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7月13日星期二

谢选骏全集第104卷:全球策

 全球策

Global Strategy



《外星看地球》第4卷

"Alien Seeing Earth" Volume 4


2021年3月第一版

March 2021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04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04


(另起一页)

内容提要

当今全球世界,主权国家争霸,浪费地球资源,气候急剧变迁,文明陷入困境,人类面临灭顶。唯有全球对策,才能解决问题。


A Synopsis of the Book

In today's global world, sovereign states are contending for hegemony, wasting the earth's resources, climate is changing drastically, civilization is in trouble, and mankind is facing extinction. Only a global response can solve the problem. 


(另起一页)

目录

001、我们在哪里中国就在哪里

002、“去全球化”因噎废食——西方社会的道德堕落

003、“全球策”就是“中国策”,“中国策”就是“全球策”

004、保守主义无法整合世界

005、草民社会——王国心态视民如伤,帝国心态草菅人命

006、成功的法西斯就是帝国体制

007、成为战场经济大国全靠这癞和尚的祖坟

008、大日本帝国的报应

009、帝国革命需要积极的国际主义

010、帝国体制的临门一脚

011、第二次冷战将推出全球政府的盛宴

012、第五蒙古帝国开始成形

013、反恐战争其实就是“全球内战”

014、傅国涌跳梁小丑竟敢妄议全球政府

015、共和党为帝国体制保驾护航

016、华人进入加拿大促成新的全球中心

017、华为可能成为统一全球的先驱部队吗

018、魂不守舍的全球居民

019、加拿大力求成为全球中心

020、加拿大成为全球政府的典范

021、监控摄像统一全球

022、解决非洲问题是全球政府的前提

023、解决气候变化比人性贪婪容易

024、敬语是等级精神的体现、全球秩序的样板

025、兰德公司的第三只眼睛

026、兰德公司的报告又在犯傻

027、狼图腾无法整合世界

028、联合国人权标准向共产党中国看齐

029、联合国已经分裂为两个阵营

030、联合国应该解散了

031、联合国应该让位给全球政府

032、联合国总部可以搬到北韩

033、量子霸权之下的全球政府

034、没有主义的主义就算帝国主义

035、美国走向男女授受不亲——礼制的天下统治即将实现

036、欧洲王室正在改良血统

037、气候暖化将催生新的文明

038、气候灾难催生全球政府

039、秦始皇君臣亲手埋葬了他们的帝国

040、全球策——中国怎样整合世界

041、全球单一货币的前提是全球政府

042、全球互联网都将变成中国的局域网

043、全球化终将终结美国联邦结构

044、全球交易员都在疯人院里打滚

045、全球滑入进入无中心时代

046、全球领导无能正是全球政府的预备

047、全球闹剧主角缺席

048、全球人类还是西方文明的挽歌

049、全球认知是全球政府的先声

050、全球身高的百年变迁

051、全球时代流行混合主义

052、全球瘟疫是一带一路的丰硕成果

053、全球瘟疫凸显了主权国家体系的荒谬

054、全球文明急剧泡沫化

055、全球意识的诞生即将创造全球政府

056、全球战国进入晚期

057、全球政府才能保障全球生产链

058、全球政府才能解决移民问题

059、全球政府才能控制全球疫情

060、全球政府产生于国家黑客

061、全球政府的初级阶段

062、全球政府可以超越“马尔萨斯陷阱”

063、全球政府可以对抗影子政府

064、全球政府可以延续人类文明

065、全球政府可以有效分发疫苗

066、全球政府取代主权国家的矛盾一体论

067、全球政府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良方

068、全球政府撕毁国际法、践踏国内法、瓦解联合国

069、全球政府在互联网上出现了

070、全世界基督徒夺回君士坦丁堡

071、全世界权贵资产阶级(走资派)联合起来

072、全世界示威者联合起来

073、全世界资产者,联合起来

074、全世界资产者按照我的剧本联合了起来

075、全世界资产者的联合天堂

076、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政府的统治基础

077、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政府的羞答答的初级阶段

078、日本宣告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079、沙特阿拉伯是全球黑暗势力的大本营

080、莎士比亚和大英帝国一起灭亡了

081、商人会反对全球化吗

082、商业窃密是全球化问题

083、逃避全球政府的最后希望

084、天下观符合全球化

085、通过手机统治地球

086、统一全球必先统一日本

087、微信和华为可以统治世界

088、显学来自官方地位——罗马帝国在埃及普及了基督教

089、现行全球化的弱点就是没有全球政府

090、新的冷战已经是全球内战了

091、亚琛教堂是帝国野心的见证

092、伊斯兰教正在促成全球政府的诞生

093、英国还想恢复全球身份

094、英国通过并吞印度才成为帝国

095、英汉劣译都要微信数据了

096、英美何德何能建立世界帝国

097、英美决裂将改变世界格局

098、英语汉语同一祖先

099、英语民族重蹈希腊的覆辙

100、远交近攻是一项自取灭亡的战略

101、征服普什图人就能建立全球政府

102、拯救地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降低人权标准

103、政治机器人需要配上汉官威仪

104、中国孤岛正在酝酿整合世界的能量

105、中国是全球民主革命的策源地

106、中国是全球瘟疫的策源地

107、中国网络情搜覆盖全球

108、中国疫情整合全球

109、中国准备建立全球政府

110、主权国家控制全球化过程必定车毁人亡、、

(另起一页)


全球策

Global Strategy


《外星看地球》第4卷

"Alien Seeing Earth" Volume 4



【001、我们在哪里中国就在哪里】


网文《中国是“新思想”策源地?这真的是个……!》(巴山老狼)说:

在今日(2017-11-17)的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播出了一个节目:

中国发展和世界意义国际智库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在这个“中外智库”研讨会上,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说:“在全球都很困惑的情况下,中国成了一个是新思想策源地,新动能发动机,新愿景发明者。中国为世界美好的崛起国家的未来,以及这个崛起国家给全世界国家带来的美好未来。”巴山老狼对这个中国人民大学院长王文放出这么臭的“香屁”,感到一种莫明其妙的愤怒!

愤怒之一、中国的“新思想”在哪里?自从习近平任中共总书记后,中国只存在一个思想:马克思主义。其他的所有思想没有了容身之地!就连中共开山祖毛泽东的“思想”,中共中兴祖邓小平的“思想”都被边缘化了!还有什么“思想”在中国能生存?今日中国,人民发出的声音凡与共产党观点不同的都在消灭的范畴!微博中所有不合共产党味道的言论都全部删除!博客中所有不同观点全部删除!巴山老狼十几年辛辛苦苦在网易博客和猫眼看人上发表的几百篇文章在今年三、四月间被删得一干二净!很多人因言论而被冠以“颠覆国家”罪名被捕!这样的生存环境,人活着都战战兢兢,还能产生“新的思想”吗?还敢产生“新的思想”吗?还他M的“新思想策源地”?

愤怒之二、中国凭什么是世界“新动能发动机”?是因为中国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是因为中国要将银子撒向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是因为中国民众对世界的物质需求?是因为中国官员们贪污的钱太多要在世界上大买特买奢侈品?

愤怒之三、中国凭什么是世界“新愿景发明者”?中国政府“发明”了什么“世界新愿景”?中国的现状真的让世界人民羡慕得不得了的了不得?世界人民都想过中国人民“读不起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的苦难日子?世界人民都向往中国人民只能吃喝,不能思想,不能说话,不准批评统治者的“动物世界”?世界人民都向往中国“官富民穷”的幸福生活?世界人民都觉得中国政府“肥官穷民”的政策最好?世界人民都喜欢中国政府把银子撒向全世界?这就是世界人民的“新愿景”?

愤怒之四、最让老狼愤怒的是:中国的发展目标居然是“惠及全世界”?而不是惠及中国人民?全世界居然有这样的卖国贼?让中国人民做牛做马!把中国人民创造的财富送给全世界?让全世界人民受惠?唯独不让中国人民受惠?今日中国,每月工资仅一千多元(二百美元)的比比皆是!为什么就不能稍微提高一下他们的工资?今日中国读不起书的人太多了,因为交不起高额学费而自杀的家长都有!为什么就不能让中国人民接受全世界大多数人民都有的“免费教育”?今日中国人因没钱看病的人多了去,甚至病人自己锯腿的惨剧都能发生!为什么不能让中国人接受世界绝大多数人民都能享受的“免费医疗”?象印度这样的穷国,所有人民都有“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中国这样自称“富裕强大的国家”为什么就不准中国人民有“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全世界第一富裕的中国政府为什么就不愿意在自己的人民身上花一个子儿?为什么就要把中国人民的血汗钱拿去“惠及全世界”?

搞笑的是这个“国际智库研讨会”居然还请来了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巴基斯坦前总理阿齐兹、法国前总理德维尔潘来为中国政府站台,大唱中共赞歌!巴山老狼非常怀疑这些曾经的外国政要们暗中收了多少好处?

谢选骏指出:上文作者的愤怒,是因为他没有理解“中国”的含义。事实上,“中国”不在“我之外”,而在“我之内”。例如,我在美国,中国就在美国了;我在大海,中国就在大海了。“我在哪里中国就在哪里”的意思,两千五百六十八年前出生的孔老二就说过了:“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意思是,周文王既然已经没了,那么中国文明就在我这里了。例如,早在2004年,谢选骏就发表了《全球政府论——中国文明整合世界》一书,煌煌一百二十万言,堪称空前。于是海内海外一堆明达之士逐步鹦鹉学舌,慢慢跟上了这个“中国中心”的时代。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模式论”,不一而足……

“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我们就是中国,中国就是我们。我们之外,并无中国。这个中国,就是“全球中心”、“思想主权”,除此而外,岂有他哉。



【002、“去全球化”因噎废食——西方社会的道德堕落】


《“去全球化”言过其实》(2020年5月3日 FT中文网)报道:

“去全球化”的观点言过其实,疫情导致的“闭关锁国”只是短期现象,产业链区域重组也是有限性、结构性的。

今年3月以来,新冠疫情在始发地中国得到控制,但却在全球特别是欧洲与美国加速蔓延,何时能够得到完全控制尚不明朗。市场普遍预期,此次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将超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并在逼近1929年的大萧条。随着全球疫情加剧,关于疫情是否会、将如何导致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讨论纷至沓来。

其中,“去全球化”的观点尤其引入注目:认为疫情将加剧最近几年的“逆全球化”趋势,甚至导致“全球化”至少是“本轮全球化”的终结。笔者认为,“去全球化”的观点言过其实:疫情导致的“闭关锁国”只是短期现象,产业链区域重组也是有限性、结构性的;近年来的“逆全球化”讨论本身就有夸大倾向,西方与中国的局部“脱钩”对全球化的影响也是有限的。

(一)“去全球化”观点的主要依据与逻辑——“全球化”是指由于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为主要特征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近现代历史上的全球化,大致有三个阶段:一是1846-1914年国际贸易发展的黄金时期;二是二战结束至1970年代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内部国际贸易与投资大发展,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内部的贸易与投资合作并存时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而是阵营化;三是1980年代至今,中国、前苏联与东欧国家相继进行经济转型,加入以西方国家为主导的经济体系而形成的、真正意义上的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形成为主要特征。“去全球化”观点的主要依据与逻辑是:随着全球疫情加剧,各国纷纷开始为阻止境外疫情流入而开始“闭关锁国”,并重新考虑原有的产业链全球布局;多个发达国家领导人特别是美国总统特朗普表态,要大力降低对外国经济的依赖性,强化本国经济的“自主”性;部分国家还可能因疫情后的纠纷,撤回在对方的企业;因此,最近几年开始的“逆全球化”趋势会加剧,甚至会导致全球化至少是“本轮全球化”的终结。笔者认为,这一观点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有显著的夸大倾向。

(二)疫情导致的“闭关锁国”只是短期现象——疫情是一种自然灾害,尽管其中有很大的人祸因素。它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世界主要国家对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分工能为本国国民带来巨大福祉的基本认知。在疫情结束之后,各国之间对于人员旅行的管控、对于防疫物资的临时出口限制,都会自然放开;其它各种受疫情影响的贸易与投资往来,也会得到恢复甚至强劲反弹。

(三)疫情导致的产业链区域重组只是有限性、结构性的——首先,行业的有限性。疫情后很多国家可能的确会鼓励关系本国民众健康与民生安全的部分产业的部分企业从国外迁回国内,但这方面的行业数量在整个经济中的比例是极为有限的。而且,世界主要经济体绝大部分是市场经济体,企业会从自身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其生产布局;各国政府不可能强制所有海外企业进行不符合其利益的转换,也不可能提供足够的补偿来帮助其进行转换。其次,企业的有限性。即使是关系本国民众健康与民生安全的产业,绝大部分国家的政府也不会强制或鼓励所有海外相关企业都迁回国内。政府更理智的选择是,在类似于疫情这样的危机发生后,通过实施紧急状态,命令国内相关企业在短期内转产,生产必要产品,如同美国此次疫情中的做法一样。而这些产品并非是高技术产品,不难生产。政府不必要为了防范危机,而将危机期间的一些做法常态化,强制或鼓励相关企业只在国内生产、不在国外布局。再次,国家的有限性与结构性。部分国家的政府,基于疫情后与它国之间的纠纷,的确可能会采取措施,强制或鼓励本国在对方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关系本国民众健康与民生安全的产业)迁出,以防止可能的风险。这种情况会主要发生在疫情首发国中国与其它国家之间而非在所有国家之间(笔者也认可这种可能性,本文最后一部分将单独讨论这一问题),因而也是有限的。而这些企业也不一定是迁回本国,而可能迁往其它国家。后者属于全球化的区域结构性调整,而非全球化的逆转。

(四)近年来的“逆全球化”讨论本身就有夸大倾向——关于“逆全球化”的讨论并非始于本次疫情,而是过去几年来就已普遍存在。它主要是指美国特朗普政府上台后,与世界各国之间频繁爆发贸易纠纷,包括与其众多盟友以及中国之间。但这种观点本身有夸大倾向。首先,美国挑起贸易纠纷的目的,并不是实施贸易保护、逆全球化,而是如特朗普自己所宣称的,认为原有的贸易格局对美国不平等(美国在二战后对其它国家的开放程度一直高于它国对美国的开放程度),因而要通过关税等贸易保护大棒,迫使其它国家对美实行更大程度的开放,以“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为目标,最终实现各方的平等开放与全球化。其次,从贸易纠纷的结果看,美国与除了中国以外的绝大多数国家,相互之间的贸易政策威胁或短暂的贸易战,最后都基本和平解决了,而且的确促进了其他国家开放程度的提高,而美国的开放程度也没有降低。从美国与这些国家的相互关系看,这些贸易纠纷推动了全球化水平的提高。再次,尽管美国与中国之间的纠纷虽然还没有彻底解决,双方还保留了较多的高关税,但也已经通过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中国的开放程度。而与中国贸易纠纷导致的双方与其它国家贸易与投资往来的加强,也属于前文第三部分提到的全球化的区域结构性调整,而非“逆全球化”。

(五)西方国家与中国的局部“脱钩”对全球化的影响是有限的——目前,中国舆论界热议的“去全球化”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和西方与中国的“脱钩”即“去中国化”问题密切相关。这一“脱钩”过程始于前两年的中美贸易战,并可能由于此次疫情的发生而加剧。这是由于,此次疫情始发于中国,有关政府部门与官僚在初期有打压知情人和隐瞒信息的行为,最终疫情未能得到及时控制,波及全球。这使得西方前些年对中国体制的担忧,从政治、经济层面扩展到公众健康层面,从而会加剧与中国“脱钩”的意愿与行动。这样的担忧与分析不无道理。但也应看到:中国与西方的“脱钩”是局部的,对全球化的负面影响也是有限的。首先,中国与西方的“脱钩”是局部的。短期内,两国各自的比较优势不会被其它国家完全取代:西方对于中国而言,在技术方面的比较优势地位,是其它国家不可替代的;中国对于西方而言,在廉价劳动力、产业链齐全等方面的比较优势,近期内也难以被其它国家(包括东南亚国家)完全取代。因此,双方的合作空间依然存在并巨大,“脱钩”只会发生在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民生安全的一些领域,而不会扩展到经济整体。其次,中国与西方局部“脱钩”包含“逆全球化”与全球化区域重组两部分。双方的“脱钩”,既可能表现为部分企业从对方国家迁回国内、部分原有贸易往来被内部供给与需求所替代,从而构成“逆全球化”;也可能表现为部分企业从对方国家迁到第三国、部分原有贸易往来转向第三国(即贸易与投资的转移)——如前文所言,这是全球化的区域重组而非“逆全球化”。再次,中国与西方局部“脱钩”并不影响世界其它国家的全球化态势。无论是从意愿还是从能力上看,中国都不太可能组建一个强大的、与西方完全对抗的经贸阵营。与中国有经贸往来的国家,在平时不会削弱与西方国家的经贸往来,在中西对抗时可能因此加强与双方的经贸往来,在不得不选边站时绝大部分可能会由于体制或利益因素而倒向西方。

如前文第一部分所述,1980年代以来的“本轮全球化”,不仅包括中国、而且包括前苏联与东欧国家加入全球化阵营。后者的全球化参与,并不会受到此次疫情的根本影响。因此,即使像“去全球化”观点的代表性华裔学者张伦教授那样,将“疫情导致逆全球化乃至全球化终结”这一判断,严格限定在“本轮全球化”的范围之内,也有夸大倾向。应该看到,中国很多人士担心“去全球化”问题,实际上是担心中西“脱钩”或“去中国化”对中国自身利益的负面影响。这种担忧是有道理的,也是中国决策者需要慎重考虑的。

谢选骏指出:“去全球化”因噎废食,正确的做法是“健康全球化”。因为不是全球化不好,而是病态的全球化不好。那么,什么是健康的全球化呢?健康的全球化就是“单轨制”而不是“双轨制”;正如健康的国家是“一国一制”,病态的国家才是“一国两制”。

网文《不是去全球化 是去中国化去中国的全球化》(2018年7月12日 笑蜀杂谈)报道:

全球化并非穷途末路,而将柳暗花明又一村。但又一村之后,全球化会不会有中国的位置,会不会带中国玩,如果中国没有根本的体制变革,那么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特朗普上台之后的美国,退群成了时尚:退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退出北美自由贸易协定;退出TPP;退出巴黎协定……。真是一言不合就退群。本来所谓全球化,就是美国主导的各种群支撑的全球化。美国连连退群,无疑是全球化的重挫。退群而外,美国更点燃了贸易战的战火,连连向加拿大、韩国、日本、欧盟也包括中国下了战书,维持全球化的自由贸易的基石似乎摇摇欲坠。全球化似乎已经日暮途穷。去全球化的哀叹一时甚嚣尘上。

但是且慢。最近局势又有翻转,全球化的前景似乎没有想象中的悲观。

首先是特朗普一度宣布不排除重返TPP;虽然因为日本等TPP成员国骄傲地回应说美国也不是想重返就可以重返的,必须遵守一定的条件才可以重返,特朗普随后变脸,反对重返。但天知道阴晴不定的特朗普什么时候会不会再来一次变脸呢?再说了,TPP进程并未因此中断,而是在没有美国参与的情况下继续强势推进。固然没了美国,但更没了中国——TPP从一开始就排除了中国。如果说TPP是全球化的新的发动机,那么TPP主导的新的全球化一开始就没中国什么事儿,属于典型的去中国的全球化。并非去全球化,而是去中国化,是去中国的新的全球化。这大趋势,已经越来越清晰了。

上台即忙于退群的特朗普,在上个月的G7峰会上解释过他的退群初衷。他认为过去的全球化是全世界包括欧盟占美国便宜的不公平的全球化。为此他敦促各国降低对美国农产品的贸易壁垒。他更主张“零关税”,呼吁七国集团成员取消所有关税、非关税壁垒和补贴。实际上,这可以理解为特朗普或者说美国所要的新的全球化。稍后,特朗普还就美国与欧盟即将爆发的汽车关税大战提出零关税方案。

这遭到中国“分析人士”的嘲笑,认为这不可行。只不过,这些所谓“分析人士”很快就被打脸——7月5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宣布,支持美国的零关税方案。美欧汽车关税大战一夜间烟消云散。

这就是美欧关系的真实写照。不管他们怎么吵吵闹闹,看起来怎么剑拔弩张,实际上很容易缓和。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往往分分钟的事。

设想一下,如果美欧汽车关税大战的成果不断扩大,从汽车贸易领域向其他贸易领域延伸,那么,特朗普在G7峰会上提出的以取消所有关税、非关税壁垒和补贴为核心的新的全球化,不就逐渐实现了吗?这才是真正建立在自由贸易基础上的全球化,或者说,是全球化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只是,这样的全球化,跟TPP一样,肯定也没中国什么事儿。还是以美欧汽车关税大战为例吧。这场大战未战即和,已经令中国政府颇为恼火。半官方的多维新闻网当时的报道,标题就叫《美国挑起贸易战,中国强硬反击欧盟却认输了》,透露了中国政府的不快。正在欧洲访问的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更是公开警告欧盟:“当前形势下,中欧应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和基于规则的自由贸易体系。中国现在站在反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前沿,不希望背后有人打冷枪。”

“应共同维护”是中国政府对欧盟的期待,但这不过是一厢情愿。欧盟并无兴趣站到中国一边。早在今年4月,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张明就呼吁中欧联手,但欧盟不领情,多次透露美国应该和中国打贸易战,欧盟则要独善其身。甚至不满足独善其身,有机会便不惜如王毅所说背后打冷枪。

如此,还能指望美欧主导的新的全球化一旦成型,这全球化会带中国一起玩么?美欧无论就历史血缘,文化习俗,还是就价值观,还是就制度体系而言,都是近亲。他们之间的冲突归根结底是可管控的,他们之间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可解决的。试图以所谓国际统一战线今天联欧制美明天联美制欧,战术上或可能,战略上绝无可能。

一言以蔽之,全球化并非穷途末路,而将柳暗花明又一村。但又一村之后,全球化会不会有中国的位置,会不会带中国玩,如果中国没有根本的体制变革,那么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这显然是改开以来,四十年未有之大变局。

是什么深层次原因导致这一变局,为了文章不遭外星人劫持,就不展开分析了。这里可以说的是,这变局其实也没那么可怕。没有了TPP,没有了美欧主导的新的全球化,中国也不会孤家寡人,中国毕竟崛起了不是?中国模式毕竟横空出世了不是?中国毕竟向全世界输出中国经验中国方案了不是?所以,中国完全可以有中国自己的全球化,中国特色的全球化。TPP不带咱玩,美欧不带咱玩,咱可以跟俄国玩、跟伊朗玩,或者像四十年前一样,跟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玩。反正咱不缺钱,又有上合组织作平台,一带一路作平台,正好以此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所谓,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欧耶。

谢选骏指出:“中国完全可以有中国自己的全球化”,其实也是一种“去全球化”——那就是回到两个阵营的冷战状态。因为“全球化”的意思当然就是“去阵营化”,而不是像共产党中国那样,在国际上“反对冷战思维”,而国内“坚持冷战思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西方社会的道德堕落就在于,容忍了共产党对于中国的垄断,却不同意共产党控制全球——这不是不把中国人当人吗?



【003、“全球策”就是“中国策”,“中国策”就是“全球策”】


《阻击埃博拉需要“全球策”(2014-08-06 人民日报)报道:

人类正在同不断蔓延的埃博拉疫情赛跑,但却如世界卫生组织所指出,疫情发展速度超过了人们控制它的速度。今年2月,新一轮埃博拉疫情在几内亚出现,目前疫情已达到自该病毒被发现以来的最大规模。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与尼日利亚4国,埃博拉病毒已造成超过800人死亡。

为什么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被发现的埃博拉病毒今天仍然造成如此大挑战?研究人员认为至少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人员流动在加速,边远乡村地区与城镇地区的联系比以往更加频繁。此次暴发埃博拉疫情的西非地区与此前暴发疫情的地区相比,人口更多,城镇化率更高,人口流动性也更强。二是部分西非国家受发展水平限制,医疗防疫体系依然十分落后。三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病毒突袭之类的非传统安全方面,整体防范机制仍显滞后。

埃博拉疫情给全球敲响了警钟。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类创造无限发展机遇的同时,新的挑战也随之生成。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为恶性传染病蔓延创造了可能。

埃博拉疫情最初看上去像是个别欠发达国家的局部问题,但在今天的地球村中,它可以迅速演变为地区甚至全球性问题。索马里海盗能够切断全球经济的运输命脉,西非的埃博拉病毒同样可以穿透全球卫生防疫体系的网络,威胁整个人类的生命安全。没有哪个国家是孤岛。随着全球关联性增强,局部的公共卫生和防疫问题成为整个地区乃至影响世界的问题,印证了当今国际关系内涵的重要变化。

打赢这场埃博拉阻击战需要全球合作。从目前来看,西非地区应对疫情蔓延的能力有限,疫情跟踪、流行病学检测、实验室支持等方面亟须国际社会加大援助力度。非洲开发银行行长唐纳德·卡贝鲁卡表示,受影响的国家急需紧急援助,以建设医疗卫生系统。中国红十字会已经向几内亚提供了紧急医疗物资和人道主义现汇援助。中国驻这些国家的医疗队也在积极参与防治疫情。

与此同时,埃博拉疫情给西非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也不容忽视。旅游禁令、关闭边境通道等措施在眼下实属必要,但对当地经济打击巨大。利比里亚总统约翰逊—瑟利夫在一份声明中指出,埃博拉病毒“攻击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具有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后果”。

从长远来看,推动全球防疫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需要世界各国在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整体经济发展战略、对外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增进协调配合。埃博拉疫情再次提醒人们,应对全球性挑战,唯有从共同利益出发,积极展开合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某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被逐渐边缘化、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它们终将会以另一种方式来制约全球的稳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下一步如何帮助当前暴发疫情的西非国家完善防疫体系,也是一个如何让这些国家更多地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进而维护全球稳定的问题。

谢选骏指出:上面所说的“全球策”,其实就是一种“中国策”。

《全球创新治理的中国策》(2016年05月30日 新华社)报道: 

从华盛顿到布鲁塞尔,从“创新增长方式”到“新工业革命”,科技创新大潮奔涌,各国争相抢占先机。这场全球竞争,中国不会缺席。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谋定而后动。中国近日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简称《纲要》),为新时期创新工作提出顶层设计和行动指南,对中国经济社会和科技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顺应大势谋长远

放眼国际,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是大势所趋。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任期内先后3次发布国家创新战略报告,从战略上进行科研布局调整;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整合欧盟各国科研资源,同样强调以创新带动增长。

中国已经发现,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条的中低端环节、集中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让自身付出了高昂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中国也已经明白,只有努力创新,才能跟上世界潮流,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科技部副部长王志刚说,创新发展是国际竞争的大势所趋,是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是国家发展的形势所迫。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霍国庆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用短短30多年的时间,跨越了要素驱动发展和资本驱动发展两个阶段,开始逐步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纲要》出台恰逢其时。

国际科学与政策研究专家也认为,在发展战略上,中国已经作出正确选择。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亚洲项目副研究员罗德·瓦伊说,中国政府鼓励创新和创业的举措是正确的,能够从根本上推动中国从现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约瑟夫·福迪指出,以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和增长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长远角度看,中国未来经济的增长将主要来自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立足现实布全局

《纲要》的战略部署清晰有序,任务目标明确合理。根据《纲要》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要分别达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3个目标,而每个目标都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相呼应,并为后者提供支撑。

“这些战略目标用词精准、用意深远,并且具有很强的现实基础,”霍国庆认为,“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创新组织和科技创新企业,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形成了较为有利的创新与创业平台体系和文化氛围。”

不过,尽管近年来中国科技亮点频现,屡屡为世界瞩目,但科研创新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纲要》提出的目标和规划,充分体现了这种从国情出发的现实性和合理性。比如其中的“六大转变”就提出,创新能力要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

此外,促进创新也并非毫无章法地一拥而上,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结合实际寻求重点突破。《纲要》指出,在关系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点领域,要部署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

在各个科研领域中,要充分论证、把准方向、明确重点。正如科技部部长万钢所说:“今后需要支持的重要领域有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这些研究能够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多重保障促转变

对于战略目标如何实现,战略部署如何落实,《纲要》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多重保障,其中许多举措直接对准当前的创新阻力和难点。

例如,《纲要》提到“双轮驱动”——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同步发力,专家认为这一提法“切中要害”。

霍国庆说,目前制约科技创新和社会全面创新的关键仍在于体制机制问题,“双轮驱动”就是要直面这些顽症,鼓励用智慧和艺术去破解这些难题,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上正途。

此外,《纲要》还从改革创新治理体系、多渠道增加创新投入、推进开放创新、完善评价制度、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和品牌战略、培育创新友好的社会环境等6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旨在运用改革、法治、开放等多种手段,为创新驱动保驾护航。

对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景,中外许多专家都表示乐观。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协会研究员张孟军说,《纲要》是在不断深化对创新的认识基础上提出的,部署清晰、保障有力、内容丰富,“三步走”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英国《自然》杂志执行主编尼克·坎贝尔也直言,中国政府非常强调科研在驱动创新和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正朝着全球科研领导者的方向快速迈进,未来数年内,中国有可能成为对全球科研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

《应对全球经济衰退的“中国策”》(2017年06月26日 财新网)报道: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主要国家的经济发展呈现出总体衰退趋势,欧洲、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速几乎全部下降。新兴经济体也是如此,俄罗斯、巴西、南非等“金砖国家”都在衰退,中国经济也从2007年14.2%的增速降到去年的6.7%。尽管目前美国经济表面上正在“强劲”复苏,中国经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后,宏观经济总体上长期向好,但是,世界经济走向“双引擎”增长格局,并未改变整体上仍处于深度调整的分化趋势。

现在的关键问题是:全球经济为什么衰退?用什么办法来治理?如何引导世界经济走出下行轨迹?相关研究和文献很多,但总体上不尽如人意,毕竟以文件去论证文件,既不太令人信服,又缺乏经济学的逻辑解释。学理支撑不足的中国方案提出后,尽管得到一些赞同,但是,世界经济学界尤其是包括一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不同意见,比如,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2016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就曾表示:“在没有充足的需求的时候,供给侧的改革反而会增加失业,而不会促进增长。很多供给侧无效的改革,比方说……在美国和其他国家80年代的供给侧改革都是失败的。”

为何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引爆全球经济危机后,世界经济至今十数年仍未走出衰退泥沼?自凯恩斯创立宏观经济学后,各主要流派开出的“药方”为何难以奏效?背后或许是世界发生了根本性格局变化,以致需求管理、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等在内的主要政策主张,或各种政策组合无法发挥出应有的拉动作用。

当今世界发生了什么样的格局性变化?我们认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主要经济体的人口增长速度下降,进入低增长,甚至有些国家出现负增长;二是技术进步在加快,影响着财富和收入在人们之间的分配,特别是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总体上未来是增加就业还是收缩就业,还是未知数。前者造成现有宏观经济分析暗含的人口稳定增长假设不成立,导致使用人口总量稳定的方法来平衡总供给和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失业的相关政策难以奏效。后者直接带来的是收入分配不合理,但由于高收入者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低收入者,单纯减税的供给学派政策增加总供给后,却没有足够的总需求相对应,产能过剩的经济危机难以短时间内实现全球出清。这要求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现有宏观经济分析的视角,重点关注上述两个比较重大的世界格局新变化。

世界经济长周期中遭遇两个市场失效

首先是人口再生产调节的市场负作用与萨伊定理的失效。实际上,人口在农业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阶段、后工业化和城市化前期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人口生育率、死亡率都很高,但总体上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状态;但是,从工业化和城市化后期开始直到后工业化阶段,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增长形势开始向下,一直滑到非常低的增长率水平,人口增长的上行和下行分界线十分明显。

人口增长率预测,以前人口都是千分之十以上的增长,现在主要经济体国家都降到人口千分之二、千分之三、千分之四五,下降非常快。人口总和生育率有一个数字是2.1(妇女终身生育的平均孩子数)。一般来说,保持2.1这个更替水平左右的总和生育率,有利于达到人口均衡发展。也就是说,如果大于2.1,总人口是上行的,反之则下行。经过测算,我们发现,人口增长率有个“门槛阈值”是0.75%,即如果人口总和生育率小于2.1,人口增长率就低于0.75%。从世界人口增长的态势上看,全球人口增长率在2030年前就会低于0.75%的门槛阈值,总人口未来必然会下行(图2)。倘若去掉生育受宗教影响较大的伊斯兰国家,当前世界人口增长率或许已经低于0.75%。

实际上,即便人口总和生育率保持在2.1,也不会立刻刺激经济,一般要有一段时间的滞后期,比如,我们对中国数据的回归结果显示,人口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虽高度相关,但滞后时间也在20年左右。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有效需求应该既要有消费欲望又要有支付能力。新增人口刚生下来是潜在的需求,但由于不能和货币结合,不能算是完全“独立”的有效需求。20年以后,这部分人口有了收入,就会成家立业、增加买车买房等消费,变成了有效需求。所以,从需求侧来看,新增消费需求可以大致看成是由新进20岁左右人口×平均工资等收入×消费率构成;而从供给侧来看,新增GDP也可大致看成是由新进20岁左右人口×劳动生产率构成。

这样,只要人口保持平稳速度增长,需求侧和供给侧的新进入社会劳动人口就会保持平衡,即使宏观经济整体由于外部冲击、心理预期等因素影响,出现波动,以需求管理为主的凯恩斯政策是有效的,也能“熨平”经济波动。倘若出现较大幅度通胀,以管货币为主的货币中性政策也会发挥抑制通胀作用。

同样,如果人口保持高速增长,总需求会随成年人口增长速度加快扩张。如果全社会供给能力没有显著提升,还会出现原有生产能力满足不了需求的情形。这时,通过减税等扩大生产的供给学派政策,的确会产生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效果,萨伊定理总体上也是成立的。

但是,当人口处于下行阶段,全社会总消费的边际需求就会递减。倘若当前的总生产能力不做出调整,随着人口增长率的持续下降,总需求的边际递减程度越来越高,市场出清能力必将滞后于总需求的边际递减。这时,如果不从结构上做出调整,单纯地增加社会供给,就会出现所谓的供给自动创造需求失效情形,供给学派的政策建议自然不会发挥功效。

人口下行中,人口结构的老龄化还会进一步恶化宏观经济总体形势。这是因为当人口结构朝着老龄化转变,虽然经济主力人口消费率比较高,但老人消费率比较低,所以,越是老人多,收入的边际消费率越低,对总的最终消费品需求产生比较大的影响。还有,人口死亡率提高后,老人去世留的房子和车增加了供给,变相造成供给相对过剩,因为房子原本老人居住,现在却没有人住了。这种结构性因素的变动,导致传统意义上的需求管理政策相对无效,比如2008年,为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4万亿”政策,当时产生了非常好的经济效果,也对中国平稳度过全球经济危机有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但是,后来经济增速还是降下来了。虽然下调增速可以说是中国政府的“主动”作为,目的是为了调结构和增加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但是,我们或许也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即如果没有美国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没有4万亿刺激政策,中国经济增速会不会平稳下滑,毕竟人口“缺口”是客观存在的。

人口增速下降还与经济高速发展后,抚养成本和养育机会成本越来越高有关。这是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共性问题,其直接后果就是主要国家的总和生育率跌到2.1以下,像今天东亚的日本、韩国、台湾地区等就是如此。人口往下降,导致人类再生产本身发生替代收缩的不平衡,即市场机制在长期的过程中有失效的一面。比如,2015年世界人口增长数为9300万,年增长率为1.7%。值得注意的是,在世界人口的增长中,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率不到0.5%,而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为2.1%。

实际上,主要国家的生育率都很低。按照中国2015年抽样1%的调查数据,实际的生育率是1.05,人口增长率是4.8‰;美国去年是1.84的生育率,人口增长率是7‰;日本、俄罗斯、德国都是负增长;韩国是2‰;整个欧盟低于替代率1.55。世界经济的主要生产能力在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人口长期减少,自然会带来产能相对于需求过剩的难题。

于是,我们就可以发现: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在人口再生产上的市场机制是有问题的,如果总和生育率降到替代率2.1以下以,再加上滞后20年的作用,经济主力人口总需求的递减,原有的生产能力不能马上出清,就会出现一种常态性的生产过剩,结果是国民经济向着生产过剩和经济衰退的方向变化,这是我们在学理上的一个发现。

其次是收入分配向上流动集中传导的生产过剩和经济衰退。从一个国家的整体收入分配上看,大体可以在企业、个体、政府三大群体之间分配。从收入占全体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看,又大体可以划分为高收入、中等收入和低收入三类,呈现出金字塔形结构。由于个体大多仅拥有劳动,参与国民收入分配主要依据是否参与了生产活动的创造:创造得多,得到的收入就多;参与得少,收入就少;如果不参与,倘若没有再分配机制,就没有收入。与劳动不同,资本技术所有者可以凭借除劳动以外的要素获得收入,再加上智能技术进步,主要国家“机器换人”的深入推进,资本和技术的分配率越来越强(毕竟机器人是不必要支付劳动报酬的),而劳动越来越弱。如果政府再分配掉一部分,劳动分配的比例就越来越少。

资本和劳动收入分配的对立关系,在马克思经典理论中早已论证。从需求侧来看,资本技术所有者收入分配向上偏倚、劳动向下偏倚的发展趋势,对总需求还构成了额外麻烦,因为边际消费倾向决定了收入越高的群体,消费率反而越来越低,比如,年收入1000万的富有阶层,一年吃、喝、拉、撒、睡可能10万就够了,而工薪阶层一年的收入可能只有10万,但8万元钱消费掉了。这就导致资本和技术拥有者收入越高,消费率越低,而劳动者虽然消费意愿强,但收入水平低。要素所有者收入分配的向上流动机制,决定了低收入者消费扩张的速度慢于高收入者降低的幅度,在长期来看,总需求增长速度不会大幅上升。

从供给上看,向上流动的收入分配机制还有扩大投资的冲动,导致总生产能力大于总需求,造成生产相对于需求的过剩难题。由于收入低的群体,绝大部分的可支配收入用于消费,投资很少,但高收入者正是因为边际消费率低,剔除必要消费部分后的收入,往往会扩大投资,比如增加储蓄,购买证券、股票,投资房产等。这就造成富人的钱越来越多地进行投资,消费越少;穷人的钱,或者是低收入者的钱,越来越不能进行投资,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分的越来越少,从而造成了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年度失衡问题,即第二年的消费品供给大于消费品的需求,第三年循环往复。

对GDP分配重新认识后,学理上可以很容易发现:国民收入分配存在向上流动机制,资本和技术的分配率越来越强,但资本技术所有者收入的投资边际率是高的,但是,低收入者的投资边际率相对较低,收入增长的幅度相对较慢,导致下一个过程中,生产能力创造的比较多,但消费品消耗不掉,收入分配向上流动集中传导,极易出现生产的相对过剩和经济衰退。

这个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早就研究过,且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后,工人失业或工资相对过低,最后购买不掉生产的供给部分,导致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但是,马克思没有强调边际投资率和边际消费率的作用,因为那时候的技术进步也没有现在这么快。实际上,阶层财富逆向“倒金字塔”结构中,边际消费率和边际投资率的不同,致使高收入者通过增加投资促使供给能力扩大,但消费对供给的平衡能力却趋弱。

然而,就全球收入分配的状况来看,分配不均与劳动收入恶化长期没有得到改变,而且更加严重,例如,波士顿咨询集团发布的《2016年全球财富报告》中,2016年全球私人持有的财富增长了5.3%,但其中接近一半财富掌握在最富1%家庭(净资产至少100万美元)的手中。从美国来看,收入分配差距在实施货币主义的政策、凯恩斯政策扩大就业后稍微有点缓解,但又恶化,基尼系数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向上的集中趋势是没有改变的。根据美联储最近的调查统计显示,美国1%的家庭拥有35.4%的全部财富,另外9%的家庭拥有42%的财富,也就是说最高的10%拥有社会总财富的77.4%。同时,最底层的40%只占有0.1%的财富,剩下的50%占有22.5%,财富的基尼系数达到惊人的0.87。欧洲国家收入分配差距小一些,荷兰、法国和德国的数据要好看得多,但底层40%的人也才获得22%的收入,而上层10%的人却获得了23%的收入。

与收入分配交叉作用的还有人口增长下行因素。正如上文所述,在人口增长上行时期,由于潜在的消费需求处于扩张状态,潜在产出能力的形成有一个滞后时间。这就对过剩问题有缓解作用,但是,在人口增长平行或者下行期,这种生产过剩造成的衰退就凸显出来。例如,尽管美国人口增长率比欧洲要好,但为什么会衰退?除了它的人口下行,更大的问题是收入差距问题导致的生产过剩,比如,从1995-2015年,美国贫困人口总数整体上是持续增加的。

在人口爆炸性增长阶段,上述困难可以得到缓解,因为从工业化开始到工业化中后期,受文化、自然经济、习惯等因素影响,生活成本低,工作好找;人口流动性低,机会成本比较小,妇女受教育水平很低,人力投资成本很低,都比较符合贝克尔的家庭经济学。因此,人口爆炸性增长阶段,总需求边际递增,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整个经济增速会比较快,比如上世纪80-90年代的东亚等国家和地区。

只是进入工业化阶段的高增长时期以后,一旦到了人口下行阶段,服务业扩张后,速度就降下来,这在学术上也被称为“鲍莫尔诅咒”,即一旦这个国家的服务业比例开始扩张甚至超过50%-60%,速度就下来了。什么原因?主要还是工业化可以标准化,大规模生产,劳动生产率比较高,劳动成本比较低。但是,服务业是人操作的,不能标准化,不能规范化,成本太高,比如,一个著名的歌唱家再培养一个同样出色的歌唱家,要比熟练纺织工人培养另一位同样的熟练工人难得多,毕竟资产专用性决定了服务业为主的经济,可复制性差,标准化生产难度高,成本难以短期内马上就降下来。

经济学家们对过剩和衰退的解释及其解决思路和方案

马克思曾经对生产过剩做过解释。他在《资本论》中认为,造成生产过剩的根源是私有制生产关系混乱,竞争性决策带来的只能是经济衰退,解决办法是将生产资料统一供应,目的是为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进行计划生产和计划分配,以便解决资本生产关系下相对过剩的问题。

凯恩斯将短期生产过剩解释为经济周期的一部分,繁荣之后就是回落、萧条。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消费倾向——边际消费率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货币的流动性偏好,是储蓄多一些还是拿货币去投资多一些等等。凯恩斯认为,生产过剩是这三个心理因素引起的,一旦预期未来投资不好,消费者就愿意自己储备货币而不愿意消费,最后导致生产过剩和投资不足问题出现。在此基础上,他开创形成了宏观经济学,但由于其治疗政策直接从马歇尔理论跳过来,缺乏微观基础的政策理念和现实经济有很多矛盾之处。比如经济衰退时期,私人不愿意花钱投资,为了把周期抹平,政府就要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增加基建投资等方面支出,以便最终实现扩大就业和拉动经济复苏的作用。凯恩斯政策确实使得战后全球经济持续繁荣了十多年,但也带来了负面影响,比如,1973、1974年发达国家出现了全球性的恶性通货膨胀,就是凯恩斯扩张性政策的必然结果。

面对恶性通胀,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认为,生产能力长期由资本技术决定,而不决定于货币。货币是一个稳定的函数,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所需要的货币、股票、价格、汇率等,它和生产集体的变化关系不大,因此,即便短期内可以通过刺激需求使经济稳定,但长期经济增长没有作用。于是,他们提出中性货币政策,强调要放开市场,以通货膨胀的速度管住货币。从政策实施效果来看,弗里德曼的提法主要在德国效果比较明显,这是因为德国战后婴儿出生率比较高,倘若使用凯恩斯扩大总需求的扩张性政策来重建德国经济,弄不好就会出现严重的经济膨胀,但是,德国经济增长的冲力是存在的,欧洲国家财富向上流动向上集中,由于当时其工会和社会保障还没有那么严重,所以,货币主义能比较容易解决这些问题。

可是,货币主义没有解决凯恩斯经济学的困境,即流动消费偏好、投资预期以及流动性偏好引起的经济危机,而马克思认为是由于资本主义分配制度不合理,资本所占比重太多了,劳动分得太少了,最后导致生产出的商品消耗不掉。随着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尤其是欧洲民主社会主义制度改善普通劳动者生活水平后,资本和劳动的矛盾有所缓和。但是,随着时代向前发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并存的问题(也被称为“滞胀”),无论是凯恩斯主义政策还是货币主义政策都无法提供有效政策加以解决,于是,供给学派经济诞生了。

供给学派重新肯定了供给能够自动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认为从全部经济看,购买力永远等于生产力,经济有足够的能力购买它的全部产品,不可能由于需求不足而发生产品过剩的问题,增加储蓄和投资,生产相对过剩和经济衰退可以自动恢复。客观来看,供给学派相关政策经过美国里根时代和英国撒切尔夫人时代的实施,也的确带来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兴。

为什么供给学派政策观点会起到作用,主要还是取决于劳动、资本要素供给数量的边际报酬率。如果政府税收太多,报酬率就下降,投资者就不愿意投资,劳动者甚至不愿意参加工作,而宁愿去领政府的失业救济金。所以,供给学派认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以实现市场要素的供需均衡和有效利用。他们提出要减少社会支出,主张通过减税来鼓励企业投资,通过降低个人所得税鼓励劳动者参加工作,提高工作意愿。企业投资扩张以后,生产能力就会扩大就业,创造出来的产品也能抑制通货膨胀。普通劳动者就业机会增加后,收入水平和消费欲望提升,总供给和总需求也会平衡,生产相对过剩和经济衰退自动瓦解。

但是,在我们前面提及的总人口下行和收入分配向上流动机制的两大问题下,供给学派解决不了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衰退困境。一是因为里根政策实施后,减税政策相当程度上有利于资本技术所有者,它的财富实际上是向上流动的,导致美国基尼系数不断提高,穷人数量也不断增加。二是在人口下行背景下,萨伊定律是失效的。这是因为总人口减少后,总需求将不断压缩,减税后生产能力扩张,总供给超过总需求的过剩局面不仅不会好转,而且还会恶化,生产过剩和经济衰退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所以说,萨伊定理在人口上行阶段是成立的,而在在下行阶段不成立。

实际上,许多国家的经济政策是前三种理念和工具的整合,今天,特朗普在国内采取减税政策就是供给学派的办法,扩大基建投资是凯恩斯的办法,对外是反经济自由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总体上,特朗普的经济政策是一种大杂烩和混合物,当然,也没有任何一位美国总统单纯使用一种货币主义的办法或者财政政策的办法,但是,即使特朗普的这些政策实施,它的后果会怎么样?减税是不是让收入更多的资本获得?倘若真是如此,特朗普经济政策的实际效果或许并不理想。

另外,就是面临机器换人的挑战。比如,美国零售业有1600万人就业,但现在大超市正在不断采用机器人替代售货员。如果全部普及会减少700多万人就业。所以,即便特朗普最后在制造业上能创造出就业,但这些新增就业或许只能抵消服务业消失的从业人口,政策实施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治理全球衰退的新思路和新方案

全球经济面临人口下行和新技术使用下收入差距扩大的两大格局,应该采取什么政策组合才能走出衰退阴影?新思路和新方案又有何不同?需要深入分析。

尽管全球经济的总体变化上,资本和技术创造财富的力量更为强大,财富和收入具有向上流动和集中趋强的特点。但在不同国家,人口和收入分配并不完全相同,即便发达国家的人口生育率和增长率都在普遍下降。从美国来看,引起衰退的因素的重要性上,收入差距第一,人口下行第二;而从欧洲和日本来看,生育和人口下行第一,收入差距第二。其他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生育率和人口增长率在上行,但收入分配差距的负面影响也是存在的,即便印度也是如此,尽管增长速度未受到其收入分配差距很大的影响。什么原因呢?因为收入分配向上流动机制导致的生产过剩把人口上涨的总需求扩张给平衡掉了。

发达国家在人口向上增长的时候,生产过剩问题并不总是很严重,即便出现危机也能在相对较短时期内度过危机,但是,一旦处于下行就会出现时间持续很长的危机,比如本轮全球经济危机就是如此。日本则表现得更为明显,例如,“安倍经济学”中超级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取得非常好的效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老龄少子化后,获得收入的人口不断减少。可以说,一个政府可以印出货币来,但印不出劳动者,印不出到企业、事业单位去就业、拿货币的人,很简单的机理在这里。

当前世界经济的主要问题是总需求不足与生产过剩“双并存”的局面,政策实施的难处则表现在:刺激总需求的方式解决不了过剩问题;仅从供给侧调整,比如普遍降税可以提升供给效率,但会形成更大的过剩;如果仅仅去产能,又没有替代项,衰退会更加严重;货币主义政策更是解决不了前述“成本机制调节人口再生产过度收缩”和“分配结构失衡传导的过剩和衰退”的两个市场失效。

中国近年提出了新供给经济学,还成立了新供给经济学论坛。很多学者专家在这方面倾注了大量心血,开展了长期的研究。但是,就新供给经济学和传统供给学派的区别,还是要理清楚,主要表现在:第一,传统经济学认为萨伊定律是铁定的,但新供给经济学认为萨伊定律不起作用,自由的市场机制有两个失效;第二,传统的供给学派的经济学认为总供给出问题了,但新供给经济学认为是总需求出问题了。这就决定了倘若仅仅改善供给状况,在两个失效没有解决或缓解的情况下,问题会更加严重。但是,怎么解决总需求问题,不能从总需求角度来解决,必须从供给侧着手,从总供给侧结构改革来解决总需求不足问题,这就是我们新供给经济学和传统供给经济学的区别,我们将其称为“新结构宏观经济学”。

新结构宏观经济学解决总需求不足与生产过剩并存的困境,肯定不能回到计划经济和“一大二公”的老路上,因为产权结构不清晰自然会带来道德风险、“公地悲剧”,也会带来内部人控制、交易成本、最小付出和最大收入的怠工等等低效率。计划经济中,信息成本及真伪、各层次利益不一致、行为的随机性不确定性、未来的不可准确预测性等等研究成果,也决定新供给经济学不能回到计划经济去,即便出现网络、大数据和极速计算等新技术后,走“计划经济的老路”或许也不可取,毕竟新技术只能计划机器而不能“计划”人的思想。委内瑞拉的实践经验就证明搞计划经济的危险性,市场经济方向和各种所有制并存的发展方向应该坚定不动摇。

新结构宏观经济学政策组合的思路就是在着重推进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同时,注重需求侧的政策配合,即用供给侧着眼、着手发力,解决全球性总需求不足问题,用供给侧发力的方法,寻找和拓展需求能力。供给侧发力主要是将狭义的“政策工具”扩展到“促进结构转型”,要求结构调整一定按照市场化推进,形成合理分配的经济和产业结构,政府的作用只是促进而不是管理,不是要调整产业结构类型。政策工具是为了解决凯恩斯主义“后遗症”,使企业休养生息。也就是说,供给侧改革要在促进经济增长和增加劳动者收入两方面同时发力,政府在弥补市场失效基础上,出台平衡人口再生产的需求侧政策。

首先,要在全球人口观念和人口政策上一定要实施重大的调整。这是全球发达国家都面临的共性问题,像新加坡人口生育只有0.8,过若干百年,这个民族就没有了,还谈什么过剩和总需求不足问题。韩国也是如此,按照现在的生育率到最后只剩一位韩国人,也不过区区几百年。解决供给侧结构的问题,首先要克服市场机制下人口生育率下降的问题,采取切实政策降低生育孩子和抚养孩子的成本,努力要把人口生育率保持在2.1这一警戒线上。目前全球人口出现分化趋势,针对低收入国家的高生育率和人口高增长率,应该采用经济的办法,比如提高妇女受教育水平,提升城市化率和人口流动,主动把人口降下来;而对于高收入国家,尤其是人口生育率低于2.1的国家,一定要想办法稳定在生育替代率上,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其次,要从需求财政扩张管理转向供给侧减税工具。凯恩斯主导政策的一个后果是,国民经济宏观税费负担率上升。企业税负率上升,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均GDP税负率上升,抑制了企业的投资,就业的增加,结果可能是“滞胀”。当一些国家经济下行时,需求疲软,物价低迷,企业的高税费转移的空间狭小。减税后企业利润将会增加,也就会增加投资,从而降低失业率、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消费,带来的需求增加也将平衡生产过剩,从而推动经济增长,促使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需求侧管理还要扩大消费需求的财政政策。在实行凯恩斯扩大需求的经济政策时,政策工具要从以往扩大基建的财政政策,更多地调整到扩大消费的方面,如增加教育、医疗、健康、住宅公共品和准公共品等方面。这是因为虽然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都存在更新换代和扩大新增投资的难题,但在人口下行和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的两大格局下,主要还是要刺激消费,努力扩大市场需求,让现存和新增生产能力创造出来的供给能力与总需求匹配起来。这就要求将需求侧的宏观政策主要放在人上,比如除了给企业减税、技术和产品更新换代外,还应该努力扩大劳动者的收入比重。这样既可以提高劳动力参与创造财富的能力,又可以提高财政投入的消费需求转化率和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在消费溢出效应方面促进经济增长。

需求侧政策也要向鼓励人口再生产的财政政策调整。人口下行中,扭转市场失效带来的生育率减少问题,政府政策也要适当调整,以改变供给侧人口再生产条件,比如能否全力推行免费的托儿所幼儿园、义务教育要延伸到入托等,先把这些孩子们养起来,减小生育成本和抚养成本带来的人口减少问题。因此,财政政策一定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供给侧的人口再生产,扩大未来经济发展潜力的全社会总需求。

第三,要管住货币,实现全球经济增长的供给侧发力。货币主义的理念和政策,虽然不能解决长周期过程中的收入差距、有效消费需求不足、生产过剩、失业和增长速度放缓等问题。然而,仍然要实施中性的货币政策,从“管住货币,放开市场”到“管住货币,供给侧发力”,防止短期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的急功近利,以及全球货币竞相贬值带来的“货币战”、“汇率战”和国际经贸摩擦加剧。

第四,要供给侧改革,促进结构的转型。结构不是转到资本有机构成越高、越大的角度,而是要向增加就业和增加收入的角度转型,最终实现产业组织结构上的“中小微”、要素结构上的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和劳动就业关系上,鼓励总体上替代就业小于扩大就业的技术进步;企业所有制上,鼓励能增加就业的民营经济发展;就业结构上,鼓励非正规就业,主要是增加就业、增加收入,以增加消费需求来解决生产过剩的问题。

最重要的政策是差别税率或退税政策工具,避免资本和技术生产的过多,劳动参与创造财富能力过弱,最后生产过剩。对于能增加就业的中小微企业要差别税率,不再像特朗普或者是供给学派给所有的企业都降税。比如存在大量机器人的生产企业,利润率已经很高了,就不应该降税,因为既没有增加就业,生产出来更多的东西又消费不掉,还有过剩之嫌。差别税率的着重点就是企业的就业率有多高,比如,中小微企业提高征税起征点、降低税率的操作是对的,因为这种类型企业的财富向上流动,相关政策操作具有遏制创造财富和分配财富阶段向上流动的机制。差别政策的主要目标则要满足两个:一是减少失业率,使劳动者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获得收入,避免资本、技术和劳动者之间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二是避免资本和技术生产的过多,劳动参与创造财富能力的过弱,居民的收入为基础的消费需求能力,不能平衡资本和技术可能主导的供给扩大的现象

注重供给侧体制改革的作用。比如,日本的企业很难搞出共享单车,因为日本各方面的法律限制,它没法做。实际上,像日本这样的国家,也存在一个体制问题,要实施体制方面的改革。供给侧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是放松市场准入,改革政府监管方式,以提升行政效率,在降低制度交易成本的同时,增强市场活力、增加投资。各国政府还要明晰、保护产权,激发创业者的创业动力和投资,发挥创业和就业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作用。

治理全球经济衰退还要各国协调行动。各个国家发展状况、发展时期、收入水平和人口转型阶段不尽相同,生产供给能力与潜在的消费需求也不同,未来成长潜力差异的确很大。但是,全球各国必须协调行动,不能像特朗普那样自己保护起来,毕竟让美国制造业回归到底能增加多少就业,会不会又让机器替代了等等,现在看来还不明朗。从全球人口发展的趋势上,南半球人口往上走,总体上处于边际总需求递增阶段,北半球发达经济体(包括中国)已经处于边际总需求递减阶段,所以,南北必须要协调,让供给与需求在全球范围内平衡,形成抑制衰退的全球协调机制。各国在国际经贸活动中分歧,应当在推进贸易投资全球化、自由化、便利化方面来解决,加强贸易投资的全球和区域合作。

总之,在长周期经济过程中,世界经济出现了两个市场机制的失效:人口再生产的失效和调节分配机制的失效。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厉害,人口生产越少,收入分配越往上集中,两个原因共同造成了目前的全球经济过剩和衰退。解决途径要在现有的宏观经济学中,拓展转型和结构主义的分析方法。现在研究和提出治理全球经济衰退的方案大多是短期的总量分析方法,没有考虑到人口这种大转型、长周期的因素,也没有考虑到分配阶层结构以及它的边际消费率和边际投资率不同。所以,我们在“成本机制调节人口再生产过度收缩”和“分配结构失衡传导的过剩和衰退”的两个市场失效中,提出“从总供给侧结构改革来解决总需求不足问题”的“新结构宏观经济学”中国方案,或许能对全球经济学理论研究有所贡献。

谢选骏指出:上面两文夸夸其谈,但是依旧不免眼界狭窄,只能停留在“中国策”的阶段。

《化解钢铁产能过剩需要“全球策”》(2017-10-18 中国联合钢铁网)报道:

面对当前的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世贸组织各成员应从根本上消除不正常的贸易障碍和壁垒,为创建公平、公正、可预期的国际市场环境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积极努力 

4月中旬以来,印度先后对原产于中国的热轧板卷、不锈钢板等钢铁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而在此之前,欧盟和美国更是以反倾销为名,频繁对中国钢铁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人们不禁要问,难道寻找一些借口对中国钢铁产品采取所谓的“双反”措施,就能解决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吗?

钢铁产能过剩是世界总需求下降带来的全球性问题。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基础设施、工业建设以及居民消费等都呈下降势头,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巨变,进而导致全球钢铁的有效需求疲软。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粗钢产量高达16亿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其中有6亿吨产品属于过剩产能。该组织预测,到2017年,中东、非洲和拉美等地区的炼钢能力还将分别增长50%、20%和10%。与此同时,诸如欧盟等地区的钢铁业在能源、环境、劳工方面的成本却居高不下,普通或低端钢材生产的盈利空间狭小,在全球范围缺乏竞争力。

在此形势下,任何以邻为壑、相互指责的行径,不仅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和钢铁产业发展问题,反而会对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形成阻碍。历史已经证明,贸易保护主义只会带来“双输”的结局。一些国家和地区不应把产能过剩和成本高企作为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而应采取符合自身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积极措施。中国的大门一直是对各国开放的,同时也希望各国的大门对中国也是敞开的。对于任何贸易保护主义限制措施,中国必然要按照世贸组织有关贸易救济规则,进行积极的抗辩,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中国企业争取公平公正待遇。

要真正化解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应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同时持续发力。作为钢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中国高度重视并努力化解自身钢铁过剩产能。中国政府已在今年初明确提出严禁钢铁行业新增产能,并且在近几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的基础上,承诺从今年起,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至1.5亿吨。这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去产能”的决心。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则加强了有关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带动了钢铁需求。

与此同时,中国也一贯主张审慎、克制、规范地使用贸易救济措施,愿意通过各种对话磋商机制与世贸组织各成员进行真诚沟通,并鼓励中国钢铁企业与国外同行通过贸易、投资、技术合作等多种形式谋求共同发展,化解贸易摩擦。2013年,中欧面对金额高达200多亿美元的光伏贸易摩擦案件,经过政府、行业、企业等多层面合作,最终以“友善的方式”圆满解决。中欧双方所表现出的灵活务实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智慧值得称道,这为世贸组织成员不断发展贸易关系、实现互利共赢,积累了又一宝贵经验。面对当前的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世贸组织各成员也应从根本上消除不正常的贸易障碍和壁垒,为创建公平、公正、可预期的国际市场环境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积极努力。

来源:经济日报

谢选骏指出:一年有余,摸着石头过河的瞎子们,又开始了从“中国策”到“全球策”的摸索了。因为,“全球策”就是“中国策”。为什么“全球策”就是“中国策”呢?因为,“全球策”和“中国策”,都是《全球政府论——中国文明整合世界》的派生物。



【004、保守主义无法整合世界】


《保守主义的溃败:美国的问题,世界的难题》(2020-11-17 先知书店)报道:

世界对美国的关注,从未像当下这样强烈,有四种问题,关注度最高、讨论最多、争议也最大:

◎“美国疫情失控与经济大萧条”:新冠疫情全面失控,截止目前,感染1100万人,死亡24万人,连总统也未能幸免。在此冲击下,美国也陷入了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大萧条。

◎“种族冲突”:以黑人弗洛伊德的死亡为起点,美国掀起了一场“黑命贵”(Black lives matter)运动,并迅速演变为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流血冲突。

◎“新冷战与逆全球化”:美国宣称,世界秩序将迎来“两个阵营,三个世界”的对抗局面。

◎“美国大选”:当下的种种困境与冲突,让“2020年大选”成为超级大热点。

种种现象,归结为一个似成共识的结论:“美国正在衰落”。而对此的分析,有三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金融过度膨胀说”:由于金融的过度膨胀,导致美国本土制造业的空心化,造成了美国国力的严重衰退。

◎“资本绑架政治说”:美国政治被利益集团操纵,华尔街与华盛顿大搞旋转门,造成了贫富悬殊的严重恶化,这是美国社会动荡的根源。

◎“白人殖民者还债说”:这种观点认为,美国立国之初的根基是奴隶制,是建立在剥削黑人的基础之上的,这为今天的种族冲突埋下祸根。

“美国为何衰落?”这似乎是一个很难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不过,美国保守主义复兴运动领袖罗素·柯克,在《保守主义的精神》一书中给出的答案,独特而又简洁,却像手术刀一样精准:“美国衰败的背后,始终贯穿着一条清晰的主线,那就是美国的立国根基——保守主义精神正变得愈发脆弱,作为繁荣根基的活水源头正在枯竭。”

沿着柯克的思路,回顾美国历史,不难发现,保守主义精神兴,则美国走向繁荣,保守主义精神亡,则美国走向衰落。

▍美国奇迹的根源:保守主义精神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美国是自由民主的、崇尚科学的现代世俗国家。然而,罗素·柯克却在《保守主义的精神》一书中指出,最初的美国,是由一群清教徒建立的,他们独特的精神结构——“清教徒保守主义精神”奠定了美国秩序最稳固的根基。

◎ 保守主义精神的基点:因为信仰,所以虔诚

二战后,纳粹德国的罪行被揭露,很多人纷纷质疑:当自称上帝选民的犹太人惨遭屠戮时,上帝竟不施以援手,这样的上帝,还值得信仰吗?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却说:“明知下一秒要进焚尸炉了,对上帝那份无比虔诚的信仰,也不能有丝毫的动摇。”

这样的思考方式,对实用主义者,简直是匪夷所思,甚至被认为是一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但是清教徒却是这样思考的——

如果上帝不给予任何好处(如生存、财富、地位),就不信仰上帝了,那他信仰的,不是上帝,而是好处。如果他因为有好处才信仰,那么他实际上是被外在物质所决定的,这样的人和动物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如果他选择信仰上帝,是因为无条件地相信上帝是正确的,而不是因为上帝能给他好处,这就意味着他不再被任何物质条件所约束,那么,他的精神、灵魂是自由的。

这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在信仰传统稀薄的地方,很难被理解。但是,如果不理解它,也就无法真正理解美国。

◎ 保守主义的主要原则

罗素·柯克在《保守主义的精神》中指出,清教徒的基本理念是,在与上帝之约的基础上,自我立法,自我治理,只有全知全能全善的上帝才是主宰,祂赋予个体以自由意志,个体要去主宰、创造自己的命运。由此衍生出了清教徒保守主义的基本原则:

·“珍爱上帝创造的社会传统”——上帝统治着人类社会的良知与道德,任何传统都是上帝创造的,它久经岁月的磨砺,主张审慎的、自发的改良,拒绝用顶层设计出来的乌托邦蓝图来改造社会。

·“无私产,不自由”——每个人都必须通过自己的勤勉和创造荣耀上帝,由此获得的私有财产,是每个人自由的根基。

·“主张差别和秩序”——尊重人的多样性,差异性以及人性的不完美,每个人只有在神明和法律面前是平等的,反对经济平等的“无阶级差别”的社会。

·“自律即自由”——出于对上帝的敬畏,人在追求自由时,要警惕人性之恶,必须有所节制。

◎ 曾经的美国奇迹——保守主义精神的果实

保守主义的精神气质,最终在世俗层面体现为两点:以美国宪法为基石的政治制度,以及由此创造的经济奇迹。

美国宪法,用一句话来概括其核心理念的话,就是“以野心对抗野心”,构建一个保障个体权利的平衡性政府。

所谓平衡性,首先是防范多数穷人侵犯少数富人的财产权,用政治哲学的语言,就是“共和高于民主”——既防范暴君,也防范暴民,而防暴民甚于防暴君。其次,是防范富人利用权势,压榨穷人。美国宪法的起草者,古维纳尔·莫里斯说:“财富会腐蚀思想,助长权欲,上帝证明,这就是富人的趋势。”

清教徒背景的美国国父们一致认为,只要国家制度设计得当,就能建成一个平衡性政府——各利益集团、各阶层互相制约,从而充分地保守上帝意志下的道德秩序。

具有保守主义精神气质的清教徒,他们的财富观,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以勤勉和创造来荣耀上帝”——作为上帝的选民,财富是荣耀上帝的方式,而贫穷则是不可饶恕的罪孽,工作的意义不是为了挥霍,享乐,而是出于对上帝的信仰。这种清教伦理,才是美国经济崛起的根源。

可见,美国奇迹的根源,不是三权分立、自由市场等政治经济制度,而是清教徒保守主义的独特精神气质。

正如保守主义学者在《保守主义》一书所描述的那样:“印象中,美国秩序是进化的、世俗的、科学的、现代的、民主的。事实是,美国秩序是保守的、宗教的、道德的、古老的、共和的——美虽新邦,其命惟旧。”

▍“美国衰落”的根源:保守主义精神的大溃败

保守主义精神造就了美国奇迹,但两大关键性事件的冲击,让保守主义精神在美国出现了大溃败:

◎ 平权运动的兴起与全球化浪潮下外来移民的涌入,以清教徒为主体的基本盘受到冲击,美国人的国家认同开始被解构,“谁是美国人?”的答案越来越模糊。

1988年,美墨之间有一场球赛,放眼望去,赛场几乎清一色的墨西哥国旗。当美国队出场时,全场观众朝他们扔石头。更让人意外的是,这场比赛的举办地点,不是墨西哥,而是美国的洛杉矶。一个挨打的球迷气愤地说:“在美国比赛,我竟然因为举一面美国国旗挨揍了,岂有此理!”这一荒诞事件,成为了美国国家认同遭到严重挑战的生动注脚。

保守主义之父埃德蒙·柏克曾说:“去美洲殖民地的都是新教徒(清教徒),他们是异见者中的异见者,是新教徒中的新教徒。”这些异见者——300万“WASP”——“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清教徒”,决定了美国人身份认同的核心,是美国的基本盘。随后,在19世纪的100年间,欧洲白人移民不断融入美国,尽管“WASP”被“WEP”取代——“盎格鲁—萨克逊”被“欧裔”取代,但是“白人”和“清教信仰”却没有变,“清教伦理”对“欧裔”的同化成功了。

历史的转折点,是20世纪60年代的平权运动,“美国人”的身份认同第一次遭到重大挑战,“清教伦理”对黑人的同化失败了。此后,随着全球化和外来移民的不断涌入,清教伦理对墨西哥裔、拉丁裔、穆斯林、亚裔等外来族裔的同化也都失败了。

政治学者亨廷顿在《谁是美国人》一书中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美国就好比一锅番茄汤,最初的这锅汤,就是300万“WASP”熬的,后来的欧洲移民就好比是各种蔬菜和作料,尽管他们让这锅番茄汤变了些味儿,但是基本底色仍然没有改变,但是对黑人等族裔同化的失败,相当于直接把汤倒掉,变成了层次分明的沙拉酱。

保守主义精神的基本盘——美国清教徒,在平权运动和外来移民的冲击下开始瓦解,于是,美国的身份认同出现重大危机——“谁是美国人?”这个问题竟然变得异常敏感而又尖锐。

◎ 激进自由主义的全面兴起

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曾说:“信仰是制度的第一因。”也就是说,再先进、再完美的制度,其活力的源泉都是文化与信仰,如果文化与信仰丧失了,那么任何制度都会变成了失去灵魂的僵尸。

随着非洲裔、拉丁裔等族裔开始占据人口结构的主流,与之而来的,就是汹涌而至的激进自由主义,罗素·柯克在《保守主义的精神》一书中,提炼出激进自由主义的“四项基本原则”,这些原则与保守主义的基本原则,几乎背道而驰:

·“越多元越好”

虽然只有200多年的历史,但美国的价值认同,却经历了越来越激进的革命:从单一的清教徒对上帝的无条件信仰,到对多元文化的承认、宽容和尊重,再到追求无限制的多元化,直到最近几年,将一些少数特殊群体、弱势群体或边缘群体的文化,罩上道德的光环,并设置为政治禁忌,即“政治正确”,赋予其特权。

以民主党为代表的美国激进自由主义,为了追求多元化,赢得选举,不惜以损害美国的国家与社会的整合、民族认同,甚至牺牲作为社会根基的主流文化传统为代价。比如,民主党在“政治正确”的旗号下,策动各大高校取消美国史教程,结果导致——早在1990年,常春藤盟校中,只有25%的学生知道“民有、民治和民享”这句话是谁说的,1/3的学生竟然不知道美国是三权分立的。美国学者亨廷顿在《谁是美国人》一书中,对民主党的种种作为评论道:“民主党的领导人挖空心思,采取各种措施来解构本国人民,这是人类历史上从无前例的!”

·“越民主越好”

在人们的印象中,“民主”是美国最重要的标志之一,但是实际上,作为美国立国根基的保守主义精神,对民主的态度是警惕的,防范的。而如今,随着激进自由主义的愈演愈烈,民主终于逐步走向了开国先贤们所担忧的“多数人的暴政”——民粹主义。

随着非洲裔、拉丁裔等族群成为民主党的基本盘,美国的民主由公民权利的平等走向政治影响力的平等、经济结果的平等、权力分享的平等,特别是不同身份群体按其人数比例平等分享权力。比如,民主党的明星议员桑德斯、AOC不断主张对富人征收70%的税;在美国民主党执政的许多州,甚至出现了一个人可以选择56种性别,公共厕所可以有56种的奇葩景象。

·“越平等越好”

“平等”是现代价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然而,如果平等日益泛化,走向激进的平等主义,就会出现“平等之恶”,从而带来灾难,如今的美国,由人格平等、法律面前的平等、基本权利平等、机会均等,走向结果平等、待遇平等、享受平等。比如,美国大学已成为“平等之恶”的重灾区,许多大学明确地采取了给非洲裔、拉丁裔一定的名额,无论他们的入学考试是否及格。由此也引发了两个后果——非白人族裔学生的质量越来越差,许多优秀的白人丧失了上大学的机会。

·“越自由越好”

保守主义认为,“自律即自由”,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必须防范和警惕人性之恶,然而,在自由激进主义的主导下,个人主义不断突破各种限制,个人权利不断泛化,突破边界,追求“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从而走向放纵的个体主义。——穷人与富人,都在“以自由为名”疯狂地放纵:

穷人的自由:“吸毒”“滥交”

曾经,工作是为了荣耀上帝,贫困是不可饶恕的罪孽,婚姻、家庭与责任,是美国价值观的中流砥柱;如今,价值观被彻底颠倒:首先,“我穷我有理”“穷就能领救济,没必要工作”,成为美国底层社区最重要的价值观。其次,美国底层穷人无法做到在结婚后再生孩子,导致单亲家庭泛滥,家庭教育严重缺失。最终,穷人家的孩子无法完成学业,每天放纵般的享乐,吸毒成为常态。由此,穷人陷入恶性循环,根本无法摆脱贫困的陷阱,这也成为美国贫富悬殊的重要根源。

富人的自由:“不事创造,疯狂地赚快钱”

美国企业家群体不断背离“创造、节俭、奉献”的清教徒精神,把产业转移到中国、东南亚等地,把苦活脏活累活全部外包出去,他们利用美元“国际结算货币”的地位,利用金融优势赚快钱,而这种赚钱模式成为主轨后,一定会产生毒瘾般的依赖,导致美国经济的根基彻底溃烂。——结果,曾经让美国人引以为傲的工业体系全面崩溃,80年代,汽车产业被德国货、日本(专题)货取代,如今,工业制造被中国取代。目前,连美国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波音,也濒于破产。

保守主义精神的溃败,让美国从一个肌肉强壮的经济巨人,沦为一个虚弱的、满身脂肪的虚胖子。

谢选骏指出:“亨廷顿在《谁是美国人》一书中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美国就好比一锅番茄汤,最初的这锅汤,就是300万“WASP”熬的,后来的欧洲移民就好比是各种蔬菜和作料,尽管他们让这锅番茄汤变了些味儿,但是基本底色仍然没有改变,但是对黑人等族裔同化的失败,相当于直接把汤倒掉,变成了层次分明的沙拉酱。……”——这个歪论抹杀了美洲原住民的存在,这种歪曲事实的睁眼瞎态度,说明亨廷顿不是一个认真的学者,只是一个殖民主义的骗子。他的“文明冲突论”,只是为了阻止逆向殖民主义的袭击。而上文及其援引的思想侏儒都没能理解的一个事情就是——保守主义精神的溃败,说明了保守主义精神的陈腐和无能。保守主义精神为何陈腐和无能了?因为保守主义无法整合一个急剧全球化的世界。保守主义精神的臣民们,只能满足欧洲殖民主义,却满足不了逆向殖民主义,能不溃败吗?



【005、草民社会——王国心态视民如伤,帝国心态草菅人命】


王国心态、视民如伤之后,帝国结构就出现了。

一般这样理解“帝国”:

帝国,原指国家元首或统治者称为皇帝或女皇的君主制国家,但通常亦泛指领土辽阔、人口众多,往往统治或支配多个民族或邦国的强盛一时的国家。现在有些大的企业或被一个人控制的政治实体也被称为帝国,如商业帝国。

现在帝国一般是指领土辽阔,统治民族众多,拥有持续传统的强大君主制政体国家,其统治者在汉语中通常称为皇帝或女皇,或依其传统有不同称呼。帝国通常是由兼并一系列小型的王国之后形成。人类史上第一个帝国为阿卡德帝国。

世界历史上主要的帝国有:公元前6至4世纪的波斯帝国(阿黑门尼德王朝),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的孔雀王朝、笈多王朝、贵霜王朝、莫卧儿王朝等王朝、公元前3世纪至20世纪初的中国历代皇朝(秦至清)、公元前后至4世纪的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神圣罗马帝国、阿拉伯帝国(萨拉森帝国,包括倭马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阿比西尼亚帝国(埃塞俄比亚帝国)、蒙古帝国、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帝国)、大英帝国、法兰西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德意志帝国和大日本帝国等。

有些君主制国家(实际上领土并不一定广大)以帝国作为正式国号,如1822年至1889年的巴西帝国,1821至1823年、1864至1867年间的墨西哥帝国,1889年至1974年的埃塞俄比亚帝国,1897年至1910年的大韩帝国,1976年至1979年的中非帝国。

注:阿黑门尼德王朝时期的波斯帝国也常被视为王国。古希腊历史著作中一般称波斯君主为国王(希罗多德的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等),但实际上出于不承认国家间不平等外交的缘故。另外,对于神圣罗马帝国是否是一个国家尚存在争议。

广义上帝国的含义要宽泛很多,只要是统治或支配的地域广阔,在国际上或某一地区强盛一时的国家,就可以被称为帝国。且不论政体是否为君主制,这些国家本身一般并不称自己为帝国,如古希腊的“雅典帝国”,中世纪的“威尼斯帝国”,近代的殖民帝国如葡萄牙帝国、西班牙帝国、荷兰帝国等。

历史上有一些规模庞大但统一时间很短,通过短期的军事征服暂时建立起来的国家,如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时的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帝国)、加洛林王朝的查理一世在位时的法兰克王国(查理曼帝国),也被称为帝国。

很多强大的以及中等势力的古代君主制国家常被后世历史学者称为帝国,如赫梯帝国、巴比伦帝国、亚述帝国、帕提亚帝国(安息)、匈人帝国、萨珊帝国、拉丁帝国(罗马尼亚帝国)、尼西亚帝国、加纳帝国、马里帝国、桑海帝国、阿兹特克帝国、印加帝国等。

还有一些存在时间很短、疆域辽阔又没有一个正式的或合理国号的政权,常用其创立者的名字命名为帝国,如塞尔柱突厥帝国、帖木儿帝国(理论上属于西察合台汗国)。

同时由于历史文化原因中国也有一种独特而又较为狭义的帝国观念,即只有中国的帝国才被作为唯一的合法的帝国。现代以前的中国人一般认为只有统治整个中国的君主才能合法地使用皇帝这一称号,所以理论上只有中国的历代王朝才是帝国。藩属国及其他国家的君主只能被称为国王、王、酋长、单于、大汗或使用音译。对皇帝和帝国这个概念也有其特别的意义而与近现代以后中国作为对外国和其君主的称呼不同。中国古代的皇帝这个称谓是由秦始皇第一个使用并开始作为中国最高统治者的称谓,皇和帝在此之前是作为分开的称谓使用;皇通常是作为伟大先人宗祖和神的称谓;而帝一般被作为一切的统治者的称谓。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数百年的分裂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便将称谓合并以表明自己的伟大。这个称谓比起一般的称谓更加带有君权神授的色彩。同时古代中国将自己称之为中央之国认为天下即世界的一切都是属于自己的,所以帝国的意义不只是作为一个强大君权国家的称谓而是作为带有神化的意义。

现代的“帝国”更多是带有象征意义的,而并非指其实质的政体,著名的有日不落帝国、大英帝国、希特勒统治时期的德意志第三帝国(纳粹德国)、近代的(苏维埃帝国,即苏联)、被称为新罗马帝国的美利坚帝国(美国)。

帝国心态会导致草菅人命,草菅人命之后,费拉社会就出现了。费拉其实草民,所以谢选骏也把费拉社会叫做“草民社会”。

谢选骏指出:新王国,就是要在帝国时代的草民社会之后,创造一个新的文明实体。正如“王国心态、视民如伤之后,帝国结构就出现了”。



【006、成功的法西斯就是帝国体制】


《美国大选血色三角 人类文明生死之战》(2020-11-17 经纬西东)报道:

1。在历史的长河中,任何人的一生,不论多么传奇,都只是烟花一瞬。我固然十分关注2020年美国总统大选中川普和拜登双方的输赢,固然毫不掩饰对川普人格魅力和执政战略的偏爱,但我更关注的,是未来的人类世界,将沿着什么样的轨迹、规则和方向发展。而对于思想者和政治家,比他的个人传奇、短暂输赢更重要的,是将给后人留下什么样的思想和制度遗产。

2。世上很多人,很多事,离得太近,反而看不清,在时间和空间上拉远一点,反而能更清晰地呈现真相。今天的美国总统大选,固然是十分焦灼,但两年前的一篇文章,或许已经无形中透出了今天的许多端倪——这不是胡乱联系之下的阴谋论,而是基于事实和逻辑的合理推论。

3。2018-11-14 16:44,前瞻经济学人发表Emma Chou文章《预言硅谷是反乌托邦式毁灭的引擎为什么科技CEO们都爱着尤瓦尔·赫拉利?》文章写道:《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作者、未来主义哲学家、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担心,硅谷正在破坏民主,并带来一个反乌托邦式的地狱,在那里投票已经过时了。他担心,通过创造强大影响力的机器控制数十亿人的思想,大型科技公司正在摧毁一个拥有自由意志想法的主权个人。他担心,因为技术革命的爆发,需要的劳动力越来越少,硅谷正在创造一个小小的统治阶级和一个充满愤怒的“无用阶级”。硅谷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主的未来不乐观。华盛顿变得越混乱,科技界对创造其他东西越感兴趣。

今年夏天,将赫拉利推荐给读书俱乐部的马克·扎克伯格承认,他对独裁者凯撒·奥古斯都的迷恋。“基本上,”扎克伯格告诉《纽约客》,“通过一种非常苛刻的方式,他维持了200年的世界和平。”赫拉利最近的TED演讲主题为“为什么法西斯主义如此诱人——以及你的数据如何为它提供动力”。

当我们登上赫拉利为参观租来的黑色特斯拉时,他提到了奥尔德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他的小说《美丽新世界》震惊了几代人,这部小说描绘了情绪控制和无痛消费的体制。赫拉利说,今天读到这本书的读者经常认为这听起来很棒。“一切都是如此美好,这样一来,这本书就是一本非常令人不安的书,因为你真的很难解释它有什么问题。”他说,“而今天,你们确实从硅谷的一些人那里看到了朝向这个方向发展的愿景。”

赫拉利说,有趣的是,与政客不同,科技公司不需要新闻自由,因为它们已经控制了信息传播的方式。他说,他已经让自己屈服于科技高管的全球统治,并指出了政治家们的处境要糟糕得多。“我遇到了很多这些高科技巨头,而且他们一般都是好人。”他说,“他们不再是匈奴王阿提拉。在人类领导人的抽签中,你可能会变得更糟。”赫拉利告诉观众,自由意志是一种幻想,人权只是我们告诉自己的一个故事。他说,政党可能不再有意义了。他继续辩论道,自由世界的秩序依赖于诸如“客户永远是对的”和“听从你的内心”这样的虚构,并且这些想法在人工智能时代不再适用,因为在这个时代,心灵可以被大规模操纵。

赫拉利后来告诉我,这就是为什么硅谷对普遍基本收入的概念如此兴奋,或者为人们提供的津贴,无论它们是否有效。消息是:“我们不需要你。但我们很善良,所以我们会照顾你。”

4。上述文字,在当时也许读来无感,但是今天,放在美国大选的背景下,是不是很触目惊心?今天的大选,仿佛就是上述文字的镜像!而且,正因为上述文字离今天的时间距离远,显得更加理性客观。只要他们愿意,科技巨头们只需躲在电脑后面,就可以系统性地修改、控制选票数据;只要结果不超出事先程序设计的浮动范围,一切都可以做得天衣无缝了无痕迹,神鬼不知。至于大选结果,一切尽在掌握,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另一方面,科技巨头们预料到大量人口在从“被剥削阶层”向“无用阶层”的不可逆发展过程中,他们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操纵剥夺人们的自由意志,另一方面则通过扶持左倾福利主义的傀儡政权安抚大众。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硅谷的大部分捐款和选票,都给了民主党。

据悉,今年,出名的左翼扎克伯格向选举管理部门提供的资金,几乎与联邦政府一样多。今天还在以为美国的左右两党竞选可以达到社会平衡的人们,应该睁眼看一看技术霸权的现实。而且,一定要心中有数的是:自有人类以来,最重要、最深刻的革命,都来自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它甚至直接影响政治革命和宗教革命。

5。今天的美利坚,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技术霸权(引擎),左倾信仰(民情),人口结构(民主党为了选票,以高福利和选票纵容、拉拢非法移民),形成面目狰狞的“血色三角”,全面侵蚀开国元勋们奠定的立国根基。而世界上其它国家和地区,并没有坐山观虎斗的资格,除了人口结构不像美国新移民大量涌入之外,其它两个影响因素,威力一点不亚于美国本土。

而人口因素导致的族群、人种、信仰冲突,在左派思潮源头的法国,情形未必比美国轻松。法国最近发生了XXX斩首事件。在法国,黑人甚至打出了“白人滚出法国”的旗号,他们的理由,一是“人类文明起源于非洲”,二是“黑人才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法国白人正在逃离大城市,将核心地区拱手相让。某种程度上,今日法国正在重蹈美国城市化早期,以及曼德拉执政后,南非约翰内斯堡都市中心空心化的覆辙。“电脑系统可以轻松地修改成百上千万的选票,兵不血刃地夺取政权。社交媒体可以全面审查言论,甚至封禁民选总统的声音。这些仅仅是九牛之一毛。科技越发展,社会越专制。如何防止科技对文明(信仰、道德、伦理、常识)的颠覆,将是人类的终极课题。”(Busschool)

6。我在前面的文章里,已经分析了左倾具有自我极化的规律。很多人以为民主党在2016年大选惨败后,会停止极左主义,回归到那个曾以工人阶级为主的政党。可是,民主党一把手佩洛西不仅没有回归,反而在极左之路上继续狂奔。民主党的姐妹四人帮,在极左道路上走得更远。老王开灰机《翻盘希望剧增,为毛川普永不认输?》(2020.11.14)写道:那个奥马尔虽然自己淫荡得一笔,却要求美国实施XXX宗教法,对全美所有女童实施惨无人道的割礼!特莱布虽然也是XXX教,但她深深爱着祖国巴勒斯坦,并以消灭以色列为己任;至于非裔黑人议员普莱斯利,她的要求比较简单,就是所有美国人都要向非裔黑人赎罪,永生永世为奴为娼……四姐妹帮之首的AOC不仅最左,还是2028年最热门的美国总统人选!

AOC一直试图推动对年收入1000万美元以上的高收入人群实施70%税率……连一直呼吁提高富人税率的比尔·盖茨都忍不住开喷“有些政客现在终于已经变得如此极端,以至于我要说:不!”之后,AOC对比尔·盖茨说出了自己的政治理念:“从道德角度说,亿万富翁都应该放弃财富”。当然,如果亿万富翁们(比尔·盖茨)不愿意放弃财富,AOC有一百种方法让他自愿……

在无数美国年轻人的疯狂追捧下,年仅29岁的AOC在2018年改写美国历史,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国会女议员!不过,改写美国历史也不足以说明AOC真正的实力。比如……

美国所有众议院议员在 Instagram 上的粉丝总数有151万,其中AOC粉丝占150万!在tiktok上2024总统人选的应援视频热度中,AOC有1亿,而川普才1800万,到了拜登就只有20万……

最高法院还没有宣布川普败选,11月6日, AOC发推呼吁她的支持者们举报川普支持者,建立“川普支持者数据库”,统计在川普政府任职的人、川普支持者和帮助川普的人名单,不准许他们任职政府职务、加入公司董事会、担任教职甚至进入上流社会。甚至株连到川普支持者的孩子……

准90后(89年10月13日)AOC的父亲是一名工人,母亲没有工作,一家人生活在纽约贫民区。不过,学霸AOC从小就远离毒品帮派,品学兼优……高中,AOC的父亲确诊肺癌,家庭瞬间陷入贫困,所以明明能上哈佛的AOC选择了提供高额奖学金的波士顿大学。在她大二时父亲离世,留下生病的母亲和一间要被银行收回去的破房子。

名牌大学毕业的AOC可以轻松获得一份好工作,但她却对世界充满憎恨,所有企业老板在她眼中都是卑鄙的吸血鬼!哪个企业老板愿意雇一个对自己恨之入骨的员工?于是,堂堂波士顿大学的高材生居然只能去当服务员,当酒保,当……

再极端下去,AOC就连服务员的工作都保不住,还好,疯子们除了去精神病院,还可以在美国从政。于是,AOC成了XX主义桑德斯的竞选助手……就此,美国历史上最大的政坛黑马诞生!

为什么那么多美国年轻人会疯狂追捧一个精神偏执狂呢?或者一切又回到那个古老的问题,1933年时,德国年轻人为什么誓死追随一个精神偏执狂?因为,只有左疯子才能给年轻人描绘出最完美的天堂,一个底层程序员和比尔·盖茨收入相同的天堂……唯一的问题是,纵观人类历史,每一个豪言要把人们带向天堂的疯子,最终都把人们带往了地狱。所以,美国距离地狱也只差一个AOC总统!

7。从拜登的竞选纲领来看,他将引进比川普多800倍的难民,拜登的副手贺锦丽也表示,拜登上台后,将签发10万难民证1100万难民公民身份,同时他将继续开放边境,让大量非法移民涌入美国,他还将继续鼓励自由化,鼓励男女同厕,在公立学校教授同性恋、变性,缩减警察经费,鼓励黑命贵、安提法在更多城市打砸抢,鼓励全国各地如加州一般,900美金以下的偷盗不算犯罪,如俄勒冈州一般,海洛英合法化。这是对社会公序良俗的全面败坏,对美国肌体的敲骨吸髓。

如果拜登上台,他一定会用更多的福利讨好、安抚黑人等群体。同时,拜登的竞选纲领明确提出要加税,取消川普签发的所有减税措施,要停止煤和石油生产,这对美国经济必然是重大打击。

一方面要用福利讨好支持者,另一方面经济又受到打击,如此一来,拜登只有更多借钱这一条路可走。未来,美元只会更加衰落。虽然大选结果未定,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已经针对拜登提出建议:别把美元搞砸了。他说:“尽管我认为美元缺乏竞争对手,但目前鉴于对扩张性政策的承诺,在这个时候表现出积极的贬值主义或对美元漠不关心,将是不明智的。”

中国的网络上,流传着一个“美元霸权”的说法。这个说法说,美元强,是因为美国军事力量强。美国到处用兵,就是为了用军事力量维持“美元霸权”。邓新华《拜登,你别搞砸了……》说得好:“这种说法看起来颇有道理,但实际上是完全错误的。前苏联军事力量也很强,是当时的世界第二大军事强国,但是,存在‘卢布霸权’吗?不存在的。卢布的信用远远比不上当时的德国马克和日元。实际上,纸钞是否坚挺,永远是经济实力、发钞量决定的。”

换句话说,军事实力强,是因为经济实力强。而经济实力,根本来源是社会法治和市场自由与低税。军事实力强只是经济实力强的副产品。经济实力不强却穷兵黩武的,只有死路一条。这个根本的本与末,从来不可能倒置。

8。再说一遍,左倾具有自我极化的规律特征。一旦左倾思潮和政策触及到了财产权的边缘(含加税),社会各界就要抱以万分的警惕。请注意,财产权不仅仅是指有形无形的资产(土地、房屋、股权、专利等等),它还有丰富得多的内涵。尤其是在非物质生产成为主流的时代,言论和思想自由,迁徙自由(人身自由的一部分)等等,都是财产权的基本组成部分。很多年以前,我认为言论出版自由权就是知识分子的财产权。这两天看到蓝凰《对财产权的四个错误认知》(千字文华2019-10-15),才知道先知们早已对“财产权”的定义极其透彻:启蒙时代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约翰·洛克认为,个人财产权首先是“自我所有权(self-ownership)”,洛克明确指出,人们设立政府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保护个人的财产,这里的财产,就包括“生命、自由以及物质财富”。美国第四任总统、被誉为“美国宪法之父”的詹姆斯·麦迪逊也认为,财产权不仅包括人的所有物质财产,还包括个人的各种权利,比如自己的观点、自由、安全等等,这些都属于个人财产。所以,媒体、知识界的全面左倾化,“政治正确”,早已经侵蚀、进犯了财产权这一最重要的文明堤坝。

9。哈耶克说:自由与奴役之间,没有第三条道路。他说:受科学革命的鼓舞,人类大大低估了社会、人性的复杂,滥用科学,自以为可以穷尽规律、掌控命运——这种致命的自负,带来了深重的乌托邦灾难。哈耶克还说,语言是人类思想的家园、行为的指南。然而,被毒害的语言导致认知混乱,阻碍知识分工,甚至威胁人类伦理。乌托邦主义对语言的毒害最为深重,很多人以善良的名义公然作恶。即便在美国,“社会”“自由派”等词汇也被严重污染。捍卫语言的纯正,就是捍卫人类文明。

10。川普是一个深思熟虑的人。他有顽强的定力,菩萨心肠,雷霆手段。看着几乎全面左倾化的媒体和知识、教育界,看着被无数年轻人追捧的AOC ,川普明白美国最大的问题是教育。所以,在大选前川普多次怒骂美国教育系统,“太多的大学和学校系统(在向学生)进行激进左翼思想灌输,而不是(从事)教育”……

在大选前夜,据美国《纽约邮报》报道,川普还于11月2日正式签署了一项行政令,宣布成立“1776委员会”,以促进“爱国主义教育”。1776年是指美国官方的建国年份。川普当天发推文称:“刚刚签署了成立‘1776委员会’的命令。我们要停止对学生灌输激进思想,恢复我们校园内的爱国主义教育!”(2020-11-03 10:37环球网)

上天垂怜人间,川普在任四年,不仅成为美国历史上兑现竞选承诺最多的总统——这是讨厌川普的很多人都不得不承认的事实,而且在他任上,一个人就实现了3名最高法保守派终身制大法官的提名,使大法官的保守派和自由派人数比,历史性地成为6:3。如果川普连任,后四年的国内重要任务之二,想必会让教育系统回归教育,让媒体回归理性、中立、客观的媒体本身。

11。美国大选最新进展:11月13日,美国国会宣布,迄今为止尚无总统当选。拜登脸书主页的认证,从当选总统,到预期获胜者,再到政治人物,认证身份一再降低。川普团队律师、前联邦检察官西德尼.鲍威尔(Sidney Powell)作客福克斯台,表示:作弊规模巨大,直通最高层,CIA(美国中央情报局)和FBI涉案;Dominion介入美国大选凸美国政治腐败严重,各类证据如回扣都已掌握;川普被偷票不是几百几千而是几百万,偷盗方式简洁到如复制粘贴。“我从不说无法证明的话。美国人民本星期将看到排山倒海的铁证。”

鲍威尔11月15日表示,“我们有大量的、源源不断的证据。”她表示,有举报人挺身而出,揭露大选中使用的Dominion和Smartmatic投票系统是为“操纵选举”而设计的,“整个美国都出现了这种情况”。选举软体将“数百万张选票”从川普总统手中转到了拜登手中。“他们(拜登阵营)可以在投票机上插一个快闪记忆体(USB),他们甚至可以从网际网路……甚至从德国或委内瑞拉上传软件到机器上。”“那些坏家伙甚至可以远程操控所有的这一切。”鲍威尔还说:“我们从数学上确定了他们使用的确切算法,而且从一开始(他们)就计划使用”。她表示,美国多个州的官员认为自己拥有有效系统,但她的团队“发现了无法解释的投票违规行为”。鲍威尔说,她不会透露所掌握的证据,但川普团队“准备推翻数州的大选结果。”

鲍威尔说,很多证据表明,大量选票在操纵下投给拜登。这表明硅谷、媒体、科技巨头和民主党人联手进行选举舞弊。她还暗示,执法人员也涉嫌舞弊,不仅国土安全部的选举安全团队需要被解雇,就连联邦调查局(FBI)的局长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也应该被开除。

谢选骏指出:上文险恶,给白人至上主义的法西斯专政,提供了黄俄式的辩证论证。川普是个法西斯分子,所以他才会大力抨击“反法西斯”。德日意的法西斯失败了,因为无法完成帝国体制;苏联中共的法西斯成功了,因为完成了帝国体制——这一成功诱惑了川普,使他走向法西斯道路……毕竟,成功的法西斯就是帝国体制,而美国的再度伟大,在全球化的过程当中,实在需要帝国体制,以便有效削弱联邦体制)这样才能在全球范围组织起更大的联邦。



【007、成为战场经济大国全靠这癞和尚的祖坟】


《美媒:中国成为全球大国全靠这五种力量》(2018-05-19 转载多维)报道:

外界对于中国经济的崛起之道表示好奇,一直将中国快速增长归因于政府的改革。这些措施无疑有助于中国发展,但其中很多因素别国也有,却没一个国家像中国那样快速崛起。美媒认为中国成为全球大国的背后有五大优势。

美国《国家利益》5月17日刊文称,所以,中国崛起为全球大国背后的终极力量,应到经济领域以外寻找。主要是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一连串遗产因素,它们共同影响中国民众和政府追求个人幸福或国家目标时的行为。主要是5个因素:国家体量、民族构成、国民价值体系、人力资本和国家的战略规划。

显然,这些没一个是中国特有。中国的独特之处在于所有这些因素同时具备,且都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或历史遗产。遗产因素的深厚力量,最终决定了中国的竞争优势并影响与别国的贸易关系。

中国人口和市场庞大令制造业能快速扩张。涵盖多领域的制造业集群在华涌现。其生产效率高、规模大、产品价格无与伦比,进一步催生多个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无疑,庞大经济体量使中国相比多数国家更能抵御外界不利冲击。

中国不仅大且比较同质。中国的族群分化指数属于世界上最低,在159个被调查的国家中排在第138位。更重要的是,在许多发展中或发达国家普遍的民族、宗教和文化差异引起的社会紧张、动荡和仇恨,在中国经济增长集中的那些省份几乎不存在。这也有助于个人在社会阶梯上攀升。

中国是高度世俗化社会。据2015年盖洛普民调,61%中国受访者自称无神论者,远高于别国。中国人关心物质利益、个人名誉或事业成功,对超自然的东西和理念不感兴趣。这种物质主义和实用主义态度,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为何中国经济改革如此成功。

中国另一优势是人力资本。世界上人数最多的工程师、他们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勤劳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此类高素质劳动力规模之大世界罕有其匹,令中国成为最吸引投资者的目的地。无怪乎苹果公司CEO多次告诉媒体,把制造基地转到中国,并非因低廉成本而是高素质劳动力。

此外,中国还得益于政府积极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并贯彻实施的出色能力。中国总在预定期限前达到目标。北京成功背后的秘密,是政府稳定及技术官僚居多。他们制订并实施长远发展计划,不会受到利益集团掣肘。

谢选骏指出:美国《国家利益》肤浅至极,因为他们不懂中国经济“成功”的秘密就在于中国一个“战场经济国家”,美国的“市场经济”再大,也不是他的对手,因为“战场经济”可以潜入市场经济的肚子里,发展壮大自己、消耗削弱对方——就像孙悟空对付牛魔王的老婆铁扇公主那样。相比共产党中国的战场经济,苏联的官场经济也不是对手,因为苏联没有嵌入西方的肚子,只是在外围作战,结果力有不逮,倒地而死了。

《中国最厉害的祖坟 为它高铁都要绕道》(2018-05-19 转载小玉家具)报道:

吴晗《朱元璋传》中记载,安徽凤阳发瘟疫,死人很多,朱元璋家死的最后没有棺材葬了,用草席裹着自己的父亲去下葬,当抬到一山坡时遇大雨,就放下草席去躲雨,当雨住回来时,山塌下来把父亲埋了,这叫“天葬”,正好此地是风水宝地,后来竟出了朱元璋等16位皇帝。图为凤阳明皇陵。

20年后,朱元璋成为吴王,这当然是通过自己与命运的抗争所得。此时他想起已故的亲人,命人赴濠州修缮父母陵寝。称帝后,欲改葬,有人进言,祖坟的方向是不能改变的,原来尸体是怎么放,就怎么建,否则会“泄山川灵气”,于是,朱元璋在祖坟的基础上,培土加封,占地2万余亩,周长二十八里,其内“宫阙殿宇,壮丽森严”。

历代帝王都自命为“真龙天子”,他们祖宗的坟址,大都有“龙脉”之说。朱元璋由穷和尚一跃称王称帝,富有天下,他父母的葬地自然变成“风水宝地”。京沪高铁在修建过程中,为避让明皇陵,多建了6公里的桥梁,多挖了285米隧道,施工桥梁增加了5931米。

谢选骏指出:癞和尚朱元璋虽然不在了,但他的痞子精神却被毛泽东继承下来了,并依据其“深挖洞、广积粮”的战场经济方针,慢慢发展成为全球大国。所以我说,中国成为全球大国,全靠这癞和尚的祖坟,因为那里凝聚了中国的各种下流力量,就像毛泽东纪念堂里的僵尸一样。



【008、大日本帝国的报应】


《金正恩恐吓再升级:战略导弹4D火轰关岛》(2017年8月10日 法广RFI 小山)报道:

朝鲜回击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火与怒攻击警告,进一步威胁发射四枚“火星-12”中程洲际弹道导弹,用四D开花,将美国在太平洋的国土岛屿关岛炸成火海。平壤肯定,发射导弹瞄准校对在8月中旬就完成就绪。国际社会对朝鲜与美国之间的战争恐吓升级抱有担忧。

韩联社今天报道,朝鲜官媒朝中社引述朝鲜人民军战略军司令金洛兼当天称,正如已通过发言人声明阐明的那样,为压制关岛一带主要军事基地,向美国发出严正警告,朝鲜正在研究瞄准关岛周围同步发射4枚“火星-12”中程弹道导弹的作战方案。

金洛兼声称,“火星-12”将穿越日本岛根县、广岛县、高知县上空,用1065秒钟的时间飞行3356.7公里后落在距离关岛30-40公里的海域。他说,战略军计划到8月中旬拟定完成作战方案,随后向“共和国核武力总司令”即金正恩报告,并保持发射就绪状态。

金洛兼称,战略军已通过发言人声明向美方发出警告,但美国最高军事统帅仍对当前形势拿不准方向,再次提出“火与愤怒”等言辞,进一步刺激战略军的神经。他说,战略军认为无法与不能理智思考的人进行正常对话,应以具有绝对优势的力量进行应对。他主张,朝军这次要采取的军事行动将有利于遏制美国在半岛和周边地 区的疯狂气焰。

当地时间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朝鲜警告称,朝鲜最好不要再威胁美国,否则朝鲜将面临全世界至今从未看过的“火与愤怒”,也就是说将面临军事力量打击。

据共同社消息,朝鲜人民军战略军司令官金络谦9日表示,关于8日发表的向关岛周边发射导弹计划,正在研究向距离关岛30至40公里的海域同时发射四枚新型中程弹道导弹“火星12”。据称,一旦发射“将飞越(日本的)岛根县、广岛县和高知县的上空”。

据分析,朝鲜欲通过具体公布计划内容向美国特朗普政府施压。对日本而言,导弹飞经上空也将导致危险程度增加。

据路透社分析,对于美国总统警告朝鲜若威胁美国则将面临“火与怒”,朝鲜周四不以为意,称之为“一堆废话”。

朝鲜在发展核武和射程能够到达美国本土的导弹方面进展迅速,这加剧了紧张局势,并引发本周华盛顿与平壤之间的口水战,令该地区的大国和全球投资者惴惴不安。

关岛的人口约为16.3万,并建有美国军事基地,包括一个潜艇编队、一个空军基地以及一组海岸警卫队。

路透社认为,虽然朝鲜经常扬言摧毁美国及美国盟友,但朝中社报导中的细节程度实属罕见。报道引述专家分析指,朝鲜现在把攻击计划都说出来了,意味着平壤不想有任何误解。有专家认为这是个恐惧的姿态。”

谢选骏指出:日本明明是几个小岛,却要自称“大日本帝国”,这也许是受到了另外几个小岛不列颠岛夷的启发。那时日本觉得,英国在欧亚大陆西侧,日本在欧亚达路东侧,所以和英国结成英日同盟,以中国文明的传人自居。但是日本忘记了,英国岛夷是在吃进印度以后自称大英帝国和印度女皇的。日本还没有吃掉中国就自称“大日本帝国”,而且还要加一个“大”字——你想想,他还能长得更大吗?日本要是吃掉了中国,岂不得自称“大大的日本帝国”?为了这样大大的日本帝国,小日本在七十二年前吃进了两颗原子弹,这还没完,现在还要遭受来自北韩的“导弹胯下”之辱,而这个北韩不是别人,正是他以前极力凌辱的朝鲜的北半部分。这真是“大日本帝国”的报应。除非,日本勇于击落从他头上呼啸而过的北韩导弹,否则日本又多了一个干爹,那就是小小年纪的金正恩。因为,这不是什么“金正恩恐吓再升级”,而是赤裸裸的战争行为:“战略导弹4D火轰关岛”。



【009、帝国革命需要积极的国际主义】


《特朗普大厦:名流与恶棍的奢华宅邸》(纽约时报中文网2017年8月15日)报道:

迈克尔·杰克逊曾在唐纳德·J·特朗普名下那座金碧辉煌的中城大厦住过。那里的住户还包括赌徒、一名被赶下台的独裁者和一名庞氏骗局策划者。

纽约——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曾在这里下榻。那是2000年的事。当时克林顿正在竞选纽约资浅参议员,那是她的第一次政治竞选。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是克林顿的热心捐助者,他在特朗普大厦拥有一套临时住所,是环球影业为他买下的,尽管这里能看到中央公园的风景,他却几乎从没住过,他邀请克林顿住在这里,让她在精疲力尽的竞选过程中有个歇脚的地方。

那时候,唐纳德·特朗普和克林顿相处得很好。他捐钱支持她的竞选,说她“强硬而聪明”。而且,特朗普还擅长编造自己和名人之间的交往,以此作为宣传。

特朗普大厦尤其如此。

20世纪80年代,约翰尼·卡森(Johnny Carson)、李伯拉斯(Liberace)和保罗·安卡(Paul Anka)在那里拥有共管公寓,20世纪90年代,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 )在那里租了一套公寓。2000年,布鲁斯·威利斯(Bruce Willis)也在那里买下了一套公寓。

开业前关于查尔斯王子(Prince Charles)和戴安娜王妃(Princess Diana)即将入住的报道被证明是假的,但那并没有阻止特朗普利用它们。特朗普在《交易的艺术》(The Art of the Deal)一书中称,这项“从未发生过的销售”是“对特朗普大厦最有帮助的交易”。

1983年2月14日,第五大道721-725号的特朗普大厦向公众开放,这个后来成为美国第45任总统的人第一次名声大噪。这幢大楼有58层,但这并没有阻止开发商将其宣传为68层的大厦,这令首席建筑师德尔·斯卡特(Der Scutt)感到懊恼。下面19层是商用部分,第一个住宅层,也就是第20层,被称为第30层。

它的宏大中庭主要由意大利山鹑红砾石砌成,入驻商户最终包括了古驰(Gucci)、Landau珠宝和特朗普商店(Trump Store),所以这幢大楼并不是很有家的感觉。“我们在那儿住的时候,大部分人似乎是把它当作一项投资,”前不久和丈夫、巴基斯坦外交官卡齐·肖卡特·法里德(Qazi Shaukat Fareed)住在那里的玛丽娜·法里德(Marina Fareed)说。“那里的人都不是长期住户。”

在中城高端零售区建成一座宏伟的大厦,巩固了特朗普的地位,使他成为被纽约市认可的一股势力,同时也将他与父亲、开发商弗雷德·C·特朗普(Fred C. Trump)区分开,后者通过在曼哈顿以外的区建造了一个中产阶级住房帝国而获得巨额财富。

“能摆脱父亲影响的儿子是不多的,”唐纳德·特朗普1983年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

今年1月搬进白宫之前,他把家安在这幢大楼里。他的主要住宅是一套三层顶楼公寓,据《福布斯》估计,这套公寓的面积超过一万平方英尺。它最初是由侯斯顿(Halston)的室内设计师安杰洛·唐格亚(Angelo Donghia)设计的,有一种赫尔穆特·牛顿(Helmut Newton)的朦胧氛围,黑色漆墙,天鹅绒家具和精美的20世纪中期餐桌。一部私人电梯能把特朗普送达26层的办公室,他在那里主持特朗普集团(Trump Organization)的业务。

后来有一次,特朗普去附近的奥林匹克大厦(Olympic Tower)参加沙特阿拉伯亿万富翁阿德南·卡舒吉(Adnan Khashoggi)举办的晚宴,发现卡舒吉的客厅比自己的大,于是决定重新装修。

他去除了镜子、黄铜和红木,搬来了希腊柱、金叶漆和路易十四风格的家具。

在蓬勃发展的20世纪80年代的剩余时间里,特朗普和妻子伊万娜(Ivana)以及他们的孩子小唐纳德、伊万卡(Ivanka)和埃里克(Eric)一起住在这个宽敞的宫殿里。20世纪90年代,在经历了被小报炒作的离婚之后,特朗普在附近的广场酒店(Plaza hotel)再次结婚——参加婚礼的有霍华德·斯特恩(Howard Stern)和O·J·辛普森(O.J. Simpson)——而后他和第二任妻子玛拉·梅普尔斯(Marla Maples)以及他们的女儿蒂法尼(Tiffany)一起住在那里。

2001年,特朗普与梅普尔斯离婚两年后,梅拉尼娅·克瑙斯(Melania Knauss)搬了进来。2005年她和特朗普结了婚,2006年他们的儿子巴伦(Barron)出生后,有一整层分给了他,有些部分是留给他的妈妈和保姆的(今年6月,梅拉尼娅·特朗普和巴伦搬进了白宫的新家)。

1978年,在12层的邦威特·特勒百货公司(Bonwit Teller)的原址上修建一座辉煌大厦的计划诞生了。原来的建筑是1929年建成的,最初是斯图尔特公司(Stewart & Co.)的办公楼。当时,唐纳德·特朗普正在翻修中央车站附近的海军准将酒店(Commodore Hotel),把它改造成了君悦酒店(Grand Hyatt)。1980年,特朗普大厦动工,它的同名开发商很快证明自己并不介意扮演反派角色。

在他宣布有意将该建筑的两块两吨重的石灰岩舞女浮雕板捐给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之后——后者想把它们加入自己的雕塑收藏中——工人却把雕塑给毁了,由此引发了汹涌的负面报道。时任纽约市长爱德华·I·科赫(Edward I. Koch)强烈批评特朗普“无视本市的利益”。时报在一篇社论中表示,他仿佛是要竞逐“一项新晋最不受欢迎人物大奖”。

特朗普从来都不是一个会道歉的人,他在接受《纽约》杂志(New York)采访时表示,所有的负面宣传只是帮他销售了更多公寓。“那是很棒的宣传,”他说。

该大楼开业三年后,时报报道称,它“原来是一座金矿,它的经济效益和这座大楼本身一样闪亮”。

几乎没有哪位住户像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那样,为这座大楼赢得了那么多宣传,1994年左右,有十个月的时间,他在靠近大楼顶部的位置租了一套复式公寓,把其中一间卧室改造成了装有镜子的舞蹈室。

1988年,特朗普结识了杰克逊,他去观看了麦迪逊广场花园(Madison Square Garden)的一场演唱会,那是这位歌手为宣传专辑《Bad》而举行的巡回演出的一部分。演出结束后,特朗普去了后台。

1990年,特朗普说服杰克逊在大西洋城特朗普泰姬陵赌场(Trump Taj Majal)的开幕式上亮相,在摄影师和记者面前炫耀他。第二天,杰克逊的朋友瑞安(Ryan)因艾滋病去世,这位开发商陪着他去印第安纳波利斯看望悲伤的家属,带着一名记者记录整个过程。

杰克逊搬进特朗普大厦的公寓后,特朗普带他在Le Cirque餐厅低调地共进晚餐。“没有随从,没有一大群人,”在该餐厅任领班多年的马里奥·魏纳(Mario Wainer)说。“他是特朗普的客人,仅此而已。”

魏纳回忆说,杰克逊几乎没碰他的意式烩饭,特朗普吃了鱼,没有喝酒。

尽管特朗普在2016年称自己是“弘扬法治的候选人”,但他的同名大厦一直欢迎那些违法的人。

“犯罪分子总得有个落脚处,”柯克南集团(Corcoran Group)的经纪人罗比·布朗(Robby Browne)说。

约瑟夫·韦克塞尔鲍姆(Joseph Weichselbaum)是某直升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该公司经常载赌徒飞去特朗普在大西洋城经营的赌场。韦克塞尔鲍姆跟特朗普很熟。特朗普那架价值1000万美元的Super Puma直升机也是由他的公司在看管。

韦克塞尔鲍姆被指控走私毒品后,租下了东61街特朗普广场(Trump Plaza)大楼里特朗普本人持有的一套公寓。特朗普给审理该案的法官写了一封信,为韦克塞尔鲍姆求情,称他是“社区的荣耀”,韦克塞尔鲍姆不久后认罪,被叛三年监禁。

1990年,韦克塞尔鲍姆在下曼哈顿的大都会看守所(Metropolitan Correctional Center)服刑期满后,搬进了特朗普大厦49层的两套毗邻的公寓里,那是当时跟他在一起的一名女子之前买下的。1994年他搬出该大厦,从那以后,没再惹上官司。

特朗普大厦的另一名臭名昭著的住户是前海地独裁者让-克洛德·杜瓦利埃(Jean-Claude Duvalier),他在1986年的民众起义中被赶下了台,他通过一个巴拿马控股公司在特朗普大厦拥有一套价值250万美元的公寓。

特朗普的政治事业起步后,一直存在关于他与俄罗斯关系的质疑。2017年1月,他在Twitter上写道:“我跟俄罗斯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交易,没有贷款,什么也没有!”

但是,2002年,由两名俄罗斯出生的企业家陶菲克·阿里夫(Tevfik Arif)和费利克斯·萨塔尔(Felix Sater)经营的房地产投资基金公司贝罗克集团(Bayrock Group)搬进了特朗普大厦24层的办公区。他们开始在那里为未来的特朗普SoHo(Trump SoHo)工作,利用他们的关系研究在莫斯科修建一座特朗普大厦的可能性。

2006年,萨塔尔与小唐纳德·特朗普、伊万卡·特朗普一同下榻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对面的酒店。次年,时报报道称,萨塔尔被判重罪,承认自己犯了当局所说的“哄抬股价”罪。他购买了四家公司的大量股票,然后在市场上大量散布关于这四家公司的虚假和误导信息。

据前司法部长洛蕾塔·林奇(Loretta Lynch)称,萨塔尔后来做了政府的线人,被免于入狱,他提供了关于各种国际犯罪集团的关键情报。

特朗普多次试图淡化自己与萨塔尔的关系。

2007年,他在接受时报采访时表示,他“不太认识(萨塔尔)”。2015年,他向美联社(The Associated Press)的一名记者表示,他跟萨塔尔“不熟”。

2017年,萨塔尔在公园大道的洛斯丽晶酒店(Loews Regency)与特朗普的私人律师迈克尔·科恩(Michael Cohen)会面。萨塔尔给了科恩一封信,信中建议取消对俄罗斯的制裁。

后来,时报报道称,那封信被转交给了特朗普当时的国家安全顾问迈克尔·弗林(Michael Flynn)。弗林在之后的一周被撤职。

最近,特朗普也在撇清自己与特朗普大厦另一名与俄罗斯利益相关的住户的关系。此人除了从2015年起持有特朗普大厦43层的一套公寓,去年还有几个月的时间担任了特朗普总统竞选团队的经理。

他的名字是:保罗·马纳福特(Paul Manafort)。

谢选骏指出:建立帝国,需要许多鸡鸣狗盗之徒鼎力相助——这不仅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尽管帝国后来会偷偷抹去这些“并不光彩的记录”,仅仅保留和夸大那些光彩夺目的伟大光荣正确。要想建立帝国,还需要把美国政治变成国际政治,换言之,只有通过国际阴谋,才能操控全球,这是一个基本常识,无需多言。当然,这不等于说,可以让对方通过国际阴谋来控制自己,如果那样,就将被人统治了,就像中国被苏联那样百般蹂躏。如此看来,帝国革命需要“主动的国际主义”,就像苏联对中国的入侵那样。只有通过帝国革命及其主动地而非被动的国际主义,才能推广帝国于天下、建立普世一统的全球政府。



【010、帝国体制的临门一脚】


《特朗普似乎正在转变策略:由法律挑战转为政治赌博》(2020-11-22 BBC中文)报道:

拜登被认为在美国总统大选中获胜近两周后,特朗普仍拒绝认输。他是否有推翻选举结果的计划?

美国各地的法庭似乎都不太理会特朗普要对大选结果发起法律挑战的做法。提起数起诉讼后,特朗普团队还未取得任何有意义的胜利,也未提交能证明选举舞弊的证据。

他的律师、前纽约市市长鲁迪·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周四(11月19日)表示,已放弃挑战密歇根州的选举结果。拜登以超过16万票的优势赢得该州选票。

佐治亚州对近500万张选票进行人工重新计票,得出的结果是拜登领先超过1.2万票。

继续留任的大门正在关闭,特朗普似乎正在转变推翻选举结果的策略,由法律挑战转为考虑更为长远的政治赌博。

特朗普可能采取的策略详解

这是他可能希望做的事:

通过法律诉讼或鼓励共和党官员反对,在尽可能多的州阻止投票结果的最终认证程序

在拜登以微弱优势险胜的州,说服由共和党控制的州立法机构投票存在舞弊,进而拒绝承认普选结果

通过各州立法机构,让选举人在12月14日将本州选举人票授予特朗普而不是拜登

如果上述想法在例如威斯康辛州、密歇根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等州奏效,特朗普目前的232张选举人票就能增加到超过269票,达到胜选需要的票数。

设法减少拜登的306选举人票也可能奏效,目的是让拜登最终未能得到过半的选举人票。这样一来,选举结果将由美国众议院决定。虽然众议院由民主党控制,但由于一些玄妙的规则,特朗普会有优势。

特朗普正在做什么?

他在向有可能改变各州结果的人施压。

当美国人在总统选举中投票时,他们实际上是投票给以州为单位选举的选举人团,然后由他们每人投出一票再选出总统。这些选举人通常遵循选民的意愿,比如在密歇根州,他们都应该投给拜登,因为他赢得该州选票。

周一(11月23日)由两名共和党人和两名民主党人组成的该州“监督投票委员会”将开会统计选票,并正式确认16名选举人的选票将投给拜登。

特朗普向个别州施压,要求他们无视目前的普选票总数。此前有报道称,他曾致电拒绝认证密歇根州最大城市底特律选举结果的共和党官员。

在全美数以千计的县级投票监督员中,这两名初级官员直接与美国总统对话非同寻常。但在和特朗普通话后,他们最终推翻阻止履行程序的决定,还对自己作出的逆转决定表示遗憾。

密歇根州立法机构的共和党领导人周五接受总统邀请访问白宫时,这些暗示成为明确证据。

伴随这一消息的,还有总统打算以其他方式向关键州议会施压,要求其复核、甚至可能逆转选举结果的报道。

在正常选举情况下,两党对各州选票总数认证只是一个程序,但它已成为特朗普试图在未来四年内维持权力的最新战场。

这一招真的能成功吗?

这不是不可能,但机会非常非常小。首先,特朗普必须推翻多个州的选举结果,拜登在这些州的领先优势从几万票到十几万票不等。这不是2000年,当时一切都只在佛罗里达州发生。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法律团队瞄准的许多州,例如密歇根州、威斯康辛州、宾夕法尼亚州和内华达州,民主党的州长不会坐视不理。

比如在密歇根州,州长格雷琴·惠特默(Gretchen Whitmer)可以解雇目前的州选举委员会,换上愿意证明拜登获胜的委员会。

民主党州长可以提名自己的亲拜登选举人,与共和党立法机构选择的选举人来竞争,然后让美国国会决定合法性。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拜登的支持者不用担心。虽然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与地球被巨大的陨石撞击或有人在中彩票时被雷击的概率相仿,但此时被抢走胜利将是灾难性的政治事件,这种可能性的遥远前景足以让民主党人惊出一身冷汗。

这种策略合法吗?

特朗普在白宫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粉碎美国总统的规范和传统。看来他在任期的最后日子里也不会例外。

然而特朗普对选举官员和州议会施加的压力史无前例,或者说是有争议性,并不一定意味着它非法。

在美国建国初期,各州立法机构在如何分配选举人票方面有广泛权力,而且至今也没有宪法规定它们必须听从民众投票的结果。此后,州议会根据普选结果分配选举人票,对这些权力进行限制,但原有制度的基础仍未改变。

如果特朗普成功说服密歇根等州的立法机构采取行动,民主党人肯定会在法律上提出反对意见。鉴于这种事情很少发生过,美国全国和各州的法律界定都很模糊。

各州是否可以追溯性地修改如何进行选举的法律条文?也许可以。但这取决于法官的最终裁决。

以前有人试过吗?

上一次涉及激烈争夺选举人票争夺战是在2000年,发生在戈尔和小布什之间。那是发生在佛罗里达州的战斗,总统候选人之间的差距只有几百票。最终美国最高法院介入,停止选票核查,布什成为总统。

对于涉及多个州的有争议的选举,必须回到1876年共和党人卢瑟福·伯查德·海斯(Rutherford B Hayes)和民主党人塞缪尔·蒂尔登(Samuel Tildon)之间的选战。

在那场选举中,路易斯安那州、南卡罗来纳州和佛罗里达州有争议的结果意味着没有候选人能够赢得多数选举人票。僵局将选举难题抛给美国众议院,而众议院最终站在海斯一边。就像2000年的布什和2016年的特朗普一样,海斯虽然在全国范围内赢得的普选票比对手少,但却当上了总统。

如果特朗普拒绝离开白宫怎么办?

如果特朗普试图扭转选举结果的努力失败,1月20日12时01分,无论特朗普是否正式认输,拜登都将宣誓就任第46任美国总统。

届时,美国特勤局和军方可以像对待任何未经授权使用政府财产的个人一样,自由处理这位前总统。

"他的所作所为令人愤慨,"拜登周四(11月1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令人难以置信的破坏性信息正向世界解释(美国)民主。"

即使特朗普挑战选举结果失败,他这种焦土式的战斗策略也为今后的选举开了先例,而且根据民调结果,这也正在破坏许多美国人对美国民主制度和机构的信心。

谢选骏指出:“由法律挑战转为政治赌博”,然后再从政治赌博转为军事政变——这是帝国体制的临门一脚!可惜这脚是一只臭脚,他的脚步也就十分凌乱了。但在川普死后,走向帝国体制的脚步还将继续,因为他只是一个随波逐流的小人物,不是那种一言九鼎的决策人——所以他的言行多为大势所趋,不是他真正主导的产物。



【011、第二次冷战将推出全球政府的盛宴】


《中美摊牌:世界秩序只能有一个胜利者》(2018年12月02日 林孟编译)报道:

设在捷克的“世界报业评论汇编”网站(Project Syndicate)发表“欧洲外交关系理事会”理事列昂纳德(Mark Leonard)发自柏林的文章说,长期以来人们谈论说,近年来美国和中国间的战略竞争,有一天可能让位给对抗。现在这一天到来了,因为冷战2.0(即阿根廷20国集体峰会)降临了。

有关中美冲突的标准说法,是两个不同制度间的对抗。美国认为中国是大数据独裁体制,迫害维吾尔人和基督徒,剥夺公民权利,破坏环境,耀武扬威,威胁美国的地区盟国。而在中国眼里,美国是干涉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鼓吹者,川普政府的贸易战,只不过是更大的经济、军事、意识形态霸权争夺战的第一枪。

美国和中国过去一向是全球经济的阴阳两面——美国是消费者,中国是制造者。多年来,中国的贸易盈余回头购买了美国政府债券,因此两国形成一种共生关系。美国历史学家弗格森(Niall Ferguson)称之为“中美国”或“中美共同体”(Chimerica)。

但“中美国”现在已成为过去时,两国的贸易战使双方陷入一场零和对抗。谷歌、苹果、脸书、亚马逊、微软的团队,和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小米的团队,正在全球展开一场技术诀窍和数据获取的战争。

美中两国的战略正在趋同。如川普提出的美国主导的“印度-太平洋倡议”,和习近平抛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相映成趣。在军事上也是如此。如中国为缩小两国的军事差距,将国防开支增加到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位。北京下水了第一艘国产航母,并计划建造多艘航母;制定并部署了“反介入及区域封锁”防卫体系;在非洲吉布提建立了第一个海外军事基地······,这些在在都显示了北京的全球野心,而不只是地区野心。

美中另一个趋同之处是,双方都关注多边体系。2005年,美国副国务卿佐利克(Robert Zoellick)对西方国家发表讲话,称中国是“负有责任的利益相关者”。他指出,全球治理机构必须包括中国,否则有被推翻的风险。但对北京来说,与其成为美国主导秩序内“负有责任的利益相关者”,不如现在发展或许可称为中国特色国际主义的东西。

于是中国利用在西方主导的机构中的成员优势,一面从中破坏西方机构,一面构建自己的同类体系。正如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显示的,北京眼中的世界秩序的基础,并不是多边主义,而是国家间的双边关系。北京和相关国家政府的交易,都是一对一的。这样中国才能够在谈判中居于强势地位,强加自己的条件。

川普的“美国优先”理论体现了同样的观点。川普和习近平都拥抱国家复兴的梦想,这导致习近平放弃中国长期以来的韬光养晦外交政策,在追求国家荣耀的基础上和西方进行战术上的合作。川、习二人都越来越把外交决策权抓到自己手中,削弱了各自国家的监察和制衡体系。

尽管如此,“冷战2.0”的比喻并不为过。在这次阿根廷G20峰会中,美中两大强国对世界秩序的看法分歧,但他们都同意,只会有一个胜利者。

谢选骏指出:和第一次冷战不同的是,第二次冷战不再是两个阵营之间的角逐,而是两个国家之间的角逐——如果真是这样,那就说明第二次冷战比第一次冷战更加接近“全球一体”的格局,甚至可以说,第二次冷战将推出全球政府的盛宴了。



【012、第五蒙古帝国开始成形】


《俄国军演中蒙参加令西方世界担心》(2018年10月01日 转载法广RFI)报道:

调动近30万名士兵,36,000辆军车,1000架飞机,80艘军舰,以及中、蒙两国军方的参与。俄罗斯九月中旬发起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行动名称:“东方-2018”为期六天,在东西伯利亚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举行。是否从这次军演中看到对西方世界的威胁呢?和法广同属法国世界媒体集团旗下的法国电视24台的辩论节目,日前就此请来法国国际战略关系研究所所长、前法国驻俄大使让·德·林尼亚斯蒂,欧洲政策分析中心的研究员克里斯蒂娜·杜冠,请他们就这一主题进行分析辩论。在今天的节目里就为您介绍这次辩论的主要内容。

这次军演是一次宣传行动还是为了重返吸取此类大型演习活动的经验呢?

德·林尼亚斯蒂:重返吸取经验当然是必要的,可是我认为这种军演主要具有一种象征意义,尤其是对你刚才说的西方世界,也就是说中国参加俄国军演对我们(西方)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

那也就是说军演是给西方世界的信号,比为了保持俄国军备水平而举行如此巨大的军演 还重要吗?

德·林尼亚斯蒂:我认为有内外两个层面,俄国必须展示其远东地区对莫斯科的重要性,这点很重要,一直属于俄国的长期战略;对西方来说,有中国参加的军演,当然以前中国也 参加俄国军演,尤其是海军演习,但是这次怎么说也比象征性的多一些,中国有3200名士兵、30架飞机、上千的坦克,是成型的军力。应该说俄国开始在此前并没有真正开始的,和中国在军事方面的深入交流。

在谈俄中军事合作之前,先谈一下这一丝战争的气息,北约评价这次军演是大型冲突的重复。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克里斯蒂娜·杜冠:这确实是大型冲突的重复,只看这次军演的军力阵容就能知道。

那就是说北约认为是为可能出现的军事冲突做准备是有道理的了?

克里斯蒂娜·杜冠:这里是一次大型的实战演习,你也提到了约30万的士兵,实际上是29万6000人,人数众多;还有一个经常被忽视的细节是军演说是9月11号开始,可实际上从8月20日开始了,因为如此多的人员、设备调动在两天内完成是绝对不可能的;此外还有一些细节透露出战争的气息,那就是这次演习布局,两支武装力量 东部、西部,一边配备了北方舰队、另一边是太平洋舰队,让人想起曾经的分裂。

另外还有刚才谈到,还可以更深入探讨的是中、蒙两国参加军演,还有另一个目的,那就是多方在军事人员和武器设备上的协同作战能力。

正好,在演练场上,中俄双方在确实的合作、协调,而且能够在明天就付诸行动吗?这是确有其事呢?还是西方人的异想天开?

克里斯蒂娜·杜冠:在实战或是模拟的演习框架下,这是必须要做的,因为在共同行动中,多国军力都要参与,这很正常,也就是说,你和同盟一起行动,不能没有联络,所以这就是协同作战能力。

那现在中俄这两大国的协调合作是怎样的呢?

德·林尼亚斯蒂:十年前,说这是无稽之谈,说俄国既没有愿望,又没有能力和中国看齐,说是有合作关系但不是盟友等等……可随著时间的推移,乌克兰危机加深,和西方的关系越来越紧张,可以看到的是中俄间合作的一些障碍确实被超越了, 如:金融合作、天然气开采、共同项目、高科技的转让,特别是在航天领域的合作。在这种情势下,军事方面逐步加强的合作是必然的。

无论如何,中俄间不断地互相示好,习近平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召开的东方经济论坛的主嘉宾,三个月前,是中国将首枚授予外国人的友谊大勋章授给普京,两国领导间的关系亲密无间了吗?

克里斯蒂娜·杜冠:我不认为是亲密无间,而是对现实有清醒的认识、有共同利益的人,他们知道如何处理直接影响力的外部及内部政策事务,及公关。

要知道这两个前共产党大国,至少中国目前名义上还是,他们离步调一致从来都是很远的,包括在战略上,美国尼克松时代曾在这上面做过文章, 那么现在我们能不能说,他们在利益和全球战略上是站在同一战线上的?

德·林尼亚斯蒂:站在同一战线上可能有点过,同盟也有些过,到目前为止,如在安理会,两国都尽力不去妨碍对方的立场,在朝鲜问题上,俄国有其特殊利益;比如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投弃权票,避免难题出现。当然中俄在很多时候都投一样的票,因为他们有很多的共同利益,但是直到现在,总的来说,俄国在亚洲问题上让中国主导,自己跟随,要不是投弃权,要不就是支持中国的票,在中东问题上也一样,中国让俄国定调,自己多多少少地退后半步。问题是是否会达成比较明显的结盟。

我还想补充一下,在俄国的想象中,中国算是来自东方的危险。

以前有双方边境争端,划界纠纷,

德·林尼亚斯蒂:是的,69年时,闹得很厉害,

那么现在解决了吗?

德·林尼亚斯蒂:解决了,在叶利钦时代,可有八卦说某些中国的地理书将卡瓦洛夫说成中国的城市。

人们明白如果这两大国并肩而立是有利益的?

德·林尼亚斯蒂:我认为要比这个更深远,有很好的例子,俄国名导演塔可夫斯基的《镜子》一片中,俄国边防军面对中国向西方的挺进站成一排,在另一部片子《亚历山大·涅夫斯基》中又看到俄国请求当时的中国 元朝,联手抵抗西方骑兵的东进。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海上第二强国,领先俄国,当然还是排在美国之后,那么中俄之间是互补还是竞争呢?

克里斯蒂娜·杜冠:他们不能真的进行竞争,所以自动地优先展示互补。

尤其在军事方面吗?

克里斯蒂娜·杜冠:尤其中国海的问题上,可以看到这些规律。之后,这两国在战略上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在他们公开的言论中,俄国显得更为咄咄逼人,中国的更为和缓、稳重、以柔克刚。

连习近平都在十九大上承诺未来中国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

克里斯蒂娜·杜冠:是的,无论如何看看根据丝绸之路规划的一带一路及海上路线,我个人认为不是那么简单的发展中国海上贸易。因为要能保证这些潜在路线的安全。

那么这些港口就可能变成军力的切入点了?

克里斯蒂娜·杜冠:不一定非得是军力切入点,但是有经贸利益,如果路线的经济效益显著,那么就必须保证其安全或至少有相应的威慑力量。此外,各方拒绝中国所有有关干涉内政的体系,在这一点上中国(在安理会)投反对票时经常用干涉内政这一理由。

俄国在这一点上没那么害羞?

德·林尼亚斯蒂:这要更复杂一些。在亚洲,俄国会不会有一天力挺中国在南中国海的野心,如果有一天这真的实现了,那么就是两国的联盟确实结成了

俄国真的没必要这么做吗?

德·林尼亚斯蒂:不是,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野心还属于区域问题,主要是令美国和需要在南海自由航行的国家气恼。我曾和一名俄国海军高层聊天,当时我说俄国海军确实要比中国海军弱,俄国军费花在海军方面的不多,主要还用在了飞机、火箭等武器方面,他回答我说,根据概率,如果有一天中国海所在的亚太地区真的发生战事,那也是中国和美国的事,俄国是在第二线的,目前需要了解的是这一情况是不是正在改变。

那就是和中国的合作明显些了。刚刚有谈到,从俄国的角度来说,军力发展很强,要比中国的强还不能肯定,但还是非常明显的,三月份普京在杜马讲话时,他长篇大论地夸赞战无不胜的新型武器 超音速的、高科技的、可携带核弹头的洲际导弹,能够躲过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面对俄国这一状况,欧洲是否受到了威胁呢?

杜冠女士认为:目前处于紧张的情势, 已经可以感觉到俄国的威胁,对此英国表现的非常明显。

德·林尼亚斯蒂则表示:我认为没有,我认为要解决乌克兰问题,因为它是国际关系中的一根刺,可是即刻威胁还不至于,可能在波罗的海周边国家或是边境地区会发生很危险的恶性连锁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会不会拉住俄国的胳膊呢?

