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4年4月29日星期一

谢选骏:中囶房价需要回到2012年以前


《中国房地产业量价持续下滑 替代者能否填上增长和就业窟窿》(陈岩 BBC中文记者 2024年4月15日)报道:


房地产是过去20年拉动中国经济内需的火车头。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下滑还在继续。房产数据机构克而瑞表示,2024年第一季度,百强房企累计实现操盘销售金额7792.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47.5%。


官方数据显示房价也在继续下行。中国统计局公布2月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其中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的销售价格分别环比下降0.4%和0.6%,全中国新房和二手房房价已分别连跌9个月和10个月。


安邦智库的一份报告指出,尽管二手房市场有了积极的变化,但整个房地产市场逐渐下沉的大趋势,已经很难改变,房地产市场的寒冬还远未过去。


与此同时,3月的中国“两会”大力宣传“新质生产力”,寄希望于以此替代房地产等传统行业拉动经济。在市场如此低迷的状态下,这些“新质生产力”概念下的产业,能否匹配和填补体量巨大、上下游产业链漫长的房地产业对于宏观经济和就业原有的贡献?


现状分析:还未触底


4月以来最令人瞩目的房地产新闻是中国龙头房企万科陷入困境。不同于恒大,万科是中国房企中的“好学生”,很早就预判风险,降低杠杆率,在寒潮来袭时没有倒下。但持续的市场低迷,让这家企业也开始求生。


3月28日万科发布2023年报显示,去年净利润121.6亿元,同比2022年的226.9亿元下降了105.3亿元,降幅46.4%。在利润大幅减少的情况下,万科集团管理层已集体降薪。


作为房企里的“好学生”的万科,也陷入困境。图像来源,GETTY IMAGE

图像加注文字,作为房企里的“好学生”的万科,也陷入困境。


“万科、金地等‘优质’房企再次面临‘爆雷’危机,碧桂园、恒大等出险房企‘躺平’的情况下,市场的出清还远未实现。”安邦智库报告分析称,这意味着中国房地产市场不仅软着陆的“春天”未到,供需失衡的寒冬也远没有过去。对于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的长期性需要有充足的准备。


也有专家认为,2024年将是中国楼市触底反弹的一年。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3月在一场媒体会上表示,短期房地产市场还是面临一定风险,瑞银预测在上半年开工和销售面积还会出现下跌,可能在年中的六七月份可能会企稳,下半年可能环比会略有回升,全年预计开工面积还是会下降10%,销售下降5%左右。


房地产功与过


中国从1990年代末推行房改,开启了房地产业的“大时代”——时任总理朱镕基宣布,福利分房年代结束,住宅商品化时代开启。


中国银行研究院的报告描述,房地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关联行业多的特征。一方面,房地产开发活动与建筑业生产活动密不可分,房地产开发过程中,通过直接消耗大量建筑材料,带动水泥、钢铁、玻璃、五金、陶瓷、化工等多个制造业发展;另一方面,与住房相关的消费活动将促进家电、家具、家纺等制造业发展。此外,房地产开发和销售还会对物流、金融等第三产业产生较强的拉动效应。


西南证券的研究报告测算更直接——2020 年房地产业的总带动效应之和约为1.71,意味着每增加1单位房地产业的产值,会带动全产业增加1.71个单位的产值。


房地产业具有产业链条长、关联行业多的特征。仅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中介服务两项,涉及就业人口就以数百万计。


官方数据显示,过去20年,房地产是中国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占GDP的7.34%,间接带动的相关产业占9.9%,合计约占GDP的17%。


2020年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增加值达到历史高点,7.5万亿元人民币,约1万亿美元。如果将其看作一个经济体,中国的地产行业,大致相当于墨西哥或印尼的全国GDP,在全球排15名左右。


不仅比重大,而且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更大。经济学家任泽平在一篇报告中测算,在2000-2020年间,房地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从4.8%波动向上,达到13.9%。


这意味着,当时中国经济比上一年新增的部分中,有七分之一的贡献来自于房地产行业。


同时,地方政府也在这一过程中大举卖地,充实财政;居民买房“上车”,在不断上涨的房价下实现资产增值;各大房企迅速膨胀为千亿,乃至万亿的规模,似乎实现了一个难得的多赢局面。


