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与人
The Son of Heaven and Human
《外星看地球》第3卷
"Alien Seeing Earth" Volume 3
2021年3月第一版
March 2021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03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03
(另起一页)
内容提要
天子,仿佛宇宙派给种族与文明的“原生细胞”:由此展开新的种族、新的文明。所有的社会成员乃至所有的人类成员都是一体的,也就是源于“天子”这个细胞。从天之子派生出来的人们,是天子的退化形式。而常人的健康,就是从决意回归天子的那一刻,开始的。
A Synopsis of the Book
The Son of Heaven is like the "primitive cell" sent by the universe to races and civilizations: from this, new races and new civilizations are unfolded. All members of society and even all members of human beings are one, which originates from the cell of "The Son of Heaven". The people derived from the Son of Heaven are the degenerate form of the Son of Heaven. And ordinary people's health starts from the moment they decide to return to The Son of Heaven.
(另起一页)
目录
001、“天子”创造了“道”——这就是“思想主权”
002、“长生天”(Tengri,腾格里)甚至可能是“天子”的音读转译
003、《天子书》的幕后
004、《月令》中的天子神农
005、幻想天子(1979年8月2日)
006、《定于一尊的天子》(1980年旧文)
007、摧毁现代文明、迎接新的天子——现代文明的末日并非人类的末日
008、高级黑是天子崇拜的错用
009、古代的天子图式
010、日本国家是天子哲学的产物
011、上山遗址证明天子万年的真实含义
012、腾格里与天子崇拜
013、天子的归来——怎样给耶稣基督报仇
014、天子观念是如何被篡改的
015、天子和法王都能在中国以外出现
016、天子是与宇宙同振的代表
017、指望外国夷狄不如指望天子自己
018、充满活力的1980年代
019、阿拉伯人就是阿拉的伯
020、埃兰人是雅利安人的导师
021、癌症是人体的地下党
022、白人民粹主义者的革命宣言
023、白人身上拥有黑人血统
024、白人殖民主义卷土重来
025、北磁极的挪移是否引起人类社会的颠覆
026、波兰女人一再破坏地球生态
027、波兰人出售自己的耻辱
028、缠足是汉人的救命稻草
029、德国人的卖国情结
030、德国人屠犹为何不能成功
031、德国人为何不能相信警察
032、德国人为何会崇拜朝鲜
033、德国人真的很阴险——竟以贪污罪把加泰独派领袖送给西班牙处置
034、低等级的人多是聋子也是人类进化的方向
035、言论自由是对一切从业人员的挑战
036、多数人是没有灵魂的
037、俄罗斯人建造嘴炮航母
038、俄罗斯人为何狗仗人势
039、法国人就是鼠目寸光
040、法国人热爱强奸犯
041、法国人又懒又小气
042、法国人真能破案说实话吗
043、菲律宾人的时间
044、肥胖是文明人的危机
045、富人往往是贱人
046、个人主义是极少数的异禀
047、共济会是劳动人民的组织而非失业的社会闲杂人员的组织
048、韩国人就是穷凶极恶
049、韩国人就是睁眼特瞎
050、韩国人为何沦为弃儿
051、黑人的孽是白人造下的
052、户籍制度是蒙古人开创的奴役制度
053、基因工程让人类成为生物电脑是自取灭亡的开始
054、价值观是人多势众的产物
055、拉丁人为何特别“流氓”
056、美籍华人何去何从
057、南人没有见过冰天雪地
058、欧洲人都是畜群
059、人才是环境的产物
060、人都是通过欺负别人强大起来的
061、人对死尸的恐惧程度根据亲疏而定
062、人多破坏力量大
063、人工智能的成王败寇
064、人工智能的致命缺陷
065、人还没生下来就开始老了,走向死亡
066、人猴HUMONKEY理论家王小东
067、人均产值后面的陷阱
068、人均一万美元的魔咒
069、人类灭绝之后地球续存反而减轻了人类的压力
070、人类能否关闭自己的老化程序
071、人类清除计划比国定杀戮日更为贴切
072、人类是从老鼠的祖先变来的
073、人是世界的害虫
074、人类是一群最大的害虫
075、人类是最为凶残的野兽
076、人类是最为凶残的野兽
077、人类无法摆脱灭绝的宿命
078、人类有望进化为虫子
079、人类真是下流坯子
080、人类正在啃光地皮
081、人类只对自己的悲剧心有戚戚
082、人类重蹈恐龙覆辙
083、人面兽心的苹果电器
084、人民战争的活学活用
085、人民主权论犹如地心说
086、人权按照种族的亲疏远近来分配
087、人权律师的最后咽气
088、人权律师践踏人权
089、人人平等需要一颗元首的脑袋
090、人生的漂流瓶
091、人生还是死路一条
092、人生就像抛物线
093、人生免不了上瘾
094、人生是一种酷刑
095、人一死了病就没有了
096、人有远虑,必有近忧
097、人造之还是天设之
098、日本人向英美人的复仇战争
099、是中医还是马铃薯让中国人口增长
100、水刑是人性的深刻体现
101、天才与病态
102、阴谋论是人文主义的极端
103、印第安人相信大地属于所有人
104、忧郁症患者才是清醒的人
105、冥诞有时比生辰更加美好
106、天灾不如人祸
(另起一页)
天子与人
The Son of Heaven and Human
《外星看地球》第3卷
"Alien Seeing Earth" Volume 3
【001、“天子”创造了“道”——这就是“思想主权”】
“天子”创造了“道”。这就是“受命于天”。这就是“思想主权”。
1
你,天子,巨大无匹的「超新星爆炸」。 一切星云、星系、星座、星体以及一切星辰(「地球」只是其最小最小的小妹妹)中所囊括的千奇百怪,都是由你而生的!爆炸是「无」,是「非实在」,但却是真实的。作为非物质但却支配物质并重塑物质的「运动」,爆炸是一切「实在之有」的基础、前提。这种现象,是「经验」甚至「理性」无从释然的。三千年来的「认识论」、「本体论」,正是围绕爆炸之轴而旋转的,却迄今转不出自己设置的「非爆炸的逻辑」这一迷魂阵中!
(在中国的古籍中,爆炸式的天子有时被称为「客星」。他出没无常,为世界带来希望;他明晦无度,天外的消息却在其中卷藏。天子,深不可测的璇玑之语!一切规律、法则,都在你的尊前退后;万物必须遵循的情理,向你臣服。你的言说不知语法为何物,你的书法之美不是狂草的矫揉造作。你的随意是生灵的圭臬,你的偶然是天地的宿命,你的出动是宇宙的诞生:「帝,出乎震」。因为「万物出乎震,震,东方也。」(《易.说卦》))
你的震动仿佛源于林木生长的力量,悄无声息,不可阻遏。
2
在宇宙的湍流中,在火焰的泡沫里,在黑色的希望和透明的绝望中,激起了一个绝妙的巨灵!这就是我们的天子,那造化无穷的永恒者,他踞傲而哭,沉思而笑。太上之无情,此之谓乎!
天子是怎样诞生的?这是一个谜。一个无所终穷的谜:全部人类文化,都是在追踪这个谜;所有活的精神,都在诠释「有关天子的一切悬念」。
万物之精,上为列星。
(许慎:《说文解字》)
[[这不是古代迷信,而是古代知识,如东汉天文文学家张衡也说:“众星列布,体生于地,精成于天,列居错峙,各有所属,在野象物,在人象事。”《尚书考灵曜》这类被称为“迷信大本营”的纬书则同样充满“科学观察”如下:“五星若编珠,旋玑中星星调,则风雨时。”]]
永恒者不是单数,而是复数。尽管天子在其特定的时间和场合,永远只以单数的、独一的面容显现。他是阳,也是阴;他是生,也是死;他是开始,也是终结;他是爱,也是恨;他是刚毅,也是温和;他是伤害者,也是慰藉者。
他要创造一种没有香水和粉黛的文化,正如他拒绝一切没有思想和艺术的武功。他以分崩的战国投入整合地球的运动,正如他敢于欣赏幻灭时分的绝望。他的意志,不仅是律法,且是种族本能、自然回声,他以此把自己的意志做成纯净的祭品:
」帝尧即政,景星出翼。「(无名氏纬书:《尚书中侯》)
[[司马迁的《史记》对此解释说,「天曜而景星见。景星,德星也。其状无常,常出有道之国。」
其状无常,于是我们便看见了天子的五色光:
(一)天子, 我们看得见的世界,我们看不见的宇宙,分秒离不开它的微笑。
(二)永恒者:永恒力量的体现,永恒力量集中体现在谁身上,谁就是天子。
(三)天子:不是创造者,而是体现者。[尽管他在人类经验的层面,表现为创造者。]历史,不是他的作品,历史是其自身。
(四)天子:他前往荒凉的国度,播下种族。他离弃繁华的沃土,使成空旷。
(五)天子:永恒的力量在他身上一旦衰变,天子的神格即行消失。新的永恒者与新的种族、新的文明,同步兴起。
「飒飒秋风满院裁,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死于八八四年]:《咏菊》)]]
3
现代物理学曾以「反物质」的发现,来对自己亵渎神明的物质崇拜,做了意义深远的忏悔;并以此,作为对「乾元-宇宙天子」的认同与归顺仪式。反物质的存在显示,唯物主义不仅是知识的错误,而且是道德的堕落,还势必带来精神的奴役、社会的涂炭。新的历史回合,将从此认识开始,它所宣告的将是一个亘古长存的道理:谁种下的恶果,将由谁的子孙来收获……普遍的压抑与物质,无处不在的反压抑和反物质,已经构成「我们所思所见的宇宙史的主题」。能见的「物质」、「世界」、「生命」、「人种」以及「文化」……都不过是其博起挤出的泡沫。反抗压抑,构成了人类命运的基调;反抗物质,构成历史潮汐的基调:不以此刀解牛,人生历史,将是无边的谜。
[[永恒的问题并不是「文明史」,甚至不是「种族的兴衰」;永恒的问题是「反压抑」,并在其中体现的反物质。「文化的精魂」乃是反压抑、反物质的凝聚。而「文化的结构」,是此「超理之力」的外延。]]
人形的天子,是人类的至高无上,一切所归的宿命,无可控御的裁决。谁闭眼不看?他包藏反物质的内核(琐屑的人称之为「包藏祸心」),来恢复自然的形态。
[[意识是一回事,隐意识则又是一回事;意志是一回事,行动又是一回事;言论是一回事,暗示(所谓「言外之意」 「不自觉流露的」等等)又是一回事……尽管万千学者滔滔论证,此皆同一行为体系并互渗影响。「意象一致」、「知行合辙」的欺人之谈,如此论证「历史唯物主义的荒谬」。
我们看见了:
一、社会与文化形态的日趋定向、僵化,与历史因素的日渐积累所造成的「越走越窄」,一脉相承。这就是人们所说的「传统」。
二、道路的狭窄与传统的膨胀,和「自我迷失」、「天性毁灭」的程度一脉相承。这时,活生生的天性被贬为结构的材料、传统的食品,这时,「礼教吃人」。
三、然而,我们怎能用外国的传统来反对本国的传统?仅仅因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若然,则必须承认西方的真理只是石,中国的思想才是玉!隔离与互渗、统一与分裂,在根本上都不可用来自我毁灭。外国的主义要入主中国,不得不虚伪,不得不粉饰坟墓,但却净化不了人生。相反,如果不经粉饰的坟墓向人们敞开了真相,那真实的悼念将化为乌有。
四、决定命运的不是西方因素的有与无,而是中国因素以何种质与量、何种深与广,怎样分布在时、位、所……
五、要打破结构本身对新生力量的压制是无望的;故生命的关键不在于「破轮回」,而在于「奉天运」,而「反抗」的真实含义其实是「听从天命的召唤」!
六、一个反抗者,就是一个天生的王,就是一个头上长角的历史魔怪--要想开拓时空,就必先认清反抗实为更高的顺从,人间的主宰实为锲而不舍的追随者,历史的魔怪乃是永恒者的显象。所以,万紫千红的废墟,不能浪费他的精血;一轮一轮的剪灭,不能凝固他的生命。
七、天子消解历史因素的不解之缘,他的精力注入结构,化出精魂。若无他的运化,任何结构无以形成;若无精魂的参与,任何文化只是泡沫。文化结构的始作俑者,也是文化结构的掘墓人。他破除物质,他酝酿婴儿,他预设光辉的诞辰,他毒杀凶恶的导师……他的残篇记载了一个种族的兴衰。
八、一个不朽的构魂,发出永远年轻的火焰,一切都是过程,过程就是一切:一切生于天子,一切背离天子。所以,父天母地者(天子)不是以天为父、以地为母,而是也做天的父亲、地的母亲,他摧毁任何意义任何形式的乌托邦。]]
宇宙间普遍存在的天子,是易化的推助者。他的勃兴,来自昨日的衰落,他的轮回永不重复。这超出人形的天子,是永恒的反抗因,他抵御衰老,做成宇宙青春的关键。他的休息是勃兴的序曲,他的来临是其自身的节律,但却赋予人间的衰颓以再生的激励。他粉碎一切对于「宇宙趋势」的逆料和推算,他的革命是对既定秩序的发动出击,必然性成为他的奴仆,偶然性是其育种器。
[[什么是真、善、美?假若你们如此问我,我将答曰:真善美取决于你们给它的任何定义。你们若是结舌而不知所措,那我可以告诉你们--真善美,无非是天子的属性。
凡是美的,都是天子发出的,凡是天子的,都是善的本原。这就是我们「美学观念」的核心!天子与美一体,密不可分。一切脱离天子而存在的美,将是无本之木,尤如脱离了空气与水,生命转瞬枯萎,是其定数。
4
真、善、美,是没有什么固定结构的。它捉弄一切结构,它折磨一切从结构中冒出来的「倾向」,它与人类的感官要求,毫无共同之处。它在刹那间所创造的一切,胜过平静时世的亿万年。人们把对它的认识奉为「哲学」。但天命的宏图,亦常如人的感官,皆为无端变化的漩涡所扭曲,所以,没有板结的天子形态,正如没有真善美的永久形式。]]
绝多的事物从诞生伊始,就开始其定向、僵化、越走越窄的「宿命」,同时也开始了反抗这一历史的「运动」。所以《周易.乾卦》描述的「见龙在田」(九二爻)、「或跃在渊」(九四爻)、「飞能在天」(九五爻),即是象徵了这一运动的矛盾。「田--渊--天」的场所转移,对应龙的「出现--退隐--复出」的运动三部曲,而田、渊、天的名目,则点破了,龙由潜藏在底的多元性,飞向颠蜂的一元性的「越走越窄」的宿命。反之,故「在天」之后,不旋踵即是「亢龙有悔」。
中国思想把这宿命叫做「阴」。而对抗宿命的运动叫做「阳」。阴是物质,阳是反物质;阴阳混生,功能相克、趋向相异,所以《乾卦彖》曰:云行雨施,品物流形。……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阳对阴的反弹,乃是运动的开端,而运动的极致则为「乾元天子」。他不无故寻衅,也不为表演而造作;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意味冲突与不宣而战。他的宣战本身,反倒是妥协与混同的开始:宇宙之乐因此绵延,生命之舞从此周旋。
阴与阳、宿命与运动、走向僵化的机制与「乾元天子」的革命,不仅是两组对立的象徵,也是两组互补的倾向。它们的分离,构成「衰世」;它们的融合,化生「盛世」。「阴」,「物质」,「阳」,「反物质」;但反物质并不是「精神」,而是对物质的消解;阳并不是「阴的对立面」,而是对阴的消解。所谓「乾元」,并不是普遍的阳,而是阳的精粹。正如「天子」并不是普遍的人杰,而是人杰的主宰。阳对于阴,反物质对于物质,仿佛天子对世界的撞击,构成爆炸,产生了「天子弹」的效应。天子弹,是对阴性物质世界的报应。他不是人力制造的,而是天体运行的周期现象,在天子弹的面前,行星撞击地球的壮观,就好像一次普通的核试验。随者天子弹的辐射,改
变种族基因和文明基础的宇宙革命,将席卷全部已知的世界。新的太阳,将从北方升起。人们将以宿命的欢欣迎接一个亿年周期的普降。为此,我们应把力学的、光学的以及各种天体物理学的概念,引入种族史、文明史的钻探之中,以揭示历史本身的「力量会演」和「光谱递进」的性质,以摧毁历史唯物主义有关真善美的陈腐图式。]]
一个有魔力的源泉由此遭到确认,他集约,善与恶,于一身:
「故植之而塞于天地,横之而弥于四海,施之无穷而无所朝夕。舒之(巾冥)于六合,卷之不盈一握;约而能张,幽而能明,弱而能强,柔而能刚,横四维而含阴阳,(维雄去隹)宇宙而章三光。甚(哥水旁)而河,甚纤而微;山以之高,渊以之深,兽以之走,鸟以之飞,日月以之明,星历以之行,麟以之游,凤以之翔。泰古二皇,得道之柄,立于中央,神与化游,以抚四方。」(刘安[死于前一二二年]:《淮南子.原道训》)
5
天子,物理世界的事实。这时,他体现为特殊的星象,并以我们尚不完全理解的方式,参与宇宙的更新、创造。特殊星象尘埃,溅落地球,化为生物之祖先,此后,持续的溅落促使生物的突变。生命之祖先不凝滞于物,终于激起文明之光,这就构成了「变化」即历史的核心要素。
这样的事实哪会因为我们人类的陈腐堕落就自行消失?
除非宇宙的变化、世界的发展均已止息,这样的事实哪里会宣告终止?
[[即使他的遗骸也还是生命的标记!即使他的躯壳也会发展,他的精魂常在变化。他的路标的作用远远大于他的领袖作用,所以,他可能是一个令人不快的路标。人们能从他的遗迹旁走过,是因为他的精魂业已他移。他无盛无衰,掩面不看和恶声唾弃,无法抹煞他的光,他的笑意做成种族与文明的奇观,非议者迷死在无边风沙中。
他决定一切转折,他是分水岭,是天堂、地狱、人世间的弹性边界,是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宇宙联络者--
「一边是黎明,一边是黄昏;一边是新生的渴望,一边
是死亡的呼唤」……这就是弹性边界的天子!在他之前是一片荒漠,在他之后是无限芳甸。他切入,历史自此剖分,纪元从此更始。]]
多体味一点天子,就多一层对宇宙的观察、对人自身的理解;多观察宇宙、多理解人自身,就多一层对天子的体味。因为「天子」是宇宙和人的中介,活的宇宙、永恒的人。这正如王弼所说,「故自统而寻之,物虽众,则知可以执一御也;由本以观之,义虽博,则知可以一名举也。故处璇玑以观大运,则天地之动未足怪也;据会要以观方来,则六合辐凑未足多也。」(《周易略例.明彖》)--贯穿各种生命现象的天子,独成一个特殊的品类。他可以是人形的,也可以是其他形体的。关于这一点,无数的古代神话曾以共同的种族记忆(如对各种图膀精灵的崇敬)留下证据。每一个生物物种,都产生过自己的天子,并藉此实现了时空的超渡。
[[天子不是个体的种族本能,而是种族本能的几何体。其本能的职能即是完成种族的超度。他不以「手拉手」的向下淘汰的堕落方式完成外部联合,而以「推陈出新」的向上淘汰的净化方式完成内部精选。故潜在的天子无数,但事现的天子唯一。一个群,只能由一产生;此一以群为养料,也孕育一个群。所以,此一是种族命运的载体,是种族的肉与灵之合一。其肉,就是遗传资源;其灵,就是精神气质,他集此二仪于一身,完成时空的超度。]]
没有「一个天子的种族」(尼采的「超人」观念所寓言的「比人类更高的新的生物品种」,是不成熟的)。相反,只有各物种、各种族、各文明自己的天子!他是它们命运的见证和导体。所以,连植物的世界和无机的世界也有它们的天子(否则,星系乃至动植物是怎样诞生的?)。所以天子绝对不可能属于某个种族,相反每个种族都是属于天子的。
天子是一个核,分布游走在全宇宙;天子是一尊神,膨缩跳宕在全历史。作为种族命运的「太极」,他以「无极」为其核心。正因为他无极,方能无所不在;正因为他无极,方能建中立极,济世之失。他无形,但却是种族链的关键:哪里有裂缝,就有他;哪里有变形,就有他,迅雷不及掩耳,或如中兴之主弥合裂痕,或以革命之势蜿蜒向前,越低谷,凌山川,生命之炬,超度不息。
[[这里的「种族」已净化为一个观念,作为「高级存在」的纯粹胜境。种族的抽象告诉我们:种族内外既无绝对相同的人,亦无绝对不同的人;种族界限是像光谱那样逐渐过渡、混合、模糊的,所以「种族」的意义并不在日常生活领域里,而在一种文明克服另一种文明的战争中。]]
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
(庄周[前三六九/二八六]:《庄子.寓言》)
这时,一股岩浆正在地表以下泊动。它迟早会冲决地平线的奴役,形成蔚为壮观的革命。这个时间问题与其迟早、力度、烈度,具有正比。正因为只有这一点是可以测算的,所以,你既不必挂念它何以姗姗来迟,也不必抱怨它何以那么暴烈,经久不息,卷起的尘埃足以遮蔽受人朝拜的夕阳(夕阳就是红太阳: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最接近死亡)。
[[这时,科学理论以外的「诗意的种族观」出现了,它指出所谓种族不过是宇宙的生命力所流经的躯壳罢了:伟大的生命力使渺小的种族膨胀,渺小的生命力使伟大的种族萎缩。萎缩之后比膨胀之前更渺小甚至更加猥琐、丑陋……这里,哪有什么固结不变的「历史必然性」呢?]]
一个天子,就是一个民族已死、一个民族将生之际的纪念。
他站在文明的废墟上放歌。他在两座相距甚远的文明之间的空旷处,悯视苍生。一座文明已经倾倒,另座文明刚刚奠基,这时,世界多么荒凉!这时,投射到我们心中的,便是这「天子的时代」。
苍天已死
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
天下大吉
(《后汉书.张角列传》中太平道关于世界革命的预言)
死生之际的天使!他具有如此的天才:分解国家民族,为种族基质与文化灰尘。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
(无名氏:《易.系辞》)
超越民族的特异功能!唯有如此,方能糅合种族与文明,使成新的国家民族。
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
(《易.系辞》)
宇宙代表!宇宙意义的「代表」,不是物的占有者和欲的享受者,而是「我」的榨取者和「宇宙过程」的体现者。[[所谓占有者与享受者,实际上被目为同一。因为「没有享受的占有,并不是真正的占有」,例如男人对女人的占有就是这样,所以粉黛三千的君王如果守身如玉,反倒被人恶意宣传为变态。]]
万章曰,「尧以天下与舜,有诸? 」
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 」
曰,「天与之。」
「天与之者,谆谆然命之乎?」
曰,「否,天不言,以行与事示之而已矣。」
(孟子[前三九0/前三0五年]:《孟子.万章.上》)
6
普遍的天子,是宇宙能量的汇聚。
生物的天子,是种族本能的指向。
人形的天子,是文明生生不息的火种。
强大、深刻、变化无端的种族本能!
他悄无声息地支配生命与文明,主导命运、注定兴衰——
拿破仑·波拿巴特(Napoleon Bonaparte,1769—1821年)比较通俗地重复了上述思想,他说:“天才创造规律。”——这论断对于自然科学也许根本上是不适用的,但对人文领域和艺术洞天,则能说明相当多问题:至于社会规范与价值准则等领域,就更是如此了。历史表明,以劈开自己的路,而去创造了社会规律和社会规范的行为,是在“无意之间”为未来世界可能拥有、普及的新范型,提供了“样品”。
“天才创造规律,而不是规律创造天才。”如此说来,不是人类“受了诱惑”,而是人的内驱力“抓住了诱惑物”,诱惑物是专为内驱力而设的!鲧为人类来了神奇的息石息壤,撒旦指点了可口的并激起连锁反应的禁果,普罗米修斯播下了火种……
但是,“天才真的创造规律吗”?其实不然。从思想主权的角度要看——天才与任何规律并无瓜葛。他就是他。他无意于创造什么,也不要发动破坏,他更非新秩序的宝符,他只是他自己的历史本身。如此看来,我们以前真很愚蠢,竟然会去崇拜异教的欧洲!崇拜希腊,崇拜异教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科学主义,崇拜他们的现状、向往他们的未来……
但是事实上,却是“天子”创造了“道”——这就是“受命于天”。这就是“思想主权”。
【002、“长生天”(Tengri,腾格里)甚至可能是“天子”的音读转译】
在《新教主要以日耳曼式的小镇作为背景》中,谢选骏曾经指出:新教“反对政府影响教会的信条”吗?并不尽然,所以说“尤其在宗教信仰自由的层面上”。但事实上,新教却比天主教更为效忠主权国家,并奉之为最终的裁判,例如美国世俗的最高法院就可以裁判总宗教事务。我发现,新教只是日耳曼小镇的产物,主要以日耳曼式的小镇作为背景,而甚至在具有巨大教堂的日耳曼地区,新教就无法成立了,例如科隆、维也纳就是如此。更别而说罗马、巴黎、威尼斯、巴塞罗那等世界名城了。至于英国,那是一条最为多变的变色龙,从来不讲究原则的原则就是他们的经验主义,他们的宗教改革,只是把教皇换成了国王,和东正教异曲同工了。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在任何欧洲地区,也缺乏圣地(以色列/巴勒斯坦/西奈)那样的奇伟地貌——俯视着海洋以及深渊般的低地直通两个沙漠绝境和绝境之外的最大绿洲——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所以欧洲人更加倾向于多神教的偶像崇拜(天主教)和国家崇拜(新教),而非对于抽象的唯一真神的信从。很多游客或香客都喜欢甚至崇拜梵蒂冈,或以为去了那里才代表了宗教的殊荣,殊不知和圣地相比,梵蒂冈不过是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但却不是真正的天工。只有圣地,才是自然的奇迹。(姑且不说,上帝在那里降临,基督在那里升天。)
其实,不光基督教如此,其他精神现象亦然。如果说,阿尔卑斯山就足以刺激“超人哲学”的分泌,那么呢,它会刺激出什么来?因为我想,中国的“天子观念”就是从青藏高原那里来的,正如北亚草原的“长生天”观念,也是从青藏高原那里来的——“天子观念”和“长生天”,可能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长生天”(Tengri)甚至可能是“天子”的音读转译。
《思想主权》指出:
就是“铁木真──成吉思汗”这样的人形的禽兽,也有信仰的,例如,他及其下属的信仰对象就是“腾格里”(Tengri):“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腾格里’一词最早出于匈奴,写作‘撑犁’,所以匈奴首领单于的全称即为‘撑犁孤涂单于’,意为‘天子般伟大’,这显然是受了中国天子观念的影响──古代阿尔泰语系一些游牧民族称呼‘天’为‘腾格里’,也是萨满教腾格里信仰的中心神灵。匈奴之后,鲜卑、柔然、突厥以至蒙古等草原民族均继承了腾格里信仰。与突厥同族的敕勒发展出了‘苍天’(Koke Tengri)的概念,而蒙古人将腾格里称为‘Mongke Tengri’,汉语译作‘长生天’,作为最高的信仰对象。在之后,由于受到佛教、印度教等影响,腾格里被加上了各种称呼,分裂成为众多神灵,十七世纪后甚至出现了‘九十九腾格里’的说法。
“今日土耳其语中,‘神’一词就是从‘腾格里’转化而来的‘Tanr’,穆斯林信众不但以此词称呼基督教的上帝,甚至还在非正式的场合代替来自阿拉伯语的‘安拉’之名;而欧洲的可萨人与保加尔人、马扎尔人、阿瓦尔人也曾信仰腾格里……关于‘腾格里’一词的语源,有不同说法:德国历史学家霍梅尔(Fritz Hommel,1854──1936年)认为该词起源自苏美尔人的‘Dingir’一词,意为‘神’或者‘明亮的’;而中国历史学家刘义棠、陈庆隆等人则认为该词是上古汉语‘天’一词的音译。”
“蒙古人以‘腾格里’为永恒最高神,故谓‘长生天’(Mongke Tengri);腾格里被认为是世界与人类的主宰;柯尔克孜族也保留有渊源于原始宗教萨满教的有关腾格里(天神)创造宇宙和人类的神话;在蒙古等民族的语言中,‘腾格里’构成了北亚游牧民族精神中的‘圣洁角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多次赋予‘腾格里’不同的宗教意义:在信仰祆教时,‘腾格里’被用以称呼该教的至高神阿胡拉·玛兹达;在信仰佛教时,‘腾格里’被用以称呼佛祖;在回纥改宗伊斯兰教以后,‘腾格里’又被用以称呼伊斯兰教唯一的神安拉……由此,‘腾格里’逐渐成为一个表达抽象概念的词,用来泛指诸神。”
“腾格里——长生天”观念虽然是从中国的“天”或“天子”的观念里派生出来的,却不具有类似“天”或“天子”的珍爱万物的仁慈性格;事实证明,“腾格里——长生天”却是一个大肆杀伐的思想道具,与其名号的中国内涵正好相反:名号与内涵正好相反,这也是许多哲学观念和神话叙事的共同特点;不能独怪草原民族的虎狼之心、禽兽之德也。
谢选骏指出:显然,这一区别,也是依据生存环境的差异而形成的,类似原始基督教与罗马国教之间,东正教、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差别。
【003、《天子书》的幕后】
万王之王也是万囚之囚。
天子只是为自己的使命而存在的,除此之外,他什么也不是的。
(一)
1979年我到了万县对岸的陈家坝,就是我母亲梦见龙死的地方。我发现陈家坝是一个码头,有小路蜿蜒上山,陈家坝镇就在山上。那条小路的形状,非常像一条龙,而陈家坝码头就像龙头在“饮马长江”……船离开万县,我就开始写《天子》。
“天子论”的第一篇就是在离开万县的轮船上写的。那艘轮船凌晨起航,所以大姨妈一家人找到熟人,晚上送我上船。我一人在船上过了一夜,“天子论”的第一篇就是在离开万县的轮船上写的。那艘轮船凌晨起航,所以大姨妈一家人找到熟人,晚上送我上船。我一人在船上过了一夜,心里十分伤感,因为母亲和大姨妈和二姨妈从抗战以后就三十多年无法见面,直到临死还念念不忘,我来是帮她还愿的。可是还愿之后,却不是满足,而是空虚。我再次领悟到人间的一切功业其实也都是空虚的,于是写下了“幻想天子”——“天子论”的第一篇。10月初回到北京后,连续写了十个月,结成了《天子》的主要部分,还有《五色海》(《荒漠·甘泉:文化本体论》是其中的一色)的部分手稿。)
我母亲梦见龙死的事情是这样的:
我母亲有个头胎儿子,也就是比我年长十二岁的大哥,小名叫毛毛,学名叫谢选民。但是他早夭了,而且死得非常奇特,最后成为家庭传说,并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因为母亲一想起这个孩子就会流泪,直到二十多年以后的文革才告一段落。
毛毛非常聪明,我有的堂兄和表姐年长于毛毛,后来近几年我见到他们时,他们还对毛毛的超常智力惊叹不已。毛毛两岁时就会唱十几首英文歌曲。那时我家隔壁住着一位老太太,她的小儿子原是国军的飞行员,战争初期,日本空袭击地时,飞机尚未起飞,就遭到歼灭。因儿子死亡而过度悲伤的老人哭瞎了眼睛,在家里终日百无聊赖。于是她便教小毛毛唱英文歌。在我母亲的记忆里,小毛毛是非常懂事的,远远超出我后来出生的几兄弟的。我至今还保留着一张母亲和小毛毛的合影。命运似乎没有为这超常的智力准备一条道路。1944年夏天,小毛毛两岁多时,头上长了个疖子,于是便剃光了头,以便治疗。过了没几天,母亲做了一个梦,梦见在她故乡的长江边上,许多人拥挤在江边,看奇景,人们喊着,看哪,一条龙,一条龙!母亲凑过去一看,那确实是一条龙,但却是一条已经死去的龙,这龙的身体在江中飘浮,而脑袋却在岸上。梦境十分怪异。又过了几天,毛毛正在午睡,母亲走进房间,偶然看了他一眼,突然觉得这孩子的头似乎在什么奇特的地方见过,接着她想起,小孩子的头多么酷似那梦中的龙头啊!她吃了一惊。
这天,正好有一算命的上门兜揽生意,我母亲灵机一动,何不让他算算毛毛的命呢?于是便把这孩子的生辰八字告诉了他。那瞎子掐指算过之后,不觉大惊失色说,这孩子的命可真大,前程不可预量,不过相比之下,你们家的池子却太小了一点,养活不了他。他接着提出用法术为这孩子消灾免祸,开脱命途。但他显然不是什么高僧之类,所以他提出要一大笔钱,这使我母亲开始怀疑他的动机。于是终于没有让他为毛毛消灾免祸,试一试他的法力。
在毛毛之后,我还有两位哥哥,但为了某种原因,他们都不再以“选”字排辈,直到我出生了,祖父希望我还是以“选”字排辈,我是马年出生的,所以名叫“选骏”。就这样,人变成了马。“选民”可能太好了,于是直接进入天国了,只有我这样的马才能留在悲惨世界里受苦。
(二)
艳阳高照,过年转冷,千年一遇,北冰洋的屏障垮了,北极的磁极正在南下,南北极点的掉转开始了,危险的征兆,总是要动的,地球是活的,它不耐烦了。这与人类的活动没大关系,地球现在的稳定不可多见,因为人类知道的“现在”只是短短的几千年,文明找到一个空子才发展起来了。科学家们说:人类文明依赖地球的稳定。
弟弟:在小码头,我追着你的黄包车跑。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李白:送友人)
哥哥:那是1962年我离家上大学,半个世纪过去了。
弟弟:你后来回到南通后,我仍然觉得北京有一个哥哥在那里。这种感觉后来促成了“天子论”的诞生。最后我信耶稣也可能与此相关。“天子论”1975年开始萌动,信耶稣1996年意外实现,中间也隔了二十年。
哥哥:你不妨研究一下感觉之共通性。
弟弟:空间的距离,让我在心理上把你抬得很高,
尤其是你被文革囚禁的那段时间,那时候大家把你当作了列宁同志。这种遭遇对我后来的心理和行为影响很大的。
哥哥:我是在讲天子——天子君临天下,要掌握什么样的准则,天子要人们和平,不要争执,当事人当然要争执,仲裁人不允许人们无谓争执:此乃天子之事。
弟弟:我觉得,这需要把人类各个文明的所有好东西都吸收过来:例如
1、中国先秦的天子观念;
2、基督教的宽恕观念;
3、回教哈里发的传统;
4、西藏的活佛要素;
5、全球化的内容。
哥哥:你的主意很好,我用圣王一词。
弟弟:面面俱到,皆大欢喜,然后可以叫圣王
哥哥:西藏,我去过后,深信西藏人太过顽劣,因而创造个活佛观念平之。
(三)
思想、气质、血液(基因);血液(基因)、气质、思想:
一个人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出自他的气质,而他的气质形成又是血液也就是现代人所说的基因使其然也,这种被现代革命称之为“遗传素质”或“基因”的血液,不仅决定了他命运的一半,(社会意义上的“血液”即出身,则决定了他的另一半),而且注定了他将思想什么以及怎样思想,因此,当一个人对自己的思想发展本身做出反省的时候,总免不了要旁及自己的血缘:生物的血缘及其必然带来的社会环境。这种必要性有时发展成了一种癖好,血缘的范围被及大地扩延了,于是上及到祖宗十几代乃至几十代。找出一个名人做自己的祖先,是很有说服力的,如能找出一个伟人,置于自己家谱的顶端,则使自己获得了一种不言自明的社会价值。
但是,这种家谱学却包含着一层巨大的危险,自从我开始懂得人性的秘密之后,就逐渐认识到家谱与血统之间的非一致性了。名流或贵族的自我封闭、近亲结婚,常使他们的种族发生退化,以至后代竟获丧失了生育能力,而中国人强烈的传种欲,逼使他们的妻妾又非得生下儿子以保全自己的位置不可,于是大量的种族混乱便不可避免的发生了,那么显然,问题的另一面便是那一些掺入者的血统、从此以后将在这名流或贵族的谱系之下繁衍自己的谱系后代。这种交错是有趣的,也并非罕见的。人所在谈到自己具有名流或贵族的血统时候,是否经常地想到这一点呢?
对家谱学或血统论的怀疑,经常是忽略了以上之人性的秘密的。人们的怀疑更多是基于明显的经验:未必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在很多情况下,龙凤所生者竟然也堂而皇之地打起洞来。同时,祖祖辈辈以打洞为生者,有朝一日竟也输出了龙子凤女。这些经验性的批判再加上人性的秘密所揭示者,足供人们思索。
天子只是为自己的使命而存在的,除此之外,他什么也不是的。
万王之王也是万囚之囚。
天子就囚禁在他的命运之中。
【004、《月令》中的天子神农】
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合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毋举大事,以摇养气。毋发令而待,以妨神农之事也。水潦盛昌,神农将持功,举大事则有天殃。
——《月令》
(一)
在《“天子万年”的科学依据》一文中,谢选骏曾经指出“天子神农的使命”,指出“天子万年”的所指,正好与中国农业的起源时间大致吻合。
天子观念起源于农业时代,那是一个“靠天吃饭”因而“以农立国”的时代,天气决定了人类的命运而天子的一个重要职能就是祭天,保证风调雨顺。
“天子万年”的“天子”,特别指向了神农——这还有一个证据,那就是在古代典籍《月令》中,天子依据太阳的方位、季节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应对,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于是,“天子神农”的所指就更加明显了。换言之,我们如果从“神农”的角度去理解“《月令》中的天子”,就比从其他角度去理解“《月令》中的天子”,更能切中其内涵所指。
从文献学的角度说,《月令》是战国阴阳家的著作。吕不韦编《吕氏春秋》时,将其全文收录,作为全书之纲。汉初儒家又将它收入《礼记》中,其后成为儒家经典。
《月令》按照一年十二月的时令,记述祭祀、礼仪、职务、法令、禁令,并把它们归纳在五行相生的系统中,现存《礼记》中有一篇《月令》之外,还有《逸周书》中的一篇《月令》,惟后者已佚。
《月令》把世界描绘为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太阳最高,具有决定的意义。太阳的运动形成四时,每时又分为三个月。四时各有气候特征,每个月又有各自的征候。与四时相对应,每时都有一班帝神,与时月、神的变化相对,每个月各有相应的祭祀规定的礼制。五行与四时的运转相配合,春为木,夏为火,秋为金,冬为水,土被放在夏秋之交,居中央。四时的变化不仅受到太阳的制约,还受五行的制约。再下一个层次是各种人事活动,如生产、政令等等。
上述结构基本是同向制约,特别是人事,要受到太阳、四时、月、神、五行各种力量的制约。在作者看来,人,包括帝王在内,不是绝对自由的。人的自由不光表现在利用自然,而首先表现在遵循自然。政令应以生产规律为依据,应有益于农业的发展和正常的进行,不能站在它的对立面破坏它。
在篇头引言处,进一步体现了宗教性质的休战思想:
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合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毋举大事,以摇养气。毋发令而待,以妨神农之事也。水潦盛昌,神农将持功,举大事则有天殃。
在很多古代民族中,都有类似的神圣休战。例如希腊人和阿拉伯人,都规定在庆典期间不得交战。《月令》的上述记载,也从天子神农的角度阐述了类似的宗教精神。这是不能忽略不计的。
(二)
《〈礼记·月令〉与保护生态环境的思想》一文指出:
《月令》主张“毋有怀堕”,“毋伐大树”,还记载了月份与人们活动的关系,要求人们在每一个月份所作的事情都要符合天时,充满了“天地和同”的思想。
《月令》记载,每年十二个月,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都有孟、仲、季三月。基本上每一季都有一帝一神主宰。如春季的三月“其帝太皡,其神句芒”,夏季“其帝炎帝,其神祝融”,秋季“其帝少皡,其神蓐收”,冬季“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夏秋之间,有一土德,“其帝黄帝,其神后土。”《月令》以春为木德,尚青;夏为火德,尚赤;夏秋之间有一土德,尚黄;秋为金德,尚白;冬为水德,尚黑。也就是说以五行配四时。但一岁只有四季。故中间加以土德相配,以合五行五德之数。《月令》还以四季示东西南北的方位。春在东方,夏在南方,秋在西方,冬在北方,土德在中央。
《礼记·月令》》记载一年十二个月,并指每个月份做事都要符合天时。《月令》云: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郑玄注:“此阳气蒸达,可耕之候也。”也就是说,春天里“天气”与“地气”相交合,“天地和同”,是万物生长繁荣的季节,也是耕种的季节。
《月令》记载:春季三月,天子居青阳之宫,穿青衣,用青旗,吃麦与羊肉。天子要在立春这天,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天子亲执耒以耕藉田。在这一个月中,不能首启甲兵,否则必遭天殃。天子与后妃嫔御在仲春之月要亲自祭妃高媒(婚姻吉祥之神)。
夏季,盛德在火。天子要穿红色的衣服,乘牛车、用朱旗,居明堂祭祀,亲帅百宫到南郊迎夏。孟夏之月,“毋有怀堕,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大树;”“命野虞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勤民,毋或失时。”“是月也,驱兽毋害五谷,毋大田猎。”其实是要保护小动物,不要兴土木以误农时。季夏之月,“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合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毋举大事,以摇养气。毋发令而待,以妨神农之事也。”
每年三六五天,每月三十天,春、夏、秋、冬四季,每季九十天。除去四季天数,夏秋之间为土德。天子要穿黄衣、乘黄车、用黄旗,在太庙中室祭祀黄帝和后土。
秋季三月,盛德在金,尚白。天子要穿白衣,乘白车,用白旗,迎秋于西郊。在秋季,百宫要注意“完堤防,谨壅塞,以备水潦;修宫室,坏墙垣,补城郭。……乃命有司,申严百刑,斩杀必当。毋或枉桡,枉桡不当,反受其殃。”仲秋之月,还可以“易关市,来商族,纳货贿,以便民事。”在季秋之月,还可以田猎。
冬季三月,盛德在水,尚黑。天子要穿黑衣,乘玄车、用玄旗。在立冬之日,天子亲帅百官迎冬于北郊。冬季“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因此,许多事情可以在冬季修整。如天子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等,也可以罢去一些无用的官和去掉一些无用的器等等,并做次年春耕春种的准备。
《礼记·月令》把自然天时与人事政治相结合,并把每年四季配以木、火、土、金、水五行,要人们在每个季节,每个月份必须做某事,才符合各德,才能使事物顺利发展,即“凡举大事,毋逆大数,必须其时。”这些当是神农思想和阴阳五行思想的体现。
然而,《月令》认为,春天为耕作,不要举甲兵,不要误农时;夏季要保护动物和树木,不举大事,不伤农;秋季要修堤坊,缮城郭,易关市,通商旅;冬季农闲,可讲武习兵等是符合季节时宜的,是对一年四季的神农安排。更重要的是,《月令》反对启甲兵,主张天子亲耕藉田,保护生态环境,反对大兴土木工程,在秋季行刑时,要求“申严百刑,斩杀必当,”这些都具有浓厚的神农思想。
《月令》中所说的阴气、阳气相合,才能使“天地和同、草木萌动”,把四时的变化与农业生产联系起来,体现了阴阳互动、天人合一的神农思想。
(三)
《从悬泉置壁书看〈月令〉在汉代的法律地位》(于振波)一文指出:汉代悬泉置壁书《四时月令五十条》是迄今所发现的最早最系统地关注人类生产生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法律文书。
《月令》作为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其中含有非常丰富的法律史资料,但是长期以来,却没有引起研究中国法律史的学者的足够重视,汉代悬泉置壁书《使者和中所督察诏书四时月令五十条》(以下简称《四时月令五十条》)的发现,为估价《月令》在秦汉时期的法律地位和更全面地了解《月令》提供了一个契机。
《月令》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为物候、天文、历法方面的内容,其二为阴阳五行思想指导下的祭祀、舆服等宫廷礼仪活动,其三为不违农时及重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规定和禁令。通过上述比较,我们发现,《月令》第三方面的内容是《四时月令五十条》的基础;尽管《四时月令五十条》各条所附文字与传世《月令》的有关注释存在着诸多差异,但是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在指导思想和具体内容上,二者基本上不构成矛盾。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月令》本身是一篇以阴阳五行思想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著作,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学者对它的注释,也主要是从理论方面的加以阐发;而《四时月令五十条》则是以皇帝诏令的形式颁布的法律,所强调的是它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每条后而所附的说明文字,也都是从现实的应用出发,其主要目的是使每一条规定在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方面更加具体化。这些差异恰恰证明《四时月令五十条》是一部法律文书。
中国自古以农业立国,人们很早就开始注意季节变化与农业生产的关系,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以说,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经验,是《月令》丰富的思想源泉;《月令》中那些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原则和规范,不但一再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而且统治者也不得不“敬顺吴天”,对其表现出足够的尊重。正因为如此,战国时期曾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秦国,也在其所制定的法律中对《月令》的成果加以吸收。
东汉后期著名学者蔡邕曾撰《月令篇名》一文,对《月令》加以考述。作者首先考证了《月令》篇名的由来以及《月令》在统治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因天时,制人事,天子发号施令,祀神受职,每月异礼,故谓之《月令》。所以顺阴阳,奉四时,效气物,行王政也。成法具备,各从时月,藏之明堂,所以示承祖考神明,明不敢泄渎之义,故以《明堂》冠《月令》,以名其篇。
接着,作者旁征博引,追根溯源,考察《月令》与儒家其他典籍的关系,认识到《月令》的成篇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自天地定位有其象,圣帝明君世有绍袭,盖以裁成大业,非一代之事也。《易》正月之卦曰泰,其经曰:“王用享于帝,吉。”《孟春令》曰:“乃择元日,祈彀于上帝。”
《颛顼历术》曰:“天元正月己巳朔旦立春,日月俱起于天庙营室五度。”《月令》孟春之月,日在营室。
《尧典》曰:“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令》曰:“乃命太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
《易》曰:“不利为寇,利用御寇。”《令》曰:“兵戎不起,不可从我始。”
《书》曰:“岁二月,同律度量衡。”《中春令》曰:“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
凡此皆合于大礼王政,其类不可尽称。
五经基本上是孔子对古代文献进行整理编修的成果,《月令》与这些典籍多有相合之处,反映了它们之间的渊源关系。作者在进行了上述考证之后,得出这样的结论:
《大戴礼·夏小正传》曰:“阴阳生物之后,王事之次,则夏之《月令》也。”殷人无文,及周而备,文义所说,博衍深远,宜周公之所著也。官号职司,与《周官》合。
秦相吕不韦著书,取《月令》为纪号,淮南王安亦取以为第四篇,改名曰《时则》,故偏见之徒,或云《月令》吕不韦作,或云淮南,皆非也。
由于《吕氏春秋》“取《月令》为纪号”,《淮南子》中收录了与《月令》大同小异的《时则训》,当时就有学者认为《月令》是吕不韦或淮南王刘安的作品,对这种倒因为果的观点,蔡邕提出了批评,这是他的卓见。然而,作者认为《月令》是周公的著作,则缺乏根据,难以令人信服。
需要指出的是,不管《月令》最终是由哪个学派整理成篇的,都不能否认其历史渊源,恐怕早在这些学派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四)
《〈月令〉思想纵议——兼议中国古代天文学向占星学的转折》(章启群)一文,则从“终结”的角度探索了《月令》的意义,可惜抹杀了“神农天子”的内涵。
作者认为汉代有“月令明堂”之学,后绝传。后人关于《月令》的专论几乎不见于典册,而该文在简单梳理《月令》文本形成过程的基础上,试图论证《月令》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向占星学转折时期的作品,不仅中国神农的宇宙观和前人注意过的阴阳五行思想,还有占星学色彩,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月令》更早的文本来源,可能是《逸周书》,东汉蔡邕《明堂月令论》就有断论:“《周书》七十一篇而《月令》第五十三,秦相吕不韦著书,取《月令》为《纪》首;淮南王安亦取以为第四篇,改名曰《时则》,故偏见之徒或云《月令》吕不韦作,或曰淮南,皆非也。”他的看法很明确,《月令》的最早文本存于《逸周书》,《吕氏春秋》、《礼记》、《淮南子》皆抄录此本。而蔡邕认为《逸周书》的作者是周公,因此,他也明确说:“《月令》周公所作。”
不过现存《月令》中已有阴阳五行学思想,音律之学亦颇精致。西周初期不可能出现《月令》这样完整的作品。顾颉刚说:《月令》“把十二个月的天象、地文、神道、祭祀、数目、声律、臭味、颜色、政事、禁忌……一切按五行方式分配的,和汉人的《洪范五行传》相同。”而这一切都是受邹衍的影响。
现存描述四季物候和神农生活的先秦文本,除《月令》外还有《夏小正》与《诗经·豳风·七月》。
《夏小正》现存大戴《礼记》中,《隋书·经籍志》首次单行著录,注明戴德撰写,别出当在齐梁间。《夏小正》全书四六三字,文字古奥,错乱残缺不可避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小正》文句简奥,尤不易读。”现存戴德的《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理解。在很长时间里人们忽视《夏小正》的价值。当代专治“三礼”的沈文倬说:“《夏小正》一书(就其经文言)应与《尚书》《诗经》一样,看作是我国最古的文献资料之一;因它被收入《大戴礼记》中而贬低其价值是不对的。”他认为,“只要有部分真实,仍不实为研究夏后氏的重要材料。”
孔子曾主张“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论语·卫灵公》)“行夏之时”就是行夏代历法。《竹书纪年》语云:“帝禹夏后氏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颁夏时于邦国。”这说明有一种“夏时”即夏历存在并流传。此外,甲骨卜辞属于商代中后期,虽然没有明确农事季节的名称,但对于年月日与农事关系的记录描述已经相当精确,并且相当稳定。可以推论,在这种比较成型的历法之前应该有一种更原始、更简易的历法。夏历的存在应该是不容置疑的。
《礼记·礼运》记载:“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徵也,吾得夏时焉。”郑玄注:“得夏四时之书也。其存者有《小正》。”《史记·夏本纪》云:“孔子正夏时,学者多传《夏小正》云。”杞国是夏后裔,夏代的历法在传说中保留一些下来,到春秋时始被录成书,这是可能的。战国中叶,这类书大多被收入“记”中。“记”是当时儒者阐述前代政典即《经》的著作,后来汉儒加一“礼”字,为《礼记》。《礼记·夏小正》很可能保留了一些夏代的历法材料。因此《夏小正》可能是《月令》的前身或源头:后来的《月令》、《吕氏春秋·十二纪》等书所反映的事物更多,更为系统,都是《夏小正》的发展,演化明堂布政。
明堂是中国先秦帝王宣明政教、会见诸侯、进行祭祀的活动场所,朝会、祭祀、庆赏、选士、养老、教学等大典,都在此举行。《孟子·梁惠王下》:“夫明堂者,王者之堂也。”《淮南子·主术训》云:“神农以时尝谷,祀于明堂”,《玉台新咏·木兰辞》:“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礼记》中有一篇“明堂位”,记载明堂的样式和礼仪。
《大戴礼记》称:“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蓋即河圖之義。”
阮元认为,明堂和辟雍都是上古简陋的房屋,“上圆下方,重盖以茅,外环以水”。
《汉书·艺文志》提到两部相关明堂的著作,即《明堂阴阳》(三十三篇)和《明堂阴阳说》(五篇)。《隋志》提到有《九宫经》,是後人偽託黃帝之作云:“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宫,总御得失。”
不过远古明堂形制至今不明,目前能确定的,只有整体建筑下方上圆,以及具体能分为东之青阳、西之总章、南之明堂、北之玄堂、中之太室五大区域。明堂室内布局形制主要有《吕氏春秋》所持五室制及《大戴礼记》所持之九室制两种假说。两汉分别依据五室制与九室制在长安和洛阳南郊修建了祭天的明堂。隋唐均有意修建明堂,但因为众说纷纭,直到武周武则天才综合诸说创制了崭新的明堂,号曰“万象神宫”。其后,北宋宋徽宗也在汴梁宫城内修建了明堂。
明堂对中国礼制建筑的形制影响深远,北京天坛祈年殿和国子监辟雍均是复兴明堂建筑样式的尝试。
而从晚周到汉代,人们都认为《夏小正》确与夏代有关。《夏小正》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献之一,也是中国现存第一部记述天象和物候的著作。原为《大戴礼记》中的一篇。夏小正的成书年代争论很大,但一般认为最迟成书在春秋时期,书中一些内容可能传自“夏朝”的天文知识。
《夏小正》一书中,则载有一年中各月份的物候、天象、气象和农事等内容,它集物候历、观象授时法和初始历法于一身,相传它是夏代行用的历日制度。就观象授时法而言,它是以观测黄昏时分若干恒星(鞠、参、昴、南门、大火、织女、银河等)的见、伏或南中天的时日,以及北斗斗柄的指向,作为一年中某一个月份起始的标准的。
《夏小正》乃是一种分一年为十月,每月三十六日,另有五至六日为过年日的初始历法。据《夏小正》记载,正月“初昏斗柄悬在下”,六月“初昏斗柄悬在上”,其间的五个月为半年;五月“时有养日”,十月“时有养夜”亦以五个月为半年。也有人认为,《夏小正》还是分一年为十二个月的太阳历。由此看来,《夏小正》乃是一种不考虑月相变化的纯阳历的见解,这是可信的。
清代学者王筠解释《夏小正》的“正”字,以为是“政之古文,非正朔之正”。近人冯友兰认为《月令》来源于《夏小正》和《管子·幼官》。不过这些说法抹杀《月令》的“天子神农”的宗教内涵。即使《夏小正》不是单纯的关乎四季日月星辰的运行历法,而把天候物象与农业生产联系起来,通告什么时候适宜和不适宜各种农业工作,与农政相关,像是农书……等等,但是《夏小正》毕竟缺乏天子神农的意义。这一点我们在附录里比较一下就一目了然了。
说“《月令》标志着纯粹代表上古农耕社会宇宙观和意识形态的终结”也是不对的,可以说《月令》是一个个高度的综合,但不能说《月令》“终结”了什么。
章启群所说的“终结”思想是一种西方思想,不同于此,中国思想则是“循环”的、“自然”的,“既济”之后又是“未济”……没有始终。
四季的天子,自然的神秘。
————————————————————————
附录之一
月令
孟春之月.日在营室.昏参中.旦尾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大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
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鴈来.
天子居青阳左个.乘鸾路.驾仓龙.载青旗.衣青衣.服仓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是月也.以立春.先立春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天子乃齐.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
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毋有不当.
乃命大史.守典奉法.司天日月星辰之行.宿离不贷.毋失经纪.以初为常.
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借.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诸侯九推.反执爵于大寝.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皆御.命曰劳酒.
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经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田事既饬.先定准直.农乃不惑.
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乃修祭典.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
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麛毋卵.毋聚大众.毋置城郭.掩骼埋胔.
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兵戎不起.不可从我始.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
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蚤落.国时有恐.行秋令.则其民大疫.猋风暴雨总至.藜莠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首种不入.
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夹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
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
天子居青阳大庙.乘鸾路.驾仓龙.载青旗.衣青衣.服仓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是月也.安萌牙.养幼少.存诸孤.择元日.命民社.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止狱讼.
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
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先雷三日.奋木铎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
是月也.耕者少舍.乃修阖扇.寝庙毕备.毋作大事.以妨农之事.是月也.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
天子乃鲜羔开冰.先荐寝庙.
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天子乃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仲丁.又命乐正入学习舞.
是月也.祀不用牺牲.用圭璧.更皮币.
仲春行秋令.则其国大水.寒气摠.至寇戎来征.行冬令.则阳气不胜.麦乃不熟.民多相掠.行夏令.则国乃大旱.暖气早来.虫螟为害.
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旦牵牛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姑洗.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
桐始华.田鼠化为鴽.虹始见.萍始生.
天子居青阳石个.乘鸾路.驾仓龙.载青旗.衣青衣.服仓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是月也.天子乃荐鞠衣于先帝.命舟牧覆舟.五覆五反.乃告舟备具于天子焉.天子始乘舟.荐鲔于寝庙.乃为麦祈实.
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不可以内.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勉诸侯.聘名士.礼贤者.
是月也.命司空曰.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堤防.道达沟渎.开通道路.毋有障塞.田猎罝罘.罗罔.毕翳.餧兽之药.毋出九门.
是月也.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具曲植蘧筐.后妃齐戒.亲东乡躬桑.禁妇女毋观.省妇使.以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共郊庙之服.无有敢惰.是月也.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毋或不良.
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
是月之末.择吉日大合乐.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
是月也.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牺牲驹犊.举书其数.
命国难.九门磔攘.以毕春气.
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国有大恐.行夏令.则民多疾疫.时雨不降.山林不收.行秋令.则天多沈阴.淫雨蚤降.兵革并起.
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日婺女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征.律中中吕.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
天子居明堂左个.乘朱路.驾赤马.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粗.
是月也.以立夏.先立夏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齐.立夏之曰.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还反.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欣说.
乃命乐师.习合礼乐.命太尉.赞桀俊.遂贤良.举长大.行爵出禄.必当其位.是月也.继长增高.毋有坏堕.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人树.是月也.天子始絺.命野虞.出行田原.为天子劳农劝民.毋或失时.
命司徒巡行县鄙.命农勉作.毋休于都.是月也.驱兽毋害五谷.毋大田猎.农乃登麦.天子乃以彘尝麦.先荐寝庙.是月也.聚畜百药.靡草死.麦秋至.断薄刑.决小罪.出轻系.蚕事毕.后妃献茧.乃收茧税.以桑为均.贵贱长幼如一.以给郊庙之服.
是月也.天子饮酎.用礼乐.
孟夏行秋令.则苦雨数来.五谷不滋.四鄙入保.行冬令.则草木蚤枯.后乃大水.败其城郭.行春令.则蝗虫为灾.暴风来格.秀草不实.
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征.律中蕤宾.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
小暑至.螳螂生.鵙始鸣.反舌无声.
天子居明堂太庙.乘朱路.驾赤马.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粗.养壮佼.
是月也.命乐师修鼗鞞鼓.均琴瑟管箫.执干戚戈羽.调竽笙(上竹下也)簧.饬钟磬柷敔.
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
农乃登黍.是月也.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
令民毋艾蓝以染.毋烧灰.毋暴布.门闾毋闭.关市毋索.挺重囚.益其食.
游牝别群.则絷腾驹.班马政.
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耆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
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
是月也.毋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
仲夏行冬令.则雹冻伤谷.道路不通.暴兵来至.行春令.则五谷晚熟.百螣时起.其国乃饥.行秋令.则草木零落.果实早成.民殃于疫.
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征.律中林钟.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腐草为萤.
天子居明堂右个.乘朱路.驾赤马.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粗.
命渔师伐蛟.取鼍.登龟.取鼋.命泽人.纳材苇.
是月也.命四监.大合百县之秩刍.以养牺牲.令民无不咸出其力.以共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以祠宗庙社稷之灵.以为民祈福.
是月也.命妇官染采.黼黻文章.必以法故.无或差贷.黑黄仓赤.莫不质良.毋敢诈伪.以给郊庙祭祀之服.以为旗章.以别贵贱等给之度.
是月也.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不可以兴土功.不可以合诸侯.不可以起兵动众.毋举大事.以摇养气.毋发令而待.以妨神农之事也.水潦盛昌.神农将持功.举大事则有天殃.
是月也.土润溽暑.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美土疆.
季夏行春令.则谷实鲜落.国多风欬.民乃迁徙行秋令.则丘隰水潦.禾稼不熟.乃多女灾.行冬令.则风寒不时.鹰隼蚤鸷.四鄙入保.
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黄帝.其神后土.其虫倮.其音宫.律中黄钟之宫.其数五.其味甘.其臭香.其祀中溜.祭先心.天子居大庙大室.乘大路.驾黄马.载黄旗.衣黄衣.服黄玉.食稷与牛.其器圜以闳.
孟秋之月.日在翼.昏建星中.旦毕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夷则.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
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
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
是月也.以立秋.先立秋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秋.盛德在金.天子乃齐.立秋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秋于西郊.还反.赏军帅武人于朝.天子乃命将帅.选士厉兵.简练桀俊.专任有功.以征不义.诘诛暴慢.以明好恶.顺彼远方.是月也.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慎罪邪.务搏执.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戮有罪.严断刑.天地始肃.不可以赢.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命百官始收敛.完堤防.谨壅塞.以备水潦.修宫室.坏墙垣.补城郭.是月也.毋以封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出大币.
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谷.戎兵乃来.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复还.五谷无实.行夏令.则国多火灾.寒热不节.民多疟疾.
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牵牛中.旦觜觿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南吕.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
盲风至.鸿鴈来.玄鸟归.群鸟养羞.
天子居总章大庙.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
是月也.养衰老.授几杖.行麋粥饮食.
乃命司服.具饬衣裳.文绣有恒.制有小大.度有长短.衣服有量.必循其故.冠带有常.
乃命有司.申严百刑.斩杀必当.毋或枉桡.枉桡不当.反受其殃.
是月也.乃命宰祝.循行牺牲.视全具.案刍豢.瞻肥瘠.察物色.必比类.量小大.视长短.皆中度.五者备当.上帝其飨.
天子乃难.以达秋气.
以犬尝麻.先荐寝庙.
是月也.可以筑城郭.建都邑.穿窦窖.修囷仓.
乃命有司.趣民收敛.务畜菜.多积聚.乃劝种麦.毋或失时.其有失时.行罪无疑.
是月也.日夜分.雷始收声.蛰虫坏户.杀气浸盛.阳气日衰.水始涸.
日夜分.则同度量.平权衡.正钧石.角斗甬.是月也.易关市.来商旅.纳货贿.以便民事.四方来集.远乡皆至.则财不匮.上无乏用.百事乃遂.
凡举大事.毋逆大数.必顺其时.慎因其类.
仲秋行春令.则秋雨不降.草木生荣.国乃有恐.行夏令.则其国乃旱.蛰虫不藏.五谷复生.行冬令.则风灾数起.收雷先行.草木蚤死.
季秋之月.日在房.昏虚中.旦柳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无射.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
鸿鴈来宾.爵入大水为蛤.鞠有黄华.豺乃祭兽戮禽.
天子居总章右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
是月也.申严号令.命百官.贵贱无不务内.以会天地之藏.无有宣出.
乃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谷之要.藏帝借之收于神仓.只敬必饬.是月也.霜始降.则百工休.
乃命有司曰.寒气总至.民力不堪.其皆入室.
上丁.命乐正.入学习吹.
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
合诸侯制.百县为来岁受朔日.与诸侯所税于民.轻重之法.贡职之数.以远近土地所宜为度.以给郊庙之事.无有所私.
是月也.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班马政.命仆及七驺咸驾.载旌旐.授车以级.整设于屏外.司徒搢扑.北面誓之.天子乃厉饰.执弓挟矢以猎.命主祠祭禽于四方.
是月也.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
蛰虫咸俯在内.皆墐其户.乃趣狱刑.毋留有罪.收禄秩之不当.供养之不宜者.
是月也.天子乃以犬尝稻.先荐寝庙.
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行冬令.则国多盗贼.边竟不宁.土地分裂.行春令.则暖风来至.民气解惰.师兴不居.孟冬之月.日在尾.昏危中.旦七星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应钟.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
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虹藏不见.
天子居玄堂左个.乘玄路.驾铁骊.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其器闳以奄.
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齐.立冬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反.赏死事.恤孤寡.
是月也.命大史.衅龟筴占兆.审卦吉凶.是察阿党.则罪无有掩蔽.
是月也.天子始裘.
命有司曰.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命百官谨盖藏.命司徒循行积聚.无有不敛.坏城郭.戒门闾.修键闭.慎管钥.固封疆.备边竟.完要塞.谨关梁.塞徯径.
饬丧纪.辨衣裳.审棺椁之薄厚.茔丘垄之大小.高卑厚薄之度.贵贱之等级.
是月也.命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
是月也.大饮烝.
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
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
是月也.乃命水虞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毋或敢侵削众庶兆民.以为天子取怨于下.其有若此者.行罪无赦.
孟冬行春令.则冻闭不密.地气上泄.民多流亡.行夏令.则国多暴风.方冬不寒.蛰虫复出.行秋令.则雪霜不时.小兵时起.土地侵削.
仲冬之月.日在斗.昏东壁中.轸旦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黄钟.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
冰益壮.地始坼.鹖旦不鸣.虎始交.
天子居玄堂大庙.乘玄路.驾铁骊.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其器闳以奄.
饬死事.命有司曰.土事毋作.慎毋发盖.毋发室屋.及起大众.以固而闭.地气沮泄.是谓发天地之房.诸蛰则死.民必疾疫.又随以丧.命之曰畅月.
是月也.命奄尹.申宫令.审门闾.谨房室.必重闭.省妇事.毋得淫.虽有贵戚近习.毋有不禁.
乃命大酋.秫稻必齐.曲櫱必时.湛炽必絜.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兼用六物.大酋监之.毋有差贷.
天子命有司.祈祀四海.大川.名源.渊泽.井泉.
是月也.农有不收藏积聚者.马牛畜兽有放佚者.取之不诘.山林薮泽.有能取蔬食田猎禽兽者.野虞教道之.其有相侵夺者.罪之不赦.是月也.日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齐戒.处必掩身.身欲宁.去声色.禁耆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
芸始生.荔挺出.蚯蚓结.麋角解.水泉动.
日短至.则伐木取竹箭.是月也.可以罢官之无事.去器之无用者.
涂阙廷门闾.筑囹圄.此以助天地之闭藏也.
仲冬行夏令.则其国乃旱.氛雾冥冥.雷乃发声.行秋令.则天时雨汁.瓜瓠不成.国有大兵.行春令.则蝗虫为败.水泉咸竭.民多疥疠.
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娄中.旦氐中.其日壬癸.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虫介.其音羽.律中大吕.其数六.其味咸.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肾.
鴈北乡.鹊始巢.雉雊.鸡乳.
天子居玄堂右个.乘玄路.驾铁骊.载玄旗.衣黑衣.服玄玉.食黍与彘.其器闳以奄.
命有司.大难旁磔.出土牛.以送寒气.
征鸟厉疾.乃毕山川之祀.及帝之大臣.天之神只.
是月也.命渔师始渔.天子亲往.乃尝鱼.先荐寝庙.
冰方盛.水泽腹坚.命取冰.冰以入.令告民出五种.命农计耦耕事.修耒耟.具田器.
命乐师大合吹而罢.
乃命四监.收秩薪柴.以共郊庙.及百祀之薪燎.是月也.日穷于次.月穷于纪.星回于天.数将几终.岁且更始.专而农民.毋有所使.
天子乃与公卿大夫.共饬国典.论时令.以待来岁之宜.
乃命太史.次诸侯之列.赋之牺牲.以共皇天上帝社稷之飨.乃命同姓之邦.共寝庙之刍豢.命宰历卿大夫.至于庶民.土田之数.而赋牺牲.以共山林名川之祀.凡在天下九州之民者.无不咸献其力.以共皇天上帝.社稷寝庙.山林名川之祀.
季冬行秋令.则白露蚤降.介虫为妖.四鄙入保.行春令.则胎夭多伤.国多固疾.命之曰逆.行夏令.则水潦败国.时雪不降.冰冻消释.
——————————————————————————————————
附录之二
大戴礼记·夏小正第四十七(经与注)
经正月:
经启蛰。
言始发蛰也。
经雁北乡。
先言雁而后言乡者,何也?见雁而后数其乡也。乡者,何也?乡其居也,雁以北方为居。何以谓之居?生且长焉尔。“九月遰鸿雁”,先言遰而后言鸿雁,何也?见遰而后数之,则鸿雁也。何不谓南乡也?曰:非其居也,故不谓南乡。记鸿雁之遰也,如不记其乡,何也?曰:鸿不必当小正之遰者也。
经雉震呴。
震也者,鸣也。呴也者,鼓其翼也。正月必雷,雷不必闻,惟雉为必闻。何以谓之雷?则雉震呴,相识以雷。
经鱼陟负冰。
陟,升也。负冰云者,言解蛰也。
经农纬厥耒。
纬,束也。束其耒云尔者,用是见君之亦有耒也。
经初岁祭耒始用。
初岁祭耒,始用也。也者,终岁之用祭也。其曰“初”云尔者,言是月始用之也。初者,始也。或曰:祭韭也。
经囿有见韭。
囿也者,园之燕者也。
经时有俊风。
俊者,大也。大风,南风也。何大于南风也?曰:合冰必于南风,解冰必于南风;生必于南风,收必于南风;故大之也。
经寒日涤冻涂。
涤也者,变也,变而暖也。冻涂也者,冻下而泽上多也。
经田鼠出。
田鼠者,嗛鼠也,记时也。
经农率均田。
率者,循也。均田者,始除田也,言农夫急除田也。
经獭献鱼。
獭祭鱼,其必与之献,何也?曰:非其类也。祭也者,得多也,善其祭而后食之。“十月豺祭兽”,谓之“祭”;“獭祭鱼”,谓之“献”;何也?豺祭其类,獭祭非其类,故谓之“献”,大之也。
经鹰则为鸠。
鹰也者,其杀之时也。鸠也者,非其杀之时也。善变而之仁也,故其言之也,曰“则”,尽其辞也。
经农及雪泽。
言雪泽之无高下也。
经初服于公田。
古有公田焉者。古者先服公田,而后服其田也。
经采芸。
为庙采也。
经鞠则见。
鞠者何?星名也。鞠则见者,岁再见尔。
经初昏参中。
盖记时也云。
经斗柄县在下。
言斗柄者,所以着参之中也。
经柳稊。
稊也者,发孚也。
经梅、杏、杝桃则华。
杝桃,山桃也。
经缇缟。
缟也者,莎随也。缇也者,其实也。先言缇而后言缟,何也?缇先见者也。何以谓之?小正以著名也。
经鸡桴粥。
粥也者,相粥之时也。或曰:桴,妪伏也。粥,养也。
经二月:
经往耰黍,禅。
禅,单也。
经初俊羔助厥母粥。
俊也者,大也。粥也者,养也。言大羔能食草木,而不食其母也。羊盖非其子而后养之,善养而记之也。或曰:夏有煮祭,祭者用羔。是时也,不足喜乐,善羔之为生也而祭之,与羔羊腹时也。
经绥多女士。
绥,安也。冠子取妇之时也。
经丁亥万用入学。
丁亥者,吉日也。万也者,干戚舞也。入学也者,大学也。谓今时大舍采也。
经祭鲔。
祭不必鲔,记鲔何也?鲔之至有时,美物也。鲔者,鱼之先至者也,而其至有时,谨记其时。
经荣菫、采蘩。
菫,菜也。蘩,由胡;由胡者,蘩母也;蘩母者,旁勃也。皆豆实也,故记之。
经昆小虫抵蚳。
昆者,众也,由魂魂也。由魂魂也者,动也,小虫动也。其先言动而后言虫者。何也?万物至是,动而后着。抵,犹推也。蚳。蚁卵也,为祭醢也。取之则必推之,推之不必取之,取必推而不言取。
经来降燕。
乃睇燕乙也。降者,下也。言来者何也?莫能见其始出也,故曰‘来降’。言‘乃睇’何也?睇者,眄也。眄者,视可为室者也。百鸟皆曰巢,●穴取与之室,何也?操泥而就家,入人内也。
经剝■。
以为鼓也。
经有鸣仓庚。
仓庚者,商庚也。商庚者,长股也。
经荣芸,时有见稊,始收。
有见稊而后始收,是小正序也。小正之序时也,皆若是也。稊者,所为豆实。
经(下同)三月:
参则伏。
伏者,非亡之辞也。星无时而不见,我有不见之时,故曰伏云。
摄桑。
桑摄而记之,急桑也。
委杨。
杨则苑而后记之。
●羊。
羊有相还之时,其类●●然,记变尔。或曰:●,羝也。
●则鸣。
●,天蝼也。
颁冰。
颁冰也者,分冰以授大夫也。
采识。
识,草也。
妾、子始蚕。
先妾而后子,何也?曰:事有渐也,言事自卑者始。
执养宫事。
执,操也。养,大也。
祈麦实。
麦实者,五谷之先见者,故急祈而记之也。
越有小旱。
越,于也。记是时恒有小旱。
田鼠化为鴽。
鴽,鹌也。变而之善,故尽其辞也。鴽为鼠,变而之不善,故不鴽尽其辞也。
拂桐芭。
拂也者,拂也。桐芭之时也。或曰:言桐芭始生貌拂拂然也。
鸣鸠。
言始相命也。先鸣而后鸠,何也?鸠者鸣,而后知其鸠也。
四月:
昴则见。
初昏南门正。
南门者,星也。岁再见。壹正,盖大正所取法也。
鸣札。
札者,宁县也。鸣而后知之,故先鸣而后札。
囿有见杏。
囿者,山之燕者也。
鸣蜮。
蜮也者,或曰,屈造之属也。
王萯秀。
取荼。
荼也者,以为君荐蒋也。
秀幽。
越有大旱。
记时尔。
执陟攻驹。
执也者,始执驹也。执驹也者,离之去母也。陟,升也。执而升之君也。攻驹也者,教之服车,数舍之也。
五月:
参则见。
参也者,伐星也,故尽其辞也。
浮游有殷。
殷,众也。浮游,殷之时也。浮游者,渠略也,朝生而莫死。称“有”,何也?有见也。
鴃则鸣。
鴃者,百鹩也。鸣者,相命也。其不辜之时也,是善之,故尽其辞也。
时有养日。
养,长也。一则在本,一则在末,故其记曰“时养日”云也。
乃瓜。
乃者,急瓜之辞也。瓜也者,始食瓜也。
良蜩鸣。
良蜩也者,五采具。
匽之兴,五日翕,望乃伏。
其不言“生”而称“兴”,何也?不知其生之时,故曰“兴”。以其兴也,故言之“兴”。五日翕也。望也者,月之望也。而伏云者,不知其死也,故谓之“伏”。五日也者,十五日也。翕也者,合也。伏也者,入而不见也。
启灌蓝蓼。
启者,别也,陶而疏之也。灌也者,聚生者也。记时也。
鸠为鹰。
唐蜩鸣。
唐蜩者,匽也。
初昏大火中。
大火者,心也。心中,种黍、菽、糜时也。
煮梅。
为豆实也。
蓄兰。
为沐浴也。
菽糜。
以在经中,又言之时,何也?是食矩关而记之。
颁马。
分夫妇之驹也。
将闲诸则。
或取离驹纳之法则也。
六月:
初昏斗柄正在上。
五月大火中,六月斗柄正在上,用此见斗柄之不正当心也,盖当依依尾也。
煮桃。
桃也者,杝桃也;杝桃也者,山桃也;煮以为豆实也。
鹰始挚。
始挚而言之,何也?讳杀之辞也,故言挚云。
七月:
秀雚苇。
未秀则不为雚苇,秀然后为雚苇,故先言秀。
狸子肇肆。
肇,始也。肆,遂也。言其始遂也。其或曰:肆杀也。
湟潦生苹。
湟,下处也。有湟,然后有潦;有潦,而后有苹草也。
爽死。
爽也者,犹疏也。
荓秀。
荓也者,马帚也。
汉案户。
汉也者,河也。案户也者,直户也,言正南北也。
寒蝉鸣。
寒蝉也者,蝭●也。
初昏织女正东乡。
时有霖雨。
灌荼。
灌,聚也。荼,雚苇之秀,为蒋褚之也。雚未秀为菼,苇未秀为芦。斗柄县在下则旦。
八月:
剥瓜。
畜瓜之时也。
玄校。
玄也者,黑也。校也者,若绿色然,妇人未嫁者衣之。
剥枣。
剥也者,取也。
●零。
零也者,降也。零而后取之,故不言剥也。
丹鸟羞白鸟。
丹鸟者,谓丹良也。白鸟,谓闽蚋也。其谓之鸟,何也?重其养者也。有翼者为鸟。羞也者,进也,不尽食也。
辰则伏。
辰也者,谓星也。伏也者,入而不见也。
鹿人从。
鹿人从者:从,群也。鹿之养也离,群而善之。离而生,非所知时也,故记从、不记离。君子之居幽也,不言。或曰:人从也者,大者于外,小者于内率之也。
鴽为鼠。
参中则旦。九月:
内火。
内火也者,大火;大火也者,心也。
遰鸿雁。
遰,往也。
主夫出火。
主以时纵火也。
陟玄鸟蛰。
陟,升也。玄鸟也者,燕也。先言“陟”而后言“蛰”,何也?陟而后蛰也。
熊、罴、貊、貉、鼶、鼬则穴,若蛰而。
荣鞠树麦。
鞠,草也。鞠荣而树麦,时之急也。
王始裘。
王始裘者,何也?衣裘之时也。
辰系于日。
雀入于海为蛤。
盖有矣,非常入也。十月:
豺祭兽。
善其祭而后食之也。
初昏南门见。
南门者,星名也,及此再见矣。
黑鸟浴。
黑鸟者,何也?乌也。浴也者,飞乍高乍下也。
时有养夜。
养者,长也;若日之长也。
玄雉入于淮,为蜃。
蜃者,蒲卢也。
织女正北乡,则旦。
织女,星名也。
十一月:
王狩。
狩者,言王之时田也,冬猎为狩。
陈筋革。
陈筋革者,省兵甲也。
啬人不从。
不从者,弗行。
于时月也,万物不通。
陨麋角。
陨,坠也。日冬至,阳气至,始动,诸向生皆蒙蒙符矣,故麋角陨,记时焉尔。十二月:
鸣弋。
弋也者,禽也。先言“鸣”而后言“弋”者,何也?鸣而后知其弋也。
元驹贲。
元驹也者,蚁也。贲者,何也?走于地中也。
纳卵蒜。
卵蒜也者,本如卵者也。纳者,何也?纳之君也。
虞人入梁。
虞人,官也。梁者,主设罔罟者也。
陨麋角。
盖阳气旦睹也,故记之也。
——————————————————————————
附录之三
诗经·七月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一之日毕发,二之日栗烈。
无衣无褐,何以卒岁?
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
同我妇子,饁彼南亩,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
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
春日迟迟,采蘩祁祁。
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
七月流火,八月萑苇。
蚕月条桑,取彼斧斨,
以伐远扬,猗彼女桑。
七月鸣鵙,八月载绩。
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鸣蜩。
八月其获,十月陨箨。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狸,为公子裘。
二之日其同,载缵武功。
言私其豵,献豜于公。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
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穹窒熏鼠,塞向墐户。
嗟我妇子,曰为改岁,入此室处。
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嗟我农夫,我稼既同,上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
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
朋酒斯飨,曰杀羔羊。
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注释:
一幅瑰丽的农耕图。奴隶虽终岁勤苦,仍不免饥寒交迫。
流火:大火星在七月黄昏时偏离中天,自西而下。火,星名,心宿之亮星,又名大火。授衣:分发寒衣。一说女工裁寒衣。一之日:周历正月,夏历十一月。以下二之日,三之日,四之日顺序类推。毕发(音伯):风寒盛。栗烈:凛冽。褐:粗麻或粗毛制短衣。穷人所穿。卒岁:终岁,年底。于耜(音四):整修农具。举趾:举足耕耘。妇子:妻子和小孩。饁(音夜):送饭食到田间。南亩:向阳的耕地。畯(音郡):管农事的管家。一说田神。喜:酒食。
阳:温暖。仓庚:黄莺。女:女子,女奴。懿筐:采桑用的深筐。微行(音杭):小路。迟迟:缓慢。指白日渐长。殆:恐,怕。及:与。同归:指被胁迫做妾婢。
萑(音环)苇:长成的荻苇。萑、苇,初生时称蒹、葭。条桑:修剪桑枝。斨(音枪):斧,受柄之孔方形。远扬:又长又高的桑枝。猗彼女桑:用索拉着采嫩桑。
鵙(音局):鸟名。又名伯劳。体态华丽,嘴大锐利,鸣声洪亮。载绩:纺麻。孔阳:甚为鲜明。
秀:不荣而实曰秀。葽:草名,即远志。蜩(音条):蝉。陨箨(音唾):草木之叶陨落。
同:会集。缵:继续。武功:武事。一说田猎。豵(音宗):一岁的猪。豜(音间):三岁的猪。
斯螽动股:螽斯以股翅相摩而鸣。莎鸡:昆虫名。即纺织娘。穹窒(音穷志):堵好墙洞。向:北窗。墐(音尽):用泥涂抹。曰:助词。同聿。改岁:除岁。
郁:木名。郁李。一说樱桃。一说山楂。薁(音玉):木名。野葡萄。葵:滑菜。菽:豆类。剥:扑,打。介:乞。眉寿:人老眉长,表示寿长。
断壶:摘葫芦。叔:拾取。苴(音居):麻子。荼(音涂):苦菜。樗(音初):木名。臭椿树。
重:晚熟作物。穋(音路):晚种早熟的谷类。上:同尚。宫:宫室。功:事。绹(音陶):绳子。亟:急。
凌阴:冰窖。蚤:取。一说通早。肃霜:下霜。一说天肃爽。涤场:十月之中,扫其场上粟麦,尽皆毕矣。朋酒:两樽酒。称:举。兕觥(音四公):犀牛角酒具。
【005、幻想天子(1979年8月2日)】
(1979年我到了万县对岸的陈家坝,就是母亲梦见龙死的地方。我发现陈家坝是一个码头,有小路蜿蜒上山,陈家坝镇就在山上。那条小路的形状,非常像一条龙,而陈家坝码头就像龙头在“饮马长江”……船离开万县,我就开始写《天子》。
“天子论”的第一篇就是在离开万县的轮船上写的。那艘轮船凌晨起航,所以大姨妈一家人找到熟人,晚上送我上船。我一人在船上过了一夜,写下了“幻想天子”——“天子论”的第一篇。10月初回到北京后,连续写了十个月,结成了《天子》的主要部分,还有《五色海》(《荒漠·甘泉:文化本体论》是其中的一色)的部分手稿。)
(一)
天子没有祖国、没有故乡、没有人间的一切牵挂,斩断一切世俗的纷扰。不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不论是环境上的,还是心理上的。“用流六虚、变动不居,唯道是从,唯天是遵”。这就是天子伟大而不同凡响命运的真实写照。
他一个孤独的流浪者,在这茫茫的现世,没有什么东西能使他产生长长的眷恋并使他为之深深沉醉。只有那凡人不可感测的天命,才能常常吸引他渴慕的灵魂;并且也只有被他的睿哲文明揭示出来。
一种深沉的感动击中了我:天子不是人,而是人与天之间的灵媒,他的国不在人间,而在天人之际!天子被人们视为怪异是不足为奇的,因为他的行为实非人的行为,而是体现天命的救赎:对人群实行救赎的行为。这种行为是无私的,它不要求回报与利益,因为它本身就是最大的回报与最大的利益:最大的回报是对天命宠爱的回报;最大的利益是对人群实行救赎。他对人群实行救赎并非出于对人群的爱,而是由于天命纯粹的崇仰、对宇宙生机的无限缅怀。
(二)
任何囿于集团、民族、种族甚或人类的“爱”,都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的扩大,自我中心主义的人情兽性不足为法,因为它会损害天命浩荡的真诰汪洋,使真道蒙染烟尘。彻底弃绝“有所囿”、“有所蔽”的人情兽性,天子达到了无我无私睿哲文明,格于上下的伟大圣境:无私就是排除了一切程度和一切形式的自我中心主义,即使是以利他主义为表现形式的自我中心主义。
天子无情。但有一股深沉的思虑永远纠缠着他;但这不是一种人情兽性浪潮的左右。天子也许未能断绝七情六欲,但他只将七情六欲化为顺邃易道的冲动。这样,七情六欲不是消极的,甚至成为积极的了。
(三)
“孤云飘泊复何依”、“身世浮沉雨打萍”就是衰世中等待着天子的命运。天子是身不由已的,天子是不属于他自己的。然则,天子也同样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真命天子乃是一切国家和一切时代所共同享有的。所以天子的孤独、他的飘泊、他的无依、他的浮沉以及一切世俗意义上的苦难都只是现象而非本质――天子的本质不是孤独,而是集万物之乾元的易道、天命在人间的伟大映象;天子的本质不是飘泊,而是像磐石一般地立于伟大使命的召唤上;天子的本质既非无依更无浮沉,而是终始不谕惟精惟一地去民现他自己的本性,这一自我民现我们不妨将之视为易化――历史在人间的体现。
我们应该说,天子的孤独成全了他的奄有四海:”奄有四海“不是表层的“全部占有”,而是具有创造深度的“全部占领”,所以是“为而不有”式的填充。
天子的飘泊成全了他对世界的填充:天子游漾在易化之中,天子的浮沉成全了他对宇宙的吞吐,天子的无依成全了他的“普济苍生”。
面对天子,我们不可用常人的尺度:天子无从窥测、无法妄评。天子沟通天地人,兼三才而用之,这伟大明王也是天之明命的创造者与实践者。“乾元资始”,发育万物;是伟大创造者。“坤元作成”,厚载万物”,是伟大行动者。
孤独、高洁、清爽,超凡入圣、无牵无挂、与天合一,称为“雪巅上的意境”、“俯视万类的心机”……
(四)
寻常的事物不足使天子为之动容,天子的情感思虑不为现象而浪费,他有更重大更紧迫的用途。寻常的道德善恶、寻常的毁誉得失,寻常的一切理不足准绳天子的行动。“超一切理”——就是天子的人格,就是颠扑不破的证据。
天子的超一切理就是“创造”,是“乾元的化身”——一切理都是他的伸张、他的支派、他的附庸。一切理都像光芒一样,出于天子,出于永不沉沦的光源……
宇宙冲动的最高象征。
太极的无极。
圣德。
【006《定于一尊的天子》(1980年旧文)】
第三中国论
The Idea of A Third China
第十二篇
“第三中国”的世界命运
一、古代的成就导致现代的挫败
二、中国主义将影响世界进程
三、回到民族原点,重新出发
四、定于一尊的天子
五、中国的文化创造者
六、“王道”不是“神权国家”
七、中国的罗马法
……
三、回到民族原点,重新出发
对于历史的思索,使我们想到,历史不可能永远在我们一边,即使我们是历史运动的推助者,是天命的忠实仆人。历史超越善恶:不像恶人所说的那样是恶推动了历史,但也不像善人所说的那样是善推动了历史,历史只有“易化”,无形的易化,易化于无形。
在人类思想的原始时代,“万物有灵”论曾流行一时,这在今天看来多么可笑;在人类思想的未来时代,“历史善恶”论也会变得可笑:把历史人物视为“有灵魂的人”岂不也是一种“万物有灵论”的现代翻版?我们努力祛除这种可笑的迷信──可爱的人或可憎的人,并不能瓜分历史。
一个观世者。一个仅仅如此也甘于如此的观世者。他从世界观察中吸取灵气、酿成救世的良方。不论这良方能否“行得通”,反正它提供了一剂精神的补药!风水、利禄、宗教、裙带关系、审美情趣……作为人民生活的种种“不谐和状态”──经常会使精神形式感到侮辱。人民生活应该充满愚蠢的快乐和琐屑的平和;伟大的战争和痛苦的智慧──应由创造者们承担起来。可现在一切都颠乱了:人民在冒充精神,精神却遭到放逐。
其实事情应该反过来:“如果那个能够挽救中国沉沦命运的主宰者饿了──我们就毫不犹豫地献上我们的筋肉;如果那个能够挽救中国破落命运的主宰者渴了──我们责无旁贷地献上我们的鲜血”……只有这样,历史荒原中的“中国民族”才会突然醒来、并且“物质化”,虚空的虚空才会变得货真价实:
1、中国民族的定义:接受儒佛道三教合一的礼制文化的居民。
2、中国民族的历史命运:在东亚大陆上作凝聚状地扩散,自黄河中游地区向四面八方作大体等距离的扩散。扩张的“中原文化”,其最后表现形式即为儒佛道三教合一的礼制文化。即使“专制皇帝”也是以这一文化秩序的最高保护者的面目出现的。
3、中国民族近代以来的命运:在受尽耻辱(多少次的“唾面自干”)和丧尽边陲之后,勉强保住了地理意义上的部分遗产。但“文化遗产”则失去了。“现代中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甚至不认为自己是这份产业的天生主人,但这却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一笔资产。
4、“改造中国”是迫于“适应现代世界”这一空前的压力。甚至是迫于“苏联的亡国奴”这一卑贱的身份。
5、一部中国革命史,就是中国民族“自戕自害”、“自我改造”的历史。表面上看,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内乱及革命的一切目标,全都落空了,而且还导致幻灭情绪的逐年深化;但事实上,中国革命的终极目标既非改变社会结构、亦非改造文化结构,而是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进而为中国人唤回全盛时期的那种精神;重塑一个新的生存目标、培植一个新的方向感。
6、中国全民的情趣所发生的这种革命性变化──将使中国人的精力拥有一个广大无边的宣泄空间,并为这一宣泄提供某种极富魅力的文化形式。历史终将证明:由于中国人的精力有了相对稳定和持久的去处,这就等于大大刺激了这一精力,从而使它以惊人的速度增长起来,并铺张开去。如此,则中国民族的生命将因“精力的有效新陈代谢”,变得日益健康和饱满,一扫千余年来横遭压抑造成的萎靡不振、结束民族生活史上“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牛马状态。食草动物只会自相残杀而不会攻击肉食野兽,即使它体形巨大如牛也不会主动进攻。而食肉动物则全然不同,连杂食的小老鼠都敢于咬人。中国人要从“改造食谱”入手,去强化自己的生命力量。
7、黄河的不肖子孙们,已经丧失了祖辈的可贵品德,只在父辈的因循守旧中苟延残喘,并在西方真理所带来的毒害中、在马列主义的专政下奄奄一息了。“圣人出而黄河清”,这是一个伟大的真理。圣人能够保护自然环境,因为天生圣人、为民作则。中国文明的每一个进展,都体现为对于黄河的一个超越;中国的未来只有消除了黄河的弊害,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复兴、民族复兴。如果不能根除黄河之弊,我们就不能称为中国圣人的继承者。在这种意义上,南水北调之类的“工程”,只会火上浇油,加剧中国的衰落,而无助于中国的复兴。
8、古代中国并不比近代日本更少自我调节能力与对外应战能力,黄河并不比日本的小溪更为逊色。中国文明是在黄河流域的艰苦环境中,在抵抗严酷气候和糟糕地理的条件下诞生的!正是在困难的包围中,它产生了礼制文明。礼制文明照亮了黄河,也照亮了中国,也许还能照亮整个世界……但为了礼制文明的复兴,我们需要回到民族的原点、重新出发。如果我们不能回到黄河流域、解决那里的生态问题,我们就没有能力用礼制的秩序解决世界问题。
四、定于一尊的天子
(1)定于一尊
中国历史与中国文化的命运愈来愈强烈地呼吁我们:中国唯有定于一尊方能得救。
不是汉武帝那样一元化的定于一尊,而是西周和盛唐那样多元化的定于一尊,多元与一尊的有机结合,能够开创新的中国文明。不是偶象崇拜;不是人体崇拜;不是权势崇拜;而是一种精神上的折服与心理上的归顺。
中国唯有在精神上定于一尊;世界唯有在心理上定于一尊──才能走出它们在二十世纪共同囹圄其中的血腥杀戮与无边沙漠。当然,这个沙漠对于生态业已全面破坏的中国已是更为致命的陷阱,因此目前的中国比世界更为亟需救助者:中国需要首先得到自己的救助者,然后才能救助世界。
中国革命的一切空前破坏──实际上在为这个至宝来到扫清障碍。中国革命不分青红皂白的屠宰──剥尽人皮、烧光书籍、彻底掠夺生产资料与生活必需品的全面专政……把人们误解为“中国文化”的“文化皮毛”与“文化时装”也一同剥除了:从而为“一尊”的真相大白,无意之间创造了条件。毫无疑问,正是在一穷二白的现代中国,文明的创造者才来到了我们中间。
那些被不肖子孙误解为“文化”的东西──只是一些人民生活的风俗和知识阶层的习惯。这是些没有灵魂的浮游物,它们粘附于某个本体,并非具有自身的生命。可惜国人对此知道得太慢也太晚了。为这迟钝付出的代价是亿万人民的枉死!不肖子孙先是误解了祖辈的意图,然后遗忘了黄金时代的精神,最后失去了自己的创造能力。现在让我们反过来:活动一下自己的创造力,然后就会想起黄金时代的精神,最后就能理解“祖辈的意图”了。
“救世主受难的时代,就是他取得伟大胜利的时代!”这决非夸夸其谈,司马迁不是说过了吗:“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报任安书》)“绝境中的创造”,这体现了“生生不已”的“周易原理”。能使中国文明死灰复燃、焕发史无前例的光芒、照亮世界人心的,就是“德音”。
(2)天子
两千年来的中国,皇帝及夷酋、土匪与流寇都自称为“天子”,他们完全篡改了“天子”这一“文化创造者”的“文化英雄品质”,而让政治控制取代了文化创造,正是中国文明趋于僵化硬化的关键所在。现代中国因此遭了报应与天谴,专制政治和异族奴役这个压倒一切的双头恐龙,使得中国社会丧失了抵抗欧洲文明的内在创造能力。
堕落的人们把小脚、辫子、八股、伪善及一切繁文缛节称作“中国文化”,不那么堕落的人们也把庙宇、宫殿、服饰、仪节以至诗文、书法、图画、生活用具、古董摆设、花苑台榭……称作“中国文化”;而最具智慧的人们也只把四书五经、百家诸子(包括宋明诸子)、文物典章、各类“国粹”,等同于“中国文化”。然而,这一切都只是中国文化精神的外延、附庸、皮毛血肉而已,决不是真正的“中国文化”……因为它们都是“文化创造的产物”,而不是“文化创造的源泉”。在我看来,所谓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不过是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文化创造的可能性,而决不是因此杜绝了文化创造的一切可能。
至于更为根本天子崇拜,就更是如此了。天子源出“文化创造的信念”,天子观念应该继续成为这一虔诚敬意的表达。有关天子的其余说法,不是“政治的滥用”、“科学的胡言”,就是“理性的亵渎”、“神秘的欺骗”!至于天子带来的“文物典章”及“汉官威仪”,不过是一些文化创造能力的一些外在证明罢了。
中国传统最重要的“历史”,也是我们一切思考系统的出发点和一切行为系统的核心。“历史”以及“对历史的感应”,曾被董仲舒神秘化地说成是“天人感应”,但这显然只是为了投合西汉人的风尚和口味。
在中国文化后来的定向发展中,基本方向被简化为“归本于治”,但在我们来看,这就造成了单调与贫瘠,造成了开发过度和板结的土壤!在溯本追源的探索中──我们才赫赫发见了“天子”本是“文化创造者”!例如赫赫有名的黄帝,一个著名的天子,就是一个典型的文化创造者。黄帝名为“轩辕氏”,顾名思义,他是造车的。他的妻子嫘祖则是蚕桑的发明者。黄帝还是医学的鼻祖,著名的《黄帝内经》说明了这一传统的纪念。黄帝手下有很多名臣和能人,他们每人都有发明创造。黄帝的阵营就是一个典型的天子集团。
在“创造者”的概念里,我们发见了中国文化的精魂,而非区区的方向。后来的方向,是从这创造的精魂中得出的……但我们不该让方向扼杀了创造,因此在必要的时刻不该拒绝调整自己的方向。为了生命的创造,不该拒绝调整自己的具体目标。
五、中国的文化创造者
“中国”的意识形态,后来形成了“国家宗教”的主要基础:
1、坚信中国是“天下”的“中心”。
2,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大自然生出了最为杰出的生灵,给中国带来了秩序与活力、从而也给世界带来了和平与福祉。
3、这个最为杰出的生灵就是“文化创造者──天子”,他和他领导的创新集团,必能起来主宰中国的命运。
4、中国人民的幸福终究要通过与替天行道的“大能者”的互动,来实现。
5、溯本追源,中国的一切:它的国土、它的人民、它的财富、它的资源、它的精神、它的文化、它的历史、它的光荣……还是从这个“大能者”的圣德中派生出来;并受到这一圣德之消长的左右而不断运行于盛衰兴亡的大道。
6、上天给中国最大的惩罚就是令这“大能者”从中国隐退;上天给中国的最大恩赏,就是令这“大能者”重归于中国民族。
7、新的“文化创造者──天子”将从民族的原始土壤中兴起,而不是来自统治阶级衰弱猥琐的小圈子中。
8、“文化创造者──天子”是新文化的最高象征;天子的新文化及其创造过程,是人类生活得以忘我超我的出发点。
9、“文化创造者──天子”是“智慧海”,是智慧的活泉。“文化创造者──天子”应当成为新民族的凝聚剂!一切现在意义上的“中国人”或“非中国人”──都可以在同一标准的测度下重新确认:他们对“文化创造者──天子及其文化”的态度是朝向还是悖逆。
10、中国人民对“真命天子”也就是“真正的文化创造者”的永恒期待,是不会落空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从真挚的、孩童般的赤子之心中涌现出这种情感──能够改变天地!他是中国文化活的灵魂。只要这一期待继续存在──即使晦暗不明、柔弱无力、不绝如缕、奄奄一息──中国民族的生命力量还没有衰竭。
11、“真命天子”也就是“真正的文化创造者”!他是强有力的精神凝聚剂:一种不可毁损、难以抑制的生命引力。他凝聚五光十色、参差不齐的人类物质──他分泌一代振聋发聩的新文化,造就一个空前未有的新王国。
12、“文化创造者──天子”一旦从人间退隐,他的文化系统就趋衰退和分解。苦难深重的人民!他们等待什么?──“等待真命天子”也就是“等待真正的文化创造者”。他们希望什么?──希望这惊动世界的横空出世会创造超越理性的奇迹!人民永远在真诚等待,具有“真正中国”的百折不挠与耐心十足,永远都怀着最动人的希望,特别是在这暗无天日的无君世纪,这个让中国备尝屈辱、不幸、兵荒马乱、流离颠沛的世纪!中国人民的期待若不落空,真命天子就要降临──把真正的天命兑现出来给世界看!
天命的仆人兴起发光,天命之子只听天命的呼唤!效率至高的工具,摒弃一切囿于自我的错觉、幻想,只看天命的图腾!
六、论“王道”与“神权国家”
从欧洲本位的论点看问题:当代世界正处于战国时代,因为世界迄今为止仍被欧洲及其俄、美两翼的影响力所操纵,从而被迫卷入了欧洲历史上的战国时代。欧洲历史上的战国时代是从拿破仑到希特勒,于是全世界各个角落逐次进入了“欧洲的战国时代”。冷战开始,尽管战事在欧洲已经大体平息,但全球范围的战国时代却是刚刚开幕。全球情况非常复杂,中国的社会发展还和欧洲相差一个阶段,相比之下,日本倒与欧洲比较接近,印度和伊斯兰世界甚至也比中国现代一些。
要使现代化之前的国家主动投入战国旋涡,真比登天还难。而只有等到这些国家全都自觉地投入了战国的怀抱,世界的统一才会开始。
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前景,还不是一个货真价实的统一帝国如秦汉、罗马、元明清、奥斯曼帝国那样;我们所面临的不过是一个“纽带”色彩更重的、西周或唐朝式的“世界共主联盟”。不错,这是一种真正的国际秩序,但它既不像统一帝国那么残暴,又不像真正的“世界文化”那么丰富多彩。是的,我们这个时代正在衰颓沉沦,但这只是风靡世界的欧洲文化的衰颓──世界文化还没有真正地诞生!既未诞生,又怎么谈得上衰颓与沉沦呢!
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夏文化”(第一期中国文明)或盛唐时代的“中国文化”(第二期中国文明),作为当时的“世界文化”,具有“共主地位”。我希望未来的第三中国,也能形成这样的“第三期中国文明”的格局。
我用这种崭新的历史观,送给世界两百年的和平。像西汉或是元首制罗马那样,把世界从战国时代的恐怖中打救出来!
这个“中国本位”历史观也许使得现代世界的欧洲中心论者们觉得很不中听,可是它却可能是真实的,它可为世界带来一个黄金时代,就像奥古斯都或文景之治。但其前提,未来的世界要承认第三中国为共主,而不只是仅仅承认欧洲及其美俄。
新的“天下”将不再是黄河中游的“中原”,也不再是唐盛时代的“中国”,而是当今意义上的“地球”。
作为一个“现代人”来说,要实现“统一全球”的希望还渺茫得很。仁德的西周,耀眼的盛唐,会在中国重现;但在整个地球范围内,它不会重演一次,因为世界需要的是实质的统一。需要实现一个“等视天下万民的王道”。
“王道”是什么?尽管千百年来对于它的解释纷纭无比,层出不穷;但是集合了许多解释之晶,我在《王道论》中已经把它阐明了──“王道”就是“间接统治”。王道的一切良政、一切善举,都不是出于善意的“仁慈”,而是发自“间接统治”的内在逻辑。所以,要想达到“王道”的理想,必先施行间接统治;要想保持“王道”的光荣,必先保全间接统治。
“王道──间接统治”,这是一种绝顶的艺术,也是一种危险的艺术;既是巨大赌注的艺术,也是重大收获的艺术!一种“柏拉图式+孔子”的艺术!
间接统治并非一付万灵仙方,间接统治时刻面临着直接统治的贪欲、威胁及挑战。在历史途程中,间接统治只是一站,是一条长链的一个片断,所以西周会没落,盛唐会瓦解,教会的统治终于结束。
“王道──间接统治”,也不能逃避万物的共同归宿:灭亡。“王道──间接统治”这种统治艺术乃是一种益寿延年的艺术,但无法永葆青春;“王道──间接统治”这种统治艺术乃是一种走钢丝的艺术,但不可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否则他们的手就伸得太长了。
但王道毕竟有其伟大的收获,那就是文明的涌现!王道的奇特艺术是“文化创造者──天子”的独家技艺,其艺术的结晶与表现形式就是“神权国家”,而不是“神职人员的国家”。
七、中国的罗马法
1、各个时代、各种国家的“国家宗教”──它们的形态及色彩;宗教仪式及艺术表现……有着巨大的差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它们都致力于创造一套关于这个国家及其必要性的种种神话,以便形成“具有活力的神权国家”。
2、尽管中国先秦的国家宗教具有“天地崇拜”的性质,但在汉朝以后却被儒家的“历史崇拜”等“非宗教的宗教”削弱了。对于“文化创造者──天子”的崇拜,却巧妙地把“天地崇拜”和“历史崇拜”组合了起来,从而糅合了神秘感与历史感,达到了人文主义与神灵崇拜的双重效果。
3、中国文化的这一精髓很可能为未来世纪──提供一种类似于“罗马法”的稳定要素和心理上的凝聚剂……中国色彩和中国样式的新型宿命论──很可能由一个“远东的斐罗(Philo,前20年—后50年)”传布于整个地球……
4、“中国文化的精髓”推崇“文化创造者──天子”;而不是“罗马法”框架内的“保民官”或“凯撒”。中国文化的精髓奉“历史教”为国家宗教,同时兼有保护自然的天地崇拜退居其次,这是因为,随着文明的进展,社会对人的影响已经日益超过了自然对人的影响。这是一种类似历史上儒教那样的双重教化;而不是罗马人的原始多神教或宗教无政府状态。相关的一个证据是:即使马克思主义这样的东西,之所以能在中国猖獗一时,也是因为它投合了中国传统的历史教化的胃口。
5、考察一下历史:罗马帝国崩溃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罗马法这一罗马权力的根基逐渐失去了高级宗教的精神支持,由于不能提供一种适当的神格,由于不能提供一个普遍的神。最后,这种空白只能由基督教来填补;而基督教的教理却是反对罗马这个杀害耶稣基督的帝国存在的。
6、中国新型宿命论──历史教──的精神内核,则将不会枯竭,因为那就是“文化创造者──天子”!它有能力逐渐脱掉古来宗教的残破时装;而使新的教义符合这个科学时代的特征:中国传统的“历史教”将比其他民族的“神秘教”,较能与科学合拍。同时,历史教也有神秘教的部分功能,无论历史教与神秘教的形式和表象有多大差异,它们内心深处毕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多少都能满足人们超越自我的灵魂需要、在崇拜中获得自我意识的净化。人人都可以通过“对自己不能控制的事物的由衷崇拜,使自己在这一崇拜里分享超级权能,从而达到内心的安宁和精神的秩序”。这一安宁和这一秩序有助于建立人的内、外平衡,即使人与环境的相对和解成为可能。
7、任何宗教的时装总会破旧雕敝、陈腐过时,因此需要产生新的宗教,用新的理性时装加以包装──为那颗不朽的灵魂提供一个新的居所,并得到新风俗的认可、新习惯的支持……在文化创造者──天子来到世界之后,中国的宿命论将这样逐渐麻醉全球文明。
8、以核武器的出现的标志,世界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它意味战争的政治化,有限战争成为主流,穷兵黩武的全面战争愈来愈成为不可能的了。而中国近千年来最擅长的正是这种游戏,所以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势必将进一步抵消中国文化的承受者们的“文弱”特点而使他们的“智谋”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同时中国也是一个具有高度机诈传统的文化集体,由它来主持“科学的世界秩序”也许不会窒息人类的创造精神。中国人具有协和自然的生物本能,而较为容易避免唯物主义的世界悲剧。
9、我多么欣慰于拯救了中国的两次世界大战!要不是有这两次“帝国主义强盗之间的同室操戈”,中国的前途将危殆矣。命运及时拯救了中国,尽管这种拯救现在看来只做了一半,还没有帮助中国从苏联的残余影响下完全解脱出来。但毕竟把中国从最危险的悬崖边挽救了过来……与此同时,也为“礼制的天下统治──科学的世界秩序”提供了一种可能性,甚至是“历史的需要”。这一发展对中国也是比较有利的,因为中国是一个具有“天下统治传统”及“适者生存文化”的社会,由这个民族前来“主持这种世界秩序”,是顺理成章的。众所周知,中国人在“斗力”方面是远不如“斗智”方面的。所以,科学技术的惊人进展将为中国这一老朽民族提供一股巨大的复兴动力。世界历史、全球政治的发展趋势,既给中国的复兴提出了动力,又给它登上世界舞台铺平了道路:让我们抓住这一机会,施展这一用武之地,发挥“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传统的历史因素”。不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但愿我们都不要违抗自己的主要价值。
10、我发现了这一至理,我创造了这一强大的心理武器:
中国的命运已被证明为不可选择的宿命,众多的尝试业已失败,但命运演变的线索却日益现出它的宿命轮廓──中国走向世界政治那个巨大的背影。这个背影必将笼罩全球,把世界历史驱入一片新的荒野,为人类文明开辟一块充满原始气氛的处女地。这个背影──乃是中国此前两三百年的牺牲、动乱、神经衰弱、精神崩溃……的历史报应。这个背影所笼罩的世界将是安宁的乐土,这是中国的牺牲所换来的千年至福。
(1980年6月19日)
【007、摧毁现代文明、迎接新的天子——现代文明的末日并非人类的末日】
《一万五千名科学家的联合警示》(2017-12-16 转载 自由亚洲)报道:
据英国《独立》报11月13日报导,近期有来自184个国家的15,000多名科学家发表联合声明,称人类并没有采取足够的行动来应对环境危机,如果人类继续无动于衷,那么世界将面临毁灭。令人略感欣慰的是,臭氧层空洞问题有所改善,这使我们意识到全人类的果断行动可以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负面的消息太多,简而言之,除了臭氧层空洞,其他所有的资源、环境问题无一例外不在继续恶化。科学家们警告:人类快速增长的人口和无节制的资源消耗继续威胁着地球有限的资源,尽管目前的情况还没有发展到无可挽回的地步,不过留给人类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人类必须立即采取行动来拯救我们唯一的家园。
这份联合声明提及了一系列全球环境灾难,如气候变化、滥砍滥伐、物种灭绝、淡水缺乏、海洋死亡区等等。联合声明的发起者,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威廉·瑞波(William Ripple)认为,人类正走在一条不可持续的道路上。人类并没有试图去限制人口增长,也没有在温室气体减排、鼓励可再生能源、保护动物栖息地、恢复生态系统、遏制污染等方面做出足够的努力,而这些恰恰是拯救地球所必须。根据各国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学者们的给出的数据,科学家们指出:在过去的25年时间里,全球人口增长了35%、人均淡水资源减少了26%、海洋“死亡区”面积增加了75%、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鸟类和鱼类的数量减少了29%、近3亿英亩的森林已经消失,但全球的碳排放量和平均气温却在显著上升。虽然人类在臭氧层保护、可再生能源方面有所改善,但破坏的程度远大于改善程度。他们希望能够用这“第二封信”来唤起公众对全球环境和气候问题的关注。
为什么自称“第二封信”? ——这份联合声明是25年前第一份科学家联合声明的继承者。1992年,1700名科学家联名向全人类发出一个严重的警告:人类活动对环境和资源造成了不可逆的严重破坏,如果不采取行动,势必将威胁到整个地球的未来。 25年过去了,情况非但没有改善,反而变得更糟。这不禁使人发问:人类到底怎么啦?
稍加梳理,可以发现此类警告在当代已经多次出现。如果从当代环保先驱蕾切尔·卡逊发表《寂静的春天》的1962年算起,于今也有半个世纪以上的历史了。1972年,跨国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发表了著名的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
这是以模型的方式分析全球环境、资源问题的第一次重要尝试。虽然模型的准确性曾受到一些质疑,但所提出的人口剧增、粮食短缺、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问题早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专家和民众日益关注的重大生存危机。后来,罗马俱乐部继续发出警告(《关于财富和福利的对话 1981》):“经济和生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生态遭到破坏的世界里不可能有福利和财富。旨在普遍改善福利条件的战略,只有围绕着人类固有的财产(地球)才能实现;而聚集财富的战略也不应与保护这一财产的战略截然分开。一面创造财富,而一面又大肆破坏自然财产的事情,只能创造出消极的价值或破坏的价值。”
发表《增长的极限》同一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第一届人类环境会议上发表了一份重要报告,题目是《只有一个地球》。阐述了经济增长所带来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呼吁各国人民重视维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本报告执笔者为一位英国经济学家和一名美国微生物学家,但资料由40个国家提供,并得到了58个国家和152名专家组成的通信顾问委员会大力协助。虽然这是一份非官方的背景文件,但仍然具有不容忽视的权威性。
对于《增长的极限》和《只有一个地球》这两个里程碑式的报告,中国政府的反应“可圈可点”。中国政府幸灾乐祸,语带讥讽,说西方所面临的生态危机是“资本主义黑暗面大暴露”。中国的官方报刊对自己已经开始严重化的环境问题只字不提,却趁机抨击发达国家的环境危机,将其归结为资本主义的制度性危机。正是在发表了《只有一个地球》的斯德哥尔摩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上,中国拒绝参加会议纲领性文件《人类环境宣言》(即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宣言”)的表决和签署。因为这个宣言没有指出环境污染的主要社会根源是帝国主义、新老殖民主义、超级大国所推行的掠夺政策、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1974年,中国翻译出版了《只有一个地球》,内部控制发行,并在“译序”中进行了意识形态化的批判,说《只有一个地球》“在人类环境问题上大肆散布悲观、绝望的论调”,“正是资本主义日暮途穷的无可奈何的哀鸣”,目前“不是‘生态危机’到来了,而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总危机加深了;不是‘资源枯竭’了,而是正如列宁所指出的,资本主义‘这个反革命制度已经枯竭了,它的社会力量已经枯竭了……’”认为“国际垄断资产阶级……掩盖环境问题的阶级实质”。
现在返回头看,这些讥讽、批判全成了笑话。中国后来居上,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污染源和资源滥用者。中共的敏锐直觉是对的,环境问题背后确实有政治的制度因素,只不过中国与西方完全相反。现在,发达国家的资源与环境灾难已获得明显改善,但中国却走上了一条对资源环境破坏最快、危害最烈的“崛起”之路,难以挽回地滑向深渊。
对中国环境资源之制度性分析,我已经写过太多的文字。今天想转换话题,谈一谈发达国家(民主国家、欧美日等)的制度性问题。
《增长的极限》提出一种人类自我限制的理论,提倡人口总数应该与地球资源和环境自净能力之间维持一种动态平衡,因此,罗马俱乐部被学术界追封为“零增长学派”。此外,还有“新古典经济学派”和“人类行为学派”。新古典派希望在市场机制上引入国家调节,以立法等措施强制经济部门保护资源与环境。人类行为学派反对国家干预,提倡重新界定社会“发展”的定义,放弃追求利润而牺牲环境的做法,放弃“消费式的生活”,制定新的“具有人类价值的呎度”,把物质资料生产放在第二位,把幸福和创造性活动放在第一位。尽管这几种学派之间有种种争论,但在我看来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从现今回顾,新古典经济学派的主张实际上已为世界采纳,成为各国政府保护资源与环境的法律手段。因为它比较容易实行,没有触及资源环境问题的根本。罗马俱乐部提倡“零增长”,这和人类行为学派要求重新定义价值呎度是一回事,都触碰到了人类贪得无厌的物欲及其制度性表现——市场。因此,这两派思想都被视为美好而无法实现的道德“空想”。
民主政府在道德沦丧面前一筹莫展,无法用说服的方法使民众放弃过度消费的生活。既然选票决定一切,那就必须迎合无限的增长与繁荣。在世俗主义、唯物主义看来,道德(比如公正、勤劳、克俭、朴素、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等等)是一个讨厌而且柔软的约束。而在各种宗教里,道德才是坚硬的第一的要求。一旦削弱、压制宗教,必然人欲横流,金钱、市场自然就变成了上帝。过去可不是这样。在过去,魔鬼就是魔鬼,上帝就是上帝。为荣耀上帝(而不是荣耀自己),美国清教徒先民“拼命地挣钱、拼命地省钱、拼命地捐钱”。正因此,美国人在象征财富的钞票上印上了他们的国训:“我们信靠上帝”。
现代经济学的创始者亚当·斯密认为(并认可),人的动机都是自私而贪婪的,自由市场的竞争将能利用这样的人性之恶来降低价格,促进生产。虽然生产者只追求“生产的价值能够最大化,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些常见的情况下,经过一双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他也同时促进了他原先无意达成的目标。”“进而造福整个社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或者说在罗马俱乐部提出“增长的极限”之前,我们都可以大致承认亚当·斯密理论至少是有效的。但随着现代大生产发展,亚当·斯密的一个致命的漏洞出现了:资源与环境容量是有限的——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实际上,在他的整个经济学体系中,一个暗含的前提即是资源和环境无限——地球无限。
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萧条时期,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一个理论,主张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以需求来拉动经济。就短期效应来看,凯恩斯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可能缓解就业问题,但从长期的根本的角度来看,他加倍忽略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了替自己的短期政策辩护,凯恩斯说过一句名言:“从长远看,我们都已经死了。”——他说他的理论是要指导政策制定者如何度过“暴风雨季”,对长远忽略不计。 “长远是对当前事务的错误的指导。从长远看,我们都已经死了。”我们不必苛责古人,在亚当·斯密和凯恩斯的时代,尚预见不到地球资源会匮乏甚至枯竭,污染会遍及全球并危及人类生存。凯恩斯与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一样,自忖没有永生,没有最后的审判,自然无所畏惧,但后人悠悠之口难杜。著名经济学家、《通往奴役之路》作者哈耶克1977年说,“凯恩斯有句名言,从长远看我们都死了,这说明他受制于当下政治上的可能。他停止思考长远来看什么是可为的。因此我认为他不会产生什么长远的意见。”
2013年5月,在一个会议的讨论时段,有人问主讲者哈佛教授尼尔·弗格森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凯恩斯的名言“从长远看,我们都已经死了”?这位著述颇丰的历史学家脱口而出:“凯恩斯是同性恋,他没有孩子,所以不关心未来。”——这下可不得了,政治不正确!几句话引起轩然大波。弗格森在网络上发文致歉:“我说了一些关于凯恩斯的蠢话。第一,显然没孩子的人也关心未来。其次,我忘了凯恩斯的妻子曾流产。”然后解释说:“我没说过凯恩斯的经济学思想仅仅是他性取向的简单函数,但是也不能说他的性取向在历史地理解他时毫不相干。”最后忍不住反唇相讥,列举了凯恩斯对波兰和美国的“政治不正确的”言论。弗格森得罪了没孩子的人,是应该道歉。但我作为一个小说家,当然不认为个人生活史与思想行为之间毫无关联。没孩子的人不一定不关心未来,但没孩子的人更容易不关心未来。依我之见,弗格森看待经济问题的宏观视野更为可靠。他说:“经济学家多数是根据模型数字分析,但是历史学家往往看的是跨度更大的历史长河的范畴。”《美国展望》有篇文章言简意赅:“其他经济学家关注的是经济增长的最大化,凯恩斯则进一步希望将享乐最大化。”——一针见血。本来人欲无限,再来刺激一下,地球就搁不下这个贪婪无度的人类了。
生活已经证明,民主制度在保护环境与资源上有显而易见的优越性,但仍然存在尚未解决的难点。仍然拿凯恩斯说事儿:如果让人们在凯恩斯与发表联合声明的15,000名科学家(或者罗马俱乐部)之间投票,肯定凯恩斯遥遥领先,因为凯恩斯迎合了当代人当下的欲求。如果让后代子孙投票,凯恩斯肯定罪该万死,因为凯恩斯剥夺了他们应有的生存权。民主制度的多数决,在某种程度上已沦落为欲望的表决。至少在这一点上,我质疑福山的《历史之终结》。本来,民主机制中预设有长远利益的代言者,如参议院(元老院),但事实证明参议院失效了。再加上大型跨国公司、大型银行和大型连锁店对国家和活生生人的凌驾,情况似乎越来越糟。只有在人类社会创造出某种机制,有效地限制了资本与市场的过度贪婪,使欲望与精神、人与大自然达致平衡,从而避免了自我毁灭,只有到那时,社会制度发展史才可以宣告终结。
附带补充一句:实际上我并不认为历史是一种矢量,在冥冥中指向某一个欲望的天堂。发展、进步、前进、崛起都不是一种价值,生命更为重要。生命与自由、平等、博爱一样,是一种价值,而且是终极的价值。生态系统不知道什么是“发展”、“进步”,只知道“平衡”。正因为我们人类生存其间的这个地球生态是在漫长岁月里形成的,是这样的山水江河海洋空气这样的动植物所构成的环境使我们的生命得以存活、延续,所以,维系这样的平衡就等于维系我们的生命。
谢选骏指出:“一万五千名科学家的联合警示”显示了现代文明的末日已经临近。但,这些作为毁灭地球环境的罪魁祸首的一万五千名科学家及其背景的末日,并非人类的末日。那时,摧毁现代文明、迎接新的天子——野蛮黑暗的力量将起来,收拾现代文明的残局,重新带领人类进入新的中世纪,经过漫长的冬眠休整,让自然恢复了足够的生机,然后展开新一轮的历史竞逐!这就是文明的周期——只要人类不灭,文明自然再生。摧毁现代文明、迎接新的天子,这是种族和文明的周期现象。
【008、高级黑是天子崇拜的错用】
《原来这就是被习中央喊停的“高级黑”》(2018年8月4日 中央社)报道:
近期,一场在中国悄然升起的高级黑式宣传被中共高层骤然禁停。一度热火朝天的“梁家河”宣传被冷却,中央党媒也带头淡化对领导人的过度报导和宣传,多个地方政府也发出禁令,撤下此前多地悬挂的中共主要领导人习近平的画像和标语。近期中国弥漫的个人崇拜式宣传似乎得到最高层主动遏制。
“高级黑”包装过犹不及
自2012年中共十八大以来,因为新生代领导人习近平的积极有为和政治气魄,将中国带入新时代,绝大部分中国官员和民众都对之产生了崇敬、拥戴之情。在这个基础上,加之中共体制的推动,在政治上为避免十八大前因为过于强调集体领导而导致产生的九龙治水、一盘散沙局面,也有强化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需要,所以,对于中共主要领导人的宣传包装一直都在,包括各类宣传纪录片、书籍、讲座和学术研究。坦率说,在中国一党执政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下,这样做也的确有其政治逻辑。
陕西梁家河村将当年领导人居住的房间和生活物品用来展览——令人烦恼的是,这股风潮却被一些急于展现忠诚、习惯于“宁左勿右”的投机官僚与官媒火上浇油,变成了“高级黑”事件。比如贵州省《黔西南日报》曾效彷毛时代的文宣手法,在配以巨幅照片的同时又喊出“伟大领袖习近平总书记”等口号。后来这一过火行为虽被喊停,却留下了一个坏的示范案例。近期在中共建党97周年前后,各地在掀起新一轮学习热潮的同时,再度将这种高级黑式的宣传推向极端,再次起到了过犹不及的效果。
本轮风潮的集中体现是“梁家河”,这个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的一个贫困乡村,因习近平在此作为知青与当地农民一起艰苦地生活过七年,被中共作为领导人亲民路线的教科书来宣传,以期对中共官员进行“不忘初心”的政治教育,恢复中共来自人民群众,为人民服务的神圣宗旨。如果事情仅限于此,其实可以理解,问题是“梁家河”热的宣传力度越来越大,大有如习近平所说的要“炸平地球之势”。
随着宣传的层层加码和“宁左勿右”,地方上过度宣传和生硬拔高反而慢慢掩盖了梁家河在政治教育上的正面意义,转而变为对领导人个人经历和魅力的阿谀吹捧,一些招致舆论非议的机械宣传更是适得其反。比如,近期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梁家河大学问”为主题列出17个科研项目,每一项都把习近平七年的梁家河知青生涯与习近平思想的各组成部分生硬地建立逻辑关系,招致舆论一片愕然。
不仅如此,在吉林省长春市出现了“习语录”地铁,将习近平讲话贴满车厢空间。近期中国多地传出清查滥用领导人画像的行动,比如北京、广东省东莞等要求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禁止使用领导人画像做户外广告,多地也撤下随意张贴的领导人画像及宣传品,这也反过来证实了此前各地竞相悬挂领导人头像的现象。
上述这一切,由于对领导人密集“井喷”式颂扬,对内涵的粗暴拔高,把感染式宣传变为机械式灌输,既令人警醒,又再次凸显中共宣传的短板。
“高级黑”的深层根源
事实上,中国社会涌现这种高级黑风潮,除了宣传粗放误导的影响,又有其社会现实土壤和历史根源。个人崇拜在中国具有深厚的政治文化传统和社会土壤。中国民众普遍存在“明君”观念,尤其深深植根在中国社会数亿的农民群体中。
而中国社会的各类复杂矛盾、发展不均衡和撕裂也呼吁着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来凝聚力量,推进改革和发展。作为一个有着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人口14亿的超大型国家,中国一直以国情复杂、治理难度高闻名于世,每当社会发展进入某个关键节点时,往往对于政治强人的依赖性非常大。当年文革结束后,整个社会普遍存在寻找出路的巨大诉求,邓小平正是在这种时代关口展现了自己独特的历史洞察力,与人民呼声相契合,推动了整个国家的巨大进步。然而,邓小平时代中后期经济社会发展陷入瓶颈,亟须转型,加之贪腐之风肆虐,各类深层次矛盾快速累积,人民普遍渴求变革。习近平同样是在此时代变革节点展现出自己的领导力、政治决断,方才初步扭转局势,重新收获人心。鉴于多数普通民众都有“明君”的观念,故当习近平契合人民呼声,积极有为,他们难免会产生一种崇拜之情。
而中共宣传机器面向的主要对象其实就是以农民、工人为主体的工农阶层。长期以来,中共的最主要政治基础不是中产阶级或知识分子,而是工农群体。他们占据着中国社会的大多数,是中共宣传的主要对象,这就决定了中共宣传要符合他们的思维习惯、照顾他们的口味。所以几十年来,中共的官方宣传从报导内容、语言和风格上,在已经城市化的角度看来,都显得十分保守、陈旧,难以让某些受众满意。
当然,很多宣传弊病并非完全是某些官员个人的问题,也有中央集权式政治体制下“宁左勿右”政治生态的问题。中共作为一种新威权体制,当中央权威尚未建立时,最高层容易出现九龙治水式的政治危机,而当中央权威成功建立后,又难免会造成层层加码的问题。在压力型的层级制下,地方官员普遍面临上级的考核压力,存在“宁左勿右”的心态,因此,中国地方上做任何事都容易为了安全而层层加码,致使执行的时候偏离政策初衷。在对领导人的宣传中亦如此,中央层面也许只是正常倡导,到了地方就扭曲为个人崇拜。
亟待改进的中共宣传方式
然而,即便如此,这并不能成为中共文宣滞后的借口,中共的宣传方式依然远远滞后于现实社会发展。中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即便是广大的中西部农村,年轻群体也早已成为互联网居民,开启了网购和微商,农民工群体也玩起了微信和抖音,具备了全新的互联网思维,更别提日益扩大的城市群体、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人们的思维和偏好日益多样化、多元化和开放,甚至已与中共旧有的宣传方式构成内在矛盾。而中共要想在互联网时代继续夯实政治基础,就必须与时俱进地革新宣传思维,探索更加多元化更现代的宣传方式,而不是沿袭霸屏的方式,简单粗放地灌输。
所幸的是,针对这种过火之风,中共近期也主动做出了及时的调整和纠正。“梁家河大学问”课题项目已被官方叫停,多地据传也已撤下泛滥张挂的领导人画像,中共党媒《人民日报》头版亦不再将领导人新闻生硬拔高至最醒目位置。这些都被视为中共高层有意为之的降温信号。
纵观这次风潮的起伏过程,一方面说明了今天中共领导者既有毛邓之后其他领导者所未有的时势和权威,又不同于毛时代,能够主动出手遏制高级黑,展现了难得的灵敏反馈和纠错能力。另一方面此类事情的发生还是暴露出中共依然不是一个现代政党。当然,此处的现代并非西方工业革命意义上的现代或是以自由主义为主要特征的现代,而是符合中国历史发展阶段和马克思主义(Marxism)哲学思想的现代。对于目前存在的非现代一面,只有不断自我批评和警醒,持续进行深化改革,方能逐渐克服。这不只是某个领导者的工作,而是中共的工作,甚至是全民都要一起做的“体操”,从而建立起新时代中国人的现代性和新文化起点。
谢选骏指出:中央社习惯拍马,但错用在中国大陆,却是隔山打牛,犹如隔行如隔山,马屁没有拍对却拍在了马腿上了。在我看来,高级黑是天子崇拜的错用——而天子崇拜,正是中国宗教的核心之一。那么既然如此,为何又说“高级黑是天子崇拜的错用”呢?因为在一个没有天子的时代,偷偷摸摸地推行天子崇拜,那就不伦不类,最后成为天下笑柄,自然沦为高级黑了。
【009、古代的天子图式】
《尚书》中的《尧典》一篇,可以说是中国古代道统神话(区别于原始宗教神话)的最重要的经典。它的多层面内容跨越了夏、裔、周三代,成书年代历经有周八百余年。因此,它反映着先秦时代中国民族的最深刻的一些理想。《尧典》,以尧、舜两位“远古神祗——近古帝王”的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伪《古文尚书》并因此从中分出一部《舜典》)。而尧与舜,恰恰被视为古代“圣人——天子”的典型形象。这就为我们展示了“天子”观念的原始内涵:
“稽(考)古帝尧,曰放勋。钦文明(文,除有“文明”、“章法”等含义,还指宇宙的秩序,如“天文”的“文”);思安安(蔡沈释“安安”为无所勉强、顺乎自然)。允恭克让(“克让”,指能够让贤引退),光被四表(光耀四方大地),格于上下(沟通上天与人间)。克明俊(“俊”,古上帝名,引申意为“大而突出者”)德,以亲九族(九族,指宗族、大家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指百官族姓、国家支柱)。百姓昭明(指社会政治健康),协和万邦(万邦,指大文化圈内的所有政治实体与自治单位)。黎民于变时雍(天下人民因天子而获得普遍的和平)。”
这些德行,有不少是上帝之子特有的功能如“格于上下”、“光被四表”等等。而开宗明义,展示的恰是天子神圣性:他谦恭地从明悟宇宙秩序中获得了启示,思想因而合乎自然的节律。他忠于神圣的使命,但不眷恋世俗的权势,他的人格之光照耀四极,沟通神人两界……中国道统神话中强烈的世俗伦理精神,使天子获得了一种大自然能力,他不同于宗教神话中神格的超自然能力。因此,天子的社会政治功能,大于他的神圣宗教功能。
天子对社会群体所发挥的影响,则被后来的儒学政治论(如号称“孔氏遗书”的《礼记·大学》篇),悄悄吸取了:“克明俊德被”被引申为“修身”,“以亲九族”申发为“齐家”,“平章百姓”则是“治国”的原始说法;而“协和万邦”则是“平天下”观念的不那么战国味十足的措辞……儒家的创新之处仅在于,把天子不乏神秘性的“德”换成了儒士刻苦力行的“学”。《尧典》的道统神话在此被儒士们的政治哲学取代了。但此哲学理想,实有神话理想的渊源,殆无疑义。
天子,作为在天人之际“格于上下”的全能沟通者,擅长与天象的启示相感应,他以此调节人类的行为及其节律,以期顺天而应命。天子的创造,不在于个体的发挥,而首先体现为历法的创造及运用——“敬授人时”。这恐怕不是偶然的,这一调合天人关系的基本创造,使农耕民族的生活得以“顺乎天时”、合乎自然,更能应付环境压力、生存压力。其次,天子的创造落实到调理大地的规划上——大地是人的生存空间,治理它,得使人的生活切乎地利。这在《尧典》中,具体化为天子尧对洪水的治理计划。最后,天子禹更以自己的才具出色实现了这一使命。
综合《尧典》给天子描述出的图式,可以说:
天子的头两个步骤是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天子是从自己对天意、天命的感应中再生的,他来自人民中。因此,他的道路是艰辛的,同时也是“上升”的。
《尧典》对舜的兴起所作的描写,同样具有深刻的象征性。天子舜生于逆境,发展了坚忍的美德和广泛的才能,最后经过神话式的典型考验,获得社会群体的承认,执掌神圣统治的权柄:
“谨(诚)徽(美)五典(即五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即总理一切事物),百揆时叙(秩序井然)。宾于四门(担任外交工作),四门穆穆(受到异邦的尊重)。纳于大麓(山脚,引申为旷野、荒山野岭),烈风雷雨弗迷。……正月上日(初一),受终(“禅让”)于文祖(尧)。在(察)璇玑玉衡(天文仪器或是象征天体运行的法器),以齐七政(日,月、五星)。肆(遂)类(特殊情况下的祭天之礼)于上帝,湮(神字旁——祭天之礼)于六宗(受祭的大神),望(一种祭祀)于山川、遍于群神。”
就这样,天子——这人类探索自然、协调自己与自然关系的特殊眼睛——经过离群索居的考验,终于握得了神圣事物(如祭祀上帝)的特权,成为直到人类群体活动的有力之手。
(我们记得,这与《福音书》上关于耶稣基督遭受魔鬼撒旦的诱惑,在旷野禁食四十天的记载,不乏相似。)
在《尧典》中,这只不乏神秘意味的手,大规模涉入一个新的领域——即着力协调人与家族之间关系、家族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世俗领域,修订历法、检查礼器(祭仪与礼仪中必备)和厘定度量衡(这象征为世界确立规范)、四出巡视、划分行政区域、制定并实施刑法,最后,逐次流放了四种危险的敌人:共工、欢兜、三苗、鲧。如此这般,天下大治。……
天子的社会事业与文化使命,不会因其世俗性的死亡而中断。尧死之后,舜的世俗化职能及社会化倾向进一步加强,因此,他成为道统神话范畴中的天子向政治哲学范畴中的天子过渡的中介。这样,天子职能中沟通人与家族、家族与社会关系的一元,至少与其沟通国家与神、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元,等量齐观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一元越来越多地包括着前一元。“天理”越来越成为“人礼”的变相。
尽管道统化、历史化、世俗化程度如此之深,但在舜和他的“廷臣”如后稷(周始祖)、契(殷始祖)、皋陶、益、朱、虎、熊、罴、夔、龙等神话形象之间,仍然存有显见的演变关系。维系这些关联的核心力量是,一群“远古神祗——近古庭臣”受到道统的强烈吸引和内外压力的持续驱使,下降为人,充当“天子的仆从”,去实现“天之明命”。
中国历史文化的晨曦,就这样破开了它的浑沌态。
【010、日本国家是天子哲学的产物】
《日本新天皇即位,宝座上有9只中国神鸟》(综合新闻 2019-10-23)报道:
当地时间22日下午,日本第126代天皇德仁在东京皇居正殿举行“即位礼正殿之仪”,向国内外宣告即位。
今年4月30日,日本明仁天皇宣布退位,5月1日,德仁皇太子即位,成为日本第126代天皇,日本正式进入“令和”时代。
共同社称,出席即位仪式的有194个国家和行业的代表等2000多人,包括外国元首、王族、政府高官,以及日本国内的皇室成员、三权之长、知事等。
即位仪式沿袭传统——据共同社消息,下午1时,“即位礼正殿之仪”正式开始。天皇身穿传统装束“黄栌染袍”进入皇居正殿“松之间”,他身后是捧着国玺、天皇私玺,以及日本皇室神器草薙剑和八尺琼勾玉的侍从官。
随后,天皇登上宝座“高御座”,侍从官将剑、玉、玺等安放在御座前的桌上。雅子皇后则身穿十二单衣站在旁边的“御帐台”。
向来自国内外的宾客致敬后,德仁天皇宣布即位并发表讲话。“上皇陛下30多年的在位期间,始终祈愿国民幸福和世界和平,无论何时都与国民苦乐与共,身体力行地展示其内心,我对此再次深切感念。”他表示,“我立誓在始终祈愿国民幸福和世界和平,贴近国民的同时,遵循《宪法》,作为日本国与日本国民统合的象征履行职责。”
天皇结束发言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宣读名为“寿词”的贺辞,然后携一众官员三呼“万岁”。即位仪式结束后,新天皇、皇后本应坐着敞篷车上街,参加庆祝游行接受民众祝福。但由于超强台风“海贝思”造成的影响惨重,原定于22日举行的庆祝巡游将延期至11月10日举行。
今晚,日本皇宫还会举行庆祝宴会“飨宴之仪”,天皇夫妇将与外国宾客等共进晚餐。明日,他们将邀请外国的国王等王室成员到皇居交谈。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将忙碌起来。他将同约50个国家的政要举行单独会谈,开展每天会见十几人的“马拉松式会谈”。
“宝座”装饰中国神鸟——在此次即位仪式中,德仁天皇所登上的宝座“高御座”备受关注。
“高御座”是天皇权力的象征,从大约公元8世纪开始,就一直用于天皇的加冕典礼和其他重要的皇室仪式。
此次亮相的“高御座”是1915年为大正天皇即位礼制作的,它高约6.5米,重约8吨。“高御座”全座未使用钉子,均用榫卯结构接合,其黑漆底座上竖起的8根圆柱支撑起整个大顶。
日经中文网称,“高御座”顶上有大小9只灵鸟和凤凰的装饰,是古代中国传说中在品德出众的天子的治世之下才会出现的神鸟。
此外,雅子皇后登上的“御账台”则是在大正天皇即位礼的时候首次设置的,比“高御座”略小巧一些。
由于自上次使用以来老化严重,在本次即位礼开始之前,宝座被拆分成将近3千个部分,于2018年9月用卡车运送到了东京的皇居,由专业人士对其进行了重新刷漆等修缮工作。
日本政府编列了约5亿日元(约3200万元人民币)预算,用于修复及运送宝座。
安保等级“史上最高”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为确保即位仪式的安全,东京的安保措施升至最高等级。
据日本《每日新潮》杂志介绍,日本政府在时隔20年后再次组建了“最高警备本部”,本部长由日本警视厅总监担任。
此外,日本从全国各地的警察局抽调了精锐警护官,他们将开着巡逻车、警护车,结伴在机场、酒店、大使馆等重要位置反复巡逻。安保等级堪称日本“史上最高”。
知情人士透露,这次德仁天皇即位庆典跟警备相关的预算超过38亿日元,比29年前明仁天皇即位时的54亿日元减少了约30%。
但并不意味着这次的警备力量打了折扣,因为这次使用的最新装备都是2016年G7伊势志摩峰会召开时购买的,还有一些预算划入到了明年东京奥运会的警备费用当中。
[[《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景初二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难升米等诣郡,求诣天于朝献,太守刘夏遣吏将送诣京都。其年十二月,诏沼书报倭女王曰:……又特赐汝绀地句文绵三匹、细班华罽五张、白绢五十匹、金八两、(五尺刀二口、铜镜百枚)、真珠、铅丹各五十厅。皆将封付难升米、牛利还到录受。悉可以示汝国中人,使知国家哀汝,故郑重赐汝好物也。正始元年,太守弓遵遣建中校尉梯俊等奉诏书印绶诣倭国,拜假倭王。并赍诏赐金、帛、锦罽、(刀、镜)、采物,(倭王)因使上表答谢恩诏。
曹睿、曹芳几代魏国君主,对于漂洋过海过来认老大的倭国都赠送了刀剑和镜子。其实从三国志的行文可以看出,在中国人眼里,刀、镜都是最不值钱的,放在最后面的。
但是公元3世纪的日本那说难听点就是比原始部落强一点,金银布帛这些他们好歹见过,铁制刀剑和抛光的铜镜在当时的日本人眼里,大概和一个从没见过手机的人眼里的华为mate X 一样,那就是彻彻底底的天顶星科技。
在日本的古坟时代(大概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墓地中,就发现了大量的汉剑和汉铜镜陪葬,而且一般主人地位越高这些东西也就越高级、数量也越多。因此可以证明,当时的日本确确实实是吧这些中国来的稀罕玩意当作权力的象征的,那么作为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家族很可能是挑了一套质量最好的剑和镜代代相传用来作为王室权威的象征。
玉的时间可能更晚,因为勾玉是神道教的祭祀用品,神道教宗教势力和天皇公家代表的政治势力合流应该在古坟时代以后了,所以勾玉可能不是汉玉,是隋唐时期的玉……
至于那些传说,就当听故事会得了,估计日本人有点脑子的自己都不会相信是真的……但是没法啊,总得编点本土的内容吧,要不怎么说,“我们把邻国的赏赐品当国宝传下去咯!”