德·林尼亚斯蒂:拉住俄国的胳膊不一定,但中国很可能会扮演安抚的角色。有一点我想强调,在亚洲没有军事互助,如北约这样的组织,所以北约就成了全世界安保军力状况的评估员,不仅是在欧洲、俄国,甚至那些北约没有派驻力量的区域。从全球整体来说,确实有东方和西方的对峙,在这个大环境下俄国和中国变得接近。

谢选骏指出:俄国军演中蒙参加令西方世界担心?因为西方担心第五蒙古帝国开始成形了——第一蒙古帝国是铁木真的成吉思汗帝国,第二蒙古帝国是莫斯科的沙皇帝国,第三蒙古帝国是满清的鞑靼帝国,第四蒙古帝国是列宁斯大林的苏联帝国。那么第五蒙古帝国呢,是由黄俄的血汗工厂牵头带领的“一带一路”吗?呜呼哀哉。



【013、反恐战争其实就是“全球内战”】


2015年2月20日

2015年2月1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向60多个国家的代表发表讲话,以此结束为期三天的打击暴力极端主义峰会。奥巴马对一些社区和宗教领袖发表讲话,要求他们协助揭露“极端主义的虚假承诺”,驳斥所谓“恐怖主义”组织代表伊斯兰的说法。奥巴马政府一直非常注意不把峰会的焦点仅仅集中在伊斯兰极端主义,而是针对所有形式的极端主义。奥巴马:“他们试图把自己塑造成宗教领袖、圣战斗士。但他们不是宗教领袖,他们是恐怖分子。我们不是在跟伊斯兰作战,而是在跟歪曲伊斯兰的人作战。”奥巴马还直接呼吁知名穆斯林人士更加努力地与残暴的意识形态拉开距离。这表明反恐战争已是一场“全球内战”。

美国总统奥巴马说,美国不是向伊斯兰教开战。奥巴马在打击暴力极端主义的白宫峰会上说,他要破除那种美国人和西方人一般都与穆斯林不和的说法。奥巴马表示,这种说法有助于极端分子煽动和招募美国年轻人和其他人。到目前为止,美国只是集中军事力量打击伊斯兰激进分子。奥巴马总统表示,现在到了进行意识形态层面较量,弄清楚为什么年轻人容易受到煽动的时候了。这表明反恐战争已一场是“全球内战”。

有人批评奥巴马在说到极端主义的时候不提“伊斯兰”。奥巴马呼吁要正视和诚实面对这种威胁。他说:“我们不是向伊斯兰教开战。”美国人对伊斯兰国极端分子暴行的画面感到惊恐了。有一些人被招募的人来自美国穆斯林移民社区,例如有大量索马里移民的明尼阿波利斯等城市。这些社区的人们对歧视、贫穷、缺乏教育机会以及腐败现象感到不满,让恐怖分子有机可乘,经常通过社交媒体利用年轻人。奥巴马邀请宗教领袖、警方等部门负责人在白宫召开峰会,寻求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他说:“如果我们要应对他们努力招募我们年轻人的挑战,如果我们要在穆斯林社区内提高宽容和多样化的声音,我们就必须承认,有关西方与伊斯兰教在许多方面格格不入的广泛流行的说法在世界许多穆斯林社区的确存在,这种论调加剧了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难度。”这表明反恐战争已是一场“全球内战”。

峰会的目的是要拿出方案改变全球社会的这种看法。在明尼阿波利斯和圣保罗等地区,试点方案已经在温和的穆斯林宗教领袖的帮助下开始实行,有些宗教领袖也参加了这次峰会。明尼阿波利斯的伊马目阿布迪萨拉姆.阿达姆说:“我们认为,所有人都有权和平和安全地生活。穆斯林伊玛目谴责并继续抨击任何妄图利用伊斯兰教支持恐怖主义的人。”

峰会后面临的问题是,美国政府的这些方案能否成功地让年轻人转向倡导伊斯兰教温和观点的人,拒绝极端分子的引诱。否则,美国政府就无法赢得反恐战争这场“全球内战”。

这再次证明了我的一贯看法:

1、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是错误低级误判。

2、全球现在只有一个文明,即全球文明。

3、在全球文明的框架内具有不同的区域势力的冲突,但这仅仅是在争霸全球文明的主导权。

4、反恐战争其实就是“全球内战”。

5、俄国侵略乌克兰也是如此,是主权国家对抗全球文明的垂死挣扎。

6、中国采取封闭互联网的隔离措施,也是主权国家对抗全球文明的最后努力。

7、惟有在全球内战中获胜的国家,才能主导建立全球政府。



【014、傅国涌跳梁小丑竟敢妄议全球政府】


《傅国涌:“中国文明”能“整合全球”吗?》(2004-04-22 大纪元)报道:

沉寂已久的谢选骏在其新书《中国文明整合全球》中指出,他并不忧虑“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对全球秩序的挑战”,“这一挑战说到底还是可控的、在现有文明体系内部的”,让他忧心忡忡的“是现有的后殖民主义时期的文明系统本身已经失控,无法解决当今人类的重大问题,从而使得全球秩序因为开发过度而陷入环境污染、物种灭绝、资源破坏、道德败坏、瘟疫流行、战争恐怖的险境。”换言之就是西方主流文明“已经失控”,“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不足为虑。紧接着他开出了救世的药方,即借鉴“中国文明的经验和模式”来“解决全球化过程中日益严重的倾斜失衡问题”。“中国文明的经验和模式”到底是什么?他说是“最为讲究平衡发展和中庸之道”,因此“适宜用来解决当代世界日益突出的极端主义倾向。”也就是以“中国文明的核心”–“礼制”来“整合人类,停止战争”。

如果中国文明真的像谢选骏说的那样“讲究平衡发展和中庸之道”,也许就不会有“焚书坑儒”,不会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会有史不绝书的“杀人盈野”、“流血漂橹”,也不会陷入王朝更迭的周期性恶性循环之中。其实,说“平衡”、“中庸”都是假的,极端的专制、嗜血、暴力崇拜、强权崇拜却是真的。将“礼制”解释为“中心城市和方国自治互相平衡”机制,更不合乎历史事实,迄今为止中国文明也没有发展出城市自治,所有城市都不过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下的一个小小统治中心,最多也不过是军阀割据的局面罢了。一部中国史说白了就是一部战争史,为了皇位连兄弟、父子之间都要来一场血的较量,中国文明中最触目惊心的就是战争,以战争手段来解决一切才是根本,所谓“礼制”充其量也不过是战争的附庸和补充,是用来骗人的把戏,而且从来都没有人(尤其是历代统治者)将它当真。这样的“礼制”又怎么谈得上“整合人类,停止战争”?

如果真的像他说的那样,中国的“礼制文明”可以解决全球面临的问题,那么在数千年历史中为什么它带给我们的只是专制、奴役和贫困,为什么如此美好的“礼制文明”下只是产生了“何不食肉”的皇帝、连绵不绝的文字狱、株连九族乃至十族,只是产生三宫六院、世袭制、等级制、小脚、辫子、姨太太之类,难道这就是“礼制文明”的优越性吗?

明白了“礼制文明”是些什么货色,所谓“礼制文明”拯救全球、全人类就不过是痴人说梦,一种典型的“合群的自大”罢了。稍有点常识的人都不难看出,这些观点几乎都经不起历史和现实的诘问,并不需要多少高深的文化哲学、多少历史学、人类学研究。一个学者一旦丧失了最基本的良知,就会失去正常的判断能力,从而作出令人笑话的荒唐结论来。谢选骏不是孤立的,无视本民族现实的苦难,奢谈、空谈本国古老文明的伟大,在我们这个不死不活的“灰色”的时代不乏其人。在他之前,早就有大师级的人发出过21世纪中国文明救世界之类的梦呓。

令人不无疑惑的是——为什么像谢选骏这些功成名就的“高等华人”,有机会周游列国,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在享受人类主流文明带给他的种种好处同时,却最终自觉、不自觉地回到了“中国文明救世论”上来?作为《河殇》电视片的撰稿人之一,十六年前,谢选骏想必也曾向往过蔚蓝色文明的,在亲历了惊心动魄的“六四”事件和的“九一一事件”后,他的恐惧转化成了内在的恐惧,一方面是面对无情的杀戮所产生的对专制的无力、无助、无奈和绝望,一方面是“九一一”事件带使他丧失了对希腊文明发展过来的人类主流文明的信心,从而躲入幻想的楼阁,试图编制出一件早已没落的所谓中国“礼制文明”救世界的彩虹般的外衣,自欺也是欺人,自古以来传统中国文人在现实中受到挫折以后,常常会选择在道家的超脱中获得自我安慰,实际上只是对现实的回避,骨子里无非是对王权的恐惧。所谓“中国文明整合全球”大体上也可作如是观。鲁迅先生早就发现——中国从来不乏这样的人,比如认为“中国地大物博,开化最早,道德天下第一。”“外国物质文明虽高,中国精神文明更好。”等等……谢选骏说“东亚人是全球智商最高的”与这些高论一脉相承,“中国文明整合全球”不过是将这些“合群的爱国的自大”在21世纪发扬光大罢了。

谢选骏指出:傅国涌跳梁小丑,竟敢妄议全球政府,难怪从他以后,共产党中国红区,就开始了“妄议中央”的咄咄怪事。



【015、共和党为帝国体制保驾护航】


《弹劾川普两大罪状 民主党撕裂美国》(2019-12-18  香港01)报道:

上周二(12月10日),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正式公布对美国总统川普的弹劾条款,聚焦两条指控:滥用职权和妨碍国会调查。滥用职权指川普"通乌门"所涉的腐败问题,即民主党认定的本国总统借助外国势力调查美国公民以获得自身政治利益;妨碍国会调查则和川普政府全面拒绝服从众议院弹劾调查传票有关。

上周四(12月12日),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围绕弹劾条款举行了近14个小时的马拉松听证会,当晚草草结束,待到次日再就弹劾条款投票,以23对17票按党派区分通过。本周一(12月16日)司法委员会公布长达658页的弹劾报告。

上述的两项弹劾条款预计将于本周三(12月18日)由全院就弹劾总统条款进行表决,若超过一半的议员投票贊成,川普随即会被正式弹劾,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三位被弹劾的总统。接手弹劾议案的参议院,预计下月将在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监督下开展对川普的"审判"。

法理根据何在?弹劾是美国各州及联邦政府罢免涉事政府官员的普遍做法。在联邦政府层面,司法和行政部门的成员均可以被弹劾。据美国众议院历史学家办公室(Office of the Historian)的统计,众议院已经发起过60多次弹劾程序,并曾投票弹劾过15名联邦法官、1名参议员、1名内阁秘书和2位总统。

就最高权力的行政机关而言,美国《宪法》第二条第四款规定:总统、副总统和合众国的所有文职官员,因叛国罪、贿赂罪或其他重罪(high crime)和轻罪(misdemeanor)而受弹劾并被定罪时,应予免职。

与一般的法庭诉讼程序不同,弹劾调查与检控由众议院进行,扮演检察官的角色,收集证据,列明指控;其审判在参议院进行,由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主持,参议员则扮演类似陪审团跟法官的双重角色,要由三分之二大多数通过才能正式罢免受弹劾的官员。但是,美国《宪法》并没有对"重罪"和"轻罪"给出明确解释,而"叛国罪"与"受贿罪"又受刑法的高举证门槛监管,难以作为弹劾总统的基础。这就给予美国两党将弹劾调查及审判的程序"过度政治化"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发起弹劾调查的一方会认为,国会有权力自行定义哪些行为是可弹劾的,哪些是不用弹劾的。目前,美国尚无总统被弹劾下台的例子,这和党派分野有一定的关系。

遍观美国1776年立国以来的历史,只有两位美国总统曾被弹劾,分别是1868年的詹森(Andrew Johnson)与1998年陷入"莱温斯基性丑闻"的克林顿(Bill Clinton),但他们都没有被免职。其中,詹森在如何重建南方联盟诸州问题的态度上与国会中的激进派差距较大,其开除激进派盟友、时任陆军部长斯坦顿(Edwin Stanton)的行为被指控为无视"总统未经参议院同意不得撤换某些联邦官员"的规定,随即被众议院通过决议弹劾,在参议院的审判表决中以一票之差被宣告无罪,保住总统职位。

克林顿于1999年2月接受参议院审判时,仅有50名参议员投票贊成妨碍司法公正罪,也逃过弹劾下台之危。"水门事件"主角、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逊(Richard Nixon)并没有被正式弹劾。1974年7月,当时的众议院司法委员会本来已经批准了三项弹劾条款,指控他妨碍司法公正、滥用权力和藐视国会。但在弹劾条款接受众议院全院表决之前,尼克逊便选择辞职,没有被正式弹劾。因为尼克逊也知道,即便自己不辞职,参议院也很大可能判定自己有罪。尼克逊的第一任副总统阿格纽(Spiro Agnew)之前就因为被控逃税和洗钱,在弹劾表决前选择辞职。

民主党的"独角戏"——对于川普而言,民主党等待的不是让他知难而退,而是通过弹劾案渲染川普执政中的更多弊端,使其失去公信力。在弹劾条款的拟定中,众议院民主党人删除了"通乌门"中的"行贿"和"通俄门"中的"妨碍司法"指控。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促使弹劾条款在全院更加顺利地通过,避免同众议院共和党人耗战,也让在"通乌门"爆出后才支持弹劾的民主党议员不必为难。

另一方面,这也可以将川普在参议院的"罪行审判"更加聚焦,毕竟"通俄门"调查已经盖棺定论,对选民影响不大,行贿指控也有证据不足等弊端。但是,从目前来看,众议院弹劾案的推进,包括各委员会闭门和公开的听证会,尚未能扭转全国层面的民意。根据昆尼皮亚克大学(Quinnipiac University)和蒙茅斯大学(Monmouth University)上周三(12月11日)公布的民调结果,在过去一个月里,美国人对弹劾案和对川普的支持率几乎没有变化。约50%的人说总统不应受到弹劾和免职,有45%的人呼吁弹劾和撤职。共和党方面也没有出现倒戈支持弹劾案的例子。所以,外界基本上已经了解弹劾案演进方向和结果,现在只不过是驴象两党如何藉弹劾案展开新一阶段的权力斗法。只不过,在白宫拒绝在众议院进行辩护的前提下,众议院的弹劾过程完全是由民主党说了算。一些规则也是单方面由民主党把控,包括听证会的时间问题等。

对于接下来的参议员"审判",同样也会是一场政党斗争的大戏。在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的监督下,100名参议员将听取众议院民主党代表和川普或其代表律师就案件的争辩,甚或会有新证人加入。这种辩论预计会延续众议院听证过程中的两党"口水战"。

其中,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纳德勒(Jerrold Nadler)将是控方,白宫则组成辩护团为川普辩护。同时,双方之前的证人也可出场作证。最值得关注的是,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和前国安顾问博尔顿(John Bolton)等民主党一直要求出场作证的关键证人,到时会否出席。

上周二,白宫代理幕僚长马尔瓦尼(Mick Mulvaney)被问及他和国务卿是否会出席参议院的弹劾听证会时表示,全凭川普如何决定。在众议院此前的所有听证环节,川普禁止任何政府高官出席。

谁是最后的赢家?川普很有可能会在圣诞节之际收到这份特殊的"礼物",注定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三位被弹劾的总统。这将成为川普甩不掉的标签和耻辱,也算是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政治生涯的一个里程碑。

即便民主党全体参议员投贊成票,但若想将川普赶下台,至少还需要20名共和党参议员倒戈支持弹劾。一些民主党人认为,参议院的无罪判定反而会强化川普的"清白形象",但精明的佩洛西肯定权衡过其中利弊。多次公开强调不歧视也不痛恨川普的她,更可能看重民主党在明年国会和白宫选举中的胜算,而非在明年大选前通过弹劾,将川普赶下台。

弹劾案在参议院终结时,适逢2020年大选爱艾奥瓦和新罕布什尔州初选开始之际。弹劾案的效果究竟如何,关键在美国选民2020年大选如何抉择。国会和白宫的控制权都可以作为衡量标准之一。纵然民主党无法赢得白宫,若能夺得国会两院控制权,也算是一大胜利。

目前来看,即便民主党真的是从"道义"上推动弹劾,以阻止未来总统仿效川普,最终也要回到实际的党派利益考虑上。毕竟共和党"不顾一切力挺川普"的坚定立场已说明,这场弹劾案毫无疑问在公众眼中只是两党党争的一种延续。一些面临来年改选的共和党参议员也不太可能冒党内之大不韪,葬送自己的政治前程。在此等情况之下,民主党的众议院弹劾程序已是国会制衡行政权力的"实际终点",纠缠下去也难改局面。

因此,理论上讲,这场弹劾案本该是捍卫美国民主体系的最后一道庄严防线,最后只沦为党争表演。正如英国《经济学人》上周四一篇文章所说,如果这次弹劾案最后被参议院所阻,那么下次弹劾调查的威慑力将会大大降低,因为很多人都会倾向将其视为一种政治斗争。到了那个时候,真正想将一位不得力或违宪、违法的总统赶下台,将会变得更难。美国总统只会更多地被贴上"帝王总统"的标签。

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哪一党派、哪一方选民,对此次弹劾案通过或川普被弹劾,都没有什么值得庆贺的地方。

谢选骏指出:川普说过,他即使是在纽约最繁忙的第五大道上开枪杀人也不会有事的。现在,共和党控制的参议院正在企图证明这一点。这就是“共和党为帝国体制保驾护航”了——这就是美国转向帝国体制的分水岭。共产党暗自庆幸,终于可以和独裁者打交道了!当年和中共拉关系的尼克松,是一个失败的先例,面临弹劾只好辞职下台。现在美国社会两极分化,走向帝国体制的力量成长了,独裁行为开始受到参议院的保驾护航。



【016、华人进入加拿大促成新的全球中心】


《加拿大“人口一亿说”的重要推手鲍达民》(2019年12月25日 北美来鸿/法广RFI 蒙特利尔特约潘卫)报道:

12月13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要求新任移民部长确保在未来3年内引进至少100万新移民,令人再度关注加拿大的人口大国梦。本台曾在2017年介绍过加拿大人口一亿说的倡导者艾文·斯塔鼎(Irvin Studin),智库《世纪倡议》(Century Initiative)在今年10月呼吁本世纪末加拿大争取人口达到一亿,该智库发起人之一就是特鲁多总理过去的经济顾问、现任加拿大驻华大使鲍达民。

加拿大的人口梦最早可以追溯到建国之初,据2017年6月号的政论杂志《麦克伦》介绍,1868年该国首部《人口年鉴》就曾乐观地估计在1970年左右人口可达一亿。该份年鉴使用了1861年人口普查收集到的数据,相信“整个英属美洲人口增速在未来五十年将比过去十年更猛”。由于移民减少和出生率下降,加拿大在1970年人口总数还不到2130万。但加拿大的人口梦并没有由此幻灭,2010年《21世纪问题研究所》所长艾文·斯塔鼎在其总编的《环球要览》(Global Brief)6月号撰文,首次把加拿大未来面临的挑战与人口数量挂钩,当代版的加拿大“一亿人口说”正式问世。

2016年,时任麦肯锡公司全球总裁的鲍达民与加拿大退休金计划投资委员会首席执行官马克·怀斯曼(Mark Wiseman)和加拿大商会主席戈尔迪·海德(Goldy Hyder)等人一起发起了致力于加拿大长期繁荣的智囊机构《世纪倡议》,主张以负责任的方式使加拿大人口在2100年前增加到1亿。当年10月,鲍达民领导的加拿大政府经济增长咨询委员会(Advisory Council on Economic Growth)在向首次执政的特鲁多总理递交的第一份报告中就大胆建议:加拿大应力争在未来80年内人口翻三倍,到本世纪末成为拥有1亿人口的国家。

加拿大《金融邮报》认为在其后三年激烈的移民环境中,这个目标从渥太华的议程中淡出。但在2019年10月特鲁多胜选二次执政后不到一星期,鲍达民的《世纪倡议》又出台了一份内容同样雄心勃勃的报告《为了一个更大更强的加拿大》(For a Bigger, Bolder Canada),指在2100年人口达到1亿,将是加拿大对世纪挑战的大胆回应,届时潜在的年经济增长率可达2.6%,比维持目前人口增长率要高一个百分点。

这份报告的主要内容有:立即开始增加移民,从2019年的330800人,增加到2025年的475000人,并把接纳新移民的比率固定在总人口的1.25%;扩大产假福利及加强儿童保育;加强基础设施,制定50年国家计划,重新考虑各级政府在资助和建设项目中的作用;通过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政策刺激人口密度;扩展北部和北极地区;投资一个吸引顶尖人才的全球教育排名体系,为国际学生创造一条“清晰而轻松的入籍之路”等。报告具有精英主义倾向,强调通过“更好的系统来选择移民,使之与最有机会获得成功的行业、领域和地方相匹配”,建议政府建立人口超过500万GDP在千亿美元以上的“超级城市区”,届时温哥华地区人口将从330万增加到1190万,卡尔加里-埃德蒙顿走廊增幅最大,从280万增加到1550万。

报告在加拿大引发了不同的反响。丰业银行副首席经济学家布雷特·豪斯(Brett House)认为即使政府和公众支持《世纪倡议》的提议,到哪儿去寻找足够的移民呢?2017年加拿大移民三大来源国印度、菲律宾和中国的人口增长正在放缓,其国内经济增长也留住了更多的熟练工人,更何况一旦美国重新欢迎移民的话,会是加拿大强有力的竞争对手。《金融邮报》则认为“在当前环境下,人们因文化和宗教冲突、气候变化及全球人口过剩和人为环境危机而感到沮丧,此时呼吁吸收更多移民有点脱节”,该报还讥讽想让人口一亿说成为国策的主要推手鲍达民向特鲁多提交了一份“具有些许习近平风格的报告”。

谢选骏指出:目前华人进入美国受阻,进入蒙古、西伯利亚也遥遥无期,于是华人进入加拿大可以成为第一选项了。如此一来,则可以促成加拿大成为新的全球中心!而香港危机,则可以成为华人进入加拿大的有力杠杆,通过促成新的全球中心,开创世界历史的新局了。



【017、华为可能成为统一全球的先驱部队吗】


《五眼联盟傻眼 华为拿下25份5G合同》(2018-12-19 中国基金报)报道:

近期,“五眼联盟”(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对华为展开“密集围堵”,并试图拉拢法德等国家共同抵制华为。

然而近日华为却拿下25份5G商业合同,规模排名全球首位,以此方式予以“五眼联盟”还击,也向世界证明了什么叫“用实力说话”。

12月18日,华为宣布获得超过25份5G商业合同,规模排名全球首位,并已出货逾1万个5G基站。

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在深圳总部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称,预计华为今年总营收将超过1000亿美元。而2017年华为营收为920亿美元。胡厚崑表示:“尽管一些市场努力制造对华为的恐惧,并利用政治干预行业增长,但我们自豪地说,我们的客户仍然信任我们。”他还说:“当涉及到安全指控时,最好是让事实说话。事实是华为在安全方面的记录是清白的。”

华为官方公布的消息显示,近日华为在中国5G推进组组织的第三阶段测试中,率先完成5G SA独立组网的性能和功能的全部测试项目。这是业界首个针对SA组网、也是迄今最全面的基于3GPP R15协议的室内覆盖方面的测试。与此同时,华为还成功完成了2.6GHz频段基于3GPP Release 15标准9月份版本、SA架构的5G NR互操作性测试。该测试的完成是2.6GHz频段5G NR产业成熟和大规模商用发展的关键里程碑。

华为在5G领域取得的成功,得益于其多年来的坚决投入。华为从2009年着手布局5G,至今已过去9个年头。

期间,华为多次取得突破性进展。2012年推出关键技术验证样机,2013年投资6亿美元用于5G研发,2015年推出系统测试原型机,2015年至2017年参与3GPP R15标准制定,2018年投入50亿元用于5G产品化。

按照目前的进度,2019年华为就可以实现5G商用,2020年5G就能全面普及。短短9年时间,华为从递交5G资质审核,到正式成为5G规则制定者,一改过去美国高通的主导局面,未来有望成为最大5G主导者。据了解,今年华为共获得61项5G专利,占比在26%左右,高居榜首。

印度邀请华为参与5G测试、芬兰意大利曾力挺华为——在部分西方国家近期抵制华为的情况下,今日据《印度时报》报道,印度电信局秘书向华为发出参加5G测试的邀请,并称赞华为在印度发展电信行业。其他受邀公司包括诺基亚、爱立信和三星。华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作为全球领先的电信设备供应商,我们仍然致力于为客户开发可信和安全的解决方案。我们继续得到政府和业界伙伴的全力支持。在印度经商的良好记录已证明,我们将继续与印度政府和其他行业利益攸关方密切合作。”之前,华为已在印度建立了一个大型中心。当印度政府最初向全球5G巨头发出邀请时,华为不在受邀之列,他们对某些政策提出了反对意见,最终印度政府修改了政策,邀请华为参加其5G试验。

12月11日,沃达丰意大利公司CEO比西奥(AldoBisio)在一次活动中表达了对华为的行业地位、在5G领域领导能力的认可。称其在5G技术上选择华为,是“网络演变”的结果。比西奥当天指出,“华为是5G网络的最佳合作伙伴,不仅仅沃达丰(选择了华为),我可以保证,从技术先进性和性能的角度来看,华为无疑是最卓越的供应商之一。”也是11日,芬兰国家电视台引述多家研究机构和运营商的看法,表示并不认为华为技术和产品存在特定风险。值得一提的是,华为还是芬兰诺基亚的强劲竞争对手。

“五眼联盟”围堵华为,拉拢德法失败——自今年8月以来,以美国为首的“五眼联盟”以“国家安全”为由,对华为展开“密集围堵”,先后向华为的5G设备、技术发出禁令。据《华尔街日报》近日透露,挑起“孟晚舟事件”的加拿大,被曝“迫于压力”也有类似计划。《日本经济新闻》12月13日报道称,日本移动通信运营商之一的软银(SoftBank)已决定逐步更换华为4G基站设备,转向爱立信和诺基亚等公司。

而14日路透社的一篇报道称,考虑到美国的盟友国家出于安全考虑纷纷将华为5G技术排除在外,法国和德国的公司也在考虑改变他们与中国公司的合作策略。报道称,法国通信运营商Orange的CEO说不会考虑在5G时代和华为合作。

然而前不久,法国经济与财政部长勒梅尔在巴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刚刚表示,对法国来说,华为是一家重要的企业,欢迎中国电信企业华为在法国投资。

相关信息显示,华为扎根法国已有16年,目前已在法国设立了四个研发中心,2013年华为还在法国宣布了一项15亿欧元的投资计划。今年11月底,华为宣布将在法国东南部城市格勒诺布尔设立第五家研发中心,主攻传感器和软件研发。

法国时间12月13日,Orange的CEO史蒂芬·理查德(StéphaneRichard)接受法国新闻电视台BFMTV访谈时,对华为是否在法国被禁作了正面回答。他表示,对华为“被诅咒”感到遗憾,华为本身并不是Orange的核心产品供应商,Orange和华为在核心网络设备建设上并没有合作。15日,华为也证实了本来也未参与Orange的4G建设。没有合作,何来禁止?

理查德也意识到针对华为的是一场政治斗争。他在节目中说:“让我困扰的是,这场争议属于政治层面而非技术层面。这不利于欧洲电信长远利益。”虽然美国及其盟友试图拉拢德国将华为排除出其5G建设,但德国《明镜》周刊报道称,德国信息技术监管机构对抵制华为的呼吁提出质疑,表示有关该公司设备造成安全威胁的说法没有证据。“对于像禁令这样的重大决策,你需要证据,”德国联邦信息安全办公室(BSI)主任肖恩波姆(Arne Schnbohm)在报道中表示,其部门并没有发现相关证据。

他们的专家检查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为产品和零部件,并参观了华为在波恩新开设的实验室。在这间实验室,德国客户可以检查华为的网络安全措施及其产品背后的软件。报道指出,德国三大移动网络运营商都使用华为提供的基础设施,一些德国最受欢迎的手机也都来自这家公司。德国内政部12月7日表示,“德国不想在法律上排除特定供应商或特定产品。我们认为,应该保证部署的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和隐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12月10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不久前,德国政府官员也表示,德国政府不考虑禁止外国供应商提供5G设备,德国电信企业正在与包括华为在内的多家厂商就5G网络开发进行合作。”

谢选骏指出:综合来看,华为成为统一全球的先驱部队可能不大,因为发达国家具有不同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所以和华为无法兼容。中国若不进行一场类似商鞅变法那样的“接轨世界”的运动,而是抱残守缺,像俄国那样至今固执于不同的铁轨宽度,怎能统一世界呢?仅有先进的技术而无创造这些技术的先进制度,先进的技术可能不是盗版来的吗?



【018、魂不守舍的全球居民】


网文《魂不守舍:都是手机惹的祸》(高凡玉的博客2008-06-06)说:

现代通信技术彻底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最大程度的放大了人作为信息集散体的互动作用,而手机在其中承担的作用不言而喻,它的意义无可替代,也无法替代。如今,出了家门可以不带钱夹,不带手表,但万万不可以不带手机。手机是连接自己和世界的通道,没有了这个通道,仿佛一个人被世界抛弃到荒岛孤漠之上,只能面对孤独的自己。对于大多数人来讲,现在如果不随身携带手机,感觉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一种想象的总结。

若有所失型:如果手机不在身边,这种类型的人总感觉却少了什么东西,心里比较空荡,失落感比较强。这部分人群,手机已经成为他们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了,没有了手机,就好象缺心少肺,从心里感觉到丢了什么东西,而自己也说不清。只是心里有荒草,在疯狂的生长。

抓耳挠腮型:这种类型的人群,平时把手机作为自己的掌上宠物,机不离手,时刻都抓在手里,那怕一天也没有几个电话,也总是把手机紧紧的握在手里,像握着一棵救命草,生怕自己被世界遗忘在偏僻的胡同里。如果手机不在身边,总是下意识的抓耳挠腮,一会儿摸摸脑袋,一会儿搓搓手掌,一会儿又随便的抓起身边的小物件,在自己的潜意识里,对手机产生了强烈的依赖。

精神恍惚型:这种类型的人不在少数,如果手机不在身边,好像丢了魂似的。做事情也心不在焉,整个人只剩下了空壳。在旁边的人看来,还以为在沉思什么哲学问题,其实什么也没有想,就是像个大猩猩样的发呆,傻傻的盯着眼前的东西,满脑袋的良辰美景,花好月圆。如同没有灵魂的人,没有了手机就没有了自己。

无动于衷型:这种人比较常见,手机不在身边也没有什么改变。大不了打固定电话或者别人找不到自己,也是好事,落得了难得的清闲。以前没有手机不也过了么!巴望不得从此不带手机了,想去那里就去那里,谁也找不到自己。不像现在,在老鼠洞里都可以被别人翻出来。

其实,无论上述的那种类型或者其它类型,手机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使一个孤单的人变为了信息链上关键的环节。之所以手机不在我们的身边,使我们产生了多种的不适,深层的原因是社会压力的巨大造成的表面反应,更多的原因是我们的精神空虚。在日常不知不觉的生活里,手机已经变成了我们形影不离的伙伴,已经作为一种象征,深深的扎根在我们的思想意识里。可以想想看,我们每天对着它说了多少的知心话,又从中获得了多少的安慰和解脱,它又知道我们多少的秘密啊!虽然它只是一个中介物,可人们还是愿意给它穿上美丽的外衣,挂在胸前,去外面的世界游荡。哪怕去天涯海角也不怕,因为世界就在我们的手中。有了这个沉默的朋友,我们就是世界的中心,而不是主人!

谢选骏指出:二十一世纪开始,街上出现了一些喃喃自语的人,起初以为是精神病人,后来发现他们旁若无人,原来是在和手机说话……再下来手机有了上网功能,于是大家都成了沉默的低头族人,周围世界反倒形同陌路了。再后来,人人变得魂不守舍……此文所言的现象已经过去十年了,情况已经不再是手机惹的祸了,魂不守舍早已成为现代人的通病。这是因为,手机不再是谈话工具了,而是上网工具了——许多人一边谈话一边翻看手机,身在曹营心在汉,简直无可救药了,或说,一种新的全球文明已经就此形成了。例如,许多在美华人通过“微信”和中国国内随时联通,而与周围世界却是基本隔绝了——而他们和邻居的联系竟然可以通过翻译软件!“地球村”原来可以是建立在这样“魂不守舍”的基础之上的。这就是我2004年所说的“消灭主权国家、建立全球政府”的技术基础。



【019、加拿大力求成为全球中心】


《特鲁多设新移民项目 取消入籍费 3年再收100万人》(2019-12-14 温哥华港湾综合)报道:

不少移民留学中介机构都认为,特鲁多上台,将延续以往政策,对于有意前往加拿大留学、移民的人士来说,是利好消息。本周五(12月13日),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向内阁成员提出工作要求。他指派给移民、难民和公民部长Marco Mendicino的任务是,在3年内为加拿大引入超过100万新移民。

联邦政府的授权书中概述的这些职责,其实符合加拿大自由党在2015-2019年执政期间制定的政策。也是落实今年10月大选时的承诺。授权书中,特鲁多罗列出9项"优先工作项目",亮点有:确保加拿大在2020-2022年度增加移民规模,在此期间引入超过100万的加拿大永久居民。

这意味着,加拿大将在2020年增加34万1000名新移民,在2021年为35万,到2022年达到36万人——设立新的市府提名计划(Municipal Nominee Program,MNP)该项目可直接为市级地区引进所需移民。项目允许当地社区、商业企业僱主以及移民服务机构直接作为担保人引进当地劳动力市场急需的技术人才。市提名鼓励新移民到大城市(如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渥太华、哈利法克斯,温尼伯,卡尔加里,埃德蒙顿)以外地方定居。移民部最少分配给这个项目5000移民名额。

取消入籍费,为移民加入加拿大国籍创造条件。并且设立每年接受250名难民的专项计划。早前推出的"大西洋省移民试点项目"(Atlantic Immigration Pilot )转为永久移民项目,每年最少分配5000移民名额给这个项目。

授权书还要求移民部长与各省合作,确保提供高质量的定居服务,确保新加拿大人能够成功地在加拿大定居和融合。加拿大政府将帮助新移民进入劳动力市场,提高语言技能,建立社区联系,并融入加拿大社会。每年联邦政府在这方面的支出超过15亿元,另外各省和各地区还增加了数亿元的支出。

加拿大政府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衡量这些方案如何带来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成果。他们将采用更严格的数据分析来衡量结果,使联邦政府及各省各地区的合作伙伴能够确定,哪些定居计划最有效地帮助加拿大移民蓬勃发展。

13日,特鲁多还向各内阁部长所发出委托书。尽管大多内容直接来自自由党政纲,但有些新内容还是比以前公开的更详细,值得关注。其中之一就是对现行房屋按揭贷款压力测试进行重审。

特鲁多在向财政部长莫奈(Bill Morneau)发出的委任书指示,“重审和考虑来自金融机构的建议,从而使借贷者的压力测试更加充满活力。”这项命令与保守党竞选活动时的承诺相呼应。保守党曾经承诺放宽对首次购房者的测试,并从二次贷款中取消该测试。第二,特鲁多还向农业部长比博(Marie-Claude Bibeau)发出的委任书,要求他从近期的贸易争端中吸取教训,从而改善联邦政府在保护加拿大农产品方面做出反应的能力。同时,特鲁多要求国际贸易部长伍凤仪,即使与没有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也要增加贸易,“特别关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第三,特鲁多还向创新部长贝恩斯(Navdeep Bains)发出的委任书,要求他动用所有可行办法来降低加拿大的手机服务费,两年内达到减幅25%。

本周一(12月9日),加拿大联邦财政部长Bill Morneau还宣布:自由党政府将兑现总理特鲁多竞选时的承诺,逐步推出为中产阶级减税的计划,提高基本个人免税额(Basic Personal Amount)。根据自由党政府计划,将个人免税额逐步提高$2,000加元,最高至$15,000加元,即每位加拿大居民年收入的前15,000加元均为免税收入。一旦全面实施,估计有2000万加拿大人将从中受益。自由党政府连任,和民生相关的福利是一波接着一波,你买他的账吗?

谢选骏指出:“特鲁多设新移民项目 取消入籍费 3年再收100万人”——这不完全是利用美国的混乱而力图占领道德制高点的努力,因为这同时也是一个吸收全球精华的谋略,力求在各个方面推动加拿大成为全球中心!如果美中两国在“争当第一”的恶斗之中忽略了这一动向,就可能让加拿大渔翁得利,顺利成为下一个崛起的强权中心。特别是,加拿大可以利用“脱欧之后的英国”作为战略靠山。



【020、加拿大成为全球政府的典范】


《特鲁多:严审中国入口医疗用品!》(2020-03-31 温哥华港湾)报道:

总理特鲁多表示,加拿大卫生部将评估从中国运来的所有口罩和医疗设备,以确保品质无虞。早前荷兰政府向中国订购了130万个口罩,惟拆封并分发医院后,发现当中有60万个出现品质问题。荷兰紧急回收问题口罩,并承诺全部130万个口罩将废弃不用。据报,荷兰订购的该批口罩标明符合“KN95”等级,惟大部出现两种问题,包括设计不良,口罩无法贴合面部、以及过滤功能有问题。在星期日的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到中国医疗物资品质的问题,特鲁多表示:“中国提供的物资将在这几天抵达加拿大,我可以向加拿大人保证,加拿大卫生部有很强的程序来评估我们所获得的物资信息,会确保是否达到必要的标准,不会有任何漏洞。我们需要确保医护人员的安全,这样才能完成工作,确保国民安全。”中国驻渥太华大使馆上周六表示,中国已于上周五向加拿大发送了3万个医用口罩,1万套防护服,1万个护目镜和5万副手套。大使馆还表示,将再运送另一批N95口罩。当被问及加中关系紧张是否在目前的公卫事件产生影响,特鲁多说,面对全球危机,领导人要搁置分歧,并强调“在这个困难时期,将继续与世界进行合作。这是全球性的危机,各国需要搁置分歧并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谢选骏指出:特鲁多的“严审中国入口医疗用品”和特朗普的“大声感谢中国和俄国的救援物资”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相形之下,加拿大倒比美国更像一个超级大国了。

《加拿大向老人及弱势群体提供抗疫资助》(法广RFI 蒙特利尔特约记者潘卫)报道:

新冠病毒爆发令欧洲多国放弃老年人,但正遭疫情冲击的加拿大宣布将向老人、儿童和贫穷者提供超过2亿元的特别资助,总理杜鲁多在3月29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加拿大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

杜鲁多宣布在疫情大爆发期间,加拿大的无家可归者收容机构将获得1575亿元、暴力受害者援助中心将获得5000万元的额外援助,另有750万元用于帮助受疫情影响的青少年,各地基层组织也将获得900万元用于帮助老人,为长者提供送菜送药上门等服务。

截止到3月29日,加拿大已有20万5097人接受了新冠病毒感染测试,确诊者达5652人,其中65%是受社区感染,35&是在国际旅行中或在返回加拿大途中被感染,7%的病人需要住院,3%是危重病人,目前死亡人数是61人。3月27日疫情最严重的蒙特利尔已进入紧急状态。为阻止疫情在国内进一步扩散,加拿大宣布从3月30日中午开始在各地机场和火车站对乘客进行健康检查,禁止疑似病人搭乘国内航班和火车。

在被问及是否需要派遣军队帮助应对疫情时,杜鲁多表示暂时没有动用军队的必要,但他呼吁加拿大的志愿者团体行动起来,帮助有需要的人们共度时艰。尽管昨天传出总理夫人索菲的病毒感染已经治愈的消息,但杜鲁多本人还处于自我隔离状态,他现在首都渥太华的住所内远程办公。

谢选骏指出:新大陆的加拿大向旧大陆的欧亚各国提出的上述挑战,不仅在道德层面,也在政治层面——在世界各国纷纷沦陷的现在进行时,加拿大正在悄悄呈现全球政府的典范!那就是开始实践中国古代《尚书》的世界统治的蓝图——“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译文:“佑助贤德的诸侯,显扬忠良的诸侯;兼并懦弱的,讨伐昏暗的,夺取荒乱的,轻慢走向灭亡的。推求灭亡的道理,以巩固自己的生存,国家就将昌盛。德行日日革新,天下万国就会怀念;志气自满自大,亲近的九族也会离散。

网文《尚书《仲虺之诰第二》译文与赏析》报道:

原文:

汤归自夏,至于大垌,仲虺[18]作诰。

成汤放[19]桀于南巢[20],惟[21]有惭德[22]。曰:“予恐来世以台[23]为口实。”仲虺乃作诰,曰:“呜呼!惟天生民有欲,无主乃乱,惟天生聪明时乂[24]。有夏昏德,民坠涂炭[25],天乃锡王勇智[26],表正万邦[27],缵禹旧服[28],兹率[29]厥典,奉若天命[30]。

注释:

[18]仲虺(huī):又叫莱朱,是商汤时期的着名大臣。他与伊尹并为商汤左右相,辅佐商汤完成大业。

[19]成汤:即汤王,由于他用武力讨伐夏桀获得成功,因此叫成汤。汤是名字,成是谥号。放:驱逐、流放。

[20]南巢:地名。

[21]惟:思考。

[22]德:通“得”。取得、获得。

[23]台(yí):我。

[24]乂(yí):治理,安定。

[25]民坠涂炭:人民陷入涂泥炭火之中。坠,陷入。涂炭:比喻为污浊、令人痛苦的地方。

[26]锡:通“赐”,赐予。

[27]表:延伸为表记之意。

[28]缵:继承。服:从事、致力。

[29]率:遵循。

[30]奉若:奉顺。

译文:

商汤自夏都率师归来,到达大垌这个地方。仲虺奉命作浩晓晓谕诸侯。

成汤把夏桀流放到南巢这个地方,思考自己的作为便惭愧自己的所得。说:“我恐怕后代把我的行为当作话柄。”仲虺于是作诰,说:“呜呼!思考那上天生育的这些人民都有七情六欲,没有君主就会混乱,只有天生聪明的人时常能治理。那夏桀昏乱得到报应,使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上天于是赐给大王勇气与智慧,用标志端正万邦,继承大禹所继承的,遵循大禹的典籍常规,把这些尊奉为天的命令。

原文:

“夏王有罪,矫诬上天[31],以布命于下。帝用不臧[32],式商受命[33],用爽厥师[34]。简贤附势[35],实繁有徒[36]。肇我邦于有夏[37],若苗之有莠[38],若粟之有秕[39]。小大战战[40],罔不惧于非辜。矧予之德[41],言足听闻。“惟王不迩声色[42],不殖货利[43]。德懋懋官[44],功懋懋赏。用人惟已,改过不吝[45]。克宽克仁[46],彰信兆民[47]。“乃葛伯仇饷[48],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49],南征北狄怨[50],曰:“奚独后予[51]?”攸徂之民[52],室家相庆,曰:“徯予后[53],后来其苏[54]。”民之待商,厥惟旧哉[55]!

注释:

[31]矫:假托、诈称。诬:欺骗。

[32]臧(zàng):好的、美好的、善良的。

[33]式:使用。

[34]爽:明白、明智。

[35]简:怠慢、倨傲。附:依傍、依附。

[36]繁:众多。徒:徒党,同一类或同一派别的人。

[37]肇:开始、最初。邦于有夏:建国于夏世。邦,建邦、建国。

[38]莠:植物名。一年生草本植物,样子很像谷子。这里用为野草之意。

[39]秕(bǐ):中空或不饱满的谷粒。

[40]战:恐惧,害怕。

[41]矧(shen):况且。德:品德、品行。

[42]迩:近。

[43]殖:经营,从事买卖活动。

[44]德懋懋官:德盛的用官职勉励他。懋(mào):盛美,勉励。

[45]吝:悔恨,遗憾。

[46]克:能。

[47]彰:显明,显着。

[48]乃葛伯仇饷:乃,从前。葛伯,葛国的君主。饷,馈送食物。有人送食物给耕田的人,葛伯夺其食物,又杀了这人。葛伯以饷田的人为仇,所以叫葛伯仇饷。葛:古国名。夏末商初时的一个国家。仇:仇恨。

[49]饷:招待,供给或提供吃喝的东西。夷:我国古代对东部各民族的统称。

[50]狄:狄或北狄曾是古代中国中原人对北方各民族的泛称。

[51]奚:何,为什么。

[52]攸:这里用为助词,放在动词之前,构成名词性词组,相当于“所”之意。

[53]徂:前往。徯:等待。

[54]苏:为更生。

[55]旧:通“久”,长久。

译文:

“夏桀王有罪,假托天命,欺瞒上天,来对老百姓发布命令。上天使用了不善良的夏桀,从而使商接受了上天命令,使我们的军队明白。简慢贤能依附势力,这种人确实有许多同党。从我们在夏朝立国开始,他们就把我们商看成是禾苗里的杂草,谷粒中的空壳。我们商上上下下的人都很害怕,没有哪一个人不担心无罪而招来横祸。况且我们商的美德善言,能够动人听闻。“大王您不亲近歌舞女色,不聚敛金钱财物。勉力品德之人用官位来勉励,勉力功绩之人用奖赏来勉励。任用别人就像任用自己一样深信不疑,改正过错后就无遗憾。能够宽厚能够仁爱,对亿万人民明确地显示了诚信。“葛伯与为种田人送饭者为仇。您的征讨从葛国开始。您向东征讨,西边的夷族人便埋怨;向南征讨,北方的狄族人便埋怨,都说:‘为什么把我们放在后面呢?’老百姓盼望您前去,都举家欢庆,说:等待我们的国君吧,君王来了我们就重获新生了。人民拥戴商汤,已经很长久了。”

原文:

“佑贤辅德,显忠遂良[56],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57],邦乃其昌。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58]。王懋昭大德,建于中民,以义制事[59],以礼制心[60],垂裕后昆[61]。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己若者亡。好问则裕[62],自用则小。’呜呼!慎厥终,惟其始。殖有礼[63],覆昏暴[64]。钦崇天道[65],永保天命。”

注释:

[56]遂:推荐或举荐之意。

[57]推亡固存:推求灭亡之道,以巩固自己的生存。《蔡传》:“推亡者,兼攻取侮也;固存者,佑辅显遂也。推彼之所以亡,固我之所以存,邦国乃其昌矣。”

[58]九族:指亲属,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共称九族。

[59]义:这里用为人际之间最佳的行事方式之意。制:控制,制服。

[60]礼:礼法,礼节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传统习惯、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之意。

[61]垂:留传。昆:子孙后代。

[62]裕:充足,丰富。

[63]殖:立,树立。

[64]覆:倾覆。

[65]钦:敬佩、恭敬。

译文:

“帮助贤能辅佐有德,显示忠诚举荐善良,兼并弱小攻击昏昧,夺取动乱之国侮辱亡国君主,推翻亡国之君巩固可存之主,邦国就会昌盛。德行日日更新,天下万邦都在胸怀;内心骄傲自满,亲戚也会背离。君主勉励于大的德行,在百姓中建立起品德,以最佳行为方式来控制事物,以社会行为规范来控制人心,留传给后代子孙。我听说:‘能够自己找到老师的人可以称王,说别人不如自己的人会灭亡。谦虚好问的人就会越来越丰富,自以为是的人就会越来越渺小。’呜呼!要警惕亡国的教训,就要从开始做起。树立起社会行为规范,颠覆昏暴的君主。恭敬崇尚天的道路,才能永远保有子孙的帝称。”

解析:

我们要知道,商汤伐夏桀,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以暴力革命形式完成的改朝换代。那么,作为事件的主角,自己以臣犯上,最后还流放了天子,即使自己以贤德自居,但最终难免给后世落个话柄。因此上,从三朡回亳的路上,商汤一直有点闷闷不乐。仲虺看出了商汤的心思,他过来跟商汤说了一段话,这就是尚书上着名的《仲虺之诰》。

《仲虺之诰》之所以成为《尚书·商书》名篇,主要是解决了咱们老祖宗心中的最基本问题——政权的合法性问题。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看一看仲虺的个人情况。仲虺姓任,据说出生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古时形容雷鸣声为“虺虺”,同时“虺”也是蛇的代称,于是他的父亲给他起名叫“虺”。

仲虺长大后显示出非凡的治国才能,把薛国治理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当时夏桀荒淫无道,“筑倾宫、饰瑶台、作琼室、立玉门”,老百姓民不聊生。仲虺果断归附了商汤,被商汤拜为左相,和右相伊尹一起成为辅佐商汤灭夏的左膀右臂。

国人崇尚仁义礼智信,反对暴力嬗代。从尧舜禹以来,都是帮助别邦兴旺发达从而使该邦成为自己的附属邦国,都很少使用武力。这是因为当时的人们都知道,征服人的形体不如征服人的心。于是仲虺从三方面阐述了商汤革命的合理性:

一、讨伐夏桀是按照老天爷的意思干的,是为了拯救老百姓。这就是所谓的“顺乎天”!仲虺说:“上天生养人民,人人都有情欲,没有君主,人民就会乱,因此上天又生出聪明的人来治理他们。夏桀行为昏乱,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上天于是赋予勇敢和智慧给大王,使您做万国的表率,继承大禹长久的事业。您现在要遵循大禹的常法,顺从上天的大命!夏王桀有罪,假托上天的意旨,在下施行他的教命。上天因此认为他不善,要我商家承受天命,使我们教导他的百姓”。意思是说,“天子”是由老天爷指定来治理老百姓的,老天爷不会错,他指定的“天子”一定是又聪明,又勇敢。夏桀行为昏乱,违背了老天爷要他治理好百姓的初衷,因此要你替代他做天子。仲虺是当时有名的大巫师,他的话代表上天的旨意,有很强的鼓动性。

二、称赞商汤品德高尚,这就是所谓的“应乎人”!仲虺说:“大王不近声色,不聚货财;德高望重的人任用他,功高盖世的人奖励他,能用贤人之谏言,能够知错就改;能宽能仁,昭信于万民。”得民心者得天下,两相对比,谁最有资格当天子不言而喻。

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恢复大禹王创立的合理制度,而夏桀恰恰是破坏了他的祖上的制度。仲虺巧妙的“对事不对人”,给革命找到了第三个合理的理由。他不厌其烦地解释商汤革命是为了“继承大禹长久的事业,遵循大禹的常法”,革命后只要我们“德行日日革新,天下万国就会怀念”,既然已经“革命”了,关键就是以后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不失江山。仲虺劝勉商汤要“努力显扬大德,对人民建立中道,用义裁决事务,用礼制约思想,把宽裕之道传给后人”,要“佑助贤德的诸侯,显扬忠良的诸侯;兼并懦弱的,讨伐昏暗的,夺取荒乱的,轻慢走向灭亡的”,这样才能建立起富强的国家。

谢选骏指出:《尚书》《商书》里的《仲虺之诰》可能被归为“伪古文《尚书》”,并非纯粹的“商代文献”;但是这些古代的赝品却成为后来居上的真货了,也就是说,对秦汉以后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影响甚大的实质作用。例如,对于如何组建一个合理的世界帝国,提出了一种极为实用的政治哲学。

网文《伪古文尚书》报道:

《伪古文尚书》,是指晋代梅赜(又作梅颐)献给晋元帝的《尚书》,因被考证是假托于古文经而伪造,故称《伪古文尚书》。因内中附有伪称“孔安国”所作之传,故又称为《伪孔传》,由于是梅赜(又作梅颐)所献,又称《梅赜尚书》、《梅颐尚书》。 

简介——汉时,东莱张霸将《尚书》的二十九篇重新整合,又以《左传》、《尚书序》作为首尾,共计一百零二篇,史称《一百零二篇尚书》。但随即被发现此乃仿古伪造之书,张霸下狱,而本伪造尚书也在流传一段时日之后,失传亡佚。 

西晋永嘉之乱时,晋朝皇家所藏图书遭到严重损失。欧阳高、大小夏侯三家的《今文尚书》全部丧失,这使得从伏生流传下来的《今文尚书》经文、注疏均失传,于是郑玄所注的杜林漆书本《古文尚书》也就成为了当时主要的版本。东晋元帝时,豫章郡守梅赜又献上尚书经文58篇,自称传自于失传多时的孔安国《古文尚书》,包含《今文尚书》与杜林漆书之33篇外(原29篇被拆为33篇),又多了25篇《古文尚书》的篇目,并带有传说由孔安国所作之《传》(故此版本后来被称作《伪孔传尚书》),盛行于江南。隋代南北一统,南朝经学流入北方,唐代学者也深信不疑,贞观间孔颖达奉敕撰《尚书正义》,本于隋刘焯、刘炫《尚书述义》,开成石经尚书亦采伪孔传,成为日后科举取士的标准版本。这使得这部《伪孔传尚书》自此代替了郑玄注本,影响千余年,而真正来自孔壁本的《古文尚书》(郑注漆书本)最终完全失传。 

然而,从宋朝开始,许多人包括朱熹、吴棫等,都对于梅献《伪孔传尚书》的真实性开始怀疑,吴棫认为伏生的《尚书》诘屈聱牙,而《伪孔传尚书》多出的二十五篇《晚书》却简单易懂。朱熹曾说“孔壁所出《尚书》如《禹谟》……等篇皆平易,伏生所传皆难读,如何伏生偏记得难底,至于易底全不记得?此不可晓”。 

明代中期梅鷟所撰《尚书谱》、《尚书考异》,首先系统性批判古文尚书流传与内容上的可疑之处,清初黄宗羲亦举古文尚书疑点,清康熙间阎若璩承梅鷟之说,以三十年光阴写成《尚书古文疏证》八卷,用“以虚证实,以实证虚”的考证方法,列举一百二十八条证据,认定梅献《伪孔传尚书》所多出的二十五篇,都是后世魏晋时代所伪作,其余三十三篇(《伪孔传尚书》将原伏生《今文尚书》部分的二十九篇,拆为三十三篇)则真伪杂糅,从此,通行本《尚书》中有二十五篇为伪书的说法,遂成定论,通称为“伪古文尚书说”。同时代的毛奇龄写了《古文尚书冤词》反驳阎若璩的说法,“百计相轧,终不能以强词夺正理”,然阎说仍被大多数学者接受,故今日称此本为《伪孔传尚书》或《伪古文尚书》。但虽认为是伪书,如伪造者是谁至今仍是未解之谜。现代一般刊行的《尚书》,多将《伪孔传尚书》中多出的25篇剔除,只留下33篇篇目与《今文尚书》一致者。虽然现在多数学者认为《伪古文尚书》并不是真正传自上古的《尚书》,但其中亦不乏优秀作品,如《五子之歌》里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经常被人引用来体现民本思想。 

谢选骏指出:《尚书》的今古文之争在于王国时代的实况,但对帝国时代的后人来说,弄假成真正如歪打正着一样,也就不乏创新价值了。《伪古文》超越了历史真相,但却塑造了未来世界——谁能善加运用,自可成为全球政府的典范。



【021、监控摄像统一全球】


《2021: 世界普装摄像头10亿 多在中国》(2019年12月07日 法广 RFI小山)报道:

行业研究机构IHS Markit推出新报告,指出随着政府和企业加大对安全网络的投资,到2021年将有逾10亿监控摄像头盯着这个世界,其中大部分安装在中国。印度、巴西和印尼等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也将推动全球监控摄像头数量的增长。

据雅虎新闻引述华尔街日报消息,2021年全球监控摄像头数量料将超过10亿。根据一份新报告显示,随着政府和企业加大对安全网络的投资,到2021年将有逾10亿监控摄像头盯着这个世界,其中大部分安装在中国。

行业研究机构IHS Markit的这份报告提到,到2021年底,用于监控目的的摄像头数量将超过10亿。这意味着较目前的7.7亿个增长约30%。中国的监控摄像头数量在全球监控摄像头总量中的占比将继续为一半多一点。据报告指出,印度、巴西和印尼等快速发展的发展中国家也将推动全球监控摄像头数量的增长。报道引述IHS的分析师菲利普(Oliver Philippou)说,中国监控摄像头数量增长的最大驱动力量,将来自广泛部署影片监控以监视公众的政府项目。城市监控也在其他地方助推需求。菲利普在接受访问时说,这涉及公共安全问题,近年来犯罪和恐怖主义很受关注。该报道说,图像质量和人工智能方面取得的突破为全球安保摄像头行业注入了活力,这些技术增强了人脸识别和影片分析的准确度,亦提高了速度。政府正将这些技术运用到交通管理和犯罪预测等领域。中国在采用此类技术方面走在世界前沿。中国有全球最大的摄像头生产商,中国的街角、繁忙的公路上以及居民区都装有摄像头。

根据上述报告,中国企业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规模最大的摄像头生产商,这两家公司生产的摄像头合计占到总安装量的近38%。但该行业也有一些非中国的主要企业,其中包括韩国生产商韩华泰科和日本的松下电器产业公司。该报道说,其他国家亦积极引入用类似技术,引发了关于监控摄像头增多的影响以及监管方面的辩论。在美国,加州的三藩市和奥克兰等城市已通过了禁止政府机构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的法律。中国打造全方位城市监控网络用于维持治安以及压制新疆地区异见者的努力也遭到了人权活动人士和联合国专家的批评。

据报道,美国众议院日前通过了一项议案,该议案要求对那些对新疆维吾尔人遭大规模拘押负有责任的中国官员进行制裁。中国方面则表示,若美国推进这一行动将进行反制。菲利普表示,由于闭路电视(CCTV)网络的成本下降,包括印度、巴西和印尼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将取代英国和日本等市场,成为全球排名居前的安全摄像头市场。

印度政府已经提议安装安全摄像头和影片分析设备来帮助在国内13亿人口中维持法治和秩序。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局(National Crime Records Bureau) 6月份表示,国内第一个中央人脸识别系统正在接受投标。印度政府在投标要求中提到,这个系统将在改善刑事鉴定和核实结果方面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文件透露,这个使用CCTV监控摄像头的系统主要将被用来识别罪犯及寻找失踪儿童。竞标程式将在下个月结束。印度拥有全球最大的生物识别身份数据库,其中包括对民众虹膜、指纹和照片的扫描资讯。报道称,批评者担忧该系统可能被政府机构不当使用,例如将监控图片与数据库中的照片对比,从而确认或找出想要的人。印度政府表示,生物识别系统是安全的,并非用来监控民众。

新加坡警方已经在重要公共场所安装了至少8万个摄像头,计划未来安装更多。新加坡内政部长尚穆加姆(K Shanmugam)在4月曾表示,这其中许多是智能摄像头,应该能进行影片分析,从而帮助政府机构尽早探查出罪犯和恐怖分子的威胁。尚穆加姆表示:“居民们回应说自己的私隐正在被侵犯吗?”他表示,“在新加坡,居民告诉我们,这给他们增加了安全保障。”菲利普称,到2021年,美国的监控摄像头数量将从去年的7,000万部增至8,500万部,因为美国的学校、商场和办公楼都寻求加强安保。报道指出,根据IHS的数据,与中国不同的是,美国的城市监控只占安保摄像头需求的一小部分,2018年只占整个摄像头网络的3%。尽管如此,公众监控正在增加。根据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私隐与技术中心(Center on Privacy and Technology)今年较早时候的一份报告,底特律、华盛顿特区和奥兰多等城市正测试在警务和安全领域应用人脸识别影片技术。

据该报道,在安保摄像头渗透率方面,美国与中国不相上下。美国平均每4.6人安装有一台摄像头,与中国的每4.1人安装有一台摄像头相差不远。菲利普表示,对监控市场的报导目前主要集中在中国大举部署摄像头和人工智能技术上,而未来对于大规模监控的争论可能同样会聚焦美国。

谢选骏指出:监控摄像不仅可以独裁中国,而且可以统一全球——这不是《1984》那样的小规模极权,而是《中国文明整合世界》、《礼制的天下统治》——《礼制的天下统治》意味着,不仅要监控百姓,也要监控官僚和君主,因为,君主本来就应该像日月那样透明,没有私生活!官僚和公众人物,都应该受到彻底的检视!只有玻璃缸一样的社会,才可能抑制人的不法贪欲——这就要求对监控者的反监控。双向的监控!谁也不能获得滋长邪恶的特权。



【022、解决非洲问题是全球政府的前提】


网文《非洲贫困化与全球化》(安春英)说:

根据2003年的统计,非洲是世界上最贫困地区,也是贫困人口仍在不断增加的惟一地区。主要表现为:

1.收入贫因。以日均生活费低于1美元的国际贫困线来衡量,1999年,在撒哈拉以南非洲6.42亿人口中,约有3亿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2000年,非洲人均收入只有671美元,埃塞俄比亚和布隆迪人均收入只有100美元和110美元。

2.人类发展贫困。2000年,全非洲人均寿命只有53岁,有40%的人口得不到卫生设施服务。

3.知识发展贫困。2000年,尼日尔和布基纳法索成人识字率分别为16%和24%,居世界末位;全非洲小学总入学率为79.6%;中学入学率只有33%。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每千人仅拥有31.6部电话和9.2台计算机。这些指标,充分反映了非洲大陆的贫困化现状。

国际生产体系以不合理国际分工为基础

西方国家留给非洲各国的“殖民遗产”之一是低序次的产业结构。非洲国家的独立使这些国家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由原来的依附关系转为依赖关系。尽管非洲国家采取措施,力图培养多极增长点,建立多样化产业结构,但至今仍难以消除这一弊端。从农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来看,2001年,几内亚比绍、中非共和国和埃塞俄比亚这一比率分别高达64.3%、54.7%和52.5%。

非洲国家的进出口商品结构也完全反映了各国资源禀赋及国内生产结构。据世界银行统计,2000年,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喀麦隆和几内亚的农矿原料、燃料等资源出口分别占出口总额的100%、97%、69%和66%。一些落后的产业部门无法满足国内生产和生活的需要,造成该国工业制成品高度依赖进口的局面。布隆迪、马达加斯加、阿尔及利亚等20多个非洲国家制成品占进口总额的一半以上,肯尼亚(东非工业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工业制成品进口额也在60%以上。表明这些国家的工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国际竞争力较弱。

国际贸易体系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靠对国际市场的垄断,压低农矿初级产品价格,提高工业制成品价格,导致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若贸易条件以1995年为100%来衡量,1975~1984年,非洲贸易条件上升了1.1%,1985~1989年。下降了6.8%,1990~2000年,进一步恶化0.4%。2001年,受国际市场初级商品价格的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增长率下滑0.3个百分点。发展中国家遭受日益扩大的不平等交换的打击,难以积累必要资金发展民族工业。

发达国家为了保护自己的市场,设立了重重贸易壁垒。目前,欧盟对农业初级产品征收5%的关税,已加工的农业原料税率为10%。农业是非洲很多国家最具出口活力的部门,因此发达国家的农产品补贴使非洲最易受到伤害。据世界银行发表的《2002年全球经济展望及发展中国家》统计,2001年发达国家用于农产品的补贴高达3500亿美元,农业补贴费用高达日均10亿美元。2002年5月,布什签署了《新农业法》,决定在今后10年内将向美国农业提供高达1900亿美元的财政拨款,在2003~2008年将农产品财政拨款增加67%。非关税壁垒盛行是当前发达国家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特点。发达国家的非关税壁垒名目繁多,既有反倾销等直接措施,又有间接措施,如卫生和安全标准等,拒绝非洲产品进入它们的市场。这些贸易壁垒每年给非洲国家造成200亿美元的损失,非洲的商品出口占世界总出口的比例逐年下降,1980年为5.9%,1990年3%,2000年2.1%。世界银行经济政策与预测部主任尤里坦言:“要增加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发达国家必须愿意把农产品和纺织品问题摆到谈判桌上,因为这些产品都是贫困国家生产的新产品。只有在讨论发达国家关心的问题的同时降低农业壁垒,推进纺织品的谈判时间表,在减少反倾销问题上达成一致,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发展回合’。”

谢选骏指出:上文只看到了社会因素,却没有看到种族因素。现在,十四年过去了,情况如何呢?事实表明,任何外来力量介入非洲大陆的事务,都会产生“殖民主义”——过去有“欧洲殖民主义”,现在有“中国殖民主义”,因为任何产业的带入,都会导致人口的带入,而人口的带入,不可避免地演化为移民活动甚至殖民主义。这是因为,非洲多数地区的人种,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多数人种有些差距,而社会交流必然生物交流,导致人种的流动。但是不论怎么说,全球化是无法阻挡的,而全球化的最终结果,就是建立全球政府。全球政府如何建立呢?我认为,其前提,就是全球开发基本完毕,各个地区大致处于相近的发展水平。现在,中国已经发展起来了,而比中国远远落后的地区(不是稍微落后的东南亚地区),主要集中在非洲大陆了,因此可以推测,等到非洲大陆开发大致完毕的时候,就是全球政府水到渠成地出现的时候了。



【023、解决气候变化比人性贪婪容易】


《比尔盖茨的环保蓝图:“解决新冠疫情比气候变化容易”》(BBC 2021年2月16日)报道:

比尔·盖茨称,要致力把碳排放归零!

510亿和0:美国富翁比尔﹒盖茨(Bill Gates)说你需要认识这两个与气候有关的数字。这位微软公司创始人说,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将会是“人类历来做过最大的奇迹(the most amazing thing humanity has ever done)”。他说相较之下,结束疫情“非常、非常简单”。

盖茨先生的新书《如何避免气候灾难》是一本应对全球暖化的指引。上周他对我说,不要低估这个挑战的规模。“我们从来都没有经历这种转变,我们在说未来30年要做的事情,这是史无前例的。”

510亿,是每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吨数,0是我们需要达到的数字。盖茨先生把焦点放在科技如何帮到我们达到目标。

可再生能源例如风力、太阳能等,帮助我们发电时去碳化,但他指出,这只占整体排放的30%。我们要把剩下的70%排放去碳化,这些排放来自钢材、水泥、交通系统、肥料生产等等。我们暂时也没有良方去解决每一个行业中碳排放的问题。

“政府要主导”

盖茨先生说,答案在于致力创新的程度要达至前所未见的程度。他认为,这要由政府开始。目前,经济系统并没有就使用化石燃料征收真正的成本。许多用户并未就破坏环境支付足够的补偿,这些污染可以来自汽车使用的汽油,或是家中用燃或天然气发电。“现在,你并没有见到你释放二氧化碳所造成的痛楚。”所以你说政府应该介入。他说:“我们需要以价格调整,去告诉私人企业,我们需要绿色产品。”他指出,这是需要政府在科研投放巨额投资,也要支持市场去发展新产品和技术,以助其调低价格。但盖茨先生在把微软变成科技龙头时,经常批评政府监管会阻碍创新。他现在要求政府介入,他是否赚够了?盖茨回应表示,他支持“政府在公义、教育、科研、道路上的基本角色”。

在气候变化的问题上,盖茨表示如果全球政府没有共同努力,那些特别是住在赤道的人们,就无可能避过灾难。他特别说,美国的共和党要承认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性。他说,这需要“30年持续的推动”,“如果市场没有收到持续清晰的信号,企业很难完全改变实体建设。”

气候变化:从英国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讲起……

气候变化:夏天可能会“热到让人类难以生存”……

1975年共同创办微软

福布斯富豪榜中排行第四,估计身家达1.24万亿美元

与太太在1994年开始成立慈善基金会捐赠近500亿美元。

在2008年从微软退下来专注慈善事业

目前专注全球卫生及发展、教育与应对气候变化

容许私人飞机——只是用少一点东西,例如吃少一点、用少些电和天然气、较少乘坐飞机等,也不能够解决问题。“印度正为人民建造房子,在夜晚提供照明和空调,去令居所更加宜居,”他相信全球需求不会减少。他认为政治行动更为重要,要求政府去做正确的事情,以大家则以消费者立场向企业发声。“如果你买电动车,或是用肉替代品的汉堡、或是使用电动热泵,你正帮助增加生产这些产品,这可望把价格下降。”他承认自己仍然过着富豪般的生活。他使用私人飞机,但他强调这是用生物燃料发电,即是用植物制作的燃料。“你知道吗,我的飞行燃料是要付上一般燃料的三倍价钱,每年我要用超过700万美元。”

他早前参与30亿美元的竞投争夺战,购买最大的私人飞机服务公司“Signature Aviation”。被问到他刚刚才写了一本讲避免气候灾难的书,就买一间飞机公司是否恰当?“我不认为,取消所有飞行活动是合理的,”他说,“这种强迫的手段不会带领我们解决问题。”盖茨说答案在于“哪一种飞行燃料可以不会贵很多,又可以零排放,这可能是生物燃料,电子燃料,或是使用绿色氢气作为飞机的动力”。

适当时机

盖茨先生在新冠病毒阴谋论者中,被视为恶魔的角色。他被指控在神秘实验室炮制病毒,这是一个全球精英想把全球人口下降的计划,同时以打疫苗之名,在人民的体内安置晶片施以追踪和控制——改变DNA、植入微芯片。他被问起时笑了起来。“为什么我要追踪人们?你知道,我对他们去哪儿不感兴趣。”

他目前把慈善的努力放在应对发展中国家的卫生问题上。他告诉我,他已经习惯别人在他于鸡尾酒会时大谈结核病和疟疾感到沉闷,他说真正的改变来自于“传染病工作的普遍模糊性”。他说他担心在气候问题上发声会引发同类的争议。“我不希望这影响到我在小儿麻痹症及疟疾问题上发声,”他解释,但他说他感到是时候发表他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计划。他表示,他希望把他的建议能够成为绿色经济刺激方案的一部分,并希望今年11月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气候会议,能让各国共同讨论。他相信,我们正处于气候辩论的关键时刻。他形容年轻一代经过了“道德的反思”认为要在这议题上推动改变。“现在我们要继承这份能量,确保这能针对政策上作出改变。”他警告这并不容易。这要全球每年持续高度关注。他说希望“我们能有点幸运”,成功突破研发新技术去解决目前困难的范畴。但他很乐观,认为人类可以避免气候变化最坏的影响。“你知道,我见证过多次,创新是会让我们大吃一惊。”

谢选骏指出:比尔盖茨的环保蓝图宣扬“解决新冠疫情比解决气候变化容易”,其实是在推销某种毒药、是在掩盖某种真相——解决气候变化比解决人性贪婪容易。而比尔盖茨的所作所为,正是人性贪婪的典型例证。他先是一个奸商,然后从事慈善生意,现在又画出环保蓝图进行欺诈活动。解决新冠疫情比气候变化容易,是假的;解决气候变化比解决人性贪婪容易,才是真的。这一点圣经上早就说清楚了。比尔·盖茨嘴上说,他对追踪人们不感兴趣,因为他想要掩盖“商业成功都取决于搜集数据和内线交易”!他要致力把碳排放归零?不是的,他致力于大家的口袋都归零!否则他怎能成为“世界首富”?



【024、敬语是等级精神的体现、全球秩序的样板】


《日本:日语申请加入国际通用语言被拒绝。原因:有三大理由!》(每日头条 2019-04-28)报道:

语言是影响国际之间交流的最大障碍。为此,联合国专门选取了6种语言作为国际通用语言。

联合国所有的会议、文件以及相关记录都用这六种语言,这六种语言分别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为什么要选这六种语言呢?选取标准主要是看该语种的影响力和通用程度。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曾经的英联邦成员国都在使用;汉语是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法语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等地广泛使用;俄语广泛流通于前苏联成员国;西班牙曾是殖民大国,有许多国家将其采用为西班牙语;阿拉伯语在阿拉伯世界中影响力巨大,因此也被采用为联合国工作语言。

联合国规定,这六种语言具有同等效力,代表们可以选用其中任何一种。

在正式会议中,会场都有专职翻译把代表们的发言同声翻译为所需要的各种语言。

联合国发布的任何文件,都要用六种语言翻译印出,或用六种语言逐字记录。

由此可见,本国语言成为联合国通用语言是一件非常有利的事,可以证明本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日本曾提议将日语也列入联合国通用语言之列,结果遭到联合国拒绝。

联合国拒绝的理由如下:

日语不是独立语种,受汉语影响很大,汉语占到了词汇量的47.5%,故而不与汉语并立;日语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语系,从语种上划分属于扶余语系;最后一点,日语虽然拥有1.25亿使用人口,但日本在国际上影响力不够,尤其在联合国没有话语权。

种种原因,日语没有资格入选国际通入语言。

谢选骏指出:日语虽然不能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得到联合国采纳,但是日语的敬语体系却可为全球秩序贡献力量。

网文《日语》报道:

日语(Japanese)又称日本语(にほんご),母语人数有1亿2500万人,使用日语的人数占世界人口的1.6%。

日语的起源一直是争论不休的问题。明治时代的日本人把日语划为阿尔泰语系,但阿尔泰语系这个说法已经普遍遭到否定,霍默·赫尔伯特(Homer Hulbert)和大野晋认为日语属于达罗毗荼语系,西田龙雄认为日语属于汉藏语系,白桂思(Christopher I. Beckwith)认为日语属于日本-高句丽语系(即扶余语系),列昂·安吉洛·塞拉菲姆(Leon Angelo Serafim)认为日本语和琉球语可以组成日本语系。有一种假设认为南岛语系、壮侗语族和日本语系可以组成南岛-台语门(Austro-Tai languages),即认为三者都有共同的起源。

日本古代不使用汉字,至应神天皇时始自百济传入汉字。全部用汉字写成的《日本书记》的说法,“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贵贱老少,口口相传”,到了应神天皇(270-310年在位)时代,百济国派阿直岐到日本,285年,百济近肖古王时期的博士王仁把中国的《论语》、《千字文》、《孝经》等带往日本,是为日本接触汉字之始。 [2-3]  三国时代以后,汉字、汉文化正式大量传入日本之始。

唐代时日本人发明了通行于女性之间的假名,官文为文言文,因此现代日本语受古代汉语影响极大。以昭和31年(1956年)的《例解国语辞典》为例,在日本语的语汇中,和语占36.6%、汉语占53.6%,昭和39年(1964年)日本国立研究所对90种杂志用语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了和语占36.7%、汉语占47.5%、西洋语占近10%的结论。

日语方言的分类——关东(かんとう)(Kantō)、东北(とうほく)(Tōhoku)、丰日(ほにち)(Hōnichi)、中国(ちゅうごく)(Chūgoku)、云伯(うんぱく)(Umpaku)、四国(しこく)(Shikoku)、近畿(きんき)(Kinki)、北陆(ほくりく)(Hokuriku)、东海东山(とうかいとうさん)(Tōkai–Tōsan)、北海道(ほっかいどう)(Hokkaidō)、- 内陆(ないりく)北海道方言(inland Hokkaidō)、萨隅(さつぐう)(Satsugū)、肥筑(ひちく)(Hichiku)。

基本信息——文字、书写方式、书本(纸张等)上的表现方式称为日文,是一种主要为日本列岛上和人所使用的语言。虽然并没有精确的日语使用人口的统计,不过计算日本国内的人口以及居住在日本国外的海外日裔人群,日语使用者应超过一亿三千万人。几乎所有在日本出生长大的日本国民都以日语为母语。此外,对于失聪者,有对应日语文法及音韵系统的日本手语存在。

日语与汉语的联系很密切,在古代(唐朝)的时候,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大量的古代汉语词汇随着汉字由中国东北的渤海国和朝鲜等地被传入日本。近代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其近代化及工业化进程,大量的欧美词汇随着工业革命成果及启蒙运动思想一同引入日本(主要是英文,此外亦有德文和法文),又由日本人重新组合成大量现代日语词汇并被传到邻近的中韩两国,因此被汉语采用,如电话、干部、共产党、社会主义、机器、生产、经济、教育、军事、列强、物理、数学、化学、生物、英语、航空母舰等等。

日语极富变化,不单有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还有简体和敬体、普通和郑重、男与女、老与少的区别,不同行业和职务的人说话也不同,这体现出日本社会森严的等级和团队思维。日语中的敬语发达,敬语的使用使得公众场合下的日语十分典雅,但过于繁复的语法使得学习敬语异常困难,即使土生土长的日本人也不能完全熟练掌握。

日语和南亚语系都有密切的关系,受汉语影响很大,吸收了本来作为汉藏语系特点的声调和量词,因此使日语的语言学归属变得十分复杂。语言学家对于日语的起源存在不同的意见。国际学术界许多著名学者认为,从语法和句法上,日语与朝鲜语是近亲属语言的关系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二者的语言同源性非常大。也有证据表明,日语词法和词汇在与古代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北部的民族国家高句丽语言有亲缘关系。

日语不等同于和语。日语中包含和语(即日本民族固有的语言),但日语并不只有和语一种类型,反而在日语中和语所占的比例是最少的一部分。其他的例如外来语,汉字词都称之为日语。

使用情况——日语的使用范围包括日本国全境(琉球地区大部分使用,有原住民使用琉球语,日本不承认琉球语为独立语言)。日语在世界范围使用广泛,因为日本动漫产业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虽不是联合国工作语言,在世界上影响力也很大。特别是对于与ACG相关的物什,日语几乎是唯一的用语。日语主要在俄罗斯,东亚,东南亚,南亚,大洋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南美洲等国家和地区,及欧洲的英国为少数的重要语言。

日语在网络用户中的使用人数有9900万人,居世界第4位。以日语为母语的人有1亿2700万人,在全球的使用者人数为128,204,860人,在20个国家中位列第9,而网络使用人数则上升了5位。把日语作为通用语的国家并不只有日本,帕劳的昂奥尔州也在把日语作为通用语,因为1914年到1945年日本曾统治帕劳,在那期间使用了日语授课。

语法——按语言结构特点分类,日本语属于黏着语。SOV语序。在语言表达上分为简体和敬体,另外有发达的敬语体系 。作为一种基本的结构,典型的日本句子的句式是主语-宾语-谓语。例如:太郎(たろう)がりんご を一つ食(た)べた(Tarō ga ringo o hitotsu tabeta)。照字面直接的意思是"太郎吃了一个苹果"。

当说话人认为从语境中听者能理解,也就是谈话者或作者自信谈话对象对所谈及的情况有一定了解时,经常会省略主语或宾语。在这种情况下,上面所讲的那个句子可能会变成,“りんごを食べた”(ringo o tabeta)("吃了苹果")或仅为:“ 食べた ”(tabeta)("吃了")。

在日语中,不像在英语中,词序并不能表明名词在一个句子中的语法作用。名词并不像有些语言中那样,会因语法需要加以变化。代之,语法作用是通过名词后面的虚词来表示的。重要的是が(ga), は(ha),助词读做Wa),を(o),に(ni)和 の(no)。虚词は(作助词时读作wa)特别重要,因为它标志着一个句子的话题或主题。

日语中的动词变格不能反映出人称和单复数。在现代语中,所有动词在现代日语字典中的形式都是以一部分U段假名结尾(う、く、ぐ、す、む、つ、ぬ、ぶ、ふ、ぷ、る)。这样,动词“食べる”(taberu)就像英语中"吃"的动词原形“eat”,尽管它本身实际上是一般现在时,意思是“eat(吃的动词原形)/ eats(吃的第三人称单数)”或者“will eat”(将吃,吃的将来时)。其它的一些变格形式是“食べない”。

时态——日语中只有2种时态:过去时、现在时,将来时被现代日语划到现在时一类了,因为现在时和将来时没有明显的时态标记,要靠动词的种类和上下文的关系区别。从形态上、整体上说,我们可以认为日语的时态分为过去时和非过去时两种。

敬语——日本人发展了一个具有完整体系的敬语,日语叫做敬语(敬语、けいご),它用以表示谈话者对谈话对象的尊重。这里涉及不同程度的语言,敬语的熟练使用者有广泛的可供选择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以便产生所希望的礼貌程度。一个简单的句子可以有20多种表达方式,这要取决于谈话者与谈话对象之间的相对地位关系。决定谈话的恰当礼貌程度有相当的挑战性,因为相对地位关系是由许多因素的复杂组合来决定的,如社会地位、级别、年纪、性别、甚至替别人帮过忙或欠别人人情。两个人初次见面,不了解对方属于哪个阶层,或其社会地位看似相同(也就是说衣着或行为举止上没有明显区别),有一种可供使用的中性的或中等级语言。总体来说,妇女比男士倾向于使用更礼貌的语言,而且使用的场合更多。掌握敬语绝非易事。有些日本人比别人更擅长于使用敬语。敬语近乎无数,多体现在名词、形容词、动词和副词上。所谓的敬语是用于称呼谈话对象或与他/他相联系的事情的,如亲戚、房屋或所有物。相反,有一些特别谦虚的词,是讲话者用于指自己或与自己相关的事情的。这两种表达方式之间产生的那种差距表示出对谈话对象的恰如其分的尊重。常用的有お世话になります和いたします等。

语音——讲西班牙语和意大利语的人会发现日语的短元音——a,i,u,e,o的发音与那些语言很相近。长元音——aa,ii,uu,ei,ee或者oo的发音长度为短元音的两倍(尽管ei经常被发作两个元音)。长短元音间的区别很关键,因为它会改变一个词的意思。辅音是k、s、sh、t、ch、ts、n、h、f、m、y、r、w、g、j、z、d、b和p。摩擦音sh(如英语中的“shoot”)和破擦音ch、ts和j(分别如英语中的“charge”、“gutsy”和“jerk”)被当作单辅音。g的发音通常都如英语“game”中的浊辅音,而不是"gene"中的那种g的发音。

与英语一个主要区别是,日语没有重读的重音:每个音节的重音相同。英语音节有时会被拉长,但在日语中,一连串的音节在发音时如节拍器一样规则。跟英语一样,日语有一种高低声调的重音系统。日语的所有读音基于五元音、九辅音,而五元音、九辅音又基于“发音较小,口型较小”的原则。

汉字词——日语受到汉语的影响很大。在日语里,有语法实意的词都含有汉字且大部分与实意相关。所以通常懂汉语的朋友,即便不懂日语,看到一个短句也能大概明白意思。不过因为影响日语的是文言文而不是白话文,所以有些词也不能以现代汉语的角度去理解。还有一些词语虽然也含有汉字(而且有的是日本人自造的汉字),不过意思却相差很多。如:「时间」(时间、じかん)不等于汉语中的时间,代表是一个时间段,类似这种的还有「年间」(年间、ねんかん)。

外来语——日语不仅有丰富的本土产生的词汇,它还有许多源自别国的词。如一些从汉语来的外来语在目前的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以致它们不被认为是从日本之外引进的外来语。在十九世纪晚期和二十世纪初从西方引进新概念时,经常会使用日文字的新搭配来翻译它们。这些词是现代日本人所使用的知识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这些外来语外,日语中还有许多词汇是从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借来的。虽然造新词的方法继续存在,但以原状引进西方的词汇的做法很普遍,如ボランティア——volunteer(志愿者)、ニュースキャスター——newscaster(新闻广播员等等)。日语还创造了一些假英语词汇,称之为“和制英语”(英语中实际没这些词)诸如 ナイター——nighter(夜晚的运动比赛)、サラリーマン——salaryman(挣工资的工人)。这一趋势在最近几年明显增长。

和制汉语——和制汉语是日本人利用汉字的字义、构词规则自行创造的汉语词。和制汉语词的构词方法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将标记和语词的汉字读音由训读改为音读,转为汉语词。另一种是运用汉字的字义、构词方法制造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汉语词。运用汉语构词法造新词始于古代。其次,在江户末期到明治时期,随着西方的科学、技术、制度、物品等的不断传入,出现大量的汉语词(意译词),这些翻译词成为现代和制汉语的主流,它们又被称为新汉语词。大正时代以后,可直接音译外语的外来语成为主流,特别是二战后受到限制汉字的影响,汉字构成的翻译词日渐衰弱。

书写系统——日语书写一般为汉字和假名混合书写。通常是把汉字和平假名混合书写,外来词和某些其他的词(如动植物名称)则用片假名书写。“罗马字”是使用拉丁字母来表记日语的一种方法。

假名——在古代,日本民族只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而没有自己的文字。后来,汉文化传入日本,日本人开始能用汉文记事。到了公元五世纪中叶之后,日本人民创造了用汉字作为表间符号来书写日语的方法。至八世纪后,这种将汉字作为表记符号的方法已经被普遍采用,日本古代著名的诗歌集《万叶集》就是采用这种书写方法。如日语的“山”,读作“やま”,在《万叶集》中就用“也麻”两个汉字来书写。“桜”读作“さくら”,就用“散久良”三个汉字来书写。日语中的助词“て、に、を、は”等则用“天、尔、乎、波”等汉字来表示。这种书写方法后来被称为“万叶假名”。但是,用万叶假名式的汉字记事作文十分繁杂,在此后来慢慢简化,只写汉字楷书的偏旁,如“阿”→“ア”,“伊”→“イ”,“宇”→“ウ”等,之后慢慢地演化成了片假名。另外,柔和的汉字草书适合于书写日本和歌,尤其在盛行用草书书写信件、日记、小说之后,逐渐形成了一种简练流畅、自由洒脱的字体,演化成了平假名,如“安”→“あ”,“宇”→“う”等。至此,日本民族终于利用汉字创造了自己的文字。由于这些文字都是从汉字字形假借而来的,因此称为“假名”。根据假名的书写方法不同,取自汉字楷书偏旁的称为“片仮名”(カタカナ),从汉字草书演变而来的称为“平仮名”(ひらがな)。片假名和平假名都是以汉字为基础创造的表音文字。一般书写和印刷都用平假名,片假名通常用来表示外来语和特殊词汇。

汉字音——日语中大量使用汉字。日语中的全部汉字约有几万个之多,但是常用的则只有几千个。1946年10月日本政府公布了“当用汉字表”,列入1850个汉字。1981年10月又公布了“常用汉字表”,列入1946个汉字。在教科书和官方文件中,一般只使用列入“常用汉字表”中的汉字。每个汉字一般都会有两类读法:“音读”(音読み)和“训读”(训読み)。“音读”模仿汉字的读音,按照这个汉字从中国传入日本的时候的读音来发音。根据汉字传入的时代和来源地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吴音”、“汉音”和“唐音”。但是,这些汉字的发音和现代汉语中同一汉字的发音已经有所不同了。“音读”的词汇多是汉语词汇。“训读”是按照日本固有的语言来读这个汉字时的读法,“训读”的词汇多是表达日本固有事物的固有词汇等。

谢选骏指出:综合来看,敬语的运用是等级精神的体现,而不是相反,也就是说,不是敬语促成了等级精神。但是,鲸鱼确实有助于巩固等级精神,可以完善礼制,因此可以成为全球秩序的样板。我的这种说法并非异想天开,因为,近代日语就对现代汉语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



【025、兰德公司的第三只眼睛】


《7大凶险暗藏,中国将爆发雪崩式返贫》(2018-10-26 中时电子报)报道:

微博上一篇文章提到,中国大陆改革开放30年,一直处于造富的阶段,不论是人数或财富的总量,都让全世界刮目相看,但接下来将面临调整,如房市泡沫将呑噬富人财富、泡沫产业效应迫使台商被洗出大陆等。对此,财信传媒董事长谢金河在脸书表示,这篇文章言简意赅,暗藏玄机,在贸易战升温之际,作者似乎看到大陆经济下一个调整方向,值得参考。老谢指出,微博一篇标题写着“天将大变,中国将爆发雪崩式返贫,你知道?”的文章吸引他拜读。文中提到,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一直处于造富的阶段,不论是人数或财富的总量,造富的结果让全世界刮目相看。这个造富过程,80年代是靠投资倒把(转手倒卖以牟取暴利),“倒爷”靠特权挑出低价资产、买低卖高。

作者分析,90年代发财靠国企改制,下冈工人大翻身。2000年后赚钱靠房地产,2010年发财靠融资,只要会说故事,融资一轮接一轮,“京东一年亏几十个亿,刘强东分红拿了几十个亿”。

大陆经过几十年的经济高度成长后,接下来要面临7大调整:1、楼市泡沫将呑噬富人财富;2、个人理财将出现大规模违约;3、世界工厂风光不再,也像郭董过去叱咤风云的时代已成往事;4、重污染,重耗能企业被清除;5、人民币升值泡沫吹破;6泡沫产业被挤出效应,众多台商被洗出中国大陆;7、财富来得太快,富二代提前败家。

作者指出,股市熊市依旧,P2P跑路崩坏愈来愈严重,创业者好不容易拿到的资金,以后是A轮死、B轮死、C轮死,工厂毛利率愈来愈薄,到了资不抵债,工人薪资提升不上,服务业受影响,也会冲击白领。

老谢认为,这篇文章言简意赅,字字句句暗藏玄机,在美中贸易摩擦升高之际,作者似乎看到中国大陆经济下一个调整方向,值得参考!

谢选骏指出:这篇文章,其实早被网上流传八九年的“兰德公司”给说中了——

《美国兰德公司预测:10年后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发布:2010-9-2011:45| 作者:兰德公司 来源:天涯)报道:

(一)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普通中国人通常只关心他们的家庭和亲属,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上而不是建立在一个理性的社会基础之上。

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祉,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

毫无疑问,这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道德观势必导致自私,冷酷,这种自私和冷酷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二)中国人是世界上少数没有信仰的可怕国家之一。

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信仰,这导致自我泛滥,缺少约束,缺少统一的精神支柱,他们没有通一规范的道德意识和真理意识,每个人只相信他自己,每个人按自己的意志确立行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行为的道理,这导致中国人在各个行业和生活领域中没有统一意识。

中国是无神论国度,大多数人接受的是无神论者教育,蔑视宗教信仰,把宗教信仰当做迷信,精神领域没有共同的凝聚和约束。

大部分人,他们坚持认为自己是无神论者,其实质行为上却是泛神论者,在中国,拜鬼现象非常普遍。

由于缺乏信仰,中国人没有罪恶感,没有亏欠和内疚感,只要犯罪不被知道,就是无罪,这导致中国人在内部矛盾分歧时,在人性中的残忍和冷漠,纵观中国整个历史,最残忍的争斗和屠杀都来自于他们内部自己。

(三)中国人所说的政治除了欺骗和背叛没有其它东西。

中国从来就没有成为一个法制社会,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守法行为格格不入。

中国人老想走快捷方式。

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即成就来自于努力工作和牺牲。

在中国,人情高于法律,导致一代又一代人在徇私枉法贪赃受贿的社会不公正和法律不公正中互相效法模仿,徇私枉法成为中国人的传统。

在中国,政治斗争是罕见残酷而无情的,政治斗争让中国一代一代人失去人性。

(四)大多数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学到过什么是体面和尊敬的生活意义。

中国人倾向于索取而不给予。

他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生活的真谛不在于你索取多少而在于你能给予社会和你的人类同胞多少。

大多数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学到过什么是体面和尊敬的生活意义。

中国人普遍不懂得如何为了个人和社会的福祉去进行富有成效的生活。

潜意识里,中国人视他们的生活目的就是抬高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认知。

这样一来,一个人就会对“保有面子”这样微不足道欲望感到满足。

“面子”是中国人心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了中国人难以克服的障碍,阻碍中国人接受真理并尝试富有意义的生活。

这个应受谴责的习性使得中国人生来就具有无情和自私的特点,它已成为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

中国人没有勇气追求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

首先,他们没有从错误中筛选正确事物的能力,因为他们的思想被贪婪所占据。

再有,就算他们有能力筛选出正确的事情,他们也缺乏勇气把真理化为实践。

中国人习惯接受廉价和免费的事物,他们总是梦想奇迹或者好运,因为他们不愿意付出努力,他们总想不劳而获。很少有中国人明白一个事实,就是威望和成就是通过一步步努力的工作和牺牲实现的,不付出就没有所得。简单来说,如果是为了谋生,那一个人只有去索取;但如果是为了生活,一个人必须要去奉献。

为了掩饰中国目前的失业,贫穷,惊人的资源浪费等现实,中国政府编造出一串数字来把中国打扮成一个经济上欣欣向荣的国家。

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吸引更多的外国资本来填补中国的这个无底洞。

所以当人们下次听到中国政府所宣布的经济高增长率等数字时应该想想这些臆想出来的数字是否正常。

我们不能忘记我们不得不为这个中国政府粉饰的表面上繁荣的伪资本主义国家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五)中国人的价值观建立在私欲之中。

由于在贫穷的环境下生长并且缺少应有的教育,大多数中国人不懂得优雅的举止和基本的礼貌。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着装笨拙粗鄙却不感到害羞。

他们在青少年时所受的教育就是如何说谎并从别人那里索取,而不是去与别人去分享自己的所有。

中国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家。

但无限制生育政策所带来恶果使得中国成为了无限廉价劳动力的输出国。

这些输出也包括那些受过教育的劳力输出,除了他们的教育水平,实则和其它一般苦力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中国大规模生产的便宜产品降低了输入这些产品的地区的商业信用度。

由于技术落后,管理失败,中国制造的单位能耗要比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高出很多。

因此,随着出口额的增加,中国在扩大生产的同时丧失着宝贵的能源。

同时,这种行为也严重的污染了环境,使中国变为全世界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国家。

目前中国正在遭受着资本主义社会两大邪恶的折磨,即环境的破坏与人性的丧失。

由于中国人天生的贪婪的本性,它们可以毫无保留的接受资本主义的阴暗面和无止境的利益纷争。

中国人对西方的技术与产品狂热追求却对西方管理文化所强调的坦率,直接,诚实这些质量漠不关心。

有人曾经做过的一个精彩的比喻可以用来解释这种奇怪的被称为中国模式的资本主义的现实,即没有法律约束的资本主义就像不存在地狱这一概念的基督教,最终每个人都堕落,无一幸免。

事实上,现在的中国制造已经成为质量低劣,价格便宜,仿制,侵犯知识产权的代名词。

由于中国文化不鼓励敢于冒险这种优良质量,所以中国人极力避免冒险,他们也不想寻求机会来改善自己的生活。

(六)中国人的生活思想还停留在专注于动物本能对性和食物那点贪婪可怜的欲望上。  

中国人对于生活的平衡性和意义性并不感兴趣,相反他们更执迷于对物质的索取,这点上要远远胜于西方人。

大多数中国人发现他们不懂得“精神灵性”,“自由信仰”以及“心智健康”这样的概念,因为他们的思想尚不能达到一个生命(补:即肉体和灵性的并存)存在的更高层次。

中国人追求腐化堕落的生活,满足于自我生理感官需求,他们的文化建立在声色犬马之中:麻将、赌博、色情、吃欲、贪欲、色欲无不渗透在他们生活和文化中。

(七)失败的中国式教育成为世界的笑柄。

在中国人的眼中,受教育不是为了寻求真理或者改善生活质量,而只是身份和显赫地位的象征和标志。

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别人那里得到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为了别人的幸福做过什么,而只是因为他们获得占有了相当的知识。

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只不过是一群仅仅通晓考试却从不关心真理和道德的食客。

中国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帮助社会改善总体水平,而是为统制阶层和少数富有阶层服务的。

中国的政府部门总是引以为豪的标榜自己是人民的这个,人民的那个,但没有一个是为人民的利益服务的。

唯一服务的对象就是他们自身集团的利益。

中国的教育体系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失败和耻辱。

它已经不能够服务于教育本应所服务的对象:社会。

这个教育体系不能提供给社会许多有用的个体。

它只是制造出一群投机分子,他们渴望能够受益于社会所提供的好处却毫不关心回报。

中国可以培养出大批的高级能人才,但却很少可以培养出合格的可以独立主持的管理级专家。

服务于一个公司或者社会,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勇气,胆量,正直和诚实的领导才能,这恰恰是大多数中国人所缺少的品性。

正如阿瑟.史密斯,一位著名的西方传教士一个世纪前所指出的,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正直的纯正品性。

这个评价,虽然历经百年,如今依旧准确诊断出中国综合症的病因。

大多数中国毕业生对选择出国并为外国工作不会感到内疚,事实上他们首先欠下了中国人民在教育上为他们所做出的牺牲。

随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破坏和逐步衰弱,大多数的中国人,包括受过教育的人都徘徊在精神和内心世界的路口,像迷失者一样不知何去何从。

谢选骏指出:以前有几头黄土高原上的鼹鼠,假冒马克思的老乡德国人的名义,瞎编了一本《第三只眼睛看中国》,来糊弄共产党中国的老农——不知这份《兰德公司报告》是否也算一个出口转内销的第三只眼睛?



【026、兰德公司的报告又在犯傻】


网文《兰德报告:想不敢想之事,与中国开战》说2016年8月,美国顶级智库兰德公司发布了一份名为《与中国开战:想不敢想之事》的报告,警告称:“中国军事实力提升意味着,一场战争将未必会像美国的战争规划者所计划的那样展开。尽管曾几何时美国看上去可能会赢得胜利,但是现实表明,这越来越可能会是一场结果不确定的冲突,唯一确定的是,双方都将损失惨重。”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翻译了这份报告,发表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IPP评论”,虽然兰德报告主要是供美国决策者阅读,但中国决策者也可以以此思量一下中美战争的可能发展态势和结果。以下是报告的第二章。

我们假设中美间的战争将会是高科技条件下局部的常规战争,它将主要在水面及水下、空中(使用战机、无人机和导弹)、太空以及网络空间这四大领域展开。尽管地面战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发生(例如,因朝鲜半岛统一而爆发战争),但我们还是排除了在亚洲爆发大规模地面战争的可能性。我们假设战争在东亚地区展开,并限于东亚。

几乎所有的中国军队都会部署在东亚,潜在的交战地也在此地区。双方不断增加的区域内远程打击兵力的部署以及不断增强的跟踪和打击敌方的能力,将会使西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区沦为战场,并给经济带来灾难性后果。核武器应该不会被使用,即使是在高强度的常规战争中。没有一方会认为其战争代价如此之大、前景如此可怕,或者其赌注如此重要以致要冒着遭受核报复的风险来发动先发制人的核打击。考虑到中国常规武器的现实状况,我们也认为中国不大可能攻击美国本土,除了网络攻击。相反,美国针对中国军事目标的非核攻击将是全面的。

两大变量将极大地影响战争的类型:强度(从低到高)与持续时间(从几天到一年甚至更久)。因此,我们在上文介绍了四个案例。关于强度的主要决定因素是:中美政治领导人在一开始就是否授权予军方为实现其计划而对敌对力量毫不犹豫地使用武力。而关于持续时间的决定因素如下:假设双方都拥有足够的物质力量来打一场持久战争,是否有一方在某一时刻丧失战斗意志或者估算继续这场战争将得不偿失。

我们将各个案例的影响分为军事、经济、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几类。军事损失包括飞机、水面舰艇、潜艇、导弹发射器和储备,以及在面对网络和反卫星战时显得日益脆弱的信息通讯指挥攻击系统(C4ISR)。经济损失包括贸易萎缩、消费以及海外投资的收入(能源通道被封锁已计入了贸易萎缩当中)。一旦网络战争从军事领域扩展到民用领域并影响关键的信息基础设施,那么经济活动将进一步被扰乱。国内政治反应包括支持、反对、摇摆不定或破坏战争的尝试;国际上的反应包括支持某一方,甚至干预,或对某一方施压迫使其停战。

近年来军事科技进步的步伐,尤其是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双方的网络战与太空站水平的提高,预示未来十年可能出现的巨大变化,使得2015年与2025年的情形截然不同。到2025年,经济领域同样会出现巨大变化:中国可能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经济体,中国海外投资持续增长以及两国经济都将比以往更加依赖计算机网络。尽管这还不足以在性质上改变战争对经济的影响。想要尝试说明十年之后战争对国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影响则需要更多的深思熟虑。因此,对2025年,仅仅在军事领域分析其与2015年的差别。

以中美的角度思考战争

关于中美双方对战争的思考,双方都预计冲突会是激烈的,中方希望冲突是短期的,而美国则认为战争持续越久,它越有信心取得胜利。公开的记录则显示,双方都没有系统地分析过一场长期的战争会产生什么影响,或是想过是否能相互之间限制暴力的程度。

中国的军事思想,自毛泽东思想的对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人民战争”和“歼灭战”以来,已经有所演变。中国新兴的观念反映其不断增长的实力,和倾向于在不与美国开战的情况下威胁或使用武力以在周边实现有限的目标(例如阻止台湾独立和执行海洋声索)。但是,中国不能排除与美国开战的情况,一旦开战,美国可能会对中国进行直接打击,造成惊人的损失,甚至导致中国最终的失败。所以中国应当做好准备,如果无法阻止美国的干预,那么就要准备如何避免失败。

在这种情况下,便引发了中国对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的兴趣,在常规战争中,它要求中国发展并提升其定位技术。A2AD提高了美国在涉及中国的冲突中进行干预的门槛和成本。通过降低美国对中国的威胁,A2AD创造出一片能让中国更加随意使用武力的领域。美国的军事优势,使中国在考虑战争的时候转向主动作战、获取短期收益,降低美军的打击力量,随后限制冲突的地域范围、武器和目标数量以及持续时间。虽然中国认为美国的航母及其在该地区的空军基地是其首要打击目标,但中国也发现美国的信息通讯指挥攻击系统(C4ISR)是其“阿克琉斯之踵”,因而为此扩充其武器库且计划针对包括网络和卫星的攻击。

然而,中国尝试造成这样一个既成事实的风险,是美国会反击(或率先攻击),扩大并延长冲突,利用其军事优势摧毁中国,切断中国与海洋的联系并迫使中国求和。中国也该担忧,如果自己没有准备好,一场长时间的战争会引发其内部的不稳定和分裂主义。总之,中国的既定计划是前期对美军的快速打击和快速结束战争状态,且不容有失误的空间。

在思考如何与美国进行这一场战争的同时,中国的军事战略家对“战争的控制”这一理念产生了兴趣,这一理念旨在寻求如何能在不放弃使用武力且符合国家利益的情况下避免失败。中国对战争控制的思考是这样的: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是压倒一切的目标,这点在战争期间的适用程度不低于在和平时期,这要求在战争爆发的时候中国能够对其做到控制和限制。军事行动应当与战争的规模和过程相适应,并让敌人能按照中国提出的条件结束战争。不仅要防止战争的扩大、升级和延长,还要引导战争朝着以最小的代价和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因此,军队和具体行动需要由明确国家最高目标的政治领导人来掌控。在这整场战争中,中国需要评估其进展,并抓住机会结束战争,收获稳定结果,这一结果是要能保护中国的独立、领土主权完整、国家制度稳定和保护国家的经济命脉。

这确实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尤其是在与一个更为强大的国家发生冲突时。中国人明白这是一个挑战,而他们也经常谈起他们之前曾以劣势击败了比他们更强大的军事大国。中国对战争控制的重视已不新鲜,而现在他们对此的可行性更有信心,这源于中国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A2AD)的增强,以及在先前的案例中表明美军并非不可战胜且美军在冲突中并不能保证一直掌握控制权:“不管一个国家有多强大,亦不论其军事实力有多强,它都不可能始终掌控整场冲突。”美国现在仍陷于其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中国愈发相信其有能力主动管控危机和战争,而不是被动地应对或挑起争端,这点会使中国在和平和冲突中表现得更放得开,这同样会影响中美战争的走势。与对美军的前期打击概念一致的是,战争控制的概念还考虑冲突的“整体性”,包括战后的中国、亚洲乃至全球层面。它表明中国人十分注意战争发生后在战争的目的和花费上取得平衡。更具体来说,中国可能意识到控制冲突的规模、范围和持续时间对于常规冲突而言更为关键。这种可能的情形是指:中国的文人领导将尽量保持战争是有限的,并希望美国的厌战情绪能提供一个有利于中国的解决方案。而不管如何,习近平主席努力加强对解放军的控制是能够做到战争控制的先决条件。

美国对战争的考量同样在变化当中。有些时候,美国非常自信地认为其无比强大的军事实力能迅速击溃中国军队。当然,即使摧毁了中国的海空军力量,美国也明白如果在中国的土地上与之展开地面战,美军将陷于苦战并付出沉重代价(由美国前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RobertGates)提出的著名观点)。由于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不断提升,美国开始考虑在损失打击力量前对他们先发制人。由于这存在一定的可操作性,因而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系统主要部署在本土——将会增加事态升级和危机不稳定性的风险,因为那样会促使中国发动先发制人的打击。

除了反映中美军方的学说,战争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还依赖于双方C2(指挥与控制)系统的规则与训练。美国的C2系统越来越强调灵活性、前线部队的主动性、对情势的反应、联合作战,以及尚在政治领导下的委任授权。尽管面对军方C2系统的分散化趋势,美国的政治领导人仍然会对中美敌对行为的细节有着浓厚兴趣,无论他们能否接管军事行动。

与美国新兴的C2哲学不同,中国的C2传统上强调层次、对领导的尊重、对中央指挥的依赖、冗杂的组织、对全权授权的拒绝以及对原计划的遵守。尽管中国意识到要为C2系统松绑以提高灵活性,来应对战争的不确定性,但对战争控制的需要却反复强调了自上而下的指挥的重要性。在双方高层都对军队拥有绝对控制权的紧张关系中,军事计划和军队都倾向于发动迅速、猛烈的军事打击,正如前文已经论述过的那样。双方都不愿意卷入长期战争:中国方面是因为随着他们遭受来自美军越来越沉重的打击,他们的胜算将与日俱减;美国方面则是因为他们不得不愈发重视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A2AD);最后则是双方都意识到旷日持久的战争可能带来沉重的军事和经济代价。然而历史一再表明,战争策划者和政治领导人总是倾向于宣称战争将很快结束,但最终与现实相去甚远。我们必将看到,中美战争的级别越高,持续的时间将越长。

尽管存在高强度冲突带来的军事压力,但政策制定者依然怀疑高昂战争代价所带来的后果跟恐惧能否让对方限制敌对行为。虽然中国分层化的C2系统比美国分散化的C2系统有着对军事行动更多的政治控制,但两国的领导人还是可以抵制使用核武器的诱惑。一方面克制的敌对行为可以因为领导人决心尽可能地减少损失和避免事态升级而迅速停止,另一方面它也可能因为国家能够承受其损失或难以做出让步而持续下去。

冲突的原因和结果对交战双方来说越不重要,领导人就越倾向于避免残酷的战争。但战争可以引发政治动荡,造成思维混乱,改变思维方式等。正如中美间爆发的战争难以被计划,它同样难以预测。基于此,这份研究将避免预测和细节情况,以有利于分析变量以及由这些变量支撑的其他一般案例及其结果。

战争的变量

中美间的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由强度和持续时间来定义。尽管衡量强度的标尺的高低两端之间有无数个点,但是选取其两端就可以满足我们研究的需要。

低强度意味着对手段的严格控制,包括军队的授权,武器的使用,打击的目标、地域和节奏。低强度冲突可能以零星的战斗、偶然的损失,以及为寻求优势、试探对方或释放信号而虚张声势。由于中美两国都有能力进行激烈的战争,所以如果战争是低强度的,那也许是因为中美领导人都选择了这么做。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倾向于尽量减少破坏和避免事态升级,以及对敌军目标手下留情,即使这意味着失去军事优势。由于这种让己方,而不是对方,限制反击的力度可能性极小,且很不稳定,坚持这样做的意愿也许就需要在文官和军方领导之间通过语言或行动进行沟通。事实上,一个低强度的战争意味着交战双方共同控制战争,缺少任何一方都将无法实现目标。

高强度意味着每一方都可以无限制地使用各种激烈手段(核武器除外),通过摧毁对方军队来获得决定性的优势。如前所述,这样的战争必然意味着双方都有能力和动机去发动这种常规战争。高强度的冲突意味着对胜利的渴望超过了对代价的担忧。它还意味着,每一方都希望削弱对方的战斗意志,而对战争是否适度没有更多考虑。所有常规武器都将被用于攻击敌方目标,无论是机动部队、运输部队、使用中的基地、后勤力量和基础设施,还是海空军基地、计算机网络、卫星、各种传感器、军方的C4ISR系统,只要能被任何一种己方武器探测和定位的就会攻击。未来,针对军队、军民两用目标和民用系统的网络战争将会在激烈的高强度的战争中显示其重要性。

无论是否使用网络武器,对中国来说,优先打击的目标将是美军的打击平台、基地以及区域内兵力密集处。而对美国来说,优先目标将会是主要部署在中国内陆的A2AD系统。低强度与高强度冲突的关键区别是:美军会在战争后期,而不是前期,就攻击中国内地的目标。由于中国不可能在内陆受到攻击时乞求和平,因而这样的行为只会延续激烈的战争。

为了便于分析,持续时间可分为短期和长期,前者指数天或数周,后者指一年或更长。持续更长时间的战争同样有其可能性,但在这里不作考虑。存在几个变量可能延长中美间的战争:没有明显分出胜负、双方将赌注进行到底的决心、战争到了某一节点的结果、对继续战斗的预期结果,以及无力达成停战协定。在高强度冲突中不可避免的高昂的军事损失和经济代价,既能促进也能阻碍停战协议的达成。这取决于难以预测的心理和政治因素。双方都会选择通过调整和限制战争行动的方式来保存战力。但同时,让军队瞄准可以攻击的目标的动力也同样强烈。

当战争强度依赖于美军参战部队和中国A2AD能力的使用与损失情况时,战争潜力,包括增援和动员能力,也可能延长战争的持续时间。类似的,经济恢复能力、政治支持以及国际援助都会影响一方或双方继续战斗的能力。中美两国都拥有可观的(如果不是同等的)能力,去延续一场没有任何一方在军事被征服或政治上打算停止的战争。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是否有一方能在一场对方难以让步的激烈战斗的早期就获得明显优势。美国实现这种目标能力正由于中国A2AD能力的提高而降低。与此同时,中国方面不断增长的阻止美军获得迅速和决定性胜利的能力,并不必然转化为其能迅速结束战争的能力。

因为低强度战争相比高强度战争对总体作战能力的要求要低,因而它比后者更有可能拖延下去,甚至变成一种“冻结的冲突”。相反且明显的是,长期高强度战争造成双方在军事、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损失比其他类型战争造成的都要更大。那样一个代价最高昂的长期高强度战争并不意味着它爆发的可能性最小。任何时候这种继续战斗的倾向都不仅依赖于那一刻的结果、损失和代价,还依赖于对即将出现的情况的预期。只要没有一方预期己方会失败,敌对行动就将持续。

目前来说,美国要比中国更有能力进行一场长期的高强度战争。首先,美国拥有大量部署或派遣到其他地区的军队,能在必要时来到西太平洋参加战斗,尽管那些地区的安全形势让这样的行动困难重重。(多年来,五角大楼已经悄然放弃了其传统的要求军队能同时应对两场主要战争的标准。)而且,今天的美军能够比中国的A2AD系统更快地削弱对方。当双方都有可能在一场激烈冲突的早期遭受重大损失时,目前来看美国的前景要好于中国。

未来的情况会有所不同,因为美军可能因中国的A2AD系统而损失更惨重,反过来中国面对美军时遭受的损失会减少。而且,随着美军作战力量优势的衰弱,中国进行“本土作战”的情况将不再是负累,而是优势所在。这归功于内部战线的沟通与动员。一个基于军事优势转移的推论是: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预期的战争持续时间将会延长,即使是高强度战争。原因很简单,因为中国将能保留更多的军力而面临更小的屈服压力。更宽泛地说,交战双方实力越倾向均衡,强大的一方就越难以取得迅速的胜利。由于中美两军的实力、管理理念、动机和预期都指向了严重的敌对行动,意味着战争可能比预想的,或者比双方想要的,都持续得更长时间,代价更加高昂。

假设一场长期的、高强度的和代价高昂的中美战争中,2015年和2025年各方军事实力的累计下降或损耗预计的概念图如图2.1所示,在这个时间段中中国的军力预期将相对于美国得到提升。图2.1的虚线表示了一个假设的时间(T1),在开始的数天内(T0),一方审视己方实力并决定是否继续战争。出于我们研究的需要,图表把短期与长期冲突分开。T2指时间为一年,尽管战争可能持续得比这更长,但其损失却或多或少相似。第一个图(2015)显示中美两国在战争最开始阶段都会遭受重大但却不对等的损失,并且随着战争的继续,这种有利于美国的战损比可能进一步扩大。第二个图(2025)显示了未来几年中国A2AD能力提升带来的影响:中国的短期损失减少,尽管依然巨大;而美国却增加了短期损失;双方长期损失的差距会缩小。

战争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主要分别由T0和T1决定。在敌对行动开始的那一刻,中美两国领导人选择是否授权执行军事计划,即在敌方军队攻击己方之前先发制人。而替代选择是双方都决定冲突必须被严格控制和限制——换句话说,就是低强度。因此,在T0那一刻的决策就可能决定战争的强度。图中假设从T0到T2战争强度不断增强。在T1时刻,经过数天激烈的战斗,两国领导人会盘算其损失、剩余的军力以及预估未来的损失,并决定是否继续战斗。实际上,他们会在介于短期和长期之间做出选择。不过,仅有一方决定要停止战斗就相当于其要投降。我们注意到中国在2025年得到提升的A2AD能力会在T1处缩小与美国的战损比。由于在T1处胜负变得更加不明朗,相比2015年,2025年的一个高强度战争更有可能延续下去,尽管代价在上升。

这些考虑凸显了一个谬误,即认为非常激烈的敌对行为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像欧洲领导者1914年以为的那样!)。此外,中国也青睐和计划了一个短暂而高强度的战争,因为他们认为唯有此才能避免失败。然而,这样的观点忽视了美国眼中的一个镜像:经过短期高强度的战争后,美国预期的损失会比中国小。但是如果美国至今仍然认为一个高强度的战争必然会是短暂的,因为随着战争的持续,中美战损比的扩大,中国的损失会超过美国,那么美国着实需要三思了。

进一步说,中美需要考虑一场高强度的、长期的、不可控的和具有毁灭性的,但并不明朗的冲突的可能性。如果战争以某种方式爆发并且双方都面临这样的前景,那么就不一定能促使他们通过协议停止战争。历史并不支持这样一个论点,即对手间陷于惨烈而具有不确定性的战争中时,会同意尽快结束战争,即使那样才是理性选择。因此,常规力量中固有的自动性和不稳定性给予了政治领导人去检查、质疑、批准和复查一个作战计划的重担。

由于政治领导人会在由军事指挥官提供的选项中做出选择,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战争都有可能是高强度或低强度的。因而我们考察所有四个案例。与此同时,一场长期低强度战争看起来更有可能由最初的低强度战斗引起,而非由高强度战斗引起。与此相反的是,一场高强度战争随着战争的持续依然会维持其高强度。毕竟,两次世界大战都源于暴行,战争伴随着暴行,甚至或多或少地使其膨胀。当然,不能排除一场战争激烈开场,而后又因双方均推断自己无法取胜,需要减少损失却又拒绝让步而使战争降至更低强度。

领导人在决定战争强度及持续时间时面临的最麻烦的权衡是战争的代价和失败的代价。前者会促使限制冲突即使这意味着丧失优势;而后者则会促使用尽必要手段取得胜利,包括加剧、扩大和延续冲突。举例来说,美国也许有充分的自信认为它在对中国的高强度战争中能获胜,但面对如此沉重的代价它会更倾向于限制战争并接受没有取胜的结果,尽管获胜可能更符合美国的利益。相反,中国也许会认为虽然在台湾问题上对美战败的代价如此之高,但它仍然能够承受一场高强度的,也许还是长期的战争的代价。从广义上讲,随着双方对明显的胜利的预期在下降,在未来可能的战争案例中双方都会更加重视战争的代价,这正是双方都必须谨慎思考战争会带来什么结果的原因。

冲突的代价主要是其强度和持续时间的作用的产物。最少的代价,很明显来自于短暂的、低强度的战争;而代价最高昂的无疑是长期高强度战争。代价的类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起初,军事损失是主要的;一段时间后,经济代价会扩大,而军事损失会随着军力的损耗而减少。国内政治约束和压力也许在一开始就发挥影响了,但这些因素可能会得到加强并在军事和经济损失不断攀升时改变领导人的选择。类似的,国际反应及其不确定性——如警告、谴责、反对、政治支持、物质支持和盟友变化等——会随时间延长和强度增大而越来越严重。

用强度和持续时间作为描述战争类型的主要变量意味着会有四个案例模型:短期低强度、长期低强度、短期高强度和长期高强度。(其他可能性不纳入考察但会间接涉及。)每一个案例的假设如表2.1所示。

需要再次说明,决定一场战争自开始时是有限的还是高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政治领导人是否为其军队进行反击进攻开绿灯。我们可以从制度性和理性这两个角度来推测是否会保持战争是有限的。美国在原则和实践上确立了由文职官员掌控军队。虽然现在的中国国家主席认为需要加强对解放军的控制,但我们无法得到有效的信息来预估中国的文职领导们和将领们在战时是如何指挥命令军队的。尽管双方都有足够的制度保障,但战争的逻辑是不拖延战机才是有效的,因为犹豫会导致行动的损失和不利条件过大以至于无法完成任务,所以最安全的选择应该是迅速发动对敌方的攻击。

还需要说明的是,低冒险和非故意性的暴力相比于高风险和有意的行为不太容易会促成一场高强度的战争。此外,一场长期的冲突很可能会延续这场冲突开始时的强度。而在高强度的战争中,尽管双方投入的成本都很高,但都无法保证有一个更好的前景。同样,如果战争赌注非常重要,那么高昂的损失不仅不能促成和解与停止,反而会起反作用。即使战斗是受到限制和零星爆发的,持续这场战争的代价,至少在政治上,也会比立即做出让步要小。

上限与下限

在评估这四种模式的可能的花费、损失以及其他影响之前,有必要思考一下战争严重程度的上限和下限。

人们可以比较容易地想象到中美之间的冲突在“低强度”型之下是什么样的。就像俄罗斯,在干预和分割整个乌克兰的过程中同时采取着暴力和非暴力的方式。而中国,也通过采取一系列军事和非军事的手段,以其邻国和美国的利益为代价,来推进其利益。事实上,中国正寻求一种在东海和南海强调其广泛的海洋声索的策略:在争议水域干扰其他国家的船只,装置石油钻探设备和人工填岛,并带威胁性地提示中国与其他小国的实力差异。

明显的是,中国是寻求在不触发美国干预的情况下孤立地向这些邻国施压。而同样明显的是,美国和其盟国之间会进行一些互利行动。而在中美都参与的情况下,人们可以看到一种不使用武力的冲突形式。美国的战略是遏制中国,这一点很重要但这并不与本研究有密切关系。虽然这种带有“灰色地带”的冲突的花费和损失比一场温和的武装冲突还要低,但正如先前所提到的,它对地区的经济贸易还是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而在另一端,一场长期的高强度的冲突形式并不一定是这场战争所需要的花费和损失的上限。美国和中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三个最多人口国家中的两个,拥有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及难以超越的发动战争的能力。虽然双方在和平时期拥有许多重要的共同利益,但彼此也存在相当大的“战略互疑”。如果双方爆发了战争,双方的互疑会转变为深深的敌对,而冲突的逻辑会使在和平时期的暴力水平、持续时间和投入成本出现不合理的情况。

在现代历史中,战争涉及大国或者是双方势均力敌时,会卷入许多第三方国家(不只是战前的盟国),持续一段时间,转移至其他地区,并使交战国的经济和社会转变为战争状态下的形态。国民的正常生活停止,大部分人或是已经准备好,或是被迫投入到为了国家的战斗中。不只是国家,意识形态、世界观和政治体制都会陷入到对立的状态中。不管他们的初衷是什么,战争的结果将决定哪些大国和它的集团能生存下来。战前的国际体系将会崩塌,转而建立起新的为获胜方利益服务的体系。因而,战败的成本要大大高于投入战斗的成本。

考虑下拿破仑战争是如何席卷了整个欧洲,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如何颠覆了几个帝国又壮大了另外几个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是如何彻底击败德国法西斯和日本军国主义而非仅仅停止他们的侵略。在这些战例中,战争的目的和造成的破坏大大地超过了交战国早期的意图。通常,失败一方的体制都被消灭。而对损失的容忍程度会随着战斗的持续和惩罚损失的增加而上升。不过也有例外的情况,普鲁士在德国统一战争中的三次胜利和美西战争中美国的胜利便是如此。但这些都存在片面性,交战双方的国力并不匹配,并且战争迅速就结束了,没有拓展至其他大国。

中国和美国之间的战争会像历史上大国间的战争那样具有扩张性、系统性和不顾一切的吗?在国际秩序下剩余的却是曾经给予双方帮助的共同利益,会被彼此的敌对所抹去吗?与失去这些相比,不断上升的冲突成本会是可以忍受的吗?对方是否会被妖魔化?普通民众会否成为被攻击的目标?

而这些问题的答案,老实说,没有人知道。正如我们将可能看到的,中美之间不断加剧的敌对可能会引发一场长期的、高强度的、惨烈的战争。而且,我们不能排除中美这样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可能会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战争:卷入其他国家,外溢至其他地区,将双方的政治制度和人口都牵扯到战斗中,最后以无条件投降、宣布和平、驻军占领、政权灭亡和产生新的统治结束。

与此同时,现代化战争的巨大破坏力源自其以征服为目的的凶猛的地面进攻和战略轰炸。尽管我们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但这样的战争目的和战斗方式即使是在中美这样两个大国间的战争都不大可能会出现,除非双方在朝鲜半岛的冲突中出现了错误的估算。此外,美国会尽力避免对中国的战略轰炸以防止演变成核战争。话虽如此,这里为了分析而提到的长期高强度战争案例也许并不会是中美之间的战争的上限。

在长期高强度的战争中,受到的困难和造成的伤害不断持续,这让我们又回到了一个问题上,即这样的一场战争会不会导致最终使用核武器。我们的评估是:它的可能性非常低,因此我们在分析成本和损失时并没有将核战争所造成的影响包括在内。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相互威慑的情况在中美的核战略关系中盛行。

尽管如此,研究核战争的风险还是十分有价值的。在一场长期的高强度的冲突中,可以想象,中国的政治和军事领导人会在以下情况下提出考虑使用核武器:

中国的军队面临着被彻底摧毁的危险。

中国的国土面对美国的常规进攻已表现出毫无抵抗力;且这种进攻已广泛到不只是对准军事目标,可能还包括政治领导人。

国内的经济和政治环境已经糟糕到国家本身可能面临崩溃。

美国的常规进攻包括或被认为包括那些对中国战略威慑至关重要的力量,特别是洲际弹道导弹(ICBMs)、弹道导弹潜艇(SSBNs)和战略指挥控制系统,这些中国方面解释是为了应对美国的初始打击并且让中国免受美国的核压迫。

因此,我们并不能排除中国的领导人会认为只有在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下才能使国家免遭失败和毁灭的危险。不过,即便是在绝望的情况下,诉诸使用核武器也不会是中国唯一的选项,它也许会接受失败。事实上,美国的核报复会使国家的破坏和崩溃程度更加严重,因而相比于核战争升级接受失败会是个更好的选择。而且,中国一直坚守的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政策,也表明中国首先使用核武器是不可能的。

同时,如果中国的领导人面临着一个惨烈的境地,并且有理由认为美国的初始进攻便意在使中国的威慑失效,他们可能会考虑首先使用核武器(尽管客观来说这并不理性)。但这种可能性看起来非常遥远,美国也没有理由在它即将在常规战争中取得胜利时使用核武器。

即使是这样,美国仍需要认识到在涉及中国可能认为是战略攻击的打击行动中潜在的危险性:如对中国导弹发射装置的打击,尽管这只是为了削弱中国的中程弹道导弹力量;对中国高级别指挥控制系统的打击,尽管这只是为了削弱中国常规军事行动的能力;对战略系统的网络攻击;对北京的直接攻击(不管以何理由);以及提高美国的导弹防御力量,这可能会被视为削弱中国的战略反击能力。还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可能会察觉到美国的常规军事力量(比如全球打击、网络攻击、反卫星武器)存在旨在使中国的战略威慑能力失效的潜在可能。

如上所说,即使在长期高强度的战争中处于极其绝望的境地,中国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也很低,而美国在对中国国土进行攻击时会非常小心谨慎地应对中国所认为的关键的威慑力量,这将使中国首先使用核武的可能性更低。

至于美国发动与中国的核战争,这看起来更加牵强。与当时除非美国使用核武器否则无法阻止苏联企图击败北约统治欧洲的情况不同,中美战争的风险无法论证中国会对美国造成怎样的难以估算的伤害。更直白地说,苏联对北约的威胁是确实存在的,但中国对美国在东亚的盟友和利益的威胁却不是。鉴于此,目前美国公开的政策表明在与中国的战争中不会考虑首先使用核武器,即便战争的情况变得很糟糕。

综上,中美之间的战争不会走向全球化和核武化,在这两者的任何一种情况下,对双方乃至全球造成的损失和影响,将会超过原来对于一场发生在西太平洋地区的长期高强度战争的预估。不过,发生真正灾难的可能性是需要仔细分析战争的各种风险和可能的情况。

……

形形色色的王八(“网络忘八”、网吧里的匿名网友)说什么呢?

1、iner

作者一相情愿按你意愿而写,孙子兵法千年还适用,毛泽东军事思想百年还是适用,但一条“跳出包围打击供应线”以适用,为什么战争在亚洲发生,中国造这靓多潜舰做什么。就是跳出包围圈,直接打美国国土,战争在美国发生才可以以战争平息战争,最近宣佈:中国受外国侵略可以动用核武器也是为此留下伏笔。

2、canadavan

几次战争美国都柏,最后美国最著名的星上将垂头散气的说,谁和中国开战,谁是疯子!

3、“中美关系”

怪不得美帝在北朝鲜败在了毛泽东手下,在越南败在了胡志明手下。本文像又臭又长的缠脚带,漏洞百出,形而上学,严重误判:“中方希望冲突是短期的,而美国则认为战争持续越久,它越有信心取得胜利。”;“中国也该担忧,如果自己没有准备好,一场长时间的战争会引发其内部的不稳定和分裂主义。” 事实呢,美帝才怕拖延战争,万里裸奔找上门挨揍-给养不够!西方概念以为中国失利会导致内部分裂,真是脑残!还说,美帝对中国本土的攻击是全面的,而中国却做不到相反!文章只看到1/10就有如此多的雌黄尿喷,不竟想问这是出自兰德还是“烂的”之手!!

4、落积山人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因为反动,所以其内部逻辑混乱,表现为色厉内荏外强中干。用正能量诠释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话就是“内圣外王”。我不相信一个对内进行法西斯独裁统治,内部政治经济法律越来越混乱的国家能在战场上取胜。

5、waifile

不懂。怎么没有看见“万维新闻网站”常驻几坨狗屎党来吠,奇怪。

自示其丑.

你这种自身素质及教养低劣的幼稚行为, 在哪个国家都是丑化中国人和祸害中国人。

6、wwlt

1) 共产党最擅长的就是持久战

2) 中国人在国难面前会更团结

3) 中国是在家门口作战,美国是远涉重洋

4) 历史上,美国从没战胜过中国

不知兰德哪来的这么大信心?

7、g2j2

腐败的军队是不可能打胜仗的,军衔都有明码实价,军演指挥室给领导放录播。权贵的家属和子女们都在美国生活和学习,美国本土即使有能力打也不能打啊。万一和美国有一战,中国的士兵迷惑的是,不知道投降给不给绿卡。

8、frank_ly

打一场大战,如同森林大火,有利于新的秩序。

9、山巅一寺一壶酒

现在的中美关系与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截然不同。当时的美苏之间贸易量与人员往来都很少。据说当时双方留学生加起来还不到一万人次。现实的中美关系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不知道谁肚里那几根花花肠子呢!

10、QWE

打个屁,连阿富汗都搞不定,有种先拿下叙利亚,还有伊朗,让大伙开开眼。美国根本没钱开战。

11、zcz

长篇累牍的一堆废话,看看中国现在的战略意图就知道是区域防卫。根本就没有进攻性,而且和其他国家具有协防性。何况一个大量借中国钱的美国有多少战略资源和金主打仗?

……

谢选骏指出:网吧们虽然匿名,但是却是人民智慧的体现,三个臭皮匠的片面胜过了诸葛亮的全面,他们的莫衷一是却说明了一个问题——人无法做出正确的预测。这一点当然也适用于脑满肠肥的兰德公司。



【027、狼图腾无法整合世界】


《全美从东岸到西岸,每晚8点你可能会听到“狼嚎”…》(联合新闻 2020-04-12)报道:

Every night at 8 p.m. local time, people come outside and literally howl to thank health care workers and first responders for their dedication while fighting on the front lines of the coronavirus. https://t.co/lIu2LcS5pg

— WSOCTV (@wsoctv)  April 10, 2020 

最近,从加州到科罗拉多州到乔治亚州到纽约上州,各地都有许多人每天晚上8点钟,做着同一件事:大声嚎叫;这样的仪式行为,正在全美各地迅速蔓延,无疑是新冠肺炎大流行下,人们面对一个被迫彼此隔离的撕裂社会的痛苦回应。

人们藉着嚎叫,向全国医护和急救人员的无私奉献,表达感谢;情况好比义大利和西班牙的在自家阳台上鼓掌和唱歌那样。也有些人是为了减轻自己痛苦孤立和沮丧的感受。也有人是为了向无家可归者表示支持。

在科罗拉多州,州长波利斯(Jared Polis)鼓励州民这麽做;想念同学的小朋友和后院的狗一起同声嚎叫,偶尔还有人同步施放烟火、吹喇叭和敲钟合鸣。

Did you see this on my Coronavirus Daily this week? Some people are thanking our health care and essential workers by howling every night at 7 p.m.! THANK YOU to all those workers. Here's a big howl! Is anyone doing this in your neighborhood? pic.twitter.com/aHNFkLsxcf

— David Charns (@davidcharns)  April 11, 2020 

科罗拉多大学海伦和亚瑟·约翰逊抑鬱中心(Helen and Arthur E. Johnson Depression Center)压力和焦虑项目主任西珀斯(Scott Cypers)分析,人们每晚集体嚎叫,主要是在确认和宣告:「我们会打赢的!」新冠肺炎大流行强迫社会隔离,逼每个人弃械投降;集体嚎叫,是「夺回控制权」的一种方法。西珀斯还说:「能够靠着尖叫和呐喊,释放压抑的悲伤和失落感,很重要。更何况,小朋友都很爱这麽做。」

科罗拉多州3月开始执行居家避疫令后,在全国犹太健康组织(National Jewish Health)工作的诗人兼运动人士马乌洛(Brice Maiurro)和街头活动家兼艺术家谢尔西·奥乔亚(Shelsea Ochoa)一起成立了「晚上8点出门嚎叫」(Go Outside and Howl at 8 pm)脸书社团,近50万名成员来自全美50州。马伊洛说:「集体嚎叫、发出共鸣,是非常西化的作法。大家都想试一试,也都爱那种一呼百诺的感觉。」

谢选骏指出:这人说的不对,集体狼嚎并非西化的做法,而是美洲原住民的做法,就像蒙古人热爱苍狼一样。美国人的夜半狼嚎,这就像欧洲人唱歌跳舞,中国人高喊口号一样,都是民族精神的体现——欧洲殖民者虽然灭绝了北美原住民,但却继承了他们的丛林精神,并且发扬光大了。

《蒙古族真的信仰狼图腾吗?》(知乎 2015-02-25)报道:

很多年前看过《狼图腾》,对于这本书网上有很多争论。由于自己很少有机会和蒙古人接触,所以有个问题一直没有搞清楚:蒙古族真的信仰狼图腾吗?

“狼”不是蒙古族人的最重要图腾,但在古代蒙古族的精神世界中并非没有一席之地。一方面,《元朝秘史》所载蒙古民族始祖孛儿帖赤那的名字为“苍狼”之意。元世祖一次狩猎时,也曾遇到一苍狼与一白鹿闯入猎场的事件,被视为极大瑞相。另一方面蒙元的“国姓”孛儿只斤(字面意思为蓝眼睛)的含义很有可能也是“天狼的后裔”。

以下内容主要观点来自民俗学者阿尔丁夫教授的论文《关于元朝秘史中阿阑·豁阿感生神话传说新探》系列及《“黄狗”即天狼——阿阑豁阿感生神话传说再研究》,《蒙古史中“黄金家族”一词的来源和含义》笔者自己有一些依据上的补充。

“孛儿只斤”的意义与来历曾困扰了多代学者,也引出过许多假说。姚家积曾认为,从词源学角度来说“孛儿只斤”可能是也速该甚至成吉思汗时代为附会蒙古远祖中的孛儿只吉歹篾儿干与其妻名忙豁勒真豁阿而起。而民俗学者阿尔丁夫在从民俗学角度研究成吉思汗十世祖的母亲阿阑·豁阿之感生神话后认为:“孛儿只斤”的称谓可能来自于这一氏族真正的父亲——“天狼”。

首先,“孛儿只斤”并非来自于始祖(孛端察儿)的名字。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的十一世祖母阿阑·豁阿与丈夫朵奔篾儿干生了别勒古讷台,不古讷台两个儿子。在去世后,又受天感应生下不忽合塔吉、不合秃撒勒只、孛端察儿三子。

圣母阿阑豁阿折箭教子图,所含道理不言而喻。然而讽刺的是,四位兄长在母亲去世后就抛弃了看似愚笨的孛端察儿。 

由于受天感而生,无凡人父亲,阿阑豁阿后三子的后裔被称为“尼仑”(意为纯洁),形成了尼伦部落。 “孛儿只斤 ” 只是尼仑部落的一个分支。关于“孛儿只斤 ”的源流,《秘史》记载如下:

别勒古讷台做了别勒古讷惕姓氏。不古讷台做了不古讷兀惕姓氏。不忽合塔吉做了合塔斤姓氏。不忽秃撒勒只做了撒勒只兀惕姓氏。孛端察儿做了孛儿只斤姓氏。 

阿阑-豁阿诸子后人的氏族均以始祖的名字命名,以此判断,成吉思汗十世祖孛端察儿的后人似乎应名为“孛端察兀惕”氏。但是不知为何,孛端察儿的氏族并没有以他的名字自称,而是采用“孛儿只斤”这个可能有具体含义的词汇为名。根据伊儿汗国宰相拉失特的历史巨著《史集》,“孛儿只斤”一词的字面意思是“蓝眼睛”。

波斯绘画画中的伊儿汗国三代君主,骑在马背上的祖父阿八哈汗、站在地上的父亲阿鲁浑汗、被父亲抱在怀中的合赞汗,合赞汗是使伊儿汗国真正开始伊斯兰化的君主,也是作者拉失德侍奉的主人。

可惜的是,拉施特对"蓝眼睛"的解读完全是按照字面意思附会的:

(把儿坛巴秃儿的)第三个儿子为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巴阿秃儿。乞牙惕-孛儿只斤(部落)出自其后裔。“孛儿只斤”意为“蓝眼睛”,真是奇怪,直到现在,出自也速该巴阿秃儿及其诸子与兀鲁黑的后裔,大部分都是蓝眼红发的。这是由于阿阑-豁阿怀孕时曾说:“(每夜),在我眼前(突然)在一道光里出现了一个红发蓝眼的人,接着又走开了。”由于到第八代也速该巴阿秃儿时出现了这个特殊的征象,据蒙古人说,这是阿阑-豁阿所说她的子孙的王权征侯,这种相貌便证实了她所说的话的正确以及她所遇到的情况的确凿可靠,无可置疑。(余大钧、周建奇译)

对此,法国史学家勒内 ·格鲁赛的《蒙古帝国史》认为:

《拉施特书》写道,降临阿阑·豁阿的天神拥有黄皮肤,灰褐色眼睛。这大概也来源于成吉思汗家族的名称“孛儿只斤”,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灰色的眼睛。其实这些皆无信史,只是传说。(吕维斌译)

拉施特描述也速该后裔大多表现出“ 红发蓝(灰)眼”的体貌特征这一说法可谓大错特错。由历代蒙元君主的画像可知,这个家族的成员均是典型的黄种人相貌,棕黄色瞳,黑发。然而,有一个可能性不能忽视,拉失德望文生义做出如此附会,是为了奉承他的君主——合赞汗,也许合赞的瞳色正是灰蓝色的。

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元太祖、元太宗、元世祖、元成宗、元武宗与元仁宗的画像,“也速该把阿秃儿后裔大多是蓝眼”并不是事实。

拉失特为了圆回“蓝(灰)眼睛”的词意,可谓煞费苦心,不惜附会出一个“红发蓝眼”的天人。这或许是导致《史集》中纪录的阿阑豁阿感生神话已非其原貌的原因。而真正的“脱卜赤颜”《元朝秘史》所记载的原始版本是这样的 (注:在元末明初的口语里“您”是你的复数,即“你们”的意思。):

朵奔篾儿干死了的后头,他的妻阿阑豁阿又生了三个孩儿:一个名不忽合塔吉,一个名不合秃撒勒只,一个名孛端察儿。朵奔篾儿干在时生的别勒古讷台、不古讷台两个儿子,背处共说:“俺这母亲,无房亲兄弟,又无丈夫,生了这三个儿子。家内独有马阿里黑伯牙兀歹家人,莫不是他生的么?”道说间,他母亲知觉了。春间,一日,他母亲阿阑豁阿煮着腊羊,将五个儿子唤来根前列坐着。每人与一只箭竿,教折折,各人都折折了。再将五只箭竿束在一处,教折折呵,五人轮着,都折不折。

因那般,他母亲阿阑豁阿说:“别勒古讷台,不古讷台,您两个儿子,疑惑我这三个儿子是谁生的,您疑惑的也是。您不知道,每夜,有黄白色人自天窗门额明处入来,将我肚皮摩挲,他的光明透入肚里。去时节,随日月的光,恰似黄狗般爬出去了。您休造次说!这般看来,显是天的儿子,不可比做凡人。久后他每做帝王呵,那时才知道也者!”阿阑豁阿就教训着说:“您五个儿子,都是我一个肚皮里生的,如恰才五只箭竿一般,各自一只呵,任谁容易折折。您兄弟但同心呵,便如这五只箭竿束在一处,他人如何容易折得折!”

