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10月26日星期二

谢选骏:沟通天地人



《日常仪式的惊人力量:为什么生活需要有仪式感》(卡兰·约翰逊 2021年10月25日 BBC)报道:


当人类学家布罗尼斯瓦夫·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在20世纪初访问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特罗布里安群岛(Trobriand Islands)时,他注意到,渔民出海前会做精心准备。他们会小心翼翼地在独木舟上涂上黑色、红色和白色颜料,边涂边念咒语。他们用木棒敲击船,把船头染成赭色,船员也用贝壳装点手臂。


马林诺夫斯基记录了岛民们在冒险出海之前会进行的一长串仪式。但当渔民出海进入附近平静的泻湖时,他们不再使用这些仪式。马林诺夫斯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岛民举行的“魔法”仪式是为了帮助他们应对太平洋不可预知的力量。


后来的人类学家注意到,世界其他地区的渔民,比如在德克萨斯州海湾沿岸从事深海捕鱼的渔民和英国东安格利亚的流刺网渔船船长,也容易产生迷信和坚持仪式,来帮助他们应对职业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


但有证据表明,早在很久很久以前,仪式就已经存在了。人类仪式实践的最早例子被认为是在非洲南部博茨瓦纳的一个洞穴中雕刻的一条蟒蛇,可以追溯到七万年前。据知,洞穴里的数千支石制矛头在一场仪式中被焚烧,其中一些矛头是用从数百英里外运来的红色石头精心雕刻而成。发现这一结果的考古学家认为,破坏矛头是对蟒蛇进行祭祀仪式的一部分。


但是为什么仪式存在了这么长时间呢?


心理学家将仪式定义为“一组预先设定好的象征性动作序列,通常以形式和重复为特征,缺乏直接的效用目的”。研究确定了仪式的三个要素。首先,它由固定连续发生的行为组成,一个接一个,并以形式和重复为典型;其次,这些行为具有象征意义;最后,这些仪式化的行为通常没有明显目的。


例行公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人类形成了基于价值观的仪式。例如,有基督教价值观的人给婴儿洗礼,作为精神重生的象征。


但仪式的作用远不止帮助我们实现价值观。它们也可能让我们不那么焦虑。


仪式性的做法有助于给不确定的未来带来一定程度的可预测性。科学家称,它们让人类大脑相信存在稳定和可预测性,是“对抗不确定性和焦虑的习惯性缓冲器”。


研究表明,仪式减轻焦虑的效果几乎适用于任何高压工作。在一项有趣的实验中,研究人员指导参与者执行一项诱发焦虑的任务——在陌生人面前唱《不要停止相信》(由摇滚乐队Journey演唱)。参与者被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被要求事先进行一项仪式(包括在他们画的画上撒盐)。第二组被告知他们的表现,然后让他们安静地坐着。


研究人员通过测量参与者的心率、焦虑感和演唱程度来确定他们的焦虑程度。哈佛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谈判、组织和市场部门负责人、该研究的合著者弗朗西斯卡·吉诺(Francesca Gino)表示:“完成仪式的参与者唱得更好,心率明显更低,报告称,他们的焦虑感比没有进行仪式的参与者少。”


在另一项涉及毛里求斯75名印度教妇女的研究中,实验人员要求她们准备一篇演讲,以供专家评估,这引发了参与者的焦虑。所有参与者都配备了心率监测器,并被要求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完成调查。在完成第二次调查之前,一些参与者被送到当地的寺庙进行仪式,而其余的则被要求坐下来放松。


在第一次调查中,两组报告的焦虑水平相似。然而,在第二次调查之后,进行仪式的参与者自我报告的焦虑水平较低。心率读数也证实,仪式行为的参与者生理焦虑程度较低。


运动心理学家还提出,赛前仪式可以给运动员带来好处,比如拥有更好的执行力,以及可能降低焦虑水平。据报道,曾赢得20个大满贯单打冠军的拉斐尔·纳达尔(Rafael Nadal)在每场比赛前都有19次这样的仪式。在他2012年的自传《拉法:我的故事》(Rafa: My Story)中,纳达尔解释说,他的仪式是“一种让自己置身于比赛中的方式,让周围的环境与我在脑海中寻找的顺序相匹配。”


顺便说一句,仪式的种类似乎对减少焦虑没有影响。吉诺说:“即使是简单的仪式也可能非常有效。”


矛盾的是,研究表明,涉及疼痛、伤害或创伤的仪式可能对那些进行这些仪式的人有某种心理优势。例如,参与过火(踏火)仪式的人说,在他们参加了这种仪式式的严酷考验后,他们的快乐水平更高。


