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2年12月28日星期三

谢选骏:未来学家看不见全球政府的影子




《活在未来:2030年,专家们无法预言的四件事》(2017年11月9日 Lee Rainie)报道:


阿尔文· 托夫勒(Alvin Toffler)在其1970年的畅销书《未来冲击》(Future Shock)中,很大程度上准确预测了当今现状。托夫勒预测了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兴起,基于“灵活组织机构”而非集权官僚的公司以及对于科技的社会困扰和担忧更普遍。他同时预见到,人类和科技的关系演变决定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


这也是世界经济论坛工作的重心。世界经济论坛着力探索2030年前科技如何进步以及如何应对相关挑战。以下是决策者、企业高管以及公民社会活动家在迈向新世界的进程中面临的一些不确定性。


我们能够实现更广泛的互联互通吗?


很多人坚信,下一代的生活中,互联网将无处不在,或几乎无处不在。互联网将应用于大部分事物,也将搭载于许多物体和环境中。专家称,互联网将转入幕后,就像电力一样,虽然深深嵌入人们的生活,却越发隐蔽。即便是学历不高的人也可以利用语音接触数字材料和应用,知识和学习的边界得到前所未有的拓展。


互联互通急速扩张,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挑战。实现物联网互联所需的协调和编码要比以往人类的任何努力都要复杂。联通很可能中断,而无人知晓修复方法。破坏分子能够远距离实施大规模社会破坏性活动。因此,我们面临一些艰难且昂贵的抉择。这些复杂的系统应有多少冗余?如何保护这些系统?谁来保护?鉴于物体实现了全球网络互联,攻击可以快速转移,如何重新界定责任?


我们能够创造出更多有意义的工作吗?


科技进步毁掉的工作是否比它创造的要更多?随着全新的、更具价值的工作逐渐取代那些曾被技术取代的工作,人们以往提高技能的模式是否会持续?目前尚无定论。机器升级确定无疑,人类如何回应却并不明朗。


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如何应对至关重要。学院、社区大学和职业学校面对商业模式变革,在所遭受挑战不亚于媒体和音乐行业早已面临的挑战的情况下,做出了初期调整。很多学校采取网上视频授课方式,或面授线上教学相结合。人工智能系统会进行监督,评估学生表现和课程充实度。教职工也利用网上材料自主学习。


这种变革是否足以应对挑战?还要取决于之后的经济带来的人才。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咨询了一系列专家,其中相当一部分专家集中探讨了最好的教育课程是如何培养终生学习理念。一些专家认为,不同以往的资格证书系统也会应运而生,从而评估人们掌握的新技能。


专家同时讨论了某些人类才能,短期内很难被机器或自动化所取代。如社交能力、情商、创造性、团队协作、抽象和系统思维能力、复杂沟通技能以及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美国学校和大学是否能够将教学重点集中在这些人类能力方面仍是个迷。


我们能够重建信任和真理吗?


信任是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的粘合剂。大量关于信任和社会资本方面的研究文献记录了信任与福祉、团队攻坚克难、经济发展和社会凝聚力之间的关联。信任是友谊和关爱的命脉。一旦信任缺失,各种社会问题也会随之而来,如暴力、混乱,风险规避也会使社会陷入瘫痪。


不少人担心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正在腐蚀信任。信任和真理的命运将何去何从?一方面,很多人担心假新闻瞄准了人类的深层本性。假新闻贪图便利、舒适和迎合自身观点的信息,使人们易被新科技工具识别、针对和摆布。而另外一方面,之前通信革命引发的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应对。人们总能凭借互联网的快速,找到新的应对方式。


社会和组织创新能够从多大程度上缓解新问题?


面对诸多动荡,个人、团体和组织都不得不做出改变。随着社会网络演变为社会力量,集体行为和力量的一些主要方面已经发生了变化。社会网络不仅用于共享知识,同时鼓励他人采取行动。人们采用新的协作方式解决问题。此外,组织结构愈发多样,应对大大小小的问题,从微观层次上的小问题到宏观层次上的全球事务,如气候变化和流行病。


新的法律和诉讼大战在所难免,可能会用来解决以下问题:谁拥有信息的所有权?谁能使用信息并从中获利?一旦信息处理系统出现差错(比如,无人驾驶汽车从桥上跌落),谁来担责?如何划定数据捕捉或数据监管和隐私间的界限?衡量一个人的就业、信誉度和保险状况时哪些个人信息是可以合法使用的?谁来监管决定了社会事件的算法?


距离2030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尚有不少机会可以把握,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


谢选骏指出:我很奇怪,托夫勒夫妇如此远见,号称未来学家,为何看不见全球政府的影子呢?看来,他们的聪慧是一种典型的犹太式,那就是见木不见林,甚至“明足以察秋毫而不见舆薪”。但也因为如此,才能获得庸众的共鸣,触发如潮的掌声。未来学家看不见全球政府的影子,可悲!所以他们完全无法应对目前的疫情。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與gemini討論死亡與人生

(一)如何理解“死亡幫助我們認清了自己作爲碳基生物的這一處境”? 如何理解「死亡幫助我們認清了自己作為碳基生物的這一處境」? 這句話乍聽之下有些抽象,但其實蘊含著深刻的生命哲學。讓我們來逐層剖析: 1.碳基生物的本質 物質組成:所有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包括人類,都是以碳元素為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