住间,他母亲阿阑豁阿殁了。母亲阿阑豁阿殁了之后,兄弟五个的家私,别勒古讷台、不古讷台、不忽合塔吉、不合秃撒勒只四个分了,见孛端察儿愚弱,不将他做兄弟相待,不曾分与。 

在原文面前,拉失特所附会出“红发蓝眼” 的天人自然不攻而破了。但是,读者还是很难理解“有黄白色人自天窗门额明处入来”,“随日月的光,恰似黄狗般爬出去 ”的“天人”(《元史·太祖本纪》所记的版本为“金色神人”)与“蓝眼睛”有什么关系。

阿尔丁夫教授从蒙古民俗学的角度对“蓝眼睛”与“黄狗”做出了解释——这二者所指的其实都是狼。

在蒙古民俗中,每当提及狼这种动物时,大多用各式各样的代称而避免使用直称“赤那”一词,“蓝眼睛”、“野先生”、“森林爷爷”以及“天狗”、“灰狗”、“野狗”等等都是狼的常用代词。其实“蓝眼睛”的意思归纳为“幼狼”其实更为贴切,因为“蓝眼睛”这种特征为幼狼独有,在成年狼中几乎不会出现。不谙蒙古民俗的波斯人拉施特不能正确理解“蓝眼睛”与“黄狗”所代指的东西,实属正常。

一只眼中微露蓝光的幼狼。

“孛儿只斤”(蓝眼睛)第一引申义为“幼狼”的解释其实颇为合理,若欲表达本氏族为“天狼子嗣”,没有什么词会比“幼狼”更加合适了!同样以民俗学思路蒙古国学者宁布在《蒙古民俗大辞典》中对“孛儿只斤”做出了另一个解释:“灰色的主人狼”,同样与狼有关。

如此来看,“狼图腾”虽然错误,但并非完全空穴来风了。

“狼”并非蒙古人民族的传统图腾,偶尔狼很阴狠的形象还会具有负面的文化意义。但是蒙古文化中对狼形象的神圣化并非没有,正如阿尔丁夫教授所说,孛儿只斤与“天狼种”的传说,是一场很晚才出现的 “神道设教”。

阿阑豁阿所感的天狼,不是,也不可能是蒙古部的图腾,而是后人所搞的“神道设教”。这里说的后人很有可能是诃额仑以及也速该把阿秃儿。他们为了将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说成是“天神”的后裔,便编造或改造了感生神话传说,并附丽到十世阿阑豁阿身上去。 

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巴阿秃儿可能是“孛儿只斤”氏族的真正建立者。

基于《蒙古秘史》与《史集》的记载,传统上,孛端察儿被视为最早使用“孛儿只斤氏”的人。八代之后,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巴阿秃儿再一次捡起“孛儿只斤”的名号。但这一颇为牵强的说法遭到了部分蒙元史学者的质疑。这部分学者认为,并没有直接证据能够说明孛端察儿采用了“孛儿只斤”这个词称呼自己的氏族,因为自孛端察儿至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这一辈中间八代人中没有一人采用过“孛儿只斤”氏的名号,反而以自己的名字或称号建立了新氏族“巴鲁剌思”、“兀鲁兀惕”、“泰亦赤兀惕”、“主儿乞”等等。包括姚家积、阿尔丁夫在内的不少学者都认同这一观点:

“蒙古人似不应重复两次以孛儿只斤作为氏族的称号,也速该时期的一次是实有其事的,而孛端端儿时期的一次则是后来在也速该或成吉思汗时期附会上去的。”(姚家积:《蒙古人是何时到达三河之源的》,《元史论丛》第一辑)

自然,有关“孛儿只斤”源流的历史真相仍不能作盖棺定论,但从民俗学角度来说,这一词汇在与“天狼”之间的确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谢选骏指出:大家怎么没有想到,“孛儿只斤”(蓝眼睛)家族铁木真的“蓝眼睛”可能来自雅利安游牧牲口?也就是德国-波兰杂种尼采所崇拜的“金发碧眼的野兽”!不过,不管有没有“狼图腾”,显然,狼图腾是无法整合世界的。蒙古人就是一个例子。他们虽然打下了欧亚大陆的大半江山,却无法有效整合,最后不得不一一的物归原主。



【028、联合国人权标准向共产党中国看齐】


《美国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俄罗斯申请加入》(2018年6月20日 美国之音)报道:

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黑利19日下午在华盛顿宣布,美国宣布正式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宣称这个机构已经徒有虚名。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总部设在日内瓦,共设47个席位。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由联合国大会选举产生。

黑利星期一和国务卿蓬佩奥共同面对记者时说:“长期以来,人权理事会一直保护人权践踏者,充满政治偏见。”她还指责人权理事会对以色列抱有“长期偏见”。

黑利大使说:”看看理事会的成员,你可以看到对最基本权利的令人发指的践踏。“ 她提到的践踏人权国家有委内瑞拉、中国、古巴和刚果民主共和国。

蓬佩奥国务卿则批评人权理事会“无耻地虚伪”。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的发言人斯特凡·杜加里克发表声明做为回应。声明说:“秘书长本来非常希望美国留在人权理事会内。这个联合国人权机构在全世界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包括人权至上、自由之家、挽救儿童在内的12家著名非政府组织致信蓬佩奥,对这个决定表示深深的失望。他们在信中承认,“对于理事会的结构和运作方面的缺点有些合理的关切,不过,这些缺陷都不足以成为退出理事会的理由,美国的退出只会加重理事会的弱点。”

国际特赦组织的秘书长萨利尔·谢蒂呼吁美国改变决定,同时也承认人权理事会存在着问题。他说:“川普总统再次显示出,他完全无视美国声称维护的基本权利和自由。人权理事会尽管并不完美,它的成员国也经常受到质疑,但是,它仍然是推动问责和法律公道的重要力量。”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欢迎美国的决定。他发推说:“美国决定退出这个充满偏见的机构是个明确的宣言:够了。”

在做出这项决定之际,美国受到国际人权组织越来越多的批评。他们抨击川普政府在南部边界把2千多名儿童同非法入境的父母分开的做法。

美国宣布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不久后,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于当地时间周三(20日)表示,俄罗斯已经申请成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2021-2023届成员国。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第一秘书Fedor Strzhizhovskiy表示,俄罗斯想要继续在人权理事会开展有效工作,在人权领域保持平等对话与合作。为此,俄罗斯提议成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2021-2023届成员。

谢选骏指出:美国退出、俄国加入,联合国人权标准向共产党中国看齐,养猪圈里的毛泽东思想获得了第三世界的广泛认同——这就是大局意识、看齐意识的全球普及。这是朝向中国文明整合全球又接近了一步?不是的。因为毛泽东思想就是猫择洞思想,是中国慌不择路、饥不择食之年代的下三滥的忆苦饭,怎么可能统合全球文明呢!



【029、联合国已经分裂为两个阵营】


《警报拉响!全球经济资产大清算来临》(2018-04-14 转载 中金在线)报道:

全球经济已经出现不祥之兆。

时隔十三年,香港金管局再度出手,掀起“港币保卫战”。

与此同时,就在刚刚,14日上午9点(当地时间凌晨3点),美英法三国联军对叙利亚的军事行动突然展开!全球政经又陷于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历史的重合,从来都不只是巧合。过去十年货币放水的大清算来临,一切才刚刚开始。

刚刚,美国空袭叙利亚!警报已经拉响

这个周,博鳌论坛不断从海南传来大消息。但有三件大事,穿插在其中。

第一件事是刚刚发生的,美英法三国联军对叙利亚突然展开军事行动,特朗普终究是出手了!

据新华社记者报道,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听到空中传来巨大爆炸声,叙利亚国家电视台称美英法三国对叙利亚“发动了侵略”。美国总统特朗普,以及英国首相、法国总统也都公开证实军事行动已经展开。

据悉,美国和联盟对叙利亚的打击比去年的程度更猛烈,武器使用数量增加了一倍。叙利亚方面则宣称,击落了联军的13枚导弹!如果这是真的,则使用的十有八九是俄罗斯的防空系统。

对此,俄罗斯方面的回应是:我们被威胁了,我们警告,这样的行动不会没有后果,所有的责任归于华盛顿、伦敦和巴黎!

全世界都知道:这不仅仅是西方国家和叙利亚之间的战争,更是美欧跟俄罗斯之间的战争。

战争爆发后,比特币大幅反弹,价格重上8000美元。黄金、日元等避险资产也将有所表现。这个消息对于全球股市来说,是个利空。但很显然,这场战争来得很及时,对于中国是比较有利的。

中美正在贸易战的战场上“比大小”,双方各抛出了超过500亿美元的“打击目标”,美国扬言将在下周追加“1000亿美元”,中美贸易战随时有升级的可能。

如果俄罗斯在叙利亚问题上直接跟美英法对抗,则意味着中美贸易战全面爆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除非特朗普疯了,他才敢于在两个战场上同时跟这个世界的老二、老三同时开战。

所以,未来特朗普或许还会继续恫吓中国,但双方最终通过谈判解决的可能性,会因为叙利亚战争有所增加。叙利亚战争规模越大,中美贸易战规模将越小。

而中美贸易战,俄罗斯先倒下了,到目前为止还没站起来。鉴于近年来普京已经被“逼进了笼子”,所以俄罗斯的反击力度可能超乎人们的预料!

第二件事。4月12日,香港有个大动作,提前给大家敲了警钟。

北京时间4月12日晚间,港元汇率在伦敦交易时段触发7.85的“红线”。12日晚和13日凌晨,香港金管局(HKMA)共投入32.58亿港元维持港币汇率稳定。截至14日上午7点,港币兑美元的市场汇率为7.8498,保持在正常区间。

香港目前的汇率浮动区间是在2005年5月确立的。在此之前,港币与美元的官方汇率固定在7.8的水平,但在外汇市场上允许自由浮动。2005年,港币与美元的官方汇率改成区间调控,区间设定在7.75-7.85。具体来说:

1、设定7.75为强方兑换保证,当港币涨破7.75,香港金管局会卖出港元,买入美元;

2、设定7.85为弱方兑换保证,当港币跌破7.85,香港当局会买入港元,卖出美元。

自2005年之后,虽然经过金融海啸和欧债危机等考验,但港币汇率此前从未逼近7.85。

直到12日,香港金管局才在13年后首次需要出手干预汇率。

第三件事,其实可以追溯到去年年中。

去年8月,全球黄金储备量位居第二的德国,宣布已提前三年将647吨黄金储备从纽约、巴黎转至国内,俄罗斯正以十二年来最快速度增持黄金储备。其他部分欧洲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也在加速囤积黄金。

盛世买古董,乱世买黄金,这个道理不止我们懂。

明天和下跌究竟哪个先到?

香港与莫斯科,两地相距7143公里,5个小时时差。面对危机,明天和下跌哪个先到,只是时差问题。

看似巧合的几件事情,传递的信号是一致的:危机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前方。

香港是国际资本快进快出的市场,资金流动性非常高,这里的资本最先嗅到危机的来临并做出反应。

而俄罗斯的实体经济已然虚胖,全靠能源在支撑,面对风险就更脆弱,不堪一击。所以这两个完全不同的市场,对危机的敏感度是相似的,也是最先受到冲击的市场。

香港正是全球经济中的一个缩影,现在的香港,如履薄冰。加息太急,则内地热钱回流到大陆,国际热钱撤回欧美,加剧港币贬值。不加息,就只能由金管局再次出手,来一场“港币保卫战”。

雪球越滚越大

当香港处于敏感时期的时候,其他国家也正在经历一场焦灼的大转折。

在4月11日“对话罗杰斯”的午餐会上,美国投资家罗杰斯称:

从2008年以来还没有爆发过非常严重的金融危机,这就需要引起警惕了,美国每4-8年就会出现一次金融问题……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扩大到了以前的9-10倍,现在中国也处在负债的情况下。

2008年金融危机后,长达十年的货币大放水时代,让全球各国都处于不断靠举债来支撑经济增长的状态。当前的全球债务水平和杠杆率远高于2008年。

根据国际金融协会(IIF)最新的季度报告,截至2017年第四季度,全球债务总额达到237万亿美元,比十年前增加了70万亿美元。在成熟市场,居民杠杆率也处于有史以来的最高水平。为此,彭博社发出警告:

随着全球步入加息周期,利率开始上涨,但国家的杠杆率持续攀升,这是一个需要警惕的信号。

在这之中,中国债务扩张的步伐也迈得非常大,从2012年到2017年第一季度的债务扩张速度,远超美国以及其他新兴市场。

(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债务占GDP的比例)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洪灏曾经做过一个统计,中国每年宏观形式上的利息负担在12万亿人民币左右,已经超过了每年名义GDP的增量(8-9万亿人民币)。在目前尚未加息的情况下,每年新创造的财富已经不够还利息了。那加息利率上涨后呢?

但无论是中国还是全球,进入加息周期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利率上涨只是时间问题。易纲行长前几天在博鳌论坛上的讲话也提出,中国未来的货币政策是会紧缩的。包括中国在内,各个国家随时可能出现资金链断裂的危险。

货币的全面宽松到收紧,是对过去十年货币大放水的彻底清算。

美丽的泡沫,虽然一刹花火

这场彻底清算,不仅清算的是过去十年的举债,还有长达十多年的资产大牛市中的泡沫。吹大的过程五彩斑斓,破了之后就是一团空气。

从08年金融危机结束至今,全球资产价格和实体经济之间已经大幅背离。从2009年1月至今,欧洲高收益债券和标普500指数上涨超过200%,相反,美国名义GDP、美国和欧洲的工资水平在十年间累计上涨还不到50%。

如果你觉得这些离你太远,那么看看房价。金融危机后,超低利率和全球经济复苏的双重作用推动了全球房价同步上涨。机构投资者也在这期间不断加杠杆,投入这波全球炒房的浪潮中。

从1997年到现在,除了2008年金融危机导致的短暂下跌,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房价持续上涨,大多都已经在1997年的基础上翻了2-4倍,早已高过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高位价格,更不用说全球的一线城市了。

(从1997年至今,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房价持续上涨;资料来源:经济学人)

只要泡沫没破,总会有人认为它不是泡沫。

股市、楼市、数字货币,三大“泡沫”到底谁先破?目前来看数字货币先被翻牌了。在2017年风光不断的比特币,随着多国监管机构严令禁止,目前已经从最高价下跌了60%,说腰斩毫不为过。

可以说,区块链是21世纪最伟大的技术发明之一。但与之相关的数字货币,在监管层看来,就是威胁本国货币地位的一种存在,夹缝中求生存,谈何容易?飞得更高,也就跌得越疼。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很明显,2018年是个多事之秋。

这周三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在会议纪要中提到,贸易战可能是造成市场下行的最大风险。

而不断发生的地缘政治冲突,比如最近西方对俄罗斯制裁导致的“股汇双杀”、叙利亚冲突、还有交锋多次的中美贸易战,都在影响市场情绪,从美国传到欧洲、亚洲市场,传到中国,大家都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甚至连特朗普每发一次推特,市场都会有次小震荡。

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首席投资官Dan Ivascyn认为:

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逐渐增加的波动性是和央行的不确定性以及美国、欧洲和新兴市场的政治不确定性紧密联系的。

真正的地雷,早在十年前大宽松开始的时候就埋下了。

现在号称一切以“美国优先”的特朗普,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只是在增加市场波动性的同时,加快了地雷引爆的速度。

作为靠消费刺激经济发展的欧美国家,过去十年工资增长幅度不到50%,美国家庭的未偿还债务又已经攀升至历史记录的13.1万亿美元。收入疲软和债务负担加重,根本就无法指望再用消费带动经济发展。

结局,必然是大家为这场十年大清算来买单。但在音乐停下之前,往往谁也不会停止舞蹈。

远离泡沫,现金为王,分散资产,注意避险,同时押注那些确定会发生的事情,才能安全度过大浪来袭。

《俄呼吁停止侵叙草案未通过 中俄投赞成票》(2018-04-14 多维)报道:

应俄罗斯的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美英法对叙利亚发动的导弹袭击。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018年4月15日报道,联合国安理会没有通过俄罗斯呼吁停止侵略叙利亚的决议草案,原因是该草案没有获得多数投票。

应俄罗斯的要求,联合国安理会于4月14日11时召开紧急会议,讨论美英法对叙利亚发动的导弹袭击。会议由俄罗斯主持。投票表决是在该紧急会议上进行的。俄罗斯、中国和玻利维亚投了赞成票,还有四个代表团弃权。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涅边贾(Vassily Nebenzia)要求联合国安理会同行们“停止侵略,保持克制,不再继续对叙利亚使用武力”。涅边贾说,“希望我们不要看到比今天更完糟糕的日子。”安理会草案需要获得至少9个成员国的支持,并且5个常任理事国都有否决权。

谢选骏指出:美欧空袭俄国驻军的叙利亚,使得美欧等民主国家为一方,中俄等专制国家为另方的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已经分裂为民主与专制这两个阵营。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这个东方,就是领袖脑袋中运筹帷幄的那根导火索。俄国现在扮演的角色,就是毛泽东以前扮演的;中国现在扮演的,就是赫鲁晓夫以前扮演的。联合国安理会是一票否决制,分裂为两个阵营,意味着联合国的彻底瘫痪。



【030、联合国应该解散了】


《美国宣布砍掉联合国2.85亿美元预算,称别再利用其慷慨》(2017年12月26日 转载海外网)报道: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妮基·黑莉当地时间周日(24日)宣布,将对联合国两年期运营预算进行“历史性删减”。黑莉称,该计划要求将联合国2018至2019财年运营预算砍掉2.85亿美元。美国是联合国的头号财政资助国,贡献22%的联合国核心经费,并在维和方面贡献28%。联合国的运营预算与维和预算分开。法新社报道称,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施压下,今年的维和预算已经遭砍6亿美元。此前,特朗普曾威胁称,联合国要求美国撤回耶路撒冷决定的议案中,将对投赞成票的国家切断资金援助。最终,联合国大会21日以128票对9票的结果通过决议,35个国家投了弃权票。决议认定任何宣称改变耶路撒冷地位的决定和行动“无效”。

谢选骏指出:这样发展下去,联合国应该解散了。难怪有网民问道:联合国是个该解散的邪恶组织吗?一国一票真的公平吗?联合国是否是个应该彻底解散的邪恶组织?一国一票公平吗?拥有几亿人口的国家,凭什么要跟某些蕞尔小国在投票决议上平等?安理会由常任理事国把持,这公平吗?可以想象,有一天美国决定要驱逐联合国,那么可怜的联合国就会沦为无家可归的国际难民组织了。



【031、联合国应该让位给全球政府】


《美国正构建国际新秩序》(2018年10月15日 转载法广旧金山特约记者王山)报道: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黑莉9日宣布年底辞职,谁是黑莉的继任人引发媒体与网民的关注,有一种猜测是特朗普总统不再向联合国派驻大使,人们联想到美国从去年起拒绝向联合国缴交会费,认为美国要对联合国采取行动,迫使联合国实行改革,否则美国就退出联合国,组建新的国家联盟。即使特朗普派出新的大使,也是一位敦促联合国改革的大使,或者是联合国最后一任美国大使。

联合国于二战结束时的1945年由美国倡导在旧金山创建,创建宗旨是让这个国际组织致力于促进“各国在国际法、国际安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权、公民自由、政治自由、民主及实现持久世界和平方面的合作”。美国每年向联合国缴交12亿美元会费,占联合国年预算的22%,并且还要交68亿美元的维和经费。但多年来,联合国违背了创建宗旨,堕落成中国等专制国家的反美俱乐部。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务理事国中拥有的一票否决权,使得贯彻联合国宗旨的任何决议都不能通过。联合国下属的人权委员会成了帮助专制国家侵害人权的机构,该委员会从不谴责中国、委内瑞拉这些国家的侵害人权行为,十年间却谴责以色列68次;联合国的教科文组织至今不批准把六四屠杀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记忆名录》;联合国难民公署竟然与中国政府合作在泰国阻截和遣返中国政治难民;世界卫生组织支持中共的“九二共识”打压台湾,把有2300万人口、全民健保全球第一的台湾排除在外;而联合国数以万计的冗员无所事事,耗费各国纳税人支付的会费。这样的联合国对于世界的和平、民主、人权,只能起负面作用。由此美国已经退出了教科文组织与人权委员会。

特朗普总统在今年联大发言明确要求联合国实行改革。彭斯副总统10月4日的美国对华政策讲话,表明美国决意联手世界民主国家,抑制习近平的共产中国全球野心,进而摧毁中共专制政权这个为害人类百年的共产主义最后堡垒。伟大的任务不能指望堕落的联合国支持,只能寄望改革后的联合国,如果联合国坚持不改革,那么美国就会组建新的国际联盟,让国际政治出现新的格局。

美国构建国际新秩序的另一个重大战略就是扬弃世界贸易组织(WTO),营造新的国际自由贸易体系。

世贸组织前身为“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世贸组织的职能本是调节各国的贸易纠纷、维护国际贸易公平。但世贸组织自接纳中国,便成为中国对各国不公平贸易的维护者。尤其是美中贸易,凡遇纠纷,中国总能在世贸组织打赢官司,美国总是失败。这就迫使美国不得不把世贸组织踢开,在与中国开打贸易战的同时,与各国缔结没有中国的双边或多边贸易协议。

9月30日签署的年贸易额1.2万亿美元的美国、墨西哥、加拿大新的由贸易协议(USMCA),便是营造未来国际贸易新秩序的开局。美国商务部长罗斯表示,新签署的美 墨 加贸易协议中有一项主要是针对中国的“毒丸条款”,将在未来美国与日本和欧盟等经济体达成贸易协定时加以复制。根据“毒丸条款”,如果美 墨 加贸易协定中的任何一国与“非市场经济国家”签署贸易协定,另外两个国家可以自由退出美 墨 加协议。

美 墨 加贸易市场,加上未来形成的美国与欧盟、美国与日本、美国与韩国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后形成的市场,GDP总量占全球70%多。中国被排除在世界经济总量70%的贸易市场之外,一个没有了中国的世界贸易新秩序于是便形成,世贸组织也必然解体。

中共政权已成为世界公害,它破坏世界政治和经济秩序,毁掉了联合国和世贸组织。重建没有中国的国际新秩序,人类社会将获得一个自由与公平的发展环境。人们应该感谢特朗普和他的政府,他们正为构建国际新秩序而努力。

谢选骏指出:法广记者不懂,仅仅构建国际新秩序是老掉了牙的远远不够,正确的做法是——联合国应该让位给全球政府。



【032、联合国总部可以搬到北韩】


(一)

《金正恩:朝鲜洲际导弹可攻击美国全境》报道说:

2017年7月29日金正恩指导洲际弹道导弹二次试射。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朝鲜昨夜28日再射洲际导弹成功后宣布,朝鲜洲际导弹的射程可覆盖美国全境。平壤今天周六证实昨夜发射成功的消息,并称,这是对美国的郑重警告。

路透社说,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自豪地祝贺朝鲜洲际弹道导弹发射成功。据朝中社今天未指名报道,金正恩指出,弹道导弹的发射成功,再次确认了朝鲜“洲际弹道导弹”系统的可靠性能,证明朝鲜可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向全球任何地区,发射导弹,进行打击。金正恩表示,美国的全部领土都在这款导弹的射程之内。

据韩联社报道,朝鲜7月28日夜晚成功试射的洲际弹道导弹是“火星-14”型。这款导弹的飞行最高高度达3724.9公里,飞行距离998公里,共飞行了47分12秒,并准确地降落在公海目标水域。这已经是朝鲜第二次发射成功这款洲际弹道导弹。

(二)

《韩国与国际社会回应朝鲜导弹试射》2017年7月28日报道:

朝鲜第二次洲际弹道导弹试射,韩国总统府青瓦台负责与民沟通的首席秘书尹永灿今天表示,青瓦台国家安保室长郑义溶当天同美国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通电话,双方就早期部署“萨德”等战略资产的相关应对方案进行紧密协商,并同意当天进行拦截弹道导弹联合发射试验。

韩国外交部长康京和指出,韩国政府将保持耐心促朝停止挑衅,积极响应韩方提议。康京和强调,韩国政府将加强韩美联合防卫力量及对朝战略遏制。

康京和就朝鲜此次射弹发起挑衅深表遗憾,并予以严厉谴责。她表示,作为“柏林倡议”的后续措施,韩方提议举行会谈商讨离散家属团聚活动及停止军事分界线敌 对行为事宜,但朝鲜却以射弹回应,辜负韩方及国际社会愿半岛开展人道主义交流和缓和紧张局势的期待。

康京和是在29日上午同美国国务卿蒂勒森、日本外务大臣岸田文雄相继通电话,就朝鲜前一日试射“火星-14”(洲际导弹级)导弹应对方案交换意见时说这番话的。

朝核问题六方会谈韩方团长、韩半岛和平交涉本部长金烘均当天分别同美方团长、美国国务院对朝政策特别代表约瑟夫·尹及日方团长金杉宪治通话,就果断应对朝鲜此次射弹达成一致。

总统文在寅当天主持召开国家安全保障会议(NSC)全体会议并表示,朝鲜28日晚试射导弹或导致东北亚安全格局出现根本性变化,应考虑制定对朝单边制裁方案。

文在寅表示,需考虑到多种可能性,严厉应对朝鲜射弹,凝聚智慧确保“柏林倡议”具有实效。文在寅指示,外交和安全部门与美国等国家共同合作,推动国际社会就朝鲜挑衅予以严厉应对。他还指出,如有必要可考虑制定对朝鲜实施单边制裁。

文在寅要求从多方面研究能让朝鲜政权切身感到的强有力的实质性应对措施,并指示探讨早日确保韩军独立作战能力,以遏制和有效应对朝鲜核导威胁的方案。文在寅还指示,尽早同美方讨论包括早日部署剩余“萨德”发射架等加强韩美联合防卫力量、确保延伸威慑的方案。

文在寅指出,需制定在韩美紧密合作的大框架下遏制朝鲜挑衅,促其停止核武研发,最终实现半岛无核化的方案。他强调,国家安全问题不分朝野。

据朝中社29日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27日签署进行第二次洲际弹道导弹试射的命令,并于28日在现场指导试射。本次试射在朝鲜西北部地区进行,导弹最大飞行高度为3724.9公里,飞行距离为998公里,飞行时长47分12秒,最终准确命中公海上的目标水域。

报道说,金正恩表示,本次试射再次验证了洲际弹道导弹体系的可靠性,展现了朝鲜具备在任何地点和任意时间发射洲际弹道导弹的能力,清楚证明了美国本土全境都在朝鲜的射程以内。报道还说,本次试射对周边国家安全不会造成任何影响。

本月4日,朝鲜宣布第一次成功试射“火星-14”洲际弹道导弹。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8日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对于朝鲜当天再次发射弹道导弹进行强烈谴责。他再次呼吁朝鲜领导人对韩国近期提出的重启沟通渠道的倡议做出回应,包括重启军方间沟通渠道、降低误判或误解的风险以及降低紧张局势等。

(三)

《朝鲜又射导弹 美韩军方研究“军事行动回应”》说2017年7月28日报道:

朝鲜当局进行了最新一次的弹道导弹试射,美国国防部宣称这是朝方又一次的洲际导弹测试。美韩军方长官并随后公开表示正在联合研究对朝实施“军事行动回应”的可能。

根据美韩两国军方在事发后公布的消息,朝鲜当局在当地时间周五夜晚11点41分,自其北部慈江道军事基地发射了一枚洲际弹道导弹。该枚导弹据推测在经过45分钟左右的飞行后,飞跃至少1千公里并最终坠入日本海内。

对于这一突发事件,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约瑟夫·邓福德(Joe Dunford)协同太平洋舰队司令小哈里·哈里斯,随后并与韩国联合参谋本部议长李淳镇进行了电话会谈。

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福德的发言人希克斯(Greg Hicks)在会后通过声明的形式向媒体介绍宣称:“邓福德与哈里斯两位将军在通话中,向韩军代表李淳镇大将表达了对美韩同盟不可撤销的承诺。” 该发言人在声明中强调了,美韩军事长官们还在通话中对向朝鲜采取“军事行动回应”的可能进行了讨论。

据介绍,随着朝鲜核危机和接连的导弹试射活动,美国国防部早已对与朝鲜发生武装冲突的可能做出了准备。但此次美国军方的公开表态则要比其之前在朝鲜进行“挑衅”行为后的反应高调了许多。在此之前,美军方通常会对朝方的军事行动进行谴责,但并不会直接公开提出采取“军事回应”的可能。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戴维斯也在周五的新闻会上扬言宣称:“如若一旦朝方进行攻击或挑衅行为,我们已经做好了为保卫美国和其盟友们的军事准备 。”

另在国际方面,俄罗斯国防部则宣称,据该国专家估计此次朝鲜试射的是一枚中程弹道导弹,并非美方口中的洲际弹道导弹。法国外交部则要求联合国安理会成员国尽快对朝鲜进行“强大和附加的制裁行为”。法国外交部发言人指出,只有最大的外交压力才能让朝鲜重新回到谈判桌上。 

(四)

《朝鲜试射 中国警告韩美勿部署萨德》,2017年7月29日报道:

中国政府在朝鲜二次发射洲际导弹次日的7月29日呼吁各方保持克制,同时警告韩国不要部署萨德反导系统。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今天表示,中方敦促朝方遵守安理会相关决议,停止采取可能导致半岛形势进一步紧张升级的行动。同时希望有关各方慎重行事,防止紧张局势轮番升级,共同维护地区稳定。

韩美为应对朝鲜洲际弹道导弹的威胁,决定加快部署萨德高空反导系统,韩国总统文在寅下令尽快部署剩下的4辆萨德反导发射车。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警告韩美不要部署萨德反导系统称,中方强烈敦促韩美正视中方利益关切,停止有关部署进程,撤除相关设备。他称,在韩国部署萨德,损害包括中国在内的本地区国家的战略安全。

(五)

谢选骏指出:鉴于上述事态发展,和平发展的大计,就是“同意北韩进入核俱乐部”。如果还是不行,“联合国总部可以搬到北韩”,这样朝鲜就会成为“负责任的大国”了。这样,朝鲜既不会发射核导弹到美国,也不会发射核导弹到中国、也不会发射核导弹到俄国、也不会发射核导弹到欧盟了、也不会发射核导弹到印度、也不会发射核导弹到巴基斯坦、也不会发射核导弹到以色列了。北韩的要求不高,只要给它和美国、中国、俄国、欧盟、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的同等待遇就可以了。呵呵。“国家和国家本来就是平等的。”呵呵。联合国总部可以搬到北韩,为了世界和平,甚至可以让北韩担任“永久主席”,那就永久和平了。这就是中国一贯倡导的“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呵呵。千万不要乱丢核导弹。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别的办法?这就是“小国时代”的现实。



【033、量子霸权之下的全球政府】


《向由:颠覆想象的量子霸权,可能是你钱包的致命威胁》(南风窗 SouthReviews 2019年11月03日)报道:

 “如果你在新闻中看到有人成功制造出了量子计算机的话,你最好立刻冻结自己的信用卡。”今年4月,中科院物理所发表的一篇文章如此写道。因为,在量子计算机之下,起到保护作用的加密技术将能被轻易破解。

什么是量子计算机?

9月23日,NASA发表的一篇论文表明,谷歌实现了“量子霸权”。一个月后的10月24日,《自然》重新发表修订后的论文,名为《使用可编程超导处理器达到的量子霸权》,正式揭开了谷歌的“量子霸权”。

《自然》上77 位作者合作的重磅论文《使用可编程超导处理器达到的量子霸权》,为我们揭开了谷歌 “量子霸权” 实验的全貌

它有多强?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利用谷歌开发出超导量子芯片“Sycamore”,对一个53比特、20深度的电路随机采样一百万次,只需要200秒。而目前最强的经典超级计算机Summit要得到类似的结果,则需要一万年。

识别模式是量子计算机的强项。对它而言,我们现在的加密技术,只是一层薄如蝉翼的“窗户纸”,能够在几秒之内成功破解。可以说,量子计算机的实现,将对如今的信息社会构成威胁。

所幸的是,谷歌表示,他们只是在某个特定的计算任务上实现了量子霸权,且该问题没有任何的实用价值,我们暂时还不必去“冻结”信用卡。但毫无疑问,量子技术的实用化正式登场,它将颠覆我们对未来的想象。

为什么这么强?

有人用一个很精巧的比喻说:量子计算机现在所处的阶段,就如同经典计算机在上世纪50年代初的发展阶段。

的确如此,甚至细节上都有对应。计算机的发明人之一冯·诺伊曼,他在验证一台早期计算机的普适性时,第一次认真地写出了一个程序,但他不是为了应用于数字处理,而是给数字进行了有效的分类。以当时的眼光看,那也没有任何的实用价值。

但在今天,没人怀疑计算机是一项伟大发明。“量子计算机”同样如此,无论在量子力学理论上,还是在工程实现技术上,它都有很多难关要闯,但却被科研者们寄予了超越经典计算机的希望。

量子计算机潜在的压倒性优势,在于量子本身的特殊性质。我们知道,信息学是计算机科学下的一个基础学科,最小的信息单元叫“比特”。在传统计算机中,所依赖的是设置为0或1的“位”信息,对应的值不是0就是1。

量子比特的“位”却有“叠加态”,即同一个“位”的信息,可以是1,也可以是0,还可以是1与0的任意组合。

简单说,量子位是一个双态量子系统(例如光子偏振态或者电子自旋态),它能处于一种用经典物理无法解释的奇妙状态:“0与1的叠加”——

简单回顾一下大学物理,从1900年普朗克创立量子学说,到1925年薛定谔总结出波动力学,对物理学科是一次颠覆性的冲击。它是被实验给“逼”出来的,一批年轻的科学家发现,微观世界的“量子存在”,完全悖于我们的现实经验。

比如一团自旋中的电子,它们有各自的运动方向、偏转角度,在理论上可以通过一个足够小的“孔洞”,筛选出一定偏振的电子。但实验发现,筛选过后的电子束,同样具备它们原先的运动方向、偏转角度。其“存在的状态”并不一定,而是叠加起来的。

量子存在的状态叠加,最经典的模型是薛定谔猫。假设那是一只量子状态中的猫,那么它既可以是活的,也可以是死的。常识上,一只既死又活、不死不活的猫难以被人接受,但那就是量子存在的实情。

量子位具备的叠加态,也就意味着每个量子位的数据存储能力能够翻倍。一台64量子位的计算机可以存储18 quintillion的数字,其中1 quintillion等于10的20次方。

量子位继续增加时,系统存储的信息量就会呈指数方式增加。

另一方面,通过量子纠缠,我们能够实现光速操作。对一个量子位的控制,会影响到被纠缠的量子位,也就实现了对量子位处理能力的并行控制。

打个比喻说,在执行指令时,量子计算机就像实现了“影分身之术”,每个量子位都能够并列执行,导致了计算能力的大幅提升。例如,一台10量子位量子计算机可以一次处理最多的1024个可能的输入,而不是一次分析一个输入。

不难看出,能够操纵的量子位越多,意味着“分身”越多,量子计算机就越强大。科学理论界的估计是,在能够操纵的量子位超过50个时,量子计算机的计算能力,将远远超过经典计算机。

尽管难关重重,但诱惑很大。2011年,理论物理学家John Preskill提出了“量子霸权”的概念,根据定义,量子计算设备可以超越经典计算设备,解决后者无法解决的计算任务。在这条探索道路上,谷歌开发的“Sycamore”成为了一个里程碑事件。

量子计算机的研发还在起步阶段,它的前途未可限量。在经典计算机时代,仙童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摩尔在1965年预言说,每过18个月,集成电路的价格降低一半而性能增加一倍。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

此后的半个多世纪,应验了“摩尔定律”。对今天的消费者来说,他们购买的最新型电脑,往往会比几年前的电脑有质的超越。

对于量子计算机,谷歌的态度非常乐观。论文表明,他们认为量子处理器的计算能力,或许会遵从“量子摩尔定律”,意即“指数级别的、加强版本的摩尔定律”,计算能力每几年就翻一倍,或许距离有实用价值的应用只差一个创造性的算法了。

论证量子霸权的过程

但是,差的这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

如前文所述,量子学说是被实验给“逼”出来的,用来解释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实验现象。它是以可观测量为依据,从而创建的学科,表明了科学界在面对微观世界的原理时,无从下力的窘境。

因此,量子学说还有很多“疑难杂症”,它远远没被人类认识和掌握。创始人之一玻尔就说过:“如果谁不为量子论而感到困惑,那他就是没有理解量子论。”

理论的匮乏,导致两大工程难题:一是,量子计算机指数级别的计算能力以外,它也有指数级别的出错率,如何实现它自身的纠错能力?

二是,量子对外界极为敏感,轻微的外部环境改变,也会导致它的“退化”,失去了它的叠加态,出色的计算能力也就无从谈起。所以它们必须完全绝缘,目前的做法是用超低温来放慢原子的移动速度,相当不经济。

谷歌的量子至尊低温恒温器内含“Sycamore”,利用超低温来放慢原子的移动速度。

因为有理论实现和工程实现的两大困境,即便是最乐观的观点,也认为量子计算机距离实用至少还有5-10年。最悲观的人,则认为它遥遥无期。

只是,量子学说的困境中,也可以看到好的一面。谷歌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在接受采访时说:“其实量子计算真正令人兴奋的地方在于,根据已有的物理理论,我们所处的宇宙在最根本的层面上遵循量子法则,因此早期的量子计算应用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宇宙的工作方式”。

也就是说,量子学说与它的应用可以相互促进,帮助我们洞悉微观世界的奥秘,乃至于理解宇宙、理解生命。

因此,在生命科学方面的应用,也即药物研发方面的应用,被看作量子计算机的优势之一。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中谈到,生命的来源和运作,在根本上是服从量子力学的。这涉及到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知识。

我们知道,生命最重要的两个基础物质是氨基酸和DNA,它们都是生物大分子。薛定谔表明,对一个系统来说,n表示它的微粒数量,1/√n即表示它的出错率。显然n越大时,系统越能精确运转而不出错。正是构成我们身体的微粒数量(n)足够大,它才能够稳定,表现为概率最大的“此时此地此身”。当然,这也导致我们不能从经验中体验到量子世界。

对于生物大分子来说,薛定谔表明,它的运作是服从量子力学的,我们可以从能级跃迁、量子纠缠等理论,重新梳理化学中的“化学键”、同分异构体等概念。所以,对生命物质和过程的模拟,量子计算机显然有着先天优势。

又一个“潘多拉魔盒”?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知道,新的技术并不一定带来时代的进步,至少不是它的创始者们所设想的进步。相反,它往往伴随着新的危险。

比如互联网技术,初心是为了让世界去中心化、扁平化,但如今在它之上树立起了高不可攀的寡头。又比如说区块链技术,据称是要建立起信用机制,但在目前最成功的应用场景“数字货币”,却成为了圈钱工具。

量子计算机虽未成熟,但对它可能发挥的益处,人们已经浮想联翩。同时它所潜在的威胁,也无不令人担忧。如前文所说,我们或将不得不去“冻结”信用卡。

何况,事实已经证明,我们对未来技术的想象是很匮乏的。当它成熟时,谁有能力、有权力运行它?它会不会成为拥有者实行“降维打击”的武器呢?

接受采访时,谷歌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说,开发新技术所伴随的风险断然是高的,但对于其中的一部分,我们或许能通过采用“正确的发展道路”来避免。他提到,能帮助我们实现这一效果的途径,就是“全球管理统一化和详尽的道德协议”。

还有部分观点认为,当前对“量子霸权”的解读,其实有夸大嫌疑。他们认为,更正确的翻译应是“量子优势”,即量子计算机只在一些特定场景上胜过经典计算机,但在将来,两者是并存的关系。所以人们不必过分忧惧。

IBM认为谷歌实际上并没有表现出量子霸权,也未充分利用超级计算机的存储能力。

但是,目前已经证明,量子计算机拥有超大的存储能力和超强的运算能力,不会因为现有的场景限制,就断送它的无限可能。同样,它也不会因为无法量产、拥有者少,就从“霸权”降级为所谓“优势”。事实上,我们不得不防。

早在去年12月,量子计算领域还在竞逐之际,美国国家科学院(NAS)的一份报告就表示,随着量子计算机逐渐成为可能,政府应该优先考虑潜在的后果,为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做好准备。报告认为,鉴于代码破解机器的潜在威胁,应该立即开始准备量子安全加密方法的工作。

从19世纪起,科技成为了改造世界的一双“翻云覆雨手”。在将来,或许我们能够安全落地在“正确的发展道路”,但也不排除如核威胁那样的昨日重现的可能。人们对待新技术的态度,有如对待“恋人”:怕它不来,又怕它乱来。

谢选骏指出:上文只能看到量子霸权之下的自己钱包,却无法想象量子霸权之下的全球政府!而我却看到,在量子技术的霸权之下,全球政府的出现不再是难事。全球政府的出现不仅不是量子时代的难事,而且还将成为量子时代不可避免之事。



【034、没有主义的主义就算帝国主义】


《中国知识界为何会误判川普?》(2020-07-20 凤凰人文历史)报道:

川普上台意味着什么?很多中国人认为川普是一个商人,这种认识有道理吗?知识界包括一部分“高级冒号“是如何误判川普的。今天推荐学者,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丛日云先生的文章,本文为为丛日云教授在钱满素教授《文明给谁看》一书发布会(2018年8月29日)上的发言记录整理。原标题:《川普反对什么样的多元主义?》 有删减。

研究美国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现代文明起源于西方,其基本要素都是西方创造的,但在西方世界,美国的贡献大约占一半以上的份量。现代一些关键的、重要的发明创造是美国人搞出来的。不单是科学技术,在现代文明的各方面,观念、理论、制度、规则等,美国都做出了巨大的开创性贡献,它是现代文明的开拓者和引路者。近百年来,美国也是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对世界格局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20世纪人类遇到的两次文明危机中,美国对于拯救现代文明、决定人类走向,都起到了关键作用。虽然今天的美国文明已经显露出一些衰落的迹象,但这个衰落是个漫长的过程,在可见的未来,它仍然是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头号强国,甚至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超强的世界帝国。说中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超过了美国,那是极富勇气的学者才能说出来的话。

这样,就需要我们全面客观地了解和深入认识美国。不然,我们就会非常被动。以川普当选总统为开端,中美关系发生的巨大变化,让那些根据教科书和主流媒体认识和判断美国的人彻底地懵圈了。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川普会当选,许多专家为川普上台而欢欣鼓舞,认为让这个二货当总统,是美国人送给中国的一个“大礼”。中国领导世界的机会提前到来了。没想到,川普对“中国梦”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数十年来,我们一边参与全球化进程,一边在控诉和抱怨全球化,强调战后的国际组织、国际关系规则包括贸易规则,甚至全球化进程本身,都是美国主导的,美国从中牟取了巨大利益,而我们是受害者。于是,我们的诉求是要修改甚至推翻这套规则,在我们的参与下制定新的规则。没想到川普却出来说,是他们吃了大亏,现在是他们在不断地退群,不断地挑战或废除他们当初制定的规则,而我们的政府却成了这套规则的维护者。当川普政府反思对华政策,调整对华战略,正式将中国作为主要战略竞争对手时,许多中国人感到凌乱了,因为按他们的常识,美国不是一直都在遏制中国,甚至亡我之心不死吗?谈何调整?中美贸易战,按常规,中方的反应是抵制美货,但令许多人没想到的是,还有些东西,没等我们说不买,他却先拿不卖来作为对我们的惩罚。

这一系列凌乱的背后,是对川普现象的认识存在巨大偏差甚至倒错,而这些偏差和倒错基于对美国社会认识的大量偏见甚至无知。

中国知识界和媒体的误判,一定程度上也是受西方知识界和媒体误导的结果。西方知识界和媒体普遍敌视川普,给他安了很多的头衔。比如说他是种族主义、民粹主义、反全球化分子、贸易保护主义、孤立主义等等。这是激进左派和进步主义者依他们的标准做出的判断,也有政治斗争中妖魔化对手的因素。国内一些人就被他们忽悠了。种族主义是个吓人的大帽子,保护国家边界和国内安全、拒绝非法和可疑的移民,这是履行一项很平常的政府职能,有选择地接受移民,是各国通例,怎么就成了种族主义的罪证?川普是民粹主义者吗?我以为,他是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型时期的保守主义,他的对手激进左派或进步主义者才是典型的民粹主义。川普怎么可能是孤立主义或贸易保护主义?他怎么可能反全球化?

大多数学者没看明白,开放是深入骨髓的美国精神,川普并不是什么反全球化或逆全球化,他是要重新调整全球化的秩序和规则。依美国的竞争力,他为什么要孤立自己呢?现在越来越清楚,川普是要一种新的全球化。他增加关税,你就以为他要搞贸易保护主义,其实这不过是个手段,他要通过这个手段摧毁对手的贸易壁垒。他声称他追求的只是“Free and fair trade”,即自由和公平的贸易。他在跟欧盟谈判时就亮出过最后的王牌,即双方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他不是随便说的,当他跟欧盟主席容克达成了初步意向之后,马上就发推特,喜不自禁:我们要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了。可见,这才是他真正的目标。他奉行“美国优先”原则也备受指责,哪个政府和领导人不是将本国利益置于首位?不然他就是卖国政府。他追求“让美国重新伟大”,这里的伟大不光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还要恢复自信,承担起世界领袖的角色。这个“重新”表明,他是有样本的,我理解,他的样本就是自罗斯福到里根时代美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角色。所以,他不会走向孤立主义,他追求的是传统保守主义的以对美国文明的优越感、使命感和超强实力为基础的霸权和领导地位。

由于对川普的认识有严重的偏差和倒错,面对川普的行为,就会感到凌乱,就会觉得他不靠谱、不按常规出牌、多变、大嘴巴,其实这往往反映的是观察者想像出来的川普与真实的川普发生的冲突。像川普这样目标如此清晰、意志如此坚定执着,不惜冒着巨大风险和顶着巨大阻力,也要履行竞选时的承诺、实现政治目标的政治家,恐怕是罕见的。他不按常规出牌吗?我倒觉得他的行事逻辑只是依据常识,纠正以往违背常识的做法,没有什么高深玄奥之处。

只有你深入川普的内心世界,把握他的价值和信念,也了解美国的问题所在,才能理解他的行为,才会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将会怎样做。

川普反对多元主义吗

会议主办者确定今天的话题是美国的多元主义。川普遭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反对多元主义。要说清这个问题,我们得清楚,多元主义是个含义复杂的概念。那么,川普是反对所有的多元主义,还是反对某一类型的多元主义?就像说一个人反对平等,这是非常含混的说法。可以说,所有的人都反对平等,也可以说,所有的人都支持平等。意思是说,平等有无限复杂的内涵,大概总有你支持的平等,也有你不接受的平等。多元主义也是这样。

多元主义首先是政治多元主义(political pluralism)。这种多元主义是自由主义的表现形式,是集权政治的对立物,包括由分权制衡、联邦制和地方自治、多党制、媒体独立、思想言论自由、政教分离、公民社会和利益集团等形成的制度架构和法律秩序。这样一种多元主义在现代西方政治生活中扎根很深,川普并没有去触动它,对其中一些要素,比如各州的权力,他比他的对手更热衷于维护它。

按美国宪法,对权力的制约监督不是只针对总统的权力,而是针对所有的权力。其方法之一,就是三种权力之间相互制约和监督。既有国会和法院制约总统,也有总统制约法院和国会,是三权之间的制约与平衡(check and balance)。所以,宪法授予总统权力对抗另两种权力。如果总统对另两种权力只是顺从,没有对抗,就是失职,就不能达到平衡。媒体与总统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并不是只允许媒体骂总统,而总统只能在媒体面前乖乖地当孙子,总统也有权批评媒体。媒体是巨大的第四种权力,也容易败坏,也需要受到制约和监督。川普在所谓“限穆令”问题上与法院的冲突已经解决。在他做出了部分政策调整后,联邦最高法院支持了他。媒体与川普的冲突仍在继续。媒体控诉总统损害了言论自由和新闻独立,川普指责媒体是“假新闻”,充当了“反对派”的角色,甚至说假新闻媒体是“人民的敌人”。目前川普针对媒体的言论或许有不适当之处,但还没有超出合法的界限。也就是说,并没有否定政治上的多元主义。

多元主义的第二层含义,一般表述为文化多元主义(Cultural Pluralism)。它承认多元文化共存的现实,在宪法共识的基础上,尊重各少数族群、宗教、弱势群体或边缘群体的特殊文化,同时它又坚持在多元文化格局中主流文化的主导性,推动各种文化融入主流文化。在最低限度上,它承认各种文化相互批评与竞争的权利。自由主义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必然带来社会生活方式、宗教、意识形态和文化上的多元化。这种多元主义在美国也是历史悠久、根基深厚的。在宪法共识的基础上,美国成了世界上对异质文化最宽容、多元文化色彩最强的国家。

对这种多元文化的尊重与宽容,是自由主义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川普这一派保守主义者所珍重的价值,所以,他不会挑战和损害这种多元主义。

但是,文化多元主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一个临界点,以后逐步发展出它的极端形式,即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这个多元文化主义将重心转向对文化多元性价值的强调,认为文化多元化本身就是值得追求的,为此,它极力贬抑主流文化,欣赏、推崇甚至崇拜各少数族群、宗教以及社会弱势和边缘群体的文化。这样,美国的主流文化受到了严重侵蚀和削弱,从而带来文明的危机和衰落。从这个角度看,多元文化主义是西方文明的败坏性因素,它的流行其实是西方文明的自虐、自残与慢性自杀的行为。

川普反对的正是这种类型的多元主义。他想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含义之一,就是停止这种自杀行为,让美国文明重振自信、重现辉煌。

换位思考:川普反对的,是你所支持的吗?

当我们追随西方左派媒体批评川普的时候,我们得问一下自己,川普反对的,是你所支持的吗?其实如果在中国推行多元文化主义,绝大多数人是难以接受的。比如学校里来了两个穆斯林学生,学校的食堂就不再供应猪肉;比如奥巴马厕所,生理上属于男性而心理认同是女性的,就可以上女厕所,还有更衣室、浴池;比如按种族比例分配上大学的名额,以及各种职位和机会;再比如,美国已经有一千多万以拉美裔为主的非法移民,每天还有大量的非法移民涌进来。加上合法移民和被大赦的非法移民,拉美裔美国人已经达到约五千万左右。非法移民的子女免费上学,一些福利待遇超过退伍老兵,有的城市公开庇护非法移民,加州给一百多万非法移民颁发了驾照,还任命非法移民做政府官员;有的政客要求全民医保覆盖非法移民;将被捕的非法移民与其子女分开,由联邦政府照管,每个孩子每天的费用是770美元,其生活水准超过美国公立寄宿学校;连“非法移民”这个词也属于“政治不正确“,得叫“无证移民”。川普要采取措施阻止非法移民进入美国,把非法移民中有犯罪记录的、骗取福利的等几类人遣送回去。如果你觉得这是种族主义,排外的一元主义,那么,如果中国出现这种情况,你是什么态度?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按美国非法移民所占人口比例,如果中国有五千万非法移民,某个外来族裔在几十年中,达到总人口的近20%,也就是二亿多,你还主张继续开放边界,废除边境巡逻执法机构,接纳非法移民吗?

我也问过日本教授同样的问题。日本老龄化少子化相当严重,到2050年就不足1亿人口了,其中三分之一是65岁以上的老人。但日本仍然拒绝开放移民,为什么?他们为什么不引进几百万中国人、几百万菲律宾人,几百万印尼人?中国人都知道,非法移民留在日本很难,以前过去的,基本上被他们清理干净了。其实,日本人很清楚,如果为了解决劳动力问题而大量引进移民,日本就不是大和民族的日本了。既然如此,为什么日本学者也普遍批评川普的移民政策是种族主义呢?我觉得,川普遵循的是常识,也是各国通例。他说,“我们是有法律的,我们是有国界的,请不要非法进入我们的国家。”“我们国家不是难民营。”“任何国家都会守护他的边界,我们终于做了所有国家都做的事情。”

美国左派批评川普的移民政策时,使用的是全球主义或世界主义的标准。这个标准其实与一般中国人的观念差距甚大。在美国激进左派的心目中,美国文明完蛋了无所谓,彻底碎片化了也无所谓,哪怕美国文明被置换成了墨西哥文明、玛雅文明都没关系。他们认为,这些人想来美国实现美国梦,我们应该满足他们。其实,如果拉美移民来得太多,只能把美国也变成拉美,两边拉平,不光他们的美国梦实现不了,连带着把美国本土人的美国梦也打碎了。

所以,当听到有美国人批评川普反对多元主义的时候,我们得知道,多元主义有几种,川普反对的是什么样的多元主义。

川普主义与美国文明的前途

美国今后的发展前景如何呢?假如说川普失败了,左派继续主导美国的进程,那就是继续慢性自杀的进程,美国文明的慢性自杀。当然,这个慢性自杀是个漫长的过程,不要以为美国马上就完蛋了。百足之虫还死而不僵呢,何况一个伟大的文明?既然是慢性自杀,就是温水煮青蛙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可能还很享受,还很得意,因为这看起来是个高尚的行为,但到了一定程度,就无力回天了。

假如川普很成功,他能干满八年,甚至还能让他这一派人继续干一段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缓和阻遏这样的进程。所以,不论川普这个人怎么样,他的一些具体做法有多少争议,我看到的,是他的基本思路和大方向,是要阻止美国文明的衰落。

当然,美国文明发展的大趋势很难改变,这个趋势就是由现代文明向后现代文明的过渡。多元文化主义是一种后现代的意识形态,这是它流行的基本环境。依线性历史观的思维习惯,后现代当然比现代要高级,但这个后现代却使西方文明失去竞争力甚至走向解体,多元文化主义就是西方现代文明高度发达的条件下,从内部成长起来的败坏性因素。

后现代主义流行的基础是现代化的成功。川普的现代主义路线如果非常成功,反倒使美国具备了继续向后现代文明过渡的条件;如果他失败了,在左派的主导下继续走后现代主义路线,美国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就会下降,内部解体和文明衰落的过程就会加快。这样看,川普的行为,有如西西弗斯抵住从山上滚下的巨石,有人形容他是“最后的罗马人“。许多美国人意识到,只有像川普这样回调到现代主义立场上,才使美国具有发展的动力和国际竞争力。可是,如果他很成功,美国人又过上了富足的、有保障的好日子,他们又要玩起高大上的后现代主义。今后一段时间里,美国会在这样一个进程中反复调整。

也不排除川普的回调和左派之间发生严重的冲突,双方都不妥协,无法克制。甚至,发生严重的骚乱或内战也不是不可能。就美国内部两种人的价值观念的对立和冲突而言,我觉得不次于19世纪内战前的那种对立程度。内战前冲突的焦点,一个是州权和联邦权力的关系问题,一个是奴隶制问题,冲突最后是通过战争来解决的。要知道,并不是什么问题都能通过民主程序来解决,民主不是万能的。价值观的冲突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突破民主的“博弈——妥协”的框架。当然,现代文明人类将战争的门槛提高了许多,在发达国家,大规模内战不易发生。但是,一种准内战、严重的骚乱是有可能的。很多西方保守派把大量移民的进入看作是“软侵略”或者“冷侵略”(cold invade USA)。他们觉得受多元文化主义支配的左派精英在出卖国家,毁灭白人基督教文明,他们绝不接受WASP(白人-盎格鲁-撒克逊人-新教徒)的美国被换血、被转换成别人的美国。而这些人同时也支持公民持枪的权利。

你可能觉得,川普的一些言行非常出格,撕裂了美国,制造了冲突,其实,如果不是川普上台,通过合法的手段对多元文化主义和进步主义的趋势予以遏制,美国真的就会走向更激烈的冲突甚至内战。

如果你了解美国社会的文化冲突,就会理解为什么川普这个人瑕疵很多,但仍有约一半的人支持他,最近他在共和党内的支持率达到近90%,这是相当高的支持率。川普说的一些看起来有些粗糙和极端的话,他采取的一些争议极大的行动,好像是极具个性的言行,其实它们代表着美国文化冲突的一方,即拒绝多元文化主义的一方。

网民哀嚎:

花蜜蜂 今天 10:14

中国人对美国政治和执政者的了解,来自CCTV和几个所谓的智库作者。想当然道听途说都包进来。每天看CCTV就被他们几位洗脑,最终变成傻子。包括习近平和党中央,头都被他们骗扁了!哈哈哈!

runqun 今天 07:30

中国人只被喂食偏面消息,不做蠢事乃是异常了。

bluechicken 今天 07:00

中国知识界根本不得要领,对川普只会猜想代替事实。他就是个利己商人。

foxnews 今天 06:49

首先,中国根本没有什么知识界,有的是各个门派的学阀们。其次,那些个别有世界眼光的知识分子,在中国根本不受待见。

oneplusone 今天 04:52

根本就没有误判不误判的,船沉以前多多捞一笔放自己的救生艇上,中国的大船根本没有人开。

Sans2000 今天 04:33

中國知識界,還是中國五毛界?

g2j2 今天 01:57

有啥误判不误判的,一根筋就知道自己怎样舒服怎样干,硬的怕(不多,只有俄爹不招惹不批评)软的欺,还可以大撒币,美帝就是纸老虎。

李杜fan 2020年07月20日 14:57

丛日云大概是川普竞选连任班子里的成员,和余茂春一路货色。

CNS 2020年07月20日 12:06

中国还有知识届?真是笑话!

谢选骏指出:确确实实,上文不懂,川普哪有什么主义,他只有假装不受控制的脾气;如果硬要说他有什么主义,那么这种没有主义的主义,就是帝国主义,就是家族统治,就是随心所欲,就是前言不搭后语。他的当选,正好符合了我所说的“美利坚帝国化的趋势”,那是为了一个全球政府的出现而预做准备的——尽管他这个猪头不懂这些,只能是“命运的无意识工具”(而非“上帝的有意识器皿”)。所以我说了,没有主义的主义也可以算是帝国主义,虽然那已经不是老牌的帝国主义了。



【035、美国走向男女授受不亲——礼制的天下统治即将实现】


《民调:6成女性 曾遭职场性骚》(2017年11月22日转载世界新闻网)说:

在不当行为指控不断震撼娱乐及政治圈,让美国男性形同面临性丑闻危机之际,昆尼别克的最新民调发现,有60%女性表示曾遭遇过性骚扰威胁,并且大部分是在工作场合发生。

报告显示,这些曾被性骚扰的女性受访者中,有69%是发生在工作地点、45%发生在街道上、43%是在社交场合、15%发生在家中;调查发现,无论是男性或女性,皆相信性骚扰对女性来说,是一个“严重问题”(a serious problem),并且有64%受访者表示,认为有他们认识的人正遭受性骚扰威胁。

民调助理主任摩利(Tim Malloy)表示,大部分美国男性和女性被性骚扰深深困扰著,而调查数字证实了这个情况,报告显示,每十位女性中,有六位女性表示曾经是性骚扰受害者。

近期闹出性丑闻的名人,涵盖演艺圈及政界,包括老牌新闻记者罗斯、共和党籍阿拉巴马州联邦参议员候选人摩尔、缅因州联邦参议员法兰肯、知名男演员史贝西(Kevin Spacey)。

因为媒体大幅报导这些名人的性骚扰事件,有55%受访者告诉昆尼别克民调,他们因此更加了解性骚扰不当行为,有62%受访者则说,被指控性骚扰者应被追究责任。

阿州的参议员候选人摩尔被指控曾他30多岁时,对多名少女有不当行为。昆尼别克民调也针对此询问受访者的看法;尽管摩尔否认这项指控,但仍有60%(赞成)比28%(反对)受访者认为,若他当选参议员,他的同僚应该投票开除他,只有28%反对。

民主党籍阿拉巴马州州长马洛伊(Dannel P. Malloy)表示,摩尔也许有机会进入参院,但大部分美国选民显然不欢迎他成为参议员,并且认为他应该打包回到阿拉巴马。

民调指出,有62%受访者认为,若有多名女性指控一位政治候选人有性骚扰,他们将不会投票给该位候选人;有27%受访者则表示他们将会再考虑。

谢选骏指出:上述事态发展说明一个奇特的现象与以往的理论解释背道而驰——越是先进开放文明的地区和人民,越支持男女授受不亲!越是落后封闭野蛮的地区各人民,越是宽容性侵骚扰!这说明,西方文明真的开始转向了!未来社会正在拥抱礼教!

当此,在文化上亲西方、政治上反西方的“五四运动”行将百年的时候(1919—2017年),遭到五四精神大加挞伐的“封建礼教”正在归来——男女授受不亲被证明是正确的文明,而西方的男女社交开放被证明是犯罪的主流。

鲁迅等杂牌留学生所鼓吹的“礼教吃人”,已经变成了“礼教育人”了。巴金茅盾等小说家言所煽动的极左思潮,最后成为绞死他们自己的绳索。还有那些苏联豢养的没有廉耻的匿名者,推动年轻的读者转变为无耻的共产主义共妻实践的流氓——“无产阶级先锋队”。

不过,历史已经转向了!对于未来社会的这一转向,谢选骏早在1975年就预见到了,那时,他开始写作《黄金时代的重来——论“礼制的天下统治”》:

本书是谢选骏先生构思的第一本著作,起草于1975年,书里的许多思想起源于反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本书无法在中国出版,到2004年,整合到《全球政府论──中国文明整合世界》之中。

黄金时代的重来、礼制的天下统治,难道真的可以缺乏“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真的无须必要的斧钺以为支持?

人类学家们认为,我本人也同意: 地球无时无刻不面临各种毁灭性灾难,包括小行星撞击、超级火山的爆发等等,但科学家们还认为,人类最大的危险可能将由人类自己引发,譬如核恐怖、生化武器失控等。由于高科技武器的发展和主权国家的暴虐无度,人类遭遇毁灭性灾难的发生概率,已从科学家们一百年前估计的20%上升到了目前的50%。

现在情况已经十分清楚:主权国家的争霸、道德防线的崩溃、科学技术的扩张、大规模杀伤型武器的研制和交易,已经使得人类及其文明“进化”到了前所未有的灭绝边缘。如果人们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从而扭转历史发展的方向,滚滚向前的欧洲文明的火车头,就会带领全球社会的列车,一直开下世界毁灭的末日悬崖。

而我们的希望是:中国文明的智慧将扭转现代历史的发展方向,阻止至少缓解这一末日毁灭的到来。也就是说,不要让人为的灾变主导下一个周期的地球文明。



【036、欧洲王室正在改良血统】


 《揭秘哈里王子未婚妻:美国人,黑人血统,奔放女演员,还离过婚》(搜狐2017-11-28)报道:

看看新闻消息,昨天(11月27日),英国白金汉宫发出一纸告示,宣布33岁的哈里王子已经在本月初和36岁的美国女演员梅根·马可订婚,明年春季就会举行婚礼。王室还宣布,哈里王子婚后将居住于肯辛顿宫内的诺丁汉郡小别墅。目前,威廉王子一家也住在肯辛顿宫。更具有纪念意义的是,这里曾是威廉和哈里王子的母亲戴安娜王妃生前的住所。 

事实上,不久前,哈里刚刚承认自己与梅根恋爱时,梅根的黑历史就被扒了出来:以前是美国十八线模特兼女演员;离过婚;衣着性感;在美剧《金装律师》里几乎全裸出镜……这路数和哈里的“白富美”前女友团路数完全不同。 

梅根出生于1981年8月4日,在洛杉矶最乱街区之一克伦肖长大。据说,这地方平均每周有47桩案子,包括谋杀案。现在,梅根家的房子门外都架起了机器,有媒体蹲点采访。 

梅根父亲是白人,一度是好莱坞最好的摄影师,离过一次婚,带着一儿一女跟梅根老妈结婚,她妈妈是非洲裔黑人。梅根皮肤不黑不白,小时候在学校里很受种族歧视。 

父亲在梅根6岁时又离婚,梅根跟着单亲妈妈生活,心理很早熟,开始了力争上游的人生。 老妈本人就挺强,当旅游中介、瑜伽教练,一边在福利机构工作,一边读出了社会服务硕士学位。 

梅根读名校西北大学,学了两个专业:戏剧和国际关系。毕业以后铁了心走国际路线,挤破头到联合国纽约总部实习了一星期,有了这份简历,还到布宜诺斯艾利斯美国大使馆工作过。 

不过,梅根很快发觉自己不适合做一板一眼的公务员。于是,她开始闯荡演艺圈。第一个日播剧角色就是肥皂剧,在《犯罪现场调查》当过配角。不过,一直不太红。 直到出演《金装律师》才算有了人气,不过,在戏中走的是性感路线。 

当演员没忘高大上的国际路线,她是儿童慈善大使,去卢旺达关爱儿童;去阿富汗看望美军;还支持联合国妇女慈善活动,在大会上演讲过。 

此外,梅根也是一个女商人,有自己的服饰品牌,不过走的是亲民路线。 

当然,最厉害的是梅根找男人的本事。她的前夫是好莱坞制片人恩吉尔森,是个高富帅。两人恋爱7年,结婚3年。不过,有朋友爆料说,在他们离婚前,男方家人都没跟梅根讲过话。 离婚的原因是,恩吉尔森发现梅根周末跟其他男人约会。 

梅根离婚当年,便和北爱尔兰高尔夫球手麦克尔罗伊交往,还和男友一起玩冰桶挑战。 

《金装律师》在加拿大拍片,她定居多伦多,男友换成主厨维蒂洛, 这位主厨男友去年3月还在推特上发两人的信息。但5月,梅根就碰到了哈里王子,当时她和维蒂洛还在同居。于是,维蒂洛立刻变成了前男友。 

据报道,梅根与哈里第一次碰面是在多伦多的一场推广伤残运动员比赛的慈善活动。两人谈起慈善很投缘,王子很欣赏梅根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立马要了电话号码,并展开攻势,最终两人开始轰轰烈烈的异地恋。 

大概一年前,哈里和梅根的绯闻被爆出来,哈里王子大方承认了两人的恋情。此前,梅根还到伦敦进肯辛顿宫见过威廉和凯特,两人很喜欢她,据说梅根很自信,一点没被王室范儿吓住。 

此后,哈里还带梅根去见过女王,大家一起喝了下午茶。女王应该对梅根印象不错,所以仅过了一年,就同意了哈里迎娶梅根的要求。 

话说,此前这段恋情没几个人看好。不少英国网友在得知哈里和梅根恋爱的消息时,就表示,“这事不可能!英国王室还没这么前卫!”、“她不仅混血,还离过婚,对王室绝对是‘NO’”。 

然而,也有网友表示,挪威的哈康王储都跟单亲妈妈结婚了,还接受了对方的私生子,哈里王子怎么不行? 

事实证明,如今,就连一向传统的英国女王也接受了“非传统”的孙媳妇,说明现代的王室都不再固守古板的教条,玩保守那一套了。毕竟,王室也得与时俱进。 

谢选骏指出:其实,这跟前卫不前卫毫无关系,而是跟“欧洲王室需要改良血统”相关。由于长期近亲通婚,欧洲王室遭受遗传疾病侵袭,频临绝种,为此需要引进新血,而黑人血统最接近人类干细胞,因此充满了原始活力。

网文《欧洲皇室联姻——世界上最复杂的亲戚关系》(大千世界 2014年 第8期)报道:

“欧洲的祖母”传出的皇室病

古代西班牙人曾认为贵族和平民最大的区别在于贵族身上流淌着高贵的蓝色血液。当时古老且庞大的卡斯蒂利亚家族宣称自己的血统是最纯净和最高贵的,因此贵族们常常骄傲地挽起袖子,露出自己手臂上清晰可见的蓝色静脉血管,再加上他们从来不从事体力劳动,养得肌肤雪白,更是将那蓝血凸显得清晰高雅,由此得名“蓝血贵族”。

蓝血贵族不容许这样高贵的血统加入半点儿杂质。这样的情形不只在西班牙,在整个欧洲都大致相同。

1838年,18岁的亚历山大德丽娜·维多利亚成为英国女王。两年后,维多利亚和表哥阿尔拔亲王结婚,这位亲王是德国萨克斯科堡家族的王子,和维多利亚的血缘关系非常近,他的父亲是维多利亚母亲的弟弟。这真是门当户对,也是可怕的近亲结婚。偏偏两人感情很好,一世忠诚,共生育了9个孩子:5个女孩,4个男孩。

待孩子们都长大了,维多利亚便开始给他们安排婚姻。按照欧洲王室约定俗成的规矩,女王的孩子是不可能婚配给平民的,婚姻对象必须在各国的王公贵族里挑选。第三个女儿艾丽斯嫁到了德国,成了德国黑森家族大公爵路易斯二世的孙媳妇,不幸的是这个女儿身上带有母亲遗传的血友病的隐性基因,她为黑森家族生下王子之后,人们惊恐地发现孩子患上了血友病。

同样的惊恐还发生在西班牙。维多利亚的小女儿爱彼特丽丝也嫁入了黑森家族,她的女儿小维多利亚也是致病基因的携带者。小维多利亚成年后嫁给了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三世,源自外祖母身上的血友病基因便进入了西班牙王室,随即出生的西班牙王子亚丰索患上了血友病。

可怕的疾病并没有停下传播的脚步,艾丽斯的女儿们身上也带有血友病的致病基因,大女儿艾琳成为德国皇帝的媳妇之后,又给皇帝生下了一些带有致病基因的孩子。二女儿艾利克斯嫁到俄国,成为沙皇尼克拉斯二世的妻子,同时也将可怕的血友病不远千里地带到了俄国皇室中。

源自维多利亚身上的血友病致病基因通过贵族联姻的方式扩散到4个国家的皇族身上。当时的人们不知道其中玄机,把在皇室中流行一时的血友病称为“皇室病”。也正因为这强大的家族网,维多利亚得名“欧洲的祖母”。

被施魔法者

曾经在欧洲创造了统治时间最长,统治地域最广纪录的封建家族哈布斯堡家族随着1918年奥匈帝国的解体,终于结束了家族王朝的历史。而在这长达600多年的统治期间,哈布斯堡王朝便是靠着复杂的联姻巩固其地位的。这个王朝中有一句经典的座右铭:“让其他人发动战争去吧,而你们,快乐的奥地利人,就去结婚吧!”其实在18世纪,哈布斯堡王朝就衰落了,科学家和史学家们推测这与王朝贵族间近亲结婚和乱伦产子不无关系。

哈布斯堡王朝最后一位直系继承人是查尔斯二世,他的父亲腓力四世是他母亲的亲叔叔,而他的曾祖父菲利普二世也是他妻子的亲叔叔,也就是说查尔斯二世的祖母同时也是他的姑姑,这简直不知道该怎么称呼了。当然查尔斯二世也无须过多称呼自己的亲人,因为他直到4岁才勉强开口说话,而且语意含糊不清,到了8岁终于学会走路。他的身形比一般人矮,而且瘦弱不堪,没有什么治理国家的能力,到了30岁时看上去已经是老态龙钟,全身浮肿,无法站立走路,而且时常遭受幻觉和痉挛的折磨。

即使这样,查尔斯二世还是结了两次婚,因为强大的哈布斯堡王朝需要直系继承人来延续香火。可是天生阳痿的他根本无法让妻子怀孕,因此直到39岁的生命走到尽头之时,他也没有生下一个孩子,哈布斯堡王朝在西班牙的直系从此消亡。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查尔斯二世身上至少带有两种遗传病,一种是肾病,这是他身体浮肿的原因之一;还有一种是激素失衡导致的生长发育迟缓。当然,查尔斯二世身上还有哈布斯堡王朝成员特有的疾病“哈布斯堡下巴”。该疾病的特征是下颌畸形,导致舌头偏大,话都说不清楚。当时的人们并不知道这是近亲遗传的结果,以为是中了巫术诅咒,因此将查尔斯二世称为“被施魔法者”。

从查尔斯二世往前追溯的200年间,直系的11次婚姻中,有9次是近亲结婚,其中两对发生在叔叔和侄女之间,还有两对发生在堂兄妹之间。

16世纪中叶,哈布斯堡王朝分裂成两个分支——奥地利和西班牙。前者占据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帝位,史称奥地利哈布斯堡皇朝;后者统治整个西班牙、西属尼德兰、意大利南部、撒丁王国以及美洲新世界,称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整个王朝中的家族成员曾出任神圣罗马皇帝,奥地利公爵、皇帝,匈牙利国王,波西米亚国王,葡萄牙国王、西班牙国王以及意大利、法国、尼德兰、比利时等若干地区的国王、大公及公爵,可以说足迹几乎遍布整个欧洲大陆。

从欧洲的历史来看,王室之间想要通过联姻来实现国家的合并或者联盟的强大,是要建立在同一民族,且双方都有意愿要统一的前提下的。但大多数时候,这样的联姻除了把一些致病基因扩散之外,根本达不到“欧洲一体化”的目的。

可怕的近亲撞击

“疯女”胡安娜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最后一代血统纯正的继承人,自她之后,西班牙王室身上就掺入了其他血液。她就是带着疯狂因子的血液嫁给腓力的。腓力虽然是个帅哥,但他身上依旧有一个明显的遗传特征,那就是“哈布斯堡下巴”。两个带有遗传疾病的人结合在一起,致使一些遗传疾病在以后的联姻中生生不息地发展下去。

西班牙国王查理五世从父亲腓力手中接过了奥地利、弗兰德和神圣罗马帝国,还有那个突出得连嘴都无法合拢的下巴。查理五世对于他自己的这个丑陋特征也颇感无奈,在会见法国国王之前,他为了不吓到对方,只得无奈地先写信给法王打预防针:“我的嘴巴的确总是张着的,但是我不咬人。”

查理五世从母亲胡安娜手中接过了西班牙的统治权,虽然没有继承母亲的疯病,但骨子里的悲观忧郁气质还是让他主动放弃了王位。退位之前,他将强大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国土一分为二,奥地利地区给了弟弟费迪南,西班牙和旗下所有领地则给了儿子腓力二世。此后,为了保持王朝的统一,两边一直保持着世世代代的通婚关系。

腓力二世继位后,娶了表妹葡萄牙公主玛利亚,生下了唐·卡洛斯。唐·卡洛斯天生身体右侧发育不良,导致前鸡胸后驼背。同时畸形的还有心态,据说他幼年时就喜欢看活烤兔子的场面,为了寻求刺激和快乐,还曾经把马厩里所有马的眼睛都扎瞎。

唐·卡洛斯16岁的时候摔了一跤,头部受伤,为了清除脑内积液,医生切除了他的部分头骨,这下情况更糟糕了,唐·卡洛斯变得痴痴呆呆,整天在大街上游荡,时而骚扰年轻女性,时而朝贵妇人吐口水,嘴里嘟嘟囔囔骂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一次,因为鞋匠制作的鞋不合脚,他居然命人把鞋子剁碎煮了,然后逼迫鞋匠吃下去。

父亲腓力二世忍无可忍了,只得把唐·卡洛斯囚禁起来。精神错乱的唐·卡洛斯没几年就死了,腓力二世失去了唯一的继承人。

这期间,腓力二世的第一位妻子死了,他先后还有过两段婚姻,其一是与英国女王“血腥玛丽”,在这段婚姻期间,腓力二世得以和玛丽共同执掌英格兰,但他们之间无子。玛丽死后,腓力二世又娶了法国瓦卢王朝的公主伊丽莎白,可是伊丽莎白短命。为保王权,腓力二世不得不再次联姻,这一次,他娶了自己的侄女、奥地利公主安娜。

腓力二世和安娜终于有了儿子腓力三世,并顺利继承了他的大位。腓力三世又与奥地利联姻,娶了自己的堂妹,生了儿子腓力四世。

联姻还在继续,腓力四世娶了自己的奥地利侄女,然后,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被施魔法者”查尔斯二世就呱呱落地了……

1700年,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陨落,但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还在继续内部联姻,坚持了两个世纪。直到弗朗茨·约瑟夫上台,并娶了美丽的茜茜公主。此后,弗朗茨就经历了最可怕的家庭悲剧。

有人说,弗朗茨遭受了伯爵夫人卡洛琳·柯罗丽的诅咒,卡洛琳的儿子参加了1848年匈牙利的起义被判死刑,受刺激的卡洛琳对天呼喊:“天堂和地狱里的神灵们,请替我摧毁皇帝的幸福,让他的家族后继无人,夺取他最爱的人,破坏他的生活,毁掉他的孩子吧……”

但发生在弗朗茨身上的一切与其说源于伯爵夫人的诅咒,不如说源自更早的“疯女”胡安娜。胡安娜那疯狂的血液在子子孙孙身上流淌,令后人抑郁且自杀倾向严重。弗朗茨和茜茜公主唯一的儿子鲁道夫就遗传了这种力量,于1889年在皇家猎苑饮弹自杀,弗朗茨失去了唯一的继承人。

1918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终于彻底画上了句号,由“疯女”胡安娜和英俊的腓力组合的基因终于休止。

谢选骏指出:欧洲文明伴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加上了休止符,第二次世界大战彻底结束了欧洲的盛世。由此看来,二战之后兴起的政治正确主义不是无的放矢的,因为只有好好保护了黑人,才是保护了白人的长久未来。因为黑人虽然原始,却也接近人类干细胞,因此充满了原始活力。

《英国哈里王子婚礼在即,大舅子却跳出来指责未来王妃梅根“忘本”》(法新社2018年4月19日)报道:

眼看着5月就要到了,英国哈里王子与美国女演员梅根·马克尔的婚礼也近在眼前。

两位有情人才貌相配,志趣相投,终成眷属,英国民众们也与有荣焉,一片喜气洋洋,准备迎接本国的新王妃。

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有人不高兴了。梅根同父异母的哥哥小托马斯·马克尔指责妹妹梅根“骗子”、“忘本”。

小托马斯·马克尔对英国的《每日镜报》说道:“梅根显然已经忘本了,她把我们家隔了出去。梅根总喜欢把自己描绘成一个人道主义者,一个属于人民的人,一个慈善者,但这些她一点都没分给她的家人。”

“她这是在完成她人生中最大的表演。她就是个演戏的骗子。我读过说梅根希望自己能效仿戴安娜的报道,戴安娜被世界上所有人崇拜,她因为正确的理由被爱。这就是梅根想要的东西,但我觉得这不可能发生,因为梅根不像戴安娜那样真诚。”

不过就在上个月,这位51岁的哥哥还在对英国《每日邮报》说:“我还没有收到邀请,但我确实希望能拿到邀请函,那真的很好,意义重大。”小托马斯介绍,自己给肯辛顿宫寄了封信:“基本内容就是我真的为你高兴,恭喜你,你很了不起,你会做得很好,祝贺你。”

“我真的很期待一张邀请函,准备动身去参加。我看不到不行的理由,就是这样,无论亲疏与否,我是家人啊。”

一直以来,小托马斯在接受采访时,都是对妹妹满怀骄傲。包括在哈里王子计划求婚前,他的口吻都是建议哈里赶快求婚,“我妹妹很抢手的,动作要快。”

然而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梅根童年时父母已离婚,她与父亲那边的亲属其实一向疏离。这对兄妹上次相见还是在2011年,当时梅根与她的制片人前任一同出席了祖母在洛杉矶的葬礼。

对于小托马斯的信,梅根并未有回音。

小托马斯说:“没有,我没听到回音,但我肯定她很忙。她现在手头全是事,忙成一阵风。她成了王妃。对她来说,除了婚礼和相关的事情外,她可能真的很难去想别的事情。”

梅根的娘家人们,似乎只有梅根61岁的母亲多拉与73岁的父亲老托马斯在宾客名单上。另外与她一向亲近的31岁的侄女阿什莉·黑尔和身为平面设计师的舅舅乔佛里·拉格兰德也可能会去英国参加婚礼。

与梅根同父异母,53岁的姐姐萨曼莎·格朗特压根就没想要收到邀请,而小托马斯、马克尔的前妻崔西与他们的儿子,26岁的泰勒也未收到邀请。

据小托马斯讲,他76岁的在佛罗里达州桑福德经营自建小教堂的自封主教的叔叔,弗雷德里克,准备不管有没有请柬都要去温莎。

比起要么认了,要么不服决定自己去的亲戚,小托马斯真的很在乎有没有正式的邀请了。

他仍然希望自己能够登上来宾名单。不过,他承认,自己与未婚妻达琳·布朗特的到场可能会使妹妹觉得有些尴尬。

2017年1月,小托马斯·马克尔因为醉酒持枪指着未婚妻布朗特的头而被捕,而他的未婚妻勃朗特则在新年前夜趁小托马斯醉酒时袭击他而被捕。

虽然两人都在递交法庭前便被撤销指控,但51岁的人了,酗酒、互相家暴,你们两口子真的好么?

但是小托马斯显然不以为意:“我也是人啊。只是我妹妹碰巧和哈里王子结了婚,我就得整天到处看角落里有没有相机跟着我。”

“到处都有人犯错,到处都有人醉酒,到处都有人打架,这世界就这样。如果她会因为这个而尴尬,那好吧,我道歉。”

小托马斯讲道,他去年联系了英国皇室,想请求对方帮忙处理恢复他的名誉,但对方只回复说这是他自己的事。

明明说着道歉,却跳出来指责妹妹“忘本”,真的是心怀歉意?不好好反思自己的话,哪怕妹妹不是即将成为王妃,也不会想要邀请这样的哥哥参加婚礼吧……

谢选骏指出:上面就是哈里王子黑人未婚妻的白人亲属所批评的“她的缺点”,不过说句公道话,从遗传学的角度看,这些“社会意义的缺点”,可能正好是“生物意义的优点”。为了拯救欧洲,请拥抱黑人吧——白人亲属就别来画蛇添足凑热闹了!



【037、气候暖化将催生新的文明】


《南极“末日冰川”:融化速度惊人之谜真相大白》(2020年9月12日 BBC)报道:

思韦茨冰川融化速度惊人,被称为“末日冰川”——有“末日冰川”之称的南极思韦茨冰川(Thwaites Glacier)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融化,提高海平面,令人担忧更令人困惑。现在,英美科学家宣布他们找到了答案,元凶是潜入冰川底部和基岩之间的暖流,水温摄氏2度。而且,借助最新勘测仪器,科学家绘制出暖流在冰下逡巡的路径。

最新研究结果发表在《冰冻圈》(The Cryosphere)杂志上。各种探测数据显示,思韦茨冰川前端底部悬空,海洋暖流由一个巨大的通道插入大陆架和冰川底部之间;暴露在水中的冰面越大,融化就越多,而涌入的暖流水量更大,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冰川底部的这个空隙比以前认为的更深,大约600米,相当于六个足球场首尾相连。这股海底暖流被形容为有数百万年历史的思韦茨冰川的阿基利斯之踵—致命的弱点。

如果思韦茨以现在的速度持续融化,则冰架最终崩塌不可避免,地球的海洋和大气循环系统将被严重扭曲,后果极其堪忧。地球上90%的淡水就以冰的形式集中在南极,其中西部占20%,其余在东部。东部的冰层在地势较高的陆地上,而西部的冰川则低于海平面;如果没有结冰,那里就是一片深海,海面上有若干岛屿。这个布局是数百万年前形成的。

“末日冰川”的秘密 

思韦茨冰川是南极最大、移动速度最快的两个冰川之一(另一个是松岛冰川),位于南极州的西部,冰川厚度达4千米,面积超过18万平方公里,略小于英国,和美国弗罗里达州的大小相当。思韦茨冰川被认为是预测全球海平面上升的关键。数据显示,它拥有足够的冰来将海平面提高65厘米,它融化后注入阿蒙森海的冰水约占全球海平面上升总量的4%。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去年初宣布,利用最新卫星雷达探测技术发现思韦茨冰川底部一个巨大洞穴,高300米,面积约40平方公里,可容纳140亿吨冰。数据显示这个洞穴有很大一部分是三年内形成的。

英国南极勘察局(BAS)用无人潜水艇对冰川底部的水流进行勘测,結果不但探測到由咸、淡水混合而成的湍流,更测得比冰点高出攝氏2度多的“暖水”水温。根据各种数据绘制的剖面图展示了暖流从底部侵蚀、融化冰川的路径和后果。

NASA和BAS的研究结果证实了科学界多年来的怀疑,即思韦茨冰川前端并不是紧贴着大陆架的基岩,所以暖流可以像梭子一样嵌入冰层和海床之间;切面越大,冰川融化越快。在冰层上打洞,垂放勘测仪器,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为什么叫“末日冰川”?

卫星数据显示,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思韦茨冰川明显退缩,1992-2017年,冰川接地线以每年0.6至0.8公里的速度退缩。上个世纪90年代,思韦茨冰川每年融化100亿吨冰,现在差不多是800亿吨。它的坍塌将使全球海平面上升约65厘米,同时会释放出南极洲西部的其他主要冰体,这些冰体加起来可能会使海平面上升2-3米。

这对许多国家,包括世界上大多数沿海城市来说,将是灾难性的,还会让一些地势低的海岛消失。但是,更重大的危险在于海洋风暴的烈度将因此加剧。

英国南极勘察科学部负责人沃恩教授(David Vaughan)说,如果海平面升高50厘米,本来千年一遇的风暴可能更频繁,变成百年一遇;如果升高一米,那就可能每10年发生一次。

思韦茨冰川不会在一夜之间全部融化;那需要数十年,甚至超过一个世纪。但不可否认的是,二氧化碳排放不断增多,使得更多热量进入大气和海洋,意味着地球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增多,必然导致全球大循环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已经在北极发生,南极的迹象也日益清晰。

哪儿来的暖流?

南极洲西部是南极大陆上风暴最频繁的地方,而这里的冰川稳定性不如东部,受气候和洋流的影响更大。关键是水温较高的大西洋暖流,从墨西哥湾来到南极,神不知鬼不觉地冲刷冰川底部和悬浮的前缘,使冰层从底部开始融化。这股来自墨西哥湾的温暖水流因为含盐而较重,所以沉在下方,随大西洋深海洋流进入南极,汇入环绕南极大陆的洋流。

南极的地表水温略高于盐水冰点(-2℃),但墨西哥湾来的洋流温度高于结冰点,大约是1℃到2℃,位于水下大约530米处。上冷下暖的洋流一路逡巡一路侵蚀冰川边缘,并顺着冰川和海床岩石之间的孔道不断冲刷冰川底部。由于气候变化,地球变暖,海洋水温在升高。太平洋水温的升高导致南极大陆西海岸的风向改变,推动海洋深处的暖流更汹涌。

谢选骏指出:对于一个简单的“气候暖化”问题,上文用了如此细致的笔触予以描述,由此可见一股深深的焦虑已经弥漫了现在的人心——这是因为,气候暖化正在催生一种新的文明,在此之前,现有的文明正在不可避免地死去。



【038、气候灾难催生全球政府】


《展望2021 气候变化议题可能出现转机的五大原因》(BBC首席环境事务记者

2021年1月7日)报道:

世界共同目标是将地球升温幅度控制在1.5摄氏度以下

2021年在全球的欢呼和期待中来临。新的一年,或许新冠肺炎将逐渐淡出人们视线,取而代之的热议话题变成气候变化、地球变暖。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告诉BBC记者罗拉特(Justin Rowlatt),他认为气候变化持久战胜负的转折点就在今年。

值此新年展望之际,罗拉特把支持这个观点的几条主要理由梳理如下,以此说明为什么全球抗击气候变化的努力,在今年会取得突破。

拯救地球减缓变暖我们个人可以做什么

1px transparent line

1. 至关重要的气候大会

2021年,世界各国领袖们将汇集在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参加第二次全球气候峰会。2015年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峰会是人类联手应对气候危机的重要里程碑。

巴黎峰会的重要意义在于它第一次将世界各国领导人聚集一堂,就各国在气候变化持久战大局中承担的义务做出承诺,达成协议。

巴黎峰会上通过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之前将全球升温幅度控制在工业化时代前水平之上不超过2摄氏度,能压到1.5摄氏度最好。

问题是,各国当时承诺的碳减排目标远远没有达到。按照目前情况推断,1.5摄氏度的升温幅度最多12年就会被突破,到本世纪末温度将升高3摄氏度。

巴黎峰会确立了每5年召开一次全球首脑会议的机制。各国领袖们可以在随后历次大会上商讨提高各自减排目标的问题。新冠疫情爆发,原来应该2020年11月举行的格拉斯哥气候大会推迟到2021年。因此,格拉斯哥峰会提供了讨论增加碳减排量的平台,带来一种希望。习近平主席承诺中国将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2. 许多国家已经承诺加大碳减排力度和幅度

其实,这方面已经有显著进展。

去年,一项至关重要的声明平地而起,出乎全世界的意料。9月联合国召开代表大会,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计划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arbon neutral)。

此言震惊各地环境保护活动人士。减少碳排放这件事成本高,还很繁琐,而这个碳排放占世界总量28%的污染大国竟然做出这样的无条件承诺,也不管其他国家是否跟随仿效。

这个声明彻底扭转了此前的谈判僵局——谁都怕自己国家承受了碳减排带来的经济损失,而那些没有任何付出的国家却可以坐享其成。除了中国,还有其他国家。

2019年6月,在工业发达国家中,英国率先宣布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承诺,目标是温室气体净排放为零。欧盟紧跟其后,2020年3月做出类似承诺。

随后,日本和韩国也加入了在本世纪中期实现“零排放”的行列;联合国估计目前这个阵营里已经有超过110个国家。

联合国说,这些国家的碳排放量合计超过全球总量的65%,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体量的70%以上。

美国当选总统拜登已经宣布,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将重回这个脱碳减排大合唱。

这些国家现在需要做的是拿出实现目标的具体行动计划,而这将成为格拉斯哥峰会的重要议题。当然,他们开口承诺这个行动本身已经代表了一个重大转变。中国温室气体排放占世界总量的大约28%。

3. 可再生能源价格空前低廉

之所以有那么多国家相继设立零排放目标,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可再生能源价格大幅度降低,彻底改写了碳减排成本计算方式。

2020年10月,政府间组织国际能源署(IEA)得出结论,认为目前顶级太阳能发电系统堪称“史上最便宜的供电源”。

世界大部分地区新建发电站,可再生能源发电往往比化石能源发电成本更低。

如果世界各国今后几年都加大在风能、太阳能和电池领域的投入,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将会继续下降,一直降到用可再生能源发电取代煤炭和天然气发电开始具有商业价值。

规模经济效应理论同样适用于可再生能源。

可再生能源价格低到一定程度,变成为吸引投资者和政府追捧的对象,从而加速全球脱碳进程和能源迭代更新。

4. 新冠疫情改变了一切

新冠疫情改变了我们对脆弱的看法,提醒我们,这个世界完全有可能以超出我们控制能力的方式被颠倒乾坤。

同时,疫情也带来了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强烈的经济震荡。各国政府相继拿出刺激方案拯救、振兴经济。

好消息是全球利率在零上下浮动,甚至探入负域。政府刺激方案的成本因此前所未有地低,也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除旧纳新”的重建机会。

欧盟和美国拜登团队承诺以万亿美元计算的绿色投资,在刺激经济恢复增长的同时启动脱碳进程。他们也不忘胡萝卜和大棒并举;对那些碳排放过多的国家将征收额外关税。

坏消息是联合国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在跟化石燃料相关的领域的消费比低碳能源领域的消费多50%。

5. 商界向绿色靠拢

商界在可再生能源价格下跌和公众施压的情况下,也开始转变经营态度。这背后同样有强大的财务动力。

如果在石油开采或煤炭发电上的新投资还没等收回成本就已经失去存在价值,那这种投资还有必要吗?投资组合里也许根本不应该有碳风险?

金融市场已经看到这种逻辑付诸行动。特斯拉股价今年如火箭般飞升,成为市值最高的汽车厂商,而曾经是市值最高的能源公司埃克森今年股价惨跌,跌出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与此同时,商界有一种涌动的力量,驱使商家在财务决策中纳入气候变化风险因素。运动的最终目标:商界和投资者必须能够证明自己采取了向零净排放转型的必要步骤,而这种披露是强制性的。

已经有70家中央银行在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将上述要求植入世界金融体系架构,是今年格拉斯哥大会的一项关键议题。

所以,有理由对未来抱有希望,但必须认识到憧憬和现实之间还有很大距离。

现实是许多国家嘴上慷慨承诺,但制定行动战略的国家屈指可数。

格拉斯哥大会的挑战是让世界各国签约采纳当下就能立竿见影减少碳排放的政策。

联合国希望看到煤分阶段彻底淡出,停止对化石燃料行业的一切补贴,围绕2050年实现零净排放目标创立全球联盟。

显然,这是一项难度很高的任务,即使全世界对抗衡气候变化地球变暖的态度已开始转变。

谢选骏指出:我也不知道英国人的脑子是怎么想的,竟然把英国变种病毒肆虐全球的2021年,称作是“在全球的欢呼和期待中来临”的。这种莫名其妙的脑子,就注定了它所思考的“气候变化议题可能出现转机的五大原因”,也是莫名其妙的了。那么在我看来,“气候变化议题可能出现转机的原因”,是什么呢?“气候灾难催生全球政府”,这就是我的答案。没有全球政府的统筹安排,英国人的欢呼,就会变成哀嚎了!这是由大英帝国的历史,一再证明了的。



【039、秦始皇君臣亲手埋葬了他们的帝国】


《重磅!秦始皇陵园发现“金骆驼” 大型陪葬墓现世》(2019-12-30 第一新闻)报道:

据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12月30日报道,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刚刚公布了一项最新考古成果。

考古人员在秦陵在秦陵外城西侧的陵区对一座编号为一号墓葬(QLCM1)的“中字形”墓葬进行了发掘,取得了重要收获。 

从2011年开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秦陵外城西侧的陵区展开详细的考古调查与勘探工作,勘探和复探面积约50余万平,发现古代墓葬20多座,墓葬陪葬坑14座。

其中有9座大型墓葬,东侧4座为中字形,靠近秦始皇帝陵;西侧5座为甲字形,距秦陵稍远。东西排为一列,整齐有序,应该是经过人为有意规划、布置而成。

时代也应该是同一时期,最东侧的一座中字形墓葬东距秦陵外城仅100多米,说明墓主人与秦始皇的关系非常密切,疑是秦始皇帝陵园西侧一组大型陪葬墓,初步认为时代约在战国晚—汉。为了明确秦陵西侧这一批墓葬的内涵、性质与年代,摸清楚这批墓葬与秦始皇帝陵的关系,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对其中的一号墓葬(QLCM1)进行发掘。

一号墓位于秦始皇帝陵园外城西侧约440米处,平面呈“中”字形,坐南面北,由南、北墓道与墓室三部分组成。根据墓道坡度复原,全长约100米,总面积约1900平方米。棺椁位于墓室正中偏南,四周环绕回廊,外侧为边箱,放置大量陶器、铜器、玉器及少量金银器、铁器等。中心棺椁还在进一步的清理当中。

墓室东侧边箱,放置大量陶器与铜器。陶器破损严重,可见器形有茧形壶等。

铜器有:鼎、钫、豆、匙、盘、甑、釜等。西侧边箱被盗,余少量铜器及少量漆器残迹。器形有铜鉴、铜洗、铜灯。此外,西侧回廊北端分布玉器,数量较多。有玉圭、玉壁等。

密密麻麻的陪葬品!

墓葬出土目前国内所见最早的单体金骆驼!

这座金骆驼是目前国内所见最早的单体金骆驼。这些出土器物不仅为汉代丝绸之路开通以前,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秦代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秦始皇陵陵西的这批墓葬应该属于秦始皇帝陵园有规划的一处高等级陪葬墓区,墓葬多采用壕沟及自然河流合围,形成相对独立的墓园,墓主与秦始皇关系密切。

秦始皇帝陵陵西一号墓是目前发现秦代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好的大型墓葬,填补了秦代高等级墓葬考古的空白,是秦始皇帝陵考古的又一重大收获。

秦始皇陵陵西墓葬的考古勘探与发掘,有助于对秦代高等级贵族的丧葬制度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为秦始皇陵乃至中国古代陵墓规划和陵墓制度研究提供了新资料,为中国古代陵墓制度在秦汉时期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关键性依据,是中国古代国家制度从血缘政治转向地缘政治、从封国走向帝国的考古资料证明。

网民哀嚎:

wkghm2288 今天 14:43

有没有秦代五毛的贱骨头?

谢选骏指出:这些挖坟盗墓的考古贼们没有想到——“秦始皇亲手埋葬了他的帝国”,因为秦朝君臣把他们的宝贝都埋到地里去了,阴气太重,阳气不足,结果导致民间烽火四起。如果这些考古贼们不是用“重磅”来赞美“秦始皇陵园发现‘金骆驼’大型陪葬墓”,而是吸取一点历史教训,也许就能得到比较秦朝更好一些的命运了。



【040、全球策——中国怎样整合世界】


(2004年谢选骏发表了《全球政府论——中国文明整合世界》,是一种文明的概览。现在谢选骏谈《全球策——中国怎样整合世界》,是一种国家的战略。)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无意之间,为中国整合全球献了策——在我看来,中国面对的五大挑战,类似统一世界前夕的秦国!

《中国崛起面对哪五大挑战?》(2017-11-17江夏编译)报道:

美国《国家利益》网站刊登印度洋-太平洋事务专家瓦德博士(Jonathan Ward)和美国海军军官西蒙斯(Reed Simmons)的文章说,习近平上台后,“中国的和平崛起”已经进一步引申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然而,在中国复兴、崛起之路上,面临五大挑战。

对此谢选骏指出:我发现,《国家利益》网站下文列举的五大挑战,类似统一世界前夕的秦国所面临的挑战。

例如《国家利益》网站所说的第一挑战是地理因素:中国现在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家,但其公海通道受到严重限制,运输船只从东到西必须穿越受到日本、台湾等潜在敌对实体控制的海峡。从西到东通向南中国海的通道,则受制于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龙目海峡。这就是所谓“马六甲困境”,道出了中国海路的尴尬状况。习近平的“中国梦”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几个海上瓶颈,毫无疑问会给中国领导人制造障碍。

对此谢选骏指出:《国家利益》网站所说的第一挑战,是中国公海通道受到严重限制。这很像秦国遭到晋国的围堵,无法和关东各国正常交往;解决方案就是通过策动其内乱分化其为三晋(韩赵魏),而后各个击破。

《国家利益》网站所说的第二挑战是美国因素。无论美国决策者喜不喜欢,中共显然希望中国在亚洲取代美国。实际上中国现在不仅已经是亚洲强权,也已成为全球事务主要参与者。中国必须在占优势的超级强权美国的眼皮子底下,既发展经济和军事实力,又不激起美国作出可能危及中国崛起的反应。北京计算过风险,设法使中国的行动既满足中国的雄心,又不激怒美国。目前美国在实质GDP、军事实力、全球盟国及伙伴、向亚洲和世界各地投送军力的经验等方面,都对中国保持优势。中国要在美式和平的阴影下崛起,北京的领导人必须谨慎从事。中国领导人担心,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性质,以及对美国领导权的挑战,作出令人煞风景的结论,可能用导弹防御系统包围中国,或实施经济报复。

对此谢选骏指出:《国家利益》网站所说的第二挑战,很像古代秦国所面对的齐国压力;齐国曾是五霸之首。中国解决美国压力的方式,就是建立虚拟的中美合作、中美合治,类似秦国解决齐国压力的方式,就是分领西帝与东帝的称号,而后愚弄、弱化、孤立、消灭之。

《国家利益》网站所说的第三挑战,是其它主要强国的崛起和回归。在近期,中国不仅必须和美国竞争,还得和印度、俄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尼等其他主要国家周旋。他们中许多国家开始联合起来,因应中国的经济和军事野心。这些国家中每个都对中国具有相对的地理优势,因而使中国的地理困境进一步复杂化。中共政治局几十年来一直担心美国主导的对华“包围”或“遏制”。今天中国的发言人和一般公众,常常把美国和其它亚洲国家合作,攻击为“冷战思维”,似乎忘记了正是自己的行动和领土要求,激起了其他国家针对中国的联合行动。毫无疑问,国际上其他参与者正在联合起来。这正是中共领导下,中国碰到的核心麻烦问题之一。

对此谢选骏指出:《国家利益》网站所说的第二挑战,即中国面对其它主要强国的崛起和回归的因素,很像合纵与连横的全球战国策。按照秦国的战略,解决方案就是挑动关东各国互斗而自己坐山观虎斗,以逸待劳,从中渔利,不断削弱它们,使之陷入内乱,伺机兼并。

《国家利益》网站所说的第四个挑战就是分离主义。中共认为,“反华势力从未放弃在中国煽动‘颜色革命’的图谋”。反对藏独、疆独、台独分裂势力,是维护“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艰巨任务”。

对此谢选骏指出:中国现在面对的第四分离主义因素,很像古代秦国和周边西戎北狄各族关系,解决方案就是拿下中亚细亚、西伯利亚、东南亚,就像秦国拿下西部、北部和巴蜀——这不仅可以巩固自己的后方,而且可以强化国内的控制。

《国家利益》网站所说的第五个挑战是中国的经济稳定。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在放缓,面临从出口导向模式向消费驱动模式转型的问题。与此同时,中国负债非常沉重,而且债务集中在大型国企,还在继续增长。因此中国可能由于房地产泡沫或债务负担难以承受,很快出现信贷危机。尽管要求对刺激措施进行改革,但真正的结构性改革仍然没有发生。幽灵城市在继续蔓延,僵尸国企继续得到支持,不良贷款和特殊贷款持续。这种现状持续下去,随着刺激经济失去动力,债务负担更加沉重,只会使经济转型更加艰难。新举措如“2025中国制造”,是设计来提高中国在价值链的地位。北京在美国尤其在欧洲,寻求全球性的技术收购,反映中共正设法确保实现经济转型,提高生产率,避免经济滑坡。总之,这是艰巨的任务,今后若干年中共要大伤脑筋了。

对此谢选骏指出:中国面对的第五个挑战即经济稳定,解决方案就是实行类似商鞅变法那样的彻底改造,拿掉马列主义的帽子,消除官僚主义的残余影响——就像秦国通过郡县制度的建立完善,改变了先王封建之道、消除了世家大族的残余影响。

如此,中国可以作为“全球时代的新秦国”,登上历史舞台了。当然,现代整合世界方法,绝不限于古代的土地兼并,而是无孔不入的文化战争。



【041、全球单一货币的前提是全球政府】


《严家祺:无国界货币Libra的长远趋势——全球总账本就是全球单一货币》(转载香港《前哨》杂志2019-8)报道:

今年6月18日,Facebook(脸书)公布了一种加密货币Libra的白皮书。Libra在英语中指太空中一个星座「天称座」,Libra币中文就是「天称币」。在2020年上半年,「天称币」将在全世界正式发行,这是一种「无国界货币」。十年前,比特币诞生,企图成为一种「无国界货币」,比特币没有做到,因为,比特币虽然「无国界」,但不是货币,而是一种「无国界金融资产」。 Libra币是非政府的「无国界货币」 根据6月18日Libra白皮书的说法,Libra的使命有两个,一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二是为发行这种货币,建立相应的、为数十亿人服 务的金融基础设施。纸币只要印刷出来,就可以在商品买卖中使用。Libra除了要在手机中设置Libra钱包外,还需要商店、银行有与Libra币相关的金融设施。 白皮书说,「全球仍有 17 亿成年 人未接触到金融系统,无法享受传统银行提供的金融服务,而在这之中,有 10 亿人拥有手机,近 5 亿人可以上网。」Libra首先考虑的是为这些没有银行账户的人服务,这些人,没有银行账户,但只要有手机加上Libra钱包,在Libra钱包中放一些钱,就可以在本国、外国购物,把本国货币,通过Libra立即汇款到外国。当然,有银行账户的人也可以使用Libra币。

Libra就像中国的支付宝一样,但支付宝中的货币是人民币,libra币是一种「无国界货币」。人民币是主权信用货币,而Libra币是非政府的「无国界货币」。

Libra引发「什么是货币」争论

比特币和Libra币都宣称自己是货币,但为什么说比特币不是货币,而Libra币是货币?

当传统纸币消失後,国家的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发行的数字货币仍然可以采用今天的支票、信用卡、手机钱包等方式支付。舊的支付方式可以在小范围内各不相同。这时的支票、信用卡和手机钱包内的货币,可以是传统纸币,也可以是主权数字货币。货币的不同,并不在于支票、信用卡、手机钱包这些支付方式,而在于货币是美元、是欧元、人民币,还是Libra币,在于支票、信用卡、手机钱包这些支付方式的源头。

从古至今,货币有两大类,一类是实物货币,另一类是信用货币。充当实物货币的有貝殼、布帛、家畜、粮食、金属货币。其中,金属货币是最重要的实物货币。纸币的发明和普及,是人类货币史上的大事。金属货币的价值要依靠金属货币本身内含的金属价值来体现,纸币的纸张内含价值接近0。纸币有两种,一种是规定有一定含金量的纸币,如20世纪50-60年代的实行金本位制时的美元,作为纸币的美元可以按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另一种纸币是不能兑换贵金属的纸币,也就是1973年後的美元以及现在世界各国通行的信用货币。在实行金本位制时发行的纸币,属于实物货币,这种纸币是金银的等价物。在1973年世界各国实行浮动汇率後,货币的价值依靠国家信用来维持,这种纸币属于信用货币。一国滥发货币,引起恶性通货膨胀,信用货币就失去了信用。

货币有四大功能,即价值尺度、交易媒介、支付手段、储存财富。随着信用卡、第三方支付出现,电子货币和数字货币开始代替纸币。现在的信用卡、第三方支付并没有创造新的货币,信用卡、第三方支付的货币是原有的美元、欧元、人民币。信用卡、第三方支付,只是把货币的支付功能,从货币中分割了出去。货币储存财富的功能,也不断地转移到股票、债券和各种金融资产那里。金融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发现,货币最根本的功能是两个:一是计价功能。实体物品的价值,是由人们对物品的需求和物品的稀缺程度决定的。货币是物品价值的度量工具,就像我们用刻度尺度量长度、用磅秤度量重量一样。二是记账功能。当我们在交易过程中支付了货币後,要知道自己还有多少货币,这一功能,就是记账功能。货币的计价功能与商品、与实体世界相连;货币的记账功能与我们观念中的财产价值相连。

凡是不能用来给实体商品计价和不能成为记账单位的、即使自称「货币」或被部分人认为的「货币」,都不是货币。

看一看比特币,它自称货币,很多国家也就跟着说,比特币是货币。美国官方说它是金融资产,以金融资产来对待比特币。中国二〇一七年宣布在九月底境内比特币交易所关停,十月底正式停止提现人民币业务。现在Facebook宣布明年上半年开始发行Libra币(天称币),现在的问题是,Libra币会不会遭到比特币一样的命运?

比特币的币值波动很大,二〇〇九年问世时,一个比特币只有几美分,二〇一三年超过一千美元,二〇一六年五月下降到四百六十美元,二〇一七年十二月十七日,伦敦一比特币平台数据显示,一个比特币的美元报价突破二万美元,在接下来的五个交易日内下跌45 %。现在价格是一万多美元。比特币因为没有真实资产作为支撑,价格在几月、几年中变动幅度可以达到几倍、几十倍,使得人们不能用它来给亿万商品计价,也不能成为记账货币。所以,比特币不是货币。为了避免比特币币值的大幅波动,Libra币由一篮子货币和真实资产作为储备,用它来保持天称币币值的稳定,并由在瑞士注册的独立的Libra协会来管理,使天称币成为在区块链平台上运行的稳定币。

当一个人用手机里的Libra(天称币)数字钱包(Calibra)到商店购物时,商品的标价是所在国货币,而手机里用Libra币标价。如果同一个人到另一个也有Libra币金融设施的国家,手机也可以立即用另一个国货币标价後转换成Libra币标价。由于持有Libra币数字钱包的手机的人,可以在瞬间对商品用Libra币标价,这使Libra币有了比特币没有的计价功能,而且在购买商品後,还有记账功能。这使Libra币成了一种无国界的货币。

Libra币的信用

Libra币的信用建立在两个基础上,一是在瑞士日内瓦设立的管理天称币的机构——天秤座协会(Libra Association)。这一协会是由多家公司和组织支持的非营利性协会。六月十八日Facebook发布白皮书时,这一协会的成员有二十八个,是支付业、技术和交易平台、电信业、风险投资业中在全世界有信誉的大公司,加上一些著名的非营利组织、多边组织和学术机构。天秤座协会的成员,计划到明年增加到一百个。Facebook特别声明:「Facebook 团队与其他创始人合作,在 Libra 协会和 Libra 区块链的诞生中扮演关键角色。Facebook 将保有领导角色至二〇一九 年结束。当然,在 Libra,协会拥有最终决策权。Facebook 创立了受监管的子公司 Calibra,以确保社交 数据与金融数据相互分离,同时代表其在 Libra 网络中构建和运营服务。一旦Libra 网络发布,Facebook 及其关联机构将与其他创始人享有相同的权利并承担相同的义务和财务责任。作 为众多成员中的一员,Facebook 会在协会管理方面承担与其他成员相同的职责。」

Libra币的信用的第二个基础是,采用一系列低波动性资产进行抵押, 如由稳定且信誉良好的中央银行提供的现金和政府证券作为「Libra 储备」。有了这些Libra储备,Libra币的持有者就可以随时把Libra币转换成当地的货币。就像金本位时代,可以把纸币随时兑换成黄金一样。

可以看到,Libra币的储备毕竟不是黄金,Libra币的币值在一般情况下不会像比特币那样大幅波动,但在全球性金融风暴下,「信誉良好的中央银行提供的现金和政府证券」的价格也会发生大幅度贬值,这时Libra币也会大幅度贬值。Libra币的发行受到「天秤座协会」的监管。如果有一天「天秤座协会」也像国家中央银行那样,用普通人也难于弄得清楚的复杂的金融技术,滥发天称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被人们察觉。所以,Libra币的信用并不具有黄金、白银那样的信用,Libra币有良好的计价、交易、支付、记账功能,人们会购买Libra币计价的债券,但不会像储存黄金一样来储存Libra币。

Libra币未来的竞争者和限制者

信用货币可以分为主权信用货币和非主权信用货币。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人民币、卢布都是主权信用货币,Libra币将是一种无国界的、非主权信用货币。

主权信用货币的信用是建立在国家信用基础上的,一个国家欠几百亿、几千亿外债不还,本国货币恶性通货膨胀几千、几亿倍,国家就破产了。金币依靠本身的黄金保持自己的价值,信用货币依靠信用保持自己的价值。实际上,所有信用货币就是可能减弱或失去信用的货币。

发行货币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方便商品交易。但自古至今,货币的发行者,都要从发行中取得自己发利益。国家发行货币也从来如此,这种利益就是「铸币税」。Libra币的发行,Libra 协会虽然是非营利性会员制组织,但这些会员中的大多数是全球性大企业,他们是要营利的。Facebook 创立受监管的子公司 Calibra,以确保Facebook的社交 数据与子公司 Calibra的金融数据相互分离。 Calibra发行Calibra钱包,Calibra代表Facebook在 Libra 网络中运营服务,作为一家企业,仍然是要为自己牟利的。Libra 协会的成员中有多家全球性风险投资公司,更是会利用风险而牟利。Libra币的出现,首先会成为一些没有加入Libra 协会的支付行业的竞争者;其次,会削弱已有加密货币的作用和影响力;第三,对各国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Libra币的影响要看它是否侵占到它们的利益。Facebook是美国的企业,美国中央银行美联储会不会感到Libra币的威胁,如果Libra币的影响太大,美联储也会改变态度。Facebook白皮书发布後不到一周,有「央行的央行」之称的国际清算银行(BIS)表示,Facebook等大型科技集团可能会在全球金融领域「迅速建立支配地位」,并对竞争、金融稳定和社会安康构成潜在威胁。并表示,全球监管机构可能需要修改规则,以便应对控制着电子商务网站和社交网络等「关键数字平台」的新进入者即将带来的结构性变化。紧接着,国际监管机构——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和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CA)都表示,在未经严格审查的情况下,他们不会允许世界最大社交网络推出其计划中的数字货币。

就Facebook今天在全球的影响而言,当明年开始发行Libra币後,由于与Libra币相连的金融基础设施遍及全球,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要金融科技没有新的巨大突破,不会产生一种新的无国界货币,能够与Libra币竞争而超过Libra币的影响力。但按Facebook白皮书的解说,全球没有银行账户的十七 亿成年人,会比其他人更欢迎Libra币的发行。由于Libra币现在的设计,只是个人随身携带的Calibra小钱包,在相当长的时期内,Libra币在巨额国际贸易、巨额金融资产交易和作为主要国际储备,Libra币还不会发挥多大作用。

金融系统化繁就简

Libra未来的道路并不平坦,也许会经受有些国家的拒绝、压制、编造理由的罚款,但Libra代表着金融发展的一个大趋势,这就是改变金融过分庞大并压倒实体经济的现象,使金融系统化繁就简。Libra的出现,是金融科技发展所引导的全球金融大变革的开端。这不是Facebook一家企业的事业,而是全人类的事业。

一九九八年,经济学家保罗·麦考利使用「明斯基时刻」(Minsky Moment)来形容俄罗斯金融危机。二〇一七年十月,中国的中央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一次会议上谈到,中国要重点防止「明斯基瞬间时刻」出现所引发的剧烈调整。 「明斯基时刻」就成了中国金融和经济的常用词。这是指滥发货币和金融杠杆过度累积引发市场突然下行的危险时刻。

经济上还有一个「时刻」,是对经济或一个社会系统发生全面性的「化繁就简」的时刻,这可以称为「奥卡姆时刻」。电力、无线电的广泛使用,城市交通用红绿灯代替交通警察,未来机器人的广泛使用,都是「奥卡姆时刻」。

十四世纪在英格兰的圣方济各会修士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 of Occam)是一位重要的经院哲学思想家,他提出,「凡是能以少做到的事,多则徒劳。」 这一思想,被称为「奥卡姆剃刀」(Occam's Razor)法则。後来欧洲的一些思想家对这一法则加以引申,在解释各种现象时成了一种简约、节省原则。对一种现象,如果有一个简单解释就够了,再寻求一个复杂的解释,就没有好处。 

近半个世纪以来,金融系统愈来愈复杂。美元只有一种,而美国债券的种类就有几百万种,金融衍生产品更是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Libra币从二〇二〇年开始发行,十余年或更长时间後,将到达一个「奥卡姆时刻」,就像城市中广泛运用红绿灯导致交通警大批下岗一样,金融系统会大规模「化繁就简」。但「化繁就简」过程一定会受到强烈抵抗。到另一个「奥卡姆时刻」,随着更加新的金融科技的出现,全球总账本就会代替全世界各国的货币,在Libra币开辟的「无国界货币」道路上成长起来。

货币和账本的最后等价

在人类史上,账本先于货币出现。在货币产生前,人类社会中的交易除了物物交易外,就是信用交易,也就是凭着自己的信用,向周边的人借取物品,承诺在一定时期归还物品。被借走物品的人,可能会用某种方法,在某处做一个记号。这个记号,实际上就是账本。五千年前,古代美索不达米亚的泥板上的「刻痕」就是书面纪录的承诺。进行信用交易的两个人之间实际上就发生了债的关系,前者债务人,后者是债权人。可以认为,泥板上的「刻痕」是债权人的记录。有「刻痕」的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泥板,就是人类最早的账本。

物品的价值,是由人们对物品的需求和物品的稀缺程度决定的。货币的首要功能,是「价值尺度」。就像度量长度需要刻度尺、度量重量需要磅秤一样,货币是用来度量物品价值的工具或设备。货币还有另一个功能,这就是货币还要充当交换媒介。当我们用Libra购物时,我们只是用一个信息与实体商品进行交换,交换媒介的功能就从货币的功能中分离出去了。所以,货币的本质不是为了用一种作为物品的货币与商品交换,而是用来度量物品价值尺度的工具或设备。既然是工具或设备,工具或设备就可以不断改进,而且设备可以像射电望远镜一样庞大。就像度量长度可以不用刻度尺而用激光一样,到明年,对使用Libra的人来说,代替货币的不只是Libra,而且还要加上「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这正是Libra 的两大使命。

长远趋势:全球总账本

Libra的诞生,使我们看到了未来全球单一货币的前景。货币等价于账本的变动,全球总账本就是全球单一货币。未来的货币体系就是用家庭总账本、企业总账本、国家总账本、全球总账本取代世界各国名目繁多、复杂不堪货币体系和有形的货币本身。这个过程,至少要经历五个阶段,一是建立「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发行「无国界货币」;二是使这一「无国界货币」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结算货币;三是使这一货币成为大多数金融资产的记账货币;四是建立全球中央银行;五是使这一货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可以说, Libra币的长远趋势是导致全球总账本的产生,Libra币是走向全球单一货币和全球总账本的第一步的开端。

谢选骏指出:货币的前提是强权,全球单一货币的前提是全球政府——没有全球政府而想要全球单一货币,缘木求鱼也。至于Libra币和比特币,若无强权背书,迟早证明是一场骗局。因为货币就像日本鬼子发行的军用券和苏联鬼子发行的人民币一样,是刺刀和坦克保护的通行证!随着他们的征服可以到达一切地方!

日本军用手票,简称军用手票(日本语:ぐんようしゅひょう)。是日本政府作为发放日军饷的货币。军票早于二十世纪初的日俄战争中已经使用,其后日本每次对外用兵时皆使用军票。但军票的全盛时期可算是在太平洋战争的时期,当时日本疯狂发行军票,日本军民的一切公私经济的收支,完全使用“军用手票”,更逼令占领地居民兑换军票作为货币。由于军票发行时不会有保证金作为兑换支持,也没有特定的发行所,所以军票不能兑换日圆。基于这个缘故,日本政府以此作为支配占领地经济的一种手段。

日军使用军票的历史由来已久。自1894年甲午战争开始,在每次侵略战争中,日军都曾强制发行各种军用手票。

在近代日本侵华战争中,所发行军票的简要情况大致如下:

1.甲午战争军票。明治27年(1894年)发行,为可当做白银使用的银两票,五种面额。日军在旅顺、威海、天津等地登陆时带入我国,主要流通在河北省、辽东半岛和胶东半岛的部分地区。战争初起时计划发行量为270万两,约折合380万元日本银元。因战争提前结束,实际发行量约合100万日本银元。甲午战争以清政府失败告终,日本政府强迫清政府赔款白银23150万两。日本政府获得这批赔款后将所发军票全部回收。

2.日俄战争军票。明治37年发行,随着中国使用银元而改为银元票,六种面额。总发行量达到2亿元,主要流通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战后,截止明治39年8月,由日本正金银行正金纸币回收军票1.5亿元,使得设在中国东北的正金银行支店成为实际上的"满州中央银行",从而占领中国的金融市场。

3.出兵侵占青岛时的军票。日本对德国宣战后,即发行大正3年(1914年)军票,六种面额。总发行量为1181万余元。在我山东境内行用。到昭和2年(1927年),由正金银行用正金纸币回收1165万余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日本为出兵西伯利亚,还发行了三千万日元的“金兑换军票”。

“早期日本军票均为直型,图案大同小异。一般正面印有"军用手票"、双龙双凤图案、汉字书写的面额和"大日本帝国政府"字样;背面中间花团印有警示说明文字,下盖"大藏大臣"印章。

上述几种军票因为发行量小,流通面窄,回收较为彻底,实物目前均难以见到。

全面侵华战争中发行使用的各种军票:

甲号票

日本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为实施"以战养战"的战略方针,1937年11月5日,日军柳川平助中将率第10军在杭州湾登陆时,携带着一批专门为在占领区内使用的"军用手票"。这批昭和12年版(1937年)由"日本内阁印刷局制造"的军票,日本史学界称其为"甲号票"。甲号票印制粗劣,没有印制数量编码,分拾钱、伍拾钱、壹圆、五圆、拾圆五种面额,属于早期型的竖式票,票面图案与早期军票大同小异,这批军票的总发行量约为300万日元,主要流通在浙江省沿海地区。这批军票因发行量不大,流通面窄,目前已不多见。

从甲号票开始,侵华日军所发的各号票都是用元为单位,票背面印有警示说明“此票一到即换正面所开日本通货,如有伪造、变造、仿造或知情行使者,均应重罚不贷。” 最初,军票只限于军事费用的支付。随着占领区的扩大,日本内阁决定将军票当作一般货币在我华中、华南等地区全面流通,并不断增大发行量。继甲号票后,1938年又发行了乙号票和丙号票。因军事急需,乙号票是利用日本国内行用的旧"日本银行兑换券"涂去行名,加盖"军用手票"字样,并印上与甲号票相同的说明,作军票行使。乙号票只有壹圆、伍圆、拾圆三种面额。3种面额均用黑色为票图主色;票面主图分别为日本历史人物肖像。乙号票主要在上海流通。

丙号票

丙号票是利用乙号票3种面额的旧钞版,挖掉行名,加盖"大日本帝国政府"红字所印制的军票,与乙号票的面额、票幅、图案、刷色完全相同。乙号票主要流通在江苏省和华南部分地区。

侵华战争在扩大,军费猛增,日本政府只有滥印军票来维持庞大的军费开支。1939年6月又印发了一套用龙、凤为主要票面图案的新军票――丁号票。丁号票共7种面额。票面印"大日本帝国政府军用手票",票背印有与甲号票相同的说明警示文字。有茶褐色的壹钱票,伍钱为蓝色,拾钱棕色,伍拾钱黑绿色,壹元票为黑棕色,伍元为黑蓝,拾元黑青。丁号票全部没有印量编号。主要流通在我国华中地区。

丁号票

1940年又印发了戊号票,也在华中地区流通。戊号票和丁号票的票幅、图案、刷色基本一样,只是去掉了"军用手票"四字,只有"大日本帝国政府",并在票面加印了代表发行数量或批量编码,完全作为普通货币在占领区内行用。又在丁号票的基础上增发了百圆大钞和直形小票"贰厘五毛"成为9种面额。

戊号票

据1940年日本正金银行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杭州湾登陆起到1939年底止,只甲、乙、丙、丁四批军票的总发行量已高达3429590000元,回收销毁不足469100000元。可见这批军票散落中国民间数额之巨。

1944年日本侵略军已是强弩之末。在战争后期,日本侵略军为了应急,将旧钞版带到占领地印制了一种面棕绿背红的百圆钞,为丙号异式百圆钞,史称为"现地刷"。这三种百圆钞图案上均为日本古代圣德太子肖像。

现地刷”百元票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先后占领了马来西亚、新加坡、缅甸、菲律宾、印尼等国,并在各国分别发行了大量军票,这些军票也有部分流入中国的占领区。如1942年4月,日军从缅甸入侵,占领了我国云南德宏全境和腾冲、龙陵地区。沦陷期间,日军为了"以战养战",在腾冲成立"大东亚低利银行",发行日军在缅甸期间所用的军用卢比纸币,面额为1分、5分、10分、1/4卢比、1/2卢比、1卢比、5卢比、10卢比、100卢比(1 卢比=100分)9种。票型均横式,正面均有中文篆字"大日本帝国政府"和对应的英文、面额值及中文篆字"大藏大臣"印文等,加盖有代表缅甸的红色英文字母B及代表版别的其他红色英文字母。

太平洋军票

日军在东南亚国家及大洋洲发行的军票全是英文印刷,但其正面底部却印有中文“大日本帝国政府”和中文“大藏大臣”篆文印章,纸币图案多为热带丛林、水果、庙宇、椰树、佛像、纪念碑和爪哇人舞蹈图,有分币券、镑券、盾券、元券、先令券、卢比券和比索券。若区别属那个沦陷区国家使用,主要是看纸币正面上方或下方左右的英文字母和货币名称。这些字母,有2个字母和3个字母之分,3个字母的为上面1个下面2个,前面的字母和上面的字母为使用国的代号,后面和下面的字母为纸币版别号。缅甸代号为“B”、菲律宾代号为“P”、印度代号为“S”、大洋洲代号为“O”、马来西亚代号为“M”。如日本在马来西亚发行的军票上的MT、MO、MP、MR、MD字母,其前面第一个英文字母“M”就是“马来西亚”代号。

东南亚军票

附件2軍用代金券

軍用代金券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出於參加抗美援越(越南戰爭)的需要而發行的一套軍用紙幣。當時的政策(《關于禁止國家貨幣出入境辦法》)不允許攜帶人民幣出境,而抗美援越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人員長期駐紮越南(北越)境內。士兵在購買日常用品時需要一種部隊內部流通的貨幣,為此中國人民銀行於1965年4月24日發行「軍用代金券」紙幣,在部隊內部流通,禁止流入越南市場。有1分、5分、1角、5角、1元、5元共6種面額,未發行硬幣。印有「軍用代金券」「1965」年號、中文、阿拉伯數字面值的橫行字樣以及防偽花符,沒有水紋。背面左右兩側分別有「僅限內部使用」和「禁止市場流通」的豎行字樣。冠字及流水號碼印在正面。四個低面值幣種(1分、5分、1角、5角)採用「〈AA〉」、「〈AB〉」、「〈AC〉」、「〈AD〉」共四種字母冠字;兩個高面值幣種(1元、5元)採用二字母冠字(僅「AA」一種)加六位阿拉伯數字流水號碼:「AA123456」。1970年7月解放軍全面撤出越南戰場後,中國人民銀行廣西、雲南、廣東三家分行開始兌換收回軍用代金券。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於1982年12月22日發布《關於銷毀軍用代金券的通知》,開始銷毀軍用代金券。因為軍用代金券從始至終的使用範圍一直局限於軍方內部,流通時間短,收回、銷毀比較徹底,致使其存世量甚少。其中5角、5元尤為罕見。

軍用代金券一覽表

幣值說明

1分凸版印刷;正面為運輸機圖,黃綠、黃色調;背面為豎行中文面額「壹分」字樣、左右兩側有橫行阿拉伯數字「0.01」字樣。

5分凸版印刷;正面為運輸機圖、橫行中文面額「伍分」字樣,橘紅、黃色調;背面為豎行中文面額「伍分」字樣、左右兩側有橫行阿拉伯數字「0.05」字樣。

1角凸版印刷;正面為火車圖、左側有豎行中文面額「壹角」字樣,藍紫、粉色調;背面為橫行阿拉伯數字面額「0.1」字樣、左右兩側有阿拉伯數字「1」字樣。[1]

5角凸版印刷;正面為火車圖、左右兩側有橫行中文面額「伍角」字樣,棕、黃色調;背面左側有橫行阿拉伯數字面額「0.5」字樣、右側有中文面額「伍角」字樣。

1元凸版印刷;正面為兩輛卡車圖、右側有橫行中文面額「壹圓」字樣及圓形花符,綠、橘紅色調;背面為橫行中文面額「壹圓」字樣、左右兩側有阿拉伯數字字樣。

5元凸版印刷;正面為鎮南關城門圖、左側有橫行中文面額「伍圓」字樣及菱形花符,棗紅、黃色調;背面為橫行中文面額「伍圓」字樣、左右兩側有阿拉伯數字字樣。

军用代金券讨论

军用代金券是中国在1965年4月24日印发的一种供给军方使用的代金券。

中文名军用代金券面额5元、1元、5角、1角、5分、1分特征背面图文均为胶版印刷印发时间1965年4月24日。

发行背景

1965年,美国继朝鲜战争后,又在印度支那发动了越南战争。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胡志明、黎笋、范文同等领导人向中国政府提出援助的请求。1965年4月12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加强备战工作的指示,指示说:鉴于美帝国主义正在越南采取矿大侵略的步骤,直接侵犯越南民主义共和国,严重地威胁我国的安全。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在思想上和工作上要准备应付最严重的局面,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尽一切可能支援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随即中国政府派了后勤和防空部队秘密开赴越南。为了不增加越南人民的负担,入越部队一切军需都由中国国内供应,同时,为了解决支付之便,保证人民币不带出国境(中国1951年3月6日已公布《关于禁止国家货币出入境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受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央军委委托于1965年4月24日印发了一组“军用代金券”。援越抗美部队每月按干部工资、战士津贴发给“军用代金券”,限在越南民主共和国境内的我援越部队军人服务社购买牙膏、牙刷等日常生活用品,禁止在越南市场上流通,若持“军用代金券”汇往内,此券经有关机构兑换成人民币人民币寄往目的地。

主要种类

这组“军用代金券”共有5元、1元、5角、1角、5分、1分6种面额,正背面图文均为胶版印刷。正面四周均有细线组成的花框,上端中央横印“军用代金券”字样,下端横印“1965”年号。5元、1元券冠字为两个拼音字母〈AA〉、后面有6位阿拉伯数字号码;5角、1角、5分、1分券只有角括号内两个拼音字母冠字,后面无号码,冠字分别为〈AA〉、〈AB〉、〈AC〉、〈AD〉。背面均为花符衬托面值,两侧分别印有“仅限内部使用”和“禁止市场流通”字样。

一分凸版印刷;正面为运输机图,黄绿、黄色调;背面为竖行中文面额“壹分”字样、左右两侧有横行阿拉伯数字“0.01”字样。

5分凸版印刷;正面为运输机图、横行中文面额“伍分”字样,橘红、黄色调;背面为竖行中文面额“伍分”字样、左右两侧有横行阿拉伯数字“0.05”字样。

1角凸版印刷;正面为火车图、左侧有竖行中文面额“壹角”字样,蓝紫、粉色调;背面为横行阿拉伯数字面额“0.1”字样、左右两侧有阿拉伯数字“1”字样。

5角凸版印刷;正面为火车图、左右两侧有横行中文面额“伍角”字样,棕、黄色调;背面左侧有横行阿拉伯数字面额“0.5”字样、右侧有中文面额“伍角”字样。

1元凸版印刷;正面为两辆卡车图、右侧有横行中文面额“壹圆”字样及圆形花符,绿、橘红色调;背面为横行中文面额“壹圆”字样、左右两侧有阿拉伯数字“1”字样。

5元凸版印刷;正面为镇南关城门图、左侧有横行中文面额“伍圆”字样及菱形花符,枣红、黄色调;背面为横行中文面额“伍圆”字样、左右两侧有阿拉伯数字“5”字样。

使用期限编辑

1970年7月,中国援越部队在完成自己承诺的援越任务后,全部撤回中国境内,“军用代金券”全部由中国人民银行广东、云南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兑换收回,至此,“军用代金券”完成了它的特殊历史使命。收回的军用代金券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1982年12月22日发出的(82)银发字第406号《关于销毁军用代金券的通知》的精神,全部销毁。

收藏价值

作为援越部队使用过的“军用代金券”,因其发行使用时间短,范围小,收回销毁彻底,流散在社会和个人手中的为数很少,特别是5角、5元票更为少见。同时,由于它又是中国人民、中国军队用鲜血和生命无私援助越南人民抗美救国斗争的历史见证,也是中越人民友谊史的见证,因此,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意义。

谢选骏指出:日本整合中国失败了,但是苏联整合中国却获得了部分的成功。因此不难发现,苏联扶植的共产党政权,在许多方面都继承并且发展了日本在中国的种种做法。



【042、全球互联网都将变成中国的局域网】


《中国通讯技术猛进将推出“牢不可破”量子网络》(安德烈亚斯·伊尔默[Andreas Illmer]BBC记者2017年7月25日)报道:

量子通讯是通过光束传送关键的信息 

随着黑客的恶意攻击手段日臻高深莫测,中国即将启动一种“黑客无法入侵”的新通讯网络技术——或少至少说,任何攻击都会被迅速侦测到。

中国正在发展的这种技术叫做量子编码,对目前使用的任何传统解码方式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中国在山东济南市率先启动这个项目,被官方媒体称为具有里程碑意义。

这一先进项目背后还有一个更大的背景:在这项西方长时间以来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投资的技术上,中国现在正走在前头。

在济南的网络内,有200个来自军方、政府、金融以及电力等部门的用户将能够安全地互传讯息,因为他们知道,这些讯息只有他们自己在读。

中国推进量子通讯技术,意味着这个国家正在大踏步发展那些可能令互联网更安全的应用程式。其他国家可能在不久后就会发现,他们要向中国购买这些应用。

于是,这种中国投入大量资源的技术到底是什么?

“无法入侵”的通讯

假如你发送一条想要不被窃听的讯息,传统的编码方式是将阅读讯息所需的破解码隐藏在非常复杂的数学程式当中。

但是在数学当中,“复杂”如何界定?它指的是你必须运算得非常快,不能反复组合一长串的数字编码。在2017年,你需要一台非常强大的电脑就能做到。

电脑运算能力的稳步发展,意味着以数字为基础的密码必须定期地加长。于是加密就是有保存期的,并且正在迅速变得越来越脆弱。

人们还担心,量子计算机的发展有效地将数码破解能力向前推进一大步,将令许多现代的加密软件变得不堪一击。

而量子通讯的工作原理不一样:

如果你想要发送你的保密讯息,你首先要另外发送一个埋藏在光粒子当中的密码

只有完成这一步,你才会发送你的加密讯息,然后接收者将可以通过事先发送的密码阅读讯息

如果密码是嵌在光粒子当中的话,任何的拦截都会被立即发现 

这种所谓量子编码的决定性优势在于,如果有人试图拦截光粒子,他们就必然会改变或者破坏它。

这意味着,任何进行网络入侵的意图将会被发送者和原定的接收者立即发现——于是才有了它“无法入侵”的说法。

西方被甩在后面

既然量子通讯能够帮助保护网络通讯的安全,为什么中国能领先这么多?

