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0年12月17日星期四

谢选骏:奥威尔的1984太落伍了


网文《乔治 奥威尔:多一个人读《一九八四》,这世界上就多了一个自由的灵魂》(教书匠阿伦)报道:


Born Eric Blair in India in 1903, George Orwell was educated as a scholarship student at prestigious boarding schools in England. Because of his background—he famously described his family as “lower-upper-middle class”—he never quite fit in, and felt oppressed and outraged by the dictatorial control that the schools he attended exercised over their students’ lives. After graduating from Eton, Orwell decided to forego college in order to work as a British Imperial Policeman in Burma. He hated his duties in Burma, where he was required to enforce the strict laws of a political regime he despised. His failing health, which troubled him throughout his life, caused him to return to England on convalescent leave. Once back in England, he quit the Imperial Police and dedicated himself to becoming a writer.


乔治·奥威尔于1903年出生于印度,回英国定居后,就读于英国著名的寄宿学校,上学期间还获得了奖学金。由于家庭背景不同——他将其描述为“中下层阶级”——他在所有学生中显得不太合群,学校对学生生活采取专断控制型管理方式,他对此感到极其压抑和愤怒。从伊顿公学毕业后,奥威尔并没有选择继续上大学,而是去英国殖民地缅甸当了一名警察。他厌恶这份工作,因为工作要求他将苛刻的法律法规付诸在当地民众身上,他鄙视法律背后的这种政权体制。工作期间,他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最后在修养期间回到了英国,健康问题也自此在他的生命中留下了一个长久的隐患。回到英国后,他辞去了帝国警察的职务,决定成为一名专职作家。


Inspired by Jack London’s 1903 book The People of the Abyss, which detailed London’s experience in the slums of London, Orwell bought ragged clothes from a second-hand store and went to live among the very poor in London. After reemerging, he published a book about this experience, entitled Down and Out in Paris and London. He later lived among destitutecoal miners in northern England, an experience that caused him to give up on capitalism in favor of democratic socialism. In 1936, he traveled to Spain to report on the Spanish Civil War, where he witnessed firsthand the nightmarish atrocities committed by fascist political regimes.


杰克·伦敦1903年出版的《深渊中的人们》一书,让奥威尔对伦敦贫民区的生活有了更具体的理解,在这本书的启发下,奥威尔从一家二手商店买了一些旧衣服,开始与伦敦的贫民一起生活。后来,回归正常生活后,他便以这段经历为题材写就了《巴黎伦敦落魄记》一书。随后,经过与英格兰北部贫困的煤矿工人相处,他放弃了资本主义信仰,转而支持民主社会主义。1936年,他远赴西班牙,参与西班牙内战报道,亲眼目睹了法西斯政权下噩梦般的暴行。


Unlike many British socialists in the 1930s and 1940s, Orwell was not enamored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its policies, nor did he consider the Soviet Union a positive representation of the possibilities of socialist society. He could not turn a blind eye to the cruelties and hypocrisies of Soviet Communist Party, which had overturned the semifeudal system of the tsars only to replace it with the dictatorial reign of Joseph Stalin. Orwell became a sharp critic of both capitalism and communism, and is remembered chiefly as an advocate of freedom and a committed opponent of communist oppression. His two greatest anti-totalitarian novels—Animal Farm and 1984—form the basis of his reputation. Orwell died in 1950, only a year after completing 1984, which many consider his masterpiece.


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众多的英国社会主义者不同,奥威尔并不是苏联及其政权的追随者,也从未将苏联视为可能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代表。他目睹了苏联共产党的残酷和伪善,尽管苏联共产党推翻了沙皇的半封建制度,却同样以约瑟夫?斯大林(Joseph Stalin)的独裁统治取而代之。奥威尔对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被视为自由的倡导者和共产主义压迫的坚定反对者。他最经典的两部反极权主义小说——《动物庄园》和《1984》——奠定了他的声望。奥威尔于1950年去世,一年前他刚刚完成了《1984》,许多人将这部作品视为他最后的杰作。


