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2月3日星期三

 第八节 液态水的第二种状态


网文《当上帝「从无到有」创造一切——第一日》(作者:Russell Grigg 译者:林梅英(Marian Lin

校对:李彩霞;杨文萱

文章来源:Creation 27(4):24–27, 2005)报道:


「起初,上帝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上。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上帝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创世记1章1–5节)

很久很久以前,什么东西都没有。没有宇宙,没有天空,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星星,也没有地球;没有水,没有植物,没有树木,没有动物,也没有人类。除了上帝以外,什么都不存在,什么都没有;只有上帝是一直都存在的。

 

上帝在创造周的第一日创造了四个重要的东西:时间、空间、物质和光。 

上帝决定要使这所有的一切都出现。祂要用六天的时间来创造,而且每一天都要创造不同的东西。我们把这个星期叫做「创造周」。

在创造周的第一天,上帝创造了四个重要的东西!

时间

你可能会很惊讶上帝竟然要创造「时间」这个东西,因为在这「以前」,连「时间」也是不存在的,惟一存在的就是上帝,祂是永恒的。所以,在起初「以前」(创世记1章1节),没有时间,也没有……

空间

上帝必须创造空间。有了空间以后,上帝才能安置祂所创造的万物。

物质

上帝也必须创造地球。一开始,祂先创造构成地球的物质,以及大量的水。上帝从无到有创造了水跟其它所有的物质。这怎么可能呢?很简单,上帝只需下命令,它们就发生,而事情就这样成了。上帝的话是大有能力的,所以这一切只需要祂的话就能完成了。

起初,地球完全被水所覆盖,所以它不是一个熔状物,上帝的灵在其中。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祂的权能与力量将会使地球成为一个适合动物与人类居住的美丽世界。但是,在此之前,上帝首先要使地球明亮起来,祂用……

刚开始,地球到处都是一片黑暗,像墨一样的黑。所以,创造周的第一天,在上帝创造了时间、空间和物质以后,祂便接着创造了光。祂是怎么做到的?祂只是说:「要有光!」,然后就有了光。对上帝来说,这一点都不困难,让我们再一次看到:这一切只需上帝的话就能完成了。

这个光并不是太阳光,因为上帝直到第四天才创造太阳,那么,这光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圣经上并没有告诉我们这光的源头是什么,但是我们可以知道:这光在起初,当地球自转时,就开始照耀。未来在新天新地里,上帝自己将会成为光的源头(启示录22章5节)。

如果光源在地球的一边,当地球自转时,一部分的地球有一段时间会在光照之下,另一部分则处于黑暗之中。上帝分别给这两段时间不同的名称,祂称光为「昼」,称暗为「夜」。祂创造了世界最早的一天(等于二十四个小时),并且也给了我们测量时间的方法。

上帝看光是「好的」,意思就是说,在上帝的计划里,它是创造工作中完美的一部分,而且上帝对它也很满意。祂知道我们需要光来看清楚我们的四周,祂也知道我们需要黑暗来帮助我们晚上入眠。

创造需要一位创造者 

 

上帝的存在没有开始。祂创造了时间、空间、物质和光。我们可以如此的相信,因为在以赛亚书55章9节说到:上帝的意念高过我们的意念。 

相信宇宙万物是由进化演变而来的人,试图在电视节目上、在书刊上告诉我们:时间、空间、物质、能量和所有其它的东西都是在偶然中自然产生的。然而,事物如何在它尚未存在以前自己创造自己呢?

另有一些人认为宇宙是一直存在的。但是这种说法并不正确。如果宇宙是一直存在的,那么太阳和所有的星星应该早就把它们的能量用尽,而且也不再发光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万物将因寒冷而一片死寂。但是,这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不是吗?太阳、星星都还在,所以,宇宙不可能是一直永远存在的。

有些科学家(并非全部)推测在很久以前曾发生过一场大爆炸,然后就产生了一切。但是,你什么时候见过在「一场爆炸」后,除了一团混乱之外,还可以产生任何东西来?并且,我们从上帝的话语(圣经)可以知道上帝没有用进化方式或大爆炸来创造万物。事实上,上帝从来没有用过进化或大爆炸来创造任何东西!祂根本不需要这样做,祂是全能的神,意思就是上帝拥有绝对的权能,而这权能已足够让祂做祂想要做的事,比如创造时间、空间、物质、和能量,以及所有其它的东西,祂只要用祂的话就创造了一切。

此外,上帝也不需要做实验。所有的事物,祂在一开始就做对了。

谁创造了上帝? 

