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7月14日星期三

谢选骏全集第133卷: 犹太渗透

 犹太渗透

Jewish Penetration


《外星看地球》第33卷

"Alien Seeing Earth" Volume 33


2021年4月第一版

April 2021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33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33


(另起一页)


内容提要

敌基督的犹太教虽是西方社会的寄生虫,但却追随西方殖民主义无孔不入地渗透了全球各地。在政治上,他们建立了马列主义国家,在经济上,更是垄断了一切关键领域。在宗教上,他们严重腐蚀了教会。尤其在意识形态领域,马克思、佛洛依德、爱因斯坦,几乎“占领了一切舆论阵地”。娱乐、新闻、教育、学术研究,可以说是重灾区。


Synopsis

Although antichrist Judaism is a parasite of Western society, it follows Western colonialism and permeates all over the world. Politically, they established a Marxist-Leninist state, and economically, they monopolized all key areas. Religiously, they corroded the church severely. Especially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Marx, Freud, and Einstein almost "occupied all positions of public opinion." Entertainment, news, education, and academic research can be said to be the hardest hit areas. 



(另起一单页)


“外星看地球”,就是“超越地球观察地球”——从一个“对等的位置”而非“从属的位置”来看地球上发生的林林总总的现象。



(以上黑体)


上帝宗教 God Religion《外星看地球》第1卷

宗教战争 Religious Wars《外星看地球》第2卷

天子与人 The Son of Heaven and Human《外星看地球》第3卷

全球策 Global Strategy《外星看地球》第4卷

G2-中美联合体 G2-Chimerica《外星看地球》第5卷

两个世纪的内战 Two Centuries of Civil War《外星看地球》第6卷

病毒瘟疫 Virus Plague《外星看地球》第7卷

从暴民到暴君 From Mob to Tyrant《外星看地球》第8卷

党府论 On the Party Government 《外星看地球》第9卷

废垃论 On Human Waste《外星看地球》第10卷

历史人物 Historical Figure《外星看地球》第11卷

书面人物 Written Characters《外星看地球》第12卷

新闻人物 News People《外星看地球》第13卷

共产党 Communist Party《外星看地球》第14卷

政权杀戮 Regime Killing《外星看地球》第15卷

国家妖孽 National Devil《外星看地球》第16卷

科学与文化战 Science and Culture War《外星看地球》第17卷

历史力学 Historical Mechanics《外星看地球》第18卷

六四余波 The Aftermath of June 4th Massacres《外星看地球》第19卷

蒙古后清黄俄黄犹 Yellow Russian Yellow Jewish《外星看地球》第20卷

民主攘扰 Democratic Disturbance《外星看地球》第21卷

民族交汇 Ethnic Intersection《外星看地球》第22卷

难民行为学 Refugee Behavior Science《外星看地球》第23卷

权力碰撞 Power Clash《外星看地球》第24卷

人民主权与种族主义 《外星看地球》第25卷

社会窃取 Social Steal《外星看地球》第26卷

猪义社会 Pig Right Society《外星看地球》第27卷

书评文论 Book Review《外星看地球》第28卷

台湾中国 Taiwan China《外星看地球》第29卷

网络主权不是主权网络 Internet sovereignty not a sovereign Internet《外星看地球》第30卷


(另起一单页)


文明杀手 Civilization Killer《外星看地球》第31卷"

香港事变 Hong Kong Incident《外星看地球》第32卷"

犹太渗透 Jewish Penetration《外星看地球》第33卷"

战场经济 Battlefield Economy《外星看地球》第34卷"

哲学辐射 Philosophy Radiation《外星看地球》第35卷

政治抢夺 Political Robbery《外星看地球》第36卷

联邦制就是更为彻底的封建制 The federal system is a more thorough feudal system《外星看地球》第37卷

美国会发生第二次内战吗 Will there be a second civil war in the United States? 《外星看地球》第38卷"

美国与中国 America and China《外星看地球》第39卷

美国和外国 United States and Foreign Countries《外星看地球》第40卷

(另起一单页)



(上篇)犹太现象


目录


001、克思已死,幽灵还在 

002、爱因斯坦为纳粹灭犹提供炮弹

003、爱因斯坦凶残迫害犹太人

004、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就是背叛了基督教

005、从犹太灭绝营到回教难民营

006、兰登书屋为何出版敌基督作品《达·芬奇密码》(电影《达·芬奇密码》与犹太人问题)

007、哈雷迪犹太教是瘟疫的幸存者

008、华尔街精英人渣的犹太骗局阴魂不散

009、今天是有史以来犹太人最安全的时期

010、警惕新疆的“以色列化”

011、拒戴口罩是犹太人的特征

012、开封犹太人与维吾尔人

013、美国人与犹太人

014、南京大屠杀对犹太灭绝营的影响

015、奴隶贸易是中东社会的特产

016、全世界犹太人联合起来

017、日本人是犹太教徒吗?

018、土地改革是犹太人的拿手把戏

019、无神论是犹太人进攻基督徒的思想武器

020、武汉肺炎患者变成了犹太人

021、希特勒爷爷是德国流氓还是犹太绅士

022、消灭犹太人才能保全人类

023、虚构的犹太民族创造现代以色列

024、鸦片战争是犹太人发动的

025、以色列会不会步上西太后后尘

026、以色列支持伊斯兰国、敌视基督教

027、以色列总理恶意诅咒中国的辛德勒

028、应对卡舒吉案川普要学犹太人吗

029、英国人是犹太灭绝营毒气室的先行者

030、犹太共产主义教程

031、犹太教不爱自己的邻人

032、犹太教不相信圣经

033、犹太枪击案到处开花是文化战争的体现

034、犹太人刺杀四分之一犹太人列宁

035、犹太人的多妻制VS基督徒的一妻制

036、犹太人的复杂来源

037、犹太人的吝啬是一种遗传特质

038、犹太人对决基督徒华人不能旁观

039、犹太人隔离区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产物

040、犹太人祸害了纽约

041、犹太人就是不行

042、犹太人为何宁愿自杀也不抵抗

043、犹太人为什么吝啬

044、犹太人向德国的复仇实现了双重摧毁

045、犹太人小不忍则乱大谋

046、犹太人与迦南人混杂——犹太人厄运之由来

047、犹太人与摩洛哥人的相似

048、犹太人正式出任美国总统

049、战争胜利使犹太人成为纳粹党

050、真实的以色列不在书韵文化里

051、真犹太与假犹太

052、中国缺乏以色列研究

053、中华民国拯救犹太人所以自己灭亡了

054、转移通俄门视线、耶路撒冷变成以色列首都

055、犹太人是个母系社会

(下篇)渗透影响

056、《芳华》是中国的军妓电影——冯小刚慰安妇卖肉记

057、《含泪活着》为什么感动日本

058、《环球日爆》以为加拿大人都是白求恩

059、《金融时报》的骗术

060、《金融时报》偷学互联网

061、《金融时报》隐瞒了最大的礼物

062、《临刑会见》的主角热爱死亡

063、《马云洗脑最厉害的10句名言》的遗漏

064、《纽约时报》成了共产党喉舌

065、《纽约时报》的假新闻似是而非

066、《纽约时报》希望新疆变成中东的乱局

067、《纽约时报》又来拾我牙慧

068、《澎湃新闻》举起了可耻的白旗

069、《锵锵三人行》狡兔死走狗烹

070、《时代杂志》比我迟到了13年

071、《世界日报》危害全美500万华裔真该死

072、《世界日报》用心险恶

073、《遇见你之前》(Me Before You,2016)影射霍金吗

074、《战狼2》展现一带一路的流血冲突

075、《政审你大爷》犯了恶毒攻击罪

076、Twitter推特的老板是共产党还是人民币

077、奥斯卡组委会的覆灭

078、包公戏变成了整治措施

079、包公戏有感

080、北京老炮儿宣扬了日本武士刀

081、北美世界日报此地无银三百两

082、从影帝到影王的进化史观

083、电影公司其实就是电淫公司

084、高智商的小聪明——黑暗时代反倒孕育辉煌

085、古装戏都实现了一胎化了没救了

086、国际歌对付不了共产党

087、好莱坞、九一一恐袭、纳粹灭绝营、共产党劳改营

088、好莱坞骗子制衡使其从良

089、华国锋的亲戚禁止国民评论国事

090、假新闻创造历史

091、假新闻就是哲学意义的真新闻

092、叫花子颂歌《东方红》

093、美联社与新华社联合起来

094、明星从嘉宝那时变成了妓女

095、纽约时报把苟且叫做婚姻

096、纽约时报的弗里德曼太落后啦

097、纽约时报的强盗逻辑

098、纽约时报为刘姥姥一辩

099、纽约时报误把共产党员当作民族主义者

100、纽约时报想吃朝鲜的免费汉堡

101、纽约时报向儒家思想投降了

102、纽约时报宣传纳粹主义

103、纽约时报又在播报假新闻了

104、所有影帝都是贱货出身吗

105、为何纽约时报不理解港人的抗争 

106、文学城是大外宣的急先锋

107、新闻是历史的续篇

108、演艺圈就是色情圈、卖淫圈

109、阳光卫视是泄密还是传谣或者只是一个霉体

110、真新闻假新闻达到目的就是好新闻

(另起一单页)


犹太渗透

Jewish Penetration


《外星看地球》第33卷

"Alien Seeing Earth" Volume 33


(上篇)犹太现象



【001、克思已死,幽灵还在 】


《[网参]克思已死 幽灵不再》(2013-1-4 分享到微信)报道: 

一.教主马克思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大陆徘徊。”这是共产党宣言的第一句话。马克思写这句话的时候是1847年。他大概没有料到,在他写下这句话之后,幽灵持续徘徊了一百五十年之久,且范围远超欧洲,横亘了亚欧非拉。

马克思写这份文件的时候,估计处于半人半神的大麻状态,饱含情绪的笔触有席卷世界气势。一般的教主,尤其是大教主,往往有吞吐宇宙之志,悲悯苍生之怀。某种意义上,老马很够格。

神界的释迦牟尼,穆罕默德,耶稣等人往往以大慈悲示人,以宏大宽广的教义来约束人、号召人、拉拢人。

人界的老马,是一个人间教主。一个精深学者。一个愤怒的落魄者。一个会偷情的男人。一个具备巨大煽动能量的狂人。

虽然。他去世不过一百多年。

教主并不是人人都能当。杜月笙说:“关键要有好脑子”。做流氓头子需要好脑子,何况教主。

马克思以自己视角,审视他所处时代的糟乱。

然后。上下五千年的扫描一番,得出结论“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将人类社会用他自己的方式来分类。

按照这个观点,几乎所有的社会活动和历史事件,都可以贴上阶级的标签来解读。这种标签,在后来有的国家成了一种荒唐残忍的催命符。有几十亩薄地的农民,会因为一个地主阶级的标签,断送身家性命。

人类社会原本存在许多不同的人群。也有很多划分。比如,民族的,行业的,性别的。原本都是相对中性的划分。唯独阶级的划分,带有强烈的善恶标准。

随之而来。是在阶级之间键入冰冷血腥的铁幕。阶级学说一出炉,便为斗争或者战争,多开了一道方便之门。而马克思本人也从不讳言,自己对“红”这个血的颜色之偏爱。

阶级划分的好处是,超出了种族、地域、民族、性别等范畴,尽最大可能的发展信众,通过标榜“神爱众人”的信条,达到“众人爱神”之功效。

看马克思身前和身后的事实,尤其是苏俄,阶级这一招被他们运用的炉火纯青,打着共产主义、拯救全人类的幌子,将触角堂而皇之地伸向全世界。

在组织意义上,苏俄支部就是教堂。

二.贼胆马克思

宗教有个明显标志是画大饼。释、穆、耶三个代表很聪明,把大饼画在谁都无法证实的来世。诸如天堂、极乐世界之类地方,反正谁都没去过。不论随便怎样忽悠,都没办法证明是假。

相对而言,马克思的长处是胆大,直接将大饼画在地球上。并且信誓旦旦的告诉世人,共产主义一定会实现。但,马克思自有其聪明之处,他的共产主义是需要生产力相应跟着发展的。还算留下了余地。

可是。后世徒子徒孙们,则往往不具马克思远见。不懂给自己留下转圜余地。有些性急猢狲,恨不得立即插翅,飞入共产主义。

于是。有了“跑步进入”的荒唐。结果。当然是连滚带爬,鼻青脸肿。

教主噱头。释迦牟尼在八棵树之间入灭,而且控制树的基因,能做到双数枯荣,生物技术达到极致。马克思活在近现代,不好意思弄那些噱头,但图书馆的地毯上踩出的小道之类,在南昌步校墙外的“邓小平小道”上,光大了。

还有个凑巧。大神们凑巧都有叛徒作孽。释迦牟尼警告说将来必有魔王波旬的徒孙来乱他的法,耶稣被犹大过不去。马克思脾气大,生前就已强调自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

三.变现俄罗斯

任何宗教、教主意义,很大程度提供一面旗帜,或者做一个神主。一旦完成这个使命,教主就该死了。

孔丘也算人中极品。算半个神。后来每个皇朝都要膜拜加封一番。什么大成至圣文宣王之类头衔,估计老孔自己都会老脸微红,不大好意思。但,也只他死后如此。假设他一直活着,那些原本膜拜他的帝王将相,估计没几个人能容许他信口雌黄半小时。

毛泽东说鲁迅,“要是活到四九之后,要么闭嘴,要么坐牢”。

马克思的肉身在1883年结束。之后,马克思主义貌似长命百岁了。

其实大缪。我们现在说:马克思已死,并不是我们要结束马克思主义。

而。根本轮不到我们,倒是马克思的忠诚高徒们,早就开始一刀一刀地尝鲜了。

列宁之前的那些马克思理论大腕。对马克思主义凌迟,还仅仅是过过嘴瘾。到了列宁同志那儿,则完全不同。一般来说,共产主义体系内的某个山寨头领们,往往都会“创造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

在创造方面,列宁同志首推第一。无论他的理论多么冠冕堂皇,都掩盖不住他和他开创的苏维埃体制暴政本质。

从农民手里征收“余粮”,和托洛茨基的红军,要共产大街上年轻的妇女。无疑与任何主义都不沾边。唯一的本质是,这是一帮饥渴、残暴的流氓。稍有不同的,这群流氓的任何行径,都打着马克思的幌子来进行。

斯大林和克格勃的哪次犯罪,不是说受害者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吗?

极端压抑和变态的社会,往往将愤怒发泄为笑话。庸人得志的勃列日涅夫大概是获得笑话最多的头领。有一个这样说的,勃列日当上大头领后得意非凡。忍不住带自己的妈妈参观作为政治局委员享受到的一切:别墅,汽车,警卫,护士,……应有尽有的一切。看完后他问妈妈,怎么样。他妈妈回答,“好是好,可是如果共产党来了怎么办?”……

苏俄所代表的共产主义体系内,他们的当权者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只有两个区别:第一是他们披着君权苏维埃授,而非以往的神授;第二是他们更加贪婪残暴。越来越使马克思,只剩下一件外套被众家头领拿来更改加冕。稍有使用马克思内在东西,往往被斥之为教条主义。

四.造中国山头

比如,《共产党宣言》中说:“流氓无产阶级是旧社会最下层中消极的腐化的部分,他们在一些地方也被无产阶级革命卷到运动里来,但是,由于他们的整个生活状况,他们更甘心于被人收买,去干反动的勾当。”

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说:“我这次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所得到最重要的成果,即流氓地痞之向来为社会所唾弃之辈,实为农村革命最勇敢、最彻底、最坚决者。”

新中国历史。读懂了这份报告就读懂了之后所有乖谬荒唐。

己所不信勿施于人。共产主义世界头目们反其道而行之。一边是自己群体享受的“特供”,一边是街头紧缺的面包,在紧缺的面包篮子里搭售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

按照马克思划分的阶级,共产只存在于共产统治阶级内。统治阶级之外,都是被压迫阶级。但那些共产统治阶级能大言不惭的说,被他们奴役的人民,才是真正主人。你可以欺骗人民于一时,一年,十年,六十年,七十年,七十四年的时候,人民再也不相信那些龟缩在索契别墅内,人渣们的鬼话。

于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解体。

今日中国。

大不必自欺欺人。除了主席台上的人,还在强调真信马列之外,还有谁信?

又有哪个老百姓和私底下的官员不把马列当做笑料?

什么是皇帝的新衣?

马克思难道不是吗!?

与其穿着不存在的皇帝新衣一路裸奔,丢人现眼。还不如大大方方穿一件哪怕三角内裤来遮羞避丑。不要以为,马列是先皇神主丢弃不得。

其实。民众更看重的是实事求是精神。而不是造假装十三的高超。 

五.死了马屠,不吃带毛

中国从未像现在如此信仰缺失。文化苍白。四九年到现在,前三十年中国,当然不缺乏“信仰”。但。那谁都知道,只是崇拜了一个人造的假神。那种充实的信仰,说到底是愚昧和强迫造成。神话肥皂泡,迟早要破裂。

毛一死,肥皂泡迅速破灭。按正常思路,三十年前,接毛去世契机,中国应该扔掉马列外套和毛氏瓜皮帽。然而没有,在某些人看来,马列毛恰恰是开国神主,有不可替代的加持作用。

在民智未开时,这或许管用。可惜,在信息流传如此迅捷的现在,这种加持越来越具分裂症状和搞笑效果。虽然只是一件外套、一顶帽子,但,禁锢作用却无与伦比。因为这顶帽子是万能帽,尤其是在官方手里,可以随意转化成打压任何异己的棍子。有时候威力铺天盖地,席卷华夏,不可一世。比如,重庆。

在马列毛大帽下,任何健康文化,任何正常信仰,都难成长。

大概。当政者,也看到了现在文化缺失。所以不惜血本吆喝,要创造文化产业大繁荣。

大主意一个接一个层出不穷。一会儿要搞原生态,一会儿要拜炎黄,一会儿要尊孔。公正说。这些主意原本都是正常社会正常的文化亮点或者习俗,但一经现在的官方发扬,总有点发馊变质的味道。

被官方着力捧红的文化达人如余秋雨、于丹之辈,在网络上俨然笑料。客观上,余、于二仙,原本没那么糟糕,只是天下苦秦久矣。

所以。官方倡导的,民间偏不鸟。

文化或软实力真正张力在创造。传承固然重要,但一味抱残守缺,必定连残缺都守不住。我们看各个城市人为的弄些假模假式的复古景点,弄些带瓜皮帽的真人吆喝一通。以为那就是文化,哈哈,如此不值钱?

如果非要说是,这只能算文化的下脚料。 

六.冲破神龛见太阳

创造。我们这些年,有什么创造吗?

八个样板戏?

遍地老干部体?

正规渠道可有文学?可有思想?或许有,编译局的女博后文采斐然,将来必是可以传世的大作。

一边是纳税人花那么多钱养那么一帮马列主义理论废物,一边是苍白到无以复加的文史哲残缺。

政治对于文化,最好结果是有助推作用。次一点的是无害,最差的是掣肘禁锢。看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时期,莫不如此。

先秦的诸侯们。没兴趣没能力管理文化,所以造就了那么多灿烂的子们。到了秦开始疯狂的删帖焚帖的时候,秦只有一篇文章,还是李斯写在统一之前。更加繁荣的汉唐,那些当国者,如刘彻、刘秀、李世民、武则天、李隆基,本身都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且除了刘彻略有变态之外,哪怕残暴如武则天,都会对文化优容有加。大导演李隆基甚至有作品入选三百首。武则天也有。汉唐总体而言,都是对文化有助推作用的朝代。

次一点的,懒惰如万历。几十年不上朝不管闲事。在无政府的良好状态下,那个时代的科技文化繁荣。如本草纲目,如牡丹亭,如西游记,灿若群星。

这。再次证明:世上本繁荣,皇帝自扰之。

忘了说一句,中国历史上从先秦到民国的历次文化繁荣,都不是在马列毛的指引下创造的。我们中国,一是不缺文化传承和底蕴,二是不乏聪明才智创造之士。缺少的只是一个没有禁锢的土壤。

今日大禁锢,就是马列毛。

搬开神龛。中国文化大放异彩。甚至,惠及马列毛本身。

公正的说,马列毛的理论、思想,并非一无是处。

但,在当前大框架下,对他们虚无拔高,反而妨碍了对这些理论正常、客观的研究。

马列毛神主,除了极少部分靠这个混饭吃的理论权威们之外,谁都知道它的虚无。搬开一个虚无的框架,不过是顺势而为而已。潮流浩荡,顺之则昌。

马列毛在中国的转变中,当然远不止一个神主作用。它,是这个大转变中的眼,做好这个眼,则满盘皆活。惠及的哪里仅仅是文化。在马列毛的帽子底下是政治,按照马列原则,政治是上层建筑。但对于今日的中国来说,政治其实是基础建设,只有政治这条基础高速修正了,中国才能大步向前,不斜不歪。

谢选骏指出:上文只知“克思已死,幽灵不再”,却不知“克思已死,幽灵还在”——不仅幽灵还在,而且丧尸僵尸遍地都是。君不见北京大肆庆祝马魔冥诞200周年乎?君不见也不怪君,毕竟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但是,即使在西方社会,马克思的幽灵依然遍地徘徊,马克思的丧尸已经盘踞政商娱乐各界。既然,克思已死,幽灵还在——那么,凌迟马克思、凌迟资本论,刻不容缓矣!



【002、爱因斯坦为纳粹灭犹提供炮弹】


《爱因斯坦一生"艳遇无数":公然偷情,出轨女助理…》(蓝里 2020-12-06)报道:

"他更在乎的,是能遗留在世的东西,是自己如何能被这世界记住。"——《天才》

1922年,德国柏林。

43岁的爱因斯坦,正在洪堡大学任教。

一天清晨,他来到办公室。悄悄地,从背后一把抱住自己的女助理。

女助理没有惊讶,也没有反抗。

随后,便是一场酣畅淋漓的鱼水之欢。

事情结束,爱因斯坦恳求:"亲爱的,来和我一起生活吧。"

女助理整理了一下衣领,断然回绝:"你疯了?你是有妻子的人!"

随后,爱因斯坦摆出一段"清新脱俗"的说辞:

那有什么关系呢?

我喜欢莫扎特,也喜欢哈巴;

我喜欢瑞士的阿尔卑斯山,也喜欢波兰的海。

那我为什么不能同时爱着你和爱沙(妻子)?

他还说:

一夫一妻制,那是宗教下的产物。

任何对权威的盲信,那都是真理的头号大敌!

这个爱因斯坦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提出"相对论"、"质能方程",然后一举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无疑是智慧的,光辉的。

他是世纪伟人。

智商爆表。

也是继伽利略、牛顿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

……

这些评价他当然配得上。

只是,卓越成就之下,很少有人谈论他的私生活。

他一生情人无数。

甚至曾抛妻弃子,负了真心人。直至晚年,仍流连花丛,乐不思蜀。

01

爱因斯坦的初恋,发生在1895年。

那一年,他16岁,读高中。

当时他成绩严重偏科。

哲学不及格,历史不及格。总之,除了数学和物理,其他都没有达到升学要求。

不过爱因斯坦求学心切,立志一定要成为科学家。于是,决定复读。

并经人推荐,找了一位老师补课。

那天下午,欧洲街道人声鼎沸。爱因斯坦举起手,敲了敲补课老师的大门。

"我是爱因斯坦,老师在家吗?我来求学的学生。"

开门迎接的,是一个18岁少女。

皮肤白皙,眼眸清澈。举手投足之间,颇有教养。

"您好,我叫玛丽。"

四目相对,电光石火。

两个少年的心,不自觉为之一动。

在补课期间,爱因斯坦经常告诉她一些奇思怪想。

他极度讨厌教条主义。

"我只是想成为物理学家,却为什么要学习历史?这不很荒诞吗?"

他告诉玛丽关于自己偏科的原因。

他还表示,自己已经注销了国籍。

玛丽问:"你疯啦?为什么离开自己国家呢?"

爱因斯坦说:"因为我是世界的公民。"

不拘一格。

特立独行。

这就是早年的爱因斯坦。

或许,这也是玛丽为之倾心的原因——他太不一样了。

那天下午,两人骑着自行车,飞驰在道路上。

"玛丽,我现在就是光速,请追上我!"

"追上你会怎么样?"

"如果和光速平行,奇迹就会发生。"

"好,我来了。"

······

荒野之上,两个少年激情热吻。

并在荷尔蒙的作用下,给出了彼此人生的第一次。

一年时间飞逝。

爱因斯坦成功获得瑞士理工学院入学资格。

他需要去往另一座城市就读大学,瑞士苏黎世。

离别时,玛丽哭成泪人。

爱因斯坦很善于说情话。

他告诉玛丽,"我会发明冻结时间的方程式,然后,让我们幸福永驻。"

玛丽破涕为笑。

她虽然不知道世界的奥秘,但深知眼前这个男人的抱负和执着。不可阻拦,也无法阻拦。

她只是说:"我等你。"

但爱因斯坦,终究还是辜负了玛丽。

进入大学没多久,他就移情别恋。爱上了一个叫米列娃的女同学。

两人相识于入学的第一天。

见到米列娃那一刻,爱因斯坦颇为好奇。

他问:"你好,你也是苏黎世理工学院的学生吗?"

她说:"是的,我是这里唯一的女学生。"

因为19世纪末,欧洲对女性偏见依然根深蒂固。她们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读大学的权利。

但米列娃,是个例外。

大学教授告诉爱因斯坦:

米列娃不只是全校唯一的女学生,还是全校数学成绩最优的学生。比你分数还高。

顿时,爱因斯坦被米列娃的聪慧所吸引。

他决定,追。

这里需要提一下爱因斯坦的颜值。

年少时,他也是眉清目秀。

五官立体,身材挺拔。尤其是那双深邃的眼眸,不知勾走了多少女人的魂。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爱因斯坦还是莫扎特的忠粉,弹的一手好琴。

这也成了他吸引女孩的特质之一。

一来二去,两个天才生出情愫。

关系暧昧不已。

坦白说,在对待女人的态度上,天才爱因斯坦和一般渣男并无不同。

在学校,他和米列娃你侬我侬。

离开学校,他又会找初恋女友玛丽潇洒。

他甚至还和玛丽许下婚约。

那天晚上,宴席上宾朋满座。有男方的朋友,有女方的父母。

爱因斯坦当众承诺,定娶玛丽为妻。

但订婚没多久,爱因斯坦就悔婚了。

因为米列娃发现了真相。

一天傍晚,米列娃去宿舍找爱因斯坦。

但开门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室友。

"你找谁?"

"我找爱因斯坦。"

"喔,他正在和玛丽共度良宵呢。"

"玛丽是谁?"

室友察觉到什么,直言道:"爱因斯坦的未婚妻。"

米列娃顿时泪目,仓皇而逃。

她决定要这个男人撇清关系。

可是,一个真正动了心的女人,想绝情,何其难。

她走到哪,爱因斯坦就跟到哪。

她说自己担心学业,爱因斯坦就承诺:"我可以帮你补习,一起获得学位。"

他还给米列娃许下承诺:

和玛丽分手,钟情你一人。

最终,在爱因斯坦强攻之下,她渐渐丧失了抵抗力。

又一次栽了进去。

大学期间,两人同居。度过一段相当美好的时光。

爱因斯坦很懂调情。

他给米列娃取了一个别名,洋娃娃。

"你平时很严肃,身体却如此的柔软,那我就叫你洋娃娃吧。"

他告诉米列娃,自己身体每个部位,都被她的聪明才智所吸引。

他们一起翘课,一起堕落。

在教室的书堆上做爱。

那么,未婚妻玛丽呢?

爱因斯坦回答:"一个无法对事物本质进行深入对话的女人,我无法和她共度一生。"

玛丽,已成前任。

沉溺于男女之情,很大程度影响了爱因斯坦和米列娃的学习。

两人成绩一落千丈。

苏黎世理工大学的毕业考试,爱因斯坦只是勉强及格。

而米列娃,失之交臂。

值得一提的是,米列娃出身社会底层。父母都是农场主,文化水平有限。

再加上社会对女性的歧视,米列娃几乎没有接受什么正而八经的教育。

全靠自学。

但是,她居然考上了一流的理工学院,苏黎世理工大学。成绩甩别人几条街。

以至于有世人感慨:米列娃是被爱因斯坦毁掉的另一个"世纪天才"。

得知没有通过毕业考试,米列娃哭得昏天黑地。

她的科学梦,碎了。

因为在当时,想从事科研,就必须要取得相关的大学学位。否则,一切都与你无关。

彼时,爱因斯坦给米列娃指了另一条路——家庭主妇。

一条通往地狱之路。

1903年,两人成婚。

那时,24岁爱因斯坦还籍籍无名,只是专利局一个小职员。收入低,前途渺茫。

除了必要的工作,他把所有时间都投注在学术研究上。

对妻子没有陪伴。

对子女也未尽父亲的责任。

有一次,他离家数月。

米列娃相思成煎熬,却没有收到丈夫一丝一毫的关心。

心寒至极。

某个晚上,爱因斯坦一声招呼没打,突然出现她面前。然后,一个深情的拥抱。

米列娃喜极而泣。

她想,对方还是爱自己的。

但不过三分钟,爱因斯坦就说:

量子辐射,我一直寻找的重大突破。里面有一些难题,需要你帮我计算。

喜悦顿时崩塌。

米列娃咆哮:"你不是想我,你只是想让我帮忙!"

或许,爱因斯坦至始至终,爱的都只是他的头脑,而非完整的人。

1905年,在科学界,爱因斯坦一夜爆红。

他相继发表了《量子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并解决了光电效应。震惊全球。

百度百科对此的注解是:开创物理学的新纪元。

客观说,爱因斯坦有此成就,离不开妻子米列娃的功劳。

做家务之余,米列娃时间全部都用于协助丈夫。

一堆令人头疼的数学难题,也多亏她的出手。

而爱因斯坦也承认,"没有妻子做搭档,我可能什么都做不成。"

但是,在论文发表之际,爱因斯坦却拒绝加上"米列娃"三个字。

妻子崩溃:"为什么?"

他回答:"我们是一体的,爱因斯坦是我们共同的名字。我的荣耀就是你的荣耀,没必要再加一个名字。"

图片来源:微博

这分明就是诡辩!

但米列娃身为家庭主妇,没有名望,没有话语权,只能被迫接受。

她以牺牲自己梦想的代价,成全了一个世纪伟人。

而自己,成为伟人背后的影子,悄无声息,无人知晓。

04

之后,爱因斯坦的科研之路,一路飙升。

名利滚滚而来。

而两人婚姻却走向相反的方向——爱因斯坦,出轨了。

他爱上了自己的表姐艾尔莎。

艾尔莎比爱因斯坦大3岁,已离异。

她和米列娃不同,既不懂科学,也不想知道世界的奥秘。

她热情奔放,活跃于社交场合。很会撩人。

爱因斯坦告诉朋友:"跟表姐在一起,便觉时间飞逝。"

这段不伦恋,一发不可收拾。

爱因斯坦夜不归宿,经常半夜出入艾尔莎的公寓。

到最后,连艾尔莎的女儿受不了了。

她痛斥母亲:"你知道邻居怎么评价你吗?跟已婚男人偷情,无耻!"

这时,爱因斯坦呈现出两副面孔。

对于新欢艾尔莎,他极尽温柔。

对于妻子米列娃,他表出决绝冷酷的一面。

他告诉米列娃:"我们离婚吧。"

米列娃拒绝。

几天后,米列娃告诉爱因斯坦自己的"艳遇"。

"今天我邂逅了一个数学家,他想和我上床。我差一点就同意了。"

显然,米列娃是故意激怒爱因斯坦。想以此挽回婚姻。

但爱因斯坦的一番话,令她彻底绝望。

你应该和他上床的。

离婚其实不足为过,互相伤害才是。

那时,爱因斯坦仅三十几岁。柏林大学教授,普鲁士科学院院士,名利俱有。

而米列娃,一无所有。

也许是出于爱,也许是出于不甘,米列娃打死不同意离婚。

爱因斯坦也不做勉强。

为了方便和新欢来往,他拟了一份分居协议,给自己的妻子。

一,照顾我的衣食起居。

二,你要宣布放弃和我的私人关系。

三,你不能和我有任何亲密互动。

四,如我有要求,你必须立刻停止和我说话,必须立刻消失在我的视线。

协议内容,字字诛心。

米列娃含泪答应。

从此,两人婚姻形如摆设。

爱因斯坦公然出轨,丝毫不顾及妻子感受。

而没有事业、没有未来的米列娃,整日以泪洗面。活成怨妇。

有一次争吵,米列娃将茶几全部打碎。

爱因斯坦问:"你恨我吗?"

米列娃说:"恨,但更我恨我自己。为什么就因为你沦为今天这种地步!"

是啊,如果没有遇见爱因斯坦,如果当初坚持不考学位,如果没有成为家庭主妇……

谁又能保证,她不会成为另一个爱因斯坦?

但世间没有如果。

她拽着已断气的婚姻死死不放,维持数年之久。

直到1919年的某一天,爱因斯坦再次提出离婚。

他说:

我的论文已经被诺贝尔奖提名。

如果获奖,奖金将全部归你和孩子所有。只要你答应离婚。

这一次,米列娃没有摇头。

她终于选择放下。

离婚后,爱因斯坦迅速娶了表姐艾尔莎。

1919年,英国剑桥大学。

爱因斯坦婚礼上座无虚席。

宾朋都是科学界的泰山北斗。

面对新欢,年过四十的爱因斯坦,再次许下诺言:"我将忠诚于我的妻子……"可是,在爱因斯坦的世界里,怎么可能会有"忠诚"二字?他很快又有了新欢。那是他的女助理。论年纪,两人差一个辈分。但经常在办公室寻欢作乐。

爱因斯坦还和继女的闺蜜有染。那是一个比爱因斯坦小15岁的女人。两人曾一起去英国旅游。令人意外的是,艾尔莎却没有像米列娃一样哭喊大闹。甚至连吃醋都没有。因为她很清楚爱因斯坦的风流本性。所以,对于"忠诚",几乎没有抱有任何奢望。对于外人的询问,她坦然承认:"能以伟人的妻子出席重要场合,这件事我感到很骄傲。"

艾尔莎要的,更多是虚荣。爱因斯坦渴望的,更多是一种理解,一种自由——即,不受世俗道德所约束。两人一拍即合。几十年婚姻,相守也算愉快。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爱因斯坦老了。而前妻米列娃,也老了。

爱因斯坦在获得诺贝尔奖之后,并没有将奖金全部交给米列娃。只给了一部分。具体金额多少不得而知。可知的是,离异后的米列娃,过得颇为凄凉。大儿子离开欧洲,去了美国。小儿子患上重病。为支付医疗费,她卖掉房子,花光所有钱财。

不得已,到了晚年,米列娃仍要靠打工谋生。1948年冬天,在一个漫天大雪的夜里,米列娃去探望病重的小儿子。她不慎摔倒了。从此中风瘫痪,卧床不起。备受身体与心灵的煎熬——她担心自己死后,小儿子无人照料。彼时,年过六旬的爱因斯坦博士,正在和一个苏联美女特务谈恋爱。爱因斯坦博士说:"我要学苏联语言。"苏联美女问:"这是为什么?""这样我就可以用你的母语对你说,我爱你。"两人接吻,做爱。

爱因斯坦的风流,至死方休。只是,女友一任又一任,许下的诺言一遍又一遍。在某个时刻,他可曾思念,那个叫"米列娃"的天才女子,如今过得如何?是否安好?又是否会想起,当年那个叫"玛丽"的女孩,如今在何方?我想,应该还是忘了。

就像爱因斯坦助手的总结:他更在乎的,是能遗留在世的东西,是自己如何能被这世界记住。而今,斯人已逝,丰功永存。教科书上,人们将只见伟人的智慧与神话。世代传颂。但神话背后的自私、无情、不负责,却成一捧泥沙,吹散于历史风中。一如云烟,消失无痕。

谢选骏指出:据纳粹的反犹太宣传,说犹太人各个色情狂,开妓院除外,还到处诱奸日耳曼妇女——爱因斯坦的行为,为纳粹提供了炮弹。

《爱因斯坦:丈夫、情人、父亲》(2006年07月16日金羊网-新快报)报道:

引子

7月10日,以色列希伯来大学的爱因斯坦档案馆正式对外公开了爱因斯坦的数百封私人书信,使得世人又多了一个掀开他衣角的机会。这次公布的共计3500页的私人书信使人们重新认识了作为丈夫、情人和父亲的爱因斯坦。根据爱因斯坦继女玛戈的遗嘱,这些信件只有在她去世20年后方能公之于世。玛戈是在1986年7月去世的。

公开信件写于1915年4月到12月,彼时的爱因斯坦正经历着一场家庭危机和对广义相对论进行最后阶段论证的双重煎熬。

1、婚姻阴影下的父子情

1915年4月初。

写信人:爱因斯坦的长子汉斯·艾伯特(小名阿杜)

收信人:爱因斯坦

亲爱的爸爸:

你知道吗,泰特(爱因斯坦的小儿子)已经学会乘法和除法了,而我现在正在学习几何。平时妈妈会给我们出题,而我们也准备了一个小本子答题。到时候你也可以出题让我们做。可是,最近你为什么都不写信给我们呢?我一直在想:复活节的时候你过来这里,到时候我们就又能和爸爸在一起了。

阿杜(在信中央求父亲在春假时前往苏黎世看他和弟弟)

亲爱的爸爸:

今天我和弟弟告诉对方各自的梦想。泰特忽然说:“我希望爸爸能出现在这里!”然后我想:“如果你能呆在这里和我们一起就好了。”现在,我的钢琴比以前弹得好多了,几天前我还弹了海顿和莫扎特的奏鸣曲。总之,现在我也能和你一起弹琴了。考试快到了,不过复活节也快到了。去年复活节我们过得很孤单,难道今年我们也要这么过么?如果你写信告诉我你能来的话,这将是我们复活节中最完美的一只兔子。我们能在这里过得很开心。还有,妈妈要是病了,我会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身边除了女仆以外什么人都没有,你在的话一切都好办。

阿杜

1915年,是爱因斯坦事业中最关键的一年。在此前较早的10年间,爱因斯坦专注于对狭义相对论的研究,可是这一年,爱因斯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给他带来无上荣誉、也许还是世界上最美妙的理论———广义相对论。

1915年,也是爱因斯坦生命中最难熬的一年。他与他的物理学者妻子米列娃的婚姻已经出现了严重问题。这个曾在数学上帮过爱因斯坦大忙的塞尔维亚女人带着她和爱因斯坦的两个儿子———11岁的汉斯·艾伯特和5岁的爱杜阿德离开柏林,前往苏黎世生活。而因一战食物短缺导致胃病恶化的爱因斯坦最终也与悉心照看他的表姐埃尔莎·爱因斯坦结了婚。

1915年的这些信件揭示了这位天才在生活和科学上的挣扎。

写信人:爱因斯坦

收信人:两个儿子

“如果你在每次写信时告诉我你学习的进度,我可以给你出一个小问题让你解答啊。”“我很注意刷牙,你看现在我还留着一排健康的好牙齿。”

爱因斯坦多么希望能教儿子数学,遗憾的是他连这样小小的要求也没法做到。他只能通过信件来稍作弥补。他还给每个儿子都邮去了一个小玩具,玩具上附有叮嘱他们俩好好刷牙的留言。

写信人:爱因斯坦

收信人:长子汉斯

“夏天我会和你一个人单独旅行。以后我们每年都会一起旅行,当泰特年纪足够大时他也可以加入我们。”

爱因斯坦原本准备前往苏黎世看望儿子,可是战事的发展让一切泡了汤。不过,他答应在7月份带大儿子阿杜去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度假,这是他在明信片上写的话。他还对自己的儿子喜欢几何表示高兴,还说在自己像阿杜一样大时,几何是他“最喜欢的娱乐消遣”,“可是那时候没人可以演示给我看,所以我只能通过看书学习”。

1915年6月下旬。

写信人:长子汉斯

收信人:爱因斯坦

亲爱的爸爸:

你要跟妈妈好好说说度假这件事,因为这事我做不了主。可如果你跟她处不好,我也不愿意和你在一块了。虽然我们计划的旅程很好玩,可我宁愿不去。你要记得我们约好要在7月初见面并呆上一个暑假啊。

这段时期,爱因斯坦和妻子米列娃的关系却在急剧恶化中,他们反复在信中争论着金钱分配和假期安排。儿子阿杜寄来了一封简短的明信片,回复了他们曾经订下的暑假旅游之约。

爱因斯坦觉得这封信是米列娃教儿子写的,来自妻子和儿子的双重打击让他伤心得无法面对。因此,爱因斯坦决定取消和儿子的约定,转而与新欢埃尔莎去度假。

1915年7月。

写信人:爱因斯坦

收信人:桑戈(爱因斯坦的朋友,苏黎世医学博士,一直帮爱因斯坦调解他们夫妻间的矛盾)

我亲爱的朋友桑戈:

由于我妻子的缘故,我和儿子这几年来的关系日渐疏远。我妻子是一个报复心很重的人,她的狡猾手段足以欺骗任何一个外人,尤其是男人。如果你知道我们相处情况的话,你会支持我跟她分居。这次汉斯寄来的明信片让我清楚认识到,如果不照她所说的去做的话……我尝试写信给儿子,可他根本不回信。种种迹象表明,即使我按原计划7月份去了苏黎世,也见不到孩子们。因此在最后时刻,我在格廷根进行广义相对论的演讲时,决定去塞林放松一下心情,我的表姐(埃尔莎)和她的孩子已经在那里租好房子了。

A.爱因斯坦

2、爱情阴影下的相对论

爱因斯坦在信中提到的格廷根演讲之旅是应数学物理学家大卫·希尔伯特之邀前往的。当时他正急于向世人介绍伟大而又复杂的广义相对论,事实证明爱因斯坦的这次演讲之旅是成功的。他在给桑戈的信中表达了这种对成功的喜悦:“我终于成功让希尔伯特领略并信服于广义相对论的精妙了。”

然而,正当爱因斯坦为家庭忙得焦头烂额时,他在广义相对论的创立上又出现了新的问题。他苦于寻找正确的方程式来描述新理论———这些公式需要定义物体在空间内是如何运动的以及空间是如何被物体弯曲的。

在1915年的夏天快要结束时,爱因斯坦才意识到,自己三年来苦苦求索的数学方法是有瑕疵的。这个认知使爱因斯坦一下子就要面临一个很严峻的形势———他担心,希尔伯特在听了自己的演讲后得到灵感,并很有可能早一步发表广义相对论。

这是一个浩繁而又复杂的工作。尽管爱因斯坦在物理学上天赋很高,但在数学上面对希尔伯特也要甘拜下风。因此,在1915年10月,爱因斯坦花了整个月的时间回到最初对数学公式的证明、改写和更新上。期间,他不仅试图和儿子和解,每周四晚上还要到柏林普鲁士科学院进行讲学。

1915年11月4日,爱因斯坦发表了第一次有关广义相对论的演讲。在这次演讲中,他阐述了自己的新理论,但他承认自己还没有得出精确的数学公式来证明广义相对论。当天下午,他一结束自己的演讲,就给大儿子写了一封充满感情的信。

1915年11月4日。

写信人:爱因斯坦

收信人:长子汉斯

“我将尽量每年抽出一个月的时间在身边陪伴你,爱护你,你可以从我这里学到很多别人不可能教给你的知识。我通过艰苦努力所获得的这些知识不仅对陌生人、对我的儿子也尤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几天时间里,我完成了有生以来最优秀的论文之一,当你长大后我将告诉你有关它的内容。因为我常常专注于工作,以至忘记了吃午饭。”

3、和竞争对手“勾心斗角”

在反复修改广义相对论的这段时间里,爱因斯坦还要抽出时间来提防他的竞争对手希尔伯特。由于担心被捷足先登,他把自己在11月4日关于广义相对论的演讲稿寄给了希尔伯特。在信中,爱因斯坦用一种防备的语气这样写道:“我对你是否喜欢这个新方案很感兴趣。”言下之意可能是,广义相对论是我的,没你什么事。

紧接着,11月11日,他又把第二份论文寄给了希尔伯特。这时,他仍然没能找出正确的方程式,但他感觉到已经离成功越来越近了。他再次在信中写道:“如果我这次的修改是合理的,那么,重力就一定会在物体的构成中担当一种最基本的作用。我自己对此的好奇心正在干扰我的工作。”12日,希尔伯特就给他回了信,这封信让爱因斯坦身心交疲。希尔伯特说,他准备帮助爱因斯坦“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但在取得进展之前,他不准备和爱因斯坦讨论这个问题。“但既然你对它这么感兴趣,我也愿意在下周二向你展示我的研究成果。”

11月16日,他邀请爱因斯坦到格廷根,在向爱因斯坦讲述了他的研究成果后,希尔伯特说:“就我对你论文的理解程度而言,你提出的方案和我的有明显不同。”

在写给希尔伯特的信中,他拒绝了希尔伯特让他第二天前往格廷根的邀请。他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忧虑:“我对你的分析真的非常感兴趣。然而,我此时必须坚持不去格廷根,因为我已经非常疲倦,还要忍受胃病折磨。如果可能的话,请你把研究修改后的论据寄给我,这样会减轻我的急躁。”

11月18日,爱因斯坦收到了希尔伯特的新论文。让他沮丧的是,希尔伯特的论文和他的是何其相似。在给希尔伯特的回信中,爱因斯坦干脆地表明了要捍卫自己成果的决心:“就我所知,你所提出的体系和我在前几个星期就提出来的理论以及送交学术研究会的东西非常一致。”

第二天,希尔伯特就给爱因斯坦回了信。这次,他表现得相当友善和大方,声称自己不会剥夺爱因斯坦的优先权。然而,一天后,他就把自己的论文寄给了一份科学期刊,论文的标题是“物理学基础”。

11月25日,爱因斯坦在普鲁士科学院发表了关于相对论的第四次演讲,他的题目是“TheFieldEquationsofGravitation”。虽然比希尔伯特的论文晚了几天,但爱因斯坦的观点更完整,而且,一些根本性的概念是他独自完成的。

但爱因斯坦和希尔伯特间的关系最终还是获得了改善。当希尔伯特的最后论文定稿时,他明确而大方地将创立相对论的功劳归功于爱因斯坦。很快,他们又开始进行了互访。

写信人:爱因斯坦

收信人:希尔伯特

“我们之间曾心存芥蒂,我并不想分析其中的原因。我一直与因此而带来的怀恨心理做斗争,但现在我已经完全释然。现在我由衷地重又燃起往日的思念,希望你也能做到像我一样。想到游离于这个卑鄙世界之外的两个知心朋友不能够为对方提供快乐,真是件羞耻的事情。”

4、神秘的M夫人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有过两段婚姻,一段是与大学同学米列娃的婚姻,另一段则是与表姐埃尔莎结成的婚姻。但实际上,在这两段婚姻之外,他还有10个情人。

对于自己丰富的感情经历,爱因斯坦对第二任妻子埃尔莎表现出了令人惊讶的坦诚。和埃尔莎结婚后,爱因斯坦大部分时间都在欧洲或者美国进行演讲。不在家的时候,他几乎每天都给埃尔莎或者继女玛戈写信。

在这些信里,他至少提到了6个出现在他生命里的其他女人,其中包括著名的苏联女间谍情人玛加丽达·科涅库娃,还有一个玛格丽特、一个埃斯特拉、两个托妮和一个贝蒂。他和这些女人一起出海、阅读、参加音乐会,度过了愉快的时光。对于这些经历,爱因斯坦毫不讳言。

在此次公布的这些私人信件里,一位被爱因斯坦称为M夫人(Michanowski)的秘密情人也首次浮出水面。M夫人是上世纪初德国社交界的一位名媛,她的全名叫爱塞尔·米卡诺斯基。在遇上爱因斯坦后,30岁的她对当时已经45岁的爱因斯坦展开了热烈的追求,甚至一路从柏林追到了英国。爱因斯坦在1931年5月给继女玛戈的信里这样写道:“我给你写这封信是因为你是家里最通情达理的人,你可怜的母亲已经快疯掉了。M夫人确实跟我来到了英格兰,她对我的追求已经失去控制。但是第一,我不能阻止她;第二,我下次看到她的时候会告诉她让她马上离开。在所有这些女士中,事实上,我只喜欢L夫人,她温和又得体。”

在写给女儿的另一封信里,为了掩人耳目,他甚至要求玛戈替他向他的苏联情人玛加丽达传递纸条。他还曾在给一位友人的儿子的信中写道:“我尊敬你的父亲,因为他一生只陪在一个女人身边。这是我难以做到的。”

5、诺贝尔奖金换来自由身

与此同时,爱因斯坦和家人的关系仍旧处于一种动荡不定的状态。汉斯曾经给父亲写过一封冷冰冰的信。

写信人:汉斯

收信人:爱因斯坦

亲爱的爸爸:

我将会在12月31日到1月2日过来。我不想呆的时间太长,因为圣诞节最好还是呆在家里。另外,我刚刚得到一个滑雪橇,我想利用假期向我的朋友们学习如何滑雪。这个滑雪橇花了70法郎,是妈妈买给我的,当然,钱是你给的。我把它当成是你送给我的圣诞节礼物。

爱因斯坦在收到信后,立即取消了旅行计划。“你在信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友好的语气,深深地伤害了我。”在完成最后一次关于相对论的演讲后的几天,爱因斯坦给汉斯回信:“我想我的拜访不会给你带来什么高兴,因此我认为坐2小时20分钟的火车前去看你是错误的决定。”

1915年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达到高潮的一年,却以这样一种夹杂着喜悦和悲伤的复杂感情结束。他在一封写给朋友桑格的信中描述了这种复杂心态。

写信人:爱因斯坦

收信人:桑格

亲爱的朋友桑格:

我刚刚收到小艾伯特寄来的信,却让我很伤心。这个男孩的心正在一点一点地中毒,他不再信任我了。在这种情况下,任何试图接近他都可能会间接地伤害他。来吧,我亲爱的老朋友,给我唱起那首你最熟悉的老歌,这样我还可以躲在角落里继续默默地旋转。

就这样,爱因斯坦在他位于柏林的公寓里独自度过了圣诞节。可是,第二天早上一醒来,他就拿出书包,里面装着汉斯以前寄给他的几幅画。他再次提笔写信给汉斯,告诉他他将会在复活节前去看望他们。他还做了保证。

1915年末,爱因斯坦的家庭情况终于出现了转机。次年的复活节,正如爱因斯坦保证的那样,他去苏黎世看望了孩子们,孩子们也很高兴能和父亲再一次团聚。

如大儿子所愿,爱因斯坦单独带他去一个山区胜地徒步旅行,这个地方可以一览卢塞恩湖的美丽风光。在他写给堂妹、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埃尔莎的明信片中,他表达了自己的快乐。

写信人:爱因斯坦

收信人:埃尔莎

亲爱的埃尔莎:

昨天我和孩子一起去远足,我和他在一起感到非常快乐。他心地善良,值得信任,求知如饥似渴,也很聪明。我和他的关系正在日渐升温。

然而,他和妻子米列娃的婚姻已经走到尽头。为能解除与米列娃的婚姻,爱因斯坦和妻子做了一笔交易:如果她同意离婚,爱因斯坦将会把他已经完全预料到未来某天会获得的诺贝尔奖的奖金全部送给米列娃。她考虑了一周的时间,最后接受了这一条件。

1921年,爱因斯坦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当时的诺奖奖金是2.8万美元,大概相当于今天的28万美元。她用这笔钱在苏黎世买下了3幢公寓。

最终,小儿子泰德出现了精神问题,被送进了苏黎世附近的精神病院,并在那里度过了余生。汉斯·艾伯特后来的境况出现了好转,进入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大学这所父母曾经在此相遇的高等学府继续深造,主攻工程学,后来成为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名教授。

后记

加州理工学院的爱因斯坦信件项目小组准备将这些信件整理成册,并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在2007年出版。

谢选骏指出:爱因斯坦自己随处大小便,他干完坏事就溜掉了,从德国到美国继续勾当,但那些走不掉的犹太人却为他付出了惨重的,被纳粹灭活了数百万之多。所以我说,爱因斯坦为纳粹灭犹提供了炮弹。



【003、爱因斯坦凶残迫害犹太人】


《相对“震撼”论:爱因斯坦原来这样看中国人》(2018年6月13日 BBC)报道: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现代物理学两大支柱之一 ,爱因斯坦是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犹太裔、提出相对论、获得诺贝尔奖、曾是联合国难民署宣传海报的大头像……但是,最近出版的一本新书却揭示出他鲜为人知的一面:有评论人士称为“种族歧视”。

这本新书是5月底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爱因斯坦游记:远东,巴勒斯坦和西班牙,1922-1923》。书中收录的主要是爱因斯坦旅行期间的日记,包括他对科学、哲学、艺术问题的思索,以及对旅途中遇到的人、见过的事的即时看法。

英国媒体日前有报道称,爱因斯坦在这些日记中表现出的对外国人、特别是中国人的歧视"令人震惊"。

爱因斯坦怎样说中国人?

《卫报》的文章举出了以下几个例子:

爱因斯坦称中国人"勤劳、肮脏、愚钝"。他注意到,"中国人吃饭时不坐在凳子上,而是像欧洲人在树林里如厕那样蹲着……(中国人)安静、拘束,就连孩子看上去都很呆板、愚钝。" 

爱因斯坦还写道,中国人"生很多孩子"、"繁衍能力很强"。他随后对此观察的反思是,"如果这些中国人取代了所有其他种族,那真是遗憾。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就连那样想一想都是无可言喻的悲伤。"

日记的翻译这样评论

《卫报》援引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爱因斯坦文献计划"负责人之一、资深编辑罗森克兰兹(Ze'ev Rosenkranz)说,"其中许多评论都会令人感到不悦,特别是他说中国人的那些话。

"那些话和爱因斯坦伟大人道主义偶像的公众形象反差鲜明,读过之后再对比一下他的公开评论,感觉会很震惊。"

不过罗森克兰兹也说,那些日记是爱因斯坦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记录下的私人想法,爱因斯坦从来没有想过这些日记有朝一日会被发表。

罗森克兰兹是《爱因斯坦旅游日记》的编辑和翻译。1921年,也就是爱因斯坦启程前往远东的时候 

爱因斯坦在中国去了哪儿?

1920年代,爱因斯坦应邀前往日本讲学,来回两次途径上海做短暂停留。

据官方机构上海档案馆的"上海档案信息网"报道,第一次是在1922年11月13日,爱因斯坦夫妇抵达上海。日本方面陪同爱因斯坦夫妇浏览南京路等市容、并在"一品香"吃午餐。然后听昆曲,逛城隍庙、豫园等。

同天,瑞典驻上海领事馆正式通知爱因斯坦,他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14日,爱因斯坦夫妇离开上海前往日本。

同年12月31日下午,返回欧洲途中的爱因斯坦再度抵沪,逗留至次年1月2日。其间,爱因斯坦曾在当时的工部局礼堂做有关相对论的演讲,并参加上海犹太宗教公会在杜美路9号(后改建为杜美大戏院)为他举行的招待会。

中国原来怎样说爱因斯坦访华?

中国官方媒体也有许多曾经报道爱因斯坦短暂访问上海的文章。其中比较常见的一个表述方法是:爱因斯坦对当时所见到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下的中国劳动人民的苦难深为同情。

比如,《环球时报》、《人民日报》都曾有文章援引爱因斯坦的旅行日记。文章说,爱因斯坦在日记中写道,"(中国人)大多数负担沉重……他们似乎驽钝得不理解自己命运的可怕";

文章说,在爱因斯坦看来,这是"一幅悲惨的图像"。

爱因斯坦怎样说其他亚洲人?

《卫报》介绍说,新书中收录的另外一些内容,据信是爱因斯坦在旅途中写给在柏林的继女的。爱因斯坦在其中这样描写中国人:"就连那些被迫像马一样做苦力的人也没有表现出懂得痛苦的样子……经常更像自动机器而不是人。"

爱因斯坦还写道,我注意到,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差别非常小。我不明白中国女人拥有哪些致命的诱惑力、使身边的男人无力自卫、只能去繁衍后代。

在锡兰(今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爱因斯坦描述,当地人的居住环境"肮脏,地面散发出恶臭",他们"做的很少,需要的很少。简单的生命循环。"

相反,爱因斯坦对他所接触的日本人印象更加正面。他说,日本人"不炫耀、正派、总体看很有吸引力","人们只能去喜爱、敬佩这个国家"。

爱因斯坦的话算不算种族歧视?

罗森克兰兹似乎认为:算得上。

他告诉英国《卫报》,日本人、中国人、印度人被指智力比较低下,爱因斯坦在他日记中谈到这个指称的“生物起源”,这些片段可以被看作“种族歧视”。形容部分人生来就差人一等,是种族歧视的一个标志。

罗森克兰兹还说,爱因斯坦曾说中国人或许会“取代所有其他种族”,这也很能说明问题。把外来“种族”看成威胁,也是种族歧视意识的特征之一。

不过在他看来,现代读者觉得冒犯性最强的片段或许是,爱因斯坦假装搞不懂为什么中国男人会觉得中国女人有足够的魅力、会去和她们生孩子。

罗森克兰兹的结论?爱因斯坦确实发表了"为数不少的种族歧视、妖魔化言论,其中一些会令人极为不悦"。

出版社曾经这样预警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在网站介绍,1922年秋天,爱因斯坦携第二任妻子艾尔沙(Elsa Einstein)前往远东、中东,行程历时超过5个月。这是爱因斯坦第一次前往该地区。

期间,爱因斯坦在香港、新加坡停留,并曾两次短暂前往中国。他在日本讲学6星期,在巴勒斯坦停留12天,西班牙3个星期。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的文章说,新书中"首次收录爱因斯坦在这次重要旅行期间的全部日记"。

文章还预警,日记中的一些段落显示出爱因斯坦对不同国家人民的"成见"(stereotyping,也可译作"定型观念"、"刻板印象"),会引发人们质疑爱因斯坦对种族问题的态度。

谢选骏指出:爱因斯坦的这些观点是1920年代形成的。但是过了十多年,爱因斯坦自己沦为一个遭到德国人蔑视、排挤、践踏、迫害、差点被灭绝的犹太人。如果他不是犹太人而是德国人呢?那他在1930年代以后一定会向纳粹那样凶残迫害犹太人,就像希特勒的狗奴一样了。这只要看看他对中国人的态度就可以知道这个“人道主义者”在自己遭受虐待以前的本来面目了。感谢纳粹,把爱因斯坦这条恶棍变成了一个“好人”。



【004、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就是背叛了基督教】


《特朗普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 会否引爆中东火药库?》(BBC 2017年12月6日)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12月6日)表示,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特朗普表示,这是一个“早就该做的决定”,且会帮助中东的和平进程。但反对人士表示,此举只会增加中东地区的不稳定性。

美国官员此前表示,特朗普不会立刻把美国大使馆从特拉维夫搬迁至耶路撒冷。

特朗普说,若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都同意,美国会支持两国方案。

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早前通过发言人警告,特朗普的这一做法“会有危险的后果”。

作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的圣地,耶路撒冷的地位极具争议。

以色列一直以来将耶路撒冷当做其首都,同时巴勒斯坦人声称东耶路撒冷是其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首都。

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的首都,使美国成为以色列1948年建国以来首个这么做的国家。

这座城市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神圣的宗教场所,尤其在东耶路撒冷。 

国际媒体报道称,特朗普此前指示美国国务院开始大使馆搬迁的程序,但这一过程可能持续数年。

特朗普在总统竞选过程中,向支持以色列的选民承诺将大使馆搬迁到耶路撒冷。

美国官员表示,总统会签署一项阻止将大使馆搬迁到耶路撒冷的豁免令,直到完成新馆的选址工作。

在政治讲话之前,特朗普与几位地区领导人通电话,表达了大使馆搬迁的意愿。

在美国确认要搬迁前,沙特国王萨勒曼(Salman)告诉特朗普,将美国大使馆搬迁到耶路撒冷,或承认其为以色列首都,“将构成对全世界穆斯林的公然挑衅”。

部分领导人的反应:

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Abbas )警告说,“这一决定带来危险的后果,将破坏中东和平进程,地区乃至世界的安全形势”。

约旦国王阿卜杜拉(Abdullah )表示,这一决定将“破坏中东和平进程”,并挑衅穆斯林。约旦扮演着耶路撒冷的伊斯兰圣地的管理人的角色。

埃及总统阿卜杜勒-法塔赫·塞西(al-Sisi)敦促特朗普“不要使地区形势复杂化”。

美国政府雇员和他们的家人被禁止进入耶路撒冷的老城和西岸地区。一些计划中的抗议活动会带来安全隐忧。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Erdogan )警告,如果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土耳其会考虑与以色列“断交”。

控制加沙地带的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Haniya)表示,如果华盛顿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或把美国大使馆迁至这个有争议的城市,将会越过“每一条红线”。

法国、欧盟以及阿拉伯联盟都表达了忧虑。

以色列情报部长伊斯拉尔·卡茨(Katz )向Army Radio表示,以色列人“正在为所有选项做准备”,包括暴力冲突。

耶路撒冷问题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人的冲突的核心,巴勒斯坦背后有其他阿拉伯国家和更广泛的伊斯兰世界的支持—— 

耶路撒冷地位的争议点是什么?

耶路撒冷问题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人的冲突的核心,巴勒斯坦背后有其他阿拉伯国家和更广泛的伊斯兰世界的支持。

这座城市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圣地,尤其在东耶路撒冷。

1967年的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原先由约旦占领的部分,并把整个城市视为不可分割的首都。

巴勒斯坦人声称东耶路撒冷是其未来国家的首都,但根据1993年的以色列 - 巴勒斯坦和平协定,其最终地位将在和平谈判的后期阶段进行讨论。

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主权从未得到国际上的承认。所有国家──包括以色列最亲密的盟友美国──都维持在特拉维夫的使馆。

自1967年以来,以色列在东耶路撒冷建了十几个定居点,住着大约20万犹太人。 根据国际法,这些被视为是非法的,但以色列对此提出异议。

如果美国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这将强化以色列所持的立场,即东以色列的定居点是有效的以色列社区。

为什么现在搬迁?

分析来自芭芭拉·普莱特-亚瑟( BarbaraPlett-Usher)驻美国国务院记者

通过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特朗普总统履行了竞选时的承诺。目前来看,并没有其他明显的原因了。

政府官员表示,他将仅仅是承认一个现实——耶路撒冷作为以色列的首都运转。 他们表示,这不会决定最终耶路撒冷的地位问题,比如边界和主权——这仍然会留给谈判来解决。

关于以巴冲突的其他核心问题,阿拉伯和穆斯林领导人可能能够接受美国的政策改变。但耶路撒冷圣地,不只是一个有争议的首都。

约旦和沙特阿拉伯是耶路撒冷的伊斯兰圣地的管理者,他们强烈警告,这一举动可能会激化穆斯林世界。也没有迹象表明这是推动和平进程的筹码:据官员透露,特朗普不会公开赞同一个两国共存的解决方案。

看起来,巴勒斯坦人什么也得不到。或许还有一个更大的战略正在进行,但看起来像一个变通方案,以使总统可以满足他的亲以色列选民。

谢选骏指出:为何“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就是背叛了基督教”?因为这样就放弃了基督徒对于耶路撒冷的权力。事实上,耶路撒冷应该开放给全世界,而不仅仅是以巴双方。

《澳承认西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 以色列表“遗憾”》(2018-12-18 新华网)报道: 

就澳大利亚政府承认西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以方看似反应冷淡,甚至表达“遗憾”。

澳大利亚总理斯科特·莫里森15日宣布,澳方承认西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将在那里设立贸易和防务办事处,但澳大利亚驻以使馆暂时不搬迁至西耶路撒冷。

以色列外交部15日发表声明,说澳方决定“在耶路撒冷”设立贸易和防务办事处,是“向正确方向迈出一步”。在路透社看来,以方外交部的回应显现“冷淡”。

以色列总理本雅明·内塔尼亚胡16日拒绝就澳方决定直接作出回应。他在内阁会议开始阶段告诉媒体记者:“我方外交部发表了一份声明。我没有更多要说的。”

以色列地区合作部部长察希·哈内格比重申以方立场,即耶路撒冷是以色列永久、不可分割的首都。他在内阁会议室外告诉记者:“这是一条积极的消息,但让我们遗憾的是,他们犯了一个错……我们希望澳大利亚能设法改正这一错误。”

以色列1967年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占领东耶路撒冷,单方面宣布整个耶路撒冷为“永久、不可分割的首都”。巴方寻求建立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耶路撒冷地位是阻碍巴以和平进程的症结之一,国际社会普遍不承认以色列对整个耶路撒冷拥有主权。

巴勒斯坦首席谈判代表赛义卜·埃雷卡特15日晚些时候发表声明,强调巴以和平谈判尚未最终确定耶路撒冷地位,澳方拟在西耶路撒冷设立办事处违反联合国决议,“是不负责任的政策,出于狭隘的国内政治因素,与世界和平及安全相抵触”。

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艾哈迈德·阿里·阿布·盖特16日说,澳方“明显偏袒以色列”,应该“毫不迟疑地纠正立场,承认巴勒斯坦国以及它的首都为东耶路撒冷”。

澳方决定同样受到邻国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反对。马来西亚外交部指认澳方“侮辱”巴勒斯坦人民。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穆罕默德16日告诉路透社记者,耶路撒冷一直属于巴勒斯坦,澳方没有权利分割耶路撒冷。

印尼外交部一名发言人15日晚些时候告诉媒体记者,印尼方面注意到澳方没有立即搬迁使馆,呼吁联合国所有成员承认依据“两国方案”建立的巴勒斯坦国。

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16日以印尼方面反应为例,称国际社会对澳方所作决定的回应“有所节制”。他重申,澳方将继续支持“两国方案”,即以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前边界为依据,建立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与以色列和平相处。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去年12月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今年5月把驻以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以色列方面予以欢迎,巴勒斯坦和其他阿拉伯国家以至美国的一些西方盟友反对。

谢选骏指出:显然,澳大利亚的决定虽然不让穆斯林满意,但却比斯拉夫人的女婿川普更加接近一个基督徒的立场,那就是不能承认整个耶路撒冷都是以色列的首都,否则就是牺牲了基督徒的权利,甚至是背叛了基督教!因此,连正在脱离基督教传统的欧洲各国,也都不敢做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行为。这种大逆不道的行为,在国际上造成美国的孤立,结果只对俄国人有利。



【005、从犹太灭绝营到回教难民营】


2015年德国建立的回教难民营的成员,不仅来自叙利亚,而其来自伊拉克、阿富汗等各个回教国家……德国政府供应他们衣食住行,连他们都想不通德国政府为何这么做。但是从历史角度看,即可以理解了——这是一个“从犹太灭绝营到回教难民营”的有机过程。

网文《希特勒的犹太城》(杨然2018.01.02)报道:

在纳粹排犹之后到大屠杀前,犹太人生活在哪儿,又是如何生活的呢?

一提到二战时期犹太人的遭遇,我们脑中立刻闪现的大概就是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那副人间地狱的景象。抑或是《辛德勒的名单》中那个在黑白画面中闪过的红衣小姑娘。但大概很多人不知道,在纳粹德国系统化的排犹后到那臭名昭著的“最终解决方案”出台前,犹太人生活在哪里,又是怎么生活的。

自始至终,希特勒心中有两条纲领。第一是统治世界,这听起来像是卡通里坏人的说辞事实上并不可笑。罗马帝国曾经统治过那个时代的世界,亚历山大大帝征服过世界,拿破仑作为近代的执行者也几乎完成了目标,而苏联的输出革命所要建立的共产主义世界,和美国依靠经济和军事如今在名为全球化与扁平世界旗帜下想要建立的资本主义世界,事实上都可算是统治世界的尝试。而希特勒在这一点上只能算作失败的征服者,他的梦想在1941年的冬天就被俄国人粉碎了,自此之后他只剩下了第二个纲领,消灭犹太人。

这第二个目标是邪恶的根源和一切的祸端,甚至使得第一个目标也变得模糊不清而成为巨大的灾难。希特勒认为和平不是战争的目的,相反,战争才是和平的目的。和平是为了战争做准备,战争是民族而不是国家争夺“生存空间”的冲突表象。只有最为强大的民族才有资格成为“主子”民族,次一等的民族只是“助手”,其他一切民族都要被奴役与统治。希特勒眼中的主子民族就是德意志,犹太人甚至不值得被统治而应该被消灭。和平是为了备战,战争是为了主子民族可以统治世界,同时消灭散布全世界阴谋腐化和同化其他民族的犹太人。这样一来,战争本来的目的,获得和平,就被抛诸脑后。这也是为什么希特勒在1938年兵不血刃地成为欧洲霸主,以及1940年以武力消灭法国后登上欧洲统治者宝座都没有考虑罢手来消化已经建立的帝国的原因。

希特勒的战争只是为了在他的有生之年完成他的个人目的,而国家对于他是一个已经被抛弃的概念,所以第三帝国没有宪法,没有培养继承人,没有政治和社会结构,一切都是围绕着希特勒个人的生命。希特勒认为如果他死了,也不会有人可以继续他的意志。希特勒的这种倾向,最早的受害者即为波兰。波兰最早是与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民族同列为助手角色的,然而1938年的波兰却拒绝了担任这一角色,这一决定为波兰招致了1939年以及之后5年的灾难。在击倒波兰后,与一般政治家要依靠军事胜利延续政治理念不同,拒绝接受被分配的角色的波兰遭到了希特勒无情的报复和抛弃。波兰的地位立刻下降到了与被安排成为受奴役者和未来“生存空间”的俄国和需要被清除的犹太人一般的地位。

希特勒的征服之旅终止于莫斯科城下之时,他立刻就从自信满满转为万念俱灰,中间甚至没有停顿。第一个目标立刻被他抛弃,德意志开始让他失望了,可是还有挽回元首心意的余地,那就是抗争到底,为第二个目的消灭犹太人争取时间,最后成为元首的陪葬。直到最后一刻前,德国人还在忠诚的扮演这一角色。从1942年起,哪怕是隆美尔在北非的辉煌都已无法唤起希特勒的斗志,他的一切精力都集中于消灭犹太人的“事业”上。为了打消自己的顾虑,他甚至在攻俄受阻后立刻对美宣战,给了罗斯福梦寐以求的参与欧战的机会。这一行动除了证明他已经放弃了政治思考,全力转为大屠杀的执行者从而完成自己的另外一大目的,实在很难有其他解释。

1942年开始,随着一切军事行动突然间失去了当初元首那神来一笔的指挥,变得僵硬死板,一切都为了拖延时间而预备,与此同时,对于犹太人的最终解决方案也获得了通过。屠杀由集体枪杀转变成了以“工业化”的手段进行,毒气室,焚尸炉和毁灭营成了巨大的标志。目标也从最初的东欧犹太人扩展到了全部欧洲,包括德国。希特勒最后几年得意的“成就感”其实就是来源于他的屠杀计划进展顺利。

在这个背景下,洛兹犹太城出现了。洛兹(Lodz)也被翻译成罗兹、洛次等等,是波兰第二大城市,二次大战时德国占领军设立的犹太隔离区也就是所谓犹太城就在这里。希特勒原来的打算是把犹太人集中起来运到一个岛上让他们自生自灭,现在听起来有变相建国的意味,不过当初是为了节省经费。于是兴建了很多隔离区与集中营,其中洛兹仅次于华沙隔离区排名第二。

洛兹在历史上曾有一段时间属于德国,或者说普鲁士、萨克森等诸侯国更确切。所谓犹太人隔离区在欧洲其实也是一个普遍现象,GHETTO这个单词古已有之。洛兹城的最后一个犹太人隔离区在1861年正式解散。随着时代的变迁,到了1939年德国与苏联一起再次瓜分了波兰后,洛兹就被重新划入了第三帝国的版图。此时洛兹有大约60万人口,其中有20多万犹太人,其他主要是波兰人,德国人仅有6万。被占领后,洛兹城恢复了犹太人隔离区,并且在1940年,隔离区正式被封锁,生活在里面的20多万犹太人开始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于是隔离区也被外界称为犹太城。

洛兹此时已经改名为Litzmannstadt这个为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击败俄国人的利茨曼恩将军的名字,犹太城也成立了自己的管理组织。主要原因是此时纳粹的思想是进一步榨取犹太人的劳动力来为战争服务,这样一个自治组织来管理食物、燃料供给,进行健康服务,以及维持治安等等就变得十分必要,毕竟20万人口在当今的西方也算是一个中等规模城市了。洛兹犹太城实际上的管理者是一个波兰犹太人兰科斯基Rumkowski。从1940年犹太城正式封闭,到1944年纳粹施行最终解决方案开始屠杀犹太人,这四年间兰科斯基成为了实际上的犹太城之王。从留下的记录来看,兰科斯基可能有着和汪精卫类似的心理状态,一方面怀有极强的权利欲并为得到这份权力而享受,另一方面他将自己视为同胞的代言人,虽然实际上只是侵略者的傀儡,并且受到侵略者无情的嘲笑,但这并不妨碍他通过所谓的抗争行动来获得自我感动。就是在这个复杂的情绪之下,洛兹犹太城被兰科斯基井井有条的管理了四年。直到他的主子最后决定把包括他在内的所有犹太人都送进奥斯维辛的毒气室。

让我们来看一下兰科斯基治下的洛兹犹太城的样貌。在这个总面积4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有超过三万间公寓,其中700多间有自来水,大多数没有排水系统。德国人和兰科斯基都努力将犹太城的表面维持着“正常”的景象,对于德国人来说这是一个必要的宣传手段。纳粹在战时大量利用了犹太城相关的生产生活的照片以证明他们没有对犹太人进行残酷迫害,只是让他们“懂得工作的重要性”而已。所以直到战争结束,包括德国人自己在内的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也不相信集中营和灭绝营的存在。对于兰科斯基来说,维持一种“体面”的城市样貌,似乎就可以麻痹自己和同胞,仿佛一切苦难都不存在,生活还在继续一样。

当然,生活并不真的一切如常。除了生活条件的严苛,例如每人每天仅配给800千卡热量的食物外,工作的强度也是巨大的。毕竟保留犹太人除了宣传以外,最重要的是经济效益,要让他们生产必要的军事物资。但表面文章还是要做,虽然自1940年起纳粹德国的货币帝国马克以及所有外币都已经在犹太城禁止流通,取而代之的是所谓马克兑换券,主要用来购买食物。当然,由于食物的配给制度,他们得到的钱并不能购买到所需要的食物,所谓购买也只是一种形式罢了。这种兑换券也成为了实际意义上的犹太城纸币,由犹太城的管理机构认证发行,从最小面值的50芬妮到最大面值的50马克,共有7个面值。这一版纸币在犹太城内长期流通,由于条件所限,纸张的质地不佳,因为是手工剪切,所以形状也往往不甚整齐。

1942年起,随着东线战局失利,纳粹开始大规模“驱逐”犹太人从隔离区到各个地方的集中营与灭绝营,犹太城也就变为了中转站,作为迷惑世界舆论和欧洲人民的工具貌似如常。但其中人口流动的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儿童、老人、病人等没有工作能力的人开始整批的被运送到了灭绝营的毒气室。也是从这一年起,管理当局感到需要小面额钱币以辅助流通,于是犹太城开始铸造自己的硬币。

最早铸造的是10芬妮硬币,但是由于和流通版的德国10芬妮大小形制过于相似,所以只生产了10天就被叫停,已经流通的也全部被收回。第二版的10芬妮随后被铸造,并在1942年底投入流通。

1943年底,10马克硬币也开始流通,到了1944年初又加入了5马克面值。这两种硬币以及1944年4月铸造了仅仅600枚的20马克面值硬币都最开始都采用了铝制,年份则都标为1943年。这套币在市场上充斥着大量仿品和伪造品,由于历史意义和知名度的原因,加上设计和工艺比较简单,造成了伪品泛滥。不客气的说,市场上大约九成以上所见裸币都是伪品,尤其20马克更是重灾区,可能一两年都不会有一枚真品出现。

犹太人就这样在犹太城这个“国中国”里过着他们假装正常的生活,直到1944年最后的灾难来临,犹太城被清空,绝大多数人被直接运往死亡营,大约有8万名工人在一些劳动营中停留后仍然被送上了通往毒气室的列车。现在似乎已经没人提起排犹或是犹太人问题,都是犹太教和伊斯兰教间的宗教矛盾,犹太人与穆斯林的民族矛盾,或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国家矛盾,其实这只不过是以色列建国后的半个世纪中的矛盾。在2000多年的漫长历史里,问题只有一个,就是基督教徒排挤犹太人而已。纳粹的屠杀或多或少的得到了欧洲人的大力协助,虽然在工业革命之后,随着政体的变革和社会的进步,犹太人已经越来越与整个欧洲和谐相处,但排犹的种子早已在欧洲深埋。

传统上欧洲多数国家规定犹太人不得拥有土地。因为这个规定铸就了犹太人善于经商从而聚敛大量财富的事实。对于一个以宗教为核心的团结或者说封闭成小团体的民族,宗教不同于主流或者说唯一正确的基督教,加上这个团体还十分富有,导致基督徒无论权贵还是贩夫走卒都要依赖他们,这种心理上的落差表现成以民族和宗教为借口的对犹太人的排挤,也成为反闪族主义或是欧洲排犹的根源,我们切身可以感受到的东南亚的排华其实道理也是一样。

这种根深蒂固对犹太人的排挤思潮一直在欧洲蔓延了上千年,几乎过一段时间就会有一次大的迫害。我在布拉格曾看到当地著名的犹太区,位于布拉格老城的边上。帮我讲解的一个当地人说,这段时期犹太人被国王宣布为私人财产,只被允许聚居在这里,所以可利用作为公共墓地的地方十分狭小,只能一层一层的累积掩埋先人的遗骨,几百年的时间之后,现在所能看到的是有着高出地面土层的一个墓园。我当时惊讶的询问,这是犹太人最悲惨的一段黑暗时期么?回答是,这是犹太人相对最幸福的时期,因为国王的私产别人是不能轻易劫掠的,虽然会受到国王的盘剥,但总归是相对安定的时代。由此可知犹太人在欧洲长期以来的待遇了。

时间进入工业革命,一切都在改变,欧洲破除了由贵族组成的封建制度,犹太人也在这个大潮中慢慢的淡化了身份。但基督教从历史上看包容性比伊斯兰教都差得多,所以排犹这颗种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如同历史上迫害犹太人的大多数情况一样,特别是财政危机的时候,又会迸发出来。这其实是纳粹排犹的“正当性”所在,也是为何这个行动不仅没在德国造成反抗,在整个欧洲都得到很大程度的配合,甚至犹太人自己都觉得这似乎是历史的重演,苦难的民族所经受的考验再一次降临而已。

纳粹的上台与当时德国乃至全欧洲全世界的经济危机环境密不可分,希特勒在短时间内重振德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了洗劫犹太人得到的财政支持,这其实也是德国人深埋心中但乐见其成的隐秘。纳粹种族主义和关于幕后黑手的宣传,事实上迎合了大众自认为优秀却过着失败的生活,所以要寻找一个替罪羊来抹平内心失落感的心态,这种心态在如今的社会也随处可见,只是我们现在称为仇富,那时叫排犹。西方有个著名的寓言小说,一个非常幸福与欢乐的城市,完全没有苦难与悲伤,一个外来人很奇怪为何会有这个尘世伊甸园的存在,于是不断的探寻终于发现了这个城市的秘密。那就是每过一段时间都要将一个孩子囚禁在地底深处的牢笼里,让他一个人去承受整个城市的悲伤与痛苦,换得其他所有人的幸福与安宁。这个逻辑在今天的西方称为多数人权益,在东方称为集体和人民。这同样是纳粹排犹的逻辑基础,既然是一个不受欢迎但还能为优秀人种做出贡献的小群体,那就牺牲掉换取我们的幸福生活好了。

哪怕是战后,这种心态其实也没太多变化,欧洲人的看法是,纳粹倒台,但与犹太人何干。梅厄夫人的回忆录中描述1947年英国人丑恶的嘴脸就可见一斑。当时犹太人向巴勒斯坦的移民已成为潮流,因为战争时期要躲避迫害,战争之后财产和故宅被洗劫一空,又继续受到全欧洲漠视的犹太人想要前往这块应许之地的愿望其实更为迫切了。英国政府却继续维持战争时的政策,紧紧控制着移民数量,因为对于英国老爷们来说,愚昧的阿拉伯人和精明的犹太人哪个更适合被统治是显而易见的。于是在1947年的塞浦路斯,英国人建立了难民收容或称中转中心,“非法”前往巴勒斯坦的犹太人被集中在这个铁丝网围成的难民营中等待着一点点的获得批准,按照少得可怜的配额前往巴勒斯坦。年轻的英国士兵惊讶的发现,两年前他们从纳粹集中营的铁丝网后面解放出来的人们,现在被他们自己文明民主的政府关在了新的铁丝网后面。

洛兹犹太城的结局是,仅有870人幸存,其中大部分是纳粹为了掩盖证据而留下的1000名拆除厂房、屋舍等设施的工人。

谢选骏:从犹太灭绝营到回教难民营,历史好像和德国人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德国人也就这样和闪族人(现在仅存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和少数亚述人)结下了不解之缘。

《探访德国难民营:一家人每月拿1500欧元补贴、生第三胎》(2016-03-29 第一财经网站)报道:

欧盟和土耳其就如何有效控制进入欧洲难民数量的协议虽然上周末在布鲁塞尔终于尘埃落定,但是欧洲难民危机远远没有结束。

目前,超过百万名已抵达德国的难民日子过得如何?德国总理默克尔张开双臂热情欢迎难民到底是为了什么?德国的经济能否承受得起如此沉重的负担?这些难民在德国的融入情况如何?