1.prestigious

adj. 享有声望的,受尊敬的,地位显赫的


2.dictatorial

adj. 独裁的,专政的;专横傲慢的


3.regime

n. 政权,政体;社会制度;管理体制


4.slum

n. 贫民窟;脏乱的地方v. 去贫民窟;将就适应


5.ragged

adj. 衣衫褴褛的;粗糙的;参差不齐的


6.destitute

adj. 穷困的 n. 赤贫者v. 使穷困;夺去


7.nightmarish

adj. 可怕的;恶梦似的;不愉快的


8.enamor

v. 使迷恋,使倾心


9.semifeudal

adj. 半封建的


谢选骏指出:现在还在谈论奥威尔的《1984》,真是太落伍了!因为那个英国共产党预见不到现在的万维网络,他所谈论的都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监控,不懂横向联系,更不懂得自下而上的发功使力。而我们现在,则是一个意识到了并且宣告了的思想主权的时代!


网文《乔治·奥威尔》报道:


乔治·奥威尔(1903年6月25日-1950年1月21日),英国著名小说家、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他的代表作《动物庄园》和《1984》是反极权主义的经典名著,其中《1984》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英语小说之一。


奥威尔短暂的一生,颠沛流离,疾病缠身,郁郁不得志,一直被视为危险的异端。在他为数不多的作品中,《动物庄园》与《一九八四》都影响巨大,他以先知般冷峻的笔调勾画出人类阴暗的未来,令读者心中震颤。他将悲喜剧融为一体,使作品具有极大的张力。奥威尔的卓异之处就在于,并非仅仅用小说来影射个别的人与政权,而是直接揭露语言的堕落。在奥威尔眼里,语言是掩盖真实的幕布,粉饰现实的工具,蛊惑民心的艺术。他坚信,"在一个语言堕落的时代,作家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在抵抗暴力和承担苦难的意义上做一个永远的抗议者。" 他因作品中的深刻思想,被称为"一代人的冷峻良知"。有评论家如此说:"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


未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每个时代的人对此都充满了构思和遐想,努力去建设一个自由、平等、富裕、和谐的世界。“乌托邦”是人类对未来美好向往的一个代名词。


但是,未来就一定就会真的美好吗?


谁也说不清楚。


王小波曾写到“对我来说《1984》已经不是乌托邦,而是历史,我们已经身历,且不断重演,万变不离其宗。但是今天,我们依然要感谢奥威尔,虽然他指出了一种黑暗的世界模型,触动人心,发人深省,但他的启示让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民族和精英对自由、平等、民主、富强倍感珍惜,大家亦步亦趋,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美好的东西。


很庆幸,我们生活在这个美丽的新时代,它不是《1984》里所描述的黑暗世界,《1984》注定是面镜子,它将影响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很多人。


谢选骏指出:奥威尔和王小波都是小说家,不是哲学家和历史学家——他们的落伍不奇怪,但跟着他们一起落伍那才奇怪了。


网文《一九八四(乔治·奥威尔著长篇小说)》报道:


《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长篇政治小说。在这部作品中奥威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的恐怖世界,在假想的未来社会中,独裁者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人性被强权彻底扼杀,自由被彻底剥夺,思想受到严酷钳制,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极度贫困,下层人民的人生变成了单调乏味的循环。 

这部小说与英国作家赫胥黎著作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俄国作家扎米亚京著作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这部小说已经被翻译成62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3000万册,是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英语小说之一。2015年11月,该作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


内容简介

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所瓜分——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国家内部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均实行高度集权统治,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如“新话”—Newspeak)、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以具有监视与监听功能的“电幕”(telescreen)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

故事中主人公所在的国家大洋国只有一个政党——英格兰社会主义,按照新语,简称英社(IngSoc)。社会也根据与党的关系被分为核心党员、外围党员和无产者(群众)三个阶层。政府机构分为四个部门:和平部负责军备和战争,友爱部负责维持秩序、镇压和严刑拷打,真理部负责宣传、文教和篡改历史,富裕部负责生产和分配。按照新话,分别简称为和部、爱部、真部、富部。