也有一些迹象表明,仪式也可以帮助我们应对生活中一些最具挑战性的时期,比如悲伤的时候。


生命结束仪式可以在临终者和他们所爱的人之间建立更牢固的联系。在2014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进行个人仪式(比如每周为死者洗车)的参与者悲伤程度较低。当我们经历失去时,通常会感到失去了控制,所以仪式被用来创造一些表面上的秩序,来重新获得控制,这并不奇怪。


但仪式的好处也不仅仅局限于个人,在群体中也很明显。


当我们集体实践时,仪式性行为可以改善社会关系。英国考文垂大学(Coventry University)的心理学家、一项关于世俗仪式对社会关系影响的研究的合著者瓦莱丽-范-穆鲁科姆(Valerie van Mulukom)说:“拥有社会网络经常与幸福联系在一起,人们认为仪式特别擅长促进这种网络,比如频繁的团体聚会。”


团体仪式表明成员有相同的想法和相同的价值观,这促进了信任。例如,有研究表明,仪式化的圣歌能让足球迷产生共鸣。对于创作型歌手碧昂丝(Beyoncé)来说,和所有工作人员围成一圈祈祷是一种“精神练习”,可以带来完美的表演。


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的博士生约翰内斯·卡尔(Johannes Karl)说:“在参加完集体仪式后,许多人都表示自己与他人的联系更紧密了,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只是观察仪式。”卡尔研究了仪式如何影响社会联系和健康。


每个人都有日常习惯,无论多么小的习惯,都可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一种秩序感和控制感——范-穆鲁科姆对巴西和英国的宗教仪式进行的研究表明,参加宗教仪式可以提高疼痛阈值和体验积极情绪的能力,从而增强群体中的社会联系。但是社会联系不仅仅局限于宗教仪式。“我们发现这种效应在宗教仪式和世俗仪式中都存在,”范-穆鲁科姆说。


尽管仪式有很多好处,但也有缺点。


有证据表明,仪式可以刺激群体间的偏见。例如,有一项研究给一群孩子几袋绳子和珠子,发现那些参加集体仪式的孩子花更多时间向参加仪式的成员展示材料,而不是向不属于这个团体的孩子展示。


更令人不安的是,团体形式的仪式,如欺辱、残酷的入会仪式在一些学生团体或军队中盛行,是极其有害的。欺凌行为往往涉及人格侮辱,并在少数情况下导致死亡。关于防止欺凌的研究发现,要对抗这种有害的群体仪式,需要致力于文化变革。


总的来说,研究表明,无论是非正式的、世俗的、个人的还是团体的,仪式都能对我们的健康产生积极影响。鉴于习惯具有减压的特性,吉诺建议我们“当生活中碰到压力,比如要在工作中做报告、考试或进行艰难的对话之前,采用预演仪式,


”就像特罗布里安群岛的渔民一样,可以帮助你做好准备,应对前方汹涌的大海。


谢选骏指出:上文的作者大约是个无神论歹徒,所以他的眼睛只能看着表层说“日常仪式让我们的大脑相信存在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缓冲了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他看不见深层,所以不懂仪式是一种沟通天地人的途径。而中国古人早就发现,甚至动物行为里也有仪式存在。


《人类能从野生动物的仪式中获得什么启发?》(Barbara J. King 2021/02/03 界面新闻)报道:


这些仪式帮助我们不迷失自我,认清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这将造福于所有生物。


大象行为学研究科学家凯特琳·奥康奈尔在《荒野仪式:向动物学习关于人际关系、社区和我们自己的十堂课》(Wild Rituals: 10 Lessons Animals Can Teach Us About Connection, Community, and Ourselves)一书中写到,经历过分别的野生母象在重新团聚时,会热烈地互相问候和庆祝。它们拍打耳朵,发出吼声,把鼻子放到对方嘴里。位于大象眼睛旁边的颞腺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可能分泌液体,这也是它们处在高度兴奋中的表现。在尽情表达了纯粹的重逢喜悦的同时,母象们的身体也达到了极致的放松状态。由此,奥康奈尔带我们开启了一场引人入胜的动物王国仪式之旅。


奥康奈尔将“仪式”定义为“以一种特定方式表现一种或是某一系列特定情感的行为,经常重复出现”,通常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这一定义不仅包括了习得行为,还包括了先天行为。奥康奈尔在书中列举了“仪式”出现的10种情境:问候、群体仪式、求偶、赠予、发声仪式、不发声仪式、游戏、悲伤和治愈、新生、旅行或迁徙。例如帝王毛毛虫经历蜕变破茧成蝶之后,会为了避寒而进行迁徙;熊在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之前,会储存足够多的食物,确保自己活过严冬。


