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一生"艳遇无数":公然偷情,出轨女助理…》(蓝里 2020-12-06)报道:
"他更在乎的,是能遗留在世的东西,是自己如何能被这世界记住。"——《天才》
1922年,德国柏林。
43岁的爱因斯坦,正在洪堡大学任教。
一天清晨,他来到办公室。悄悄地,从背后一把抱住自己的女助理。
女助理没有惊讶,也没有反抗。
随后,便是一场酣畅淋漓的鱼水之欢。
事情结束,爱因斯坦恳求:"亲爱的,来和我一起生活吧。"
女助理整理了一下衣领,断然回绝:"你疯了?你是有妻子的人!"
随后,爱因斯坦摆出一段"清新脱俗"的说辞:
那有什么关系呢?
我喜欢莫扎特,也喜欢哈巴;
我喜欢瑞士的阿尔卑斯山,也喜欢波兰的海。
那我为什么不能同时爱着你和爱沙(妻子)?
他还说:
一夫一妻制,那是宗教下的产物。
任何对权威的盲信,那都是真理的头号大敌!
这个爱因斯坦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提出"相对论"、"质能方程",然后一举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无疑是智慧的,光辉的。
他是世纪伟人。
智商爆表。
也是继伽利略、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
……
这些评价他当然配得上。
只是,卓越成就之下,很少有人谈论他的私生活。
他一生情人无数。
甚至曾抛妻弃子,负了真心人。直至晚年,仍流连花丛,乐不思蜀。
01
爱因斯坦的初恋,发生在1895年。
那一年,他16岁,读高中。
当时他成绩严重偏科。
哲学不及格,历史不及格。总之,除了数学和物理,其他都没有达到升学要求。
不过爱因斯坦求学心切,立志一定要成为科学家。于是,决定复读。
并经人推荐,找了一位老师补课。
那天下午,欧洲街道人声鼎沸。爱因斯坦举起手,敲了敲补课老师的大门。
"我是爱因斯坦,老师在家吗?我来求学的学生。"
开门迎接的,是一个18岁少女。
皮肤白皙,眼眸清澈。举手投足之间,颇有教养。
"您好,我叫玛丽。"
四目相对,电光石火。
两个少年的心,不自觉为之一动。
在补课期间,爱因斯坦经常告诉她一些奇思怪想。
他极度讨厌教条主义。
"我只是想成为物理学家,却为什么要学习历史?这不很荒诞吗?"
他告诉玛丽关于自己偏科的原因。
他还表示,自己已经注销了国籍。
玛丽问:"你疯啦?为什么离开自己国家呢?"
爱因斯坦说:"因为我是世界的公民。"
不拘一格。
特立独行。
这就是早年的爱因斯坦。
或许,这也是玛丽为之倾心的原因——他太不一样了。
那天下午,两人骑着自行车,飞驰在道路上。
"玛丽,我现在就是光速,请追上我!"
"追上你会怎么样?"
"如果和光速平行,奇迹就会发生。"
"好,我来了。"
······
荒野之上,两个少年激情热吻。
并在荷尔蒙的作用下,给出了彼此人生的第一次。
一年时间飞逝。
爱因斯坦成功获得瑞士理工学院入学资格。
他需要去往另一座城市就读大学,瑞士苏黎世。
离别时,玛丽哭成泪人。
爱因斯坦很善于说情话。
他告诉玛丽,"我会发明冻结时间的方程式,然后,让我们幸福永驻。"
玛丽破涕为笑。
她虽然不知道世界的奥秘,但深知眼前这个男人的抱负和执着。不可阻拦,也无法阻拦。
她只是说:"我等你。"
但爱因斯坦,终究还是辜负了玛丽。
进入大学没多久,他就移情别恋。爱上了一个叫米列娃的女同学。
两人相识于入学的第一天。
见到米列娃那一刻,爱因斯坦颇为好奇。
他问:"你好,你也是苏黎世理工学院的学生吗?"
