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华夏?史料皆假?从<华夏边缘>再辩多元史观》(林子人 2020年09月28日 界面新闻)报道:
王明珂提出的“从边缘看中心”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新的阅读历史的方法论,提醒我们要透过字面意义,看到古人留下这些文献的动机:是谁在书写历史?他们试图用这些历史为自己争取什么名分或资源?
人类是历史的存在物,我们的身份认同取决于我们对历史的认知,因此,理解何为“华夏”是建立民族身份认同的关键。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在其成名作《华夏边缘》中探讨了中华民族族群认同的历史发展,为回答“什么是中国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释路径。出版二十年来,这本书因为其富有解释性的框架和极具启发性的视角,成为了讨论中国族群认同与历史发展时绕不过去的必读书目。
新版《华夏边缘》日前由世纪文景出版。日前书评人、专栏作家维舟与上海博物馆副研究员、人类学家张经纬一起与读者分享了他们阅读这部著作的感受与启发,探讨了今日中国汉族与55个少数民族这一国族结构,是经历了怎样的“华夏”与“边缘”的漫长共生与互动并最终形成的。王明珂在书中提醒我们重视不同族群历史记忆的重要性,打破一元史观,对解决当下的民族和国家身份认同争端或有积极意义。
根基论VS工具论:华夏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关于“何为中国人”或“何为华夏”,传统叙事是这样说的:一个民族在历史上的活动留下许多遗存,根据这些遗存所显示的人群体质、文化、语言特征,可为“中国人”或“华夏”下明确的定义。王明珂认为,现代族群理论的关键不在于说明“我们是谁”,而在于解释“为何我们要宣称我们是谁”。他提出了不同于上述“根基论”的“工具论”,即民族身份认同是一种争夺资源的工具,在不同的历史情境和社会环境下,一个族群可以出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改变自己的身份——而当人们发现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有利时,他们就会这么做。
维舟认为王明珂的理论突破了以往陈旧的史学框架,很有解释力,但他注意到其他学者的观点也有道理。比如考古学家罗泰(Lothar von Falkenbausen)在《宗子维城》中提出,从公元前800年左右开始,随着中原地区文明的发展(特别是青铜器级别越来越高),中原地区与周边地区的文化发展拉开了距离,分化就此产生,华夏的概念也由此形成。“在王明珂的理论中,华夏类似于一个工具,当人们与长城外的游牧民族争夺资源的时候,他们用这个符号团结起来。但在罗泰的观点中,中心和边缘的关系不是南北沿着长城线的对峙,而是中原文明在发展过程中逐渐瞧不起周边部落,慢慢显示出自我优越感。”
“华夏”是一种策略性的认同,还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民族?张经纬认为,两种观点从不同角度来看都能站得住脚。最重要的是,华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夏商周时期的中原核心开始,经过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的积累,像滚雪球一样慢慢变成今人理解的、960万平方公里的“华夏”。
以“四岳”为例,张经纬指出,汉朝时期的南岳是指安徽安庆潜山地区的天柱山——在汉朝人看来,那就是华夏边缘的最南端;到了唐朝,南岳所在地变成了今湖南衡阳的衡山,经过700多年的时间,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的格局才定型。“《华夏边缘》给我的一个启发在于打破了我们心中可能有的一种刻板印象,”张经纬说,“好像秦始皇的时候中国版图和今天就已经没什么区别了,但华夏边缘的观念其实是动态的……再往前追溯‘四岳’,我们会发现四岳的范围更小,可能就是陕西、山西交界的区域。”
除了地理范围的渐进,华夏概念还涉及“汉”与“非汉”、“蛮子”与“汉人”身份之间的相互转换。匈奴在西汉时期与汉室互为敌手,到了东汉时期,匈奴分裂成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归附汉朝,并主动帮助汉朝攻击北匈奴。到了南北朝时期,具有匈奴血统的刘渊创立汉赵,以汉室正统自居,认为原本的汉人已经完全无法继承汉统。
