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压力成为美国人死亡的第六大杀手》(Jeffrey Pfeffer 2015-05-21)报道:
最新研究表明,10种有害的工作场所状况,比如工作-家庭冲突、经济不安全感、轮班工作制、长工作时间和高工作要求,已经成为导致美国人死亡的第六大杀手,超过了肾病和自杀。
麦当劳近期决定将餐厅员工的平均时薪提高至9.90美元,并为工作时间满一年的员工提供带薪假期。该项决定对趋紧的劳动力市场,以及为低收入人群提供基本生活工资运动的影响,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但工资水平和其他工作条件,如假期和带薪病假等,影响的不仅是生活水平。人们在工作上投入了大量时间,工作场所中发生的事情会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影响,这一点并不意外。如果你认为你的工作正在杀死你,近期的研究证明你的想法可能是对的。
尽管工作时间过长确实会严重影响健康,但问题远不止工作过度或者过劳死那么简单。过劳死的案例不胜枚举。比如,美林集团在伦敦的一名实习生连续工作72小时之后猝然倒地,不治身亡。除此之外,中国劳动局的一份报告引用一份估算称,每年有100万中国人过劳死,一项对加州员工的研究显示,工作时间与自我报告的高血压存在因果关系。
一位哈佛商学院毕业生告诉我,他在一家高科技公司工作几周之后便不得不服用抗抑郁药。一位在医疗服务机构工作的资深员工表示,她与同事经常通过酒精和药物来应对职场压力。一位电视新闻行业从业者称,她在接受了一份需要经常出差、压力更大的新工作之后,体重暴增60磅。因此,笔者决定弄清楚,是否有系统性的证据能够证明,工作环境确实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哈佛商学院教授乔尔·高,以及笔者在斯坦福大学的同事斯坦福诺斯·善尼欧斯和笔者进行了一次荟萃分析,研究10种工作场所状况对四种健康结果的影响:死亡、医生确诊的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病症、其他疾病,以及自我报告的身体与精神健康问题。所谓荟萃分析是指一种在分析时综合多项研究结果的统计过程。此次荟萃分析共总结了超过200项研究的结果。研究发现,自我报告的身体健康问题往往预示着随后将出现死亡和患病。
10种工作场所状况包括一些影响员工压力水平的情况,如工作-家庭冲突、经济不安全感(担心工作和收入)、轮班工作制、长工作时间、组织不够公正、对工作缺乏控制和高工作要求等。还有一个因素,即雇主是否提供医疗保险——尤其是在《平价医疗法案》通过之前,这一点会影响员工能否享受医疗保健服务。
毫无意外,大量流行病学证据显示,压力不仅对健康有直接影响,也会影响个人行为,如吸烟、暴饮暴食、滥用药物和饮酒等,这些行为反过来又会影响个人健康,甚至导致死亡。
我们总结现有研究后发现,工作不安全感使劳动者报告身体健康不佳的可能性提高了约50%,高工作要求使患有医师诊断疾病的几率提高了35%,长工作时间使死亡的可能性提高了20%。为了更形象地理解这些结论以及论文中报告的其他结果,我们将有害的工作场所与二手烟对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对比。二手烟是一种已知致癌物,也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素。在几乎所有案例当中,暴露于有害工作环境与二手烟对健康和死亡的影响不相上下。
我们利用这些结果,并结合具有全国代表性的调查数据,创建了一个模型,用于估算各种有害工作场所造成的死亡人数总和。结果显示,有害工作环境每年导致的死亡人数约为12万人。将这一数字与疾病控制中心报告的主要死因进行对比后,我们发现有害工作场所是美国第六大死亡原因,仅次于意外事故与中风,超过了肾病、自杀、糖尿病和阿兹海默症。
这些估算结果以及证明工作场所压力与健康问题之间存在联系的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具有三方面的显著意义。首先是对雇主。许多公司启动了健康项目,以改善员工身体健康。自我保险的工作场所认识到,他们需要承担疾病费用,所有雇主都在努力减少因员工病假或“出勤主义”而造成的生产力损失。所谓出勤主义是指员工虽然在工作,但感觉并不舒服,无法做到最好。这些项目的效果参差不齐。但如果雇主能够更直接地干预,纠正严重影响员工健康的工作场所状况,他们便可以减少健康成本,提高生产率和绩效。
