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10月21日星期四

第五节 宋尹学派的伦理化的道体观


宋、尹派的学说,富有折衷调和的色彩,已如上述,但前面所提到的此派的各种理论,不论“语心之容”也好,或“禁攻寝兵”也好,或“白心”也好,或“别宥”也好,只是已经表面化了的主张,而作为这一些主张的根底,还有一个叫做“道”的概念。“道”这东西,依据他们的遗著看来,是“虚而无形”的,然而万物却由此以生成,换句话说,“道”就是宇宙的本体。这种概念,是否出于老子其人,我们还不能断定,因为老子一书是晚出的,而在心术上下等四篇文献中,我们还找不出足以证明此概念出于老子的证据。所以这个问题,只好暂作悬案,以待将来解决。不过,从这四篇文献看来,这种道体观已达到相当成熟的程度,或许是先有所承藉的。

宋、尹所讲的“道”是这样的:“虚而无形谓之道。”(心术上)“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内业)

在这里,“道”虽然没有什么生成可说(“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但它却神通广大,变化无方,无所不包,无所不入,既无定所,又不可捉摸,一言以蔽之,“道”是不可思议的。这种“道”,一方面是超感官的、形而上的本体,另一方面,它带有道家自然天道观的“自然”色彩。

如果我们再作进一步的考察,那就不难看出,“道”和“气”是同一体,“道”、“气”二字在宋、尹派文献中又是可以相互通用的:“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心术上)

“灵气……其细无内,其大无外。”(内业)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的东西,当然只有一个,这个东西乃是“道”

或是“气”。

“道不远而难极也,与人并处而难得也。”(心术上)

“是故此气,杲乎如登在天,杳乎如入于渊,淖乎如在于海,卒乎如在于己。”(内业)

在宇宙之间无所不在、并可“与人并处”、“在于己”的东西,当然只有一个,这个东西乃是“道”或“气”。

“夫道者,所以充形也。”(内业)

“气者,身之充也。”(心术下)

这样看来,“道”和“气”都是与“形”和“身”对立的,因而在宋、尹派看来,“道”即“气”,此点断无可疑。我们现在进一步用“气”的概念来理解“道”的概念。

但在此处出现一个新的问题,“气”是什么东西呢?按照当时一般的理解,“气”是物质之实体,它的最主要的特性是能够流转。表面看来,宋、尹学派的道体观中的“气”的概念并没有完全排斥这种理解,首先,他们认为“气”是流变的:“灵气在心,一来一逝。”(内业)

“凡物之精,此(化)则为生。下生五谷,上为列星;流于天地之间,谓之鬼神;藏于胸中,谓之圣人。”(同上)

“气”即是“道”,故“道”也是流变的:“天之道,虚无其形,虚则不屈,无形则无所低■,无所低■,故遍流万物而不变。”(心术上)“道也者,动不见其形。”(同上)

“夫道者,所以充形也,而人不能固,其往不复,其来不舍。”(内业)这样看来,宋、尹派以流变之“气”为万物之所以生,”为宇宙之本体,并以其流变为自然之理。就这一点来推理,本来可以导出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然而宋、尹派却坚持着此“气”、此“道”为形而上的本体,甚至他们把“道”和“气”伦理化了,其所伦理化的程度达到了这样的地步,即它失去了物质的涵义。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考察宋、尹派“道”的另一种表述:“道也者,口之所不能言也,目之所不能视也,耳之所不能听也,所以修心而正形也。”(内业)

“大心而敢(放),宽气而广,其形安而不移,能守一而弃万苛(奇),见利不诱,见害不惧,宽舒而仁,独乐其身,是谓灵气。(请看,‘其细无内,其大无外’的灵气,原来就是这样的伦理的本体!)”(同上)

“是故此气也,不可止以力,而可安以德,不可呼以声,而可迎以意,(原误作音,依韵改)敬守勿失,是谓成德,德成而智出,万物果(毕)得。”(同上)

“唯圣人得虚道,故曰,并处而难得。”(心术上)

在这里,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不论“道”或“气”,都是把世界观立基于伦理观上的内心的本体,它是唯心主义的。从此可知宋、尹派借用流变的“气”的形式,借用“气”的流变形式的自然性,然而在其伦理化的“气”中,这种形式的自然性却被冲淡得只剩下一个影子,所谓“不可止以力”,其积极要证明的是所谓“而可安以德”,“心静气理,道乃可止”。德既然控制住了这个表面上具有自然性的“气”,那么德就成了道德的本体。因此,著者认为,宋、尹一派的道德观是从道家的自然天道观来的,保留了它的形式,而在实质上却以道德本体偷替了形而上的自然本体。