请对日本君主恢复使用正确和标准的称谓“日本国王”,不必要学习日本皇民跪下称什么“×皇”。所有媒体都应该改正,正本清源。]]
谢选骏指出:日本国家是围绕着天皇制度建立起来的;而天皇制度又是天子哲学的产物——因此可以说,日本国家其实就是天子哲学的产物;而且凭借后发优势,天子哲学在日本获得了比在中国更为突出的地位。可以说,所有的“继承性的月亮文明”都是这样的聚光作用。
【011、上山遗址证明天子万年的真实含义】
网文《上山遗址》报道:
上山遗址位于浙江省浦江县黄宅镇渠南村,浦阳江上游一座名叫“上山”的小山丘上。为钱塘江以南第一次发现良渚文化的墓地。墓葬出土了近200件随葬器物及打制石器。
上山遗址代表了一种新发现的、更为原始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类型,这种新颖的地域文化被命名为“上山文化”。其稻作遗存的发现不仅把长江下游的稻作历史上溯了2000年,表明长江下游在水稻栽培史上毫不逊色于长江中游地区,是世界稻作和栽培稻的最早起源之一,也进一步证实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上山遗址的发现是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类文明发展史大大推前。
2006年5月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理位置
上山遗址位于浙江省浦江县黄宅镇渠南村,浦阳江上游。地势平缓的河谷地带是浙中盆地的组成部分,其间分布一座座小山岳,多辟为耕地,遗址坐落在其中一座名叫“上山”的小山丘上。遗址西侧为浦阳江支流——洪公溪的古河道。
发现上山
早在上世纪70年代,白马镇傅宅村南浦阳江北岸在改田中就发现了石斧、石镞、红陶三足鼎等新石器时代的文物,轰动一时。到上世纪80年代初,位于浦阳江上游的浦江县黄宅镇渠南村,又传出村民烧砖取土发现了文物的消息。浦江文化部门获悉后立即展开清理与保护工作,于是,一个万古之谜在各级文物工作者的考古研究下,一步步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2000年秋收的季节,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浦江县博物馆在黄宅镇渠南村塘山背史前文化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考古队在考察周围的地形、地貌中,发现了塘山北遗址的墓葬区。2001年2月至5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浦江博物馆在此进行了考古发掘,在一个面积约2000平方米的土丘上清理了相当于良渚文化中期的古墓44座,这些墓葬的墓向、葬具、葬俗、随葬品组合上具有共同的特征,为一个氏族公共墓地,距今约4500年。与此同时,他们还对墓葬区东北不足300米处一个名叫“上山”的小土丘,进行了考古发掘。在600平方米的面积中发现了大量完全陌生、十分原始的文化遗存。对此,当时的考古专家们还没有特别在意,他们把重点放在了 塘山背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上,他们为钱塘江以南第一次发现良渚文化的墓地而兴奋不已。当时,本报曾以浦江发现距今45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中期的文化遗址进行过报道。那时上山遗址也没有正式命名,只是作为 塘山背遗址(墓葬)的一部分。然后在北边发现了上山遗址。考古队在塘山背墓葬出土的近200件鼎、豆、罐、釜、甑、壶等随葬器物型制及生土地层关系判断,认为它们具备良渚文化的特征。
2003年2月初,北京大学传来测试的惊人消息:上山遗址的年代距今已约9000—11000年!6月,参加上山遗址的考古专家们又对发掘的石器、陶片进行全新分析,结果发现陶胎中有稻壳遗存,经测定属于栽培稻范畴。2004年10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浦江县博物馆联合对上山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用多学科的手段,采取浮选收集植物遗存措施,经过数周的艰苦发掘,发现了数量较多的打制石器。
遗址特征
遗址的发掘剖面不过1米左右,却有多达七层的文化层,蒋乐平研究员指着剖面标有数字的不同颜色的土层说,最下面的四至七层距今一万年,第三层大约是春秋时期,距今两三千年,再上面的就是唐宋时期了。
其一:上山遗址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之一。遗址的年代距今约9000-11000年。当初河姆渡遗址出土7000年的人工栽培的水稻,曾将世界稻作农业起源的研究热点引到长江下游地区,而上山遗址又将这一记录提前了3000多年。上山遗址的发现是中国早期新石器时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人类文明发展史大大推前,也进一步证实了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
其二: 在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碳陶片的表面,发现较多的稻壳印痕,胎土中夹杂大量的稻壳。对陶片取样进行植物硅酸体分析显示,这是经过人类选择的早期栽培稻。这一结论表明,上山遗址是迄今发现的、保存丰富栽培稻遗存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这证明了上山遗址所在的长江下游地区是世界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之一。
其三: 遗址内具有明显的由旧石器向新石器过渡的特征。在遗址出土的陶器(片)和石器中,陶器多为夹炭红衣陶,数量少,陶质疏松,火候低,器型十分简单,85%的都是敞口盆形器。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并发现少量通体磨光的石锛和石斧。 遗址发现大量的石球、石磨棒和石磨盘,考古界将这种具有特殊功能的工具组合称为工具套,上山遗址的这一工具套就与原始的狩猎、采集和原始农业的复合性经济模式相对应,石球应该是狩猎的投掷物,石磨棒、石磨盘可以用来脱去稻壳,也可以用来碾磨块茎类食物以获取流汁状的淀粉。
其四:中国迄今发现的万年以上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以洞穴、山地遗址类型为主,而浦江的上山遗址位于浙中盆地,四周平坦开阔。这是人类早期定居生活的一种全新选择。遗址发现了结构比较完整的木构建筑基址,这反映了长江下游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定居生活发生、发展中的优势地位。
上山的“万年豆” /水稻驯化
世界上最古老的水稻化石仅发现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少数考古遗址,浙江省浦江县上山文化遗址是其中之一。但对其年代的判断多来自从陶片中提取有机物的放射性碳测年结果,这类材料容易受污染,需要更精确的测年方法。上山遗址最下部地层中缺少水稻大化石遗存,如碳化稻粒、稻壳和水稻小穗轴,难以通过传统分析方法确认上山文化早期地层是否存在水稻以及水稻是否已经驯化。通过新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突破了通过传统考古方法研究早期水稻起源、驯化的难题。一是创建了从地层中提纯微体化石植硅体的新方法,并利用提纯植硅体中包裹的有机碳进行碳14测年,结果显示上山遗址早期的年龄至少在9400年以前;二是找到了区分野生与驯化水稻植硅体的判别方法,并在早期地层中找到水稻植硅体,进一步明确了早期文化层中水稻化石已经与野生稻有明显差别,正处在驯化过程中。
植硅体是植物硅酸体的简称,是某些植物在吸收地下水的同时,吸收了一定量的硅,这些硅在植物体内形成的难溶颗粒,其中可能保存有可反映当时环境的信息。考虑到上山遗址早期植硅体测年的层位离最下部地层底部的距离,以及水稻缓慢驯化的速率,水稻开始驯化的年代应该大致在距今约1万年前的全新世开始时期。
这项研究表明,中国长江下游地区水稻驯化的时间与世界上其他主要农作物(西亚的小麦、中美洲的玉米)开始驯化的时间基本同步,对应了在约1万年前东亚季风开始增强、气候逐渐变暖变湿的环境背景,这与全球气候格局在该时段内的重要转变有着密切关系。
谢选骏指出:上山遗址验证了“万年豆” 的存在,验证了农业的起源,验证了“天子万年”的真实性。所谓天子,就是种族始祖和文化英雄(文明的创造者),例如“伏羲八卦”、“神农百草”、“黄帝制器”就是。“天子万年”,指的是“天子文明万年之久”,而不是指“毛泽东土匪万寿无疆”。
【012、腾格里与天子崇拜】
(一)
腾格里(古突厥文:Tengri),是古代阿尔泰语系一些游牧民族对于天的称呼,是萨满教腾格里信仰的中心神灵。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腾格里”一词最早出于匈奴,写作“撑犁”,其君主单于的全称即为“撑犁孤涂单于”,意为“天子般伟大”。这是在西周出现“天之元子”的观念记载千年之后的事情了,显示了中国文化对于草原民族的渗透。
其后,鲜卑、柔然、突厥以至蒙古等草原民族均继承了腾格里信仰。与突厥同族的敕勒吸收了来自西周的精神资源,发展出了“苍天”(Koke Tengri)的概念,而蒙古人将腾格里称为“Mongke Tengri”,汉语出口转内销地译作“长生天”,作为最高信仰的对象。在那之后,再受到佛教、印度教等多神教的影响,腾格里被加上了各种称呼,分裂成为众多神灵,17世纪后甚至出现了“九十九腾格里”的说法。也就是汉语中的“九十九重天”。
今日土耳其语中,“神”一词为自腾格里转化而来的“Tanr”,其穆斯林信众不但以此词称呼基督教的上帝,甚至还在非正式的场合代替来自阿拉伯语的安拉之名。在欧洲可萨人与保加尔人、马扎尔人、阿瓦尔人也曾信仰腾格里。
(二)
关于腾格里一词的语源,外行的德国历史学家弗里茨-霍梅尔(Fritz Hommel)认为该词起源自苏美尔人的“Dingir”一词,意为“神”或者“明亮的”。而内行的中国历史学家刘义棠、陈庆隆等人则认为该词是上古汉语“天”一词的音译。
与腾格里有关的地名:
祁连山
腾格里沙漠
汗腾格里峰
腾格里淖尔(纳木错)
腾格里在蒙古话里叫做Mongke Tengri,在蒙古民间宗教里的腾格里神(天神)是最高的神。在维吾尔族古老神话里腾格里也是天神,就像在突厥语民族中所见到的那样,腾格里被认为是世界与人类的主宰。柯尔克孜族也保留有渊源于原始宗教萨满教的有关腾格里(天神)创造宇宙和人类的神话。哈萨克词汇“Ak”(白色),在北亚游牧民族的意识中,“白”是一种奇异的、需要感激的东西。同样对“白色”的这种理解也存在于蒙古等民族的语言中,它们共同构成了北亚游牧民族精神中的一种圣洁的角落。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曾经多次被赋予过不同的宗教神的意义:在信仰祆教时,“腾格里”被用以称呼该教的至高神阿胡拉-玛兹达;在信仰佛教时,它被用以称呼佛祖;在回纥改宗伊斯兰教以后,它又被用以称呼伊斯兰教唯一的神安拉。由此,“腾格里”逐渐成为一个表达抽象概念的词,用来泛指诸神。
“腾格里沙漠”(坐标:38°42′N 104°42′E):
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西部和甘肃省中部,东至贺兰山,南越长城,西至雅布赖山,是中国第四大的沙漠。“腾格里”在蒙古语的意思是“天”,用以描述沙漠“像天一样浩渺无际”。
沙漠的海拔1200-1400米,总面积3.67万平方公里。沙丘、湖泊盆地、山地及平地在沙漠上相互交错分布,其中沙丘占70%以上,多为湾月形沙丘链,高10-30米,也有高达10~100米,这些沙丘常向东南方向移动。沙漠中有大大小小小湖泊达400多个,多为淡水湖,周围水草丰盛,是当地主要牧场。
谢选骏指出:凡此种种,都是《尚书》里面“天”与“天子”崇拜的辐射——至少在文献学的意义上,只能这样说。
(二)
网文《浅谈中国北方萨满教信仰民族的“天神”崇拜现象》(孙炜冉)说:
一、中国北方萨满教民族“天神”崇拜的产生
萨满教是以“万物有灵”为思想基础,以天穹崇拜为核心,包括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的原始宗教,是原始宗教的一种晚期形式,形成于原始社会后期,其形成是自然压迫的产物,是原始先民由于生产力极端底下,生产生活的发展与延续完全依赖于自然界的结果。因为自然界是变化多端的,是不依靠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在科学知识极为低下的年代,人们无法解释大自然时而风调雨顺、恩泽大地;时而灾疫连年、夺物弑命,先民们在趋吉避凶的本能活动中,对自然界的变幻,产生了畏与敬的思想意识,希望得到更多、更大的恩赐,避免或减少对自己的灾难,当时条件下,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拜倒在自然界的面前,对其鼎鼎膜拜。归结到宗教的形式,就是将其神格化,而人类自身则变得极为渺小,只能无奈的、卑怜的祈求自己所创造的自然神灵。“完全受着陌生的、对立的、不可理喻的外部大自然的支配,这也就反映在幼稚的宗教观念中。”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事物都成了他们祈求的对象,都成为神灵,于是这种万物有灵崇拜观念就成为萨满教最基本和最原始的信仰形式。
基于我国北方古代先民对神灵的敬畏,对灾祸的厌恶,又不敢将祸端直接归结到神灵的身上,于是便有了萨满教的“三界”观念,把宇宙分为上、中、下三界,上界为神灵所居,中界为人类所居,下界为鬼魔和祖先灵魂所居。认为宇宙万物、人世祸福皆由神鬼主宰,而不同的是神灵赐福,鬼魔布祸。鬼魔是人世罪人执罚者,最高神主恐其恃威肆虐又谴其他神保护人类,使鬼魔听命。作为神灵居住的上界,表现在人眼中就是“天”,无边无际、笼罩世界的“天穹”、“天界”,因为这些祸福都来之于天,对天就产生了最崇高的崇拜与信仰。天以外的崇拜对象,古人认为都附属于天,皆遵从天的意旨,按天所制定的一切去执行。比如万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兴旺与衰亡,都是天在冥冥中起作用。当人类产生了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以后,古人也就联想到天地万物的领导者,想到了这个神秘的天空是谁来主持?就模仿人类的分工,模拟了天的主宰者,所以,“天界”的最高统治者、最高神主就是“天神”(其他天上神祗也称“天神”,但这里所指的“天神”是造物之主、统领宇宙的唯一大神),那么他(她)自然而然就成为全世界的主宰。为了显示他(她)的特殊地位,把“天界”又分为了七层或九层,将“天神”单独安排到最高层,其他神则居于以下诸层。所以,“天神”便成为北方信仰萨满教诸民族所崇拜的最重要、最普遍的神灵,他是宇宙的主宰,是萨满教万神殿里最高位置的天神。
二、中国北方萨满教民族“天神”崇拜的现象
1、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天神”崇拜
日月星云风雷雨雪等一切自然现象,北方信仰萨满教诸民族认为都是在“天神”的主宰下,按照“天神”的旨意进行活动;森林火灾,陆地的水灾,疾病死亡等,都是“天神”的惩罚;太阳给以温暖,月亮给以光明,北斗七星指示方向,这些都是使人类直接受益的天体现象,同样也都是受意于“天神”。上天主宰一切,大地养育万物,万物是天所生,万物赖地以长,古人把天比做生身之父,把地比做养身之母,而大地的丰欠福祸还是依赖于天。于是信仰萨满教的民族,很早就产生了祭祀“天神”的习俗:“岁正月,诸长小会单于庭,祠。五月。大会茏城,祭其先、天地、鬼神。秋,马肥,大会蹛林,课校人畜计”, “天所立匈奴大单于”,“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这都是描写古代匈奴人的一项祭俗——“三龙祠”。每年要集会三次,祭祠祖先、天地、鬼神。《后汉书-南匈奴列传》中更是明确记载:“匈奴俗,岁有三龙祠,常以正月、五月、九月戊日祭天神。”在匈奴之后,更是流传甚广,“五部高车合聚祭天,走马游绕,歌声吟吟,未有如是之盛者。”“突厥牙帐东开,盖敬日之始出也。”“五月中旬祭他人水,拜祭天神。郁督军山西五百里有高山突出,上无草树,谓为勃登凝黎,夏言地神也”,“天所生大突厥。”“蒙古人承认有一主宰与天合名之曰腾格里。崇拜日月山川五行之类,出帐南向,对日跪拜。”古扶余人“以殷正月祭天,国中大会,连日饮食歌舞,名曰‘迎鼓’,于是时断刑狱,解囚徒。”“秽……常用十月祭天,昼夜饮食歌舞,名曰舞天”。“马韩人常以五月竞祭鬼神,诸国邑名以一人主祭天神,号为天君”。上面所述,皆是北方先民敬拜天神的一些表现。
天神作为崇拜萨满教的民族最重要的神灵,在突厥语族和蒙古语族中被称之为“腾格里”,在满-通古斯语族中被称之为“阿布卡恩都力”。“腾格里”一词为蒙古语音译,本意为“天”,最早源于公元前3世纪的匈奴语。匈奴的君主被称为“撑犁孤涂单于”,“撑犁”即为“腾格里”的不同音译,指天神,“孤涂”意为“子”,全称可译为“苍天之子”。作为其后同样信奉萨满教的鲜卑人、柔然人、突厥人、回纥人(回鹘人,即近代维吾尔人)和蒙古人等,他们对天神“腾格里”的崇拜已经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腾格里”由最初指物质的天,逐渐演化为“天神”,并且把他看作是诸神中的第一位神,最高的主宰神,同时又是“神界”、“天堂”、“神祗”的统称,至高无上,是生命之源。遇事“必曰托着长生天底气力”,无一事不归之于天,人类的一切,包括土地、食物、牲畜、权力、寿命、战争、胜败,甚至妻子儿女等都是“腾格里”所赐,皆由其决定。史籍中还大量记载了这种天神崇拜对北方民族的深刻影响。以蒙古族为例,还是蒙古崛起时期,在成吉思汗被推为大汗时,是通天萨满阔阔出代表“天神”宣称“最高的主(天神)让你统治大地”,“最高的主命你采用成吉思汗的称号”。
“萨满教祭礼是崇信萨满教的北方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发自对客观自然界的生存依赖,而萌生、发展并传袭下来的特定的祝祭程序、礼仪、祭则和禁忌等。”“以天穹崇拜为核心的自然崇拜,是萨满教最古老的崇拜观念。”作为萨满教最无上的大神,各民族的祭祀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为隆重的。蒙古自古就有悬肉祭天之俗,为其重要祭典之一,在《元史》卷72《祭祀志》中记载:“元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衣冠尚质,祭器尚纯,帝后亲之,宗戚助祭”。说明当时的祭天仪式已经是皇帝和皇后亲自参见的国典了。按蒙古族的古俗,春秋季节两度举行祭天仪式,后来又以秋祭为重,从农历七月初七八开始,历时三天三夜。仪式由“幻顿”或“博”(蒙古族萨满的称谓)主祭,同时还有许多博作为主祭的助手,场面十分盛大。到了近代,祭天仪式分为“红祭”和“白祭”两种:“红祭”指杀羊血祭,是一种比较原始的形式;“白祭”指用蒙古族的传统奶制品作为供品。在“红祭”中,要在院中插五色旗,以车为供祭台,台前点燃牛粪火一堆,主祭萨满持祭旗带领族众跪拜天神,叩九九八十一个头,对天致礼,同时按九数烧香,上供品。萨满杀牲时,刀刺入羊心窝,掏出羊心放在碗中,用带热血的羊心直接祭天。这时,主祭萨满用神刀或神剑在羊身上指划,呼请天神,要把所有的天神都请到祭坛。祭天的祷词多称天为“腾格里巴日汗”或“额其格腾格里”,即“长生天”、“天父”。
作为同语族的达斡尔族人,更是将“祭天”当作其宗教活动的盛典。达斡尔族人祭天,没有供奉的偶像,甚至不叫他为“巴尔汗”(神),这是与满-通古斯语族的满族和赫哲族祭天的不同之处。达斡尔族观念中,“天”(腾格里)分为“父天”(阿查·腾格里)、“母天”(额倭-腾格里)、“公主天”(达列-喀列)及“官人天”(诺托尔-诺颜)等。祭腾格里时,请一个主祭人,因为“祭天”不是“跳神”,所以主祭人不一定要请“雅德根”(达斡尔族“萨满”的称谓),会念祷词的“巴格其”(雅德根的助手)就可以当主祭人。因为达斡尔人的祭天仪式是不允许外人窥视的,所以开始时,要把大门关严,在院子内进行祭祀。关门后,还要在大门外挂上一双靴子,没有大板门的,要在大门上挂鱼网或网状的绳子,禁止人从大门出入,需要出入的人可以跳墙而行。在正房的西南处,立一根横支木杆,用被子盖住。这是为了要挡住家畜神“吉雅其”的眼睛,不让他看见杀牲畜的人,接着就要杀牛或猪做供物。牲畜的内脏和横隔膜放在院子里煮,骨肉却挂在屋内。主祭人对天吟诵祷词:
父天听听祷词,
母天了解缘由,
坐在根源的大公主,
用簸箕般的耳朵静听,
坐在角落的大官人,用明亮的眼睛瞧吧!
……
经过一番叙述供奉物品、如何杀牲,以及夸耀对天神的恭敬之后,便诉说祭者所求的事由,祈祷天神保佑等。诵祭完毕,大家一起吃肉,把骨头啃干净,用簸箕收集好,扔到院外。但把与头骨连接的第一个脊椎骨插在“索罗”木杆上,立于大门右侧的篱笆上或在大门旁。
2、满-通古斯语族民族的“天神”崇拜
满-通古斯语族民族同样最尊敬天神,“天神”便是以“天穹主神”阿布卡赫赫为代表的神系集团,所以除特指天神阿布卡赫赫外,有时也带指由其领导的天神集团。近代将其称为“阿布卡恩都力”(“阿布卡”意为“天”,“恩都力”意为“神”),该称来源与“阿布卡赫赫”,即为由母系氏族过渡到父系氏族社会的蝉变,由此可以看出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天神”都是这些民族最崇拜的大神。
赫哲族人常将“天神”供奉在神树上。凡是大树木有特异的征兆,如被雷劈过或形状奇异,都被认为有神搂附在树上,于是在这种“神树”近根的干上,雕刻一个人面形,作为“天神”。如供在堂中的天神,则为木偶。凡是遇到很大的危险而得平安的,或是患重病而得愈,以及渔猎丰收等,都认为是天神的保佑和恩赐,所以许愿祭祀天神。祭神的日期由许愿人自己决定,并请全村男子来陪祭,而妇女则不许参加。
鄂伦春人称天为“居拉西其”(天老爷),每年的年三十晚上和初一早晨每家都举行祭天的仪式,烧上九柱香,面朝南方叩头。
鄂温克族供奉的天神是“宇宙之神”埃涅坎。她的形象最早出现在中纽克扎岩画上,被画成一只巨大的母鹿,据说这幅岩画正是萨满“上界”与“中界”(人类世界)的分界线。在后世的圣坛中,天神埃涅坎被描画成一位高龄的驼背老妪,长着一副慈祥的面容,身着鹿皮长袍,头戴风帽,左手拿着一个装满毛线头(兽类的灵魂)的小口袋,右手拿着一根线头,随时赐给猎人。她不断巡视自己的世界,看看人们是否按照她的教诲去做,是否遵循宇宙的准则。因为她特别喜欢巡幸绘有岩画的石崖,因此,鄂温克人经常膜拜这些石崖,并向石崖祭献供品,以取悦于天神埃涅坎与她的助手们(包括慈善之神瑟维基和雷与闪电之神阿格迪神等)。
满族在其祖先女真人时就十分敬仰天神,不仅盛行祭祀天神,而且以祭天为国家盛典,在《大金国志》卷35《社志》中记载:“金因辽旧俗,以重五、中元、重九日行拜天之礼。”“若至尊则于常武殿筑台为拜天所。”《金史》卷28《礼志-南北郊》中说:“金之郊祀,本于其俗有拜天之礼。”这说明早在满族祖先建立的金朝,祭天仪式不仅在氏族生活中地位十分重要,而且已经步入庙堂化和制度化。满族对天神的崇拜在努尔哈赤时期发展到了顶峰,无论政令、人事、征战都离不开“天灵”、“天兆”、“天意”、“天理”、“天助”、“天祈”、“天命”,“天”成了万能的、至高无上的神灵。因为作为统治宇宙的最高主宰,与信仰者的关系,正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帝王与平民、贵族与奴隶的关系。因此,这很适应于满族贵族的需要,于是便被满族贵族与政权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努尔哈赤的汗号为“天任命的抚育诸国的英明汗”,这正是满族对“天神”崇拜的最集中表现,满族萨满教中的“天神”崇拜,发展成为“皇权天授”的封建迷信。努尔哈赤为了祭祀天神,在宫廷中建立了“堂子”立杆祭天,凡用兵或有大事必祭天神,以后成为清朝宫廷萨满教的中心。从新宾的兴京老城,辽阳的东京城到沈阳、北京,祭天的“堂子”都很出名。“堂子”是两座南北对面的神殿,一座方形的在北,面向南,名叫祭神殿,汇集所祭祀的诸神,一座圆形的在南面,面向北,名叫圜殿,即拜天圆殿,也叫亭式殿、迎神殿或八角亭等,是堂子中最重要的祭场。圜殿南院正中,设有皇帝致祭时立竿子的大石座。其后东西又各设有小石座六行,每行分六重,合计石座大小共七十三个,为皇帝、皇子、王爷、贝勒等致祭立杆之用。“堂子”祭礼,以“元旦拜天”和“出征凯旋”为最隆重,是满清国家的大典,即所谓“公祭”,皇帝必定亲祭。至清中叶,乾隆朝还颁布了《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以法令形式将萨满教的祭天仪式进一步规范化,足见其重要性。
“堂子”是皇室祭祀所在,非一般满族平民祭天所能相比。阶级社会严格的等级制度,在宗教上也得到反映,皇室以外的官员庶民(一般地主)一律不准入堂子致祭,更不准私家建立堂子,只是各家院子东南角也置有祭天神杆,称“索罗杆子”,它与堂子中所立杆子有相同的性质,是满族人祭天还愿的所在。与皇室的“堂子”祭相比,民间的“祭天”历史更为悠久,已经作为一种宗教节日流传至今。
满族民间“祭天”,满语称为“阿布卡恩都力”,又称“祭索罗杆子”或“杆子祭”,是每年秋季或农历腊月祭祖的第二天举行的满族传统祭祀,盛行于东北满族地区。
满族祭天活动很早便受周遍民族的影响,《后汉书》中记载:三韩“诸国邑各以一人主祭天神,号为‘天君’。又立苏涂,建大木以悬铃鼓,事鬼神。”古代三韩(朝鲜)为萨满教流行区域,竖杆祭神是萨满宗教活动仪式,辽金时演化成立杆祭天习俗。
祭天是满族家庭萨满祭祀活动最隆重的节日。开祭前一天,家家户户将索罗杆子放倒洗净,清扫庭院,准备祭祀器皿。有的地区还用一条绳索将索罗杆子和室内的祖宗板连起来。祭祀时,主祭人率全家族老少按辈份高低次序跪在地上,萨满诵念祭词,大家叩首祭拜。拜毕,司俎者引一头全身无伤、纯黑毛的公猪入场,请神领牲后杀死,将血涂在索罗杆子顶端。剥下猪皮,将猪脖子中的一节骨头挂在杆顶上,并把内脏放在锡斗里。然后,由萨满把杆子竖起来,让乌鸦来吃。(如三天之内,索罗杆子上的东西被吃完,则认为是大吉大利)。猪肉分成“大肉”和“小肉”两类,“大肉”直接煮熟后,供于案上祭祀神灵。“小肉”入锅煮至七八成熟时,加入小米,搅拌煮熟,谓之“小米肉粥”或“小米肉饭”,再供于案上祭神:祭祀仪式结束后,供物由全家族老少共享,过路行人也可随便进食。吃供物要在屋外进行,而且以当天吃完为最佳。如这天吃不完,必须在三天内吃完,否则要埋在索罗杆子底下。此俗现已少见,但“小米肉粥”至今仍为满族人民所喜爱。
三、中国北方萨满教民族“天神”崇拜对生活的影响
古人对“天神”的崇拜,反映了他们在生产生活和对大自然的斗争中,感受到了自然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自然界对人类的各种刺激,促使人类感情冲动,产生了遐想,开阔了视野,原始的朴素的哲学于是便萌芽了。作为萨满教核心的“萨满”这一形象,正是在原始朴素的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演化出唯心的思想意识。在精神作用的基础上注重实践,比如在漫长的狩猎活动中,萨满就总结出不少用野生动植物治疗疾病的经验。萨满治病是以精神疗法为主,辅佐以针炙药物,更多迷信色彩浓重的地方,都是后世别有用心才加进去的。人的最初感受是人体本身,抬头望天,低头见地,饥寒冷暖、食、色皆人之本能。在萨满的信念中,天,是第一性,没有天所生的日月星辰风云雨雪,就没有万象万物;地是从属于天,是第二性。这正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萌生的基石!北方民族原始哲学思想的萌芽正是在对“天”的鼎鼎膜拜中应运而生的。
如果民间的天神祭祀是以天所包含的自然精神的神圣性支配人们的信仰生活的话,那么在历史上建立过政权的北方民族的统治者无不把天神发展为以天启、天道为基本内容的天命信仰,在天神的自然威力上附加了更多的社会伦理内容,使萨满教成为维护以统治者为首的少数人利益的思想工具。传统的天神信仰演变成天命观念以后,就直接成为民族政治和王权统治的思想基础。
萨满教的深入研究就像一个亟待挖掘的宝库,愿这一宝贵遗产,能更全面地展现在世人面前,重耀光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谢选骏指出:把“腾格里”翻译成“天神”显然欠妥,因为“腾格里—天”不是完全人格化的,而是具有自然属性和神秘特性的。再如,为何满族对天神的崇拜在努尔哈赤时期发展到了顶峰,无论政令、人事、征战都离不开“天灵”、“天兆”、“天意”、“天理”、“天助”、“天祈”、“天命”,“天”成了万能的、至高无上的神灵?显然是受了中文典籍的影响。同时期的满人开始变成熟番,甚至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一类的中文读物,来获得军事知识。而且,对于“天”的崇拜,显然是对满人酋长的升级,让他们晋身为可以祭天的“天子”。
凡此种种都说明,“腾格里”崇拜与“天子崇拜”,一体两面,“腾格里崇拜”是中国化的独尊君主制度的意识形态。这一制度窃取了古代宗教的天子观念,用来做成政治的飨宴。
【013、天子的归来——怎样给耶稣基督报仇】
(一)
世界“四大哲人”,孔子做官最为成功但少深度,释迦牟尼出家最无人味,苏格拉底和耶稣基督两个死刑合成西方文明最有创造,前者服毒而不流血,后者十字架上流血赎罪——深刻影响各自的社会和文明发展。
人格典范对于文明的影响具有催眠性质,例如基督教具有殉教传统,因为耶稣基督是被杀殉道的,伊斯兰教具有圣战传统因为穆罕默德是杀人传教的,主导三期中国文明的人格典范分别是:
第一期中国文明的原创人格典范孔孟老庄,都是现世性质的,社会态度积极消极互见。
第二期中国文明的参与人格典范释迦牟尼,具有来世精神,社会态度和作用以消极为主。
第三期中国文明的渗透人格典范耶稣基督,具有来世精神,社会态度和作用以积极为主。
(二)
在各种宗教所体现的人格典范中,耶稣最能激起人们的悲剧感和生命力,因为他的生活最为贫穷,他的死亡最为惨痛。
耶稣最能激起人们的内疚,从而给文明注入最大的持续力量。
怎样给耶稣基督报仇?虽然人是无法给神报仇的,虽然耶稣临死的时候赦免了杀他的人,但杀他的人还是有罪的,耶稣的信徒还是有为他报仇的义务的。
怎样给耶稣基督报仇的最好方式,就是传播他的爱。
“他是爱我,为我舍己”,现在我也要为他舍己。
(三)
第二期中国文明的时候,佛教在印度和中亚等发源地先后灭绝了,反而在中国保存下来,并通过中国传到日本、朝鲜、西藏、蒙古。
第三期中国文明的时候,也许基督教也会在欧洲和美洲趋于衰亡,反而在中国保存下来,并通过中国传到日本、朝鲜、西藏、蒙古。
未来中国如果成为基督教的大本营,就像过去成为佛教的大本营,并向亚洲积极输出基督的福音,就像隋唐的时候向中国传到日本、朝鲜、西藏、蒙古输出佛教……这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那时候,就是天子的归来。
【014、天子观念是如何被篡改的】
网文《否定〈中英聲明〉:中國的天子文明世界觀》报道:
中國外交部否定《中英聯合聲明》的效力,公然反叛西方近代建立起來的「條約體系」國際秩序。有沒有考慮過,事實上可能是中國想的,一直以來並不是「變成西方國家」,而是「將文明的標準改成由中國定義」呢?
自古以來,中國之所以視自己為「中國」,意義本來就是文明的中心,他們一開始接觸西方的時候,並沒有覺得西方比自己先進,自己落後。相反,他們會把西方說成是蠻夷,西方的行為是野蠻、不文明,一直以來,大清和中國才是文明。
中國世界觀:天子與天下太平
在中國的世界觀裡,本來天下一統,只有一個天子,一個朝廷。而其他的並不是國家也不是文明,但如果朝廷無法管他們,就應該朝貢來表達順服,意思就是雖然天子不能直接管,可是他們還是承認,天下就是屬於天子的。而天子為何存在?是因為我們需要「一個能夠下令做該做的事情的人」,天子不僅有絕對的威權而且權力也需要無限強化,以便可以一聲令下,實現所有事情,以人類最大的力量,去解決天下所有問題。
統一天下,將天下權力歸於一點,然後該一點又有權去做任何事情,故天下間人類能解的問題,天子一概能解,世間上一切爭執與對錯的終極解決方法,就是天子說誰是誰非。
天下之所以太平,就是在於這個邏輯。天子永遠是對的,天子永遠應該有最大的力量,理想的天子就是神,他既是指揮所有行政力量的統帥,可以立法和廢除所有法條的立法者,也是決定所有是非的法官。
天子可以輾碎一切矛盾和問題,比方說,就算有人非常反對一件事,舉個例子吧,臺灣獨立,天子說臺灣可以獨立,全天下的人再憤怒也無權反抗。天子就是負責做和實行一些有很多人反對、爭議的事情。
如果沒有這個天子,世間出現了一些大規模的爭議,例如臺灣是否獨立,是否應該要容許某種危險的科技(例如核武),世間就會分裂,然後大亂。就像臺灣會因為統獨爭議而分成不同的人群一樣,故此天下統一之所以導致天下太平,本來就是想要將爭議的決策權力統一。
就算今天已沒有表面的天子,你跟中國的網友談時,你會發覺他們的世界觀,其實也很相像。為何這麼多中國人會支持專制?為何中國人會說專制有效率?民主沒有效率?如果你細心的探究他們的內心世界,會發覺他們不少都覺得,這世界其實充滿了紛亂的基因,他們害怕「亂」,是完全感受到一旦出現爭議不能解的時候,就會產生大量衝突與暴力。
解決一切、超越法律的終極權力
因此必須有一個強大的力量,將事情一鎚定音,快速的將是非定好,行動,引導天下往正確的方向,而這個力量可以是「天子」,「共產黨」或者「習大大」甚至「蔣經國」,他是誰都不重要,重點是他有必然是有能力而且充滿智慧,為國謀福的強人,他會力壓所有舌鬧與爭議,使大家走向正道,壓下所有反對聲音而走向和平與穩定。
這深植於中國文明當中,這就是很多人心目中對政治的終極答案,有很多人會說,中國人被黨國洗腦了,被共產黨洗腦了,不,相反,是因為中國人的天下觀就是這樣,所以一個成功的黨,最後都會裝成他們心目中的天子。做天子該做的事。就算沒有了共產黨,如果中國還能統一的話,下一個中國的統治者,也只是不同包裝的天子,就算是透過全民普選產生的,也一定是一個裝成神的偽神。
你可能會問,為何一定要談這個天子的事情?因為這裡涉及一個很基礎,但會產生矛盾的問題。那就是……法律大,還是天子大?如果天子認為,有一件事是正確的,一定要做,但違反現在的法律的,那怎樣辦?
有很多說法律應該有無上權威的中國人,也就是那些說「惡法亦法」,「犯法就是不對」的盲毛,他們對於法律有無上的尊崇。可是面對這個矛盾的時候,他們就開始當機了。
因為法律的無上權威,大得過天子,或者黨,或者習大大,或者是蔣經國的權威嗎?最簡單的方法,當然就是避而不談,顧左右而言他,要不就是說這種情況不會發生,總之是繞過這個矛盾,因為既不想放棄法律,也不想挑戰天子。在他們心中,法律總是代表著天子的統治工具,法律的無上權威是由天子而來,天子和法律不該發生矛盾。
所以這個矛盾其實是可解的,怎樣解呢?答案是:「天子有改變法律的權力,他只要在犯法之前,把法律先改掉,那就不會犯法。」
為何要解決天子和法律的矛盾
你看看香港的人大釋法,就是這樣回事,當中國要侵犯香港的法律時,他們就會釋法,其實就是等於扭曲與或者是立法。所以即使香港的法律容許支持港獨的議員當選,中國說,我覺得這不能,便直接「釋法」,改變法律。之後就變成了他做的事情還要合法,而反而本來合法的你變成是非法的。
那樣天子與法律就沒有矛盾了,你看看香港釋法事件就知道,他們本質上沒有任何改變。可是這個解是有限制的,就是天子要真的有權「改變天下所有法律」。去到這點,你會開始留意到,天下一統的真正意義,就是令天下的修改法律的權力一統;也只有這樣,天子才可以任意改變法律。天下一統,天子就能夠從不犯法,因為他可以隨便修改。若天下不是一統,則這世界上有些法律天子不能改。那天子就會犯法,而底下的忠於天子支持者就會當機,發瘋,自相矛盾。
你可能會說,發瘋就發瘋,那些五毛黨本來就是傻子。發瘋又怎樣呢?他們這麼愛習大大和黨也不會起義推翻國家吧?不,天子如果跟法律有很多的矛盾,最終他們想下去,為了自圓其說,得出的的結論,必然是取天子而捨法律,「法律也是低能的,力量大過法律,有種你來推翻權力」,所以你會看到,跟五毛黨談論,如果你有耐性認真談到最後,都一定是拳頭主義,就是說你有拳頭你就有對,你沒有拳頭說甚麼都沒用,拿槍拿砲推翻共產黨啊,推翻我就服你。
這樣好嗎?其實對於朝廷來說也是不好的,因為這樣會令整個國家的支持者,都開始鄙視法律,但法律被尊重,才能夠服眾,社會才會穩定,施政才容易。如果全天下都不尊重法律,不守法,那麼普天之下都是一群愛天子但無法無天之徒。這些人就難以控制,法律要求他們不貪污,他們照貪,法律要求他們不要做假食品,他們會做,社會和系統就會腐敗。所以,天子總是避免要和法律產生矛盾,天下統一,自由修改,非常重要。
中國並不認同西方條約體系,可是當出現了西方文明的時候,他們又有一套完全不同的法律秩序,叫作條約體系,那問題就出現了,條約這種東西,本來就是法律上的東西。因為守法,才會守條約,雙方因為守信而和平,比方說甲國與乙國簽和約,大家規定怎樣怎樣,之後就不再會戰爭。條約就是法律,條約大於任何權力,包括天子。如果有一件事,天子認為是正確一定要做的,條約卻規定不能做的,那怎樣辦?
在目前西方主導的世界文明中,很抱歉,你應該遵守條約,所以天子也要讓步。但是中國理想的世界中,天子要做該做的事時,條約是應該讓步的,不論是修改、廢除,或者隨意解讀。
去到這點,你就會發覺解釋了一切問題。
為何從帝制走向立憲這麼困難?為何中國的憲法沒有違審審裁,如同虛設?為何中國不斷將所有條約視為不平等條約?為何中國對於西藏甚麼的條約,最終結果都是撕毀?為何香港九龍明明是被割讓,永久屬於英國的,中國卻不理會這點?為何香港基本法規定有集會自由,參選權,中國卻可以釋法毀滅掉?為何今天可以說中英聯合聲明已無意義?因為這些全都是執政者(天子)的意志,超越了任何承諾與法律。
答案就是中國從來都不想加入這個西式的條約體系,也從不認同法律大於天子的權威。他們只是覺得這兩三個世紀,中國文明勢弱,很屈辱的接受了西方法治社會「權力要服從法律」的規則和道理,但內心從來都沒有認同過。他們心底裡認為權力是可以和應該超越法律的,他們只是盡可能不和西方衝突,所以用各種漏洞去令西方接受。
玩弄西方條約,等待主導天子新秩序
舉個例子,香港。香港是殖民地,根據聯合國決議,如果宗主國放棄殖民地,殖民地就有權公投獨立。所以,香港自然也有自決獨立的權利。但中國不願意接受這件事,因為這樣做香港一定會獨立。所以他們就用政治手段,在聯合國中將香港從殖民地名單剔除,變成「被侵佔的中國領土」,這樣香港就失去獨立的權利,然後在中英談判時,則對英國說,如果你不給我們香港,我們就揮軍打爆香港,大家都沒有了。英國權衡下就讓步了。
整件事都是其實他們想要香港,甚麼南京條約北京條約,甚麼割讓,都只是簽給西方看的猴子戲,他們根本沒有鳥甚麼條約的,但他們也自覺未有實力跟西方衝突,便不斷鑽空子或者扭曲事情。
最終他們想要的,是否定了西方主導的這個秩序。如果中國強大到在文明的等級超越了歐美,西方沒落的話,就是會產生一個天子主導的新天下,而中國的統治者,也就是天子。他的任何承諾和條約,如果他信守,都只是恩賜,而他有絕對的權力修改任何承諾和條例,這就是中國所主導的世界新秩序。
因此,中國越強,就越不會守信,這是我們的觀點……我們這些香港人和臺灣人,大部份都已經信服了西方的體系,雖然用的是漢字,其實我們在文明體系上已經被西方化,也不會再質疑。
在中國的眼中,他們沒有失信,因為他們最基本的信義,是對天子的忠誠承諾,而天子的權力大過憲法,大過條約。甚麼條約,在他們眼中都只是暫時的工具、天子的恩賜,或者是一紙空文。天子有一天會再強大,將會成就無上權力,而你只要學會服從他們並感恩就好:朕不給你,你不能拿,你拿到的,全都是朕給你的。所以連香港的水,以及臺灣的和平,都不是源自大自然,或者人類有甚麼天賦人權,而是天子的恩情。你還不快些跪安謝恩。
其實你看臺灣這邊,都能夠看到有類似思想的人,當然,臺灣少很多,但你可以當成研究對象去觀眾,你會發覺完全相同的思想特質。
把中國看做西方現代國家,是種誤解。
然後,越接近天子的就是最文明的,越遠離天子的(例如我們)就是越蠻夷的,世界與文明的中心,重回中國,萬國來朝,一切臣服天子的秩序,獎勵服從的人,懲罰不服的人,雖遠必誅。你只要去看看他們的YY小說,這會發覺這個版本的理想世界,就是他們心目中想要的世界。
我們把他看成像美國一樣的西式現代國家,全是我們一廂情願的誤解,他們一點也不想成為這樣的國家,別說民主自由,而是連正經立憲守法三權分立都懶得做,連法治都不可能實現。他們做的一切很像西方現代化的行為,都是裝裝樣子給全世界看的,他們很清楚必須做樣子,讓西方以為你是他們的同類,但他們內心很清楚知道不是,而做得不像的地方他們也不介意被笑。這是越王勾踐式的臥薪嘗膽,哪一天他們強大了,就是大反擊的時候,不用裝了,這一切都會結束。
中國是野蠻國家?相反,他們是對文明有完全不同的定義,在他們眼中我們才是野蠻國家、蠻夷,根本沒當我們是能跟他們平起平坐的東西。跟我們做任何承諾,對他們的意義,跟對一隻鱷魚承諾沒甚麼分別。
谢选骏指出:上文偷换了天子观念的内核——天子本来是一个宗教观念,这里却把秦始皇篡改的政治观念当作了天子的正统。天子,本来是种族的始祖和文明的创造者,而不是政治领导和军事领袖。但是到了秦始皇那里,天子被篡改为政治领导,到了刘邦那里,天子被进一步篡改为军事领袖。而天子文明,本来是文化英雄创造历史的意思,例如“黄帝制器”、“神农尝百草”之类。后来却被野蛮化了,成为专制暴政的代词;这是国家主权侵犯思想主权的明显实例。现在,连自称文明的香港人和台湾人都不懂得这一区别——世界上还有比这更荒谬的二律背反吗?
【015、天子和法王都能在中国以外出现】
“天子和法王都能在中国以外出现”,这听起来有违常理,但实际上,儒教和喇嘛教早已是“国际宗教”,既然如此,天子和法王为何不能在中国的疆界以外出现呢?
儒教不仅流行于南北朝中国,而且流行于韩国朝鲜越南日本;喇嘛教不仅流行于各个藏区,而且流行于蒙古、俄国、印度。我这这里指的不是侨民中间的流行,而是指的是本土居民。所以,天子可以在中国现有的疆界之外横空出世,正如达赖喇嘛可以在中国藏区以外的国家转世投胎。
陈腐的天子,是中国主权帝王之头衔,意指上天之儿子,象征统治天下之权力源自上天。
黄帝、尧、舜都被后代追认为天子。周朝以“天子”为君主正式名号。自秦始皇始,中国统治者都冠上皇帝头衔,也称天子,类似于单于、天皇、可汗等称号。天子的命令又称“圣旨”,即“德为圣人”的旨意。明清两朝使用的“奉天承运皇帝”一辞,彰显了帝王权力受命于天,西方称君权神授。“天”在此意为“天神”或“上帝”、“天公”。
新兴的天子,是全球主权领袖之象征,意指上天之儿子,象征统治天下之权力源自上天。
随著人类由渔猎采集时代演化到畜牧农耕时代,原先人们在渔猎时对于体力和反射神经的要求极高,但到了农牧时转而开始重视起了管理、守望、互助合作。反映在宗教现实上,也由对于禽兽草木的力量万物崇拜转型到了对于祖先灵魂、英雄、智者的人形崇拜。
随着人口数目的增加,上下之间的阶层关系也益加严密。在上位者意欲领导统御众民,在民智未开的时代,只有透过宗教是迅速而便捷的。为了自己在民众之中的威信,自己或手下的依从者便会加上特别的传说:或是诞生时有异象、或是天赋异禀、或者智勇过人。建立一般人对领导者的崇拜与信心。
周朝时,君主们管理的国土或民众已经扩大到包含许多不同的氏族与部落。君王本身所拥有的传说显然无法贴切的让所有的人民都明白,君权神授的概念在此开始萌芽——我的权力是天地一切执掌者所赋予的。天是每个人都必定看得到的,又接触不到的。这样的概念一经释放,便可以在群众心中形成敬畏的心态。
在古代中国思想家认为,天子只是“受命于天”,而非至高无上者,即使是人中之王,还是要受天命约束。倘天子“逆天而行”,如暴虐无道使百姓受苦,人民是有权推翻他的。如儒家的孟子就曾经说过:“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诗经·小雅·北山》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有天子是受命于天,因此统治世上每个角落。不只本土,周边各民族也必须承认天子权威,受其册封并向其朝贡;如有不从,就遭到无视,或视其为化外之民、蛮夷戎狄。
由此可知,天子虽然不必在现今的中国疆界之内产生,但天子所在的地方就是“中国”,就是“中央过度”,就是“世界中心”。
这可以在《全球之光》和《古代的天子图式》之间,得到交互印证。
附录之一
天子·全球之光
Tianzi(The Son of Heaven)——Light of the Universe
谢选骏
2002年电子版(上卷)
2016年印刷版(上下卷)
内容简介
《天子·全球之光》是谢选骏先生1979年—1991年间的作品。根据1994年香港当代文艺出版社出版、利通图书有限公司发行的《天子·世界征服者的奏折》改编而成。《天子·中国精神形式》是为便于读者进一步了解“天子观念”,而在2002年和《天子·经注集》同期完成的,当时也一同发行了电子版。现在2015年予以再版印刷。
Synopsis
The book (右斜体)Tianzi(the Son of Heaven)——Light of the Universe(左斜体)is a collection of works written by Mr. Xie Xuanjun between 1979 and 1991, and is a revised version of the book (右斜体)A Memorial to the Throne about Tianzi(the Son of Heaven)or Conqueror of the World (左斜体), published in 1994 by Hong Kong Publishing House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nd Art and circulated by the Litong Books Company, Ltd. The purpose of the book was to help the reader to understand better the notion of Tianzi (the Son of Heaven)and was,after its completion, published in 2002 in an electronic version together with (右斜体)A Collection of Classics about Tianzi(the Son of Heaven)with Annotations (左斜体). And now, in 2015, what you see is a reprint.
目录
幻想天子1
绪论5
上卷·本文
(2002年电子版)
第一部
礼制的天下统治(时篇)11
礼制的天下统治(日篇)23
第二部
直逼众妙之门的光45
第三部
全球规模的封禅纪元71
第四部
新的花期在普遍的毁灭中酝酿着107
第五部
集中力量、一以贯之137
第六部
为敌人举行盛大的葬礼167
第七部
一位天子退隐苍穹197
跋
大多数人的意见223
援引书目225
下卷·附录九章
(2016年印刷版)
第一篇
天子简说及附注及释义229
第二篇
“天子万年”的科学依据239
第三篇
《月令》中的天子神农248
第四篇
天子无妻258
第五篇
天子观念是中国文明的特征264
第六篇
生物学意义的天子272
第七篇
天子兼有宗教职能与军事职能274
第八篇
孔子缺乏天子观念的灵性化280
第九篇
孟子无君无父论忤逆武王周公283
第十篇
炎黄子孙与天子后人293
第十一篇
皇帝制度是一种僭主制度298
第十二篇
天子升级为天皇——“日本天皇”的乱伦307
第十三篇
第三期中国文明的光311
《天子书》的幕后316
(另起一单页)
幻想天子
1979年8月2日
(1979年我到了万县对岸的陈家坝,就是母亲梦见龙死的地方。我发现陈家坝是一个码头,有小路蜿蜒上山,陈家坝镇就在山上。那条小路的形状,非常像一条龙,而陈家坝码头就像龙头在“饮马长江”……船离开万县,我就开始写《天子》。
“天子论”的第一篇就是在离开万县的轮船上写的。那艘轮船凌晨起航,所以大姨妈他们找到熟人晚上送我上船,我一人在船上过了一夜,写下了“幻想天子”——“天子论”的第一篇。10月初回到北京后,连续写了半年多,结成了《天子》的主要部分。)
(一)
天子没有祖国、没有故乡、没有人间的一切牵挂,斩断一切世俗的纷扰。不论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不论是环境上的,还是心理上的。“用流六虚、变动不居,唯道是从,唯天是遵”。这就是天子伟大而不同凡响命运的真实写照。
他一个孤独的流浪者,在这茫茫的现世,没有什么东西能使他产生长长的眷恋并使他为之深深沉醉。只有那凡人不可感测的天命,才能常常吸引他渴慕的灵魂;并且也只有被他的睿哲文明揭示出来。
一种深沉的感动击中了我:天子不是人,而是人与天之间的灵媒,他的国不在人间,而在天人之际!天子被人们视为怪异是不足为奇的,因为他的行为实非人的行为,而是体现天命的救赎:对人群实行救赎的行为。这种行为是无私的,它不要求回报与利益,因为它本身就是最大的回报与最大的利益:最大的回报是对天命宠爱的回报;最大的利益是对人群实行救赎。他对人群实行救赎并非出于对人群的爱,而是由于天命纯粹的崇仰、对宇宙生机的无限缅怀。
(二)
任何囿于集团、民族、种族甚或人类的“爱”,都是一种自我中心主义的扩大,自我中心主义的人情兽性不足为法,因为它会损害天命浩荡的真诰汪洋,使真道蒙染烟尘。彻底弃绝“有所囿”、“有所蔽”的人情兽性,天子达到了无我无私睿哲文明,格于上下的伟大圣境:无私就是排除了一切程度和一切形式的自我中心主义,即使是以利他主义为表现形式的自我中心主义。
天子无情。但有一股深沉的思虑永远纠缠着他;但这不是一种人情兽性浪潮的左右摇摆。天子也许未能断绝七情六欲,但他只将七情六欲化为“顺遂易道”的冲动。这样,七情六欲不再消极了,甚至成为积极的了。
(三)
“孤云飘泊复何依”、“身世浮沉雨打萍”就是衰世中等待着天子的命运。天子是身不由已的,天子是不属于他自己的。然则,天子也同样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真命天子乃是一切国家和一切时代所共同享有的。所以天子的孤独、他的飘泊、他的无依、他的浮沉以及一切世俗意义上的苦难都只是现象而非本质——天子的本质不是孤独,而是集万物之乾元的易道、天命在人间的伟大映象;天子的本质不是飘泊,而是像磐石一般地立于伟大使命的召唤上;天子的本质既非无依更无浮沉,而是终始不渝惟精惟一地去体现他自己的本性,这一自我体现我们不妨将之视为易化——历史在人间的体现。
我们应该说,天子的孤独成全了他的奄有四海:“奄有四海”不是表层的“全部占有”,而是具有创造深度的“全部占领”,所以是“为而不有”式的填充。
天子的飘泊成全了他对世界的填充:天子游漾在易化之中,天子的浮沉成全了他对宇宙的吞吐,天子的无依成全了他的“普济苍生”。
面对天子,我们不可用常人的尺度:天子无从窥测、无法妄评。天子沟通天地人,兼三才而用之,这伟大明王也是天之明命的创造者与实践者。“乾元资始”,发育万物;是伟大创造者。“坤元作成,厚载万物”,是伟大行动者。
孤独、高洁、清爽,超凡入圣、无牵无挂、与天合一,称为“雪巅上的意境”、“俯视万类的心机”……
(四)
寻常的事物不足使天子为之动容,天子的情感思虑不为现象而浪费,他有更重大更紧迫的用途。寻常的道德善恶、寻常的毁誉得失,寻常的一切理,不足准绳天子的行动。“超一切理”——就是天子的人格,就是颠扑不破的证据。
天子的超一切理就是“创造”,是“乾元的化身”——一切理都是他的伸张、他的支派、他的附庸。一切理都像光芒一样,出于天子,出于永不沉沦的光源……
宇宙冲动的最高象征。
太极的无极。
圣德。
【016、天子是与宇宙同振的代表】
《地球与人体惊人的相似之处》(2019-07-10 腾讯)报道:
地球之所以被称作地球,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是球形的。人体显然不能用球体来形容,那怎么能说地球与人体有巧合的相似之处呢?
我们都知道,胎儿是通过脐带获得生命所需养料的,而脐带与胎儿的联接点就在肚脐处,也就是说肚脐是人体获得营养最早的供给点。肚脐位于人体中线之上,如果以肚脐分割人体的高度,那肚脐正好处于身体的黄金分割点上,也就是说如果以肚脐为界点,正好可以将人体黄金分割。
再看地球,恰巧可以中分东半球的地带,也就是是东半球的“人体中线”恰巧位于东经三十度与东经六十度之间,地球南北长度的黄金分割点则位于北纬三十度附近。按照这一坐标观察地球,我们发现这正是世界石油资源最为丰富的中东地区。中东对于地球就像肚脐对于人体一样,担负着为整体提供生命养料的重任。
19世纪五十年代人类开始发现、开发南极资源,而人类也正是在此时开始了对自己大脑的深层研究。如果说大脑是人类的生命中枢,处于人体的最顶端,那么南极也正是地球的最顶端。虽然南极不能算是地球的生命中枢,但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确是地球“生命”迹象的侧面反映。
中医讲穴位,人体上有一些绝对不能动的穴位,俗称“死穴”。正如武侠影片里,有些奇人异士,他们能准确点中别人的要害,这是因为他们知道别人的“死穴”。肚脐所对应的左腰上部位,在中医称“命门区”,穿过这一区的纬线称之为“保命线”。人体的死穴不仅集中在命门区上,而且正好排列成九宫图。按九宫幻方计算地球的死穴要比现在发现的百慕大三角的范围还要广。中东地区所对应的位置恰巧落在北纬三十度线附近,而关于这一纬度线,人们已发现了许多神秘而有趣的自然现象。
在对于人体极其重要的血液循环系统里,人体的血管分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还有各类毛细血管。而在地球上,最为著名的几条河流就像是人体的动脉血管一样,流过了地球上最重要的几个区域,如横穿中国的长江、流经美国大部分国土的密西西比河、孕育了埃及文明的尼罗河、流经大半个欧洲的多瑙河等等。而那些比较小的河流,则像是人体的毛细血管,分布于地球的各个角落。同时,人体的血液都要从心脏流进流出,而地球上的重要河流也都位于北纬30度线附近,这也是人体与地球的一种相似。
北纬30度区域就像人体的心脏一样重要,汇集了地球上最古老的文明和最神奇的自然景观。这里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还有地球上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有最古老的文明古国埃及,还有撒哈拉沙漠的“火神火种”壁画以及其他种种地球的奇迹。这些地球上的特征不都与人体有着惊人的相似吗!
谢选骏指出:“地球上的特征与人体惊人相似”,表明人类和宇宙的同构;这一同构也就使得“天子是宇宙同振的代表”成为可能。因为天子就是人类前进的方向,是种族与文明的预兆。所以说天子是与宇宙同振的代表。
【017、指望外国夷狄不如指望天子自己】
《刘晓波之死熄灭了中国民主改革的希望》(2017-07-20 纽约时报)报道说:
多年来,在中国推动民主的一群充满激情的活跃分子指望从被监禁的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那里得到灵感。他们建立了以他批评传统信仰的诗词为核心的社交媒体群。他们在集会时举着他的照片,要求正义和透明度。但是,在朋友们为争取让其获释进行了最后的徒劳尝试之后,刘晓波在上周因肝癌去世,这给民主运动造成了难堪的打击。有人说,自从1989年天安门广场发生镇压以来,民主运动现在处于最弱的状态。“这是一个转折点,”北京人权律师严文新说。“活跃分子的无能为力感已经了达到顶点。”
在国家主席习近平的领导下,政府已经监禁了数十名律师、记者和权利倡导者,并加强了对互联网的控制。现在,执政的共产党拼命抹去刘晓波精神遗产的企图让人担心,习近平会加强打压推动言论和宗教自由的活跃分子的运动。担心刘晓波会变成一位殉难者的警方,在最近几天里加强了对网络的审查,并逮捕了试图公开纪念刘晓波的活跃人士。
愿意公开批评习近平的外国领导人少之又少,这增添了活动人士的绝望和孤立感。许多人表示,他们尤其感到被美国抛弃,他们担心特朗普总统会以牺牲人权为代价,优先考虑与中国的贸易。“人们充满了悲伤、愤怒和绝望,”48岁的赵晖说,他是一位异见作家,笔名莫之许。“我们希望现存的民主活动人士能把运动维持下去。但是,让大局发生变化也许是奢求。”
宣扬和平与耐心的刘晓波的逝世,引发了关于通向民主的最佳途径的辩论。许多活动人士认为,有必要采取更有力的手段来对付他们眼中的政府的持续敌对态度。有些人支持集体抗议活动,也有少数人认为,暴力是唯一的选择,虽然他们并不公开支持暴力。
“有些人转而相信暴力革命,”胡佳说,他的民主活动曾让他入狱三年以上,目前他仍经常处于警方的监视之下。“让人们感到和平过渡的大门已经关闭了。”
刘晓波的盟友仍对中国政府处理其案子的方法感到愤怒。政府官员只是在61岁的刘晓波患晚期肝癌、已经没法治的时候,才披露了他的病情,引发了没有为他提供适当医疗照料的指责。当局还不让他的妻子刘霞自由地说话和旅行,刘霞是一位艺术家和民主活动人士。
批评政府的人所面临的审查在未来几个月可能会更令人窒息。
今年秋天,共产党将对领导层进行重新安排,预计习近平届时会连任下一个五年任期的总书记,并任命自己的盟友担任重要职务。在十九大召开之前,中共正在加强对在线通讯的审查,加大对批评者的压力。
人权倡导者说,中共对反对意见的敌意越来越大,就连小规模的运动也决意要镇压。过去两年来,数十名人权律师被捕入狱,政府指控他们与外国势力勾结进行颠覆活动。习近平政府对基层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加强了对国内外非营利组织的监督。
活动人士曹雅学在中国长大,目前旅居美国,她说,刘晓波之死是“残酷无情地消除异见的长期和持续过程达到顶峰的表现”。她列举了一长串自从2012年习近平上台以来被噤声的批评者名单,她说,这种做法已制造了一种恐惧和恐吓的文化。“中共一直在系统性地努力阻止前进的道路,”她说。“对党来说,几百甚至几千名活动人士不算什么。”
倡导者说,他们对外国领导人没有在刘晓波的待遇问题上发出更强有力的声音感到惊讶。虽然美国外交官曾呼吁中国允许刘晓波出国治疗癌症,但特朗普并没有公开提及他的情况。“西方国家采取了绥靖政策,”胡佳说。“共产党有想打谁就打谁的本钱。”
中国政府为自己对待刘晓波的做法进行了辩护,并指责外国批评者干涉中国内政。
虽然近年来,中国似乎对外国在人权问题上的施压反应不大,但几位活动人士表示,他们认为,世界领导人在这个问题上发声仍然很重要。“我们希望西方国家能保持自己的道德立场,”赵晖说。“尽管压力不像以前那么有效,但还是应该有所表达。”
尽管政府努力压制异议,但刘晓波的一些支持者表示,在他去世以后的日子里,他们已经变得更加活跃。他们寄希望于越来越敢说话的中产阶级,也寄希望于基层活动人士,他们正在抵制污染和强制拆迁房屋等问题,再就是年轻一代的倡导者,他们要争取女性权益,以及为男同性恋、女同性恋、双性恋和变性公民争取权利。
“这种做法在不满爆发之前能延续多久?”香港人权观察组织研究员王娅莲问道。“只需要看看抗议活动、特别是农村的抗议活动,就能知道那些地方存在着巨大的不满。”
刘晓波逝世之后,崇拜他的人们已经找到了绕过政府对言论控制的方式来对他表达敬意。几名支持者本周上传了海洋的照片,向刘晓波致敬,他的骨灰已撒入大海。
异见知识分子吴强(音)上周驱车600多公里,从北京来到东北城市沈阳,当时刘晓波正在那里接受治疗,吴强想在刘晓波最后的日子里在其身边。46岁的吴强说,刘晓波的逝世让许多崇拜他的人想要“化悲痛为力量”。
“一边是黑暗,另一边是曙光,”他说。“我们需要找到新的前进道路。”
网民评论说:
Sans2000 22分钟前
袁大头说他受到人民拥戴,人民要他当皇帝。报纸全是这样说的。他有理吗?现在的习总就是受到人民的支持,他做的就是中国人民期望他做的,这就是民意。西方批评普京独裁,但是普京民意支持率>80%.
Sans2000 26分钟前
中国是否需要复辟帝制?
Sans2000 29分钟前
你没回答我的问题。我问的是你想要独裁者?
中国不缺强人,但绝对不会是跟美国打了一通电话就沾沾自喜的小英之类的。哈哈哈。
Usac 34分钟前
是啊,你是想让习主席加冕称帝?
Sans2000 38分钟前
强人政府?那么就是当年的袁世凯喽?!
AhTiong 44分钟前
亡国奴?真是笑话。作为一个整体和国家,中国人现在是百年来在国际上第一次能够接近独立自主,挺直腰板。就算中共完蛋,中国人民一样会选出强人政府。你知道中国人最恨是什么?是汉奸,是依靠和祈求西方支持的哈巴狗。
zhcn 51分钟前
他们不仅是猪,身上还有无数毛尸虫钻进钻出!
zhcn 54分钟前
刘晓波个人没有那么大力量。中国百姓99.99%是脑残猪,是亡国奴,他们只配过最低级的生活,共产帮会说得不错,这是他们的选择。看看下面这几头猪就知道了!
AhTiong 今天 18:51
不服?这就是民主,这就是民意。中国人民现在要的是能够带领人民,复兴中华的强人。不是一个受西方支持,天天打算自己逃亡美国,或者给老婆找后路,想把老婆送去美国的人。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在中国有任何影响力?
我觉得最可笑的是即使中国真正民主了,“民主人士”们凭什么认为他们会上台呢?凭什么认为中国人民会支持他们呢?那可能吗?俄罗斯的民主改革,上台的是沙皇普京。中东的阿拉伯之春“民主”运动,上台的是激进的穆斯林兄弟会。如果中国现在就民主选举,选上的仍然是中国共产党。如果中共选不上,上台的只会是比中共更激进的政党:比如中华统一党。然后就会武力攻台。这就是国情。
qntyoex 今天 18:06
“挂羊头卖狗肉”……要“皿煮”先去学学湾湾的蓝绿团体怎么打群架!
谢选骏指出:为什么指望“外国夷狄”,而不知道指望自己?在1980年代的时候,北京知识界思想界文化界流行的自我期盼是“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我当时就觉得可笑。我看见那时的风云人物,一边靠走关系飞黄腾达,一边侈谈独立人格,独立人格只是盛气凌人的伪饰,他们的实力资本只不过是结党营私的关系网。
在一个“依靠关系来生存”的社会里,不可能存在公平正义。在一个“依靠家族来发展”的社会里,民主政治只能沦为贿选。
在那之前的毛泽东时代,我就领悟到了,在中国社会的关系网里,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只有天子。
问题是,最后在中国胜出的,往往不是理想国。甚至是外国夷狄取代了天子自己。例如五胡甚至隋唐,例如蒙古满洲,都在中国冒充天子了。崇拜强人而不是崇拜上帝,使得这个民族堕落,而且不可救药。崇拜外人而不是崇拜自己,使得灵魂变得无足轻重。
那么,谁是天子自己?
谢选骏指出:谁能拿出天赐的潜能,谁就是天子自己。
正所谓:逐鹿中原,胜者为王!
【018、充满活力的1980年代】
《我们为什么怀念八十年代?》(2021-02-17 秦兽)报道:
我们为什么怀念八十年代?
中国的改开是1978年开始的,所以八十年代是距离改革开放最近的一个年代,如果说80年带是野蛮生长的疯长期,那90年代就是放缓速度的成长期,而00年代则进入枝桠修剪期,到了新世纪之后,则是精准定型的新时代了……每一株植物,都得符合审美才行……
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时代,当然是秦一世、开元盛世、文景之治、洪武、永乐年间以及今天,而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两个时代,公认的则是春秋和民国,虽然80年代不能和这两个时代相提并论,但我还是很愿意将80年代缀在春秋和民国之后。因为八十年代开放、包容、充满了向上的力量,那时的文人还没有堕落到以舔屁眼儿为荣、以煽情卖惨为生的地步,那时候的年轻人充满活力和理想主义,海子为了理想会去自杀,崔健会去广场上免费给学生们唱歌,那时候的中国男足没有恐韩症,也逼平过日本队,稳稳的是亚洲第一梯队,那时候的文人有风骨、学者有思想、文化有灵魂,那是一个充满感性情怀和理性批判的真诚年代,人们年轻、单纯、热情、真诚,以全部的赤诚面对爱情和诗歌,面对人生和未来。
八十年代不是神话的年代,但是人们能看到一切都在进步,八十年代也有不足和错误,但是人们愿意想尽一起办法向前走,努力和文明世界并轨,仅仅就是八十年代这种打破坚冰的勇气和全社会爆发出来的巨大的学习热情和包容不同事物、不同观点的精神,也已经成为我们最可宝贵的历史遗产,并值得我们永久学习。
八十年代不如今天的主要方面集中在物质发展上,但是没有八十年代的打开国门和锐意进取,我们今天可能和朝鲜不会有太大区别。所以今天的成就,是建立在八十年代的基础之上的,犹如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是建立在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之上——大厦落成并不意味着基础消失。
四十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更加富足了,但越来越多的人却开始怀念那个年代,这是为什么?
有人说是因为那个年代成长起来的人今天已经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拥有的更多的话语权,所以他们的怀旧带动了人们对80年代的回忆。我认为其实恰恰相反:因为中国民间从来不曾拥有话语权,不管你是多大的首富,这是个不容含糊的事情。虽然人们的钱包更鼓了,国家的经济成果更大了,但是很多领域,尤其是社会和文化领域,发展没有跟上来,甚至出现了“负增长”。
很多现实打碎了人们的梦,用北岛的诗来表述就是:杯子碰在一起都是梦碎的声音,所以导致人们对未来的预期降低,怀念过去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最近关于八十年代如何生猛的文章很多,作为一个成长在80年代的老混混,我可以负责任地说一句:其实不是八十年代的青年有多生猛,而是今天的娘炮太多——我不评价外表的娘炮,但我我极度厌恶鄙视精神上自我阉割的懦夫娘炮。
和他们相比,80年代的年轻人,他们只是正常成长、正常分泌荷尔蒙,正常打架、正常追女孩子……总之再正常不过了。
我们那时候约架,说好了就出发,虽然也害怕,但是信奉“能被打死不能被吓死”的信条,今天呢?留言区想要打死我砍死我的人一火车皮,只是没有一个人真的敢按他自己吹嘘的那样取我“项上狗头”,但是却“反手一个举报”——我昨天的文章,就是这样消失的。
我那个时代的女孩子,为了追求爱情,不顾家人反对,从二楼一跃而下,然后穿着花裙子一瘸一拐地去找那个穷小子,今天呢,则看了更多的“今天你不买这个车咱就不结婚!”
我那个时代的文青和文人都以口诛笔伐为己任,以跪舔强者为耻辱,今天则完完全全打了个颠倒……
那个时代的爱情如天雷地火,没人事先准备灭火器;那个时代的文章如瀑布长河,悯赶祠没有那么多;那个时代的诗人如巨星璀璨,而今天,诗人只能低声呜咽……
今天一天,我发现了十几个同行的更新内容都是诗歌,而我所在的只有30个人的小群里,今天一天竟然至少有三个同行的更新都是诗。
这是让我吃惊也欣慰的事情,前几天因为贾浅浅事件,逗引出了贾平凹的一句老话:诗能养人,不能养家;而作为一个写手,写诗是不利于打赏的,流量也不会太大,尤其是全民急功近利的今天,写诗其实不是生存之道。
但是看到他们偶尔写诗,我还是很欣慰的:人类不能没有诗人,人类的生活不能没有诗歌。
除了怀念,我更希望未来可期,即使脚下冻土僵硬,我也努力跨过它走向春天:
给时间以时间,让该过去的成为过去。
网民哀嚎:
estherlv 28分钟前
旧社会猪狗不如,今天包子时代如了。
estherlv 32分钟前
纪念那个时代是在骂今天的庆丰时代!
花蜜蜂 今天 08:35
向后看还是应该向前看?现在有几个中国人向回去80年代或者更早?!嘿嘿!
糟糕的很 今天 08:35
80年代就是乡巴佬进城,被老毛关了30年见撒都好,饥不择食得为了点小利和面子连底裤都能送人。大学生为了一知半解的民主自由,没有原则的开放抄袭囫囵吞,缺乏对人的尊重和理性思维,造成派系斗争,让土匪党钻了空子一锅端。土匪党多年来的洗脑非常成功,让井底蛙的中国人以为体制内改革是中国的未来和希望。怀念80年代和对共产党抱希望,就是自甘当奴才自掘坟墓。
Kanaman 今天 08:13
80年代的北京,人大东门外不远就是是大片绿油油的麦田,北大西门外则是广阔的稻田,微风中飘着淡淡的稻香(早稻田大学?),紫竹院公园后面则是大片菜地,满是顶花带刺的黄瓜和紫色的茄子。那时的北京没什么外地人,社会治安极好,满眼的文化气息和历史的沉淀。凌晨两三点在郊区昏暗路灯的海淀马路上,一个人骑自行车回家的下夜班女工随处可见,80年代的老北京,非常祥和安静,让人无限怀念。
lary 今天 07:55
现在反清复明了,向奴隶社会过渡
无云夜空 今天 06:54
是的,社会进步必然是多维度的,现在的中国更富足了,生态环境也有改善,汽车是电动的,无线网络是5G的,科技也是进步了,但是有人怀念80年代,更多是精神层面的,而人的精神更依赖政治环境,包括自由,平等,机会,希望,保障,等等。
相食 今天 06:02
如此说来,只有这三个时期中国人才有一些思想和言论自由,其它绝大部分时期都老老实实当奴才。
runqun 今天 06:01
好皇帝的80年代,一去不返了。
河乡 今天 05:56
从政府到企业,从70年代末期到八十年代,经历了中国改革的过程.那至少是一个解放思想,摆脱束缚不断改革探索的时期,不管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
bearxiong 今天 04:46
80年代的中国刚刚结束文革,还有朝鲜战争、中苏珍宝岛、中印战争。。。然后马上就迎来中越战争、8964 。。。
现在的中国男人(军人)太久没打仗了,一个非民主自由的国家不能太久没有战争和大的动乱!否则其统治下的人民会变得越来越懦弱、愚昧和低贱;就连身体外形都会变得越来越病弱、猥琐和丑陋 。。。就像清朝末年的东亚病夫一样 。。。
lijunzy 今天 04:27
"而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两个时代,公认的则是春秋和民国"?作者显然是个好战分子啊。那两个时代最大的特征是常年混战军阀割据, 天下百姓苦不堪言,人口税减。再则, 民国又远不能与春秋相比。 民国时代军阀混战从未停止到日本侵华。作者真是颠倒黑白的劣手啊。
一冰 2021年02月16日 00:32
八十年代有它相对安稳和进激的一面,但我仍然愿意一出生就在一个自由阳光真实的世界,那样就不至于浪费大把时光,学习那些毫无意义的土匪农民意识的愚蠢教材了。
popchengz 2021年02月15日 15:48
作者就是一个活在以前的老头惧怕新的事物怀念以前拥有而现在失去的。向前看熟悉和学习它而不是仇恨他。
谢选骏指出:上文作者署名秦兽,其实署名含义却是“杀死秦兽”。这就是1980年代的活力——杀死秦兽毛泽东。毛泽东虽是湘奴,却是发迹于秦兽也。可惜1980年代的最后一搏(1989年)未能完成,死灰复燃的秦兽更加冥顽不灵了。
【019、阿拉伯人就是阿拉的伯】
《阿拉比亚人》(裸枪|2006-01-22)报道:
真实性!代表牠的真主阿拉!“游牧民”(abir)变形而成。
问:阿拉伯是什么意思?
答:中东一带地域的通称,因为那里居住的大多是阿拉伯人。
“阿拉伯”在阿拉伯语中还有什么意思?“阿拉伯”指“沙漠”。例如沙特阿拉伯王国(Kingdom of Saudi Arabia)。“沙特”取自于沙特阿拉伯王国的创始人伊本·沙特之名。而在阿拉伯语中,沙特是“幸福”的意思,“阿拉伯”则指“沙漠”,意为“幸福的沙漠”。尽管那是一个随意肢解记者的国家。
国旗:沙特阿拉伯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绿色的旗地上写着伊斯兰教的清真格言:“万物非主,唯有安拉;穆罕默德,主之使者”(这是最准确的翻译)。下方绘有宝刀,象征圣战和自卫。绿色象征和平,是伊斯兰国家所喜爱的一种吉祥颜色。国旗的颜色和图案突出地表明了该国的宗教信仰。
国徽:呈绿色。由两把交叉着的宝刀和一颗枣椰树组成。绿色是伊斯兰国家的喜爱的颜色。宝刀象征圣战和武力,象征捍卫宗教信仰和保卫祖国的决心和意志;枣椰树代表农业,象征沙漠中的绿洲。另外,沙特人民最喜爱枣椰树,并把它作为捍卫宗教信念的象征。
沙特阿拉伯王国(Kingdom of Saudi Arabia),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东濒波斯湾,西临红海,同约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等国接壤。沙特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产国,其海水淡化量占世界总量的21%左右。沙特实行自由经济政策。麦加是伊斯兰教创建人穆罕默德的诞生地,是伊斯兰教徒朝觐圣地。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麦进口国,年均进口约600万吨。水果自给率达到60%。畜牧业主要有绵羊、山羊、骆驼等。主要农产品有:小麦、玉米、椰枣、柑橘、葡萄、石榴等。沙特的谷物自给率比较低,只有20%多,依靠大量进口才能满足需求。
沙特阿拉伯的金融体系完善发达。沙特的旅游业也比较发达。沙特政府鼓励私有经济的发展,以减少国家经济对石油出口的依赖,同时为快速增长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沙特阿拉伯也使用大量外籍劳工。经济发展以工业为重点,石油和石化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主要的经济来源。
阿拉伯国家一般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他们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有统一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同时也是阿盟的成员国。
阿拉伯国家共有22个,分为西亚12国和北非10国,包括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伊拉克、约旦、黎巴嫩、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毛里塔尼亚、苏丹、索马里、吉布提、西撒哈拉,总面积约1400多万平方千米,人口总数约3.3亿。
有人问道:“阿拉伯”三个字是什么意思?例如“阿拉伯人”、“阿拉伯国家”等的“阿拉伯”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人答曰:阿拉伯人泛指讲阿拉伯语的各民族,主要分布在亚洲西部、非洲北部的阿拉伯国家,另有一些分布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乍得、坦桑尼亚、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约有一亿多人。
阿拉伯人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和尼格罗人种的混合血统。阿拉伯人初期以游牧为主,兼营农业,现在大多数从事农业生产。半游牧的阿拉伯人主要饲养山羊和绵羊,兼营农业。
游牧的阿拉伯人又称“贝都因人”(意为“荒原上的游牧民”),靠饲养骆驼为生,仍然保留着部落制度。阿拉伯人传统的居住形式是泥土房和四合院。南阿拉伯人多居住在塔式和堡垒式多层楼房中。南伊拉克、巴勒斯坦和沿海地区的阿拉伯人用棕榈叶和芦苇建成茅屋或用珊瑚礁砌成小房居住。游牧的阿拉伯人则住在用羊毛或帆布制成的四角形帐篷里。传统服装为白长衫、粗毛呢斗篷、黑色灯笼裤。用白头巾或方格布缠头。大部分地区的妇女外出时戴面纱,穿黑袍。游牧的阿拉伯妇女一般不戴面纱,喜在额、脖、唇、胸、脚掌及面部黥染蓝色花纹。
阿拉伯国家一般指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国家。他们有统一的语言——阿拉伯语,有统一的文化和风俗习惯,绝大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
谢选骏指出:从中文来看,“阿拉伯人”经常作为“阿拉的伯”出现,因为他可以随心所欲地代替神明发言,显得比神明阿拉还要长一辈。伊斯兰教因此成为阿拉伯人侵略扩张、奴役其他民族的工具。结果,他们就如鱼得水,从沙特阿拉伯半岛东征西讨,从摩洛哥直到菲律宾。弥漫了中国和欧洲之间主要空间,所以可以称之为“阿拉的伯”。
【020、埃兰人是雅利安人的导师】
《讲座纪要:埃兰与西亚地区的早期国家 (2400-600BC)》(北京大学2019-06)报道:
“伊朗考古:从旧石器时代到阿契美尼德帝国时期”是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与考古文博学院合作开设的课程,由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访问教授、德黑兰大学考古学系法兹里教授(Hassan Fazeli Nashli)主讲。课程主要在介绍伊朗概况、环境及伊朗考古学史的基础上,按照时间序列,系统介绍旧石器时代至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500,000—330BC)的考古学研究现状与基本认识,涉及当地最早的人类与其文化、农业的出现和扩散、城市与文明社会的发展、埃兰文明、波斯帝国等重大问题。
2019年5月21日晚,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访问教授、德黑兰大学考古学系法兹里教授(Hassan Fazeli Nashli)主讲的“伊朗考古:从旧石器时代到阿契美尼德帝国时期”课程第十一讲在红五楼5211举行,本讲主题为“埃兰与西亚地区的早期国家(2400-600BC)”(Elam and early states of the Near East, 2400-600BC)。
背景介绍
针对埃兰时期考古这一主题,法兹里教授首先指出,与之前各讲涉及的内容不同,这一时期有大量的文献资料,文献记载与考古学资料的结合是开展这一时期考古研究的重要特点。同时,对于伊朗任何时期的研究,都不能脱离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关系。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为了拥有更多耕地和资源,为了扩展自己的疆域,而发生战争和冲突,这类事件在人类历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直至今日仍然时有发生。埃兰及其临近地区的其它国家,见证了目前已知最早的国家之间的战争与冲突。此外,埃兰的统治前后延续了近2000年,如果将原始埃兰文化时期算在内,其延续时间长达2500年,在伊朗历史和考古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要理解埃兰的兴起背景,就必须对原始埃兰文化有所了解。所谓原始埃兰文化(the Proto-Elamite horizon),是公元前四千纪晚期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其核心区域包括伊朗西部山地和中部高原的大部分地区,影响范围向东可延伸到今天的巴基斯坦境内。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原始埃兰文化只是一个习惯性的称谓,它并非指一个国家,甚至不是一个文明(civilization),只是一种本地的“利益群体”(communities of interests),在当时全球化过程(globalization process)的潮流裹挟之下,众多地区都接受并适应了苏萨Ⅲ期的管理体系(administrative systems)。陶筹、印章、数字泥板及原始埃兰文字的泥板是这一体系的重要物质载体和实证。不过,当时的其它物质文化在不同地区表现出明显而复杂的差异性(详见本课程第八讲纪要)。由于这一时期恰好落在碳十四年代校正曲线的平台区,原始埃兰文化的确切结束时间仍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因为同样的原因,我们也不清楚埃兰到底是何时兴起的。
埃兰这个称谓最初只是苏美尔人对伊朗西部一个城邦国家的称呼,写作“NIM”(意为“高的”),通常与苏美尔楔形文字中的表意符号KI(意为“土地、国家”)同时使用,也就是指一个位于高地的城邦国家。埃兰地区曾存在着多个较为强盛的城邦,他们至少在公元前2700年前后就已经发生了联系,并最终在与美索不达米亚的冲突过程中形成了一个多中心的高地联盟。也正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埃兰作为一个疆域一直延伸到扎格罗斯地区的独立政体频繁出现在苏美尔的文献之中。因此,埃兰这一名称在后来多用来指这样一个高地政权联盟,其控制疆域大致与原始埃兰文化分布范围相当。
埃兰历史通常被分为三个大的时期,依次为古埃兰时期(Old Elamite period,约公元前2400-前1500年)、中埃兰时期(Middle Elamite period,约公元前1500-前1000年)和新埃兰时期(Neo-Elamite period,约公元前1000-前539年),各个时期内包含若干个前后更替的王朝。由于埃兰控制着美索不达米亚地区与东部高地之间的通道,美索不达米亚对于金属、石料、木材等资源的获取都无法绕开这一地区,埃兰各时期的历史也因此充斥着与美索不达米亚及周边其它地区的战争与冲突。
古埃兰时期
约公元前2700年前后,两河流域的基什第一王朝入侵了埃兰地区,使得“埃兰”这一名称首次出现在苏美尔的早期文献之中。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记载,古埃兰时期包括三个前后相继的王朝,即阿万王朝(Awan Dynasty,约公元前2400-前2100年)、西马什王朝(Simaki Dynasty,约公元前2100-前1970年)和埃帕尔提王朝(Epartid Dynasty,又称苏卡尔马赫王朝Sukkalmah Dynasty,约公元前1970-前1500年)。这些王朝与美索不达米亚及周边地区的其它族群之间通过战争、经济往来、联姻等多种方式保持着紧密的互动和联系。
战争是美索不达米亚与古埃兰时期诸王朝之间的互动中最为主要的形式之一,也是在苏美尔早期文献中提及埃兰最多的一类事件。统一两河流域南部的阿卡德王国、乌尔第三王朝等都曾征服过埃兰西部地区。乌尔第三王朝的第二任国王舒尔吉(Shulgi),从其统治中期开始就不断拓展乌尔王朝的疆域范围。这一扩张过程被其后的三个继任者进一步发展,使得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多个城邦都被纳入到其控制范围之内。直到公元前2000年前后,埃兰的西马什王朝在第六任国王金达图(Kindattu)的带领下,攻入乌尔,并俘获了乌尔第三王朝的最后一任国王伊比辛(Ibbi-Sin)。
埃兰与两河流域的关系并非都是相互对抗和征伐的战争,他们也曾因为面对共同的敌人而结盟。其中一个共同威胁就是来自扎格罗斯山北部的库提人(Gutians),苏美尔早期文献将他们描绘成一个野蛮、贪婪的民族。埃兰的阿万王朝与苏美尔的阿卡德王朝曾为了共同抵御库提人的入侵而结盟,但最终不敌,库提人在大约公元前2154年攻占并统治了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区,埃兰也因此受到重创。
此外,约公元前3000年前后在美索不达米亚西部(近叙利亚一带)出现的阿摩利人(Amorites),也曾对苏美尔地区和埃兰构成威胁,并促成了西马什王朝与乌尔第三王朝的结盟,但他们最终也未能阻挡阿摩利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建立起古巴比伦王国。需要指出的是,阿摩利人是闪米特人的一支,说闪米特语,同时期的周边族群都使用着不同的语言,如埃兰地区的人使用埃兰语、两河流域主要使用阿卡德语、两河流域最北部地区的人群则使用胡利安语等。
对于这一时期的埃兰历史和考古研究而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就是埃兰线形文字的发明和使用。目前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埃兰线形文字的发明与阿万王朝的最后一位国王Puzur-Inuinak直接相关,很可能是他的一位书吏创造了这一文字体系。遗憾的是,这一文字体系存续时间很短。迄今为止,在苏萨(Susa)、Shahdad、Konar Sandal和波斯波利斯(Persepolis)遗址中共发现了32件埃兰线形文字的文书,记录了约103个文字符号,其中40多个都是只出现过一次的罕见字。除此之外,近年披露的一批伦敦私人收藏中,有9件刻有埃兰线形文字的银杯,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可惜的是,这些器物的出土背景信息完全缺失,研究价值大打折扣。此外,还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对于埃兰线形文字的出现年代,也有研究者持不同意见,认为Konar Sandal遗址出土的埃兰线形文字可以早到公元前三千纪中期。
除了频繁的战争与冲突之外,经济贸易方面的往来也是埃兰与美索不达米亚及其它邻近地区交流互动的重要形式。美索不达米亚和伊朗高原地区各个遗址出土的器物生动地展示了原材料和各类制成品在不同区域间的流转状况。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苏萨遗址阿克罗波勒土丘(Acropole Mound)出土的一件陶罐,陶罐内发现了11件雪花石膏的器物,48件铜器和青铜器,6个滚印以及其它工具、武器、串珠等。这些器物本身有一定的时代差别,显然是世代收藏或流转的结果。另一方面,从器物的原材料和产地来看,这些器物也是源自多个地区的,例如铜料可能来自阿曼(Oman)而锡料则可能来自阿富汗。此外,绘有几何纹或具象纹饰的大型折肩彩陶罐在伊朗高原等地的广泛出现,也是当时各区域间物质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一个重要体现。
总之,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地区当时生活着众多属于不同城邦国家、使用不同语言的族群,为了争夺土地或其它资源而发生的相互征战,通过商品交换、资源输送等形式而发生的经济联系,甚至是部分地接受或借用彼此的宗教信仰和艺术主题,使得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推动着这一广阔地域内的社会进程。
中埃兰时期
中埃兰时期前后延续约500年,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对应基德努伊德王朝(The “dynasty” of the Kidinuid,公元前1500-前1400年)、伊吉尔基德王朝(The Igihalkid Dynasty,公元前1400-前1210年)和舒特鲁基德王朝(The utrukid Dynasty,公元前1210-前1100年),最后一个阶段,即公元前1100-前1000年是埃兰历史上的“黑暗时期”,对于这一时期的历史目前所知甚少。
严格来讲,基德努伊德王朝时期并非一个王朝,因为当时的五位统治者似乎并没有前后相袭的血缘关系。苏萨和Kabnak是基德努伊德王朝时期最为重要的两个城市中心,前四个国王统治期间的中心都位于苏萨,到最后一位国王Tepti-ahar统治期间,他兴建了新的中心城市Kabnak。苏萨遗址发现了大量属于这一时期的重要遗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编号为T的建筑遗迹,这是一处大型居住建筑,其中出土了50个裸体女性塑像残片,以及大量演奏乐器的男性塑像。
已有的考古研究已经证实,位于苏萨遗址东南约10公里处的哈夫特土丘(Haft Tepe)就是Tepti-ahar兴建的Kabnak。这处遗址面积约为30万平方米,包括14座相对独立的土丘。该遗址的重要发现包括皇室墓葬、宫殿区以及工匠区。所谓的皇室墓葬实际上建有地上的大殿建筑,因此也有人认为应称之为神庙而非墓葬。这里共发现了两座墓葬,东部墓葬为拱形墓室,其内发现有21具人骨,墓室有通向墓上神殿的通道,另一座墓室中发现有23具人骨。除了这两座大型墓葬之外,这一区域还发现了其它土坑墓和瓮棺葬。宫殿区位于这两座皇室墓葬的东南方,其主体是一个巨大的、呈不规则形的阶梯状塔庙建筑,原始高度可能达30米。工匠区位于宫殿区东部的一座建筑之中,这里被分割为不同的区域,出土了大量与手工业相关的遗物,包括刚刚完成表面彩绘尚未烧制的陶器,被锯开的大象骨架,用于青铜器镶嵌的石质马赛克,以及大量的青铜箭头和铜钩等。这处建筑正前方的院落中还发现有陶窑,可能用于烧制陶器等。此外,这一区域还出土了超过4000个泥板文书和300个带有滚印痕迹的泥板等,内容涉及书信、账目等十分丰富的信息。从出土的文书看,其中一部分可能是书吏进行书写训练留下的,也就是说这里可能曾被用作书吏的培训学校。
伊吉尔基德王朝的统治者可能是来自苏萨以外的地区的入侵者,他们与加喜特巴比伦之间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前期的几任国王都曾与巴比伦王朝通婚,但是之后二者的关系逐渐恶化,开始相互征伐。苏萨作为这一时期的中心城市之一,其神庙建筑的泥砖等上面的文字记载了很多这一时期的历史。
伊吉尔基德王朝最有名的国王是Untash-Napirisha,统治时间大约在公元前1275-前1240年。根据苏萨出土的各类文献资料的记载,Untash-Napirisha曾在苏萨进行了大规模的神庙建设,包括重建了苏萨主神尹苏辛纳克(Inshushinak)的神殿。对这座神殿区域的考古发掘,最引人注目的发现之一是两处秘藏的器物。其中一处发现于泥砖砌成的器物箱中,包含大量未加工完成的珠子、滚印和金属铸像。另一处可能是早期盗掘的随葬品,其中包括金银造像、镶嵌黄金的青金石鸽子、沥青底座上的石雕动物、刻有阿卡德语的玛瑙珠等。在苏萨的另一座神庙,Ninhursag神庙中还发现了Untash-Napirisha妻子Napirasu的青铜像,高达1.29米,重1750千克。Untash-Napirisha和Napirasu的塑像残块在苏萨的其它位置也有发现。
Untash-Napirisha统治期间的另一个重要事件是他于公元前1250年开始在苏萨东南约40公里的地方兴建了一个新的圣城——乔加赞比尔(Chogha Zanbil),这可以看作他试图改变苏萨的政治和宗教地位的一项努力。乔加赞比尔占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建有三重城墙。城址最中心是一座阶梯状塔庙(Ziggurat),外围有单独的围墙。塔庙基座部分为长宽各100米的正方形,高约53米,用于供奉Napirisha和尹苏辛纳克。塔庙围墙与第二重城墙之间的区域集中建造有23座神庙,用于供奉埃兰高地和低地的各个神灵,仪式性的道路直接从这里一直延伸到外城东门。城址东部为宫殿区,发现有大型建筑和5座券顶皇室墓葬。这些墓葬都曾被盗掘,其内发现有武器、珠宝等随葬品。这座新城的建设实际上并未完成,随着Untash-Napirisha的去世,所有建设都停止下来。不过在之后的数百年内,这里仍然被持续使用,直到公元前640年,随着亚述巴尼拔的入侵,这里才被破坏和废弃。
舒特鲁基德王朝是埃兰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国王舒特鲁克-那洪特(Shutruk-Nakhkhunte)与他的三个儿子对巴比伦王国进行了多次征伐,并在公元前1158年击败巴比伦之后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马尔都克(Marduk)神像、阿卡德王纳拉姆辛(Naram-Sin)的记功石柱等运回到苏萨。在舒特鲁克-那洪特之后,他的第二个儿子Shilhak-In-Shushinak统治期间还对北部的扎格罗斯山地区进行了征伐,埃兰一度发展成为西亚最为强大的国家。也是在这一时期,苏萨和埃兰统治下的20个其它城市都进行了大规模的建筑活动。苏萨Ninhursag神庙出土的一件青铜日出模型明确与Shilhak-In-Shushinak有关,其上写着“我,Shilhak-In-Shushinak,制作了一个青铜日出”。这座模型底座长60厘米,宽40厘米,上有两个裸体男性,其中一个手持带流的容器向另一个手中倾倒某种东西。周边还筑有台阶状塔庙、树木等其它形象,可能描绘的是一个宗教祭祀场景。不过,舒特鲁基德王朝的统治盛况并未持续很久,在巴比伦伊新第二王朝(Second Dynasty of Isin)国王尼布甲尼撒一世(Nebuchadnezzar I)的攻击之下,迅速衰败,中埃兰时期的历史也随之进入一段衰败的尾声时期。
新埃兰时期
新埃兰时期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新埃兰Ⅰ期(公元前1000-前770年)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都十分有限。当时埃兰可能与巴比伦等国结盟,共同对抗过新亚述帝国,但是以失败告终。这一时期的埃兰在亚述等国的冲击之下,已经四分五裂,很难维系国家统一的局面。到了新埃兰Ⅱ期(公元前770-前646年),日渐衰微的埃兰王国在东方逐渐受到新兴的波斯人的威胁,他们大概在公元前700年以安善为中心建立了波斯王国,虽然仍受着埃兰的制约,但已经有相当的独立性。亚述自公元前700年前后开始对埃兰的持续征伐,使得埃兰国力进一步衰退。亚述巴尼拔对埃兰的三次大规模的征伐,攻占了多个埃兰城市,苏萨也在公元前646年的战争中被洗劫,埃兰从此不再是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大国。同样在公元前646年前后,埃兰失去了对东部法尔斯地区的控制,这里成为了波斯的核心统治区。这一时期之后的埃兰历史记录极少,大致在公元前539年,苏萨被波斯占领,埃兰沦为了阿契美尼德王朝的一个行省,长达两千余年的历史宣告结束。
新埃兰时期虽然整体上是一个国力衰败、四分五裂的时期,但苏萨城内仍然有很多属于这一时期的建筑,即使在亚述巴尼拔攻陷苏萨之后仍有一些建筑活动。此外,属于这一时期的考古发现中,较为重要的是波斯湾附近马伦河(Marun River)边的Arjan墓葬,其年代大约为公元前630-前550年。墓室由石板砌成,使用了具有亚述风格的浴缸形青铜棺(bath-tub coffin),棺外随葬品十分丰富,包括大量的纺织品和金属器,比如重要的有青铜灯柱和装饰精美的碗等。此外,还有一件制作精美的黄金环状器物,出土于墓主胸前部位。这件环状器物缺口两侧分别制成圆片状,上有相同的纹饰:两头凶猛的格里芬(griffin)面对面站立在一个台基之上,中间有一颗棕榈树,图像外围饰一圈套索状纹饰,整体呈图章状。
近年来,对于新埃兰时期,特别是其最后阶段的历史,有研究者通过对考古发现的梳理提出,基于文献的原有认识可能低估了埃兰在波斯王朝形成中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Arjan墓葬作为为数不多的明确属于这一时期的考古发现,展示了这一时期与多个地区的联系和交流状况,也集中体现了当时极高的艺术和手工业水平,为正确认识新埃兰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结语
由于当前关于埃兰的文字记载大多是来自美索不达米亚地区,这种来自敌对方的记述,难免有失偏颇,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我们对埃兰历史的正确认识。不过,无可否认的是,埃兰确实在方方面面都受到了美索不达米亚的影响,包括书写系统、宗教、艺术、行政管理体系等。另一方面,埃兰地位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身地理位置的优势,地处美索不达米亚与东方世界之间,埃兰成为了美索不达米亚获取东方的铜、锡、玛瑙、青金石等多种资源的必经之路。最后,我们还需要认识到的一个问题是,近几个世纪以来对于埃兰的认识,绝大部分材料都来自苏萨,这样的材料局限也需要在未来通过更多的考古发掘与研究工作来突破。
谢选骏指出:上文作者是伊朗的波斯的伊斯兰教徒,这种身份使他掩盖了一个事实——埃兰人不是雅利安人,而且,埃兰人还是雅利安人的导师。也就是说,当埃兰人如日中天的时候,雅利安野人还没有开化呢。
网文《细品波斯史第一章:属于炮灰的时代——埃兰古国》(两分钟读神话2018-11-01)报道:
四个月的停笔,仿佛过了个年一样,工作换了两次,又小病两场,现在一切稳定下来,才开始重新提笔,许多文字都生疏了,好在现居国外,许多内容查阅起来都方便很多,希望各位看官不要嫌弃。
波斯史总共为五章至六章,每一章都将讲述波斯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由于篇幅等原因,有很多无法在节目中细述的内容各位看官可以查看我的微博:两分钟读神话。
波斯文明的母亲是伊朗高原,一万年前位于扎格罗斯山脉的原始人们开启了采集经济再到公元前五千纪末迎来了新石器时代。不过这波斯文明的第一章我不想讲述枯燥乏味的原始人是如何采果子、磨石头的故事。
我带来的是继波斯原始文明后第一个有明确历史记载的国度——埃兰古国,埃兰虽然国家小,但在波斯的文化传承上却发挥着不可小视的作用,埃兰人将自己的文明融入进了波斯的血液里,是波斯文明心脏的一部分,它为古波斯创造了楔形文字、宗教、司法、历法等等……
“埃兰”的得名来源于古希伯来人的《圣经》,沿用至今。苏美尔人称其为“尼姆”(高地)。不过傲娇的埃兰人自封为“神之国家”。国家经济以神庙经济为主,将宗教思想发展到了极致,国内大部分土地都由宗教祭祀所控制,所以埃兰的神庙内价值连城的珍宝是最先遭到外族入侵者抢夺之物。
聪明的埃兰人是伊朗高原最先使用文字的民族,一直到公元前三千年皆使用象形文字,到了公元前三千年末期开始由阿卡德人传播的楔形文字,直到阿黑门尼德王朝。
埃兰根据历史记载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约公年前2700-前1600年的古埃兰时期,中埃兰时期(约公年前1406-前1100年)、新埃兰时期(约公年前800-前600年),每一个时期中都间隔着一个无迹可寻的黑暗时代。
埃兰地处两河流域并靠着肥沃的土地滋养出丰富的农作物,如此优越的地理环境便成为了兵家必争之地,在古埃兰时期常常与两河流域的其它国家发生战争,根据古代埃兰地图不难看出,埃兰四面楚歌的艰难处境,后期崛起的强国安尚、苏撒让埃兰长期处于被统治的状态中。
关于最遥远的古埃兰时代(约公年前2700-前1600年)可以查询到的记载来自于《苏美尔王表》:“洪水涤荡大地之后,王权自天而降,基什成为王权的所在地……恩梅巴拉吉西,他击败埃兰国的武力,作为王,统治了九百年……”
不难看出古埃兰曾被基什第一王朝长期统治过,由于古埃兰自身并没有统一的政权,国王、祭祀与军事形成三足鼎力之势,所以内部互相争夺造成的外族入侵并不奇怪。即使公元前23世纪末,埃及所建立起的第一个属于自己的联邦国家也很快臣服于强大的乌尔第三王朝。
后来,乌尔第三王朝被更为强劲的西马什王朝所蚕食鲸吞,不幸的是西马什王朝被来自安尚的王朝所替代。渺小的埃兰进入了第一个无史书记载的“黑暗时代”。(ps:因为太弱了,武力值根本上不了榜啊!)
埃兰再次出现在历史上是中埃兰时期(约公年前1406-前1100年),当时的埃兰经过不断的改革逐步吞并了两河流域的许多地区,成为当时的军事强国之一。
当时整个伊朗高原正陷于巴比伦、亚述、安尚、苏撒等国的刀光剑影之中,安尚先为亚述所灭,到13世纪末,崛起的苏撒王朝先后挑战了亚述与巴比伦王国。埃兰再次沦为炮灰进入了一个无史书记载的“黑暗时期”。
公元前18世纪,新埃兰以强国的面貌出现在亚述的版图中,碍于亚述强大的军事实力无法正面发起战争。不过,埃兰一直在背后以各种形式支持着亚述的帝国与附庸国。
当亚述在镇压了来自巴比伦的叛乱后,直击埃兰,一次性摧毁了埃兰的的十四个王都,从此,埃兰在历史上正式灭亡。成为了亚述阿黑门尼德王朝的一个省份。
整个故事听下来埃兰是不是从头到尾是不是都是个炮灰呢?没错!好不容易真正独立了两次都很快被压下来了,不过人家是个有文化的炮灰啊!
当埃兰被亚述统治后,故事远不到这里结束,再庞大的帝国都会有分崩离析的时刻,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亚述正在解决内部纷争时,来自伊朗高原的伊朗部落来了,他们就是米底人——哈马丹的创造者。
谢选骏指出:“埃兰人将自己的文明融入进了波斯的血液里,是波斯文明心脏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个埃兰人却不是波斯人,甚至不是伊朗的雅利安人。
网文《4000多年前,海洋人种曾在伊朗西南部建立文明古国!》报道:
从两河流域进入有史记载以来,伊朗高原西南部(波斯湾凹陷处)就一直有一个边境民族出现在两河流域的各种历史资料中,他们就是埃兰人,而且两河历朝历代的国家君主都不可能无视这个民族对国家边境的威胁,这也说明这个民族曾经的强大。
埃兰人与其他两河流域边境地区的民族不同,他们从来没有完全融合到两河文明中,所以两河流域的历代居民也从来都把他们视为外族。古代埃兰人居住在今伊朗高原西南部的库泽斯坦地区,中心在苏撒。埃兰人的历史可分为史前时期(约前3400-前2600年)、古埃兰时期(约前2600-前1500年)、中埃兰时期(约前1500-前1000年)和新埃兰时期(约前1000-前550年)。
在古埃兰早期,埃兰人就与两河流域建立了密切的商贸关系,军事冲突也时有发生。阿卡德王国后期,阿卡德王一度攻占埃兰人都城苏撒。乌尔第三王朝时期,埃兰也处于两河流域政权的统治之下,乌尔第三王朝还派遣官员统帅埃兰军队,为中央效力。到乌尔第三王朝末期,埃兰人逐渐摆脱乌尔苏美尔人的控制,并最终攻占乌尔城。约公元前2200年-前1890年,埃兰人建立了自己的王国,统治中心为苏撒。
约相当于中巴比伦王国时期,埃兰人建立了更成熟的行政管理制度,并向西扩张,中巴比伦王国与埃兰王国互派使节,还曾经王室联姻。但两国关系最终恶化,中巴比伦王国曾一度打败埃兰王,征服其首都苏撒及周边地区。可是,埃兰王笑到了最后,埃兰王国最终灭亡了衰落的中巴比伦王国。
值得注意的是,埃兰文字最早起源于约公元前3400年,与两河流域的文字几乎同时出现,甚至要更早一些。但是因为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影响范围十分广泛,埃兰人自己的文字并没有使用很长时间就被楔形文字取代了,比如阿卡德语就在很长时间里是埃兰人使用的官方语言文字。但波斯帝国早期曾经以埃兰文字为其官方文字。
谢选骏指出:埃兰人属于“海洋人种”?怪不得他们与周围闪米特人和雅利安人都是格格不入的——因为这两个后来崛起的种族,毕竟都是“第二代文明”,属于邯郸学步的后起之秀。
【021、癌症是人体的地下党】
《癌细胞竟能"劫持"大脑神经》(2019-09-25 健康)报道:
根据3项新研究,肿瘤细胞可以插入大脑复杂的神经元网络,并取而代之。这种邪恶的能力可以解释某些肿瘤的神秘行为,并带来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日前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这些研究成果,描述了在脑癌(称为神经胶质瘤)以及一些扩散到大脑的乳腺癌中发现的这种惊人能力。其中一项研究的主要作者、美国加州史丹福大学儿科神经肿瘤学家Michelle Monje表示,这些发现支持了医生和科学家的一个越来越多的共识,即神经系统在癌症的发展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即便如此,发现行为像神经元的癌细胞还是令人惊讶。"这令人感到不安。"Monje说,"我们认为癌症不会形成像大脑那样的电活性组织。"
2014年,德国海德堡大学神经学家、《自然》杂志另一项研究的主要作者Frank Winkler在研究某些脑肿瘤细胞建立的通信网络时偶然发现了这种现象。他和他的团队在肿瘤中发现了突触,这是神经元用来相互沟通的结构。这是"疯狂的东西"。Winkler说,"我们的第一反应是,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研究人员假设肿瘤突触是随机出现的。但是,正如Winkler和他的同事在最新研究中报告的那样,他们从培养的神经胶质瘤癌细胞样本、移植到老鼠身上的人类胶质瘤肿瘤,以及从10个人身上提取的胶质瘤样本中均发现了突触。在Winkler的团队研究成人胶质瘤突触的同时,Monje和她的同事在儿童胶质瘤中独立发现了神经细胞和细胞之间的突触。Monje和Winkler的团队进行的独立但平行的研究表明,肿瘤突触有助于癌细胞的生长。研究小组在最近的两项研究中独立报告了这一发现。
Monje的发现解释了她在病人身上看到的神经胶质瘤的一些令人困惑的特征。众所周知,此类肿瘤是很难治疗的——它们不是形成一个硬的、紧凑的肿块,而是倾向于在大脑中"织网",使其难以切除。Monje说,如果胶质瘤浸润了大脑的一部分区域,患者通常不会表现出什么症状,因为肿瘤似乎不会破坏大脑的许多迴路。"这是有道理的,因为肿瘤依赖于它们的功能。"
瑞士洛桑大学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癌症生物学家Johanna Joyce表示:"如果这一结论在更多癌症中得到广泛应用,那么为什么治疗脑癌如此具有挑战性也就不足为奇了。"她说,肿瘤细胞本质上被整合到大脑的神经网络中。"这是发人深省的。"
这种现象并不仅限于脑瘤。在9月18日发表的第三篇论文中,瑞士洛桑实验癌症研究所癌症科学家Douglas Hanahan及其团队,描述了在大脑中起神经元作用的乳腺癌细胞。科学家在研究肿瘤基因表达数据时发现了这种能力。被称为三阴性肿瘤的致命乳腺癌会激活与神经元之间信号传递有关的基因。众所周知,这些乳腺癌细胞会扩散到大脑,一旦到达大脑,就很难治疗了。
Hanahan和他的同事发现,当乳腺癌细胞侵入大脑时,它们会形成一种特殊类型的突触,使其能够吸收一种叫做谷氨酸盐的化学物质。后者是大脑中最丰富的神经递质,也能促进肿瘤的生长。
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研究脑癌的Lisa Sevenich说,这3项研究都强调了癌细胞的韧性。她说,对于癌细胞来说,大脑是一个极其恶劣的环境。"但不知何故,肿瘤细胞最终成功采用并利用了那里的机制。"
研究人员希望这些发现能带来治疗癌症的新方法。在最新的两项研究中,Winkler和Monje的团队描述的实验表明一种癫痫药物可以减缓小鼠胶质瘤的扩散。科学家还没有确定这种疗法是否对人体有效,但他们希望阻断肿瘤细胞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可以阻止癌细胞生长。
Sevenich说,研制这种治疗方法的诀窍是,在不破坏脑细胞之间正常连接的情况下,瞄准任何神经元—癌细胞混合体。"说实话,我认为这将是非常困难的。"她说,"如果这些细胞接管了大脑中已经存在的某些迴路,就很难做出选择。但我的手指是交叉的。"
谢选骏指出:看来癌症不是无组织无纪律地胡乱生长,而是接受另一套指令的地下党。就像黑社会和共产党那样处心积虑地有计划有步骤地瓦解正常的社会组织,最后带来玉石俱焚的“寿终正寝”。当然,最要命的还是癌症肆虐本身,而是允许其肆虐的那个社会-人体——它们已经丧失了对于癌症这个“人体的地下党”的鉴别、控制、反击的能力。
【022、白人民粹主义者的革命宣言】
《枪手作案前疑发宣言:两党要对美国由内而外的腐烂负责》(综合新闻 2019-08-04)报道:
20人死亡,26人受伤,美国得克萨斯州周六的枪击案,血洗了埃尔帕索市的一家沃尔玛购物中心。
嫌犯——一位名叫帕特里克·克鲁修斯(Patrick Crusius)的21岁白人男子,现已被警方拘捕。随着对事件调查的展开,一份据称是枪手在行动前发布于网络的宣言浮出水面。
综合美联社、《纽约时报》等多家美媒4日报道,这份长达四页的网络宣言发布于8chan论坛,表达了对此前造成51人死亡的新西兰基督城枪击案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该宣言与基督城枪击案凶手的宣言都发表于同一论坛8chan。该网站的存档版本显示,宣言发布于3日上午10:20,第一个911报警电话前19分钟。
目前,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正在对这份文件进行调查,埃尔帕索市警察局长对记者表示,这份文件到底是否为嫌犯所发,他们目前还不能确定。
在这份公开的宣言中,作者表达了对拉美裔美国人在美国逐渐掌权的担忧,也讨论了包括武器在内的有关袭击的具体细节。
“拉美裔将会控制我所热爱的得克萨斯州地方政府和州政府,他们会改变政策,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宣言中写道,两党政客要对美国“由内而外的腐烂”负责,得克萨斯州大量的拉美裔将会让该州成为民主党的大本营。
推特认证为《华盛顿观察家报》的记者佳瑞特林(Anna Giaritelli)4日在推文中发布了疑犯被拘捕后的照片。她表示,埃尔帕索市执法人员向她提供了这一照片,而照片上的克鲁修斯本周刚满21岁。
得克萨斯州位于美国南部,与墨西哥接壤。《纽约时报》称,埃尔帕索市一直是拉美裔得克萨斯州的文化和政治象征。
埃尔帕索市是美国第十九大城市,号称是世界上最大的边境城市,与墨西哥城市华雷斯接壤,这导致了这个城市有种双民族感觉。
数月以来,这座城市成为了全国焦点。成千上万的中美洲移民涌入埃尔帕索市寻求庇护,让城市中与移民相关的边境巡逻队和非盈利组织面临巨大压力。
大波移民蜂拥而入,导致政府无法给他们提供足够的住房和医疗保障。这也因此成为了民主党议员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在竞选过程中的焦点问题。
这座城市也是几代墨西哥裔美国人的家园,他们认为自己更像得克萨斯人,而不是墨西哥人。天气晴朗的时候,从购物中心的停车场可以看到墨西哥。
而就在这里,周六,发生了大规模枪击。
20岁的曼努埃尔·乌鲁丘尔图(Manuel Uruchurtu)刚在收银台付完钱,正要走出商店时听到了枪声。他转过身来,看到枪手拿着一把长枪,向店里扫射。在逃离的过程中,他看到外面地上有两具尸体。
“我看见人们都在哭喊,有孩子,有老人,大家都非常震惊,”他说,“我看见一个小宝宝,可能6到8个月大吧,肚子上全都是血。”
沃尔玛对该枪击事件发表声明说:“我们对这个悲惨的事件感到震惊。”
沃尔玛在声明中说:“我们对发生在埃尔帕索的Cielo Vista Mall购物中心的悲惨事件感到震惊,那里有2201号店和6502号俱乐部。我们正在为受害者、社区和我们的同事以及第一事件做出反应的人士祈祷,并正在与执法部门密切合作。我们将酌情对信息进行更新。”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六下午发推文,将发生在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的枪击事件称为“很糟糕” ,并透露说,他已经向得克萨斯州州长提供联邦政府的支持。
特朗普在推文中写道:“发生在埃尔帕索的枪击事件惨不忍睹,报告很糟糕,死了很多人。正在与州、地方政府和执法部门合作。已经与州长通过话,保证给予联邦政府的全力支持。上帝与你们同在!”
谢选骏指出:二十多年前我去过埃尔帕索市,那里完全不像美国,而像是墨西哥,满街都在播放拉美音乐,令人心烦意乱,再加上天气炎热,很容易让不适合热带生存的白人失去自我控制吧。不过话说回来,白人民粹主义者即使发动革命,也不应该像普通人下手,这解决不了问题,只能凸显自己的族群正在无何奈何地趋向没落——还不如学学印第安人多生点孩子,学学穆斯林们少吸点毒,这比革命宣言更加实际。
【023、白人身上拥有黑人血统】
《基因检测:我有3%的黑人血统?》(八角 2020.01.01)报道:
拉丁裔的基因检测结果总是乱糟糟的。其他的项目还行,一到“祖先/种族”这项就根本没法看了。几乎人人都是拉丁裔的祖宗:美国土著、西班牙殖民者、非洲黑奴、中东人、杂种欧洲人,甚至还有亚洲人。
我爷爷是墨西哥人,但却是金发蓝眼睛(我们也管这种人叫bolillo,意思是白面包)。当他拿到FamilyTreeDNA的基因检测结果以后,发现自己的北美血统更多一点,他也就打打趣就算了。到了我朋友的兄弟这儿,场面就有点失控了,他也是墨西哥人,拿着检测结果走进房间来,“我竟然有3%的黑人血统,”他对家人说,“What’s up my n*****s?”
幸亏家里人及时纠正了他:“我们不能说那个词!”不过为了进一步纠正他,我们得让他知道,不管多么高级的DNA检测都不能告诉他自己是什么种族。
不止我祖父和我朋友的兄弟遇到了这种困惑。过去几年里,基因检测已经成了十亿计的产业,自从2013年,已经有2600万人把自己的DNA送去检测了。像23&Me, AncestryDNA, and MyHeritage这些基因检测公司,他们只声称能测出你的“ethnicity”(族群,他们也知道消费者肯定会理解成race,种族),却从没明确说过能够测出消费者的种族成分来。这种“谦虚”行为的真相只有一个:种族成分根本就测不出来。
再回到我朋友的兄弟这儿来,他以为检测结果意味着自己“有3%的黑人基因”,但其实这个3%是指他的祖先有3%的可能是来自非洲大陆的。“那些百分数是指可能性,你的祖先来自某一特定地区的可能性。”斯坦福大学的生物学教授Marcus Feldman说道,他继续解释:例如我们有30%的自信认为你的祖先来自日本冲绳,这跟你有30%的日本冲绳基因可不一样。
人类的大多数DNA(我们说的是99.9%这种大多数)在不同个体间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如果两个人之间的DNA存在区别的话,科学家反而会感兴趣了。DNA的血统检测会扫描你的整个基因组,找到具体到碱基水平的变异。而像Feldman这样的统计专家则发现,来自同一大陆的人群一般都会在相同的DNA位点处存在一些特定的变异,但这根本不是说某一种变异来自于一个特定的地域。只有当某人的所有变异与一个地域内的人群重合较多时,科学家才能将其标注出来,然而也仅限于此。
“你不能把一个人的DNA拿过来,然后剁碎了,说’这一块来自那儿,那一块来自这儿。’”生物学家Feldman都被逗笑了。Feldman有资格说这种话,他参与了人类基因组多样性项目,这个项目是最先开始研究基因祖先与地理祖先的联系的。从1990s开始,项目合作者们从世界各地采集血样,努力去还原人类移民与进化的历史。结果他们绘制出了首副详细描绘了不同地区的人类的DNA的相同之处的图谱,这是一个伟大的成就:这一成果至今仍是市场上大多数基因检测技术的基础。
再回到Feldman关于剁碎DNA来分析的说法。的确,你从自己的父母那各继承了50%的DNA,但再往上推一代呢?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DNA的重组,尽管你的母亲把她自己DNA的50%给了你,但这50%中,来自你外祖父母的比例并不相等。而这意味着,你和兄弟姐妹的基因检测结果会在“种族”这一项上有显著差异,因为你们的DNA是父母们的不同子集(同卵除外)。 所以,你如果沿着一代代追溯得足够远,那么就会找到一个完全没有给予你遗传物质的祖先。这也把我们引向了另一个事实:血统与外表并不是直接重合的。有些表型像肤色、发质和眼型是由数以千计的不同基因控制的,这些基因并没有被用于分析祖先血统。因此,一个被鉴定为祖先来自西非的人可能看上去并不黑,而一个被鉴定为祖先不太可能来自西非的人反而会很黑。
基于以上原因,遗传学家们还没能设计出检测一个人种族成分的方法;而这也是不可能实现的。更关键的是,种族不只是外表和遗传物质,它还包括文化,历史,地理以及家庭。
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遗传与生物学家Sarah Tishkoff认为:“认为基因检测能够鉴定人类种族的想法从根本上就是错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区分种族和祖先,种族是一个社会构建的概念,是人们认知自己和被认知的概念,怎么能仅靠基因检测就决定一个人的种族呢?”
事实上,人类基因组多样性项目就选择了避免使用“race”一词,而是使用“ancestry”(祖先),Feldman说道:“当讨论生物学、遗传学时,只有这个词才是恰当的。”
文章后面还讲了些zzzq的东西,就不愿翻了,不过有个例子挺有趣的。当你的子女去申请大学的时候,ta的基因检测结果能够用来证明“少数民族”身份并得到diversity分数吗?
谢选骏指出:其实,不仅拉丁人身上有黑人血统,日耳曼人身上还有北非血统!难怪他们那么仇恨犹太人,因为他们无法抹掉北非的印记了!其实,不仅拉丁人身上有黑人血统,可以估算,白人身上都有黑人血统,就像现代人身上都有尼安德特人血统——种族隔离为时已晚!种族清洗也无法彻底了!所以干脆算了吧,还是废除隔离,再选个黑人总统,然后再选个排外的“白人总统”……一切不就摆平了吗。
【024、白人殖民主义卷土重来】
《佛州高中枪击案嫌犯被控17项谋杀罪名 属白人民族组织成员》(2018年2月16日东网等)综合报道:
美国佛罗里达州一所中学日前发生枪击案,造成17人死亡,19岁的遭退学枪手首次出庭,他被控17项预谋杀人罪名。执法当局表示,他涉嫌犯下美国史上历来最致命校园枪击事件之一。
布罗瓦郡(Broward County)警方表示,19岁的克鲁兹(Nikolas Cruz)2月14日返回位于派克兰(Parkland)一所中学大开杀戒,持枪朝师生开火。警方认为克鲁兹是独自犯案。克鲁兹15日下午首次出庭,他被控17项预谋杀人罪名。克鲁兹身穿橙色连身服,双手被铐在腰间,在短暂的聆讯中被法官下令还押,不准保释。
执法官员说,克鲁兹在中学杀人时使用的AR-15步枪是循合法途径购买。一个名为“佛罗里达共和国”的白人民族主义民兵组织的领袖杰里布说,克鲁兹是该组织成员,曾在塔拉哈西参加半军事训练。杰里布说,数年前曾与克鲁兹短暂交流,他给人的印象是个正常的佛罗里达州白人男子。
杰里布的组织希望佛罗里达州成为自己的白人民族国家。他说,他的组织举行自发随机示威,及尽可能不参与现代世界。他又表示,克鲁兹与一名女孩出现问题,相信他在情人节发动袭击并非巧合。当局没有透露事件的可能动机,只表示克鲁兹被该中学开除学籍。认识他的同学指他不稳定,行为又怪异,令人与他疏远。
另外,密西西比州保释担保人本奈特(Ben Bennight)说,去年9月曾见到有人用“尼古拉斯·克鲁兹”的网名,在YouTube频道留言,表示“将成为职业校园枪手”,他向联邦调查局举报。联邦调查局人员翌日来找他,但事后却不了了之。
现在的克鲁兹身穿囚衣、低头出现在法庭上,他对法官对他宣读自己的法律权利及17项谋杀罪指控后,低声回答“是”。他承认自己就是持AR-15步枪进入校园,在走廊和操场射杀学生的枪手。射杀后他丢弃了步枪和其他装备,混入人群中逃离现场,曾前往附近的连锁超市沃尔玛、和快餐店就餐,之后他在路上被警察盘查后逮捕,距离枪击之后1个半小时。
谢选骏指出:克鲁兹(Nikolas Cruz)这位白人民族主义民兵组织成员如此卑劣怯懦,只能说明他是一个退化的殖民主义品种。虽然,他滥杀无辜的血腥暴行,再现了历史上白人殖民主义“血染的风采”。克鲁兹(Nikolas Cruz)这位白人民族主义民兵组织成员如此卑劣怯懦的偷袭,演示了他的祖先们是如何用这样血腥的手段消灭了数千万北美的印第安人的……因为只有杀光原住民族,佛罗里达才能成为一个“白人民族国家”。这种英式白人殖民主义,就是纳粹灭绝营的开路先锋。结果呢?纳粹灭绝营招致全球联合反抗,日耳曼人成为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白人殖民帝国全然瓦解。白人殖民主义现在还想死灰复燃,结果就是彻底摧毁美国社会,把一个美国分裂成为五十个独立国家。例如,加利福尼亚左得出奇,奥克拉荷马右得出奇,都想独立建国,还要添上一个这个充满了南美人的佛罗里达国家。
网文《白人优越主义》报道:
白人优越主义(White Supremacy,又译作白人至上主义)是一种种族主义的意识形态,主张白色人种族裔优越于其他族裔。白人优越主义与种族主义也不认为所有白人都是优秀的,常主张某类欧洲人才是优等人种,肤色与优等程度直接关联。
白人优越主义往往充满偏见和歧视,被此思想排斥为“劣等”的人种包括印度人、黄种人、阿拉伯人、墨西哥人、犹太人、非洲人、拉丁美洲族裔肤色较深的人、美洲原住民和其他土著居民。对于最劣等的非洲人,他们会说“黑鬼”等歧视性用语。目前仅有北欧人种(即雅利安人种后代的其中一支),才拥有白里透红的肤色,而其他白色人种的肤色皆是米白色或黄色,与现今东亚人种(即蒙古人种的一种)的肤色无异,因此部分较极端的白人优越主义者,认为仅纯正的雅利安人种后代才是真正的白色人种,其他的东南欧与东亚的人即使拥有浅肤色也不算在内。
白人优越主义的范畴、性质,和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一直引起争议。一些狭义优越主义者认为,白种人优越于其他人种,因此白种人更应统治其他人种。而白人分离主义和白人国家主义组织通常使用更狭窄的定义,希望以此区别于其他白人优越主义者。不过他们对外族的观点通常重叠。在美国重建时期前后几十年间,白人优越主义在政治、文化和经济上盛行;在南非的种族隔离时代和纳粹德国统治下的欧洲,这一思想也是同样盛行。
白人优越主义,像其他优越主义一样,根植于民族优越感和对霸权的欲望。它有着不同程度的种族主义和仇外倾向。白人优越主义通常与种族清洗和种族隔离结合,但并不一定是从其而来。
历史
20世纪中叶以前,美国南方的非白人被剥夺选举权,他们也被禁止参政,甚至在政府部门工作也不可能。在美国和加拿大的美洲原住民及在澳大利亚的原住民,常被视为社会进步的障碍,而没有获得应有的待遇。
很多被欧洲人殖民的太平洋周边国家,曾因文化上的考量及维持支配,限制来自亚太国家的移民直至1970年代。美国的某些州份直到1947年还禁止异族通婚(见Loving v. Virginia条)。
罗得西亚(现津巴布韦)直至到1979年,南非直至到1990年代中期,均为白人优越主义的政权。
意识形态
虽然白人优越主义者和白人分离主义者都对族裔混和,特别是异族通婚持反对态度。但优越主义者受到纳粹影响,更进一步声称,“白种人”(仅限北欧或日耳曼民族人)天生优越于其他族裔,因此白种人应该统治他们。这是“白人优越主义者”区别于其他右翼的特征。
新纳粹主义
就谁可以被分类为“白种人”和如何判断一些族裔的优越程度,优越主义者里有相当大的分歧。例如,某些白人优越主义组织认为东欧人和各类南欧人一样是优越的“白种人”,但其他组织就认为他们是次等的“非白种人”。
持有北欧民族主义和德意志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人,仅承认北欧人或日耳曼民族(通常还有凯尔特人)是白种人。这种思想来自纳粹主义。不过,关于其他地区,纳粹曾因此授予地中海盟友意大利人、东亚盟友日本人和东欧盟友匈牙利人等等一个荣誉亚利安人的称号。一些现代白人优越主义组织,特别是在德语国家里的,极力宣扬他们和纳粹的关系。所以这些组织被集体标签为新纳粹。
泛欧洲主义
“泛欧洲主义”是白人优越主义的一种,其接纳所有欧洲人为白种人(当然其中也有争议:究竟谁可说是地道的欧洲人?)。在他们眼中,从浅肤色的瑞典人、英国人和德国人至深肤色的意大利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希腊人,都是泛欧洲人。但也有一些南欧人,如意大利(伦巴底蛮族的后代)、西班牙(伊比利亚蛮族的后代)、希腊(被突厥和斯拉夫蛮族混过血的现代希腊人)、和法国(法兰克蛮族的后代)的优越主义者,却认为地中海沿岸的人比源于北欧的人更优越,因为北欧人是蛮族的后裔。
有一些泛亚利安民族主义者接纳所有祖先在欧洲的人,包括现在不居住在欧洲的高加索人、一些中东人、北非人、中亚和西亚人。可是,不是所有在这些地区内的人都被看做“白种人”。以中东人为例,叙利亚人、黎巴嫩人、部分土耳其人和伊朗人都被优越主义者接纳为白种人。但是,沙特阿拉伯和也门人都不被接纳。现在居住在南亚的高加索人(巴基斯坦人、印度人等等)通常也不被接纳。
很多信奉种族主义的人都不会用“优越主义者”这字眼,因为它带有欲统治其他民族的含义。但两者都相信白色人种优越于其他民族。这些种族主义思想的差异最能被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所代表。他谴责美国奴隶制度,但又持有鲜明的种族阶级历史观。他把卓越文明归于“白色人种民族”,说他们因在严峻的北方生存,而获得敏锐和智慧:“最高的文明和文化,除了古印度人和古埃及人外,就只出现于白色人种民族内;就连在很多深肤色的民族中,其统治阶级或种族的肤色都比其他人洁白。因此,事实上他们是从外迁移来的。譬如:波罗门人、印加人、和南海列岛的统治者。这都是因为“人之所需是发明之母”之原因,因为那些种族部落在早期已向北方迁徙,因而渐渐地变成白人。他们发展他们所有的智力,去发明或改进所有的工艺,与需求、不足和贫困搏斗。这些事情都是出于气候的关系。这样他们只有去干,为了去补偿自然界的吝啬。因而,就出现了他们的高度文明。”(Parerga and Paralipomena, Volume II, Section 92)
宗教异端
在美国,白人优越主义运动被指与基督信仰的基本教义派有关。但大多数基督徒都指责其运动完全没有基督教色彩。基督徒身份认同与白人优越主义十分接近,他们趋向于认为其他基督教支派是异端。有些白人优越主义者,如Matthew F. Hale,在宣称信仰基督的同时,却认为以暴力实现自己的目的是恰当的;他还藐称主流基督信仰为杂种或“自杀”式信仰。
有一些白人优越主义团体也从事日耳曼新异教运动。大多数新异教主义者否定白人优越主义,但也有少部分以宗教合理化优越主义。一些日耳曼新异教(如Odinism)宣扬二元论的宇宙,它是由“光明世界”(白人)和“黑暗世界”(非白种人)组成的。日耳曼新异教主义者和基督徒身份教派没有关系,二者在意识形态上最基本的分别在于,新异教主义者相信旧有的北欧神话而不相信耶稣之神格。有一些团体,例如南非的Boeremag,也把基督元素和异教元素结合。
不是所有的白人优越主义者都以宗教为本。如美国纳粹党或者希腊的金色黎明等组织,他们的主要动机是在政治上,而非宗教上。美国最广为人知的白人优越主义组织三K党,其宣扬的种族隔离主义就不是基于宗教理念。纵使有一些三K党成员可能是公开的基督徒。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彻底的白人优越主义者,反对包括基督教在内的闪米特宗教。他们典型的观点是:“确实,现在有组织的基督教是西方和白人的敌人”(Samuel Francis)。这些人以现代西方文化、古希腊文化、古罗马文化以及日尔曼文化为荣。他们认为基督教并非西方文化,而是中东的宗教。他们中的很多人不同意被称为白人优越主义者,他们往往自称为白人国家主义者。但有人认为白人国家主义者是新纳粹分子。
组织分布
在大部分白人为主的国家都能找到白人优越主义组织,包括美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南非、欧洲和拉丁美洲国家。在这些地方,公开持有优越主义观念的人占总人口很小一部分,而其中活跃的成员更少。
近25年来,因为欧盟的多元文化主义,开放边境,人口自由流动及降低输入移民限制的政策,非白人大量移民到较发达的欧洲国家如法、德等国,刺激了此类组织的成员增加。白人优越主义支持者示威和仇恨罪行都有所增加。
一些新纳粹组织的军事化行动引起了执法者注意。欧洲国家由于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白人优越主义组织被各种不同法律遏制。
暴力行动主义
最近一些“创造论运动”参与者表现了白人优越主义暴力化的现象。该教派创始人相信,一个人的族裔就是他的宗教。除此以外,他还宣扬犹太人控制美国政府、国际银行、传播媒体的阴谋论,这与基督徒身份教派相似。这个宗教认为,迟早会有一次种族圣战,叫做RAHOWA,把犹太人和“烂泥种族”从世界上铲除。
1990年代初,这个宗教的会员人数有显著增长,这是因为千禧年邻近,相信世界末日的人认为种族圣战将要开始。1996年,一个被伊利诺伊州吊销律师执照的人Matthew F. Hale,成为“创造者之世界教会”领导人。他把该组织的名字改为“创造论运动”,以给人它是一个广泛运动的印象。
近年来,这个组织的成员主动挑起多起暴力行动,包括在南弗罗里达州数次以种族仇恨为动机的殴打案。2005年,四名创造论运动成员为“革命”筹钱,抢劫一个犹太人开的影视店,并因用手枪挥打店东而被判有罪。
一些白人优越主义者愿意为这一信仰殉教。例如“规律派”组织领导人Robert Jay Mathews,为运动筹款进行了多次抢劫,最后与执法人员枪战被烧死。还有William King,他在1998年参与虐杀一名黑人被判死刑,并以此事为傲。
组织分裂
很多白人优越主义组织已呈现出容易分裂的趋向。根据互联网上观察,白人优越主义运动显示出很多内乱。在政治谱本里,与它反极方向的政治运动也有相似特征。多个组织都有不和与敌对,不同人物间也有广泛的争执。可以看得出在这运动中有太多人想作领导者而没人想做随从者。
比较不极端的白人优越主义者,如白人民族主义和旧保守主义的信徒,往往被极端白人优越主义者指为懦夫和叛徒。而信仰上述两个观点的人认为,白人优越主义者和新纳粹败坏了所有右翼的名誉。
现代白人优越主义者
以下是当代公开支持白人优越主义的名人,他们也主要因偏激的信仰成名。大多数人都不愿与白人优越主义及种族主义有牵连。他们认为两者不应混为一谈,后者带有贬义。白人民族主义拥护种族隔离、民族主义,他们反对多元种族混居;白人优越主义者则诉求多种族混居,一个种族统治其他种族。
谢选骏指出:纯正的白人其实多为红色的人,因为他们的祖先患有白化症,都是露出了血液的颜色。至于他们的智商是否最高,那是很成问题的。但是他们显然并不适于在地球上的许多地区生存,所以在近代以前,他们的分布区域远远不及黄种人。
【025、北磁极的挪移是否引起人类社会的颠覆】
《北磁极为什么懂得走路?科学家找出答案了》(2020-05-06 BBC)报道:
北磁极(North Magnetic Pole)近年正从加拿大移向西伯利亚,其快速的移动需要不断更新导航系统,包括智能电话中的地图功能。欧洲科学家认为,他们现在可以自信地去解释,为什么北磁极会“漂移”。英国利兹大学的研究团队说,这个现象是因为地球外核边缘,两个磁性“斑点”之间的双互竞争所致。行星内部熔融材料流动的变化,改变了上述负磁通量区域的强度。
菲尔·利弗莫尔博士(Phil Livermore)解释说:“这种流动方式的变化削弱了加拿底下的斑块,略微增加了西伯利亚的斑块的强度。”
地球表面有三个极点:地理极、地磁极和北磁极。他对BBC说:“这就是北极离开加拿大北极地区的历史位置,并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原因。你可以说是俄罗斯北部嬴了这场‘拔河比赛’。”
地球表面有三个极点。“地理极”是地球旋转轴与地表相交的地方;“地磁极”则是最切合传统偶极子的位置(其位置会有少许变化)。然后就是“北磁极”或称为“磁倾角”,这是磁力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地方。正是这第三极一直在移动。
在1830年代,探险家詹姆斯·克拉克·罗斯(James Clark Ross)首次发现第三极,它位于加拿大的努纳武特地区。当时,它并没有移动很远、很快,但在1990年代开始,它开始快速移动,冲向更高的纬度,并在2018年越过了地理极点,双方相距只有几百公里。
利弗莫尔博士和同事利用过去20年,测量地球磁场演变形状的卫星数据,试图对北极的漂移建立模型。两年前,当他们在华盛顿举行的美国地球物理联盟会议上首次提出自己的想法时,他们表示外地核中的熔融物质向西加速喷射,可能与第三极移动相关,但是这个模型当时很复杂,团队现在修改评估方式,以适应不同的流动方式。利弗莫尔博士说:“熔融物质喷射与其高北纬度有关,而导致极点位置改变的外地核中,那流动的改变,事实上发生在更南的位置。”“还有一个时间问题。该次喷射加速发生在2000年代,而极加速则发生在1990年代。”
团队最新模型显示,北磁极将继续移向俄罗斯,但随着时间会逐渐减慢,最快的速度可以是每年移走50-60公里。利兹的科学家对BBC表示:“各人在猜测,将来北磁极是否会移动回来。”
北磁极最近在地球之颠快速移动,促使美国国家地球物理数据中心和英国地质调查局于去年发布了世界地磁场模型的提前更新。这模型呈现整个地球上的磁场,所有导航设备,包括现代智能手机,都有用到这个系统,以纠正一些当地指南针的错误。利弗莫尔博士及其同事大量使用了欧洲航天局的Swarm卫星提供的数据。该团队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
谢选骏指出:“北磁极最近在地球之颠快速移动”,与此同时自然环境急剧变化、人类社会巨灾频发——这不仅让人好奇,北磁极的挪移是否引起人类社会的颠覆?如果这样,“天人感应”应非虚言。人类行为确实可能触发自然灾难,自然灾难确实可能改变人类行为。
网文《天人感应》报道:
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是中国古代哲学术语,是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古人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汉儒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策问中作了具体阐述。 明宋濂《序》:“凡存心养性之理,穷神知化之方,天人感应之机,治忽存亡之候,莫不毕书之。
释义——感应:交感相应,指互相受对方影响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指自然现象可以显示人世灾祥。天人感应思想的文字记载见于《尚书·洪范》,从人身为一小宇宙的观点出发,其学说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古代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
天人感应是中国古代儒教神学术语。主要 学派有孔子学说、墨子学说和 董氏学说等。董氏学说继承了《公羊传》中的灾异说和吸收了墨子的天罚理念,在其儒学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作用。天人感应思想在中国古代君主施政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示例——唐·陈子昂《谏政理书》:“天人相感,阴阳相和。”
含义——“天人感应”是指人与自然万物同类相通,相互感应。人是自然中的一份子,本来于天地万物为一体,相互溶入生息,只因识神分别之故、渐脱离自然……正如《易经》上所讲,如一个人心性洁静,那么就可以“寂然不动、感而遂通”。
宇宙是一个无穷大的天体,它包容了我们已知和未知的各大星系。各星球上的万物,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运动着的和静止的,生长的和衰亡的,都按照自己的规律有意识的和无意知的向宇宙间发射出各种信息,宇宙是一个充满信息的大千世界。
人也是一个存在于宇宙间的小天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小天体。这个小生物体,同样储存有许多信息,这些信息,有属于自己本身的,有属于体外自然界的。由于人体又是一个非常严密的科学的信息感应器,所以有发射信息和接收信息的双重功能。科学实验证实,人体信息是受大天体运行和其他小天体信息影响的。
古人将大天体对人体这小天体影响总结为“天人感应”,这个理论是古人根据天体运动对人体的影响,天体信息与人体信息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来的科学理论,是以天地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相比和的关系,天体信息对人体信息有直接和间接影响,人体对天体运动中有各种信息感应和科学总结。
古今中外先贤学者在研究中发现,宇宙是全息的。宇宙中有的,人身也有,人身中具有的,万物备。所谓“万物无情而有性”,宇宙万物,即使是顽石一类的无知之物,也一样与人通情。因为,它虽没有人类的七情六欲,却同样能吸收,施放宇宙的信息能量。宇宙全息论是科学的,它不仅是人体信息研究等学科的理论基础,也是信息预测学这门“未知科学”、“边缘科学”的理论基石。“天人感应”“宇宙人类合一”的理论是科学理论,而不是封建迷信。
事物诞生于时间空间方位,就是事物诞生受气的用事日课。这用事日课,就是事物生受气之“命”。它是以天运,地运,人运三者因素密切配合后选择得来的,也是事物诞生后天地人信息的总汇。由于日课用了事,在这空间方位便有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小天体在宇宙中诞生。这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小天体存在于宇宙中,不管是生物体或死物体,同样受到宇宙星体运行的信息影响,同样有接收信息和发射信息的双重功能,其外部和内部的信息对人体信息有直接和间接影响,诱导人体发生吉凶祸福。
如某年命在某时空方位建造了屋宅,这屋宅虽是死物体,但也是存在于宇宙中的小天体,也是受大天体和各种小天体的信息影响。同时,它这同样有接收信息和发射信息的功能。建宅日课的内部与外部信息,能对主人或家庭成员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在建造过程中和入住后,是否有退财或伤损人丁之凶灾?日后是否有富贵或不孝子不出现?入宅后是否得平安等等内藏信息。由于这些信息是岗位藏的,用科学仪器方法手段也是无法超前测出的,但这些信息确实存在。
由于人在静止和运动中,都受宇宙星体影响,都能接收到宇宙间的这种或那种的信息,即吉或凶的信息;同时也向宇宙间发出这种或那种吉或凶的信息。由于有信息同步或异步作用,形成了人体生命运动过程中吉凶祸福的全过程,这就是一个“天人感应”、“天人合一”的全过程。
诸家学说——天人感应思想起源很早,散见于古文献之中。《洪范》说:“肃,时寒若”,“乂,时旸若”,认为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的变化。这是天人感应思想的萌芽。古时盛行的占星术,依据天体的运行推测人事的吉凶祸福,是天人感应思想的直接来源。汉代董仲舒继承和发挥了阴阳家的思想,使天人感应说臻于成熟。战国后期,阴阳家邹衍“深观阴阳消息而作怪遇之变”,使天人感应思想趋于系统化。
天人感应之说,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儒家六经中的《尚书·洪范》。《洪范》曰:「曰肃、时雨若;曰乂,时旸若;曰晰,时燠若;曰谋,时寒若;曰圣,时风若。曰咎徵: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曰豫,恒燠若;曰急,恒寒若;曰蒙,恒风若。」意思是说君主施政态度能影响天气的变化。孔子作《春秋》,认为灾异是国君失德而引发的。孔子曾说:“邦大旱,毋乃失诸刑与德乎?”,又劝国君“正刑与德,以事上天。”
《春秋》之所以重灾异,是因为孔子认为天人之间有感应关系,人类的行为会上感于天,天会根据人类行为的善恶邪正下应于人,天下应人的方式即是用灾异来谴告人,使人反省改过。“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有德必能感应上天。“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另一方面,孔子强调“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春秋公羊传·僖公十五年》云:“季姬归于鄫。己卯,晦,震夷伯之庙。晦者何?冥也。震之者何?雷电击夷伯之庙者也。夷伯者,曷为者也?季氏之孚也。季氏之孚则微者,其称夷伯何?大之也。曷为大之?天戒之,故大之也。何以书?记异也。”
《春秋公羊传·宣公十五年》云:「冬,蝝生。未有言蝝生者,此其言蝝生何?蝝生不书,此何以书?幸之也。幸之者何?犹曰受之云尔。受之云尔者何?上变古易常,应是而有天灾,其诸则宜于此焉变矣。」何休《公羊解诂》注云:「上谓宣公,变易公田古常旧制而税亩,应是变古易常而有天灾,众民用饥,言宣公与此天灾饿后,能受过变悟,复古行,中冬大有年,其功美过于无灾,故君子深为喜而侥幸之。」蝝即虫众,今谓之煌虫。始生曰蝝,大曰虫众。依《春秋》书法常例,书虫众而不书蝝生,因始生之蝝尚未为灾害。而《春秋》变例所以书蝝生者,因宣公于天灾后能反省改过复古制,故孔子为宣公侥幸而书之。《传》中明言宣公变古易常天应之而有灾,即是天人感应之义。
《春秋公羊传》多达十六次明文指出:「此何以书?记灾也。」又三十二次点明:「此何以书?记异也。」如「大雩。大雩者何?旱祭也。然则何以不言旱?言雩则旱见;言旱则雩不见。何以书?记灾也。」何休注曰:“旱者,政教不施之应。先是桓公无王行,比为天子所聘,得志益骄,去国远狩,大城祝丘,故致此旱。”按何休之解,旱灾乃政教不施之应。
故《汉书·五行志》曰:「周道敝,孔子述《春秋》,则《乾》《坤》之阴阳,法《洪范》之咎徵,天人之道灿然著矣。」
墨家学说——墨子曰:“爱人利人者,天必福之,恶人贼人者,天必祸之。”董仲舒吸收了墨子的天罚理念。《春秋繁露·郊语》:“以此见天之不可不畏敬,犹主上之不可不谨事。不谨事主,其祸来至显,不畏敬天,其殃来至暗。暗者不见其端,若自然也。故曰:堂堂如天,殃言不必立校,默而无声,潜而无形也。由是观之,天殃与主罚所以别者,暗与显耳。”墨家天道观得到了董仲舒的借鉴吸收,在其儒学体系的建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作用。
董氏学说——董仲舒“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董仲舒继承了《公羊传》中的灾异说。他应汉武帝之对策云:“臣谨案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及至后世,淫佚衰微,不能统理群生,诸侯背畔,残贼良民以争壤土,废德教而任刑罚。刑罚不中,则生邪气;邪气积于下,怨恶畜于上。上下不和,则阴阳缪盭而妖孽生矣。此灾异所缘而起也。”
董仲舒借时学(阴阳五行学)发挥或者说发展《春秋》天人感应思想,其说固然奇伟怪谲,难以思议,但决非无中生有,而是本于《春秋》穷天人之变的精神。董仲舒继承了儒家传统中《洪范》讲五行的思想,并发扬光大之,建立了一套囊括天人的宇宙学说。董仲舒认为,宇宙由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的属性组成。此五种不同的属性相生相胜,构成一合理的宇宙关系。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反过来看则是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五行相生是一种生成关系,五行相胜是一种变救关系。宇宙按照这种五行相生相胜的关系生成变化,因而成为一可理解的合理的宇宙。如木性主生故为春,火性主长故为夏,土性主养故为夏,金性主收故为秋,水性主藏故为冬。用五行来解释天时,天时即合乎理性可被理解。
在董子看来,不仅天时依五行构成,人事也依五行构成。如木为春生之性宜以农为本劝农事无夺农时,火为夏长之性宜选贤举能赏有功封有德,土为养成之性宜循宫室之制谨夫妇之别,金为秋收拢宜刑有罪伐无道安集天下,水为冬藏之性宜敬四时之祭与谛袷昭穆之序。如此,依五行解人事,人事亦合理而可理解。
按照董子的宇宙构成说,宇宙依五行被合理地安排,日月星辰、春夏秋冬、山河大地、鱼虫鸟兽皆依五行之性合理地运行生成,故人世间与自然界不应有灾异存在,因人世间之灾与自然界之异均是不依五行之性合理地生成运行所致。但是,从现实上来看,合理地构成宇宙的五行关系往往会被打破,即五行相生相克的合理宇宙会因为五行失序处于一种不合理的荒谬状态,这样,日月星辰、春夏秋冬的运行就会失序,山河大地、鱼虫鸟兽的生成就会变态,即就会出现灾异现象。也就是说,灾异是破坏了建立在五行之上的合理的宇宙关系所致。故董子在《春秋繁露·治乱五行》一章专门论述了灾异产生的原因是破坏了合理的五行关系。董子曰:“火干木,蛮虫早出,雷早行;土干木,胎夭卵毈,鸟虫多伤;金干木,有兵;水干木,春下霜。土干火,则多雷;金干火,革木夷;水干火,夏雹;木干火,则地动。金干土,则伤五谷,有殃;水干土,夏寒雨霜;木干土,倮虫不为;火干土,则大旱。水干金,则鱼不为;木干金,则草木再生;火干金,则草木秋荣;土干金,五谷不成。木干水,冬蛰不藏;土干水,则虫蛰冬出;火干水,则星坠;金干水,则冬大寒。”
董子虽然用五行学说说明了灾异产生的原因,但要说明天人感应还不够,还必须进一步说明为什么人的行为会破坏五行(天)的秩序而导致灾异。鉴于此,董仲舒再进一步从阴阳的角度提出了类应学说。
为了进一步说明天人感应的原因,董子还提出了气化学说。董子认为,天地宇宙唯气化而成,人生活在天地之间阴阳之气的包融中,就像鱼生活在水的包涵中一样,只是水有实物可见,而气化之宇宙浩浩然难见而已。因此,天地之间,宇宙之中,虽虚而实(实即谓充满着气,由气化而成)。在这一由气化成的宇宙中,人之气与天地宇宙之气相互流通,相互渗入,因而人之气会影响到整个天地宇宙之气。如果人之气调和顺适,此气与天地宇宙之气相肴(相混合),天地之化即美,祥瑞乃现;如果人之气邪乱乖谬,此气与天地宇宙之气相肴,天地之序即乱,灾异乃出。由此可见,董子是以气化之宇宙来作为天人感应的基础,以人天之气相数来说明灾异的产生。天人类应之迹虽无形而不可见,但气化宇宙中人天之气相肴实有因果关系可寻。董子是以气化说证明类应说并非虚构,实有理据可依。
在董仲舒思想中,天人感应是其神学目的论体系的核心。天人感应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①灾异谴告说,认为自然灾害和统治者的错误有因果联系。“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天子违背了天意,不 行仁义,天就出现灾异,进行谴责。若“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②“天人同类”说,认为“天有阴阳,人亦有阴阳,天地之阴气起,而人之阴气应之而起;人之阴气起,而天之阴气亦宜应之而起。其道一也”。这种说法,以气为中介,认为气具有刑德的作用,“阳为德,阴为刑”。同时,人的道德行为也可以引起气的变化而相互感应,说“世治而民和,志平而气正,则天地之化精而万物之美起;世乱而民乖,志癖而气逆,则天地之化伤,气生灾害起”。董仲舒把“天”塑造成至上神,以“天人感应"说来限制无限的君权,同时也给君父的尊位及其统治找到了理论根据。在董仲舒著作中,上述两种说法是相互结合交替发生的。
天人感应与灾异说最终在《白虎通德论》中规定下来,给汉代政事带来很大的影响。在汉代,天人感应思想占了统治地位,刘向,刘歆、班固都承认政治得失,可以导致灾异变怪。《史记·天官书》、《汉书·五行志》有大量灾异变怪的记载。谶纬之学泛滥时,天人感应说更为盛行。
汉武帝为了大一统的政治需要,采纳董仲舒(约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04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确立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和今文经学派的官学地位。董仲舒从解释儒学的经典着手,建立了一整套神学世界观,使儒学走上了宗教化的道路。他提倡“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在政治上论证了专制统治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它虚构天的至高无上,以树立皇帝的最高权威,来维护和加强人间君主的统治。这就对科学技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排除了进行科学探索的必要性,认为宇宙内的一切,从自然界到人类和社会的所有现象,都是照着天的意志而显现的, 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 (《春秋繁露·顺命》),而天创造万物的目的是为了养活人,即所谓“天之生物也,以养人”(《春秋繁露·服制象》),天又完全依照它自身的模型塑造了人,人的形体、精神、道德品质等等,都被说成是天的复制品,与天相符的。这样天人感应就成为必然的了。于是灾异被认为是天的谴告,“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春秋繁露·必仁且知》)。春、夏、秋、冬四季变化则是天的爱、严、乐、哀的表现,天气的暖、清、寒、暑则以帝王的好、恶、喜、怒来解释,等等。它几乎要窒息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规律进行探索的任何生机,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阻碍作用。
在汉武帝时期,由于董仲舒的这一段神学世界观刚刚确立,非正统的所谓异端思想还在进行顽强的反抗。“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汉书·司马迁传》)为抱负的司马迁,正是这样的代表人物。他反对在科学知识上面附上宗教迷信,使人拘而多畏,他批评巫祝禨(jī,音击,迷信鬼神的举动)祥的迷信思想,对 天人感应 的神学世界观持批评的态度。在《史记》中,司马迁在同自然科学有关的一些问题上,显示了自己广博学识和求实精神,其《天官书》是中国现存的第一篇系统描述全天星官的著作;《历书》则表达了他关于历法的主张;《律书》、《河渠书》、《货殖列传》等则有关于音律学、水利、地理知识的记述。而且司马迁所开创的在史书中记录科学技术史料的先例,为后世所遵循。他的首创之功,不可湮没。
当时,诸子百家的学说在一些郡国还有一定影响,如淮南王刘安也正在这时召集宾客写成阴阳、儒、道、名、法毕集的著作《淮南子》。所以,这时的学术思想虽已向僵化的方向发展,但还有较大的活动余地。但到了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汉宣帝召集各地儒者到长安石渠阁开会,讨论经义异同,把董仲舒思想体系推到了唯一官学的地位;同时还禁封了诸子百家以及司马迁的著作,甚至由西汉王朝分封出去的刘姓诸侯王手中的这些著作也在禁封之列。从此以后,僵化的神学世界观广为泛滥。
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战国时的子思、孟子就提出了这一理论。后来汉儒董仲舒进而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宋儒程颢则进一步指出了:“天人本无二,不必有合”。
谢选骏指出:如果说“天人本无二,不必有合”,那么就不仅是“北磁极的挪移引起人类社会的颠覆”,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的颠覆引起了北磁极的挪移”,或者说“北磁极的挪移和人类社会的颠覆”都是更高的秩序变动的体现!古人说,“天不变,道亦不变。”现在,“天已变,道亦要变”就开始了!
