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沙丘之变》播报:
沙丘之变,又称沙丘之谋,秦始皇在沙丘宫(今河北省广宗县一带)去世后,赵高与李斯杀害公子扶苏,拥立秦二世即位的事件。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生平最后一次出巡。像往常一样,李斯、胡亥、赵高从行,去疾留守。巡游时在途中突然去世,遗诏令公子扶苏主持葬礼,意即使之返都即位。
此时扶苏正在上郡监督蒙恬的军队,管理诏书的赵高却发动了阴谋,威胁丞相李斯,矫诏处死扶苏与蒙恬。隐瞒秦始皇死讯,以咸鱼放到秦始皇车上,遮挡秦始皇尸体发出的臭味。回到咸阳後,他们拥立公子胡亥为皇帝,就是秦二世。
不料始皇于沙丘暴卒,宦官赵高胁迫左相李斯发动“沙丘之变”,他们合谋篡改了始皇的传位诏书,废太子扶苏,改立胡亥为新帝,为秦二世。
背景
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冬季,秦始皇出游,左丞相李斯陪同前往,右丞相冯去疾留守咸阳。始皇有二十多个儿子,小儿子胡亥最受宠爱,他要求随父皇出游,获秦始皇准许。
十一月,秦始皇一行到达云梦,向着九疑山遥祭葬在那里的舜帝。然后乘船顺长江而下,观览籍柯,渡经海渚,过丹阳,抵钱唐,到达浙江边。因钱塘江潮波涛汹涌,便向西行驶一百二十里,从富阳与分水之间的狭窄处渡江。随之始皇登上会稽山,祭祀禹帝,遥望南海,刻立巨石歌功颂德。然后起驾返回,归途中经过吴地,从江乘县渡过长江,沿海北上,抵达琅邪、之罘。始皇看见大鱼,即发箭将鱼射杀。接着又沿海西行,到了平原渡口后便病倒了。
过程
始皇暴薨
秦始皇很厌恶谈论“死”,因此群臣中没有人敢于提关于死的事。待到他病势更加沉重时,才命中车府令、兼掌符玺事务的赵高写诏书给长子扶苏说:“参加丧事处理,灵柩到咸阳后安葬。”诏书已封好,但却搁置在赵高处,没有交给使者送出。秋季,七月,丙寅(二十日),始皇在沙丘宫平台驾崩。丞相李斯因皇帝在都城外病逝,唯恐各位皇子及天下发生什么变故,于是就秘不发丧,将棺材停放在能调节冷暖的凉车中,由始皇生前最宠信的宦官在车的右边陪乘。所到一地,上呈餐饭、百官奏报事务与过去一样,宦官即从车中接受并批复奏事。只有胡亥、赵高及受宠幸的宦官五六个人知道内情。
赵李密谋
赵高素来得到胡亥的信任,恰又怨恨蒙氏兄弟,便劝说胡亥,让他诈称始皇遗诏命杀掉扶苏,立胡亥为太子。胡亥同意了赵高的计策。赵高又说:“这件事如果不与丞相合谋进行,恐怕不能成功。”随即会见丞相李斯,说:“皇上赐给扶苏的诏书及符玺都在胡亥那里。定立太子之事只在您我口中的一句话罢了。这件事将怎么办呢?”李斯说:“怎么能够说这种亡国的话呀!此事不是我们这些为人臣子的人所应当议论的啊!”赵高道:“您的才能、谋略、功勋、人缘以及获扶苏的信任,这五点全部拿来与蒙恬相比,哪一点比得上他呢?”李斯回答:“都比不上他。”赵高说:“既然如此,那么只要扶苏即位,就必定任用蒙恬为丞相,您最终不能怀揣通侯的印信返归故乡的结局已经是显而易见的了!而胡亥仁慈忠厚,是可以担当皇位继承人的。希望您慎重地考虑一下,作出定夺!”