近日,第一财经记者实地走访了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了解这个“难民进入德国边境的第一站”在过去近半年内的点滴变化。尽管对于大批涌入的难民,有人热情拥抱,也有人冷眼排斥,但真正有待考验的是,在欧洲,经济属于“一枝独秀”的德国,能否应对得起难民的长期消耗。

最低月补助900欧

第一财经记者抵达慕尼黑的当日,就驱车前往离慕尼黑市中心20分钟车程、德国最大规模的难民营Bayern-Kaserne。尽管是难民营,但并非是想象中的白色大帐篷,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处旧日的军营。一眼望去,一排排低矮的灰色建筑被两三米高的围墙围在中央。

大门外并未见设有安保或接待处,大门内一大片空地中央有一个叫做“灯塔小屋”的临时小木亭子,小亭子的外墙上刷着包括中文在内的“欢迎”字样。

小亭子的背后才是铁丝网围着的难民暂时生活的地方。一位身着黑色皮夹克和蓝色牛仔裤,脚蹬一双崭新白色耐克鞋的难民主动上前用流利的英语与记者交谈,他的手上还拿着一个橙色外壳套的iPhone 4s。他告诉记者,他是从阿尔及利亚来的,今年18岁,来到这个难民营2个星期了,正在排队等车“转营”去别的住处。“我来到这里感到太幸福了,我还很年轻,我要过新的生活。”小伙子说道。

还有一名从索马里来的年轻人,也非常兴奋地告诉记者,来德国的旅程虽命悬一线,但现在一切都值了。他在这个难民所住了7天了,“太感谢德国人民了。你看我身上穿的都是德国人捐助的,德国政府还给我零花钱用。”

据在“灯塔小屋”的志愿者介绍,目前在此逗留的难民人数已经从最多的几千人,下降到了700人左右。

在离慕尼黑1个小时火车距离的英戈尔施塔特(Ingolstadt),那里安置着许多叙利亚难民。原先在叙利亚教授阿拉伯语的瓦什迪,来德国半年多了,住在市中心一栋四层楼的公寓里。在瓦什迪和另一名同样来自叙利亚的难民合住在一间居室中,并排放着两个单人床、一个拐角沙发、一个咖啡桌以及一些纸箱,还有独立的卫生间。共用的厨房和洗衣房则在屋外的走廊尽头。

瓦什迪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个公寓房每个月的租金是700欧元,他和室友均摊,按照政府的规定,房租补贴不能超过500欧元/月。另外算上每个月近400欧元的生活费,他一个月最高能够享受德国政府将近900欧元的补助。他告诉记者,他的妻子是一位牙医,因为有工作协议无法脱身,目前仍然在叙利亚。说起大马士革的战乱和来德国一路的险情,他不禁唏嘘。

从瓦什迪家中出来,记者又来到了他的朋友阿尔嘉德家中。这是一个三口之家,他们被安置在一栋由政府为贫困家庭提供的廉租大楼内。三室一厅的居室空间很大,客厅里约48寸大的平板电视机令人印象深刻。他们一家在2015年难民潮到来之前就离开叙利亚,经过2个月的海陆艰难跋涉抵达德国,并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在英戈尔施塔特安居。现在他们每月可以从政府获得的补助金大概有1500欧元,第三个孩子是在德国出生的。

第一财经记者从Bayern-Kaserne难民营工作的志愿者了解到,目前解决难民居住有多种渠道,主要是安置到现有的政府廉租房、特建的新住宅以及临时居住房内。难民在难民营注册后,等待被派送和安置到各处,所有租金由政府承担,还包括水电暖气等其他必要费用。然后按照住房情况,安排人员数量,如果是有孩子的家庭,会分配到条件较好的房源。

按照德国难民相关法律(AsylbLG),自2016年起,在难民注册和申请庇护的阶段(约12个月),单身难民每月的零用钱为145欧元,每对夫妇则是262欧元,外加根据不同年龄每个孩子有85~114欧元;食物补贴方面,单身难民每月219欧元,每对夫妇为392欧元以及每个孩子135~200欧元不等。这些都是在免费住房、免费煤电气供水供热、家居用品以及教育医疗之外的现金补贴。上述数额均比2015年原有标准又有小幅提高。

第一财经记者在采访德国第二大智库德国经济研究中心(CESifo)缇姆·沃玛斯豪伊赛教授(Timo Wollmershauser)时获悉,这些外来难民一旦被获准政治庇护,就能进入德国福利体系,享受与德国公民同等的福利待遇。

德国财政盈余说了算

“我们是一个非常富有的国家,我们有足够的财富提供给他们有尊严的生活。” 这是记者得到的普遍答案。在慕尼黑市中心的露天市场上,一位发型、衣饰和妆容精致的中年女子告诉记者,“我非常高兴能够给予这些难民帮助,我的生活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我们应该给他们重新生活的希望”。还有一名室内装潢工也告诉记者,“虽然他对默克尔的移民政策不能完全认同,但是对已经到达这里的难民伸出援手,是完全应该的,我们也有经济实力”。

沃玛斯豪伊赛表示:“目前德国是欧盟国家中唯一实现财政盈余的。因为欧元区的经济危机,德国是欧元区中少有的得益者之一。德国不需要支付任何贷款利息,因此德国在去年有约120亿欧元的财政盈余。目前来看,拿出一些资金来救助难民似乎是比较轻松的事。”

德国财政部今年1月29日的财报显示,去年德国财政盈余约121亿欧元,比2014年下降3亿欧元。而2016年2月最新财报显示,德国1月的财政收支已经出现166亿欧元赤字。

自2015年10月难民涌入德国至今,德国财政部应对难民危机的追加预算逐月增加。今年年初,德国政府更是计划将121亿欧元全部用于安置110万已经进入德国的难民。

“百万难民的涌入绝对会影响德国经济。新来的难民不可能对德国经济作出贡献,他们要进入德国的就业市场,还需要一段时间。也就说,德国政府至少需要1年时间,支付难民所有的费用。在这个转换期,会增加德国的开支。”沃玛斯豪伊赛说道。

默克尔的如意算盘打得对吗

沃玛斯霍赛伊认为,相当于德国总体就业人数1/4的100万难民的到来,肯定会对德国经济造成冲击。但他表示,救助难民增加的开支,可以视为经济刺激政策,“我们在过去的一年里已经看到,德国经济表现如此良好,就是因为德国政府增加了很多开支,甚至创造了就业,来应对难民的涌入。因此从短期来看,这对德国经济有正面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沃玛斯豪伊赛指出,德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年轻人补充就业市场,向德国福利和养老体系注入新鲜血液确实是紧迫的“历史使命”。“欢迎难民不能光从就业率上去考虑,而是应该从更长期来考虑,因为德国已是个严重老龄化的社会。“到2025年,这个问题会更加严重,我们的出生率很低,”沃玛斯豪伊赛说道,“德国有完善的福利体系,我们需要不断向该体系注入资金。延长退休、刺激生育,虽然也是策略,但是要有立竿见影的资金来源,就是移民。”沃玛斯豪伊赛指出,目前,很多国家都有移民法,按照国家的需求引进有资质的外来人口。但是德国没有,而且这个问题迟迟未能解决。

尽管默克尔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巧妙,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站在她这边。

在德国3月13日“超级星期日”的3个州的地方选举中,反对难民的右翼选择党成为赢家,而默克尔所在的基民盟几被扫地出门。

第一财经记者在慕尼黑市政厅广场采访时,正遇极端右翼党派(Pagida)的示威。

一名在巴伐利亚电视台工作的女士情绪激动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德国人在处理自己贫困人群的问题上做得很差,而给予难民的待遇却如此慷慨。现在难民获得的经济救助,已经大大超过了德国政府对德国贫困人群的程度,这非常不公平。”

今年2月18日,IFO经济研究院公布一项220位经济学家参加的调查报告显示,40%受访经济学家认为难民涌入德国,给德国带来负面影响;23%认为德国经济会因难民受益;37%的经济学家则持“不置可否”的态度。

主要观点认为,随着低技能难民进入德国劳动力市场,德国最低收入标准会走低,这可能会导致当地就业人群与难民形成矛盾冲突。而对于如何长期落实难民救助资金的问题,45%的经济学家认为德国政府会增加债务,36%的则认为应该增加税收,而建议削减海外援助和延长退休年龄的经济学家占到22%,还有的经济学家认为应该削减财政或采取其他的财政紧缩政策。

对此,沃玛斯豪伊赛表示,“目前世界经济整体情况堪忧。如果德国的财政盈余下降,那么资金缺口如何补足?一个办法就是增加税收,另一个方法就是增加债务。德国目前的债务占GDP总量的73%,如果没有难民问题,德国完全可以把财政盈余用来还掉一部分政府债务。”令沃玛斯豪伊赛担心的是,如果德国现在不偿还,那么这些债务就会落到下一代身上。“我们用还债的钱来救助,是给后辈增加财政负担。如果德国没有足够的盈余还债,那么我们又不得不增加税收,给现在的德国民众增加负担。因此这是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需要好好算算的经济账。”

“帮难运动”在德国各地兴起

资金是问题,如何让这些难民融入社会也是个考验德国政府的大问题。

在英戈尔施塔特,第一财经记者参与了一个由当地民众志愿者组织的“德国民众与难民交流日”活动。这是由当地市政府提供场地,由当地德国民众自愿参与教授德语或进行文化、职业引导,每周开放2次,以更好地让那些初来乍到的难民尽可能快地提高语言能力,适应德国社会生活。据该组织称,群众性“帮难运动”正在德国各地渐成气候。

据记者在慕尼黑市政府下属的工作局了解的情况,工作人员安娜·贝克(Anne Beck)介绍道,目前登记显示,居住在慕尼黑的难民人数为8948人。其中,10%受过良好教育,10%有受过职业教育或有工作经验,20%不能读写。贝克表示,“目前难民基本上都还没有进入劳动力市场,一来是刚刚抵达的难民,三个月内没有工作许可。另外还存在三个方面的严重问题:第一,许多难民没有相关的证明文件;第二,难民在当地接受的教育或者工作培训的标准与德国不同;另外,语言障碍也是无法忽视的关键。 ”

沃玛斯豪伊赛也持相同观点:“我们目前知道,至去年底有110万难民进入德国,德国政府也收到50万份政治庇护申请。现在根本不知道的是,究竟会有多少人留在德国。我们对他们的学业、职业资格了解甚少。因此,要融入德国的就业市场,是非常难的问题。”

贝克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们深信,工作是一个让难民安顿和融入社会的最好方式。我们与当地的教育机构和公司进行合作,为难民提供语言学习资源,为潜在的就业对象提供实习和接受培训的机会。”

此前,记者了解到,德国汽车龙头宝马公司已发布信息,将在全德招募500名难民加入9周的培训计划。据贝克介绍,德国目前紧缺数学、工程机械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护士、贸易以及学术界等也有大量职位空缺。“仅在慕尼黑就至少有1.18万个就业机会,”贝克说。

谢选骏指出:希特勒找借口杀害上帝的敌人,默克尔找理由保护上帝的敌人,这两种极端的做法都不是圣经的旨意,因为圣经教导“爱你的仇敌”,但并未教导“爱上帝的仇敌”。其实这还是表面的区别,实际上希特勒和默克尔都是为了解决德国的劳工问题——希特勒消灭犹太人是为了解决德国的失业问题,默克尔接纳回教民是为德国吸收廉价劳工。这一区别是由于德国的没落、人口出生率的下降造成的。从《压制与反制:阴阳互动的思想时空(Repression and Counteraction:Yin and Yang Interaction of the Universe)的角度看,“压制”和“反制”是宇宙的基本主题。其原理来自思想的宇宙:阴阳互动。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形态虽有很大的改观,但阴阳互动的思想宇宙依然故我,压制和反制的机制没有改变。如此看来,《历史是互动的魔方》(History is the Interactive Cube)也就是一种自然过程了。



【006、兰登书屋为何出版敌基督作品《达·芬奇密码》(电影《达·芬奇密码》与犹太人问题)】


2006年我写过一篇《达·芬奇密码面面观》(又名《电影达·芬奇密码与当代邪教教主》,现在再来看看“电影《达·芬奇密码》与犹太人问题”——

我认为,这部电影表达了犹太人内心最隐秘的思想,那就是要把耶稣基督抹掉。有一天达不到这个目的,他们内心不会舒服。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福音书里记载,犹太人声明:他们及其子子孙孙都会承担杀害耶稣基督的血债,这样罗马总督才依照他们的请愿判决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死刑。

如果耶稣是普通的教主,不是上帝之子;如果耶稣没有牺牲而只是一个骗子,那么犹太人就可以脱罪了……所以身为犹太人,就一定要否认耶稣基督的存在,这样才会有安全感。

而兰登书屋的创始人――贝内特·瑟夫正是一个犹太人,同时他还一直是兰登书屋不折不扣的引领者。

下面分别看看这其中的关联。

(一)

疍·布朗(英语:Dan Brown,1964年6月22日-),生于美国新罕布夏州,美国作家,《达芬奇密码》的作者。

他的作品多为密码学结合科技、宗教、艺术的惊悚悬疑小说。2003年以小说《达·芬奇密码》一炮而红,闻名世界,在台湾被出版商吹为“全球惊悚小说之王”。

疍·布朗出生于美国新罕布夏州的艾斯特镇,是家中老大,母亲是一名职业音乐家,在教堂演奏管风琴。疍·布朗的父亲查理·G·布朗是一名数学老师,撰写过教科书,退休前在菲利普艾斯特学院教授高中数学。

菲利普艾斯特学院是间不严格的寄宿学校,新老师任教前几年必须住校,所以疍·布朗和他的兄弟姊妹都是在学校里头长大的。艾斯特镇的社会环境大多是基督教徒,疍·布朗从小参与教堂合唱团跟主日学校,暑假则在教会营会渡过。他在艾斯特镇上中小学,读到9年级之后,转入菲利普艾斯特学院。

1982年从菲利普艾斯特学院毕业之后,疍·布朗进入艾摩斯特大学,成为古老的塞尤斯伦兄弟会的一员,他打壁球,参加艾摩斯特合唱团,向小说家艾伦·陆契克(Alan Lelchuk)学写作。

疍·布朗1986年拿到西班牙语和英语双学位之后,涉足音乐界,创作合成音效,自制一卷叫《动物合音》(SynthAnimals)的儿童卡带,卖了上百卷。他那时自己开了一家名叫“鬼混”(Dalliance)的录音公司,在1990年针对成人市场自资发行一张叫《Perspective》的音乐CD,也卖了上百张。1991年,搬到好莱坞追求创作歌手和钢琴家的人生大梦。

疍·布朗在洛杉矶进入国家作曲学院,参与不少活动。也是在这时候,他遇到大他12岁的布莱丝·纽顿,学院的艺术创作系(Artist Development)主任。她不寻常地接下疍·布朗栽培计划,写新闻稿,举动活动,并将他介绍给有力人士,1993年,疍·布朗出了一张同名专辑。她和疍·布朗感情上也进展神速,虽然直到1993年为止,朋友都还不知道他们在交往,不过当疍·布朗回到新罕布夏州,而布莱丝夫唱妇随时,大家就明白了。他们在1997年结成夫妻。

帮助疍·布朗的歌唱事业外,布莱丝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写作,她对疍·布朗的作品助益良多。他们曾用笔名合写过幽默小品,推测她应该也在其它作品里占有重要的角色。在《骗局》的铭谢页上,疍·布朗感谢“布莱丝·布朗,感谢她不辞辛劳为我研究背景、提作写作灵感”。

疍·布朗和布莱丝在1993年搬回家乡新罕布夏州,到他的母校菲利普艾斯特学院担任英语老师,并在林肯阿克曼小学,一所只有8个年级250名学生的小学校)教高年级学生西班牙语。

1994年,疍·布朗发行一张名为《天使与魔鬼》(Angels & Demons)的音乐CD,美术设计就是后来为同名小说设计双元式图标的约翰·兰登。唱片封面上,同样也有致妻子的感谢辞,“送给我孜孜不倦的合力撰稿者、合作制片人、副技师、其他重要的人,还有心理治疗师。”

也是同一年,他到大溪地渡假时,读完席尼·薛尔顿的《末日追杀》,他认为自己可以写得比他好。于是他开始起草撰写《数字城堡》,一边跟妻子用笔名疍妮儿·布朗(Danielle Brown)合写幽默小品《187种该躲开的男人:给情场失意女的指南》(187 Men to Avoid: A Guide for the Romantically Frustrated Woman),作者介绍写著,“疍妮儿·布朗现住新英格兰,教书写书躲男人。”著作权页还是列著疍·布朗的名字,这本书付印前就预售了上千本。

1996年,疍·布朗辞去教职全心投入写作。1998年出版《数字城堡》,布莱丝为这部小说作足了行销,她撰写新闻稿、为疍·布朗敲定谈话节目以及记者访谈。几个月后,疍·布朗和妻子又发表了另一本幽默小品《The Bald Book》,这部小品的作者正式属名为布莱丝,不过出版商说主要的撰写人还是疍·布朗。

疍·布朗的前三部小说成绩平平,每部小说的初版大约只有万本,但是到了第四部小说《达·芬奇密码》,一跃而成畅销作家中的黑马,这部小说2003年被兰登书屋出版,随即得到大力宣传,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现在已是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小说之一。它尽管受到了严苛的批评,但反而刺激了销量,到2006年全球销畅量已累积达6050万本,疍·布朗前几部小说也跟著大卖。他的四部小说2004年同时进入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2005年,他被《时代》杂志列入年度百大最有影响力的人,《福布斯》杂志将疍·布朗评选为2005年百大名流第12名,估计他年收入达7600万美元,《时代》杂志估计他光是《达·芬奇密码》就有2500万美元的进帐。

在2004年10月,疍·布朗和家人捐款220万美元给菲利普艾斯特学院,祝贺父亲获得总统荣誉奖,设立“查理·布朗科技基金”,用于“提供电脑和高科技设备给贫困的学生”。疍·布朗对密码学、密钥和密码兴趣浓厚,一直都是他故事里的主题,评论家常对书里的密码学行话和科技用语进行探究,他的小说已经被翻译超过40种语言。

2006年,哥伦比亚电影公司推出由疍·布朗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达·芬奇密码》,朗·霍华担任导演,汤姆·汉克斯饰演主角罗拔·兰登教授,奥黛丽·塔图饰演索菲·纳芙,伊恩·麦克莱恩爵士饰演利·提宾。这部电影被认为是2006年最令人期待的影片,5月17日在戛纳电影节首映,评语却是一片唱衰。疍·布朗列名为电影《达·芬奇密码》的执行制片,为电影设计了不同的密码。疍·布朗自编自奏的歌曲《Phiano》也收录在电影原声带里面。不用说的,这个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同样是犹太人控制的!

疍·布朗2007年的作品《所罗门之钥》(后正式命名为《失落的秘符》),场景将设定在美国华盛顿特区,讲述“秘密结社”共济会。疍·布朗的促销网站说,《达·芬奇密码》的书皮藏有一个谜题,答案就是下一本小说的主题。(两次提到位于美国维吉尼亚州朗利 (维吉尼亚州)中央情报局总部的克里普托斯雕像)疍·布朗在早先的作品中,也玩过这样的手法。例如,《骗局》书末也有一个谜题,解开之后答案是“《达·芬奇密码》即将面市”。

在《天使与魔鬼》、《达芬奇密码》、《失落的符号》三本书中的主要人物都是符号学罗柏·兰登,带领读者一起探索疑云。三本书因此可说是前后续集。

疍·布朗会在阁楼他的写作间玩网球,他凌晨4点就起床工作,书桌上摆放著一只古董沙漏,用来提醒他要适时休息。

疍·布朗告诉书迷,他使用倒吊鞋(Gravity Boots)倒立来克服创作瓶颈。他说,“头下脚上倒挂起来,使我整个想法都焕然一新,有助于解决剧情上的挑战。”

疍·布朗小说中的人名多是取自身边的真实人物。罗伯特·兰登来自创造《天使与魔鬼》双元式图标的约翰·兰登。教皇内侍卡洛·文特斯克的名字来自漫画家朋友卡拉·文特斯克。罗伯特·兰登的编辑琼纳斯·福克曼,就是以疍·布朗真实生活的编辑杰森·福克曼命名的。利·提宾爵士取自《圣血与圣杯》(Holy Blood, Holy Grail,《达文西密码》的主要取材对象)的两位作者之名。

疍·布朗在2006年3月的审讯声明(当时《圣血与圣杯》作者控告疍·布朗抄袭,后判驳回)里说,在他小时候,父亲会在生日和圣诞节时,用提示和密码设计寻宝游戏,让他们兄弟姊妹循线找到礼物。同样的事件他也将之写入角色的童年。

不少人评论疍·布朗的小说里(尤其是《达文西密码》)隐含有反基督的思想。疍·布朗以基督徒自居,但它代表的却是犹太人的想法,所以受到兰登书屋的大力栽培。所以他悻悻地表示造成讨论风气反而是好的,最后反而能证明真理的不可动摇。

疍·布朗的畅销书《达文西密码》是他首部登上大银幕的作品,不过却是主角罗伯特·兰登系列的第二个故事,他的第一次登场是《天使与魔鬼》。

小说中兰登跟疍·布朗一样,母校都是菲利普艾斯特学院。

在2005年的电影《黑道比酷》里有一幕空中铁匠演唱会的场景,根据资料显示,疍·布朗夫妇就坐在前排。

电影《达文西密码》里,疍·布朗夫妇的身影曾出现在前段一个书店场景里面。

疍·布朗在一些访谈节目中的谈话引起争议:

在访谈节目中,疍·布朗说他的妻子是“艺术历史学家”和“画家”,尽管在这些领域里,并没有她的专业作品。他们初相遇时,她是洛杉矶国家作曲学院的艺术创作系主任。2006年发生《达文西密码》侵权官司,在审讯叙述文件里,显示布莱丝为这部小说下了很大的工夫,她描述为“主要研究者”。

疍·布朗说他大学时期,曾游学欧洲,到西班牙塞维尔大学学习艺术历史,他在此时首度正式接触李奥纳多·达文西的作品。不过艾伐洛·桑契兹·李奥(Alvaro Sanchez Leon)在西班牙杂志《Epoca》2006年1/2月号发表的一篇文章上说,“大学里没有这位先生的注册资料,他可能参加的是地理历史系为外国学生办的秋天课程。”

疍·布朗说他已经规划了至少12本书的大纲,其中一本是跟知名作曲家有关的秘密结社,推测是指莫札特,他也是个共济会员。

有些书宣称要揭露新小说的秘密,《Secrets of the Widow's Son》自称是“探索指南”,《The Guide to Dan Brown's The Solomon Key》暗示新小说是跟耶鲁大学的骷髅兄弟会有关,这个兄弟会老乔治布希跟约翰·克里都曾加入。

疍布朗曾经宣布将在2013年底推出“罗伯特兰登”系列第四部小说。此作为地狱,已于2013年五月在美国上市。

2016年9月,疍布朗官方网站宣布将在2017年9月推出罗柏·兰登系列第五部小说,亦公布书名为“Origin”。

(二)

下面看看大力栽培疍·布朗的兰登书屋的犹太人背景:

兰登书屋(Random House, Inc.)

兰登书屋是德国媒体集团贝塔斯曼(Bertelsmann AG)旗下的一家出版社,总部设在美国纽约市。书屋于1927年成立,创始人是Bennett Cerf和Donald Klopfer,在1998年时为贝塔斯曼收购。

2016年7月19日,亚太未来影视(北京)有限公司(简称“亚太未来”,英文名Meridian Entertainment)和FrementleMedia北美(简称FMNA)在中美两地同时宣布结成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共同运营全球第一大出版集团企鹅兰登书屋旗下的兰登书屋制片厂。

兰登书屋,美国出版公司,在整个20世纪的世界图书界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这并不仅仅因为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出版集团,更是因为它在现代西方文化发展中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而兰登书屋的创始人――犹太人贝内特·瑟夫又是兰登书屋不折不扣的引领者。

兰登书屋之所以曾经令无数出版人向往,因为它出版了大量不朽的精品著作。这些精品在那个特殊的时代,给美国乃至整个世界学术界和大众文化都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兰登书屋是不可复制的,因为它所存在的那个时代,因为它所处的历史背景,更因为它的创始人贝内特·瑟夫的与众不同。贝内特·瑟夫是文化气质和企业家精神的完美组合,他拥有一个出版家所应当具有的一切品质。对大众文化发展的准确判断和令人目瞪口呆的策划能力,使他把一本本畅销著作演绎为传奇。从一套现代文库起家;让罗斯福总统为他的书做广告;求着海关没收他的书,以便突破美国法律的禁令……一次次匪夷所思的精妙策划令读者对他的书产生了兴趣,更记住了兰登书屋的品牌。但是,贝内特·瑟夫绝不是一个只会玩市场的商人,更是一个率性、有责任心的文化人,正因为如此,他所经营的兰登书屋才能在如此长的时间内得到大众和学术界的普遍认可。

兰登书屋建于1925年,当时,贝尼特·塞尔夫和唐纳德·克洛普夫从Horace Liveright购下了其文学作品重印版号——现代图书馆。1927年,为扩大其出版范围,开始使用兰登书屋这一出版社商标。 成立后,一直被认为是国际上著名的文学出版商,所出版的图书获得了众多文学奖,包括诺贝尔奖和普利策奖等。

2000年会计年度,兰登书屋的销售额为25.5亿美元,利润为2.572亿美元。在1998年,兰登书屋被贝塔斯曼收购,并与贝塔斯曼旗下的矮脚鸡集团合并,成立新兰登书屋,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英语商业图书出版集团。兰登书屋现有十个分公司或集团。

兰登书屋(美国)在美国的9大出版品牌自成一个出版集团,出版方向各不相同。比如,矮脚鸡出版集团(Bantam Dell Publishing Group)旗下8家出版社,主要出版大众小说;皇冠出版集团(Crown Publishing Group)旗下9家出版社,主要出版社科类、商务类非小说;双日出版集团(Doubleday Broadway)旗下14家出版社,主要出版文化含量很高的高端大众小说;克诺夫出版集团(Knopf Publishing Group)旗下6家出版社,主要出版高端文学作品和政要图书;此外,还包括兰登书屋儿童出版集团,兰登书屋信息集团,兰登书屋有声出版集团,以及兰登书屋电影胶片出版集团等。

美国兰登书屋是世界上最大的出版集团,他的创始人贝内特·瑟夫也是美国出版界划时代的标志性人物,他的回忆录《我与兰登书屋》(彭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是一部生动反映美国二十世纪出版业风云变幻的经典性著作,同时也是一部充满趣味、幽默、智慧的文学回忆录。在这本书中,作者讲述了他创业经营过程中的无数轶事,其中涉及他与很多作家如尤金·奥尼尔、威廉·福克纳、詹姆斯·乔伊斯等人的交往,也有关于他和美国其他出版家的交往。读者可以从一个成功的出版人的成长轨迹看到一个世界最大出版集团的崛起之路。

贝塔斯曼(Bertelsmann SE & Co. KGaA),台湾译作博德曼,是总部位于德国居特斯洛的跨国媒体公司,涉足电视,广播,书刊、杂志报刊出版,音乐出版,印刷和媒体服务,书刊音乐俱乐部等。在全球六十三个国家地区有业务,截至2006年12月31日,共有雇员97,132人。

贝塔斯曼的19.1%权益由摩恩家族直接持有,余下80.9%权益则由上述的家族透过贝塔斯曼基金会持有,换言之,摩恩家族是贝塔斯曼的唯一股东。

2012年10月29日企鹅集团及兰登书屋合组联营公司Penguin Random House,贝塔斯曼将持有联营公司53%股权,培生则持47%。联营公司不包括贝塔斯曼的德国印刷业务,培生亦会保留全球各地的教育市场品牌;Penguin Random House将占美国出版市场的25%。

贝塔斯曼基金会

2005年1月1日至2005年12月31日德国市场营销权威、明斯特大学教授赫利伯特·迈福特(Heribert Meffert)担任贝塔斯曼基金会董事长。

1998年收购兰登书屋,2003年出版《达芬奇密码》——其间有什么联系吗?

这是为了迎合犹太人的想法,这是德国在为屠犹运动赎罪,也是贝塔斯曼为自己投靠纳粹的罪行进行漂白。



【007、哈雷迪犹太教是瘟疫的幸存者】


《以色列教徒闭眼登机 要求邻座女性走人》(2018-06-24 联合新闻网)报道:

近日以色列航空有四名哈雷迪犹太教徒登机时,表示不希望坐在女性乘客旁边,并要求机组人员请女性移位,期间引起许多乘客不满,机组人员与教徒协商未果,最后只好请女性乘客换位子,前后花费约75分钟时间,导致飞机延迟起飞。

据以色列媒体《Ynetnews》报导,一名网友Khen Rotem于21日晚间6点搭乘从纽约飞往以色列的班机上,目睹四名哈雷迪犹太教徒闭着眼睛登机,并拒绝坐在女性旁边,以教义为由要求女性乘客移位。该网友在脸书上表示,机组人员上前与教徒协商,甚至语带威胁表示:"如果你们现在不坐下,那就下飞机。"不过教徒仍拒绝妥协,使得机组人员只好请女性乘客换位子,为四名教徒挪出"无女性座位"。

该网友说,机组人员为了这件事已在出入通道跑上跑下一个多小时,在起飞前已疲惫不堪,而且遭要求换位的女性乘客并未获得升等及其他补偿,一样得待在经济舱,机上其他乘客也对这件事表示讶异和噁心。该网友抱怨,以色列航空忙于处理神学、个人信仰和公共秩序的冲突时,其他航班都顺利起飞了,该网友质疑,航空公司难道没有处理这类事件的策略吗?

以色列航空事后回应表示,对于造成的不便深感歉意,航空公司严格禁止任何歧视行为,机组人员会竭尽全力为不同乘客提供多样化的服务。

去年6月以色列航空班机上已发生过类似事件,一名哈雷迪犹太教徒登机时要求82岁妇人拉比诺维茨(Renee Rabinowitz)移位,机组人员也以"为顺利起飞着想"为由要她接受调度,事后妇人一状告上法院,最后法院裁定以色列航空此举已构成性别歧视。

去年亦有网友拍到几名哈雷迪犹太教徒过海关及登机时,竟全程带着眼罩,由一名男性牵着带头走路,2013年还有教徒搭机时全身包覆塑胶袋,因为避免飞机飞过坟墓上空时,教徒会"接触"到尸体。

哈雷迪犹太教(Haredi Judaism)男子14岁起每天到宗教学校研读经典,除了不服兵役外,终身亦不从事任何与宗教研究无关的工作,经济来源多半依靠外出工作的妇女。此外,在生活上采行严格的男女隔离模式,男女没有接触机会,由双方家长配婚前,未婚夫妻只会见面5次左右。

谢选骏指出:哈雷迪犹太教的荒谬举动,被两年后的2020年席卷全球的武汉肺炎,证明是防止瘟疫扩大的有效办法!这使我想到,此教本身,可能就是古代瘟疫的幸存者组成的。

网文《哈雷迪犹太教》报道:

哈雷迪犹太教(Haredi Judaism),或称极端正统犹太教,是犹太教正统派中最保守的一支。哈雷迪教徒认为他们的信仰和宗教常规是直接传承自摩西 ,他们对于从德国展开的哈斯卡拉运动的拒绝使哈雷迪教不同于现代正统犹太教。

哈雷迪最大的组织为哈巴德 ,尽管为同一教派在各地仍有各种不同意识形态、生活常规的心灵上或文化上的派别,从各种哈西迪派别、西欧的立陶宛犹太人一直到来自东方的赛法迪哈雷迪皆算是哈雷迪。

哈雷迪教徒主要分布在以色列、北美洲和西欧,并由于高出生率以致人数成长非常快,每隔12至20年人数便成长一倍;由于教徒的定义并不明确和缺乏完善的资料,确切人数相当难估计,2011年有一份报纸估计全世界有130万哈雷迪教徒。近来世界各地的媒体也开始对哈雷迪产生浓厚的兴趣,起因于在以色列和纽约哈雷迪所采行的男女隔离方式。

生活模式和家庭

哈雷迪的生活强调以家庭为核心。在13岁至18岁(各地有不同的常规),男孩和女孩分别进入不同的学校修习摩西五经(男孩就读叶史瓦,女孩则是seminary)。哈雷迪教徒男子不可与非哈雷迪教徒女子谈话。哈雷迪教徒女子亦不可与非哈雷迪教徒男子谈话。而通常哈雷迪教徒不与非哈雷迪教徒交谈,若是刻意接近哈雷迪教徒他们通常会快步离去。

哈雷迪女子成年礼在12岁,哈雷迪男子在14岁,女孩与男孩生活严格的分开,没有接触机会,哈雷迪教徒的婚配对象通常由家长介绍认识,或由哈雷迪宗教会介绍认识,婚前见面次数少于5次即结婚,结婚年龄女子约18岁,男子约20岁,哈雷迪男子在14岁起每天到宗教学校(torah 或 kolel)研读犹太经典,婚后依然如此,且不从事工作,妇女为家庭主妇,由于教义禁止节育、推崇生养大批孩子,每个家庭约有6~15个孩子,以致大多数哈雷迪家庭生活困苦,经济来源多为妇女打零工与仰赖政府发放福利金来维持生活(以色列政府每月给予$250至$370以色列新谢克尔[NIS]),即使如此生活仍非常困苦,甚至缺乏换洗衣物,2~3天才换洗一套衣服。199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哈雷迪妇女自愿外出工作,成为家中经济支柱,使哈雷迪妇女的家庭地位转而提高,2006年以来许多哈雷迪女子期待接受外界的高等教育并进入一般社会生活,而大多数哈雷迪男子成年后仍选择到宗教学校研读传统经典不事生产,哈雷迪生活目前缓慢转变中。

哈雷迪的祭司(拉比)强烈反对哈雷迪看电视或电影、阅读非哈雷迪律法认可的报纸和使用未经过滤掉色情内容的互联网;哈雷迪家中通常无电视、电脑,并严格禁止孩子接触网络,但哈雷迪教徒并不拒绝某些现代科技产品与家电,如手机、冰箱、微波炉。也因此在以色列,有手机公司专门出产无法上网和其他遵循律法的手机给哈雷迪教徒使用,亦有电脑公司客制遵循犹太律法功能的电脑,如;可收发电子邮件、但无法上网、无法开启影片、无法开启音乐的电脑给哈雷迪的拉比使用。然而有趣的是,有越来越多的哈雷迪开始使用网络,证据之一便是网络上哈雷迪聊天室的人数越来越多。2012年5月在纽约花旗球场聚集了4万名哈雷迪教徒讨论网络的危险。

部分哈雷迪出版单位拒绝刊登女性的照片或图片;2009年4月以色列一份遵循哈雷迪常规的报纸《Yated Ne'eman》刊登了新任以色列内阁照片,却更改图片将两位女性阁员从照片上去除,另外一家报纸则直接将女性阁员涂黑。

穿着

许多哈雷迪教徒认为衣着相当重要,因为能够表现他们的认同和区别于其他教派者。女性穿着长裙、长袖和高领衣,因经典中规定已婚女子不可露出小腿、手肘以及锁骨。男性在祷告和外出时身穿及膝黑衣外套、白衬衫、黑长裤、头戴宽扁帽,或戴基帕,蓄长胡,经典中规定男子不可修剪胡子的两边及鬓发,所以男子两鬓通常各有一搓螺旋状卷曲且摇曳的鬓发。

地理分布

估计哈雷迪的人数相当困难,且许多研究可能都严重低估人口总数,这是因为哈雷迪教徒普遍相当不愿或不情愿接受研究和人口普查。但是所有的研究都指出哈雷迪人口的成长率极高,且有非常多的年轻人口。

国家 年分 人口 平均成长率

以色列 2006 444,000–795,000 6%

美国 2006 468,000 5.4%

英国 2007 22,800–36,400 4%

其他拥有相当哈雷迪人数的国家还包括加拿大、法国、比利时、荷兰、瑞士、奥地利、南非和澳大利亚。

以色列

以色列是拥有最多哈雷迪人口的国家,约70万人(全国犹太人总数约为600万人);主要族群来自于中欧犹太人,另外约有20%则是来自于亚系犹太人。在以国主要的聚集地则是耶路撒冷、贝内贝拉克、莫迪因伊利特、贝特伊利特、贝特谢梅什、阿什杜德、采法特和埃尔阿德。另外在南部建立两座哈雷迪城市(Kasif和Harish)也正在计划中。

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正当鼓吹犹太复国的锡安主义正兴盛时,许多哈雷迪教徒却反对锡安主义;主要理由便是他们深信犹太人在政治上独立的达成会是借由上帝的介入,也就是救世主弥赛亚(Messiah)的到来,也因此任何干涉历史进程的举动都是违背犹太律法的。

在现代以色列,哈雷迪教徒的教育体制(Mamlachti dati)是与一般以色列人分离的,哈雷迪学校极其强调研读犹太经典。哈雷迪学校受到以色列政府的支持,但是教育部却无权干涉老师的聘用与解雇和学生的注册;学校的经费主要来自于外界的捐款,尤其是来自于美国。自14岁起,许多哈雷迪男孩便不再学习任何世俗的科目(科学、数学、外语),转而专注在犹太律法的研读。由于哈雷迪教育与主流社会完全脱节(许多学校甚至连电脑都没有),并导致许多成年的哈雷迪教徒并不具备专业能力以面临社会和经济的需求,政府甚至会发放津贴给予哈雷迪,造成以色列政府沉重的负担,因此在国内有许多人士要求立法强制规定哈雷迪学校应教导学生核心科目(如数学、英语、科学和公民等),但目前仍碍于哈雷迪社群保守势力庞大而未进展。

哈雷迪拉比也反对哈雷迪青年服兵役,2002年塔尔法案(Tal Law)允许信仰哈雷迪的犹太人可以因为要研究犹太律法而豁免兵役,如此才能确保他们能够专心研读;不过该法案在2012年遭最高法院宣告违宪;同年12月以色列内阁通过提案,允许哈雷迪教徒选择社区服务以替代兵役(替代兵役半年,以色列公民服兵役3年),包括在警察局、消防局、救护车或社福机构服务,但仍然形同免除哈雷迪教徒兵役,引起反对党和社会反弹。目前至少有1000名哈雷迪自愿入伍。

哈雷迪坚守男女分离也在以色列造成很大的争议,部分公车甚至遵循哈雷迪律法,规定男性坐在前面的位置,而女性只能坐在后面的座位。近来屡次传出有哈雷迪教徒向其他信仰现代犹太教的女性丢掷物品、抗议、怒骂她们的穿着不得体,对象甚至只是小学女生,这些事项引爆2012年以色列各地民众游行抗议反对哈雷迪歧视女性,群众甚至故意搭上坚守哈雷迪常律的公车以示抗议。

2019冠状病毒病在以色列的感染中有一半的确诊病人是这些教徒,被认为是他们无视政府规定的结果,但是有为数不少的哈雷迪教派拉比,都立即公开呼吁信徒务必遵守政府防疫命令,并关闭宗教学校,包括总理在内的许多以色列高阶官员至少两次因为接触了被感染的哈雷迪犹太教徒而必须隔离,其中一次被感染的教徒是应该负责领导防疫的卫生部长,该次疫情更凸显了哈雷迪教派的争议,也可从上述描述中理解为何以色列疫情会扩大。

哈雷迪教徒非常关切政治上的权益,长期以团结投票方式促成有益哈雷迪的社会福利法通过。目前以色列国内主要由哈雷迪社群所支持的政党主要有夏斯党、以色列联盟、摩西五经旗帜,这三个极端保守的政党在以色列国会都占有席次,其中夏斯党更在2006年选举追平主要左翼政党以色列工党的席次,2009年以色列议会选举更超越该党,目前仍是国会里第四大党,并长期参与执政联盟。

美国

美国拥有第二多的哈雷迪教徒;在2010年约有36万人(占总犹太人口的7.2%),曼彻斯特大学则在2006年估计有46万8000人。1988年另一个研究则指出,纽约市布鲁克林威廉斯堡约4万至5万7千的哈雷迪教徒;该区的自治市公园附近几乎都是哈雷迪教徒,其中多数是哈西迪。纽约州还拥有两个主要以哈雷迪组成的村庄齐亚斯乔伊尔和纽史桂尔,在此两地主要语言皆是使用意第绪语,交通标志也都以意英双语标示。在美国纽约州齐亚斯乔伊尔同时标示意第绪语和英语的路标。

拥有较大的哈雷迪社区的地区包括纽约州(纽约市布鲁克林和Monsey)、新泽西州(Lakewood和巴赛克)、加州洛杉矶、伊利诺伊州芝加哥、俄亥俄州克里夫兰、马里兰州巴尔的摩。

欧陆西部

约有25,000人分布于法国,大多数是来自米兹拉希非洲后裔,主要的哈雷迪社群分布在巴黎、史特拉斯堡和里昂。在比利时安特卫普亦有相当重要的哈雷迪社群,主要是中欧犹太人后裔。其他拥有一定规模的哈雷迪社区的西欧城市包括瑞士苏黎世和巴塞尔、荷兰阿姆斯特丹;另外在奥地利维也纳也有一个哈雷迪社区。

英国

在英国,最大的哈雷迪社群在伦敦、索尔福德、伯里和盖茨黑德,主要来自于中欧移民。目前英国哈雷迪人数快速上升。

谢选骏指出:哈雷迪犹太教可能是古代瘟疫的幸存者,但这不能保证他们免于现代瘟疫的侵袭。因为他们刻舟求剑了,再不能日新其德。



【008、华尔街精英人渣的犹太骗局阴魂不散】


《华尔街精英人渣:犹太骗局阴魂不散》说:2017年4月,纽约一位对冲基金CEO在一家位于曼哈顿中城的豪华酒店坠楼身亡。生前,这位名叫查尔斯·墨菲(Charles Murphy)的华尔街精英坐拥娇妻豪宅,他常常穿过纽约市中央公园,一路走回家,和家人在有着19个房间的联排别墅里共进晚餐。

他还常和自己的老板结伴同行,他的老板是因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中大肆做空而获利、被人称为“华尔街空神“、“对冲基金第一人“,同时也是电影《大空头》中人物原型的亿万富豪、对冲基金大佬约翰·保尔森。

查尔斯·墨菲是这位对冲基金巨头的麾下大将,亲历过金融史上许多最惊心动魄的事件,但在卷入2008年爆发的美国史上罕见非法集资案—麦道夫骗局后元气大伤,此后其虽极力维持但一年前已没有足够的钱来支付修车费。最终,这位悲催的精英因恐惧于无力维持自己和家人的体面生活而被诊出抑郁,2017年3月27日,墨菲在距离保尔森公司办公室几个街区外的纽约索菲特酒店开了一间房,然后从24楼纵身跃下。

墨菲之死至今已是与“麦道夫骗局”有关的第四名银行家高调自杀。伯纳德·麦道夫是美国华尔街的传奇人物,曾任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董事会主席。多年来,他一直是华尔街最炙手可热的“投资专家“之一。但实质上他的所谓投资秘籍只是以高额资金回报为诱饵,吸引大量投资者不断注资,然后拆东墙补西墙以新钱还旧债的骗局而已。但就是这个简单把戏,在麦道夫精心包装算计下却维持了20年,直到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他面临高达70多亿美元资金赎回压力,无法再撑下去,才向两个儿子,也是其公司高管坦白其实自己“一无所有”,一切“只是一个巨大的谎言”。麦道夫的儿子们当晚便告发了老爸,一场可能是美国历史上金额最大的欺诈案这才暴露在世人眼前。

麦道夫骗局漏洞其实极易被识破,但却维持了长达20年、涉案金额高达500亿美元后才曝光于天下,全球被这个简单投资骗局套进去的著名投资机构超过40家,欺骗了一大批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华尔街投资家,真是莫大讽刺也是巨大警示。

麦道夫崩盘后引发的连锁效应之一就是开启了“夺命模式”:2009年,给麦多夫投钱的投资人威廉·福克斯顿(William Foxton)因破产自杀;法国望族之后德拉维莱切特掌管的AIA Group公司损失15僱元,德拉维莱切特也在骗局崩盘后不久自杀; 2010年12月,麦道夫的长子马克被发现吊死在其位于苏荷区的一处公寓内;至此番墨菲的坠楼自杀已是第四位知名高管,至于无名普通人死了多少,已无从所知了。

那么,麦道夫骗局的“精要”是什么?解剖之后可以发现,这些手法其实在国内的各大非法集资或者传销案中早已被玩的滴流转了。

首先是自我包装,麦道夫一直以“追求完美无瑕的从业记录,致力于公平交易,并保有高尚的道德标准”面目示人,并喜欢捐助大搞慈善,以此为诱饵获取信任。同时还刻意营造神秘感,称其有神秘投资技术有“内部消息”所以能在别人不赚钱时也能赚取高回报,树立起“投资必赚”的口碑;

第三就是利用高尔夫球会所、鸡尾酒会等奢华场所接触投资者、建立人脉网;第四是如传销般发展“金字塔型下线”,麦道夫利用朋友、家人和生意伙伴发展“下线”,有的人因成功“引资”而获取佣金。一些“下线”又发展新“下线”;最后就是用合理回报率骗倒所有人,麦道夫每月向客户提交的投资报告显示他非常进取,客户也能随时在数日内赎回投资。而且与一般骗案的不合理高回报相比,麦道夫每年向客户保证回报只有约10%,这样便令许多存有疑心的客户也不虞有诈。

……

谢选骏指出:这些自杀的人渣还不算人渣,因为真正的人渣可以逍遥法外,还可以在监狱里安度晚年,比较著名的就有犹太人麦道夫。为什么犹太人特多金融骗子?因为犹太人没有祖国,缺乏社区联系,因此社会责任感荡然无存。在“没有祖国因而缺乏社会责任感”这个方面,卡尔马克思、弗洛伊德、爱因斯坦,都是显著的例子。他们对于所寄生的社会,还怀有刻骨仇恨,用歪理怪论使劲败坏社会,以便实现自己的复仇。因此,所谓的“犹太人问题”这不是一个种族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所以我们不难发现,在犹太人比例很高的国家以色列,并没有很多金融骗子,倒是犹太人比例相对不高的美国,金融骗子相当集中。在这种意义上,犹太复国主义虽然受到很多人的非难,其实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那就是把废垃民族,改造成了现代公民。虽然这些现代公民是依靠坑害当地土人取得成功的。



【009、今天是有史以来犹太人最安全的时期】


《今天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和平的时期吗?新研究推翻了斯蒂芬·平克的观点》(Bret Stetka 2017/11/16界面新闻)说:

哈佛大学心理学者、著名的公共知识分子斯蒂芬·平克(Steven Pinker)曾在他2011年出版的著作《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暴力为什么会减少?》(The Better Angels of Our Nature: Why Violence Has Declined)中谈到,当下是人类有史以来最为和平的时期。

彼时的美国正深陷中东和中亚地区两处战争泥潭,达尔富尔地区的冲突刚刚趋于平静,恐怖组织“博科圣地”还在北尼日尼亚疯狂引爆炸弹。诸如此类的案例数年之后依然随处可闻。前不久发生在纽约和德克萨斯州萨瑟兰泉的暴力事件再次导致多人死伤。“所谓‘我们正生活在前所未有的和平年代’的言论,或许会让你认为是痴心妄想,甚至可恨可憎,”平克写道,“我从交谈和调查数据中了解到,绝大部分人都拒绝这一论调。”

但的确有大量证据支撑着平克的观点。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因暴力战争死亡的人数比例在大幅下跌,与之同步而来的是地球总人口规模扩大、组织性增强,还有部分人口从“非国家公民”(比如捕猎采集社会)进入了成熟的国家体制。

对于调查数据我们有多种不同视角,对于暴力社会的定量判断同样如此。今年10月13日,刊登于《当代人类学》(Current Anthropology)网络版的一项研究表明,因战争暴力导致的死亡人数比例的确在随着总人口的增加而下降。但另一方面,与人口增长率相比,因暴力死亡的绝对人数却增势显著。数据显示,在过去的200年里,现代社会因战争而死的总人数比起狩猎时代可谓指数级增长。

这项研究由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人类学家迪恩·福克(Dean Falk)和华盛顿大学的查尔斯·海德博特(Charles Hildebolt)主导开展,他们进行了一系列跨文化、跨种族的深入调查,分别对11个黑猩猩社群、24个狩猎部落及其他非国家团体、一战中19个参战国和二战中22个参战国涉及战争暴力的年度死亡人数进行了统计。在这些学者看来,“和平时期”的言论并不成立,根据数据甚至可以判断出:相较于黑猩猩,人类进化到了更为暴力的阶段。尽管参照人口规模来说,暴力死亡人数比例颇高,但总体上,非国家组织的情况并不比组织社会更好或更差。

福克和海德博特指出,平克的数据分析是针对每十万人里因暴力冲突死亡的人数,这并没有考虑到整体上人口规模对于死亡比例的改变,也就是说,当人口整体增长时,这一死亡比例的变化情况被忽视了,而这正是他们的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在总人口增加时,社会因战争而死的成员比例下降,但实际死亡人数却随之增加,“这无法得出‘人口增加的现代社会比人口少一些的社会更加和平’的观点”。福克还补充认为,小规模群体并不一定就比人口众多的社会更暴力,他们只是在面对外来袭击时更为脆弱,从而有比例较大的人口因此牺牲。“我夜间独自走一条黑黢黢的小路,在潜在意义上这比参加足球赛时的我更易受到攻击。”福克坦言,将一个群体比作走夜路的个体是极端情况,但她坚持认为,暴力死亡人数比例相对高的小规模社群,并不比现代社会更暴力,相反,他们同样只是暴力的受害者。

伴随着人口规模增长而大幅增加的战争死亡人数,部分原因或许在于武器和军事策略的进步代替了沟通与合作。在人数和冲突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核武器显然比斧子和长矛造成的伤亡多得多。

但平克对此则表达了相左意见。“认为黑猩猩种群之间死亡率的差异能解释新几内亚和纳粹德国之间或二战时苏联和印度之间死亡率的差异,这种想法就落入了愚蠢的曲线拟合。”他在《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杂志发表评论,还指出文化和地理因素同样会深刻影响不同社群内部因战争而造成的死亡人数。“希特勒入侵苏联之时,印度距离战争中心尚有成千上万公里的距离,考虑这一差异比考虑两者人口规模更有意义。”

斯蒂芬·平克还认为,两位学者对于大规模人口社群死亡率“指数级增长”的言论过于夸张,他们针对一战和二战期间调查得出的平均死亡率,并没有随着人口增长发生明显上升,更何况死亡率在不同人口社群的情况也大不一样。平克甚至指出,两位学者对自己的数据做了“错误描述”,因为他们的数据结果显示,一战期间的总死亡人数在随着人口增长而减少。“用平均数字得出人类比黑猩猩更加暴力,因战争死亡的人数规模随总人口增加而指数级扩大的言论,已经远远超出了原始数据所能支撑的范围。”

平克指出,很多人类学家在某种程度上都认同了“高贵的野蛮人”理论,认为自然野生条件下人类天性善良,只是被社会和文明所腐化。而平克本人也部分认可这一理论,并表示由此获得了展开调研的动力。“对小规模社群比文明国家更暴力的负面画像,是我们人类学家的首要担心。”

不过,福克和海德博特并不认为自己的结果有受到任何偏见的影响。“我们起初没有对战争伤亡的绝对值和人口规模抱有期待,后来的确被结果惊呆了。”

平克在《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中写道,我们的认知力总倾向于相信自己正处于暴力时代,而现代媒体对此毫无帮助。“坏消息才有销路”,传播负面新闻成了媒体本能。只有在餐厅把牛排煎得太过时,我们才会上大众点评写评价,也只有在愤怒而非受启迪时上网发表评论。我们习惯性以最后一次见到的样子去判断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平克认为,即便在暴力死亡事件发生率极低的时代,也会有这样的案例供媒体去宣扬报道,而这就足够扭曲人们对现实的认知了。

目前对互联网时代将如何影响暴力事件死亡率下定论还为时尚早。一个24小时全球联通的新闻圈对世界负面事件的曝光,会让人们对暴力变得厌倦,或者更同情受害者吗?抑或是持续性的恐怖和大规模杀伤事件反而会刺激产生更多模仿性的暴力冲突?

平克援引历史上一系列趋势证明:尽管这个世界看起来似乎一直都有屠杀事件存在,但我们的确在朝着更加文明的社会前进。从狩猎向农业社会的过渡就见证了暴力死亡人数呈五倍的减少;从中世纪到20世纪,欧洲的凶杀案也减少了10到50倍;二战以来的几十年里,世界重要大国之间的战争基本都停止了。

但这并没能让福克感到些许安慰,因为现代武器极可能导致难以想象的大量伤亡。根本不需要几十年,仅仅在数天甚至数分钟内,就可能有天文数字级别的死伤人数。“这一切惨剧的发生,只需要一个没有人性的领导下令发出一枚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她警告我们,“与人类历史上那500-700万年相比,二战之后这70多年不过九牛一毛,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不应被忽略。”

谢选骏指出:为什么平克会断言“今天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和平的时期”?因为,今天是有史以来犹太人最安全的时期;而平克正好是一位犹太知识分子——史蒂芬·平克是犹太人,1954年9月18日出生于加拿大蒙特利尔一个中产家庭。他父亲开始在一家制造公司任职,后来成为一名律师;母亲曾是家庭主妇,后来成为一所 中学的副校长。他的妹妹苏珊·平克(Susan Pinker)也是著名心理学家,畅销书《性别悖论》(The Sexual Paradox)和《村庄效应》(Village Effect)的作者。

我认为,犹太身份影响了他的看法,这是根据他自己的自述:

史蒂芬·平克15岁时是个无政府主义者,认为人们不需要警察来维持和平,政府要处理的问题其实就是政府这种形式本身。如今已经57岁的平克博士自己辩称,在1969年,“如果你不是个无政府主义者,没女孩子愿意跟你约会。”那时,即便在饭桌上,他也会和父母争论人性。父母说:“没有警察会变成什么样子?”他答道:“没有警察我们会做什么?抢银行?当然不会。所以说,警察没什么用。”

平克的家乡加拿大的蒙特利尔“以民风有礼和犯罪率低著称”。然而,1969年10月17日,当地警察和消防员举行罢工,他见证了自己第一个人性假说的失败。“地狱之门大开,”平克回忆说,“短短几个小时,全城已然大乱,抢劫、暴动、纵火,甚至还发生了两起谋杀,而警察不过上午才宣布罢工而已。”

上述情况只能说明,人类的暴力倾向是普遍的、古今如一的。

平克还颇为天真幼稚地提问:(“演化心理学认定人类要不断斗争才能生存,这种带有宿命论色彩的理论饱受诟病。”对此,平克并不认同,)“假如人类不过是嗜血的猿类,暴力深植于基因之中,那追求和平又有何用呢?”——难道他不知道,世界上有一种东西叫做“霸权和平”,还有一种东西叫“缓兵之计”吗?

事实上,这就体现蒙特利尔的警察和抢匪。



【010、警惕新疆的“以色列化”】


《新疆加速汉化 招聘内地3万余人》(自由亚洲电台 2017年8月18日)报道:

新疆各地提升戒备,普通出入口都设安检门、钢叉等防暴器材。

新疆自治区政府自本月开始向内地公开招聘政府工作人员、公安人员和教师共超过三万人,其中和田地区各县教育局招聘的特岗教师就达三千多人。特岗教师待遇丰厚,月薪最高可达两万元人民币。

新疆各地政府再次向内地招聘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公安及学校教师30000余人。据新浪网民发帖称,2017年8月,新疆招聘数千名特岗教师,不用笔试直接入编,工资10000元,提供住房。据新疆人事考试信息网称,自治区教育厅向和田地区下达了5408个学前、义务教育阶段特岗教师及普通高中教师招聘计划,目前第一次招聘已结束,有近3140个空缺岗位。二次招聘由和田地区皮山县、墨玉县、和田市、和田县、洛浦县、策勒县、于田县、民丰县自行组织实施,不设笔试环节,资格审查、面试、体检、政审均通过者,报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后,可直接进入公办教师序列。8月5日至15日接受报名。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8月17日致电和田市教育局查询,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说,目前正接受报名:“现在是正在招特岗教师,特岗教师不提供住房,和正式教师的待遇一样”。

记者:说工资有一万元,有没有一万元?

回答:如果公告上说那么多,那么肯定是那么多。现在是只招内地的(老师)。

策勒县教育局一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该县招聘教师的月薪虽然没有一万元人民币,但提供住房:“招内地人,本科生(月薪)5865元,提供住房。你如果带妻子来也可以,没有问题”。

和田地区教育局一位官员对记者说,各县特岗教师的待遇有所不同,总体而言每名教师的月收入可达两万元:“不是一万,是两万元。我们这边是和田地区教育局,不负责报名。各县市教育局在负责”。

据官方介绍,特岗教师是各级政府教育局通过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农村进行义务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但有分析认为,新疆当局从内地以高薪大量招聘政府人员、教师,以此通过对少数民族进行汉语教育,灌输所谓反分裂思想,宣传官方价值观。

北京维权人士胡佳,17日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新疆政府从内地大量招聘政府人员和教师,是为了改变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同化当地人。他说,当局此举是出于所谓维稳的需要:“在教育层面他可以改天换地,尤其在民族地区做教育。教育也是意识形态的最前线,意识形态的灌输,改变你的思维方式。维稳有近期的,有中期的,有远期的。从远期来讲,宣传意识形态从教育这方面入手”。

据新疆居民称,目前当地形势依然紧张,警方戒备再次升级,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处处设卡盘查路人。在农村地区,每一个村都有村民组成的巡逻队。可谓草木皆兵。

谢选骏指出:所谓的“以色列化”,就是把不同信仰的民族分区治理,甚至用隔离墙来防止恐怖袭击,到处都是持枪的士兵和警察。共产党信仰的是一种犹太人主义,因此和伊斯兰教格外水火不容。新疆的“以色列化”,不是我的一个臆测,已经成为一个事实,对此,需要大家给予充分的警惕。



【011、拒戴口罩是犹太人的特征】


《新冠肺炎社區傳染 不戴口罩恐是源頭》(記者韓傑 2020-12-20)报道:

川普總統舉行記者招待會,幾乎不戴口罩。

新澤西州華裔商人虞中仁說,2020年3月初新冠疫情在紐約市爆發後,他一直住在賓州山區的一個度假屋裡,那裡一直很安全。但是,最近小區管理公司通知他,小區裡發現有一例新冠病毒病人。「我從患者的太太那裡了解到,原來他們夫妻去華盛頓參加挺川遊行,都不戴口罩,被傳染了。」川普支持者不戴口罩集會,可能是美國中西部疫情爆發的原因。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出現在公共場合時總是戴著口罩。

拒戴口罩 成川粉標誌

患者太太說,去華盛頓參加支持總統的人都不戴口罩,因為「不戴口罩是川普支持者的標誌」。回來後不久,她的丈夫突然發熱。這位太太是護士,知道情況不好,趕緊送丈夫去做新冠核酸檢測,結果顯示呈陽性。虞中仁準備搬家,因為擔心小區裡會繼續出現新病例。川普總統的支持者以不戴口罩為標誌。他說,度假屋附近是一個森林公園,有瀑布和北美最大的滑雪場。許多住戶平時住在紐約市,「他們在曼哈頓有公寓,在這裡有度假屋,一到假日就全家一起來度假。」從疫情爆發後,許多住戶就一直住在度假屋裡,沒有回城裡。

他的小區門口有警衛,對訪客嚴格查驗。「小區裡人非常少,各家各戶距離非常遠,大家一般也不戴口罩。」而感染者就住在他的隔壁。這對夫婦都是白人,丈夫留著大鬍子,平時喜歡騎哈雷機車兜風,「哈雷機車很漂亮,每次出門都轟隆作響。」他說,川普在與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Joseph Biden,前譯白登)進行大選辯論時,也不戴口罩。而拜登則戴上一個大口罩,被川普嘲笑。不久前,川普總統患上新冠病毒,許多人很擔心。但是,他病好出院,到家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口罩拿掉」。他說,川普總統把口罩摘下,就向美國民眾釋放一個信號,「戴口罩不重要」。

虞中仁的幾名華人朋友也去華盛頓參加挺川遊行。他說,這些人平時去他家串門時,都是戴著口罩,但是,他們發給他的照片中,都不戴口罩。當問他們為什麼不戴口罩,他們回答是:「支持川普者都不戴口罩。」他說,在11月3日投票前夕,川普總統去中西部競選。當地舉行競選集會,動輒都是幾萬人聚會,大家都不戴口罩。那麼多的支持者去集會,感染的機會應該很大,但是川普沒有制止。「現在,美國中西部成為疫情重災區,與參加集會者不戴口罩有關。」他對不戴口罩不以為然,認為不戴口罩就是反科學及反智的行為。

整個疫情期間,小區所在郡縣的死亡人數為23人,而且都是老人,死亡人數「是比較少的」。疫情剛開始時,美國華人千辛萬苦地買口罩、捐口罩,就是認為口罩有防護功能。他說,疫情初期不戴口罩有點道理,因為那個時候美國買不到口罩,應該把口罩留給醫生用。他說,他認識一些養老院的老人。他們看電視節目時,看到總統不戴口罩出席各種場合,都在問「總統為什麼不戴口罩」,這些老人也不理解總統為何不戴口罩,現在美國又不是沒有口罩,而且口罩很便宜。

主流社會 很多人不戴

紐約內科醫生梁衛寧說,他遇到許多其他族裔人士不戴口罩。例如,有的律師助理講話時會摘下口罩。「他們摘掉口罩講話,一是為了講清楚,二是表示尊重。」但是他說,這些人沒有受過醫生的訓練,不知道戴口罩的用途。在這個特殊時期,戴著口罩講話也沒有什麼。他說,南美移民喜歡大家庭聚會。「他們家族的人很多,一到周末,各個小家庭聚在一起燒烤。」他們要吃東西,不可能戴著口罩。「如果有一個家庭成員帶有病毒,就會出現群體感染,醫生在臨床上常常看到。」

華人社區也有不戴口罩的群體。他說,這些人主要集中在卡拉OK歌廳和地下賭場。他們在卡拉OK房間裡吃喝玩樂,不戴口罩。「因為賭場限制人流,賭客也是不戴口罩。」他說,這些地方很危險,容易造成流行。「我們很擔心,曾經向市議員反映過。」全美徽商聯合會會長沈毅說,他開有兩家GNC商店,顧客既有華人,也有外族裔。他說,華人顧客一般都戴口罩,而外族裔的顧客有時不戴口罩。因此,他都在商店裡準備一些口罩,遇到有人不戴口罩,就送口罩給他們戴上。疫情期間,還是有美國人不戴口罩。

文化不同 不易戴口罩

紐約華人藝術家房飛說,疫情期間,他們搬離曼哈頓,住在布魯克林的另外一處房子裡。與曼哈頓相比,布魯克林的人要少一些。「我在街上可以看到,約有80%的行人都戴口罩,不戴口罩的占有20%。」他說,美國大眾從不戴口罩到大部分戴口罩有一個過程。3月初,紐約市爆發新冠疫情後,大多數美國人一開始不戴口罩,有的人甚至還歧視戴口罩的華人。但現在戴口罩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坐公車或者走路,不戴口罩的人會有壓力。」現在,不戴口罩的人已經不多了。

美國人沒有戴口罩的習慣。他們認為,只有病人才戴口罩,健康的人不要戴口罩。「如果生病了,就不要去上班和上學,以免影響他人。」這與華人的觀念是相反的。「疫情之初,許多華人戴口罩,被美國人辱罵,就是這個原因。」

媒體報導,今年10月布魯克林一猶太拉比的兒子結婚,約有7000人參加婚禮,且大多不戴口罩。他分析,這些猶太人可能是傳統猶太人,比較遵守教規。而他的一名朋友也是猶太人,但不是傳統的猶太人。「朋友最近剛結婚,只請了20人參加婚禮,都是親戚。」朋友們都在Zoom上觀禮。他說,傳統猶太人嚴格遵守教規,如周五晚上太陽落山後,他們不用電器,直至周日。因此,傳統猶太人不開車,都在走路。他說,有時看到猶太人在馬路上送葬,人們還是戴口罩。但是,如果在自己的會所裡舉辦婚禮,都是自己人,就沒有約束,可能不戴。「在猶太教徒眼裡,教規比世俗的法律還要高。」但是,他們沒有對付疫情的戒律。

猶太人不戴口罩,可能與其文化傳統有關。他們的生死觀與華人不同,「他們對生死比較淡定一些」。而對華人來說,疫情來了,儘管專家建議不要戴口罩,但是華人還是要戴。他說,這與文化傳統有關。中國海關嚴格檢查與美國放鬆檢測形成對比。

抗疫差別 中國緊美國鬆

美東溫州同鄉會前會長黃根弟說,他2020年初從紐約飛去溫州,計畫在家鄉過春節,誰知到家第三天就聽到武漢封城。而且,溫州也是重災區,因為許多在武漢市做生意的溫州人返回溫州。他在家鄉待到10月才返回紐約。他說,他從上海浦東機場經過香港中轉返回紐約,上海和香港機場都是防護嚴密,每個人都有戴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但是,他到了紐約機場,情況完全兩回事。「我出了海關,沒有人給我測量體溫,也沒有人理我」。他說:「這才是最可怕的。」他說,溫州市是浙江省防疫的重點。疫情爆發之初,整個溫州封城,街上沒有一個人,也沒有一輛車,店鋪全部關門,只有「紅綠燈在閃耀」。他說,各個小區都關閉,持有通行證的才能進出。食物由專人送到小區裡。

按照規定,如果現在從美國前往中國,乘客一定要在機場附近的賓館進行隔離14天。出了隔離區,人們可以自由活動,但是也要戴口罩。「中國人的防護意識很強,和美國人不一樣。」他說,封鎖兩、三個月後,中國把疫情控制住了。美國控制不住,是美國人的防疫意識薄弱,導致疫情至今不能控制。他說,美國華人的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強。實際上,新冠病毒並不可怕,只要防護好就沒有問題。但是,如果不防護,問題就很大,死亡人數就會增加。他說,有專家預計新冠疫情要到2022年才能完全控制,而且新冠病毒就像流感病毒一樣常見,「這就很麻煩」。川普總統把希望押在疫苗上,但疫苗未能助其連任。

抗疫失敗 川普未連任

虞中仁說,川普總統在賓州鄉間很受歡迎。「如果開車穿過賓州,鄉間路邊的牌子都是支持川普的,可見川普在農村廣受歡迎。」到了10月中旬,路邊才開始出現支持拜登的牌子。他認為,「川普輸在不戴口罩上」。

過去四年,川普總統在經濟上做得非常好,如果沒有爆發疫情,他連任成功應該沒有問題。但是,疫情出現後,他不作為,認為這是一個大流感。「直到現在,我都不知道總統是怎麼想的。」如果美國人民都戴口罩,也許現在已經結束疫情了。他說,川普做總統前,曾經是一位地產商,經營過賭場。他分析,川普這樣做,可能受到賭徒心理的影響。他把這一賭注押在新冠疫苗上。「一旦疫苗研發出來,就能根本解決問題。」媒體已經報導,美國新冠疫苗將於12月出來。但是,疫苗出來還是晚了,沒有救到川普。

房飛說,隨著疫情的逐漸擴大,川普總統把戴不戴口罩政治化了,其實戴口罩並不難。但是,總統就是硬拗著,「你戴口罩,我就是不戴」。戴口罩就是一個態度。如果美國人民早點戴口罩,就是表明一個態度,現在疫情很嚴重,大家都不要聚集,以免感染。但是,總統沒有重視。「美國的情況和中國武漢一樣,最初沒有認識到疫情的嚴重性。」他認為,即使川普總統重視疫情,由於體制的不同,美國不可能像中國那樣全國一盤棋。「在美國,總統管不了州長,州長管不了市長。」因此,美國抗疫就存在許多困難。同時,美國也不可能像中國那樣封城。

全美徽商聯合會會長沈毅說,戴口罩預防新冠病毒流行本來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總統川普就是不提倡戴口罩,且自己不戴口罩。他說,到了8、9月,總統才發布命令,建議大家戴口罩,但總統自己不戴。他說,美國的醫療機構也比較教條。許多美國人相信專家,但是家庭醫生不說讓他們戴,也不說讓他們不戴,戴不戴都是個人的選擇。結果,很多美國人不戴。

而紐約州長和紐約市長則公開要求戴口罩,這實際上與聯邦政府唱反調。結果,紐約州的感染率不斷下降。從檢測感染率的一半,下降到低於2%。他說,所有的專家疫情中都謹言慎行,但是沒有專家講「不戴口罩更好」。他說,川普這次輸了總統大選,實際上是輸在新冠疫情上,也就是鼓勵大家不戴口罩。

最後關頭 更小心防範

虞中仁說,他曾經向某診所捐獻過1000個口罩。「我的口罩一送去,他們馬上就發給醫護人員,因為已經沒有口罩了。」最近,診所通知他,如果他要在12月下旬注射新冠疫苗,他們就會把他的姓名放在優先注射的名單上。「我回答,不要緊,我可以晚些打。」

目前離疫苗出來還有一個月。他表示,現在正是「黎明前的黑暗」。因此,大家都要小心,出門戴口罩,避開最後這一關。「病毒在空氣裡傳播,戴著口罩和手套不一定能夠避免感染,但是不戴口罩和手套肯定不能避免感染。」房飛說,華人戴口罩這麼容易與華人的文化有關。他說,在中國時,口罩的最多功能是禦寒,超過了預防感冒和病毒。那時候,上海冬天很冷,人們的禦寒工具包括帽子、口罩、圍巾、手套,有的人還有一個耳套。

沈毅表示,這次預防新冠病毒流行中,華人做得最好。疫情尚未在紐約出現時,中國政府和專家要求民眾戴口罩,於是紐約華人也開始戴口罩。「當時,美國政府還未提倡戴口罩。」他在2月底開始戴口罩,也就是紐約州頒布居家令的前兩周。紐約州頒布居家令,華人全部接受,結果華人被感染的比率較低。他說,統計顯示,白人的感染率與人口比率相當,亞裔的感染率低於人口比率,只有非裔和西語裔高於人口比例。「在亞裔中,華裔的比例最高,可以看作華裔的感染率低於人口比率。」華人這一次又起到「模範作用」。

谢选骏指出:“今年10月布魯克林一猶太拉比的兒子結婚,約有7000人參加婚禮,且大多不戴口罩……在猶太教徒眼裡,教規比世俗的法律還要高。但是,他們沒有對付疫情的戒律。猶太人不戴口罩,可能與其文化傳統有關。”——可见,拒戴口罩是犹太人的特征。这一特征还通过错误的神学传遍了犹太化了的美国。在瘟疫横扫人间的时候,拒戴口罩的行为不是一种“科学态度”,而是一种“神学态度”——从神学上看,瘟疫大流行是上帝的作为,是上帝要惩罚世人的体现……这时候戴上口罩,岂不是要逃避上帝的惩罚吗?所以应该认罪认罚、接受上帝的审判……高高兴兴地四处传播病毒,才是一种天使行为。

《這4個場所 最易傳播新冠病毒》(記者韓傑2020-12-20)报道:

疫情爆發後,各個衛生單位都出現防疫物質短缺的狀況。

哈佛大學醫學院網站(hms.harvard.edu)2020年10月21日發表文章指出,「戴上口罩」(mask up)可以減慢新冠病毒傳播的速度。文章說,除洗手和保持間隔外,戴上口罩保護口鼻,已成為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過去,嚴格證據證明口罩在阻止新冠病毒傳播方面的有效性比較有限。但新近的研究提供了額外的證據,證明普遍戴口罩(universal masking)在醫療保健方面的好處。

在疫情爆發之初,聯邦衛生官員不建議民眾戴口罩。

耶魯大學全球健康政策與經濟學副教授陳希說,口罩的確是病人戴更有用,因為病人會散播病毒,但病人必須知道自己患了病,也願意出於社會責任而有效佩戴口罩。不過,美國人具有「病人才戴口罩」觀念,不太容易打破。自新冠病毒爆發以來,美國人也購買了口罩,但不是每人都能在公共場合戴上口罩。他說,這有多種原因,經濟原因是一個方面。「如果每人每天都用一個口罩,美國每天至少需要3億個,但美國市場沒有這樣的供應量。」但是,他認為最重要的是「文化原因」。陳希認為,美國人有「病人才戴口罩」觀念,不易被打破。

傳統觀念 被感染者才戴

陳希說,傳統西方社會認為,只有那些被感染者才應戴口罩,因為它們可以傳播病毒,但健康人不需要這樣做。醫用口罩在減少感染他人的可能性以及降低自身感染機會方面「絕對有效」,但口罩在疫情最關鍵的初期大量短缺,也是不提倡人人戴口罩的原因。他說,由於美國疫情發生較晚,其他各國已紛紛囤積搶購口罩,加大了美國市場的短缺。同時,美國口罩等防護物資的生產線大多分布在海外,且疫情來臨之前聯邦庫存嚴重短缺,導致危機時刻無法有效啟動生產。其中重要原因是,2019年的美中貿易戰、關稅的提升,使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口罩在2019年下半年減少了20%。因此,在疫情高峰的2020年3、4月間,紐約市口罩奇缺。該市衛生官員表示:「雖然我們不建議健康的紐約人戴口罩,但戴口罩確實可以提供公共衛生的好處。」陳希指出,在大城市戴口罩是有道理的,尤其是對弱勢群體而言。但在人口密度較低的農村城鎮,且保持較大距離的室外場所,口罩不再是必需品。「如果在室內公共場所,無論城市或農村,口罩都應常備。」他認為,美國公眾低估了冠狀病毒的危險。由於檢測試劑盒不足和潛伏期較長,被感染的人可能還沒有完全了解他們的風險。他說:「在理想世界中,如果每個人都知道自己是否被感染,我們建議感染者戴口罩。」但是,大街上有些人不了解自己的危險,這可能使民眾處於危險之中。

當時,聯邦公共衛生署長(U.S. Surgeon General)亞當斯(Jerome Adams)呼籲人們「停止購買口罩」。他多次表示,人們應該洗手,避免人群擁擠。亞當斯在2020年3月發布了推文指出:「它們不能有效地阻止普通大眾感染冠狀病毒,但是如果醫護人員不能照料患者,這將使他們和我們的社區處於危險之中!」亞當斯說,人們應該「採取日常預防措施,以保持自己與他人之間的空間」,以及「當你在公共場所外出時,遠離患病的人,限制近距離接觸」。

諾斯韋爾健康長島(Northwell Health's Long Island)猶太醫學中心急診醫學副主管戴維斯(Fred Davis)博士也持有這種觀點。他說:「口罩通常不會阻止你感染疾病。」他認為,關鍵是手部衛生,即有效地洗手。「如果你沒有生病,戴上口罩會給你一種安全的錯覺,然後就忘記了洗手。」

吃飯摘下 具有感染風險

加州聖地牙哥夏普醫院(Sharp)傳染專科邵海醫生說,今年10月紐約猶太社區幾千人參加婚禮不戴口罩的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許多美國人聚會都是如此,只是沒有被抓住而已。他說,由於人們不注意防護,新冠疫情又來到聖地牙哥,而且比過去更加嚴重,各個醫院的患者數字都創下歷史新高,「醫護人員都很疲憊」。

聖地牙哥公共衛生局曾經對醫院裡爆發新冠病毒感染進行過調查,發現傳染源並不在醫院的病人身上,而是來自醫護人員的家人。「醫護人員下班後回到家裡,拿下口罩,與家人一起吃飯。」若是有一個家庭成員攜帶病毒,全家都會被感染。這種情況在社會上也很普遍,占總傳染案例的40%左右。

現在,許多餐廳為了開業,把餐桌搬到室外,讓食客在室外吃飯。「他們認為,外邊空氣流通,不會感染。」但是,食客吃飯時都要把口罩摘下,吃飯時說話就會把飛沫傳播給對面的食客,容易導致感染。現在正是節假日聚集的時節,許多人在感恩節出行,與家人聚會。下面還有聖誕節和元旦,如果聚會不戴口罩,就會把新冠病毒傳染給朋友和鄰居。因此,CDC建議,節日期間避免聚會,聚會時要戴口罩。他說,很多研究證明,口罩是最有效阻斷新冠病毒傳播的手段,可以把新冠病毒傳播的機率降低98.5%。例如,病毒攜帶者甲和健康者乙兩人站在6呎之內,如果甲不戴口罩,而乙戴口罩,甲在講話時會散布帶毒的飛沫,有90%的可能將病毒傳播給乙,因為口罩也不能百分百過濾病毒。

但是,如果甲戴口罩,而乙不戴口罩,甲將病毒傳染給乙的機率降低為5%。如果甲和乙都戴口罩,甲將病毒傳播給乙的機率降低為1.5%。這就是說,口罩把傳染新冠病毒的機率降低了98.5%。而在其中,「病毒攜帶者戴上口罩極為重要」。他說,最近美國最有名的100家醫院,如馬友診所(Mayo Clinic)、克里夫蘭診所(Cleveland Clinic),包括他所在的夏普醫院(Sharp Hospital)等,都呼籲人們尊重科學事實,在公共和社交場合戴口罩。克里夫蘭診所還製作一個視頻,題目就是「每人都戴口罩」(every mask up)。

四個場所 最易傳播病毒

邵海說,研究發現,最容易感染新冠病毒的地方有四個:酒吧、餐廳、健身房和宗教場所。他說,酒吧排在第一位,因為人們都在喝酒時聊天,使得環境噪雜,人們必須提高嗓門,才能讓人聽到,大聲講話時傳播病毒的能力最強。

餐廳位列第二,是因為吃飯要摘下口罩,給病毒製造傳播的機會。他說,醫護人員從家庭成員那裡感染,然後帶到工作場所,在午休時聚餐,造成群體性感染。醫院發現問題後,及時糾正,在休息室的桌子上用玻璃相隔,防止飛沫傳播。他說:「這不能保證百分百的安全,最好是一個人吃飯。」他說,不管去哪裡吃飯,都不要和另外一個不戴口罩的人同處一室。他說,流行病研究表明:一旦家庭裡一個人感染新冠,非常容易地使得所有的家庭成員也在短期內感染。「如果發現有家人疑似症狀,大家都要戴口罩,並將病人隔離。」

健身房是第三位,因為健身的人運動時呼吸急促,喘氣增大,便於病毒傳播。因此,各地政府對健身房的重開標準要求都很高。

第四位的是宗教場所。人們宗教儀式裡大聲祈禱、唱詩等活動,會幫助病毒在空氣裡傳播。而且,一名病毒攜帶者可以傳播很多人。他說,美國醫學刊物曾經報導一個著名的案例。某地有一個61人的唱詩班,從3月10日開始排練,最後其中53人被感染。調查發現,其中一人在排練三天前咳嗽發熱,最後檢查是陽性。而且,整個排練期間,唱詩班都不戴口罩。他們每天練習兩個半小時,由於室內空氣流通不暢,連離那名陽性患者6呎之外的人都被感染。

他說,疫情爆發後,美國甚至出現一些似是而非的研究報告,說「戴口罩沒有效果」。同時,還有許多美國人仍然在用面巾或圍巾代替口罩。他指出,口罩與面巾的質地、結構不同,效果也大不相同。一開始口罩不夠,許多人用面巾或者圍巾替代,有的工廠還生產布質口罩供民眾使用。但是,這些面巾或圍巾過於簡陋,對抗病毒的作用非常有限。因此,主流醫學界希望,大家一定要戴「多層醫用性外科口罩」,只有這種口罩才有明顯阻擋病毒的效果。

鼻子太高 戴起來不舒服

紐約內科醫生梁衛寧說,今年夏天的時候,就有人問他:到了冬天還會有新冠疫情嗎?他的回答是:如果大家都戴上口罩,大流行不可能,只是增加一些病例。他說,他經常發現一些外族裔的人士不戴口罩。他估計,這可能是「他們的鼻子高,戴口罩不舒服」。他說,鼻子高的外族裔需要特別製作的口罩。於是,許多工廠為了滿足他們的需求,就生產出帶有品牌的布質口罩,許多商店都有賣。「看起來好看,但是不符合醫療標準,不能過濾新冠病毒。」如果要戴口罩,一定要戴醫用外科口罩或者N95口罩,這些口罩都是經過聯邦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批准的。

他要求其診所的工作人員都要戴口罩,保持6呎距離。「椅子間隔坐,中間的椅子用膠帶封起來。」門口安上體溫計,病人進來就要測量體溫。「如果體溫高,病人不能進入診所,醫生出門進行處理。」他的每個員工每天上班前先測量體溫。兩周前,一名醫學助理的老公發燒,診所通知她不要來診所,先去檢測病毒核酸。「一檢測,發現她的核酸實驗是陽性。」直到現在,診所也不讓她進來上班。「我們診所的員工,每個月檢測一次病毒核酸。」他說,他的診所員工都戴醫用外科口罩或者N95口罩,每天換一個,有人還加戴面罩。他說,在3月至5月間,紐約市是全美的疫情重災區,診所的口罩也不夠用。後來,他們從國內「拿來一些口罩」。現在,他們診所都是從美國大公司買口罩。「不過,現在口罩的價格比過去高了。」他建議,戴口罩就是臉上蓋個東西,很痛苦,時間長了也很辛苦。「我們醫生受過訓練,比較有耐心。」為了防疫,人們只能忍受痛苦,戴著口罩出入公共場所。有人對口罩上的化學物質過敏,可以把口罩從袋子裡拿出來,晾兩天後再戴。有些人戴口罩很緊張,覺得呼吸不暢,主要是不習慣,習慣以後就好了。

口罩普及 保護醫療人員

哈佛醫學院刊登的〈戴上口罩(mask up)可以減慢新冠病毒的傳播速度〉這篇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的《職業醫學》(Occupational Medicine)雜誌上。研究發現,普遍戴口罩降低了麻州醫護人員感染新冠病毒的發生率。

研究報告的高級作者卡樂斯(Stefanos Kales)是哈佛醫學院的醫學教授,也是劍橋健康聯盟職業與環境醫學部門的負責人。他說,研究人員比較了劍橋健康聯盟醫護人員和麻州居民之間的新冠病毒的發病率。研究期從3月17日開始,即醫療保健系統中首例新冠陽性事件發生的日期,直到5月6日,即麻州實施公共口罩的日期。劍橋健康聯盟於3月26日實施了普遍戴口罩的規定。

研究表明,在衛生保健系統和社區感染率上升階段實施普遍戴口罩之後,醫護人員感染率急劇下降,而社區感染率持續上升,直至該州的流行高峰。在進行干預之前,感染率對醫療保健系統和全州人群顯示出「幾乎相同的增長曲線」。但在干預階段,衛生保健系統的流行趨勢為負,而麻州的流行趨勢仍為正。一旦疫情在4月20日達到頂峰,「兩條曲線都以相似的速度下降」。卡樂斯說:「我們發現普遍戴口罩(universal masking)對於防止工作環境中的傳染具有明顯的益處。」他指出,研究結果表明,當物理疏散和通風不足時,應在醫療機構以及室內企業中「實施和維護普遍戴口罩的政策」。

谢选骏指出:“今年10月紐約猶太社區幾千人參加婚禮不戴口罩的事件只是「冰山一角」。許多美國人聚會都是如此,只是沒有被抓住而已。”——为什么拒戴口罩首先是犹太人的特征而不是其他人的特征呢?因为犹太人形成早于欧洲人和非洲人,所以自然影响了其他拒戴口罩的族裔。拒戴口罩,才能把瘟疫越传越远,促成“世界一片红”——中国的红区和美国的红州,都是一路货色。



【012、开封犹太人与维吾尔人】


(一)

网文《开封犹太人后裔究竟真假?采访以色列驻华大使》报道说:

针对报道开封犹太人后裔的事情,北京科技报采访了以色列驻华大使海逸达博士。

开封犹太人后裔是不是真正的犹太人?