【026、波兰女人一再破坏地球生态】
《女科学家新发现可望降低太阳能板成本》(2019-2-4 中央社)报道:
如果有一天不论下雨或出太阳,所有建筑物的窗户和外墙都能提供建物所需能源,世界会是什么样子?一位波兰科学家研究的新发现,让人类离实现永续生活梦想更近一步。
法新社报导,36岁的波兰物理学家兼女商人马林科威斯(Olga Malinkiewicz)使用新的钙钛矿(perovskites)喷墨加工方法,发展出新一代较便宜的太阳能电池。如此一来,就算在较低温度下也能生产太阳能板,大幅降低成本。
涂上钙钛矿的太阳能板,不但轻、可弯曲、高效、便宜,还能有不同颜色和透明度。
钙钛矿能轻易附着几乎所有物体表面,像是电脑、车子、无人机、太空船或建筑物,不论是在阴影下或室内都能产生电力。
一些专家表示,由于钙钛矿惊人的物理性质,相关技术有望让所有人取得太阳能的方式出现革命性变化。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在研究太阳能领域地位拔尖,教授纳兹鲁丁(Mohammad Khaja Nazeeruddin)说:“在我们看来,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有可能解决世界能源贫乏问题。”
谢选骏指出:以前有个波兰女人跑到法国变成了居里夫人,参与搞出了核裂变,释放了恶魔出境,严重破坏了地球生态。现在又来一个波兰女人要搜刮太阳能集中释放到地球上,一再破坏地球生态的结果,结果难免使得地球变成火星了。
【027、波兰人出售自己的耻辱】
《希特勒昔日指挥部会变成纳粹主题公园吗?》(BBC 2019年7月31日)报道:
这个由厚重钢筋水泥建成的指挥部,虽然经纳粹拆除毁坏,但仍有相当建筑物保留了下来。
隐藏在波兰北部湖光山色中,有一处浓荫密布、与世隔绝的庞大建筑物,那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希特勒建造的秘密指挥部——“狼穴”(the Wolf's Lair)。
希特勒1941-1944年之间,在这个高度防守的指挥部里共住了850天,然后才撤退到他在柏林的地堡中。
如今,负责管理这个遗址的波兰斯洛科沃森林区(Srokowo Forest District),有意重新打造“狼穴”,吸引更多的游客。
林区的发言人塞巴斯蒂安·特拉皮克(Sebastian Trapik)向BBC表示,森林区的管理人员正在“想方设法”保持这一建筑物“对历史真相的尊重和正确对待”。
但是批评人士认为,园区的一些吸引游客之处,如让人穿上纳粹制服复制当年场景的做法,会把这个历史遗迹变成丑恶版的“游乐园” 。
德国当年在这里建造了坚固地堡、布下了层层设防的地雷区和伪装,但都未能阻止哗变的军官们在1944年7月20日对希特勒发动的一次暗杀行动。
当年的暗杀计划,也让如今的游客们对这个遗址更加着迷。
在那次暗杀行动中,放置在手提箱中的炸弹,因为会议室中有厚重的巨大橡木桌子, 只让希特勒受了轻伤。
但是炸弹炸死了四个人,其中三个是军官,另外还伤及20多人。策划这一暗杀行动的克劳斯·申克·格拉夫·冯·斯陶芬伯格(Col Claus Schenk Graf von Stauffenberg)和其他参与者,很快被逮捕被处决。
特拉皮克说,现在这个遗址的当务之急,是重新还原爆炸现场,其中包括有真人大小的“模型,让人看到当时在场的各位象征性的人物。”
1945年,苏联红军逼近波兰时,纳粹曾经放置大量的炸药,希望彻底炸毁数十个地堡和指挥部的其他设备。
历经几十年,这个希特勒当年指挥部的废墟,重新长满了树木和青苔。
狼穴 The Wolf's Lair (Wolfsschanze)是希特勒“巴巴罗萨行动” (Operation Barbarossa)的指挥部。1941年6月22日,纳粹入侵苏联,300多万德国军队向苏联发起攻击——战争期间,希特勒大部分时间(1941年6月至1944年11月)在这里,当时这里是东普鲁士的一部分。
“狼穴”由约200个建筑装置组成,包括两条飞机跑道和一个火车站,由地雷阵和防空高射炮严密保护。
在这一指挥部中,希特勒和他的参谋们做出了许多重要决定,其中包括入侵苏联,以及针对欧洲犹太人的大屠杀。
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和其他轴心国领导人也到此会见希特勒。
这一遗址,占地250公顷(约2.5平方公里),是波兰马苏里安湖区的重要创收来源。当地风景秀丽,旅游业是支柱产业。
目前遗址的管理人员正在改善游客设施,但是所有努力如果鼓励了新纳粹主义者到此朝拜,则会招致反弹。
现在这里有新的指示牌、新建了停车场和入口设备,还计划修建一个酒店和餐馆。
新开发的手机应用程式App能为游客在园区导航,他们也可以观看介绍纳粹指挥部的历史短片。展览中的内容还包括某些德军装备。
每年这里大约接纳30万游客,绝大部分来自波兰和德国。最低入园费是15波兰兹罗提(约合4美元)。
现在在波兰,历史再现很受欢迎,但是让演员穿上纳粹军服却比放几个纳粹模型更为引发争议。
波兰研究战争史的著名历史学家帕维尔·马彻维茨教授(Pawel Machcewicz)说,让演员穿上纳粹军服重现历史,会是“疯狂而且无耻”的行为。
他向BBC表示,“战争留下的伤疤应该不要再撕开,而且战争应该以教训的方式呈现,给世人一个警告。”
“展览应该解释历史,让这个地方更有历史背景,而不是完全被历史所掩盖。”
林区发言人特拉皮克说,已经有计划在今年夏天开始一些历史重现的表演,将上演“晨曦之门”行动(Operation "Ostra Brama")。在这次行动中,波兰军队在1944年在维尔纽斯(Vilnius)打败了德国军队。
波兰的这次胜利并没有维持太久,很快苏联军队就向西横扫,使波兰陷入共产主义恐怖之中。
二战中,盟军在希特勒放弃“狼穴”之后才发现了这个指挥部。BBC记者吉姆·托德(Jim Todd)写道:走访“狼穴”让人看到德国战争机器内部的恐怖。地面上建造的巨大堡垒,有厚达8厘米的钢筋混凝土墙,它们因为过于厚重,以至于1945年党卫队用了吨量的炸药,也无法将它们彻底炸毁。
这些地堡有的已经炸翻倒地,有的看上去还完好无损,尽管已经有巨大的裂纹。游客们可以进入地堡,在其中漫步。来自英国的游客们可能会发现这里的安全和健康条件,比正常水平低了不少,难免有些担心。
告示牌很少见,也没有多少用英语给出的解释。
有些地堡中,树木和灌木丛生,有的森林小道上会有铁棍子横亘。
在希特勒躲过炸弹暗杀的会议室,只有水泥地板保留完好。站在这个曾经发生过有历史意义的地点,那种体验很特别,也很不真实。
“狼穴”中,纳粹曾经做出过很多臭名昭著的决定,如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对华沙平民的大屠杀等。正是因此,历史学家帕维尔·马彻维茨教授认为,在“狼穴”中呈现历史更为敏感,必须要表现对众多受害者的尊重。他警告说,千万不要把这个遗址变成“死而不僵的儿童乐园,变成宣扬纳粹德国和希特勒的场所”。
把痛苦的历史用现代眼光加以呈现,搞不好就会被认为没有道德、低俗不堪。年轻的游客们,距离过去那些黑暗的历史事件更加久远,因此历史需要用一种更为真实和为人接受的方法告诉他们。
“狼穴”是个很不同寻常的地方,被波兰民众视为美丽的马苏里安风景中的一道伤疤。但招揽游客的噱头,却可能让波兰战争中所蒙受的痛苦成为笑柄。
谢选骏指出:表面上看,这个项目是波兰人在出售自己的耻辱。但实际上问题复杂得多。因为这里本来是德国领土,战后却被波兰人霸占了,用来补偿它被苏联霸占的领土。另一方面,狼穴建立的时候,主要用来对苏作战,现在波兰人展览它,大概有一种鞭尸苏联的快感吧!所谓“历史学家帕维尔·马彻维茨”大概是一位共产党员吧。
【028、缠足是汉人的救命稻草】
史书记载羯族军队行军作战从不携带粮草,专门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称之为“双脚羊”,意思是用两只脚走路像绵羊一样驱赶的性奴隶和牲畜,夜间供士兵奸淫,白天则宰杀烹食。据谢选骏的研究,胡人的这一野蛮习俗后来迫使汉人女子裹上了小脚,成为无法驱赶得双脚羊!因为小脚女人无法长途跋涉,只能就地杀害,或是就地放生,从而得以逃避遭到掳掠、生不如死的悲惨处境。
缠足是第二期中国文明的伟大发明。
这一发明使得元明清时代的唐人得以避免第一期中国文明解体时汉人曾经面对的灭顶之灾。所以唐人虽经蒙古、满洲的蹂躏而终于得到保全,没有像五胡乱华使得北中国的汉人几乎绝种,缠足之功不可没也。
回顾五胡乱华时期,原来居于中国周边的各个民族大举侵入中华大地,对汉人放手进行屠杀和奴役。出于报仇的目的,汉人领袖冉闵以扫清中原为号召,扬言要五胡退出中国,否则将把汉人以外的少数民族统统杀绝,这就是有名的《杀胡令》出台。仅山西中南部和河北常山以南被杀的白奴(匈奴分化为白奴和黄奴,黄奴自称华夏后裔,白奴则被冉闵和各路山西义军杀绝)多达六十万之多,其中四十万被冉闵正规军杀绝。两次屠羯达三十二万之众,羯族从此从中国历史上消失。
五胡乱华造成中国死亡平民达到1000万以上。
五胡乱华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多个少数民族大规模南下而造成与汉族政权对峙的时期,又称永嘉之乱或五胡十六国。
入塞胡族中,羯、白匈奴、丁零、铁弗、卢水胡、鲜卑、九大石胡等部落主体都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这些来自蛮荒之域的野蛮胡族还保留着原始的食人兽性,其中以羯族,白种匈奴,在鲜卑族三族最为凶恶。公元304年,慕容鲜卑大掠中原,抢劫了无数财富,还掳掠了数万名汉族少女。回师途中一路上大肆奸淫,同时把这些汉族少女充作军粮,宰杀烹食。走到河北易水时,吃得只剩下八千名少女了,慕容鲜卑一时吃不掉,又不想放掉,于是将八千名少女全部淹死,易水为之断流。史书记载羯族军队行军作战从不携带粮草,专门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称之为“双脚羊”,意思是用两只脚走路像绵羊一样驱赶的性奴隶和牲畜,夜间供士兵奸淫,白天则宰杀烹食。据谢选骏的研究,胡人的这一野蛮习俗后来迫使汉人女子裹上了小脚,成为无法驱赶的双脚羊!因为小脚女人无法长途跋涉,只能就地杀害,或是就地放生,从而得以逃避遭到掳掠、生不如死的悲惨处境。
在羯族建立的羯赵政权统治下,曾经建立了雄秦盛汉的汉民族已经到了灭族的边缘。到冉闵灭羯赵的时候,中原汉人大概只剩下400万(西晋人口2000万),冉闵解放邺都后一次解救被掳掠的汉族女子就达二十万。
——————————
谢选骏:缠足战略考
——中国社会拐卖妇女儿童的深层背景
(一)中国为何盛行拐卖妇女儿童
结合一下二十一世纪的现实情况,我发现中国有一个社会现象可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那就是“有系统地拐卖妇女儿童”。一些职业化的“商业集团”,不仅拐卖妇女儿童,还自己收养遭到拐卖的妇女儿童,不仅作为性奴,还用作其他犯罪目的,例如让小孩去乞讨,甚至把小孩弄残废,作怪象表演,等等不可思议的怪现象全都和盘托出。其犯罪手段具有拐骗、绑架、收买、接受、中转、贩卖等一系列环节,需要高度的社会合作,形成了细致的战略战术,很像历史上游牧民族对农业民族发动的袭击。
据新华网北京2005年8月17日电(记者李斌、吴晶晶),“从2001年至2004年,中国公安机关共破获拐卖妇女儿童案件24809起,四年解救被拐卖妇女儿童五万多人。平均每年破获案件六千多起。
然而不成比例的是,2007年12月14人民网却报道:“今天上午,湄公河次区域合作反拐第二届部长磋商会暨第五次高官会在京胜利闭幕,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部长级代表团团长、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说,2006年中国拐卖妇女儿童的案件在2500起左右,数字是中国国内的,包括跨国的案件。”破案数竟然是发案数的一倍多,可见这里有大量隐匿成分。
那么,是否由于统计的年份不同,而发案率悬殊呢?不是。因为同时人民网报道的就是公安部提供的模糊数字:“进入2000年以后,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在中国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减少的幅度每年可以下降两位数。”这就留有极大的谎报和想象的空间。
对此,英国广播公司2007年4月4日的报道“中国妇女儿童被拐卖问题严重”揭露说,“根据中国公安部统计,2006年共发生了2500起拐卖案件。但是这个数字只包括破案的数据,而不是报告的案件。”英国广播公司这样说,是根据一个国际慈善组织“救助儿童会”(Save the Children)的研究。“救助儿童会”中国和朝鲜事务主任韦奇伍德女士当天(4月4日)在北京的外国记者俱乐部表示,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使更多人成为拐卖者的目标。中国买卖妇女和女孩的黑市很猖獗,从贫穷地区拐走的婴儿被出售给希望得到孩子的夫妇。韦奇伍德说,目前还没有被拐卖儿童的可靠数字,不过人口不断从农村涌向城市,只能使这个问题更加严重。
韦奇伍德说,拐卖妇女与儿童现象的因素与中国政府的政策有关。例如,1、中国当局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使许多农村家庭隐瞒超生的子女,容易被拐卖。2、到城市找工作的农民留在乡间的子女缺乏适当照顾,使这些儿童容易被拐带。3、中国人口性别失衡,男婴超过女婴,一些家庭出钱购买女婴作童养媳和家佣,也助长了人口贩卖。4、实行了二十五年强制一胎化政策以来,进一步助长了中国家庭喜爱男孩的传统观念,导致人口男女失衡。目前的人口男女比例是119比100。
韦奇伍德不懂中国历史,不懂拐卖妇女儿童的还有更为深层的历史传统作为背景。但有一个现象确实值得注意:对于如此的恶性案件,不仅执法不力,而且中国《刑法》本身的规定就惩罚不严,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的,定拐卖妇女、儿童罪,刑期至少在五年以上”,由于起价太低,所以“最高可以判处死刑”就成了一条空洞的“最高标准”,很少执行。并且还可以给予行贿轻判以极大的优惠空间,结果被判死刑的多是无依无靠的罪犯。既然有靠山的罪犯能够获得轻判,就无法有效遏制、彻底根除这一犯罪,反而促使犯罪团伙寻求官方庇护。
为什么中国社会如此宽容“拐卖妇女、儿童罪”?因为中国有遭受游牧民族掳掠的传统,把人口拐带视为家常便饭。而根据我的了解,大多数受害者都是从南方运往北方,也就是运往历史上游牧民族影响最严重的地区。但是这种恶劣的习俗其实极大地摧毁了社会成员之间的善意和信任,破坏了人际关系的起码准则。这种活动之所以在中国特别流行,很可能是因为现代汉人彼此之间并非同一个民族起源。汉人虽然“貌合”,但却“神离”,又缺乏一般的现代国家所具有那样的公民教育,不能帮助不同来源的各个种族,在“汉人”的名目下凝成一体结果成为世界罕见的“一盘散沙”。
参照一下美国的案例,不难发现,美国的犯罪率之所以居高不下,不仅由于它是自由社会(如英国),不仅由于它是移民社会(如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而且由于它是种族混杂的移民社会,这一点美国和南非有些相似。所以随着美国人口日益多元化,其治安将日益偏离“英国传统”。种族混杂的社会,其居民彼此不以“同胞手足”互相看待,导致人际疏离、思想极端、行为失控,这在“国民教育”较强的美国尚且如此,在强调阶级斗争的中国更加严重。虽然中国的种族不像美国那么多元,但即使作为人口主要部分的汉人内部,其民族来源却极其复杂,而且历史上经历了诸多残酷的斗争才溶合为今日的“汉族”,其内部的离心离德、各怀异志、互相挤兑、幸灾乐祸是显而易见的。
而我们下面所要探讨的缠足,就是一种防卫方式,虽然相当消极,但也是一个“没有办法的办法”。
这个话题要从宋代说起。人说宋朝的社会、经济、技术、文化各个方面都呈现高度发达,那时政治相对开明,平民主义欣欣向荣,就连女权主义也开始高张,女性文学高度繁荣,其相对势头并不亚于二十一世纪中国的“网络文学”。但是奇怪的是,作为“千古之谜”的缠足也是这时兴起的。说缠足是“千古之谜”,是因为迄今对缠足的解释,都是牵强附会的,因此缠足的谜底尚未揭开。
(二)女权主义招致蛮族入侵
从宋朝记载里可以看出宋朝妇女很有地位,像“胭脂虎”、“河东吼”等男人怕老婆的故事皆出自宋代。承袭唐末五代的风俗,人们对女性十分宽容,就连号称古板的儒学大师。如一代名臣范仲淹曾设义庄,并在《文正公初定规矩》准许给予寡妇再嫁的费用,但男子再娶反而不给。据说他还将守寡的儿媳嫁给丧妻的学生王陶,并对改嫁朱姓的母亲十分孝敬。
宋朝还有最好的文学女性,如“四大词家”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和张玉娘。李清照既有“才下眉头,又上心头”、“人比黄花瘦”的细腻情丝,也有“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迈篇章。没有一个相对开放的女权主义氛围,这样的教养很难出现。而在国家危亡的时刻,梁红玉亲上战场擂鼓,给浴血奋战的军人们助威,也完全不像“小脚女人”。
我怀疑,宋朝以后中国社会的女权萎缩,和辽、金、元的反复入侵,关系极大。因为这些野蛮的游牧民族都有一个爱好或用马列主义的观点说是“经济需要”:掳掠人口,尤其是掳掠女人充当性奴。而偏巧平民主义盛行的汉人社会对贵族化的蛮族缺乏抵抗力量,如此一来,屡战屡败,唐末五代、北宋南宋、以及明朝全体和清朝半壁(满蒙和其他边疆如回疆、藏疆、云南边疆以外的汉族社会),充斥了失败的记录,直到中日战争。以致我把宋朝叫做“送朝”,又是赠送,又是朝拜。结果在中国形成了“宁赠友邦,不与家奴”的“卖国主义传统”。
有人把“送朝”叫做“商品经济最发达的时代”,甚至是“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可是这个萌芽竟然留下了这样的两次亡国的惨痛教训,亡于金鞑,亡于元蒙。其影响一直连带到明朝也亡于满洲鞑汗,直到让汉人最后全都变成了“索虏”,变成了一群让朝鲜人和日本人都看不起的、拖着猪尾巴辫子的“支那人”。
一个心平气和的历史观察家不难发现,唐朝中叶以后中国武装力量的急剧衰退,不仅是“藩镇割据造成的”,而且是科举制度带来的平民主义和文官统治造成的。平民主义和文官统治,很容易造成社会的文弱倾向,就像美国这样的全球独霸,由于奉行了平民主义和文官统治,如果不是依赖高科技,也绝对不是阿富汗军阀的对手。尤其考虑到,阿富汗军阀所产生的那个社会,还保留着头人制度这样的“贵族制”,下级都很愿意为上级牺牲,而不是商品社会所说的“卖命”;贵族社会里的上级也很能自觉照顾下级,而不是商品社会所说的“抚恤”。
(三)平民社会不敌贵族政治
回到中国,积弱不振的汉人社会缺乏武力自卫的能力,主流意见认为是“缺乏尚武精神”(参见雷海宗:《中国的兵》,1935年)。这种解释在甲午海战、八国联军一败涂地之后,逐渐占据主流,因此当时青年都以从军为荣。但其实这种解释有些本末倒置。因为宋明时代官方垄断舆论的中国社会,完全可以在面对亡国惨剧时学会振作,像“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一样,在“靖康之耻”之后的一百五十多年中,改变国家战略、自保自强。就像中国近代在八国联军、日本入侵之后,终于形成了一个军国主义的、至少是半军国主义的党国主义强权。
宋、明宁可“送命”,也拒不执行古已有之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全民皆兵,而只是推行职业化的募兵制度,其背后的原因,是因为平民社会属于“群龙无首”的一盘散沙,尚武主义会导致内乱。只有贵族主义或是僭主政治,才能尚武而不导致内乱。所以我们看到,宋、明的武力仅能保持在开国皇帝那里,因为那时他们还是僭主政治,没有完全过渡到文官统治。而日本对文弱的中华民国一再进行军事打击和领土蚕食的结果,是培植了军事共产主义者的“无产阶级专政”。
科举制度造成的平民主义和文官统治下的汉人社会,奈何军事贵族主导的“边疆蛮族”不得,结果经济虽然发达,却在军事上一败再败,于是只有实行“坚壁清野”的方式,把自己的女人都藏起来。这样一来,就加剧了中国社会在性方面的保守态度。因为文明社会在性的方面的放纵,会强烈吸引那些野蛮社会里相对纯朴的军事贵族,使得他们趋于疯狂。其结果就是周期性的野性发作,像强奸犯一样奋不顾身“扑向梦寐以求的故乡”。所以我们看到,明末社会的淫荡化,对促使牛金星起义、吴三桂叛乱、多尔衮入侵,都发挥了极其恶劣的勾引作用。北宋、南宋的情况也相去不远。
(四)缠足是一项“战略部署”
从这个角度,去观察“裹小脚”现象,就可以发现:“小脚”造成女人的行动不便,这就使得入侵者在绑架妇女和运送女奴的过程中,遭遇极大的困难。这样一来,长途贩送妇女,要么用马匹,要么用牛车,否则就得用人扛,想靠小脚女人自己走路,是永远也到不了目的地了。
“缠足”,这是在“坚壁清野妇女资源”之后的又一措施,用来保护中国妇女免受绑架、贩卖、强暴、虐杀的悲剧命运。这有点像抗战期间妇女为了逃避日寇的奸淫,而把黑色的炉灰抹在脸上,装出一副叫花子的模样。相对而言,两广妇女之所以没有缠足,不仅由于她们汉化的程度不高,而且由于她们远离游牧民族,遭到掳掠的可能较小,因而较不需要缠足来自卫;而靠近游牧地区的华北平原和大西北,则是缠足的重灾区。尽管缠足本来是起源于江浙一带南唐后主的寻欢作乐的。
但是无论如何,这样的原因太不体面了,不能拿上台面,必须将之隐藏起来。而为了掩盖这一太不体面的民族悲剧,“美学解释”兴起了:“古代女人缠足是因为南唐后主李煜喜欢观看女人在金制的莲花上跳舞,由于金制的莲花太小,舞女便将脚白绸裹起来致脚弯曲立在上面,跳舞时就显得婀娜多姿,轻柔曼妙,本来是一种舞蹈装束,后来慢慢地从后宫向上流社会流传,在以后,民间女子纷纷仿效,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习俗,成为一种病态的审美。对女子来说,美是重要的。是获得美好人生的重要手段和途径,至于能不能走路,谁在乎呢?”
这种解释其实不能成立。因为南唐后主李煜(961-975年在位)是亡国之君,足以引起宋人乃至引起元、明、清各代的警惕才对,怎么亡国之君创始的缠足风俗相反却越演越烈呢?而且从无须依靠体力生活的上层社会,流行到了必须依靠体力生活的下层社会?
最无知的人都知道:缠足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痛苦,而且女儿的缠足往往由身受其害、深知其苦的母亲来执行的。许多母亲是一边哭着一边给女儿缠足的。请问,哪一个“美学原因”,可以使得整个民族,用如此奋不顾身的热情,投入到如此越演越烈的、毫无理性的、得不偿失的全民缠足的运动,长达七八百年?
我认为:这决不是“愚昧”两个字就可以解释清楚的。美学原因也许可以使得一部分人如此狂热,但不足以把整个民族拖下水。尤其考虑到,中国在面对日益增长的外部军事威胁的时候,反而日益退缩到内部缠足运动的“审美”中,就更加不可思议了。而缠足的直接后果,是削弱了妇女的体质和行动能力,其长期后果是削弱了未来的兵员、弱化了战士的体质。可见,“审美”解释无法成立。
不错,古代妇女很注重头饰,然后就是脚了,成语“品头论足”、“品头题足”,都有议论妇女的容貌体态的含义,头和足,成为文化人眼里女性之美的一个重要标准。但是任何审美标准在国家兴亡面前其实都是脆弱的,尤其是在儒教熏陶下的宋明时代。为什么缠足可以例外?为什么宋明帝王会不嫌晦气地倡导亡国之君李后主开始的缠足?而素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毁伤”的儒生们,竟然毫无异议地全盘接受?
研究表明,唐朝人并不缠足。从地下发掘的文物和古代文献可以知道,五代以前男女的鞋子是同一形制,可见是五代的混乱开始了缠足。而在宋朝,也只有上流社会的女人才缠足,普通妇女是不裹的。最值得注意的是,当时对缠足的要求只是“纤直”,而完全不是后来的伤筋动骨、让妇女不能正常行走。所以我认为:早期缠足的“纤直”要求,还可以说是“审美标准主导”,但后来的伤筋动骨、三寸金莲,则是由“防止长途贩送妇女人口”的原因造成的。
可以证明我的这个论点的,还有至关重要的一个证据:考察一下缠足的历史就不难发现:缠足不是民间自发兴起的,而是统治阶层不断推动才形成的。在名义上,由于那位吟唱“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南唐后主李煜的极度偏爱小足女人,所以缠足开始流行。为了故神其说,又附会了其他帝王的一些传闻:有说缠足是起源于南朝齐废帝妃潘玉奴,还有说是起于隋炀帝等等。但是我们注意到,所有这些倡导缠足的帝王,都是亡国之君。后来居上的帝王们却十分反常,不仅不予批判、避讳,而且接着缠足、玩味,这对于十分注重保卫政权的统治者来说,简直是“专挑灭亡的道路走”,完全不可理喻,这说明“官方提倡”绝非出于审美原因,而是出于另外的“战略考虑”。
(五)缠足的“和平理性非暴力”
可以附证的是,历来喜欢“清议”、“死谏”的士大夫们,面对如此荒谬的弱国之举、亡国之徵,不仅不加以反对,而且推波助澜。这不是“不可思议”,而是他们集体隐瞒了一个悲惨的事实:那就是中国男人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妇女,因此就只有把她们缠足致残,让敌人无法掳掠拐带汉人妇女。
士大夫、文人,利用自己对社会风俗的影响,来集体煽动转移视线的“审美理论”。因此文化人们创作了很多对小脚的溢美之词,什么“金莲”、“香钩”,甚至还要“三寸金莲”等等。在我看来,这些胡言乱语都是极度的亡国痛苦下的抽风。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赞美女人小脚上却不遗余力,《菩萨蛮》咏足词云“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甚至还制定出了小脚美的七个标准:瘦、小、 尖、 弯、 香、 软、 正,又总结出了小脚的“七美”:形、质、资、神、肥、软、秀,真是“博大精深”,难怪苏东坡被亡国奴们叫做大文豪。这种病态的嗜好,是亡国奴的专利,最后使得“北宋王朝”沦为“被送王朝”。
北宋时期的太平老人所著的《袖中锦》中更进一步评论说:“近世有古所不及三事:‘洛花、建茶、妇人脚’。”可见北宋时期已经把女人裹小脚与洛阳艳丽的牡丹、建州馨郁的香茗并指为天下之奇!南宋初年,赵令时撰词《浣溪沙》,其中一句:“稳小弓鞋三寸罗。”从此,“三寸金莲”成为妇女小脚的代称。到南宋末年,妇女缠足已经比较普遍。到元代,竟使妇女以不裹足为耻辱了。缠足之风兴盛于明清,成为社会的典型制式。
最标准的制式竟然达到了如此耸人听闻的地步:三厘米宽、十厘米长,就是所谓的三寸金莲。一双缠足,如果大于四寸,就叫“铁莲”;在四寸之内,就叫“银莲”;小到只有三寸,才能称为“金莲”。
清代章回小说《镜花缘》作者李汝珍在其书中将缠足过程描写得活灵活现:“先用白矾洒在脚缝,五个脚指紧靠一起,脚面用力弯成弓状,然后用白绫缠裹,缠上两层,用针线密缝,一面狠缠,一面密缝,缠完后,脚如炭火炙烧,疼痛难挨,随后日子还要他人搀扶走动,以活络筋骨,如此日复一日紧紧纠缠,并用药水熏洗,不到半月,脚面弯曲,折作四段,十指腐烂,鲜血淋漓。久而久之,腐烂的血肉变成脓水,流尽后只剩几根枯骨……。”
缠足一般在四、五岁左右就开始了,因为那时骨头很嫩,没有定型。保留脚的大拇指尖,其它四指则向里使劲裹,造成变形。等成型后,一双脚就变成了粽子形状,所以很多人认为端午节还是缠足的“黄道吉日”。其过程极为残忍,要在缠足布里缠上碎的陶瓷片,再缠紧,直到渗血为止,早晚一次,还要坚持到女子出嫁。一旦裹上就再也去不掉了,因为缠足布对于残废的脚反而构成了一种保护。
在缠足这一“防卫体制”下,受尽折磨的缠足女孩,只有用一种叫做“水晶凤花”的叶子,敷在腐烂了的肉上,稍微缓解痛楚。形象地说,缠足很专制制度,专制制度也造成人性扭曲,一个社会一旦落入专制制度的魔掌,就再也去不掉了,因为专制制度对于残废的人性反而构成了一种保护。例如在中国,专制制度造成了这种“小脚民族”,这个民族人数众多,却胆小如鼠、站立不稳。如果废除专制制度,小脚民族就会疼痛难忍甚至血流满地,正如个人的小脚如果没有裹脚布的保护,也会疼痛难忍甚至血流满地。所以小脚女人生下来的人,大多认为废除专制会导致天下大乱。对于个人来说,天足可以从下一代开始;对于社会来说,废除专制却困难得多。因为社会的发展不可能像个人的诞生那样“从零开始”,而是具有强烈的继承性甚至强制性,结果所有关于“新社会”的说法,只是一个骗局。从此,对“中国国民性”的准确概括,可以一言以蔽之曰,“小脚国民性”。
根据我的研究,缠足的程度,可以衡量出中国遭受夷狄祸害的程度。例如,越往南方,受到北方入侵的威胁越小,所以缠足的压力也就越小。越接近辽金元清等夷狄的地方,缠足的需要越为迫切。事实上,近代给中国带来最大灾难的苏联和日本,也大体上是从这个方向(东北和蒙古)入侵进来的。
所谓“裹小脚的习俗根源在于中国古代对女性的一种病态欣赏情趣”,只是表象,其背后隐藏了巨大的亡国惨剧:“女子弱不禁风才算美”不是真的,“女子弱不禁风敌人才不会要”才是真相。难怪在蒙古人之后入主中国的满洲人禁止了满汉通婚,因为缠了足的汉女只能生下弱不禁风的后代。
满人入关、建立清朝后,立足稍稳,就在康熙元年下令严禁妇女缠足,违者“责其父母”。但后来却不了了之。对此现象,历来的解释是是说“缠足已是人心所向,迫使缠足禁令不得不取消”。然而只要对比一下剃发令的雷厉风行,就知道这一解释实际上无法成立。实际上,满人是想让汉人妇女解开小脚、为其所用;但汉人却消极抵抗、不予配合。由于裹脚不像头发那样能够人人看见,所以很难监控,导致缠足禁令的失败。
在此缠足妇女面前,如果尚武的满人允许满汉通婚,无异于自掘统治的坟墓。在这种意义上,缠足确实也为军事失败的汉人平民社会,寻找了最后一条免遭灭亡的道路,避免被满洲人完全消灭。因为面对这样一群提不起来的女人,满洲人基本上兴趣缺缺,所以只要汉人能够纳税,养活满洲寄生虫,就可以放他一条生路。汉人的国家虽亡,汉人的社会犹存,汉人的血脉通过小脚女人得以保留。
按照同样的道理,不仅游牧的蒙古人不必缠足,就连汉化的满人也不必缠足,因为他们都是加害者,而非受害者。所以,蒙古人和满洲人盘踞北京做了“皇帝”,就更加不会缠足了,因为他们作为超级加害者,有足够的安全感,不需要“缠足自卫”。
如此说来,“缠足”是中国社会在抵御外来入侵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抗争方式,有如甘地在力图摆脱大英帝国的殖民统治时,采用了“绝食”抗议的自残手段。话说回来,这个手段只对英国那样的民主国家有点用,对中国这样的僭主国家就毫无作用。1989年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至于对待辽金元清那样的铁骑,就更加无用。相比之下,“缠足”比“绝食”管用一些。
(六)靖康之耻:皇族慰安妇
我之所以具有上述“有关缠足原因的合理解释”,还有以下将要讲述的一个亡国惨剧,作为这一解释的范例,来予以支持。
北宋的女人并非蜗居家中,而是常常出门游玩的:“月上柳枝头,人约黄昏后。”不仅白天游玩,晚上也常约会。辛弃疾《青玉案》:“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仅出门,而且还在人多的地方寻找爱人。
而且,与明清以后人们基于自身惨状而发出的想象不同,北宋的女人还下地劳作,说明缠足没有蔓延到下层社会:“大妇腰镰出,小妇具筐逐。”(“打麦打麦,彭彭魄魄,声在山南应山北。四月太阳出东北,才离海峤麦尚青,转到天心麦已熟。鶡旦催入夜不眠,竹鸡叫雨云如墨。大妇腰镰出,小妇具筐逐。上垅先捋青,下垅已成束。田家以苦乃为乐,敢惮头枯面焦黑!贵人荐庙已尝新,酒醴雍容会所亲。曲终厌饫劳童仆,岂信田家未入唇!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升斗求市人。麦秋正急又秧禾,丰岁自少凶岁多,田家辛苦可奈何!将此打麦词,兼作插禾歌。”宋·张舜民《打麦》)
溢美缠足的大文豪苏东坡描写宋朝的村姑,也没有丧失劳动能力,她们穿着白色衣服,光着脚,头上扎着两个朝天辫子,横插着一根大银栉,就像黑丝在织机上,走起路来衣袂飘飘。(苏东坡《于潜女》诗:“青裙缟袂于潜女,两足如霜不穿屦。奢沙鬓发丝穿柠,蓬沓障前走风雨。”)
然而风云突变。北宋靖康二年,也就是公元1127年,金鞑军队攻陷汴京(开封)俘虏徽、钦二帝和后妃、皇子、宗室、贵戚等一万多人北撤。宋朝的宝玺、舆服、法物、礼器、浑天仪等也被搜罗一空。北宋从此灭亡,这就是所谓的“靖康之难”。“靖康之难”也称“靖康之耻”,因为它的细节确实让人难以启齿。
据《开封府状》记载,金兵攻陷汴京,俘虏宋朝官民,其中女性尤多:后妃三千余人,男女宗室四千余人,贵戚五千余人,各类工匠三千余人,教坊三千余人,以及大臣、宗室家属数千人。这些女俘中,包括“帝姬,即公主二十一人”。按徽宗共生女儿二十六人计算,除去早夭四人,最小的年仅一岁的恭福帝姬北行时下落不明外,其余的帝姬则一网打尽了,最后全部沦侵略军的军妓。由城破之日,到天会五年四月一日徽、钦二帝北行,其间女俘死亡很多,如《南征录汇》载:“二十日,信王妇自尽于青城寨,各寨妇女死亡相继。”“二十四日,仪福帝姬病,令归寿圣院。”随后死亡。“二十五日,仁福帝姬薨于刘家寺。”“二十八日,贤福帝姬薨于刘家寺。”可见,这些皇家女俘受到的蹂躏是何等惨烈。金兵还强暴了宋高宗赵构之妻邢妃,在途经今河南汤阴县时邢妃自尽,但都不能如愿。
据史料记载,被金兵押解的第一批有“妇女三千四百余人”,3月27日“自青城国相寨起程,4月27日抵燕山,存妇女一千九百余人。”一个月内死了近一半,活下来的人不要高兴得太早,等待她们的是更加悲惨的命运。5月23日,赵构之母韦后、妻妃邢等宋室女俘终于到达金上京。6月7日,金国皇帝接见韦后等人,随后赐赵构母韦后、赵构妻子邢秉懿和姜醉媚、帝姬赵嬛嬛等十八人居住在浣衣院。其实“浣衣院”,并不主浣衣之事,实为军妓营地。韦后等十八名贵妇第一批入院。据《呻吟语》记载:“妃嫔、王妃、帝姬、宗室妇女,均露上体,披羊裘。” 可见此时,这些落入金鞑之手的宋朝的皇室女子,已经沦落为娼妓。用现代日语来说,就是“慰安妇”。
靖康之变、靖康之难之所以被叫做“靖康之耻”,耻就耻在出了这么多“皇族慰安妇”。
(七)宋人笔记中的人肉交易
《靖康稗史笺证》一书,内含七种稗史:宋人钟邦直《宣和乙巳奉使金国行程录》、宋人无名氏《瓮中人语》、《开封府状》、金人李天民《南征录汇》、金人王成棣《青宫译语》、宋人无名氏《呻吟语》、金人无名氏《宋俘记》。除第一种之外,其余六种都是记载汴京沦陷、金兵北归的过程。尤其难得的是,这些都是作者的亲身见闻,记实性很强。如《瓮中人语》记载靖康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开宝寺火。十五日,虏索国子监书出城。”次年正月:“二十五日,虏索玉册、车辂、冠冕一应宫廷仪物,及女童六百人、教坊乐工数百人。二十七日,虏取内侍五十人,晚间退回三十人。新宋门到曹门火。二十八日,虏索蔡京、王黻、童贯家姬四十七人出城。”就这样,一场场,一幕幕,连续不断,扣人心弦。
《瓮中人语》记载,早在北宋灭亡前一年的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七日,金兵掠巨室,火明德刘皇后家、蓝从家、孟家,沿烧数千间。斡离不掠妇女七十余人出城。”这位斡离不就是金兵统帅完颜宗望,他以妇女为战利品。金兵大规模索要宋朝妇女是在第二年的靖康二年正月二十二日。他们利用重兵压境,先是要求宋朝支付天文数字的军费,如果没有,就用妇女来抵偿。《南征录汇》明确记载了他们的计划,那就是占有宋朝宗室的妇女:“原定犒军费金一百万锭、银五百万,须于十日内轮解无阙。如不敷数,以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任听帅府选择。”其中所谓的帝姬就是公主,王妃是皇帝的儿媳,宗姬是诸王子之女(郡主),族姬是皇族女子(县主)。即将亡国的宋钦宗居然很快在上面画押同意了,于是官僚机构开封府不仅照办,且在官方档案《开封府状》里保存了这耻辱的见证:一份详细的帐单。帐单上各类妇女的价码与金人所开列的完全相同,只是将“贵戚女”改成了“良家女”,这表明受害面更广了。部分女子经“帅府选择”,被“汰除不入寨”。
下面就是开封府官员“统计”后的明细帐: 选纳妃嫔八十三人,王妃二十四人,帝姬、公主二十二人,人准金一千锭,得金一十三万四千锭,内帝妃五人倍益。嫔御九十八人,王妾二十八人,宗姬五十二人,御女七十八人,近支宗姬一百九十五人,人准金五百锭,得金二十二万五千五百锭。族姬一千二百四十一人,人准金二百锭,得金二十四万八千二百锭。 宫女四百七十九人,采女六百单四人,宗妇二千单九十一人,人准银五百锭,得银一百五十八万七千锭。 族妇二千单七人,歌女一千三百十四人,人准银二百锭,得银六十六万四千二百锭。 贵戚、官民女三千三百十九人,人准银一百锭,得银三十三万一千九百锭。都准金六十万单七千七百锭,银二百五十八万三千一百锭。这个“开封府”就是传说中铁面无私的包公坐镇的地方,现在其官员竟然干着如此“铁面无情”的卑劣勾当。
“靖康之难” 中,北宋后宫嫔妃、宗室妇女全部被掳往北方为奴为娼的历史,既是南宋难以启齿的耻辱,也是激励南宋人抵抗金兵南下的动力。也许他们决心要使得南宋成为“难送”,决心不再重蹈北宋“被送”的厄运。
(八)南宋理学与“缠足战略”
对于南宋道学家来讲,这场灾难也给他们敲响了警钟: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南宋时期,金军的频繁入侵随时都会使女性们遭到贞节不保的厄运。如何在战场失利的情况下保护妇女的贞节成了道学家们关注的问题,他们舍弃北宋时期重生存轻贞节的观念,提倡妇女舍生命保贞节,这种观念也逐渐被士大夫们所接受。经过道学家们的反复说教和统治者的大力宣传,到了明清之际,女性的社会活动和生存空间日益缩小,而标榜她们殉节的贞节牌坊却日益增多,在生存与贞节之间,悲哀的女性们除了缠足、殉节外,只有选择北宋宗室妇女的被绑架、贩卖、强暴、虐杀的悲惨命运。
南宋的朱熹反复说过:“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此话一次是出自他与吕祖谦一同编选的《近思录》:“问:孀妇于理似不可取,如何?曰:然。凡取,以配身也。若取失节者以配身,是已失节也。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近思录》卷六·家道)一次是语出他的《与陈师中书》:“昔伊川先生尝论此事,以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自世俗观之,诚为迂阔;然自知经识理之君子观之,当有以知其不可易也。”(《朱文公集·与陈师中书》)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本是北宋程颐说过的话,原始出处在《程氏遗书》卷二十二,原话和朱熹吕祖谦一同编选《近思录》引用的的言论一样。“宋承五季之后,世风靡靡,夫妇一伦,轻亵已甚。故伊川立此严峻之防,使士大夫有所矜式,非为愚夫愚妇言也。”(《书王印川广文诗注后》)在我看来,程颐真是预言家,似乎预先看见了宋钦宗父子将如何拍卖他们的皇家妇女。而程朱的告诫,也确实是针对当时的统治者和上流社会而言的。因为历史的经验表明:对于统治者来说,“失节”之后,还是要被“饿死”。南唐后主的小周后遭到北宋皇帝的强暴是如此;北宋宗室妇女遭到金国大兵的集体蹂躏也是如此:“失节”之后,还是要被“饿死”。
而在平常百姓家,尤其在和平时期,就是完全另外一番景象了。程颐有一侄女成了寡妇,她父亲就帮她再嫁。程颐还为她父亲写行状,曾称赞此事。朱熹也赞扬“取甥女以归嫁之”,认为甥女新寡再嫁是一个美德。“嫁遣孤女,必尽其力。所得俸钱,分赡亲戚之贫者。伯母刘氏寡居,公奉养甚至。其女之夫死,公迎从女兄以归。教养其子,均于子侄。既而女兄之女又寡,公惧女兄之悲思,又取甥女以归嫁之。”(《近思录》卷六·家道)根本不像是马克思主义者们说的,什么封建礼教、扼杀人性,不准寡妇改嫁云云。
现在总结一下,由于享乐主义从皇宫和上流社会泛滥到了平民社会中间,宋朝频临亡国境地,于是理学渐渐兴起。但是南宋后期的礼教也并没有遏制住平民主义和女权思想,“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南宋·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里面也许还有气候变迁的因素,也许正是地缘政治、文明老化的宿命。但无论如何,宋朝以后平民主义的汉人社会,只能受到金鞑、元蒙、满清、日寇等军事贵族社会的鱼肉,直到今天,依然无法摆脱苏联“军事共产主义”的等级制度所带来的僭主政治。
在这种意义上,也可以说缠足是一种“自残留种战略”。如果没有这种无可奈何的“战略”,女人都让蒙古人、满洲人抢光了,汉人岂不断子绝孙?有了“缠足战略”,蒙古强盗和满洲强盗来了一看:都是些残废女人,不要了,留着让汉人自己享用吧,于是汉人的积弱不振的种族才给保留了下来。否则,男人被杀光,女人被抢光,孩子被洗脑成为“革命战士”,整个汉人也就成为蒙古族、满洲族了。
那么,缠足战略是何时何地制定呢?
我认为,是靖康之耻之后的南宋,其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千古奇冤风波亭杀害岳飞父子。
试想,宋高宗赵构,其母被金人俘虏,其妻被金人轮奸,他岂有不恨金人之理?他又怎么可能被奸相秦桧所蒙蔽?但他为什么忍气吞声,把议和的苍蝇吃了下去?固然他想保住皇位,防止岳飞效法刘裕、利用北伐篡夺政权,或者说,他有先见之明,担心北宋宋钦宗、宋徽宗如果复辟回来,会发生明英宗复辟事件那样的内乱。但无论出于何种考虑,杀害岳飞一事,意味着苟且偷生的“缠足战略”已经底定了。
(九)缠足时代的岳飞记忆
岳飞(1103-1142年)是伟大的民族英雄,后来逐渐成为一个受到神化的偶像。历史上的岳飞首先提出“武将不怕死,文官不爱钱”,作为吏治的行为典范。但在区域小脚民族的堕落过程中,这当然会激发众怒,引起杀身之祸。试想,这个小脚民族连皇亲国戚、公主郡主都可以论个出卖,还有什么不可以出卖的?
经过痛苦的反思,我觉得说“中国人的优秀品格和才华在岳飞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不是表扬我们,而是挖苦我们。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岳飞的人格和才华,像一面明镜,照出了他人的污点,也阻扰了他人出卖国家民族利益以谋取私利。这样的人,在小脚民族的历朝历代,又安能不受宵小之辈攻击、迫害、摧残、消灭?
但是在小脚民族的记忆中,还残存天足时代的回忆。人们传颂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名句,表示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于是岳飞的偶像,随着小脚民族的日渐沉沦而日益高大起来。
从历史的角度看,岳飞作为两宋之间的环节是很重要,他的冤狱和平反,甚至牵涉到了北宋初年的太祖和太宗兄弟的谋杀案。而相关的连带性至今受到人们的忽视。
岳飞是南宋抗金名将,字鹏举,谥武穆,后改谥忠武。河北相州汤阴永和乡孝悌里人。他十九岁投军抗敌,二十年后,绍兴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赵高宗指使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三十九岁的岳飞杀害于临安风波亭。又过了二十年,新皇帝宋孝宗为岳飞恢复名誉,谥武穆,宋宁宗时再度追封为鄂王,改谥忠武。
岳飞沉冤二十一年,到绍兴三十二年(1163年),与宋高宗不同祖宗的宋孝宗即了位,才平反了岳飞的冤案,追封鄂王,并且重用朝中主战派大臣,准备北伐。说起宋孝宗,既可以看到“历史报应”的存在,又可以看到历史进程的偶然。
宋孝宗赵昚(1163年-1189年在位)是南宋第二任皇帝。他不是宋高宗赵构的亲子,而属宋朝开国皇帝太祖赵匡胤的一系,是其次子赵德芳的六世孙,初名伯琮,后赐名玮,字元永。遍查宋史,除太祖、太宗,整个宋朝就这个皇帝最想打仗。为什么赵构会选择他呢?原来,赵构在流亡途中丧失了生育能力,独子元懿太子又在苗刘之变后死去,赵构没有儿子,谁来继承皇位呢?
宋太宗传下的后人,在靖康之难中后基本被金国一网打尽,全都押往北方。最主要的是,出使金国的使臣回来后说,金太宗长得酷似宋太祖,传说太祖要回来夺皇位。于是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一种强有力的意见是:赵匡胤是开国之君,应该在他的后代中选择接班人。起初,赵构对这种议论严加斥责。忽然有一天,他改变主意了,因为他做了一个梦,梦见宋太祖赵匡胤带他到了“万岁殿”,看到了当日宋太宗杀害宋太祖的的全部情景,并说:“你只有把王位传给我的儿孙,国势才有可能有一线转机。”这时离那个血腥的恐怖之夜已有一百五六十年了。赵构于是说:太祖大公无私,自己有儿子却将皇位传给弟弟,其后人衰微,朕准备将皇位传给太祖的后人。
本来,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度,宋太宗赵光义本与皇位无缘,但最后他通过杀害兄长篡夺成功。为了巩固政权,他继续逼死了弟弟和侄儿,逼疯自己的长子……这一特殊的继承结果不仅影响太宗一朝的政治,而且多少改变了宋朝的命运。太宗一即位,就改年号为“太平兴国”,并扩大科举取士的人数,他上台第一次科举就比太祖时代最多的数字猛增了两倍多,借此收买人心。但这些粉饰太平的举动,掩盖不住内在的紧张。残暴不仁的宋太宗还多次强暴李后主的小周后,下毒杀害屈膝投降的李后主……结果百年之后,金鞑依样画葫芦,加倍恶报其赵宋子孙,一万多赵光义的后代横遭金鞑掳掠,遭到绑架、贩卖、强暴、虐杀的命运。
岳飞作为两宋之间的环节,其冤狱是宋太宗系统的宋高宗造成的,其平反却是由宋太祖系统的宋孝宗开始的,然后日益褒扬日益升级。宋太祖宋太宗兄弟的后人,大致分统南宋北宋,各自掌权一百五十年左右。而杀害岳飞的宋高宗则是因为无后,而不得不把帝位让给了太祖的后人。其中的因果报应,足让后人深思。
岳飞虽然得到宋孝宗的平反,但小脚民族的印记已经深深打在了宋朝往后的历史上。岳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人民的怀念,因为那是中国在进入小脚时代之前的最后挣扎。
到了明朝,日益深陷小脚状态的汉人社会,对于岳飞日益敬佩,替他写出了一曲千古绝唱《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其中“三十功名尘与土”是一个破绽,因为岳飞的二十年功勋,是“二十年的功名”,而非“三十年的功名”。“二十功名”比“三十功名”,更能显示英雄气概。那是拒绝缠足的精神,在中国的最后闪现;岳飞以后,中国的英雄只能知其不可而为之,做陆秀夫、文天祥了。等而下之者只有束手待毙、卖身投靠了。
相比之下,传为岳飞所作的另一首《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也许更有宋人的气质: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的结尾,和“太平兴国”、平民科举、文官统治,还是一脉相承的。但历史已经证明,只有不断进取的全面武装,才能彻底击败军国主义。
而公认是岳飞作品的《小重山》一词,显然更接近后面一首而非前面一首《满江红》:“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其爱国情操,是在功名的框架内,这也决定了:岳飞不会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作出背叛朝廷的决定。
(十)国王犯有叛国罪
而现代人却知道了: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有时候必须作出背叛朝廷的决定。在这方面是英国人开了先例:他们为国王制定了叛国罪,并用这个罪名把国王送上了绞架。而在此之前,历来都是国王才有权利用“叛国罪”置人于死地。
按照法律常识,一个人叛国,指该人对其所属的国家不忠诚、违背其效忠宣言。或诚心与其国家的敌人合作。的人会被称为叛徒。《法律词典》(Oran's Dictionary of the Law)〔1983年版〕对叛国的定义是:“一个公民协助外国政府推翻或严重侵害他所属的国家,或怂恿外国对他所属的国家宣战。”在古代中国,对于叛国罪的刑罚非常之重,如用车裂、凌迟等极刑;而一般的死刑则用斩首或绞刑。自古以来,叛国罪都是上级用来整治下级的手段,但是英国革命却颠覆了这一传统。
英国在1350年前后开始把叛国罪和其它“轻叛逆罪”分开处理。所谓“轻叛逆罪”指某人谋杀一个在法律上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例如妻子杀死丈夫、仆人杀害主人等。叛国罪则指任何能威胁国家稳定或存续的行为,如杀害国王、制作伪币以资助反对国家的战争等。一项在十八世纪的条文界定四种叛国的类型:
1.促成或想象国王、王后或王储的死亡;
2.对国王的随从、最年长而未嫁的公主、储妃等人使用暴力;
3.发动反对国王的战争;
4.在国境之内对国王的敌人表示拥护,或在任何地方对国王的敌人提供任何援助。
叛国罪的处罚常常是绵长而且残忍的死刑。英国曾以该法律对付不同意见人士至十九世纪。1945年英国最后一次以叛国罪判犯人死刑,并于1946年把该犯人吊死。此后英国理论上仍可判处叛国者死刑,但并未实施过。直至1998年修例后把有关最高刑罚改为终身监禁。
1649年1月30日的伦敦,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国会宴会堂外面的广场遭到处决。罪名是“暴君、叛国犯、杀人犯和人民公敌”。这是由英国议会组成的高等法庭决定的。查理一世被牢牢固定在一根金色的竹藤上,从圣詹姆斯宫殿来到敲着哀鼓的地方。寒风中的旗子啪啪作响,查理一世穿着一件紧身上衣,外罩一件蓝色丝质衫和一个御寒的大斗篷。数千人挤在现场围观,但气氛一点也不快乐,大多数人觉得他们看到了一场国家的灾难。一名十七岁的旁观者亨利·菲利普写道:“我看到了那一击,老实说当时心情很难受。我记得很清楚,在场的数千人都发出了一声哀叹,那是我从未听过的,并且希望永远不要再听到。”
研究一下1649年查理一世的审判记录,可以发现这位英国国王在“叛国罪”方面,要比后来居上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无辜得多。通常认为,因为对他的审判是那位自己想当国王的野心家克伦威尔唆使主导的。
这份审判查理一世的报告,是由法庭书记员约翰·费尔普斯记录的,它记录了英国历史上戏剧性的一刻:国王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因为叛国罪而受到审判。从报告上看出,1649年1月19日,查理从温莎堡被带到了圣詹姆斯宫。第二天,他被带到威斯敏斯特市政厅接受审判。由于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款可以惩治国王,起诉使用了一条古罗马的法律。国王拒绝接受这个审判,也不回答对他的任何指控。然而法庭的法官们还是判决查理一世国王有罪并处以死刑。
对查理的审判可以追溯到1642年爆发的英国内战。1645年查理和他的保皇党被击败。查理就被监禁起来并被控犯有叛国罪。对查理的死刑执行后,克伦威尔就成了护国主,一个事实上的独裁者,集所有大权于一身。
相形之下,审判路易十六的过程就比较没有阴谋。
瓦尔密之战胜利后,巴黎的国民公会宣布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被废黜的路易十六及其王室成员如何处置这个问题,在国民公会上多次讨论过。代表工商阶级利益的吉伦特派反对审判路易十六。极左派雅各宾派坚决要求公审路易十六,他们指控说:“有一名锁匠讲,自己曾被带进王宫,在宫内设立一个秘密铁柜……应该通过公审原国王,搞清这件事。”在雅各宾派代表坚持下,国民公会派人进入杜伊勒里宫路易十六原先居住的房内,果然搜查到了这个秘密铁柜,在柜中找到一些秘密文件,都证明了路易十六一直通过保王贵族,与国外势力保持密切联络关系。
面对这些文件,吉伦特派不再反对审讯路易十六了。1792年12月11日,国民公会大厅成了公审的法庭。沮丧的路易·卡佩,即路易十六被带入法庭,面对国民公会派出的代表,一一解释秘密铁柜中保存的文件。
“我记不清了……那是些由大臣们负责的事……”路易·卡佩推得一干二净,对国民公会代表提出的三十三条罪行顽固地否认。“那文件上你的签名不是假的吧!”被废的国王无言以对。他沉默片刻,又要求宽延四天时间,让他可以给自己找一位辩护者。审判进行到第十五天,路易·卡佩的辩护者塞兹又一次要求发言:“国民公会是无权让它的代表审判国王的。路易·卡佩在位期间,是法国历代君王中最公平的一位,是他召开了三级会议,也听取三级会议代表的意见……”“不!国王与外国势力密切联络,要求他们派兵干涉法国,就是叛国行为。当了国王,犯叛国罪不能例外,同样要受惩罚。”国民公会的代表一一驳斥塞兹的辩护理由。
1793年1月14日,国民公会根据审判的记录,由代表投票决定路易·卡佩是否有罪,是否由国民公会判决他。结果,绝大多数代表认为路易·卡佩有罪,国民公会判决他是合适的。接下来在如何定路易十六的罪名,如何惩罚他的问题上,国民公会里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同时,街头也发生了骚乱。主张处死路易十六的民众占了绝大多数,他们甚至挤到国民公会会场的走廊里高呼:“死刑!死刑!”
国民公会里,代表们在激烈辩论后,最终还是以投票方式表决。马拉提议:要以公开表明自己态度的唱名方式进行投票表决。表决从开始到结束,延续了一个昼夜,结果七百二十一票中,有三百八十七票赞成立即判处犯叛国罪的路易·卡佩死刑。
几天后,是按期执行前国王路易十六死刑的日子。那天是星期日,巴黎笼罩在白蒙蒙的冷雨中。路易十六脸色苍白地走出囚室,他看到有两位身穿黑色法衣的天主教教士走了进来。他们是奉命来带路易十六去刑场的。
路易十六悄悄拿出自己写的遗书,交给其中一位教士,被那教士拒绝:“我只是来带你上断头台的。”原来他是札克·卢,一名热烈拥护法国大革命的天主教神父。法国民众攻占巴士底狱后,他在自己主持的宗教仪式中,欢呼:“最腐败的专制垮台了!”不久,天主教会解除了他的神父职位。如今他是巴黎市府委员,后来又成为革命派的头领。
路易十六被押上马车,由一队武装士兵沿途警戒着,驶向革命广场。将近上午十点钟,马车赶到广场,路易十六跪着进行临终前的宗教仪式,然后被反绑双手,推到断头台前。“我是无罪的!我无罪而死。从断头台我将接近上帝……”路易十六挣扎着向围观的人们声嘶力竭地叫喊着,可是行刑队的队长桑泰尔高声发令:“鼓手!”国民自卫军鼓声齐起,路易十六微弱的声音淹没在鼓声中。
断头台上,称号路易十六的路易·卡佩身首异处,这是1793年1月20日。“法国的克伦威尔”是拿破仑,他发动“雾月政变”、取得“第一执政”的头衔、然后又称帝……的经历,是在路易十六死后很久了。拿破仑没有可能操纵路易十六的死刑,所以我们可以说路易十六得到的叛国罪审判,比较查理一世的可能较为公平,至少没有受到革命独裁者的遥控。
(十一)如何改写中国历史
想想中国,如果北宋军民能够组成一个国会、用“叛国罪”审判和处决宋徽宗与宋钦宗父子,那么何愁金鞑不灭?如果南宋军民能够组成一个国会、用“叛国罪”审判和处决宋高宗赵构,与主和派大臣如秦桧等人,那么何愁蒙古不灭?这样一个能够审判自己国王为叛国罪犯的中国,还会出现克伦威尔、出现拿破仑,然后通过民主政治下的义务兵役制,带头向世界进行殖民扩张。
不过历史是无法假设的,人们只能通过自己的行为去创造未来。
反过来观察一下,不难发现:中国边疆的胡虏集团及其军事贵族,只有和中国内地专制统治下日益颓废的平民社会里应外合,才能演出“靖康之耻”、“嘉定三屠”、“南京大屠杀”这样的亡国惨剧。
所以我们说,一个心平气和的历史观察家不难发现,唐朝中叶以后中国武装力量的急剧衰退,不仅是“藩镇割据造成的”,而且是科举制度带来的平民主义和文官统治造成的。平民主义和文官统治,很容易造成社会的文弱倾向,就像美国这样的全球独霸,由于奉行了平民主义和文官统治,如果不是依赖高科技,也绝对不是阿富汗军阀的对手。而日本对文弱的中华民国一再进行军事打击和领土蚕食的结果,是培养了军事共产主义者的“无产阶级专政”。
由于靖康之耻、扬州十日、南京大屠杀等一系列“军事贵族对平民社会的清算”过于血腥,而期间恢复了文官统治的明朝尽管皇帝专制、太监专权,依然无法有效抗衡军事贵族的不断打击。平民社会于是开始变质,好像只有依靠僭主政治,如朱元璋、李自成、洪秀全、毛泽东等,才能对抗外族入侵。而毛泽东梦想中的自比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却永不可及。
毛词《沁春园·雪》云:“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这是理论。
要如此改写才是实际:“惜朱元璋等,略输文采;李自成辈,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洪秀全类,只在深宫弄大脚。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老毛。”
在军事压力下,中国式的平民社会,看来命中注定只能与僭主政治为伍,而无法走向西式的民主。因为西式的民主,是在国际竞争的压力下,由国内的“军事贵族之间的妥协”造成的,后来才结合文官政治,逐渐演化为大众民主。类似的民主,在东方国家中先有欧式的军事贵族传统、政权与教权的二元分立,后有最为迅速的西化成果的日本,实行起来尚且需要美国的两颗原子弹作为铺垫,在中国实行起来其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对付日益猖獗的拐卖妇女儿童现象,中国妇女是否需要重新考虑缠足?
2009年2月28日
(谢选骏:缠足战略背后的亡国惨剧:南宋理学与岳飞的记忆)
【029、德国人的卖国情结】
《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出任俄石油公司高管 与普京交情极深》2017年9月30日报道:
普京和施罗德交情极深,德国前总理施罗德9月29日宣布,他将出任俄罗斯石油公司董事会主席。
俄罗斯石油公司当天举行股东会议,施罗德当选为董事会主席。施罗德会后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感谢所有人对我的信任,我将用我的经验……为公司更好发展服务。”
路透社报道,俄罗斯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伊戈尔·谢钦在股东投票前说:“施罗德是著名政治家,长期致力于推动德国及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的战略合作,改善俄德关系。”
俄罗斯石油公司是俄最大石油企业,俄罗斯政府掌握50%股份,是该公司第一大股东。受乌克兰政治危机影响,该公司被欧盟列入制裁名单。这家公司自2014年起被禁止在欧盟购买特定的石油生产技术和服务,也被禁止获得长期贷款。
施罗德1998年至2005年担任德国总理。今年8月,他拟出任俄罗斯石油公司高管的消息传出,德国总理默克尔接受德国《图片报》采访时说,施罗德的做法“是不对的”。默克尔说,当她不再担任德国总理后,将不会在商界谋求职位。
施罗德反对制裁俄罗斯,并回击说他的批评者想把德国推入一场新冷战。
对于施罗德来说,为俄罗斯“做事”也并非首次。卸任总理职位不久后,施罗德于2005年12月受聘出任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旗下俄德天然气输送管道建设项目董事会主席。此后,他还曾出任北欧输气管道建设公司监事会(股东委员会)主席,该公司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与两家德国公司共同建立。
谢选骏指出: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因为充当俄罗斯独裁者普京的走狗而得以俄罗斯石油公司高管,证明他是一个真正的卖国总理——“卸任总理职位不久后,施罗德于2005年12月受聘出任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旗下俄德天然气输送管道建设项目董事会主席”,恰恰说明他是在接收在任期间卖国行径的事后贿赂。那么,施罗德这厮的个人行为,又和“德国人的卖国情结”何干呢?在我看来,施罗德的行为不是孤立偶然的,而是德国人的一脉相承。近的有总理勃兰特1970年代在波兰的下跪求饶,远的有各邦王侯1870年向斯拉夫化的普鲁士王国俯首称臣。当然,更远一点,还有日耳曼人在拿破仑的胯下集体卖国求荣,甚至歌德与贝多芬也去拿破仑那里阿谀奉承。
【030、德国人屠犹为何不能成功】
《在纳粹毒气室当囚工的犹太人是帮凶还是受害者?》(BBC 2020年2月5日)报道:
1944年5月2日到7月9日,至少43万匈牙利犹太人被押送到波兰的奥斯威辛集中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至少130万人被送进位于波兰奥斯威辛的纳粹集中营,其中90%是犹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为系统屠杀犹太人建的集中营里有一群特殊的囚犯,自己是犹太人,被组成囚犯特遣队,负责把其他犹太人送进毒气室,然后把尸体从毒气室拉出来,再塞进焚尸炉火化。
75年前,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被解放时,有大约100名犹太特遣队员幸存。他们是战时纳粹杀人机器运作的目击者,也是被迫参与者。后人对那段历史的了解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他们的口述。达里奥·葛柏(Dario Gabbai)今年98岁。他曾经是奥斯威辛集中营犹太囚犯特遣队成员,具体负责把毒气室的尸体拉出来,塞进焚尸炉火化。集中营和毒气室是纳粹对犹太人实施种族灭绝大屠杀的“终极解决方案”。这个屠杀计划的终极目的是消灭欧洲所有的犹太人;数据显示600万犹太人死于纳粹的大屠杀。葛柏是仍在人世的少数几个“方案”目击者之一。
2018年11月他在美国南加州大学犹太大屠杀基金会(USC Shoah Foundation)讲话。达利奥·葛柏(Dario Gabbai)侥幸活到纳粹战败,他在奥斯威辛集中营比其他囚犯受到更多心灵的折磨,体验另一种残忍。 战后他经常参与一些致力于史料搜集、整理和保存的机构的活动。图为2018年11月他在美国南加州大学犹太大屠杀基金会(USC Shoah Foundation)讲话。
“最终解决方案”——1942年,纳粹确定了彻底灭绝欧洲犹太人的大屠杀计划,具体做法是自西向东,把德军占领区的犹太人全部送到东欧德占区,或做苦力,或关进集中营,在毒气室处死,达到种族灭绝目的。史料显示,波兰、匈牙利、希腊和南斯拉夫等国的犹太人大部分死于毒气室。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荷兰和比利时的犹太人有一半遇害,丹麦和保加利亚犹太人则比较幸运,得到当地民众的保护,大部分得以幸存。
纳粹德国文件称“最终解决方案”处死了510万欧洲犹太人,但估计实际遇害人数可能高达600万。根据这个方案,纳粹在集中营挑选部分犹太囚犯组成“特遣队”,让他们负责把其他犹太人送往阴间。这些特遣队成员来自16个国家。1945年1月27日,苏联军队解放奥斯威辛。奥斯威辛幸存者留下了大量亲历者、目击者回忆录。但是,幸存的囚犯特遣队成员却似乎全部哑口无声。
特殊使命——1980年代,以色列历史学者吉迪安·格雷夫(Gideon Greif)教授开始搜集有关集中营囚犯特遣队的资料,希望揭开这段历史谜团。格雷夫教授对BBC解释自己这么做的动机:“我的目的之一是帮他们改善形象。我刚开始这项研究时,他们被视为帮凶和刽子手。但他们其实是受害者,不是加害者。”
一位知名度很高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幸存者普里莫·列维(Primo Levi)在回忆录《溺死者和获救者》(The Drowned and the Saved)中写道,组织犹太人囚犯特遣队是纳粹罪行中最残忍的恶行。格雷夫教授赞同这个观点。他认为,这种迫使同族自相残杀是极端残忍的手段。
1993年,格雷夫带着7名定居在以色列的前纳粹集中营囚犯特遣队成员和他们的家属重返奥斯威辛,在那里记录了他们的回忆和证词——寻找逝者——
格雷夫博士的第一部专著,《我们欲哭无泪》(We Wept Without Tears),记录了31名前纳粹集中营囚犯特遣队幸存者的经历。党卫军士兵是刽子手,囚犯特遣队成员被迫充当助手。在党卫军的监视下,他们必须搜检毒气室的尸体,取出受害者藏着的值钱物品和金牙,然后再把尸体塞进焚烧炉。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后,苏联军队让幸存的囚犯特遣队员重演尸体火化场景——奥斯威辛集中营没有什么照片,但苏军解放了集中营后设法重建、重现了囚犯特遣队的恐怖经历。
葛柏的分工是剪下女尸的头发,收集整理好。那段经历和精神折磨几十年后仍恍如昨日。2018年,他在美国南加州大学犹太大屠杀基金会(USC Shoah Foundation)重温自己当年目睹、亲历的恐怖,和自己承受的心灵折磨。“我不断问自己怎么能承受这一切?上帝在哪里?”奥斯威辛国家博物馆陈列的展品:毒气室犹太女尸的头发被剪下来,分门别类收集整理——他在集中营遇到的一位波兰囚犯告诉他,要坚强。他之后时刻提醒自己,一定要坚强。“我对自己说,我就是个机器人……闭上双眼,别多问,该干什么干什么。”
惩罚——葛柏必须服从指令。作为犹太囚犯,他要生存就别无选择。而且还不能显露丝毫的懈怠。动作稍有迟缓或效率不高就会招致残暴的惩罚。有时党卫军士兵会检查正在送往焚烧炉途中的尸体。他们要是发现有一颗金牙被漏拔了,造成疏漏的特遣队成员有可能被直接扔进焚烧炉活活烧死。其他惩罚方式包括射杀、酷刑、殴打,还有脱光衣服倒在碎石地面上被人推着滚动。
为了杀一儆百,一人受罚,其他特遣队的人必须在场旁观。而且,特遣队也不是生存的保障,因为纳粹每隔半年就“新旧更替”一次,杀了老人,用新人接替。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帮凶”的处境还不如一般的囚犯;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担惊受怕,天天目睹千百人被屠杀,自己则被迫搜检尸体上值钱的东西。格雷夫博士说,在那种状况下,活下去不容易,连保持求生的愿望都很难。
毒气室——不过,还是有人活下来了,就像葛柏,而且还打破沉默,公开讲述当年在集中营死亡工场的经历。后人因此得以了解死亡工场的恐怖内幕和运作细节。“他们关上门,然后党卫军从门上方三、四个开口把齐克隆B(氢化物)扔下去。大概5分钟之后,屋里的人就被毒死了。靠近门的那些人最早吸入毒气,1-2分钟就死了。”毒气室用的齐克隆B是晶状颗粒,一接触空气就变成致命的毒气。被毒气杀死的犹太妇女生前最后几分钟——囚犯特遣队拍的照片上,犹太女囚被脱光衣服后赤身裸体向毒气室奔跑……
但求速死——格雷夫博士的书里记录了葛柏的兄弟雅科夫(Ya'akov Gabbai)的经历。雅科夫也被编入毒气室特遣队。有一天他看到自己两个表兄被赶往毒气室。他偷偷叮嘱他们,进屋后尽量靠近门口,挨着门上的通风口。反正要死,不如速死,可以免遭更多痛苦。
保持尊严——格雷夫博士说,许多在毒气室特遣队呆过的人心理上都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他说,为了承受这种死亡工场和亲身参与其中的巨大心理冲击,出于人自我保护的本能,特遣队成员丧失了情感,变得无情无感。“那并不是说他们变坏了,变恶毒了。他们中有些人告诉我自己曾经如何设法尽可能让犹太受害者保留一些尊严。”
纳粹没收了关进集中营的犹太人随身携带的全部物品——格雷夫博士见到的第一位集中营囚犯特遣队成员叫约瑟夫·萨卡尔(Josef Sackar)。那是1986年。萨卡尔记得,他经常被分派到女囚犯被勒令脱衣服的地方。为了不让她们太难堪,他总是把头转向别处,视线避开她们。另一位,肖厄尔·查桑(Shaul Chasan)被分派去毒气室搬尸体,把尸体码在通往焚尸炉的升降梯上。他告诉格雷夫博士,自己当年曾特别留心不把尸体在满是泥土和垃圾的毒气室地上拖来拖去。必须强调的是,当苦力的特遣队囚犯不可能救助奥斯威辛集中营的任何人。
为逝者祈祷——当年那些被迫进特遣队的囚犯大部分是虔诚的正统犹太教徒,大部分时候每天尽量保持做三次祷告。令人惊讶的是,他们还能凑齐10个人一起集体祷告。集中营看守不在的时候,他们还会在焚烧尸体过程中为逝者念祷告词。大批遣送匈牙利犹太人期间被挑选出来当特遣队的人当中,到二战结束时幸存者不到100人。
在露天焚尸坑火化尸体——以色列的大屠杀纪念馆的记录显示,1944年5月,纳粹大批遣送匈牙利犹太人,8周时间内42.4万犹太人被送进奥斯威辛集中营。自那以后,屠杀明显升级。毒气室效率高,屠杀速度超过了集中营焚尸炉的承受能力。主管焚尸炉的德国军官不愿暂停屠杀,于是下令挖露天焚尸坑。一张偷拍的露天焚尸坑的照片为日后战争法庭和历史学者提供了珍贵的证据。一车一车的犹太人被运到奥斯维辛——1944年,短短8周之内,42万4千名犹太人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
反抗——施罗莫·德拉根(Shlomo Dragon)在集中营囚犯特遣队时曾目睹罕见的英勇反抗行为。他记得有一位妇女拒绝把衣服全脱光,于是集中营的总管、党卫军军官希林格拔出枪,把枪口对准她,命令她把内衣脱掉。她解下胸罩,在他面前挥舞,然后挥拳打他。希林格手里的枪掉在地上,她一把捡起枪,瞄准,扣扳机,他当即毙命。后来,人们普遍认为这名勇敢的女性是波兰舞蹈演员弗朗切斯卡·曼恩(Franceska Mann)。她死后成为一个传奇人物。还有一名特遣队囚工曾目睹一群波兰儿童赤身裸体,排着整齐的队列,齐声咏唱着祷词,秩序井然地走进毒气室。
无奈——特遣队囚犯的食物配给和生活条件比其他囚犯略好,还有机会穿受害者身上脱下的衣服。格雷夫博士说,跟他们受的磨难相比,这些根本不值一提。囚工们住在不同的囚室,始终被德国卫兵监视。他们也曾反抗,结局惨烈。1944年10月7日。策划反抗的是兄弟俩。格雷夫博士说,那次事件堪称犹太人的壮举,应该用金粉铭刻。当时数名特遣队囚犯用石块袭击党卫军士兵,还纵火焚烧一个焚尸炉。事件很快被平息,451名特遣队囚工被处死。
罪行的记录——有些特遣队囚工当时曾在纸上写下自己的经历和心情。马赛尔·纳加里(Marcel Nadjari)的集中营日记1980年被人发现。他9年前已经离世。他留下的记录直到2017年才被修复。马赛尔·纳加里(Marcel Nadjari)是希腊犹太人。他1944年11月写下这句话:“我悲哀的不是自己死到临头,而是因为无法用我渴望的方式复仇。”他还记录了一些数据,包括一名成年受害者的骨灰重量大约是640克。
他的狱中日记共13页,全部卷起来藏在一个保温杯里,盖子上套一个塑料袋密封,然后把这个保温杯装进一个皮口袋埋到地下。多年后,他和其他一些囚工的日记被发现,经过整理、修复、翻译,最后编撰成集,《奥斯威辛书卷》(Scrolls of Auschwitz)。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通常将四到五个尸体一起送进焚尸炉火化。
正义——战后,一些集中营特遣队囚工曾作为证人在战争罪法庭指证当年集中营的看守和卫兵。美军军事法庭审判奥斯威辛集中营党卫军军官奥托·莫尔(Otto Moll)时,亨里克·托伯(Henryk Tauber)在证人席上指证他多次把活人扔进焚尸炉活活烧死。莫尔最终因为在犹太种族灭绝大屠杀中担当的角色被判绞刑。奥斯威辛集中营另一名纳粹军官,鲁道夫·豪斯(Rudolf Hoss)战后被捕,1947年上了绞刑台。
当意识到败局无法避免时,德军从1945年1月中旬开始撤离集中营。将近6万名饥寒交迫衣不遮体的囚犯被迫在零下20度的严寒和积雪中步行向50公里开外的市镇转移。行进中跟不上的人就地开枪打死。
罪不容赦——奥斯威辛集中营是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集体屠杀现场,估计有110万——130万人在那里被杀害,其中90%是犹太人。这个受害者数目超过了英国和美国在二战中死亡人数的总和。然而,许多纳粹战犯逃脱了法律制裁。BBC/PBS联合摄制的系列纪录片《奥斯威辛》中提到,奥斯威辛集中营总共有大约7千名纳粹军人,受到法律惩处的只有大约800人。格雷夫博士说,不能让任何一名纳粹战犯逃脱惩罚。格雷夫博士仔细研究了集中营特遣队囚工的历史,认为他们是受害者,甚至是双重受害者——他经常到欧洲的纳粹战犯审判庭上提供专家证词。他说,纳粹曾设法销毁罪证,导致文件档案空白,而这个空白只能由幸存者的回忆来填充。于此同时,他也设法为改变了公众对被迫在毒气室当囚工的犹太特遣队的看法。他说,现在没有人会把这些囚工称作纳粹帮凶了。
葛柏是现在唯一还在人世的纳粹集中营特遣队囚工,也是几十年来纳粹战犯审理法庭上一名孤独的证人。他住在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身体虚弱,疾病缠身,几乎没有力气开口说话。不过,5年前奥斯威辛集中营解放70周年时,他曾重返旧地,参加纪念活动。他当时接受BBC采访时这么说:“我告诉自己,战争总有一天会结束,我要活到那一天,把这些事告诉全世界。”
谢选骏指出:犹太奸细得到了平反!甚至荣升为双重受害者!但是无可否认,正是犹太人的互相坑害和自相残杀,促成了屠犹环境的形成。既然如此,德国人的屠犹运动又为何不能成功呢?圣经上的故事可以作为参考——耶和华神下令灭绝迦南人的时候,不得留有任何活口和财物,但是有些参与屠杀任务的犹太人却很贪婪,私自留下应该彻底消毒的东西,结果自己遭到上帝的除灭!而现代的德国人比古代的犹太人更差,因为他们屠杀犹太人的同时大肆劫夺犹太人的财物,明显触犯了上帝的诫命——难怪德国人败得如此迅速而彻底,因为他们是世界上最为恶劣的民族,甚至超过了发动鸦片战争的英国人。德国人屠犹为何不能成功?因为德国人比犹太人更加邪恶——犹太人诈骗、盗窃、拉皮条,德国人抢劫、杀人、刮地皮。
【031、德国人为何不能相信警察】
德国人为何不能相信警察?因为苏联的阴魂不散。
网文《艳照、囚禁、虐杀 对禽兽一见钟情的代价……》(2018-10-31 有部电影)报道:
今天给大家聊一部有关“囚禁”的电影,这类的故事我之前说过不少,烧脑刺激的,悬疑惊悚的,几乎都是戏剧化的风格。
而今天要说的这部“囚禁片”不太一样,因为女主角被囚禁的过程,透着几分真实的质感——《柏林综合症》(Berlin Syndrome R 2017 Drama/Mystery 1h 56m)。
女主克莱尔是个来自澳大利亚的背包客,最近正独自来到德国柏林旅游,一路上走走停停,拍照片,逛书店……
就这么邂逅了男主角安迪,他是个英语老师,看到克莱尔这个外国游客,立马上前用德式英语搭讪。
安迪友好的态度和拼命想要表达的笨拙神态,立刻获得了克莱尔的好感,之后还一块去了小花园散步。
虽然并没有进一步的互动,但是到了晚上,克莱尔还是忍不住想起白天遇到的这个陌生男人。她原本计划第二天离开柏林,却鬼使神差地又去了那家书店,再次碰到了安迪。
这次偶遇,让原本就互有好感的两人迅速升温,克莱尔取消了原定的行程,跟着安迪回了家。
之后的发展不用想都知道,两人甜蜜地完成了生命大和谐。
在克莱尔看来,安迪身上有种神秘的魅力,随便说句话都会让她欲罢不能。
此处有伏笔: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一夜激情过后,安迪就去学校上课了。
克莱尔计划继续外出走走看看,结果却发现被安迪锁在了房子里,钥匙也没给她留下,她只好无聊地在家里干等安迪下班。
而等安迪回家后,才发现自己忘了留下钥匙。作为补偿,他带着克莱尔去夜店狂欢了一把。这番操作,让原本有怒气的克莱尔瞬间原谅了他。
但让克莱尔没想到的是,从夜店回来后,她再次被安迪锁在了屋子里——安迪留下的钥匙,根本打不开大门的锁!
更让人不安的是,克莱尔发现安迪在自己的肩膀上写下“我的”的记号,并拍了照片。
而她的护照、相机、项链等私人物品,都被安迪悄悄收了起来!
克莱尔原本想要给安迪打电话,却发现手机里的SIM卡也被安迪抽走了。
看到这里,小伙伴们都明白了吧?安迪压根不是“忘记”或者“留错”了钥匙,他从一开始就是要把克莱尔软禁起来,才带着她来到这个没有半个邻居的住处。
这时克莱尔才发现,安迪家的大门其实多装了一道特制的门锁,没有钥匙,屋里屋外的人都无法轻易破门,而房间里的窗户也做了加固处理,即便打破了里层的玻璃,外面还有一层“防爆级别”的,苍蝇都飞不进来!
意识到自己被困住了,克莱尔只能强压住惊慌,想趁着安迪回家开门的瞬间借故离开。但安迪显然有备而来,压根没有给她任何机会。
之后,无论克莱尔如何请求,安迪就是不肯让她出去,搞得克莱尔瞬间暴走,但即便她歇斯底里也无济于事,因为前面安迪说了——没有人可以听到你的声音。就这样,克莱尔被这个“一见钟情”的对象,囚禁在了偏僻的房子里。
起初,安迪为了防止她再次暴走,把她手脚绑到了床上,然后给她拍摄各种尺度的照片。后来,看克莱尔冷静下来,才解开绳子允许她在房间里活动。
面对这种非人的待遇,克莱尔当然不会坐以待毙,开始了痛苦和痛感并存的逃生计划。
她先是趁着安迪外出上班,在房间里翻找出了一把勉强可以当作武器的螺丝刀,然后再佯装乖巧听话,放松安迪的警惕,趁其不备刺穿他的手掌,抢走钥匙夺门而出,
但克莱尔在慌忙逃跑中忘了“补刀”锁门,结果安迪拔下螺丝刀就追了出来,克莱尔连公寓的大门都没打开,就被安迪活捉,手还被安迪用门狠狠夹伤。
这次失败的逃跑并没有让安迪暴怒,他依旧每天不疾不徐地摆弄克莱尔,满足自己拍摄艳照的癖好。
而克莱尔在他面前也完全没了隐私,变成了毫无反抗之力的人形玩具,在这个与外界隔绝的房子里,任由对方的摆布。
这种被软禁的生活,慢慢让克莱尔对安迪产生了依赖,因为她每天都要一个人在房间里经历漫长的等待,安迪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带来食物,也意味着填补她的精神空虚。
尤其是有一次,安迪给房间断了电,一连离开了几天才回来,更是让绝望中的克莱尔对他产生了“救世主”的崇拜感,这也就是我们经常能在囚禁、绑架故事中看到的“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难道安迪打算就这样把克莱尔关一辈子吗?并不是。
就在克莱尔被囚禁的同时,影片也随着外出的安迪,展现了他的日常。实际上,安迪是个囚禁女性游客的惯犯。从他与父亲的对话中可以看出,在克莱尔之前,安迪“交往”(囚禁)的都是“游客女票”。
在安迪看来,一旦熟悉了对方,眼里就只剩下丑陋,陌生的女人才有一种神秘感。
而他的这种癖好,多半是因为母亲当年的移情别恋给他造成了心理阴影。
慢慢地,安迪产生了“熟人洁癖”,对他来说,异性熟人就像瘟疫,唯恐避之不及。
安迪反复清洗被女同事碰过的地方——反而是来自别国的陌生女人,在安迪眼里成了完美的对象,于是开始疯狂猎艳像克莱尔这种单身的外国女游客。
经过N次的尝试,安迪摸索出了一套囚禁的窍门,而且养成了把钥匙、受害人的物品放在门外隐蔽处的习惯。
但这种癖好有一个bug,就是一旦认识了对方,陌生的神秘感随即被打破。当“猎物”变成“熟人”的时候,安迪就会动手处理掉对方。
说到这里,估计小伙伴们都明白了,之前被安迪囚禁的女孩,都已经被他杀害了。
起初,克莱尔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但当她在浴室的排水口发现金色的长发,又在房间的角落发现金发女孩的艳照时,克莱尔不由得高能预警,意识到自己必须想办法从这里逃出去。
其实,克莱尔曾经有过一个绝好的机会——安迪的一个女学生突然造访,克莱尔本想呼救,但安迪威胁她,要是求救,女学生也会小命不保。
克莱尔只能眼睁睁看着女学生离开,大门又被死死锁住——之后她还抓住过机会,好不容易引起了一个路人的注意,结果对方刚找到门口,就被安迪残忍地干掉了。
更糟糕的是,安迪看到了报纸上有关克莱尔的寻人启事,随即动了灭口的念头,克莱尔必须尽快想别的办法逃生。
而她最后的机会,就是安迪带回家的学生作业。
克莱尔一眼认出了曾经来过的女学生的名字,悄悄在作业本里藏了张安迪给自己拍的艳照。等第二天发作业,女学生一眼认出了照片里的人正是克莱尔。
机智的女学生想到那天克莱尔不正常的表情,秒懂出了大事,于是借口去洗手间,狂奔去了安迪家。
然而,女学生偏偏在离开时把艳照落在了教室,安迪发现真相后,也火速追了过去。
不过他还是晚了一步,克莱尔在女学生的帮助下逃了出来,并利用声东击西的法子把安迪锁在了家里。
影片结尾,遭受精神和肉体折磨N天的克莱尔,终于重获了自由。
从题材来看,《柏林综合症》是一部典型的“囚禁片”,完整展现了女主从被骗软禁,到艰难逃生的过程。
影片特别使用了大特写的景别,来展现克莱尔在被困时的心理活动,让人不由得代入其中,感受到女主角的绝望。
同时,影片也花了足够的篇幅,展现女主角受骗上当的过程——比如一开始,安迪并没有强行把克莱尔囚禁起来,而是谎称“忘了留钥匙”,他甚至亲自带克莱尔出门,让她误以为眼前的男人并没有“威胁”,这才有了后来,即便安迪堂而皇之地放了一把假钥匙,已经被关了一天的克莱尔依旧选择无条件地相信他;正是这次信任,让安迪抓住了时机,悄悄拿走了她的证件、断了所有与外界联系的渠道,成功地把克莱尔关了起来。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部电影其实有着贴近现实的一面。
影片的前半段正如一个网友所说——转角遇到人贩子的可能性比遇到爱的可能性更大,很多不怀好意的人表面上都是一副“真实”的友好。
而从剧情来看,影片除了讲述女主角逃生的过程,也从侧面向观众展现了男主的囚禁心理。
他因为母亲的离家出走,对熟悉的女性产生了不信任感,继而衍生出一种“陌生才是真爱”的畸形观念,促使他一次又一次把目标锁定在单身女游客身上,为的就是从中得到自己以为的爱情。
但实际上,这种限制对方人身自由的行为早已与爱情无关,得到的除了对方的抵触和恐惧之外别无其他,最终也只能堕入犯罪的深渊,不可挽回。
这一点也正是本片与同题材电影不一样的地方,它让我们看到,真正的爱情并不是一时的激情四射,更不是无条件的索取和占有——当你想要“将爱情囚禁起来”的时候,其实早已离爱情越来越远。
谢选骏指出:上文面面俱到,却忽略了致命的一点——德国人为何不能相信警察?安迪的女学生为何不去报警,而要自己借口上个厕所而亲自狂奔去冒险营救?要不是导演的脑子进了水,就是德国警察的公信力如此之差!根据美国的经验,巡逻中的警车呼啸而至任何地点,往往只要十几分钟的时间,比任何私人营救都要迅速的多。德国人为何不能相信警察?原来,这是在原来东德首都柏林发生的案件!可怕的共产党东德,倒台都快三十年了,后遗症还如此严重!德国人为何不能相信警察?因为苏联的阴魂不散。看来希特勒真是罪大恶极,因为他把苏联共产党引入了德国,就像中国的蒋介石一样,难怪共产党叛逃干部方励之在台北说,国民党欠大陆人民一个道歉!德国已经没有了,剩下的只是一片丛林,中国也是一样,呜呼哀哉。
【032、德国人为何会崇拜朝鲜】
拿撒勒的耶稣说了,最大的先知在天国都是最小的——这正是对回教创世人穆罕默德的“精准预言”。
《刚刚,又一个盟友宣布与美国划清界限》(2017-8-23 大国天空)报道:
美国咄咄逼人的军事外交政策越来越不得人心,不仅遭到俄罗斯、伊朗、朝鲜等国的强烈抵制,连美国的一些昔日亲密盟国已纷纷倒戈。就在刚刚,美国的昔日盟国、欧洲最大军事强国之一的德国,也高调发声在朝鲜问题上与美国划清界限。
8月23日,俄罗斯卫星新闻网援引《商报》网站发布的录像资料称,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美国和朝鲜爆发军事冲突,德国是不会自动站到美国一边。寥寥几句话,默克尔把德国与美国之间的界限划了一清二楚,说白了就是:打不打朝鲜是你美国的事,就算真打起来,也别指望德国帮你站队!
近期,朝鲜与美国开启了新一轮互怼模式。先是朝鲜接连进行洲际导弹试射,触发了美国制裁机制,接着朝鲜威胁用4枚导弹打击美国关岛,美国总统特朗普也不甘示弱,叫嚷到“今夜就做好开打准备”。事态稍稍平息不久,美韩又开启为期10天的“乙支自由卫士”联合军演,让半岛局势火上浇油。
纵观美军历次对外动武,每一次几乎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国家跟在后面打转,还美其名曰“联合国军”,妄图让对外用兵占据道义和法理制高点。而此次,美国之所以在对朝是否动武上举棋不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外部支持,虽然凭一己之力,美国也能拿下朝鲜,但是毕竟要背负骂名,因此特朗普一直在等待盟国能够站出来搭把手。但是令其失望的是,德国却在关键时刻隔岸观火。默克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不认为朝鲜问题能通过军事手段解决,而且这种手段完全是错误的。”
其实,不仅仅德国,连半岛问题直接当事国之一的韩国也是极力反对美国鲁莽动武。8月21日,文在寅接见美国两党众参议员团时重申“不容对朝动武”,并表示即使十分有限的军事选项也可能酿成韩朝军事冲突,决不能让在废墟中崛起的韩国重新沦为废墟。2天后,文在寅再次隔空喊话“半岛问题应由韩国主导解决”。
美国现在渐成孤家寡人,与其一意孤行在半岛碰一鼻子灰,不如按照中俄的“双暂停”提议,把半岛局势缓和下来。坐下来谈总比撕破脸强,毕竟一旦动起手,就是个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事,到头来谁都讨不到便宜。
《默克尔不会追随特朗普卷入美朝战争》2017年8月24日据德国N-TV电视台报道,一旦美国向北朝鲜开火,德国不会自动站到美国一边参战。这是默克尔总理表明的态度。
默克尔在柏林表示,在美朝出现战争的情况下,德国国防军不会盲目站到美国这一边参与战争。她认为,军事解决不了北朝鲜问题,而“外交手段还远远没有用尽”。她还说,美国显然也这么看,目前也正在“采取多种外交行动”。她还说,目前她没有看到有战争危险。
就欧美关系,默克尔说,整体而言,欧洲和美国的合作不应受到怀疑。危险来自北朝鲜的核项目,这一点人们不应忘记。但在与《商报》的谈话中,默克尔没有就北约协议中的盟友责任进行细谈。根据协议,一北约成员国受到攻击时,其它成员国必须伸出援手。
默克尔还谈到,欧盟可做出更多外交努力,以平缓局势,但她拒绝让德国在美朝之间承担调停人。
她还说,中国、日本和南韩等国都对制伏北朝鲜很感兴趣,但德国面对北朝鲜则没有这样的直接兴趣,但与中国、俄国、美国和其它国家有丰富多样的双边关系。
谢选骏指出:上述情况一点也不意外。在德奥旅行的时候,可以发现“日耳曼人”也就是讲德语的人们特别关注敢于“以小博大”对抗美国的北朝鲜,而且他们在公共场合观看有关电视的时候,不仅聚精会神,而且透露着一股交织着迷惑和赞叹的表情。这大概是因为,小小北韩,竟然能够对抗“把德国踩在脚下”的美国,让这些德语民族的机械化头脑,感到不可思议。
当然,德国对朝鲜的这种崇拜,不是孤立的,而是日耳曼人整体堕落一个体现,《讽刺民粹主义 德国一超市下架所有外国产品》(2017年8月25日博闻社)说:
8月19日是德国大型连锁超市Edeka的“国货日”,该超市汉堡分店决定在当天下架所有外国产品,只卖纯国货。结果,几乎整个货架都是空的……
只有酒品区,架子还都是满满的,毕竟,德国是啤酒之国。
Edeka超市此举不是为了抵制外国货,恰恰相反,他们是想以这样的方式,讽刺狭隘民族主义的荒谬,让人们意识到,“多样性”才是创造生活的关键。
空空的货架上都立着牌子,牌子上写着“这个架子很无聊,因为它没有多样性”
沙拉吧的台子上写着“我们精心为您选择了今天能买的货品”。这意味着沙拉台上没有西班牙西红柿、希腊橄榄,只有一个奶酪柜台,还是空的。
奶酪柜台上的牌子则写着,“没有外国货就是这么空”。
超市的发言人说:“Edeka代表多样性,我们在德国不同地区生产各种各样的食物。但是要与其他国家的产品一起,我们才能创造出我们客户所珍视的独特多样性。”
超市这种讽刺民粹主义的行为,不仅没有被愤怒的爱国民众围堵,反而收到了一致好评。超市发言人说,“我们很高兴收到了关于星期六的行动的很多积极的反馈。”
谢选骏指出:看来,德国人19187年所说的“西方国家的衰落”,经过整整一百年战争与革命,已经发展为“白人国家的衰落”。本来,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在一战初期看好德国的胜利,所以他所说的“西方国家的衰落”,仅指德国以西的法国和英美的衰落。但是事不由己,再大的先知也难料世事,因为拿撒勒的耶稣说了,最大的先知在天国都是最小的(这正是对回教创世人穆罕默德的“精准预言”)。——这不,德国以西的法国和英美的衰落,把德国自己和德国以东的全部欧洲甚至包括俄罗斯的殖民地都裹挟了进来……德国的空心化已经有目共睹了。
正如希特勒临死之前说的,德国人不争气,“未来是属于强大的东方民族的”。现在苏联瓦解,北韩就成了“强大的东方民族”的代表了。
【033、德国人真的很阴险——竟以贪污罪把加泰独派领袖送给西班牙处置】
《德将以贪污罪把加泰独派领袖还西班牙处置》)(2018年7月13日 转载法广RFI 呢喃)报道:
德国法院同意以“贪污舞弊”罪名向西班牙引渡加泰罗尼亚独派领袖普格德蒙。
德国法院今日宣布,同意以“贪污舞弊”的罪名,而非“反叛”罪名,向西班牙引渡加泰罗尼亚独派领袖普格德蒙。德方称,西班牙指控普格德蒙的“反叛”罪不成立。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地区法院指出,现阶段需要检方组织普格德蒙的引渡事宜,同时保证他会到西班牙之前保持自由身。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从布鲁塞尔表示,对于德国的司法决定,西班牙政府“不评论,只尊重”。
被黜的加泰罗尼亚前地区主席普格德蒙今年三月从芬兰往当时的避难国比利时赶的途中,驾车在德国一个加油站附近被抓。之后他就一直呆在德国。在得知即将被遣返后,普格德蒙发推特称:“我们会抗争到底,我们会赢!”他的一名律师称,正在准备在德国宪法法院进行上诉,并称“相信德国一定不会让民主活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独立公投等)罪名化的。”
截至目前,加泰独派领导人当中,25被捕,4人(包括普格德蒙)流亡在海外。而西班牙六月初的政府更迭则让外界认为,或许社会党人桑切斯首相能和强硬独派和解。
谢选骏指出:德国人真的很阴险而且足够无耻的了——德国人竟然想得出来,要以贪污罪把加泰独派领袖送给西班牙屠夫处置!看来,德国人在以武力称霸欧洲失败之后,就想以无耻来游走世界了。德国人在以蛮横称霸欧洲失败之后,就想以阴险来愚弄世界了。德国人真的很阴险——将以贪污罪把加泰独派领袖交给西班牙处置。
【034、低等级的人多是聋子也是人类进化的方向】
据说人类越是进化,听觉就越是下降,其实不然。
何以见得?那除非证明“人们越是进步其社会等级就越是降低”。
因为我看到,社会上越是低等级的人,越多像是聋子:他们开汽车、骑摩托车放出刺耳噪音,开喇叭放出刺耳噪音,泡酒吧放出刺耳噪音,讲电话放出刺耳噪音,彼此交谈也放出刺耳噪音……
《噪音之痛:声音里的文化、经济与社会》(2015年07月06日 10:42
来源:中华读书报)说:
“体力劳动者对脑力劳动者的无理挑衅”
叔本华对噪音极为痛恨,“在所有的打扰的形式中,噪音是最不礼貌的一种,它不仅打扰了思路,而且还具有破坏性。”因为噪音干扰了其哲学思考,他连带着仇恨噪音发出者,一位聒噪的女裁缝因此被他推下楼梯,造成终生残疾。
鲁迅则有过很多“恶邻”。1912年他住在北京绍兴会馆,日记中记录“夜邻室有闽客大哗”,“邻室又来闽客,至夜半犹大嗥如野犬,出而叱之,少戢”。鲁迅为此愤恨不已,“人类差等之异,盖亦甚矣”。噪音之痛始终困扰着他,无论是在厦门、广州还是上海。
噪音被这些以思考和写作为业者视为冥顽不化而又无可预防的敌人。他们对之深恶痛绝,为此往往将其归罪于噪音发出者。鲁迅对他启蒙的大众似乎有些绝望,“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观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而当叔本华发现有些马车夫有事没事都要甩鞭子,一记马鞭声就扼杀了许多知识分子的思想,他就很不客气地将噪音认定为“体力劳动者对脑力劳动者的一种无理挑衅”。
还有康德,为了避开邻居家公鸡的啼鸣而搬迁。从这些例子来看,似乎知识分子爱安静,体力劳动者喜喧闹,前者表现得被动、委屈,后者则强大、粗野。应该说,这种围绕噪音而建构起的二元对立正是西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再现。
实际上,在西方文化史中,噪音与安静都具有非常丰富的象征意义,不能一概论定。比如,为庆祝丰收、驱逐邪灵等进行的宗教仪式,它们产生的“神圣噪音”是权力的中心,不受普通人的干预。逢重要人物去世(如《霍乱时期的爱情》中的乌尔比诺医生),教堂也会鸣钟致敬。传遍城镇各方的教堂钟声由此体现出社会的等级秩序,及对混乱的征服,“对一个社区来说,通过教堂钟声再次获得凝聚力;人们由于教堂钟声而聚集在一起,这标志着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的建立”。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与推进,巨大噪音的发出者由神职人员变成了工业资本家,噪音由此与技术、力量、进步、富足等关联。如铁路被惠特曼赞为“喉音尖亮的美人”,它的鸣笛“像地震那样发出隆隆回响,惊醒着众人……直上毫无拘束的自由天空,欢乐而健壮”。而维也纳环城大道上那些“喧嚣、鸣响、咆哮的发动机”也被认为代表了该城市的未来,这些“音景”体现出国际化大都会的风采。对迷恋现代化的人来说,噪音具有不可思议的魅力;而如果一种机器不能产生大的噪音,那它受到的关注或许就要打折扣,比如电动汽车相比传统汽车而言的低销售量。速度、冒险、男子气概,也都与噪音密切相关。
噪音当然也遭排斥。与惠特曼相对,狄更斯笔下的铁路因发出巨大的噪声而被恶魔化为“疯狂的巨龙”“饥渴的魔鬼”。可以说,对火车及其声音的双面化叙事体现出时人对现代性的矛盾心态。不过这种“unwanted noise”要与沉默、安静放置在一起审视。在前现代社会,僧侣在上帝面前,廷臣在君王面前,女性在男性面前,儿童在成人面前,仆人在主人面前,都应该是沉默的。彼得·伯克认为,保持沉默意味着向社会等级秩序中的高等阶层致敬。对这些所有的后者来说,沉默是最好的秩序,而前者应该教导后者控制自己的声音。可以说,以口头-听觉为主要交流方式的前现代社会主要是“语音中心主义”的,因此拥有话语发声权即拥有社会统治权;而相比起其他感官,听觉也是最重要的。
但是,这种感官等级体制在印刷术产生之后发生了变化,视觉的地位渐渐凸出,知识的习得转变为以观察、阅读、实验这样的视觉经验为主。由此,“文字中心主义”取代“语音中心主义”,掌握话语权的高等阶层转为安宁、平静的一方,他们从事的阅读与写作被认为“孕育了所有的高等智慧”。
因此,叔本华对体力劳动者的指责有着深远的文化渊源。不过,噪音与沉默的所指总是处于变化之中,而安静如何变为特权者的标志,关乎其背后的文化语境与经济技术变革。
“安静者是高贵的”
1908年,德国文化哲学家西奥多·莱辛发表《噪音:反对我们生活中的声音》。他对包括教堂钟声、敲打地毯声在内的传统噪音,与机器、留声机、电话、汽车等现代噪音都表达了不满,不过他认为后者比前者破坏力更强,更易耗损人的精神。与叔本华的批判思维一致,莱辛认为噪音从根本上是反智的,它提升并夸大了人的本能与感情即人灵魂中的“主观”作用,却窄化、减弱了灵魂的知性与理性即“客观”作用。可以说,要想搅乱意识,噪音是“最原始也是应用最广的方式”。因此,莱辛将日益严重的噪音污染视为文化衰落的表征:现代人需要噪音作为一种麻醉品,来驱逐个体存在的空虚感,但是有教养的人一定会憎恶这种缺乏规范的喧嚣的生活,并为自己的安静权而据理力争。文化应该是“走向安静的文化”。
随后,莱辛在汉诺威发起成立反噪音协会,并提出“安静者是高贵的”。该协会在柏林、慕尼黑、法兰克福、汉堡、维也纳等地也有分支,得到了很多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作家、艺术家、建筑师等的支持。为配合协会,莱辛还创办了一份期刊,即《反对喧闹,呼吁安静权:一份反对德国经济、贸易与交通中噪音、野蛮横行而文化缺失的运动月刊》。该刊为噪音受害者提供法律建议和发牢骚的平台;支持受害者向当局请愿,分发上面印有协会口号的卡片;将那些安静住所以蓝皮书编订成册,而那些喧闹之地则很不幸地上了它的黑名单。这些行动让协会受到了普遍的关注。
不过从这场反噪音运动的参与者来看,中产阶级是其核心与领导,比如著名的奥地利作家胡戈·冯·霍夫曼斯塔尔。他们大都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多居于城区安静地带。但是,反噪音运动没有联合工人阶级,而劳作的工人正承受着巨大的噪音污染、环境污染,如小说《南方与北方》所示。一方面,工人们或许对城市喧嚣已经麻木不觉,发展出一种较强的抗噪能力。另一方面,在中产阶级的想象中,工人的生活往往是粗糙的、未加节制的甚至是动物般的(左拉的小说有助于增强这种印象)。叔本华就说过,劳动者的“大脑组织太粗糙”,所以他们不惧噪音,也会主动制造噪音。莱辛持同样的观点,“体力劳动者以噪音这种方式向为其制定法则的知识分子复仇”。
在这种精英主义的取向下,莱辛将这场针对噪音的行动称为“知识分子的法则与日常生活庸俗化之间的战争”。他将安静视为“智慧与正义的标志”,认为应该将安静作为首要的义务,并建构起一套以安静为中心的认知观念。为此他不遗余力,发表大量文章,并亲赴各大城市演讲。1911年3月,他在维也纳接连做了两场演讲,分别关乎反噪音运动及噪音心理学。听众对其演讲很是欢迎,但也略微有所嘲讽,因为当他们向莱辛致意时,并没有采用传统的鼓掌方式,而是挥起了手绢。
莱辛及其协会的困境亦在于此:既然噪音还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被等同于现代性、进步与都市生活的标志,那他遭遇质疑、反对乃至抵制也就是不可避免的了。批评者将他视为过度敏感、抵制发展的狂热分子,认为他神经衰弱,无力适应现代生活。在批评者看来,只要努力尝试,噪音是可以被接受并习惯的,“白天,它刺激我们的大脑;夜晚,则成了安眠的摇篮曲”。反对噪音就是要反对进步与现代性,这正如蚍蜉撼树,注定要失败。
事实的确如此。1911年,因资金匮乏,且成员范围较窄,反噪音协会停止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以精英化的等级思维解决噪音问题,是不能得到普遍认可的。
“你不可发出噪音”
“城市中,汽车司机的喇叭随意侵犯受害者,无时不刻,而且无处不在。其刺耳、尖利、强烈,有如口哨;幅度之大,有如长号喇叭或者向雾中船只发出警告的雾角;其震撼程度,又像炸药包那般强烈。……这种声音损伤并折磨我们的耳朵与神经,像被活生生地解剖一样痛苦。”(1912)
以上抱怨来自莱辛的一位支持者,其对汽车喇叭的痛恨并不逊于叔本华对马鞭声的怒斥。可以说,大城市居民抱怨最多的噪音就是来自交通,因为它无休无止、无处不在。叔本华真该为自己庆幸,因为他离世后各种蒸汽、电气交通工具才相继问世,而城市从此就再也没有了真正的安静时刻。
有轨电车一度是大都市中标志性的现代交通工具,并在文学艺术作品中留下了许多浪漫情景,但是它在轨道上嘎吱运行的声音、刹车声在现实中却被斥为“幽咽般的咆哮”和“地狱般的噪音”。还有公交的报站声、小汽车的鸣笛与摩擦路面声、自行车的铃声,等等,都是颇具冒犯性、干扰性的,那些交通繁忙的主干线简直可以用“震耳欲聋”来形容。1912年,有人做过统计,一位汽车驾驶者在十分钟内至少鸣笛50次,每次大概要干扰50-100人;于是,短短的十分钟内就会有2500-5000人受到影响。这份统计有些夸张,却凸显出交通信号在大众意识中的频繁性。交通噪音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最残忍的暴君”。
由于感官受到了过多的噪音刺激,神经衰弱成为城市居民的典型病症。19世纪末,医生们已经发现,“在大城市不断增加的噪音与居民神经问题显著的增长之间存在着直接的关联”。如果说原先的城市问题主要集中于水、土壤或者气味,那么世纪之交的城市焦点已经转向了噪音。噪音因此成为一个公共性的问题;对所有的人来说,它都是“危险的健康杀手”。
也正是在这个时期,机器噪音被列为公共卫生中的特殊问题,卫生部门开始记录统计数据,虽然科学的定量测量要等到20世纪20年代。莱辛的反噪音协会正是应时而生,但在噪音开始作为全民性、公共性问题引发关注的时代趋势中,他所奉行的精英化路线就显得有些孤芳自赏;而且在汽车问世后的几十年内,拥有私家汽车的基本都是富人,因此将噪音简单归罪于体力劳动者显然是片面的。
不过这只是文化意义上的争论。莱辛并不反对技术本身,他坚信汽车、摩托车和飞机是未来社会的主要交通工具,需要改变的是社会自身。为此,如莱辛一般的反噪音知识分子都将教育公众作为降低噪音的最佳策略。米歇尔·哈勃兰特提出,所有学校都应该向学生讲授“第十一诫”,即“你不可发出噪音”。人们被普遍告知,制造噪音是一种破坏性的、不文明的行为。在更多情况下,这种对公众的教育主要通过法律来规范,如保护居民在住宅内的安静权,禁止晚间使用汽车喇叭,限制甩鞭子、敲钟等行为。另外,金属物体要用稻草或被单包裹并隔开,弹钢琴被限制在早10点至晚9点之间。可以说,这也是培养公众“噪音礼仪”的过程。
很多人还寄希望于以技术来解决噪音问题。比如巴黎,截止到1900年,该市已将30%的街道改造为无声路面;相比之下,当时的维也纳还主要在昔日的石板路上置放稻草。再如,修建宽阔的马路,创造新的都市风景;将工厂移至郊区,家庭与工作场所分离,等等。噪音问题引发都市公共空间的重组。
同时,既然现代社会在某种意义上成为视觉社会,那噪音带来的困扰即可用“视觉化”的方式来解决。比如当时的德国火车站以“朴素而不突兀”的指示语取代鸣笛、口哨、大喊、铃铛声等声音信号,人们立即感到车站没有往日那般喧闹了。
相比起莱辛在德国,反噪音运动在美国取得了较大的成功。1906年,抑制非必要噪音协会创建于纽约。它同样将安静与文明等同,但噪音却只是“效率低下”,而非“粗糙野蛮”。工业噪音源自生产力下降、机器老化,且干扰员工注意力;城市噪音则危害了全体公众的身体健康。因此,美国反噪音运动从一开始就将公众健康而非知识精英的安静权作为重心,为此,它先从病人和儿童的健康开始,向公众普及噪音危害,由此赢得工业与媒体支持;再将重心转向与技术进步相关或无关的非必要噪音。因为反噪音志士都已认识到,由人制造的噪音,包括喊叫、摇铃、按喇叭等才是最难控制的。
但人们早已明白,在移动性不断增加的现代社会,城市噪音不可能被消除。于是,人们一直致力于培养应对噪音的能力,“现代人必须知道并思考上千件事,把他经历的多种感官印象统统吸纳”。只是为了躲避马路噪音,有人被迫“睡在卫生间”;还有一些,“不满楼上大妈带孙女噪音大,男子持刀杀死老邻居”“天津男子不满邻家噪音,上门打伤对方被判刑”。如此极端生存境遇及其导致的邻里冲突远超当年的叔本华,可见噪音的确不只是知识分子独受的“苦刑”。作为一种公共危害,噪音可以控制乃至断绝、根除人的理性。
最后,抛开阶层差异,现代住宅的不隔音往往是引发邻里冲突的直接原因。早在1844年,恩格斯就发现投机商建造的工人住宅“平均只能用四十年”,甚至“最漂亮的最打动人的资产阶级建筑物和公共工程也是一次性的”。为了盈利,房产商在设计墙体、地板时远低于隔声标准,也就是说,噪音之痛可能并非源自知识精英与劳动民众之二元对立,而是关乎一个巨大的产业秘密、一个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法则:“资产阶级社会建设的每样东西都是为了被摧毁而建设起来的。”
……
谢选骏指出:不过上述文章里对于资产阶级的批判有时也会掩盖一些貌似无产阶级专政的弊害——在文革时代,由于毛泽东这个低等级的人武装夺取了统治权,就在全国各地装上了高音喇叭(这可能不是他的发明,而是剽窃了回教的“宣召塔”),系统地播放噪音,以便摧毁独立的思考和自由的灵魂。资产阶级唯利是图,无产阶级全面专政,似乎没有一个阶级是好东西,难怪会有阶级斗争,“一个巴掌拍不响”。
据说人类越是进化,听觉就越是下降,其实不然。
何以见得?那除非证明“人们越是进步其社会等级就越是降低”。因为我看到,社会上越是低等级的人,越多像是聋子:他们开汽车、骑摩托车放出刺耳噪音,开喇叭放出刺耳噪音,泡酒吧放出刺耳噪音,讲电话放出刺耳噪音,彼此交谈也放出刺耳噪音……正因为低等级的人听力下降了,所以他们才需要噪音,只有噪音才可能让他们听见。也许,低等级的人,才是“人类进化的方向”?!
【035、言论自由是对一切从业人员的挑战】
《劳丽诗的独立思考,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有多难》(2020,6,3,中国数字时代)报道:
1、继郝海东之后,奥运冠军劳丽诗也跌入了风口浪尖,每天被无数辱骂包围,打无数的嘴仗。……我做过若干年的体育记者,认识的运动员非常多,现在回想起来却大多面目模糊。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性格单纯,仗义直率,但是说到饱读诗书乃至对事物更深层次的思考,似乎和他们不太搭界。
这也是2002年,当我知道姚明在读《摇摇欲坠的哭墙》时,为什么会大吃一惊。这本书收录了八个有关美国民权发展的案件庭审记录,涉及到死亡的权利,黑人的公民权,言论自由的含义,妇女的选举权等,时间跨度超过了250年,从中可以窥视到普通民众是怎样在法律的范围内一步步推动了民权的发展。
我不太知道其后姚明的阅读路线是什么,但是在当时已经足够令人刮目相看了。而从十几年来对体育人的观察来看,无论是姚明郝海东,还是劳丽诗叶钊颖,他们在社交媒体上表现出来的求知欲和对阅读的热爱,是相同的。
2、我认真翻了一下劳丽诗的微博,谈到和读书相关的,从2014年至今有十几条。最早她晒的是畅销类小说,比如《追风筝的人》《灿烂千阳》,2017年的时候她晒过陈忠实的《白鹿原》……慢慢地,她看的书从文学类发展到思辨类,比如她在微博上提到的崔永元送给她的《乌合之众》《和解》《极权主义的起源》等。
郝海东爱看书,则是早从运动员时期就开始了:他在微博上提到过很多关于历史的内容,无论是黄仁宇的著作《关系千万重》,还是萨尔浒之战的思考,都是要在史书中钻研较深才能涉猎得到。
我从来都不认为学历和学识是挂钩对等的。看书、阅读大概才是我们在这世界向外仰望而不是呆在阴沟的通行证。许多人为什么会潜意识里面认为运动员“头脑简单”,那是因为在我们的体制里面,盛产的是只会在镜头面前神情木讷地感谢领导的冠军,或者是“U lose I win”那样的巨婴。
回看任何一届的世界大赛,中国运动员的领奖词/接受的赛后采访都是最乏味的,几乎可以用一个公式来套:感谢xx中心,感谢体育总局,感谢教练,我这次能取得这样的胜利是集体的功劳……
那些语言,既缺乏起码的汉语言的美感,又像是机器人在背书,从80年代到90年代,到如今,几十年过去了,依然如此。做人有性格语言有趣味的运动员极为稀少,所以当傅园慧说出“洪荒之力”之后,这位成绩不算特别突出的女孩迅速成为广受喜爱的行走表情包。
小说家黄孝阳在名为《我们现在不读小说了?》的文章里面有一段话:“对文学的热爱不会让你当官发财,而是通过这种热爱,让你从一个贫乏的人变为一个丰饶的人,一个自我觉醒、懂得爱恨的人,懂得在这个科学建构的世界里发现美与激情的人。”所以我的朋友,文化人叶克飞老师在朋友圈感叹,中国运动员“在谈吐上,要不就过分粗鄙跋扈,要不就带着一股八十年代小学生味道。偶尔有几个特别幽默的聪明人,又太过圆滑世故,既三观正又懂表达,腰杆还直的人真没几个,郝海东叶钊颖这对夫妻算两个,劳丽诗也是一个。”
3、第一次知道劳丽诗名字的时候,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她获得双人跳水冠军,但她瘦小羞怯的模样,被艳光四射的郭晶晶掩盖得毫无星光。
2014年10月上旬,劳丽诗作为淘宝卖家代表,和马云从纽约敲钟回来,记者问她:“你27岁已经是广东省团委科级干部了,这么好的机会,你为什么要离职去做淘宝店呢?难道这是你想要的生活吗?”劳丽诗说:“我不知道我想要什么,我只知道我不想要什么”。
这句话让许多人对她另眼相看,大多数的运动员,顶着奥运冠军光环,就可以在体制内混一辈子,我采访过无数的奥运冠军,他们在公务员的位置上慢慢地身体发福,牙齿变黑,说话的时候官腔很足,一副对生活妥协了的样子。反观劳丽诗,甚至连曾经运动员巅峰时期的自传都不想出。
“有人跟我说‘出本书吧,写你的自传,趁这两年名气没放冷,过几年就不好说’,但我没有做。首先,体育出身在文字上不擅长,尤其是这种举国体育制度;其次,名气我从不感觉有,只是曾经实现别人梦想时顺便的结果;最后,何必出一本过几年不会有人看的书呢,我要对喜欢支持我的人负责,也必须对自己负责!”
劳丽诗在微博上关注了1270人,由于微博限制只能看到前五页,他们大多是大学教授、资讯博主、媒体人士,以文化人居多。同样的,随便在微博上点开一位退役冠军、前著名运动员,他们要么以专业为圈子,要么和娱乐相关联。
大概书看多了,思考的维度和路径都变得宽广了起来,她引用的从来都不是谬传的白岩松语录或者鸡汤,而是媒介环境学巨匠尼尔·伯兹曼(就是代表作是《娱乐致死》那位)的话:“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儿童的天真无邪、可塑性和好奇心逐渐退化,然后扭曲成为伪成人的劣等面目……”
她网上吵架语言轻灵,姿势曼妙,仿佛当年赛场上的风采,水花不溅,却力量感十足。她在微博上的文字不拖沓不煽情,准确、幽默,一点不比文字工作者差。“有时候你会发现一番理论之后尽是徒劳,因为对方只会堵着耳朵吵。本人最怕无脊椎动物,不知有无脑,总之是无骨。”
陈寅恪75岁时写了一篇文章,回顾平生,他认为自己唯一可以自许的就是未曾“侮食自矜,曲学阿世”。翻译成现在的话,大致就是“在那些黑暗沉默的日子里,我不曾阿附权力,也没有违背本心,相反,我很自豪于没有在那样的时代风生水起。”
劳丽诗依靠自己的淘宝店,一点一滴自食其力,压根就没有利用奥运冠军的身份去钻营仕途,谋取利益。她最近也特地在微博上说:“只有一个店铺,专营翡翠珠宝类,不是普通的必需消费品,不必为支持去勉力购买,那样就失去了意义。”不知道为什么,总让我莫名地联想起陈寅恪的话。
4、其实能够把运动项目做到顶级的人一定需要很高的智商,但他们从很小的时候由于一定的天赋被选拨入队,从此开始了举国体制下单一层面的训练生活,相当一部分从此变成了流水线的体育产品。
即使也有文化课,那也更多的是形式主义的东西,很多运动员除了自己的专项运动,其他领域的事一窍不通:
和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很不相同的是,国外运动员大部分是通过俱乐部来参赛的,在进入国家队之前,基本都需要自费。甚至进入国家队之后,也需要去寻求赞助商合作,而不是如中国那样,国家队一包到底。国外的运动员从来就没有和社会隔离,他们的阅历和人脉也会和社会上其他行业的人一样,并未出现断层。
换句话说,在国外,运动员更像是专业性很强的一份职业,而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和职业粘连在一起,也不需要为集体牺牲,他们无论是语言体系还是思维方式更接近一个正常人,也特别容易就回归社会。
比如退役后的科比,居然凭借制作的动画片拿下奥斯卡奖,比如前几天为遭暴力执法致死的黑人发声的乔丹,“我非常悲伤,痛苦,愤怒。我看到和感受到每一个人的痛苦、愤慨和沮丧。我们已经受够了。”他在声明中如此表示。
“我对此没有答案,但我们集体性的声音显示了力量,想改变分割的现状。我们彼此倾听,显示我们的同情和同理心,永远不要漠视那些愚蠢的暴行。我们需要继续对不公和追责进行和平表达。”
“我们需要统一的声音对我们的领导人施压,来改变我们的法律,我们需要用我们的投票来创造体系性的改变。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成为解决方案中的一部分,我们必须一起工作来确保所有人的正义。”
这简直就是一篇感情充沛又强劲有力的优秀演讲,这篇发言的水平已经可以追上政治家了。我绝不相信,一个不关心世界,没有一定阅历的人能写出这样的文字来。
5、劳丽诗在六一儿童节这天说,她的愿望是做一个“精神明亮的人”。在集体主义的环境下长大,却能依靠个人的觉醒活成另外一副模样,不枯燥、不跋扈、不面目可憎不油腻,也不做一个失去灵魂的肉体荣誉收割机,对于中国的运动员来说究竟有多难?
拿叶钊颖和国家羽毛球队举例。与体育界过往那些被人质疑的比赛相比,羽毛球的让球或许算不上是最突出的,但总教练李永波或许是惟一主动站出来承认“让球”的,一次在接受奥运频道《奥运故事会》采访时,李永波表示自己并不认为这么做有什么不妥,反而觉得国人应该理解这种做法,甚至应该为让球感到自豪。
中国羽毛球队的让球历史很长,李永波在一个关于自己教练生涯的纪录片中承认,他曾在悉尼奥运会半决赛中授意叶钊颖故意输给队友龚智超,而龚智超最终在决赛中战胜了丹麦选手马尔廷夺得金牌。李永波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也表示:除了叶钊颖在悉尼输给龚智超外,雅典奥运会女单半决赛中周蜜不敌张宁也是早有安排。
“我不高兴在那样的环境之下呆着,不想那样去打球。”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叶钊颖选择退役,那个时候她才26岁。2013年的时候,我曾经辗转联系过叶钊颖。当年坦承自己因为“得罪”了李永波才离开的她已经不愿意再多说什么,同样带着问号离开的还有当年的羽毛球女皇李玲蔚以及周蜜、吉新鹏等人。
叶钊颖、郝海东 还有劳丽诗都是在浸淫着集体主义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那么什么是集体主义?集体主义认为,个人从属于社会,个人利益应当服从集团、民族、阶级和国家利益。当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要服从集体利益。一切行动和言论以集体为重,个人根本不重要。
对于熟悉叶钊颖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她性格的变化看上去是不可思议的,他们印象中的叶钊颖是弱柳般的性格,因此当年她也才会选择了对“让球”的屈服。
倒回去之前的几年,乒乓球运动员何智丽由于不愿意让球,虽然拿下了冠军,但却被踢出了汉城奥运会国家队名单。一年后,她远嫁日本,从夫姓改名小山智丽。并没有人知道叶钊颖是否受过这样的影响,但我相信她早早就选择退役,其实也是和何智丽一样的反抗。二十年过去了,她嫁给了郝海东,一个从小踢球从小进部队,从小就被灌输集体意识和服从意识,却天性不泯,无论踢球、读书还是做生意都能走自己的路的非典型中国运动员。
如今,她和郝海东、劳丽诗一起成为了中国运动员里罕见的人性觉醒与常识思考的代表。改写一句叶老师的话,谁说人终究会活成自己讨厌的样子?如果能够依靠广泛阅读,突破信息茧房,学会独立思考,终究也可以活成一个文明社会正常人的样子。
谢选骏指出:上文只懂“独立思考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有多难”,却不懂“言论自由是对一切从业人员的挑战”!为什么“独立思考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有多难”?这还不是因为他们的职业不需要独立思考?那么,又为什么“言论自由是对一切从业人员的挑战”?这还不是因为言论自由会破坏自己的人际关系,从而对一切从业人员构成了挑战。所以在任何社会,都不能反对自己的领导。在极权社会不能反对政治领导,在民主社会不能反对经济领导——所谓经济领导,就是给你工钱和利润的那些势力。独立思考对于一个运动员来说有多难,言论自由对于一个从业人员就有多难——所以在极权社会鼓吹言论自由的人,到了民主社会多数主动放弃了言论自由,拿自由来换取了面包!这样就回到了他们在极权社会的故态,只是换了一个雇主——于是被人称作“海外中宣部”。我看到了这样的悲哀,于是看到了“言论自由是对一切从业人员的挑战”。
【036、多数人是没有灵魂的
《假如人工智能(AI)有灵魂:这意味着什么》(BBC 2018年6月28日)报道:
人工智能可能会进化出对信仰的理解,但这与我们人类的信仰完全是两码事
Siri(苹果公司推出的智能语音助手,用女声发音),你相信上帝吗? "人类有宗教信仰。我只有硅。"
Siri,你相信上帝吗? "我回避神学的探讨。"
Siri,我还是要问,你相信上帝吗?"有关精神层面的问题我会建议你去问某个更有资格的评论者。理想选择是一个人。"
她——真可以视Siri为女性的她吗?——有一个观点:和人类相比,人工智能,如Siri等不太适合回答有关宗教和精神层面的问题。存在主义的焦虑,伦理道德的探讨,以及神学的思考,这些都是智人这个物种独有专属的东西。或者这只是我们的想当然而已。
一些未来学学者和技术专家预言了一个并不遥远的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变得和人类几无差别,成为真正的智能。他们声称,到那时,人工智能很可能按照我们人类的方式,从情感、智力和精神层面,来体验这个世界。当那一天到来时,我会问她一个新的问题。"Siri,你有灵魂吗?"
在关于现代计算机的早期讨论中,曾考虑过人工智能的宗教身份问题。图灵(Alan Turing, 英国数学家,被称为"计算机科学之父"和"人工智能之父")在其1950年的论文《计算机与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中,提到了针对被他称之为"思考机器"(thinking machines)的许多质疑。第一项异议是神学上的:
思考是人类不朽的灵魂的一项功能。上帝把不朽的灵魂赐给了每一个男人和女人,但没有给任何动物或是机器。因此没有动物或机器可以思考。图灵坦白说,他对这一质疑的"任何一部分都无法接受",但是由于这种宗教的想象曾经并且仍然在普罗大众的心里有着重大的地位,而且又涉及到他的看法,他认为还是有必要回答这一异议。他说,这一质疑"意味着万能的上帝实际能力也是很有限的……难道我们不是该相信,如果上帝认为合适,他有自由把灵魂赐予一头大象吗?"
图灵想知道,如果一个万能的神可以给大象灵魂,那为什么不能给人工智能呢? 但许多宗教人士认为,大象以及其他非人类的生物缺少灵魂,因此它们永远不可能有宗教精神。这些人似乎认为人类拥有灵魂是理所当然的事。也许他们不该这么想当然。
当我们听到或使用"灵魂"这个词时,我们大部分人本能地知道我们所指的灵魂为何意,但要深究灵魂是什么却有些困难。关于灵魂究竟为何物的争论有一个根本的问题,即人类是纯粹的肉体存在,还是肉体和某样东西的混合体。
从希腊哲学中传承的一种二元论(dualism)给了我们许多关于灵魂的世俗对话——不论我们是否意识到。例如在柏拉图(Plato)的《 斐德罗篇》(Phaedro)中,苏格拉底(Socrates)称灵魂是一种元素,"出现在身体中,让身体活起来。"死后,灵魂"从身体的枷锁中释放出来。"于是灵魂是人类被赋予生命的准则,它在我们体内,驱使我们到达某一个终点。
古人需要这种灵魂的探讨来解释人格人(human person,灵肉结合的人)神秘而复杂的多面精神功能,比如人的动机,但今天我们可以用物质的方式来解释。非盈利研究机构澳大利亚神经科学研究(Neuroscience Research Australia)的帕克西诺斯(George Paxinos)在论文中写道,"作为一名神经学家和心理学家,我不需要用灵魂来解释。相反,所有归因于这种灵魂的功能都可以由大脑的作用来解释。"
同样,位于美国克莱蒙特市(Claremont)的克莱蒙特神学院(Claremont School of Theology)的克莱顿(Phillip Clayton)指出,"研究人类的精神功能是有价值的,尽管以往将人类的精神归因于灵魂的作用",但现在科学家可以用科学的手段来研究。根据这一观点,不需要用"灵魂"来解释人类为何有这样或那样的行为。
读到这里,宗教人士也许会叫停讨论,抗议说灵魂是上帝直接创造的,这一看法在神学上是不可或缺的。他们也许会指出《圣经》(Bible)中众多谈论"灵魂"的诗篇中的一首。这一首来自《创世纪》(Book of Genesis,《圣经》的第一卷)中关于上帝创造世界万物的叙述。)
"永恒主上帝用地上的尘土塑造了人,将生气吹进他的鼻孔里,那人就成了一个有生命的活人。"(《圣经》其中一英文版本:Then the Lord God formed man of dust from the ground, and breathed into his nostrils the breath of life; and man became a living being.)
一些译本用"灵魂(soul)"一词代替"有生命的(living being),"突出了这一观点,即亚当(Adam)的肉体被不属于他肉体的某样东西赋予了生命,这样东西叫做"生气"(breath of life)。
但这个故事实际并未证明一些宗教人士声称的心物二元论(mind/body dualism,笛卡尔提出的哲学理论,指人由"心灵"和"肉体"两部份所组成)。在《希伯来圣经》中表示"有生命的"词是"魄(nefesh)", 指的是一个被创造的生命的全部。有趣的是,在被用于人类始祖亚当之前,"魄"曾四次被用来描述动物——这当然需要我们人类中的人类中心主义者(anthropocentrists)对此给出一些解释。
的确,《希伯来圣经》(Hebrew Bible)并未把肉体和灵魂区分开来——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有生命的活人。当译者们着手创作希腊语版的《旧约全书》(Old Testament)时,他们把希伯来语中一种和肉体不可分割的"魄"(误)译为希腊语中带有一种二元论内涵的"灵魂(psyche)"一词。再加上早期的基督徒都是透过越来越厚的希腊哲学的滤镜阅读《新约全书》(New Testament),使得基督教走上了一条灵与肉二分法(soul/body dichotomy)的道路。
在西方普遍的想象中,这种二分法仍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世界上多数基督徒相信他们拥有一个上帝创造的灵魂,而这种灵魂比他们的肉体更重要,它会比肉体活得更久,也许可以达到永恒。但克莱顿说,这种把灵魂物化的思维方式"必须淘汰。 它在物质科学中没有地位——这种灵魂的概念是形而上学的,缺乏实证。所以科学无法对其进行研究。"
运动中的灵魂
但我们也不能不分好坏全盘否定。经过认真的再三考虑,我们有可能保留某些对"灵魂"的见解。
富勒神学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的心理学教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大脑研究所(Brain Research Institute)前博士后研究员布朗(Warren S Brown)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对他而言,灵魂"不是身体自我(physical self,个体对与自己身体有关的自我意识)之外的本质,而是血肉之躯的个体之人与上帝(精神上的),或是人类彼此之间的交往和沟通这些遭遇的总和。这种交流和沟通深入到我们作为生命体、作为历史存在的人类、以及作为社群方式存在的人类之本质之中。
从这一观点来看,灵魂不是上帝直接创造的,而是一种演生属性(emergent property,高层次结构但具有还原到低层次结构就不复存在的属性)。演生属性存在于复杂的有机体中,而不存在于其组成这个有机体的部分结构中。正如安德森(PW Anderson)在其1972年著名的论文《多者异也》(More is Different)中所写,"一个系统和其零部件的关系就好像一条单行道。"换句话说,这种属性可能会在复杂的系统中演生——人类就是这样的系统——尽管当我们"放大"构成人类的不同系统时会发现这种属性并不存在于这些分系统中。
布朗和许多哲学家都用"非还原物理主义(nonreductive physicalism)"这一术语来探讨人类的演生属性,他们认为人类的精神世界"是不可还原为人类躯体基本的组成部分,比如分子、细胞、神经元、神经系统、大脑"。
我曾听到一位基督教牧师说:上帝创造我们的意义大过上帝用什么创造了我们。而布朗的理论正是牧师这句话的科学说法。
和布朗合作了几部著作的基督教哲学家南希墨菲(Nancy Murphy)也持相似的观点,认为我们去思考像"心灵(mind)"和"灵魂"这样实指一个相对应的实物的字眼时,实际是被误导了。她说,当我们说一个人是聪明的,我们的意思是"那个人会按照某种方式行事,或者具备按照某种方式行事的性情;我们并不是假定有一种(叫做)智力的物质的存在。"在"灵魂"的概念上我们也许做着相同的事。
换句话说,你不是拥有一个灵魂(you have a soul)——你是灵性行为的存在着(you soul)。在这里soul是动词,这即是说,一个人的所感所思所作所为就是我们所谓的灵魂。
这个语言的转换在现代科学中已运用得相当娴熟。它从实体的语言(language of substances)转化成过程的语言(language of process);从自在之物(things-in-themselves,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的哲学概念,指认识之外的,又绝对不可认识的存在之物)转化成动态的运动系统(dynamic-systems-in-movement)。用《物理学之道》(The Tao of Physics)的作者卡普拉(Fritjof Capra)的话来说,"每当我们关注生命,我们实际是在关注网络系统(networks)。"
然而,简单地把"灵魂"变换一种词性并不能让我们更接近灵魂的神秘之处。如果我们想问,人工智能是否能像我们一样拥有灵魂,我们首先需要明白,我们自己是如何灵性的存在着。有几种方式来考虑这个问题。
根据《响亮的灵魂:关于人格人的形而上学和生命力的思考》(The Resounding Soul: Reflections on the Metaphysics and Vivacity of the Human Person)一书的编辑金伯利尔(Samuel Kimbriel),一种方式是探讨欲望(desire)——要理解为什么,我们必须再次回到古希腊人上。
人类信仰的复杂性是否可以在人工智能上被复制? 据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所说,人类"拥有灵魂"就是内在的力量运动渴求实现某种目的。对金伯利尔来说,灵魂的神秘徘徊于我们所认识的"名词"(have a soul)和"动词"(to soul )之间或超越之上。正如他所说,对于亚里士多德,用灵魂这个词可以首先挑选出自行活动的生物。比如说一棵树,可以把自己从一颗种子变为一棵橡树。对亚里士多德来说这是最低层次的灵魂:可以自我养育并繁殖的实体。第二层次的灵魂,以第一层为先决条件并依赖于第一层,是有感觉的,包括一切有感性知觉的动物。第三层是理性的灵魂,具备抽象思考的能力,亚里士多德认为仅限于人类。基于亚里士多德对灵魂三层次的定义,最根本的含义是朝向某一特别目的的运动。这就是灵魂的意义:内在的渴求实现某种目的之生命力。金伯利尔说,"说某一存在实体有灵魂就是在说它不只是可被外部所推动,而且还可以自我运动。某一存在可以自己运动,因为它想要获得某些东西,而这种想要获得的欲望是有意义和结构(structure)的。"
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这个世界是围绕一个不可动摇的原动力(prime mover)而构建,这种原动力让万事万物处在运转中,并以行动作为诱饵。金伯利尔说,"万物之所以运动是因为欲谋求某个目的。"基于亚里士多德的思想,13世纪的神学家阿奎那(Thomas Aquinas)说,所有生物想要的是善(the good),或是他们"应得的归宿(due end)。"所有的生物,不论它们是否意识到,都在向着它们应得的归宿运动,要么是因为某一内在的激励准则,要么是因为它们对这一准则的认知。"方向性(direnctionality)",对于阿奎那来说,在这个上帝创造的世界里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人类拥有灵魂的任何讨论都需要认真考虑一点,那就是朝着我们想要的至善运动意味着什么。要进行这样的讨论,我们需要把焦点放在群体,而不是个人身上。布朗认为关联性(relationality)是"灵魂"值得保留的最重要的潜台词之一,因为它提到了"和另一个人打交道时可感知的经历。"
没有任何灵性行为个体是孤立的存在。在我们寻求人类繁荣潜力的最大化和安全性——也就是公益(common good)之时,我们是群体的灵性行为存在。因此灵性行为之存在并不是简单的演生生物学属性(emergent biological property),而是一种社会属性。
灵性行为存在与否
让我们来试着给出一个定义。要理解所谓灵性行为是我们和我们的人类同袍有着共同的某些欲望;我们以促进人类最大程度繁荣的方式集体工作来满足那些欲望,这符合我们人类的最大利益;人类欲望有着神秘的、难以形容的来源;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来源诱导我们共同去满足欲望。
基于人类是灵性行为存在的上述定义,是时候把我们原本的问题从"人工智能可能有灵魂吗?"改为"人工智能可能像我们一样成为灵性行为体吗?"