李斯听后认为赵高说的有理,便与他共同谋划,诈称接受了始皇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又篡改始皇给扶苏的诏书,指斥他多年来不能开辟疆土、创立功业,却使士卒大量伤亡,并且数次上书,直言诽谤父皇,日日夜夜地抱怨不能获准解除监军职务,返归咸阳当太子;而将军蒙恬不纠正扶苏的过失,并参与和了解扶苏的图谋。因此令他们自杀,将兵权移交给副将王离。
扶苏自尽
扶苏接到诏书,哭泣着进入内室,打算自杀。蒙恬说:“陛下在外地,并未确立谁是太子。他派我率领三十万军队镇守边陲,令您担任监军,这乃是天下的重任啊。现在仅仅一个使者前来传书,我们就自杀,又怎么能知道其中不是有诈呢?!让我们再奏请证实一下,然后去死也不晚呀。”但是使者多次催促他们自行了断,扶苏于是对蒙恬说:“父亲赐儿子死,还哪里需要再请示查实呢!”随即自杀。蒙恬不肯死,使者便将他交给官吏治罪,囚禁在阳周;改置李斯的舍人担任护军,然后回报李斯、赵高。胡亥这时已听说扶苏死了,便想释放蒙恬。恰逢蒙毅代替始皇外出祈祷山川神灵求福后返回,赵高即对胡亥说:“先帝想要荐举贤能确定你为太子已经很长时间了,可是蒙毅一直规劝他,认为不可如此。现在不如就把蒙毅杀掉算了!”于是逮捕了蒙毅,将他囚禁到代郡。
结果
皇室车队于是从井陉抵达九原。当时正值酷暑,装载始皇遗体的凉车散发出恶臭,胡亥等便指示随从官员在车上装载一石鲍鱼,借鱼的臭味混淆腐尸的气味。从直道抵达咸阳后,发布治丧的公告。胡亥继承了皇位。
胡亥将秦始皇葬在骊山皇陵,把铜熔化后灌入,堵塞住地下深处的水。崐又运来各种奇珍异宝,藏满墓穴。还下令工匠制作带有机关的弓弩,遇到穿入靠近墓穴的人,即自动射杀。用水银做成百川、江河、大海,以机械灌注输送。墓穴顶部布有天文图象,底部设置地理模型。后宫嫔妃凡未生子女的,令她们全部陪葬。下葬以后,有人说工匠们制造隐藏的机械装置,知道其中的全部秘密,如果他们再作第二重机关,就会将其中的秘密泄露出去。于是待送终的大事完毕后,那些工匠即被尽数封闭在墓穴中。
胡亥想要杀掉蒙恬兄弟二人,子婴规劝说:“赵王赵迁杀李牧而用颜聚,齐国田建杀他前代的忠臣而用后胜,结果最终都亡了国。蒙恬兄弟是秦国的重臣、谋士,陛下却打算一下子就把他们抛弃、除掉。似此诛杀忠臣而扶立节操品行不端的人,是在内失去群臣的信任,在外使将士们意志涣散啊!”但是二世不听从劝告,随即杀掉了蒙毅,并要杀内史蒙恬。蒙恬说:“我们蒙家自我的先人起直至子孙,在秦国建立功业和忠信已经三代了。如今我领兵三十多万,身体虽然被囚禁,但我的势力仍然足以进行反叛。可是我知道自己必定得死却还是要奉守节义,是因为我不敢辱没祖先的教诲,并表示我不忘先帝的大恩大德啊!”于是即吞服毒药自杀身亡。
影响
胡亥登基后,见不得人的阴谋和突如其来的权力共同催生出强烈的不安全感,随之而来的是以维护秦帝国稳定为借口的血腥政治清洗,于是,胡亥的兄弟姐妹一个接一个地成为牺牲品,恐怖的气息如同浓重的阴霾逐渐扩散到整个秦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咸阳城外反秦浪潮也此起彼伏,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吴广以扶苏、项燕为名发动大泽乡起义,农民起义席卷全国,六国也纷纷复辟,秦王朝风雨飘摇,两年后就灭亡了。