但问题逐步显现。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房地产助理教授杨扬此前向BBC中文指出了四个问题:银行的贷款给了房地产,制造业科技业拿不到贷款,实体经济虚空;一二线城市高房价,三四线城市高库存,供需错配;地方政府过去过度依赖土地财政,需要转型;保障住房,住房租赁制度还有待完善。


换言之,高速发展,让中国的资产价格不断上涨,无论企业还是居民,都在大举借贷,风险不断累积。


此前20年,中国楼市也经历了多轮起伏,但这一次下行则颇为不同。“运用再多的政策,房地产业不可能回到从前。”汪涛表示,当前楼市的变化是一个结构性的变化,我们要适应它,而不是扭转。


“但还是有必要出台一些提振措施,使房地产的下行不会出现过度调整,对其它经济部门以及企业、居民不会产生过大负面影响。”汪涛称。


恒大、碧桂园甚至万科等房地产龙头企业出现危机,分析指中国房地产业已不可能回到从前。

替代产业


“国内普遍认为房地产的下行是结构性的,长期性的,跟人口老龄化、房地产过剩、房企债务过高等因素有关,所以觉得要往新的方面转换。”汪涛表示。


ING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宋林向BBC中文表示,从大的方面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奇迹背后的旧有增长引擎,包括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人口红利和债务推动型增长,都在不同程度地减弱。


“因此,必须寻找新的增长动力,这也是两会关注的重点领域。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和创新是长期的战略方向。”


但房地产体量之大,对经济的影响并不容易替代。


以就业为例,任泽平测算2021年中国房地产涉及从业人数达1500万左右,而且从城镇人员就业情况看,2004-2020年间,城镇人员房地产业就业人数从130万增长至525万人,复合增长率9.12%,远高于城镇就业总人数2.7%的增速。


不仅如此,房地产能够带动上下游50多个行业超28%的就业弹性变化,即房地产业经济增加值带来的就业吸纳能力约占三成。


换言之,房地产行业如同一块海绵,发展好时能吸纳大量就业,低迷之时,挤出的从业人员,也给就业市场带来压力。


26岁的张静静就是其中一例,她此前向BBC中文介绍,2019年大学毕业后进入房地产行业做销售,但是三年坎坷之后,被迫离开,转行到家政行业,脱下西装,换上便装,她成了一名“蓝领”劳动者。


相比之下,被寄予厚望的新能源汽车行业,虽然“求贤若渴”,但在就业方面与房地产行业相比相差一个量级——中国官方引发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称,预计到2025年,节能及新能源汽车人才总量将达120万人,目前仍存在103万人左右的缺口。


房地产行业低迷,最先影响的是房地产开发经营、房地产中介服务两部分,根据中国最新的经济普查数据,这两部分就业分别占全行业的29%和13%,这两部分失业人口很难与新能源汽车等新型行业的岗位适配。


支柱行业替代的过程中经常发生“人力资源错配”的显现。宋林对此解释称,新的增长动力还无法填补旧经济模式增长放缓的空白。与房地产和基础设施投资等旧经济驱动力不同,新经济发展的成果往往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旧经济驱动力的特点是供应链长、养活的人多,比如房地产。


手机制造商小米,下场造车,并在3月26日发布首款,成为这个竞争激烈行业的最新一员。而且,新兴行业崛起的道路也不是一盘坦途,依然存在变数。


汪涛提醒,并不是要大家都要去投光伏和新能源汽车,这可能是误解,以为全部去发展新兴产业就行了,实际上会造成过度竞争和过度投资。


美国财长耶伦近期访华也点名新能源汽车和光伏等行业的“产能过剩”会伤害欧美的相关产业。


实际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在短时间内增长过快,冲击了目的地国家的同类产业,已经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以主要市场之一欧盟为例,欧洲有1400万人直接或间接受雇于汽车制造业,相当于欧盟就业人口6.1%。在此背景下,欧盟去年10已启动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可能将把其关税从目前的10%提高到至少20%。