有人问:如果所有的事物都需要先有创造者,那么是谁创造了上帝?答案是:所有一切有开端的事物,都需要有创造者。但是,上帝的存在并没有开端,祂是永远存在的,所以,祂并不需要被创造!

进化论者喜欢告诉人宇宙有数十亿年的历史,但是圣经否定这样的说法。若把圣经里人物的年岁和其它的一些事件发生的时段加起来(例如创世记5章、11章、47章9节;列王记上6章1节),我们就会发现到创造周大约是发生在6000年以前。

创世记里,上帝告诉我们有关宇宙万物被造的事,这些记载既不是神话故事,也不是诗歌,更不是寓言,而是一个可靠而确实的事实纪录。

创世记是有关地球和宇宙起源的历史纪录,而且它也告诉我们万物如何产生。它的记载确实且合乎科学,而且也让我们认识全能创造主的权能、智慧、与良善。


谢选骏指出:似乎创造天地的时候水就出现了,虽然不知其来历,但是显见其奇古老。“创造周大约是发生在6000年以前”的断言,则是错误的,至少是不谨慎的。因为“创造周”肯定不是现在的一周——因为现在的一周是地球围绕太阳自转七次,而创造之初那时还没有太阳,如何能有“地球围绕太阳自转”呢?“创造周”既然不是现在的一周,创世记里的年月日也就不可能是现在的年月日了。既然如此,那么“创造周大约是发生在6000年以前”的6000年,就有可能相当于现在的6万年、60万年……甚至6亿年、60亿年了。


网文《忘川》(神话中的忘川)报道: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人死之后要过鬼门关,经黄泉路,在黄泉路和冥府之间,由忘川河划分为界。忘川河水呈血黄色。 忘川河上是奈何桥,桥头有孟婆守着,要想过桥就得喝下孟婆汤,她会问每个要度过奈何桥的魂,喝不喝孟婆汤。喝,则忘记前世的一切,重新投胎来过。但有一些不愿忘记所爱之人,不愿喝这孟婆汤,那么,他便必须跳下这忘川河,忍受千年的煎熬,才可再入轮回。在这千年中,他们一次又一次地看到所爱之人度过奈何桥,却又无法与他(她)相遇。渐渐地,他们忘记了本身要等待什么,渴求什么,再然后,便什么都忘了。浑浑噩噩中,就度过了千年,等待着轮回……


释义


据说,忘川河的水能映照出人的内心,若心无杂念,无牵无挂,看到的便是一汪清水,若牵挂太多,是永远也看不到头的!


希腊神话


希腊神话中不和女神厄里斯(Eris)的女儿和遗忘的化身,又是冥府的河流或平原的名字,写作Lethe。


神话传说


忘川河上忘川水,喝下它,此生的一切都将忘记。


忘川只是冥界的一条河。阴间的灵魂跨过它,就可以进入冥界,再入轮回,重返世上,重获新生。但跨过忘川水,喝下孟婆汤,这一世的悲欢离合都将全部忘却,一切的曾经都将化作过眼云烟。


这一个“忘”,难得更难舍。其中百般味,世上尝不来。且听我把忘川道来。人生世上只百年,过完这百年。就得要走了。


不管世上何雄名,死后都往鬼门关。


关外生人犹歌舞,关内魂过黄泉路。


黄泉路上没有其他景色,只有血红的彼岸花,曼珠沙华。


它也就是灵魂们此生的最后一道风景了。


再走下去,在黄泉路的尽头,在冥界的冥山前,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叫忘川。


忘川之上有一座桥,它的名字叫奈何桥。


奈何桥下,忘川河水泛血黄,里面都是孤魂鬼,河上腥风扑面,虫蛇遍布。


奈何桥上回望天,实在奈何不能言。


今生已尽无归路,唯向那边去。


过了奈何桥,桥边就是望乡台。望乡台上再望乡,这一眼回望,还可看见人间。


看完了,哭够了,再从望乡台上下来。


在望乡台边,忘川河旁边,还有一块三生石,石头上记载着你的前世今生。


看一看三生石,这轮回的前世今生,就都映在眼前了。


不过这也是最后一眼。


再向前走,望乡台前,坐着一位老婆婆,她就是孟婆。


到了她这就必须喝下以自己今生的泪水熬制的孟婆汤。


不喝孟婆汤就不算过了奈何桥。


孟婆汤是忘情水,喝下了它,就会忘记今生今世。


之后,这些已然忘却所有的灵魂便进入了冥界,


进入轮回。


正道是:


奈何桥,路遥迢,


一步三里任逍遥;