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的金明湜(Myungshik Kim)教授说:“在很长时间里,人们根本不认为这是有需要的。”他还表示,过去也不知道这项技术有没有商业市场。

“目前解码系统当中的数学程式难度之高,令人们不觉得有必要实施这项新技术,”他说。

这种研究本身并不是新的,中国在竞争中也没有优势。它的优势在于应用。

“欧洲已经错过了这一班船,”这一领域的先驱者、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量子物理学家安顿·齐林格(Anton Zeilinger)教授说。

他表示,他早在2004年曾试图说服欧盟资助更多量子技术的相关项目,但是他的提议效果非常有限。

“欧洲一直有点裹足不前,这阻碍了我们竞争的步伐,”齐林格教授说。

美国和欧洲有一些以密码为基础的量子网络在运作,但是大多数都是作为研究项目,而不是与商业伙伴合作。

建立市场

其中一个问题是,类似济南通讯网这样的应用程式建立是昂贵的。如果尚未有商业市场,就很难得到投资者或者政府的支持。

新加坡国立大学量子技术中心的物理学家瓦莱里奥·斯卡拉尼(Valerio Scarani)说:“我们必须承认,当中国要投资一个事物的时候,他们所拥有的财力和人力可能超过除了美军以外的世界上任何实体。”

济南通讯网并不是中国发展的唯一一项量子通讯应用。

2016年8月,中国发射世界上首枚量子卫星 

去年,中国发射了一枚卫星,专用于不能用线路连接的超远距离量子通讯测试。中国的两大城市北京和上海之间也建立了通讯线路,令两地能够通讯并且知道对方在接收什么。

所以,虽然目前尚未清楚知道量子通讯是否肯定将成为取代传统加密的技术,但是它已经被广泛认为是其中一项热门候选技术。

而在实验和实际应用这项技术上,中国是领先的国家。

“这种情况下,技术是可能创造它自己的市场的,”齐林格说。

一旦中国公司开始出售这项技术,国际银行就很可能是首批客户。

谢选骏指出:到了这一天,全球互联网,都将变成中国的局域网!那时,西方国家就将困死,它们的末日就真的来临了。



【043、全球化终将终结联邦结构】


《口罩、供应链和全球化的终结》(美国之音 2020年4月3日)报道:

2020年3月14日,一名女子从特朗普大厦附近街面上一个用过的防护口罩旁走过。——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令口罩、防护服和呼吸机等医疗防护用品成为急缺物资。各国为应对疫情都在限制医疗防护用品的出口。美国面临严峻的疫情,却面临无法为一线救治病人的医护人员提供基本保护的局面。美国政府一名高官表示,联邦政府医疗防护用品的紧急储备已经接近耗尽。

2020年4月2日,美国华盛顿一名妇女把星条旗图案的围巾当成口罩掩住口鼻。为什么世上最富有的国家却无法给你一副口罩?这是华尔街日报星期二的一篇报道标题提出的问题。美国政府预计此次疫情可能在美国导致10万到24万人死亡。而如此重大的公共卫生灾难往往是多重因素导致。文章批评了政府在疫情最初几周重视不足,以及在应对全球流行疫病方面的投入长期不足。文章说,对众多美国人而言,最令人困惑的一个问题是,当今世上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却在疫病横行的时候,无法为民众和医护人员提供一片救命的口罩。

口罩在这次全球流行病灾难中兼具多重象征性:经历过萨斯疫情的东亚人普遍将其视为自我保护的一道防线;中国政府在疫情趋缓时指导性扩大产能后,成为当局用于外交的一个工具;在美国面临医疗防护用品急缺的局面时,口罩反映出美国医疗产业对中国和印度的高度依赖。上述报道提出的问题,答案就在于这个脆弱的全球供应链,对它的依赖令西方的医院陷入寻求医疗防护器材的困境。这是全球化智慧面对的又一个挑战。

中国通过官方指导在全国范围推动口罩的扩产转产,今年2月29日,中国口罩日产量达到1.16亿只,是2月1日的12倍。疫情前,世界一半医用口罩产自中国。而现在,据摩根史丹利估计,中国已经控制了全球口罩产能的85%。此外,中国还是N95口罩中用于过滤灰尘和病原体的聚丙烯纤维的主要生产国。华尔街日报报道援引联合国的数据显示,中国是2018年最大的无纺布出口国,其包括聚丙烯纤丝在内的无纺布占据全球18%的出口市场。美国虽然也是一大生产国,更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国。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提及近期的一个事例,总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口罩厂商麦迪康(Medicom)发现它在中国的制造厂无法获得国内的原材料,原因是那些材料全部被政府转用于国内口罩生产。麦迪康首席运营官曾对纽约时报表示,该公司在上海的工厂每天生产300万只口罩。但是他说,中国政府要求获得他们生产的所有口罩。

美国3M公司生产的N95口罩

总部在明尼苏达的美国公司3M同样在上海有生产口罩的工厂,其所有生产的口罩也都在中国销售。特朗普总统的制造业和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2月在福克斯商业台上曾经说,中国实际上已经接管了为美国公司生产口罩的工厂。他说,北京选择“将3M,我们的一家公司,实际上国有化了。”

中国在疫情爆发后不仅停止了口罩销售,还购买了世界市场上大多数的口罩。纽约时报报道援引中国官方的数据显示,在一月武汉封城后的一个星期里,中国进口了5,600万只N95和医用口罩。

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限制口罩出口的国家,台湾、印度、韩国、法国、德国和捷克等国都相继禁止了口罩和其他防护设备的出口。

而美国健康和公众服务部在3月初表示,美国当时只有应对此次疫情所需口罩的1%。美国政府估计,在此次疫情中,医护人员需要35亿只口罩。

美国同样急需救治新冠病毒肺炎危重病人的呼吸机。华尔街日报援引的数字显示,美国目前拥有16万台呼吸机,大多数已经投入使用。而据美国医院协会的估计,这场疫情将有超过百万病人需要这样的机器维持生命。大量的短缺将迫使医护人员届时就给谁使用救命的呼吸机做出艰难的决定。

但呼吸机的制造配件往往也是来自世界各地。汉密尔顿医疗器材公司首席执行官前不久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说,罗马尼亚对医疗器材的出口限制令该公司一时间无法获得呼吸机中的加湿配件。

中国在基本控制住疫情时,开始允许口罩厂出口部分产品。中国政府还将口罩用作外交工具,向意大利、西班牙和伊朗等国提供过口罩援助。面对关于初期隐瞒疫情的指责,中国政府通过这些急用医疗防护品的援赠,希望改变它在此次疫情中的负面形象。

希腊雅典国际机场的工人从国航飞机上卸下装有中国政府捐赠的抗疫医疗用品。(2020年3月21日) 

 请同时参阅:  

中国向欧洲出口医防用品质量低劣重创“抗疫外交” 

各国对口罩、呼吸机和防护服等医疗器材的出口限制,令美国在面对疫情大范围爆发时,甚至可能无法保证一线医护人员的基本防护需求。

特朗普政府不久前低调地暂时取消了对中国制造的医疗器材等进口产品的关税。

支持自由贸易的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退休贸易专家盖瑞·克莱德·哈夫鲍尔说:“我不明白为什么是暂时取消。我认为它(医疗器材关税)会取消。但是,昨天(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说,不能把这次全球流行疫情用作改变政策的途径。特朗普政府对关税情有独钟。”

但是,反对其关税政策、倾向支持自由贸易的意见对川普政府的临时取消关税的做法不以为然,认为在面对多方需求的时候,出口商会选择没有关税或者永久取消关税的国家。前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日前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中批评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导致美国在面临重大疫情时,难以通过进口获得急需的医疗防护器材。

一些贸易专家则在探讨如何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之下约束各国的贸易限制行为。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副总裁、前贸易谈判代表温迪·卡特勒上周三在一个电话讨论会上,和来自瑞士、澳大利亚以及医疗业的专家和业界人士在20国集团特别峰会前夕就如何采取行动,阻止日益扩大的医疗器材出口限制进行了讨论。

卡特勒说,国际间有越来越强的共识,认为国际间形成一个贸易倡议有助于对抗疫情大流行,并阻止全球经济滑向衰退。

但是,卡特勒也表现出担忧。她说:“目前还不清楚世贸组织、7国集团和20国集团等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发挥作用的组织能够应对这些挑战,特别是当前处于领导者真空时期,美中两国在众多的问题上都有冲突。”

但是,期待贸易障碍的清除解决美国迫在眉睫的需求看起来并不是件易事。尽管中国控制住国内疫情,但它仍然面临输入型感染,以及复工后可能再度爆发疫情的压力,同时,美中间日益加剧的公开化的敌意,也使中国难以向美国出口医疗防护用品,至少难以公开这样做。

中国政府还需要考虑国内高亢的民族主义情绪,避免因为为美国提供急需的医疗防护用品而受到国内民族主义者的不满。据报道,中国政府在这样的情况下,鼓励口罩厂商直接和美国的州政府和代理商联系。

特朗普总统的制造业和贸易顾问纳瓦罗在近日一次采访中表示,如果中国有可以出口的口罩等防护用品,美国愿意购买。但是,他表示不能接受中国利用这样的交易作为宣传手段。

美国怎样度过这个难关还无法预知。特朗普总统已经对美国人表示,接下来的两周将是最艰难的日子。

但是,在这场疫情过去之后,美国会重新审视为降低成本形成的供应链,尤其是医疗器材的供应链,在这场疫情中表现出的脆弱:在无法获得这些关键资源的情况下,将会有多少人丧失性命。

这场疫情凸显出供应链或难免发生变化。一些分析认为,这场疫情也会或者应该加快美中间的脱钩,尽管仍将是渐进性的脱钩。

华盛顿的国安专家瑞贝卡·格兰特(Rebecca Grant)近日在福克斯新闻网站发表意见文章,称中国不是朋友或盟友,甚至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商业伙伴。她呼吁在疫情结束后重新考虑美中关系,尤其是双边经贸关系。

格兰特说,这场灾难之后,美国和其他国家背离全球化将会令习近平感到惊惧。习近平在3月26日致G20的一封信中承诺积极增加药品的供应,并恳请20国削减关税并保持贸易畅通。

格兰特则认为,习近平言行不一,中国对疫情的隐瞒让世界付出生命代价。她说,美中经济不会一次脱钩,但在制药、5G、农业政策和进出口等需要在疫情后表现出新的面貌。她说,首要问题就是让药物制造回归美国。

格兰特说,新冠病毒将终结我们所知的全球化,这已经表现得日益明确:这段时期就是从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直到2019年12月武汉病毒爆发做出的拙劣反应。

谢选骏指出:美国之音为何担忧“全球化的终结”?全球化意味着联邦制的终结、小国时代的深入。但是美国之音不懂,全球化过程不是基于所谓的“全球化智慧”,而是基于“全球化无奈”;因为全球化面对的挑战是技术发展所推动的全球一体的现实,而不是任何前卫意识或高瞻远瞩。所以,联邦制与全球化的对决,最后遭到终结的恐怕不是全球化过程,而是力图大开历史倒车的联邦结构自身。

《如何避免疫后全球化的终结?》(2020年4月12日 15:48 独立学者 吴思 为FT中文网撰稿)报道:

新冠病毒这根稻草,能否压垮全球化这只骆驼,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这根稻草有多重,压多长时间?第二,骆驼作何反应?

先说第一个因素。新冠疫情肯定提高了人际交往成本:外出,旅行,所有与人直接接触的行为,都包含了比过去高出很多的患病风险和死亡风险。控制这种风险,封小区,封路,封城,封国,大大提高了经济学所谓的交易成本。

问题在于,交易成本到底提高了多少?如果交易成本无限大,任何交易和分工都会消失,市场经济就不存在了,更别提什么全球化。如果交易成本变化不大,疫情对全球化的影响就不大。

我们知道,新冠病毒导致的患病风险和死亡风险,现在还难以确定。有的地方死亡率大约1%,有的地方达到10%。假定死亡率5%,感染率百分之六七十,这个世界将如何?餐馆,咖啡馆,体育馆,还能剩下多少?工厂,学校,如何运作?发达国家如何,不发达国家又将如何?可以肯定,死亡率每增减一个百分点,交易成本每增减一个百分点,这个世界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人类生活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是,如果特效药确定了,疫苗出来了,最后,这个世界上多了一个比流感死亡率高出一两倍的重流感,由此导致更多的人接种疫苗降低风险,或者群体免疫了,那么,新冠病毒就不那么重要。

从现在的诸多不确定,到最后尘埃落定,假定这个过程持续两年,即使两年后新冠病毒不再可怕,交易成本恢复到过去的水平,这两年的危机应对,也可能对全球化产生重大影响。

这就说到了第二个因素,骆驼对稻草的反应问题。骆驼感觉负担重了,当然想甩掉一些负担。负担越重,甩负担的动作越猛。在疫情导致交易成本或交往成本急剧提高的时候,虚拟空间的交往技术就有了普及和提高的动力。电子支付,网购,网游,网上会议,网上签约,网上就医,远程办公,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和交往方式,如此对冲交易成本的上升。

面对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活动困难,政府也不得不应对危机,努力降低交易成本,减轻企业负担。例如降税降费,减少各种管制限制,简政放权,将来还可能放松对小商小贩的限制,以应对失业率的提高。总之,大幅度放宽搞活,提高经济自由度。我想强调一种可能:如果应对得法,危险确实有可能变成机会。例如,早就有人提议零关税政策,在疫情横扫世界之时,宣布中国零关税如何?再如,经济下行肯定导致财政困难,顺势而为,大幅度压缩政府规模,降低行政成本,减少甚至取消国企补贴,如何?对言论的过度管制,导致李文亮事件,引发民愤和中美关系紧张升级,顺势调整政策,逐步落实宪法关于言论出版自由的条款,又将如何?这些措施,都可以大幅度降低交易成本,减轻骆驼的负重。

我们知道,全球化的发展势头早已受挫。受挫的原因,主要是受损者的抵抗。美国蓝领担心就业机会持续外流,美国白领担心科技成果流失,自由经济体担心无法与享受政府补贴的企业竞争,民主国家担心专制国家在全球化中强大而霸道,威胁全球的自由秩序,等等。这些问题,并不容易解决,但找到一个各方认可的解决办法还是有可能的,例如严格遵守各种经济贸易承诺,公平竞争,然后接受公平竞争的后果,无论输赢。零关税,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顺势取消对国企补贴,与民企公平竞争,减税降费,压缩负面清单,放宽言论管制,这些降低交易成本的危机应对措施,恰好有助于缓解国外的种种担心。

如此改革之后,交易成本降低了。假如新冠疫情一两年后减弱到重流感的水平,新冠疫情给骆驼添加的交易成本也降下来了。在虚拟空间技术的帮助下,交易成本还会进一步下降。那时候,骆驼的感觉应该是比较轻松的。压垮骆驼的情况不仅不会出现,或许骆驼还能走得更稳当。

再进一步,如果新冠疫情不仅逼出了经济体制改革,还推动了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关系都会改善,全球化就有了更加令人乐观的前景。乐观来自正确应对,来自降低交易成本取向的应对。但是,我们都知道,一旦严格管制有效,严格管制的体制已经建立,这股力量就有了自我扩张的动力和条件。危机越大,管制越严,这是另外一种循环。这种循环的结果是交易成本上升,自由度下降。历史经验和逻辑推理告诉我们,如此走下去,经济衰退,社会萎缩,最后走投无路,折腾一圈,还是要改弦更张,放开搞活。

这个世界同样如此。全球化,思想、知识、产品和各种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是,短期内,某些群体,完全可能受损。如果缺乏补偿,就会招致强硬对抗,互不妥协让步,对抗还会升级。相应的,各种主张主义也会上台争斗。在长时段上,全球化呈波动向上之势,但短期已有下行态势。波动是正常的,只要人类整体趋利避害的本性不改,只要少数人的利益适当得到照顾,只要相关技术和法规要顺应趋利避害的人性,全球化就不会被折腾死。即使倒退几步,折腾够了,感觉得不偿失了,还会重拾升势。

全球化的未来,取决于各国政府当下的应对。大瘟疫的作用是改变当下的利害计算,改变某些要素的成本和收益。当年黑死病流行,欧洲人口锐减,劳动价格上升,这种成本的变化,在欧洲大陆冲击了农奴制,在英国刺激了节约劳动力的技术进步,为工业革命做了铺垫。人类历史由此改变。黑死病通过劳动价格的提高改变了历史,新冠病毒会不会通过交易成本的降低改变历史?

我在网络上看到印度农民工蜂拥回乡的场面,想起了十几二十年前的中国。如果中国的决策者没有坚持降低交易成本的方向,如果印度实现了惨烈的群体免疫,那么,大疫之后,印度大概会像二十年前的中国那样,成为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吧。全球化的潮流不会倒转,但可能绕开某些孤岛。事在人为。那么,中国的决策体制如何选择最佳政策?历史展现的真实轨迹是:不撞南墙不回头。

谢选骏指出:历史展现的真实轨迹,并非“不撞南墙不回头”,而是“撞了南墙也无法回头,直到粉身碎骨”。这个粉身碎骨不是全球化的终结,而是联邦结构的终结——这个联邦结构不仅是美国的联邦制度,而且也是中国的“一国两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等。这可能是为外国刊物撰稿的“独立学者”始料未及的吧。



【044、全球交易员都在疯人院里打滚】


《全球交易员都紧盯特朗普的推文 唯中国例外》(2019年9月04日 法广RFI 小山)报道:

世界各地的交易员都紧盯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推文。据美国彭博社说,由于推特服务受到屏蔽,中国的证券交易员要访问这个推特服务并不容易。反之,其他地方的同行在努力应对特朗普在推特上滔滔不绝的冲击。他们不急于寻找像VPN这样的解决方案,并且宣称,特朗普的推文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已经不如从前。特朗普经常在在交易时间之外发出推文。

据雅虎经济今天引述彭博社说,世界各地的交易员都紧盯特朗普的推文,只有中国例外。该报道说,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针对中国发出的推文,有一个国家的交易员却不那么着迷,那就是中国。由于推特服务受到屏蔽,中国的证券交易员要访问这个服务并不容易。

报道引述上海金旷投资管理合伙企业首席策略师张海东在推特上谈到特朗普 ,“太过密切关注他是毫无意义的,他今天可能说了一些事情,明天又会是截然不同的情况,” 据张海东说,“单单以他的推文来买卖就太不稳定了。”

全球的交易员已经习惯这些会影响市场走势、狂轰滥炸的推文,从中国和朝鲜到亚马逊和哈雷戴维森公司,包罗万象。上个月,特朗普对记者讲话时淡化了他对资产价格的影响,他表示“不要跟我谈那个600点”,以回应当天美国股市在他发出推文后的大跌。

据报道说,特朗普的推文也会震动中国市场,尽管有迹象显示影响正在减弱。5月6日,特朗普的两条推文让贸易谈判前景恶化,全球市场大跌,中国的股市随之重挫。上证综合指数下跌5.6%,是三年多以来的最大跌幅。当时,中国自己类似推特的平台删除有关特朗普评论的帖子。衡量上证综合指数波动率在当月飙升至三年来的最高点。

但是从那时起,特朗普推文的影响逐渐减小。上证综指周三一度上涨0.6%,特朗普周二的推文宣称,他若连任美国总统,摆在中国面前的协议会“更严苛”,交易员却视而不见。特朗普8月初及8月稍晚宣布更多的关税时,该指数的跌幅未超过1.4%。50天波动率指标现在接近去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据河东资产基金经理傅刚表示,人们对贸易战获得解决的预期极低,估值已完全定价。

报道引述Lingze Capital基金经理Lin Qi表示,特朗普在推特发文的时间通常在中国的交易时间之外,在腾讯的微信等平台上的聊天组中分享的屏幕截图就足够了。“这些推文对市场的影响非常短期,因此屏幕截图或新闻报导等二手资料就足够了。”

尽管贸易战一波三折,但中国上证综指今年上涨了18%。该指数本周上涨了1.8%,即使在贸易战升级之际。外汇交易员经历过更艰难的时期,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 8月份创出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月度跌幅。

报道还引述Manulife Teda Fund Management Co.的基金经理Elle Shi表示,贸易战开始时,市场随着人们的情绪上下起伏,现在人人都了解到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谈判过程。

谢选骏指出:全球交易员都在疯人院里打滚——因为特朗普的推文就是一个疯子的最高指示,全球交易员都紧盯特朗普的推文 就等于都在一个疯人院里打滚了。那么,为何唯独中国例外呢?因为中国已在梦游者的控制之下“我自岿然不动”了。



【045、全球滑入无中心时代】


《拦截北韩飞弹 夏威夷有法子了》2017年8月14日报道说:

北韩加紧发展长程飞弹,对美国夏威夷州造成莫大威胁!

北韩紧锣密鼓发展长程弹道飞弹和核弹头,美国情报局局长(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最新的《全球威胁评估报告》(Worldwide Threat Assessment)认为北韩今年就会试射洲际弹道飞弹,对夏威夷、阿拉斯加及美国本土产生莫大威胁。

北韩要怎么运用它的洲际弹道飞弹?「华盛顿邮报」揣测平壤可能是针对军事中心,如在欧胡的太平洋司令部总部,或是在巴克斯岱尔、内布拉斯加、密苏里的军事基地,可是也有可能以檀香山、西雅图、旧金山、洛杉矶等都市作为目标。

保护包括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在内的美国领土,就必须靠弹道飞弹防御系统,这包括海陆空的雷达、拦截飞弹,和复杂的战役管理命令和控制系统,其中的核心是陆基中段防御系统(Ground-based Midcourse Defense),主要的雷达部署在阿拉斯加,还有部署在阿拉斯加及加州空军基地的「陆基拦截飞弹」(Ground-Based Interceptor)。

目前美国的防御系统应足以防卫本土48州和阿拉斯加,抵御北韩的洲际弹道飞弹,可是夏威夷和阿拉斯加及加州的陆基拦截飞弹地点距离遥远,再加上没有足够的雷达,因此很可能成为北韩攻击的目标。飞弹防卫署(Missile Defense Agency)已提案未来十年内在夏州部署新雷达系统,但比起其它49州,夏威夷的防御还是不足。

幸好有个简易的解决办法,那就是把太平洋飞弹试射场(Pacific Missile Range Facility)的陆基神盾系统(Aegis Ashore)测试设施作为飞弹防御站。这个设施和美军在罗马尼亚部署的陆基神盾飞弹防御系统一样,只需要加装AN/TPY-2雷达即可运作,因此只要几年就可发挥功能,领先北韩的洲际弹道飞弹威胁,并可加入更新的拦截飞弹如标准三型飞弹(Standard Missile-3 Block IIA)和更灵敏的雷达。

负责国土安全的指挥官深知这是最正确的作法,太平洋司令哈里斯上将(Admiral Harry Harris)4月在联邦众议院军事委员会(Hous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的听证会上说:「在夏威夷部署防御雷达和拦截飞弹能发挥更佳效果。」

谢选骏:在核子导弹面前,庞大的美国不得不和“不及其一州之大”的北朝鲜处于“对等地位”了。要知道,北朝鲜人均GDP只有美国的百分之一(五百美元对五万美元),人口两千五百万则不到美国十分之一,所以其国民总产值只有美国的千分之一!但它却可以和美国平起平坐了!由此可见,“GDP主义”完全不足以衡量一个国家的“国力”。“拦截北韩飞弹 夏威夷有法子了”一文,生动刻画了“超级强权被动等打”的尴尬处境。这不仅仅是一种尴尬,这深刻揭示了“全球进入无中心时代”。从今以后,任何小国都可以向任何大国发起致命的挑战,而任何大国都已丧失控制局势的基本能力了。这并非共产党中国所期待的“多中心”与“大国外交”,而是“无中心”与“全球失控”。回顾一下历史不难发现,“多中心”与“大国外交”,已经在1945年的二战结束时,就一同结束于希特勒自杀的地下室了——后来进入“两个阵营的冷战”,冷战结束以后世界陷入“无中心时代”恐怖袭击四起……我由此推断,没有全球政府,就没有世界和平。再以后,世界面临“统一或失控”的历史选择。



【046、全球领导无能正是全球政府的预备】


《欢迎来到全球领导无能大流行时代》(2020/03/17 木子编译)报道:

正在全球蔓延的公卫事件,也像照妖镜一样,让民众能看出各国领导人有多无能,而且最一致的是,从中方到西方,无一例外。

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就痛批,过去75年来,全球领导人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彻底失败过。举凡从北京到布鲁塞尔,从罗马到华盛顿、伦敦甚至其它国家,这次爆发的危机不仅政客没有及时站出来应对,反而还在打马虎眼、混淆视听,不仅耽误了许多宝贵的性命,也大大地拖延应对的时机点。

先是这场公共事件的起源点:中国,当局起初忙着隐瞒情况,直到纸包不住火才对外公开,最终导致危机根本压不住,更进一步朝全世界扩散。至于这起事件在中国爆发之后,许多专家就不断警告这起事件将在全球爆发,无奈各国领导人,尤其西方国家领袖,几乎没有任何作为,去阻止疫情发展。

先从美国说起,美国总统川普一开始把这起公卫事件称为“民主党借机制造来攻击我的骗局”,还预言这起事件会 “像奇迹一样”消失。直到情势越发严重,才急忙在上周发表全国讲话,并无预警宣布30天内禁止欧洲旅客入境美国,而且事前完全没有和任何欧盟领导人打声招呼。

本周末更有媒体爆料,川普试图透过银弹攻势,重金收购德国一家生物制药公司CureVac,或独家采购其开发中的疫苗,确保“美国优先”。但讽刺的是,川普先前才宣布不采用世卫组织认可的德国研发测试试剂,改而选择开发美国自己的版本。这项决定造成美国检测大幅落后,导致公共灾难事件在美国境内更加猖狂地大肆传播。

当然,川普和习近平两人才不会孤单。巴西总统Jair Bolsonaro先前才把这起公卫事件说成只是无谓的幻想,结果隔天他的新闻秘书随即被确诊,之后还一度传出他本人也被确诊,急得他赶紧发推文,强调自己检测结果为“阴性”。

至于英国首相约翰逊(Boris Johnson),上周五发表的演讲更让英国民众无言以对,直接采取达尔文式的放任政策,说因为英国医疗福利系统无法承载巨大染病人口,不如不理,任由病毒蔓延,令国民自行“出现抗体”。约翰逊还直接对全国民众表示:“预料将有更多家庭会失去亲人”,让英国民众更加恐惧,也显示目前约翰逊领导下的英国政府根本没有具体防疫计划。英国《观察家报》的民调亦显示,仅36%受访者相信约翰逊。

至于德国总理默克尔呢?过去在2008年金融危机到2015年欧洲难民危机一肩担起责任的默克尔,一开始把整起事件的掌控权交给年轻的卫生部长Jens Spahn,直到上周一市场崩溃和意大利宣布锁国后,默克尔才像突然惊醒一般出现在大众眼前,还不断坚称自己从今年1月以来就一直在幕后监控整起危机。媒体批评,事实是近几周来默克尔一直把注意力集中在希腊和土耳其接壤的难民潮和利比亚危机上,根本无暇他顾。

尽管德国上周六宣布史无前例的经济纾困计划,提供企业由国有银行担保的贷款,规模从5500亿欧元起跳,协助企业在危机期间能维持经营,德国财长Olaf Scholz更表示,必要时甚至可加码到5兆欧元,强调“额度没有上限”。

不过,仔细检视德国内部的措施却一点也不连贯,有些州宣布关闭学校,有些却不然。上周,柏林取消了所有文化活动,却仍允许职业足球赛进行,直到民众强烈抗议后才宣告取消。而且,柏林原本还允许酒吧、俱乐部等继续开放,直到上周末才决定立即封锁关闭。反观慕尼黑的啤酒馆迄今仍对外营业,显示德国内部一点都不同调。正因为政治上的不作为,也让许多德国人到本周才相信,本次公共卫生事件比季节性流感更加严重。

不只英国和德国,其实欧洲大部分地区也出现类似情况,民众一度无视眼前危机,直到眼见意大利情况失控,法国、奥地利等国领导人才像突然醒过来,纷纷宣布各种限制措施,避免公共事件继续传播失控。

此外,本次公共卫生事件中,欧盟也没有起到从中协调作用。现任欧盟主席冯德莱恩,眼看境内的意大利等国相继沦陷,冯德莱恩却一点也不了解这次事情的严重性,还强调欧盟委员会的应对小组已控制局势,更强调旱小组“每周开会一次”,还忙着吹嘘自己上任100天的功绩,种种行为实在令人摇头。

看到各国领导人各种荒腔走板的言行,最后我们只能无奈的说,欢迎来领导无能大流行的时代,请擦亮眼睛、勿信其言、自求多福。

谢选骏指出:全球领导无能是必然的,因为他们都是垂死的主权国家时代回光返照!同时,他们的失败更加彰显了全球政府的必要性——在这种意义上,全球领导无能正是全球政府的预备,当然在全球政府落实之前,全球社会还将迎来此起彼伏的各种危机,直到大家臣服下来,接受礼制的天下秩序,一个持久的和平时代。



【047、全球闹剧主角缺席】


《刘晓波逝世周年 全世界各地追悼》(2018-07-13 德国之声)报道:

中国释放刘霞两天后就是刘晓波逝世周年。美国国会议员出席纪念会,德国将在柏林举办追思会。香港举办大型公开追悼活动,台湾也替刘晓波雕像揭幕。

香港资深民运人士梁国雄认为中国重判秦永敏证明释放刘霞只是一种欺骗公众并假装怜悯的行为。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在中国监狱被关押多年后罹患癌症逝世于今日满一年。世界各地发起不同的追悼活动。

香港民运人士将黑丝带绑在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 (中联办)外的围栏上,以纪念刘晓波,并呼吁落实《零八宪章》。香港将在晚间举行大型公开纪念活动。不过下午就有数十名民运人士聚集在中联办外。他们将刘晓波的照片贴在中联办外墙上,并将黑色缎带系在围栏上。

刘晓波逝世周年,虽然他是诺贝尔和平奖得主,但在中国严格控管言论自由下,许多中国人对他相当陌生。他们还呼吁释放中国知名的民运人士秦永敏。他在周三在中国因“颠复国家政权”被判入狱13年。另外,他们也要求释放在2015年“709大抓捕”中被逮捕的律师,这是有史以来对中国法律从业人员最大的打压。

香港资深民运人士,人称“长毛”的梁国雄说:“(中国政府)周二释放了刘霞,然后在周三就把秦永敏监禁。”香港公民党立法会议员郭家麒呼吁中国保障言论自由和选举自由。他说,面对与美国的贸易战,中国释放刘霞只是为了政治利益。香港行政长官林郑月娥称中国释放刘霞是“人道主义行为”。这番言论遭到民主运动人士抨击。泛民主派议员毛孟静周四在香港立法会上严词抨击林郑月娥,问她是不是“北京擦鞋仔”。

中国民运人士吾尔开希创立的“刘晓波之友”会、无国界记者组织(RSF)等,在台湾台北市政府北广场公园树立刘晓波纪念雕像,同时透过音乐表演表达台湾对民主和自由的坚持。

吾尔开希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刘晓波是被中国政府谋杀的。”他作为刘晓波的学生,一直想着要在台湾做些什么纪念老师,因为台湾是“面对中国专制威胁最直接的地方,也是争取自由民主过去三十年以来取得最大成就的地方。”

纪念刘晓波雕像《我没有敌人》在台北市政府前广场进行揭幕仪式——纪念青铜雕像《我没有敌人》一组共三件: 第一件是有刘晓波像的奖章,第二件是空椅,第三件则是一朵玫瑰放在摊开的书本上。创作者郑爱华表示,刘晓波像奖章代表着诺贝尔奖,空椅象征刘晓波被监禁而无法出席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典礼,玫瑰则是借用台湾民运人士郑南榕“玫瑰”的意象,譬喻刘晓波不屈不挠的精神。他提到近日终于离开中国的刘霞。“像刘霞这样连中国自己的说法都完全没有违反中国任何法令、应该自由的中国公民,被中国政府软禁八年之后,在前两天被允许离开中国,为这个消息我们高兴地不得了。”“居然为一个人被允许离开自己的国家,而感到高兴,这样的荒谬在在凸显出今天中国实际的状况。”

美国之音报导,美国国会山脚下周四举办“要改变不要枷锁,与良心犯并肩”活动。多名美国重量级议员、非政府组织代表和长期关注中国人权事业的人士出席。

除了悼念刘晓波也关注仍然深陷囹圄的中国良心犯和他们的家属。报导中提到,联邦众议员霍格仁表示正在国会推动一项跨党派的议案,支持设立“良心犯日”,并敦促美国政府制定政策支持人权、宗教和政治自由。

谢选骏指出:纪念活动缺乏主角——这使得严肃的纪念活动沦为可疑的全球闹剧!这个主角就是刘晓波的遗孀——她不是被关押在在专制的中国,而是被关押在自由的德国——这太太太诡异啦!而德国媒体竟然好意思出来擦脸洗地,德国人也真是太太太女性化啦!这大约就是苏联红军强奸二百万德国妇女的历史后遗症的结果吧!香港的梁国雄声明“中国重判秦永敏证明释放刘霞只是一种欺骗公众并假装怜悯的行为”,却没有指出“德国软禁刘霞证明释放刘霞只是一种欺骗公众并假装怜悯的行为”——梁国雄是故意装聋作哑,还是真的竟然视而不见?但无论如何,都使他自己成为一个可笑的色盲冲锋队。香港人为何不敢要求德国人释放刘霞呢?这就是欧洲殖民地的偏见作用?还是共产党的“屁股决定脑袋”?



【048、全球人类还是西方文明的挽歌】


《全球变暖只留给人类12年 世界都要没了》(2018-10-10 环球网)报道:

世界都要没了……

就在昨天,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甩出一记重磅警告:

全球升温幅度需控制在1.5摄氏度,否则地球在2030年之后会迎来毁灭性气候。

简单来说,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短短12年了。

12年?网友们炸开了锅。

“这已经说得够清楚了,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不是我们了结气候变暖就是我们自己先被了结了”

“哪怕是涨1.5摄氏度对我们的下一代来说也真是够残忍的。”

“想想我们下一代之后得忍受什么样的高温天,还不赶紧着想想办法?”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就要说到今年的夏天,北半球就没有消停过。

先是北极圈内出现罕见高温,气温一度超过30℃。冰川崩裂,积雪消融,无家可归的北极熊不得不跋涉更远的距离去寻找食物。

一位摄影师在位于北极圈内的加拿大(专题)巴芬岛上捕捉到了令人唏嘘不已的画面:

饿得瘦骨嶙峋的北极熊拖着沉重的脚步,跋山涉水寻找食物,最后只能从一个汽油桶中扒出来一点点残渣来填饱肚子。

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种种极地气候的极端变化,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殃及到了北半球其它地方,一发不可收拾。

首先,最明显的就是极端高温: 

北欧城市瑞典创下百年纪o囿涤疝禳A引发森林火灾。

英国部分地区今夏持续高温干旱,创下50年以来最干旱夏天的记录。

气温升高也引发了全球范围的极端天气。

美国加州山火肆虐。新的IPCC报告认为,如果气候不能得到控制,这种野火将越来越频繁。

飓风弗洛兰斯在今年夏天肆虐美国,导致620万人眼看着自己家被飓风吞噬,无奈被迫撤离家园。 

超强台风登陆日本,大阪出现57年来最强风力——15级大风,全城陷入瘫痪。

随之而来的暴雨使得汽车像饺子一样泡在水里,飞机场瞬间变码头。

小汽车在风中表演漂移特技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次的IPCC报告和2015年设定的《巴黎协议》不同的是,IPCC将气温升幅调整至1.5摄氏度,而非《巴黎协议》提出的2摄氏度。

区区0.5摄氏度的差距似乎无关痛痒?实际上一点点的温差对于地球的打击都是致命的。

打个比方吧:

如果温度多上升0.5摄氏度,北冰洋夏季无冰的可能性陡增10倍,海平面将多上升10cm,99%以上的珊瑚将消失殆尽。 

不断濒临灭绝的生物,消失的天然景观,被淹没的海边城市……

试问,我们到底还能留住些什么呢?

然而更糟的是,根据CNN报道,这1.5摄氏度的升温额度,已经被用掉了三分之二。

新报告表明:全球气温升高有望在2040年左右突破1.5度大关。

要避免“世界末日”的到来,只有在2030年前,将导致气候变化的主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到2010年45%左右的水平。而这显然会触动很多国家和行业的利益。 

作为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就在今年6月1日国际儿童节这天,给地球以及人类的未来送上了一份惊天“大礼”:美国正式退出《巴黎协议》!

科普时间:什么是《巴黎协议》?

《巴黎协议》于2015年签署,2016年获美国及194个缔约国确认并于2016年11月正式生效。根据协议,各方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继续带头减排,并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以帮助牠们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巴黎协议将使美国损失利益,并让其牠国家如中国及印度获益……这是将美国利益转给其牠国家的协议,使美国处于不利竞争地位。这样的事情,只要我在位一天,就不容许牠的发生,对不起了。

同时,特朗普还提出停止向一些联合国应对气候变化项目拨款,并大幅削减美国环保局的预算。

特朗普等美国国内一部分人始终认为“气候变暖危机其实就是一场骗局,一场想要美国掏钱的骗局”。他们认为减少排放会损害美国经济发展,削弱美国的竞争力。

然而,自诩是食物链顶端的我们,似乎忘记了自己并非地球的主人。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仲礼在接受采访时就说过:经常看到有人说“我们人类要拯救地球”,但地球并不需要人类去拯救!

地球已有44~46亿岁,经历过很多不同的时期。但无论是哪个时期,无论地球曾经遭受过何等巨大灾难,无论是否有人类存在,地球都是地球。所以,当有一天人类把地球的资源耗尽,把地球变得很热,海平面升高百米,即使人类会像恐龙一样消亡,地球还是地球。

今天,我们需要拯救的不是地球,恰恰正是我们人类自己。

现在,IPCC这份报告向全球发出了一个清晰的警告:拯救人类,我们还剩12年。

不然,等到2040年,90后就要亲眼看见世界灭亡了……

网民哀嚎:

@文文clo_2px:2040年我房贷还没还完呢,世界就不行了?

@要从容面对生活呀:90后顶着脱发的压力生活工作,2040年好不容易混的差不多了又要见证世界灭亡了?

@烂仔:那时我才44岁,算英年早逝么[泪]

@瑶瑶酱是大魔王:这真的是90后见过最大的场面!

@拥有的快乐就算只是空欢喜喔:能给确定一下时间不~我就懒得缴社保啥的了

@卖蠢萌的小茉莉:不!!我要活着,要不然这么多年的五险白交了

谢选骏指出:环球网愚蠢,它哪里懂得,这不是什么“全球变暖只留给人类12年 世界都要没了”,而是“全球变暖只留给西方文明12年 现代世界都要没了”——洪水之后,新的文明将诞生,新的洪荒带来新的世界与新的人类。但那可能不再是西方文明,不再是现代世界,不再是我们的子孙……

但是,文明会继续,世界会继续,人类也会继续。

西方文明由于背离其母体基督教,已经使得自己日益走向衰亡之路,甚至连教会神职人员,也无可救药地坠落于世俗化的浊流之中。与此同时,敌基督的环球报却也日益投入这一衰亡的怀抱,从正反两方面与死神共舞。这真是历史的反讽。



【049、全球认知是全球政府的先声】


《达赖喇嘛:全球70亿人“需要一个共同的认知”》(BBC 2020年6月17日)报道:

虽然全球处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全球大流行之下,但是作为藏传佛教精神领袖,达赖喇嘛仍然认为世界要有乐观的理由。他接受BBC记者贾斯汀·罗拉特(Justin Rowlatt)访问时表示,如果地球上70亿人能够形成一个“共同的认知”,他们甚至还有可能联合起来解决气候变化的问题。

第一次见到达赖喇嘛的时候,他捏了我的脸颊。有人捏你脸颊已经是不太常见的了,更何况是一个被很多追随者看作是活佛的人。但是,达赖喇嘛是一个调皮的人,喜欢跟采访者闹。

当然,现在这样一个势态是不可能的了——我们的最近一次对话是通过视频会议应用程式进行的。达赖喇嘛很快就出现了,坐在镜头前,微笑着调整他那件深红色的长袍。“五点半,”他咧开嘴笑说。他双眼亮了起来:“太早了。”我们都笑了,他又在逗我。

这位西藏精神领袖同意接受访问时,我很高兴,但当他的秘书告诉我,将会是印度时间早上9点时,我有一点点失落。那是英国时间凌晨4点30分,就是说我要3点30分到达办公室。

制作这段采访的詹姆斯·布莱恩特(James Bryant)帮了我一把。“虽然对我们来说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但是这次真的非同一般,”他写道。达赖尊者的秘书很客气地同意了将访问改到印度时间10点。于是,在上星期三的5点,我已经在BBC的伦敦办公室,看着从印度达兰萨拉传过来的视频讯号。

我坐在一排排空无一人的办公桌中间,灰暗的灯光只亮了一半;而在喜马拉雅山脚下一个宫殿里,身披紫色和藏红色长袍的僧侣走来走去,在一个镀金色的房间里调整着线路和摄像机。

山上明亮的阳光透过窗户穿了进来。在一个有冰雪山景的宫殿里度过疫情封锁的时光是再好不过,达赖喇嘛也承认这一点。达赖喇嘛接受BBC记者视频连线访问时,谈到同情心的重要性。“我们这里有非常纯净的水和新鲜空气,我在这里过得很平静,”他告诉我说,一边再次摆出他招牌式的大笑。

他同情那些在这次严重的大流行疫情中受苦和担惊受怕的人们,但是他说,还有很多事情具有启发性,而且值得庆幸。“很多人不顾自己的安危,去帮助别人,这非常好。”然后达赖喇嘛笑了。“当我们面对着一些悲惨的状况时,同情心这种更深的人性价值就展现出来了。”

我问他,对于那些担心和害怕的人们有什么建议。他说,重要的是,试着不要担心太多。“如果有办法去克服你的状况,那要努力,无需要担心,”他解释说。“如果真的没有办法解决,那担心也没用,你什么也做不了。你只有去接受它,就像人会老一样。”

再过几个星期,达赖喇嘛就85岁了。“去想我太老了,老人没用了,这样没有意义,”他接着说。“年轻人身体壮,他们的头脑是鲜活的,他们能够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作贡献,但是他们又太过激动,”他笑说。“年长的人更有经验,他们能够帮助教育年轻人。我们可以叫他们冷静,”他说着又大笑起来。

他相信,年轻人将会是在最前线,去解决他现在其中一个最迫切的担忧:解决环境问题。他说,他已经在他的有生之年看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他回忆起自己年轻的时候,似乎颇为激动。

第十四世达赖喇嘛生于1935年西藏的高原上一条偏远的村落。他在1937年被认定为第十三世达赖喇嘛的“祖古”,即转世灵童。“我在西藏的时候,”他告诉我说,“我对于环境没有认识。我们将它看作是理所当然,当时我们可以在任何一处水流喝水。”直到他去了印度,以及之后开始周游世界时,他才意识到,世界已经受到了怎样的破坏?“我在1960年来到达兰萨拉这里。那个冬天下了很多雪,之后是一年比一年少。”“我们必须认真地对待全球暖化,”这位藏传佛教领袖说。

印度麦克罗干吉地区上,被浅雪覆盖的喜马拉雅山脚(2017年1月)。他敦促世界,在风力和太阳能上做更多的投资,渐渐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他告诉我说,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到,我们不是单一的个体,我们要依赖我们所在的群体。“无论你的家庭多么富有,没有了社群,你是无法生存的,”他说。“在过去,人们过份强调了我的那块大陆、我的国家、我的宗教。现在这种想法已经过时,现在我们真的需要70亿人类有一种同一性。”他说,这可能是从这次新型冠状病毒危机里得出的其中一件积极的事情。

但是,他指出,世界很快就从这次病毒的威胁下觉醒过来,但是全球暖化是一个更有威胁的隐患,它是在“一个个十年”中到来。这或许看起来没那么迫切,而他担心,我们可能很快就会发现,它已经超出我们的控制。这场挑战也与达赖喇嘛另一项重大的事业有关:教育。

“全世界应该更加关注如何转化我们的情绪,”他对我说。“它应该属于教育的一部分,而不是宗教。教育头脑的平静,教育如何得到头脑的平静。这是非常重要的。”然后,就到了这个访问当中最难的部分。我想要谈论达赖喇嘛自己的死亡——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关于他的转世问题。这不仅是他自己的事情。他死后会发生什么,将是关乎整个藏传佛教以及西藏解放运动的关键。

中国军队在1950年进驻西藏,宣称对这个地区行使主权。很多藏人极力反对这个他们看作是非法侵占的统治。作为西藏人精神领袖,达赖喇嘛一直是这场反抗的标志性人物。他提醒了我,他过去曾经说过,他的死亡很可能标志着达赖喇嘛转世这一伟大传统的终结——“达赖喇嘛”这个字眼在藏语隐含着“伟大的上师”之义。“它可能会随着这一个喇嘛尊者而终结,”他一边笑,一边指自己的胸口对我说。他说,西藏和蒙古的喜马拉雅佛教僧人将会决定下一步如何。

他们会决定,第十四世达赖喇嘛是否已经转世成下一位灵童。这可能将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被现在这位达赖喇嘛确定为藏传佛教第二号人物班禅喇嘛的男孩,已在1995年被劫持。通常寻找达赖喇嘛下一位转世灵童的事务,是由班禅喇嘛领导的。

达赖喇嘛表示,他的追随者如何决定,对他而言已经不是问题。“我自己是没有兴趣了,”他笑着说。他的希望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天到来时,他仍然保有自己的好名声,并且能感觉到自己为人类作出过贡献。“然后,就结束,”他再一次笑说。就这样,我们的访问也结束了。

谢选骏指出:达赖喇嘛说,全球70亿人“需要一个共同的认知”——这种说法真是太好了。但是,他是否愿意以身作则,接受福音的认知,皈依到耶稣的门下,成为一名基督徒呢?如果大家都能那样,世界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全球认知是全球政府的先声,虽然晚了十几年(2004年——2020年),但全球认知的想法毕竟还是有了。



【050、全球身高的百年变迁】


《全球人口身高数据出炉,你有没有拖后腿?》(2021-02-13 温哥华港湾综合)报道:

你对自己的身高满意吗?你觉得自己算高还是矮呢?

最近,全球人口身高数据出炉。这项研究是由英国伦敦帝国学院(Imperial College)的科学研究人员完成。他们收集了200个国家从1914年至今的身高数据,计算这些国家的人在18岁时的平均身高,因为通常到了18岁,人们的身高已经基本定型。

目前,有关研究结果已经在《 eLIFE》 杂志上发表。

移民拉低了加拿大人身高?

根据研究结果,一个世纪以来,尽管加拿大人的身高在增加,但增长速度远远比不上其他一些国家。因为在1914年的时候,加拿大男子身高为全世界第5,但在100多年后的现在,加拿大男子的平均身高只能排在全世界第27名了。

加拿大女性的“名次”掉得更惨,1914年,加拿大妇女的平均身高全世界第6,到了现在,加拿大妇女的平均身高排在世界第40位。当然,这种情况也不仅仅发生在加拿大,邻居美国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多,美国人的身高排名也一直在下降——1914年美国男人的平均身高全世界排第3,现在落到第37名,1914年美国妇女全世界第4高,一个世纪后排名第42。目前,加拿大男子平均1.78米,女子1.64米。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这倒不是因为加拿大人在这100年中没长个,个头还是长了,只不过没有其他一些国家的人长得快。

根据报告内容,1914年时加拿大男性的平均身高为170.7厘米,现在长到178.1厘米。100年增高了7.4厘米也是不错,但远远比不过英国、中国男人的身高增幅,英国和中国的男子在100年内身高平均增加了11厘米,而伊朗男子的平均身高增加在上述研究中领先:100年提升了16.5厘米!

女性也是一样。1914年,加拿大女子的平均身高为157.6厘米,现在加拿大妇女的平均身高为163.9厘米,增高了 6.3厘米。相比之下,韩国女人在100年中平均身高增加 20.2厘米,英国和中国妇女的平均身高都增加了11厘米。

当然,还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这些年里,加拿大不断吸收移民,各种族裔越来越多,这直接拉低了加拿大人的平均身高。

平均身高前十均是欧洲国家

根据这项研究:

男子最高的国家是荷兰,荷兰男子的平均身高为182.5厘米。

女子最高的国家是拉脱维亚,那里妇女的平均身高为170厘米。

男子最矮的国家是东帝汶,男子平均身高160厘米。

女子最矮的国家是危地马拉,妇女的平均身高只有149.4厘米。

以下数据是全球人口身高排名前十的国家,被欧洲国家全面承包:

男子身高排名前10名的国家(括号内为1914年的排名)

1、荷兰(12)

2、比利时(33)

3、爱沙尼亚(4)

4、拉脱维亚(13)

5、丹麦(9)

6、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19)

7、克罗地亚(22)

8、塞尔维亚(30)

9、冰岛(6)

10、捷克共和国(24)

27、加拿大(5)

女子身高排名前10名的国家(括号内为1914年的排名):

1、拉脱维亚(28)

2、荷兰(38)

3、爱沙尼亚(16)

4、捷克共和国(69)

5、塞尔维亚(93)

6、斯洛伐克(26)

7、丹麦(11)

8、立陶宛(41)

9、白俄罗斯(42)

10、乌克兰(43)

40、加拿大(6)

中国男女身高东亚第一

几乎与此同时,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The Lancet )》也发表了的一项新研究,揭秘了全球身高最高、最矮,以及长高得最快的地方。

两项研究的结果大同小异,只不过这项研究更加全面一点,比较了全球200个国家和地区的男性和女性的身高。对5000万名5-19岁的人和1500万名20-30岁的人进行了身高测量。

这项研究显示,中国从1985年到2019年年间,身高变得越来越高。中国男性更是成为了全世界身高增长最快的人群之一,而中国男女平均身高为东亚第一。

近几十年来,中国19岁男孩的身高增长全球最快,平均身高增加了8厘米,达到175.7厘米。身高排名从1985年的全球第150名提升到了2019年的第65名。

中国19岁女孩的表现也非常不错,身高增长全球第三,平均身高增加了6厘米,达到163.5厘米,平均身高全球排名从第129名上升到第54名。

由此可见,中国19岁男女的平均身高(男性175.7cm/女性163.5cm)均超过韩国(男性175.5cm/女性163.2cm),成为了东亚地区身高最高的国家。而且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的平均身高追平还超过了南欧的葡萄牙、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

另外,这项数据也同样显示,世界上最高的男性和女性主要分布在西北部和中欧国家,而最矮的男性和女性生活在南亚、东南亚、拉丁美洲和东非。

那么,究竟是什么在影响人们的身高呢?

研究得出的结论,社会、营养、家庭、学校和社区环境等因素,都对儿童到青春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相关专家表示,决定人类身高的因素包含多个方面,基因虽然仍是最重要的因素,但已经绝非唯一,医疗保障、卫生安全、营养状况、母体健康以及生活环境和日常锻炼等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总之,两项调查结果都显示,学龄儿童及青少年饮食不良,可能导致平均身高最高和最矮的国家之间,有大约20厘米的差距。

怎么样,看看自己和自家孩子的身高,有没有给国家拖后腿?

谢选骏指出:“西北人高而东南人矮”,不仅是一个全球现象,而且在中国国内也是如此的。但是全球人口身高的百年变动,还是揭示出全球化的进程正在加速。




【051、全球时代流行混合主义】


《不为人知的CQ竟然能决定你的成败》(BBC 2017年11月3日)报道:

试想:你第一次见到一个来自遥远国度的人,但此人却能流利使用你的语言。你们之间似乎没有沟通障碍,那么你是否会在说话过程中调整语调和节奏,或者停顿间隙?

你会不会根据你面前的人的不同背景来改变肢体语言、行为习惯和面部表情?你是否会采用不同的坐姿或站姿,并关注自己的手势?

这些只是所谓的"文化智商"(CQ),也就是CQ中的一些细微变化——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这的确是一门值得学习的技能。"在当今这个无国界的世界里,判断你能否成功的第一预测因素不是智商,不是简历,甚至不是专业技能,"社会学家大卫·利弗莫尔(David Livermore)在他的《文化智商差异》(The Cultural Intelligence Difference)一书中写道,"而是CQ。"

根据最新的发现,高CQ对很多职业都至关重要,从银行家到士兵,再到科学家和老师——事实上,只要是需要经常与不同背景的人打交道,都会非常依赖这项能力。那么,究竟什么是CQ?为什么有些人的CQ高于其他人?我们又该如何培养这方面的能力呢?

文化差异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管理学教授洪洵(Soon Ang)针对CQ进行了很多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末,她的工作是更新新加坡的电脑系统,以应对"千年虫"——人们当时担心这个软件漏洞会导致全世界的计算机网络在千禧年之交时瘫痪。洪洵组织了一个国际程序员团队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们是这个领域最聪明的一批人,但她却很快发现,他们根本无法合作。这个团队完全是徒劳,无法凝聚在一起。经常出现这种情况:某个团队成员似乎认同某个方案,但随后部署的时候却采用了截然不同的方式。这显然不是技术或动机问题。相反,她认为问题出在这些能力极强的员工无法适应彼此的文化差异,导致沟通或理解上出现问题。

展开了这番分析后, 洪洵与组织心理学家克里斯多夫·厄利(P. Christopher Earley)展开了合作,厄利当时还在伦敦商学院,现在则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Tasmania)担任商业和经济学院院长。他们共同建立了一套全面的CQ理论,并将其定义为"在多样化的文化背景中有效发挥职能的能力。"

典型的CQ是通过一系列问题对四个不同组成部分进行评估后得出的。首先是"CQ动力"——学习其他文化的动机。之后是"CQ知识",对你所面对的一些一般文化差异的理解。"CQ战略",调查你如何搞清楚这些不同的冲突,并从中吸取教训。"CQ行动",这牵扯到你的行为有多么灵活——你能否像一个文化变色龙一样改变自己的行为。

低CQ的人往往会通过自己的文化透镜观察别人的行为。例如,如果他来自一个爱交际的环境,并在会议上发现日本或韩国同事很安静,他就会认为这些人充满敌意,或者无聊乏味。在航空业,这种文化差异有时会导致飞行员与空管员之间的沟通不畅,引发致命事故。

而如果是高CQ的人,或许会认为这种安静是为了表达尊重,表明除非明确获得邀请,否则他们不会主动给出反馈。因此,她会确保在会议上给予他人合适的机会,让其表达自己的观点。

意料之中或许在于,很多人针对旅居海外的人如何适应国外生活展开的研究表明,原本就CQ较高的人很容易适应新的生活。但CQ也可以预测工作表现等较为客观的事情,例如国际销售工作、谈判技巧和整体的领导能力。

三种智商

2011年,瑞士陆军学院(Swiss Military Academy)的126名军官在海外执勤和国际训练科目中负责支援联合国。一项研究对他们的IQ、EQ和CQ进行了衡量。虽然这三种"智商"似乎都对他们的整体表现有影响,但CQ的预测效果最好——在预测这些军官在执行海外任务的效果时,大约能预测25%的差异。相比而言,IQ只能预测9.5%的差异,EQ只有3.5%。虽然拥有高CQ的人或许天生喜欢从事跨国任务,但这些研究也表明,CQ差异也可以预测他们入职后的表现。

这项评估使得很多公司考虑进行CQ测试,并找出提升员工得分的方法。星巴克、彭博社和密歇根大学等组织已经使用密歇根文化智商中心的服务。这家机构可以提供跨文化评估和一系列课程。作为该中心的主任,利弗莫尔认为关键在于CQ是可以学习的。没有什么能代替亲身前往另一个国家去体验一番,但如果人们想要学习通用的技巧,最有效的方法似乎是了解多种不同的文化。"虽然理解一种具体的文化很有用,但可能无法预测你在新环境中展开有效互动的能力。"他说,"事实上,我们的研究发现,在很多地方都待过的人,比那些在一个海外环境中居住了几十年的人,更有可能具备较高的CQ知识。"

但明确的传授一些关键概念似乎可以简化这一过程。员工可能会接受CQ测试,然后与教练一起找出潜在的问题。之后,他们会讨论这些经验,以及今后改变自己行为的方法。借助这种战略,外派到中东和亚洲的银行家似乎只用了3个月就完全适应了新的生活,而没有接受训练的外派员工通常需要9个月才能完全步入正轨。

心态

但并非所有人的CQ都会随着经验而增长。即便是在国外居住多年的人,对其他文化的理解也有可能到达平台期,他们可能抗拒培训。研究人员正在努力挖掘这些差异背后的原因。香港科技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周文芝相信,答案源自人的心态。她受到了教育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的启发。德韦克的研究成果表明,人们对自己能力的信念往往会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一方面,有些人认为他们的能力是固定不变的。还有一些人或许秉承着"成长心态",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并不固定,所以很有可能坚持艰苦奋斗,迎接新的挑战。

这些差异很快就会叠加起来,这意味着秉承固定心态的人原本可能更具天赋,但却会很快落于那些怀有成长心态的人。德韦克的研究考虑的是传统的智力概念,但周文芝表示,CQ的变化也会遵循类似的过程。例如,如果有人认为文化属性是固定的,他们在与当地人的交往中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焦虑,在遇到困惑或困难的情况后可能会崩溃,而不会考虑如何适应未来。因此,这些文化差异可能让人感觉像是不可逾越的界限。

尊重

"个人信念为他们自己创造了一个现实。"周文芝说。她认为,企业可以在员工的原始CQ分数的基础上,再来衡量这些潜在的信念,并调整他们的培训方案,以解决那些焦虑的、固定的信念。周文芝警告说,尽管可以通过这些新方法来思考CQ,但这个领域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国际形势和跨文化动态的变化非常迅速,我们仍然需要通过大量的学习来提高个人的文化能力。"她说。在一个全球联系日益紧密的世界里,这种新的理解力怎么快都不够。

谢选骏指出:全球时代流行混合主义,因为能够适应“全球流交流”这一杂乱无章过程的,就能走向大面积的成功,也就是进行了范围更广的售卖活动。



【052、全球瘟疫是一带一路的丰硕成果】


《肺炎疫情:美国警告全球爆发“难以避免” 南极洲为唯一净土》(BBC 2020年2月26日)报道:

西亚古国伊朗在短短数日之内出现疫情激增现象——最初发源于中国武汉的新冠状病毒肺炎,如今确诊病例已经遍及除南极洲之外所有大洲。疫情2月26日出现了很多人意料之外的“拐点”——在中国境外确认感染病例数字首度超过中国国内。

东亚的韩国和西亚的伊朗都成为新的“重灾区”。意大利北部众多城镇也出现疫情激增现象。另外非洲和南美洲也开始出现确诊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世界各国做好迎接疫情的准备;美国则直接警告说,疫情全球大爆发已“难以避免”,只是迟早问题。 

NBA(新近亡故)球星科比的一名球迷带着口罩参加洛杉矶举行的追思会。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副主任安·舒切特表示,虽然美国本土目前疫情爆发的风险仍然很低,但全球形势表明,疫情大爆发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CDC认为,新冠肺炎最后可能以社区传播方式在美国流行,并呼吁各地相关部门做好准备,同时鼓励美国民众开始制定应对计划。伊朗卫生部副部长伊拉吉·哈里奇本人病毒感染确诊之前,在新闻发布会上不断擦汗。

东京奥运担忧——至截稿时间,韩国已报至少1261个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2人死亡。拥有250万人口的大邱市及附近地区,已报告约800例。美国军方早间说,驻扎在距大邱约20公里某营地的一名23岁美军士兵被感染,在家中自我隔离。日本目前已累计有178个确诊病例,死亡2人。共同社说,千叶县26日发布消息称,曾是“钻石公主”号邮轮乘客的2名男性和被派往游轮的1名男医生总计3人确诊感染病毒。英国柴郡(Cheshire)一所学校因近期有学生前往意大利北部滑雪而决定暂时关闭。 日本北海道等多个地区还出现感染途径不明病例。各地25日纷纷决定取消或推迟举办体育、观光等活动、以及一些公众设施停业两周等。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一再否认2020东京奥运会可能被取消的传言。不过,东京方面表示,日本国内火炬传递的一部分活动可能缩小规模。

疫情全球传播——继新冠病毒疫情在伊朗爆发之后,中东和北非多国出现了确诊病例。科威特目前有18个病例,有些是从伊朗返回的人。巴林感染病例已上升到26,其中3例来自从伊朗起飞的航班。在欧洲,意大利已成为疫情最严重的国家,目前已有325例确诊病例。另外,奥地利、西班牙、瑞士、罗马尼亚和克罗地亚都发现了检测呈阳性的意大利人或最近访问过这个国家的人。

目前,为了防止疫情蔓延,各国纷纷采取不同的防疫措施。奥地利在意大利疫情爆发后考虑封锁边境,但奥地利国内已经发现病例。英国紧急戒备——英格兰公共医疗健康机构的负责人表示,将在11家医院和100家全科医生诊所中增加对新冠病毒的测试,特别针对最近从中国、韩国、意大利北部等地返回并出现类似流感症状的人。英国一些学校因为有教职员工和学生曾前往意大利北部出现疫情的滑雪地区而暂时关。英格兰公共卫生部主任保罗·科斯福德教授说,英格兰正密切关注疫情动向,也希望公众提高警惕。

截至2月26日,据中国官方数据统计,全国已累计确诊78195例新冠肺炎病例,累计死亡2718人,累计治愈30052人,现有重症8752例。

谢选骏指出:过去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新中国的大饥荒、文革整人、六四屠杀……现在是“没有文明就没有瘟疫”——大瘟疫在世界工厂的核心地带爆发了!然后蔓延全球各个角落……这就是全球社会的报应,也是一带一路的丰硕成果。



【053、全球瘟疫凸显了主权国家体系的荒谬】


《九个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争议性领导人言论》(BBC 2020年4月7日)报道:

特朗普和博尔索纳罗就这场大流行病发表了具争议性的言论。新型冠状病毒的全球大流行令世界各地的政府当局疲于奔命,想要控制这场已经感染超过100万人和令超过5万人死亡的全球病毒。但是一小部分国家领袖却令人侧目,他们发表了低估危机的言论,传播了一些关于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的误导信息,或者提倡了一些极度不恰当的做法。

一些国家当局已经在过去几周改变了有关这场全球危机的语调(比如美国总统特朗普),但是有一些人却仍然坚持自己那些大胆而危险的立场。这里,我们总结了九条最具争议性的言论。

1、“情况完全在我们的控制之下”——唐納德·特朗普,美國總統

1月22日,美国报告首宗新型冠状病毒确诊两天后,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接受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CNBC)访问时,有意淡化了2019冠状病毒疾病进入美国的状况。两个多月后的现在,美国已经是世界上确诊病例最多的国家——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数据,截至4月5日已经达到24.5万宗。虽然该国的死亡病例目前(4513宗)仍低于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但是特朗普已经表示,美国的死亡人数可能会达到25万。

2、“它就像小型流感”——它就像小型流感。雅伊爾·博索納羅

巴西總統——虽然素以争议言论著称,但是雅伊尔·博尔索纳罗(Jair Bolsonaro)还是颠覆了巴西的政治秩序,在2018年成为这个拉丁美洲最大国家的总统。不过,随着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该国的蔓延,博尔索纳罗的受欢迎程度跳崖式下跌——他最近一次电视演讲当中最鲜明的标记,是在很多巴西城市的被关押者用敲打平底锅的刺耳声响来抗议。这是在抗议总统对这场疫情备受争议的处理手法。除了在口头上淡化疫情的风险之外,博尔索纳罗还屡次违反保持社交距离的抗议,与支持者近距离接触。他还抵抗州领导人下达的封锁令。在4月1日,巴西的确诊病例仍不足7000人,但是之后却迅速蔓延:据卫生部的数据,全国的病例数字在四天内就翻了一倍。

3、“为了不制造麻烦,我会埋葬你”——明白了嗎?死亡。我不會讓你惹麻煩,我會埋葬你。——羅德里戈·杜特爾特,菲律賓總統

对于2019冠状病毒疾病的威胁,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Rodrigo Duterte)则是完全没有淡化的意思。该国实施了严厉的措施,包括封锁和宵禁,不过已经至少有过一次抗议粮食短缺的街头示威。杜特尔特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威胁用武装安全部队射杀违规者。“不要惹怒政府,不要挑战政府,你会输的,”他在4月2日一场记者会上说。至4月2日,菲律宾有超过2300宗病例,约100人死亡。“这里没有病毒,你也没看到它飞来飞去,对吧?”

4、這裡沒有病毒。你沒看到它們飛來飛去,對嗎?——亞歷山大·盧卡申科,白俄羅斯總統

白俄罗斯总统亚历山大·卢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的态度,令很多人侧目。有人建议他的国家应该试图阻止冠状病毒蔓延时,他一笑置之,因为他没看到病毒“飞来飞去”。在一场室内冰球比赛当中接受一名电视记者访问时,他也声称场馆内的人群没有事,因为球馆的寒冷会阻止病毒蔓延。他说,对于病毒的恐惧“不过是心理作用”。总统似乎还提议过,用蒸汽浴和伏特加来对抗病毒,不过他后来没否定了这样的评论,说这只是“一个玩笑”。人口1000万人的白俄罗斯被称为“欧洲最后一个独裁国家”,目前报告有152宗病例和1人死亡。

5、“如果你有能力和方法,就继续带家人出去吃饭吧——因为这会振兴经济。”——安德烈斯·曼努埃爾·洛佩茲·奧布拉多,墨西哥總統

对于2019冠状病毒疾病的蔓延,墨西哥总统奥布拉多尔(Andres Manuel Lopez Obrador)的建议一定都与卫生官员背道而驰。除了淡化病毒的危险性之外,他还到访全国各地,也出现在公众集会当中,亲吻婴儿和近距离与向支持者问好。墨西哥目前尚未出现像邻近的美国那样的爆发——约在1.4万宗病例和40例死亡——但是泛美卫生组织(Pan American Health Organization)的专家担心,该国的重症病例数字可能会达到70万。在3月30日,墨西哥宣布卫生紧急状态,但是却未采取封锁措施——例如,多达50人的聚集仍然被允许进行。

6、“冠状病毒是神的所为,用来惩罚那些制裁我们的国家。”——奥帕·穆欣古里,津巴布韋國防部長

津巴布韦总统埃默森·姆南加瓦(Emmerson Mnangagwa)没有就冠状病毒疫情发表什么争议性言论,但是他却不得不对一名内阁成员引发的争议作出回应:国防部长穆欣古里(Oppa Muchinguri)说,全球大流行是神对西方国家的报复,惩罚它们对非洲国家实施的制裁。“这一类的全球大流行疫症有科学的解释,并且没有国界,也像其他自然现象一样,不能责怪任何人,”姆南加瓦在3月18日曾这样说。至4月3日,津巴布韦只有九宗确诊病例,但是人们担心,病例一旦增加就会对这个贫穷而且医疗系统落后的国家带来重大破坏。

7、“特朗普,你和你那一类人被指控散播这个病毒,特别是大部分受难的人都是反对美国的。”——穆克塔達·薩德爾,伊拉克什葉派穆斯林教士

伊拉克有影响力的什叶派教士穆克塔达·萨德尔(Muqtada Al-Sadr)不仅是指控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美国的反对者中散播病毒。最近几周,萨德尔还违抗伊拉克当局的防疫措施,试图继续举行公众祈祷仪式。他还将2019冠状病毒疾病的蔓延归咎于全世界各地的“同性婚姻合法化”,尽管最受影响的两个国家中国和意大利都未有完全将同性婚姻合法化。“造成这些全球大流行蔓延的其中一个最致命的因素就是同性婚姻的合法化。我呼吁所有政府不要迟疑,立即废除这条法律。”“这样或许能给人一个忏悔和赎罪的机会,”他在推特(Twitter)上发文说。至4月1日,伊拉克的卫生部确认了695宗2019冠状病毒病例和50例死亡,但是世界卫生组织(WHO)预计,随着更多人接受检测,该国的病例数字会上升。

8、“我们没有向公众传达某些信息,因为我们不想制造恐慌。”——佐科·維多多,印尼總統

印尼总统佐科·维多多(Joko Widodo)承认,他有意隐瞒了该国2019冠状病毒疾病的一些信息,以避免民众出现恐慌抢购等行为。这个亚洲国家至3月2日之前都没有记录一个确诊病例,但是现在数字已经超过1500宗(超过130人死),而佐科在3月31日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伦敦卫生医学院的学者在数天前估计,真正的病例人数可能超过3.4万。本月较早前,印尼国家灾难管理局(National Disaster Management Authority)局长多尼·莫加多(Doni Morgado)在一场讲话中说,草药饮品令印尼人对2019冠状病毒疾病免疫。

9、“前天晚上我在一家我相信有冠状病毒的医院里,我和每一个人握了手。”——鮑里斯·約翰遜,英國首相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在3月3日一场记者会上说,他不担心在冠状病毒疾病蔓延的英国与人握手——他的论据说,洗手是“关键”。后来有消息澄清,约翰逊只是与医护人员握手,而不是与病人,但是他的言论仍然招来了很多批评。3月27日,首相证实冠状病毒检测呈阳性。

谢选骏指出:全球瘟疫凸显了主权国家体系的荒谬——这不仅因为瘟疫凸显出“主权国家的头目们都是些骗子和恶棍”,而且由于“他们裂土分封割据称霸的主权国家”,就像一群争相撕咬的疯狗一般,在地球村里横冲直撞、浪费资源。全球瘟疫就这样奇迹般地凸显了主权国家体系的荒谬,证明了我十六年(2004年)以前正式发表的观点——只有全球政府才有能力解决全球问题!如果说这还不够,那么请问世人——你们还需要什么样的进一步证明呢?!



【054、全球文明急剧泡沫化】


《清华副校长施一公: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鼓励科学家创业》(2017年3月3日 综合新闻)报道: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呢?是鼓励科学家创办企业。不是说金融不能创新,但当“这个国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转的时候,作者认为“这个国家”出了大问题:在国内,我觉得自己是个批判者,因为我很难容忍我们自己不居安思危。我们对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现状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怎么发展,怎么办也要有清醒的认识,并形成一定的共识,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争论来争论去的层面。

首先我想讲,大学是核心。中国的大学很有意思,比如我所在的清华大学,学生从入学开始,就要接受“就业引导教育”。堂堂清华大学,都要引导学生去就业,都让学生脑子里时时刻刻有一根弦叫就业,我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我想讲的第一个观点就是,研究型大学从来不以就业为导向,从来不该在大学里谈就业。就业只是一个出口,大学办好了自然会就业,怎么能以就业为目的来办大学。

就业是一个经济问题,中国经济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提供多少就业,跟大学没有直接关系。大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就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培养国家栋梁和国家领袖的地方。

让学生进去后就想就业,会造成什么结果呢?就是大家拼命往挣钱多的领域去钻。

清华70%至80%的高考状元去哪儿了?去了经济管理学院。连我最好的学生,我最想培养的学生都告诉我说,老板我想去金融公司。

不是说金融不能创新,但当这个国家所有的精英都想往金融上转的时候,我认为这个国家出了大问题。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呢?是鼓励科学家创办企业。大家没听错,今年在人大会议我听到这个话后觉得心情很沉重。术业有专攻,我只懂我的基础研究,懂一点教育,你让我去做经营管理,办公司、当总裁,这是把我的才华和智慧用到了错误的地方。

人不可能一边做大学教授,一边做公司的管理人员,一边还要管金融。我们从领导到学校,从中央到地方,在鼓励科技人员创办企业,这是不对的。

我们应该鼓励科技人员把成果和专利转让给企业,他们可以以咨询的方式、科学顾问的方式参与,但让他们自己出来做企业就本末倒置了。我想这个观点是有很多争议的,但是我笃信无疑。

我可以举个例子,Joseph Goldstein,因为发现了调控血液和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的LDL受体,获得1985年的诺贝尔奖获。他是美国很多大企业的幕后控制者,包括辉瑞,现在非常富有,应该说是最强调转化的一个人。他两年之前在《科学》周刊上写了一篇文章,抨击特别强调转化。

他说转化是来自于基础研究,当没有强大的基础研究的时候,如何能转化。他说,当他意识到基础研究有多么重要的时候,他就只是去做基础研究,转化是水到渠成的,当研究成果有了,自然转化是非常快的,不需要拔苗助长。

他列举了他在美国国家健康研究中心,九位学医的学生做基础研究从而改变了美国医疗制药史的过程,很有意思。

创新人才的培养,也跟我们的文化氛围有关。我问大家一句,你们认为我们的文化鼓励创新吗?我觉得不鼓励,我们的文化鼓励枪打出头鸟,当有人在出头的时候,比如像我这样,特别是有人在攻击我的时候,我觉得很多人在看笑话。当一个人想创新的时候,同样有这个问题。

什么是创新,创新就是做少数,就是有争议。科学跟民主是两个概念,科学从来不看少数服从多数,在科学上的创新是需要勇气的。

三年前,我获得以色列一个奖后应邀去以色列大使馆参加庆祝酒会,期间大使先生跟我大谈以色列人如何重视教育,我也跟他谈中国人也是如何的重视教育。他笑咪咪的看着我说,你们的教育方式跟我们不一样。

他给我举了原以色列总理ShimonPeres的例子,说他小学的时候,每天回家他的以色列母亲只问两个问题,第一个是今天你在学校有没有问出一个问题老师回答不上来,第二个你今天有没有做一件事情让老师和同学们觉得印象深刻。

我听了以后叹了口气,说我不得不承认,我的两个孩子每天回来,我的第一句话就是问:今天有没有听老师的话?

我想我今天的意图已经达到了,但我想说我并不是悲观,其实我很乐观,我每天都在鼓励自己,我们的国家很有前途,尤其是过去两年,我真切的看到希望。在这样的大潮中,我们每一个人做好一件事就够了,实事求是的讲出自己的观点,在自己的领域内做好自己的事情,就是我们的贡献。

这样,我们的国家就会大有前途。

我出生在河南郑州,但成长在河南驻马店。为什么我要特别提驻马店呢?因为这个地方特别具有代表性。驻马店相对于河南,就像河南相当于中国,就像中国相对于世界。从地理,从经济,从科技,从文化,都是这样。我恰好是在开始有记忆、对社会有感触的时候成长在驻马店。

我在驻马店汝南县的一个小村庄──小郭庄──生活了三年多,然后在驻马店又生活了整整八年。我在驻马店度过了十一个春秋,这里有我人生中最亲切、最难忘的一段经历。虽然那里的生活一直很清苦,但心里一直很满足、很快乐。

我在驻马店小学升初中的时候,当时的小学常识老师对我说了一句话:施一公啊,你长大了一定得给咱驻马店人争光!大家可能想不到,这句很简单的话我刻骨铭心记忆至今。从那以后,每次得到任何荣誉,我都会在心里觉得是在为驻马店人争光。

今天,我同样想说:老师您好!我还在为咱驻马店争光。我中学去了郑州,大学到了清华大学。我常常很想家、也很想驻马店的父老乡亲,止不住地想:我的父老乡亲在过什么样的生活?过什么样的日子?

1987年的一件事对我冲击非常大,把我的生活和世界观几乎全部打乱了。在此之前,虽然我受到了传统教育,虽然我的父亲告诉我要做一个科学家、工程师,其实我心里并不知道自己将来想干什么、能干什么。

1987年9月21日,我的父亲被疲劳驾驶的出租车在自行车道上撞倒,当司机把我父亲送到河南省人民医院的时候,他还在昏迷中,心跳每分钟62次,血压130/80。但是他在医院的急救室里躺了整整四个半小时,没有得到任何施救,因为医院说,需要先交钱,再救人。

待肇事司机筹了500块钱回来的时候,我父亲已经没有血压,也没有心跳了,没有得到任何救治地死在了医院的急救室。这件事对我影响极大,直到现在,夜深人静时我还是抑制不住对父亲的思念。

这件事让我对社会的看法产生了根本的变化,我曾经怨恨过,曾经想报复这家医院和见死不救的那位急救室当值医生:为什么不救我父亲?!

但是后来想通了,我真的想通了:中国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人,不知道有多少人、多少家庭在经历着像我父亲一样的悲剧。如果我真有抱负、真有担当,那就应该去改变社会、让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

我们缺什么?我们缺这份对社会的责任感,我们缺这份回报父老乡亲的行动。

在清华大学,我每次给生命科学学院的新生做入学教育的时候,我都告诉他们:你千万不要忘了,你来到清华,你不止代表自己,不止代表你个人,你也同时代表一个村,一个县,一个地区,一群人,一个民族。你千万不要忘了,你肩上承担了这份责任。

我真的希望,不管是我自己,我的学生,还是我的同道,我们每个人真的要承担一点社会责任,为那些不像我们一样幸运的人们和乡亲尽一点义务。这是我除了对科学本身兴趣之外的所有动力,也是我今后往前走最重要的一点支撑。谢谢大家!

美国一直引以为傲的是拥有强大且众多的高科技人才。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出于国家利益和战时需求,美国依靠以“阿尔索斯”命名的美军侦察部队,通过强制和非强制手段,把战败国德国、意大利的几千名科学家工程师带到了美国,迅速集聚了急需的原子物理学、核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等军工领域的专家。这些人才对美国二战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如今,中国的科技虽然取得了重大发展,与美国却依然有不小差距。当务之急是要解决顶级科技人才问题。要向美国学习,吸收全球顶尖人才。

附录·施一公其人

施一公,1967年出生在河南郑州小郭庄。1984年毕业于河南省实验中学,并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等奖(河南省第一名),保送至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施一公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复系后的首届本科生。

1995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分子生物物理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他成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2008年,美国著名的马里兰州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向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家、美藉华人施一公颁发了1000万美元的科研资助。

加入美国国藉、在美国居住18年之久的施一公,宣布放弃在美国拥有的一切,返回中国继续进行科学研究。为此,他回绝了千万美元的研究经费,辞去了普林斯顿大学的职务。

施一公回国后,任职北京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现在,他已成为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清华大学副校长。

施一公的主要论著,包括这些年来总共发表了167篇重量级论文,而其中发表在《Nature》、《Science》、《Cell》、《PNAS》和《Nature子刊》等全球最顶尖期刊上的顶尖论文就高达76篇。

网民评论:

朝鲜廉洁 41分钟前

施一公的研究基本上是国家烧钱买超级显微镜给微结构拍照。没有多大的意义。美国不想烧钱了,把他派到中国去浪费纳税人的钱。拍出来的照片给美国人用。也可以说是个汉奸吧。

wkghm2288 今天 05:23

就北京的房价,专心搞科研?带着女朋友住大街呀?

patience 今天 05:14

靠,我在美国不也就只能在超市混混吗?现在华尔街横行,各国政府哪有底气对抗?不是房地产统治着经济吗?房地产就是金融业推出的主导产品。

nddy 今天 05:04

我们国家像施公这样的精英太少了,体制容不下他们。这个国家从上到下都是只崇尚金钱,做梦都想快速致富,有这样的出发点,肯定会目光短浅、急功近利、见利忘义。很同意“中华民族到了最缺德的时候了”这个说法。

wkghm2288 今天 04:55

邦有道,谷;邦无道,谷,耻也。肿国之无耻还用得着别人说吗?

kt2016 今天 04:36

你这种无耻的中国人也好意思说别人无耻?

wkghm2288 今天 04:13

别人不搞科学的原因也许是为了物质利益。施同志自己放下金钱利益,跑去为无耻暴政服务,好意思说别人不爱科学?

……

谢选骏指出:上文的作者虽然留美多年,眼界还是比较狭窄,只能看到“这个国家”的问题。其实问题不是出在“这个国家”,而是一个全球化问题。“这个国家”的问题,很多是从欧美输入的,金融帮和房产病,就像共产党和艾滋病一样,都是外来的。

全球文明的急剧泡沫化,迫使大家无法安生,因为稍一大意,你的钱包就被政府和银行联手掏空了,你的辛勤劳动就化为乌有了。正是在这种民不聊生的挤压中,各种极端主义应运而生,“这是最后的斗争”一类的赌徒心理,弥漫全球。



【055、全球意识的诞生即将创造全球政府】

 

《“我不是美国人,但我对中国已经逐渐陌生”》(INSIGHT视界 2019-01-10)报道:

不知道会不会有人跟我一样,每次坐上uber或者在哪里遇到某个人问你“Where you from”的时候,会犹豫那么一下?刚来美国的一两年,当我每次被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总是不假思索地回答:“I am from China”.

两年后,当我转学去了同一个城市的另一个学校,渐渐地,每当有人问我“你从哪里来”的时候,我都会犹豫那么一下,然后说,我住波士顿,不过originally我从中国来。而当我在别的城市旅游时,我会直截了当地说,我来自波士顿。

当语言不再成为一个纠结的点,当我对美国的生活越来越熟悉的时候,哪怕我并不认为我完全融入到当地文化中,哪怕我并不是真正的波士顿人,我依然觉得,波士顿这个城市的生活和文化俨然已经成为我的一部分。

而每次回国,我不再单纯地被认为是我自己。身边的人会自然而然地给我贴上“留学生”的标签。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化,他们都会认为我跟他们不一样,是属于两个群体的人。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很多人遇到的问题:作为留学生,感觉既没有完全融入国外环境,也跟国内环境和人群格格不入,仿佛成了一个被两个国家及文化孤立出来的群体,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是某种程度上的局外人。

文化身份认同,是几乎每一个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会遇到的问题。中西方文化的碰撞和矛盾在我们身上时时刻刻存在着,而且远远不止是关于“更喜欢吃中餐还是西餐”之类的问题,更多的是在于我们的言谈举止和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所带来的矛盾。

留学生的孤独感,很多时候不单单是来源于与当地学生的隔阂,更多的则是来源于我们出国后,与国内产生的越来越远的距离。很多留学生朋友都跟我提到过,每次回国的时候,其实真正要见的国内的好朋友一只手都能数的出来,而每次国内的聚餐基本还是留学圈的一帮人。我们当中有一大部分人没有经历过高考,跟高中同学之间的关系远不如他们经历过高三后彼此之间那种同患难的战友情;国内的朋友们上了大学以后迅速扩大了自己的校友圈,而相比之下自己每次回去见到的却永远只是以前的旧识……这样的孤独感,加深了留学生对于自我文化身份认同的疑惑和迷茫。骨子里,我们都坚信自己是中国人;然而事实上,我们在国内的圈子跟旁人相比越来越小,而我们对于这个国家的很多认知,大部分都停留在了出国的前一年。每一次暑假或寒假的回国,几乎都刷新我们对于过去的认识。

去年回去的时候才突然发现,原来现在在中国买东西已经不用带现金了,连买杯奶茶都有店员指着旁边的二维码说:“直接扫一扫微信支付哦”。然后我说:“噢,这么高级,不过我微信还没连银行卡……”于是我被当成了外星人。去屈臣氏买纸巾,导购员给介绍了一大堆不知道国产还是进口哪个国家的护肤品牌子,我只能诚实地说:“没听过啊不好意思……”于是我又被当成了外星人……

无论是社交还是日常生活,我们都慢慢有了一种局外人的感觉。在新文化环境里,我们学会了很多本不属于我们的文化或生活方式,对于国外流行的东西可能更加的敏感,而相反,对于那个陪伴我们自幼成长的国内环境,变得逐渐陌生。

然而我们的父母却未必喜欢我们所有的行为变化和观念变化。我们在变得成熟、独立的同时,新的生活和思维方式与父母产生了分歧。很多时候,我们的改变对于父母都是一种心理上的挑战:

他们既会觉得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又会同时矛盾地在潜意识中感觉他们跟我们的距离已经越来越远。哪怕我们假期回到他们身边,他们也会觉得我们变成了他们不认识的那个孩子。

另一方面,我们的这种改变过程,并没有父母的参与。从某种程度上,他们会觉得我们的变化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教导,从而导致他们潜意识里对我们的改变没有足够的安全感。这种潜意识同时让他们对亲子之间的纽带产生了危机感和失落感,所以时常会对我们的新行为或观念产生排斥。而对我们变化的排斥,加深了我们“局外人”的感受。

我并不是美国人,但我对中国的环境已经逐渐陌生。如果我既不完全属于美国,也不完全属于中国。那么,我究竟来自哪里?

这种疑惑的背后,是我们对于归属感的疑惑和寻找——归属感,指一个人自己感觉被别人或被团体认可与接纳时的一种感受,通常来自于父母、朋友、恋人、一个团体或组织(比如工作的地方),以及对文化和民族的归属感。归属感能够增强我们的安全感和踏实感,让我们觉得自己不是孤零零一个人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不是一个飘忽不定的小岛;归属感也能够加强我们对于自我的认识和定义。

孤独感来源于我们未被满足的归属感;而被孤独感困扰、急切寻求归属感,则是18岁到25岁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普遍且正常的心理现象。

青少年至成年时期的发展,被归纳为三个阶段:

Being: 对于“我是谁”的认识和定义发展。主要包括个人价值观、处事态度、知识以及行为的塑造,是对自己本身的一个身份认知。

Belonging: 对于“我在这个世界中的位置”的认识发展。主要包括寻找属于我们的群体、一个合适我们的社会、文化或人群。这是对我们及周边环境的关系的一种认识。

Becoming: 对于“我的个人目标、愿望及梦想”的认识发展。这其中包括了锻炼社交技能、发展终生的学习习惯、激发好奇和探索的欲望、预见充满真实又现实的机会的未来、获得进入社会的工作技能,以及建立一种相对多元化的眼光和思维。

这三个阶段之间没有绝对固定的先后顺序,但彼此相互影响。这三个阶段的完成意味着较为成熟的人格和心理。但关键在于,整个走向成熟过程,是我们在这三个阶段之间来回探索和变化中逐渐完善的。

留学生普遍出国的年龄是18岁左右,很多人甚至更早。18岁是一个人真正开始自我探索的最重要时期,是我们对于自身角色和身份的探索。没有进入大学之前,我们身边的人群可能相对单一,然而大学教育则向我们展示了不同的世界观;对于留学生而言,这种多元化和差异更为显著,人种、国籍、阶层、多性别等等不同层面上的多元化几乎像是把一个大世界都缩小了围在我们的身边。这时,我们会开始吸收新的思维,同时质疑自己过去的观念和想法。

于是我们会发现,我们的社交方式、待人处事的态度、思考的角度、行为举止开始受到来自旁人或自我的怀疑,也开始发生频繁的变化。我们几乎每年,甚至每个学期都在改变,在寻找一种“合适自己的行为模式”。我们可能有时内向,而有时又突然变得外向;有时很激进,过一段时间又突然消沉下去…我们称之为成长,是因为这其中每一个变化都意味着我们对自我的一项探索,都是一次接纳新事物并将其变成自己一部分的尝试。

另一方面,我们频繁地社交、扩大圈子。不仅因为我们需要加强跟世界的联系,同时也需要寻找自己的归属感。比如,我会很希望认识一些白富美、高富帅,好奇他们真实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会想要跟学霸做好朋友,借此挖掘自己的学霸潜能;我会跑去创业论坛听大boss们的经验分享,看看自己在商业方面是不是也能有那么一手;我也会去运动馆打打篮球网球,认识一些随时充满热情活力的朋友…虽然最后我发现,我真正喜欢交往的那些人,可能只有那么几个;可能到头来中国朋友永远比外国朋友贴心。但这经过无数次尝试和社交后拥有的小圈子,就是我内心真实的归属感来源,不去寻找就永远不会发现。

归属感和自我身份认知,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18岁至25岁,被称为成年初显期,因为频繁的变化、对人生可能性的探索让我们时常找不到方向、感受到孤独、甚至自我怀疑。

这两个阶段,是彼此互相影响的。在寻找归属感的时候,如果我们遇到了跟自己相处不舒服的一群人,我们可能会对自己的性格或人格产生怀疑;如果我们遇到了挑战旧价值观的观念,我们可能会对自己原有的价值观、甚至塑造价值观的文化或人群产生怀疑。而对自我的怀疑,可能导致我们缺失归属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对自我某一部分的肯定,则会引导我们去寻找符合自我认知的群体或文化。

最后,关于如何在这三个发展阶段塑造健康、独立且强大的人格,心理学家们给予了以下建议:

1. 给自己建立亲密关系的机会:包括与父母、亲人、或恋人发展彼此尊重、支持并互相学习和指导的健康关系。

2. 锻炼社交能力的机会:社交技能不是指我们在party上多么的popular,微信里有多少朋友,而是指我们能够理解他人情感、锻炼自我约束力,发展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做重要决定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

3. 积极学习的机会:学习的重点是发展辩证性思维和逻辑思考能力。

4. 积极尝试的机会:尝试,或者实验各种不一样的新行为、信念或价值观。我们需要给自己机会和时间去进行安全并积极地对自我和周围环境进行探索和实验。

5. 真实参与的机会:包括领导力的体验、回报他人、参与社会工作并尝试不同行业领域的机会等。

6. 成功和失败的机会:通过一次次经验的积累客观地发掘我们的多样化技能和兴趣,同时对自己的能力和成长空间有良好评估的基础。

7. 体验文化和社会责任感的机会:了解自己的国家(这包括了中国和留学的国家),了解多种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和思考方式。

最后,“与其将自己定义为某个国家或属于某个文化的人,不如将自己看作是探索世界的多元文化勇士。” 

谢选骏指出:作者显然没有意识到,他所经历的,已经不是“世界的多元文化”,而是“全球意识的诞生”。全球意识的诞生,即将创造全球政府——思想主权创造国家主权,全球意识创造全球政府!



【056、全球战国进入晚期】


《中美俄联手!俄罗斯外长一语惊四座》2017年7月1日报道说:

世界格局总是瞬息万变,从小国到大国,由弱国到强国,各种关系错综复杂,要么合纵连横要么互相对抗,很少出现强强联合的事情。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在公开场合称,考虑到中美俄在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三国应该联合起来建立一个超级联盟,面对全球挑战。他同时指出,“无论是美国和中国联手对抗俄罗斯还是俄罗斯和中国联合抗衡美国,这些都是不可行的。”

无独有偶,中美俄大三角关系并非拉夫罗夫首创,在此之前就有美国著名的战略家布热津斯基也提出过这种地缘政治理论,他认为中美俄三国强强联手,完全可以像二战后的英美苏三国缔结雅尔塔体系一样共同管理全世界,所以中美俄三强联手,建立世界新秩序,将是人类和平的密码。他同时指出欧亚大陆是世界政治重心,美国一定要把欧亚大陆弄的支离破碎,才能更有效的维护一超独霸的局面。一旦欧亚大陆出现任何形式的一体化整合组织,那么美国就完了。根据此理论中提到的美苏雅尔塔体协约体系,而在真实表现当中却让人大跌眼镜,因为之后的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古巴导弹危机有力的证明了世界和平与稳定岂是一个协约规定就能约束做到的!所以说这只是一个国际关系的海市蜃楼,是个阴谋套路根本不可能实现,恰恰相反,此理论的核心目的是离间阻止中俄同盟,防止欧亚大陆出现一体化的整合组织抗衡美国。

自从特朗普当选美国新总统以来,有网友就调侃“今天下三分,欧洲疲敝”,虽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但能说明当前中美俄三国出现了新的变化。在现实当中,俄罗斯顶住了来自美国的军事和经济的双重挤压,非但没有如美国所愿出现分裂迹象而且还和中国形成了事实上的同盟关系,这对美国来说是一个可怕的噩梦。而实际上美国对于中俄之间的关系就像合纵连横,美国有事的时候就会拉着中国进攻俄罗斯,没事的时候就拉着俄罗斯合围中国。

那么俄罗斯会和美国联手对抗中国吗?答案是否定的,一方面,西方早已不是美苏冷战时期的强盛,相反它的政治价值观正在逐渐褪色衰落,对俄罗斯的吸引力明显在下降。另一方面,是文化层面上的认知,俄罗斯从西方主义到东方主义产生了根本性转变,这一点很重要,对俄罗斯未来的地缘战略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从军事和经济层面来看,以俄罗斯的军事力量,它还不具备和中国为敌的动机和实力。因其经济发展十分疲软,它要借助中国的经济发展完成本国经济转型,如果得罪一个实力强劲的邻居,对于俄罗斯来说将是一场非常可怕的噩梦。所以俄罗斯只能和中国维持朋友同盟关系,这样既利于经济发展又利于国土安全。从实力上看,目前美国已经在走向战略退却,俄罗斯也是一样,它早已丧失了扩张的野心。它只是尽量保护在自己受伤的情况下不要遭到外界的致命攻击,免得被敌人肢解,再度陷入二次分裂。

普京说过,俄罗斯要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谁才是俄罗斯的朋友?尊重并承认俄罗斯既有领土和地缘利益的,都是俄罗斯的朋友。谁才是俄罗斯的敌人?谁想再次分裂俄罗斯,谁就是俄罗斯的敌人。而美国总是离间俄罗斯,拉着俄罗斯和中国为敌,这无异于在给自己制造新的敌人。

目前站在世界舞台上博弈的大国主要集中在中、美、俄三强之间,已形成一超二强的局面。以战国格局来论的话,美国堪比齐国和魏国,国富民强,人才济济,实力强劲,但霸权已逐渐流失。俄罗斯好比楚国,资源丰富,地广人稀,经济不如中原强盛但战争潜力很大,只不过不被西方世界认可。而中国类似秦国,韬光养晦,不显山露水却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而在这个世界上,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等待和驰骋。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中国已经迎来了百年难遇的复兴机会,即将开始纵横驰骋。

谢选骏指出:布热津斯基是波兰难民,基辛格是德国难民,这些到了美国活着可以,一旦做了高官,就是国家灾难。基辛格不用说了,这厮把快要憋死的毛泽东从笼子里放了出来,纵虎(其实只是病猫)归山,登上了联合国讲坛,从联合国的敌人,变成了常任理事国——从此之后,病猫也要抓老鼠,美国还会有安生日子吗?这样的基辛格,是毛泽东的大救星,却是美国的盗国贼。

至于布热津斯基,还有奇谈“奶头乐”理论(tittytainment,英语titts“奶头”与entertainment“娱乐”的拼合词):要使全球80%被“边缘化”的人(发展中国家和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安分守己,20%搭上全球化快车的人(指发达国家的人)可以高枕无忧,就需要采取色情、麻醉、低成本、半满足的办法解除被“边缘化”的人的精力与不满情绪。在我看来,他这个理论是用来欺骗美国政府的,而且相当成功——让美国大力援助80%被“边缘化”的人,这里面不仅包括发展中国家和东欧前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当然也包括共产党中国嗷嗷待哺的八亿饥民,结果呢?被边缘化的不是这个80%,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20%!布热津斯基曾说:“公众们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失去自主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最终他们会期望媒体为他们进行思考,并作出判断。”结果呢?这不仅造成了“后真相”和“假新闻”,还使得全球提前进入了“战国晚期”。

什么是战国晚期?

战国晚期的中国,分裂为或说整合为“两大阵营”,合纵与连横,但是这两个阵营其实都是围绕着秦国打转的: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连横为战国时代以张仪为首的纵横家向秦国所提出的一种外交策略,与当时公孙衍向六国(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所提出的合纵相对。《韩非子》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

连横指秦国一强联合一些国家进攻别的国家。合纵,即合众弱以攻一强,指六国联合抗秦。

战国时代,秦国位于西方,六国位于其东“纵”与“横”的来历,据说是因“南北向”称为“纵”,“东西向”称为“横”。秦国位于西方,六国位于其东。六国结盟为南北向的联合,故称“合纵”;六国分别与秦国结盟为东西向的联合,故称“连横”。

现在的美国,类似秦国之于战国后期成为最大国,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公开宣称,考虑到中美俄在国际事务上的影响力,三国应该联合起来建立一个超级联盟,面对全球挑战,他同时指出,“无论是美国和中国联手对抗俄罗斯还是俄罗斯和中国联合抗衡美国,这些都是不可行的。”——他这是把俄国放在了和美国平起平坐的主角位置上,而中国呢?只是美俄的配角而已。显然,他只是忘记了俄国算是老几。他以为俄国还是苏联那样的老二,其实不是了。

不论现在世界的老二是谁,老大反正是美国莫属。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的上述两套假设组合都没有排除美国,既然如此,本质上都是连横,而没有合纵抗秦的意味。但即使如此,以美国为主轴的格局还是清晰可见的。

有人说,在目前即将召开的G20会议上,德国和中国将成为主角,果真如此,再配上俄国,那么全球范围合纵抗美的格局就有点眉目了。

如此一来,全球战国就真的进入晚期了,全球统一的日子就遥遥在望了。



【057、全球政府才能保障全球生产链】


《口罩、供应链和全球化的终结》(2020年4月03日 美国之音)报道:

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令口罩、防护服和呼吸机等医疗防护用品成为急缺物资。各国为应对疫情都在限制医疗防护用品的出口。美国面临严峻的疫情,却面临无法为一线救治病人的医护人员提供基本保护的局面。

美国政府一名高官表示,联邦政府医疗防护用品的紧急储备已经接近耗尽。

为什么世上最富有的国家却无法给你一副口罩?这是华尔街日报星期二的一篇报道标题提出的问题。美国政府预计此次疫情可能在美国导致10万到24万人死亡。而如此重大的公共卫生灾难往往是多重因素导致。文章批评了政府在疫情最初几周重视不足,以及在应对全球流行疫病方面的投入长期不足。文章说,对众多美国人而言,最令人困惑的一个问题是,当今世上技术最为先进的国家,却在疫病横行的时候,无法为民众和医护人员提供一片救命的口罩。

口罩在这次全球流行病灾难中兼具多重象征性:经历过萨斯疫情的东亚人普遍将其视为自我保护的一道防线;中国政府在疫情趋缓时指导性扩大产能后,成为当局用于外交的一个工具;在美国面临医疗防护用品急缺的局面时,口罩反映出美国医疗产业对中国和印度的高度依赖。上述报道提出的问题,答案就在于这个脆弱的全球供应链,对它的依赖令西方的医院陷入寻求医疗防护器材的困境。这是全球化智慧面对的又一个挑战。

中国通过官方指导在全国范围推动口罩的扩产转产,今年2月29日,中国口罩日产量达到1.16亿只,是2月1日的12倍。疫情前,世界一半医用口罩产自中国。而现在,据摩根史丹利估计,中国已经控制了全球口罩产能的85%。此外,中国还是N95口罩中用于过滤灰尘和病原体的聚丙烯纤维的主要生产国。华尔街日报报道援引联合国的数据显示,中国是2018年最大的无纺布出口国,其包括聚丙烯纤丝在内的无纺布占据全球18%的出口市场。美国虽然也是一大生产国,更是全球最大的进口国。

华尔街日报的报道提及近期的一个事例,总部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口罩厂商麦迪康(Medicom)发现它在中国的制造厂无法获得国内的原材料,原因是那些材料全部被政府转用于国内口罩生产。麦迪康首席运营官曾对纽约时报表示,该公司在上海的工厂每天生产300万只口罩。但是他说,中国政府要求获得他们生产的所有口罩。

总部在明尼苏达的美国公司3M同样在上海有生产口罩的工厂,其所有生产的口罩也都在中国销售。特朗普总统的制造业和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2月在福克斯商业台上曾经说,中国实际上已经接管了为美国公司生产口罩的工厂。他说,北京选择“将3M,我们的一家公司,实际上国有化了。”

中国在疫情爆发后不仅停止了口罩销售,还购买了世界市场上大多数的口罩。纽约时报报道援引中国官方的数据显示,在一月武汉封城后的一个星期里,中国进口了5,600万只N95和医用口罩。中国并不是唯一一个限制口罩出口的国家,台湾、印度、韩国、法国、德国和捷克等国都相继禁止了口罩和其他防护设备的出口。

而美国健康和公众服务部在3月初表示,美国当时只有应对此次疫情所需口罩的1%。美国政府估计,在此次疫情中,医护人员需要35亿只口罩。

美国同样急需救治新冠病毒肺炎危重病人的呼吸机。华尔街日报援引的数字显示,美国目前拥有16万台呼吸机,大多数已经投入使用。而据美国医院协会的估计,这场疫情将有超过百万病人需要这样的机器维持生命。大量的短缺将迫使医护人员届时就给谁使用救命的呼吸机做出艰难的决定。但呼吸机的制造配件往往也是来自世界各地。汉密尔顿医疗器材公司首席执行官前不久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说,罗马尼亚对医疗器材的出口限制令该公司一时间无法获得呼吸机中的加湿配件。

中国在基本控制住疫情时,开始允许口罩厂出口部分产品。中国政府还将口罩用作外交工具,向意大利、西班牙和伊朗等国提供过口罩援助。面对关于初期隐瞒疫情的指责,中国政府通过这些急用医疗防护品的援赠,希望改变它在此次疫情中的负面形象。各国对口罩、呼吸机和防护服等医疗器材的出口限制,令美国在面对疫情大范围爆发时,甚至可能无法保证一线医护人员的基本防护需求。

特朗普政府不久前低调地暂时取消了对中国制造的医疗器材等进口产品的关税。支持自由贸易的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退休贸易专家盖瑞·克莱德·哈夫鲍尔说:“我不明白为什么是暂时取消。我认为它(医疗器材关税)会取消。但是,昨天(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说,不能把这次全球流行疫情用作改变政策的途径。特朗普政府对关税情有独钟。”但是,反对其关税政策、倾向支持自由贸易的意见对川普政府的临时取消关税的做法不以为然,认为在面对多方需求的时候,出口商会选择没有关税或者永久取消关税的国家。前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日前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中批评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导致美国在面临重大疫情时,难以通过进口获得急需的医疗防护器材。

一些贸易专家则在探讨如何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之下约束各国的贸易限制行为。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副总裁、前贸易谈判代表温迪·卡特勒上周三在一个电话讨论会上,和来自瑞士、澳大利亚以及医疗业的专家和业界人士在20国集团特别峰会前夕就如何采取行动,阻止日益扩大的医疗器材出口限制进行了讨论。

卡特勒说,国际间有越来越强的共识,认为国际间形成一个贸易倡议有助于对抗疫情大流行,并阻止全球经济滑向衰退。但是,卡特勒也表现出担忧。她说:“目前还不清楚世贸组织、7国集团和20国集团等在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发挥作用的组织能够应对这些挑战,特别是当前处于领导者真空时期,美中两国在众多的问题上都有冲突。”但是,期待贸易障碍的清除解决美国迫在眉睫的需求看起来并不是件易事。尽管中国控制住国内疫情,但它仍然面临输入型感染,以及复工后可能再度爆发疫情的压力,同时,美中间日益加剧的公开化的敌意,也使中国难以向美国出口医疗防护用品,至少难以公开这样做。

中国政府还需要考虑国内高亢的民族主义情绪,避免因为为美国提供急需的医疗防护用品而受到国内民族主义者的不满。据报道,中国政府在这样的情况下,鼓励口罩厂商直接和美国的州政府和代理商联系。

特朗普总统的制造业和贸易顾问纳瓦罗在近日一次采访中表示,如果中国有可以出口的口罩等防护用品,美国愿意购买。但是,他表示不能接受中国利用这样的交易作为宣传手段。

美国怎样度过这个难关还无法预知。特朗普总统已经对美国人表示,接下来的两周将是最艰难的日子。但是,在这场疫情过去之后,美国会重新审视为降低成本形成的供应链,尤其是医疗器材的供应链,在这场疫情中表现出的脆弱:在无法获得这些关键资源的情况下,将会有多少人丧失性命。

这场疫情凸显出供应链或难免发生变化。一些分析认为,这场疫情也会或者应该加快美中间的脱钩,尽管仍将是渐进性的脱钩。

华盛顿的国安专家瑞贝卡·格兰特(Rebecca Grant)近日在福克斯新闻网站发表意见文章,称中国不是朋友或盟友,甚至不是一个负责任的商业伙伴。她呼吁在疫情结束后重新考虑美中关系,尤其是双边经贸关系。格兰特说,这场灾难之后,美国和其他国家背离全球化将会令习近平感到惊惧。习近平在3月26日致G20的一封信中承诺积极增加药品的供应,并恳请20国削减关税并保持贸易畅通。格兰特则认为,中国对疫情的隐瞒让世界付出生命代价。她说,美中经济不会一次脱钩,但在制药、5G、农业政策和进出口等需要在疫情后表现出新的面貌。她说,首要问题就是让药物制造回归美国。格兰特说,新冠病毒将终结我们所知的全球化,这已经表现得日益明确:这段时期就是从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直到2019年12月武汉病毒爆发做出的拙劣反应。

关于全球化未来的争议已经存在一段时间。宏观经济研究机构凯投宏观在一个针对全球化未来的专题研究报告中写道:这一波始于1990年代初,由技术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推动的全球化反映出贸易、资本、人力和信息流动的增强。但是美中贸易战、民粹主义运动在许多欧洲国家抬头,以致最近的新冠病毒爆发令其未来变得不确定。该机构认为,虽然有贸易战等因素,但是全球化已经走到顶头。它认为,新技术使得劳动力成本不再完全取决于地点,如果全球化终结是技术推动使然,将不会有损全球经济;但是,如果贸易战反映出的是中国对美国的战略威胁,那么必然会导致某种程度的脱钩,那样将会对全球增长造成不利影响。

谢选骏指出:美国之音不懂或力图掩盖一个事实,那就是全球化不是少数人的心血来潮,因此不是什么人想终结就能终结得了的——全球化是技术革命的产物,是“地球村”的基本处境。人类社会所面对的未来,因此不是什么“全球化的终结”,而是“裂土称王的‘主权国家及其反动政府’的终结”——因为事实已经证明,只有全球政府,才能保障全球生产链!



【058、全球政府才能解决移民问题】


《川普签行政命令假人道?全家一起关更久》(2018年6月23日 转载世界日报)报道:

总统川普20日在白宫会见共和党国会议员。TNS

川普总统极少认错,这次被批“拆散家庭”、“没有人性”,批评声浪排山倒海,内外交加;迫于无奈,20日签署行政命令,宣告停止拆散非法入境移民家庭;既然不能放走无证家长,结果就是与子女“全家一起关”,静候听证,进入冗长的移民司法程序。

表面看来川普认输,调整政策,但实际上“零容忍”政策未改,反变成“全家一起关”,孩童更失去自由,与家长长期被关在设备不足的拘留所,难道这是“人道主义者”所要求的吗?这完全是作秀的“假人道主义”。

连日电视上幼童哭着找妈妈的镜头画面,令人动容心酸。这场执法“零容忍”政策风波争的就是“家庭团聚”与被非法入境父母带来的无辜孩童的权益。

原本非法入境家庭被捕进入移民司法程序后,家长子女就被分别带开。家长涉嫌犯罪,须以嫌犯视之处理,由国土安全部与司法部负责;但孩童无辜依法不能被关或失去自由,马上由联邦卫生福利部人员带走,送到庇护收容中心,内有完善教育设施,衣食无虑,再依法律程序,一定时间内委托寄养家庭收容接纳,保护孩童福祉是首要考虑。

但依照川普总统的新行政命令,结果成了“全家一起关在牢宠里”,只责成国安部全部负责,静候听证。在牢里安顿家庭非国安部所长,现在必须重新规画牢内家庭设备,卫福部反无事。

从四页的川普行政命令里通令要求联邦各部会全力配合提供家庭住屋指示,就可看令出仓皇,国安部没有能力安置拘留非法入境无证家庭,遑论照顾孩童福利。全家一起关忽略真正的孩童身心福祉。

川普总统新行政命令还面临法律挑战。法律专家指出,这个被迫而签“全家一起关”的行政命令,本身违反1997年与2015年法院裁定;这些裁定保障未成年孩童拘押期不得超过20天。以目前移民司法系统积案严重堵塞,法官人力不足,光是5月初到6月初就有近2600孩童与家长分离等待法官听证处理,排期无限,20天绝对不够。

除非川普总统违法让“全家一起关”无限延长,移民局必须要让20天后连家长带孩童“全家一起放”,否则再会揹上“不人道”骂名。这些非法入境无证家庭一旦保释候传,根据经验,多半不会再回到法庭,就此消失在西语裔社区。这等于是变相协助偷渡达阵,这个行政命令在实施上充满矛盾,漏洞太大。

目前唯有国会能解套。众院现有两个综合移民改革法案可修法立法解套,包括则取消20天的限制,但共和党保守与温和两派争执不定,有待协调,但这可能比要川普总统认错还要难。

谢选骏指出:按照世界日报的信口雌黄,结果捉放都是不行的。那么答案呢?没有。在我看来,堂堂美国,起于移民、兴于移民,最终也要败在移民、衰在移民。至于解决移民问题的良方,当然已有,那就是建立全球政府——只有全球政府才能解决移民问题。这是美国的独门绝技,其他国家,想要模仿也是不可能的。



【059、全球政府才能控制全球疫情】


《为什么全球经济可能陷入长期衰退》(纽约时报 2020年4月2日)报道:

伦敦——几乎可以肯定,世界陷入了由新冠病毒大流行带来的毁灭性衰退。

随着政府为了遏制疫情而加强对商业的限制,加上对病毒的恐惧重新定义了公共空间的概念,阻碍了消费者主导的经济增长,现在人们越来越担心经济低迷可能比最初担心的更严重、更持久——可能持续到明年,乃至明年之后。

大流行首先是一种公共卫生紧急情况。只要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依然危险,商业就不能保证恢复正常。以前正常的事情现在可能不再正常了。即使在病毒得到控制之后,人们也不太愿意挤进人头攒动的餐馆和音乐厅。

商业活动的突然停止,可能会立即给世界所有地区带来深刻而持久的经济痛苦,以至于复苏可能需要数年时间。许多公司已经负债累累,这些损失有可能引发一场规模巨大的金融危机。

股市反映了经济危机的警报。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周三下跌逾4%,投资者则准备迎接更糟糕的情况。在此之前,该指数曾在3月大跌12.5%,成为2008年10月以来表现最差的一个月。

周一,西班牙巴塞罗那领取食品券的队伍。“我觉得2008年的金融危机只是这一次的演习,”哈佛大学经济学家、金融危机史著作《这次不一样——八个世纪的金融愚行》(This Time Is Different: Eight Centuries of Financial Folly)的合著者肯尼斯·S·罗格夫(Kenneth S. Rogoff)说。

“这已成为100多年来全球经济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下跌,”他说。“一切都取决于它会持续多久,如果持续很长时间,它肯定会成为所有金融危机的根源。”

发展中国家的情况尤其糟糕,它们今年出现了投资热退潮,这导致货币暴跌,迫使人们为进口食品和燃料支付更高的价格,令政府面临破产的危险——除此之外,大流行本身有可能压垮不健全的医疗体系。

在投资者看来,一种充满希望的前景依然存在:经济衰退将是痛苦而短暂的,今年将迎来强劲的复苏。从逻辑上讲,全球经济处于暂时的深度冻结之中。一旦病毒得到控制,人们可以重返办公室和购物中心,生活将恢复正常。飞机上满是推迟度假的家庭。工厂将恢复生产,完成积压的订单。

但是,即使等病毒平息下去——谁也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能平息——我们接下来面对的可能是一个苦难丛生的世界,阻挠复苏的进程。大规模失业使社会付出代价。大范围破产可能会使工业处于虚弱状态,使投资和创新枯竭。

家庭可能会持续焦虑并厌恶风险,倾向于节俭行事。一些保持社交距离的措施可能会无限期存在。消费者支出约占全球经济活动的三分之二。如果焦虑持续,人们会不愿花钱,扩张将是有限的——特别是在需要多年持续警惕冠状病毒的情况下。

“人们的心理不会就这么反弹,”伦敦投资研究公司TS Lombard的首席经济学家查尔斯·杜马斯(Charles Dumas)表示。“人们受到了真正的冲击。恢复将是缓慢的,某些行为模式将会改变,即使不是永远,至少也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

近年来,美国不断上涨的股价推动了消费。数以百万计的人正在申请失业救济,而富裕的家庭正在消化退休储蓄大幅减少的现实。

在大萧条之后的几年里,美国人大幅提高了储蓄率。恐惧和信用受损限制了对借贷的依赖。这种情况可能会再次发生。“劳工方的收入损失是巨大的,”杜马斯说。“财富效应中的价值损失也非常剧烈。”

地球上每个有人居住的地方现在都有麻烦,这进一步加剧了恐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美国几乎肯定处于经济衰退之中。欧洲也是如此。因此,加拿大、日本、韩国、新加坡、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等重要经济体可能也是如此。据研究公司TS Lombard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预计仅为2%。

多年来,一部分正统经济学家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全球化带来了一种防范集体灾难的内在原则。只要世界经济的某个部分在增长,就可以缓和任何一个国家经济衰退的影响。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经济衰退令这样的论点破产。当前的不景气呈现出更加极端的事件——一场全球性的紧急事件,哪里都没有安全的庇护所。

疫情最初在中国中部出现时,就被视为对该国经济的重大威胁。传统观念认为,即使中国将自己封锁,最糟糕的情况顶多是苹果和通用汽车等大型国际公司对中国消费者的销售有损失,其他地方的制造商则将难以获得在中国工厂制造的零件。但是随后疫情蔓延到意大利,并最终传播至整个欧洲,威胁到欧洲大陆的工厂。随后实施的政府政策令包括商业在内的现代生活陷入实质上的停滞,而此时病毒正在美国蔓延。

“现在,在全球经济的任何地方,我们都能看到,除了这些供应链受影响之外,国内需求也受到打击,”位于伦敦的牛津经济(Oxford Economics)宏观和投资者服务部常务董事英尼斯·麦克菲(Innes McFee)说。“这极其令人担忧。”牛津经济估计,今年全球经济将略有收缩,然后在6月份有所改善。但是,麦克菲说,这种观点可能会改变为大幅下行。

美国和欧洲的中央银行和政府派发了数以万亿计的美元信贷担保,这可能给最发达的经济体提供了缓冲。经济学家说,这可以防止大量企业倒闭,同时确保失业的工人能够维持生计。“我坚信,这是一次暂时的危机,”日内瓦的东方汇理财富管理公司(Indosuez Wealth Management)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玛丽·欧文斯·汤姆森(Marie Owens Thomsen)说。“你按下了暂停键,然后又按下开始键,机器又重新运转起来。”但这取决于一揽子救助计划是否有效——并不一定。在典型的经济冲击中,政府花费金钱来鼓励人们外出购物。在这场危机中,当局要求人们待在家里以限制病毒传播。“持续的时间越长,产能被破坏的可能性就越大。”欧文斯·汤姆森说。“然后,危机的性质从暂时转变为更持久。”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的数据,今年全球范围内的外国直接投资可能继续下降40%。该机构的投资和企业司司长詹晓宁说,这可能构成“对全球生产网络和供应链的持久破坏”。IHS Markit在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大多数经济体可能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才能恢复疫情前的产出水平。”

在发展中国家,疫情已经产生了很严重的后果。不仅资本外逃,而且大宗商品价格暴跌——尤其是石油——也使许多国家遭受困扰,其中包括墨西哥、智利和尼日利亚。中国的放缓正在波及到从印尼到韩国等为中国工厂提供零部件的国家。

根据联合国贸易机构周一发布的一份报告,从现在到明年年底,发展中国家将不得不偿还约2.7万亿美元的债务。通常情况下,他们有能力将大部分债务转为新贷款。但是突然的资金外流促使投资者对新贷款收取更高的利率。该机构呼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2.5万亿美元的救助——其中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供的1万亿美元贷款,另有多家债权方提供的1万亿美元债务减免,再加上用于卫生康复的5000亿美元。

位于日内瓦的联合国贸易部全球化与发展战略司司长理查德·科祖尔-赖特(Richard Kozul-Wright)说:“我们对发展中国家的最大担心是,在健康冲击真正开始发作之前,多数国家就已经在面临经济冲击了。”最乐观的观点认为,修复已经在进行中。中国已经有效地遏制了病毒,并开始恢复运转,尽管过程缓慢。如果中国工厂恢复生机,会给全球带去影响,产生对台湾制造的计算机芯片、赞比亚开采的铜和阿根廷种植的大豆的需求。但是中国的工业对全球现实并不免疫。中国消费者是一支日益强大的力量,但却无法激发全面复苏。如果美国人仍在与疫情抗争,如果南非不能在世界市场上借钱,如果欧洲处于衰退中,那将限制对中国商品的需求。“如果中国制造业恢复了,他们到底要卖给谁?”经济学家罗格夫问道。“全球增长如何不受长期打击?”

谢选骏指出:事实已经证明,只有全球政府才能控制全球疫情——因为在疫情面前,各个主权国家的政府只会各自为战,甚至互相坑害、祸水外流,最终危害他国、遗祸世界。命都不保的时候,还在大谈全球经济避免陷入长期衰退,更是从何谈起。只有全球政府才能控制全球疫情,没有全球政府的各国人民,逃得过初一也逃不过十五。



【060、全球政府产生于国家黑客】


《美国近1.5亿人的个人资料被盗 美媒指中国有组织的国家黑客涉嫌》(2017年10月4日彭博社)报道:

美国信用评估巨头资料外泄的背后可能是有组织的国家黑客所为,中国有主要嫌疑。

美国三大个人信用评估公司之一Equifax日前承认受到网络攻击,其数据库中大量信息被盗。据美联社最新消息,目前已知多达1亿4千550万人的个人信息被盗,占总人口的45%。这些信息包括生日、住址、社会安全号等在美国辨识个人身份的关键信息。有熟悉调查进展的人士对彭博社表示,针对Equifax的攻击包括多个分工明确的黑客小组和有中文界面的黑客工具。

黑客经常会关注网络服务供应商公布的系统漏洞修复程序,利用这些信息搜集已知的漏洞,并在人们升级自己的程序前发起攻击。今年3月,美国主要网络服务器供应商Apache公布了一个漏洞修复程序,有关这个漏洞的消息一天之内就被转载到了中国网络安全论坛FreeBuf.com上面。10天后,黑客利用这个漏洞攻击了Equifax的服务器。

黑客迅速建立了几十个“后门”用来入侵Equifax的系统,这是来自中国的黑客常用的攻击方法。

网络安全专家表示,这些黑客分工明确,一组负责建立后门,一组负责绕开防火墙、解析并攻破数据库,然后找到最有价值的信息。这样明确的分工不像散兵游勇的俄罗斯黑客,而更像层级管理严密的中国解放军。专家还指出,通常商业黑客在窃取信用卡信息后会将信息在暗网上兜售,但Equifax丢失的信息目前还没有出现在暗网上,这说明这些信息很可能被统一掌握在国家层级的情报部门的手里。

一名负责调查Equifax事件的专家对彭博社表示:“这不是盗窃信用卡的玩法,而是‘尽你所能搜集所有美国人的信息’的玩法。”

目前针对Equifax的调查还远未结束。相关人士表示,究竟黑客背后是不是有某个国家的支持、这个国家是否是中国,还要等待调查的最终结论。

附:美国三大信用机构

在美国,负责消费者个人信用记录收集、整合和处理的是完全市场化运作的各类信用报告机构,而非政府部门,信息涵盖超过2亿消费者的信用资料。

美国征信业经过多年的市场竞争,最终有三家主要信用报告机构在竞争中脱颖而出:TransUnion、Equifax和Experian。

这三家公司在收集美国消费者的信用资料后,会采用信用评分模型对消费者信用进行评分,分数越高代表信用越高。

FICO信用分是最常用的一种普通信用分。由于美国三大信用公司都使用FICO信用分,每一份信用报告上都附有FICO信用分,以致FICO信用分成为信用分的代名词。FICO信用分的打分范围是325~900。虽然在审查各种信用贷款申请时,每个金融机构都有各自的方法和分数线,FICO信用分可以帮助他们决策。

FICO在计算个人信用分数时考量的五大因素包括:付款历史;欠款数额;信贷历史长度;新信用账户情况;在用的信贷类型。信用评级机构有时也会根据个人情况做出轻微调整,但对个人信仰、肤色、种族、婚姻状况、居住地点、年龄、工作单位、工作时间、职级以及工资情况等因素不予考虑。

谢选骏指出:全球政府可能产生于国家黑客。这是因为,个人与公司的力量太小,而且缺乏主权国家的豁免权利,因此不足以颠覆主权国家瓜分地球的格局。但是,主权国家自身却有颠覆“主权国家瓜分地球”的格局力量。

《惊天曝光!中共绑架美驻华领事官员事件》2017-10-11报道:

中美之间的较量,人们通常看到的是南海上的战舰对峙、知识产权调查和一触即发的贸易战,但是在黑暗处,中美情报战场上一直闪烁著刀光剑影。 

中美之间的较量不仅体现在南海上战舰对峙、知识产权调查和一触即发的贸易战等方面,中美之间的情报战也一直没有断过。

《Politico》报导说,在2016年1月,一名美国驻华领事馆官员外出工作,被中共便衣警察绑架,扔进成都街头的一辆面包车。

中共官员认为这名美国官员是中情局特工,将他带到一个地方审讯数小时,录下他的口供。第二天早上美国官员赶来营救他。不久之后,中共将他驱逐出境。

中美官员都对此事保持沉默。但是在2016年总统大选初期,它差点演变为一场国际事件。美国官员强烈抗议中共绑架行动,警告要将中共在美国的间谍踢出去。

美国官员认为此次绑架是中美情报战当中一次不同寻常的大胆行动。美国官员和中国问题专家说,中美之间的间谍战可能跟美俄间谍战一样激烈,但更加隐秘。

《Politico》采访了六七名现任和前任国家安全官员,揭示中美之间的间谍战。

中共在美国的间谍行动在今年七月份华盛顿一次庭审中曝光。前中情局官员马罗里(Kevin Mallory)被控向中共情报人员提供三份美国政府绝密文件,以换取25,000美元现金。

政府合同商马罗里写给中共特工的短信说:“你的目标是获得信息,我的目标是获得报酬。”

马罗里提供的情报足以损害美国在华的关键情报收集活动,足以泄露和危及美国在华情报来源。

一些美国官员和中国问题专家说,如果说俄罗斯间谍是明目张胆,中共间谍则是蹑手蹑脚。俄罗斯侧重于影响美国选举政治,而中共则侧重于盗窃商业机密。

中美间谍战处于一个复杂的背景下:美国公司不在乎俄罗斯低迷的经济,但是渴望进入中国10亿消费者的市场。

除了马罗里案件,美国政府今年还指控另外一名政府雇员向中共传递情报。

60岁的克莱伯恩(Marie Claiborne)是一名国务院退休员工,曾经在北京和上海工作。今年三月份的联邦起诉书指控她从中共官员那里接受数万美元现金和礼物,以换取有关美中经济关系的美国政府文件。

美国官员告诉《Politico》,他们在访问中国的时候,常常有疑似中共特工的人接触他们,那些人试图招募他们。美国官员的房间和个人物品也常常遭到搜查。

中共招募美国间谍的努力超越了美国政府雇员的范围。在2014年,FBI发布《典当游戏》视频,警告美国人小心外国间谍。视频讲述了施理弗(Glen Shriver)的故事。施理弗是一名留学上海的美国学生,跟一名女子成为情侣,最后他发现这名女子是中共间谍。施理弗申请一份能获得机密信息的美国政府工作,并从女子那里获得70,000美元。施理弗被判四年监禁。

一名美国官员说,中共情报机构过去主要招募华裔美国人,现在已经开始瞄准更广泛的人群。

美国官员特别担忧中共2015年黑客攻击人事管理办公室的事件。中共从中盗窃了数百万美国联邦工作人员的个人数据。这些信息远远超过社安号码和生日,还包括社会关系和逐月履历。专家说,这些信息可能成为中共的招募路线图。

谢选骏指出:这就是所谓“新文化战争”,这就是所谓“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



【061、全球政府的初级阶段】


《阻击埃博拉需要“全球策”》(人民日报 2014-8-6)报道:

人类正在同不断蔓延的埃博拉疫情赛跑,但却如世界卫生组织所指出,疫情发展速度超过了人们控制它的速度。今年2月,新一轮埃博拉疫情在几内亚出现,目前疫情已达到自该病毒被发现以来的最大规模。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与尼日利亚4国,埃博拉病毒已造成超过800人死亡。

为什么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被发现的埃博拉病毒今天仍然造成如此大挑战?研究人员认为至少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人员流动在加速,边远乡村地区与城镇地区的联系比以往更加频繁。此次暴发埃博拉疫情的西非地区与此前暴发疫情的地区相比,人口更多,城镇化率更高,人口流动性也更强。二是部分西非国家受发展水平限制,医疗防疫体系依然十分落后。三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病毒突袭之类的非传统安全方面,整体防范机制仍显滞后。

埃博拉疫情给全球敲响了警钟。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类创造无限发展机遇的同时,新的挑战也随之生成。人口的大规模流动,为恶性传染病蔓延创造了可能。

埃博拉疫情最初看上去像是个别欠发达国家的局部问题,但在今天的地球村中,它可以迅速演变为地区甚至全球性问题。索马里海盗能够切断全球经济的运输命脉,西非的埃博拉病毒同样可以穿透全球卫生防疫体系的网络,威胁整个人类的生命安全。没有哪个国家是孤岛。随着全球关联性增强,局部的公共卫生和防疫问题成为整个地区乃至影响世界的问题,印证了当今国际关系内涵的重要变化。

打赢这场埃博拉阻击战需要全球合作。从目前来看,西非地区应对疫情蔓延的能力有限,疫情跟踪、流行病学检测、实验室支持等方面亟须国际社会加大援助力度。非洲开发银行行长唐纳德·卡贝鲁卡表示,受影响的国家急需紧急援助,以建设医疗卫生系统。中国红十字会已经向几内亚提供了紧急医疗物资和人道主义现汇援助。中国驻这些国家的医疗队也在积极参与防治疫情。

与此同时,埃博拉疫情给西非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冲击也不容忽视。旅游禁令、关闭边境通道等措施在眼下实属必要,但对当地经济打击巨大。利比里亚总统约翰逊—瑟利夫在一份声明中指出,埃博拉病毒“攻击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具有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后果”。

从长远来看,推动全球防疫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需要世界各国在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整体经济发展战略、对外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增进协调配合。埃博拉疫情再次提醒人们,应对全球性挑战,唯有从共同利益出发,积极展开合作,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如果某些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被逐渐边缘化、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进步,它们终将会以另一种方式来制约全球的稳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下一步如何帮助当前暴发疫情的西非国家完善防疫体系,也是一个如何让这些国家更多地分享经济全球化成果、进而维护全球稳定的问题。

谢选骏指出:上文不懂,“阻击埃博拉需要‘全球策’”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没有一个全政府,谁来指定并且落实这个“全球策”呢?因此可以说,人民日报2014年提出的“全球策”,只不过是谢选骏2004年提出的“全球政府”的初级阶段。

《全球创新治理的中国策》(2016年05月30日 新华社)报道:

从华盛顿到布鲁塞尔,从“创新增长方式”到“新工业革命”,科技创新大潮奔涌,各国争相抢占先机。这场全球竞争,中国不会缺席。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谋定而后动。中国近日发布《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简称《纲要》),为新时期创新工作提出顶层设计和行动指南,对中国经济社会和科技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顺应大势谋长远

放眼国际,以科技创新引领发展是大势所趋。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任期内先后3次发布国家创新战略报告,从战略上进行科研布局调整;欧盟“地平线2020计划”整合欧盟各国科研资源,同样强调以创新带动增长。

中国已经发现,处于国际分工价值链条的中低端环节、集中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让自身付出了高昂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中国也已经明白,只有努力创新,才能跟上世界潮流,把握发展的主动权。

科技部副部长王志刚说,创新发展是国际竞争的大势所趋,是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是国家发展的形势所迫。

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长霍国庆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用短短30多年的时间,跨越了要素驱动发展和资本驱动发展两个阶段,开始逐步进入创新驱动发展阶段,《纲要》出台恰逢其时。

国际科学与政策研究专家也认为,在发展战略上,中国已经作出正确选择。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亚洲项目副研究员罗德·瓦伊说,中国政府鼓励创新和创业的举措是正确的,能够从根本上推动中国从现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

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约瑟夫·福迪指出,以创新推动经济转型和增长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长远角度看,中国未来经济的增长将主要来自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立足现实布全局

《纲要》的战略部署清晰有序,任务目标明确合理。根据《纲要》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要分别达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3个目标,而每个目标都与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相呼应,并为后者提供支撑。

“这些战略目标用词精准、用意深远,并且具有很强的现实基础,”霍国庆认为,“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创新组织和科技创新企业,培育了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队伍,形成了较为有利的创新与创业平台体系和文化氛围。”

不过,尽管近年来中国科技亮点频现,屡屡为世界瞩目,但科研创新整体水平仍有待提高。《纲要》提出的目标和规划,充分体现了这种从国情出发的现实性和合理性。比如其中的“六大转变”就提出,创新能力要从“跟踪、并行、领跑”并存、“跟踪”为主,向“并行”“领跑”为主转变。

此外,促进创新也并非毫无章法地一拥而上,而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结合实际寻求重点突破。《纲要》指出,在关系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的重点领域,要部署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

在各个科研领域中,要充分论证、把准方向、明确重点。正如科技部部长万钢所说:“今后需要支持的重要领域有基础研究和前沿探索,这些研究能够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多重保障促转变

对于战略目标如何实现,战略部署如何落实,《纲要》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多重保障,其中许多举措直接对准当前的创新阻力和难点。

例如,《纲要》提到“双轮驱动”——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同步发力,专家认为这一提法“切中要害”。

霍国庆说,目前制约科技创新和社会全面创新的关键仍在于体制机制问题,“双轮驱动”就是要直面这些顽症,鼓励用智慧和艺术去破解这些难题,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上正途。

此外,《纲要》还从改革创新治理体系、多渠道增加创新投入、推进开放创新、完善评价制度、实施知识产权标准和品牌战略、培育创新友好的社会环境等6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旨在运用改革、法治、开放等多种手段,为创新驱动保驾护航。

对于中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景,中外许多专家都表示乐观。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协会研究员张孟军说,《纲要》是在不断深化对创新的认识基础上提出的,部署清晰、保障有力、内容丰富,“三步走”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英国《自然》杂志执行主编尼克·坎贝尔也直言,中国政府非常强调科研在驱动创新和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正朝着全球科研领导者的方向快速迈进,未来数年内,中国有可能成为对全球科研发展贡献最大的国家之一。

谢选骏指出:愚蠢的新华社,它所提出“全球创新治理的中国策”都是陈旧的不能再旧的货色,至于说到“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这样的陈腐话题,更不是共产党专政的所能做到的——因为这样双轮驱动的创新,要求信息流通和出版自由,就首先瓦解了专制制度。为了维护专制,全球政府的思想永远不能超越初级阶段。

《化解钢铁产能过剩需要“全球策”》(2017-10-18 经济日报 中国联合钢铁网)报道:

面对当前的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世贸组织各成员应从根本上消除不正常的贸易障碍和壁垒,为创建公平、公正、可预期的国际市场环境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积极努力 

4月中旬以来,印度先后对原产于中国的热轧板卷、不锈钢板等钢铁产品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而在此之前,欧盟和美国更是以反倾销为名,频繁对中国钢铁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人们不禁要问,难道寻找一些借口对中国钢铁产品采取所谓的“双反”措施,就能解决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问题吗?

钢铁产能过剩是世界总需求下降带来的全球性问题。近年来,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基础设施、工业建设以及居民消费等都呈下降势头,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巨变,进而导致全球钢铁的有效需求疲软。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粗钢产量高达16亿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认为,其中有6亿吨产品属于过剩产能。该组织预测,到2017年,中东、非洲和拉美等地区的炼钢能力还将分别增长50%、20%和10%。与此同时,诸如欧盟等地区的钢铁业在能源、环境、劳工方面的成本却居高不下,普通或低端钢材生产的盈利空间狭小,在全球范围缺乏竞争力。

在此形势下,任何以邻为壑、相互指责的行径,不仅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和钢铁产业发展问题,反而会对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形成阻碍。历史已经证明,贸易保护主义只会带来“双输”的结局。一些国家和地区不应把产能过剩和成本高企作为推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借口,而应采取符合自身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积极措施。中国的大门一直是对各国开放的,同时也希望各国的大门对中国也是敞开的。对于任何贸易保护主义限制措施,中国必然要按照世贸组织有关贸易救济规则,进行积极的抗辩,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为中国企业争取公平公正待遇。

要真正化解全球钢铁产能过剩,应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同时持续发力。作为钢铁生产、消费和贸易大国,中国高度重视并努力化解自身钢铁过剩产能。中国政府已在今年初明确提出严禁钢铁行业新增产能,并且在近几年淘汰落后钢铁产能9000多万吨的基础上,承诺从今年起,用5年时间再压减粗钢产能1亿至1.5亿吨。这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去产能”的决心。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则加强了有关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有效带动了钢铁需求。

与此同时,中国也一贯主张审慎、克制、规范地使用贸易救济措施,愿意通过各种对话磋商机制与世贸组织各成员进行真诚沟通,并鼓励中国钢铁企业与国外同行通过贸易、投资、技术合作等多种形式谋求共同发展,化解贸易摩擦。2013年,中欧面对金额高达200多亿美元的光伏贸易摩擦案件,经过政府、行业、企业等多层面合作,最终以“友善的方式”圆满解决。中欧双方所表现出的灵活务实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智慧值得称道,这为世贸组织成员不断发展贸易关系、实现互利共赢,积累了又一宝贵经验。面对当前的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世贸组织各成员也应从根本上消除不正常的贸易障碍和壁垒,为创建公平、公正、可预期的国际市场环境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积极努力。

谢选骏指出:封闭的中国联合钢铁网哪里知道,化解钢铁产能过剩的“全球策”十分简单,那就是减少生产,降低碳排放,少破坏一点地球环境。除此之外的任何办法,都是自杀。这就是全球政府的初级阶段的基本“全球策”。



【062、全球政府可以超越“马尔萨斯陷阱”】


《世界粮农组织发出警告 我们真要面对粮食危机了吗》(VOA 2020-04-01)报道:

随着冠状病毒疫情在全球的迅速蔓延,有关专家说,政府为缓解疫情而采取的限制措施以及疫情引发的恐慌性购买、劳动力短缺和物流方面的挑战会造成食品生产的不足、价格的上涨以及政府层面的食品保护主义。世界粮农组织警告说,除非采取措施,我们可能面临迫在眉睫的粮食危机。

疫情日趋严重,政府限制越来越严——朱莉亚居住在北维州,她75岁的母亲独自住在离她家不远的公寓里。在维州州长诺瑟姆(Ralph Northam)3月30号发布居家令之前,朱莉亚给爱吃面食的母亲一次性的买了6袋25磅一袋的面粉,以确保不会开车的母亲在6月10日居家令解除之前至少有足够的面粉做面食。

除了维吉尼亚州以外,马里兰州、华盛顿特区、加州和纽约等州也下达了严格的居家令。在此期间,从事非核心服务的店铺和机构不得开张。现在,朱莉亚很难一次性的买到那么多面粉,因为疫情迫使大家囤积粮食,很多店铺里的大米、面粉、面条等能够储存的东西开始脱销,一些店铺也采取了限购措施。政府对人员流动施加的限制以及工人因为担心感染病毒而停止工作也会影响到农作物的耕种和食品的加工。而且,即使生产出食品,也可能存在运输的问题。

专家:食品供应链会出问题,引发价格上涨——设在伦敦的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新兴风险研究主任本顿(Tim Benton)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我们目前并不存在食品短缺的问题,但是随着疫情的发展,食品供应链会出现问题。他说:“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农场主有可能无法获得人力进行种植或是收割。当地的社区市场(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开始萎缩,因为人们无法把食品运到市场上等等。”

世界粮农组织表示,除了涉及粮食运输等物流方面的挑战以外,疫情对畜牧业也造成了影响,原因是获得动物饲料变得困难,而且后勤限制和劳动力短缺导致屠宰场产能的减少。最早爆发疫情的中国就发生了类似的情况。担任过英国全球安全项目负责人的本顿说,这种情况会导致食品生产的不足以及食品价格的上涨。他说:“在更长远的将来,我们可能会看到食品生产的不足。当食品生产不足时,政府经常会向食品市场关闭边界,他们会说明年的食品不够,这时候价格会上涨,这会导致更多的国家陷入恐慌并关闭边界。在你明白过来之前,价格已经飙升了。所有这些情况现在正在发生。”

食品保护主义——与惠誉评级同属惠誉集团的惠誉解决方案也警告说,为了保证粮食安全,一些国家可能会采取贸易限制或是积极的囤积粮食,从而导致谷物和油料价格的上涨。目前,越南和俄罗斯这些主要的农作物生产国已经实施了对食品的出口限制。越南正在限制大米的出口,俄罗斯则停止了加工谷物的出口。哈萨克斯坦也暂停了面粉、荞麦、糖、葵花籽油以及胡萝卜等蔬菜的出口。

惠誉解决方案说,在消费者囤积食品之际,这些国家采取的这种举动可能会导致食品价格上涨的加速。该公司认为,在国家层面实施食品保护主义措施来确保食品安全可能会对全球食品供应造成重大的干扰,受影响最大的国家和地区包括中东、中国、日本和韩国。另外,像印度和印尼这些货币比较弱的国家也会受到冲击,因为国际市场上大多数商品的价格是以美元计价的。

华盛顿的彼得森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食品市场和出口限制的高级研究员亨德里克斯(Cullen Hendrix)的研究显示,在2007-2008年的金融危机期间,出口限制造成全球大米价格上涨的幅度高达45%,小麦的价格上涨了30%。他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全球经济承担不起这种自己造成的市场干扰。出口限制是很钝的工具,只会进一步恶化它们旨在解决的问题。”

世界粮农组织:除非采取措施,否则将面临食品危机——世界粮农组织也警告说,新冠病毒这个国际流行病可能会影响到食品安全。该组织日前在网站上说:“除非采取迅速措施保护最脆弱的人群,保持全球食品供应链的活力并减轻疫情对整个食品系统的影响,否则我们将面临迫在眉睫的食品危机。”这个联合国机构说,预计食品供应链的干扰在4月和5月份就会出现。

加强国际协调等措施确保食品供应——彼得森世界经济研究所的亨德里克斯建议食品出口大国采取其他措施来确保足够的食品供应,包括限购、减少对用于食品生产的谷物的征税、使用国内紧急库存以防止形成投机性价格泡沫,并使用更有针对性的项目(例如食品券计划),来解决最脆弱群体的需求。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本顿认为,作为一国的政府来说,确保本国人民的粮食安全本是理性的行为,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加强在这个问题上的国际协调显得尤为重要。

谢选骏指出:我们这个时代见证了一个重要的历史研究的课题,那就是“瘟疫导致粮荒”!以往的历史研究中,人们常常认为,瘟疫和粮荒是两个不同的事件,但是2019年——2020年的社会发展却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瘟疫和粮荒是同一个事件的两个侧面,而且很可能是瘟疫引起了粮荒。

《世界已随疫情滑入“马尔萨斯陷阱”》(正商阅读 2020-04-01)报道:

200多年前,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提出,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而粮食只能按算术级数增长。这样,人口增加到一定程度便出现粮食紧缺、人地矛盾,不可避免地反复出现饥馑、战争和疾病。(《人口原理》,马尔萨斯)

这就是困扰人类千万年的“马尔萨斯陷阱”:一次次如黑死病、西班牙大流感的传染病,一次次如伯罗奔尼撒战争、百年战争、一战二战的大规模战争,一次次如孟加拉大饥荒、印度大饥荒的大灾难,掳走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将人类锁定在“囚徒困境”之中。自牛顿、斯密、洛克以降,人类拾得科学之光、市场之器、制度之盾,总算冲破“千年停滞”之陷阱,乘上报酬递增之快车,跳出了马尔萨斯陷阱。

不过,每当技术革命步入尾声,技术扩散红利衰退,世界陷入低增长,人类便滑入马尔萨斯陷阱。千禧年之后,第三次技术革命红利逐渐消失,纳米、基因、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雷声大雨点小”,世界经济逐渐步入低增长。

2008年,这场大危机直接将世界推向继1850年前后、1930年代之后的人类近代第三次马尔萨斯陷阱:资产泡沫崩盘,债务危机爆发,民粹主义泛滥,欧洲政治斗争激烈,传统政客失势,意识形态冲突,社会愈加撕裂,货币发行失控,贫富差距扩大,贸易摩擦加剧,全球化治理倒退,全球化大退潮。“马尔萨斯陷阱”从来都没有离开,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其本质是:零和(负和)博弈,存量厮杀。

在低增长的全球化时代,这场新冠疫情,刺破资本泡沫,引发全球恐慌,将世界彻底地推入马尔萨斯陷阱之中,具体表现为:全球化时代的生存危机(传染病),货币超发掠夺财富,人为制造金融危机,还伴随着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以及地缘政治军事冲突。结合本次疫情与股灾,分析当前及未来全球化时代的马尔萨斯形态社会。

01 病毒全球化——马尔萨斯陷阱的推手

去年,在“马尔萨斯陷阱”系列文章中,我并没有将疾病(传染病)纳入研究范围。或许,很多人与我一样,早已将天花、鼠疫、流感等大规模传染病,排除在当今人类威胁名单之外。但这次新冠疫情,再次告诉我们,人类对病毒依然知之甚少。未知的传染病,依然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巨大的威胁。加上,在全球化时代,病毒全球化特征极为明显,病毒伴随着人流、物流在全球快速传播。仅三个月时间,新冠疫情已遍布各大洲(南极洲除外)各主要国家,全球感染人数破百万,死亡人数超过三万。

如今,新冠疫情已“世界大流行”,远远超过2003年SARS扩散程度。SARS是一场来去无踪的传染疾病,至今亦无疫苗和特效药。还有1918年的西班牙大流感,这场人类史上最致命的传染病,造成全世界10亿左右人感染,死亡人数超过5000万,而当时世界人口不过17亿。再往前追溯,地理大发现后,欧洲人将天花带到美洲,导致90%的印第安人被感染死亡(《枪炮、病菌与钢铁》,贾雷德·戴蒙德)。

当今全球化时代,高速流动的社会以及落后的全球化治理,将加大传染病的传播力度,以及引发各种次生灾害,比如股灾、经济危机、国家冲突。所以,传染病,新冠疫情,在这次马尔萨斯陷阱中扮演着一种特殊的角色——推手。

新冠疫情,引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将世界推进了马尔萨斯陷阱之中:

一、新冠疫情刺破了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累积的全球货币泡沫,加剧实体经济衰退、企业倒闭及工人失业,再次将世界经济锁定在低增长区。

二、美国政府启动“战时级别”的救市,美联储“无底线”地为市场提供资金,预计将增加经济的负债率,加剧市场的脆弱性,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化,将美联储的独立性原则破坏殆尽,或在将来引发更大的危机。

(第二部分详细分析)

三、疫情按下全球化暂停键,各国“闭关锁国”,全球产业链硬脱钩,大批外贸订单被取消,重创原本正在退潮的全球化。

四、部分国家争抢战略物质,暂停粮食及部分重要医药用品出口,甚至扣留防护物资。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主席理查德·哈斯认为,这场危机可能会加剧中美关系的持续恶化和欧洲一体化的减弱。哈佛大学教授斯蒂芬·沃尔特说:“COVID-19将创造一个开放度、繁荣度和自由度更低的世界。”

印度前国家安全顾问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我们将走向一个更加贫乏、吝啬和狭小的世界。”(WeLens ,Lens)大疫之下,我们看到一个愈加撕裂的世界。世界为何会走到如此地步?