在维舟看来,“华夏边缘”具有三重意义:第一重是地理上的意义,比如“四岳”的迁移;第二重是人群出于自我利益对民族身份的认同变化,比如王明珂发现,四川的羌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其实认为自己是从湖广地区迁徙而来的汉人,直到1980年代民族政策落实,他们发现羌族身份有很多好处,才转而认同羌族身份;第三重是文化认同,即华夏正统与边缘蛮族之间的转换张力。“身份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互相转换,有的时候汉人会变成蛮夷,蛮夷也会变成汉人。”
谢选骏指出:王明珂是个台湾外省籍人士,而台湾则是“华夏边缘”——因此他对“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这个题目有感而发,也是基于对自身处境的一种探索。而上述的讨论没有涉及这个关键切入点,可谓“言不及义”也。
《读<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王成科学网博客 2022-5-5)报道:
研究的方法是康德式的,既然我们无法确定他,那就让我们来看看他的影子吧,找找间接证据。
这本书主旨是通过书写华夏的边缘来明确华夏的定义,文风不好,本以为是大陆学者写的,后来发现是“我国台湾人”写的,但看上去常年在大陆做野外考察,不知是同大陆同行学的,还是影响了大陆同行,反正都不好好讲话,比如“国族”national,不译成民族,可能是要突出占主要成份的民族。
最近有个学者讲“汉族是个伪装成国家的文化”,不知上下文怎么样,单拎出来蛮有些民族自豪感的。想去看看,可一想到访谈的对方是那个很不自我尊重的人,还是做罢了,我又不是想钻研什么东西的人,看到哪就想到哪,想到哪就写到哪。
社会学或者说人类学读的很少,所以认为这本书很高级,因为也没见过什么主流的作品,观点对我来说都很新颖,虽然有些地方不合意,但文字还算是中肯,除了常见的那种学者的啰里啰索之外,还是蛮流畅的,学者的文字就是喜欢含混的长句,读了半天你觉得他什么都说了但你什么也没听到。
洪承畴是卖国贼不?一定是。不过曾有一个段子给他洗白,说他出的主意让清政府养着八旗弟子,不司工作,最后腐败了清政府,导致了清灭亡。故事从哪看来早忘记了,估计是晚清甚至民国的八卦段子。现在的人们也喜欢这个调调,有个很高大尚的名头,叫解构主义,本意是质疑一切,最后演化后反抗一切,更为甚者是反翻一切。所有的过去所得到的结论都要被反翻,不论是历史的、人文的、科学的、技术的,反正是见什么就反翻什么,为了反翻而反翻。“反翻”这词儿你见过吗,没有,因为是我发明的,意思你却会明白,就是翻转的意思,翻案的意思,比如妲姬是红颜祸水,这已经是文化的符号了,但有人从历史上的真正人物上翻,有人从男权社会的角度上翻,其实人们并不是关注妲姬和其他的后宫是不是真的乱了朝廷,而是关注牝鸡报晨这种现象。还有给潘金莲翻,这只能是个话本,人们关心的是那个符号,但在女权的旗帜下反翻。那我为什么不用翻案呢,面上的理由是这个词不充分,因为还有推翻的意思,骨子里的意思是用这样新造的词,透着有水平,上档次,有文化,而且还暗戳戳的透着像是从外文翻译过来的,显得很有世界潮流。这本书的整体书写风格便是这样,所以我说写的不好。
谢选骏指出:上文说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写的不好,则是体现了身在主流的作者王成,和身在边缘的作者王明珂之间的“文化冲突”。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王明珂 著 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6)报道:
史料都是经过篡改的?关键是看到留存这种历史记忆的动机
王明珂在书中认为,根据史料追溯民族源头会有陷入古人谎言的危险。以春秋吴国王室的族源为例,吴人声称吴国第一代君主吴太伯的父亲为周王,在弟弟继承王位后为了避嫌远走他乡迁居江东,建立了吴国。王明珂认为这个说法其实是吴人为攀附祖先杜撰出来的,公元前1000年左右,周人是不可能从陕西迁居至江南的,在考古层面更合理的解释是有周王室成员迁至河南洛阳一带。
维舟指出,同样是认为“古人说谎”,王明珂和其他早年的历史学家的立场有所不同。顾颉刚等“古史辨”派学者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认为很多上古传说都是编造的,我们需要破除三代传说迷信。王明珂却主张,历史学者需要真正弄清楚的不是分辨史料的真假,而是去解释人们为什么需要这样的历史记忆,为什么要把这些历史记忆当成真的。维舟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我们认为历史只是一种经过修饰或篡改的记忆,所有的历史文献都“靠不住”,我们要如何确定客观史实呢?