她说:"是的,我是这里唯一的女学生。"
因为19世纪末,欧洲对女性偏见依然根深蒂固。她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读大学的权利。
但米列娃,是个例外。
大学教授告诉爱因斯坦:
米列娃不只是全校唯一的女学生,还是全校数学成绩最优的学生。比你分数还高。
顿时,爱因斯坦被米列娃的聪慧所吸引。
他决定,追。
这里需要提一下爱因斯坦的颜值。
年少时,他也是眉清目秀。
五官立体,身材挺拔。尤其是那双深邃的眼眸,不知勾走了多少女人的魂。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爱因斯坦还是莫扎特的忠粉,弹的一手好琴。
这也成了他吸引女孩的特质之一。
一来二去,两个天才生出情愫。
关系暧昧不已。
坦白说,在对待女人的态度上,天才爱因斯坦和一般渣男并无不同。
在学校,他和米列娃你侬我侬。
离开学校,他又会找初恋女友玛丽潇洒。
他甚至还和玛丽许下婚约。
那天晚上,宴席上宾朋满座。有男方的朋友,有女方的父母。
爱因斯坦当众承诺,定娶玛丽为妻。
但订婚没多久,爱因斯坦就悔婚了。
因为米列娃发现了真相。
一天傍晚,米列娃去宿舍找爱因斯坦。
但开门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室友。
"你找谁?"
"我找爱因斯坦。"
"喔,他正在和玛丽共度良宵呢。"
"玛丽是谁?"
室友察觉到什么,直言道:"爱因斯坦的未婚妻。"
米列娃顿时泪目,仓皇而逃。
她决定要这个男人撇清关系。
可是,一个真正动了心的女人,想绝情,何其难。
她走到哪,爱因斯坦就跟到哪。
她说自己担心学业,爱因斯坦就承诺:"我可以帮你补习,一起获得学位。"
他还给米列娃许下承诺:
和玛丽分手,钟情你一人。
最终,在爱因斯坦强攻之下,她渐渐丧失了抵抗力。
又一次栽了进去。
大学期间,两人同居。度过一段相当美好的时光。
爱因斯坦很懂调情。
他给米列娃取了一个别名,洋娃娃。
"你平时很严肃,身体却如此的柔软,那我就叫你洋娃娃吧。"
他告诉米列娃,自己身体每个部位,都被她的聪明才智所吸引。
他们一起翘课,一起堕落。
在教室的书堆上做爱。
那么,未婚妻玛丽呢?
爱因斯坦回答:"一个无法对事物本质进行深入对话的女人,我无法和她共度一生。"
玛丽,已成前任。
沉溺于男女之情,很大程度影响了爱因斯坦和米列娃的学习。
两人成绩一落千丈。
苏黎世理工大学的毕业考试,爱因斯坦只是勉强及格。
而米列娃,失之交臂。
值得一提的是,米列娃出身社会底层。父母都是农场主,文化水平有限。
再加上社会对女性的歧视,米列娃几乎没有接受什么正而八经的教育。
全靠自学。
但是,她居然考上了一流的理工学院,苏黎世理工大学。成绩甩别人几条街。
以至于有世人感慨:米列娃是被爱因斯坦毁掉的另一个"世纪天才"。
得知没有通过毕业考试,米列娃哭得昏天黑地。
她的科学梦,碎了。
因为在当时,想从事科研,就必须要取得相关的大学学位。否则,一切都与你无关。
彼时,爱因斯坦给米列娃指了另一条路——家庭主妇。
一条通往地狱之路。
1903年,两人成婚。
那时,24岁爱因斯坦还籍籍无名,只是专利局一个小职员。收入低,前途渺茫。
除了必要的工作,他把所有时间都投注在学术研究上。
对妻子没有陪伴。
对子女也未尽父亲的责任。
有一次,他离家数月。
米列娃相思成煎熬,却没有收到丈夫一丝一毫的关心。
心寒至极。
某个晚上,爱因斯坦一声招呼没打,突然出现她面前。然后,一个深情的拥抱。
米列娃喜极而泣。
她想,对方还是爱自己的。
但不过三分钟,爱因斯坦就说:
量子辐射,我一直寻找的重大突破。里面有一些难题,需要你帮我计算。
喜悦顿时崩塌。
米列娃咆哮:"你不是想我,你只是想让我帮忙!"