技术停滞与制度退化,是马尔萨斯陷阱出现的两大条件。如今,底层技术革新进入低潮期,全球化市场加剧了疫情的传播,落后的全球化治理(制度因素)又在病毒防控面前一败涂地。这是我们今天所面临的挑战。在中国,疫情防控的主体是大政府,其方式是战时管控,中断市场,政府调配。中国的行动证明这种方式是有效的。在高度市场化的国家,疫情防控的主体是大市场大社会高效政府,其方式是平衡防控,即控制病毒与社会经济运行同步,依赖于领先的医疗技术、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以及相对高素质的国民。

目前,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采用这种方式获得一定的认可。但是,总体来说,欧美国家在这次病毒防控中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是,他们信任了全球化市场,但是忽视了全球化治理的落后。在全球化时代,全球化治理本身具有一套病毒防控模式。全球化是疫情扩散的加速器,同时在防控病毒方面也具备它的一套逻辑:更发达的市场,更先进的医疗技术,更紧密的国际合作。这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但是,由于全球化治理的落后与倒退,新冠疫情“世界大流行”后,全球化反而成为了全球开放经济国家的重大威胁。

全球开放经济体被迫回归到国家治理模式之中“挣扎”:他们担心“闭关锁国”重创高度国际化的市场经济。但是,病毒是无情的、残酷的。以意大利为例。意大利是全球疫情的重灾区,确诊人数多,死亡率高。为什么?一是前期政府效率不高,二是公共医疗资源不足。意大利的医疗技术在全球非常领先,但是公共医疗建设滞后,检测试剂盒紧缺,很多患者未被检测、未被发现。同时,重症医疗资源不足,全国ICU床位只有5000张。相比之下,日本的千人病床数量排名世界第二。

若往前追溯,意大利的问题源于2008年金融危机触发的债务危机(欧债危机)。债务危机导致意大利民粹思潮泛滥,政治势力更迭,政府威信与效率受挫;同时财政羸弱、债务如山,导致公共用品,包括公共卫生资源,供给不足、更新滞后。为什么意大利会爆发债务危机,而德国却没有?意大利的债务危机与欧盟的治理有很大关系。欧盟是当今全球化治理最先进的体系,但是内部依然矛盾重重、债务问题突出。

1999年,欧盟实行统一货币——欧元,当时意大利的财政并不满足加入欧元区的条件,但是它作为五大创始成员国“破例”入围。此后,意大利糟糕的财政为欧元区埋下隐患。在统一的货币体系下生存,相当于与博尔特(德国)绑腿跑步,财政实力不足的意大利被甩到后面,弄得人仰马翻,债务日益高涨。欧元区缺乏一个强有力的中央财政,以平衡弱经济体、弱财政国。这是欧盟治理模式中的重大缺陷。

在欧盟内部,商品、资本与人快速频繁流动,意大利沦陷后,新冠疫情迅速占领欧洲。我们主要看德国。德国确诊人数规模巨大,但是死亡率极低。同在欧盟体系内,德国与意大利走向了两个极端。这是为什么?在欧元区内,德国是欧盟的顶梁柱,经济实力强劲、财政状况较好,其财政政策与欧元区的货币政策契合度高。换言之,德国获得了较多欧洲一体化的红利。所以,德国一直是欧元区的受益者,其政府信用较高、执行力强,医疗技术先进,公共卫生资源充足,尤其是应对疫情亟需的检测试剂盒、重症监护病床和ECMO(体外膜肺氧合)。

平日,德国医院的重症监护病床达28000张,比欧洲的平均水平高出了1/3。根据世卫组织2018年的数据,德国医院平均每千人有8张床位,意大利只有3.2张。据世界银行的官网数据统计,德国平均每1000人就有13.2名护士,美国的这一数字为8.6,意大利只有5.9。在本次疫情中,护士比例高的国家,死亡率明显更低。

德国政府从德国精密医疗设备制造厂商德尔格沃克采购了10000台呼吸机,德国呼吸机总数达到了38000台。还有重症患者急救关键设备ECMO,目前世界三大ECMO技术掌握在意大利、瑞典、德国、英国及美国公司手上。德国具备这一产品的生产能力,同时拥有较大量的存货。

中国尚无法国产,全国只有400多台,本月曾向德国紧急采购了16台ECMO。当然,死亡率远低于意大利,还要一个重要原因是,德国新冠患者的平均年龄远低于意大利。令人感到欣慰的是,德国作为欧盟“带头大哥”,援助了意大利和西班牙。德国将空客改装为“ICU”救援机,从意大利空运重症患者到“德意治”。“疫情之下,欧洲必须团结起来。”德国前联邦环境部长、联邦议员特里廷认为,“我们要知道,这不是一场德国危机,而是一场全球性危机。”

不过,全球范围内撕裂已不可避免。疫情之下,全球产业链硬脱钩,一些国家开始自建产业链,适应“闭关锁国”的日子。“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口号,孕育着反全球化、保护主义、国家主义的不安思潮及对立情绪。这次疫情,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更是全球化治理的一次考验。“风月同天”,人类如何在一个“平的世界”里一起赚钱、一起生活,同时一起抗击病毒?迄今为止,疫情全球化将全球化治理撕得支离破碎,世界卫生组织信誉扫地,国家主义完胜,大政府主义抬头。病毒,穿过千疮百孔的全球化治理,彻底地将世界推向马尔萨斯陷阱。

02 央行计划性——马尔萨斯陷阱的猎手

国家治理以及全球化治理,是当今人类走出马尔萨斯陷阱的关键。可惜的是,全球化治理一败涂地的同时,国家治理也节节败退。新冠疫情刺破了累积十余年的全球货币泡沫,同时加速冲击实体经济。美国政府启动“战时级别”的救市计划,资金高达2万亿美元。美联储提前进入大危机管理模式,将利率下调至零,无限量购买国债,绕过商业直接向企业、家庭、个人贷款,购买公司债和ETF债券。显然,美国政府及美联储将新冠疫情定义为一场社会危机或“灾害”。这次“无底线”救援超出了“救市”范畴,未尝不可。但是,这次救援行动彻底恶化了美联储的独立性及治理模式——美元与美债“合体”,美联储与联邦政府“合谋”。如今的世界,已经彻底进入了“央行计划经济时代”,一个理性预期的泡沫时代。当经济下行时,央行开启宽松闸门,当经济过热时,央行开始紧缩。即便发生大危机,央行实施“无底线”救市,将危机拖延、分散与转嫁。如此反复操作,世界似乎尽在央行之手。受资本边际收益率递减规律的支配,美联储在一次次“不对称操作”中,进入零利率的死胡同,捉襟见肘、缴械投降。

在这次救援行动中,美联储突破了“最后的贷款人”的界限,使出十八般武艺,成为了“最后的买家”。这种“无底线”救市,表面上救民于水火,事实上是公然上演最恶劣的财富存量掠夺。美联储与美国政府维持着一种低效的制度:低通胀、低利率、低增长、高泡沫、高杠杆。这种制度下,低通胀安抚穷人,低利率激励富人,中产则长期受害。

“货币盛世”之下,谁越接近铸币权,谁就更有机会获得更多财富。当直升机撒钱时,捡到钱的人相当于抢夺了他人的财富;没有捡到的则被他人掠夺。房地产、金融、基建、大型企业,靠近水源地;软件、设计、知识服务、制造业、蓝领工人,则远离水源地。

首先,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国政府、建制派及华尔街金融机构。美联储被美国政府绑架,美国政府长期从美联储手上攫取货币发行权的垄断租金,借此大规模扩张国债,以满足福利民粹之需换取政治选票。低利率刺激资产价格膨胀,美国金融机构及富人的财富大幅度增加。资产价格膨胀,抽离了实体资金,不利于实体制造企业及蓝领工人的收入增加。长期被低通胀迷惑的穷人,与富人之间的财富差距越来越大。

再看中产。房产,是富人的财富,却是中产的真实债务。富人可以做资产配置对冲风险,而中产财富多压在房产上动弹不得。事实上,每一次金融危机,每一次救市,每一次货币超发,都是一次大规模的公开的存量财富掠夺,都加剧了贫富差距、经济结构及社会失衡。金融危机爆发,中产的财富大幅度缩水;每次金融危机后,富人的财富反而增加。

美国的贫富差距从1980年代开始持续扩大。这四十年,是美国金融混业时代,资产价格膨胀的时代,也是美国货币超发的时代。金融繁荣、资产价格膨胀、货币超发叠加救市行动,大幅度地加剧了贫富差距、经济失衡及社会分裂。所以,这次马尔萨斯陷阱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货币超发引发大规模的财富存量掠夺。如今的贫富分化与20世纪存在显著差异:穷人与失业者获得更多生活保障;中产阶级纳税高、负债高,真实财富受到挤压;高收入阶层受益于资产泡沫,财富规模暴增。

以本次救市为例,美国政府的救济金额高达2万亿美元。其中,向个人最多支付1200美元、夫妻2400美元、每个子女额外500美元;向小企业提供3500亿美元贷款,用于支付薪酬、工资和福利;建立一个5000亿美元的纳税人资金池,给企业提供贷款或贷款担保。

美联储购买国债给政府融资,购买抵押债券、ETF债券、企业债给金融市场输血,同时也直接向企业贷款。可以看出,美国政府试图保障低收入者和失业者,美联储则供养富人、金融机构。这种做法不断地推动美国从橄榄型社会走向幂律型社会:美国政府迎合民粹势力,靠举债提供大规模的社会福利,为最底层民众兜底;中产阶级被压缩,真实财富缩水,生活处境更加艰难;顶部的富人则受益于美联储持续宽松货币刺激下的金融资产价格膨胀。

我曾判断:“若未来资产价格再次崩盘,又将进一步将世界推向马尔萨斯陷阱3.0的深渊。”“资产价格泡沫崩盘,是对这一马尔萨斯行为最严厉的惩罚。但这一惩罚,回头又会促成救市之行动,掀起更加狂暴的存量掠夺。”“这似乎是一个死循环。”若从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看,这是国家治理的倒退,简单概括是美债美元化,美联储政治化。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将货币政策提到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的高度。弗里德曼担心货币政策将成为新的“利维坦”,建议将其关进笼子里,以立法的方式固定货币发行量。显然弗里德曼的建议无法被采纳,但这头“利维坦”,后来被施政者异化为比财政政策更加凶猛的干预工具、财富掠夺工具。当今世界处于底层技术周期底部,叠加全球化治理倒退,国家治理倒退,世界又怎能不滑入马尔萨斯陷阱呢?

03 全球化治理——马尔萨斯陷阱的作手

疫情期间,两大宏观主题备受关注:一是传染病改变历史;二是大危机、大萧条爆发的概率。如今,新冠疫情“世界大流行”,叠加史诗级的股灾,还有被动的“闭关锁国”,很多人都在担心,疫情过后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有人担心,世界将爆发类似1930年代的大萧条及大动荡。最近,桥水创始人达利欧多次强调,如今的世界与1930年代非常相似,债务膨胀,央行无力回天,民粹主义崛起,国家及意识形态激烈冲突,世界秩序面临重塑。

我们看看,如今的世界与1930年代到底有多少相似之处。从1929年到1939年间,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1929年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危机爆发,之后持续多年的大萧条;大萧条引发社会危机,民粹势力崛起,大政府主义登台,美国罗斯福持新政入主白宫后,单方面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提高关税,发起贸易战;紧接着,欧洲各国纷纷效仿,以邻为壑,“高筑墙,广积粮”,全球化大退潮;在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簇拥下,纳粹党上台,德国经济开始军事化,希特勒不是“缓称王”,而是要开始吞并欧洲;希特勒先与英、法、意在慕尼黑会议上获得了苏台德,接着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然后与“北极熊”合谋,瓜分波兰;东亚这边,日本军国主义迅速得势,日军对中国发动全面入侵战争;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30年代是人类近代社会一次极端的马尔萨斯陷阱(近代第二次):爆发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经济大危机、大萧条以及最残酷的世界大战。这次马尔萨斯陷阱具备两个重要条件:

一、技术周期底部。通常,底层技术革命的周期为100年左右,技术红利期为50年左右。进入20世纪后,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的技术红利逐渐消失,世界经济增长动力衰退,存量财富争夺加剧,一战爆发。一战后的1920年代,美国经济异常繁荣,大量黄金、资本进入美国金融市场,制造了虚假的“柯立芝繁荣”。 这其实是滑入马尔萨斯陷阱前的“回光返照”:当实体经济投资收益率下滑,越来越多资本在金融市场中空转,推高经济杠杆率及金融资产价格。当股市突然崩盘,进而冲击最弱的实体经济,大危机爆发。严格上说,近代第二次马尔萨斯陷阱包括一战、大危机、大萧条与二战。时间跨度长达40年左右,均处于第二次技术革命周期底部,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前夜。

二、制度建设倒退。当技术衰退,经济低迷,收入下降,国家制度及国际秩序往往遭遇严峻的挑战。比如,一战爆发时,欧洲打成了一锅粥,欧洲将国际黄金标准的管理权交给了隔岸观火的美国。国际黄金标准是当时的以金本位为基础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国的任务是负责在战争期间维持这一体系运行,避免黄金贬值。当时刚刚成立一年的美联储接手后很快就破坏了这一国际规则。一战促使大量黄金流向美国,美联储打破了黄金标准,大幅度抬高美元,让黄金快速贬值,试图以美元取而代之。黄金标准被打破,导致黄金的神圣地位被动摇,欧洲人开始对黄金、对金本位产生了不信任感。这间接导致一战后的国际货币体系四分五裂、动荡不安,国际交易成本极高。又比如,一战后,战败国德国遭受制裁,国内爆发人类史上极为罕见的通胀,马克沦为废纸,社会秩序混乱,民不聊生。当时,德国国内民族情绪及工人运动高涨,纳粹党脱颖而出。德国历史学派鼓吹“德国特殊论”;克虏伯的继承人加入德国纳粹党,克虏伯帝国成为了希特勒的战争机器;流亡荷兰的威廉二世,还为希特勒提供了200万马克的援助。

可见,当世界进入技术底部周期,国家制度及国际秩序一旦遭到破坏,这两个因素叠加,人类将不可避免地滑入存量厮杀的马尔萨斯陷阱。再看当今的世界,是否存在这种危险。

第一,与上次马尔萨斯陷阱类似,目前世界也处于底层技术周期的底部。上次技术革命爆发于二战后,石化、航空航天、核能、半导体、计算机等军工技术市场化,给五六十年代的欧美世界带来持续繁荣。接着七八十年代开始,通信技术、电子产品、互联网、精密制造、生物技术等再掀波澜,欧美经济持续增长。但是,进入90年代,技术红利随着技术扩散路径而逐渐递减、消失,世界经济增长逐步进入低增长区:日本在泡沫经济破灭后陷入持续低增长;德国在东西德统一后,经济增速稳步下行,欧洲在千禧之年已进入低增长区;凭借信息技术的垄断力量和美元红利,美国经济撑到了21世纪,但最终被2008年金融危机终结;危机后,韩国及亚洲新兴经济体衰退,阿根廷、俄罗斯、土耳其遭遇货币危机,金砖国家“变色”。如今,备受期待的纳米技术、量子计算、人工智能、无人驾驶、基因技术依然“雷声大雨点小”,尚未完全进入大规模商用、量产阶段。反过来,过去十多年,随着技术动力衰退,越来越多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空转,类似1920年代的美国,推高了资产泡沫和经济杠杆。比如,2007年次贷危机前,宽松的货币政策及金融管制助长房地产泡沫及金融衍生品;危机后,量化宽松推动美股十年大牛,美债急速膨胀;同时,中国房地产连战连捷;还有2017年,比特币及数字货币泡沫。所以,这轮马尔萨斯陷阱应该始于2008年大危机。这次疫情及股灾,让世界深陷其中。

第二,制度建设同样在倒退。与1930年代不同,当今世界的全球化程度高很多,国家权力受到全球化的削弱。如今国家的经济主权更弱,执行效率更低。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制度建设倒退,因为全球化治理正在替代国家治理。但是,这次疫情及股灾同时暴露了全球化治理和国家治理的两大短板。

全球化治理方面: 一、世界卫生组织,作为联合国的下属机构,在这次疫情中的表现,受到诸多质疑,公信力大减;同时,在应对疫情“世界大流行”时,力量非常有限。二、世界贸易组织,作为全球最大贸易体系,其自身规则滞后,仲裁机构长期停摆,近些年国际贸易摩擦激烈,亦毫无作为;同时,针对当前“闭关锁国”,一些国家禁止大米出口,拦截口罩等医疗资源等问题,尚未建立“病毒全球化”的应对方案及相关规则。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作为全球“央行中的央行”,尚未建立一套适应全球化的跨国货币体系(特别提款权的行使权力受约束);同时,任由经济全球化与货币国家化的矛盾恶化,任由美联储数次量化宽松,美元任意贬值,客观上破坏他国货币政策独立性,造成“祸水东引”、“转嫁危机”。

再看国家治理方面。这次新冠疫情,促使世界各国快速地从全球化中撤回到国家行政主权之内,可能逐步回归到国家经济主权。新加坡、俄罗斯、澳大利亚较早封闭国门,抑制疫情进一步扩散。行动缓慢的欧洲、美国则被大面积感染。欧美国家相信全球化市场,但是忽视了全球化治理的失败。一旦“闭关锁国”,退回到国家主权之内,国家治理的退化将给他们带来极大的麻烦。比如,政府没有能力进入战时管制,没能力重建已丢失的产业链。

最后,只能使用一种办法:兜底。美联储的货币闸门完全敞开,美国政府予求予取,为整个社会兜底。救援行为本身没问题,但背后却体现了国家治理倒退——联邦政府完全转向攫取货币垄断租金,美联储被国债绑架丧失了独立性。这种“兜底”方式潜藏着社会矛盾,穷人获得保障,中产受损,富人更富,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同时,政府负债率持续上升,债务风险巨大。事实上,从1930年代到二战期间,美国负债率持续上升。而这次,如果2万亿救市计划实施,美国的负债率将达到二战期间的最高水平。二战后,技术革命爆发,经济持续繁荣,美国政府征税,烫平了那次债务脉冲。这次,该如何化解呢?总体来看,当今世界处于技术周期底部,制度建设亦在倒退,但相较1930年代,全球化程度更高,社会福利水平更高,且有核武器制衡,这次马尔萨斯陷阱不太可能出现较大规模战争。

这该怎么办?技术创新和制度革新,是人类跳出马尔萨斯陷阱之关键。如果全球化治理未能提升,各国该如何度过技术周期底部,“静待”下一次底层技术革命的到来,带领世界走出这次马尔萨斯陷阱?需要说明的是,技术革命并非一定会到来,技术创新源自人力资本的积累及有激励性的制度。

下面我主要说三种模式:美国模式、日本模式与德国模式。这三个国家,人力资本都非常雄厚,关键看制度是否具有激励性。

美国模式,可以理解为“刀锋模式”。从绝对面来看,美联储与联邦政府的制度退化,有助于保障底层社会,有助于富人及金融机构创富,不利于中产、实体经济及技术革新。但是,从相对面来看,美国利用其军事、政治以及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优势,一次次地在泡沫危机中化险为夷。即便是在金融泡沫之下,依然有大量资本、人才加入美国,其创新能力依然首屈一指。所以,美国模式有机会突破马尔萨斯陷阱,但过程无疑是动荡不安、惊心动魄的。这种模式独一无二,仅此一家。它利用了全球化后治理的脆弱,“攫取”全球人才与资本之精华,而后成其大。当然不可否认,美国最大的优势可能是其制度的可修复性。

日本模式,可以理解为“装死模式”。自泡沫危机后,日本在痛苦中艰难转型。日本政府大力支持基础科研,日本企业往上游基础技术转型,如今日本已经积累了包括精密机床、机器人、半导体材料、大型核电、氢燃料、能源存储技术、生物科技等核心技术。日本的优势是藏富于民、贫富差距小,经济稳定性更强。但是,日本是富了民众穷了政府。日本政府负债率是全球最高的,高达253%,远超美国。日本央行是日本股市、大型财团真正的买家。所以,日本一个突出特点是,风险全部集中到政府手上,民众富有,社会福利好,居民负债率相对低,房地产和金融泡沫低,但政府负债率极高。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政府的负债基本源自本土,很少外债。所以,日本模式是政府挑重担,全民共度难关,悄无声息地“静待”技术革命到来。

德国模式,可以理解为“稳健模式”。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人一怕打仗,二怕通胀。近70年,德国的通胀控制得很好,政府负债率和居民负债率都不高,资本市场不繁荣,金融风险低,银行与大型制造业捆绑,支持制造业深耕细作、技术创新,大型实体的现金储备较多。德国的弱点不太明显,目前及未来最大的麻烦可能来自欧盟的分歧与分裂。在应对本次疫情时可看出,日德更加稳定,美国相对大起大落。不过,美德日及他国若要以技术突破这次马尔萨斯陷阱,皆离不开全球化市场。因此,亟需重塑全球化秩序,提升全球化治理水平。最后,滑入马尔萨斯陷阱的国家与人生是不幸的,尽量收起锋芒,“静待”花开。

谢选骏指出:虽然上文的作者并不懂得——“全球政府可以超越‘马尔萨斯陷阱’”;但是其文末的“‘静待’花开”一语,却在无意中露出了天机——那“花”岂不就是历劫而来的全球政府?因为,只有全球政府也就是“全球统一的治理系统”,可以帮助现代人类群体超越“马尔萨斯陷阱”。

《多国叫停粮食出口 联合国:各国政府错误信号延长缺粮危机》(2020年4月4日 综合新闻)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致使劳动力短缺和供应链中断,可能影响一些国家和地区粮食安全,糟糕情况预计将在4月和5月出现。此外,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世界上多个国家宣布暂停或限制粮食出口,如哈萨克斯坦已禁止小麦、胡萝卜,糖和马铃薯等产品出口,塞尔维亚已停止葵花籽油等货品出口,越南也限制大米出口,俄罗斯开始停止成品粮出口等。

联合国呼吁世界警惕粮食依赖进口的国家或将面临粮食匮乏,同时提醒各国政府,不要发出错误信号,限制国际贸易,延长危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4月3日星期五在纽约表示,新冠疫情大流行同样威胁着世界的粮食安全,粮食主要依靠进口,且需要依靠出口其他产品换取粮食的国家,尤其是非洲地区国家将受到威胁。全球必须确保粮食,药品,医疗器材供应链对最贫困,最脆弱地区的供应。

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署首席经济师阿里夫-胡赛因在罗马的一场视频会议上解释道,总体而言,人类目前面临干旱与衰退导致的需求大爆发双重夹攻。这次人类不仅受到双重袭击,而且这次袭击是全世界范围的,这史无前例。粮食署表示,目前全球每年的大米,大豆,玉米与麦子贸易可养活世界上28亿人,这其中2.12亿人处在长期食品安全匮乏的情况,9500万人处于粮食安全严重匮乏状态。对于诸多贫困国家来说,本次疫情带来的经济打击会比病毒本身更加严重。联合国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在2018年进口了超过4千万吨谷物,索马里,南苏丹,安哥拉,尼日利亚,乍得等国家,因需要大量进口粮食或者需要大量出口产品以购买粮食,而冲在本次疫情导致的粮食危机最前端。石油国家伊朗,伊拉克,战乱国也门,叙利亚,也受到粮食匮乏冲击波威胁。

联合国警告,正常情况下,世界各地粮仓可以让基础粮食流向需求国,而今疫情之下,已经不属于正常情况了:阿根廷和巴西的社会运动导致出口海港情况波动,法国的谷物出口产业则面对卡车工人劳动力的短缺;惊慌失措的冲动粮食订购不仅限于个人,世界各地政府也出现大量购买或囤储的情况。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世界粮食产量是充足的,问题出在运输上,“如果各国政府发出错误的信号,一两个月的危机就可能变成七八个月的危机”,“各国政府确保其民众有充足食物,这是正常的;但各国认为有必要限制国际贸易,这是不正常的”。

谢选骏指出:联合国只会消费苦难,不会解除苦难,因为联合国只是寄生虫,不是全球政府,甚至连影子政府都不是!



【063、全球政府可以对抗影子政府】


《外星人计划透过“影子政府”控制地球》(2021-02-16 每日头条)报道:

外星人研究人员坚持认为,尽管政府精心安排假的宣传,使民众相信,过去发现的数百个系外行星上,都没有任何潜在生命的存在。但是我们的银河系就有超过1,000亿颗恒星,而我们观察到的星系就已超过1,000亿个,我们的宇宙肯定是充满了生命。

外星人阴谋理论的学者,将Hellyer所提供关于地球上的外星物种资讯,视为是所有消息来源中最值得信赖的。

Hellyer提出让人难以致信的证词,内容中提到目前有超过82种已知的外来物种曾访问过地球。据称,关于这些外星物种的资讯非常多,其中包含军事和情报人员的训练手册及指南,这类高度机密文件。该文件显示许多已知的物种,如α-天龙星人或蜥蜴人,这些物种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就曾在地球上生活。

根据Alien Punk部落格中的说法,外星人和UFO研究者坚持认为不可能在已经存在大约为140亿年且拥有超过1,000亿个星系的浩瀚宇宙中,所有的生命只存在于估计只有约四十亿岁的地球上。

相信这些说法的人认为,在我们的银河系存在的外星物种何其繁多,有许许多多的物种都是我们不知道的。其中有许多物种,在数百万年就已经来过地球。

据远古太空人理论支持者所言,古时候的人误以为访问地球的外星人(ETs)是“神”,他们坐着发亮的战车从天而降,传授人类知识和技能,如科学,天文学和技术。

古时候的人将这些外星访客描绘成大脑袋、大眼睛、皮肤有光泽、穿着怪衣服的样貌,这些看起来很像是现代的太空服。

远古太空人理论家认为从这些宝座、宫殿、飞行的众神之车等描述都可以证明,这些拥有复杂先进工艺和飞行技术的外星人,不只曾访问过地球,而且与地球互动有几千年了。

研究人员经常用与地球生命形态类似的类别,来为繁多的外星物种分类。如: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或类昆虫形态。

Hellyer在加拿大议会前证明,政府试着掩盖外星人来过地球以及UFO飞碟的相关讯息。据Hellyer说,目前有大约82种外星人访问过地球,其中至少有四种已与人类政府接触。一些来访过地球的外来物种是善良的,像昴宿星人和大角星人。不过像其他的物种,如爬虫人就会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威胁。

据外星人和UFO研究者所言,他们累积了几十年,上千笔的详细目击者资料。内容显示这些外星物种正积极的参与着全球的政治,并努力争夺地球的控制权。

根据Locklip描述,第一个已知的外星物种是称为天狼星人的古代外星种族,是从天狼星B恒星系统来的。

据说天狼星人曾接触过早期的人类文明,如:古埃及人、古代玛雅人以及亚特兰提斯这个被认为是早已沉没海洋的古文明。

天狼星将他们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的知识传授给这些古文明,在古代历史帮助他们建设古迹,如古老的金字塔和巨大的神殿。

第二个与地球接触的外来物种,也可能是最知名的,就是从齐塔网状星系来的矮灰人。

肤色是灰色,身材短小,只有三到五英呎高,且有大头和超大的黑眼睛。他们有细长的四肢和一个小嘴巴,但很少用嘴巴沟通,因为他们主要是靠的心灵感应。

据称,矮灰人就是绑架人和动物的物种。一般认为矮灰人主要的工作是基因改造设计工程,他们的工作是为了服务上级高层的需求,而这里的上级高层就是指:高灰人种。这是一种蜂群阶级式的管理模式,他们是为了提供高灰人服务,而从事危险科学、军事任务或其他残忍的工作任务。

高灰人在外观上几乎和矮灰人相同。只是他们比矮灰人个子高很多,大约差了七、八尺。矮灰人负责进行相对低阶的任务。而高大灰外星人则与人类的特使和大使高层进行外交接触。高灰人在“世界影子政府”中属资深成员。

“世界影子政府”的用语,是参考幕后控制全球精英和世界事务秘密计划中所用的词。

有些人认为,由于先前与人类的杂交,高灰人,已经有一些人类的遗传因子。而关于正在进行的基因杂交项目中,最终的目标是,创造出一种新的高灰混合种,等地球完全被他们控制后,会成为全球的新精英。

第四组外星人是可怕的α-天龙星人或称为蜥蜴人。他们被认为是我们银河系和地球上所有的高智能物种中,最古老的物种。

蜥蜴人是一个好战、嗜血、会改变外形的物种,目前已渗入人类社会种且将其某些基因特质传给人类,使人类中也充满着战争和邪恶。跟灰外星人一样,蜥蜴人的目标是接管地球,为达到目的,他们也已经和灰外星人合作。

其他较不常与地球接触的外星人物种包括:α-天龙星人、亚格哈里人、牛郎星人、两栖类、亚纳金人、仙女座星系人、尼姆罗德、星宿二星人、亚特兰人、Al-Gruualix人、Airk人、Akart人、Alabram人、Baavi人、伯纳德星人、蓝人、蓝族人、Buttahs人、鲸鱼座人、Cetians牛头人、变色龙人、Chirons人、Deros人……等等。

谢选骏指出:也许有外星人,也许没有;外星人也许计划透过“影子政府”控制地球,也许没有——但无论如何,全球政府可以对抗影子政府都比主权国家更为有力。那么,假如影子政府控制了全球政府呢?全球政府可以对抗影子政府却不能对抗自己,这是一个大问题。所以,全球政府需要上帝,帮助自己——一个无神论的全球政府是极不可取的,而且可能造成人类的灭绝。



【064、全球政府可以延续人类文明】


《地球面临第六次大灭绝 危及人类生存文明延续》(BBC 2020年6月4日)报道:

最新研究显示,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严重影响动物的生存环境,造成数以百计的野生动物濒临灭绝。500种哺乳动物、鸟类、双栖动物、爬虫类动物命悬一线,危在旦夕。科学家们认为,这些都是无可否认的证据,证明地球正在面临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他们说,物种的消失速度比自然状态下的消亡速度高出100倍。

如果说以前的物种大灭绝的原因是火山爆发、小行星撞击地球等天灾,那么现在的物种灭绝则是人祸:人类是造成这些动物灭绝的罪魁祸首。墨西哥国立大学的杰拉多·希巴洛斯教授(Gerardo Ceballos)说,地区性的生态系统正面临崩溃的危险。他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的采访时表示:“我们已经进入了第六次大灭绝。根据我们的研究和我们亲眼所见,灭绝危机非常严重,我们所有人在未来10年到50年的行为将决定人类的未来。”希巴洛斯教授与另外两位世界著名的环境保护科学家一起展开了这项研究。他们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保罗·厄立其教授(Paul Erhlich)和美国圣路易斯密苏里植物园的彼得·雷文博士(Peter Raven)。他们研究了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受威胁物种和鸟类红色名单中的资料,确认了至少515个物种濒临灭绝,每个物种的总数低于1000个。

濒危动物

这些动物生活在南极洲以外的六大洲,栖息地受到人类活动的高度影响,而且集中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它们包括金丝面狨、埃塞俄比亚狼、爪哇犀牛、西班牙帝雕、黄耳长尾鹦鹉、恒河鳄、中美洲绿黑斑毒蛙等。科学家们认为,目前的物种灭绝危机与污染密不可分,两者之上再有气候变化,共同对人类文明构成生存威胁。他们表示,他们有道义上的责任,当务之急是要提醒人们注意生物多样性的不复存在,而绝大多数人对这样一种危机仍然忽视不见。

这一研究结果刊登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澳大利亚昆斯兰大学的戴安娜·费什尔教授(Diana Fisher)评论这一研究结果时说,这样的研究值得人们的关注,因为很多人根本没有意识到地球上的野生动物到底在多大程度上面临无可挽回的灭绝趋势。澳大利亚塔斯马尼大学的克里斯·约翰逊教授(Chris Johnson)说,自6600万年前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和其他很多物种灭绝以来,现在的物种灭绝速度是最高的。他说,这515种总数不到1000的动物很有可能不久就会彻底灭绝。

五次物种大灭绝

在地球近5.5亿年的存在过程中,已经历过5次物种大灭绝。所谓大灭绝或生物集群灭绝指的是在相对短暂的地质时段中,在一个以上并且较大的地理区域内,生物数量和种类急剧下降的事件。 据科学家推测,自地球诞生以来,曾经出现过的生物98%均已灭绝。专家们警告,随着人类活动导致生物生存环境遭破坏、自然资源过度开发、污染和气候变暖,地球正在经历第六次物种大灭绝。距今最近的一次大灭绝发生在约6600万年前,当时统治地球表面2亿多年的恐龙和其他大量动植物可能因一次陨星撞击地球事件而灭绝。

科学家推测在太古宙与元古宙应也有过大灭绝事件,但那时以菌藻为主,缺乏化石记录。在显生宙,根据化石记录,地球上曾发生过至少20次明显的生物灭绝事件,其中有5次大的集群灭绝事件,即奥陶纪末期(4.5-4.4亿年前)、泥盆纪末期(3.75-3.6亿年前)、二叠纪末期(2.51亿年前)、三叠纪末期(2亿年前)和白垩纪末期(6600万年前)的生物大绝灭。

谢选骏指出:事实已经非常明显——只有组成一个全球政府,人类文明才能得到延续。否则,各行其是的主权国家,只能在互相恶斗的竞争里,加速毁灭地球环境。

网文《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报道: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Sixth mass extinctions),是现代人类真正经历的第一次物种大灭绝。在地质史上,由于地质变化和大灾难,生物经历过5次自然大灭绝。

现在,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了1000倍,地球正在进入第六次大灭绝时期。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由人类活动引发,具体表现为:植物生存环境被破坏、气候变化、外来物种入侵、自然资源过度使用和污染等因素,造成许多物种灭绝或濒临灭绝。到21世纪末,预计全球变暖会导致1/2的植物面临生存威胁,超过2/3的维管植物可能完全消失。专家警示,人类应尽快认识到这一现状,面对可能来临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采取保护措施保护物种多样性,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避免人类受到自然灾害的侵扰。2010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7月18日,首都科学讲堂邀请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所长、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员会秘书长马克平认为,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球也许正在进入第六次生物物种大灭绝时期。甚至有国外学者认为,当代生物物种的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的速度要快1000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4年物种红色名录中包括15589个物种受到灭绝威胁,这其中包括12%的鸟类、23%的兽类、32%的两栖类、25%的裸子植物、52%的苏铁类和42%的龟鳖类。

征兆

马达加斯加一种名为德氏小鸊鷉(Alaotra grebe)的湿地鸟类如今已灭绝,不少科学家根据这一现象,推断出地球正迎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据悉,此前地球已发生过五次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其中距今最近的第五次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当时共导致20%的陆地脊椎动物、16%的海洋生物以及几乎所有的哺乳动物死亡。不过,前五次生物灭绝事件都是因环境因素所致,而即将到来的“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则是因人为污染因素。

科学家估计,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在过去的2亿年中,平均大约每100年有90种脊椎动物灭绝,平均每27年有一个高等植物灭绝。然而,因受人类的干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灭绝的速度提高了100至1000倍。此外,在过去的1600年里,有记录的高等动物和植物已灭绝724种。

生物学家表示,造成德氏小鸊鷉灭绝的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当地居民将肉食性鱼类引入德氏小鸊鷉的栖息地,从而导致这种水鸟的数量大幅降低;第二则是人为捕捉进一步压缩了德氏小鸊鷉的种群数量,进而加速了该鸟类的灭亡。此外,科学家发现马达加斯加地区其他鸟类物种也在不断消失。科学家认为,这些现象表明地球生物种类正不断减少,地球或将引来“第六次物种大灭绝”。

15589个物种受到灭绝威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隔几年就发布一个全球物种状况红皮书,最近的物种红色名录中有15589个物种受到灭绝威胁。其中包括12%的鸟类、23%的兽类、32%的两栖类、25%的裸子植物、52%的苏铁类、42%的龟鳖类、18%的鲨鱼鳐类、27%的东非淡水鱼。 

生物多样性面临5大威胁

地球环境形势为何如此严峻?专家总结出主要有以下5点原因:

第一,生境的丧失或破碎化;

第二,外来物种的入侵;

第三,环境污染;

第四,人口爆炸;

第五,过度利用。

推测/海洋

在2.5亿年前、二叠纪末的物种大灭绝之前,海洋是简单生物和复杂生物和平相处的家。但大灭绝之后,复杂生物取代了简单生物,前者数量是后者的三倍,这种模式一直持续到今天。这反映了今天复杂的可移动的生物如蜗牛占主导地位,而简单的固定不动的生物如海百合日趋减少。海百合生有长柄支撑的花状躯体,通常粘在海洋的深水底部,过滤水中的营养物质。

大陆

在以前的灭绝中,最大的动物都不能适应,对蟑螂来说,这将是最佳的时间。活下去的将“绝大部分是我们称为害虫的那些物种”。事实上,大型鸟类和哺乳动物已经处于灭绝的边缘。超过200千克的哺乳动物是最易灭绝的,这种物种中的80%已被列为濒临危险或者刚刚消失。濒临危险的大型哺乳动物包括大猩猩、虎、海牛和犀牛的一些种类。巴杰利发现,鸟类的情况也类似。鸟越大,处于灭绝边缘的几率越大。大灭绝后的凄凉世界,一个死亡地域。地球的元气很可能永远恢复不到最大限度。过去5次大灭绝中,“死亡地域”延续时间最短的一次是20万年,最长的一次是3百万到9百万年。

危害

2011年3月,美国的一项研究称如果人类不抓紧保护濒危动物、减少环境污染,地球将在未来数百年面临第六次大灭绝,届时地球表面75%的生命都将被摧毁,而再次重建则需要几百万年的时间。

灭绝速度/平均每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

《自然》杂志称,50年后100多万种陆地生物将从地球上消失。因为人类活动造成的影响,物种灭绝速度比自然灭绝速度快了1000倍,平均每小时就有一个物种灭绝。 生物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长期稳定期与短期剧变期总是在相互交替,灭绝也以不同的规模出现。在稳定期内,平均新生率远远大于平均灭绝率,总的平均灭绝率维持在一个低水平上,这种低水平灭绝被称作背景灭绝;与此相对应,在剧变期,许多生物门类在短期内大量灭绝,生物演化进程突然中断,使灭绝率突然升高,而新生率则降得很低,这种大规模的绝灭叫集群灭绝或大绝灭。

据统计,自寒武纪以来,明显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了15次。其中重大集群灭绝有5次。科学家一直在研究灭绝的起因和规律,并提出了多种解释,比如陨星撞击、宇宙射线变强、火山喷发、气候变化、大气成分变化、海洋盐度变化、地磁变化等。以前的生物大灭绝都属于自然灾害,但这第6次是人为的。“我们正在经历的生物灭绝比地球生命史上其它灭绝事件更为恶劣。”有专家这样说。

灭绝威胁

15589个物种受到灭绝威胁

全世界有多少个物种呢?有的说150万种,也有的说170万种甚至200万种。这些数字是指已知的物种,还有很多物种我们还没发现,实际数字会远远比这多。

睡鼠,1993——2010年期间,这种小型哺乳动物在林地和灌木丛中的数量下降了43%。

斑鸠,由于城市的发展,斑鸠失去了筑巢栖息地,停止了繁殖。自1970年以来,斑鸠的数量已经下降了96%,该物种很有可能在短短10年间灭绝。

刺猬,这种曾在英国花园中常见的动物,在2003——2012共9年间数量减少了33%以上。

苏格兰野猫,曾经有成百上千只的苏格兰野猫漫步在苏格兰高地,如今却只剩大概35只。

濒临绝灭的动物

杨柳山雀,自1995年以来,杨柳山雀的数量惊人地下降了83%,但它却并不是数量下降最快的鸟类。

港海豹,疾病和屠杀使港海豹自2001年以来数量下降了40%。

山兔,栖息地的丧失和土地用途的改变使得山兔的数量从1995——2010年间下降了52%。

红背百舌鸟,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鸟蛋偷盗行为,红背百舌鸟的数量下降了93%。

沼泽莺,自1973年以来,曾很常见的沼泽莺数量下降了90%,且繁殖育种的沼泽莺只剩7对。

V型蛾,1968至2007年间,曾经在花园中非常常见V型蛾数量下降了99%。

灭绝动物/近代灭绝

渡渡鸟于1681年灭绝;

白令海峡的史德拉海牛于1768年灭绝;

恐鸟于1800年以后灭绝;

大海雀于1844年灭绝;

南非拟斑马于1883年绝迹;

西非狮于1865年灭绝;

阿特拉斯棕熊于1870年灭绝;

南极狼于1875年灭亡;

美国缅因洲海鼬于1880年灭亡;

牙买加仓鼠于1880年灭绝;

中国白臀叶猴于1882年灭亡;

斑驴于1883年灭绝;

澳洲小兔猼于1890年灭绝;

昆士兰毛鼻袋熊于1900年灭绝;

圣诞岛虎头鼠于1900年灭绝;

奥米氏弹鼠于1901年灭绝;

白足澳洲林鼠于1902年灭绝;

南加利福尼亚猫狐于1903年灭绝;

纹兔袋鼠(澳洲大陆)于1906年灭绝;

西袋狸于1910年灭绝;

东袋狸于1940年灭绝;

北美白狼于1911年灭绝;

卡罗莱纳鹦哥鸟于1914年灭绝;

北美旅鸽于1914年灭绝(数十亿只不到一个世纪时间绝种);

基奈山狼于1915年灭绝;

佛罗里达黑狼于1917年灭绝;

马里恩象龟于1918年灭绝;

堪查加棕熊于1920年灭绝;

新墨西哥狼于1920年灭绝;

中国犀牛于1922年灭绝;

澳豚足袋狸于1926年灭绝;

澳花袋鼠于1927年灭绝;

澳巨兔袋狸于1930年灭绝;

新南威尔士白袋鼠于1930年灭绝;

澳洲塔斯马尼亚狼于1933年灭绝;

澳洲袋狼(又名塔斯曼尼亚虎)于1936年灭绝;

巴厘虎于1937年灭绝;

巴基斯坦沙猫于1940年灭绝;

亚洲猎豹于1948年灭绝;

喀斯喀特棕狼于1950年灭绝;

中国豚鹿于1960年灭绝;

墨西哥灰熊于1964年灭绝;

德克萨斯红狼于1970年灭绝;

台湾云豹于1972年灭绝;

西亚虎于1980年灭绝;

爪哇虎于1980年灭绝;

危地马拉于1987年灭绝;

加拿大黑足雪貂于90年代灭绝;

亚欧水貂于20世纪末灭绝;

旅行鸽于50年代灭绝。

据世界《红皮书》统计,20世纪有110个种和亚种的哺乳动物以及139种和亚种的鸟类在地球上消失了。世界上已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9种两栖爬行动物和20000多种高等植物濒于灭绝。

灭绝鸟类

非洲:

Elephant Bird 大象鸟1700年

Common Dodo 普通愚鸠1680年

Rodriguer Solitaire毛里求斯愚鸠1780年

Reunion Solitaire 罗岛地愚鸠1700年

White Dodo 白愚鸠1770年

Madagascar Serpent Eagle马达加斯加蛇雕1950年

Commerson’s Scops Owl毛里求斯角鹗1850年

Rodrigaer Little Owl 毛里求斯小鹗1850年

Mauritian Red Tail 毛里求斯红秧鸡1680年

Leguat’s Rail 毛里求斯田鸡1700年

Broad-Billed Parrot阔嘴鹦鹉1650年

Rodriguer Parrot 罗岛鹦鹉1800年

Rodriguer Righ-Nedred Parakeet环颈鹦鹉1880年

Mascarene Parrot马岛鹦鹉1840年

Seychelles Parakeet塞舌尔绿鹦鹉1881年

Sao Thome Grosbeak圣多美腊嘴雀1900年

Painted Vulture佛罗里达彩鹫1800年

ReunionCrestedStarling留尼汪椋鸟1868年

White ltascarcen Starling马斯卡林掠鸟1840年

Delalande’S Madagascar Concal德拉氏岛鹃1930年

亚洲:

Columba Jouyi银斑黑鸽1936年

Arabian Ostrich阿拉伯驼鸟1941年

Forest Spotted Owlet印度斑林鹗1914年

Himalayan Mountain Quail高山鹑1870年

Pink Headed Duck粉头鸭(红鸭)1924年

Ryudyu King Fisher琉球翠鸟1887年

Jerdon’s Double Banded Courser双领走鸺1900年

Crested Sheld Duck冠麻鸭1964年

Dieaeum Ouadriwlor菲律宾四色啄花鸟1906年

美洲:

Passenger Pigeon旅鸽1914年

Eskimo Curlew爱斯基摩勺鹬1970年

Guadalupe StorePetrel瓜达卢佩海棘1911年

Quelili风头卡拉鹰1900年

Painted Vulture 佛罗里达彩鹫1800年

Burrowing Owl穴鹗1900年

Carolina Parakeet卡罗莱纳鹦鹉1914年

Cuban Red Macaw三色鹅鹎1765年

Yellow-Headed Macaw黄头鸫鹎1765年

Green&Yellow Macaw绿黄鹅鹎1842年

Dominican Macaw多米尼加鹅鹎1800年

Labat’s Conure拉氏锥尾鹦鹉1722年

Puerto Rican Conure波多黎各锥尾鹦鹉1892年

Martinique Amazon马提尼克绿鹦鹉1750年

Guadeloupe Amazon瓜达卢佩绿鹦鹉1750年

Culebra lsland Amazon库莱布拉绿鹦鹉1899年

Kittlitis Rail启利氏秧鸡1850年

Jamaican Wood Rail or Uniform Rajl牙买加纯色秧鸡1881年

Sand With Rail夏威夷萨氏田鸡1944年

Laysan Rail or Spottess Crake夏威夷绿雀1900年

Kioea鬓吸蜜鸟1850年

Great Amakihi夏威夷绿雀1900年

Alauwahios夏威夷管舌鸟1970年

Oahu Akepa猩红管舌鸟1900年

Akioloas长嘴导颚雀1890年

temignathus Procerus亢爱岛导颚雀 1969年

Nukupuns短嘴导鹗雀1890年

Hawaiian Finches夏威夷海岛雀

Apapane白臀蜜鸟1925年

Laysan Millerbird米尔苇莺1894年

Hawaiian Thrush夏威夷暗鸫1920年

Saint kitt’S Puerto Rican Bullfinch波多黎各灰雀1900年

6uada Lupe Rufous-Sided Towhee棕胁唧1900年

Guadahpe Wren瓜达卢佩异鹩1892年

West lndian Wren西印度群岛异鹩1971年

Heath Hen新英格兰黑琴鸡1932年

Labrador Duck拉布拉多鸭1875年

American lvory-Billed Woodpecker象牙啄木鸟1951年

Imperial Woodpecker帝啄木鸟1950年

Guadahpe Flicker瓜达卢佩扑动1906年

Jamaican Pauraque小帕拉夜鹰1859年

Quiscalus Palustris墨西哥拟八哥

澳洲:

Moas 15种恐鸟1500~1850年

Turnagra Cepensis新西兰鸫鹅1963年

Dwarf Emu倭鸸鹋1850年

Norfolk lsland Pigeon诺福克岛鸽1801年

Laughting Owls笑鹗1900年

Psephotus Pulcherrimus乐园鹦鹉1927年

Norfolk lsland Kaka卡卡啄羊鹦鹉1851年

Macquarle lsland Parakeet麦夸里岛鹦鹉1890年

Modest Rail小新西兰秧鸡1900年

Dieffenbach’s Rail呆秧鸡1840年

Chatham lsland Fernbird查塔姆蕨莺1895年

Stephen lsland Wren新西兰异鹩1894年

Macquarie lsland Rail麦岛斑秧鸡1880年

Porphyrio Albus新不列颠紫水鸡1834年

New Zealand Bush Wren丛异鹩1965年

New Zealand Quail新西兰鹌鹑1868年

Auckland lsland Merganser黄嘴秋沙鸭1910年

Huia北岛垂耳鸦1907年

Chatham lsland Bellbird查塔姆吸蜜鸟1906年

Chatham Swan查塔姆天鹅1690年

Zosterops Strenua塔斯曼绣眼1918年

大洋及岛屹:

Bonin Wood Pigeon小笠原林鸽1900年

Choiseul Crested Pigeon所罗门冕鸽1910年

Tanna Dove塔纳岛鸠1800年

Lord Howe lsland Pigeon豪勋爵岛鸽1853年

Great Auk大海雀1844年

Steller’S Spectacled Cormorant白令鸬鹚1852年

Bonin Night Keron博宁岛夜鹭1879年

Tahitian Sandpiper塔西提鹬1800年

Comoro Scops Owl喀摩罗角鹗1890年

Mauritian Barn Owl马岛仓鹗1700年

New Caledonian Lorikeet新岛吸蜜鹦鹉(灭绝年代不详)

Red-Fronted Parakeet豪岛红额鹦鹉1869年

Black-Fornted Parakeet塔希提黑头鹦鹉1850年

Nyctlcorax Megacephalus大头夜鹭1730年

White Gallinule白秧鸡1830年

Wake lsland Rail威克岛秧鸡1945年

Iwo Jima Rajl伊沃季马秧鸡1924年

Fiji Barred-Wing Rail斑翅秧鸡1965年

Samoan Wood Rail西萨摩亚水鸡1873年

Tahiti Rail塔希提秧鸡1900年

Tristan Gallimmle or lsland Hen特里斯坦黑水鸡1890年

Lord Howe lsland Fly Catcher豪岛鹅1920年

Lord Howe lsland White Eye豪岛绣眼1923年

Lord Howe lsland Fantail豪岛扇尾鹅1924年

Kitt Litz’s Thrush启利氏地鸫1828年

Bonin lsland Grosbeak笠原腊嘴雀1828年

Bay Thrush湾鸫1780年

Tonga Tabu Tahiti Flycatcher汤加鹅1800年

Long Lowe lsland Starling绿头辉椋鸟1925年

Mysterious Starllng太平洋辉椋鸟1780年

Coues’Gadwall赤膀鸭1874年

Fuica Newtoni马斯卡林瓣蹼鸡1863年

Ptilinopus Mercierii赤鬃果鸠1922年

Alectroenas Nitidissima马岛蓝鸠1830年

Alectroenas Rodericana罗岛蓝鸠1670年

Columba Versicoler杂色林鸽1889年

Cyanoramphus Zealandicus红额鹦鹉1844年

Cyanoramphus Ulietahus反极绿鹦鹉1774年

Lophospittscus Mauritianus毛里求斯鹦鹉(灭绝年代不详)

Necropsittacus Rodericanus腐尸鹦鹉1731年

Aplonis Pelzelni暗色辉椋鸟1935年

Aplonis Corvina库赛埃岛辉椋鸟1828年

Fregilupus Varius留尼汪椋鸟1862年

欧洲:

The Bald Ibis(Waid Rapp)欧洲秃鹃(灭绝年代不详)

灭绝兽类

欧洲

Aurochs原牛1627年

European Wild Horse(Tarpan)欧洲野马1877年

Caucasian Bison(Wisent)高加索野牛1925年

Portuguese Ibex波图格萨北山羊1892年

美洲

Eastern Bison东部野牛1825年

Oregon Bison俄勒冈野牛1850年

Eastern Wapiti(Elk)东部马鹿1877年

Merriam’s Wapiti(Elk)梅氏马鹿1906年

Dawson’s Caribou道森驯鹿(加拿大)1908年

Greenland LTundra Reindeer格陵兰驯鹿1950年

Badlands Bighorn Sheep巴德兰兹大角羊1925年

Long-EaredKit Fox长耳敏狐(灭绝年代不详)

Sea Mink缅因州海鼬1880年

Mexican Silver Grizzly墨西哥灰熊1964年

Arizona Jaguar亚利桑那豹1905年

Steller’s Sea Cow无齿海牛1767年

Caribbean Monk Seal加勒比僧海豹1952年

Sewfoundland White Wolf纽芬兰白狼1911年

Trexas Grey Wolf德克萨斯灰狼1920年

Great Plains Lobo Wolf西部灰狼1926年

New Mexican Wolf新墨西哥狼1920年

Kenai Wolf基奈山狼1915年

Southern Rocky Mountain Wolf南部山狼1915年

Cascade Mountain Brown Wolf喀斯喀特棕狼1950年

Florida Black Wolf佛罗里达黑狼1917年

Texas Red Wolf德克萨斯红狼1970年

Warraho or Antarctic Wolf福岛胡狼1876年

非洲

Blue-Buck蓝马羚1799年

Quagga斑驴1883年(1860年野外灭绝,1883年在阿姆斯特丹灭绝)

Burchell’s Zebra白氏斑马1910年

Bubal Hartebeest北非麋羚1923年

Cape Red Hartebeest披红麋羚1940年

Red Gazelle安哥拉红羚1940年

Atlas Bear阿特拉斯棕熊1870年

Cape Lion西非狮1865年

Barbary Lion北非狮1922年

亚洲

Shamanu or Japanese Wolf日本倭狼1905年

Indian Cheetah亚洲猎豹1948年

Bali Tiger巴厘虎1937年

Caspian Tiger西亚虎1980年

Javan Tiger爪哇虎1988年

Chinese Turkestan Tiger新疆虎1916年

Chinese Douc Langur海南白臀叶猴1893年

Taiwan Cloud Leopard台湾云豹1972年

Chinese Rhino中国犀牛1922年

Przewalaski’s Horse普氏野马1947年

Pygmy Hog倭猪(灭绝年代不详)

Schomburgk Deer熊氏鹿1932年

Syrian Wild Ass(0ngger)叙利亚野驴1930年

Ramchaekan Bear堪察加棕熊1920年

Persian Fal'low Deer波斯鼬鹿(灭绝年代不详)

5大威胁编辑

地球环境形势为何如此严峻?专家总结出主要有以下5点原因:第一,生境的丧失或破碎化;第二,外来种的入侵;第三,环境污染;第四,人口爆炸;第五,过度利用。 要了解物种灭绝后的危害有多大,首先要认识它的遗传多样性。比如两棵草长得很像,肉眼分不出来,但在遗传基础上它们毫无疑问有区别,这就是个体的惟一性,我们可以通过高分辨率的分子标记技术来区别个体。大家都很熟悉袁隆平院士对提高水稻产量的贡献,但是如果没有非常难找的野生稻做杂交,他不可能有成绩;矮秆基因对推动我国粮食产量提高,也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基因可能会改变一个国家的经济形势。因为在一个生态系统里,每一个物种都有它的特殊功能。每灭绝一个物种,就有几个、几十个物种的生存受到影响。

5次灭绝

1、奥陶纪-志留纪之交大灭绝

时间:4.49亿年前

原因:伽马射线击中地球导致全球气候变化

后果:约有100个科的生物灭绝,占当时的60%

2、晚泥盆纪弗拉斯期-法门期之交大灭绝

时间:3.77亿年前

原因:超级地幔柱喷发

后果:75%物种消失,海洋中无脊椎动物损失惨重

3、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灭绝

时间:2.5亿年前

原因:西伯利亚10000亿立方千米岩浆喷发

后果:物种数减少96%以上

4、三叠纪-侏罗纪之交大灭绝

时间:2.03亿年前

原因:滚烫的蒸汽,1800立方千米岩浆喷发,极端天气

后果:灭绝程度相对较小,恐龙崛起

5、白垩纪-第三纪之交大灭绝

时间:6500万年前

原因:小行星或彗星坠落地球

后果:恐龙时代在此终结,约有84%的物种灭绝

分析报告

《自然》杂志于2014年12月10日发表了一个分析报告《受威胁的生命》。报告表明,地球上高达41%的两栖动物正濒临灭绝,同时26%的哺乳动物和13%的鸟类也同样受到威胁。

《自然》表示,前景还有很大不确定性。有一种简化的预测方法是假设灭绝的速度保持恒定,据估计,目前每年有0.01%到0.7%的物种灭绝。按最大速度估算,每年有数以千计的物种消失。

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75%的物种大灭绝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内发生。

在过去的5.4亿年时间里,地球已经历了由地质或天文事件导致的五次大灭绝。分别发生在距今约4.43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约86%的物种灭绝);距今约3.59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约75%的物种灭绝);距今约2.51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约96%的物种灭绝);距今约2亿年前的三叠纪末期(约80%的物种灭绝)和距今约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约76%的物种灭绝)。恐龙就是这最后一次物种大灭绝的牺牲品之一。

谢选骏指出:全球政府可以避免至少减缓物种的第六次大灭绝,以此延续人类文明,并且可在地球灾难降临的时候,帮助人类移居地外空间。



【065、全球政府可以有效分发疫苗】


《新冠疫苗上市后的担忧:富裕国家真的在囤货吗?》(BBC 2020年12月12日)报道:

疫苗的产量足够供应全球广大民众吗?

看着疫苗这一周在英国推出,欣丹杜(Lois Chingandu)并未感到高兴——相反,她是担心。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她也盼望着接种疫苗,让生活恢复正常。但是和当下的很多人不一样的是,她并不觉得看见了黑暗尽头的曙光。

她的国家津巴布韦什么时候能够获得疫苗,目前仍然不明朗。“现在就只能是坐着干等,盼望我们能够在我的有生之年得到它,”她说,“我活在恐惧当中,害怕因为我坐在这个地方,就会感染新冠并且死去。”这听起来或许像是夸大,但是欣丹杜在过去看见过非常类似的情形。

她为爱滋病(HIV)预防机构工作,在1990年代初的哈拉雷(津巴布韦首都),她每天都看着数以千计的人死于爱滋病,而当时是有药物可以阻止死亡的,只不过只有买得起的人才能使用。“最终,是要既得利益者决定是时候挽救穷人了,然后我们才会得到疫苗。

“人民的疫苗”

这个星期,欣丹杜参与了一项名为“人民的疫苗(People’s Vaccine)”的倡议,旨在告诫富裕国家——特别是美国、英国、欧盟各国以及加拿大——不要囤积疫苗。“人民的疫苗”旨在确保像津巴布韦这样的国家也能获得平等机会。“我们知道他们大多数已经购买的疫苗是他们所需的三倍多,”她说。

一些国家甚至买得更多,加拿大将会有足够为全国人口接种五次的疫苗存量。“一旦它们给了最优先的群体之后,就将会有多余的疫苗。目前没有讨论过要将疫苗送去贫穷国家,去给那些真的很需要它们的人,”欣丹杜说。

这只是一部分的真相。目前有一个广泛覆盖的全球倡议,致力于将疫苗分发至世界各地,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一个国际疫苗倡议团体联盟所支持的。这个新冠疫苗保障机制(COVAX)的目标是,联合各国至同一个阵营当中,让它们能够与医药公司进行商讨。

目前有189个国家参与。当中92个是中低收入国家,它们所使用的疫苗费用将会由捐献者支付。英国已经向这个基金捐献了5亿美元。其他国家则会自行负担疫苗费用,但是它们可能会得到比单独议价更好的价钱。它们目前已经就三种疫苗商定好了价钱,但是和所有的领先疫苗则仍然在谈判当中。但是,COVAX本身并不足够。墨西哥就是通过自行负担疫苗费用来参与这个计划的国家之一。

时间就是一切

玛塔·德尔加多强调,应该尽早推广使用疫苗。玛塔·德尔加多是墨西哥的其中一个主要的疫苗谈判者。这项工作相当艰难。COVAX只覆盖了全国人口的20%,而它预订的疫苗仍然未获得批准。“我们在1月、2月、3月还是5月、7月获得疫苗,是不一样的。这些月份接种疫苗对墨西哥来说至关重要。”

墨西哥现在是冬天,病例在迅速增加;任何拖延都可能是生死攸关的事情。于是德尔加多一直是直接和医药公司谈判。一个关键的时刻出现在10月13日,那一天她和她的团队与三家疫苗公司达成了协议。他们甚至预订了少量首批进入市场的辉瑞(Pfizer)疫苗,12月底左右在墨西哥推出。余下的将在之后到位。“但是至少在墨西哥,我们有钱买疫苗,”她说,“我看到过其他拉丁美洲国家现在没有足够的钱买疫苗,而它们也没有真的得到保证能够获取疫苗。”

目前由牛津大学和医药公司阿斯利康(AstraZeneca)开发的疫苗,已经表明将不会从发展中国家的销售中营利。该疫苗在COVAX的名单中是一个重要的部分,但是目前尚得到批准在任何国家使用。而且,一种疫苗也不足以让全球接种。

“人人都在抢一块蛋糕”

苏尔坦博士说,在确定疫苗功效之前,有的国家难以承担购买疫苗的费用。就像墨西哥一样,巴基斯坦也在与第一家疫苗生产商进行对话。“我们肯定是在和富裕国家竞争,这是无疑的,”巴基斯坦卫生部的费萨尔·苏尔坦博士(Dr Faisal Sultan)说。他是有关谈判事务当中的核心人物。“每个人都在抢一块有限的蛋糕。蛋糕多大现在是固定了的,然后每个人都想得到一块。很明显,这是要争抢一番的。”他表示,目前为止的争夺的情况还算可以,但是他们仍然未能保证得到任何疫苗。巴基斯坦无法承担在确知疫苗有效之前就付钱。“那是一种奢侈,”他说,“我想只有少数几个国家可能会这样做。”“如果我们能得到东西和组合是对的,我们应该没问题,但是我们不能盲目下赌注。”

巴基斯坦的主要大学都在为中国公司康希诺生物(CanSinoBio)的疫苗进行临床测试,这可能对于该国的供应有帮助,但这并不是目前的一个等价交换条件。

知识产权问题

而且,这还不纯粹是一个商业的问题。玛塔·德尔加多承认,墨西哥的良好外交关系在她的协议谈判成功当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企业是在国家内存在的,”苏尔坦也表示,“而当你谈国家的时候,政治和同盟关系之类的一切因素都会发挥影响。但是目前,我们已经试图做的是脱离任何地缘政治的摩擦,它或许有可能,也或许没有。”

欣丹杜和“人民的疫苗”正在呼吁,要采用比外交甚至COVAX更加大刀阔斧的做法。他们想让疫苗企业将它们的知识产权共享,这样就能够制造出较为通用的一种疫苗。

世界贸易组织(WTO)于周四进行了会议,决定是否会废除知识产权规则;它将于12月17日宣布决定,但是大多数富裕国家都反对这一点。

对于世界大多数地方来说,要获得疫苗仍然只有等待。“将会有人继续因新冠病毒而死亡,”欣丹杜说,“与此同时,在其他国家的人则在过着正常的生活。”

谢选骏指出:穷国以为救命的希望掌握在富国手里,但富国的人大都知道,自己也是无依无靠的。在各自为政的主权国家时代,没有一个国家是安全的。我认为,只有全球政府能够有效防疫抗疫,并且可以有效分发疫苗。

《肺炎疫情:中国宣布加入全球新冠疫苗保障机制,态度转变背后有何考量》(BBC 2020年10月12日)报道:

中国外交部确认,该国已在周四(10月8日)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签署协议,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中方称这是推动疫苗成为全球公共产品的一个重要举措。

为实现全球民众公平接种新冠疫苗,全球疫苗免疫联盟、流行病预防创新联盟(CEPI)及世界卫生组织牵头成立新冠疫苗保障机制(Covax),中国译为“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

中国此前一直未明确表态是否加入,中国专家解读为做法“谨慎”,因其想平衡中国国内需求和邻国等需求。

中国的疫苗外交

目前有9种疫苗进入新冠疫苗保障机制的候选库,其中2种来自中国,一种处于临床一期试验阶段,另一种尚未进入临床试验。此前中国态度一直犹豫,中国官方小报《环球时报》引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曾光称,中国做法“谨慎”,因此前已承诺通过“一带一路”、东南亚国家联盟和上海合作组织等平台优先供给一些合作伙伴和邻国。曾光说,中国可能想制定周详计划,在加入新冠疫苗保障机制前,既能保障本国供应,也能保全这些平台的需求。

此前中国曾明确表示,一旦疫苗研制成功,将优先供给湄公河国家,属其“疫苗外交”的一部分。而此时加入新冠疫苗保障机制,中国称“目的就是以实际行动促进疫苗公平分配,确保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同时带动更多有能力的国家加入并支持”。

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的新闻发言人对BBC记者表示,目前全球有171个经济体加入疫苗保障机制,其中有包括中国在内的79个高收入国家。为达成2021年为全球提供20亿剂疫苗的目标,这些高收入国家需要预付疫苗款。但目前未知中国的预付款金额。

疫苗研发和订购大国美国并未表态加入。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领衔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批评世卫组织为“中国傀儡”,并暂停对世卫的资助。

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5月则表示,继续支持世卫组织工作,并承诺将在未来两年中向世界各国的抗疫努力提供20亿美元援助资金。4月,中方已向世卫组织捐款2000万美元。中国国药集团曾经透露其生产的疫苗价格可能在1000元人民币以内。

什么是新冠疫苗保障机制?

新冠疫情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反扑,民众期待安全有效的疫苗能让生活恢复正常。现在一部分新冠疫苗已进入审批阶段,一旦审批通过则意味着疫苗可以上市,大众可以接种。但目前疫苗订购属于卖方市场,供需严重不平衡。全球各国民众的接种顺序是凭该国国力在全球市场自由扫货还是无论贫穷富贵,各国民众有可能实现公平接种,同一时间进行?

为实现疫苗分配公平,新冠疫苗保障机制因此诞生。新冠疫苗保障机制执行负责人奥蕾莉亚·阮(Aurelia Nguyen)表示,在公共卫生领域还从未有类似的尝试。“新冠疫苗保障机制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但这是现有唯一的结束全球大瘟疫的计划。”但这个计划显然面临很多挑战和质疑。

新冠疫苗保障机制的挑战

新冠疫苗保障机制在其官网称目标是在2021年底前购买20亿支新冠疫苗,覆盖当地20%的人口。但目前未知是否每人需要注射一支还是两支疫苗才能产生抗体。中国国药集团负责人此前吹风表示,每人需要接种两支该集团研究的疫苗才能达到防疫效果。如果属实,全球76亿人则需要152亿支疫苗来帮助结束这场大流行。

目前全球三分之二的国家已参与该组织,参与的国家可以通过该组织购买疫苗,也可以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免费获得,当然后者大多数发生在经济欠发达国家身上。但美国和俄罗斯并未参与其中。事实上,一些富有国家已提前锁定疫苗,直接与药厂和疫苗研发团队签订协议。美联社称,这些国家的人口占全球13%左右,但已锁定市场50%的疫苗。

这意味着市场所剩疫苗不多,新冠疫苗保障机制面临激烈的订购竞争。除此之外,新冠疫苗保障机制的资金缺口让疫苗能否公平接种也增添了不确定性。

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的新闻发言人对BBC记者证实,目前已经筹资18亿美金, 但到2020年年底仍有20亿美金的资金缺口来为92个经济欠发达国家采购疫苗。到2021年,仍旧有50亿美金的疫苗采购资金缺口。美联社此前引述一份该组织的内部文件称,如果资金缺口不能补平,全球疫苗免疫联盟不会签署疫苗购买协议。

对新冠疫苗保障机制的不信任

欧盟为新冠疫苗保障机制注资4亿欧元,美联社称欧盟27国不会通过新冠疫苗保障机制购买疫苗,这被视为对新冠疫苗保障机制的供给能力无信心。欧盟单独与药厂签署购买10多亿支疫苗的购买协定。世卫组织执委会成员、欧盟首席疫苗谈判代表奥尔(Clemens Auer)表示,Covax的透明度严重不足。"我们对于疫苗的价格、质量、技术平台或风险都将没有发言权,这是完全无法接受的。"奥尔说,世卫组织从未就其疫苗战略向各国咨询。他评价称,世卫组织想要为世界最脆弱的人们先提供疫苗,这个想法“高贵”,但却在政治上幼稚。

台湾可以等待吗?

中国产的疫苗并非在每个区域都受欢迎,比如在台湾。台湾福卫部长陈时中态度明确,台湾将不买中国疫苗。全球疫苗免疫联盟的新闻发言人对此回复称,加入新冠疫苗保障机制后,成员有自由选择购买疫苗的权利。但在只有一两款疫苗获得审批的初期阶段,疫苗数量有限,如果放弃购买某款疫苗会延迟购买者获得疫苗的时间。

台湾本土疫苗研究速度落后于国际,目前台湾共有四家厂商投入研发,其中三家已展开一期临床试验,有一家预计11月能进行一期结果分析。此时国际领先的疫苗已进入临床三期最后冲刺阶段。

台湾最早的本土疫苗将于2021年下半年上市。除了等待,台湾亦从国际渠道订购疫苗,台湾于9月18日和“COVAX”签约、预计10月初付订金。陈时中解释称,对于中国的血液制剂、球蛋白、疫苗等生物医学产品,台湾原本规定就是不准进口,并不是因为这次疫情而新订定办法。

除开中国疫苗外的候选疫苗,有一些需要比较严苛的运输和冷藏条件。陈时中表示,台湾与冷链相关公司都保持联系,“如果到时候一定要使用,我们一定会准备好。”

与新冠疫苗保障机制签订疫苗协议,只是拿到疫苗入场券,到时还需看疫苗的安全性。而台湾本土疫苗研究落后于国际,可能意味着台湾的接种时间需要等待,但陈时中称“台湾有等疫苗的本钱”。香港媒体引述港府称,已去信中国政府提出请求,希望当中国疫苗面世时能支持香港需求。

香港的疫苗

防疫工作远落后于台湾的香港,似乎并没有等待的本钱。香港本土的"第三波疫情"刚在九月底受控,但似乎近日群组确诊病例的增加正预示香港疫情的“第四波”正在到来。所以疫苗对港府的防控工作至关重要。香港卫生署8月向新冠疫苗保障机制预订够约35%香港人口接种的疫苗,其余疫苗供应则需额外向个别药厂采购。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曾称,香港属富裕地区,参与机制所付的价钱会较发展中国家昂贵。但具体每剂疫苗价格,港府所交订金数额等都未有公开。即使向新冠疫苗保障机制订购的疫苗成功,香港仍有65%的人口的疫苗来源未解决。途径有两条,就像年初疫情刚爆发时港府找口罩的思路一样:全球采购和靠中国的中央政府支援。

香港抗疫专家许树昌称,余下未获保障约65%人口,则由香港卫生署另行再向厂商订购其他新冠疫苗。但目前为止,未有公开消息显示港府的订购交易。香港媒体引述港府称,已去信中国政府提出请求,希望当中国疫苗面世时能支持香港需求。

中国国药集团此前曾称,该公司研发生产的疫苗最早将于今年年底上市。但由于去年香港发生的“反送中”抗议导致社会极度撕裂和对中国的不信任,即使有中国疫苗供应香港,具体自愿接种人数难以预测。

此前中国政府支援香港做全民检测,在760万人口的香港,最终自愿检测人数为180万,总人数的四分之一不到。这也是摆在港府面前的抗疫难题之一,此前九月的大规模检测测出民众意愿,如果疫苗是中国供应,港府是采取自愿接种还是强制接种?

如果自愿接种,那么接种比例可参考此前大规模检测结果。众所周知,全员接种疫苗才有可能完全产生抗体结束大流行。如果做不到全员接种,港府的抗疫又将以何种形式结束,目前还存在太多未知。

谢选骏指出:香港政府还是早点采购美国疫苗吧,因为香港人民不敢接种中共疫苗。否则的话,武汉肺炎的防疫将在香港留下巨大的破口,可能反噬中国大陆一口。全球政府可以有效分发疫苗,难怪全球政府遭到各国的抵制,因为主权国家就是凶恶的瘟神。



【066、全球政府取代主权国家的矛盾一体论】


《30年内中美到底谁将是全球霸主?答案在此》(2017-8-30新财迷)认为:

特朗普又被泄密了!在自己的得力幕僚班农被赶出白宫后,一个关于特朗普秘密会议的内容被媒体重磅爆料!

据凤凰网转引Axios报道,特朗普最近在白宫的椭圆形办公室举行一次小型会议。会议上,总统特朗普怒斥了与会的高级幕僚,因为这些幕僚们抵制了他的鹰派贸易战立场。他对自己的高级幕僚在向中国发动经济战方面所做的工作感到失望,并因此猛烈抨击了他的新幕僚长约翰·凯利:

“约翰,你先前没有参加过贸易讨论,所以我想和你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在过去半年里,这群天才们(指其顾问)经常来这儿。我告诉他们,‘关税,我想要关税。’而他们都做了些什么?他们给我带来了IP(知识产权)。我不能对IP征收关税。”特朗普还称,“中国正在嘲笑我们……嘲笑我们啊。”“约翰,我要让你知道,这就是我的观点。我想要的是关税,想要有人为我带来关税。”

报道认为,特朗普似乎更倾向于忽略高盛支持的寻求维持全球化现状的人,而是继续遵循班农的战略来维持霸权。他补充说:“我们正在与中国打经济战。25年或30年内,我们中的一个将成为霸主,如果我们沿着这条路走下去,霸主将是他们。”班农说:“对我来说,与中国的经济战争是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应对。如果我们继续失败,那么我认为,我们将在5年后,最多10年,就会达到一个拐点,那时我们将永世不得翻身。”

上述爆料内容充分说明三件事:

一、白宫内部斗争非常激烈,正是如此激烈的斗争导致了班农出局。

特朗普和美国的政治精英们显然不是一个思路,之前他更加倾向于班农,但最终班农被赶出白宫说明,传统政治精英依然在强烈抵抗特朗普的政策趋势。从这次会议内容上看,应该说班农之所以被赶出白宫,很大程度上就是这次会议的尖锐对立。当然,最终的结果是特朗普妥协,班农出局。

二、特朗普的单边政策会继续推进,但他依然会遭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抵抗。

班农离去后曾明确表示,还会继续支持特朗普,这意味着班农虽然离开白宫,未来还会一定程度影响特朗普的决策。换句话说,就是特朗普的政策不会很快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只会是妥协于博弈长期并存的状态。

三、贸易战风险还将长期持续。

从特朗普说“想要的是关税”可以看出,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战方面会继续走下去,至少会用此方法继续敲诈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如此一来,世界爆发贸易战的风险就依然存在。为啥德国把特朗普比作纳粹?根本原因就在于特朗普的政策,所以德国人也想在西方丑化特朗普,希望反对特朗普的人越来越多,在不久的将来下台。

如果大家注意,在新闻报道中有两个表述,一个来自特朗普,另一个来自特朗普的前首席战略官班农。特朗普认为,中美正在与中国打经济战,未来25年或30年内,中美两国中的一个将成为世界霸主,如果美国沿着现在的路走下去,霸主将是中国。班农还补充说:“对我来说,与中国的经济战争是最重要的事情。我们必须集中精力应对。如果我们继续失败,那么我认为,我们将在5年后,最多10年,就会达到一个拐点,那时我们将永世不得翻身。”

那么,特朗普和班农到底说得有道理吗?未来25到30年世界霸主真的会在中美之间产生吗?未来5到10年,中美将会决出领跑者吗?

关于特朗普的说法,思考后有如下四点看法:

一、美国霸权思维根深蒂固,认为国强必霸,所以也就臆测中国正在抢夺美国霸权。

美国人乃至整个西方,霸权思维都是根深蒂固的,他们会很顺理成章地认为国强必霸,他们也会奉强者为霸主。正是在这种逻辑下,美国人才会认为中国正在复兴,未来必然与美国争霸,并且认为“修昔底德陷阱”无法避免。正是在这种逻辑下,特朗普才会说出未来25到30年世界霸主将在中美之间产生。

二、霸权时代已近终结,所谓未来25到30年的霸权之争根本不存在。

事实上,世界因为互联网而正在“去中心化”,而这个去中心化的结果就包括消灭所有霸权,消灭所有强树起来的权威。未来的权威,必然是靠自己挣的,靠实实在在为更广大的世界人民做事,才能成为真正的“新中心”。这个形成“新中心”的过程,就是一个新秩序诞生的过程。

未来25到30年,绝非新霸权诞生的过程,恰恰相反,那将是全球霸权瓦解的过程,所谓未来25到30年的霸权之争根本不存在。

三、美国必然失去霸权。

由于世界正处于霸权瓦解进程中,未来新的时代将不会再有全球霸权,美国在未来25到30年中虽然会不断挣扎,但也必然会失去霸权。这并非仅仅因为美国实力的衰落所致,更是因为这是全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四、本世纪中叶结束前是世界秩序大重组周期,在此期间世界将诞生新的秩序模式,世界将会有新的领导者。

本世界中叶前都将是世界秩序大重组的周期,这个周期从苏联解体开始萌芽,从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开始成长,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加速,如今这一进程在不断加速中。2040年到2050年,全球将诞生新的世界秩序、新的发展模式。

既然有了新的秩序、新的模式,同时世界又没有了霸权主义国家,那么必然会有领导者出现。事实上,全球新秩序、新模式的领导者一定会在中美两国中产生,不会是第三个国家。这一点,不仅仅是因为美国乃是全球霸主,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是因为中美代表着世界经济发展的两种典型模式。美国代表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旧模式,中国代表着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这里需要强调一点,并不是说注定新模式就一定会替代旧模式,关键看谁更加适应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旧模式如果能进行良好升级,在与新模式竞争中取得优势,那么旧模式一样可能赢得竞争;新模式由于没有前人经验,如果改革失败也可能半途而废。

不过,从现在情况看,美国代表的旧模式在经济体制上改进不大,推进全球生产效率变革方面停滞不前;与美国代表的旧模式相比,中国为代表的新模式则不断推进变革,内部政治经济体制在推进升级的同时,外部则充分利用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互补性提出了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一带一路”,两者正在产生化学反应引导世界经济发展。因此,中国在模式之争中正在取得优势。

现阶段,美国拥有前期积累的先发优势,在综合实力上仍然强于中国;中国发展的势能正在越来越大,后发优势正在凸显,虽然综合实力依然弱于美国,但体制机制方面的优势正在确立。

那么,未来5年到10年被班农认为是美国与中国竞争的一个拐点又是什么意思呢?

这个5年到10年的拐点也并非危言耸听,因为中国GDP超越美国就是未来10年之内的事。一旦中国以美元计价的GDP超过美国,中美综合国力实际上也就出现了逆转。事实上,世界银行早在2015年就认为,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的GDP在2015年已经超越美国。那么,当以美元计价的中国GDP超越美国时,中国在工业能力上将会高于美国不少,科技水平将会接近美国,那么综合国力会超过美国。

当中美综合国力发生逆转时,以中国的人口基数、发展潜力,中美未来的国力差距只能越拉越大。正是基于这样的逻辑,班农才认为未来5年到10年将是美国的拐点。

然而,班农的错误在于,他认为遏制中国就能维系霸权,那绝对是错误的,因为全球霸权未来是必然会消失的。在这个霸权分解消失的年代,越早认识到霸权将消失,越早据此作出调整,对未来全球领导者位置的竞争就会越有利。然而,美国不愿意面对调整的阵痛,不愿意失去霸权,于是变成了旧势力集团的捍卫者并逆潮而动,这样的结果只能促使其更快地失去霸权,并且逐渐丧失在全球领导者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美国,霸权将不再,还会是全球领导者吗?

如果不调整战略,难了!

谢选骏指出:上文的思想接近我2004年提出的“全球政府论”,但是由于没有吃透“全球政府”的思想,犯有以下错误——

1、上文一方面说“2050年,全球将诞生新的世界秩序、新的发展模式。”,一方面又说“既然有了新的秩序、新的模式,同时世界又没有了霸权主义国家,那么必然会有领导者出现。”——这是自相矛盾的,因为“霸权”就是“领导者”,换言之,“领导者”就是“霸权”。

2、上文说“事实上,全球新秩序、新模式的领导者一定会在中美两国中产生,不会是第三个国家。”——这是自相矛盾的,因为新秩序、新模式,则不必限于现有的强权。否则,又如何谈得上“新秩序、新模式”?

3、当然,按照谢选骏“矛盾一体”的最新理论,建立全球政府、消灭主权权国家,全球政府取代主权国家,乃是全球社会的必由之路。

*

矛盾一体论,见于谢选骏《“矛盾”只是思想的死角——“矛盾”还是一种新式武器》:

应该从“阴阳调和的角度来看到“矛盾”,而不是从“对立统一”的角度来看待“矛盾”,如此,便能发现:“矛盾”是一种新式武器,而不是夸夸其谈与“自我冲突”。

事物的“矛盾”是不存在的——千古矛盾死结仅仅出自《韩非子》的误导。因为那天下无敌的矛与盾,是联为一体的,而《韩非子》却把它们分开了。就谢选骏而言,矛头是盾牌之执手,矛头是盾牌之执手,故此天下无敌之矛盾可以无坚不摧、无锐可敌。

这对矛盾之所以能够天下无敌,恰恰在于它们是组合在一起的,因此成为举世无双的新武器。而《韩非子》并不懂得这一点,结果把它们拆分开来了,既然拆分开来了,就不再构成举世无双的新武器了。

具体说在《韩非子·难一》——

楚人有鬻①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②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注释]①鬻(yù):卖;②陷:穿透。

自相矛盾,出自于《韩非子·难一》,一则成语故事。描述的是:在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他先夸耀自己的盾很坚硬,说:“无论用什么东西都无法破坏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很锐利,说:“无论什么东西都能将其破坏!”市场上的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它们将怎么样?”那个人无法回答。众人嘲笑他。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此人无以对答。后因以形容行事或言语前后不统一。也指不连贯的性格或心情。语出《韩非子·难一》:“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后来讽刺那些言行不一致,前后不协调的人。

谢选骏指出:鬻者之所以“弗能应也”,并非无以对答,而是不想对外行泄露新武器的秘密。

无法被刺穿的盾牌和没有刺不破盾的长矛,不仅不是“不可能共同存在的”,而是恰恰必须“共同存在”的。所以“行事或言语的前后不统一”,只对外行存在,对内行并不存在。

解开了矛盾死结,就是思想的秘密武器。

外行不懂这些,而大谈特谈所谓的“矛盾论”与“实践论”,结果只能用伪劣产品祸乱天下,在技术革新上莫衷一是。

“矛盾”只是思想的死角,而对于懂得思想主权的头脑来说,死角并不存在。

谢选骏就这样解开了矛盾的千古死结。因为,这是思想的主权。



【067、全球政府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良方】


《逆全球化是不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良方》(BBC 2019年9月23日)报道:

在过去的两百年,数以百万的有志之士——革命者、活动家、政治家和理论家——一直想法遏制因日益全球化而造成经济两极分化和生态退化的灾难性发展轨迹,但至今徒劳无功。或许是因为我们对技术和经济的认识陷入一种有缺陷的思维方式,正如当前关于气候变化的论述所显示的那样。

温室气体排放的不断增加不仅导致气候变化,让越来越多的人焦虑不安,例如,英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担忧达到了创纪录的高度。世界末日般的景像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登上新闻头条。全世界科学家告诉我们,未来10年内的碳排放量必须是10年前的一半,否则我们将面临文明的末日。像在全球发起关注气候变化的瑞典少女格力达·桑贝格(Greta Thunberg)这样的学生和像“灭绝叛乱”(Extinction Rebellion)这样的激进运动发出的警世之言,就是要求我们人类能够对未来感到恐慌不安。这种警世是对的,不是危言耸听。但是人类又可以做些什么来避免这场气候变化带来的灾难呢?

大多数科学家、政治家和商界领袖都倾向于把希望寄托于技术进步。不管意识形态如何,人们普遍期望新的科技将以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等,来取代造成气候暖化的罪魁祸首,即化石燃料。许多人还相信,科学家将发明新的技术能去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甚至创建“地球工程”来改善气候。这些愿景的共同点是,相信如果人类能够采用新的技术,就能拯救人类现代文明。但“技术”并不是一根可以点石成金的魔杖。还需要大量的资金,也就是说,人类需要从其他领域获得劳动力和资源。但我们往往会忽略这个关键事实。

环保的代价

全球能源至今90%仍来自化石燃料。在2017年,全球只有0.7%的能源来自太阳能,1.9%来自风能。那么,人们期待已久的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为何没有实现呢?

在很大程度上,太阳能驱动的交通,就像太阳能动力一样,是一种新奇的东西。 

一个争议很大的问题是生产可再生能源需要大量土地。能源专家估计,可再生能源的“功率密度”即单位土地面积能量瓦数传输速度,是远低于化石燃料,因此用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将需要更大的土地面积。

部分因为这个原因,长期以来人们所设想的大规模生产太阳能计划,是充分利用诸如撒哈拉沙漠这类寸草不生的地区。但是,因为怀疑是否能盈利而妨碍了投资。例如,10年前,有很多人在谈论一个投资4000亿欧元(3640亿英镑)在撒哈拉沙漠生产太阳能然后输往欧洲的计划“沙漠科技”(Desertec),但因太昂贵和不切实际,主要的投资者一个接一个地撤出,计划最终破产。

当今,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工程是摩洛哥的瓦尔扎扎特太阳能电站,占地约25平方公里,造价约90亿美元。这个工程将为摩洛哥大约100万人提供电力,这意味着理论上还需要另外35个如此规模的太阳能工程,即3150亿美元的投资,才能满足摩洛哥全部人口的能源需求。我们往往忽视这样一个事实,建造如此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所需要投入的巨额投资,也是对其他资源的巨大消耗,其产生的巨大碳足迹已超乎我们的想像。

太阳能电池板的售价近年不断下调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制造业转移到亚洲的结果。我们必须反躬自省,欧美国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作的努力,是否真的应该让全球其他地方付出代价?去利用这些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去开采其稀缺资源和滥用他们的土地?

另外,我们还必须考虑可再生能源是否真的是零碳排放。风力发电机和核能电厂的生产、安装和维护仍然严重依赖化石能源。而且,每单位非化石燃料发电所产生的电力只能替代不足10%的每单位化石燃料的发电。以目前的速度,可再生能源革命将非常缓慢。

同时,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仍在继续上升。由于这一发展趋势看来不可阻挡,许多人希望能广泛使用可捕捉和消除发电厂和工厂之碳排放的技术。

当然,人们不难反驳说,在转型完成之前,太阳能电池板也必须使用化石燃料来生产。但是,即使我们100%的电力是可再生的,电动飞机和船只是一种新事物,还无法取代我们全球交通网络中的大量车辆。同样,许多可再生技术所需的钢铁和水泥生产仍然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

摩洛哥瓦扎扎特太阳能发电站占地约25平方公里,生产该国电力需求的1/35。 

大多数鼓吹可持续发展的人士,比如美国要求立法实现绿色新政的活动家,坚信不疑地认为,气候变化问题工程师可以解决。绿色新政提出的解决方案之核心是将能源生产大规模转移到可再生能源,并且对新能源生产的基础设施做大规模投资。这个方案认为,大规模投资绿色能源将推动经济进一步增长。

全球科技的问题

一般的看法似乎是,气候变化问题无非是用一种能源技术替代另一种能源技术的问题。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技术本身与资本的积累是紧密关联的。既然如此,重新设计新的能源模式并不如想象般的容易。能源技术的大转换不只是另建基础设施的问题,还意味着世界经济秩序的改变。

譬如,蒸汽机被看作是利用煤的化学能的天才发明。蒸汽机诚然是天才发明,但如果没有大西洋三角贸易的奴隶、原棉和棉织品,19世纪英国的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由蒸汽器推动的大量纺织工厂就永远建不起来。蒸汽机不仅仅是一个善用自然之力的天才工程,这如同所有复杂的技术一样,蒸汽机技术能够投入生产还得依赖全球贸易关系。

技术依存于全球的社会关系不仅仅只是钱的问题。从物质角度来看,蒸汽机的成功有赖于劳动力及其投资于南卡罗来纳州的棉花纤维、威尔士的煤炭和瑞典的铁矿等资源的流通。因此,现代技术是现代世界的社会新陈代谢之产物,而不仅仅是发现自然世界“真相”的结果。

很多人自以为,只要我们有了正确的技术,我们就不必减少流动性或能源的消耗,而全球经济仍有可能增长。但这难道不是痴人说梦吗?这说明我们并没有搞清楚何为“技术”。电动汽车和许多其他“绿色环保”的设备可能看起来令人欣慰,但也常被人揭露是一种阴险的掩饰手段,只是将刚果和中国内蒙古环境恶劣的煤矿,领取低廉工资的矿工,这样的工作和环境负荷转移到我们的视线之外,来一个眼不见心不烦而已。对于富裕社会的能源用户来说,这些能源看起来是可持续的、公平的,但却延续了一种短视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可以追溯到蒸汽机的发明。

难道我们的目标是要推翻这种“资本运作生产模式”吗?如果是的话,我们该如何行动?

人类用世间几乎所有的万事万物,大至人类所支配的时间、生态系统,小至小机件等来换取金钱之时,一直孜孜不倦寻找本小利大的交易,这最终意味着会去利用欠发达国家的最低工资和最廉价的资源。

瑞典女孩桑贝格、《灭绝叛乱》的成员和其他气候运动人士虽然动机良好,但尚不清楚要求采取什么样的行动。他们和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希望停止温室气体的排放,但似乎又认为这样的能源转型与资金、全球化市场和现代文明能够兼容并蓄。

重新设计游戏

为了认识到“通用货币”确实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我们需要研究,是否有其他买卖交易的方式。就像棋类游戏中的规则是人类构建的,原则上人类也可以重新设计。

“当地货币”,比如布里斯托英镑,并不能解决我们对全球进口的依赖。 

改变游戏的唯一途径是重新设计最基本的游戏规则。无论我们是激进分子还是否认气候变化的人士,只要我们购买食品杂货,就是帮助这个“体系”延续下去。如果我们都是同一种游戏的参与者,就难以找到罪魁祸首。因为赞同现行的游戏规则,我们限制了我们作为共同体为共同目标而努力的能力。

国家当局可以在通用货币之外建立一种补充性货币,这种补充货币应惠及所有居民,作基本日常开支之用,但只能购买所居地某个方圆之内的商品和服务。这不是社区交易系统(LETS)所谓的“当地货币”,或布里斯托英镑。使用当地货币,只要你去当地商店购物,买到的大有可能是地球另一端生产的商品,实际上并未阻止全球市场的扩张。只限于购买本地产品的特种货币,将是让全球化车轮紧急刹车的一把货真价实的扳手。

只有如此,才会有助于减少对全球运输的需求,而这正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同时也能增加地方经济的多样性和弹性,并能鼓励社区的整合及认同。同时低工资和宽松的环境立法在世界贸易中也不会再像目前一样具有竞争优势。

以地方化方式重新规划大部分的经济,并非意味地方社区,如医院、电脑和家庭将不需要电力。但将拆除大部分着眼于全球化,以化石燃料驱动的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是用于全球性地运输人口、杂货和其他大宗商品。

毫无疑问,太阳能将是人类未来举足轻重的能源,但前提是我们不能让只要有利可图不惜绕半个地球运输基本物质,这样一种全球化市场的逻辑仍然当道。今天对科技的盲目信仰不会拯救人类。要让我们的地球还有希望,全球经济模式必须重新设计。此问题比资本主义或对经济增长的强调更为根本,因为这本身就是金钱,以及金钱与技术的关系。

人类世纪发生的气候变化和其他恐怖事件不仅警告人类必须停止使用化石燃料,同时还警告我们,全球化本身将无以为继。

谢选骏指出:无耻的鸦片贩子后代英国人,装傻充愣地发问“逆全球化是不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良方”?这是因为,他们知道大英帝国一去不返了,所以他们现在连欧盟的规矩都不愿忍受。毒品贩子发自本能地知道,全球政府是他们的克星,正如英国人发自本能地知道“逆全球化才能恢复岛国的优势”,所以他们误导“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良方”,提出“逆全球化是不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良方”这样愚蠢的问题。在我看来,“全球政府才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良方”——这在我1975年到2004年间写作的《全球政府论——中国文明整合世界》,已经有过系统的表述了,英国人还不懂吗。逆全球化是不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良方?欧西岛民明知不是而故问,就像毒品贩子发问,“放弃管制是不是解决毒品贩卖的问题的良方。”


【068、全球政府撕毁国际法、践踏国内法、瓦解联合国】


美国虽然尚未成为全球政府,但川普政府却已着手阻碍联合国的工作了——照此办理,以后给所有不听话的国家代表一律拒签,事实上就瓦解了联合国! 

《川普发出的摧毁伊朗文化遗址的警告受到国际谴责》(美国之音 2020-01-06)报道:

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警告要摧毁伊朗的文化目标,这一威胁在国际上受到了普遍谴责,批评者还指责说,这将是战争罪行。

这似乎也违背了美国早在美国南北战争林肯政府时期就开始实施的一项准则。德保罗大学艺术、博物馆与文化遗产法中心主任、法学教授帕蒂·格斯坦布里斯(Patty Gerstenblith)认为:“美国军队在可能的情况下保护文化遗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0多年前。军队以及整个美国有理由为此感到自豪。”格斯坦布里斯曾在奥巴马政府担任总统文化财产顾问委员会主席。她说:“在美国国内和国际上,那种把袭击文化遗产作为反击和报复形式的想法,真的是令人憎恶。而现在要做的正是如此。”

一些对川普所发出的威胁的批评来自美国最密切的盟友。英国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Dominic Raab)说:“我们已经非常明确地表示,文化遗址受到国际法的保护,我们期待这一点将受到尊重。”

上星期,美军无人机袭杀了伊朗圣城军首领卡西姆·苏莱曼尼(Qassem Soleimani)。他被指要为多起国际恐怖袭击事件负责。伊朗随后誓言报复。川普在推特上威胁说,如果伊朗胆敢报复,美国将袭击对伊朗文化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点。星期日(1月5日)晚间,川普在“空军一号”专机上对记者们讲话时,不仅没有收回这番威胁,反而更加强硬。他在从佛罗里达飞往马里兰州安德鲁斯联合基地的途中说:“他们被允许杀害我们的人民。他们被允许折磨和残害我们的人民。他们被允许用路边炸弹炸死我们的人民,而我们却不被允许去动他们的文化遗址?这说不过去。”

前国家情报总监詹姆斯·克拉珀(James Clapper)说,他相信,美国如果展开这类攻击,将违反国际法。他对美国之音说:“假如我们这样做,我们将会引起国际社会的愤怒,而且有可能让美国的这类目标面临受到潜伏小组攻击的风险。我肯定,他的打击目标清单对五角大楼来说是新闻。我确信五角大楼没有认真策划过打击这类目标。”

在担任奥巴马政府的国家情报总监之前,克拉珀曾在两届不同政府担任负责情报事务的国防部副部长。克拉珀说,攻击文化目标“不仅将激化伊朗人的情绪,而且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将把他们凝聚起来支持伊朗政权,而这恰恰是我们据称一直在通过‘极限施压’运动所追求的目标的对立面。这场运动已经显示是一场惨重的失败。”

曾任白宫战情室资深主任的拉里·法伊弗(Larry Pfeiffer)也持同样看法。法伊弗还曾担任中央情报局局长办公室主任。他对美国之音说:“这只能增加对美国人的威胁。当美国总统说文化遗址人人可以攻之的时候,他给了对手做同样事情的错误理由。”

目前担任乔治梅森大学海登情报、政策与国际安全中心主任的法伊弗还说:“这些威胁听起来像是某个专制政权比如朝鲜会发布的命令。美国不应该这样表现,这有可能违反了国际公约和准则。塔利班曾经干过这样的事情,受到了全天下谴责。制定这样的袭击对象很难让我们的西方盟国支持美国的目标。”

塔利班2001年在阿富汗掌权时炸毁了可以追溯到公元6世纪的巴米扬大佛。总统顾问凯莉安·康韦(Kellyanne Conway)星期一对白宫记者们说:“蓬佩奥国务卿昨天说过,我们将在法律范围内行事,我认为伊朗有很多你也许可以称做是文化目标的军事、战略军事目标。”当被问到她是否是指责伊朗把军事设备伪装在文化遗址内时,康韦回答说:“不,我不会这样说。”但是她又补充说:“我的意思是,也许吧,谁知道呢?”国际法专家们说,《海牙公约》承认在某些情况下攻击文化目标是合法的,比如这些地点被转为军事目的,而出于“迫切的军事必要”,必须予以攻击。

不过学者们说,法律禁止把毁坏文化财产做为恐吓被占领人民的方式或者做为报复方式。而川普的声明便是暗示为了报复。

谢选骏指出:美国虽然尚未成为全球政府,但川普政府却已着手撕毁国际法了——如果有朝一日全球政府按照我的思想组织起来了,将会更加有力地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入境美国 超60伊朗裔旅客遭拘留 美公民也不放过》(世界新闻 2020年01月07日)报道:

伊斯兰民权组织”美国—伊斯兰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American-Islamic Relations,CAIR)的华盛顿州分部在5日传出,美加边界的和平拱门(Peace Arch)检查站,有超过60名伊朗裔旅客,其中包括拥有美籍公民身分的人士遭到拘留。

38岁的妮亚·海克马提表示,她和她的丈夫及两位分别为8岁和5岁的孩子,从5日的午夜被海关拘留到早上5时;海克马提全家都拥有美国公民身分,但她和丈夫都是在伊朗出生。

民主党众议员普拉米拉·拉亚帕尔(Pramila Jayapal)在6日记者会上,接获38岁的妮亚·海克马提(Negah Hekmati)的申诉,她和她的丈夫及两位分别为8岁和5岁的孩子,从5日的午夜被海关拘留到早上5时;她表示全家都拥有美国合法公民身分,但她和丈夫都是在伊朗出生。

CAIR表示上周末有许多伊朗裔旅客,从北方出境去参加4日在温哥华举行的伊朗流行歌手演唱会,但这些人在回程时却遭到拘留和盘查;此举被认为是担忧伊朗军方关键领导人物苏雷曼尼(Qassem Soleimani)遭美方击毙而报复,引发国内极大争议。

CAIR于声明中表示,根据联邦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的消息指出,他们受到国土安全部的指示,拘留所有无论是否”持美籍公民身分”入境的伊朗裔旅客,并回报所有可疑或有”反美倾向”的人士。

在华盛顿州边境城市布莱恩(Blaine)担任移民律师的萨多尔斯(Len Saunders)说,他在CBP的联络人透露华盛顿总部已下令新的审查程序,针对所有在伊朗出生的旅客进行盘查。

华州也并非唯一特别关注伊朗裔或伊朗裔美籍人士的单位;一位拥有美国公民的身分伊朗裔历史学家盖兹维南(John Ghazvinian)就说,当他从埃及回到纽约甘迺迪机场时,也受到海关人员特别的盘查。

CAIR执行主任弗拉迪(Masih Fouladi)说:”我们正针对全国所有在入境处遭到拘留的伊朗裔美籍人士,进行广泛的验证,并协助提供他们正确的入境指引。”

尽管如此,CBP发言人则是否认有收到国土安全部的指令,并说:”社群媒体上有很多消息说,政府拒绝让在伊朗出生的美籍人士入境,这是错误的。”

谢选骏指出:美国虽然尚未成为全球政府,但川普政府却已着手践踏国内法了——如果有朝一日全球政府按照我的思想组织起来了,将会更加有力地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消息:美拒向伊朗外长发签证》(2020年1月7日 综合新闻)报道:

伊朗外长扎里夫原定1月9日到纽约出席联合国安理会会议。路透社引述美国一匿名官员说,美国政府拒绝向伊朗外交部长扎里夫发放签证。扎里夫原定本周四(9日)到纽约出席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会议。联合国总部大楼设在美国纽约州。

伊朗革命卫队精英部队指挥官苏莱曼尼1月3日遭美军以无人机袭击身亡,导致美伊对峙关系加剧。 

谢选骏指出:美国虽然尚未成为全球政府,但川普政府却已着手阻碍联合国的工作了——如果有朝一日全球政府按照我的思想组织起来了,将会彻底瓦解联合国的存在!



【069、全球政府在互联网上出现了】


《这个国家能建立全球第一个“数字化”政府吗?》(2017年11月21日 BBC)报道:

我们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在威严的政府大楼前排着永无止境的队,凝视虚空,在等待中度过漫长的时间,然后在税务局或机动车管理局填写各种各样厚厚的表格。

你会怎样打发这种排队时等待的无聊——尤其是之后还要在一个乏味的地方做一些更加让人感到无聊的事情?最大的可能就是玩手机,查邮件,发Instagram,甚至发推文表达自己无聊的感受。

那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在手机上填写这些表格(或者办理政府机构的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务)呢?在电子支付、指纹锁屏、手机视频聊天的2017年,为什么不能把所有要去政府机关办的事情搬到网上,在一个地方一次全部解决办妥呢?

波罗的海的沿岸某个国家可以做到这件事,那就是爱沙尼亚,一个坐落在东北欧人口仅130万的小国。

日本、芬兰等很多国家都以爱沙尼亚为榜样,对政府服务进行数字化改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个Skype诞生地的国家正在集中精力全面建设数字化社会。世界各地的专家都盛赞这个名为"爱沙尼亚在线"(e-Estonia)的电子政府项目是全球典范,它展示了政府如何将大部分服务迁移到一个更为便捷的网络平台上。

"爱沙尼亚在线"的网站称,该项目是"数字政府的演进"。网站于1997年上线,2000年以来公民能够通过网站进行在线报税(爱沙尼亚95%的人都在网上完成报税)。网站上还可以收取医疗处方和体测结果,可以签署文件。连投票,甚至外国人成为网上居民的手续也可以在网上完成。

"爱沙尼亚在线"的发言人安娜·派普劳尔(Anna Piperal)表示:"目前,信息储存在国内,但是我们正在建立一个政府云服务,到时遍及全球的爱沙尼亚大使馆将为此提供支持。"

爱沙尼亚并不是唯一这么做的国家。芬兰、日本和塞浦路斯都在纷纷效仿爱沙尼亚的做法,有的与爱沙尼亚的公司合作,在本国建立线上税务平台,或者借用爱沙尼亚的身份证系统,赋予每个公民一个囊括一切的身份编号,可用于社会保障,投票或灾害反应。

位于美国华盛顿的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政府治理研究总监、副主席达雷尔·韦斯特(Darrell West)说:"爱沙尼亚走在最前列。"

电子政府项目还有第二个好处,就是它会创造技术类职位。派普劳尔表示,"爱沙尼亚在线"招聘了很多技术人员来支持这一系统,这就和任何新兴产业一样。

"我们需要更多的工程师、设计师、测试员、程序员和架构师。还需要更多的文案人员、社交媒体专家和更多的网络开发师。"

不少政府治理和互联网领域的专家对"爱沙尼亚在线"都赞誉有加,称之为该类项目的拓荒者和先锋。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例子——启动时间也非常早的一个例子,"牛津大学社会和互联网研究教授、牛津互联网研究所(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主任海伦·马格兹(Helen Margetts)评价到。

马格兹说:"在苏联解体后,爱沙尼亚摒弃了传统的体系,从头开始——他们决心要实现无纸化。他们选择了一种井然有序的解决方案,走在全世界的前列。"(爱沙尼亚在1991年脱离前苏联,重获独立)

但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新闻常常报道发生数据泄漏的世界里,类似脸书(Facebook)个人资料被黑客盗取,信用卡号码遭窃,密码盗刷和储蓄账户遭窃等报道层出不穷。那么为什么人们要把所有的个人信息托付给一个单一、集中的在线平台呢?(据批评者称,这个平台还存在被黑客攻击的风险)

爱沙尼亚称它是全球首个提供"电子居留权"的国家——为全世界的任何人提供数字政务身份证号和在线服务…… 

2014年,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展开一项调查,发现了"爱沙尼亚互联网投票系统中的重大安全风险"并建议"立刻撤回这一系统"。但是"爱沙尼亚在线"表示其投票系统有足够的安全措施保护投票的真实完整性,比如政府发放给每一位公民的身份证(通过这些身份证居民可以使用网上银行或电子投票等在线服务)。它还表示其区块链技术将努力确保没有任何人能操纵数据而不被发现,声称即使黑客、系统管理员、甚至政府自身在内都无法做到。

"当你把所有东西都放在一个平台上时,网络安全就构成了真正的风险,"韦斯特说。他提到了2007年俄罗斯曾向爱沙尼亚发起首次互联网大战,并造成了一场危机。银行瘫痪,取款机无法使用。BBC记者达米恩·麦吉尼斯(Damien McGuinness)在今年早些时候报道称,尽管爱沙尼亚的报纸努力及时报道当时混乱局面的最新进展,"记者突然间发现无法上传文章,报纸也无法及时印刷。"

韦斯特把2007年俄罗斯的网络攻击称为"相当于对实体基础设施的轰炸,导致其无法使用。"

韦斯特还说,由于对网络安全的忧虑,大多数政府还不支持在线投票——尽管越来越多的人担忧俄罗斯可能影响了数个国家的选举。

不过,"爱沙尼亚在线"的派普劳尔指出,爱沙尼亚的投票系统从未遭遇黑客攻击,也从未瘫痪过;在这个选举机器被黑客入侵(比如最近在美国发生的事件)的时代,使用一个软件可能优于数百台机器遭遇入侵。此外,破坏政府选举还有很多不同的方法。韦斯特指出,比如虚假新闻、信息不完善的选战、欺骗性广告和社交媒体攻击。

但即使电子政府利大于弊,爱沙尼亚的模式是否必定可以复制到其他国家?爱沙尼亚是如何获得成功的呢?

专家称,这在爱沙尼亚就是当务之急——爱沙尼亚把电子政府确立为重要目标,然后努力去实现。但是这个理念不一定能够推广。爱沙尼亚是一个小国,人口130万,相当于比利时或者西弗吉尼亚州(West Virginia)。(不过,马格兹指出:"脸书有20亿用户,他们好像还是能够管理好。")

此外,把爱沙尼亚与英国、美国等西方大国相比是风牛马不相及。英国和美国的政府比爱沙尼亚复杂的多,不同的区域也有大量不同的政府部门和法律条文。

更不用提,国家越大,类似爱沙尼亚的一站式数字化社会就越难建立。在一个大国,可能有多种语言并存,这会导致很多复杂的问题。在一个同质化的小国,精简服务较为容易。

不妨想一下美国国家税务局(IRS)或英国税务海关总署(HMRC)。"这都是非常庞大的机构,它们并不希望有一个中央集权的小部门对它们发号施令。大型政府的一个问题是有很多历史负担,"马格兹说。

但是,如果能够成功的话,电子政府会胜过在一个没有窗户的政府办公室里呆上几个小时,然后听过劳的办公人员大声吼叫。电子政府对公民来说意味着极大的便利。即使在一个充满了网络战争和国际间谍的复杂世界,日常生活的数字化脚步似乎也不会很快停止下来。

这就是未来。专家称,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政府的运行可以完全在互联网上完成。因此,它可能会是21世纪最伟大的创想之一。

"亚马逊就是一个网站,对吧?当你想到亚马逊时,你不会想到建筑物。当你想到政府时,你会想到建筑物吗?你很可能不会这样想。未来,政府就会是一个网站,"马格兹说。

谢选骏指出:全球政府在互联网上出现了,这不是一个极权政府。可是,当一切权力的纽带都集中一起的时候,人性如何可能避免滥用权力的诱惑呢?谁来监督全球政府,哪怕这仅仅是一个互联网上出现的权力中心。——这就是我们即将面对并且需要解决的问题。



【070、全世界基督徒夺回君士坦丁堡】


《土耳其号召全球穆斯林保卫耶路撒冷》(2017-07-25 法广中文)报道:

引发近期暴力冲突、死亡事件的以色列金属探测器安检门被拆除,由更加“低调的设备”所取代。但耶路撒冷的穆斯林群体仍旧呼吁信徒继续抗议。

圣殿山是伊斯兰教的第三大圣地。被卷入该事件的约旦和以色列就圣殿山事件达成了和解,并释放了一名被指控杀死两名约旦公民的以色列外交人员。此后,约旦国王敦促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尽快让事态恢复正常。

事件起因大致如下:7月14日,东耶路撒冷圣殿山附近发生了袭击事件,造成两名以色列警察死亡,此后为了强化治安,以色列在圣殿山安装了金属探测器安检,引发人们的不满,当地巴勒斯坦人上街游行,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称“以色列此举是在侮辱全世界的穆斯林”,而阿拉伯国家联盟则指责以色列把新的安检措施强加于这一圣地,是在“玩火”。警民冲突中造成了至少5人死亡,数十人受伤,驻守阿曼的以色列安保人员在以色列大使馆内部被一名约旦人使用一把螺丝刀袭击,受到螺丝刀袭击的以色列警卫在还击中杀死了发起袭击的约旦人,当时的混乱局面造成另外一名约旦人被误杀。之后,一辆以色列坦克瞄准了哈马斯在加沙地区的军事部署,此前加沙地区曾经朝以色列发射了一枚火箭。

以色列驻联合国大使昨日晚间在联合国紧急召开的会议上表示,以色列安装安检门只想保证所有人更加安全,就算安了金属安检门,每个人都依然可以随时去圣殿山祈祷。

虽然以色列撤掉了金属安检装置,但耶路撒冷穆斯林群体呼吁“东耶路撒伊斯兰宗教财产委员会WAQF出面组织情况评估委员会,在该委员会调查清楚并让事态恢复以往之前,不应该允许任何人进入圣殿山。”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今日呼吁世界所有穆斯林拜访耶路撒冷,保护耶路撒冷。

谢选骏指出:都说“皇帝不急太监急”,埃尔多安这个“非土耳其人”做了土耳其总统,比土耳其人还要急吼吼,就像比皇帝还要着急皇家狗运的太监一样。耶路撒冷本来就不是穆斯林的,而是他们抢来霸占的,现在又被欧化的犹太人抢了去,这是历史的循环报应。所以正义之举的当务之急,不是“穆斯林保卫耶路撒冷”,而是“全世界基督徒夺回君士坦丁堡”——因为君士坦丁堡是得到基督教合法化的圣地,从来就不是土耳其人的故乡,土耳其人应该老老实实地把君士坦丁堡归还给基督徒,以便给自己在文明世界一点起码的发言权,否则,土耳其人真的应该退出欧洲、退出小亚细亚,回到自己在中亚细亚的老家。而“保卫耶路撒冷”的任务,也轮不上穆斯林,那是基督徒的义务。

君士坦丁堡!那真是一个好地方!有山又有海,可惜布局凌乱,从千年之前的文明,退化为现代的粗鲁野蛮。全世界基督徒夺回君士坦丁堡!千万不能像英国法国的殖民强盗一样,千方百计地帮助土耳其盘踞在哪里!所以,欧洲只能组成殖民帝国,无法组成全球政府!



【071、全世界权贵资产阶级(走资派)联合起来】


《他大胆揭露:中国如何收买美国政治人物》(2018-03-21 RFI)报道:

美国保守派作家施维泽尔(Peter Schweizer)揭示中国试图透过与美国政要的家人进行生意往来获得影响力的著作,20日在美国各大书店及亚马逊购书网站上市。这是继澳洲学者出书谈澳洲政坛受中国影响后,又一本提醒美国人警惕中国对美国政坛影响的著作。

华尔街日报称,美国保守派作家、政府问责研究所(Government Accountability Institute)总裁施维泽尔的著作曾让美国联邦调查局调查柯林顿基金会,这次他的新书《秘密帝国:美国政治阶层是如何隐藏腐败并让亲友致富》(Secret Empires: How the American Political Class Hides Corruption and Enriches Family and Friends)又引发关注。书中涉及的人物包括前副总统拜登(Joseph Biden)、前国务卿克里(John Kerry)和现任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与他的妻子、交通部长赵小兰。

这本新书说,由拜登的儿子和美国前国务卿克里(John Kerry)的继子所有的投资公司Rosemont Seneca Partners与中国政府关系密切。2013年12月,拜登和凯瑞在位时,在中国政府支持下,中国银行与该公司合作成立了10亿美元基金,这是西方公司首次有机会参与上海自贸区成立的跨境投资基金。

书中说,美国航运公司福茂集团(Foremost Group)由美国交通部长赵小兰的家族经营,赵小兰的妹妹赵安吉(Angela Chao)在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10天后,被任命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会主席。书中指福茂集团与大型央企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有重大业务往来。施维泽尔认为,因为这层关系,赵小兰的丈夫、共和党参议员麦康奈尔已经软化了他对中国的看法。

华尔街日报报导引述知情人士表示,美国的反间谍官员多年来一直担心,中国透过业务往来与政要的家庭成员培养关系,他们已警告高级官员要对此类关系保持警觉。

报道说:施维泽尔新书尚未上市,被指涉的对象已经提出驳斥。麦康奈尔的发言人说这些是不实指控,且麦康奈尔最近在参议院的多次发言中,都将中国称为美国必须反抗的“侵略者”,态度未软化。克里的发言人则说,施维泽尔在书中透过捏造、影射、错误和遗漏进行人格诋毁。

谢选骏指出:施维泽尔(Peter Schweizer)姗姗来迟、拾人牙慧,而且以偏概全、隐藏事实——因为早在十多年前,我就撰文指出小布什的问题,就是企图把美国变成一个“共产党国家”。事实上基辛格、布什家族在共产党中国的生意比谁都大,所以他们吃里爬外出卖美国。而在上述这个作者那里,这一事实却不著一字,可见他党派宣传的偏袒意味很重。而这个事实进一步说明——“全世界权贵资产阶级(走资派)联合起来”的趋势浩浩荡荡、不可阻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保持警觉”的意思就是要更隐蔽,而不是“抗拒腐蚀”,更不是“司法追究”。)呜呼哀哉。



【072、全世界示威者联合起来】


《加泰罗尼亚独立分子暴动 誓要“做第二个香港”》(综合新闻 2019-10-17)报道:

加泰罗尼亚分离主义运动的支持者们公开喊出学习香港示威者的口号,推广香港示威者“be water”(像水一样)的战术,戴蒙面口罩,以减少被捕的风险。他们于星期一星期二占领巴塞罗那机场,迫使大批航班取消。示威者还堵塞公路和铁路,点着垃圾箱。他们的口号就是:把加泰罗尼亚变成第二个香港。

西班牙政府都傻眼了,美国和西方的政客及媒体一时不知说什么。那些媒体的第一反应是“低调报道”。很显然,美国和西方大力支持的香港式民主开始向西方回流。老胡要说一句,这真是报应啊。

不仅西班牙,英国的环保主义者也试图学习香港示威者的战术占领机场,同样在澳大利亚,也有一批环保主义者试图模仿香港示威者采取行动。香港示威者的暴力方式有可能嫁接到西方社会广泛存在的各种问题上,通过变异的方式逐渐引爆。加泰罗尼亚只是一个开始。

西方经济总体上不景气,衰退、移民和原有的种族问题都聚集了大量不满,暗流涌动。加泰罗尼亚人将香港视为榜样,而这个“榜样”是西方政客公开封给香港示威者的。在全球化时代,香港暴力示威所起到的示范意义很可能远远超出我们今天的想象。等着西方去承受香港示威影响力的真正扩散吧。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区独派领导人本周一(14日)被判重刑后,加泰罗尼亚分离主义运动支持者爆发了新一轮抗议示威。美国“石英”网络杂志16日发表题为“香港正向全球出口其抗议技巧”的文章称,加泰罗尼亚示威者正在模仿香港极端暴力分子,其中包括戴蒙面口罩、防毒面具,以及利用雨伞等掩盖身份。报道提到,在前往巴塞罗那机场途中,甚至有年轻人喊出了“我们要做第二个香港(we are going to do a Hongkong)”的口号。报道称, 加泰罗尼亚分离主义运动的支持者学习香港极端暴力分子“像水一样(be water)”的战术 ,并以此演变出新形式——“像海啸一样(as a tsunami)”。该媒体称,这可能是两者间“最紧密的联系”。报道还称,在本周西班牙皇家法院宣布对加泰独派领导人的判决后,大批示威人士响应了一个名为“海啸民主”组织的号召,迅速在该地区的广场和街道上聚集,阻断了主要道路,封锁了交通。随后还大规模前往下一个目标:巴塞罗那机场。报道还提到香港机场此前被极端暴力分子“占领”导致大量航班取消一事。“周一的巴塞罗那机场,也发生了惊人相似的场面”,“石英”杂志说,数千人占领了航站楼以及航站楼外的马路,最终导致至少100趟航班取消。而在示威人士占领机场的过程中,“海啸民主”组织还通过Telegram通讯应用程序分发了约130个登机牌,让示威者得以进入机场。而在香港,此前也有极端暴力分子购买廉价机票进入机场。

除此之外,动员加泰罗尼亚分离主义支持者进行示威活动的线上平台“野餐 x 共和”(Picnic x República)还在其网站上列出了一些与香港极端抗议相关的页面,以及暴徒非法集会现场的照片。此外,“石英”报道称,该平台还鼓励加泰罗尼亚示威者“像香港一样”戴蒙面口罩,称这不仅可以保护加泰示威者的身份不被政府追责,也“增强了加泰罗尼亚斗争的国际形象”。报道还称, 数个星期以来,加泰罗尼亚激进主义者一直在仔细研究香港极端暴力分子的技巧,记录“可以起作用以及可能在加泰罗尼亚成功复制”的“技巧”。 今年九月,加泰罗尼亚国民大会(ANC)下属一基层组织还组织了一场名为“在非暴力斗争中使用新战术的经验:以香港为例”的公开论坛。

“香港抗议活动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尽管我们知道两个社会之间存在差异,”“Picnic xRepública”平台代表向“石英”网络杂志说, 香港人在通过社交网络让其他人了解他们抗议活动方面做得非常好,“这是我们在他们身上学到的第一课。 ”

西班牙最高法院14日宣布,对9名加区“独立派”前高官分别判处9年至13年有期徒刑。 这一判决在加区引发大规模示威抗议和一系列暴力行为。 据埃菲社报道,两天多来,共有约200人受伤,市内纵火案发生250起。

针对近日西班牙最高法院判处多名加区“独立派”前高官入狱一事在当地引发的抗议及暴力行为, 西班牙看守政府首相佩德罗·桑切斯16日与国内主要反对党领导人会晤,就加泰罗尼亚局势进行了讨论后表示,西班牙政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认同以暴力来威胁社会和谐”,并承诺将对那些“有组织的暴力团伙”采取行动,以维护加区秩序。

桑切斯还要求加区主席基姆·托拉及加区政府对一切暴力行为采取坚决谴责的态度。桑切斯表示西政府将保证全加区人的权利。

谢选骏指出:我早就说过了,“全世界资产者已经联合了起来”——在这样的全球化的压力下,如果全世界的示威者不能联合起来,就难以避免地遭到分化瓦解、各个击破的厄运。全世界示威者只有联合起来,才能推动全球化朝向有利自身的方向发展,才能建立一个更大公约数的全球政府!全世界示威者联合起来。



【073、全世界资产者,联合起来】


《白宫宫斗 矛头都指向了川普女婿》说,2017年4月11日说了,虽然民主党在2016年大选中遭到惨败,不过在特朗普就职不超过80天里,重要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已经全面被与曾经的民主党甚至与克林顿前助理关系密切的人员全面掌控:

最近这一星期可以说是特朗普政府自从就职以来第一个成果丰硕的七天:从最高法院的法官尼尔·戈萨奇(Neil Gorsuch)被参议院确认,到医改法案在众议院起死回生(还未通过但是曙光已经出现),在白宫迎接了约旦和埃及的首脑,在佛罗里达的海湖庄园招待了习近平主席,在涉及白宫泄密和俄国干预大选的调查中,则成功地把问题引向了奥巴马政府白宫国家安全事务顾问苏珊·赖斯(Susan Rice)的非法监听。

更重要的是,特朗普命令美国海军空袭打击叙利亚政府军机场来回应最近的叙利亚沙林毒气弹事件。这一切得到了包括主流媒体的认可,很多宿敌都表示特朗普这星期的表现可圈可点。可是,对于特朗普一直持批评态度的媒体,想炒作俄国特朗普合谋操纵美国大选,抹黑特朗普。不料事情进展并不顺利,尤其是在特朗普下令空袭叙利亚以后,这种说法更加没有说服力。媒体急需另外一个特朗普政府的热点新闻。

就在这个当口,新的热点出现了,那就是白宫内斗,英文是West Wing Battle(字面意思是西翼之战,总统高级官员办公都在白宫的西侧,美剧《白宫风云》英文名叫The West Wing)。

争斗的双方是保守派的斯蒂芬·班农(Steve Bannon)、赖因斯·普里巴斯(Reince Priebus)和华尔街前高管加里·科恩(Gary Cohn)以及女婿贾瑞德·库什纳(Jared Kushner)。

在保守派眼中,这就是路线斗争。原因很简单,班农和普里巴斯是特朗普当选的功臣。班农是一个成功的投资银行家,游走于好莱坞的风险投资人,毅然辞去了Breitbart新闻网老板的职位,出任特朗普竞选经理。

保守派班农和普里巴斯,与华尔街银行家科恩和特朗普女婿库什纳的矛盾日益公开化了:普里巴斯作为前共和党全国委员会主席,为特朗普获得关键的威斯康星州,出钱出力整合各方势力并负责疏通特朗普阵营和众议院议长保罗·瑞恩(Paul Ryan)之间的关系。

特朗普当选后立即任命班农为白宫首席战略官,任命普里巴斯为白宫幕僚长。在就职以后,特朗普更加任命班农进入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由于这两位的保守派背景,这两个职位的任命曾经让民主党抓狂不止,而让保守派基本盘对这两个人的任命兴奋不已。

可是,好景不长。4月5日,班农被从国家安全委员会中除名。

促使让班农从国家安全委员会中离职的,是现任白宫国家安全事务顾问麦克马斯特(H.R. McMaster)。这位麦克马斯特就是在2月接替因为误导副总统而辞职的迈克·弗林(Mike Flynn)将军。

白宫现任国安顾问麦克马斯特 

不仅如此,所有弗林系统的官员也都被移除。例如曾经特朗普竞选的助手国家安全事务副顾问McFarland刚刚被解职。普里巴斯系统的助手也被特朗普赶出白宫。可是,令保守派愤怒的是,接任McFarland的居然是迪娜·鲍威尔(Dina Powell)。

具有华尔街银行家背景的加里·科恩,长期出任高盛公司高管,现任特朗普政府经济政策顾问,居然公开他和班农、普里巴斯之间的矛盾。并且有谣言说,因为和华尔街系统的矛盾,保守派中坚力量班农和普里巴斯可能很快会被赶出白宫。

班农等人也没有束手待毙,保守派的重要新闻网站展开了全面反击。针对的对象是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和加里·科恩。

为什么针对这两个人呢?所有的所有都要从一个公司开始。这个公司是Teneo Strategy。这个公司不像网站上说的仅仅像一个咨询公司那样简单,这个公司的创办人是Doug Band。此君除了创办Teneo,还创办了一个和特朗普竞选针锋相对的组织,大名鼎鼎的克林顿基金会;此外,他还是比尔克林顿以及希拉里的重要助理。

Teneo公司现在的董事会主席是理查德·鲍威尔(Richard Powell)。而这个理查德·鲍威尔就是前面提到的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副助理迪娜·鲍威尔的老公。迪娜也曾是高盛的高管,在进入白宫以前是第一女儿伊万卡的助理。

另一伙从Teneo拿钱的人是修玛·阿贝丁(Huma Abedin)。在希拉里克林顿当国务卿的时候,修玛就在Teneo工作。

更重要的是,Teneo公司可以说是民主党高级官员的摇篮,对,你没看错,是民主党高级官员,比如瓦莱丽·杰瑞特(Valerie Jarrett),此人是奥巴马政府负责公共关系的高级官员。

而所有的所有,都指向了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

也就是说,虽然民主党在2016年大选中遭到惨败,不过在特朗普就职不超过80天里,重要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已经全面被与曾经的民主党甚至与克林顿前助理关系密切的人员全面掌控。

特朗普女儿伊万卡和女婿库什纳 

特朗普的女婿和班农以及普里巴斯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公开化。尤其是在3月24日,特朗普政府健保法案在国会遭到阻击,库什纳借机攻击普里巴斯的工作能力,这也就是前面提到保守派在特朗普政府中可能地位不保传闻的依据。看今天CNN的报道:

白宫的内斗让特朗普愤怒了,特朗普一个重大的竞选承诺就是Drain the swamp。也就是打击华盛顿的腐败,对政府进行彻底的改革。而库什纳和加里·科恩代表的大银行、大企业利益集团和民主党眉来眼去,班农和普里巴斯代表的保守派要彻底清理华盛顿,打碎利益集团对政府的绑架。

两方可以说是根本对立。

而特朗普希望在有生之年让美国强大,彻底改变华盛顿的做事方式,他需要双方团结一致辅佐他完成特朗普改革。对于内斗,他的应对是首先平息双方的互相指责,例如保守派媒体的编辑被告知要对库什纳的报道注意措辞,不能随意批评。

这明显是针对班农来的,因为他曾经长期出任Breitbart新闻网的老板。虽然班农否认曾经授意发一些对库什纳的负面报道,但是这个事情谁说的清楚呢?

同时,特朗普也对库什纳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同心协力,不能离心离德。

目前来看,双方都没有完全获胜的把握,可是,在处理叙利亚问题上的态度,双方态度是泾渭分明的。

班农等保守派强烈反对美国干预中东事务,怕被卷入到中东的烂局中,支持美国先管好自己的事情;而库什纳和加里·科恩等人确实支持美国在中东的积极存在,并对俄国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

上周五,特朗普曾经把双方的重要人员召集白宫应对叙利亚军方使用沙林毒气的暴行,会议的具体细节不详,但是从结果来看,特朗普全面采纳了库什纳、加里·科恩和鲍威尔的意见。

从这点可以判断,保守派在这场斗争中处于劣势。于是很多特朗普的支持者愤怒了,一夜之间#FireKushner(库什纳下课)成为推特网头条。比如一个普通保守派网民的推特:

保守派选民清楚地告诉特朗普,我们不需要干预中东,我们不需要过去的国际关系政策,我们需要班农,因此,你必须开掉库什纳。

一方是女婿和大银行,另一方是保守派选民,进退取舍全在特朗普手上,而他的选择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人知道。

谢选骏指出:虽然说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是“食言而肥”毕竟发生的几率更加高出几个数量级。虽说“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不无可能”,但“全世界资产者,联合起来”的几率更加高出几个数量级。这是我两三个月之前在《特朗普帝国的崛起》(The Birth of the Fourth United States)里,早就阐明了的。

附录

《中国、俄国与美国合组全球政府》(2017-01-08 谢选骏博客):

虽然美国情报指出,俄罗斯骇客企图影响美国大选,但川普不同意这个结论。纽时揭露,川普女婿库许纳与中国安邦集团吴小晖洽谈房地产生意。(取自IIS)纽时揭祕,川普女婿库许纳与中共太子党洽谈房地产,恐有利益冲突。图为库许纳(右)与副总统潘斯步出川普大楼。(路透)2016年11月16日,也就是川普当选美国总统一个星期后,他的女婿库许纳(Jared Kuchner)在纽约曼哈顿华尔道夫大饭店,与中国安邦保险集团董事长吴小晖会面,讨论重新开发库许纳房地产家族拥有的曼哈顿第五大道666号大楼。

库许纳是川普爱女伊凡卡的丈夫,也是川普的亲信顾问,吴小晖则是邓小平的外孙女婿。安邦集团估计拥有2850亿元资产,与中国政府关係密切,可是股权结构神祕。

安邦近年来在美国积极收购旅馆,可是欧巴马政府官员担心外国投资危害国家安全,使其进展受阻。就在这个节骨眼,吴小晖与库许纳把盏言欢。吴小晖认为川普当选美国总统对全球商业有好处,并表示想面见川普。

报导指出,自川普当选总统以来,他的公司和可能引发的利益冲突受到严密检视;可能参与白宫政务的库许纳,本身也拥有庞大的商业利益,而华尔道夫之会反映他就可能影响本身利益的政策向老丈人献策时,或面对严重操守问题。

川普组织早就把业务重心从收购产业转移到营造川普品牌,由库许纳主持的家族企业却在纽约地区及国内外大肆投资房地产业务,其中许多涉及背景不明的外国资金,以及很快就将由川普管制的金融机构。

库许纳已雇用华府律师事务所在他一旦成为总统顾问时,协助他遵守联邦操守法规。律师表示正与政府官箴处磋商库许纳应该怎麽做,库许纳也正採取重大步骤脱离家族企业,包括辞去库许纳公司执行长职务,并卖掉大笔资产。

即将满36岁的库许纳已成为川普圈子权势最大的人,参与主导政策、人事选择,也是外国领袖和白宫与川普连络的管道。这些行事可能影响他的生意,而安邦等公司正亟于把握与总统当选人的女婿合作的机会。

事实上,在美国一些最複杂的外交关係正处于关键阶段之时,缺乏外交政策经验的库许纳已成为一个要角。他对地缘政治的影响力大到政权交接团队告诉白宫,必须告知川普注意的外交政策事务,应由库许纳转达。

因此,中国驻美大使去年12月初连络白宫,对川普违反长久以来的外交惯例与台湾蔡英文总统通电话「深表不满」时,白宫没有找川普的国家安全团队,却透过库许纳转达这个讯息。

专家表示,虽然利益冲突法定义明确,可是库许纳一身兼具多种角色,难免造成官箴问题。像安邦之类的交易未必违法,却予人外国实体正利用库许纳的生意试图影响美国政策的观感,未来并可能拖累川普总统,使国人质疑库许纳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库许纳夫妇与媒体大亨梅铎的前妻邓文迪,以及俄国总统普亭圈内的俄国石油大亨阿布拉莫维奇的妻子都有交往。

自2012年以来,库许纳公司在美国各地大肆收购产业,并进军华尔街、健保和科技领域。随着业务扩张,其投资者和债权人也扩大,包括香港富商李嘉诚、与中国前总理温家宝亲族关係密切的中国平安保险集团,以及创办阿里巴巴的马云。

川普一直对中国出语强硬,指控北京操纵货币,并宣称不惜发动贸易战争。不过,这是否只是谈判策略仍待观察。纽时报导指出,川普本身与中国也有财务纠葛:他在一个合资企业拥有三成股权,而这个企业向中国银行等机构贷款大约9亿5000万元;另一家国营的中国工商银行是纽约川普大楼的大租户。

由于安邦充满争议,库许纳对他与吴小晖的商谈祕而不宣。但是,11月16日的晚餐会后一个星期,库许纳的父亲与吴小晖在华尔道夫共进午餐,分手后吴小晖难掩喜色,并用英语向还在场的随行人员说「我爱你们。」



【074、全世界资产者按照我的剧本联合了起来】


《文贵爆范冰冰身体特征 王岐山麻烦大了?》(2017-07-30 信传媒)说:

中国海航集团(海南航空)自从被中国通缉的富商郭文贵举出多项证据指控该集团已成中纪委书记王岐山私人家族的洗钱大平台之后,7月中海航也开始遭到德国《明镜》、《纽约时报》、《路透社》等国际媒体揭露其令人可疑的股权关系。

其中最劲爆的是整起事件甚至还牵涉到新任白宫联络室主任史卡拉穆奇(Anthony Scaramucci),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郭文贵则是更直接,他再度揭露与王岐山有性爱关系的中国影星范冰冰的身体特徵,以证明两人性爱影带的存在的事实。

从海航集团的股权捐赠、海航集团买下新任白宫联络室主任史卡拉穆奇的基金、范冰冰的性爱影带,背后的共通点就是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尤其在17日郭文贵公布了几个关系人的在德意志银行、瑞士信贷帐户、存款金额、贯君的DNA之后,国际媒体展开各种与海航集团有关的报导。

郭文贵爆后,美媒追击海航集团

美国《纽约时报》在27日一篇"百亿捐赠背后,海航股权结构迷雾重重"报导海航集团娟赠股票到美国的慈航基金会一案,这涉及了中国的大量资产转变成美国资产,以及王岐山私生子贯君(郭文贵指控)的身分揭露问题。

更劲爆的是,海航集团与中国高官之间的角色不断被揭露之后,现在还牵涉到即将于8月上任的白宫新任联络室主任史卡拉穆奇,他在今年2月第一次被川普总统提名为白宫高级顾问时,因出售自己的对沖基金SkyBridge Capital给海航集团子公司而遭到挡下,现在他将出任白宫联络室主任,这笔交易又再度被提起。

史卡拉穆奇为进入白宫,必须处分掉自己在2005年创立的对沖基金SkyBridge Capital的股权,SkyBridge 价值5千万美元(约15.15亿台币),他本人拥有44%的股份,Bloomberg估计卖出价格在60到70亿台币之间。

白宫即将上任的联络室主任史卡拉穆奇与红色资本关系密切

整个交易案的问题则是出在他交易的对象,史卡拉穆奇在世界经济论坛上被媒体问起时不愿透露买家,结果现在答案揭晓,原来这个交易的交易对象是欧巴马总统的金主George Hornig与海航集团的子公司RON Transatlantic EG。

从背景来看,George Hornig出身自瑞士信贷,史卡拉穆奇出身自高盛,两人有华尔街的人际网络并不意外,但史卡拉穆奇和海航集团的关系又是怎么来的?