评价报
常楚老:黑云兵气射天裂,壮士朝眠梦冤结。祖龙一夜死沙丘,胡亥空随鲍鱼辙。腐肉偷生三千里,伪书先赐扶苏死。墓接骊山土未乾,瑞光已向芒砀起。陈胜城中鼓三下,秦家天地如崩瓦。龙蛇撩乱入咸阳,少帝空随汉家马。
蔡东藩:始皇稔恶,道死沙邱,赵高包藏祸心,倡谋废立,始唆胡亥,继唆李斯;胡亥少不更事,为高所惑,尚可言也,李斯身为丞相,位至通侯,受始皇之顾命,乃甘心从逆,与谋不轨,是岂大臣之所为乎?虽暴秦之罪,上通于天,不如是不足以致亡,但斯为秦相,应具相术,平时既不能匡主,临变又不思除奸,徒营营于利禄之私,同预废立之计,例以《春秋》书法,斯为首恶,而赵高犹其次焉者也。
谢选骏指出:沙丘之变不是一个意外,而是秦始皇政治的逻辑结果。即使像毛泽东这样的“二流子秦始皇”,也无法逃脱现代的沙丘之变——“中南海逮捕四人帮”的因果报应。
《沙丘之变为什么总有人怀疑是捏造的?》(2022-08-29 阅读)报道:
《史记》中对继承制度有过这样的描述“汤崩,太子太丁未立而卒,於是立太丁之弟外丙,是为帝外丙。”也就是说从殷商时期就出现了这样的例子,如果太子在登上帝位之前死亡的话,那么就将他的兄弟推举成为帝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属于他的大秦帝国,而且还将自己称为“始皇”(即中国的第一位帝王)。而秦始皇也希望大秦能够一直存在,所以也在努力地寻求长生不老之术。
而秦始皇有23个儿子,如果长生失败,他也准备好了从中挑选出合适的人选继承自己的帝王之位,了解一些秦朝历史的人可能会对扶苏和胡亥这两个人比较熟悉,他们俩都是秦始皇的儿子,也和今天要分享的沙丘之变有关。
何为“沙丘之变”呢?
根据《史记》中的记载“至平原津而病……上病益甚,乃为玺书赐公子扶苏曰:‘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在中车府令赵高行符玺事所,未授使者。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这段文字是说秦始皇在巡视平原津这个地方的时候就病了,然后一直也治不好,所以就写了一封诏书给他的大儿子扶苏,让他回咸阳参与他的葬礼。
但是这封诏书却放在了宦官赵高(宦官就是太监)那里,没有直接交给扶苏。等到了7月份的时候,秦始皇在沙丘驾崩了,接着扶苏就被赵高就和秦朝丞相李斯一起合谋杀害了,然后他们拥立秦始皇的小儿子胡亥登上了皇位。这个历史事件就被称为沙丘之变,而我们也可以从《史记》中的记述中了解到这场沙丘之变涉及了四个人物,即李斯、赵高、扶苏和胡亥。
而后世之所以对沙丘之变产生怀疑是因为这几点。第一,为什么聪慧过人的秦始皇明知道自己即将死去,却不立太子呢?第二,为什么就让扶苏回咸阳参加葬礼,而不告诉他皇储之事呢?第三,赵高只是一个小小的宦官,怎么可能参与到“立太子”这种影响国本的事情中去呢?第四,为什么丞相李斯会和赵高合谋呢?