或许,爱因斯坦至始至终,爱的都只是他的头脑,而非完整的人。
1905年,在科学界,爱因斯坦一夜爆红。
他相继发表了《量子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并解决了光电效应。震惊全球。
百度百科对此的注解是: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
客观说,爱因斯坦有此成就,离不开妻子米列娃的功劳。
做家务之余,米列娃时间全部都用于协助丈夫。
一堆令人头疼的数学难题,也多亏她的出手。
而爱因斯坦也承认,"没有妻子做搭档,我可能什么都做不成。"
但是,在论文发表之际,爱因斯坦却拒绝加上"米列娃"三个字。
妻子崩溃:"为什么?"
他回答:"我们是一体的,爱因斯坦是我们共同的名字。我的荣耀就是你的荣耀,没必要再加一个名字。"
图片来源:微博
这分明就是诡辩!
但米列娃身为家庭主妇,没有名望,没有话语权,只能被迫接受。
她以牺牲自己梦想的代价,成全了一个世纪伟人。
而自己,成为伟人背后的影子,悄无声息,无人知晓。
04
之后,爱因斯坦的科研之路,一路飙升。
名利滚滚而来。
而两人婚姻却走向相反的方向——爱因斯坦,出轨了。
他爱上了自己的表姐艾尔莎。
艾尔莎比爱因斯坦大3岁,已离异。
她和米列娃不同,既不懂科学,也不想知道世界的奥秘。
她热情奔放,活跃于社交场合。很会撩人。
爱因斯坦告诉朋友:"跟表姐在一起,便觉时间飞逝。"
这段不伦恋,一发不可收拾。
爱因斯坦夜不归宿,经常半夜出入艾尔莎的公寓。
到最后,连艾尔莎的女儿受不了了。
她痛斥母亲:"你知道邻居怎么评价你吗?跟已婚男人偷情,无耻!"
这时,爱因斯坦呈现出两副面孔。
对于新欢艾尔莎,他极尽温柔。
对于妻子米列娃,他表出决绝冷酷的一面。
他告诉米列娃:"我们离婚吧。"
米列娃拒绝。
几天后,米列娃告诉爱因斯坦自己的"艳遇"。
"今天我邂逅了一个数学家,他想和我上床。我差一点就同意了。"
显然,米列娃是故意激怒爱因斯坦。想以此挽回婚姻。
但爱因斯坦的一番话,令她彻底绝望。
你应该和他上床的。
离婚其实不足为过,互相伤害才是。
那时,爱因斯坦仅三十几岁。柏林大学教授,普鲁士科学院院士,名利俱有。
而米列娃,一无所有。
也许是出于爱,也许是出于不甘,米列娃打死不同意离婚。
爱因斯坦也不做勉强。
为了方便和新欢来往,他拟了一份分居协议,给自己的妻子。
一,照顾我的衣食起居。
二,你要宣布放弃和我的私人关系。
三,你不能和我有任何亲密互动。
四,如我有要求,你必须立刻停止和我说话,必须立刻消失在我的视线。
协议内容,字字诛心。
米列娃含泪答应。
从此,两人婚姻形如摆设。
爱因斯坦公然出轨,丝毫不顾及妻子感受。
而没有事业、没有未来的米列娃,整日以泪洗面。活成怨妇。
有一次争吵,米列娃将茶几全部打碎。
爱因斯坦问:"你恨我吗?"
米列娃说:"恨,但更我恨我自己。为什么就因为你沦为今天这种地步!"
是啊,如果没有遇见爱因斯坦,如果当初坚持不考学位,如果没有成为家庭主妇……
谁又能保证,她不会成为另一个爱因斯坦?