忘川河,千年舍,


人面不识徒奈何。  


文说忘川


人生来就背负着重重的行囊,要想解下它,只有通过轮回。轮回路上少不了喝下忘川水,喝下忘川水,就将忘记此生的一切。忘记了也就放下了。所以早些喝了忘川水就会早些解脱。


在死去的灵魂轮回的必经之路上,有这样一条忘川水,清澈而浅濑的泉水从山涧上流下,两边是清幽的兰丛,鲜翠的竹林。死去的灵魂经过忘川,就可以进入冥界,然后重返世间,获得新生。当然,他们要饮下忘川的泉水,将前世的哀乐情愁全部忘却,曾经的一切都成为过眼云烟。


传说在忘川深处,住着一位长须的老者,他是监管冥界轮回的仙人。


几千年了,这位仙人一直孤独地守在忘川边,目送着一个又一个灵魂进入轮回。但从没有开口讲话,因为灵魂们实在来去得太匆匆了。


直到这一天,一位年轻诗人的灵魂来到了忘川,他为眼前的景色所深深迷恋,驻足不前。


“年轻人,”仙人几千年来第一次开口讲话,“你还在留恋着什么,难道那苦难的前世,还有什么值得你留恋的吗?”


“前世固然苦短,然而,我毕竟是举国皆知的诗人,曾有过无比的荣耀。”


“呵……”仙人悠然地捋着长须,伸手指向远方,“看,他曾是有名的盐商,富甲一方;他呢,垅上耕农,一生贫苦。”仙人又指向另一边,“这是当朝宰相,权倾朝野;那个是恶名昭著的江洋大盗……如今,到了忘川,喝下这忘川的泉水,却一样都是赤条条的新生。富贵者,浮云也。”


“那么,人们为何还来去匆匆,对世间的名利追逐不休?”诗人遥望着匆匆来去的灵魂说。


“难忘呵。不然,也无需老叟来守什么忘川了。”仙人笑道。


诗人默然,“那么,这轮回岂不只是枉然啊。曾不如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般逍遥自在。实在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果然?”仙人意味深长的看着远方,“苏子前赤壁赋曾云,‘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其又何羡乎?’况死者已矣,生者尚存。生生死死,天道之恒。”


诗人听后,急忙向仙人下拜。“承蒙指点,小生至此已然看穿这死生之道。”


“生如何,世上之一遭也;死如何,物化之一瞬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生尽则人死,死穷则再生,不过如此……”


仙人笑而不答,目送着这诗人走向忘川河边。


“只是看穿时,也就该饮这忘川的泉水了……”


谢选骏指出:忘川之水就是死亡之水,死亡之水也是生命之水——通过死亡和遗忘,到达生命和更新。


《美国科学家发现火星远古时期海洋和冰山证据》(2010年10月04日科技叶孤城编译)报道: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近期,美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远古时期火星表面曾存在着广阔的海洋,并且海水寒冷,存在着大量的冰山。

这项最新研究与当前两个主流远古火星气候观点相近,其中一个观点认为远古火星表面寒冷干燥,网状山谷和其它地质特征表明远古时期火星的液态水是由于热量在局限的空间和时间内爆发形成的,并暗示火星无法持续稳定的海洋;另一个观点是远古火星曾温暖潮湿,暗示长期存在可维持生命的湖泊、海洋和降雨量。

目前,研究人员发现火星冰山存在的证据,支持第三种火星远古气候的理论——寒冷潮湿的火星,远古火星表面存在部分冰山的海洋,这些冰山如同地球上的冰川和巨型极地冰帽。

巨砾和陨坑

为了勘测火星的气候历史,科学家聚焦研究底面平坦的普通火星低地,这此地形相当于远古海洋底部。然而,美国宇航局火星轨道勘测器高分辨率成像科学研究摄像机 (HiRISE)最新勘测结果显示,火星北部平原存在着大量0.5-2米直径的巨砾,以及20多个100-400米直径的陨坑呈链状分布。这些特征很难与深海洋底部的细密纹理沉积物相一致,并对火星存在海洋的理论产生一定的置疑。


目前,美国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对外星智能探索协会的天体物理学家艾伯托-法瑞(Alberto Fairen)和同事们认为,巨砾和链状陨坑的存在可能是火星海洋冰川携带的岩石碎片所导致的,这一现象在地球十分普遍。

他们认为火星地势较高的冰川可侵蚀地形,携带运送岩石至海洋表面,伴随着冰川的融化和分解,如同舰队一样的大量冰山形成在冰川边缘。这些冰山在消融、携带的岩石沉积之前,它们可在海洋上可漂浮数千公里之遥。

在地球上,当冰川刮擦海洋底部时,也会将大量的巨砾沉积到海底,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什么火星表面上可观测到巨大的石砾。此外,当冰川在地球海洋中滚动时,它们会在海底形成一连串的凹坑,或许这能够解释观测到的火星低地链状陨坑。

