在全球打击奴隶贸易,为了这桩事业,伦敦政府不惜跟盟友翻脸。1849年,皇家海军攻入巴西海域,摧毁了西半球奴隶贸易的大本营。1860年代,英国屡次向奥斯曼土耳其施加外交压力,要求限制奴隶贸易。奥斯曼帝国是大英帝国战略层面的重要助手,是英国围堵沙俄北极熊的南大门,但废奴运动多次迫使伦敦政府贯彻人道主义原则。


由于英国的废奴主义政策,黑人视其为“灯塔国”。1829年美国黑人知识分子大卫·沃克尔,在波士顿发表了《告世界有色公民书》(“Appeal to the Colored Citizens of the World”),宣称:“英国人是有色人种在地球上最好的朋友。虽然他们曾经多少压迫过我们,而且现在在西印度群岛(West Indies)上建立了殖民地,严重压迫着我们——但撇开这些不说,他们(英国人)为改善我们的状况所付出的努力,是地球上所有其他国家加起来的一百倍。”


南北战争之前,美国最有影响力的黑人领袖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前往英国进行巡回演讲,盛赞了英国人的贡献。


英国废奴主义者,还帮助黑人进行自治试验。这些黑人正是离开北美十三州的黑人保皇党,他们在英国贵族约翰·克拉克森的带领下,横渡大西洋,定居塞拉利昂。15艘船载着12000名自由黑人,永远离开了北美种植园。克拉克森巧妙的领导,促使英国白人船员和黑人移民友好相处。


他担任塞拉利昂的首任总督,逐步展开选举并组成议会。1796年,总督起草了一部塞拉利昂宪法,准备设立下议院和参议院,如果宪法通过,每年将选举产生三分之一的席位。由于种种客观原因,民主化没有立即落实,伦敦高层认为步子迈太大,有些激进了。黑人们一再请愿,表现出维护自身权利的强烈渴望。1800年,黑人内部的激进派武装起来,举行了起义,但很快被英军镇压下去。


经过漫长的博弈,塞拉利昂在19世纪上半叶获得一定程度的自治。讽刺的是,从北美返回非洲的自由黑人,长期以来跟塞拉利昂本地土生土长的黑人矛盾不断。自认为懂英语懂西方文明的外来黑人,瞧不起原始落后的非洲土著,保持着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他们获得自治后,立即制定歧视性政策,在经济政治各方面打压土著黑人。


后来,美国废奴主义者设计的利比里亚也是同样结局。南北战争前后,一批美国富有良心的议员、商人,从种植园赎买黑奴,资助他们去非洲的利比里亚,建立自由的家园。然而,美洲黑人到了利比里亚,立马自视为高等精英,统治土著黑人。


1869年,利比里亚颁布宪法,建立国会议院后,统治阶级立即组成辉格党(Liberian Whig Party),执掌国家大权。辉格党上台后,完全主导了该国政坛,禁止反对党活动,剥夺土著黑人的参政议政权利。


这个党一掌权,就是连续执政102年,创造了一项纪录,成为世界近代政党制度中连续在位时间最长的党派。这一百多年来,没有一个土著黑人担任过总理和国家元首,直到1980年,利比里亚发生一次军事政变,辉格党才失势下台。


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的黑人政治,本来以追求自由始,却没料到造成了另一种奴役,历史充满了讽刺。


美国革命者解救黑人的努力


21世纪以来,西方新左派史学甚嚣尘上,美国国父华盛顿的形象江河日下。新左派一股脑批判,华盛顿代表大地主大奴隶主利益,北美革命没有解放黑人,革命不彻底。修正史学衍生出其他贬低北美独立战争的观点,认为华盛顿军事能力不行,打仗全靠法军;革命阵营内讧连连,乱象频发。这些新左派不会讲塞拉利昂和利比里亚的黑人政治,对独立战争期间的废奴运动也是轻描淡写。


虽然,美国联邦政府没有根除奴隶制,但废奴人士尽力活动,解救黑人。1780年,宾夕法尼亚州宣布成为第一个禁止蓄奴的州,接下来,美国北方多个州着手推进黑人解放。1783年,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引用州宪法“自由与平等”的条款,取缔了奴隶制。同年,新罕布什尔州通过司法裁定,终止了奴隶制。1784年,康涅狄格州和罗得岛州的立法机构分别出台了逐步解放奴隶的法案。


大陆会议和北方几个州决议,允许黑人参军。在康科德战役、邦克山战役以及最后的大决战约克镇战役中,都有黑人奋战的身影。在新泽西州的蒙茅斯战役中,亲英派和革命派交战双方都招募了黑人士兵,两边的黑人相互对垒,为各自阵营而战。


独立战争结束,美国首届国会召开期间,纽约和费城的两个代表团递交了请愿书,要求全国范围内取消蓄奴。这份请愿书由富兰克林领衔签名,在地位和威望上,富兰克林仅次于总统华盛顿。