北京科技报:大使先生,采访您是因为一个有趣的话题。不久前我刚刚去了河南开封,那里有一群自称是和您属于同一个民族的犹太人的后裔。关于这个故事您听说过吗?

海逸达博士: 关于犹太人在河南开封的事情,有一些研究曾经介绍过,也有许多学者关注过,比如我的好朋友,加入了中国籍的美裔犹太人沙博理先生,就对于这些问题很有研究。至于我本人,对于各国的文化和历史都十分感兴趣,当然也包括发生在中国的这些历史故事。

北京科技报:以色列政府怎么看待这些声称是犹太人后裔的人们?以色列承认他们是犹太人吗?

海逸达博士:我想说的是,做一个犹太人其实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首先,你要熟练地学习和掌握犹太教的文化,这并不是一种宗教的扩张,而是成为犹太人的一个核心价值的体现。皈依犹太教的确很不容易。

并且,依照犹太人的传统,只有母亲是犹太人,才能判断他是不是一个犹太人。也就是说要是享有回归权的话,必须从他本人的母亲是不是犹太人来判断。因此,从中国的现实来看,(开封犹太人后裔)并不符合犹太人的条件。而且也没有充分的历史档案加以佐证。因此从犹太人的角度看,(开封犹太人后裔)不属于真正的犹太人。

北京科技报:那么,以色列的学者对于这个奇特的现象又是怎么研究的?

海逸达博士:据我所知,以色列的大学课程并没有关于在中国的犹太人后裔的内容。但是就以色列的学者和民众的常识而言,我们都知道犹太人历史上尤其是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在中国的哈尔滨和上海生活的经历。

北京科技报:像开封犹太人同化这种历史情况,在世界其他地方的犹太人中间曾经有过吗?

海逸达博士:我相信,而且可以确信,这是唯一的一个犹太团体真正融入当地社会的例子。你知道,我们犹太人内部是十分团结的,一直习惯独立生存,非常不容易融入其他社会。唯独中国和世界不同。在中国的开封犹太人的最终消失,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和主流文化的融合。

犹太人为什么浪迹天涯?

北京科技报:很多读者通过我们对于开封犹太人后裔的介绍,对犹太人的历史很感兴趣,是什么原因,让你们的祖先选择了一种浪迹世界各地的生活方式?是天生冒险的本能?还是因为战乱?

海逸达博士:犹太人在历史上曾经屡次从自己的土地上被放逐。

公元前586年,犹太人的第一圣殿时期,被放逐巴比伦,是犹太人颠沛流离生涯的开始。此后罗马统治拜占庭时又多次被放逐。8世纪,基督教和世俗社会处于统治地位,罗马教廷又对犹太教徒进行了宗教迫害,犹太人被从一个城市赶到另一个城市,甚至压缩居住和生活的区域。甚至他们的职业也被严格限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犹太人开始在世界广泛分布。

北京科技报: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这些所有居住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是否存在地域和文化的差异和矛盾?犹太民族是一个很团结的民族,你们的凝聚力主要依靠什么?又是来自哪里?

海逸达博士:所有的犹太人都是同一个民族。从犹太人的传统到我们的宗教,已经形成一个稳定的价值核心。至于说到矛盾,其实任何人与人之间都可能存在矛盾,犹太人当然也不会例外。因为文化背景、生活习惯等会存在差异,但这并不是大问题。我们的想法是,所有的犹太人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国度,那就是以色列。以色列的犹太人是共存共荣的,我们在创造着同一个文化。

北京科技报:现在有没有统计,除了以色列本土,全世界的犹太人的数量是多少?

海逸达博士:目前全世界的犹太人是1400万,其中550万生活在以色列,其他主要分布在美国(300万),还有俄罗斯、法国、阿根廷等国家。对于海外的犹太人,以色列政府鼓励并且欢迎他们回来,以色列的大门永远为犹太人敞开。如果哪里有迫害和排犹主义存在,都可以回来享受以色列这个国家给予他们的保护和权利,我们希望,全世界的犹太人生活在同一个国度。

历史的恩恩怨怨依旧难了

北京科技报:事实上,以色列目前处在一个十分麻烦的地区。我们很想知道,以色列人民的日常生活是不是同样充满了麻烦?

海逸达博士:人类的生存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是很强的。现实是,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就是生活在那里。我想,快乐并不一定非要和周围的生活环境有多大联系。正如一个农民,可能兜里没有钱,但是在节日的时候也会享受到欢乐。我并不否认中东紧张的局势,我们还要面临战争和恐怖主义,面临汽车炸弹,这些都不是好事情。但是处于这种紧张状态中,也就适应了,平时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也正是因为这种紧张,以色列人民才更珍视生活,更积极面对生活和享受生活。

北京科技报:在采访开封犹太人后裔的时候,有一些人告诉我,根据最古老的文献,实际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曾经拥有同一个祖先,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兄弟之间会反目成仇很多年?

海逸达博士: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说上2个钟头。从历史上说那就扯远了。最早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属于闪族语系,具体到种族则不一样。就像亚洲人还分蒙古人种等等一样。我们之间存在人种的区别。至于长相上则很难区分。比如在中国,也有很多人以为我是阿拉伯人,我去新疆,还有人当我是维吾尔人。

北京科技报:最后一个问题,以色列是一个特别的国家,有很多中国人可能做好了去观光的打算。大使先生能不能告诉我们,以色列是安全的吗?

海逸达博士:的确,去以色列旅游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以色列有非常多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在以色列的绝大部分地方都是安全的,以色列不是一个向恐怖主义低头的国家,有非常严密的反恐措施。事实上,每逢周末,以色列的海滩上总会有几万人,他们在安全地享受太阳,享受生活。 

………

谢选骏指出:根据上文,以色列官方代表实际上否认了所谓的“开封犹太人”的“犹太人的身份”。而且,他还用了一种典型的“犹太式智慧”暗示,“开封犹太人”实际上可能是维吾尔人或类似的来历不明的、来源混杂的人。但人们知道,现在被称为“犹太人”,至少在种族上,也是属于来历不明的、来源混杂的人群。

(二)

以色列大使的话里有话,并非空穴来风。

网文《真假犹太人:唐代西域的可萨汗国和犹太人入华》可以参照来看:

公元10世纪初,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本·法基赫(Ibn Al-Fakih 902年)这样描述他所认识的世界:“大地状似一只鸟,分为头,两翅,胸,尾等五部分,其头部为中国,……其右翅为印度……其左翅乃黑海的突厥可萨人,……其胸部是麦加,汉志,叙利亚,伊拉克和埃及。”这里与中国,印度等文明古国相提并论的可萨(the Khazars),也就是唐代史料中数次提及的突厥可萨部。8 至10世纪,这只突厥化的部族东联花剌子模(Khwarazm),西邻拜占庭帝国,向北征服了斯拉夫部落,向南扩展到高加索地区,建立了强大的可萨汗国, 位于伏尔加河口的首都伊铁尔(Itil,Atil)成为丝绸之路“北道”上的重要中转站。公元8世纪,有两位拜占庭皇帝娶可萨公主为妻,依靠可萨汗国的支持,拜占庭的东北边境抵挡住了阿拉伯人的逼人攻势。8世纪中叶,可萨人从萨满教徒转而信奉犹太教,直到965年,汗国一直以犹太王国的名义统治着南俄草原,根据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本·胡尔兹达比赫(Ibn Khurdadh 约820-913)的记载,部份犹太商人经由可萨汗国前往中国。

本文试图根据所搜集的有限材料,对唐代西域的可萨汗国略加描绘,并希望从可萨与中国的关系出发,追寻丝绸之路上犹太商人的入华行迹。

1、可萨的原始居地,西迁和西胡化

可萨人兴起于高加索地区,但是,这里并非他们的原始居地。7世纪前半期东罗马帝国史家席摩克他(T.Simocatta)记载:“可萨人也来自哇(Var)和库尼(Chunni),他们从突厥人那里逃出,在抵达欧洲时与追随阿瓦尔可汗者联合起来了。“4这段史料提醒我们注意,可萨是从突厥的统治地区西迁到拜占庭帝国边境的,他是瓦和库尼人中的一支。这里的库尼人,冯承钧先生认为是唐代史籍中多次提到的浑部。《新唐书 ·回鹘传》开篇就指出,浑和回鹘等同列入铁勒十五种之中,居地是“皆散处碛北。“贞观二十年(646年)唐朝还以浑部为皋阑州,隶属燕然督护府。而在《旧唐书》中我们又发现这样一段史料,“……杀凉州都督王军焕…玄宗命郭知连讨逐,退保乌得健山南,南去西城一千七百里,西城即汉之高阙塞也, 西城北去碛口三百里,有十一都督,本九姓部落,…六曰葛萨…。” 

这个居住于碛口附近的葛萨部,冯承钧先生认为是可萨。6可见,可萨在西迁之前可能居住在碛口附近的突厥故地,8世纪初列入回鹘九姓中的可萨可能是留在家乡没有西迁的余部。

可萨西迁的时间,具体经过和路线,我们已经无从查考。不过,这次迁移肯定经过长时间才完成。亚美尼亚史料记载,公元197-217年间,来自北方的Khazir人入侵高加索东端,可见早在4世纪可萨人已出现在高加索地区。

《宗教百科全书》曾这样论述高加索地区,“高加索地区正好是北方的游牧世界和南方的古老农耕世界的分界线,同时它又是西方的希腊文明和东方的波斯文明的分界线,这里拥有高度成熟的城市文明,几种主要的国际性宗教:犹太教,摩尼教,祆教,基督教都在此地得到深入的传播。”在 这样的新环境中,原本是突厥化的部族的可萨人出现了种种“西胡化”的特征。他们本来是“马背上的民族”,以驯养骆驼和良马著称。在迁移到伏尔加河下游后, 开始转向定居生活,种植了水稻,以米和鱼为主食。由于可萨的居地是中国至拜占庭的丝绸之路,北方斯拉夫部落通往南方阿拉伯世界的奴隶和毛皮之路的交汇点, 因此可萨人从游牧部落转变为以商立国的汗国。根据史料记载,这里的著名商品包括来自斯拉夫地区的皮货,鱼胶,波斯的手工艺品碟子,剑,铝等等。 

“西胡化”的过程更反映在可萨人宗教信仰的转变。他们原是萨满教徒,亚美尼亚史料《轲仑的摩西》曾这样记叙他们的信仰,“对那部落来说,他们狂热地向魔鬼一样错误地崇拜树木,这与北方人的头脑迟钝有关,他们沉溺于这 种虚构出来的欺骗性宗教。如果闪电或天空中的火花撞辑某人或某一物体,他们就认为他或它是对神的某种贡物。他们也贡献于火,水,某些路神,月亮及所有在他 们眼中是令人惊奇的事物。”然而,740年,就在可萨汗国的国势如日中天,向西扩张到克里米亚和黑海北岸,向南在高加索与阿拉伯人形成对峙局面之时,可萨的布兰可汗正式信奉了犹太教。

可萨人信奉犹太教的史实散见于基督教作家,阿拉伯地理学家和犹太作家的著作中。其中最早的一份文献是阿基坦的朱斯马(Druthmar of Aquitaine)对马太福音的注释,写作时间约为843—864年之间。文献提到,“据我们所知,普天之下的各个民族里,都有基督徒生活于其中。即使 在Gog和Magog人,即自称为Gazari的匈奴人中也是如此。亚历山大大帝曾经称许这些人是最勇敢的部族。这一部族已经行了割礼,遵从犹太教的一切 信条。但是,源于这个部族的7支部落之一的不里阿尔人(Bulgars)现在已经接受了洗礼。”此后,阿拉伯地理学家如Ibn al-Faqīh,Ibn Rusta等都提到可萨人成为犹太教徒。但最重要的史料包括以下三份:

⑴Vita Constantini 由可萨可汗发给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的信,写于880年左右,记叙了发生于可萨汗廷的一场神学争论。举 行这次论争的原因是“犹太人想说服我们接受他们的信仰和习惯,萨拉森人(阿拉伯人)以和平和众多的礼物引诱我们成为伊斯兰教的信徒。因此,可汗写信给拜占庭皇帝,出于我们以往的友情,希望皇帝派遣一名博学之人来汗廷解释基督教教义,倘若这位拜占庭使者能够击败犹太人和萨拉森人,我们将皈依您的信仰。”最后,经过一番争论,犹太拉比获胜,可萨及其部族从此成为犹太教徒。

⑵剑桥文献(Cambridge Document),是住在可萨汗国的一位佚名犹太人写给西班牙的犹太名臣沙普鲁特的信。在信中,犹太人被说成在某个年代经过亚美尼亚到达可萨居住区,他们和当地的可萨人融合,但基本上保持着祖先的信仰,后来,有位身居高位的犹太军事领袖在虔诚 的妻子和岳父的支持下,开始力图恢复传统的信仰。这一做法激怒了拜占庭人和阿拉伯人。为此,这位军事领袖召集三方人士进行宗教辩论,以解决纷争。后来,可萨人求教于保存在山洞中的犹太经典,信仰犹太教的可萨人全部回到以色列,此后,犹太人开始从伊朗,伊拉克和拜占庭移居到可萨汗国。

⑶可萨国王约瑟(Joseph)给沙普鲁特的回信。信中这样写道,当时,可萨的布兰可汗是一位智慧和敬畏上帝的人,他赶走巫师和偶像崇拜者,后来,上帝使他做了两个梦,使他明白上帝的启示,于是他召集王子, 奴隶和全体部落成员,皈依了犹太教。按照第2个梦的指引,他为耶和华建立了神庙,并在阿塞拜疆发动战争,以获得建庙所需的费用。拜占庭皇帝和穆斯林哈里发 听到此事,分别送给他许多礼物,企图改变它的信仰,于是,举行了一场宗教辩论,犹太学者获得胜利。此事发生在约瑟之前340年。

可萨人究竟在何时正式信奉犹太教,我们还不能够确定,只知道大 致在8世纪中叶。那么,可萨人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皈依犹太教呢?汤普逊在《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中写道,“喀扎尔人(可萨人)采用犹太教作为他们的宗教这一特 殊的事实,比一个鞑靼部族的迅速吸收文明,更觉奇怪。但这是一项聪明的措施。因为喀扎里亚(khazaria)位于巴格达的伊斯兰教哈立法国家和基督教拜 占庭之间,他遭受双方根据利害关系发出的巨大压力,它就用这种妥协方法规避他们;同时,还有另一种利益,即吸引犹太商人到阿斯脱拉罕市场来,以便特别促进 喀扎尔人的商业。”

这段话可谓道破了可萨人信仰犹太教的天机。可萨汗国统治的中心地区是伏尔加河下游和顿河盆地。它的崛起,得力于他沟通东西交通的地理位置。而这条商路的重新 开辟,实为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商业战争的结果。在750年前后,阿拉伯人已完全控制红海,波斯湾和横跨大陆的亚洲商路,他们就从对拜占庭的贸易中榨取 捐税,迫使希腊商人付出高价。所以,拜占庭帝国努力使经过中亚而不受阿拉伯人控制的北方商路开放。后来,人们逐渐采用了另一条更北的北方商路。这条路线自 印度和中国,沿阿姆河顺流而下,到咸海,绕里海北岸,过乌拉尔河口的萨拉坎谷,达伏尔加河河口的伊铁尔,从那里上至萨来,于是,下行顿河到亚速夫海的罗斯 托夫。这条路由三项优点:不受阿拉伯人的控制;能避免山区部落的抢劫;几乎全部是水路。随着越来越多的商队来往于这条北方路线上,可萨首都伊铁尔成为繁荣 的国际商业城市,商业税收成为可萨汗国最重要的财政收入。

商业利益促使可萨可汗和拜占庭结成盟友。从610年至641 年,可萨人协助拜占庭希拉克略皇帝同波斯人作战。从7世纪中叶开始,双方又联手抵挡波斯帝国的扩张,拜占庭的东北边境依靠可萨汗国的存在免受了阿拉伯人的 侵扰。但是,可萨汗国不仅是东西贸易的重要中转地,又是南北贸易的要冲。北欧人,斯拉夫人和阿拉伯人统治下的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贸易通过伏尔加河上的航线 完成。世纪以来的考古发掘已经在这条南北航线的附近发现了数以万计的8至11世纪的阿拉伯钱币。奴隶是这条商路上最主要的商品,伊铁尔是当时重要的国 际**隶市场,大量的斯拉夫奴隶经由这里运往西亚和北非。据《世界地志》记载,“伊铁尔城分两部分,居西者国君及其战士,居东者伊斯兰教徒及偶像教徒。”757年,阿拉伯人击败可萨军队,迫使达干可汗(Tarkhān Khāqǎn)请求媾和,此后双方在达格斯坦地区形成对峙局面,战事平息,更多的伊斯兰教商人开始活跃于伏尔加河流域。

总之,可萨汗国的统治和财富依赖于通向拜占庭和阿拉伯帝国的商 路,这就决定了它同两大强国的关系,一方面是互相利用,另一方面又是互相冲突。我们从前引文献的不同叙述中也可以看出这一点,可萨人在正式信奉犹太教之 前,曾举行了一场神学辩论,由三方人士参加。可萨可汗的态度是听凭他们辩论,胜者可以使可萨人皈依他的信仰。这种方式显示出可汗力图在两大强国的压力面前寻找平衡。

除了这场有不同版本的半传说性质的神学论争外,真实的史料也反映出可萨可汗面临的压力。737年,倭马亚王朝的将军Marwān率军侵入位于伏 尔加河下游的可萨中心地区,俘虏了可萨可汗并强迫他接受了伊斯兰教。按照Ibn Atamal-kufi的记载,“除可汗外,他的宫廷大臣及国人都成为穆斯林。”当 然,这次强迫的皈依并没有获得倭马亚王朝统治者预期的效果。因为在750年,倭马亚王室发生内乱,无暇顾及可萨可汗的信仰,可汗正是在这段时间成为犹太教徒。从拜占庭方面看,对可萨人的改宗也是有强烈的反映的。克里米亚一直是可萨和拜占庭势力交错影响的地区,780年,可萨可汗的孙子利奥(Leon)成为克里米亚的统治者,在可萨可汗的支持下,他极力肃清拜占庭的影响。大约在790年左右,克里米亚爆发了反对可萨的叛乱,尽管我们没有直接的证据证明叛乱的幕后支持者是拜占庭,但无疑,它反映了双方在这一地区的摩擦。此外,在775年左右,拜占庭的教会提出要在这一地区设立大规模的新教区。新教区包括克里米亚,北高加索和伏尔加河下游。由Doros(克里米亚的哥特人地区)的主教领导,这一教区正是可萨汗国的势力范围,显然,此举意在加强可萨汗国内的拜占 庭即基督教的影响。

可萨人成为犹太教徒,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8世纪中叶以后,可萨一直以犹太王国的名义统治着南俄草原,周边的民族也将可萨等同于犹太人。伊本·法都兰(Ibn Fadlān)写道,922年可萨可汗听说阿拉伯统治区的犹太教堂被毁,就破坏了伊铁尔的一座清真寺的尖塔以示报复,并且表示,如果不是担心阿拉伯人会迫害治下的犹太人,他肯定会对伊铁尔的清真寺和穆斯林采取进一步的行动。这表明,可萨可汗是以保护犹太人为己任的。

可萨人在心理上也同犹太人认同。剑桥文献(约作于949年)中叙述信奉犹太教的可萨人在他们的犹太领袖带领下全体返回以色列,此后犹太人开始陆续迁移到可萨汗国。姑且不论这是否符合历史的真实,但信的作者,一位可萨犹太教徒无疑是将自己认同为犹太人。正如Zuckerman所分析的那样,“返回”一词意味着要消除犹太人与信奉犹太教的可萨人之间的差别。可萨人也吸收了犹太文化的内容。安纳迪姆(An-Nadim)在987至988年讨论突厥人及其相关民族的书写方式时写道,可萨人运用希伯来文。1206年,法拉丁·穆巴拉克沙(Fahrad-Dīn Mubāraksāh)也写道,可萨人使用的字母是一种源于罗斯人的字母体系,罗斯人是他们的近邻,属于罗马人的一种。可萨人使用这种字母并称之为 Rūm-Rūs。他们从右书写,字母相连,一共只有22个字母。(希伯来字母就是22个)绝大多数写这种字母的可萨人是犹太人。

由于可萨可汗,贵族,及所属部落都皈依了犹太教,因此,有大量的犹太人迁来可萨汗国。马素迪(Al-Masūdī)曾写道,“可萨的国王在哈里发希伦(Hārun 786-809)时期成为犹太教徒。一些犹太人开始追随他。这些犹太人来自伊斯兰世界的中心城市以及拜占庭。这是因为拜占庭的国王(Romanos Lekapenos 920-944)强迫国内的犹太人改变信仰,成为基督徒,对他们使用暴力……于是,许多犹太人从拜占庭逃到可萨汗国。”

犹太人口的增加和犹太教影响的扩大,在该地区也是有迹可寻的。985年,穆库达希(Al-Muquddasi)写道,“可萨人的统治地区位于里海沿岸,幅员辽阔,是一片肮脏而悲惨的土地,只是有许多的羊群,蜂蜜和犹太人。不应忘记的是,965年,可萨汗国被罗斯军队击败,损失惨重,从此一蹶不振,如果穆库达西所描述的是他所处时代的事情,那就意味着,即使在可萨汗国走向衰落后,境内仍有大量的犹太人或可萨犹太人。此外,基辅罗斯的古编年史记叙了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Vladimir I)在986年皈依东正教之前,信奉伊斯兰教的伏尔加河不里阿尔人,信奉犹太教的可萨人,信奉天主教的日尔曼人都曾力图说服他接受自己的宗教。这也可以证明10世纪末可萨境内的犹太教徒为数不少。

3、可萨犹太人和“北道”

7世纪初,裴矩撰写《西域图记》三卷,全书已佚,只有序幸得保存,使我们得以窥见当时丝绸之路“北道”上的盛况,“发自敦煌,至于西海,凡有三道,各有襟 带。北道从伊吾经蒲类海,铁勒部,突厥可汗庭,度北流河水,至拂菻国,达于西海。其中道从高昌……至波斯,达于西海。其南道从鄯善……至北婆罗门,达于西 海。其三道诸国,亦各自有路,南北交通。其东女国,南婆罗门国等,并随其所网,诸处可达。故知伊吾,高昌,鄯善,并西域之门户也,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可萨正是从敦煌到拂菻(拜占庭)的北道上的重要中转站。早在6世纪,拜占庭史家美南德就提到过这条路线,拜占庭帝国派往突厥可汗室点密处的使节扎玛 尔克就是经由这条路线返回拜占庭的。不过,那时,这条道路还没有成为交通频繁的商路。7至9世纪,在中国的隋唐时期,北道开始繁荣起来,这一点已经被越来 越多的文书和文物所证实。

姜伯勤先生在考证了吐鲁番随葬衣物疏后指出,“以‘金钱’(拜占庭金币)为虚构的随葬物,只见于6世纪中叶至7世纪中叶的一百年间。5世纪只称黄金千两或黄金千斤,而不称‘金钱’若干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拜占庭 金币在高昌人心目中的地位,大抵是在6世纪后的一个多世纪才十分重要。”1973年至1974年,在北高加索的西部库班河上源,发掘了莫谢瓦亚·巴尔卡墓葬群及其东的墓葬群,出土了多种来源的丝绢。还发现了汉文文书和以唐人骑马图为内容的绢画,断代为8-9世纪,反映处在这一时期高加索地区与中国有规模性的商品交流。

北道也出现在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本·胡尔达兹比赫的著作中。他提到被称为拉唐人的犹太商人,他们从海路或陆路到达中国,其中一条陆路路线是经过可萨汗国的,“从拜占庭腹地穿过斯拉夫人地区而达可萨人的首府,又渡里海而至巴里黑(Balkh),他们从那里通过河中地区(Transoxiana)继续其旅程而达回鹘人(Tagaygay)从那里至中国。“巴托尔德认为,胡尔达兹比赫利用了曾经旅行过这条路的塔蒙(Tamǐm b Bahr al-MutawwaˇI)的著作。塔蒙旅行的时间是760至800年之间,这也恰好是可萨可汗信奉了犹太教的时代。

唐代文献中没有关于中国和可萨直接交往的记载,只是提到了可萨的物产。但是,考察拉唐人的旅行路线,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北道上可萨人进入中国的蛛丝马迹。

首先,从伊铁尔出发过里海到达巴里黑,这段路程经行的是花剌子模(Khwarazm)。花剌子模地处里海东岸,是萨珊波斯辖下的自治城邦。它同可萨汗国有密切交往,巴托尔德曾指出,“他们的主要活动是面向西方和西南方的,面向伏尔加河流域的,是当时这里居住的不里阿尔人和可萨人。”在940年左右,马素迪(Al-Masūdi)报道说,来自花剌子模的穆斯林组成了国王的近卫军,宰相库雅(Ahmad b. Kūya)也出生于这支军队。当国王同反叛者作战时,有7000名花剌子模的穆斯林士兵伴随国王。但是,他们不参加国王同穆斯林的战争。在 唐代史料中,花剌子模被称为火寻。《新唐书·西域传》 记载,“火寻,或曰货利习弥,曰过利,居乌浒水之阳,东南六百里距戌地,西南与波斯接,西北抵突厥曷萨,乃康居小王奥鞬城故地,其君治急多飓遮城,诸胡唯 其国有车牛,商贾乘以行诸国,天宝十载(751年)君稍施芬遣使献黑盐,宝应时(762年)复入朝。”根据蔡鸿生先生的分析统计,从天宝十年到十四年 (751-755),火寻曾三次入贡。贡品包括紫麞皮,白玉,石蜜和黑盐。俄国学者托尔斯托夫考证,在751年前不久,花剌子模可能和可萨联合起来,建立了阿弗里帝国,其疆域自克里米亚,外亚速海而达花剌子模。托氏的说法根据考古发现而来。有枚751年左右的花剌子模钱币上镌刻有 “MR’MLK ’pr’-rxzm字样,托氏译为“应予祝福的可萨人的国王”。如果托氏的说法成立,那末,天宝十载遣使向中国朝贡的火寻国君稍施芬就是这位“应予祝福的可萨人的国王”。天宝年间三次入贡的可能是花剌子模同可萨的政治联合体。

那末,可萨人何以会在数年间频频向遥远的唐朝入贡呢?原因正如蔡鸿生先生所分析的,是由于阿拉伯人的步步进逼。737年,在经过长达一个世纪的拉锯战之后,阿拉伯人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占领打尔班(Derbent),可萨人被迫向北退却,定都伊铁尔,开始向西扩张。此后二十年,可萨人积蓄力量,图谋反攻。可萨入贡唐朝正值此时,可见入贡是为了寻求唐朝的支持,增加获胜的把握。

其次,河中地区和回鹘人地区。河中地区也就是粟特 (Sogdiana),这里的粟特商人,即唐代史书中的九姓胡,是当时丝绸之路上最活跃的商业势力,同中国有密切的贸易往来。安史之乱(755-763) 后,回鹘人因为助剿有功,大批进入中国中心地区,粟特商人同回鹘的关系也越加密切了。哥尔顿(P.B.Golden)指出,在可萨汗国的克里米亚地区,有地方名为粟特城(Sugdaia,斯拉夫语 Surazh),这里是当时粟特商人的聚居点。

此外,在平定安史之乱时,可萨人可能参加了由西域诸胡组成的柘羯军,和回鹘军一起进入中国的中心地区。戎昱 《苦哉行》在描写回鹘军攻占洛阳的情景时写道,“今秋官军至,岂意遭戈?。匈奴为先锋,长鼻黄发拳。”据张星琅先生分析,此长鼻黄发拳者,显为不同于回鹘的人种。回鹘同汉族和藏族,发黑直,鼻低小,眼不下凹。柘羯军的主体是九姓胡,《册府元龟》卷961记载康国人(撒马尔干)的相貌是“人皆深目高鼻,多须髯”。直到元朝,刘祁在《北使记》中记载这一带人的相貌时,说“其人种类甚众,其须髯拳如毛,而缁黄浅深不一,面唯见眼鼻。”可见,黄发卷曲并不是九姓胡的典型特征。张星琅先生认为,此长鼻黄发最可能为居住在黑海和里海北岸的斯拉夫人。犹太人为闪族,白肤,鼻高直,头发卷曲,为棕色或棕黄色,颇符合长鼻黄发的体貌特征。如果以撒马尔干为中心的柘羯军中包括了远在可萨汗国以北的斯拉夫人,那其中也有可能有居住在可萨境内的犹太人。

4、结论

唐代是中西交通繁荣的时代,在这一时期,犹太人曾经从海路和陆路进入中国,对此,中外学者已经达成了一致的结论。但是,犹太人是从那里出发?经行哪些路线,怎样进入中国?他们在中国分布的情况如何?从事哪些职业?由于可供征引的文献和文物太少,至今,我们仍无法对这些问题做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本文试图提出这样的论点,在唐代,可萨汗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同中国相连,因此,犹太人或可萨的犹太教徒可能从可萨汗国出发,经过从中国到拜占庭的北道入华。

这一问题牵涉到犹太史,可萨史,中国史乃至唐代丝绸之路上的诸多环节,本文所能做到的只是提出问题,为此,我想对如何进一步研究提出一些想法,权充结论,以求教于对此问题有兴趣的专家学者们。

⑴在唐代史料中,可萨一直被称为突厥可萨。可萨人深受突厥文化的影响,即使在皈依犹太教后仍然保留着许多突厥人的习俗和意识。例如,在可萨全境出土了许多的带有太阳标志的护身符,它们很可能同突厥的天神崇拜有关。可萨可汗约瑟在写给沙普鲁特的信中,一方面称自己的部族是Japheth的子孙,另一方面又解释说,可萨是突厥的十子之一,并说自己是突厥王。由此分析,可萨人的犹太教信仰,很可能是突厥的萨满教和犹太教的混合。那末,可萨人的信仰有哪些特殊之处?这种特殊的信仰是否会在他们居留的地方留下遗迹呢?对此问题 的深入探讨也许将有助于我们从新的角度去认识唐代的文献。

⑵可萨的犹太教徒很可能经过北道进入中国。通过文献和文物的互证,进一步了解这一路线上各个地区同中国和可萨的关系,都将对我们探索可萨犹太人的入华问题有所启发。例如,花剌子模是五十年代以来中亚考古成果最丰硕的 地区之一。正如前文所述,可萨和花剌子模有密切的联系,花剌子模又是昭武九姓之一,曾数次入贡唐朝。追寻可萨人在花剌子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活动,将有助于我们厘清可萨犹太人在北道之上的影响。

⑶北道是丝绸之路三道中的通拂菻道,唐代中国同拜占庭的物质和文化交流超过了前代。可萨是拜占庭帝国的盟友和近邻,又是拜占庭商品的重要中转站。仔细分析流入中国的拜占庭商品的种类,来源,运输的渠道和人员,或许会 帮助我们了解可萨人在中国同拜占庭的商品交流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从而增加可萨犹太人入华的证据。

如果被中国人同化的那些所谓的犹太人真的其实是可萨突厥人的话,那么中国的主流史学观点的确是过于高估汉文化的同化能力了。



【013、美国人与犹太人】


《6万美国人上书:求认定索罗斯为恐怖分子》(2017-9-2新财迷)说:

近日,6万多美国民众联明上书总统特朗普,希望白宫能够认定美国著名金融家、投资人、亿万富翁索罗斯为恐怖分子。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白宫网消息称,6万多美国人签名向总统特朗普请愿,要求认定美国亿万富豪索罗斯为恐怖分子。目前请愿书签名人数为63199人。要想得到白宫的回复需要在2017年9月19日前在收集到36801个签名。

请愿书称,乔治·索罗斯蓄意并试图长期破坏稳定,且对美国及其人民实施了其它的暴力行为。因此,请愿书的签名人认为,“美国联邦政府和司法部应尽快宣布乔治·索罗斯,他所属的公司及其成员为恐怖分子”,“并根据美国民事没收制度,剥夺其全部财产和资产”。

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1930年8月12日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本名捷尔吉·施瓦茨(Gyoumlrgy Schwartz),被认为是慈善家,货币投机家,股票投资者。1956年,迁居到美国,到纽约从事交易员,负责买卖股票。1973年,创立索罗斯基金管理。1997年,狙击泰铢及港元,引发亚洲金融风暴。2011年,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占第46位,身家达145亿美元。索罗斯旗下的量子基金在30年的时间内获利350亿美元,创造了对冲基金的记录。2015年1月22日,乔治·索罗斯在当时举行的达沃斯经济论坛晚宴上宣布彻底退休,把家族基金交由投资总监Scott Bessent负责,称以后不再管理投资,将全力推动慈善事业。

索罗斯曾以募集大量资金试图阻止乔治·布什的再次当选总统在全美闻名。在金融市场他也曾制造过多次动荡,其中包括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此外,索罗斯还积极参与政治,他的基金多次被指导致很多国家的政权更迭。索罗斯本人也承认,他曾资助乌克兰2004年的“橙色革命”和2013年的“乌克兰亲欧盟示威”。

索罗斯于1997年闪袭香港金融市场,使港元汇率一路下滑,为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混乱。在一连串反击行动下,索罗斯在香港的“征战”最终无功而返,损失惨重。自上世纪末起,索罗斯透过旗下的“开放社会基金会”及其前身“开放社会研究所”,在“颜色革命”背后推波助澜。2003年的格鲁吉亚“玫瑰革命”,2004年底的乌克兰“橙色革命”,土耳其国会修改宪法,埃及穆巴拉克下台,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舆论分析认为,索罗斯的真正意图是向全世界输出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谢选骏指出:说“索罗斯的真正意图是向全世界输出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是可笑的。因为索罗斯并非美国人,而是一个匈牙利来的犹太人,他怎么看具有“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呢?他又怎么能“向全世界输出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呢?一个人不可能向别人输出他自己没有的东西,除非他是空手盗。而众所周知,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并非主张空手道的,空手盗那只是华尔街里的国际掮客们的行为方式。



【014、南京大屠杀对犹太灭绝营的影响】


网文《南京大屠杀和纳粹屠犹是全人类的灾难》(2005年08月09日 现代快报)报道:

为纪念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纳粹屠犹和南京大屠杀国际研讨会”昨天在南京大学知行楼召开。将纳粹屠犹和南京大屠杀联系在一起进行学术讨论,这在国际上尚数首次。此次会议时间四天,会议汇集了南京大屠杀史学研究界的权威和专家学者。来自希伯来大学的RobertSWistrich教授是世界上公认的研究纳粹屠犹专家,来自美国大屠杀纪念馆的StephonFeinberg教授是世界著名从事大屠杀研究的专家。奥斯威辛之后,诗已不存在

“对于纳粹屠犹和南京大屠杀这样的灾难,受难者不是一个民族,而是全人类。”孙宅巍如是说。昨天的会议上,第一个发表演讲的是江苏省社科院的孙宅巍教授。他向全体外国学者们介绍了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大规模屠杀的背后原因。一是日本军国主义部队的野蛮凶残,二是中国军民的英勇抵抗而遭致的报复。“侵华日军在南京屠杀的30万具尸体如果一字排开,可以从南京一直排到杭州;如果都摞起来,有两座金陵饭店那么高。”

随后来自美国的大屠杀学者Michael Berenbaum带着悲愤的语调讲述了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残暴屠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种族灭绝灾难。”纳粹对苏联波兰犹太人的屠杀是“死亡坑”的方式,1941年底至1942年初,将约一百万人杀死在反坦克沟、防御壕和其他坑中。

奥斯威辛集中营是最大的灭绝营,其中建有四座毒气室,每天死于其中的犹太人不计其数,惨状令人发指。说到此处,MichaelBeren-baum摘掉眼镜,语调提高,“一个曾经参与屠杀的德国军官说过,通过这种屠杀的方式建立起来的是一个野蛮的国家,因为建立者杀掉了这么多无辜的平民。”对于如此惨烈、毫无人性可言的的大屠杀,一位诗人说,“奥斯威辛之后,诗已不复存在。”诗已不复存在,而永存的是关于奥斯威辛的反思。国际大屠杀研究重在交流

孙宅巍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侵华日军他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征服中华民族,同样纳粹德国他们的目标也绝不仅仅只是消灭犹太人。因此,大屠杀不是一个民族的事,南京大屠杀也不仅仅是中华民族的事,外国人同样也有必要了解。同样,纳粹屠犹中国人也有必要了解。”

孙宅巍教授认为,这次国际交流会议正是打开了一扇窗口,让东西方关于大屠杀的研究得以交流。他说,1995年和1997年,他两次赴美国进行有关中国抗日问题的专题演讲,听讲者基本上以华裔为主。而1999年他再赴美国华盛顿大学讲演时,听课的有一半都是金发碧眼的外国人。原因就是张纯如《南京大屠杀》的出版。“这让我深刻地感到本土宣传的重要性。”孙老认为,这次学术交流会议邀请了国外这些有影响力的学者,将有助于西方更好地了解这个发生在南京的、同样惨烈的大屠杀,让国际舆论来共同声讨日本方面否认历史的荒谬言论。对下一代应进行史实教育

会议的组织者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徐新所长说,这是国际上首次将南京大屠杀和纳粹屠犹结合起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六十周年之际举办非常有意义。“这是在学术上纪念这个特殊年份的最好方式。”

徐新说,欧洲曾经遭受到法西斯侵略迫害的国家都将《大屠杀和它的意义》这本书作为教科书来教育下一代,大屠杀的历史史实在每个欧洲孩子包括德国孩子的心里像烙印一样深刻,每个人都深深牢记着这段历史。“这样才是避免惨剧再次发生的最好的方式。我们也要让下一代勿忘历史,在对下一代的教育方式上需要改进。”徐新说,“这次会议也将如何对少年进行历史教育作为一个重点。国外的教育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快报记者解璐)

谢选骏指出:上文遂将南京大屠杀与犹太灭绝营相提并论,却没有看到南京大屠杀对犹太灭绝营的影响——毕竟1937年的南京大屠杀发生在前,1942年以后建立的犹太灭绝营出现在后,前者对后者的提示作用是不容忽略的。

《杨梦:南京离奥斯维辛有多远?中国的纳粹屠犹教育》(2017-12-13 澎湃新闻网)报道:

编者按:八十年前的今天,1937年12月13日,南京遭遇了惨绝人寰的屠城悲剧,三十万同胞在短短六周内命丧日军屠刀,举世震惊。在南京大屠杀的公共讨论中,犹太大屠杀常被作为参照对象,德日两国截然不同的认罪、反省态度更是成了老生常谈。国内关于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教育启动较晚,近年来,我国积极借鉴全球范围尤其以色列的纳粹屠犹教育成果,在南京大屠杀八十周年纪念日之际,南京离奥斯维辛究竟还有多远?

纳粹集中营

何谓纳粹屠犹?根据美国大屠杀纪念馆的定义,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纳粹及其帮凶共杀害了大约六百万名犹太人,这种有组织的、官僚的、国家支持的迫害和谋杀活动被称为纳粹屠犹。研究纳粹屠犹的国际权威专家鲍尔教授特别指出,“无论你生活在中非、中国、南太平洋,还是瑞士,你必须意识到种族灭绝屠杀的危险。纳粹屠犹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要使人类尽可能远离极端形式的大规模屠杀行动”。在南京大屠杀八十周年纪念日之际,作为一个远离纳粹屠犹欧洲主场的国家,中国为什么要开展纳粹屠犹教育?中国开展纳粹屠犹教育会对南京大屠杀教育产生怎样的影响?

我们什么时候知道纳粹屠犹?

1933年希特勒上台不久,我国的知识精英们便嗅到了纳粹德国的反犹浪潮。是年5月13日,宋庆龄女士带领蔡元培、杨杏佛、鲁迅、林语堂、史沫特莱、伊罗生等中外知名人士奔赴德国驻上海领事馆递交抗议书。这便是我国纪录在案的第一份抗议纳粹迫害犹太人的声明。

宋庆龄女士当时与知识精英共同去德国驻上海领馆进行抗议

1938年11月9日,纳粹德国全国范围针对犹太各类机构打砸抢烧,迫使境内的犹太人开始大规模流亡。1933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近两万五千名欧洲犹太难民逃亡上海。由于日本于1937年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当时的上海还有许多因战乱避难的全国各地难民。中国民众很快注意到,身边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白人群体,他们囊中羞涩,生活拮据,与租界里那些外表光鲜,生活奢靡的洋人形成鲜明对比,他们便是犹太难民。当越来越多的犹太难民涌入上海,逐渐逼近这座城市的承受极限,上海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境地。时任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的孙科在1939年2月17日向国防最高委员会提出一项议案,建议在云南建立一个犹太定居点,以安置越来越多的犹太难民。这项举措在当时看来不仅符合孙中山关于联合并援助弱小民族的遗愿,还可以帮助改善与英美两国的关系,赢得全世界犹太人的好感,符合国家的长远利益。国防最高委员会于当年3月7日通过该提案,并在4月22日制定了实施计划的纲要,但终因经费等问题,计划最终流产。值得一提的是,在犹太难民避难上海期间,自始至终未发生一起上海民众反犹事件。

从姗姗来迟到风云突变

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奉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深受前苏联意识形态的影响,把杀戮犹太人视为法西斯主义在二战期间杀害欧洲平民的一部分,并把法西斯主义看作资本主义的极端形式。换而言之,资本主义被视为造成大规模屠杀的根源。国人当时对于这段历史的理解与国际学术界的主流观点存在很大偏差,并没有深刻意识到纳粹屠犹实为反人类罪行。彼时的出版物中也鲜有对于纳粹屠犹史实的介绍,甚至“纳粹屠犹”和“犹太大屠杀”这样的名称也没有出现。

然而,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中苏决裂,风云突变。尤其在1972年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后,政治空气的转变让中国意识到了解、研究西方世界的必要性。早在“文革”结束前,《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中译本已经正式出版,还曾作为内参在大陆流通。时至今日,此书仍是广大中文读者理解这段历史的热门读物之一。自政治气氛转变后,纳粹屠犹的相关内容频繁出现在国内各类出版物中。

《第三帝国的兴亡——纳粹德国史》

有趣的是,在学术相对自由的八十年代初期和中期,尽管许多知识分子在十年“文革”浩劫的空窗期后热衷译介、接受西方各种思潮和学术研究,却没有对纳粹屠犹进行专门关照。直到八十年代末,一些中国学者才开始关注纳粹屠犹。当时,河南大学青年学者张倩红的论文《试论希特勒的反犹政策》成为中国最早发表的研究纳粹屠犹的学术论文之一。上海社科院潘光教授于1992年发表文章《中国犹太学和以色列研究概述》,该文介绍中以建交以前中国学者发表的关涉犹太问题的论文,涵盖将近百年中国学者在犹太领域的成果,却没有提及关于纳粹屠犹的研究文章。由此可见,当时鲜有中国学者关注纳粹屠犹这一主题。

在这一时期,纳粹屠犹和南京大屠杀的比较尚未正式进入中国知识分子的学术话语,也没有形成对于纳粹屠犹教育的政治需求。许多西方学者的最新洞见还没有被中国学者认识,中国的纳粹屠犹教育处于非常初步阶段。

转折点:1992年中以建交

1991年,中以正式建交的前一年,中央电视台在深夜时段播放了西蒙·维森塔尔中心制作的《种族灭绝》(Genocide)电视片,这部反映纳粹屠犹的纪录片一经播放,便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1991-1993年期间,该中心把《勇于记住: 1933-1945年的纳粹屠犹》展览于中国数座城市进行巡回展出,在南京巡展期间,展览被专门安置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这是亚洲战场和欧洲战场的受难者第一次被放置在同一个空间,也就是说,中国受难者和犹太受难者共同得到纪念,这也是第一次在中国的公共空间尝试将两者进行比较和对话。

利用公共媒体讲述纳粹屠犹事件,一方面有利于中国民众认识这位正式交往的国际新朋友——世界上唯一的以犹太族群为主体的主权国家,另一方面也是在八十年代末本土政治风波后对于民族苦难的一次试探性触碰。

1992年中以正式建交后,中国的纳粹屠犹教育开始扬帆远航。

高居庙堂、中外合作

我国的纳粹屠犹教育与大多数西方国家的纳粹屠犹教育非常不同。

此项教育在西方国家通常属于中小学基础人文教育的一部分,许多学校会安排犹太幸存者与中小学生见面座谈,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犹太纪念馆。与之不同的是,这项教育在我国的执行主体是大学、研究所等高等教育机构。

提起中以建交后的纳粹屠犹教育,徐新教授和他创建的南京大学犹太文化研究所功不可没。该所成立于1992年5月(中以建交时间为1992年1月),是中国大陆高校中最早对犹太文化进行系统研究的机构。徐新教授编纂的首部中文版《犹太百科全书》是国内最具权威性和得到广泛使用的关涉犹太文化的大型工具书,其中百分之十以上内容与反犹主义和纳粹屠犹相关,为中国读者了解纳粹屠犹的相关信息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专业参考。

该所师生把国际著名的大屠杀研究专著《灭绝的年代:纳粹德国和犹太人——1939-1945》译成中文。作者弗里德兰德尔在中译本的《致中国读者》一文中写道: “本书讲述的一系列事件早已成为当代西方历史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过,其历史教训和具有的普世意义,应该对每一位读者,无论其身在何地,都具有参照作用”。针对翻译、介绍这部著作的目的,徐新教授在序文中写道:“不仅旨在为中国读者提供一个反映纳粹屠犹事件的‘鲜活’读本,而且为如何记录和反映‘南京大屠杀’事件提供了一个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更希望中国历史学家以及致力于纂写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学者能够从本书中汲取养分,写出与此相媲美的作品,为人民不忘南京大屠杀历史,牢记南京大屠杀历史做出贡献。”

可以看出,徐新教授的团队在纳粹屠犹领域的科研实践中秉持了对本土苦难的关怀,这也是我国纳粹屠犹教育一大特点。同时,徐新教授也冷静指出:“诚然在中国开展纳粹屠犹研究不言而喻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将纳粹屠犹和南京大屠杀建立联系,但是并不能认为中国研究纳粹屠犹或者开展纳粹屠犹教育是作为一种战略上的措施,以达到强调自身在日本侵略中遭受苦难的目的。”

1997年,南京大屠杀六十周年之际,华裔美国学者张纯如的研究著作《南京暴行:被遗忘的大屠杀》问世,此书很快打入美国《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版,在国际史学界引起轰动,打破了西方社会对南京大屠杀长达六十年的沉默。值得注意的是,该书副标题使用的英文词就是西方专指犹太大屠杀的词语(the forgotten“Holocaust”)。这两次屠杀虽然在形式上有很大差别,但中国民众接受时往往倾向将两者置于同一语境。尽管这样的同置是对纳粹屠犹事件的误读,但在南京大屠杀史实传播的初期,同置的确具有很大推动作用。事实也证明,政府处理中日历史问题时,也经常试图借力于纳粹屠犹事件,而且开展纳粹屠犹教育还能为抗击日本右翼势力否认南京大屠杀提供有效经验。

张纯如的著作,其中副标题为the forgotten Holocaust of world war II

自2005年起,几乎每年国内会有高校牵头举办关于纳粹屠犹与犹太历史文化主题的暑期班。参与者不仅可以学习相关历史课程、观赏影像资料,还能见到犹太幸存者,与幸存者直接交流。这几乎是中国本土唯一能接触到犹太幸存者的教学场合。可惜的是,受一些复杂因素影响,此类暑期班近三年来无法获许开班。

自2010年起,在伦敦犹太文化中心已故的哥特尔先生和澳门大学提姆曼教授的协助下,每年约三十位中国学者(包括港澳地区)赴以色列参加为期两周的纳粹屠犹研讨班。这个研讨班为中国学员度身定制,不仅提供历史景点的参观讲解(部分讲解语言是中文,由以色列当地汉学系学生提供)和犹太幸存者见面讨论会,还邀请以色列专家、学者、记者开展一系列纳粹屠犹专题讲座,其中特别设计了与中国相关的课程,比如:用儒家经典阐释犹太经典塔木德,亚洲大屠杀(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发生的屠杀华人事件和南京大屠杀)和纳粹屠犹的对比讨论、义人介绍(特别介绍以色列官方承认的两位中国义人,并带领全体中国学员参观刻有他们名字的义人碑)等。

有趣的是,资助中国学者以色列之行的基金会的部分资金源自中国澳门地区的赌场经营。这家基金会不仅是特朗普竞选活动背后的大金主,而且是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的主要资助方,还积极参与资助我国的纳粹屠犹教育。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远赴以色列的观光客、基督徒朝圣团、甚至商务考察团将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纳入参观行程,主动接受以色列的纳粹屠犹宣传教育,这是前所未有的新趋势。这能否被解读为民众对于本土民族苦难没有得到彻底清算的遗憾,而做出的自发的、朴素的、下意识的补偿行为?

与全世界林立的纳粹屠犹纪念馆相比,国内还没有纳粹屠犹的专业纪念馆,即便是针对南京大屠杀教育,除了南京市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全国各地也鲜有南京主题的纪念馆。2012年5月,波兰奥斯威辛集中营纪念馆在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三楼开设奥斯威辛集中营展览,这是奥斯威辛集中营纪念馆第一次在中国本土进行展览,展出时间约三年。

南京离奥斯维辛究竟有多远?

不少国内学者倾心于西方的政治学理论,从“想象的共同体”到“虚构的犹太民族”,推崇民族苦难记忆构成民族意识和国家认同的论调。然而,这些说辞在多元发展的中国社会往往水土不服。在南京的语境中,“忘记等于背叛”的口号常常辞不达意,一到纪念日,便可以发现铺天盖地的情绪宣泄,渴求西方同情认可的呐喊,甚至转而抱德国的大腿,这些做法幼稚、无力,没有深意。侠义柔情的中国文化能否找到一条适合自身的出路来直面曾经的民族苦难呢?

不仅如此,在南京大屠杀历史教育过程中,国人常有一些误解。例如许多人认为拉贝说过“可以宽恕,但不可以忘却”,甚至这句话一度以中文形式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展出,但是拉贝的德语日记和其他记录中并没有相应文字记载。笔者认为,这可能是研究初期对拉贝表述的误读。如果观察拉贝的墓碑,可以发现墓碑下方刻有两个德语词“unvergesslich”和“unersetzlich”,也就是“不能忘记”和“无法弥补”,拉贝没有提出“宽恕”。“宽恕观”在犹太群体中也站不住脚。在西方的纳粹屠犹反思教育中,谈论“宽恕”往往是一大禁忌,世界上绝大多数纳粹屠犹纪念馆中亦很难找到“宽恕”的论调。多位犹太幸存者在和笔者的访谈中也证实了这点——“死的不是你,你有什么资格宽恕?!”

新世纪以来,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的建馆理念和布展设计。改造过程中,中方曾派出团队专访以色列大屠杀纪念馆和波兰奥斯威辛纪念馆,学习以色列和波兰在纳粹屠犹教育方面的经验。可以说,这是南京大屠杀教育获益于纳粹屠犹教育的一次成功实践。2014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发生后的77年,中国首次以国家层面公祭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建立亦是借鉴以色列的纳粹屠犹纪念日的重要成果。哈佛大学荣休教授、美国著名犹太知识分子魏斯教授在与笔者的深谈中曾指出,她赞赏中国在纪念自身苦难的形式上借鉴犹太人的做法,同时,她希望中国人不要误以为犹太民族和以色列是通过展示伤口引起国际社会同情而获得尊重和支持,求同情是最不济的手段。换而言之,学习犹太纪念馆的共情技巧和建立国家公祭日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奥斯维辛后的犹太民族,这个在浩劫中损失了近三分之一人口的民族,将纳粹恶魔牢牢钉在世界历史耻辱柱上,靠的不是指着伤口求同情,而是从国家层面到团体、个人在纳粹屠犹问题上直面苦难的勇敢坚定、抓捕罪犯的铮铮铁骨、审判索赔的不屈不挠、全球义人的追认表彰、调查研究的专业到位、反思教育的深刻彻底和绝不姑息的理直气壮。

不难发现,纳粹屠犹教育的全球化视野是这项教育获取成功的关键因素。奥斯维辛不仅是犹太人的痛,而是全人类的耻辱。2005年11月1日,第六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由一百零四个国家共同发起的一项决议,将每年的1月27日(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定为“国际大屠杀纪念日”。相形之下,南京的伤痛近年来才逐渐被世人关注。2017年11月30日,加拿大华裔国会议员关慧贞在国会层面呼吁加拿大联邦政府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今年南京大屠杀八十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加拿大的安大略等四省都将举行纪念活动。

遗憾的是,迄今为止,纳粹屠犹教育在我国的实践过程中只是在表面上与南京大屠杀比较,真正将西方纳粹屠犹研究和教育领域成果嫁接到南京大屠杀的成功案例还并不多,这或许和我国的纳粹屠犹教育主要停留在高等教育机构和对于南京大屠杀教育的政治化需求有关。

进口的“反犹主义”隐患和社会正义的拷问

我国虽然没有土生土长的反犹主义,近年来却渐有进口的反犹主义隐患。海归宋鸿兵于2007年出版《货币战争》,该书惊人的销售量和阅读量在犹太世界引起震动,甚至被称之为“反犹主义正在当代中国蔓延”,尤其第一章中对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描述被西方学者称作“犹太阴谋论”的翻版。这种进口的反犹主义现象在日本已颇有声势。2014年东京多家公立图书馆馆藏的《安妮日记》及相关书籍遭到破坏,受损范围涉及至少三十六家图书馆,受损数量达288册。在“犹吹、以吹”之风盛行的今天,这种故意夸大吹嘘部分犹太人士在经济、政治等领域具有特殊影响力的说辞值得警惕,西方历史上多次的反犹浪潮前奏往往就是这些不实之词,最终酿成由羡生怨的人性悲剧。

另一方面,德国的国家形象在国内也被过分美化,“德吹”们致力于把德国打造成完美的战后忏悔榜样。2014年5月,北京大学德语系黄燎宇教授在北京大学的德国专题报告中严厉批判这一莫须有的榜样形象。其实,德国的认罪是迫于各种国际压力的无奈之举,很多国人有所不知,德国总理勃兰特的“华沙之跪”在德国国内也曾饱受争议,可是在某些政治宣传需要的影响下,德国以一个忏悔大国的形象粉墨登场。吊诡的是,不少国人将希特勒视为强有力的领袖偶像,这种扭曲的寻求Chrisma领袖人物的社会心理在国内颇有市场。如果只是把希特勒看作强有力的领袖,剥离他对于整个欧洲犹太族群的毁灭性创伤和发动二战等一系列反人类罪行,那么纳粹屠犹的历史在中国就会有被曲解的危险。因此,在这个意义上,开展纳粹屠犹教育对于传播政治正确的世界历史认知观很有必要。

同时,纳粹屠犹教育转向公民教育的国际趋势值得关注,这或许是我国未来在南京大屠杀教育过程中可以大力借鉴、参考的方面。在前文提及的暑期班教学中,犹太讲师哥特尔先生在讲课中多次提到纳粹屠犹的惨痛教训,并强调一个人自由选择的重要性,即一个人在暴行专制中拥有选择做施暴者、受害者、旁观者、抵抗者、义人等不同角色的自由。归根到底,这项教育是对于社会正义的严肃拷问,尤其对于义人的宣传和教育。如果通过这项教育能够让更多人关注社会正义,那么产生的社会意义将不可估量。此外,纳粹屠犹教育也是提倡族群平等的教育。奥斯维辛和南京未曾遥远,它们都是极端种族主义下的人间悲剧——犹太人被纳粹视为“劣等民族”惨遭屠杀;日军把中国人看作“劣等民族”进行疯狂虐杀。二战后,世界多地仍有各种规模极端种族主义导致的清除暴行,这样的“反人类”犯罪现象不可小觑。因此,通过这项教育输出族群平等观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全球范围的纳粹屠犹教育在不同国家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当这项教育走入中国,无疑扯到国人心头无法愈合的伤口——南京。奥斯维辛和南京未曾遥远。即便是炮火中诞生的以色列,也是在建国后经历十多年的沉默,才开始面对巨大的民族创伤,期间筚路蓝缕、波折迭起。从奥斯维辛到南京,这一路荆棘坎坷、血泪满襟。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一城之痛,一国之殇。在南京大屠杀八十周年纪念日之际,铭记南京、南京!

谢选骏指出:上文同样忽略了南京大屠杀对犹太灭绝营的影响,还把南京大屠杀的纪念活动,说成是模仿犹太灭绝营的纪念活动——上文完全忽略了国共两党竞相讨好日本,而故意忽略了南京大屠杀;而犹太灭绝营则成为犹太复国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这是这一极大的反差,使得南京大屠杀被忽略,犹太灭绝营被广为宣传。

网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三大惨案》(2015-01-16)报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南京大屠杀与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惨案、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并称为二战史上“三大惨案”。

南京大屠杀:

日本侵华战争初期日本军队在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日军暴行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6周,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军事法庭的有关判决和调查,在大屠杀中有20万以上乃至30万以上中国平民和战俘被日军杀害,约2万中国妇女遭日军奸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军纵火烧毁。

波兰奥斯维辛集中营惨案

纳粹德国时期建立的劳动营和灭绝营之一,位于波兰距克拉科夫西南60公里的小城奥斯威辛,有“死亡工厂”之称。集中营内共有3个主要营地和39个小型的营地,分布在整个波兰南部西里西亚地区。集中营内部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设有哨所看台、绞刑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奥斯维辛一号、奥斯维辛二号、奥斯维辛三号组成,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

在战后的纽伦堡审判中,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指挥官鲁道夫·胡斯供认,多达300万人死于该集中营。奥斯维辛集中营国家博物馆已经将该数字修订为110万。集中营内关押着来自德国、苏联、波兰、法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荷兰、比利时、挪威、意大利、西班牙、中国等三十多个国家的犹太人、吉普赛人、战俘、知识分子、抵抗组织成员、“反社会分子”、耶和华见证人和同性恋者。约90%的受害者是欧洲各国的犹太人,大多数受害者是被毒气室的毒气齐克隆B杀害,其他死亡原因是苦役、疾病、个别处决以及所谓的“医学实验”。

广岛原子弹爆炸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日本政府拒绝执行《波茨坦公告》,美国政府为迫使日本尽快投降,彻底扭转战局,1945年8月6日向广岛投下了代号为“小男孩”的原子弹,其爆炸后产生的巨大破坏力导致广岛一片狼藉,广岛从而成为第一座遭受原子弹轰炸的城市。

原子弹爆炸的强烈光波,使成千上万人双目失明;10亿度的高温,把一切都化为灰烬;放射雨使一些人在以后20年中缓慢地走向死亡;冲击波形成的狂风,又把所有的建筑物摧毁殆尽。处在爆心极点影响下的人和物,象原子分离那样分崩离析。离中心远一点的地方,可以看到在一霎那间被烧毁的男人和女人及儿童的残骸。更远一些的地方,有些人虽侥幸还活着,但不是被严重烧伤,就是双目被烧成两个窟窿。在16公里以外的地方,人们仍然可以感到闷热的气流。广岛人口为34万多人,靠近爆炸中心的人大部分死亡,当日死者计8.8万余人,负伤和失踪的为5.1万余人;全市7.6万幢建筑物全被毁坏的有4.8万幢,严重毁坏的有2.2万幢。

谢选骏指出:正如南京大屠杀对犹太灭绝营具有深刻的影响,南京大屠杀对广岛原子弹也有深刻的影响——面对日本人如此残暴的现实,投掷原子弹成为结束战争的必要手段。

网文讨论《同样是大屠杀,为什么奥斯威辛集中营比南京大屠杀更能获得世界范围内的关注?》(知乎2017-10-16)报道:

注意到 Google 建了纪念奥斯威辛的网站 大屠杀历史记录,而且从全世界范围内看,对发生在奥斯威辛集中营的犹太人屠杀有着比南京大屠杀更广泛的知名度,更多的认同。而南京大屠杀相对来讲,从地位、名声、接受度都要弱于前者,有时后者甚至不如广岛原子弹事件。虽然从数量级来看,奥斯威辛确实要远甚于南京大屠杀。

造成这样的认识差异,是因为什么?宣传?还是其他……?

1、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古代史博士

学术研究中讨论屠杀犹太人比较多,是因为迫害犹太人涉及现代性中的阴暗面,而南京大屠杀仅是人性中的黑暗,不涉及现代性。

屠杀犹太人是一个完整的行政过程,其中的每个环节的人都在按照政治体的要求,履行自己的职责。而这个政治体的搭建,亦使用了相当数量的民族国家理论等现代政治话语。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官员、犹太人身边的每个人,甚至部分被羁押的犹太人,都是经过“启蒙”、已经被卷入现代社会的“现代人”。然而正是在这种现代性得以充分表述的社会环境中,发生了极为有悖人性的大屠杀。

此外,纳粹实施屠杀的过程,亦表现出鲜明的现代性的特点。例如决策-执行过程的连续性、去人性化等等。进行运作的不是某个人,而是整个国家机器,整个政治体制。对于大多数参与者,他们所做的只是收发文件,签署意见,开会讨论等等,就像一件普普通通的事情一样;偶尔有一些会触及道德准则之处,一般也只是默不作声、维持正常生活而已,极少有人需要做出极大的道德选择,也很少有人真的在形式上像匪徒一样“为恶”了(除了碎玻璃事件以外)。

故而在二战后,很多政治学家由这一历史悲剧反思现代社会中的问题,探讨为何由人组成、为解放人之自由的现代性,竟然会走向如此痛苦的一面。这方面汉娜·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和鲍尔曼《现代性与大屠杀》两书都有非常有价值的讨论,值得一看。

而南京大屠杀,在政治学解释看来,是一场发生在东方的严重反人类事件。但造成这种反人类现象的,是日军军官和士兵他们个人的残暴,而不是一个深受西方政治学说熏陶/熏染的国家机器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且如肩使臂的行为。因而这只能归到人性中的黑暗面。人性的黑暗面是一个存在很久的问题,不涉及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的选择,因此只能总结为“(亚洲)人需要好好教育消除残忍”之类明显带有“西方中心论”的结论,难以上升到思想层面。

如果楼主有能力,不妨设法提出一个论证,证明南京大屠杀反现代性,这样政治学上就有意义了。

2、Leeen增

南京大屠杀跟奥斯维辛集中营,在很多方面都不一样。

南京大屠杀是屠城,这在古代历史上其实是比较常见的。只不过手段不同,古代用刀砍,现在用枪毙。而且南京大屠杀只是纯粹的杀人,体现出了当时日本军队灭绝人性的一面。

关于两者的区别,我总结两点:

首先,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屠杀,不是屠城。

奥斯维辛集中营位于波兰的一座小城奥斯维辛,是德国于1940年4月27日,由纳粹德国党卫队领导人希姆莱下令建造。可见这是一个有组织的建设。它建成之后,就把纳粹统治区各个城市的犹太人运输到这里,这里是一个很大的铁路交通枢纽,便于运输“犯人” 。

1941年10月,纳粹驱使奥斯维辛一号的囚徒建造了奥斯维辛二号。扩建后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总面积达15.5平方公里,一条专用铁路从南边大门一直通到集中营的北端。营内设有大规模杀人的四个毒气“浴室”及储尸窖和焚尸炉,同时操作一次可屠杀12,000人,配备的焚尸炉每天可焚烧8,000具尸体。到1942年时,纳粹又在奥斯维辛边的莫诺维茨修建了奥斯维辛三号(莫诺维茨),在此后的1942—1944年间先后又在当地的冶炼厂,矿山和工厂区修建了39所集中营,以便使纳粹德国能很好地利用这些免费的劳动力。

奥斯维辛集中营,更像是一套专业化的“杀人工业流水线”,其生产的产品是死亡,还有其他附加产品。这简直是是一套加工设备,绝对不是屠城这么简单。

流程是这样:0,修建奥斯维辛集中营,并添置杀人机器、毒气室和焚尸炉(这是生产设备与厂房)。1,在各个城市逮捕犹太人(购买原材料)。2,将犹太人通过几条铁路运输到奥斯维辛(将原材料送到加工厂)。3,将犹太人关押在牢房(将原材料放入仓库)。4,将犹太人一批批送入毒气室,或者枪毙(开始进行生产,只不过有的是批量生产,有的是手工生产)。5,将犹太人的头发切掉,当做纳粹军用棉被的填充物;将犹太人携带的用品、戒指、书籍等物品都进行二次利用(副产品加工)。6,焚尸炉烧掉尸体(处理废料污染,避免瘟疫)。这些过程都是南京大屠杀所不具备的。

这样看来,这还是一次普普通通的屠城吗?这在古代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

第二,奥斯维辛集中营,需要有国家政策的支撑。

我们从上面列举的7个流程来看,每个流程都不是个人或群体性的行为,而是国家行为,背后必须有政府、企业、军队的支撑与合作。

修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钱是谁出的?地皮是从谁那里买的?肯定是纳粹政府,不可能是企业。通往奥斯维辛的铁路和火车站是谁花钱修建的?肯定也是政府。

“原材料采购”这一点要怎么做到呢?犹太人分散在世界各地,每个城市犹太人的比例很少,要把他们都抓起来这本身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仅仅依靠军队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政府各个部门以及民众的配合才能做到。打个比方,把杭州市所有来自山东的务工人员都抓起来,需要动用哪几方面的力量?(我老家山东,这个比方或许不恰当)肯定需要政府和军队,但必须还得依靠群众举报。否则,怎么可能实现呢?

如何运输犹太人到集中营呢?肯定需要铁路、车站、火车,这些工具。而且怎样保证他们上车,怎样保证他们不在中途逃跑,都需要管理人员。当然也有欺骗的成分在里面,告诉犹太人他们要迁到另一个地方住,但这是全国层面的欺骗。

杀害犹太人的时候,也需要秩序。就像管理工厂的流水线一样。

将犹太人的头发割下来,衣服扒下来,这都需要工作人员,都需要秩序的管理。

这样我们可以看一下,除了真正开枪打死犹太人的士兵,还有谁参与了对犹太人的屠杀: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建筑设计师有参与吗?修建集中营的建筑工有参与吗?铁路商有参与吗?在各个城市抓捕犹太人的军人、警察有参与吗?举报犹太人的街坊邻居有参与吗?开往集中营的火车驾驶员有参与吗?集中营里面给犹太人带路到毒气室的人有参与吗?控制毒气室开关的工作人员有参与吗?给犹太人剃毛发 人有参与吗?焚尸炉的操作员有参与吗?