问题的提法,便是问题的解决。“道”、“气”,既然是道德本体,于是各种道德诫令可以源源不绝地从自身的规定中导引出来。其向外“上功用、大俭约”可以通向墨家;其向内“治心”又可向通向儒家。

“见害不惧”——这是“见侮不辱”的深一层义(郭沫若曾指出此点)。“宽恕而仁”——这是“宋荣之恕”、“宋荣之宽”或“善气迎人,亲于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戎兵”的同义语。

“独乐其身”——这是“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张本。

在这里,我们对于宋、尹一派道德本体的规定如何导向儒、墨,不拟详加申论,只须指出,像“君子不为苛察,……以为无益于天下者,明之不如己也”等语,颇接近儒家的名辩观,而“凡民之生也,必以正平,所以失之者,必以喜、怒、哀、乐。节怒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心术下)等语,已经完全是儒家的口吻了。

我们此处所要追寻的是此派如何以内心存养把握道德本体的问题:“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导)乃生,生乃思,思乃知,知乃止矣。凡心之形,过知失生。一物能化谓之神,一事能变谓之智。化不易气,变不易智,唯执一之君子能为此乎!执一不失,能君万物,君子使物,不为物使,得一之理。治心在于中,治言出于口,治事加于人,然则天下治矣。”(内业)“执一”正是说把握一个虚灵的本体。宋、尹派的内心存养或所谓“治心在于中”,推其极可以治天下、君万物,这就和思、孟学派合辙了。思、孟派的内心自我存养是要把握道德本体“诚”;而宋、尹的内心自我存养是要把握道德本体“灵气”,名虽有异,而实质相同。在这里,宋、尹派的道体观便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说教。因此,他们便从自我存养的唯心主义导向神秘的灵性论:“四体既正,血气既静,一意抟心,耳目不淫,虽远若近。”(内业)

“专于意,一于心,耳目端,知远之证(近)。”(心术下)

“人能正静者,筋肕(韧)而骨强,能(而)戴者(诸)大圜,体乎大方,镜者(诸)大清,视乎大明。正静不失,日新其德。照知天下,通于四极!”(同上)

由此看来,宋、尹派的灵性论是极端的唯我论,因而又导出宗教的神秘性的结论:“能专乎?能一乎?能毋卜筮而知凶吉乎?能止乎?能已乎?能毋问于人而自得之于己乎?故曰思之,思之不得,鬼神教之。非鬼神之力也,其精气之极也。(心术下)

“精气”变成了神,宋、尹派便是这一神的虔诚的信徒,他们清心寡欲,等待这一神的光临:“虚其欲,神将入舍,扫除不絜,神乃留处。”(心术上)

“世人之所职者精(情)也,去欲则宣(寡),宣(寡)则静矣。静则精,精则独矣。独则明,明则神矣,神者至贵(者)也,故馆不辟除,则贵人不舍焉。故曰不洁则神不处。”(同上)

这样看来,人类的肉体之所以有其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其静洁之时等待着“神”来进入,仅仅是为了使肉体成为神灵所住的“舍”。反之,神灵不处的肉体,就全是“欲”的施展的境地。宋、尹派有神无欲的理论是僧侣主义的说教。

孟子看中了寡欲的“气”不是毫无理由的,孟子之所以养他的“浩然之气”,也不是毫无承藉的。当孟子嗅到这一治心之方术的唯心主义的气味时,便引以为同道,并且学舌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自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这一剽窃,在“配义与道”上露出了马脚,郭沫若曾指出了这一点。

总之,我们认为,宋、尹派的道体观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其自然天道的术语只是一个不重要的形式,到了荀子手里,这一形式才被批判地扶正过来。不但如此,在宋、尹派,“道”仅是道德的本体,到了荀子手里,才把它变质而为客观的实在;在宋、尹派,治心之术本质上是神秘主义的道德自我存养,其所谓“明智”也是形式的,到了荀子手里,这一形式也被批判地扶正过来;在宋、尹派,“虚壹而静”是灵性与肉欲对立的术语,到了荀子手里,批判了它的谬诬,在情欲论上得出了唯物主义的论断。至于荀子怎样从宋、尹派的形式命题中获得启示而进行批判的撷取,将在荀子一章中详加探讨。

(谢选骏指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简直成了共产党人随心所欲强奸古人思想的道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白宫里的黑社會還是一個想要翻盤的受气包

《特朗普向世界强硬宣告:美国不会接受任何人说不》(纽约时报 2025-01-21)報道: 在就职演说中,特朗普总统使用了一种咄咄逼人的语气。 “没有什么能阻挡我们。” 特朗普总统用这九个字的誓言描述他计划如何让自己的第二任期与第一任期有所不同。如今,经历了始于政治流亡、终于不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