受《华夏边缘》 的启发,张经纬撰写了《四夷居中国》一书。他认为我们其实可以转换视角,从另一个角度去理解中国正史对周边民族的记载——这些民族在史料中的首次出现,其实意味着汉人首次出现在其所在地区,进入了他们的世界。而随着时代推移,新的周边民族的记载也不断出现。把这些首次记载在地图上标注出来,会像等高线图一样一圈圈往外扩散,显示出各个时期中国/华夏的实际控制区域。
“在《僚传》《黎人传》(注:中国史书中对周边民族的传记)里都有一些非常荒诞不经的传说。王明珂经过分析后认为它们不可信,但换一个角度想,这些东西被记录在正史中,实际上有一个背后的时间轴。不管记录下来的事情是真是假,被记录下来这件事情本身是有意义的,证明了记录者(有华夏标签的人)来到了这个区域,见到了这些人。我们就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把华夏边缘从虚无的角度慢慢落实。我们所讨论的不在于事件本身真假,而在于记录这一人类实践。”张经纬说。
《四夷居中国:东亚大陆人类简史》(张经纬 著 中华书局 2018-3)报道:
对华夏的认同与抵抗:边缘和中心都在漂移,我们要有多元史观
华夏在与边缘的共生、互动中不断拓展自身边界,新的边缘亦不断出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于是出现了——华夏的中心和边缘都在漂移。维舟指出,从历史上看,中国的首都一直在迁移,从西安到洛阳、开封再到北京。而在另一方面,朝鲜、日本这些“边缘”都有过自称“小中华”的时期,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天皇的宣战诏书中甚至出现了“神州”一词。“这种文化正统观念或自我认同感,表明了在历史动态过程中,自称接受中华正统是一种相当强大的动力。”
维舟表示,阅读《华夏边缘》给他的最大启示是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中的深层结构动力,即人群是如何逐渐演化的。王明珂提出的“从边缘看中心”的视角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新的阅读历史的方法论,提醒我们要透过字面意义,看到古人留下这些文献的动机:是谁在书写历史?他们试图用这些历史为自己争取什么名分或资源?