美国从特朗普时期开始对中国出口汽车额外加征25%关税,目前还有声音呼呼当局堵住中国汽车产品绕道墨西哥进入美国市场的漏洞。


汪涛认为,新质生产力实际上包括传统行业的升级,包含任何能提高全要素生产力的行业,所以从全要素生产力的角度来说,它其实是在各个行业对资源进行更优配置,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原料、科技人才。


谢选骏指出:人问“中国房地产业量价持续下滑,替代者能否填上增长和就业窟窿”——我看习近平一上台就说“房住不炒”,但是大家不理他,照抄不误,逼他出手;现在中囶房价终于趴下,我看他会继续打压,一直回到2012年,以便证明不是虚的,真是“一言九鼎”。


《中国经济:一季度GDP增长5.3%超机构预期 房地产仍是拖累》(陈岩 BBC中文记者 2024年4月16日)报道:


在中国东部江苏省南通市的一家工厂里,一名工人正在检查风力涡轮机使用的转子铁芯。


4月16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一季度GDP29.6万亿元,同比增长5.3%。


今年中国“两会”上订下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目标为5%左右,与去年一致。


此前多个机构对一季度增长的预测都在5%或以下,实际结果超出预期。


细看各个部分,房地产依然拖累整体经济,出口则展现出强劲的修复力。


这一数据大幅超过各个机构的预测。


财新对14家国内外机构的调查显示,经济学家对2024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的预测均值为4.9%。


路透社对86位经济学家作了调查,取中间值预计为4.6%。


高盛研究部则在一周前上调对中国一季度经济数据的预测,从前值4.5%上调至5.0%。


但今天公布的数据为5.3%,超过各个机构的预测。


“这一结果对经济实现目标具有积极意义。”路透社援引三井住友亚洲宏观战略主管Jeff Ng的分析说,“目前增长势头似乎趋于稳定,3月份的数据没有出现令人意外的上扬就证明了这一点。我认为市场情绪仍偏向看跌。预计可能会在2024年最后一个季度出现一些逆转。”


经济学人智库(EIU)中国经济高级分析师徐天辰向BBC中文表示,数据的“质量”相当不错,因为稳健的GDP增长已转化为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而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又反过来支持了私人消费。


徐天辰分析,从周期上看,中国经济正处于上升轨道。这得益于三个因素:


第一,以半导体和电子产品为首的全球制造业出现周期性复苏,为中国企业创造了订单;

第二,中央政府发行债券为公共投资提供了资金支持;

第三,消费保持坚挺,正在从奢侈品消费向基层消费进行结构性转变。

工人们在江苏省泰州市的渔光互补项目上检查设备,该项目渔业养殖与光伏发电相结合,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可以进行鱼虾养殖,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业态。


工业领衔

如果分产业类型看,工业的表现比较突出。


与去年一季度不同,当时中国刚刚放开疫情管控,服务业(餐饮、娱乐、旅游等)爆发式增长5.4%,工业增加值则相形见绌,仅增长3.3%。


今年一季度反转,工业增速加快,实现6%的增长;服务业稍有回调,也有5%的增长。


穆迪分析指出,这些数字背后反映出中国经济中的错配现象日益严重;制造商在做繁重的工作,而家庭消费却起色不大。三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增长 6.1%,其中制造业企业生产增长 6.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9.9%。与此同时,零售销售在 3 月份仅按年增长了 4.7%,3 月份按年增长 3.1%,增幅之低令人担忧。


此前高盛上调预测值也是因为3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高于市场预期,反映出工业的回暖。


PMI被视为一个经济体的“体检表”,反映制造业的整体增长或衰退。PMI的荣枯线是50%,高于50%代表制造业在扩张发展,反之则代表衰退。3月的PMI为50.8%,比上月上升1.7个百分点,高于临界点,制造业景气回升。


值得一提的是,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5.2%;股份制企业增长6.5%,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8%;私营企业增长5.4%。


穆迪分析总结称,由于美国和欧盟的忧虑与日俱增,阻碍了国内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等新兴产业的海外发展,因此,居民消费的参与就显得尤为重要;否则中国经济就很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居民在消费方面的犹豫是可以理解的。


房地产继续拖累


作为拉动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投资,主要分为基础设施投资、制造业投资增长、房地产开发投资,三者增长分别为6.5%、9.9%、-9.5%。