但是要解答这些疑问的话,首先要从秦朝的政治制度说起,因为只有前例可循,幼子胡亥才有机会当上太子。
大秦王朝的继承制度
关于沙丘之变中的种种疑惑
第一,那为什么秦始皇不早早地就把太子人选就给确定下来呢?这是因为在秦始皇横扫六合之后(六合指的是天下万物),达到了人生的最巅峰时刻,那就是成为了天下的霸主,他自称为“朕”,与自称“我”的普通人区分开来,为了彰显他高高在上的地位。
他一生未立皇后,因为他觉得没有人能与他比肩,共治天下,所以他也不愿意将自己亲手打下的帝国交付给别人,即使是他的儿子。我们也知道秦始皇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能够长生不老的仙丹,所以他已经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将由他来统治大秦,统治中国,而且只能是他。
而且秦始皇在去世之后,他的陵墓还没修建好,这说明他极度相信炼丹术士的鬼话,认为他自己不会那么快就去世。而在《史记》中提到了让扶苏到咸阳来参加葬礼,但是他却没有提到任何“太子”的词汇,因为他自信地认为他不会死去。
第二,那太监赵高为什么能进入核心政治集团呢?《史记》中对于赵高的身世的描述是这样的“赵高者,诸赵疏远属也……秦王闻高通於狱法,举以为中车府令”,赵高是诸侯赵王血缘疏远的亲戚,因为精通狱法,所以被封为中车府令。
而这车府令就是指帮助秦始皇“行符玺令事”,也就是说赵高是有机会接触玉玺的,而且他还有资格帮助秦始皇在文书上盖章,虽说他只不过是帝王身边一个盖章的助理,但是一旦帝王生病倒下了,他就拥有了偷偷自行盖章的权力。
第三,那李斯为何要帮助赵高呢?这是因为秦始皇为了使皇权独大,因此便设立了三公九卿制来压制宰相的权力(将相权分给三个职位: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这三个职位互相牵制,以保证皇权的至高无上)。
而且秦始皇还设左右宰相之分,其中以右相为尊,帮助秦始皇建国的李斯却只是左相,所以李斯并不是一人之下,而是二人之下,更关键的是当时他已经是74岁了。为了避免在储君争斗中伤及自身利益,所以李斯选择了秘不发丧,而当时的右相还在咸阳,什么都不知道。于是李斯为了自己的前程,便决定和赵高开始合作。
这三个问题的提出都是对“沙丘之变”之后的立储是表示怀疑的,而这三个问题也正是回答了对“沙丘之变”产生怀疑的根源所在。如果竟尽可能还原一下事实的真相,当时的可能是这样的一种情况,秦始皇在沙丘的时候就已经快要不行了,但是他还是认为自己可以回到咸阳,因此迟迟不愿确定最后的太子人选。所以诏书中只有让扶苏回咸阳的命令,是因为秦始皇可能想亲自宣布储君的候选人。
但是秦始皇却不能撑到咸阳,因此为了避免争夺皇位时嫌弃的血雨腥风,李斯便决定不将秦始皇去世的消息公布于天下。而因为秦始皇没有立储,所以将来的帝王人选有这样几种情况:第一是长子扶苏;第二是秦始皇的兄弟继位;第三是秦始皇儿子中得民心者继位。
所以无论那种选择,作为丞相的李斯可能要卷入这场皇位风波之中。当时胡亥和赵高交往十分亲密,而以胡亥的成就是不可能成为帝王的——扶苏是被秦始皇命令去抗击匈奴的,因此有战功。胡亥只是从小跟着赵高学习法律,因此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所以为了让这个皇位看上去是通过正规手段得到的,因此他们就不得不拉拢李斯,李斯也是为了自身着想,所以就选择加入了胡亥和赵高这个集团。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沙丘之变可能有两种结果,一种是沙丘之变是真的,秦始皇确实想立胡亥为太子。而后世一直认为扶苏才是太子人选,这是因为后世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度已经被确立,所以他们认为当年的胡亥成为帝王是不合理的。第二种就是沙丘之变就是个阴谋,就是胡亥连同赵高,再拉拢李斯,杀死自己的的亲哥哥,夺得帝王之位。
但是无论哪一种,现在都无法考证了,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沙丘之变确实存在着可疑之处。那就是为何李斯会帮助平凡的皇子胡亥登上帝王?为何正好是和赵高关系亲近的胡亥登上帝位?为何扶苏就这样被杀死了?但是一切的答案都已经被时间掩埋了。
参考文献:
1.探析赵高策划的“沙丘之变”和“指鹿为马”.赵存河.兰台世界
2.论《赵正书》与《史记》关于秦二世继位之抵牾——兼谈史实重构的复杂性.邵琪.历史研究
3.兔子山遗址出土《秦二世元年文书》与《史记》纪事抵牾释解.孙家洲.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谢选骏指出:作者首先不懂,沙丘之变确实存在,否则胡亥没有必要杀死他的所有兄弟姐妹。作者其次也没意识,沙丘之变是秦始皇自己导致的——因为他中了韩非的蛊毒,极端恐惧大权旁落,不再信任任何一人,所以至死不肯任命太子。作者最终无知,沙丘之变是韩非主义的伟大胜利——通过这一揭开血腥大幕的政变,韩非终于为韩国、为自己、为一切遭到秦始皇坑害的生灵,报了血海深仇。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