但世间没有如果。
她拽着已断气的婚姻死死不放,维持数年之久。
直到1919年的某一天,爱因斯坦再次提出离婚。
他说:
我的论文已经被诺贝尔奖提名。
如果获奖,奖金将全部归你和孩子所有。只要你答应离婚。
这一次,米列娃没有摇头。
她终于选择放下。
离婚后,爱因斯坦迅速娶了表姐艾尔莎。
1919年,英国剑桥大学。
爱因斯坦婚礼上座无虚席。
宾朋都是科学界的泰山北斗。
面对新欢,年过四十的爱因斯坦,再次许下诺言:"我将忠诚于我的妻子……"可是,在爱因斯坦的世界里,怎么可能会有"忠诚"二字?他很快又有了新欢。那是他的女助理。论年纪,两人差一个辈分。但经常在办公室寻欢作乐。
爱因斯坦还和继女的闺蜜有染。那是一个比爱因斯坦小15岁的女人。两人曾一起去英国旅游。令人意外的是,艾尔莎却没有像米列娃一样哭喊大闹。甚至连吃醋都没有。因为她很清楚爱因斯坦的风流本性。所以,对于"忠诚",几乎没有抱有任何奢望。对于外人的询问,她坦然承认:"能以伟人的妻子出席重要场合,这件事我感到很骄傲。"
艾尔莎要的,更多是虚荣。爱因斯坦渴望的,更多是一种理解,一种自由——即,不受世俗道德所约束。两人一拍即合。几十年婚姻,相守也算愉快。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爱因斯坦老了。而前妻米列娃,也老了。
爱因斯坦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并没有将奖金全部交给米列娃。只给了一部分。具体金额多少不得而知。可知的是,离异后的米列娃,过得颇为凄凉。大儿子离开欧洲,去了美国。小儿子患上重病。为支付医疗费,她卖掉房子,花光所有钱财。
不得已,到了晚年,米列娃仍要靠打工谋生。1948年冬天,在一个漫天大雪的夜里,米列娃去探望病重的小儿子。她不慎摔倒了。从此中风瘫痪,卧床不起。备受身体与心灵的煎熬——她担心自己死后,小儿子无人照料。彼时,年过六旬的爱因斯坦博士,正在和一个苏联美女特务谈恋爱。爱因斯坦博士说:"我要学苏联语言。"苏联美女问:"这是为什么?""这样我就可以用你的母语对你说,我爱你。"两人接吻,做爱。
爱因斯坦的风流,至死方休。只是,女友一任又一任,许下的诺言一遍又一遍。在某个时刻,他可曾思念,那个叫"米列娃"的天才女子,如今过得如何?是否安好?又是否会想起,当年那个叫"玛丽"的女孩,如今在何方?我想,应该还是忘了。
就像爱因斯坦助手的总结:他更在乎的,是能遗留在世的东西,是自己如何能被这世界记住。而今,斯人已逝,丰功永存。教科书上,人们将只见伟人的智慧与神话。世代传颂。但神话背后的自私、无情、不负责,却成一捧泥沙,吹散于历史风中。一如云烟,消失无痕。
谢选骏指出:据纳粹的反犹太宣传,说犹太人各个色情狂,开妓院除外,还到处诱奸日耳曼妇女——爱因斯坦的行为,为纳粹提供了炮弹。
《爱因斯坦:丈夫、情人、父亲》(2006年07月16日金羊网-新快报)报道:
引子
7月10日,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爱因斯坦档案馆正式对外公开了爱因斯坦的数百封私人书信,使得世人又多了一个掀开他衣角的机会。这次公布的共计3500页的私人书信使人们重新认识了作为丈夫、情人和父亲的爱因斯坦。根据爱因斯坦继女玛戈的遗嘱,这些信件只有在她去世20年后方能公之于世。玛戈是在1986年7月去世的。
公开信件写于1915年4月到12月,彼时的爱因斯坦正经历着一场家庭危机和对广义相对论进行最后阶段论证的双重煎熬。
1、婚姻阴影下的父子情
1915年4月初。
写信人:爱因斯坦的长子汉斯·艾伯特(小名阿杜)
收信人:爱因斯坦
亲爱的爸爸:
你知道吗,泰特(爱因斯坦的小儿子)已经学会乘法和除法了,而我现在正在学习几何。平时妈妈会给我们出题,而我们也准备了一个小本子答题。到时候你也可以出题让我们做。可是,最近你为什么都不写信给我们呢?我一直在想:复活节的时候你过来这里,到时候我们就又能和爸爸在一起了。
阿杜(在信中央求父亲在春假时前往苏黎世看他和弟弟)
亲爱的爸爸:
今天我和弟弟告诉对方各自的梦想。泰特忽然说:“我希望爸爸能出现在这里!”然后我想:“如果你能呆在这里和我们一起就好了。”现在,我的钢琴比以前弹得好多了,几天前我还弹了海顿和莫扎特的奏鸣曲。总之,现在我也能和你一起弹琴了。考试快到了,不过复活节也快到了。去年复活节我们过得很孤单,难道今年我们也要这么过么?如果你写信告诉我你能来的话,这将是我们复活节中最完美的一只兔子。我们能在这里过得很开心。还有,妈妈要是病了,我会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身边除了女仆以外什么人都没有,你在的话一切都好办。
阿杜
1915年,是爱因斯坦事业中最关键的一年。在此前较早的10年间,爱因斯坦专注于对狭义相对论的研究,可是这一年,爱因斯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给他带来无上荣誉、也许还是世界上最美妙的理论———广义相对论。
1915年,也是爱因斯坦生命中最难熬的一年。他与他的物理学者妻子米列娃的婚姻已经出现了严重问题。这个曾在数学上帮过爱因斯坦大忙的塞尔维亚女人带着她和爱因斯坦的两个儿子———11岁的汉斯·艾伯特和5岁的爱杜阿德离开柏林,前往苏黎世生活。而因一战食物短缺导致胃病恶化的爱因斯坦最终也与悉心照看他的表姐埃尔莎·爱因斯坦结了婚。
1915年的这些信件揭示了这位天才在生活和科学上的挣扎。
写信人:爱因斯坦
收信人:两个儿子
“如果你在每次写信时告诉我你学习的进度,我可以给你出一个小问题让你解答啊。”“我很注意刷牙,你看现在我还留着一排健康的好牙齿。”
爱因斯坦多么希望能教儿子数学,遗憾的是他连这样小小的要求也没法做到。他只能通过信件来稍作弥补。他还给每个儿子都邮去了一个小玩具,玩具上附有叮嘱他们俩好好刷牙的留言。
写信人:爱因斯坦
收信人:长子汉斯
“夏天我会和你一个人单独旅行。以后我们每年都会一起旅行,当泰特年纪足够大时他也可以加入我们。”
爱因斯坦原本准备前往苏黎世看望儿子,可是战事的发展让一切泡了汤。不过,他答应在7月份带大儿子阿杜去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度假,这是他在明信片上写的话。他还对自己的儿子喜欢几何表示高兴,还说在自己像阿杜一样大时,几何是他“最喜欢的娱乐消遣”,“可是那时候没人可以演示给我看,所以我只能通过看书学习”。
1915年6月下旬。
写信人:长子汉斯
收信人:爱因斯坦
亲爱的爸爸:
你要跟妈妈好好说说度假这件事,因为这事我做不了主。可如果你跟她处不好,我也不愿意和你在一块了。虽然我们计划的旅程很好玩,可我宁愿不去。你要记得我们约好要在7月初见面并呆上一个暑假啊。
这段时期,爱因斯坦和妻子米列娃的关系却在急剧恶化中,他们反复在信中争论着金钱分配和假期安排。儿子阿杜寄来了一封简短的明信片,回复了他们曾经订下的暑假旅游之约。
爱因斯坦觉得这封信是米列娃教儿子写的,来自妻子和儿子的双重打击让他伤心得无法面对。因此,爱因斯坦决定取消和儿子的约定,转而与新欢埃尔莎去度假。
1915年7月。
写信人:爱因斯坦
收信人:桑戈(爱因斯坦的朋友,苏黎世医学博士,一直帮爱因斯坦调解他们夫妻间的矛盾)
我亲爱的朋友桑戈:
由于我妻子的缘故,我和儿子这几年来的关系日渐疏远。我妻子是一个报复心很重的人,她的狡猾手段足以欺骗任何一个外人,尤其是男人。如果你知道我们相处情况的话,你会支持我跟她分居。这次汉斯寄来的明信片让我清楚认识到,如果不照她所说的去做的话……我尝试写信给儿子,可他根本不回信。种种迹象表明,即使我按原计划7月份去了苏黎世,也见不到孩子们。因此在最后时刻,我在格廷根进行广义相对论的演讲时,决定去塞林放松一下心情,我的表姐(埃尔莎)和她的孩子已经在那里租好房子了。
A.爱因斯坦
2、爱情阴影下的相对论
爱因斯坦在信中提到的格廷根演讲之旅是应数学物理学家大卫·希尔伯特之邀前往的。当时他正急于向世人介绍伟大而又复杂的广义相对论,事实证明爱因斯坦的这次演讲之旅是成功的。他在给桑戈的信中表达了这种对成功的喜悦:“我终于成功让希尔伯特领略并信服于广义相对论的精妙了。”
然而,正当爱因斯坦为家庭忙得焦头烂额时,他在广义相对论的创立上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他苦于寻找正确的方程式来描述新理论———这些公式需要定义物体在空间内是如何运动的以及空间是如何被物体弯曲的。
在1915年的夏天快要结束时,爱因斯坦才意识到,自己三年来苦苦求索的数学方法是有瑕疵的。这个认知使爱因斯坦一下子就要面临一个很严峻的形势———他担心,希尔伯特在听了自己的演讲后得到灵感,并很有可能早一步发表广义相对论。
这是一个浩繁而又复杂的工作。尽管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天赋很高,但在数学上面对希尔伯特也要甘拜下风。因此,在1915年10月,爱因斯坦花了整个月的时间回到最初对数学公式的证明、改写和更新上。期间,他不仅试图和儿子和解,每周四晚上还要到柏林普鲁士科学院进行讲学。
1915年11月4日,爱因斯坦发表了第一次有关广义相对论的演讲。在这次演讲中,他阐述了自己的新理论,但他承认自己还没有得出精确的数学公式来证明广义相对论。当天下午,他一结束自己的演讲,就给大儿子写了一封充满感情的信。
1915年11月4日。
写信人:爱因斯坦
收信人:长子汉斯
“我将尽量每年抽出一个月的时间在身边陪伴你,爱护你,你可以从我这里学到很多别人不可能教给你的知识。我通过艰苦努力所获得的这些知识不仅对陌生人、对我的儿子也尤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几天时间里,我完成了有生以来最优秀的论文之一,当你长大后我将告诉你有关它的内容。因为我常常专注于工作,以至忘记了吃午饭。”
3、和竞争对手“勾心斗角”
在反复修改广义相对论的这段时间里,爱因斯坦还要抽出时间来提防他的竞争对手希尔伯特。由于担心被捷足先登,他把自己在11月4日关于广义相对论的演讲稿寄给了希尔伯特。在信中,爱因斯坦用一种防备的语气这样写道:“我对你是否喜欢这个新方案很感兴趣。”言下之意可能是,广义相对论是我的,没你什么事。
紧接着,11月11日,他又把第二份论文寄给了希尔伯特。这时,他仍然没能找出正确的方程式,但他感觉到已经离成功越来越近了。他再次在信中写道:“如果我这次的修改是合理的,那么,重力就一定会在物体的构成中担当一种最基本的作用。我自己对此的好奇心正在干扰我的工作。”12日,希尔伯特就给他回了信,这封信让爱因斯坦身心交疲。希尔伯特说,他准备帮助爱因斯坦“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但在取得进展之前,他不准备和爱因斯坦讨论这个问题。“但既然你对它这么感兴趣,我也愿意在下周二向你展示我的研究成果。”
11月16日,他邀请爱因斯坦到格廷根,在向爱因斯坦讲述了他的研究成果后,希尔伯特说:“就我对你论文的理解程度而言,你提出的方案和我的有明显不同。”