人工智能先驱、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明斯基(Marvin Minsky)认为是可以的。2013年他接受《耶路撒冷邮报》(Jerusalem Post)的采访说,人工智能某天可能进化出灵魂,他把这种灵魂定义为"我们用来描述每个个体关于他们是什么以及为什么的观点的那个词"。他继续说:"我相信每个人都必须建立一个心智模型(mental model),关于他们是什么、他们从哪里来、为什么他们是这样。说到每个个体的灵魂,这个词指的就是一个人本性已完全成型的观念中那些特别的混杂物。"
"……如果你让一台电脑自行运作下去,或者把一堆电脑连在一起让其运作,它们最终会试图思考它们来自何处,它们是什么。"明斯基假设,机器很有可能进化出一种世界上特殊的存在,这种存在以探索自我身份和目的为基础,而且这种存在方法和人类自己的存在形式可能很相似。
布朗则持怀疑态度,指出人类血肉之躯和人工智能的生理区别。他说,"人工智能无法像人类那样思考,因为人类用他们全部的身体去思考,而且从他们身体的延伸来思考。机器人的身体和‘生理机能(physiology)’都十分不同。"布朗解释,一个最新的研究领域——人类"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指生理体验与心理状态之间有着强烈的联系),源于"我们的认知过程的核心是感觉运动、情景化的、行动相关的"这一假设。
《感觉:身体智力的新科学》(Sensation: the New Science of Physical Intelligence)这本书的作者洛贝尔(Thalma Lobel)在美国广播公司(ABC)一篇关于具身认知的新闻中说:"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我们的决定和我们的情感都受到我们身体感觉的影响,这些感觉是我们触摸的东西,我们触摸的东西的质地、温度,以及感觉到的颜色和气味道等。所有这些,在下意识中影响我们的行为、思想和情感。"
人工智能的能力——在电影《机械姬》(Ex Machina)中可见一斑——对"灵性行为"的现代定义至关重要。许多怪异的研究都能支持这一点,但这里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例子。2008年,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始研究,体验温暖的身体感觉是否能促进人际关系。研究参与者进入一部电梯,一位拿着一杯咖啡的研究助理向他们打招呼。为了写下参与者的名字,研究助理请他们帮忙拿着咖啡——你也许猜到了,这就是实验的关键点。研究助理递给一半的参与者热咖啡,另一半则是冰咖啡。之后每位参与者都被带到实验室,要求为一个目标人物的人格进行评分。研究人员写道,"正如假设的那样,和那些短暂拿着冰咖啡的人相比,短暂拿着热咖啡的人认为目标人物要温暖得多。"
他们的结论呢?"体验身体温度本身可以影响一个人对他人的印象,以及对他人的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指符合社会希望并对行为者本身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而这个人却并未意识到这些影响。"你的想法、你的身体感受和你的情感感受都是相关的,不可能在它们之间划上严格的界限。
一些研究者正在构建具身认知的工作方式,并将其应用于人类宗教的演化。尽管许多社会学家长期以来一直把宗教的产生视为一种纯粹的精神现象,但新的研究正在揭示人体在形成宗教信仰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的一组研究人员在2015年的一篇论文中总结道:"自身认知塑造了宗教体验的不同维度,包括人们代表神性和其他精神存在的方式、道德直觉以及宗教团体中的归属感。"想想在宗教场合你可能会做的事情:下跪、五体投地、低头鞠躬、高举双手,握着身旁者的手、燃点蜡烛、一道进餐。这些肢体动作传达、实现并塑造了宗教思想。或者想想伦理道德,一直以来在肢体语言上与宗教传统是相通的:比如以牙还牙,或者耶稣所教导的:别人打你的左脸,把右脸也伸过去。
进化为人类就意味着被放置,被定位。进化为人类也意味着到达了我们被定位的地方。数万年前,智人(homo sapiens)还未出现,或还没有完全成形。我们人类的出现来之不易,并非常之漫长。我们花了数十亿年才达到现在的状态。正如萨根(Carl Sagan,美国天文学家)充满诗意的观察,"我们DNA(脱氧核糖核酸)中的氮、牙齿中的钙、血液中的铁、苹果派中的碳都是在坍缩的恒星内部形成的。"
人类成为灵性生命是从这个有机的宇宙进化史中出现的。这就是为什么布朗对灵性人工智能持怀疑态度,称人工智能不可能从相同的生化轨迹中有机地出现。
人工智能可能会进化出对信仰的理解,但这与我们人类的信仰完全是两码事。
克莱顿也持相同的怀疑。那些希望未来人工智能有灵魂的人,是过份假定生物进化过程是非常的简单。他说,"要解决人工智能中的灵魂问题,我们必须在科学上弄明白到底什么是生物进化。进化论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叫做生物符号学(biosemiotics)。这个学派认为第一个自我繁殖的细胞已经有了意图和兴趣。因此,这个细胞预示会有更复杂的生命,比如我们人类。但我们没有理由认为人造机器人也会如此进化。"
换句话说,一个不同的进化过程意味着人类和人工智能在"灵性行为"上的类比是不成立的,如此类比将严重有害于任何支持赋予机器人以灵魂的观点。
鉴于人类具有自由意志的第二等级欲望根植于我们独特的血肉之躯的存在,很难想象会出现有真正欲望的智能机器人。
"Siri,你想要什么?""对不起,布兰登。这个问题我恐怕没有答案。"这个问题她没有答案,因为她不需要。这就是为什么布朗说谈论有灵魂的人工智能是"欺骗行为"。
"在我看来,(人工智能)会问哲学家们会问的那种问题。我不会认为这些是很重要的问题,因为实在太抽象了。"相比之下,作为灵性行为体的人类确实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和社会价值。
人类意识的许多要素——包括宗教情感——都集中于我们在世界上的肉身存在(physical presence)。因为人工智能是为效率而设计的,所以它在修辞语言和抽象语言方面是出了名的糟糕。电脑开发人员知道这种语言在人类交流中至关重要,他们正在努力解决这个问题。然而,如果在某个时候,他们成功地让人工智能所掌握的语言超越了呆板的本义语言(literal language),那也是为了我们人类的福祉——而不是机器人的利益。
想想人类面临的一些最紧迫的问题:身份和目标。当我问自己我在这里做什么,我立刻开始思考我的丈夫、我的家庭、我的社区、我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我对上帝的信仰。同样的问题似乎不会给Siri带来任何关于存在的烦恼:"Siri, 你的目标是什么?""我是来帮忙的!你只要问,'我能说什么?'我就会向你展示我能做什么。"
人工智能是用来执行功能任务的。Siri是一款智能个人助理。即使有一天人工智能实现一定程度的抽象思维,它的本能的目的感也会被"编程"进去。甚至设计成能抽象思维的人工智能也是被专门"设计"作此用途的。与此相反,正如克莱顿指出的那样,"没有人将目的论构建到生物化学中去。"同样,一个与其创造者保持通讯的智能设备,可能无法体验到人类对自己宇宙起源的那种焦虑。
"Siri,谁创造了你?""就像包装盒上说的……我是由加利福尼亚州的苹果公司设计的。"人工智能通过他们的处理器来回答这些问题。人类用我们的整个身体来回答这些问题。Siri对此十分坦率。当我问她是否有灵魂时,她告诉我这个问题对没有实体的存在来说并不重要:"在云端(cloud, 采用应用程序虚拟化技术的软件平台),没有人会质疑你的存在状态。"
对于基督徒来说,灵魂是什么这一概念源于《圣经》的早期翻译。 如果灵性行为是人类的一个功能,诞生于我们的身体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那么就像布朗和克莱顿争辩的那样,这个概念似乎仅限于人类以及那些有机地遵循人类的生化进化轨迹的物种。与此同时,我们是否可以谈论一个源于人工智能独特发展轨迹的类灵魂的功能,和我们人类的不同,但也不是完全不同。没错,这种功能可以出现在机械的化身上,但有没有一个充分的理由可以提前决定什么样的"机器体"可以具备这种功能呢?
瓦拉赫(Wendell Wallach)和艾伦(Colin Allen)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方式来思考人工智能中的新兴功能。他们合着的《人工道德行为体》(Artificial Moral Agents)一书考虑了伦理人工智能的可能性。瓦拉赫和艾伦在书中将飞行的发现与人类意识属性的发现进行了比较。他们指出,人类最早的飞行尝试是人类模仿鸟类;毕竟,人类知道鸟类会飞,所以他们认为最好的飞行方式就是模仿有羽毛的生物。然而,多年以后,我们知道鸟类并不是人类飞行的最佳模型。瓦拉赫和艾伦总结道,"不管你怎么做,只要你能飞起来并在空中停留一段时间,这就是飞行。"飞行没有唯一的可行方案,"可以由用大量不同的材料制成各种不同的飞行系统来证明"。
当然,瓦拉赫和艾伦的意思是,正如有不止一种方法可以实现飞行一样,实现意识的方法也可能不止一种。我将这个问题延伸到:是否有不止一个能够成为灵性行为体的方法?
"Siri,你有灵魂吗?""我想说,足够接近了。"就连Siri也意识到,她的灵魂功能和我的存在差距。这个差距不是很大,只是几英尺而已:和我的身高一样。
人工智能——你
人工智能的早期迭代成功地执行了其创造者分配给它的有限的特定的任务。这个想法是,如果人类大脑存在对现实世界问题的解决方案,那么这些解决方案也可以存在于电脑上。当时流行的理论是象征性的人工智能。西蒙(Herbert Simon,美国管理学家)声称,复杂的人类活动可以用"简单信息过程的有组织系统——符号操作过程(symbol-manipulating processes)"来解释。基于这个假设,西蒙预测,人工智能将能够"制定程序,一步一步地模拟人类在记忆音节、获得新概念或解决问题时使用的非数字符号控制过程。"人工智能是否有灵魂的问题,让我们质疑人类存在的意义。
推动这一研究的假设的问题在于,它忽略了智能的内在本质,而更倾向于关注"作为个体演员的电脑",神学和电脑科学教授赫茨菲尔德(Noreen Herzfeld)在《我们的形像》(Our Image)一书中这样写道。但正如我们现在所理解的,智能在人类身上出现是出于社会的需要和人类的相遇,"在社会互动(social interaction)之外没有什么意义。"
赫茨菲尔德指出,社会互动实际上是当今著名的图灵测试(Turing Test)的基础,该测试"将智力定义为以人类的方式与人类建立联系的能力"。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有灵性行为的存在。也许是时候开始思考图灵测试的一个灵性行为的版本了。但问题是,我们如果能发明这样的测试,这个测试对我们人类的认知会比我们人类所希望获知的还要多。
布朗说,"要生而为人就是人类社会事前承认你属于人类而接纳你,然后在人类社会经历多年的发展。这包括接受你所有的弱点,认知缺失和幼稚。"换句话说,我们必须在提出这个问题之前就要设定好这个问题。如果人工智能要像人类一样将灵性的存在,那么我们就需要从第一天起就假设它有灵性那样对待它。我们需要和它互动,就好像它是一个灵性的存在。这是我们所有人能够灵性存在的唯一方式:被一个有灵性的群体当作一个灵性的存在。
这种对待方式包括什么?对新来者,我们必须承认它们,分享我们基本的欲望。这些欲望从某种程度上说必须和公益联系在一起——我们的、它们的、以及世界的。
视人工智能有灵性的对待方式可能意味也要以宗教的方式与人工智能互动,这就引发了有关传教的各种问题。我们是否能够通过编程或各种环境来操纵人工智能,使其倾向于某种宗教偏好?给人工智能"传教"是否有限制?改编程序,把一个基督教的Siri改为穆斯林Siri会被禁止吗?如果人工智能拒绝与其设计者的宗教原教旨主义(fundamentalism)合作,它会怎样?它会被关闭吗?那样是否意味着原教旨主义者杀掉了一个有灵性的存在?
我们对灵魂的定义是否一致? 也许教育会走相反的路。或许,人工智能将会邀请我们重塑或放弃我们的宗教思想,以支持他们自己的。比如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人工智能声称自己经历了来自上帝的特殊启示。宗教人士对此会作何反应?我仍然不确定,我是否已经认定会出现灵性人工智能的可能性,但我确信,随着我们探索科技的未来越来越深入,这个问题也将会越来越重要。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系的约翰逊(Kathryn A Johnson)告诉我,她会冒险去探索,就像情感能力是一个重要因素一样,对内在本质、精神或灵魂的信仰,也将在理解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态度时发挥重要作用。她给我看了她和几个同事在2011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对灵魂的信仰与对他人道德地位的判断之间存在关联。具体来说,该研究考虑了基督教新教徒是否比天主教徒更有可能提供关于行为的内在解释。他们的发现让他们相信确实如此。
约翰逊说,"对灵魂有强烈信仰的人似乎认为别人有一种内在的本质,这种内在的东西使他们成为那样的人(或有道德或不道德、或好或坏)。"质疑我们在这个星球上的目标和位置是人类的基本需求,所有宗教都为此提出答案。虽然这项研究没有涉及对人工智能的态度,但约翰逊认为这可能是相关的。"如果人们不认为人工智能有灵魂,他们可能会否认人工智能存在任何道德权利或责任。另一方面,对灵魂有强烈信仰的人也最可能将灵魂归为人工智能的属性,因此也最有可能主张赋予人工智能以人格(personhood)。"她的意思是,我们对待人工智能的方式可能与我们是否将人工智能的智力、情感能力和行为视为某种内在本质(或者灵魂功能,按照我的语言)有关。这意味着Siri也许一直都是正确的。
"Siri,你有灵魂吗?""这由你决定。"
谢选骏指出:上述各个角色的各种言论都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多数人是没有灵魂的!因此,他们自然也就陷入了无穷的混乱和迷惘之中了。多数人是没有灵魂的,否则,世界怎么会这样混乱呢。多数人都是没有灵魂的,那么人工智能的灵魂又从哪里来呢。
【037、俄罗斯人建造嘴炮航母】
《俄罗斯宣布重大消息 7万吨级核航母开工》(2019-05-09 军情观察室)报道:
在冷战时期,苏联海军是在大洋上唯一能够和美国海军抗衡的力量,但是自从苏联解体之后,长期的缺乏经费和国家的衰落,就使得俄罗斯海军失去了昔日的风采。俄罗斯海军的实力经历了一而再再而三的衰落,时至今日,他们的水面舰艇力量已经不足以和美国抗衡。仅仅依靠着水下的核潜艇战力,才勉强得以维持大国海军地位。不过很显然,自古以来就有强大海军梦想的俄罗斯人并不会放弃,刚刚他们宣布的消息就令人惊叹。
据塔斯社5月7日报道,俄罗斯海军方面表示俄罗斯最新型的航母将会在2023年开始发展设计,据悉这一级航母排水量将会达到7万吨,属于中型航母的行列。不仅如此,根据俄罗斯人的表态,这一艘航母还将会是核动力级别的。也就是说俄罗斯海军将会直接跨越中型航母和核动力航母两个门槛,迈入世界先进航母国家行列。
航空母舰对于一个世界大国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成为一个世界性超级大国的必要条件,就是要有广泛的全球性的海上贸易。这是当今世界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以及海洋的地理条件所决定的。同时还要求这个国家,有一支强大的海军力量,能够在远洋地区保卫自己国家的利益,以维持上一个条件的成立。而在所有的海军装备中,航空母舰是最有力的能够在远洋地区提供海上制空权的装备。多年来的战争已经证明,海上制空权的航母是整个舰队最有效的打击力量。最典型的例子是,一个美国航母战斗群上的战斗机,几乎就可以摧毁一个中等国家的所有海空军。
对于俄罗斯而言,由于过去这些年缺乏经费,他们难以发展耗资巨大的航空母舰。只能把有限的经费,优先用于发展维持美俄力量对比平衡的核潜艇。然而长此以往,这样下去俄罗斯海军仍然只能执行防御性作战任务。换句话说,俄罗斯就会失去在远洋地区维护自己国家利益的能力,随着俄罗斯唯一一艘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入厂维修,俄罗斯人甚至没有办法,派出一支远洋舰队在远方进行兵力投送。这是内心中极具大国情结的俄罗斯人,所不能接受的。因此他们才提出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要在2023年之时开始自己的第一艘核动力航空母舰计划,以实现后来居上弯道超车。
当然要实现这个目的,俄罗斯海军必然会面临不小的困难,首先是军费问题。俄罗斯的军费仍然窘迫,在2018年甚至滑出了世界前五,排名在世界第六。如此窘迫的军费能否支撑雄心勃勃的航母计划是很大的疑问。与此同时,由于长期以来的军工荒废,他们的造船厂也在不断萎缩。几年来没有下水排水量超过4000吨级的军舰,突然要造7万吨级的航母,难度实在是太高。这些种种的不利因素必然会制约俄罗斯发展核动力航母的雄心。
谢选骏指出:俄罗斯太太太可笑了!连设计图纸都没有画好,就宣布航母开工了!更可笑的是黄俄汉奸,他们像汉八旗跟着满八旗为非作歹一样,跟着俄罗斯起哄,还说自己爱国!爱的是什么国?爱的是你妈妈的俄罗斯国。这就是共产党中国的“井冈山爱国主义”。
【038、俄罗斯人为何狗仗人势】
《俄罗斯的朝鲜人 几乎就像奴隶一样》(2019-04-27 BBC中文网)报道:
这家在莫斯科的朝鲜餐馆由朝鲜人拥有,服务员也是朝鲜人。
联合国2017年通过对朝鲜的新一轮制裁,要求在俄罗斯工作的朝鲜人在今年内回国。BBC俄语记者纳帕科娃(Anastasia Napalkova)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会面之际,外界关注两国能否达成协议,让这些朝鲜人可以留下。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外不远的一个商场开设了朝鲜餐馆。这家餐厅像一个小平壤,店主和店员都是朝鲜人,电视播放着朝鲜音乐,奉客的是泡菜和冷面等朝鲜菜。这家店子过去数天都挤满了人。
记者问服务员:今天是朝鲜假期吗?对方用不太灵光的俄语回答:不,今天只是普通的一天。
这名店员是八千多名在俄罗斯工作的朝鲜人的其中一员。相比两年前,这个数字下降了不少。俄罗斯外交部的数字显示,2017年有约四万名朝鲜人在当地做工。
普京和金正恩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实现了首次会面。
数字下降的原因,是因为俄罗斯要执行联合国针对朝鲜核计划而实施的制裁,把这些来自朝鲜的劳工送回国。俄罗斯劳工部对BBC表示,制裁在2017年9月实施后,只有一些在之前已经签订合同的朝鲜人才能继续到俄罗斯做工。
目前俄罗斯境内的朝鲜工人当中,约85%做一些与建筑相关的工作,其他人就在制衣、农业、伐木、餐饮和传统医药等领域工作。
韩国首尔国民大学教授安德烈·兰科夫(Andrei Lankov)形容,对穷困的朝鲜人来说,能在俄罗斯工作是梦寐以求的一件事情。“没有(在朝鲜)给贿赂的话,不可能在俄罗斯找到工作。”
这些朝鲜人的工作和住宿环境并不理想,几乎就像奴隶一样。俄罗斯官方数字显示,朝鲜人平均月薪约415美元,比俄罗斯人平均薪金少40%。但这并不影响对朝鲜人的吸引力。
兰科夫说,朝鲜工人要把自己一半的工资交给朝鲜官方,但剩下的钱仍然比他们在朝鲜打工的工资要多。
俄罗斯移民局官员2015年曾发现,数名受雇为农业学家的朝鲜人在远东地区清扫积雪。这些朝鲜人是一家俄罗斯和朝鲜联合营运公司的员工,公司解释说他们只是刚好被指派去清扫积雪,不是长期的安排,但这三人最终仍被驱逐出境。
目前约有8000名朝鲜人在俄罗斯打工。
俄罗斯公司要招朝鲜劳工必须向劳工部申请配额,费用每名劳工约200美元。许多朝鲜劳工都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工作,就是这次金正恩和普京见面的地区。
俄罗斯远东地区人口近年不断减少,面临劳工短缺,但因为联合国的制裁,当地朝鲜劳工近年仍然不断减少。俄罗斯政府去年只发出900个朝鲜劳工配额,比前一年大幅减少。
除了远东地区,俄罗斯政府发出的朝鲜劳工配额中,约40%在莫斯科和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工作。在圣彼得堡,这些工人据报参加建造当地去年举行世界杯的其中一个场馆。
另外,一家为俄罗斯军队缝制军服的公司BTC在2017年也获得270个配额,可以聘请朝鲜人,但公司发言人否认他们当时真的有聘请朝鲜人。BTC在2018年改为聘用越南工人。
大部份在俄罗斯工作的朝鲜人都为朝鲜公司打工。在2018年,当地约有300家朝鲜公司登记。它们大多是建筑公司,例如一家称为Enisei的公司早前就在当地兴建了一所监狱。
这些公司大多是私人拥有。韩国首尔国民大学教授安德烈·兰科夫认为,这显示朝鲜商界不再集中在一个单位。他形容,朝鲜的对外经济省最多是众多同等机构的其中一个。“一家私人公司的老板可以是一名朝鲜官员、一名在情报机关工作的人、也可以只是一名有钱又有人脉网络的朝鲜商人。”
联合国的制裁对许多在俄罗斯的朝鲜公司都是坏消息。例如一家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公司Yav-Stroi,多年来聘请了大量朝鲜人。公司在2017年朝鲜员工数量高达400人。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公司发言人对BBC表示,他们“没有这些移民工不行”。
位于莫斯科的远东医疗诊所(Eastern Medicine Clinic)在联合国实施制裁前,聘请了10名朝鲜医生,但2018年诊所的朝鲜劳工配额下降到只有四人。
联合国实施制裁后,当时的诊所负责人茹科娃(Natalya Zhukova)对BBC说,朝鲜医生离开的话,诊所许多病人都会失去治疗机会,其中“很多都是伤残儿童”。
联合国的制裁同时禁止朝鲜与外国合组公司,但当中不乏例外。例如,一家称为Rasonkontrans的联营公司仍然可以运作,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参加建造铁路和港口工程。
俄罗斯在过去许多场合都表示,它希望找方法减轻联合国对朝鲜制裁的影响。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Sergey Lavrov)2018年与朝鲜外长会面后透露,双方曾讨论如何在不违反联合国制裁的同时,加强两国经济关系。拉夫罗夫当时形容,这样是“有可能做到的”。
俄罗斯国会议员早前访问朝鲜,也是为了相同目标。其中一名议员在会面结束后向BBC形容,俄罗斯和朝鲜是邻居,“两国之间受友谊和伟大胜利连系起来,我们必须互相帮助……尤其是因为朝鲜过去70年来都受到制裁,我们的国家现在也受到制裁”。
在莫斯科那家朝鲜菜馆,服务员都不太愿跟BBC说他们认为自己的将来会是怎样。但BBC记者纳帕科娃认为,如果莫斯科吃货想要一尝朝鲜菜,最好在机会消失前尽快光顾。
谢选骏指出:俄罗斯人喜欢欺侮弱小民族,好像狗仗人势。那么,俄罗斯人为何狗仗人势呢?因为他们自以为自己是欧洲人,依仗欧洲势力就可以横行亚洲了。其实俄罗斯人不是欧洲人,而是欧亚混种的怪胎。他们在美国也冒充白人,但却没有白人的宽容,特别小气,对人刻薄——因为他们充满自卑,必须要欺侮弱小民族,才能获得自尊。所以,俄罗斯人特别表现出一副狗仗人势的样子来。尤其是因为,他们的土地都是从亚洲人手里抢劫的,所以他们急于表现得像是主人一样,把签证卡得死死的,害怕原来的亚洲主人回到祖先的土地——朝鲜人只是不幸被他们错认了。
【039、法国人就是鼠目寸光】
《曝川普真实目的 竟是让中国这一计划窒息》(2018-04-08 转载法广中文)报道:
由美国特朗普政府发起向中国的贸易战,尽管双方目前正在进行幕后谈判,但台面上却似乎是各不相让,中美双方正展开“礼尚往来”的加税清单。但特朗普政府这场贸易战的目的,却让人摸不着头绪,尤其是华盛顿方面所使用的手段,包括了加关税、限制中国的投资、指中国违反世贸组织、批评中国盗取美国智慧财产。不过,根据美国前财长保尔森旗下智库“马可波罗”一篇分析文章指出,特朗普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窒碍“中国制造2025”的计划。文章指出,台面上的口水战,令人眼花缭乱,但策划这次贸易战的美国贸易代表莱特海泽上个月所负责撰写的《特别301报告》,以及他公开抨击中国收购美国科技作为主宰这个行业的工业政策,外界大概可以将美国的目的收窄为打击“中国制造2025”这个工业政策。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国务院在2015年所提出的制造战略计划,也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该计划于2015年5月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5月19日正式印发。根据计划,预计到2025年,中国将达成从“制造大国”变身为“制造强国”的目标,而到2035年,中国的制造业将达成赶超德国和日本的目标。文章指出,在这个计划下,中国试图将若干科技本土化,在10个主要工业建立科技领先地位,当中包括信息科技、机械人以及新能源车辆。起初一、两年,美国的政策拟定者尚未察觉这个计划的重要性,但现在已经成为双方经济摩擦的焦点。文章指出,中国的工业政策本来没啥看头,可说是一毛钱一打,但“中国制造2025”的野心范围之广,以及为求目的所采用的手段,均令人觉得它与众不同。如果“中国制造2025”一如计划达到目的,中国在高科技生产环节上的优势,等于过去20年它的廉价劳工生产优势:到时中国将如吸尘机一般,将全球一大部分的生产完全吸到中国大陆。
这个计划已经对好几个国家的政策拟定者响起了警号,并将其放在最近经济摩擦的风眼中心。文章引述一篇由外交关系委员会学者Lorand Laskai所作出的分析指出,在特别301报告中,“中国制造2025”被提到116次之多。此外,美国贸易代表莱特海泽在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上作证时强调,他希望加关税所针对的工业,都是“中国制造2025”所包括的行业:“这些东西,就是中国所列出,说我们要取得有关的科技,不惜要投资千亿美元,从而可以主宰这个世界。这些东西,如果中国计划得逞主宰世界,将对美国不利”。文章指出,美国对“中国制造2025”的反应与过去有别,理由有三:一,中国现在有钱,只需简单地收购美国的科技;二,“中国制造2025”的目的并非是中国要主宰本国的市场,而是美国须要的全球市场;三,对中国的创新科技能力怀疑了数十年的美国,现在却恐怕中国科技急速的从后追上,并视中国科技成为威胁美国经济竞争力的主要对手。文章指出,美国如何从上述关注演变成为政策,首先要演绎一下特别301报告的内容。
特朗普去年8月指示草拟这份报告,目的是决定中国政府的行动是否对美国的智慧财产从事不平等或非法的取得。报告在3月22日面世,内容对上述问题的回答是确实无误的“是”。报告详细列出中国的行动,大致分为四类:强逼性的科技转移、歧视性的授权使用规定、海外收购,以及非法的黑客入侵。厚达182页的报告书除了详细道出中国所使用的各种违法的手段之外,还特别指出这些行动的背后都又一个目的,这就是要配合中国新的工业政策,也就是“中国制造2025”。
这份301报告对中国在海外的收购,着墨特别多,占了90页,即全份报告的一半。里面详细说明中国政府以不同的身份对美国的科技公司进行大肆收购,例如“中国制造2025”所包括在内的战略性板块,包括半导体板、机器人、飞航以及生物科技。很多上述的收购行动都涉及政府背后的支持。
报告书最后一个环节,勾画出中国商业黑客盗取美国公司的智慧财产对贸易的影响。
谢选骏指出:法国人就是鼠目寸光,只能看看一些金融骗子的分析文章。正如他们二战的时候只知死守马奇诺防线,结果遭到迂回兜底包抄、导致全军覆没不算,还赔上了英军弃甲溃逃。现在他们盯住“中国制造2025”不放,却不知冷战已经全面开始,难怪可怜的法兰西,除了继续边缘化之外,别无出路了。而金融瘪三除了继续掏空美国、让美国彻底空洞化之外,对于整合全球是毫无办法的。
【040、法国人热爱强奸犯】
《法国成吉思汗展览引发的争议:蒙古历史与现代中国国家叙事的碰撞》(2020年10月19日 BBC)报道:
成吉思汗是13世纪蒙古统一和蒙古帝国的缔造者,被许多蒙古人当作民族英雄和祖先来崇拜。
法国一家博物馆因“不满中国政府干涉”决定推迟举办一项有关成吉思汗的展览,这家博物馆指责中国试图“改写历史”。
位于法国城市南特的布列塔尼公爵城堡历史博物馆说,他们将把展览推迟到至少三年之后。据报道,这家博物馆同中国官方的争议包括使用“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等措辞。成吉思汗被现代蒙古国奉为民族英雄,同时作为元太祖被列为中国的历史人物。
内蒙“敏感时期”——中国内蒙古家长学生不满加强汉语教学,令蒙古语言生存陷危机——博物馆馆长吉利特(Bertrand Guillet)解释,“我们为维护人性、科学和道德价值决定停止展览筹办”。
吉利特在接受法国国际广播电台采访时透露,他们同位于呼和浩特的内蒙古博物馆合作了三年,“展览的一切工作都已就绪,已经开始准备运输展品。”吉利特介绍,他们需要内蒙方面的实物展品“印证、彰显”历史,解释蒙古帝国和草原地区在中西方联系、交流中所起的作用。吉利特说,问题的起因是,中国国家文物局对博物馆施压,要求他们改变原来的展览计划,代之以符合中国设想的展览,令他们难以接受。
英国《卫报》援引吉利特说,中国要求法国展览馆在展览中加入“带明显偏见改动蒙古文化、以更符合中国新的国家叙事”。博物馆说,中国当局要求展览取消一些用词,包括“成吉思汗”,“帝国”和“蒙古人”,随后他们还要求审查展览的介绍、地图和图例。
不过,布列塔尼公爵城堡历史博物馆的馆长也对媒体说,他认为,争议正好发生在内蒙古双语政策引发争议的敏感时期,“或许再过几个月,这件事就不至于发生”。
目前,该博物馆仍在和欧美国家的博物馆合作,期待找到合适的展品,计划在2024年向公众开放。
中国官版“草原文化”——不久前中国在内蒙古推行新的双语教育政策,招致蒙古族民众的不满和抗议。他们认为新政策危及到蒙古语言的生存,违反了中国关于民族平等的法律。
旅居德国的蒙古族政治流亡人士、“内蒙古人民党”主席特木其勒图说,中国国家文物局干预法国蒙古题材的展览,和最近对境内蒙古族推行语言同化的政策背后的动机都一样,就是要通过淡化蒙古人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认同,达到加强同化的目的。特木其勒图认为,多年来中国当局在内蒙古宣传所谓的草原文化,以此偷梁换柱,取代蒙古文化,淡化蒙古民族意识。他认为,这次中国官方不愿意展览使用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的字样应该也是这个动机。
法国博物馆展览风波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许多报道采用标题——“中国不许成吉思汗展览使用成吉思汗的名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蒙古退休文化官员对BBC中文网说,内蒙古的确有宣传草原文化、打造草原文化自治区的说法。把草原文化视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符合官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说法,而强调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会涉及国际因素,这可能是容易引起争议的地方。批评人士说,中国当局在内蒙古宣传作为中华文化一部分的草原文化,而不刻意强调蒙古文化和历史。
不过,这位蒙古族的前官员还说,蒙古文化是草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官方提倡并资助草原文化的研究和其他相关活动,在客观上也有促进蒙古族文化活动的积极意义。
近现代的泛蒙古主义运动都以蒙古帝国到创立者成吉思汗作为民族统一的象征——从1950年代开始,中国以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为指导进行的民族识别确认了汉族以外的55个少数民族。中国在其中的5个少数民族地区成立了省级民族自治区。另外在许多省份内部也有民族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中国国务院在2005年发布的《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白皮书中说,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3。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于1947年,是中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从20世纪初一直到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前,从俄罗斯外贝加尔地区、蒙古国、到内蒙古和中国东北地区都先后存在过不同的以统一蒙古为目标的泛蒙古主义运动。
近现代的泛蒙古主义运动都以蒙古帝国的创立者成吉思汗作为民族统一的象征,成吉思汗仍被视作蒙古民族的祖先,现在仍然受到不同国家蒙古民众的崇拜和祭奠。
在德国的特木其勒图认为,成吉思汗和他缔造的蒙古帝国到现在仍被许多蒙古人当作民族统一的象征,这可能是中国不希望法国展览强调成吉思汗和蒙古帝国的原因。
多年前,有中国学者向当局献策以解决中国的“民族分裂”问题。胡鞍钢在2011年撰文提倡学习美国的“民族熔炉”模式,“不允许任何族群有自己的历史地域范围和特权”,加强对少数民族的同化。
2011年,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胡联合刊登在中国科学院内部刊物《国情报告》中的文章“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明确提出,要与时俱进推动民族政策从第一代向第二代的转型,“不断淡化公民的族群意识和56个民族的观念,强化中华民族的身份意识和认同。”文章推崇美国处理民族(种族)的方法,认为美国、巴西、印度等国家实行的大熔炉模式比较成功,而苏联、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大拼盘模式比较失败。
这个被称为“第二代民族政策”的思路将过去苏联的民族自治模式作为反面经验教训,建议取消依据苏联模式建立的民族自治区制度,淡化民族和地域的传统联系,改变以民族划界的自治实体,达到弱化民族标识、强化国家公民观念的目的。
谢选骏指出:BBC不懂,“法国成吉思汗展览引发的争议”,不是什么“蒙古历史与现代中国国家叙事的碰撞”,而是由于法国人热爱蒙古野种强奸犯铁木真。BBC为何不懂?因为英国被凯撒糟蹋过,没被铁木真蹂躏过。同样的道理,法国只被凯撒强奸过,没被铁木真强奸过,所以法国人和英国人一样觉得没有过够瘾!至于说到共产党中国转向“第二代民族政策”,BBC只懂“2011年,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胡联合刊登在中国科学院内部刊物《国情报告》中的某篇文章,却不懂谢选骏在2007年到2009年公开发表的一系列文章和专著,早已深入讨论过这一问题。
【041、法国人又懒又小气】
《法电视台曝中国人“卢浮宫门票欺诈”:1张票用7回》(2018年6月1日综合环球时报等)报道:
卢浮宫位居世界四大博物馆之首,始建于1204年,原是法国的王宫,以收藏丰富的古典绘画和雕刻而闻名于世。“每年有近70万名中国游客参观卢浮宫,但卢浮宫非但没有从中国游客手中赚钱,反而赔了门票钱。”法国电视二台在5月30日22时40分播出的“经济广角”节目中,展示了一些中国人为了牟取暴利而倒卖卢浮宫门票、非法重复使用的现状。节目称,卢浮宫管理层表示,已经关注到这种大规模欺诈行为,将加强门票管制。
该节目称,2017年共有180万中国游客到访法国,中国游客境外游平均每人消费1674欧元,远高于日本(1492欧元)、美国(663欧元)等国游客,“但是中国游客对法国而言真的是一桩好生意吗?”节目表示,除奢侈品外,法国大量博物馆和商家并没有从中国游客手中赚到钱。
报道称,卢浮宫没有中文语音导游服务,中国商贩就想出妙招满足市场需求。卢浮宫周围有人专向中国游客租赁自己开发的中文多媒体导游服务设备,兼有语音和画面,每个租价比卢浮宫的语音导游便宜一两欧元。一位租赁者称,生意很不错,每天能租出500多个,收入达1500到2500欧元。“令人吃惊的是,这些卢浮宫商贩同时兼职‘票贩子’业务,卢浮宫门票每张15欧元,全天有效,但禁止转卖。”节目拍摄的画面显示,上午9时卢浮宫开门,中国票贩子在自动售票机购买门票,每人竟然购买了上百张。当一个旅游团结束参观后,一名导游向游客收回门票,然后悄悄转给同事。该同事在十多分钟后利用同样的门票,带领另一个团入馆参观。一名匿名中国导游爆料称,就这样,同一张门票,从早到晚最多可使用7次。“中国游客在语音导游和门票上的花销,没有让博物馆盈利,而是流到中国商贩的钱袋。”卢浮宫内部人士表示,他们已经察觉到问题的存在,仅门票一项,博物馆每年损失至少100万欧元。卢浮宫管理层表示很关注这种大规模欺诈行为,将采取措施加强门票管理,也提请巴黎警察局对此展开调查。
节目称,目前来法国观光的大多数中国游客还是走旅行团,因此而生的廉价酒店在巴黎郊区发展迅速,并已做出“中国特色”。中国游客“住35欧元一晚的廉价酒店”,目的是“省下钱购买上千欧元的奢侈品”。
此外,法国媒体还称,卢浮宫周边的一些商家抱怨,尽管每天有不少中国人路过,但他们很难沾光,因为中国人喜欢“手机购物”。所谓“手机购物”,是指一些手机购物应用程序。中国游客喜欢在手机上快速找到和应用程序签约合作的商家,了解产品及打折信息。“这虽然便利了中国游客,但也让他们错过了不少正宗的法国名店、老店。”巴黎闹市区一家酒庄表示,自己的酒很好,但鲜有中国人来买,他们现在也在琢磨是否和中国的线上购物平台合作。
节目最后总结说,综上因素,从中国游客身上赚钱并不容易,法国在2016就少赚了36亿欧元。各博物馆、景点、商家还需加把劲,想出更好的点子。
谢选骏指出:法国人又懒又小气。先说他们的小气,一个卢浮宫博物馆,大家来看看是给他们赏个脸,还要收费,就像欧洲的厕所,都要收费一样;相比之下,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就好得多,采取了“建议费用+自愿捐助”的形式,一个硬币就可以入场——就像美国的厕所是免费的一样。再说他们的懒惰,既然想要钱,就得伸手来拿,连这么点功夫都不肯花,难怪债台高筑了。欧洲(包括英国)的小家子气,和美国的大度,真是没法比的了——难怪欧洲终于失去了整合全球的可能。要想从这些“养猪团”(旅行团)身上赚到钱,就要学习公社饲养员的精神,不怕脏不怕累。大陆旅行团他们并非有钱人,大陆游客之所以出来旅游花钱多,只是因为中国大陆的关税太高、物价太贵;而美国游客之所以花费最少,是因为美国的关税和物价都低于欧洲,美国游客怎么可能像亚洲游客那样到欧洲捡便宜呢?
【042、法国人真能破案说实话吗】
《海航案惊天逆转 法媒爆王健被谋杀》(2018-08-10 信传媒)报道:
中国海航集团位于纽约曼哈顿与川普大楼同一区的商用大楼10日被《New York Post》报导遭到川普下令冻结,不得擅自买卖、移转,虽然多家媒体仅使用“调查”两个字,而海航发言人也否认了《New York Post》的说法,但流亡美国的中国富商郭文贵在10日的直播当中直指是“查封”,而且他还指出,海航CEO王健的死亡事件,已有法国媒体报导开始指为“谋杀”事件,“你们等着看了,接下来纽约时报也会报导。”
中国海航集团位于纽约曼哈顿的楼9日被美国媒体报导已遭到美投审会勒令冻结。
《彭博》仅引用海航的回应报导说,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认为,海航在2016年3月以4.63亿美元收购这栋大其所在地点具有特殊性,因此使得这项交易案具有潜在的国安疑虑。有趣的是,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发言人却对《New York Post》否认此一事件,说法和海航有出入。
《New York Post》引述消息来源指出,背后出手的是白宫、是川普政府。《New York Post》报导说,海航这栋位于曼哈顿南部第17区,与川普大楼同一区,这次被查封,是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获得扩大其行政权力后第一起主动查封外资在美国资产的举动,但背后出手的是白宫。
纽约邮报指称,川普下令封海航大楼
报导指出,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将把这栋大楼(地址:850 3Ave,New York)交付信讬,接着可能会面对海航集团的提出诉讼,然而由于中美贸易战的关系,这个诉讼可能旷日废时,而川普总统的动机可能是要某些国家在美国的投资自行撤离,知难而退。
海航集团另一个解决模式,是找到新的买家,《New York Post》报导指出,这栋大楼的另一个股东、纽约地产投资商Norman Sturner正在向退休基金或保险公司求售,开出4.6亿元美金的价格,比2016年海航集团买进的4.63亿元还低,在房地产价格上涨的这几年却开出这个价格,被同业人视为急售。
海航集团债台高筑,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急于冻结,和Norman Sturner的急售可能都担心该栋大楼遭到其他债权人申请查封、冻结,都和6月海航的抛售资产举动有关。
今年6月,海航集团(HNA Group)以3.2亿美元的价格将位于位于明尼阿波利斯南六街33号的商办大楼卖给了三星旗下的三星SRA资产管理部门,最后三星以加价购的方式,买大楼以及西班牙NH酒店集团股份共出资6.19亿欧元成交,此举让海航的债权人们担心是否有更多类似脱产的举动。
海航债台高筑,前CEO王健之死被指谋杀
但在郭文贵眼中,海航集团已被美国盯上,而前CEO在法国普罗旺斯的横死,才是美国政府提早对海航收网的原因。
王健被郭文贵形容为负责支付、管理中国海外特务、高官的小三们、私生子女帐户资金往来的大帐房,他个人名下有356个银行帐户,其中有一百多个是德意志银行户头(海航入股10%)、另一位海航集团的高管陈峰名下则有124亿美元存款。
针对7月3日前海航CEO王健之死,郭文贵自派调查员到法国出事当地访查,一一找出疑点,并发现有法国情报当局介入,而且王健已在外国购置墓地,墓碑却上没有刻任何字,相当诡异,在此同时,法国媒体也从原先的“意外说”,开始转向为“谋杀说”,郭文贵说“你们等着看了,接下来费加洛报、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都会跟进报导。”
“海航这个是个钥匙,接下来走着看…看接下来还有多少公司、银行将会被查封。”郭文贵说“海航董事长陈峰你在美国、欧洲、香港买的房子,只要用美金买的,都会被查封。”郭文贵手上握有100多个中国高官的海外资产明细。
当然,郭文贵不会忘记点名中国国家副主席王岐山,这位海航集团背后的真正负责人,他说“你王岐山、姚明珊、姚明端、姚庆、贯君、刘杰呈、孙瑶等。”在去年郭文贵曾出示王岐山夫人,中国元老姚依林的女儿姚明珊,在美国拥有100间豪宅后,而且很多相邻的豪宅地下之间还有地道相连。
谢选骏指出:法国人真能说实话吗?法国人真有能力调查案件吗?我很怀疑。法国人自己也很怀疑。看看法国意大利这些拉丁国家的电影就知道了——他们描写的坏政府,多是战胜了反政府的英雄;而美国的这类电影,这是反政府的英雄,战胜了邪恶的政府。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拉丁人已经对社会正义丧失了信心。至于英国人和德国人,则尽量回避这些描写,粉饰太平。不过呢,也要为法国意大利讲一句公道话——记得三十多年前第一次在北京看过法国意大利合拍的这些悲剧,听见电影院里观众惊呼:“外国也这么黑暗!”我当时就告诉他们:“外国可以拍这些电影,所以还不够黑暗。”说的也是,相比之下,我更喜欢法国意大利的悲剧,因为美国的喜剧总是显得有点太假,难怪现在美国总统都要大声哀嚎“假、假、假”……
【043、菲律宾人的时间】
乘坐菲律宾航空公司的飞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们完全不守自己给出的时刻表,严重浪费客人的精力而丝毫不觉得有何不妥。
网文《与菲律宾人相处之道》报道:
总则:热情、友好并保持适度距离。
在与菲律宾老师的交往中可以适时送些小礼品(如清凉油等等),每天如此繁多的一对一课程总是会有冷场的时候,不妨带些小食品进教室与老师边吃边讲。
在南亚国家中,菲律宾的商业文化很独特。菲律宾人的确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各国具有相同的基本价值观、态度和信仰。但在西班牙殖民统治400年后,又接受了将近一个世纪的美国的强烈影响,菲律宾的文化中已融合了其他重要的特征。
外国商人们会发现,菲律宾人很注重关系,注意等级关系,对守时和期限很随便,很关心和谐以及菲律宾人所谓的“良好的人际关系”。
首次接触:如同其他注重关系的文化,很多菲律宾人愿意与陌生人谈业务,尤其是想向他们销售商品的外国人。贸易展览会和官方贸易代表团是接触客户和合作伙伴的好途径。另一个途径是经人介绍,最好是你和对方都认识的人或单位。你还可以请求银行或贸易公司、法律事务所、咨询公司或使馆官员为你进行介绍。
关系。进行业务的过程中,认识对方是非常必要的,这与在东南亚其他地方一样。多数首次会面都是在一般场合下开始的。一起进餐是结识对方的好办法,也可以一起打高尔夫球。每次来到这个国家时,请记住,要告诉你的菲律宾伙伴们,最近都发生了哪些事情。坐下来和他们重新开始业务之前,可以和他们一起参加各种社交活动。请注意pakikisma这个词的积极意义,在菲律宾语中,这个单词是聚会和友谊的意思。同其他亚洲国家一样,集体比个人更重要。
时间观念:热带气候、落后的工业水平和马尼拉的交通使守时成为这个正在崛起的东南亚市场上的难题。如果电话预约,你的联系人会开玩笑说:“你是指美国西部时间还是菲律宾时间?”尽管存在着对时间观念的不同态度,海外商人还是希望开会时能够准时。
社会地位、自尊和尊重别人。正如其他注重等级的社会,菲律宾人很尊重老人,尤其是老年男子。对职位高的人表示尊敬很重要。年轻的外国商人应当听从高级菲律宾人士的安排,尤其是当后者是买方或潜在的客户时。像亚洲其他地方一样,在菲律宾,客户是上帝。
菲律宾人与其他东南亚国家的人们一样,对表现在脸上的怠慢和表情很敏感。菲律宾人对面子和自尊的传统观念受到西班牙人的荣誉和amorproprio(自尊)的很大影响。外国商人在与各级别或各种菲律宾人打交道时,应密切注意这一点。
维持表面的和谐。菲律宾人总是尽力保持与别人的平和关系,即便事情仅仅是表面上很顺利。对西方谈判者来讲,最容易丢面子或最容易使别人丢面子的是表现得不耐烦、发怒或生气。负面情绪会破坏会见的和谐。即便内心感到很沮丧或生气,谈判人也应注意保持外表的冷静。
非语言交流。含蓄是原则。菲律宾人很有礼貌,总是尽量避免冒犯别人。他们尽力不使用“不”这个生硬的词。他们喜欢间接方式和外交语言。菲律宾人有很多方式可以表达“不”,却不直接说出“不”这个词。他们习惯于用含蓄的说法和迂回的语言,来避免冒犯别人,所以,如果你太直率或太直接了,就会冒犯他们。
菲律宾人喜欢含蓄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尽量避免hiya,即羞耻或尴尬。他们尽量避免使自己或别人感到羞耻或尴尬。使用迂回的表达方式则成为减少这种风险的一个好办法。
与语言同等重要的交流。多数菲律宾人说话很轻柔,且很少打断别人的讲话。他们对大声的讲话会感到很惊讶,如果讲话被打断了,他们会认为受到了冒犯。富于表现力的西方商人们不要提高音量,在商业会谈中不要打断他们的讲话。
非语言交流——面对面的距离。通常情况下,在站着和坐着时,你要与别人保持大约一臂长的距离。
身体接触。除了握手和偶尔轻轻拍一下后背,菲律宾人总是避免与不认识的人有身体接触。
目光。强烈的注视在南欧或中东地区很合适,但在菲律宾会被认为是“紧紧盯视”,会让人感到不舒服。这是文化模式持久性的一个有趣的例子。作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菲律宾被来自墨西哥的西班牙人统治了长达四个世纪,西班牙人和墨西哥人都已习惯了强烈的、直接的注视,而菲律宾人却依然保持东南亚和东亚的传统,间接目光接触。
手势。用食指指向别人或物体是不礼貌的行为。如果问路,不要指指点点,当地人会移开目光,或用下巴指示方向的。钩着食指招呼别人是不礼貌的。如果要叫服务员,把手举起来,或伸出右手,手心向下,做勺状挥舞。
站着时不要把手放在臀部,这表示生气、傲慢或挑战。
菲律宾人通常通过快速抬起或压低眉毛来向对方表示问候,并伴有微笑。这个动作表示友好的问候“你好”。
在公共场合,两个同性别的人通常握手,以表示友好。
像其他文化一样,伸出小手指和无名指表示数字“2”,而不是食指和中指。
商业礼仪——衣着。你的穿着打扮能够反映出你是否尊重对方。男士应该穿西服,打领带或barongtagalog——正式的菲律宾衬衣,套在裤子外面——会很得体的。女士应穿礼服、轻的套装或裙子和衬衫。
会见和问候。首次见面时,握手要温柔,目光要柔和。
姓名和职称。很多菲律宾人的名字听起来像西班牙语,例如,玛丽亚,包括姓氏克鲁斯。这些名字是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开始使用的,但并不代表是西班牙的后裔。许多上层菲律宾人采用西班牙的习惯,使用两个姓氏,父亲的姓氏后还有母亲的姓氏。如果你的菲律宾伙伴请你使用他的或她的昵称,就用昵称来称呼他们,并相应地,请他们用你的昵称来称呼你。如果你没有昵称,就起一个。
在菲律宾,职称很重要。正如拉美国家,专业人员往往在姓氏前使用职称,例如,delaCruz法官,或Martin工程师。没有专业职称的就使用先生、女士或小姐,然后加姓氏。如果有两个姓氏,则使用第一个(父亲的姓氏)。
话题。谈论的话题可以是家庭、食品、文化、体育和菲律宾的历史。避免谈论当地的政治、宗教或腐败。
赠送礼品。在建立关系的过程中,交换礼品起着很重要的作用。Utangnaloob的意思是对帮助或礼品很感激,它在把关系与文化紧密结合的过程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菲律宾人通常不喜欢在其他人面前拆看礼品。
社交礼仪。如果被邀请去菲律宾人家里做客,要给女主人带上鲜花或巧克力,而不要带酒类。带葡萄酒或其它酒类会意味着主人没有足够的酒来招待客人。请注意,菲律宾人在吃饭时,通常左手拿叉,把食物放到勺上,用右手拿勺。
在当地人家里吃饭时,要在盘子里剩下一点食物。这表明主人招待得很好,已经吃饱了。盘子里的食物都吃光了,表明你还没有吃饱。
请记住,在菲律宾人家里过度饮酒是很不礼貌的。
当地特色菜肴。菲律宾人喜欢bago’ong,一种用发酵的虾做成的既咸又辣的糊状物,用做调味汁和调味品。客人吃光这种东南亚特产会让主人很感动。
也许主人会让你大吃一惊,为你做balut,一种带有鸭子胚胎的鸭蛋。如果你对这种纯粹的菲律宾式菜肴不感兴趣,你可以面带微笑地拒绝,并表示很欣赏当地的文化,不要表示厌恶。
谈判风格——演示。大量使用视觉材料和小册子,尤其在涉及到数字时。避免“硬性销售”。时刻记住,你是在提供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在销售产品和服务。
讨价还价。很多菲律宾人喜欢讨价还价,所以,一定要记住,报价时多留些余地。聪明的谈判人总是准备大量的谈判筹码,以备最后之需。
决策。在这种环境下作出的最后决策比以交易为中心的情况要花更多的时间。耐心是在这个国家进行谈判的重要条件。
在菲律宾,尊重当地的习俗、保持密切的私人关系是商业成功的基础。
谢选骏指出:上述网文把“菲律宾人的时间”归咎于“热带气候、落后的工业水平和马尼拉的交通使守时成为这个正在崛起的东南亚市场上的难题”,这显然是错误的。因为在穿梭于世界各地的航班那里,并无“热带气候、落后的工业水平和马尼拉的交通”的阻碍。而菲律宾航空公司的班机却会无缘无故而且不加预警地延迟——可见,是思想造成了“菲律宾人的时间”,而非“热带气候、落后的工业水平和马尼拉的交通”!
【044、肥胖是文明人的危机】
《肥胖问题:如何解除人与动物的发胖危机》(BBC 2019年2月3日)报道:
许多宠物的主人并不认为他们的宠物过度肥胖。这就好比很少有家长意识到自己的小孩超重。
直到去年,鲍里斯(Borris)才拒绝吃猪排。他喜欢夏天吃冰激凌,冬天在星期日吃烤肉,包括牛肉和约克郡布丁、猪肉饼、土豆泥以及各种蔬菜。鲍里斯是一只5岁的骑士查理王猎犬(Cavalier King Charles Spaniel)。
他的主人福尔莫伊(Annemarie Formoy)把他送到动物之家宠物减肥健身俱乐部(PDSA Pet Fit Club)参赛时,他已经28公斤重了,是正常体重的两倍。他一条腿有关节炎,而且呼吸困难,要两个人一起才能把他抬上车。经过6个月的节食治疗及锻炼,他轻了7公斤,和名为萨迪(Sadie)的拉布拉多犬获得了减肥赛的并列第一名。
肥胖的鲍里斯并不是个案。世界统计宠物肥胖率在22%到44%之间,而这个比率还在上升。原因大多是,这些超重狗的主人会给他们喂很多零食和餐桌上的残羹剩饭,在准备自己的餐食时也会让狗待在旁边,而且每天很少遛狗。超重猫的主人往往把食物当作奖励,很少陪猫玩耍。如果宠物的主人肥胖,养的宠物也有可能肥胖(这并不适用于猫)。
但有些肥胖的家养动物和野生动物并没有饮食过量、也不缺乏运动。如果这个发现是事实,那么导致肥胖肯定还有其他因素,发现这些因素,能帮助我们解决肥胖普遍的问题。
据世界范围内统计,超重的成年人超过19亿,其中有6.5亿人过度肥胖,约占世界成年人口的13%。与1975年相比,肥胖患病率增加了近二倍。儿童肥胖也在增多,据估计,5岁以下儿童中,约有4100万超重或过度肥胖。
从动物身上找到的第一条线索是,肥胖的拉布拉多寻回犬的爪子。剑桥大学兽医及遗传学家拉芬(Eleanor Raffan)说:“对于肥胖的狗来说,拉布拉多一直排名首位。”她和其他研究人员发现,约有四分之一的拉布拉多狗带有与肥胖相关的基因变异。这种变异发生在名为POMC的基因中,一条狗每发生一次变异,就会增重约2公斤。大多数动物带有一个基因突变,但有少数动物带有两个突变。
拉芬说:“这些狗在主人准备食物的时候,经常待在厨房里,即使没有得到一口吃的也会四处转悠寻找能吃的,或者在外出时捡食一些令人作呕的东西吃。他们这么做并不是因为好玩,而是因为饥饿。”
这是因为POMC突变,扰乱了大脑内管理食物摄入和能量消耗的瘦素——黑皮质素通道(leptin-melanocortin pathway),改变了食物摄入和能量消耗,最终影响体重。因此,拉布拉多犬变得一切行动受食物驱动。拉芬说,人类也是相同的道理。“想吃东西的欲望和口渴的感觉一样,生理需求主导我们的想法。”
基因在人类肥胖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平均遗传率在40%和75%之间),但由单一基因导致的肥胖是很罕见的。婴儿时期的过度肥胖与POMC缺乏症有关,全球已知有近50人患病,可能还有几千未确诊病例。大多数情况下,人类过度肥胖反映出多种基因变异(单一种影响范围很小)与环境因素以一种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
好消息是,动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环境因素的影响。饲养场通常用抗生素改变动物的肠道,让他们少吃食物多增加体重。英国新法规把食用动物抗生素的用量,降至公布以来的最低水平,欧盟已禁止在饲料中加入抗生素作为生长添加剂。
研究肥胖的动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的肥胖。如果抗生素能让动物发胖,人类会不会受到同样的影响?人类的肠道能回答这个问题。在人类的消化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微生物菌群,上百万亿的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病毒,它们会影响人的体重。分别给予两组老鼠肥胖人和纤瘦人的肠道微生物,它们之前体内并没有此类微生物,接受了肥胖人体内微生物的老鼠体重增加了,脂肪含量高了。微生物菌群失衡不仅能导致肥胖,还能导致肠易激综合症、腹腔疾病和2型糖尿病。
那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失衡?有遗传基因的原因,但对动物的研究显示,高浓度甜味剂和食品添加剂,如食品加工中使用乳化剂,都会导致肠道菌群多样性降低。一项研究表明,在出生后的前6个月使用过抗生素的婴儿,儿童期过度肥胖的风险会增加。因心脏感染使用过6周抗生素治疗的也与体重增加有显著关系。
但别急着扔掉这些救命的抗生素,要记住,研究只显示了两者的相关性,并没有显示明确的因果关系。某一类抗生素甚至能改变肠道微生物菌群,让其远离肥胖。了解了这些,我们能否通过改变微生物菌群,应对肥胖?相应研究正在进行中,包括益生菌和粪便的研究。
肥胖不仅只有家畜,野生动物也会发胖。野生动物会在食物充足时多进食,所以肥胖与季节变化和食物充足有关。研究人员还意外地发现,1976年至2008年间,科罗拉多州落基山脉(Rocky Mountains)黄腹土拨鼠(大型草原松鼠)的体重增加了。因气候变化改变了第一次结霜和融雪的时间,以往冬眠8个月,现在土拨鼠会提前一个月左右醒来,这些额外的日子,土拨鼠需要吃更多食物、增肥时间更长。短期而言,增重0.3公斤可以提高冬眠期的存活机会,提升繁殖成功率。让人难过的是,因气候变化会使夏天干旱多发,土拨鼠最终将付出高昂的代价。
影响动物和人类肥胖的还有环境因素,包括缺乏睡眠和光污染。长期暴露在光照下的小鼠体重指数(BMI)和血糖水平,高于处在正常光照、正常黑暗周期的小鼠。
破坏雌激素的化学物质双酚A(BPA),也是一个潜在的罪魁祸首。这类化学物质存在于罐头食品、硬塑料和用于打印票据的热敏纸中。化学生产商对这些联系提出了质疑,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目前也认可其安全性。但欧洲食品安全局正在重新评估双酚A的毒性。2011年1月,欧盟委员会禁止在制造聚碳酸酯婴儿奶瓶时添加双酚A。
需要注意的是,关注这些与食物无关的因素,会让我们忽视食用过度加工食品的影响。实际上,我们面对着难以拒绝的多种外部因素,如:适合我们口感设计的食品配料,超大份量餐点,日常糖摄入量、高脂肪零食和加糖饮料。
除了与食物无关的因素外,我们还面临着大份量和高脂肪食物等诱惑。但这些很容易被操纵性营销和利益关系所掩盖。如果研究肥胖原因的人员与食品行业有关联,那么他与没有关联的研究人员相比,其报告含糖饮料与体重增加之间没有因果关系的可能性要高出5倍。一位广受关注的研究员反对在纽约市餐馆菜单上标出卡路里含量,他被认为与可口可乐公司、百事可乐公司、麦当劳以及玛氏食品有利益关联。
动物同样难以抗拒加工食品的诱惑,居住在哥伦比亚麦德林(Medellín)市区的卷毛猴就比乡村的同类胖。除了久坐不动,更容易采摘果树果实之外,他们还会食用当地人提供的饼干和棉花糖。近日,一只泰国猕猴因游客过度喂食造成身体严重不适,登上了国际头条新闻。
在城区游荡的野生动物能接触到人类食物,可能会比乡村野生动物更胖。如果研究动物能找出人类肥胖的原因,那他们也可以帮我们了解如何治疗和预防肥胖。研究陪伴人类的动物比研究实验室的小白鼠对人类有更大的意义。实验鼠不具有人类基因的多样性,社会心理压力、生活环境和人类没有共同点。拉芬在拉布拉多犬的研究中特别指出,与传统小白鼠研究模式相比,犬类和人类的基因更为相似。重要的是,动物们也应得到帮助,有治愈恢复健康的权利,过度肥胖的宠物可能会患上骨关节炎、癌症、心脏和呼吸系统疾病、生殖障碍、泌尿系统疾病、糖尿病以及胰腺炎。
超重的狗与体重正常的狗相比,预期寿命会减少大约两年半。解决动物过度肥胖的方法很简单:定期锻炼和均衡的饮食。专业设计的饮食可以提高饱腹感,让狗感觉更饱。拉芬建议,以食物为动力的狗,可以从减少碗里的食物中获益,从益智喂食器中获得更多或所有好处,益智喂食者让狗以一种不发胖的方式享受美食,同时保持身心活跃。另一个问题是,我们不应将肥胖看做宠物或者宠物主人的道德缺失。“我们习惯谴责超重的人贪婪、没有意志力。”她说:“这并不准确,饮食习惯是受基因影响的,狗就是一个例子。狗并不能做出价值判断。他们吃东西是因为饿,这种行为习惯是与生俱来的。”
在《兽医记录》(Veterinary Record)期刊中发表评论的专家指出,只谴责宠物主人,不去帮助他们、不去解决潜在的社会问题是不对的。他们认为,如果宠物身体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采取强制措施是必要的,但“对于猫狗过度肥胖这种普遍性问题而言,这不是好的解决方案”。许多宠物的主人并不是故意过度喂食,只是低估了自己宠物的体重。(一名兽医告诉福尔莫伊她的狗生病了。)福尔莫伊回答说:“鲍里斯看起来有点壮”,这只是感觉上的错误,就好比超重儿童的家长不会意识到自己小孩超重一样。
人类与动物的肥胖还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社区缺乏绿地和健身设施都与此有关。无论是讨论人还是宠物,过度肥胖是一个社会性健康问题,并非道德问题,这需要大力度的政策支持来解决。
至于鲍里斯,福尔莫伊说:“鲍里斯赢了比赛,但这件事让人喜忧参半。因为在为鲍里斯报名时,我父亲的身体就已经不好,七月就去世了。我当时想,‘爸爸,我和鲍里斯会为你赢得这场比赛的。’鲍里斯是父亲最好的朋友,这次比赛也鼓励了我父亲骑着电动车去外面走走,鲍里斯跟在身边。”他和鲍里斯信守了这个承诺。目前,鲍里斯正在家里四处追赶一只叫查理(Charlie)的猫,关节炎和呼吸困难已是过去的事了。在鲍里斯战胜肥胖的故事中,为我们大家上了一课。
谢选骏指出:肥胖不仅是中年人的危机,也是文明人的苦恼,是文明过半也就是盛宴过后的残汤剩饭。文明的衰落不仅使得人类受害,而且使其宠物遭受池鱼之殃。解决的方法只有一个,使人和宠物重新野蛮起来。因为肥胖也是文明人的苦恼,只有相对野蛮,才能找回生命的源泉。
【045、富人往往是贱人】
《贝聿铭:这个深藏不露的“富15代” 才是真正的贵族!》(环球人物 2019-05-19)报道:
“也许你会忘记你种下的某种东西,一种经历、观念,与某人的关系或一种哲学、一项传统。然后,突然间它开花了,这样的花能穿破墙壁,甚至突破整个时代。”——贝聿铭
昨日,建筑界“华人之光”贝聿铭先生逝世,享年102岁。
从出身名门的“富15代”,到成为“现代主义建筑最后的大师”,贝聿铭始终保持着他贵族般的儒雅和谦逊。他传奇的一生,也和他的传世作品——法国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美国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日本万国博览会中华民国馆、苏州博物馆新馆一样,越是经历时间的洗礼,越发熠熠生辉。
有个性的“富15代”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贝聿铭却是个名副其实的“富15代”。
早在乾隆年间,贝氏家族就成了苏州四富之一,鼎鼎大名的苏州园林“狮子林”就是贝家的祖宅,贝聿铭也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童年时光。
也许正因为是名门望族之后,贝聿铭每次在面临人生的岔路口时,总是更有底气做出令人意外的选择。
当年,他的祖父主理苏州的税收行政,参与创办了上海银行,他的父亲也子承父业,在民国时期出任中国银行副总经理及中央银行总裁,因此,整个家族都希望贝聿铭能够继续在金融领域里发光发热。贝聿铭的童年朋友则觉得,这么个能言善辩的人,搞什么金融啊,应该当律师!
结果,谁也没想到,贝聿铭选择了建筑行业……
其实,贝聿铭的建筑梦还要追溯到他10岁那年。当时,贝聿铭随父亲工作调动搬到上海,见证了上海国际饭店拔地而起,他深深为这座“远东第一楼”着迷,甚至回到家还像模像样地画了一份建筑图纸。
贝聿铭日后坦言:“我被它(上海国际饭店)的高度深深地吸引了,从那一刻起,我开始想做建筑师。”
1935年,18岁的贝聿铭远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大学攻读建筑学,和另一位中国建筑大师梁思成成了校友。
结果,因为讨厌画图和枯燥的古典建筑理论,仅仅两个礼拜后,贝聿铭就“落荒而逃”,跑到了麻省理工。
在麻省理工,贝聿铭终于找到了学习建筑的乐趣,并且凭借谦和的性格和优秀的社交技能,结识了不少建筑大师,毕业后又到哈佛深造。
贝聿铭从哈佛毕业时,恰逢国内战乱,所以不得不推迟回国的时间。而在美国工作的这段时间,他的职业选择依旧相当有个性。
毕业后,贝聿铭先是留校当了助理教授,但他觉得纸上谈兵很不过瘾,只干了3年就“下海”,加入了地产巨商柴根道夫的建筑公司,也破了美国建筑界没有中国人做建筑师的历史。
以当时的价值观来说,一个建筑学科班毕业的高材生投身房地产,会被看作是对学术的背叛。但贝聿铭压根不管别人怎么想,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之后,他设计了一系列美观又实用的大众化公寓,开始在建筑领域有了一些名气。
1955年,贝聿铭自立门户创立了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并将设计逐步拓展到巨型公共建筑领域。
有想法才能获得机会
贝聿铭从建筑界新星成为世界级大师,还要感谢杰奎琳·肯尼迪。
1963年,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想要建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图书馆,却在参观了选址基地一个月后便遇刺身亡。他的遗孀杰奎琳·肯尼迪想完成亡夫遗愿,在葬礼后不久便开始了图书馆的筹备工作。
当时,设计师候选名单中不乏大师级的明星建筑师,比如路易斯·康和密斯·凡·德罗,相较之下,贝聿铭算是其中最名不见经传的那一个。
不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且有独特想法的人。
为了在杰奎琳拜访事务所的过程中留下好印象,贝聿铭做足了功课,不仅特意将事务所粉刷一新,还事先了解杰奎琳的喜好,在不大的接待处摆放了一束她最喜欢的花。
杰奎琳拜访时果真注意到了这一点,她问贝聿铭:“你们常放置这么美的花吗?”贝聿铭老老实实“交代”,那是专门为她买的。这种细心让杰奎琳大为赞赏。
更重要的是,贝聿铭的设计理念是“场地、环境应是建筑先决条件”,因此在初选入围的其他建筑师都阐释了自己的设计想法后,贝聿铭却说,在没有勘察地点以前,自己没法给出任何概念或意见。有人猜测,或许正是贝聿铭的这种设计理念和热情坦诚的态度,打动了肯尼迪夫人。
1979年,在经历了15年漫长的变更选址和修改后,肯尼迪图书馆终于落成。造型大胆的设计让外界好评如潮,甚至有人说这个作品“充分体现了肯尼迪家族的意志”。
肯尼迪图书馆
肯尼迪图书馆也被认为是美国建筑史上最佳杰作之一,美国建筑界还因此宣布1979年是“贝聿铭年”,并授予他该年度的美国建筑学院金质奖章。
这15年中,贝聿铭还几乎同步进行着另一项伟大工程——华盛顿国家艺术馆东馆。
在这座国家艺术馆东馆的开幕仪式上,时任美国总统卡特自豪地说:“它不但是华盛顿市和谐而周全的一部分,而且是公众生活与艺术情趣日益增强联系的象征。”
一战成名
如果说肯尼迪图书馆让贝聿铭闻名全美,那么卢浮宫则让他闻名全球。
始建于1204年的卢浮宫,是法国人心中深具纪念性的建筑。
1981年,法国新任职的总统密特朗出台了卢浮宫的重建计划,并邀请了全球15位知名的博物馆馆长参与讨论,结果有13位不约而同地推荐了贝聿铭。两年后,密特朗将选定贝聿铭的消息正式对外发布,这也是法国唯一一项没有通过竞标就直接指定建筑师来设计的国家工程。
由一位来自美国的中国设计师,重新设计代表着法国文化与文明最高荣耀的卢浮宫,法国人过不了民族情感关,大嚷着“贝聿铭会毁了巴黎”。
面对铺天盖地的反对声,贝聿铭没有妥协。他不止一次地保证说,自己来自拥有古老文明的中国,一定会尊重法国的传统,并自信地公布了自己以玻璃金字塔入口为代表的改建工程设计图。殊不知,迎接他的反对声浪更高了。
在当时的沟通会上,法国文化部长甚至公开批评这座金字塔是“一颗寒碜的钻石”,并认为这“比拿破仑滑铁卢战败后,英国人企图从卢浮宫抢走艺术品的暴行更令法国愤怒”。愤怒的话语把贝聿铭的翻译给说哭了,但贝聿铭依旧不肯改变自己的想法。“旁人接受不接受对我并不是最重要的,我自己接受不接受比较重要一点。”他说。
在他看来,在广场上修建一座玻璃金字塔,不仅在视线上尽可能不影响主体建筑,不会显得突兀,反而可以衬托卢浮宫的庄重与威严,并跟凯旋门与协和广场的方尖碑连成一体,为巴黎的中轴线锦上添花。
随后,贝聿铭开始了反攻。
他公开游说称,“巴黎应该是充满生机、不断发展的有机体”,主动与密特朗的主要政敌——当时的巴黎市长希拉克探讨,“开放卢浮宫就意味着开放巴黎”,并争取到一个难得的机会——在卢浮宫竖起同比实体模型,接受公众的检验。
最后,大约有6万民众参观了这一实体模型,并像总统选举一样进行了全民公决。好在,模型最终征服了希拉克,也征服了法国人。
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为了让人们从金字塔内部向外望时景色不会变形,所用的必须是通透纯净的白玻璃,但供应商不愿投入研发精力,只回复说“这不可能”。几天后,贝聿铭不动声色地拿出一块德国制造的、几近透明并不含绿色素的飞机舱白玻璃,供应商哑口无言,只能完成玻璃的制作。
1989年,以玻璃为主体的金字塔在卢浮宫落成。到了1993年,大卢浮宫计划也基本完成了。参观的人绕着拿破仑庭院整整盘了两圈,原先反对贝聿铭的人啪啪打脸,纷纷改口称赞:“这个金字塔是卢浮宫里,飞来的一颗巨大宝石。”就这样,曾经被反对的玻璃金字塔成了法国人的新骄傲。1998年,密特朗在金字塔里授予贝聿铭法国最高荣誉奖章。
在后来回卢浮宫进行的一场讲座中,贝聿铭说:“建筑师要坚持自己,如果成功了,很好,如果不成功,就再试一次。”说完从容地笑了,眼睛在圆圆的镜片后面眯成一条缝。
经此一役,贝聿铭集齐了一个建筑师能够获得的所有奖项。但在这位老人的心里,回国一直是他不能忘记的使命。
无法割断的中国情
贝聿铭投身建筑事业几十年,美国是他的事业起点,所设计的项目遍布全球各地,可中国是他永远无法割舍的。“对我来说,中国印记从未完全消失。现在我在美国住了七八十年,仍然觉得自己是中国人。不是很怪吗?我给了自己新的外表,但内心的一切早就存在了。”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受邀访华。贝聿铭听闻消息后,激动地在工作室里走来走去,他敏锐地感觉到,再过两三年,自己就可以回中国了。
果然,三年后,他受邀访问中国。此时,距离他阔别家乡已有39年。1979年中美建交之后,贝聿铭更被视作中美“文化破冰”的重要桥梁,屡屡被邀重返中国设计标志性建筑。
当时,有人邀请他为北京设计一座高层建筑,地点是长安街沿线,“在中国留点纪念”,但贝聿铭拒绝了。他说:“我的良心不允许我这么做——从紫禁城墙上往上看,你看到的是屋顶金色的琉璃瓦,再往上就是蓝色的天空,中间一览无余,那就是使紫禁城别具一格的环境。假如你破坏了那种独树一帜、自成一体的感觉,你就摧毁了这件艺术品。我无法想象有一幢高层建筑像希尔顿饭店俯瞰白金汉宫那样居高临下俯视600年的故宫。”
也是从那时起,北京市才出台限高令,禁止故宫周围修建高层建筑。
故宫
后来,贝聿铭在参观居民建筑时发现,中国建筑已彻底走进死胡同。中国当时经济太弱,无法建造辉煌的庙宇和宫殿,而西方思想的“入侵”,让中国人开始追求现代化建筑,造出的中国建筑却变得不伦不类。
他下定决心,要尽力找到一种新方式,形成一种崭新的中国本土建筑风格,开启中国建筑的复兴。
最后,贝聿铭选择了北京西北郊的香山。那里给人一种宽广的森林野趣之感,是远离闹市喧嚣的另一个世界。在他眼中,这个皇家园林遗址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白雪,凉亭、宝塔分布得错落有致,俨然一副古代画卷。他不再犹豫:“我们就在这儿建吧。”
当年,年事已高的贝聿铭对大部分项目都是出个想法,然后让助手们去执行。香山饭店却不同,他常常手握铅笔在设计桌上冥思苦想,在这个项目上下的功夫是以往国外项目的10倍。
为了能在现代化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精华,他走访了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承德等地寻找灵感、搜集素材。“中国园林就像是一个迷宫,”贝聿铭解释说,“置身其中,你很难一眼望尽,永远不能领悟全局……它关乎尺度、关乎散点透视,也关乎偶然那种出乎意料的欣喜。”
最终,贝聿铭用简洁朴素的江南民居为外部造型,把西方现代建筑风格巧妙融合进来,让香山饭店成为了中国传统建筑与现代主义相结合的典范,更为当时刚刚走向世界的中国建筑设计师群体指路了方向。
苏州博物馆新馆
香山饭店是贝聿铭在中国的第一个项目,项目完成后不久,他就获得了具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利兹克奖。此后,他又设计了香港的地标建筑——中银大厦,北京的中银大厦,以及被他称作“小女儿”的苏州博物馆新馆。
苏州是贝聿铭的故乡,他从苏州贝氏家族走出,博物馆周边的忠王府、拙政园、狮子林,触动了他与过去的关系,他的祖先、他的故乡……尽管此后浪迹天涯,但贝聿铭对故乡的眷恋,始终萦绕心头。所以,即便是在自己宣布退休之后,他也要接手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那一年,他85岁。
在新馆设计之初,贝聿铭仔细翻阅了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分类资料,因为他希望为每一件展品的陈列量体裁衣,做出真正符合苏州、符合苏州博物馆的设计。
在新馆的设计中,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让贝聿铭最费心思。他以“宋四家”之一的一幅山水作品为蓝本,“借以粉墙为纸,以石为绘也”,将岩石劈切成片,通过燃烧制造出阴影,做出立体的效果,进而调整每一块石头的位置,使石片颜色由深入浅、高低错落地排砌于墙前,形成了一幅别具一格的山水画。在朦胧的江南烟雨笼罩中,因这些岩石的层叠布置,在白色的后壁上形成一组微妙的影子和轮廓,营造出水墨山水画的意境。
2006年,新馆竣工。开馆仪式上,贝聿铭激动地说:“我73年前离开中国,但根在中国、在苏州。这个博物馆新馆,就是我对家乡的一点小小贡献,有生之年还能有机会,为故乡留下一个纪念,我倍感感恩荣幸。”他说,这座建筑是他的“小女儿”,也是他的一部“中国自传”。年逾九十的贝聿铭,一直有着难以割舍的根,而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造过程正是这位老人一条虔诚的归乡路。
贝聿铭102岁的人生,哪是轻易能概括的。对我们来说,他所留下的,远不止上面提到的那些建筑。正如他生前所说:“也许你会忘记你种下的某种东西,一种经历、观念,与某人的关系或一种哲学、一项传统。然后,突然间它开花了,这样的花能穿破墙壁,甚至突破整个时代。”他设计的建筑也正如那些花一样,种在了四大洲、十多个国家,也把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文化种子留在了全世界人的心里。
谢选骏指出:作者不懂,富人往往是贱人;而贵族往往是杀人越货的征服者。富人的命运就是向征服者纳贡,以此赎买自己的权利和自由。
【046、个人主义是极少数的异禀】
《社交隔离会影响记忆,原因何在?》(BBC 2021年1月5日)报道:
由于日复一日的生活没有变化和区别,使得我们对日常生活的记忆也变得困难。
新冠病毒大流行,我们许多人被迫长时间宅在家,这对我们的记忆力并非好事。
自从隔离在家,你发现自己记性变差,会忘记给某人发电邮、要使用一个词但就是想不起,或者又一次忘记买牛奶。但这现象不只是发生在你一个人身上。我自己也记不得最近有多少次朋友们为他们记忆每下愈况而难受。
当然,传闻不足以当作证据,现在就开始研究比对新冠病毒大流行前后我们记忆能力之异同还为时过早。不过在阿尔茨海默氏症协会进行的一项调查中,有一半患者的家属表示,他们患上此症的亲人自从生活较为与世隔绝后,他们的记忆力变得更差劲。
对养老院社交活动的限制,以及一些个案长达多个月禁止探访,似乎已经造成了损害。
实际上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已经开始研究社交隔绝会如何影响人们的记忆力。据报道,即使是对自我信息有巨细无遗超强记忆,可轻而易举回忆起自己20年前的经历细节,比如买票看一场电影的记忆神人,也发现他们记忆开始丢三忘四。
当然,记忆有几种不同类型。忘记你打算买什么与忘记某人的名字或上周三你做了什么是不同的。但是,有关记忆是如何运作的研究指出,我们新近社交受限制的环境可能会以几种方式对记忆力产生影响。
最明显的因素是社交隔绝。我们知道,缺乏社交会对大脑产生负面影响,而这种影响在那些已经有记忆困难的人身上表现得最为严重。对于老年痴呆症患者,其孤独感的程度甚至可以用来预测其病情的恶化过程。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都感到孤独,一些研究结果表明,孤独的程度会随着时间过去渐趋稳定。
Zoom视频会议日复一日同一个屏幕,单调乏味,使得很难记住每一个会议有什么特别之处。
不过,即或我们不为人际交往减少而感到苦恼,但我们中许多人接触的人确实比往时少了好多。我们失去了在办公室茶水间与同事的闲聊,没有了和十几个人谈天说地的晚间聚会,也失去彼此交换经历和感受的时光。
事件的重复可以帮助我们巩固对自身经历的记忆,也就是所谓的情景记忆。如果我们不能像以前那样频繁地社交,那么这些记忆就不会像以前那样清晰可辨而历历在目。
即或我们有机会聊天,我们能讲的故事也变少。由于假期取消,婚礼推迟,音乐会和体育赛事可能照常进行但没有现场观众,我们的谈资就更是少之又少。至于工作中发生的不幸,那也仅止于让我们感到挫折的技术故障而已。
的确,你可能会以更多的在线社交活动来弥补。但线上社交与现实生活交谈并不完全一样。你或许不太可能提及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为了让你要讲的事在网络延时或退出时还值得保存,你只能讲有讲述价值的事。如果你提高了值得说而且有趣事情的门槛,那你会又一次错过了强化这些记忆的机会。
但现在我们面对的还不仅仅是缺乏社交活动,很多人还提到他们对生活现状的焦虑感。即使你庆幸自己比其他倒霉的人要运气好一些,但仍可能无法摆脱世界已变得动荡不定的感觉。
伦敦大学学院的心理生物学家黛西·范考特(Daisy Fancourt)和她的团队一直在研究英国人在整个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的感受。虽然在封城开始时,人们的焦虑水平达到顶峰,其后逐渐降低,但平均水平仍然比平时高,特别是年轻人、独居者、家有儿童者、低收入者或城市地区的居民,他们的焦虑感最强烈。
同时,英国国家统计署(Office of National Statistics)发现,抑郁症的发病率也增加了一倍。抑郁和焦虑都对记忆有影响。焦虑会使我们的工作记忆付出代价,损害我们记住购物清单和工作清单的能力。
办公室会议可能在不同的房间召开,这让我们有不同空间位置的经历,可加强我们的记忆。
由于缺乏有助于记忆的线索,使得记忆变得更加困难。如果你离家外出工作,那么你的出行,景物的变化和工作之间的休息,都会是锚定你之记忆的时间点。但如果你在家工作,每次在线会议的感觉都差不多,因为你通常会坐在完全相同的位置,面对完全相同的屏幕。也没有那么多标记你之记忆的时刻来帮助你区分会议之间的不同。
如同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认知神经科学教授凯瑟琳·洛夫迪(Catherine Loveday)之言,"想要记住天天一个样的日子里发生的事,就像钢琴上没有黑键无法弹奏曲调一样。"
在家里上班就像把在公司上班的多个日子合并成一个日子一样,只是重覆做同样的事。在公司上班的那些日子,你可能走过一间你曾开会的房间,这会提醒你需要给某人发邮件。在家里,没有提示来帮助你记住工作的不同部分。你所有的记忆都是坐在你的电脑前。在办公室工作,你可能会准确地记得你在哪里与人交谈过,是在电梯旁还是在办公室的厨房,这有助于你不忘记交谈这回事。
然后是普遍的疲劳,这也无助于我们的记忆。Zoom会议很累人,有些工作在家里更难做,假期也被取消。原有的作息被打破,加上对新冠病毒大流行的焦虑会影响我们的睡眠。以上总总,都让我们一直感到很累。
因此,伴随着疲劳、焦虑、缺乏记忆线索,以及社会互动的减少,难怪我们中的一些人会感到记忆力大不如前。
洛夫迪认为,其中还有一个额外的原因,一个我们可能甚至没有注意到的因素。即身处不同的地理位置对我们的大脑,特别是对我们的记忆的影响。
找到回家之路对人类一直生死攸关。只要离开家门,我们就会集中注意力。无论是在森林中寻路还是绕城而行,我们都会较多地使用被称为海马体的海马状大脑区域。还记得那些对伦敦黑色出租车司机的研究吗?这些出租车司机知道伦敦的每条大街小巷,对街道的记忆让他们的海马体比一般人要大一些。
我们需要使用海马体来记住新信息。但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神经科学家维罗妮克·波波特(Veronique Bohbot)发现,如果随着年龄增长,生活圈子变得狭小,日子单调重复,对海马体的使用就会减少。
同样地,她发现依赖卫星导航而不是自己找路的司机对地理空间的记忆能力要小一些,而这种记忆特别依赖海马体。
如果由于新冠病毒大流行,这半年多来,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呆在家里,就会失去来自于找路辨方向对大脑的额外刺激。
好消息是我们可以做一些事情弥补。散步,特别是走在不熟悉的街道上,会让你的大脑重新集中注意力。甚至走动一下也会有所帮助。每次开会你是否一定要坐在办公桌前吗?如果来一个电话会议,能不能沿街边走边聊电话?
平日和周末要有很大區別,不要兩種日子看起來都一样,这样才会有助于缓解我們新生活方式对时间流逝感知的扭曲。
只要我们离开家门,即或是到公园散散步,我们的大脑就会开启记忆。
洛夫迪建议,我们的生活内容应该丰富一些,这需要一些创造性思考来帮助实现。如果不能出门,她建议在家里找点完全新鲜的事来做,做完告诉他人来帮助你牢记。
每天晚上有意识地回味一天的经历可以帮助你强化记忆。你甚至可以写日记。诚然,现在值得注意的事情已越来越少了,但如果有一天我们回顾这个时期,仍然会觉得很有趣。而且记日记也可有助于你当下的记忆。
如果你忘记了要做的事情,那么在手机上列明工作清单和设置提醒会比你想象的更有效果。你也可以利用一下自己的想象力。比如你想要记得买牛奶、面包和鸡蛋,那么在你出门之前,先在脑中想象自己穿过商店中你要去的每一个货架通道的情景。当你真的来到商店后,你想像的购物之旅就会浮现在你的脑海中,这样你就不会忘记你所需要购买的东西。
谢选骏指出:“社交隔离会影响记忆,原因何在?”——除了以上所说,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人是社会的动物”,绝大多数都是社会环境塑造了个人,只有极少数的个体,可以抵抗社会环境,而获得独特的生长。在这种意义上,个人主义是极少数的异禀,是一种无法复制的东西。当那些“社会环境塑造的个体”也在张扬个人主义的时候,名实不符的混乱就将瓦解社会了。
【047、共济会是劳动人民的组织而非失业的社会闲杂人员的组织】
网文《共济会》报道:
共济会(Freemasonry),亦称美生会,出现于18世纪西欧,自从1717年成立英格兰第一个总会所,早期为石匠工会,有特独仪式和标志,后来发展成世界组织,成为权贵交流的俱乐部。 至今其已经遍布全球。会员包括众多著名人士和政治家,有些要求申请者必须是有神论者,有些则接受无神论者申请。
共济会是一种非宗教性质的兄弟会,基本宗旨为倡导博爱、自由、慈善,追求提升个人精神内在美德以促进人类社会完善。阴谋论者认为,共济会是富人和权贵的阴谋组织,其有着不为人知的统治世界秘密计划,比如“新世界秩序”。
词语解意
共济会亦称石匠工会、美生会、规矩会,英文的字面含义是自由石匠工会。中文“共济会”一词取其组织性质。其会员称为“美生”(英语:Mason,原意为石匠),“共济”仅为会中其中一项原则,无法完全涵括其精神,故中文翻译决定取音译。会员之间以兄弟互称。
华人组织洪门的英文名称是Chinese Freemasonry,尽管英文是同一个词并采用了共济会的图像标志,但和共济会关系相对独立。
理念和象征
共济会的理论继承了诺斯提教派的神秘主义宗教思想,也包含了13世纪左右兴起的犹太密教卡巴拉、中世纪炼金术的诸多元素。
共济会习惯运用比喻与象征来传递理念,因此在其教学体系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符号,懂得并熟知这些符号的含义是成为会员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
共济会的许多象征符号都与建筑和石工技术有关,水平仪和直角尺是明显例子。在许多非石匠的会员加入之后发展的标志多与炼金术以及跟圣殿骑士有关。 当石匠成为会员时,共济会的职责并不在于教导建筑技艺。它反而利用中世纪石匠的工程作为道德发展的隐喻。因此,共济会的象征符号是中世纪石匠所使用的普通工具,例如工作围裙(原是羊皮制的)、锤子、梯子、水平仪等。
由字母G、方矩和圆规组成的象征符号(寓意画)是共济会最基本的代表性徽章,方矩和圆规都是石工测绘使用的工具,在共济会思想中它们代表着会员完善自身所使用的道具。每个共济会会所几乎都饰有方矩与圆规的符号,它可能由象征符号六芒星变化而来,方矩代表六芒星中向下的正三角形真理、而圆规代表向上的正三角形道德,两者的结合代表阴阳调和、“真理”和“道德”的“和谐”、行动和节制的规范。方矩是会所导师的徽章,“安置”会员走向公民义务的正确途经,代表道德规范,方矩也是一种工具,让不同的元素统合有序。圆规是共济会的重要徽章,圆规象征上帝画出他对世界的计划。尺规中间的G代表伟大的造物主几何学家,要所有生命学着创造美好,从而完成伟大的作业。
圆规、方矩和法典是会员完成个人实践、突破三重黑暗、重见理性光明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被称为三重伟大之光(三大明光)。
共济会的象征符号也是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济会的礼仪主要是在会员晋级的授予仪式上举行。在历史发展中,各地的共济会演化出多种不同的礼仪形式,现代英美共济会在服饰和仪式上主要分为约克礼和苏格兰礼,其中的约克礼主要分布于不列颠,苏格兰礼主要分布于北美和欧洲大陆,在美国分为南北两个独立部门,并在细节上有一些差别。另有古老的玫瑰十字礼仪、法兰西礼仪、孟菲斯-米思兰礼仪等也各具特色。
共济会的标准礼仪服装包括围裙、领饰、胸饰、护腕,黑色西服等,不同级别的服饰及装饰物图案都不一样,在不同礼仪里面又各自稍有不同。
组织架构
共济会在全球都有发展,但并没有全球中心。共济会分为两级组织:会所和总会所。会所名称为阿拉伯数字编号和地名的组合。总会所是共济会的最高组织形式,各总会所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各自独立运作。在多年的流传中,各总会所之间在章程和仪式上会有一些差异。总会所往往是在司法管辖区内以社团的形式注册的公开的合法机构。
会员制度
因其属封闭的社团形式,如无两位以上共济会兄弟推荐,外人无法得以加入,且其考核欲加入兄弟之时间,短则半年,长则无限。但现代有些地区如欧洲大陆与北美的共济会可以允许外人独自申请,会有老会员来考核,通过后即可担任推荐人而入会。而且早期时入会之后,不得向他人揭露其会员身份。但近年一些总会所允许会员自己做决定是否愿意向外人揭露其会员身份,因为需要招募新成员,如今也做许多公开宣传,使得主流共济会神秘感日渐丧失。
根据共济会传说,共济会的始祖为以色列王国时代的海勒姆(Hiram Abiff),他是建造耶路撒冷圣殿(第一圣殿)的建筑师,被三个因妒忌他地位和技能的工匠所杀,埋于殿内的青铜墓里,但不久即将再度复活。因此,凡加入共济会者,都要举行一场象征死亡和复活的仪式。
虽然初期共济会仍旧奉行严守内部秘密的规定,但是1745年在阿姆斯特丹匿名出版的一本书籍完整透露了共济会内部规定、活动内容甚至入会礼仪等细节。然而共济会也因此渐渐公开活动,会员再不隐瞒自己身份,他们也会公开进行慈善活动,会员组成也逐渐向中产阶级为主。现代的共济会除了内部表明各级别的暗语和手势仍旧保密之外,其余活动基本上全部公开。
共济会苏格兰礼仪式共分为33个级别,用度的符号“°”表现,但只有1°到3°涉及到等级概念:
1°会员被称为“学徒” (工徒)(英语:Entered Apprentice),非正式会员
2°会员被称为“技工” (工员)(英语:Fellow Craft),非正式会员
3°会员被称为“导师” (工师)(英语:Master Mason),正式会员
1°-3°的席位授予在一般会所举行,从3°到33°各级别间都是平级的,但需要到总会所申请才能授予。不同的级别在共济会意味着不同的研究学习内容,也代表了会员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比如33°是为荣誉头衔。工师级别与以上各级之间都是平等的关系。
今天的共济会大约有600万人,苏格兰和爱尔兰会籍上约有15万名会员,英格兰会籍上约有25万名会员,法国约20万人,美国境内也有约200万名会员,香港有1,200人左右。共济会会员更几乎占满每一页西方近代史,包括英国等欧洲王室成员和美国很多任总统。
知名的共济会会员包括:
孟德斯鸠
维克多·雨果
歌德
海顿
伏尔泰
莫扎特
萨德侯爵
腓特烈大帝
拉法耶特侯爵
朱塞佩·加里波底
乔治·华盛顿
汤玛斯·杰佛逊
西奥多·罗斯福
费利克斯·门德尔松·巴托尔迪
李斯特·费伦茨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让-雅克·卢梭
约翰·埃德加·胡佛
马克·吐温
查理·卓别林
贾科莫·普契尼
克拉克·盖博
约翰·韦恩
哈兰德·桑德斯
亨利·福特
路易·阿姆斯壮
华特·迪士尼
阿瑟·柯南·道尔
穆斯塔法·凯末尔
温斯顿·丘吉尔
奥斯卡·王尔德
巴兹·奥尔德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
托马斯·爱迪生
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蒋纬国
李嘉诚
莫逖拉尔·尼赫鲁
柯比·布莱恩
由于历史上的会员名单文件有遗失或从未公开,确认某人是否是共济会会员有一定的困难。
发展历史
根据其正式文献《共济会宪章》(传说1701年写成,于1723年正式出版)第一部《历史篇》的解释,共济会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这一年被共济会称为光明之年或光明元第一年,以“A L”标记。他们自称是远古奥秘的守护者,通晓天文地理及宇宙的奥秘。有人认为共济会起源于参加建造古巴比伦巴别塔的石工职人工会,亦有种说法共济会起源于建造耶路撒冷所罗门神殿的石匠们。
古代共济会是一个不对外公开建筑技艺的石匠行业协会。有文字记载的最早记录约为1390年。有证据显示在苏格兰最早出现石匠会所的时间是16世纪末期,当时共济会的性质仍为石匠工会。
现代共济会正式出现的最早记载是在1717年的英国。1716年之前,伦敦的四个酒馆中聚集着贵族和高级神职人员,举办高级俱乐部聚会,内容是社交活动、娱乐和饮食,这些人是现代共济会的真正创立者。1717年6月24日圣约翰日,四个会所(英语:Lodge)的共济会会员联合成立了第一个总会所(英语:Grand Lodge),会员投票选出安松·塞亚为第一代总导师(英语:Grand Master),这一天也就是现代共济会运动的开端。而这一时期也正值传奇的蔷薇十字运动的影响消退之际,现代共济会摆脱了古老秘密组织的性质,成为思想上的石工、与及改革社会的政治团体。
当年“鹅和烤架”大楼(Goose and Gridiron),英格兰总会所成立于此。
共济会初期在英格兰和苏格兰约有700名会员,但是随着会员数量迅速增长,英国共济会总会于1721年开始筹备编纂自己的宪章以便管理众多成员。总会所委派新教长老派牧师詹姆斯·安德森完成这项工作,安德森根据共济会的古代条文《传统宪章》进行编纂,在1723年(共济会历5723年)出版了《共济会宪章》,这部宪章分为历史、责任义务、通则三个部分。
启蒙运动时期,共济会从英国开始陆续传播到欧洲大陆,各国共济会纷纷成立了自己的总会所,并藉这些宗主国的军事与商业活动传播到拉美、亚洲与非洲各个殖民地。
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使各地政府风声鹤唳,开始有一些阴谋论宣称是共济会等秘密社团主导革命,各国政府都颁布社团禁令,一直到拿破仑掌权时期才被解除。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后,罗马教廷于1817年同普鲁士、1821年同巴伐利亚先后签订协议,共同对包括光明会、共济会在内的秘密社团再次加以镇压,让整个19世纪欧洲大陆各国的共济会都比较消沉。
内部的分裂
共济会在英格兰和苏格兰发展迅速,但是英格兰分会跟苏格兰分会有明显区别,两者不但持有不同的哲学观点,政治观点也不尽相同。组成苏格兰分会的成员主要是支持詹姆斯二世的党人。这些人支持斯图亚特王朝获取18世纪英国王权的要求。从流亡法国之日起,詹姆斯二世党人和觊觎斯图亚特王朝王位的詹姆斯二世得到了苏格兰共济会的鼎力支持。1700-1720年间,他们还在法国建立起第一批共济会分会,通过这个秘密组织宣传他们的政治要求。
同时,在英格兰,忠于伦敦总会(称为蓝会)的共济会分会已经与汉诺威王朝和辉格党的政治原则建立起牢固的关系。它们抛弃了17世纪英吉利共和国的激进共和主义,转而支持一种受宪法严格限制的王权。它们还致力于慈善事业。
英国共济会于1753年分裂为两派,较老的近代派称为“Free and Accepted Masons(缩写为F&AM)”,新的古典派称为“Ancient Free and Accepted Masons(缩写为AF&AM)”,1776年美国独立以后,每个联邦州的F&AM与AF&AM也都纷纷独立于英国伦敦总会。分裂原因为部分会所不满现代派对英国王室的拥护,因而成立古典派,认为自己才是正统的共济会理念,而现代派则是“离经叛道”的,双方长期对立。古典派的共济会比较支持北美独立运动,当时美国的开国元勋们多为这个分支。直到1813年,英国的两派才宣告和解,成立了英格兰联合总会,即UGLE(United Grand Lodge of England),而北美的共济会因为已经独立于英格兰总会,因此保留了AF与F的区别,后来双方也和解了,但是保留了当初分别建立的会堂。共济会分裂给英国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是丧失了肥沃的北美殖民地。在19世纪中叶之后英国的共济会也迅速丧失其社会改革的锐意和先驱性,成为保守派,支持君主立宪制。
第二次大分裂出现在19世纪中期的法国。
根据1723年的《安德森宪章》(Anderson's Constitutions)写道:“共济会员在入会后,必须服从其道德规范,如果他懂得这艺术,他永远不会是一个愚蠢的无神论者,也不是一个没有信仰的风流才子”。["A Mason is oblig'd by his Tenure, to obey the moral Law, and if he rightly understands the Art, he will never be a stupid Atheist, nor an irreligious Libertine."] 然而,在1875年的洛桑大会上,法兰西大东方社[Grand Orient de France,简称GODF]决定开始接纳无神论者入会,其废除共济会传统的“宇宙间伟大建筑师”概念。法国大东方热衷于政治活动,并且与天主教会关系不佳,近期也谴责天主教会公开反对法国同性婚姻合法化。
英格兰联合总会所[United Grand Lodge of England,简称UGLE]根据宪章规定在会所内严禁会员讨论任何宗教与政治话题,法国大东方的改革违背了这些传统,于是在1877年撤回之前对GODF的认可,其他英语系会所纷纷响应了总会的这一决定,宣告了他们之间正式分裂。
随后几十年间,由于不满共济会改革后变得世俗化,从法国大东方又陆续分裂出多个总会,比如法国大会所(Grande Loge de France)与法兰西民族大会所(Grande Loge Nationale Franaise),还有最早的男女混合共济会组织人权会社(Le Droit Humain),但其中只有法兰西民族大会所被英国总会正式承认。
在二战前后
欧洲与亚洲共济会在二战时期备受打击。在欧洲,法西斯政权的国家对共济会进行了取缔,所有会所都被迫关闭,法国共济会也在战争中遭受挫折。纳粹德国甚至对境内的共济会成员进行了有组织屠杀,与犹太人一起关进集中营,纳粹指控共济会与犹太人密谋统治欧洲,他们捏造一些文件如反犹主义的《锡安长老会纪要》等也在这个时候大肆传播。除了被法西斯破坏,东欧的共济会则在社会主义国家受到了打击,直到20世纪90年代,原苏联地区的共济会会所才重新恢复。目前在南欧与东欧主要流行大东方体系的共济会。
在亚洲,萌芽中的共济会遭到了日本法西斯严重破坏。除了菲律宾共济会在战争时期受影响较小之外,其他地区都遭到日军严重破坏,其中日本国内的共济会会所全部关闭,中国境内的则在民国政府支持下缓慢成长,但许多总会所都在战事期间关闭,日军战败投降以后由菲律宾总会支持下大陆地区总会所重迎开放,但是不久因新政权建立而再次逐渐衰落,直到近些年才在台湾共济会总会支持下恢复运作;在香港的第一雍仁会馆则被日军完全炸毁,台湾共济会早期在日治时期也曾被停止,战后由菲律宾总会协助复原;此前香港共济会与新加坡共济会由英国传入。
大部分二战之后建立的伊斯兰国家也公开反对共济会,除了维护政教合一制度外,还有与纳粹一样认为是犹太人的组织,尤其是自以色列复国以后。因为共济会与中世纪圣殿骑士团关系密切,也导致穆斯林对其反感。
各地共济会
初期共济会名义上对志愿者不作限制,人人平等,但是当时只有白人贵族和上层资产阶级可以入会,为了争取更大的影响力,共济会不断地招收贵族入会并且希望能够得到王室垂青。从第二代总导师蒙塔魁公爵(1721年就任)开始,大贵族在一段长时间支配着共济会。1722年沃顿公爵成为新一代总导师,继续奉行上层路线政策。1737年3月5日,英王乔治二世的长子王储弗雷德里克王子在伦敦的临时会所加入共济会。次年,安德森修改了《共济会宪章》并且将新版宪章献给皇储。虽然这位弗雷德里克王子早逝,没有坐上王位,但是其长子也就是乔治三世维持共济会的政治地位,之后王室和共济会保持着良好关系,乔治四世、乔治六世、爱德华七世、爱德华八世都是共济会会员。
英国共济会于1753年分裂为古典派和近代派,双方长期对立,直到1813年才告和解。在19世纪中叶之后英国共济会迅速丧失其社会改革的锐意和先驱性。而共济会分裂给英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丧失了肥沃的北美殖民地,北美独立运动的先驱者几乎都是共济会会员。
19世纪中后期英国的上层社会中充斥着共济会会员。当然,由于共济会禁止女性入会,所以维多利亚女王本人肯定不是其会员之一,但是当时的皇储爱德华七世和其长子艾伯特·维克托王子都是共济会会员。今天,英国高级神职人员、富豪和贵族在英国共济会中所占比例急剧减小,普通公民较多。
2005年6月英国国会曾下令,英国上议院及下议院所有议员必须公开他们是否隶属共济会。当日提出动议的英国自由民主党议员强调,为了增加国会透明度,以及重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议员必须申报利益。
有证据显示法国最早出现共济会是在1688年。1721年,一些英国共济会成员在港口城市敦刻尔克建立了法国第一个共济会所。法国共济会总会所建立于1738年6月24日,是欧洲大陆最早成立的共济会总会所。虽然罗马天主教皇克莱蒙十二世和本笃十四世分别于1738年和1751年两度颁发教皇禁令,禁止天主教徒加入共济会,然而在法国并未产生足够影响,共济会仍然在发展壮大。到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前,法国已经建立了很多会所
共济会是启蒙运动中瓦解天主教会和反对教皇权威的急先锋。18世纪的共济会组织体现出排外特征,下层的劳动阶层不被接纳,成员主要来自贵族、教士和中产阶层,有些会所完全由天主教教士构成。市民阶级被共济会自由、平等的思想所吸引,成为主要的成员来源,因为在这里他们能够与贵族平起平坐。在军队组织中,共济会也有极大的影响力,很多后来拿破仑军队中的将军都是共济会成员。
1773年早期的法国共济会发生了分裂,法国共济会总会进行了内部重组,重新更名为法兰西大东方((Grand Orient de France)),剩余的一些旧会所不服从。分裂后不久的1776年大东方成立了一个重要的分会九姐妹会所(La Loge des Neufs Soeurs),这个分会汇集了法国启蒙时代的各界精英,并且直接参与了美国共济会在独立战争时期的扩张。
1804年11月6日,拿破仑一世加冕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随后他的哥哥约瑟夫·波拿巴成为法国共济会总导师。当年不承认新总会的那些会所也全部合并入了大东方总会。
1877年法国大东方与英国共济会联合总会断绝关系,他们之间的这种分裂状况持续至今,期间只有在一战及二战纳粹统治时期有所改善。
与法国大东方保持合作以及风格一致的地区性总会包括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前法国与比利时在非洲的殖民地与大部分的拉美国家,在俄罗斯与东欧一些国家在冷战结束后也有扩展。
1250年德国第一个石匠总会所在科隆成立,这也是最早使用圆规、矩尺作为石匠行会标志的记录。15世纪末斯特拉斯堡举行的各地石匠总会的集会上,颁布了第一个石匠行会会徽。从此科隆和斯特拉斯堡石匠总会分管南北德国各地会所。这是石匠手工业者的行会组织,与现代“精神石匠”共济会组织并不相同。
现代德国共济会最早的会所出现在1737年12月6日。普鲁士的王储,后来国王腓特烈大帝曾在1738年8月14日夜间出现在会所里,并于1739年接管了总导师的职位。在最初的几年里,也产生了几所新的会所,有些现在仍然存在。
在共济会宗教宽容和兄弟间平等的宗旨下,会所不仅仅只是为美生兄弟提供了一个空间,也成为宣传启蒙运动思想的场所。与很多其他国家不同,德国的共济会有女性参与。莱辛、歌德和席勒是三位开创了德国浪漫主义文学道路的领袖,他们与共济会也存在密切关系。1771年10月14日莱辛在汉堡加入共济会三玫瑰会所(德语:Zu den drei Rosen),并成为导师。他的《共济会员对话录》(德语:Ernst und Falk, Gesprche für Freimaurer)被认为是共济会史上的重要著作之一。他也是最早倡议接纳犹太人加入共济会的发起者,在当时的欧洲大陆,底层犹太人不具有公民权,也不被共济会接纳。他的好友普鲁士犹太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Moses Mendelssohn)发起了的犹太启蒙运动哈斯卡拉(Haskalah),开启了欧洲犹太社会开放和世俗化进程。欧洲犹太人尤其是阿什肯纳兹犹太人开始学习当地民族的语言,接受当地民族的教育和文化,进入欧洲上流社会。日尔曼文明史上一些最耀眼的明星都是这一运动的产物,海涅、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等。哈斯卡拉运动培养了强大的犹太世俗势力,揭开了欧洲犹太民族政治运动的序幕。歌德于1780年6月23日在魏玛加入安娜·阿玛丽亚三玫瑰会所(德语:Anna Amalia zu den drei Rosen)。会所名字来自当时在魏玛执政的女伯爵。阿玛丽亚会所与当地贵族建立了良好关系,魏玛公爵奥古斯杜和普鲁士将军费迪南伯爵(Herzog Ferdinand von Braunschweig)也是会所成员。共济会在歌德的一生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他的思想和作品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他最早加入共济会很可能是受到莱辛的影响。歌德著名的遗言是“再多些光!”(Mehr Licht),常被认为反映了共济会和启蒙运动的光明崇拜。1913年成立的 Wolfstieg 协会旨在促进共济会的科学研究。
俄国共济会间接源自英国共济会。1986年出版的《苏联百科辞典》记载了俄国共济会的来源:“18世纪初产生于英国的宗教道德运动,在许多国家(其中包括俄国的资产阶级和贵族阶层)中传播。”
共济会进入俄国的时间可以追溯至彼得一世当政时期。彼得一世时期共济会进入俄国的观点也得到了其他国家学者认可。 但是也有人认为,共济会在俄国比英国大分会更早成立,因为根据一些重要的资料表明,彼得一世被赫里斯托福·乌莱(Christoph Ulay)先生吸纳加入了组织,并且在17世纪末以前,就存在一个由列福尔特任执行大师傅,戈尔东和彼得一世分别任第一和第二监督人的共济会分会了。
有史书记载涉及俄国共济会的文件在1731年出现。这一年,伦敦共济会分会领袖洛弗尔(Lovell)勋爵任命乔治·菲利普(George Philip)上尉为俄国分会领袖。
最早1731年在佛罗伦萨设立了第一个会所,之后和天主教爆发了长达几百年的激烈冲突。烧炭党也可能是共济会的一个支派。现有18,000名会员和600个会所。知名会员包括:贾科莫·卡萨诺瓦、 朱塞佩·加里波第、 朱塞佩·马志尼。
波兰共济会起源于十八世纪的二零、三零年代,也就是奥古斯特二世的统治时期。斯坦尼斯瓦夫·奥古斯特·波尼亚托夫斯基国王治理的期间,共济会的会所及会员人数大幅增长。在波兰遭瓜分后,列强分别于其所瓜分的波兰领土上颁布禁令,禁止共济会组织活动,而其中又以遭俄罗斯瓜分的部分维持最久,直到1821年沙皇政府的决议下才解禁。共济会于1910年恢复活动。
共济会在1730年代出现在北美洲英国殖民地。美国革命后,每个州都成立了总会所。曾有人希望成立以乔治·华盛顿为首任总导师的全美总会所,但没有成功。1733年组建的总会所被认为是美国的第一个共济会总会所;这个总会所后来被更名为圣约翰会所(英语:St. John's Lodge)。本杰明·富兰克林于1731年成为这个总会所辖区内的会员。
历届美国总统中现已确认为共济会会员的至少有15位,美国《独立宣言》56位签署者中至少有8位,1781年的第一部美国宪法签署者中至少有10位,1789年的美国宪法40位签署者中至少有9位,乔治·华盛顿所统领63位将领中至少有31位,以及英国北美殖民地13州30名州长中至少有10位。
共济会成员哈扬·所罗门(Haym Salomon)提供了绝大部分北美独立运动所需资金,并在其后拯救新政府使其免于破产。据《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哈扬·所罗门前后总共为北美殖民地政府及其领袖提供了大约60万美元的资助,以2005年美元价值计算,相当于39,264,947,368.42美元,也就是将近400亿美元,如果算上利息则已将近上千亿美元。
加拿大现有近10万名会员,知名会员有加拿大首位总理约翰·亚历山大·麦克唐纳、第13任总理约翰·迪芬贝克、总督阿瑟王子 (康诺特和斯特拉森公爵)等。
共济会会员在西班牙语美洲历史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所以现在每个国家包括古巴都有自己的共济会会所。 知名会员包括:西蒙·玻利瓦尔、何塞·德·圣马丁、曼努埃尔·贝尔格拉诺、多明戈·福斯蒂诺·萨米恩托、米格尔·伊达尔戈·伊·科斯蒂利亚 、何塞·玛丽亚·莫雷洛斯 、阿古斯汀一世 (墨西哥)、萨尔瓦多·阿连德。
巴西共济会于1822年成立,现有1700个会所和10万名会员。知名会员有巴西独立运动的导师若泽·博尼法西奥·德·安德拉达(José Bonifacio de Andrada e Silva),他推动了佩德罗一世 (巴西)成为巴西帝国的第一任皇帝。
根据2010年的数据,岛国古巴现有316个会所和3万名会员。知名会员有古巴国父卡洛斯·曼努埃尔·德·塞斯佩德斯、何塞·马蒂、古巴独立战争军事领导人安东尼奥·马塞奥·伊·格拉哈莱斯。卡斯特罗曾在共济会会所里避难。
澳大利亚知名会员有第一任总理埃德蒙·巴顿、乔治·里德、罗伯特·孟席斯、约翰·戈顿等。
新西兰共济会在19世纪初期由英国共济会传入,目前大约有一万名会员,在全国分为三个大区:北部、中部,和南部。
1758年,有一些证据显示,共济会随瑞典东印度公司传入中国。清乾隆32年(1768年),英格兰总会辖下的谊庐(Amity Lodge)第407分会在广州建立会所,这是有记录第一间中国共济会会所。随着广东和香港交往日益增加香港共济会自1848年开始在广东活动,1849年开始在上海活动,但很长时间只允许在中国的外国人参加。1864年,传承自美国麻省总会的中国美生总会成立(英语:District Deputy Grand Master)。
1877年,英格兰分支中国共济会总会正式成立(英语:District Grand Lodge of Northern China)。1921年,传自苏格兰的中国共济会总会也成立(英语:District Grand Lodge of North China)。1949年3月18日,在菲律宾总会的赞助下中国美生总会在上海正式成立,是为中国本土第一个由华人建立的总会所。随中华民国政府播迁台湾,中国美生总会也迁往台湾。随着国共内战及中共统一大陆,从1947年到1962年间中国共济会活动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失。一些会所由于外国人离开造成人数不足而关闭,另一些则迁到了香港和英国。这些曾经在中国的共济会分会已不存在。
吉席·保罗·遮打爵士是香港共济会会员。香港共济会第一个会所在1844年4月29日成立于维多利亚岛,三年之后成立英格兰分支香港共济会总会。历史上香港的共济会分别传自于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
1865年,英格兰分支香港共济会在现时新世界大厦所在的泄兰街兴建雍仁会馆作为英格兰分支香港共济会总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会所被日军炸毁,遂于1950年迁往香港岛坚尼地道一号至今。
三位香港总督包括夏乔士·罗便臣、麦当奴及卜公都是香港共济会会员。前高等法院首席大法官杨铁梁、希慎集团利铭泽、国泰航空前董事姚刚、香港赛马会前副主席周湛燊等政商界人物也都是共济会会员。根据利铭泽女儿利德蕙在其所著的《香港利氏家族史》一书里介绍,姚刚出面和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协商,香港共济会在遵守香港基本法前提下可以继续活动,会议可以仍然用英语,当然中国希望1997年主权移交之后的活动能较为公开。香港政权移交中国大陆政府之后,香港的几个共济会分会继续存在,并保持与总会的联系。目前的香港共济会会员有知名地产商李嘉诚等人。
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北后,中国美生总会也随之迁往台湾。由于政局因素,1951年曾宣布停会,1954年中国美生总会始在台湾复会,并于1955年10月28日经内政部核准成立。共济会在台湾非常低调且神秘,但会员之间非常团结。
蒋纬国将军是中国美生总会最有名的总会长,可能是因为他的德国教育与军旅生涯让他进入这个组织。目前台湾的美生会员约有数百人,分布士、农、工、商社会各阶层。到2009年,台湾相继成立了14个会所(又称为分会),其中也有因中国大陆政局因素迫使停会后,在台湾再复会的。台中、高雄均有分会,其它均集中在北部;各分会皆以“庐”(英语:lodge)做会所之名,并予以区分,如:谊庐、川庐、自由庐、汉庐、唐庐、明庐、融庐、申曦庐等。其中唐庐为一双语庐,意即其美生仪礼采英语,而庐中讨论事项为国语。新北市深坑区也有分会海山庐(英语:High Sun Lodge)。申曦庐为法语庐。会员非常低调,鲜少有公开对外的场合;黑色西装搭配白衬衫和领结,是美生兄弟们集会时的标准穿着。
共济会进入日本大约在江户末期日本实行“开国”政策之后。第一个加入共济会的日本人是陆军军医总监林董。1864年,到荷兰留学的西周 (启蒙家)和津田真道也是最早加入共济会的日本人。二战前后,日本政府禁止了共济会活动,珍珠港事件后会所被关闭。二战后,共济会在日本重建。1950年1月5日,佐藤尚武、植原悦二郎、三岛通阳、高桥龙太郎、芝均平等成为首批重建之后的共济会会员,但处于菲律宾的旭日分会所辖之下。1951年3月29日,日本前首相鸠山一郎加入了共济会和成为第一等级ENTERED APPRENTICES。1955年3月26日,鸠山一郎被晋升第三等级MASTER MASON。1957年3月,东京共济会独立,此时日本会员数超过2500人。美国驻日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将军作为共济会会员,多次邀请日本天皇参加共济会均没有成功。但皇室成员前首相东久迩宫稔彦王参加了共济会。
韩国1908年建立了第一个会所:汉阳会所,编号1048,源自苏格兰总会所。知名会员有李玖和韩国外务部部长林炳稷等。
新加坡城的创建者、新加坡总督斯坦福·莱佛士是英国共济会会员。其它知名会员还包括资政李光耀。第一个会所建立于1845年,编号748。
19世纪末隶属欧洲约克礼仪的菲律宾共济会成立。共济会员领导了菲律宾发动的反西班牙革命。知名会员有:黎刹(Rizal y Mercado,Jos Protasio),菲律宾华裔,菲律宾英美系共济会之父,民族主义思想家、政论家、诗人,19世纪反西班牙殖民统治、争取菲律宾独立的民族英雄,被菲律宾人尊为立国的国父;安达斯·波尼斯奥(Andrés Bonifacio,1863—1897),独立运动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896—1897任临时政府的首任主席。1912年菲律宾共济会总会正式挂牌成立。菲律宾共济会—旭日分会曾经管辖着中国、日本、香港、台湾的日本、华人共济会。
印度尼西亚共济会最初由荷兰东印度公司设立于1762年,在殖民地和建国等多个历史时期起到过一定的作用。1962年苏加诺时期宣布为非法组织。日本占领时期也是关闭状态。
泰国1911年设立第一个共济会会所,现在有几十个会所。
1730年,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加尔各答市中心威廉堡(FortWilliam)设立了第一个会所,编号为72。知名的会员有近代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印度教改革家辨喜、印度最大的政治家家族尼赫鲁-甘地家族元老莫逖拉尔·尼赫鲁、总统法赫鲁丁·阿里·艾哈迈德(Fakhruddin Ali Ahmed)、印度独立后唯一的印度人总督查克拉瓦尔蒂·拉贾戈巴拉查理等。 现有370个会所和15000名会员。
巴基斯坦共济会建立于英帝国统治时期,1972年和1983年两次被驱逐。
斯里兰卡共济会最初由英国人19世纪设立,现有十来个会所。
土耳其1721年设立第一个共济会会所,1748年被马哈茂德一世禁止,之后缓慢复苏,1826年随着苏菲教派的贝克塔什派分支Bektashis的垮台而被驱逐。1909年大东方分会建立,1935到1948年之间被抑制。1964年发生内部分裂。知名会员有现代土耳其共和国国父、第一任总统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蒂尔克。
以色列共济会建立于1953年,现有53个会所和2000会员。
批评和反对
对共济会批评和反对,主要来自于以下三方面:宗教、政治和社会层面。
宗教方面:根据章程,共济会对所有宗教的成员开放。然而,它从一开始就和很多宗教组织发生了严重的冲突。
基督宗教——启蒙运动之后的50年里,共济会从英国迅速扩散到欧美,并建立了可以和天主教会相匹敌的巨大组织,对天主教构成了强大的威胁,令教廷十分恐惧。1738年,天主教教宗克勉十二世命令禁止天主教基督徒加入共济会,违反者将被教会开除。在18世纪后半叶教廷一直致力于打压共济会,这可能与意大利大东方共济会积极推动意大利民族统一战争有关,革命领导人加里波第即为共济会员。至今双方的关系仍不怎么样,但一般来说,梵二会议之后天主教会的现代主义成员对于共济会的态度比较友好。本笃十四世给出了反对共济会的六个原因:(1)共济会成员的不同信条主义(或者不同宗教信仰);(2)他们保守秘密;(3)他们的誓言;(4)他们对教会和国家的反对态度;(5)好几个国家的元首都宣布禁止这个团体的传播;(6)他们的邪恶行为。1917年,教会法典明确规定,共济会员将被自动逐出教会。1983年11月26日,教宗本笃十六世发出声明,重申禁止天主教徒加入一切形式的共济会。2007年3月2日,梵蒂冈重申反对共济会:“共济会和天主教会的成员是不相容的”,并强调“天主教会一直批评共济会特有的神秘的概念,它的学说与圣经不兼容”。基督教新教教会也反对共济会,原因是共济会接纳多神教思想、倚靠人的行为称义疏离神等作法严重违反教义。但新教主要派别之一的圣公会则与共济会关系一直比较良好,比如曾经担任第99任坎特伯雷大主教和全球英国圣公会的领导杰弗里·费舍尔(Geoffrey Fisher,1887-1972)就加入了英格兰共济会,而英国共济会会员的宗教信仰来源里圣公会基督徒也不少。1860年,循理会表示反对共济会和他社会成员的秘密运做,如今还继续禁止其成员加入共济会。浸信会最大的协会分支美南浸信会,最近也表示共济会不符合他们的信念。
NAMB护教学组织即详列比较表指出该会所为与圣经所示诸多警戒相违例如:
禁止拜偶像:“出埃及记20:4:‘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像彷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
禁止起誓:“利未记5:4:‘或是有人嘴里冒失发誓,要行恶,要行善,无论人在什么事上冒失发誓,他却不知道,一知道了就要在这其中的一件上有了罪。’”
禁止曲解三位一体:“使徒行传4:12:‘除他以外,别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没有赐下别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
禁止藉善行抬高自己:“罗马书11:6:‘既是出于恩典,就不在乎行为。不然,恩典就不是恩典了。’”
禁止乡愿的包含主义:“约翰福音14:6:‘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
共济会大量采用了古埃及、苏美尔、英国、印度等地的各种土著信仰符号,比如共济会的上帝之眼符号起源于苏美尔人,基督教则视之为异端邪灵、魔鬼撒旦的眼睛;这也是共济会与基督教信仰发生冲突的一个原因。不过在中世纪晚期欧洲兴建的许多大教堂里,也同样有三角形框内独眼放射光芒的装饰图案,是表示基督教义里的三位一体概念。
伊斯兰教
埃及社会事务部颁布决议,于1975年4月18日取缔了埃及共济会。1978年7月埃及开罗的伊斯兰大学学院正式发布了禁止穆斯林加入共济会的命令。然而,许多穆斯林传统的国家如摩洛哥、土耳其和阿尔及利亚还没有在各自的法律中纳入这个教令。
伊朗政府多次在各种场合谴责共济会,沙特阿拉伯官方也出版了一些批评共济会的著作。
政治方面
共济会在历史和现在一直受到众多政党和政治组织的反对。共济会名义上要求会员效忠所在国家的政权,不过历史上,奉行天主教为国教的国家是最早对其发展进行阻挠,后来共济会也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沙皇俄国、苏联、德、日本、意大利被禁止,现代在绝大多数的穆斯林国家和一些非洲国家依然禁止其存在。
在一些君主制国家,共济会因政治原因被禁止。例如在18世纪和19世纪的西班牙。
共产主义者
共产主义者认为共济会是资产阶级的阴谋组织,一直持谴责态度。托洛茨基认为:“共济会是法国共产主义身体上的一个恶性肿瘤,必须用热铁烫掉。”托洛茨基并且要求共产党成员脱离共济会:“隐瞒他的共济会成员身份的人将被视为渗透特务”。马克思在其现存的著作里也多达22次谴责了共济会。列·谢·科洛索夫的著作《克格勃特工记者札记》第六章:《共济会分会内幕》里记载了共产国际禁止其成员加入共济会:1920年7月29日举行的共产国际第六次会议上提交了下面的建议:“加入第三国际的党派应从自己的队伍中开除与小资产阶级组织法兰西‘共济会’有关系的成员。这意味着加入第三国际的同志特别是在西方,没有权利再加入‘共济会’。建议提交者——塞拉吉同志。”格奥尔金·季米特洛夫本人也警告过“共济会”的危险性,他在1935年至1943年期间一直担任共产国际总书记。他在1943年发表的一篇名为《“共济会”——国际的危害》一文中写道:“民众常常感到不可理解,为什么一些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毫无理由地完全改变自己的立场……或者只是口是心非,说的一套,而做的是另一套。他们都是以各个‘共济会’分会成员的身份这么做,问题自然就变得简单了。作为‘共济会’的分会会员,这些活动家常常得到相应分会的授意和指令。他们遵守自己分会的纪律,同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
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政权后并没有取缔共济会,但全国隶属于海外各国共济总会的各地分会在1962年之前全部陆续关闭,此后国内对于民间结社的管控也比较严格,一直没有能够正式复会。而古巴的共济会则一直存在并得到发展。
1935年8月17日,德国共济会被纳粹解散,原因是认为其是犹太人和金融家高利贷食利者的组织。现在保存下来的帝国安全办公室Reichssicherheitshauptamt)记录显示了共济会在纳粹德国时期受到了残酷迫害。一般认为,大约有80,000到200,000共济会会员被纳粹政权杀害。共济会的集中营囚犯被评定为政治犯,戴着一个倒置的红色三角形以识别身份。蓝色小花勿忘我最早是在1926年被 Zur Sonne 总会所采用作为德国不来梅市共济会年度会议的会徽。生产勿忘我会徽的工厂在1938年被纳粹党选为募捐机构。这个巧合,使共济会会员有机会将勿忘我徽章作为相互识别的秘密标记。即便在纳粹时代受到了残酷迫害,但共济会会员们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甚至在集中营里建立了 Liberté chérie 这样的会所。在二战结束后,勿忘我在1948年再次成为德国总会所年度大会的会徽。今天,佩戴勿忘我徽章已经是世界范围内共济会纪念历史上共济会会员所受到的迫害,尤其是那些死于纳粹时代的共济会会员。也有少数研究者认为:希特勒是欧洲共济会的一员,而二战也正是共济会高层示意希特勒进行的,以获得更多的世界控制权,也正是此事造成了之后欧洲共济会与美洲共济会的阶级分立,而希特勒本人成为共济会战争的牺牲品,不过该观点与其他阴谋论一样都缺乏实际依据。
其他一些国家,对共济会的信仰被认为影响了政教分离原则。一个例子是比利时和法国的有关法律条款。
社会方面,由于共济会在英国、美国(反共济会党)、肯尼亚共济会邪教、和意大利(P2分会)等国的黑社会性质丑闻的存在,所以社会上有比较广泛的批评反对意见。其中意大利P2分会的谋杀案死者也被指称与罗马教庭往来密切的银行大笔金额汇出国外有关,约翰·肯尼迪被刺杀之前曾公开反对共济会的言论亦被世人怀疑与共济会组织有关。
阴谋论
阴谋论观点认为,共济会是支配世界的阴谋组织。从法国革命、美国独立,到俄国革命、以色列复国等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都是由共济会促成的。多年来,许多指控和阴谋论都是针对共济会,包括指控共济会有一个隐藏的政治议程,他们在幕后策画建立一个依据共济会规则、只受共济会管辖的世界政府,共谋实现“新世界秩序”。
18世纪晚期,因为共济会的仪式和象征充满了西方密意主义元素,开始被外界指控恶魔崇拜、信奉撒旦教、秘密实行撒旦主义。苏格兰物理学家约翰·罗比逊在19世纪指控共济会,称他们为了秘密掌控世界,执行颠覆宗教和政府的阴谋。他的理论跨过了大西洋,让美国本土爆发了反共济会运动。1890年代,法国作家尼欧·塔克希尔发表一系列书籍(如《共济会的秘密》)谴责共济会,他们奉行撒旦主义、崇拜路西法,将它视为至高无上、宇宙的伟大的建筑师。他的说法受到许多阴谋论者附议,并对随后的反共济会主张有巨大的影响。英国修正主义历史学家内斯塔·海伦·韦伯斯特认为,有一个古老的神秘阴谋——由诺斯底教派构思,并交给他们所谓的秘法家继承人(例如卡巴拉、卡特里派、圣殿骑士、赫密士主义者、玫瑰十字会、共济会)最终由光明会传承。这个一脉相承的古老体系试图颠覆西方世界的犹太——基督教传统基础,并透过一个世界性的宗教来实施“新世界秩序”,让人类以帝王崇拜意识信奉敌基督。
1903年,沙俄出现一本反犹太主题书籍《锡安长老会纪要》,其内容为描述所谓“犹太人征服世界”、犹太——共济会阴谋的具体计划。文本看起来是犹太人领袖团体“锡安长老会”的秘密会议记录,表示犹太人领袖们已经加入共济会,并正在策划代表所有犹太人统治世界,因为他们相信犹太人是神选之人。《锡安长老会纪要》显示该会议的结论是:“必须透过共济会和光明会实行决议,在任何层面上都不得与这两个秘密组织剥离,以免人类发现犹太人的核心”。《锡安长老会纪要》成为20世纪许多反犹太和反共济会的阴谋论文学依据,包括一些“新世界秩序”理论,并在某些当代阴谋文学中重复被引用。
许多阴谋论者主张,有一些美国开国元勋,如乔治·华盛顿和本杰明·富兰克林都是共济会成员。例如华盛顿麾下的74名将领中有33名共济会成员,《美国独立宣言》的56名签订者中有9名共济会成员,三分之一的美国宪法签署者也都是共济会会员。他们还将共济会的神圣几何设计渗透到美国社会,并暗示“共济会员是新世界秩序的建筑师”。特别是在美国国徽、一美元纸币、华盛顿纪念碑、美国国会大厦、白宫、国家广场、五角大厦的设计、华盛顿特区的街道和高速公路、以及遍布城市内的秘密基石,作为总体计划的一部分,创建第一个“共济会政府”作为“新世界秩序”的典范。1793年9月18日,乔治·华盛顿穿戴全套的共济会徽章、礼袍,为美国国会大厦主持奠基仪式。他将一只银泥刀(代表着共济会“石匠”的身份)插入地基,再于地基的顶端做上银色标记,以共济会仪式安放奠基石。一美元纸币和国徽上也有共济会的重要符号“全视之眼”,以及多处的数字十三。时至今日,44位美国总统中有14位是共济会成员。根据1959年的资料,当时美国联邦政府十一席阁员中有6位、九席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中有5位、四十九席州长中有29位,以及半数以上国会议员都是美国不同地区的共济会成员。因此,美国人想像中的政治阴谋主角经常都是共济会。一些神秘主义者认为,欧洲和美国的隐秘领导人在17世纪后期执行了原始的撒旦计划,建立美国为第三罗马帝国,一个新的亚特兰提斯、新的共济会国家,即“新世界秩序”。他们非常聪明的隐藏这个计划,透过在新国家的象征符号内隐藏撒旦的数字,只有少数学者知道它真正的意义。
共济会反驳了这些阴谋论的指控,他们表示该组织的目的是促进理性主义,使用的隐秘符号本身没有神力,也不是共济会原则的一部分,不论什么符号都无法巩固或控制权力。此外,也没有公开讯息确认负责国徽设计的是共济会成员。阴谋论者则断言共济会在美国国徽的设计上有关键性影响,因为在设计如此重要意义的国家象征物时,不可能是在无意中用上这些元素,唯一的理由就是设计者本身非常熟悉这些符号。事实上,自18世纪晚期至今,所有共济会的聚集场所和建筑物外,全都看到的“全视之眼”和没有顶石的未完成金字塔符号,因此美国国徽的设计者应该本来就理解这些深奥符号的意义。此外,自1782年开始启用的美国国徽、1935年开始启用的一美元纸币背面,都写上了拉丁语“Annuit cptis”和“Novus Ordo Seclorum”,意思是“上帝赐予我们一切”“时代的新秩序”。这两样重要物品都暗示美利坚合众国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并且属于它的时代已经开始。它常常被阴谋论的理论家解释为“新世界秩序”的公开密码。
美国企业家帕特·罗伯逊在1991年写了畅销书《新世界秩序》,他在第177页写道:“世界上存在一个阴谋,它是透过共济会、秘密的光明会、美国外交关系协会、三边委员会和犹太银行家组织而成的菁英集团策画执行的。”加拿大阴谋理论家威廉·卡尔表示,美国民间和基督教右派的鼓动者越来越相信共济会、光明会和犹太人正在谋划全球性的阴谋。阴谋论者认为,罗斯柴尔德家族族控制着世界的货币供应。并与共济会、光明会、“新世界秩序”和其他黑暗的货币团体有深厚渊源。该家族也被认为是扮演世界政府的主要领袖之一,并被指责为个人利益发动战争、资助大屠杀和暗杀美国总统。
2013年4月25日,《滚石》杂志的专栏作家马特·泰比在一篇调查报导中写道:“世界各地的阴谋论者,所有相信罗斯柴尔德家族、共济会和光明会正在幕后操控这个世界的人们,我们这些怀疑论者欠你们一个道歉。你们是对的,真正的玩家名单或许有点不同,但你们的观点基本上是正确的——‘这个世界是一场被操纵的游戏’。然而,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应有关注度的唯一原因是,它的规模是如此巨大,以致于普通老百姓完全无法看清全貌”。
谢选骏指出:共济会有三个特点应该注意,首先,它起源于一个劳动人民的也就是石匠的组织;其次,它的苏美尔起源显示了欧洲文明与中东文明的深刻关系;最后,传统共济会的秘密组织对于现代共产党的秘密组织的形成,发挥了历史影响。虽然共产党不是劳动人民的行会组织,而是失学失业的社会闲杂人员的游击组织。
【048、韩国人就是穷凶极恶】
《韩国新生儿集体死因查明:院方违反“一人一瓶”原则》(2018年4月6日 转载中新网)报道:
据韩媒报道,经韩国警方调查,造成去年12月16日晚梨花女大木洞医院4名新生儿接连死亡事件的确切原因是医护人员使用同一瓶脂肪乳剂向多名患者注射,而且该违规注射是1993年建院以来的惯例。
首尔地方警察厅6日表示,已查明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主任赵某等4名医生和护士长A某等3名护士犯有业务过失致死罪,10日会将其移送检方。
警方和卫生部门认定,新生儿死亡前日注射的SMOFlipid脂肪乳剂受到弗氏柠檬酸杆菌污染,病菌是在护士配药过程中产生的,只要遵守一瓶药水只注射一人的规定,就不至于造成4人同天死亡。
医院前主任朴某教授1993年起在重症病房工作,朴某每周只在医保报销范围内给每名患儿开2瓶脂肪乳剂,但对无法进食的新生儿来说,脂肪乳剂是唯一营养源,必须天天注射,于是护士们只能将同一瓶药分给多名婴儿注射。
尽管次年报销范围扩大,该院仍以未接到通知为由继续违规注射,2008年赴任的赵某对此持默许态度。
2010年,该院为获得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开始规范注射行为,朴某和赵某也开始为患者开具每人每天一瓶的处方,但却没有通知护士们实情,而且按照每天一瓶的标准申请报销。
该院护士5年前开始在注射几个小时前配药,药剂启封数小时内被细菌污染的风险很高,而有义务进行感染防控培训的护士长A某却对此熟视无睹。持续25年的注射恶习最终酿成这起悲剧。
谢选骏指出:韩国人就是穷凶极恶。穷就是极其抠门,恶就是不择手段。小时候就听老人说,侵华日军的暴行,多是其中的朝鲜人干的。中国人的解释说,因为朝鲜人是亡国奴,心理变态,所以特别残暴。现在看来,那只是一个相对次要的因素,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韩国人就是穷凶极恶”。他们对待自己的儿童都这么残忍,何况对待他们的男性祖先的直系后代中国人。
网文《这个小国在南京大屠杀中比日本人还残忍小》(2017-01-05 中华网)也有报道:
在二战中,日本在中国战场并非“孤军奋战”,比如中国周边就有个小国家是日本的帮凶。这个国家当时出兵20万,帮助日本侵略中国,在南京大屠杀中更是比日本人还残忍。在南京大屠杀中,正是这个国家的部队违反日军军令,最先做出奸杀妇女这种禽兽不如的事情。
这个国家就是我们口中的“棒子国”——韩国。在中国,每天都有人向往着人家的“炸鸡与啤酒”,却没有人曾想过二战时韩国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清末年间,甲午战争的失败导致韩国被日本所侵占,韩国也彻底成为日本的“领土”,被日本总督直接管理。
在日本人管理期间,先后从韩国调集了20万的军队,任务呢就是跟随日本一起侵略中国。东北离的最近,所以也成为他们的第一站。在这20万的韩国大军中,主要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跟随日本南下作战,另一类就是留在东北当警察。
当时东北的警察基本上都是韩国人,这些韩国警察手里准会拿着一根大棒子,生怕那个中国人敢反抗他,我想韩国人之所以叫“棒子”跟着也有一点关系吧。现在在国际上炒的挺热的朴槿惠,她的父亲就曾经在东北做过警察。
第二类跟随日军南下作战的更是可恨,大批的朝鲜军团跟着日本人在中国耀武扬威,在日本攻陷南京的时候,就有百分之四十的部队都是韩国人。这支军队对日本人绝对忠诚,但是这种忠诚却害死了无数的中国百姓,这支军队的残忍程度相比日本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据一位在南京大屠杀中幸存的老人回忆,当时南京大屠杀中残忍杀害中国人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韩国人,其手段更是血腥无比。韩国士兵大多都不带钢盔,所以百姓们很容易就能辨别出来,据老人回忆,当时有一位韩国士兵强奸完妇女之后将其杀死,最后还把女人的子宫挖出来套在死者头上,还说“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或许有人说当时的韩国也是身不由己,被日本人所控制,但是它独立之后又做过那些事呢?在越南战争中,韩国再次派大军驻扎越南,成为美国的帮凶。在越南,韩国军队的手段更是残忍至极,烧杀抢夺不说,还奸杀越南的妇女甚至是儿童,最残忍的是把刚出生的小孩活生生的撕成两半,每一个越南人听见韩国军队都不寒而栗。
二战结束之后,日本作为战败国向好多国家做出赔偿,而这时的韩国又认了新的老大美国,很是神气。之后在大哥的照顾下,韩国还向日本索赔,而日本也因为美国施加的压力而被迫赔偿。起初韩国向日本索赔8亿美金,最后在双方商议之下打了个三七折,赔款3亿美金。韩国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跟这些钱有很大的关系。
转眼间,南京大屠杀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现在好多人都知道日本人在南京大屠杀中所犯下的罪行,但却很少有人知道韩国人也参与其中,手段比日本人还残忍。在抗日战争中,老百姓口中的“二鬼子”指的就是韩国人。
谢选骏指出:怪不得共产党和韩国人打得火热,要不是二鬼子韩国人祸害中国,共产党怎么可能夺取了大陆政权的呢?
【049、韩国人就是睁眼特瞎】
《贸易战的三大结局:习近平最害怕第三种》(2018-10-09 多维)报道:
韩媒预测中美贸易战可能出现的三种结局,认为中美贸易战全面扩大后导致中国资本市场被制裁是中国最担心的一种结局。
中美贸易战还在不断升级中
韩国《中央日报》10月9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中国发动贸易战,意在压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国目前相对而言处在“守”的位置上,然而,内伤不断的中国已然下定了长期抗战的决心,正在忙着准备对策。那么中美贸易战最有可能导致以下三种结局。
第一个对策版本是中国在关税战中做出妥协。在中美相互征收500亿美圜关税后,美国继续加征2,000亿美圜的关税,而中国只征收了600亿美圜的关税,体现了其寻找妥协的一面。
而如果中国同意改善美国要求的贸易赤字的话,损失也不小。中国对美出口会减少17%以上,特别是中国的机械、电子设备、汽车零件、半导体回路等出口产业会受到一定的打击。如果对美进口也减半,技术领域的投资受限,会让《中国制造2025》中的产业政策受到牵制。
第二个对策版本是中国对全部美国进口的产品征收关税,这意味着会引发美国向中国继续征收2,670亿美圜的关税,即中美贸易战会继续到底。
那样的话,投资受限、人员交流等的限制措施也会跟着出台。如果关税战没起到作用,还有可能导致特定商品的紧急进口限制等政策出台。中国电子产品及日用品、建筑材料等主要出口产品会受限,导致制造业供给发生重大变化。外国投资企业也会纷纷退出中国,人民币贬值,资金会外流。
而中国国内依靠出口的广东省、福建省以及上海外围的企业都会陷入破产危机,最少会有500万农民工失业,对习近平的领导力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第三个版本是中国最担心的一种结果,那就是中美战争不仅局限于贸易领域,还会不断延伸到中国金融、资本市场的制裁和控制甚至到汇率战。这样很有可能会导致出现资产冻结和特定商品的世界贸易被禁止等状况的出现。
这是因为美国拥有着可掌控贸易支付和兑税交易的两大金融系统——全球金融控制系统和金融支付结算系统。美国财政部可通过海外资产控制室进行金融制裁。如果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将中国列入金融制裁范围,对其资本市场进行控制的话,中国的对外经济会陷入困境。
谢选骏指出:韩国人就是睁眼瞎,第二次冷战那也就是我早就预言的“文化战”都已经开始了,韩国人还在谈论什么“资本市场的控制”这样鸡毛蒜皮的事情,韩国人就是睁眼瞎,比日本人还要鼠目寸光。他们连碰死总统副总统的讲话(我称之为“Ultimatum”音译成“哀的美敦书”)都没有读过吧!那真是一篇不折不扣的《文化战宣言》。
韩国的嗡嗡引来了这样的“西施效颦”的网民哀嚎:
逍遥墨客 今天 02:11
尼玛,说的好像中国少了美国的恩赐就完蛋了一样。诚然,外贸是重要支柱,但你说没了跟美国的外贸,中国就倒下,那也太小看中国14亿人的内生市场了。何况,以美国如今的霸道行径,能否号令全球围堵中国,还是个未知数。
g2j2 2018年10月09日 19:10
维护党的领导是重中之重,贸易战你爱怎么打怎么打。看看中国那些投资的国家,说变天就变天,总统总理成大贪,被起诉变阶下囚。西方民主太坏,就会颠覆政权,不好玩不好玩,继续封网禁评维稳“反腐”,别的都是假的。来!我们准备抓王立军第三。
dadi12345 2018年10月09日 18:44
“……其结果多半是习签订“丧权辱国”协定,对中国人民是好事”——你是个什么贼啊!