在大洋国“真理部”从事篡改历史工作的外围党员温斯顿因为在工作中逐渐对其所处的社会和领袖“老大哥”(Big Brother)产生怀疑,并与另一位外围党员裘利亚产生感情,因而成为思想犯,在经历了专门负责内部清洗的“友爱部”的思想改造之后最终成为了“思想纯洁者”。

作品目录

第1章 打倒老大哥

第2章 思想本身就是犯罪

第3章 无产者不是人

第4章 希望在无产者身上

第5章 孤生

第6章 我爱你

第7章 黄金乡

第8章 独自去偷欢

第9章 他们终于来了

第10章 仇恨周

第11章 我们是死者

第12章 在友爱部里

第13章 101号房

第14章 改造温斯顿

第15章 权力即上帝

第16章 热爱老大哥


创作背景

1936年7月,西班牙内战爆发。同年年底,奥威尔与新婚的妻子一同奔赴西班牙,投身于保卫共和政府的光荣战斗。奥威尔在前线担任少尉,喉部曾经受过重伤。他为记述西班牙内战而写的《向卡特洛尼亚致敬》一书,后来成为关于这场内战的一个权威性文献。但是,这场正义的战争,由于左翼共和政府内部分裂,最后竟失败了。没有死于法西斯枪弹下的奥威尔,竟差一点丧身在共和政府内部党派之争的倾轧中。这个惨痛的经验对奥威尔影响巨大。他曾说自己“从1930年起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了”,而这时候,他又开始考虑“捍卫民主社会主义”的问题了。这个思想出发点,一直影响到他后期的两部名作《动物庄园》和《1984》(NineteenEighty-Four,1949)创作。

创作历程

奥威尔从1945年开始创作《1984》,但因为疾病,小说的大部分是1948年他在苏格兰Jura岛写下的。最初奥威尔将小说命名为“欧洲的最后一个人”(The Last Man in Europe),但是他的出版商,弗里德里克·沃伯格(Frederic Warburg)出于营销需求建议他换一个书名。奥威尔没有反对这个建议,但他选择1984这个特别的年份的原因并不为人所知。对于1984这个名字的来历,有几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他将他写作这本书的那一年(1948年)的后两位数颠倒过来,成为了可以预见的未来的1984年,另一种说法是他借此暗指费边社(一个社会党组织,创立于1884年)成立一百周年。此外,还有说法称他暗指杰克·伦敦的小说《铁蹄》(其中一个政治势力于1984年登上权力舞台)、彻斯特顿( G. K. Chesterton )的《诺丁山的拿破仑》(the Napoleon of Notting Hill,亦设定在1984年)或者他的妻子奥莎丝尼诗(Eileen O'Shaughnessy)的一首诗,诗名为“本世纪的终点,1984”,甚至有说法称奥威尔原本准备的书名是1980,但是由于疾病,小说的完成变得遥遥无期,他感到有必要将故事推入更远的未来,因此命名为1984。

《1984》于1949年6月8日由“塞克尔和沃伯格”公司出版。虽然奥威尔从1945年即开始创作《1984》,但小说的大部分是1948年他在苏格兰Jura岛写下的。这本小说有至少两位文学上的前辈。奥威尔熟悉俄国作家扎米亚京1921年的小说《我们》,他曾阅读此书的法文译本并在1946年写过评论。有报道指出奥威尔曾说他用此书作为他下一部小说的模型。批评家大多同意《我们》对《1984》产生过具有重要意义的影响。奥威尔亦为凯瑟琳·布德肯 (Katharine Burdekin) 1937年的《反乌托邦》(或称”敌托邦”)和《Swastika Night》着迷,并从中借用了描写未来世界的极权主义国家的主题,在这样的国家中在禁书中零散的碎片以外所有“真实的”历史都已经被抹去。