根据《Red Capitalism: The Fragile Financial Foundation of China's Extraordinary Rise》(红色资本)一书的揭露,高盛集团是90年代协助朱镕基(王岐山的政坛导师)整顿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并协助中国国企上市的推手,史卡拉穆奇也许曾经参与。

本来在今年2月时,川普提名史卡拉穆奇出任白宫高级顾问时,就因这个交易案而受到阻挡,这次他将出任白宫联络室主任,整起事件也再度被媒体报导,《明镜》报导指出,SkyBridge出售案还需要得到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CFIUS)的批准,而且否决交易的可能性正在增加,虽然美国总统本人有权否定外资投资委员会的决定,但这在历史中还从未发生过。

海航与范冰冰,都和王岐山有关

就在《纽约时报》开始深入追踪报导海航集团的同时,郭文贵于美国时间27日在自己的豪华游艇上直播爆料,他坦言,许多国际媒体是从他这边获得采访的资料,尤其是7月17日几个帐户的公开以后,许多数字罪证确凿。

郭文贵一边游河,一边抨击中国中央电视台造假,故意采访一个假的姚庆混淆大众视听,他也不经意的提到与王岐山有性爱影带的众女星们,甚至谈到她们身上可辨识的身体特徵。

他之前爆料时指称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艷与王岐山有性爱影带,黄艷呛声要对郭文贵提告,"欢迎来告我阿,我就跟女法官说你身上有什么特徵,请法官相验,再叫法官问你 (录影)那个时间你在干嘛。"他在爆料中指出了黄艷胸前的特徵。

接着,郭文贵爆出另一个呛说要告他的范冰冰身体特徵,他用手在自己身上比画,指称范冰冰身体右下侧有一个很明显的小疤痕,"这些特徵就算用雷射除去,还是会留下痕迹。"另一个被他指称是王岐山的情妇许晴,"许晴我就不说拉,你身上有个更大的特徵…。"

郭文贵说,"范冰冰、许晴女士我真的很抱歉,我真的很抱歉,但黄艷女士我不抱歉,你说我折磨你,但你折磨了北京人,虐待了所有人的房价和金钱,你是官员,你就应该向老百姓交代这个事实。"

……

当前新闻共有14条评论:

机器老猫 19分钟前

连这个都有人信?真的是无脑了

3play 45分钟前

五毛们在这里叫得再响也没用。

3play 45分钟前

可能性非常大。当事人不敢反驳就是默认。

那时烟花乱 今天 18:21

等录像出来了,那些洗地的照样洗,不信走着瞧

frank_ly 今天 18:09

这证明他没有录像带:"我就跟女法官说你身上有什么特徵,请法官相验,再叫法官问你 (录影)那个时间你在干嘛。他指出了黄艷胸前的特徵。”

TJZ 今天 18:00

没看懂,郭说范冰冰身上有特征跟王岐山有啥关系?知道范冰冰和许晴身上有某特征就能说跟王岐山有一腿了,逻辑混乱!他知道那么清楚,倒像跟他有过点啥!

那时烟花乱 今天 17:43

要舔也要动点脑,你去那些电影里找找看,郭爆的那些特征能找出来?更别说那位黄女士的了。至于录像带么,就看上庭时郭能否提供了,否则就是诽谤造谣!

老张 今天 17:42

文棍儿没货搅混水,爆冰冰身体特征可能性 1. 文贵儿睡过;2. 没睡过:2.1 听冰冰本人、同学、亲友说过,2.2 非冰冰亲友意外看到者说过,2.3 睡过冰冰的人说过。此外还能说明什么?有录像给大家看看啊,雷政富一张照片就OK了,还让子弹飞一会儿呢?没货只能证明你张开大嘴丫子在胡说。

文棍儿现在是红通犯,他想不出对策结局跟赖昌星一样。在国内文棍买通了国安常务副部长马建,了解些内部一些运作,想以所谓情报交换美国政府庇护。真的国安成员国家是从来不承认的,自己也从不会承认的。承认的结局,可能一辈子被追杀。既便你经商为国安真的做了什么事,也不过是搂草打兔子,离真国安差远了。国安真是出了败类,也是因为邓小平家的马崽俞正声的哥哥俞强声没受到应有的惩罚,判徒的弟弟就不该录用。

achedanv2 今天 17:22

文贵这人渣开始做死了,还是心狠手辣、胆大妄图但智商不足之故,跟他的其它老乡一个共同的毛病,看看赵本山大师、李洪志大师、张宏堡大师、张宝胜大师、张铁生大师、张志新大师、张作霖大师、张学学良大师,都他娘的一个臭德行。

司机 今天 17:16

郭文贵靠共爹发财,现在又开始咬爹,好看。狗咬狗,一嘴毛

karldunlap 今天 17:15

烤,以后穿比基尼游泳可得小心了。身体特征全暴露了。小郭你扯这些有狗屁用啊,讲点信用好吗。以前说的一定公布的影带呢?公布一点出来啊,比你扯这些有用多了。你TM个骗子。影星演裸露戏多了,找点身体特征还不容易吗?大部分男银都知道仓老师的身体特征呢。

Tulanian 今天 17:07

嘿嘿,都八卦到如此地步,还信这垃圾?!

TelYOUtruth 今天 16:34

王即使有就万千女人,只要继续打贪只要继续打土豪就是好样的,任何诽谤都是白费功夫,中国人民知道中国需要什么!决不放过邓祸养大的贪官污吏,和靠贿赂贪官发财的土豪劣绅!

咱老百姓(真) 今天 16:27

是不是范冰冰的身体被郭大贪先睡了,郭大贪害怕了,范冰冰本来就要告郭大贪,于是郭贪就反咬一口?逻辑推理比较合情啊。

……

谢选骏指出:全世界资产者真的按照我的剧本联合了起来——其中包括了最强的三个集团,就是中国的,美国的,德国的(欧盟的主导力量)。而匿名的各色网民,就是跑龙套的群众演员或喝彩啦啦队、起哄的五毛或兴奋的观众。至于郭大侠等,就是嘈杂的旁白画外音。——“全球治理”正在如此躁动不安的历史进程中,高潮迭起地稳步成型。



【075、全世界资产者的联合天堂】


《天堂文件:美国商务部长罗斯与普京密友有商业关联》2017年11月6日报道:

威尔伯·罗斯在特朗普的商业和政治生涯中都扮演了关键角色。

总部位于美国的国际调查记者同盟(ICIJ)公布了一批名为“天堂文件”(Paradise Papers);2015年的“巴拿马文件”(Panama Papers)也是该组织公开的。最新披露的“天堂文件”(Paradise Papers)显示,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内部一个重要成员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一个正受到美国制裁的重要亲信有商业往来,引发外界对潜在利益冲突、以及这是否影响华盛顿对莫斯科制裁的关切。

美国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在一家叫做“导航控股”(Navigator Holdings)的公司持有股份,该公司每年通过为俄罗斯能源企业西伯利亚-乌拉尔石油化学和天然气公司(Sibur)输送石油和天然气赚取数百万美元。西伯利亚-乌拉尔石油化学和天然气公司的两名主要股东正在受到美国某种形式的制裁。

美国商务部一名发言人未有否认有关披露。“罗斯部长不谈论任何与跨海运输船有关的问题,”该发言人接受《BBC广角镜》(Panorama)节目访问时说。这名发言人同时表示,罗斯部长“密切配合商务部的道德委员会人员以保证最高标准的从业道德”。

西伯利亚-乌拉尔石油化学和天然气公司的另一名持股人是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女婿基里尔·沙马洛夫(Kirill Shamalov)。他持有该公司3.9%的股权。该公司的主要持股人分别是与12家关联公司一起受到美国个别制裁的根纳季·季姆琴科(Gennady Timchenko),以及列昂尼德·米赫尔松(Leonid Mikhelson)——他主要经营的诺瓦泰克(Novatek)公司也同样受到制裁。

西伯利亚-乌拉尔石油化学和天然气公司以及沙马洛夫本人则未有受到制裁,但是沙马洛夫的父亲尼科拉伊则在受制裁者之列。该名美国商务部的发言人表示,罗斯从未与上述三名俄罗斯持股人见面。

在俄罗斯于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半岛之后,美国对其实施部分制裁。另一些制裁则是在去年作出,原因是俄罗斯被指干预了美国总统大选。

最新披露的文件将再次引起有关特朗普团队与俄罗斯有关联的疑问。特朗普的总统任期至今备受通俄指控的笼罩,俄罗斯被指试图影响美国总统选举的结果。特朗普曾指有关指控是“假新闻”,一个特别委员会正在对相关问题进行调查。

威尔伯·罗斯与特朗普相识超过四分之一世纪。在1990年代特朗普在大西洋城的泰姬陵赌场(The Taj Mahal)预先订立公司与债权人之间的破产协议时,罗斯在当中担当了关键角色。

特朗普的传记作者大卫·凯·约翰斯顿(David Cay Johnston)告诉《BBC广角镜》:“如果不是有威尔伯·罗斯,唐纳德·特朗普就不会入主白宫。”

主要客户

威尔伯·罗斯参与创办的“WL Ross & Co”公司最初在2011年首次投资导航控股公司。

一项调查发现,罗斯通过在开曼群岛的多家公司继续持有在导航控股公司持有财政利益。

这些开曼群岛的公司当中,其中一些是在罗斯成为商务部长时被披露,但是在相关披露规则下,他毋须申报自己在导航控股公司当中的利益。

该公司的2016年度报告显示,31.5%的股权仍然被罗斯持权的实体所拥有,不过罗斯本人具体所持有的股值则不明确。

当特朗普遇上罗斯

在1990年,一场引人注目的财政博弈之后,特朗普在大西洋城开了他的第三家赌场——泰姬陵赌场,被戏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事情并不顺利,特朗普通过利率达14%的垃圾债权募得6.75亿美元来运营这家赌场。他在支付有关费用时举步维艰。

这时候威尔伯·罗斯走进来了。当时还是罗斯柴尔德公司(Rothschild Inc)一员的他是那些愤怒的债权持有者的代表,但是他喜欢上了特朗普的风格。

特朗普的传记作者大卫·凯·约翰斯顿说:“威尔伯·罗斯是令唐纳德·特朗普得以避免破产且没有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一个关键谈判者,因为他看到了特朗普这个名字的价值。”

罗斯在那一年的肯考迪娅年度峰会(Concordia Annual Summit)上说:“当你遇见一些处在巨大财政压力下的人……你真的可以看到他们的本质,而他本质上要比很多经营不景气的商家坚强得多。”

之后一个预先订立的破产协议达成,特朗普开始走出债务阴影,并在福布斯财富榜节节上升。

威尔伯·罗斯在2012年成为导航控股公司董事会成员,但是商务部指,在导航控股那一年与西伯利亚-乌拉尔石油化学和天然气公司签订特许交易协议时,罗斯并不是董事会成员。

美国在2014年3月至11月这段时间就吞并克里米亚的问题制裁俄罗斯,当中包括季姆琴科和米赫尔松的公司,这一时期的罗斯仍是该董事会成员。

这一段时间,导航控股继续加强与西伯利亚-乌拉尔石油化学和天然气公司的合作。根据导航控股自己的报告显示,该能源公司在2015年占导航控股总营业额的9.1%,而在2014年这一数字是5.3%。

罗斯在2014年11月离开导航控股,但是取代他席位的是罗斯集团的合伙人温迪·寺本(Wendy Teramoto),她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工作至2017年。

2016年数据显示,西伯利亚-乌拉尔石油化学和天然气公司当时仍是导航控股公司的前五大客户之一,主要将俄罗斯的天然气输送到欧洲,并有可能向受到制裁的普京亲信提供重大的收入。

今年,导航控股在西伯利亚-乌拉尔石油化学和天然气公司的出口业务上投放的资源翻倍。2014年至今,西伯利亚-乌拉尔石油化学和天然气公司为导航控股提供了6800万美元(4900万英镑)的营业额。

目前未有指控称罗斯有任何违规行为。

不过,在奥巴马执政时期负责监督美国对俄制裁的丹尼尔·弗莱德(Daniel Fried)告诉《广角镜》说,任何美国官员与西伯利亚-乌拉尔石油化学和天然气公司做生意都是一个错误。

“我会建议每一个来找我的客户远离西伯利亚-乌拉尔石油化学和天然气公司或者其他任何受到制裁或者与受制裁者有关系的人……至少是出于声誉风险的考虑。”

但是罗斯似乎与这家航运公司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

据彭博社报导,在他被特朗普总统提名为商务部长的当晚,罗斯去了纽约一家餐厅,在那里接受导航控股公司高管层的祝贺。据报导,罗斯告诉导航控股的首席执行官:“你的利益和我是一致的。美国经济将会增长,而导航控股也将会受惠。”

导航控股的另一个核心客户是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它在今年受到美国的制裁。

美国商务部称,罗斯“对政府向俄罗斯以及其他实体实施的制裁大体上抱支持态度”。

天堂文件

这一批文件主要来自离岸的毅柏律师事务所(Appleby),它们与另外来自19个税收管辖区的公司注册文件一同被泄露,当中披露了多名政客、名人、企业巨头和商业领袖的财政运作。

134万份纪录被传送到了德国报纸《南德意志报》,之后被共享给了国际调查记者同盟(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 ICIJ)。这一全球调查涉及67个国家当中的近100家媒体,媒体并不知道消息源的具体身份。

《“天堂文件” 你还不知道这一重要事件》(2017年11月07日BBC中文网)说:

大批新近泄露的金融文件显示,包括英女王私人领地在内的各国权贵和巨富,将大量财富秘密投资在离岸“避税天堂”中。

文件揭示,美国特朗普政府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拥有股份的公司,与一个受美国制裁的俄罗斯商人有商业往来。

此次泄露的文件被称为“天堂文件”(Paradise Papers),共有1340万件,主要从一家大型离岸金融公司取得。

全球各地近一百家新闻机构参与了对“天堂文件”的调查,BBC的新闻调查节目《广角镜》(Panorama)也是其中之一。

像去年的“巴拿马文件”一样,这批文件也是由德国《南德意志报》取得的。该报请求国际调查记者联盟(ICIJ)统筹该项调查,英国《卫报》也参与了调查。

周日(11月5日)公开的信息只是一小部分。信息公布将持续一周,公开的税务和财政信息涉及数以百计的个人和公司,其中许多与英国关系密切。

此次公布的文件显示,许多政治人物、跨国公司、知名人士和高净值人士利用由信托基金、基金会和空壳公司组成的复杂架构,避免支付税金或隐藏其商业交易。

文件中涉及的绝大多数交易并不违反法律。

周日公布的其他重要信息包括: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一位重要助手参与的一个离岸金融项目,可能使加拿大政府损失了数百万美元的税金。特鲁多曾积极倡导取缔避税天堂,而最新披露的信息可能使其难堪。

英国保守党的重要金主、曾任该党副主席的阿什克罗夫特勋爵(Lord Ashcroft)可能曾违反有关离岸信托基金的管理规定。另外,尽管曾有媒体报道,阿什克罗夫特勋爵已成为英国的永久税务居民,但有些文件显示,他在上议院担任议员期间仍保留了其"非税务居民"的身份。

伊朗富豪法哈德·莫西里(Farhad Moshiri)2016年购买了英超埃弗顿足球俱乐部(Everton FC)近一半的股权。但文件显示,俄罗斯亿万富翁阿利舍尔·乌斯曼诺夫(Alisher Usmanov)可能是莫西里的资金来源。如果属实,拥有阿森纳足球俱乐部30.4%股权的乌斯曼诺夫可能同时间接拥有埃弗顿的股份。这是违反英超规定的。

其他参与调查的媒体可能在报道影响其所在地区的相关新闻。

为何“天堂文件”与英女王有关?

“天堂文件”显示,英女王有约一千万英镑(1千3百万美元)的私人财富投入了离岸避税天堂。

替女王经营其价值五亿英镑的私人地产的“兰开斯特公爵领地”(Duchy of Lancaster)将这笔钱存入了开曼群岛和百慕大群岛的基金中。

这些投资并不违法,也并不说明女王没有缴税。但许多人可能会问,英国君主进行离岸投资是否恰当。

“兰开斯特公爵领地”曾对电器零售商BrightHouse进行小额投资,而该公司让顾客按揭付款,从中征收高额利息,因此被指控盘剥穷人。

另一个投资对象是一个叫Threshers的零售连锁店,该店后来破产,令政府损失税款1750万英镑,并造成6千人失业。

女王名下的“兰开斯特公爵领地”曾投资零售店BrightHouse

“兰开斯特公爵领地”说,它并不参与基金的投资决策。没有证据表明女王对这些具体的投资项目有任何了解。

“兰开斯特公爵领地”过去曾说过,它对有可能影响女王名誉的做法或疏失给予“持续的考虑”,而女王对公爵领地抱有"强烈的兴趣"。

罗斯和特朗普

美国亿万富翁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曾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帮助特朗普避免破产的命运。特朗普当选总统后,任命罗斯为美国商务部长。

此次公布的文件显示,罗斯持有股份的一家航运公司为一家俄罗斯能源公司运输石油和天然气,每年盈利数百万美元。而这家俄罗斯公司的股东包括普京总统的女婿和两个受到美国政府制裁的人士。

这难免再次引起有关特朗普团队与俄罗斯关系的争议。特朗普上任以来,一直有人声称,他的团队与俄罗斯政府串通,试图影响美国大选的结果。特朗普称这是“假新闻”。

罗斯与特朗普

泄露文件来自何处?

此次泄露的文件大多来自一个名叫“阿普比”(Appleby)的公司。该公司设在百慕大,是世界上最大的离岸法律服务企业之一,帮助客户在低税率、甚至零税率的司法管辖区进行投资。

《南德意志报》获取了阿普比公司的文件,以及加勒比海地区的一些公司注册信息。该报没有披露信息来源。

参与调查的媒体认为,这项调查符合公众利益,因为以往泄露的有关离岸金融中心的信息已多次暴露出该领域的不法和违规行为。

针对此次的信息泄露,阿普比公司说,它相信“没有证据表明该公司及其客户有任何错误行为”,并坚称“我们不容忍非法行为”。

离岸金融是什么?

离岸金融指企业或个人通过在本国以外的司法管辖区设立的、不受本国金融法规管制的金融机构进行资金融通活动,以享受税务优惠。

这类司法管辖区常被称为“避税天堂”,业内人士往往称其为“离岸金融中心”(OFC)。

这种“避税天堂”一般都比较稳定、可靠,保密程度高,经常设在小岛上,但也不都是这样。不同的离岸金融中心对违规行为的监管力度也不同。

英国是离岸金融业的巨头。英国的许多海外领土和属地是离岸金融中心,许多为离岸金融业服务的律师、会计和银行家都在伦敦金融城工作。

离岸金融业的服务对象是超级巨富。《无边界资本:财富管理经理与百分之一富人》的作者布鲁克·哈灵顿(Brooke Harrington)说,离岸金融服务的不是百分之一的富人,而是十万分之一的超级富豪。她说,50万美元的资本根本不能达到离岸金融业的门槛。

离岸金融对普罗大众有影响吗?

离岸金融涉及大量的金钱。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说,离岸金融中心汇集了多达十万亿美元的资金。这个金额相当于英国、日本和法国这三个国家的GDP的总合。这可能还只是一个保守的估计。

批评离岸金融的人士认为,该行业的保密和不透明导致不法行为泛滥,其避税行为加剧了社会不平等。他们还说,各国政府对该行业的管制既迟缓又无力。

布鲁克·哈灵顿说,如果富人成功避税,那么穷人就要被迫承担更多的经济压力。“政府必须有一定的资金才能运作,如果政府从富人和企业征收的税款受到损失,那么就不得不从我们身上拿走更多。”

英国议会公共账目委员会(Public Accounts Committee)主席、工党议员玛格丽特·希利尔(Meg Hillier)对《广角镜》节目说:“我们需要知道什么(业务)在利用离岸金融。如果离岸金融没有这么不透明,那这些事情就不会发生……我们需要透明度,我们需要让阳光照进这个领域。”

离岸金融业界的说法?

离岸金融中心自我辩护说,如果这样的金融中心不存在,各国政府征税时就会无所顾忌。这些离岸中心并不是坐守大量现金,而是促使资金在全球流动。

百慕大前财政部长鲍勃·理查兹(Bob Richards)在接受《广角镜》节目访问时仍然在任。他说,各国应该自己处理好税收问题,帮其他国家征税并不属于他的职责范围。

理查兹和英国皇家领地马恩岛(Isle of Man)的首席部长霍华德·奎尔(Howard Quayle)都认为,他们的地区不应被视为避税天堂,因为其监管有效,而且完全遵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阿普比公司以前也曾说过,离岸金融中心“对犯罪、贪腐或迫害行为的受害者提供保护,使他们得以躲避腐败的政府”。

“天堂文件”

所谓“天堂文件”是近期泄露的一批文件,大多来自离岸法律服务公司“阿普比”,也包括19个税收管辖区的公司注册信息。

这批文件共计1340万份,揭示了各国政治人物、名人、大公司和商界领袖的财务交易情况。

这些文件是由德国《南德意志报》首先获得的,该报随后邀请国际调查记者联盟(ICIJ)共同进行调查。

全球有67个国家的近百家媒体参与了这项调查,BBC的调查是由《广角镜》新闻调查节目主导的。

BBC并不了解信息来源的身份。

谢选骏指出:《天堂文件》的存在表明,全世界资产者不仅联合了起来,而且已经早就了一个“联合天堂”。那是“真正的共产主义天堂”,因为在那里各国资产者可以随意所欲地掠夺财产。虽然那不属于人民,但却是来源于人民,所以就有了“人民性”,也算是一种“主权在民”。虽然是一种相当变态的人民主权。呵呵。



【076、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政府的统治基础】


网文《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报道:

人类命运共同体(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

提出背景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一个世界,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

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潮流不可逆转,各国间的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但也面临诸多共同挑战。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如何、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与此同时,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

发展历程编辑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名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这场演讲,被称为突破了双边关系的范畴,“向世界讲述了对人类文明走向的中国判断”。

早在2013年3月,他在访问坦桑尼亚时谈到:“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时提出了“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提出了迈向命运共同体的“四个坚持”: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

2015年9月,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2017年12月9日,“汉语盘点2017”活动年度候选字词正式出炉,“人类命运共同体”入围;12月21日,当选“汉语盘点2017”年度国际词。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从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出发,我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并同有关各方多次深入交换意见。我高兴地看到,这一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欢迎和认同,并被写进了联合国重要文件。我希望,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

2018年7月26日,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在金砖会晤上畅想金砖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宏阔蓝图:“共同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光明的未来。

2018年10月25日,在第八届北京香山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向论坛致贺信,指出“中国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各国同心协力,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促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了中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和决心。 

2018年12月3日,“命运共同体”被《咬文嚼字》公布为2018十大流行语。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所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时指出:“我们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着眼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向更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内涵/国际权力观

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之间为争夺国际权力发生了数不清的战争与冲突。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本、技术、信息、人员跨国流动,国家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一国经济目标能否实现与别国的经济波动有重大关联。各国在相互依存中形成了一种利益纽带,要实现自身利益就必须维护这种纽带,即现存的国际秩序。国家之间的权力分配未必要像过去那样通过战争等极端手段来实现,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有助于国际形势的缓和,各国可以通过国际体系和机制来维持、规范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维护共同利益。

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已经成为共识。国际社会发生的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事件,使相互依存现象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发生的危机通过全球化机制的传导,可以迅速波及全球,危及国际社会整体。面对这些危机,国际社会只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把握其宏观经济政策以帮助东盟国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二十国集团机制的出现,都是国家之间在相互依存中通过国际机制建设应对国际危机的例证。可以设想,如果国家之间互不合作、以邻为壑、危机外嫁,这些危机完全可能像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危机一样,引发冲突甚至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灾难。

共同利益观

“共同利益”的概念并非从来就有。欧洲君主制时期,国家利益就是君主个人或家族的利益。进入20世纪,国际社会的利益关系曾被描述为一种排他的零和关系,因此利益争夺引发战争是无法避免的。

经济全球化促使人们对传统的国家利益观进行反思。瞬间万里、天涯咫尺的全球化传导机制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了“地球村”,各国利益的高度交融使不同国家成为一个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全球利益链中断。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出现问题,则饥民将大规模涌向别国,交通工具的进步为难民潮的流动提供了可能,而人道理念的进步又使拒难民于国门之外面临很大道义压力。互联网把各国空前紧密地连在一起,在世界任何一点发动网络攻击,看似无声无息,但给对象国经济社会带来的损失却有可能不亚于一场战争。气候变化带来的冰川融化、降水失调、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不仅给小岛国带来灭顶之灾,也将给世界数十个沿海发达城市造成极大危害。资源能源短缺涉及到人类文明能否延续,环境污染导致怪病多发并跨境流行。面对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任何国家要想自己发展,必须让别人发展;要想自己安全,必须让别人安全;要想自己活得好,必须让别人活得好。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共同利益也有了新的认识。既然人类已经处在“地球村”中,那么各国公民同时也就是地球公民,全球的利益同时也就是自己的利益,一个国家采取有利于全球利益的举措,也就同时服务了自身利益。

可持续发展观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接踵而至的环境污染和极端事故也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1943年美国洛杉矶光化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酸雾事件、20世纪50年代日本水俣事件、1984年印度博帕尔化学品泄漏事件等恶性环境污染事件,均造成大面积污染和大量民众伤病死亡。这些事故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1972年,以研究环境和发展问题著称的“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报告,提出“若世界按照现在的人口和经济增长以及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趋势继续发展下去,那么我们这个星球迟早将达到极限进而崩溃”,引起国际社会极大争论。同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研讨会,会上首次有人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3年,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进行专题研究。该委员会1987年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正式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此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文件,被称为《地球宪章》。2002年,联合国又在南非召开“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2012年,各国首脑再次聚会里约热内卢,出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峰会,重申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探讨在此方面的成就与不足,发表了《我们憧憬的未来》成果文件。

中国从斯德哥尔摩会议开始就参加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历次重要国际会议,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制度建设、发展援助等方面都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1994年中国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6年,可持续发展被正式确定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之一。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里约峰会上指出,中国过去34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贫困人口减少2亿多,成为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国家;中国用占全球不到10%的耕地和人均仅有世界平均水平28%的水资源,养活了占全球1/5的人口;过去6年中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1%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5%左右。截至2011年底,中国已免除50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约300亿元人民币债务,对38个最不发达国家实施了超过60%的产品零关税待遇,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1000多亿元人民币优惠贷款。这些数据说明,可持续发展不仅已经从理念变成了中国政府的行动纲领和具体计划,而且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全球治理观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支持成立了由28位国际知名人士组成的“全球治理委员会”,该委员会于联合国成立50周年之际发表《我们天涯成比邻》报告,其对全球治理概念的定义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全球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由于全球化导致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成为一个由政府、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共同参与和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重要途径是强化国际规范和国际机制,以形成一个具有机制约束力和道德规范力的、能够解决全球问题的“全球机制”。比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出现的二十国集团,协调各国应对危机,使世界经济摆脱了陷入20世纪20—30年代全球大萧条的境地。国际上各种协调磋商机制非常活跃,推动国际社会朝着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前进。

尽管全球治理仍存争议,比如怎样处理全球治理与主权独立的关系等。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可以推动全球治理朝更加公平合理、“包容发展、权责共担”的方向发展,可以利用全球治理形成的倒逼机制促进中国国内改革,中国也可以从全球治理中获得更多的和平发展机遇,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发展又形成了有力的“正能量”。中国将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并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权和发言权,建设性参与国际与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进程,积极应对各类全球性挑战,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不断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十八大报告总结的外交工作新成就中,就包括了“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开放争取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十八大报告还强调要积极参加多边事务,并特别提到要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基本的价值观基础。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观与全球价值观有异曲同工之妙。和谐世界观包括五个维度,即政治多极、经济均衡、文化多样、安全互信、环境可续。政治多极的内涵是,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上,各大力量中心之间应有一个相互制约的力量框架和多边的行为方式来处理世界事务。经济均衡的内涵是,只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获得共同发展,世界才会有真正的发展,因此解决发展问题是人类共同利益之所在。文化多样的内涵是保持文化多元,保持人类思维活力,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更多答案。安全互信的内涵是,安全是共同的,只有别人安全,自己才有安全,保障安全的有效手段不是冷战式的同盟加威慑,而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环境可续意味着各国必须携手合作,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国际社会存在的各种价值观仍主要服务于不同国家的现实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仍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如果各国政治家能真正从全人类长远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而不是从短期国内政治需求出发来制定政策,一个更高程度的、走向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全是可以建成的。

各方观点

全球190多个国家、约70亿人口,我们因何而紧密相连、为何不该一意孤行,未来又将走向何方?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思考给出的“中国答案”。

从国与国双边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年多时间里,国家主席习近平60多次谈及“命运共同体”,深入思考事关人类命运的宏大课题,展现出中国领导人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博大胸襟和历史担当。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源自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始终不变的“天下”情怀。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处世之道,再到“计利当计天下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判断……同外界其他行为体命运与共的和谐理念,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薪火相传,绵延不绝。新时期,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追求的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关于命运共同体的传统理念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方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经济全球化让“地球村”越来越小,社会信息化让世界越来越平。不同国家和地区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国家之间,过时的零和思维必须摒弃,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更不能搞你输我赢、一家通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动实践。从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到不断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从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到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再到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从抗击埃博拉病毒到也门撤侨行动,再到尼泊尔强震救援……中国不仅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更敞开胸怀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快车”、共享发展机遇,以实际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思考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给出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

有人将地球比作一艘大船,190多个国家就是这艘大船的一个个船舱。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承载着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地球号”才能乘风破浪,平稳前行。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谢选骏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2012年发表)是“全球治理委员会”(1990年代发表)的呼应,而“全球治理委员会”(1990年)则是“全球政府”(1975年—2004年发表)的初级状态——在这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政府的统治基础”。



【077、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球政府的羞答答的初级阶段】


网文《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百度百科)报道:

人类命运共同体(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全球价值观包含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其用处,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国际形势特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等提出时间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提出背景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一个世界,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习近平就任总书记后首次会见外国人士就表示,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

当今世界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潮流不可逆转,各国间的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但也面临诸多共同挑战。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如何、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与此同时,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

发展历程

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

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名为“顺应时代前进潮流 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的演讲。这场演讲,被称为突破了双边关系的范畴,“向世界讲述了对人类文明走向的中国判断”。

早在2013年3月,他在访问坦桑尼亚时谈到:“这段历史告诉我们,中非从来都是命运共同体,共同的历史遭遇,共同的发展任务,共同的战略利益把我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习近平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时提出了“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提出了迈向命运共同体的“四个坚持”: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

2015年9月,习近平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2017年12月9日,“汉语盘点2017”活动年度候选字词正式出炉,“人类命运共同体”入围;12月21日,当选“汉语盘点2017”年度国际词。 

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宪法序言第十二自然段中“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修改为“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8年4月10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从顺应历史潮流、增进人类福祉出发,我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并同有关各方多次深入交换意见。我高兴地看到,这一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欢迎和认同,并被写进了联合国重要文件。我希望,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携手前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创和平、安宁、繁荣、开放、美丽的亚洲和世界”.

2018年7月26日,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在金砖会晤上畅想金砖第二个“金色十年”的宏阔蓝图:“共同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更加光明的未来。

2018年10月25日,在第八届北京香山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向论坛致贺信,指出“中国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愿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各国同心协力,以合作促发展、以合作促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展现了中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心和决心。 

2018年12月3日,“命运共同体”被《咬文嚼字》公布为2018十大流行语。

2018年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所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时指出:“我们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旗帜鲜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着眼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向更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内涵/国际权力观

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之间为争夺国际权力发生了数不清的战争与冲突。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本、技术、信息、人员跨国流动,国家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一国经济目标能否实现与别国的经济波动有重大关联。各国在相互依存中形成了一种利益纽带,要实现自身利益就必须维护这种纽带,即现存的国际秩序。国家之间的权力分配未必要像过去那样通过战争等极端手段来实现,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有助于国际形势的缓和,各国可以通过国际体系和机制来维持、规范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维护共同利益。

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已经成为共识。国际社会发生的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等事件,使相互依存现象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内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一国发生的危机通过全球化机制的传导,可以迅速波及全球,危及国际社会整体。面对这些危机,国际社会只能“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亚洲金融危机后中国把握其宏观经济政策以帮助东盟国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二十国集团机制的出现,都是国家之间在相互依存中通过国际机制建设应对国际危机的例证。可以设想,如果国家之间互不合作、以邻为壑、危机外嫁,这些危机完全可能像上个世纪20—30年代的危机一样,引发冲突甚至战争,给人类社会带来严重灾难。

共同利益观

“共同利益”的概念并非从来就有。欧洲君主制时期,国家利益就是君主个人或家族的利益。进入20世纪,国际社会的利益关系曾被描述为一种排他的零和关系,因此利益争夺引发战争是无法避免的。

经济全球化促使人们对传统的国家利益观进行反思。瞬间万里、天涯咫尺的全球化传导机制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了“地球村”,各国利益的高度交融使不同国家成为一个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全球利益链中断。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出现问题,则饥民将大规模涌向别国,交通工具的进步为难民潮的流动提供了可能,而人道理念的进步又使拒难民于国门之外面临很大道义压力。互联网把各国空前紧密地连在一起,在世界任何一点发动网络攻击,看似无声无息,但给对象国经济社会带来的损失却有可能不亚于一场战争。气候变化带来的冰川融化、降水失调、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不仅给小岛国带来灭顶之灾,也将给世界数十个沿海发达城市造成极大危害。资源能源短缺涉及到人类文明能否延续,环境污染导致怪病多发并跨境流行。面对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任何国家要想自己发展,必须让别人发展;要想自己安全,必须让别人安全;要想自己活得好,必须让别人活得好。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共同利益也有了新的认识。既然人类已经处在“地球村”中,那么各国公民同时也就是地球公民,全球的利益同时也就是自己的利益,一个国家采取有利于全球利益的举措,也就同时服务了自身利益。

可持续发展观

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接踵而至的环境污染和极端事故也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1943年美国洛杉矶光化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酸雾事件、20世纪50年代日本水俣事件、1984年印度博帕尔化学品泄漏事件等恶性环境污染事件,均造成大面积污染和大量民众伤病死亡。这些事故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1972年,以研究环境和发展问题著称的“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增长的极限》报告,提出“若世界按照现在的人口和经济增长以及资源消耗、环境污染趋势继续发展下去,那么我们这个星球迟早将达到极限进而崩溃”,引起国际社会极大争论。同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研讨会,会上首次有人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3年,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进行专题研究。该委员会1987年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正式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此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等文件,被称为《地球宪章》。2002年,联合国又在南非召开“可持续发展问题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约翰内斯堡执行计划》。2012年,各国首脑再次聚会里约热内卢,出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峰会,重申各国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探讨在此方面的成就与不足,发表了《我们憧憬的未来》成果文件。

中国从斯德哥尔摩会议开始就参加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历次重要国际会议,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制度建设、发展援助等方面都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1994年中国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6年,可持续发展被正式确定为国家的基本发展战略之一。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里约峰会上指出,中国过去34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9%,贫困人口减少2亿多,成为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国家;中国用占全球不到10%的耕地和人均仅有世界平均水平28%的水资源,养活了占全球1/5的人口;过去6年中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1%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5%左右。截至2011年底,中国已免除50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约300亿元人民币债务,对38个最不发达国家实施了超过60%的产品零关税待遇,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1000多亿元人民币优惠贷款。这些数据说明,可持续发展不仅已经从理念变成了中国政府的行动纲领和具体计划,而且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全球治理观

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支持成立了由28位国际知名人士组成的“全球治理委员会”,该委员会于联合国成立50周年之际发表《我们天涯成比邻》报告,其对全球治理概念的定义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全球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由于全球化导致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成为一个由政府、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共同参与和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重要途径是强化国际规范和国际机制,以形成一个具有机制约束力和道德规范力的、能够解决全球问题的“全球机制”。比如,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出现的二十国集团,协调各国应对危机,使世界经济摆脱了陷入20世纪20—30年代全球大萧条的境地。国际上各种协调磋商机制非常活跃,推动国际社会朝着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前进。

尽管全球治理仍存争议,比如怎样处理全球治理与主权独立的关系等。但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可以推动全球治理朝更加公平合理、“包容发展、权责共担”的方向发展,可以利用全球治理形成的倒逼机制促进中国国内改革,中国也可以从全球治理中获得更多的和平发展机遇,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发展又形成了有力的“正能量”。中国将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并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权和发言权,建设性参与国际与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进程,积极应对各类全球性挑战,维护国际和地区和平稳定。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不断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十八大报告总结的外交工作新成就中,就包括了“加强同世界各国交流合作,推动全球治理机制变革,积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话语权进一步增强,为改革开放争取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十八大报告还强调要积极参加多边事务,并特别提到要支持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等发挥作用,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基本的价值观基础。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观与全球价值观有异曲同工之妙。和谐世界观包括五个维度,即政治多极、经济均衡、文化多样、安全互信、环境可续。政治多极的内涵是,在相互依存的世界上,各大力量中心之间应有一个相互制约的力量框架和多边的行为方式来处理世界事务。经济均衡的内涵是,只有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获得共同发展,世界才会有真正的发展,因此解决发展问题是人类共同利益之所在。文化多样的内涵是保持文化多元,保持人类思维活力,为解决全球问题提供更多答案。安全互信的内涵是,安全是共同的,只有别人安全,自己才有安全,保障安全的有效手段不是冷战式的同盟加威慑,而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环境可续意味着各国必须携手合作,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落到实处。

国际社会存在的各种价值观仍主要服务于不同国家的现实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仍是一个长期、复杂和曲折的过程。如果各国政治家能真正从全人类长远利益出发来考虑问题,而不是从短期国内政治需求出发来制定政策,一个更高程度的、走向共同繁荣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完全是可以建成的。

各方观点

全球190多个国家、约70亿人口,我们因何而紧密相连、为何不该一意孤行,未来又将走向何方?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深入思考给出的“中国答案”。

从国与国双边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的命运共同体,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两年多时间里,国家主席习近平60多次谈及“命运共同体”,深入思考事关人类命运的宏大课题,展现出中国领导人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博大胸襟和历史担当。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源自中华文明历经沧桑始终不变的“天下”情怀。从“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的和平思想,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处世之道,再到“计利当计天下利”“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价值判断……同外界其他行为体命运与共的和谐理念,可以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薪火相传,绵延不绝。新时期,中国人民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追求的不仅是中国人民的福祉,也是各国人民共同的福祉,关于命运共同体的传统理念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领导人基于对世界大势的准确把握而贡献的“中国方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经济全球化让“地球村”越来越小,社会信息化让世界越来越平。不同国家和地区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国家之间,过时的零和思维必须摒弃,不能只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更不能搞你输我赢、一家通吃。只有义利兼顾才能义利兼得,只有义利平衡才能义利共赢。

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期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生动实践。从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到不断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从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到真实亲诚的对非工作方针,再到共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从抗击埃博拉病毒到也门撤侨行动,再到尼泊尔强震救援……中国不仅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更敞开胸怀欢迎各国搭乘中国“快车”、共享发展机遇,以实际行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中国智慧,贡献中国力量,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

合作共赢,就是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建立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同舟共济,权责共担,增进人类共同利益。

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超越种族、文化、国家与意识形态的界限,为思考人类未来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为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给出了一个理性可行的行动方案。

有人将地球比作一艘大船,190多个国家就是这艘大船的一个个船舱。世界各国只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承载着全人类共同命运的“地球号”才能乘风破浪,平稳前行。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谢选骏指出:谢选骏1975年开始写作《礼制的天下统治》2004年发表《全球政府论——中国文明整合世界》;而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才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中间相隔了八年时间!由此可见,“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是“全球政府的羞答答的初级阶段”。若从现实层面看,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到“全球政府”的落实,可能需要百年以上。



【078、日本宣告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以毒攻毒日本开发反击网络攻击带毒软件》(2019年4月30日 法广RFI 小山)报道:

日本开发带毒软件以作为反击网络攻击时的武器。日本政府已基本决定将在防卫省编制和持有电脑病毒,并要求2019年度内将就完成编制工作。日本抱怨受到多方位的网络攻击。

据共同社今天报道说,日本政府将首次持有用于反击的病毒软件。

报道引述日本政府消息人士29日透露,作为遭到动摇日本国家安全的网络攻击时的反击措施,政府已基本决定将在防卫省编制和持有电脑病毒。这将是首次把干扰对方信息通信网络的病毒作为防卫装备持有,成为日本在互联网孕育而生的网络空间的新应对措施。2019年度内将完成编制工作。

报道说,病毒是被称为“恶意软件”的一种软件,通常是攻击方通过非法访问或发送电子邮件发给对方,窃取重要信息或引发功能故障时使用。日本政府也意在通过具备反击能力,提高威慑力让攻击本身止于策划阶段。然而,视使用方式也可能出现脱离日本“专守防卫”政策的担忧。

日本防卫省设想了政府机构与自卫队陆海空网络系统遭到网络攻击,对部队调配造成阻碍的事态。据分析,政府将通过病毒软件发动反击,阻碍对方军方使用系统,使其难以进行陆海空的攻击。出于保密立场,政府未透露具体方法。

报道引述相关人士透露,病毒将委托多家掌握最新技术的民间企业共同编制。研究方案包括为实现入侵攻击方的系统,编制可在网络上创建后门程序的“后门”等软件。

该报道指出,网络空间目不可见,“与通过导弹和战机防备的以往威胁是完全不同的领域”(防卫省消息人士语)。去年年底制定的新《防卫计划大纲》中写入“将拥有干扰对方网络空间利用的能力”,推进了具体措施的研究。病毒将由直属于防卫省的“网络防卫队”持有。

共同社说,关于网络攻击,政府立场是一旦满足2016年实施的安全保障相关法中规定的“武力行使三大条件”,即可发动自卫权,通过病毒实施反击。防卫省相关人士也强调“原则上只是在突发状况时使用”。政府未设想作为“先发制人攻击”进行使用以对网络攻击防范于未然,解释称属于专守防卫范围之内。

谢选骏指出:可能是为了避免再度发生偷袭珍珠港、不宣而战发动太平洋战争那样的失误,日本这次预告了网络战争的开始——因为网络战争就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形式。例如,恐怖袭击和反恐战争、货币战争和贸易战争,都是沿着网络战争的轨道前进的。因此我说,日本这次等于宣告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079、沙特阿拉伯是全球黑暗势力的大本营】


《卡舒吉被肢解全程录音首次曝光 还原最后时刻》(2019年9月10日 综合新闻)报道:

美国《华盛顿邮报》沙特阿拉伯裔记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2018年10月遇害,外界将矛头直指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每日晨报》(Daily Sabah)9月9日公开土耳其国家情报机构(National Intelligence Organization)取得的录音内容,披露卡舒吉死前的情况。

据悉,这份卡舒吉和15人刺杀小组之间的对话录音是惨案发生后由土耳其国家情报机构 (MIT) 获得的,并立即被分享给了土耳其调查机构及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机构。

去年10月2日下午1:14,卡舒吉到达领事馆并被一个熟悉的面孔迎接进门。他被告知,总领事奥泰比 (Mohammad al-Otaibi) 就在大楼里。在走向二楼的总领事办公室时,卡舒吉开始有所怀疑,但为时已晚。双手被反锁后,卡舒吉大喊说:“放开我,你以为你在做什么?”随后卡舒吉被带入一个房间内。刺杀小组二把手穆特雷布(Maher Abdulaziz Mutreb)说:“请坐。我们必须把你带回(利雅得)。国际刑警组织有命令。我们是来带你的。”卡舒吉回应道:“没有针对我的诉讼,我的未婚妻在外面等我。”

穆特雷布:请给你儿子留言。

卡舒吉:我该怎么跟我儿子说?

穆特雷布:你要写一条信息,让我们先打个草稿,你写好后给我们看。

卡舒吉:我应该说什么,‘一会儿见’?

不明身份的刺杀小组成员:别废话。

穆特雷布:写一些类似于‘我在伊斯坦布尔,如果你联系不到我也不用担心’的话。

卡舒吉:所以我不应该说绑架?

不明身份的刺杀小组成员:脱掉你的夹克。

卡舒吉:这样的事情怎么会发生在领事馆?我什么都不会写。

不明身份的刺杀小组成员:别废话。

卡舒吉:我什么都不会写。

穆特雷布:写下来,贾马尔先生。快点儿。如果你帮我们我们就可以帮助你,因为最终我们会把你带回沙特阿拉伯的。如果你不帮助我们,你知道最终会发生什么。

卡舒吉:这里有一条毛巾。你会给我下药吗?

负责肢解卡舒吉的沙特安全部门法医证据总负责人塔比吉(Salah Muhammad al-Tubaigy):我们会让你睡着的。

在卡舒吉被下药并失去意识之前他说:“不要捂住我的嘴”。

“我有哮喘。不要这样做,你会让我窒息的。”这是卡舒吉最后的遗言。

录音接下来显示,刺杀小组成员将塑料袋套在了卡舒吉的头上,在挣扎声的间歇能听到刺杀小组成员间的对话。

“他睡着了吗?”“他怎么头又抬起来了”“继续推,用力推。”

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挣扎和窒息声之后,卡舒吉已经没有了任何呼吸的声音。 下午1点39分,录音里响起了肢解尸体电锯的声音,这个过程一共持续了大概半个小时。

就这段录音来看,卡舒吉从走进领事馆开结婚证明到,永远地失去意识发生在短短的25分钟之间。而刺杀小组从看着目标进入领事馆到把他肢解分成五个箱子运走,也只花了一个小时。

也许对小组的成员来说这是一次“相当成功”的刺杀任务。但这次完美的刺杀行动永远地改变了外界对沙特王储萨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的认知。

在《沙巴日报》上与卡舒吉最后时刻录音同时曝光的,还有沙特领事和王室助手的通话记录。

在遇害前的2018年9月28日,当卡舒吉来到领事馆领取与未婚妻森吉兹 (Hatice Cengiz)的结婚证件时,时任沙特领事馆最高情报长官穆扎尼立即用紧急密码通知了利雅得,告知沙特王室卡舒吉已经到达领事馆。同时,穆扎尼也报告了卡舒吉将于10月2日返回领事馆的消息。

当天晚上7:08,沙特领事奥泰比与王储助手卡赫塔尼 (Saud al-Qahtani) 办公室的官员通了电话。

在谈话中,卡舒吉刺杀行动被称为“私事”和“绝密任务”。这名官员告诉奥泰比:“国家安全部负责人给我打了电话,他们有一个任务。他们想让你(情报)团队中的一名成员处理点私人事务……如果必要的话,他甚至可以获得(萨勒曼的)许可。”

晚上8点,穆扎尼接到奥泰比的电话:“我接到利雅得的电话,他们让我找一名之前在团队中工作过的人。但是,这是最高机密,几乎会有5天的培训任务。这是最高机密,我需要一名可靠的爱国主义情报官员。”

在谋杀案发生的前一天,也就是10月1日晚上9:48,两名未具名的沙特官员对话如下:“来自沙特阿拉伯的一个委员会明天会来,他们将在我办公室的领事馆做一些事情。”

“没肢解过热乎的尸体”

2019年6月19日,对卡舒吉案进行独立调查的联合国人权专家卡拉马德 (Agnes Callamard) 公布了一份101页的报告,认定卡舒吉是一场“有预谋处决”的受害者,并有证据证明萨勒曼与此案有关 。

截至目前为止,沙特当局已经就卡舒吉的谋杀案起诉了11名嫌疑人,其中刺杀小组二把手穆特雷布和喜欢听音乐肢解尸体的塔比吉等五名嫌疑犯面临死刑。

就在两人进入领事馆完成任务之前,穆特雷布还问塔比吉是否“可以将尸体放在一个袋子里”。

塔比吉说:“不行,太重了,也很高。实际上,我一直在处理尸体,很清楚怎么切。虽然我从来没有切过热乎的,不过应该很容易。”

他还说:“在切尸体时我通常要戴上耳机听音乐,还会喝点咖啡,抽根烟。在我肢解后,你可以把尸体装在塑料袋放在手提箱里,然后把它们(带出大楼)。”

冷血的塔比吉如今面临死刑。讽刺的是,对于兔死狗烹的结局,塔比吉仿佛早就有预感。在走进领事馆前他说:“我在安全部的上司不知道我干的事情。没有人保护我。”这可能是他唯一一次显露自己的恐惧。

谢选骏指出:沙特阿拉伯是全球黑暗势力的大本营,因为那里有麦加和麦地那。事实上,希特勒就是类似穆罕默的那样“一手执剑、一手执经”的教主,区别在于,穆罕默德迄今为止还没失败,而希特勒迄今为止差一点就成功了。



【080、莎士比亚和大英帝国一起灭亡了】


(一)

2016年10月30日的新闻报道指出,大数据揭秘莎士比亚17部经典剧作有合著者:

牛津大学出版社近日公布的消息,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认为,莎翁的44部剧作中有17部为合著。1986年,牛津大学出版社曾确定39部莎剧中有8部合著剧作。

克里斯托夫·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从18世纪以来就被视为莎士比亚的竞争对手,而现在,他被鉴定为《亨利六世》三部曲的联合作者,而托马斯·米德尔顿(Thomas Middleton)则是《终成眷属》的改编者之一。

路透社、法新社等多家媒体报道,来自5个国家的18名专家从2009年1月以来参加了新版莎士比亚作品合集的研究工作。

有关马洛并非竞争对手,而是合著者的发现改变了长期以来对两人关系的看法。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主编泰勒(Gary Taylor)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说,"许多研究者从18世纪来就对此表示怀疑,但直到最近,我们并没有任何途径能证明其可信度。"

泰勒表示,研究小组使用大数据对莎士比亚和诸多同时代作家的作品进行了精确比较。这样的电脑数据库过去20年里才建立。德蒙福特大学研究者埃甘(Gabriel Egan)对德新社表示,“我们计算了某些单词短语在莎士比亚和当时其他作家的作品中出现的频率。这些遣词造句都是相当独特的。”

他说,尚不清楚的是,这些作家是如何合作的。有可能是马洛先写文稿,然后由莎士比亚修改润色。

谈到《亨利六世》三部曲,泰勒说“其中有趣的部分是两位截然不同的天才合作的结晶。这就是这些历史剧作能够触动与莎士比亚不一样的读者的原因”。他说,“我们能够看出区别,因为马洛对政治、暴力和宗教非常感兴趣,写作风格不同。这些发现增加而不是减少了这些剧作的魅力。”

(二)

2014年,谢选骏发表《莎士比亚著作错谬勘误——莎士比亚其人是一个商标骗局?》一文指出:

在《奥赛罗》里,女主角苔斯特蒙娜被掐死了以后竟然还能说话!愚蠢的英国蛮子莎士比亚!这到底算是死人复活的奇迹呢,还是鬼屋里的恐怖故事?或是英国瘾君子吸毒之后产生的幻觉或是日耳曼蛮族的“酒神精神”?!

这是因为,《莎士比亚全集》是集体创作、乱七八糟的七拼八凑。莎士比亚因而没有一个统一的自我,所以在外行的白痴看来,那倒是“更为客观地体现了人性”。

鉴于莎士比亚的错误百出,中国人如果能做出一个“莎士比亚著作错谬勘误”,一举摧毁英国商人制造商标的特异功能,还英国文学以其“野蛮民族吼叫”的原始面目,那就是第三期中国文明业已成熟的里程碑,就是中国历史的盛事之一了。

(1)

有一种说法是:就法律而言,演员的地位在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近于乞丐和类似的卑微者。这无疑令莎士比亚感到痛苦,于是他辛勤工作以便能以绅士的身份荣归斯特拉福镇。除了这一愿望外,对莎氏的社会观我们几乎一无所知,惟有我们从剧情中搜索到的那些含混不清的信息。作为一位演员兼剧作家,莎士比亚必然要仰仗贵族的赞助和保护,他的政治观——假如他确实有的话——很适合漫长贵族时代的鼎盛时期(在维柯的意义上),这一时代我设定为自但丁开始,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直到歌德为止。年轻的华兹华斯和布莱克的政治观属于法国大革命时代并预示了接下来的民主时代,这一时代在惠特曼和美国经典那里达到了辉煌的顶点,直到在托尔斯泰和易卜生那里获得最后的表达。莎士比亚艺术的源头令我们感到一种根本上属于贵族的文化意识,虽然莎氏超越了这一意识,就像他超越了其他一切。

莎士比亚和但丁是经典的中心,因为他们在认知的敏锐、语言的活力和创造的才情上都超过所有其他西方作者。这三样禀赋会合成一种本体性激情,即一种欣喜的能力,或如布莱克关于地狱的警句所指出的:“充满活力即为美。”社会能量存在于每一时代,但不能写出戏剧诗歌及叙事文。原创的力量出自个人的天赋,存在于一切时代但显然会受到特定环境的巨大激励,亦即我们仍然只能片断地研究的民族浪潮,因为伟大时代的统一性基本上是一种幻觉。那么,莎士比亚是偶然的吗?文学想像和体现这种想像的文学塑造是否如演奏莫扎特一样飘忽无形?莎士比亚不属少数天生就有诗才的人,这类自然天成的诗人包括马洛、布莱克、兰波和克莱恩。这些人甚至似乎无需发展:《帖木儿》(上)、《小诗集》、《启明》、《白色楼群》都已属上乘之作。从写作《提泰斯·安德罗尼克斯》、早期历史剧及笑剧的莎士比亚身上,我们几乎看不到那位写出《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的作者。这是因为,莎士比亚是一个骗局。

连莎士比亚的商标奴隶都承认:“当我同时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时,我有时会难以相信是前一部浪漫抒情剧的作者创作了后一部气势宏大的戏剧。”这是因为,莎士比亚是一个骗局,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莎士比亚全集是一些七拼八凑的东西。

(2)

莎士比亚何时成名的?哪些狗屎般的剧作从一开始就是经典?1592年二十八岁的莎士比亚就已写了三部《亨利六世》和后续的《理查三世》以及《错中错》,以后不到一年又写了《提泰斯·安德罗尼克斯》、《驯悍记》、《维洛那二绅士》等剧。令人惊叹的《爱的徒劳》约写于1594年,是第一部完全成功之作。1593年5月30日,比莎氏年长半岁的马洛遇害于一家酒店,时年二十九岁。如果那时莎士比亚也死去,他与马洛就难以相提并论了。《马耳他的犹太人》、两部《帖木儿》、《爱德华二世》甚至片断的《浮士德博士》等都远比莎氏《爱的徒劳》之前的作品更有成就。马洛死后五年,莎士比亚终以一系列大作超过了他的前辈和竞争者:《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两部《亨利四世》。鲍通、夏洛克和福斯塔夫等在《约翰王》中的福尔孔布里奇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墨柯修之外增加了新型舞台形象。这些已略微超出了马洛的才情和兴趣,尽管形式主义者对之不悦。这五部剧本另辟蹊径,成为A.D.努托尔很恰当地说的“一种新摹仿”。难怪人们认为马洛死于文学的阴谋。

在莎士比亚“创作”福斯塔夫之后过了十三四年,我们又看到了他“写出的”一系列杰出戏剧形象:罗瑟琳、哈姆莱特、奥赛罗、伊阿古、李尔、爱德蒙、麦克白、克莉奥佩特拉、安东尼、科里奥兰、泰门、伊莫根、普洛斯佩罗、卡力班及许多人物。至1598年,莎士比亚名声已经确立,福斯塔夫也成了确立其名声的天使。商标奴隶们说:没有一个作家在语言的丰富性上能够与莎氏相比,《爱的徒劳》就充分体现了这种丰富性,并使我们觉得此剧一劳永逸地触及了许多语言的极限。不过莎氏最高的原创性体现在人物表现上:鲍通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成功;夏洛克对任何人都是一个永远难以捉摸的形象;约翰·福斯塔夫爵士却充满了创新和感人力量,莎士比亚在他身上改变了创造文学人物的全部意义。

不过,莎士比亚没有手稿,没有人知道这些作品是从哪里来的,更没有证据显示它们是如何产生的。

商标奴隶们只知道,“莎士比亚也在证实多变的心理上超越了所有人。这只是莎氏卓越特质的一方面;他不仅胜过所有对手而且在自我倾听基础上开创了对自我变化的描写,仅仅是在乔叟的启发下就完成了所有文学创新中的最非凡之举。人们可以推测,莎士比亚一定深研过乔叟,所以在创作福斯塔夫的不寻常时刻想起了巴思妇人。一切文学中自我倾听的首席人物哈姆莱特在自我倾诉上与福斯塔夫差不多。我们每一个人现在都会不停地自我倾诉与倾听,然后才进行思考并依照已知情况行事。这并不全是心灵与自己的对话,或内在心理斗争的反映,这更是生命对文学必然产生的结果的一种反应。莎氏从福斯塔夫起就在想像性写作的功能(这就是如何对他人言说)之外加上了如今占据主导或许也更沉郁的诗艺训诫:如何对自我言说。”

商标奴隶们却不知道,这是因为,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莎士比亚全集是一些七拼八凑的东西。

(3)

商标奴隶们说:

在莎士比亚“成功的舞台演出”过程中,福斯塔夫形象激发了一种道德评判的大合唱。一些最精密的批评家和思想家尤其怀有敌意,他们使用的绰号包括“寄生虫”、“懦夫”、“吹牛的人”、“德行败坏者”、“诱惑者”,以及更直接的“馋鬼”、“酒鬼”、“嫖客”等。

商标奴隶们最喜欢的评价是萧伯纳的“昏庸可恶的老怪物”,并认为这一评价也是因为萧伯纳私下已意识到,他在机智上无法与福斯塔夫相比,所以不能带着常有的轻松自信赞赏自己的心智而鄙薄莎士比亚。萧伯纳和商标奴隶们一样,面对莎士比亚时都会产生一种自相对立的认识,即同时意识到陌生性和熟悉性。但是他们不懂,因为莎士比亚是一个商业骗局。

在论述了浪漫派和现代诗人并思考了影响和原创性的问题之后,再论述莎士比亚,商标奴隶们感到一种令人震惊的差别,这种差别在种类和程度上都是莎士比亚所独有的。这种差异与戏剧本身关系不大。一场导演拙劣和演员念不清台词的莎剧演出从类别和程度上看,与莫里哀和易卜生剧作的或优或劣的演出是不同的。他有一种语言艺术的震撼,比任何作品更宏大也更确定,令人信服地感到那根本不是艺术而是一种永恒存在。但商标奴隶们不懂,只有集体创作,才会产生这种“永恒存在”,就像《印度史诗》、《荷马史诗》、《周易》那样。

……

所以莎士比亚的商标奴隶无意中也说出了集体创作的秘密:

“莎士比亚就是经典。他设立了文学的标准和限度。但是他的限度在哪里?我们能从他那里找到盲点、压抑或想像和思想的失败吗?”

商标奴隶们还说:

我们对莎士比亚实际的内心生活几乎一无所知,但你若多年不舍地阅读他,你会逐步了解他不是什么。卡尔德隆是宗教剧作家,乔治·赫伯特是虔诚的诗人,但莎士比亚两者都不是。虚无主义者马洛却矛盾地显示出一种宗教的敏感,于是《浮士德博士》可读为自相矛盾之作。莎氏最压抑的悲剧《李尔王》和《麦克白》产生不出基督教意识,伟大而隐晦的戏剧《哈姆莱特》和《一报还一报》也不会。

“在看过以日语、俄语、西班牙语、印度尼西亚语及意大利语演出的莎剧后,我的学生和朋友们在描述莎士比亚时通常会说,观众们都发现莎士比亚在舞台上表现的就是他们自己。”因为莎士比亚是集体创作。

可以作为证据的是:但丁和弥尔顿都是有自我意识的诗人,都寻求过为世人留下传世而不朽的预言式架构。但莎士比亚却让人们疑惑他对《李尔王》的身后遭遇显然毫不在意。此剧有两种不同版本,按通常被阅读和演出的形式把它们混在一起并不是太令人满意。

莎氏自己“校对”和“确认”过的剧本只有《维纳斯和阿都尼丝》及《鲁克丽丝受辱记》两部,但它们都配不上那位写下十四行诗的诗人,更不如《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和《麦克白》了。一个作家怎么会对自己的《李尔王》最后定本如此大意或漫不经心呢?

莎士比亚好比斯蒂文斯笔下的阿拉伯月亮:“把他的星星遍撒于地”,似乎莎氏才情无比充沛,他不必太过计较。他旺盛的精力或才情是打破语言和文化障碍的部分原因。你无法把莎士比亚只限定在英国文艺复兴时代,正如你不能把福斯塔夫局限在《亨利四世》范围之内,或者把那位丹麦王子约束在他的剧情里。

(4)

商标奴隶们说:

莎士比亚无可取代,即使令少数曾与他作对或与他为伴的过去和现在的戏剧家也无法取代。如今有什么作品能媲美莎氏的四大悲剧?正如乔伊斯所坦承的,即使但丁也缺少莎士比亚的丰富多彩。这意味着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是寓意无尽的,而且也意味着莎士比亚的三十八部戏剧再加上十四行诗组成了一部不完整的《俗曲》,它远比但丁作品更恢宏,也更清新地摆脱了但丁的神学寓言。莎士比亚的丰富性大大超过但丁和乔叟二人的作品。作为哈姆莱特、福斯塔夫、罗瑟琳、克莉奥佩特拉、伊阿古和李尔等形象的创造者,他不仅在程度上而且在性质上都与众不同。如果这一差异可以确定的话,我们就接近于认识到了莎士比亚为何必然重新占据西方经典的中心,而且不论政治考虑如何干扰,莎士比亚仍将继续重新占据西方经典的中心。

商标奴隶们断言:

“普遍性是只有少数几位西方作家才具有的真正特征,如莎士比亚、但丁和塞万提斯,也许还有托尔斯泰等人。歌德和弥尔顿因为文化变迁而失去了光彩;惠特曼表面上很风光,实质上却有避世之意;莫里哀和易卜生仍然同登舞台,但总是位居莎士比亚之后。狄金森由于她的认知原创性而十分晦涩,聂鲁达没能达到他所期望的与布莱希特和莎士比亚齐名的意愿。但丁的贵族式普世主义开创了西方伟大作家的时代,即从彼特拉克到荷尔德林的时代,但只有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取得了完全的普遍性,成为贵族时代最伟大的大众作家。民主时代最具普遍性的是有缺陷的奇才托尔斯泰,一位贵族和大众的混合作家。在今日的混乱时代,乔伊斯和贝克特最为接近,但前者的巴洛克式铺陈和后者的巴洛克式拆解都损害了作品的普遍性。普鲁斯特和卡夫卡的感受力中有但丁式陌生性的特点。我与安东尼奥·加西亚贝里欧意见一致,他认为普遍性是诗歌价值的基本性质。为其他诗人充当经典的中心是但丁的独特作用。莎士比亚和《堂吉诃德》对更广大的读者而言仍是经典的中心。也许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论:对莎士比亚来说,我们需要用更具博尔赫斯特征的术语来取代普遍性。”

商标奴隶们断言:“无论何人,不管怎么说,莎士比亚就是西方经典。”

殊不知莎士比亚就是“英国的荷马”,其中充满了重复的罗索、历史的谬误。只有像卡尔·马克思那样的猪头,才会定期阅读它们,以显示自己满脑子的肥水。

既然莎士比亚就是西方经典,中国人若能做出一个“莎士比亚著作错谬勘误”,那就说明中国终于从西方文明奴役下解放出来了:吸收了它并超越了它;一举摧毁英国文学的权威,那不仅是第三期中国文明业已成熟的里程碑,也是中国真正超越了自己的过去。

(三)

2015年,谢选骏发表《莎士比亚真的是一个假人》一文指出:

报道指出:“莎士比亚生前唯一画像找到了”:

英国植物学家兼历史学家葛瑞菲斯(Mark Griffiths)2015年5月19日表示,一本400年前的植物学书籍中,有一幅可能是在剧作家莎士比亚生前所画的唯一画像。 

葛瑞菲斯说,他在这本16世纪著作的一幅版画中,破解了一个“巧妙的密码”,认出是莎士比亚的画像。他说:“这就是莎士比亚的长相,是在他生前画的,而且是壮年时画的。这幅画中的莎翁33岁。”他说:“当时他已写了《仲夏夜之梦》,即将写《哈姆雷特》。他拥有电影明星的英俊外貌。”

……

不过,这个发现恰恰证明了莎士比亚真的是一个假人,因为他的长相,而被选中作为一个箭垛式的人物,把各种无法署名的作品都归在他一个人的名下。

许多事实证明,《莎士比亚全集》是集体创作、乱七八糟的七拼八凑。莎士比亚因而没有一个统一的自我,所以在外行的白痴看来,那倒是“更为客观地体现了人性”。

在《奥赛罗》里,女主角苔斯特蒙娜被掐死了以后竟然还能说话!愚蠢的英国蛮子莎士比亚!这到底算是死人复活的奇迹呢,还是鬼屋里的恐怖故事?或是英国瘾君子吸毒之后产生的幻觉或是日耳曼蛮族的“酒神精神”?!

鉴于莎士比亚的错误百出,中国人如果能做出一个“莎士比亚著作错谬勘误”,一举摧毁英国商人制造商标的特异功能,还英国文学以其“野蛮民族吼叫”的原始面目,那就是第三期中国文明业已成熟的里程碑,就是中国历史的盛事之一了。

(1)

有一种说法是:就法律而言,演员的地位在伊丽莎白时代的英国,近于乞丐和类似的卑微者。这无疑令莎士比亚感到痛苦,于是他辛勤工作以便能以绅士的身份荣归斯特拉福镇。除了这一愿望外,对莎氏的社会观我们几乎一无所知,惟有我们从剧情中搜索到的那些含混不清的信息。作为一位演员兼剧作家,莎士比亚必然要仰仗贵族的赞助和保护,他的政治观——假如他确实有的话——很适合漫长贵族时代的鼎盛时期(在维柯的意义上),这一时代我设定为自但丁开始,经过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直到歌德为止。年轻的华兹华斯和布莱克的政治观属于法国大革命时代并预示了接下来的民主时代,这一时代在惠特曼和美国经典那里达到了辉煌的顶点,直到在托尔斯泰和易卜生那里获得最后的表达。莎士比亚艺术的源头令我们感到一种根本上属于贵族的文化意识,虽然莎氏超越了这一意识,就像他超越了其他一切。

莎士比亚和但丁是经典的中心,因为他们在认知的敏锐、语言的活力和创造的才情上都超过所有其他西方作者。这三样禀赋会合成一种本体性激情,即一种欣喜的能力,或如布莱克关于地狱的警句所指出的:“充满活力即为美。”社会能量存在于每一时代,但不能写出戏剧诗歌及叙事文。原创的力量出自个人的天赋,存在于一切时代但显然会受到特定环境的巨大激励,亦即我们仍然只能片断地研究的民族浪潮,因为伟大时代的统一性基本上是一种幻觉。那么,莎士比亚是偶然的吗?文学想像和体现这种想像的文学塑造是否如演奏莫扎特一样飘忽无形?莎士比亚不属少数天生就有诗才的人,这类自然天成的诗人包括马洛、布莱克、兰波和克莱恩。这些人甚至似乎无需发展:《帖木儿》(上)、《小诗集》、《启明》、《白色楼群》都已属上乘之作。从写作《提泰斯·安德罗尼克斯》、早期历史剧及笑剧的莎士比亚身上,我们几乎看不到那位写出《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的作者。这是因为,莎士比亚是一个骗局。

连莎士比亚的商标奴隶都承认:“当我同时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和《安东尼和克莉奥佩特拉》时,我有时会难以相信是前一部浪漫抒情剧的作者创作了后一部气势宏大的戏剧。”这是因为,莎士比亚是一个骗局,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莎士比亚全集是一些七拼八凑的东西。

(2)

莎士比亚何时成名的?哪些狗屎般的剧作从一开始就是经典?1592年二十八岁的莎士比亚就已写了三部《亨利六世》和后续的《理查三世》以及《错中错》,以后不到一年又写了《提泰斯·安德罗尼克斯》、《驯悍记》、《维洛那二绅士》等剧。令人惊叹的《爱的徒劳》约写于1594年,是第一部完全成功之作。1593年5月30日,比莎氏年长半岁的马洛遇害于一家酒店,时年二十九岁。如果那时莎士比亚也死去,他与马洛就难以相提并论了。《马耳他的犹太人》、两部《帖木儿》、《爱德华二世》甚至片断的《浮士德博士》等都远比莎氏《爱的徒劳》之前的作品更有成就。马洛死后五年,莎士比亚终以一系列大作超过了他的前辈和竞争者:《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两部《亨利四世》。鲍通、夏洛克和福斯塔夫等在《约翰王》中的福尔孔布里奇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墨柯修之外增加了新型舞台形象。这些已略微超出了马洛的才情和兴趣,尽管形式主义者对之不悦。这五部剧本另辟蹊径,成为A.D.努托尔很恰当地说的“一种新摹仿”。难怪人们认为马洛死于文学的阴谋。

在莎士比亚“创作”福斯塔夫之后过了十三四年,我们又看到了他“写出的”一系列杰出戏剧形象:罗瑟琳、哈姆莱特、奥赛罗、伊阿古、李尔、爱德蒙、麦克白、克莉奥佩特拉、安东尼、科里奥兰、泰门、伊莫根、普洛斯佩罗、卡力班及许多人物。至1598年,莎士比亚名声已经确立,福斯塔夫也成了确立其名声的天使。商标奴隶们说:没有一个作家在语言的丰富性上能够与莎氏相比,《爱的徒劳》就充分体现了这种丰富性,并使我们觉得此剧一劳永逸地触及了许多语言的极限。不过莎氏最高的原创性体现在人物表现上:鲍通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成功;夏洛克对任何人都是一个永远难以捉摸的形象;约翰·福斯塔夫爵士却充满了创新和感人力量,莎士比亚在他身上改变了创造文学人物的全部意义。

不过,莎士比亚没有手稿,没有人知道这些作品是从哪里来的,更没有证据显示它们是如何产生的。

商标奴隶们只知道,“莎士比亚也在证实多变的心理上超越了所有人。这只是莎氏卓越特质的一方面;他不仅胜过所有对手而且在自我倾听基础上开创了对自我变化的描写,仅仅是在乔叟的启发下就完成了所有文学创新中的最非凡之举。人们可以推测,莎士比亚一定深研过乔叟,所以在创作福斯塔夫的不寻常时刻想起了巴思妇人。一切文学中自我倾听的首席人物哈姆莱特在自我倾诉上与福斯塔夫差不多。我们每一个人现在都会不停地自我倾诉与倾听,然后才进行思考并依照已知情况行事。这并不全是心灵与自己的对话,或内在心理斗争的反映,这更是生命对文学必然产生的结果的一种反应。莎氏从福斯塔夫起就在想像性写作的功能(这就是如何对他人言说)之外加上了如今占据主导或许也更沉郁的诗艺训诫:如何对自我言说。”

商标奴隶们却不知道,这是因为,是一个箭垛式的人物,莎士比亚全集是一些七拼八凑的东西。

(3)

商标奴隶们说:

在莎士比亚“成功的舞台演出”过程中,福斯塔夫形象激发了一种道德评判的大合唱。一些最精密的批评家和思想家尤其怀有敌意,他们使用的绰号包括“寄生虫”、“懦夫”、“吹牛的人”、“德行败坏者”、“诱惑者”,以及更直接的“馋鬼”、“酒鬼”、“嫖客”等。

商标奴隶们最喜欢的评价是萧伯纳的“昏庸可恶的老怪物”,并认为这一评价也是因为萧伯纳私下已意识到,他在机智上无法与福斯塔夫相比,所以不能带着常有的轻松自信赞赏自己的心智而鄙薄莎士比亚。萧伯纳和商标奴隶们一样,面对莎士比亚时都会产生一种自相对立的认识,即同时意识到陌生性和熟悉性。但是他们不懂,因为莎士比亚是一个商业骗局。

在论述了浪漫派和现代诗人并思考了影响和原创性的问题之后,再论述莎士比亚,商标奴隶们感到一种令人震惊的差别,这种差别在种类和程度上都是莎士比亚所独有的。这种差异与戏剧本身关系不大。一场导演拙劣和演员念不清台词的莎剧演出从类别和程度上看,与莫里哀和易卜生剧作的或优或劣的演出是不同的。他有一种语言艺术的震撼,比任何作品更宏大也更确定,令人信服地感到那根本不是艺术而是一种永恒存在。但商标奴隶们不懂,只有集体创作,才会产生这种“永恒存在”,就像《印度史诗》、《荷马史诗》、《周易》那样。

……

所以莎士比亚的商标奴隶无意中也说出了集体创作的秘密:

“莎士比亚就是经典。他设立了文学的标准和限度。但是他的限度在哪里?我们能从他那里找到盲点、压抑或想像和思想的失败吗?”

商标奴隶们还说:

我们对莎士比亚实际的内心生活几乎一无所知,但你若多年不舍地阅读他,你会逐步了解他不是什么。卡尔德隆是宗教剧作家,乔治·赫伯特是虔诚的诗人,但莎士比亚两者都不是。虚无主义者马洛却矛盾地显示出一种宗教的敏感,于是《浮士德博士》可读为自相矛盾之作。莎氏最压抑的悲剧《李尔王》和《麦克白》产生不出基督教意识,伟大而隐晦的戏剧《哈姆莱特》和《一报还一报》也不会。

“在看过以日语、俄语、西班牙语、印度尼西亚语及意大利语演出的莎剧后,我的学生和朋友们在描述莎士比亚时通常会说,观众们都发现莎士比亚在舞台上表现的就是他们自己。”因为莎士比亚是集体创作。

可以作为证据的是:但丁和弥尔顿都是有自我意识的诗人,都寻求过为世人留下传世而不朽的预言式架构。但莎士比亚却让人们疑惑他对《李尔王》的身后遭遇显然毫不在意。此剧有两种不同版本,按通常被阅读和演出的形式把它们混在一起并不是太令人满意。

莎氏自己“校对”和“确认”过的剧本只有《维纳斯和阿都尼丝》及《鲁克丽丝受辱记》两部,但它们都配不上那位写下十四行诗的诗人,更不如《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和《麦克白》了。一个作家怎么会对自己的《李尔王》最后定本如此大意或漫不经心呢?

莎士比亚好比斯蒂文斯笔下的阿拉伯月亮:“把他的星星遍撒于地”,似乎莎氏才情无比充沛,他不必太过计较。他旺盛的精力或才情是打破语言和文化障碍的部分原因。你无法把莎士比亚只限定在英国文艺复兴时代,正如你不能把福斯塔夫局限在《亨利四世》范围之内,或者把那位丹麦王子约束在他的剧情里。

(4)

商标奴隶们说:

莎士比亚无可取代,即使令少数曾与他作对或与他为伴的过去和现在的戏剧家也无法取代。如今有什么作品能媲美莎氏的四大悲剧?正如乔伊斯所坦承的,即使但丁也缺少莎士比亚的丰富多彩。这意味着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是寓意无尽的,而且也意味着莎士比亚的三十八部戏剧再加上十四行诗组成了一部不完整的《俗曲》,它远比但丁作品更恢宏,也更清新地摆脱了但丁的神学寓言。莎士比亚的丰富性大大超过但丁和乔叟二人的作品。作为哈姆莱特、福斯塔夫、罗瑟琳、克莉奥佩特拉、伊阿古和李尔等形象的创造者,他不仅在程度上而且在性质上都与众不同。如果这一差异可以确定的话,我们就接近于认识到了莎士比亚为何必然重新占据西方经典的中心,而且不论政治考虑如何干扰,莎士比亚仍将继续重新占据西方经典的中心。

商标奴隶们断言:

“普遍性是只有少数几位西方作家才具有的真正特征,如莎士比亚、但丁和塞万提斯,也许还有托尔斯泰等人。歌德和弥尔顿因为文化变迁而失去了光彩;惠特曼表面上很风光,实质上却有避世之意;莫里哀和易卜生仍然同登舞台,但总是位居莎士比亚之后。狄金森由于她的认知原创性而十分晦涩,聂鲁达没能达到他所期望的与布莱希特和莎士比亚齐名的意愿。但丁的贵族式普世主义开创了西方伟大作家的时代,即从彼特拉克到荷尔德林的时代,但只有塞万提斯和莎士比亚取得了完全的普遍性,成为贵族时代最伟大的大众作家。民主时代最具普遍性的是有缺陷的奇才托尔斯泰,一位贵族和大众的混合作家。在今日的混乱时代,乔伊斯和贝克特最为接近,但前者的巴洛克式铺陈和后者的巴洛克式拆解都损害了作品的普遍性。普鲁斯特和卡夫卡的感受力中有但丁式陌生性的特点。我与安东尼奥·加西亚贝里欧意见一致,他认为普遍性是诗歌价值的基本性质。为其他诗人充当经典的中心是但丁的独特作用。莎士比亚和《堂吉诃德》对更广大的读者而言仍是经典的中心。也许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论:对莎士比亚来说,我们需要用更具博尔赫斯特征的术语来取代普遍性。”

商标奴隶们断言:“无论何人,不管怎么说,莎士比亚就是西方经典。”

殊不知莎士比亚就是“英国的荷马”,其中充满了重复的罗索、历史的谬误。只有像卡尔·马克思那样的猪头,才会定期阅读它们,以显示自己满脑子的肥水。

既然莎士比亚就是西方经典,中国人若能做出一个“莎士比亚著作错谬勘误”,那就说明中国终于从西方文明奴役下解放出来了:吸收了它并超越了它;一举摧毁英国文学的权威,那不仅是第三期中国文明业已成熟的里程碑,也是中国真正超越了自己的过去。

(四)

谢选骏指出:现在,2016年了,“大数据揭秘莎士比亚17部经典剧作有合著者”这一闹剧发生了。“大数据揭秘莎士比亚17部经典剧作有合著者”这一闹剧在牛津大学的登场,说明“莎士比亚和大英帝国一起灭亡了”。因为连英国人自己都承认了,莎士比亚是一个赝品,正如从事鸦片贸易的大英帝国一样。帝国怎么可以贩毒呢?偶像怎么可以借光呢?



【081、商人会反对全球化吗】


网文《FT社评:特朗普可能破坏全球化》在2016年12月29日担忧说,特朗普体现的重商民粹主义崛起可能是全球化面临的最大挑战。事实可能证明,2016年是贸易战开打之前的平静。 

此文认为,就像民间传说中的猫一样,全球化似乎有许多条命。随着共产主义衰落和中国崛起而在上世纪90年代加速发展的商品、服务和资本市场一体化已被唱衰多次,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然而,全球化仍在继续。

在过去的一年里,唱衰全球化的人有了比平时更多的素材。诸多引人关注的贸易协定停滞让唱衰者纷纷声称,自由化引擎已经失灵。世界各地商品贸易相对全球经济扩张的疲弱增长促使人们担忧,保护主义造成了伤害。刚刚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猛烈抨击美国进口中国商品导致美国就业岗位流失,并任命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等对华贸易鹰派人物担任政府职位,这一切表明,自由贸易时代已经结束。

在这些担忧中,只有最后一项令人信服。即便考虑到美国总统候选人往往在大选期间放狠话、而在上台后的实际行动会温和许多的事实,特朗普的零和世界观也让人深深担忧。

诸多大型贸易协定——无论是否在自由贸易上取得成功,它们通常都被称为“自由贸易协定”——在最近几年纷纷告吹。但2016年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两个重大贸易协定触礁——涉及美国和欧盟的《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以及包含12个亚太经济体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此外,今年晚些时候贸易世界经历了一段滑稽插曲——欧盟和加拿大的较小规模协定一度受到阻挠,比利时法语地区瓦隆的桀骜不驯的地方政府反对其中的多项条款。

话虽如此,但所有这些都并不令人太感意外。TTIP本有望成为习惯以霸主身份行事的两大贸易集团之间的大型多方面协议,但它自启动以来就困难重重。TPP遭到美国两位总统候选人的共同反对,即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曾密切参与谈判。它在国会始终会面临重重阻力。然而,不为人注意的是,欧盟更接近与日本达成协议,这全球两大贸易集团在默默努力。

至于贸易相对于GDP增长放缓,它似乎更可能是因为供应链结构变化而非保护主义所致。原本分散的生产线集中到了单一经济体内部,尤其是中国。

人们往往夸大了反对全球化的基本力量。但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可能改变了一切。特朗普的世界观是中国受益就是美国损失,同时他将拥有所有美国总统都有的撕毁贸易协定和施加紧急关税的权力,因此他可能在相对较短的时间造成严重破坏。

特朗普已经任命威尔伯·罗斯(Wilbur Ross)和纳瓦罗加入其贸易团队,这两人渴望与中国展开贸易对抗,是发自内心的保护主义者。限制特朗普政府更狂热的保护主义冲动可能取决于美国国会,这有点像是让幼儿掌管托儿所。

全球化经受住了许多危机的冲击,但特朗普体现出的重商民粹主义的崛起可能是其几十年来面临的最大挑战。2016年对国际商业来说不是灾难性的一年,但事实可能证明,这是贸易战开打之前令人不安的平静。

……

谢选骏指出:这篇文章虽然注明是翻译过来的,却好像是中国生产的。共产党中国现在极力镇压自由进口,但却极端需要自由出口,正是这一“矛盾”创造了一个奇怪的实践——中国式的社会主义。不过我很怀疑。川普只是一个商人出身的总统,商人会反对全球化吗?商人会拒绝来自全球化的利润吗?别说商人不会,就是小布什那样的政治世族也不会,你看他2008年不是乖乖地坐到北京奥运会上领赏去了吗?



【082、商业窃密是全球化问题】


《美国发出警告 中共商业机密盗窃越来越多》(2019-09-23 综合新闻)报道:

美国司法部在周六向美国企业发出警告,中国盗窃商业机密的行为有增加的迹象,需要加强防御。

据CNBC报导,美国副助理检察长亚当·希基(Adam Hickey)说:“有更多的案件牵涉到商业秘密盗窃活动。”而且,更多的案件指向中国。

自2012年以来,司法部的国家安全部门处理的商业间谍案中,有80%以上牵涉到中国。希基还说,近年来案件的发生率还一直在上升。

希基周六在新加坡对CNBC表示:“这可能是因为受害者更关注发生的事情,这是一件好事。”“他们可能更愿意向执法部门举报,这是一件好事。他们可能受够了,这也是一件好事。”

司法部于2018年11月启动了“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专案,旨在应对来自中共的国家安全威胁,包括盗窃商业秘密和知识产权、黑客活动和经济间谍活动。中方还批评美国“试图保护美国企业,并且尝试阻碍中国的技术发展”。“这已经变成中共工业政策的一部分,是国家支持的盗窃行为,它们对盗窃者给予奖励,或对这种行为故意视而不见。”他指出,这种行为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计划有关。中国政府于2015年推出该计划,旨在减少机器人、信息技术、航空、铁路运输和生物制药等10个行业对进口技术的依赖。希基说:“我相信,在这10个行业中的8个有涉及进入司法程序的知识产权盗窃案例。”

司法部还强调了网络安全威胁和电信漏洞。

希基拒绝评论中国电信巨头华为,因为它目前在美国面对两项起诉。但是,他更广泛地权衡了电信公司和供应链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美国政府越来越关注知识产权窃盗问题。川普政府把知识产权列为美中贸易谈判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民主党参议员克里斯·库恩斯(Chris Coons)周五对CNBC表示,川普(川普)总统需要确保,与中国的任何贸易协议都要包含防止美国知识产权被盗的措施。

副总统迈克·彭斯(Mike Pence)告诉CNBC,除与中国的“5,000亿美元贸易逆差”之外,美国每年因知识产权被盗窃而损失近五亿美元。彭斯说:“事情的真相是,中国不愿意接受国际商业规则,并且滥用商业规则,长时间占美国和其它经济体的便宜。”他说,川普总统将会坚持强硬立场,直到中方决定接受遵守国际规则的改革,并重置美中贸易关系。

华为首席执行官任正非今年4月对CNBC诡称,即使中国政府下令,华为也“绝不会在手机上安装后门”,“我们不可能向任何第三方提供客户信息。”但是,专家告诉CNBC,华为别无选择,它只能遵守中共的要求。媒体报导,据彭博获得的2009年至2011年间的欧洲最大通讯业者沃达丰(Vodafone)的安全报告,沃达丰证实,华为软件存在隐藏后门,可能导致在未经当局授权下,华为得以进入沃达丰在意大利的网络。沃达丰在意大利有数百万个家庭和企业用户。不只如此,Vodafone在英国、德国、西班牙及葡萄牙等国家的网络中也发现了这种漏洞。

荷兰人民报(De Volkskrant)报导,荷兰情报与安全总局(AIVD)发现,在当地一家主要的电信业者网络中,发现到华为埋藏了后门,让华为可随意存取该网络用户的资料,荷兰情报与安全总局认为,这很可能与中国政府从事间谍活动有关。

西维吉尼亚州民主党籍参议员、参议院情报委员会成员曼钦(Joe Manchin)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明确答称,美国已掌握华为“后门”的证据。不过,他基于情报委员会的资讯都是高度机密,而拒绝透露进一步详情。

谢选骏指出:棺员不懂,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所谓的“商业窃密”其实是一个全球化问题——既然“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那么,你不要别人的东西,别人还是要你的东西;你不要别人的命,别人还是要你的命!华为说的不错,中国政府没有权利命令他做什么,但是他没有说的是,中国共产党可以同时命令中国政府和中国公司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所以说,官员如同棺员,不懂商业窃密是全球化问题——解决商业窃密的方式,不是缩进来,而是伸出去。也就是说,只要按照谢选骏“全球政府论”的指示去做,才有出息;只有按照谢选骏“消灭主权国家”的指示去做,才是出路。因为,商业窃密是走向全球化过程的必由之路!小国寡民“社区至上”的日子,一去不返了!



【083、逃避全球政府的最后希望】


《大流行后,迎接一场教育和工作革命》(纽约时报托马斯·弗里德曼2020年10月22日)报道:

上天的安排很神秘。就在我们将来学习、工作和就业的方式发生结构性变化的时候,上天给我们降下来一场大流行病。系好安全带吧。当我们从这场新冠危机中走出来时,迎接我们的将是有史以来最深刻的一个熊彼特式的创造性毁灭时代,而这场大流行病既在加速,也在掩饰这个时代的到来。

没有工作,中小学的教室都空着,大学校园也空空如也,工厂停工,办公室关门。白领工人和蓝领工人都将受到这场大流行病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这次总统大选如此重要的原因。我们如何为更多的美国人提供可转移的医疗保险、可转移的养老金,以及终身学习的机会,充分利用这个时刻,缓冲其最坏后果,是11月3日之后的政治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我们真的将要走向不稳定。

大流行病后的时代之所以将具有如此大的破坏性和创造性,是因为从来没有这么多人有机会使用如此之多的廉价创新工具,从来没有这么多人有机会获得高性能、廉价的计算能力,从来没有这么多人有机会得到如此廉价的信贷——几乎无息的资金——来发明新产品和新服务,而且是在健康、社会、环境和经济方面有如此之多的重大问题需要得到解决的时候。

把所有这些放在一起会发生迸发!人们将看到一些惊人的东西出现,看到一些历史悠久的机构(如大学)消失,也将看到工作性质、工作场所和劳动力的改变。

我一直在和拉维·库马尔(Ravi Kumar)讨论这个问题,他是总部设在班加罗尔的印度技术服务公司印孚瑟斯(Infosys)的总裁。因为印孚瑟斯帮助企业为数码世界做准备,我总是将其作为深入了解全球就业/教育趋势的信息来源。我2004年是在那里开始写《世界是平的》(The World Is Flat)这本书的。当时,印孚瑟斯的主要业务是承接美国公司外包给印度的工作。如今,库马尔从纽约经营业务,他正在为美国创造数以千计的就业机会。怎么会是这样呢?

拉维·库马尔的公司为美国创造了数以千计的就业机会。库马尔解释说,这始于一个事实,即工业革命产生的是一个雇主与雇员之间、教育工作者与雇主之间、政府与雇主和教育工作者之间有明显界限的世界,“但是现在人们将看到所有这些界限变得模糊。”

由于技术变革、数字化和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有两件事情正在同时发生:一是世界正在被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尽管大流行病和政治让货物和人员的全球流动放缓,但服务业的全球化速度迅猛;二是“技能的半衰期不断缩短”(用库马尔的话说),意思是不管你今天拥有什么技能,它淘汰的速度都越来越快。

你的子女们会在一生中多次改变工作和职业,这意味着他们的职业道路将不再沿着简单的“学习然后工作”的轨迹,如《The Adaptation Advantage》一书的共同作者希瑟·E·麦高文(Heather E. McGowan)喜欢说的那样,而是沿着“工作-学习-工作-学习-工作-学习”的轨迹。

“学习是新的养老金,”麦高文说。“是你每天如何创造未来价值的方法。”因此,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年轻人的好奇心和热情,让他们成为做自我教育主人翁的终身学习者。

显然,每个人仍需要在阅读、写作和数学上打下牢固的基础,但在一个人们会多次改变工作和职业的世界里,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的自我激励将非常重要。

与此同时,库马尔解释说,数字化和全球化的加速正在逐渐将越来越多的工作“模块化”,工作将被分解为公司可以外包出去的小模块。他认为,公司将越来越多地成为用合成和协调这些模块来制造产品和服务的平台。

库马尔补充说,在这个过程中,“工作将越来越多地与公司脱离,工作岗位和工作也将越来越多地彼此脱离”。有些工作将由机器来完成;有些工作将要求人在办公室或工厂里近距离完成;有些工作将远程完成;有些将只是一个任务的一部分,可以外包给任何地方的任何人。

随着越来越多的工作变得模块化、数字化,与办公室或工厂脱离,更多不同群体的人——那些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少数民族、全职妈妈和爸爸,以及残疾人——都将能够从自己家中竞争这些工作。

库马尔目前从纽约运营的原因是,他在帮助美国公司为他所描述的世界做准备上看到了一个巨大的新市场,他要帮助公司找到有技能的潜在新员工——不管他们是否有大学学位——然后将他们与在线培训的新途径匹配起来,将公司与这些新的人才资源匹配起来。每个大公司现在或将来都要经过这个过程。甚至是《纽约时报》!

看看网上为时报写评论的作者名单吧:它与1995年我当上专栏作家时的截然不同,那时你需要成为一名全职员工。今天,我们有全职专栏作家,也有不是员工但经常从世界各地给时报写评论的专栏作家,很多时候还有一次性的撰稿人。主持我们专栏的读者评论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工作人员,而且大部分的图像制作是由自由职业者提供的。长期为我做文字编辑的人现在在家里上班。

这已经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我们已经开始雇许多没有学位的人,”库马尔解释道。“如果你知道东西,并能证明你知道东西,而且通过在线培训已经提高了你完成我们所需任务的技能的话,你会被录用。我们认为,这种从学位到技能的结构性转变可以缩小数字鸿沟,因为本科教育的成本在过去20年里增长了150%。”

印孚瑟斯仍然雇佣许多工程师。但今天,库马尔要找的不只是“解决问题的人”,他说,而是“发现问题的人”,也就是对艺术、文学、科学、人类学等等有广泛兴趣的人,他们能在人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之前找到人们想要的东西。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是终极的发现问题者。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能来干这种工作,因为人们不再需要知道如何编写代码,就能生成新的软件程序。因为人工智能,现在有了“无代码软件”。你只需告诉软件为你心目中的或需要的应用程序设计一些代码,它马上就会把这些代码吐出来。

“我们正在看到软件的民主化——消费者现在也能是创造者,”库马尔解释说。这向人们展示了人工智能将如何夺走过去的就业机会,同时创造未来的就业机会。最后,他认为,未来的高等教育将是一个由公司平台、大学和当地学校组成的混合生态系统,其目标将是为终身的“彻底再培训”创造机会。“彻底再培训的意思是,我能把一名酒店前台工作人员变成网络安全技术人员。我能把一名航空公司的值机代理变成数据顾问。”

今天,像印孚瑟斯、IBM或AT&T这样的公司都在创建先进的内部大学——印孚瑟斯正在印第安纳波利斯建设一个占地100英亩的校园,为员工和客户提供“适时学习”,而不是“以防万一的学习”——学习你为掌握手头工作可能会也可能不会需要的东西,为人们提供完成最新任务所需的确切技能,库马尔解释道。

在未来,终身学习将通过我所说的“复杂的适应联合体”来实现。库马尔认为,印孚瑟斯、微软或IBM等公司将与不同的大学甚至高中合作。大学生们将能够在公司的内部大学里学习适时学习课程或实习,而公司员工将能够在公司外的大学里学习以防万一的人文课程。学生和员工都将能同时“学习、赚钱和工作”。这已经开始了。

如果做对了的话,这里有巨大的潜力。学生们通过创新技术和工艺可以接触到最新的东西。公司的工程师和高管们则能学习最持久的东西——公民学、伦理学、各种正义理论、民主制度的原则、公共利益的观念、环保主义,以及如何让生活有意义。

谢选骏指出:上面所说的“公民学、伦理学、各种正义理论、民主制度的原则、公共利益的观念、环保主义,以及如何让生活有意义。”……都是过去时代的回光返照,但在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全球化的进程之中,即使要对此有所确保,也需要建立一个全球政府。如果没有全球政府对此提供的的确保,那么“公民学、伦理学、各种正义理论、民主制度的原则、公共利益的观念、环保主义,以及如何让生活有意义。”……也就沦为一种虚无飘渺的希望了,一种“逃避全球涨幅的最后希望”。这个希望即将被历史证明,是转瞬即逝的泡沫。



【085、通过手机统治地球】


《在新疆,你手机上不能有的73000项内容》(2019年7月5日 转载纽约时报)报道:

通过将高科技监控和庞大人力结合起来,对新疆地区以穆斯林为主的少数民族进行监视和压制,中国已将这里变成了一个当世无匹的警察国家。现在,数字搜查正在扩展到新疆的居民之外,将游客、商人和其他到访者纳入这个天罗地网——并对他们的智能手机进行深入挖掘。 

监控摄像头在中国新疆地区随处可见。 

通过调查在该地区使用的一款警务应用程序,来自时报和其他报刊的一组记者有了一个难得的机会,得以了解在平息伊斯兰激进主义和加强党的统治名义下,中共在遥远西部部署了怎样的侵入性技术。这款应用的使用此前从未被报道过。

据记者采访到的几个最近曾过境的人说,中国的边境当局会例行在由中亚陆路进入新疆的旅行者的智能手机上安装该应用,为避免遭到政府报复,这些受访人士要求不具名。在最近一次入境时,中国官员还在一名记者的手机上安装了该应用。要想获准进入新疆,游客必须上交他们的设备。

这款应用会收集手机中的个人数据,包括短信和通讯录。它还会检查设备是否携带有特定的图片、视频、文档和音频文件,与应用代码存储的一份列表中包含的73000多项内容比对。

这些内容包括伊斯兰国(ISIS)出版物、伊斯兰圣战赞歌的录音和处决的图片。然而其中也有与伊斯兰恐怖主义毫无关联的材料,显示出中国在制止极端主义暴力所采取的严厉手段。其中有阿拉伯语词典的扫描页面、诵读古兰经文的录音、达赖喇嘛的照片,甚至还有一首日本乐队的歌曲,其音乐风格为称为“碾核”的一种震耳欲聋的重金属乐。

“中国政府在法律和实践方面经常把和平的宗教活动和恐怖主义混为一谈,”人权观察组织(Human Rights Watch)中国研究员王松莲说。“在新疆,你可以看到隐私是一种‘入门权利’——一旦你失去了你的隐私权,你就会害怕信奉你的宗教、说出你的想法、甚至是思考你的想法。”

美国谴责北京对新疆的镇压,中国官员辩解说,这是打击恐怖主义的一种非致命方式。该地区是中国许多属于突厥族裔的维吾尔人的家乡。中国政府将一些针对中国目标的致命袭击归咎于伊斯兰极端主义和维吾尔分裂主义。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在新疆把数十万维吾尔人和其他穆斯林送入再教育营。对该地区的居民而言,配备了面部识别技术的警方检查站和监控摄像头,让这里的生活充满恐惧,唯恐自己有不得当的行为。

通过在边境对手机进行扫描,中国政府甚至对那些不住在新疆或中国的人使用类似的侵入性监控技术。北京说,恐怖组织利用中亚国家作为在中国发动袭击的基地。

去年从吉尔吉斯斯坦越过新疆边境的三名人士表示,作为长期检查的一部分,中国边境官员要求游客交出手机和电脑并解锁。在安卓设备上,官员安装了一款名为“蜂采”的应用程序,这个名字让人想起蜜蜂采集花粉。

来自时报、德国《南德意志报》(Süddeutsche Zeitung)、德国广播公司NDR、《卫报》(The Guardian)和Vice媒体旗下科技网站Motherboard的记者检查了“蜂采”的副本。

其中一名记者近几个月里曾穿越边境。该记者说,持有中国护照的人,包括占人口多数的汉族,手机也会遭到检查。

苹果设备也未能幸免。这位记者说,游客的iPhone被解锁,通过USB数据线与手持设备相连。目前还无法确定该设备的功能。

记者还请德国波鸿鲁尔大学(Ruhr-Universitt Bochum)和开放技术基金(Open Technology Fund)的研究人员对这款安卓应用蜂采的代码进行了分析,开放技术基金由美国政府资助,隶属于自由亚洲电台(Radio Free Asia)。后在开放技术基金的要求和出资下,位于柏林的网络安全公司Cure53对这款应用进行了评估。

为方便边检官员执行检查程序,应用的设计很简单。研究人员发现,蜂采安装到手机上后,会收集已存储的所有短信、通话记录、联系人和行事历条目,以及有关设备本身的信息。应用还会对照包含7.3万多个条目的列表,对手机上的文件进行审核。

列表只包含每个文件的大小和一个作为独特签名的代码。表明文件内容的文件名或其他信息不包含在内。

但应记者的要求,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互联网监督团体公民实验室(Citizen Lab)的研究人员将文件的签名与存储在VirusTotal上的签名进行比对,获得了大约1400份文件的信息。VirusTotal是谷歌的姊妹公司Chronicle所拥有的一款恶意软件扫描服务。网络安全公司夜狮安全(NightLion Security)创始人文尼·特洛亚(Vinny Troia),以及及德国达姆施塔特的弗劳恩霍夫安全信息技术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e for Secure 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约克·扬尼克斯(York Yannikos)另外又识别了一些文件。

记者所能识别的大部分文件都和伊斯兰恐怖主义有关:多个语种的伊斯兰国招募材料,圣战人物写的书,关于如何让火车脱轨和自制武器的信息。 

新疆一处警察检查站,维吾尔族司机的车辆正在接受检查。 

其中有很多比较无害的文件。有知名神职人员朗读的《古兰经》录音,这种材料许多守教规的穆斯林手机上可能都有。有关于阿拉伯语言和语法的书,还有一册《叙利亚圣战》(The Syrian Jihad),是学者查尔斯·R·利斯特(Charles R. Lister)所写的一部关于叙利亚内战的书。

利斯特表示,他不清楚为何中国当局会认为他或他的书有嫌疑。他揣测,只可能是因为书名里有“圣战”这个字眼。

应用用来扫描核对的其他文件,则与伊斯兰或伊斯兰极端主义没有关联。有达赖喇嘛的著作——中国政府认为他是个危险的分裂分子,还有一张他的照片。有一篇《33条战争策略》(The 33 Strategies of War)的摘要,作家罗伯特·格林(Robert Greene)的这本书讲的是如何将战略思维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这对我来说有些奇怪,”格林得知他的书已被标记出来时说。

令人困惑的是,还有一首重金属歌曲的音频文件:日本乐队不洁坟冢(Unholy Grave)的《因果》(Cause and Effect)。这首歌被包括在内的原因尚不明确,记者按不洁坟冢网站上的地址发送的邮件未收到回复。

蜂采扫描完手机后会生成一份报告,其中包含所有联系人、短信和通话记录,以及日历条目列表和机上所安装的其他应用列表。它会把该信息发送给一个服务器。

上述近期越过新疆边境的其中两人表示,官员们在把手机归还给机主之前,会把每个机主的护照和本人的设备放在一起拍照,并确保能从屏幕上看到这款应用。

谢选骏指出:现代技术提供了这一可能——通过手机统治地球。因为一机在手,无所不知了,连文盲都可以通过观看视频音频而变成万事通了。只是随着地球的暖化,这一切权力可能成为乌有,因为最后你统治的,可能是一片灸热的沙漠,于是大家不得不像阿拉伯酋长那样,被迫穿上隔热的长袍。



【086、统一全球必先统一日本】


(一)

1927年6月,日本田中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定了《对华政策纲领》,将中国领土分为“中国本土和满蒙”。会后田中义一向天皇提出《帝国对满蒙之积极的根本政策》(也就是所谓的田中奏折),称“惟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为实现这一阴谋,日本蓄意制造了皇姑屯事件、万宝山惨案等,为侵略中国制造口实。

确立以满蒙为侵略扩张基地的战略。“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倘支那完全可被我国征服,则其他如小中亚细亚及印度南洋等,异服之民族必畏我敬我而降于我,是世界知东亚为我国之东亚,永不敢向我侵犯。”

确定以美、苏为假想敌国。“然欲以铁与血主义实保中国东三省,则第三国之阿美利加必受支那以夷制夷之煽动起来而制我,斯时也,我之对美角逐势不容辞”“将来欲制支那,必以打击美国势力,为先决问题”“我国为独立计,不得不与美一战”“将来在北满地方比与赤俄冲突。”

歪曲历史,否认中国对满蒙之主权。“所谓满蒙者,依历史,非支那之领土,亦非支那之特殊区域”“我国此后如有机会时,必须阐明其满蒙领土权之真相与世界知道;待有机会时,以得寸进尺方法而进入内外蒙,以新其大陆。”

提出要尽力扩大日本在满蒙的权益。包括铁路建筑权、土地商租权和交通、外贸、金融权,以及在满蒙的各个部门设日本顾问或教官。要求改变满洲铁路经营体制,以欺骗世界舆论。“南满铁道之一举一动往往而累及内阁,皆因南满铁道之组织虽为半官半民,其实权皆操诸内阁之手,是每每欲发展于满蒙之时,国际间每不满南满铁道公司为一经济公司,而竟看作政治的纯然机关。”“故拟南满铁道公司根本变更,将南满铁道公司之附带事业中,择其利多益大事业悉数提出为独立公司,暗附南满铁道公司之势力而急进满蒙……为帝国使命而猛进。”

《田中奏折》具体而详细地制定了日本军国主义对外侵略的基本方针、计划和步骤。1929年12月,当时南京出版的中国杂志《时事月报》在《惊心动魄之日本满蒙政策——田中义一上日皇之奏章》一文中刊登了《田中奏折》的内容梗概,后被广泛引用而在中国和世界迅速传播,轰动了当时的舆论界。中国各地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抗日浪潮席卷全国。日本军国主义者从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1937年又挑起“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直至发动太平洋战争,前后进行了长达14年之久的对外侵略战争,《田中奏折》的方针计划,几乎完全为日本军国主义者所实践。 

1930年,日本的外务省向中国国民政府抗议,称田中奏折是伪造的。有历史研究者认为田中奏折是苏联情报部门伪造的,目的在于引日本“南进派”侵略中国和东南亚,遏制日本侵略势力“北进派”侵略苏联,从而缓解苏联东西两面面临的反侵略压力。

反对伪造说的观点指出:日方投降之前曾大量销毁证据,从此种行为推测不排除其销毁此证据的可能性。

日本后来的战略行为与《田中奏折》所叙极为相似。该奏折在战败之前是机密内容,而此类内容经常在一定时间后销毁。

支持伪造说的观点指出:一直以来都只发现奏折的汉文版本,而不见日语原文。一个日本历史家推测,制造了田中奏折的,就是收到奏折文本的张学良秘书王家桢。王家桢本人曾经声称文件的获得是通过一个在日本政友会重要人物家里当抄写员的台湾人蔡智堪秘密抄写下来的。

(二)

不论《田中奏折》的作者是谁,“惟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已经被实践所证明是确立不拔的可行路线。这是就日本的处境而言。结果,日本征服中国失败了,也就输掉了太平洋战争。

如果就中国的处境而言,情况则要简单得多。那就是化繁为简,把“惟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换成“欲统一全球,必先统一日本”,就可以了。这就是“大中华”与“小日本”的区别所在。

君不见,美国征服了日本,也就征服了世界。美国的世界霸权,是在广岛和长崎的核爆声中确立的。这就预先注定了苏联的弱势。

当然,现在的华人对此“欲统一全球,必先统一日本”完全没有准备。所以有网文说了——“中国统一日本:这届奥运会也是逆天了,中国队弃红穿黄,成了‘黄军’,日本队则穿上了中国红,成为‘红军’,如果不看太阳旗,还真以为日本归顺中国。”这些亡国奴,竟然把日本归顺中国,说成是“逆天”。看来日本在中国的第五纵队,势力依然不小。可见中国复兴,可说任重道远了。



【087、微信和华为可以统治世界】


《网络控制 中国屏蔽韩国网站》(2019年1月29日 转载RFA)报道:

韩文浏览器提示DAUM网页无法显示——就像中国有自己的搜索引擎百度一样,韩国也发展出了自己的两个门户网站,但它们从上周开始在中国被屏蔽,同时被屏蔽的还有相关的手机通信软件KakaoTalk和LINE。韩国方面怀疑,这很可能与中国的防火长城有关。

如同中国的百度,韩国网民喜欢使用用其国产的因特网门户网站,他们分别是NAVER和DAUM。

虽然YouTube在中国境内被屏蔽、谷歌邮箱打不开,脸书被阻碍,可是使用NAVER或DAUM门户网站的韩国人,他们之前在中国没有感到太多的不方便。一位在沈阳经商的韩国人尹大虎说:“一直到去年年底和今年初,NAVER门户网在中国国内相对地很顺畅,DAUM稍差一点,可以看到文字,但是视频好像是被屏蔽,利用VPN可以进入DAUM的门户网。”

他还表示:“最近在中国进入这两个韩国的门户网都有问题,应该是被中国方面屏蔽。”

据了解,从上星期五开始,NAVER网下的微博在中国打不开,DAUM的门户网站进不去。

对于韩国门户网在中国不很通畅,NAVER的负责人表示:“据我们调查的结果,韩国这边没有技术上的问题,应该是中国方面出现了问题。”

韩国舆论怀疑这是因为受到中国防火长城的屏蔽,为此韩国驻华大使馆曾与中国方面进行查询,但是上述的情况并没有获得改善。

韩国的上述两个门户网站还研发出手机用的通讯软件,他们分别是LINE和KakaoTalk。其中后者是韩国手机必备的通讯软件,相当于中国的微信。而LINE则进军日本,受到日本和台湾用户的欢迎。

微信、KakaoTalk和LINE三个不同的手机软件,分别受到中国、韩国和日本用户的青睐。他们在各自的国家都畅通无阻,可是韩国人只要到了中国,手机里的LINE就会受阻,KakaoTalk时好时坏,只有微信在中韩日三国顺畅无阻。

韩国舆论根据公平原则,希望中国政府放缓对LINE和对KakaoTalk的管制,就如同微信在韩国畅通无阻,能让韩国人在中国也能使用他们自己的手机通信软件。

谢选骏指出:韩国人愚昧,想和中国进行公平交易,门都没有。须知连美国、欧盟这些全球实体,也无法获得与中国公平交往的权利,更不用说日本、韩国这些地区国家了。例如,中国的媒体可以在美国欧洲畅行无阻,美国欧洲的媒体在中国就不可以——欧美都可以对此忍气吞声,韩国日本就不可以吗?微信和华为,不仅可以畅行无阻,而且可以统治世界——欧美国家正在万分苦痛之下慢慢接受这一现实。

《亲美国家一反常态声援华为》(2019-02-11 经济观察报)报道:

有关华为企业,近来不断遭到一些西方国度的抵御,这是以美国为首的,制止贩卖中国的华为产物,同时制止运用中国的华为手机,而他以中国华为产物触及军事范畴,会对美国的军事秘密窃听为由。然后就是日本,日本中止了与中国华为5g项目标协作,然后就是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度,而除去这些国度以外,还有一个美国的盟友,异样以保护国度平安为来由,阻遏华为装备在该国贩卖,这个国度就是新西兰。但是近期这个国度又有了新的静态,依据媒体报道,新西兰总理颁布发表将会对华为公司供给公道的报酬。这下特朗普傻眼了。事实上新西兰在之前对中国华为异样提出质疑,以美国为首的浩瀚西方国度也曾暗示,华为作为一个民营企业,不只服从于中国的当局,还试图销往其他国度,对其他国度的平安形成要挟,不论华为企业的负责人做出什么样的注释,都杯水车薪。这只不过是期望国度的一场诡计而已,中国人民运用华为产物并没有呈现类似的状况,同时华为企业对其经济长处的注重,各人都众目睽睽,并不会去触及军事范畴。

近期新西兰认清了理想,没有盲目标跟从浩瀚的西方国度将抵御华为实行到底,事实上,华为企业对其他列国的开展,也做出了不可或缺的奉献,没有华为企业的到场,生怕列国在电子装备范畴并没有一个良好的开展趋向。现在仅凭美国的一面之词,就让浩瀚的国度去跟从美国,配合抵御华为是一种非常不明智的举动,同时也是对本人国度电子产物的开展一种不负责任的举动。固然这关于中国华为企业来讲,艰难是可以处理的,是可以,本人经过勤奋而克制的。从中国华为企业产物的贩卖记载上来看,完全可以证实这一点。

日前,华为产物一度超越美国的苹果手机,成为环球销量第一的企业,这就阐明华为有绝对的气力,可以与美国的电子装备抵御,固然我们也异样期望,与美国的企业实行友好的协作,只是美方的立场,我们非常的不浏览。新西兰近期的亮相,阐明他已胜利的看法到了,华为企业对他国开展的必不可少,置信渐渐的会有更多的国度,分明的看法到这一点!

谢选骏指出:新西兰虽然属于“五眼”,但是国家规模太小,经济总量不到韩国十分之一,它能不老实就范吗?微信和华为都可以统治世界,不能统治新西兰吗?



【088、显学来自官方地位——罗马帝国在埃及普及了基督教】


《埃及古墓现神秘木乃伊!还戴着金面具》2017年9月1日转载《福克斯新闻》8月29日报道:

在埃及达赫拉绿洲的Bir esh-Shaghala地区,考古学家发现了一系列可追溯到2000年前的古墓,这可以追溯到罗马人统治埃及的时代。在过去持续时间达6个季度的挖掘工作中,已经发现了8个古墓,而官方最新发布的一项声明显示,他们又新发现了5个古墓。

古墓的挖掘工作由埃及考古部门的考古学家组成。有些古墓的规模非常庞大,包含多个墓葬室。有些古墓被设计成拱形屋顶,而有些古墓则被设计成金字塔形状的屋顶。

在一些古墓中,考古学家们还挖掘出了木乃伊戴的镀金面具,图中展示的就是挖掘出的一个有些磨损的镀金面具。

在新发现的墓穴中,考古学家们挖掘出一些巨大的罐子,这些罐子可能是供死者在另一个世界用来装酒或者橄榄油的,但是需要对这些罐子做进一步的化学测试来证实这一猜想。

在陪葬品中,还发现了一些陶瓷碎片,上面刻有大量的古埃及文字,目前这些文字的含义还在破译中。

罗马人在公元前30年接管了埃及,一直到公元4世纪,罗马才将基督教作为其官方宗教。在此之前,埃及人一直延续着他们传统的殡葬习俗(包括木乃伊)和宗教习俗。

在罗马时代,璀璨的埃及文明一直在达赫拉绿洲中蓬勃发展。

谢选骏指出:“罗马人在公元前30年接管了埃及,一直到公元4世纪,罗马才将基督教作为其官方宗教。在此之前,埃及人一直延续着他们传统的殡葬习俗(包括木乃伊)和宗教习俗。”在那以后呢?显然,罗马帝国在埃及树立并普及了基督教。这一事实证明,任何古老的民族,都是可能接受基督教的。埃及可以,中国也可以。但是,这需要借助政权的力量。我发现,任何一种著名的宗教或哲学,都是一度作为“官方信仰”、“普遍信仰”存在过的。换言之,如果不能获得官方地位,任何宗教和哲学,都无法获得“显学”地位。

科普特教会就是埃及的基督教。

科普特东正教教会是早期四大教区之一:耶路撒冷,安提阿,亚历山大(埃及)和罗马。

“科普特”(Copt)一词的含义:

科普特一词就是埃及人。它源自希腊文(Aigyptos),而这一词语又源自古埃及文,“Hak-Ka-Ptah” 例如,“普塔(Ptah)神庙”,古埃及人极其推崇的孟菲斯城主神。当阿拉伯人在七世纪入侵埃及时,他们把埃及人称作“gipt”。在那时,大多数的埃及人都是基督徒,所以阿拉伯语中的“gipt”就是指“埃及人和基督徒”。科普特人现占埃及总人口数量的20%,如今,这一词汇仅指埃及的基督徒,借以和穆斯林相区分。

“东正教”(Orthodoxy)一词的含义:

这是希腊文,意味着正确的,合适的。东正教是指那些历经岁月的洗礼,在遭受百般磨难后依旧保守正统信仰的教会。

科普特人是法老的后代:

科普特人是古埃及人的后代,被定义为法老的子孙。他们在整个基督教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最初的五个世纪中。

他们的背景使他们更渴望并迫切的接受基督教,并且通过苦行禁欲的清修来学习并享受其深层涵义。

我们可以通过古埃及人的习俗来了解为何古埃及人更容易接受基督教信仰。

1.他们的宗教背景:

众所周知,古埃及人在早期即因着自然的力量以及社会氛围而十分敬虔。希罗多德就曾提到“古埃及人的宗教观念远超过人类其他种族”。

基督教信仰满足了埃及人对于宗教的渴望和探寻,使其可以毫无止境的进行精神探索,因为基督教信仰使基督徒们更愿意靠近天父,并喜乐的领受圣体以及了解永生的奥秘。

2.科学背景

现代科学持续不断的发展,尤其是在上个世纪。不过,众多古埃及人在几千年前就进行的科学研究对于今日的世界来说仍然是个谜:例如,金字塔的科学构造和秘密, 十分先进的对于尸体的防腐处理,雕刻艺术,持续千年不褪色的壁画艺术等等。科学家们对这些科学之谜仍旧进行着相关的分析和研究,甚至有些人认为古埃及人受 到了来自空间或其他星球的生物的指点。还有人指出如果亚历山大的图书馆未有被付之一炬,以至于许多重要的对于空间的研究全部焚毁,那么也许人类征服太空的 时间可以大大提前。

无论如何,事实是古埃及人将他们的科学能力运用在宗教中,比如修建金字塔以及处理尸体,这些都极大的影响了科普特人。 他们未将科学视为敌人,相反的,科学却促进了他们对于宗教的理解。所以,亚历山大的学校向众多学者和哲学家敞开了大门,因为他们当时相信科学和哲学可以帮 助探寻真正的精神生命。

3.宗教背景

在古埃及,每个主要城市都曾接受某种形式的三位神,当然这有别于基督教的三位一体。当时的思想家普遍认同世上存在一位独一超能神,最好的例子是 Ikhnaton法老。当时,大部分文明古国都沉迷于追求世间的奢华,短暂的快乐。而古埃及人则已经开始思考并探寻来世及复活。所以,当他们成为基督徒后, 就开始通过吟唱颂诗,禁食以及苦修而等待基督的再来。

古埃及人将握在不朽神(比如诸神和法老)手中的一种十字架,,安卡(Ankh)视为生命之符。安卡是一种顶部为圆形的十字架,所以科普特人在最初即轻而易举的接受了基督及十字架。

除此以外,古埃及人似乎对于神的位格、永恒、全能以及大爱也都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埃及人具有如此深厚的宗教传统,而且拥有自己的古老文明,他们为什么会成为基督徒的呢?以上事实可以说明,是罗马帝国在埃及普及了基督教。



【089、现行全球化的弱点就是没有全球政府】


《疫情暴露全球化弱点 中国施援各国目的是什么?》(2020-03-19 美国《外交》期刊)报道:

中国供应链断裂影响各国生产。武汉肺炎疫情肆虐逾三个月,《外交》(Foreign Affairs)期刊一篇文章指出,今次疫情暴露了全球化的弱点,不但令病毒传播得更快,全球化亦导致制造业越趋专门化,令国家之间更加依赖彼此的物资供应,使它们更容易受到意料之外的冲击。物资供应不足的结果可能令全球政治格局出现改变,正当各国苦于应付国内疫情时,稍为从危机中恢复的中国开始利用自身囤积的医疗物资"卖人情",希望藉以增加国际影响力。

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和国际事务教授法雷利(Henry Farrell)、华盛顿乔治城大学埃德蒙·A·沃尔什外交学院教授纽曼(Abraham Newman)在《外交》共同撰文,他们指全球化导致世界各地生产线越来越专门化,一件产品的各个零件可以来自几十个国家,一个国家或地区成为零件的单一供应商,令企业难以为零件寻找替代品,加剧企业之间的依赖,一旦供应链断裂,生产便可能陷入停顿。

以今次疫情为例,专门生产汽车电子零件的MTA Advanced Automotive Solutions因疫情要关闭意大利其中一间厂房,令西欧汽车生产商忧虑电子零件会出现短缺。此外,全球手提电脑的零件供应依赖亚洲生产线,但因为供应链出现问题,导致手提电脑2月全球生产量大跌一半。

生产及供应链问题亦打击全球抗疫能力,各地开始出现重要医疗物资短缺,包括用于检测COVID-19的试剂。试剂目前主要由两间药厂生产,分别是最近被美国收购的荷兰公司Qiagen,以及瑞士的Roche laboratories,但两间公司都表示,由于订单大幅急增,生产线难以应付,导致美国的检测试剂生产被迫延迟。

医疗用品短缺是美国面对的一大难题,美国未能及早对疫情采取对策,而且缺少许多所需物资,但川普政府仍然藉今次疫情退出全球化。美国的全国口罩库存自2009年以来便未曾补充,被视为"对华鹰派"的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甚至利用口罩库存及其他物资短缺的情况,来证明美国有需要尽快将制造业及重要药物的供应链搬回美国。德国对美国此举感到忧虑,怕美国大举采购由德国公司开发的疫苗,据悉柏林正考虑反竞标该疫苗,或是禁止美国交易。

随着各国受感染人数不断上升,各国可能不顾是否得失与盟友及邻国的关系,禁止出口或征收重要物资等严厉措施应付疫情。《外交》文章指目前为止,美国未有带领全球应对疫情,而且至少已将部份角色割让给中国,"这场疫情正重塑全球化地缘政治,但美国没有适应(新危机),反而生病了及躲藏起来"。

当美国及欧洲进一步封关之际,中国就伺机担任全球领导。作为疫症爆发原点的中国在抗疫三个月后开始复原,其他国家却正陷入苦战,疫情为中国提供有利的短期机会去影响其他国家的行为。

欧洲重灾区意大利无力控制疫情,医疗物资短缺,医生只能作出心碎又残忍的决定,决定拯救哪位病人、放弃哪些病人。尽管意国政府向欧盟国家呼吁提供紧急医疗设备,但分身乏术的欧洲国家都无法伸出援手,中国此时却提出向意大利出售呼吸机、口罩、保护衣及取样棉花棒。中国专家多施(Rush Doshi)及格维尔茨(Julian Gewirtz)都指出,中国寻找机会将自己塑造成全球抗疫领袖,以宣传自己的名望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谢选骏指出:疫情暴露的全球化弱点就是——没有一个全球政府!没有一个全球政府,全球生产链就无法获得保障,全球疫情就无法得到有效遏制。

《全球经济的根本弱点:大部分收益被金字塔顶端拿走》(2018年10月12日 中国经济报告)报道:

(当我们需要更加坚定的合作来解决超全球化的不平等性问题时,“自由贸易”的鼓声却淹没了那些体系内恢复信任、公平和正义的呼声)

十年前,当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时,银行间信用市场冻结,华尔街陷入恐慌,企业遭受冲击,不仅美国如此,全世界亦然。政治家疲于应付危机,经济学家则纠结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低商业周期波动的“大缓和”是否正演变为另一场大萧条。

拜各国央行过去十年向全球经济注入的数万亿美元所赐,资产市场反弹,公司并购狂飙突进,股票回购成为管理智慧的标志。相反,实体经济在乐观和下行风险之间起起落落。决策者告诉自己,高股价和出口会刺激平均收入增长,但事实是,大部分收益都被金字塔顶端的群体拿走了。

事后看来,危机酝酿期的自满显然是不合理的。但危机发生后,这一点并没有多少改变。

这些趋势表明了一个更大的危险:对体系丧失信任。亚当·斯密很早就认识到,过多的干预最终会影响到基于规则的体系的合法性。造成危机的人不但没有受到危机影响,反而从中获益。

在去年全球动荡的环境中,许多经济建制派迫不及待地开始展望光明前景。除了美国之外,最近的增长估计都不及此前的预期,一些经济体甚至出现了放缓。中国和印度仍势头不减,但越来越多的新兴经济体称受到金融压力。在央行大谈货币政策正常化的时候,资本外逃和货币贬值风险让这些国家的决策者寝食难安。

主要问题不在于增长萎靡,而在于增长主要靠债务推动。到2018年初,全球债务规模已升高到近250万亿美元——比年度全球产出高三倍——而十年前只有142万亿美元。新兴市场债务存量占全球之比从2007年的7%升高到2017年的26%,这些国家的非金融公司贷款占GDP之比从2008年的56%升高到2017年的105%。

此外,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紧缩的消极后果有可能会比较严重,因为资产泡沫已与实体经济复苏脱节。尽管股市仍然繁荣,但工资停滞不前。尽管危机后债务有所膨胀,但发达国家的投资与GDP之比仍在下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比例也保持稳定。

在这一脆弱状态上,高悬着一个大大的“已知的未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贸易战既不会减少美国的贸易赤字,也无法阻止中国的技术进步。贸易战唯一能够“做到”的是增加全球不确定性。更糟糕的是,全球经济正面临人们的信心逐渐消失的局面。对于那些现在饱受金融动荡威胁的国家来说,全球贸易体系的破坏所带来的伤害将是巨大的,且避无可避。但这并非战后自由秩序末日的开始。毕竟,该秩序的松懈早就已经开始了——巨大的资本崛起,充分就业不再作为政策目标,工资与生产率脱钩,公司和政治互相勾结。在这样的情况下,贸易战被理解为不健康的超全球化(hyper-globalization)的表现。

同理,新兴经济体也不是问题。中国伸张其经济发展权利的决心受到许多西方国家的怀疑,但中国所使用的正是发达国家在经济阶梯上攀爬的标准做法。事实上,中国的成功正是1947年联合国哈瓦那贸易和就业会议上所提出的愿景,在这次会议上,国际社会为日后的全球贸易体系奠定了基础。今时与往日的不同之处,印证了当前的多边秩序已脱离初心远矣。

起初,雷曼危机确实引起了多边主义精神的复兴,但这只是昙花一现。我们这个时代的悲剧是,当我们需要更加坚定的合作来解决超全球化的不平等性问题时,“自由贸易”的鼓声却淹没了那些体系内恢复信任、公平和正义的呼声。没有信任,就不会有合作。

(作者理查德·柯索尔-怀特(Richard Kozul-Wright)为联合国贸发会议全球化和发展战略司司长)

谢选骏指出:作者不懂,经济不是靠信任运作的,而是靠法律运作的;所以说,没有全球政府就无法维持全球经济产业链的稳定合作——而全球经济产业链的稳定合作有赖于全球收益的合理分配。全球经济的最大弱点,就是没有一个全球政府的存在!



【090、新的冷战已经是全球内战了】


如果说第一次冷战还是两个阵营之间的对垒,那么新的冷战已经是全球内战了。

《一场与中国的新冷战已经开始》(尼尔·弗格森 NIALL FERGUSON 2019年12月4日 纽约时报)报道:

中国安徽省,一家工厂的工人为特朗普总统2020年的连任竞选缝制横幅。

转折点: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在2019年加剧,使全球市场陷入不确定状态。

第二次冷战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未来的历史学家会说是2019年。一些人会坚持认为,2014年莫斯科向乌克兰派兵时,一场与俄罗斯的新冷战已经开始。但是,与过去几年来不断升级的中美对抗相比,俄美关系的恶化相形见绌。尽管美国和中国大概能避免一场热战,但第二次冷战的前景依然令人生畏。

迂腐的学者可能会说,新的冷战实际上始于2016年11月唐纳德·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或始于2018年1月特朗普首次对进口洗衣机和太阳能组件(其中许多是中国制造的)征收关税。其他人可能会提议把新冷战的合理起点定在2018年10月初,当时美国副总统迈克·彭斯(Mike Pence)谴责了北京用“政治、经济、军事,以及宣传的手段来推进自己的影响力”。然而,直到2019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对抗做法才得到了两党政策精英成员的有效支持。特朗普的敌意以引人注目的速度,从一种个人外交政策癖好变成了大多数人的看法。甚至连竞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Elizabeth Warren)也开始呼吁对北京采取更强硬的立场。

公众舆论也发生了类似的转变。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中国持负面看法的美国人比例从2018年的47%跃升至2019年的60%。只有26%的美国人对中国有好感。其他事情也在2019年发生了变化。中美冲突以贸易战开始,双方在关税问题上针锋相对,同时对美国的贸易逆差和中国的知识产权盗窃问题争论不休,如今迅速演变为一系列其他方面的冲突。

美国和中国很快发现,它们卷入了一场技术战,涉及到中国公司华为在5G电信网络的全球主导地位问题;以及一场意识形态对抗,事关中国虐待新疆地区维吾尔族穆斯林少数民族;此外还有经典的超级大国对科学技术霸权的争夺。一场围绕人民币汇率的货币战威胁也迫在眉睫,中国央行已允许下调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年纪大点的读者可能会认为,再打一场冷战是个坏主意。他们对冷战的记忆可能包括接近世界末日的体验,比如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以及在好几个国家的常规战争,从越南到萨尔瓦多。但没有明显的理由表明,第二次冷战应该以核边缘政策或代理人战争为特征。

首先,中国在核武器方面远远落后于美国,任何对抗更有可能发生在网络空间,或者发生在太空,而不是洲际弹道导弹的较量。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全球扩张方面的做法也不同于苏联。中国的钱进了基础设施项目和政客的口袋,而不是给了外国游击战士。“一带一路”倡议,即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代表性海外投资计划,并不是为了世界革命。

如果第二次冷战把冲突局限在民主与非民主两种制度之间的经济和技术竞争上,其好处可能远远超出其代价。毕竟,第一次冷战时期的研发活动引出的经济副产品,是美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增长如此强劲的部分原因。

那时还有一个政治上的好处。麦卡锡主义的发作过去之后,随着美国人对他们面临一个共同敌人达成共识,国内的分歧明显减少。冷战时期政治和社会冲突的最大根源之一,是一场美国没能打赢的反共战争——对手是越南。这很说明问题。

如果美国人现在意识到一个新的外部敌人,这会不会减少近期声名狼藉的内部两极分化呢?我们能从国会里两党合作的减少、以及社交媒体上的激烈讨论中看到这种两级分化。我觉得有可能。也许外部敌人的概念能够说服美国的政客们把大量资源投入到开发新技术中去,比如量子计算。中国在美国学术界和硅谷的间谍和施加影响活动的证据,已促使政府在研发活动中重新把国家安全放的优先位置。如果中国赢得了量子霸权的竞赛,那将是一场灾难,它将淘汰所有传统的计算机加密技术。

第二次冷战的一大风险是自信地认为美国一定会赢得这场战争。这是对第一次冷战和当前局势的误读。在1969年,美国能战胜共产主义敌人这件事看起来远非必然。苏联的最终解体会在没有流血的情况下发生,这也不是预料之中的结论。

此外,今天的中国所带来的经济挑战要比苏联大得多,苏联从未在经济上对美国构成挑战。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历史估计显示,在冷战期间,苏联的经济规模从未超过美国经济的44%。根据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这种算法,中国经济自2014年起就已超过了美国,它把中国生活成本较低这一事实考虑了进来。苏联永远无法从充满活力的私营经济获取资源。但中国可以。在一些市场,特别是金融技术方面,中国已经领先于美国。

简言之,2019年不是1949年。70年前签署的北大西洋公约是为了对抗苏联的野心;没有人将采取类似措施来遏制中国的野心。我不认为明年会爆发第二次朝鲜战争。然而,我的确预计这场新冷战会变得更冷,即使特朗普试图通过与中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形式来解冻。这位美国总统可能是制造这场大寒潮的催化剂,但冷战不是他可以想停就停的事情。

2007年,我和经济学家莫里茨·舒拉里克(Moritz Schularick)造了“中美共同体”(Chimerica)一词,来描述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共生经济关系。如今,这种伙伴关系已不复存在。第二次冷战已经开始。而且,如果历史可以作为参考的话,目睹这场冷战开始的总统退位后,它还将持续长得多的一段时间。

Niall Ferguson是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米尔班克家族高级研究员。他是15本书的作者,最近出版的一本为《广场和塔楼:从共济会到Facebook的网络和力量》(The Square and the Tower: Networks and Power From the Freemasons to Facebook)。(翻译:Cindy Hao)

谢选骏指出:作者等人虽然提出了“中美共同体”(Chimerica)”的概念,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也——因为他不懂“中美联合体”或曰“中美共同体”现在并未消失,只是开始了“内战”。这一“中美内战”其实也是一场“全球内战”——因为全球已经成为一个地球村了,中美之间的战争已经不是一场代理人战争,或普通的各国之间的战争,而是一场的的确确的“地球村规模的全球内战”了。“中美共同体”(Chimerica)”的概念作者等人为何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呢?因为他们不懂,以中美关系为代表“国际关系”早已不仅是“共生经济关系”,而且是“共生政治关系”、“共生文化关系”、“共生教育关系”甚至“共生血缘关系”了!所以我说,“新的冷战就是全球内战”——全球内战,正在催生全球政府的宝座。新时代的口号因此是——“平定主权国家、建立全球政府!”