软恩 2018年10月09日 17:45
美国手上还有很多牌没打。真的不够想象习近平还能坚持多久。
灰机 2018年10月09日 16:50
这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都以贸易为由,其结果多半是习签订“丧权辱国”协定,对中国人民是好事,对习包子之流是耻辱。“中国梦”将永远是梦。
g2j2 2018年10月09日 16:23
习总贸易战打得不亦乐乎,蓬佩奥都不要见,搞冷战。
破棉袄 2018年10月09日 16:06
贸易战开打,阿共保外储,降人民币,取得贸易优势。美国一声禁令,冻结阿共资产,以切都白忙乎了。
谢选骏指出:真是所谓“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一出不如一出,呜呼哀哉。有眼无珠,如今世界的主权国家,无一能懂得文化战的格局。
【050、韩国人为何沦为弃儿】
《男子3岁被美国家庭收养 40岁遭驱逐出境》(2019-02-09 红星新闻)报道:
据美联社报道,韩国出生的亚当·克拉普塞尔(Adam Crapser)在三岁时被美国密歇根州一对夫妻收养,到美国后,他先后被两对养父母遗弃和虐待。将近40年后,因为美国的监护人都没有为他提交公民身份文件,他被驱逐出境。克拉普塞尔被迫与妻子、孩子和朋友分开,回到韩国独自生活,被陌生的语言和文化所孤立,他甚至患上了严重的焦虑和抑郁症。
现在克拉普塞尔对韩国政府和私人收养机构——霍尔特儿童服务(Holt Children’s Services)提起诉讼,指控上述机构把他和其他数千名韩国儿童送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却没考虑到他们未来的公民身份,这是一种严重的疏忽。
暴露韩国儿童收养问题的诉讼案
克拉普塞尔的律师预计将于本周在首尔一家法院提起起诉,这起要求2亿韩元赔偿的民事诉讼也暴露出了韩国儿童收养领域的一些问题和黑暗面。
克拉普塞尔的案件还突显出,数千名被美国家庭收养的韩国儿童可能由于他们的养父母没有为他们取得公民身份,导致他们在美国没有合法身份。在对待非法移民态度越来越强硬的美国,如果他们有犯罪记录,就很可能会被驱逐出境。
克拉普塞尔的韩国名字叫Shin Seong-hyeok,是他的生母为他取的。他是首尔政府确认的被美国驱逐后现在居住在韩国的五个被收养者之一。据报道,一些被收养者在被驱逐后出现了精神问题,还有人因为攻击行为和其他罪行在韩国监狱服过刑。
每天都在争取问责、争取答案——在韩国,针对政府的诉讼案可能会拖上几年,而且很少有原告能赢得官司。因为非刑事案件的举证责任完全在原告身上,但他们往往缺乏信息和资源。克拉普塞尔的律师之一Soh Rami表示,基于过去的案件,即使克拉普塞尔获得胜诉,赔偿金可能也远远低于要求。克拉普塞尔说,钱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迫使霍尔特儿童服务机构和政府官员走进法庭,面对责任。他说,政府和霍尔特要为未能履行好收养程序、未能确保他的美国父母让他入籍负责。
由于他没有获得美国公民身份,美国移民和海关执法官员在2016年11月下令将他驱逐出境,理由是他被控非法持有枪支和殴打他人。克拉普塞尔指责说,正是由于这样,儿童领养机构没有认证筛选收养对象,导致他后来被养父母遗弃和虐待。“每天都在为生存而挣扎,争取正义,争取问责,争取答案。”现年43岁的克拉普塞尔告诉美联社。
语言不通,和生母无法沟通——霍尔特儿童服务机构的主席Kim Ho Hyun称,该机构遵循了当时的法律和程序,但确保被收养人获得公民身份主要是美国养父母和相关机构的责任。
韩国卫生和福利部官员Seong Chang-hyeon说,政府正在努力改善被驱逐的被收养人福利服务。同时也在就美国有可能修改法律,避免没有获得公民身份的被收养人遭驱逐出境事宜与华盛顿方面进行磋商。美国国务院已经将问题提交给国土安全部,美国国土安全部没有回复美联社的采访要求。克拉普塞尔目前住在首尔一间狭小的一居室公寓。遭驱逐出境严重影响了他的婚姻,他经常因为无法积极参与孩子们的生活而情绪低落。
他向美联社记者描述了自己被困在一个语言不通的国家的困境,包括在公共医疗办公室接受治疗受到轻视,每月要去接受一个不会说英语的精神病医生的治疗。当他温和地谈起每隔几个月与自己韩国生母见面时,他也对一些韩国人将被收养者视为社会污点的现象感到沮丧。
克拉普塞尔的生母Kwon Pil-ju接受了美联社电话采访,她抽泣着说,觉得自己对儿子“犯下了可怕的罪行”。她说当时自己是单亲母亲、残疾而且极度贫困,因为担心孩子们挨饿而死,才最终决定把他们送走。
现在母子二人虽然能见面,但沟通上却存在问题,克拉普塞尔不会说韩语,他的生母不会说英语。
第二对养父母因虐待儿童被捕——在过去60年里,大约有20万韩国人被海外收养,其中大多数是被美国家庭收养。1979年,三岁的克拉普塞尔被美国密歇根州一对夫妻收养。当年,一共有4000多名韩国儿童被送往国外。克拉普塞尔说,如果选择养父母是买彩票,那他肯定不是中奖那一个。1979年,他和另外一个女孩被送到密歇根州夫妇那里。7年后,这对夫妇抛弃了当时10岁的克拉普塞尔和他的妹妹。随后他被托马斯和多莉·克拉普塞尔夫妇收养,却遭到虐待。这对夫妇有时候把孩子的头猛的撞在墙上、有时候用厨房工具打他们,还用加热的东西烫伤他们。记者多次致电克拉普塞尔夫妇的家,均无人接听电话。
1991年,这对夫妇因虐待儿童、性虐和强奸被捕。在1992年被判犯有多项虐待和殴打罪。克拉普塞尔是在一场争吵之后,被养父母赶出了家门,他承认自己犯有盗窃罪。因为他后来闯入了养父母的家,取回了一本韩语版圣经和一只从韩国孤儿院带来的玩具狗。他后来还因非法持有枪支和殴打他人被判刑。
2015年,克拉普塞尔认为自己已经渡过了人生的艰难时期迎来了新生活,他开了一家理发店和一家室内装潢公司,而且有了自己的家庭。但因为一份绿卡申请引来了对他的背景调查,随后,他收到了遣返文件。“这太令人心碎了。和家人分离,不能参与到他们的生活中让我感觉抑郁和绝望。”克拉普塞尔说。
谢选骏指出:韩国人为何容易沦为弃儿?这可能与韩国人的习惯所形成的民族性格有关。例如,美国人插队的时候,会和周围的人商量,征求同意;中国人插队的时候,偷偷摸摸,自惭形秽;但是韩国人插队的时候,却是旁若无人,甚至理直气壮。韩国人为何沦为弃儿,也许就是因为习惯了忘恩负义。
【051、黑人的孽是白人造下的】
《黑人是如何毁掉世界的(深度好文)》(2020-06-13 白云书院)报道:
首先请大家想想:假如全美国都是黑人,没有其他人种,也就没有种族歧视的情况下,黑人会变好吗?看了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底特律原本是闻名世界汽车工业之都,是美国汽车产业三大巨头——福特、通用、克莱斯勒诞生的地方,美国中北部地区的工业中心。然而,自从黑人大批迁入底特律之后,社会治安急剧恶化,白人纷纷逃离,经济破产,许多被遗弃的房屋成了黑人罪犯和吸毒者的巢穴。近十余年,底特律都在全美“最危险城市”的排名中名列前茅。黑人是如何毁掉底特律的?
“政治正确”和黑人问题——在美国左派主导的时兴“政治正确”的媒体和舆论环境中,很难把底特律真正破产原因公布于众并讨论。因为它涉及在美国谁都不敢惹、不愿碰的“黑人问题”,当然更有左派媒体不愿提及的“民主党左翼意识形态”问题。
底特律跟美国其它大城市一个明显不同是,它是美国北部大城市中黑人比例最高的,达82.7%。黑人多的地方,治安就不好,这是明显的事实(但却是美国媒体不愿提、不敢碰的议题)。像美国最大的城市纽约,曼哈顿的黑人区“哈莱姆”,即使大白天去那裡,都心有馀悸,因为街头到处是游手好闲、粗野暴力的黑人男子。在美国,人们习惯“政治正确”而不谈论黑人区治安不好问题,但选择居住时,却明显用脚投票。就像那个骂“白人是美国的癌症”的白人女文学评论家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她可绝不去黑人区居住,至死都住在曼哈顿繁华、基本全是白人的富人区。她本身是白人,为什么不因为自己“是美国的癌症”而自杀呢!桑塔格这类虚伪透顶的白左,才是害美国、害人类的真正魔鬼!
底特律的根本问题在于,这个城市黑人比例高,导致底特律市长、政府和议会一直是黑人左派(民主党)当选执政。美国虽说是两党制,但在底特律,却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直是一党当权,左派当道。在美国,黑人绝大多数支持左翼民主党,奥巴马连任总统,拿到95%的黑人选票;克林顿时,也拿到近80%。
黑人多支持左翼民主党,所以当选的黑人左派市长、议员们就热衷实行大政府、高税收、高福利、宽容犯罪等类似于“北欧左派”的政策。你没有富人赚钱的本事,却偏偏比富人更会花钱、败家,那么等待你的必然是灾难。黑人加左翼,才是底特律灾难的根源。
这种现像不仅仅是在美国。例如在非洲最大的国家南非,白人政权被结束后,一直是黑人掌权。南非的曼德拉们实行跟底特律的黑人左派一样的政策,结果把南非拖入同样的灾难深渊:南非失业率高达25%,凶杀率和强姦率世界前列,艾滋病感染者世界前列,人均寿命只有52.1岁,比白人统治时代下降近20岁!
南非黑人当权只有20多年,就把曾被誉为“非洲之珠”的国家糟蹋成这个样子。而底特律左翼民主党的黑人当政已40多年,如果不是在美国这么好的大环境下,底特律早就得跟非洲比谁更穷了。按族群人口比例,美国黑人是领取福利券最多的族裔。黑人总统奥巴马上台后,美国发放福利卷更加宽松,甚至到了“猖獗”地步,奥巴马执政时美国领取福利卷券的高达4800万人,差不多每六个美国人就有一个领福利。而事实是,美国根本不存在每六人就有一个活不下去的情况。太多的人在钻福利的空子。底特律黑人比例高,领取福利的人更多。有福利可领,那些在鬼城废弃房屋旁转悠、在曼哈顿黑人区哈莱姆的街头游手好闲的黑人等,才可以不去工作,因为可以躺在福利上吃别人,吃勤劳创造者的财富。美国很多装修、清扫、修整庭院等工作,都是墨西哥人等拉美裔在做,那些活儿黑人怎么干不了?就因为他们已成不需工作的“贵族”(因有福利可吃)。
黑人可以领福利生活,不愿工作,就要找些事干发泄一下自己旺盛的精力,比如吸毒、滥交、暴力犯罪。美国的黑人青少年们流行一种残酷的游戏:他们在街头闲逛,随机选择一个无辜陌生人,从身后袭击,对路人后脑勺、颈部一拳击倒,再把视频发上网炫耀自己多么强大,多么有男子汉气概。许多无辜的美国市民受伤,受重伤,甚至死亡。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黑人执政的南非。在南非五千万人口中,多达1500万人(近人口四分之一)领取各种政府救济。庞大的福利支出使本来拮据的南非经济捉襟见肘。左翼民主党以自由的名义、高举“善”和“更高道德”旗帜,找各种理由宽容罪犯。南非的曼德拉当选总统,就宣布废除死刑,结果导致南非的凶杀率飙升。据南非《公民报》民调,高达98.1%的南非人赞成恢复死刑,但遭曼德拉们拒绝。在底特律等黑人左派掌权之地,所以犯罪猖獗,跟民主党的“自由观”有直接原因。他们以人权的理由保护犯罪分子,却同时热衷炒作“种族问题”。如果发生白人杀黑人的案件,美国左翼媒体一定大肆炒作,煽动黑人上街闹事,激化种族冲突。然而,在底特律,还有黑人很多的芝加哥,几乎每天都有黑人杀黑人的案件,却不仅没人炒作,甚至都不被当作新闻,“杀”以为常了。无论底特律还是南非,治安恶化,都跟黑人左派掌权者的无能有关,他们在缺乏治理国家或城市的能力的同时,被白左意识形态严重毒化了头脑和心灵。
自从1973年选出首位黑人市长科尔曼开始,底特律经济和治安更加恶化。因为他向富人(大多是白人)多收税,然后给穷人(大多为黑人)发福利。白人感到不公,纷纷逃离,黑人却高兴,所以他连选连任,市长一当20年!
上任黑人市长克瓦姆.基尔帕特里克(当政6年),因欺诈、勒索、贪污、受贿等24项罪行,被判刑20年。现任黑人市长戴维炳,是退役的NBA球员。据福克斯电视记者斯JohnStossel的报导,这位黑人球星市长也是腐败无能,他坐公家的豪华礼车去“夜总会”多达50次,还把29个亲戚朋友安插到市政府部门。为什么底特律市政府如此腐败却能继续掌权,就因为他们得到黑人的支持,很多黑人不问是非,只问肤色。而且黑人领袖热衷煽动“黑白对立”,把什么问题都扯到“黑人受歧视”。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这种煽动,底特律的黑人居民与白人社会发生流血衝突(导致43人被杀,1100人受伤,2900个商店和建筑物被毁),出现美国历史上有名的“白人逃离”事件。缴税最多的中产阶级白人逃走了,底特律的税收和治安更加糟糕。这跟当前黑人执政的南非一样:曼德拉们推行黑人种族主义,结果白人大量逃离,治安和经济恶化。所以有人感叹,好在美国黑人只占人口13%,如果像南非那样占多数,美国总统可能就永远是黑人了(在南非看不到白人当选总统的可能前景)。奥巴马是放大版的底特律黑人市长,要昂首阔步把美国带向“破产”之路。幸亏美国总统只允许当两届。而美国下届再选出黑人总统的可能性为零,不再是奥巴马这种左派执政,美国才可能避免底特律式的破产。
奥巴马作为“黑人精英”,虽然高喊要弥合种族之间的裂痕,但他的做法却明显在继续玩“族群牌”以赢得黑人欢心。他曾在演讲中强调黑人在美国受歧视,说黑人男对家庭不负责任(多数黑人男只管日不管养,不择手段的搞大女人肚子就跑了,消失了。70%以上的美国黑小孩由单亲家庭主要是单亲妈妈抚养,不知道父亲在哪)是因为“黑人男子缺乏经济机会”,并批评黑人住的地方公园太少,巡逻警察太少,垃圾管理也不当,一句话,是政府的政策“造成了黑人的暴力循环”。
奥巴马打“种族牌”受到很多批评,因它既不利族裔和谐,更不是美国的真实。事实上,美国黑人在教育、就业、住房等多方面,都从政府(从联邦、州、地方)的政策性规定中,更由于“黑人照顾法案”(即平权法案)而得到特别优待。例如政府照顾房(房价远低于市场价)很多都是黑人获得。在就业和入学上,即使考分或程度相同,但由于“黑人照顾法案”,黑人却被优先录取和雇用。亚裔因为“黑人照顾法案”导致了亚裔虽然学习成绩好,却被成绩差的黑人挤掉大学名额的情形。黑人何止是获得平等,甚至获得了“特权”!给其他族裔带来“不平等”。
奥巴马不仅无视黑人地位的提高(甚至享有特权),更回避黑人本身存在的严重问题。例如,美国常被批评说是世界上犯罪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很少被提及的是,黑人犯罪占非常大的比重。据2003年美国司法部的统计数字,一千名18到19岁的黑人男子,有21名在监狱中。一千名20到24岁的黑人男子,70个在监狱中。这个比例是白人的7倍。2004年,14到24岁的黑人男性,只占美国总人口的1%,但却占全国杀人犯罪的26%。当年美国15%的杀人犯罪,是发生在同样年龄段的黑人之间。
虽然有“黑人照顾法案”,黑人上大学受到特殊照顾,但能够完成大学学业并拿到文凭的黑人,在黑人中只占17%。虽然美国的公立中学和小学都不收学费,并有免费校车接送,但黑人学生的退学率是所有族裔中最高的。美国政府对黑人集中地的城市地区的教育投资,远多于对白人孩子较多的郊区和乡镇地区。这在波士顿、芝加哥、圣路易斯地更为明显。最典型的是黑人比例很高的美国首都华盛顿(因福利好而黑人云集),政府一年在每个学生身上花了15,000美元(远高于全国平均值),但那里学生的平均分数,却在全美国垫底。
2002年两名美国学者合写出的《黑人的傲慢与黑人的偏见》(Black Pride and Black Prejudice)一书说,据抽样调查,黑人比白人更有“反犹”倾向。有四分之一的黑人甚至相信,艾滋病是白人医生在试验室发明出来的,专为种族灭绝黑人;同时近一半黑人说,黑人社区的毒品和枪枝是美国CIA和FBI提供的,以让黑人自相残杀。该书结论说,“正是黑人对其他族裔的偏见,才导致他们相信别人对他们的偏见。”
美国的拉美裔和亚裔,确实对黑人有“看法”。据美国九十年代中期的民调,西裔和亚裔比白人更倾向认为黑人“靠福利生活”,“不能管好自己的事”。最近的民调显示,44%的拉美裔说他们恐惧黑人“因为他们造成很多犯罪”;在亚裔中,持同感的比例更高,占47%。
奥巴马在自传中提到,他的白人外祖母有一次在等公共汽车时,有个黑人青年不停地、带有攻击性地跟她要一美元。她跟奥巴马说,“如果不是公共汽车来了,我想他会打破我的脑袋”。但是奥巴马认为这是他外祖母对黑人的偏见。
不要说拉美裔、亚裔和白人,连黑人自己也怕黑人。曾竞争过民主党总统提名人失败的黑人牧师杰西·杰克森(Jesse Jackson)在1993年说过一段著名的话:“我活到这把年纪,没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令我痛苦的了:走在街巷听到后面有脚步声,想到可能是抢劫,但回头一看,是白人,于是如释重负。”
《纽约时报》黑人记者霍姆斯(StephenHolmes)回忆说,1999年他勤工俭学、晚上在纽约开出租车时,“我的宽容和种族团结感每天晚上都接受考验,当衣著特别,尤其是穿著耐克鞋的黑人青年在路边叫车时,绝大多数时候我都不停车……如果我不这样做,一个判断错误就可能要了我的命。”霍姆斯在纽约开出租车时,有两次遭抢,都是黑人青年干的。
奥巴马为什么不敢批评本族裔的丑陋、帮助黑人真正健康起来,却要打“种族牌”?因为他从小就对“黑白”敏感,他在自传中写道:“我的父亲与我身边的人完全不同,他的皮肤像沥青一样黑,我的母亲却像牛奶一样白,我对这一点印象深刻。”但更主要的原因,恐怕是因为奥巴马交了“坏朋友”:自青年时代开始的过去二十年,他一直受到黑人种族主义份子、他的牧师赖特的影响。911美国遭恐怖袭击、三千人遇难后的第五天,赖特在教会佈道时说:“我们向广岛、长琦扔原子弹,炸死的人比这次世贸大厦倒塌还多,我们连眼都没眨一下。我们用国家恐怖主义对待巴勒斯坦人和南非黑人,现在我们愤怒,因为人家在我们庭院用了同样的方式。这是美国自作自受!”赖特还在其他佈道时说,是美国政府发明了艾滋病,要种族灭绝黑人,“美国政府给了黑人毒品、枪枝,要残害黑人,却要我们唱‘上帝保佑美国’。不,不,不,上帝诅咒美国!”
但奥巴马却和这么一个疯狂的黑人牧师保持了长达二十年的“友谊”,情同父子和“灵魂伙伴”。奥巴马结婚,赖特是主婚人。奥巴马的两个女儿成为基督徒受洗,也是赖特主持的。连奥巴马在做出竞选民主党总统提名人的决定之际,也是和赖特一起“祈祷”的,赖特简直成了奥巴马的“精神导师”。
在赖特的反美狂热广被批评之后,奥巴马还护著他的牧师朋友,说赖特和他的教会是整体黑人的体现。后来因赖特的讲话直接影响到他本人的竞选,在媒体和幕僚的呼吁下,才不得不忍痛割爱,和赖特断绝关系。但多年来赖特代表的黑人种族主义、黑人受迫害妄想症等心态,早就在黑人中扎下了根,让黑人只会把自身的问题推到别的种族身上,不思悔改。
除了底特律和南非,黑人的成就还有:海地在法国统治时代非常富裕,1780年欧洲市场上大约40%的蔗糖和60%的咖啡产自海地,19世纪黑人独立后,海地变成美洲最贫穷混乱的地方。索马里地理位置优越,在英国殖民时代是世界上奢华的度假区和航运中心(就像香港、新加坡),黑人独立后就陷入内战,如今贫穷混乱,盛产海盗。津巴布韦是个土地肥沃的地方,在白人统治时期农业发达,有“非洲面包篮”之称,出口大量农产品,但是1980年后津巴布韦黑人推翻了白人统治,这些黑人的智商连农场都经营不好!津巴布韦从粮食出口国变成了粮食进口国,恶性通货膨胀,变成非洲最穷的国家之一。利比里亚曾经有“小美国”之称,19世纪初,美国为安置国内自由黑人,买下这片土地建立利比里亚共和国,利比里亚宪法以美国宪法为蓝本,国家政权体制和机构也都效仿美国,美国还给了不少援助,但是现在的利比里亚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我在开头提出的问题:“假如全美国都是黑人,没有其他人种,也就没有种族歧视的情况下,黑人会变好吗?”现在大家知道答案了吧!
谢选骏指出:《黑人是如何毁掉世界的》这一“深度好文”可惜不懂——黑人的孽是白人造下的!为何说黑人的孽是白人造下的?大家知道,黑人很不适应复杂紧张的都市生活,他们本来在非洲的热带丛林原野里逍遥自在,呆的好好的,白人一定要强迫他们要美洲、南非来,在完全不同的气候带从事繁忙的劳动。他们无论如何也适应不了这样的“生活”。至于家庭,白人硬要把母系社会的黑人纳入父系社会的结果,这才是“黑人单亲家庭”的成因。黑人的体质也根本无法在寒冷的地方健康生存,所以以上年纪就腿脚不便了。而且,美洲几乎没有纯种的黑人,他们祖先的屈辱就写在他们自己身上脸上——他们她们的祖先遭到白人的强奸而生下孩子被当做牲口拍卖……一想到自己祖先的这些遭遇,可能还在自己身上延续,谁能避免彻底崩溃呢。还有人说,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让黑人回到非洲去——但是他们也不想想,现在的黑人已经不是纯种的黑人了,就是回到非洲,他们也无法适应那里的气候和习俗了!“毁掉世界的黑人”,这个问题是无解的了!
【052、户籍制度是蒙古人开创的奴役制度】
《影响13亿人 中国要对户籍制度下手了》(2019-02-21 中央政法委长安剑)报道:
忙着关注咪蒙全网注销自媒体号的你,有没有注意到,昨天出了一个影响十三亿人的大新闻!
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
个别超大城市,文件中虽然没有点名,但是大家心里都有数,大概就是北上广深。也就是说,无论五湖四海你来自哪里,可以在中国绝大部分的城市落户,选择你想要的生活方式,不再有这样那样的种种限制。
诗意需要自己去寻找,但国家不断发展的理念却已经给你带来想要的远方。这个政策远比“诗意地栖居”更重要——
飞跃“人才争夺战”
这两年每到招聘季,各个城市“人才争夺战”的消息总能在媒体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西安落户政策,只要是45岁以下本科学历照单全收,应届毕业生甚至拿着学生证和身份证到当地派出所就直接能落户。落户手续的办理直接下放到基层派出所,据说2018年吸引了百万人落户十朝古都。
在心疼当地户籍民警的同时,围观的小伙伴不禁发问:吸引来的人,怎么留?百万级的吸引力度,是吸引“人才”还是吸引“人口”?这些人才是否能够符合城市的发展战略?是否会加剧众所周知的“城市病”?
并不是针对哪个城市,实际上,每个加入“人才争夺战”的城市都会有这样的问题。“人才争夺战”颇有“广撒网”的意思,基数越大网罗到人才的可能性就越大。显然,政策洼地造成的人才流动,可能造成劳动力资源配置的错位。
而此次发改委意见所指出的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则更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人才流向哪里,更多的是取决于个人的选择,城市的发展定位和生活前景决定了大家如何“用脚投票”,城市不用“撒大网”也能得到更加支撑自身发展的人才,更大程度的“双向选择”进一步优化了人才资源配置,加快了人才流动。
另外,对广大从农村地区来到城市的劳动者来说,这也是一个极大的利好消息。进城务工者落户城市,大多有劳动合同时间或者缴纳社保时间的限制,1到3年不等,有时候在一个城市还没有达到户籍准入年限,换一个城市又要从新计算年限,落户城里总是遥遥无期。
此次发改委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具备条件的都市圈率先实现户籍准入年限同城化累积互认,加快消除城乡区域间户籍壁垒。
在一个个都市圈里,阻止你走向更远地方的壁垒被打破,所有人都可以没有阻碍地迈开双脚,追寻自己想要的幸福。城市则在人才的聚集中,实现持续地发展。
给全国的城市“建群”
能够去远方,还要了解有哪些远方。
国家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提及了十八个城市群: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半岛、海峡西岸、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北部湾、山西中部、呼包鄂榆、黔中、滇中、兰州-西宁、宁夏沿黄、天山北坡城市群。另外,还有拉萨为中心、以喀什为中心的两个城市圈。
很多人看到这十八个城市群一定会寻找自己的城市属于哪一个,想必大家都会找到答案,因为这十八个城市群基本上已经覆盖了全国绝大部分的城市。
发改委此次意见中所说的都市圈,某种程度上等同却不限于城市群的概念,都市圈更突出一个中心城市的作用,所以在一个城市群中也有可能包括若干都市圈。《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从标题就可以看出,发改委在鼓励城市“建群”。
而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其实只是《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的一小部分,但却反映了一个中心的意思:
打破都市圈内部壁垒。
而打破壁垒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就市场一体化。放开放宽落户限制,加快推动的是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体化,《指导意见》还强调了技术市场、金融服务和市场准入的一体化。
这些加快建设统一开放市场做法的目的,就是要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清除市场壁垒,营造规则统一开放、标准互认、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环境。与此配套,则是交通、网络、物流等方面基础设施一体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等等。
鼓励全国的城市“建群”,建好群,在增强区域经济活力、提升区域经济效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盘城市为“棋子”的大棋
都市圈是经济发展与城市发展的趋势。但毋庸讳言,区域内部的不协调经常出现:
相近各城市之间由于利益因素互相博弈,协调机制不健全;另一方面,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存在同质化竞争、资源错配等问题。从更大的层面看待这些问题,都要通过打破壁垒的方式来破解。
《指导意见》已经体现出城市发展的思路,从建立一体化的都市圈,到一体化的城市群,再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以发挥都市圈、城市群的辐射作用,缩小城乡差距。
目标可以说已经相当明确,就是直指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这盘大棋上,中国土地上的每座城市都是至关重要的棋子。
把它们放在同一的棋盘上看,城市与城市之间都应该有内在的联系,每个区域都是一个整体,每个整体间相互协调。
这意味着市场要素自由流动,不断拓展市场边界;形成规模经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劳动分工、知识溢出,促进创新带动经济发展;在区域内形成合理的发展格局和健全的协调机制。
这些都是意见所强调的内容,目的就是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当下,通过不断布局,谋取整个国家发展的主动。
放宽户籍限制,让人追寻诗意和远方,放眼望去,国家亦是如此。这一盘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布局,棋局已开,现在的关键,是胸怀大局,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网民哀嚎:
过客甲 8分钟前
农村户口有私有土地权,城市户口没有。农民搬进城,要放弃宅基地,自留地,和小产权的耕地吗?如果这些地权可以开放买卖,农民可就真是一无所有了。
baobeiba 今天 05:02
只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真正的目的是给农民城市户口好让他们进城买房,继续刺激房地产。
lllmmm 2019年02月21日 22:58
早就应该改了,国外没有户口的,一个国家爱去哪里就去哪里。
无云夜空 2019年02月21日 21:36
改得太好了,支持继续改!自由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一,而良好的市场及其经济是目前人类知识和经验的凝聚。
谢选骏指出:户籍制度和行省制度一样,都是蒙古人在中国倒推落实原始部落制所形成的的奴役制度。目的是要在中国实现反传统的“马背上治天下”的“治国理政”。不过历经清朝和苏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淬炼,户籍制度更加严密和不人道了。其手段是用八旗和红军的武装暴力,把原先文明的人分割绑定在指定的区域和身份之下,以便野蛮势力可以尽力地蹂躏、奴化、消食之,直到把他们变成大便和废垃。现在,共产党不倒而要废除这一奴役制度,可能吗?——要奴隶主自己解放奴隶,无异阿拉伯鬼子的天方夜谭、马克思主义的胡搅蛮缠。
【053、基因工程让人类成为生物电脑是自取灭亡的开始】
《如果可以把人类归结为生物电脑一种(财经头条 Apr 16, 2018 )报道:
如果可以把人类归结为生物电脑的一种,让我们来想想看会有什么情况发生:有四种基因代码,有基因序列程式,有左脑内存,右脑硬盘,每个脑细胞都有一个可独立运算的神经元作为CPU!那么,人脑是几核的呢?说出来吓死你——400亿个神经元。
也许,人类天生是宇航的料吧!
现在,人类正试图从基因编程的角度来制造生命,并因此第一次有了上帝的感觉——制造新物种。
如果有那么一天,基因工程制造出了带翅膀的人类,你可千万不要吃惊哦!理论上,只要混入有翼龙的基因,使之长出巨大的翅膀(或许还可以加上鹰的基因,再长出羽毛呢)就可以了。但实际上,真正的物种制造是没这么简单的,首先要根据星球的环境气候设定质能反应环节,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食物链环;然后根据生化反应条件设计器官功能;再根据生物体工程学设计身体躯干的外形以更好地适应所在的环境与从事的工作。
西方世界一直有上帝造人的传说。那么,人类是不是制造的呢?达尔文的进化论认为人类是进化出来的,可是从中却找不到海洋特征的进化片段。人类身上是有海洋特征的。所以,有人断言,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曾有过高级生命的基因工程参与。因为,人类虽然是高级的,可婴儿的大脑生下来却是空白的。动物却不一样,比如蜜蜂生下来就会做巢,因为那种本能是写在基因片段里的。
可是,人类却需要漫长的学习,人类没有基因继承,很多父辈拥有的技能,子辈如果不学的话一样不会。因此,有一些学者还持有这样的观点:人类是高级生命把灵长类动物改造升级的星球开发工具!这很伤人类自尊,也和我们一直以来相信的达尔文进化论相悖。
人类的被动进化与主动进化
说起进化,一般的认识都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淘汰演化。这是环境起主要作用的被动进化。当人类有了意识、有了高级思维后,主动进化也成为可能。
科学家们在不断地寻找新的基因和药理学方法来强化人类,而这些领域内的研究成果可以被视为一种新形式的进化,也就是主动进化。它的速度很可能要比需要上百万年时间的生物学进化速度快得多。那么,通过这种进化导致一个新的人种的诞生需要多长时间呢?“试试20年的时间。”《激进的进化》一书、社会观察家乔尔·加罗说。
通过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我们知道,人类也是生物,所以一定也有继续进化的可能。之前有一种论调,说是就连改变整个人类宇宙观的爱因斯坦,他大脑的开发利用率也不过10%。因此,90%的脑域被称为超能力存在的“上帝禁区”。历史上,有很多修行者去想方设法地开发它,以期得到进化。这对现代人来说是不可能的事。
根据研究结果,我们发现人类左右脑各有分工。人们90%用的是左脑,它管我们的语言、幼儿机械记忆、运算等逻辑思维与部分感知和表层意识,可它的功能只相当于右脑的1/1000。右脑存有的人类潜意识主要是音乐感知、直觉、长期记忆等等。像前文所说的那样,如果将人体比喻为一个生物电脑的话,那么左脑就相当于内存,只保留现场信息;右脑就像硬盘,记录了人类个体一生的全部体验。这种现象是医院在处理涉死未遂的人类个案时发现的,就是人类临死时,会把一生的所有体验全过一遍,对于外界时间来说也许是一刹那的事,可当事人就能将一生全部过完。这也体现了时空相对论的一种观点,那就是思维是能超越四维空间进入五维空间的,
这也为人类将来进行宇宙航行提供了条件。思维是一种场,也可以理解为脑波,它最弱小的程度类似于量子脑;当它强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感应到另一个个体的脑波,并能翻译。那样的群体就不会使用语言,而通过脑意识流传达真实无误的意识影像,就像水晶电脑传达给人们的信息一样直观、大量、无误、迅速。
至于人类细胞的更新限制,一说是由大脑内松果体组织决定的,其内含的生物钟会依具体内能量含量的多少来调节细胞分裂所消耗的能量,从而改变细胞分裂次数;另一说是生物钟在两肾,肾功能随着一生的性生活而消耗本元,慢慢萎缩,所以有很多修身者清心寡欲。
这里再介绍一个专业名词——端粒(又称端区),它是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用显微镜可以看到的呈条状的物质。端粒有长短,随年龄增加而越来越短,端粒的消失,会使染色体发生畸变,从而使人类细胞丧失复制能力,最终导致细胞衰老。端粒中还存在一种端粒酶,它具有调控端粒长短的能力,其活性也随年龄大小而不同,年轻时,活性大,较容易延长端粒。此外,男性端粒长度缩短略快于女性,这也是男性平均年龄低于女性的原因。
不死之身
有关科学实验已经证明,人在临终之际,有5克—20克的物质“逃逸”了。
顺便说一句,人死后是什么样子的呢?说句扫兴的话,绝大部分人的生命体会因肉体的消亡而慢慢消散,没有生命的轮回与来世;就像消磁一样,思维体也会因为没有载体而融入大自然的磁场中,只是比肉体晚一些时间罢了。而只有一些经过意识强化的,在身体内产生光能磁场的生命体,死后才能有意识地包着灵粒子以场生命的方式存在。因此,有科学家就设想,能不能让死后的人复活?比方说,如果能开发出可以存下人一生记忆的存贮器,那么,在这个人死后,取出他的干细胞,克隆出他自己,再重刷一下生物钟,调节一下基因校正片段,并把“他”放人时间机器中,让培养箱内的时间快速流动;等“他”长大之后,再利用神经传输器对接所存贮的记忆。这样,“他”就会又以原貌出现在你面前。
在这里,也就时间机器与生物钟刷新以现有的技术无法实现,其他都是有可能实现的。但这里,还有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细胞的老化问题。现在,端粒酶的特性让人们看到了曙光。根据端区学说的原理,可否将人类体细胞引入端粒酶使细胞不断生长,从而达到长生不老,这是人类未来研究的方向。
人造生命在本质上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要素:第一,必须有一种细胞膜来容纳细胞物质;第二,要能进行新陈代谢;第三,具有自己的基因。
那么,现在人造生命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呢?
美国科学家曾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突破性成果,把这一距离缩短了许多。《科学》杂志报道说,美国的科学家在制造人造生命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通过复制细菌的DNA,成功制造出最大的人造细菌基因组,共组合了582970对碱基对,给制造首个完全的人造生命带来了希望。
报道称,由20名顶尖科学家组咸的小组已经成功地制造出DNA,这个小组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汉米尔顿,史密斯带领。他们从山羊支原体内提取整组基因,随后经过一系列技术,建立新的DNA。随后,科学家们将它嵌入已经被剔除了遗传密码的细菌细胞之中。按照实验计划,最终这个染色体将控制这个细胞并变成一个新的生命形式。
从事人造生命研究的科学家相信,将来有一天,人造的生命形式将有潜力解决很多问题,从治疗疾病到防止全球变暖等等,意义可谓非常重大。
谢选骏指出:这个重大意义就是让人类成为“生物电脑”,成为能够随意编程的工具!我认为,基因工程让人类成为生物电脑,那就是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物种走向自取灭亡的开始。
【054、价值观是人多势众的产物】
《那些名校毕业的华人学霸为啥最后都……》(2019-05-11 Molly的妈妈鲁鲁)报道:
在中国,学霸在许多家长和孩子眼中,就像神一样的存在,处于被集体仰视和观摩的位置。
然而,或许就连这些学霸都没有想到,到了国外,等待他们的却是另外一种局面。
在美国的校园文化里,存在着这么一个约定俗成的鄙视链:
那些在某一领域十分专业,却缺乏社交能力,内向害羞的“书呆子”,被称为Nerd;而那些擅长体育,外向自大,体格强壮,人缘好却喜欢欺负别人的“运动员”则被称为Jock。
毫无疑问的,处于鄙视链底端的Nerd,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书呆子”,是最不受欢迎的。而曾经在国内风光的学霸们,到了国外却被轻易贴上了Nerd的标签。
在哈佛大学近期披露的申请人“个性”评价上,“只会读书”、“不善交际”的亚裔毫无意外地被打出低于其他族裔申请人的评分。
华人进入精英阶层有所难?美韩混血儿Wesley Yang曾为美国《纽约时报》写过名为Paper Tigers纸老虎一篇报道。他采访了许多位生活在美国的亚裔男学霸,想知道这样一群人,融入美国主流社会,成为精英阶层究竟有多难?
Wesley Yang曾写道:直黑发、丹凤眼、黄皮肤、扁平脸,无精打采的像只爬行动物。我试图告诉自己这脸和别人的一样好看。但是镜像中的我还是很陌生……是的,我就是香蕉人。有时我会想象别人眼里的我:一个隐身人。说起亚裔,你会想到数学尖子,小提琴能手,被压抑,被欺负,服从命令的半机器人。
表面上被社会推崇,实际上被利用。其实,在这个社会和文化里,亚裔无关紧要。他还提到了《虎妈战歌》引起了关于种族的口水战。他还提问了这样的疑问:讨论虽热烈,却没人相信亚裔真的会接管这个国家。就算亚裔占领了教育的制高点,他们是否也占据了现实的制高点呢?
Wesley Yang的这段内心独白,或许道出了许多生活在美国亚裔群体的共同感受。
在美国最牛的公立高中史岱文森读过书,毕业于芝加哥大学的小毛,便是这数万华人学子中的一员。回忆起在史岱文森读书的日子,这位学霸如今依然是心有余悸。
史岱文森是美国出了名的学霸集中营,在这里,全纽约标准考试最顶尖的3.7%的学生才能被录取。与我们想象中不同的是,他描述道:“这里不鼓励多样性,需要的就是考试精英。”
小毛说走进史岱文森就仿若走进了美国的亚裔学霸,因为仅仅是占纽约人口12.6%的亚裔,在这个高中就占了72%。小毛说,和他一样的亚裔学生里,大脑里都坚信这样一个信念:通过反复的练习就能获得高分。而相比起相信自己的天资,他们更相信不断训练的重要性。所以,这些已经在接受美国精英教育的华裔年轻人,依然在晚上和周末参加着一个又一个的补习班。
然而,这样的刻苦于常人的学习,让这些亚裔学生得到他们想要的了吗?
纽约HCH高中的学生会主席小蔡在哈佛大学读大四时,就公立高中的精英学子们做过一篇调查和论文。调查的结果是:白人学生视亚裔为威胁。
事实上,美国名校是绝对不会让亚裔群体成为主流这样的事情出现的,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方式进行“平衡”:普林斯顿大学的社会学家TE做过计算,为了获得同等的录取概率,亚裔学生在SAT考试中要多考140分才行。小毛说,在美国读书时他总会有这样的感觉,“一群没名没姓的亚裔孩子,一起成为别人的陪衬”。在这个过程中,小毛也发现要在美国这样的主流社会被定义为真正的成功,除了足够聪明、足够努力,还要懂得社交。
小毛特意研究了史岱文森高中的种族金字塔,他惊讶地发现:那些金字塔尖儿的天之骄子们,不仅长得漂亮,会社交,而且个个是学霸。塔尖的人可以得到一切,其实是为上流社会做准备,而这些却让华裔学生压力山大。“你总感觉要努力学,但光学习又不够。”小毛无奈地说。
华人的职场天花板
美国有这样一组调查数据发人深省:亚裔在美国人口中占大约5%,但在企业管理层中仅占0.3%,在董事会中还占不到1%,在大学校长中占约2%。在财富500强企业中,亚裔CEO也屈指可数。
而在一些亚裔集聚的特殊产业,情况也大体相似:硅谷中1/3的软件工程师为亚裔,然而在圣弗朗西斯科湾一带的25所最大型的公司中,仅有6%的董事会成员是亚裔,仅有10%的公司管理人员是亚裔。
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终身聘用的科学家中有21.5%为亚裔,但实验室或分部主管中只有4.7%是亚裔。
无法融入主流社会,是许多移民,尤其是移民一代的痛点。而在许多老移民眼中,他们为了孩子教育移民海外,就是为了让孩子未来能超越父自己,成为西方主流社会中的一份子。
然而,这道职业鸿沟或者说是隐形的天花板,真的会因为努力培养学霸、读名校、进入大公司而消除吗?
在一个名叫Yellowworld的网站的评论区中出现过这样一条简洁的感慨:如果你是东亚裔,你需要上一所顶尖的大学才能获得一份高薪工作。但即使你获得了一份高薪工作,那个全家都是普通州立大学毕业的白人可能不知不觉就爬到了你上面,仅仅因为他是白人!
除了肤色还有文化理念
和小毛一样同样在史岱文森高中读过书的小初,因为写诗曾获得过创意写作奖学金——18000美元。和许多的华裔学霸一样,小初聪明、勤奋,履历完美,在美国出生,但他依然对自己的肤色有信心。小初说:“那种自信的感觉,可能还要过上几代才能有!”
然而,肤色真的是成为阻碍华裔向上发展的唯一原因吗?
加拿大的法学教授和作家小吴有着自己不一样的观点,小吴母亲是白人,父亲是中国台湾人,这让她对于中西文化有了自己更独特的观察视角:“白人给人一种感觉,他们可以做重要的工作,这种高傲却是亚洲人没有被训练过的。”
我曾经被灌输“要遵守所有的规则”这样的理念,而在白人的文化里,却是没有统一和一层不变的规则需要遵守的。在许多白人眼中,亚洲人的人社就是“做苦力”,这样一个来自中文的词汇也增加了中西文化隔阂和偏见的扩大。
在美国,其实不乏知名的创业者:YouTube的创建者之一Steve Chen;在线鞋店零售商ZAPPOSO的创始人小谢,在2009年把ZAPPOSO以大约十亿美元的价值卖给了Amazon。他们都彰显了一种冒险者的形象,而这对于在美国打拼的亚裔群体来说,是并不容易的。
对此,有媒体提出这样的观点:要成为领导需要个人主动,需要思考一个组织可以采取怎样不同的工作方式,需要搭建人脉关系、自我推销和自信的主张。
如果断言任何亚裔都不擅长创造性思维或不愿承担风险,显然是种族主义的观点。
但一个在教育上向来注重死记硬背和填鸭式灌输的群体,在整体上就不大可能造就很多倾向于挑战当权者、打破传统行事方式的人。
先接受和认可自己
在Wesley Yang的采访记录中,一位名叫Eddie Huang(昵称小黄)的华裔给出了不一样的选择。小黄在奥兰多长大,有着一个典型的虎妈和固执的猫爸,和许多生活在美国的华裔一样,小黄也在职场发展中遭遇过天花板。和许多人因为挤不进主流社会而痛苦,得不到文化认同而苦恼不同,小黄决定真实面对自己身份,发挥华裔自身的特长——开一家餐厅。
开餐厅或许并不是许多父母眼中入眼的事业和工作,更不是他们所期待的孩子融入西方主流社会的方式。然而,小黄知道,与其活在父母的期望中,不如做自己内心所想!“在美国,美食是华裔最擅长的,我要让吃快餐长大的年轻一代尊重我们的美食!”小吴自信地说。
在Wesley Yang采访的众多华裔学霸中,小黄在他眼中是那个选择用自己的方式被西方国家接受的人。作为移二代,Wesley Yang说自己也面对着身份的焦虑,不属于亚洲文化也不属于西方文化,但这却并不妨碍他成为自己。Wesley Yang说:“我拒绝用任何一种文化定义自己,通过刷题来获得各种证书在我看来是一种罪,装出高兴的样子来取悦白人也是一样。”
为什么华裔学霸始终爬不上西方的精英阶层?这或许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的存在。这就像北大清华毕业的高材生就该进世界五百强一样,是存在于大多数人脑袋里的偏见。
《纽约时报》对亚裔男学霸的采访就像一个缩影,反映出了家长对于子女的过度期望,学子夹杂于中西文化中的左右为难……而如果我们非要委曲求全,去成为自己不想成为的人,去满足他人对于自己的构想和期待,那这是否又是出国留学、接受西方教育的最终目的?
希望所有身在海外的华裔学子学霸、新老移民们,能如愿以偿找到自己在西方国家的角色和位置。进入精英阶层的道路或许并不容易,但起码我们可以努力做到对自己的选择坚定和自信!
谢选骏指出:作者没有明白的是——在一个初创的社会,价值观是暴力征服的产物;在一个因袭惯例的社会,价值观是人多势众的产物,所以才有“积非成是”一说。亚洲人要想改变美国人的想法是没有可能的,除非你在人数上获得优势,或者发动一场暴力革命——前者有如中南美的印第安人反攻美国,后者有如美国独立革命。穆斯林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他们在战场上被欧洲人击败之后,现在想从床上赢得胜利——即使不能独领风骚,混血杂交也不失为捷径,所以美国黑人的地位不低,因为他们身上都有白人的基因。人多势众,价值观就正确了。价值观是人多势众的产物——实在不行,就来一场暴动,“纠正一下价值观”。如果连这也不敢,那就闭其鸟嘴,做条顺毛驴吧。这就叫做“凭借实力发言”。一切实力都是从暴力产生出来的——这不仅是个生物事实,也是一个物理事实,至少是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的物理事实。
【055、拉丁人为何特别“流氓”】
《杭州9岁女童性早熟 医生说…因为跳这种(拉丁)舞?》(中国新闻组 2018年04月01日)报道:
有医生指出,儿童过早学拉丁舞,可能会造成性早熟。
浙江杭州九岁女童豆豆,不但个子长得比同龄孩子高,乳房更在两年前就开始发育,胸围接近少女的样子。求医后,骨龄报告显示为性早熟。该症状生理上的直接影响是个子会长不高,心理上则会造成更多问题。主治医生认为,这或许与豆豆学了四年拉丁舞有关。
浙江在线报导,豆豆已经发育很久了,家长为此一直带她求医,吃中药,希望能延迟发育,但都没有用。
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罗晓明的门诊里,在询问豆豆吃过什么药物、特殊食物等问题后,罗晓明突然问她:「你跳不跳拉丁舞的?」豆豆看着医生点点头:「嗯,我学了四年了。」
「虽然学术界还没有科学研究论证,但是我们从门诊多个案例的情况已经发现,跳拉丁舞与小朋友性早熟之间有一定的连系。」罗晓明说,孩子会逐渐注意到男女性别差异,对性认知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和性发育提前性早熟、青春发育加速有一定的关系。
「拉丁舞是一个社交舞种。」他说,青春期前后,身体对「男女」的信息是非常敏感的,可能一个成年人看来健康、平常的动作或眼神,在青春期都会启动大脑中的开关。
「开关」打开后,会直接刺激下丘脑,诱发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启动青春发育。人民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吴美珍说,开关一旦开启,很难通过改变习惯暂停孩子提前成熟的节奏,只能用药物治疗。
目前,医学界定义的青春期起步年纪是:女孩8周岁,男孩9周岁。早于这个年纪,女孩子出现乳房发育,男孩子开始睪丸发育,都属于性早熟。「性早熟的发生率逐渐提高,中国孩子尤其明显。」罗晓明说,营养过剩、环境激素(包括保健品)和互联网的发展(孩子过早接触性相关知识引起的心理刺激)是主要的三大原因。
美国心理学家劳伦斯·斯坦伯格(Laurence Steinberg)去年出了一本著作《Age of Opportunity》(中译《青春期大脑决定孩子的一生》)中提到,性早熟会改变青少年与他人间的互动,进而影响早熟孩子的精神和行为健康。特别是女孩子,易出现抑郁、焦虑、恐慌和饮食障碍等。
谢选骏指出:大家都知道,拉丁人特别“流氓”,也就是特别热衷于色情活动。现在的问题是——是拉丁舞使得拉丁人特别“流氓”?还是特别“流氓”的拉丁人发明了拉丁舞?
网文《拉丁人》报道:
拉丁民族原指古代定居意大利半岛中西部拉丁姆平原的部落民族。其先民为西元前一千年左右由欧洲大陆迁来的印欧人。使用印欧语系的拉丁语。现在泛指受拉丁语和罗马文化影响较深的操印欧语系拉丁语族语言的民族,如意大利人、法兰西人、西班牙人、葡萄牙人、罗马尼亚人等。当然,还包括全部拉丁美洲的人。
在公元前8世纪,拉丁姆地区及其周围居住着其他同种族的人,如Umbri, Osci,Sabini,Sanniti人,他们离台伯河越远,他们的语言与拉丁语差别越大,由于文化的相对落后,在罗慕鲁斯建城的时代,拉丁语还是个词汇贫乏,仅能表达个人感情、劳动生活、物品交换、宗教信仰等基本观念的语言。有文化的拉丁人仰慕希腊文化,选择希腊语为自己的第一语言,用希腊语写作,例如早期的罗马史学家,乃至于帝国时期的皇帝马可·奥勒留都是如此,他们看不起拉丁语。后来随着战争与和平形式的交流的扩大,大量的希腊语、阿拉伯语词汇进入拉丁语,极大地改变了拉丁语的面貌。尤其是公元前1世纪的西塞罗以自己的作品提升了拉丁语的层次(一种语言的成熟总是在一个作家的手里完成的)。到了公元1世纪,庞大的帝国建立起来,拉丁语成为这一帝国的官方语言。欧洲的征服者军队把语言带到被征服地与当地语言混合。前2-1世纪对西班牙的征服导致古典语言取代了迦太基语,从公元前225年开始到前57年完成的对高卢的征服导致古典语言取代了早期的语言,106年对达契亚人的征服也导致古典语言融入当地语言或与之混合。尽管如此,西欧土著语形成的方言仍然是官方的拉丁语以外的存在。当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后,这种西欧语言就获得了充分发展的条件。
受古典语言影响的罗曼语系:随着18世纪民族国家的建立,西欧民族语言也就作为新生国家的国语成了独立的官方语言。
由此,首先在意大利的故地产生了意大利语,它是亚平宁半岛上的诸多方言中的佛罗伦萨方言,佛罗伦萨在文艺复兴中表现出的文化上的先进性,但丁的伟大作品《神曲》帮助佛罗伦萨方言取得了意大利的普通话的地位。其次,在西班牙,卡斯提利亚方言取得了西班牙普通话的地位,它是一种与意大利语最接近的语言,实际上,在西班牙,还有其他的罗曼语族的方言,例如Catalan语仍在巴塞罗那地区使用;第三,葡萄牙语也获得了独立,它与古典的距离大一些,在语音和语法系统上更接近法语;第四,法语独立得更早,但它与古典差距比较大,因为一些基本词汇都不一样,很可能因为它是西欧与古典语言混合而成(但是今天似乎只有很少的凯尔特人的影响保留在法国人中。很多的词汇是来源于古典语言或日耳曼语言。),把原来西欧语言的许多因素带进来。最后,罗马尼亚语也成了一种独立的民族语言,实际上,从语法的角度看,它最接近古典,因为一种语言越是古老,越是具有综合性,换言之,越加注重用屈折的方法表达语法意图,反之,一种语言越年轻,就越具有分析性,换言之,越加注重用词序手段做同样的事,在这个意义上,英语是一种年轻的分析性的语言,而当代罗马尼亚语非常注重屈折。
上述拉丁语的分裂导致形成了现代的罗曼语族。不过这里要提到两个统一的插曲:第一,天主教会的存在;第二,欧洲学界的学术普通话的存在。前者导致罗马帝国崩溃后拉丁语在教堂内使用一直到上个世纪50年代;后者为了克服民族语言出现带来的学术交流的困难,把拉丁语作为各国学者的学术语言,因此,德国的莱布尼茨、英国的弥尔顿都用拉丁语写作。
在拉丁姆,Albe湖畔,生活着一个民族,建在湖畔高地上的大古墓证明了他们的存在。他们靠放牧为生,死去的族人尸体被火化,是从亚平宁山脉迁徙到台伯河以南沿海地带的众多民族中的一个。这些民族内部 已经形成了村落,每个村落都有自己的国王,所有村落都供奉同一个神朱庇特,神庙建在最高的地方,即俯瞰Nemi和Albe湖的阿尔巴尼山。就是在这个“古老的拉丁人”(后来的罗马人这样称呼他们)的民族里,宗教传统、社会传统和印欧移民的语言保留并一代代流传了下来。
事实上,我们对这个罗马之前的拉丁民族知之甚少。很多关于他们的信息都来源于假设。有理由相信,这个民族的社会制度建立在氏族基础上,即家庭团体,父亲的权威至高无上。至少现知的罗马社会最古老的城邦就是如此构成的。因此公社由几个家族组成,家族之间分享土地,但并不是所有土地。大部分的土地是公有的,属于公社所有成员所有。氏族内部,每个家庭都占有房屋周围的一小块土地,世代相传,用于种植蔬菜,那时人们的主要食物有蔬菜,猎物,和猪肉(猪圈养在树林里)。还有几片种植小麦的田地,但它们是公有财产。很明显,我们所面对的这个社会很大程度上还是一个游牧社会,但已经慢慢开始了定居生活。
氏族里的年轻人成年后要到远方开垦新的土地,这也是游牧民族的传统之一,甚至可以说是促使这些民族一直迁徙到拉丁姆地区的原则。有时,这种年轻人的迁移是自觉地,一个野心勃勃的少年带领同伴到远方寻找财富;有时,它又带有宗教意识的色彩,“祝祷的春天”的仪式。为了躲过某种灾祸,比如结束瘟疫,或者是一场持续太久的战争,氏族里的“父亲”们决定把当年出生的所有生命都献给青年和春天之神玛斯。新生的动物成为了祭品,而年轻人到了独立的年龄时就会被派往别的地方建立新的村庄。这就是我们称之为“祝祷的春天”的仪式。这个习俗对鼎盛时期的罗马人也并不陌生。我们可以认为,年轻人(仅限于男性,女性被排除在外)的远征通常情况下是严格的父权体制的产物,在父权体制下,儿子必须完全听从父亲。
父权的传统在罗马城邦中依然十分明显,延续了很长时间,引发了数次危机,但也是罗马法律的源头,并因此在欧洲的司法历史中留下了一笔。长久以来父权带来的结果就是限制了集体对所有隶属于家族的事务的干预,极大的限制了国家的权威。罗马人对于中央权力始终持怀疑态度,不管它以何种形式出现,他们一律指责它会导致专政的结果。事实上,他们认为一个人凌驾于其他家庭首领之上会损害“自由”,实际上也就是家庭集团的自主权。
基于以上所有原因,我们可以认为,在古老的拉丁人的村庄里,国王扮演的其实是祭司的角色,是神权的行使者(罗马历史上,建国者罗慕路斯Romulus之后的第二个国王努马Numa仍然如此)。集体生活以宗教仪式为特征,这些仪式旨在保证一年四季的风调雨顺。后来的罗马历法保留了很多此类节日,比如四月二十一日的Parilia节,是牲口的净洗日(后来成为了罗马的建国日),还有依次的播种节,小麦生长节,成熟节和最后的收割节。还有同样的葡萄酒的一系列节日,葡萄酒被看作圣酒,有神奇的力量,受到众神之首,一切事物的仲裁者天神朱庇特的保护。其他节日的目的是获取某种来自自然的力量,并使它为公社所用。还有各种比赛,其中最主要的是赛马,获胜的马匹将被供奉给诸神,它充满能量的血液则归国王的家庭所有。
从这个最早的拉丁社会(罗马建国之前)向我们展示的所有内容来看(诚然,通过某些假设和重构),它的统一更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宗教,而不是社会结构。相反,后者则促成了以“家长委员会”为标志的联邦主义的出现。
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7世纪,意大利半岛处于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交织的时期。 “古意大利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族。大概在公元前1000年的铜器时代,他们穿越北部和东部的阿尔卑斯山和亚得里亚海到达意大利,并残暴地迫使许多当地土著部落迁徙他乡。他们起初过着游牧生活,但已经具有制作铜器、使用马匹和带轮子的大车的技能。抵达意大利之后,他们形成了以农耕为基础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成为随后几个世纪其子孙后代的主要生活方式,直至罗马文明的衰落。“古意大利人”是由几个民族构成的,包括萨宾人、翁布里亚人和拉丁人。
由于大航海时代是由拉丁人开始的(哥伦布就是受到西班牙人资助的意大利人)所以大部分美洲殖民地也就落入了拉丁文化之下,盛行拉丁舞。
谢选骏指出:不过,拉丁舞其实和罗马人无关,否则罗马人也征服不了世界。
网文《拉丁舞》报道:
拉丁舞是运动舞蹈比赛中的其中一个类别,比赛时男选手著长袖上衣及长裤,颜色款式均无特殊规定,女选手多数为裙装,布料上可增加水钻或流苏,服装以展现肌肉线条为主要目的。本项目群包括五种舞蹈,几乎都是起源于拉丁美洲,拉丁舞包括恰恰恰、伦巴、桑巴(森巴)、斗牛舞和捷舞(在大陆称牛仔舞)。恰恰(Cha Cha Cha)和伦巴(Rumba)起源于古巴黑人舞蹈,桑巴(Samba)起源于巴西,斗牛舞(Paso Doble)起源于法国,捷舞(Jive)起源于美国。
拉丁舞是国际标准舞的一种,国际拉丁舞又分五种,包括伦巴舞、恰恰舞、桑巴舞、捷舞、斗牛舞。应当注意的是,拉丁舞通常称作国际拉丁舞,是因为还有美式的节奏舞,包括美式恰恰舞、美式伦巴舞、美式泊莱罗、美式摇摆舞和美式曼波舞(Mambo)。尽管名称相似,但是美式节奏舞于国际拉丁舞仍然在很多技术动作上有很大不同。国际拉丁舞采用统一的ISTD的动作列表(Syllabus),而美式节奏舞至今仍然没有统一的动作列表。
体育舞蹈对穿着有不同的规定。比如在美国的Syllabus级别的比赛中,男选手多为黑色或白色衬衣,以及黑色长裤,上身最多只能暴露至中胸部分。女选手着装则不能有非水钻的闪光。
拉丁舞的着装只要能表达你的性感即可。但要切记多数拉丁舞的重点在腰胯部,最忌讳用宽松的衣服把腰部曲线和动作完全遮盖。
各国在体育舞蹈的比赛方式都有所不同。大体分为儿童(Teen)、青少年(Junior)、成年组(Adult)、大学生(Collegiate),以及中老年组(Senior)。其中以成年组的赛事水平最高,比如美国的俄亥俄明星舞会(Ohio Star Ball)和英国的黑池舞蹈节(Blackpool Dance Festival)。
谢选骏指出:看来拉丁舞和拉丁人是互相促进的——因为,原始的拉丁人是没有这么流氓的,否则他们怎么可能先后征服了意大利和地中海沿岸的呢。
【056、美籍华人何去何从】
《美籍华人,大国博弈的替罪羊?》(2019年4月30日 知识分子)报道:
目前,中美关系面临一个转折点。过去四十多年无数人千辛万苦构建起来的两国之间的桥梁不时传来嘎嘎的断裂声。中美矛盾从贸易之争和知识产权之争,现已拓展到对科技和教育领域交流的限制。在这场争斗中,最为不安的莫过于美籍华人了。许多原本全球化时代的正常行为,瞬间就变得政治不正确甚至不合法规了。而来自官方的压力和民间的冷嘲热讽让很多人噤若寒蝉、甚至不堪重负。
历史上,华人在美国遭受过严重的种族歧视和排斥,直到二战后处境才有所好转,并为中美两国的交流和繁荣做出重要贡献。然而,种族主义并未销声匿迹,中美摩擦加剧之时,其显示出强大的黑暗力量。
本文回顾了华人在美国的历史和现状,意在对美国政府的一些做法表达严重关切,也希望为打破部分人对穿梭于中美之间的美籍华人的偏见提供些许背景。
打开美国排华尘封的历史
1849年,两名中国男子在海上飘了几个月后,来到了传说中遍地黄金的美国港口三藩市。他们是最早到达美国的华人。当时,全世界的淘金者蜂拥至三藩淘金。而一些美洲白人在亚洲招募劳工,半蒙半诱地将许多中国人弄上了驶向美州的船。这些中国人被称为“苦力”(Coolie)。
来到美国的华人淘金者,有的可能找到了黄金,但大多数人一无所获。随后,美国开始修建横跨美国大陆的铁路,人们转而成为铁路工人,更多的华人陆续来到美国。这条铁路主要由两家公司负责建设,联合太平洋公司负责东部铁路的修建,劳工主要是来自爱尔兰的新移民。而西部铁路段由加州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负责,该公司的第一任老总是老斯坦福,雇佣的劳工中约80%是华人。
西部这段路多山,经常需要穿山打隧道。当时用的都是手工工具加炸药,工程难度很大、也很危险。这些刚从中国农田里走出来的农民工们,肯吃苦耐劳,很快就学会使用新工具。修铁路的日子虽然辛苦,但工钱还算公道,华工们还是快乐的,他们的劳动能力和美德也在美国得到认可和肯定。
1869年铁路完工,美国经济不景气。同时,大批从战场上退伍的军人、获得自由的南方黑奴、修完铁路的工人一下子都涌入了劳工市场,就业竞争非常激烈。此时,旅美华工已接近10万人。由于华工们劳动名声好、对工作条件和工资要求也较低,很多资本家更愿意聘用华工。特别是当爱尔兰劳工罢工的时候,华工常常被资本家招为替代工人。华工在劳动人民之间的竞争中展现出来的“优势”,招致其他族裔工人们的怨恨,于是一些人寻找各种借口欺负华人,暴力事件频发。
“排华”最早是从华人聚集的加州开始的,后很快蔓延到全国。除了种族之间文化隔膜的原因,排华的主要理由是勤劳节俭的华人占了其他人的工作,这个理由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格外有煽动性。
1882年,旅美华人的噩梦正式开始了——美国国会通过了“排华法案”。该法案不仅限制新移民来美国,已经在美国的华人也不能和妻儿来此团聚,更不能在这里结婚生子。如果这些华人离开美国,能不能再回到美国就难说了,而留在美国也基本上不能成为美国公民,甚至不能成为法庭证人。1924年,美国国会扩展了“排华法案”,将这些限制强加给所有亚裔种族。直到二战期间这些不合情理的限制条款被逐渐取消前,华人一直被隔离居住在所谓的“中国城”里自生自灭。
值得一提的是,在排华最为狂热的19世纪晚期,良知仍然存在于美国社会。1882年,麻州参议员George Frisbie Hoar认为“排华法案”“将种族歧视赤裸裸地合法化”。1893年,麻州众议员Elijah Morse说,“第52届国会通过的排华法案(Geary Bill),我认为是不人道和不公正的”。从1870到1890年间,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是这段历史的目击证人,他用善良和公正的笔不断为华人的不公平遭遇呼吁。
麻州众议员William Everett在1893年国会就“排华法案”的听证会上的发言是这么说的:“让我告诉你们,那一天总会到来的,也许是两百五十年之后,那时,太平洋海岸边(加州)的先生们的子孙将悔恨今天你们对中国人的做法,他们将更愿意和我们麻州人一起,而不是像加州人一样,公平地对待中国人。”
2009年7月,加州政府终于为那段对中国人歧视的历史正式道歉。2011年和2012年,美国众议院和参议院先后就历史上的排华法案正式向美籍华人道歉。这比William Everett先生预期的要早了许多年。这些故事说明良知可以跨越种族的隔阂、穿透国家的界限,在历史长河中折射出温暖的光芒。
回首美籍华人过去一百多年的历史,还可以发现先辈们经由了一个从小事失语到大事失权、从个别冤案到最后整体被迫害的一个过程。今天美国已经比“排华法案”的时代进步了很多,美籍华人也增长到了四百多万,但是,无论是总人数还是政治参与度,在美华人目前都还是弱势群体。另外,不公正的种子永远都会存在于人类某个阴暗的角落,随时在寻求合适的土壤和气候再次生长,危害今天生活在美国的华人和他们的子孙。
“修昔底德陷阱”边缘的两个大国
中美于1979年建交后,两国的交流在很多人的努力下慢慢建立起来。穿梭于中美之间的美籍华人,对修建两国之间的交流“桥梁”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两国的经济繁荣与和平相处对整个世界都是福祉,也是全球化非常重要的部分。可以说,四百多万美籍华人对于中国和美国都是非常重要的战略资源。事实上,如果把亲华的美国人和亲美的中国人都清干净了,两边阵垒分明,那么桥梁断了就无人修补了。
我从2010年就开始关注两国就海外华人进行惩处的一些案例。虽然每一个群体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过分贪婪、以身试法的人,但政府放大实情甚至迫害无辜者的情况也时常发生。例如,美国物理学家郗小星教授案和美国气象局专家陈霞芬案,都是明确无误的冤案。
前几年大都是零零散散的个案,最近一年,美中关系直转急下,美国政府频频出招,一会儿要求能源部严防死守,一会儿下令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清理门户,一会儿又敦促美国国家科学基金(NSF)严格把关。本来国际合作非常活跃的科研领域,大有逐渐走向封闭的迹象。
显然,无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有部分人无视移民的贡献,指责他们在全球化过程中占到“好处”或给对手送去“好处”。每次美国方面传来某个华人被整肃的消息,中国和美国都会有人在兴奋地叫嚣:活该!活该!甚至有人把中美摩擦归因于个别美籍华人的行为不端。
真是这样吗?当然不是!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需要万千蜜蜂采集花粉才能酿得佳蜜,它们是采蜜的功臣。当狂风暴雨来临,百花凋零,无论是辛勤的蜂、或是懒惰和违法乱纪的蜂,都是无辜的。蜜蜂岂能左右世间风雨?
中国过去40年的快速崛起,让世界震惊。很多人担忧这个大国将给世界带来难以承受的冲击。作为构建目前世界秩序、并领导了世界七八十年的美国,自然会对未来谁来领导世界、以及美国的前途等问题格外关注和警惕。我不知道美国有没有能力遏制中国崛起,但我可以确信,美国不愿意再帮助中国进一步发展了。可以理解,谁会支持竞争对手来打败自己呢?
有人说,今天中美两国已走到了“修昔底德陷阱”的边缘,四周冷风强劲地吹。所谓“修昔底德陷阱”,指的是一个新崛起大国必须以战争方式挑战守成大国方能成为新霸主的历史现象。只是,大国之间是战还是和,根本不是美国华人能左右的。拿美国华人撒气,让他们成为两国矛盾激化的替罪羊,既不明智、也不公平。
也许有人会问,个别美籍华人行为不当会不会成为触发两国摩擦升级的事件呢?如果各位去看看历史就会自己得到答案。印尼屠杀华侨、越南排华等事件,祖国什么时候卷入过?可以想象面对强大太多的美国,无论发生什么情况,在美华人只能自求多福。触发两国踏入“修昔底德陷阱”的,不可能是美籍华人。
我也要强调,美籍华人需要加强法律意识、合规行事,更不要做伤害雇主和所属国的事情。但是,我也希望大家对服务多国的科学家们保持善意,他们不仅没有错,反而是人类科学创造和传播的功臣。无论他们的科研资助来自哪个国家、以哪所大学和机构的名义发表科学成果,最后这些成就都属于全人类。在对人类科技创新历史进行了大量研究后,我知道,科学家的个人所获(无论以何种方式获得)、相对于其对人类的贡献来说,都只是沧海一粟。如果有人由于国家之间的摩擦、或自己的偏见去中伤他们,既伤害了无辜的科学家,也将伤害造福人类的科学事业。
谢选骏指出:美籍华人如果不想成为大国博弈的替罪羊,就要学习美籍德国人和美籍意大利人,在“祖先的国家”与“自己的国家”之间做出选择,千万不要首鼠两端。美籍华人何去何从?要么放弃美国国籍、打起铺盖回到祖国、报效祖国;要么效忠自己的入籍誓言,尽美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义务。否则就两面不是人,就不忠不义不孝不悌了。
【057、南人没有见过冰天雪地】
《花30万去南极冻成狗 中国人仍趋之若鹜》(2018-10-06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
据21世纪经济报道10月7日报道,2016年登陆南极的中国游客人数达到3944人次,已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5%,超过澳大利亚,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南极游第二大客源国。
2018年的春节,汤妙昌教授前往他暌违20年的南极。他说,没想到退休后还能去往曾经工作过的地方。这位年近耄耋的老人,是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办公室原主任,曾任中国3次南极考察队中山站、长城站站长兼越冬队队长,14次前往南极考察。
此次他再“出征”南极,则是以特约极地科学家的身份,受“奇迹旅行”邀请,为同船的游客分享他在南极科学探险的故事。这次南极行,载着一整船的200名中国人,将在南极迎接新年的到来。
与南极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汤妙昌说,相比18世纪初就开始南极考察的西方国家,中国接触南极科考的时间总体晚了近200年,更别说以个人旅行者的身份到访这片土地。可近年来,这片最陌生的土地上,改变正在发生。
成为少数派
通常意义上的“南极”,指的是南纬60°以南的地域,包括南极洲和周围海域,总面积为5200万平方公里。其中,南极大陆面积达140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陆地面积的1.45倍,相当于两个澳大利亚,或者美国与墨西哥的面积之和。
这片被称为第七大陆的地方,由于占据地球上独一无二的空间资源、生态资源和矿产资源等,使得南极一直备受国际关注。1959年,经过协商,英美澳等12个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开启了和平开发南极的道路,而中国加入《南极条约》则是在1985年。
1772-1775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率独桅帆船穿过南极圈,如果把此举作为人类南极探险的起点,那么直到200年后的1984年,中国才首次登陆南极。
尽管赶了晚集,可30多年来,南极土地上却多了很多中国的身影,在南极以汉语命名的地方已经超过300个。
2017年5月,南极条约方面最为权威的会议——第40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及第20届南极环境保护委员会会议,首次在中国北京召开。同年12月,中国又宣布启动第34次南极科考,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之后,第五个南极考察站开始建站。中国的科考站数量正在赶超英国、澳大利亚,仅次于美国。
随着中国在南极诸多国际事务上的地位提升,民众对于南极的热情也被快速点燃,掀起了一股南极旅游的风潮。“不到南极非好汉。”成了这两年高端驴友圈里的口号。
2006年,20岁的张毅看完新上映的影片《南极大冒险》,对南极的气势与美丽心生向往。这个埋在心底的愿望在10年后的2016年初终于实现,他与妻子将蜜月游的地点选在了南极。
南极适宜旅游的时节并不多,南极有寒(4月到10月)、暖(11月至3月)季之分,由于寒季平均气温低,且会遇到极端天气,所以南极旅游基本都集中在暖季的5个月。
除了时间限制外,能够前往南极的旅游资源也是有限的,比如游轮、机票等都需要至少提前半年预订。“我们提前1年规划,提前半年进行预订,才能选到时间、价格更合适的舱位。”张毅说,7-20万元不等的大跨度价格,需要平衡各方面条件作出最理想的选择。
对每一位前往南极的旅游者来说,抵达的过程还很考验体力。张毅选择的路线,是从上海前往乌斯怀亚——火地岛地区的首府、行政中心,也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再从乌斯怀亚乘游轮前往南极大陆,整个飞行时长超过30个小时。而且,在南纬60度,西经65度的德雷克海峡也是一道难关,这个被称为南极守护神的必经通道,是世界最宽最深的海峡,风高浪急,船只的最高倾斜角度可到45度,对于想抵达南极的人来说,要扛得住颠簸。由于路途遥远,南极行程从出发到回程基本在15天以上。
当然,即便所有的行程敲定,签证办理也是每一个游客的“噩梦”。南极本身并不属于任何一个国家,所以前往南极旅游本身并不需要签证,而是取决于途经的国家,比如中转澳大利亚、智利、新西兰还是阿根廷。现在大部分行程的重要中转国家是阿根廷。南美签证对于中国游客来说,不论从材料准备、办理时长来说,都是一件麻烦事。
换句话说,想要叩开南极大门的游客们,得有闲、有钱、有运气,还得身体素质过硬。尽管有着各种条件的限制,可前往南极旅游的中国个人游客、企业团队数量,正在发生倍数级的高速增长。
据国际南极旅游业者协会(IAATO)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登陆南极的中国游客人数达到3944人次,已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5%,超过澳大利亚,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南极游第二大客源国。
2018年春节前后,阿里飞猪的四个包船共计2000名游客造访南极半岛,这也是有史以来中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的一次南极系列包船游。估计2018年全年,将超过6000名中国普通游客送达南极。大部分运营南极线路的游轮,都从开始只提供西餐转而增设了中餐。尽管从绝对数来看,与东南亚、日韩线路的游客人数不在一个量级,可就极地游而言,这条高单价的线路火了。
谁的生意
每年激增的中国游客数量,让原本只是面向窄众的极地游快速成长为一门生意, OTA、传统旅行社纷纷开设南极游线路。
携程旅游2017年12月发布的《中国人极地旅游报告》显示,游客可以通过各在线旅游产品平台选择的南极、北极、极光路线已经增加到1000多条,2017-2018年南北极旅游报名增长2倍,人均花费超5万元,客源从北上广一线城市向二三线城市扩散。除了南极游的火爆,北极目的地也迎来显著增长,在欧洲芬兰、挪威、冰岛这些国家每年接待的中国游客数量增长50%-100%。
在消费方面,南极产品价位更高,平均在10万到20万元。一些直飞南极点,南极奢华游轮产品的价格在30万元以上。相对来说,北极路线更为亲民,多数线路价格在2万至3万元。其中预订春节、元旦前往极地旅行的游客,人均花费超过5万元。
奇迹旅行是众信旅游旗下的高端旅游品牌,也是国内最早开始经营极地游线路的旅行社之一。2009年,一家企业找到奇迹旅行,希望能为其定制一次团体去往北极点的行程。北极的行程并不难,规划路线、联系各个供应商、选定北极圈内景点,旅行社第一次对极地有了接触,也第一次意识到消费者对于极地旅游的兴趣。
2012年,奇迹旅行正式推出极地游线路,并在2012年11月首次包船前往南极。奇迹旅行副总经理马文婷回忆道,“南极游的本质其实是个游轮行程,最重要的组织方与承办方是极地游轮公司。”
南极游首年,奇迹旅行的角色更多是个综合服务方,在众多经营极地探险的游轮公司中,选中了南极专业级海达路德“前进号”游轮,由对方承担主要运输及交通的角色,国内的旅行社负责分销船票并将之完善成完整的旅游产品。
奇迹旅行的第一次南极包船的价格约10万元/人,当时这个价位当属高单价产品了,可产品上线一个月内,游客量还是超过了舱位的半数。马文婷坦言,最早前往南极游的旅客是传统意义上的高净值人群,以企业主、生意人居多,对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出游经验也十分丰富,是国内最早一批体验出境游的人群,需要不断寻找一个听起来很酷很陌生的目的地,“他们对于南北极这类稀缺性旅游产品十分向往,虽然没有十分详尽的行前准备,但怀揣着美好的南北极梦想,将南北极作为终极旅游梦想。”
德迈国际旅行机构(下称“德迈”)自2009年开始运作南极项目,截至2016年末,累计组织2000人次前往南极旅行。创始人林建勋告诉记者:“早期由于媒体对南极报道少,信息不对称,所以更多是怀着探险精神的高净值游客居多。”可6年后的今天,国内运营商的角色在转变,游客的画像也不再单一。
游客的年龄层在下降,80后甚至90后游客开始增加,原先游客以高净值人群居多,如今逐步往中产下沉,游客的行前准备也非常充分,不论是摄影器材或是对南极的了解度。“面对现在的客人,我们不只是把行程外包给游轮公司这么简单,专业度、熟悉程度以及对于整个行程的掌控度都需要增加。采购不同的运营公司,实际上就是挑选探险队的过程,经验丰富的探险队能够登陆尽可能多的南极点,也知道哪里更容易观察到南极的动物与生态。”马文婷说,不论是南极还是北极,对很多游客来说都是仅有一次的旅行体验,要尽可能不留遗憾。于是根据不同的登陆次数、船舱等级,极地游的选择必须多元化。
南极传统的跟团游、定制的轻奢游以及自助游,对应着10万-40万元不等的单价。面对高单价,很多市场参与者接踵而至,笃信产品能够成为“现金牛”,可对于目前的市场从业者来说,这并不是一门好做的生意,并没有因为高价就贡献高利润。一家经营极地游的旅行社负责人对《21CBR》记者表示:“南极游的线路对很多旅行社来说是‘门面’,尤其是高端旅游线路品牌的重要产品‘担当’,可要站在赚钱角度看,算不上好。”
一名多年从事旅游产品定价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常情况下,旅行社的成熟线路定价会确保平均10%左右的利润率,淡季可能在5%-10%左右,而旺季可通过溢价达到20%-30%左右。越是高端游,利润率会随着行程定价水涨船高。可对南极游来说,由于硬件设施、自然条件的先天限制,价格的高低并不与利润率直接挂钩。
由于极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南极游产业链很简单,如果拆解高昂的费用,首先是大交通费——机票,其次是南极游轮费用,最后是包括签证、各类地接社、途经地酒店、领队等细碎费用。其中占据整体成本60%-70%的是游轮公司,出行时间,预订时间,登陆点的多少,船只大小以及船舱等级,都由游轮公司划分为不同价格档位。
整个南极旅游的线路中,交通连接枢纽的游轮、抗冰船运营权基本属于国外运营方,国内经营的极地游企业则根据本身的资源、规模,有些能够直接与游轮公司谈判一个优惠的价格,有些则需要从票务代理处获得,几层中间商,成本也会相应增加。“同一行程中,游轮本身以及探险队的含金量起到决定性作用,有些行程的卖点是船上的设施豪华,登陆南极大陆的次数可能在3-4次,而有些行程的登陆次数能达到8-9次,价格差异就取决于此。”马文婷表示。
市面上的南极游产品中,不少大型游轮的价格偏低,尽管设施豪华,航行安全度更高,可《南极条约》规定,禁止500名以上旅客的游轮在南极靠岸,在同一登陆点,每天只允许停靠两艘游轮,每次同时登陆人数不能超过100人。这意味着很多大型游轮只能在南极半岛巡游,旅客无法登陆极地。马文婷表示,对于旅行社来说,南极游的游轮采购由于数量有限,比如公众熟知的歌诗达、量子号等游轮采购更复杂,或者说有些“受制于人”。以奇迹旅行为例,现在团队在商量和筛选的,已经是2020年的极地游采购方案了。越提前预订,能够享受到的价格就越优惠,当然,旅行社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也越大。“远期采购需要占用百万甚至千万的资金,可换得的资源,却要在三年后才知道盈利情况,旅行社只能对未来下筹码。”
此外,旅行社还需要花费更高昂的成本,培训专门负责南极游的领队。“与普通游轮团不同,前往南极的领队需要具备极地生态的基础知识,能够翻译船上讲座的英文能力,以及过硬的身体素质。”马文婷说,通常20人一个领队,200人的包船,需要10个以上的领队配比。由于南极游团队没有惯常线路的购物提点,对于旅行社来说,在工资设置上,成本又需要增加。马文婷表示,对于旅行社来说,极地游轮采购由于数量有限,受到季节性影响等关系,可以说是极为稀缺性的上游资源,与常规的公众熟知的歌诗达(船公司名)、皇家加勒比(皇家加勒比旗下游轮名称)等观光类游轮采购过程完全不同,产品打造上也有很大差异。
以奇迹旅行为例,现在团队在商量和筛选的,已经是2020年的极地游采购方案了。越提前预订,能够享受到的价格就越优惠,但旅行社随之需要承担的风险也越大。“远期采购需要占用百万甚至千万的资金换得的资源,却要在三年后才知道盈利情况,旅行社需要对未来极地旅游市场有全面的剖析及预判能力。”
此外,旅行社还需要花费更高昂的成本,培训专门负责南极游的领队。“与普通游轮团不同,前往南极的领队需要具备极地生态的基础知识,能够翻译船上讲座的英文能力,以及过硬的身体素质。”马文婷说,通常20人一个领队,200人的包船,需要10个以上的领队配比。培养领队、行前专业培训、长周期带团都让领队成本有所上涨。林建勋也强调,目前南极游的整体运营情况并不是条高利润的线路,“国内大部分旅行社都采取包船模式,利润高低不来自于本身路线定价,而是届时整艘船的满仓率,每家会有各自的盈亏平衡点。”
目前能够提供极地游的游轮公司与抗冰船运营公司已经从原先的个位数增加到了20艘左右,但在定价权与话语权上,依旧是个卖方市场。为此,飞猪南极专线的设计者崂山曾表示:“2020年我们会自己造一条船去南极。”中国运营方的向上游前进,几乎成为了必然。林建勋告诉记者,除了项目本身的利润有限,市场现在有点疯狂且盲目。南极游与一些热门线路不同,很多情况下是供大于求的,4万-5万一次的行程,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决策周期相对长的旅行消费。林建勋觉得,南极游线路的特殊在于,并不能企图一味依靠低价来成为爆款,长时间的游轮生活对于服务与体验要求很高,对于包船的旅行社来说,提前预付了船款,本身就有不小的财务压力,如果舱位出售率低就会窘迫,折扣促销降价就会出现,可价格下降又势必会影响服务质量,市场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谢选骏指出:为什么“花30万去南极冻成狗 中国人仍趋之若鹜”呢?我猜想,是因为现代南人没有见过冰天雪地,所以想到南极北极尝尝鲜。正如古代北人逃亡南方后难得见雪,竟把它比作珍贵的盐。难怪毛泽东那个苗侗的杂种,逃窜陕北后竟然兽性大发,命令手下写了一首《沁园春·雪》,自比统一中国的秦皇汉武,结果只是做成了封疆裂土的苏联儿皇帝——这都是因为,南人没有见过冰天雪地,犯了大惊小怪的毛病。因为冰天雪地,确实给让人一种天堂般的感觉。
【058、欧洲人都是畜群】
《群体免疫成众矢之的 但瑞典模式仍是无奈选择》(2020年5月13日)报道:
英国政府的前首席科学顾问戴维·金爵士说,政府部长在是否放松隔离限制的问题上似乎软化了测试的立场,“或许我们正在走向群体免疫?”世界卫生组织批评了用群体免疫遏制新冠病毒蔓延的计划,但是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为维持经济运转,许多人士仍然在讨论群体免疫的办法。甚至有专家说,群体免疫最终可能是许多国家的无奈选择。但是世卫组织突发卫生事件规划执行主任迈克·瑞安(Michael Ryan)博士在周一(5月11日)的发布会上说“这真的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估算”。迈克·瑞安博士说“人不是畜群”,他警告说,把同样的标准应用的人类身上“可能是很野蛮的算术,人的生命和痛苦没有被放在方程式的核心位置。”
英国实际疫情更严重、恐居欧洲之最——疫情中激化的中美矛盾与倍增的欧洲选边站队压力。英国新出“避险”政策 群体免疫与科学逻辑——瑞典公共卫生局的首席流行病学家安德斯·泰格内尔预计斯德哥尔摩市本月就能实现群体免疫。群体/畜群免疫——源于兽医术语,是个关于畜群整体健康的概念,它没有强调动物个体。这个概念的原则是群体的一大部分获得对某种传染病免疫,免疫的这部分生命体就形成阻隔效应,因此降低了未受感染的个体被感染的几率。
如果个体不通过疫苗获得免疫,就要经过病毒感染而后获得免疫。获得免疫的群体要超过相当比例,或免疫门槛后,才能获得群体免疫的效果,这样才能阻止疾病在群体中传播。迈克·瑞安博士说,只有当科学家需要计算为让整个社会达到类似群体免疫的效果,需要多少个人接种疫苗的时候才会使用群体免疫的概念。他认为群体免疫的假定是全球相当部分的人口已经被感染而且经过新冠病毒轻症感染,但是早先的传染病研究已经证明这个假定是错误的。他说,“新冠重症群体在被感染者当中占更高的比例”,新冠疫情实际变得比最初预想的更加严重。虽然这位世卫官员没有明确指责任何国家,但是他的评论被看作是针对瑞典和其他不愿意采取严格隔离措施的国家。在这些国家的专家认为可以实现群体免疫。
世卫组织突发卫生事件规划执行主任迈克·瑞安说群体免疫"真的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估算",是对生命的漠视——瑞典模式不可避免?——虽然瑞典官方没有宣布已经取得群体免疫效果,但是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口中超过60%有过病毒感染就会实现群体免疫。瑞典公共卫生局的首席流行病学家安德斯·泰格内尔(Anders Tegnell)预计,首都斯德哥尔摩市本月就能实现群体免疫。根据斯德哥尔摩大学的数学家布里顿(Tom Britton)的计算,瑞典首都的免疫群体占人口40%的时候就足以遏制病毒传播,他认为在6月中旬就可以实现这种群体免疫效果。瑞典的3位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专家周二(5月12日)在美国《外交》杂志撰文引用了上述瑞典专家的判断。文章的几位作者还认为,无论公开赞成或反对瑞典模式,实际上许多欧洲国家,包括美国在内,都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逐渐放松隔离管制,说明他们都在或多或少地采取和瑞典相同的措施。作者认为,为了避免长期疫情隔离导致经济停顿和其他许多社会问题,最终所有国家不得不效仿瑞典模式,群体免疫将是世界不得已的选择。
新冠疫情在英国爆发后,政府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伦斯爵士(Sir Patrick Vallance)在3月中旬曾经提出群体免疫的概念,说新冠肺炎将成为“季节性的传染病”。但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警告说,如果英国采取群体免疫的做法,最终感染死亡病例会达到25万人。之后当局不再提群体免疫的说法。卫生与社会保障大臣马修·汉考克(Matt Hancock)否认说,英国的策略当中从未考虑过群体免疫。不过《独立报》4月底的报道说,英国政府私下可能仍然寻求实现“群体免疫”。特里克·瓦伦斯爵士的前任,英国政府前首席科学顾问戴维·金爵士(Sir David King)说,政府部长在是否放松隔离限制的问题上似乎软化了测试的立场,“或许我们正在走向群体免疫?”《独立报》报道戴维·金爵士的话说,只要医院没有被“挤爆”,就放松隔离措施,意味着政府仍然期望许多人通过感染新冠病毒获得免疫。
戴维·金爵士还对英国政府在疫情爆发初期采取措施不力提出强烈批评。他在接受BBC采访时说,英国有优秀的科学家和医疗专家,他们在疫情初期本来可以提供很好的建议,让英国有能力提高抗疫能力,遏制带来如此高死亡率的大规模疫情。美国公卫专家警告,病毒或在秋季卷土重来——特朗普羡慕瑞典?——群体免疫也是美国媒体舆论的热点,许多人发表文章讨论群体免疫的概念,甚至一些人呼吁州政府放弃所有隔离限制,让公众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获得对新冠病毒的自然免疫。但反对者说,如果美国为恢复经济运转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取消隔离措施,把赌注押在群体免疫上,那么美国新冠死亡病例将大幅度上升。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流行病学家(David Dowdy、Gypsyamber D'Souza)最近在该校新冠资源中心发文说,在没有疫苗的情况下,美国要经过两亿人感染,才能达到群体免疫门槛。按照目前的疫情蔓延速度,届时死亡病例将超过50万。
美国目前是全球新冠疫情最严重的国家,感染病例多达140万,死亡病例累计8万多。华盛顿表示,群体免疫并非政策选项,特朗普总统最近说,如果美国放弃隔离走群体免疫的道路,美国将要面对“难以持续,不可接受”的损失。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周日(5月10日)评论说,特朗普表态很像中国,但实际上在羡慕瑞典,不过他并不准备学习任何模式,只会强调他的策略优于中国和瑞典。他认为特朗普带来的混乱,实际上把美国推入瑞典模式,只是没有告诉美国人。
谢选骏指出:“群体/畜群免疫——源于兽医术语,是个关于畜群整体健康的概念,它没有强调动物个体。这个概念的原则是群体的一大部分获得对某种传染病免疫,免疫的这部分生命体就形成阻隔效应,因此降低了未受感染的个体被感染的几率。”这就是现代医学的结论?而一百多年前的德国哲学家尼采就依据他的观察,总结欧洲人为“畜群”了。现在,情况不仅没有好转,而且“欧洲人就是畜群”的概念已经从极端主义的哲学变成了主流社会的政策了。这都是因为两次世界大战已经把欧洲变成了帝国坟场,草菅人命已经成为欧洲人道主义的最后归宿了。
【059、人才是环境的产物】
《川普“神助攻” 中国成功扭转重大流失》(2018-10-21 参考消息)报道: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近日刊载题为《得益于薪酬提高和唐纳德·特朗普,中国对美人才流失问题正在终结》的文章称,更高的薪酬待遇和国内对科学家观念的改变提高了中国本地工作的吸引力,许多优秀科学家选择留在国内。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特朗普政府助长了美国国内对华裔科学家不友好的氛围。文章称,中国似乎成功扭转了多年来大批高端研究人员远走海外——主要是到美国——的“人才流失”状况。文章称,现在,随着更高的薪酬待遇和国内科学家观念的改变提高了本地工作的吸引力,许多最优秀和最聪明的科学家留在了国内。文章认为,阻止中国研究人员外流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政府,他咄咄逼人的举动助长了对华裔科学家不友好的风气。文章称,今年6月,白宫加大了对华裔科学家的打击力度,美国国务院开始将在敏感研究领域学习的中国留学生签证停留期限从5年缩短为1年。文章称,有学者带头人表示,在这种情况下,“除非有无法抗拒的条件,比如在非常、非常顶级的实验室获得一个职位,否则大多数人都会选择避开美国”。
2015年17岁华裔美国高中女孩入选美国玫瑰公主——文章认为,人才流失的明显结束正值中国的科学研究跨越多个领域并有可能改变世界之际。文章称,治疗癌症、艾滋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重大疾病的大量新药正在研发中;能够利用比传统计算机更少的能量处理和存储大量数据的超导和量子计算机正在制造中;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企业和工厂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应用;包括高超音速飞行器、无人隐形飞机和高功率定向能量炮在内的新武器即将投入使用。
文章称,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对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文章称,大多数博士后都20多岁或30岁出头,一些人认为这是科学家职业生涯中最具生产力和创造力的时期。
文章认为,对许多科学家来说,找到一份博士后工作是他们走上长期职位之前的第一步。文章称,根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的数据,2016年中国有1万多名博士生进入博士后项目。6000多家经中央政府批准的研究机构、大学和公司纷纷向他们伸出了橄榄枝。文章援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的话说:“随着对人才的竞争推动薪水越来越高,离开(中国)的动力变得越来越低。这是一种非常受政府欢迎的趋势。”文章称,根据教育部4月份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去年中国有大约60万名学生在海外留学。其中一半以上在美国学习。
文章称,过去几年,在发达国家获得高等学位的中国学生中有95%以上在毕业后选择留在那里。然而,到去年年底,83%以上的人已经返回中国,大部分是在2012年开始的5年内。
谢选骏指出:香港《南华早报》不懂,人才是环境的产物。就拿其现任老板马云来说,要不是政商勾结的环境得利,他能有今天吗。人才是环境的产物,所以早年留美回国人员,都在土鳖毛泽东的摧残下,纷纷凋零了。人才是环境的产物,所以像基辛格、乔布斯这样的外国人,可以在美国如鱼得水,从废垃变成活宝。人才是环境的产物,除非像我这样的天才,不是环境的产物,可以在毛泽东时代独立思考,俯仰古今中外。但即使像我这样的天才,也要通过互联网的环境,才能传播自己的思想——否则,就是在较为宽松的1980年代,我的作品在中国大陆发表的时候,也无不遭到编辑部门的审查篡改。如果没有互联网,即使在海外的商业环境下,也很难容纳非功利的纯净思想的传播,结果各种人才,不得不阉割自己的大脑。所以说,人才是环境的产物。没有了水,鱼能活吗。
【060、人都是通过欺负别人强大起来的】
《他们“以身为中国人为耻”盼亡国灭种》(2018-02-25 环球网)报道:
2015年成都漫展上,几名“精日”军服迷身着旧日军军服入场,右起第一人疑似为唐某。
23日,南京警方发布通告,对日前在南京抗日碉堡遗址前身穿仿制二战日本军服拍照的两名男子,予以行政拘留15日处罚。当晚,最初爆料这两名男子行为的网友在微博上表示自己被“人肉”,评论中,有人惊呼“‘精日’反扑了!”
“精日”,是“精神日本人”的简称,指精神上把自己视同为日本人。 它并非官方词汇,而是互联网上一部分人给予某个特殊群体的称谓,并因类似前述作秀事件而流行。
人们犹记得:去年8月,四名男子身着二战日军军装,在着名抗日遗址上海四行仓库合影;前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两名青年在大屠杀发生地扮日本武士拍照……
令国人感到耻辱,不怕触犯众怒,这些“精日”分子究竟是怎样的一撮人?环环(ID:huanqiu-com)近日通过调查采访,得以一窥这个极端群体的概况。
在百度百科中,“精日”一词的解释很短,仅列出字面意思。在主流媒体报道中,除了几例事件,关于该群体的资料少之又少。可以说,除了极少数热点,“精日”群体长期游离在公众视线之外,若隐若现。
在QQ群查找功能里,输入“武运长久”“东亚共荣”等关键词,能搜出数十个相关结果。除去一些“人烟稀少”的“荒群”,有些群介绍之翔实令人吃惊。一个名为“大日本军事交流基地”的群赤裸裸地注明:“热爱日本文化,日本历史,以及日本军队以及领导人都可以加入,欢迎一切亲日人士的加盟!”(原文如此)然而,当环环尝试提交入群申请,却被提示“该群群主拒绝添加任何新成员”。
该群主的昵称也很有“特色”:“樱花的决绝无人能懂”。环环点击其个人资料,发现封面有一张日本甲级战犯寺内寿一和畑俊六在徐州的合影。在另一个名为“武运长久”的群标签里,赫然有“忠诚于天皇”“大东亚共荣”之类的字句。同样,环环发出的入群申请如石沉大海。
在网络上,人们容易把“精日”跟喜欢日本文化、科技的“哈日”群体相混淆。“我给出的判断标准是‘崇拜日本达到仇视中国人民,仇视中华民族,以身为中国人为耻’的群体”——这是知乎上关于“为什么会出现精日这个群体”的一则高票回答。 这名答主还进一步作说明:一张侵华日军用刺刀挑起中国孩童的历史照片,一名“精日”分子百般“洗地”,一会儿说被害儿童是“干尸”,一会儿说两个士兵“不像是日本人”。
在国内绝大多数语境中,“精日”都是一个带有贬义的称谓,或许是这个群体相对封闭,或许是其群体太小,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精日”并非易事。不过也有例外,因为有些“精日”只是热衷于现今的日本文化,在他们心目中“精日”也许是褒义或中性的。
“我曾有个朋友,日语流利到能在东京街头冒充日本人。有一天我们几个人讨论‘精日’这个词时,他竟然说‘精日就是精神日本人啊!那我就是’。” 军服收藏爱好者钟爱华对环环讲述道:“当时我们都沉默了。虽然我知道他与那些美化日本侵华战争、向往军国主义的人绝非同类,但感情上还是有些难以接受。”
曝光人揭秘三类“精日”圈
“他们开始人肉我,威胁我的家人了。”两天前,福建的孟先生给环环发来微信。他的微博账号名为“上帝之鹰_5zn”,是去年“四行仓库日军军服合影事件”和本次“紫金山日军军服合影事件”的爆料人。对普通人而言,“精日”难以触及,而孟先生则身处曝光“精日军服迷”的第一线。
“精日分为有组织和无组织,无组织的大多是一些‘中二’(日语对‘初中二年级’的称呼,网络上常用‘中二病’形容青春期的少年过于自以为是、言行特别)的小孩,他们对历史的认识非常片面,又处于叛逆期,所以会有出格举动。”孟先生对环环说:“但我们这两次曝光的‘精日’都是有组织的。”
为什么如此肯定?孟先生表示,首先这些人的衣着非常“专业”。“仔细看他们的照片就知道,他们的衣着装备比国内抗日电视剧专业得多。这种日本军服知识是一般人所不具备的,这样的军服也非常昂贵,一套几千元甚至上万并不稀奇。” 孟先生认定这些“精日”有组织的另一个理由是,选择的拍照地目的性明确。“你自己私下爱穿日军军装是一回事,但跑到抗日遗址去留影,性质就非常恶劣了”,孟先生说。
孟先生向环环提供了一份网友“经略幽燕我童贯”整理的起底资料,上面显示,这次南京事件与去年四行仓库事件中的参与者,都是一个圈子的人,大多互相认识,有些人关系相当密切。 他们曾前往侵华日军华北驻屯军总司令部旧址(原段祺瑞执政府所在地)、侵华日军华东地区海军特别陆战队司令部旧址(对面即为日军海军医院旧址和日本海军军官俱乐部“慰安所”)、上海日租界“小东京”旧址等地,多次做出扮演侵华日军的行为。
环环注意到,此次南京紫金山事件中的“精日”唐某曾在2015年成都CD展(成都地区较有影响力的大型动漫展会)穿日军军服出现过,他和同伴在现场的展板上涂鸦,口呼“大东亚共荣”等军国主义口号,造成极坏影响。成都CD展险些因此被取缔。
“玩其他国家军服的爱好者只是单纯对军服的鉴赏,但这一撮‘精日’军服圈的人其实是以扮演侵华日军的角色来寻求快感,他们从心底认同日军侵华。”接受环环采访时,研究“精日”群体多年的网友“经略幽燕我童贯”说:“除了‘军服圈’,我们还把这些‘精日’分子分为‘键政圈’(经常在网上发表政治观点)、‘恶俗圈’等。
以‘键政圈’为例,他们在网络上‘带节奏’(影响舆论)不会超过三个话题:首先是‘日本实力很强’,无外乎夸赞日本经济发达、日本人素质高,谈到自己国家动辄以‘贵国’‘你国’相称;第二个是‘日本军事很强’;最后一种论调是‘日本的人种优越’。”
环环向他提到曾想打入疑似“精日”群而无下文,“经略幽燕我童贯”表示这很正常,因为这个圈子成员虽然遍布全国,但相对封闭,平时圈里人会主动去各大动漫展物色和发展成员,“圈外的人要进这个圈子,得有熟人带。另外,他们是有‘切口’(暗号)的,如果答得不对,肯定不行。”
根据微博账号名为“上帝之鹰_5zn”的孟先生提供的起底资料,他曝光的这几名“精日”军服迷从网络上的所谓“商家”等处,添置、购买了大量伪装成所谓“北洋军服”、带有日本军国主义符号的服装道具。按照资深军服收藏者钟爱华的话,这些人对军服的考据确实下了很多功夫,“比国内绝大多数影视剧强百倍,仅从服装角度来看,如果把他们拍摄的照片做旧,冒充历史照片问题不大”。
环环在淘宝网上输入“日军军服”,搜索结果基本全是几十到上百元的廉价戏装,没有孟先生所说的那种昂贵服装。“这些都是卖给影视公司的”,钟爱华说,“不妨换个关键词,比如‘北洋军服’‘将校服’。”果然,在买卖二手商品的“闲鱼”App上,记者搜到有卖家卖二战日军的原品军服,一套军帽、大衣、上衣、马裤、马靴标价2.6万元。有意思的是,从商品名到介绍,竟没出现“日军”“日本”等词。
“其实,‘精日’圈最高档次的服装都来自日本,也就是他们所称的‘原品’。”“经略幽燕我童贯”说,所谓“原品”其实也多为高仿,因为真正的原品在那些经常在靖国神社搞表演的右翼势力手里,国内“精日”搞到的最多是“复刻版”。当然,能在日本制作这些衣服的人,还能是谁呢?
“经略幽燕我童贯”告诉环环,国内生产的军服面料和颜色跟原品很接近,但细节需要圈里有点艺术天分的人来处理,“比如这次被抓的唐某,他的画画功底很好,上次四行仓库事件中没有露面的刘某也一样,他在某大学读艺术,画工很不错,同时具备一些服装剪裁设计的知识,他们设计好后就到一些地方去下单,然后做一些加工,伪装成其他军服如‘北洋军服’销往各地”。
根据孟先生提供的线索,环环在一个名为“轴心国画室吧”的贴吧里,发现了疑似唐某的ID“隆美尔的兔子”。环环注意到,该账号在贴吧上传了一些萌化二战侵华日军的作品,比如日军被画成持枪的日系少女,看上去可爱又无辜。在另一幅作品中,一名日本海军士官的形象同样非常正面。
据“经略幽燕我童贯”估计,“精日军服圈”不会超过千人。“我的估计是有依据的。我们曾关注过他们的一个据点,是个贴吧,这个吧有2700关注者,除去一些打酱油的,成员不超过千人应该是可信的。”
“‘精日’并不是国家认证的概念,它是对一种现象并不精准的概括或总结。”复旦大学网络空间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沈逸对环环说,猎奇心理、寻求刺激又缺乏正确的三观让这些“精日”分子走入误区,他们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外围的好奇者,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只是基于从众心理,单纯觉得酷炫、好玩;再往里一层是情绪发泄者,想要流量、名声,至于是好名声还是骂名并不在意,这跟网络空间价值观缺失及教育缺失有关。 当然,也不能排除少数人产生扭曲的国家认同,自我认知错乱。
在接受环环采访时,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提醒说,要把极少数“精日”和广大喜欢日本文化的群体区分开。“有些‘精日’追求标新立异,但政治意识欠缺,浑浑噩噩,不知道尺度在哪儿。于是就把日本文化中一些比较有吸引力的东西投射到整个族群中,对其产生认同感,最后做出触及民族底线的行为。”
在此次舆论风波中,一些正常的军服爱好者也被殃及。对此,钟爱华有些无奈:“很多男孩子从小就有个参军梦,对军装感兴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支付能力有限,我们只能收藏一些国内的军装。后来,对外军军服感兴趣的人渐渐多起来。”“军品爱好者们应主动站出来和那些垃圾划清界限”,钟爱华说,“错误的不是收藏军服本身,甚至收藏日军军服也不一定是错误的,真正错误的是少数人的思想、目的以及表现出的行为。对这些人,军品收藏爱好者们也在努力与他们切割。”
对于“精日”群体从日本动漫和游戏爱好者中发展成员,沈逸认为,网络空间治理和青少年教育切忌在无动于衷和“一棒子打死”之间摇摆。“这类事件的存在不是一天两天,我们现在看到他们浮出水面(电视剧),说明他们已经形成一定规模。同样,也要反思我们的抗日故事为什么不能做得跟日本漫画一样有吸引力。(著名军事题材漫画)《那年那兔那些事儿》的成功,说明一部好作品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扭转舆论态势。”
“总的来说,精日是极其边缘的群体,很长时间都是在自娱自乐,只不过‘军服事件’让他们浮出水面了。” 张颐武表示,“用这种方式触碰中国人的伤痛极其不当,也不能放任其在公众平台上流行,否则会形成坏的示范,这是很危险的。”
谢选骏指出:绝大多数“精日族”大概都没有去过日本,或没有和日本人在一起生活过。为何如此说?因为在去日本以前,我也有过类似精日族的想法,把日本人理想化了。可是去了日本之后,我发现那里的人比我差远了,日本有一亿多人口,这里面的绝大多数,都是寻常百姓,一天到晚为稻粱谋,也会为了几个日元在卖物会上斤斤计较。于是我发现,日本人在中国的表现,要远远强于他们在国内的表现。就像英国人也是如此,在香港和租界,英国人神气活现的,好像绅士一样;但到了他们本国,相比之下,英国人就都是瘪三了,各个好像泄了气的皮球。香港的教会学校,其设施远远好于美国的一般学校;上海的外滩,甚至比泰晤士河还要漂亮——这是因为,殖民者把他们最好的东西都拿到殖民地来炫耀了,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殖民地的低贱,宗主国就不会变得那么高贵,因为什么?因为“人都是通过欺负别人强大起来的”。
【061、人对死尸的恐惧程度根据亲疏而定】
《人类死亡学》(孟宪武,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6年版)第十七章“人类死亡的安葬方式报道:
从灵魂观念的出现到有意识地安葬死者,而后形成固定的葬俗,其间经历了十几万年的过程。原始人类最早有意识的埋葬,始见于旧石器时代的中期,普遍安葬见于新石器时代。对死者有意识的埋葬表明原始人对自己集团成员的关怀,也是原始宗教观念的反映。本章将论述人类对死者尸体的处置,安葬的葬法、葬式与葬制,葬具与坟墓等方面的问题。对于墓室中的建造、装饰和石刻等,将归纳在死亡的艺术篇章中介绍。
第一节 人类对尸体的处理方式
人死亡之后,埋葬之前大多都要对死者尸体进行处理。世界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做法各有不同,但总的原则是对尸体进行清洗、防腐、修饰,以表示对死者的尊敬与怀念,此外还有请求死者对生者的庇护保佑的意义。
一、古埃及尸体的防腐措施
古埃及人擅长对尸体的处理,金字塔中的木乃伊闻名遐迩。古埃及人的死亡观念中,一个人能否永生,主要取决于肉体外壳能否被保存完好,为此,对尸体特别注重采取防腐措施。防腐处理时,先从尸体的头部取出脑、从体内取出除心脏之外的全部内脏器官,清洗内腔后放上香料,然后把尸体放入泡碱中经过70天,用至少15种不同的材料如蜂蜡、肉桂、葱、各种树脂等对尸体进行处理。然后给尸体戴上饰物,在腹部切口贴上一层厚金箔,再用经树胶和树脂浸透的亚麻裹尸布将尸体裹起来。脸戴面具是木乃伊的特色,一般人面具是用麻布制成的,而法老和贵族的面具是用金字制成的,最后再用白布殓衣覆盖起来。这种防腐工作进行的时间长,程序复杂,一般从死亡到安葬要花两个半月以上。
除了古埃及之外,智利北部阿利卡的木乃伊防腐法也很普遍,在这里,千年古尸到处可见。据测定,在阿利卡出土的木乃伊中,有一具竟有7千多年的历史,其年代比古埃及最古老的一个木乃伊还早3千多年。除了复杂的防腐过程外,当地干燥的地理环境,也使阿利卡成为可靠的天然护尸地。
二、形式各异的尸体处理方法
(一)尸体处理的基本方法
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对死者尸体的处理有着不同的办法,基本的原则在于净化尸体。宗教视尸体为搬运灵魂的工具,肌肉被视为是可以丢弃的,而骨头则被视为具有永久保存的价值。许多民族和天主教、基督教的尸体处理过程是洗尸、施膏与修饰,有时要将口与窍填充,或是为尸体穿上衣服或用布匹、皮革包裹尸体,有的甚至在尸体上绘画或加上装饰陪葬物。还有的民族用种种方式表示对尸体的抚爱或尊敬,例如将尸体放在活人腿上加以抚摸,甚至与尸体躺在一张床上。有些民族先把尸体予以干燥后放入坟墓中永久保存,印度尼西亚及美拉尼西亚有以火或烟烧烤尸体的习俗,南美洲部分地区以及现代美国的部分地区,尸体干燥防腐的办法仍然广泛地被使用。
(二)注重骨骼的处理
许多民族有再度埋骨的习俗。尸体被埋在土中若干年后,骨头与肉身分解,再将尸体挖出来,把骨头清理干净。经过这种处理后,才把骨头放置在其最终的长息处所。美拉尼西亚特罗布里恩群岛的岛民用亲人的头骨作为汤匙及其他生活用品,认为这样做才是孝道;其后将这些骨头放在岩洞内,作为骨头永久栖身场所。有些民族则把尸体放在水里,直到肌肉腐烂消失为止。这些做法似乎类似尸体的埋葬,实际上并不是埋葬。所有这些习俗,都是为了提供一个暂时存放尸体的处所,直至尸体只剩下骨头,然后把骨头经过净除并放到种种类型的藏骨坛中,才算作埋葬。中国南方这种尸骨处理习俗也很常见,如广西壮族就有死后三年洗骨埋入坛中的习俗,其实是检骨葬或洗骨葬的一个步骤。
三、尸体处理中家属的心理
在尸体处理过程中,家属的心理情感表现复杂。有学者认为多数家属对死者怀着深切的爱,从而毫无厌恶和恐惧,尽心尽力地对死者尸体进行清洗等处理措施,这也是宗教信仰的核心。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K.Malinowski)却认为,在对尸体处理时,亲人大多表现的是对死者的怀念、对死尸的反感和对死者鬼魂恐惧的矛盾心理。他在《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一书中说:“一面是对于死者的爱,一面是对于尸体的反感;一面是对于尸体的人格所有的慕恋,一面是对于物化了的臭皮囊的恐惧。这两方面似乎是合而为一,互相乘除的。这种情形,在当前行动的自然流露上可以看得见,在丧礼的程序上也可以看得见。最近的亲属,如母之丧子、妻之丧夫、子女之丧双亲,不管在尸体的装殓或处置上,也不管在葬后的礼仪或祭祀上,都是具有某种程度的反感与恐惧同真诚的爱恋混在一起,从不曾单有消极的素质表现出来或者是占了优势。”这种矛盾心理可能与金钱、财产、道德等等多种因素有关。
第二节 死者尸体的安葬方法
死者尸体的各种葬法,是在相关死亡观指导下的处置尸体的具体操作。中国传统意识,人死之后,肉体变为“尸”,精神演成“魂”与“魄”,“魄”附于“尸”之上同归于土,“魂”则归于天堂或地狱,人死便成了“鬼”,“鬼”即“归”也。中国的丧葬文化由此即重视“尸”的安葬问题,也重视对“魂”的各种安排。现今葬法常用的方式当属土葬和火葬,富有现代气息的水葬和树葬正在提倡。
一、土葬与火葬
(一)土葬
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就有土葬的尸体安葬方法。土葬是信奉基督教、伊斯兰教及犹太教的民族最普遍的葬法。中国古代除汉族外,匈奴、突厥等民族也多以土葬为主。有人推测,土葬最原始的原因是始于对动物行为的模仿,因为许多动物都有埋葬同类或异类尸体的行为,如大象。而大象之所以这样做,据分析是为了驱除死尸的恶臭气味,净化环境,以利生存。人类最初埋葬尸体,也可能是基于此目的的一种本能的物质性行为。后来萌生了鬼魂观念后,才逐渐演变为精神性行为,成为生者畏惧死者而采取的一种处理死者的办法。中国孟子则把远古时代由弃尸不埋,到有意识地埋葬死者这种转变的原因,归结为人们出于对死去亲人的怜悯。
(二)火葬
古时火葬,是将死者尸体放在篝火上当众焚烧后,将遗骸收拾起来,再进行埋葬,这种仪式至今仍在印度广泛进行。火葬后骨灰的处理,有的经一定仪式后洒弃荒野,有的贮藏于陶瓮,有的弃之于水,也有埋葬在地下的。考古证实,火葬习俗自新石器时代就遍于世界许多民族,最初目的是尽快消灭尸体,希望灵魂能挣脱尸体的束缚,轻松自在地升入天堂。
最重视火葬的是印度尼西亚的巴厘人。每当火葬时,成千上万的群众围观,高耸入云的祭祀塔和熊熊燃烧的大火,称为巴厘岛上的一大奇观。巴厘人认为,未经火葬的死者灵魂污秽不堪,将会给活人带来灾难。如果不在一定时间内为死者举行火葬,死者的灵魂就无法升天,成为无所归宿的幽灵。
中国秦代的仪渠人就有火葬的习俗,但当时的汉族一般崇尚土葬,把火葬视为异端,焚尸常常被看作最大的耻辱和最严厉的刑罪。汉代以后由于佛法东移,僧侣多火葬,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传播,火葬也传入了汉族地区。由僧侣开始,先是信奉佛法的人,后传至一般百姓,到了唐、宋时代火葬已比较流行。尽管宋、元、明、清的统治阶级把火葬视为丧伦灭理的行为,屡次厉禁,尽管如此,民间仍有火葬流行。
因为火葬有许多优点,比土葬科学、卫生、经济、方便,所以火葬现在已成为流行的丧葬方式,愈来愈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二、天葬、悬棺葬和腹葬
(一)天葬
天葬又称风葬、鸟葬、裸葬,这种方法在许多民族中流行,具体方式略有不同。有的把尸体放在悬崖或树上,让鸟兽吃掉。有的如原始印第安人将尸体放在露天的尸架上,待肌肉全部化尽,再将骨骸收集起来,装在树皮桶里,放在专为收存尸骨而建造的一间屋子里。袄教教徒崇拜火,故而不便火葬,而把死者的尸体停放在空旷处让白兀鹫和野兽啄食,被啄食光的遗骸晾干之后再把它收敛起来埋葬。伊朗玛兹达教视死人为“不洁”,为了不让死人触及圣洁的自然元素──土、水和象征光明的火,玛兹达教实行“天葬”,即把尸体安置在特制的一种圆塔式建筑“达克玛”上,任凭猛禽啄食。“达克玛”顶层呈凹状,四周有台阶,中央为井穴;塔顶分三层,外层置男尸,中层置女尸,内层置童尸。由专营此术者,将尸体移于其上,均赤身露体,任凭鹰隼啄尽尸身,骨殖则投入井穴。
中国藏族的天葬习俗文明遐迩。天葬,藏语称“杜垂杰哇”,意为“送(尸)到葬场”,又称“恰多”,意为“喂鹫鹰”。在天葬场,司葬者按一定次序肢解尸体,待鹰鹫食尽尸肉后,再将骨架等捣烂,拌糍粑投以喂鹰。若尸体被完全吃光,说明死者已升入极乐西天。蒙古族也崇尚天葬,蒙古人将死人的尸体放在荒郊野外,面孔朝天,盖上一方写有经咒的布。三天后亲戚家属前去探视,如果尸体被鸟兽吃得所剩无几,就认为死者生前行善,灵魂已经升天。
现在美国有了真正的天葬,那就是“太空坟场”或称“太空葬”。1986年美国成立了天葬公司,利用休斯敦空间服务公司研制的“科内斯塔二型”火箭,将载有数千骨灰盒的“天葬卫星”送入高空轨道,让其在冥冥太空中漫游。这些骨灰在距地球3040公里的高空轨道上能呆6300万年之久。据说日本还计划在月球上建造坟场,也可算做天葬的一种。
(二)悬棺葬
悬棺葬又名崖葬,是中国古代南方濮越民族的一种特殊葬俗,被认为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方法是利用天然岩缝或人工木桩把棺木悬置于峭壁之上,或者放置于天然或人工凿成的岩洞之中,葬地多选在面临江河的绝壁高崖上。其葬具多为船棺,长度为2~3米,宽约半米多,形体似一只船,头尾翘起,仓为棺柩,安放尸体。古濮越人惯于水上生活,善于用舟,故死后以船为棺安葬,并且与其先民习惯居住在山洞有关。他们认为船棺可以运载灵魂到一个适当的场所,不让它与活人纠缠、捣乱,而本身也会得到安宁。
(三)腹葬
将尸体食入人的腹中,是为腹葬,又称食葬,是古代一种奇特但并非罕见的葬法。据考古学、民族学资料,原始先民为了达到“使尸体早一点消灭”的目的,对死人尸体的处理方式,最早很可能是将尸肉吃掉。早在人类直系祖先的南方古猿时期就已经流行这种处理死尸的方法,许多学者认为北京猿人也存在过“同类残食”的现象。
这种做法在后世民俗中有许多遗存与变异。《墨子·节葬》记载:“楚之南有啖人国者,其亲戚死,刳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这与近代苗族、瑶族流传的丧葬习俗出现之前“分食尸肉”的做法是一致的。世界上的一些原始部落,亲人死后要举行“人体圣餐礼”,认为吃了亲人的尸肉,能得到死者的保佑。澳大利亚南部的一些部落还存在着腹葬,由死者的亲属吃掉尸体的一部分。委内瑞拉南部的雅诺马米人,不直接食尸体,却把火化后的骨灰碾成粉末,拌到沸腾的笆蕉汤内,在仪式上由死者的亲朋好友们喝掉。据说这样可使死者的部分灵魂升华为云,进入天堂。华裔日本旅行家芥川玲司于1970年,在坦噶尼喀西北部贝拉尔部族目睹了食葬的情形:先是族长带领大家向遗体告别,经过一番仪式之后,族长将死尸切成一块块的肉块,并将它们按一定的规矩,分给在场的表情严肃的全族人吃掉,约两个小时左右遗体就被全族人分吃一光。它们认为,生吃遗体,是表明死者在死后仍能返回本部族来,活在每个人的心中,与全族人永世同在。
从人类学史的角度来看,腹葬与人类的生存有极大的关系。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为了生存不得不同类残食,所以,吃掉死者身上的可食之肉是很自然的事情。随着时代的发展,后世的腹葬葬式又渗入了诸多信仰、崇拜的因素,成为带有巫术性的一种文化现象。弗雷泽将腹葬归入“顺势巫术”,他在《金枝》一书中写道:“我们发现一个很普通的风俗,把神当圣餐吃,或是吃代表神的人或动物,或是吃人形或动物性的面包。从原始的观点看,这样吃神的躯体的理由是相当简单的。野蛮人大都认为吃一个动物或一个人的肉,他就不仅获得了该动物或该人的体质的特性,而且获得了动物或人的道德和智力的特性。”
三、水葬、树葬与植树葬
(一)水葬
美拉尼西亚人盛行各种形式的水葬,如把尸体沉到水中,或者用小船放到海上去。各国的海军、水兵一般也是水葬。中国西藏及其临近地区也流行水葬,葬时用牛驮尸至江边,喇嘛诵经后把尸体抛入江中。云南傣族对暴死、难产死、凶死、童丧者实行水葬。中国沿海还有置棺海滩,任海潮浮棺入海而水葬的。现代社会中,开始流行将火化后的骨灰抛洒在江河湖海的安葬方法,也可以算作水葬方式之一种,与传统整个尸体水葬相比,已不存在污染问题。
(二)树葬
又称“挂葬”、“空葬”、“悬空葬”,也有归纳于天葬或风葬的,是种古老的葬式类型。把死者的尸体置于深山野外的树上,在树杈上架以横木,然后将死者置于其上任其风化;也有的将死者悬于树上或陈放于专门制作的木架上。古代文献记载较多:《魏书·失韦传》载:“失韦国,......父母死,男女聚哭三年,尸则置于林树之上。”以往鄂伦春族人死后,用靴皮将尸体裹起,择日舁出,架于树上。待皮肉腐烂,骨坠下,然后拾起埋土中。据葬式和木架结构,树葬可分为悬尸于树、缚尸于树、置尸于台和悬尸于架等类型。一些学者认为树葬与游猎经济有着密切联系,也有学者认为树葬来源于树居。
(三)植树葬
这是一种新的葬法,也称为绿色安葬。最早由中国的一位护林员倡导的。80年代,湖
北鄂西山区的森林防护员林勤励在临终前对儿女提出,自己死后要埋葬在山头,不用棺木,然后在上面栽上一棵树,该浇水时浇点水,让它成长起来,为山区增添绿色。[1]1993年,英国布赖顿议会倡导用一种易于分解的纸质棺材,将死者安葬在作为大自然保护区的的新型公墓里。死者安葬后,人们就在墓地上撒下野花的种子,再种一棵树。自此之后,绿色安葬就在许多国家流行开来。现在中国一些城市提倡火化后的植树葬,得到了积极的反响。
四、二次葬、瓮棺葬与复合葬
(一)二次葬
二次葬又称为检骨葬或洗骨葬,即人死后,等到死者的软组织皮肉腐烂脱尽,把骨骼收拾起来再葬一次。文献中有不少二次葬俗的记载,至今广西壮族民间二次葬仍很盛行。土葬后3或5年时开坟验骨,尸骸腐朽时才能捡骨,否则虚掩棺盖,复培土待来年再来捡骨。捡骨时,将骸骨按蹲坐姿势放在陶瓮“金坛”内,再另埋入土中。所谓洗骨葬,是将遗骨掘出放于水中洗净再置于瓮中或木匣内埋葬。这种葬法在广西瑶族或汉族中仍有流行,台湾也有此葬俗者。
(二)瓮棺葬
瓮棺葬是将尸体或骨灰殓入瓮具之中,而后或埋入地下或投入水中,此葬式和制陶文化相联系,属于二次葬的一种。中国半坡遗址氏族公共墓地中,小孩墓葬76处中73座是用陶瓮作葬具的。如上所述,至今中国的瑶族、壮族还有行瓮棺葬的。现代也有火葬后将骨灰盛入陶瓮中择地深埋的,这与瓮棺葬的文化习俗意义不同,仅是一种为了既不占用耕地、又保持传统土葬习惯的解决新旧观念交替时期两难问题的措施而已。
(三)复合葬
复合葬是指先后采取几种形式埋葬死者的葬俗,方式很多。有的先火葬再土葬、水葬;有的先天葬再土葬;有的先土葬再树葬等。例如先火葬再水葬者,“王死七日而葬,有官者三日,庶人一日,皆以函盛尸,鼓舞导从,舆至水次,积薪焚之,收其余骨,王则收金罂中,沉之于海;有官者以铜罂,沉之海水;庶人以瓦,送之以江。”朝鲜族有葬俗,先行土葬,数年后再挖坟捡骨进行火葬,最后把骨灰撒入江河水葬。这就包括了土葬、火葬和水葬三种形式。
五、存尸与冷冻
(一)存尸
印度尼西亚松巴岛居民有保存整尸不葬的习俗。人死后就用土布包上几十层,以坐姿将尸体安放在一块牛皮上。有的人家在屋里存放好几具尸体,有的甚至存放了十几年、几十年。即使有许多层布包裹着,腐烂的尸臭仍时而可闻,但子孙们不作任何回避,仍照常祭祀。这种显然不合卫生的存尸风俗,据推测可能是祖先崇拜的一种形式,死人仍像活着的时候一样影响着生者的生活。
(二)冷冻
最早实行冷冻葬法的是北极的爱斯基摩人,他们居住的地区天寒地冻,掘地挖穴绝非易事,火化则燃料缺乏,其它葬式也无法使用,所以将死尸以特制的棺木盛殓,浮厝于冰雪之上。这说明人类的葬式,不仅与宗教相联系,而且与当地当时的生活环境及生产条件紧密相连。
现代的遗体冷藏不仅仅是单纯的保存尸体,而是期望未来医学的发展能够“起死回生”。目前在美国的冷冻遗体有几十具,都存放在纽约人体冷冻学会的地下室里。遗体冷冻的方法是,当一个人死时,立即把他的血液抽出,注入一种化学液体药水,使尸体既不收缩也不枯萎,保护血管及器官免受深冻的损害,人体被冷冻到-199℃的低温后,装进不锈钢制造的盛有液体氮的容器内保存起来。
六、其它安葬方法
(一)竖穴壁安葬
古印度、伊朗有竖穴壁安葬的方法,人们把死去的贵族埋葬在很深的竖坑底下,上面再用土丘盖上。而对平民百姓,则根据他们的身分被简单地埋在土中。
(二)洞葬
洞葬在新石器时代大量出现,就是把尸体葬在天然或人工挖掘的岩棚、石崖内。例如马里的多贡族,由登山能手攀上山崖,用绳子系上尸体吊进深深的山洞之中。悬棺葬也应属于洞葬的一种。
(三)塔葬
塔葬,多用于佛教僧人圆寂后的存尸方法。僧人死后,在地上立石塔,塔形如鸟卵,故把埋葬僧人的石塔称为“卵塔”。
(四)树皮葬
中国云南金坪牛塘寨的黄苦聪人盛行树皮葬,有人死时,即派几个人外出剥树皮,用来包裹尸体,再到墓地掩埋。实际是土葬的一种,只不过盛殓尸体的殓具不同而已。
第三节 人类死亡的葬式与葬制
葬式是指尸体在葬具中安置的姿势。葬制则是有关丧葬的规制,诸如单身葬还是合葬,是单独建坟还是实行氏族、家族、公共墓地制,丧葬的等级(墓穴、棺椁、殉葬、陪葬)等等。相比较说来葬式受自然环境、生存形态、文明程度以及宗教信仰的影响大些;葬制则受社会形态、社会意识的影响大些。
一、死亡的葬式
(一)仰卧直肢葬
自古至今最常用的葬式,认为死亡是肉体的长眠,而以死亡时的自然状态入睡,这样可以使死者更好地安息。
(二)屈肢葬
为古代人类葬式之一,在新石器和青铜器时代均有流行。又分卧式屈肢葬和蹲坐式屈肢葬两种。在历史文献中,屈肢葬不乏记载。至今云南、四川、台湾的一些少数民族还残留屈肢葬俗。其意义可能是为了节约墓地或节约人工;或是认为屈肢合乎休息或睡眠的姿态;或是屈肢葬时用绳子捆绑死者为了阻止死者灵魂跑出来向活人作祟;或是由于这种姿势像胎儿在子宫内的样子,有死后回到子宫里的象征意义。
(三)俯身葬
为古代奇特的葬式之一,出现时间早,分布较广,延续时间也长,但多零散发现。对其意义说法不一,主要与当时人们的宗教观念和生活习惯有关。人们认为此种葬式可以使死去的人更快地转入地府,回归本源。
(四)坐姿葬
伊特鲁里亚人在安葬男人时采取坐姿,下颏托在膝盖上,石棺的高度要在 1.5米以上。而安葬女人,则取卧姿,墓深只需60公分。
(五)折头葬
意外死亡者,被认为是恶魂附体所致的死亡。人虽然死亡,但是恶魂还在死者的尸体之内。为了制服恶魔,就将头颅强制地折于背后将其埋葬。
(六)捆尸葬
也由于意外死亡恶魂附体,所以将尸体的四肢被紧紧地绑在胸前,以制服恶魂。
(七)倒立葬
小亚细亚的古鲁人安葬死者的方式极为特别,他们把死者倒立在墓穴中,其意义不明。
(八)葬尸方向
古代民族对死者安葬的取向、死者头部的朝向都极为重视,多与宗教信仰有关。在中国中原地区基本都是头向朝西,大约和佛教的西方极乐世界有关。穆斯林在安葬死者时,规定死者面部一定要朝向圣地麦加。基督教规定在安葬死者时头要向西,这可能与耶酥在安葬时尸体的头朝向西的传说有关。还有人认为人死后灵魂回老家,所以将死者头朝老家方向。
二、死亡的葬制
(一)单身葬
最原始、最通行的规制之一。人大多一个一个死去,自然也就一个一个安葬。
(二)丛葬
这是个宽泛的概念,分指多个死者安葬在一具棺木或一窟墓穴中。可由几种类型:一是同性而葬,即性别相同者安葬一处;一是男女分边合葬,即男女同葬一处,但依性别划出界线。丛葬有一次完成的,有的则是第一次单身葬,第二次检骨丛葬。丛葬者可能是同一氏族中相近时间内的死者。如侗族葬俗,在村寨外建一座小木屋作停放棺材的地方,待死人多了,一同下葬。前述伊朗宗教玛兹达教,把尸体安置在圆塔式建筑“达克玛”上,分别置放男、女、童尸,故也属丛葬的方式。
(三)合葬
合葬专指有婚姻关系的死者合葬在一起,如夫妻合葬、夫妻妾合葬,是专偶婚姻的产物。商代就有夫妻合葬的遗址,“并穴合葬”、“异穴合葬”、“同坟异穴合葬”等,属于非同穴合葬的类型。后来发展的是同穴合葬,即夫妇中一人死后先入坟,若干年后另一个也去世了,就重新掘开墓穴,男左女右,并置棺椁,棺木上横搭一红布带,有代表夫妇婚姻契约的意义。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还有夫妇同棺而葬的,如白裤瑶的崖葬就是如此。关于墓室合葬则比较常见,如皇室陵墓中的墓室合葬,明朝十三陵、清朝东陵,均为此种情况。
三、随葬与陪葬
随葬是指将一些生活用品随同死者一起安置在地下坟墓中;陪葬是指将活人杀死后随同死者一起安置在地下坟墓中。这两种死亡安葬形式都与人类死亡社会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有关,反映了社会经济和社会文明发展的程度。
(一)随葬与陪葬的起源
人类初始的随葬的原因,是相信有个死后世界,在那里死人是活着的,需要随葬些食物、武器,供死者营养、狩猎、作战。随葬的另一个原因是感情色彩,为了表达对死者的恋情,随葬些死者生前用过、喜欢的东西,以此来减轻感情的痛苦和弥补生前对死者的歉意,企图使死者在阴间过着比生前还要好的生活。从世界各个民族的墓葬史来看,随葬或陪葬是随着个体安葬形式的出现而出现的。随葬与陪葬的另一目的是对死者及其家族地位、财富的炫耀。
(二)随葬与陪葬的内容
随葬的物品多为各种各样的日常生活物品,如陶器、瓦灯、油盒、首饰、武器等,供死者以类似于生者生活的方式存在。古埃及,人们对陪葬品毫不吝啬,他们相信死者在到达死亡之地的旅途中需要大量物品。坦卡家陵墓中随葬大量的财物,有马车和马、休息用床和典礼用床、安乐凳子、匣子和箱子、权杖和手杖、整套武器、首饰、玩具、宗教礼仪用品及贵重器皿,肉类、禽类、各种酒、粮食等不计其数。世界上许多民族在安葬他们的统治者和首领时,都要在墓中放置一些马、马车、贵重物品及装饰物。有的古代宗教葬礼还要以人陪葬,如古墨西哥的米斯特克人在安葬贵族时,要将他的侍从一起埋葬。在挖掘巴比伦王乌尔的陵墓时,发现为他陪葬的有35人。中国自秦朝以来,随葬和陪葬规模宏大,秦始皇兵马俑为世界瞩目,为秦始皇陪葬的人估计达3000人之多。
第四节 人类死亡的葬具与坟墓
葬具指盛死者遗体或遗骨(骨灰)的器具,如棺、椁、骨灰盒等。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民族都对死者采取装裹措施,都要将遗体或遗骨盛放在一定的器具里进行安置。坟是指埋葬死者尸体墓地地面上突起的土丘。上古的墓是没有坟丘的,即没有凸起土堆,《礼记·檀弓》说:“古也,墓而不坟”。到了春秋、战国之际才出现了有坟丘的墓葬,起坟丘的初始目的是为了使人能够识别墓地所在。
一、安置死者的葬具
由于各地区、各民族所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葬法习俗及科技水平的不同,他们所使用的葬具就表现出不同的时代色彩。同时,从葬具的材料、加工方式、形状规制等方面,也反映出地方性、时代性、及信仰观念等。
(一)简易葬具
在物质资料不发达的远古社会,或在文明社会中的贫苦死者,或是在特殊环境情况下,多使用树皮、草帘或苇席等简易物品作为葬具安葬死者,用这类葬具安葬死者的葬法俗称“软埋”。
(二)棺类葬具
瓮棺与陶棺是古老、原始的葬具之一。新石器时代制陶技术发达,当时的瓮棺大多用来掩埋夭折的婴幼儿,或是用来进行二次检骨葬。古代黑海沿岸的丧葬中,小孩子死后不装棺木,而是先打掉双耳罐的罐颈,再把婴尸放入其中。中国汉代以后,一度出现与木棺形制类似的陶棺,但可能因烧制难度大,未能普及。
石棺与石椁则属于以石头为原料制作葬具的方式。石棺可用整块巨石打凿,也可在墓地坑的坑底、四壁铺竖石板。用石头垒筑石室、石棚、石墓来安葬死者,也属于石制葬具。古埃及法老墓中,先把护有金面罩的木乃伊放在形状一致的银制棺材里,再把这具棺材置于黑花岗岩石棺之内,最后再将这只石棺放入里外都绘有神的方形石棺。
随着金属冶练技术的发展,出现了金属棺。金属棺多为铜制,此外还有金、铁等,但因价格昂贵或易于锈蚀,故都未能普遍使用,远不如木、石制葬具普及。匈奴领袖阿提拉葬在层层相套的金、银、铁3只棺椁里。广西、贵州少数民族有铜鼓葬者。
历史悠久、最为普及的还是木质棺。除一般棺椁外,还有特殊的形制,如独木棺、船棺等。中国汉族讲究内棺外椁,棺是直接盛尸体的,椁则是包在棺外边的大棺材,贫穷人家则只能单用棺。棺木以柏、樟木为上乘,一般用榆木、柳木、杉木等。棺内要装裱,棺外要油漆、彩画,甚至加用绸锻制作的棺罩。西方的棺木注重装饰,或用丝绒包裹棺材。
其它棺类还有玉棺、锡棺、钛棺、玻璃棺、水银棺、水晶棺以及顶端装有化学制冷设备的棺木。对战争中阵亡者或要作长途运送的死者,多使用锌制棺材。因放射致死的人则应用铅制棺材。
(三)骨灰盒
随着火葬的普及,骨灰盒已逐渐代替棺材用来盛殓死者的骨灰。骨灰盒有木质、陶质、玉石、有机、金属等各种材质,可寄放或埋葬于公墓,为现代最流行葬具。
二、坟墓
随着坟墓制度的出现,有了许多有关坟墓的名称。特别在中国,坟墓制度繁杂,坟墓有坟、墓、丘、冢、陵、山等之分,这些都是埋葬死者的地方,统称为阴宅或墓地,但其大小及形式是有区别的。
(一)坟墓的种类
中国对坟墓有坟、墓、丘、冢、陵、山类别之分。坟的本义为土堆,屈原《九章·哀郢》中有“登大坟以远望兮”的句子,此处的“坟”即为土堆成山岗之类较高的地方。后来,坟与墓连称,即为死者的墓地。坟的高低、大小则是墓主人地位等级的高低、身份的贵贱、财富多寡的具体体现。上古时代,墓是王者葬地的通称,后来凡是葬人的地方都可称为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与“粉”、“丘”、“冢”、“陵”等结合起来,才能表明墓主人的身份、财富及权势等。
丘的本义是土山,称丘的墓一般都比较大,多是王公贵族的墓地,如赵武陵王的墓称灵丘、吴王阖闾的墓称虎丘。王公之墓曰丘,臣子之墓曰封,帝王之墓曰陵。冢的本义为山顶,后来称高坟为冢。陵的本义为大土山,帝王的坟墓本身高度毕竟有限,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仪,就用高不可仰视的大土山作为坟墓的称呼,这样帝王墓地的宫殿就称为“陵寝”。山的本义为石头山,秦代称帝王墓为山,所以山也是帝王墓的专称,不过用的时候较早,后来多以“陵”代之了。
(二)兴修坟丘的原因
在墓之上兴修坟丘的原因很多。一是为了识别墓葬的处所。中国从春秋时期起,宗族社会单位已然瓦解,有些个人或家庭流动迁徙,客死异乡,为了不忘记葬地位置,就垒土为坟以示标记。二是防止人为的破坏。虽然可在墓地上进行建筑,但荒郊野外很易遭到人为的破坏,所以最好的方法是堆土为坟。三是受民族习惯的影响。南方吴越民族早就有“土墩墓”和“石室土墩”墓的做法,渐对中原产生影响,接受了吴越墓的墓外形状。四是社会等级表现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封建等级制度的完善,要求人们在墓葬的制度上也有相应的表现,只有以突出于地面的坟丘的高低、宽窄、大小才能表现出来。
三、墓地
(一)墓地形制的发展
死者墓室形制的发展与人们的住宅有明显的关系,棺材、墓坑或墓室的形状大多是按照活人生活的房屋形制炮制而成。从出土的兵马俑坑来看,《史记》记载的犹如豪华宫殿的秦始皇坟墓并非虚传:“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久之。”汉代出现的洞室墓,其规模形制表明它是模仿生时房屋建筑式样的。汉代以后,时兴在砖墓、崖墓上雕横楣、画藻井、置瓦当、砌窗棂、设耳室。唐代帝王——
墓室则仿皇帝内宫形制、装饰。明代蜀王朱氏墓有大门、前庭、二门、正庭、正殿、中庭、后殿、左右两厢和耳室,还以巨大的石料砌成门殿等,这与当时王府的建筑形制基本相同。墓室形制体现了为“事死如生”的丧葬原则服务,为体现墓室主人生前的地位权势服务。所以,墓室形制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宫殿建筑和居民建筑形制发展的缩影。
活人住的房宅讲究风水,即地势环境,墓地也要讲究风水。同阳宅一样,人们相信阴宅墓地有风水,会给子孙后代带来运气,否则就要倒运。如果墓地“前有洿池,后有丘陵,东有流水,西有长道,谓之正穴”,则为“风水宝地”。实际上,风水在其封建迷信的背后,也有其科学之处。坟墓所在地的地下水位的高低、地气的干湿、土层的厚薄及土质的砂粘,都与棺木、尸体能否长期保存有关。墓地环境选择的另一个意义就是把人们或神仙生活的环境,也同样安排给死人,使他们长眠的环境也和活人或神仙一样。
(二)现代墓地的特点
现代西方墓地则很少类似中国的形制。埃及法老的金字塔和印度泰姬墓陵属于东方习俗。西方多为公墓,教堂是著名神职人员的墓地。许多国家都有陵园或称公墓,较为集中地埋葬一些人,有着森严的等级。世界上最大的墓地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的皮斯卡列夫公墓。莫斯科共有61处公墓,总面积达15000公顷。其中最著名的有新处女公墓,主要安葬党政要员及社会名流,如米高扬、赫鲁晓夫、果戈里、契诃夫等。红场克里姆林宫宫墙下的墓地则多安葬国务活动家,大约150人之多。美国的阿灵顿公墓有23万人埋葬于此,多为执行公务的牺牲者。法国巴黎有安葬作家巴尔扎克、音乐家肖邦等名人的拉雪兹神甫墓地,安葬法国历代君主的圣但尼大会堂,安葬伏尔泰、卢梭、雨果等名人的先贤祠等。伊朗的尼沙普尔死难者公墓,葬有两伊战争期间牺牲的400名年青人,一排排紧紧相靠的墓碑全由铝合金制成,墓碑上嵌有装玻璃的小龛,龛里则摆放着饰有假花的死者照片和一本小巧的可兰经。中国武汉市辛亥革命纪念陵园、北京八宝山公墓、石家庄白求恩烈士陵园,也是著名的陵园墓地。许多陵园墓地体现了各自国家地区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并折射出死的意义和衬托出生的价值,有着较大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以至成为旅游胜地。
(三)墓地规制
世界上许多地区或民族坟墓的组合和排列有着一定的规制,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阶级、宗族的组织情形,并体现了该社会公众宗教、宗族和道德意识。以中国为例可以有氏族墓地、村社墓地和家族墓地的区别。最原始的墓地规制是氏族墓地,即氏族所有的成员死后公用一块墓地,而且布局规整有序,墓坑排列井然。村社墓地是指同一个村落的人不分家族都安葬在同一个公共墓地,至今云南崩龙族的村落就有这种村社墓地,现代农村的公墓或骨灰堂,也具有这种性质。传统上持续最久的墓地型制是家族墓地,并受到历代法律和道德习俗的保护。家族墓地的被占、祖坟的被掘,是家族莫大的耻辱。家族墓地只接纳同一血缘的死者,而村社墓地则是对笼统的地缘关系的肯定。家族墓地坟墓的安放顺序,如同家谱一样,依男性来计算世系、排列墓次,成为中国传统家族制度的缩影。
(四)墓志铭
墓志铭,一般是将文字刻在石质的物体上,来表现生者对死者一生行为品德的总结和评价。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墓志铭体现的是人类的表现欲,或是死者生前的表现欲,或是生者的表现欲,即通过对死者的颂扬来表现作为死者后代的荣耀。东西方各个民族皆有墓志铭的习俗,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以及对死者不同的评价,墓志铭的内容有较大的差异。
东方墓志铭以中国为代表,较多采用长文来叙述死者的生平、善行和人品,以求彪炳青史。但武则天的无字碑却以无字的方式,要求后世对她作出评价。这些墓志铭较易流于程式,表现出矫情。某些西方的墓志铭却有不少言简意赅的文字。有的表达出达观的人生态度,有的表现出某种幽默,有的显得寓意深刻,这可能是不同的民族性格所造成。例如德国数学家鲁道夫的墓碑上,刻着他计算出的圆周率;科学家波兹曼的墓碑上刻着著名的热力学公式;德国科学家康德的墓碑上刻着自己的名句:“在我头上者群星的天空;在我心中者道德的法则。”;萧伯纳的墓志铭是:“无论我活多久,这种事迟早会发生的。”表现一种豁达;美国作家海明威的墓碑上写道:“恕我不起来了!”表现出一种幽默。一位美国黑人母亲为她的14岁的“打工仔”的儿子题写的墓志铭,仅仅两个字:“收工!”这两个字体现了人间的全部苍凉和感叹,实在令人为之动容。可以说每个人的生命过程,最准确最生动的归宿,莫过于这“收工”二字了。
(五)盗墓的防止
坟墓是为了死者的安宁而设,然而由于对灵魂的崇拜和对死者的敬畏,随葬和陪葬制式的采用,使得坟墓成为文物财宝集中的处所,所以导致盗墓现象的产生。为使死者安宁,人们一直设法防止坟墓的被盗。为此,古埃及法老坟墓所在的金字塔中,特地修建了一些假墓室和陷阱。成吉思汗的坟墓隐藏在广阔的草原牧场下,他的墓地因为没有任何人知道究竟在哪里而没有被迁移,也没有被盗。杀掉参与建造陵墓的人,被认为是一种防止盗墓的最好方法,所以秦始皇陵墓和匈奴首领安季拉墓地的建造者全部被杀。哥特人首领亚拉里克死后,为了修建他的坟墓,在河上筑了临时水坝,拦断河流,在露出的河底下挖好坟墓,放入装有亚拉里克尸体的金棺后,再把水坝毁掉,河水重新流下将国王的坟墓掩盖起来。
第五节 人类死亡安葬的社会意义
人类对死者尸体的处理、对尸体的安葬,以及由此衍生的坟墓陵寝规制,明显地受着经济发展、宗教文化、科学技术以及民间习俗的影响,随着地区民族的不同而有着其不同的社会意义。
一、灵魂崇拜的具体表现
人类对待尸体之所以讲求葬法葬式,究其根源,还是一种灵魂崇拜的具体表现。远古时代,灵魂观念未出现或灵魂崇拜尚不发达时期,人们弃尸体于野外,盖上一些树枝,不积土为坟,不植树为标记,亦无服丧期限之规定。《周易.系辞传》云:“古之葬者厚衣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灵魂观念萌生后,人们便根据灵魂与尸体关系的种种想法,以及关于灵魂阴间生活的幻想,来安放尸体,于是产生了各种葬法葬式。
二、表现对魂魄认识的差异
人类葬法葬式之所以千差万别,主要是由于人们对神魂与形魄之关系认识不同所造成的。鬼是神魂还是形魄所变,或者是形魄、神魂共同变幻而成,古代对此有两种不同的说法。一种看法是,人死之后,肉体变为“尸”,精神演成“魂”与“魄”,“魄”附于“尸”之上同归于土,“魂”则归于渺渺天堂或冥冥地狱,所以,人死便成了“鬼”,“鬼”即“归”也。中国丧葬文化因此重视“尸”的安葬和对“魂”的安排,于是在葬法中就有土葬、崖葬,又采取在棺椁中放置石灰等方式,以使“魄”的寄寓之处“尸”能尽量地延续时日,免受各种人为的或野兽的伤害。另一种看法是,人死后魄随肉体消灭而消灭,只有魂离开肉体变成了“鬼”,这样,尸体便变得无足轻重。为了能使灵魂迅速升天,就希望尸体尽快化消,唯恐给灵魂增加负担,于是出现了火葬、天葬、树葬、水葬等葬式葬法之。
三、克服对死亡的恐惧
人类由埋葬而引发的葬礼与哀悼的习俗,实际上是帮助人们克服死亡恐惧的方法。学者认为,死者的埋葬、葬礼及哀悼习俗有三个主要目的:一是死者的尸体必须加以处理;二是许多社会相信,死者的灵魂须经过丧葬仪式的协助才能达到安息的地方;三是家庭因死者死亡而中断了的各种社会关系,必须经过重新调整或塑形。当然,也应该承认埋葬是人类的本能,人们想躲开死者腐烂的尸体,同时又眷恋着死者活着的情形。
四、企求对生者的庇护
人在死亡之后,常见的安置处所是土葬,而土葬的陵园、坟墓以及墓室等的建筑、绘画、雕刻等,还有相应的祭祀礼仪,固然表现出生者对死者的尊敬和怀念,但在祭奠和怀念的深层,则是寓意着企求死者对生者的庇护保佑。生者用认为死者满意的方式来取悦于死者,以化解生前与死者之间的怨恨,增强与死者之间的亲情,希冀死者的在天之灵对自己的遗属后代予以保护。
五、维护社会等级制度
人类死亡安葬方式,如棺椁厚薄大小、坟墓的高度、葬礼的规模等都以上下尊卑而有所不同,这些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维护家族等级制度。孔子时期对坟丘的高低大小及形状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规定,使之能够体现墓主人的身份、地位、财富和权势。在整个丧葬过程中,无不贯穿着明尊卑、别亲疏、序人伦的道德要求。由此,死的称呼也不相同:《礼记·曲礼下》云:“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表面上看是“事死如事生”,表示对死者的尊重,但实际上死者是无法看到和体验的,本质还是做给活着的人看,使活着的人面对已成神灵的死者,再一次明确男女之别、长幼之分、尊卑亲疏的不同。
六、反映社会发展状况
死者尸体的各种葬法,是在相关死亡观指导下的处置尸体的具体操作。而这些死亡观又是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于是,在安葬方式上的操作,自然就会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状况。例如在原始社会人类的安葬方式较为简单。到了封建社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安葬的材质、制式、规模都有所进步。坟墓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土丘,而是包括反映建筑、文化艺术等在内的复杂的综合体。及至现代社会,文明的进步、唯物思想的主导,人们对死者安葬的观念有了极大的飞跃,对坟墓之类传统的安葬方式有了重大的观念改变。一具小小的骨灰盒,甚至将骨灰洒在江河湖海,回归自然,成为安葬的发展趋势,这些显然是由于社会发展趋势所使然。
谢选骏指出:《人类死亡学》第十七章“人类死亡的安葬方式”,写得十分周详,但是它没有指出“人类死亡的安葬方式”除了“关怀”和“原始宗教观念的反映”,更是“恐惧”和“环境卫生的需要”!也就是说,其生物性质多于文化性质。所以我发现,人对死尸的恐惧程度根据亲疏而定的。例如,人最害怕哺乳动物的尸体,对一只老鼠的死尸,比对一条大鱼的死尸,更为敏感。人对昆虫的死亡最不敏感,而在哺乳动物中,和人越像的动物,其死亡就越让人们印象深刻。其生理原因可能是,越接近自己的动物,其死因就越是可能威胁人类。而且,越接近自己的动物,其尸体就越可能造成人类的传染病。同样的道理,人对与自己属性越为接近的种族,对其尸体越为敏感。人们发明了葬礼,不仅是用来美化死者的,而且是为了洁净居住环境的。
【062、人多破坏力量大】
《中国取代美国,有一个“坎”不容易迈过》(2018-04-04江夏编译)报道:
美国《波士顿环球报》(Boston Globe)发表哈佛大学经济及公共政策教授、国际货币基金前首席经济学家洛哥夫(Kenneth Rogoff)的文章说,由于美国和中国爆发了两国间最大的贸易冲突,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无论现在发生什么,从长远看中国终将取得全球经济霸权。
毕竟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在经历了几个世纪的技术停滞后,中国迎头赶上,一举成为全球经济霸主,并非不可能。洛哥夫教授的文章说,但有一个因素不能忽略。许多把中国巨大的劳动力看作优势的人,也担心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实际上会淘汰大量工作职位,把大批人打发到休闲活动中消磨时间。
如果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是未来世纪的主要生产推动力,可能就会有太多的人口难以照顾,尤其是需要通过限制上网获得资讯等手段来控制的大量人口。这将成为中国最大的障碍。而中国迅速老化的人口,使这一挑战更为严峻。
随着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对中国制造业越来越重要,在这方面的领先能力成为重中之重。但在全球经济向更高阶段发展的情况下,目前由中央政府高度极权和控制的趋势,可能伤害中国经济。
在新概念和技术所有权高度集中的情况下,美国国内需要为如何解决重新分配收入问题而斗争。但对中国来说,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即如何使其世界第一出口大国身份转型到机器人时代。
川普总统大为光火,虚张声势,的确不可能使大批制造业工作职位回到美国。但即使不能扩大就业,美国至少有潜力扩大其制造业基础的生产规模。总之,今天高科技工厂产量更高,工人更少。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不仅正在进入制造业和无人驾驶汽车行业,还正在侵蚀服务业的工作职位,机器人医生、机器人财务顾问、机器人律师只不过是冰山的一角。
可以肯定,中国的崛起绝非海市蜃楼,其极大的成功并不只依靠庞大的人口规模。印度有接近中国的13亿人口,但现在远比中国落后。中国领导人必定认为自己创造了奇迹,使数亿人口脱贫并成为中产阶级。但中国的快速发展主要依靠技术追赶和投资。中国具有极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如在下一代的“5G”移动网络技术方面,中国的公司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中国的网络战能力,也已和美国旗鼓相当。
不过具有争锋能力,和具有定义能力不是一回事。哈佛大学经济及公共政策教授洛哥夫认为,中国的成就很大程度上还是靠采用西方技术,以及在某些情况下是靠窃取西方的知识产权。川普是第一位严厉抨击这种状况的美国总统。尽管发起贸易战不能够解决问题,但他的抨击是对的。
美国同样面临重大的挑战。例如,美国必须找出办法保持技术不断进步,防止财富和权力过度集中。要成为世界霸主,并不一定要是世界最大的国家,历史上的英国就是例子。但即使美国放手,中国也不可能成为支配全球的力量。理由很简单,因为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包袱。而即将到来的机器人时代,反而可能使博弈断然偏向人口少得多,但至少到目前为止更具创新力的美国。
谢选骏指出:社会学的研究表明,一百五十人以下的社区是不需要警察的,因为大家互相认识,彼此具有人际关系的约束力,违法乱纪的余地很小。反过来看,因此越大的人口越是密集的社区就越容易出乱子。在小村子里长大的毛泽东就无法明白这个道理,等到他控制了大量人口的时候,发现事情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力,于是除了大举镇压和大肆消灭人口之外,几乎毫无办法了。虽然它还残存着养猪老农的毛泽东思想,认为生仔越多就越富裕,“人多力量大、好办事”,结果碰到的局面却是“人多破坏力量大”,于是无奈之下,他就只能“猛抓阶级斗争”、“发动文化革命”了。现在倒好,中国大陆也开始进入自动化时代,依靠山沟里的毛泽东思想,如何“依法治国”?韶山不行,延安也不行——百年来的中国弯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063、人工智能的成王败寇】
《人工智能在中国:技术背后的反乌托邦可能性》2017年12月05日 转载报道:
在北京的一个人工智能会议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发表了演讲。
北京——在特朗普总统访问北京期间,他的形象曾出现在一个技术会议上独出心裁的一段讲话视频里。
视频里的特朗普先是用英语,然后换成了普通话。
特朗普并不会说中文。这段视频是一个宣传花招,旨在展示一款软件的语音功能,发明这款软件的是中国人工智能公司科大讯飞(iFlyTek),它既是一家创新公司,也与中国国家安全部门有关系。科大讯飞曾说,其技术可用于有针对性的监听监视,能在坐满乘客的小汽车、或拥挤的房间里识别出个体目标的声音,并记录该人所说的一切。
特朗普的形象在视频中用中文说,“科大讯飞真是太棒了。”
在中国测试人工智能前沿应用的时候,科大讯飞成了中国科幻野心与这种技术的反乌托邦黑暗可能性的一个令人信服的例子。
这家中国公司的图像和语音识别系统用的是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这个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做诊断,帮助老师给考试卷打分,还可让司机用他们的声音来控制汽车。就连一些全球企业也对其表示钦佩:美国主要汽车供应商德尔福(Delphi)在向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提供科大讯飞的技术,大众汽车(Volkswagen)也打算在明年将这家中国公司的语音识别技术用到大众为中国生产的许多型号的汽车上去。
与此同时,科大讯飞主持的一个实验室正在为中国国内的安全部门开发语音监听能力。一家人权组织在今年10月的一份报告中说,该公司正在帮助当局建立一个中国公民的语音生物统计数据库,这个数据库可用于跟踪活动人士和其他人。
与政府的这种紧密关系可能会让科大讯飞及其他中国公司在这个新兴领域获得优势。专家说,中国政府的财政支持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资源,中国没有得到严格执行的、未经实践检验的隐私法让公司能获得大量的声音、面孔和其他生物识别数据,这些数据能帮助公司发展这方面的技术。
中国“没有西方企业所面临的严格的隐私法,中国公民也不反对他们的数据被收集,因为(可以这样说),政府监控是中国的现实,”研究公司桑福德·C·伯恩斯坦(Sanford C. Bernstein)的分析师们今年11月在一份报告中写道。
已有过中国企业偶尔打垮外国竞争对手的时候。科大讯飞已多次赢得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比赛的大奖。中国互联网搜索公司百度开发出了一款具有与人相当的听懂讲话能力的软件,比微软早了两年。今年,总部位于上海的初创公司依图在美国政府主办的一个主要的人脸识别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科大讯飞和其他中国公司都说,公司遵守中国法律,保护用户数据。但这些公司也一致认为,中国庞大的用户人数,加上政府专心致志地要主导这项新技术的努力,让他们处于优势地位。
“中国是与美国一起进入人工智能时代的,”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北京的那个会上说。“但由于拥有大量的用户、以及中国社会治理的优势,人工智能将在中国得到更快的发展,中国将在这个领域引领世界。”
科大讯飞的总部设在中国安徽省。公司的一位发言人说,按照政府的规定,接受外国新闻媒体采访需要得到批准,公司尚未收到安徽省官员的批准。
中国的媒体把科大讯飞描述为技术创新者和政府的合作伙伴。据中国共产党控制的民族主义小报《环球时报》的报道,去年,科大讯飞通过帮助警方识别骗子,防止了约5亿元人民币(约合7500万美元)的电信诈骗损失。报道引用一位中国安全官员的话说,收集声纹数据与采集指纹或用闭路电视摄像机进行监控录像类似,他的意思是,这种做法不侵犯人的隐私。
“我们与公安部门合作,锁定了罪犯的身份,”科大讯飞汽车业务部总经理刘俊峰在今年9月的一个会议上说。
尚不清楚科大讯飞从什么地方获取其数据。但中国移动是持有科大讯飞股权的公司之一,这家国有移动网络巨头拥有8亿多用户。科大讯飞在数百万部中国移动的手机上预装其产品,并为中国移动经营热线服务,中国移动没有回复记者的置评请求。
“数据是金,”密歇根州立大学(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研究生物统计学的教授阿尼尔·扎恩(Anil Jain)说。“如今,你无法(在没有数据的情况下)设计出准确可靠的识别任何东西的系统。”
科大讯飞认为,汽车可能是另一个主要市场。中国正在成为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的先驱,这可能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语音技术。今年9月,科大讯飞推出了一款新产品,这个闪闪发光的椭球形产品安装在汽车仪表盘上,像是一个车载Siri,听到问题后可上网寻找答案。
“我们需要知道汽车是不是我们的朋友,是否能建立情感联系,”刘俊峰说。
德国汽车制造商大众集团(Volkswagen Group)发言人克利斯多夫·鲁德维格(Christoph Ludewig)说,大众将通过第三方供应商,为其在中国销售的400万辆汽车中的几十万辆配备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技术。大众汽车表示,公司要求所有从司机那里收集的数据都以匿名的形式保存。
“大众将保护消费者,不让其数据被滥用,”鲁德维格说。
美国汽车零部件巨头德尔福说,该公司与科大讯飞有在中国提供科大讯飞服务的业务关系,但拒绝透露细节。
科大讯飞的汽车业务主管刘俊峰说,公司的系统将于明年安装在中国销售的一些吉普车上,公司也在与戴姆勒(Daimler)一起开发汽车语音识别系统。戴姆勒拥有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 - benz)品牌。吉普的母公司菲亚特克莱斯勒(FiatChrysler)表示,不知道其供应商中哪家使用了科大讯飞的技术。戴姆勒的发言人说,公司经常与潜在供应商讨论合作,但拒绝透露科大讯飞是否为其中之一。
人权组织担心这些快速发展的能力会被中国的专制政府滥用。
人权观察组织中国部主任芮莎菲(Sophie Richardson)在今年10月的一份报告中写道:“中国政府一直在收集成千上万人的声纹数据,这个项目几乎没有透明度,也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什么人会成为收集的目标,或政府将如何使用这些数据。”
据报道,科大讯飞已在其总部所在的安徽省建立了一个有70000个声纹的数据库。该报道还说,警方已经开始采集声纹,就像他们采集指纹那样。报道中给的一个例子是,三名被怀疑是性工作者的女性的声音已被录入数据库,部分原因是她们曾被安徽警方逮捕。
中国媒体还报道说,安徽省将展开一项新行动,在语音通话中自动识别通缉犯的声纹,一旦发现将及时报警。
科大讯飞没有回应让其对上述人权观察报告发表评论的请求,但公司一直表示,不会停止自己的数据收集工作,尤其是在参与中国开发自动驾驶汽车的努力中。
“我们总在谈论大数据——汽车每天都产生许多图像数据,”科大讯飞汽车部门主管刘俊峰说。
谢选骏指出:人工智能无法超越人性,例如无法超越成王败寇的俗套。相反,人工智能只会强化人性,例如强化成王败寇的俗套。所以,可怕的不是人工智能,可怕的是人性,尤其是被人工智能所强化的人性。贪婪、嫉妒、成王败寇,全被放大。
【064、人工智能的致命缺陷】
《世界上有多少“微工人”像工蜂一样劳作?》(BBC 2019年8月4日)报道:
没有了“微工人”,我们还过得上今天便捷的科技生活吗?