诡异的是,他们都可以说自己是无辜的,而且他们某种意义上说的确是无辜的,他们只不过是在执行命令而已。他们只是这个工厂的一名员工,在干自己的本职工作。相信他们每一个人回到生活中,都是家里的好丈夫好爸爸,公司里的好员工,都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这也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真正的可怕之处,这也是为什么犹太人种族大屠杀会在现代社会引起这么大的关注。不仅历史学关注,人类学、宗教学、社会学、甚至哲学界都有深刻的研究。

其实由这个问题可以牵扯出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奥斯维辛集中营,错的到底是那一个个纳粹士兵,还是这个纳粹的体制?愤青,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的体制出了问题!要怪就怪这个体制!为什么现在社会上会有这么多人发出这样的怨言?我想不无道理。

好的社会制度,可以为公民的成长、生活提供一个好的环境,会引导人们积极向上,塑造人们的诚实、正直、勇敢的好品质。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也提到,好的政治体制对教育、体育、军事、经济、文化方方面面都有正面的影响,从而能够培养出更加出色的战士、更加智慧的学者、更加品行高尚的执政者。

而坏的社会制度,就像纳粹这样的制度,即便一个人是好老公、好丈夫、好儿子,诚实、勇敢、善良、温顺,人品也没得说,在这种制度之下,他就很容易成为间接作恶的人,甚至曾为刽子手。因为他所做的工作,其实是这个吃人的体制运作中的某个环节。这是一个多么大的悲剧啊!

所以,罪恶的体制统治的社会,几乎没有一个真正清白的人。

3、突击步枪

明明是屁股问题,为何要用脑子思考?

南京大屠杀与犹太人灭绝,绝不仅仅是之前的答主所提出的所谓的舆论发言力的差别,也不仅仅是人性与制度的差别,引用一本书中的观点——

《奥斯维辛之后 犹太人大屠杀记忆的影像生产》作者:王焱

目录

序:幽灵之镜

引言:一个古老民族的影像寓言

上编:影像生产与屠犹记忆

《出埃及记》:现代的“摩西”神话

出埃及记

大屠杀后的犹太复国

口述复源的“浩劫”

何处才是许诺的家园

《浩劫》:口述再现的“屠犹”记忆

当口述超越了画面

让历史“在场”

宽在集中营死亡

逝者已逝,追者安追

《纽伦堡审判》:一个犹太军官眼中的世纪审判

纽伦堡的旁观者

法律背后的政治角逐

仪式化的司法公正

以国际法的名义

《慕尼黑》:“犹”疑的“反恐”行动

败走奥斯卡

1972年的慕尼黑事件

从《辛德勒名单》到《慕尼黑》

“屠犹”给“反恐”一个理由?

难以逃脱的“人类状况”

下编:历史叙述与重构“真实”

一个国家的诞生:驱逐与复国

驱逐犹太人的历史

以色列建国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年)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年)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日战争(1967年)

第四次中东战争:赎罪日战争(1973-1974年)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

对话:纳粹屠犹与南京大屠杀比较

附录 《耶路撒冷的艾希曼·结语·后记》——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

结束语 新帝国的离心力——美国“反恐”语境中的意识形态

西文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后记

以下是一些书中“对话:纳粹屠犹与南京大屠杀比较”部分的选段

“首先在中国方面,从建国到现在,中国从事历史研究以及战争史研究的学者,已经积累了大量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材料。但是,这些材料往往是围绕着一条简单的线索:南京大屠杀的死亡数字或对已明了的史实进行再确证。其实大屠杀的基本事实已经在50、60年代澄清了,后面多少年的研究工作大都只是在证明这些既成的结论。这些结论不断以各种抗辩的方式在补证和再证着,致使南京大屠杀的问题不再有任何活力和继续推进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对大屠杀的记忆不能变成日常政治生活和百姓生活的一部分,也不能构成今天思想资源的组成部分,因为它总是只在档案馆里,在历史研究的数字中,或在纯学术研究以及国际关系史中,却不会进入生活世界。”

“日本也有类似的问题,左翼学者在冷战之后也倾向于否认中国对南京大屠杀的叙述方式,这基于一个基本立场——政治正确的问题。原来左翼学者还有同情中国、反对日本右翼的倾向,但是到冷战时期,他们认为中国政府变成了一个专制独裁的政府,所以中国南京大屠杀的叙述方式就被他们视做是为专制服务的叙事方式。他们开始自觉地对该叙述方式持否定态度,对中国专制、不民主、没有人权进行批判。这样,南京大屠杀话题的话语变得没有活力,没有新的、可能的增长性了。它总是在已经有的基础上,不断地一代代交替、对抗,民间的情绪也只是徘徊、弥漫在一些基本的话语之上。(例如,正像崔永元的《实话实说》的一期节目里说的,‘有朝一日,等我强盛起来,我要让日本亡掉!’这是一种简单、报复性的思维方式,一种感情的宣泄,一种完全对外的、没有任何对内自省和自我反思的可能性的方式。)”

‘“然而,与之相比,犹太大屠杀话语从一开始就是非常复杂和多向的,它首先对‘平庸的恶’、法西斯主义、专制主义、集权主义等进行了向阿伦特那样批判,同时还对犹太民族的信仰有某种重新反思倾向,这当然是一种自我指向和反思性的维度。其次,还有另一重要维度:即对犹太民族与其他民族或者说犹太民族与居住过之间的关系问题、犹太民族的认同问题、犹太人特殊的思想方式以及大屠杀后对上帝存在的质疑问题的反思。自从犹太人有了自己的民族国家,即1948年建国(使得一个纯粹的没有家园的民族有了自己的国家)之后还出现了国家与离散犹太人之间关系的问题、离散的犹太人对新成立国家的认同问题以及艾希曼审判所产生的整体民族意识建构的问题等,对此,犹太民族都进行了非常广泛的研究,而且极其深入。经历了这次屠杀,这个民族对自己的传统、意识、思想进行了一次彻底清理。这个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考量南京大屠杀时需要参照的。”’

“犹太学研究成为一个学科,橡纽约Yeshiva大学的整个主力军、最大的系就是犹太研究,它成为一个跨学科的、进入到非犹太文化的、世界性的话语。犹太民族对屠杀的历史记忆、反思力量是很强的,甚至在好莱坞、在犹太文学中的生长力也极为强盛。”

4、先写到这里,肯定没人看

WIKI上有一个估算的二战犹太人死亡率,德国直接占领区(本土,波兰,苏联部分领土)都有90%死亡率,活下来的基本都是逃跑了,留下来的必死无疑。死亡率低的地方,都是仆从国或傀儡政府,由于后期纳粹兵败如山,所以屠杀计划只展开了一部分就停止了。现在你还觉得西方人看重纳粹大屠杀是不合理的吗?

南京大屠杀这样形式的很常见,从人类诞生之前就有了。而且论人数南京大屠杀在20世纪未必很突出,亚美尼亚大屠杀可是宣称200万人死亡的。过去西方的主流观点是,大屠杀是一种野蛮时代遗留的疾病,随着现代文明的普及,会逐渐消除。

纳粹大屠杀出现后,所有人都傻了。这确实是根植于人类社会学和自然科学成果的新的屠杀方式,在古代是完全不可想象的,等于抽了从启蒙运动以来所有社会改革家的脸。这件事最恐怖之处在于,随着科学的发展,人类社会不只会逐渐变好,还有逐渐变坏的可能,或许很轻易就毁掉人类文明本身,而古代任何文明都没有实力做到这点。

打个比方,在没有现代医学的时候,人类死亡率很高。有了医学,死亡率逐渐降低,直到医学家找到了一种治疗癌症的方法,这就是《我是传奇》。

5、水产养殖工程师

诚然有犹太人占据了舆论高点的缘故,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奥斯维辛是有组织有纪律有计划有理论指导的工业化的针对某一种族的长期的屠杀,其中每一环,都是现代西方文明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更为震撼的事实,以至于战后大量知识分子对西方文明感到极度失望,于是有著名的阿多诺描述为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二战之后轰轰烈烈的左派运动不是空穴来风。

南京大屠杀是我们民族不可忘记的一段历史,但就其性质和特征来说,它可以发生在任何古代战争之中,和蒙古人满人之类的屠城没有本质区别,反应的是日本军队的野蛮和极度失序。

简单概括为:日本的野蛮是原始的野蛮,德国的野蛮是现代化的野蛮,并且具有毁灭自身文明的能力,前者只是人性之恶的又一个注脚。后者让一些以文明人自居的现代西方人意识到自诩的文明已病入膏肓。

希特勒在《我的奋斗》里这么说:如果这些希伯来邪恶分子被毒气毒死,那么许多德国人的生活本来是可以得到拯救的。1939年1月30日,希特勒公开警告犹太人,并且针对以色列之父威茨曼,说一旦战争爆发会把犹太人消灭干净。

比较明确的说,纳粹对犹太人的解决方案分为3个阶段:

1. 1933~1939年,以希特勒为总策划,由希姆莱和帝国保安总局舵主海德李希为总执行人,到盖世太保第四处主管阿道夫艾希曼(犹太人事务处处长)为具体执行人,开始执行合法歧视,限制行动到强迫移民的策略。

2. 1939年9月1日,二战爆发,该政策被演化成强迫集中居住和集体枪杀。这一阶段,和南京大屠杀是类似的。而在这里,最具代表性的是野兽汉斯弗兰克总督波兰的时期,光一个华沙起义就死了超过五万人,并奴役了100万波兰人和犹太人进死亡营或者劳动营,经他手死掉的犹太人就有300万之巨,这一数字远超过任何一个日本人在单一区域杀掉的战俘或者平民。

另一著名集体屠杀事件出现在乌克兰基辅郊区的芭比杨,一次性枪杀33771名犹太人。截止1941年冬,采用集体枪杀,活埋或者强制驱逐致死的犹太人,吉普赛人,共产党人已经达到了70万之巨。但很可惜,这些事情我们很少提起,因为信息离散。与此类似的是,南京大屠杀中的草鞋峡大屠杀,江东门大屠杀等集中方式。但很遗憾,这些方式都不会被世人时常谈起,因为纳粹第三阶段超乎地球人的想象,这就是犹太人最终解决方案。

3. 1942年1月20日,万湖会议召开,终于就犹太人最终解决方案达成共识,这就是建立灭绝营。目标是在欧洲消灭所有犹太人。迅速建立了五个灭绝营:奥斯维辛-比克瑙,索比堡,贝尔根贝尔森,特雷布林卡和马伊达内克。并且从一氧化碳杀人迅速过渡到用“其克隆B”,并且由德国最优秀的工厂提供每天能焚烧超过6000具的三层塔式焚尸炉。这已经超出了一般人想象的战争中杀俘和杀平民所能想象的限度。结果是总计600万犹太人永远被消灭,光比克瑙就死了100多万犹太人。

而且参与到这场死人制造工厂建设的,全部都是德国超一流的大公司,以巴斯夫,爱克发,拜耳药业的母公司IG法本为首,法本不但开发了其克隆B,而且还在比克瑙旁边建立了惨绝人寰的劳动营,每个劳动力的存活时间在3个月左右,这比日本人的劳动营恐怖一万倍。法本靠着这些劳动力和销售屠杀用的器材,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化学品工业公司,以至于战后20名法本的董事被判刑,法本被强制拆分。至于后来法本这些子公司又东山再起,那就是纯粹的日耳曼人优秀品质再现了,但在当时,这些优秀的日耳曼人确实是魔鬼在世。

可以说,犹太人解决方案,是人类变成魔鬼的一场狂欢,纳粹魔鬼们从职业军人到科学家,企业家再到学生,在此时此刻都丧失作为人类的良知和底线。这种令人难以想象的残暴和恐怖,是全人类最后共识总清算纳粹的原因。

如果说日本人是畜生,那纳粹党卫队T4执行队和类似于希特勒、希姆莱、弗兰克、海德李希甚至伊尔玛格雷泽、门泽尔这样的基层刽子手,那就是活生生的魔鬼了

另外,我旗帜鲜明反对说是战后犹太人或者美国人控制了世界舆论,所以才会使得死亡营这件事比南京大屠杀更有名。固然有我们和日本之间分分合合的往事,也有美日同盟的一部分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纳粹这个政权在短短十来年执政的过程中,做的很多事情已经超越了人类的底线,可以叫人神共愤。不但犹太人要清算他,俄国人要清算他,任何有点良知的地球人恐怕都要清算纳粹。

我作为一个南京人,每次去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都会感觉到撕心裂肺的痛,我想请你们感同身受的想一想比克瑙大门前那句:劳动使人自由,然后通往的是焚尸炉,你们会怎么想?这恐怕是个人类学高度的问题,恐怕也是任何人类都无法回避和必须要和纳粹清算的问题。

犹太大屠杀已经不能算作屠杀了,它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效率最高、手段最灭绝人性的、有组织的种族灭绝。

从细节上来讲,灭绝营的操作就是把600万活生生的人类当作工业原料进行流水线处理。

附Fatherland中虚构的一段纪录,可以作为还原灭绝流水线画面感的参考。

“在奥斯维辛-比克瑙的参观记录,马丁·路德,帝国外交部助理国务秘书

(手写,十一页)

1943年7月14日

经过将近一年的不断申请之后,我终于得到允许,代表外交部对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进行全面视察。

我乘坐的飞机从柏林起飞,日落前不久在克拉科夫机场降落。晚上,我和汉斯·弗朗克长官、约瑟夫·布勒国务秘书一起在瓦韦尔城堡共进晚餐。明天一早,我将在黎明前动身,乘车前往集中营(路途需时约一小时)。集中营长官鲁道夫·霍斯将亲自招待我。

1943年7月15日

关于集中营,我的第一印象是营区的巨大尺度。霍斯司令告诉我,它的占地面积是两公里乘以四公里。这里的地面是和西里西亚一样的黄土,像荒漠一样延伸开,偶尔能看到一些绿树。在集中营里整齐地排列着上百座木头营房,一直超出我的视线之外。营房的屋顶盖着绿色油毡。在穿过营区的时候,我看见一小群身穿蓝白条纹囚服的犯人,有些扛着厚木板,有些扛着铁铲和鹤嘴锄。一些人在往卡车上搬运板条箱。整个营区弥漫着一股臭味。

我感谢霍斯拨冗陪同我视察营区。他解释了这里的行政机构运转情况。这个营区隶属于党卫队中央经济管理总局。其他一些类似的集中营,比如坐落在卢布林区的那些,则由党卫队全国副总指挥奥迪洛·格洛布尼克直接掌管。不幸的是,由于工作是在繁忙,霍斯司令不能陪同我看完整个营区,他把我交给一位年轻的三级突击队中队长,魏德曼先生。他叮嘱魏德曼,要确保我参观到集中营的每一个地方,对于我的任何要求都不得拒绝。接下来,我们在党卫军营房用了早餐。

早餐之后,我们开车来到营区的南部。这里有一条铁路,长度大约是1.5公里。铁路两侧是混凝土柱子支撑起来的电网,还有木制的了望塔,上面架设着机枪。天色逐渐变亮,温度也上升了。这里的气味很难闻,大约有一百万只苍蝇在嗡嗡地飞来飞去。在西边,树丛顶上露出一座巨大的红砖烟囱,是四方形的,正在喷出浓烟。

早上7点40分:铁道周围的地区开始站满了党卫军士兵,有些人牵着狗。附近还有一群特殊囚犯。我们听到远处有火车汽笛的尖叫声。过了几分钟,机车从营区的大门里出现了。它喷出的蒸汽驱散了空场上的黄色尘土。火车停在我们面前。身后的大门被关上了。魏德曼:“这是从法国运来的犹太人。”

我数了一下,这列火车有六十节车厢。都是货车,两侧有滑动木门。火车停稳之后,士兵和特殊犯人围了上来。车门上的挂钩被打开,车门被拉开。整列火车,从头到尾,都在大声喊叫“所有的人马上出来!带上你们的手提行李!把所有的大件行李留在车厢里!”

男人最先走出车厢,由于突然见到光线而目眩眼花。他们从车厢门口跳到地面上——大约有1.5米高,然后转身帮助妇女和孩子下车,接着去接他们的行李。

被放逐者的状态:浑身灰尘,污秽不堪,手里拿着碗或杯子,对着自己的嘴做手势,表示口渴。在他们后面的车厢里躺着死尸和无法移动的虚弱者。魏德曼说这列火车是四天以前离开法国的。党卫军士兵强迫那些能走动的人排成两列。家庭成员被分开时,他们彼此大声呼叫。在比划了一些手势之后,这支队伍开始往前走。两名党卫队军医站在一旁,时不时地示意某些人出列,站成另外一排。被叫出来的都是相对强壮的成年男子,也有一些妇女。这支有劳动能力的队伍直接走向劳工营。另一支队伍朝树林那边走去。我和魏德曼跟着他们。我回头的时候,看见身穿条纹囚服的犯人登上车厢,把行李和尸体往外面丢。

8点30分:魏德曼数了一下,这支队伍大约有两千人。抱着婴儿的妇女,穿着短裤的小孩,少年,老年人,病人,半疯狂的人。他们五人一排,沿着一条煤渣路走了大约三百米,穿过一块草坪,走上另外一条小路。路的尽头是十二级混凝土台阶,通向一座大约一百米长的半地下建筑。这座建筑的入口用多种语言(德语、法语、希腊语、匈牙利语)写道“浴室和消毒室”。浴室里光线很好,有长凳,还有几百个带号码的挂钩。

这时警卫大声对人群说:“把衣服都脱光!你们有十分钟时间!”人们开始犹豫,彼此瞪着。警卫用更严厉的语气重复了命令,有些人开始慢吞吞地、犹犹豫豫地脱衣服。“记住你们的挂钩号码,好领回自己的衣服。”那些特殊囚犯在人群里走来走去,小声安慰着他们,帮助动作不便的人脱衣服。有些母亲试图把婴儿藏在衣服堆里,但是他们马上被搜了出来。

9点05分:那些裸体的人穿过两扇沉重的铁门,走进了第二间房间。我们站在门口望了一眼。这个房间的尺寸和第一个房间差不多,四周是裸露的水泥墙。房间内有四根大的方形柱子,彼此距离约二十米。天花板很低。魏德曼介绍说,每根柱子的底下都有金属格子。犹太人都走了进去,大门关上了。魏德曼做了个手势,我和他穿过空荡荡的更衣室,来到外面。我听到汽车引擎的沉闷声音。

在地下室的顶上铺着草坪,现在这里停着一辆厢型小货车,上面画着红十字标志。两名党卫队士官戴上了防毒面具,从车里拿出四个金属罐头。草坪上有四个方形的通气孔。士官们挪开通气孔的盖子,打开金属罐头,把它扔进去,然后把盖子盖上。每个通气孔里扔了一个罐头。接下来,两人脱去防毒面具,开始抽烟。外面阳光明媚。

9点09分:魏德曼示意我和他一起回到地下室。从房间的另一头传来沉闷的呜咽声。我们穿过房间。有些衣服还很暖和。铁门上有一扇小小的观察孔,马赫示意我往里看。一个男人的白色胸脯突然贴了上去。我连忙把头扭开。

一个警卫说:“今天淋浴室的水一定很烫,他们叫得多厉害啊。”

在外面,魏德曼解释说,我们必须等待差不多二十分钟的时间。你愿意去参观加拿大吗?我说:什么?他大笑起来:“加拿大”是营区的一个部门。为什么叫加拿大?他摇摇头:没人知道。

“加拿大”离毒气室大约一公里远。一片空场,四周围着铁丝网,四角有了望塔。这里的物品堆积如山:大皮箱,手提箱,旅行皮包,手提包,柳条箱,旅行用的帆布背包,小包裹。还有其他的东西:婴儿推车,轮椅,毛毯,假肢,刷子,梳子,镜子……魏德曼给我看了一张清单,是上个月由党卫队中央经济管理总局移交给帝国的物品单:男士衬衫13.2万件,男鞋10.5万双,妇女外衣15.5万件,妇女内衣7.5万件,男孩童装1.5万件,女孩童装9000件,女人头发3吨(一卡车),手帕13.5万条……囚犯从停车场运来了这一批法国犹太人的行李。在魏德曼的坚持下,我拿了一个医生出诊用的皮包当作纪念品,它的做工非常精良。

9点31分:我和魏德曼回到地下室。电气设备发出嗡嗡的声音。抽气系统正在工作。大门打开了。尸体堆在大门的……(此处字迹不清楚)腿,沾满了粪便、经血。尸体上有抓和咬的痕迹。犹太囚犯穿着长筒胶鞋和胶皮围裙,戴着防毒面具,用水龙头冲洗尸体(魏说房间底部有些坑洼的地方,那里聚集的毒气要过两个小时才能消散)。尸体很光滑,用皮带栓住手腕,把它们送进四座双门电梯。每座电梯能装25具尸体……(字迹不清)铃声,升到上面一层。

10点02分:火化室。非常热。十五个焚尸炉都在全力燃烧。噪音很大。柴油鼓风机在帮助火焰燃烧。从电梯上卸下来的尸体被扔上传送带(金属轮)。血液从下面的水槽流出去。尸体的头发被剃光,头发被装在大麻袋里。戒指、项链、耳环、手镯被扔进金属盒。最后:牙齿组,八个人,用撬棍和钳子拔下尸体口中的金牙、齿桥和金质填充物。魏给了我一小块金子,让我感受一下重量。非常沉。尸体用金属小推车扔进炉子。

魏德曼:整个营区一共有四座这样的毒气室-火葬场。每座每天可以处理两千人,一共可以处理八千人。由犹太工人操作,每两到三个月换一批。整个操作完全可以自我运转。秘密保护得很好,不会有活口。最令人头疼的保密难题是焚尸炉的臭气和夜晚的火焰。在几公里外都能看见,特别是那些前往东线的运兵列车。”

这是奥斯维辛-比克瑙的毒气室和焚尸炉每天的“处理”能力。奥斯维辛-比克瑙只是“最终解决”方案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库姆霍夫,贝乌泽克,特雷布林卡,马伊达内克,索比堡……

一方面,奥斯维辛颠覆了现代性,现代性就是说,科学技术进步,理性取代非理性,高效率的官僚系统,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好,几乎所有人都相信这一点。奥斯维辛被捅出来以后,大家惊讶地发现,纳粹德国有的东西,我们都有,比如说先进的科技,经过理性训练的大众,严密有效的官僚机器,而不那么令人好笑的一点就是,这些东西不但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变好,甚至有可能被拿来更加高效率地对付我们自己。他证明了,没有人可以保证,科技,理性,国家机器不会被用来对付公民,这动摇了现代性的根基。

甚至说,就连犹太人本身都被这套体制洗脑而变得不正常了,上百万犹太人,都没掀起多大的反抗浪花,就被杀害了。要知道从集中营第一天运转到德国战败,中间隔了好几年的时间。而日本在南京的所作所为,则激起了中国人民更加激烈的抵抗和不合作。面对南京大屠杀,以及殖民史上的各种屠杀,被屠杀者都会反抗一下,因为正常人面对如此暴行,必然奋起反抗暴政,哪怕这种反抗是徒劳的。而纳粹所进行的屠杀,效果实在是超出了想象,被屠杀者不单是肉体被毁灭,就连反抗精神也被毁灭了,也就是说,在现代性变出来的科技,理性,国家机器面前,人连精神上的自由都被剥夺了。这套体制不但剥夺了刽子手的思想,还剥夺了被害者的思想。

另一方面,南京大屠杀本身讲得少,比如说韩国的慰安妇问题和强制劳工问题,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金日成也讲李承晚也讲,朴正熙讲完了金大中也要讲,文在寅上来了还要讲。

还有一方面,南京上一次大屠杀是1864年,当时南京城人口高达100多万人,到光绪登基的时候,南京城只有不足50万人。共产党宣言已经发表16年了,五年后巴黎公社都上台了。伏尔泰当初讲得好话,什么东方拥有礼仪,美德,信用,在曾国藩的种种表演之下都变成放屁了,所以东亚没有被认为是“现代世界”的一部分。

同样是大屠杀,庚子俄难也没见国内有啥宣传,1900年7月俄国人在海兰泡市区内发起对中国人的大搜捕行动,男女老幼全部抓起来,要么打,要么杀,三天之后把他们驱赶到黑龙江边上,走不动的全给杀了,然后让中国人过江,却不给船,所有的人都被俄国人强行赶到江里淹死,或者在岸边被打死,三千多人只有几十个人游过江。

又派出哥萨克骑兵在江东六十四屯放火烧毁房屋和渡船,不允许中国人逃生,然后把人们聚集在一处院落后,一起放火烧死,尼布楚双城子伯力海参崴等地广泛地区,俄国军民对中国人发起了狩猎行动,几乎全部肃清,中国遇害者有二三十万人。

大量中国人在瑷珲对岸哭号,被俄国人追杀,瑷珲都统杨凤翔派兵和俄国人交战,给中国难民争取时间,又派水师救人过江。

之后俄军炮击瑷珲城,又派海军南下,在乌苏里江沿岸烧杀抢掠,黑河屯被屠城,五千多人死难,瑷珲也被攻破。

说一个略显跑题的历史细节。

1937年,随着北平“七七事变”、上海“八一三事变”的发生,标志着全面抗战的开始。但是,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上引起的关注,相对而言并不算太显著。因为当时世界各地、特别是欧洲的局势都不太平。

特别是西班牙内战(1936年7月17日~39年4月1日)。作为内战双方的佛朗哥国民军(我国主流媒体的历史教材称之为“叛军”)与共和国军,背后分别得到了纳粹德国、意大利和苏联的军事援助,使这场战争更象是两大意识形态阵营对抗的代理人战争。英美等表示“中立”的国家,背后也各有小动作。

西班牙内战在中国抗战前一年发生,战争进行的两年零八个月,正是抗战初期,中国遭受物质、人员损失最严重的时候。欧洲社会舆论和传媒更关注这场就发生在他们近邻的西班牙内战,对遥远东方的中日之争不太关心。

随后,在1939年又爆发了德国入侵波兰,二战爆发,欧洲人的更没心思去关注远东事务了。

何况,此时英国与日本的同盟条约虽然已经在1921年作废,但随即签署的《四国条约(关于太平洋区域岛屿属地和领地的条约)》延续了两国的平顺友好关系,英国对日本侵华中的种种行为,采取装看不见的态度。纳粹德国与日本的关系正在升温,更不愿意因为替遭受入侵的中国说话而得罪日本(抗战初期,纳粹德国驻华大使还一度采取过“调停”等外交手段,试图促使中日停战)。

相对而言,真正对日本入侵中国有想法的,只有苏联和美国。

苏联是担心日本的“北进”政策,即以东北为基地,入侵苏联远东地区;美国则是与日本在太平洋和东亚地区有矛盾,但此时也不愿意太得罪日本。因此在抗战爆发初期,苏联出于自身的考虑,对中国抗战给予很大的物质援助,提供不少军火,还组织援华航空队。然而,1941年4月,苏联与日本签署《苏日中立条约》,双方在远东的势力范围得到对方的承诺后,苏联立即就把中国出卖了(包括承认伪满洲国,该条约中有一条专门声明,对伪满、蒙古表示承认——“苏联誓言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誓言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总而言之,中国抗战的前半阶段,就是一个被别人抢了头条。所以说,某件事要向得到全世界的普遍关注,必须要做到两点:

1、这件事是否关系到绝大多数人、尤其是掌握主流舆论方向的集团的利益。如果不能引发“兴趣”,就没人在乎你;

2、这件事是否发生在强势文化集团、或与强势文化集团有密切关系的范畴内。美国选个总统、新当选总统喜欢在社交网站上发文骂大街,这么八卦的事能引起全世界的热议,讨论长达半个月还没结束,就是因为他是强势文化;非洲纳米比亚一个村镇发生流行病死了几百人,主流媒体连报道都没有,那穷乡僻壤的地方,别说死几百,死了万八千的也没人在乎啊~~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就笔者这个答案里提到的一些历史事件,比如说西班牙内战,诸位如果不翻资料的话,能说清楚大概是怎么回事吗?

还有1994年非洲卢旺打胡图族与图西族之间导致百万人丧生的大屠杀,如果不看地图,有多少人能准确说出卢旺达这个国家在非洲大陆的哪疙瘩?

谢选骏指出:上面的这些议论,都忽略了“基本人性”其实是共通的——文明、理性这些东西都无法克服人的原罪。“南京大屠杀的日本人原始性野蛮”,“犹太灭绝营的德国人现代性文明——这只是外表,日本人和德国人的杀人需求后面所隐藏的原罪,其实是一致的——甚至在他们的对立面那里也是一致的。例如,英美对待殖民地的原住民,中共对待国民党的反革命,都是采取了“种族灭绝”的方式。请问大家,毛泽东的“镇反”和“土改”对于国民党和地主富农,不正是采取了希特勒灭绝营的“系统消灭”的路线吗?至今都没有人对此抗议!显然,大家好忘记了,苏联共产党人对于“阶级敌人”的系统消灭,开启了德国纳粹党人对于“种族敌人”的系统消灭。只可惜白军都死了,没有人替他们伸冤了;只可惜国民党领袖大都逃到台湾去了,再也不想提及自己抛弃掉的下属了。就像南京守军将领逃窜离开,也不出席投降仪式,抛弃了自己的士兵任人宰割。



【015、奴隶贸易是中东社会的特产】


《利比亚“奴隶拍卖”市场让世界震惊 400美元可买到一人》2017年11月20日报道:

21世纪的地球竟然还存在“奴隶拍卖”?日前发生在利比亚的一场“奴隶拍卖会”引发关注,让世界震惊。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近日公布了一段据称是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一处难民收容所拍卖“奴隶”的视频。报道称,在不断的竞价中,400美元就可以买到一名“奴隶”。 非盟以及非洲多国领导人和政客谴责这一做法,法国民众还为此专门组织一场抗议游行活动。19日,利比亚政府正式表示将介入调查。

CNN最先对利比亚的“奴隶”拍卖市场进行曝光。在CNN获得的一段视频中,两名奴隶被称为“强壮且适合农场劳动”,并最终以1200利比亚第纳尔(约合人民币5300元)的价格被售出。CNN调查发现,利比亚首都黎波附近存在至少9个奴隶拍卖点。这些看似寻常无奇的村庄每天都在上演远古古老奴隶社会的戏码。一场“拍卖会”仅六七分钟,十几名奴隶就可被卖给新的“主人”。这些被贩卖的人口大多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每年有成千上万名难民和移民涌向利比亚边境,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卖掉全部家当,希望去欧洲寻找更好的生活。但随着近期利比亚海岸警卫队开始打击非法移民船只,很多移民者被人贩子控制。当他们花光所有积蓄又欠下债务,只能成为“奴隶”,被“主人”低价出售抵债。然而被剥削之后,很多人又被以“劳动量不足以抵债”为由再次转卖。除此之外,人贩子还联系一些移民的家人,向他们索要赎金。

CNN称,利比亚反非法移民机构第一中尉纳哈扎姆承认有团伙正在该国贩卖移民和难民。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非盟主席、几内亚总统孔戴对奴隶拍卖现象表示愤怒,强烈谴责这一处于“另一个时代”的卑劣贸易。他说:“非洲联盟会尽全力避免这种耻辱再次发生。”此外,塞内加尔外长、布基纳法索总统以及尼日尔总统伊素福等均发声要求利比亚和非盟等调查此事。在巴黎,上千名市民18日走上街头,抗议视频中披露的暴行。法国《世界报》称,人群打着“坚决反对利比亚贩卖奴隶”的标语牌并高喊“解放移民”。部分民众聚集在利比亚驻法国大使馆门前抗议,一些人还烧毁一面利比亚国旗。由于该游行未提前向警察局进行申请,属“违法示威活动”。警察维持秩序时与部分游行者发生冲突。

谢选骏指出:利比亚奴隶贸易不是孤立的,在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出现的“伊斯兰国奴隶市场”可为佐证。这使人联想到——奴隶贸易可能是中东社会的特产。不仅现在如此,中世纪也是如此,而且直接影响了欧洲海外殖民和奴隶贸易的兴起。至于希腊罗马社会的奴隶贸易和所谓奴隶制度,显然也是在中东地区的推动下形成的。



【016、全世界犹太人联合起来】


“全世界资产者联合起来”的性质,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一样,都是“全世界犹太人联合起来”的变形!

网文《川普都嫌烦:女婿和"隐形总统"讲和》说了,美国白宫要“关门内斗”?据路透社2017年4月8日报道,一位政府高级官员透露,上周五(4月7日)在白宫幕僚长雷恩斯·普利巴斯(Reince Priebus)的撮合下,总统特朗普的女婿、白宫高级顾问贾里德·库什纳(Jared Kushner)和白宫战略顾问史蒂夫·班农(Steve Bannon)双方一致同意言归于好(bury the hatchet),以避免转移外界对特朗普施政的注意力。

二人在特朗普位于弗罗里达州棕榈滩的马阿拉格(Mar-a-Lago)度假俱乐部见面,普里布斯对这俩“冤家”表示,如果他们在政策上有差异,也应该对内发表。该高级官员还透露,二人均意识到了现在是“言归于好、向前努力”的时候,终于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结束之际达成了一致。

另据CNN报道,有白宫官员透露,上周四(4月6日)特朗普曾明确要求班农和库什纳解决分歧,因为他对二人之间的紧张关系感到沮丧。这才有了周五的二人会谈。

内斗不止,有几十年阴谋诡计的特朗普也受不了了!该官员对CNN表示,普利巴斯对特朗普说二人进行了很好的会谈。但最后一天曾与特朗普谈过话的人透露,特朗普对此表示怀疑。特朗普还告诉过人们,如果这二人不能解决分歧,他会采取行动,虽然没有具体说明这些举动可能会带来些什么。“特朗普在他的几十年房地产生涯中已经习惯了内斗,即便如此,他也对两人的内斗感到厌烦。”特朗普的四位前顾问对路透说。

路透说:白宫是“皇室阴谋的温床”。虽然这个国家号称属于人民。路透还是坚持称,自特朗普今年1月20日上任以来,白宫就是皇宫阴谋的温床。在众议院通过医改法案和试图暂时禁止六个伊斯兰国家的公民进入美国的行政命令失败之后,这场戏剧愈演愈烈。

特朗普前顾问称,库什纳试图将特朗普拉到更主流的位置,而班农却试图让特朗普意外胜选的民族主义热情一直燃烧到下一次美国大选。

据CNN报道,两位熟悉情况的消息人士称,对立的派别应运而生。一派是库什纳所领导的全球思维派(global-minded wing),包括经济顾问加里·科恩(Gary Cohn)和副国家安全顾问鲍威尔(Dina Powell),另一派是包括班农和政策顾问米勒(Stephen Miller)的民粹主义者。

混乱的白宫内斗:4月初,被冠以“隐形总统”、“美国最危险的政府人物”的班农突然被国家安全委员会(NSC,下称“国安委”)撤职。

赫芬顿邮报分析称,这意味着他对白宫影响力在逐渐减弱。他“失宠”的原因可能由于此前一系列拙劣的行政命令,以及新医保法案的失败;纽约时报则表示,还可能是由新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一手策划。今年2月,前国家安全顾问弗林因在“通俄”事件上撒谎而辞职,随后麦克马斯特将军走马上任。

而美国政治新闻网(The Politico)援引匿名人士的消息,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可能才是班农此次调动的真正推手。从一开始,因为班农的极端民粹主义以及他的反建制派的想法,和库什纳的更偏向专家治理国家(technocratic approach to government)的方法大相径庭。一名高级官员透露,“民族主义者和‘白宫中的民主党’(West Wing Democrats)间有着不少争执”。

此外,在对中国贸易政策态度上,班农支持特朗普贸易保护言论以及在竞选中的美国被中国贸易政策操纵的言论;而库什纳则是一直作为白宫和中国之间交流的桥梁,例如4月7日,在中美元首与海湖庄园进餐之际,美方还特地安排了库什纳的夫人、特朗普女儿伊万卡的儿女们演唱中文歌曲《茉莉花》并背诵《三字经》和唐诗。

《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在3月时曾分在在头版刊登文章,暗示白宫“派系斗争”暗流涌动。此次二人表面握手言和,到底能够压下多少内斗的巨浪还不得而知,或许只是变成了“关门内斗”,毕竟特朗普本人也对斗的不可开交的两人突然言和深表怀疑。

谢选骏指出:为什么连川普都深表怀疑?因为他的女婿是犹太人,还把他的女儿也变成了“犹太女人”,而犹太人从来都和卡尔马克思这个地狱里的魔鬼一个鼻孔出气。共产国际就是犹太人国际,所以他们最恨犹太复国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就是犹太人专政,所以他们最恨纳粹主义。其实这三个东西(犹太复国主义、无产阶级专政、纳粹主义)并不矛盾——他们都是为了撮合“全世界犹太人联合起来”!



【017、日本人是犹太教徒吗?】


“我孙子”是日本人,而不是中国人的孙子。日本人不是犹太教徒,不是“基督教中国古已有之”的信徒。

我想说,你要信基督教就好好信,从头学,不要把自己的老祖宗挖出来,强迫他们变成一个“假犹太教徒”。

卖假药害人,卖假货坑人,卖假福音、假圣经更是大逆不道。

(一)

日本有很多中国人熟知的体育明星,例如乒乓球的福原爱,体操的内村航平,游泳项目的北岛康介等。据日媒报道,今年有一位“奇怪走红”的日本选手,在中国网络非常火,不是因为其优秀的体育技能,而仅仅是因为名字。早在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女子撑杆跳高比赛上,当获得第三名的我孙子选手的名字打在体育场的主显示板时,全场爆发了一阵骚动,中国观众们纷纷被“我孙子智美”这个名字所吸引。当中国的广播员念到我孙子选手的名字时,“第三名,我孙子,日本”,全场一片哗然,许多中国观众都奇怪:“我的孙子第三名是怎么一回事?”

而在伦敦奥运会上,我孙子智美也参加了比赛,对于这名选手的热议再度在中国网络掀起。对此,日媒首先澄清:

1、“日语里的固有名词在中文里会变成其他的意思,‘我孙子’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这个词在中文里会变成‘我的孙子’的意思,根本不会让人想到这是日本的一个姓氏。”

2、我孙子也是日本千叶县一个市的名字,日语读成“あびこ(Abiko)。日本有专家表示,该地名有表示该处是祭祀火神之地的意思。也有人指出在希伯来语中“Abik (Our Father,我们的祖先)”作地名时也是祭祀先祖之意。如今,“我孙子”只是日本众多的姓氏之一。

对于中国网民的评论,日媒表示极大不满,称“应尊重我们日本的文化”,另有一些日本网友也大为不满说:“不要拿中国的文字与我们的文字混淆,我们有自己的文化!”“这样理解是对智美的侮辱,更是对我们日本国的侮辱!”

(二)

但实际上,中国网民这样的望文生义并不孤立。这也许是由于中文的“国情”造成的,但后果常常差强人意。

有的学者提出,儒家天道思想里的“天”与“上帝”,和基督教如保罗《以弗所书》中的上帝可以对观;甚至得出结论说《诗经》中的天是“造物主”、《书经》中的上帝是“历史的主”,进而言之,这两经都具有了基督教的“属灵性”!不仅如此,学者们还在《易经》、《礼记》、《春秋》中“发现”了“三一真神的教义”!(任炎林:《儒家的天道思想与保罗《以弗所书》中的上帝教义的比较》,《基督教文化评论》1,152──179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现今北京天坛里的“皇天上帝”可能来自甲骨文的“帝”和《书经》的“上帝”;然而,“皇天上帝”的牌位,毕竟是明清皇帝登基祭天的道具,与基督教毫不相干,否则中国早就是“基督教国家”了,何必传教士们如此辛苦,四处布道呢。那么,先秦的乃至甲骨文的“上帝”,“帝”、“天”等等,又是怎么回事呢?

根据现有的资料,殷人及其周围诸国的宗教信仰,是由原始的自然崇拜发展而来,从制作于殷代后期的甲骨卜辞可以看出,“日月“、“星辰“、“河流“、“土地“等原始自然力观念仍是商人的崇拜对象。他们向有关神灵祈祷问卜,奉献大量牺牲作祭,求雨、祈求好收成并防止自然灾害。杀人献祭,也是为的祈求掠夺性战争的胜利。这些神灵,掌管自然,还把握人间的吉凶祸福。他们的崇拜对象,决不限于一个“帝“;卜辞中的“帝“,与殷族的祖神“高祖夔“、“高祖俊“同一,也与《山海经》中生日生月的“帝俊”同一,是殷人的始祖神兼有宇宙至上神的身份。“帝“对诸神有支配力,如对风神可以“帝史(使)凤(风)”、“帝其令凤”,也可“帝不令风”。对于雷神,可以“帝其令雷”,还可以具体指示“帝其于之一月令雷”。对于雨神,可以“帝其令雨”。(见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第58页)

显然,这种宗教不仅是祖先崇拜的,还包含万物有灵论遗风。这位“帝”后来演化为“上帝”、“昊天”、“皇天上帝”,但还是与《圣经》所启示的永生的上主具有不同的位格。我们总不能说,因为迦南人和犹太人一样是耶和华所造的,迦南人所崇拜的神就是耶和华吧?如果用“上帝X”来指代甲骨文的帝与天坛的皇天上帝,用“上帝Z”来指代圣经中的上帝;就不难发现,两个“上帝”差别之大,一点不亚于《旧约》中的耶和华和巴力神!

帝王即神,这是古代神权政治的残留意识。十分明显,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圣人”来源于怪、力、乱、神。这一意识在世界古代各国和近代落后民族的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如古代埃及的法老,死后可成为神;日本的天皇活着的时候就是“神”(“现人神”)。而这种思想在中国先秦神话则得到最为鲜明彻底的表现,因为中国最古的帝王本来就不是“人”,而是一群神怪。

中国民间历来有封神习俗,如关公、岳王、妈祖等即是。那么,古代的神又是如何下降为人的呢?原来,是经过了“神话的历史化”,也就是对神话作出道统化的阐释,化天神为人王,化神话为历史。最后形成了极富中国特色的“历史神话体系”。这一体系,首先被春秋战国时代形成的《尧典》记录在案:“(帝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这就是帝舜“逐四凶”的英雄事迹,是他秉政的功业。而上述“四凶”除“三苗”因属一异己的种族集团(见《周书·吕刑》“报虐以威,遏绝苗民”一节)外,其余三凶竟无一不带有动物神的形迹。

1,如上所述,儒家的圣王史观和圣经的启示有什么关系?答曰,是X与Z的关系,它们分属文献A与C──除了“ABC神学”的极力撮合,它们毫无关系。

2,殷周卜辞金文里的帝(X),与新旧约的上帝(Z)同样没有共同之处;正如北京的天坛(X)不是崇拜上主的教堂(Z)。中国农村巫教里跳大神的“神”(X),与福音的“神”(Z)没有共同之处;正如洪秀全式的萨满通神(X),不同于基督徒的祷告(Z)。

3,圣王史观,也并不是“人本主义“的,因为圣王并不是通常意义的人,而是动物神怪演化来的超人。难怪中国文化喜欢崇拜圣人、依靠伟人;而要求别人也常以圣人标准;结果虚伪客套、理论脱离实际之风盛行。

4,“ABC神学”是没有生命的。耶稣说,“没有人把新布补在旧衣服上。因为所补上的,反带坏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也没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若是这样,皮袋就裂开,酒漏出来,连皮袋也坏了。惟独把新酒装在新皮袋里,两样就都保全了。“(《马太福音9:16-17》)

(三)

还有的学者拿老子的道(X)与比作耶稣的道(Z),甚至说《老子》中“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会联想起我们自己的浸礼”!甚至十分形象地用“碗”作比喻,说老子的道与耶稣的道,都是中空的、虚己的,同样具有“神真正的本性”。(BrantPelphrey:《碗的默想:〈道德经〉与东方基督教之虚己基督论》,《基督教文化评论》4,175──191页,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作者承认他不懂中文,对老子的理解可能受到翻译的影响。

确实,引起误解的恐怕是我们的翻译过程。因为既然我们的译本用“上帝”(相当于文献B中的Y)一词来翻译《圣经》中的永生的造物主(相当于文献C中的Z),就难免会激发我们自己的幻想,真的以为甲骨文里的帝和天坛里的皇天上帝牌位(相当于文献A中的X)和《圣经》里的上主(相当于文献C中的Z),在几千年以前就有关系,甚至得出可以等同(X=Z)之的谬论。其实,如上所述,这样的“关系”只是翻译时不得不借助的语词借代上的关系。

就以老子的道(X)与耶稣的道(Z)来说,因为我们用“道”这个汉字来翻译英文圣经中的“Word”或是希腊文中的“Logos”,就难免会激发自己的幻想,真的以为哲学家的老子道(“道X”)或是儒家圣王道统的百姓日用而不知的“道”(“道X”),是对耶稣基督道成人身之道(“道Z”)所进行的预表,从而得出《老子》是“中国先知书”,甚至是《神州福音》的荒谬暗示。其实呢,《约翰福音》借用希腊语词Logos来描述耶稣基督的救恩,但并不说希腊哲学家的著作乃是对耶稣基督的预表──这种方式才是我们应该效法的。因为耶稣基督的道或是法则Logos或是话语Word,并不是哲学家的推理(“道X”);而是上帝的话,是明明白白记录在《圣经》里的,这也就是耶稣在旷野里回答魔鬼的诱惑时所说的“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里的那个“话”(“道Z”)。

请教ABC神学家一下,这样的“话”,希腊哲学里有过吗?当然没有。中国文化里有过吗?当然没有。在《新约》中,这样的道和话,集中体现为基督的救恩,是耶稣为拯救我们世人,替罪人死、并要我们通过分享他的血和身体,来永远纪念他和他的福音……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事件,不是《老子》所谈论的权谋战略(关于《老子》的“战国阴谋书”特点,笔者在《联想与印证》的第六章《乱世的哲学及其哲学家》和第七章《道与术:哲学的两系统(比较《老子》与《孙子》)》,已有深入讨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兹不赘言)。耶稣基督的道,也就是使徒所说的“十字架的救恩”。

再请教ABC神学家一下,这样耶稣之“道”(Z),在《老子》和儒家道统里有过吗?当然没有。

读过《老子》又读过《圣经》的人士可以明察:《老子》的基本精神与《圣经》尤其是与《先知书》、《福音书》大相径庭。《老子》具有“兵书之祖”、“战国阴谋家”的方面,讲权术,人情练达皆文章;《先知书》、《福音书》是以心灵和诚实敬拜耶和华天父,不是以爱与谦卑做为手段,谋求克敌制胜。《老子》的“不敢为天下先”,是要成就“江湖所以为百谷王者”的霸业,与基督的“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眼,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书》2:6-8),岂可同日而语?

《老子》是,无为无不为地取天下,《先知书》《福音书》是,尽心尽力地舍己归主:二者真是,南辕北辙。如果我们一定要把老子的“圣人”与耶稣基督划上相似号甚至暗示性的等号,那么,比耶稣更早五百年降生的老子,岂不再度成了“化胡的先锋”?不过,这次老子所化之胡,不仅是西域、印度的佛教徒,而且是欧洲、美洲的基督徒了!如果接受了这“老子化胡说再版前言”,那岂不平添了一部特殊启示,这样,《老子》岂不称为《神州福音》或是《第五福音》了?中国的基督徒,岂不是要在《圣经》外,还必须查考《老子》──如此繁琐“ABC神学”,越学越麻烦;还不如直接改宗,皈依太上老君,成为道士算了。然而,老子或是四书五经拥有十字架的救恩吗?断乎没有。

诚然,传《老子福音》或是《四书五经福音》,倒是比较容易为国人接受,仿佛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但其实只是就地取材、偷工减料,结果入了保罗话,“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不照着基督,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就把你们掳去。”(《歌罗西书》2:8-10)忌邪的排他的福音,如何等同于“和光同尘”的老子权谋呢?又如何近似于“修齐治平”的文武之道呢?──哪怕它披上了“民主政治”的西装。人民主权论的民主政治和上帝主权论的基督教有何关系?有替代的关系,但并不是同类关系;所以说民主政治的基础乃是基督教,就像说基督教的基础乃是罗马帝国一样,牵强附会。对基督教来说,民主政治基本上是异教的、希腊罗马文化的产物,这是一目了然的。

至于圣王史观,也并不是所谓的“人本主义”的,因为圣王并不是通常意义的人,而是动物神怪演化来的超人;难怪中国文化乐于崇拜圣人、制造偶像。尤其值得注意,启示与福音还不是知识与理论,更不可随从个人的兴趣和爱好来修改、损益。

(四)

综上所述,不难看到,ABC神学家们的思想是基于主观的臆造,没有事实的根据。如果承认这一点,那么,本着“信仰自由”、“言论自由”的现代精神,它们可以自成一派。可是ABC神学家们不此之图,反而一定要过分谦虚,把自己的创造强说是古人的实况,为此,他们不惜动员一切手段予以“论证”,甚至以文字学来“考证”。

这里向大家介绍一部ABC神学家们的经典作品:《上帝给中国人的应许》(1996年由香港道声出版社印刷出版。作者李美基、鲍博瑞、唐妙娟)。该书100多页,分为12章,主要手法是以北京天坛为背景,圣经故事为线索,串联159个甲骨文字,通过“系列考证”来进行“传道工作”:1,孔子发现的线索;2,上帝是谁?3,起初有上帝;4,中国人对人类被创造之概念;5,乐园的奥秘;6,园子的入侵者;7,咬了致命的一口;8,宝贵的救赎计划;9,孔子指迷;10,女人的后裔;11,天坛的原始意义;12,上帝最后的应许;13,后记。

其“考证”方法遭到多方质疑:如“婪”字,林下之女,什么意思?指亚当、夏娃的故事,说女人生来就贪婪的?再如“船”字,“八口之舟”,什么意思?是挪亚的方舟?

本来,作为初级传道(“松土的预工”)的宣传读物,也许无可厚非,然而通过上述自言自语的“系统考证”,最后作者们竟然据之得出以下自言自语的教义:

1,上帝这个名词是至高者的意思,是古代中国人所敬拜的创造主;

2,郊祀(祭天大典)是古代中国四千多年以来,祭拜上帝的仪式,也是预表将要来的救主;

3,中国古代文字的神秘都刻记在甲骨上,这与希伯莱人圣经的第一卷书──创世记有关联。

ABC神学家们的工作没有到此结束。

在随后出版的一些书中,甲骨文──天坛的“上帝”被宣告复活了:

“你一追念上古之事,就知道我是神,是你先祖的神,是黄帝的神,尧舜禹的神,周公的神。出我之外,别无真神。”(远志明:《神州忏悔录──上帝与五千年中国》261页,台湾校园书房出版社,1998年版)这些话语,被指明是基督教的上帝说,但是却完全不见于圣经和任何严肃的历史著作,而完全是ABC神学家们自己杜撰的。而据此书拍出的七集电视片系列片《神州》(2000年,美国旧金山神州传播公司出品),则完全按照《上帝给中国人的应许》的风格和思路来展开,甚至封面都是用的《上帝给中国人的应许》的主要插图,由此可见,我们指出的“ABC神学”,决不是一个孤立的学术现象,而是一系列彼此呼应的宗教现象。对该片的具体批评,笔者已在《〈神州〉电视片的混合主义倾向及其它》(《中国之春》杂志2000年11月)、《不要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举目》杂志2001年第一期)提出。

(五)

还有一种与“ABC神学”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语义游戏,也常在“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对话”的过程中泛起,其结果虽然不至于荒唐到“中国古代自发产生过基督教”的地步,但也足以扭曲事实真相,混淆视听,其结果诚然是“在解释古代文献方面创造了奇迹。但同时,这种方法的滥用,却使他们得出了完全不可靠的结论。”

举个例子:有学者以《拯救与逍遥》为题,来进行“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对话”,结果,进行对话的其实不是“基督教与中国文化”,而是“基督教与中国的文化基督徒”。

我们这样说,不是因为该学者被认为是位“文化基督徒”,所以他的对话就只能代表“中国的文化基督徒”而不能代表中国文化;我们这样说,完全是因为该学者的论说内容和论说过程所致。

我们知道基督教文化的基本精神可以说是“拯救”,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却不是“逍遥”。因此,来“拯救”来比“逍遥”,属于无类比附,或是糊涂,或是不严肃。

那么,在中国文化中,可以和“拯救”对话的概念该是什么呢?或说,在中国文化中,比“逍遥”更接近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从而更有资格和“拯救”进行对比的概念该是什么呢?是“修齐治平”,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即使“修齐治平”也只是接近而不是相似于“拯救”:这不仅因为“修齐治平”是本于人的,而“拯救”却是本于神的;更重要的一点在于:基督教是一元论的(撒旦再邪恶也只是上帝的工具),而中国文化却是二元论的(阴阳互补)。中国的阴阳二元论还不同于波斯的善恶二元论,因此中国文化是主张调和互补兼容的,而不是对立斗争征服的。

基督教的一元论,决定了“拯救”可以概括其基本精神;中国文化的二元论,决定了“修齐治平”不可以概括其基本精神,更遑论越说越远的什么“逍遥”、“禅静”、“出家”了。

实际上,1989年出版的《基督教与中国文化──有关宗教、科学、政治文化的一个分析》(《圣经新语·下编》,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89年5月第一版)中,笔者已经指出:

“出世与入世是人的精神外现的两种方式(阴阳)……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观念往往把这二者割裂开来,并把非此即彼的二难选择放在行为者面前。但基督教文化的精神却调和了这两个方面,找到了既可以拯救灵魂,又可以拯救世界的共同出路,基督教的殉道者之所以不惧世俗权威,敢于反抗尘世的不义,全在于他有一颗出世的、奉献给上帝的心。这以出世之心指导入世之行,以入世之行体现出世之心的信道,是西方政治文化的根本方式,也恰是中国文化所缺乏的。

中国传统文化儒道佛三家分立,三派互相对立,虽有交叉,但在人生哲学上却分明只有出世与人世两种分裂的处世方法。在这个最根本的问题上,三教之间恰恰是最缺乏“合一”的;而在解决出世与人世相统一的历史难题上,魏晋以后融合了佛教的“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比魏晋以前的“中国本土文化”有根本的改进。由于没有发展出一套新的政治文化,唐宋元明清仿佛只是秦汉魏晋的死灰复燃,结果长城时代没有因为佛教的到来而结束,反而获得了化石般的延续。这与基督教结束了罗马帝国的败坏,开创了中世纪的文化革命,完全不同……”

上面所说的“基督教文化的精神却调和了这两个方面”,是从中国文化的二元论看待基督教的一元论的。因为中国文化的“拯救”就是“阴阳调和”!就是出世入世的相加,就是修齐治平与逍遥出家的相加;而不仅仅其中某一元。这就是周易所谓的“一阴一阳之谓道”。

中国文化的基本事实既然如此二元性,《拯救与逍遥》如此割裂事实的一元比较又何以能名盛一时?

这不能回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大陆的学术气氛里面去看。

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的研究员钱钟书,出版了“比较文学”方面的专着《管锥篇》。该书在1980年代影响了一代刚刚步入大学校门的青年学子,钱钟书本人则在1990年代通过电视片《围城》的播映而获得了社会影响和官方赞许。人称“官方学者”的钱钟书所作的《管锥篇》,既然首开八十年代以来“无类比较学”之滥觞,其中充斥了驴唇对马脑的比较、鸡脚与鸭头的异同之类的各国俚语文献的摘录,也就利用官方媒体的浩大声势,造成了一种学术的“范式”。

诚然,钱钟书本人对此还有些自知之明的,所以他命名此书为《管锥篇》,自承其“只及一点,不及其余”;且只是搜罗现象,不做结论,甚至连基本分类也没有,只是按照中文古籍的时间顺序排列下来──浅则浅矣,所犯的“无类比较”之大忌,也幸而因此没有引人注目。但是《管锥篇》的无类摘录方法一旦用于“拯救与逍遥”一类的系统推理,就发生大大的流弊了。“管锥”所做的本是沙滩上艺海拾贝的的文字游戏,是不能用来建筑大厦的。而以管锥法强作文化系统(“拯救与逍遥”)的解人,怎能不发生严重偏差呢?可能不是完全的巧合,宣传“ABC神学”甚力的《基督教文化评论》的主要编者,也正是《拯救与逍遥》的作者。

(六)

“ABC神学”的根源,不仅是汉语文化传播中的问题,不仅是个人精神的病理学问题,也是一个民族自卑感的心理学态的问题:外国人有的,我们中国人也一定要有,否则我们岂不落后于人了吗?外国人有的,中国人也一定要有,如果没有,哪怕生搬硬套牵强附会也一定要说是有──这样才对得起我们的列祖列宗,炎帝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类。

如果有人立足于上述的“ABC神学”,去建立所谓“基督教汉语文本”,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基督教不是语言游戏,不是祖先崇拜,不是解释学的对话结构,不是佛教的超一切理,当然更不是甲骨文萨满教的鬼神崇拜。所以欲建立“基督教汉语文本”,需要避免以下陷阱:

1,中华思想的翻版。基督教并不新鲜,中国古已有之。亚伯拉罕有耶和华信仰,炎帝黄帝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有上帝信仰;而且比圣经记载的还早,有五千年历史。西方人有耶稣基督,中国也有类似耶稣的“圣人”;而且老子的圣人比《福音书》的耶稣基督更早,而且要早上好几百年,甚至不比《以赛亚书》来得晚。(在我们看来,这种说法直接来自文革中“批儒评法”、“《红楼梦》是阶级斗争的缩影”的毛式怪论。)

2,圣人神道设教。把基督教作为工具,来达到信仰以外的社会目的,“只有基督教才能救中国”,其实是毛泽东思想的基督教版──以基督教来推广福利,以基督教来铺垫民主,以基督教改革社会……这与个人英雄以社会主义的盛名夺取政权,以实现个人梦想,异曲同工。其实,基督教是神本位的,民主是人本位的,这在新旧约都是一目了然的。硬说基督教是民主政治的思想基础,乃是儒家所谓“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的“民为贵”思想的翻版,与斥责人性罪恶的基督教和要拯救一切罪人的福音,毫无关系。

3,仿效“你们要斗私批修”的论调,以基督教作为教化他人的理论方法,但自身却不同等反省认罪;反以福音使者自居,其实乃师承儒释道“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的自圣权术。中国历史上的杀伐血腥,阴谋诡计,巧取豪夺,过河拆桥,本是人的罪性表现,如果将之一一归于儒家圣王道统史观的“大道隐没”,以“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当作“没有信仰”,“不能得救”的同义语;再把中国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地缘政治现象,归罪于没有基督教信仰──那么,如何解释“有信仰的基督教社会”:罗马帝国的败坏、拜占廷帝国的沦亡、宗教改革的血腥战争以及征服美洲、屠戮澳洲、掳人非洲、圈地亚洲的历历罪恶?对此,当今世界各地的白人主流社会,也都多少开始悔悟、试图改过,难道我们自己反倒视而不见?祖先崇拜怎么一下子变成了洋人崇拜?

4,基督教的佛道化。如修身养性,把中国的隐士心态(所谓“逍遥”),注入基督教(所谓“拯救”),结果跌入佛道的窠臼:穷则独善其身时皈依基督,而达则兼济天下时则扬名立万,随从如云,升官发财。直至把基督的福音变作老庄的禅学,东西对比,南北对话,好不热闹。

前面说过,正因为基督教乃是福音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所以我们与自圣传统的血脉联系也就不足为奇了,相反,要是否认这种基于民族文化背景的联系,倒是言不由衷的虚伪了。

作为一个基督徒,要戒除“ABC神学”,尤其记住“万民各奉己神的名而行,我们却永永远远的奉耶和华我们上帝的名而行。”(《弥迦书》4:5)这里十分清楚,不同信仰的神名(Z/X/Y等等),是不可互换、不可混同的。根据圣经的有关记载,“ABC神学”不该归入基督教神学。而X=Z的上帝混同论、信仰混合主义,则是没有生命的。如耶稣说,“没有人把新布补在旧衣服上。因为所补上的,反带坏了那衣服,破的就更大了。也没人把新酒装在旧皮袋里。若是这样,皮袋就裂开,酒漏出来,连皮袋也坏了。惟独把新酒装在新皮袋里,两样就都保全了。“(《马太福音9:16-17》)

(七)

“我孙子”是日本人,而不是中国人的孙子。日本人不是犹太教徒,不是“基督教中国古已有之”的信徒。

我想说,你要信基督教就好好信,从头学,不要把自己的老祖宗挖出来,强迫他们变成一个“假犹太教徒”。

卖假药害人,卖假货坑人,卖假福音、假圣经更是大逆不道。

2012年8月7日



【018、土地改革是犹太人的拿手把戏】


《犹太移民点合法化 併吞外约旦的关键一步》2017年2月8日报道说:

以色列把在巴勒斯坦土地上的犹太人居民点合法化,在全球引起强烈反应。欧盟、中东地区、联合国予以谴责,在巴以地区,巴勒斯坦人与巴以两国共存方案的辩护者,更揭露此举形同战争罪、形同把盗窃合法化,是朝着并吞被占领的外约旦地区迈出一大步。

周一晚间,以色列议会以60票赞成、52票反对通过决议,批准以色列国以补偿方式,把非法犹太移民点占有的巴勒斯坦私人土地“收回国有”,即把非法占有合法化。

以色列议会通过决议后,正在巴黎访问的巴勒斯坦主席阿巴斯与东道国总统奥朗德联合举行记者招待会。阿巴斯揭露“以色列国会批准犹太移民抢占被以色列自1967年以来占领的巴勒斯坦私人土地,包括东耶路撒冷”,“完全是一个反国际法之法”“是对巴勒斯坦人民的侵犯”,“以色列正在试图建造一个种族隔离之国”。站在阿巴斯身边的法国总统奥朗德声明说,“我愿意相信以色列政府会在这一决议上后退”,奥朗德认为在占领区加速犹太移民只会使实现和平变得更加复杂。奥朗德补充说,如果这一法律被以色列宪法法院证实有效,将会导致犹太非法移民的合法化,最终导致对巴勒斯坦领土的实质并吞。奥朗德同时警告,假如美国把驻特拉维夫的大使馆迁移到耶路撒冷,“将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

稍晚些时候,联合国秘书长表示,以色列立法追认巴勒斯坦占领区犹太非法移民点合法“与国际法背道而驰,将会对以色列产生巨大的司法后果”。联合国呼吁避免所有绕开两国并存方案的行动。欧盟总部布鲁塞尔周二晚间公布一则声明,认为以色列“这一法律穿越了危险的界限”,“如果这一法律实施,将会导致只有一个国家,在这一个国家有许多不平等权,有占领区,冲突将永无宁日”。

此法通过后激起巴勒斯坦人和维护两国并存方案的以色列和平人士的愤怒。以色列反犹太殖民组织“现在是和平的时候”指出,根据以色列议会通过的这一法律,将把53块非法犹太移民点合法化,等于没收巴勒斯坦800公顷的领土。一些以色列人权组织宣布,将提呈以色列宪法法院撤销这一法律。

上述法律通过后,从伦敦到阿拉伯联盟总部所在地的开罗,从巴黎、柏林、到安卡拉、阿曼无一不予以谴责,国际社会担心以色列此举将对难以成型的巴以和平一次极其沉重的打击。然而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反应十分冷淡:“白宫在以色列宪法法院做出裁决之前不做任何评论”。

法律通过后,巴勒斯坦要求国际社会制裁,认为此法意味着以色列对外约旦的永久吞并。

在巴勒斯坦土地上建造犹太移民点,自1967年以来一直没有停过,超过60万犹太人生活在外约旦和东耶路撒冷以色列占领区,与这里生活的300多万巴勒斯坦人常年处于冲突状态。

“现在是和平的时候”组织揭露,内塔尼亚胡政府把偷盗当成以色列的官方政策,“所有这一切,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一小撮极端犹太移民,以保证他的政府的生存延续下去”。

尽管国际社会认为以色列此举对通过落实两国共存方案来永久解决巴以冲突构成严重障碍,但是,众多的犹太移民点辩护者深信,根据“圣经旧约”,这些土地属于以色列。以色列科技部长阿库尼斯称:“所有以色列的土地都属于犹太人,这一权利是永恒的无可置疑的”。在内塔尼亚胡政府内部,部分阁员公然主张并吞外约旦。

以色列法学教授科恩表示:“这是以色列首次在外约旦实施民法,不只是向部分个人施行法律,而是向被公认的巴勒斯坦领土施法”。以色列总检察长曼德勒布里特已经预告,上述法案与以色列宪法精神不符,违背国际法,他表示将不会在宪法法院支持这一法律。

以色列工党主席赫尔曼·赫尔佐格批评说:“今天启动的这辆火车,它的终点站是海牙”,暗示此案将会被送上联合国海牙国际法庭。“人权观察”组织发布声明指出:“以色列推动犹太移民点的政治家们必须清楚,特朗普无法在海牙国际法庭保护他们”。巴勒斯坦此前已经向国际法庭提交多项针对以色列的起诉。

非法犹太移民点合法化的坚决捍卫者,以色列议员西蒙垂克则感谢美国人民选举了特朗普担任总统:“没有他,这条法律很可能通不过”。

谢选骏指出:根据圣经旧约,上帝其实早就剥夺了以色列人的权利。而以色列议会现在如此行径,不仅不合圣经,且与共产党的“土地改革”如出一辙。土地改革借口国有化,把土地从一部分人手中夺取过来,然后给了另外一部分人,让他们“先富”了起来。事实证明,土地国有化从来就是一个骗局,结果都是一部分人抢了别人的东西。至于因果呢?到底是共产党学了犹太人还是犹太人学了共产党?这个问题可以深入研究。但实际上,這两部分人(共产党和犹太人)经常就是重叠的。难怪,土地改革是犹太人的拿手把戏。他们通过土地改革进行土地掠夺,凶残程度超过了欧洲殖民者对于原住民的掠夺。



【019、无神论是犹太人进攻基督徒的思想武器】


网文《你能同时是一位无神论者和犹太人吗?大卫·西尔弗曼说不能》(Rachel Silberstein 2013年12月9日)这样写道:

那些反圣诞节广告背后的这位活动家说,犹太教与他这样的非宗教信仰者的观念不兼容。

又到了福克斯新闻台开始做所谓“对圣诞节的战争”的报道的时节。和以前的假期时节一样,被指责为带头冲锋的人物之一就是大卫·西尔弗曼,美国无神论者协会富有进攻性的领头人。萨拉·佩林在她关于圣诞节的新书的第一章(《愤怒的无神论者和他们的律师》)中斥责了西尔弗曼和他的团体,声称他们“威胁毁掉我们所拥有的所有的圣诞节欢乐”。

每年,西尔弗曼的组织都会在从纽约市到旧金山等城市颇有策略地放置一批反圣诞节的的广告牌,上面写着毫不愧疚的口号“留下快乐,扔掉神话!”和“你知道这是个神话。这个时节,庆祝理性。”“我们为这个假日和时节的世俗化或者说平等化而战,”西尔弗曼最近在美国无神论者协会设在新泽西Cranford的办公室告诉我。

2013年11月15日的大卫·西尔弗曼申请名为“ATHE1ST”(近似“无神论者——译注)个性车牌的申请最初被新泽西机动车委员会拒绝了,但是西尔弗曼最终获胜:“当他们意识到他们与谁打交道的时候,他们后退了,”他说。

但是就在他仍旧挂起与圣诞节有关的广告牌并且与福克斯新闻台的主播争论的时候,今年这个时节,他开始把他的无神论行动主义的重点放在了一个新的目标上,那就是犹太人。西尔弗曼希望不信仰上帝的犹太人坚决表明他们的无神论并停止自称为犹太人。他相信,非信仰者应该对他们的家庭和朋友“出柜”,在一些情况下,应该对他们的同事“出柜”,将他们自己称为无神论者。他认为,当无宗教信仰的美国人因为害怕听起来具有排斥性而避免使用“无神论者”描述自身的时候,他们是不诚实的。“无神论者是合适的词,只是被抱有偏见的人变成了一个坏词,”他说。他认为只有“无神论者”这个词准确地向宗教信仰者传达了正确的含义,“并且说真话对所有人都有益。”

已故的克里斯托弗·希钦斯曾注意到,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无神论者,从马克思到爱因斯坦,有很多是犹太人:“我认为这是一种犹太人的责任,因为一神论的祸害首先是由犹太人群强加给我们的,”他在生命最后的几场访谈中的一场访谈里在告诉Jeffrey Goldberg。“应该让他们在广大的范围里批判一神教,这是很好的。”西尔弗曼稍微有点不同意。“他用错了一个词,”他说。“他们不是犹太人,他们是犹太人的孩子。正如我不是犹太人,我是犹太人的一个孩子。”(译注:本文的Jew一词既指犹太人又指犹太教徒,一般人认为犹太人就是犹太教徒,二者是绑定的关系。西尔弗曼因此不接受并且拒绝使用这个词。)

这就是在过去两年时间里西尔弗曼在撰写他的新书《我,无神论者:美国最大声的异教徒的反击》的时候得出的结论(这本书原本定于2014年3月由 Pitchstone 出版社出版,但是在出现了关于一张标着“伊斯兰的穆罕默德”的笑脸图的争议之后,合同取消了;西尔弗曼目前正在寻找一家新的出版社。)以前对文化犹太教与无神论的兼容性直言不讳的西尔弗曼发现,在试图撰写关于犹太无神论的章节的时候,他很吃力。“我写啊写啊删啊删啊,”他告诉我。西尔弗曼最终得出结论说,犹太教本质上是一个宗教——这个宗教与无神论并不兼容。 

他指出,被定义为犹太文化的许多东西,诸如音乐或者食物,其实是犹太教“占有了”具有地理特殊性的区域文化——例如,德裔犹太文化主要是东欧的。他说,全世界犹太人共有的唯一的东西是摩西五经,作为一种宗教教条,摩西五经无法与无神论价值调和。

“我现在对犹太教的看法比以前更恶意,”他说。“犹太教不比任何其他宗教更好。”因此,这个曾经是美国最著名的犹太无神论者的男子如今说他不是犹太人了。

西尔弗曼生于马萨诸塞州Marblehead的一个中产阶层改革派犹太教家庭。当他的大姐选择不行犹太女孩成人礼的时候,他的父母把他们的延续宗教信仰的希望都放在了他们的第二个孩子Jodi和幼年的大卫身上。“当时我理解的犹太教就是我妈紧跟让希特勒没有获胜的犹太人的社会层面。”他说。

Jodi亲切地把大卫描述为一个质疑一切东西的大声讲话的小弟弟:“当时我比他更顺从,”她告诉我。“有人告诉我做什么事,我就做了。我不会去问为什么。我总是说,作为一个孩子,[大卫]真是有个大嘴巴,如今他因为这个大嘴巴而获得了工作。” 

尽管西尔弗曼自从童年就怀疑上帝的存在,他去上了希伯来学校而且根据他父母的意愿行了犹太成人礼,他认为这个事件是他的人生的决定性时刻:13岁的大卫站在他的家人和教堂集会众人的面前,读了他要读的那部分摩西五经的那一天,是他变成一位坚定的无神论者的日子。“我在我的世界的所有人面前站起来,然后我说谎了。然后所有人都欢呼起来,给了我钱。”

西尔弗曼的父亲于2009年去世。他的父亲对子女隐瞒了自己的无神论,直到他们成年之后很久(尽管Jodi回忆起他的父亲的消极进攻性特点,在犹太教聚会中,他会故意把他的祈祷书拿得上下颠倒)。大卫悲伤地得知他的父亲在他生命的很大一部份时间里隐藏起了他自己的这一面。“在青少年时代,当时我会喜欢知道我的父亲是一位无神论者,”他说。

在布兰迪斯大学里,西尔弗曼是一位直言不讳的无神论者,但是他没有排斥他的犹太教。他偶尔是十人祈祷班的第十个人,尽管他并不祈祷。他坐在自助餐厅的犹太教规餐桌旁,在那里他会与正统派和保守派犹太学生辩论宗教。

他在布兰迪斯大学遇到了一位名叫Hildy的年轻女孩。这是个不太可能的一对:作为回归正统派犹太教的她,她上了一所哈巴德教派高中,在大学里她严守教规。他们变成了“好朋友”但是仅仅如此。“由于明显的原因,我们不认为将会有一个未来,”她说。但是就在西尔弗曼离开她去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读市场营销MBA的时候,Hildy开始对正统派宗教有了重新的考虑。“我当时感到我错过了许多生活,我想和什么人说话,但是我的所有朋友都是笃信宗教的,”她告诉我。“因此,我找到了大卫,因为他是唯一一个我知道的不守教规的人。”18个月后,他们结婚了。

西尔弗曼在美国电报电话公司找到了工作,后来去了朗讯贝尔实验室,在那里,作为一名专业发明家,他申请了与电信基础设施有关的74项专利。他还在这两家公司启动了一个工作场所无神论者联盟,主持会议、筹办辩论,并且撰写关于工作场所宽容无神论者的文章,有时候让他的上司感到懊恼。1996年,他成为了美国无神论者协会新泽西地区主任。

美国无神论者协会是一个非营利组织,倡导世俗主义和政教分离,它是于1963年由Madalyn Murray O’Hair创立的,当时她的长子William被他的学校强迫参加圣经学习。O’Hairy赢了Murry诉Curlett的标志性案件(此案被合并进了Abington 校区诉Schempp一案),判决裁定在公立学校的祈祷和圣经阅读违反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1996年——西尔弗曼成为该组织的区域主任的同一年——O’Hair和她的儿子、孙女被一名心怀不满的雇员绑架并谋杀。谋杀者和他的共犯从O’Hair那里敲诈了50万美元,而美国无神论者协会受到了巨大的财政打击。到了2010年西尔弗曼成为会长的时候,该组织的资金几乎耗尽,只有两名雇员:西尔弗曼和一个办公室经理。

西尔弗曼的声名远扬的反圣诞夜广告牌和之后在电视上的露面为美国无神论者协会赋予了新的生命,而且常常紧跟着出现定期捐款者与捐款的上升。根据最新的美国国税局纳税申报单,2011年,该组织获得了140万美元的捐款和会员费,超过了2007年的不到25万美元。今天,该组织拥有5名全职雇员。

西尔弗曼说,这些广告牌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上谈话节目的邀请,让无神论者登场,让他们的声音得以传播。(在他最初参加The O’Reilly Factor节目中的一次,西尔弗曼的难以置信的表情让他成为了Reddit网站上的一个著名的模因。)第二个目的是触及“坐在教堂长凳上的”没有出柜的无神论者。

西尔弗曼不害怕冲突。寄来的仇恨邮件堆积起来,特别是他在电视上露面之后,其中大部分邮件严厉斥责他的摧毁基督教的“自由派犹太议程”,他对此满不在乎。当仇恨邮件变成了死亡威胁,西尔弗曼在公开露面的时候穿上了一件防弹背心。但是尽管他用强硬——但是和蔼可亲——的方法推广无神论,西尔弗曼身边的人说在他的个人生活中,他与有宗教信仰的人相处很容易,包括他的妹妹Jodi和他的担任杂志出版人的妻子(Hildy)。尽管如今她在实践上更接近犹太教改革派,她在高圣日在哈巴德教堂参加正统宗教仪式。“她防止我走得太远,”西尔弗曼这样说他的妻子。“她肯定是一种令人节制的力量。”

“古怪的事情在于,我们意见相合的情况比我们意见相左的情况多得多,”Hildy在一次电话采访中告诉我。“当涉及到宗教和政治的混合的时候,我们意见一致的东西很多。当这个国家的人们试图把它变成一个基督教国家的时候,这就影响到了所有人。”她回忆起了她在印第安纳的童年,在那里,她是学校里的唯一一个犹太人:“我知道这就像极端少数派,特别是在节日里。我想到这个的时候仍然感到焦虑不安。我不想让我的女儿在节日的时候感受比别人差。”

西尔弗曼的工作“保护了所有人,”Hildy说:“这保护了穆斯林,这保护了犹太教徒,这保护了山达基教徒。在我看来,他是一位英雄。”

西尔弗曼的书用一章的篇幅谈到了操控一个“混合型的婚姻”。他写道,跨宗教信仰关系成功的关键是禁止设法相互改变对方,并且预先设定规则:“有一次,她要求我让她信服我的立场,而我拒绝了——她依靠自己想到哪儿算哪儿。在高圣日,她去犹太教堂,而我去工作。”

Hildy告诉我,尽管他们在宗教上有核心差异,“我不强迫他接受我的观念,而他也不强迫我接受他的观念。”他们在养育如今16岁的女儿Rayanne的时候做出了选择,让她了世俗的Workmen’s Circle 希伯来学校,但是她断定自己是一个无神论者,在她的犹太女孩成人仪式之前退出课堂——尽管她仍然和她的母亲参加高圣日的仪式。

西尔弗曼对于他的女儿和他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这件事感到骄傲,但是他声称他从未设法在(宗教或无神论这两个方向的)任何一个方向上引导过她。“我给了我的女儿一本《圣经》,”他说。“我告诉她读一读这本书。我认为所有人都应该读一读圣经——旧约和新约——然后读道金斯的书、读希钦斯的书,然后为自己做出决定。”

西尔弗曼对他的犹太身份的拒绝与为充满了意识形态分隔的无神论者运动建立一种有凝聚力的声音的长期目标非常相合。他对一个事实感到惋惜,即美国人口的20%说他们不相信一种更高的力量,但是只有2%到3%自称无神论者。“有人自称世俗人文主义者,许多人自称犹太人,”西尔弗曼说。他认为犹太人这个称呼对这个事业特别具有破坏性。他说,当无神论者自称犹太人的时候,这暗示了有神论,“这让无神论者看上去渺小而且否定了一个学习的机会。”

他批评了采取温和的世俗主义方法的犹太群体,诸如他在人文主义犹太主义协会或Workmen’s Circle中的朋友,指责他们因为害怕遭遇后果而不愿诚实地表达自我。“没有人知道世俗人文主义者是什么,”他说。

倡导政教分离的人文主义犹太主义协会的负责人Bonnie Cousins——她曾与西尔弗曼一起在美国世俗同盟组织工作——对此表示不同意。“我们在犹太文化和犹太身份中找到了价值。它支持了我们的人文主义。它并没有与我们的人文主义不合,”Cousins说。“他做了一个他希望如何过他的生活的抉择,这没有把犹太身份包括进来,但是许多、许多犹太人对进化和宇宙起源做了同样的抉择,但是如果他们放弃犹太身份,就会感到被剥夺。”Cousins提到了近来皮尤研究中心关于美国犹太人的研究,该研究发现,60%的美国犹太人认为犹太教主要是关于血统、文化和价值,而不是奉行宗教。

西尔弗曼的目标是要改变这一点。上个月,在一场题为《我是一名无神论者,你们也是》的演讲中,他对凤凰城的一群大约75名世俗犹太人提出了他的关于犹太教和无神论不兼容的理由,敦促他的听众效仿他放弃“犹太人”一词。

得到的反应是复杂的。“一些人使用了‘范式转移’描述我的讲话对他们的影响,”西尔弗曼说。“另一些反应就……不那么积极。”

并不是说西尔弗曼抛弃他的犹太身份对这个混合型的西尔弗曼一家改变了很多。在感恩光明节这个罕见的犹太-美国混合假期里,Jodi、她的丈夫——也是一位无神论者——和他们的两个孩子与她的弟弟的家人聚在一起,吃犹太薯饼(latkes)和火鸡。“所有假日差不多都是一样的,我的意思是,我们就是吃,这是关于食物的,”Jodi说。“当我的母亲在世的时候,感恩节有鸡汤和玛索球(matzo balls)。

西尔弗曼对他酷爱犹太食品毫无歉意。“我喜欢犹太薯饼。它们很好吃。我能一天到晚吃它们。还有玛索球,还有kneidlach,还有kasha 和varnishkas,”他说。“但是这不是犹太的,这是地方食品。而且这很好吃!”