第二,如果公共政策真正想做到保护生命,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同时减少美国高居不下的医疗成本,政府或许应该加大对工作场所的关注。
第三,如果员工关心自己的寿命和身心健康,他们需要关注工作环境,以及工作场所产生的压力。就像员工关心工作中的人身安全和接触有毒化学品一样,他们在选择雇主时同样要保持警惕,必须评估工作场所的心理环境,以及他们是否会承受过大的工作压力。
与环境污染类似,有害工作场所不仅会影响个人,也会对公司造成不良影响。这意味着,减少有害工作场所造成的死亡,符合所有人的利益。
本文作者杰弗里·普费弗为斯坦福大学商学院组织行为学托马斯·D·迪II教席教授。他的新书《领导力B.S.》(Leadership B.S.: Fixing Workplaces and Careers One Truth at a Time)将在2015年9月由HarperCollins出版社出版。
谢选骏指出:美国是发达国家中社会福利最差的,因为美国是个自由的移民国家,因此没有任何人会对社会负责。美国人彼此之间没有同胞情谊,也没有共同的文化,只有赤裸裸的个人主义,要想不死,只有好自为之,紧紧依靠上帝。
《职场过劳死频发敲警钟 这样的死亡离我们有多远》(2019年5月2日 BBC)报道:
根据英美调查显示,一半病假是因为职场压力——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杰弗瑞·菲佛(Jeffrey Pfeffer)在最近的一部新作《工作致死》(Dying for a Paycheck) 中称,人们正在因为工作而送命。
在这本于去年出版的著作中,菲佛认为现代人工作生活的许多方面 ,例如超时工作、工作与家庭冲突以及经济不安全感正在悄悄摧毁人们的身心健康。
在书中,菲佛举了日本员工由于长时间连续工作导致过劳死的例子。
的确,日本上班族过劳死的新闻近年来时有耳闻,而且大部分过劳死的人正直青壮年,让人惋惜。
中国IT行业员工加班超时是常事。而日语中甚至专门有一个词来形容过劳死,其英文是“karoshi”。但问题是,长时间负荷工作这一现象不仅仅发生在日本,在西方也比比皆是。
菲佛在新书中称,美国每年因为工作压力导致死亡的人数多达12万人。
根据菲佛教授的研究,61%的美国员工相信工作压力是他们生病的原因。
菲佛还估计,由于工作压力致死的美国人每年多达12万人。
与此同时,由于工作压力所导致的员工请假、生病等也给美国商业雇主带来3000亿美元的巨大经济损失。
菲佛在接受BBC国际部西班牙语记者巴里亚(Cecilia Barría)的采访时表示,有证据显示工作压力对员工健康的影响。
菲佛称,工作时间长、裁员、缺少医疗保险以及工作压力不仅给员工带来经济不安感,同时也是造成家庭矛盾和员工疾病的原因。
谁之过?
但这一切都是谁造成的呢?菲佛认为,在1950年代或是1960年代,企业雇主们可能还会兼顾员工、客户和股东之间的利益平衡。
然而,现在是一切都确保股东的利益。
在一些行业,员工超时工作已经是家常便饭。中国IT行业有996文化(早晨9点工作到晚上9点,一个星期工作6天)。西方的一些机构也不相上下,特别是在银行业。
许多时候,员工长时间工作,回家也只不过暂时休息一下冲个淋浴后又返回到单位,继续上班。
由于金融圈人士常年处在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状态,造成健康长期透支、身体被掏空。于是酗酒、药品上瘾(包括毒品)都成为解压的方式。
菲佛说,有些领域有工时限制,比如,工厂工人、民航飞行员以及卡车司机。但是,许多行业却没有任何限制。
《工作致死》一书的作者菲佛在新书还称,工作是导致人们死亡的第五大原因。他说,雇主以及政府应该为此负责,但是他们却没有作为。
菲佛相信政客们在这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他认为单凭我们个人是无能为力的。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解决制度问题,你需要从制度本身来下手,比如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等。菲佛说,公司雇主们知道问题的存在,但却没有人愿意碰这个问题。菲佛说,压力大的员工更有可能辞职。这是不争的事实。
与此同时,生病的员工工作效率也不高。
根据美国和英国的研究显示,一半以上的工作缺勤是与工作压力有关。长时间超时工作对员工的身心健康有害。
如何改变工作条件?