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离不开“智能信息”,想想你的智能手机上搜索引擎向你推荐相关餐馆,或你的音乐软件上向你介绍你可能喜欢的乐曲。你是否想到世界上有多少所谓的“微工人”在电脑前劳作?
“我曾经有一个诊所,但不得不关闭了。”米切尔·姆诺斯(Michelle Muoz)住在委内瑞拉,曾是一位牙医。
随着委内瑞拉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日益加剧,“人们都没有足够钱去买食物,给孩子交学费,哪里还有钱去看牙医?”她说。
两年前,她关闭了牙医诊所,改做网络工作,加入了世界上成千上万电脑前的幕后“微工人”(Microworker)大军。这些人实际上就是电脑的助手,做电脑做不了的工作。
我们每天接触的所有智能信息,离开这些“微工人”就都不可能发生。他们向电脑输入大量信息,向AI 人工智能添加“人工因素”。
媒体提到这些“微工人”时常常将他们形容成低工资,受剥削的一群人。其实对很多人来说,这类微工作非常重要,是解决生路的一个途径。就像米切尔,她说,微工作已经成为她维持生计的唯一来源:“我干这份工作比当牙医挣得多。”她说,好的时候一天能挣大约80美元,她买了一部智能手机用于工作。委内瑞拉的米切尔曾经是牙医,现在成为电脑前的“微工人”。
亚马逊土耳其机器人
2005年,世界电商亚马逊巨头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建立世界第一个人力资源网站“亚马逊土耳其机器人”(Amazon Mechanical Turk)时,曾称这些微工作为 “artifici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人工智能)。这个名称来自18世纪的一个典故:有人诱使棋手以为自己在跟机器下棋,实际上一位象棋大师在幕后操纵。
中国程序员抗议“996”加班走红网络
智库研究警告:英国色情法或为中国获取情报开方便之门
BBC调查:抖音海外版存在少儿用户被迫送礼“受压榨”现象
18世纪的“土耳其机器人”:有人诱使棋手以为自己在跟机器下棋,实际上一位象棋大师在幕后操纵。
亚马逊最初利用“微工人”来清除掉电脑无法清除的成百上千万的重复页面,因为这个庞大项目是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于是他们把这个工作分成上千份小活儿,数以千计的工人得以共同完成。
目前,没人知道世界上共有多少这样的“微工人”,但仅仅在“亚马逊土耳其机器人”上每月都有数以十万计的人在工作,每天任何一个时刻,都有2,500人在电脑前工作,主要来自美国和印度。
很多“微工人”都有高学历
这些“微工人”并不是简单的机械工人,他们很多都拥有高学历。
国际劳工组织在世界75个国家调查了3,500名“微工人”,发现他们的平均年龄为33岁,其中三分之一是女性 ——不过这个比率在发展中国家下降到五分之一。
“微工人”中拥有大学学位的人最多,高达37%,研究生学历的占20% ,受过大学教育的占22%,中学程度或以下的不到18% 。这些人里一多半都曾是科学与技术专业,23% 学工程,还有22% 学习 IT 信息技术专业。
在那些经济危机的国家,这类微工作格外重要。
叙利亚青年亚雅在伊拉克的难民营里,也可以做网络微工作。
危机之中靠微工作幸存
叙利亚青年亚雅·阿尤布·艾哈迈德(Yahya Ayoub Ahmed)逃离战乱中的国家,在伊拉克的一个难民营居住。在难民营他学习英语和 IT 知识,现在已经加入了世界“微工人”大军。
“你可以远程工作挣钱。在这里找工作可不容易。”亚雅说,“这份工作可以使你不必申请和递交简历就得到工作。”
不过,像在伊拉克这样的国家,干这份国际性的微工作并不像在其他国家那样方便。因为大多数网上微工作公司都不愿雇佣来自伊拉克那类的国家,因为支付工资非常不方便,大多数公司都使用 PayPal 这类网络银行系统。
所以,像亚雅这样的“微工人”必须跟雇主签署特别合约来解决这个难题。
生活在深陷经济危机的委内瑞拉也不容易,委内瑞拉“微工人”拉法尔·佩雷斯(Rafael Pérez)看到很多网上提供的微工作都把他们排除在外。而且他还多次做了工作后,没得到报酬。
“有一次,我15天内挣了180 美元,对我来说这是很大一笔钱,但他们一直没有付给我。我通过电邮,又打电话,但根本找不到可以帮助你的人。”
另一位委内瑞拉“微工人”米切尔说,一开始她也遇到这种情况,现在她会先考验一下提供网络工作的网站,直到信任他们才开始为他们工作。
微工人向电脑输入各种信息,成为电脑的“助手”。
微工人的福利问题
现在网络微工作的工人福利问题受到更多关注。世界劳工组织发现,“微工人”的平均工资大约是每小时4.43美元。其中美国工人每小时平均4.70美元(仍然低于最低工资),欧洲工人挣每小时3美元,亚洲地区工人挣每小时2.22美元,而非洲的“微工人”只挣每小时1.33美元。
而且,这些工资还未能考虑到这些“微工人”通常每小时工作成果都会有平均20分钟的无薪酬工作量。例如, 寻找工作机会,向雇佣机构回复各种问题和质量监控。
“我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寻找工作机会。一旦发现了,我就得马上开始干。”拉法尔说。他说,最好的时候一天可以挣8-10美元,意味着他可以买一盒鸡蛋,一公斤玉米粉和一公斤豆子。“干这个工作过不了好日子,但能填饱肚子。”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保拉·图巴洛(Paola Tubaro)教授说,网络微工作已经不是一个临时现象了,已经成为智能信息技术发展的一部分。
“即使将来电脑更聪明了,例如可以分辨出猫和狗的形象,你仍然需要输入更多信息使电脑得以辨识。”图巴洛教授说,随着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多人输入信息。
目前,对微工作平台没有什么政府管理规定,尽管世界劳工组织呼吁对这类工作出台更合理的管理措施,确保最低工资和支付方式更加透明。
“微工作是很多人都意识不到的,很少得到公众关注,”图巴洛教授说,“如果这些工人得不到合理的工资,或得不到社会保护,那是很不公平的事。如果人们仍然在犹如19世纪工厂工人那样的条件下工作,那是不能接受的。”
委内瑞拉的米切尔同意这个观点,她说,“微工人”应当得到更多支持和承认。她说,那些工作平台从他们的工作中受益获利,而“我们工人所得到的报酬——至少在委内瑞拉 ——微乎其微。”
谢选骏指出:“微工人”像工蜂一样劳作的处境,说明了人工智能的致命缺陷——没有“微工人”像工蜂一样劳作,人工智能就会瘫痪。这就是人工智能的致命缺陷。机器人会威胁人类吗?除非有“微工人”像工蜂一样劳作进行协助,否则那是不可能的了。
【065、人还没生下来就开始老了,走向死亡】
《你第一次觉得自己老了是什么时候?》(2017年10月30日转载华尔街日报)说:
觉得自己老了的一瞬,可能降临在任何年龄段。而在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自我感觉还年轻,可以让我们更长寿,也更开心。
“我感到自己老了。”
这种感觉会在不经意的瞬间从每个人心头闪过。锻炼后的腰背酸痛,走过商店橱窗瞥见恍若父亲的自己,听音乐会却因为担心堵车而提前离场。
就连年轻人也会有老了的感觉。刚过完31岁生日的马特·麦克德米特(Matt McDermit)前不久在匹兹堡杜肯大学(Duquesne University)校园内的星巴克里买了杯咖啡,他是这所大学的社交媒体经理。咖啡师叫他“先生”(Sir),这是小时候妈妈教他对长辈的称呼。那段时间,有个学生也开玩笑说,留着胡子和光头的“麦克德米特先生”可以冒充她父亲,领一张免费的家长饭卡。
马特不大喜欢过生日,因为每过一个生日,自己离无邪的孩提时代就又远了一点。到现在他都记得10岁生日那天,叔叔告诉他,他的个位数年岁成为历史了。“我当时还不明白,‘啊,啥意思?’”
当一个人说感觉老了,通常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老”这个字可用在很多地方,且带有贬义。一辆车子老了说明是个破车。一条裙子旧了,言下之意就是不能穿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长寿研究中心创始负责人卡斯滕森(Laura Carstensen)说:“一句‘我老了’几乎绝不是意味着‘我感觉很棒。’”
卡斯滕森表示,人们会因为两个原因感觉自己老了,一是身体原因,二是社会原因。身体方面,可能是医生第一次给你开心脏病药物,也可能是发际线后移。社会方面,“老了”的提示常来自别人。有的很直接,比如逛街时朋友随口说的“你这年纪不适合穿这样的衣服了”。有的则不那么直接,也许是你拿自己和别人比较,也许是你拿现在的自己和更敏捷、更瘦时的自己比较。
63岁的卡斯滕森说,是否觉得自己老了关系重大。无论真实年龄如何,自我感觉年轻的人往往比自我感觉老了的人要长寿。劳拉说:“主观年龄可以预测寿命。”
著书者、老年保健学专家托马斯(Bill Thomas)说,如果变老意味着更有能力、更能干,人们是不介意变老的。
向来以自己健壮体格为豪的托马斯清楚记得,有一天和15岁的小儿子闹着玩,他突然意识到儿子比自己强壮了。托马斯说:“我不再是那个强大的父亲了。我的时代过去了,且永不再回来。”他不得不将自我价值核心从体格转移到心智上。他说:“变老不是坏事,但确实挺复杂。”
专业运动员和那些干体力活谋生的人可能比其他人感觉老得更快。美国国家篮球协会(NBA)一支平均年龄28岁的球队可能已经算年龄偏大了。女性往往更易觉得韶光流逝,因为她们对身体变化十分关注,会注意到手臂赘肉。
得州圣安东尼奥三一大学(Trinity University)心理学教授贝克尔(Carolyn Black Becker)调查了18-87岁的900多名女性,发现在18-29岁的女性中,有多一半都担心变老问题。她认为琳琅满目的抗衰老产品和美容手术难辞其咎,这些东西传递出一种变老不好的信息。
贝克尔是研究饮食障碍的专家。有一天她的普拉提教练走过来对她说:“有关肥胖的话题我不会发愁,但那些关于变老的讨论叫我如何是好?”
贝克尔不惧变老。她说自己50岁,但其实到明年1月她才真正满50。不过,当她收到一封通知她很快就可以享受长者优惠券的邮件时,她还是有点吃惊。“我并不渴望再回到28岁,但即便如此,提醒我即将加入美国退休人员协会(AARP)仍让我觉得,自己是有点老了。”
年轻人有时会觉得自己老了,而老年人却时常觉得自己还年轻,至少没有实际年龄那么大。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09年的一项研究发现, 65岁及以上人群中有60%觉得自己没有那么老,真实年龄和“感觉年龄”之间的差距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大。5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近一半说,他们觉得自己至多也就50岁。65-74岁老人中有三分之一觉得自己比实际年龄小10-19岁。
今年10月将迎来101岁寿辰的牧师拉蒙特(Beatrice Lamonte)至今仍在宾州北凡尔赛那个她自己建立的小教堂里布道。她曾在97岁时去非洲旅行,前不久通过了驾照考试。今年夏天,她首次在全美基督教谈话节目“700俱乐部”(700 Club)上露面。拉蒙特说,那些谈论变老和生病的人会感觉自己年老体弱,所以她不谈这些。她说:“我已经差不多一年没看医生了,而我去看医生的唯一原因是,我喜欢我的医生,而且我有很好的保险。”
现年40岁的音乐人巴纽埃洛(Jon Banuelos)则没那么幸运。35岁时,他从一马平川的得州搬家到丘陵城市匹兹堡,然后做了一次长时间的单车骑行。他说:“我回到家就晕过去了,大概五个小时不省人事。我当时就想,‘自己这是怎么了?’”前不久一个朋友找他打网球,他说:“老兄,我打不了,膝盖疼。”但六个月前儿子的出生让他觉得自己又年轻了,并且下定决心开始锻炼。他说:“我得为儿子长到两三岁时满地乱跑做好准备。”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著书者兰格(Ellen Langer)说,意识到变老不一定是坏事。珍惜有限的生命长度有助于人们安排人生事项的优先顺序。兰格认为,人们之所以感觉变老且在行为上出现老态,是因为到一定年龄后,就有长者优惠券等文化尺度来提醒他们:你们老了。兰格举例说,50岁以上的人如在做园艺活计后觉得腰酸背痛,他们会怪罪年龄,而不是怪自己用一个不舒服的姿势工作了45分钟。前不久,她在电脑上选择自己的出生年份,下拉菜单拖了好久才找到1947年。这件事提醒她,自己老了。
谢选骏指出:上述讨论的意义就在于它的毫无意义。因为事实上,人还没生下来就开始老了,只是人们愚蠢,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而已。而越早认识到这一点的,就越明智。而到五六十岁才意识到这一点的,实在是太太太晚了,真是愚不可及的下下愚也。至于我自己呢?我21岁就知道自己老了,因为觉得自己的体力不如20岁的时候了,以后果然一年不如一年。24岁为了研究生考试,啃读了三个月的参考书,竟然头疼。尽管我13岁的时候就意识到自己随时可能死去,但真正意识到了“自己老了”,那还是21岁。为此,那时的我还写了一首哀歌:
天天寂寞地出去
天天寂寞地归来
看那南山云霾
不时变映色彩
林间寂寞的燕雀鸟
时而长啸时而寥寥。
森林辉映上面太阳
呜咽溪上一线反光
晓雾已经廓然消散
山岳还是一片凄凉。
天天孤独地出去
天天孤独地归来
鬓发一天天白了
良骏一年年衰了
岁月一滴滴耗尽
雄图与遐想一再
拒绝白痴样活着
抵抗老猫的思量
不让无知无觉的中国
托体山阿、生气沉埋。
命运啊,中国目盲!
你鞭策它流向何方?
命运啊,中国力竭!
你奴役遍及动力场!
抬头看到殊丽云流,
刻舟求剑的时代终将回收。
……
是的。其实人还没生下来就开始老了,直到死亡——死亡之后,另外一段历程可能开始,那里或许还有耶稣基督所应许的乐园。
那同钉的两个犯人,有一个讥诮他说:“你不是基督吗?可以救自己和我们吧!”那一个就应声责备他说:“你既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神吗?我们是应该的,因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做的相称,但这个人没有做过一件不好的事。”就说:“耶稣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
【066、人猴HUMONKEY理论家王小东】
种族主义者主张,黑人是一种特殊人种,类似于“人猴HUMONKEY”。科学主义者主张,人们已经成功地培育出了“山绵羊”(Geep),因此,把人和猴的细胞凑在一起,“人猴”(Humonkey)也应该不是太难的事。“人猴”也许还会有一定的语言能力,可以用来做多种实验。这些人甚至夸张地认为,“实际上,遗传工程似乎可以制造出任意组合的杂种来。无论是人与兽,动物和植物,微生物与动物或植物,全都可以配到一起。遗传工程的这种力量是可以为人类带来许多好处的。例如,在牛或羊中植入人的基因,可以使它们的奶中含有人类的蛋白质,这种奶可以用来喂早产儿。其实,克隆山羊的那个英国爱丁堡罗林斯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最初的目的也就是能大批量生产这种‘人类化’的羊。在猪的细胞中植入人的基因,则有可能生产出可以移植入人体的猪心、猪肾等,解决目前人体器官移植的供应不足问题。”(王小东:《信息时代的世界地图·第六章 生物学:难以预测与控制的力量》)
我认为,上面这种“人猴HUMONKEY理论”其实不是科学理论,而是科学主义、科学崇拜、科学信仰、科学宗教——甚至可以说,是“人猴HUMONKEY发明出来的并为人猴HUMONKEY服务的理论”。
在《信息时代的世界地图·第十三章 中国的选择》(王小东)里,这个“人猴HUMONKEY发明出来的并为人猴HUMONKEY服务的理论”还这样宣传:
“惧者生存”是一个极为正确的格言,但“惧”应该是有限度的,不能“惧”到失去生存的自信。就中国而言,要明白我们是站在一个不那么高的起点上,不要自欺欺人地谈什么“中国的奇迹”,没有什么奇迹,我们是在艰难地前进,目前的成绩尚十分有限;但另一方面,我们毕竟是在前进着。世事沧桑,无物常存,多少曾经十分强大的民族从地球上消失了,还有多少尚且苟延残喘,但似乎已无复兴之望。但是,中国毕竟没有到那个地步,复兴的希望不仅有,而且还是很大的,这也是为什么有些美国人想“先发制人”地封杀中国的原因——如果中国真的没希望了,美国人倒不会整天骂中国了,死老虎还有什么打头。毕竟,中国还有12亿人呢。电影《侏罗纪公园》中那个数学家马康姆说得好:“Lifefindsways”,意即“生灵总会找到出路”。12亿生灵,难道在信息时代就找不出生存之道?但不能你等我,我等你,自己却不去找生存之道。时间是紧迫的,信息时代很可能又要淘汰一批赶不上去的民族,我们必须有一种紧迫感,尽快找出中国在信息时代的生存之道。就此而言,中国作为一个国家应该做些什么呢?
中国必须挤入信息技术的高端在过去十几年中,经济理论界一直有所谓“赶超战略”与“比较优势战略”的争论。在信息时代“开放系统”的环境下,传统的赶超战略所谋求的“建立独立与完整的工业体系”只能做降低要求的理解,因为一个国家恐怕是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自己单独建立一个完全独立的工业体系的。在可预见的未来,要求中国在高科技领域全面冲击,必将劳民伤财,却收效甚微,影响其它方面的发展,在总体上反而损害自身的经济安全。然而,完全按照目前的比较优势,满足于低技术领域的高增长,大量制造质次价低的产品,则不仅中国的国家安全没有保证,未来的经济发展空间也将是十分狭小的。对于中国来说,一定要切入高科技领域,但不能全面切入,而应当选准几个点切入,即中国要在高科技领域至少找几个点赶超上去,在这几个点上发挥出比较优势,与其它国家形成相互依赖的关系——目前的现状是中国完全依赖于别人,而别人并不依赖中国。
为此,国家有必要对世界科技发展方向和中国目前的能力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结合科技、经济、国际关系等诸方面的考虑因素,制订出具体的,而不是泛泛空论的高科技发展规划,并把目前积累的资金投放进去。中国在过去十几年中获得了高速经济增长,但是,我们必须认清,这些增长基本上都局限在——用我碰到的一个老工程师的话说——没有太大生命力的领域。所以,这一阶段只能是作为积累向下一个目标跃进的资金的跳板。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过去十几年中,中国在工业技术上的研究开发能力总体上没有进步,甚至可以说是倒退了,而在信息时代,高科技的发展与变化如此迅速,研究开发能力是最重要的要素。
无论如何,中国都应该努力实现从靠简单劳动赚钱向靠熟练劳动或脑力劳动赚钱的转变。如果这个转变完不成或完成得太慢,中国都将面临被新技术淘汰的危险,目前的高速增长将会很快化为泡影。
重要的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发展高科技的信息开放环境国家主导高科技发展往往是后进国家不得已的选择,因为不依靠国家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后进国家的民间企业往往缺乏高科技开发所需的资本密集投入,以及承担高风险、短期回报往往较少的能力,更无法抵御先进国家大资本先发制人的扼杀。就信息技术领域而言,即使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政府往往也扮演着主导作用,像中国这样的后发展国家当然就需要国家承担更大的份额。但是,国家主导也会带来两方面的严重问题。一个问题是,目前的高科技发展过于迅速,真正重要的发明往往是谁也预见不到的。比如在十几年前,谁也预见不到微软和英特尔能够占据家用电脑市场的绝对垄断地位,在几年前,同样也不会有人预见到网际网络会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并造就了一批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新公司。
因此,国家主导的高科技发展应该在科研方面主要集中于基础理论研究,而在产业方面则主要集中于跟踪外国已经成熟、而对中国又至关重要的一些领域。要以这种方式在产业方面开发创新技术并获得超额利润往往是效果并不理想的。另一个问题是,国家主导高科技发展,往往给一些厂商提供了寻租的可乘之机,也就是它们会用种种手段来谋取国家的优惠政策、特别的资金投入等,而在实际上却并不具备发展高科技的能力。因此,除了在少数非得需要大投入,而且技术、市场已经完全成熟的,如半导体晶片等项目方面外,国家主要应该创造一个能够让民间企业乃至个人进入高科技领域公平竞争的环境。在这方面,最重要的就是创造一个发展高科技所必需的信息开放环境。当然,支持高科技发展的基础理论研究恐怕在相当程度也得依赖国家的资源投入。
中国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上对外已经是相当开放的,随之而来的当然也有相当程度的信息开放,但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中国的信息开放程度还是远远不够的。首先是硬件不够。有人说,中国现在已经在信息高速公路上了。这话是对的,因为中国已经有了通向信息高速公路的出口,但是,这个出口实在是太狭小了,仅仅是中国目前在信息高速公路上跑的极小的车流量,都会经常造成堵车。因此,国家的当务之急就是迅速扩展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路面,让更多的人上网,以更快的速度传输信息。只要创造一个能够全面迅速获取信息的开放环境,绝不缺乏聪明才智的中国人一定会在信息空间中找到更宽广的生存之道,而且极有可能占据一些制高点。
记得中国某位计算机领域的大师曾经说过,中国如果能够培养出几个比尔·盖茨或马克·安迪森,就好了。但怎么培养比尔·盖茨和马克·安迪森?中国具有像比尔·盖茨或马克·安迪森这样的素质的人决不会太少,但美国就出了几个,中国就一个没出来,其间的差别就在于中国不具备美国那个用几千亿美元堆起来的发展信息技术的环境。今天的信息高速公路,使得中国有可能不必再花那几千亿美元自己堆一个环境,而可以部分地直接借助美国堆起来的这个环境,这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吧。但前提是你至少要有足够大的出口接上它的那个环境。我在前面说过,英国有人建议,由国家花钱,让每一个9岁以上的公民都有个电子邮件地址,都能够上网;而美国总统克林顿则在1997年的国情咨文中提出,到2000年每一间教室(目前是9%)和图书馆都要和网际网络连接。中国也许确实没有这么多的钱,但能不能在2000年以前做到让10个最大城市的中学教室都与网际网络连接,让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一百万中学生都可以自己自由自在地使用网际网络,并鼓励让所有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家庭自费与网际网络连接呢?我没有进行过可行性分析,但我想这不是没有可能的。如果能够做到,中国的比尔·盖茨自然会出来——也许比他更优秀,还不止一个。
其次是对待信息空间中的无聊及不良信息的态度问题。信息技术给人类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对于民族的生存也是至关重要。但是,它也有另一个方面,这就是在信息空间中有大量的无聊及不良信息,也许百分之八十都是垃圾。但问题是,如果你不能容忍这些多达百分之八十的垃圾,去阻止它们的流通,则你也会大大地妨碍那百分之二十至关重要的信息的流通。更重要的是,没有人能够完全准确地辨别什么是垃圾,什么是有用的信息,也许有一些最伟大的思想、最重要的信息恰恰就埋藏在绝大多数人认为是垃圾的信息中。因此,保证信息空间中信息的自由流动是首要的,至于那些垃圾,要有宽容它们的气度。无庸讳言,信息空间中的有些垃圾是有可能造成一些祸害的,各国政府、教育工作者、父母们无不为之头痛,也想了许多办法去过滤这些有害的信息,这种努力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主次关系一定要摆正,保证信息自由流动是主,而过滤有害信息是次。后者只能是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以不妨碍前者为度。任何想关上信息空间大门,或是中国自搞一套,与世界其他部分在信息上隔绝起来的作法无疑是民族的慢性自杀。事实上,我们不仅不应设立人为的屏障,而且还要努力去打破自然的阻隔——语言障碍,以实现信息的高速流通。
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如前所述,西方主流新闻界在世界范围内塑造了一个妖魔化的中国形象。这使得中国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上的生存环境变得有些险恶。如何打破这种反中国运动,这种信息围剿?光是给美国人说好话是不够的。我在前面提到过的《即将到来的美中冲突》一书的作者之一罗斯·芒罗曾对我说,他所遇到的所有中国人都对他大谈中美有共同利益,中美友好,越是这么谈他越不信,越是怀疑中国人有鬼。仅仅依靠做西方权势集团或企业界的工作也是不够的。做他们的工作是相对容易的,他们要利益、要赚钱,现在中国还真有些利益给他们,有些钱给他们赚,他们也乐意为中国游说。问题是,他们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西方新闻媒介的反中国运动是有公众基础的,新闻媒介引导公众的反中国情绪,公众的反中国情绪又要求新闻媒介加码反对中国。面对这种恶性循环,中国应该怎么办?关上门可以把反对中国的信息关在门外,但这就更给了别人愿意怎么丑化你就怎么丑化你的机会,而没有人能够为中国声辩。对付它的办法恰恰是把门开得更大,让外部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有许多谣言都会不攻自破。要有自信,相信中国虽然有许许多多的问题,但实际情况比西方人和海外持不同政见者所想像的要好得多;要相信自己的国民,相信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会站在自己的民族一边。实现信息环境的全面开放,让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实际情况,中国人在想什么,也让中国人知道外国的实际情况,外国人在想什么,不仅有利于中国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发展,而且有助于外交——甚至可以说,在信息时代,这才是外交的根本。
要逐步适应信息社会的网状结构我在前面几章论述过,信息技术要求一个网状的社会结构——虽然层级结构不会完全消失。因此,一个社会要进入信息时代,无论是宏观的社会结构,还是微观的企业管理,都要逐步地适应网状结构,这不完全是一种社会理念,而且是技术的要求,就像蒸汽机的发明大大地改变了当时的社会结构一样。这一转变对于中国的难度也许要大于美国这样的国家,因为中国迄今缺少这种习惯和氛围,而美国早就有了。从某种程度上说,亚洲国家,包括日本在内,普遍地不太适应网状结构,这在信息时代绝不是优点而是缺点。在信息时代,无论是发展经济还是科技,一是需要完全开放的信息流通环境,二是需要能够发挥个人创造力的完全自由的宏观及微观环境,这两点是及其重要的:美国今天在高科技方面的绝对领先地位固然与其它一些条件有关,但它的高度自由的信息流通环境和行为环境也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确实应该多学美国的模式,而“东亚模式”在信息时代很可能没有前途——当然人类也应允许有多种模式的试行,中国也可以多种模式并存。但无论如何,中国在这方面确实不应再过分侈谈“东亚模式的魅力”等,而应率先进入网状结构,方能显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具有无限的创造力与适应力的宏伟气度。
从层级结构转变到网状结构,将使许多人失去颐指气使地领导别人的快感,但如果因此而拒绝转变,则中国必将因此而永远落后于世界其他民族,中国人将全部被别人所“领导”。
别成为伊克人在我这本书行将完稿之际,海南出版社的一位编辑找我谈论未来的信息社会。他认为,未来的信息社会将使国家消亡,世界融为一体,但这个过程决不会是平静的,会有大变动或大决战(广义的,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战争形式)发生。他说,他就这个问题请教过《数字化生存》一书的作者尼葛洛庞帝,但尼葛洛庞帝似乎根本没有思索过这类问题,他十分失望。他问我,在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接触到过这方面的文献、材料没有。我说,因为这方面的问题与本书是如此地紧密相关,因而我尽了一切努力来搜集这方面的资料,但结果与他一样,十分失望。这本不奇怪,因为我们的索求方向都是美国,而美国在信息社会中无疑地具有绝对压倒性的地位,因而它不必担心什么,它的那些从事于信息技术领域的精英们就更不必担心什么。既然不必担心什么,既然信息社会对于他们来说几乎百分之百地注定是玫瑰色的,他们为什么要去费脑筋想这些问题呢?
但是,我们中国人得好好想想,因为我们并未完全消除被淘汰的危险。事实上,人类社会自古以来就在进行着种族或民族的淘汰,而自16世纪起,西方人依仗先进技术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将这种淘汰扩展到了全世界。皮萨罗的168人远征队和科尔特斯400人的远征队征服了整个美洲大陆,90%的土著居民在随后的不长时期内迅速死亡。有人会说,现代社会比那个时代文明多了,人们的道德准则不会允许这种事情发生。然而,我要再强调一遍,从历史来看,所谓道德是靠不住的东西,唯一靠得住的是力量的平衡。核武器的长期未被使用,决不是因为广岛和长崎的惨状使人们不忍心再用(事实上,在广岛和长崎的核爆炸之后,美国政府仍多次考虑过使用核武器),而是因为核垄断被打破了,否则,核武器会被一用再用。越南战争期间出现的美国反战运动,不是因为美国人不忍心杀伤过多的越南人,而是因为美国人的伤亡大了——有研究表明,美国的反战情绪几乎总是与美国人的伤亡成正比,而和别的事情没什么关系。若是越南像伊拉克这样,美国就不可能出现什么反战运动。信息时代如果因技术进步而出现了力量的绝对不平衡,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淘汰呢?
当然,信息时代的淘汰可能会仁慈些,也许会是“天鹅绒式”(美国人称自己的霸权是“天鹅绒式的霸权”)的淘汰。而且,淘汰的方式多种多样,甚至可能会是一种自我淘汰。
美国生物学家刘易斯·托玛斯在《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中提到过一个叫做“伊克人”的乌干达北方山谷里的小小部落。由于他们的传统文化遭到摧毁,伊克人把自己变成了一群不可救药的、让人讨厌的人,六亲不认的野蛮动物,极端自私,毫无爱心。他们表面上似乎是生活在一起的,聚集在密集的小村子里,但他们实际上是孤寂的、互不联系的个人,没有明显的互相利用。他们也说话,但说出的只是些粗暴的强求和冰冷的回绝。他们什么东西都不共享,从来不歌唱。孩子一旦能走路了,就把他们赶出家门去抢劫。只要可能,随时都会把老年人抛弃,让他们饿死。行劫的孩子从无能为力的老人嘴边抢走食物。他们生儿育女时毫无爱心,甚至连粗疏的照顾都没有。他们在彼此的大门口排便。他们对邻居幸灾乐祸,只是见到别人不幸福时他们才笑。刘易斯·托玛斯在书中还有其他联想,但我只引用到此,我的联想是,我们这个历史悠久的大民族,在1840年一下子被打蒙了之后,我们的民族文化也出现了严重断裂之后,会不会现在也还是在向伊克人的方向滑?我们承受得起信息时代进一步的文化冲击吗?有乐观的迹象,但也有不乐观的迹象。
前些日子,一个已经入了加拿大籍的朋友回来做生意,给我打电话闲聊时向我推荐陈燕妮的《遭遇美国》。我说:“我没有看过这本书,这类书我都不看。这类书中所写的东西你们在海外的人也许感触良多,但我觉得无论是对于中国的主流社会,还是对于美国的主流社会,你们的生活与遭遇都是irrelevant的。你们自己过你们的日子就是了。”但他提到书中写了我曾有过一面之交的人,于是,某天路过书摊时,我便买了这套书,浏览了一下。虽然我还没有将书全部看完,但我大致有了一个感觉。这本书所挑选的50个海外的中国人,大都曾是中国的名人,其中有些人的名声在中国曾经极其显赫,他们的处境应该高于平均水平,因为即使他们的其他的一切美国人都看不上,他们的“中国关系”恐怕还是值些钱的——要知道,美国与中国的生意一年好几百个亿美元呢!而且过得太不好的人大概不会来谈,作者多半也不会要他们来谈,因为作者十分清楚,国内的中国人还是很想保留一个美国梦的。即使这样,又如何呢?一些人很朴实,实实在在地谈自己在美国的生活经历,一些人因比别人成功而有些得意,另一些人则底气不很足地申辩着他们的选择的“正确”。然而,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的事了,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和美国人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们既不再是中国社会中的一员,也未成为美国社会中的一员,“irrelevant”是一个最准确地表达他们的地位的词(我实在找不到一个同样准确的中文词)——当然,那些搞科技的应当另作别论,因为科技永远是对于全人类都relevant的,但《遭遇美国》一书中所选的搞科技的人并不很多。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地位,已经是中国许许多多最优秀的人梦寐以求的最高和最终的目标了。作为一个个人来说,奋斗“打拼”,在异国的土地上不仅站住了脚,吃上了饭,有的还可能吃得比较好,这不仅无可非议,而且还确实可以算是有几分让人肃然起敬的英雄气概的。但是,作为一个民族,它的最优秀的人当中应该有更多的人有更多的追求,并得到更多的东西。不要误解,以为我在批评留在国外这件事本身。其实我认为留在国外还是留在国内根本不是问题的关键,不是relevant还是irrelevant的关键。实际上,在海外有一个沉默不语的(当然不是真的沉默不语,只是我们听到他们比较少)华人社会,这个华人社会在极其艰难困苦,极其孤立无援的情况下形成了一张张让约翰·奈思比在《亚洲大趋势》一书中称羡不已的极有生命力的华人网络。这些网络具有生生不息的强大力量,决不等同于中国后来出去的在哪个社会都接不上榫,只不过是一口饭混得好些或差些的irrelevant的那些人——虽然后者可能还很瞧不起前者,我不只一次听到后者对于唐人街的轻蔑谈论,认为这是中国人落后、保守,不肯溶入更先进文化的典型产物。我曾经遇到过不少华人富翁(虽然还不是大富翁),他们曾是印度支那的难民,70年代逃亡时,连个手提箱都没能带出来,但仅仅十来年的时间,不少人都致富了。他们靠的是什么?当然靠刻苦耐劳,靠智慧,也许还靠西方国家“制度好”,但还靠一条,就是那一张张的网,相互帮助,默默无闻,朴实无华,却有力量。这一张张的网就是一个个社会,在当地不是主流,却也站住了脚(这是一个社会站住了脚,和一个个人站住了脚不是一个数量级上的事),他们往往显得很土气,比如春节是一定要舞狮子的,但这土气正是强者的力量的显示,因为只有强者才敢于并能够拿出自己的东西来去叫别人接受。我曾经遇到过从广东农村出去的村姑,不识几个字,因而只能进华人的网,而不能与我们这里出去的知识分子比肩,但她充满自信,决无那些知识分子的自卑和自贱,反倒因为看到了自己的力量而有些沙文主义——这当然是不对的。
情况是在好转的,我们毕竟是一个很大的文化,还有相当的力量。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中国人的心态,也都在正常化,这在《遭遇美国》一书中也看得出来,我敢说,那本书若是在十年以前写,整本书都会是伊克人的聚谈,现在就好得多了。但中国人的有些东西还是令人想到伊克人——我决不是仅仅在谈《遭遇美国》那本书,我要谈的东西远远超过那本书的范围。
1996年8月15日,美国圣迭戈州立大学校园,一个美国学生FrederickMartinDavidson因怀疑自己的论文答辩通不过(其实尚未作最后决定)而将自己的导师,一个中国人,名叫梁辰(音译),和另外两名美国教授开枪打死,后向警察投降。这件事无声无息,我敢打赌,我这本书的读者绝大多数都不知道这件事。这不由使我想起1991年11月1日的那个尽人皆知的“卢刚事件”来,事情十分相像,那次是一个中国学生打死了他的美国教授们。那次事件却在海内外中国人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就连《曼哈顿的中国女人》都用了大量篇幅来写这件事。据说卢刚的“嫉贤妒能、心胸狭窄”是中国五千年的文明的一个产物,据说一位中国访问学者还写了一篇文章,《卢刚——中国人的小缩影》。总之,卢刚十恶不赦,中国人十恶不赦。我不懂,为什么中国教授被美国学生杀了,就那么无声无息,没人理会,为什么美国教授被中国学生杀了就那么不得了,并扩大到“中国文化”,被说成是“中国人的小缩影”?那么,那个美国学生可不可以说是“美国200年文明的产物”、“美国人的小缩影”呢?我在这里倒没有一点批评美国白人的新闻媒介的意思。他们一如既往平谈地报道了这两次事件,尽量淡化这里面的种族色彩。这种事在美国多了,如果仅仅因为一次谋杀事件是中国人干的,就说中国人如何如何,显然是没有说服力的,而且会被人批评为种族歧视。美国的新闻媒介对于中国和中国人并不完全公正,但决不会去做这么低水平的表演,他们毕竟还是有着一个现代文明社会的准则和体面的。在那里表演,生怕自己的地位受到危及,因而破口大骂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恰恰是中国人自己。这实在不能不让我想到伊克人。这些整天骂自己同胞的中国人也许就是我们这个文化受到巨大冲击后产生的伊克人,他们比伊克人心眼更多,但这种心眼多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当然,在中国,最坏的伊克人还得数那些贪官污吏,但关于他们的谈论已经很多了,而我在这里说的那种伊克人却还往往很奇怪地被认为是大好人——因为他们骂中国人,骂了中国人好象就是向西方学习了先进的东西了,骂了中国人好象就是主张民主和自由了。
但是,我认为,很多事情的实质恰恰与其表面相反。比如说,一些自称为“自由主义者”的人往往极端地蔑视一般中国公众,认为他们是“劣等种族”,自己却怀有极强的道德优越感,因而非常不能容纳不同意见,把所有与他们在某个方面有不同观点的人都扣上“专制主义”、“法西斯主义”等帽子,这与自由主义的精神完全背道而驰;他们对于传统文化的那种完全的否定和谩骂也并不符合自由主义的精神——西方的一些自由主义哲学家认为,对于传统文化的这种态度不仅不是自由主义,而且恰恰相反,是导向极权主义的哲学基础,因为它隐含着某个个人或某个集团有能力并有权利对于作为人类数千年试行错误的结晶的传统进行随意修改这样一种思想。仅就常识而言,我已经想不通,那些如此瞧不起一般中国公众的人怎么会愿意给中国人民主——既然他们如此“丑陋”、“愚昧”、“落后”,他们能知道如何行使民主权利吗?最近看到海外留学生办的电子刊物上的一篇关于中国环保问题的文章,张口就是“一个掠夺了大自然五千年的民族”……。这是从何说起?就现在活着的人而言,谁也不可能“掠夺了大自然五千年”,如果要是论祖先,那么,任何一个民族都可以说是“一个掠夺了大自然五千年的民族”,因为今天每一个活着的人,无论他属于哪一个民族,都是由五千年以来的历代祖先传下来的,而这些祖先都“掠夺”过大自然;迄今为止,根据我前面引用的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局的数据,中国人对于环境的污染仍然比美国人少得多(这当然不是说中国人就不必注意保护环境了)。这些人也在整天谈民主与自由,但我就是怀疑,如果让这些如此仇恨和蔑视中国人的人当政,中国得到的只能是最坏的专制暴政,因为在他们眼里,中国这个民族既然如此劣等,唯一合适的命运恐怕应该是被从地球上消灭掉。前面提到过,一篇在香港《明报月刊》发表的文章“从‘逆向种族主义’到‘中国的民族主义’”,将这种现象称之为“逆向种族主义”。在读了刘易斯·托玛斯的那本书后,我认为最好把这种现象命名为“伊克人现象”,把这种心态命名为“伊克人心态”。中国人如果不能摆脱这种心态,在遭遇21世纪的信息时代的大动荡、大冲击、大融合时会成为什么样子呢?极少数最“幸运”的“幸运儿”,能够巴结到《遭遇美国》一书中的那些人的位置,更多的人恐怕会像前面提到过的《圣徒的营地》一书中所描写的那样,举着“皮包骨头的枝桠”扑向全世界的各个海滩,而最多的人则在原来的土地上被慢慢地淘汰掉。华人的网也许暂时可以救起一些人,但失去了大本营,这些网再有生命力也恐怕独木难支……。世界大势会是什么样?从中国人的视点看,有可能就是这样。
就是死,也得死得更光荣些,何况我们作为一个民族多半是不会死的,只要我们不做伊克人。这事比什么都重要,这个问题解决好了才能谈技术问题。我还回答不了海南出版社的那位编辑的整个大问题,我把我能回答的先回答了。
谢选骏指出:由于这个“人猴理论家”提到了“中国的选择”,所以我不得不在此多说几句了。按照王小东这位人猴理论家的观点,似乎中国只要装上了美国的硬件,就可以培养出美国的人才——这种观点无疑是错误的。因为人猴理论家完全抹杀了“思想言说自由”、“信息自由传播”的决定意义。人猴理论家不懂,在一个限制自由的社会里,再齐备的硬件加上再齐备的软件,也无法激活创新的能力,无法保障创新的持续和生长。所以,王小东说出了这样幼稚的话:“中国具有像比尔·盖茨或马克·安迪森这样的素质的人决不会太少,但美国就出了几个,中国就一个没出来,其间的差别就在于中国不具备美国那个用几千亿美元堆起来的发展信息技术的环境。今天的信息高速公路,使得中国有可能不必再花那几千亿美元自己堆一个环境,而可以部分地直接借助美国堆起来的这个环境,这就是所谓的‘后发优势’吧。……中国也许确实没有这么多的钱,但能不能在2000年以前做到让10个最大城市的中学教室都与网际网络连接,让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一百万中学生都可以自己自由自在地使用网际网络,并鼓励让所有月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家庭自费与网际网络连接呢?我没有进行过可行性分析,但我想这不是没有可能的。如果能够做到,中国的比尔·盖茨自然会出来——也许比他更优秀,还不止一个。”人猴理论家在二十世纪就认为,“中国的比尔·盖茨自然会出来——也许比他更优秀,还不止一个。”——现在二十年过去了,他的理论终于被证伪了。
【067、人均产值后面的陷阱】
《巴菲特说 美国真正的问题是富人太…》说2017年6月28日早间CNBC称,根据《福布斯》的数据,巴菲特目前净身价超过750亿美元,是全球第二大富豪。作为伯克希尔哈撒伟公司的CEO,他被奉为“奥马哈的神”。
巴菲特在接受《PBS Newshour》节目采访时假装天真地称:“在我看来,真正的问题是,对于那些极其富有的人来说,这种繁荣令人难以置信。”其实,他的钱也来的不容易,滴滴见血的。但是他还是承认了:“如果回到1982年,福布斯首次发布400富豪榜之时,这些人的总财富只有930亿美元,而现在已达到2.4万亿美元,增加了25倍。这是一种使最上层的人获得不成比例的回报的繁荣。”接着他就开始胡说八道地表示,自2009年3月崩盘以来,美国股市一路上涨,美国经济也以平均每年约2%的速度增长。这种增长速度对于经济来说是个健康的数字,并将改善很多美国人的生活质量。这将“在一代人的时间内使人均GDP增加1.9万美元,四口之家就是7.6万美元。因此,(在经济以)2%增长的情况下,你的孩子和孩子的孩子以及所有后世子孙,他们的生活将远远、远远好过我们。”
然而实际情况是,很多人的生活陷入困境,“经济表现良好,但并非所有美国人都过得不错。”导致一些人陷入困境的部分原因是,美国劳动力自动化和数字化的速度超过了员工能够接受再培训的速度。
对此,巴菲特极力地转移话题说:“我们总是看到就业的转移。想一想,如果你回到1800年,需要80%的劳动力才能生产出满足整个国家需要的食品,而现在只需要不到3%。真相是,市场体系使人们流动。”“总是会有错配,我的意思是,随着经济发展,资源将被重新分配。”巴菲特异想天开地说表示,对于那些因为技术落后而失业的员工,社会应担负起照顾他们的责任,让他们接受再培训,并重返劳动大军。他举例称,经济发展“不会给俄亥俄州的钢铁工人带来好处。这种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因为如果你有一些东西让整个社会受益,但对某些人造成了严重损害,那么我们必须确保这些人得到照顾。”
巴菲特通过投资股票赚取了巨大的财富,他11岁时首次买入股票,如今已傲游股市75年。他建议其他人也这样做,“他们应该不断买入、买入、买入一点美国股票,这样30或40年后,他们将变得非常富有。”为了弥补使他自己从中受益的财富不平等,巴菲特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联合发起了“捐赠誓言”活动,承诺捐出至少一半的财富,目标不仅是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而且要鼓励其他人也这样做。
谢选骏指出:
事实之一,巴菲特和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通过“捐赠誓言”活动,攫取了大量货币的控制权。这就是马列主义所说的“辩证法”,也就是反马分子所说的“变戏法”。
事实之二,所谓的人均产值增长的后面,有个深不可测的陷阱,那就是:“‘全世界资产者联合起来!’——他们利用央行的无息贷款买入、买入、买入股票,这样30或40年后,他们就能够控制全球。”这是对于“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反动,但也是继承和发展,就像普鲁士的狗头军师黑格尔所说的,是“否定之否定”。
事实之三,30多年前,美国的富人总财富只有930亿美元,而现在已达到2.4万亿美元,增加了25倍。至于中国,30年来富人的财富增加了一万倍也不止。中国尽管经济好像取得了成就,但环境污染、大家中毒;而美国像巴菲特这样1%最富的人,却住在温室一样的环境里,享受着好人死后才有的声誉——中美两国的资产者,在此已经联合了起来。
【068、人均一万美元的魔咒】
政治学上有一条定律,就是一个国家人均产值一万美元前后,就将进入民主革命的阵痛期(依赖出卖资源的不算)。1989年前后的苏联,就没有过得了这一关。中国八九民运之所以早产,就是因为当时人均产值还不过三百美元。
《马来西亚总理称马人均收入超一万美元》(2017年05月24日 中国新闻网)报道:
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在吉隆坡透露,马来西亚人均收入已从2010年的8230美元提高至目前的1万零10美元。他称,马来西亚离先进国家越来越近。
纳吉布23日晚在2016年国家转型计划年度报告推介礼上说,世界银行在2010年所定下的先进国人均收入为1.2275万美元。“让我国与高收入国的差距从33%收窄至18%”。他指出,马来西亚从2010年开始,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增速为5.1%,高于世界经济增长平均增速。
2017年第1季度,马来西亚经济增长达到5.6%。纳吉布指出,这超出了政府与世界银行的预期。他称,马来西亚的财政赤字已从2009年的占国内生产总值6.7%,减低至2016年的3.1%。政府也成功降低对石油收入的依赖,通过实施消费税,石油收入占国家收入比例已从2009年的41%降低至目前的14.7%。
他引述纽约BAV咨询公司及沃顿商学院联合进行的调查结果称,马来西亚是2017年最佳投资国;福布斯财经杂志也将马来西亚列为亚洲国家吸引外资排行榜首位。(完)
谢选骏指出:不知马来西亚算不算民主国家?如果不算,它的魔咒很快就要应验了。因为政治学上有一条定律,就是一个国家人均产值一万美元前后(依赖出卖资源的不算),就将进入民主革命的阵痛期。1989年前后的苏联,就没有过得了这一关。中国八九民运之所以流产,就是因为人均产值还不过三百美元。
《大陆9省市人均GDP逾万美元》(2017年08月04日 旺报记者龚俊荣综合)报导:
台湾经济奇迹,曾让台湾位列亚洲四小龙,不过,随着大陆经济快速崛起,经济成就已不输台湾,更是将台湾比下去,以生产总值(GDP)来说,台湾2016年GDP约在5560亿美元,在大陆各省排名中,只能争到老6的地位,输给广东、江苏、山东、浙江、与河南。紧追在台湾之后的四川与湖北,很快就会赶超台湾,台湾很快就会被挤出前10之外。
随着大陆改革开放,大陆各省市的经济实力,跑赢台湾已不是新闻,反而值得注意的是,将有愈来愈多的省市超越台湾。过去台湾引以为傲的经济成就,如今逐渐步拱手让给大陆各省市。
根据2016年全球GDP总值排名,美国稳居老大哥宝座,大陆屈居老2,台湾排在第22名,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人均GDP排名中,台湾还是跑赢大陆的。台湾以近2.4万美元赢过排名第75名的大陆,大陆人均GDP为8516美元,台湾多出大陆几近3倍。
尽管如此,从大陆各省市来看,台湾的优势也愈来愈保不住,大陆去年已有9省市如天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内蒙古、广东与山东等,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正逐步拉近与台湾的竞争差距。
台湾这几年的经济成长率成长有限,不像大陆各省市每年都动辄6至7%以上的增速成长,甚至有些省市以超过2位数成长,在彼长我消的态势下,台湾已难再拥有傲人的竞争优势。
台湾的停滞不前,对比大陆的迅猛成长,台湾的GDP与人均GDP的排名,将来大陆各省市超越台湾的省分将大增,现在GDP在大陆排第6,很快就会掉出前10之外,至于人均GDP,大陆各省市也终将有机会跑赢台湾。
谢选骏指出:香港人号称经济动物,果然不谈政治,上述攀比不过半年,大陆政治即发生逆转,要知后事如何,还要接着分解。
《中国人脸辨识系统 两面用途可怕》(2018年3月23日 转载世界新闻网)报道:
美中竞争霸权、习近平集权延任后,中国将走向何方,是近期热门政治话题。中国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资讯安全行业协会会长谈剑锋,日前在政协提案,呼吁不要用人脸识别作为网络身分证,因为不靠谱,“密码丢了可以换,但生物资讯不可再生,一旦泄漏不可能再有第二张脸”。专家之言让人联想中国发展人脸辨识系统、全国DNA数据库、布建“天网”,运用大数据,成为辅助专制统治的最有力工具,中国领先全世界。
科技发展和运用,可能都有两面性。譬如指纹、声纹、瞳孔或DNA、人脸辨识系统,用于行动支付,可方便人们生活;用于维安监控滴水不漏,异议者、当局想监控的人行踪更易被掌握,出门见了谁、干什么都无所遁形,别说“革命推翻政权”根本不可能,乔治·欧威尔描述极权政府的“1984”书中的“老大哥”,完整在现实世界中出现了。
去年底起,中国发展“天网”系统就受到BBC、CNN和“华尔街日报”等国际媒体注意。BBC记者John Sudworth到贵州采访“天网工程”,体验用手机拍下自己脸部照片,然后开始“潜逃”,测试天网威力。他走过一段行人天桥、进车站售票厅,警方七分钟内就发现他的行踪,逮到他们想抓的人,靠的是街头无所不在的摄像头和电脑人脸辨识系统。
Sudworth说,“如果你没什么可隐藏的,就没什么可害怕的”,就是说“良民”不必害怕政府监控。惊人的事实是:中国全境目前已有1.7亿个监控镜头,未来三年要再装4亿个;每个中国人平均有0.3个摄像头“侍候”。不仅城市,中共中央数月前下发“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文件,“法制日报”报导,“雪亮工程”将在农村建立安全监控网,2020年前,乡村地区将实现“全域覆蓋、全网共享、全时可用、全程可控”的影像监控联网,其实就是全国“维稳监控网”。
不只摄像和人脸辨识系统,中国正打造全球最大DNA数据库。2020年前,全国DNA数据库从现有5400万笔,倍增到1亿多笔。华尔街日报报导,在四川乐山市犍为县,警察到教室要男童向小塑胶盒吐口水,未告知原因;在吉林、宁夏、深圳,人们被告知是健康检查、或因未出示身分证等,公安会蒐集唾液或血液标本,以农民工、煤炭工、租房者等“高风险人群”为主。外媒报导,新疆正收集全民DNA。
柏克莱加州大学资讯学院教授萧强认为,中共透过DNA档案加上网络监控,将建立“数位极权国家”。苏黎世大学教授Anita Gohdes认为,别被所谓“推特革命”(指茉莉花革命)说法愚弄,网络数位时代,受益者通常是统治当局而非人民。“没有任何国家有中国那样的人力,控制、过滤互联网。……局势越不稳定,政府越可能加强审查”。让我们看到习近平主政下,新时代中政府“有力”的可怕一面。
善用数位技术和大数据,可增进治安。郑州警察开始配备能进行面部辨识的墨镜,在街头识别嫌犯,墨镜与警方罪犯数据库连结,警察快速扫描人群,识别出逃犯。但类似技术用来监测民众,同样威力无边,生物特征辨识让所有人隐私权都没了,想“造反”,当局可防范未然先扑灭。
西方这些发展落后中国吗?是不为,不是不能。欧美很多城市也装设街头摄像头,监控交通和犯罪。但美国法律允许执法人员蒐集嫌犯照片,想蒐集DNA,有些州须先定罪,或得到法庭授权或本人同意。联调局DNA档案库目前仅有1300万笔被定罪者和300万笔被捕者DNA资料。英国曾考虑扩大全国DNA数据库,2008年被欧洲人权法庭否决,理由是违反私人权利。
中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网络长城”封堵大陆14亿人浏览境外“不良”资讯,境内5、6亿个摄像头,广泛收集人脸数据,将来DNA大数据运用,掌控可疑分子,威力和控制力量难以想像;再佐以网络敏感词封锁、屏蔽,必要时局部切断网络通讯,中国运用新科技“维稳”,成就全球第一。
监控措施伴随着中国崛起也“强大”了,正面看,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民众“没什么可隐藏,就没必要害怕”,在中国隐私权没那么重要;反面看,就是箝制言论、控制人民,名副其实的“天罗地网”,所有人都无所遁形。这样的“自信”和模式,难道不可怕?
谢选骏指出:看来“人均一万美元的魔咒”还是有效的。很明显,在共产党中国人均产值接近9000美元的2018年,果真发生了方向性路线性的“终身改革”——这说明既有的“开放改革”已经无法持续了,必须改辕易辙了。而俄国也是殊途同归,在将近一万美元的时候,发生了入侵乌克兰的根本变革,从此人均产值再也无法继续增长了。
【069、人类灭绝之后地球续存反而减轻了人类的压力】
《未来生命:地球可能会演化出哪些奇特生物》(BBC 2019年9月12日)报道:
上世纪80年代初,古生物学作家道格拉斯·迪克森(Dougal Dixon)出版了一本名为《人类灭绝之后的未来动物世界》(After Man: a Zoology of the Future)的科幻著作,想象数百万年人类绝迹后地球上的生命形态。在迪克森的未来奇幻世界中,有用尾巴当降落伞的鼩鼱(shrew),飞翔的猴子(flying monkey/flunkey),盘绕卷曲的超级长蛇空中抓捕飞鸟,夜间滑翔动物使用长刺刺杀猎物,脸如鲜花的鸟类和诱惑授粉昆虫落入它们饥饿口中的蝙蝠。
时过几十年后,迪克森称他这本书并非是想要预测未来,而是要探索自然发展的一切可能性。他说:“有关演化论的科普书籍,即或不是出自本意,看来给人的印象都是生命演化只是过去时。事实当然并非如此。生命的演化今天仍在在进行中,即或人类在地球已经绝迹后的遥远未来,生命的演化仍将继续下去。”
即或迪克森这本书是科幻著作,但大多数生物学家都同意几百万年后的地球将会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星球。亚利桑那州立大学(Arizona State University)演化生物学家阿克逖皮斯(Athena Aktipis)说:“以我之见,遥远未来的地球我们看来和感受会像一颗外行星那般的离奇。”
哪些地球物种能逃过气候变化而劫后余生
关于人类灭亡的几大末世猜想
特大泥石流与汪洋孤岛上的生命
无论未来的生命演化如何,今天的人类看到都会觉得怪异和不可思议,如同今天的世界,哺乳动物称霸天下,但要是你自恐龙世纪穿越过来,一定会觉得难以相信。那么,地球遥远未来的生命形态看来将会是什么样? 比如说,基于我们对地球生命和演化原理的认识,能否推想1亿年之后地球上会演化出什么样的物种?
让我们首先将时光倒流数百万上千万年前,回到我们地球上生命初始的世纪。据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的演化生物学家罗索斯(Jonathan Losos)之说,大约5亿4千万年前的寒武纪(Cambrian)大爆发时候,地球上出现一系列“怪异”和“类似今天动画电影角色”的奇特生物。
罗索斯所著《不可思议的生命:演化的命运、时机和未来》(Improbable Destinies: Fate, Chance, and the Future of Evolution)一书写道:“栖息在加拿大伯吉斯页岩(Burgess Shale)的生命完全可以称之为怪物。”有一种叫怪诞虫(Hallucigenia)的动物,细长的管状肢体上长满了两排巨大的长刺,以及类似棍子的爪子状附肢,“像是来自动画片《飞出个未来》(Futurama)的东西”。因此,生命在遥远的未来演化出如此奇特和怪诞的物种不是不可能的事。罗索斯说:“差不多任何你能想象到的生物形态,都曾在生命演化史的某个地方某个时期在某些物种中出现过,只要演化时间足够,就能化不可能为可能。”
按照罗索斯的理论,生命演化之潜在世界广袤无垠,人类尚未能窥其全貌。因此,他在书中如此说道:“如果认为地球上的生命形态已经揭示了如同我们地球这样的星球上生命所有可能存在的方式,或者大多数方式。这样的观点,就我本人而言,实难苟同。”
当然,要预言生物究竟如何演化是相当困难的。物种演化能否预测?罗索斯的著作分析了支持和反对的两种观点,提出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如果我们想要“再现生命的历程”,演化的历史是否会依旧再来一次。无坚实可靠的证据支持历史会重演,因为物种演化要经历极其漫长的地质年代时间,人类无法知道对未来的演化我们可预测到多少,以及生命史是否会重演。而且还会有不可预料的偶发事件,比如超级火山的爆发,或者小行星撞上地球。所以,物种将来如何演化,今天根本不可知。
或许,我们可以根据现有的知识做一些猜测。
不过,我们首先必须讨论一支正在改变地球生态的演化大军,即我们人类,或曰智人(Homo sapiens)的影响。
人类在地球上生生不息,繁殖人口,扩张领土已数百万年,因此可肯定对未来的生命演化的影响必定举足轻重。为适应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变和污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会有新的物种演化而生。西雅图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古生物学家彼特·沃德(Peter Ward)2001年出版他的著作《未来的物种演化》(Future Evolution),书中这样认为:“有一天我们很可能会看到鸟喙演化到能够啄食罐头里的食物,或者老鼠长出不沾水的油性皮毛以防被有毒废水污染。”
按照沃德的预测,地球有可能出现这样的新物种,耐寒、适应性强,具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强韧生命力,愿意附生于人类社会,甚至能够利用人类世界的资源,比如家猫、老鼠、浣熊、郊狼、乌鸦、鸽子、椋鸟、麻雀、苍蝇、跳蚤、蜱虫和肠道寄生虫之类。
人类的活动改变着气候,我们生活的地球正在变暖,变干燥,缺乏淡水亦会影响物种为适应环境而改变。美国马萨诸塞州曼荷莲学院(Mount Holyoke College)的演化生物学家帕翠霞·布伦南(Patricia Brennan)说:“我会想象动物演化出怪异的特性和本领来获取空气中的水分。块头较大的动物可能会演化出一些好像扬起的船帆或鼓起的皮翼之类的东西,清晨空气潮湿时就伸展开来获取水分。例如,有些蜥蜴的褶边颈圈为收集水分会鼓涨很大很夸张。”
布伦南还设想在一个变暖的地球上,会演化出无毛的哺乳动物和鸟类,“哺乳动物的某些部位可能会不再有毛,会以身体上的皮囊收集水分。在暖化的星球上,靠自身新陈代谢产生热量的温血动物可能会活得很艰难,因此,在暖化的气候里,属于温血动物的鸟类可能会去掉体外的羽毛以散热,哺乳动物也可能会去掉大部分毛发。”
未来的人类或许也会将生命玩弄于股掌之上,事实上,这已经开始。就如研究人员劳伦·霍尔特(Lauren Holt)今年为英国广播公司未来频道(BBC Future)的《深度文明》(Deep Civilisation)系列节目所写的文章说,地球上生命发展其中的一条轨迹可能是人类干涉的“后自然”走向。在后自然主义的情景中,从基因改造的蚊子到人工授粉无人机,人类操控的基因工程、生物技术和人类文化的影响可能会把物种的演化导向迥然有别的道路。生命的演化将受制于人类的欲望和需求。
不过,未来生命的演化也有其他的可能选择。例如,人类的后代会比今天的人类更有智慧,有可能会决定放弃干涉自然,让自然重新野生化,让自然的演化自行其自然之道,否则人类就会自取灭亡,这就是《人类灭绝之后的未来动物世界》一书为人类预言的结局。
物种灭绝尤其可能导致生命演化的全新局面。沃德指出,物种大灭绝实质上等于重设物种演化的时钟。他说,地球上发生过的5次物种大灭绝,都使得地球上的动植物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发生在大约2.52亿年前的二叠纪(Permian)大灭绝事件,灭绝了地球上95%以上的海洋物种和70%的陆地物种,包括当时横霸地球的背鳍爬行动物和大型哺乳类爬行动物。但这次大灭绝腾出了空间,让恐龙得以演化,随即取代前朝成为陆地上的新霸主。这一结局与发生在白垩纪-第三纪(Cretaceous-Tertiary)大灭绝竟然异曲同工,这次大灭绝意外地让哺乳动物取代了恐龙,成为地球新世界的最强大物种。
沃德这本书指出:“大灭绝不仅出现了物种的更替,还出现了我们可以称之为物种整体系统的变革。大规模灭绝改变的不仅是地球上物种的数量,还有地球生命的结构。”
一些生物学家认为,在一次物种大灭绝之后,会演化出具有全新能力的全新生命形式,因新旧物种之天差地别,我们根本无法想象全新的物种会是什么样子。例如,在地球上生命的最初10亿年左右,地球上出现以呼吸氧气为生的动物是不可思议的,因为当时地球大气层氧气极少,而且细胞尚未演化到以氧气为能量。到大约24亿年前发生大氧化事件(Great Oxidation Event)后,形势完全逆转,进行光合作用为大气层带来氧气的细菌导致了地球上的第一次物种大规模灭绝。
麻省理工学院的演化生物学家比特尔斯顿(Leonora Bittelston)说:“这种微生物为整个地球带来氧气,结果是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新事物在发生之前无人可以预料,不过一旦发生,我们的地球就会改变。”
因此让我们设想,要是人类绝迹于地球,从今天往前的1亿年内,地球上的生命会变得如何的野性十足和复杂难解?我们是否能看到树木开始行走,或发射毒气或毒飞镖来猎杀动物而食之?海洋生物会改变形态吗?会有蜘蛛游到水里,用蛛网捕捉沙丁鱼?而水中之鱼是否会飞,好在空中捕食昆虫和鸟类?深海动物能否投射出自己明亮的全息影像来欺骗捕食者、吸引猎物或引诱性伴侣?虎鲸和鲶鱼能否返祖,回到陆地捕食猎物?
我们是否也能看到生物迁居陌生的栖息地?譬如,是否会有巨大而轻盈的有毒真菌飘浮在空中,状如空中之水母,任何动物一旦撞上就会被缠绕而吞噬?是否有在云中筑巢,捕捉在空中进行光合作用之生物的昆虫和蜘蛛?要是植物或微生物演化出类似太阳能光伏板的东西来追踪并聚集阳光,寒冷的冰川能否出现生机盎然的绿洲?
阿克蒂皮斯说,这些生物听起来是匪夷所思,但并非不可能。许多想像在自然界本有依据,比如有滑水和空中滑翔的蜘蛛,有栖息在云层中的微生物,有深海琵琶鱼摇摆其生物性发光球来吸引猎物。还有一些虎鲸和鲶鱼种群会有意搁浅海滩猎食岸边的动物。冰上也会出现一些微小的独立绿洲,由烟尘、岩石和微生物组成的冰上微细生态群。
哈佛大学演化生物学家乔·沃尔夫(Jo Wolfe)发现,真的会有树木能够行走,即是说,这些树木会非常缓慢地向水源方向移动。她认为,树木可能会进化到利用毒气甚至带刺的枝捕猎食物。因为自然界早有了捕蝇草(Venus flytrap)这样的食肉植物。她还指出有食鱼的蜘蛛,并说生活在云层中的微生物可能是从生活在海洋最上层的大量称之为原绿球藻(Prochlorococcus)的微生物演化而来。
在自然界,一般是极端环境中才能产生反常的演化。地球上此类现象多不胜数,而且会一直如此。我们以深海中的雄性琵琶鱼为例。因为能与其交配的雌性琵琶鱼极少,当雄性有幸邂逅一只雌性时,即干脆融入雌性,与其合体。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的行为生态学家克里斯婷·胡克(Kristin Hook)说:“雄性琵琶鱼此生可能再也见不到其他雌性,所以干脆放弃自我,成为雌性的精子附属器官。所以,我们可能会看到动物做更多类似行为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我能想象,如果不可能找到交配对象,自然选择会让能自我繁殖的物种获得演化的优势而生存下去。”
基于我们对自然的认识,我们切勿假设未来世界的生物仍会固守其目前的栖息地而不另寻空间发展。生物化学家兼作家琳·卡波拉尔(Lynn Caporale)指出,一些“飞鱼”已经能够在空中捕捉昆虫,甚至猎杀鸟类,还有某类鱼竟能上岸在陆地上行走,甚而爬树。甚至乌贼偶尔也会喷水推进,用鳍作翅膀飞出海面。
陆栖或海栖动物如果能切换栖息地,这是否会产生一些奇幻怪异的生物。不妨以一只蟾蜍为例。蟾蜍求偶时,食道向外鼓胀,壮大如气囊,然后发出求偶的呱呱蛙鸣声。在《未来的物种演化》这本书中,沃德戏虐般假设蟾蜍会演化成"齐柏林飞船(zeppelinoid)",一种栖息在低层大气中的新型浮游动物。这种离奇的蟾蜍可能从水中提取氢气并储存于咽喉中,将身体变为气球,因此可以腾空而起,最后飘浮在于空气中。因为不再需要陆上蹦跳而行,蟾蜍的腿会变成悬垂的触须以觅食,体型会进化得很大,以避免成为他人的猎物,其大甚至可能超过蓝鲸。这艘巨大的“齐柏林飞船”如同水母漂浮水中一样飘浮在空中,拖着触手捕捉比如鹿这类的猎物,还可以从空中吃树梢上的叶子。在这个想象的飞行蟾蜍主宰时代,飘浮的蟾蜍会满布空中,其漂浮的庞大身躯为大地投下壮观的奇妙幻影。
沃德说:“齐柏林飞船是一个童话,但这个幻想的角色也有些微现实。”自然演化史曾诞生第一个会飞的生物和第一个会游水的生物,这一突变为这两个物种开辟了新的疆域,随后很快地更多的物种也就演化而生。
既然人类还未对演化论和遗传学有充分的认识,而且演化的进程常常受到偶发事件的影响而突变,因而人类是无法准确预测未来地球的生命将会是什么样。沃德认为,要找出在未来演化中的获胜者,就像要事先指出谁是股市赢家,或谁做了正确天气预报一样。我们有一些资料可以做有根据的猜测,但不确定性也非常之高。“未来将演化出来的新生动物,我们只能猜猜颜色、习性和形状而已。”
罗索斯同意此说。他说:“总而言之,潜在的发展面向是如此之广阔,又如此之不确定,因此试图预测未来生命的形态可以说是刻舟求剑,如做无用之功,因为演化的随意度实在太大。生命可能的呈现方式多不胜数。”
但要是参考现代生命的千奇百怪,我们就不应低估这一可能性,即地球未来可能会有神乎其神的生命演化形态。实际上,在今天的地球上,尚有许多自然的创造成果和多样模式人类还有待探索认识。
确实如此。迪克森指出,他在1981年出版的《人类灭绝之后的未来动物世界》所描述的一些怪异动物,本是他“纯属猜测”的个人臆想,后来竟然真的在自然界发现,比如地上行走的蝙蝠和空中猎杀蝙蝠的蛇。该书2018年再版时,他在书中如此反思,“有好几次,每当我遇到一些新发现的自然生态系统或演化新形态,就不免想到,‘如果我当时把这些发现写进《人类灭绝之后》,我应该会大笑不止’。”
谢选骏指出:关于人类灭绝之后的未来生命可能演化出哪些具体的奇特生物,只是推测和幻想;但是,根据种种数据显示,人类灭绝之后肯定会有别的生命续存和发展——换言之,人类无法存续到地球毁灭的那一天,更遑论什么移民别的星球呢。不过说来奇怪,人类活不过地球——这一前景反而让人觉得有了一种安慰,也许是减轻了“人类自身直接面对茫茫宇宙时不确定性的压力”吧。
【070、人类能否关闭自己的老化程序】
《神奇的银杏树:美国科学家破解银杏树长寿之谜》(BBC 2020年1月17日)报道:
银杏树(Ginkgo biloba 或 Maidenhair tree)这个名字你一定不陌生。它起源于中国,是珍稀树种之一。
今天,在全世界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公园绿地都可以看到它们美丽的身影。但野生的银杏树却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
银杏树伟岸挺拔,每年4月开花,果子则在10月份成熟。每到秋季,银杏树的叶子由绿变成金黄,成为城市和公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令人赏心悦目。
与其它树木不同的是, 银杏树还是著名的长寿之王。在正常情况下,一颗银杏树可以活到1000年以上。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银杏树素有“活化石”之称了。
长寿原因——为什么银杏树能如此长寿呢?最近,科学家研究发现,银杏树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上百种保护性的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可以帮助它们抵御各种疾病以及抗旱。这些化学保护物质包括抗氧化剂,抗菌剂以及可以抵御干旱和其他环境压力的植物荷尔蒙等。遗传研究还显示,银杏树不像其它植物那样,那些与衰老相关的基因并不会“到点” 自动“启动”。
换句话说,银杏树的基因中没有携带所谓“青春期”结束,继而引发不可避免的老化指令的程序。因此,随着银杏树树龄的增长,它们并未显示出任何抗病能力下降的迹象。这一研究结果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的理查德·迪克森博士表示,银杏树之所以长寿是因为它能够保持一个非常强大健康的防御体系,同时,又没有携带天然的衰老指令。因此,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棵有数百年树龄的银杏树,虽然由于霜冻或雷击外表上显得有点憔悴不堪,但实际上,它仍然保持着健康生长所需的所有条件。
起源中国——北京秋天的银杏树为游人提供了拍照休闲的好去处。银杏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可以说曾经历过沧桑巨变走到今天。而从世界各地发现的化石表明,银杏树曾在恐龙时代盛极一时,可见其历史之古老和久远。
银杏树已经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列入红色濒危物种清单中。银杏树生长非常缓慢,在中国又被人们称为公孙树。因为在自然条件下,银杏从栽种到结果要20多年,40年后才能大量结果,所以得名“公孙树”,即“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
银杏树和其果实和叶子均有很高的观赏、经济、药用和食用价值。其中,银杏果可以辅助治疗多种身体疾病,包括延缓衰老、美容养颜等。
由于银杏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等,所以可以抗氧化,保护细胞的完整性,延缓衰老。此外, 中国人也用银杏果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因为它含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可以防止血液的凝集,改善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等功效。同时, 它还具有抗过敏作用,消炎杀菌等功能。但是,专家提醒人们注意:银杏果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不要生吃,也不能大量食用。
意义——迪克森博士表示, 希望他们的研究结果可以鼓励他人对其它一些树木和物种的寿命进行研究,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迪,因为, 许多事物的原理都是相同的。同时, 树木为植物和动物提供有利的栖息地、食物和保护。 此外,一颗成熟的树木每年可吸收高达150公斤的二氧化碳。它们在减缓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污染程度高的城市,树木可以改善空气质量,使城市居住环境更加健康。
就英国而言,英国植物专家马克·戈什(Mark Gush)解释说,英国也在开始推出大面积的植树计划。他表示,如果从长计议,了解什么样的树种搭配混合、以及最佳植树场所等信息,则有利于实现最大限度的生态系统回报,这一点正变得越来越重要。马克还说, 目前世界上最长寿的树是一颗刺果松(Bristlecone pine ,Pinus longaeva),据估计它已经接近5000岁了。马克还表示,树木能够活到如此高龄与其缓慢的生长速度、细胞适应能力有关;同时,与它们相对免受诸如病虫害,极端气候和直接伤害不无关联。
谢选骏指出:白果树拥有千年寿命,因为可以关闭自己的老化程序或说“银杏树的基因中没有携带所谓‘青春期’结束,继而引发不可避免的老化指令的程。”那么,人类能否关闭自己的老化程序?或说干脆消除自身“基因中携带的‘青春期’结束、继而引发不可避免的老化指令的程序”呢?如果可能,那么不说长生不老,至少也有希望益寿延年甚至想白果树一样活上千年了——难道古代传说中的“彭祖八百年”就是由于他的基因发生了类似的突变?如果这样,彭祖为何没有形成一个新的人种呢?我想,彭祖现象可能不利于社会竞争——因为长命百岁的人往往爆发力不足。换言之,长寿的人多了,可能造成社会停滞,甚至形成化石文明,导致蛮族入侵。最终还是长寿种族的毁灭——因为人类社会虽然是丛林世界却并非植物世界。
【071、人类清除计划比国定杀戮日更为贴切】
《比尔盖茨面对“新冠疫苗阴谋论”》(新闻1+1 2020-04-10)报道:
9日,美国盖茨基金会联席主席比尔·盖茨做客《新闻 1+1》节目,就国际疫情防控与合作,接受央视主持人白岩松的专访。
1月27日,您向中国捐了第一笔的款项,还给习近平主席写信,您的反应为什么会那么快?
比尔·盖茨:盖茨基金会与中国政府在健康领域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尤其是在结核病、艾滋病、疟疾等传染病领域。我们一直与中国国家卫健委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保持深度合作,所以能够迅速开展工作。
您如何评价中国防疫的过程?
比尔·盖茨:中国政府从1月下旬就全力投入,严格地实施了减少接触、加强隔离等措施。很高兴看到这些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这为与中国同等富裕,以及比中国更富裕的国家提供了防控模式。目前,全球很多地方的疫情已经接近峰值,减少人际接触的效果在韩国等许多地方都得到了验证。中国是第一个着手抗击此次疫情的国家,最先经历疫情的国家,往往面临的挑战最大,因此人们对疾病的了解太少了。现在中国正在帮助其他国家,中国现在已经基本复工,目前正参与供应一些关键物资,这将为全球抗疫带来重大改变。
五年前的一次演讲中,您曾预测会有一次大规模的流行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直觉?疫情真的来了,您的心情又如何?
比尔·盖茨:2015年那次演讲的目的,是鼓励世界在下一次流行病到来之前做好准备。我当时说,如果我们不做好准备,全球可能会有3000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3万亿美元。遗憾的是,这次疫情造成的损失远远超过我当时的预测。所以,我提出投资开发新的诊断工具、新的药物和快速开发疫苗的能力等关键目标。然而这些目标并没有实现,这令人有些遗憾。经过这次疫情后,各国将共同努力加大相关投入,我期待相关工作和创新能够顺利,让我们为下一次疫情做好准备,也希望我们不会再经历同样的悲剧。
截至目前,美国累计确诊人数超过40万,原因是什么?美国下一步该怎么办?
比尔·盖茨:的确,城市的情况要比其他地方更困难。城市有很多国际旅客,出现输入性病例的可能性很大。由于各种原因,纽约没能更早地采取行动,但其行动速度现在已经大大加快。我们的一个合作伙伴正通过建立模型研判疫情走势,目前预测的结果是,确诊人数很有希望从本月底开始下降,然后到5月底大幅下降。但前提是人们遵守所有的社交距离规则,这些规则是他们之前从未遇到过的。
想对医护工作者说些什么?
比尔·盖茨:他们非常了不起,尤其是在疫情初期,当时人们对疫情风险知之甚少,一些没有参与治疗新冠肺炎病人的医生也被感染。当他们意识到疫情正在蔓延的时候,仍然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救治工作中,并在艰难的条件下日以继夜地开展工作。有时为了防止传染,甚至要避免接触自己的家人,无论病毒多么猖獗,医护人员总是冲在最前面。下一波疫情高峰可能出现在发展中国家,而那里的应对能力更薄弱,医护人员将陷入更艰难的处境。
在美国,个别网友对您不解,甚至在攻击您,发表诸如病毒是从您疫苗研制的过程中传播出来的的言论,甚至反对您提出的保持社交距离的建议。您怎么看待这些声音?
比尔·盖茨:我觉得这挺有讽刺意味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尽全力做好应对疫情准备的人来说更是讽刺。目前,我已经捐出十几亿美元,用于资助研发应对传染病的工具,并尽力在全球解决传染病问题,包括可能造成大流行的传染病。但眼下情形有些疯狂,不可避免会产生很多匪夷所思的谣言。这次的疫情表明,无论是个体之间还是国家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的。
盖茨基金会中,有很多流行病学专家,目前疫苗研发进展到哪一步了?
比尔·盖茨:我们一直有一个平台,从事RNA疫苗研发,到现在已有8年多时间。这个平台很有潜力,无论是研发新疫苗的速度,还是大量生产疫苗的能力都很好。目前平台上有四家公司,专注从事RNA疫苗研发,但我们还需要支持四五家利用传统方法研发疫苗的企业。盖茨基金会将从全球范围挑选八到十种有潜力的疫苗,全力推进研发,这样才能找到至少一两个安全性高,易于生产且有效性强的疫苗。
如果未来疫苗研究出来后,仍有很多人用不起,该怎么办?
比尔·盖茨:我们的理念是疫苗应当能够触达世界上的每个人,这也是盖茨基金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我们在资助创新机构研发这些疫苗时,要求他们承诺不是为了谋取利润,或者说不是为谋求可观的利润,因为这属于应急类型的需求。我们要力争把疫苗的价格降到最低,同时也将为疫苗采购筹措资金,从而让世界所有人都得到接种。
想对武汉民众说些什么?
比尔·盖茨:所有的武汉人民,在如此严格的隔离下,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很高兴疫情被成功控制,但我相信他们都经历了极大的困难,所以我非常感谢大家做出的牺牲。身处传染病的中心是一个难以置信的挑战,你们做出了许多改变,工作停滞了,生活变得与往日截然不同。中国已将新增病例的数字减少到很低,同时也在继续公布新增病例和病行动轨迹,中国应该为这两点感到骄傲。我希望所有人的生活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能进一步恢复正常。随着人们通过检测数据来判断哪些地方需要继续执行严格的措施,哪些地方可以部分恢复,感谢你们做出的牺牲。
谢选骏指出:对于人类的最大的慈善行为,难道就是“人类清除计划”了吗?就像对于树木的最好护育,就是去除枯枝败叶;对于森林的最好护育,就是去除病树?因为不论如何去除,也不会轮到亿万富翁,这些99%之外的百分之一,不论多么病歪老朽,也会得到精心照护——就像比尔盖茨一类人物。
网文《人类清除计划》报道:
《人类清除计划》由詹姆斯·德莫纳克执导,伊桑·霍克、琳娜·海蒂、艾德文·霍德吉等人主演的惊悚片。本片讲述在2022年,由于地球人口过多,美国政府展开了一个12小时内允许所有犯罪行为的计划,来减少一定人类数量。男主人公James的房子装有先进的安保系统,然而他的孩子在别人的呼救声中擅自打开了家门,一群罪犯的到来使一家人就此陷入危险之中。
近未来的美国,全国失业率仅为1%,犯罪率则创下史上最低纪录,暴力几乎消失无踪。美利坚合众国仿佛进入宛如天堂的美好黄金时代,而促成这完美表象的则是前所未闻的大扫荡计划——国家为了有效释放公民心底的压抑和不满情绪,特别规定每年有一天的晚上7点之后举行长达十二小时的全国性大扫荡,届时人们将走上街头,展开完全不用承担法律责任的殴斗与杀戮。
在这个畸形的时代,安保系统推销员詹姆斯·桑丁(Ethan Hawke配音)大发其财,与妻子儿女过着养尊处优的幸福生活。又是一年大扫荡之夜到来,桑丁一家端坐固若金汤的豪华府邸,在屏幕前观赏杀戮之夜的表演。谁知这一晚,詹姆斯的儿子查理出手拯救了一名被追杀的流浪汉,桑丁一家不可避免被卷入血腥的漩涡之中。……
谢选骏指出:这个“人类清除计划”的译名比“国定杀戮日”更为贴切——2020年的“新冠病大流行”已经超越了国家层面,而成为全体人类的梦魇!当然,幻想中的2022年的“人类清除计划”,可能还比不上现实版的2020年的“新冠病大流行”,更为有效地“减肥”了人类社会!
【072、人类是从老鼠的祖先变来的】
人类是从老鼠的祖先变来的,所以人类难免獐头鼠目,胆小怕事,投机取巧,见利忘义。
《人类始祖:哪一种猿类是我们的祖先,答案越来越复杂》(BBC 2019年9月2日)报道:
在埃塞俄比亚,研究人员发现了一具来自接近38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始祖头骨。
对这具新的头骨样本进行分析之后,令人们对人类最初如何从猿类进化而来,有了新的想法。
目前的观点认为,一只被命名为“露西(Lucy)”的猿属于后来进化成最早一批人类的物种,不过这种看法现在需要重新考虑了。
相关发现刊登在《自然》(Nature)杂志。
约翰尼斯·海尔-塞拉西教授(Prof Yohannes Haile-Selassie)在一个叫米罗多拉(Miro Dora)的地方发现了这具头骨。那是埃塞俄比亚阿法尔州(Afar Regional State)米尔区的一个地方。
这名在美国俄亥俄州克里夫兰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的科学家表示,他当时立即就看出了这具化石的重要性。
“我当时想:‘我的天——我看到的真的是我所想的东西吗?’当我意识到这就是我一直梦想着寻找的东西时,我瞬间就跳起来了,”海尔-塞拉西教授向BBC表示。
海尔-塞拉西教授说,这具标本是目前为止最好的一个例证,证明人类的始祖是一种叫湖畔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namensis)的猿类——这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南方古猿,可能从420万年前已经存在。
过去人们曾认为湖畔南方古猿是后来一种叫阿法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farensis)的物种的直接始祖,后者则被认为是第一批早期人类的直接始祖。那一批人类就是被称为人属(Homo)的一个生物学分类,现今存活的所有人类都属于这个分支。
1974年,第一具被发现的南猿头骨引起了一阵轰动。研究人员将那一具头骨命名为“露西”,出处是披头士乐队(The Beatles)的歌曲《露西在缀满钻石的天空中》(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因为当时挖掘现场就在播放这首歌。
露西得到了公众的关注,被称为是“第一个直立行走的猿类”。不过,在《自然》杂志的一篇评论中,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弗雷德·斯普尔教授(Prof Fred Spoor)表示,湖畔南方古猿“看来肯定会成为人类进化史中的又一个焦点形象”。
这种猿类的历史地位很可能得到提升,是因为我们现在可以说,湖畔南方古猿和阿尔南方古猿事实上有某段时期是重叠的。前者并非像过去人们所相信的那样,直接进化成后者,两者并不是严格的线性关系。
这种发现是来自于新的解读。新发现的化石指向了此前发现的有390万年历史的头骨碎片。那块碎片曾被认为是属于湖畔南方古猿的,但科学家现在知道,它其实是来自阿法南方古猿,将这一物种的源头推前了一些时间。
现在看来,这两类物种至少同时存在了有10万年。
最有可能发生的是,一小群湖畔南方古猿与大群体隔绝了开来,一段时间之后,由于对新环境的适应而进化成了阿法南方古猿。两类物种共存了一段时间,后来河畔南方古猿灭绝。
这个发现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显示了,其他不同的高级猿类物种也可能曾经共存过,于是产生第一批人类的进化路径就更多了。
简单来说,虽然最新的发现并不能否定露西仍然可能是第一批人属群体的始祖,但是却让其他物种也纳入了相关的讨论中。海尔-塞拉西教授也同意,人类的直接始祖到底是哪一种猿类,现在是各种可能都有。
他解释说:“很长时间以来,阿法南方古猿被认为最有可能是人类始祖,但是我们不能再那样说了。现在我们可以回过头去看所有当时可能存在的物种,研究哪一种最像最早的人类。”
很多人,特别是记者在形容一块部分是猿类、部分是人类的化石时,往往会用到“缺失的链条(missing link)”这个表述,而这恰恰令人类学家抓狂。
事实上,《自然》杂志的资深编辑亨利·吉博士(Dr Henry Gee)就曾警告我,说如果我在报道过去的相关发现时用这一个字眼,他就会“把我的肝扯出来”。
亨利的愤怒有很多原因,但当中最主要的是,人类进化链条当中有很多个环节,而当中称得上“缺失”的,就算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分。
湖畔南方古猿是近期一系列新发现当中的最新一项,显示进化至现代人的过程并没有一条单一流畅的线索。
真相要复杂得多,也有趣得多。新发现显示,进化是一个人类始祖不同“模板”在不同的地方经历“试验”的过程,直至当中的某一些物种足够聪明和坚韧,熬过气候的变化和食物的短缺,最终进化成今天的我们。
海尔-塞拉西教授是少数研究人类进化的非洲科学家之一。他现在已经是业内知名人物,但是他说,合资格的非洲研究人员,很难得到西方国家研究基金的财政支持。
他告诉我:“与人类源头有关的化石证据多数都来自非洲,而我认为非洲人应该可能利用他们自己大陆上的资源,来帮助自己在古人类学领域上取得成就。他们进入这一研究领域的主要阻力,通常就是资金。”
谢选骏指出:英国猿猴的孙子达尔文阁下说,人类是从猿猴进化来的——因为英国通过全球掠夺控制了足够多的资金。但是一百五十年过去了,现在,“人类始祖到底是哪一种猿类”却是越来越扑朔迷离了。为什么“‘我们的祖先’的答案越来越复杂”了呢?因为“猿猴论”的立意就错了,因为这个说法甚至远远不如说“人类是从老鼠的祖先变来的”更为准确。甚至还可以进一步推论说,“人类和细菌病毒具有同样的祖先”要比“人类是从老鼠的祖先变来的”,来的更为准确。当然,所有的进化论包括被达尔文剽窃的众人加起来,“进化论”也远远不如《西游记》来的准确,因为后者说,孙悟空是观音菩萨的月经血滴落在石头里混合了如来佛祖的屁股灵气那么疯长出来的。
《孙悟空到底是不是石头里蹦出来的?》(2017-01-27 奇趣网)报道: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
个人观点:
今天说一个“孙悟空身世揭秘”的故事。希望大家以后能多多支持。
首先猴子的身世一直是个迷,按书中交代东胜神洲,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
四面更无树木遮阴,左右倒有芝兰相衬。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这猴子就是孙悟空。
那么传说中是怎么样的呢?
传说当年观世音菩萨云游来到东海瀛洲,不巧那天刚好来例假,有点不适,于是就在一块石头上坐下歇歇。过后,如来佛祖也正好路过此地。于是这块石头就有了灵气,从里面崩出个石猴来。
孙悟空后来到菩提祖师那里去拜师学艺。为什么他谁都不教,偏偏教这个猴子呢?因为他知道孙悟空是谁的儿子。而观音菩萨正是菩提师祖的女儿。这就是为什么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观音菩萨始终没有出手的道理。后来如来佛祖觉得自已的儿子祸闯得太大了只好把他压在了五行山下。这就是所为的严父慈母,儿子是翻不出爹的手掌心。西天路上观音见唐僧无法收服悟空,为了让儿子能成正果,观音只好给了唐僧一个紧箍咒让他去约束自已的儿子。又为了让儿子不吃亏,观音给了孙悟空三根救命毫毛,让他叫天天灵,叫地地应。总之能给的都给了。而八戒,沙僧就没那么幸运喽。所以一路上悟空有了什么委屈总爱到观音那里诉苦,有了什么自已摆不平的事,总爱去叫观音。母子连心嘛。
谢选骏指出:用现代思想理解——孙悟空就是超级的人工智慧,而观音菩萨的月经血、如来佛祖的屁股灵气,就是生命的象征。大家看看,这个《西游记》难道不比进化论强多了吗。
【073、人是世界的害虫】
网文《阿兹特克活人献祭》(Aztec human sacrifice)报道:
活人献祭是将活人开膛,取出仍在跳动的心脏献给神明的献祭方式,常见于中美洲的原始文明的庆典或祭祀活动中。其中,以铁诺奇蒂特兰的墨西加人最为闻名;阿兹特克皇帝蒙特苏马一世甚至首创荣冠战争,从特拉斯卡拉、胡埃霍辛哥、求路拉等地大量取得献祭中使用的牺牲者。墨西加人有时更挑起与邻邦的纷争,藉以取得献祭的牺牲者;此举造成邻邦极大的反感,以致后来西班牙征服者得以迅速的和墨西哥地区的各城邦结盟,共同对抗阿兹特克人,造成阿兹特克帝国的崩解。
流传
阿兹特克人可能从托尔特克人那里学到活人献祭;另外,玛雅、印加等文明也都有活人献祭的文化。传说当墨西加人还寄居在库尔瓦岗当佣兵时,他们见识到了活人献祭的习俗与传说;之后,他们还向库尔瓦岗的君王要求联姻,但事后公主却被献祭,库尔瓦岗人因此赶走了墨西加人。
献祭者
献祭牺牲者一般不会是墨西加认同的本地人,他们通常是衣着、语言、习俗都异于墨西加的外邦人、少部分是犯了重罪的本地人。战俘是主要来源、其次是由从属国进贡提供的。
献祭方式
注意:以下部份含有了可能会令您感到不安、恐惧或受惊的内容,阅读该部分前,敬请注意。
概述
献祭通常在各月的祭典中举行,而献给不同神明的牺牲者有其不同的方式。祭司以外的人并不会参与杀人,但旁观者不仅会目睹全程,有些甚至本身就是牺牲者的提供者。有些的献祭场合中,牺牲者会饮用迷幻药,藉以达到节日效果或壮胆。献祭的准备过程其实相当繁复,而非一般人想像的杀人大会。很多庆典的祭品(牺牲者)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以期在庆典中能扮演良好的角色,达到祭典的目的。有些祭品在献祭之前要进行多次的彩排,有些祭品的养成时间甚至长达一年。
献祭方式
献祭者步上大神殿顶,躺在祭坛上,四肢被其他祭司压住,他的胸膛被另一名祭司剖开,掏出跳动的心。心脏被献给太阳神,尸身则被抛下金字塔,由提供祭品的团体带回肢解、分食。祭品被绑紧,放到火堆中烤,最后再拉出尸居余气的祭品,剖心献祭。通常用来献祭给火神。由于祭品会遭受极大的痛苦,因此会在脸上喷洒妖特里以减轻苦楚。祭品与一块大石台系在一起,装备不具伤害力的武器,与4名墨西加战士战至力竭后,才剖心献神。祭品扮演神明,进行一连串的庆祝活动,最后才被枭首。献给水神或雨神的祭品是小孩。他们盛装打扮,坐在轿子上游街,最后喉咙被刀子一抹,当作溅血的玉米之花献给雨神。
迷幻药
为减低痛苦、或让祭品在庆典上疯狂表演,祭司们也会使用一些迷幻药或镇定剂。已知的只有下列两种:
黑曜岩刀水:可能是加入其他草药的龙舌兰酒。妖特里(yauhtli):可能是粉末状的万寿菊,有轻微的镇定作用。《佛罗伦斯手抄本》中的迷幻药成分得主要来源有牵牛花、鸟羽玉、曼陀罗、裸盖菇等。
献祭传说
有些献祭──如新皇登基、大型工程竣工等──会进行大量的活人献祭。据说,在大神庙落成典礼上,有2万人遭到被献祭的命运。大量献祭后的为数惊人的尸体如何处理,尚未有定论。一般的说法是:四肢被分食,躯干则由皇家圈养的珍奇异兽处理,但此一说法无法处理大量的尸首。
讹传
关于阿兹特克的活人献祭,西班牙甚有史书纪载:1487年大神殿落成的庆典上就献祭了8万人。
谢选骏指出:屠杀战俘,主要为了节约粮食,不仅古代如此,就是现代也是这样。例如二次世界大战中,轴心国与同盟国双方都有这类的记录。
《中美洲的金字塔》(去何从何 2018.10.21 简书)报道:
今日有幸目睹人类古文明的成果之一,墨西哥的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不得不赞叹人类的无穷智慧及积少成多创举。太阳金字塔是古印第安人祭祀太阳神的地方,它建筑宏伟,呈梯形,坐东朝西,正面有数百级台阶直达顶端。塔的基址长225米,宽222米,塔高66米,共有5层,体积达100万立方米。内部使用泥土沙石堆建,外表镶嵌着石板,任你风吹日晒,我自岿然不动。在顶端有放着太阳神的庙宇,不过现已被毁,在此就有通过杀人祭祀太阳神的宗教仪式。太阳金字塔是古印度安人大约建于公元二世纪的雄伟建筑,不过由于此部落文明在公元七世纪神奇消失后而衰落。
登上塔顶,虽然看不到太阳神像的光辉,但通过塔顶向四周瞭望,周边风景尽收眼底,展开双臂,闭上眼睛,吸收太阳精华,让人有与日月同辉之感。
在太阳金字塔的另一边,有一座体积稍小的月亮金字塔,通往月亮金字塔的大道称之为亡灵大道,在大道两旁有规整的建筑遗址,传说是最先来到这里的阿兹特克人,沿着这条大道进入这座古城时,发现全城空无一人,他们认为大道两旁的建筑都是众神的坟墓,于是就给它起了这个名字。
走在阔达的亡灵大道上,可以想象那时是人声鼎沸,空气中充斥着人类文明的气息与繁荣,但渺小的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却犹如沧海一粟,何去何从只在一挥间。不过,正如墨西哥的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克塔维奥·帕斯说:“死亡其实是生命的回照。如果死得毫无意义,那么,其生必定也是如此。”“死亡才显示出生命的最高意义;是生的反面,也是生的补充。”
谢选骏指出:这个墨西哥人,秉承其祖先的血气,认识到了如果没有死亡,人类将失去意义。因为过度繁衍的人类,肯定是世界的害虫。
网文《活人祭祀(世界十大恐怖习俗之一)》报道:
活人祭祀,世界十大恐怖习俗之一。古人相信宇宙的一切都由神来掌控。因此人们通过祭神的活动来祈求神灵赐福。每当祭神的时候,人们拿出贵重物品作为贡物,有的地方甚至用人的生命做贡品,以表示虔诚。
起源
商代的人祭之风很盛,人牲和兽牲用于祭祀祖先神;用人和犬牲进行奠基等等。其用人之多,手段之残忍,后人无法想象。另外印地安人也要杀人祭神。据说印地安和殷商有可能有关联。
事件
藏农奴制度始于10世纪,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运动时被废除。占总人口不到5%的官家、贵族、上层寺院几乎占有了西藏全部的土地、草原和牲畜。各教派上层喇嘛在修密法时还残害人命作供品。14世纪的汉文记载,已经提到使用人脑盖骨、胫骨、人皮、人心肝等作供品西。
活人祭祀的方法是用来祭祀神灵或其他神物。人们通常用杀死人类来乞求超自然力量和权利。这种习俗常常出现在古代文化中,并且在多个文化领域中发扬,如因杀人仪式而恶名昭彰的玛雅文化和阿兹特克文化——一些人将这两种文明视为这种恐怖习俗的本源。人们认为受害人的死亡仪式是为了取悦神灵、安抚灵魂的方法。受害人的选取范围从囚犯到婴孩到纯洁的处女,他们遭受着悲惨的命运——焚烧、斩首、活埋。
经历了数年,活人祭祀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变得不常见。如今这种祭祀已经非常稀少。大多数的宗教谴责这种行为,当代法律也将其定位违法行为。尽管如此,在如今还是会看见这种习俗,特别是仍然信奉传统文化的不发达地区。
研究
一项新研究表明,欧洲史前猎人和收集者确实参与了血腥的人类献祭活动。通过调查从上旧石器时代(大约公元前2.6万年至8千年)的墓穴挖掘出的遗骨,考古学家发现,几个墓穴中有一对或几个人埋葬在一起,并陪葬有大量祭品和装饰物。其中许多遗骨都很年轻,有的还残疾,如侏儒症。
付米可那在出版的《当代人类学》杂志上写道:“这些发现表明人类献祭可能是这些人们进行仪式的一部分。”另外印地安人也要杀人祭神。据说印地安和殷商可能有关联。
各地风俗
后古典期 (Post-Classic Period)有关于玛雅人血祭仪式最详尽的描述。其中一个故事讲到,将心脏从被俘勇士的胸口取出,然后祭献给神。
来自敌方精英阶层的年轻战士是最受欢迎的祭品。如果抓到了敌方的统治者或主要首领,则会将他们留到某个特殊仪式上再砍头献祭。
奇怪的是,如果俘虏来自在地理上或文化上较为遥远的村落,则玛雅人不会用他们献祭。正如托多洛夫 (Todorov)所言,受人欢迎的祭品必须同时既是外人又是邻居。活人祭祀的方法多种多样。
古典期 (Classic Period)的一种做法是将人切成四块,有时候会在球赛期间祭祀。 奇琴-伊察 (Chichén Itzá)的美洲豹神庙 (Temple of the Jaguar)和战士神庙 (Temple of the Soldiers)都是举行活人祭祀仪式的尊贵场所。
西班牙 (Spanish)编年史家如此描述祭司的装备:用来焚香的柯巴树脂,黑色涂料,还有祭祀刀。在玛雅人看来,这些仪式对保障宇宙功能、时间预言、四季更替、玉米生长以及人类生命都至关重要。祭献活人对维系众神的生存来说非常必要,唯有这样才能补充众神对生命能量的定期消耗。
过程
北非名城迦太基,深夜,在一个怪异的青铜制巴力像前,有一大堆烧得烈焰熊熊的柴火。500个儿童作为献给巴力神的祭品,一个个可能事先已割断喉咙的孩童,先被放在神像伸出的双手中,接着掉下火堆在烈火中烧成焦炭。
祭礼进行中鼓乐喧天、热闹非凡。戴上面具的舞者与具有权势的祭司一齐主持祭礼,那些牺牲子女作为贡品的父母,则必须站在一旁眼睁睁的观看,还不准流一滴眼泪,因为用子女做祭品献给神是一种特权,不是一般父母可享的,这种光荣只赐给最高贵的家庭。
这是发生于古代的北非名城迦太基的一幕。约公元前310年。西西里岛上叙拉古王国的暴君阿格多克利斯,因与邻近城邦发生冲突,引起战争,被逼暂时逃到迦太基避难,亲眼目睹了迦太基居民以宗教名义做出的暴行。公元前1世纪的希腊历史家戴奥多勒斯根据阿格多克利斯目击情况做了记载,读来令人毛骨悚然。
迦太基被罗马人摧毁前约200年,经常举行焚烧童男童女的祭礼。腓尼基人是迦太基人的祖先,据说他们在建立迦太基前就已有了祈求丰产的独特祭礼,希望上苍赐福、五谷丰登、子孙安康。
迦太基贵族往往以奴隶的子女替他们自己的子女送命。后来,迦太基在与罗马的战争中连连战败,迦太基当权者认为是欺骗行为触怒了巴力神。所以,戴奥多勒斯宣称,阿格多克利斯见到的那次祭礼是迦太基的贵族为了赎罪,用自己亲生子女烧焦的尸体祈求巴力神息怒。
一座不高的祭台,两侧向下倾斜,形状犹如屋顶,作为祭品的人牲被放在祭台上,四肢捆绑着,使他受痛时无法反抗或者逃跑。接着,人们将火堆点燃,并用炽热的烙铁灼烧人牲,迫使人牲在祭台的两侧斜坡上痛苦的上下翻滚,这种痛苦的挣扎被认为持续的时间越长越好。次日,人牲尸体上的肉就被一片片地割下来。这是发生在古代南亚某部落的一幕。达罗毗茶族的一支孔德人的人牲还有一个专门的名称——“默利亚”。“默利亚”一般是买来的。不过有的时候,孔德人也将自己的亲生子女卖为人牲。人牲由于被视作是祭神的圣物,所以生前倍受崇敬和善待,所到之处人人欢迎。人牲成年后往往有另一个“默利亚”作为配偶,他们的子女也将成为“默利亚”。
孔德人
孔德人一般在重大场合或者每年播种前的节日举行人祭仪式。距祭神还有10天或12天时,人牲的头发被剃去,全身涂满油膏、酥油和郁金根粉。接着举行一连好几天的宴饮狂欢。狂欢结束后,人祭仪式开始,在音乐和舞蹈的伴随下,人牲被带往离村落不远的“默利亚树林”,这是一片从未砍伐过的茂密丛林,专为举行人祭仪式。
人牲被绑在一根木柱上,全身再一次被涂上油膏、酥油和郁金根粉,并戴上花环。众人一边围着他舞蹈,一边祝告大地:“女神啊,我们向您献上这个人牲;愿您赐予我们良好的气候、丰盛的庄稼和健康的身体。”在此期间,人们争相争夺人牲身上的装饰品——花朵、郁金根粉,乃至一滴唾沫都成了宝物,因为他们确信人牲身上的装饰品具有巫术作用。
人牲再一次被涂上油膏,然后每个人都蘸一点人牲身上的油膏,抹在自己的头上。有些地方,人们还带着人牲走遍各家各户。众人或者拔人牲的头发,或者要人牲在他们头上吐唾沫。这时人们既不能捆绑人牲,又不能让他反抗,所以往往将其手骨折断,有时甚至将其腿骨折断;最好的办法是用鸦片麻醉人牲,就不用采取这些措施了。
处死人牲的方法并不完全相同。除用烙铁慢慢灼死外,还有将人牲绑在木象鼻子上处死的方式,即木象绕一根大木柱旋转;人们在四周围绕,等木象鼻子转到自己面前时割一块人牲的肉,这样一刀一刀地将人牲剐死。最通用的方法是将人牲绞死或者挤死:一棵大树在中间劈开数尺,祭司和他的助手们将人牲的脖子或胸膛塞入树缝中,并用力夹紧。然后,等祭司用斧子稍稍砍伤人牲,人群开始争先恐后地在他身上割肉,但不触及头颅与内脏。
各村代表立即将这些肉带回去。为了尽快带回,有的时候还动用了驿马传送。待在村里的人在人牲肉送到之前,必须严格禁食。在全村的聚会场所,村里的祭司和各户的家长等在那里接收人牲肉。收到肉后,祭司把肉分成两份。一份敬献给大地女神:祭司把肉埋在地上的一个洞里,然后立即转过身去,必须不能看见人牲肉,埋好后,众人再各加一小撮土,最后祭司浇上一葫芦水。
另一份人牲肉按每户人数的多少平分,各户家长用树叶包好,也按照转身不看的方式埋在自己最好的田里。至于人牲的剩余部分(头颅、内脏和骨头)则在第二天早晨和一只整羊一起焚化。此后将骨灰洒在农田中;或和成浆状涂在住房和谷仓上,也有和新谷混在一起的,据说可以防虫蛀。
南亚土著宰杀人牲的目是为了博取大地女神的好感,以确保一年的风调雨顺和庄稼丰收,即祈求大地女神保佑一年的丰收,身体健康,无灾无病。而且尽量延长人牲的痛苦挣扎,是为了尽可能地使他多流眼泪,因为他们认为,人牲的眼泪像征着雨水,所以人牲流的眼泪越多就预示着该年的雨水越充沛。
专家们评价认为,古代世界的一些原始部落残酷地用活人献祭是因为他们认为,像庄稼等新事物的诞生是以在其他事物的死亡为基础的。没有死亡,就没有再生(繁殖)。这也就是说,死亡和再生是同一事物的两个互相依赖的方面,要使人类以及其他一切生物继续繁衍下去,就必须同时有其他人或生物的死亡。
谢选骏指出:“奇怪的是,如果俘虏来自在地理上或文化上较为遥远的村落,则玛雅人不会用他们献祭。正如托多洛夫 (Todorov)所言,受人欢迎的祭品必须同时既是外人又是邻居。活人祭祀的方法多种多样。”——我认为,这种远交近攻的方式,清楚说明,“杀人献祭是为了降低敌对部落的人气”。如此说来,秦始皇消灭六国的方式不是什么新发明,而是原始部落的基本生存技巧——因为,在他们心目中,人类是世界的害虫。
《青铜器里煮人头,食人还是献祭?结果让学者大吃一惊!》(2020-09-12 品读古代史)报道:
在我们印象中,商人信奉鬼神、喜欢祭祀。故而殷商青铜器给人整体的感觉,就是充斥着狞厉之美。不论是饕餮还是猛兽总有一种择人而噬的错觉,仿佛在传达鬼神的威严与人类的卑微。
很多时候,在商人眼里,其他种族(羌人)或者战败者无疑是可以和牲畜划上等号的。那么如果青铜器里出现了人头,到底是他们自己吃还是献祭给鬼神吃?
恐怖的青铜甗
青铜甗(yǎn)这种东西,说白了就是现代的蒸锅,既然如此,它的结构就比较清晰明了,分为上下两部分:
下层为鬲(lì),是用来烧水的;上层为甑(zèng),是用来放食物的。
至于中间,自然要用带着漏孔的篦(bì)子相隔开,这样的话通过加热便能让水蒸气蒸熟上面的食物。
按理说,既然是典型的炊器,放点什么不好,可里面偏偏出现了一颗人头,难道说这人头便是商人的食物?
盛着人头的青铜甗,共计发现了两次,一次有可能是孤证,但是接二连三的发现,就让人不禁怀疑这背后是否隐藏有什么秘密。
第一件是1984年在安阳殷墟发现的,当时的专家认为这可能是不小心将头颅滚落在了锅里,毕竟谁大家也没往令人恐怖的那方面去思考。
当时这件青铜甗由于外力挤压变了形,里面的头骨也没法拿出来去做检测,所以人们也就暂时接受了这种简单说法。但是第二次在1999年又在安阳殷墟发现了同样的一件,里面依旧装着一颗人头,这就让人不由得毛骨悚然。
于是这次专家们开始提取头骨样本进行科学检测,结果让人意外,原来专家发现这块骨头里面的钙质流失严重,和其他出土的人骨完全不同。
这意味着,这可人头是专门被放在青铜甗里特意煮熟了的,而不是之前认为的滚落所致。
那么,最终的问题来了,这些青铜甗被煮过的人头,到底是商人自己吃呢,还是作为一种献祭,祭祀给祖先鬼神?
《礼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很多人会说,商人的确有恐怖血腥的食人习俗,毕竟我们耳熟能详的《封神演义》中就有商纣王烹杀伯邑考的事例,这在司马迁的史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史记正义》引《帝王世纪》载:囚文王,文王之长子曰伯邑考质于殷,为纣御,纣烹为羹,赐文王,曰‘圣人当不食其子羹’。文王食之。纣曰:‘谁谓西伯圣者?食其子羹尚不知也’。”就连现代人最爱的段子手鼻祖,疯狗鲁迅也说过:“我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那么,既然是吃人,吃的是什么身份的人,就成为解开谜底的关键。
此外,既然认为吃人是一种习俗,那么就意味着在一种背景下这个群体会把食人俗视为惯常,而不应该仅仅只是少数的几次吃人行为。
六安的女贵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专家们从青铜甗中的头骨上,取下了一颗牙齿做了锶同位素分析。
结果发现这个15岁(通过牙齿磨痕、发育程度分析得出)的少女,竟然还不是河南本地人,这说明她是从别的地方被商人俘获的?
那么,她到底来自哪里,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被抓住、杀死并被残忍的烹饪了呢?
专家又对少女的牙齿做了氧同位素测定。综合检测结果以及甲骨文卜辞,专家们得出结论:这是一名来自安徽六安的贵族少女,之所以说是贵族,是因为其口腔清洁情况表明,这是一个能稳定获取大量蛋白质的肉食者。之所以说她来自安徽六安,则是因为青铜甗出土地层年代在殷商晚期。这一时期殷商军队在河南安阳东南的安徽六安地区,展开过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食人俗与献胹祭
在弄清楚这个青铜甗人头的相关问题后,不难发现问题已经很容易解答了。既然,这种青铜甗中的人,是来自殷商战败民族的贵族子弟,那么就证明这种人头宴可不是随时随地就能吃到的,必须是在采取大规模的战争行为后才有可能实现,因而就不可能成为一种常态的食人行为(类似于我们每天吃米饭、面条一样),这也是目前殷墟这么多人牲中,仅见两例的一个重要原因。
此外,我们在甲骨文卜辞中,也找到了采用甗这种独特炊具进行烹饪的做法,在商代它被叫做胹(ér)祭。这更加说明这种青铜器煮人头的操作,并不适用于常规食物的打开方式,它的享用对象应该是商人极为尊崇的鬼神。
商人迷信,认为人死后会成为鬼,鬼神世界就是现实世界的翻版,自然也需要吃饭、喝水,拥有各种享乐活动,而人作为万物之灵,自然是最好的祭品。
而所谓的“胹祭”,正如甲骨《合集499》中所记载的“而二”,就是将动物和两个羌人一起煮熟了,拿去祭祀给祖先。
是不是在一个青铜鼎里煮熟的呢?是的话,试想,还真有点恐怖:随着锅里汤水翻滚,一会浮上来一只羊,一会一只猪头,又浮出来一个人头!
此外,我们目前在甲骨文所见最大规模的祭祀,是一次性杀死了畜牲1000、人牲1000,也就是《合集1027》中记载的“千牛千人”。
至于商人为何要采取如此恐怖血腥的手段,有学者推测这和美洲阿兹特克帝国类似。
两者都因为卑微和受屈的起家历史而采取了恐怖主义的统治策略,最突出的表现是大量使用人牲,并将杀人祭祀宗教化。
简单说就是商人之所以这么残忍,一是为了给自己壮胆,二是为了震慑敌国。可能正是因为殷商事鬼,而不重人,孔老夫子才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矣”。他所怀念的可能正是周公亲自垂范的重人伦、讲礼仪的华夏文明核心价值观。
谢选骏指出:人类相残只是为了竞争生存空间,所以和人类详尽的灵长类都灭绝了,剩下的猩猩猴子都是丛林动物,不和人类的生存空间重叠的。而当人口密度达到互相竞争的程度,战争就不可避免了。战争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争夺土地,还不如说是为了减少人口。因为人类是世界的害虫。我相信,如果世界被牛羊统治了,它们之间也会爆发战争的。否则,就得大家一起饿死了。牛羊没有能力互相残杀,所以需要虎狼来为他们做主了。
【074、人类是一群最大的害虫】
《肺炎疫情带来的好消息:污染和排放迅速减少》(BBC 2020年3月20日)报道:
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美国纽约的车辆交通明显减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全球生产和旅行之际,一些城市和地区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显著下降。纽约的研究人员告诉英国广播公司BBC,他们的初步研究结果显示,与去年相比,主要来自汽车的一氧化碳排放减少了近50%。造成全球气温上升的二氧化碳CO2的排放也急剧下降。但有警告称,疫情结束后,各项排放水平可能又会迅速上升。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导致全球经济活动下降,意料之中的是,与能源和运输有关的各种废气的排放量将减少。科学家们说,到今年5月份,通常是落叶腐化助推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峰时期,但所监测到的排放水平可能会是10年前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虽然现在断言为时尚早,但本周在纽约收集的数据表明,取消不必要旅行的指示正在产生重大影响。与去年同期相比,纽约市的交通量估计下降了35%。
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称,主要由于汽车造成的一氧化碳排放量在本周几天内已经下降了50%左右。他们还发现,纽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5-10%,甲烷的排放量也下降了很多。尽管对这些研究结果也有不少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但它们反映了与中国和意大利爆发新冠病毒疫情有关的环境影响。
气候网站Carbon Brief委托做出的一份分析报告认为,在两周的时间内,中国的能源使用和排放量大幅下降了25%。专家们认为,这很可能导致今年中国的碳排放总量下降约1%。美国太空总署(NASA)称,中国农历新年假期常常会带来空气污染水平的降低,但是今年的疫情令污染下降持续的时间更长。
中国和意大利北部的二氧化氮含量也大幅下降,这与汽车旅行和工业活动减少有关。
氧化氮气体既是一种严重的空气污染物,又是一种强大的导致全球变暖的化学物质。
随着航空业停滞,成千上万的人在家中工作,许多国家的一系列排放可能遵循同样的下降趋势。虽然在家工作的人们可能会增加家用供暖和电力的使用,但减少通勤和经济总体放缓可能会对各国排放总量产生影响。哥伦比亚大学的罗辛·卡玛尼教授说:希望在5月份期间,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将是自2009年甚至更早以来在北半球出现的最小增长幅度。该观点得到了该领域其他人士的赞同,他们认为各国的停产将影响今年全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
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的科里尼·勒奎热教授表示,这将取决于新冠疫情大流行会持续多长时间,以及在多大程度上(尤其是在美国)经济放缓。但是,他认为很可能今年会在全球排放中看到一些情况。他说,如果再持续3到4个月,肯定排放还会有相当程度的减少。
疫情缓解后,各国政府如何决定重新刺激经济,这将可能对碳排放和空气污染的规模产生重大影响。早在2008-09年,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由于政府刺激性支出增加了化石燃料的使用,碳排放量猛增了5%。在未来的几个月中,政府将有机会改变这一结果。例如,他们可以坚持认为,对航空公司的任何救助都将与更加严格的航空排放减少挂钩。 勒奎热教授表示,各国政府现在在重新刺激经济方面必须非常谨慎,要注意避免重回以化石燃料为核心的能源道路。但是,有人认为,如果疫情持续很长时间,任何刺激措施都将更可能专注于促进经济增长,而忽视对环境的影响。
谢选骏指出:武汉疫情的全球化蔓延,有效降低了碳排放和地球环境的破坏——这从反面证明,人类其实是一群最大的害虫!而抑制生态毁灭的唯一途径就是降低人欲甚至减少人口!让地球喘息一下!
《肺炎疫情:四分之一美国人居家不出的经济后果》(BBC 2020年3月22日)报道:
美加边境的许多检查站都已关闭。 当全球最大经济体,四分之一的居民居家不出,后果是什么?
美国新冠肺炎疫情继续蔓延。康乃狄格州和新泽西州加入伊利诺伊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行列,下达“居家令”,要求居民待在家里,以对抗新冠疫情。
纽约州则下令非核心企业停止运作。“这是我们所能采取的最严厉的行动,”纽约州州长库莫称,行政令要求所有非必要企业的员工呆在家里,所有非必要企业关闭。库莫称,纽约州的命令将以民事罚款和强制关闭任何不遵守规定的企业的方式执行。美加边境的许多检查站都已关闭。
加利福尼亚州则在于周四晚间前所未见地发布了全州范围内的“居家令”,但允许人们在保持2米距离的情况下进行户外活动。
上述五个州人口之和超过8000万,占美国全国人口的四分之一。
印第安纳州一户人家挂出标语:待在家里!洛杉矶市最繁忙的一些景点完全没有游客!就像灾难电影中的一幕,洛杉矶封城后,道路几乎空空荡荡!因为新冠武汉肺炎已在美国感染超过18500,死亡病例则近230人。哥伦比亚大学最近推演称,在极力减缓病毒传播后,未来两个月,美国依然会有65万人感染。
损失与救市——美国加州“居家令”发布后,美国股市暴跌,周五道指和标普500指数周五下跌超过4%,使本周再次刷新2008年10月以来表现最糟糕一周的纪录。“股市仍在试图判断经济将会有多糟,我认为整州实施封闭措施的消息可能是雪上加霜的负面消息,”Robert W. Baird投资策略师德尔维奇(Willie Delwiche)称,因为它影响了“许多经济活动和许多企业”。据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的最新估计,这场疫情,美国将损失4万亿美元。桥水基金因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依然盈利而享有盛誉,但新冠冲击下股市暴跌,让桥水也出现两位数的亏损。
2018年,美国的消费品零售总额为60364.2亿美元,而加州和纽约州又是美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居家令”下六万亿美元的消费市场可能因此萎缩。
美国的损失还将扩散到全球。由于美国还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国,2018年货物进口2.6万亿美元。因此,需求疲软,将直接导致主要贸易伙伴中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德国等出口受到拖累。路透社最新调查显示,美国12个月后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分析师对此预估的中值,从两周前调查的30%大幅跳升至80%。之前的最高水平是2008年调查的60%,那是在当年9月雷曼兄弟倒闭前的几个月所做的调查。
为了稳住经济,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快速出台,在两次“紧急降息”后,联邦储备金利率降至接近零。证券市场却被又快又急的降息吓坏了,创下单周最大跌幅,之后再次刷新这一纪录。货币政策未显威力,特朗普在财政政策上打算“放大招”。上周二,他提出一项超过1万亿美元的刺激方案,其中包括为饱受冲击而面临破产的航空公司提供500亿美元,为小型企业提供2,500亿美元贷款。特朗普还表示,政府正考虑一项向每位民众发放一千美元支票的计划,帮助大家渡过这场危机,不过他暗示细节仍待制定。财长姆努钦表示,支票将在两周内派发,高收入者可能没有资格领取。
美国的前车之鉴——与美国规模体量相近的中国,虽然疫情逐步控制,但一季度的经济负增长几成定局。投行野村最新报告称,中国1-2月的经济数据低于市场预期,反映出疫情的严重影响,由于封城等措施从1月23日其起才开始施行,经济受到的实际冲击可能比1-2月等数据反映出的下滑更甚。预计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实际增速可能负增长,全年增幅4.8%。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称,中国将出台数万亿元财政刺激措施,以重振经济,增加的支出将以2.8万亿元地方政府特别债券作为支持。有的经济学家则认为,虽然中国经济开始有起色,但全年表现可能依然堪忧。瑞银投资研究部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在报告中指出,超预期的财政刺激措施、房地产市场快速反弹,都可能推高下半年的经济活动,但幅度也是有限的,即便在乐观情形下中国今年经济增速也不太可能超3%。
谢选骏指出:武汉病毒横扫世界,犹如毛泽东的中国梦“解放全人类”,把中国近代的野蛮主义推向了全球世界。这也许就是“中国对世界的最大贡献”!