人物介绍

温斯顿·史密斯(Winston Smith):主人公,外围党员,在真理部记录司从事篡改历史的工作。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对所处的社会产生怀疑。温斯顿的反抗具有西方传统人文主义色彩,他的名字让人想到二战期间领导英国人民抗击德国法西斯的首相丘吉尔。温斯顿坚信客观真实的存在,他厌恶自己在真理部从事的篡改历史事件报道的工作。他反思自己真实的现实生存状况,感知自己的思维和表达都出现了障碍。在一个众人皆醉的环境中,温斯顿以写日记的方式与自我进行对话和辩论、确认自己的世界观。日记还是温斯顿通过重温、反省过去进行自我治疗的方式。他在造访了一位老年妓女后,试图通过日记舒缓自己的罪恶感和羞耻感,因为“他终于把他写下来了”。同时,日记也成为他试图反抗极权统治的理论试验场,他第一次在日记中写下了小说中重复出现多次的主旨句:“如果有希望,希望在无产者身上”。可以说遇见裘莉亚之前,日记就是他的整个精神世界。

裘莉亚(Julia):温斯顿的情人,出于爱的本能对党的说教产生怀疑。裘莉亚不仅是“非知识分子”,而且身上具有无产者的一些特质:只关心个人,语言粗俗,大胆追求自然性爱。她是“奥威尔刻画得最丰满、最有吸引力的女性主角之一”。在温斯顿看来,她年轻、美丽、性感,满嘴粗话也显得自然而健康,富有曲线的身体充满了生命力。裘莉亚引导着温斯顿的反抗意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带领温斯顿重新发现和回归对生命和自然的审美感受力。她选择的林中幽会地点正是温斯顿梦中的自然理想国—“黄金乡”。她领着他在林中聆听一只画眉在歌唱。鸟儿的鸣叫既没有原因,也没有对象,一向理性的温斯顿感到疑惑。“可是画眉鸣叫不止,逐渐把他的一些猜测和怀疑驱除得一干二净。这好像醍醐灌顶……他停止了思想,只有感觉在起作用。”在裘莉亚的引导和鸟鸣的启发下,温斯顿对现实的感知力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不仅具备了“脑”,更具备了“心”。 

老大哥(Big Brother):大洋国的名义领袖,但书中自始至终没有真正出现这个人物,他的存在始终是作为权力的象征和人们膜拜的对象。“老大哥”是大洋国的领袖,在小说的描写中他从未出现过,但是每一个故事情节都与这位“老大哥”息息相关。他用所谓的理论控制着大洋国民众的思想,使大洋国的每一个人都彻彻底底地臣服于他。在小说中,主人公温斯顿是大洋国真理部的官员,是“老大哥”的部下,专门负责篡改历史。主人公温斯顿逐渐对“老大哥”的统治产生怀疑,并且参加了反对“老大哥”的秘密组织,但是温斯顿经过友爱部的清洗,精神上和肉体上都遭受了疯狂的摧残,最终不得不臣服于“老大哥”,并且成为了“老大哥”的忠实信徒。

小说的语言特色就是体现在对故事情节的描述当中的。作者在讲述故事的时候,利用语言的滑稽和夸张,深刻地叙述了故事发生的整个过程,让读者在捧腹大笑的同时,明白了极权主义的恐怖。在刻画“老大哥”这一形象时,作者利用语言的力量细致地刻画了个人独裁造成的社会悲剧。在小说的后半部分,主人公温斯顿被改造成为“老大哥”的信徒,不但没有怨恨,而且心中更加热爱这位大洋国的领袖。这一结局实际上就是讽刺在极权主义盛行的国家,个人是没有自由的,只能忠实地服从于国家领袖。

温斯顿在真理部主要负责篡改历史和消除与旧历史有关的证据,作者奥威尔就是想通过温斯顿的这种行径来表现“老大哥”的个人独裁统治和极权主义社会的黑暗。“老大哥”及其部下通过这种篡改历史的方式来控制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忘记历史,在思想中只存在“老大哥”这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对异己分子和企图保留历史的人是非常残忍的。小说的作者就是想运用反讽的语言风格来尽可能地刻画出“老大哥”的形象,通过这个象征着极权主义的人物来揭示极权主义社会的恐怖。 

奥勃良(O'Brien):核心党员,思想警察,参与对温斯顿的拷打。爱麦虞埃尔·果尔德施坦因(Emmanuel Goldstein):传说中革命的敌人,早年大洋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者之一,后来背叛革命成为革命的敌人。他是大洋国“两分钟仇恨”中的仇恨对象。