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266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9.4%;新建商品房销售额21355亿元,下降27.6%。


惠誉上周将中国的主权信用评级展望下调至负面,理由是中国政府将更多支出用于基础设施和高科技制造业,而房地产行业则处于停滞状态,这给公共财政带来了风险。


总体来看,一季度中国全国的固定资产投资10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4.5%;如果扣除房地产部分,增长达到9.3%。


ING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师宋林表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基建投资继续表现出色,同比增长 6.5%。随着政策制定者将财政投资转向战略性行业的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投资今年仍将是一个亮点。


“制造业投资也保持强劲,同比增长 9.9%,主要行业包括食品制造业(19.0%)、有色金属业(18.8%)和非汽车运输设备业(24.8%)。由于价格竞争和对新能源汽车行业产能过剩的担忧可能会阻碍新的投资,汽车制造业投资相对温和,同比增长 7.4%。”宋林称。


出口修复


另一架马车出口,表现出修复的趋势,增长率与整体经济增速的差距缩小。


一季度,出口57378亿元,同比增长4.9%。


这一数据比去年有大幅修复——根据海关统计,去年全年出口23.77万亿元,增长0.6%;比去年四季度的增速(0.8%)也有显著加快。


在周一的摩根士丹利媒体会上,该机构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将将中国2024年实际GDP增长预期从4.2%上调至4.8%,原因之一就在于出口“比想象中要强”。


但邢自强也指出,出口价值同比增长是个位数,而一季度量的增长接近14%,中国出口产品存在“以价保量”。


谢选骏指出:中囶房价需要回到2012年以前,这样资源配置就比较合理了。


《北京房价回到2016年:学区房单价跌两成》(经济观察报 2024-04-26 记者 田国宝)报道:


虽然促成了一笔二手房交易,但是做了8年房地产中介的王鹏还是有些忐忑。


房子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二环内一套105平方米的中层三居室。小区周边有多所知名的小学和中学。贝壳找房网显示,截至2024年4月24日,该小区二手房平均挂牌单价为10.3万元/平方米。


王鹏说,这套房子的成交总价是710万元,单价约6.7万元/平方米,创下了2016年以来该小区的价格新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同一个小区的房子成交单价就从8.6万元/平方米降至约6.7万元/平方米,让他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在北京二手房市场,大幅折价成交的情况并非个例。某中介公司北京大区一位负责人介绍,经历3月的成交高峰后,4月,北京市场的二手房成交量出现下降,价格跌势加快了,部分老旧小区的成交价比3月下跌10%—20%。


这位负责人称,这一轮价格下行从2023年10月持续至今,开始只出现在个别小区,然后逐渐扩散,郊区是无差别地普遍下跌,城区则主要集中在老旧小区,与价格最高位相比,跌幅普遍在40%—50%。


低价成交


王鹏经手成交的这套房子是三居室,客厅小,且所在小区的物业管理不太完善,但属于北京二环内为数不多的电梯房。该小区建于20世纪80年代末,原本是机关单位的公房。1998年房改后,多数房子的产权已出售。


房主在2023年高价买下了这套房子,原本打算留给儿子结婚用,后因遭遇特殊情况,需要将房子尽快变现。今年4月上旬,房子在王鹏的中介公司挂网,由于性价比较高,吸引了不少买家咨询。


第一位买家谈得很顺利,最终敲定的总价是760万元,不过买家拿不出全款,需要贷款。王鹏说,在当前的房地产形势下,找全款买家需要时间。就在房主犹豫的时候,第二个买家出现了。


第二位买家在2024年年初卖掉了通州区的房子,计划置换到城区。他觉得这套房子的楼层、面积和价格都符合预期,但全款最多只能拿出710万元。虽然房子的总价减少了50万元,但全款7天内可以到账,房主最终同意了。


这一笔看似特殊的交易,创下了该小区2016年以来的二手房成交价新低。王鹏说,2021年至2023年,该小区多数房源的平均成交单价约10万元/平方米;今年春节后成交价跌破10万元/平方米,但低于8万元/平方米的成交单价还是首次。


类似的低价成交也出现在北京的其他区域。4月上旬,西二环一个建于2001年的小区,一套57平方米的小两居室房子以340万元的总价成交,单价6万元/平方米,创下了该小区2017年以来的最低成交单价。