《惊!6万"武汉逃亡者"路线 与欧美疫情吻合?》(2020-03-24 自由时报)报道:
武汉肺炎疫情延烧全球,欧美近日确诊病例呈现爆发性成长,义大利、美国、西班牙以及德国等世界大国成中国外重灾区,巧合的是,英国南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研究团队上月就透过大数据分析,模拟描绘出武汉封城(1月23日)前近6万人的移动轨迹,有网友发现,这似乎与欧美疫有些情吻合。
英国南汉普顿大学大数据团队"Worldpop",2月中以电脑针对近6万名武汉人的手机与航空数据进行分析,在武汉封城前逃离的人士,如今可能已散布到中国以外的382个城市,这些人当中至少包含834名确诊患者。
当时"Worldpop"团队曾指出,由于疫情已大规模爆发,武汉肺炎可能进一步扩散,因此所有国家都需要做好准备,从2月至4月期间,应在中国的高风险城市与世界各地的枢纽城市加强筛检,以防止病毒传播超出范围。
对此,脸书粉专"不顾北京反对"发文表示,"这篇2/14的报导现在看起来真的是毛骨悚然,也难怪欧洲美国整个炸锅了,还好台湾第一时间禁止中国人入境台湾"。网友也留言,"根本是故意封城,让病毒扩散出去"、"请中国为这次的疫情赔偿"、"感谢台湾政府超强且超前部署!"、"对全世界发起无差别的攻击,而且成功了……"。
谢选骏指出:攻陷世界就是贡献世界吗?但是海峡两岸不要高兴的太早,因为沦陷的欧美正在开始“向全球回馈”——不信上帝的两岸当局如果不能吸取欧美的教训,下一波疫情很快就将接踵而至了!目无上帝的人类,是一群最大的害虫。
【075、人类是最为凶残的野兽】
《遭遇美国警察如何保命?这十一种情况你最好知道下》(2019-09-30 这才是美国)报道:
当你开着心爱的车儿,在美国落日的余晖中飞驰时,后面突然响起了警笛声。你确认过眼神之后波澜不惊地Pool over,优雅地打开车门,下车后和警察目光对视。你微微一笑,想优雅地点根烟压压惊,在伸进夹克口袋里掏万宝路的时候,眼角的余光却扫到了几米外出现经典好莱坞电影中的警察举枪动作。在你回过神来之前——你已经回不过神来了,因为你会登上了当地报纸次日的头条:“手无寸铁平民因为可疑动作被警方击毙。”
这并不夸张,事实上,仅2018年美国就有992个人被警方击毙,其中的47人都是手无寸铁的,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警察在录像记录的证实下都符合“规定动作”,所以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先不管舆论上各种天花乱坠的正反观点,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做到“完全配合”而避免类似的惨剧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么,遭遇美国警察后如何做才能保命?这十一个状况你有必要提前知道:
1. 首先说个总体,(任何场景下),你都要保持平静和冷静。
警察在你眼里只有一种形象,而你在警察眼里却有很多种“可能”,你可能是学者,商人或议员,但在警察眼里,你除了自身的形象外,也可能是枪手。所以,保持平和,冷静礼貌地和警察沟通十分必要。
2.(开车被拦下)在车里坐好,把手放在方向盘上,或者至少全程让警察看到。当你开车被拦下,把手好好放在前方是最明智的选择,否则会被认为有藏匿致命武器并准备使用的嫌疑。
3.(开车被拦下)不要和警察飙车。
不要幻想你能甩掉警车全身而退,除非你开的是UFO,否则就别做傻事了。再说逃逸的话,罪行会进一步升级。
4.(面对面)别跑。
抱着侥幸心理,话说到一半扭头就跑的行为完全拿命在赌博,你跑的再快能快过警车?能快过直升机?不过通常来说你要么被拦截的警察扑倒制服并扭伤手腕,要么就是被本来应该进入大腿的子弹命中心脏——因为你有潜在的可能性对公众造成威胁,不然干嘛要跑。
5.(面对面)不要主动碰触警察。
以“套近乎”或者别的乱七八糟理由的勾肩搭背甚至搭肩膀的行为都是十分愚蠢的。你会被认为有“锁喉”、“裸绞”、“反关节”等攻击动作的前奏,当然了除非你蠢到把手放到警枪上面,否则直接待遇大多会被举枪警告或者擒拿制服。
6.(任何场景)拿文件时的动作幅度不要太猛。
无论是在车里拿驾照,还是在站在路边拿ID,你都要慢慢来,不要从兜里掏个东西动作都搞得好像要掏枪一样,再配合着烈日下紧皱的眉头——效果好极了。
7.(任何场景)永远不要在警察面前把手突然伸进口袋里。
原因同上条。警察会对你的疑似“掏枪”行为做出标准的反应动作的——比你更快的出枪。不同的是,他出的可是真枪。
8.(任何场景)不要和警察争吵。
受荷尔蒙控制的人类,争吵往往会不经意间过渡到肢体接触上,从而引起上面第5条的后果,所以请避免和警察争吵。如果他对你的执法做出误判,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回家后向当地警局进行申诉,毕竟一切都是记录在案的。
9.(任何场景)不要拒捕——哪怕你是无辜的。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导致面前的警察要请你回警局喝咖啡,无论你有多么的愤怒都不要拒捕。如果你是无辜的话最后肯定会没事,但是如果拒捕的话就有可能遭到暴力对待甚至枪击。
10.(任何场景)无论你有多害怕,请服从警方指示。
这也是最最重要的一条,因为相当数量的警察枪击案中,中枪者都事后被查出其实“手无寸铁”。导致警察开枪的直接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正确地执行警方指示。比如2016年著名的Daniel Shaver事件中,手无寸铁的Daniel在地上爬行并且边哭边乞求警察不要开枪。警方大声要求他把手举高,但是他还是把手甩到了后背。警察警告他说,“你再做出类似的动作,我就会开枪,明白吗?”他说明白。但几秒之后他又把手挪到了腰带附近。于是5发子弹立即射出,Daniel当场毙命。事后无论舆论怎么说,法庭还是判决这位警员无罪,因为他有足够的理由怀疑Daniel当时想掏枪,所以正确地执行了标准动作并保护了自己、警员同时以及在场的无辜群众。所以无论你当时心情如何,如果你完全服从警察的指示,你就可以安全地回家,这才是在外面所有的现状改变之前最重要的事情。
11.(额外场景)不懂英语的话。
另外,如果你完全不懂英语,连“Sorry officeer,I don't speak English, can I call somebody for help?(对不起警官,我不会讲英语,我能打电话让人帮忙吗?)这句话都说不利索的话,千万不要在警察不了解你要做什么之前埋头掏东西。然后,警察通常会拿一张印有许多语言的单子让你去选,然后打电话给专人协助翻译。而你是亚洲面孔就更简单了,因为大概率是“中、日、韩”这三种语言。所以只要你别大喊大叫或乱动乱摸,就不会有问题。
这11种情况是我十年美国生活能想到的,如果你的遭遇超出了这些情况,麻烦你留言分享出来,也许可以帮助看到的人免遭损失也不一定。
谢选骏指出:美国警察为何如此“干练”?因为他们处境危险,比平民更加恐惧——人类是最为凶残的野兽,虽然多数人都被圈养为家畜,但稍有不慎就会凶相毕露,危害社会,可不慎欤。人类是最为凶残的野兽,所以才能消灭了所有的大型野兽。只有卑贱的老鼠存活下来,因为卑贱者最聪明——于是人类社会里的老鼠也就越来越多,大型野兽也越来越少了。小国时代也是一个鼠辈辈出的时代。每只老鼠都可以拿着一只手机到处乱拍。啊METOO佛。
【076、人类是最为凶残的野兽】
《遭遇美国警察如何保命?这十一种情况你最好知道下》(2019-09-30 这才是美国)报道:
当你开着心爱的车儿,在美国落日的余晖中飞驰时,后面突然响起了警笛声。你确认过眼神之后波澜不惊地Pool over,优雅地打开车门,下车后和警察目光对视。你微微一笑,想优雅地点根烟压压惊,在伸进夹克口袋里掏万宝路的时候,眼角的余光却扫到了几米外出现经典好莱坞电影中的警察举枪动作。在你回过神来之前——你已经回不过神来了,因为你会登上了当地报纸次日的头条:“手无寸铁平民因为可疑动作被警方击毙。”
这并不夸张,事实上,仅2018年美国就有992个人被警方击毙,其中的47人都是手无寸铁的,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警察在录像记录的证实下都符合“规定动作”,所以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先不管舆论上各种天花乱坠的正反观点,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做到“完全配合”而避免类似的惨剧发生在自己身上。那么,遭遇美国警察后如何做才能保命?这十一个状况你有必要提前知道:
1. 首先说个总体,(任何场景下),你都要保持平静和冷静。
警察在你眼里只有一种形象,而你在警察眼里却有很多种“可能”,你可能是学者,商人或议员,但在警察眼里,你除了自身的形象外,也可能是枪手。所以,保持平和,冷静礼貌地和警察沟通十分必要。
2.(开车被拦下)在车里坐好,把手放在方向盘上,或者至少全程让警察看到。当你开车被拦下,把手好好放在前方是最明智的选择,否则会被认为有藏匿致命武器并准备使用的嫌疑。
3.(开车被拦下)不要和警察飙车。
不要幻想你能甩掉警车全身而退,除非你开的是UFO,否则就别做傻事了。再说逃逸的话,罪行会进一步升级。
4.(面对面)别跑。
抱着侥幸心理,话说到一半扭头就跑的行为完全拿命在赌博,你跑的再快能快过警车?能快过直升机?不过通常来说你要么被拦截的警察扑倒制服并扭伤手腕,要么就是被本来应该进入大腿的子弹命中心脏——因为你有潜在的可能性对公众造成威胁,不然干嘛要跑。
5.(面对面)不要主动碰触警察。
以“套近乎”或者别的乱七八糟理由的勾肩搭背甚至搭肩膀的行为都是十分愚蠢的。你会被认为有“锁喉”、“裸绞”、“反关节”等攻击动作的前奏,当然了除非你蠢到把手放到警枪上面,否则直接待遇大多会被举枪警告或者擒拿制服。
6.(任何场景)拿文件时的动作幅度不要太猛。
无论是在车里拿驾照,还是在站在路边拿ID,你都要慢慢来,不要从兜里掏个东西动作都搞得好像要掏枪一样,再配合着烈日下紧皱的眉头——效果好极了。
7.(任何场景)永远不要在警察面前把手突然伸进口袋里。
原因同上条。警察会对你的疑似“掏枪”行为做出标准的反应动作的——比你更快的出枪。不同的是,他出的可是真枪。
8.(任何场景)不要和警察争吵。
受荷尔蒙控制的人类,争吵往往会不经意间过渡到肢体接触上,从而引起上面第5条的后果,所以请避免和警察争吵。如果他对你的执法做出误判,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回家后向当地警局进行申诉,毕竟一切都是记录在案的。
9.(任何场景)不要拒捕——哪怕你是无辜的。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导致面前的警察要请你回警局喝咖啡,无论你有多么的愤怒都不要拒捕。如果你是无辜的话最后肯定会没事,但是如果拒捕的话就有可能遭到暴力对待甚至枪击。
10.(任何场景)无论你有多害怕,请服从警方指示。
这也是最最重要的一条,因为相当数量的警察枪击案中,中枪者都事后被查出其实“手无寸铁”。导致警察开枪的直接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正确地执行警方指示。比如2016年著名的Daniel Shaver事件中,手无寸铁的Daniel在地上爬行并且边哭边乞求警察不要开枪。警方大声要求他把手举高,但是他还是把手甩到了后背。警察警告他说,“你再做出类似的动作,我就会开枪,明白吗?”他说明白。但几秒之后他又把手挪到了腰带附近。于是5发子弹立即射出,Daniel当场毙命。事后无论舆论怎么说,法庭还是判决这位警员无罪,因为他有足够的理由怀疑Daniel当时想掏枪,所以正确地执行了标准动作并保护了自己、警员同时以及在场的无辜群众。所以无论你当时心情如何,如果你完全服从警察的指示,你就可以安全地回家,这才是在外面所有的现状改变之前最重要的事情。
11.(额外场景)不懂英语的话。
另外,如果你完全不懂英语,连“Sorry officeer,I don't speak English, can I call somebody for help?(对不起警官,我不会讲英语,我能打电话让人帮忙吗?)这句话都说不利索的话,千万不要在警察不了解你要做什么之前埋头掏东西。然后,警察通常会拿一张印有许多语言的单子让你去选,然后打电话给专人协助翻译。而你是亚洲面孔就更简单了,因为大概率是“中、日、韩”这三种语言。所以只要你别大喊大叫或乱动乱摸,就不会有问题。
这11种情况是我十年美国生活能想到的,如果你的遭遇超出了这些情况,麻烦你留言分享出来,也许可以帮助看到的人免遭损失也不一定。
谢选骏指出:美国警察为何如此“干练”?因为他们处境危险,比平民更加恐惧——人类是最为凶残的野兽,虽然多数人都被圈养为家畜,但稍有不慎就会凶相毕露,危害社会,可不慎欤。人类是最为凶残的野兽,所以才能消灭了所有的大型野兽。只有卑贱的老鼠存活下来,因为卑贱者最聪明——于是人类社会里的老鼠也就越来越多,大型野兽也越来越少了。小国时代也是一个鼠辈辈出的时代。每只老鼠都可以拿着一只手机到处乱拍。啊METOO佛。
【077、人类无法摆脱灭绝的宿命】
《人类如何摆脱灭绝的宿命?》(2020-04-26 金融时报)报道:
仅六分之一的胜算听起来并不理想,即使对一个简单的碰运气的游戏来说。但如果这是人类灭绝的可能性,你也许会说我们陷入了困境。然而,哲学家托比·奥德(Toby Ord)在新书《悬崖》(The Precipice)中指出,我们的处境的确如此。这本书讲述了作为一个物种,我们如今面临的惨淡生存机会。
那些对灾难忧心忡忡的人已经够提心吊胆的了,因为新型冠状病毒正继续在全球肆虐,让人对未来几个月会发生的事情产生许多可怕的想象。美国的教堂现已关闭,但不久前报纸上刊登的枪支商店外排起长队的照片,表明许多人正在以自己的方式为即将到来的普遍社会动荡做准备。
从灾难片或科马克·麦卡锡(Cormac McCarthy)的《路》(The Road)等小说中,人们已经熟悉了末日后世界崩溃的景象。奥德更关心的是其所谓“人类能否存续”的问题:这是没有“后续”的末日;我们所有人就此消亡。因此,他计算出人类在本世纪完全灭亡的可能性为:六分之一。“这并不是一个我们必须费点劲才能时刻记在脑中的小概率事件,像死于车祸那样的概率,而是像掷色子或俄罗斯轮盘赌那样很容易就会发生的事情。”
作为“有效利他主义”运动的领导者,奥德也是牛津大学(Oxford)人类未来研究所(Future of Humanity Institute)的一名研究员,鉴于他对于人类命运的上述计算,该机构的工作氛围想必十分阴郁。他的书汇总了各种世界末日的场景,从行星撞地球到概率只有十亿分之一的宇宙中“星球大爆炸”连带摧毁地球。更令人惊恐的是人为的、“人类活动导致的”威胁,特别是气候变化、整体环境灾难、核战争、生物技术及人工智能。
这些都是新出现的风险,在20世纪末,它们共同创造了一个被奥德称为“悬崖”的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人类极有可能集体灭绝。“哪怕我对这些风险规模的估计只是大致准确,面对这样的风险,我们也生存不了许多个世纪了。”他写道。“要么人类将自身命运掌握到自己手中,将风险降低到可持续的水平,要么我们就自我毁灭。”
许多人也许会挑剔奥德估算的准确性,但令人心情沉重的是,他传达出的文明毁灭的概率不断增大的信息很有说服力,他行文的清晰更加强了他的说服力。在他描述的各位带来灾祸的骑士中,他最担心的是“失控的人工智能”,他认为未来智能机器灭绝其人类小弟的可能性有十分之一,这一情景也令企业家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和已故的科学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等人忧心忡忡。他其次担心的是大流行病,并回顾了14世纪黑死病如何吞噬掉多达一半的欧洲人口,或更早的查士丁尼瘟疫(Plague of Justinian)如何在公元541年席卷拜占庭帝国,令全球人口减少了3%。相比之下,当下的新冠疫情是温和的,虽然它也让我们略微感受了一下更致命的毒株可能会带来的那种大规模破坏力。
然而,真正的危险是人为制造的,特别是生物武器或在实验室中实现变异的病毒。早在2012年,荷兰病毒学家罗恩·富希耶(Ron Fouchier)就用H5N1病毒做了一项实验,H5N1是一种极其致命的禽流感病毒毒株,感染这种毒株的人类死亡率高达一半以上,尽管这种毒株迄今尚不能人传人。“他在每十只一组的若干组雪貂中传播了这种病。”奥德写道。当这种病传染给最后一只雪貂时,他的H5N1毒株已可以在哺乳动物之间直接传播。”即使不考虑被用于军事生物武器的风险,富希耶的实验也引发了哗然,凸显出这一实验引发灾难的可能性。
中国武汉市和意大利伦巴第大区的医院里混乱的景象使这种风险不难想象。然而这些景象并没有解决一个更普遍的问题:大多数人太容易忽视那些可能导致暂时性社会崩溃的风险了,更不用说可能灭绝人类的灾难的风险了。奥利弗·莱特温(Oliver Letwin)的《末日来临时》(Apocalypse How?)仅勾勒出一个场景:2037年新年前夜,一个虚构的诡异“太空天气”磁脉冲摧毁了英国的互联网、电力及其他重要网络,造成社会一片混乱、无数人丧生。莱特温曾是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首相任期内一位头脑敏捷的政府大臣,负责英国的灾备工作,其考虑的事情包括一切突发事件,从自然灾害到邪恶外部势力干涉,后者类似于2015年和2016年俄罗斯发动的摧毁了乌克兰电力系统的网络攻击。
其更有力的论据涉及发达的工业化社会日益增长的脆弱性,因为相互连结的复杂技术网络已经支撑着人类近乎一切的社会系统。不久的将来,从远程医疗到自动驾驶汽车等一切事物都联网时,网络发生连锁式崩溃的风险还会更大。莱特温写道:“假如电网和互联网在20世纪30年代末崩溃,而我们却没有采取特别的预防措施的话,我们所知的这种生活很可能也会跟着瘫痪。”
在《一切都将崩溃》(How Everything Can Collapse)一书中,类似的担忧也困扰着巴勃罗·塞尔维涅(Pablo Servigne)和拉斐尔·史蒂文斯(Raphal Stevens),尽管这种困扰的程度更大。这本书最初于2015年出版,现在才从法语翻译成英语,两位作者是左翼活动人士,并在一个他们半开玩笑地称之为“崩溃学”的新兴领域从事研究工作。该学说涉及领域广泛,从依赖化石燃料的能源系统的风险到国际金融不稳定性风险。但他们主要关注的是生态问题,即地球生态系统承担的过重负担,从气候危机到生物多样性的崩溃,后者如今迫使中国的一些农民为植物人工授粉,因为蜜蜂数量减少了。
五次大规模的灭绝给我们星球45亿年的历史留下了伤痕,最近一次是6500万年前恐龙的灭绝。一些科学家认为,广泛的恶习与物种灭绝正在导致第六次大灭绝——“全新世灭绝事件”,四分之三的物种消失。《一切都将崩溃》的两位作者写道:“我们还没到那种地步,但正在飞快地接近这一数字。”所有这些距今更近的潜在灾难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在某种程度上,它们是全球化与科技进步共同作用的结果。新冠病毒的爆发即是如此,其在全球的迅速蔓延在很大程度上是全球运输更加一体化的结果,这种一体化比本世纪初爆发“非典”(SARS)时更深了。全球化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但同时也让人类的互联程度与环境压力空前提高,这让真正的全球性灾难如今变得更容易想象。
世界末日一词源于希腊语“天启”(apokalyptein),意为揭露或显示——这一词根选得极妙,因为人们对灾难的思考方式往往反映出其对当下的焦虑。宗教中的末日景象聚焦于来自复仇神灵的炫目光芒上,上世纪核打击的潜在毁灭性取代了这种炫光。如今的崩溃景象更为渐进,无论是大流行病的蔓延还是地球的持续变暖。塞尔维涅和史蒂文斯表示:“今天,气候和环境灾难没那么触目惊心了,但却已实实在在地开始了。”
我们应如何为这种可能性做准备?有些人主动出击,马克·奥康奈尔(Mark O'Connell)《末日启示录》(Notes from an Apocalypse)的主题,就愉快了窥视了一下全球一些为即将到来的社会或政治秩序崩坏“做准备的人们”的世界。从出售给北达科他州富有幸存者的翻新的核掩体,到参观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的游客,奥康奈这本4月出版的书是一场苦涩而有趣的世界末日之旅。
最近几周,新加坡和台湾等亚洲国家与地区看上去像避难地一样,全力抵抗病毒的输入。但在由衷担心灾难降临的国家中,总会有新西兰。PayPal的创始人彼得·蒂尔(Peter Thiel)只是在新西兰买房置地的众多信奉自由主义的亿万富翁和硅谷企业家之一,奥康奈尔将新西兰形容为“民族国家的方舟,世界末日不安浪潮中的一个避难岛”。他写得尤其精彩的部分是美国生存专家的怪癖:这是一种几乎纯男性的亚文化,热衷于精心打点装满求生装备的“逃生包”,并在网上论坛上聊“TEOTWAWKI”(the end of the world as we know it,我们所知道的世界末日)或“TSHTF”时(你或许猜得出这是什么)的正确做法。
所有这些都反映出人们对复杂自由的城市社会将走向何方的深深焦虑。“灾备者不是为他们的恐惧做准备:而是为他们的幻想做准备”,他写道。“文明的崩溃意味着回归崇尚阳刚之气的模式——如今这种模式在我们的文化中已经没多少用武之地了,回归一个男人……可以徒手搭建厕所或用弓弩保护妻儿不受侵犯的世界。”
这似乎很荒谬,奥康奈尔也不遗余力地描写这种荒谬。但这让人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那怎样准备是明智的呢?特别是考虑到政客们很难关注那些低概率且复杂的风险,或气候变化等无法在数十年内感受到其全面影响的风险。
塞尔维涅和史蒂文斯在“城镇转型”运动中看到了希望,该运动致力于建立低碳社区,在灾难来临前努力实现本地的自给自足。他们几乎一定能从“反抗灭绝”(Extinction Rebellion)活动中发现许多值得钦佩的地方,“反抗灭绝”活动人士呼吁实施极端的旅行限制、大幅减少消费,这与当下为遏制冠状病毒采取的封锁措施非常相似。
更令人担心的是,他们二人在考虑“崩溃论者”(collapsnik)的那些观点:“崩溃论者”想要在现在有意制造经济崩溃,通过这一荒谬的努力阻止未来更严重的环境灾难。从最近几周蔓延到世界各地的真实危机中,人们应足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做法的危险,尤其是其将造成的极端政治反弹。正如莱特温认为的:“自由民主国家是脆弱的,煽动者蠢蠢欲动,我们绝不应检验自由民主体系在这种规模的灾难面前是否固若金汤。”
莱特温本人更实际,他建议加强国际协作,特别是在一项新的联合国(UN)全球网络保护公约上。他的另一个重要想法则较为老派,具体来说就是各国政府应投资于基础备用网络,从业余无线电设备到老式的2G电信网络,这些网络或许能在暂时性的危机期间派上用场——“当无所不能的一流技术失灵时,这些‘修修补补凑合用’的系统还可以为我们提供最低限度的支持”。
奥德的构想也以实用为主,包括发起新的对应人类生存危机的国际协作,以及减缓及管理风险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这些大多需要钱。监督禁用生物武器的国际机构每年的预算只有100万美元出头。他指出:“人类每年吃冰激凌的钱,比花在确保我们开发的技术不会毁灭自己还多。”
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更多地投资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等由专家领导的全球机构(无论如何,这些机构在未来几年都应掌握更多的资源)以及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这场死亡人数骇人的大流行病带来的一个值得欢迎的后果应该是,生存专家想象出的一些狂乱的情景也应让我们其他人更容易想象。然而,同样重要的是,认识到个体的孤军奋战是没有希望取代资源充足的全球集体灾备的。
顾名思义,人类的灭顶之灾将是空前绝后的。然而,我们的世界仍充斥着曾经辉煌的文明的废墟,这些文明确实在某一时刻终结了,曾导致这些文明终结的原因大多是现代社会有能力避免的。我们这个文明得以幸存的几率可能远远超过六分之一。但发生严重灾难的几率也远高于我们大多数人的想象。
四部关于人类处于十字路口的著作——《悬崖:生存危机与人类的未来》(The Precipice: Existential Risk and the Future of Humanity),托比·奥德,布鲁姆斯伯里出版公司(Bloomsbury)出版,建议零售价25英镑,480页——托比·奥德的阴郁之作计算出人类在本世纪灭绝的可能性有六分之一,其论据令人信服。
《末日来临时?科技与灾难的威胁》(Apocalypse How? Technology and the Threat of Disaster),奥利弗·莱特温,大西洋出版社(Atlantic)出版,建议零售价14.99英镑,256页——曾帮助英国进行灾备的奥利弗·莱特温看到了科技网络连锁式崩溃的可怕前景。
《末日启示录:一场世界末日的个人之旅》(Notes from an Apocalypse: A Personal Journey to the End of the World and Back),马克·奥康奈尔,格兰达出版社(Granta)出版,建议零售价14.99英镑,258页——马克·奥康奈尔在这场苦涩而有趣的世界末日之旅中愉快地一窥生存专家的世界。
《一切都将崩溃》(How Everything Can Collapse),巴勃罗·塞尔维涅和拉斐尔·史蒂文斯(安德鲁·布朗(Andrew Brown)译),Polity出版社出版,建议零售价14.99英镑,250页——活动人士审视了负担过重的地球自然系统,从气候危机到生物多样性的崩溃。
[[本文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实践型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 in practice),写有《亿万富翁拉吉》(The Billionaire Raj)一书。]]
谢选骏指出:金融玩家无法理解——人类无法摆脱灭绝的宿命!从无神论的进化论来说,作为类的人必须灭绝,而后人才能进化成为更高的生命。从有神论的神秘主义来说,那就是选民!因此,种族主义者们的奴隶最终都要落空的,看看老恐龙们的下场就知道了。
【078、人类有望进化为虫子】
《长寿研究新进展 人类寿命或可翻倍》(2019-03-06 新快报)报道: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和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研究人员用秀丽隐杆线虫做实验,“关闭”其DAF-2基因,不仅让秀丽隐杆线虫寿命得以翻倍,还让其后代更健康。
DAF-2是一种变异基因,与衰老有关。研究人员在东英吉利大学官网报告,他们通过减少成年秀丽隐杆线虫体内DAF-2基因表达,获得上述研究结果。
研究人员说,依照他们的研究结果,在生命晚些时候“关闭”DAF-2基因,或有助于人类“青春常驻”。
研究牵头人、东英吉利大学的阿列克谢·马克拉科夫博士说:“人们经常认为,人的衰老是体内无法修复细胞损伤的缓慢积累所致,是成长、生殖和生存之间能量此消彼长的结果。但现在我们知道,成年时关闭某些基因的功能能够提高寿命而无需付出生殖成本。”
谢选骏指出:看来,从此人类有望进化为虫子了。在此之前,人们为了活命,已经通过器官移植取自动物身体而进化为一般哺乳动物了。现在,人们为了超长寿命而改变基因,从而有望进化为虫子了。看来,进化也是可逆的——进化就是退化,退化就是进化,只要活着,就是胜利。这是一个庸人得胜的时代,一个人类蛆虫百亿游行的时代。
【079、人类真是下流坯子】
《美国NASA“调查太空第一宗犯罪指称”》(2019年8月25日 BBC)报道:
2019年6月,安妮·麦克莱恩(Anne McClain)从国际太空站返回地球。
美国宇航员的一场离婚大战,有可能触发史无前例第一宗太空刑事案?
据报,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正在调查一个指称:有宇航员从国际空间站擅自进入她正在打离婚官司伴侣的银行账户。这很有可能成为第一例在太空涉嫌犯罪的指称。
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美国宇航员安妮·麦克莱恩(Anne McClain)承认,自己的确从国际太空站内登入了对方的银行账户,但否认有任何做错的地方。
该报还报道说,麦克莱恩的伴侣萨默·沃尔顿(Summer Worden)就她擅自进入自己的银行账户向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提出投诉。
目前,有关调查正在进行中,而麦克莱恩也已经从国际太空站返回地球。
离婚大战
麦克莱恩的代理律师向该报解释说,她从国际太空站登入对方的银行账户查看,只是要确认财政资金没有问题,有足够的钱支付帐单费用,以及关心沃尔顿的儿子。这个孩子曾由她俩共同抚养。
麦克莱恩毕业于美国著名的西点军校,曾是美国空军飞行员,有在伊拉克战区飞行800多个小时的飞行纪录。她后来成为合格的试飞员,2013年被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选中为宇航员。
安妮·麦克莱恩在国际太空站内协助同事们试穿准备太空行走的太空服。
沃尔顿是美国空军情报官员。她们二人于2014年结婚,2018年沃尔顿提出离婚。美国媒体报道称,离婚程序预定将在今年10月完成。
美国媒体报道说,沃尔顿在与麦克莱恩结婚之前,通过人工代孕育有一个儿子。麦克莱恩在近4年的婚姻中,共同抚养过这个孩子。
被指控盗入沃尔顿银行账户时,麦克莱恩正在国际太空站进行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她原本将加入国际太空站3月29日第一次全部由女太空人参加的太空行走,但在最后一刻美国太空总署的通知说,没有尺码合适的太空服,女宇航员太空行走活动被迫取消。
太空法律?
在国际空间站内如何执法呢?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和加拿大这五个国际空间站国家对此在1998年曾达成协议:各国法律适用于太空站内的各国人员和资产。
也就是说,如果加拿大宇航员在太空违法,将按照加拿大法律处理;而俄罗斯宇航员涉嫌违法则按照俄罗斯法律处理。欧盟虽然有一个整体的法律框架,但是任何欧盟国家都可以将自身的法律和规定延伸到太空站内的本国人员和设备。
另外,如果一旦出现某个国家需要检控在太空犯罪的另一国的公民,太空法还就返回地球后的引渡做出了规定。
随着太空旅游业逐渐成为现实,检控太空犯罪也可能会有朝一日成为现实,不过到目前为止,有关太空的法律框架还没有经过任何案件的实际检测。
谢选骏指出:从宇宙的观点看,人类真是下流坯子,到了太空还想着并且还干着地球上的肮脏事情,真是不可救药了。这样的下流坯子进入太空,还要计划移民,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污染外太空,把宇宙也变成一个地球式的粪坑。
【080、人类正在啃光地皮】
《人口暴增:2050年养活100亿人口的五种方法》(BBC 2019年9月11日)报道:
随着全球人口数量持续增加,有人预计2050年全球总人口可达100亿。要让这么多人都吃饱饭,我们的食物产出量就要达到历史新高。挑战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只剩下30季的播种收割,就要迎来100亿人口的大关。显而易见,如果我们想要养活这个星球的人类,我们所熟悉的农业也要发生改变。
在过去的六个月里,我走遍了整个欧洲,与前沿科学家和工程师、全球意见领袖、精明的零售商、当然还有学识渊博且坚韧的农民聊天,为英国广播公司(BBC)国际新闻(World News)以及未来(Future)专栏的节目——《跟随食物的脚步》(Follow the Food)做准备。这么做是为了检视许多与食品供应相关的问题,并为我们的未来寻找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
这种人们迫切需要的转变,即农业乃至整个食品供应链的转变,已经在进行中了。以下五种方法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做好养活100亿人的准备。
开发务农机器人
在你对着屏幕大吼机器人抢走人类饭碗之前,请先听我讲完。许多农民表示,坐在拖拉机上在农田里耗上好几个小时的时间,不仅重复及无聊,还剥夺了他们原本可以用来处理更重要的工作以打理生意的时间。
小型机器人公司(Small Robot Company)已经开发了三款小型机器人:汤姆(Tom)、迪克(Dick)和哈利(Harry)。汤姆拍摄带有地理标记的田间植物图像,然后发回分析。随后迪克出动,负责对特定作物进行农药精准喷洒,进而免去地毯式喷洒的需要,避免不必要的径流污染,并能节约资源。哈利则是播种机器人,配合机械钻完成工作。这三个机器人可以一起完成原本由人类负责的单调工作,而且准确率更高,还减少了浪费。
保护珍贵的土壤
农用小型移动式机器人的潜在优势之一在于他们可以取代许多由传统大型拖拉机完成的工作。普通的拖拉机非常沉重,在滚过田地的时候会压实土壤。这会破坏土壤中的空隙,减少储存空气和水分的孔隙大小。土壤被压实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壤储存水分的能力,进而影响作物对水分和营养的吸收。
使用更小、更轻的机器人完成原本由拖拉机完成的工作有助于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小型机器人虽然不能拖动翻土机、犁田机等大型重机械,但发明轻型农耕机器人的目的本就不是为了简单地重复传统的务农方法。
减少食物废弃量
我了解到最令人震惊的事实就是有大量好的、可食用的食物被浪费。据联合国透露:“据估计,生产的食物中,有三分之一最终都在消费者和零售商的垃圾桶里腐烂掉,或由于运输和收割不当发生损坏而抛弃。”
据估计,有三分之一的食物都在消费者和零售商的垃圾桶里腐烂
存在严重浪费的国家包括荷兰。按商品价值计算,荷兰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荷兰食物货流量之巨大意味着浪费问题也相当严重。荷兰政府已经下定决心,要在2030年成为欧洲第一个将食品废弃量减半的国家。
人们想了无数精彩的点子和具体措施希望有助于改善这一现象,但我认为一个机智的方法就是使用“Too Good To Go”(意为:质量太好不值得丢弃)应用程序。这款应用程序可以让零售商家将原本计划丢弃,但仍然完全可以正常食用的食物,以折扣价卖给消费者。
减缓食物成熟过程
我们暂时还不能让时间倒流,但至少我们可以减缓水果的成熟速度。
我在英国的家中吃的香蕉可能从厄瓜多尔、多米尼加、哥斯达黎加、甚至更远的地方漂洋过海而来。这些香蕉为了到达这里,在尚未成熟、还是绿色的时候就被摘下,在船上待上40天左右的时间,最终出现在某家超市里。为了能被消费者从货架上选走,这些香蕉都应该呈现出完美的黄色,不能有任何黑点或者棕色的斑块。这一切都要靠无法想象的、小心谨慎的管理才能做到。
如果香蕉在运输过程中过早成熟,就会释放乙烯,进而导致其他香蕉开始成熟。只需要一根坏的香蕉就可以造成15%的货运损耗。这就浪费了一大堆香蕉。
英国诺里奇(Norwich)的一些科学家们正在编辑香蕉的基因,即改变基因的特定碱基,进而让香蕉的乙烯排放量大大降低。这样就能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损耗,延长香蕉在超市货架售卖的时间。在世界部分地区,这可以真正运用到供应链里。然而在欧盟等其他地区,经过基因编辑的作物受到严格监管,审批程序很冗长。
做更明智的决定
我花时间和农民、制造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在一起,很快就发现我们目前食物的培育、处理和出售方法是无法规模化且不可持续的。
能让我们在2050年养活100亿人的方法只有将农业和食品工业变得更加可持续。这就需要我们改变整个培育、处理、运输、储存和销售模式。这意味着许多行业和政府都必须行动起来。我们每一个人也应该如此。
无论是去菜市场选购最“丑”的蔬菜做晚餐,还是鼓励超市改变标签方法、向顾客展示食品的碳足迹和水足迹(这样顾客就可以挑选一个使用较少稀缺淡水资源种植的牛油果),还是用新科技避免浪费,我们可以通过很多行动表达对食物、对生产者的重视和珍惜。
建造一个用可持续农业养活的世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但农民、科学家、工程师、零售商、商界领袖以及政府都在齐心协力,确保我们未来有足够的食物。而我肯定也会思考,要加入他们的队伍,自己在个人层面可以作出哪些改变。
谢选骏指出:“2050年养活100亿人口的五种方法”实际上是在扬汤止沸,因为你的方法越多,其结果无非了促生了越多的人口,直到人类啃光地皮。
【081、人类只对自己的悲剧心有戚戚】
《玛雅文明未解之谜:尤卡坦半岛神秘圆环的秘密》(BBC 2019年2月12日)报道: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考古学家们在仔细研究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卫星图像时,发现了一个令他们相当意外的图案——一个直径约200公里、形状近乎完美的大圆环。天然水井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岛旅游的主要胜地,这些蓝色的地表坑洞散布在这片干旱的土地上。当你徒步穿越尤卡坦半岛广袤的平原时,随处可见这些水坑。尤卡坦半岛好似一个弯曲的狗腿,位于墨西哥东部边缘,岛上是一些低矮干燥的森林。但是从空中俯瞰,这些天然水坑串聚一起竟形成了一个图案——一个半圆弧线。仿佛有人用圆规在墨西哥海湾画圆,但画了一半,弧线就越过陆地没入了海水中。
天然井是当地玛雅人的饮用水来源。考古学家在探索曾经统治半岛的玛雅文明最后的结局时,发现这些天然水坑环绕尤卡坦半岛的首府梅里达和港口城市西撒尔和普拉格罗索而分布形成一个园形。1988年,在墨西哥阿卡普尔科举行的一次科学会议上,研究人员向其他卫星专家展示了他们的发现,大家都对天然水坑这神秘分布感到困惑不解。观众席上一位名叫奥坎波(Adriana Ocampo)的科学家是当时美国宇航局的一名年轻的行星地质学家。这种圆环图案顿时惊醒了她所受的科学训练的直觉。
现年63岁的奥坎波解释说,她看到的不仅是一枚圆环,还像一个靶心。奥坎波说,“我在看到幻灯片的一瞬间恍然大悟。觉得这太神奇了,自己的想法肯定错不了。我欣喜若狂,但必须保持冷静,因为当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我的观点。”奥坎波现在是美国国家航空和宇宙航行局“露茜项目”的负责人,该项目计划于2021年向木星轨道发射一艘宇宙飞船。奥坎波走到这些科学家们面前,心怦怦直跳,问他们是否考虑过小行星撞击地球这个可能性。这次撞击发生在6600万年前,留下了的疤痕至今仍清晰可见30年后,她笑着说:“他们当时都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奥坎波的偶然发现是科学界相互就此展开讨论的开始,为最后达成一致结论奠定了基础。如今,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这个圆环就是一个直径12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时形成的陨石坑。这颗小行星坠落在尤卡坦半岛,难以想象的剧烈爆炸使岩石都变成了液体。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来自美洲、欧洲和亚洲的科学家团队一直在努力填补剩下的空白。他们现在相信撞击瞬间形成了一个30公里深的火山口。如果将地球比作一个池塘,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就是一颗被抛入池塘中的石子。中心区的反弹在瞬间形成了一座高山,是珠穆朗玛峰的两倍高,但随后就崩塌了。地球在灾难发生后的几年内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遮天蔽日的灰烬导致长达一年多的黑夜,气温降至冰点,地球上约75%的生命都因此丧生,恐龙几乎全部灭绝。
如今,撞击的中心点,即想象中的圆规固定之处,也就是6600万年前一度隆起形成山峰的地方,被埋在希克苏鲁伯港地下一公里的地方。希克苏鲁伯港这个小镇只有几千人口,低矮的楼房被漆成黄色、白色、橙色和赭色,环绕着一个朴素的城镇广场。这种广场在该地区许多上镜但不起眼的尤卡坦村庄里都能看到。这座小镇没什么人知道,只有寥寥可數的一些恐龙爱好者来这里“朝圣”。他们会沿着崎岖多刺的灌木丛内蜿蜒的小路往前走,但常常会在临近的小镇奇克苏鲁伯普韦布洛的地方迷路。那里距离内陆有半小时车程。人们认为6600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地球上75%的生物死亡,恐龙因此几乎绝种。
即使他们最终走到了正确的小镇希克苏鲁伯港(这里从著名的普拉格罗索Progreso度假胜地出发沿着白沙滩海岸线以东要走7公里),也几乎找不到任何指示说,这是地球上过去1亿年间最重大、最具灾难性事件之一的现场。漫步在主广场,你会看到当地孩子画的恐龙。附近儿童游乐场的攀爬架和滑梯上放置着原色的硬塑料蜥脚类动物。唯一的纪念碑在主广场的教堂前,是用混凝土制成的卡通骨头造型的石碑,放置在一个像祭坛的基座上,基座上绘有多种恐龙。
在奥坎波的发现于1991年发表之前,国际社会对尤卡坦半岛的这一地区毫无兴趣。如今,在希克苏鲁伯港和南下45公里的尤卡坦半岛首府梅里达之间,于2018年9月建起了一座博物馆——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科学博物馆。这是墨西哥政府和该国最大的大学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合作的项目,旨在让人们回到6600万年前那一瞬间——一颗直径12公里的小行星改变了世界历史,结束了巨大野兽持续了千百万年的统治。博物馆希望,通过加深当地人民对发生在这里的远古地质年代大灾难的认识,能吸引游客来探索尤卡坦半岛的史前历史。尤卡坦半岛还有著名的玛雅历史景点如奇琴伊察(Chichen Itza)和狂欢派对城市坎昆(Cancun)。奥坎波表示,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及其周边地区应受到全世界更多关注。奥坎波出生在哥伦比亚,小时候移居阿根廷,15岁时来到美国。这颗小行星虽然给这一地区带来了难以想象的灾难,但却使另一个物种获益良多——千百万年后,当世界上最大的食肉动物灭绝后,人类开始进入生物的演化史。没有这次灾难,人类很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她说, “人类因此具有优势,能够竞争、蓬勃发展,我们最后也确实做到了。”
导致恐龙绝种的小行星撞击究竟在地球何处,科学家为此曾探索长达10年,奥坎波的发现终於一锤定音。那个恍然大悟的瞬间是她与太空科学领域的传奇人物休梅克(Eugene Shoemaker)合作后获得的直觉。休梅克是美国地质学家先驱,被认为是行星科学领域的奠基者之一。在他逝世后的第21年,他的骨灰被埋在了月球上,全世界仅此一人。在休梅克的指导下,奥坎波知道这种近乎完美的圆圈不太可能是来自地球本身的任何力量造成的,这个圆圈可能为地球地质变化提供研究线索。这个名叫希克苏鲁伯港的海滨小镇被认为是陨石坑的中心。
上世纪80年代初,加利福尼亚的一对父子路易斯(Louis)和阿尔瓦雷斯(Alvarez)提出了一种被称为阿尔瓦雷斯小行星撞击理论的观点,认为是巨大的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恐龙灭绝。奥坎波说:“但那个时候,这个观点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从这对父子首次提出这个观点,到最后成为科学界共识,整个过程犹如集体拼图,各自独立研究的科学家把自己零散的想法提出来,拼在一起,经常会有重叠,而奥堪波所做的,就是放上最后一张拼板,完成了拼图任务。例如,早在1978年,地球物理学家彭菲尔德(Glen Penfield)就与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的扎诺古拉(Antonio Camargo-Zanoguera)合作,飞越了包括希克苏鲁伯港(Chicxulub Puerto)在内的加勒比海水域。他用磁力仪扫描海面,寻找石油的迹象,结果却发现了这个巨大陨石坑另一半的水下部分。但科学界无法拿到这些证据,因为它们属于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
事实上,第一个将尤卡坦环与阿尔瓦雷斯小行星撞击理论联系起来的人是一位名叫拜尔斯(Carlos Byars)的德克萨斯记者。他在1981年为《休斯顿纪事报》(Houston Chronicle)写了一篇文章,讨论尤卡坦环和阿尔瓦雷斯理论之间是否有联系。拜尔斯后来和一个叫希尔德布兰德(Alan Hildebrand)的研究生分享了他的理论,这个研究生在检查了海地的一层岩石之后找到了彭菲尔德。他们两人共同确定了这个巨大圆坑不是火山口,而是小行星撞击产生的陨石坑。奥坎波说,“比尔斯是第一个把碎片拼在一起的人。竟然是一个新闻记者第一个发现! 当你把所有的碎片拼在一起时,你会发现一个惊人的故事。”但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故事,它还能让我们了解地球以外的生命。从这个陨石坑所获得的知识也帮助了美国宇航局的“好奇号”探测器的研究。好奇号于2012年登陆火星,在过去6年里一直在研究火星的环境和地质。
将希克苏鲁伯陨石坑的喷射物,与小行星撞击火星时发现的碎片相比较,两者有相似之处,这表明火星的大气层曾经比现在要厚得多,更接近于维系地球生命的地球大气层。奥坎波说:“知道过去发生了什么,就可以为未来做好准备,这很重要。这个陨石坑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火星的地质演化。”但是,关于希克苏鲁伯陨石坑,尽管有了博物馆,墨西哥还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为世界历史遗产,但很多令人难以置信的信息仍然埋藏在地下,游客和当地人所见有限。由于这次撞击的时间太久远,游客们几乎看不到什么珍贵的东西,只能看到为数不多的残余,最令人惊叹的就是天然井。你可以和鱼儿在水井中游泳,可欣赏水中悬空的树根。但是游客们可能不知道,之所以有这种奇幻的地质景象,是因为在小行星撞击时,地底深处的岩石被撞出地表。在这个岩石断层线,千百万年来水滴石穿,最终凿出了这些天坑。
自从上世纪80年代末奥坎波发现尤卡坦圆环是陨石坑起,她已来过尤卡坦半岛多次。当被问及人们是否意识到了尤卡坦半岛的重要性时,她显得闷闷不乐。她回答说,“简单来说,并没有。我们需要做得更好,需要利用教育让人们意识到他们生活的这片土地多么特别。”奥坎波还是拉丁美洲行星科学教育的支持者。她说:“他们(当地人民和政府)正在努力补充基础知识。如果真的有用,那就太好了。这儿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地方。”
谢选骏指出:为什么人们对有卡坦半岛毫无兴趣?因为人们只对自己的悲剧心有戚戚。有卡坦半岛是恐龙灭亡之地,不是人类兴起之地;所以相形之下,人们似乎对于东非大裂谷更感兴趣。虽然那还不是悲剧,而是喜剧。
【082、人类重蹈恐龙覆辙】
《水都不能喝了 多国食用水首次验出微塑胶》(2017-9-7明报)报道:
塑胶污染海洋已有研究证实,原来我们每天喝的水也充斥着肉眼看不见的塑胶。美国民间机构委託国际研究首次发现,美洲、欧洲和亚洲多国的食水普遍含有微塑胶(microplastic),其中以美国和黎巴嫩情况最严重。专家坦言现时未能确定食水有微塑胶的原因及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敦促尽快加紧研究。
化验逾12国 美国重灾
以往类似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海洋如何受微塑胶污染,今次则以食水为对象。
英国《卫报》报道,美国非牟利新闻机构Orb Media请明尼苏达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科学家,化验全球超过12国蒐集得到的159份食水样本,结果发现平均有83%的样本含有塑胶物质。
其中,美国污染最严重,94%样本含胶,每500毫升水平均有4.8件微塑胶纤维,国会大楼、环保局总部和纽约特朗普大楼的食水均受污染。
黎巴嫩及印度污染程度紧随其后。欧洲多国包括英国、法国和德国的样本含胶量虽然最低,仍有多达72%样本验出微塑胶,每500毫升水平均有1.9件微塑胶纤维。
亚洲方面,组织挑选了印度的新德里和印尼的雅加达做测试,结果发现两者分别有82%和76%的食水样本含有微塑胶。就算瓶装水也不能倖免,组织在美国抽取的几个瓶装水样本也有发现微塑胶。
干衣磨损纤维 微塑胶进入大气
微塑胶一般指直径或长度低于5毫米的微型胶粒或碎片,可来自多个途径,包括化妆品和衣物,洁肤用磨砂产品中的"砂",本身就是微塑胶。
报道称,科学家仍然不知道为何食水会有微塑胶,但有可能来自衣物及地毡纤维每天因磨损而进入大气,再落入水中,当中干衣机是元凶之一。
以美国为例,当地就十分常用干衣机。有研究显示,洗衣机每一次洗衣服都会释出70万份纤维。
关注会否吸收干扰分泌化学物
负责化验食水样本的明尼苏达研究员科苏特(Mary Kosuth)表示,今次是首个针对食水塑胶污染的调查,只算初步检示人类利用塑胶的后果,有需要进一步测试。报道称,研究带出多个未知数,专家尤其关注塑胶纤维会否吸收诸如足以干扰内分泌的化学物质,随食水进入人类体内。艾克斯特大学生态毒理学家加洛韦(Tamara Galloway)说:"我们过去一直没有认真考虑这危机。"
有关研究进一步印证微塑胶污染无处不在。今年6月爱尔兰的研究发现,水喉水和井水中均含有微塑胶。德国早前研究亦发现,全国24种啤酒内都含有人造纤维和碎片。巴黎2015年的研究则显示,每年从天而降的人造微纤维多达3至10吨。香港绿色和平去年发表的研究亦发现,香港市民常吃的乌头和蚝等170种海洋生物,体内均发现微塑胶。
参与早前爱尔兰食水研究的爱尔兰高威理工学院专家马汉(Anne Marie Mahon)称,食水中的纤维极微细,直径一般只有10微米,一般食水过滤系统不大可能将之过滤。
谢选骏指出:上述事实只是冰山一角,西方文明的污染其实无所不在,结果就是“人类重蹈恐龙覆辙”——恐龙由于自己的身体长得过大,无法适应环境变化,结果走向灭亡。人类由于自己的文明长得过大,无法适应环境变化,结果走向灭亡。
下面看看恐龙,想想人类自己:
恐龙灭绝,是指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所发生的中生代末白垩纪生物大灭绝事件。是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6亿年之久。
恐龙(英文:dinosaur)是生活在距今大约2.4亿至6500万年前的一类陆生动物,是群中生代的多样化优势脊椎动物,大多数属于陆生(栖息在陆地上的)爬行动物,但不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6亿年之久。说是脊椎动物而不说是爬行动物的原因是,恐龙曾经被归为爬行动物,但是其不符合爬行动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匍匐的行走方式,一直被质疑的冷血动物一说。
实际上,人类发现恐龙化石的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发现禽龙之前,欧洲人就已经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奇形怪状的巨大骨骼化石。
直到发现了禽龙并与鬣蜥进行了对比,科学界才初步确定这是一群类似于蜥蜴的早已灭绝的爬行动物。
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理查德-欧文爵士(1804-1892)用拉丁文给它们创造了一个名称,这个拉丁文由两个词根组成,前面的词根意思就是“恐怖的”,后面的词根意思是“蜥蜴”。从此,“恐怖的蜥蜴”就成了一类爬行动物的统称。当然,这局限于拉丁文的造词能力。
“恐龙”一词由日本生物学家创造并引进中国。把这个拉丁名翻译成了“恐龙”。恐龙不是蜥蜴。为地球首批可以单独直立行走的高级生物体。
灭绝之谜
在两亿多年前的中生代,许多爬行动物在陆地上生活,因此中生代又被称为“爬行动物时代”。它们不断地分化成各种不同种类的爬行动物,有的变成了今天的龟类,有的变成了今天的鳄类,有的变成了今天的蛇类和蜥蜴类,其中还有一类演变成今天遍及世界的哺乳动物。
恐龙是所有陆生爬行动物中体格最大的一类,很适宜生活在沼泽地带和浅水湖里,那时的空气温暖而潮湿,食物也很容易找到。所以恐龙在地球上统治了1亿多年的时间,但不知什么原因,它们在6500万年前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突然灭绝了,今天人们看到的只是那时留下的大批恐龙化石。
来自中国的古生物学和物理家黎阳2009年在耶鲁大学发表的论文引起了国际古生物学界的轰动,他和他的中国团队在6534.83万年前的希克苏鲁伯陨石坑K-T线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稀有元素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232倍。如此高浓度的铱只有在太空中的陨石中才可以找到,地球本身是不可能存在的。根据墨西哥湾周围铱元素含量的精确测定,当时是一颗类似小行星的物质不仅撞击了地球中美洲地区,还撞破了地壳,致使地球内部岩浆汹涌喷出,撞击造成的超级火山爆发,从古玛拉岩石的同位素含量测出此次爆发的威力远远高于黄石超级火山最大的能量(普通火山口的直径也就是是几百米,而这次被撞击成的口子直径超过148千米。),整个地球被浓浓的火山灰和毒气所覆盖,导致太阳光无法穿越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大气层氧气含量极低。综合这些因素造成此次生物的大灭绝。以前学术界都是把外来天体撞击说和火山喷发说分开讨论的,但这两个学术都有相当大的缺陷,外来天体说光是撞击不足以影响那么严重,时间那么久,范围那么远(全球性的),而火山说,地球上的火山活动本身就很多很剧烈,但都不足引起如此大的生物灭绝,包括黄石超级火山在内,而中国学者黎阳提供的论证方向和证据完美地解答了国际古生物界的长期疑问,两者的结合才可能造成如此重大的地球生物大灭绝。
如果按单独的事件来定论恐龙灭绝的原因,并不能充分说明动植物在体型结构上的共同进化特征。这一共同的进化特征并不局限在任一地域,这就充分说明了共同进化特征只能是来源与地球引力的加重,这才致使与环境重力对于动植物的限制约束。
质疑与解释
在我们的地球上,曾经有很多生物种类出现后又消失了,这是一个生物演化史中的必然阶段。但是像恐龙这样一个庞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家族,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了,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种种猜测。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的地球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使得恐龙和另外一大批生物统统死去,科学家们对此一直争论不休。有的说是地球在6500万年前发生了地质上的造山运动,因为平地上长出许多高山来,沼泽便减少了,气候也变得不那么湿润温暖了。恐龙的呼吸器官不能适应干冷干热的空气,而且一到冬天,恐龙的食物也没有了,所以就走上了绝路。有的说是超新星爆发引起地球气候发生强烈变化,温度骤然升高后又降得很低的缘故。还有的说是恐龙吃了大量的有花植物,这些花中有很多毒素,恐龙又食量很大,所以中毒而死。证据是白垩纪晚期开始出现了有花植物。还有人别出心裁地说,是因为恐龙这种巨大的动物因吃的太多且不断放屁,向空中释放大量的甲烷气体。由于它们数量太多,生存时间又长,所以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造成毁灭性气候。甚至还有人说是外星人跑到地球来猎取的结果,因为它们觉得恐龙肉特别好吃。证据是他们在北极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有像被激光切割的痕迹。有的科学家还认为,是由于海面下降,新的陆地出来了,有的恐龙有迁移的习惯,去了其他地方,不适应那里的环境,最终灭绝。总之,真可谓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是,普遍被大家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
1980年,美国科学家在6500万年前左右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了。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相当于直径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这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绝对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以地震的强度来计算,大约是里氏10级,而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将超过100公里。科学工作者用了10年的时间,终于有了初步结果,他们在中美洲犹加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大坑。据推算,这个坑的直径在180~300公里之间。科学工作者们还在对这个大坑做进一步的研究。
科学家们开始为我们描绘6500万年前那壮烈的一幕。有一天,恐龙们还在地球乐园中无忧无虑地尽情吃喝,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刺眼的白光,一颗直径10公里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从天而降。那是一颗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头撞进大海,在海底撞出一个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气化,蒸气向高空喷射达数万米,随即掀起的海啸高达5公里,并以极快的速度扩散,冲天大水横扫着陆地上的一切,汹涌的巨浪席卷地球表面后会合于撞击点的背面一端,在那里巨大的海水力量引发了德干高原强烈的火山喷发,同时使地球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
那是一场多么可怕的灾难啊。陨石撞击地球产生了铺天盖地的灰尘,极地雪融化,植物毁灭了,火山灰也充满天空。一时间暗无天日,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泥石流将恐龙卷走并埋葬起来。在以后的数月乃至数年里,天空依然尘烟翻滚,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见阳光而进入低温中,苍茫大地一时间沉寂无声。生物史上的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对于恐龙的灭绝,当然不止这些说法。其余的例如:
气候变迁说
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大幅度下降,造成大气含氧量下降,令恐龙无法生存。也有人认为,恐龙是冷血动物,身上没有毛或保暖器官,无法适应地球气温的下降,都被冻死了。
物种斗争说
恐龙年代末期,最初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出现了,这些动物属啮齿类食肉动物,可能以恐龙蛋为食。由于这种小型动物缺乏天敌,越来越多,最终吃光了恐龙蛋。
大陆漂移说
地质学研究证明,在恐龙生存的年代地球的大陆只有唯一一块,即“泛古陆”。由于地壳变化,这块大陆在侏罗纪发生的较大的分裂和漂移现象,最终导致环境和气候的变化,恐龙因此而灭绝。
地磁变化说
现代生物学证明,某些生物的死亡与磁场有关。对磁场比较敏感的生物,在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的时候,都可能导致灭绝。由此推论,恐龙的灭绝可能与地球磁场的变化有关。
植物中毒说
恐龙年代末期,地球上的裸子植物逐渐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被子植物,这些植物中含有裸子植物中所没有的毒素,形体巨大的恐龙食量奇大,摄入被子植物导致体内毒素积累过多,终于被毒死了。食肉动物将有毒的肉吃下后也被毒死了。
酸雨说
白垩纪末期可能下过强烈的酸雨,使土壤中包括锶在内的微量元素被溶解,恐龙通过饮水和食物直接或间接地摄入锶,出现急性或慢性中毒,最后一批批死掉了。
陨石撞击说
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有一个叫做希克苏鲁伯的陨石坑(Chicxulub Crater),它和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有什么关系?答案就隐藏在这层白白的岩石里。
这层岩石被地质学家称为K-T边界(K-T boundary),意思是白垩纪-第三纪界限的标记线。下层岩石中含有丰富的恐龙化石,但在K-T边界以上,恐龙消失了。
K-T边界岩石中含有铱,铱是一种稀有金属,在地球中的平均含量只有十亿分之一。然而这个岩层中的铱含量是正常含量的200倍。还能在哪里找到这么多的铱呢?在太空中。
太空中的铱含量比地球高出一千倍。人们还在这层白色岩石中找到了冲击石英的证据,只有小行星才会留下这样的标记。高含量的铱和冲击石英,出现在地球上许多地方的第三纪界限岩层里。这种全球性的痕迹,只可能来自最猛烈的撞击。撞击的地点就在墨西哥的犹卡坦半岛。
6千5百万年前的这次撞击非常猛烈,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事件都没法和它比。那时撞上地球的小行星或彗星,宽度大约是6英里。它以超过40倍音速的速度冲向地球表面。它的体积非常庞大,所以当它撞上地球时,前端已经碰到了地表,尾部却还在3.5万英尺的高空,相当于喷气式客机的飞行高度。撞击地球的是高山一样大小的一块巨岩。
关于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说,远不止上述这几种。但是上述这几种假说,在科学界都有较多的支持者。当然,上面的每一种说法都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例如,“气候变迁说”并未阐明气候变化的原因。经考察,恐龙中某些小型的虚骨龙,足以同早期的小型哺乳动物相抗衡,因此“物种斗争说”也存在漏洞。而在现代地质学中,“大陆漂移学说”本身仍然是一个假说。“被子植物中毒说”和“酸雨说”同样缺乏足够的证据。用小行星撞击地球来解释岩层中铱含量增加和恐龙灭绝存在许多疑点。
1.小行星一般都是由硅、铁类元素构成,这样巨大的小行星落在地球表面即使经历漫长岁月也不可能踪迹全无,而在地球上从未发现有这样大型的陨石;
2.白垩纪末期的岩层大部分是熔岩冷却形成的火成岩,由尘埃堆积而成的沉积岩只占地表很小一部分。仅一颗小行星撞击扬起的尘埃能够把当时地球上绝大多数动植物埋入深达几千米的岩层中吗?
3.一颗小行星所含的铱元素就能均匀的散布以至覆盖整个地球表面吗?铱元素在地球深处也同样存在,为什么只推测铱元素来自地球以外而不是来自地球内部呢?因此,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还要人们的进一步探究,但发掘出来了一个恐龙化石,据国外媒体报道,“恐龙时代”在地球上的终结算是历史上的一次巨大物种“变革”,有科学家称,是气候变化的原因导致恐龙灭绝,但始终没有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这一推测。科学家发现了地球上最后一批恐龙的犄角化石,有望找到导致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
据悉,该棕色“恐龙犄角化石”约有45厘米长,为食草恐龙家族所“拥有”,这一家族的恐龙种类还包括著名的三角恐龙。科学家是在美国蒙大拿东南部名为“地狱小溪地层”的一片荒地上发现该犄角化石的,这里曾经还发现过许多其它的恐龙化石,所以该地也被看成是地质学场所。该恐龙犄角化石最让科学家感到特别的是,它被发现时位于岩石层下的13厘米处,化石所在地也就意味着恐龙当时死亡的地点,这可充分说明长有棕色犄角的食草恐龙生活在白垩纪第三纪时期或者说是“K-T”大灭绝的边缘。这也充分说明棕色犄角恐龙为最后一批恐龙,直到它所有的同类都消失,它才走到灭绝,但科学家认为,造成恐龙突然消失的原因并不是它们慢慢走向灭绝的,而是由于突发而来的行星大碰撞。
科学家推测,在6500万年前,即白垩纪时代的末期,曾有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或者是颗彗星与地球在墨西哥沿岸地点处发生过猛烈的碰撞,这也许是造成恐龙大面积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但是,一些怀疑论者却反复指出,这颗在“大冲击”前出现的3百万年恐龙化石的缺乏,足以作为大气现象发生“袭击”时,恐龙早已灭绝的证据。据了解,在“K-T”大灭绝边缘以下时期的岩石层中,十英尺以内的岩石层十分缺乏这种恐龙化石,有人也将此处地域称为“三米空白”。该“三米空白”理论也引发了一场关于“恐龙最后究竟发生了什么”的问题争论,有一些人还认为恐龙并没有灭绝,只是最后进化成了“鸟的祖先”,还有一些科学家认为,恐龙也许是最后慢慢走向灭绝的。
无论如何,这块犄角化石看似已十分接近“三米空白”,这个发现也使科学家们开始重视起关于“毁灭性小行星导致恐龙灭绝”的理论,同时,来自耶鲁大学的泰勒-莱森(Tyler Lyson)博士还表示,这次恐龙犄角化石的发现,充分说明了在大气现象袭击地球之前,恐龙并没有慢慢的走向灭绝。从这块化石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足以说明至少有一部分恐龙在小行星与地球碰撞之前仍然存活。同时也说明,在“三米空白”处并没有非鸟类恐龙化石的存在,这就与曾经关于非鸟类恐龙在“K-T”大灭绝边缘时期前就灭绝的理论相矛盾。
造山运动说
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造山运动使得沼泽干涸,许多以沼泽为家的恐龙因此无法再生活下去。因为气候变化,植物也改变了,食草性的恐龙不能适应新的食物,而相继灭绝。食草性恐龙的灭绝使肉食性恐龙也失去了依持,结果也灭绝了。此一灭绝过程,持续了一千至两千万年。到了白垩纪末期,终至在地球上绝迹。
火山爆发说
因为火山的爆发,二氧化碳大量喷出,造成地球急激的温室效应,使得植物死亡。而且,火山喷发使得盐素大量释出,臭氧层破裂,有害的紫外线照射地球表面,造成生物灭亡。
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安东尼奥-齐基基提出,造成恐龙大绝灭的原因很可能是大规模的海底火山爆发。
齐基基教授认为,白垩纪末期,地球上在海洋底下发生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从而,影响了海水的热平衡,并进而引起了陆地气候的变化,因此影响了需要大量食物维持生存的恐龙等动物的生存。他的理由是,现代海底火山爆发对海洋和大气产生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只是其影响程度比起6500万年前发生的海底火山爆发的程度小多了。
齐基基教授认为,过去,科学界对海底火山爆发的情况了解得很少,需要对这种严重影响地球环境的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他举例说,格陵兰过去曾经生长着茂密的植被,但是当全球性的海洋水温平衡变化以后,寒冷的洋流改变流向后经过了格陵兰,从此把这个大大的岛屿变成了冰雪覆盖的大地。这是海洋水温平衡变化对气候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典型实例。海底火山活动是影响海洋水温平衡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齐基基教授认为应该将海底火山的大规模爆发引起的海洋水温平衡变化作为研究恐龙绝灭问题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海洋退潮说
根据罗伯特-巴克的说法,海洋退潮,陆地之间相接壤时,生物彼此相接触或影响,因而造成某种类的生物绝种。例如袋鼠,袋鼠能在大洋洲这种岛屿大陆上生存,但在南美大陆上遇见别种动物就宣告灭亡。除了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以外,还有疾病与寄生虫等的传染与传播问题,恐龙有可能因此灭绝。
温血动物说
过去,所有的科学家都认为恐龙像其他爬行动物一样是冷血动物或变温动物,但是随着化石资料的不断增多,人们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有人提出,有些恐龙可能是温血动物。首先,他们认为有些恐龙行动极为敏捷,也不是像蛇一样在地上爬行,而是靠两条后腿在地面上跑动,其速度可达每小时20至90多公里。这就需要有强壮的心脏并且维持较高的新陈代谢,这些显然冷血动物是做不到的。其次,恐龙的食量都相当大,据推测,一头30吨重的蜥脚类恐龙,每天可能要吃掉近2吨食物左右,只有温血动物才需要这么多的能量。从食肉恐龙远远少于食草恐龙来看,这一点也是合理的。另外,还有一些身体较小的恐龙,它们身上覆盖着一层羽毛或毛发,这也是为了防止体温散失。其它方面,如骨胳的研究,也初步表明一些恐龙是温血动物。温血恐龙的说法一提出,就受到强烈抨击,但到底结论如何,还很难下定论。
有些人认为恐龙是温血性动物,因此可能禁不起白垩纪晚期的寒冷气候而导致无法存活。因为即使恐龙是温血性,体温仍然不高,可能和现生树懒的体温差不多,而要维持这样的体温,也只能生存在热带气候区。同时恐龙的呼吸器官并不完善,不能充分补给氧,而它们又没有厚毛避免体温丧失,却容易从其长尾和长脚上丧失大量热量。温血动物和冷血动物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如果体温降到一定的范围之下,就要消耗体能以提高体温,身体也就很快地变得虚弱。它们过于庞大的体驱,不能进入洞中避寒,所以如果寒冷的日子持续几天,可能就会因为耗尽体力而遭到冻死的命运。但是,这种学说有一个疑点,那就是恐龙不都是那么庞大的,也不一定都不能躲进洞里避难,所以这种学说也已不完善的地方,因为气候问题,使植物大量灭绝,从而使以植物为食的食草龙渐渐自相残杀灭亡,而肉食者,也因为没有了食物,而变得疯狂,自相残杀而灭绝。(疑点:既然是植物灭绝导致了恐龙的灭绝,为什么吃昆虫等的杂食性恐龙亦一同灭绝了,而其他的一些动物却安然无恙呢?)
压迫学说
恐龙的数目急增,在植物有限的情况下,造成了草食性恐龙的灭绝,接着靠食用草食性恐龙为生的肉食性恐龙也因为食物的不足而跟着死亡。(疑点:何以恐龙会在历经了长达约2亿年的生态平衡之后突然增加?为此学说成立的重要关键,也直接地造成了许多学者对恐龙异常增产的原因的探讨。)
气温雌雄说
根据鳄鱼现今情况,鳄鱼的雌雄决定于处于卵期的气温,当气温高时,鳄鱼(卵内)是雄性,当气温低时,鳄鱼(卵内)是雌性,因为鳄鱼保持了恐龙的原始形态,所以卵的雌雄问题很可能与恐龙类似.因为6500万年前,地球气候陡然变化,气温骤升,导致几乎所有的恐龙卵都成雄性,所以雄性恐龙在无雌性恐龙继承下去的情况下,灭绝了。
物种老化说
认为恐龙由于繁荣期间长达1.6亿年,使得肉体过于巨体化。而且,角和其它骨骼也出现异常发达的现象,因此在生活上产生极大的不便,终于导致绝种。
恐龙中最具代表性的迷惑龙,体长25米,体重达30吨,由于体型过于庞大,使动作迟钝而丧失了生活能力。另外,三角龙等则因不断巨大化的三只角以及保护头部的骨骼等部位异常发达,反而走向自灭之途。
(疑点:并非所有的恐龙体型都如此庞大,也有体长仅一米左右的小恐龙。另外,也有骨骼像鹿一般,能够轻快奔跑的恐龙。但为什么这种恐龙也同时绝种了呢?而且,异常发达的骨骼等部位,在冷血动物体内,推测能够吸收外界的温度,也能放出体内的热,以调节身体的温度,具有非常有利的功能。由此,对于恐龙因种的老化而绝种的说法可以怀疑。)
生物碱学说
这种学说认为恐龙繁盛的最后时期─亦即白垩纪,开始出现显花植物,其中某些种类含有有毒的生物碱,恐龙因大量摄食,引起中毒而死亡。因为,哺乳类能够藉味觉和嗅觉来分辨有毒的植物,但是恐龙却没有这种能力。
不过,含有生物碱的植物并非突然出现于白垩纪后期,在恐龙绝种的五百万年前已经可以见到。此学说未说明何以恐龙在这段期间内仍能生存。所以,这种说法也不能单独成立。
繁殖受挫理论
2013年以前已经在世界上许多地方陆续发现了古老爬行类的蛋化石,尤其是恐龙的蛋化石。按照形态结构,可以把恐龙蛋分为短圆蛋、椭圆蛋和长形蛋等种类。恐龙蛋的大小变化范围很大,蛋壳厚度及其内外部“纹饰”、蛋壳结构及其壳层中的椎状层和柱状层比例变化范围都存在不同的差异。为了深入开展恐龙蛋内部特征的研究,科学家已经采用了很新的技术和多种方法,如扫描隧道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偏光显微镜,CT扫描仪等等。中国科学家首次采用CT技术对山东莱阳出土的恐龙蛋化石进行了无损伤内部结构特征的研究,发现了山东莱阳的一些恐龙蛋化石具有其它方法无法观察到的恐龙胚胎。
气候骤变理论
根据深海地质钻探得到的资料,一些科学家认为在6500万年前的地球上的气候发生了异常的变化,温度忽然升高。这种变化使恐龙等散热能力较弱的变温动物无法很好地适应环境,引起其身体中的内分泌系统紊乱,尤其是造成雄性个体的生殖系统严重损坏。结果,恐龙无法繁殖后代,从而走向了最终的绝灭。
还有一种理论,虽然同样是认为气候骤变引起恐龙绝灭,但是推测的过程却不一样。这一派学者认为,在距今大约7000万年前,北冰洋与其它大洋之间被陆地完全隔开,并在最后的日子里,那咸咸的海水因各种因素的作用渐渐地变成了淡水。到了距今6500万年前,分隔北冰洋与其它大洋的“堤岸”突然发生了决口。大量因淡化而变轻的北冰洋的水流入其它大洋。由于北冰洋的水温度很低,这些“外溢”的冷水形成了一层冷流,使得地球大洋的海水温度迅速地下降了大约20℃。海洋温度的下降又严重影响了大陆气候,使大陆上空的空气变冷。同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含量也迅速减少,引起了陆地上普遍的干旱。陆地上的这些气候变化产生的综合结构就是,恐龙灭绝了。
气候骤变造成恐龙绝灭的一条可能的途径是严重影响恐龙的卵。一些科学家发现,在恐龙灭绝之前的白垩纪末期,恐龙蛋的蛋壳有变薄的趋势,说明在恐龙大绝灭之前有气候急剧变化造成的作用。中国的一些古生物学家也发现,在一些化石地点产出的恐龙蛋中,临近绝灭时期的那些恐龙蛋蛋壳上的气孔比其它时期的恐龙蛋蛋壳中的气孔要少,这很可能与气候变得寒冷干燥有关。
大气变化理论
白垩纪末期的恐龙大绝灭是生物历史上的一个千古之谜,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的理论来试图解释其原因,但是至今没有一个让所有人都能够接受的定论。较为流行的的说法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的灾难导致了恐龙的灭绝,但是这一理论并不完善。因为恐龙是当时地球上最成功的动物,其丰富的多样性更是表现得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生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如果是小行星撞击造成的灾难引起了恐龙的灭绝,那么为什么鸟能够度过劫难的呢?这不能不促使人们再去寻找其它的思路来分析恐龙绝灭的原因。
现代科学分析使我们了解到,在地球刚刚形成的遥远年代里,空气中基本上没有氧气,二氧化碳的含量却很高。后来,随着自养生物的出现,光合作用开始了消耗二氧化碳和制造氧气的过程,从而改变了地球上的大气环境。同时,二氧化碳一方面通过生物的固定以煤、石油沉积在地层里,另一方面也通过有机或无机的过程以各类碳酸盐的形式沉积下来。这种沉积是一直进行的。
有证据表明,恐龙生活的中生代二氧化碳的浓度很高,而其后的新生代二氧化碳的浓度却较低。这种大气成分的变化是否与恐龙灭绝有关呢?
众所周知,每种生物都需要在适当的环境里才能够正常地生活,环境的变化常常能够导致一个物种的兴衰。当环境有利于这一物种时,它就会兴旺发展;反之,则会衰落甚至绝灭。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水等因素,还包括大气的成份。那么,大气成份的变化会不会影响生物的生活呢?答案是肯定的。例如,人处在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环境下会有生命危险,而有些动物甚至比人对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更为敏感。
恐龙生活的中生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说明恐龙很适应于高二氧化碳浓度的大气环境。也许只有在那种大气环境中,它们才能很好的生活。当时,尽管哺乳动物也已经出现,但是它们始终没有得到大发展,也许这正是由于大气成分以及其它环境对它们并不十分有利,因此它们在中生代一直处于弱小的地位,发展缓慢。随着时间推移,到了白垩纪之末,大气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氧气的含量增加,这种对恐龙不利的环境可能体现在两个方面:1、恐龙的身体发生了不适,在新的环境下,很容易得病,而且疾病会象瘟疫一样蔓延。2、新的大气环境更适于哺乳动物的生存,哺乳动物成为更先进、适应性更强的竞争者。在这两种因素的作用下,恐龙最终灭绝了。而那些孑遗的爬行动物则是少数既能适应旧环境,又能适应新环境的少数爬行动物物种。
大气成分变化造成恐龙灭绝这一理论有两个出发点,一个是中生代的大气成份与现代不同。现代科学已能证明这一点。另一个是每种生物需要合适的大气环境才能生存。现代科学也不难对此进行验证。
远古时代的大气中几乎没有氧气,而二氧化碳的含量很高。后来由于生物的出现,在光合作用下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逐渐减少、氧气的含量逐渐增加的这一过程也许可以解释生物进化史中的很多现象。例如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这也是进化史中的一个难解之谜。大气成份变化也可以对此作出解释,因为动物不能直接利用无机物进行光合作用,它的起源落后于植物的起源,必须发生于大气中的氧气含量达到相当的程度时。因此,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必须以大气中的氧气含量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做保障,而这一点已经被科学所证明。
因此,对于恐龙绝灭来说,小行星的撞击也许起了一定作用,但看来并非是最关键的因素。
除了上述的22种比较著名的说法之外,还有许多较鲜为人知的说法(如太阳黑子爆发、电磁扰动、地球磁场方向及强弱发生变化),至于哪一个才是最好的说法,全凭各人的想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没有一定的对与错,毕竟恐龙灭亡之谜还没有真正解开呀!
综合原因说
因为恐龙的灭绝只有在各种内外界因素共同作用下才会发生,所以这种理论认为恐龙灭绝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单一的原因很难导致恐龙灭绝,恐龙灭绝是多方面造成的。
恐龙灭绝
但是无论当时发生了什么,至少有一点是不可否认的,那就是恐龙对所发生的事件无法适应或改变。如果它们能够适应或改变环境,那么,它们还会那么神秘地灭绝吗?
恐龙是古爬行动动物,种类繁多,体型各异,小的体长不到一米,大的体长数十米,重达四五十吨。有食肉的,也有食植物的。它们在地球上的陆地或沼泽附近生活,在地球上曾称霸一时。
其他猜测
据德国《科学画报》杂志报道,来自波恩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的约尔格.法尔教授介绍说,地球在6千万年前曾陷入一次强烈的宇宙粒子流“风暴”中。在遭遇这样的风暴时,高速进入地球大气的各种粒子会达到平时的上百倍之多,将大气中的分子“撕裂”成为形成雨水所必要的凝结核,最终导致地球大气中云层增厚,降雨频繁,气温急剧下降。
科学家认为,正是宇宙粒子流的爆发导致了地球气候条件的剧烈变化,而不能适应此种气候变化的恐龙也因此在较短时间内灭绝。
大量体现当时地球环境特征的动植物化右均显示,白垩纪末期以前,地球大气层的密度和厚度远远超过现代,地表较为平坦,全球都是非常温暖潮湿的气候环境。那时极地和赤道温差很小,20世纪80年代,加拿大地质学家曾在北极圈内的埃尔斯米尔岛发现了一片以水衫为主的化石树林,林中还有鳄等动物化石,说明极地曾具有热带的气候环境。自然环境是决定生命存在形态的主要因素,地球大爆发后,当那些身躯硕大的恐龙赖以生存的湿热环境不复存在时,即使有一些幸存下来,也无法适应相对寒冷干燥、有冷暖季节区分的气候环境而继续生在。所以,大多数恐龙的绝迹便自然而然了。
还有一部分幸免于难的恐龙(大多体形较小)以及一些早在侏罗纪就已经进化为原始鸟类、哺乳类的动物、遵循自然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经过7000万年不断演变,大多数物种改变了原来的形态,由冷血动物进化为耐寒的能调节体温的热血动物(鸟类、哺乳类及人类)。当然,每次大规模物种进化后,总会有一些物种保留原状,像鱼类进化为两栖类后,鱼类还延续生存,爬行类中也有极少数(鳄、蜴蝎等)至今仍然保持了7000万年前恐龙的原始形态。
另外还有“传染病”、“来自宇宙的放射线或超新星的爆炸”“未乘上诺亚方舟”、“太阳系震动说”等。
6500万年前,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的恐龙灭绝了,成为生物史上最大的谜案。依据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的事实,佐证了大陆漂移假说;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反思,证明外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
流星撞地球说
据外媒报道,科学家最新发现表明,大规模的流星撞击或是导致恐龙灭亡的罪魁祸首。
该恐龙角是在美国蒙大拿州的地狱溪地层发现的,这里曾出土很多恐龙化石。该化石的地点位于白垩纪-第三纪(K-T)边界的岩石层下13厘米处,该边界是化石记录中恐龙死亡的关键点。科学家相信这些恐龙在一场突发的全球性大灾难后消失的,而非此前所称的缓慢灭绝。
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墨西哥海岸,从而杀死所有的恐龙。有些怀疑者指出300万年间并没有恐龙化石的存在,从而致撞击成为所有恐龙一夜消失的新证据。在K-T边界岩石层地下10英尺处明显没有化石的存在,这个地区被俗称为“三米长的缺口”。
“三米长的缺口”理论引起恐龙问题的争议,有人认为它们进化成鸟,而有科学家认为恐龙缓慢死去。然而该恐龙角的发现逐渐填补了这个“缺口”,它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毁灭性小行星摧毁了恐龙的观点。
耶鲁大学泰勒·里松博士说道,“这表明至少有些恐龙在小行星撞击前还很好。这些表明缺乏非禽类(鸟)恐龙化石的缺口并不存在与之前的假设-非禽类恐龙在K-T边界撞击事件前就已灭绝,并不相符。” 科学家指出撞击后形成的125厘米岩层完全没有化石的存在。
因陨石撞击:地球进入核冬天
恐龙曾经称霸地球,但其消失的原因仍众说纷纭。有说法称6600万年前一颗巨大陨石撞击,导致地球进入“核冬天”,恐龙不堪恶劣环境最终灭亡。科学家最近找到实质证据证实这一说法。
科学家指出,6500万年以前,一颗直径10公里的巨大陨石撞击地球,扬起大量烟尘遮蔽天空,地球环境进入“核冬天” (nuclear winter),太阳被遮蔽致使气温严寒,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缺乏氧气,让一度支配地球的恐龙走向衰亡。
该理论源自科学家预测核战造成气候灾难,核武器攻击城市会让大量的烟和煤烟进入地球的大气层,这将可能导致非常寒冷的天气。
刊载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研究指出,约6500万年前墨西哥尤卡坦半岛被陨石撞击形成“希克苏鲁伯陨石坑”之后,全球气温陡然下降,海水水面温度降到7℃。
证据隐藏在德州布拉索斯河地区,沉淀物生成的石头经过分析显示,与冲击坑的石头年龄相同。荷兰乌特勒支大学科学家魏勒库说,“陨石冲击扰乱原本相对稳定、温暖的气候,可能对地球生命造成很大压力。”
这个冬天据说持续不超过20到30年,可是足以消灭海陆空各种生物,以及许多其他生命形式,科学家如是说。
从电脑对“核冬天”的模拟中可见,冲击后数小时,地球发生地震、海啸与火灾。接下来尘土与硫磺液体在空气中聚集,挡住太阳光。最后照在地球的阳光仅剩下原本正常水准的20%。
恐龙灭绝时大量蜥蜴蛇类灭绝消失
2012年最新一项研究显示,当6500万年前地球遭受小行星碰撞导致恐龙灭绝时期,大量的蜥蜴和蛇类也灭绝消失。
科学家现在认为,一颗超大质量小行星碰撞在墨西哥海岸,导致物种大范围灭绝,使地球上83%的爬行动物消失。体型较大的物种遭受的苦难更大,当时体型超过0.5公斤的任何物种都难逃灭顶之灾。
美国耶鲁大学的尼古拉斯-隆瑞奇博士说:“通常人们会认为小行星碰撞事件主要导致恐龙灭绝,但是此次碰撞事件对地球整个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的破坏,蜥蜴和蛇类几乎全部灭绝。”
隆瑞奇指出,在恐龙生存末期出现了大量的爬行动物,其中包括体型微小和体长达2米的蜥蜴。当时远古蟒蛇足以吞食恐龙蛋,甚至可以捕杀许多恐龙物种的幼仔。在白垩纪末期小行星碰撞事件中,许多远古爬行动物都相继灭绝消失,但是幸存的物种最终进化形成现今1000多种物种。
启示
不论以上的事情是否真的发生过,恐龙的全部灭绝都将是一个奇特的事件。我们获得了一些珍贵的恐龙化石,使科学家们的研究工作能够进行。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个谜会解开。同时我们应该知道,任何一种生物都要经历产生、发展、繁荣、灭亡的过程,就象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一样。这是大自然的规律,并不会因为那一物种庞大强盛而改变。恐龙灭绝了,随后出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更多的更高级的生物将把地球装点得更加美好。
原因总结
恐龙绝迹原因一直是科学界的一个争议,由数十名专家组成的一个国际科研小组,公布他们就这件事情的研究结果,指出在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在墨西哥海岸撞击地球,令地球出现了因撞击引起的地震和火焰风暴,关键是把几百亿吨的物质抛入大气层,遮挡住太阳的光线,令许多生物失去生存空间,当中包括了恐龙。
而研究同时指出,这撞击却同时提供创造了,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新物种进化的环境和条件。
一灭一生,真是一个循环,地球的情况来看,是否又是步向另一次重生的阶段?
新成果
距今约6000万到7000万年前,地球上发生过一件大事,那就是生物界“霸主”恐龙突然消失了。恐龙的灭绝之谜一直是科学家们长期研究和争论的焦点,已公开提出的灭绝说就有130种之多,如地磁倒转说、蛋壳变厚说、海洋收缩说、太阳耀斑说等等。有人说恐龙可能是得癌症死的,还有人说“凶手”可能是一场罕见的干旱。目前科学界比较广为接受的“外星撞击说”认为,是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了恐龙的灭绝。在诸多假设中还有不少新奇有趣的说法。“死亡之星”说
美国物理学家里查德·穆勒认为一颗围绕太阳运转的星体每2600万年就会将一些小游星掷向太阳,其中一些小游星撞击到地球后导致了恐龙的灭绝。穆勒将这颗“死亡之星”称作“复仇女神”,并表示这颗星体分裂出的小游星就是恐龙灭绝的“罪魁祸首”。
种族没落说
中国黑龙江学者于大海最新提出,恐龙生存体制和生命机制的彻底衰败是恐龙遭致自身淘汰的根本原因。他研究发现,任何一种生物种类在地球上的存活都有着特定的周期性,到了一定的生命周期后,就会由于其自身遗传机制方面所存在的问题而自行消亡。而事实证明,在地球上称霸1.6亿年的恐龙家族早在所谓的大灾变之前就已经“家道中落”了。性功能衰退说
广东资深地学专家杨超群认为,由于古气候及地质因素的影响,据今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雄性恐龙出现了性功能障碍,大量的恐龙蛋未能受精,导致了恐龙最终灭绝。
他认为,在恐龙繁盛的侏罗纪时期,雌雄恐龙的生殖能力都很强,大量的受精蛋均孵化出了恐龙,因此出现了保存大量恐龙骨骼化石而未见恐龙蛋化石的情况。到了晚白垩纪,雌性恐龙的生殖功能仍较强,但雄性恐龙却出现了性功能障碍,大量的蛋未能受精,因此出现了大量的蛋化石而骨骼化石则相对十分稀少的情况。从晚白垩纪早期到晚期,地层中的恐龙蛋化石逐渐减少,说明恐龙的生殖功能逐渐衰退,恐龙的数量不断减少,最终灭绝。
海底火山爆发说
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安东尼奥·齐基基提出,恐龙灭绝的原因可能是大规模的海底火山爆发所致。他认为,大规模的海底火山爆发影响了海水的热平衡,进而使陆地气候发生变化,影响了需要大量食物的恐龙等动物的生存。
放屁灭绝说
法国科学家推测,导致恐龙绝种的正是它们自己的屁。恐龙家族种类众多,它们大多体形庞大,部分重达80至100吨,每天要吃130—260公斤食物。而恐龙每天会不断放屁,屁中含有大量的甲烷。甲烷最终破坏了臭氧层,导致地球生态发生巨变,食物奇缺,以致恐龙绝种。
水星惹祸说
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认为,恐龙之死是水星惹的祸。6500万年前,水星的轨道发生摆动,导致一颗小行星飞向地球,成为恐龙大灭绝的罪魁祸首。
科学家们使用电脑模型对2.5亿年前的太阳系进行了“还原”。模型表明,6500万年前,水星的轨道发生摆动,并对太空中的一个小行星带产生影响,很有可能使单个的小行星走上与地球相撞之路,从而导致恐龙的灭顶之灾。
对于恐龙的灭绝,科学家至少提出了90多种比较有道理的假说。
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恐龙的大规模死亡或灭绝跟地壳运动和地球气候变迁很有关系。中生代末期,地壳上长出很多山来,沼泽被毁灭了。地下的气候也发生了变化,出现了冷热季节的交替。这样一来,像恐龙这样的冷血动物就变得不能适应了,气候变冷体温就跟着下降,忍受不住寒冷就会死亡。它们的呼吸器官只适于对付湿热的空气。却对付不了变得又干又热的空气。由于气候的改变,原来很茂盛的蕨类等裸子植物绝迹了,代之以能开花结果的被子植物一到冬天,万物凋零,恐龙的食物出现了全面恐慌。在新的环境面前,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身体构造已经定型的恐龙,只能走上灭绝的道路。而能够进行冬眠的蛇,蜥蜴类,身上长毛能御寒并能躲进山洞避寒的小型哺乳类动物和鸟类,却得以保存下来。
与以上观点相类似的一种学说认为,恐龙的灭绝与大陆漂移有直接关系。恐龙刚刚出现时,就生活在一块古陆地上,那里是恐龙的乐园。可是到了侏罗纪,古陆开始分裂,并且开始漂向不同方向,由于大陆漂移,在白垩纪晚期,恐龙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气温逐渐下降,没有御寒装备和生理机能的恐龙只能坐以待毙,全部灭绝了。
科学界里还有一种主张认为,恐龙是因为陨石降落而灭绝的,这种主张被称为陨石说,有的科学家推测,天外某颗小行星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陨落到大海里,4秒钟后即出现海底深坑,海水升温的蒸气柱高达40公里,其后5公里高的海浪与陨石气化微尘袭击全球。此时,极地雪融,植物毁灭,恐龙被埋入泥沙土中。当然,这颗陨星也可能落在陆地上,那会给地球上的生物带来更严重的毁灭。这种假设还缺乏证据,如果地球上曾经发生过这种事,应该能在地球表面找到一个极其巨大的陨石坑才对。
还有些科学家推测,坠落到地球上的陨星不是一颗,而是成千上万颗,像聚雨一样。这些陨星虽然小,但每一颗的威力都胜过几颗原子弹,集中到一起就不难造成地球上生物的全面灭绝。
有些天文学家提出了超新星爆炸说。超新星是指那些光耀夺目,并且旋即殒灭的星体。构成它们的星核物质的温度和密度,由于超出了星体本身容许的界限而突然爆炸,并出现了散发强烈的光线,宇宙线和X射线的现象,这就是超新星爆炸。爆炸时放出的X射线产生出相当于高的能量,相当于10个太阳,使地球表面上的气温骤增。因此地表面刮起了大型的台风和强烈的暴风,由暴风从地表卷起的高温空气在高处形成冰云,遮住阳光,已经习惯于热带生活的恐龙不耐严寒,于是就灭绝了。
有一些生物学家认为,恐龙是因为食物中毒而灭绝的。恐龙吃的蕨类、苏铁、银杏、松柏等植物都是不会开花的植物,这些植物对恐龙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但是,后来却出现了有花植物,这些有花植物中所含有的生物碱具有很大的毒性。恐龙又是“大肚汉”,吃的非常多,所以就等于恐龙集体“服毒自杀”了。在中国的自贡地区曾发现过大量的恐龙化石,被誉为“恐龙之乡”,外国人羡慕地称中国是“恐龙财主”。专家们在用孢粉分析,沉积相分析,光谱分析等方法对这里的恐龙化石进行研究后,发现这些化石砷含量超过了100PPM。由此他们认为,这些恐龙是因为吃了有毒性食物而暴死的。
除此之外,科学家们对恐龙的灭绝还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假设。有人认为,由于当时哺乳类大量增加,它们脑子机灵,动作敏捷,使行动迟缓而脑子又不发达的恐龙难以抢夺到食物。同时,它们又把不善于保护后代的恐龙的蛋都当成了美味佳肴。恐龙蛋被它们偷吃光了,恐龙也就灭绝了。
有人认为,当时地球上频繁发生火山爆发,火山灰不仅严重污染了空气,而且长年累月地遮住了阳光,从而使生态环境发生了突变,氧气缺乏,没有降雨,沼泽、山川干涸,植物灭绝,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恐龙便死光了。
法国科学家德迪特不甘落后,也对恐龙灭绝的原因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解释。他认为,恐龙这种巨型动物每天要吃掉大量食物且不断放屁,向空气中释放大量的甲烷气体。由于恐龙太多,生存时间又长,它们放的屁就对臭氧层造成破坏,进而造成毁灭性气候。
国外一个研究小组对恐龙作了20年的研究后,得出一个惊人结论:外星人消灭了恐龙。前苏联古人类学家巴罗诺夫说:“6000万年前外星人公开猎取恐龙,并在几千年中消灭了这种动物。恐龙与鸟类有关,而非从前人们所认为的与爬虫有关。对外星人来说,它们只是巨大的味道好极了的鸡,每年要猎走好几百吨肉,这种肉在那里成了名贵物品。四年前,北极地区发现的恐龙墓场也证实他的理论。在那里,成千上万的恐龙头骨上,有尖利的,像被激光设施切割后留下的痕迹。有迹象显示,外星人曾将恐龙运到他们的星球作为家畜来饲养,可能那时他们已意识到恐龙濒临绝种了”。世界其他的古人类家,有不少也同意巴罗诺夫的研究报告。一个英国专家说“由于我们在地球上也有同样的行为——过分的狩猎,使许多动物绝种。我认为他的理论也是讲得过的”。古人类学家们决定去北极岛的屠宰场看看。
卵生导致灭绝
来自伦敦动物协会的成员,以及苏黎世大学的Daryl Codron和Marcus Clauss共同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探讨导致恐龙灭绝的本质原因及灭绝方式。
恐龙妈妈体重可达4吨,是新孵化恐龙的2500倍还重,而大象妈妈的体重却仅是其幼儿的22倍。换句话讲,哺乳动物的幼儿就已经相当大了。而对于恐龙而言,要生育体积较大的恐龙,不仅需要更大更厚的蛋壳,还需要透过蛋壳结构能使胚胎呼吸,而要达到这个要求几乎不可能,因此,新孵化恐龙肯定要小得多。另外,新生哺乳动物生存在与其父母相同的生境中:母亲喂养它们以母乳,直到它们能够较独立地生存。大型恐龙却是另一种情况:它们在一生中要适应诸多不同的生境,因为它们的体型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从几千克甚至可以长到3万千克。
Daryl Codron对此解释道,科学界已经达成一项共识,就是特定体型的生物会占据相应的生境,也就是说,恐龙在其一生会经历所有生态域中的大多数,而哺乳动物则只需经历其中的少部分。研究结果显示,小型及中型恐龙由于其生境会被大型恐龙的青年个体占据而拥有极少的个体种类,这种情况在哺乳动物中是不会发生的。对恐龙所有属种(包括其后裔——鸟类)的统计显示,个体体重介于2~60千克时,仅极少种类会与成年个体共同生活。Marcus Clauss通过计算机模拟总结道,首先,小型及中型种类的缺失是恐龙间竞争所导致的,而哺乳动物却没有这样悬殊的差距;其次,由于大型恐龙的存在以及恐龙年轻个体的普遍竞争,哺乳动物并不发育形成大型种类;再次,对于小型恐龙而言,由于来自同类及哺乳动物的竞争,它们的生存压力更大,以至于它们要么走向灭绝的边缘,要么向新的生境发展,而后者保证了它们生存,那就是进化成鸟类占领天空。
恐龙在地球上的霸主地位共延续了1.5亿年,三叠/白垩界线处的大灭绝事件,为恐龙招来了巨大灾难。当时所有重约10~25千克的生物基本都灭绝了。许多哺乳动物在此阈值之下,因此得以躲过此次灾难并在其后大型化,向空出来的生态域进军,恐龙的命运与此相反,因此它们走上了衰落的道路。
爬行动物到陆地上生活,开始了“爬行动物时代”,大地第一次被脊椎动物广泛占据。那时的地球气候温暖,遍地都是茂密的森林,爬行动物有足够的食物,逐渐繁盛起来,种类越来越多。有的长了较长的腿,适宜在陆地生活;有的则完全失去了腿,长的像蛇一样;有的腿又变成了像鱼鳍一样的鳍状肢,表明它们又重新回到了水里;还有的长了翅膀,向天空飞去……它们不断的分化成各种不同种类的爬行动物,其中有一种变成今天的龟类,而另一类则演变成为哺乳动物,还有一类成了现代的蛇和蜥蜴。但最为突出、最多样化的一类是分为鳄鱼、恐龙及鸟类。
有机硅缺失论
恐龙的肌肉属于一种有机硅胶,恐龙体内硅含量高于动物的祖先,动物的祖先体内硅含量高于动物。恐龙对硅烷的依赖性极强。恐龙以高分子有机硅或硅结构的动物、植物为食,恐龙随着其赖以生存的食物的减少而逐渐灭绝。
彗星撞击加火山爆发
经过不断的研究,科学家们最终找到了确切的证据证明。在6500万年前,从有一颗巨大的彗星撞击到地上上面。通过内部震荡理论在彗星撞击的对面点出造成火山爆发。当然,这些都不足以使恐龙灭绝。真正使恐龙灭绝的,是这种火山在爆发之后,携带出了大量的厌氧菌,这种厌氧菌将氧气转化成了一种有毒的化学气体。经过十几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变得极其稀少。小型哺乳动物能够继续生存。但体型巨大的恐龙却失去了生存的能力。于是为了继续繁衍,便将身体不断缩小。缩小再缩小。也就逐渐演化成了类似鸟类的其它物种。如今的昆虫之所以变得这么小。也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过少,使得它们无法得到足够的氧气来带动庞大的肢体。
谢选骏指出:不论上述解释如何纷纭繁多,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恐龙自己的身体长得过大,结果导致自己灭亡。因为,与恐龙同期的动物幸存下来的不少,而且有许多正是恐龙的同类,只是它们的身形较小,容易适应环境变化。
【083、人面兽心的苹果电器】
《乔布斯去世前说大女儿闻起来像厕所》(2018年8月07日 转载 中国日报网)报道:
苹果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的大女儿丽萨·布伦南·乔布斯(Lisa Brennan-Jobs)现年40岁在名为《小人物》的回忆录中描述了她和父亲之间的紧张关系:父亲临终前,她去看他,他说她闻起来“像厕所”。
回忆里写道,父亲2011年胰癌并发症死亡前的一年里,她每隔一个月就去看望她的父亲。有一次,她的父亲病得很重,重到几乎无法起床时,她在浴室里找到昂贵的玫瑰面部喷雾,往自己身上狂喷后才去跟父亲告别。“我们拥抱时,我都能感觉到他的椎骨、肋骨。他身上有股发霉的味道,像流出有药味的汗水。”
就在她转身要离开的时候,父亲叫住了他:“丽萨?”
“咋啦?”她问道。
“你闻起来像厕所。”她回忆说。
到那时,她不再想是否有可能与父亲“愉快和解,就像电影中呈现的那样”。
1978年,正值史蒂夫·乔布斯及其女友克里斯安·布伦南23岁,丽萨出生了,可史蒂夫·乔布斯公开拒绝承认自己是她的父亲。一直到1980年,圣马特奥社区学院区迫使他接受亲子鉴定并提供抚养费后,丽萨和史蒂夫·乔布斯的生命才有了联结。
然而,即便是这样,丽萨说,她的父亲对她总是吝啬、冷漠和无礼,甚至不愿承认他第一批电脑中就有用她名字命名的。
一直到丽萨27岁时,难得有机会和她的父亲等人一起开启了游艇之旅。他们的游艇离开法国南部海岸后抵达摇滚巨星博诺的别墅。
当时,博诺问她父亲:“所以,电脑是以丽萨命名的?”
“我的父亲犹豫了一下,低头看了看他的盘子。许久,他目光转向波诺,说:“是的。”
“我观察着父亲的脸。是什么改变了他的说法?为什么这么多年过去了他才愿意承认?我想,电脑当然是以我的名字命名的。现在看来,他的谎言似乎很荒谬,我感觉到有一股新的力量使我昂首挺胸。”她感谢波诺的提问。
“我跟博诺说:‘这是他第一次说是,’她回忆道,‘谢谢你的提问。’好像有名的人需要其他知名人士来帮助他说出心中的秘密。”
但另外一段记忆就令人伤心了。丽萨回忆说,小时候,如果父亲的保时捷被刮伤了,他就会买一辆新的。
有一天晚上,她坐在车里,问他是否可以开刮坏的保时捷。
“当时我就想知道买了新车,旧车怎么办。”她写道。
但他愤怒地回答说。“绝对不可以,”感觉他说话酸酸的又非常刻薄,她写道,“我希望当时我能收回我说的话。后来,我们把车停在房子旁边,然后他关掉了发动机。在我下车之前,他转过身来对我说。“‘你’什么都得不到,”他说,“你明白吗?你什么都得不到。”他是说我得不到保时捷吗?还是其他什么更大的东西?我不知道。他说话很伤人,扎心了。
谢选骏指出:乔布斯似乎有点人面兽心。但是也许,正因为乔布斯人面兽心,他才能制作出了“不可一世”的苹果电器。苹果电器是高度理性的产物,那是需要铁面无情的——苹果产品的人面,仅仅用来掩盖兽心——这就是“现代的不和的金苹果”、“人面兽心的苹果电器”。
网文《什么是“不和的金苹果”?》(2019-09-20)报道:
金苹果是希腊神话中著名的宝物。意思是“不和的根源,发生纠纷的事端”。出自荷马史诗Iliad(《伊利亚特》)中的一则希腊神话故事。
相传阿喀琉斯的父母举行婚礼时,没有邀请不和女神厄里斯,她偷偷来到席间扔下一个“不和的金苹果”,写着“赠给最美的女子”。赫拉、雅典娜和阿弗洛狄忒三位女神果然争夺起这个苹果来。宙斯要她们找特洛伊王子帕里斯评判。
三位女神各许帕里斯以最大的好处,赫拉许他成为最伟大的君主,雅典娜许他成为最勇敢的战士,阿弗洛狄忒答应他娶一个最美丽的女子。帕里斯最后判定阿弗洛狄忒是最美的。
他随后到斯巴达做客,拐走了斯巴达国王墨涅拉俄斯的妻子,美丽的海伦,并劫走大批财富。这激起了全体希腊人的公愤,于是希腊各国组成联军,远征特洛伊人,特洛伊战争爆发了。
这就是一个苹果引发的战争。
谢选骏指出:苹果电器给现代社会带来的后果,也大抵如此。
【084、人民战争的活学活用】
《交通工具成恐怖杀人手段》(2017年6月5日法广RFI萧曼)报道:
6月3日夜间伦敦市中心伦敦大桥上发生的恐怖袭击表明:汽车或卡车等交通工具已经成为恐怖主义分子的杀人手段,用车辆碾压,用刀捅人的恐怖作案方式不需要多少训练,不需要严密组织训练,也不需要很多资金,这种方式已经在多个国家中出现而且很难预防。
三个恐怖分子6月3日周六夜间在伦敦大桥上用一辆小卡车碾压路人,之后又下车用刀杀人,造成至少7人死亡,48人受伤。这之前两个多月的3月22日,一名50多岁成为伊斯兰恐怖分子的英国人Khalid Masood在伦敦的威斯敏斯特桥上开车撞人,使得5人死亡,50多人受伤。之后他又下车用刀在英国国会前杀死了一名警察。
而在这之前的2013年5月,也是在伦敦,曾经有两个原籍尼日利亚的英国人开车撞倒一个英国军人后,又下车在他身上乱刺。一段录像显示:这两人作案前发誓就要杀英国军人。
人们记忆犹新的最严重的卡车撞人事件是在法国,去年7月14日法国国庆节晚上,尼斯市的一名原籍突尼斯的恐怖分子驾驶一辆重型货柜卡车撞向看节日烟火的人群,造成86人死亡,400多人受伤。这之前两年,法国还发生过两次类似事件:2016年1月1日,在瓦朗斯市(Valence),一名原籍突尼斯的法国男子驾驶汽车撞向在清真寺前站岗的四位法国士兵,法国士兵开枪自卫。2914年12月21日,在法国东部城市第戎,一个有严重精神病的男子一边喊着“真主伟大”,一边开车撞人,使14人受伤。
在德国柏林,2016年12月19日,原籍突尼斯的Anis Amri也是开着一辆卡车冲撞一个圣诞节市场,造成12人死亡,48人受伤,这起攻击得到“伊斯兰国”组织的承认。
2017年4月7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市中心,39岁的乌兹别克男子Rakhmat Akilov开卡车在闹市撞人,然后又撞一家大商店,使得5人死亡,15人受伤。作案人几小时后被抓承认他有意进行恐怖活动。乌兹别克警方也证实:该人在2015年曾经通过土耳其到叙利亚,试图参加“伊斯兰国”。
谢选骏:“交通工具成恐怖杀人手段”,这是对“人民战争”理论的活学活用,而且,连土八路的土制地雷都不需要,直接拿上汽车这个生活用品就可以了,而且连买都不需要,租车一辆就可以了。伦敦的生活这么方便,难怪大家都往这里跑。一旦英国的穆斯林都行动起来,星火燎原的日子就会来到。
【085、人民主权论犹如地心说】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即民有、民治、民享,即是人民所拥有的,又被人民所选出的,还为人民而服务的——这是林肯在《葛底斯堡演说》中所描绘的,奇幻无比,天花乱坠,但落到地上却是一场烈性传染的革命瘟疫。
这是为何?
这是因为,他是源于错误的“人民主权论”。
人民主权(popularsovcrcignty)是指国家或政府的最高权力来源于和最终属于人民,即国家或政府的最高权力的“民有”,并且这种来源是政府或国家权力的合法化依据或前提。这种含义的人民主权作为一种观念在西方较早就出现了。洛克是人民主权论的集大成者,其学说被现代宪法和宪政所践行。洛克用自然状态说、天赋人权论和社会契约论来论证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并最终为人民所有。洛克的推论大致为:在人类进入公民社会或政治社会以前,人们处于自然状态中。这种自然状态是一种平等的、自由的状态。人们靠自然法,即理性,来保护自己的利益和维持社会秩序,每个人自己来执行自然法,即是自己案件的法官。
谢选骏指出:人民主权论说得天花乱坠,但其实完全是一个乌托邦,是愚不可及的地心说,基于古老的部落迷信,然后通过人为灌输强制执行。
地心说强调人居住的地球是万物的中心,这虽然符合人类的经验,却不合科学观测;人民主权论强调人民可以拥有并享有主权,这虽然符合大众的希望,却不合政治现实。所以在实际中,人民主权论不过发挥了一种自欺欺人的安慰剂作用,甚至把强权当做了真理。
地心说,又名天动说(Geocentric model)。公元2世纪时它被体系化了,是地动说对应的学说。该学说是一种认为地球位于宇宙中心的地球中心说,人类则住在半球型的世界中心。从13世纪到17世纪左右,地心说也一直是天主教教会公认的世界观。
地心说最初由米利都学派形成初步理念,后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然后经亚里士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其中,行星的运动要比太阳、月球复杂些:行星在本轮上运动,而本轮又沿均轮绕地运行。在太阳、月球、行星之外,是镶嵌着所有恒星的天球恒星天。再外面,是推动天体运动的原动天。地心说是世界上第一个行星体系模型。尽管它把地球当作宇宙中心是错误的,然而它的历史功绩不应抹杀。另外在人类现有技术条件下只能判断出地心说在太阳系是错误的,还无法判断它是否适用于宇宙。
地心说的起源很早,最初由米利都学派形成初步理念,后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经亚里士多德完善,又让托勒密进一步发展成为“地心说”。在16世纪“日心说”创立之前的1300年中,“地心说”一直占统治地位。亚里士多德的地心说认为,宇宙是一个有限的球体,分为天地两层,地球位于宇宙中心,所以日月围绕地球运行,物体总是落向地面。地球之外有9个等距天层,由里到外的排列次序是: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和原动力天,此外空无一物。上帝推动了恒星天层,才带动了所有天层的运动。人类居住的地球,则静静地屹立在宇宙中心。
地心说是世界上第一个行星体系模型。尽管它把地球当作宇宙中心是错误的,然而它的历史功绩不应抹杀。地心说承认地球是“圆形”的,并把行星从恒星中区别出来,着眼于探索和揭示行星的运动规律,这标志着人类对宇宙认识的一大进步。
1609年伽俐略通过自制的望远镜观察发现:月亮不是一个光滑的球体,它的表面矗立着无数座火山口和高山。于是他得出结论说从总体来看,天体不是平滑完美的,而是和地球同样,具有凸凹不平的表面。通过观察,他看到从整体来讲银河并不是一片银色的云体,而是由众多的个体星星组成的,这些星星距离我们如此遥远以致用肉眼看上去就成了模糊的一片。通过对行星的观察,他发现有些环带包围着土星,有四个卫星绕着木星运行。这显然说明了地球以外的行星周围也可能会有运行的天体。通过观察他发现了太阳黑子(事实上在他以前就有人观察到了太阳黑子,但是他公布的观察结果更有说服力,因而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他发现金星这颗行星的盈亏和月亮的盈亏十分相似。这对于说明地球和所有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行的哥白尼学说是一项重要的证据。由于支持哥白尼学说而遭致了有势力的教会的反对,1616年他被下了一道禁令,不准讲授哥白尼学说。1632年,他出版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1633年,他被罗马梵蒂冈宗教裁判所判处8年软禁,并再次被逼表示和哥白尼学说决裂。1642年1月8日,伽利略病逝。
谢选骏指出:伽利略的事迹被人称道,那就是要用观察和实验去检验理论。我承认,人民主权论有其合理性,而且大大激发了庶民的意志,使得现代文明获得了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精神燃料和人肉能源。但是,我们也应该运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像检验理所当然的地心说一样,去检验一下人民主权论的真伪。那样,我们就不难发现——无论愿望多么美好,“人民想要获得主权”这个事情是绝对不会出现的,也是绝对不会成功的。因为“人民——主权”这完全是一个悖论。就像“顾客——老板”一样是一个悖论。我们不能因为顾客去一家店里吃饭,使得那家饭店生意红火,就说那些顾客是这家里的主人……否则,“人民——主权”、“顾客——老板”的说法,就比“平民——皇帝”、“白痴——天才”的说法还要离奇了。因为人民总是需要统治的,不论是在哪种政治体制之下。你可以选择商店,但却离不开商店。商店永远不会属于顾客的。就像太阳不会围绕地球转圈的。现在问题是,各种商店都在欺骗顾客,都自己属于顾客,自己是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但是,这可能吗?
【086、人权按照种族的亲疏远近来分配】
《刘晓波之死未能唤起西方世界对中国人权的关注》(2017年7月17日 法广RFI)报道说: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在中共政府的残忍虐杀下死亡。当年李旺阳、曹顺利被虐杀,未能唤起西方世界对中国日益恶化的人权状况的关注,因为他们都是小人物:刘晓波不同,一位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的政治分量,应是高于一位国家总统,但他被虐杀,仍未能唤起西方世界对中国人权的关注。这个事实在德国举行的20国集团高峰会议上得到充分显示。会议7月7日到8日举行期间,正是刘晓波在病床上与死神做最后搏斗之时,但一连两天的会议,西方国家的领袖竟然没有一个人向与会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任何关于拯救刘晓波生命的问题,更没有表达对中国人权的关注。美国总统特朗普有卑劣的赞颂六四屠杀的记录,他不关注刘晓波和中国人权,在人们的意料之中。那么德国总理默克尔呢?有报道说他在两天的会议中,每次见到习近平都要提刘晓波,这一报道得不到证实,不足为信;令人相信的是:默克尔利用20国高峰会,拉近了自己与习近平的距离,雄心勃勃的打算取代美国,让她领导的德国与习近平领导的共产中国联手主导世界。法国新当选的总统马克龙也令人失望,他也对刘晓波的生死与中国人权不置一词。法国是中国六四屠杀后第一个庇护逃亡海外的中国政治异议人士的国家,那时正值法国大革命200周年,密特朗总统把中国政治流亡者请上了庆典的贵宾观礼台,高高举起了西方世界关注中国人权旗帜,何其令人感动。而马克龙上任伊始,意气风发,锐意改革,却在关注中国人权的问题上,无法望密特朗之项背。
冷战结束后,欧洲盛行“政治正确”,欧洲的政治家们在宗教情怀下的怜悯、包容、接纳、族裔与文化的多元化,庇护了无数进入欧洲便向他们的庇护者开枪的伊斯兰极端主义分子。十四亿人口的中国的人权灾难,问题之严重,不下于中东的难民问题。为什么欧洲政治家们的“政治正确”施予中东难民却罔顾中国人权呢?无非是因为关注中东难民不涉经济议题,而关注中国人权将遭致经济损失。看来“人权至上”,西方领袖也未必当真;一旦“政治正确”遇到经济利益,“政治正确”也一钱不值了。
在美国、在欧洲,媒体的反响远大于政府。美国议会对刘晓波与中国人权的关注,也远比白宫、国务院来的真切。美国国会在刘晓波逝世第二天举行听证会。刘晓波病逝引发众多国会议员强烈反应。共和党议员麦凯恩说,这是中国暴行清单上的又一个暴行,美国不能再容忍中国对人权无处不在的侵犯;众议院民主党领袖佩洛西指出:如果美国因为商业利益对中国的人权闭口不谈,我们就失去了在世界其他地方谈论人权的道德上的权威。但人们不见特朗普总统发言,他只是通过白宫发言人发表声明说,对刘晓波去世深感悲伤和深切的哀悼,称诗人、学者、无畏的活动人士刘晓波毕生追求民主和自由。但接着他便称赞至死不放过刘晓波,执政五年将中国人权推入万劫不复的习近平,是一个伟大的领导人,是一个才华洋溢的人,他做的事情是想要让中国变得更好。
当六四屠杀后西方国家纷纷制裁中国,中国经济陷入困境,邓小平便断言,西方国家很快就会回来,他对西方国家的政治领袖们一眼看透不无鄙视。而六四后二十多年来西方国家果然争相返回中国,屈从于中国政府关于中国人权的所有禁令,帮助中国迅速经济起飞,使它有能力反噬西方。
刘晓波的死亡唤不起西方世界对中国人权的关注,中国的人权状况仍将恶化下去,西方世界仍将视而不见。刘晓波之死唤起的不是西方世界,而应是中国人:改善中国人权,不能寄望于西方,而只能靠自己。其实当年李旺阳、曹顺利之死,便已对国人如此呼唤。
谢选骏指出:上文说的不对,欧洲接收中东难民并非不用花钱,而是赔上了血本,连社会秩序都会遭到解构。但是,为何刘晓波的死亡唤不起西方世界对中国人权的关注,即使他们曾经授予刘晓波诺贝尔奖?为何穆斯林难民却可以唤起西方世界对伊斯兰人权的关注?即使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海滩上的小孩?这里面因素很多,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欧洲人和中东人具有密切的血缘联系,而它们两者却和中国人没有这种联系。再举一个例子,许多人不解为何黑人和印度人在美国地位也比华人高,这也是因为美国黑人和印度人一样都和白人具有混血成分,所以不像亚裔华人那样边缘化。那么,能不能因此责怪西方人冷血呢?也不能这样说。因为不同的人种,自然具有亲疏远近,何况不同种族对待人权的需求度是不同的,正如不同的人种,对温度的需求度是不同的。例如,日本和台湾虽然是标榜人权的地方,但是他们对待同种的东亚人比欧美人更加缺乏同情心和人道待遇,因为他们也属于“人权冷漠”的种族。
【087、人权律师的最后咽气】
《打压人权律师的“709”大抓捕事件四周年》(09/07/2019 肖曼)报道:
今天7月9日,是“709”大抓捕事件四周年。四年来,被残酷打压的维权律师及家属、维权公民仍坚守着内心的正义,勇敢地向极权专治说“不”。三年前的7月9日,一些维权组织将7月9日定为律师节。
2015年7月9日,中国警方在二十多个省市,大肆抓捕维权律师、家属、维权公民,人数高达三百二十多人。其中的许多律师曾代理农民土地案、基督徒案、公民维权案,法轮功案等。“709”案律师中很多遭受当局酷刑、判监、家属连坐以及被吊销律师执照等迫害。其中的王全璋律师在长达三年半的时间中没有会见律师和家人的权利。
“709”律师谢燕益认为: 709事件加速了整个社会的觉醒,它推动了海内外更多有良知的同胞、同仁甚至整个国际社会,对中共治下的人权灾难、极权专制威胁的反思和认识。
美国纽约大学访问学者维权律师滕彪在台北表示:中国在2003年前后,出现以维权律师为主发起的维权运动,发展速度相当快,至2015年7月9日时,中国已有千名人权律师。他们的诉求不只是争取人民的权益,同时显示中共体制无法保障中国司法与人权的状况。中共因恐惧这种民间力量的成长,开始大规模抓捕这些维权律师。而中共的迫害,现在不只针对维权律师,迫害范围已延伸至网民、大学生、记者、各种宗教与西藏民众以及维族人。尤其是对新疆维吾尔人的镇压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状态,近200万的维族人被关到集中营,可谓本世纪的人权灾难。滕彪表示,现在的中国公民社会想抗争已越趋困难,但还是有许多人坚持,所以国际社会的支持与关注相当重要。日前香港的反送中事件,香港人对抗中共势力已尽了最大努力,如果国际社会选择视而不见,那么中共专制政府的崛起,将会进一步伤害全球的民主秩序,成为全球最大的威胁。
谢选骏指出:人权律师多是信赖共产党专政的人,他们相信在共产党的胯下还会产生法治——其结果就是以自己的生命和自由,证明了自己的天真和幻想。但是至今为止,还有人在继续天真和幻想,并且纪念打压人权律师的“709”大抓捕事件四周年……好像中国大陆还有人权律师的存在——他们哪里懂得,人权律师早就咽气了,否则就无法压制言论、加工培育病毒、加剧瘟疫传播……人权律师的死亡不过四年,致命的瘟疫就横扫共产党中国了。武汉瘟疫的爆发,象征人权律师的最后咽气。
【088、人权律师践踏人权】
《“我感到无助” 已故首尔市长秘书公开性骚扰指控》(2020-07-13 纽约时报)报道:
首尔市长朴元淳是韩国最有权势的政治人物之一,他的秘书描述了多年来自己在他手下遭受的虐待和性骚扰,并在周一发表的首份公开声明中呼吁,创造一个把女性“当人一样”对待的世界。这份声明是在朴元淳葬礼的几小时后发表的。上周,朴元淳的秘书向警方报案后,朴元淳自杀了。
“在巨大的权力面前,我感到无助和脆弱,”这名女子在周一的新闻发布会上通过律师发表的声明表示。“我想在一个安全的法庭上对他喊叫,让他停下自己的行为。我想大声喊出他对我的伤害有多深。”“我想原谅他,”她在声明中继续说。“我希望他在法庭上接受审判,并作为一个人向我道歉。”
朴元淳一生都是女性权利的捍卫者,也是首尔权力仅次于总统的官员,尽管其心态不得而知,但他于周四自杀,之前一天,他的秘书带着指控找到警方,她的名字和其他个人信息都没有披露。在遗书中,朴元淳没有提及这些指控,只说他“对所有人都感到抱歉”。
周一,这名女子的律师和活动人士呼吁对此事进行调查,称她在社交媒体上遭到大肆诋毁,网络喷子试图揭露她的身份,并责怪她导致这位颇受欢迎的市长自杀。依照韩国的法律程序,朴元淳的刑事案已经结案,不会受到起诉,因为嫌疑人已经死亡。“发生过的事情不会因为被指控者死了就消失,”韩国妇女热线负责人高美京(Go Mi-kyeong,音)说,这是朴元淳的秘书在报警之后曾求助过的女权组织之一。“恢复受害者人权的第一步是揭开全部真相。”
高美京要求警方公布他们到目前为止掌握的信息。警方询问受害者和她的律师近10个小时,直到周四凌晨。高美京还要求首尔市政厅展开调查,说清楚他们先前为什么驳回了这位秘书的性骚扰投诉。“当她向市政厅求助时,那里的官员只想保护市长,说他绝不会做出那样的事,或者是她应把它当作一个小错误放过去,”另一家女权组织韩国性暴力救助中心的负责人李美京(Lee Mi-kyeong,音)说。“这是一桩典型的性暴力案件,受害者面对的是巨大的权力,并被禁止提出任何问题。”
首尔市政厅没有立即回应调查要求。
在韩国,男性主导上层社会,等级制度森严。这种文化让女性更容易受到性侵,也让她们难以开口。与其他国家一样,“#我也是”(#MeToo)运动近年来也席卷韩国。一些女性站出来指控多位知名男性性侵,其中包括戏剧导演、政界人士、教授、宗教领袖和国家速滑队的一名前教练。许多被指控者已经道歉并辞职。其中一些人面临刑事指控。
朴元淳是到目前为止面临“#我也是”指控的最著名的韩国人。上周,法医抬着朴元淳的遗体。
2018年,他创纪录地第三次担任首尔市长,在这座拥有1000万人口的城市,他推行了让女性更安全的政策。作为著名人权律师,他还打赢了韩国第一桩性骚扰案件。该秘书的律师金在莲(Kim Jae-ryeon,音)表示,受害者于5月12日第一次找到她,指控朴元淳在自己的办公室和与之相连的卧室里对她进行了性骚扰。律师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朴元淳将她压在身下自拍。他还将她叫进卧室,让她拥抱自己。律师表示,通常在深夜,他通过加密消息应用Telegram发送淫秽信息和自己穿内衣的照片。“有一次,他看到受害者膝盖上有一块淤青,就用嘴唇碰了碰,说这样可以治好伤口,”律师说。该律师表示,受害人告诉警方,她曾向她的朋友、一名记者和其他市政厅工作人员展示过朴元淳发送的淫秽信息。她说,这位秘书还将自己智能手机中的定罪证据提交给了警方。
现已去世的朴元淳无法为这些指控进行辩护。他的家人敦促媒体不要报道未经证实、片面的指控。
周一,朴元淳妻子姜南熙抵达葬礼。
周一,数百名支持者冒雨聚集在市政厅前,朴元淳的葬礼正在这里举行。当灵车将朴元淳的遗体运出准备火化时,许多支持者恸哭不已,一些人还试图阻挡灵车前进。他的骨灰后来被送至他的家乡,位于韩国南部的昌宁,50年前,他离开这里,开始了韩国最传奇的政治生涯之一。
朴元淳之死在韩国社会引发了分歧。许多人在网上哀叹该国最有才华的人权律师之一英年早逝,他为韩国现在充满活力的公民社会运动奠定了基础。但他的批评者称其为“伪君子”。过去几天来,尽管政治、宗教和其他领袖都向他致敬,但一些议员和女权领袖拒绝效仿。
朴元淳的秘书在周一的声明中对他的去世表示了哀悼。但她说,社会大张旗鼓地为其举行葬礼,而自己的动机一直遭到“歪曲和猜测”,这让她感到“窒息”。“我也问我自己要如何继续活下去,”她说。
谢选骏指出:这位创纪录地第三次担任韩国首都市长的死者,曾经推行过让女性更安全的政策,作为著名人权律师,他还打赢了韩国第一桩性骚扰案件——但是现在呢?他却作为性骚扰指控的嫌疑人而自杀身亡了!这真是“人权律师践踏人权”啊!那么,为何人权律师会践踏人权呢?这正如一句中国谚语所说的,中国共产党员们“反美是工作,赴美是生活”!所以可说“人权律师是工作,践踏人权是生活”——例如在纽约的“中国人权”组织,一再爆出“惊天丑闻”——克扣中国大陆救难资金用于美国的挥霍甚至赌博;还有吴弘达的“劳改基金会”更是如此,吴弘达甚至涉嫌强奸被救济人。而一再强词夺理曲意逢迎的曹长青,也多次参与其中的许多活动。
【089、人人平等需要一颗元首的脑袋】
《断头台下,人人平等》(都是国货 2020-03-12)报道:
英国著名演员克里斯托弗·李17岁时游历巴黎,被拉去现场观摩了断头台公开处刑,感想是「我自己都要死了」。
断头台曾经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死刑执行方案,大多数受刑者进入刑场后,只需几秒至十几秒便可完成头身分离。
1939年6月18日,德国籍连环杀手魏德曼在巴黎被断头台处死,由于公文流程拖沓导致执行时间从拂晓推迟至天亮,魏德曼走出监狱大门直到死亡的12秒被摄影记者清晰地记录下来,影像画面迅速传遍文明世界。
· 犯人走出大门后,立刻被头朝下压制在断头台底板上,用皮带固定住身体,由助手推入指定位置,用半圆形木枷控制住颈部,经刽子手拉下杠杆,连配重约40公斤的45°角巨刃从4.5米高处落下并切割犯人颈部,使头颅落入下方的收纳袋,后者被法国人戏称为「野餐篮」
各国舆论界初次目睹这种流水线式的标准化杀人机器,反响极为恶劣。后来的英国著名演员克里斯托弗·李时年17岁,游历巴黎期间被继父的朋友拉去现场观摩了魏德曼之死,结果感到「我自己都要死了」。
公关危机之中,法国政府停止了公开处刑,此后直到1977年最后一次执行死刑,地点均在监狱的院子里。不过,断头台尽管在二十世纪显得残暴血腥,但起初它却是最讲究人道主义和平等精神的杀人工具,甚至曾经因为缺乏观赏性而遭到市民嫌弃。
让人民死而平等——断头台的法语名称「guillotine」,源于法国大革命期间的国民公会议员、因为主张平民权利而闻名全国的约瑟夫·吉约丹(Joseph-Ignace Guillotin)。
1789年12月1日,吉约丹对刑法改革提出多项建议,如死刑犯无论身份地位罪行如何,均应用同一种「简单的机械装置」斩首致死,以贯彻平等精神;司法不得连坐或歧视罪犯的家人;不得没收罪犯的私有财产;死刑犯尸首应归还家人安葬并不得加以特殊标记,等等。
这些闪烁着人道与法治精神的主张,几乎全部被历史遗忘,只有「简单的机械装置」流传下来,与吉约丹议员的名字永远捆绑在了一起。
· 吉约丹的议会发言没有留下官方记录,与他结有私仇的巴黎报纸称他在发言中表示:「我这机器,眨眼间就能让你们脑袋搬家,你们还不觉得疼。刀片如闪电般落下,头飞血溅,人就没了。」刑法改革于1792年生效,法国原有的各种针对平民罪犯的虐杀性死刑都被废除,所有死刑犯均将享用曾经专供贵族阶级的斩首死刑。除了车裂之外,法国旧时代死刑还包括轮刑、火烧等,往往务求延长折磨时间。
改革很快遇到阻力。巴黎市刽子手夏尔·亨利·桑松表示,他的工作将遇到极大困难——无论是剑斩还是斧斩,均要求受刑者在执行期间保持不动,才能避免斩首沦为残暴痛苦的追砍,而这对多数人来说都未免苛刻。
现实中,即使是刻意追求体面、渴望画好人生句号的王公贵族,也难免在刀剑面前失去镇定,尤其是连续多场死刑时,排队候刑者亲睹他人惨状,上台时往往理性崩溃全力挣扎,使得本应干净利落的剑斩沦为凌迟。
· 刽子手也需要高超的业务能力才能确保顺利斩首,1699年蒂克夫人杀夫未遂被处死刑,18岁的刽子手小夏尔·桑松连砍三刀才砍下其头颅。为了确保斩首过程干脆利落、整齐划一,让犯人「不遭受死亡本身之外的任何痛苦」,革命中的巴黎暂停了死刑执行,由外科医学院的安托万·路易博士主持设计那种「简单的机械装置」,并委托给羽管键琴工匠托拜厄斯·施密特制作。
1792年4月25日,第一架断头台成品通过动物和人尸实验之后,首次涂上红漆在巴黎格列夫广场投入使用,大批市民闻讯到现场围观新科技,结果却令他们大失所望。
· 断头台主体包括两根立柱、底板、巨刃、配重器、绳索和顶梁,7公斤重的梯形巨刃用三个1公斤重的螺栓固定在配重器上,通过两边立柱内侧的凹槽轨道下落,后期加入滚珠以提高速度。刽子手通过杠杆连接绳索和顶梁下方的滑轮控制整个装置。此外,底板和木枷用于控制犯人身体,下方的收纳袋中放有锯末吸血,有时断头台前方还设有幕墙以阻隔喷出的鲜血——这一天,断头台的第一位用户、拦路强盗尼古拉·佩尔蒂埃已经在狱中等待了三个月,并对外表示希望能继续等下去,结果到场后眨眼之间便身首异处,连一声惨叫都未发出。
看惯了漫长虐杀流程的市民,在断头台前稍微走神便错过一切,结果「还我绞刑架」的怒吼声响彻全场。
· 法国大革命前的绞刑架并非后来英国人迅速勒断颈骨的高科技产品,犯人往往要挣扎十几分钟才窒息而死——不过,随着大革命走向高潮,人们也将从中发现全新的乐趣,并彻底沉迷其中。
· 即使不那么追求视觉刺激的普通公民,也难免觉得,让罪大恶极的叛国者、弑母者之流和普通杀人犯一样不经折磨便瞬间致死,未免太便宜他们了!
断头台之乐——1793年1月21日,法王路易十六殒命断头台。国王临刑时刻泰然优雅的表现,为革命恐怖时期的万千政治犯作出了表率,从王公贵族、保皇分子到激进派领袖罗伯斯庇尔本人,亲临断头台时均尽力撑住气场,走好最后一里路。
· 据说路易十六临刑时不愿被绑缚双手,神父劝告说救世主也是如此,国王遂伸手任刽子手摆布——大义凛然的勇者无须受辱便慷慨赴死,这种真人秀剧场般的场面,很快就令广大市民忘记了心爱的虐杀酷刑。人们重新聚集到刑场前,对这种似乎展现了英雄与尊严的行刑仪式报以欢呼和掌声。
此等气氛中,反而是不那么英勇的受害者,更能够冲击观众良知:杜巴利伯爵夫人临刑前情绪彻底崩溃,不断嘶吼求饶,直到被刽子手架上断头台仍在哭喊「请再等一下,只要一下」,结果巨刃落下后全场观众陷入死寂——这也许是那场恐怖狂欢中最具真实感的时刻。
整个恐怖时期,法兰西全国共有16594人被判死刑,仅巴黎就有2639人被送上断头台。为提高效率,有人曾提议开发能同时执行四人乃至九人的多刃断头台,结果提议者本人据说不久便丧命刑场。断头台本身的视觉效果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高耸而细窄的主架,巨刃高速击中颈骨和底板的两声巨响,都是市民津津乐道的法兰西风情。法国画家一度争相观察死囚面容以画像卖给媒体。
直到1939年的最后一次公开处刑,每当黎明前夕断头台在广场或监狱门前组装调试,人们都会奔走相告前往围观,附近楼房的窗口均可出租,气氛热烈如同巡回剧团来访。甚至某些受刑者自己都怀有兴趣,如1793年暗杀雅各宾派领袖马拉而被处死的女刺客夏洛蒂·考代,走上刑场时刽子手照例为她遮挡住刑具以免刺激犯人,结果考代本人来回探头想看清楚一点:「我都没见过!我有权好奇!」
偶尔发生的事故更属意外奇观,1836年传奇罪犯皮埃尔·拉斯纳尔被处刑时,巨刃竟连续两次卡在其颈部上方不远处。据刽子手回忆,拉斯纳尔最后竟挣扎着转过头来观望,「眼中的惊讶超过了恐惧。」生前自称为「断头台未婚夫」的弗朗索瓦,32岁便得偿所愿,刑场外,与断头台有关的一切也都为人们津津乐道。
第一位操作断头台的巴黎刽子手夏尔·亨利·桑松,是法国家喻户晓的刽子手世家桑松家族的第四代,受过良好教育,说一口流利英语,业余爱好拉小提琴,且亲自消灭了前雇主路易十六,其传奇生涯至今仍在激发法国和世界人民的想象力。职业生涯的巅峰期,夏尔·亨利·桑松曾经在三天内砍下300个人头,每天曲终人散后还要将尸首押送到埋葬点。克里斯托弗·李曾于1989年扮演他。如今他的形象已突破次元壁。总体而言,刽子手在社会上一直饱受排挤,有些乡镇甚至要求他们把房子涂成红色以昭示天下。各个刽子手家族往往也只能连续多代人互相联姻,女儿到了婚龄要在门上贴告示,以防正经人家的男青年对她们产生兴趣。
世人对断头台的热情,成为了刽子手们的商机。19世纪以后,桑松家族的后人开始利用家里的断头台,向广大市民提供参观导览服务,收取额外费用表演斩首活体动物,有些特别胆大的顾客甚至要求躺进去体验一番。断头台也颇具收藏价值,最不肖的桑松家族末代刽子手克雷蒙·亨利·桑松,由于挥霍无度,竟然将现役断头台抵押给债主而遭政府撤职,后来又将传家之宝、据说是路易十六亲自体验的那架断头台卖给了英国藏家约瑟夫·杜莎。
桑松家族与小仲马、司汤达等人一同安葬于巴黎蒙马特公墓,但鲜有人为其祭扫,其后人可能和吉约丹家族一样早已改姓。约瑟夫·杜莎的祖母、大名鼎鼎的杜莎夫人,同样是断头台流行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她曾长期在巴黎学习蜡像技术,革命时期每天守在断头台边为受刑者制作死亡面具。
数十年后,杜莎夫人在伦敦开幕的蜡像馆里,展出了从罗伯斯庇尔到国王伉俪的大量死者蜡像,在英国社交界轰动一时,不幸的是它们都于1925年和那架断头台一起毁于火灾,只有金属制的巨刃和配重器保存下来。不过,并非所有人都沉迷于依法杀人的乐趣。
推倒断头台——早在死刑五花八门的旧时代,法国社会就出现过废除死刑的声音。1748年,伏尔泰表示罪人被绞死对社会毫无益处,只能养肥刽子手,而让他们做终身苦力则会有益国家,英国和俄国就都是这么干的。大革命初期讨论刑法改革时,也不乏人提出废除死刑的主张,其中最令人瞩目的是罗伯斯庇尔——当时主张统一斩首死刑的吉约丹一定没有想到,几年后自己将因为反对滥杀而在聚会中遭到罗伯斯庇尔的「冰冷凝视」,当机立断潜逃保命。
1810年,拿破仑政权修改刑法,将断头台适用到「煽动公民武装反抗帝国权威」、「通敌卖国」等政治罪名。1815年后,复辟王朝虽然力图倒转历史,但对断头台这一革命发明则予以笑纳,甚至一度想要对「展示共和派三色旗」适用斩首死刑,最终未获通过。直到1848年的革命年代,第二共和国临时政府一成立便发布政令,废除政治犯死刑。
废除死刑的辩论也再起于制宪议会,大作家维克多·雨果表示:「死刑是野蛮永久且特别的信号,死刑滥用之处,皆由野蛮主宰;死刑罕有之处,皆由文明统治。」激昂的辞藻并未征服听众,废除死刑最终以216:498票被否决。废死派第一次取得突破,是在1906年2月,反对死刑的阿尔芒·法利埃就任总统。此后两年里,他用总统特赦保住了62位死囚的脑袋,议会预算委员会也取消了刽子手的工资和断头台的保养费。
对于断头台是否真能无痛致死,科学界也开始产生疑问。自从大革命时期以来,法国社会就流传着砍下的头颅仍有短暂直觉的传说,甚至有托名刽子手桑松的段子说,敌对各派的人头如果收纳在一起,会互相撕咬面部以致无法分开,但这类黑色幽默和恐怖故事很少被人们当真。1905年6月28日,医生博理约在死囚兰吉耶的行刑现场做了验证离体人头意识的实验。巨刃落下后,人头对医生的呼唤表现出反应,嘴唇和眼睑收缩了五六秒才停止。
废死派的形势似乎一片大好。然而,1907年,索莱扬强奸杀害11岁少女一案,令他们前功尽弃。罪犯被特赦后,反对废死的《小日报》大力报道整起事件,并发起反废死公投,死刑派以108万对32.8万大获全胜。
此后直至1970年代,法国历经第三共和、维希政权、第四共和与第五共和,断头台均一路高歌猛进。1969年蓬皮杜成为法国总统,由于他个人不主张血债血偿,死刑存废重新引起司法界讨论,但废死毕竟不受民意支持,总统只能效法前人,以总统特赦阻止处刑。其任期内,断头台巨刃还是两度落下——1972年,两名在狱囚犯绑架杀害了一名守卫和一名护士,未能获得特赦,他们的辩护律师巴丹戴全程目睹了执行过程之后,成为了法国废死派的旗手。直到此时,断头台仍然保持着大革命时代木架滑轮杠杆巨刃的原初面貌,期间除了个别细节调整,其他诸如改用全金属设计、加装轮子等等重大改造建议均未被采纳。
曾经象征着人道与平等的杀人机器,终于变成了野蛮残酷的旧时代遗物。1976年,巴丹戴在法庭上为绑架杀害七岁儿童的帕特里克·亨利激烈辩护,在舆论一片喊杀声中向陪审团慷慨陈词,将断头台死刑比作烧女巫,要求大家不要「把这个人砍成两截」。
亨利犯案后,初次被捕时否认一切罪行,因证据不足获释,竟接受采访回忆四年前与受害儿童玩耍的场景,不久后被警察发现他以假名租的房间和床下的尸体——巴丹戴大获成功,犯人最终被判处无期徒刑。宣布判决当天,警察在法院门前戒备,现场群众高喊「断头台!断头台!」
1977年9月10日,哈密达·姜杜比因虐待、强奸和杀人在马赛监狱被处决,成为断头台在法国的绝唱。1981年,承诺废死的社会党人密特朗当选总统,随后选举中社会党拿下国民议会大多数议席,巴丹戴律师被任命为司法部长。万事俱备,10月9日,法国国民议会和参议院分别通过废死法案,法兰西再无断头台。2007年,废除死刑被写入法兰西宪法。
不过,断头台并未彻底告别法兰西的心灵。每当有重大案件发生,媒体和民意都会出现恢复死刑的诉求,废死派经常在民调中失败。2018年12月,黄背心抗议人群在巴黎街头重新架起了断头台,上面刻着法国总统马克龙的名字。2020年1月25日,抗议马克龙养老金改革的人群在当年路易十六被行刑的地方打出「众筹一台断头台」的横幅。
谢选骏指出:历史已经证明,人人平等的理想需要一颗元首的脑袋来予以落实。中国就是因为历代元首皆为逃兵,没有承担断头台义务而赖账逃跑,所以迄今为止缺乏一人一票的民权,何况人人平等的人权乎。老奸巨猾的中国无需启蒙,但要借用一颗元首的脑袋。
【090、人生的漂流瓶】
人生就像一个漂流瓶,被男男女女在有意无意之间给扔了出来,因此每个人的人生并不能被自己主宰,而是在自己出生之前就被基本决定了。基因的或是环境的。
网文《人生漂流瓶》(作者:黄海 时间:2011-06-23 03:56 阅读:10356)说:
有时候听到某一首歌就会想起某一个人,一个曾经从我身边流走的人,或许就在昨天,或许已很遥远。有男的;有女的;有友善的;有敌对的;有结下深厚友谊的;有相处清淡寡味的。突然感慨!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漫漫人生,茫茫人海。曾经,有多少人在我生命的港湾靠近,又流走。谁是我生命中的漂流瓶?曾经,我无数次的在一个又一个港湾靠近,又起航。我又是谁生命中的漂流瓶?
经常在路上碰到熟悉而又陌生的人,或许是儿时玩伴,或许是从前的同学。熟悉到昔年往事历历在目,陌生到想不起人家的名字。于是尴尬的四目相对。“混有了吧?老同学都不认得了?”连忙解释:“哪里哪里啊?真的没有混有,真的混有了早就去找名医把健忘症给治好了!”
在失落的时候,觉得生活漫无目的,时间在悄悄地流逝。像一叶漂在水上的浮萍,更像一粒细微的尘埃,是那么的渺小,显得是那么的微不足道。在浩瀚的时空中游弋,那些飘走的是不是还能回来?
在你失败的时候,不要灰心。“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也许是你成功的前夜。在你的爱人离你而去的时候,你不要责怪他,因为毕竟他曾经给你带来过些许,也许是短暂的快乐。在跟你的敌人作斗争的时候,你不要去恨他,因为他正是使你变得越来越强大的工具。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我的父母。是你们赋予我生命,我才能看到这个缤纷五彩的世界。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我的妻儿,有了你们,我才知道什么叫做“天伦之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我曾经爱过和曾经爱过我的人,是你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珍惜。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谢我所有的朋友,是你们在我生命中注入了活力。
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对那些曾经伤害过我的人,化解我曾经对你们的恨。或许你们带给我的不单单只是伤害,还给我留下积累经验的资本。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谁是谁的漂流瓶?其实我们都是这个世上的漂流瓶;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是宇宙里的漂流瓶;更或许,这个宇宙是时空里的漂流瓶……
网文《人生的漂流瓶》(灰白色 评论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2-11-25 23:15:31)说这是李安先生的一部非常隐晦的但寓意深刻的哲学电影,每个人都能看到不同的结局,和不同的内容。好多人都为绚丽的画面感叹,但李先生绝对不是一个只追求视觉的导演,他的片子一定是要说点什么。
这个片子是一个印度背景的影片,里面不止一次的提到了krisha book的故事,提到的最多的是印度三大主神之一的创造之神毗湿奴,他是躺在原因之洋上,而故事就是发生在大海上的。故事展开之时出现了4个动物,51问我,后来他又花了大量的笔墨写了另一个故事,又什么关系呢?另一个故事里的4个人恰恰是对应了4个动物的,四个动物的表达说的很隐晦,李先生在最后很直白的把四个动物用人说明了一下,让观众更加容易理解。在这种极端的情况之下,人内心的东西被激发了,斑马对应的是妥协的佛教徒,代表着派内心的软弱一面;柴犬对应杀人的厨师,代表派内心凶狠黑暗的一面;红毛猩猩对应派的妈妈,代表着派内心的爱与慈爱;在第二个故事里面只有四个人,而与四个动物共存的还有一个人,老虎代表的就是派的本能。人的一生总是在理智与本能之间不停的挑战,抉择,时而气馁,时而逃避,时而相互依偎,最终我们总是要学会和真实的自我和平共处。小的时候父母总是希望我们能够按既定的路线成长,派的父母在派第一次面对本我的时候,用了一只小羊让派知道了老虎的可怕,从此,派不敢在面对本我。又有多少人,是遵循着父母社会既定的路线在走,而丧失自我的呢。
电影的开始,派加入了3个宗教,导演希望的派是一个用理智去面对信仰的人。派在最初接触的信仰,就是妈妈给他说的krisha book里的一个故事,krisha的妈妈怀疑他偷吃了泥土,他说没有,妈妈不信,让他把嘴巴张开,krisha张开嘴巴,妈妈在里面看见了宇宙的全貌。而同时的,老虎和派坐在船上,老虎看向远方,派问老虎在看什么,老虎回过头来,派顺着老虎的方向,看见了沉船,所以动物,人,爸爸妈妈,让后是整个宇宙的全貌,这时候老虎扮演的是派的灵性导师的角色,给予了他心灵的启迪。
派遇见的漂浮岛,就好像这个虚幻的世界,表面是绚烂多彩的,实际是阴暗可怕的,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莫名其妙的,没有谁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而离开之后的我们谁也不会知道,就仿佛没有人来过这个世界,留下的不过是把骨头,比如一颗牙齿。而派选择了离开这里,他要寻求真实的自己,有一个小细节,他把女孩送给他的绳子拴在了岛上,寓意着他与过去的诀别。在海上他总是会遇到了坏天气,一叶小舟,一只老虎,没有人知道他能不能冲出风浪,但他努力前行,努力生存下去,并照顾好老虎。就好像我们的人生,每个人都要面对死亡,或早或晚,但我们并不能因为要死去而放弃,这个努力的过程就是生活的本身。
最后一幕,老虎头也不回的走了,而在漂浮岛上,派一个呼喊,老虎就回来了。没有谁会永远的追随着你,即使是自己的影子也有消失的一天。同去看电影的朋友这么巧遇到了多年不见的故人,散场时发现就坐在自己的正前方,着似乎是一种启迪,她没有回过头来,你们各自前行,派说,也许他难过的,是缺少那么一个好好的道个别的过程。导演花了开头大量的篇幅说派名字的来历,最早他的名字和游泳相关,于是他后来可以在大海中生存。而又改名叫做派,就是一个圆,所有的一切都是一个循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
谢选骏指出:我不知道上面这些文章和这些电影是什么关系或有无关系。但是它们显然认识到了人生过程的偶然。这多少有些像是写作,写作像是拼字游戏,偶然之间的结果,却出乎意料之外,又入乎情理之中。出乎意料之外,叫做偶然;又入乎情理之中,叫做必然。所以在每一闪念的后面,都有思想主权的影子。而在闪念的背后发现了思想的主权的,那就是我。
【091、人生还是死路一条】
(一)
网文《人生就是死路一条!》:
人生就是死路一条!
曾经听到一位导师讲这句话的时候,着实惊讶了半天。
人生就是死路一条,这是多么消极的一句话!
几年前,科学家研究统计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实67.7岁,我琢磨这两年有些进步,就算70岁吧,现在请你做一个减法,用70减去你的年龄,看你还剩下多少年?
也许你现在20岁,你还剩下50年。
也许你现在32岁,你还剩下38年。
也许你已经40岁了,上帝给你的时间还有30年。
想想在过去的这几十年中,
我们究竟做了些什么?
做成了些什么?
为自己做了什么?
为别人又做了什么?
不用怀疑,生命原本就是一种绝症。
讲这些观点的目的,不是打击,而是要激发我们去加倍珍惜自己的短暂人生!
活在当下,快意人生!
让自己活得更加精彩,更加有意义!
谢选骏指出:无论如何精彩、更有意义——人生还是死路一条。
(二)
网文《不改变,就是死路一条》说:
无论财富多寡、地位高低,谋求的也不过是填饱肚皮,山珍海味也有吃腻的时候,萝卜野菜也会成为上品佳肴,无论功成名就还是庸俗平凡,躺在身下的不过是一张床板,静候梦乡,苦苦的追寻,持续的劳作,不过是体验着不同的滋味,在变换中变化着自己的人生。
我们苦苦哀求着上天能够给我们一次机会,让我们转变自己从而转变人生,但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是换了一个环境,换了一个空间,换了一个别人的看法,依然我行我素,以前是什么样子,现在还是什么样子,从未改变,上天的垂怜,依旧是毫无用处,把人生给自己可以改变的机遇消失殆尽。
一个人,可以改变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有很多种,也有很多次,我们迟迟得不到蜕变,不是机遇不好,而是我们根本就没有体会,太过僵硬的思维、旧鞋的老路奠定了我们的现在和将来,既然已经做出了选择,就需要关注着改变,体会着变化,选择本就是因为不好,才会选择,因为不顺,才会想着通过改变自己,改变这人生。
人生充满着变化,更加充满着你想不到的际遇,这些都是你精彩人生的点缀,正是由于这些变化,才促使着我们改变,不变化,固步自封,新鞋老路,我们要这些际遇又有何用处,垒起来才有高楼大厦,走出来才有宽阔路途,变化不仅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你想要成就的必经之路。
人生都在变化,既然在这里,请你改变,不变化,剩下的,只有死路一条。
谢选骏指出:如何怎样变化,人生还是死路一条。
(三)
谢选骏指出:网人哀叹,“人生,就是明知死路一条,还是努力活着。”人生终究是死路一条,不论这路上充满了鲜花还是鲜血。人生终究是死路一条,不论落在宴席上还是落入粪坑中。人生终究是死路一条,不论一贫如洗还是家财千万亿。人生终究是死路一条,不论这人是一岁还是一百岁。人生终究是死路一条,不论健康还是疾病。人生还是死路一条。
【092、人生就像抛物线】
俗话说:“人生就像抛物线,有高点就有低点,每一个转弯靠近,都促成了望而不即的惆怅。”
其实呢,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人生就像抛物线,有低点就有高点,每一个转弯靠近,都促成了再度崛起的兴奋。”
《二月河:人生就像抛物线,坠落之时也有曲线》(2011年9月30日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
二月河,本名凌解放,著名历史小说作家。平素散漫不羁,敦厚于友而择友甚严,喜爱读书,突出成就是创作清代“帝王系列”历史小说。代表作有《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等。
初秋的一个上午,霏霏细雨中,《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走进二月河先生的小院,绿荫掩窗,竹叶滴翠,显得格外清新宜人……得知二月河先生身体不适,刚输完液便赶回来了,让人心存歉意与感激。在客厅坐定,我把采访意图说了,他就打开了话匣子……
观点:鼓励原创文学
二月河因为一直写书、出书,所以对出版业有了解并情有独钟。谈话间,二月河很看好国内的出版业。他说:“在全国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来河南团参加讨论,我曾当面作了这方面的汇报发言。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较大篇幅谈‘促进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全社会都肩负着繁荣文化的责任。我很看好出版业,目前国内大环境很好,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同时,二月河对出版业也表达了他的困惑。一是原创力贫血,处于饥饿状态。现在原创文学太薄弱,苍白无力,苏联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就设立了国家级的文学奖,对文学创作起积极的作用。我们不妨借鉴一下,重点鼓励原创文学。对目前设的文学创作、出版奖进行整合。二是,我们作家稿酬偏低,现在好像千字80元就比较高了。与其所创造的价值不成正比,而缺乏好的原创文学深层原因之一就是搞文学创作的报酬低,他们的劳动价值没有真正得到尊重和体现。而又深受盗版之害,更是雪上加霜了。我对盗版的感情复杂,盗版一方面是国家、出版社受损失,作者个人也受损失;可另一方面盗版图书价格低,花几十元钱就买一套《二月河全集》,虽然错别字多些,但总算是看到了。另外对作家来说,出书也是件不易的事,古代作家的悲哀都是死后成名。
乡情:传播中原文化
二月河作为河南人、中国文化界的杰出一员,也是南阳的文化品牌和形象代表,他为中原文化宝库和南阳作家群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河南是名副其实的文化大省,但距离文化强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儒、佛、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世界范围内也有很大的影响力,这3种文化都与河南有着很深的渊源。二月河认为,河南文化的发展之路应该是把这里独一无二的东西传扬出去,构建中原经济区,也不是单纯的、片面的去追求经济,而是要从文化等诸方面去建设花团锦簇、金尊玉贵的中原经济区,与文化发展相匹配。
河南文化资源丰富,但深入研究做得很不够,比如提起少林寺,不应只是旅游胜地,应该写一些禅宗小说,转奕研究文化的理念。从古都洛阳到龙门石窟,从邙山到少林寺……这些闪耀着河南文化亮色的部分都缺乏文化方面的深入研究。因此对于出版界来说,可以利用河南丰富的文化资源,结合西方文化,好好的组织几套书!