废奴运动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把国家卷入震荡中。华盛顿和杰斐逊都深受启蒙思想熏陶,原则上承认奴隶制是错误的。在华盛顿两届总统任期内,国会通过了禁止海外进口黑人、禁止西北地区蓄奴等法案。如果总统坚持捍卫奴隶制,那么废奴主义者碍于他的威望,不敢高调行动。


华盛顿本人的名下有124名黑奴,再加上妻子的共同财产,则多达300名奴隶。华盛顿善待黑奴,保障医疗和养老,他去世后,把自己家里的黑奴全部释放了。他在遗嘱里专门写道:“我希望我自己全权拥有的奴隶均获得自由,因此,我反对以任何理由将我所拥有的奴隶出售或运送到外国。并且我严肃而强烈地要求我的遗嘱执行人明白有关这些奴隶的条款,以及以后就这些条款作出的任何严肃修改,都应该不遗余力地、毫无借口地、及时地得到执行……所有年老体弱的奴隶生前都应该由我的继承人供养,过上舒适的生活。幼年的奴隶也应该被抚养直至成年(25岁),并被教会读写和掌握某种有用的技能。”


遗憾的是,华盛顿没有竭尽全力支持废奴主义。在公共层面,北美仍然保留奴隶制。时代背景上,美国刚刚独立,有许多纷争急需解决,如何偿还战争债务,选举权是否要扩大到穷人群体,该怎么开发西部地区,外交对英友好还是敌视……


蓄奴只是其中一项议题,并没有过分特殊。从奴隶制自身而言,这个制度只适合劳动力密集型农业。种植甘蔗烟草等商品化农作物,使用大量黑奴还有盈利;种植小麦,就无利可图了。美国北方各州能轻易立法禁止蓄奴,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北方地区不种植甘蔗烟草。


工业领域,蓄奴也不划算。白人奴隶主如果开矿挖掘煤炭,宁愿从外面雇用穷苦爱尔兰人,也不让自己家的奴隶上去。因为矿工是高危工种,黑人很贵的,不能用于高风险行业。


庄园主购买奴隶是一次性消费行为,就好比买车,车子开十年、二十年都是一个价钱,奴隶能活十年还是二十年也同样是一个价钱,庄园主当然希望奴隶活得越久、打工越久。


所以杰斐逊很乐观地认为,根本不用大张旗鼓发起废奴运动,再过两代人,蓄奴现象会自动消失。毕竟奴隶制不仅不道德,而且不经济,缺乏商业效益。


没想到的是,1820年前后,大宗商品棉花需求量旺盛,纺织业带动棉花种植。这个农作物适合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弗吉尼亚、马里兰、肯塔基等南方州的奴隶制因此获得延续。直到南北战争,联邦政府采取武力,才解放了南方庄园里的黑人。


今天,部分美国人忽略时代背景而去批判开国元勋,竭力渲染华盛顿、杰斐逊等人的蓄奴问题,淡化和否定他们的卓越功绩,以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他们就差把华盛顿定性为“维护奴隶主反动统治的野心家”。


特朗普总统任期内,美国左翼组织制造摩擦,打种族牌。当年杰斐逊躲避“血腥塔尔顿”而临时搬迁到的州政府所在地——夏洛茨维尔市,激进分子推倒了南北战争罗伯特·李的雕像,引起了舆论一片哗然。特朗普反问道:“乔治·华盛顿是位奴隶主没错吧?那我们是不是还得拆除华盛顿的雕像?!我们也要拆除托马斯·杰斐逊的雕像吗?!”结果,激进分子真的去拆华盛顿雕像。


目前,美国45岁以下的中青年中,几乎有一半认为开国元勋是恶棍,而非英雄。如果按照“种族正义大于一切”的新左翼叙事,那么19世纪没几个好人,当时西方能平等对待有色人种的少之又少。况且,当时不单美国有奴隶制,俄国、阿拉伯世界和非洲都存在蓄奴贩奴。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不能脱离时代背景。


谢选骏指出:从种族平等的角度看,美国的独立革命多多少少地造成了历史的倒退。至于上文宣传“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不能脱离时代背景”……也是别有用心的——“因为马克思通奸丫鬟私生儿子、恩格斯血汗工厂盘剥英国工人、列宁染上梅毒、斯大林叛变投敌……革命导师尽都劣迹斑斑。所以评价这些牲口一样的历史人物的功过,都不能脱离他们所处的恶贯满盈的时代背景。”——不过在我看来,这样的辩护词毫无价值。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如果“不脱离时代背景”,那么所有的汉奸卖国贼都可以被理解谅解甚至赞美为“识时务者为俊杰”了。我因此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功过不能不脱离时代背景——这样人类才有进步,这样人类的进步才能巩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與gemini討論死亡與人生

(一)如何理解“死亡幫助我們認清了自己作爲碳基生物的這一處境”? 如何理解「死亡幫助我們認清了自己作為碳基生物的這一處境」? 這句話乍聽之下有些抽象,但其實蘊含著深刻的生命哲學。讓我們來逐層剖析: 1.碳基生物的本質 物質組成:所有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包括人類,都是以碳元素為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