奥康奈尔在纳米比亚的埃托沙国家公园对大象进行了长达30年的研究,并将很多与大象有关的趣事记录在了《荒野仪式》一书中。与此同时,书中关于其他多种动物的记录也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例如野生斑马实行一夫多妻制。雄性斑马相遇时会高声尖叫,鼻尖相对,缠住对方的脖子,露出牙齿,撅起嘴——想象一下这样的面部表情, “看上去它们更像在分享一个笑话。”雄性斑马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建立信任,缓和紧张气氛。也有更贴近我们日常生活的举例,比如狗狗们就常在主人回家时激动地扑上前迎接。


动物还会采取一系列复杂的步骤来吸引配偶。例如,交配季节开始时,加勒比海红鹳会集体以紧密同步的动作行进。在英属维尔京群岛上,奥康奈尔就曾见过60多只加勒比海红鹳同时竖起脖子,抬高鸟喙,一前一后摆动头部。那是多么壮观的场景啊!这一系列行为完成之后,随之而来是为期一个月的求偶期。在求偶期内,雄性和雌性加勒比海红鹳又有各自的一系列特定行为。求偶期的仪式结束之后,再成对进行交配。奥康奈尔总结道:“对于许多物种来说,求偶仪式是与生俱来的。”奥康奈尔还指出,加勒比海红鹳的求偶行为“最类似于人类的方块舞(美国乡村西部舞蹈,由四队舞伴排成正方形而舞)”,因为“方块舞通常是一连串事先安排好的动作连结在一起,全体舞者同步转换,最终两两成对”。


加勒比海红鹳的求偶仪式并非书中的个例,它所反映的是一种大趋势。奥康奈尔喜欢用本能来解释这些仪式。例如,悲伤行为通常都会被认为是出于“一种生存本能”。在黑猩猩和其他很多物种当中,即便幼崽已经死亡,雌性仍然会抱着它们的孩子,这种行为就有可能出于生物学的本能。


然而,动物的悲伤行为丰富而多样,不同的个体,根据个性及其与死者的关系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达,把它归结为一种本能似乎过于简单化了。这就好像说,因为人类的祖先和许多动物一样会迁徙,所以我们所有人就必然都会有迁徙的冲动,于是就一概而论的总结出“旅行上瘾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奥康奈尔甚至还认为,“帮助他人是人类的本能,”因为1岁大的儿童都能表现出帮助他人的行为。但是人类学家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他们指出,婴儿在出生的头一年里,学习能力和可塑性极强,非常容易受到周边环境和文化的影响,“帮助他人”的行为是后天习得,而非先天本能。


奥康奈尔通过这种更能让人接收的方式,反对一切形式的人类例外论,因为她并不认为人类在智力和情感表达方面是绝对与众不同的。但是,有时候我会想,她的观点是不是也有点过头了呢?比方说,她描述了狩猎-采集社会的食物共享模式,在同一段里她又写道,“吸血蝙蝠之间也存在着同样的模式。”她的意思是,吸血蝙蝠也是通过共享食物资源来提升食物的安全性。但是,在这种看似相同的模式下,野生的蝙蝠群体与深受语言和文化传统熏陶的人类社会之间,真的会存在“同样的动机”吗?


人类本身也是动物。我们如何通过关注自己生活中的仪式而获益,是这本书传递的一个重要信息。奥康奈尔指出,即使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就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屏幕与屏幕之间的沟通。她敦促我们抵制这种趋势。为此,除了研究大象之外,她还讲述了她个人生活当中的一些感人事例:在她哥哥临死之前,奥康奈尔想要飞回家和哥哥道别,但是由于飞机延误,她最终没能及时赶到。然而,能在棺材闭合之前看哥哥最后一眼,和亲人一起参加葬礼,让她倍感安慰。哀悼仪式缓解了她的悲伤,有助于她更快恢复。奥康奈尔想要传递给读者的观点是:“这些仪式能够帮助我们不迷失自我,认清人类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这将造福于所有生物。(本文作者Barbara J. King是威廉与玛丽学院荣誉退休教授。)


谢选骏指出:动物仪式的存在表明,心理学家将仪式定义为“一组预先设定好的象征性动作序列,通常以形式和重复为特征,缺乏直接的效用目的”——完全是胡说八道。因为在我看来,仪式不仅有直接的效用目的,而且具有适应环境、沟通天地人的功力!例如我的祷告,常能得到意想不到的回应,让我无法忽视神的存在,让我感受耶稣基督的救恩是我每日生存的根本。阿门。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绿色技术下面隐藏着血红的机密

《中国加快开采绿色技术所需金属 但在多国引发焦虑》(BBC 2024年4月30日早上8点46分)报道: 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位于“锂三角区”,是锂的重要产地。 今年早些时候的一个夜晚,在位于阿根廷北部的宿舍里熟睡的艾清突然被屋外愤怒的口号声惊醒。 她向窗外望去,看到阿根廷工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