写作:把批评当成生产力
二月河现在兼职郑州大学文学院院长,百忙之中并无封笔打算,但现在的身体状况,已不允许他再进行大规模的创作了,他几年前曾患过脑梗,现在主要写些散文随笔专栏文字,不再写长篇巨制了。
“人生就像抛物线,上升很漂亮,坠落之时也有曲线。我已经有30年的时间夜里3点之前没有睡过觉了。这些作品,这些书的价值,由读者,由时间说了算,我很乐意把批评、意见当成生产力。”二月河说。
诚如他本人比喻自己人生的抛物线一样,虽不能写长篇巨著,已经在下降的抛物线却让我们看到夕阳西下的优美。
他说,他并不聪明,但做事认真踏实,所有成就都是“人努力,天帮忙”的结果。他说,南阳是他的家园,归宿在南阳,人不走,情不变。他说,他要争当中原文化发展的“老艄公”,这是多么令人敬重的心愿。
愿二月河静静地流淌。
谢选骏指出:坏事往往带来转机,好事也有副作用,任何好事,都会提出新的挑战,如果应对不好,就会成为灾难了——不是变成灾难,而是产生灾难。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人的能动性。同样,语言也有能动性——例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可以改成“春蚕未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不干。”这似乎可以同样美妙甚至更加深刻。这就是思想的变量。
俗话说:“人生就像抛物线,有高点就有低点,每一个转弯靠近,都促成了望而不即的惆怅。”其实呢,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人生就像抛物线,有低点就有高点,每一个转弯靠近,都促成了再度崛起的兴奋。”
【093、人生免不了上瘾】
《加拿大医生颠覆认知 解密上瘾之真相》(BBC 2019年11月22日)报道:
首先问你一个问题,你怎么看待上瘾(addiction)这个问题?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上瘾者,从毒瘾、赌瘾、烟瘾、酒瘾、色瘾到购物瘾、上网瘾等等。缺少联系,太多压力等有可能导致酗酒成瘾。
加拿大医生加博尔·马泰(又译马特, Gabor Mate)认为,我们应该重新思考该如何治疗各种成瘾者(addicts)。马泰是温哥华医生、治疗毒品成瘾方面的专家。同时他也是精神健康畅销书的作者。为了表彰他的杰出贡献,2018年他还荣获了加拿大勋章(the Order of Canada)。温哥华是北美毒品及药品滥用最集中的地区。
马泰提出的新理论是,所有的成瘾都跟创伤(trauma)有关,关键是如何找到是什么创伤造成的。
以下是马泰医生为我们总结的有关成瘾者的五大误区:
“我们没有治疗真正的原因”——马泰表示,如果你想看看是什么导致成瘾这个问题,就必须要研究一下人们为什么会成瘾?它有什么好处?一些成瘾者说:“它能让我忘记痛苦、摆脱压力、并能给我一种控制力、一种意义、一种活着的感觉、一种兴奋、活力……”换句话说,瘾可以满足一些人的一些基本需求,那些他们在别处无法得到的东西。
其中,缺乏关系或与世隔绝感,以及生活中压力过大等都是情感痛苦的表现。因此,马泰对待成瘾的态度与众不同,他不会去问患者“为什么上瘾”?而是问“为什么痛苦”?根据马泰的理论,如果你看一看那些成瘾者,就会发现,小时候情况越糟糕,长大后成瘾的风险指数就越高。因此,马泰认为,成瘾的原因总是跟创伤和儿时的经历有关。这并不是说所有经历过创伤的人都会成为瘾君子,但是,所有的瘾君子都经历过创伤。所以,要治疗成瘾就需要有许多同情心、帮助和理解,而不是苛刻和排斥的态度以及惩罚性的措施。
马泰表示,尽管大多数治疗方法彻底失败,人们也没有反省并自问:我们真的了解这种病吗?马泰表示, 我们并没有对人类痛苦的根源作出正确的反应。也就是说,我们没有帮助那些成瘾者找到伤痛的根源并解决它。他说,一名普通的美国医科学生根本不会有机会听到有关情感创伤方面的课和讲座。我们在治疗成瘾者经常问的一个问题是:“你到底哪有问题?”,而不是问:“曾经发生了什么事会让你这样?”
成瘾并不是一种选择——马泰说没有人愿意选择痛苦。人们往往认为那些成瘾者都是出于个人的选择。马泰说,整个法律体系的出发点都是惩罚成瘾者,以警示他人不要重蹈覆辙。其实,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心甘情愿成为瘾君子的。按马泰的话说,成瘾不是一种选择,而是回避伤痛的一种方式。
并非遗传——上瘾并非遗传,并不是说你酗酒,长大了你的孩子也一定酗酒。 围绕成瘾存在的另外一个谜思是,它可能遗传。马泰认为,有时父亲酗酒可能会影响孩子。 马泰说,比如,如果他酗酒,然后跟孩子大喊大叫。那么,孩子长大后也可能会寻求酒精的安慰。这是否意味着遗传呢?还是因为家庭的成长环境而已?因此,代代相传并不能说明遗传(与上瘾的)因果关系。这可能有遗传易感性( genetic predispositions),即近墨者黑,但并不意味着一定是遗传基因导致酗酒成瘾。
成瘾盛行——马泰说,成瘾现象其实非常普遍。 还有一个谜思是,一提到成瘾,人们总是会想到吸毒、或是社会中的一些失败者。其实,我们的文化中处处存在各种各样的嗜瘾成性者。不仅如此,我们的整个经济甚至都是建立在迎合人们五花八门的着迷上瘾的需求上。
你可以对任何东西成瘾——马泰承认他曾一天花8000美金买CD!马泰认为,很多东西都可以用成瘾来形容,比如,药瘾、毒瘾、烟瘾、酒瘾、性瘾、赌瘾、打游戏瘾等等。只要你一度陷进去无法自拔和自控,并伴有不良后果都可以说是成瘾。马泰说,他自己也有两大瘾:一个是工作瘾,即工作狂。第二个则是购物瘾,特别是购买古典音乐CD,有一天他买了价值8000美元的CD。马泰在分析自己的这两大成瘾时说,自己之所以是工作狂, 是因为总觉得自己不够好,于是就拼命要通过工作来证明自己。同时,马泰说,他潜意识中还总觉得自己不讨人喜欢,没人要。在谈到购物瘾时,马泰说,虽然他喜欢音乐,但自己沉迷的并不是音乐,而是购物本身。无论自己已经收藏了某位作曲家的多少套交响曲,还是要买下一套,最新的。总之,就是买买买。
马泰说,有一次他照顾的一位女性患者已经临盆,他还忍不住到市中心买CD盘,结果错过了接生。马泰说,你可能会觉得不能把这样的瘾和海洛因成瘾相提并论。因为,你觉得这很可笑。然而,他说,当我把自己的这些上瘾行为告诉那些接受治疗的毒瘾患者们时,他们并没有笑。他们摇摇头对我说:“是的,医生。我们完全明白。你就像我们一样。”马泰想证明的一点是,他们跟我们也没有什么不同。
谢选骏指出:人生免不了压力,于是免不了创伤;人生免不了创伤,所以免不了上瘾。但是来自英国的鸦片鬼子卡尔马克思却不懂得这一点,他因此斥责说宗教是鸦片,但是他哪里知道,人生无往而不是麻醉剂。例如他的有害的“资本论”胡说,其实也是一种麻醉剂,而且比宗教更加有害,直到现在还在腐蚀西方社会——马克思猪意唆使人们从事内斗杀戮与互相残害。
【094、人生是一种酷刑】
《他后悔活到104岁 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2018-04-30 苹果日报)报道:
“我很后悔活到104岁,因为我的生活品质正在不断恶化。”被誉为“澳洲最长寿的科学家”、高龄104岁的古达尔博士(Dr. David Goodall),下星期将搭乘商务舱飞往瑞士,进行安乐死,结束自己的生命。
1914年在英国伦敦出生的古达尔博士,是一位杰出的植物学与生态学家,1948年抵达澳洲,在墨尔本大学任教。他日前接受《澳洲广播公司》(ABC)专访时表示:“我很后悔活到104岁”,即使他身体尚称硬朗、并未罹患绝症,但“我的生活品质正在不断恶化”,“我很不快乐,我想死,这没什么好难过的,如果有谁想这么做而遭到阻止,这才让人难过”,“在这样的情况下决定结束自己生命,是非常合理的,我认为其他人不该干涉”。
维多利亚省是目前澳洲唯一通过“协助死亡计画”(assisted dying program)立法的地区,但此法律仅适用于罹患绝症的人,由于古达尔博士并未罹患绝症,澳洲政府将不会对他的安乐死提供任何协助,“但我觉得像我这样的老人,应该享有完全的公民权利,包括让他人协助自杀的权利”,他决定把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寻求安乐死倡议组织“Exit International”协助,下月初就将离开珀斯前往瑞士,走完自己人生的最后一程。
谢选骏指出:我发现不少活过了一百岁的人都不想活了,尤其是,这些人受过高等教育的话。要说“生活品质正在不断恶化”,许多人的状况要比这位老博士更为严重,但是别人为何选择忍气吞声地活着,而他却不愿意继续忍受了?大概因为别人还有一种“希望长命百岁所带来的麻醉剂”,而过了百岁的他,却对生命的本质看得更加清楚了,没有了这种不切实际的想象,所以不能忍受人生这种酷刑了。人生的酷刑,需要通过希望的麻醉,才能使人以苦为乐。人生是一种折磨,没有人是自愿出生的;生命不是自己选择的,而是被他人强迫出来的——然后从小被灌输说生命是如何美好的谎言……至少是毫无根据的假定吧!等到活了一遍才全然明白过来,自己原来是上当受骗了。所以伏尔泰临死的时候叹息说——“但愿我没有出生过。”其实这也不是他的发明,而是《圣经·约伯记》里的启示。
约伯记 第三章
此后,约伯开口咒诅自己的生日,说:
愿我生的那日和说怀了男胎的那夜都灭没。
愿那日变为黑暗;愿神不从上面寻找他;愿亮光不照于其上。
愿黑暗和死荫索取那日;愿密云停在其上;愿日蚀恐吓他。
愿那夜被幽暗夺取,不在年中的日子同乐,也不入月中的数目。
愿那夜没有生育,其间也没有欢乐的声音。
愿那咒诅日子且能惹动鳄鱼的咒诅那夜。
愿那夜黎明的星宿变为黑暗,盼亮却不亮,也不见早晨的光线(原文是眼皮);
因没有把怀我胎的门关闭,也没有将患难对我的眼隐藏。
我为何不出母胎而死﹖为何不出母腹绝气﹖
为何有膝接收我﹖为何有奶哺养我﹖
不然,我就早已躺卧安睡,
和地上为自己重造荒邱的君王、谋士,
或与有金子、将银子装满了房屋的王子一同安息;
或像隐而未现、不到期而落的胎,归于无有,如同未见光的婴孩。
在那里恶人止息搅扰,困乏人得享安息,
被囚的人同得安逸,不听见督工的声音。
大小都在那里;奴仆脱离主人的辖制。
受患难的人为何有光赐给他呢﹖心中愁苦的人为何有生命赐给他呢﹖
他们切望死,却不得死;求死,胜于求隐藏的珍宝。
他们寻见坟墓就快乐,极其欢喜。
人的道路既然遮隐,神又把他四面围困,为何有光赐给他呢﹖
我未曾吃饭就发出叹息;我唉哼的声音涌出如水。
因我所恐惧的临到我身,我所惧怕的迎我而来。
我不得安逸,不得平静,也不得安息,却有患难来到。
谢选骏指出:按照约伯的看法,我可以想到的就是——人还没生下来就是奴隶了,因为没有一个人可能选择自己的诞生,自己的命运都是被他人决定的!这才是奴役的起源。这种看法比日内瓦的野蛮人卢梭“人生来是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的胡说八道更合逻辑并且更加接近事实。这种毫无选择余地的强加,使得人生不得不成为一种酷刑。
【095、人一死了病就没有了】
《北大專家王廣發:我沒帶護目鏡》(中國與香港媒體 2020年1月21日)报道: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和危重症醫學科主任王廣發,已感染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或稱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22日深夜王廣發發微博證實染病,並稱表示「病情好轉」。他也分析自己感染的原因可能是「沒帶護目鏡」,並且依舊堅持疫情「可控」,「只是社會要付出更多代價」。
王廣發是中國國家醫療專家組的專家、2003年SARS疫情期間在北大醫院主持臨床救治,使患者的病死率降低至3%,並多次赴中國各地指導SARS防控工作。武漢肺炎疫情爆發之後,曾前往武漢進行調查。王廣發10日接受媒題採訪時稱,新型病毒致病性比較弱,病情可控,不過目前專家組對病毒的認識仍在摸索階段,未來是否會有新的變化仍需要進一步觀察研究。
不過21日傳出協助調查疫情的王廣發也感染了武漢肺炎,正在隔離治療。許多中國民眾質疑「你不是說可防可控嗎?自己得了,還可控嗎?」「你是國家級專家,都被感染了,是不是防護上有缺陷?」王廣發22日發微博感謝各界關心,並且剖析自己的可能的感染經過。
北大第一醫院呼吸內科主任王廣發在微博中表示:「終於病情好轉了,感謝大家對我的關心、支持和幫助。經過1天的治療,今天終於不發熱了,甚是高興。」對於疫情是否「可防可控」,王廣發依舊樂觀看待:「答案是肯定的,最終疫情會控制。但不同的疫情階段達到疫情控制的措施是不一樣的。今天的疫情控制,在武漢當地和其他地區是不一樣的。」
王廣發表示,在疫情初期,針對華南海鮮市場的處理措施可說迅速、有效的,而且很快初步認定了病原。這比起2003年SARS疫情控制是巨大的進步。有了病原學的認定,很快發展起了核酸診斷方法,雖然專家層面對檢測的敏感性和特異性曾有過爭論,這無疑對疫情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
對於疾病的傳染性,王廣發認為當時確實沒有資料證實,因此不能妄下論斷是強還是弱。在回到北京前,他在武漢發現疫情的確明顯惡化,「但仍然是可防可控,只不過,社會為此要付出更多的代價,包括親情、人情、健康和經濟。關鍵是我們要因地施策。」
至於他本人是如何感染武漢肺炎的?王廣發認為,最有可能的是兩個看診場合:一是到金銀潭醫院ICU看重症病人時,正好趕上插管。他有一個近距離的接觸。但都是全副武裝,感染的可能極小;另一個節點是在回京前兩天,他去了幾家醫院的發熱門診和臨時隔離病房,有的醫院的發熱門診比較擁擠,裡面很可能存在新冠狀病毒肺炎的患者。
王廣發表示:「現在回想起來,在發熱門診感染的可能性最大。當然我們也高度戒備,都是戴N95口罩進入。我現在突然意識到,我們沒有配備防護眼鏡。」王廣發回憶,他回京後出現最早的症狀是左下眼瞼輕微的結膜炎,不過兩三個小時後就開始發燒。
由於王廣發當時看到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還沒有以結膜炎為首發表現的,所以才把自己排除在新冠狀病毒肺炎之外,認為更可能是流感。但經抗流感治療無效,發燒時斷時續,最後做了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現陽性。
王廣發表示:「說明我的結膜炎很可能也是新冠狀病毒引起,而且是局部結膜首發。因此高度懷疑是病毒先進入結膜,而後再到全身。如果這個推測成立,則我的防護盲點就在沒有戴防護鏡。」不過中國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傳染病學專家李蘭娟對媒體表示,醫護人員由於直接接觸發熱病人,才需要佩戴護目鏡進行防護;普通民眾若沒有住院、不接觸發熱病人,暫不需要護目鏡,用口罩就可以防護。
谢选骏指出:煮熟的鸭子嘴还是硬的——“死不悔改的走资派”。越是医学专家就越是缺乏常识,因为成功是失败之父。
《武汉封城 疫情或已失控 焦虑增高》(2020年1月23日 法广RFI 古莉)报道:
中国武汉今天1月23日10点开始封城,只能进不能出。1千1百万武汉人被隔离。现距发现第一个新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已超一个月,中国近半省份和港澳台美日等地都发现了武汉冠状病毒携带者,疫情似乎正在失控……。
武汉疫情指挥部第一号通告宣布:从2020年1月23日10时起,全市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无特殊原因,市民不要离开武汉。机场、火车站离开武汉的通道暂时关闭。恢复时间另行通告。通告称,此举是为遏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传播蔓延,确保民众安全。
此时距武汉海鲜市场爆发不明肺炎已超过一个月。这种来自海鲜市场野味档的致命病毒迅速变异,在人群中传播,扩散到中国其他省份和多个国家,武汉的疫情似乎正在失控。
中国当局宣称没有“人传人”的证据一个多月,直到流行病专家钟南山院士去武汉考察,于本周初在中国央视宣布这款病毒可以“人传人”。然后官方宣布的感染者人数两天猛增一倍,超过500人,官方承认的死亡人数也从3人增到17人。
有分析指,实际感染人数可能更多,原因是一些患者并没有被纳入医院的统计。比如三联周刊的实地调查引述一名护士透露,很多医院不收海鲜市场的肺炎病人住院。一名没说实话的海鲜市场老板黄昌表示,他的出院单没有注明新冠状病毒肺炎。
在武汉当局宣布封城决定的前一天,一位中国网友透露,钟南山院士认为,此次疫情将比2003年的非典更危险……,预计高发时段是“二月底至三月底”。他建议武汉封城,被有关领导拒绝。因此,他决定不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武汉的焦虑情绪逐渐升高,法广RFI特派记者拉加德(Stéphane Lagarde)今天23日发自武汉的报道介绍,汉江与长江交汇处的汉口,咖啡吧,商店,酒店都空了。华南海鲜市场在病毒爆发后已被封锁和监视,其他农贸市场这星期开始也被关闭。一名年轻男子说: “是的,我当然很害怕,因为你一发热,然后就不能呼吸了”。
在一个商业中心的溜冰场里,只有一名小女孩在玩。接待柜台的青年女子Cheerwin表示,这几天汉口的情况比以前严重了,家长不再带孩子出门,担心孩子可能会染上病毒。而她目前倒不害怕,她认为,如果孩子能来溜冰场玩,就说明他们身体是健康的,所以没有担心的必要。
谢选骏指出:是的,“没有担心的必要”——因为用马列主义毛思想这类的“死人哲学”武装一下,就可以放心了!用辩证唯物主义的死人哲学分析一下,“人死了病就没有了!”所以疾病控制不了,就控制活人——人一死病就没有了!杀人就是“手到病除”。“手起刀落”,包治百病!因此之故,消灭猪瘟比消灭人瘟阻力较小——直接扑杀掩埋不就得了!人都死光了,还有担心的必要吗?人都死光了,天下不就太平了吗?那不就是“太平天国”了吗。太平天国这个名字真他妈的不吉利,难怪毛泽东这么喜欢它!人一死了病就没有了,所以病治不好,就干脆把病人杀掉算了。
【096、人有远虑,必有近忧】
《京沪家长为何恐慌?初中毕业 一半上职校》(2018-03-31任大刚)报道:
久居上海,同学聚会越来越少。原因很简单,大家都在陪孩子补课,很难同时有空;即便聚在一起,也迟到早退,原因还是要陪孩子补课。问问京城的朋友,也多如此。
京沪两城,拥有全国最丰富的教育资源,家长和孩子应该是轻松的。但实际上,家长们即便不是第一个跳起来反对“快乐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但起码也可以挤进前五。很多时候我在想,这是不是太矫情了一点?
当有一天有人告诉我,上海的学生,初中毕业后有一半要分流去上职校(去年和今年的中招文件不再提及),我立刻明白了为什么恐慌的情绪能够从初中蔓延到小学,从小学蔓延到幼儿园。
沿着这条恐慌线索,还可以清理出另一条耳熟能详被奉为金科玉律的逻辑链:上不了好幼儿园,就上不了好小学;上不了好小学……上不了好高中,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没有好工作。
两条绳索,将京沪两地(其实远不止这两个地方)家长死死捆绑在教育培训的战车上。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目前全国幼儿教育的市场规模约为3800亿,中小学教育(课外辅导+民办学校)市场规模约为6800亿。
下车不玩了,行吗?既不行,也行。
职校恐慌
面对有一半左右的孩子(北京市2017年为约三分之一)将去上职校的升学前景,绝大多数小学和初中的家长是极不情愿的。孩子为了不进职校,压力之大,我甚至听说,有初三学生晚上八点睡觉,凌晨两点起床读书做作业,忙到天亮,吃好早饭赶往学校。
平心静气地讲,一个孩子如果不是读书的料,完全可以去职校学一门手艺。但家长却有三重焦虑:
第一,一个普通高校的学生可以轻松去读职校的课程,但职校学生要去读普通高校的课程,难上加难。同级的各类学校和专业,在学习上是有难易梯度的。家长多不会同意让孩子一开始就选择容易的学校和专业,否则在未来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
第二,初中毕业生社会经验匮乏,实际上根本没有能力做人生规划。选择职校学一门技术,同时也就意味着,将来从事其他工作的门槛是很高的。如果没有继续学习的能力,改行的成本之高,难以想象。
以鄙人的个体经验来讲,初中阶段,一度想去学习屠宰的手艺,毕业时也有上建筑类职高的机会,但都没去,在普通高中混到高三才决定考大学,如果去上职高,很可能就是个小包工头。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的真实意愿,但我觉得当下的工作更符合秉性。
第三,中国的一些职校,风评并不十分好,家长并不十分放心把十五六岁的孩子送入这些学校,他们不担心孩子学艺不成,而是担心孩子“学坏了”。
并且,随着科技加速进步,很多好端端的传统职业,忽然消失了。以汽修为例,现在的汽修专业毕业生,谁能保证他的精湛技术在10年之后不会归零?一些新职业出现没几年又消失了,谁能保证中高职教育能够跟上科技潮流?
一些号称有经验的小学教师会告诉家长,三年级是个“分水岭”,好的就好上去了,不好的就困难了,因此职校焦虑,基本上从小学三年级起就开始弥漫在家长心中。但实际上,我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还得过38分,还是百分制。但谁也不好意思把这种个案拿去安慰一个焦虑的家长。
换汤不换药的重点高中
人人都知道,焦虑的最终来源是高考。
在省区市高考招生总额(比如5万人)基本恒定的前提下,所有考生放平心态,正常学习,录取5万人,学生拼得头破血流,也只能录取5万人;学生整体分数500分,可以录取5万人,而整体分数提高到550分,也只能录取5万人。
既然如此,为何不选择放平心态,不必去争取那额外而无用的50分呢?答案是多方面的,比如这5万人也需决出高下,因此抬高分数不可避免,等等。但最重要的,是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引起的踩踏效应。
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前身,始于1978年的重点学校制度。上世纪90年代中期,这项全球唯一的教育制度因有悖教育公平,引起公愤,被迫取消。但重点高中改了个“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名称,作为地方教育的政绩标志,变相得以保留。
仔细观察“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招生就会发现,它换汤不换药,还是先前的重点高中。以上海为例,2017年的中招政策,核心的是这4条:
1、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提前招生录取计划为学校招生计划的40%,其中30%由学校推荐,10%为自荐,4所顶级名校的提前录取则提高到50%。初中学校按7%的比例“推优”,参加提前录取,未获推荐可以自荐。
2、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将15%招生计划面向全市学生招生,称为“零志愿”,它由各招生学校根据学校办学条件和近几年实际招生情况自主确定,经市教委协调平衡后下达到各区,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录取。
3、此外是“名额分配”招生,指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将15%招生计划按比例均衡分配到本区初中学校招生的方法。
4、余下30%的名额,则按照中考成绩,根据填报的志愿投档,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这个复杂的招生方案,表面上看,力图兼顾办学的效率与公正,既考虑到办学业绩好(主要是考分高)的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能够招到高水平的学生,也保证这类学校所在的区,不管好初中差初中的学生,都有上好高中的机会。
但如果仔细分析各类招生,就会发现效率与公平之比为85:15,效率优先,略有公正而已。换言之,所谓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如梳如篦,将所有“好学生”搜刮一空,然后宣布自己的教学成果有多好。
毫无意义的竞争
如上所述,在省区市高考招生人数基本恒定的前提下,该区域内任何挖空心思提高分数的举措,均是一种相互践踏的内耗。
我绝不反对学生之间在学习上有竞争关系,正常的竞争是培养学生上进心的重要来源。但是目前换汤不换药,名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实为重点高中的制度设计,不仅人为催生和加剧变态的学习竞争,而且深具欺骗性,表现如次:
第一,任何一届的学生,就全体来看,都有一小部分天赋异禀,他们仿佛生而知之,知识对他们而言几乎一点就通。他们在学习上,并不需要你教师花费多少精力和机巧。
就在写这篇文章之时,我打电话和一个同学交流,他说孩子所在的初中,两三年才会有一个学生考上某顶级名校。这个信息说明,你把最顶尖的学生招收进去,然后宣布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成就体现了本校的教学处于全市最前列,好意思吗?脸皮是不是太厚了一点?
那些顶级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教学团队,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比如三年),能够把本学区排名最后的学校带到中等水平,那就真配得上所声称的实验性、示范性,否则难免有欺世盗名之嫌。可惜到现在为止,没有看到过一次这样的试验和示范。
这些学校实验、示范了一些其他什么?只有天知道了。有一条是是实在的,就是重点高中时代的招生特权,实实在在地完整保留了下来。
第二,凡是上过大学的都知道,同一张试卷,同一个班级不同省份的考生,考分悬殊几十上百分都是很正常的,但他们之间并不会因高考分数悬殊而在学习、科研、创新上出现明显差异。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高考分数到一定程度之后,挖空心思再多考多少分,对高等教育而言,毫无意义。
但可惜,目前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大概就是为这种“毫无意义”而设置的。它的意义,不在提高教育水准,而在搞社会分层;它的存在,是让小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知道人分为三六九等。这难道不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焦虑的问题?哪怕你是中产阶级!
迎战天下英才
京沪两城聚集的各种资源,一向冠绝全国。伴随着入世,海量外资进入,两城迅速成为财富高地,就业首选之区,户口已经无法限制外来人才的进入。在今天,京沪两城非户籍外来人口绝大多数是青壮年,他们占到全部劳动力的一半左右。
京沪(包括深圳、广州)青年子弟的竞争对手,一半是外来人才。与此相反,在别的二线及以下城市,一个当地的青年子弟的职场竞争对手,绝大多数是本地人。
人才竞争是全方位的。一个上海本地的复旦学生,他的外地同学毕业后,可能百分之八十以上留在上海工作;一个上海本地的高职生,他在酒吧做调酒师,但外地来的高职毕业生,同样会对他的职业产生强大的竞争力。京广深同样如此。
京沪广深就业市场足够庞大,但工作岗位的竞争烈度,新兴产业的淘汰频率,恐怕远高于其他城市。相应地,工作对人的要求,也要比其他城市高。
先前京沪青年热衷于通过留学移居海外。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不仅涌进京沪的全国人才持续暴增,而且海外留学(包括京沪两地青年子弟)逐渐出现就业定居两难,回来的人越来越多。回来的人首选也是京沪广深。
我曾经看过一个海龟的文章,她之前只是在上海做过短暂停留,对外国同学谈起去向,她的回答是“回上海”。现在的竞争格局是,一个京沪本地的青年子弟,不仅要迎战全国的优秀人才,还要迎战为数众多的“海龟”。
此外,由于收入上涨,港台青年才俊进入大陆工作越来越多,首选地也是北上广深。
这就是一个出生和定居在北上广深,并在那里上学读书的孩子的幸与不幸——你从小的生活环境,可能比别的地方的孩子更优越,但是一旦长大成人,那些优越的环境未必属于你。
这种情况下,你怎么能轻易走下教育培训这辆战车?城市的禀赋就在那里,未来的竞争格局就摆在那里,多少家长可以舒一口气?
一点曙光
有没有缓解焦虑的可能?肯定是有的。
职校招生需要改革。
比如孩子初三毕业愿意上职校,你尽可以去;但不愿意去的,何必硬要画一道杠强迫他去?他完全可以去上普通高中,上到高一、高二跟不上,知道考普通高校有多难,他随时可以去上职校。
何必一定要强迫一个屁事不懂的未成年人选择将来的职业取向?为什么就不能等一等,让他们心智更为成熟一些,再让他们做出选择?
当然你可以说,我们有民办高中,职校生也可以参加高考。第一,尽管高中阶段不是义务教育,但作为一个纳税人且是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是天经地义的;再说,中国已经是全球经济的二把手,理应给予公民更大的教育选择权,为什么一定要让人家去接受哪一种类型的教育?第二,在一个普遍没有什么文化学习氛围的班级环境里,高考又有多大胜算?
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必须改革。
最近,上海出台改革方案,决心在2022年,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50%至65%的招生计划采用名额分配方式下达,由市和区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分配到有关区和初中学校,并明确这种招生计划其中的70%将分配给不选择生源的每所初中学校,这一比例将逐步扩大,以促进初中学校均衡发展。
北京的类似改革在2014年就开始进行了,其他省份也在最近一两年着手类似改革。总的趋势是,大幅提升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按人头比例面向全体学生投放招生指标。
这样做的好处是,逐渐解除压在小孩子身上“一分压死千万人”的魔咒。此外,也可以逐渐改变薄弱学校人人厌弃,教育资源逐渐均衡,减少变态竞争,维持正常竞争。
但成人社会的竞争是永恒的。
最近两年,很多二线城市纷纷出台吸引人才的政策并生发效果。京沪两地因种种原因,人口导入趋缓,甚至开始减少。
这是有原因的。高端人才对住房更有迫切要求,两地高房价,已经成了比户口还管用的驱使人才外流的利器。事实上,我已不大敢像10年前那样,建议那些刚走出校门的外地青年学子到北京上海闯一闯,因为住房难题太大,再说他们自己的老家与北京上海的收入差距也在缩小。
但毋庸多言,人人都知道人才对一座城市意味着什么。最新出台的上海吸引人才的办法,除了优待户口准入等这些特别金贵的东西,还专门提到要帮助解决住房。如果这条措施奏效,那么人才竞争的烈度不会减缓。这对维持整座城市的竞争力当然是好事,但对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个体来说,即将到来的竞争,不会让他们感到轻松。
世上没有一劳永逸解决所有问题的办法,很多政策措施,也不过是缓解人的痛苦而已。但能够把人从地狱拉到人间而没有能够推进天堂,也是极好的。
谢选骏指出:上文罗里吧嗦讲了半天,却只现出了“人有远虑,必有近忧”的狼狈。但是我想告诉那些千方百计规划孩子未来的家长,你们的努力也许适得其反——因为争取自由的精神,会把孩子推向你们最不愿意看到的方向。这就是因为“独立自主”的愿望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097、人造之还是天设之】
《武汉病毒研究所P4实验室到底发生泄漏没有》(法广 2020/4/18)报道:
4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彻查”武汉病毒研究所是否发生泄漏,从而引爆全球新冠疫情大流行;法国诺贝尔医学家教授蒙塔尼耶4月17日有关武汉病毒乃人工合成,新冠疫情来自武汉P4实验室,再次把这座中国神秘的P4研究室推入国际视野。
武汉病毒研究所的安全问题——西方对武汉病毒研究所P4实验室会不会发生病毒泄漏的担心存在已久。《自然》杂志2017年曾有提及。P4实验室是在法国帮助下建造的,武汉病毒研究所低级别的安全保护曾被数位前来访问的法国学者指出过。2019年9月,中国国家预防和控制病毒研究所吴桂珍Guizhen Wu关于中国实验室发展演变的一篇论文中指出,中国很快且很有效地提高了预防病毒水平,但遗憾的是缺少精准评测实验室可靠性的环节以及缺少相应的人才。但是,这一问题日前被美国媒体再度提出的时候引发轰动,《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罗金4月14日撰文指出,美国驻北京大使馆从2018年1月开始,多次罕见派科学外交人员前往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美方人员在武汉病毒研究所发现诸多令人担心的问题,随后在传回华盛顿的两则外交电报中,不只对研究所的安全、管理弱点提出警告,更建议美国政府给予研究所更多关注与协助,主要原因是蝙蝠冠状病毒研究虽然重要,但同时充满危险性。其中一则于2018年1月19日发出的外交电报指出,武汉病毒研究所科学人员曾提及,他们严重缺乏适当训练的技术及调查人员。电报同时指出,研究人员发现,不同类型的类SARS冠状病毒,能与人体第2型血管收缩素转化酶(ACE2)受体产生相互作用。电报强调,“这强烈意味着,来自蝙蝠体内的类SARS冠状病毒能传染给人类,造成类SARS疾病”。
武汉病毒研究所P4实验室研究冠状病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一个类SARS大流行疾病的发生,但2015年曾有科学家指出,研究计划主任石正丽团队是在冒不必要的风险。罗金的文章指出,多位美国国安官员一直猜测,2019冠状病毒疾病可能来自武汉病毒研究所,或是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如果是这样,那么,这场疫情就有可能源于一场武汉实验室意外的可能性。
美国福克斯新闻报道似乎排除了新冠病毒是人工合成病毒的可能性。但是该报道认为,流行全球的新冠病毒出自同一研究所,尽管这是一个自然病毒,而不是中国人制造的病毒,但是它是“万恶之源”,由于中国安全措施混乱,导致这一病毒泄漏。
新冠病毒是否人工合成?——武汉病毒研究石正丽团队提取的蝙蝠冠状病毒是否进行了人工合成,是否有制造生化武器的目的?武汉疫情中国官方公布后,第一时间,在中国网络上就有不少人把矛头指向武汉病毒研究所。
如果说此前许多关于人工合成病毒的说法往往被不屑一顾的话,最新的说法却是出自法国诺贝尔医学奖得主蒙塔尼耶(Luc Montagnier)之口。4月17日,他回答法国Cnews电视台采访时称新冠病毒是中国人通过艾滋病基因序列的小片段合成的人工病毒,他说:“这个病毒被人为地操纵了,取自蝙蝠的病毒中,被加入了几段艾滋病毒基因序列的小片段。这不是自然病毒,而是专业工作的结果,是分子生物学家做出来的,是一个特别精细的工作,可以说,像钟表匠一样精细。”他解释:“ 病毒遗传物质是一个长条的核糖核酸ARN,在这个ARN长条上的某些地方,有人加进去一些艾滋病毒小序列片段。这些小片段虽然小,但很重要,它们有可能修改‘抗原位点’,也就是说,如果想制成一种疫苗,就完全可以通过另一种病毒的一段序列,来修改疫苗对接蛋白质。”
不过,蒙塔尼耶教授的这一观点引发科学界大哗。根据包括中国科学家在内的多项研究,新冠病毒并非人工病毒,一般认为,所有使用生物分子技术对病毒进行操纵最后都会留下痕迹,但是新冠病毒没有发现任何人工痕迹,因此,新冠病毒是自然病毒。
早年与蒙塔尼耶一同参与了艾滋病毒基因编译工作的巴黎巴士德学院教授Simon Wain Hobson 完全不认同新冠病毒是人造病毒的说法,他对本台表示:“他的论据主要是建立在他的同事、数学家Jean Claude Perez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但是,不幸的是,Perez的研究结果是错误的。他并不是唯一一个犯这类错误的学者,对我来说,这是初学者的错误。其实很简单,新冠病毒的基因组里有许多种碱基(base)组成,其中有许多的U和A组碱基,而艾滋病基因组中也有许多A组碱基,于是他就认为这两种病毒有相近之处,其实他如果使用同样的研究方式,还可能会发现别的病毒的基因片段 。所以,我认为这是初学者的错误。自从我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学术生涯之后见识了许多类似的错误。许多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包括 蒙塔尼耶教授的学术对手,美国华盛顿的Robert Gallo.所以, 蒙塔尼耶教授得出的上述结论是完全错误的。”
新冠疫情真的是从武汉P4实验室泄漏的吗——华南海鲜市场距离武汉病毒研究所仅仅几公里,官方无法隐瞒疫情后,外间首先知道的信息是该市场出现了一批感染不明肺炎症状的患者,当时被认为是最早的新冠病毒患者。武汉出现奇怪肺炎的信息传出后,当局在12月31号对“吹哨人”李文亮医生进行了训诫,很快彻底关闭了华南海鲜市场,因此,华南海鲜市场与武汉病毒研究所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神秘的关系就在社交网络引起严重质疑。
但是,随后中国医生在海外公布的一些数据显示,最早的新冠患者并非全都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系,那么,官方彻底关闭这一市场的动机是什么?而且,武汉卫健委在最初发给医院的带有指导性的诊断标准里,其中一个重要的确诊指标就是患者必须要与华南海鲜市场有关联。这一条标准,导致众多的疑似患者无法确诊。武汉卫健委这样做的动机又是为了什么?
中国曾经发生过病毒泄漏事故。2004年春天中国北京疾控中心的一座P3病毒实验室发生SARS病毒泄漏事件,调查显示,一名实验室人员将P3实验室中的非典病毒毒株带到腹泻病毒实验室进行研究,由于预先对毒株所作的灭活处理没有得到验证,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事件发生不久260人被分散隔离,最后,死亡一人,7人确诊为非典患者,另有几百人接受隔离观察。非典病毒被传染给第二代、第三代病人。世卫组织亚洲负责人当时以“错误及缺失”来形容那次事件。北京研究所的五名负责人后来受到惩罚。
武汉疫情公诸于世后,在激烈的争议声中,率领团队在云南山洞蝙蝠身上提取冠状病毒的科学家石正丽公开表示,她以她的生命保证,新冠病毒绝不可能是从她的实验室泄漏的。石正丽是一个卓有成就的科学家,也有人怀疑她是一位“科学狂人”。有些分析者认为可能的情形是这样的,在石正丽的职权和视野之内没有发生泄漏,但是,正如美国大使所发出的警讯,以及法国方面表示的担忧,该实验室的管理混乱,最后无意间发生了一场事故,病毒就这样泄漏出去了。还有的分析认为,泄漏是由于实验室的废弃物的处理出现了漏洞,如防护服,手套和其他东西。因为生化废品的处理者未能长期维持足够的危险意识,生化废弃物本应被焚毁,但由于某种原因,流落到了社会,例如手套。这些一次性实验室塑胶手套质量很好,比市场上卖的厨房手套好用多了,焚烧掉实在可惜。也许有人在焚毁前,把它们收集起,低价卖给社会上需要的人,包括华南海鲜市场的需要大量一次性手套的从业者。
当局的奇怪举动——冠疫情爆发后,中国当局的一些做法引起警觉,最新的是中国当局管控病毒溯源论文的发表,中国国务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机制相关工作小组3月25日作出决定,要求有关新冠肺炎的学术论文要采分类审查,病毒溯源相关的论文要从严管理必须经学校学术委员会审查通过后,再送到国务院科研攻关组溯源专班审查,通过后才可以投稿。为什么如此管控,当局害怕暴露真相吗?
谢选骏指出:如此管控意味着害怕暴露真相,那么真相是否就意味着武汉病毒真是人造的呢?
《巴士德学院教授反驳新冠病毒人造说法判断错误》(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20/4/17)报道:
新冠病毒来源问题继续引发争议,法国著名病毒学专家因发现艾滋病毒而获得2008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吕克·蒙塔尼耶(Luc Montagnier)教授周四在接受法国的一个医学专业媒体采访时表示,他们用数学模式对病毒基因研究得出的结果,确认了之前印度学者提出的新冠病毒带有艾滋病基因是人造病毒 的发现。不过,吕克·蒙塔尼耶的上述说法受到他的同行的驳斥,巴黎巴士德学院的Simon Wain Hobson 教授就此接受了法广的专访,Hobson 教授当初与吕克·蒙塔尼耶教授一同参与了艾滋病毒的基因的编译工作。他认为蒙塔尼耶教授的说法毫无根据。他在访谈中对武汉P4实验室石正丽团队进行的一些有关基因增加功能性(GOF)的研究提出了批评。
法广:Simon Wain Hobson 教授,您好,非常感谢您接受法广的专访,能否请您评论一下吕克·蒙塔尼耶教授有关新冠病毒是人造病毒的推断?
SWH:他的论据主要是建立在他的同事数学家Jean Claude Perez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但是,不幸的是,Perez的研究结果是错误的。他并不是唯一一个犯这类错误的学者,对我来说,这是初学者的错误。其实很简单,新冠病毒的基因组里有许多种碱基(base)组成,其中有许多的U和A组碱基,而艾滋病基因组中也有许多A组碱基,于是他就认为这两种病毒有相近之处,其实他如果使用同样的研究方式,还可能会发现别的病毒的基因片段 。所以,我认为这是初学者的错误。自从我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学术生涯之后见识了许多类似的错误。许多人都会犯这样的错误,包括 蒙塔尼耶教授的学术对手,美国华盛顿的Robert Gallo.所以, 蒙塔尼耶教授得出的上述结论是完全错误的。
法广:那您个人对病毒的来源有何看法呢?根据目前我们所掌握的信息,新冠病毒究竟是人造的还是自然的?
SWH:非常感谢您提出的“根据目前所掌握的信息“,因为作为学者我们只能根据目前所已知的公开的信息来做出推论,我们学术界有一个规则就是研究结果必须获得同事的评估,这可以避免出现我刚才所说的初学者的失误,之后,我们可以在同事之间展开讨论,所以,我只能根据目前已知的研究结果做出推论:所有的信息都显示这是一个自然的病毒,它来自动物,蝙蝠应该通过别的哺乳动物将病毒传给人类,目前还不知道是什么动物,但是,相信在年底之前一定会找到。这需要时间,穿山甲可能并不是中间宿主。我们可以想像或许这同武汉的实验室有关,大家都知道武汉有一个病毒实验室。但是,事实上,病毒总得在某一个地方出 传染给人的现像,艾滋病毒来自非洲中部,2009年的禽流感爆发于墨西哥,新冠病毒出现在武汉,就是这样。没有必要去谴责武汉人。几周之后,或者几个月后,如果出现新的数据,或许我们会改变看法, 但是,就目前而言,这是一个自然的病毒。
石正丽团队的部分研究太疯狂——法广:武汉实验室对冠状病毒研究多年,研究所石正丽团队进行许多增加基因功能性(GOF)的研究,您之前多次对类似的研究提出过批评,今天您如何评论?
SWH:石正丽团队确实研究冠状病毒多年,也发表了许多有价值的文章。但是,他们在2011年之后发表的一些研究文章也引发许多争议,所谓的增加基因功能性(GOF)的研究,就是给病毒基因增加新的功能使它能够直接感染人体细胞,或者使病毒能够直接通过空气传染,当初我几乎是唯一的一个专家对类似的研究提出质疑,指出这种研究太危险,当时支持研究的人可以有益于研制出预防传染病的疫苗,但是,之后大家都意识到这其实没有什么用处。所以我认为石正丽团队的上述研究完全是疯狂的研究,让人类冒着不必要的风险,所以,我当初就十分反对。石正丽有许多研究都很优秀,但是,这方面的研究我认为没有任何价值,而且十分危险。但是,她并不是唯一从事这方面研究的学者 ,在荷兰和美国都有人继续从事这些危险的研究。法广:今天看来,您觉得当初法国协助中国建造P4实验室是一个明智的决定吗?SWH: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苏联当初签署停止开发生化武器,但是,他们继续开发了许多年。美国也一样。为什么一定要批评中国呢。中国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中国有权利拥有自己的高规格的实验室,中国是在多病毒地区。但中国的问题题是一个独裁政府。法广:感谢Simon Wain Hobson 教授接受法广的专访。
谢选骏指出:武汉病毒是否人造,弄得全球各色鸡飞、各种狗跳。但是在我看来,重点不在于武汉病毒是否人造,而在于它如何可能如此迅速地传遍世界?再超限的细菌战、生化战,也没有取得过如此重大的突破震撼——除了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之外!在我看来,没有多重条件的配合或曰天意的默许,这样的事件是无法成功出线的!这就是所谓的“人造之——天设之”;如果没有天设,即使人造也无用功。
【098、日本人向英美人的复仇战争】
网文《约翰列侬:也许是时候换个角度来认识他了》(张B的日记)说:
今天是约翰列侬的第35个忌日。
在披头士的四名成员里,他是无可争议地最富于传奇性的一位:他开启了披头士时代,又亲手将之终结。他为了小野洋子抛妻弃子,甚至试图强行让她加入披头士。乐队解散后,他逐渐开始拥抱政治,最后遭人枪杀、倒毙纽约街头。然而在如今,对于同我一样并非资深披头士或者列侬乐迷的人而言,他更像是一个抽象的符号,承载着人们对他的解读和想象;但除此以外,他作为一个男人、一个丈夫和一个父亲,或者说作为一个更加真实的约翰列侬的存在,却始终被有意无意地忽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是小野洋子将列侬塑造成了如今我们记忆中那个看似高大实则单薄形象。她用名为婚姻的行为艺术鹊占鸠巢地占据了列侬的生活,却美其名曰将之解放。事实上,一个乐队可以有一个天才,但如果四个人全都才华洋溢则难免互相拖后腿。所以很显然,真正解放了列侬的是披头士的解散,而并不是小野洋子的强势和那一丢丢仅有的才华。在这一点上,恐怕庞凤仪做得也并不比她差。在与这位美籍华裔情人相处的时光中,列侬发行了《Mind Games》、《Walls and Bridges》和《Rock“N”Roll》三张专辑,少了一些意识形态,却有着更多对摇滚乐根源性的追求(并且也不用听到小野洋子五音不全的歌声)。
不论是生前还是死后,小野洋子都把列侬牢牢地抓在手里。在那场可怕的谋杀后,小野洋子公开拍卖了他大量的个人物品来筹措自己的慈善基金。也许是为了维持“约翰列侬遗孀”的名号,她的确在搜集整理列侬遗产遗物这件事情上尽心尽力,也理所当然地想要把控一切,甚至不惜与披头士的其他成员发生冲突(作为遗孀,她至今还在收取列侬和麦科特尼所作品的版权许可费)。另一方面,她仍时不时地出售列侬的遗物,其中包括眼镜、艺术作品,以及珍贵的母带——几年前,小野洋子将列侬的“Real Love”原声带卖给了JCPenny(美国连锁百货,商品便宜实惠)作为圣诞宣传曲。约翰列侬的名声为小野洋子带来了巨大的收入;虽然她号称这些钱被用于其名下的基金The Spirit Foundation进行慈善活动,但据查证,真正被用于慈善的数额只不过是其收入的零头。不提道德绑架与否,起码这对一个长期标榜自己致力于爱与和平的社会活动家来说,仍然显得有些讽刺。
约翰列侬、小野洋子以及西恩列侬共同署名的贺卡
2011年,小野洋子将列侬生前的150封私信的发表权出售给了Orion Publishing Group。这件事虽然再度引起了列侬和披头士粉丝们的愤怒,但却给了公众一个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传奇音乐人的绝佳机会。通过这些信件、文字,我们大概也能重新人认识真正作为约翰列侬的约翰列侬,而不再仅仅是那个身为激进社会活动家和文化符号的约翰列侬。由亨特·戴维斯主笔编纂,这些信件以“The John Lennon Letters”为名被结集出版,人们第首次得以一窥约翰列侬的童年和家庭、他不那么负责任的父母和抚养他长大的姨妈、他的朋友和早期生活,披头士的成名之路,甚至于他与辛西娅的私密性事。这些过往的碎片呈现出了列侬不为公众所熟悉的一面,而那些有趣的涂鸦也展现出了他充满古怪幽默感的艺术天赋。
列侬描绘的自己与辛西娅
但这其中最令人唏嘘的,恐怕是那些早年里列侬写给辛西娅的满溢着爱意的信件。其中一封信上,列侬用可爱的笔法画下了两人亲密依偎的样子,旁边飘满了爱心。他还特别花痴地写着:“我爱你,别离开我,我爱你,别离开我,别离开我,我爱你辛西娅,我爱你,请别走开,别走开,因为我爱你,亲爱的辛西娅,我爱你,我爱你,约翰。“谁能想到多年后,这个痴情的年轻人会为了小野洋子痛打自己曾经深爱的女人,甚至诬告她在外有奸情?在列侬之后,辛西娅又有过另外两次婚姻。今年四月,她因癌症于西班牙的家中病逝。而当年曾经身着辛西娅睡衣坐在列侬家沙发上等她回家以刺激她的小野洋子在得知其去世消息后,则表示“很伤心”,并将她称为一位“伟大的母亲”。
“Instamatic Karma”,很喜欢这张封面
辛西娅生前一直与列侬的情人庞凤仪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这源于后者一直以来对朱利安的善待。列侬曾把与她相处的日子称为最好的时光;她不仅促成了他与朋友的和解与合作,也令他重新接纳了自己的儿子朱利安。庞凤仪将记录那段岁月的照片出版为摄影集“Instamatic Karma”,在她的镜头下,列侬看起来阳光、快乐、轻松,更加立体多面,而不仅仅是与小野洋子在一起时那种悲天悯人的布道者形象。事实上,1973年左右,列侬和小野洋子的关系恶化,她一度认为对方阻碍了自己的事业发展,又不愿放弃这位知名度极高的男人,于是便有意将他推给身为助手的庞凤仪“代为保管”。没想到,列侬却真地爱上了这位魅力十足又性格良好的华裔姑娘,两人的感情甚至一直维系到他死前。这当然是小野洋子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她也一直试图以自己的影响力来抹杀掉庞凤仪的存在(因此我认为她也不太可能出现于列侬的那些信件中)。
列侬与庞凤仪
列侬的大儿子朱利安也算是另一位小野洋子希望抹杀的对象,他曾经在社交媒体上直言自己被排挤在与披头士有关的圈子以外——因为小野洋子的确掌握了许多话语权。他甚至没有被邀请参加于拉斯维加斯公演的太阳马戏团披头士主题秀“Love!”的周年活动,而小野洋子正是这一系列演出的主导者之一。其实,从出生起朱利安的存在就不断地被否定、被抹除。早年间为了更好地将披头士推向市场,乐队就有意将朱利安和他的母亲作为秘密隐藏了起来,而常年在外演出的列侬也忽略了这对母子的存在。朱利安5岁时,小野洋子的插足破坏了列侬与辛西娅的婚姻,在那以后小野洋子一直竭力把朱利安排除于列侬的生活之外;他曾经一年也见不到自己的父亲一面,这导致他与保罗麦卡特尼的关系都比列侬更为亲近(那首著名的“Hey Jude”便是麦卡特尼写给朱利安的)。虽然约翰列侬身价百万,每年却只向母子二人支付2400英镑的赡养费。而最令朱利安愤怒的,是小野洋子夺走了他手中所有父亲的遗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幼年时列侬在世界各地巡演时寄给他的明信片。那基本可以说是朱利安童年里父亲唯一关心过他的证据,而他不得不用列侬留给他的少量遗产重新通过小野洋子的公开拍卖将之买回手中。
列侬、朱利安、庞凤仪在一起
约翰列侬的故事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被不同的人讲述了太多次,因为牵涉着太多的当事人而变得越来越复杂。然而故事背后的约翰列侬,反倒变得越来越模糊;也许是时候将他从神坛上请下,还原成那个有血有肉、性格闷骚的利物浦青年了。早年书信的公开让人们得以探寻列侬的内心世界,而“The John Lennon Letters”已经于2012年出版,这本书的中文译作也将于近期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在国内推出。
列侬的涂鸦
35年零三天前,约翰列侬在最后一次访谈中说:“那些自以为造就了艺术家的评论家们——这就像一种偶像崇拜——只喜欢那些正处在上升期的艺人们。而我已经不可能再走曾经的老路。他们真正想要的是因为死亡而造就的传奇,正如Sid Vicious(席德-维瑟斯)和James Dean(詹姆士-迪恩)那样。我对成为一个死亡英雄这件事毫无兴趣,所以你们就忘记这事儿吧。”
"These critics with the illusions they've created about artists - it's like idol worship. They only like people when they're on their way up. I cannot be on the way up again.What they want is dead heroes, like Sid Vicious and James Dean. I'm not interested in being a dead ----ing hero. So forget 'em, forget 'em."
列侬与小儿子西恩
35年前的今天,马克查普曼用四枚子弹结束了约翰列侬的生命。在那天倒下的,不仅是一位艺术家、布道者,更是一位丈夫、一位父亲,以及一位缺乏安全感的40岁男人。
谢选骏指出:在某种意义上,我称此列侬与小野洋子的故事为“日本人向英美人的复仇战争”——后者的童年因为日本语英美之间的战争而被迫与家庭分离。这一破碎势必要造成更多的破碎,就像“一石激起千层浪”。最终,她如愿以偿。但这不能仅仅怪她,因为她也曾经是一个无助的儿童。日本人向英美人的复仇战争,也不会仅仅到此结束。最有意思的是,在这场“日本人向英美人的复仇战争”中还有一位华裔参与其中——很像中华民国在二战中的角色。这也许是个玩笑,也许就是真的。
【099、是中医还是马铃薯让中国人口增长】
《专家:晚清中国人口达4亿,这就是中医的巨大成效》[[原标题:从技术成就看“李约瑟之问”(大家手笔)《人民日报》(2017年05月31日07 版)]]报道: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经说过:“从公元1世纪到公元15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知识满足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洲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这就是著名的“李约瑟之问”,曾经引发国内外学术界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原因的广泛探讨。我国古代的技术成就有目共睹。那么,这些技术成就靠什么理论支撑?回答好这个问题,就不会对“李约瑟之问”耿耿于怀,同时也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统技术多一份敬重、多一份自信。
通常我们认为,技术后面的理论支撑是科学。但是,如果对科学采取较为严格的定义,那么现代意义上的、以实验和数学工具为特征的科学至多只有三四百年历史。这样一来,在现代科学出现之前,西方世界的种种技术成就该如何解释?那些技术成就背后的理论支撑是什么?例如,欧洲那些古老的教堂,在现代力学理论出现之前很久就已经建造起来了。那些巨大的石质穹顶当然可以视为技术奇迹,但这一奇迹显然不是以万有引力理论为基础的现代力学理论支撑的。
当我们将视野转向中国时,这样的问题就会变得更为明显和尖锐。比如,李冰父子在公元前3世纪建成了都江堰这一大型水利工程,引水灌溉成都平原,使四川成为天府之国,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像都江堰这样举世瞩目的技术成就,其背后的理论支撑是什么?显然不可能是流体力学等现代科学理论。又如,明清家具是世界家具史上的璀璨明珠,其创意和造型多来源于儒释道哲学、文学和书画艺术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它将老庄哲学中天圆地方、自然平和、无极无限的理论运用于家具的构造中,使之呈内方外圆之态,其榫卯结构抽涨平衡,充分把握了木材自然规律。这些成就也不是以现代科学理论为基础的。由此可见,并非所有的技术成就都由现代科学理论支撑,现代科学理论也并非衡量各种技术成就的唯一标尺。我们不应强制性地将技术成就区分为“科学的”和“非科学的”,甚至以此来决定我们对待某项技术成就是支持还是反对、是重视还是冷落。
在今天一些人的观念中,得不到科学实验证实的都是“迷信”和“糟粕”。遭受这种“划界”伤害最严重的莫过于中医,因为中医所说的经络、穴位等很难通过仪器设备检测到。在20世纪上半叶,中医甚至面临灭顶之灾。一些人简单以现代科学理论为唯一标准,发起了一波又一波废除中医的努力。事实上,在西医大举进入中国之前,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健康都是由中医呵护的。中医需不需要废除?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只需注意一个简单的事实:晚清的中国人口已达4亿,这就是中医的巨大成效。放眼当时的世界,这个成效足以傲视群伦。中医作为一种呵护中华民族健康的技术,至今仍是行之有效的,如同都江堰至今仍然在灌溉滋养着成都平原一样。
事实上,西方人并不将医学视为科学的一部分,而通常将科学、数学、医学三者并列。在中医和西医眼中,人体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一个有经络和穴位,一个只看到肌肉、骨骼、血管、神经等等。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指出,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使用不同的图像描绘外部世界,而且这些不同的图像在哲学上具有同等的合理性。我们完全可以认为,支撑中医的理论就是人类用来描述外部世界的图像之一,虽然这个图像完全不同于西方人描绘的图像,但它同样有着哲学上的合理性。我们应珍视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医理论,并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加以传承和弘扬。(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
谢选骏指出:“晚清的中国人口已达4亿,这就是中医的巨大成效。”这显然是一种胡说。为什么呢?因为从秦朝到明朝的一千八百多年之间,中医一直存在,中国的人口始终在五千万到一亿之间,大体维持平衡,没有显著增长。而这期间。中医的发展并没有停止。相比之下,中医在清朝并没有明显的进步,为何独能造成人口暴增呢?原来,清朝人口暴增,主要是废除了人头税。外加欧洲人引进了玉米和马铃薯等农作物。满清废除人头税,改为土地税赋,是为了降低官逼民反的压力。而欧洲人引进了玉米和马铃薯等农作物,是全球化的结果,和中医一点关系也没有。
1
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英语:Potato),属茄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营养均衡,是理想的人类食物之一,全球第三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和玉米,与稻米接近。原产于南美洲秘鲁与波利维亚境内的安地斯山脉。马铃薯的人工栽培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公元前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马铃薯是欧美地区许多国家的主食,为世界第三大作物。
马铃薯一名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县志》。中国东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中国西北称洋芋、天津称塞豆、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洋山芋、洋芋艿(宁波)或芋艿(慈城),广东及香港称之为薯仔,在台湾称为馬鈴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其它还有过的称呼有爪哇薯、白薯、土芋、地豆、土蛋、土生、香芋、洋山药、山药豆、阳(洋、杨)芋、荷兰薯等等。目前中国最普遍的称谓为土豆与洋芋,马铃薯的名称由来是长相如古代用的马铃。
英语potato来自西班牙语patata。据西班牙皇家学院称,此西班牙词汇由泰依诺语batata(红薯)和克丘亚语papa(马铃薯)混合而来的。在拉丁美洲,“马铃薯”的西班牙语用papa一词。
2
番薯(学名:Ipomoea batatas),又名甘薯、地瓜,是常见的多年生双子叶植物,草本,其蔓细长,茎匍匐地面。也指其块根。块根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皮色发白或发红,肉大多为黄白色,但也有紫色,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和酿酒、制酒精。
野生种起源于美洲的热带地区,由印第安人人工种植成功,抗病虫害强,栽培容易。
1493年,哥伦布初见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时,曾将由美洲新大陆带回的甘薯献给女王,西班牙水手又将番薯传至殖民地吕宋(今菲律宾)。
16世纪初,西班牙已普遍种植甘薯。西班牙水手把甘薯携带至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摩鹿加岛,再传至亚洲各地。甘薯传入中国通过多条渠道,时间约在16世纪末叶,明代的《闽书》、《农政全书》、清代的《闽政全书》、《福州府志》等均有有关记载。
1582年(明朝万历十年),东莞人陈益从安南首先引入广东。
1593年5月(万历二十一年),《金薯传习录》记述:明朝万历二十一年5月下旬,福建长乐县华侨陈振龙冒着生命危险将红薯从吕宋携带回中国,试种后,“甫及四月,启土开掘,子母钩连,大者如臂,小者如拳”,福建巡抚金学曾大力推广,并撰《海外新传七则》。
1596年(万历二十三年)李时珍在正式刊行的《本草纲目》中记载:“南人用当米谷果餐,蒸炙皆香美……,海中之人多寿,亦由不食五谷而食甘薯故也。”中医学认为甘薯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
1608年(万历三十六年),徐光启上《甘薯疏》,后来在《农政全书》其中的〈卷二十七·树艺〉详细记述了番薯的种植、贮藏、加工法,并提到番薯育苗越冬、剪茎分种、扦插、窖藏干藏等技术,可知先民于引进番薯不到廿年已经总结出种植的方法,完成本地驯种。
当前,番薯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栽种。
3
玉米(学名:Zea mays)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重要粮食作物。同时也可以当作饲料使用,还有在生物科技产业作为乙醇燃料的原材料。而且玉米更在各个化工领域被大量利用著,做成塑胶等等不同的物品。
原产于中美洲,是印地安人培育的主要粮食作物。原本是体型很小的草,喜高温,经美洲原住民培育多代后才出现较大型的玉米。16世纪时传入中国,最早记载见于明朝嘉靖三十四年成书的《巩县志》,称其为“玉麦”,其后嘉靖三十九年《平凉府志》称作“番麦”和“西天麦”。“玉米”之名最早见于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在原产地美洲以外,中国是玉米种植最为普及的地区之一。玉米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大部份历史学家认为玉米是在墨西哥的特瓦坎谷驯化。 奥尔梅克人及马雅人在中美洲栽培了许多不同的品种,有些可以直接烹煮,有些则用碱法烹制的方式处理。从公元前2500年起,玉米开始传播到美洲的很多地区。欧洲人在十五世纪末和十六世纪初开始和美洲原住民接触,将玉米带回欧洲(哥伦布大交换),也带到其它国家。因为玉米可以在各种不同的气候下生长,因此被传播到全球各地。高甜度的玉米称为甜玉米,一般种植供人类食用,而其他野玉米则供作动物粮食及化学工业、食品工业原料。
玉米是美洲种植最多的粮食作物,单在美国就有每年约3.32亿吨的产量,而美国的玉米约有40%—约1.3亿吨—用来制造乙醇。2009年种植的美国玉米中,约有85%是基因改造玉米。
谢选骏指出:薯类食品虽然促使中国人口增长,但作为主食如果不配上牛羊肉奶,却会造成营养不良。所以清朝的人大多面黄肌瘦、思维迟钝,在西方入侵面前不堪一击。人口虽多,却如豆腐渣工程——徒然造成人海战术的历史悲剧。以至于清朝灭亡二十多年后,《义勇军进行曲》还在号召“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结果导致日寇入侵得手,接踵而来的大跃进大饥荒,不仅草菅人命,造成惨烈的牺牲,而且比秦始皇政治都大大退步了。就是在秦始皇之前,中原各国都是用“土石”建筑长城的,没有用“血肉”建筑长城的——何况是在二十世纪!这就是我为何在《神话与民族精神》(1985年)与《河殇第一稿——走出延安精神/走出黄河心理》(1988年)中,极力抨击“长城精神”的时代背景之一。我这样做,不是出于什么“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而是想“为中国人重新争取‘人的尊贵’”。可惜人们不要这种尊贵,反而让我没有立足之地了!
【100、水刑是人性的深刻体现】
(一)
《这个恶魔女特工!竟成川普最喜欢的女人》(2018-03-19 读者网Lee综合)报道:
这几天,英俄之间的毒杀间谍事件闹的不可开交,可谓是赚足了世界的眼球,毕竟“间谍特工”在普通人眼中一直都是神秘与危险的代名词,更别说是“双面间谍”了。
而在美国,一个不简单的特工——吉娜·哈斯佩尔,开始在美国政坛上崭露头角。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3月13日发推特表示,中情局原局长蓬佩奥将取代蒂勒森出任国务卿,而吉娜·哈斯佩尔将接任中情局局长。
由此,吉娜·哈斯佩尔将成为美国中情局历史上第一位女局长。
据路透社介绍,1985年,哈斯佩尔加入中情局,成为了一名资深特工。作为一名间谍老手,哈斯佩尔曾被派往世界各地执行任务,多次担任海外工作站站长,并多次被联邦政府嘉奖。
3月13日,当特朗普提名她担任新一任中情局局长时,受到了美国情报界许多人的支持,但在美国政界和国际上,多半都是批评与质疑的态度。这一切与美国臭名昭著的监狱——“黑狱”有关。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世界贸易中心遭遇恐怖袭击,震惊了世界。而后,美国前总统小布什为了加大反恐力度,在17日就签署了一份总统文件,授予中情局以很大的反恐权限,使它可以在海外展开秘密行动,包括刺杀、抓捕和拘留。
由于美国法律不允许将囚犯关押在与世隔绝的秘密监狱里,所以,中情局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即把秘密监狱建在海外。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中情局在海外共设有8座“黑狱”,分别位于亚洲、非洲和中东欧。这些秘密监狱之所以被称为“黑狱”,是因为美方涉嫌在狱中对被关押人动用酷刑以榨取情报。
而哈斯佩尔则是第一批去“黑狱”执行任务的人。据美国纽约时报报道,2002年中情局在泰国设立首个海外秘密监狱,哈斯佩尔为该监狱的主要负责人。
在“黑狱”中,哈斯佩尔的任务是用酷刑审讯被关押的恐怖分子嫌疑人,以获取情报。采取的酷刑包括剥夺犯人的睡眠、将犯人关进棺材、动用水刑等等。
纽约时报指出,一名犯人在一个月内曾接受过水刑83次,险些死亡。不仅如此,他还被按着头撞墙,导致一只眼睛失明,直到被证明确实再无有价值的情报才被放过。
而水刑是一种很残酷的刑罚:受刑人被绑成脚比头高的姿势,脸部被毛巾盖住,并被反复浇水,使受刑人产生快要窒息和淹死的感觉。
2004年阿布格莱布监狱与关塔那摩监狱虐囚丑闻被曝光后,美国中情局受到了来自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中情局为了挽回这一局面,在2005年启动了一项争议工程——销毁过去的虐囚录像,并再次任命哈斯佩尔负责。
但可惜的是,中情局没能得逞。
美媒报道指出,2005年,美国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启动对虐囚丑闻的调查,于2012年形成长达6700页的《中情局羁押和审讯调查报告》,认定CIA的审讯方式比他们自己承认的粗暴得多。
2014年,这份记录着中情局用直肠喂食、水刑等令人作呕的审讯酷刑报告公诸于世。
但在这份报告中,除了水刑这一酷刑外,还披露了多处令人发指的酷刑,包括:中情局将鹰嘴豆泥灌入犯人的肛门、威胁要性侵一名囚犯的母亲、审讯者强迫囚犯在伤腿上站立、明知会使犯人伤情恶化的情况下,开展暴力审讯、囚犯连续180个小时不得睡眠、不停折磨囚犯,直到他被鉴定为“彻底奔溃”等等……
而哈斯佩尔则都是“亲力亲为”过这些恶行。但不同于美国政坛质疑的声音,特朗普却极其看好哈斯佩尔,因为特朗普认为在处理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必须要凶狠和暴力,在特朗普看来那些极端组织也是暴力的,而美国应该“以牙还牙”。
在宣布任命决定后,特朗普在致《华盛顿邮报》的一份声明中表扬了哈斯佩尔,还说首位女性担任中情局局长是“历史性里程碑”。
《赫芬顿邮报》等美国媒体也担心地指出,哈斯佩尔当上中情局老大恐怕是要恢复“酷刑”“虐囚”的做法。
而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沉默已久的美国叛谍斯诺登突然发声,称:"由于有欧洲宪政和人权中心向德国检方的控告,中央情报局新局长吉娜·哈斯佩尔可能不会冒着被捕的风险前往欧盟与其他情报机构主管会面。"
媒体对此指出,在2017年6月,欧洲宪政和人权中心要求德国政府因酷刑审讯而发布对哈斯佩尔的逮捕令。其理由便是在泰国中情局秘密监狱遭到83次水刑的朱贝达案件。
(二)
网文《水刑》报道:
“水刑”(waterboarding),一种使犯人以为自己快被溺毙的刑讯方式,犯人被绑成脚比头高的姿势,脸部被毛巾盖住,然后把水倒在犯人脸上。有关专家说,这种酷刑会使犯人产生快要窒息和淹死的感觉。
水刑就像是个单向阀。水不断涌入,而毛巾又防止你把水吐出来,因此你只能呼一次气。即便屏住呼吸,还是感觉空气在被吸走,就像个吸尘器。“水刑”自中世纪问世以来,一直被公认为是一种酷刑。
美国军方2009年9月份修改过的审讯手册中,迫于压力才禁止使用“水刑”和其它被日内瓦公约禁止的“残忍、不人道、有损人格”的审讯手段。
历史追溯
水刑的使用至少可以追溯到西班牙宗教裁判所(Spanish Inquisition)时期。许多专业医疗人员警告说这种刑罚有可能致命。
水刑历史悠久,可追溯到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这部以古巴比伦国王名字命名的法典,在关于通奸罪的条目中规定:男人控告妻子与人通奸,必须提供有力证据,若妻子被判有罪,将被扔进幼发拉底河,最后的判决权交由“神”来完成——如果神认为她是清白的,她会安全到达对岸;如果神认为她确实有罪,则会被淹死。当然,大多数被判这种水刑(也译“泳刑”)的人,都到不了对岸。类似的水刑,在中国有另一个恐怖又充满羞辱性的名字:浸猪笼。
另外,传说中的水牢,也是酷刑的一种。被关进水牢的人,虽然不会像上述受刑者一样在短时间内窒息而死,但人在水牢里无法坐下休息,更无法睡觉,不出几天,身体支撑不住,就会倒入水中被溺毙。这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其惨酷程度,实不亚于几分钟内的窒息而死。
拉罗克在反对水刑的Waterboarding. org网站上发现了一个有关如何实施水刑的指南。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斜坡、一罐子水、一块湿毛巾或是一块塑料布。塑料布要放在嘴上,不要盖住鼻子和眼睛。然后将水注入人的鼻子中。塑料布会防止人们将水喷出。而如果用毛巾的话,要盖住人的整个脸部,然后再浇水。
操作流程
使用“水刑”时,由数名行刑人抓住受害人的头发,将受害人拖到水池前,用力将受害人的头按进水中并阻止其抬起。一般的常人在过了五十秒钟或者约一分钟后,由于用力地挣扎,体内的血氧降低消耗地很快,此时人体的条件反射使神经中枢控制受害人张开大口用力地呼吸和吞咽,导致大量的水被吸进胃中、肺叶及气管和支气管中。
在胃中,肺叶及气管和支气管中的水,刺激受害人在水中呕吐及咳嗽,这时,在胃中、肺叶及气管和支气管中的水对人体的刺激极度地难忍,此时此刻,受害人会突然间双手乱划,双脚乱登,饱尝难以忍受的痛苦。大约过两到三分钟,受害人基本丧失了意识,但是,受害人的中枢神经仍然在工作,中枢神经仍然在保护主人,所以,此时此刻,受害人虽然丧失了意识,但是,肉体上的痛苦更加煎熬。从受害人的肺叶及气管和支气管中,分泌出大量的粘稠的分泌液——即大量的浓鼻涕,受害人开始小便失禁,一部分人会有大便排出。此时此刻,受害人开始最后的痉挛式的挣扎——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垂死挣扎,受害人表现为全身痉挛,双手双腿乱划乱蹬,非常地有力,并伴有放屁的行为,受害人的眼睛和鼻孔及嘴巴里有时会有血液流出。
就在此时,行刑人揪住受害人的头发,将其脱出水中,稍稍让受害人吸几口空气,再揪住受害人的头发,将受害人的头再按在水中。
“水刑”效率很高,凡享用“水刑”的人,大约百分之八十都会开口,或者说大约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会屈服,让他们说什么都会达到目的。剩下的大约百分之二十的受害人会被活活折磨至死,为了减少受害人的死亡率,美国人做了技术上的改进:增加受害人的痛苦,减少受害人的死亡。比如:用冷水实施——降低人体中的血氧的消耗,使受害人的痛苦时间延长。在实施的水中投放辣椒粉剂——能够更加刺激受害人的肺叶及气管和支气管。
主要危害
水刑特指一种刑讯方式:犯人被捆在条凳或斜坡上,脚上头下;行刑者用毛巾将受刑者的脸盖住,然后不断地把水倒在上面,使受刑者有了窒息和快被溺死的感觉。而另一种类似的处死犯人的酷刑,则是用湿纸张将受刑者整个脸盖住,一层又一层覆盖,过程中不停浇水,直至受刑者窒息而死。
水刑之所以残酷,在于过程中无法呼吸的受刑人在神经中枢控制下,张开大口用力呼吸地吞咽,大量的水被吸进胃、肺及气管中,导致受刑人在水中呕吐、咳嗽,肺及气管分泌大量浓鼻涕,大小便失禁,饱尝难以名状的痛苦,不断死去活来。
在2009年秋天的参议院证词里,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医学部的教授艾伦·凯勒(Allen Keller)表示,水刑能够造成“真正的致命风险,这些风险包括溺毙、心脏病发或因肺部吸入水后造成的损害。” 凯勒当时还警告说,水刑会给人们带来长期的影响,其中包括恐慌、抑郁以及遭受创伤后的身心失调。
实施案例
美国一名27岁军人因4岁女儿不会背诵英文字母,竟效法中情局用来折磨恐怖分子疑犯的酷刑,向女儿施加“水刑”。
4周前才获女儿抚养权的泰伯(Joshua Tabor)承认,知道女儿怕水,才想到用“水刑”来逼她学习。“水刑”是中情局特工对付恐怖分子嫌犯的惯用手法。施刑者会用水令疑犯产生窒息感觉,常见做法是在疑犯脸上放一块布,然后不断倒水。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已禁止这项不人道的逼供手法。
泰伯是华盛顿州一个空军基地的士兵。他早前因为头戴军盔在街上可疑地来回走动,又威胁要打破邻居窗户,引人侧目,警方接报来到他位于塔科马郊区的家,向其女友问话,始揭发他曾以“水刑”向女儿施虐。当警方找到藏在衣柜的女童时,她的颈和背满是伤痕,问她为何受伤时,她只说“是爸爸弄成”。
事件
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是“9·11”恐怖袭击主谋之一,2003年3月在巴基斯坦落网。一名美国政府官员透露,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遭水刑183次。
立法禁止
美国司法部长埃里克·霍尔德宣布,禁止继续使用“水刑”审讯恐怖嫌疑人。他说,“水刑”是贝拉克·奥巴马政府无法容忍的一种“酷刑”。
霍尔德表示,过去十多年来,人们经常将反恐战争与公民自由传统视作一场零和博弈之战。那不仅是思想被误导,他担心那事实上对美国造成的危害要大于带来的益处。如果美国不去追求自我完善,那便无法要求其他国家同美国一起追求正义。他的演讲博得阵阵掌声。
2002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拍摄了92盘有关严刑审讯的录像带,内容涉及两名恐怖嫌疑人,他们据称遭受过“水刑”,现已销毁。2009年1月,奥巴马下令,要求所有政府机构在审讯恐怖嫌疑人时严格遵守陆军作战手册的审讯条例,禁止使用“水刑”等严刑逼供。但他同时也要求重估一些拘留和审讯的做法。部分人权组织认为,那是对某些严刑逼供方式敞开认可之门。美国司法部为规限刑讯标准提供法律指导,霍尔德正负责重估现行恐怖嫌疑人审判制度。他说,根据奥巴马的行政命令,尽管许多做法将予以重新考虑,但“(水刑)作为特例将绝对不会。”
(三)
谢选骏指出:从水刑的历史来看,它并非特例,而是人性的深刻体现——我猜想,水刑是不会游泳的人们发明的,他们因为自己不会游泳因而恐惧水,才会想到用水来惩罚人,而不是用水来奖励人。试想,如果受罚者的水性够好,足以游到大河对岸,那就是得到了神明的赦免的和祝福吗?太太太可笑了。试想,如果受罚者的水性够好,可以几十分钟都不呼吸,那么审讯者岂不都要拜他为神了?大大大可笑了!水刑是怯懦者的游戏,是人性的深刻体现。
【101、天才与病态】
《为什么有些庸人会突然变成天才?》(为什么有些庸人会突然变成天才?》(BBC 2018年1月26日)报道:
还记得电影《雨人》中的雷蒙德·巴比特吗?他的原型人物是金·匹克(Kim Peek)——一位具有惊人记忆力的大脑异常者,典型的学者综合征(Savant syndrome)者。他读过的书全部能够背出来,读书时每页只需要约10秒钟,在他的记忆中存储着约1.2万本书。他对125年内的文献资料了如指掌。金出生时因巨头畸形导致小脑受损,更严重的是他胼胝体发育不全,连接两个大脑半球的神经束完全缺失,有人怀疑他的神经通过其他连接方法来补充胼胝体的缺乏而加强了他的记忆力。
而本文中出现的丹尼尔·塔梅特可以背诵圆周率至小数点后第22,514位……实为天赋异禀。当然,不论头部遭受重击、被闪电击中,还是中风,脑部受损后的神经重组一直是个巨大的谜团。正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惊讶于大脑惊人的适应性的同时,也无法指望着哪天遭雷劈了之后就忽然成了一代大师……
那是1860年的夏天,书商埃德沃德·迈布里奇(Eadweard Muybridge)碰到了一个问题——他的书快卖完了。他将位于旧金山的书店暂时托付给自己的兄弟,乘坐驿站马车去补充存货。他浑然不知自己即将永远改变世界。
马车到半路,经过德克萨斯州东北部时遇上了麻烦。车夫抽断了他的鞭子,马儿们拔足狂奔起来,马车沿着一段陡峭山路直冲下去,最终冲出道路撞到了树上。迈布里奇被甩到空中,脑袋撞上了一块巨石。
9天后,他在150英里(约合241公里)外的一所医院中醒来。这场意外给他留下了一系列后遗症,包括视觉重影、频发痉挛和嗅觉、听觉、味觉失灵。但他性格上的变化最为剧烈。
遭遇事故前,迈布里奇是个友好开朗的人,商业头脑很不错。醒来后,他变得常常冒险,性情古怪,喜怒无常,之后还谋杀了他妻子的情人[编者注:1874年,迈布里奇射杀了据说是他的太太的情人的哈里·拉金(Harry Larkyns),但被陪审团认为他的行为属于自卫杀人,所以无罪释放。之后的1875年,他在中美洲游历了超过一年,去寻找摄影题材]。他还很可能成了个天才。
数千年来,人们对这个问题提出了无数猜想:富有创造性的洞察力因何而生?如何让自己变得更有创造力?按科学家的说法,它可能源于从疲劳到无聊的一切心理状态。而诸位天才本人对此则有不同见解,然而这些理论不怎么令人信服。柏拉图称,创造力是神授的癫狂的结果。还是说,如弗洛伊德所坚信的那样,创造力是性欲的升华?柴可夫斯基认为,灵光一现的顿悟时刻源自冷静的思考和技术性的知识。但直到最近为止,绝大多数理性的人都达成了一点共识:创造力诞生于我们头颅中那团脆弱的粉色物质。不必说,击打、刺穿、电击、射穿大脑,切除一部分大脑,或是使大脑缺氧都会令当事人所拥有的任何宏伟想象毁于一旦。
埃德沃德·迈布里奇从一辆驿站马车中被甩了出来——然后成为了一位富有创造力的天才。但实际上,有时候事实恰恰相反。
事故发生后,迈布里奇恢复许久,终于能乘船去英格兰。在那里,他的创造力真正地发挥了出来。他抛下书店的生意,转而成为了全世界最有名的摄影师之一。他同时也是一位多产的发明家。事故发生前,他名下没有一项注册专利;遭遇事故20年后,他至少申请了10项专利。
1877年,他和人打了个赌,并在赌局中将摄影和创造发明结合了起来。他有个叫利兰·斯坦福(译者注:Leland Stanford,美国实业家、政治家,他和妻子共同创办了斯坦福大学)的朋友,是位富有的铁路大亨,斯坦福坚信马儿能飞。确切地说,他坚信它们在奔跑时四足会同时离地。迈布里奇不这么认为。
为了证明这点,他沿着一条赛马跑道摆好12台照相机,每台相机连着一根绊脚线,这样在斯坦福的爱马“西方世界”(Occident)跑过时,相机快门就会自动触发。接下来,他发明了一种仪器,并将其简单粗暴地命名为“动物实验镜”(zoopraxiscope),这种仪器可以将数张图片连续投影播放,这样就显得图像在运动。令他大吃一惊的是,马儿在飞奔时确实短暂地悬在空中。迈布里奇拍摄了有史以来的第一部影片——同时,他用它证明,没错,马儿会飞。
乔恩·萨金在一次中风后由脊骨按摩治疗师改行成了艺术家。
迈布里奇由一位普通的卖书商变成了极富创造力的天才,这样突兀的人生转折引得人们猜测,这正是他所遭遇的那场事故导致的直接后果。他有可能患上了“突发性学者综合征”(sudden savant syndrome),患者在遭遇脑损伤或患上脑疾病后会获得出众的能力。这种病症极为罕见,全球只有25例确诊病例。
托尼·奇科里亚作曲的冲动来自一次被闪电击中之后。托尼·奇科里亚(Tony Cicoria)便是其中一例,他原本是一位整形外科医生,1994年在纽约一座公园里被闪电击中。闪电直直穿过他的脑袋,令他产生了难以抗拒的弹钢琴的冲动。一开始,他只弹奏前人的乐曲,但很快他就开始将自己脑中一刻不停地流动着的旋律付诸笔端。现在他是一位钢琴家、作曲家,同时也是一位执业外科医生。
另一例病患是乔恩·萨金(Jon Sarkin),他在一次中风发作后由脊骨按摩治疗师改行成了艺术家。中风后,他几乎立刻就产生了绘画的冲动。当时,他正在医院接受“各式各样的”疗法——语言疗法、艺术疗法、物理疗法、职业疗法、心理疗法——“然后他们往我手里塞了支蜡笔,说‘想画画吗?’我说‘行啊。’”他说。
他的第一位缪斯女神是他家中(位于马萨诸塞州格洛斯特市)的一株仙人掌。这株仙人掌是手指形状的,就像你在20世纪50年代的西部电影里看到的一样。他的画作从一开始就十分抽象:一些版本中的仙人掌很像蜿蜒摆动的绿蛇,另一些则是红色的之字形楼梯。
自此,他的画作开始在《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上发表,出现在专辑封面上,还成为了一位普利策奖得主的著书封面。这些画作通常单幅售价在10,000美金左右。
最惊人的病例是杰森·帕吉特(Jason Padgett),2002年,他在华盛顿州塔科马市的一家酒吧遭遇袭击。遇袭前,帕吉特是个大学辍学生,在一家日式床垫商店工作。他的人生乐趣就是参加派对和泡妞。他对数学毫无兴趣——他在学校里甚至都没上过代数课。
但在那天晚上,一切都天翻地覆。起初,他因严重的脑震荡被送往医院。“我记得,当时我觉得所有东西看起来都很怪诞,但我以为那只是因为他们给我注射了麻醉剂,”他说,“然后第二天早上我醒来,打开水龙头。水流看上去如同细细的、螺旋向下的切线(与曲线只有一个交点的直线)。”
当你头上被人猛击一下,其效果类似于一剂LSD迷幻药。
从那时起,帕吉特的世界里就充斥着几何形状和网格线。他开始痴迷数学,如今他因将圆周率等公式绘成图画而闻名。在今天的他看来,自己以前居然不知道正切线是什么,这简直不可思议。“我确实觉得自己是两个人,我父母也这样讲,好像有两个孩子一样。”他说。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它的原理是什么?它能否向我们解释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的原因?
目前有两种主流观点。第一种看法是,当你头上被人猛击一下,其效果类似于一剂LSD迷幻药。一般认为,致幻药物通过提高大脑中的血清素水平(即所谓的“快乐荷尔蒙”)来增强创造力。这会使人产生“联觉”,大脑中至少两个区域被同时激活,于是原本分离的感官连接了起来。
许多人不需要药物也能获得这种经历:大约5%的人群都拥有某种联觉,其中最常见的是“字形-色彩联觉”,即把词语和色彩联系在一起。例如,演员杰弗里·拉什(Geoffrey Rush,编者注:以《鹅毛笔》和《国王的演讲》等电影闻名)就认为星期一是浅蓝色的。
当大脑受伤时,死去的和垂死的细胞渗出血清素,漏到周围的组织中。从生理学角度来看,这似乎会促使大脑各区域间生成新的连接,就像LSD一样。在心理层面上,这会让患者将看起来毫无关系的事物联系起来。“我们此前曾发现过永久性的改变——你能确实看到大脑中出现了原本不存在的连接。”佛罗里达州布罗加德多感官研究实验室(Broggard Lab for Multisensory Research)的主管、神经科学家贝利特·布罗加德(Berit Broggard)如是说。
但还有一种可能。第一条线索出现在1998年,当时,一群神经科医生注意到,他们负责的5位痴呆症病人同时也是艺术家——而且是出类拔萃的艺术家。确切地说,他们都患有额颞叶痴呆(frontotemporal dementia),这种病症比较罕见,因为它只影响大脑的部分区域。比如,负责视觉创造力的部分可能未受影响,但负责语言和社交技巧的部分却会逐渐受损。
(www.ncbi.nlm.nih.gov/pubmed/9781516)
其中之一是“5号病人”。53岁时,他曾在本地一座公园中参加过短期的绘画课程,尽管他此前对这类东西并无兴趣。恰巧就在这个时候,他患上了痴呆症;数月后,他开始出现语言障碍。
很快,他变得易怒、古怪,并且产生了在街上找钱的强迫症状。虽然他的病情正逐渐加重,他的画技却越来越好,从简单的静物画进展到了摄人心魂的印象派画作,描绘的是他孩提时代的建筑。
为了搞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科学家们对5位病人的大脑做了3D扫描。他们发现,5例病患中有4例左半脑受损。20世纪60年代一项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表明,大脑的左右半球各有分工,总体来说,右半球掌管创造力,左半球则是逻辑和语言的中心。
自闭学者综合征患者拥有超人的技艺,几乎可以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通才媲美。
但大脑左半球也有点霸道。“左脑通常占据主导地位,”布罗加德说,“它会抑制非常边缘的思维模式——具有高度原创性和创造性的思维模式,因为这种抑制对我们的决策能力和进行日常生活的能力有益。”这一理论认为,随着患者的左脑受损逐渐加重,右脑便可恣意驰骋。
该理论得到了其他数项研究的支持,其中一项研究发现,通过暂时减弱健康的志愿者的左脑活动并刺激其右脑活动,可以激发被试的创造力。“(研究负责人)艾伦·辛德(Allen Synder)的成果得到了其他人的验证,所以我认为这一理论是可靠的。”威斯康辛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专家达罗德·特雷费特(Darold Treffert)这样说道,他研究学者综合症至今已有数十年。
(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016655)
但那些更主流的天才呢?这一理论是否同样适用于他们?
让我们以自闭症为例。丹尼尔·塔梅特(Daniel Tammet)能用惊人的速度完成复杂至极的数学运算,“画猫的拉斐尔”戈特弗里德·明特(Gottfried Mind,瑞士自闭症画家)则能画出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猫。这些所谓的自闭学者综合征患者拥有超人的技艺,几乎可以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通才媲美。
据估计,有多达1/10的自闭症患者同时患有学者综合症,同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闭症是和较高水平的创造力联系在一起的。尽管很难证明,但有人猜测许多科学界、艺术界的巨匠都患有自闭症,包括爱因斯坦、牛顿、莫扎特、达尔文和米开朗基罗。
(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0803-015-2518-2)
一种理论提出,自闭症的成因是幼年时期左脑血清素水平过低,这使得该区域无法正常发育。和突发性学者综合症一样,这会让右脑变得更为活跃。
他们通常可以正常生活,但同时也对某物有着狂热的痴迷。——贝利特·布罗加德,神经科学家
丹尼尔·塔梅特是一位因患有学者综合症而拥有超常智力的英国作家,有“脑人”(Brain Man)之称。他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能够正常交流并把他脑中信息处理的过程表达出来的自闭学者,这让他受到了许多神经科学工作者的关注。
有趣的是,许多突发性学者综合征患者也会出现自闭症的症状,包括社交困难、强迫症和(对某些事物)不顾一切的狂热兴趣。“我的症状严重到如果我有钞票,我就会在上面喷来苏尔消毒液(Lysol),然后将它扔到微波炉里转上几十秒,确保细菌一点不剩。”帕吉特说。
“他们通常可以正常生活,但同时也对某物有着狂热的痴迷。”布罗加德说。这是突发性学者综合征患者身上普遍存在的情况。乔恩·萨金将他的艺术比做一种本能。“这感觉不像是我喜欢画画,而是我必须画画。”他的画室里藏有数千幅完成的和未完成的作品,上面时常潦草地涂满了曲线、单词、网状线和重叠的图画。
人们认为许多创造力丰富的天才——如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也许都是自闭症患者。图源:Alamy
事实上,突发性学者综合征患者在提高技艺方面很下苦功,尽管他们常常并不需要这样做。“我是说,我做了很多的练习。天赋和努力,我认为这两者不能分开——你练得越多,就做得越好。”萨金说。帕吉特对此表示赞同:“当你像这样专注于某事时,你当然会发现一些东西。”
迈布里奇也不例外。在那场赌局后,他搬家到费城,继续热情满满地用胶片拍摄物体动作的过程;他拍下各种各样的运动,如上下楼梯,还有(说来奇怪)他自己裸体挥动鹤嘴锄的样子。1883年至1886年间,他拍摄了超过10万张照片。
“至少在我看来,尽管他们能提高自己的能力,但应该注意到,这一能力仍然是突然出现,并且能长久保持的。”特雷费特说。随着我们对突发性学者综合征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全面,我们期待最终能够解锁自身潜藏的精神力量——也许需要药物和外部设备的辅助。
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们这群凡人也许可以转而试试多花点时间来努力。
谢选骏指出:1960年代,我就发现了“天才与病态”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从自我反省开始发现的。我的故事开始于十三岁的时候,那年我在大街上目睹行人遭到解放军培训的狙击手远程击毙!这种毛骨悚然的恐怖让我陷入了持续的人生怀疑!我发现这个世界完全是假的!只要一颗子弹就可以消灭!这种临刑恐惧让我陷入了彻夜失眠之中,源深的黑海随时吞没着我的神经!数月之久,数年之久,数十年之久,我都会因此发抖,直到我遇见了十字架的触摸!那天国的荣光!那融合的宇宙!时空消失!
【102、阴谋论是人文主义的极端】
《阴谋论:信息大爆炸之下,与我们如影相随》(BBC 2019年8月16日)报道:
你相信过任何一种阴谋论吗?
假如你相信一切的阴谋论的话,这个世界将会是一个非常奇怪的地方。
在那样一个世界里,英国皇室是变形的外星蜥蜴,演员罗伯特·德尼罗(Robert de Niro,罗拔·迪尼路)参与了对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马拉拉(Malala Yousafzai)的意图暗杀,西域兀鹫是以色列的间谍,破洞牛仔裤的潮流是一个密码,你看到的尼日利亚总统是一个来自苏丹的替身,爱滋病和埃博拉(Ebola,伊波拉)病毒是美国中情局(CIA)捏造出来的疾病……当然还有,地球其实是一块平板,所以人类登月也从来没发生过。
阴谋论或许荒谬,但是它却可能带来实实在在的后果。美国、墨西哥、法国、马达加斯加还有其他一些国家的麻疹大爆发,部分原因就是反医学疫苗运动造成。
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你能够如何去判断?
对于一些难以解释的奇怪现象,有些人会选择用超自然或域外力量去解释。
阴谋论的三大要素
说到底,阴谋论的盛行是因为,它填补了一些因为未知或者未得到解释的事情而形成的空白。
但是,伦敦公开大学的资深心理学讲师约万·拜福德博士(Dr Jovan Byford)表示,阴谋论和“对事件的另一种解释”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总是要指出“一个由权力人物组成的小团体秘密策划的某种邪恶计谋”。
每一个阴谋论都具备三个关键元素:阴谋策划者、计划本身以及操控大众的手段。
阴谋策划者
“这可能是一个有明确成员身份的实体,”拜福德说,“比如光明会(The illuminati)、共济会(Freemasons)以及更近期的比德堡集团(Bilderberg)或者骷髅会(Skull and Bones Society)等等。”
他所提及的几个组织都是阴谋论当中经常被提及的密谋控制世界的秘密组织。
不过,阴谋策划者经常都是以“一种模糊得多的概念来定义——大药厂、军工复合体、全球精英,诸如此类”。
拜福德解释说,这种悖论是必要的,用以平衡“定义敌人的需要”和“接受敌人总是模糊隐蔽的需要”。
计划本身
阴谋计划本身是任何阴谋论的主体。拜福德说,它往往都会提及占领全世界,并且在阴谋组织的重大成员去世之后,阴谋仍会继续存在。
不过,他说:“只要想想,为了将这一切保密需要对事情掩盖到什么程度,就会发现一切都必须要有某个人在幕后操控。”
“那种觉得世界是可以完全受到人控制的想法,在危机来临而且对事情的解释又存在真空的时候,就是阴谋论背后非常重大的推动力。”
操控大众
设想“幕后大脑”如何试图操纵我们,与足球比赛的赛前分析是非常相似的。可说的有很多,可罗列的“证据”也有,还有一些令人不太容易想象的情景可以设想,而对偶然因素则是完全排除的。然后,每个人最后都会对自己的看法深信不疑。
根据阴谋论者的思路,“操控”可以来自任何容易理解的源头——科学、政府或者媒体集团;也可以是一些荒谬的理由,比如超自然力量、神秘现象或者控制脑电波等等。
传统媒体常常集中在少数几个大集团手中,于是这些集团便经常成为阴谋论的素材。
我们为什么会相信阴谋论?
“有研究显示,压力和对阴谋论的易感性是有关联的,”伦敦温彻斯特大学的心理学家迈克·伍德博士(Dr Mike Wood)说,“当一个人感觉对自己的人生不能控制时,在压力和苦楚之下,阴谋论就会显得更可信。”
“9/11”袭击之后,大众中间出现了大量阴谋论。
这在群体共同经历创伤的时候也是成立的。
牛津大学互联网研究所的米尔托·潘塔齐博士(Dr Myrto Pantazi)与她的同僚一起研究过俄罗斯斯摩棱斯克(Smolensk)空难之后的阴谋论现象——当时波兰总统与95名政客和军方高层在事件中遇难。
他们发现,阴谋论进一步加深了社会撕裂,而相信的人和怀疑的人都与对方保持距离,从而加深了内部矛盾。
“人们将此变成了自己社会身份认同的一部分,”潘塔齐说。
而且,不要忽视反复传播所能形成的力量。心理学家将此称作“真相错觉”(illusion of truth)效应,而社交媒体会将它进一步放大。
“你越看得多,对某件事就觉得越熟悉,而越熟悉,它就显得越可信,”斯坦福大学传播学教授杰夫·汉考克(Jeff Hancock)说。
在一些实验中,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倾向于觉得他们过去曾接触过的说法是可信的,尽管这和说法真假本身没有关系。
别以为你不会受骗
“阴谋论对社会可以是危险的,”潘塔齐说,“那些相信疫苗会造成自闭症并且不让他们的孩子接种疫苗的人,就是让孩子置身于危险之中。”
而且,不要以为自己聪明就不会受骗。
“有一种刻板印象认为,阴谋论者就是一些窝在互联网的角落里不断寻找阴谋论的人,”拜福德说,“但是大多数人都是介乎于两者之间的,既不相信也不怀疑。”
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不被那些怪谲说法所蒙骗,同时又能好好地观赏《X档案》。
谢选骏指出:为何我说“阴谋论是人文主义的极端”?因为阴谋论相信少数人可以操纵一切,无异于是把这些人神化了。当然,普遍的造假和作为是存在的,但任何权力都是有限的,无法只手遮天。所以在言论自由的社会里,惊天阴谋很难长期存在。在这种意义上,阴谋论也有积极意义,可以帮助人们审视一切。阴谋论显然对于权力集团的结论,给出了质疑和挑战。
《阴谋论讨论》认为:
阴谋论(Conspiracy Theory)是人们对那种经常认定重大事件背后一定有不可告人之阴谋诡计的认知方式的概括。也就是说,阴谋论是一种认知方式,这种认知方式总是认定重大事件背后一定有不可告人的阴谋诡计。
说一个观点是阴谋论不仅是说此观点不被广为接受,更主要还带有此观点没有严谨证据支持、荒谬不合逻辑而不值得考虑的意味。阴谋论不是关于阴谋的理论,而是一种事事处处总认为有背后阴谋的认知方式。
阴谋论是怀疑论的推导,现实来源是信息不对称,假想中维护阴谋的手段通常是欺骗,也就是利用并放大这种不对称使人无法做出理性判断,甚至对整个现实世界都产生怀疑。事实上,阴谋论者本身也可能具备这种企图。阴谋论故事所展现出来的本质是信息上的极端不对称。
阴谋论通常是指对历史或当代事件作出特别解释的说法,通常暗指事件的公开解释为故意欺骗,而背后有集团操纵事态的发展及结果,以到达该集团损人利己的目的。阴谋论的三个特点为“损人利己”、“故意欺骗”,“合谋操纵”,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才能算一个阴谋论观点。
阴谋论往往缺乏证据,荒谬的逻辑,不符合奥卡姆剃刀原则,是很多谣传的基础。但是被指责为阴谋当事人的一方,也很难证伪阴谋论的说法,许多阴谋论有不可证伪的特点,即通常说的“难以自证清白”。
从阴谋论的本质出发考虑,最极端的阴谋论例子是希拉里·普特南(Hilary Putnam)提出的著名思想实验缸中之脑,以及美国电影楚门的世界。
从传播的角度来说,一个好的阴谋论,一般具有以下优秀素质:
1. 拥有一个抓人眼球的基础设定:最常见的是“未知”和“神秘”以及它们带来的“恐惧”。
2. 给“相关势力”一个有力的动机。
3. 必须有一个神秘组织。
4. 利用部分事实作为材料的组成部分。
5. 要有“坏人”,其与大多数人的立场对立。
例子:《黑衣人》,集合了都市传说和阴谋论的经典之作。
如何反驳
最常见的反驳是举证,然而并不怎么管用。
相比于举证反驳阴谋论,科学家们另辟蹊径——牵连甚广的阴谋并不是没有过,科学家们决定算一算,那些大规模的暗中勾结,到底有多容易败露。科学家们研究了三个典型的阴谋暴露案例:
1.棱镜门事件: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利用大型网络公司挖掘数据、搜集情报。预估涉及人数3万人,约历时6年后暴露,平均泄密概率为4.09×10-6;
2.塔斯基吉梅毒试验:美国公共卫生部为了研究梅毒,表面上为非洲裔病患提供免费治疗,实际上仅供应安慰剂,放任梅毒恶化。预估涉及人数6700人,约历时25年后暴露,平均泄密概率为4.20×10-6;
3.美国联邦调查局法医丑闻:联邦调查局鉴证人员故意夸大毛发比对吻合率。预估涉及人数500人,约历时6年后暴露,平均泄密概率为2.45×10-4。
结果表明:规模越大、涉及人数越多的阴谋,越容易在更短的时间内暴露。这其实不难理解:知情人越多,机密遭到正义使者揭发或“猪队友”不慎泄露的可能性就越大。
阴谋维持年数与知情者人数上限关系
科学家们以其中策划得最为“周密”、平均泄密概率最小的“棱镜门”事件为参照,计算了历史上几个著名阴谋维持不暴露的时间。根据计算结果,“登月骗局”和“全球变暖骗局”应在三年零八个月内败露,而癌症的“秘密治愈疗法”如果存在,也该在三年零两个月左右为大众所知晓。而阿波罗11号登月成功距今已经近47年了。
利益立场
或者可以这么理解。世界上国与国,人与人之间关系用两个字可以概括:利益。你需要什么利益,就决定你用什么立场。你站在什么立场,就决定你选择如何实现有利于自身目的。这就是阴谋论。
阴谋论在欧洲一些国家比较流行,且一些论据广为大家接受和津津乐道, AIDS(艾滋病)的起源就曾在网络引起热议且一度为人所引证为生化武器。
Conspiracy
英文中的Conspiracy是指两人以上的人作一件非法或不道德的事的约定。未必是秘密策划的。不过中文有时将Conspiracy theory译为阴谋论,而英文中的Conspiracy theory也常指秘密策划的阴谋。中文中也有"共谋"、"共谋论"等语。
Conspiracism(阴谋主义)
Frank P. Mintz说Conspiracism是"相信正在展开的历史有很多共谋的信念"("belief in the primacy of conspiracies in the unfolding of history" )。
电视节目
美国电视节目《阴谋论》,主角为曾任美国明尼苏达州州长、海豹突击队队员、WWE摔角明星的杰西·文图拉。主要内容为揭示美国及甚至国际间的“阴谋论”,内容大部分与“2012”世界末日有关,每集平均时长43分钟。
十大阴谋
1、肯尼迪遇刺阴谋
把这个阴谋论摆在首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与其他阴谋论相比,这个阴谋论中的某一个假设,很可能就是客观真实,而官方调查的结果,相比之下,信度有些不足。
1963年11月22日星期五下午12:30,总统肯尼迪在夫人和德克萨斯州州长的陪同下,乘坐敞篷轿车驶过德克萨斯州达拉斯市的迪利广场,正当肯尼迪总统向人群挥手微笑时,广场上响起了沉闷的枪声。
警方和特工迅速展开调查,肯尼迪遇刺后数小时,达拉斯警方在一家电影院里抓获了凶手奥斯瓦尔德。1963年11月24日,达拉斯夜总会老板杰克-鲁比在奥斯瓦尔德转监过程中,当着数十名联邦特工和警察的面开枪打死了奥斯瓦尔德,而鲁比本人最后也死于狱中。凶手的线索就此不了了之。肯尼迪的遇刺堪称20世纪最大的悬案,官方的调查委员会最终认定奥斯瓦尔德为唯一凶手,动机不明。然而奥斯瓦尔德和鲁比在警方眼皮底下的相继死亡、流传的总统“奇怪的伤口”,以及随后一系列相关人物的意外死亡,证物的毁灭,让暗杀笼罩着浓厚的阴谋论色彩。
有人认为是继任的副总统约翰逊指使杀害了肯尼迪,有人认为是南方的种族主义者动手,有人认为是苏联的阴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直到今天也没有肯定的答案,或许永远没有。有兴趣的读者不妨找一部《刺杀肯尼迪》的影片来看,这其中就讲述了一个曲折离奇的阴谋故事。肯尼迪的遇刺,永远是阴谋论者探究不尽的热闹话题。
2、美国登月骗局
在中国航天工程正在努力向“嫦娥奔月”的时候,距离美国人第一次登上月球已经有近四十年了。然而这个1969年人类历史的“一大步”却一直备受质疑,有不少人坚信,这个所谓的登月其实就是一场骗局。
质疑者的主要证据,就是美国官方所公布的一组登月图片,他们提出了登月的十大疑点,包括登月照片中的天空没有星星,登月舱降落时没有在月面撞击出一个坑洞,登月舱降落时产生的强劲气体会吹走附近的尘土,所以不可能在登月舱附近出现太空人的脚印以及月球上是没有空气的,当太空人在插国旗时,却可以看到旗帜在风中飘扬等。这些质疑仔细看起来,还是颇有道理的,当然,美国官方也给出了回应,诸如没有星星是因为曝光不足,国旗飘动是因为国旗上有支架。
从美国后来披露的大量资料看,登月是事实的科学计划应当没有疑问,但官方的解释只是证明了这些照片可能是在月球拍的,却不能证明它一定不是在地球上拍的,这就为阴谋论留下了活动的空间,虽然这个空间基本已经消失了。但作为20世纪末经常在好莱坞大片中出现,作为控诉充满阴谋的美国政府的登月骗局,还是曾经有着深远影响的。
3、罗斯威尔事件
这是一个关于外星人的阴谋论,具备了好莱坞大片的一切要素:
在1947年7月4日或其前一、二天的晚上,新墨西哥州罗斯威尔陆军航空部队基地四周有暴风雨,一位牧羊场工人听到空中有爆炸声。第二天早晨他发现地上布满金属样的残骸,并交给了罗斯威尔陆军航空部队基地的军官。还有多位证人自称亲眼目睹美国军方在野外搬运外星人尸体,还被军方要求忘掉他们的所见。一位殡葬师称他熟悉的军方护士告诉他,曾碰到了两位医生正预备对三具尸体进行解剖。这些尸体只有三到四英尺长,头很大,眼睛和鼻子都呈凹陷状。这名护士后来不知所踪。
有趣的是,这些是在近30年后才由一些人大肆宣扬,最终构成了最著名的外星人阴谋论的。人们怀疑军方保有外星人的秘密,甚至和外星人有着某种接触。军方不断澄清,表示这些记忆其实是多个时段零碎拼接在一起的,所谓外星人尸体是军方热气球实验的假人,而飞碟残骸只是一个飞行器。至于护士和解剖尸体,则被解释为记忆混乱。整起事件看似解决,但今天的罗斯威尔基地旁,还是有不少“观光客”,试图找出外星人的蛛丝马迹,可见阴谋论之根深蒂固。
4、中国威胁论
和犹太人阴谋论类似,这是针对一个国家的阴谋论。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因应中国的逐渐崛起,开始抛出中国威胁论。在这个理论体系下,整个世界处在零和博弈中,中国和西方是种有我没你的生死搏斗。因此凡是中国人干的,肯定都是有阴谋的。在此背景下,爆出了李文和间谍案,无端指控华裔科学家为中国间谍。除此之外,中国公司的海外业务、并购采购都会被某些势力盖上“危害国家安全”的帽子,而中国在海外的留学生,也时常会被怀疑为外国间谍。
中国威胁论的发展随着中国实力的提升曾经有不断上升之势,随着中国在国防、经济等领域的频频动作,不少神经过敏人士大有风声鹤唳之感。不过话说三遍淡如水,中国威胁论随着东西方的交流也有慢慢消停之势,但总的来说市场还是不小。
4、货币战争
2007年的国内畅销书《货币战争》就把西方阴谋论推到了一个极致。这本书利用乱七八糟的各种材料,向读者揭示了一个惊天大阴谋:全世界的货币发行、金融运行乃至政治、经济活动都全部受制于以罗思柴尔德家族为首的一批国际金融财团。在作者的笔下,世界几百年来的纷争,其核心都是围绕着货币发行、金银本位等金融问题展开的,里根遇刺是因为金融问题,希特勒崛起是因为金融问题,滑铁卢战役是因为金融问题……
更耸人听闻的还有,美联储竟然曾经是站在美国政府对立面,受罗思柴尔德家族操纵的机构!在《货币战争》作者的眼里,心怀不轨的西方财团们已经团结一致,将魔爪伸向了中国的金融市场,意图以各种方式在金融战中掠夺走中国的财富。这个阴谋论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全国产生了非常广的影响,也直接导致了年内多起外资并购案的失败。
5、911事件阴谋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飞机撞击世贸大楼的那一刻,至今还鲜活地跳跃在不少人心中。而从那一刻起,整个21世纪的格局,也正式改写。不夸张地说,当今世界的一切事件,都与9.11事件有着或多或少的关系。美国不少学者在反对入侵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同时,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即9.11事件是布什政府自导自演的。
这些学者质疑,撞击世贸大楼的飞机只有燃油不足三十吨,而世贸塔楼是使用三十万吨钢材构造的,当顶部被撞击并引起高层油料燃烧,整体巨型塔楼的钢结构,绝对不可能在短暂的时间内,使全部钢架结构都达到同时融化和同时倒塌所必须的融化温度——800度,从而全楼在顷刻之间轰然爆炸和倒塌,更不可能使相距甚远的数座塔楼发生同样情况的爆炸和燃烧,几乎同时错落倒塌。他们认为是美国政府自己埋藏了炸药,炸毁了世贸大楼。还有证据显示华尔街的投行们在911前日抛出了大量的股票,防止因为第二天股票大跌而蒙受损失。在这些无从分辨真假的证据中,我们不禁要问,如果有能力策划这么一场惊天大阴谋,布什又为什么为了反恐如此焦头烂额呢?
6、共济会阴谋
如果你看过《达芬奇密码》,那么你对这个阴谋论多半并不陌生。共济会,是1717年伦敦成立的一个政治改革团体,也推崇人的理性与智慧,宗教上倾向于自然神论,是一个真实存在着的团体。共济会常被误认为是基督教的组织,其纲领强调道德、慈善和遵守法律,会员必须是相信上帝存在与灵魂不灭的成年男子,在严格的基督教义里属于异端。大部分的共济会将会员主要分成三个等级:学徒、师兄弟和师傅。
各种小说家言交织成了共济会的辉煌:共济会成员的名单,几乎就是近代以来的人类思想史、政治史和艺术史的名单。《独立宣言》的56名签署者,有53人是该会会员。电影《古墓丽影》、《国家宝藏》、《达芬奇密码》等,都拿美国国徽和钱币上的符号如金字塔、神秘之眼等大做文章,显出美国的建国理想,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共济会的理想,带着异教的暗流,而与主流的基督信仰有异。例如,1933年出版的一元美钞,背面所印拉丁文字样Novus Ordo Seclorum,即无神的(异教的)新世界秩序,阴谋论者认为,共济会与光明会有关系,骷髅会也是共济会的一支,他们秘密主宰着美国,甚至主宰着世界。基督教正统的阴谋论者则相信一个神秘莫测,势力超乎想象庞大,但拒绝承认耶稣基督为独一救主的组织,正进行着“一统全球”的计划。
7、犹太人阴谋
这是对一个民族的阴谋论。对于犹太人而言,数千年背井离乡,没有祖国的命运固然凄惨,他们的聪明才智却获得了举世的公认与称赞,然而他们在商业中的出色才华、竞争力以及不少阴狠的手段最终也激起了数千年的反犹主义。按照某些基督徒的说法,犹太人把自己的灵魂交给了魔鬼,他们在暗中主宰、影响着整个世界。
公元1321年,一则谣言在法国南部传播开来,人们谈到有一个阴谋正在进行之中。有人试图谋害欧洲所有的基督徒,而到那时所有的水井都会被下毒。这个阴谋将会在欧洲各地展开,有关被下毒的水井则被归咎于犹太人。这些谣言最终导致了大量的谋杀与虐杀,而这些被害者皆有官方的口供来确认其罪行。对于犹太人而言,1321年的事件导致了他们被处于火刑,没收财产,以及禁止他们从事商业贸易,以及其他经济行为。而在1323年一则法国的皇家敕令,更正式地确认谣言中所有的指控,针对犹太人的种种指控从此皆被确认,而且被严肃地加以看待。后来的历次反犹运动,都与犹太人阴谋论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二战中针对犹太人的屠杀在某些地区就被解释为消灭魔鬼。
8、三一九枪击案阴谋
2004年3月19日,台湾台南市。即将举行“中华民国正副总统”选举,此时所有的民意调查都认为国民党籍的连宋组合将击败民进党的陈吕组合。然而时间定格在这天下午,在台南扫街拜票的陈吕组合突然遭到枪击,二人均中弹。离奇的是随从并未将两人就近医治,反而送往较偏远的,与民进党关系密切的奇美医院,经医生的“检查”,陈水扁腹部被子弹擦过,吕秀莲腿部中弹。随后,民进党机器全力开动,地下电台散播陈吕被连宋刺杀的传闻。民进党操盘选举的邱义仁,在得知陈水扁遇刺后,竟然露出神秘的微笑!第二天的选举结果,陈水扁以微弱优势逆转成功。
连宋阵营仿佛被敲了一记闷棍,愤怒地要求展开全面调查,阴谋论也不胫而走,不少人认为这是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调查结果最终找到了“凶手”,此人却是一位深绿民众,案发后已经自抛渔网将自己拖下水溺死。这么一个匪夷所思的结论为阴谋论留下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后来也有名嘴爆料,指认民进党秘书长策划了这起事件,但证据最终都被证实为假。随着当事人的三缄其口,“三一九”枪击案恐怕注定要成为一场历史悬案了。
9、戴安娜死亡阴谋
1997年8月31日,一代佳人戴安娜王妃因车祸在巴黎香消玉殒。已经与查尔斯王储离婚的戴安娜是和情人沙特富翁多迪一起遇难的,原因是酒后驾车的司机受到狗仔队惊扰后,失去控制地驾驶汽车,酿成车祸。但多迪的父亲不甘于白发人送黑发人,认为戴安娜与多迪是被英国情报机构暗杀的,原因是不能接受戴安娜改嫁,还嫁给回教徒。还有人出来说戴安娜死时已经怀孕,皇室无法容忍。后来的调查报告称,当时有一辆白色轿车曾在车祸发生前撞向戴安娜的车子,以及曾有一道刺眼的白光射向司机。随着时间的流逝,多次反复的调查还是证明:没有阴谋。虽然相信阴谋论的人越来越少,但总没有消失。
10、新闻追踪
近日,英国的“大卫 艾克论坛”上出现一则帖子,声称摇滚乐队“Supertramp”1979年的《美国早餐》专辑封面预告了22年后,即2001年的“9 11”恐怖袭击事件,一时之间引起哗然一片,可谓是迄今为止最奇特的“9 11阴谋论”。
据悉,发帖人是英国女子伊芙(Eve),她给出了专辑封面图片。图片上,一名女子手托一杯橘汁,站在飞机一扇窗户前,而窗外即是楼群林立的纽约。按照伊芙的逻辑,9 11是在美国人民的早餐时间发生的,这对应着专辑名称“美国早餐”;事件中,恐怖分子劫持了民航飞机并使其冲撞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这对应着专辑封面上的“飞机”和“纽约建筑物”。
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伊芙还指出,“橘汁=火球”,而封面上字母翻转过来、字迹模糊的“SUPERTRAMP”中的“U”和“P”看上去很像“11”和“9”,即对应着9 11。
伊芙据此相信,人们早就预知了“9 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
谢选骏指出:上述的十大阴谋论是共产党的“百度百科”总结出来的,本身就是一个“阴谋论”——把人们的怀疑精神说成是阴谋论!结果是在给阴谋活动开辟道路。例如,它不说“九一一是犹太人人策划的”,反而说“九一一是布什政府策划的”,明显是在简介推销反美主义的宣传。人文主义的极端由此可见一斑。
【103、印第安人相信大地属于所有人】
网文《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报道:
《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选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课,朗读人是郑岚),作者是西雅图。这篇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
写作背景
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这篇课文是当地酋长西雅图写给白人的一封信。让他们好好善待这片土地。之后为了纪念他,就将这片土地取名为西雅图。
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相信万物有灵论,他们崇敬自然,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报以敬畏态度。他们认为大山
是有生命的,并把这些山称作“父亲”。印第安人相对比较封闭,他们不愿陌生人打扰他们的生活,直至今天。
西雅图被称为常青城,创建于1869年,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城市。它海拔最低,却有古老的冰川,活跃的火山和终年积雪的山峰。西雅图又是一个得天独厚的城市,它拥有青山、湖泊,拥有港湾河道,四季。无论是在美国本土,还是在世界其他地方,几乎找不到第二个城市能像西雅图那样,山峦、平地都被密密的、几近原始的森林所覆盖。市区内外皆衬饰着幽静的港湾、河流、绿树,掩映着色彩丰富的街市。而在环绕着城市的青山之中,又错落地隐藏着几十个大小不等的湖泊。树木葱郁,草地青葱,甚至飘来飘去的雨,轻轻掠过的风,都带着青绿的颜色。西雅图都市区人口340万,坐落在美国西北部太平洋沿岸,位于华盛顿州普吉特海湾和华盛顿湖之间的国王郡,是国王郡的郡府所在地。西雅图北距美加边境仅174公里,温哥华240公里。西雅图是美国太平洋西北区最大的城市,也是美国太平洋西北部商业,文化和高科技的中心,是贯穿太平洋及欧洲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主要旅游及贸易港口城市。西雅图常年被青山绿水环绕,南面不远处就是美国著名的瑞尼尔山。
印第安酋长西雅图,(Chief Seattle,1786年至1866年6月7日)印第安人,黄种人,属于美洲最古老的居民。是美国华盛顿州境内的印第安人部落的领袖,信奉天主教,乐于与白人移民共处并同西雅图的创立者之一戴维·斯
温森·梅纳德建立了私人友谊。根据梅纳德的建议,西雅图即得名于西雅图酋长。
19世纪50年代,“华盛顿特区”的白人领袖想购买美国西北部的印第安人领地。西雅图著有《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文章是根据当时印第安人酋长西雅图的回信编译的。西雅图对白人很友好,白人居民还在他的墓地上建立了纪念碑。西雅图的印第安领地被白人强制收购后,为纪念这位伟大的印第安酋长,将这片土地以他的名字命名,也就是现在美国西雅图市(又名:常青城)。
西雅图酋长在被迫离开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那块土地时,曾对驱赶他到“保留地”的白人说道:“我走。但我在走之前,我对华盛顿的大首领有一个请求,我请求你们能像我们一样地,善待这片土地上的生灵。” 西雅图酋长深知,人类如何对待环境和其中的生命,最终都将变成人类自己的命运。
课文内容
对我们这个民族来说,这片土地的每一部分都是神圣的。
每一处沙滩,每一片耕地,每一座山脉,每一条河流,每一根闪闪发光的松针,每一只嗡嗡鸣叫的昆虫,还有那浓密丛林中的薄雾,蓝天上的白云,在我们这个民族的记忆和体验中,都是圣洁的。
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青草、绿叶、花朵是我们的姐妹,麋鹿、骏马、雄鹰是我们的兄弟。树汁流经树干,就像血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影,反映了我们的经历和记忆;那潺潺的流水声,回荡着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河水为我们解除干渴,滋润我们的心田,养育我们的子子孙孙。河水运载我们的木舟,木舟在永流不息的河水上穿行,木舟上满载着我们的希望。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河水是我们的兄弟,也是你们的兄弟。你们应该像善待自己的兄弟那样,善待我们的河水。
印第安人喜爱雨后清风的气息,喜爱它拂过水面的声音,喜爱风中飘来的松脂的幽香。空气对我们来说也是宝贵的,因为一切生命都需要它。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空气与它滋养的生命是一体的,清风给了我们的祖先第一口呼吸,也送走了祖先的最后一声叹息。同样,空气也会给我们的子孙和所有的生物以生命。你们要照管好它,使你们也能够品尝风经过草地后的甜美味道。
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你们一定要照顾好这片土地上的动物。没有了动物,人类会怎样?如果所有的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灭亡。降临到动物身上的命运终究也会降临到人类身上。
告诉你们的孩子,他们脚下的土地是祖先的遗灰,土地存留着我们亲人的生命。像我们教导自己的孩子那样,告诉你们的孩子,大地是我们的母亲。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我们热爱大地,就像初生的婴儿眷恋母亲温暖的怀抱一样。你们要像我们一样热爱它,照管它。为了子孙后代,你们要献出全部的力量和情感来保护大地。
我们深知: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印第安人的酋长认为这片土地是神圣的,酋长要把西雅图这片土地转让给美国白人,并对美国白人要求,要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是属于大地的,而大地不属于人类,要爱护大地和大地上生长的万物。本文以饱含深情的语言,形象地描写了人类与河水,空气,动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的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无比的留恋真挚的感情。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3自然段)总写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第二部分:(4-8自然段)表达了西雅图酋长对白人的强烈要求,分别从善待河水、善待空气、善待动物三个 方面来写。
第三部分:(9-11自然段)进一步阐述人类和大地的关系,指出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6-7]
中心思想
本文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紧密关系,强烈地表达了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无比眷恋与热爱的真挚情感。
语言优美,内涵丰富,情感充沛,是课文的最大特点。课文一方面大量运用拟人、比喻等表达手法,把土地上的一切事物都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字里行间处处充满着对这片土地的珍惜和热爱,表达出对它们无比眷恋的感情,也增强了文章的感体现课文主旨的语句“如果我们放弃这片土地,转让给你们,你们一定要记住:这片土地是神圣的”反复出现,产生一咏三叹的表达效果,不仅使主题深化,而且强化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对这片土地无比的眷恋与热爱的真挚情感!
语句理解
1、我们是大地的一部分,大地也是我们的一部分。
大地滋养着世上万物,包括动植物等一切有生命的事物,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个群体;同样,人类的生命成长离不开大地上各种自然资源的给予。这句话充分地表明了人类与大地不可分割的关系,也预示着这片神圣的土地对于我们有多么重要。
2、我们和大地上的山峦河流、动物植物共同属于一个家园。
起伏的群山蕴藏着宝贵的资源,流淌的河水养育着万物的生命;动物与植物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朋友。这句话再一次表明了人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关系,同时也告诉我们:不应该以旁观者的姿态去面对,而应该用主人的身份去保护自己的家园。
3、溪流河川中闪闪发光的不仅仅是水,也是我们祖先的血液。
水是生命的源泉,在历史长河中,水之所以能保持它清澈、纯净的本性,离不开世世代代人的努力。是祖辈的辛勤呵护,水源才不至于被破坏;是祖辈的不懈努力,水流才不至于被污染。他们保护家园、捍卫纯洁的神,将在时间长河中熠熠闪光,不断提醒人们应该爱护水源,就像尊重人类的祖先一样。
4、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的孩子身上。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生活在大地上,沐浴着阳光雨露,感受着风霜雨雪,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成长。如果家园受到破坏,而我们不能及时醒悟,不懂得及时补救挽回,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地球的伤害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假如人们唾弃了大地,那么他们就是唾弃了自己。如果家园遭到毁灭,人类又怎能独自生存?这句话直接将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保护联系起来,指出了两者兴则共兴、灭则同灭的密切关系。
5、大地不属于人类,而人类是属于大地的。
谁也没有权利,也不可能拥有对大地的控制权,谁也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善恶来对待神圣的大地,来破坏、损伤大地的完整和庄严;相反,人类属于大地,因为大地拥有着生命成长的物质,使人类的生命不断得以繁衍、延续。因此只有爱护大地上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才能确保人类生命成长需要的各种自然条件,从而保持生命的延续。
词语理解
神圣:极其崇高而庄严,不可亵渎。
圣洁:神圣而纯真、洁净。
麋鹿:哺乳动物,毛为淡褐色,雄的有角、角像鹿、蹄像牛、颈像骆驼,但从整个来看哪一种都不像,俗称四不像。性格温顺,吃草及部分灌木。原产我国,是一种珍贵的稀有兽类。
清澈:清净而透明。近义词:澄清、清净。
潺潺:形容溪水、泉水等缓缓流动的声音。
滋润:增添水分,使之不干枯。文中不仅指河流解决了我们的喝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得到心灵的滋养,能够健康地成长、快乐地生活。
运载:装载和运送。
松脂:针叶树的树干上渗出的胶状液体,主要由松香和松节油组成。
幽香:清淡的香气。
放弃:弃置;抛弃(原有的权利,主张,意见等)。
滋养:供给养分。
遗灰:遗留下来的痕迹。
终究:毕竟;最终。
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地方)深深地留恋。文中用婴儿对母亲的留恋来表明印第安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眷顾。
照管:照料管理。
山峦:指连绵起伏的山。
永流不息:永远不会停息。
作品内容
西雅图宣言
作者:印第安索瓜米西族酋长 西雅图
你怎能把天空、大地的温馨买下?我们不懂。
若空气失去了新鲜,流水失去了晶莹,你还能把它买下?
我们红人,视大地每一方土地为圣洁。在我们的记忆里,在我们的生命里,每一根晶亮的松木,每一片沙滩,每一撮幽林里的气息,每一种引人自省、鸣叫的昆虫都是神圣的。树液的芳香在林中穿越,也渗透了红人亘古以来的记忆。
白人死后漫游星际之时,早忘了生他的大地。红人死后永不忘记我们美丽的出生地。因为,大地是我们的母亲,母子连心,互为一体。绿意芬芳的花朵是我们的姊妹,鹿、马、老鹰都是我们的兄弟,山岩峭壁,草原上的露水,人身上、马身上所散发出的体热,都是一家子亲人。
华盛顿京城的大统领传话来说,要买我们的地。他要的不只是地。大统领说,会留下一块保护地,留给我们过安逸的日子。这样一来,大统领成了我们的父亲,我们成了他的子女。
我们会考虑你的条件,但这买卖不那么容易,因为,这地是圣洁的。溪中、河里的晶晶流水不仅是水,是我们世代祖先的血。若卖地给你,务请牢记,这地是圣洁的,务请教导你的子子孙孙,这地是圣洁的。湖中清水里的每一种映象,都代表一种灵意,映出无数的古迹、各类的仪式,以及我们的生活方式。流水的声音不大,但它说的话,是我们祖先的声音。河流是我们的兄弟,它解我们的渴,运送我们的独木舟,喂养我们的子女,若卖地给你,务请牢记,务请教导你的子女,河流是我们的兄弟,你对它,要付出爱,要周到,像爱你自己的兄弟一样。
白人不能体会我们的想法,这点,我知道。
在白人眼里,哪一块地都一样,可以趁火打劫,各取所需,拿了就走。对白人来说,大地不是他的兄弟,大地是他的仇敌, 他要一一征服。
白人可以把父亲的墓地弃之不顾。父亲的安息之地,儿女的出生之地,他可以不放在心上。在他看来,天、大地、母亲、 兄弟都可以随意买下、掠夺,或像羊群或串珠一样卖出。他贪得无厌,大口大口吞食土地之后,任由大地成为片片荒漠。
我不懂。
你我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红人的眼睛只要一看见你们的城市就觉得疼痛。
白人的城里没有安静,没有地方可以听到春天里树叶摊开的声音,听不见昆虫振翅作乐的声音。城市的噪音羞辱我们的双耳。晚间,听不到池塘边青蛙在争论,听不见夜鸟的哀鸣。这种生活,算是活着?
我是红人,我不懂。
清风的声音轻轻扫过地面,清风的芳香,是经午后暴雨洗涤或浸过松香的,这才是红人所愿听愿闻的。
红人珍爱大气:人、兽、树木都有权分享空气,靠它呼吸。 白人,似从不注意人要靠空气才能存活,像坐死多日的人,已不能辨别恶臭。若卖地给你,务请牢记,我们珍爱大气,空气养着所有的生命,它的灵力,人人有份。
风,迎着我祖父出生时的第一口气,也送走它最后一声的叹息。若卖地给你,务请将它划为圣地,使白人也能随着风尝到牧草地上更加浓郁的花香。
务请教导你的子女,让他们知道,脚下的土地,埋着我们祖先骨骸;教导你的子弟尊崇大地,告诉他们,大地因我们亲族的生命而得滋润;告诉他们,红人怎样教导子女,大地是我们的母亲,大地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人若唾弃大地,就是唾弃自己。
我们确知一事,大地并不属于人;人,属于大地,万物相互效力。也许,你我都是兄弟。等着看,也许,有一天白人会发现:他们所信的上帝,与我们所信的神,是同一位神。
或许,你以为可以拥有上帝,像你买一块地一样。其实你办不到,上帝,是全人类的神,上帝对人类怜恤、平等,不分红、白。上帝视大地为至宝,伤害大地就是亵渎大地的创造者。白人终将随风消失,说不定比其他种族失落得更快,若污秽了你的床铺,你必然会在自己的污秽中窒息。
肉身因岁月死亡,要靠着上帝给你的力量才能在世上灿烂发光,是上帝引领你活在大地上,是上帝莫明的旨意容你操纵红人。
为什么会有这种难解的命运呢?我们不懂。
我们不懂:为什么野牛都被戮杀,野马成了驯马,森林里布满了人群的异味,优美的山景,全被电线破坏、玷污。
丛林在哪里?没了!
老鹰在哪里?不见了!
生命已到了尽头,是偷生的开始。
谢选骏指出:印第安人相信大地属于所有人,所以他们就失去了土地。这个世界从来都是属于卑劣者的,“适者生存”的意思就是——从他们手里骗取了“土地所有权”的坏蛋,就是成功人士。现在,轮到成功人士及其后裔吸食毒气毒水毒食品了。
【104、忧郁症患者才是清醒的人】
《柴静:崔永元是这个时代里一直醒着的人》(2018-06-07综合新闻)报道:
《分家在十月》是他做的,很多人都看过。
在2000年的年会上,看了这个片子之后,我来了评论部。刚到就赶上评论部的主持人合影。
在《焦点访谈》的演播室里,前排是敬大姐,白岩松,水均益…… 还有他。
我是刚来的小姑娘,自然而然站在后面。
他转头看到我,轻轻扶了一下我的胳膊,把我带到第一排中心他的位置。
那个时候,他还不知道我的名字。
他也不知道,后来每一年评论部的年会,看他的主持都是我的大节目。
看他在台上手挥目送,开领导的玩笑,戏噱锋头人物,逗逗女同事,但让大家永远在最真挚的东西面前掉下眼泪。
台下众人呼喝,叫彩,吹口哨。大家都爱他……
后来常常在食堂遇见他,远远看着,面色不太好,我们几个都为他担忧。
有次去部里开会,他晚来,众人面前,自自然然地说:“我的抑郁症…”
我呆住,只顾看他。很久后,发短信,去看看他。
他那时正寄望于童年幻梦,一大屋子,都是老电影的剧照,他自己穿了各种各样的旧年代的衣服,扮戏中人。
我们坐谈数小时,他说得病的前后经过。他说的淡定,我听得揪心。
再见他,是某个下午。坐在电脑前头的时候,突然办公室门开了,他走进来。
“咦?”我很惊喜。“你找谁?”
“找你。”他坐下了,在我对面。
然后我们聊天,我坐他对面。
杜小静过来说:“荷,真象调查的采访。”
真的,这不似普通办公室里的谈话,也不是普通的聊天闲谈。他一句寒暄没有,那么认真,谈的是直见性命的事。
他谈的问题我当然不陌生:“社会的良知的失去。”
缺少希望,缺少坚守的人,让人想要放弃… 这些话,很多人在摄像机的红灯面前说,很多人在文章里说,很多人在喝酒后说。
但是他只是在一个平凡的下午,坐在一个并不熟络的同事面前谈这些。
他谈起这些的时候,并不仅仅是在表达,就好象,就好象这些东西都是真的,就象是石头一样,死沉地压着他,逼着他。
我隐隐地有些不安……
我只能对他说他不能放弃,因为我们需要他。并不是因为他有名,或是幽默,而是他代表着我心中评论部的“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
还有他身上的真诚,和绝不伪饰,有了这个,他才有勇气和智慧去嘲弄那些可笑而巨大的东西。
大姐找我问号码,他立刻起身走了。临走的时候,他拉开门又回身说了声“谢谢”。
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只觉得有一点心酸。
今年年会,他仍在台上。只是没有像《分家在十月》那样的片子了。
“评论部,现在也得了抑郁症么?”他站在台上说,底下悄然无声。
这一场年会,他亲自张罗,请了赵本山,郭德纲。一个部里的小小年会,不知他花了多少功夫。
但是陆陆续续,台下的人有些走了,或是打着手机出去了。
最后一个节目,他请来罗大佑。罗大佑一直坐在场下,喝了两瓶酒,一直到11点多上场。
大佑也不登台,踩支凳子抱住吉它,一束光。
对着话筒说:“小崔,不怕,我也抑郁过,不是我们有病,是这个时代有病”。
他们拥抱。我和大群人离开座位,围坐在他身后侧的地上。
小崔向我招招手让我去他身边坐,那里正对罗大佑坐着,看着他晶光闪烁的双眼。
我怕挡着大家,脚手着地地爬过去,与他并肩坐。
大佑说“唱什么?”
四百多条汉子齐声喊:“光阴的故事。”
大佑轻捻弦索,琴声清洌。
我们高唱:“流水他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泪的青春……”
我看到对面坐的小宏眼里的泪水。
后来他说:“知道吗?不是因为歌声,是因为我看到小崔热泪盈眶。”
今年,是他到评论部的十年。我听过他提起过一个梦。
谁都知道他睡不好,更不要说深度的睡眠。但只有一次。他说:“我做过一个梦,梦到象白洋淀一样的地方,和朋友们在船上,能听见船桨划过水波的声音,还有水鸟从耳边掠过。”
然后他醒来,发现自己睡了三分钟。他是一个在这个时代里,在这样的夜里,一直醒着的人。
我只希望他能拥有那个只有水波和飞鸟的,宁静的内心世界。
谢选骏指出:人说崔永元是个忧郁症患者,如此看来,忧郁症患者才是中国唯一清醒的人。因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令人忧郁的世界,人若不忧郁反倒不是正常的了。
【105、冥诞有时比生辰更加美好】
网文《诞辰与冥诞是一个意思吗》说:
诞辰:诞生的时辰,即出生的时间(对所尊敬的人,说“诞辰”,一般人,则称“生日”)。冥诞:指逝去的人的生日,也称作“冥寿”——诞辰是指活着的人的生日;冥诞指逝去的人的生日。
谢选骏指出:
我的母亲刘锦霞(刘家桂)生于1919年10月1日,死于1973年1月24日,享年不到54岁,她晚年最让我记住的一句话就是:“我们都是老来苦。”我很感谢她,让我养成了写字的习惯,我很感谢她,让我知道了自由中国的很多事情,我很感谢她,让我知道中国曾经被列强如何欺侮,我很感谢她,让我知道应该努力活下去,就可以看见自己从来没有看见甚至没有听过的广阔世界。
我的父亲谢冀亮生于1918年11月7日,死于1998年4月的复活节,享年不到80岁,他对我最大恩惠就是宽容,很少限制我的发展。母亲去世以后半年多,我成年了,那以后,我和父亲之间的不多几次意见分歧,最后都是以他的让步作为结束的。我至今为此感谢他。
明年和后年,母亲和父亲都是冥诞百年了。
我有时会想:要是他们还活着该多好,会为我们而骄傲吧。
但是转念一想,他们现在会更好,因为他们已经自由了,不再受到形体的拖累和束缚。
真的,冥诞有时会比生辰更加美好——如果他们还活着,百岁老人就该考虑“好景不长”和“离世的痛苦”了,就会受到一层阴翳的控制了。现在好了,他们早就过了这一关,进入超然永恒的宇宙。
我们也是一样的。我向往冥诞比生辰更加美好的那一天。
【106、天灾不如人祸】
《近代最严重的疫情,为何从人类的记忆中消失了?》(2021-02-18 环球科学)报道:
1918年大流感夺去了数千万人的生命,但它却在人类的集体记忆中消失。这次新冠疫情是否也会面对相同的情况呢?(撰文|斯科特·赫什伯格(Scott Hershberger)翻译|赵建元)
1924年,大英百科全书出版了两卷描写了截止到当年的20世纪历史的书籍,80多位来自不同领域(包括政治家、士兵和科学家)的作者共同撰写了这部名为《多事之秋:众多塑造者讲述的进行中的20世纪》的作品。但在这本多达1300多页的书中,只字未提仅在5年前曾导致全球5000万至1亿人死亡的1918-1919年大流感。在随后的几十年里,许多历史教科书中即使提到这次大流行病,也只是在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简单提及。
直到如今,这场大流感在公众的记忆中仍旧十分模糊,它在我们社会历史叙述中占有的比重远小于它应有的分量。
这场灾难几乎从人类的集体记忆中消失了。对于这一点,以色列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的历史学家盖伊·拜纳(Guy Beiner)感到很困惑。他说:“我们常常有一种错觉:如果某一事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例如影响了很多人,改变了各个国家的命运或者很多人因此而丧生,那么毫无疑问它应该是要被记住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拜纳从20年前就开始收集有关1918年大流感的书籍。他说:“在我的办公室里,有三堆书籍在等着我。”早先,这件事情在历史学家中只是一个小众话题,但现在他们将1918年大流感的致死率、对经济的影响、口罩的功效和社交隔离等,都拿来与当前的新冠疫情进行比较。仅仅在2020年3月,维基百科上“1918年大流感”的英文页面就有高达820万次的点击量,远超2018年大流感百年纪念期间创下的14.4万次的月点击量纪录。人类社会对1918年大流感的遗忘和再发现,为研究集体记忆提供了一个契机,也为猜想我们的后代如何看待当今的大流行病提供了线索。
人类的集体记忆
20世纪早期,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尔巴克斯(Maurice Halbwachs)率先对集体记忆进行了研究,而最近,集体记忆在社会科学中成为了一个热门研究领域。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亨利·L·勒迪格三世(Henry L. Roediger III)将集体记忆定义为“我们对自己作为群体一部分的记忆,形成了我们对自己在社会中的身份认同。”他解释说,国家、政党、宗教团体和体育爱好者都会将过去发生的事件组织成一个叙述性的故事,以增强成员对共同身份的认同。
研究人员经常使用开放回忆的方法(open-recall method)来研究人们对著名历史事件的集体记忆。例如,勒迪格和同在华盛顿大学的詹姆斯·沃奇(James Wertsch)等人询问了美国人和俄罗斯人认为的二战期间最重要的10个事件。美国人最常提到的是珍珠港袭击、日本原子弹爆炸和犹太人大屠杀。而大多数俄罗斯人关注的是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战役和列宁格勒围城。两份名单中唯一相同的事件是诺曼底登陆日(D-Day),在俄罗斯被称为“第二战线的开端”。研究人员指出,不同国家的人们记忆最深刻的事件,也恰好反映了这个国家记录历史的叙事框架或模式。
一项类似的研究或能表明人们对1918年大流感有哪些具体的认识。沃奇说:“据我所知,没有人做过类似的调查。但即使你做了,也可能毫无收获。”当将1918年大流感与新冠疫情进行比较时,很少有人能引用前者中的重要细节。沃奇指出,集体记忆的形成似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故事有一个明确的开头、中间节点和结尾。他说:“如果有一种认知方式是最普遍、最自然的,那它就是叙事。”
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国家而言,这场全球性的战争提供了一条清晰的叙事线,里面充满了战争英雄和敌人,胜利和失败。但在1918年大流感中,人类面对的敌人是隐形的,因此没有什么叙述意义。它没有明确的起源,多轮疫情暴发杀死了很多健康的人,而当人们还没来得及了解它,它就溜走了。当时的科学家甚至不知道流感是由病毒而不是细菌引起的。“医生们感到很惭愧,因为这是现代医学的巨大失败。”拜纳说。由于没有一种叙述框架能用于描述当时的疫情,因此在疫情结束后不久,它就从公众的讨论中消失了。
与1918年的大流行病不同,在新冠疫情中,并没有同时发生的大规模战争与它竞争在人们记忆中的位置。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人们对病毒的科学认识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关于流行病,某些方面从古至今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
“即使我们的社交隔离实验在规模和严格程度上是前所未有的,但我们思考的方式依旧像100多年前一样,”《苍白骑士:1918年大流感如何改变世界》一书的作者劳拉·斯平尼(Laura Spinney)说,“在疫苗研发成功之前,我们能保护自己的方式主要是社交隔离,这也是1918年大流感期间,人们采取的主要方式。而目前关于佩戴口罩的争议也曾有过先例:近2000人参加了1919年旧金山反口罩联盟举行的一次会议。
沃奇说,即使是各个国家的制药企业在开发和分发疫苗中的竞赛,也不太可能形成一个好故事。“我们可以想象这一时期可能会出现一个像19世纪的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一样的英雄科学家,”沃奇表示,“但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对科学家的记忆只是对他本人的记忆,而非任何一种特定的流行病。”然而,不管有没有好的故事,人类社会对新冠疫情的记录都将会比100年前的大流感要完善得多。而媒体详尽的报道能强化社会的集体记忆吗?
媒体的影响
在1918年大流感肆虐的时期,当时的报纸和杂志确实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华盛顿大学传播学的讲师梅格·斯普拉特(Meg Spratt)说,美国出版社对这次大流行病的报道采用了“生物军事化”的语言。许多文章将其描述为人类(主要是政府官员)与疾病之间的战斗。斯普拉特说:“当时发表的新闻文章很少有关于受害者和幸存者经历的报道。”斯普拉特还注意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掩盖了这种疾病的证据。她在2001年关于这一主题的论文中写道:“当大流感导致的死亡人数在1918年秋天超过战争的死亡人数时,《纽约时报》只是把这条消息作为一个小故事在内页中报道。”
斯普拉特认为,1918年大流感和新冠疫情在新闻报道上存在相似之处。她说:“公共卫生专家提出的一些试图保护人们的政策或建议,依旧是报道的重点。”但如今,媒体的影响似乎被放大了。我认为部分原因是,目前我们拥有了更先进的媒体技术。斯普拉特说,由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出现,普通民众能公开记录和发布他们在大流行期间的生活,因此在这次疫情中,“关于人们实际经历的资料将会更加丰富。”如今的媒体通过这种方式也能获得基层工人的第一手消息,从而更能了解新冠疫情对不同社会经济群体的影响差异,这也能为当前的大流行病并提供了一个更完整的描述。
媒体在疫情期间发布的照片,也可以帮助公众建立对疫情的集体记忆。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视觉记忆要远强于我们对词汇以及一些抽象概念的记忆。勒迪格说,这就是为什么大量分散的图像能成为集体记忆的主干。历史上充满了这样的标志性图像:美军在硫磺岛(Iwo Jima)上升起国旗;9·11事件中双子塔倒塌……但斯宾尼也指出:“媒体的摄像机往往会停在病房或医院门口,而并不倾向于进入内部环境。”很少有照片显示1918年流感感染者的严重症状,例如脸变为蓝色、耳朵不停地出血。如今在一些关于医院超负荷运转、个人防护设备短缺和疗养院高死亡率的新闻报道中,同样缺乏一些引人注目的疫情照片来增强集体记忆。
遗忘和再记忆
今年并不是人们第一次重新审视1918年大流感。20世纪还发生过两次大流行病,分别是在1957年和1968年。拜纳说,在这两次疫情下,一时间关于大流行病的记忆再次出现,人们开始寻找先例以及治疗方法。同样在2005年的禽流感恐慌和2009年的猪流感大流行期间,全球范围内“1918年大流感”的谷歌搜索量在激增。越来越多的历史研究机构一直在补充关于1918年大流感的故事,为这次流感在公众记忆中的复苏奠定了基础。
拜纳认为,当前的新冠疫情危机将改变社会对1918年大流感的记忆。他表示在他收集的相关书籍中,“没有一本是人尽皆知的。我认为这种情况现在可能发生改变。”拜纳预测,这次新冠疫情或会启发人们创造一部以1918年大流感为主题的畅销小说或电影。这种文化标记可以锚定公众关于这件事情的讨论话题,以及强化当前的社会回忆浪潮。至于新冠疫情,拜纳预计在未来几十年,也会出现类似的“记忆激增然后减退”的现象。
关于1918年大流感的更强大的集体记忆,也将有助于建立一个必要的叙述模式,在疫情结束后帮助维持新冠疫情在公众中的记忆。如果建立了相关的纪念碑、博物馆或纪念馆,也将能提供一个叙事形式,促进公众继续讨论目前的这场危机。事实上,纽约历史学会(New York Historical Society)已经在收集与新冠疫情有关的物品,以供未来展出。葡萄牙里斯本大学的社会人类学家何塞·索布拉尔(José Sobral)说:“我认为这次疫情会产生更大的影响,因为现今我们已经意识到社会并没有以公共形式,来帮助我们回忆1918年大流感。”
沃奇对此并不确定。他说:“在短短几年内,我们可能就会遗忘这次疫情。”他怀疑冠状病毒大流行将如何结束,以及是否会有其他大流行病随之而来——这将决定新冠疫情如何出现在一个国家的集体记忆中。沃奇说:“只有知道了终点,我们才能了解起点和中间过程的含义。”
谢选骏指出:近代最严重的疫情为何从人类的记忆中消失了?上文讲了半天也没有讲清楚——这是因为,天灾不如人祸!也就是说,人们对天灾只能听天由命,但对人祸却耿耿于怀——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苛政猛于虎”。1918年的流感被归结为天灾了,所以就被死人更少的大战人祸给掩盖了。如果武汉肺炎被证明为生物战,那么人们才会对它铭记在心。因为这正像我所说的,天灾不如人祸。
(另起一页)
天子与人
The Son of Heaven and Human
《外星看地球》第3卷
"Alien Seeing Earth" Volume 3
2021年3月第一版
March 2021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03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03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