首先,员工必须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如果你所在的工作单位无法让你在工作和家庭之间取得平衡,最好是离职。
当然,有些人认为这并非这么容易,他们无法辞去工作,一走了之。
对此,菲佛举例说:“如果你所处的屋子里到处是烟雾,你肯定会试图离开。因为否则会对你健康带来严重后果。”
言外之意,如果工作环境对你健康有害,你也必须要设法离开。
当然,人们还必须团结行动起来,要求制定法律保护自己。 否则,它将为社会带来高额的代价。
谢选骏指出:日本人奉行“工作第一”的社会伦理,那么显然,生命就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了。美国人虽然不是工作第一,却是赚钱第一;既然赚钱第一,那么同样,生命就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了。
网文《心脏性猝死·健康知识普及系列·疾病知识》报道:
什么是心脏性猝死?
猝死指突然发生的自然死亡。心脏血管,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药物、酗酒,出血过敏及中毒都可导致猝死,但以心脏性猝死更加常见。
心脏性猝死是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的自然死亡,通常患者在症状发生1小时内就会死亡,导致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致命性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
心脏性猝死的危害——
心脏性猝死是直接危及人类生命的头号杀手。在美国,在所有心脏原因引起的死亡中,猝死大约占63%1。每年猝死夺去的生命甚至超过因脑中风、肺癌、乳腺癌及艾滋病的总和。目前,美国每年有30-40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中国每年有54.4万患者被其夺去生命,居各国之首。绝大多数猝死发生在医院外,院外心脏骤停抢救存活率仅为2%-15%。中国抢救成功率不到1%。
心律失常发生时往往无征兆,很快演变为致命心律失常,导致心脏无血液输出,几秒钟内患者就失去知觉,数分钟内就可能造成患者不可逆的心脏性猝死。
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
冠心病患者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险因素,约20%-25%的冠心病以猝死为首发表现;
心肌梗塞后伴心脏射血分数低下者;
曾经发生过心脏骤停者;
有心脏骤停家族史者;
扩张型心肌病伴有心衰;
一些先天性和遗传性疾病,如肥厚型心肌病、长QT综合征、Brugade综合征。
心脏性猝死的诱发因素——
“三高”患者: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的人;
吸烟者: 目前在心脏性猝死者中,有90%以上都吸烟;
不良饮食习惯者: 酗酒、暴饮暴食、摄入过多的高脂肪、高蛋白类食物;
不良生活方式者: 工作忙碌、熬夜、锻炼少、身体肥胖、或者锻炼不当,过度剧烈锻炼等;
工作、精神压力过大者: 往往会引起或加重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梗。研究表明,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体力透支等很容易成为心脏病的诱因。
心脏性猝死有先兆吗?
大多数心脏性猝死者在事发前会有“先兆”。但这些“先兆”常常隐藏在基础病中,没有特异性,不易被人及时察觉。能否捕捉到这些“蛛丝马迹”,往往是救命的关键。许多病人在发生心脏骤停前有数天或数周.甚至数月的前驱症状,诸如心绞痛、气急或心悸的加重、心跳不规律、头晕、胸闷、极度疲乏感.及其他非特异性的不适症状。这些前驱症状并非心脏性猝死所特有,很容易和其他疾病相混淆。要想评估是否处于危险之中,建议您找专业的心脏科医生作全面的检查。
心脏性猝死的症状表现——
当发生心脏骤停时,患者突然意识丧失、呼之不应、牙关紧闭,四肢抽搐; 如未能及时救治,患者很快发生心脏性猝死,此时心跳呼吸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反射消失。
在患者发生心脏骤停时,及时有效的抢救仍有可能避免心脏性猝死的发生。若超过4分钟仍未施行有效的心肺复苏,病人将失去生存的可能。即使呼吸心跳恢复,脑部也可能已有不可逆损伤,变成植物人。
谢选骏指出:美国每年有30-40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中国每年有54.4万患者被其夺去生命——但是美国人口只有中国的五分之一多,因此美国过劳死人数比例高于中国三到四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