谢选骏指出:“西尔弗曼对他酷爱犹太食品毫无歉意。‘我喜欢犹太薯饼。它们很好吃。我能一天到晚吃它们。’”——这是一个缩影。其实,他不仅贪吃,而且更喜欢钱。犹太人唯一喜欢的是钱。但得到钱的方式是不同的——有时是吸血鬼,有时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有时候在哭墙前面摇尾乞怜,有时自称无神论者敛财……也许犹太人从来就没有信过上帝,以前他们信上帝是为了骗取迦南地的土地证明,后来他们占有了土地就不信上帝了,还杀害了上帝的圣子。现在他们鼓吹无神论,就是为了摧毁基督教社会的最后基础,以便再次渔利。各色人等啊,你们小心点开支票!



【020、武汉肺炎患者变成了犹太人】


《湖北有人健康绿码被确诊 多地加强检测 疾控专家安抚说无症状感染力低》(2020年4月2日 法广小山)报道:

中国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难防。中国多地近日陆续通报持有“健康码”绿码的湖北省民众,到当地以后却成为确诊病例。为此,深圳、甘肃等地已对来自湖北的民众加强进行病毒核酸检测。不过官方专家息事宁人说,无症状感染力低。

据中央社今天报道说,持健康绿码被确诊,中国多地对湖北人加强检测。湖北解封后,只要经过手机程式“健康码”认证显示绿码的民众,即可外出复工。在中央下令严禁对湖北返工者差别待遇后,大陆多地也明确表示,与湖北绿码互认。该报道引述湖北日报消息,随着离省通道解除管控,湖北民众的返岗务工之路越来越通畅。据湖北省人社部门统计,截至3月28日,全省累计460万人返岗就业,其中赴省外280万人,主要流向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及东北等地。

《新冠治愈者自述:煎熬才刚开始》(2020-04-01 财新)报道:

70岁的李爹爹在新冠重症隔离病房经历过生死关,他没想到,治愈回家后,还要忍受的被周围人冷落和躲避的“自我隔离”生活。

1月26日,李爹爹住进湖北医院隔离病房,一周之内和他同病房的两个病友去世。前期医疗设备缺乏、医生也不足,那两位病人甚至都没有怎么抢救就去世了。一位病人在凌晨去世,遗体第二天早上才被殡仪馆收敛。李爹爹和尸体在同一个病房住了一晚,熬到清晨,看到天亮,他感慨:只有活着的人才能感受到天亮的幸福。在他住院的二十天期间,所在的病区35张床位,他所知道的就死了7个人。

2月14日李爹爹治愈出院时,还没有出院病人集中隔离政策,他先是自己在家隔离12天,然后又被叫到酒店集中隔离14天,核酸检测阴性后才再次回到家的。但李爹爹依旧感受到周围人对他的恐惧。他总共出过四次家门,第一次迈出家门,邻居惊恐地扔下手中的塑料袋跑远了;第二次出门问社区下沉干部关于健康码的问题,下沉干部朝他摆手要他站远点;第三次去小区门口领爱心菜,社区工作人员叫他不要出门,让他老伴来取。第四次去医院取药,医院保安让他隔远一点。即使在自家露天阳台上晒太阳,也被邻居举报,不要在公共空间出现。

“哪怕是已经治好的新冠病人, 别人还是觉得我们身上带着某种病毒,是不洁净的。”对于一个新发传染病,在对它的特性没有充分了解,视为洪水勐兽,不要在言语行动上对他们毫不掩饰的歧视,“毕竟我们也是病毒的受害者”。李爹爹说,整个疫情期间他最感受到温暖的是在医院的隔离病房里,外地援助医疗队对他们这些病人的耐心照顾。

看到哈佛大学校长在通知学生撤离学校的邮件中写到,“我们每个人都要懂得新冠病毒将考验我们在危机时刻所显示的超脱于自我的善良和慷慨。我们的任务是在这个非我所愿的复杂混沌的时刻,展示自己最好的品格和行为,愿我们与智慧和风度同行”,他说,如何对待新冠治愈者,考验我们社会的文明程度。

重症监护室:我和尸体同病房睡了一晚——我是摄影爱好者,1月18日我和朋友到汉口一家书店看“永远的非洲”主题摄影展,摄影展很受欢迎,看展的人挤人。当天晚上我开始发病,低烧37.3度,四肢乏力,肌肉酸疼,和我一起去的朋友当晚也出现发烧症状。1月19日,我到医院看病,做了血常规,白细胞异常,有病毒感染迹象。医生告诉我,最近有很多这类发烧的病人,我的症状不是很重,医生给我开了一些药,让我在家休息。

在家呆了几天,持续发烧,拉肚子,喘气很严重。看到新冠肺炎的新闻,我觉得不对劲,想去医院检测下到底是什么病。1月22日下午五点多,我到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发热门诊排队挂号。那是红会医院成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的首诊日,发热病人像潮水一样挤进本就不宽敞的门诊大厅,像沙丁鱼一样密密麻麻,走道上也塞满了打吊针的人。我做过质量安全监督员,我对医疗系统比较熟悉,我立即感觉到不对劲,在密闭的环境里,各类病人挤在一起,很容易交叉感染。

病人明显超出医院承受的极限,医生和病人都很疲惫,不耐烦的病人屡次和医生发声口角,抱怨等太长时间了,有的病人骂的话很难听,有情绪激动的病人用手捶打分诊台和玻璃门。医生也很绝望,医院缺人手,医生护士们大多连轴转了十几个小时没有休息。3号诊室有个男医生熬不下去哭了,他跑到分诊台,我听到他哭着说,“上级把任务扔给我们,其他什么都不管,吃饭的问题、穿着防护服解手的问题都不好解决。” 他说实在撑不住了,要求轮换班。但分诊台的人说,再撑一撑,还有这么多病人,实在调不出人手来。

排了七个小时队,晚上12点多,终于轮到我了。给我看病的医生很疲惫,也许是盯着电脑屏幕太久了,他眼神很迷离,眼睛里充满血丝。我等了七个多小时,他只和我说了五分钟。医生告诉我,医院没有病房,给我开了点药,要我回家休息。

看完病已经接近凌晨1点,路上车很少,我只得走回家。我平时跑步和游泳,走路大步流星,医院到家里大概五里路,平时走路半个小时,那天边走边喘,走走歇歇,走了一个小时多才到家。刚到家,武汉就发布了封城的消息。

在红会医院看病的经历太糟心了,我在家躺了两天,吃了退烧药,发烧并没有降下来,喘气更加严重了。大年初一我躺在床上,发烧38.6,我感觉快不行了。1月26日,我老伴跟社区反映,社区帮我联系了医院,但是社区没有车,我自己慢慢走路挪到医院的。在医院拍了CT,CT显示双肺感染,有玻璃纹阴影。看到“磨玻璃”的字样,我就知道我“中招”了。我恳请医生收我住院,医生说医院床位已经住满了,比我严重的病人都住不进去,给我做了登记,让我回家等消息。

我知道如果我不立即住院,很可能过不了这个坎。我像疯了一样打电话,到处找关系求床位,反馈的结果都说医院满了,一床难求。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当天晚上我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说医院要新开一层病区,要我赶紧去抢床位。我很幸运地在1月26日晚上住进了医院的隔离病房。

隔离病房是临时紧急改造的,改得很粗糙,走廊用铁皮挡板隔开。我住的是重症监护病房,一个房间三张病床,用布帘子简单隔开,病房里抢救设备很少,不能做插管。和我同病房的两个病人,一个爹爹年纪比我大一点,73岁,住进来病情就很重,呼吸困难。1月29日凌晨一点多,我突然闻到一股恶臭味,我拉开帘子一看,那位72岁的爹爹面部僵硬,氧气面罩已经被他拉下来,他眼睛很惊恐地看着我,手颤颤巍巍,使劲想握成拳头,已经说不出话来,大小便失禁了。我再看他床头的心电监护仪,线条快拉平了。

我赶紧按铃叫护士,当时医院很缺人手,隔离病房没有护士值班,等了好一会儿,没有人应答。我又跑出去用手锤隔离病房外的铁门,依然没有人应答。老爹爹在死亡边缘挣扎,看得出来他很痛苦,戴着假牙,面部显得有点狰狞。我就安慰他,不怕,不怕,医生就要来了。老爹爹的儿子在澳大利亚,临终时没有一个亲人陪在身边,肯定很孤独,很恐惧。我就不停陪着他说话,给他做临终关怀,他握得很紧的拳头慢慢松开了,人渐渐松弛下来。

大约过了三四十分钟,护士才进来,心电监护仪显示他的心脏已经停止跳动了。护士跟医生通了电话,报告了病人已经无生命体征,没有任何抢救,撤下了心电监护仪。当时是凌晨二点多,叫不来殡仪馆的车,护士用白布简单的把病人遗体包好,摆在病床上。

同房另一个病床的人吓坏了,他坚决要求换床。那天晚上就我和尸体呆在一个病房。我做工程安全监督员,尸体见得多了,但是和尸体呆在一个屋过夜,还是第一次。我倒不害怕,就是感觉有点不舒服。我把帘子拉上,用酒精消毒,把头蒙上,就迷迷煳煳睡着了。第二天早上六点多醒来,看到窗外微光,终于天亮了。我当时给朋友发了一条信息,死去的人熬不到天亮,只有活着的人才能感受到天亮的幸福。

早上九点多,殡仪馆的人来收敛尸体了。要消杀尸体,我就跟护士申请暂时回避。我住的是重症监护室,没有阳台,护士让我到隔壁有阳台的病房去待一会儿。那个房间住的是轻症,他们很害怕我,不许我进去,“你太危险了,不能进来,不能进来。”在这个情况下,轻症的人还歧视重症的病人。护士帮我说话,我得以在那个病房的阳台上呆了一阵子。我记得那个病房当时反对我进去叫得最凶的人,过了几天也病重了,死了。

我住的病房消杀完后,等我返回房间,就立即住进来两个新病人。有一个病人是我的熟人,一米八几的大个子,喘气很厉害。他住进来两三天后,有一天我从厕所回来,看到他趴在床上不动了,一只脚搭在床架子上,没穿袜子,像白纸一样的颜色。我感觉不对劲,按铃叫医生。这一次护士来得很快,给他供氧。几天后他还是走了。

一周之内,我亲眼看到同病房的两位病人去世。给我们治疗的是广州来援助的中医院医生,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他们很敬业,对我们这些病人很耐心,但前期医疗物资缺乏,病房缺少抢救仪器,没有插管,没有ECMO,有时候都没有什么抢救的过程就死了。而且这个病发展得很快,就那么两三天,人就不行了。

我在重症监护室住了八天,这个病区是35张床位,我所知道的有7个人死亡。第一天住进来的时候,隔壁房间的一个老太婆死了,走得悄无声息,亲人不在旁边。没有人哭,没有喊,周围的人也很平静,没有人惊恐,没有人说话,口罩下看不出表情。在这里死亡是悄无声息的。见太多了,当死亡是个大概率事情时,大家都麻木了。

生死关头自救——我的病其实也进展很快,住进去第二天就很严重,持续高烧38度多,拉肚子,拉出来的东西像鸡蛋清一样。最难受的是憋气,第三天,我去厕所,蹲下去突然感觉到胸部憋闷,像呛水一样窒息,脑子里一片空白。我努力撑了几分钟,踉踉跄跄挪回病房,立即把我的情况告诉医生。医生给我调整了中药,对我的呼吸调整很有好处。有些人反感中医,但广州来的中医根据病人的情况个性化施治,对我比较有效,两天后我的呼吸问题就得到改善。

我跟医生护士的关系相处很好,有些病人不愿意和医生说话,有的病人甚至对医生护士发脾气。有一次,一位护士给隔壁床的病人打针,护士穿着防护服,打针不是很方便,第一次没打准部位,那个病人就发脾气骂护士,我就去劝说,护士很辛苦很不容易的。我喜欢和医生护士交流我的病情,他们也很耐心。我总是感谢他们,“你们做得很好,我的身体有很大进步了,一定要巩固成果。”这样一个新的疾病应该怎么治,大家都没底,医生护士也需要表扬,给他们信心。

最初几天我胃口不是很好,但我知道,要想活命一定要吃,营养要跟上去。我就逼着自己吃,吃完了发给自己的那份,有时候旁边病床的人不吃,我就把他的盒饭拿过来吃。但吃得太多,又缺少运动,也造成了一些问题。在疫情之前,我有糖耐量异常的基础病,这是糖尿病的前奏。有一天半夜,我突然觉得浑身奇痒,我用手指去抓皮肤,使劲抠皮肤,皮肤都抠出很多血来,粘在被子上。抠了一个多小时,还是止不住痒,然后我就没劲了,全身冰冷,尤其是胸口,像结冰一样。我放弃了抠皮肤,放弃的那一刹那,人就松下来,大脑空了,身体空了,我有种幻觉,感觉自己要飘走了,是一种临死前要解脱的感觉。

有一阵子我迷迷煳煳,突然想起来是不是某种酸中毒。因为我自己有糖耐量的基础病,我也有意听这方面的讲座,所以在那一刻我突然想到我可能是糖耐量异常引起的酸中毒。我立即挣扎着坐起来,从床头柜拿杯子,喝了一大杯水,身体就缓和一些了。我平时看医生给病人做检测,知道病房有一台测血糖的仪器,我就自己去测了血糖,血糖指标28.9,正常人是6,这证明我的判断是对的,我的血糖超出正常人很多倍,必须降血糖。我注意到平时医生给病人降血糖,病房里有降血糖的胰岛素,我给自己打了十个单位的胰岛素,然后又喝了一杯水,回到病床上躺着,身体渐渐舒缓。早上医生来查房,我跟他讲了我自救的经过,医生给我测了血糖,降到了8.9,医生夸奖我,自己把自己救过来了。

在重症监护室住了八天,我的核酸检测结果是阴性,症状也缓解了,我换到了普通隔离病房。我的一些朋友就没有我这么幸运,我所知道的和我同在摄影爱好群的就走了五个。1月19日他们一行八个人到江滩户外拍照写生,拍完后一起吃了饭,然后陆续发病了。和我关系比较好的一个摄影爱好者,今年才58岁,身体很好,他比我晚五天住进医院,拖到重症了才住进汉口医院。有一天我收到他的信息,他微信语音跟我说:“哥,我感觉快不行了。”第二天,有人告诉我,他死了。他身体比我还壮实,如果早几天住进医院,可能能挽救回来。去年我和他一起去南疆旅游摄影写生,欢乐的场景还历历在目,今年我们约了一起去海南摄影,但他不在了。

治愈只是煎熬的开始——住院期间,我做的后四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肺部吸收了,经过医院专家组综合审核,2月14日,我治愈出院了。我原来以为治好了病,生活可以回归正常了,没有想到后面还有漫长的被“隔离”的生活。这个新发传染病,人们还没有完全认识清楚,医生对很多问题还未有科学定论,大家对这个病还是恐慌,我自己也恐慌。首先不知道是否会有终生后遗症。我1.72高的个子,生病前体重将近160斤,现在130斤,体重降下来30斤,吃东西补,体重也上不去,腿瘦得两根细棍子。呼吸不顺畅,胸口总是隐隐作疼,动作幅度大一点,气就会有点提不上来,气管和喉咙这个地方感觉被东西堵住了。晚上睡觉不踏实,容易被憋气憋醒,很难深度睡眠。我和其他病友交流,不少人反映有这个问题,一个治愈的患者说,走路走快了就喘气,要站住休息下才能继续走路。我准备吃中药调理顺气。

身体上的后遗症还不是最恐怖的,最大的是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近来媒体陆续报道有治愈者复阳的问题,尽管复阳患者的比例很低,但我还是很害怕,担心自己的病情是不是会反复,会不会传染给家人。还有人说,这个病可能会像乙肝一样,终身携带,尽管科学家否定了这个消息,但大众还是很恐惧。我回到家后很小心,我老伴有呼吸道的老毛病,身体底子弱,千万不能传染她。出院已经一个多月了,中间又去隔离酒店集中隔离了14天,其他在家时间,我每天除了吃饭就一个人呆在自己的卧室里,在家也是戴着口罩和手套,吃饭的时候我一个人独自吃,上完洗手间,我会用消毒,还有我摸过的门把手等地方我都会自己消毒。从生病开始,我就不让女儿回家。

这个病很考验人性,它把人们分开,即使是我的亲兄弟姐妹对我也是有戒备的。我的亲兄弟叮嘱我,“你不要出去走动了,你的病还可能复发的。”他们本意是关心我,但我听了还是有想法。最让我难过的是我的亲妹妹,妹妹比我小很多,往常我最疼爱她,两家走动得很多,有好吃的我总惦记着她。但是自从我生病,她没有问候过我一次,没有给我打过一个电话,只跟我老伴通过一两个电话。在我病重的时候,我老伴给她电话,哭着告诉她哥哥快不行了。我小妹妹立即说:“不要跟我说这个,不要说这个。”把电话挂了。她可能觉得这是一个很晦气的事,这个伤了我的心。

亲兄弟姐妹尚且如此,外人对我们这类病人更是有偏见。尽管我们已经治愈了,但别人依然看我像看到病毒一样避而远之。我原来是一个爱热闹的人,退休十年,生活安排得满满的,我参加了武汉最大的一个户外群体,里面有摄影群、游泳群、骑行群、户外登山群。我生性乐观开朗,什么都玩,有很多朋友。那些微信群现在都冷清了,我曾经给朋友们发过微信,转一些预防新冠病毒的科普帖子,没有人回复。但武汉有个治愈的人复阳后死亡的消息报道出来,不少人都把这个帖子转给我,我自己已经看到这个帖子了,本来就害怕,还不断被周围人提醒,心里更难过。我已经被我喜欢的社会隔离了,没有人跟我交往,人们在语言上和行动上表达拒绝。在这个传染病没有百分百被人类攻克前,在疫苗没有出来前,人们认为我们这类病人是危险的,治愈只是暂时的。

出院这一个多月,我总共出了四次家门。第一次是我的电动摩托放在家门外充电,我想出门拔充电托,我才刚打开家门,腿迈出家门一步,有个原来关系很好的住同一栋楼的邻居,看到我扭头就走,她好像看到不洁净的东西,受了很大惊吓,手中的塑料手提袋掉到地上也顾不上,一下子跑得远远的,像躲瘟疫一样。那是我回家后第一次出家门,我是戴着口罩和手套的,看到她惊恐的眼神和躲得远远的背影,我觉得很受伤,关了门没出去。

第二次是弄健康码的问题。我出院大半个月了,手机上的健康码还是红色的,我问了病友有的人健康码已经是绿色的,我就走到小区门口的工作人员那里,想问问健康码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那个从机关来的下沉干部是个年轻的小伙子,见到我立即摆手说:“你别过来,站远点,站远点。”他觉得我像瘟神一样,我自尊心受到很大打击。

第三次是回家一个多月了,有人给小区捐爱心菜,在小区门口分发。那天我老伴没在家,我想去领爱心菜,社区干部看了我,立即说,“你不要来领,叫你家老伴来领。”大家对我的态度都是如洪水勐兽般唯恐避之不及。

即使是在自家的阳台上也不行。我家自带了一个70多平米的凉台,那是我往常休闲娱乐的地方,出太阳的时候,我跑到凉台上去晒太阳,想补补钙。然后社区干部就来跟我反映:有居民反映你到凉台上了,那是户外空间,有人比较害怕,希望你以后不要上凉台了。从此我再也不去那个凉台,想晒太阳,我只能呆在自己的卧室里,把双腿放在窗台上。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屋子的一丁点可怜的阳光,对我已经是恩赐了,我把这叫“铁窗”生活。

第四次是我回医院去取药,在收费的地方,那个工作人员对我态度很差,我稍微把脖子往前伸一点点,她就喊:“退回去,退回去。”给我找钱,她把钱丢得远远的,我要自己费劲才隔着挡板捞出来。在等药期间,我想在靠近保安的一个座位上休息一下,保安立即让我到离他更远的座位上坐。

我觉得我们这类病人比艾滋病还让人害怕,人们对艾滋病已经有所了解,要通过接触传播,而对于新冠病毒的飞沫传播,还有传说中的气溶胶传播,人们很恐慌,觉得我们走过的地方都带着病毒,一路要消毒。

这个未知的传染病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弄得很紧张。大家认识有差异,亲兄弟、左邻右舍、共同兴趣爱好的朋友都疏远了。大家害怕这个病,对我们有顾虑,我是理解的。我在公共场合也会尽量做好防护,不给别人带来麻烦,但是我受不了别人毫不掩饰的偏见和嫌弃。现在存在一种隐性的鄙视链,全国人歧视湖北人,湖北人歧视武汉人,武汉人歧视生病的人,得非新冠的病人歧视新冠病人,新冠病人在鄙视链的最低端,哪怕是已经治好的新冠病人, 别人还是嫌弃,觉得我们身上带着某种病毒,是不洁净的。

新冠病人真的很可怜,我们也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感染上这个病毒,在医院经历了生死挣扎,身体上、心理上都有创伤,治愈后还要面对社会的偏见。很多新冠病人出院后都很压抑,我的一个病友跟我说,活着没意思,还不如当初死在医院好了,省了日后被人歧视。我原来是个很乐观开朗的人,也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出门,我现在变成了一颗“玻璃心”,我害怕别人的白眼。

这还是武汉封城期间我有限的接触到的很少人,我已经感觉到了冷落,大家不接纳我们这类治愈的新冠患者。我更害怕武汉解封,社会活动恢复,未知的冷漠让我害怕。大家不希望看到我们,我就自己藏在家里,自觉地远离人群。这个病传染性很高,我们坐过的地方别人不敢坐,我们走过的地方别人要消毒,我们给大家带来麻烦和恐惧了。

有一天,我在微信公号文章中读到哈佛大学校长在通知学生撤离学校的邮件,最后的一段话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都要懂得新冠病毒将考验我们在危机时刻所显示的超脱于自我的善良和慷慨。我们的任务是在这个非我所愿的复杂混沌的时刻,展示自己最好的品格和行为,愿我们与智慧和风度同行。”我看到这段话眼眶就湿了,也希望社会能向新冠患者展示善意,人们加强自我防护、保持安全距离是应该的,但不要在行为上视我们为洪水勐兽,刻意回避我们。我们身心已经受到伤害,希望我们的社会能走到一个成熟的文明的状态,能坦然接纳新冠治愈患者,能给我们宽容的环境,不要歧视我们,我们是同胞,不是敌人。

我今年70岁了,回顾我的一生,年轻的时候当过五年兵,在珍宝岛一线做过战地通讯员,退伍回来在农村做过大队党委委员,在县里做过团委书记,在市直机关做过宣传干事,在国企做过安全生产监督员,忙碌了一辈子。退休了,爬山、游水、摄影,日子过得很充实,本来以为会这样安稳地走向人生末端,突然遇到新冠病毒,一片开朗的天地突然被搅乱了,很多美好的习以为常的事情再也回不去了。我也不会刻意去惋惜,人生的美好我已经品尝过了,在2020年遭遇这么一场灾难,我在灾难的风暴中心,与死神擦肩而过,这是命运的安排,我坦然接受,也使得我去思考一些更为深刻的东西。

我以前喜欢参加团体活动,今年我暂时不会参加团体活动。以前参加团体活动,我能给别人带来知识,带来快乐。在社会还没有对我们这类人有正确认识和接纳前,我不想给别人带来不安。不能跟团体在一起,我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现在封城期间,我关在家里看书,有时候兴致来了,我会一个人唱歌。

等到武汉解封了,我想背上相机,独自去采风。我喜欢自然环境,武汉有大江大湖,景色很壮美,我想拍东湖,远山、樱花、牡丹花、小鸭子、小鹅、早间的太阳、晨练的人们、嬉戏的儿童,我想畅快地呼吸,拍一切简单美好的东西。

谢选骏指出:现在“健康码”成为中国大陆的通行证,这就使得武汉肺炎的病毒携带者变成了纳粹时期的犹太人——所有的人都带上“识别码”,不就突出了武汉标识的病毒携带者和纳粹标识的犹太人了吗?下面就请参考一下武汉肺炎患者如何变成了犹太人——

网文《犹太星》报道:犹太星(德语:Judenstern)俗称“黄星”,是在纳粹德国统治期间,在纳粹影响下的欧洲国家内的犹太人被逼戴上的识别标记,上有“犹太”字样。犹太星的星形根据“大卫之星”(Star of David)设计,是代表犹太人的符号。传统上,它代表了对犹太人的灭绝。在某些国家,犹太人除了戴上犹太星,还有帽子。在中古世纪的欧洲,限制个人行为法规定了各种族必须穿着特定的服饰。 

《最近出门,建议你带上这三个“码”!》(2020-04-02  中国政府网)报道: 

随着全国大面积复工复产,各个防疫卡口常常会查验流动人员的相关行程信息,收好下面这三个“码”,有助于你顺利通行!

1、功能:查询14天内到访国家(地区)和国内城市(驻留超过4小时)

操作方法:扫描葵花码或长按识别葵花码

2、功能:查询14天内是否和新冠肺炎确诊/疑似患者、无症状感染者同乘公共交通工具

操作方法:扫描葵花码或长按识别葵花码

3、功能:查询各地疫情风险等级

操作方法:扫描葵花码或长按识别葵花码

小贴士——建议长按葵花码保存图片至手机,便于随时找到葵花码使用服务。

谢选骏指出:就此,武汉肺炎患者不得不变成了犹太人。因为在纳粹时期,犹太人也被被人是肮脏的、传播瘟疫的、因此必须加以隔离、驱逐、消灭的群体。武汉肺炎患者变成了犹太人,这一点也不奇怪,纽约的武汉肺炎就是犹太人首先开始大规模社区传播的!



【021、希特勒爷爷是德国流氓还是犹太绅士】


2011年10月4日,希特勒1919年的一封亲笔签名信(《给Gemlich的回信》),首次在洛杉矶“容忍博物馆”展出。20位犹太人大屠杀幸存者到博物馆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并提醒人们要记住历史教训,防止悲剧重演。作为幸存者之一的利波维茨还提到了在大屠杀期间中国对犹太人的帮助,并对中国人表示感谢。

希特勒1919年的一封“亲笔签名信”首次记录了希特勒“第一次用书面形式”公开他反犹世界观,因此这被认为是重要的历史文件之一。此前,希勒特灭绝犹太人的计划都是通过口头陈述,但他对这一问题的想法却从未见于书面文件。而这封信件被认为是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一封书信,也是希特勒现存的唯一一份书面陈述,他在这份陈述中阐明要有计划地把犹太人逐出德国社会。

但是奇怪的是,博物馆工作人员却介绍说,当日展出的虽然是“希特勒的原始书信”,不过“为了完好保存这封书信”,他们已经制作了一个“仿真复制版本”,并将“替代原件”在博物馆展出。

洛杉矶容忍博物馆是犹太西蒙·维森塔尔中心(The Simon Wiesenthal Center)的下属教育机构,该中心的创办人是犹太人拉比·马文·海尔(Rabbi Marvin Hier)。他说,这封信件是西蒙·维森塔尔中心花15万美元从历史文物商人手中买到的!他说,这是他们收集的5万多件文物中最重要的一件。它将会用来教育后代,并反驳一些人对犹太人大屠杀事件的否认。

在这封名为《给Gemlich的回信》(“Gemlich letter”)的书信长达4页,是希特勒“用打字机打印而成”的,信的末端还有希特勒的“亲笔签名”。这封回信写于1919年9月16日,那年希特勒30岁,当时在德国军队的宣传部从事秘密特工,和共产党人过往甚密。希特勒的指挥官卡尔·麦尔上尉(Captain Karl Mayr)要希特勒给一个名叫Adolf Gemlich的人回信,因为Gemlich想了解军队对“犹太人问题”的立场。

在希特勒的回信中,重点阐述了他对有计划的反犹太行动的想法,那就是,要通过有力的政府而非煽动民众的情绪来执行。他写道:“理性的反犹行动,必须争取通过法律战来废除法律给予(犹太人)的优待地位,要将犹太人和其他外国人区别开来。其终极目标是坚决驱逐所有犹太人。这些目标,只有强有力的政府才能做到,懦弱的政府是永远办不到的。”

从逻辑上说,我们有理由认为:这封信其实代表的是德国军队的观点,而不是希特勒这个四分之一血统犹太人的观点。

但不论如何,这封号称“希特勒亲笔签名”的《给Gemlich的回信》,却成了洛杉矶容忍博物馆至今为止收藏的最重要的历史文件。辛西蒙·维森塔尔中心(The Simon Wiesenthal Center)的创办人拉比·马文·海尔(Rabbi Marvin Hier)说,收藏这份文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00年以后可能有人还不能相信纳粹希特勒在二战杀了这么多犹太人,但是这个文件证实了希特勒那个时候的想法。

海尔提醒人们要时刻谨记历史带来的教训,他说:“有时候人们讲一些带有种族主义的话,可能你不以为然,但是看看这个文件带来的历史你可以看到,他一个人的观点后来成为一个国家的政策,从一个人后来发展到100万人的纳粹军队,当时没有人可以预见到这只需要短短的21年。” 

二战纳粹进行犹太大屠杀的幸存者利波维茨(Eugene Lebovitz)提到了中国在二战期间对犹太人的帮助。他说,中国当时救了很多在二战中逃亡的犹太人,这些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故事,中国人应该对此感到骄傲,犹太人也非常感谢中国人。

根据介绍,利波维茨曾经在1945年被关押在纳粹的集中营,当时只有15岁。现在83岁的他回忆那段历史时感叹说,他从集中营中逃出来是一个奇迹。这些幸存者此后在世界各地成为非常杰出的公民,作为一名幸存者他为此感到非常骄傲。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也很骄傲:屡遭蒙古、满洲、日本、苏联野蛮屠杀的中国人民,竟然敢于从暴君的屠刀下保护弱者。这固然因为希特勒这位暴君比较遥远,可望而不可即,也因为蒙古、满洲、日本、苏联的屠夫要比希特勒这位暴君更为凶残。

同时,我还关心:希特勒反犹书信到底有没有原件?

毕竟,希特勒这位四分之一犹太血统的革命暴君,是相当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思想的。这位暴君为了夺取政权而“反犹”,正如共产党人为了夺取政权而“反对剥削阶级”。

进一步的问题则是:这封用打字机打印而成的《给Gemlich的回信》(“Gemlich letter”)真的是希特勒打字的?犹太收藏家们如何证明这一点呢?

这会不会是又一个伪造的“希特勒日记”呢?

按照我在《毛泽东身上的剥削阶级烙印》一文揭示的,“阶级叛徒特别凶残”之定律来看,希特勒也显然位列“犹太叛徒”的行列中。阶级叛徒或种族叛徒是谢选骏发现的一个政治现象,这在二十世纪的独裁者中表现得特别明显。

二十世纪第一个独裁者列宁出身于教师家庭,应该说还是属于有教养的阶层,但是他掌握政权后却严厉镇压知识分子和思想自由,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墨索里尼出身新闻记者,掌握政权后全面取缔新闻自由。建立法西斯专政。斯大林出身神学院,掌握政权后全面取缔宗教活动,建立恐怖统治。希特勒出身于犹太人混血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犹太人的私生子),掌握政权后却大举灭犹,建立了广泛的集中营制度。毛泽东、朱德、刘少奇、林彪、周恩来、邓小平……无一不是出身于地主资产阶级反动官僚家庭,但是掌握政权后却严厉镇压地主资产阶级、大肆屠杀反动官僚,上演了一幕幕“阶级叛徒进行阶级报复”的血腥剧目。

这是人性中最难解最黑暗的一面。

但是他们镇压完了别人之后,自己却坐享其成,把他们原先的出身放大到无限:

列宁成了最大的教师,斯大林成了崇拜的对象,墨索里尼专门制造新闻,希特勒实现了犹太人统治欧洲的梦想,毛泽东、朱德、刘少奇、林彪、周恩来、邓小平……通过“私有化──公有化──再度私有化”的权力魔术,把自己和自己的家族,变成了中国最大的地主资产阶级、反动官僚。

叛徒往往体现出“变本加厉的凶残”──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如此看来,在苏联和中国先后发生的,并非“无产阶级革命”,而是“剥削阶级叛徒的格外凶残”──剥削阶级变成了抢夺阶级。在这一抢夺过程的开始阶段,因为抢夺阶级需要帮凶,无产阶级的处境好像有所改善,但这只是昙花一现,很快就因为丧失了基本的人身自由而更加恶化了,最后不仅更加贫困,而且连自由身份也失去了,变成了奴隶阶级。

“受害者反过来变成加害者”,这似乎是历史的宿命,因为在此之前,受害者原先也曾经是加害者。犹太人受到纳粹德国的迫害,但在成功复国之后就反过来迫害巴勒斯坦土著。正如希特勒的祖母受到侮辱,希特勒就通过大举灭犹来寻求报复。结果使得希特勒自己成了一个“反犹主义的犹太叛徒”。

希特勒一生给人留下的最大谜团是:

1、他在一次大战中与英军作过战,并且因为中了英军的毒气而神经错乱、几乎失明,但是他却终身崇敬英国,甚至在英国向他宣战之后,他还亲手在敦刻尔克放走了三十多万英国的残兵败将,从而为自己四五年以后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2、他没有和俄国人作过战,甚至还是苏联共产党组织的“士兵委员会”的干事,但是后来却布尔什维克为敌,并好像对俄国人怀有刻骨仇恨。

3、他具有四分之一的犹太血统,并有许多犹太朋友甚至情人,他和犹太人息息相通,也最喜欢犹太人表演的艺术,但是最后为了政治上的需要,不仅和犹太人翻脸,而且把犹太人列为最大的敌人。

4、上书谜团似乎不是孤立的,希特勒这个人,和他自己的绝大多数亲属包括他唯一的同父同母妹妹,都相当疏远,但是却和陌生人打成一片。他是一个德意志爱国者吗?其实不是。因为在自己生命的最后时刻,他甚至准备彻底毁灭德意志民族,就像他亲自下令杀了自己豢养的一只狗那样。

5、希特勒作为一个老牌帝国主义分子,梦想在欧洲重现英国在美洲、非洲、亚洲的殖民美梦。他当然是反对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但是他挑起的二次大战,却不偏不倚地正好促进了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这是他始料不及的,也是他曾经预言的,他曾经说过,与他和解,是英国保留其海外殖民地的唯一途径。

6、希特勒在东线的败局,和他的分兵战略息息相关:1941年他分兵南路基辅和北路列宁格勒,从而削弱了中路莫斯科的攻势,终于导致战略奇袭的失败。1942年他在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同时,又分兵高加索,从而导致了战术优势的丧失。战略奇袭的失败和战术优势的丧失,都与他的分兵手法有关,这是因为他过于迷信自己1940年在法国分兵突袭所获得成功的奇迹般的经验。由此可说:“成功是失败之父。”

7、德国并没有从犹太人希特勒灭绝犹太人的行动中得到真正的好处,只是得到了“帮凶”的恶名。最后整个国家还赔了进去,整个民族至今不能抬起头来。“我的奋斗”,如果仅仅作为希特勒个人的奋斗,无疑是极为成功的;但是如果作为德意志民族的奋斗,则是极为失败的。这一结论也适用于日本侵华战犯的身上:他们的个人成功导致了民族的失败。而且事实同样证明,希特勒并不是一个德意志民族主义者,而只是一个极端的自恋狂。这从他临近末日的时候下令毁灭德国的所有生活设施并宣称战败的德国人民毫无权利延续下去可见一斑。希特勒一生所做的,实际上就是“苏联人想做而没有能完全做到的事”。在他身上,与其说体现了更多的德国性格,还不如说体现了更多的犹太性格,当然这两种性格在希特勒身上是混在一起的,此起彼伏的。

“作为犹太人的希特勒”:希特勒的后半生都在屠杀犹太人,这恰恰是因为:他是犹太人的后代。

按照父系来看,希特勒是犹太人,但是犹太人不承认他是犹太人,因为犹太人长期和外族杂居,为了防止自身消亡,犹太人规定小孩的族属只能依据母亲的身份来结算,因为女犹太人生的,至少有一半犹太血统,而男犹太人生的,则完全可能没有犹太血统。

那么被犹太人遗弃的希特勒家族,可否被德国承认并且接纳呢?也不能,因为德国人是按照父系来看待一个人的族属的,这样一来,希特勒家族就只能算作私生子、犹太杂种,而不能算作真正的德国人。虽然他们已经拥有两代的德国母系血统,分别是由希特勒的祖母和母亲相继传递的,但是在父权社会看来,那只有生物意义,没有社会意义。

希特勒的这样尴尬处境,使他对犹太人的爱,转变为恨。

阿道夫·希特勒于1938年5月2日签署的一份遗嘱写道:

“我所有的财产捐赠给党。这样我和党内出版社已经签署的合同将不受影响。我著作出版所得收入包括未来的收入都归党所有。” 

“我其他贵重物品、上萨尔茨山的别墅、我的家具、艺术品和画作等等捐赠给党。由国家会计来管理。我在柏林帝国总理府内住所的物件由尤利乌斯·绍布同志整理确认。” 

这样一个人,一生几乎不沾烟酒,只有在应酬的时候才会喝点啤酒或者葡萄酒,在公开场合营造出不近女色的形象,终生不育,在遗嘱里将所有财产都捐献给党;但这个人同时又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几个屠夫之一,这个人就是阿道夫·希特勒。他和他的先行者列宁、墨索里尼以及他的同行者斯大林以及后继者毛泽东、波尔布特一起,给全球人类带来了沉重的苦难。

到底是什么情况造成了这一切呢?

一战失败以后的德国,弥漫着一股追究犹太人责任的风气,认为德国的战败是由于犹太人的破坏与背叛。而这一破坏与背叛的高潮就是犹太人主导的共产主义革命。对犹太人攻击最烈的人们中间,就有罗森堡(Alfred Rosenberg,1893—1946年)。

约瑟夫·E·珀西科的《纽伦堡大审判》一书记载:

罗森堡是哲学家,理论家,宗教学者,是当时纳粹德国最为著名的领袖人物之一,曾经担任过许多重要职务。他纳粹党的资格甚至比希特勒还要老。罗森堡出身于一个侨居俄国的德裔富商家庭。他1917年在莫斯科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18年十月革命之后回到德国,并在1919年一月加入纳粹(同年十月希特勒入党) 。他很快成为纳粹的核心理论家并建立了所谓的“犹太问题研究所。” 他的极为具有影响力的著作《种族论》,成为纳粹德国的经典,也成为迫害犹太人的理论依据。他还为纳粹德国寻找新的宗教认同。他排斥基督教,而试图建立以雅利安人为主体的所谓“血缘教”(religion of blood)。他认为雅利安人是人类最为优秀的种族。同时,他为德国寻求扩张而提出了所谓的“殖民地”(lebensraum)理论。这个理论导致德军对俄国的战略进攻。罗森堡战后被纽仑堡国际法庭判处死刑。

约瑟夫·E·珀西科的《纽伦堡大审判》一书中的其他几段记述,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反犹高潮,步是希特勒一个人的问题,希特勒不过是为了控制最高政权而表现得特别激烈罢了:

1、二战结束以后,负责看管的国战犯的艾雷-尼夫少校从旁听楼座里观看,自他宣读这些人的起诉书的那一天起,他就一直在估量着这些战犯。有的人逐渐成熟了,有的人则没有。下一个被告里宾特洛甫就属于后一种人。这位前外交部长说,德国之所为也,正是英国在其帝国羽翼下席卷全球五分之一的土地上之所为,正是盘踞新大陆的美国之所为,正是俄国将其统治从欧洲扩张到亚洲之所为。当里宾特洛甫作完陈述坐回椅子时,仍然流露着一丝他昔日的傲慢之态。

获知卡尔登勃鲁纳马上要出院回来,吉尔伯特上尉在去牢房巡视之前查阅了此人的档案卷宗。吉尔伯特在卡尔登勃鲁纳身上看到了一个典型的纳粹分子的发迹史。1903年卡尔登勃鲁纳生于奥地利里德省因河边上的一个天主教家庭,与希特勒的出生地布轮劳几乎相邻。他是家庭中的第三代律师,喜欢吹嘘自己在一家煤矿上夜班供上学的费用,以此认为自己是工人的朋友。卡尔登勃鲁纳在1930年代加入奥地利纳粹党,通过殴打奥地利民主人土、抢劫财物资助纳粹党活动、窃听电话、挑起闹事等活动,很快获得了许多对他升迁十分有用的委任状。党卫军首领希姆莱很快注意到他。1942年捷克特工把一颗炸弹投入德国警察机构中央保安局头目赖因哈特-海德里希的轻型梅塞德斯跑车中,从此卡尔登勃普纳开始崭露头角。希姆莱提拔那时名气不大的省党卫军领袖卡尔登勃鲁纳接替海德里希。他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海德里希曾为希姆莱策划了虚构的波兰进攻格莱维茨电台事件。海德里希曾负责灭绝的特别行动队,该特别行动队曾跟随德军进入波兰和俄国。海德里希还曾为“犹太人最后解决案”撰写了草案。

2、每次巡视牢房后,“为什么”总在折磨着美国人古斯塔夫-吉尔伯特。他们不是在与野蛮社会的一些居民打交道。汉斯-弗兰克可以滔滔不绝地谈论雪莱的诗:斯佩尔能在任何社会阶层中体面地活动;塞斯—英夸特才智超人;弗里克受到良好法律训练。要从国际扶轮或会计师的集会中把上述这些人的大部分作为战犯挑出来,那是很困难的。如果他和凯利最终不能解释清楚这些人的行为,那么他们在书中能献给世界的将只是谜,而不是钥匙。

吉尔伯特得知三十九名党卫队员拘押在过去的达豪集中营,他们已被美国军事法庭判刑并等待处决。纽伦堡的纳粹被告们可在他们和实际所犯罪行之间放置一个隔离保护层。他们中谁也没有把什么人推进煤气室、枪毙什么犯人或在任何做试验用的人身上注射毒药。而在达豪的那些人却恰恰相反,他们是死亡行业的熟练工。吉尔伯特曾经读到过其中一个人的事。那人名叫马斯费尔德,过去做过糕饼师。他曾杀死了两万人,不是监督死刑,而是全部亲手杀死。吉尔伯特认为,通过对这些人的直接研究,他也许更能够了解纳粹的屠杀动机。因此他安排在达豪度过一段圣诞节假期。 

到了达豪之后,他找到美国军队现在有限开放的一间消过毒的存尸房。吉尔伯特记得他听说过的故事。焚尸炉打开后,煤气就从附近的屋里放过来。从达豪烟囱里喷出的灰尘散布在方圆九英里的地面上,附近的居民说他们不知道这些灰尘从何而来。

吉尔伯特会见二十名已判刑者,并对他们进行了智力测试。他发现他们的“智商平均数为107,属于中下”。他了解到,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希特勒担任总理之前一直失业。他们饱尝无权无势的滋味,因而统治别人的机会对他们有特别大的吸引力。令吉尔伯特最吃惊的是他们的自艾自怜。他们说,他们只是遵命执行任务,而以自杀一走了之的希姆莱却留下他们受审。

两天以后,吉尔伯特疲惫不堪地登上开回纽伦堡的列车。当火车往北驰过膝俄、后退的群山时,他杂乱的印象开始有了头绪。他认为现在他至少明白了这个谜的部分谜底。达豪那里的每一个被判刑的人都证实了这点。德国是一个唯命是从的社会,每个人都服从父母、师长、教士、雇主、上级领导和政府官员。德国人从孩提时起就是在一个盲目服从权威的世界里长大的,这种强制的服从部分地解释了“为什么”这个谜。达豪、奥斯维辛和布痕瓦尔德的出现,需要的不是几个虐待狂,而是成百,甚至成千上万绝对顺从的人们。

这种解释可以说明达豪的那些智商中下的下属,但是在纽伦堡的那些老于世故的被告们又是怎么样呢?一个被判刑的党卫队员对吉尔伯特抱怨说:“我们不敢反对元首或希姆莱的命令。”普通刽子手的借口和在纽伦堡牢区的那些人的借口竟一模一样。

3、早在1924年,弗里克就提交了两个当时令人震惊的法案。一个是禁止犹太人担任公职,另一个是禁止与犹太人通婚。他辩解说,他这样做只是想纠正一种不平衡,犹太人太强大了。德国将近一半的医生是犹太人,同样一半多的律师和百分之八十的剧院总监都是犹太人。为支持他提出的关于禁止与犹太人通婚的建议,弗里克还读了一个叫尤利乌斯-施特赖歇尔的人出版的一份新报纸《冲锋队员》上关于犹太人性犯罪的耸人听闻的报导。

在那些早期的年代里,弗里克只是一名狂热的纳粹分子。然而到了1933年,希特勒掌握大权后,弗里克担任内政部长。那年3月,希特勒嫁祸共产党人的国会纵火案发生后的一个月内,弗里克签署了给予希特勒不经国会同意就可颁布任何措施的授权法。弗里克进而签署了一项名为“维护党和国家统一”的法令,规定由纳粹党控制德国政府,而不是相反让政府控制纳粹党。希特勒这时已拥有绝对的权力。弗里克已出色地为元首效力,他给专制政府身上加上了合法的外衣。

不过,要不是弗里克以后又采取了一些措施,犹太人本可以在德国继续生存下去。肯普纳开始陈述1935年纽伦堡纳粹党大会上批准通过的多种法令。犹太人被剥夺了公民权。也不管他们中有一万二千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德国献身,而且其他许多人获得了铁十字勋章,犹太人不能享有德国国籍。不仅通婚是犯罪,而且犹太人和日耳曼人之间发生性关系也是犯罪。年复一年,绞索拉得更紧。许多行业犹太人不能就业,最早是新闻界,后来是医药界、牙医以及法律界。犹太人不能拥有自己的财产。有些法令十分滑稽可笑,例如没有犹太姓名的犹太男人名字上要加上“以色列”,女人名字上则加上“萨拉”。犹太人不能养金丝雀。1943年,弗里克签署一项法令,把犹太人置于法律保护之外。人们可以对犹太人为所欲为,但不必担心受到惩罚。这一系列过程是从纽伦堡开始的,因而这些迫害犹太人的立法总的被称为“纽伦堡法”。第一批法令公布时,纽伦堡住着一万犹太人。1945年战争结束时只剩下了十个犹太人。

4、在世界的另一头,另外一个律师汉斯-弗兰克思索着人生对自己的嘲弄。弗兰克年轻时,只有一个令他积极进取的欲望,那就是成为本行业中一个受人尊敬的人物。但是,到了四十五岁,他却坐在一座监狱的牢房里,将拇指撞向一把园林工人用的小刀的边缘,希望它锋利得足以切开他的手腕。

他感到痛。在美国兵把他扔进这里的巴伐利亚米斯巴赫监狱之前,他被逼着在七十英尺长的两排美国兵中间经过时,受到夹道鞭打。他在两排美国兵中间摇晃着,在一顿冰雹般拳打脚踢下跌倒,他的双脚被人用力拖起,推向前方,他遭到更多的打击。折磨他的是第七军团第三十六团的老兵,他们在数天前路过达豪集中营。他们已经听说汉斯-弗兰克是“杀害克拉科夫犹太人的屠夫”,据说他曾是排成一排,像刚才那样打人的德国兵之一。

他的身体被打得瘫倒在地,他的生命丧失了意义;在弗兰克看来,莉莉-高是给他带来这种命运的决定性动力。莉莉-高是一个富有的、备受尊敬的慕尼黑工业家的千金,她美丽、文雅,长着一头黑色的头发,弗兰克自少年时代起就爱上了这个女孩。弗兰克的家境与她相去甚远。他的中产阶级的父亲是一个懦弱、女性化的,带有多疑的伦理观念的律师。他的母亲出身于农民世家,当汉斯十几岁的时候,她抛弃了她的丈夫和三个孩子,跟随另一个男人而去,这一丑闻很快就因另一丑闻而被人遗忘。

汉斯刚刚从慕尼黑大学获得他的法学学位,就到他父亲的律师事务所工作。他永远也忘不了有一天警察进来,以贪污的罪名逮捕了老弗兰克。不久,老弗兰克为此丢掉了律师资格,进了监狱。所有这一切刚好发生在汉斯向莉莉求爱之时。即便在灾难降临之前,莉莉的家庭就不赞成同奸诈的律师的儿子的这门亲事。现在,他们的女儿要嫁给一个囚徒之子的想法使他们震惊。这门亲事吹了,莉莉被迅速地安排与一个门当户对的工商业巨子结了婚。汉斯转而娶了一个工人之女,在巴伐利亚议会做打字员的布丽吉-赫布斯特为妻。她比汉斯大五岁,虽然出身低微,但却老于世故。在他们的蜜月期间,布丽吉瞒着汉斯设法与她的情人双飞双栖。

婚后,弗兰克发誓要抹去他父亲不光彩的污点,他要赢得一个法学教授应有的认可和尊敬。在此期间,弗兰克有了一个孩子,第二个孩子就要出世,他不得不去谋生。1927年见月,他在纳粹党党刊《人民观察家报》上读到一则分类广告。有十几名纳粹冲锋队员冲进了柏林一家餐馆,在那里,一群犹太人正在吃饭,他们将这个餐馆捣毁了。警察闻讯后赶来抓走了这些冲锋队员。《人民观察家报》正在寻找一名律师,来替这些“可怜的、束手无策的纳粹党成员”辩护。尽管生活拮据,弗兰克还是决定铤而走险,赌上一把。他给纳粹党党报写信,声称要免费接下这个案子。他的请缨立即就得到肯定的答复。于是,他坐上火车的三等车厢到达柏林,使这些流氓闹事者受到很轻的处罚便被释放。

审判过后,他拜访了位于希灵斯特雷斯的纳粹党办公室,希特勒亲自出来接见这名年轻的法律奇才。他对弗兰克说:“你必须来为党工作。”弗兰克提出异议:“但是,我打算从事学术研究。”希特勒对此置之不理。不久,弗兰克就学会把数百名反纳粹分子指控为诋毁、诽谤、攻击、蓄意谋杀和破坏财产。在弗兰克二十八岁的时候,他成为纳粹的首席辩护律师。他为纳粹党所做的工作被登上报纸的头版头条,不久,其他的客户就蜂拥到他在慕尼黑的办公室,从此汉斯-弗兰克再也没坐过三等车厢旅行。

1930年,希特勒把弗兰克唤来,突然把一张德国国会候选人名单塞到他的手上。希特勒已将汉斯-弗兰克的名字置于纳粹党内定候选人上。弗兰克当选了,他在三十岁时成为德国国会中最年轻的一员。1933年纳粹党上台执政,弗兰克继续飞黄腾达。到1939年,他当上了德国司法部长,他是德国法学院的创立者和院长,他是国家中地位最高的法学家,一个无可争辩的体面人物,所有这一切都是在他四十岁生日之前得到的。

但是,他永远忘不了莉莉-高。每当保姆准备送他的孩子们去上学,每当他跳下他的别墅的台阶,每当他的私人司机为他打开他的奔驰高级轿车的车门时,他常常问道,莉莉现在对弗兰克作何感想呢?

战争一爆发,弗兰克就加入到他的巴伐利亚团,做了一名中尉。打败波兰后的几个星期内,元首就亲自给弗兰克发出一封电报。弗兰克准备到希特勒在西里西亚的私人专用火车上,去讨论一项更适合于他的才能的任命问题。会面之后,弗兰克赶回来冲进他妻子的化妆室。他喊道:“布丽吉,你要做波兰皇后了!”就像弗兰克解释的那样,第三帝国吞并了波兰西部非常大的一块领土,用来安置德国移民。苏联则占领了波兰东部的一块领土。弗兰克准备作为“总督”,在剩下的约百分之四十的波兰领土上行使最高“权力”,因为元首解释,弗兰克将不得不同党卫军头子、帝国首脑海因里希-希姆莱分享权力。希姆莱的镇压机构需要设立集中营,以使桀骜不驯的波兰人俯首帖耳。布丽吉想要知道,他们一家将在哪里安家,弗兰克告诉她,在克拉科夫的一座宫殿里。

弗兰克一看到瓦维尔城堡这座古代波兰历代国王的住所,举止就像一个孩子得到一件巨大的玩具一样。他的敞篷旅行轿车穿过大门驶进一幢建于十世纪的庭院。弗兰克身穿自己亲自设计的制服──肥鼓的马裤和黑色的靴子,跳上大门口的台阶,他的副官紧随其后。他走进觐见室,周围墙上装饰着绘有诺亚方舟的中世纪挂毯。他决定把这里当作他的会客厅。弗兰克发现附近有一间比觐见室略小些的房间,它的二十英尺高的墙面被压有图案的红色皮革所覆盖。这里将是他的私人办公室。他来到另一边的皇室卧室,床放在一个带大理石台阶的平台上。床的上方是一个由四个大理石柱子支撑的饰金锦缎华盖。弗兰克突然发现,在卧室外面有一个宝石形状的小教堂。这会讨布丽吉的欢喜,因为她从未放弃天主教信仰,而弗兰克为了在无神论的纳粹主义事业中进一步升迁,早已放弃了宗教信仰。

当汉斯-弗兰克开始统治波兰残存的这块领土时,唯一不舒服的事就是那个善于发出恫吓的希姆莱的到来。弗兰克深知希姆莱最优先考虑的事情,并急于讨好。因此,他作为总督的第一个官方行动就是命令所有的波兰犹太人到德国劳工办公室报到,接受分配。

弗兰克对纳粹的犹太人政策感到很棘手。作为一个能够将海涅的诗牢记于心的睿智、有教养的人,弗兰克不相信纳粹党赤裸裸的反犹鼓噪。但更为糟糕的是,弗兰克有一个隐藏的秘密,至今仍向纳粹党负责鉴别种族纯洁性的官员隐瞒着。尽管他是以天主教徒的身分长大的,但是他却有部分犹太人血统。据信,弗兰克的姓氏最早叫弗兰克福特。弗兰克以热忱干劲给予过度的补偿。他在瓦维尔城堡一周年之际,邀请他的部下及家人到觐见空欢娱。他们在古老的挂毯分支起许多长桌子,上面摊满了波兰火腿、奶酪,以及一瓶瓶的伏特加酒。弗兰克坐在房间的中央,回顾着一年来的进展和取得的大部分成绩,他说,因为有这么多的“卑鄙的人和犹太人被消灭掉了”。他继续说道:“我非常坦率地告诉你们,不论用什么方法,都要把他们解决掉。”弗兰克讲话的同时,一个戴眼镜的年轻军官起劲地记着。弗兰克命令,无论在公共场合,还是在他的办公室里,他说的一切都要记录下来留给后代。他们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定额,弗兰克得意地说,他已经驱使一百三十万波兰人到德国劳役。而且,那还不够。他继续说道:“就目前允许的食物配给量水平,估计将会有约一百二十万犹太人死于饥饿。我们必须消灭犹太人。我们不能用毒药杀死他们,但是,不论采取什么办法,我们都要达到根除犹太人的目的。”

5、美国人杰克逊接着提下一个问题。他手里拿着一摞文件,说这是戈林以前担任各种要职时签署的各种法令。难道戈林不曾签发过犹太人非经政府许可不得出卖企业的一道命令吗?戈林回答签发过。戈林是否还发布过犹太人不得拥有零售商号、出售手工艺品或组织合作社的命令呢?戈林再次做了肯定的回答。杰克逊连续发动猛攻:戈林命令犹太人把一切金银珠宝上缴政府,可有此事?下令没收波兰犹太人的财产,可有此事?禁止犹太人对德军造成的损害提出赔偿要求,可有此事?伯基特心想,折腾老半天,杰克逊终于像个法庭盘问人了。

戈林手抖得厉害,乃把两只手握到一起。杰克逊继续进攻:1941年7月五日,戈林命令赖因哈特-海德里希制定解决犹太人问题的方案,难道不是吗?戈林抗议说,这份文件的译文根本不正确。然后他机灵地提出亲自读这份文件。他说上Endlosung一词被译为“最后解决”,但应译成“彻底解决”。这样,他就使文件中失去“最后解决”一词所内涵的有罪性语义。实际上,这个词组的最初译文是准确的。杰克逊是律师而非语言学家,没有深究此事。

检察官话锋转到1938年11月9日发生的“水晶之夜”’。冲锋队和纳粹流氓抢劫和砸毁了八百一十五家犹太人商店、七十六座犹太教堂,抓获二万六千名犹太人,其中三十六人死亡。据说,“水晶之夜”的导火线是几天前的一份报告,内称德国驻巴黎大使馆三等秘书恩斯特-冯-拉特被德籍犹太难民十七岁的赫金尔-格林兹潘谋杀。

杰克逊开始宣读遭受破坏的令人生畏的记录。这些数据来源于野蛮袭击后的第二天提交戈林的一份报告。于是,戈林在空军部召集戈塔尔、丰克、海德里希和一位保险业的代表开会,讨论损失索赔问题。杰克逊逐字逐句宣读戈林与保险业代表之间的对话。该代表指出,被焚毁的犹太人商店中的许多物品,都是非犹太供应厂商存放寄售的。戈林就此对海德里希道:“我真希望你宰了二百个犹太佬,而不是毁了这么些贵重物品。”戈林接着宣布,犹太人无权就他们的损失提出索赔要求。这会节省保险业数以百万计的开支。“突然之间,在你面前出现了一个天使,他像我微微发胖的体态。”戈林告诉保险公司那位官员说,“我乐意跟你对半分。”

杰克逊把近八年前的那次会议结束时戈林说的原话抛给了戈林:“我要德国犹太佬为他们所犯下的令人憎恶的罪行付出数十亿马克的代价。这会管用的,这些猪沙不会如此迅速搞第二桩谋杀的。我绝不愿成为一个德国犹太人。”那引文对吗?杰克逊问道。戈林垂头丧气地承认自己说过这话。

随后,杰克逊用戈林掠夺艺术珍品和大规模抢劫苏联粮食和资源中他的文献抓住戈林。他总算把戈林弄得晕头转向。一连串不容置疑的具体指控揭露出被告是纳粹主义最恶毒的反犹设计师之一,粗野鲁莽,贪婪腐化。戈林终于像是站在深渊边缘,踉踉跄跄。

6、反犹主义是一回事,反犹主义导致大屠杀却是另外一回事。所以,反犹主义出现在许多国家,但反犹主义导致如此规模的大屠杀却是纳粹德国特有的。而这个发展,和希特勒个人的作用是分不开的。

汉斯-弗兰克心里一直保守着一个秘密,眼下他在回忆录里做了记述。撰写回忆录占据了他在十五号牢房的时光。所有的一切都始于1930年,那时纳粹党还在台下。希特勒当时的风华正茂的律师给召到了希特勒府上。希特勒异常激动,给他看一封信,并说这是一个“令人恶心的敲诈陰谋”。得知希特勒有个远房侄儿住在英国,弗兰克大吃一惊。希特勒同父异母的兄弟阿洛伊斯的儿子威廉-帕特里克-希特勒曾撰写道,如果在新闻界流传的谣言得不到证实,这会对阿道夫叔叔有所裨益的。流传的谣言说,阿道夫-希特勒有犹太人血统。希特勒把威廉的来信视为含蓄的披露恫吓。这次谈话中弗兰克双腿直哆嗦,因为他担心他自己的犹太人祖先给曝了光。使弗兰克意外的是,希特勒要他对希特勒自己的的家谱进行秘密调查。

现在,弗兰克在回忆录中披露了他所发现的一切。原来,希特勒的祖母玛丽亚-安娜-席克尔格鲁贝在奥地利的格拉茨工作过,是在一个名叫弗兰肯伯格的犹太人家里做厨娘。玛丽亚-安娜四十二岁那年未婚而育,生下一个儿子。在孩子受洗礼的档案上,未说明父亲是谁。她给儿子取名叫阿洛伊斯-布克尔格鲁贝,这个阿洛伊斯长大成人后娶妻生子,生养了阿道夫-希特勒。

玛丽亚-安娜的东家有一个儿子,弗兰克写道:“弗兰肯伯格代表这个儿子,那年他十九岁,为阿洛伊斯-席克尔格鲁贝提供一笔生活补贴,从小孩出生一直到十四岁为止。”其含义似乎是不言而喻的。他这个儿子可不是第一次让这个女仆怀孕。弗兰克在调查期间,找到了弗兰青伯格一家和玛丽亚-安娜之间的来往信件,“双方背弃这一默认,即席克尔格鲁贝的私生子是在使弗兰肯伯格一家对其负责赡养的环境下生下来的”。

小孩长到五岁那年,玛丽亚-安娜嫁给了一个名叫约翰-格雷戈尔-希德勒的磨坊工人。尽管如此,弗兰肯伯格一家继续支付生活补贴。这位新丈夫对于把他妻子的孩儿立为合法婚姻生下的儿子一事毫无兴趣。后来,年轻的阿洛伊斯自己把姓从席克尔格鲁贝改为希德勒;根据一份官方记录,牧师把希德勒错误拼成“希特勒”。

弗兰克在他的回忆录里,描写了他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向希特勒报告时的恐惧心情。因为,如果小弗兰肯伯格确实是阿洛伊斯的父亲,那么希特勒就有四分之一的犹太人血统。使弗兰克不胜惊愕的是,希特勒没让他的脑袋搬家。他啥也没有否认,包括弗兰肯伯格一家给他父亲的生活补贴。看来他对这一背景十分了解,似乎派遣弗兰克只不过是打听一下别人了解多少。至于说那位公认的犹太人祖父,希特勒自有说词。跟玛丽亚-安娜发生不正当关系的是约翰-希德勒。她怀上小孩后,指控弗兰肯伯格家的公子,只是为了从东家那儿榨取钱。按照希特勒的说法,“犹太人付了钱而不对簿公堂,大概是因为犹太人不能面对可能导致法律解决的公开宣扬。当犹太人的后裔还是当敲诈勒索者的选择中,希特勒选择了当敲诈勒索者。”

律师出身的弗兰克推断出仅有的可能性:要么是小弗兰肯伯格确实是孩子的父亲,使希特勒成为四分之一血统的犹太人;要么是约翰-希德勒留下的种,使希特勒成为百分之百的非犹太人;要么是马丽亚-安娜跟两个男人都发生过关系,连她自己也弄不清究竟谁是她孩儿的父亲。在记载的结尾处,弗兰克写道:“希特勒有四分之一犹太人血统的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

对弗兰克来说,难以否认的问题是,这一不明不白的家世怎么可能形成希特勒的凶恶残酷的反犹思想。施特赖歇尔那份满纸胡富妄语的《冲锋队员》上,经常有犹太阔佬引诱德国天真少女的报导。无独有偶,在希特勒《我的奋斗》里,有一个“黑头发犹太青年”埋伏一边等待着玷污她。在纽伦堡种族法出炉的过程中,希特勒在一个问题上坚持一项特别条款:任何四十五岁以下的亚利安女人──比他祖母生育时大三岁,不得在犹太人家庭里做佣人。

弗兰克在《我的奋斗》里还发现了其他惊人的相似之处。希特勒写道,混血儿“从第三代开始……总是通过一种明确无误的信号显示出其混血性来。在任何危急关头,纯种人会作出正确决定,亦即明确的决定,而混血儿则将举棋不定,换言之,他们将采取折衷办法。”(我的奋斗》再谴责“折衷办法”和“三心二意”。希特勒的决定,无论对错,都是明确和当机立断的。任何人企图要用相互矛盾的事实或中庸之道进行调和儿都是充耳不闻的。他证明自己没有身受第三代举棋不定之苦(而这往往暴露其为部分犹太人的混血性)所采取的办法就是要过度补偿,过于矫枉过正,比任何其他人都要坚决、肯定和反犹。

法庭几乎只能确定,1935年希特勒本人首次使用“最后解决”这一词组。有一次,他在谈到纽伦堡种族法时说,如果国家的法令不足以处理犹太人问题,“该问题就必须交给国家社会主义党最后解决”。1938年11月,希特勒命令他的副手戈林制定“犹太人问题”的解决方案。1939年1月24日,戈林把这个任务下达给当时的帝国中央保安局局长赖因哈特-海德里希去办。在鲁道夫-霍斯的证词中,出现了希姆莱的面貌。霍斯说,1941年6月,希姆莱告诉他说,元首下令通过种族灭绝最后解决犹太人问题。

1941年7月对日,戈林向海德里希发布了一道命令:“现对1939年1月24日下达给你的任务作出补充,该令以移民和疏散方式解决犹太人问题;据此,我责成你做好一切准备……此外,我要求你……为犹太人问题满意的最后解决提交给我一项全面的计划。”在特雷布林卡、奥斯维辛和其他集中营业已实行种族灭绝的情况下,赖因哈特-海德里希于1942年1月20日召集十四名党政官员,在柏林郊区万塞的国际刑警组织总部旧楼举行会议。海德里希只有一项议程。他在提到戈林的命令时,说将把欧洲的一千一百万犹太人清理掉,将他们遣送东部。那些尚能干活的充做劳工,直到通过“自然减员”大量被杀死。剩下的进行“特殊处理”。证人迪特尔-韦斯利西尼作证说,1942年7月或8月份,艾克曼向他出示过希姆莱下达的“最后解决”的书面命令。

法官们从这乱如麻的东西中只能得出如下结论:最初的最后解决方案的命令从希特勒下达到戈林,再下达到海德里希。然而,戈林可以争辩说,他的命令只提到“移民和疏散”。实际的屠杀令似乎是希特勒口述给希姆莱的,最初适用于波兰的犹太人。但该计划一旦付诸实施,海德里希便开动官僚机器,在整个欧洲实施最后解决方案。希特勒、希姆莱和海德里希均已作古。在幸存者中,戈林和海德里希的后任卡尔登勃鲁纳,可与种族灭绝方案直接挂上钩。

至于说犯罪意识,约瑟夫-戈塔尔在日记中写道:“戈林充分意识到,如果我们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任何软弱,等待我们的将是什么命运。特别是在犹太人问题上,我们采取了一种毫无退路的立场。”这段文字说明了两点:纳粹领导人是明白“最后解决”的罪证确凿性的,他们决定决一死战与意识形态信仰关系不大,更多的出于苟且偷生。

7、尤利乌斯-施特赖歇尔朝吉尔伯特走来。他想让这位心理学家知道,如今他已准备跟犹太人一起为获得家园而战。他读到了巴勒斯坦最近发生暴动的消息。“任何可以投入战斗和抵抗的人团结一致手握钢枪,对这样的民族我唯有钦敬之极,”他说,“即便希特勒僵尸还魂,他也会承认他们是一个斗志昂然的种族。我准备加入并帮助他们战斗。我不是在开玩笑!犹太人会统治全世界的。要是能帮助引导他们走向胜利,我会很高兴的。我研究犹太人很长时间了,以致我认为我也养成了他们的性格。我提一个建议,让我在纽约麦迪逊广场花园的集会上发表讲演,一定会引起轰动的!”约德尔和罗森堡无意中听到施特赖歇尔的这席话,不禁笑出声来。

施特赖歇尔的短短讲演无疑是对这个粗俗的反犹斗士一生的莫大嘲弄。每当法兰克尼的犹太教堂遭到亵渎,或是犹太教士被逐出家门时,施特赖歇尔作为地方长官,总是让那些将付之一炬的书籍和手稿首先送交给他。他从中挑出最罕见、最有价值的资料送交《冲锋队员》图书馆。这样,到战争结束,这么多的犹太人学术著作化为灰烬时,这个首要的使犹太人上圈套的人却从烈火中抢救出一批价值连城的犹太文物。

援引完了约瑟夫·E·珀西科的《纽伦堡大审判》,我们再看看英国人伊恩·克肖的《希特勒传》是怎么写的:

“希特勒的爷爷是犹太人”,早在1920年代初这一传闻就在慕尼黑各大咖啡馆里传开了。到了1930年代,很多敏锐的外国刊物也开始大肆宣扬这一消息,据说“希于特勒”是犹太人的姓,而“希特勒”这一姓氏实际上来自布莎瑞斯特一个姓希特勒的犹太家族。希特勒的祖父是一个叫巴伦·洛赫司查尔德的犹太人,而希特勒的祖母曾在他祖父维也纳的家中做过女佣。难怪德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希特勒这样一个怪胎!

但对于希特勒的犹太家族背景最广泛的猜疑始自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直接出自纳粹驻波兰军事长官汉斯·弗兰克在受绞刑前于牢房中所写的回忆录。

弗兰克声称1930年底他被希特勒召见,并看到了希特勒拿给他看的他的侄儿威廉·帕瑞克·希特勒(他同父异母兄弟阿洛伊斯的儿子,与一个爱尔兰女人结婚)的来信。信中以各刊物登载关于希特勒身世背景的大小传闻作为要挟,要揭露希特勒具有犹太血统这一事实。在希特勒的许可下,弗兰克翻看了他的家族史,他发现玛莉亚·安娜生阿洛伊斯时正在格瑞兹一个名叫福兰肯伯格的犹太人家中做厨娘。不仅如此,据称福兰肯伯格老爷总是定期地以他19岁儿子的名义付给这个婴孩抚养费用,直到他长到14岁。而且玛莉亚·安娜和弗兰肯伯格家之间有长达数年之久的频繁的书信往来。福兰克的书中写道,希特勒从他父亲和祖母处确信自己的祖父并非犹太人,只是由于他祖母和她后来嫁的丈夫日子太穷,才哄骗那家犹太人相信孩子的父亲是他家少爷,从而骗取孩子的抚养费。

俗话说“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弗兰克将死,大概不会故意撒谎。

希特勒这位德国元首,却留着犹太人查理·卓别林式的胡子。这撇可笑的小胡子其实具有重要的面具作用。这种犹太人的智慧还不算够,还有一个事情特别能说明希特勒对卓别林的特殊感情。卓别林的第一部有声电影《大独裁者》,是专为控诉阿道夫·希特勒和纳粹主义制作的,并在美国放弃孤立主义、参加世界大战的前一年发表。在当时美国的政治气候下,这部影片的诉求相当大胆。它生动地写明纳粹主义的丑恶,并塑造一个生动的犹太角色,描写他遭受到的迫害。卓别林在这部电影中同时扮演了一位类似(包括面目形状上的类似)希特勒的纳粹独裁者和一位受纳粹主义残酷迫害的犹太理发师。希特勒亲自看了这部电影,而且是完完整整的两次,这可以从希特勒个人的影院征求影片的纪录查到。这并不能用“希特勒酷爱电影”来解释。

希特勒与卓别林的生日只差四天(希特勒出生于1889年4月20日),希特勒临死之前让副官整理他保险柜里私人珍藏的物品,准备销毁,他的副官赫然发现的遗物中竟然包括查理·卓别林的不少照片!希特勒为什么要收藏一个犹太人的照片?希特勒这个人可是“嫉恶如仇”的,对于冒犯过他的人,从来不会轻易放过,但是对如此伤害他高大形象的卓别林,为何网开一面?他与卓别林之间的这种的爱恨情仇,如果不从“犹太人惺惺相惜”的角度去观察,就是完全无法解释的了。

希特勒与卓别林关系,还不是一种单纯的种族关系,而是一种复杂的精神关系,这与他们都是“艺术家”有关,也与他们都有过令人心酸的经历有关──他们都曾沉沦在下层社会,但终于凭借个人奋斗得以出人头地。

此外更加直接的就是,希特勒本人就是一个喜剧演员!