证实火山远古曾存在海洋和冰山

法瑞指出,如果火星存在大量的冰山,那么就可推测火星表面应当存在广阔的海洋。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种大规模的水域可分布在几个区域性海洋,并形成一个全球性海洋体系。”

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分散的巨砾可能通过一种冰川边缘过程沉积在海底,这种冰川边缘过程发生在冰川边缘。法瑞强调称,然而,像这样的冰川边缘过程无法科学解释HiRISE摄像机所观测到的巨砾簇。

其它研究人员则认为陨坑链可能是由于火山活动形成的,法瑞解释说:“但是我们的分析能够排除这种假设,尤其是所有的陨坑都存在于一个链状结构中,并且在外形和尺寸上具有一致性。这在火山活动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只有一种可能是相同的冰山活动所形成的链状陨坑。

法瑞补充称,在火星北部平原和赫拉斯盆地(Hellas Basin)可观测到1-5公里长的划痕, 这可能是冰山主体划过海洋底部造成的。他说:“这些划痕是证实火星冰山存在的最有力证据。“目前,法瑞和同事们已将这项研究在2010年天体生物学科学会议上公布。


《NASA报告水星上发现大量水冰》(KENNETH CHANG

2012年11月1日)报道:

在水星的两级附近,太阳永远也照不到的环形山下方的深处,温度降到了华氏零下370度(约摄氏零下223度)那样冷,于是冰可以保存。

水星上有冰。 

据美国宇航局(NASA)信使号探测器(Messenger)研究人员本周四报告,距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水星拥有大量水冰,数量在1000亿至1万亿吨之间。

信使号的首席研究员肖恩·C·所罗门(Sean C. Solomon)说,这些冰足够把整个华盛顿特区冻在一个两英里半深的冰块里。

在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之一上取得这一发现,似乎与人们的直觉相悖。在中午时分的水星赤道上,温度可高达华氏800度(约摄氏427度)。

但在水星的两极附近,在太阳永远照不到的环形山内部深处,温度可降至华氏零下370度(约摄氏零下223度)。

“在这些行星上,有些隐秘的地方可能有一些有意思的事情,”参与信使号任务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Applied Physics Laboratory)资深科学家戴维·J·劳伦斯(David J. Lawrence)说。

本周四,《科学》杂志网站发表三篇论文,介绍了这些发现。这些冰可能成为一个耐人寻味的科学目标,迎来未来的机器人探测器,甚至在更遥远的未来成为宇航员可以利用的一种资源。

20年前,射电望远镜射向水星的无线电波,在反射回来时显现出令人惊讶的明亮区域,对行星科学家来说,这强烈暗示着水星上存在水冰。但当时一些研究人士提出,这些环形山可能覆盖着硅酸盐化合物或硫磺,这些物质也有高反射率。

信使号探测器在2011年3月进入水星轨道,现在已经完成了主要任务,即通过计算飞离水星的中子数量,来进行近距离观测。高能量的宇宙射线会分裂原子,其碎片中包括中子。

但是,当一个高速运动的中子,击中一个质量几乎相等的氢原子时,它会近乎完全停止运动。其原理就好比打台球时,白球在击中其他球时,会把自己的动量传递给对方。水分子含有两个氢原子,因此当信使号经过含冰量丰富的地区时,中子的数量会下降。

同样的技术曾被应用于探测火星地表下的水冰,以及月球上类似环形山内部的水冰。

假如明亮地表是因为硫磺或硅酸盐造成,中子数就不会下降。

“水冰是唯一符合所有这些观测结果的解释。”所罗门博士说。他还是哥伦比亚大学拉蒙特-多尔蒂地球观测中心(Lamont-Doherty Earth Observatory)主任。

这些冰几乎由纯水构成,这表明它们可能是在最近几千万年里到达的,可能源自一颗撞入水星的彗星。所罗门博士说,水星地表几个形成较晚的环形山可能与这次撞击有关。

并非所有的冰冷区域都是明亮的。在稍微温暖的地区——那里的温度高于华氏零下280度(约摄氏零下173度),冰层被一层暗色、约半英尺厚的物质所覆盖。科学家相信,这些地方的水冰蒸发后,其它物质残留在此处,包括碳基分子,即有机物。

这可能类似于几十亿年前,水和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到达地球的方式。

对人类来说,这些水也许会是一种迷人的资源。在灼热的赤道和冻结的两极之间,水星上可能存在适度的温度,尤其是在地表以下几英尺的地方,那里的土壤隔绝了日夜温差,这是建立殖民地的理想场所。