张经纬认为,在转换视角后,我们还能看到被汉本位主义历史文献所疏忽和遗漏的历史真相。比如明代四川地区发生的奢崇明叛乱,正史将这一事件归咎于当地土司的贪得无厌或痴心妄想,但如果我们从华夏边缘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奢崇明叛乱或许是出于无奈:当时明朝正与东北女真交战,在四川地区过度征兵征粮,导致民不聊生。“中国历史上很多关于地方叛乱的叙事我们想现在就有了一种新的视角去看它,并不是他们真的想挑战华夏,而是在一种迫不得已的历史情境下,他们走向了另外一种选择。”
也就是说,“华夏边缘”视角强调的是一种多元史观的视角。维舟认为,正如电影《罗生门》所反映的那样,对于同一事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反应、利益、思考重心和文化取向,所以他们会讲出不同的故事,拥有不同的历史记忆。“在这个历史记忆屏幕中,关键问题不是去判断谁对谁错,谁是叛乱分子,谁忠诚于我们。几个版本的故事也许都是对的,我们要了解历史上的这个人群为什么做出这样的举动,去理解他们的行动逻辑是什么。”
谢选骏指出:有许多个“张经纬”,但大概率都是“中国大陆人”——大陆不论如何马列化、夷狄化,仍然属于“主流”——所以大陆人对于“华夏”的看法,肯定与台湾人不一致的;也与台湾的外省籍人士不一致的。
附录:
《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增订本/何以称中国人/epub+mobi+azw3 Kindle版+多看精排版下载
书籍大小:16.12 MB 书籍类型:精彩书籍
书籍语言:简体中文 书籍授权:共享软件
书籍等级: 更新时间:2020-10-01 08:17:26
书籍作者:快吧软件 下载点数:1
书籍网址:官方网站 阅读教程:阅读教程
阅读环境:/Win10/Win7&8/WinXP/Android
电子书介绍
身为“中华民族”的我们,是否曾想过,何以我们称为“中国人”?“华夏民族”之形成所由何来?究竟什么是中国人?——这问题不仅困扰许多研究中国的学者,也困扰许多居于中国认同边缘的人,本书即尝试解答此一问题。作者认为,由线性的历史溯源,以及对所谓“典型中国人”的研究,都难以解答 这个问题。因此作者从一个新的角度——中国人族群边缘的形成、维持与变迁——来了解中国人的本质。本书说明,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分配环境中,华夏(中国人)边缘如何形成与变迁,华夏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凝聚、扩张,以及华夏边缘人群如何借历史记忆与失忆来成为华夏或非华夏。
以中国人为例,作者借着历史、考古与人类学资料,探讨与人类族群认同相关的资源竞争与分配关系,社会历史记忆与失忆的过程,典范与边缘观点争论中的社会本质,以及历史的现实意义等问题。作者希望本书能帮助我们思考自身的认同问题(为何我们要宣称自己是中国人),以及思考当前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认同问题。
王明珂提出一个讲法,他认为我们要探讨什么叫作中华民族,或者什么叫作中国人,最好的方法,不是直接地、正面地,去对“中国人”的内容或者内涵下一个定义,而是想办法去透过“中国人”这个族群的边界,来找它大概的意思。——凤凰卫视主持人、评论员、专栏作家 梁文道
这是一部对中文世界的人类学、民族学和历史学研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著作。作者从族群边缘的形成与变迁这个特殊的角度,来探讨华夏民族生长和扩张的历史,从而以十分新鲜并充满魅力的论证,为推进中国史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范例。——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 罗 新
基于对华夏形成一元论和多元论的质疑,作者利用多种工具,提出并论证“边缘理论”在华夏形成、变迁中的重大意义。“族群认同”、“历史记忆”,是支撑此一理论的两个关键概念,作者对此所做的历史、逻辑叙述,令人信服。我更想指出的是作者学思的根本立脚点和志向,即学问与生命的关系——在学术职业化、工具化的今天,这一学术立场尤为可贵可敬。本书为华夏一族通向自我认知的道路打开了一扇大门,远非就事论事者所能比拟。我由衷地向作者致敬!——学者、万圣书园创始人、中国图书市场的民间观察者 刘苏里
王明珂对华夏的界定,采以绘画“烘云托月”的手法,有别于华夏中心主义的传统视角,他被称为学界的“毒药猫”,在打通历史、人类学、人文地理的扞格,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人开阔视野。——民国学术史、文化史、地方史研究者 岱 峻