这个小区由于有学区加持,在过去两年,价格一直保持在10万元/平方米左右。附近中介门店一位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3月,该小区平均成交单价在8万元/平方米左右,比2023年跌了两成。


该中介门店的负责人称:“这套房子成交后,很多业主把价格下调到7万元/平方米左右,一些着急卖房的直接下调到6万元/平方米左右。”


朝阳区一家中介门店的置业顾问告诉经济观察报,4月中旬,北三环和北四环间的一个老旧小区成交了一套67平方米的房子,总价373万元,单价5.6万元/平方米。


上述置业顾问说,这套房子首次挂牌于2023年11月,单价为9万元/平方米。经过多次调价,成交前的挂牌单价已降到7.5万元/平方米。5.6万元/平方米的成交价让该小区的房价回到了2016年下半年。


西北五环外的区域,因有大量程序员居住,一向被视为北京房价的“天花板”。4月,马连洼区域的一个小区成交了一套房子,单价为4.9万元/平方米,此前该区域的单价很少低于7万元/平方米;同在4月,上地一套学区房的成交单价也回到2016年的水平。


业主的妥协


2024年春节过后,家住北京市亦庄的程薇将换房提上日程,但在见了几位买家后,就打消了换房的念头。


目前程薇自住的两居室于2016年购买,由于孩子马上升初中,已经不需要学区,她打算在同区域换一套大面积非学区房,以改善居住环境。近一个月,程薇见了几个买家,但对方的出价普遍低于她在2016年的买入价。


程薇说,3月底,同小区同户型房子的成交价在450万元左右,不到半个月,买家的出价普遍低于400万元,“中介也劝我降价,但我想好了,不打算卖了”。


在北京的二手房市场,并非所有房主都有程薇的底气,很多房主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最终不得不向市场妥协。


“这套房子是第一次挂出来”,北京崇文门区域的一名中介人员指着电脑屏幕上的一套房源介绍:“房子是业主购买的公房,住了快30年。老两口退休了,打算卖了房子,到国外和女儿一起生活。”


2024年1月,这套房子的首次挂牌总价是550万元,单价9万元/平方米。春节后,为了尽快卖出房子,房主将总价下调到500万元,并告诉中介人员还有商量的余地。自挂牌以来,很多人前来看过房子,但一直没有成交。


进入3月,北京二手房成交活跃起来,房主将总价下调至430万元。中介人员认为这个价格比较容易成交,房主也信心满满,但最终还是失望了。“唯一的缺点是房子在顶层,其他都不错。”该中介人员说。


4月中旬,眼看着北京的二手房市场又恢复到常态,房主开始着急了,于是一次性将挂牌总价降到380万元,折合单价6.2万元/平方米。


上述中介人员说,最近有几个买家比较感兴趣,和房主进行了几轮谈判,成交的可能性比较大,成交价预计还会下调,“即便按挂牌价成交,也是整个片区的最低价了”。


上述朝阳区中介门店的置业顾问告诉经济观察报,健翔桥附近的一个小区,同楼层、同户型的房子,2023年4月的挂牌价是10.1万元/平方米,到了今年4月,部分房源下调至7万元/平方米左右。


该置业顾问称,当前二手房的成交价普遍较挂牌价下浮10%左右,部分区域、部分房源的折扣更大。4月,该小区成交的一套房子单价已经低于6万元/平方米。


上述中介公司北京大区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每个业主的实际情况不同,卖房的态度也不同,“着急用钱的,再低的价格都得卖;可卖可不卖的业主,价格不及预期就不卖了。”


他介绍,当前,低价成交主要集中在两类业主身上。


第一类是置换群体,买房和卖房同步进行,很多人不得不低价出售房子,“所以,换房最好是先从容地卖,再从容地买,不能太急,要选对节点。”


第二类是急需变现的群体,有的房主因为自己或孩子出国需要钱,有的因为生意失败需要卖房偿债。“最近几年,因为这两个原因卖房的人越来越多,自己不主动卖房,很可能就被债主申请法拍了。”他说。