【022、消灭犹太人才能保全人类】


《西方复制亚洲科技抗疫经验遭遇隐私难题》(BBC 2020年4月1日)报道:

继中国、韩国、新加坡等亚洲国家之后,包括英国在内的众多西欧国家都在考虑利用新科技追踪感染源阻止病毒蔓延。而隐私成为其中无法避开的敏感问题。

英国政府的科学顾问们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刊发的研究报告认为,封城隔离措施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而推出追踪新冠病毒感染源的手机应用程序App,能在减少破坏力的过程中发挥极为关键的作用。

任何人确诊感染病毒之后,这一应用程序App能向与其有过接触的人迅速发出警告。报告认为,人工排查通常需要一周时间才能完成的程序,定位追踪技术能在瞬间完成。不过科学家们强调说,这一应用程序App不能强迫公众安装。

可是,如果安装使用的人群数量太少,这些科技抗疫工具就不能发挥最大的功能。英国政府卫生部门负责人们已经确认,正在考虑是否采用这一建议。在英国政府认真考虑这一想法的同时,欧盟内部也在研发类似的程序,奥地利、比利时、德国、法国、丹麦、意大利、瑞士和西班牙的各国科学家都参与了这一项目。

此前,美国有民调显示,公众支持用手机位置信息追踪病毒确诊者以防止更多人受到感染。欧、美在新技术抗疫问题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隐私大挑战。而正是因为对公民隐私的尊重和保护,欧盟在2018年通过了数据保护条例(GDPR)。这一条例秉承个人信息是公民人格和人权一部分的宗旨,也被称为最严个人隐私保护法。

亚洲经验——中国在2月中旬推出健康码,一周内很快在全国广泛推广。这一健康码通过个人填报和政府后台信息对比,产生红黄绿三个健康码:绿码者可以通行,红码和黄码者需要自我隔离。依据中国政府制定的标准,用户在健康打卡申报信息后,将各自领取到一张码,该码随着用户每天的状况提交,也会随着用户所处位置区域和健康状况的变化而变化。观察人士注意到,在中国的疫情防控过程中,健康码成为比身份证更加重要的通行证。

然而,中国健康码最具争议的,正是用户数据隐私风险。在韩国,政府采取了追踪、检测和治疗三个重要步骤防止社区感染。韩国政府开发的自我隔离安全保护应用程序App,不仅让自我隔离的确诊者与医护人员保持联系,还利用定位技术跟踪确诊者的位置,确保他们没有违反隔离规定。另外病毒地图也显示确诊者的行踪,以便公众查核避免这些位置。这在韩国同样引发了隐私担忧,而韩国的做法是每个确诊者有一个代号,只显示他们的性别和年龄范围,避免透露更多的个人信息。

科技抗疫——由英国科学家提出的这一应用程式App研究方案,由牛津大学的大数据研究所和纳菲尔德医学部联合提出。研究提议,这一应用程式记录人们每天行动的GPS定位信息。用户还可以在GPS信号不足的地方扫描张贴在公共设施上的QR码来补充信息。如果有人感觉身体出现感染症状,可以通过App要求在家中检测。如果被确诊感染,所有与他/她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立即就能收到警告信息。他们立即开始为期14天的自我隔离,但却不会知道究竟是谁被确诊后发出的警告。另外,被确诊者的工作场所和乘搭过的交通工具部门也会被通知启动消毒行动。

该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之一,牛津大学的的克里斯多夫·弗雷泽(Christophe Fraser)说,在目前的封城隔离措施下,很多人的行动受到很大的限制。使用这款App 的最实在和直接的好处就是,稍微多掌握一些信息就能使没有受感染的人有更多的行动自由,而且还可以挽救很多人的生命。参与这项研究的牛津大学伦理问题专家迈克尔·帕克教授(Michael Parker)向BBC表示,在英国实行类似中国的措施要求每个人都安装App恐怕不妥,但是很多私营公司有可能仍然会采取内部的限制措施。他说,餐馆让顾客进门前可能会要求出示低传染风险证明。这也许是生活恢复正常所不得不承受的合理代价。养老院也有很充分的理由要求工作人员使用App确保老人们不会受到感染。

隐私代价——随着疫情在欧洲和美国造成的死亡人数不断上升,如何有效防控疫情成为各国头等大事。政府运用科技手段防控疫情对人权和隐私可能造成的潜在风险,也成为人们非常重视的问题。本月,英国有权益人士发出公开信,希望医疗部门确保在抗疫过程中人们的隐私不会受到侵犯,并警告说一旦出现问题公众对医疗部门的信任将会受损。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前主任汤姆·弗雷登(Tom Frieden)4月1日向BBC表示,他把本次的疫情称为世界C大战——全世界抗疫新冠病毒Coronavirus的战争: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必须参与到抗疫战争中,需要互相学习最好的经验和最有效的策略,共同开发最有效的工具。

至于运用科技对人们隐私造成的侵犯,弗雷登说追踪人们的社交接触面是防控传染疾病传播的核心,人们需要在最基本层面做正确的事情。隐私与人命相比,孰轻孰重不言而喻,然而两者兼顾真的做不到吗?普遍预计,英国和欧盟很快将采纳实施亚洲国家的科技抗疫经验,保护隐私的讨论将会继续下去。

谢选骏指出:英国鬼子又在假装斯文了。二战刚刚开打,英国立即实行国内紧急状态,大量逮捕反对派、广泛侵犯人权,也就是说,还不等德国法西斯打进来,英国自己先推行法西斯化了。美国也是一样。太平洋战争开始,日本人在亚洲迫害英美侨民——在上海让黄包车夫坐在车上,强迫坐车的白种人拉车,他们自己则站在旁边哈哈哈大笑;美国人则立即逮捕日本侨民予以报复,顺便取缔了反战的声音,“很快采纳实施亚洲国家的‘科技抗疫经验’”了。其实双方的理由都很牵强,类似纳粹的“灭绝犹太人是为了保全人类”之后的强词夺理。在德国人的宣传中,灭绝营就是隔离营,是为了促进人类整体的健康,不得不做的大仁大义——因为他们看来,肮脏阴险的犹太人携带病菌,就是传染病的温床,德国人不得不消灭犹太人,就像斯大林消灭阶级敌人和后来的毛泽东消灭四害和四类分子一样。



【023、虚构的犹太民族创造现代以色列】


《虚构的犹太民族》一书,被读者评价为“巴以冲突:假以色列人杀真以色列人后裔”。其作者施罗默·桑德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历史学教授、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他1946年出生于奥地利林茨,是从大屠杀幸存下来的波兰裔犹太人,幼年时生活在难民收容所,1948年举家迁往雅法(Jaffa)。1975年在特拉维夫大学获得历史学学士学位。1977年在巴黎第八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82年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获得博士学位。他的学术兴趣主要在民族与民族主义、法国知识分子历史、电影史等领域。著有《知识分子,真相和权力:从德雷福斯事件到海湾战争》(Intellectuals, Truth and Power: From the Dreyfus Affair to the Gulf War)、《词语和土地:以色列知识分子和民族主义神话》(The Words and the Land: Israeli Intellectuals and the Nationalist Myth)等。

作者在书中明确指出:

1、现代以色列人大多是以前犹太教徒的后裔,犹太教早期容纳了非常多的非以色列人入教,而这些人成为了今天移居海外犹太人的主体。

2、而绝大多数古代以色列人并没有从自己的土地上迁徙走,而是继续居住在耶路撒冷附近,这些人构成了现代巴勒斯坦人的主体。

3、穆斯林入侵巴勒斯坦使原居此地的犹太人改信了伊斯兰教。

所以,今天的假以色列人在杀血统意义上的真以色列人。

谢选骏指出:上述事实说明,是虚构的“犹太民族”,创造了现代的以色列!

网文《雲上旅程:真假猶太》报道:

看大陸報紙書評,有一本極有爭議性的書,叫《虛構的猶太民族》,作者施羅默·桑德。見書名也知道必定會引起猶太人的反彈,所以我以為是某美國作家大膽之作,但細看文章,才了解到桑德本身就住在以色列,是特拉維夫大學歷史學教授,而且書本早年在當地出版,還成為暢銷書!內容之大膽簡直深深刺入以色列人的心坎中:整個猶太歷史也是假的!是虛構的!

這個流散世界各地二千年的猶太民族,到近代的復國,都太傳奇,桑德的質疑也由此而起,文中寫:「他在考察了‘人民’和族群,以及民族的界限與定義之後,認為在五百年前,不存在法蘭西民族,也不存在意大利或越南民族,同樣不存在一個散居在整個世界的猶太民族。」當然,這個說法不但顛覆猶太史,也顛覆世界史!若桑德所言屬實,虛構的猶太史從何而來?他表示:「是開始自19世紀下半葉由一些研究過去的天才的重構者們層層累積起來的。」簡單地說,就是後人「老作」!

文中又提到一個例子:「出生於德國的猶太歷史學家海因里希·格拉茨,他出版於1850年的《從最古時代到當下的猶太史》,用高超精湛的技巧,成功地創造出了一個未曾斷裂過,有分支但始終是單一的猶太民族歷史。」不用分析,也知道當然有大批猶太學者向桑德進行反擊。到底真相是甚麼?拭目以待。

犹太人和阿拉伯人本来就是远房亲戚。在血缘上最接近。具体到个体,就是亲生兄弟姐妹,也可能有的是科学家大富豪,有的混的最后成了杀人犯。再说了,我们还TMD都是地球人呢。人类本来就是永远互相竞争残杀的。

穆斯林没有信其他教的自由,对他们而言宗教大于国家。穆斯林的小孩一生下来就必须是穆斯林,把不信的人全部看成一异教徒,条件成熟了就要除之,你们是同情这些极端分子的尤其是逊呢派的,你是要求别人给你们自由,却不允许别人自由的,现在打不过就利用人数在实行民选的地方上台,然弄全民穆斯林,弄了就想分裂和独立,穆斯林是落后残忍的宗教,在我国必须不准信这个穆斯林,有得地方一定不能搞选举的。因为这将会带来自我灭亡的可能。

犹太人就会公关欺骗,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多么优秀的民族,很多名人根本就不是犹太人,和犹太人只要有那么点关系就是犹太人,18代祖宗中只要有一个和犹太人有关系,成名后,他就是犹太人。另外,犹太人抗日时还给日本提供大量资金支持,想换取日本同意和支持犹太人在中国东北建国。还好意思糊弄中国人,说犹太人多么喜欢中国人,什么抗战帮助中国人。犹太人就是一个靠公关,欺骗世人才能生存的民族。 

基督教起源于犹太教,以色列人应该定义为坚定反对罗马统治的犹太教徒,而不是改变了教旨的基督徒后裔;伊斯兰教发源于基督教,不过是历史上犹太教被两大教派所排斥,甚至流放和屠杀,更多的人信仰了基督和安拉。不能以在历史上曾居住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地区的民族均定义为以色列人的后裔,而更多应以宗教信仰来界定。这个地区曾被多个有着不同信仰的帝国所统治,也是三股宗教势力复杂融合与争夺的地方,宗教冲突有甚于国家冲突,造成了犹太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历史及现实的冲突,至今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不得不说是类文明史发展的悲剧,包括伊斯兰教什叶派与逊尼派的文化冲突也是当今世界不稳定的根源之一。

有些人不懂宗教史,妄议国人没有信仰;西方宗教所造成人类文明的冲突和战争还少么?犹太民族史是一部悲惨而自强的奋斗史,犹太复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连罗马教皇都已承认基督教数千年来对犹太教的不公正待遇,也全面接受犹太教;伊斯兰国家却背世界文明的发展之大趋势,坚持否定以色列民族的生存权,正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谢选骏指出:上文作者同情犹太人,但也承认犹太民族的虚构性。



【024、鸦片战争是犹太人发动的】


《1840年以来那群让世界陷入毒品深渊犹太贩毒集团》(疯狂绅士 2018-12-26 知乎)报道:

鸦片战争对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发生在1840——1842年的战争是英国对中国发起的一场关于毒品贸易的战争,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如今我国对各类毒品有着极其严苛的管制,普通的大众对毒贩恨之入骨,跟鸦片战争给我国带来的屈辱有着莫大的关系。鸦片战争当然不仅仅是毒品贸易的问题。中国战败也是多方面的原因。但是不管何种原因,通过鸦片战争,英国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也使得中国人民身体素质急剧下降,从那时候开始中国成为了东亚病夫,国家和人民的经济水平也急剧下降。

多年以来,在我国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即:当年的英国政府是在英国本土禁鸦片的,而那些鸦片是英国政府专门拿到中国来害人。这个说法其实错了两个地方。

首先,当时最大的鸦片贩子是一群犹太人,这群犹太人的国籍是英国(土耳其转成英国),但是直接贩卖鸦片的不是英国政府,而是向英国政府缴纳了大量税的东印度公司以及后来的家族式的犹太毒贩。当然,英国政府有没有责任?肯定有!马克思就专门批判了英国政府这种行为。马克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16年后,即:1858年写过一篇《鸦片贸易》的文章,里面重点批判了英国政府既要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的做法!马克思分析到:“英国政府以帝国政府的资格,假装着与鸦片贸易全无关系,甚至订立禁止这种贸易的法令。可是又强迫孟加拉省种植鸦片。……最后运往加尔各答,由政府标价拍卖,把它从国家官吏手中移交给投机商人,然后转入走私商人的手中,运入中国……”请留意马克思讲的投机商人,它们大部分是犹太人!

其次,英国本土并未禁止鸦片的种植与销售它限制的是犹太毒贩不能成箱成箱的把鸦片从印度运往英伦本岛。其种植不广是因为英国本土不适合种鸦片,并且在这帮犹太毒贩的推广下,英国本土的吸食鸦片之风也非常广泛。不过,英国及欧洲吸食鸦片的主要方式跟中国不同。

中国吸食鸦片叫抽大烟,是用抽的方式,这点跟当时的土鸡国有点类似,但是吸食的道具有点不同,中国主要是用烟枪,而土鸡国则用玻璃器皿的方式,有点类似现在的溜冰。

而欧洲,是用鸦片酊(Laudanum)。也就是烟膏子就酒或者说是类似红毛药酒一样的药酒形式,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鸦片酒。鸦片酊这种吸食方式很流行,上图的德国货郎是走街串巷形式卖鸦片酊。而且是现配现卖,并大声的吆喝能包治百病,绝对不是来自天堂的毒药。而给这位货郎提供鸦片的人十之八九是一个犹太人。

贩毒的犹太家族简介——犹太民族是一个流浪的民族,所以现在以色列的犹太人肤色各异,有黑皮肤的,也有及其少量的来自开封黄皮肤的犹太人。而在1840以来,从事贩毒的犹太人主要是塞法迪犹太人(Sephardi Jews)。它是犹太人的分支之一。占犹太人大约20%。由于长期生活在伊比利亚半岛上(西班牙葡萄牙那个地方),生活习惯与其他分支颇为不同。说拉迪诺语。当年西班牙跟土鸡国干架,西班牙把伊斯兰势力赶跑了,接着也把这支犹太人也驱逐了。这批犹太人就跟着奥斯曼土耳其,跑到了巴格达等地。

1840年以后接近一个世纪向中国卖鸦片的人大都是塞法迪犹太人。请牢记这些家族:沙逊(Sassoon)、嘉道理(Kadoorie)、哈同(Hardoon)、亚伯拉罕(Abraham)、所罗门(Solomon)、埃兹拉(Ezra)、托依格(Toeg)、海亦姆(Hayim)、索福(Sopher)等家族这些家族都贩卖过鸦片。而其中最有名的是沙逊家族。塞法迪犹太人往中国贩卖鸦片历史,要上溯到葡萄牙占据澳门。

在明朝那会澳门还不叫“澳门”,而是叫濠镜澳、香山澳、豪海、濠镜、镜海等名。葡萄牙人开始想用强硬的手段占据澳门,被明朝硬肛了几次,失利后,他们用贿赂与巴结地方官员的办法,终于在1553年在澳门定居下来。

从那时候开始,就有犹太人开始向中国贩卖鸦片。当时的中国人可不是把鸦片当成毒品,而是把鸦片当成一种及其珍贵和神奇的药。能享用鸦片的可不是平头百姓,都是非富即贵的人物。鸦片在达官贵人,乃至皇帝体验到的功效与作用远高于现在的什么人参、冬虫夏草、燕窝、鹿茸、虎鞭等名贵中药材。

鸦片为什么叫“福寿膏”?——它就是从三十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那里来的,万历沉迷于炼丹,把鸦片当春药跟补药用,吃多了鸦片(是吃,不是抽),觉得鸦片能壮阳且能延年益寿,然后就取了福寿膏的名字。

不过,葡萄牙人当时有更赚钱的的生意,如:白银、香料等,鸦片的比重并不高。而犹太人由于不受待见,且在14世纪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就大规模的驱赶犹太人。因此留在伊比利亚半岛上的犹太人并不多。自然而然向中国贩卖鸦片的犹太人也不多。从已有的资料来看,明朝那会一年进口的鸦片也就100来箱的样子。而这100箱鸦片里犹太人占据的比例也就5-6箱的样子。

头号犹太毒贩——沙逊家族的原罪——沙逊家族发达的起点跟鸦片紧密相关。——鸦片战争爆发的19年前——1821年!土耳其管辖的巴格达行政长官叫达乌德。他很看不惯犹太人,一上任就杀了一个叫埃兹拉的犹太人的族长。

当时沙逊家族的首领叫大卫·沙逊(Dvaid sasson),他有一个官职类似巴格达财政部长的官。一看达乌德的做派,就给上级政府打报告,请求上级政府把达乌德撤职查办。达乌德知道大卫打小报告后,马上反击,他以大卫开银行放高利贷(伊斯兰禁止利息)、贪污受贿之类的理由准备弄死大卫。同时,达乌德的报告得到了一些高级官员的认可。

1829年大卫一看搞不过上级领导,于是赶紧携全家开溜,辗转多地后,在1832年成为了英国人,并在1833年把一定数量的家族财产转移到了印度孟买,并定居下来。

大卫沙逊刚到孟买,赶巧了,当时的孟买总督的罗伯特·格兰特(Robert Grant)。就通过各种势力影响英国的议会。1833年8月和1834年4月,英国议会相继通过法令,废止了东印度公司的对华贸易专利权和垄断特权!

于是有很多阴谋论者认为,英国政府作出的这个决定,跟大卫沙逊等一票犹太人背后的游说、行贿有很大关系。同一时期,大卫沙逊在孟买设立了沙逊洋行。此后,他开始将印度的棉纺织品和鸦片等商品运往中国,销路很好,营业不断扩大。

沙逊洋行——沙逊洋行的鸦片生意实在太好了,其它商人眼红的说道:“黄金雪片似地向大卫飞去。”

资料显示1836年鸦片贸易量超过3万箱(不包括偷税漏税的走私鸦片),中国沿海城市中吸毒泛滥成灾。其中的97%以上是被犹太毒贩控制,当年沙逊家族控制量一般认为是在20%左右。到了1839年这些毒贩遇到麻烦了。

林则徐纪念邮票——林则徐到了广州,并进行了虎门销烟。虎门销烟值得中国人永远的纪念。事实上,我国的国家意志里是以最顶格的的方式纪念虎门销烟!虎门销烟用石灰销毁鸦片的过程就用了23天,直到6月25号才销毁完。而6月26号是国际禁毒日。

事实上,虎门销毁的鸦片比起进口量少得多。总共销毁了1万9千多箱鸦片。虎门销烟的时候,沙逊一伙毒贩被迫交出鸦片,急忙跑到了澳门躲风头。看着被销毁的鸦片大毒贩们心疼不已,更心疼的是以后没法贩鸦片了。于是以大卫·沙逊为主犹太毒贩,要求英国政府替他们出头以挽回损失。

沙逊家族跟罗斯柴尔德家族是亲家。同时罗斯柴尔德家族也是塞法迪犹太人。不过两个家族的业务有很大不同,罗斯柴尔德家族按当时的话来说主要是放印子钱,即高利贷的,他们倒不是毒贩。就这样,有一个说法形成了,正是由于沙逊家族与罗斯柴尔德家族的游说下,使得英国议会批准了英国对中国的战争。

英国议会做出战争的决定是不是完全受犹太毒贩的影响还说不准。但是这帮毒贩跟放高利贷的如果没有去游说,英国议会通过决议的概率不到1%。谢晋导演的《鸦片战争》再现了辩论的结果,赞同与反对的票数差距非常小。就这样,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中英签订了《南京条约》。条约有两个看点。第一、《江宁条约》全文只有一处提到了鸦片。并没有规定鸦片贸易是合法的,或者说规避了到底能不能卖鸦片的问题!第二、提到鸦片之处的条款比较有意思。

因大清钦差大宪(不是臣,大宪是下级对上级的称呼)等于道光十九年二月间经将大英国领事官及民人等强留粤省,吓以死罪,索出鸦片以为赎命,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圆偿补原价。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林则徐是强行把英国人围困起来,以不交出鸦片就用弄死他们为威胁,英国毒贩们没有办法交出鸦片保命。大清皇帝批准用600万银元按原价补偿毒贩的鸦片损失。

南京条约之所以只有一处提到鸦片,这跟鸦片战争中英国的头头义律有关系,他本人特讨厌鸦片。在鸦片战争前,给英国国内报告中,就写道:“鸦片贸易,给打着天主教旗号的国民丢脸。”

而林则徐收缴鸦片时候,毒贩哪里肯乖乖的交出鸦片,一直硬抗。义律一看这个不是事,就自作主张直接命令毒贩交出20283箱鸦片,并承诺英国政府会补偿给这些毒贩。

虽然义律承诺的有2万多箱的鸦片,但是实际上根本没有那么多存货。而最终给出了1万9000多箱鸦片。很大一部分是中国的大烟馆老板以及中国的官员给沙逊顶杠用的。中国的毒贩这么干很好理解。第一、义律与沙逊的信用不错。第二、沙逊答应英国赔偿到位后,再把钱转给中国的毒贩。第三、中国的毒贩很怕林则徐,被林则徐逮到鸦片会弄得很惨。

从综合资料来看,林则徐收缴的鸦片接近一半是沙逊家族的。因此可以说,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是英国政府为沙逊家族为首的毒贩打的。

汇丰银行——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大卫沙逊迅速出手、他带领着他的8个儿子,先在香港扎根成立了沙逊洋行。随后便派次子伊里亚斯·沙逊前往广州负责在华业务。1841年,沙逊洋行在香港建立第一个办事处,没过多久就发展为分行。接着由他的儿子在上海设立了分行。同时沙逊洋行的各种业务在印度、上海、香港、印尼、英国、马尼拉等地迅速展开。其中上海的业务发展最好,尤其是鸦片业务、因此上海很快就变成沙逊洋行在华的业务中心,其地位远超香港和广州。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期间与之对应的这场战争,中国叫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之间获利最大的是趁火打劫的沙俄,而俄国之所以占了那么大便宜除了实力外,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大清朝的一些参与谈判的官员是鸦片鬼!毛子谈判的时候很精,一看老烟鬼烟瘾犯了,就开始墨迹,扯东扯西,并狮子大开口,大清朝的毒鬼官员只想着鸦片,谈判场合又不敢抽大烟,所以,哪里管得了国土,于是一块块土地就划出去了。老毛子这招用过多次,并不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才使用。

除了沙俄,另外一个收益最大的是以沙逊洋行为首的贩毒集团。因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天津条约明明白白的规定了鸦片贸易合法。该条款概括为如下一句话。允许鸦片进口,每百斤纳进口税三十两。100斤鸦片约等于一箱鸦片。这么规定是限制大清政府重复收税,比如从上海下船后,鸦片进入到内地,并且到了最终端的消费者手上,不管流转了多少次,清政府只能收一次税。

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上海的新沙逊洋行的发展蒸蒸日上。财大气粗的沙逊洋行在1864年8月,他伙同同其他洋行创办了上海香港汇丰银行。沙逊洋行为什么能成为最大的贩毒集团——沙逊家族能在众多贩毒集团中拔得头筹,祸害中国以及全世界,原因是多方面的。很重要的因素是来自犹太人的商业理念——厚利多销。

沙逊洋行后来能占据了国外输入中国鸦片的70%的份额。大致有如下几个原因。

1、有强大的军事武装为贩毒集团撑腰,即贩毒史上,唯一的一例以国家层面上的军事力量为毒贩开道。这点上在人类历史还从来没有哪个国家象英国一样无耻。这种做派,比如今的塔利班还不如。塔利班快要夺取阿富汗国家政权的时候,还雷厉风行的进行了禁毒措施,且成效非常显著。2、沙逊贩毒集团创始人的经历与特质,具有天然的贩毒潜质,并成功的激发出来。当时世界鸦片的主产区就是土耳其、后来扩张到印度。在两个罂粟原产地都是响当当的人物沙逊贩毒集团是独一份。3、强大的资本支持。当时世界上最有钱的家族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第二有钱的就是靠鸦片发财的沙逊家族。而两个家族是亲家,为同一支的犹太人。这两个家族富可敌国可不是一个形容词。有人说和珅有钱,他家的钱比大清的国库里的钱都多。而这两个犹太家族当时的钱瞬间秒掉大清朝的国库,哪怕是和珅过来对比也是一个渣渣。4、沙逊洋行,在鸦片的研发、生产、运输、销售以其独特各种手段,使得其它毒贩毫无还手之力,并退出了贩毒行列,由此确立了绝对垄断的地位。

鸦片来自于罂粟。产地不同,罂粟的品种也不同,提取出的烟土成色也不同。孟加拉大烟品质最好,离不开沙逊贩毒集团的深耕。孟加拉是穆斯林区,再看看大卫沙逊的装扮,除了宗教信仰外,很难分辨出他是犹太人还是阿拉伯人。因此在孟加拉地头上推广鸦片种植跟收购有天然的优势。

沙逊能打败怡和洋行、宝顺洋行等贩毒集团,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沙逊集团能够轻易的调动大量人员到孟加拉的鸦片地头上,跟农民直接签订收购协议。并且能用印子钱的方式,先期提供大量的资金与鸦片种植技术给贫苦的农民种植鸦片,前提是,生产出的生鸦片只能卖给沙逊。当然该给英国政府的钱,沙逊是一个子儿都不会少。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英国政府以及军队,就是贩毒分子的强力武装保镖。

沙逊一伙基本上买光了罂粟的“青苗”,怡和洋行就算有钱收购烟土,也只能收购到一些质量很差的烟土。

从鸦片的品质上来说,沙逊的贩毒集团恪守毒贩子的质量标准。包括鸦片的形状,各种成色,是否便于运输等都胜过其他毒贩一筹。更是远胜过中国产的川土。在销售方面,沙逊贩毒集团更是做出了奇迹。大清朝时期的鸦片市场,其实是一个特殊的竞争的市场。

沙逊洋行,给中国的买办经销商相当优惠的折扣,条件就是是这些经销商不能够卖中国本地的鸦片。也不能用中国本地的鸦片冒充“洋药”,更不能低价倾销与串货。

而买办们与大烟馆欣然接受沙逊洋行的要求,因为这样沙逊洋行提供的毒品卖得更快,且卖得贵,他们能赚的更多,傻子才不接受呢。

对于沙逊贩毒集团来说,他们之所以敢这么干,除了鸦片的品质外,还是跟税有关。因为沙逊洋行出来的毒品只需要缴纳两次固定的税,即:在印度装船前,给英国政府缴一次税;到中国后,固定的缴30块银元一箱的税。而对于中国本地的毒贩来说,他们跟沙逊合作等于变相的受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恩泽”,他们卖洋药跟卖四川等地的川土相比,相当于可以少缴很多保护费了!此外,沙逊洋行还有详细的用户抽大烟的调查报告。

比如一个烟鬼,一个品种的大烟最高的一年需要7斤,大部分人一年只需要一斤。并且细分到各种口味,这些都便于他们改进鸦片的生产方式。沙逊洋行靠贩卖鸦片从中国赚了多少钱?为了能更直观的对比,我们先来看大清帝国的四次有名的赔款。

四次战争与对应的赔款——辛丑条约特别说一下,出兵的有8个国家,签订条约的有11国,有几个国家顺带要了中国的赔偿。庚子赔款的总金额是4.5亿,这个金额是羞辱性的惩罚,代表的意思是一个中国人赔1块银元。庚子赔款让中国彻底的破产,大清朝根本赔不起,按条约规定是39年赔完,可是还没有到那个点,大清朝就没有了。民国成立后,中国依然赔款,一战后当时的奥匈帝国没有了,国家都没有了当然就无法赔。同时由于一战,其它国家都没有要求赔,或者退回了余款,法国退回得最多,有1亿多法郎。只有日本鬼子最黑,直到1938年抗日战争的第二年才全部停止了赔款。1937年卢沟桥事变那年,中国还在给日本庚子赔款的钱。

而沙逊洋行在中国卖鸦片卖了1个世纪,大清朝完了后,鸦片的比重逐年下降。因此我们以75年来计算。就沙逊洋行75年里靠卖鸦片赚了多少钱,统计方法有很多。从目前已有的文献来看其数据相差很远,最低的是比马关条约赔款的数字即2.3亿白银高一点。最高的有10多亿白银。笔者根据资料,用了多种方法进行计算。现在把最简单的一种处理方法的结果先说一下。那就是:沙逊洋行75年里通过贩毒获利最少为4.5亿的白银。

《南京条约》规定600万是赔偿鸦片的损失。收缴的鸦片是2万箱计算。一箱按100斤计算,就是200万斤,1斤鸦片算过去才3个银元!一箱也就是300块银元。这个价格显然就是成本价,成本价——指的是毒贩给过英国政府与印度农民钱之后的价格。这点从马克思的《鸦片贸易》里得到验证。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毒贩从印度拿到货后的成本是1000多卢比左右一箱,大致是400银元。

确认了进价是300银元一箱,出手的价格就有更多的资料了,通常认为是3000块一箱。刨除流通中的各种渠道的毒贩,需要孝敬与打点的各路贪官与土匪流氓。犹太毒贩纯赚300银元一箱这个数很可信,属于合理区间的值。

而1939年虎门销烟那年,中国进口的鸦片为3万9千多箱,接近4万箱。沙逊占比大致为50%。因此很容易得出沙逊洋行一年的利润为:600万银元!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从印度运往中国的鸦片猛增。根据海关给出的数据(刨除走私)1880年的鸦片数目为:94,835箱而其中沙逊贩毒集团所占的比重跟虎门销烟那会大致相同。因此我们就算沙逊洋行全年贩毒的利润保持不变。因此很容易得出:75×600万=4.5亿。

沙逊洋行为什么转行?大卫的孙子维克多·沙逊1918年在印度继承了沙逊洋行的产业。1923年,沙逊洋行的业务基本在上海,除贩卖鸦片、军火外,最大的业务是进行了大量的房地产投资,建造了沙逊大厦、河滨大楼、华懋公寓、格林文纳公寓、都城大楼、汉弥尔顿大楼等当时上海最高的建筑,又建造了凡尔登公寓、仙乐斯产业等房产,还有罗别根花园、伊扶司乡村别墅等产业。又相继吞并与开设了华懋洋行、业广地产公司、祥泰本行、安利洋行等企业。

沙逊洋行主业不是贩毒了,而是搞房地产开发了。道理也很简单,因为贩卖鸦片不是厚利多销了,毒品生意不好做了,而当时的地产行业比毒品生意还赚钱,还能混个好名声,当然就去搞地产了。

1932年开始,整个形势对犹太人极为不利,尤其是日本鬼子在上海跟十九路军打起来。于是沙逊洋行开始抛售在上海的产业。到1941年,各直属公司的房地产账面价值仅仅为8689.3万元。抗战胜利后沙逊洋行持续的抛售产业,将资金转移至香港、伦敦,并将新沙逊洋行的总部迁至巴哈马的拿骚。解放后,欠了一屁股债的空壳沙逊洋行全部并入了国营企业的范畴。

聚焦到沙逊洋行贩毒这件事上。我们来分析他们为什么要转行。导致他们转行大致为如下几个原因。

第一、一战后英国的实力大为下降,自顾不暇。能罩着沙逊洋行贩毒的地方有限。第二、从美国开始的禁毒法案,已经开始延伸到欧洲,大量的民众反对毒品,英国政府也没有脸用支持贩毒。第三、印度的甘地等人开始非暴力的闹事,使得印度鸦片的产量大幅缩水。第四、中国本土的种植鸦片种植面积以及鸦片的产量远超沙逊洋行进来的量。与其在毒品上跟中国的毒贩竞争,还不如搞房地产去。

现在总是有很多人讲墨西哥的毒贩生产了多少多少毒品,南美某国生产了多少多少毒品,还有金三角、金新月的毒品很多。其实这些国家或者地区现在的毒品产量,跟1865-1945年的中国比,他们连提鞋的资格都没有!中国之所以成为最大的毒品生产国与最大的毒品消费国,且毒贩最多的国家,跟清政府的政策以及后来的军阀混战有莫大关系。当时的清政府实在没有钱了,就放纵地方种植鸦片。而四川由于地理位置适合种鸦片,很长一段时间其鸦片产量是全世界鸦片产量的一半!

后记——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是针对包括犹太毒贩,中国毒贩在内的所有毒贩与毒鬼的宣战。它一次性的销毁了1000吨的鸦片,这批鸦片相当于金三角高峰时期一年的所有鸦片产量。随后林则徐被发配到新疆,最后返回福建老家的过程中死在了普宁。林则徐临死前讲了三个字:“星斗南”。对于这三个字无人能解,于是有人基于林则徐讲的是福建闽南话,“星斗南”跟“新豆栏”发音是一样的。而新豆栏就是广州十三行的一条街道。是犹太毒贩与中国的毒贩与贪官的集聚地。多年以后,很巧合的在广州缴获了全球最大的一批高纯度的冰毒。而制作这批冰毒的人是林则徐的福建老乡刘招华。另外一个毒枭则来自林则徐故去的地方普宁。

2009年,在林则徐发配的地方新疆毒品泛滥!就在那年一个叫阿克毛的英国人因为贩毒被处决。尽管包括英国网友在内的大部分网友认为这种毒贩处决了最好。英国《每日电讯报》的编辑皮策尔依旧撰文警告中国“必须宽恕阿克毛”,“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皮策尔还说,英国政府必须“对中国野蛮的司法施加影响”,“我们已经很久没有使用过舰炮外交,但如果中国执意处死阿克毛,欧盟必须用最强烈的言辞谴责中国,并且对中国实施贸易制裁,只有那样才对中国有杀伤力,直至中国的司法符合欧盟的评判标准”。这个皮策尔的警告并非没有典故的。南京条约里都清楚的写着:“……吓以死罪,索出鸦片以为赎命……”

谢选骏指出:如此说来,英国领衔的鸦片战争,其实是犹太人发动的!难怪过了没有几年,卡人脖子的卡尔·马克思就领衔发表了幽灵魔鬼的《共产党宣言》——超级的的精神鸦片诞生了!呜呼哀哉,迄今为止的中国大陆,依然浸泡在犹太人的双重鸦片的毒液里。



【025、以色列会不会步上西太后后尘】


新闻报道《以色列突暂停对华外交 原因震惊世界》说联合国安理会2016年12月23日通过敦促以色列停止一切定居点活动的法案后,那个“以色列专区”(版图和人口相当于中国的专区级别)的领导狠下心来,重新评估与联合国的关系、暂停与包括中国在内的联合国安理会中12个国家的工作关系。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2月26日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已下令外交部暂停与联合国安理会中12个国家的工作关系,但报道同时强调,外交合作方面的暂停并不影响以色列与这些国家的经贸、安全和其他实质性合作。

这12个国家包括英国、法国、中国、日本、乌克兰、安哥拉、埃及、乌拉圭、西班牙、塞内加尔和新西兰。内塔尼亚胡命令召见来自这些国家的10名外交官后,以色列将暂停与这12个国家的外交工作联系。内塔尼亚胡不会与这12个国家的外交人员见面,该国外交部也不再与他们合作。同时,以色列也将暂停本国外交人员在上述12个国家的活动。

但CNN同时称,外交合作方面的暂停只是为了表达内塔尼亚胡的愤怒,并不影响以色列与这些国家的经贸、安全和其他实质性合作。CNN还特别提到,以色列与美国的外交关系并没有受到实质性影响。虽然内塔尼亚胡在25日专门召见了美国大使并作出了措辞激烈的批评。中新社此前报道,内塔尼亚胡24日晚在犹太人传统的光明节点烛仪式上发表讲话,再次表示拒绝安理会通过的相关决议。他称,已指示以色列外交部在一个月内重新评估与联合国各机构的关系,包括以色列为联合国部分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及联合国驻以色列代表的存在。内塔尼亚胡表示,安理会通过的相关决议是“有偏见的和可耻的”,这项决议将会“被取消”,“但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

联合国安理会23日通过的决议重申,以色列在巴勒斯坦被占领土上的定居点活动“违反国际法”,要求以色列在被占领的巴勒斯坦领土包括东耶路撒冷立即完全停止一切定居点活动。这一决议草案最初由埃及提交,后来被撤回。23日,新西兰、马来西亚、委内瑞拉和塞内加尔四国提交了内容相同的决议草案,并在安理会进行投票后获得通过。

内塔尼亚胡23日深夜发表声明表示,以色列拒绝接受安理会通过的这一决议。他当晚宣布召回以色列驻新西兰和塞内加尔大使,并指示以外交部取消塞内加尔外长即将对以色列的访问、对塞内加尔的一切援助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向来在涉以色列决议上投否决票的美国,在23日的投票中选择了弃权。美国国务卿克里事后发表声明称,尽管美方不完全同意决议的所有内容,但无法“违背公正”而阻碍这一决议的通过。

巴勒斯坦方面23日欢迎联合国通过的相关决议。阿拉伯国家联盟(阿盟)24日也发表声明称,对联合国安理会就以色列定居点问题通过的决议表示欢迎。

……

谢选骏指出:义和团过去一百年多了。但其精神不死,又在以色列身上活了过来。内塘哑虎会不会步上西太后后尘?暂时不会但以后难说。毕竟他和西太后一样,读的都是古书。他们只能在境内称霸,到了海外就一无所事了。



【026、以色列支持伊斯兰国、敌视基督教】


《以色列总理国际闭门会谈忘关话筒 疯狂吐槽欧盟被直播》2017年7月21日报道说:

7月19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一场地区峰会上与波兰、匈牙利、捷克以及斯洛伐克等国领导人举行会谈,他与捷克和匈牙利领导人讨论伊朗、叙利亚、“伊斯兰国”组织以及欧盟-以色列关系的对话意外地被报道会议的记者听到了。

“以色列与奥巴马(的关系)有很大问题”、“欧盟对以色列的政策是疯狂的、自杀性的”、“以色列国防军数十次在叙利亚境内打击向真主党转移武器的队伍”、“以色列可以接受‘伊斯兰国’,但不能接受伊朗”……这些看似“小报”消息的话,却来自一个“权威”信源——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在19日举行的一场与东欧国家领导人的闭门会谈中,谈兴正浓的内塔尼亚胡忘关了身旁的麦克风,这些“吐槽”被隔壁房间的记者们尽收入耳。其中,欧盟成了内塔尼亚胡极力吐槽的对象。

“他们实在是疯了,我并不是从以色列利益的角度这么说,而是从欧洲利益的角度来说。” 内塔尼亚胡表示说,欧盟是唯一一个为发展与以色列关系而提出政治条件的国家组织。

内塔尼亚胡19日在匈牙利向与会的匈牙利总理、捷克总理、波兰首相、斯洛伐克总理表示,他们有必要推动在2008年至2009年间被冻结的欧以联合协议。

“欧盟正在疯狂地制造前提条件,阻碍其与以色列进行新的联系,进而破坏其自身的进步。”内塔尼亚胡呼吁道,“不要破坏这个地区唯一捍卫欧洲价值和欧洲利益的‘西方国家’,阻止另一场大规模移民前往欧洲——停止攻击以色列,开始支持以色列吧!”

“我认为,欧洲必须决定是否要生存和繁荣,还是想要萎缩和消失。”内塔尼亚胡补充道,“我不是很‘政治正确’,但事实就是如此,无论是欧洲的安全未来还是经济前景。”

同时,被“出卖”的还有刚刚历史性访问以色列的印度总理莫迪。“我需要更多水,干净的水。我能在哪里得到它?拉马拉吗?”内塔尼亚胡模仿莫迪的语气说道。拉马拉是当前巴勒斯坦国的政府所在地。

对于美国的中东政策,内塔尼亚胡直言该国与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之间存在“很大问题”,但现在,“美国更多地介入了地区事务,(在叙利亚)实施了更多的轰炸。这是一个积极的事情,我们认为(极端组织)‘伊斯兰国’不是问题,可以接受,但无法接受伊朗。”

“今日以色列”还补充称,内塔尼亚胡在会谈中指责伊朗在靠近以色列边境的戈兰高地叙利亚一侧“建立恐怖据点”。他解释称,因此,以色列关闭了与叙利亚的边境。

对于这场闭门会谈意外被“直播”,以色列官员表示,这些言论与内塔尼亚胡过去多次在公开和私下场合的言论类似,并没有很“新鲜”。

在闭门会谈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内塔尼亚胡自嘲称,记者们已经有了相当全面详尽的会议通报了。内塔尼亚胡重申欧洲与以色列合作的重要性,并表示,以色列具有独特的功能:作为中东地区的“西方国家”,以色列能够使得对共同敌人极端伊斯兰武装的打击限制在地区内不外溢。

内塔尼亚胡同时宣布,维谢格拉德集团(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四国组织,Visegrad Group)的下一次会议将在耶路撒冷举行。

谢选骏指出:其实,以色列才是向欧洲大量输出难民的背后推手——巴勒斯坦难民如果不愿待在保留地里面,就只能前往其他地区,其中当然包括欧洲地区。那么,以色列为何认为“伊斯兰国不是问题,可以接受”呢?因为伊斯兰国只能威胁欧美的开放社会,不能威胁以色列的军事管制。以色列别的没有学会,把东欧和苏联的那一套全学会了,难怪他们和这些东欧国家(维谢格拉德集团——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四国组织,Visegrad Group)谈的如此投机,做的也会十分默契。以色列不是什么西方国家,只是一个“伪十字军国家”。以色列的骨子里就敌视基督教,它和那些东欧共产党的无神论社会一拍即合。



【027、以色列总理恶意诅咒中国的辛德勒】


《中国辛德勒何凤山:冒险拯救数千犹太人生命》(2012年05月16日 法治周末)报道:

2012年5月4日,美国前众议员代表团一行赴湖南省益阳市博物馆参观,在得知何凤山拯救犹太人事迹后,均被何凤山的义举所感动。

何凤山1901年出生于益阳市赫山区龙光桥镇叶家河村,1938年至1940年担任中华民国驻维也纳总领事,1997年逝于美国旧金山。他在任职期间,面对德国法西斯的种族灭绝政策,勇敢地向犹太人发放通往中国上海的签证,挽救了数千名犹太人的生命,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2000年7月,以色列政府授予他“国际义人”称号,并在耶路撒冷纪念碑上为其刻下“永远不能忘记的中国人”。

“生命签证”

何凤山1901年9月10日出生于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21年考入长沙雅礼大学,1926年考取德国慕尼黑大学的公费留学生,并以特优成绩获政治经济学博士学位。他1937年任中国驻奥地利公使馆一等秘书。

1938年3月,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不久,希特勒命各国驻奥使馆,一律改为总领事馆。5月,南京国民政府委任原使馆代办何凤山为总领事。

纳粹分子大肆煽动反犹狂潮,犹太店铺被捣毁,大批犹太人送入集中营。面对灭顶之灾,欧洲犹太人决计出走,希望借此躲避纳粹魔爪。但是,取得一张出国签证难若登天。

当时,肯接纳犹太人的国家少之又少,而且签证条件极为苛刻。一位奥地利犹太幸存者回忆当年的绝望心情:“签证!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有关签证的消息中,我们醒来,就被签证问题缠绕。我们时时刻刻在谈论这个问题……我们能去哪里?白天,我们努力获得必要的证件、意见、印戳。晚上,在床上,我们做梦,梦里是长长的队伍,官员!签证!签证!”

1938年7月13日在法国埃维昂召开了讨论犹太难民问题国际会议,与会32个国家都强调种种困难,拒绝伸出援手。于是,素有世界自由港之称的上海,成为各国犹太人首选目的地。奥地利中国总领事馆就成了犹太人获取“生死签证”的最后希望。

国际形势风云突变,被推到历史风口浪尖的中国外交官何凤山向走投无路的奥地利犹太人伸出了援手。

17岁的犹太少年高德斯陶伯,曾先后奔走近50个国家驻维也纳总领馆而一无所获。绝望中的他,最后来到中国总领馆。出乎他意料的是,20份签证在很短的时间里拿到了。捧着这一大叠生死攸关的生命签证,想到全家逃离虎口美梦成真,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从1937年5月到任,至1940年5月离职,何凤山到底给犹太人签发过多少拯救生命的签证已难精确考证,一位犹太幸存者提供的护照原件表明,他1938年6月得到的签证号为238号,另一份7月20日的护照则显示,签证号已超过1200号。

据此计算,何凤山签发的护照至少有数千份。平均每月派发500多份,有时甚至达到900份。当时一艘轮船往返7趟,载着3600名欧洲犹太难民,来到东方避难天堂上海。

那时,持有中国领事馆签证的犹太人,不仅能合法离开维也纳,危急时刻还能将中国签证作为护身符,拯救自己的生命。上海成为当时世界上唯一向犹太难民敞开大门的国际大都市,顶峰时达3万多人,超过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南非、新西兰五国接纳犹太难民的总和。

冒险犯难

与犹太人非亲非故的何凤山,为何敢于顶住重重压力、冒险犯难,发放大批签证呢?

何凤山在《我的外交生涯四十年》一书中写道:“自从奥地利被德国兼并后,恶魔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便变本加厉,奥地利犹太人的命运非常悲惨,迫害的事每天都在发生。当时美国一些宗教和慈善组织开始紧急救助犹太人,我一直与这些组织保持着密切联系,我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全力帮助犹太人,大量犹太人因此得以活了下来。”他说:“看到犹太人的厄运,深感同情是很自然的,在人道立场上,帮助他们也是应当的。”

之前,何凤山在奥期间结识了白克三姐妹。白是维也纳大学博士,丈夫是奥地利教育部督学,他们对中国历史与哲学有浓厚的兴趣。白克大姐是企业家,二姐是影星。何凤山经常应三姐妹之邀去度周末,成了无所不谈的莫逆之交。

何凤山11岁的儿子何曼德,特别喜欢这几位洋阿姨,在与她们的交往中受益匪浅。曼德后来考入清华和哈佛大学,并成为诺贝尔奖得主约翰·恩德斯教授的得意门生,日后成为“干扰素”研究先驱之一,莫不得益于此。

对白克姐妹给曼德的教育,何凤山心存感激。他回忆:“曼德此时所受教育及指导,可以说影响了他的一生,至今记忆犹新。”可叹纳粹上台,白克大姐舍不得出卖工厂,须臾间,成了600万犹太冤魂中的一名。其中原因,仅是她身上有着四分之一的犹太血统!

成千上万类似白克家庭的悲惨命运,让何凤山拍案而起,不顾生命与政治风险,勇施援手,冒险一搏。

在纳粹看来,众多外国总领事中,只有中国总领事何凤山从不买账。令纳粹格外恼火的是,何凤山不仅公开与犹太人保持来往,而且还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保护。驻维也纳美孚石油公司经理罗森堡一家人,就是在何凤山亲自护送下,逃到国外。

那天清晨,何凤山约定为罗森堡送行。没想到这天所有奥地利的犹太人都突遭软禁。罗森堡打电话暗示何凤山不必前来。历来信守诺言的何凤山,尽管危险重重,依然按时前往。

一进罗森堡家,何凤山发现男主人已被纳粹带走,家人惊慌失措。正说话间,闯进两个盖世太保。何凤山在沙发上不动,并点燃了一支烟。

何凤山用流利的德语质问:“我是中国政府驻维也纳的总领事,请你放尊重点,我代表国家执行外交公务。罗森堡先生早两天就办理了中国签证,他的合法权益中国理当保护。我郑重声明请你们停止抄家,从速放人。否则影响邦交关系的后果,将由你们负责。”

义正词严的交涉,盖世太保悻悻而去。随后,罗森堡先生获释。为防意外,何凤山用总领馆车辆亲自护送一家人,逃离维也纳。

众多犹太人,正是因为有了何凤山发放的“生命签证”才得以逃出苦海、重见天日。现定居以色列的多伦先生,谈起救命恩人何凤山,老泪纵横。他回忆说:“何凤山与我们家比较熟,他亲自把我护送回家,并对我们说,只要他还有外交官的身份,只要他还住在我们家里,纳粹就不敢伤害我们。为了保护我们,自那以后,何凤山经常到我们家里坐一坐,看一看。”

不久多伦弟弟被捕,所幸,凭借何凤山亲自办理的中国签证,最终得以获释。1939年,兄弟二人于离开维也纳,来到巴勒斯坦。

当时6岁的伯纳德,父亲莫里斯是维也纳银行职员。反犹暴行爆发后,纳粹党徒破门而入,将家里洗劫一空,并将莫里斯送到达豪集中营。母亲史特拉凭借刚刚拿到的中国签证,送给纳粹当局查验,父亲得以释放。随后,一家三人转往上海。

现居加拿大的犹太妇女克劳蒂亚的父母,正是凭着中国签证到达上海,在此产下女儿。她说当时奥地利五十余国领事馆,只有中国外交官何凤山敢于帮助他们。因此,她对中国有着特殊的友好感情。

维也纳爱乐乐团首席小提琴演奏家格林伯特,早年随父母来到上海。在上海接受音乐启蒙,学习拉小提琴。多少年后,说起这段往事,小提琴家感慨万千,自己的生命与事业,全都是拜何凤山博士义举所赐。

加拿大克劳斯女士回忆:当年,她的丈夫在中国领事馆外排队等候时,见总领事的车经过大门,就从车窗把签证申请表扔了进去。结果,很快接到电话通知,拿到救命签证。

美国大名鼎鼎的亿万富翁———世界犹太人大会秘书长辛格的父母,也是何凤山义举的受益者。他含着泪水,激动地对人们说:“我父母的生命是何凤山博士救下的。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我一定要把他介绍给全世界的人。”

至于中国老百姓熟悉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生特医生,也是拿着何凤山签发的签证才来到中国。1939年,身为左翼人士的罗生特医生,来到上海。后来他参加新四军。成了四野一纵的卫生部长,被称作新四军中的“白求恩”。

重压之下

须知纳粹当权,政治气氛极度恐怖,加之国内官方奉行亲德政策,多有掣肘,何凤山承受怎样的政治风险,可以想见。

数千名犹太人拿到中国总领事馆签证,先后逃离奥地利。纳粹当局按捺不住了,开始寻衅报复。以总领馆租用犹太人房子为由,强行没收房产。

不得已,何凤山把领事馆搬到城市公园旁边一所公寓里。想不到,外交部分文未给租借费用,全由何凤山自掏腰包。即使如此,何凤山仍一刻不停,继续向犹太人签发“生命签证”。

在驻德大使陈杰眼中,维持中德邦交兹事体大,万万不能与希特勒唱反调。正因如此,他多次指示何凤山,大幅压缩对犹太人发放签证。

而何凤山以外交部训令对犹太人请求签证入境者不予拒绝为由,拒不受命。原来行政院长孔祥熙,一度公开对犹太人遭遇表示同情,并建议开辟海南岛容纳犹太难民。

只是最高领袖蒋介石欣赏纳粹政权,接受德国军事援助,聘用德国军事顾问。前往德国受训的蒋纬国,参与德国入侵奥地利的军事行动。南京政府对犹太人的政策,一夕生变。

审时度势,何凤山唯诺称是,言称等待国内指示;暗中加快发放签证。此时,正是纳粹屠杀犹太人的高峰期,每天都有几百犹太人被杀害,近千人被送进集中营。

作为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中国人,能见死不救吗?不停签吧,肯定要得罪顶头上司,自己的乌纱、饭碗难保。思想矛盾之际,何凤山记起中国一句古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眼下多发一张签证,就能多救一个犹太人的性命,能把千百个犹太人救出虎口,自己的乌纱丢了,饭碗砸了,又算得了什么。“做好事要做到底,继续签证,能多救一个,就多一条生命。”他勉励领馆员工,“大胆签发,上面追查,责任由我负。”

恰在此时,有小人诬陷何凤山出卖签证、贪赃枉法云云。大为光火的陈杰,立即派参事丁文渊前往调查。经过详细稽核,丁文渊未发现任何可疑之处。他百思不得其解,问:“为何外界传言签证有弊?”何凤山君子坦荡荡:“这是莫须有的罪名,若签证限制甚严,贿卖之事还可以说得过去,既然只要申请人提出申请,皆可以得到签证,人家何须花钱贿买?”一席话,掷地有声。

丁去后不久,尽管查无问题,具体承办签证的副领事周其库,莫名其妙被革去职务。此后,何凤山又遭军统调查。见调查一无所获,特务恼羞成怒,将手枪对准何凤山脑袋,气急败坏地大叫:“让我查出来我就崩了你!”何凤山微微一笑:“在下胆小怕事,为官尊上,保证绝无此事!”那人刚走,他便对部下低语:“我一个脑袋能换几千条生命,值!”

与亲德政策格格不入的何凤山,后被外交部记过一次。不久,借故调离维也纳,奉召回国。国民党退到台湾,何凤山逐渐被冷落,二战中那段违令发放签证的历史无人提及。

1973年,外交生涯长达40年的何凤山,黯然退休。台湾当局以无法说清驻奥期间200美元为由,指控其贪污,并悍然剥夺其养老金。

义举尘封六十载

1997年9月28日,历任驻奥地利、埃及、墨西哥、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大使的何凤山在美去世,享年97岁。台湾当局无动于衷,未派代表出席葬礼。倒是中国大陆驻旧金山总领事馆特意送上花圈,以示敬意。

女儿何曼礼在《波士顿环球报》刊出讣告,提及父亲曾向犹太人发放签证。美国犹太历史学家索尔,立即致电何曼礼,询问此事。随后,他找到当年犹太人及其后裔,并觅得何凤山亲笔签证。至此,这段尘封一甲子的历史浮出历史水面,赢得举世关注。

向来低调的何凤山,很少提起当年救助犹太人义举。何曼礼深情回忆:“父亲与他同年代的中国同胞一样,为百年来中国曾经饱受外国帝国主义的羞辱和迫害而深感义愤,立志不让这种羞辱继续下去。所以,父亲特别同情任何受到欺凌和迫害的人们。这也就是他单纯的帮助犹太难民的理由。”

她骄傲地表示:“我父亲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人,非常慷慨、大度,他认为帮助他人是很自然的事,即使从人道主义的观点出发,做这种事也是应该的。”

何凤山从未将救助犹太难民视为壮举,之所以不愿提及,是因为他觉得中国不是有一句“善欲人见,便非真善”谚语吗?“倘若救助在苦难中的人,是人自然而然该做的事,为什么还需要特别向别人提起或寻求表扬呢?”

对此,一位犹太幸存者感动不已:“有些人虽然早已不在人间,但他们的光辉仍然照亮世界。这些人是月黑之夜的星光,为人类照亮了前程!”

2000年4月中旬,江泽民主席访问以色列,以色列总理巴拉克,恳切表达他对何凤山的感激之情。以色列前驻华大使海逸达感慨道:“是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接纳了犹太人。”深入人心的中国儒家、道家文化使仁爱、互助超越了民族和宗教的界限。

2001年,联合国总部举办名为《生命签证:正义与高贵的外交官》的纪念展。在这次纪念展上,展出了二战期间,各国外交官拯救犹太难民的英勇事迹,何凤山是其中唯一的中国外交官。

因拯救犹太人数量最多,何凤山照片放置在正中央,最为抢眼。犹太人基金会颁奖表彰何凤山等10余位外交官,何曼礼代表已故父亲接受这份荣誉。一位犹太女子在其父签证前紧紧拥抱何曼礼,激动地说:“看见你,我好像看见了我父亲。”何曼礼也动情表示:“看见你,我也好像看见了我父亲。”

欧洲历史学家认为,何凤山救助的欧洲犹太人比其他任何人救得都多。义举经媒体披露,国际社会反响强烈,以色列人尤其感动。

近年来,美国海外遗产保护委员会和以色列文化协会,分别在中国上海、以色列特拉维夫和美国旧金山,为何凤山修建纪念碑。维也纳市政府在原中国总领事馆的旧址前用德文和英文镌刻着何凤山的动人事迹。

犹记得,十余年前,耶路撒冷举行隆重的“国际义人——何凤山先生纪念碑”揭碑仪式,石碑上刻着“永远不能忘记的中国人”。以色列总理沙龙在纪念碑前发自内心赞美:“他,不是英雄,也不是天使,他是上帝!”

2007年9月25日,何凤山骨灰运回湖南老家安葬。黑色大理石墓碑上,刻着先生的诗句:“大造生才非偶然,英雄立志岂徒然。而今愿集精与力,万里前程猛着鞭。”

余秋雨特意为其撰写墓志铭:公元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法西斯狂潮肆虐欧洲,数百万犹太人惨遭迫害。无辜平民死中求生寻找逃奔之路,多国政府慑于淫威拒收犹太难民。在此漫天黑暗间,维也纳一处屋宇灯火犹亮,一位东方外交官争分夺秒发放签证,帮助犹太难民逃到上海和其他地方……

谢选骏指出:“以色列总理沙龙在纪念碑前发自内心赞美:‘他,不是英雄,也不是天使,他是上帝!’”——这一魔鬼的报道是可能的吗?不是假新闻?如果真的不是假新闻,那么,以色列总理这岂不是把中国的辛德勒说成是魔鬼了吗?因为一个犹太人如果奉承别人是上帝的时候,那时候要小心他是在进行恶意的诅咒——因为这会触怒永生的上帝,而阿谀者和被阿谀者全都落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现在的问题是,鳄鱼者已在地狱里了,被他阿谀岂不等于是被他诅咒了吗?



【028、应对卡舒吉案川普要学犹太人吗】


《纽时:应对卡舒吉案 川普要学中国》(2018-10-23 纽时)报道:

特朗普总统3月份在白宫会见了沙特阿拉伯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

在制定和实施美国外交政策时,美国价值观的宣扬和我们自身利益的保护之间往往存在紧张关系。冷战即将结束时,我们对民主和自由市场的支持,与我们同苏联领导层合作,以实现和平解决冲突的努力是一致的。但有时候,有效的外交政策需要平衡我们的原则和价值观与地缘政治利益。这种平衡行为可能需要痛苦的妥协。

沙特持不同政见者、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贾迈勒·卡舒吉(Jamal Khashoggi)之死就是这样一个案例。如果他是在沙特政府的命令下,在伊斯坦布尔的沙特领事馆内被谋杀,那么此事对美国价值观的侮辱是显而易见的。反对杀害持不同政见者和支持自由而强大的媒体,这是美国的基本原则。

另一方面,沙特阿拉伯一直是美国的重要战略伙伴,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总统会见沙特开国者本·沙特国王(King Ibn Saud)以来就是如此。近年来,美国与沙特阿拉伯在对两国而言都很关键的问题上密切合作,稳定全球石油市场、打击恐怖主义和打击伊朗区域冒险主义只是其中的三个。我们还需要在一些双方没有达成100%一致的地方与沙特沟通,例如他们在也门大伤元气的战争以及他们与卡塔尔的冲突。

在对卡舒吉遇害作出反应时,特朗普政府应该平衡我们的价值观和利益。关键的第一步是确定事实。沙特政府应该对卡舒吉的死亡情况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详细说明。美国情报机构可以通过收集和评估必要材料,确定卡舒吉究竟出了什么事,以及是谁下的命令。例如:他的遗体在哪里?为什么?

不管是否是伙伴,如果确定是沙特政府安排的谋杀,特朗普政府应该提供迅速、坚定和实质性的回应,明确表示美国谴责这种行为。

乔治·H·W·布什(George H.W. Bush)在天安门广场屠杀事件后对中国的处理是一个好例子。

1989年6月,在北京等地发生了数周的和平抗议后,中国士兵袭击了天安门广场的示威者。估计死亡人数达到数千人。美国公众的反应先是恐惧,之后要求布什总统惩罚中国。

布什不得不做出一个折衷的回应,特朗普总统如今也必须如此。布什总统希望保护两国之间潜在的地缘政治关系,同时也让中国领导人知道,在将来,杀戮不能成为常态。在人权方面,美国不能被视为只知自身利益的纸老虎。

屠杀发生两天后,布什宣布了对中国政府一系列重大处罚中的第一个,其中包括暂停军售,并停止中美军方领导人之间的所有互访。随后实施了进一步的制裁,包括国会实施并得到政府支持的经济制裁。

但即使要惩罚中国,布什也仍努力维护两国的外交关系。他认为中国人的行为令人憎恶而且不容忽视,虽然让中国人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但实施制裁一事仍然让他感到无奈,同时也寻求缓解双方的关系疏远。布什派遣高级官员前往中国,让其领导人知道,虽然他不接受他们所做的事情,但他希望保持两国之间的关系。

如果沙特政府的责任得以明确,白宫应该采取什么具体的回应,鉴于不了解有关此事的情报报告,我不能对此提出建议。但白宫的反应应该包括对此表示明确反对,并传达这样的信息:改革而非压制是沙特阿拉伯最佳的前进道路。回应还必须反映出我们与沙特阿拉伯战略伙伴关系的实质和持久价值的清醒评估。

绝大多数人会不满于政府对这场危机的最终反应,特别是一方的强硬派现实主义者和另一方的强硬派理想主义者。尽管如此,美国官员应该考虑布什总统29年前对天安门广场事件的反应。现在是时候采取合理、谨慎的行动,充分考虑到我们的国家利益,以及我们的原则和价值观。

《沙特国王和王储会见遇害记者亲属 卡舒吉之子表示感谢》(2018年10月23日 沙特通讯社)报道:

(SPA)消息称,沙特阿拉伯国王萨勒曼·本·阿卜杜勒-阿齐兹10月23日在利雅得的雅玛玛宫会见了在伊斯坦布尔沙特领事馆遇害记者卡舒吉的亲属,其中包括卡舒吉的儿子。

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也参与了同已故记者亲属的会面。关于他可能参与杀害卡舒吉的讨论至今不断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

沙特通讯社表示,国王和王储就记者遇难表示了深切哀悼。卡舒吉之子就沙特领导层的哀悼向其表示了感谢。

22日,王储和国王曾与卡舒吉的儿子萨拉赫通电话,就卡舒吉之死向他及其所有家庭成员表示慰问。消息指出,萨拉赫感谢了王储和国王的慰问。

沙特籍记者贾迈勒·卡舒吉以批评利雅得的现行政策而闻名。他从2017年起长居美国,并担任美国《华盛顿邮报》评论员。卡舒吉10月2日进入沙特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总领馆后失踪。沙特总检察长10月19日夜发表声明称,卡舒吉在沙特驻伊斯坦布尔领事馆中与人争吵并发生肢体冲突后死亡。声明指出,目前已因此案拘留18名沙特公民,沙特情报总局副局长艾哈迈德·阿西里和皇家顾问卡赫塔尼被撤职。沙特驻伊斯坦布尔总领馆此前曾坚持声称卡舒吉是在离开总领馆后失踪的。

据阿拉伯天空新闻(Sky News Arabia)报道,沙特国王萨勒曼表示将对参与杀害卡舒吉的人追责,不论他们是谁。据报道,萨勒曼在沙特部长理事会会议上重申了查明卡舒吉死亡真相的相关措施。

谢选骏指出:纽约时报文不对题,什么“应对卡舒吉案,川普要学中国”,其实是说“应对卡舒吉案,川普要学犹太人”——这不仅因为纽约时报是犹太人办的,而且因为乔治·H·W·布什(George H.W. Bush)在天安门广场屠杀事件后对中国的处理的“好例子”,其实是基辛格等人犹太生意经。三十年来的事实证明,这种毫无原则的生意经已经害惨了美国,甚至让美国失去了伟大,不得不让离经叛道的川普来努力,试图“让美国再度伟大”了。当然,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是一种甚至更加阴险的犹太生意经——马克思主义蛊惑各个民族陷入自相残杀的阶级斗争和世界大战,以便为犹太复国主义大开方便之门。



【029、英国人是犹太灭绝营毒气室的先行者】


网文《灭绝营(Extermination Camps)》报道:

位于德占波兰、惟一目的是谋杀犹太人的纳粹营地。作为最终解决的组成部分,共有约3,500,000名犹太人死在灭绝营。最著名的就是波兰奥斯威辛-比克瑙(德文:vernichtunslager)。

随着1941年6月对苏联的入侵,纳粹开始系统地大规模谋杀犹太人。起初,成千上万犹太人遭别动队及其他团队枪杀。但纳粹很快就觉得,这种方法效率低下,他们转而寻找其它谋杀方法。不久,奥斯威辛和其它营地就开始了毒气实验。纳粹领导人注意到,毒气用于大规模屠杀行之有效,遂下令建造灭绝营,在那里用毒气杀害犹太人。

灭绝营建在德国于1939年占领的波兰地区。它们包括奥斯威辛的比克瑙部分(奥斯威辛二处)、海乌姆诺、贝乌热茨、索比堡和特雷布林卡。一些研究者还把有360,000名受害者的马伊达内克包括在内。

第一个建造起来的灭绝营是海乌姆诺,它位于罗兹附近,于1941年12月8日投入使用,1944年夏停止运行。受害者为毒气车所杀,约320,000人在那里遇害。

奥斯威辛既是集中营又是灭绝营。其灭绝营部分位于比克瑙,于1942年3月落成,最终在1944年11月关闭。在其两年半的运行中,约有一百万犹太人在使用齐克隆B毒气的毒气室中遇害。此外,成千上万吉普赛人和苏联战俘也在那里遇害。

贝乌热茨、索比堡和特雷布林卡都作为赖因哈德行动的一部分于1942年建成。贝乌热茨从1942年3月运行到12月,其间有600,000名犹太人在此遇害;索比堡从1942年4月运行到1943年10 月,有250,000人受害;特雷布林卡从1942年7月运行到1943年8月,有870,000人被杀。这些营地的遇害者是因一氧化碳窒息而死的。

灭绝营(德语:Vernichtungslager)和死亡营(Todeslager)一般都会被混合使用,并具体指用来作种族灭绝的营地。一般来说,死亡营是一个设立来杀害犯人的集中营。它们不是用来进行惩治犯罪行为,而是用来促进种族灭绝。在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死亡营就是纳粹德国在二战期间于被占据的波兰所建的灭绝营。此外,“灭绝营”有时也被政治示威者夸张地用来形容他们想嘲笑的监狱营地。

灭绝营历史

在纳粹统治下的欧洲,它的所有资源供德国利用,它的人民则作为德意志主宰民族的奴隶,那些“不受欢迎的分子”必须灭绝——首先是犹太人,其次是东方的许多斯拉夫族,特别是他们之中的知识分子必须被消灭。

犹太人和斯拉夫人都是劣等民族。在希特勒眼中,他们根本无权活在世上。而斯拉夫人中的一部分人,给德国主子做奴隶、耕耕地、开开矿,也许还有点用处,而东方几个大城市,像莫斯科、列宁格勒和华沙等,必须永远从地球上消灭掉。

欧洲的犹太人首先将被送到被征服的东方,然后劳动到死,活下来的少数体格特别健强的犹太人则干脆处死。至于原本就住在东方、已在德国统治之下的几百万犹太人,又该怎样处理呢?代表波兰总督辖区的国务秘书约瑟夫·贝勒博士提出了一项现成的处理方案。他说,波兰的犹太人将近250万,这些人“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他们是“疾病的传染者,黑市的经营者,而且不适宜于劳动”。这250万人不产生送走的问题,他们原来就住在那里。

但是在这个时候,纳粹领导人谁也不懂得几百万犹太人对德国将是多么有价值的奴隶劳工。实际上,直到1942年快到年底的时候,他们才明白过来,但为时已太晚了。刚开始他们只懂得一点:在修筑向东通往俄国的道路的工程中,使几百万犹太人劳累致死,得费不少时间。因此,早在这些不幸的人们累死之前——大多数人还根本没有被叫去参加劳动——希特勒和秘密警察头子希姆莱便决定采用更迅速的办法来处置他们。

纳粹德国设立的30多个主要集中营全都是死亡营,好几百万囚徒在这里挨饿受刑,最后死在这里。据统计,作为最终解决的组成部分,共有约3,500,000名犹太人死在灭绝营。毛特豪森集中营有一本死亡登记簿保存下一部分,那上面记载着从1939年1月到1945年4月死亡了3.5318万人。直到1942年底,对奴隶劳工的需要感到特别迫切时,希姆莱下令“务必降低”集中营中的死亡率。从1942年6月到11月,收容在集中营里的13.67万名囚徒中,死亡者约7.06万人,处决者9267人,“转移”者2.78万人。所谓“转移”其实就是送到毒气室。这样,剩下来可以当劳工的人就没有多少了。

灭绝营的简要历史

随着1941年6月对苏联的入侵,纳粹开始系统地大规模谋杀犹太人。起初,成千上万犹太人遭别动队及其他团队枪杀。但纳粹很快就觉得,这种方法效率低下,他们转而寻找其它谋杀方法。不久,奥斯威辛和其它营地就开始了毒气实验。纳粹领导人注意到,毒气用于大规模屠杀行之有效,遂下令建造灭绝营,在那里用毒气杀害犹太人。

灭绝营建在德国于1939年占领的波兰地区。它们包括奥斯威辛的比克瑙部分(奥斯威辛二处)、海乌姆诺、贝乌热茨、索比堡和特雷布林卡。一些研究者还把有360,000名受害者的马伊达内克包括在内。

第一个建造起来的灭绝营是海乌姆诺,它位于罗兹附近,于1941年12月8日投入使用,1944年夏停止运行。受害者为毒气车所杀,约320,000人在那里遇害。

奥斯威辛既是集中营又是灭绝营。其灭绝营部分位于比克瑙,于1942年3月落成,最终在1944年11月关闭。在其两年半的运行中,约有一百万犹太人在使用齐克隆B毒气的毒气室中遇害。此外,成千上万吉普赛人和苏联战俘也在那里遇害。

贝乌热茨、索比堡和特雷布林卡都作为赖因哈德行动的一部分于1942年建成。贝乌热茨从1942年3月运行到12月,其间有600,000名犹太人在此遇害;索比堡从1942年4月运行到1943年10 月,有250,000人受害;特雷布林卡从1942年7月运行到1943年8月,有870,000人被杀。这些营地的遇害者是因一氧化碳窒息而死的。

奥斯威辛

但是在实现“最后解决”方面,取得进展最大的正是在灭绝营中。最大的也是最出名的灭绝营是奥斯威辛,它有四个大毒气室和附设的火葬场,处死和焚化的能力远比特莱勃林卡、贝尔赛克、锡比堡和切尔诺等其他集中营为高。它们都是在波兰境内。在里加、维尔纳、明斯克、考那斯和利沃夫附近,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灭绝营,它们与大的几个营有一点不同,就是用枪杀而不用毒气。

送往毒气室去的死难者是被“挑选”出来的。之所以要挑选,是由于并不是所有囚犯都要消灭——至少不是立刻消灭,因为要把其中一些人送到伊·格·法本化学厂和克虏伯工厂去做工,直到他们耗尽了精力,够上“最后解决”的条件时为止。

有时候对少数“特别囚犯”则干脆注射石脑油杀死。集中营纳粹医生奉命要填写一般的死亡证明书,当然死亡原因一项随便怎么填上都可以。

“挑选”哪些犹太人去劳动、哪些犹太人立即用毒气熏死的工作,是在被害人一下货车,就在铁路的岔道上进行的。他们被锁在货车里,既没有饭吃又没有水喝,有的长达一星期——因为许多人是从法国、荷兰、希腊那样遥远的地方运来的。虽然出现了夫妻、子女被强行拆散的悲惨情景,但是正如幸存的人所说,他们谁也想不到自己将落到怎样的下场。事实上有些人还拿到印有注着“瓦尔德湖”字样的美丽的风景明信片,要他们签上字寄给亲人。明信片上印有这样的话:

我们在这里过得很好。有工作做,待遇也不错。我们在等待你们的到来。

从近处看,毒气室以及附设的焚化场丝毫不是外表可怕的所在;你怎么也看不出这会是这样一个所在。上面是修整得很好的草地,草地四周还种上花;入口处的牌子上写有“浴室”字样。对此毫不生疑的犹太人以为德国人只是把他们带到浴室来消灭虱子,因为在所有集中营消灭虱子是很普遍的事情。而且他们在进去时还有美妙的音乐伴奏哩!

此时演奏的是轻音乐。德国人从囚犯中挑一些人组成了一个乐队,参加乐队的都是年轻貌美的女郎,她们一律身穿白衬衫和海军兰的裙子。在挑选送进毒气室的人时,这个独特的乐队就奏起《快乐的寡妇》和《霍夫曼故事》中的轻松曲调。她们不演奏庄严的、沉重的贝多芬作品。奥斯威辛的死亡进行曲是直接选自维也纳或巴黎轻歌剧的轻快欢乐的曲调。

伴随着这些令人回忆起幸福和快乐年华的音乐,男女老幼被带进“浴室”,一到里面,就有人要他们脱下衣服准备洗“淋浴”,有时还领到毛巾。然而等他们一走进“淋浴间”,这才开始看出有些不对头了,因为多至两千人像沙丁鱼似地被塞进了这个房间,根本无法洗澡。这时重实的大门马上推上了,加了锁,还密封起来。死亡室的顶上砌有蘑菇形通气孔,它们给修整得很好的草地和花坛掩盖得几乎一点也看不出来。这时勤务兵们站在这些气孔旁边,准备好一接到命令,就把紫蓝色的氰化物或称“齐克隆B”的结晶药物投下去。

有一个时期,指挥勤务兵们把药物投下去的是一个名叫莫尔的中士。“好吧,给他们点东西尝尝。”他说完就会大笑一阵,药物就从气孔里倒进去,倒完马上把气孔封上。

刽子手们通过门上装着厚玻璃的窥视孔可以看到里边的情况。这时下面那些赤身露体的囚犯们有的仰头望着滴水不出的莲蓬头,有的望着地上在纳闷,为什么看不到下水道。毒气发生效果需要过一些时间,但是囚犯们不用多久就看出毒气是从上面的气孔放下来的。这时人人都吓慌了,一齐向离管子远的地方拥去,最后冲到巨大的铁门旁边。在大门附近,他们堆成了一个金字塔,人人身上发青,血迹斑斑,到处湿漉漉的。他们互相抓着、掐着想爬过去,一直到死还不松手。

大约二、三十分钟以后,这一大堆裸露的肉体都不动弹了,抽气机把毒气抽掉,大门打开,“特别队”的人员进来接手工作了。这些“特别队”员都是被囚禁的犹太男子,营部答应他们免于一死,并给以足够的食物,作为他们做这种人间最可怕的工作的报酬。他们工作时都戴上防毒面具,穿上胶皮靴,手拿水龙头。

当时德国商人为了争夺建筑这种屠杀和处理尸体的新设备和供应这种致人死命的蓝色结晶药物,曾经展开了激烈的竞争。艾尔福特的制造加温设备的托夫父子公司在投标建造奥斯威辛的火葬场时,获得了成功。

做这种骇人听闻的生意的,在德国不只是托夫父子公司这一家。其他许多集中营对死尸的处理,也曾引起商业竞争。例如,柏林的第迪尔工厂曾投标在贝尔格莱德一个纳粹集中营装置一座焚尸炉,并且自称这座炉子可以生产十分优良的产品。

另外一家钻营贝尔格莱德这种生意的公司是科里公司。它强调在这方面有极丰富的经验,因为它已为达豪建造了四座焚尸炉,为卢布林建造了五座,它们在实际运用中都令人十分满意。

德国的自由企业尽了极大努力,利用上等材料,提供精湛的技术,还是满足不了焚烧尸体的需要。在许多集中营,结构完善的焚尸炉远远赶不上需要,尤其是1944年的奥斯威辛集中营,它每天要焚毁6000具的尸体。仅在1944年夏天的46天中,这个集中营杀死的匈牙利犹太人就达25万至30万名。甚至毒气杀人室也赶不上需要,而不得不用特别的行动队的办法进行集体扫射。尸体干脆扔入壕沟焚烧,其中许多尸体只烧毁了一部分,然后就用推土机推上土埋起来。到最后,集中营长官都抱怨焚尸炉不仅不敷应用,而且“不经济”。

用来杀死受难者的“齐克隆B”结晶药物是由两家德国公司供应的,它们都从伊·格·法本化学公司取得了专利权。这两家公司就是汉堡的特奇—施塔本诺夫公司和德骚的达格奇公司;前者每月供应2吨氰化物结晶体,后者每月供应0.75吨。

在这种灭绝人性的死亡集中营里,到底屠杀了多少不幸的、无辜的人?人们将永远无法知道它的确切数字。这些人中大多数是犹太人,但也有许多别的人,特别是苏联战俘。

在希特勒眼中,犹太人和斯拉夫人都是劣等民族,他们根本无权活在世上,必须永远从地球上消失。于是,希特勒便用各种方法杀死他们,其中最好惨绝的便是集中营。

纳粹德国设立的遍布各国的30多个主要集中营全部都是死亡营,好几百万平民及战俘都在这里挨饿,最后死在这里。

谢选骏指出:为何“纳粹领导人会注意到,毒气用于大规模屠杀行之有效,遂下令建造灭绝营,在那里用毒气杀害犹太人”?因为显然,纳粹元首希特勒在一战期间曾经饱尝毒气弹的摧残,所以变为战争狂人,进而套用毒气用于消灭政敌。不仅如此,由于英国毒气所催化的变态狂人希特勒本人就是一个“四分之一犹太人”(他的犹太祖父强奸了他的日耳曼祖母结果生下了他的混种爸爸),所以,“英国人是犹太灭绝营毒气室的先行者”就有了双重证据——希特勒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批毒气受害者”。“英国人给出了奥斯维辛等毒气室样板”,就像“国民党给出了1960年代中国大饥荒的预案”——因为,如果不是国民党的穷追猛打“造就了一大批死里逃生的长征饿鬼”,共产党也许不会产生如此强烈的报复心理,非要把老百姓整残整死不可。正如没有一战造成的俄国饥荒,布尔什维克也许不会集体消灭自由农民,结果导致苏联的特大饥荒。这就是“历史的力学原理”!



【030、犹太共产主义教程】


网文《犹太人与共产主义》说:

在中国,很多人知道马克思,但很多人不知道马克思是犹太人,知道列宁,知道托洛斯基是托派,又有多少人知道列宁是犹太人,苏联红军的缔造者、十月革命的组织者、“枪杆子里面出政权”首创者是托洛斯基,十月革命领导人斯维尔德洛夫(全俄中央执委主席)、季诺维也夫(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加米涅夫(莫斯科苏维埃主席)、捷尔仁斯基(全俄肃反委员会主席)、季维诺夫(外交人民委员)、乌里茨基(彼得格勒肃反委员会主席)……都是犹太人。在前苏共第一届中央政治局24人中犹太人就有16人。由于卢森堡、海尔夫曼、库莉赫芙、库恩、艾斯纳等名震欧洲的犹太男女革命家惊人的承受力和殉道者般的牺牲精神,在整个20世纪成为中国和全球激进主义革命精神源泉的历史运动和世界思潮,曾一度被称为“犹太共产主义”、“犹太国际主义”和“犹太布尔什维克主义”。苏联操控的共产国际在上世纪20年至40年代派驻中国的代表和顾问,也流淌着浓度甚高的犹太血统。在前东欧国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队伍里活跃着一大批的犹太革命家。直到今天,马克思主义仍然是中国宪法和一切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基础。 

当我们知道这些以后,我们不禁会问,犹太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热情去追求共产主义呢,为什么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去帮助自己寄居的国家进行“伟大的革命”呢?他们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呢?难道真的是一种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吗?雷锋般无私的行为吗?还是其中有巨大的利益的驱使呢?为什么各国的共产党领袖中有大量的犹太人呢?甚至苏联的上层犹太人占了大量的比重?为什么在二战前后斯大林清洗的党员中竟是以犹太人为主呢?大家还记得中共一大的共产国际代表是荷兰犹太人马林吗?