《华夏边缘》是著名学者王明珂讨论中华民族族群认同与历史发展的重磅研究,为回答“什么是中国人”提供了全新路径。王明珂认为,“当我们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圆形时,事实上是它的‘边缘’让它看起来像个圆形。”他视“华夏”为长程历史中的人类生态,而“华夏边缘”不仅是时间上的边缘、地理上的边缘,也是认同上的边缘。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环境分配中,在集体性的记忆塑造与失忆选择中,华夏边缘的形成、变迁、维持,亦可说明华夏族群及认同的形成与变迁。
《华夏边缘》是具有理论范式意义的经典著作,出版多年畅行不衰。书中第一部分主要陈述了全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第二部分利用考古材料,说明了华夏族群边界形成的人类生态背景;第三部分阐述了华夏族群的重要形成基础,即周人的族源传说与历史记载,并通过荆楚吴等例子,说明了边缘族群华夏化与非华夏化的往复游移;第四部分着眼于近代华夏边缘的再造,通过40年代民族调查过程中的微观事例,分析了个人、族群与社会在认同建立过程中的张力。王明珂运用社会人类学理论、考古发掘报告、历史文献史料等各学科理论与资料,结合个人在羌族的田野考察经历,深入探讨了资源环境与族群边缘关系,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的相互滋长,个体与集体记忆和认同的差异,等等问题,以期为当下的民族与族群认同问题提供更多反思和新知。
作者简介:王明珂,1952年生于台湾,1992年获哈佛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现为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中兴大学讲座教授兼文学院院长。主要从事羌族、西南少数民族及北方游牧民族社会的田野调查研究,在历史人类学领域成绩卓著,影响深广。著有《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游牧者的抉择》《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及学术随笔集《父亲那场永不止息的战争》。
主编推荐语
著名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成名作,理解中国历史与民族的关键读本。
内容简介
《华夏边缘》是著名学者王明珂讨论中华民族族群认同与历史发展的重磅研究,为回答“什么是中国人”提供了全新路径。王明珂认为,“当我们在一张纸上画一个圆形时,事实上是它的‘边缘’让它看起来像个圆形。”他视“华夏”为长程历史中的人类生态,而“华夏边缘”不仅是时间上的边缘、地理上的边缘,也是认同上的边缘。在特定的资源竞争与环境分配中,在集体性的记忆塑造与失忆选择中,华夏边缘的形成、变迁、维持,亦可说明华夏族群及认同的形成与变迁。
《华夏边缘》是具有理论范式意义的经典著作,出版多年畅行不衰。书中第一部分主要陈述了全书的理论框架和分析方法;第二部分利用考古材料,说明了华夏族群边界形成的人类生态背景;第三部分阐述了华夏族群的重要形成基础,即周人的族源传说与历史记载,并通过荆楚吴等例子,说明了边缘族群华夏化与非华夏化的往复游移;第四部分着眼于近代华夏边缘的再造,通过40年代民族调查过程中的微观事例,分析了个人、族群与社会在认同建立过程中的张力。王明珂运用社会人类学理论、考古发掘报告、历史文献史料等各学科理论与资料,结合个人在羌族的田野考察经历,深入探讨了资源环境与族群边缘关系,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的相互滋长,个体与集体记忆和认同的差异,等等问题,以期为当下的民族与族群认同问题提供更多反思和新知。
目录
版权信息
图表目录
代序﹕如何观看与了解边疆
1997年版序言:什么是中国人?
2013年版序言:“什么是中国人”再思考
2013年版增订说明
第一部分 边缘与内涵
第一章 当代社会人类学族群理论
第二章 记忆、历史与族群本质
第三章 民族史研究的边缘理论
第二部分 华夏生态边界的形成
第四章 青海河湟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第五章 鄂尔多斯及其邻近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第六章 西辽河地区游牧社会的形成
第三部分 华夏族群边缘的形成与扩张
第七章 华夏边缘的形成:周人族源传说
第八章 华夏对西周的记忆与失忆
第九章 边缘人群华夏化历程:吴太伯的故事
第十章 华夏边缘的漂移:谁是羌人
第十一章 汉人的形成:汉代华夏对四方异族的多元意象
第四部分 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
第十二章 近代华夏边缘再造
第十三章 近代华夏边缘再造的微观过程
第十四章 一个华夏边缘的延续与变迁
结语 资源竞争、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参考书目
谢选骏指出:从上述人士的评语,可以看到他们各自的处境。至于我本人呢,因为是从“思想主权”的角度看问题,所以得出了我自己的评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