其他角色

阿朗逊、琼斯和鲁瑟福(Aaronson, Jones, Rutherford):被杀的前党领导。在处决后被作为叛徒写入历史,遗臭万年。

安普尔福思( Ampleforth )::温斯顿的同僚,擅长修改诗歌韵文。

却林顿先生(Mr. Charrington):表面上是一间贫民区店铺的东主,实际上是思想警察的成员。

凯瑟琳( Katharine ) :温斯顿的妻子,党的追随者。本书完结时并未提及她是否在世,因书中提及她和温斯顿已于数年前分开。

马丁( Martin ):奥勃良的仆人。

派逊斯(Parsons):温斯顿的邻居,因梦呓中出现反党言论而被自己的子女告发。

赛麦(Syme):温斯顿聪明的伙伴,是新话词典的编辑者,后来因他思想太清晰、知道得太多,且露骨地看出党编写新话词典的目的,被人间蒸发掉了。赛麦的蒸发讽刺斯大林的大清洗。

作品鉴赏/作品主题

在这部作品中,奥维尔深刻分析了极权主义社会,并且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未来社会,通过对这个社会中一个普通人生活的细致刻画,投射出了现实生活中极权主义的本质。

《一九八四》中,作者借小说主人公温斯顿的心理及语言描写,表达了一种对民众麻木心理的“恨铁不成钢”愤懑,仿佛大洋国的所有人只有他自己意识到了自己所深处的社会的罪恶嘴脸,其他人却都置若阁闻,漠不关心。作者的文字间总流露着一种对极权统治,对乌托邦理想的讽刺,虽然最终的结局是失败的,但其中的斗争过程是具有永恒价值的。小说中一系列的精辟的语言“谁控制过去就控制未来;谁控制现在就控制过去”、“自由即奴役”、“正统思想就是没有意识”等等,充分表达作者内心思想的同时,也给我们敲响警钟。主人公温斯顿与裘利亚的地下爱情,虽然没能经受住严刑的拷打,但这爱情绽放的火光给予我们以人性向善的美好希望,温斯顿与裘利亚的爱情失败了,但他们毕竟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曾经绽放过,可以想见,未来的类似的爱情终将绽放并结出硕果。

存在是能够自由选择的,个体在存在中所进行的反抗能够证实个体存在,实现个体价值。但是在奥威尔眼中,所有的反抗都是徒劳的。小说主人公温斯顿是一个敢于向极权统治当局发出挑战的反抗者,他对大洋国当局的所有一切都进行了嘲讽,他试图通过了解过去、寻获爱情和参加兄弟党等行动发起反抗,以此来证明自己还活着。但这一切在奥威尔眼中都显得那般荒谬,他想要了解的过去早已经被统治者改得而口全非,他所寻求的爱情也在老鼠的疯咬下变得苍白无力,而他的盟友也被统治者改造成了正统民众。温斯顿的所有反抗都以失败告终。尽管在小说中作者表达了对反抗行为的赞赏,但作为一个旁观者,奥威尔表达更多的是一种嘲讽,因为奥威尔清楚地知道,温斯顿越是反抗,就越接近死亡。奥威尔想要告诉读者的是,尽管人们的生存环境是荒诞的,但人们却毫无办法,只能在悲观绝望的境遇中对自我存在加以冷嘲热讽,对荒诞存加以强烈否定,而这恰是小说《一九八四》的价值核心所在。  

艺术特色/新话

在小说中,新话是一种大洋国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而专门发明的新语言,是大洋国的官方语言。为了能够保证新话更好地实行下去,大洋国的领袖以及他的部下们专门编写了《新话词典》,他们计划用新话替代旧语言,这样就能很好地控制大洋国民众的思想。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是传递思想的载体。如果控制了语言,就相当于控制了思想,也就维护了个人的独裁统治,保证了民众绝对忠实于独裁者。虽然新话还不能彻底地代替旧的语言,但是它已经开始实行。比如,《泰晤士报》的重要文章都必须用新话写,不允许用旧的语言。