犹太人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核心就是建立大同世界。实际上就是在鼓吹民族虚无主义和国家虚无主义,主张工人无祖国。马克思主义强调用阶级性的观点来解释民族关系,实际上就是采取分化手段,把所有非犹太民族分化为统治阶级和劳动人民两种,通过团结非犹太民族的无产阶级来反对非犹太民族的资产阶级的方式来建立大同世界。要尽量避免出现一切非犹太民族中的各个阶级团结一致地来迫害犹太人。

还有,犹太人自己没有祖国,没有建立自己的民族国家(在马克思的19世纪)。所以,一无所有的犹太民族当然希望全世界其他的非犹太民族都民族虚无主义,国家虚无主义了,这样,犹太人也就不会因没有自己的国家而在当时所寄居的那些欧洲国家遭受迫害了。

可是,犹太人自己却从来都不相信什么工人无祖国,国家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之类。他们一方面忽悠别人信仰马列主义,一方面自己却在搞所谓犹太复国主义。犹太人建立“以色列”这个国家的行为本身就已说明了,他们自己是怎样信仰马克思的“国家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

最后,凡是实行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民族理论的国家,最终下场只有一个:分裂。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解体就是最好的例子!

不是说,马克思的民族理论不好,恰恰是因为它太好了,所以上述国家才必然分裂。因为任何理论首先必然要为创造者本人服务。由于马克思是犹太人,所以,马克思主义在解决民族问题时必然要体现出对像犹太民族这样的弱势群体倾斜。

换句话说,马克思民族理论本质上是就是在挑战、弱化、甚至削弱一个国家主体民族的理论,不如此的话,那么在该国生存的犹太民族就难以生存。

共产主义的死结在于他的创始人马克思本人就是犹太人,而马克思时代的犹太人在全世界还没有自己的祖国。所以,对于当时尚处于寄生于欧洲各国的犹太人来说,他们最害怕的就是所在国的民族主义。

故此,马克思先生巧妙地提出了所谓“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动听口号,试图以所谓阶级问题掩盖民族问题存在的实质,把一切民族矛盾解释为阶级矛盾,归罪于统治阶级对各族人民的挑拨和压迫。只有这样解释,就可以成功地分化欧洲各国的基层民众和其统治者之间的关系,要尽量避免出现犹太人所寄居国家的统治者和人民上下一致地排斥、打击犹太人的局面。

另外,马克思主张的“工人无祖国”这种高尚的“世界主义”理论,其实在本质上就是在鼓吹“民族虚无主义”和“国家虚无主义”,因为这对于犹太人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一个没有祖国在世界各地到处流亡的民族一方面是嫉妒那些民族国家,另一方面,出于生存的需要,一个民族主义太强的国家也往往不利于犹太民族在这样的寄居国生存(比如日尔曼民族主义和大俄罗斯主义)。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最关键一点。那就是真正的犹太民族精英往往是向其他国家人民兜售他们这一套“世界主义”、“工人无祖国”、“追求大同世界”主张的共产主义理论。譬如说,俄国“十月革命”的领导者和苏联红军的奠基人有“红军之父”之称的托洛茨基,克格勃组织的前身“契卡”的创造者来自波兰的捷尔任斯基,1919年柏林起义的两位核心领导者卡尔·李卜克内西,出生于波兰的罗莎·卢森堡,以及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首任主席季诺维也夫,以上的这些人都是犹太人。另外,还需要特别强调的一点就是:在当时的沙皇俄国,犹太人人口比例很低,但是在当时红军中却有40%的军官来自犹太人,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犹太人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有一种其他民族所不具有的特殊的热情——这种热情是真的出自拯救世界责任的坚定信仰还是别有一番风景呢?我们不得而知。

不过,我们却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就是犹太精英们特别地希望世界各国人民都相信他们所缔造的共产主义理论所主张的“工人无祖国”,“民族虚无主义”和“国家虚无主义”。但是,犹太精英真正在做什么呢?——是的,他们正在谋划复国运动,在他们对英美等大国不断游说下,1948年成立了以色列。多么滑稽啊,犹太人自己不相信民族虚无主义和国家虚无主义,因为以色列建国本身就是对这种理论最大的嘲讽。可是,他们却还在世界上鼓吹其他民族相信他们的共产主义学说。用某位伟人的话说,就是:“对别人是马列主义,对自己却是自由主义!”——这种评价用在犹太人身上真是太合适不过了。

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传统上士大夫们深受儒家文化中的夷夏之辨思想的影响,而士人政治又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以来的立国精神。当然,在儒家文化影响下强调的是以夏(改)变夷精神而不是共产主义所鼓吹的民族虚无论。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灿烂,其中儒家文化可以说在之中起到了对百家文化归纳总结而集大成,正是有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特别是在处理民族关系上以“夷夏之辨”为总纲的精神。所以,中国才始终强调了是以华夏/汉族为本去同化四方异族。

可以说,儒家文化的立论其本身就是服务于华夏民族(汉民族)发展的需要。而显然,共产主义理论不是这样的。在具体的民族政策上,共产主义民族理论与儒家文化中所主张的辨夷夏及华夏本位宗旨相较,是每与其反。所以,你不能简单地说那是共产主义不适应中国——因为它的奠基者就没打算为中国服务,或说像它的理论所主张的那样去服务世界。譬如说,同样实行社会主义的南斯拉夫和苏联就是因为实行了这样的民族理论而瓦解的。

可以说,某种角度上说,共产主义理论的本来服务宗旨实际上就是为当时(19世纪)在世界上处境艰难的犹太人寻求一条新的发展之路的一种尝试。

列宁也有四分之一的犹太血统,某种意义上,苏联十月革命是犹太革命家和思想家在俄罗斯这个欧洲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的最薄弱的地区,利用社会底层劳动人民的无知、野性和幼稚首先发动了一场由犹太人领导的大革命,并通过他们在中国的代理人把这个种子撒在中国的土地上,共产主义迷梦传播和存在的几十年里,在各民族中造成的屠杀和灾难一点也不逊于纳粹德国在世界范围造成的人类灾难,马克思宣扬的阶级对立观造成了非常极端的民族内部对立,一般来说,人类社会不平等的社会结构会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而逐渐调整,共产主义如果不采取革命的形式,而是以社会改良的形式逐渐释放它的积极因素可能会更好一些。

总之,犹太人是非常复杂的一个民族,外族人很难正真进入他们的思想文化圈子并了解他们的意图,再加上他们也确实是太深沉阴唳了,所以其他性情耿直开朗的民族自然对他们容易产生憎恶和恐惧感……部分解释了排犹主义在欧洲的盛行,抑或者,是排犹主义的盛行导致了犹太人的深沉?

不要忘记犹太人这个民族产生了大量的哲学家和科学家,这个民族很擅长理性的思考问题,而且血管里天生就流淌着商人精明的血液。善于算计别人是犹太人的本色。

犹太人制造出了共产主义学说,从此让这个世界一直在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世界之间搏杀,而犹太人自己却根本不相信,他们乐得从中渔利。

共产主义不过是个虚招而已,犹太人真正要实行的就是“犹太复国主义”而已。

现在,犹太人的目的终于达到了。世界因美国和苏联的冷战,因自由主义与共产主义阵营在朝鲜、越南的热战而矛盾激化……

二战后铁幕的开启,使得世界被两个超级大国所主宰。犹太人得益于此,力争做平衡大国在中东势力很重的砝码,美国与苏联都想拉拢他们,至少在以色列建国初期是如此。尽管后来苏联站在了阿拉伯世界一边,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在以色列建国初期苏联还是想积极拉拢犹太人的。而犹太人也乐意在美国与苏联人之间左右逢源。

联合国在1947年4月28日开始讨论巴勒斯坦问题,经过长达7个月的调查和辩论,于11月29日召开联合国大会,在大会上,美国和苏联等33个国家表示赞成,阿拉伯等13国表示反对,英国等10国弃权的投票结果,通过了“巴勒斯坦将来治理(分治计划)问题的决议[第181(二)号]决议”。

看见了吗?——至少在以色列建国时期,美国和苏联人都被犹太人高明地操纵着,为其所驱使。

二战后特别是经历德国人灭绝政策屠杀后,全世界不到600万的犹太人,却能高明机智地操纵两个意识形态根本对立的两个超级大国为自己所用,否则我们很难想象,在中东几乎毫无任何根基的犹太人竟然能复国成功。这在其他民族看来不可能完成的天方夜谭却在犹太人手里真的实现了……

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啊!——看来上帝还是公正的,幸亏这个世界上犹太人还是很少的,否则犹太人真可能把我们吞并掉。

“阶级斗争”这个概念其实就是起源于宗教信徒们的“圣战”观念,在教徒们的眼中世界的历史就是一部斗争史、传教史。教徒们和异教徒的“圣战”斗争从始至终都没有停止过,当然在世俗人、文明人眼中,这种宗教史观相当的野蛮。话说回来“马克思主义”实质上是犹太教精神的旁支,所以其精神结构会和脱胎于犹太教精神的基督教、伊斯兰教高度一致。

马克思是个犹太人,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精神结构,与犹太文化的内在精神结构是统一的,犹太教有内在的精神结构,可将其归纳为“五大要素”,即“上帝—选民—救世主—善恶决战—天国降临”。

第一个要素——上帝——上帝是唯一的,绝对的,只能崇拜上帝,不能崇拜任何其它的神。上帝的意志是至高无上的,不可抗拒的。以后的基督教、东正教、Ysl教的一神论思想,都是从犹太教中生长出来的。

第二个要素——选民——选民是犹太人。《圣经》上说,上帝与犹太民族签约,犹太民族承担着上帝的任务,肩负着神圣使命,是上帝的特殊选民。耶稣也说,人类的拯救,只能来自犹太人。

第三个要素——救世主——出自犹太人,弥赛亚将降临人世,拯救人类,将人类引向上帝。犹太教坚持认为,弥赛亚还没有降临。基督教认为,弥赛亚已降临,这就是救世主耶稣。

第四个要素——善恶决战——最后的审判之日,善恶决战到来,恶者被消灭,跌入地狱,善者蒙上帝荣光。

第五个要素——天国——最后的审判,善恶大决战后,天国降临,善者进入天国,享受永恒幸福。

马克思主义号称唯物主义,反对宗教,其实它的反宗教情节是在反对异教的需求上的,其本质也是一种宗教。在政治学层面,马克思主义也具有五大要素,即“历史的规律(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规律选择了无产阶级—无产阶级先锋队共产党—最后的斗争—共产主义。

我们可以把犹太教的“五大要素”和马克思主义的“五大要素”对应排列起来,相信大家可以轻易地发现其中的对应关系。

上帝(上帝意志)——物质(客观规律)

选民(犹太人)——无产阶级(工人阶级)

救世主(弥赛亚)——共产党(无产阶级先锋队)

善恶之战(最后审判)——最后的斗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最后决战)

天国降临大地——建立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的内在结构,与犹太教的内在结构完全统一。它是包括马克思在内的犹太人们,它借鉴了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成果,19世纪英国最新的经济学成果,剩余价值;和德国的古典主义哲学成果,在犹太教精神结构架重新构建的新式宗教——马克思主义,这种(世俗)宗教不过是再次展现了犹太教的内涵,并无什么科学含义,其声称的人类最终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不过是法国空想社会家们空想出来的,让犹太人借鉴了来代替了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教义中的天空罢了,实质上是一个并不存在的幻想罢了。

谢选骏指出:上面这篇文章,可以说是《犹太共产主义教程》——它并不一定完全精确,但大致无误,就是说,欧洲犹太人用共产主义教程,取代了中东闪族人的宗教课程。但是现在,中东穆斯林苏醒了,开始还原宗教课程。为什么中东人首先苏醒?因为他们被犹太复国主义的世俗主义首当其冲地击溃了,无奈之下,只有躲避到古代宗教的庇护之下,这些宗教,其实早就被他们自己的祖先抛弃了。



【031、犹太教不爱自己的邻人】


《美国夫妇的“秘密同性恋色情王国”》(BBC 2019年12月15日)报道:

卡伦(Karen)和巴里·梅森夫妇(Barry Mason)的工作显然不在他们的职业规划里,他们甚至都不能公开谈论自己是做什么的。 多年来,这对夫妻经营着洛杉矶最著名的同性恋色情商店,并在美国各地发行成人用品。

表面上看,他们是一个受人尊敬的家庭。卡伦曾是芝加哥和辛辛那提著名报社的记者。巴里曾是电影特效工程师,他参与过的电影包括《星际迷航》和《 2001太空漫游》的制作。他们在一个犹太社区的单身之夜活动上相识,三个孩子会去安息日活动,做祷告,在学校学习刻苦。

在1970年代中期,巴里曾是发明家。他发明了一个肾脏透析机的安全装置。但当时要买他发明的公司提出他无法负担的保险要求,致项目突然下马。整个家庭因此陷入财务困境迫。

巴里为《星际迷航》做电影特效。 那时卡伦在《洛杉矶时报》(LA Times)上看到了一则招聘广告,一份发行色情月刊杂志《好色客》(Hustler)和色情大亨拉里·弗林特(Larry Flynt)生产的其他商品的工作。梅森夫妇从此踏入色情行业。

他们的确是做生意的料。最初几周,卡伦和巴里付出的努力很少但收到5000份订单,他们开车到整个洛杉矶地区送货上门。尽管《好色客》是异性恋色情杂志,但弗林特不久也接手一些倒闭的同性恋色情出版物,这些出版物也成为梅森夫妇业务的一部分。

数年后,当洛杉矶最著名的同性恋色情书店 ——位于西好莱坞的“书圈”(Book Circus)书店老板遭遇财务危机,梅森夫妇恰好有能力买下了它。1982年,卡伦和巴里将其改名为“书的圈子”(Circus of Books),它不只是一家色情商店,还是洛杉矶同性恋社区的据点和聚会场所。

他们给三个孩子:麦卡(Micah),瑞秋(Rachel)和乔什(Josh)严格指示: 来到店里的时候,不得观看或触摸任何产品。也不得向诉朋友说出店铺的名字。卡伦说:“我们压根儿不希望他们知道我们做什么。我们不谈家里的生意。我们有一家书店,这就是我们要人们知道的。”

但这些措施并未完全奏效。长子麦卡偶然发现卡伦汽车后备箱里的色情录像带。实际上,瑞秋14岁仍不知色情为何物时从朋友处了解到了家里的秘密。她很震惊。父亲巴里很悠闲自在,但母亲则非常虔诚和有道德感。瑞秋将父母视为普通的小生意人,有个家庭作坊。瑞秋说:“但于我而言,父母和那些有反文化行为的人截然不同。”乔什补充说:“我们还算是个正常的家庭”,“我们努力成为外人眼里的完美家庭”。

在卡伦和巴里的管理下,书店获得商业成功,不久后他们在该市的银湖(Silverlake)地区开设第二家分店。他们还开始制作同志色情影片,并由杰夫·斯特里克(Jeff Stryker)主演(后来他被称为“色情片的卡里·格兰特”)。与此同时,他们继续自己的色情消费品发行业务,但这几乎引致灾难性后果。

里根总统已明确表示反对色情,并称其为“一种污染”。他命总检察长埃德温·梅斯(Edwin Meese)调查该行业,并于1986年发表了2,000页的《梅斯报告》。与此同时也引入新的起诉策略,这使梅森一家的业务面临压力。此后一段时间内,为了安全起见,分销商只在熟人间兜售。但有一天,一名职员犯了一个错误。一位客户打电话订购了三部电影,并要求寄送到“乔的视频商店”。员工把信息输入商店的数据库并把货寄出。实际上,该名客户是联邦调查局。

商店被搜查的时候,像极了好莱坞的方式。调查人员荷枪实弹冲入店里,梅森夫妇被控在美国非法运输淫秽材料。孩子们当时并不知情。巴里面临五年监禁和重罚。商店似乎也得关门了。不过梅森一家的律师没放弃。他辩称他们受《第一修正案》保护。该修正案保证言论自由,并强调这种严厉的惩罚会对家庭造成严重影响。最终巴里认罪后被释放,不必进监狱,商店保持营业。

在艾滋病时代,卡伦和巴里是模范雇主。巴里会拜访那些生病或临终关怀医院艾滋病患者。患艾滋病的雇员不该工作,不然会失去医疗保险。但卡伦让身体情况好一些的员工偷偷地来上班,多挣点儿钱。她说:“我让他们上班并付给他们现金,这样虽然违法,但让他们保持尊严,因为我一直觉得工作很重要。”许多雇员没有家人关怀,但死后,卡伦和巴里会收到他们家人询问。

尽管他们长期参与洛杉矶的同性恋社区,但在梅森家中从未谈起过性相关的话题。不过私底下,长女瑞秋过上了同志的生活,并在父母不知情时偷偷溜出去。她说:“我去过同性恋俱乐部,我有未成年身份证,所以我可以去看变装秀,对此我感到非常兴奋。”尽管她从未正式出柜,但瑞秋一直都很有艺术范儿和叛逆,因此当她带一个女孩参加高中毕业舞会时也就不足为奇了。但聪颖的小儿子乔什,背负着母亲的所有期望,却因自己内心的秘密而挣扎。乔什说:“我继承了妈妈追求完美的雄心,我想变得完美。”在要返回大学的一天一晚,感觉压力山大: “我刚开始在便利贴上写上‘我是同性恋’。桌上散落着笔和纸。”

此前因为担心会被赶出去,他已做好离家的准备。他说:“我订好了机票。因为这种情况不是不可能。”卡伦的回应是,他们将永远在一起。“我说,‘你确定吗?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一定是上帝在惩罚我!’”卡伦说, “就我而言,同志没有什么不好的,就是做好有个同性恋儿子的准备!”

卡伦后来意识到自己的反应伤害了乔什,但她也发现很难与儿子谈他的性取向,因此她决定,自己需要帮助控制自己的情绪。她说:“我需要学习如何做同性恋者的父母。”“我加入了一个名为PFLAG(同性恋者的父母和朋友)的组织。我必须接受它,并承认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更多的是父母的期望而不是孩子的。当涉及到我儿子时,我意识到,我对同性恋者的一些想法需要改变。”后来,巴里和卡伦成了PFLAG的大使:帮其他人了解孩子的性别和性别差异。

大约在本世纪初,互联网广泛普及,作为一家提供顾客社交和特种图书服务的社区类书店,Circus of Books开始走下坡路。两家分店分别在2016年和今年2月关门。“当那家店关门时,人们的反应令人难以置信。人们走进来,然后泪流满面。我的意思是,人们从前门走进来,我们只在哭泣,”瑞秋说。

许多老顾客和前雇员感到悲哀, 这个曾经唯一一个让他们感到安全的场所,也是洛杉矶同性恋史的一部分就这么消失了。但卡伦说,作为一名老板,日渐萧条业务让她无法提供给员工像过去一样的福利。 她说:“我尽我所能确保他们或是上学深造,被纳入教育计划,或者至少能找一份兼职做。”“关门对我来讲,还过得去。”

谢选骏指出:这对夫妇“美国夫妇”其实是“信奉犹太教的夫妇”——因为他们做安息日礼拜。犹太教对信奉犹太教的人和不信犹太教的人,采取双重标准,因此不爱自己的邻人。在犹太教的定义里,危害犹太教外的人民,不属于犯罪。基督教就是来改变这一恶劣习俗的。其实在旧约的先知书里,已经出现了“外邦人的光”这一概念,开始了对于教内教外一视同仁的“普世主义”的态度了。但是,犹太教最终拒绝了这一改变,并把耶稣基督钉死在十字架上,并要自己的子子孙孙与上帝永远为敌了。犹太教徒不爱自己的邻人,所以邻人也没有办法爱他们了。犹太教不爱自己的邻人,再守安息日也是没用的,因为他们会利用安息日危害邻人。



【032、犹太教不相信圣经】


世人有一个普遍的误解,认为圣经是犹太教的产物。

其实谢选骏的研究早就指出了:犹太教产生于欧洲中世纪,是旧约圣经和塔木德的混合主义产物,其时间要晚于基督教的产生。而且是在基督教的影响和刺激下发展起来的。犹太教与耶稣降生和基督教产生之前的旧约信仰不同,因为旧约信仰是通过耶路撒冷的圣殿活动来维系的。

现在人们看到的犹太教,是在公元70年“第二圣殿被毁”后逐步形成的。自公元70年罗马人摧毁犹太教耶路撒冷圣殿,至公元630年阿拉伯人兴起这段时期,称为“拉比犹太教时期”,以区别于旧约信仰和圣殿崇拜。耶路撒冷圣殿的被毁,标志着“第二圣殿”时期的结束。在此前阶段,圣殿不仅是旧约信徒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而且更主要的是神权与世俗王权互相结合的主要像征。所以圣殿一旦被毁,它所造成的影响必然是十分复杂的。一方面,旧约信徒必须为自己找到新的活动中心;另一方面,它必须在新的形势下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式。而担当实现这个变化的重任只有法利赛派的犹太人。因为公元70年犹太暴乱失败,耶路撒冷和圣殿都被毁坏,损失极其惨重,耶路撒冷城已失去了政治、经济和宗教中心的地位,公会被关闭,撒都该派、 祭司贵族、奋锐党人都被打得七零八落,只有坚持信仰的若干法利赛派拉比在沿海非利士平原的雅麦尼亚建立了一个战后的和平据点,此后又在加利利的提庇哩亚发展另一个拉比中心,藉以维持原来耶路撒冷公会的职能。在这两处,精通律法的法利赛派律法人士成为犹太人的精神领袖, 他们主张加紧研习律法,深化律法的诠释,由于他们教导犹太众民学习旧约律法,所以他们被尊称为“拉比”。拉比在圣殿被毁情况下,利用公会和犹太会堂等多种形式,使变质的旧约传统得以延续。正如以往那样,国破之后的犹太人因有一致的宗教信仰而能保持他们社团的特征。不过这一次他们是由拉比,而不是由先知来引导,因此,史学家惯于把1世纪末以后的宗动称为“拉比犹太教”。此后,公会成为犹太社团最高立法和司法机构。在罗马帝国时期,犹太教公会的首领由罗马授权的傀儡拉比担任,接受罗马当局的监督与管辖。 

从公元70年到630年这段五百多年的拉比犹太教时期里,犹太教最重要的发展是犹太教《塔木德》的形成与产生。《塔木德》是犹太教的口传律法集,其权威仅次于《旧约圣经》。公元2世纪末至3世纪初(171——217年)犹大亲王(亦称圣者拉比犹大)掌管乌沙犹太教公会。当时犹太教除《托拉》成文律法外,还有积拉比数世纪诠释律法而形成大量的“口传法规”。这些法规是根据律法条文在实际生活案例上的具体应用,教导犹太人“可行什么”和“不可行什么”。在犹大亲王的主持下,犹太教拉比收集100多位学者的13部法规文集,加以分类、整理和补充,经20多年时间,编成一部希伯来文巨著,称为《密西拿》。它是公元200至210年间出现的犹太教口传律法集。这部《密西拿》包括6卷63篇。公元3世纪时,《密西拿》已流行于犹太人中,巴比伦的一些犹太教学者认为《密西拿》有其局限性,因它的许多解释只适于巴勒斯坦的传统,没有结合巴比伦的实际情况,也不包括已有的律法材料和补充的口传法规。他们便着手整理这些补充材料,并进行诠释,编成另一部律法的释义汇编,称之为《革马拉》,用阿拉米文写成。《革马拉》是《密西拿》的释义和补编,两者合并在一起,在经页上两者常左右并列,这部巨著就是《塔木德》。这部著作对于犹太教的作用,正如新约圣经对于基督教的作用。

对犹太教而言,《旧约圣经》在名义上是永恒的圣书,但是《塔木德》才是犹太教徒生活实用的经书,具体在给犹太人提供宗教生活的准则与处世、处事、为人的道德伦理规范。

正如基督教徒不是古代以色列的旧约信徒一样,犹太教徒也不是古代以色列的旧约信徒。他们都是一种新的宗教的信徒。

拉比犹太教的特点是重视宗教律法的阐释,而不注重教义的解释和对外族传教。在宗教律法与世俗律法的关系上,承认世俗律法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根据古代文物考查,当拉比犹太教时期,犹太人的宗教习俗受其它民族宗教的影响较大,如公元6世纪加利利犹太会堂里出现的细石镶嵌地板图案中有星象、人形、鱼兽的图形,这显然是与十诫的第二诫不可雕刻与制作偶像的诫条相违背的。此外,在一些犹太文献中出现有描述魂游天庭景象的内容,反映当时犹太民间宗教竟然相信依靠法术能够魂游天外。此类民间犹太教信仰成为中世纪犹太教神秘主义思潮的渊源之一,明显和天主教的影响息息相关。

拉比犹太教对《圣经》以外经典的过份强调,曾在犹太教内部造成自己的反对派──卡拉派。从8世纪起,只承认《圣经》权威而拒绝《塔木德》经典合法性的卡拉派发动了一场反对拉比犹太教的运动。他们谴责《塔木德》信徒曲解犹太教义,用无数混乱不堪的注释破坏《托拉》固有的纯洁性,号召人们回到《圣经》中去。这一争执持续了400年之久。最后,以适应时代变化的拉比犹太教获胜而告终。从此,拉比犹太教所推崇的一整套准则为全世界犹太人所遵守,直至今日。 

由此可见,现在人们所说的“犹太教”就是“拉布犹太教”,而不是旧约时代的“犹太教”,因为旧约时代还没有“犹太教”这个东西,只有“托拉(Torah)信仰”,也就是旧约信仰。

(二)

《美国反犹风潮再起 伊万卡算犹太人吗?》说,当地时间2017年2月21日,美国密苏里州大学城,犹太人墓园Chesed Shel Emeth中约200座墓碑遭破坏。

特朗普前往刚开幕不久的非洲裔历史文化博物馆参观,他在博物馆内发表演讲时,谈到总统日当天美国11个犹太中心接获炸弹威胁一事。特朗普表示,今天参观博物馆的行程分非常有意义,“它提醒着我们为什么要去对抗偏执,不宽容以及任何丑陋形式的憎恶。”

2017年1 月起,全美的犹太中心陆续出现三波有关炸弹攻击的电话威胁,事后证明均为虚惊一场。2月20日是美国公众假期的“总统日”,全美更有11个犹太中心均接获炸弹威胁,在证实有关威胁只是“诈”弹后,所有的犹太中心已经恢复正常运作。

这也是特朗普上任以来首度针对反犹太主义的表态。特朗普表示,“这种针对犹太社区和社区中心的反犹太威胁是很可怕也很痛苦的,很难过的提醒着我们,还要做得更多才能根除掉仇恨、偏见和恶魔。”

目前联邦调查局FBI正就这起威胁案,与联邦司法部的民权组合作展开调查,认为跟威胁相关的事证涉及违反民权相关法律。白宫今天一早也就事件发表声明,谴责事件是与憎恶和仇恨为动机的暴力行动。

特朗普的女儿在美国皈依犹太教,算犹太人吗?

耶路撒冷——长期以来,以色列大拉比的批评者一直抱怨很多改信犹太教的美国人很难在以色列获准结婚。现在,有一个牵涉名人的此类案例,可能会破解大拉比制度下长期以来关于哪些外国拉比可以获准主持皈依仪式的秘密。

在这个案例中,一位美国人在纽约皈依犹太教正统派后不久,与一名以色列人订婚,不过当他们准备登记结婚时,她的犹太身份却遭到男方家乡的一个地方拉比法庭否认。

给这位女士签发皈依证书的拉比也曾主持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女儿伊万卡(Ivanka)的皈依仪式,并在2009年主持她与报纸出版人贾里德·库什纳(Jared Kushner)的婚礼。库什纳目前正在帮助稳获共和党提名的总统候选人进军白宫。

哈斯克尔·卢克斯坦(Haskel Lookstein)是纽约最受尊敬的正统派拉比之一,继承父亲的神职之后,领导曼哈顿的Kehilath Jeshurun犹太会堂长达58年之久。前不久,以色列的巴尔伊兰大学(Bar-Ilan University)为了表彰“他在深化美国犹太人的犹太价值观和传统方面发挥了有影响力的作用”,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

这个事件引发了人们关于伊万卡·特朗普(Ivanka Trump)的犹太人身份能否在以色列全境获得认可的怀疑。去年,她在接受《Vogue》杂志采访时表示,她和丈夫“严格遵守”教规,持守犹太洁食和安息日规定。

在更广层面上,它反映出以色列日益严格的极端正统派宗教权威与国外很多犹太人对于“谁是犹太人”这个古老问题日益严重的分歧。在过去几十年里,这个问题让以色列与犹太侨民之间的关系变得复杂。

以色列拉比掌管犹太婚姻以及该国的大部分犹太墓地,他们不认可非正统派犹太教分支,比如改革派和保守派——美国的大部分犹太人都属于这些非正统派分支。以色列拉比拒绝承认卢克斯坦以及其他具有类似地位的拉比签发的皈依证书,因此有可能疏远国外的那些按照犹太律法执行现代正统派教规的犹太人。

“10年前,如果是一名地位稳固的正统派拉比主持的皈依,人们肯定认为它在这里是会被接受的,”对犹太大拉比持批评态度的以色列组织Itim的创始人塞思·法伯拉比(Seth Farber)说。该组织正在为卢克斯坦的美国皈依者奔走。

他补充说:“我得说,这在犹太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一个拉比团体否定另一个拉比团体。”

Itim每年处理多达150起类似案件——美国现代正统派犹太教皈依者在以色列争取婚姻权或经历其他与宗教权威相关的难题。按法伯的说法,“如今,几乎每个人都遇到问题。”

那名改信犹太教的美国女性正把自己的案件上诉至以色列最高拉比法庭。她拒绝接受采访。为了保护她的隐私,拉比们讨论她的情况时都避免暴露她的身份。

她的支持者称,她在一年前刚改信犹太教,之前学习了一年左右,然后很快在特拉维夫附近的城郊住宅区佩塔提克瓦遇见了后来成为她未婚夫的男人。今年4月,当地的拉比法庭首次判决她皈依无效。

在耶路撒冷最高拉比法庭的初步听证会之后,大拉比的个人身份和皈依部主管伊塔马尔·图布勒拉比(Itamar Tubul)给佩塔提克瓦法院写信表示,卢克斯坦签发的皈依证书是“经过以色列大拉比批准的”(Kehilath Jeshurun犹太会堂的另外两名拉比也在这份证书上签了字)。

但在6月8日,佩塔提克瓦法院再次判决这一皈依无效,称它没有在自己的获准拉比名单上看到卢克斯坦的名字。

84岁的卢克斯坦目前是Kehilath Jeshurun犹太会堂的荣退拉比,他被认为是美国最权威、最主流的正统派拉比之一。该会堂的会众包括1100个家庭。

卢克斯坦在接受电话采访时称,他首次遇到这样的案例,不过他并不知道是否还有经他自己或Kehilath Jeshurun犹太会堂其他同事之手皈依犹太教的人曾尝试在以色列结婚。

“讽刺的是,这位女士一丝不苟地遵守犹太教规,”卢克斯坦说,“从犹太教身份的角度讲,她和我以及其他在证书上签字的拉比是一样的,只有佩塔提克瓦的拉比不这么认为。”

“其实是,”他补充说,“以色列拉比不尊重和承认美国正统派拉比主持的皈依。”

卢克斯坦说,他希望那位女士能最终赢得上诉,可以在以色列结婚。“但是,这场战斗耗费这位女士这么多精力,给她一生中本该最快乐的时光带来巨大痛苦,”他叹息道。他还表示,佩塔提克瓦的拉比正犯下“严重的罪孽”,因为“《托拉》(Torah)明确指出,应该用爱对待皈依者,永不折磨他们”。

(三)

84岁的卢克斯坦目前是Kehilath Jeshurun犹太会堂的荣退拉比,他被认为是美国最权威、最主流的正统派拉比之一。现在,他终于承认了:以色列本土的佩塔提克瓦的拉比正犯下“严重的罪孽”,因为“《托拉》(Torah)明确指出,应该用爱对待皈依者,永不折磨他们”。

谢选骏指出:这一承认说明什么?这说明犹太教不相信圣经,不仅新约圣经他们不信,就连旧约圣经他们也不信。

犹太教不相信圣经,犹太教只相信自己。



【033、犹太枪击案到处开花是文化战争的体现】


《美国枪击案嫌犯高喊:“所有犹太人都得死!”》(2018-10-28 CNN综合新闻)报道:

嫌犯现场表示“所有这些犹太人都得死”,在其被拘捕之前,他“不希望他们中的任何人活着”。

10月27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松鼠山(SquirrelHill)地区一犹太教堂发生枪击事件,一名嫌疑人被拘留。据报道,至少11人死亡,多人受伤,其中有3名警察受伤。而嫌犯在袭击中发表了反犹太言论。

警方称,嫌犯现场高喊“所有犹太人都得死”,在其被拘捕之前,他“不希望他们中的任何人活着”。嫌犯携带着一支AR-15步枪和一支格洛克手枪,身藏爆炸装置,趁早祷时间有大批信徒聚集时袭击。并随后向到场警察开火,至少3名警察中枪。随后,全副武装的特警到场后,嫌犯最终被捕。

据美国国家广播电台(NBC)消息,星期六的早晨是犹太人安息日时间,安息日早祷于早上9:45开始,这时候的犹太教堂通常很繁忙。据教徒们表示,当天早上正在教堂里举行仪式。

杰夫·芬克尔斯坦(Jeff Finkelstein)从2004年开始担任大匹兹堡犹太人联合会(Jewish Federation of Greater Pittsburgh)的首席执行官。他表示,当他听到枪击事件时,立即赶到了该地区。芬克尔斯坦说:“回到松鼠山看到这样的景象真是太令人震惊了。”还有人表示,“那里有很多反犹太主义者,也有很多仇恨,这触动了我们的社区。”

匹兹堡市长比尔·佩杜托(Bill Peduto)也在其推特发文,要求所有住在教堂附近的居民待在自己家里,“这里不安全,所有居民都必须待在家里直至收到进一步通知。”

根据布兰迪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对匹兹堡犹太人社区的一项研究,松鼠山地区被认为是匹兹堡犹太人生活的中心。在匹兹堡,超过四分之一的犹太人家庭都住在这里。超过80%的松鼠山居民表示,“他们对反犹太主义的抬头感到担忧或非常担忧。”根据这项研究,许多人还报告了在过去一年中发生的反犹事件,包括侮辱、刻板印象、人身威胁或攻击等。

《美国匹兹堡犹太教堂发生枪击至少11人死》(BBC)报道:

美国宾州的匹兹堡一间犹太教堂周六(10月27日)发生枪击,至少造成11人死亡,6人受伤,伤者包括4名警察,枪手已经向警方投降并被拘捕。

美国总统特朗普说,这是一起“邪恶的大规模谋杀”。

警方尚未正式公布嫌疑者身份,但美国媒体报道枪手为46岁的罗伯特·鲍尔斯。

美国的联邦调查人员正以“仇恨攻击”来调查这起枪击事件。

枪击发生在犹太教的安息日,当时这间名叫“生命之树”的犹太教堂正在进行一场新生儿命名仪式,里面聚集有许多信徒。

犹太教堂所在地“Squirrel Hill”,是宾州犹太居民聚居最多的其中一个地区。报道说,一名体格魁梧的白人男子,持自动步枪和手枪闯进犹太教堂,高喊“犹太人都去死”,并向人群开枪。

警方赶到现场并试图控制局面,这时候枪手撤退到犹太教堂一房间里面,双方一度对峙并交火一段时间。

救护人员在当地时间上午10点抵达现场的时候,仍然听得到枪声。

枪手和警方对峙一段时间后向警方投降,据报枪手也受了伤,并在警方戒护下在医院接受治疗。

《布鲁塞尔犹太博物馆枪击案三人死》(2014年5月24日BBC)报道:

枪击案发生在布鲁塞尔市中心的犹太博物馆。比利时官员说,位于首都布鲁塞尔的犹太博物馆发生枪击案,一名枪手开枪打死三人后逃逸。

紧急医疗服务人员表示,另外还有一人受伤,伤势严重,数人接受创伤治疗。

比利时法语电视电台(RTBF)报道说,枪手在博物馆的里面和外面都有开枪。

案发当时,比利时副首相雷德斯就在附近,他很快抵达现场,并对枪击表示震惊。他说,“我听到枪声爆响,就立刻赶过来这里,看到一些人倒在地上。”

比利时媒体报道说,这名枪手大约在当地时间15:50(格林尼治时间13:50)到达博物馆,对人开枪后乘车逃离现场。

布鲁塞尔市长马耶尔说,“这起事件非常严重,而且发生在犹太博物馆,这绝非巧合,很可能是恐怖攻击行为。”

一名目击者表示,他看到两人倒在博物馆大厅地上。“其中一人是年轻女子,她的头上都是血,她的手上拿着小册子,看起来像是游客。”

比利时内政部长米勒盖说,从各种迹象来看这应该是一起反犹太人的攻击事件。

比利时首相迪吕波对受害人及死者家属表达哀悼和慰问支持。

《法国犹太学校枪击案引起广泛关注》(BBC 中文网法国特约记者翁素云2012年3月20日)报道:

法国所有学校星期二 (20日) 当地时间早上11时,为之前一天发生的图卢兹犹太学校枪击案受害人哀悼一分钟。昨天的枪击导致4人死亡,并与上周3名军人被杀有关连。官方加紧追捕可能属同一人行为的疑凶。

位于法国南部上加龙省图卢兹的奥扎尔·哈特拉私立犹太学校,星期一(19日) 早上一名枪手在校内外射杀4人,包括3名儿童,震惊全国。晚上,犹太团体及国家政要出席在巴黎纳萨堤芙犹太会堂的哀悼会。

法国犹太学生组织在哀悼会后随举行静默游行,参加者中有拉着横额,上面写着“在法国犹太人、黑人和阿拉伯人都会被杀”。

上周分别在12日和15日,在图卢兹和附近的蒙托邦共有3名原籍外国的军人被杀,包括两名北非和法属安的列斯群岛人。

调查怀疑凶手是同一人,令全国更加忧虑。目前所有地区犹太学校和宗教文化地点,已增强保安措施。

国家政要继续加倍关注情况发展和调查,虽然距离总统大选只剩下一个月,各派候选人均暂时放下竞选工作,包括取消到选区拉票、会议和电视辩论等。

各方反应

右派总统萨尔科齐及左派社会党候选人奥朗德,星期二早上分别前往一间学校,参加默哀一分钟仪式。

法国犹太组织议会 (CRIF)主席巴勒斯基亚对候选人这行动表示谢意,称法国对枪击事件的反应令人赞赏。

中间派政客拜胡星期一晚上就事件说:“在法国社会,这种行为持续出现,这种包含某程度的暴力和疼斥不断扩张,令人不能接受。”

外交及欧洲事务部长朱佩星期二早上在国营法国二号电视台上说:“法国政界做得对的,是至今为止,以全国上下一心的团结精神和庄严对应这次事件 。”

教育部长查堤也在RMC电台上重新谴责这事件是“可鄙行为”。

萨尔科齐在竞选上的最大对手奥朗德透过BMF-TV说:“完全没有犹疑的余地,我们必须团结一致。像今次让我们如此团结起来的事不常发生。当出现了袭击、恐慌、反犹种族歧视行为我们一定要站在一起。”

至于在国外,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于事发当天以欧委会的名义谴责为“可耻罪行”。

意大利总理蒙蒂批评事件有悖于整个人类的价值。德国外交部长韦斯特韦勒对枪击事件表示震惊,希望尽快拘捕凶手。

比利时首相迪吕波星期一发表声明强烈谴责,称对学校和族群的暴力袭击是“可耻行为”,而比利时副首相兼内政大臣米尔凯也宣布加强境内犹太学校安保措施。

在布鲁塞尔的欧洲犹太人协会表示,法国政府要竭力逮捕犹太学校枪击案的凶手。

谢选骏指出:“在法国犹太人、黑人和阿拉伯人都会被杀”的说法混淆了“被杀”的不同原因。事实上,犹太枪击案大多针对其设施而展开,不是针对个人的——犹太枪击案到处开花,这是一种文化战争。而黑人与阿拉伯人的互杀,则是由于治安恶化的因素。



【034、犹太人刺杀四分之一犹太人列宁】


范妮·耶菲莫芙娜·卡普兰(Fanny Yefimovna Kaplan,1890年2月10日-1918年9月3日)是俄罗斯的一位女性革命家和刺客。她是一位盲人,曾在1918年试图暗杀列宁,但失败被捕处决。

卡普兰出生在一个乌克兰的犹太人家庭,很早就加入了社会革命党,以推翻沙俄政权为目的。1906年,卡普兰涉及基辅的一个恐怖爆炸阴谋,被逮捕,送往西伯利亚涅尔琴斯克(尼布楚)的一个卡托加进行劳动改造,在那里失明了,后来恢复了部分视力。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后获释。

十月革命之后,因为社会革命党与布尔什维克的冲突,卡普兰对列宁不抱希望,后来更是认为列宁是“革命的叛徒”。1918年8月30日,列宁莫斯科郊外进行演讲时,卡普兰用勃朗宁手枪向其开枪,重伤了列宁。卡普兰立即被捕,交给契卡审问,但卡普兰坚持声称是独自一人暗杀列宁的。三天之后,卡普兰被枪决,尸体被焚毁。然而此次暗杀事件至今仍有许多谜团未被解开,由于卡普兰接近全盲,有些历史学家怀疑卡普兰的罪名。

《刺客新传之一(女人篇):瞎子干掉了秃子》(孔甲己 2013-1-11 )报道:

太史公司马迁的《史记》之七十列传中有《刺客列传》一篇。记载了荆轲等刺客不畏强暴,杀身成仁的义举。但《史记》仅记录了从上古至公元前一百二十多年的历史,且只限中国。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暴政不灭,刺客不绝。那么,大汉之后的,中国之外的刺客谁来记载?对此,老孔当仁不让。因为老孔叛国投敌,到米国来讨生活,按照当地习俗Lady’s First ,所以第一篇为女人篇。 

看过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年》的朋友,必定记得这样的画面:一个女人被成百的暴民团团围住,欲置之死地而后快。有一俄国胖大嫂拼了老命往女人身边挤,挥舞双手去抓她的头发,眼看近了,只差一寸就抓到了,轰的一声,又被人群挤开了。

这女人究竟是谁,犯了啥弥天大罪?她是社会革命党人芬妮·卡普兰(Fanny Kaplan),一个半瞎的女人,刚刚朝一个秃子,杀人魔头,俄共头子列宁轰了四枪,两枪命中。

卡普兰出生于乌克兰一个犹太人家庭,自幼痛恨专制,向往平等。早在少女时代,她就参与了刺杀基辅行政长官的行动。因在制造炸弹时炸药爆炸,她眼睛受伤。暗杀计划败露后,卡普兰被捕,并被沙皇政府判处死刑,后因16岁未成年,而改判终生苦役。由此,卡普兰在她梦般的花季,即开始饱尝铁窗的痛苦。在狱中她接触到众多革命家,由一个花季少女成长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但作为西伯利亚的苦役犯,她的眼睛得不到治疗,以致双眼近乎失明。

俄国二月革命爆发后,卡普兰被大赦出狱,眼睛虽经治疗,终因乏力回天。她永远成了一个半瞎的人。

一九一八年八月三十日,接受了刺杀列宁任务的卡普兰与同伴诺维科夫,于黄昏时分来到米海尔松工厂,列宁要在此讲演。她看见距列宁的车不远有一辆大汽车,于是隐于车后,见机行事。虽经多年革命生涯磨练,今天她还是难免紧张,心慌。因为她要杀的不是别人,而是布尔什维克魔头列宁。

凡是被GCD洗过的脑瓜,都把列宁当作伟大的圣人。其实不然,政治上他凶狠残暴,杀人如麻,建集中营,屠杀教士,俄国人说,俄罗斯人被他杀了一半。生活上出入妓院,染上严重梅毒,这是其死因之一;包养二奶,他在法国结识了漂亮的女社会主义革命者依涅莎,阿尔曼德(Inessa Amand),从此保持情人关系十数年,直至女方去世,大奶克鲁普斯卡娅也只有恶忍。

卡普兰感到了车间门口出现的骚动,同时听见诺维科夫为隔开人群的叫喊,无疑演讲结束了。她下意识地摸了摸口袋里的勃朗宁:子弹上膛,保险开启,万事俱备。

夜色朦胧中,她眯缝起一双半瞎的眼睛,仍是一片模糊。终于,她看见有个亮点渐行渐近,没错,那就是列宁的秃头,她微弱的目光盯住亮点不放。列宁到了车前,回答完一位妇女的问题,正要上车之际,卡普兰疾步向前,迅速掏出手枪,朝着光头的方向连开4枪,列宁中弹倒地,现场一片混乱,当时没人发现她是刺客。她混迹于人流之中,快步走出工厂大门。

她心情平静,但感到疲乏,到了厂区之外的谢尔普霍夫大街,卡普兰离开人群,走向一棵大树,她靠在树上,点燃香烟,吸了一口,吐出一串烟圈。这时,大批水兵与工人跑出厂门,其中有人认出了她,于是,她被捕了。

卡普兰不幸落入了冷血魔王尤罗夫斯基之手,此人在列宁的授意下,策划了对末代沙皇全家,包括13岁王子的灭门行动。可是,就是这个以残暴著称的契卡头目,也未能撬开这个半瞎女人的嘴。这个弱不经风的女人,用她的双肩,扛起了一切。她宣称,刺杀列宁是因为他背叛了二月革命,此次暗杀行动是自己一人所为,未受任何党派指使。毒刑拷打摧残了她孱弱的躯体,但却动摇不了她坚定的意志。她没有供出一个同党,没有出卖一个同伴。她使用频率最高的一句供词就是:“我不会告诉你们。”

在卡普兰被捕后第三天中午,契卡把她从克里姆林宫内一所临时监房提出来,她面色苍白,头发凌乱,沉重的脚镣使得她步履蹒跚。就在宫内美丽花园的一角,行刑者对她开了枪。卡普兰中枪倒地,炽热的鲜血染红了如茵的碧草,她那虽视力微弱仍旧漆黑的双眼,直愣愣瞪着湛蓝的天空。在世间,她眼前是一片混沌,也许此时,在天堂,她看到了毕生所追求的正义与光明,谁知道呢?

由于自幼被洗脑,在我的印象中,卡普兰是一个又老,又丑,又邪恶的“女特务”,但历史往往被人操纵,实际上,她被杀害时年仅28岁。在她短暂的一生中,有十多年是在沙皇的铁窗下度过的。她是一位有着钢铁意志的女人,一位真正的革命事业的殉道者。

网民哀嚎:

回复 

fanlaifuqu 2013-1-11 01:35 

久违!

GCD的洗脑太厉害,我们这样的人需要补课!

回复 

孔甲己 2013-1-11 01:38 

热烈欢迎翻老狮腐败归来。GCD把人变成白痴。 

回复 

病枕轭 2013-1-11 01:52 

电影中她被愤怒的人群撕扯掉头发,几乎被殴致死!! 

回复 

孔甲己 2013-1-11 02:06 

病枕轭: 电影中她被愤怒的人群撕扯掉头发,几乎被殴致死!! 

《列宁在1918年》已被定为阴谋文学,它以煽情手段歌颂暴君,欺世盗名,诬蔑布哈林等其他革命家。 

回复 

ahsungzee 2013-1-11 02:41 

共产党统治下所写的历史,是一部为专制统治阶级服务的伪历史;还历史以真面目,是每个曾在这种统治下生活过的人义不容辞债无旁贷的责任!~

孔兄好样的!~ 

回复 

孔甲己 2013-1-11 02:50 

ahsungzee: 共产党统治下所写的历史,是一部为专制统治阶级服务的伪历史;还历史以真面目,是每个曾在这种统治下生活过的人义不容辞债无旁贷的责任!~

孔兄好样的!~   ...

自己曾今也被洗脑成为白痴,好在终于有清醒的一天。看到那些仍就痴呆的木偶,真是感到无限悲哀。 

回复 

dwqdaniel 2013-1-11 03:18 

她枪里的子弹,让列宁同志先走了!不错,很好,是人类的福音。只有经得起历史大浪淘沙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而那些为皇权卖身的奴才们,只是昙花一现罢了,向这位女中豪杰致敬!

1 回复 

孔甲己 2013-1-11 04:06 

dwqdaniel: 她枪里的子弹,让列宁同志先走了!不错,很好,是人类的福音。只有经得起历史大浪淘沙的英雄,才是真正的英雄,而那些为皇权卖身的奴才们,只是昙花一现罢了,列宁同志的死因有三:(1)二奶去世精神崩溃,免疫功能随之下降;(2)免疫功能减退,染上的梅毒死灰复燃;(3)卡普兰留下的枪伤复发。三管齐下,列宁同志驾鹤西归。 

回复 

dwqdaniel 2013-1-11 04:08 

孔甲己: 列宁同志的死因有三:(1)二奶去世精神崩溃,免疫功能随之下降;(2)免疫功能减退,染上的梅毒死灰复燃;(3)卡普兰留下的枪伤复发。三管齐下,列宁同志驾鹤……

哇,这么不得好死啊,呵呵。 

回复 

ahsungzee 2013-1-11 04:22 

孔甲己: 自己曾今也被洗脑成为白痴,好在终于有清醒的一天。看到那些仍就痴呆的木偶,真是感到无限悲哀。  

和孔兄深有同感,我们都是痴后重生者!~

有些人无法重生可能是因为中毒太深或自身抵抗力差,在受洗过程中心已死血已凉!~ 

回复 

孔甲己 2013-1-11 04:27 

dwqdaniel: 哇,这么不得好死啊,呵呵。 

回复 

xqw63 2013-1-11 04:30 

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故事,历史竟然被如此篡改,无语 

回复 

dwqdaniel 2013-1-11 04:36 

孔甲己: 

死后喂狗多好,省的被如此折腾。

回复 

孔甲己 2013-1-11 04:38 

xqw63: 第一次听到这样的故事,历史竟然被如此篡改,无语 

拂去表面的尘埃,方见历史之真相。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回复 

孔甲己 2013-1-11 04:41 

ahsungzee: 和孔兄深有同感,我们都是痴后重生者!~

有些人无法重生可能是因为中毒太深或自身抵抗力差,在受洗过程中心已死血已凉!~

有的可怜,有的可恨,有的是既得利益者。 

回复 

孔甲己 2013-1-11 04:45 

dwqdaniel: 死后喂狗多好,省的被如此折腾。

狗不怕梅毒? 

回复 

xqw63 2013-1-11 05:21 

孔甲己: 拂去表面的尘埃,方见历史之真相。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现在发现,群众的眼睛大部分时候是瞎的 

回复 

孔甲己 2013-1-11 05:26 

xqw63: 现在发现,群众的眼睛大部分时候是瞎的 

那就需要好领导来调教。 

回复 

xqw63 2013-1-11 05:36 

孔甲己: 那就需要好领导来调教。 

正是领导调教的结果 

回复 

dwqdaniel 2013-1-11 05:52 

孔甲己:狗不怕梅毒?

网文《卡普兰》词条介绍说:

卡普兰(Fanny  Kaplan)的全名是芬妮·耶菲莫芙娜·卡普兰,1890年出生在乌克兰沃伦省一个犹太人家庭。俄国1905年革命以后,卡普兰开始接近无政府主义者,并开始参加他们的革命活动,她在革命者圈子里活动的时候用“多拉”的化名。

简介

芬妮·卡普兰(Fanny Kaplan)曾经是俄罗斯社会革命党人,她因为在1918年8月30日因刺杀列宁未遂而为世人知晓。

生平

卡普兰第一次参加暗杀活动是1906年,那年她16岁。

那次,她策划组织参加对基辅行政长官的暗杀,但是没有成功,她被捕了。基辅当局军事法庭判处她终生苦役。因此,年纪轻轻的卡普兰很早就开始品尝铁窗生涯的沉重和痛苦。

在监狱中,卡普兰结识了俄国著名的右翼社会革命党活动家玛利亚·斯别里多诺瓦娅,卡普兰的政治思想开始从无政府主义转向社会革命党人的观点。

卡普兰行凶后,在厂区之外的谢尔普霍夫大街被拘捕。

卡普兰在被逮捕后三天遭枪决。行刑的现场就在克里姆林宫内。

有历史学家指出,卡普兰在16岁被判苦役后,几乎完全失明,虽经治疗,视力依旧没有恢复。她是否真的就是刺杀列宁的枪手很值得商榷。

也许,列宁遇刺事件,还有其他内幕和隐情。

刺杀列宁事件

1917年的8月30日,“女特务”芬妮·卡普兰刺杀列宁未遂。

2003年的这一天,刚好在莫斯科最大的书店(在市中心的阿尔巴特街)里见到了一本新出版的研究著作,那是“X-History”出版社和俄罗斯“国家特别机构历史研究会”共同出版的《芬妮·卡普兰或者谁刺杀了列宁》一书,后来我在采访俄罗斯有关学者的时候得知,尽管时光荏苒,但是俄罗斯学界对这段历史的争论依旧很激烈。

如今俄罗斯绝大多数历史研究学家认为,卡普兰就是刺杀列宁的真凶,是右翼社会革命党委派的恐怖分子。但是,也有一些学者提出了相反的意见,根据他们掌握的历史资料和有效证据看,卡普兰并未直接参加刺杀列宁的行动,因为当时她患有眼疾,视力很差,无法正常开枪射击。这些学者甚至还提出了大胆的假设和推理:刺杀列宁的行动成为后来“克里姆林宫大审判”的导火索!但是不论如何,正由于发生了卡普兰刺杀列宁事件,此后与之相关的事件也都成了苏维埃政权延续了将近一个世纪的高级机密,以至于最终成为“20世纪的黑洞”,俄罗斯历史永恒的谜团。《芬妮·卡普兰或者谁刺杀了列宁》一书的作者认为,该书的主人公芬妮·卡普兰,依然生活在这个黑洞里。

女刺客卡普兰在行刺后被逮捕,迅速遭到处决又是为什么呢?研究卡普兰在刺杀列宁未遂后境遇究竟如何,与俄罗斯那一段历史究竟有何内在联系?我在莫斯科期间,有幸在莫斯科几家新闻机构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些有关这位中国人即熟悉又陌生的女刺客的资料——莫斯科国家历史档案馆的一些绝密文件,我觉得,这对读者了解卡普兰的身份,解读俄罗斯历史,从而分析《芬妮·卡普兰或者谁刺杀了列宁》一书的意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卡普兰的全名是芬妮·耶菲莫芙娜·卡普兰,她1890出生在乌克兰沃伦省一个犹太人家庭。卡普兰的父亲是一个对当时政权很虔诚和忠心耿耿的人,但是他的小女卡普兰后来却成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死敌——她竟然开枪击伤了这个政权的领袖列宁!

早期生涯

俄国1905年革命以后,卡普兰开始接近无政府主义者,并且开始参加他们的各种活动,她在革命者圈子里活动的时候用“多拉”的化名。卡普兰第一次参加恐怖活动是1906年,那年她16岁。那次,她策划组织参加对基辅行政长官的暗杀,但是没有成功,她被捕了。基辅当局军事法庭本来判处她死刑,但鉴于她实施的恐怖活动并没有成功,又将死刑改判终生苦役。因此,年纪轻轻的卡普兰很早就开始品尝铁窗生涯的沉重和痛苦。俄罗斯解禁的历史资料披露说,她当时几乎完全失明,她后来虽然被送往教会医院就医才恢复健康。但是,她的视力依旧没有恢复。也正因为如此,俄罗斯和西方的历史专家才提出一个半瞎的女人,是否真的就是刺杀列宁的枪手很值得商榷。

监狱生活

然而这场劳役对卡普兰来说,却毫无疑问地改变了她的政治生活,她在监狱结识了俄罗斯著名的右翼社会革命党活动家玛利亚·斯别里多诺瓦娅,卡普兰最初的思想开始从无政府主义转向社会革命党人的观点。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后,她被大赦,获释出监,当时她27岁。就在那一年,爆发了震惊世界的俄国十月革命,她被迫转移到乌克兰的哈里科夫市,在那里接受了眼科手术治疗。关于这次手术,俄罗斯克格勃档案馆也有零星的文字记载。

行刺过程

后来发生事件的那一天,即1918年8月30日,在俄罗斯被历史学家称为“俄罗斯历史上致命的一天”。那天,位于莫斯科扎莫斯科列茨基区的米海尔松工厂举行工人集会,苏维埃政权的领袖列宁在会上发表讲演。会后,就在这家工厂的大门口列宁遇刺,杀手将三颗子弹射进了列宁的身体!

根据俄罗斯国家档案馆和当年苏维埃安全情报机构的有关档案记载,卡普兰并不是像《列宁在1918年》电影里表现的那样,是在向列宁开枪后,向厂区外狂奔的时候被工人和水兵抓获的,而是在厂区之外的谢尔普霍夫大街被拘捕的。

还在莫斯科原米海尔松工厂,列宁纪念馆见到了俄罗斯有关学者对当时刺杀现场的描述,它跟上述两家官方机构的档案记载不相佐。记载中写道:“……卡普兰犯下了一个错误,也许她是想就此献身。当时她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地靠在一棵树上,异常冷静地看着喊叫的人们从米海尔松的大门里跑出来,狂奔出来的都是水兵和年轻的工人,他们高声喊到:‘抓住她,别让她跑了!’这个时候,卡普兰先是在原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鞋子,后来又像一个高度近视眼的人那样眯缝起眼睛朝黑暗的地方望去。冲到她面前的人们看了看她,然后大声喊道:‘就是她!就是她开的枪!’”

在莫斯科海尔松工厂原址的列宁纪念馆里,也完好地保存着原来苏维埃契卡(苏维埃安全谍报机构)人员对卡普兰和其他一些社会革命党人的审讯材料和照片。审讯的执行人是曾经亲手执行枪杀俄罗斯末代沙皇全家的尤罗夫斯基,还有另外一个检察员金季塞普。纪念馆里的有关侦查照片上显示,卡普兰是在一辆公共汽车旁边朝列宁开枪的,当时卡普兰的位置显然距离列宁比汽车还要近,因此,侦查人员认为,即使杀手是一个高度近视的人,这么近的距离开枪也不可能不命中目标!侦察结果是,卡普兰开了四枪,其中两枪击中列宁。档案中还有对卡普兰的同党В·诺维科夫的审讯记录,文件上说,诺维科夫当天换上了一件水兵的海魂衫,负责在列宁讲演的车间门口阻挡人群,掩护卡普兰向列宁开枪,这就是那个在电影中高喊:“大家不要拥挤,让列宁同志先走!”的男人。他的交代材料原文是这样的:“卡普兰和一个叫谢苗诺夫的人告别后就走向正在集会的工厂,我先和谢苗诺夫呆在一起,然后他让我呆在马路的另一侧,等待刺杀的枪声,然后向他汇报结果。谢苗诺夫自己就在莫斯科一个叫多米林诺地区的居民住房里等待消息。大约20分钟后,听到了几声枪响,是三声还是五声我记不清了,接着就从工厂的门口涌出很多人,我在人群中看到了卡普兰。她从随身携带的皮包中取出香烟,点燃抽了起来。正在这个时候,我看见一个红军战士认出了她就是刺杀列宁的杀手,跑上前来抓住了她。接下来又冲上来一些红军战士,他们费了很大的劲才挡住冲上来的工人,不然卡普兰就会被人弄死了。”

三天后枪决

俄罗斯作家兼学者尤里雅·史卡列娃女士在她的研究著作中曾经证实说,卡普兰在被逮捕后三天遭枪决。行刑的现场就在克里姆林宫内,当时开来一辆轻型卡车,执行的枪声被卡车马达的轰鸣声掩盖了。卡普兰死后,她的尸体没有掩埋,而是被塞进一个铁桶里浇上汽油焚烧了。我在莫斯科还看到一篇俄罗斯学者写的历史研究文章,说卡普兰在最开始的审讯中就承认,向列宁开枪的凶手就是她。并且她宣称,她之所以刺杀列宁就是因为她坚决反对十月革命,刺杀计划是1918年2月她在辛菲罗波里疗养的时候,立宪议会的领导人与她谈话之后制定好的。我还在另外一份文件中见到这样的说法:“卡普兰在接受审讯的时候承认,立宪议会认为列宁出卖了革命,他的行为偏离社会主义思想几十年。”但是,卡普兰强调,开枪的决定完全是她自己做出的,没有任何党派具体指使。

这是当年负责羁押和审讯卡普兰的红军秘密机构——契卡负责人的记录,那上面这样写道:“这是克里姆林宫大院内的一所临时的特殊重犯监牢。我们当天中午将卡普兰牢房门上的大铁锁哗啦啦地打开,沉重的巨大的铁门的门轴发出搅拌机一样的闷响,克里姆林宫卫队长高声喊到:‘犯人卡普兰,到门口来!’卡普兰脸色苍白,头发有些蓬乱,她的脚上已经戴上了脚镣,她艰难地向门口挪着脚步。这个时候,我们的汽车引擎的声音从牢房外边的空场上传来,这次,她可是没有想到,这辆汽车不是来给她换监狱,或者是接受提审什么的。今天,上面已经决定,要处决她!”

在莫斯科采访过专门研究这段历史的学者尤里雅·史卡列娃女士,她告诉我说,她搜集到的资料显示,当时负责审问卡普兰的苏维埃红军契卡人员一心想撬开她的嘴,留下来的文字记录中,曾经有一段他们事前拟订审讯的宗旨,就是要让卡普兰最终供认出她是英国间谍派来的杀手,并且让她招认出幕后的指使人或者刺杀列宁的策划人是谁。

1918年9月3日,卡普兰未经任何审判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院内的一个角落里被执行了枪决。当年契卡负责人的记录里有这样的文字:“这次,我们没有将她带到任何地方去,而是就在原地,在距离亚历山大罗夫花园不远的地方(过去这里是那些贵夫人们打着圆形的带花边的遮阳伞散步的地方,)将她枪毙了。”尤里雅·史卡列娃对我说:“遗憾的是,卡普兰没有来得及将自己的秘密,也许是一个时代的秘密讲述出来,就被枪毙了,这不仅对历史,而且对苏维埃政权也是一个不小的遗憾,因为,事件的真相并没有完全大白于天下,死刑的执行太快了,以至于草率。卡普兰将自己的秘密带进了坟墓,而历史也将这个女人载入史册。因为她的名字后来不仅被写入苏联时期所有的教科书,还拍出一部电影《列宁在1918年》。也就是从那天起,苏维埃国家乃至后来的苏联,所有小朋友的课本里都有这样的文字:‘就是这个女人刺杀了列宁爷爷。’”

谢选骏指出:犹太人卡普兰可能不知道,根据几十年以后的解密文件,列宁具有四分之一的犹太人血统。如果她早知如此,会不会放过这位和她一样喜欢使用暴力手段的犹太同胞呢?犹太人刺杀四分之一犹太人列宁,所以四分之一犹太人希特勒也要刺杀全部犹太人——无形之中为他的“倒师”列宁同志报了仇——这也算是历史力学的体现。



【035、犹太人的多妻制VS基督徒的一妻制】


《马克思把保姆肚子搞大 让恩格斯背黑锅》(2018-05-07 多维)报道:

革命社会主义者马克思十分风流,竟然与保姆发生关系。出乎意料的是,马克思为平息妻子的怒火,让恩格斯背黑锅。 

马克思(Karl Marx)与妻子燕妮(Jenny Marx)恋爱7年后,在1843年结婚。2010年10月2日孤独者tjw的博客刊登文章披露了详情,1843年,身为贵族的千金小姐燕妮,毅然嫁给了25岁的马克思,还带来了陪嫁的保姆。这位保姆出生于贫困农民家庭,幼年时就到马克思的老丈人家做佣人,终身未嫁。到了燕妮出嫁的时候,她被作为陪嫁来到了马克思身边。对奴隶社会血腥的陪葬制度深恶痛绝的马克思并没有反对陪嫁,而是心安理得地照单全收。 

文章指出,马克思占有了陪嫁保姆的身体,并终于在1850年把这位的陪嫁的肚子搞大了。保姆自来到马克思家以来,从没有与外边的男人交往过,怀孕的原因自然与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启蒙”有关。于是,燕妮因为此事和马克思吵得不可开交,为了平息燕妮的怒火,马克思把眼光投向了他最忠诚的老朋友兼单身汉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为了自己无产阶级导师的声誉,马克思要恩格斯当替罪羊,承认私生子是恩格斯与马克思的保姆私通所生的。因为恩格斯是单身,又经常到马克思家串门,外界肯定会接受这种解释的。

在燕妮的整个婚姻生活中,她一直承受着家庭贫困和马克思养妾的压力。她陪伴马克思度过了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法国巴黎和英国伦敦的流亡生活并始终默默地为他奉献。沉重的经济压力不断加到她的身上,直到1867年资本论系列第一本出版以后,家庭财政状况才有所改善。1867年燕妮被诊断患上癌症,她于1881年12月2日在伦敦去世,终年67岁。 

谢选骏指出:母牛一般的燕妮为何狮吼?因为马克思夫妇的来源其实不同,犹太人马克思是多妻制的产物,而其妻子燕妮则是日耳曼人一妻制的产物。

网文《信心之父的两个妻妾》2016-04-04 写道:

在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会有一个女人。信心之父亚伯拉罕也不例外,我们从信心之父家里里看到他的一对妻妾与两对母子,一对是撒拉与以撒;一对是夏甲与以实玛利。我们来看这信心之夫的两个妻妾。

一.自主妇人撒拉与以撒

1.亚伯兰与撒拉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创20:12况且他也实在是我的妹子,他与我是同父异母,后来作了我的妻子。20:13当 神叫我离开父家飘流在外的时候、我对他说、我们无论走到甚么地方、你可以对人说、他是我的哥哥.这就是你待我的恩典了。

在亚兰的原生家庭,亚伯兰与撒拉是同父异母的兄妹,撒莱容貌甚美。

2.撒莱作了亚伯兰的妻子:创11:29亚伯兰、拿鹤、各娶了妻,亚伯兰的妻子名叫撒莱。

他们长大后,亚伯兰娶了撒莱为妻,他们的关系由兄妹变成了夫妻。当神叫他们漂流在外时,亚伯兰要妻子谎称他们是兄妹关系,以致撒莱两次被外邦君王娶走。

3.撒莱不生育:创11:30撒莱不生育,没有孩子。

遗憾的是,婚后撒莱一直不生育,他们没有孩子。

4.撒莱跟随亚伯兰:创12:5亚伯兰将他妻子撒莱、和侄儿罗得、连他们在哈兰所积蓄的财物、所得的人口、都带往迦南地去.他们就到了迦南地。

当神呼召亚伯兰时,撒莱跟随丈夫来到了遥远的迦南地,亚伯兰走到哪里,撒莱就跟随到那里,顺服自己的丈夫,作了信主姊妹们的榜样。彼前3:5-6因为古时仰赖 神的圣洁妇人、正是以此为妆饰、顺服自己的丈夫.3:6 就如撒拉听从亚伯拉罕、称他为主.你们若行善、不因恐吓而害怕、便是撒拉的女儿了。

5.撒莱建议亚伯兰纳妾:创16:2-3撒莱对亚伯兰说、耶和华使我不能生育、求你和我的使女同房、或者我可以因他得孩子。〔得孩子原文作被建立〕亚伯兰听从了撒莱的话.16:3于是亚伯兰的妻子撒莱、将使女埃及人夏甲给了丈夫为妾.那时亚伯兰在迦南已经住了十年。

在撒莱的建议下,亚伯兰娶了撒莱的使女埃及人夏甲为妾。

6.撒莱苦待夏甲:创16:6亚伯兰对撒莱说、使女在你手下、你可以随意待她.撒莱苦待他、她就从撒莱面前逃走了。

当夏甲小看主母时,妻妾不和,撒莱告诉了亚伯兰,但不负责任的亚伯兰让撒莱随意待她,撒莱就苦待她,她就从撒莱面前逃走了。

7.撒拉90岁生以撒:创21:2当亚伯拉罕年老的时候、撒拉怀了孕.到 神所说的日期、就给亚伯拉罕生了一个儿子。

撒拉90岁给亚伯拉罕生下应许之子以撒,神使她喜笑,她也成为多国之母。

二.夏甲与以实玛利

1.埃及人夏甲:创16:1撒莱有一个使女名叫夏甲,是埃及人。

圣经上清楚地告诉我们,夏甲是埃及人,是亚伯拉罕下埃及时,从埃及地带来的婢女,她的出身是贫寒的。

2.撒莱抬举她作了亚伯拉罕的妾:创16:3于是亚伯兰的妻子撒莱、将使女埃及人夏甲给了丈夫为妾.那时亚伯兰在迦南已经住了十年。

因着撒莱不生育,她建议丈夫纳夏甲为妾,夏甲由使女被抬举为主人的妾与主母撒莱共侍一夫。

3.夏甲小看主母:创16:4亚伯兰与夏甲同房、夏甲就怀了孕.他见自己有孕、就小看他的主母。

但这个不识抬举的使女怀孕后忘恩负义,就小看自己的主母,妻妾不和,家庭矛盾出现。

4.夏甲逃走:创16:6亚伯兰对撒莱说、使女在你手下、你可以随意待他.撒莱苦待他、他就从撒莱面前逃走了。

当撒莱把夏甲小看她的事告诉亚伯兰后,亚伯兰却不负责任,要撒莱随意待夏甲,撒莱就苦待她,夏甲不堪主母的虐待,就从主母面前逃走了。

5.夏甲生以实玛利:创16:15后来夏甲给亚伯兰生了一个儿子.亚伯兰给他起名叫以实玛利。

当夏甲逃到旷野时,神的使者向她显现,她听从使者的话回到主母那里,亚伯拉罕负起责任。亚伯兰年八十六岁,夏甲给他生下人欲之子以实玛利。

6.夏甲与以实玛利被逐:创21:8孩子渐长、就断了奶.以撒断奶的日子、亚伯拉罕设摆丰盛的筵席。21:9当时、撒拉看见埃及人夏甲给亚伯拉罕所生的儿子戏笑、21:10就对亚伯拉罕说、你把这使女、和他儿子赶出去、因为这使女的儿子、不可与我的儿子以撒、一同承受产业。

以撒的出生,是件欢天喜地的大喜事,但夏甲与以实玛利却很不喜悦,因为以撒会与以实玛利分家产,在以撒的断奶筵席上,大约17岁的少年以实玛利戏笑以撒,撒拉看见后就要亚伯拉罕把使女夏甲与她的儿子以实玛利赶出,亚伯拉罕听从神的话,把夏甲与以实玛利打发走了。

三.夏甲与撒拉的预表

1.亚伯拉罕的两个儿子:加4:21-23你们这愿意在律法以下的人、请告诉我、你们岂没有听见律法么。4:22因为律法上记着、亚伯拉罕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使女生的、一个是自主之妇人生的。4:23然而那使女所生的、是按着血气生的.那自主之妇人所生的、是凭着应许生的。

亚伯拉罕的两个儿子:一个是使女按着血气生的;一个是自主妇人撒拉生的。

2.夏甲与撒拉的预表:加4:24这都是比方.那两个妇人、就是两约.一约是出于西乃山、生子为奴、乃是夏甲。4:25这夏甲二字是指着亚拉伯的西乃山、与现在的耶路撒冷同类.因耶路撒冷和他的儿女都是为奴的。4:26但那在上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他是我们的母。4:27因为经上记着、“不怀孕不生养的、你要欢乐;未曾经过产难的、你要高声欢呼、因为没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儿女更多。”4:28弟兄们、我们是凭着应许作儿女、如同以撒一样。4:29当时那按着血气生的、逼迫了那按着圣灵生的.现在也是这样。4:30然而经上是怎么说的呢.是说、“把使女和他儿子赶出去.因为使女的儿子、不可与自主妇人的儿子一同承受产业。”4:31弟兄们、这样看来、我们不是使女的儿女、乃是自主妇人的儿女了。

以实玛利是按着血气生的,逼迫了那按着圣灵生的以撒,但结果是把夏甲与以实玛利赶出去,我们不是使女的儿女,乃是自主妇人的儿女了。我们不再给罪作奴仆,因为基督释放了我们。

谢选骏指出:新约时代的基督徒,逐渐脱离了一夫多妻制度,趋向一夫一妻制度;但是犹太人却是阳奉阴违的——卡尔马克思就是一个典型,依然对“齐人之福”乐此不疲。难怪,早期共产党人为何奉行杯水主义和共产共妻,现在共产党人为何喜欢包二奶甚至乱搞公共情妇——这都是犹太人马克思的恶劣示范所致。现在我们知道了,为何马列主义可以和中国实践相结合——因为二者都是一夫多妻制的。



【036、犹太人的复杂来源】


(一)

我们可以看到《旧约圣经》最后一次提到迦南人的时候,其说法具有深意:“凡耶路撒冷和犹大的锅,都必归万军之耶和华为圣。凡献祭的都必来取这锅,煮肉在其中。当那日,在万军之耶和华的殿中,必不再有迦南人。”(《撒迦利亚书》十四章21节)

我看到一个令人发省的问题是:《圣经》后来为什么不再提到主所敌视的迦南人?因为到了新约圣经时代,迦南人已经和犹太人完全混血;背叛主、杀害主的犹太人,也已经因双重原因而取代了迦南人的遭到咒诅的地位──一是和迦南人混血,二是拒绝福音、杀害救主。这不仅是我的看法,而且是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的文本共同提供的。而且,三次罗马和迦太基战争之后的迦太基人和腓尼基人,可能也都同化到了犹太人的群体之中,所以他们也就十分神秘地从历史上消失了!《撒迦利亚书》之后的《玛拉基书》,是《旧约圣经》的最后一书,它开宗明义写道:“耶和华借玛拉基传给以色列的默示:耶和华说,我曾爱你们。你们却说,你在何事上爱我们呢?耶和华说,以扫不是雅各的哥哥吗?我却爱雅各,恶以扫,使他的山岭荒凉,把他的地业交给旷野的野狗。以东人说,我们现在虽被毁坏,却要重建荒废之处。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任他们建造,我必拆毁。人必称他们的地,为罪恶之境,称他们的民,为耶和华永远恼怒之民。你们必亲眼看见,也必说,愿耶和华在以色列境界之外,被尊为大。藐视我名的祭司阿,万军之耶和华对你们说,儿子尊敬父亲,仆人敬畏主人。我既为父亲,尊敬我的在哪里呢?我既为主人,敬畏我的在哪里呢?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藐视你的名呢?你们将污秽的食物献在我的坛上,且说,我们在何事上污秽你呢?因你们说,耶和华的桌子是可藐视的。你们将瞎眼的献为祭物,这不为恶吗?将瘸腿的,有病的献上,这不为恶吗?你献给你的省长,他岂喜悦你,岂能看你的情面吗?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现在我劝你们恳求神,他好施恩与我们。这妄献的事,既由你们经手,他岂能看你们的情面吗?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甚愿你们中间有一人关上殿门,免得你们徒然在我坛上烧火。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不喜悦你们,也不从你们手中收纳供物。万军之耶和华说,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在各处,人必奉我的名烧香,献洁净的供物。因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你们却亵渎我的名,说,耶和华的桌子是污秽的,其上的食物是可藐视的。你们又说,这些事何等烦琐。并嗤之以鼻。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你们把抢夺的,瘸腿的,有病的拿来献上为祭。我岂能从你们手中收纳呢?这是耶和华说的。行诡诈的在群中有公羊,他许愿却用有残疾的献给主,这人是可咒诅的。因为我是大君王,我的名在外邦中是可畏的。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第一章)上述所言,表明耶和华神作为宇宙的君王,已不再被认为是局限于以色列家的了。外邦人的光已经来到各族人民中间,耶和华在以色列境界之外,被尊为大。耶和华神已经不再对以色列人直接说话,而要通过玛拉基转告。为什么耶和华神对于以色列的爱已经是过去时的了?因为以色列人将污秽的食物献在耶和华神的坛上,且说,“耶和华的桌子是可藐视的”这样可恶的话。《新约圣经·加拉太书》说:“律法上记着,亚伯拉罕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使女生的,一个是自主之妇人生的。然而那使女所生的,是按着血气生的。那自主之妇人所生的,是凭着应许生的。这都是比方。那两个妇人,就是两约。一约是出于西乃山,生子为奴,乃是夏甲。这夏甲二字是指着亚拉伯的西乃山,与现在的耶路撒冷同类。因耶路撒冷和她的儿女都是为奴的。但那在上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她是我们的母。因为经上记着,不怀孕不生养的,你要欢乐。未曾经过产难的,你要高声欢呼,因为没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儿女更多。弟兄们,我们是凭着应许作儿女,如同以撒一样。当时那按着血气生的,逼迫了那按着圣灵生的。现在也是这样。然而经上是怎么说的呢?是说,把使女和她儿子赶出去,因为使女的儿子,不可与自主妇人的儿子一同承受产业。弟兄们,这样看来,我们不是使女的儿女,乃是自主妇人的儿女了。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我保罗告诉你们,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我再指着凡受割礼的人确实的说,他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第四章、第五章)其中的关键意思,是说新约时代的基督徒取得了选民地位,就像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一样;而新约时代的以色列人—犹太人,已经丧失了原有的选民地位,就像旧约时代的迦南人一样。而《使徒行传》记载说:“弟兄们,先祖大卫的事,我可以明明地对你们说,他死了,也葬埋了,并且他的坟墓,直到今日还在我们这里。大卫既是先知,又晓得神曾向他起誓,要从他的后裔中,立一位坐在他的宝座上。就预先看明这事,讲论基督复活说,他的灵魂,不撇在阴间,他的肉身,也不见朽坏。这耶稣,神已经叫他复活了,我们都为这事作见证。他既被神的右手高举,(或作他既高举在神的右边)又从父受了所应许的圣灵,就把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浇灌下来。大卫并没有升到天上,但自己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故此,以色列全家当确实的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神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第二章)照此看来,以色列人、犹太人拒绝耶稣基督,不是出于无知,而是出于邪恶、堕落、败坏。因为“以色列全家当确实的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神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但即使如此,神还是网开一面。《罗马书》:“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这奥秘,(恐怕你们自以为聪明)就是以色列人有几分是硬心的,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如经上所记,必有一位救主,从锡安出来,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又说,我除去他们罪的时候,这就是我与他们所立的约。就着福音说,他们为你们的缘故是仇敌。就着拣选说,他们为列祖的缘故是蒙爱的。因为神的恩赐和选召,是没有后悔的。”(十一章)这不是说神赏罚不明,相反是说神不会放过以色列全家,一定会动手“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神“除去他们罪的时候”,也就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的时候。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就是以色列全家得救。这也许不体现为以色列人在肉体上的完全消灭,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体现为他们作为一个拒绝上帝新约的文化群体即将消灭,这体现为他们作为一个杀害基督的文化符号即将消失。“因为神的恩赐和选召,是没有后悔的。”以色列人和犹太人的区别:以色列有十二个支派,其中一个支派是犹太人。犹太人被认为是信仰较为纯正的以色列人,但后来由于杀害耶稣基督而且拒绝悔改,而成为以色列人中间最为堕落的人。后来,犹太人就成为犹太教徒的代称。从此,“犹太人”就成了拒绝接受耶稣基督为其救主的犹太教徒的同义语,因为所有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的以色列人和犹太人,都已经归入基督徒的行列,而不再是犹太教徒,因而也不被称为“犹太人”了。“犹太人”就是“基督徒”的对立面,是“敌基督者”的信徒。

(二)

关于“犹太人”问题,我想,主既然降卑为人,道成人身,总要生在一个人家,而这个人家不得不属于某个家族、某个地区,以致某个民族和某种文化传统……但这种区别重要吗?无论如何,犹太人是有罪的,和其他民族毫无区别;而耶稣基督(不仅是圣子“基督”,而且人子“耶稣”)则是没有罪的。不仅在神子的意义上无罪,而且在人子的意义上也是无罪的,因为圣子与人子的神人二性,在基督耶稣身上是全然合一的。其实,耶稣基督在犹太人中间,正如他“生在马槽里”,是主降卑为人的情节。但主总不会因此就成了“马槽的居民”吧。因此我想如果有人特别强调主具有“犹太血缘联系”,就表明这人不论在信仰上还是在神学上,都是没有相信主是真正超越时空的。正如,我不会在意主是生在马槽中还是生在木匠家里,但我也绝对不会认为主是一个木匠。如果想起主的诞生,我会赞美上帝说:天父真的伟大,让基督降卑为人得如此彻底充分……让圣子如此卑微,作为人类的赎罪剂……就像《以赛亚书》五十三章所预表的那样神奇。在这种意义上,主到世间“先救犹太人”,正如他先救税吏、妓女等贱人一样,是对特殊人群的优先医治?普世的救主,不只是犹太人的救主,虽然他降生伯利恒的犹太人家中,那是出于他的怜悯,是他对特别弱势族群和特别病态社会的特别怜悯。而犹太人竟然因此而藐视主、虐待主并最终杀害主,可见了“乌龟也会凶残地咬人一口”。关于“弃绝了上帝的犹太人”与“外邦人基督徒”之间的关系,《加拉太书》这样说:“弟兄们,我们是凭着应许做儿女,如同以撒一样。当时那按着血气生的,逼迫了那按着圣灵生的,现在也是这样。然而经上是是怎样说的呢?是说:把使女和她儿子赶出去!因为使女的儿子不可与自主女人的儿子一同承受产业!弟兄们,这样看来,我们不是使女的儿女,乃是自主妇人的儿女了。”(第四章28─31节)圣子耶稣基督的血所立的新约,已经实现了器皿的转换:旧约中“以色列人”(以撒之子)与“阿拉伯人”(夏甲之子)的区别,已经由新约中“基督徒”(圣灵之子)与“犹太人”(血气之子)取代了。主的选民已是基督徒,他们注定承受主的基业。犹太人指称耶稣是撒玛利亚人;并且是鬼附着的;耶稣反驳他们有关“鬼附”的指称;但对“撒玛利亚人”的指称却不置一辞;不仅如此,耶稣还反称犹太人“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欢乐。”(约翰福音第八章48─59节)可见耶稣对于犹太人的弃绝程度。还有一个例子也值得深思:耶和华神为什么选择摩西这位没有施行过割礼的“假犹太人”去带领以色列人民去完成“出埃及”的壮举呢?同时却忍不住想要杀他:“摩西在路上住宿的地方,耶和华遇见他,想要杀他。西坡拉就拿一块火石,割下他儿子的阳皮,丢在摩西脚前,说,你真是我的血郎了。这样,耶和华才放了他。西坡拉说,你因割礼就是血郎了。”(《出埃及记》第四章24─26节)摩西在血统上也许是犹太人,但文化上却是十足的埃及人,他连希伯莱语都讲不好:“摩西对耶和华说,主阿,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从你对仆人说话以后,也是这样。我本是拙口笨舌的。耶和华对他说,谁造人的口呢?谁使人口哑,耳聋,目明,眼瞎呢?岂不是我耶和华吗?现在去吧,我必赐你口才,指教你所当说的话。”(《出埃及记》四章10─12节)。但这种“边缘处境”,正是主耐着性子拣选摩西的重要原因?这是很大的奥秘。我们只能猜测,而无法知悉。以色列人在埃及恩将仇报、在旷野中又一再背叛耶和华、在应许之地崇拜偶像……从这些劣行看来,这是一群不折不扣的刁民、奸徒、坏种。但主却爱他们并首先与他们立约。这与新约时代,耶稣基督首先救污秽的人、妓女、税吏,是出自同样的爱。正如为人父母者,对呆傻残疾的孩子,有一分特别的不舍与照顾。因此,我们应从主对犹太人的救恩历史,特别体悟主对我们所有人的爱,他对一再背弃他的犹太人都肯如此恩待,还会不爱我们这些普通人吗?(三)我读《申命记》二十八章,看到耶和华神预言,背弃圣约的犹太人必将遭遇弃绝的命运,其细节竟与纳粹德国驱逐犹太人的情况不谋而合,尤其最后64─68节的预言,最为突出:“耶和华必使你们分散在万民中,从地这边到地那边,你必在那里事奉你和你列祖素不认识,木头石头的神。在那些国中,你必不得安逸,也不得落脚之地。耶和华却使你在那里心中跳动,眼目失明,精神消耗。你的性命必悬悬无定。你昼夜恐惧,自料性命难保。你因心里所恐惧的,眼中所看见的,早晨必说,巴不得到晚上才好。晚上必说,巴不得到早晨才好。耶和华必使你坐船回埃及去,走我曾告诉你不得再见的路。在那里你必卖己身与仇敌作奴婢,却无人买。”这段预言的出处,“是耶和华在摩押地吩咐摩西与以色列人立约的话,是在他和他们于何烈山所立的约之外。”《申命记》十三章9—10节记载耶和华神咒诅传扬别神的假先知必死,命令“总要杀他”(“总要杀他。你先下手,然后众民也下手,将他治死。要用石头打死他,因为他想要勾引你离开那领你出埃及地为奴之家的耶和华你的神。”)接下来的15─17节又命令说:对接受异教的犹太人的惩罚仪式,比种族灭绝还要彻底,因为连牲畜和所夺的财物,都必须销毁,城市也永为荒堆(滩):“你必要用刀杀那城里的居民,把城里所有的,连牲畜,都用刀杀。你从那城里所夺的财物都要堆积在街市上,用火将城和其内所夺的财物都在耶和华你神面前烧尽。那城就永为荒堆,不可再建造。那当毁灭的物连一点都不可粘你的手。”从神迹的角度看,纳粹的灭亡可能和用他们贪图犹太人的财物有关,因为纳粹没有按照《圣经》上的指示销毁赃物,而是占有了这些肮脏的东西,结果反而自取灭亡:“你要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遵守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一切诫命,行耶和华你神眼中看为正的事,耶和华就必转意,不发烈怒,恩待你,怜恤你,照他向你列祖所起的誓使你人数增多。”正如旧约全书末了的《玛拉基书》开篇处所声明“耶和华借玛拉基传给以色列的默示”,这也是预言犹太人的命运:(第一章)耶和华说:“我曾爱你们”。你们却说“你在何事上爱我们呢?”耶和华说:“以扫不是雅各的哥哥吗?我却爱雅各,恶以扫,使他的山岭荒凉,把它的地业交给旷野的野狗。”……你们必亲眼看见,也必说,愿耶和华在以色列疆界之外,被尊为大。……万军之耶和华说:“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在各处,人必奉我的名烧香,献洁净的供物。因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你们却亵渎我的名,说,耶和华的桌子是污秽的,其上的食物是可藐视的。……我是大君王,我的名在外邦是可畏的。”(第二章)“我必斥责你们的种子,又把你们牲畜的粪,抹在你们的脸;你们要与粪一同除掉。你们就知道我传这诫命给你们,使我与利未所立的约,可以常存。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先知玛拉基书是以色列人吗?为什么圣经要说耶和华“借”玛拉基传给以色列的默示呢?但无论如何,即使玛拉基是犹太人,耶和华借他传给以色列的默示,也表明了耶和华对以色列的态度:“你们(以色列人)要与粪一同除掉。”由此可见,所谓“外邦人的光”,并非使徒保罗,也非耶稣基督,而是耶和华神即天父自己。或者说,耶稣基督和使徒保罗都是天父的光。愿荣耀归于至上者,奉主来的,是值得称颂的。而对待“托耶和华的名说假预言的”,“生他的父母在他说预言的时候,要将他刺透。”“那日,凡作先知说预言的,必因他所论的异象羞愧,不再穿毛衣哄人,他必说:‘我不是先知,我是耕地的,我从幼年做人的奴仆’。”(《撒迦利亚书》十三章3─5节)现代以来,假先知和他们的追随者“宗教学者”、“人文主义者”虚构了一个“保罗教”的恶名,企图分裂使徒与基督的关系;又断裂新约与旧约,企图全裂圣父与圣子的关系;最终的目的是诱惑我们沉沦──但按照《玛拉基书》的启示,这是根本不能成立的。

(摘自《仰望基督》Looking Up God)



【037、犹太人的吝啬是一种遗传特质】


网文《犹太人命运与金融规则》报道说:

莎士比亚的剧作《威尼斯商人》描绘了一个名叫夏洛克的人。这是一个犹太人,一个放债者,一个放高利贷者,刻毒而贪婪。莎士比亚描绘的夏洛克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之一。这个嘲弄犹太吝啬鬼的戏剧还被称为“喜剧”。当夏洛克要求欠债者按合同割下身上的一磅肉,这位欠债者的辩护人体现了机智。辩护人要求夏洛克割肉的时候,不能多一点,也不能少一点,更重要的是,割肉的时候不能有“一滴基督徒的血”,否则,将按照法律,以谋杀罪论处,财产全部充公。于是,这个喜剧还包含了宗教、法律、金融等内容。可以说,莎士比亚描绘的夏洛克是早期典型的银行家形象。那么,早期的银行家为何会这么恶毒,这么招人恨?银行家的这种形象,与其犹太人的身份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发展到今天,对于当今银行等金融领域的经营规则有什么影响?