【091、亚琛教堂是帝国野心的见证】


《德国建筑和艺术史第一象征:亚琛教堂》(法广RFI 艾米)报道:

德国是世界遗产数较多的国家之一。截至2017年7月,共拥有42项世界遗产,包括文化遗产39项,自然遗产3项。德国于1976年8月23日加入世界遗产公约后,位于德国西部的历史古城亚琛的大教堂就成为德国的首项入选的世界文化遗产,而德国申遗的理由是这是“德国建筑和艺术历史的第一象征”。

亚琛(法语:Aix la Chapelle)是位于德国最西部的历史古城,邻近比利时、荷兰和法国边境,是著名的朝圣地。

8世纪末,罗马人在亚琛修建了温泉疗养地,查理大帝是在一次打猎活动的途中发现了这个地方,而亚琛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得到迅速发展,罗马亚琛轴心成为查理大帝统治时期东方基督教的支柱。796年,查理曼大帝与教皇结盟,由罗马教皇加冕称帝,号为“罗马人的皇帝”;版图几与昔日西罗马帝国等同,势力日益强盛,遂下令著名建筑师奥多建造宫廷教堂,建成后成为王宫建筑群的中心。

亚琛宫因此具有了集住宅,文化,经济和政治,行政,宗教,教育和司法等多中功能于一身的王国中心。但从从建筑价值看,亚琛主教座堂是由许多不同时期的基督教艺术建筑组合而成的主教座堂,堪称欧洲加洛林时期的建筑风格的代表。

其最早及最中心的部分,建成于805年,建筑物31米高,直径约为32米,为查理大帝的国王行宫。此教堂在东罗马帝国时期,成为拜占庭及地中海地区之国王教堂写照。公元814年1月28日驾崩的查理大帝也被埋葬于此。

查理大帝让这个教堂与欧洲的历史直接联系了起来。他在行政 、司法、军事制度及经济生产等方面都有杰出的建树,并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也是他引入了欧洲文明,他被后世尊称为“欧洲之父”。他死后,三个孙子立即各据一方,形成了后来的法、德、意三国主要的疆域。文化史上把8~10世纪的查理大帝时期称为 “加洛林王朝”时期。因此,亚琛主教堂也被称为代表着加罗林时代的建筑风格。奥多建造这座教堂时,把欧洲晚期古典主义建筑艺术和拜占庭建筑艺术揉合在一起,使教堂成为一座风格独特的伟大建筑。

亚琛大教堂内部结构以日耳曼式圆拱顶为主要特色,用色彩斑斓的石头砌成。礼拜堂高达3.9米,在几百年间一直是德国的最高建筑。内部以古典式圆柱为装饰。教堂大门和栅栏则为青铜式建筑,也是现存加洛林朝代惟一的青铜制品,风格古典,据鉴定可能出自意大利北部伦巴第工匠之手。

亚琛大教堂建成后,就被人们视为奇迹,而加以膜拜。而大教堂作为一件艺术杰作,对古典主义之后形成并繁荣起来的新文化之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直到中世纪晚期,许多皇家建筑都采用了它的模式,在宫廷内建造教堂,成为宗教与政治合一的权力象征。

再来看看细节:

主教堂夏佩尔宫的整座建筑物为加洛林式的八角形建筑,整个内部结构以圆拱顶为主要特色,是中世纪拱顶建筑的最著名杰作。殿内陈列着罗马帝国菲特烈一世赠送的烛台。走廊里放着查理大帝的大理石宝座。唱诗班席里存放着查理大帝的金圣物箱,里面有他的遗物。1215年建成的查理曼教堂内的石墓置有查理大帝之遗骸。此外,教堂里还有不少精美绝伦的青铜器、象牙器和金银工艺品和出自名家之手的宗教艺术品。亚琛大教堂的艺术财富被认为是北部欧洲最重要的教会艺术宝藏。

夏佩尔宫在欧洲历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从936年到1531年的近600年间,亚琛大教堂是32位德国国王加冕及多次帝国国会和宗教集会的所在地。中世纪虔诚的人们如潮般的涌入亚琛大教堂朝觐,为了容纳更多的人群,又修建了一个唱诗班大厅,在查理曼大帝死后的第600天启用。此后,这座辉煌的建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接受膜拜 ,亚琛大教堂在历史上一直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德国在申遗时将其描述为“德国建筑和艺术历史的第一象征”,完整精确地概括了亚琛大教堂的重要价值。

谢选骏:为何亚琛教堂被列为“德国建筑和艺术史第一象征”?因为亚琛教堂是帝国野心的见证——其最早及最中心的部分,建成于805年,为查理大帝的国王行宫,建筑物31米高,直径约为32米。此教堂在东罗马帝国时期,为拜占廷及地中海地区之国王教堂写照。这一点都不奇怪。甚至我看到,所有伟大的宗教或哲学,都是某个帝国或王朝表彰或扶持过的,无一例外——不成为官学就无法获得持久的流传!甚至艺术也是如此!换言之,如果没有官方支持,没有“国教程序”,任何宗教或哲学都“上不了台面”,最终还会湮灭。曾和儒家并列为先秦显学的墨家,就是如此在秦汉以后逐渐消失的。

亚琛主教座堂(德语:Aachener Dom)是位于德国亚琛并由许多不同时期基督教建筑艺术组合而成的主教座堂。其最早及最中心的部分,建成于805年,为查理大帝的国王行宫,建筑物31米高,直径约为32米。此教堂在东罗马帝国时期,为拜占廷及地中海地区之国王教堂写照。特别是意大利拉韦纳的圣维塔教堂(Basilica of San Vitale)影响查理大帝甚多。然而建筑并非直接地复制,而是各自独立的建筑。

世界文化遗产

查理大帝在西元800年时在亚琛建立了欧洲中心——第二罗马帝国,并在这里建立他的皇宫,其中包括行宫教堂(玛丽亚教堂),也就是现在的阿亨主教座堂的主要建筑物中心。当查理大帝在西元814年过世时,这个教堂变成了埋葬查理曼的地方。从西元936年奥托一世在此教堂加冕起,之后的六百年,阿亨主教座堂具备完整的加冕史。这里所保存的文物,如四大圣坛,就是中世纪以来基督教朝圣的所在。主教座堂的型态已经维持了1200年。皇帝、国王、朝圣者在这里留下了丰富的装潢及宝物。他所代表的卡洛林式建筑,到今日欧洲仍是非常具代表性的文化纪念物。1978年登录为德国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历史

很少有行宫教堂如阿亨主教座堂这样有名。西元786年—787年间,教宗阿德理安(Hadrian)授权于查理大帝,将义大利的大理石运到阿亨。西元798教堂里昂贵的柱列立起。西元805年在教宗雷奥三世(Leo III.)的宣布下落成。西面建筑物有著最原来的主要入口大厅,在上层楼的皇帝包厢,一对旋转楼梯塔,及两层楼十六角形规模的巨大穹隆建筑等,这些至今仍存留著。接近这栋无价的建筑物,他的大厅柱列,青铜格櫺与青铜大门,显示卡洛林时期工坊创意与高水准艺术。

唱诗班席于1410年建成,为哥特式建筑风格。

查理大帝的墓

查理大帝于西元814年1月28日驾崩,埋葬在他的玛丽亚教堂(阿亨主教座堂),因此行宫教堂成为皇帝的埋葬地。皇帝腓特烈一世以神圣之名,将查理大帝的骨头搬至皇帝神龛。因此埋葬的石棺放置于今日的教堂宝物室,神龛置于今日平面多边形哥特式唱诗厅中间。

罗马-德意志君主加冕教堂

奥托一世于西元936年选择阿亨为他的加冕地,此后的六百年都是阿亨的加冕史,约有三十个国王在此加冕。教堂中的加冕宝座为卡洛林形式:由昂贵的大理石片所组成。现阿亨市政厅建筑物上的石像列示当时加冕的国王石像。

具意义的朝圣教堂

在哥特式建筑时期,阿亨的玛丽亚教堂为具代表性的朝圣地。自1439年起,每隔7年都有来自欧洲特别是匈牙利的天主教徒前来朝圣。圆顶与西正面尖塔之间的天桥,每7年对东欧来的朝圣团开放一次。

传说

阿亨主教座堂的构筑,也带来了一些有趣的传说。

据说在查理大帝过世后,教堂仍未建完,但阿亨的居民希望能够将教堂完成,但苦无经费,因此决定跟魔鬼作交易。魔鬼答应借钱给阿亨人,但也开出条件,需要第一个进教堂的人的心脏。

阿亨人拿到钱后,不想害居民,因此想到一个方法,抓一只狼放进教堂,让魔鬼上当。后来魔鬼进教堂把狼的心脏抓出来后,才发现自己被骗了,非常生气地匆匆离开教堂,结果手指被夹在门上。

因此进入阿亨主教座堂的大厅会看到狼的与狼的心脏的铜像,并在阿亨主教座堂的大门上可以摸到恶魔的手指。

后来魔鬼想报仇,扛了一堆大包沙,打算把阿亨给淹了,但来到阿亨的路上却迷路,因此只好问当地一位老农妇。 老农妇一眼就看出这是魔鬼的乔装,便骗魔鬼说阿亨还很远很远,无法到达。 魔鬼这次又被耍了,生气地把手上那包沙丢下便离开。后来那包沙成了现在的卢斯山(Lousberg)。 在卢斯山可以看到魔鬼与老农妇的铜像。 阿亨人说的lous,也可以是小聪明之意。

谢选骏指出:几乎所有伟大的教堂,都和政治权力密切相关。甚至圣地伯利恒、拿撒勒的教堂,也是耶稣死后三百年,由君士坦丁大帝的母亲定位并建立的。难怪有人把君士坦丁一世视为基督教的第三号人物,因为要是没有他,基督教就不会是现在的样子了。让我们尊敬他吧,并期待中国能出现一位像他那样的人物,取代第一期中国文明里独尊儒术的汉武帝,和第二期中国文明里崇尚佛教南北朝诸帝——开创发展基督教的第三期中国文明!



【092、伊斯兰教正在促成全球政府的诞生】


《惊人事实:伊斯兰教真的是和平宗教吗?》(美国华人之声 2017年2月19日)报道:

川普最近针对一些中东国家的旅行禁令引发了广泛争议,甚至官司要到最高法院。西方各路精英对其进行了广泛谴责。白宫辩称这是针对日益猖獗的恐怖主义的对策,目的在于保证国家安全。毕竟,反恐、反恐,越反越恐。这是人们对于当今局势的普遍感知。就在2016年,全球至少有近5万人因极端伊斯兰圣战死伤。

欧洲局势的恶化尤其令人震惊,恐怖主义在欧洲多国全面“开花”。据不完全统计,仅在2016年,在西方国家就发生了伊斯兰性质恐怖袭击61次,导致214人死亡,666人受伤。

放眼全球,数据则更加骇人:圣战共袭击了61个国家,共达到2475次,造成21238人丧生,26677人次受伤(数据来自统计网站thereligionofpeace.com)。

这些数据捕捉不到的是大量中东移民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欧洲治安松动,安全感下降,言论自由受侵蚀、价值观念冲突等等。

面对不断升级的威胁,西方开始全面反思自己对抗恐怖主义的战略与策略。许多西方国家安全与反恐的专家宣称在来自东方的古老智慧中借鉴到妙方。

本文从分析极端伊斯兰意识形态、历史与统计数据来看当今时局,并结合中国战略家孙子的智慧探讨解决之道。

全球极端伊斯兰恐袭死亡人数,5年飙升近800%——伊斯兰性质的恐怖袭击正在肆虐全球,并且局势正迅速恶化。

一份汇集诸多恐怖袭击统计数据库的报告(Investigative Project on Terrorism)显示:2014-2015年的恐袭死亡人数相比2007-2011的人数飙升了774%!2007-2011年平均死亡人数为3284,2014-2015年平均死亡人数已达28,708。从现在的势头来看,2016-2017年的局势很可能继续恶化。

数据不会说谎,但是面对淋漓的鲜血,单纯的数据则显苍白无力。

数据的背后是一张张鲜活的面孔,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背景,但是他们几乎都是无辜的平民,有着与你和我一样对美好生活的期望与梦想,但是伴随着残暴与血腥,他们的的生命与理想被无情的夺去。

西方左翼政客的回应:避重就轻,息事宁人,高举轻放

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西方的奥巴马、卡梅伦乃至默克尔们却上演了一幕幕奇特的表演。每次出现恐袭后他们都几乎第一时间摇身变成伊斯兰专家,不断向世界重申他们的最新发现:“伊斯兰国与伊斯兰教没有任何关系,伊斯兰教是一个和平的宗教。”

西方国家的政府部门官员的反应也是如出一辙。去年一月初一名穆斯林在美国费城向一名警察连开十几枪。身中三枪,负重伤的警察奋起反击,他还击导致袭击受伤者未能逃离现场,被其他干警抓获。

被捕的袭击者Edward Archer声称:“我跟随安拉,我效忠伊斯兰国,这就是我为何做了我所做的。”他还称选择袭击警察因为警察负责执行与古兰经相悖的(美国)法律。

费城的市长却随即宣布:“伊斯兰与伊斯兰的教导与此次袭击绝无任何形式的关系。”

媒体还确认袭击者是虔诚的穆斯林,频繁参加清真寺崇拜并且多次前往中东以及麦加。

但是这一切都阻止不了美国许多官员和主流媒体的选择性失明,费城的事件只是西方整体态度的一个缩影和例子。在2015年的巴黎恐袭夺取一百多人的生命后,时任英国内政大臣特里莎·梅(现任首相)也宣称巴黎袭击与伊斯兰没有任何关系。正应了那句俗语: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

“可怜”的Edward Archer,他到底还需要做什么才能让“政治正确”的西方政客承认他的行为与伊斯兰的关系呢?事实上伊斯兰国也表达过得不到认可的郁闷情绪。

在法国,总统奥朗德在巴黎恐袭后强硬表示要剥夺前往中东训练营接受恐怖主义培训的法国人的国籍。但是遭到其他政客的反对而不了了之,理由是“违反人权”。支持率暴跌的奥朗德知趣的放弃在2017年寻求连任。

德国总理默克尔几乎凭一己之力让德国接纳了超过1百万穆斯林移民,导致支持率大跌。德国现在不仅恐怖袭击频发,15/16年新年夜,约2000名中东裔男子对1200多名女性进行了性骚扰,媒体与警察竟不敢公布状况,在巨大的公众不满之下才改变立场。

同时,瑞典已经成为西方强奸率最高的国家,在瑞典议会42年前宣布要打开门户欢迎来自中东的“多元”后,到2015年,瑞典的暴力犯罪率率已经飙升300%,强奸率飙升1472%(Sweden: Rape Capital of the West - Gatestone Institute)。

西方的领导人与主流媒体在恐袭及相关事件面前表现的毫无脊梁,看不到取胜的决心,委委诺诺不敢准确定义威胁的来源。但是他们对于探讨恐怖主义与伊斯兰的联系的人们反而突然义愤填膺,变成了捍卫道德的斗士,一口咬定他们在散布仇恨、撕裂社会,歧视所有穆斯林,就如他们指责川普一样。

因此在近期欧美的一轮轮选举中,大批西方左翼建制派意外垮台。欧美政坛发生大变局,恐怖主义议题至少是重要原因之一。

在西方精英统治阶层,“政治正确”+世俗化左翼思维根深蒂固,他们无法理解,也不想理解恐怖主义背后是否有意识形态根源。他们认为:“都这个年头了,有谁还全心信宗教呢?因此,对他们来讲,恐怖主义要不就是因为西方经济导致人们贫穷因此走上极端道路,要不就是反抗殖民主义的延续, 甚至有人提出恐怖主义加剧与全球变暖有关。总之,问题肯定与恐怖分子自身信奉的意思形态无关,过错都在现代化西方文明身上。因此他们将袭击定义为,暴力极端主义(violent extremism)、激进主义(radicalism)、甚至职场暴力(workplace violence),总之尽一切努力闪转腾挪避开那三个字。

也许有朋友们会指出,政客们如此说只是一种安抚公众的策略,不论是否如此,这种“定调子”的策略可以说是彻底失败的。它至少从小布什时代就被实行,恐怖袭击却逐年猖獗。

甚至左翼人士指出,每年恐怖袭击的死亡数量比交通事故人数低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这一个代人、当今社会都要学习接受的每年固定死亡率,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是话音刚落,去年12月,一名以难民身份进入德国的突尼斯人将卡车飞驶入圣诞集市,导致12人死亡,残酷的现实再次提醒了全世界的人们恐怖袭击无论在主观恶意、社会效应与危害性上都和交通意外不可同日而语。

当我们面对致命威胁如此麻木不仁、痴呆懵懂时,《孙子兵法》中那洞穿本质、跨越世纪的智慧便愈发振聋发聩——孙子曰:兵者,国之上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现代的反文明与文明社会的战争与之前的一二两次世界大战不同,战场不仅在中东、非洲等与恐怖组织交锋的前沿阵地,全球化的便捷使得敌人可能随时把国内任何地方变成战场。圣战分子没有军服、进攻前不会排成方阵吹号,而且不择手段,包括利用社会的同情心混杂在大量的难民中,甚至训练儿童自杀式袭击者。虽然战争的形式不同,但本质丝毫不亚于二战,这是文明社会与残暴和野蛮的意识形态的较量。此乃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2016年12月,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在土耳其首都参加画展,正接受众多记者采访时,突然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安保人员射杀。这震惊了世界,恐怖行为罕见的被近距离全程记录。凶相毕露的恐怖分子高喊:“安拉胡阿克巴!(真主至大)我们是宣誓效忠穆罕穆德的,我们会继续圣战。”摄像机完整的记录了整个过程。在恐怖主义面前,没有人是绝对安全的。

因此,全民都对威胁有所了解,并且全民防范、举报恐怖主义行为成为确保安全的重中之重。这对于我国也不例外,所幸我国在这方面非常重视,特别是要在边疆区域建立较为全面的暴恐举报、奖励机制。

但仅仅打击恐怖主义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了解恐怖主义的源头以及反对文明社会的势力到底在下多大一盘棋。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对于敌方意识形态的了解极端贫乏,用自己“政治正确”、狭隘的世俗化世界观去分析对手,是西方反恐最大的雷区。

1. 反对极端意识形态,并不是反对所有穆斯林。

不是所有穆斯林都是圣战分子,但所有圣战分子都自认为是穆斯林,而且自认为是虔诚的穆斯林。而圣战主义构成了当今全球所有恐怖主义行为的大多数,尤其自杀式袭击更是绝大多数源自圣战分子。很难想象,没有一个彼岸得回报的意识形态,全球各地的年轻人,乃至妇女与儿童如何愿意成为自杀式袭击者。

作者坚信,多数穆斯林都是爱好和平的,他们和我们其他人一样向往美好、快乐、幸福的生活的。他们与我们一样具有同等的权利与尊严,所以任何歧视、仇恨所有穆斯林的行为都是不能被文明社会容忍的。

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区分反对一个极端意识形态与歧视一个庞大的宗教群体(所有穆斯林)的天壤之别,那么全球恐怖主义的困局只会愈演愈烈,因为问题的源头一直被忽略。

西方政客们在每次恐袭后近乎着魔的重复“这与伊斯兰无关,穆斯林都是爱好和平的。” 似乎这样的话有某种神奇的魔力,只要念这个咒语足够多,恐怖主义就会自然而然的消失了,而事实则是恰恰相反。

而当川普真的要开始凭常识制定政策时,西方左翼媒体则义愤填膺,纷纷自发扮演道德的化身,可是他们的双重标准和对事实的歪曲只要稍微留意就能识破。

近期川普宣布限制七个中东国家的国民来到美国,主流媒体纷纷指责这是对所有穆斯林的歧视,称其为“禁穆令”。

而实际上,奥巴马在任时就列出的清单,指出这7个国家属于恐怖主义高危国家,川普只是参照清单暂时停止了来自这七个国家的人进入美国,为期90天。

真正的宗教歧视是16个伊斯兰国家多年禁止以色列犹太人入境、10个伊斯兰国家禁止有以色列入境盖章的外国人入境。可是即便是近期恰逢犹太人二战屠杀的纪念日,西方主流媒体都是一声不吭。

伦敦的穆斯林市长萨迪克·汗更是在谴责川普政策仅几个小时后就主持了一个宴会,邀请了11个禁止犹太人入境的伊斯兰国家大使为贵宾,对他们的歧视性政策只字未提。这一举动在英国引起极大震荡,许多民众认为此举虚实属虚伪,暴露了精英政客和主流媒体的选择性失明与双重标准。

著名保守派政论家Jonah Goldberg点出了要害:“如果伊斯兰国与伊斯兰无关……如果杀害穆斯林的恐怖分子不是穆斯林,那么我们关押他们时为何发古兰经给他们呢?”·

事实上,西方监狱不仅仅分发古兰经,有的牢房里还有箭头指向麦加的方向,这样与伊斯兰“毫无关系”的恐怖分子可以知道祈祷时朝那个方向跪拜。

2. 认识伊斯兰的要点:安拉+穆罕穆德、臣服+两面性。

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的人民都诚挚希望“伊斯兰”的意思是“和平”,但是现实往往事与愿违,甚至是残酷的。能够平静面对残酷的现实,不刻意回避是一个成熟品格的标志,文明世界需要坦然面对现实,并以此为依据思考解决方案。

伊斯兰的意思不是“和平”,伊斯兰的意思是“臣服”。穆斯林的意思不是“和平的使者”,穆斯林的意思“是一个已经臣服(于伊斯兰)的人”。

伊斯兰的臣服次序为:

安拉—穆罕穆德—穆斯林—卡菲尔(非穆斯林,词意为“拒绝的人”或“忘恩负义的人”)

成为一名穆斯林非常容易,一个人只需要诵读清真言:“我作证,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使者。” 可是,如果想退出伊斯兰教,面临的刑罚是死亡。

伊斯兰的权威文件其实不仅是《古兰经》(安拉给穆罕穆德的启示),其他权威文件还包括《圣训》(穆罕穆德的言行)与《穆圣传记》。伊斯兰教法(沙里亚法)就是综合这三个权威文件而制定的一整套神权社会准则,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他们(前归教者)违背正道,那末,你们在那裡发现他们,就在那裡捕杀他们;你们不要以他们为盟友……古兰经4:89

无论谁改变了对伊斯兰教的信仰,就把他杀了……布哈里圣训9:84:57

不仅权威经典多处持此观点,四大伊斯兰法学派哈奈非、马立克、沙菲仪和罕百勒派都同意背教者要被处死。

谢赫·优素福·格尔达维Yusuf al-Qaradawi是穆斯林学者联盟主席,可能是当代最顶尖的伊斯兰学者。他称:“如果他们去掉背教的处罚,伊斯兰今天就不存在了。”

可见这绝不是因为爱而顺服,安拉要的是臣服,不然后果很严重。

如“清真言”所示,穆罕穆德是安拉的至尊使者,古兰经有约91处要求所有穆斯林模仿穆罕穆德,伊斯兰相信穆罕穆德是完美的穆斯林,因此所有穆斯林都要模仿他的一举一动,“穆圣传记”有关于穆罕穆德言行的详细记载,大到他讲安拉是什么样的神,细微到他如何喝水。

穆罕穆德袭击商队掠财、将800名犹太人砍头、娶了6岁女孩为妻,9岁圆房,命令殴打妻子、允许手下奸污圣战后俘虏的妇女,自己也参与其中并将许多变为自己的性奴隶、命令暗杀批评他的卡菲尔、为了钱财酷刑逼供他人、告诉追随者为伊斯兰的缘故可以欺骗,这只是一些例子。(穆罕穆德的以上言行者来自伊本·易斯哈格 Ibn Ishaq,穆罕穆德的生平最早记录者,以及布哈里圣训,被伊斯兰视为最可靠的圣训)

有朋友们也许会说,1300多年前中东的沙漠部落的人,比较野蛮也可以理解吧?我们历史书里的成吉思汗是不是也是有类似的言行呢?

但问题在于,今天没有一个意识形态宣扬要追随、效法成吉思汗的一举一动,成吉思汗仅是一位盛极一时的军事领袖,不是宗教领袖和万世榜样,连蒙古人都不效法成吉思汗了。伊斯兰则要求追随效法穆罕穆德的一举一动。而宣称属于这个意识形态的人们占世界1/4人口,所幸多数是和平的,没有直接效法穆罕穆德,但是制造恐怖事件,震荡社会不需要太多人。9/11事件的19名恐怖分子不仅导致3000人死亡,并且给了美国的经济沉重的打击, 全球数以亿计的飞机乘客从此受影响,要面临更冗杂的安检并且许多物品不能带上飞机,这些经济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而现在的世界比9/11后更加危险了,不是更加安全了。

穆罕穆德模仿秀演绎到了极致就是今天的伊斯兰国,许多学者指出伊斯兰国是当今模仿穆罕穆德的最细致入微的团体。2014年12月,当今最顶尖的伊斯兰学术中心, 当代伊斯兰教义的权威,埃及的艾资哈尔大学(Al-Azhar )拒绝谴责并宣告伊斯兰国与伊斯兰教毫无关系,2015年的艾资哈尔大学的首席伊玛目Ahmed al-Tayeb被问到类似问题时再次拒绝谴责伊斯兰国。假如一伙人自称佛教徒开始圈地并且砍头放火,奸污妇女,强逼入教,称这是正统佛教。我们能想象中国佛学会或者星云法师拒绝谴责、并拒绝宣布他们与佛教无关吗?

可能有朋友会好奇,若伊斯兰真是如此,那么它是如何兴起的呢?

关于这一主题美国著名学者比尔·华纳博士在《伊斯兰教一千四百年扩展的秘密》文章中有详细讲解,可以在本文末尾点击进入。

按照伊斯兰经典,穆罕穆德570-632 AD出生于在今天的沙特阿拉伯的麦加。穆罕穆德于610 AD宣称自己是安拉的使者开始传教,要求人们跟随他。他修改犹太基督教的教义,围绕自己重新定义,称自己是比犹太先知们和耶稣都大的上帝的使者,拒绝承认耶稣为上帝的化身。穆罕穆德愤怒的谴责自己家乡麦加人的多神宗教,称若不改信安拉以后都要被永远丢入火狱。因为他挑起的纷争,麦加人对他深恶痛绝,矛盾不断升级。

不过在麦加穆罕穆德还是动口不动手,也启示了许多如今常被引用的宽容的经文,比如:

“对于宗教,绝无强迫” 《古兰经》2:256

在麦加,穆罕穆德传伊斯兰13年,使150人归向伊斯兰。

但由于和麦加人的矛盾不断激化,穆罕穆德和他的追随者不断遭到排挤。终于,他于622 AD携追随者移民至麦地那,距麦加400公里的一个城市。麦地那的犹太居民收留了作为难民的穆罕穆德及他的信徒。

到了麦地那后的穆罕穆德开始变脸,他启示了许多圣战的经文,袭击麦加的商队来壮大自己。 大批阿拉伯人归向他,犹太人拒绝穆罕穆德为先知,这让穆罕穆德十分愤怒,但由于阿拉伯穆斯林人数众多,穆罕穆德开始驱逐并杀害以前欢迎他们来避难的犹太人,伊斯兰对犹太人直到如今都怀有独特仇恨。

今天的《古兰经》是按照经文长度排列的,不能体现时间顺序,这是后世穆斯林打乱的,让人感觉晦涩难懂也比较宗教化。但如果重新按时间顺序排列,就会发现后来在麦地那启示的经文明显比起初在麦加启示的暴力,结合穆罕穆德的《圣训》和《穆圣传》就会发现伊斯兰一开始是纯宗教的身份,但是时机许可、势力壮大时便演变成了政教合一、军事扩张、以战养战的帝国社会体系。

可见穆罕穆德前13年的生涯难言成功。但是移民麦地那后,伊斯兰有了井喷般发展,同一时期穆罕穆德开始告诉追随者安拉命令他们对卡菲尔(非穆斯林)发动圣战。有学者统计:穆罕穆德最后9年的生命里,平均每6周就参与一次暴力事件。在他去世时,所有阿拉伯人都成了穆斯林。可见虽作为宗教并不成功,但伊斯兰之后的转型带来了巨大成功。因此,伊斯兰的日历元年不从穆罕穆德降生或者古兰经被启示开始,而随穆罕穆德移民麦地那开始,这点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圣战经文的例子,附评论:

当时,你的主启示众天神:“我是与你们同在的,故你们当使信道者坚定。我要把恐怖投在不信道的人的心中。”故你们当斩他们的首级,断他们的指头。古兰经 8:12

[评论:“我要把恐怖投在不信道的人的心中”,被视为是今天的恐怖主义的依据之一,穆罕穆德制造恐怖气氛的策略直到今天仍被模仿。恐怖本身不是目的。圣战和迫使卡菲尔(非穆斯林)惧怕与臣服才是目的,恐怖只是工具。因此将今天的现象定义为“恐怖主义”是错误的,恐怖分子不信仰“恐怖”,他们信仰安拉。称其为“恐怖主义”回避了其意识形态源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称其为“圣战主义”更加有利于我们认清威胁的本质。]

当禁月逝去的时候,你们在哪里发现以物配主者(多神论者),就在那里杀戮他们,俘虏他们,围攻他们,在各个要隘侦候他们。——古兰经 9:5

不奉真教的人,即曾受天经(犹太人与基督徒)的人,你们要与他们战斗,直到他们依照自己的能力,规规矩矩地交纳丁税。——《古兰经》9:29

[评论:伊斯兰视所有非穆斯林为被征服的对象,犹太人和基督徒被伊斯兰视为曾经领受过启示的人,但是拒绝了穆罕穆德,所以被征服后可以保留信仰成为次等人,交沉重的赋税,受各种羞辱,换取保命。按伊斯兰圣战教义,其它非穆斯林,印度教徒、佛教徒等等其他所有信仰则只有信安拉或被杀死的选择]

安拉的使者被问到:什么是信安拉与穆罕穆德之外最好的善行?他回答道:“参与为了安拉的圣战。”—— 布哈里圣训 1:2:26

一男子找到安拉的使者问道:“告诉我做什么能和参与圣战得同等赏赐?”他回答说:“我找不到这样的善行。”—— 布哈里圣训 52:44

[这就是为什么圣战分子都自认为是虔诚穆斯林,因为穆罕穆德说圣战是最高的虔诚。]

“真主确已用乐园换取信士们的生命和财产。他们为真主而战斗;他们或杀敌致果,或杀身成仁。那是真实的应许……”—— 古兰经 9:111

先知说道:“因为信安拉与他的使者自愿为安拉参与圣战的人,会得安拉的赏赐,如果他活着回来,他会得到战利品。如果他阵亡成为烈士则可以进入乐园”。—— 布哈里圣训 1:2:36

[评论:其它《古兰经》经文与《伊本·马哲圣训集》Sunan ibn Majah,逊尼派伊斯兰六大圣训集之一) 等多处经典都提到圣战烈士在乐园会有永举的阴茎和72处女伺候。这样的教导吸引了大批追随者,因为战场上无论生死,都非常有利可图。战场的战利品包括财物和性奴隶。]

安拉的使者说道:“我奉命与人们战斗直到他们说‘除了安拉没有配得敬拜的’,无论谁说‘除了安拉没有配得敬拜的’,他的性命财产可以保全。”——布哈里圣训 4:52:196

[评论:恐怖组织说他们是为了反抗西方的压迫,是自卫圣战,但这只是表面原因(在中国的恐怖分子也称自己遭压迫),即便压迫存在,许多基督徒、佛教徒、印度教徒也受压迫,但几乎从来没听说过他们以自爆的方式杀害平民表达不满,最深层次原因还是安拉要求所有人都要归向伊斯兰,伊斯兰国也在一篇名为“我们为什么恨你们,我们为什么打你们”的文章中提到,“即便你们停止对我们的压迫,我们还是有理由恨你们,直到你们皈依伊斯兰。”]

而重中之中是伊斯兰经典与后世主流伊斯兰宗教家都认为在麦地那启示的古兰经经文的优先性高于先前在麦加和平时期的经文。这个解经原则叫Abrogation(废除)。

“凡是我所废除的,或使人忘记的启示,我必以更好的或同样的启示代替它。难道你不知道真主对於万事是全能的吗?”——《古兰经》2:106

在伊斯兰的头脑里,和平的经文和暴力的经文都是对的,只是后启示的经文优先,我们可能会说这逻辑上矛盾,但是伊斯兰的世界观不认为这是矛盾的。

如果后启示的麦地那经文具有优先性,那么到底哪些经文更能定义伊斯兰的属性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这就是伊斯兰的两面性(duality)。 直到今天,当在一个社会羽翼未丰时,伊斯兰引用麦加的经文来安慰卡菲尔(非穆斯林),说服并麻痹他们,让他们以为自己是安全的。但时机成熟时则以麦地那的经文为准。这决不是说每个穆斯林都在欺骗,其中一些也许真的不清楚伊斯兰的两面性,有些则希望强调麦加的经文来改良伊斯兰。但是这两种善意的穆斯林在安拉与穆罕穆德的无上权威与清楚教导前步履维艰,更别提还有沿袭一千多年的主流伊斯兰法学与他们意见相左,这两种善意的穆斯林也往往被扣上不忠的帽子遭到其它的穆斯林威吓甚至杀害,因此他们在伊斯兰世界的影响力很小,他们主要生活在能确保人身安全的西方,这更让他们被伊斯兰世界视为卡菲尔的同伙与工具。因此,许多和平穆斯林对伊斯兰可能有不同的解读,但是真正能持久扎根在伊斯兰内核的只有穆罕穆德的解读,这对于卡菲尔(非穆斯林)来说不是好消息。

伊斯兰除了发展阶段的两面性之外,还有在道德标准方面的两面性。

“在真主看来,最劣等的动物确是不信道的人,他们是不信道的。”——古兰经 8:55

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在他左右的人,对教胞是慈祥的,对外道(非信徒)是庄严的——古兰经 48:29

中文的古兰经译为“庄严的”,但许多国外译本翻译为“强硬的”或者“严厉的”,综合其他经文来看,后一种翻译更吻合伊斯兰总体精神。对待伊斯兰内部的人,伊斯兰讲求行为准则,穆斯林不可欺骗、偷盗、霸占其他穆斯林的妻子与财产、不可通奸、强奸、不可杀害其他穆斯林(除非他们被定义为信仰不纯者)等等。但是对于卡菲尔,以上行为都是可以的。(详见布哈里9:84:64, 伊本·易斯哈格 764, 布哈里34:432,古兰经47:3-4)

在中东有许多基督徒女子被强暴、绑架结婚强行改信伊斯兰的案例。卡菲尔女子若不带头巾在中东国家出入后果常常不妙。

另外,在实行伊斯兰法的国家,卡菲尔(非穆斯林)是不被准许在法庭上提供对穆斯林不利的证词的,而反之却可以。

正是这样的两面性,1)不同的发展时期可以表现相反。2)对待教内和教外的人有非常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道德标准。给了穆罕穆德和他的追随者们极强的生存适应能力与凝聚力,确保了其1400多年来巨大的成功。

3. 伊斯兰的征服史:暴力圣战+施行伊斯兰法(沙里亚法)

伊斯兰兴起之前,几乎整个欧洲与中东都信仰基督教,基督教在公元1世纪兴起后经历了罗马帝国数百年的排挤与迫害,靠和平方式传播,公元4世纪被确立为罗马帝国国教后传遍了西罗马帝国与东罗马帝国(拜占庭)的版图。

事实上佛教在中亚多国、印度多地与新疆原来有不少信徒,佛教在这些地方的消失与伊斯兰关系密切。

西班牙是史上少数被占领仍被非穆斯林逆转恢复的案例,一般规律是凡是伊斯兰扩展到的地方,很难再逆转。

此现象主要原因就是伊斯兰圣战在征服后会实施伊斯兰法,伊斯兰法实行后,一切针对伊斯兰的批评都将被禁止、女性将从属于男性、肉刑非常残酷(鞭刑、砍手、石头打死等)、非穆斯林降格为次等人,将不能做官管辖任何穆斯林,缴纳沉重的赋税(常常为收入的一半),不能携带武器,处处要恭顺穆斯林,不能给穆斯林传教,非穆斯林想加入伊斯兰其它非穆斯林不得阻拦,穿戴特殊服饰与穆斯林区别出来,不能修建新的教堂,教堂不能高过清真寺等等(系统的规定详见伊斯兰经典法典《旅行者的依靠》) 。这样处处受制的身份在伊斯兰法中叫“迪米”Dhimmi。

一开始迪米的身份只给犹太人与基督徒,其他异教徒拒绝伊斯兰一旦战败面临男子被杀、女子为奴的待遇,但是后来出于实用考虑也扩大到其它卡菲尔。

另外,每次圣战失败后,在伊斯兰地区的非穆斯林常常成为泄愤的对象等等。

学者们估算,近1400年的圣战中,死亡的卡菲尔人数共有2.7亿人。其中:

黑人1.2亿

(数据来源:Thomas Sowell, Race and Culture, 1994, p. 188)

基督徒 6000万

(数据来源:David B. Barrett, Todd M. Johnson, World Christian Trends AD 30-AD 2200, p. 230, table 4-10. Raphael Moore in History of Asia Minor. David Livingstone, p. 62, 1888)

印度教徒 8000万

(数据来源:Koenard Elst, Negationism in India, 2002, pg. 34.)

佛教徒1000万

(数据来源:David B. Barrett, Todd M. Johnson, World Christian Trends AD 30-AD 2200, p. 230, table 4-1.)

伊斯兰世界的犹太人被征服后不久便成为迪米,因此死亡人数较低。

这个数据可能让人感到难以置信,但无论如何,圣战造成的死亡数字是巨大的,近期的例子我们可以参照1915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针对亚美尼亚基督徒的屠杀,导致150万人死亡。

对于摧毁卡菲尔文明,除了人口的大量流失之外,更加有效的其实是伊斯兰法(沙里亚法),它全方位制约非伊斯兰文化,且处处给予伊斯兰文化优待。伊斯兰法实施后,整个人口变为穆斯林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做卡菲尔的代价太高,仅赋税就令人窒息,因此即便有坚持的人,经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消磨,一代又一代过去,人口会趋向同质化。这就是为什么原来人口大多数都为基督徒的中东国家们,现在许多人口伊斯兰化比例都在90%以上。

仅举原来东方基督教的重镇土耳其为例, 位于基督教的东方都城君士坦丁堡于1454被征服,这确立了伊斯兰的统治地位:

如今土耳其的穆斯林比率为98.6%,这也是伊朗99.7%、伊拉克98.9%、摩洛哥99%、阿尔及利亚98.5%、叙利亚90%、埃及90%、约旦93.8%、利比亚96.6%、突尼斯99.8%、巴基斯坦96.4%、阿富汗99.8%等伊斯兰国家的变化轨迹。 这些国家原来都是基督教、拜火教、印度教、佛教或其他宗教国家。

在这些国家,伊斯兰的降临不仅使文化发生了根本的改变,而且之前文化的痕迹也被抹去。比如阿富汗原来曾是富裕的佛教国家,巴米扬大佛是世界最大的佛像,但随着2001年塔利班武装将其炸毁,佛教在这个国家的痕迹几乎消失。巴基斯坦原来与印度同样信奉印度教,但是随着伊斯兰征服者的到来,巴基斯坦现在也几乎伊斯兰化。佛教在我国新疆地区也曾是主要宗教,但是后来也走上了相似的道路。

而今天的伊斯兰国与埃及的极端运动穆斯林兄弟会都摧毁过珍稀古迹遗址与文物,因为在安拉看来,卡菲尔的文明对伊斯兰毫无价值,命运就是被摧毁。(古兰经3:137)

综上,一旦伊斯兰法确立,就给一切非伊斯兰文明套上了紧箍咒,而且通常越套越紧,直至其完全崩溃消失。这个趋势在今天的尚温和的伊斯兰国家依然如此,印尼与马来西亚的伊斯兰受制于西方留下来的宪政法治体系,因此仍未实行伊斯兰法,但是呼声一年高过一年,有分析家称,因为穆斯林人口的高生育率,伊斯兰法将迟早到来。美国权威统计机构皮尤2013年的调查显示,马来西亚86%的穆斯林支持沙里亚法,而印尼72%的穆斯林支持。

谈到亚洲,伊斯兰在中国比在世界的大多数国家都温和。这是因为他的人数较少。

不过伊斯兰从7世纪的阿拉伯沙漠,扩展到千里之外的中国,仍然是让人吃惊的一个现象。唐朝在751年与伊斯兰阿巴斯王朝在中亚发生过冲突,唐军失利,汉文化在中亚影响力受挫,之后伊斯兰每当中原内乱时都获得加速东进的机遇,到了明清时期更是中原不敢轻视的力量,在清朝同治年间爆发了陕甘回变,为期十年,生灵涂炭。除了陕西及甘肃外,还波及宁夏、青海及新疆。有学者称,此次动乱共约造成约2000万人口损失。

4. 恐怖组织只是冰山的一角

看过以上的分析,或许有人认为,这只是伊斯兰的原教旨主义,不能以偏概全说其代表整个伊斯兰。关于这个问题,著名作家、伊斯兰学者Ibn Warraq曾经撰文写道:“事实上,伊斯兰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两者至多只是程度的差别,不是本质的差别。有温和的穆斯林,但伊斯兰本身不是温和的。”

笔者反对妖魔化所有穆斯林,今天的大多数穆斯林是和平的,但是他们和平的原因不是因为他们严格遵照了安拉与穆罕穆德的教导,而是恰恰因为他们没有,原因可能是他们故意忽略或者忘记了其中许多基本教义。 但是历史告诉我,他们中的许多人随时可能想起来,许多人也一直卖力提醒他们,当伊斯兰国到一个国家招募圣战分子时,他们是先去找当地的中国人,还是先去当地的伊斯兰社区呢?

而且我们绝不能低估已经混入和平穆斯林人口中威胁。一份综合多家机构的调查表明,全球直接拿起武器参与恐怖主义的人数可能高达50万人,但这仅包括当今五大恐怖组织(伊斯兰国、哈马斯、真主党、基地组织以及圣城部队),并不包括其它众多的次规模组织 。全球也有大量思维与持枪圣战分子一样但是不拿起武器,而是用其他手段推动伊斯兰化的人群。

迄今在美国的最大的资助恐怖主义的案件是“圣地基金会案”,该基金会是美国最大的伊斯兰慈善组织,但因被发现常年支持哈马斯被关停,头目被监禁。美国政府在其中一名间接涉案人员家中搜出了穆斯林兄弟会1991年会议的备忘录,备忘录指出要对西方发动“文明的圣战”(Civilizational Jihad),这个意思不是要把圣战变温和变文明,而是仔细找到西方文明的弱点,以这些为突破口逐步渗透到西方社会内部,抓住西方社会的关键命脉,借力打力的瓦解西方文明,堪比全球圣战的顶层设计,远超乎军事范畴。

备忘录中第8页写道:“我们明白,我们在美国的事业是一个宏观圣战,是要借对方的力量加上信徒们的力量,从内部消灭并摧毁可憎的西方文明。”

穆斯林兄弟会可以说是现代圣战的鼻祖,众多“后起之秀”(基地组织,伊斯兰国等等)都与穆斯林兄弟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哈马斯更是穆斯林兄弟会的分支机构。穆斯林兄弟会明白,西方经过中世纪的发展与积累,再之后的时期迸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与能量,宗教改革、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与民主政治的确立使西方无论在艺术、文化、经济、军事上都全面超越仍然停留在中古水平的伊斯兰。军事上的征服已经不再可能,因此必须采用更加巧妙的方式,在西方对自己的犹太基督教文明渐渐丧失兴趣与信心的情况下乘虚而入,层层渗透,最后达到鸠占鹊巢的效果。

六种“圣战”:

不是所有的圣战行为都是由穆斯林兄弟会统筹,但许多伊斯兰运动都不约而同向一个方向努力,也就是全球的最终伊斯兰化,其中穆斯林兄弟会是最大的幕后操纵与孵化组织。

[1] 暴力圣战

通过恐怖组织进行,由社交媒体进行圣战宣传与招募,意在制造恐怖,当袭击规模足够大时会造成社会震荡甚至秩序崩溃。在伊斯兰与非伊斯兰文明的边际地区制造恐怖,吓走非穆斯林定居者,加速绿化。

[2] 言论圣战

一方面,通过伊斯兰宣传机构让个体穆斯林回归安拉与穆罕穆德原本精神,制造反恐部门难以预判的温和穆斯林变极端事件。

另一方面,通过伊斯兰维权组织与左翼学术界联合,渲染伊斯兰国与伊斯兰毫无关系的“政治正确”论调,贬低非伊斯兰文明,扭曲历史灌输伊斯兰文明的先进性与伊斯兰法的优越性。给批判质疑者扣上歧视所有穆斯林的帽子,借助“政治正确”推动言论方面的伊斯兰法化,让人们不敢批判穆罕穆德与安拉。

[3] 经济圣战

伪装慈善、民权,伊斯兰金融组织与清真食品授权制度为“文明圣战”筹集资金。据报道美国、加拿大食品为了清真授权向与哈马斯有联系的北美伊斯兰协会(ISNA)付款,在欧洲也有类似的情况。

袭击世贸中心打击美国也有经济圣战的成分,穆罕穆德毕竟依靠袭击商队起家。

[4] 政治/法律圣战

1) 派出暗藏圣战倾向宗教领袖与西方政府进行“宗教对话与反恐对话”,麻痹,说服西方政府及安全部门把更多的安全工作教给伊斯兰组织,因为他们懂伊斯兰,他们懂穆斯林,政府的防止极端化工作应该交给他们。

2) 渗透政府部门与政坛,占居要职,甚至成为政治大碗的左膀右臂。

巴基斯坦裔的胡玛·阿贝丁侍从希拉里近20年,是希腊里最信任的心腹,希拉里命她为自己2016年竞选机构的副主席,她的父母都与伊斯兰极端组织有瓜葛,并且她曾在极端刊物任职编辑。

凯斯·埃利森19岁从天主教转信伊斯兰,曾多次发表反犹、支持极端斯兰维权组织的言论,并接受穆斯林兄弟会相关组织资助前往麦加朝圣。埃利森现在是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的热门人选,得到左翼的大力支持。

3)通过在西方的伊斯兰民权机构利用美国法律,起诉批判伊斯兰的政治家、学者、媒体,宣扬“政治正确”,排挤看法不同者。

4)在联合国,中东国家曾连续多年联手要求联合国谴责“毁谤宗教”的言论,进展不顺后,2011年后则改变策略,要求联合国谴责“针对宗教的不宽容言论”,并且抵制普世人权观念。

[5]人口圣战

效法穆罕穆德从麦加到麦地那的榜样,大量移民到西方国家。 让圣战分子混入大量中东难民。即便是真正的难民,因为其伊斯兰世界观,未来也是欧洲伊斯兰化的基础。

同时许多富裕穆斯林国家(如沙特)则不收穆斯林难民,而是愿意出巨资为难民在欧洲建清真寺。

伊斯兰教义反对堕胎,但穆斯林在西方大多数投票给支持堕胎的左翼政党(美国民主党等),这样可以减少卡菲人数,穆斯林自己不堕胎,因此会加速此消彼长。最终通过逐渐增多的人口获得越来越大的政治能量,直到最后通过选票来伊斯兰化民主国家。

西方的左翼与伊斯兰有事实上的联盟,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西方女权运动都自诩为女性权益的捍卫者,并且攻击右翼歧视女性,但对伊斯兰世界的制度化压迫妇女的行为视而不见。

[6]教育圣战

西方的许多学校意识形态是左翼世俗化的,宣扬唯物主义。但对伊斯兰却异常欢迎,他们与伊斯兰机构合作编写教材,美化伊斯兰,不教授整全的中东历史。以文化鉴赏形式教授学生宗教知识与阿拉伯文清真言,设立“试戴头巾日”邀请学生带头巾体验伊斯兰文化等等。

以上六种圣战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西方看似要在“政治正确”中自我毁灭了,直到川普的意外当选。笔者无意捍卫川普的个人道德作风,也不认为川普是最适合当选的政治家,但是川普的政策对美国乃至世界都远优于极左的希拉里。

如果我们将刻意悄无声息进行“文明圣战”的人称为伊斯兰主义者,那么伊斯兰主义者的数量是惊人的,具体数量数据很难统计,因为他们的特点就是要在隐秘中行动。

不过,美国权威统计机构皮尤中心2013年度的一份调查有参考价值,调查采访了39个国家的数千名穆斯林,结果令人吃惊。

53%的穆斯林支持伊斯兰法取代当地法律,在这53%中又有一半支持鞭刑及砍手作为刑罚,扩大到全球约16亿的穆斯林人口,支持砍手和鞭刑的有2.8亿人。支持伊斯兰法的有8.4亿人。西方年轻一代穆斯林在被问到“用自杀式炸弹袭击平民可否是合理的?”42%的法国穆斯林, 35%英国穆斯林和26%美国穆斯林的回答了“可以”,这加起来就是接近4百万的人口。

因此可见伊斯兰主义的“文明圣战”甚至直接的暴力圣战不仅在中东,在西方也有庞大温床。这就是为何巴黎袭击的凶犯萨拉赫使得欧洲警方费尽九牛二虎之力都抓捕不到,以为他逃回中东了,结果他就藏在比利时的穆斯林聚居区,得到了当地社区的帮助。

要想了解穆斯林人口与恐怖主义的关系,以下三张图再清楚不过了。

第一张:皮尤中心绘制的全球穆斯林人口地图,圈越大,人口越多。

第二张:谷歌绘制的1970年以来全球伊斯兰恐袭地图(只包括死亡人数3人以上的袭击 红色为自杀式袭击 蓝色为非自杀式)

第三张:国际恐怖主义数据库的1970-2015以来全球所有恐怖袭击分布图(包括伊斯兰性质和非伊斯兰性质恐怖袭击)

从图中很难得出伊斯兰人口与恐怖主义无关的结论。 基本伊斯兰人口稠密的地区,恐怖袭击几乎如影随形, 只有南美等地有少数例外。伊斯兰恐怖主义是全球恐怖主义的主要来源,而且在穆斯林人口与非穆斯林人口接壤的区域也容易有大量的恐怖袭击。逊尼和什叶派伊斯兰相邻区域也容易有大量恐怖袭击,穆斯林其实也是伊斯兰的最大受害者之一。

获胜之道:一场文明层面的自卫战

与上任总统奥巴马不同,川普的团队对威胁有更深刻的理解。奥巴马的团队曾从政府反恐培训中系统性的清除“伊斯兰”、“圣战”以及“穆斯林”等词,川普上任后已经废除了这种“政治正确”。预计川普也将近期签署法令认定穆斯林兄弟会为恐怖组织。

但是要全面获胜有三个方面需要考虑。

一、军事反恐

文明社会应该与相对温和的伊斯兰国家合作清除暴力圣战分子,不给伊斯兰国等团伙有策划、组织圣战的基地。奥巴马和他的团队经常在军事行动前在电视上宣布计划,川普拒绝这样做, 显然他更明白孙子讲的“攻其不备”的道理。

二、保护边境

FBI局长曾表示美国无法查清难民的背景身份,但是奥巴马不但不取消难民计划,还要增加难民接收数量。帮助难民的方式有很多,如建造难民营、资金援助、医疗慈善团体的支持,移民到其他穆斯林国家等等也许更加有效。美国的《1952年移民和国籍法案》允许总统禁止“任何类型的外国人入境”只要总统认为“这类外国人的入境会伤害美国利益”。因此即便是真的禁止所有穆斯林入境,从法律上讲总统也是有权力的。只是对伊斯兰性质与历史不了解的美国公众还无法接受这样的政策。

川普可能不视所有穆斯林都是为“穆马”,因为数以亿计的穆斯林没有任何形式圣战的主观恶意,只是与我们一样向往更好的生活,但我们没法看到每个人的心理活动,而从数据来看有不少是极可能有主观恶意的,诸多恐袭案例也告诉我们,即便现在没有,以后也有改变的可能,即便这代没有,他们的穆斯林后代也可能有。

三、针对性立法、逆转伊斯兰化

要想立法全面遏制暴力圣战,言论圣战,经济圣战,政治/法律圣战,人口圣战与教育圣战,并逆转过去1400年的趋势,需要非伊斯兰文明将反对伊斯兰化,反对伊斯兰法制订为基本国策。根据我们已经探索的教义、历史、时局与统计数据,将伊斯兰与所有宗教一视同仁无疑是荒唐的。多数国家的反恐法律不明确点名伊斯兰,似乎佛教徒、基督徒、道教徒与无神论者等都有同样的可能性变成恐怖分子,这无疑是离奇的。因此在宪法中明确点名这一独特威胁,并确立宪法永世禁止伊斯兰法是必要的,也是为保护子孙后代。纵观历史,伊斯兰的推进是耐心的,如果一代卡菲尔比较警惕就可能暂缓,但是下一代若忘记威胁或者遇到其他危机无暇顾及,则蚕食会继续,经过了1400年变成了今天的影响范围。

伊斯兰不是一个宗教,至少在其势力强大后不是,而是一个压迫性神权政治文明系统。从来没有一个意识形态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当作扩张武器使用到如此极致。是什么力量使穆罕穆德成为了“文明圣战”的鼻祖,成为了一个旷世鬼才?恐怕是一个难解之谜。

斯洛文尼亚近期宣布拒绝承认伊斯兰为合法宗教,有众多穆斯林人口的国家可能无法效法,因为会被误解是要敌对数以千万计的国民。但是在宪法中明确伊斯兰的压迫性特质,并预先否定伊斯兰法,方可放开系统针对六种圣战立法的手脚,而不容伊斯兰主义者藏在“宗教自由”,或者少数民族权益的帽子下赢取不明真相公众的同情,伊斯兰与其他的宗教不一样需成为社会共识。

卡菲尔之所以面对伊斯兰不断丧失阵地,是因为卡菲尔文明不了解伊斯兰的扩张规律,并且都习惯以妥协为解决问题的办法,殊不知今天的妥协,会造成明天的退步,就这样一步一步,越来越多的文明消失、越来越多的人们生活在伊斯兰法之下。

比尔·华纳博士曾经说过:“伊斯兰想打赢,而我们只想打平。”

看过足球比赛的都知道,打平即可出线的球队面对誓要获胜的球队,结果往往是什么样的。

是时候以获胜为目标了,是时候宣告我们不再宽容(伊斯兰的)不宽容了。

四、温和伊斯兰+去伊斯兰化

真心想改良伊斯兰的温和穆斯林是令人钦佩的,他们要冒巨大的生命危险。但是宗教信条不像企业章程一样容易修改,伊斯兰的发展规律也是历史事实。除非穆罕穆德再次复活,并且启示新的经文来废除之前的暴力经文,不然伊斯兰主义者为何要任凭一个同时代的人修改已经确立了上千年的教义与传统呢?

但是温和的伊斯兰可以给喜欢文明社会生活方式,无意完全臣服穆罕穆德的穆斯林一些理由拒绝极端主义,为去伊斯兰化争取更多时间。

而从根本讲,当今的问题是意识形态的问题,是要以和平与宽容的信仰,代替征服与仇恨的信仰。

而在当今的伊斯兰国家,有一个突飞猛进的趋势,越来越多的穆斯林开始归向耶稣,即便这要冒极大的风险,但是许多人仍然受洗成为基督徒,也有许多人秘密的信仰基督教。人们已经从心里厌倦了暴力与压迫,渴望爱与宽恕。伊朗现已有超过35万名基督徒,一位澳洲牧师曾提到,现在有两个国家的人对基督教的福音最敏感,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是伊朗人。这两国人比澳洲人信耶稣的几率高8倍,而澳洲教会只用了给澳洲人1/8的精力来给这两类人传福音。

当今宗教最宽容的国家基本都是基督教影响很大或者曾经很大的国家(现代宗教自由的概念原本是基督教社会内部要宽容不同基督教派而产生的,后来扩大到了所有宗教,伊斯兰趁势也加入其中)。因此爱与宽恕的信仰是解决圣战问题的根本之道。通过坚决的军事行动、全面的法律手段来配合最重要的爱与宽恕的信仰,我们才能最大程度减少对穆斯林与非穆斯林的伤害,真正文明的对抗并取得对“文明圣战”的胜利,为世界带来更全面与持久的和平。

……

谢选骏指出:上述文章说的头头是道,却没有抓住问题的实质——“伊斯兰想打赢”,赢得什么?赢得世界统治权,赢得建立全球政府的权力!“而我们只想打平”,打平什么?保持现存的主权国家、地球村意义的分裂势力!所以,除非下定决心创立并支持一个全球政府,否则只有迎接伊斯兰的哈里发。

我一再重申:现在世界面临的问题根本不像“理论家兼学术骗子”亨廷顿所说是“文明之间的冲突”,而是不同的意识形态在争夺同一个文明(现代文明)的控制权。

伊斯兰教首先不是宗教,更不是一个文明,而只是一种意识形态,就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纳粹主义。穆罕默德,不仅是马克思-列宁的连体,而且是希特勒的先行者。希特勒也和穆罕默德一样,从学习圣经入手,接着创立了自己的“思想帝国”。

从根本上看,伊斯兰教比纳粹主义还宽容一点,毕竟他还不是种族主义的,理论上允许所有的被迫改宗的人变成同质者,变成穆斯林甚至变成阿拉伯人。所以,伊斯兰教才可能比纳粹主义更加长寿。也正因为如此,伊斯兰教真有可能接管现代文明的控制权。尽管它并不具备耶稣基督的救恩。

伊斯兰教所发动的战争,正在各个层面促成一个全球政府的诞生,如果不想被它征服,那么就征服它!这就像战国末年,总有一个强权要并吞各国。不想被秦国并吞,只有并吞秦国。六国就是不懂得这一点,只想逃避并吞的命运,结果只有被秦国并吞。



【093、英国还想恢复全球身份】


《英国大选:保守党胜利引发地震 约翰逊面临机遇和挑战》(BBC 2019年12月13日)报道:

在2019大选中,约翰逊首相获得了32年以来保守党领袖获得的前所未有的最大公众支持,获得比他初任首相之际更大的权威。英国执政的保守党以压倒性优势赢得2019年大选。英国下届首相仍将是约翰逊,但展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幅新政治版图。

这次大选,保守党不仅获得了英国议会绝对多数,还一举在英格兰北部很多过去几十年来传统上支持工党的选区取得突破,改变了多年来似乎没有巨变的政治版图。这是英国保守党自上世纪80年代保守党撒切尔夫人在大选中大获全胜以来,获得的最大选举胜利。

约翰逊首相已经随后觐见女王,女王批准其组建新政府。保守党目前在下议院拥有的席位比所有在野党及独立人士席位相加还要多80席,这是自1987年以来保守党首次获得如此压倒性的优势。

预计,约翰逊正式就任首相后,当地时间12月16日(周一)将进行小规模的内阁改组。对政府进行一个更彻底的重组可能会推迟到2月份,在英国脱离欧盟后进行,并在3月份发表新财政年度预算声明。

江山变色——在英国议会下议院650个席位中,保守党目前已经赢得365个席位,比上次大选席位增加了47个,远远超出执政所需的326个多数席位。这让约翰逊获得了几十年来保守党领袖获得的前所未有的公众支持,获得比他初任首相之际更大的授权。

英国最大反对党工党在选举中则遭受历史性的惨败,落入政治低潮。工党获得203个下议院席位,比上次大选锐减59席。

在其它党派中,苏格兰民族党获得的席位虽有增加,但目前总共48席,自由民主党仅11席,其党的领袖斯温森甚至落选,将无缘与下届议会政治。

但是,约翰逊的新政府也面临着一系列复杂的局面。在一个世界政治和经济都发生巨变的时代,约翰逊也需要谨慎地运用英国民众赋予他的信任,处理一系列变化中的国内和国际问题。

英国脱欧——约翰逊首相在胜选演说中表示,这一结果是英国的新曙光,这类似于布莱尔领导工党在1997年大选中获胜时发表的评论。约翰逊不仅感谢保守党选民,还感谢工党选民。他说,他们中的许多人第一次支持保守党,因此他誓言要领导一个人民的政府,并履行对他赋予神圣使命。如同他数月前出任英国首相时的表态一样,约翰逊在大选获胜后在脱欧问题上表达了强硬的姿态。

约翰逊表示,选举结果将会授权他完成脱欧任务,将在2020年1月31日前完成脱欧,“没有如果,没有但是,没有也许”。保守党赢得多数席位将对英国政治产生几乎立竿见影的影响,如果不出意外,英国下个月将脱离欧盟。在英国议会中,约翰逊的身后将是一批新的保守党议员,他们将投票通过英国脱欧法案。约翰逊依靠这一强大支持,足以应对任何反对派阻挡。分析人士认为,即使约翰逊在大选中胜出并推动议会最终通过脱欧协议,各方也可能在自贸协定谈判中发生矛盾和分歧。

由于保守党获得压倒性胜利,约翰逊在议会下院享有更稳定、更充分的支持,英国很可能在未来5年内不会再有大选。

全球化英国——约翰逊及保守党主张英国脱欧的精英一再强调,英国脱欧的目的是不希望受制于欧盟,而要重振英国经济和贸易,改善民众生活,重振英国的国际地位。

面对国际局势百年之未有大变局,英国执政精英也在思考如何确保国家利益。除了发展经济之外,英国也会希望继续发扬光大传统上奉承的保守和自由主义思想,包括民主、人权;也会希望继续灵活运用其在欧洲之内的独特地位,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出5大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作用。

英国的国际地位特殊,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英国大选结果明朗后立即发出推特,向约翰逊表示祝贺。欧盟领导人也在第一时间表示祝贺,显示他们对未来双边关系的重视。但面对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崛起的中国,以及作为英国传统外交政策三大支柱之一的盟友美国,约翰逊新政府估计仍会审时度势,在国际问题中发挥独特的影响和作用。

谢选骏指出:英国脱欧,说穿了就是企图恢复全球身份,不再受到“欧盟成员国”这一身份的约束。因为,身为欧盟成员国,也就意味着丧失了全球身份了——这就是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等国的现实处境。而中国和印度等,之所以一直保持“不结盟国家”的名堂,就是不舍得放弃全球身份——除非获得了美国苏联那样的盟主地位。



【094、英国通过并吞印度才成为帝国】


网文《英国是怎样从王国上升为帝国的?》说:

一个流传甚广的谣言就是英国的“印度女皇/皇帝”这个头衔是继承自莫卧儿帝国的皇位。

但实际上根据 Royal Titles Act 1876(An Act to enable Her most Gracious Majesty to make an addition to the Royal Style and Titles appertaining to the Imperial Crown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its Dependencies.),以及据此发布的诏书,“印度女皇”这个头衔是跟莫卧儿帝国一毛钱关系也没有的。

Royal Titles Act 1876的法理基础如下:

1. 指任头衔的权限属于英王王权( 联合王国国玺,Great Seal of the United Kingdom)。这条直接援引自《1800爱尔兰联合法案》第一条:

...[and] that the royal stile and titles appertaining to the imperial crown of the said United Kingdom and its dependencies...should be such as His Majesty by his royal proclamation under the Great Seal of the United Kingdom, shall be pleased to appoint.

2. 维多利亚女王现有的头衔是“蒙上帝恩典,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信仰的守卫者”

3. 根据《1858年印度规管法案》,英属东印度公司被撤销,印度政府由英属东印度公司信托管理,移转到以女王名义的英国政府管理。根据该管治的变化,上议院俗职和灵职议员和下议院建议女王应采用合适的头衔。

随后女王根据本法发表诏书,宣布创设“印度女皇”这个头衔:

...our present style and titles are "Victoria, by the Grace of God,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Queen, Defender of the Faith:" and which Act also recites that...theretofore vested in the East India Company in trust for us, should become vested in us, and that India should thenceforth be governed by us and in our name, and that it is expedient that there should be a recognition of the transfer of government so made by means of an addition to be made to our style and titles : and

which Act...by our Royal Proclamation under the Great Seal of the United Kingdom to make such addition to the style and  titles at present appertaining to the Imperial Crown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its Dependencies as to its may seem meet ; we have thought fit, by and with the advice of our Privy Council to appoint and declare...the following addition shall be made to the style and titles at present appertaining to the Imperial Crown of the United Kingdom and its Dependencies : that is to say, in the Latin tongue in these words:  "Indiae Imperatrix;" and in the English tongue in these words: "Empress of India."

无论怎么解读《1876年王家头衔法案》和这份诏书,都是找不到任何一丁点莫卧儿帝国的痕迹的。“印度皇帝”这个头衔是由英国枢密院建议,由英国两院批准的成文法确定,由英王的权能予以创建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印度皇冠反而是低于联合王国皇冠的。

顺便说句联合王国皇冠(Imperial Crown of the United

Kingdom)是继承自英格兰皇冠的。英格兰由亨利八世在1532年《禁止上诉法》(An Act in Restraint of Appeals)通过发明历史的手段升格成帝国:

Where by divers sundry old authentic histories and chronicles, it is manifestly declared and expressed that this realm of England is an Empire...

推荐阅读对英国君主的翻译为什么是「国王」或「女王」,而不是「皇帝」?

中世纪的帝国从本质上是一个神学概念,神圣罗马皇帝是first among equal的地位,在政治上是诸国国王是平等,只是享有某种仪式性的尊荣权。《禁止上诉法》中的升格帝国是神学意义上的,目的是消灭罗马天主教会及其代表的罗马帝国的普世性,从而割裂出圣公会。

而随着《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撕碎神圣罗马帝国神学上的优越感,之后称帝的帝国基本只需要兵强马壮和获得国际承认即可。这点拜占庭倒是早早就看穿了,统帅Imperator(Autokrator)才是皇帝本质,奥古斯都和凯撒都是商品。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之后的称帝其实就不讲究什么罗马法统,帝俄和拿破仑倒是多多少少附会罗马情结,至于奥地利、德国、大英、巴西和墨西哥。称帝的目的就纯粹是基于国内政治目的,不外乎是满足君主的虚荣心或者作为俾斯麦的政治勾当之类。

维多利亚女王称帝的动机确实是希望获得Empress这个称号,她本人直接希望加冕成为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和印度女皇,迪斯雷利担心变动英国的头衔会造成麻烦所以建议采取印度女皇的头衔减少阻力。但是都跟什么莫卧儿什么的完全没有关系,当时正是英国人自诩高等文明,用炮舰全世界在履行“白人的负担”和卖鸦片的时期,怎么可能自降身份去附会莫卧儿帝国呢?

所以“印度皇帝”的所谓法统就只有一个,那就是英国的国内法,追根究底是《1800年爱尔兰联合法案》,英王钦定的。当然国会的决定权也很重要,要根据英国的成文法和习惯法去产生。

随着印度女皇的加冕,大英殖民帝国正式把自己命名为“大英帝国”,并在外交和政治场合使用。以下为《凡尔赛和约》:

如果涉及海外自治领和印度一般是这么表示的——所以你要指“the United Kingdoms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and the Dominion of Canada and 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and the Union of South Africa and the Dominion of New Zealand and India”这个政治实体的时候,这个政治实体在国联和海峡委员会这种国际机构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那这个政治实体的名字是很明确的:British Empire, 大英帝国

虽然“大英帝国”British Empire这个词确实存在,英国也具有真正帝国的实力,但事实上英国从来没有在一个最正式的官方场合称自己为British Empire,各代君主也没有宣称自己是大英帝国皇帝( British Emperor,Emperor of British)——虽然在各种半官方或官方的资料中,英国也经常用empire,imperial 这样的和帝国有关的术语——但“大英帝国”,更多只是对于强大英国的俗语和通称,因为从来不存在这样一个法理上的British Empire,维多利亚女皇最盛时的头衔也仅是“维多利亚陛下,蒙上帝恩典,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信仰的守卫者,印度女皇”。

维多利亚是女皇没错,但只是“印度女皇”(Empress of India),不能因为她是印度女皇,英国也就自动升级成了帝国。就像最初,普鲁士王国的统治者称国王,但是他们同时统治的勃兰登堡,不能同时随之升成勃兰登堡王国一样。事实上,欧洲大陆上所有的皇帝和帝国的称号,或多或少都和罗马帝国有关,但与神罗帝国关联不大的有实力的统治者并不一定要求成为皇帝,就像当年路易十四,就并没有让法国成为帝国。乔治三世当年曾被建议使用 Emperor of the British Isles这个称号,但他没有答应,只使用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国王的称号。但在国内事务中,与帝国有关的词语还是经常出现的。比如各种勋章,直接就是Comman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所以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原本已经强大到完全不需要一个帝国的虚衔。面维多利亚女王之所以选择升级成为女皇,有一个原因便是因为其女儿维多利亚·阿德莱德·玛丽·路易丝公主,她是维多利亚的长公主,后来嫁给德国的腓特烈-威廉,而腓特烈-威廉之父威廉一世在1871年已自称德意志皇帝,腓特烈-威廉也由王储变为皇储。所以一旦腓特烈-威廉登基,维多利亚长公主就会顺理成为德意志皇后。但是她的母亲的头衔却仅仅是女王。

虽然英国才是真正强大的“日不落”,但依照欧洲古老的礼宾习惯,女皇(Empress、同皇后)仍然是要比女王(queen,同王后)更尊贵,所以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便竭力推动,希望维多利亚女王能够接受印度女皇的头衔,这样就不会出现女儿比母亲更尊贵的情况——虽然这仅仅是文字功夫,但在1876年,维多利亚女王便开始使用Empress of India的头衔,而1888年,维多利亚长公主果然成为了腓特烈皇后。但无论如何,此后英国历代君主的签名也依然是Rex Imperator,即国王-皇帝,而并非简单的皇帝。因为英国在法理上,始终只是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皇帝的称号,只是基于印度而已。所以,以法统而言,根本不存在“大英帝国”British Empire这个政体。

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爱尔兰独立前全称是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她自始至终都没正式成为帝国,不是她能力达不到,而是在欧洲的传统贵族体系中她的资格不够。但可以承认的是,在十九世纪中下叶一直到二十世纪前期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是实实在在地承认英国“大英帝国”资格的,这就是由实力决定的,由遍及世界大大小小的殖民地和对海上贸易的控制权决定的。要知道西班牙或葡萄牙建立殖民帝国时西班牙葡萄牙君主也只是国王或女王——你的殖民地再广大,在欧洲贵族体系中也不过是更有实力更有钱罢了,地位是升不了的,跟小国王室地位平等,除非当拿破仑。

从凡尔赛条约可见(Treaty of Versailles/Preamble)。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THE BRITISH EMPIRE, FRANCE, ITALY AND JAPAN,

 these Powers being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Treaty as the Principal Allied and Associated Powers,

BELGIUM, BOLIVIA, BRAZIL, CHINA, CUBA, ECUADOR, GREECE, GUATEMALA, HAITI, THE HEDJAZ, HONDURAS, LIBERIA, NICARAGUA, PANAMA, PERU, POLAND, PORTUGAL, ROUMANIA, THE SERB-CROAT-SLOVENE STATE, SIAM, CZECHOSLOVAKIA AND URUGUAY……”——THE BRITISH EMPIRE其实和FRANCE, ITALY,JAPAN等简称是并列的,还有美国的简称就是USA(但条约中不能缩写,即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可不是the America或者the North America,否则大英帝国的加拿大领地表示不服。

“His Majestythe King of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and of the British Dominions beyond the Seas, Emperor of India by: 

The Right Honourable David Lloyd George MP, First Lord of His Treasury and Prime Minister;

The Right Honourable Andrew Bonar Law MP, His Lord Privy Seal;

The Right Honourable Viscount Milner GCB, GCMG, His Secretary of State for the Colonies;

The Right Honourable Arthur James Balfour OM, MP, His Secretary of State for Foreign Affairs;

The Right Honourable George Nicoll Barnes MP, Minister without portfolio;……”

——看清楚第一行,条约是如何称呼英王的,只称印度皇帝。

英王国(UK)正式名称: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君主为王或女王(King or Queen)。

大英帝国(British Empire)指代(看清楚是指代并不是正式名称): the United Kingdom of Great Britain and Ireland and of the British Dominions beyond the Seas,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并不列颠海外领地,君主为王或女王(King or Queen),并印度皇帝或女皇(Emperor or Emperess of India)。

British Empire 只是英国统治地域的统称,和France是并列的,因为France是法国统治地域的统称,虽然他也有殖民地,但法国此时废除了君主制,其正式名称是République franaise。有人会说应该是Britain和France并列吧,然而Britain(准确说是UK,United Kingdom )通指不列颠群岛即联合王国,不包括英国海外领地,不能指代英国当时的真正实力,而British Empire才包括了不列颠群岛和海外领地,这才指代英国称霸全球的真正实力,大英帝国解体后才是UK,而不是British Empire 和France并列。

其中,印度本不过是英国海外领地的一种,但印度被分离出来无非可以折腾出一个印度皇帝,不然印度和加拿大有什么区别?有人会说英国女王自称印度女皇和莫卧儿帝国皇帝没关系,这是不知道历史。

“During the following century Mughal power had become severely limited, and the last emperor, Bahadur Shah II, had authority over only the city of Shahjahanabad. He issued a firman supporting the Indian Rebellion of 1857 and following the defeat was therefore tried by the 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 for treason, imprisoned and exiled to Rangoon.The last remnants of the empire were formally taken over by the British, and the Government of India Act 1858 let the British Crown formally assume direct control of India in the form of the new British Raj.”

简单翻译就是莫卧儿末代皇帝巴哈杜尔·沙二世被流放,英国完全控制印度,1858年印度管理法案使印度正式归于英国王室控制,英国女王加冕成为印度女王(Queen)。——莫卧儿帝国没挂掉,英国女王能称印度女王吗?直到 the Royal Titles Act 1876,维多利亚女王才正式加冕为“印度女皇”(Empress of India),但这个称号欧洲贵族是不认同(是认同不是承认)的,不过是英国议会自娱自乐而已,虽然英国及其海外领地包括印度香港等都认同。

在传统欧洲贵族体系中,英国应该一直都没有帝国资格的,因为要成为帝国其君主需要成为皇帝或者他有本事统一欧洲(其实就是打败欧洲所有的皇帝竞争者)。而欧洲的皇帝传承看似混乱其实还是有律可循的。

这就要从罗马帝国分裂说起,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帝国,也就产生了东罗马帝国皇帝和西罗马帝国两个皇帝帝位。奥斯曼土耳其攻占君士坦丁,东罗马灭亡,东罗马帝国皇帝资格随着东正教逃亡到俄国(西边可是天主教,认自己为异端,再回想回想十字军东征的到底是谁?只能往东边逃),被俄国获得成为沙皇俄国。虽然欧洲鄙视俄国,但也不得不承认人家沙皇资格是货真价实的。

而西罗马帝国皇帝资格在查理曼统一欧洲后继承且被教廷承认,后来843年《凡尔登条约》一分为三后,东法兰克继承帝位,就是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也就是德意志第一帝国)。不少人以为德国称皇帝是自吹自擂,实际上人家本来就有这个资格,而且其实力后来也是一次一次被证明。而法兰西(西法兰克王国)国王路易十四只敢自称太阳王可就是不称皇帝,原因很简单,他没能力把神罗干趴下,反而差点被围殴,顶多就一欧洲霸主。1806年拿破仑勒令弗朗茨二世于8月6日放弃神圣罗马皇帝尊号,仅保留奥地利皇帝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瓦解为奥地利帝国、莱茵邦联等,并强拉教皇到巴黎给他加冕,这才有了拿破仑皇帝及其帝国。后来普鲁士在普法战争中打败法兰西第二帝国夺回了帝位,威廉一世得以建立德意志第二帝国。

到1918年11月9日,德国君主制被推翻,建立共和制,西罗马帝国皇帝传承终结。

而在1917年,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东罗马帝国皇帝传承终结。

回到正题,这两个皇帝帝位跟英国实在扯不上关系,因此英国王室作为欧洲贵族的话只能是王爵,她又不曾征服欧洲过,最多靠打败了莫卧儿帝国而抢来一个非欧洲的印度皇帝,但那是印度体系,欧洲贵族体系是不会承认的。所以英国从来都没有正式作为一个帝国过,但有一段时期在世界范围内世界各国和地区都承认英国强大得足够成为一个帝国,她在欧洲只是个王国,但在世界却是日不落帝国。这里的帝国不是爵位而是地位!

所以准确的问法应该是,英国如何从欧洲边缘岛国发展成为日不落帝国?

谢选骏指出:英国如何从欧洲边缘岛国发展成为日不落帝国?还不是靠占领了印度?当然,你可以说大英帝国不是莫卧儿帝国的继承人,因为英国还有其他海外领地;但是要没有印度这块大饼吃下肚子,英国哪里有资格自称帝国呢?总不能像日本那样,才吃进去几个小岛半岛就号称“大日本帝国”了,难怪就此打住,无法扩大了。但事实也很明显,自从英国吃下印度以后,就开始走向没落了,不到百年,所有的殖民地都输光了。印度就像个老妖婆,吸光了英国的精气神,让精力充沛的恶棍变成了举步维艰的绅士。而老妖婆自己倒抖了起来,开始学着英国,想靠印度人自己建立帝国了。这很像孔雀王朝在马其顿人撤退之后,开始建立帝国;笈多王朝在贵霜人撤退之后建立帝国……但这种月光式的帝国,毕竟缺乏内在的传统,难以为继的。说到底,印度缺乏中国式的统一意识。中国的“天下”“天子”“中央”,就是统一意识的内核,它渗透在一切“汉字”之中。我在1975年的时候发现,这是任何一个现代社会都没有的特殊现象。这是任何主义都绕不过去的。这也是任何一个外来征服都无法摧毁的思想,于是外侵的势力只能反过来利用“天下”“天子”“中央”这些思想,以便统治“使用汉字的人们”。所以,中国很难征服,只能“入主”,日本人、苏联人不把首都搬到中国,结果就无法控制中国;所以他们无法像英国人控制印度一样控制中国——因为印度人没有中国的“天下”“天子”“中央”这些思想。印度人只有神话。但是,谁控制了印度,谁却能成就帝国,而不仅仅是一个神话了,即便是像英国那样的蕞尔小岛。



【095、英汉劣译都要微信数据了】


网文《英汉劣译解析:译言网译文一篇》(活龙2013-04-22)这样写道: 

译言网是一个怪胎。首先,版权不明。我看不到网站发布的译文是否得到了原文版权方的许可。其次,效果不佳。即使得到了许可,我也不明白版权方为什么要把自己高质量的文章交给那么多低水平、业余译者来翻译。第三,客户群不明。我搞不懂谁会购买他们未经审核和编辑的拙劣译文。如果这也算作是一种商业“运作”模式的话,那它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其中,最大的问题是那些蹩脚的译文到底能给读者带来多少价值。那些英语能力欠佳、没有译文辨别能力的译言网读者根本无从知道自己读到的关键信息很可能是错的。当然,英语能力欠佳的读者既读不懂英文原文又不可能出钱请人来翻译,只好退而求其次,能读到什么就算什么。这大概也是译言网这个中国语文污染源能够存在的原因。

我几年前就对比着原文检查过译言网的译文,发现译者大都是热情有余而专业素养不足的业余人士。如果把这些东西当作严肃内容来读,那可真是误人不浅。今天我又一次查阅了译言网,仔细查看了首页以图文形式推荐的六篇译文。除了其中的《观察的艺术》和《孟加拉之虎》没有提供原文无法对比以外,我发现另外所有四篇都存在严重错译。

截图说明:译言网在首页推荐的六篇译文

下面以译文《自杀式袭击者是如何炼成的》头四段为例对这篇劣质译文进行解析。原文的标题是 What Drives Suicidal Mass Killers (原意:亡命杀手滥杀无辜的动机何在?)

1. 原文:WHAT do Mir Aimal Kansi, Ali Abu Kamal, Hesham Mohamed Hadayet and Nidal Malik Hasan have in common with Eric Harris, Dylan Klebold, Seung-Hui Cho and Adam Lanza? The first four claimed to be fighting the American government’s unholy oppression of Muslims; they struck the C.I.A. headquarters, the Empire State Building, Los Angeles International Airport and the Army base at Fort Hood, Tex., respectively. The last four seemed to be driven by personal motives; they shot up a high school, a university and an elementary school.

原译:梅·爱摩·康斯、阿里·阿布·卡马尔、希沙姆·穆罕默德·哈达耶、尼达·马里克·哈桑与埃里克·哈里斯、迪伦·克莱伯德、赵承熙、亚当·兰扎有什么共同之处?前面的四位被人们看作美国政府亵渎和压迫穆斯林的反抗者,他们袭击了美国国防部所在地五角大楼、帝国大厦、洛杉矶国际机场和位于德克萨斯的美国陆军基地胡德堡。后面的四位似乎是受一些个人动机所驱使,他们在小学、高中和大学制造校园枪击案。

改译:梅·爱摩·康斯、阿里·阿布·卡马尔、希沙姆·穆罕默德·哈达耶、尼达·马里克·哈桑这些人与埃里克·哈里斯、迪伦·克莱伯德、赵承熙、亚当·兰扎有什么共同之处?头四个号称抵抗美国政府对穆斯林的邪恶压迫,分别袭击了美国中央情报局总部、帝国大厦、洛杉矶国际机场和美国陆军位于德克萨斯州胡德堡的基地。后四个似乎受了个人动机驱使,分别在高中、大学和小学肆意射击,大开杀戒。

2. 原文:For years, the conventional wisdom has been that suicide terrorists are rational political actors, while suicidal rampage shooters are mentally disturbed loners. But the two groups have far more in common than has been recognized.

原译:大家一直认为制造自杀式袭击的恐怖分子并未失去理智,他们是在进行政治作秀;与之相应,以自杀为目的的杀人狂是孤僻的精神病患者。其实,这两类人有很多共通之处,多得超乎我们的想象。

改译:多年以来,一般认为以必死之心搞恐怖活动的亡命徒是理智的政治演员,而滥杀无辜的亡命枪手则精神失常,独来独往。但人们一直没有认识到,其实这两类人是一丘之貉。

3. 原文:Over the last three years, I have examined interviews, case studies, suicide notes, martyrdom videos and witness statements and found that suicide terrorists are indeed suicidal in the clinical sense — which contradicts what many psychologists and political scientists have long asserted. Although suicide terrorists may share the same beliefs as the organizations whose propaganda they spout, they are primarily motivated by the desire to kill and be killed — just like most rampage shooters.

原译:在过去的三年里,我展开了对包括采访、个案研究、袭击者的自杀记录、殉道录像带和证人证词等材料的研究,发现制造自杀式袭击的恐怖分子从临床的意义上来看,表现为自杀行为。这一发现与许多心理学家和政治学家的假设大相径庭。尽管制造自杀式袭击的恐怖分子可能接受了某些组织灌输给他们的一些理念,他们最初的动机还是希望去杀人和被人杀,这恰恰与大多数杀人狂的动机完全一致。

改译: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仔细研究了采访、案例研究、亡命笔记、殉道视频和证人证词,发现搞恐怖活动的亡命徒确属“奋不顾身”,这与许多心理学家和政治学家长期以来的看法大相径庭。尽管这些亡命徒的信仰可能与那些组织大肆宣传的信仰相同,但他们作案的主要动机是“杀戮别人”和“牺牲自我”,这正好跟大多数滥杀无辜的亡命枪手一样。

4. 原文:In fact, we should think of many rampage shooters as nonideological suicide terrorists. In some cases, they claim to be fighting for a cause – neo-Nazism, eugenics, masculine supremacy or an antigovernment revolution — but, as with suicide terrorists, their actions usually stem from something much deeper and more personal.

原译:实际上,我们应该把许多杀人狂理解为不是出于意识形态的原因去制造自杀式袭击的恐怖分子。在一些案例中,他们声称是为了一些理念而战,如新纳粹、优生学、男权至上或反政府革命等等,但是,和自杀式恐怖袭击者一样,他们采取行动往往出于某些更深层、更私人的原因。

改译:实际上,我们应该把许多滥杀无辜的亡命枪手看作搞恐怖活动的亡命徒,他们的行为与意识形态无关。有时,他们声称为新纳粹、人种改良、男权至上或者反政府革命这些事业而战。但是,他们的行为跟不要命的恐怖分子一样,往往出于更深层的个人原因。

如果译言网上传播的都是这种水平的译文,那么这个模式很难持续下去,也无法实现它为自己设定的目标:

译言早期定位于用翻译的方式消除互联网资料中的语言障碍,将优质的外文网络资料介绍给中文读者。随着社区的壮大和运营理念的成熟,译言网对运营目标扩展为:通过提供互联网社区平台无缝链接版权方和读者,在跨越多语言信息传输的时间/空间障碍的同时,帮助更多的有意愿的专业化人才实现个人价值、获得合理收入和成长机会。

译言网想消除障碍,但却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了新的障碍;译言网想把优质外文资料翻译给中文读者,结果读到的是山寨版。它的新目标是要做翻译公司了,而且还要做出版中介公司。如果是这样,没有过硬的译文质量,一切都是空中楼阁,而且会成为图书市场上的“语文垃圾制造者”。

附:改译的修订痕迹(点击放大,另有 PDF 文字版供下载、查阅)

38 thoughts on “英汉劣译解析:译言网译文一篇” 

Robert says: 

2013-04-23 at 17:13 

我猜测,这种信马由缰、胡乱翻译的译文估计跟译言网支付的稿费过低有关,稿费过低当然就没有高水平译员接稿,文章又要尽可能地糊弄住外行,而译员又没办法彻底读懂原文,那就只有脱离“原稿”这一个办法了。如果该网站花钱请我们来做,效果一定会好很多,当然前提是他们愿意支付我们开出的价格。

Reply 

活龙 says: 

2013-04-23 at 17:43 

据我了解译者根本没有稿费,完全是译者自发的行为,这也是译言网想借以免责的伎俩,可恶可耻。

Reply 

Robert says: 

2013-04-24 at 17:26 

啊?没稿费啊,看样我还高估他们了。归根到底还是不尊重、不重视翻译,没拿这项工作当回事。这个网一定认为翻译没什么技术含量可言,是一种随便抓个大学在校生就能干了的工作。

Reply 

活龙 says: 

2013-04-24 at 19:11 

大多数译文供稿人都是大学生,练习生,能翻能发布他们就很高兴了。

Reply 

牌巴子 says: 

2013-04-28 at 11:14 

两年前我在译言翻译过一篇文章。后来就再没啥动力给译言翻译,呵呵。又捞不到什么好处,还不如发在自己网站上。那些在译言翻译的人除了兴趣爱好的因素,是不是想参与一些什么合译计划?不过合译这件事靠谱吗?

Reply 

活龙 says: 

2013-04-28 at 17:02 

他们正在做一个古登堡计划,翻译没有版权的国外书籍和资料。这个网上接触过。但译言网组织了那些人来做就不得而知了。

Reply 

Pingback: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指定教材《英语笔译实务 3级》中参考译文错误辨析 | 活龙活现的翻译故事

rodger says: 

2013-08-06 at 22:28 

不知道别人的初衷,反正我自己英文不好,读英文的时候顺便翻译成中文,也算是精读原文了。

Reply 

翻译活龙活现 says: 

2013-08-07 at 09:18 

没读懂不算精读。

Reply 

乱翻书 says: 

2013-11-29 at 16:47 

译言网只是一个翻译的交流平台(有专业、爱好者、或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很正常,但敢把自己的“拙作”发表在网上,不管对谁都是勇敢的尝试),不利用网站本身赚钱,所以网站上没广告。建立的初衷是以互联网的共享精神,分享知识,相互学习。但由于这样的平台有一定的专业性,受众较小,再者如果对译者没有直接的激励(比如稿费),而且维护网站本身也需要一定资金,各方面都很难支撑下去。后来为了鼓励大家参与才开始搞合译计划,你说这些计划这么多人参加,这些新翻译的旧书能卖多少钱?每个译者能赚多少钱?大家加入只是出于一片热情。在信息时代,这样的协作方式其实也是从别的行业引进的(比如IT软件,全球分工合作),放在翻译行业,是一种勇敢的尝试罢了,你们就不要在这边说这些酸不垃圾的话了。我大学学的是工科电子通信专业,现在混际IT行业(和译言创始人一样的行业),喜欢英语,慢慢爱上翻译,虽然水平不怎么样,但译言保持了我对翻译的热情和关注。几年的坚持,也让我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别的不想说了,建议你们看一些信息时代经济全球化,全球大分工方面的书著。

Reply 

翻译活龙活现 says: 

2013-11-29 at 22:02 

你们能翻译书,翻译出来还能出版,真是毁人不倦,害人不浅呢。

Reply 

乱翻书 says: 

2013-11-29 at 16:55 

依拖互联网,很多不靠谱的事情都做成了(主要针对大众市场)。只是翻译行业的特殊性,使效率无法成倍提升,很难培养巨大的受众市场,但是类似译言网站创办者们的还是勇敢地走出了第一步,而且他们的眼光不止是放在翻译一个行业,而想进入更多的专业领域(成功者如阿里巴巴)。他们企图用这种协作方式应用在各个行业,以取得产业突破。当然个人也发家致富。

Reply 

翻译活龙活现 says: 

2013-11-29 at 22:03 

您的语文老师是开网站的是吗。

Reply 

le_frank says: 

2013-11-29 at 22:08 

我曾经觉得译言网是一个很好的翻译交流平台,后来发现我真是大错特错。奇怪的网站设计,严重阻碍了译者之间的交流不说,其维护能力也基本为零。我曾看到有人用机器翻译 Economist 文章,发出来后亦鲜有人质疑。更荒谬的是发布者竟然还有不少发文记录,还有个类似徽章之类的认证。

Reply 

翻译活龙活现 says: 

2013-11-29 at 22:22 

他们一定是把译言当论坛了。

Reply 

sophie says: 

2013-12-04 at 17:25 

您好,作为一个译言的参与者,我的看法和您有所不同。译言的定位是一个翻译交流的平台,而不是内容提供方。翻译爱好者将译文展示出来,就是希望您这样的老前辈指出错误,帮助年轻的译者更好的成长。网页上都有批注和修订功能,就是希望您这样提出的修订建议能直接给译者知晓,帮助译者进步。据我所知,译言的社区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就是希望通过这样开放的形式,给译者以交流和提升。关于图书项目,我们选的都是专业译者,也本着专业的态度去做,据我所知已经跟出版社签订了多份纸质书协议,这就足以说明译本质量的。我也参与了其中的一些项目,自身也得到了提高,这里是一个很好的译者成长平台。还有一些公共知识版权的书籍,比如《癌症如此可笑》,关于教育的《造梦工厂》,关于媒体的《新媒体》,这些都是译者自发组织的,可能专业翻译公司是不会去做这些免费的公益项目,但是通过志愿译者的协作,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些最新的东西免费带给中国的读者。所以我支持译言!

Reply 

xxx says: 

2015-03-11 at 12:25 

Reply 

sophie says: 

2013-12-04 at 17:21 

您好,作为一个译言的参与者,我的看法和您有所不同。译言的定位是一个翻译交流的平台,而不是内容提供方。翻译爱好者将译文展示出来,就是希望您这样的老前辈指出错误,帮助年轻的译者更好的成长。网页上都有批注和修订功能,就是希望您这样提出的修订建议能直接给译者知晓,帮助译者进步。据我所知,译言的社区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就是希望通过这样开放的形式,给译者以交流和提升。关于图书项目,我们选的都是专业译者,也本着专业的态度去做,据我所知已经跟出版社签订了多份纸质书协议,这就足以说明译本质量的。我也参与了其中的一些项目,自身也得到了提高,这里是一个很好的译者成长平台。还有一些公共知识版权的书籍,比如《癌症如此可笑》,关于教育的《造梦工厂》,关于媒体的《新媒体》,这些都是译者自发组织的,可能专业翻译公司是不会去做这些免费的公益项目,但是通过志愿译者的协作,我们以最快的速度将这些最新的东西免费带给中国的读者。所以我支持译言!

Reply 

翻译活龙活现 says: 

2013-12-04 at 18:13 

1. 我可不能算老;2. 我这篇博文也算是指导,而且我在网页也留下本博的链接了;3. 非营利乃至亏损,也得做了就别哭,错了就承认,不能拿这个当挡箭牌;4. 市面上的垃圾译文图书多了去了。签约出版社能说明啥?5. 一群臭棋篓子下棋,只会越下越臭。只会有个别的人顿悟棋艺;6. 如果免费、公益等于质量低下,那么你们功过相抵,这里就饶你们一次。

Reply 

纬洲 says: 

2014-01-08 at 13:43 

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文章都能上搜索第一页,中文博客圈太烂了

Reply 

翻译活龙活现 says: 

2014-01-08 at 14:46 

哇,您怎么知道我不腰疼?

Reply 

翻译活龙活现 says: 

2014-01-08 at 14:48 

另外,排第一页是搜索引擎排的,我也没做什么关键字排名啥的。

Reply 

Hello says: 

2015-03-11 at 13:41 

咬文嚼字罢了 非文学性的文章不用这么推敲把?按你这样说我之前翻译的新闻都是垃圾。可我觉得大量更新让读者知道含义这样更有用处一些。比如一个故事,从每个人嘴里讲出来都是不一样的,有文采的人看了烂故事也能精彩地讲出来。

Reply 

翻译活龙活现 says: 

2015-03-12 at 12:49 

第一个问题是,“你能不能推敲”。第二问题是,“如果能,你愿不愿意这样推敲”。第三问题是,“你根本看不懂原文的时候,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看不懂?”翻译就是咬文嚼字的活,你不会,可以不做。如果非要做,那你就只能做出垃圾。你做出的翻译,往最好了算,也只是垃圾食品,少吃几次没关系,吃多了,人会吃死的。最后,这篇译言的文章是阁下翻译的?

Reply 

Hello says: 

2015-03-15 at 00:28 

1. 不是只有你敬业有责任心2. 别人并不都是垃圾3.我连译言网上都没有上过补充:1.我评论的中心意思您还是没有理解,希望您看中文时也仔细推敲推敲2.路过评论而已,我不知道您为什么您回复别人总带着火药味?年轻气盛的周树人?

Reply 

翻译活龙活现 says: 

2015-03-16 at 08:26 

要说火药味也是你先的吧——“咬文嚼字罢了”?您倒真会倒打一耙。“非文学性的文章不用这么推敲把”,您到底在做什么翻译呀。各种翻译工作都需要推敲吧。我什么时候说过只有我有责任心?别人都是垃圾?

Reply 

Hello says: 

2015-03-15 at 00:56 

那我也斗胆改译一下您的改译,您改译的:梅·爱摩·康斯、阿里·阿布·卡马尔、希沙姆·穆罕默德·哈达耶、尼达·马里克·哈桑这些人与埃里克·哈里斯、迪伦·克莱伯德、赵承熙、亚当·兰扎有什么共同之处?头四个号称抵抗美国政府对穆斯林的邪恶压迫,分别袭击了美国中央情报局总部、帝国大厦、洛杉矶国际机场和美国陆军位于德克萨斯州胡德堡的基地。后四个似乎受了个人动机驱使,分别在高中、大学和小学肆意射击,大开杀戒。改译您改译的:梅·爱摩·康斯、阿里·阿布·卡马尔、希沙姆·穆罕默德·哈达耶、尼达·马里克·哈桑这些人与埃里克·哈里斯、迪伦·克莱伯德、赵承熙、亚当·兰扎到底(此处根据句首的大写加强语气)有什么共同之处?头四个号称抵抗美国政府对穆斯林的邪恶压迫,分别袭击了美国中央情报局总部、帝国大厦、洛杉矶国际机场和美国陆军位于德克萨斯州胡德堡的基地。后四个人的动机似乎都源于他们自身,分别在高中、大学和小学校园大开杀戒。相信我们三个译者都看懂了原文,只不过说话方式不同而已。而不是您所谓的“垃圾”。希望您今后能谦虚一些,做好翻译工作,而不是在唾骂众生。

Reply 

翻译活龙活现 says: 

2015-03-16 at 08:42 

1. 您确定大写的WHAT 不是因为有的文章排版的要求是第一个单词大写吗?2. 后四个似乎受了个人动机驱使—>后四个人的动机似乎都源于他们自身从字数的角度讲,改后的表达方式是不是不够环保啊?3. 校园?在“高中、大学和小学”不是校园还能是什么?你看都没仔细看我这篇博文,就说“都看懂了”。都看懂了还能翻译错?是不是垃圾一目了然。翻译这种东西虽然没有绝对的对错,但还是有高下之分的。我做翻译工作,向来谦逊,但对垃圾译文没有耐心。

Reply 

杰风一豪 says: 

2015-06-22 at 22:32 

太多的直译了,很生硬就像机器翻译的一样。说实话,有些文章还真不如用Google看还准确些。我翻译就尽量用中文的顺序把他们改过来,毕竟有些东西要是直译的话真是不堪入目啊  

Reply 

翻译活龙活现 says: 

2015-06-23 at 22:30 

是的。翻译的是意思,不是原文的语法和字词的顺序。

Reply 

机智蜀黍 says: 

2015-08-27 at 07:35 

这是毫无意义的评论,以及对“优越感泡沫”即将破裂的恐惧。大多数人根本不需要高质顶级的鞋履,他们需要的是平民化的走路工具。翻译的本质是传播一些思想,而不是深陷咬文嚼字的象牙塔。

Reply 

翻译活龙活现 says: 

2015-08-27 at 09:42 

你愿意吃地沟油麻辣烫不代表别人不愿意吃真羊肉烤串。

Reply 

爱甜桶屋 says: 

2016-02-04 at 19:57 

有道词典的双语翻译例句相当一部分出自译言网,谬误不少。翻译者明显带有中国人学习英语时以英汉词典为依据的痕迹。建议学习英语和翻译时使用http://www.learnersdictionary.com/ 及 http://translate.google.cn/#en/zh-CN/

Reply 

翻译活龙活现 says: 

2016-02-05 at 12:05 

你说的非常对!

Reply 

飞龙 says: 

2016-02-10 at 12:15 

我从你的改进中一点都没有看到错误的纠正。换句话说,改前和改后的语义是一样的。只不过改前是白话,改后是书面语。但恐怖主义这篇文章是新闻,目的是使每个人包括农村没什么文化的人都能读懂,使用大量书面语言非常不合适。

Reply 

翻译活龙活现 says: 

2016-02-10 at 13:48 

请看这个PDF,右侧的批注。

关于目标读者,能看懂的白话和偏书面的都能看懂,看不懂的怎么都看不懂。

谢选骏指出:以上所言,都是老皇历了——现在,连如此“英汉劣译”的译言网,都要使用微信扫描才能进入了,直接把读者送入大数据库里面去了。一旦进去了,以后的事情,就由不得你了!



【096、英美何德何能建立世界帝国】


英美何德何能建立世界帝国并使得英语成为事实上的世界语?这也许不是偶然的。

2011年3月11日,日本遭到强烈地震袭击,紧接着日本核电厂反应炉心熔毁危机不断升高、连续爆炸,许多地区开始轮流停电,外国人纷纷离开东京,数个欧洲国家也劝告其国民考虑离开日本。美国驻日大使鲁斯说,约有1300名美国人住在灾区的五个县,没有确证的死伤报告。美国也有5万名军方人员驻在日本,他们或其眷属也没有受到严重的伤害。美国并未要在日本的美国公民离开日本,只建议其国民延后做非必要的日本旅行。 

日本在地震和海啸中死亡的人数继续上升,警方15日上午说,确证的死亡人数为2414人,失踪人数超过1万5000人。日本放送协会(NHK)报导说,超过45万失去家园的灾民,已住进临时收容所内。 

在地震发生后的第四天,日本和国际搜救人员14日配合直升机与警犭,继续在灾区的瓦砾中寻找幸存者,而幸存者严重缺乏食物和饮水,在一栋建筑屋顶上的一群幸存者,写了一个大大的汉字「水」,让救援直升机可以看见。 

法国政府14日要其公民离开东京地区数日,因为如果福岛的核子反应炉爆炸,辐射尘可能在数小时内就飘到东京。欧盟驻日代表团的三分之一雇员已经离开。德国大使馆雇员和BMW等数家大公司雇员的眷属都已撤离东京。不过,英国人很冷静,认为不会有危险。在这方面,说英语的美国人显然更为接近英国人,所以美国并未要在日本的美国公民离开日本,只建议其国民延后做非必要的日本旅行。 

相比之下,日本人自己却充满恐惧,报道指出,《害怕核电厂辐射 菅直人跑了》(美联社2011-03-15 11:39:57):

福岛第一核电厂再有反应堆氢爆,令全日本都笼罩在核危机阴霾中,外国人已开始陆续撤走,多个欧洲国家都建议当地侨民考虑是否离开东京,法国更直接呼吁侨民离开东京「数日」,台湾就正考虑是否派专机撤侨。日本首相棺直人原本昨日再往灾区视察,但突然取消,被质疑跟外国人一样害怕感染辐射。 

欧盟驻日本办事处三分一员工已经离开日本。部份德国公司如博世( Bosch)、戴姆勒( Daimler)、宝马( BMW)等驻日机构,亦已将所有外籍职员的家眷及子女送返国。德国驻日大使馆前日提出让外交人员的家眷返国,结果所有人都离开了。 

法国在各国中反应最大,前日向在日侨民广发电邮,引述日本地震家意见,指东京可能发生 7级或以上馀震,触发很多法国人离开。政府又呼吁国民,如无必要留在东京,就最好「离开东京数天」,并警告如有反应堆爆炸,洩漏的辐射「数小时内」将飘至东京。法国石油巨擘 Total已在日本九州福冈市租下一整幢酒店,准备将僱员送往该处。 

持澳洲及意大利双重国籍妇人玛丽萨( Marissa)跟丈夫和两名年幼子女旅居日本六年。她怀着矛盾心情,决定举家到香港避难:「我想还是现在走比较好。我不清楚核电厂的事,但他们看来未能完全控制事件。我觉得左右为难,所有日本朋友仍在这里,我们好像遗弃了他们。」 

相对于其他欧洲人,英国人明显冷静得多,并不认为情况很危险。美国亦未有呼吁国民由日本返国,美国驻日大使罗斯( John Roos)只建议侨民「听从日本自卫队方面的指示」,并建议国民延迟非必要的访日行程。 

外国人怕辐射撤走可以理解,应该带领国民熬过今次灾难的日本首相棺直人,竟有怕死、担心感染辐射之虞。他原本昨日再到灾区视察,但突然取消行程,并解释说:「我原本希望可以再到灾区视察,但现在灾情危急,要留在官邸指挥救灾。」但有消息人士指,政府幕僚恐棺直人受辐射感染,故呼吁他不要前往。 

日本旅游厅证实,共有 2,500名外国游客在各地震灾区失踪。大地震发生至今,中国驻日本各总领事馆及各地政府,都加紧点算在日的中国人下落。浙江省温州市政府昨日称,约有 100名研修生在宫城县石卷市失去联络;有 10多名中国女工,则在宫城县柴田郡下落不明;岩手县大船渡市亦有 40名中国研修生与外界失去联繫。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的统计指出,截至昨日中午,已有 7,997名中国人向大使馆报平安。 

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及驻新潟总领事馆已派出三个工作组,分别前往宫城、福岛和茨城寻找失联络人士,驻札幌总领事馆的工作组亦正前往岩手途中。 

而台湾的外交部则统计,全日本有 5,450名台湾留学生,有 1,614人失去联络。宫城县东北大学是地震灾区最多台湾学生的地方,共有 80人,由于该大学距离核电厂只有 100公里,外交部已派出专车将 37人接到东京,但是仍有 11人失去联络。 

台湾的外交部长杨进添表示,正考虑派机协助在日本的台湾人撤走,但目前没有确实计划,因为还未到需要包机接载的地步。当局会视乎往后情况,如有需要,会将他们撤至安全地方。香港政府驻东京经济贸易办事处暂时未计划撤走员工,因为距离福岛重灾区逾 200公里。 

谢选骏指出:英美的镇定自若,可以被解释为一种迟钝,这种迟钝型格对于建立世界帝国来说,却可能是必要的。古代欧洲的罗马和古代中国的秦国,都是出名的迟钝国家。俄罗斯也有这个特点,但是北极熊太迟钝了,而且酷爱酗酒,经常误事,难成大器。



【097、英美决裂将改变世界格局】


《美英外交争吵压力剧增 驻美大使突宣布辞职》(2019年7月10日 BBC)报道:

特朗普勃然大怒表示不再与英国大使金·达洛克打交道。但英国首相府表示全力支持大使履行自己的使命。 

英国驻美国大使金·达洛克(Sir Kim Darroch)周三(10日)突然宣布辞职,此前他对总统特朗普政府的评价被英国小报曝光,引发英美关系风波,揭示外交使节及密码电报事件后面的水很深。

英国外交部证实,金·达洛克大使周三决定辞职,并赞扬他的“职业精神”和“出色表现”。

金·达洛克在写个外交部的辞职信中表示,“自从大使馆官方文件被泄露以来,围绕着我的职位以及我作为大使的剩余任期有很多揣测,我希望结束这种揣测。目前的情况使我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使我的职责。”

他说,“我认为,在目前情况下,负责任的做法是允许政府任命一名新大使。”

金·达洛克在发往伦敦的密码电报中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运行不畅”,“难以预测”,“能力不足”。特朗普勃然大怒表示不再与其打交道。但英国首相府表示全力支持大使履行自己的使命。

英国外交部最高级别公务员对此评论说,一个友好国家的首脑拒绝与英国大使接触,这是过去从来没有发生的事件。 

至周二,美国与英国的这一外交争拗升级。特朗普称达洛克大使是个 “非常愚蠢的家伙( a very stupid guy)”,还批评即将离任的首相特蕾莎·梅在脱欧问题上不理他的建议, “继续自己愚蠢做法(foolish way)”。

英国外交大臣杰里米·亨特(Jeremy Hunt,侯俊伟)随后评论说,特朗普对首相和英国不尊重。

英国国际贸易大臣福克斯与美国商务部长罗斯原本定在周二举行的会谈也临时被取消。福克斯也对达洛克履行自己的使命表明支持态度。

按照最早曝光此事的英国小报《星期天邮报》的披露,达洛克的有关表态通过发往伦敦的密码电报发出,并非后来很多媒体报道的普通电子邮件。应该只有英国外交部机密通讯部门可以收到并翻译这种密码电报。

那么是英国内部有人泄密?还是有人破译了英国与其驻美国大使馆的密码通讯?英国当局已经展开调查。

另外,一个国家的大使的职责到底是什么?大使给特朗普政府差评,为何英国政府还要力挺其大使呢?

大使的责任

大使是特命全权大使的简称,通常是一国元首向外国元首或国际机构派遣的最高等级的外交官。大使在驻在国有代表本国国家元首和政府向驻在国表达意见或者同驻在国达成协议的全权,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和外交豁免。

大使的职责主要包括:代表本国与驻在国政府进行交涉;在驻在国国境内保护本国及本国国民利益;以合法手段研究调査驻在国的各方面情况并向本国做出诚实的报告;促进两国各方面关系的发展,等等。

达洛克的有关机密电报即符合一个大使通常的职责,特别是以合法手段研究调査驻在国的各方面情况并向本国做出诚实的报告。

对特朗普政府差评的有关内容大约在2017年做出。届时特朗普政府内部高层人员不断变动,内部矛盾频频在媒体曝光,特朗普本人特立独行被视为政治素人,在美国国内还面临的通俄门的调查和被弹劾的可能性。

所有这一切,达洛克不可能对他自己在华盛顿和美国其它地方的亲身体验视而不见或充耳不闻。因此,他不可能不履行外交官职责,向伦敦做出他综合全局后的个人评价。这是英国政府力挺他的根本原因。

但问题在于,这种评价应该属于绝密信息,英国大使一定会以最安全的形式通报伦敦。信息抵达英国外交部后,应该也只有少数圈内高层能够看到。怎么可能曝光?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目前分析称,如果在没有内部人员泄密的情况下,另一种可能性是黑客破译。

通常,外交使节发往祖国的密码电报也会被派驻国情报监听部门收到,但没有密码难以破译。如果一国外交使团的密码电报被破译,可能造成的损失将是难以估量。但这种情况在历史上一再重演,甚至改变历史进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为了传递越洋信息给自己的外交官,发明了密码电报。英国皇家海军的情报监听部门于是成立密码破译机构,破译了德国密码。

1917年1月,德国外交部部长齐默尔曼发了一封加密电报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厄卡德特,称迫于英国的海上封锁,德国将于当年2月1日开始进行针对任何国家的"无限制潜艇战"。电报还指示厄卡德特说服墨西哥与德国结盟,向美国宣战以拖住美国后腿,并承诺将帮助墨西哥收复早年被美国夺去的得克萨斯、亚利桑那和新墨西哥三州。

计算机的出现,使得破译密码变得更有可能。 

这份情报被英国截获并确认后,英国外交大臣约见美国大使,这封电报和密码本抄件很快就出现在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办公桌上。随后,一直拒绝加入一次大战的美国对德国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海军大将、联合舰队司令官山本五十六曾成功偷袭美军珍珠港,被美军恨之入骨。

日军使用的也是日本外交使团使用的类似密码。据传,最初破译日本外交和日军密码情报的是中国国民政府里为中统局工作的密码专家池步洲。中国方面将密码情报立即转给美军。

山本五十六乘飞机在太平洋战区上空巡视时,被16架早已等待在半路有关空域的美军战斗机伏击击毙。此事震惊日本,但日军仍认为这是运气,一直都不能相信由日本顶级密码专家设计的外交密码能被外国人破译。

谢选骏指出:英国大使的辞职显示了“约翰牛”的脾气,这才是大阴蒂国的基础。不像川普手下的许多员工,被老板骂得狗血淋头也不辞职。同时我也看到,现在的世界格局是由英美联盟缔造的,如果英美联盟被“德国人和东欧人合组的特烂铺家族”搅和得决裂在即,那就将深刻改变现有的世界格局。



【098、英语汉语同一祖先】


《英语跟汉语是不是拥有同一个祖先?英汉底层词汇惊人相似。》(墨夜将倾2018-05-09)报道:

首先英语和汉语都是主谓宾结构,这个世界拥有主谓宾结构的语言屈指可数,就拿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来说,虽然引入大量汉字词,可是日语的语法结构却是主宾谓。

其次,英语和汉语发音高度一致,两种语言之间鲜有对方没有的音节,俄语那种变态的弹舌音英语没有,日语的一大堆浊音汉语里没有,相反汉语的zh、ch、sh这三个卷舌音、r音、儿化音,英语跟汉语非常一致。

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相比亚洲其他国家的人,比如日本人、韩国人、泰国人、印度人,中国人的英语发音绝对是最好的。

而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惊人的发现了汉语和英语的底层词汇发音非常相似,这有没有可能说明中国人和北欧系白人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呢?

下面找来一部分英汉同源的例句,大家可以自行比对。

丰 full(feng)(粤语fung)

肥 fat(fei)(粤语fai)

汝 you(ru)(粤语yu)

俺 i(an)

这 the(zhe)

给 give(gei)

太 too(tai)

包 bag、pack(bao)

可 can(ke)

耳 ear(er)(吴语nyi)

爹 dad (die)

妈 mom(ma)(广韵,妈,母也)

馊、酸 sour(sou)

带 tie、tape(dai)

飞 fly(fei)

盘 pan(pan)

屎 shit(shi)

石头 stone(shitou)

屯 town(tun)(小镇)(吴语den)

买、卖 buy(mai)

售 sell(shou)(粤语sau)

赔 pay(pei)

费 fee(fei)

盆 pot(pen)

绑 bind(bang)

不 but(bu)(反对)(粤语bat)

惫 busy(bei)

圃 plot(pu)(小块土地)

败 bad(bai)(衰落)

诵 song(song)(歌曲)

呻 sing(shen)(演唱)

嘬、啜、吸 suck(zuo、chuo、xi)

饮 drink(yin)

流 flow(liu)

射 shot、shoot(she)

簿 book(bu)

然 then(ran)

背 back(bei)

视 see(shi)(粤语si6)

羞 shy(xiu)

塔 tower(ta)

钵 bowl(bo)

孙 son(sun)(男性后裔)

乾 king(qian)(国王)(粤语kin4)

坤 queen(kun)(王后)(粤语kwan1)

马 mare(ma)

抓 draw(zhua)

畔 bank(pan)

吃 chew(chi)(咀嚼)

咽 eat(yan)(吃下)

坠 drop、drip(zhui)

拽 drag(zhuai)

弯 wind(wan)

慧 wit(hui)

快 quick(kuai)

萎 wither、wilt(wei)

温 warm(wen)

纹 vein(wen)(脉络、纹理)

桶 tub(tong)

传 trans(chuan)

院 yard(yuan)

幼 young(you)

叮 sting(ding)

席 sit、seat(xi)

鲨 shark(sha)

性 sex(xing)

筛 seep(shai)

瞬 soon(shun)

撒 sow(sa)

送 send(song)

杆 cane(kan)

哭 cry(ku)

壮 strong(zhuang)

核 heart(he)

害 hurt(hai)

律 law(lv)

没 merge(mei)(渐渐淹没)

殁 mort(mo)(宣告死亡)

配 pair(pei)

连 link(lian)(粤语lin4)

边 brink(bian)

事 thing(shi)

怠 tire(dai)

用 use(yong)

危 weak(wei)(无力的、脆弱的)

民 man(min)(人或男人)

吾民 woman(wumin)(女人)

歪 wry(wai)

唯其 which(weiqi)

远 yond(yuan)

台 table(tai)(桌子)

吏 leader(li)(官员)

管、官 govern(guan)

棒 ball、pole(bang)

类 like(lei)(相似)

碟 dish(die)

他 it (ta)

悟 wake(wu)(醒)

刀 dao(dao)

担 dan(dan)

荡 duck(dang)

钻 drill(zuan)

易 easy(yi)

懒 lazy(lan)

沙 sand(sha)

抚 feel(fu)(触摸)

恨 hate(hen)

何 how(he)

亲 kin(qin)

坔 land(lan)(土地)

漏 leak(lou)

离 leave(li)(离开)

魔 magic(mo)

隙 seam(xi)

靴 shoe(xue)

川 stream(chuan)

晒 sun(shuai)

坛 tank(tan)

簇 troop(cu)

拖 tow(tuo)

附注:

天 day(古从“大”声,音da)

分 port(古从“八”声,音ba)(分开)

婴 baby(古从“贝”声,音bei)

糯 soft(古从“需”声,音xu)(柔软)

本 main(古从“木”声,音mu)(主要的)

感 thank(古从“咸”声,音xian)

迈 walk(古从“万”声,音wan)(走路)

悔 remorse(古从“每”声,音mei)

娃 girl(古从“圭”声,音gui,女字旁,意为小女)

丑 ugly(繁体为醜,声韵酉前鬼后,you+gui)

贱 cheap(古从“浅”声,音qian)

墓 tomb(古从“土”“莫”声,音tu、mo)

盔 helmet(古从“灰”声,音hui)

妹 maid(少女,易·归妹,妹,少女之称也)

米 meal(一餐,古“米”同饭食)

皮 peel(剥落,广韵,皮,剥也)

破 poor(po)

水 sea(英语意思是洋)

秀 show(出示、展出。广韵,秀,出也。)

是 is(西班牙与英语is同源的是si)

谢选骏指出:“英语汉语同一祖先”不论真的假的,却都是有利于汉人学英语的。

《英语和汉语发音在多大程度上相似?》(2019-09-14 星座百世通)报道:

中式英语和纯正英音或美音差别有多大?如果把Jones音标或K.K.音标完全和汉语拼音对应起来,能达到和英语发音55%的相似度。这里断不能给及格分,但在东亚已经是佼佼者。能达到这个成绩要感谢玉皇大帝,把汉语发音安排得和英语比较像,日本的天照大神在这点上没优势。

我们对比英语国际音标——

首先,一般中国人在学习英语发音时没有实质性困难。这体现在两点——

英语里面比较难分的音已经有区分。只有一种鼻音的日本人要区分/m/、/n/、//十分困难。与之对比,汉语拼音有声母m、n和鼻韵母中的ng分别对应。/s/和//在汉语拼音里有s和sh的区分做铺垫;/n/和/l/也有声母n和l区分。但是话说到这里,有些方言区的同志仍需努力啊~

以普通话基础发英语音没有器官障碍。大部分元音只需要适当改变口型就能发出;辅音中需要大幅改变发音方式的只有/θ/、//,舌尖咬在齿间就能发出,没有技术难度,障碍在于改变发音习惯。对比学习西班牙语、俄语、法语发颤音,需要舌头处于特定的紧张状态,喉咙刻意控制气流,练习吐泡泡或漱口,几个月才能发出的大有人在。我们中国人学英语是不是很幸福!

其次,我们的发音习惯利于英语学习。

和英语一样,我们汉语拼音是拼读形式。拼音的拼读包括辅音和元音构成音节,两个单元音构成双元音,元音和鼻音构成鼻韵母,辅音后跟两个元音共同构成音节。这囊括了英语大部分拼读形式。不要小看拼读这项看似简单的技能,日语是音节文字,没有单独辅音,所以他们不易理解单独辅音怎么发出,按照本国文字把English读成in·gu·ri·shu。

另一方面,我们拼读后音节发音紧凑,la和liang无论音素多少,发音长度都压缩到一样。而英语每个音素都占有一席之地,双元音能够分开听到两个音。所以重拾拼读也是我们英语发音进阶的必经之路。

再次,除了英汉发音的相似性外,不容忽视的是,汉语没有普及特定的音译体系。英语好的同学,中英人名互译完全没问题,但如果说随意给一个名词让音译成汉语,他的第一反应大概是:要不要先查看一下意思,毕竟意译优先。

反观日韩,音译体系发达。日韩人可轻易用本国文字拼出任何英语单词,语言中以音译形式引进了大量英语词汇。汉语中音译的舶来词不多,中国人不会理直气壮地用本国语音代替英语发音。即便用音译了,讲究的译法一定要挑选意义相关的字,总归绕不过意译这一步。

语言初学者难免用熟悉的发音表示新语言。国际音标主要运用拉丁字母表示,好巧,汉语拼音也是,用拼音标注单词简直不要太方便!更巧的是相同形状的符号发音神似,尤其辅音b、p、m、f、d、t、n、l、g、k、h、r、z、s。元音也能方便地找到相似读音a、i、u、ai、ei、ao、ou。大家在初学英语的时候,有没有用拼音标注过?

汉语和英语发音很像,用汉语拼音代替音标,刚才说过读音能达到55%的相似度。这个55%的意思是未能达到及格线。因为有的音标和拼音的对应关系是错误的,能够对应上的音或多或少需要纠正。每个都纠正一点点或一大块,累积起来就是听不懂的程度了。

单个音素正音今后再讲,今天首先由拼读入手,由我们熟悉的内容找到一个标准的英语读音。

打破汉语拼音体系,第一步先利用熟悉的声母韵母组合出新的音节:

Step 1:iai。普通话中没有组合韵母iai,但台湾方言中有,如“崖”念作yái。跟我拼,i-ai——yai。你也可以去听听周董的《爱情悬崖》,里面韵脚就包括“悬崖”,和其他韵脚的ai韵一致。

Step 2:普通话现在已经不分尖团音。尖音指z、c、s声母拼i、ü或i、ü起头的韵母,团音指j、q、x声母拼i、ü或i、ü起头的韵母。拿“尖”、“千”、“先”三字举例(“尖团”名称由满语形态而来,和“尖团”二字发音无关),它们现在和“兼”、“牵”、“掀”同为团音,读作jian、qian、xian,但古汉语中它们是尖音,读作zian、cian、sian。

Step 3:重复Step 2,发x-i——xi和s-i——si(此si不同于拼音中“思”),恭喜你,字正腔圆地读出了英语字母“C”。

谢选骏指出:英语汉语即使并非同一祖先,也可攀亲带故,目的只有一个——强化学习。

《英汉同源发音的词汇》(2018-10-25 豆瓣)报道:

英语和汉语相隔几万里,相差几千年,但他们的源头是一个的。

看到这个结论,人们总会吃惊、质疑或立即反驳:汉语的“桌子”在英语中叫table,怎么相同了?其实我们不能拿着现代的名称去作对比,桌子在古代汉语中是叫“台”的,这么一比,你就明白了;table的词尾有辅音,我们的汉语在上古的时候,很多词尾也是有辅音的,甚至还有复辅音呢,只是后来慢慢退化掉了。

同样我们也不能拿着“椅子”去跟英语的chair去比,因为我们的椅子在古汉语中叫“床”,这么一看,是不是就有几分相象了呢?李白的“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椅子,类似今天的躺椅。

同理,英语的home也就是我们汉语的“户”,而不是家了。

英语的bowl是我们汉语的“钵”,而不是碗了,等等。

研究英汉同源问题,越往前追溯,同源的内容越多,在《诗经》中,俯拾皆是;越是政治、宗教方面的词汇,同源的现象越严重,比如:

汉语的“官”与英语的govern(管理),governor(官员)同源。

汉语的“吏”(隶)与英语的lead(领导),leader(领导)同源。

汉语的“律”与英语的law(法律)同源。

汉语的“礼”与英语的rite(礼)同源。

汉语的“儒”与英语的rule(规则)同源。

汉语的“部”与英语的bureau(部、局)同源。

汉语的“乾”与英语的king(王)同源(中间有音变)。

汉语的“坤”与英语的queen(王后)同源。

汉语的“巫”与英语的witch(女巫)、wizard(男巫)同源。

汉语的“和”与英语的harmony(和谐)同源。

在北大中文论坛上,最热门的话题是“英汉同源说”。该“学说”认为,汉语和英语本来是一母同胞,在上古时期发音相同。比如:英语叫“shit”,汉语叫 “屎”;英语叫“shot”,汉语叫“射”,英语的“book”,对应汉语的“簿”;英语的“mother”,就是汉语的“妈”。你一定会惊讶汉语和拉丁语之间的语音语义之酷似吧!

汉语里的词汇为何有不少发音与英文相似、且意思一样?很多字的发端还是上古汉语……

标签: 汉语 发音 读音 汉语拼音 语言 汉字

如题,比如fire和粤语的“火”,fox 和“狐”,shit 和“屎”,tear 和“涕”,tongue 和“谈”……粗略一算真不少。请问这些词源怎么能联系上?

《有哪些中英文的词很巧合地读音相同或相似?》(知乎)报道:

在中文和英文可以被互相翻译以前,是否就已经在这两种语言中存在一些词语他们的读音很巧合地相似或相同?

stone 石头 drag 拽 tow 拖 pat 拍 easy 易 费 fee dither 哆嗦 give 给 peel 皮 shark 鲨 pan 盘 leave 离

谢选骏:英语汉语同一祖先

《奇怪但真实:西班牙语和日语中的发音相似之处》(亲子游资讯 2019-11-13)报道:

如果您对西班牙和日本的历史有所了解,就会知道它们的文化和语言之间几乎没有相似之处。在文化和语言上,西班牙在古罗马以及该国漫长的摩尔人统治下具有重要影响。

相比之下,日本的影响力最大的是亚洲,主要是韩国和中国。尽管普通话和日语在语言上是完全不同的,但不同的日语写作形式都源于汉语写作。

普通话是很好的例子,除了日语和西班牙语外,汉语是一个单独的类别。中文使用一组复杂的音调来传达含义。一个很好的例子是“ ma”。这个词在句子的末尾可以表示从“妈妈”到“马”甚至是某种“发音为问号”的意思,表示您在问一个问题。您可以使用5种不同的方式(音调)来发音“ ma”,每种音调都会完全改变单词的含义。

相反,日语和西班牙语不使用这种复杂的音调来改变单词的含义。以这种方式,日语和西班牙语与普通话汉语和其他越南语和泰语等有声调语言相比是一个单独的类别。

我们还可以将日语和西班牙语与英语等语言分开。当一个人学习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时,他们经常会遇到英语发音规则的困扰。英语不是一种可以像单词一样容易理解单词发音的语言,而且以不同方式发音时有复杂的规则。

相比之下,西班牙语和日语具有一致的发音规则,从而可以看到书面单词并知道如何发音。在西班牙语中,一旦您知道了西班牙字母的发音和一些简单的发音规则,便几乎可以看到并能够发音西班牙语单词。

在日语中,语言的声音由少量的日语字符代表,即假名(假名和片假名),每个假名代表该语言的音节。如果您掌握了与少数几个音节有关的声音,则可以拼凑任何日语单词的发音。

因此,日语和西班牙语在较高水平上具有共同的特征,即它们的书面形式可用于轻松,清晰,一致地传达单词的发音。但是,即使我们更深入地研究发音,我们仍然看到两种语言之间出现了更多相似之处。

西班牙语和日语的元音发音大致相同。 “ a”在父亲中发音为“ a”。在西班牙语中,示例是“ gracias”(谢谢),在日语中,示例是“ asa”(上午)。 “ i”在英语单词“ meet”中发音为“ ee”。在西班牙语中,一个示例是单词“ mi”(我)和日语“ ichi”(一个)。在两种语言中,“ u”在“抢劫”中均发音为“ oo”。分别是日文和西班牙文的“ umi”(海)和“ gustar”(喜欢)。 “ e”在“ bed”中发音为“ e”。在日语中,它的初始声音是“ ebi”(虾),而在西班牙语中是“ el”(the)。最后,“ o”在“希望”中发音为“ o”。在西班牙语中,示例是“ ocho”(八),在日语中是“ otoko”(人)。

西班牙语和日语的辅音也大致相同,但有一些众所周知的例外,例如“ r”的西班牙语和日语发音。

西班牙语单词由一串辅音和元音组成,我们可以将其分解为音节。西班牙语字母用于拼凑“ gustar”之类的单词,该单词主要分为两个音节“ gu-star”。

如前所述,日语发音会将事物分解成假名字符音节的声音。每个假名字符将代表一个单词中的一个声音,并且可以这样写。使用上面的示例之一,我们可以将日语发音分解为单个的假名字符声音,例如“ o-to-ko”。因此,在西班牙语和日语中,大多数辅音和元音具有基本相同的发音,一套一致的发音规则以及两种语言本质上都不具有音调的事实。有了这些共享的元素,我们便拥有了两种语言之间的发音交集所需的成分。

至少有一个例子,一个单词的西班牙语和日语发音大致相同。在日语中,它是动词“ kaerimasu”的一种形式(返回,回家)。在西班牙语中,它是动词“ callar”的形式(停止说话或保持安静)。在两种语言中,“ ca”和“ ka”的初始声音都相同。动词只需更改形式即可使其听起来相同。

在日语中,类型为“ kaerimasu”的动词变为一种日语形式,称为“ -te形式”,例如“ kaette”(ka-eh-te)。这种动词形式用于“ Chan-san wa Chuugoku ni kaette imasu”(陈先生已返回中国)等句子中。

在西班牙语中,命令式变位(发出命令)中“ callar”类型的动词产生单词“ callate”(闭嘴)。可以在“ Callate la boca”这样的句子中使用(闭嘴)。

实际上,由于“ ae”组合对“ kaette”的影响以及一些西班牙方言发音“ ll”的方式,“ kaette”和“ callate”这两个词的发音实际上非常相似。

通过更严格的分析,相似性的确开始崩溃,但是目的并不是要证明西班牙语和日语具有完全相同的发音,而仅仅是基于两种语言之间的语言距离证明相似性令人惊讶。

甚至还有其他更好的例子。如果读者知道其他这样的示例,其中日语和西班牙语单词共享相同或非常相似的单词发音,请随时在本文末尾的我的网站列表上与我联系。

总而言之,尽管日语和西班牙语的语言根植于地球的相反两侧,但它们确实可以找到相似之处,这的确是很奇怪,但确实如此。

尽管语言历史完全不同,但日语和西班牙语的语言仍能找到发音相似之处,这很奇怪,但确实如此。找出原因,并查看示例。

谢选骏指出:上述有关“英语汉语同一祖先”的议论,不论其本身有无道理,都显示了“全球化的深入”,显示一个“全球语言”的意识正在抬头,显示了“全球民族”的可能性。凡此种种,都是“全球政府”的先导了。



【099、英语民族重蹈希腊的覆辙】


网文《如今,英语为何成了英美的劣势?》说,一个说英语的社会就像玻璃房:它会让你变得透明;对于只会说英语的英国人和美国人而言,外国却是不透明的。英语曾经是美国和英国的一份资产。如今,它却变成了一项劣势。

让我们从俄罗斯对美国大选的黑客攻击收回目光,观察更为全局性的形势。广义地说,黑客攻击意味着获取他人信息,或者插入黑客自己的信息。英语国家尤其容易遭受黑客攻击,是因为他们的敌人明白他们在说什么。一个说英语的社会就像生活在一个玻璃房里:它会让你变得透明。相反,对于多数只会说英语的英国人和美国人而言,外国是不透明的。外国人对我们的了解远远超出我们对他们的了解。这种不对称很可能帮助了俄罗斯将其中意的候选人送入白宫,它也会让英国在退欧谈判中处于不利地位。

英语的作用变化很快。在1990年代之前,俄罗斯和中国不甚了解西方社会的情况。多数俄罗斯和中国的讲英语者在共产党革命胜利后被杀或被流放,而且从未替换。甚至连克格勃(KGB)也缺少说英语的人:英国间谍金·菲尔比(Kim Philby)和盖伊·伯吉斯(Guy Burgess)发送给莫斯科的大量情报从未被翻译。

但从19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的开放、柏林墙的倒塌以及互联网的问世都让英语兴旺起来。中国和俄罗斯精英把他们的子女送到美国和英国读书。从1990年一直到2010年,英美媒体和电影展现出空前的全球影响力。

在此期间,英语国家和其竞争对手之间的知识不对称性变得极其严重。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政治学家里卡多·索尔斯·德奥利韦拉(Ricardo Soaresde Oliveira)表示:“现在有几百万俄罗斯公民基本上具备双语能力,对英美社会非常熟悉。”与此形成反差的是,多数英美人不愿费力学习外语。

这在9/11后首先成为一个问题。美国和英国发现阿拉伯世界不透明。中央情报局(CIA)研究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的专家约翰·尼克松(John Nixon)无法用阿拉伯语审问他。尼克松在他刚出版的回忆录《提审总统》(Debriefing the President)中回忆道,在审问期间,中央情报局的翻译会与军方的翻译发生争吵:“不,他不是这么说的!”冷眼看着这一幕的萨达姆狡猾地利用了这一点,与那位军方翻译搞好了关系。

就像英语在伊拉克让那些英语强国吃亏一样,它们的另一件传统影响力工具——战争——也失去威力。他们已放弃入侵。美国现在每年的军事开支高达5970亿美元,但仍无法阻止俄罗斯的冒险。

新的武器是网络战,但它对美国的敌人最有用。只有在你能利用窃取信息的情况下,黑进外国文件才有意义。《遭到黑客攻击的全球秩序》(The Hacked World Order)一书的作者亚当·西格尔(Adam Segal)表示,俄罗斯和中国有很多知识渊博的人士,他们能够从英语文件中筛选情报。如果他们发现了令人尴尬的信息,他们可以通过英文社交网站或维基解密(WikiLeaks)这种有用的白痴传播出去。接着他们就能依靠美国媒体放大故事。或者,外国人也完全可以用英语编造假新闻。

西格尔表示:“反过来就难了。”美国缺乏那些搞得懂哪些外国信息最重要的语言学家。美国也无法轻易将信息回传给普通的俄罗斯人和中国人,尤其是在中国审查互联网的情况下。牛津大学的索尔斯·德奥利韦拉表示,西方的“促进民主”老一套已被东方的“促进威权”取代。英文报纸以及曾经影响力巨大的英国广播公司(BBC)现在在社交媒体上面临数百万新的竞争者。

英国的英语有着自己的问题。英国的两个政治权力中心——议会和小报——几乎只通晓一种语言。因此,英国人随随便便地投票支持退欧,对于欧洲其他国家将作何什么反应一无所知。支持退欧的人士的美梦大致如此:“我们将阻止移民,与欧洲保持自由贸易,同时与其他所有国家签订新的一流贸易协定。”

英国确实有一群多语种专家(多数是外交官),他们知道这种美梦不会成真。但恰恰是因为这些人了解欧洲人的思路,所以他们不被英国议会和小报信任。最近英国常驻欧盟代表伊万·罗杰斯爵士(Sir Ivan Rogers)辞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就像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支持者忽视美国国务院一样,英国外交部(Foreign Office)(英国政府内部真正了解外国的部门)在英国退欧谈判之前受到冷落。新的退欧部门将领导谈判。该部负责人大卫·戴维斯(David Davis)曾经说过,德国将给予英国一项不错的协议,因为他们在英国销售汽车。欧洲改革中心(Centre for European Reform)主任查尔斯·格兰特(Charles Grant)表示:“英国政治阶层对欧盟出奇无知,支持或是反对欧盟的人都一样。”

在英国退欧谈判中,欧方主要官员对英国更为了解。格兰特继续表示:“他们会收看BBC,会读英文,还会阅读有关《每日邮报》(Daily Mail)内容的推文。”就连在东德接受教育的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当年也通过阅读英国共产党机关报《晨星报》(Morning Star)自学了英文。

美国刚刚被它不了解的外国人赢了一局。英国可能是下一个。

……

谢选骏指出:上面这篇文章很可笑。就像中国俗话说的那样,“睡不着怪床。”这篇文章看到了现象,却忽视了本质。问题的本质不是“英语成了英美的劣势”,而是英美人民的堕落导致自己的劣势?就像富二代不一定全是傻瓜、富二呆,关键在于自己的态度,而不是“钱多人一定就傻”。

当然,钱多容易人傻,富二代容易堕落、红二代容易变修——但并不是钱权成了他们的劣势,他们也可以通过钱权交易大发国难财的。就像英美人民也可以通过英语对外扩张。英语怎么可能成了英美的劣势?

英语对英美的副作用,不在于他让外人可以洞悉英美的虚实,而在于营运民族想希腊民族一样,太有创造性了。而美国要想整合全球、统治世界,可能具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英美国家富于文化的创新能力。

为何文化的创新能力,反而是一个致命的弱点?