楼市探底


王鹏进入房地产中介行业时,正值房地产最大一轮上行期的起点。这一轮上行期始于2015年末,一直持续至2023年9月。这一过程中,市场成交虽然出现多次短暂的调整,但整体上呈现出上行趋势。


今年4月,王鹏在翻看近期的成交记录时,偶然看到西城区某小区3月末的一笔成交记录,两居室的成交总价是345万元。他入行的首笔成交也是在这个小区。


王鹏回看了自己的第一笔成交,两所房子的户型和楼层相差不大,2016年初的成交总价是360万元。他说,干了8年中介,房价创造一个又一个新高后,又回到了他从业时的行情。“当年两三个月涨一万元,自己想着再怎么努力赚钱,也不可能赶得上房价。”王鹏说,“房价涨起来快,没想到跌起来更快,现在一个月降了两万元。”


房价还会继续降吗?对这个问题,王鹏心里没底。


上述中介公司北京大区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2024年年初,他所在的公司曾对市场做了一次预判,当时的看法是,如果没有太大的利好出现,房价可能会回到2016年“9·30新政”前后的水平,当时这个判断是偏悲观的。


4月以来的房价走势意味着这一判断还是保守了。上述中介公司北京大区负责人说,从单个小区来看,低价成交的情况还是个例,但从整个市场来看又较为普遍,每个区域都出现了超预期的低价成交案例,“这些个案的成交价回到2016年年初了”。


在这位北京大区负责人看来,目前的市场情况很复杂,在新房市场,郊区新房同比跌幅在两成左右,而且成交较为缓慢;城区新盘的价格相对坚挺,但销售普遍不及预期。


相比新房,二手房市场变化更加明显。郊区的二手房价格普遍出现较大折扣,城区的二手房市场涨跌不一。具体表现为:老旧小区跌幅更大,新小区跌幅较小;之前价格涨幅较大的小区,这一轮跌幅也大,原来涨幅缓慢的小区,这一轮跌幅较小;部分小区的价格甚至出现小幅上涨。“过去几年房价涨得太快了,目前正在回归到一个合理区间。”上述中介公司北京大区负责人说,“什么是合理区间没有明确标准,房价也不太可能回到2014年,但愿能尽快稳下来。”


在他看来,部分小区出现大幅折价抛售的情况,一方面是因为供过于求,卖方议价能力变弱,迫于换房或变现压力,最终向市场妥协。贝壳找房网的数据显示,截至4月25日,该网站北京二手房挂牌量达到14.6万套,为历史新高。


另一方面,不同时期的买房人对价格的接受程度不同。二手房单价从10万元/平方米降至6万元/平方米,对10万元/平方米买入的人而言是降了,但对1万元/平方米买入的人来说依然有5倍涨幅。


王鹏说,北京公房的业主,当年买入的总价普遍不高于20万元;早年买房的业主,单价也不到2万元/平方米,现在挂牌价格6万元/平方米也不亏,但高价入手的业主会吃不消。


房价降了,卖房的人却多了。王鹏说,卖家各有各的难处,没有特殊情况,多数业主不会折价卖房,“一下子亏一两百万元,多少年才能赚回来”。



6ba6 发表评论于 2024-04-27 14:13:35

天朝房市,美国股市

NICOLLEMENG 发表评论于 2024-04-27 13:58:09

中介說得好聽不會回到2014面。這些買到公房的,都是老破小。70年租期也快到了。新房大樓的土地被拍賣到天價大頭都被共產黨收走了。本來房子就不值這個價一個是建築物本身有沒有地。一個是70租期這種政策。明智的房主現在掛牌趕緊出手。不明智的看不到未來的房價趨勢水還深著呢。

zhongguoren8 发表评论于 2024-04-27 06:38:48

一切只是开始。


谢选骏指出:废垃无脑,只有铜臭,不知中囶一切,皆是空中楼阁。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红皮蓝心——伪装成为共和党的民主党

《万斯去哪儿了? 缺席川普公开活动引质疑》(2024-11-19 评论)報道: 在2024年美国大选中,俄亥俄州共和党联邦参议员万斯成为川普的竞选搭档。然而,最近美国民众发现,在川普赢得大选后,身为当选副总统的万斯存在感似乎不是很高,风头完全被亿万富翁马斯克抢去。 当地时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