“人们拿这种构想开玩笑,但这其实并非那么疯狂。”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地质学教授戴维·A·佩奇(David A. Paige)说。他计算出环形山的温度。


《科学家发现了液态水的第二种状态》(2016-11-16 煎蛋网)报道:


  它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成分之一,它大约占人体的百分之六十,现在人们才发现原来水比我们想象中的更加奇怪。


  研究人员们一直在调查水的物理属性,他们发现当水被加热到40-60摄氏度之间的时候,它会到达一种“交叉温度”,并开始在两种不同的液体之间转换。

  水作为一种化合物,对于地球上的生命而言至关重要,我们一直都低估了它的奇怪之处。


  我们都已经习惯了它的存在,也难以想象事物还有固态、液态和气态之外的情况。(在极罕见的情况下,事物也会呈现类似等离子体一样的状态。)


  从很多方面来看,平淡无奇的水都与地球上的很多其它物质不一样。

  除了水银外,水是所有液体中表面张力最高的。它的固态还能漂浮在液态水上,与很多其它物质不同的是,水在结冰的时候体积会膨胀。

  它还有一个很奇怪的沸点。其它氢化物的沸点会随着分子体积的减小而降低(比如碲化氢和硫化氢),可H2O的分子重量虽小,它的沸点却很高。

  Philip Ball曾在《自然》上指出:“没有人真的了解水。虽然承认这一点很尴尬,但其实覆盖着地球三分之二表面积的东西,对我们而言依旧是个谜。更糟糕的是,我们研究得越多,累积的问题也越多:新技术。”

  现在物理学家们已经证明,当温度到达40-60摄氏度之间的时候,液态水会“改变”状态,并根据它进入的状态而表现出新的属性。

  为了了解这一点,英国牛津大学的物理学家Laura Maestro带领着国际团队研究了水的一系列属性。

  他们调查了水的导热性、折射率、导电性、表面张力和介电常数(即电磁场穿过某个表面的能力),并且了解了当温度在0-100摄氏度之间浮动的时候,这些属性会有何变动。

  当水温到达40摄氏度的时候,事情开始有了变化,这些属性的变化一直持续到水温变为六十摄氏度。在这个范围内,每个属性都有不同的变化温度,研究人员们认为这是因为液态水已经变成了另外一种不同的状态。

  该团队列举了一些变化温度:在接近64摄氏度的时候导热性有变化,50摄氏度是折射率变化,53摄氏度是导电性,57摄氏度是表面张力。

  他们总结道:“这些结果证实在0-100摄氏度的范围内,液态水呈现的变化温度,其多个属性接近50摄氏度的属性。”

  科学家发现了液态水的第二种状态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对此物理学家们并不是很清楚,不过水在特定温度下能在两种完全不同的液态之间转变,可能与H2O总体不同寻常的属性有关。

  水分子之间维持着非常短暂的氢键,这些氢键远比连接单个氢原子和氧原子的力要弱。也因此,将水分子连接在一起的氢键总是在不停断裂又重新形成,在这些混乱中,存在着固定结构和规则。物理学家们怀疑赋予水不同寻常属性的正是这种东西,但没人能够完全确定它的原理。

  Ball表示:“每个人都认为水分子结构的某个方面让它不同于其它液体:短暂存在的氢键。在水的熔点之上,这些氢键不断地断裂又重新形成,迫使混乱的水分子维系着一定结构。”

  虽然Maestro及其团队的研究结果需要等到另外一个独立团队重复,才能确切地重写教科书,但他们表示他们的发现对我们的纳米和生物体系理解有着重大影响。

  他们在研究中写道:“比如,分散在水中的、作为纳米探针的金属纳米粒子光学性能,和被用作荧光显像与肿瘤探测的量子点,在这个温度范围内都有着非凡表现。这也让我们忍不住探究温度引起的水结构改变,是否会影响水溶液中的生物大分子,尤其是蛋白质这种对活细胞至关重要的物质。”


谢选骏指出:可以说,水是神秘的。或是说,水具有某种神秘性。这是因为,人的身上充满了水,所以就无法形成对于谁的“客观认识”了。但是我知道,生与死都和水相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與gemini討論死亡與人生

(一)如何理解“死亡幫助我們認清了自己作爲碳基生物的這一處境”? 如何理解「死亡幫助我們認清了自己作為碳基生物的這一處境」? 這句話乍聽之下有些抽象,但其實蘊含著深刻的生命哲學。讓我們來逐層剖析: 1.碳基生物的本質 物質組成:所有地球上的生命形式,包括人類,都是以碳元素為基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