因为我发现,霸权国家、强权中心,都是在他们已经统治了世界之后,他们的语言才成为流行语言的,近的如阿拉伯人,远的如罗马人、秦人、波斯人、巴比伦人甚至周人。而在此“进城”之前,这些统治民族基本上是文盲、野蛮人,毫无文化创新能力之可言。甚至英国人自己也是如此。在建立殖民体系的世界之前,他们是些说都说不利索的海盗。不过美国就没有这么幸运了。美国不得不背负文明的、政治正确的重负前进,最后可能使得自己左右为难,失去统治世界的机能。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分散的英语国家就会不幸重蹈分散的希腊城邦的覆辙,被一个更高阶的野蛮部落(类似于拉丁城市)所蚕食、征服,那么美国就仅仅是昙花一现的马其顿帝国,而不是永恒之城罗马了。



【100、远交近攻是一项自取灭亡的战略】


《美国“中国通”高官,以流利中文发表演讲警告北京》(BBC 2020年5月5日)报道:

美国白宫高官以中文演讲,警告中国如果继续控制言论自由、忽视人民群众的真实呼声,可能引发执政危机。在中美近日就新冠病毒源头激烈辩论之际,这一演说可能刺激北京作出强硬反应。

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Matthew Pottinger,又译为马修·波廷格)在“五四运动”101周年当日发表以古喻今的演讲,回顾“五四”历史、展望美中关系未来。这是首次有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以流利中文在白宫向中文读者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问道,“五四”的最终遗产将是什么。“这个问题,只有中国人民才能回答啊。五四运动属于他们。‘五四’的民主愿望还会等到下一世纪吗?‘五四’的核心思想会不会每次都被官方的审查而抹掉? 今天仍然坚信这一主张的人会被称为‘不爱国’、‘亲美’有‘颠覆性’吗?我们知道共产党会尽量这样做的。”

博明在演讲中呼吁“少一些民族主义,多一些平民主义”。他称,推动英国脱欧、特朗普胜选背后的核心力量,和五四运动的如出一辙,即是平民主义(populism)。博明在演讲后解释说,将populism翻译为平民主义,而非更常见的翻译“民粹主义”,是要强调这股力量推动以民为重的政府。他还说,追求民主来自中国传统思想,而台湾就是华人社会民主实践的鲜活证据。

博明被认为是白宫中少有的中国专家,推动了特朗普政府多项对华鹰派政策。他的这番演讲可能刺激北京,激化美国与中国近来围绕新冠病毒源头的舆论战。4日,在弗吉尼亚大学主办、讨论美中关系的线上活动中,博明发表了长约20分钟的预先录制讲话,随后参加了直播的问答环节。博明透露,他以英文写作演讲稿,再与几个朋友合作,将文稿翻译为中文。他表示,之所以选择以中文演讲,是因为中国如今缺乏多元的声音,他希望与“在中国的朋友展开对话”。

这不是博明第一次公开“晒中文”。2018年出席中国驻美国大使馆的国庆招待会时,博明以中文引用孔子名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点明了美中之间的竞争关系。自从那场演讲之后,博明未再出席中国大使馆的活动。

前驻华记者,如何成为特朗普的头号中国幕僚——现年46岁的博明,大学时期在马萨诸塞州大学学习中文与中国研究,1998年至2005年担任路透社与《华尔街日报》驻华记者。他之后参军,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情报人员。2010年退役后,博明曾涉足商界,曾在纽约一家对冲基金工作,还创办过一家调查中国企业的商业调查公司。他在2017年加入国安会主管亚洲政策,是如今白宫高层官员中仅有的“中国通”。

近来数月,美国政府推出了多项针对中国的政策,包括疫情初期的中国停飞令、以“武汉病毒”称呼covid-19、停止资助世界卫生组织,乃至中止美国和平队的中国项目、下令中国官媒驻美机构裁减中籍员工等等,博明被认为是上述鹰派政策的重要背后推手。

一名前驻华记者,是如何逐步成为特朗普看重的对华问题幕僚的?博明职业发展中最不寻常的转折,发生在2005年。当时32岁的他辞去驻华记者一职,成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一员。这是一个艰难的职场跳跃,博明的年龄偏高、体重超重,而入伍需要通过严苛的体能考试。根据《纽约时报》报道,博明当年与驻北京大使馆的一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相约在长城上跑步,有一回还虚脱进了急诊室。

博明在2005年投稿给老东家《华尔街日报》的一篇观点文章中写道,当被问道为何弃笔从戎时,自己通常给出简短的答案:“感觉是时候停止报道、更直接地参与新闻事件了”,但酝酿的过程显然更为复杂。

遭遇“中国政府打手”——博明写道,他在中国工作时屡屡遭到骚扰,包括采访信源时被政府情报人员录像、被警察追赶时被迫把采访笔记丢到马桶里冲走、在北京的一家星巴克咖啡店被“政府打手”殴打。如今,外界多将博明对中国的鹰派看法,归咎于他担任驻华记者时遭遇的种种不快。“在中国生活会让你看见,非民主国家能够如何对待他们的国民,”博明当时写道。

美国当年打击恐怖主义如火如荼的氛围,也感染了生活在海外的博明。在偶然看到一名美国公民被伊拉克恐怖分子斩首的视频后,他渐渐下定了参军的决心。“我们经常谈论我们的政策怎么让中东的年轻人极端化,变成我们的敌人,却鲜少谈论他们的作为如何使我们极端化。”博明2005年写下的这段话,用来形容如今华盛顿鹰派人物对中国的看法,也相当恰当。他们认为,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是中国近年来加强威权主义统治的结果,美国并非美中关系之中主动挑衅的一方。

受军旅生活影响,服从上级命令——博明在从军生活中结识了许多行事鹰派的军官,进一步塑造了他对国际局势的认知。作为海军陆战队的情报人员,博明派驻过日本冲绳、阿富汗和伊拉克,与之后担任特朗普首位国家安全顾问的弗林(Michael Flynn)成为朋友,还深得前中情局局长戴维·彼得雷乌斯(David H. Petraeus)的赏识。特朗普胜选后,博明随弗林加入特朗普的过渡团队,在2017年正式加入国安会,成为白宫中拥有中国实地经验的少数高层官员之一。

2017年加入国安会后,博明在参与起草的国家安全战略文件中,将中国明确为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并称其为“修正主义国家”。根据美国媒体报道,在与朋友的私下交流中,博明曾指,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正将中国带往更加危险的极权主义社会。如果说,在中国担任记者的经历让博明对北京政府丧失信任,那在从军生活就教会了他服从命令、听命上级。曾是独来独往的记者,要投身到层级纪律严明的军队中,2005年的博明却似乎没有一丝不安。“这对我来说很吸引,因为这意味着我会成为比我更宏大的事物的一部分,”他在当年的文章中写道。

《华盛顿邮报》近日一篇起底博明的报道指,他十分尊重上级,行事低调,小心谨慎不抢走上司的光彩。特朗普治下的白宫在三年多内,换了四任国家安全顾问,其中有的与特朗普公开决裂。然而,博明却在白宫比他多名个性张扬的上司都待得长,还一路步步高升,成为现任国安顾问奥布莱恩(Robert O'Brien)的副手。而在博明的白宫办公室里竖着一面白板,上面以军事用语标记着“战线”、“战略目标”等,详细记录着中国雄心勃勃的海外影响力部署。顺应上意的个性让他在变幻莫测的白宫中,以不变应万变。但同时,也有批评者认为他过于服从上司的意愿,未能充分发挥他对中国的理解、制订刚柔并重的对华政策。

曾报道SARS、家人为病毒学专家——凭借报道SARS累积的经验和人脉,博明很早就察觉到新冠病毒疫情事关重大。根据《纽约时报》报道,博明在1月初就对疫情十分警惕,曾与采访SARS时结识的香港流行病学家通话。在SARS期间,当时身为驻华记者的博明,是第一个致电中国外科医生蒋彦永的外媒记者。蒋彦永当年揭露了中国SARS疫情真实情况,引发全球舆论关注。

无独有偶的是,博明的妻子Yen Pottinger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病毒学专家,曾供职美国疾控中心;他的哥哥保罗·波廷格(Paul Pottinger)也是华盛顿大学的一位病毒学专家,还参与治疗了美国的首批新冠患者。博明很早就意识到新冠病毒的危险性,他认为北京对疫情处理不当、欺瞒真实感染规模。1月11日,中国公开首宗新冠死亡案例,包括博明在内的一个白宫幕僚小圈子就开始每日开会研讨疫情。

肺炎疫情:特朗普强调“中国病毒”——不过,博明的防疫建言并没有马上被采纳。1月中下旬,当美国还未发现首例新冠确诊病例、总统特朗普赞美北京的防疫应对时,白宫内对华鹰派与鸽派的缠斗正在悄然上演。一边是纳瓦罗、博明等对华鹰派,另一边是主张维护中美经贸合作的经济幕僚姆努钦等,他们的角力延宕了美国对疫情的应对。总统特朗普最终在1月31日采纳了博明的建议,下达中国入境禁令,这也成为特朗普其后反复自夸的决策。在SARS疫情退散后一年,博明曾经报道北京与安徽再发多宗非典型肺炎,源头可能是实验室泄露了用于研究的SARS病毒。这一经历显然影响了他对当下新冠病毒疫情的分析。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武汉病毒研究所推到了世界的聚光灯下。他在1月就怀疑,病毒可能来自武汉病毒研究所,并要求美国情报机关搜集证据。情报机关日前宣布新冠病毒并非人造,但并未排除实验室泄露的可能性。《华盛顿邮报》引述接近博明的人说,他认为实验室泄露病毒一说有诸多间接证据支持。他的观点显然也影响了总统特朗普与国务卿蓬佩奥,两人近日频频表态,称有“大量证据”说明病毒源头是武汉病毒研究所,但并未公开任何证据。中国官方媒体则回击,美国政客正在散播虚假信息的“政治病毒”。病毒源头依然扑簌迷离,但几无悬念的是,经过新冠疫情一役,博明在白宫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至少在特朗普任内,持续塑造美国的对华政策。

谢选骏指出:“博明写道,他在中国工作时屡屡遭到骚扰,包括采访信源时被政府情报人员录像、被警察追赶时被迫把采访笔记丢到马桶里冲走、在北京的一家星巴克咖啡店被‘政府打手’殴打。”在这里,可怜的博明甚为为薄命,差一点就在北京送了命!——显然,这不是因为博明薄命,而是因为博明成为了“远交近攻”的牺牲品。也就是说,这个美国白人仅仅因为身在中国就不在得到美国白人原本应该受到的礼遇,而不得不品尝中国平民的悲惨遭遇了。结果博明悲叹——“在中国生活会让你看见,非民主国家能够如何对待他们的国民。”博明能够如此写道,说明他其实亲身经历了中国惨剧。

谢选骏指出:远交近攻是一项自取灭亡的战略——这一战略来自秦国,它通过远交近攻的战略灭掉韩赵魏三晋,然后各个击破楚齐燕三国,终于征服了中国文明。因此,远交近攻从此被中国人捧上了天,运用到人际关系的各个领域。但是据我研究,远交近攻战略具有致命的缺陷,很容易造成“宰熟”的后果——疏离人际关系、瓦解社会团结,结果统一的秦朝也就很快地遭到推翻。后来的各朝不思悔改,汉武帝还用推恩法固化了这一战略,迫使族人互咬、祸起萧墙。现在,共产党中国因为虐待博明,而可能将要付出秦朝二世皇帝那样的代价吗——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101、征服普什图人就能建立全球政府】


在近代,大英帝国、苏联、美国,都未能控制阿富汗。这是因为,没有人能够征服阿富汗的主要民族普什图人,由此可以说:谁能征服普什图人,谁就能建立全球政府。

努尔·穆罕默德(Noor Mohammed)是一个普什图人,他说:「如果一个美国士兵来我家避难,我会收留他的。如果宾拉登(Osam bin Laden)来我家避难,我同样也会收留他的。」 努尔的这句话,表达的普什图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普什图人是勇敢的战士,效忠自己的部落,他们严格遵守四条戒律:一、好客,为所有寻求保护的人提供避难;二、复仇,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三、保护妇女和家庭;四、个人独立,不受任何约束。 

普什图人是阿富汗的统治族群,占总人口的40%。普什图人有一部法律和道德法典,称作《普什图瓦利》(Pushtuwali),它规定了普什图人的社会责任与义务。村庄中的一位年长者骄傲地说:「我第一是普什图人,第二是穆斯林,第三才是阿富汗人。」 普什图人极其效忠自己的部落,当《普什图瓦利》与伊斯兰教义发生冲突时,以前者为准。

普什图人的房屋好像是一座高墙堡垒,上面架设重武器,防止外敌骚扰。普什图人内部经常发生冲突,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一个记者曾经写道:「能让普什图人内部安静下来的唯一办法,就是他们与外敌爆发战争。 

普什图人多数在乡下生活,国王的力量控制不了那里,而要依靠酋长权威,这是因为,普什图人遵守“普什图瓦里”。

“普什图瓦里”就是荣誉、独立、公正、热情好客、宽恕,报复和宽容,对所有(特别是陌生人或客人)庇护。被认为是每个普什图人的责任。

普什图瓦里的基础建立在男性的名誉上,以好客、庇护及复仇为原则;财富多寡则以黄金、土地、女人作为衡量标准。男人失去了名誉,就会失去别人的尊重,也失去了财产与尊严。但是女性的好客与复仇则是不被接受,其被期待被动的角色,是可以被交易与争夺的财产。

普什图人(Pushtun, Pakhtun或Pukhtun)是居于南亚的一个民族,西方归入伊朗人(雅利安人)的一个分支。为阿富汗第一大民族和巴基斯坦第二大民族。普什图族部落和氏族的数量估计约有350至400个。他们属地中海人种。

普什图人分布于阿富汗南部、西部和巴基斯坦西北联邦直辖部落地区、开伯尔-普赫图赫瓦省、俾路支省、巴尔蒂斯坦、旁遮普北边与伊朗呼罗珊;讲普什图语,强调信仰普什图族特性的伊斯兰教。波斯史料中说的阿富汗人是指普什图人,普什图人中的伽色尼人与突厥人有血缘关系。分为吉尔查伊,阿卜达里,尤素福查伊三大部落,下有小部落。有大概四百个部落与氏族。

大多数普什图人信仰逊尼派,只有图里部落信仰什叶派。阿富汗的普什图人游牧民族分二支:杜兰尼人与吉尔查伊人,前者以坎大哈为根据地,后者分布于坎大哈至喀布尔一带。其他普什图人分布于印度、阿拉伯半岛、欧洲与北美。

历史

由于普什图人处在南亚和中亚交界处,为各种文化交织地区,历史上一直动荡不止,其民族性能够保存下来就是得益于这个民族政治上罕见的团结。这个民族骁勇善战,自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入侵开始就为人所知。近代,这个民族崛起于1747年建立的杜兰尼帝国。19世纪的历次阿富汗战争,这个民族成功抵御了英帝国对阿富汗的入侵。也引起了英国人的畏惧。第二次英国-阿富汗战争的1893年,英属印度政府与阿富汗酋长国政府在喀布尔订约划定杜兰线。成为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边界,造成今天普什图人被分割为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两部分。

1979年,苏联侵阿战争,该民族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很多人加入抗苏斗争。20世纪末、21世纪初,因为塔利班的起落,这个民族一直受到世界的关注。

语言

伊朗语支下的普什图语为普什图人的通用语言,也是阿富汗的官方语言之一。

生活

阿富汗的普什图人,主要依照“普什图瓦里”的准则作为生活规范。普什图瓦里的基础建立在男性的名誉上,以好客、庇护及复仇为原则;财富多寡则以黄金、土地、女人作为衡量标准。男人失去了名誉,就会失去别人的尊重,也失去了财产与尊严。但是女性的好客与复仇则是不被接受,其被期待被动的角色,是可以被交易与争夺的财产。

普什图人的定义

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和普什图人自己之间究竟什么是作为普什图人的资格,有一些辩论,最突出的意见是:

普什图人主要是东伊朗人民,用普什图语作为他们的第一语言,居住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

他们是逊尼派穆斯林,按照普什图瓦利作为生活规范。

普什图人可以追溯自己祖先的父系血统至传说时代。

谢选骏指出:普什图人可以追溯自己祖先的父系血统至传说时代?看来他们从未遭到征服?如果这是真的,那么,谁能征服普什图人,谁就能建立全球政府了。



【102、拯救地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降低人权标准】


《气候变化:拯救地球最有效的办法有哪些》(BBC 2018年11月26日)报道:

2018年9月份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世界顶尖的气象学专家发出了他们迄今最为严肃的警告:人类现今的行动不足以达到目标,即无法将全球暖化升温控制在1.5度以内。我们需要做得更多。

如今,地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科学事实,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已经显而易见:地球气候暖化增加了迈阿密(Miami)以及其他地方洪水泛滥的概率,威胁着南亚的布拉马普特拉河(Brahmaputra River,中国境内的上游称雅鲁藏布江)沿岸数百万居民的生活,并且扰乱了动植物的生命繁衍。所以我们不必再问气候变化是否正在发生,或者人类是否是罪魁祸首。我们应该问的是:我自己能做什么?

你力所能及可以做什么来帮助减缓地球的暖化?以下是我们的建议。

1. 未来几年对人类而言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而它对我个人意味着什么?

首要的任务?限制石油、煤炭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并且改用更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同时提升能源的功效。瑞典隆德大学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Lund University Centre for Sustainability Studies, LUSUS)副教授尼古拉斯(Kimberly Nicholas)说:“我们需要在下一个十年内将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减少近一半(45%)。”

为了减缓地球气候暖化,首要任务是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燃料。你日常力所能及的行动也会促进这种改变——比如减少驾车和坐飞机次数,转为选择"绿色"的能源提供商,并且改变你的饮食和购物消费习惯。

当然,气候变化问题不会因为你个人的购物或者驾驶习惯改变而得到解决,但许多专家认为这很重要,并且能影响他人(迟早)也作出相应改变,而其他必要的改变也只能在一个更大、更系统化的层面进行,比如改变资助能源及食品行业的补贴系统(至今这个系统仍在鼓励化石燃料的开发),或者为农业、伐木业、废品回收业等行业设计新的规定和激励机制。

制冷剂是是体现上述做法重要性的一个很好的例子。一个由研究员、商人以及非政府组织组成的名为“节能减排”(Drawdown)的倡议团体发现,放弃使用氢氟碳化物(HFCs,一种用于冰箱以及空调的化学物质)是减少碳排放的最有效方法,此类物质对大气层的影响比二氧化碳严重9000倍。好消息是我们在这方面取得了全球性的进展,两年前,170个国家同意在2019年开始逐步淘汰氢氟碳化物。

联合国下面的一个跨政府组织“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报告指出,这事非常重要,因为我们需要“在社会的各个方面进行前所未有的改变,以应对气候变化。”负责该报告的IPCC联合主席罗伯特(Debra Robert)说道:“所有人都必须参与进来。”

2. 改变产业运营和补贴方式听上去不像是我个人能影响的。我真的可以起到作用吗?

你真的可以。罗伯特和其他的专家认为,个人需要行使他们作为公民和消费者的权利,向政府以及大公司施压来推动必要的系统性改变。另一个方法就是从污染企业“撤资”,比如抵制投资化石燃料公司和投资高排放产业的银行的股票。这一方法被越来越多的大学、宗教或志愿团体采用,近期甚至变为了全国性的举措。通过摈除与化石燃料行业相关的金融工具,各个团体可以在为气候改变作出努力的同时获得经济效益。

3. 除了上述方法,我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最有效的行动?

隆德大学尼古拉斯(Nicholas)副教授2017年发表与人合著的研究,将148类个人行为按照对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大小进行排序。出外不开车是个人所能采取的(除了不生小孩以外)最为有效的行动。(关于不生小孩,后文有更多讨论。)相比走路、骑自行车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驾车出行是污染最大的交通方式。

在诸如欧洲等工业化国家,如果取消私家车可以减少2.5吨二氧化碳排放——这几乎是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OECD,简称经合组织)中发达国家人均每年排放量(9.2吨)的四分之一。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最新报告中关于减排这一章的联合作者维拉尼诺(Maria Virginia Vilarino)称:“我们都应该选择能效更高的交通工具,只要有可能,就直接转用电动车。”

4. 但可再生能源不是很贵吗?

实际上,世界各地的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已变得越来越低(虽然最终成本取决于当地情况)。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nter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Agency,IRENA)的最新报告显示,到2020年,太阳能、地热、生物能、水力发电、陆地风力发电等最为常用的几种可再生能源的价格都将与化石燃料价格齐平或更低。其中一部分的性价比已经高过化石燃料。太阳能现已成为拉丁美洲、亚洲、非洲许多家庭最便宜的电力来源。

太阳能发电厂所用的太阳能板的成本自2010年起已经下降了73%,太阳能业因此成为拉丁美洲、亚洲、非洲许多家庭最便宜的电力来源。在英国,与天然气相比,陆地风电和太阳能的价格已经具备竞争力。到2025年,将会变成最便宜的电力生产能源。一些评论家认为,这些价格忽视了将可再生能源整合进电力系统中的成本,但近期的证据表明,输入电网成本“适中”,而且确实可行可控。

5. 改变我的饮食习惯有用吗?

这也是一种影响巨大的方式。事实上,食品行业,特别是肉类及乳制品部门,是仅次于化石燃料行业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行业。假设全世界所有的牛都居住在一起自成一国,那么这个牛国将会成为继中美之后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

如果全世界所有的牛自成一国,那么它们将会成为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肉制品行业主要能通过三个途径导致全球暖化。首先,当牛消化食物时会打嗝放屁,释放温室气体甲烷。其次,我们用其它可以直接作为食品的作物(如玉米、大豆)喂养牛,能效非常低。最后,牛需要大量的水、能放出大量温室气体的肥料以及大片土地,其中部分土地是来自于砍伐森林,而这又是另一种碳排放源。但你不必为此成为一个素食者,但可以逐渐减少肉类摄入从而成为一位通常吃素偶尔也吃肉的“灵活素食主义者”。减少一半动物蛋白摄入量,你的饮食碳足迹就可以至少降低40%。而一个更大规模的方式是学习2018年联合办公空间公司(WeWork)的做法,在公司或机构内部禁止食用肉类。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 WIR)所著关于可持续饮食的指南及其更为详尽的关联报告中提供了更多有关食物以及碳排放的答案。

6. 我的飞行习惯会造成多大危害?

飞机需要化石燃料,不过人类尚未找到可大规模使用的替代品。太阳能飞机进行环球飞行虽已取得初步成功,但距离民用航空使用太阳能尚有数十年的距离。尼古拉斯的研究发现,一趟跨大西洋的往返航班通常会排放约1.6吨二氧化碳,几乎等于印度居民的年度人均排放量。这同时也凸显了在气候变化上的不平等:尽管全球所有人都将受到气候变化影响,但只有少部分的人搭乘飞机,经常乘机的人甚至更少。

有一些科学家以及公共人物已决定不再乘飞机或减少坐飞机的次数。线上视屏会议、选择本地渡假、以火车代替飞机,都是减少碳排放的途径。想知道你每次的旅途会对气候变化产生多少影响吗? 可以使用这个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的研究人员制作的计算器计量你的碳排放。

7. 我应该改变我的购物方式吗?

很有必要。因为我们购入的任何物品都有碳足迹,不是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就是在其运输途中产生。例如,制衣部门约占全球生产二氧化碳排放的3%,大部分来自生产服饰过程中所使用的燃料。而快速时尚的狂热节奏则是造成这一碳排放数字的缘由,因为时装在短期流行过后就会过时,或者被抛弃。制衣业约贡献世界二氧化碳排放的3%。

包括海运和空运的国际运输也会造成一定影响。由智利或澳大利亚运输杂货往欧洲有着更多的“食物里程”,反之亦然。这通常比消费本地生产品有更高的碳足迹。但这并非都是如此,因为有些国家通过高耗能的温室培育栽种反季农作物,所以最佳的方式是吃本地生产的当季食物。尽管如此,素食依然比本地化购买更有节能减碳效用。

8. 我是否应该考虑养多少个(或不养)小孩?

尼古拉斯的研究结论是,少生育孩子是你对气候变化能做的最佳贡献:每年几乎能减少60吨二氧化碳。但这项结论尚存争议,并引发了其他问题。

一是,你是否需要为孩子的碳排放负责;二是这些婴儿在哪里出生。

如果你为孩子的碳排放负责,那么你本人的碳排放是否需要由你的父母负责?但如果你不需要负责,我们又能如何面对人口越多碳排放也越多这样的事实?我们还可以质疑,生儿育女难道不是毋庸争议的人权。我们也可以问,是否生育孩子一定会对气候变化产生负面影响,因为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在未来需要更多而非更少的人来解决。

这些是难以解答带有哲思的问题,而且我们并不准备此时回答。儿童将导致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但他们同时也可能成为未来具有环保意识的问题解决者。儿童将导致更多的二氧化碳排放,但他们同时也可能成为未来具有环保意识的问题解决者。

我们确切知道的是,每个人的碳排放量都不一样。虽然平均每个人每年释放5吨二氧化碳,但是每个国家的情况都各不相同:美国与韩国等发达国家便拥有更高的平均国民排放水平(美国:人均16.5吨;韩国:人均11.5吨)。而巴基斯坦与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国民排放水平则较低(两国人均各约1吨)。 即使在同一国家内,富人也比那些食物和服务来之不易的人占有更多碳排放量。考虑这方面后,你应该明白,碳排放的高低不仅在于你有多少孩子,还在与你(是谁)及生活在何处。

9. 如果只有我一个人少吃肉、少搭飞机,这能对现实产生多少影响呢?

事实上,这不仅仅是你一个人在做。社会科学家发现当一个人持续性地向一个目标努力,其他人也会效仿。

以下是四个例子:

美国咖啡厅的顾客被告知30%的美国人开始选择少吃肉后,有两倍的概率会选择无肉午餐。

一项在线调查显示,当受访者知道有人因为气候变化而放弃乘搭飞机后,他们其中一半人表明会减少飞行次数。

在加州,如果有家庭已经装有太阳能板,同一街区的家庭安装太阳能板的几率也较高。

社区工作者如果家中已装有太阳能板的话,他们说服他人安装太阳能板的成功率会高62%。

社会科学家认为,个人行为能影响他人,是因为我们会经常性地衡量同类的行为,并在意识与行为上作出相应的调整。当人们发现他们的邻居已经在为保护环境作出诸如节能等行动时,他们会认为自己也应该重视可持续发展,有责任采取行动。

10. 如果我无可避免地要乘坐那班飞机,或无法减少驾车次数,那我可以做什么呢?

如果你就是无法作出必要的改变,可以考虑通过一个绿色基金项目来对冲你所产生的气体排放——这不是“免死金牌”,而是一种你用于弥补那些无法避免的飞行和用车的碳排放。联合国气候大会(The UN Climate Convention)有一系列世界范围内的项目可供你选择作为对冲。要计算你需要买“回”多少碳排放量,可以使用联合国碳补偿平台的碳足迹计算器来计算。

无论你是哥伦比亚的咖啡种植者还是加州的私屋房主,气候变化都会对你的生活产生影响。但反过来道理也一样,你的行为也会在未来数十年对这个星球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作者迪亚哥·阿格达斯·奥尔蒂斯是英国广播公司未来专栏(BBC Future)的记者,关注科学以及气候变化。可以通过推特(Twitter)关注@arguedasortiz来找到他。)

谢选骏指出:上文所说“拯救地球气候变化最有效的办法”,我看来看去都是需要采取“降低人权”的方法——尽管,这些方法不是暂时之间并非强制的,而是需要自觉自愿的。但是根据我的经验,这些方法要想在自觉自愿的基础之上,取得落实和推广,则是基本不可能的。唯有采取强制措施,才能变成“最有效的方法”。所以我说,拯救地球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降低人权标准了。



【103、政治机器人需要配上汉官威仪】


《习近平真正的对手:政治机器人》(2017年10月23日转载内幕)说:

他确实想改变体制

这段时间以来,世界上各种媒体、各种人物都在猜测一个谜:中共十九大将会出现什么样的领导班子?这个班子,是强化了习近平的个人权力,还是跟以前一样,只是一个政治派系平衡的产物?或者说,习近平并没有像外界传闻的那样个人权力强大,反而被这次大会证明他只能接受体制的制约,最终他与前任一样,曾经真想有所作为,但大会选出的班子显示出来让他难有施展。到底是哪一种情况呢?大家都在等待谜底揭晓。

但是我今天不想具体地去讨论谁将在这次大会上晋升政治局、成为常委,或者哪些人会留任,哪些人是黑马,那些人会落马。我想强调的是,依照我目前掌握的资讯,习近平还是努力在想改变体制,虽然他表现出来的倾向,是会向传统的个人独裁方面转变,还是会领导中国走向政治民主化,都缺乏足够的信息来支撑任何一种说法,不能轻易作出判断。但是从他在十八大以来的所作所为,显示出来,他确实想改变这个体制。

但是中共的体制有巨大的弹性,同时也有非常坚硬的内核。任何一个人想要改变这个体制,都会身处极度的危险之中,习近平先生也不例外。这就是为什么他从十八大以来,他真正做的事,最重要的并不是兼任了十几个小组的组长,事实上那些小组大多数都是空有其名,并没有真正实质性地推动变革。而他真正有所作为的领域只是军队。

为什么他要从军队入手?这正说明他清醒地认识,自己要变革体制具有巨大的风险,只有军队才能成为他坚强的后盾、威慑的力量。这也说明,他只对军队有真正的控制力,因为在军队体系里面,他是唯一的一个非军职的领导人,虽然军队内部是派系众多,但整个军队受制于文官系统,相对于其它系统要少很多。

从另一个角度看,习近平敢动军队的一个原因是:他知道这个军队已经腐败到无法打仗,未来一段时间,也不可能具备打仗的能力。所谓中国与印度开打,所谓在南海交火,以及所谓大陆对台湾的武力统一,或者说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军事捲入朝核冲突······对于习近平来讲,都是不存在的计划!他需要的只是利用军队来显示自己改革的决心,同时用军队来对企图阻止他、挑战他的权威的人,形成威慑力量。

习近平的对手是谁呢?外界有很多的想像、很多的描绘,有很多似是而非的内部信息传出来。这些消息有些细节可能是真实的,有些思路可能是正确的。但是,无论是江泽民、曾庆红,还是李鹏或者其他的政治元老,他们由于年事已高,很难对习近平真正构成致命性的威胁。这些人只能通过代理人,发挥在公开的言论中看不出来的影响力,来牵制习近平。

譬如说,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是江泽民势力的主要代表,他虽然在政治局常委中排名靠后,但了解中国政治的人都知道,他是中国最强有力的实权人物,他对中国的行政体系、金融体系,甚至中国从上到下的党政体系的了解程度和掌控能力,甚至对国际社会、媒体的实际操控能力,超过了习近平。他以支持习近平反腐的名义,实际上在中国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建立了自己的体系,插入其中——他是中国真正的二号人物。他对习近平的现在和未来的权力走向,都有巨大的牵制力。

政治机器

政法委书记孟建柱,虽然不是政治局常委,和王岐山一样,几乎可以肯定,会在名义上退出政治权力圈。但他这么多年对政法系统的掌握,实力不亚于一些名义上比他地位更高的政治局常委,因为他掌握了刀把子。即使他退休之后,政法系统已经佈满他的子弟兵。

习近平与这些实力人物会是一个什么关系?这种关系是否会有突然的变化?不只是在十九大上会有所表现,而且更有可能在十九大之后的一段时间表现出来。

其实这些状况的出现,反映出中共体制的力量。中国人都知道,中共体制,叫作“组织”。组织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人的力量,具有不可挑战性。它集中了、吸取了人类众多政治规则、方式,有强大的适应能力、调节能力和杀伤力。任何一个人,掌握好了这个组织,就可以极大地扩大他的个人力量;掌握不好,组织就会把你吃掉,不管拥有什么样的头衔。

我今天给这个组织,命名为:政治机器

我们知道,英国科学家霍金说过,如果人类继续研究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会最终主宰甚至毁掉人类。但实际上,中国历史上,人类历史上,政治机器人已经出现!在过去几十年间,中共的力量还比较弱,在热战和冷战中,都没有扮演主导性的角色。但是冷战以后,中国与苏联和其它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完全不同,走了一条经济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使中国有了强大的力量。

几年以前,大家还在嘲笑“中国制造”,是廉价的、粗制滥造的产品。但是这些巨量的廉价产品,产生了巨额的收入;这些巨额的收入、外汇,使得中共巩固了经济实力,度过了危机,强化了政治机器,使得其升级、进化,并向全球辐射出影响力、侵蚀力。

几年前,我在美国国会的一个听证会上提出,现在的美国不是能不能支持中国的人权、民主进步化的问题,而是能不能保住自己的利益和价值的问题。因为中国的力量已经不仅仅打入、侵蚀了美国的系统,而且在全世界前所未有地渗透,包括对各国的政府、企业、学术机构和大学、媒体······西方在二战和冷战中取得了胜利,但是未必能抵挡得住中国经济力量的诱惑。因为中共正好命中了西方社会最大的、永不熄灭的渴望,就是金钱!金钱!金钱!

我把这种现象,叫作“中国式的病毒”。这种说法,被认为确实是用来描述中国模式及其影响的一种形象贴切的说法。

但是很多人还是认为,中国的体制有巨大的不合理性,不公开,不透明,内部的冲突一直存在,矛盾会越来越积累、越激化,与西方民主体制形成强烈对比,而中国体制最终不能解决问题,会导致崩溃。

不过从目前看起来,尽管中共进行了激烈的权力斗争,中国发生了无数起剧烈的群体事件,老百姓在社交媒体上发出独立声音,但是总体来讲,中共体制还是在升级过程中,中共的精英分子,不可避免地要和这个“政治机器人”进行磨合,才可能得到他们的名誉、利益。如果没有利益,很难想像,会有这么多人愿意与这个体制拴在一起。腐败,是这个政治机器生存的唯一基础。

夸大了习近平的操控力

中共的反腐败,并不是要摧毁这个机器,而是要用这个机器来分配腐败利益,用反腐败来保证这个机器更长久地运作——他不能允许任何个人的利益在这个体制中无限制地膨胀。反腐败是这个政治机器的自我节制,而不是根治;腐败是这个机器必要的“燃料”。

现在外界夸大了习近平的权力,夸大了习近平对十九大的操控力,低估了体制本身的力量。在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习近平当然是想提携自己的人马,例如来自福建、来自浙江的官员,以及他熟悉的原来31集团军的将领。但事实上,这些官员都需要经过几十年历练,才能爬升上来。这个过程不可能几十年来一直都由习近平亲自培养。他必须接受一些规则。而更多人,在历史上与习近平没有渊源,虽然他们现在争相取悦习近平。

政治局常委,不论是五个人还是七个人、九个人,多数必然并非习近平的人马,而是由前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前的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曾庆红等人安插的各种人物。他们到今天,符合了进入政治局常委的资格。从目前来看,习近平在十九大的政治局常委的人数来讲,远远不构成压倒性的优势。这对习近平来讲当然是不可容忍的。我曾经建议取消常委制。

那么可以想像,习近平为了实现自己的雄心,会设法让政治局常委形同虚设。也就是说,在未来,让政治局常委更少扮演真正决策的角色。比较更多地让政治局担负更多使命。虽然在政治局,习近平的人马也未必能有压倒性优势,但他可以安插进更多自己信任的人,像上海的应勇,北京的蔡奇,重庆的陈敏尔,中组部的陈希,中宣部黄坤明,还有国务院的刘鹤,政法系统的王小洪······这些人在政治局中能成为他的坚强的辅助者。

不过对于习近平来讲,他用这些人也有困难,这些人能被重用,是因为与习近平个人的关系,得到他的欣赏;但他们也表现出来缺少宏观的视野、专业的能力,全国性和国际性的管理经验,这些方面,其他渠道升上来的许多官员比他们要强得多。所以在政治局中,习近平未必有足够的力量,像他在军队中那样运用自如。

习近平下一步要改变的东西非常多,除了十九大的框架,他还要在经济系统、党务系统、宣传系统、政府系统、人大系统、政协系统、外交系统、国安和政法系统······每个系统他都迫不及待地要进行变革。但是要推动变革,他必须像在军队抓出郭伯雄、徐才厚这些领导人,最近又抓出联合参谋长房峰辉和政治部主任张扬,才能拿到军权、打开局面一样,在这些系统,也需要抓住最有实力的人物,当然,是以贪污的罪名搞下他们。

也就是说,十九大之后中共更多高官会被抓捕——他们现在在台上,十九大,他们会进政治局甚至常委,但可能也是走在前往秦城的路上。但这些人比军队的那些人更有实力,习近平是不是能取得最终胜利,还是未定之天。

“病毒”可能重写人类文明进程

但十九大这个班子,与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的班子有个很大不同,这就是政治局常委会可能不再会重演过去各自为政的局面,也不会日常化,习近平可以否决他们。政治局可能每个月会开个会,比常委会更有决策力。但是不论十九大选出什么样的政治局常委、委员,其中有一些也会在十九大之后被清洗。清洗的人数越多,越显示习近平的权威增长,权力提升。到二十大的时候,他就有更大的可能性来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地位。

不过根据我对中国体制的了解,习近平推动这场变革的难度,远远超过邓小平,很可能超过毛泽东——不论他往哪个方向走,都是极有风险的。因为这个政治机器,你掌控不好,他会将你吃掉、同化掉。现在的判断,我不乐观,甚至可以说悲观。习近平是否能二十大上继续担任中共领导人,值得怀疑。体制的力量比他个人的力量更强大,而他的力量要靠体制来运行。

在这种状态下,除非出现中共体制无法控制的重大事件,否则政治改革、香港、西藏、新疆等地方的自治,不可想像。

现在,中共不但要将这个体制“人工智能化”,而且还试图把它变成一个“永动机”,不断升级,日益强大,恆久运作,永远执政。这就不仅使中国的政治转型遥遥无期,而且会进一步渗透全球、决定全球的命运。现在在世界舞台上,中国的力量已经不亚于美国,习近平受欢迎的程度在很多国家、商家,甚至远远超过美国总统。

中共辐射出来的,目前还只是“病毒”渗透,未来这个“病毒”一旦爆发开来,可能重新改写人类文明进程,甚于冷战、热战。

我希望我是错的,我也相信这不是人类的末日,我只是发出警报,让人们有充分的警醒。而人类一旦醒悟,总是可能避免灭顶之灾。

谢选骏指出:上面这篇评论有些精彩,但是作者显然不懂中国历史,至少不知“汉官威仪”。那是“古代世界的普世价值”。

汉官威仪,原指汉朝的礼仪制度,后泛指汉族的礼仪典章。

王莽夺得汉朝最高权力并称帝,宣布实行复古改制,包括服饰、经济等多方面的制度改革。但由于制度改革并不成功,并且最终导致王莽的失败。由于汉朝的巨大影响力,当光武帝恢复汉朝时“及见司隶僚属,皆欢喜不自胜。老吏或垂涕曰:‘不图今日复见汉官威仪。”——《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汉官威仪的汉,代指中国。汉族朝廷的礼仪、服饰制度。泛指华夏正统的皇室礼仪、典章制度。

古诗云:

1、独逢尧典日,再睹汉官时。

2、庶同昆阳举,再睹汉仪新。

3、太宗社稷一朝正,汉宫威仪重昭洗。

4、不图汉官仪,今日忽再睹。

5、已传尧雨露,更说汉威仪。

在我看来,等到“政治机器人”配上了“汉官威仪”的时候,苏联培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成汉化过程的时候,也许就会出现新的中国文明了。



【104、中国孤岛正在酝酿整合世界的能量】


《中国孤岛——全球体系背景下新冠疫情的政治观与文明论》(许章润 2020-05-20文学城网站)报道:

(编辑说明:此文为许章润教授的新作。秉持其一贯的对民族的责任感与对人类命运的关怀,作者直书胸臆,纵论检讨新冠疫情以来中国政治与社会、精英与大众以及当下世界政治出现的种种问题,并逐一谈及其有关中国的文明重建、制度更新以及后疫情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的看法。诚如该文所言,中国又面临巨大的历史转折,本网站希望推动就中国的制度与文化的转型相关的各种议题的讨论,欢迎专家学者就上述问题来稿赐教,以深化认识)。

要把我的歌兒唱完

不吐出最后一个字

绝不停止哭泣

苏联瓦尔拉姆沙拉莫夫(转引自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

冬去春来,举世皆疫,死伤枕籍,人间停摆。其所造成的全球社会性隔离,一种人类的消失与世界的陨落景象,其所撬动的潜藏已久、伺机而动的文明论疏离与种族论敌意,特别是它将政治的原始本质情境性地再度悍然裸呈,以及霸权秩序的颓然衰落所造成的国际无政府状态之初露端倪,伴随着全球性普遍政治觉醒与意识形态复苏,正在进一步逼迫着我们反思人间秩序的政治涵义及其文明指向,不得不直面并重述古老的政体之辩。由此,新一轮重塑世界秩序的精神进程已然开启,而必将进境于实际的政治进程。

置此情形,全球厌华效应第次发酵,对于共产极权体制终于重生应有之政治警觉,而中国的国家信誉扫地,中国之为一个政治单元再度空前孤立于世界体系,民生国运乃双双危殆矣。几年来内政外交的持续倒退,尤其是内政之向毛氏恶政暗黑深渊倒行逆施,卯足劲儿作呀作,早已引致广泛不满与普遍危机,而终究将必须建设中华文明宪政秩序方能建成现代中国这一现代立国的普世原典问题,再度进一步鲜明呈现于国人面前。换言之,这个世界于可见未来,中国则值此当下,究竟将会迎来与应当具有何种政治方式与生活方式,轰然大疫提示再再,而到关头矣。

当此危急存亡之际,书生天命,有话要说,不得不说。一己生命虽必殒落,明晨天际照旧一抹熹微,则存在不存,而存在永在。

一、恐慌政治、苦难政治与拯救政治——大疫以来,历经前期钳口锁喉、欺瞒作伪,后期一刀切全权维稳式举国发动,以万户萧疏、人人禁足为代价,国朝战疫已见成效,甚为显然。但因信息屏蔽,唯上是从,决策过程藏于宫闱,社会监督阙如,下层官员战战兢兢束手束脚,则后续效果难料,必有反复,同样难出意外。在此,监控型国家自上而下层层辖制,公权几乎不受限制,国民慑于恐惧而惯于听话服从,一日,列宁式政党的政制效能凸显,本不足奇。如本文后续所论,政治关乎良政,政制则唯善治马首是瞻,善治此刻主要表现为效能,而效能在于瞬间令万民禁足。刻下日常所谓国家治理云云,其实通常就是在抽离了良政这一基础之后,于此层面擘画。而这恰恰是某些公共危机时刻警察监控型体制的拿手好戏。看看朝鲜,闭关锁国,人人站得笔直,更且一目了然。

相对而言,立宪民主政体赋权有限,社会发达而政府公权多所收敛,进入战时状态的程序性条件苛刻,决策机制启动有待于协商政治赋能,短时间内可能反不若威权政体之雷厉风行。倘若遇到川建囯式领导及其极化党争,心有旁骛、懈怠疏忽却又自以为是,则立宪民主体制优势尽失,却又无威权体制的战时效能,则情形势必一塌糊涂。实际上,整个欧美此番预警不足,初期懈怠失措,多少反映了此为黄种人问题这一隐秘内心的文明论默认。此于日本财相麻生太郎年初七国财长峰会上的遭遇可证。相较而言,在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层面,中国并非失败型国家,架构于此国家之上的威权政制,凭借此种国家能力之无度财政汲取,喂养强大安保力量以为后盾,用国安纪检鞭伐官僚甚至直接取代官僚,因而更加强悍,加上这几十年人民血汗充实了国库,则战时机制一旦发动,短期效应突出。比诸今日之左翼极权,旧日老蒋统治蔚为右翼威权,而国家治理捉襟见肘,就在于其时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基础初奠,只是个挂一漏万、摇摇晃晃的大架子,工商经济甫开其头,财力人力均不敷利用,这便有以然哉,所以然哉。

也就因此,庚子春节翌日一纸封城,顿时举国禁足,考绩体制下唯恐疏漏,因而甚至层层加码,过犹不及。这边厢,百姓诺诺,源于一个怕字。不仅恐疫,更且惧官,连一瞬间仿佛获得执法权、权威加身的小区物业保安都怕,生怕行止失措而罹祸也。祸者,不仅是疫,更且为罚,一种极具任意性的、随时可能加诸身心的强制。实际上,也确曾普遍发生了安保村干过度执法实例。君不见,当此之际,多少行政举措说来就来,运动式,无所谓法制不法制矣。至于其之涉及中西生命哲学差异而导致生命政治态度有别,进而波及公共危机的应对方式,亦且甚为显明,后文还将有所论及。网议以民众「怕死」与否解释中西国民面临疫症时对于常态社会性生活之趋避,可作侃大山一乐,却当不得真的。都怕事,都怕死,只不过外在体制及其释放的信息不同,导致心理感受的恐慌程度与指向有别,以至于民情之万里不同风也。至于那些已然置身大疫,而懵然不知,却娇然我们相信政府的大妈们,十足典型的愚民教育的痴儿,连奶头乐们都不如,不足论也。

正是在此情境下,一俟封城,有限公布疫情,国朝上下乃娴熟运用恐慌政治,利用苦难政治,营造拯救政治,最终烘云托月般炮制出领袖政治这一神话。封城之后全民恐慌,于是全面收紧行止,恐慌因信息有限而发展成普遍恐惧。因恐惧而愈发依赖公权,只能服从,更加服从,后者乃于仿佛承担无限责任之际,予取予夺,万民俯首帖耳矣。国家和人民,就这样活生生惨遭绑架,而党国独大哉。其实,此番大疫,逝者已矣,伤者自舔,举国百姓克制自奉,万户萧瑟,承受了最大牺牲。如此这般,官宣对于实际疫情消长及其碾压之下患者长街求医的惶然窘迫情形之屏蔽,对于医护仁心智勇的选择性报道之引向电视荧屏前的开发感动,对于所谓火线入党、院士领头宣誓的赫然镜像的正面堂皇渲染,以及后来有关欧美应对失措之沾沾自喜、喋喋不休大幅报道,凡此信息披露之选择及其指向,悉数利用苦难,旨在维护永远无错的光辉形象,塑造这艘烂船从来踏波前行、力挽狂澜的神话,引向万众一心、同赴国难的公共诉求,以及追随领袖的政治寓意,而全然不论是谁造成了国难,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有如此之多的国难。虽说一厢情愿,可笑荒唐,但经此辗转,不仅一定程度上似乎于普罗大众感官层面成功将丧事扮成了喜事,而且活生生将作孽者变成了拯救者,令播散人祸、文过饰非的恶棍,摇身一变而为救苦救难的天使,进而,仿佛一时间消泯了对于天灾人祸根源之追根究底的任何可能性,特别是就此斩断了最高政治责任的因果链条。逮至疫情稍缓,情形似乎是,朝野上下,官民两头,悉数希望尽快做一了结,以告别这生命不堪承担之重。至于痛定思痛,追根究源,仅限于推导至大疫首发地之中低层级官僚主义者也,一旦稍有溢出,便成禁忌。

本来,匆匆交卷,等于忘记了背面还有考题,实有待后续逐步加上补丁,不遑稍懈。但无法究源追责,等于埋下祸根,一旦因缘际会,旧疾还将发作。十七年间,中国两度爆发疫疬,波及东亚与世界,此番更是殃及全球,而最后实际都不了了之,反而高唱赞歌,叫嚣战胜,厚颜若此,死护着面子而其实颜面尽失,均属一种后文还将论及的极权政治路径依赖,教训在此,令人浩叹。

这样,自始至终,伴随着钳口锁喉的是官媒文宣之紧锣密鼓。实际上,早在疫情正酣、人血喷流之际,已有红彤彤《大国大潮》刊行,令国人齿冷心寒。此后更有颂歌震天,塑造全知全能领袖光辉。无耻文人推衍革命者人格典范而指向领袖型人物结论,撒癔症,以此投名,为此张本。凡此颠倒黑白,虽说不出意料,却出乎情理,悖逆真理,面目可憎,最为令人恶心。那些央视播音评论诸辈,年纪轻轻,面容姣好,嗓音优美,却心智瞑懵,心志错乱,忸怩作态,为虎作伥,谎话连篇,令人反感,接近生理厌恶!难怪此前其后爆出那么多男盗女娼。坊议所谓央视者,高官富贾之后宫也,概为忿语,而慨为一般舆论矣!

至于其间大小汉语施密特们,或搬用例外论,或炒作拉丁左派陈词滥调,鹦鹉学舌,编写巨兽神话,操弄民族主义,煽忽革命人格,炒作中美对抗,织造中西明暗强弱寓言,开发感动,利用钟南山张伯礼式巧伪之徒维稳白手套,白脸红脸,牵引盲众,种种伎俩,狡黠险恶,而又愚蠢无比,超越戈培尔,羞煞塔斯社,气死张春桥,却终究纸包不住火,更是不在话下。至于粗鄙下作文痞天天喊打喊杀,把核弹挂在嘴上,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民间称其搅屎棍,更不论矣。一场本应赋予国族以生聚教训的苦难,似乎竟然就这样白白流逝了。

顺提一句,坊议辄谓能爬到这个位置,说明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此论看似审时度势,世事洞明,人情练达,其实不过是一种事后追认式的成王败寇逻辑,唯权是从,逢王就跪。究其实,多数而言,这两把刷子要么依恃蓝色血液或者诸如秘书这类裙带关系,扶上马送一程,只要不是太傻都行。上位既易,则行云流水,少爷作风用于执政,百姓殃矣;要么凭借逢迎溜须、人前人后那一套,展现的恰恰是劣胜优汰,令不幸混迹官场挣一份口粮的良心不泯、品格正派之士,只能甘具边缘;要么按部就班混年资,或者,天上掉馅饼,整个儿一个糊里糊涂。而一旦上位,等因奉此,知识增长停滞于学校毕业之日,心智与心志一边倒,唯一常习的便是官场文化,却因权位获得话语权,遂以发霉的旧货应对眼前的现实,除开绝对看上边眼色行事这一条牢记在心,其他早已朦憨,却又仿佛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矣。对什麽都敢指示,而且,都是英明指示,这本身就是最大的无知,愚妄可笑之至,却自上而下,层层上演,级级模仿。置此情形下,居然还好意思说党政机关里有大量精英,而非渣滓,其认知错位,自爱兮兮,令人作呕。

二、狰狞国家与极权政治的路径依赖——面对大疫,民族国家疆界及其地缘政治意义兀自凸显,立马取代跨国共同体,画地为牢,各自为政,以利己自保为最高准则。而且,其地理与法政意义超出文明论,也逸出政治意识形态。一国之内,亦以行政区划切割。人人自保,村村自保,国国自保,断航禁行,无不沿边界展开家门、村口、省市区划与国境。更有甚者,大疫初期,竟然上演了地区规模乃至于国家层面抢夺拦截医护用品之丛林闹剧。换言之,国家政治中信誓旦旦的公民政治瞬间为生物政治所取代,国家间政治中的共同体概念面对古老的国家之强力地缘实存,即刻不攻自溃。置此情形,公民身份旦夕抽缩回国民,国民再被迫萎缩为市民,市民蜷缩成属地的居民,居民蜕化为唯求保命的生民,甚而,具体到街区与门牌,竟至于绿码中的号码。真所谓画影图形,无所逃遁,天网在上(underhis eyes)。大国家、大政府阴影下,公民个体不仅无法逃离国家,而且随居住地浮沉,仰其鼻息,讲述了一个政治不仅是和平共处的基本原始准则这一大是大非,而且道出了政治是围绕着国家这一法政共同体权力而展开、本来意欲铺排之、却不意为其所操控之异常尴尬。就是说,作为治理单元、受托对象的国家,变成了赤裸国家,人民回归赤裸生命,而委责于国家及其政府。国家及其政府呢,不论表面上或者现实中,乃君临一切矣。

正是在此,身处晚近三、四百年方始形成的这一地缘法政大框架中,仿佛坚不可摧的自由主义一己悲欢,已被大疫之下顿然现身之巨灵收拢于有形巨掌。威权国家本就无此政治底蕴,藉疫操练,驾轻就熟,无以复加,而人民从来都是赤裸的,立宪民主国家亦以例外状态应对,就其外溢效应而言,那历经沧桑的民主国家阵营一经大疫击打,其实早已落叶纷批,各顾各,硕果仅存的不过是萎缩为军事情报分享机制的五眼联盟,一个盎格鲁撒克逊之上阵父子兵。既看不到全球民主国家之同仇敌忾,也难觅民主国家之声气相求,而原因不仅在于民族国家这个原始巨灵发力,现代国家的1.0版本(民族国家文明立国)冲决了其2.0版本(民主国家自由立国)的目标设置,而且,在于老美这个头号民主国家居然沦落为特朗普式的病夫治国,了无头号大国应有的胸襟与担当,曾几何时的美国时代也就仿佛要进入后美国时代了。美欧等地民众不时上街抗议个人自由受限,公民联邦仿佛依旧发力,而民粹与民主夹杂,反智与反暴混融,此间源流堪为索引。进而,诸种因素辐辏,导致虽然大疫将一损俱损的现象摆在眼前,而下文将要论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无论是在本意还是引申意义上,均顷刻土崩瓦解。

的确,大疫之下,奠立于地缘政治的民族国家原形毕现,挥起了各扫门前雪的巨帚,高墙沿囯境瞬间耸立,可堪讶异,却绝非意外也。不过,必须指出的是,此番应对大疫,北欧的瑞典和东亚的日韩新等囯,中国的台湾地区,以色列与澳新诸邦,取法乎中,其方式,其理路,堪称典范,深值探究。香港这一原本治理优异之地,人财两丰,却失误连连,适为反例。当然,以色列常年处于战时或者准战时状态,其成功抗疫模式,难为其他常态国家所仿效,因而,可能也就仅具个案意义。无论科技还是文化,此邦时常一骑绝尘,难以仿效矣。

就国朝情形而言,公权借此进一步强化,呈现出救灾政治与治水社会的全副症状。但凡自上而下,级级发动,层层加码,举国同调,政治当头,罔视法制,宁左勿右,压抑民间,取消社会,以及钳口噤声、抓捕异议人士等等,悉数上演,仿佛无所不能,却又捉襟见肘。当然,无论怎样,圣主英明,贪官有罪这一条总是万变不离其宗;上头政策好,下头执行歪了还是永不言败的制胜法宝。华生兄的长文滔滔,处心积虑,为君上忧,不过为此精致理论版本。其结果,如前所述,阻绝了究源追责的因果责任链条,是非难得清算,但等下次天灾人祸,一切照旧矣。非典而后新冠,居然接二连三爆发于崛起中的大国,一个确曾诚心希冀世界接纳的古老城邦,已然对此做出了最好帮助。行文至此,媒体报道三鹿事件重演,人间又现大头娃娃,再度对此慨然作证,岂一个痛字所能道尽。不过,话说回头,其间堪值凝视而思考者,乃面对汹涌民意,公权于李文亮大夫事件上急剧转身,说明人民一旦觉醒而不再恐惧,齐齐勇敢发声,则威权铁桶已然并非滴水不漏。总体而言,凡此极权政治的路径依赖,表明这个国族基于立宪民主的共和理路的现代治理,无论是菁英理念还是大众实践两端,均尚付缺如。应急性的准战时状态收拢了本就薄弱至极的民权,在初期略见零星异议以后,音消响歇,而权力万能与领袖全能的群众心理,蔚为一般国民意识,直将那如弱水泄沙般的公民观念,扫荡无余。

但是,另一方面,正是这场大疫,特别是它所暴露的一人至尊决策模式和以党为大的价值理念,不仅让精英阶层,也令一般民众恍然其良政不存的事实,惶然而恍然于公民面对撒谎成性的公权无所措手足、只能它说啥就是啥之无可奈何,更加明晰极权政治的威势及其致命弊害,而催生出对于立宪民主、人民共和之良政善治不可遏止之渴求。党国之为恶的实存,已然不容于民情,遂再度昭告于天下。毕竟,从疫情初露至封城前夕,钳口欺瞒,展示的是一种地域主权体为所欲为的整全性权力意志,而终亦必对于整个人类常规生态之随时肆意蹂躏的现实性,预演的是一种末日审判式毁灭政治,已然向全体人类敲响了警钟,而且,其实也敲响了自己的丧钟。否则,如诗人所咏,

被唤作正义的殿堂

一个土生土长的靡菲斯特穿着列宁装

把奥罗拉的孙辈送往旷野

其间沉渣泛起、接连发生的一种骚操作,一种转移视线的有效手段,也是帝制王朝政治最为邪恶的御民之术,同样是一种极权政治面对危机时的路径依赖,就是群众斗群众的全面内战。此刻,它表现为围绕著作家方方女士作品的争论进至于批判展开了。收放之间,或为灾情压顶、封城闭户时之悲情出口,或为疫情稍缓、开城启户后的民粹靶点,用亦用矣,弃亦弃焉,全在背后那个邪恶文宣,而有汹汹盲众如臂使指,更有落井下石者之推波助澜。一俟方方热冷,不足以鼓噪盲众,可以预言,必有圆圆热或者团团热等文宣沙尘暴取而代之,再度肆虐媒介,愚弄国民心智,荼毒国民心志。迄至本文杀青之时,背景深厚的盲众打头、而有官方文宣唆使的这出闹剧,正以大数据极权主义及其微信恐怖主义方式,扫描锁定,定点清除般地指向一个个直言教授。高校党政动如爪牙,最为卑鄙,立即启动调查程序。这样,全面内战终于从批作家发展为斗老师。朋友,1966的情形,已然卷土重来矣!可以预言,纵便侥幸不至于即刻发展成全面斗批改,然而,值此情境下,人人自危,噤若寒蝉,从今往后,国朝高校必会更加死水一潭,所谓文化创造与中华文明复兴,从此不过梦呓,云乎哉!

本来,正常情形下,生命权和自由权之间的平衡首先表现为一种政治意识,而终究诉诸法权,必需也必有一个唯一标准答案。恐慌政治的邪恶在于混淆其间区际,将公民政治驱逐,令个体成为赤裸裸的生物存在,让生物政治学凌驾于一切德性之上,从而,将作为医学手段的社会性隔离悄悄转化为政治性禁制。由此,将头号生存优先权赋予党国本身,一切围绕着党国之万世一系打转。吾国情形若此,大洋彼岸头号大国,此刻仿佛同然,第一生存优先权居然是激化党争下的连任愿景,一切围绕着选情打转,以连任为最高考量,其目光短浅,胸无大局,肩无担当,唯剩气急败坏,谎话连连,实在对不住自家人民和这个伟大邦国,可谓政制失败与民粹主义川普式对美国追踪政之登峰造极,虽良政而乏善治矣。究其实,同样是一种路径依赖,展现了帝国意志萎靡后的文明腐朽与民主体制运行既久、需除积弊而暂时无解之无效自救也。

在此,饶有意味的是,中文世界有一种叙事,其引欧洲舆议,认可国朝处置紧急状态的决断能力,指认此非全然政治意义上的剥夺自由,毋宁,乃医疗意义上的紧急处置。在它看来,新冠君临天下之际,决断是国家权力最为重要的能力。正是借此能力,国朝迅即摆脱大疫所致失序之例外状态,率先回归常态。如其所述,法国哲学家巴迪欧就认为例外状态其实是一种正常状态,对此状态下的集权模式不应过分解读,因为不管是中国还是法国,这种战争状态中的应急手段其实是正常状态,而此时国家也必须紧急出场,显示为赤裸国家,亦即兑现霍布斯所谓国家最为基本的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的功能。职是之故,此刻的国家权力是中立的,面向所有人。否则,反致更大灾难。国内所谓新儒者同样傥论权力及其决断的必要性,赤裸裸表达权力膜拜,一副乞灵于权力之脏兮兮可怜样儿。可问题在于,他们似乎均揣着明白装糊涂,此于欧美,或为例外状态,因而需要政治决断,而于国朝,则为常态,一种日常全面专政状态,不过于此再度放大而已。一个并无个人自由与立宪民主以为基础,并借此予以对冲的所谓决断,其实是为所欲为,至多维稳而已矣!再者,此集权非彼极权,政治决断亦绝非等同于国家权力实即政府权力之最为重要的能力,毋宁,后者乃为治理意义上的行政主导者。再说一句,行政执行力不等于政治决断力。诸如封城这样的决定是一种行政决策,而非政治决断。决断是也从来都是政治的权能,只掌握在最高主权者手中。刻下国朝最高主权者缺位,人民以及作为它的个体行动状态的选民不见踪影,则论者误将党国之专权当作最高主权者之最为重要的能力,可谓昧矣,而巴迪欧们痴矣。至于说尊重君子的儒家价值观是中国抗疫的文化密码,面对千千万万惨遭整肃、葬身沟壑的华夏读书人,面对李文亮们,真不知汉学家作者如何自圆其说!?

三、文明小国——大疫来临,一下子折射出中国依旧是文明小国与精神竖儒的窘迫。首先,现代政治文明阙如,致令政制难济政治困厄。人类的最高智慧是维续共同体和平共处的技艺,文明的最高成果在于确保其和平共处之良政,而它们不是别的,就是政治,尤其是现代政治文明之善果也。笔者屡叙现代国家前后递升的两个版本,理述国家理性的三个层面,综论文明立国与自由立国于建政立国之双元拱立的宪制意义,苦口婆心,情见乎辞,不外乎意在帮助,置身现代时段,拥有现代政治文明,以此立国,据此建政,按此行宪,照此办事,是建设文明大国的必修课业,而为文明昌盛之必有作业,也是现代公民之必需修业,终亦必造就良善生活之普遍福业。就国朝刻下情形而言,立宪民主、人民共和蔚为现代政治文明之荦荦大端,无法回避,总需登场。无此政治设置与政制安排,政府行政再有绩效,也难免政权危殆,更何况不可能维续永远的高速增长,而绩效从来都是有涨有落,所谓大年小年也。再者,增长后分红严重不均,却无主权在民,治权在贤;政权为主,政府为客这一宪制安排善予纾缓,政治正义不存之地亦无法律正义与社会正义救济,凡此因素叠加,则危殆永存,恐慌成为政治常态,而恐怖遂成社会生态,恐惧乃深深内化为国民心态矣。相较而言,立宪民主诸国恒有政府危机,间或社会危机与经济危机,甚至会生发文化危机,但却一旦奠立,从无政权危机,邦固而囯安,原因就在于政权的永久正当性与政府的周期合法性互为表里,进退两补,出处相应,上下撑持,唯一需要担心、不好好干活肯定就会滚蛋的是仅具周期合法性之政府也,受托组织政府而依法行政之政党及其政客也。吾囯所缺,而他山之石,恰在于此矣。

正是此种宪政体系及其政治文明,开启了政治问责的公民之道,绝不承认无错政治,也不能容忍一个不会道歉的政府,虽说任何认错与道歉,同样需要公民去争取。认错政治与道歉文化,堪为现代政治之政制层面的必有机制,也是此种政治之于政制的道德约束,而恰为全体公民和平共处之政治文明也。否则,体制上的无错政治与最高领导人的无谬神话猖獗,认错与道歉文化阙如,道义荡然,国民眼睁睁看着他们作恶却无招架之力,则是非混淆,人间必成匪帮。国朝今日山呼英明伟大,正陷于此壑,促令吾国所缺者,愈发显豁矣。朋友,想一想吧,十七年里,两度疫兴,此番更是播散全球,造成广泛而必持久之灾害,不论具体原因何在,吾国岂能不三省吾身,而躬自致歉。首先是向全体国民道歉谢罪,特别是向死伤同胞道歉谢罪,并追究法律责任与政治责任。否则,违逆国家政治中的共和道义,有悖全球和平共处之处世之道,亦非力倡人类命运共同体之崛起大国所当为也。在此,切不可与今日美帝这届领导比烂,一个盛极而衰的晚期帝国治理,教训多于经验。特没谱天天自爱自夸,没羞没臊。就此而言,特没谱这位老兄祸国不假,而良政早已奠基后如何续于精进,从而保有善治,同様为立宪民主政体必须朝夕怵惕者也。

再者,现代政治以文明与自由立国,意味着国家必须保有道义愿景,一切均当皈依公义,以追求公道为政道之正道,追求与捍卫人类永久和平。就此而言,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福利,虽非高端远景,却为眼前目标,拿捏尚佳,有点儿现代政制目标的意思。倘能配合以坚实的政治德性,堪为响当当竞选口号呢。而关键所在,也是问题所在,在于心口如一,说到做到,不能挂羊头卖狗肉。例如,为此首先需要让人说话,还我同胞以言论自由,屏拒那个恰相违忤、钳口噤声的书报检查体制,以及作为其源头的党国体制。连话都不让人说,还幸福个鸟啊,怎么个复兴法子?!在此,对于道德堕落的修复,不能走一贯伟光正的路子,其结果只会进一步混淆是非,戕害心灵。毋宁,严明是非,厘辨对错,惩恶方可扬善也。就以李文亮事件之前后反转而论,其之迫于压力,操于权力,知错能改,虽说我羞答答,小修小改,却也算是善莫大焉。但于加诸其他同胞的迫害,同事同理,却依然固陋顽拒,则等于表明前者只是姿态,而非基于是非之服膺,后者才是本质,才是真意,而反差若此,无异于在用钢鞭抽打着中华文明与全体国人的道德神经矣。

不宁唯是,那边厢,精心塑造、着力树立的钟南山张伯礼式听话驯服的榜样,一种典型的懂得适时适度站台的伪君子,一种维辛斯基和李森科式人物,反被塑造成大众英雄与公民楷模,正说明此间错乱依旧,而德性坠矣,可堪蹉叹!张伯礼者,蒙昧若此,居然抡起大棒打人,充当棍子,尤为不堪也。往大里说,包括钱学森们在内的纳粹科学家们,同在此列。尤有甚者,艰困当口,年轻一代外交官们及其莫洛托夫式表演,看似伶牙俐齿,实则愚陋不堪,捍卫国族利益不足,而败坏中国形象有余,令人于惊诧而恶心之际,不禁忧心如焚。不下狠心整顿这个专事交恶、进退失据、毫无章法、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外交部,囯无宁日,复兴云乎哉。

也就因此,秉具健全的囯族心智,蔚为文明大国必有之修业,也是所有文明类型理当修习之课业。大者,恢矣,弘也,而与所谓岛国心态或者受伤文明区别开来。以此观照,此番大疫以来,国朝上下依旧为历史创伤情结所缠绕,着实暴露出吾族心智之羸弱。一句所谓病夫(sick man)常论就引发轩然,可以作证。早已成长为全球体系中举足轻重的大国,不料,却依旧有着一颗极易受伤的玻璃心,要么正帮助吾囯吾族依旧自信不足,有待理性洗礼,亟需文明澡雪。换言之,此非唯情结作祟,亦表明知识论之庸蔽。要么,就是恶用创伤记忆,有意撩拨盲众也。正是在此,一方面有意无意遗忘痛史,尤其是眼前的锥心之痛,另一方面却又深陷1840情结而不能自拔,表明恶劣文宣多年洗脑,戕害我华夏国族心智深重。

由此,不难理解,这边厢,当其国中大疫暂缓,危机依旧,而全面、深刻与致命危机才刚刚开始,却不期然而有所然间,矫嚣之声纷起,民粹嗤外涛激,伴随着大小汉语施密特们的例外论调,肉麻颂歌震天,其结果,如诗人所叹,他们日夜编写关于巨兽的神话,万千猛兽伺机在春天复活;那边厢,环球疫的政治正酣,死伤日增,尸横山水,则痛定思痛,沉痛转化为积怨,积怨催化忿怒,忿怒引发政治,必随时日牵延而逐渐爆发,甚或势如火山喷薄,则声讨气气部门,政经齐伐,也是预料中事。反思既深,痛感疼痛,总须剑指。可以预言,以世卫组织和全球防疫为突破口,其必一浪高过一浪。当此之际,在国家政治层面,国朝民粹主义反智与民族主义仇外,两股恶绪,交替发作,唯一烘托的是领袖英明万能的神话与政府救苦救难的佳话。与此相应,一个类似于犹太人千年阴谋的中国阴谋论在民粹层面若隐若现,已然浮现在美国红脖子们的街头口号中,而集体猎巫式阵势雏形初现,不能不引发关于启蒙的沉重话题。病夫治国,错乱荒唐,大洋两岸,如出一辙。重申一句,文宣最为无耻,在在败坏华夏德性,而令举世嗤笑矣!

顺提一句,国朝情形,大学里的工科师傅是极权的天然帮凶。此与个体人品好坏才学高低无关,毋宁,涉及的是一种作为工作状态的生存状态。君不见,所谓的团队协作运行方式,听命于一个老板核心的组织方式,绝对遵奉定律而后善自运用的服从式思维逻辑,仰赖官方项目与找米下锅的生存状态,层层辖制、分包归拢的管理体制,以及绝对趋利避害的商业导向,特别是了无价值观的价值观与普遍毫无美感的美学状态,使得他们俯首帖耳于绝对权力。而威权国家最为欣赏的就是这种头脑可能发达,而心肠近于麻木,却又惯于服从的新人。所谓听话出活者也。可惜,就建设正派人生、良善社会与惬意生活的现代文明囯族而言,没有深厚博大的人文底藴与科学理性,徒有工科技术,充其量不过一介二流国家,根基摇晃,难挡风吹雨打。再者,作为本应最具时代意识而锐利灼人的高校学生群体,整体性心志萎靡,蜷缩于商业压力与权力宰制的双重牢笼,所谓后浪者,不幸而为社畜也。同样本应直面人类苦难而抒写人性的作家们,面对时代,从诺奖得主至著名写手,连扯淡都谈不上,整体性沦落为人格竖儒。抑有甚者,甘为咿咿呀呀忸怩作态抬轿子吹鼓手也。那边厢,西方的左派正在重复上个世纪他们对于苏俄政权的错误认知,乔姆斯基老先生堪为昏聩典型,巴迪欧不甘瞠乎其后。至于那些吃了人家嘴软的,拿了人家手软的,更不论矣。凡此种种,东西连环,少长合璧,造成了吾友所言整体性文明可毁灭之颓势矣。

四、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复存在——大疫起自武汉,迅速广布全球,至此,国朝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意不无良善,卻因倡导者德位不侔,宣告破产,特朗普执政后重行大西洋孤立主义而拱手送上的重塑全球治理领导权机会,因此一疫,消耗殆尽,而国運亦可能随之逆转。连伊朗卫生部发言人,都忍不住以bitter joke指斥国朝提供的疫情数据,说明国家公信坠底,政体德性破产,真可谓四面楚歌,山穷水尽。另一方面,美国在将近三十年里误判最大敌人,陷入耶回冲突而跋前踬后,同样耗尽冷战全胜之红利,却无视红色极权之羽翼渐丰,以至于养痈遗患,一如二战之与狼共舞,在灭掉德意志法西斯之际养大了更大的红色苏维埃恶魔,同样教训深重。事实是,不折不扣是,為了打击绿教恐怖主義,而与红教邪魔结盟,結果养肥了一個更大的恶魔,可谓二十一世纪开局之初自由政体的最大教训。至于太平洋东西兩大国每日低水平口水战,昏话连篇,仿若童稚无赖小儿厮打,跌破底线,实在不堪,将这个时代文明低陋之本相,暴露无遗矣。

所谓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意指谓普天之下皆兄弟、环球诸国诸族荣损一体之事实,借用为政治外交口号,亦且响亮,甚至秉具甚为厚重之道义。但因倡导者内政上恶待国民,此番大疫又造成全球停摆,致使这一作为政治外交口号之招贴,已然不攻自破,好端端一个理念就此同样停摆。后来虽然到处送钱送口罩,派遣数支医疗队,天天元首通话,却已然于事无补矣。旨在媚好的慷慨政治可能适得其反,枉费金钱人力。其间情形,恰如德媒BILD署名文章所言,您是不是以为如果您现在在世界各地慷慨地发送口罩就是一次伟大的友谊?我不认为这是友谊,这是可笑的帝国主义行为。事到如今,后冷战时代就此彻底结束,所谓的大国崛起及其中美共治型态告终,新一轮世界秩序重组恰与国朝早先希冀反向,正在缓慢而坚定地酝酿推进之中。而这既是极权政治逻辑的绝对主义普世理念诉诸实践后遭遇反弹的必然后果,也是自由国家社会推展的全球化之必然对冲要求。世界变天,中国顿成孤家寡人,此前四十年辛劳几乎毁于一旦!北京奥运以还极权政体随着钱包鼓胀而不甘寂寞的一系列骚操作,七年来强人政治接续不断的前现代式愚钝妄为,其于国际政治层面太过幼稚的仿帝国式张狂,尤其是此次大疫初期之昏招迭出,终于事与愿违,借此世纪大疫,令吾国吾族吾民国际声誉跌至谷底,再度将中国推向危难边缘,而国族命运重遭生死存亡之抉择矣!

君不见,所谓为世界人类指明发展方向云云,透露的是虚幻谵妄的领袖欲,正为毛式人格膨大之精神疾病阴魂与共产普世绝对主义两相激荡、互为底色之畸形发作,而以亿万国民节衣缩食、凭靠公权无度财政汲取搜刮之财富,所推波助澜之公子哥癔病症候群也!至此,日本记者所讽之无谬神话,早已是自说自话了!

不宁唯是。海外华人,特别是对祖国怀有纯真眷念的留学生群体,其中又尤其是未成年孩子们,因为一纸禁令而回国无门,返家无航,不仅将个单相思击得粉碎,而且暴露了宁予洋人不予家奴的刻薄寡恩,既悖人伦,亦违国法。旅俄同胞,数以万计,大难之际,辗转跋涉至东北口岸,希望返囯避难,却被严堵于冰天雪地,更有那冷血大使厉声警告,放弃入境幻想。全世界文明诸国,大疫爆发当口,悉数呼唤国民赶紧返囯,游子归家,唯独国朝将同胞拒于国门之外,刻薄寡恩如此,令人情何以堪,暴露的却是视国民如草芥之一贯心态也!他们可能遭遇驻在国民众的歧视甚或攻击,实际上已经发生过多起这类事件,印证着笔者前文有关厌华排华的预计。而对于国民之吝啬,因有大额外援之比对,更加彰显,令人齿冷。湖北人均47元之救助,就矜夸慷慨,恰如网友慨言,不如民政部在青海三江源打个鸡蛋,然后说全国人民都喝到了鸡蛋汤算了。

走笔至此,或曰,瞧瞧美英,防疫不力,不如咱呢,你为何不鸣鼓抨击?朋友,人家的事自有人家操心,我更关心自家同胞,不行吗!?

总之,如此这般,不讲价值标准,只关注产业链的这波浪漫全球化,至此终结。新一轮政治与文明的全球性分化组合,伴随着疫情发展,悄然拉开了序幕。其间,全球性的去中国化进程已然启程,正在展开,从金融、产业布局到资源配置,一场去中国化的新秩序必随后疫情时代之政治反思而加速推进。此不幸也,而祸肇于庙堂,苦难却为全民所承受矣!作为这一轮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其世界体系的广泛参与者,遭逢如此逆转,怨不得别人。其结果就是,在最好的意义上,正如一位观察者所言,(纵便中国)战略机遇期虽未过去,但己进入危中求机阶段,国际上去中国化使形势极其复杂和不利,连非洲等基本盘都出现松动,前期大量投入可能失效。

尚需指出的是,俄罗斯一直利用疫情与美帝眉来眼去,火中取栗,渔翁得利,直至俄美发表联合宣言,大赞易北河精神,旨在共同应对二十一世纪最严重的挑战,则挑战何在、挑战者何,实在意味深长,用心与理念均不加遮掩。置此世界体系自助体,俄人所作所为旨在扩大自家利益边界,无可厚非。遭到羞辱,哑巴吃黄连的是战狼式外交的主导者,而将吾国吾民置于险境。将涉关国运的跨太平洋关系恶化到如此地步,并非西边一家之责,但却更为吃亏且危乎殆哉。正是在此,再说一句,几年来封建土围子式外交及其逞口舌之快的小心机,害莫大焉,赶紧休矣!

在此,尤须着重指出,凡我国民,必须阻止狗急跳墙式转移视线的任何战争冲动,无论它来自何方。疫情档口,未必开火,而大疫后果,包括经济危机、社会动荡与文明敌意之第次凸显,往往后延半年一载,甚至三年五载,则其时危险系数反而升高,有意为之或者擦枪走火的可能性更大。1929年以还之世界经济危机,终究催导出1939年之二战恶果,殷鉴不远矣。在此,国朝无需汲汲于跟美帝争锋式的军备比家伙,更不能动不动对祖国宝岛同胞们示狠,老美也别老在中国边上耀武扬威炫肌肉。就吾国情形而言,建设常态国家与文明国家,而首先是让全体国民丰衣足食免于恐惧,比什么都重要,也更加急迫矣。

五、意识形态偏见与良政的国家理性——中国的去西方化与世界的去中国化同时并进,正在修正着国际体系的基本架构与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秩序,将所谓意识形态问题再度凸显。实际上,所谓去中国化,主要是去共产中国化或者去中国共产化,而与吾国华夏文明无冤无仇也。毕竟,十九世纪那种西方列强打上门来的征服式景象,洋大人横行霸道的时代,一去不返矣。而且,究其实,对于华夏文明而言,共产极权是入侵者的蛮族征服,吾国不幸而成其殖民地矣。在此,有一种讲法叫做意识形态偏见,傥论者大言滔滔,指斥外人对于国朝抱持意识形态偏见看似振振有辞,实则根本无理,纯然混淆是非。须知,类似于文化多元或者价值多元,警惕意识形态偏见不等于抽空基于人类良知的正邪判断,更不能以所谓意识形态差别取代正邪判断,而与邪恶为伍,为邪恶张本。而且,作为意识形态的思想体系和价值体系,一旦与权力互为表里,就脱离书斋,展现其现实性,载浮载沉,为祸为福,因而,也就不得不接受人类良知的检视和判别。当今世界,历经苦难,饱尝忧患,早已晓谕天下而天理昭昭者,就是立宪民主与极权专制之异于人禽,不可两立;良政善治与统治治理分处不同层面,岂容混淆。时至今日,没人会说对于作为纳粹精神内核的法西斯主义,对于支撑现代殖民势力征伐其他文明的帝国主义,对于奴役戕害原住民的种族主义,对于贬抑女性的男权至上主义总之,对于凡此种种意识形态之抵抗与排拒,竟然是一种所谓意识形态偏见。此为底线,不可突破,如同不能容忍以女童做祈福人牲之邪教,否则便是打开地狱之門。

是的,其所谓意识形态偏见,是指对于国朝建制立政的那种主义之拒斥。而它不是别的,就是笔者多所陈述之邪恶的法日斯主义。此种意识形态,将法家愚弱人民的残苛法术、日耳曼马恩之狂悖历史社会理念和斯拉夫列宁斯大林之暴虐专政学说,杂糅混融,以所谓的历史规律宰制当下的人世生活,而他们是唯一掌握这一历史规律者;煽动和利用人性之恶,凭借霸道垄断一切权力与财富,将党国独大及其万世一系凌驾于国民福祉之上,公然宣称国家人民是自己的家业,而将邦国及其人民视同予取予夺的殖民地;特别是它摧残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要求一统与服从,践踏美感和人伦,崇奉神棍,迷信暴力,鄙视常识,早已令吾土陷入血海,天下颤栗。当其狂暴发作之时,多少同胞尸横沟壑,多少灿烂文明善果惨遭毁灭。痛定思痛,对于此种法日斯主义之厌恶、排拒与痛恨,绝非什么意识形态偏见,毋宁,乃是常态人类社会正邪不两立之同仇敌忾。时至今日,正是在此意识形态笼罩下,一个令自己的人民恐惧,也让世界不安的政权,其言行不一,恶待囯民,政策飘忽而不可预测。在此设问,于此怵惕,为人世生活布防,唯恐其少与缓,不惮其繁与速也。君不见,自由政体世界居安一隅,承平既久,了无斗志,大哥二哥麻子哥,致使法日斯主义坐大,本身懈怠而疏忽,终于招致大祸矣!

当下中国,已然超逾一个半世纪的大转型进程走到了最后关口,几经跌宕,就差最后临门一脚。将转未转之际,法日斯主义借助体制暴力,返身回头,不肯往前走了,致使近代中国超过七代人的长程接续浴血努力可能毁于一旦。故而,急切呼唤基于人性、呵护人生、尊重常识,而立基于立宪民主、人民共和之良政的国家理性,时不我待矣。在此,尊重常识与人性,容忍独立多元,鼓励自由探讨,兴盛公民政治,尤其是立法保护国王的忠诚的反对者,均为其目。从反面而言,则拒斥党国体制、权力垄断与领袖神话,取消书报检查与思想操控,同为其目。纲举目张,则主权在民,治权在贤;政权为主,政府为客;授受以公,临治依法,凡此政道与治道,蔚为其纲矣。

顺说一句,值此档口,放眼世界体系,基辛格这类跳梁小丑式掮客术势之徒,已无忽悠的可能性了,走到头了。保尔森式赚得盆满钵满的骗子,肯定也是见好就收,不敢再趟浑水。瑞幸之厄,自作孽不可饶,但实为金融绞杀之预演,牛刀小拭,兵不血刃,遭殃的是万千平民,而非国朝权贵与布局套现的巨骗大鳄。笔者申说之近代世界历史进程中的自由主义第五场战役,在边缘抗争燃烧烽火后,居然是以一场人祸大于天灾的瘟疫而全面铺展开来,正所谓不作不死,而人算不如天算,纵便诡诈,千般机心,奈不过天行有常也!恰如网议所言,从世界大国蜕变为全球公敌,将此凸显的转折点竟然是一场撒播全球的疫病,虽出乎意料,却在情理之中,其病在腠理,非疥癣之疾,却为肘腋之患,无它,即此法日斯主义也!要是对此邪恶之教义进行抵抗与批判就是所谓意识形态偏见,如同对于劫匪之谴责就是道德偏见,岂非滑天下之大稽。

六、以真相与责任奠立政治基础——如前所述,现代政治是一种可问责性公民之道,人民为大,派生出有谬与纠谬、认错与道歉的政治文化。否则,便是恶政,囯将不囯。秉此以思,为防悲剧重演,则下述八端,允为起点。

第一,还原历史真相,切实查明新冠流行原因与病毒源头,特别是查明并公开真实病患数据,向全体国民如实交代。为此,需以国务院白皮书形式,载明其间央地政府所作所为,尤其是今年一月三号与一月七号两个时间节点的决策过程及其内容,说明为何及时向美国政府通报疫情,却对全体国民隐瞒撒谎,致令百姓毫无防范,死伤惨重。

第二,彻底追责,直至最高政治责任,责令向国民道歉谢罪,交由国法论处。

第三,释放公民记者、维权律师、信仰领袖、民间抗暴义士以及一切类此原因而遭受迫害的无辜国民,停止迫害直言教授。

第四,在武汉择地修建庚子哭墙,刻上所有此疫不幸遇难国民姓名、性别与生卒年月,寄托哀思,永铭教训。

第五,在武汉择地树立包括发哨人和吹哨人在内的九君子义民塑像,以志永念,伸张公民气节,褒扬公义精神。

第六,由政府出资,设立新冠遗孤与牺牲医护遗属抚恤基金(不包括删帖累死的网警)。

第七,设立李文亮日,也就是中国的言论自由日,全民铭记言论自由、表达自由的根本宪政意义。

第八,取消动辄微信微博封号的网警恶政,严禁网信办侵犯公民隐私、言论自由等根本违宪之专断擅权,取缔警力动辄训诫教师、医生和作家等专业人士的思想警察权力,即刻实施官员财产阳光法案,撤销一切学术、教育机构尤其是大中小学的党团组织,立刻停止全国范内大规模强拆之暴殄天物、丧心病狂,落实宪法对于私权的保护,特别是将地权归还人民,剥夺政府之为最大的垄断地主的合法性。

进而言之,细节而论,将毛某独占之纪念堂改建为华夏先贤祠,列展我华夏文明先贤志士;天安门广场每逢周末开放为sunday market,还原广场的市民功能;中南海回归文物公园位置,不再为私宅与党派之用。循此往前,进境于开放报禁党禁,乃至于一人一张选票,每隔三五年,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挑挑拣拣,为这个大型国族甄选尽心适格的物业管理公司!总之,启动政改进程,明确宣示政改时间表,逐步抵达立宪民主、人民共和的良政境界,不能再倒退,而时不我待矣。

顺提一句,时至今日,所谓民众未开,因而宪政难行、民主必乱之论,纯为不明所以之论,抑或,恐吓大众之论也。历史进程从来有赖于占人口百分之五的精英义士之前赴后继,示范推导。想一想法美革命、明治维新与辛亥年间识字国民的人口百分比,就不难理解历史从来都是精英创造推动的。故而,当下中国,以围绕着包括上述八点建议在内的具体事件而展开公民运动,点点滴滴,撬动僵化政治秩序,推导社会进步与政治改良,此其时矣,其必弘也。

********

总括而言,此番大疫暴露出的体制之弊与强人政治恶果,再度将政体之辩提上议事日程,令中华文明宪政秩序建设的迫切性更加显明。几年来国家政治之逐渐全面倒返毛氏极权与国际体系中之日益政治孤立,造成了世界文明大洋上的中国孤舟这一危殆景象,有待于即刻拨乱反正,重归立宪民主、人民共和这一近代中国的主流文明意识和政治意志,而后迈步前行,和平大转型,最终实现民族国家文明立国与民主国家自由立国这一现代中国的理想善境。否则,昨日的罪恶及其苦难不仅并没随着岁月流逝而消逝,那个作恶的体制依旧,而且,但凡稍一松懈,便已滑落至文革前夕。凡此种种,苦难深重,眼面前的事儿,岂是轻轻一句翻篇了所能打发!朋友,凡我同胞,不愿就是头念那样觳簌苟活的日子,为人为己,就当奋然抗争,再不能容忍极权政制继续施虐矣!

够了,这发霉的造神运动、淺薄的领袖崇拜;够了,这无耻的歌舞升平、肮脏的鲜廉寡耻;够了,这骁骁漫天谎言、无边无尽的苦难;夠了,这嗜血的红朝政治、贪得无厌的党国体制;够了,这七年来的荒唐错乱、一步步的倒行逆施;够了,这七十年的尸山血海、亙古罕見的红色暴政……

谢选骏指出:作者连说六个“够了”,悲叹之声、哀嚎之义溢于言表。但是,现实却是比较六个更多的“没够”与“没完没了”。这是为何呢?这是因为,中国孤岛正在酝酿整合世界的能量——因此需要更多的尸山血海、亙古罕見的暴政!正如我在1975年——1980年间写作的《梦见中国》一书指出的——

(一座建筑越是高大、坚固,就必须挖掘得越深、击打得越厉害──还需要奠基的累累白骨!这决不是什么“抽象的理论”,而是最实在的经验:不排除就不能建立,不死亡就不能新生;没有“钻之弥深”的痛苦,就没有“仰之弥高”的喜悦!这片土地使我们受到创伤,流血不止。热血悄悄酒在荒芜寂寞的中原。是的,中国已经走了太多的弯路。惊人的浪费、可怕的牺牲……劈头盖脸,砸在中国身上!敲骨吸髓的内忧外患、嗜血成性的革命与战争,成了现代中国的影子,还要中国放声歌颂这黑暗时代……这是何等的欺凌、何等的残忍!于是,中国知道了什么叫做“国际主义”、“人道主义”、“世界公理”、“全球秩序”。然而,还有更多的血腥、更多的“弯路”──延伸在中国的脚下,等着我们的祖国一步步走过来!它仿佛说,迄今为止的一切牺牲和一切浪费,和将要降临的一切牺牲和一切浪费相比,简直算不了什么。)

这是因为,中国孤岛正在酝酿整合世界的能量——对于这个能量的运作方式,1975年——1991年间写作的《天子七书》做出了预测。



【105、中国是全球民主革命的策源地】


《两名委内瑞拉反对派领导人从家中被带走》的报道2017年8月1日刊登了资料照片,委内瑞拉反对派领导人洛佩斯手持国旗在加拉加斯的住所外向支持者致意。两天前,委内瑞拉就成立制宪大会改写宪法举行了有争议的投票。但是现在,两名反对派领导人被国家安全部队人员从家中带走了。这好像在帮助共产党中国庆祝“八一建军节”,因为这个委内瑞拉是共产党中国在拉丁美洲最为亲密的盟友,至今委内瑞拉已经吸取了中国血汗工厂榨取的数百亿美元的血汗钱。

反对派领袖洛佩斯(Leopoldo Lopez)和莱德斯马(Antonio Ledezma)的家人说,两人星期二清早被委内瑞拉情报部门(SEBIN)的特工带走。他们俩的家人都在推特上公布了两人被带走时的视频,其中莱德斯马还穿着睡衣。

两名领袖都曾各自公布视频,呼吁他们的支持者们抵制上星期六为成立制宪大会而举行的投票。反对派说,那是马杜罗总统为了将委内瑞拉变成一个专制国家所做的努力。

洛佩斯和莱德斯马两人都曾任市长,也曾因各种指控受到软禁。洛佩斯就在几个星期前被软禁,之前他刚因2014年反对马杜罗的街头抗议而被判煽动暴力的罪名服刑三年半,莱德斯马则因被控策划推翻马杜罗的政变而被定罪。

就在两人被带走几小时之前,美国对马杜罗实施了制裁,理由马杜罗为重写宪法而进行“非法的” 制宪大会选举。

马杜罗所有在美国的资产被冻结,美国人也禁止与他有生意往来。

财政部长努钦星期一在华盛顿宣布了制裁行动,称马杜罗是一个无视委内瑞拉人民意志的“独裁者”。

马杜罗星期一晚些时候对制裁明显表示冷漠,称他们显示了川普总统的“绝望与仇恨”。

马杜罗说,“我不会服从帝国主义的命令,不会服从任何外国政府。我是一个自由的总统。”

在对马杜罗施加制裁之前,美国最近对一些现任和前任委内瑞拉高级官员也进行了制裁。

努钦没有对未来是否还可能制裁,包括禁止委内瑞拉石油出口等发表评论。他表示,美国将会进一步观察,但“我们的目标是不要伤害委内瑞拉人民”。

马杜罗一意孤行

在发布投票的最终结果前,马杜罗政府就似乎下定决心要成立一个545名成员的制宪大会。

政府说有800多万人参加投票,而抵制投票的反对派表示,投票率要低得多。在加拉加斯当地的记者们说,星期天有几十个投票站都几乎无人问津。

即使有800万人投票,投票率也不到所有登记选民的一半。投票前的民意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委内瑞拉人反对成立制宪大会。

至于新宪法有可能包括哪些内容目前尚不清楚。马杜罗说,这是让委内瑞拉脱离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阻止暴力的唯一办法。

反对派争辩说,投票有欺诈行为,那是为了让马杜罗的支持者们进入制宪大会,以便解散反对派控制的国民议会,将那些持不同意见的政府官员解职。马杜罗的对手正在要求提前举行总统选举。

星期天的选举日是反政府抗议活动进行四个月来最血腥的一天,至少有10人在全国各地的冲突中丧生。从四月初以来死亡人数已至少有120人。

全球能源价格下降和政治腐败摧毁了委内瑞拉依靠石油的经济。汽油、医药以及包括食用油、面粉和糖等基本食物很少,许多委内瑞拉人进入邻国哥伦比亚和巴西购买食物。

马杜罗指责委内瑞拉的困境是他所谓的美帝国主义及其在委内瑞拉的支持者们造成的。他警告说,美州国家组织不要干预,否则一定会导致内战。

谢选骏指出:我发现一个很是奇怪的现象,虽然民主革命在中国一直失败,但是中国的失败却在其他地方导致了民主革命的成功——1、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2、六四屠杀又激发东欧苏联的共产党崩溃的多米诺骨牌。3、阿拉伯之春都是发生在共产党中国的亲密友邦,突尼斯、利比亚、埃及、叙利亚等等。4、现在轮到了共产党中国刚刚进站的美洲大陆(古巴就不去说了)。对此现象可做不同解读——1、中国滞后论,由于中国过于庞大,社会进步必然滞后。2、中国先进论,中国虽然反复亡国,但精神依然不死,而且变得格外活跃。3、这是上帝的旨意,迫使中国接受福音的救赎。

不论怎样解读,阴错阳差而变成最不民主的中国大陆,反而从“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晋升成为“全球民主革命的策源地”,最后甚至可能负有“整合全球”的天命——哪怕是从侧面甚至是从反面。



【106、中国是全球瘟疫的策源地】


《中国官方:武汉肺炎确诊增至291例6人死亡》(2020年1月21日 中央社)报道: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今晚发布,至20日午夜12时止,中国国内的武汉肺炎确诊病例已达291例,其中死者增至6人;另有疑似病例54例。其中,20日全天新增确诊病例77例,新增疑似病例27例。央视新闻报导,20日新增的77名确诊病例中,疫情发源地的湖北省即占72例,北京市有3例,上海市2例。 

至于同一天新增的疑似病例中,浙江省达10例,上海市7例,广东省4例,四川省、云南省、安徽省、海南省、贵州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各1例。而累计确诊的291个病例中,湖北省多达270例,广东省14例,北京市5例,上海市2例。

同时,中国各地累计追踪到的密切接触者达1739人。其中817人已解除医学观察,还有922人仍在接受医学观察。

新型肺炎蔓延中国四省市!全球223人感染!死亡增至4人!专家吁尽量勿往武汉!

谢选骏指出:这难道是一场社会主义特色的的武昌起义吗?春运前夕,武汉不明肺炎病例增多,引发不安。

报道指出: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继续在中国蔓延,并出现人传人,除了爆发地武汉有198人确诊最多病例外,广东省及北京和上海两个直辖市亦有人受感染,令全中国确诊病人增至219人;连外国4名患者,全球有213人感染武汉新型肺炎。当中,武汉再有一名病人死亡,令死亡人数增至四人。曾到武汉了解情况的香港专家袁国勇以新型肺炎「疫区」形容武汉,他和中国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都警告市民,如非必要,勿往武汉。

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今(21日)早在电台节目中表示,现时的情况是「亮了两盏红灯」,第一是确诊个案在短时间内喷射式上升,第二是疫情在武汉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估计病毒正在适应或已经适应人传人的传播方式。

由于香港与中国接壤,且两地交流频繁,港府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陈肇始形容,香港出现武汉肺炎确诊个案可能是「下一分钟」的事情,为此,香港将加强预防,即日起,武汉来港航班的旅客须填写健康申报表,若符合呈报准则,便须到公立医院接受隔离;另外,由病发前曾赴武汉,医生便须呈报个案,扩大至曾赴湖北省出现病征亦须呈报。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今天晨公布,截至19日午夜,再有一名新型肺炎患者死亡,令死亡人数增至四人。男死者姓陈,89岁,于本月13日发病,五日后因严重呼吸困难入院救治,翌日午夜抢救无效死亡。

卫健委续称,仍然留院治疗的169人中,重症35人、危重症9人。另有15名医护人员确诊感染,一名医护人员属疑似病例,16人中,一人病情危重,其余病情稳定。一般理解,医护人员受感染是病毒可以人传人的证明之一。而钟南山已表示,此病肯定可以人传人。

另外,上海亦新确诊一名新型肺炎个案,令该市确诊患者增至二人,疑似个案则有四人。新增确诊患者是一名35岁男子,他在11日从武汉反回上海后,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五天后于门诊就医并入院隔离治疗,对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结果是阳性。至于首宗确诊个案的患者则是武汉赴沪的56岁女居民。

至于其他省市,广东省是武汉以外最多确诊新型肺炎个案的地方,共有14宗,分别是深圳9宗、珠海3宗、湛江及惠州各一宗;9男5女患者中,有两人未曾到过武汉,但与病患者有密切接触史,这亦是病毒人传人的左证。北京方面,亦有5宗确诊个案。除上述四个省及直辖市外,四川、云南、广西及山东等多个省市亦有疑似病例。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表示,武汉与广东已出现病毒人传人,他建议体温高者不要离开武汉,估计春节期间患病人数还会增加,要防止传播及出现超级传播者。

《美国戒备严防冠状病毒!三机场对武汉旅客入境检查》(2020年1月18日 美国之音)报道:

武汉爆发的肺炎据称是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所致。这使得美国开始戒备,有三个机场将对来自武汉的乘客进行入境检查。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周五(1月17日)宣布,即日起美国的三个机场将对从中国武汉直飞或转机前往美国的旅客进行入境检查,以检测旅客是否存在发烧等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相关症状。这三个机场分别是旧金山国际机场(SFO)、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JFK)和洛杉矶国际机场(LAX)。CDC正在向这些机场增派约100名检疫工作人员。

CDC全球移民及检疫部门主管马丁·塞特龙(Martin Cetron)表示:“在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出现之际,为了进一步保护美国公众的健康,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将开始在三个入境口岸进行入境检查。”

CDC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美国之音,来自中国武汉的旅客将被护送到机场的一个区域接受检查。旅行者将填写一份旅行者健康申报单,当中会询问他们的旅行历史和症状,并收集信息,以便在需要时联系旅行者。CDC的工作人员将观察这些旅客是否有生病迹象,并测量旅客的体温。没有症状,但在过去两周内去过中国武汉的旅客,CDC还会为旅客提供信息以便他们未来出现症状时可以采取行动。如果旅客有发烧或其他症状,将由CDC的人员对旅行者进行评估。那些被认为是已感染或接触过新型冠状病毒的生病旅客,将会被送往医院作进一步评估。医院届时将隔离病人,根据需要提供医疗护理,并努力做出诊断。

中国农历新年即将到来。CDC预计,在接下来的几周内,这三个机场可能会迎来多达5000人。CDC表示,根据目前的信息,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对美国公众所构成的风险是很低的。尽管如此,CDC仍然正在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CDC于周五举行了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电话简报会,CDC的南希·麦斯尼耶(Nancy Messonnier)博士说:“我们现在已经做好准备,根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目前掌握的信息,快速、协作地应对这一新威胁。”

卫生官员还认为,这种病毒在中国是从动物传播到人类的。目前尚不清楚该病毒是否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员说,有迹象表明,人们可能会以有限的方式传播该病毒。科学家说,这种病毒也可能变异而变得更加危险。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对于这一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仍在初步阶段,病毒传播方式、临床特征等信息也尚不充足,病原体也还没找到。CDC也表示: “对这种新型冠状病毒的调查正在进行中,我们正在监测和应对这种不断变化的情况。”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黄严忠对美国之音说,目前所掌握的关于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的信息还不多。2019-nCoV有很高的突变率,如果病毒突变更具毒性时,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糕。中国武汉去年12月出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目前已造成两人死亡。

武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17日发布公告称,截至1月16日24时,新增4例病例,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45例,已治愈出院15例,在治重症5例,死亡2例,其余患者病情稳定,患者均在武汉市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

这种病毒还蔓延到了其他国家。泰国和日本相继出现了确诊病例,越南和新加坡等国也出现了疑似病例。中国卫生官员说,许多因这种病毒而生病的人曾在武汉郊区的一个食品市场工作或参观过;在中国境外发现的患者在生病之前曾去过武汉。至少有六个亚洲国家已经开始对来自中国武汉的旅客进行健康检查。

《防武汉肺炎日旅游胜地店家禁中国人入内惹议》(2020年1月21日 中央社记者杨明珠东京)报道:

中国发生「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日本知名的温泉胜地箱根町一家贩卖点心的店家张贴告示,禁止中国人到店里,引发争议。日本朝日新闻报导,神奈川县箱根町的一家点心店的老板贴出中文告示,禁止中国人进到店里。 

新型肺炎を理由に「中国人は入店禁止」 箱根の駄菓子店 https://t.co/5FKSa29XXx

— 朝日新聞(asahi shimbun) (@asahi) January 21, 2020

告示上的中文是利用翻译软体所写,语意不通顺,大标题写着:「中国人进入商店禁止」,意思是禁止中国人进入店内。告示中还写着「冠状病毒请不要到箱根到日本来」的字句。报导说,这家店的老板张贴告示后,遭到批评。农历新年将至,很多中国观光客将涌入箱根,这样的作法可能对箱根的观光造成影响。

这家店位于外籍观光客众多的箱根町汤本的温泉街。店家老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7日左右就贴出这张告示。老板说,「曾有不守礼的中国人来乱」、「是为了防止冠状病毒所采取的自卫手段,不欢迎中国人到店里」。网路上有人上传这张告示图片,有人以中文留言表达反弹,还有人对老板留言:「你应该为你的言论道歉。」不过,老板后来说,可能是告示上写着「不要来箱根、不要来日本」才招致反感,会考虑改写,譬如写「不要进到店内」,尽量使用不惹议的字眼。

谢选骏指出:现在,随着中国模式的扩张,中国大陆已经成为全球瘟疫的策源地了!由此可见,血汗工厂不仅在道德上不好,在生态学上也是欠佳的。



【107、中国网络情搜覆盖全球】


(一)

2016年11月9日的新闻说“中国微信有意为游客研制手机应用”:俄罗斯媒体引述金棕榈企业机构副总裁宋杰表示,中国的微信应用研发人员建议俄罗斯旅游公司建立推广旅游方向的平台。宋杰说:“中国人对俄罗斯旅游的喜好、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这样就产生大的市场需求。所以我认为做一个平台,方便与企业、游客直接采购一些俄罗斯的旅游资源,比如说酒店或者景点票,还是有一个比较大的市场空间的. 微信在中国的用户蛮多,比如根据俄罗斯方面的需求,会帮它去开发对应的平台,比如中俄友好的一些电商平台,通过我们平台帮助中国游客预订俄罗斯的旅游相关产品”。

他称,公司正在和“世界无国界”旅游协会就在微信平台上发布俄罗斯旅游公司产品的可能问题进行谈判。“与“世界无国界”组织做过交流和沟通,大家目前觉得这一块有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因为电商在中国应该来讲,比俄罗斯 要高很多,我们所有的年轻人购物都是通过携程、途牛,这已经成为一种潮流。通过手机端直接预订旅游产品,甚至已经超过传统的通过PC端的电商网单渠预订,所以这个市场的产品已经非常成熟,包括一系列的预订和支付。”

此前“世界无国界”旅游协会透露,170多家俄罗斯公司和大型旅游公司在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举办期间向游客和参与者介绍俄罗斯旅游新线路及其国内多种旅游选择。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将于11月11日-13日在上海举行。

谢选骏指出:上述动向表明,中国网络情搜已经覆盖全球。

(二)

中国网络情搜的有力工具就是“微信”(WeChat)。

其开发者是腾讯公司,语言文字包括简体中文、繁体中文、英文、印尼文、马来文、西班牙文、韩文、意大利文、日文、波兰文、葡萄牙文、俄文、泰文、越南文、阿拉伯文、印地文、希伯来文、土耳其文、德文、法文等等。

微信作为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支持S60v3、S60v5、S40、BlackBerry、Windows Phone、Android以及iOS平台的即时通讯软体,其面对智能手机使用者,通过客户端提供好友分享文字与图片,也有贴图,并支持分组聊天和语音、视频对讲功能,广播(一对多)消息,照片/视频共享,位置共享,信息交流联系,微信支付、理财通,游戏等服务,并有共享流媒体内容的Feed和基于位置的社交插件“摇一摇”、“漂流瓶”,“朋友探测器”和“附近的人”快速新增好友。微信支持多种语言,以及手机数据网络。用户可拍摄照片和增加装饰艺术滤镜,字幕,发送到个人照片日志,并发出给“朋友圈”,功能类似Instagram。用户可在联系人列表中选择联系人,向/从基于云服务的数据备份和恢复保护用户通讯录数据。用户使用微信大部分功能都不会被收取费用。其在苹果公司App Store中被标记为12岁以上下载使用。

市场研究公司On Device调查显示,微信在中国大陆的市场渗透率达93%。截至2015年6月,微信于全球拥有超过约6亿活跃用户。

2013年1月15日深夜,腾讯微信团队在微博上宣布微信用户数突破3亿,成为全球下载量和用户量最多的通信软件,影响力遍及大陆、香港、台湾、东南亚,海外华人聚集地和少数西人。

2013年4月,网上传言中国工信部要求微信收费,引来近九成网民的强烈反对。但到2015年1月为止,微信仍然保持免费运营。同年5月,台湾艺人杨丞琳正式代言微信。

2013年7月,腾讯微信签下阿根廷著名球星梅西来代言广告,准备发力南美市场。

2013年8月9日,微信增加表情商店、“经典飞机大战”游戏、收藏功能、腾讯支付功能等;QR二维码扫描也有大的改进,可以扫条码、图书和CD封面、街景,还可以翻译英文单词。

2013年8月15日WeChat国际注册用户突破1亿名,与5月的5,000万名用户比较,即3个月内将数目翻一番。

2014年2月26日,微信推出1.0 for Mac版本。

2014年5月21日,微信宣布为了保护用户体验,净化平台环境,会对部分通过大量添加好友从事商业营销的个人微信号进行联系人数量限制,打击营销行为。

问题与争议——微信安装后,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动订阅了腾讯新闻组件,该组件每天会推送几条新闻,令有的用户不堪其扰。取消订阅的操作繁琐。有用户表示,微信客户端在初始安装时,并未提示用户勾选订阅新闻的选项,多数用户对于自己订阅了腾讯新闻并不知情。腾讯微信市场部人员则表示,“腾讯没有与其他任何第三方公司合作,只会在用户勾选的情况下推送腾讯自己的新闻,如果要取消的话,可以在设置里面选择勾选插件,然后取消订阅。”

关键字审查——微信会执行中国大陆的关键字审查。特定词汇无法传送给收件人。腾讯称,由于“技术故障”误将关键字审查应用于中国大陆之外的用户。腾讯总裁刘炽平表示“微信是针对内地,WeChat是针对国际市场”,内外有别。

隐私以及监控——一如大多数相似应用,因为微信可以访问通信录、短信,并用GPS确定用户的位置,有人担忧微信使用户容易受到监视,尤其总部是设在网路管制的国家。而且用微信发送的文字讯息、留言照片、影片,通通都会经过位于中国大陆的服务器,消息本身也很容易被监控;中华民国国家安全局担忧微信变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窃取情报的工具,呼吁政府公务人员不要使用。用户发送的敏感内容不仅无法传送到收件人,更可能会被腾讯截获并保存。异议人士称“国保”可以一字不差地复述胡佳在微信上跟朋友发送的语音消息。内蒙古网友因在微信上“批评当地政府贪污腐败”被拘留而人权组织国际特赦组织也批评腾讯公司的QQ和微信的通信毫无隐私可言。

XcodeGhost风波——2015年9月,微信的iOS 6.2.5版本被发现植入恶意代码,有用户信息泄露的风险,究其原因,在于微信开发小组违规使用了第三方渠道的XCode。Xcode是苹果公司免费提供给开发者的集成开发环境工具,然而在2015年有植入了被称作XCodeGhost代码的版本在中国大陆网络上散播,部分开发者因为GFW影响下连接苹果商店速度缓慢而选择第三方下载,且没有验证签名,从而造成了最终应用的安全风险。微信约在2015年9月20日于苹果应用商店下架了应用,稍迟提供更新版本,然而之后发布的iOS 6.2.6版更新日志中并未说明该风险。

不正当竞争——腾讯是中国大陆三大互联网巨头之一(另外两家是百度和阿里巴巴),因此,微信作为腾讯旗下的产品,也因涉嫌对其他公司采取不正当竞争而引发广泛的争议。微信曾以“反对诱导分享”等理由,封禁快的公司、Uber公司的微信内容(快的公司由阿里巴巴投资,Uber为世界流行的打车软件),与此同时,腾讯投资的滴滴打车在微信上发布同样内容却未被封禁。此外,微软曾在微信中引入其人工智能公众号“微软小冰”,亦被腾讯以“扰乱群聊秩序”等名义封禁。腾讯还一度封禁网易云音乐、虾米音乐等音乐软件在微信上的分享功能,亦被怀疑是为自家的QQ音乐站台(现在微信对网易云音乐的分享封禁已经解除,但阿里巴巴投资的虾米音乐分享功能仍然被禁)。

其他争议——2014年3月,一批微信公共主页被关闭,理由大多是多次被用户举报“违反相关规定”。有20万订阅者的徐达内小报等公共主页,也都没有幸免于难。2014年12月,腾讯开始封禁使用蓝叠、Genymotion等虚拟机(模拟器)登录微信的用户。不少用户愤怒,质疑微信开放性,腾讯客服称“(安卓模拟器)不是我们的软件”,所以不能用来登录微信。

谢选骏指出:WeChat虽是针对国际市场,却像在国内一样不讲信用,经常非法套用客户资料,然后不加说明地违背商业合约。这样的“中国网络情搜”一旦覆盖全球了,那就不是“中国文明整合全球”,而是“共产党全球一片红”了!

(三)

网文《中国通过网络安全法,在华外企不安》指出:

2016年今年8月,世界各地的商业团体曾请求中国重新考虑一个网络安全法草案,表示该法案会伤害外国公司,并进一步把中国从互联网分离出去。但在11月,中国还是通过了这项法律,这标志着在涉及互联网的事务上,中国要“走自己的路”。

新规则是由中国的橡皮图章议会批准的,将于2017年夏天生效,这是中国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进一步明确如何管理国内互联网。共产党官员说,这些规则将有助于阻止网络攻击,也有助于防止恐怖主义行动,但批评者说,规则将进一步侵蚀互联网自由。商业团体则担心,法律中的某些条款——比如要求金融和通信等行业的公司接受安全检查、在国内存储数据的强制性要求——将让外国公司的运营成本更高,或让它们进不了中国市场。个人用户则必须实名注册才可使用中国的通讯服务。

在通过邮件发布的声明中,中国美国商会主席吉莫曼(James Zimmerman)表示,限制数据跨境传输“并不提供安全效益,但会给那些需要国际间共享数据的行业中运营的中国企业、以及外国公司制造障碍”。他还说,通过采取这种限制措施,中国冒下了风险,可能在技术上与世界其他国家隔绝。但从许多方面来看,新法规不大可能对做生意的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大多数规则已经在实施了,只是尚未成文。其他的规则较为模糊,需要政府在执行过程中确定它们的含义。然而,这项法律是北京就互联网应该如何运行发布的重要声明:政府要对公司进行更严格地控制,对公民个人进行密切地追踪。

最后通过的法律对几点有所放松。尤其是法律草案的第二稿说,外国企业不需要将所有数据保存在中国,只需要把在中国内部收集得来的重要商业数据或中国消费者数据保存在中国境内。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想方设法把人们的真实姓名与他们的在线活动联系起来。长期以来,从色情到政治讨论,北京方面对许多类型的在线内容都加以限制。

外国公司有时已经需要应对新法律中规定的控制措施了。例如,在过去两年中,美国技术公司已经有过产品需要接受政府安全审查的情况,审查主要是针对加密和数据存储的。去年,北京还把一份承诺书发给美国公司,要求它们在承诺尊重中国的国家安全、把数据存放在中国。这项法律也是为提高互联网监管效率而推出的一套更广泛的政策措施的一部分。分析人士说,这些规则似乎表明,网络安全和监督管理工作最终由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负责,网信办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主席上台后成立的一个相对较新的监管机构。

去年,中国通过了一项国家安全法,该法律要求那些支持经济和政府关键部门的技术须“安全可控”。行业团体说,该措辞意味着企业可能将被迫允许第三方进入公司网络、向第三方提供加密密钥或源代码。国家新闻媒体宣布通过了网络安全法后,中国新闻和社交媒体网站上的大多数评论都受到了审查。

在互联网公司腾讯的一个新闻应用上,一些“用户”称赞该法律是中国打击互联网欺诈和网络黑暗面的一种方法。也有人想知道这种安全的代价是什么。“但愿这不会是一条更多地限制言论自由的法律,”一个网名叫Leisa Wenzhou的用户写道。

谢选骏指出:人们都是靠希望活着的。但是,伴随着中国的对外扩张,共产党政权必须对内抽紧——网络世界也要受到这一法则的支配,所有的自由派与社会主义者,不得不放弃自己有关改革开放的“正确梦呓”了。



【108、中国疫情整合全球】


2004年我宣告了“中国文明整合世界”。现在2020年了,十六年过去了,不长不短,“中国疫情整合全球”已经成为“中国文明整合世界”的组成部分了——因为疫情,也是文明的一个部分,而且更是改组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肺炎疫情:援助,感恩和全球领导力 中国外交的变与不变》(BBC 2020年3月30日)报道:

3月17日,一名员工在处理从中国杭州向意大利捐赠的抗疫物资。

肺炎疫情在全球扩散,就在多国对口罩、呼吸机等物资的需求直线上升之时,中国已经着手进行大规模对外援助。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署副署长邓波清在3月2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此次对外抗疫援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一次紧急人道主义行动。” 

中国目前已经是医用口罩的主要生产国家,这在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全球化的红利。而且经过抗疫期间的举国动员,医用口罩的产量已经提高了十倍以上。今年3月,中国生产的N95口罩日产能达到195万只。当本国疫情缓和,如何利用这些物资成了当局最新的考虑。

官方强调,许多国家感谢中方“千里驰援,雪中送炭”。不过似乎已经淡忘了,在疫情爆发初期因隐瞒疫情、打压“吹哨人”的行为,令本国国民尤其是湖北居民陷入火坑,也被质疑点燃了病毒在全球蔓延的火种。

多位学者对BBC中文表示,中国这次大规模对外援助和相关的外交举动,不仅仅是为了修补疫情早期失色的“大国形象”,抵消国际上对中国的负面评价,还是为了跟美国进行战略竞争,争取更长远的全球领导力地位。香港岭南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泊汇说,这次新冠疫情大爆发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机会,“让中国可以通过确切的行动,在重大问题上彰显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但是,“如果说得多,做得少,实际效果没有那么大的话,产生的效果可能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美军传毒论和追责之忧——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统计,截至北京时间27日下午,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超过50万例,散布在约200个国家和地区。美国的确诊人数赶超中国,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法国、伊朗的确诊病例均已数以万计。目前中国已经对80多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主要以援助医疗物资和技术为主。物资包括测试剂、口罩、防护服、额温枪、呼吸机等。但与此同时,中国政府挑起新冠病毒起源地之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2日称,病毒可能由美军带到武汉。随之在中美两地掀起轩然大波。一些观察者认为,中国试图以阴谋论的方式转移国内外舆论焦点,扭转因疫情初期掩盖病情而失色的大国形象。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对BBC中文表示,中国政府利用“制造迷雾弹”的方式“浑水摸鱼”,企图逃脱疫情初期隐瞒病情的责任。 

2/2 美国疾控中心主任被抓了个现行。零号病人是什么时候在美国出现的?有多少人被感染?医院的名字是什么?可能是美军把疫情带到了武汉。美国要透明!要公开数据!美国欠我们一个解释! pic.twitter.com/vYNZRFPWo3

— Lijian Zhao 赵立坚 (@zlj517) 2020年3月12日

结尾 Twitter 帖子 用户名 @zlj517

24日,美国有国会议员分别在参众两院提出议案,要求中国对疫情爆发初期的不负责行为负责,并呼吁各国要求赔偿。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海洋法和政策学教授拉斯卡(James Kraska)在国际外交评论网War on Rocks上撰文称,中国没有遵守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法案》(Responsibility of States for Internationally Wrongful Acts)规定的法律义务。该法案31条规定,国家应对其行为造成的物质和道德伤害做出全面赔偿。夏明认为,“这强烈暗示中国未来会被国际社会追责,加速与中国分裂。估计中国过去40年来经营的外交面临灭顶之灾。” 

“市恩”外交——中国浙江向意大利捐赠的物资包括实验室检测试剂、ICU设备等。夏明说,中国在此时大力宣传对外援助,并试图制造接收国感恩的形象,不过是“以贩卖援助的方式外交,做出姿态表明自己是‘负责任的大国’”。政治学博士、中国独立学者吴强也认为,中共是以“市恩”的方式进行对外援助。他说,市恩是中共传统的一种统治方式。中共从建政以来就不断塑造救世主和大恩人的形象,包括向亚、非、拉地区派出医疗队,从而加强在当地的领导地位。“市恩”源自古汉语,指以私惠取悦于人。

“在医疗行业,中国从80年代就开始接受包括意大利、俄国在内的许多发达国家的援助,包括建设各省市的急救中心、配备救护车等。总体来说,中国的医疗设备和数量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不存在过剩的状况。因此,中国不过是在动员生产,并在国内疫情缓解之后输出救灾剩余物资,”他对BBC中文说。同样,“现在的对外援助仍然是为了增加中国的影响力,而现在增加影响力是为了抵消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负面的看法,”吴强说。

追求全球领导地位——3月18日,一个由13人组成的医学专家小组从中国上海出发,前往意大利米兰。除了力图挽回蒙上阴影的“大国形象”,中国政府的援助外交似乎还有更大、更长远的战略考虑。香港岭南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泊汇认为,中国试图修补形象只是“最低层次的目标”。他说,后来各国政府在不同程度上因低估疫情、防疫不利而遭到批评,而中国强有力的措施让它成为世界上最早摆脱疫情的国家,因此“在目前阶段,中国政府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压力,还通过援助来减轻所谓国际社会的压力。” 习近平治理下,中国外交不再“韬光养晦”,而是处处强调“大国崛起”。中国不断挑战现有国际秩序,越来越多国家以怀疑的眼光审视中国,产生联手制衡中国的意图。

2005年,中国提出成为“负责任的大国”策略,诉诸为国际秩序做贡献、用本国迅速增长的国力提供公共资源等想法,试图避免陷入被制衡的陷阱。分析指出,这次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爆发给中国提供了新的平台,让中国可以利用有效控制国内疫情、对外输出援助物资和技术而重新推广自己提出的大国策略。张泊汇认为,如果中国这次成功掌握话语权,并在行动上也获得被援助国家的认同,“那么将可以管理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认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确立引领世界的地位。”

应对危机的全球领导者——3月8日,江苏南通的中国医药公司向伊朗捐赠了防疫药品。另外,中美战略竞争也是中国外交考虑的一部分。张泊汇说,“(两国)博弈的一部分在于体系的优越性、全球领导力和国际地位。在满足国内需求的情况下大规模援助,可以体现制度优越,并能够在技术上彰显自己的影响力和国际地位。这是每一个大国都非常在意的。” 

前美国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助理国务卿坎贝尔(Kurt Campbell)和布鲁金斯学会中国战略计划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近日在美国期刊《外交政策》上撰文称,美国过去70多年来建立了全球领导者的地位,这不仅仅是因为其财富和势力,更重要的是美国国内治理、全球公共物资供应、有能力和意愿协调全球应对危机三个要素之上。作者称,华府目前并未展示出这三个方面的举措。而北京正在迅速采取行动,利用美国政策失误所造成的空缺,将自己定位成应对疫情的领导者。坎贝尔和杜如松还对比美国在2014-15年抗击埃博拉疫情期间做出的努力。当时美国召集并领导了一个由数十个国家组成的联盟,来对抗疾病蔓延。而到目前为止,华府并没有采取类似领导工作来应对新冠病毒,甚至缺乏与盟国相互协调。例如,华盛顿在禁止从欧洲旅行之前似乎没有事先通知欧洲盟友。而相比之下,中国通过电视会议召集数十个国家和数百名官员,以分享有关大流行的信息以及从中国自身抗击该疾病的经验中吸取的教训。

然而援助能否真正达到中国期待的外交效果,也成为下一个问题。张泊汇提醒,如果中国的援助真能有效缓解接收地的疫情,令当地民众和政府感受到了帮助,那么确实能够建立一部分积极形象。“如果说得多,做得少,实际效果没有那么大的话,产生的效果可能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谢选骏指出:“民意如流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所以老子道德经的阴谋术,专门研究水德,好好玩世而恭,终于做成整合世界的大餐。现在,中国疫情正在整合全球,而且中国疫情已经整合了全球,把全球变成了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拒绝不行,不服也不行,不顺水推舟更加不行——而唯有在此劫难中幸存下来,才有机会参与进而主导未来世界。

《巴西部长指:中国是全球瘟疫大流行之源》(法广 2020-04-06)报道:

巴西教育部长温特劳布指中国是新冠病毒之源引发北京愤怒。北京星期一要求巴西政府予以澄清。几日前,巴西总统博索纳罗之子、巴西议员爱德华多·博索纳罗引发了两国关系危机,他谴责中国“独裁政权”隐瞒了有关新冠病毒的信息。

中巴关系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巴西教育部长溫特勞布周六发推说,“中国有一个统治全球的计划”。他还表示,中国是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的源头。这位部长发推自问:“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谁会从这一全球危机走出后变得更强大?”“在巴西,究竟谁会是这一主宰全球计划的同盟者?”这位部长说“巴西”二字时,模仿中国人口音。他指中国有一个企图统治世界的蓝图。

中国驻巴西大使杨万明发推谴责巴西部长的言论是“荒谬的,可蔑视的”,而且是“极端种族主义!”杨万明称,“中国政府要求巴西政府正式予以澄清”。他称,可以肯定两国人民都站在反种族主义和维护传统友谊一边。溫特勞布并未退缩,星期一,这位部长继续要求中国应该在对抗疫情中做出更多。他说:“如果中国卖给我们1000个呼吸机,我会跪在大使馆门前道歉”。

法新社报道说,爆发这一争议的时刻,正是巴西全力抵抗新冠疫情的时刻,并希望能从中国订购相应的医疗物资。根据巴西卫生部长上周解释,不知出于何种理由,北京上周拒绝了巴西相关订单,尤其是购买呼吸机的订单。巴西是拉美国家中中国的第一大商贸合作伙伴国,也是拉美国家中遭疫情冲击最严重的国家,目前已确诊11000多病例,死亡将近500人。

巴西是中国主导的金砖五国的重要成员,不过,两国的关系近来一波三折,巴西总统博索纳罗之子、巴西议员爱德华多.博索纳罗日前一系列声明引发北京愤怒,最让北京愤怒的是他指责北京政权是“独裁政权”。并称新冠病毒是“中国病毒”。

谢选骏指出:巴西人太蠢了,刚刚知道中国有一个主宰全球的计划!巴西官僚太蠢了,平时紧跟共产党,战时拿不到救灾物资——这都怪他们读书太少,没有早一点看到我的著作。



【109、中国准备建立全球政府】


网文《美国军事霸权将崩溃,撑不过20年?》(2017-07-16 占豪)说:

中国是美国的挑战者,是美国的全球战略对手,这是美国给中国的明确定位。虽然,中国并不把自己定位为挑战美国的角色,也不会去刻意挑战美国的全球霸权,但客观上中国却是正在终结美国霸权最有力的推动者。

由于当今世界经济融合得已经非常紧密,中美彼此的战略分歧虽然很大,但共同利益一样很大,再加上大国之间恐怖的核平衡,中美之间既有博弈也有合作,过去一二十年这种格局越发凸显,未来也必将如此。中美之间爆发直接对抗的几率并不高,更多的将是体现在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几个方面的竞争。

经济竞争方面,从战略视角看中国正在对美国实现弯道超车。这种弯道超车不是体现在中国在未来10年内将会实现对美国GDP的超越方面,而是在战略层面。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特朗普政府的“美国优先”战略简直天上地下,前者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共同协作发展共同致富繁荣,后者是撕毁签好的协议耍流氓玩“美国优先”吃拿卡要。这种战略性质的区别,在数年之后将逐渐体现出优劣来,一旦长期的优劣势积累下来,莫说特朗普两个任期的时间,就是一个任期的时间对美国国家信誉方面的打击都不是10年能补回来。何况,一向自我的美国人又怎么可能放下姿态补这种漏洞呢?

科技层面,中国无疑还与美国整体有很大差距,但中国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在增加,中国巨大的市场会推进科技进步,中国的科研能力在快速提升,中美之间的差距在很多领域都在快速缩小,局部中国正在追上甚至赶超,这意味着再有20年中国将会在大部分领域与美国不相伯仲。

在笔者看来,中美之间的大国竞争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政治和军事层面,而政治层面更多还是基于军事层面。因此,中美军事领域的竞争是竞争的核心。由于中美两国直接爆发大规模战争概率很低,那么这种竞争更多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军队的规模和综合战力,二是军事科技的发展水平。这两个方面,军队的规模和战力某种程度上不是很容易准确衡量出来,最终往往在比较的时候还是装备实力的叠加。在综合国力不相上下的情况下,装备数量的多寡只是时间问题,装备的科技水平才是关键。所以说,中美之间的军事竞争,估计有一半的着力点都在军事科技水平方面。

自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在军备方面一直世界绝对领先,从没有落后过。美苏冷战时期,虽然苏联一直和美国搞军备竞赛,但由于在综合经济实力上苏联与美国差距太大,苏联整体落后美国不说,最终苏联还在对抗中崩溃了。

苏联当时之所以与美国竞争一直处于下方,除了本身科技水平就有差距外,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苏联没有足够大的市场和市场经济,不能把更多的人和资源通过市场需求给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巨大的经济机器。而美国则不同,他不断地通过市场的力量来聚集资源并推动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并最终在与苏联的竞争中取得胜利。在笔者看来,苏联其实已经做得不错,其集约式的发展模式使其可以尽最大努力做到节约资源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对抗,并最终保持近半个世纪不败。但是,这种竞争是长期的竞争,所以最终苏联在不能将中国纳入自己体系的情况下竞争落败是必然的。

然而,现在的中国与当年的苏联是有本质不同的。

一方面,中国在经济上已经与西方融合在一起,大家彼此不能随便进入对抗状态,因为那样必然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而且西方内部的利益也发生了大的战略分歧,这都决定了虽然美国想搞东西方冷战,但都不可能搞成。利益融合在了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大环境就不可能像冷战那样,中国就不会有苏联那样的环境压力。

另一方面,今天的中国是将苏联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优势和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优势都融为一体的经济体。在计划方面,中国从国家层面有大的“五年计划”,有战略规划,有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等等各种计划;在市场方面,中国的市场放得越来越开,甚至某些方面开放程度已经超越了西方市场经济。这两种模式的融合,意味着中国在发展上更具方向性、规划性和节奏性的同时,还充分利用了世界市场和中国14亿人的内需市场,内外两个市场给中国经济所带来的可持续循环动力非常之大。

所以,从宏观方面说,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制度层面已经远远优于西方。面对后危机时代,西方毫无办法,只能用资本在内部空转的方式稳住经济,然后再用危机输出的方式来达到转嫁危机的目的。现实情况是,经济虽然暂时稳住了,但后危机时代的发展问题一直没能解决,危机转嫁得也不彻底。相比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中国立足于自身的市场需求,立足于自身的工业能力,再尽量融合更广泛的资本,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一下子给世界指出了发展方向。这种将自身、世界经济资源放在一个棋盘上去看,并且提出了具体的战略规划布局和落实策略,一旦最终完全实现,其价值岂是十个二十个诺贝尔经济学奖能比的?经济学奖的那些专家玩的是策略或局部,是小修小补,而“一带一路”倡议玩得是战略是全局。

就内部而言,西方国家现在已经无法解决国家利益和资本利益之间的冲突问题,所以很多国家决策并不能准确代表整个国家的根本利益,或者说资本利益与普通百姓的利益诉求已经发生了路线分歧,这是由西方长期的自由经济发展模式决定的,国家手里掌握的资源太少。中国则不同,一方面政府掌握了大量的资源调动权,另一方面私有资本掌握的资源也越来越大,但由于战略资源和国家权力掌握在中共这一专业政治家群体手里,所以中国最终在十八大提出了混合所有制和深化体制改革的思路。所谓混合所有制,本质上就是将国家全民的利益与资本(包括国有资本、私有资本、世界范围内的各种资本等,来者不拒)的利益融合在了一起,并且将这些利益以体系的方式固定在中国这个国家平台上。

基于上述,我们可以说,无论是世界范围内的国家战略,还是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政治经济体制,中国都已优于西方,而且这种优势是独有且无法复制的,西方的政治经济体制基因决定了无法复制中国模式。而这种体制,又是军事科技发展体制的基础,在这种体制上已经落后的情况下,虽然美国在军事科技领域依然领先中国很多,但这种领先优势会越来越小,并且会在一二十年逐渐消失。

就军事装备发展方面,陆军、火箭军笔者认为就不必比较了,一方面是因为美国在这两个方面并不比中国先进很多,另一方面是因为中美在世界范围内体现政治影响力差距的主要还是海、空军。所以,我们就拿最近中美军舰和战机的发展来做个比较。

中国军事装备的发展是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采取了小步快跑的策略,即一种装备研制出来后先小批量装备,装备的同时赶紧研制升级版,并尽快研发下一代。如此模式,使得中国可以用很少的军费投入,更快地研制出先进的装备,中国用这种方法正在军事科技领域追上领先国家。

海军方面,以中国刚刚下水的055大型驱逐舰为例,用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已经发展出了技术层次上明显高于美国现役最先进驱逐舰的水面舰艇。美国之所以在这方面正被中国赶超,根本原因在于两点:

一、美国在上世纪90年代的战略误判。苏联的解体让美国认为未来50年美国在海上不会遇到挑战,所以发展了“朱姆沃尔特级”的濒海战斗舰,结果现在这艘舰不但造价高,更是战略上跑偏、不符合未来作战要求的战舰,最终迫使美国放弃了发展该舰。而美国现在用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则是上世纪80年代的技术底子,随着时间推移和055将逐渐拉开差距。

二、美国的军事装备发展模式。美国不是和中国这样的发展策略,而是在选型确认一种装备后,通过大量装备让军火商获得巨大的利润,然后再用这些利润发展更先进的武器。这种模式在过去很奏效,因为过去美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苏联。现在,这种模式显然已经落后,由于中国没有全球霸权的军事压力,所以小步快跑让中国用更少的投入获得了更快的军备科技进步产出。现在,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和军事装备需求增大,这种投入产出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在这方面中国由于是国有资源的循环,这使得中国的军事装备发展在面对自己时不以盈利为目的,盈利的钱同样属于国家的另一个口袋,这使得中国的军事装备发展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这方面,可以看看中国过去几年研发军舰、战机的速度和效率就知道了。如果未来在制造领域再能赶上美国,中国在军事装备发展领域将会比美国有效率得多。

在水面舰艇方面,美国现在比中国更具优势的就是航母。笔者相信,再有10年中国的10万吨航母一定也会面世,到那时中国在这方面也将不再弱于美国。

空军方面,以J20为例,中国从2011年1月11日首飞到装备部队,实际上只花了6年时间,这比美国发展F22和F35时速度快得多。既然J20装备了,那么根据中国装备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发展模式,我们的五代机(也有称六代机)应该也在研制之中了。这种进程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中国和美国在研制战机进程上已能保持基本一致节奏了,换句话说在战机发展进度上已经不输于美国了。现在与美国的差距,主要是局部技术(譬如发动机)和四代机的装备数量上。譬如,美国的F22和F35的数量比中国J20装备数量多得多。

但是,再来看美国战机的发展计划和速度上,战略节奏上已经明显慢了。据美国国防部最近的一份采购报告显示,F—35战机项目可能还要再涨价275亿美元。美国媒体评论,这一旷日持久、预算严重超标的武器项目是五角大楼历史上最“烧钱”的项目,战机的采购总耗资可能高达4065亿美元,比先前预计多出275亿美元。美国国防部F—35战机项目负责人马特·温特解释说,涨价主要是由于F—35战机生产计划有所调整。美国空军把每年采购这款战机的数量上限从80架下调至60架,这就意味着整体采购期将延后6年,即从2038年延长至2044年。报告预测,今后50年间,F—35战机项目的培训和保养费用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加上4065亿美元的采购费用,这一项目总耗资有望超过1.4万亿美元。

大家知道,F35战机是一款单发的隐身战机,虽然美国发动机技术先进,但毕竟还是单发,所以其性能与F22还是有较大差距的。中国的J20是和F22一个级别的战机,未来发动机技术赶上之后,性能肯定会超过F35。然而,从上述美国国防部的报告中可以看到,美国采购F35战机的计划是差不多2000架。在战机已经无法取得领先的情况下,依然有如此大规模的采购计划是为什么?就是本身军事利益集团的利益决定的,他们需要赚钱,他们很难为了国家利益去加快自己的研发步伐。甚至,美国现在还考虑是否重启F22生产线,重启F22生产线的结果是可能每架战机的成本到4亿美元以上,这种成本恐怕要比中国的J20高三倍以上。如果不重启,这么大批量的装备,美国很可能在未来军事装备研发速度上低于中国。相比美国,中国必然是延续自己的传统研发体制优势,在快速追赶美国的同时争取在更短的时间里实现局部领先。

笔者认为,可能用不了太久,美国在战机领域就可能上演055驱逐舰的尴尬,在继续生产F35还是重启F22生产线方面纠结和徘徊。

很多人对中国的体制不够相信,那是因为缺乏对美国为首西方体制的了解和对自己体制优势的认识,对比之后会发现,中国在体制方面已经取得了对西方的领先,这种领先在未来一二十年将快速向各个领域覆盖和蔓延,包括军事装备研发领域。

与美国相比,中国显然还有很大的差距,但在机制体制上已经取得了优势,假以时日必见成效。按照现在的模式继续推进,用不了20年,美国以军事科技必须领先他国一代以上才能维系的全球霸权,必将分崩离析。对此,大家可以拭目以待,等待验证!

谢选骏指出:按照上文的意思,中国拿下世界第一的宝座已经指日可待了,这样,离开谢选骏2004年提出的《全球政府论——中国文明整合全球》已经不远了。但是其作者却忽略了一个短板——中国现有的体制是军事管制性质的,不是社会创新性质的,所以二者之间还有一个很难越过的鸿沟需要跨越。正如谢选骏一再指出的,这一鸿沟的跨越类似于秦——汉之间的跨越和隋——唐之间的跨越——虽说汉承秦制、唐承隋制是一种流行说法,但其间的差异却在于“政权是否向全民开放”。秦朝和隋朝表面上完成了统一,实际上没有弥合征服者和被征服之间的裂痕,这一社会和解的任务结果不得不留给汉朝和唐朝来完成。何况,共产党现在连表面的“祖国统一”也还尚未完成呢。如果大陆能够并吞台湾,则是相当于北朝(隋朝)并吞了南朝(陈朝),离开盛唐只差一步了!



【110、主权国家控制全球化过程必定车毁人亡】


《新冠病毒正在啃噬欧盟的团结》(BBC 2020年4月4日)报道: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呼吁各成员国携手合作共同抗疫,但27个成员国各行其事,以维护本国利益为重 新冠病毒疫情令人重新思考一个问题:欧盟究竟意味着什么。显然它不是“欧洲合众国”,就像那些欧洲统一怀疑论者经常挂在嘴边的那样。

跟那差远了。眼下,欧洲每一个国家的政府都在拼命保护本国民众,他们的工作、健康,还有国民经济。但是,像德国那样富裕又主张欧洲统一的国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向较穷的意大利和西班牙慷慨解囊提供资助。一点都看不到柏林墙倒塌时西德对东德那种责任感的影子。德国派飞机把意大利和法国的新冠肺炎病人接到德国医院治疗,但拒绝提供财务。

当然,你可能会说,为什么要有责任感呢?德国是个主权国家,自己也有一大堆麻烦。可这里隐含着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欧盟究竟意味着什么?德国给意大利送去了医用口罩,还把意大利和法国的新冠肺炎病人接到德国医院治疗。但对于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其他欧盟国家提出通过发行新冠债券(coronabonds)或欧元债券的方式来分摊疫情带来的债务这个请求,德国明确表示拒绝。许多意大利人感到被抛弃了,就像他们在开始发行欧元和出现欧洲难民危机的时候的感受。

本周,意大利一批市长和政界人士在德国《法兰克福汇报》上买了整版广告版面,用来提醒德国,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欠的债务从来没有被要求偿还。他们也批评了富裕的荷兰公众没有出手相助。一位81岁的意大利朋友本周给我打电话说:“卡迪娅,你很了解欧洲,对吧?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帮我们?”欧盟旗帜被点火焚烧的视频在意大利社交媒体上流传。

坚决反对欧洲一体化的意大利前副总理玛泰奥·萨尔维尼(Matteo Salvini)希望借疫情危机之机把意大利打造成欧洲政治中心。他周四(4月3日)在推特上宣称:“我们必须重新审视欧洲(欧盟),以及意大利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它根本没有给我们任何帮助。”

意大利新冠死亡人数高居世界第一,许多人认为欧盟见死不救。这不完全是事实。欧盟委员会已经提出一项纾困项目,规模大约在1000亿欧元(1070亿美元)左右,用来保护受疫情打击的工作和就业者。欧盟还宣布了一项金额为5000万欧元的援助计划,为意大利提供医疗仪器设备。欧洲央行也承诺实施7500亿欧元的经济纾困计划为欧元区经济提供支撑。但是,欧盟各成员国的政府呢?他们愿意结伴合伙提供帮助吗?

法国呼吁团结。法国经济部长布鲁诺·勒梅厄(Bruno Le Maire)周四表示,欧盟全体成员都看着德国,希望它拿出解决方案。不少意大利人对欧盟充满怨恨,认为欧盟对意大利见死不救。我跟德国政界内外的人都谈过这件事。在他们看来,那句话听起来很像是法国要求德国为欧洲抗击新冠疫情买单。而柏林则倾向于动用欧洲稳定机制(ESM)的危机纾解资金。这个机制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设立的危机纾困基金。但奥地利和荷兰坚持纾困资金必须附带严格的限制条款。

意大利抱怨说,那意味着它将因为病毒疫情而非政府财政开支无度造成经济损害而受到惩罚。欧盟下周二要开会,此前应该已经有一个折中方案,但目前欧盟的难兄难弟之间气氛紧张。

那么,欧盟委员会呢?它能做到让欧盟成员国政府齐心协力共同抗疫吗?一句话:不能。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反复声明,“欧洲目前危机唯一有效的解决方案应该基于合作、灵活,以及最重要的,团结”。但是,欧盟各国政府各有各的决策。

欧洲申根协议陷入暂时的瘫痪,德国和奥地利、比利时和法国之间的出入境旅行受到限制,法国和意大利边境也一样。芬兰已经实行严格的社交疏离规定,目前在考虑是否彻底关闭跟瑞典的边境;芬兰和瑞典边境地区新冠病毒感染病例较多。如果芬兰对瑞典封关,瑞典医疗系统将受到重创,因为后者高度依赖芬兰医务人员。

冯德莱恩本来希望禁止外界出入欧盟,这样就可以接触欧盟内部各国之间的出入境限制。但是,新冠病毒当前,欧盟各国领导人觉得还是各自的国境线更重要。

还有匈牙利,必须提一下。匈牙利总理维克多·欧尔班(Viktor Orban),众所周知,主张他所称的不自由民主(illiberal democracy)。他本周几乎就要把这个词组里的后半部分,“民主”,去掉了;匈牙利议会批准了一项法案,允许他根据法令无限期执政。欧盟对此的反应顶多可以说温和,冯德莱恩表示“关注”,并强调各国必须确保抗疫法规只具备临时效力。不过,匈牙利发生的事可以说违反了欧盟创立的基本原则,那是有条约明文规定的,就是民主与法治。

欧盟委员会可以扣押给匈牙利的拨款。那会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号。否则就会进一步印证新冠疫情期间不断强化的一种观点,即欧盟不过是一种形式婚姻,出于便利、权宜的考量,而不是国与国之间真正的的联盟,相互之间的纽带是共同的价值观和团结一致的理念,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的确给欧盟的实质和意义打上了一个问号。 

谢选骏指出:武汉瘟疫所撕裂的欧盟画皮显示——欧盟比苏联还要脆弱,因为欧盟的参加国比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更有主权。正如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比美利坚联邦的五十个州国更有主权,所以苏联只能维持七八十年,而美国通过南北战争削弱了各州的国家主权,一直维持到了现在。但即使如此,每过七八十年,美国都要大变一次,以便强化联邦功能、弱化各个邦国,只有这样,才能幸存于全球化过程,但却日渐衰朽。但是,毛泽东汉奸集团却引进了苏联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中国的进一步分裂埋下了定时炸弹。现在,武汉瘟疫所撕裂的欧盟画皮和揭露的纽约内情显示——主权国家控制全球化过程,迟早必定车毁人亡。如果世界不能及时听取我2004年提出的全球政府的建议蓝图,这样的灾难会越来越多——因为技术发展使得地球越来越小,人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拥挤了。没有全球统一的治理系统,何如管理全球一体的生产系统?没有全球统一的治理系统,管理全球一体的生产系统怎能避免危机断链?依靠系统存活的类人如何延续下去?


(另起一页)


书名

全球策

Global Strategy


《外星看地球》第4卷

"Alien Seeing Earth" Volume 4


2021年3月第一版

March 2021 First Edition


作者

谢选骏

Xie Xuanjun

出版发行者

Lulu Press, Inc.

地址

3101 Hillsborough St.

Raleigh, NC 27607—5436

USA

免费电话

1—888—265—2129

国际统一书号

ISBN: 

定价

US$最低


谢选骏全集第104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04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人類只有趨利避害、崇拜瑪門的“意志自由”——以聖奧古斯丁爲例

(一)如何理解這句話——人類只有趨利避害、崇拜瑪門的“意志自由”…… 這句話的核心意思是:人類在做出選擇時,往往受到利益驅使,以追求最大利益為目標,而這種行為背後隱含著對物質財富的崇拜。 讓我們來逐一分析這句話的含義: 趨利避害: 這是一個基本的生存本能,也就是說,人類在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