在写给希尔伯特的信中,他拒绝了希尔伯特让他第二天前往格廷根的邀请。他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忧虑:“我对你的分析真的非常感兴趣。然而,我此时必须坚持不去格廷根,因为我已经非常疲倦,还要忍受胃病折磨。如果可能的话,请你把研究修改后的论据寄给我,这样会减轻我的急躁。”
11月18日,爱因斯坦收到了希尔伯特的新论文。让他沮丧的是,希尔伯特的论文和他的是何其相似。在给希尔伯特的回信中,爱因斯坦干脆地表明了要捍卫自己成果的决心:“就我所知,你所提出的体系和我在前几个星期就提出来的理论以及送交学术研究会的东西非常一致。”
第二天,希尔伯特就给爱因斯坦回了信。这次,他表现得相当友善和大方,声称自己不会剥夺爱因斯坦的优先权。然而,一天后,他就把自己的论文寄给了一份科学期刊,论文的标题是“物理学基础”。
11月25日,爱因斯坦在普鲁士科学院发表了关于相对论的第四次演讲,他的题目是“TheFieldEquationsofGravitation”。虽然比希尔伯特的论文晚了几天,但爱因斯坦的观点更完整,而且,一些根本性的概念是他独自完成的。
但爱因斯坦和希尔伯特间的关系最终还是获得了改善。当希尔伯特的最后论文定稿时,他明确而大方地将创立相对论的功劳归功于爱因斯坦。很快,他们又开始进行了互访。
写信人:爱因斯坦
收信人:希尔伯特
“我们之间曾心存芥蒂,我并不想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一直与因此而带来的怀恨心理做斗争,但现在我已经完全释然。现在我由衷地重又燃起往日的思念,希望你也能做到像我一样。想到游离于这个卑鄙世界之外的两个知心朋友不能够为对方提供快乐,真是件羞耻的事情。”
4、神秘的M夫人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有过两段婚姻,一段是与大学同学米列娃的婚姻,另一段则是与表姐埃尔莎结成的婚姻。但实际上,在这两段婚姻之外,他还有10个情人。
对于自己丰富的感情经历,爱因斯坦对第二任妻子埃尔莎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坦诚。和埃尔莎结婚后,爱因斯坦大部分时间都在欧洲或者美国进行演讲。不在家的时候,他几乎每天都给埃尔莎或者继女玛戈写信。
在这些信里,他至少提到了6个出现在他生命里的其他女人,其中包括著名的苏联女间谍情人玛加丽达·科涅库娃,还有一个玛格丽特、一个埃斯特拉、两个托妮和一个贝蒂。他和这些女人一起出海、阅读、参加音乐会,度过了愉快的时光。对于这些经历,爱因斯坦毫不讳言。
在此次公布的这些私人信件里,一位被爱因斯坦称为M夫人(Michanowski)的秘密情人也首次浮出水面。M夫人是上世纪初德国社交界的一位名媛,她的全名叫爱塞尔·米卡诺斯基。在遇上爱因斯坦后,30岁的她对当时已经45岁的爱因斯坦展开了热烈的追求,甚至一路从柏林追到了英国。爱因斯坦在1931年5月给继女玛戈的信里这样写道:“我给你写这封信是因为你是家里最通情达理的人,你可怜的母亲已经快疯掉了。M夫人确实跟我来到了英格兰,她对我的追求已经失去控制。但是第一,我不能阻止她;第二,我下次看到她的时候会告诉她让她马上离开。在所有这些女士中,事实上,我只喜欢L夫人,她温和又得体。”
在写给女儿的另一封信里,为了掩人耳目,他甚至要求玛戈替他向他的苏联情人玛加丽达传递纸条。他还曾在给一位友人的儿子的信中写道:“我尊敬你的父亲,因为他一生只陪在一个女人身边。这是我难以做到的。”
5、诺贝尔奖金换来自由身
与此同时,爱因斯坦和家人的关系仍旧处于一种动荡不定的状态。汉斯曾经给父亲写过一封冷冰冰的信。
写信人:汉斯
收信人:爱因斯坦
亲爱的爸爸:
我将会在12月31日到1月2日过来。我不想呆的时间太长,因为圣诞节最好还是呆在家里。另外,我刚刚得到一个滑雪橇,我想利用假期向我的朋友们学习如何滑雪。这个滑雪橇花了70法郎,是妈妈买给我的,当然,钱是你给的。我把它当成是你送给我的圣诞节礼物。
爱因斯坦在收到信后,立即取消了旅行计划。“你在信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友好的语气,深深地伤害了我。”在完成最后一次关于相对论的演讲后的几天,爱因斯坦给汉斯回信:“我想我的拜访不会给你带来什么高兴,因此我认为坐2小时20分钟的火车前去看你是错误的决定。”
1915年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达到高潮的一年,却以这样一种夹杂着喜悦和悲伤的复杂感情结束。他在一封写给朋友桑格的信中描述了这种复杂心态。
写信人:爱因斯坦
收信人:桑格
亲爱的朋友桑格:
我刚刚收到小艾伯特寄来的信,却让我很伤心。这个男孩的心正在一点一点地中毒,他不再信任我了。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试图接近他都可能会间接地伤害他。来吧,我亲爱的老朋友,给我唱起那首你最熟悉的老歌,这样我还可以躲在角落里继续默默地旋转。
就这样,爱因斯坦在他位于柏林的公寓里独自度过了圣诞节。可是,第二天早上一醒来,他就拿出书包,里面装着汉斯以前寄给他的几幅画。他再次提笔写信给汉斯,告诉他他将会在复活节前去看望他们。他还做了保证。
1915年末,爱因斯坦的家庭情况终于出现了转机。次年的复活节,正如爱因斯坦保证的那样,他去苏黎世看望了孩子们,孩子们也很高兴能和父亲再一次团聚。
如大儿子所愿,爱因斯坦单独带他去一个山区胜地徒步旅行,这个地方可以一览卢塞恩湖的美丽风光。在他写给堂妹、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埃尔莎的明信片中,他表达了自己的快乐。
写信人:爱因斯坦
收信人:埃尔莎
亲爱的埃尔莎:
昨天我和孩子一起去远足,我和他在一起感到非常快乐。他心地善良,值得信任,求知如饥似渴,也很聪明。我和他的关系正在日渐升温。
然而,他和妻子米列娃的婚姻已经走到尽头。为能解除与米列娃的婚姻,爱因斯坦和妻子做了一笔交易:如果她同意离婚,爱因斯坦将会把他已经完全预料到未来某天会获得的诺贝尔奖的奖金全部送给米列娃。她考虑了一周的时间,最后接受了这一条件。
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的诺奖奖金是2.8万美元,大概相当于今天的28万美元。她用这笔钱在苏黎世买下了3幢公寓。
最终,小儿子泰德出现了精神问题,被送进了苏黎世附近的精神病院,并在那里度过了余生。汉斯·艾伯特后来的境况出现了好转,进入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大学这所父母曾经在此相遇的高等学府继续深造,主攻工程学,后来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名教授。
后记
加州理工学院的爱因斯坦信件项目小组准备将这些信件整理成册,并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在2007年出版。
谢选骏指出:爱因斯坦自己随处大小便,他干完坏事就溜掉了,从德国到美国继续勾当,但那些走不掉的犹太人却为他付出了惨重的,被纳粹灭活了数百万之多。所以我说,爱因斯坦为纳粹灭犹提供了炮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