人物形象

负面英雄,也就是所谓的反英雄,指的是那些与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式人物在思想和行为等方面天差地别的人。在作者的笔下,那些或是精神不正常地出现幻觉,或是天真幼稚又一厢情愿地沉浸在自己的思想里,或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或是阴险狡诈无耻至极的人都可以被称为是反英雄式人物。这些唐·吉坷德式的人物在精神方面往往带有病态倾向,因而在闹出笑话的同时也带给人心酸。作者借这种人物形象来投射出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对人的成长所带来的影响。 

《一九八四》采取了人物形象的陌生化处理。在小说《一九八四》中,以人物形象刻画为重点的创作风格,为反乌托邦小说产生奠定了坚实基础,具有重要价值。此外,“陌生化”人物形象的典型树立也充分体现了小说“陌生化”特色,比如温斯顿的典型刻画就树立了经典“反英雄”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主要有两类,即核心人物温斯顿和其他人物。温斯顿是一个典型的“圆形人物”,标志着反乌托邦小说向现实关怀和生命价值表达的转向。温斯顿具有明显的现代主义特色,比如自我独立和意志自由,但也存在着许多致命点,比如行动力弱,反抗力不强。网此外,相关人物之间的微妙转移也集中体现了陌生化的文本特征,小说《一九八四》中其他人物的关系脉络主要分为两条,即茱莉亚、奥勃良两人同温斯顿之间的人物关系变化,这两条关系脉络共同成为文本复线,更迭出现,产生了一种结构上的对称美。

视角

小说《一九八四》所采用的叙事视角主要以全知视角为主,并集中体现于人物出场描写、人物内心描写和人物梦境描写三个方面。在小说《一九八四》中,叙事者基本处于隐身状态,很少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评论,但有时会借由人物视角进行叙事,以此来提高小说表现力。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全知叙述者用人物意识来实现聚焦,而人物视角是有限的,与叙述者的全知不同,它属于限知,而这种叙事视角又被称之为“人物有限视角”。

讽刺

首先,小说《一九八四》的讽刺基本是政治性讽刺。将政治写成艺术是奥威尔最根本的文学诉求,小说《一九八四》通过预言形式再现了未来极权社会,对极权主义统治下的社会进行了深入剖析,为读者展现了一个阴森恐怖、极度压抑的大洋国。暗示了现实社会中极权统治的存在,散发着浓厚的政治寓言气息。

尽管极权统治无处不在,但是在作者眼中,极权统治只不过是一只纸老虎。它无法深入人心,只有依靠暴力手段来实现对社会的操控。在小说中,奥威尔对极权统治予以了强烈的讽刺,揭露了极权暴力的无力。大洋国统治者为了推行极权统治,全面安插了思想警察,电幕处于全天开放状态,对大洋国的党员进行监视监控。但就算在如此森严恐怖的极权统治下,温斯顿依然进行了无畏抗衡,并在日记中写下了“打倒老大哥!”的语句。最后他被抓捕,在遭受了一系列身体和精神的摧残后,最终选择了妥协,并在心里爱上了老大哥。尽管极权统治非常恐怖,但却无法深入人心,他只能利用暴力手段操控和统治民众,非常艰难地维持当局统治。作者奥威尔通过《一九八四》,对极权统治的无力予以了淋漓尽致的讽刺,表达了浓厚的蔑视和仇恨之情。

其次,奥威尔的讽刺带有强烈的悲剧性,传统的英国讽刺文学主要以积极乐观为主,但小说《一九八四》却呈现了完全悲剧的讽刺,处处散发着压抑和恐怖的气息。温斯顿的抗争也最终在“双重思想”的洗脑下失败,最终笃信了老大哥。小说《一九八四》为读者呈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极权主义统治下的社会——大洋国,大洋国看似极端荒谬,恐怖异常,但深入思考和仔细观想,却又如此的真实。因为作者通过预言的方式再现了未来的一九八四,是对现实社会某些因素极度夸张后的结果。主人公温斯顿原本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他看透了大洋国当局对百姓进行心理操控的丑陋嘴脸,但最终他也未能逃脱失败的命运。因为个体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极权统治似乎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在小说《一九八四》中,到处都充斥着绝望悲观的气息。

最后,奥威尔的讽刺主要表达了对荒诞存在的强烈否定。小说《一九八四》通过预言形式再现了未来极权社会,在这个充满荒诞和恐怖的大洋国中,读者每时每刻都感受着丝丝寒意。尽管主人公温斯顿进行了抗争,但最终结果却荒诞可笑:老鼠劝说温斯顿妥协,使其从心理上屈从和笃信了老大哥。由此可见,个体存在毫无价值可言,就算温斯顿进行了不懈抗争,想要证明思想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但最终所有努力都付之东流。不难发现,通过《一九八四》,奥威尔透露出对现实荒诞存在的一种否定。

作品影响

《1984》与1932年英国赫胥黎著作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俄国叶夫根尼·扎米亚京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通常也被认为是硬科幻文学的代表作。

《1984》已经被翻译成至少62种语言,而它对英语本身亦产生了意义深远的影响。书中的术语和小说作者已经成为讨论隐私和国家安全问题时的常用语。例如,“奥威尔式的”形容一个令人想到小说中的极权主义社会的行为或组织,而“老大哥在看着你”(小说中不时见到的标语)则意指任何被认为是侵犯隐私的监视行为。

《1984》被广泛认为是奥威尔的代表作,不仅文中的思想在西方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其中的语言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部小说被翻译成至少62种语言,奥威尔在本文创造的一些新词,例如“犯罪思想”(thoughtcrime)、“新语”(newspeak)、“双想”(doublethink)、“老大哥”(Big Brother)、犯罪停止(crimestop)等已收进词典。 在已故作家王小波先生的《白银时代》里成为某种象征。

《1984》曾在一段时期内被视为危险和具有煽动性的,并因此被许多国家(不单是有时被视为采取“极权主义”的国家)列为禁书。本书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1923年至今最好的100本英文小说之一,此外还在1984年改编成电影上映。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21世纪出版的畅销小说《1Q84》即向该书致敬,体现了《1984》的巨大影响力。

这部作品被译为60余种文字,并获得包括美国时代周刊“1923年至今最好的100本英文小说”在内的多项奖项。

出版信息/中文译本

1985年,《一九八四》,董乐山译,花城出版社、志文出版社(1991)、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1993年,《1984》,邱素慧译,万象文库出版社

2001年,《一九八四》(英汉对照全译),刘子刚译,中国致公出版社

2001年,《一九八四》,林淑华译,小知堂出版社

2001年,《1984》,刘绍铭译,东大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

2002年,《一九八四》,藤棋、金滕译,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2年,《一九八四/上来透口气》,孙仲旭译,译林出版社

2006年,《一九八四》,王忆琳,崇文馆出版社

2009年,《一九八四》,邱素慧、张靖之译,印刻文学生活杂志出版

2010年,《一九八四》,周静,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0年,《1984》,富强译,群言出版社

2011年,《1984》,林东泰译,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1年,《1984》,林敏译,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年,《一九八四》,唐建清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本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

他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仅以《动物庄园》和《1984》而言,他的影响已经不可估量。以至于为了指代某些奥威尔所描述过的社会现象,现代英语中还专门有一个词叫“奥威尔现象(Orwellian)”。如果说,贯穿奥威尔一生的作品主要是反映“贫困”和“政治”这两个主题,那么激发他这样写作的主要动力就是良知和真诚。1950年1月,奥威尔病逝,享年46岁。


谢选骏指出:奥威尔的《1984》太太太过时了!它的情景,比文革惨案、六四屠杀,都远远不及。可以说是“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矣!(“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语出三国时期竹林七贤阮籍。《晋书·阮籍传》记载:“尝登广武,观楚汉战处,叹曰:‘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意指秦末时代无英雄,使刘邦小子成了豪杰。)奥威尔要是能活到现在,就什么也算不上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白宫里的黑社會還是一個想要翻盤的受气包

《特朗普向世界强硬宣告:美国不会接受任何人说不》(纽约时报 2025-01-21)報道: 在就职演说中,特朗普总统使用了一种咄咄逼人的语气。 “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 特朗普总统用这九个字的誓言描述他计划如何让自己的第二任期与第一任期有所不同。如今,经历了始于政治流亡、终于不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