莎士比亚描绘的故事发生在欧洲中世纪,在那个年代,欧洲普遍存在着对于犹太人的强烈歧视,这种歧视正是造成犹太人“贪婪”、“恶毒”的重要原因,而非犹太人的天性如此。欧洲中世纪的统治者是教会,教会因为宗教原因,制定了很多针对犹太人的歧视政策。比方说,不能与犹太人通婚,因为犹太人在欧洲历史上,长期都是被宗教和法律确定的劣等民族。再比方说,教会认为放高利贷是罪恶,但是,即使是教会统治下的世界,也需要借贷这类金融活动,于是,教会就把这种“罪恶”的活动交给犹太人做。因为,反正犹太人天生就是“有罪”的,让他们从事这种罪恶的金融活动,教会既保持了自己的高尚,又维持了社会的需要。

所以,在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这个犹太高利贷者一出场,就是一个被社会看不起的劣等人物。中国读者对此的背景不太了解,而当时所有的欧洲人对此都心领神会,天经地义。因此,嘲弄犹太吝啬鬼的戏剧被称为“喜剧”,就变得很正常,因为,这几乎是每一个欧洲人最开心、最解恨的事情。而且,在教会的统治下,很多正常的社会职业都不允许犹太人做,例如教师、农民、公证人等等,经商几乎是犹太人唯一可做的职业。那么,经商的犹太人为何在欧洲社会都成为吝啬鬼、守财奴的形象?

第一个原因是,被允许从事金融罪恶活动的犹太人毫无安全感,他们的钱财随时都会被剥夺。比方说十字军东征时,教会为招募更多的十字军战士,颁布了一条命令:参加十字军的人,如果欠犹太人的钱,一律赦免,不用还了。谁来还?没人还。犹太人白白遭受莫名的损失。而且,欧洲很多君主也向犹太人借钱,但是,君主会随时宣布债务无效,或者以其他方式剥夺犹太人。比方说,西班牙国王曾经下令驱逐犹太人,同时下令,出境的犹太人不得携带黄金,只能携带一头毛驴和一定量的粮食。于是,被驱逐的犹太人不得不将黄金兑换成毛驴和粮食,造成毛驴和粮食价格大涨。犹太人的财产就这样被整体性地剥夺,不需要任何理由。有些犹太人试图将黄金吃下肚子带出西班牙,结果死了。这种方式不过是欧洲各国君主随意剥夺犹太人财产的一个小例子而已。  在这种局面下,犹太人为了防备各种意外损失,不得不在放债活动中尽量多赚钱,由此便形成了他们不得不贪婪的传统。同时,为了保障自己财产的安全,犹太人也不得不与君主勾结在一起,甚至是巴结和献媚,利用自己的金融手段,借助君主的权力,帮助君主赚钱,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因此,当今金融圈的贪婪和官商勾结,在早期犹太人那里就已经形成了,而这个金融传统的真正原因,就是欧洲宗教和世俗政权对于犹太人的歧视。

欧洲社会还有一个对于犹太金融家和广大犹太人的普遍观点,就是犹太人吝啬。在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也有一个具体的描述,就是说犹太人光攒钱,不愿花钱。欧洲后来有经济学家把只攒钱不花钱的人及其行为视为对经济的破坏,稍稍有点类似当前有人指责中国不花钱的意思。因此,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吝啬鬼仿佛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对于吝啬的道德和经济学评价,这里就不说了。需要指出的是,犹太人、犹太金融家之所以成为“吝啬鬼”,在欧洲是有深刻的社会、政治、历史原因的。

前几天的文章里提到十九世纪欧洲最强大的犹太金融家族,罗思柴尔德。当时,这个家族银行的总部在维也纳,负责人是罗思柴尔德家族第二代五兄弟中的老二,所罗门-罗思柴尔德,他还是奥地利政府的财务顾问。用今天的话说,属于有权有势的人物,还有大量的高层关系。所罗门-罗思柴尔德常年住在宾馆里,宾馆既是他的生活住处,也是办公的地方。这个现象在今天看来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但是,犹太大银行家所罗门-罗思柴尔德常年住在宾馆里,却有他的苦衷。1831年,所罗门-罗思柴尔德给奥地利总理、外交大臣梅特涅写了一封信。在19世纪的欧洲,梅特涅是有巨大权力和影响的政治人物。当时梅特涅正因为一个财务问题,决定向罗思柴尔德家族求助。因此,所罗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在信中向梅特涅提出了一个要求。他在信中写道:

现在我代表我和我的兄弟们冒险提出的请求是,在奥地利帝国境内我们应该享有购买不动产和其他实质财产的权利。我很清楚这个要求和法律规定的相悖。然而,希望仁慈明智的殿下能够法外开恩。而且我预感到,如果殿下有一丝乐意,您的努力斡旋一定就能成功说服这位最仁慈开明的君主(指奥地利国王)。

所罗门信中的这段话,首先表现出明显的卑躬屈膝,其次,这段话的第二个重点就是“不动产”和“其他实质财产”。所谓不动产和其他实质财产,包括房子、土地、矿山等。欧洲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里,犹太人不允许拥有不动产和实质财产,也就是说,法律规定犹太人不可以买房子,不可以拥有土地。前者致使犹太人只能在政府指定的区域集中居住,居住条件由政府决定。这造成了欧洲各地的犹太人聚集区,后来发展成为集中营(由此我们是否能够理解,日后在西方依然盛行很久的种族隔离政策?)。犹太人不能买土地,决定了他们不能当地主,也不能当农民。“其他实质财产”的内容包含很多。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后,教会的统治力量下降,君主专制占据欧洲政治舞台,欧洲各国对于“其他实质财产”内容的规定也开始有所不同。但是,有一条是很明确的:犹太人不可以拥有房产。所以我们就能理解,犹太大银行家所罗门-罗思柴尔德不得不常年住在宾馆里,因为他不愿住在条件简陋的犹太人聚集区,又不能自己买房子。对于这封信中请求,梅特涅因为有求于罗思柴尔德家族,因此有些心动,倾向于替犹太银行家说情。再说,用今天的话说,这么有钱的犹太银行家,如果法律允许他买房子,肯定是百万级别的宫殿型房产,对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是有好处的。然而,奥地利政府和国王最终还是否决了犹太银行家的这个请求。犹太银行家虽然钱很多,虽然地位很高,依然不能拥有不动产。这项法律的真正废除,是在几十年以后。于是,我们就可以理解犹太人为何普遍“吝啬”。法律不允许犹太人从事很多正当职业,不允许犹太人拥有实质财产,犹太人往往只能从事与金钱有关的职业,因为,在基督徒的理论中,金钱是肮脏的。而且,犹太人即便拥有金钱,也没有安全感。于是,犹太人不得不吝啬,在能赚钱的时候不顾一切地拼命赚钱,而金钱又是他们唯一能够拥有的财产。为了防止被无端掠夺,有一点钱都要想方设法地藏起来。但是,有了钱的犹太人,除了吃穿之类的日常用品,有钱也没地方花。在那些社会地位比他们高的基督徒看来,犹太人不是吝啬是什么?

此后,罗思柴尔德家族利用君主有求于他们金钱力量的机会,还不断向欧洲的君主提出请求,要求给予犹太人自由居住权,给予犹太人从事艺术、新闻、法律等正当职业的权利。然而,获得这种权利是一个非常艰难和漫长的过程。罗思柴尔德家族第三代在英国的负责人名叫莱昂内尔-罗思柴尔德。1857年,莱昂内尔第四次被选入英国上议院,在此前的十几年时间里,他虽然靠金钱的力量三次被选入英国上议院,但徒然拥有一个议员的名头,从来不能履行任何政治权力,为什么?英国法律规定,议员履行职责之前,有一道必备的程序,就是向《圣经》宣誓。换句话说,英国法律规定,议员必须是基督徒,哪怕是假装的。而犹太银行家莱昂内尔-罗思柴尔德信奉犹太教,只能向希伯莱《圣经》宣誓,不能向《圣经-新约》宣誓,英国的法律又不愿改变。直到1858年,英国为莱昂内尔一个人修改了这条法律,非基督徒才能真正成为议员。

回顾历史我们就会发现,犹太人在欧洲遭受2000多年的歧视,是造成犹太银行家贪婪、吝啬的重要的原因,其中,最大的罪魁祸首就是欧洲教会。19世纪后期,欧洲各国在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思想近百年的影响下,才渐渐从法律上改变了对犹太人的歧视。然而,这种歧视在欧洲社会依然存在,迫使很多想有所发展的犹太人改变自己的信仰,其中有些是真心的,有些是被迫、假装的。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残杀犹太人的行为,是欧洲历史上一贯迫害犹太人这一传统的继续。纳粹的这一行为,使得欧洲各国刚获得自由不久的犹太人,在精神上再次遭受严重摧残,冷漠无情成为很多劫后余生犹太人的内心特征。我觉得,犹太人的这种冷漠无情的心理,也影响到当今金融界的很多游戏规则。

美国金融界有多少犹太人,数字并不精确。我看到一个数字说,华尔街从业人员中,犹太人超过20%。与犹太人占全美国人口的比例相比,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如今,大银行家中犹太人的比例更高,犹太人在银行等金融业有着很牢固的传统和很深的根基。在莎士比亚时代以前,犹太银行家就形成了以贪婪为特征的银行经营规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残害犹太人的暴行,使得犹太银行家的冷漠再次加剧,他们只对金钱的增长感兴趣,对人对事没有温情和关爱,除非小圈子里的自己人。而且,对于获得金钱增长这个目标,他们常常不择手段,没有道德顾忌。随着国外金融方式日益进入中国,相信很多中国人也开始有所感受。但是,这个现象并不能只怪犹太人,真正的祸根在于欧洲人数千年的坏传统,其不良影响也不是短期可以消除的。 至今,在美国社会看起来如鱼得水的犹太人,依然时常会遭遇歧视。例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就经常用“犹太人”来骂人。美国普利策奖得主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他的一本书中说,“911”灾难发生后,纽约流传了一个消息,说是纽约的犹太人在9月11日上午都提前得到警告,要求他们不要去世贸中心上班。虽然弗里德曼说这个消息是谣言,但是,这个谣言的出现,说明即便在当今美国社会,依然存在着对犹太人的歧视或“恨意”。原因很简单:如果犹太人提前得到了警告,那么,“911”事件的幕后策划就很可能与犹太人有关、有联系。而在“911”灾难发生之前,美国股市遭遇了一次巨大的泡沫破灭,华尔街上犹太人疯狂赚钱的行为,引起遭受损失的美国股民的不满,于是,谣言便将“911”事件与贪婪的犹太人联系在一起。每当我想起这个谣言,我真的为美国犹太人今后的处境感到担忧。

然而,在欧洲和美国,犹太人话题是一个禁忌,人们很难公正客观地讨论这个话题,因此,对于犹太人数千年的悲惨历史与当今金融业贪婪之间的关系,现在也很少有西方人作专门的论述,哪怕只言片语都很少。因为,西方人的这种联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纳粹。纳粹以及当年欧洲很多歧视犹太人、排斥犹太人的言论,都把犹太银行家的贪婪当作一个攻击点。虽然这种攻击发展到种族性的肉体消灭,是西方人罪恶的历史习惯,然而,犹太人的特殊历史遭遇与当今金融圈游戏规则之间的关系,确实是值得研究的。最后,我必须郑重地重申:犹太人与金融贪婪之间的联系,根源不在犹太人本身,而在西方打着宗教、上帝名义的丑陋历史。西方人自己作孽的历史,在这个问题上,如今已经是讳疾忌医了。它很难治好这个病。

谢选骏指出:上文指出了“犹太人为什么吝啬”的社会原因,而忽略了“犹太人为什么吝啬”还有其生物原因——剑桥大学出版社发行的《生物社会科学杂志》(Journal of Biosocial Science)发表柯曲兰(Gregory Cochran)、哈本丁(Henry Harpending)、哈代(Jason Hardy)三位作者一篇引起争议的论文认为:犹太人的聪明起源于一种导致神经疾病的遗传基因。公元一世纪时,犹太人举行起义反抗罗马帝国统治,起义失败后,犹太难民四散奔逃,那些定居于欧洲的被称为“亚实基拿系”(Ashkenazi)犹太人。中世纪时,欧洲犹太人受到歧视而被禁止务农,转而从事商业及金融业,使得他们的智力发展收到定性——这种智力基因就是那引起“黑蒙性白痴”(Tay Sachs)等四种遗传性神经疾病的同一基因。

这个大胆假说至少引起两个问题:一,遗传疾病如何跟智力搭界?二,患有遗传疾病者怎么会有生存竞争优势? 

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这种由变异而来的遗传疾病基因能影响细胞对鞘脂(Sphingolipid)的管理,鞘脂是构成脑神经细胞外鞘的一种化学物质,它能促进脑神经细胞的生长,并使其分支增加,更重要的是它能增加脑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结,从而影响智力的发展。论文作者进一步指出:从双亲一方遗传得到单份这种基因的犹太人,大脑中神经细胞的联结比常人多,智力较发达;从双亲两方遗传得到双份基因者,大脑中神经细胞的联结过多,就发神经病了。这倒是符合一种说法:“天才与疯子之间只有一线之隔。” 

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这个变异基因有两面性,一方面会产生神经疾病;另一方面会增强智力,具有这种基因的犹太人之生存竞争优势来源于后者。

上述论据是有先例的:西部非洲人遭受一种称为镰状细胞贫血症的疾病,患者红血球中含有遗传基因导致的特殊血红蛋白(Heamoglobin)。镰状细胞贫血症患者从双亲两方遗传得到双份这种基因,从双亲一方遗传得到单份基因者不仅没有镰状细胞贫血症症状,并且具有先天抗疟疾性。疟疾是非洲西部的主要杀手,所以带有单份基因者具有生存竞争优势。 

科学假说是需要证明的,作者提出了一种验证方法:对带有单份神经疾病遗传基因者作智力测验,其智商应比常人高5%。 柯曲兰惯于向传统挑战,过去他曾提出过一些颇具争议性的假说,这次的大胆假说引起了一片批评声。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基因学家黎许(Neil Risch)不同意他们的假说,他指出:犹太人的这种遗传性神经疾病都是在1100年前同时发生的,因此均源起于同一原因,这很难用生存竞争解释。论文作者同意黎许关于此疾病同时发生和同一起源的意见,但不同意他的结论,他们仍然认为是生存竞争在起作用。康乃尔大学群体基因学家克拉克(Andrew Clark)批评说:“作者在解释遗传性方面犯了典型错误。”他认为将与鞘脂有关的基因与智力相联系是“走得太远了”。批评得最尖锐的是哈佛大学认知学家品克(Steven Pinker),他说:“这篇论文政治上不正确,这样说并非言过其实。”指的是此论文主张不同族裔之间有遗传的智力差异,这非同小可!当年希特勒极力鼓吹大日尔曼主义,根据所谓的“优生学”断定德国人是“优秀人种”,并灭绝人性地大肆屠杀犹太人。但品克接着说:“当然这是一篇相当有份量的论文,不是很容易驳倒的。”

由上述可以推测:犹太人的吝啬已经构成了一种遗传特质,难怪自视甚高并企图统治欧洲的德国人会不服气,于是趁火打劫,采取极端手段,从生物上一举消除自己的竞争对手。犹太人的吝啬既然已是遗传特质,就与其他民族势不两立了。



【038、犹太人对决基督徒华人不能旁观】


《“肮脏” 、“中国移民传播病毒” 华人区惊现仇视海报》(纽约华人资讯网 2020-06-06)报道:

“华人正在糟蹋湾脊”?

在布鲁克林湾脊(Bayridge)和戴格高地(Dyker Heights)街头的灯柱上,最近出现了很多不同寻常的海报。

翻译成中文,他们是这样的:华人正在毁灭湾脊——非法房屋改造-破坏湾脊的房屋存量,导致中产阶级房主的逃离;旧货商店:按摩院(卖淫);美甲沙龙;99商店;肮脏的中国餐馆——糟蹋街道;捡瓶子;捡破烂——新冠病毒由中国移民传播——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什么?

我们非得隔离、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吗?学校关了;牙科诊所关了;理发店/发廊关了;已经陷入困境的湾脊餐馆和酒吧即将倒闭。

美国人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冷战。我们却要向这些传播这种疾病的不卫生的人投降?如果这些华人取代所有其他种族,那可就太遗憾了。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光是想一想就有说不出的凄凉。——阿尔伯持·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即使是爱因斯坦……最后这一句引言真的出自爱因斯坦笔下。去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刚刚出版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游记》中,发现了著名理论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一系列有严重的种族歧视倾向的言论。这一游记此前是爱因斯坦1920年代在亚洲各地的旅行日记,写于1922年10月至1923年3月之间,记录了爱因斯坦对这趟旅途、科学、哲学和艺术的思考。其中多处评论他在旅行中遇到的人,评论中可见他对亚洲各国人民,特别是华人的歧视态度。

爱因斯坦曾致力于美国民权运动,并有著名言论“种族歧视是白种人的弊病”,然而在日记中,他将日本人、华人和印度人称为智力低下的人种,把华人形容为“勤劳、肮脏、迟钝的人”。他感叹华人“旺盛的繁殖力”,然后说“我不明白华人女性具有何种魅力吸引男性到这个程度,让他们生下这么多后代。”

爱因斯坦担心华人将取代其他种族,写道:“如果这些中国人取代所有其他种族,那可就太遗憾了。对我们这样的人来说,光是想一想就有说不出的凄凉。”就是这些被到处贴在纽约华人聚居区的传单里引用的话。

这些言论和爱因斯坦作为伟大的人道主义偶像的公众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是爱因斯坦本来并未打算出版他的日记。而传单的作者却把这句话摘出来,作为攻击华人的武器。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游记》的编辑和翻译者罗森克兰茨爱因斯坦在日记中说的这些话“完全可以被视为种族主义者……其他民族被描绘为劣势种族,这是种族歧视的明显标志。‘中国人可能会取代其他种族’这一令人不安的评论表现得最为明显。爱因斯坦认为外国‘种族’是一种威胁,这是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特征之一。最令现在读者震惊的是,他假装不理解中国男人如何找到具有吸引力的异性生育后代,这是非常无礼的言论。”

罗森克兰茨借此发问到:为什么一直作为一个人道主义偶像出现在公众面前,自己就曾是难民,他的头像曾被用于联合国难民署的宣传——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对他遇到的人发表种族歧视的言论?他说:“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与当今世界非常相关,如今许多地方的仇恨依然猖獗。即使是爱因斯坦,有时也很难在另一个人面前认出自己。”

反击与反省——

湾脊地区市议员纪思庭(Justin Brannan)发表声明,谴责海报是种族主义行为,他说:“我对发生在我们社区的事情感到恶心、失望和愤怒。在这个巨大的危机时刻,我们必须站在一起,而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语言和行动互相表示善意和同情。”“我很感激有这么多人给我发来他们清除标语的照片。仇恨在我们的社会中没有立足之地,也不会被容忍。”

市议员顾雅明也发表声明谴责,他说,“当从当代最严重的瘟疫流行中恢复时,湾脊的海报只是亚裔所面临的一个小例子,这是令人反感的,但它并不新鲜。我的收件箱经常收到差不多的邮件。自疫情爆发以来,我们看到反亚裔情绪大幅上升。如果你遇到这个标志,请和所有善良的人一起把它拆下来,扔到垃圾箱里。”顾雅明在脸书上贴出电线杆上的海报,并予以谴责。

已有人就布鲁克林对华裔的仇恨海报报警,当地警局正在调查。湾脊区州参议员郭纳德(Andrew Gounardes)在脸书留言称,他已被告知社区内出现了恐怖的海报,诋毁了华裔,这些海报在湾脊和戴格高地灯柱出现,他对此感到恶心。 他已和湾脊市警68分局联络,要求警方调查,而在此非常时刻,其办事处将尽全力保护社区,免受仇视和暴力的破坏,他呼吁任何社区民众如果发现应立即将它撕开丢掉。

仇华海报曝光后,社区也出现声援华人的海报:湾脊不欢迎种族主义——湾脊爱我们所有的邻居——最近,在我们这个友爱安全的社区,在多处出现了令人恶心的反华人海报,湾脊不支持仇恨言论,我们社区所有的成员相亲相爱。我们的社区仇恨无处容身。——湾脊不欢迎种族主义——湾脊爱我们所有的邻居——这种海报企图通过病态和仇恨的言论制造分裂。甚至还在最底部引用了爱因斯坦的种族主义言论。

让我也来引用:——湾脊不欢迎种族主义——湾脊爱我们所有的邻居——“你们要爱邻如己,再没有比这些诫命更大的了”——《马可福音12:31》

华裔的反省

华人余先生表示,虽然海报有种族歧视的成分,但确实有部分华人行为不检、卫生习惯不良,招惹社区其他族裔的反感,在这些方面部分华人也应该反省,但海报也说得太过分,其实华人有很多优良品德,比如勤劳、不惹事等,事实上很多人都认为华人是好邻里。

而同样是华人的黄女士则反思到:种族主义不只伤害非裔,也伤害华裔。可是在华人社区,我们能听到不少对非裔的种族主义言论。他们的言论跟上述这些攻击华裔的仇恨言论如此一辙,就像照镜子。如果我们接受对非裔的歧视性言论,那么我们也将不得不接受这些针对我们华裔的仇恨。华裔同胞应该醒醒了。

谢选骏指出:这是一场爱因斯坦代表的犹太人对决基督徒的文化战争!犹太人不仅杀死了耶稣基督,而且还对华人宣战——这说明,华人只有投入季度的怀抱才能保护自己并最终得救!在犹太人对决基督徒的战斗中,华人如果袖手旁观,就等于自取灭亡了!



【039、犹太人隔离区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产物】


犹太人隔离区(Urdu,又译隔都)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产物!这,只要看一下年表就知道了——

网文《隔都》报道:

“隔都” (ghetto) 这一名词起源建立于1516 年的威尼斯犹太人区。威尼斯当局强迫城里的犹太人在那里生活。在16世纪和17世纪,下至当地市政当局上至奥地利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 V)都曾下令在法兰克福、罗马、布拉格和其他城市为犹太人建立隔都。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人将犹太人集中到某些城区并迫使他们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生存,这些城区便是隔都(通常是与外界隔绝)。隔都不仅把犹太人社团与其他人群隔离开来,也把犹太人社群彼此之间隔离开来。德国人单在其占领和吞并的波兰和苏联领土上就建立了至少1,000个隔都。1939年10月,德国占领当局在波兰的彼得库夫-特雷布纳尔斯基(Piotrkow Trybunalski)建立了第一个隔都。

德国人将建立隔都视为一项控制和隔离犹太人的临时性措施,同时纳粹领导人在柏林精心谋划各种达到灭绝犹太人口的目的方案。在许多地方,这种隔离制度只持续了相对很短的时间。部分隔都只存在了几天,有的则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1941年底,即自“最终解决”(屠杀欧洲所有犹太人的计划)实施开始,德国人便一步步摧毁了隔都。德国人及其党羽在乱坟岗中枪杀附近犹太人区的居民,或将他们遣送(通常是用火车)至灭绝营进行屠杀。德国党卫军和警察当局将隔都中的少数犹太人遣送至强制劳动营和集中营。

有三种类型的隔都:封闭式隔都、开放式隔都和灭绝式隔都。

在波兰,规模最大的华沙隔都中,区区1.3平方英里的面积内就挤进了超过400,000名犹太人。其他主要的隔都则分别建立在罗兹(Lodz)、克拉科夫(Krakow)、比亚维斯托克(Bialystok)、利沃夫(Lvov)、卢布林(Lublin)、维尔那(Vilna)、琴斯托霍瓦(Czestochowa)和明斯克(Minsk)等市。数万西欧犹太人也同样被驱逐至东欧的隔都内。

德国人命令居住在隔都内的犹太人佩戴用于识别身份的徽章或臂章,不仅如此,他们还强迫许多犹太人为德意志帝国劳动。在隔都内,犹太人的日常生活由纳粹指派的犹太委员会(Judenraete)管理。隔都的警察按照德国当局的命令和犹太委员会的法令执行任务,包括协助德国人向灭绝营遣送犹太人。犹太人警官象犹太委员会成员一样屈服于德国当局的意志。对于那些被发现没有执行命令的犹太人警察,德国人绝不手软,格杀勿论。

而犹太人则运用各种反抗手段来应对诸多的非人限制。犹太居民常常在犹太委员会不知情或未批准的情况下进行所谓的非法活动,比如将食品、药品、武器或情报偷带进隔都。因为这些物品是隔都居民生存的必需品,所以一些犹太委员会和个别委员会成员容许或暗中鼓励这种非法交易。虽然德国人表示原则上他们不会过问隔都内有关宗教信仰、文化活动或青年运动等事务,但是他们往往把任何社交集会都看做是一种“安全威胁”,并且会无情关押或残杀集会领头人和参加者。德国人通常禁止一切继续教育。

一些隔都的抵抗运动成员还发动了武装起义。在这些起义中,规模最大的当属1943年春天发生在华沙隔都的起义。在维尔那(Vilna)、比亚维斯托克(Bialystok)、琴斯托霍瓦(Czestochowa)和一些小规模隔都同样发生了武装起义。1944年8月,德国纳粹党卫军和警察在罗兹(Lodz)摧毁了最后一个主要的隔都。

德国入侵并占领匈牙利之后,于1944年春开始实施隔离犹太人的制度。在帝国安全总局(Reichssicherheitshauptamt-RSHA)派遣的德国驱逐专家的协助下,匈牙利宪兵仅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将来自匈牙利全国各地(首都布达佩斯除外)近440,000名犹太人临时集中在“灭绝式隔都”里,并将他们驱逐到匈牙利边境,交给德国人看守。德国人将匈牙利犹太人中的大多数驱逐到奥斯威辛-比克瑙(Auschwitz-Birkenau)屠杀中心。在布达佩斯,匈牙利当局要求犹太人只能呆在带标记的房子内(即所谓的大卫王星之家)。1944年10月15日,法西斯箭十字党领导人在由德国支持的政变中夺取政权,几个星期后,箭十字党政府便在布达佩斯正式建立了第一个隔都,强迫63,000名犹太人生活在面积仅有0.1平方英里的隔都内。大约25,000名持有中立国保护证明的犹太人被囚禁在该市另一处“国际隔都”内。1945年1月,苏军解放了位于布达佩斯地区的两座隔都,将近90,000名犹太居民获得自由。

大屠杀期间,纳粹对犹太人的控制、非人对待以及大批屠杀,都是以隔都为中心环节展开的。

例如,有一个指示牌,它用德语和拉脱维亚语警告:凡跨越栅栏或与里加隔都居民联系者将被当场击毙。拍摄地点:拉脱维亚,里加,拍摄时间:1941年到1943年。—US Holocaust Memorial Museum

谢选骏指出:犹太人隔离区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产物,按照这一思路,科学主义和社会进化论最后必然得到阶级灭绝或种族灭绝的实践和理论。



【040、犹太人祸害了纽约】


《1例患者可感染5.9万人 新冠传染力是流感3倍》(2020-03-26 世界新闻网)报道:

有学者指出,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力几乎是流感的三倍;只要有一人感染,可能传染给5万9000人。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重症加护医学教授蒙哥马利(Hugh Montgomery)指出,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力几乎是流感的三倍;只要有一人感染,可能传染给5万9000人。蒙哥马利指出:“如果我感染流感,平均起来我大概会传感给1.3或1.4个人;假使持续传染个10次,那就有14个流感病人要算在我头上;一开始听起来没有差很多,但如果每个病患传病毒10次,可能有5万9000人是因为我遭到感染的。”因此他呼吁英国政府要求民众保持“社交距离”,因为如此一来,医疗体系有机会免于崩溃。他说:“我不会说什么好听话,疫情真的会很惨;如果确诊人数少,当中的少数需要住进加护病房,这样我们就能挽救其中的多数病患。”他表示,在这样的非常时期,民众不能像得到流感时毫不在乎,而是得负起责任保护其他人。大部分人遭受感染可能只有轻微症状,不影响生活;但如果不立刻自我隔离,便会将病毒散播出去。

蒙哥马利说:“少数人会在感染的第10天感到非常不适,只要来到医院,就会消耗时间和资源;需要医生检验和监控他是否确诊。但记得,帮助医院保有足够病床、医护人员和检验试剂,就是给病患最好的存活机会。”“当你情况危及,加护病房是能救你一命的地方;但问题是我们的资源、呼吸器、医生、护士都在有限的状况下,如果病患超出负荷,那便无法提供妥善的照护。”

近日英国新冠肺炎疫情快速恶化,23日就有多达87人死亡,一周内死亡人数快速累计,目前已超过460人。首相强森(Boris Johnson)已下令全国“居家避疫”三周,禁止两人以上聚会,非必要的店家、娱乐场所和教堂皆已关闭。不过仍有民众外出在草地上做日光浴,让英国警察拿出扩音器喊话,命令人群尽速回家。

谢选骏指出:上述报道是在暗示——犹太人祸害了纽约!

《纽约州新增九例新冠肺炎皆与犹太律师有关》(综合新闻 2020-03-06)病毒:

纽约州长库默在4日上午宣布新增4例新冠病毒(又称中共病毒,COVID-19)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后,4日下午更新消息,纽约州又新增5例确诊,这5例为一家人,45岁的丈夫与第2例确诊的犹太裔男律师有过接触。截止至4日下午,纽约州共确诊11例新冠病毒。库默早上在记者会提到,“目前有新冠病毒疫情,但我们还有一种由疫情引起的大规模恐惧……一旦您审视事实,其实就没有理由被这些事实吓倒”。 

第二例男律师患者住在威彻斯特郡(Westchester County)的新罗谢尔(New Rochelle),工作地点在曼哈顿中城的律师事务所“Lewis and Garbuz,P.C.”。 

●律师家庭状况——库默4日早表示,犹太裔男律师的妻子、儿子、女儿以及一位开车送他去医院的邻居,共4人皆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库默4日下午更新说,新增5例的确诊病例为一家人,其45岁的丈夫与确诊的犹太裔男律师有过接触。库默说,感染新冠病毒的律师,其20岁儿子、14岁女儿、妻子及一位邻居,共4人,经过检测新冠病毒呈阳性反应;律师的三位家属皆在家隔离中,他的邻居曾开车载送他去医院;目前尚不知邻居前前后后与第二例患者的总共接触时间。 

●友人家庭状况——新增5例是住在纽约上州威彻斯特郡的家庭成员,包括45岁的丈夫、46岁的妻子,以及2个儿子和2个女儿中的1人,全家6人中有5人经检测新冠病毒呈阳性反应。州长说,5个新增病例皆自我隔离中。库默说,这一家中的45岁的丈夫与确诊的犹太裔男律师是朋友,在多个不同的场合中接触过。目前州府正在调查这一家人的外出踪迹以及接触过的人,尚不知道他们是否近期到过纽约市,这四个孩子就读的学校被要求至少关闭至周五,所有教职员在家隔离。 

●律师子女的学校状况——感染律师的儿子和女儿就读的两所学校关闭——其20岁儿子就读的叶史瓦大学(Yeshiva University)在曼哈顿华盛顿高地(Washington Heights)威尔夫校区(Wilf Campus);其14岁女儿就读的布朗士区犹太高中SAR Academy,4日皆宣布关闭。库默说,出于谨慎起见,叶史瓦大学的威尔夫校区至少将关闭本周五,再评估状况;犹太高中SAR Academy将关闭至下周普珥节结束。 

白思豪表示,叶史瓦大学已经和市健康与心理卫生局(NYC DOHMH)合作,采取所有必要的预防措施,以保证学生和社区的安全。此外,叶史瓦大学该位病毒测试为阳性的学生,自2月27日以来从未到过校园。市府的疾控人员到校识别与20岁学生频繁接触的人,并且联系他们立即做病毒检测。截至4日早上,已有两位密切接触者到表维医院(Bellevue Hospital)做检测。与律师接触的上州威彻斯特郡家庭,他们三位子女就读的West Torah Academy将关闭至本周五。 

●犹太教堂状况——感染新冠病毒的律师所参加的“Young Israel”犹太教堂3日被立即关闭,威彻斯特郡卫生局长表示,他曾在2月22日、23日参加教堂活动,目前已要求所有参加这两天活动的民众全部在家中隔离至少到3月8日。 

●要求1000人自我隔离——库默表示,目前已要求约1,000人在家中进行自我隔离。他强调,“80%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能自愈,甚至不知道自己感染”;就目前数据来看,新冠病毒的致死率为流感的2至3倍,呼吁民众勿过度恐慌,“如果你觉得自己有可能被传染,那就待在家里,不要传染其他人,就像对待流感一样”。库默也说了一个好消息,第一例39岁女患者的丈夫,经过检测新冠病毒呈阴性反应,他近期曾去过伊朗;水牛城(Buffalo)、长岛苏福克郡(Suffolk County)、奥奈达郡(Oneida County),经过检测也呈阴性反应。州长说,4日下午将与两所学校的校方、威彻斯特郡郡长、当地卫生官员会面,以得到更多事实,追踪传染源;第二例男患者没有国外疫区(如中国、伊朗等)旅行史,但是他二月份曾外出旅行过(去过迈阿密),这是纽约第一宗社区传播的病例。 

谢选骏指出:3月6日到3月26日,整整20天的社区传播,足以十个几何数字,足以“1例患者可感染5.9万人”——这个数字,郑海接近纽约现在的确诊人数!所以我说,世界日报在暗示,犹太人祸害了纽约,谢选骏:犹太人一手导致纽约成为了疫情中心!

《美国“封锁”集体爆发的纽约郊区犹太人村,纽约州投入防卫军》(2020-03-12 综合新闻)报道:

美国最大城市纽约郊区的犹太教信徒聚集地纽罗谢尔集中爆发新型冠状肺,该地区因此被定为“隔离区”。为了防止新冠疫情扩散,美国还投入了州防卫军,导致不安感正在加剧。

纽约州州长安德鲁·库莫当地时间10日表示:“把新冠肺炎集体发病的纽罗谢尔指定为12日至25日隔离地区”,“这是死亡和生存的问题,需要为这个地方制定特殊的公共卫生战略。”因此,出现多名患者的纽罗谢尔犹太教礼拜堂“纽罗谢尔的年轻以色列”周边半径1英里(约1.6公里)内的学校和宗教设施等将全部关闭。州防卫军将投入到为低收入层学生提供食物及防疫工作。

但是纽约州没有下达对8万多名居民的移动限制或关闭街道的命令。但是,如果穿军装的州防卫军出现在街头,紧张局势将会加剧,居民也会动摇。纽罗谢尔市市长纳姆·布勒姆森当天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防卫军不是军事或警察工作,而是来帮助我们的。”为躲避17世纪对宗教的迫害,来自法国拉罗谢尔地区的新教徒修建了纽罗谢尔。目前犹太居民约占17%。

3日,居住在纽约曼哈顿的一名50多岁男性律师被确认感染了新冠肺炎,从而开始了广泛的社区感染。第二天,这名律师的妻子、两个子女以及载着他去医院的邻居等9人感染了病毒。这名律师去过的“年轻以色列”犹太教礼拜堂的拉比也表现出阳性反应。虽然对参加犹太教成人仪式和犹太教安息日礼拜的教徒采取了14天的自我隔离措施,但仍无法阻止社区的扩散。

当天,纽约州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也比前一天增加31人,增至173人。纽约市有36人,纽罗舍尔所在的西切斯特县有108人。

纽罗谢尔距曼哈顿交通枢纽大中央车站约27公里,居住着大批曼哈顿通勤人员。因此,乘坐“通勤列车”往返曼哈顿的居民担心,新冠疫情可能会扩散到整个纽约。西切斯特县居民A某说:“坐火车到曼哈顿上下班很不安。正在考虑在家工作。”

整个美国的新冠疫情扩散速度也非常快。据统计,美国国内的新冠病例比前一天增加277人,达到1009人,死亡人数增加5人,达到31人。分析人士认为,社区传染已开始全面展开。美国国立保健院(NIH)下属的国立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所长安东尼·卡普尔呼吁说:“希望整个国家都能认识到,我们已经无法做我们一个月前可以做的事情。”

旨在防控社区扩散的紧急对策接连不断。据《纽约时报》报道,确诊患者最多的华盛顿州州长杰伊·因斯利11日决定,禁止在西雅图地区举行250人以上聚集的宗教及演艺活动。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也禁止了聚集1000人以上的大规模活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称,定于4月举行的代表性音乐节“科切拉谷音乐艺术节”将推迟到10月举行。

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在推进的应对新冠疫情的景气扶持政策正在经历阵痛。《纽约时报》报道说:“总统向执政的共和党参议员提议,年底前完全免除工资税(劳动所得税)。虽然这个提议价值8000亿美元(约合950万亿韩元),但可能得不到在野党民主党以及共和党议员的支持。”共和党领导层对下调工资税的经济刺激效果表示怀疑。据悉,民主党喜欢针对劳动者和患者的失业津贴、带薪病假、患者诊断及治疗费支援等对策。

谢选骏指出:犹太社区怎么沦为灾区的?他们的如何感染武汉病毒的?下面的事情可以提供线索——

《打消疫情疑虑 纽约犹太人团体华埠用餐相挺》(中国侨网 2020-02-17)报道:

中国侨网2月17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的恐慌让纽约华社小商家生意受损,甚至发生针对华裔的歧视、仇恨事件。纽约犹太裔公共事务委员会和犹太裔社区关系委员会部分成员,当地时间16日来到曼哈顿华埠一间酒楼吃午餐,表达对华人社区和商家的支持,呼吁民众不要因恐慌而歧视华裔。

纽约犹太裔社区组织16日来到曼哈顿华埠酒楼吃午餐,表达对华人社区和商家的支持,呼吁民众不要因恐慌而歧视华裔。(美国《世界日报》记者和钊宇/摄影) 

聚餐活动由美中公共事务协会组织,会长滕绍俊表示,该会与犹太裔组织关系很好,“犹太裔与华裔的关系一直不错,许多犹太朋友告诉我,听说华埠小商家生意受疫情影响,他们希望给予支持,因此今天自发来到这里聚餐。”滕绍俊说,现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已经引起了针对华裔的歧视,“但是,人们不应该夸大疫情的威胁;美国更应该在意正在暴发的流感疫情;因为新冠病毒疫情引起的歧视有一定程度的种族主义歧视,这是不应该有的。”

犹太裔公共事务委员会作为全国性组织,在全美各地有125个分支机构;该委员会主席弗洛姆(Michael Fromm)表示,“犹太裔历史上一直遭受歧视,犹太裔从刚移民到美国到被社会接纳用了很长时间;华裔一直在各方面取得成功,但现在遭遇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许多小商家的生意受到影响,遭到许多非理性的歧视;我们同时也向全国的分支机构发信,希望他们支持当地的华裔社区。”

犹太裔社区关系委员会主席费什宾(Cheryl Fishbein)则表示,尽管迄今纽约市还没有一个确诊病例,却引起了针对华裔的歧视,对华裔社区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作为犹太人,我非常理解在这种歧视下的压力和困难,我们希望能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对华裔社区的支持,因此来到这里聚餐,向市民证明华裔决不能受到歧视。现在纽约市没有确诊病例,而且已经采取防御措施,我们不需害怕,更应该担心的是流感疫情。”

谢选骏指出:这哪里是什么聚餐?这是在大规模群聚啊,是在大面积传播病毒啊!犹太人叫嚣“我们不需害怕(武汉病毒),更应该担心的是流感疫情”,言犹在耳,不过半个月,犹太社区就沦为灾区了;纽约遭到拖累,沦为震央了!犹太人就这样祸害了纽约。



【041、犹太人就是不行】


《5亿美金大失算?超级星期二彭博崩盘》(2020年3月4日  华邮 美联社 金融时报)报道:

彭博崩溃"超级星期二":初选上阵就退选?世界第9富豪的"5亿美金大失算"——100天前宣布参选就自掏腰包狂砸5亿美金拼选战的彭博大失算?

"有钱人的选战,往往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美国民主党初选3日进入了14州连选的"超级星期二",由于此役将一举决定超过3分之1的初选党代表人票,因此无论是"扩大领先"还是"逆转胜",对各路候选人皆是至关重要的天王山之战。然而100天前宣布参选就自掏腰包狂砸5亿美金拼选战的前纽约市长——世界第九富豪,彭博(Michael Bloomberg)——在刻意跳过初选前四州、直冲"超级星期二"后,选情表现却远低于自己的预期。

截至美西时间下午7点为止,彭博仅赢下美属萨摩亚,但在其他选区皆无法挑战桑德斯(Bernie Sanders)与白登(Joe Biden)的领先优势,这也让打不出关键胜利的彭博,才刚刚上阵就落入了"弃保自己"的退选。

尽管"超级星期二"的最大票仓——加州(415张票;超级星期二占初选各州总票数的3分之1,加州也占超级星期二的3分之1)——要在美西时间3日晚间8点才会结束投票。但在选前民调中,加州却是高度偏向桑德斯,彭博的支持度也一直超不过白登。因此就算算入加州开票,也无法提振彭博阵营的低迷士气。

根据《华盛顿邮报》的即时开票系统,最晚投入选战、资金投入却最多的彭博,在德州、北卡罗来纳、麻塞诸塞州...等大州,都取得了20%上下的得票率。照理来说初阵表现还算"不错",但问题在于——除了票数无足轻重的美属萨摩亚(共6票,彭博得4票)之外,彭博于本土各州都处于落后状态,他不仅没法赢下任一本土州,各州排序也只能排在第三顺位以后,完全无力挑战桑德斯与白登的"双雄领先群"。

在平时状态之中,民主党党内无人、选举布局又比对手更晚发的彭博,或许还有机会更进一步;但放在"超级星期二"的关键决战中,彭博的选情落后却是被一瞬甩开,没有基本盘的问题更被无限放大。再加上当前选情逐渐走向"白登对决桑德斯"的一对一决战,民主党各派都在酝酿着"弃保操作",无法稳住初阵阵脚的彭博,自然更难以说服民主党支持者,直接而尴尬地落入被边缘化的窘境。

"初选才过了3分之1,真正的竞争才刚要开始!"在超级星期二注定令人失望后,彭博阵营的选战幕僚长希奇(Kevin Sheekey),也发出了新闻稿试图激励支持者与幕僚团的士气:"我们100天前才正式投入选战,在不可思议的短时间里,我们成功打造了展望一个更好美国的全国性联盟...在几个月之前,我们的全国民调只有1%;但如今,我们已成为民主党初选的实力竞争者之一!"

不过在安慰人心后,希奇却透露了一个重要的讯息:"但无论如何,彭博阵营的第一优先,仍旧是‘在11月大选中击败川普’!"

《美联社》报导,由于选情的颓势展望似乎难有转元空间,在极其失望之中,彭博将在3月4日召集幕僚举行关键会议,重新评估"是否退选"。之中,一方面的考量是认赔杀出;但另一部分也是为了"止血"民主党的初选分裂,进而让川普连任渔翁得利。

在过去,彭博曾多次以"避免选情分裂、川普得利"为由,公开放弃自己的白宫之梦;并承诺将把自己预备的选战资源,转投资给"最有机会击败川普,并阻止美国走入社会主义的候选人"——而符合此一条件者,即为与彭博年龄相仿、支持者光谱颇有重叠的白登。岂料去年年底,白登家族被卷入乌克兰门丑闻后,白登的选情一度走低,彭博这才转念"自己下来选"。

《金融时报》表示,在美东与南部各州开始开票后,白登本人所在的维吉尼亚总部,纷纷对"彭博的出师不力"感到如释重负。在新闻传来"彭博赢得美属萨摩亚"后,总部的众支持者们甚至哄堂大笑,嘲讽"彭博重金买下了海外小岛"。

然而在各种讪笑的背后,白登阵营的欣慰却也不免有些心虚。因为在三个星期前,初选首两战接连失利的白登,才一度可能被彭博给取代。直到2月29白登终于在南卡罗莱纳初选大胜后,党内对手的连续弃保与站台,这才极为惊险地逆转了白登一路被桑德斯压着打的阵脚。

目前,白登阵营正酝酿着"弃保彭博挺白登"的压力;但与此同时,另一个无力取得关键突破的候选人——左翼女将,伊莉莎白.华伦(Elizabeth Warren)——亦和彭博一样被两雄甩开,甚至连自己出生的奥克拉荷马、自己的参议员选区麻州,华伦都没能赢下。因此桑德斯阵营与民主党内的左翼进步派,目前也都期待华伦能"自行退选",以免分走了桑德斯的初选选票。

在民主党人忙着大战"超级星期二"的同时,好整以暇等连任的川普,则乐得隔岸观火,在Twitter上嘲笑"纽约死对头"彭博:

"目前为止,今晚的最大输家就是我们的‘迷你小麦’(Mini Mike,川普帮彭博取的蔑称绰号)。他身边的那些‘军师联盟’帮他恶搞选战,7亿美金的身价财产就这样随着选情死透放水流——彭博屁都没赢到,还好他还有我送的绰号‘迷你小麦’,但除此外真的是身败名裂啊,好惨啊!加油好吗?小麦。"幸灾乐祸的川普如此表示。

谢选骏指出:犹太人小处精明,大处愚蠢,他们迄今为止顽固地拒绝耶稣基督的救恩,就是明证之一。犹太人就是不行,而这个彭博就是一个典型的犹太人,投机成性。他的从政给川普树立了一个十分坏的榜样,结果他看到不起眼的川普居然混上了一个总统当当,于是又不甘心了,也想来凑凑热闹,结果遭到了自己的小徒弟川普家族的羞辱。

《精神出问题?拜登信口胡诌:2016年见过邓小平》(综合新闻 2020-02)报道:

频出失言风波的美国前副总统、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Joe Biden)2月24日晚上在南卡罗来纳州发表演讲时再次口误,称他曾与已去世几十年的中国前领导人邓小平共同推动2016年《巴黎气候协定》(Paris Climate Agreement)的签署。

据美国福克斯(FOX)新闻网2月25日报道,拜登24日在查尔斯顿学院(College of Charleston)向听众讲述他在奥巴马(Barack Obama)政府时期为达成《巴黎气候协定》所做的工作时,他详细阐述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结果却搞混了中国国家元首的名字。拜登说:“我是在与邓小平会晤,并提出如果我们向中国施压,中国就会加入(气候协定)的观点后回国的。”

《巴黎气候协定》于2015年底起草,2016年通过。作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人物的邓小平在1992年退休,1997年去世。拜登演讲谈到这个话题时可能指的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拜登24日当天还犯了一个奇怪的错误。在南卡罗来纳州民主党举行的造势活动上,他在结束讲话时错误地说出了自己想要竞选的职位,并提到令人费解的“另一位拜登”。拜登对台下群众说:“我叫拜登,竞选美国联邦参议员的民主党候选人。请看看我,如果大家满意,请多多帮忙,如果不喜欢,请投给另外一位拜登。”

拜登近日的失言风波还包括,自称1970年代曾与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杨格(Andrew Young)设法前往南非罗本岛监狱(Robben Island Prison),希望能与人权斗士曼德拉(Nelson Mandela)碰面,结果在索维托(Soweto)被捕。但85岁的杨格后来对《纽约时报》澄清说:“我从来没有被捕,他(拜登)也没有。”

谢选骏指出:显然,拜登不是精神分裂就是人格分裂了——所以他才会把自己竞选美国总统一事说成是“竞选美国联邦参议员的民主党候选”——他还口口声声地说有“另外一位拜登”,还要大家投票给另外一位拜登!但是,就是这样一位疯子,竟然还压住了他的对手桑德斯!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桑德斯也是一位犹太人!看来,犹太人就是不行——无法得到正常人的信任。就像马克思主义那样,无法说服任何一位正常人。

《“超级星期二”获优势太开心?拜登搞混妻子妹妹》(2020-03-04 海外网)报道:

美国“超级星期二”初选活动于当地时间3日在14个州以及美属萨摩亚拉开帷幕,美媒的最新预测认为拜登将在至少8个州获得民主党初选胜利。在当晚发表演讲时,拜登遭遇了不少状况,不仅被抗议者多次打断,还搞混了妻子和妹妹。

综合今日美国、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等多家媒体3日报道,拜登当天在加州集会上向支持者们发表演讲。或许是因为在“超级星期二”中获得优势太开心,他在介绍家人时先是说“这是我的妹妹瓦莱丽”,然后抓住了妻子吉尔的右手,接着表示“我是吉尔的丈夫”,伸手握住了妹妹的手。在发现出了错后,拜登也连忙道歉:“不好意思,她们刚换了位置了。”俄媒注意到,此前拜登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出错,包括弄混当时所在州的州名,记错星期几等等。

除了搞混家里人,拜登在进行演讲时还遭到动物权利抗议者们的多次打断。2名抗议者们举着标牌,并高呼“让乳制品业死亡”并冲上讲台,让拜登及其家人明显受到了惊吓。美媒称,这两名引发关注的抗议者被认为是一家动物权利组织的成员,该组织在美国大选初选时期就对数名民主党候选人的活动进行了抗议。

目前在民主党内,拜登和桑德斯票数领先。美联社、彭博社等美媒预测拜登将至少在8个州获胜,拜登本人目前在弗吉尼亚州、北卡罗来纳州、阿肯色州、俄克拉荷马州、田纳西州、亚拉巴马州、明尼苏达州和马萨诸塞州保持领先,而桑德斯则已在家乡佛蒙特州和科罗拉多州宣布了胜利。

谢选骏指出:犹太人就是不行——为了逃避桑德斯的犹太风,昏头昏脑的拜登登场了!但是他能战胜犹太人的代理人川普吗?如果不行,那就说明犹太人还是行!虽然亲自出场不行,但是利用傀儡还是有一套的——就像卡尔马克思这条猪狗不如的东西,在中国还有徒子徒孙代理人捧他二百年冥诞的臭脚。



【042、犹太人为何宁愿自杀也不抵抗】


网文《关于以色列民族的“马萨达精神”》(侨安周七云2015-04-30)报道:

离开古卷发现地库兰,沿着死海,造访了犹太人心目中的精神堡垒-马萨达Masada国家公园。我们的导游一路上都在给我们介绍这里对他们有多重要,当时,没有什么感觉。看完后,我们真的对犹太人的所作所为有了极大的理解和同情,同时自己心灵受到的震撼是其他景点无法比拟的。已经过去一年多,但是至今仍然记得当时的情景和心情。很多中国人,都没有去这地,想必对以色列及人民的理解将会有很多缺憾。

以色列的朋友知道我们要去马萨达时纷纷露出赞许的神情。以色列太孤独,太需要别人的理解和支持。什么是以色列民族的“马萨达精神”呢?马萨达山是以色列死海边的一个孤零零的小山。公元前103年,罗马帝国占领了古以色列国(今巴勒斯坦地区),当时马萨达又译马塞达,是罗马统治时代巴勒斯坦一要塞名,靠近死海东南岸,建于呈船形的山顶上,高出死海海面434米。

我们先去参观中心,从模型,录像和图文并茂的解说了解了基本情况。上到山顶的堡垒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走“蛇形路”(Snake Path),沿着悬崖状的山坡向上攀登。不想在凭吊壮士的时候像条狼狈的小狗那样吐着舌头喘着粗气,所以选择了第二种方式——缆车。然后坐缆车去到山顶。

马萨达成为一个坚固的要塞是在罗马任命的分封者希律统治时期。希律有好几个,这几个希律都是一家子。希律是以东人,以东是以色列人始祖以色列-雅各的哥哥以扫的后代,但宗教信仰与生活习惯与犹太人差异很大。罗马帝国提比略皇帝时代有一个希律被任命做加利利和河东的分封王,这种分封王不是KING,而是TETRACH,受各省巡抚监督,所以TETRACH实际上相当于“土司”。希律一家子执行既顺从罗马帝国又讨好犹太人的政策。希律王于公元前四十年开始在这里建造宫殿和堡垒。

希律死后,公元6年到公元66年,罗马的一个分队曾驻扎在马萨达。公元66年,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大起义,这次起义武装被称为“犹太人小刀党”。起义领袖梅纳汉姆(MenahemBenJair)率领“狂热者”夺取了马萨达。 公元70年,耶路撒冷包括第二圣殿被罗马人摧毁,Menachem也已在耶路撒冷被杀。他的外甥以利亚撒(ElazarBen Yair)侥幸逃出耶路撒冷,在马萨达建立了自己的统治此后,被罗马追捕的犹太人陆续来到这里,马萨达成为起义的最后据点。

不久,残暴的罗马统帅提多(Titus)的部将施维瓦(FlaviousSilva)率领罗马第十军团等部队约11500名赶到,对要塞合围,并在西侧筑台攻城。 罗马一个军团约4200人到6000人不等,但罗马的军队在外作战,均采取1个“军团”配属1个“联合军团”组成,其中军团由罗马公民组成,联合军团由亚平宁半岛“同盟者”拉丁人等组成。

当时,据守马萨达堡的以色列战士包括妇女和儿童。罗马军团动用了一万多名士兵围攻马萨达山。但是,罗马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也没有能够攻破城堡,也曾给敌人以重创。于是将该城堡围困了长达三年。 一开始,山上的以色列人还可以用刀和剑激战,后来刀和剑都折断了、卷刃了,他们就用石头与罗马人作战。石头都用完了,再也抵挡不住罗马人的进攻时。最后在公元73年4月15日犹太教逾越节日,起义者就决定集体自杀,也绝不被俘!他们的计划是:每家的男子先杀死自己的妻儿,然后全体男子抽签留下10人,杀死其他男子,最后一名男子先放火烧毁房舍,然后自尽……

当以色列人集体自杀时,殉难前起义领导人发表了一段慷慨激昂、气吞山河的演说:“我们是最先起来反抗罗马,坚持到最后一刻的人”。我们感激上帝给了我们这个机会。当我们从容就义时,我们是自由!明天拂晓,我们的抵抗将终止,不论敌人多么希望把我们生俘,但是他们没有办法阻止我们自由地选择与相爱的人一起去死。可惜!我们没有能打败他们。让我们的妻子不受蹂躏而死,孩子们不做奴隶而死吧!……让我们把所有财物连同整个城堡一起烧毁……但是不要烧掉粮食,让它告诉敌人,我们之死并不是由于缺少粮食。而是自始至终,我们宁可为自由而死,也不做奴隶而生!” 。

在马萨达要塞的犹太抵抗者共967名,牺牲的共960人,有2名妇女和5名儿童躲藏在一个蓄水池中得以存活。所以弗拉维斯·约瑟夫(Flavious Josephus)得以关于报告公元73年马萨达抵抗战士最后的情况。罗马人最终爬上了山顶,但是他们见到的是熊熊烈火和一具具尸体。他们花了三年时间,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他们什么也没有得到。 “马萨达”已经成了以色列人不屈精神的象征。

之后,Masada被人遗忘,在近两千年的沉睡中逐渐颓败,希律王的宫殿成为乱石一堆,直到1838年被重新发现。1963 ~1965 年考古学家对整个山头进行发掘,结果与史料的叙述完全一致。殿堂、库藏、防御工事和罗马军营、进攻工事一应俱全。马萨达要塞已成为旅游圣地,也是以色列民族进行传统教育的场所。这一史实证明了以色列民族的马萨达精神已经成为以色列民族英雄主义和自由品格的概括。从此,Masada对于犹太人来说,便是捍卫民族生存的代名词。以色列军队的新兵宣誓仪式在这里进行,誓词里有一句:Masadashall never fall again!马萨达永不陷落!2001年,Masada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文化遗产名录。

山顶上风极大,地盘比我想象中大得多,可以装下好几个足球场。除了宫殿废墟,还依稀可以辨认出储水池、储粮室等等的设施,使人能够大致设想起义军在这里度过的最后岁月。另外还有synagogue的遗址,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犹太会堂。从山顶往下眺望,可以看见不远的死海,甚至可以看见山脚下当年罗马军团围攻时留下的痕迹。猛烈的寒风更为这里增添了几分悲壮的气氛。不知当年起义的勇士们被围困在这里,四面楚歌,突围无望,整个世界只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山头,会是怎样一种心情?当他们做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定时,又是怎样的情景?我无法作出设想,只是祈祷饱经苦难的犹太民族不会再面临这样的境地。

我想说:这种民族自由生存的精神,是以色列为何能够在四面皆敌的阿拉伯世界缝隙中顽强的生存下来的重要原因。这也是为什么马萨达(Masada)要塞成为联合国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吧。

马萨达(metzadá,英语:Masada,字面意思为城堡)是犹太人的圣地,世界遗产之一。位于犹地亚沙漠与死海谷底交界处的一座岩石山顶,北距En Gedi约25公里。其东侧悬崖高约450米,从山顶直下死海之滨;西侧悬崖高约100米。山顶平整,呈便菱形,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300米,周围城墙长约1400米。通向马萨达的自然道路都极为险峻,最主要的是东侧的“蛇行路”(Snake Path)。 

早期历史

“马萨达”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希腊文手抄本中,可能是亚拉姆语中“堡垒”的意思。关于它的历史,主要的了解途径是弗拉维斯·约瑟夫的记载。据约瑟夫《犹太战记》记载,马萨达最初由Jonathan所建,但史学家们对于这个Jonathan究竟是何许人并无一致意见,有人认为他是犹大·马卡比的兄弟(公元前2世纪中期),有人则认为他是亚历山大·亚纳伊(公元前103-76)。不过好像约瑟夫本人对这个问题也搞不太清楚,他在《犹太战记》的另一章节中,又说马萨达是“古代的国王们”所建。公元前40年,希律王为躲避帕提亚人扶植的国王Mattathias Antigonus,曾从耶路撒冷逃到马萨达避难。之后,从公元前37年到公元前31年,希律王在马萨达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并把它作为紧急情况下的避难所。——希律王面临的威胁一方面来自桀骜不逊的犹太人,一方面则来自南边虎视眈眈的埃及艳后克里奥帕特拉七世。有记载表明,希律王死后,从公元6年到公元66年,曾有罗马军团在此驻扎。

犹太起义

公元66-70年爆发了犹太人反抗罗马人的起义。起义之初,Menahem Ben Jair率领奋锐党夺取了马萨达。70年,耶路撒冷包括第二圣殿被罗马人摧毁,Menachem也已在耶路撒冷被杀。他的外甥Eleazar侥幸逃出耶路撒冷,在马萨达建立了自己的统治。此后,被罗马追捕的犹太人陆续来到这里,马萨达成为起义的最后据点。72年,罗马总督Flavius Silva率领罗马第十军团包围了马萨达,并开始在西侧修筑高台。在围困2-3个月后(对于具体围城时间,有着多种不同的说法),公元73年,罗马军队完成筑台,并用攻城槌攻破马萨达的城墙,但他们看到的仅是约960具尸体、烧毁的建筑和保存完好的粮仓。 

约瑟夫没有记载罗马围城期间,犹太人曾发动过任何进攻,这一点颇令人费解。在马萨达即将被攻破之时,Eleazar对全体犹太人发表演讲,强调绝不能屈从罗马人的奴役,而宁可作为自由的人民死去。他最终说服了大家选择自杀。据约瑟夫说,最后仅有两个大人和五个小孩躲在一处蓄水池里得以幸免,他也因此得知了罗马破城前发生的故事。 

现代的考古发现对自杀的故事提出了怀疑,有人认为这是约瑟夫在刻意编造犹太人的英雄事迹。因为虽然他后来投靠罗马人,但作为曾参加起义的犹太人,他内心深处仍怀有作为犹太人的自豪。 

考古

1838年,美国考古学家Robinson和Smith首先确认了这一地点就是历史上的马萨达——当时阿拉伯人叫它al-Sabba。1848年,来自美国、英国的考古学家开始在此进行发掘。但主要的发掘工作是在1963年-1965年间完成的,负责人是以色列的著名将军兼著名考古学家Yigal Yadin。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萨达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文艺作品

1981年,美国广播公司制作了一个以Masada为背景的4部电视连续剧,导演是Boris Sagal。后来这部连续剧被剪辑成一部电影,名为《Masada》,描写犹太人反抗罗马统治的历史故事。 

谢选骏指出:我的问题是——“犹太人为何宁愿自杀也不抵抗?”有人解释说——“犹太教不允许自杀,马萨达的犹太人就让同胞相互杀死,只有最后一人是自杀。这样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违反自己的教义,很悲壮!”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古代犹太人为何互杀而不去杀敌?”这难道不是和现代犹太人默默进入纳粹灭绝营的态度十分接近吗?



【043、犹太人为什么吝啬】


《犹太人命运与金融规则》说:

莎士比亚的剧作《威尼斯商人》描绘了一个名叫夏洛克的人。这是一个犹太人,一个放债者,一个放高利贷者,刻毒而贪婪。莎士比亚描绘的夏洛克被称为世界文学史上四大吝啬鬼之一。这个嘲弄犹太吝啬鬼的戏剧还被称为“喜剧”。当夏洛克要求欠债者按合同割下身上的一磅肉,这位欠债者的辩护人体现了机智。辩护人要求夏洛克割肉的时候,不能多一点,也不能少一点,更重要的是,割肉的时候不能有“一滴基督徒的血”,否则,将按照法律,以谋杀罪论处,财产全部充公。于是,这个喜剧还包含了宗教、法律、金融等内容。可以说,莎士比亚描绘的夏洛克是早期典型的银行家形象。那么,早期的银行家为何会这么恶毒,这么招人恨?银行家的这种形象,与其犹太人的身份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发展到今天,对于当今银行等金融领域的经营规则有什么影响?

莎士比亚描绘的故事发生在欧洲中世纪,在那个年代,欧洲普遍存在着对于犹太人的强烈歧视,这种歧视正是造成犹太人“贪婪”、“恶毒”的重要原因,而非犹太人的天性如此。欧洲中世纪的统治者是教会,教会因为宗教原因,制定了很多针对犹太人的歧视政策。比方说,不能与犹太人通婚,因为犹太人在欧洲历史上,长期都是被宗教和法律确定的劣等民族。再比方说,教会认为放高利贷是罪恶,但是,即使是教会统治下的世界,也需要借贷这类金融活动,于是,教会就把这种“罪恶”的活动交给犹太人做。因为,反正犹太人天生就是“有罪”的,让他们从事这种罪恶的金融活动,教会既保持了自己的高尚,又维持了社会的需要。

所以,在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这个犹太高利贷者一出场,就是一个被社会看不起的劣等人物。中国读者对此的背景不太了解,而当时所有的欧洲人对此都心领神会,天经地义。因此,嘲弄犹太吝啬鬼的戏剧被称为“喜剧”,就变得很正常,因为,这几乎是每一个欧洲人最开心、最解恨的事情。而且,在教会的统治下,很多正常的社会职业都不允许犹太人做,例如教师、农民、公证人等等,经商几乎是犹太人唯一可做的职业。那么,经商的犹太人为何在欧洲社会都成为吝啬鬼、守财奴的形象?

第一个原因是,被允许从事金融罪恶活动的犹太人毫无安全感,他们的钱财随时都会被剥夺。比方说十字军东征时,教会为招募更多的十字军战士,颁布了一条命令:参加十字军的人,如果欠犹太人的钱,一律赦免,不用还了。谁来还?没人还。犹太人白白遭受莫名的损失。而且,欧洲很多君主也向犹太人借钱,但是,君主会随时宣布债务无效,或者以其他方式剥夺犹太人。比方说,西班牙国王曾经下令驱逐犹太人,同时下令,出境的犹太人不得携带黄金,只能携带一头毛驴和一定量的粮食。于是,被驱逐的犹太人不得不将黄金兑换成毛驴和粮食,造成毛驴和粮食价格大涨。犹太人的财产就这样被整体性地剥夺,不需要任何理由。有些犹太人试图将黄金吃下肚子带出西班牙,结果死了。这种方式不过是欧洲各国君主随意剥夺犹太人财产的一个小例子而已。  在这种局面下,犹太人为了防备各种意外损失,不得不在放债活动中尽量多赚钱,由此便形成了他们不得不贪婪的传统。同时,为了保障自己财产的安全,犹太人也不得不与君主勾结在一起,甚至是巴结和献媚,利用自己的金融手段,借助君主的权力,帮助君主赚钱,以保障自己的安全。因此,当今金融圈的贪婪和官商勾结,在早期犹太人那里就已经形成了,而这个金融传统的真正原因,就是欧洲宗教和世俗政权对于犹太人的歧视。

欧洲社会还有一个对于犹太金融家和广大犹太人的普遍观点,就是犹太人吝啬。在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中也有一个具体的描述,就是说犹太人光攒钱,不愿花钱。欧洲后来有经济学家把只攒钱不花钱的人及其行为视为对经济的破坏,稍稍有点类似当前有人指责中国不花钱的意思。因此,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吝啬鬼仿佛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对于吝啬的道德和经济学评价,这里就不说了。需要指出的是,犹太人、犹太金融家之所以成为“吝啬鬼”,在欧洲是有深刻的社会、政治、历史原因的。

前几天的文章里提到十九世纪欧洲最强大的犹太金融家族,罗思柴尔德。当时,这个家族银行的总部在维也纳,负责人是罗思柴尔德家族第二代五兄弟中的老二,所罗门-罗思柴尔德,他还是奥地利政府的财务顾问。用今天的话说,属于有权有势的人物,还有大量的高层关系。所罗门-罗思柴尔德常年住在宾馆里,宾馆既是他的生活住处,也是办公的地方。这个现象在今天看来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但是,犹太大银行家所罗门-罗思柴尔德常年住在宾馆里,却有他的苦衷。1831年,所罗门-罗思柴尔德给奥地利总理、外交大臣梅特涅写了一封信。在19世纪的欧洲,梅特涅是有巨大权力和影响的政治人物。当时梅特涅正因为一个财务问题,决定向罗思柴尔德家族求助。因此,所罗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在信中向梅特涅提出了一个要求。他在信中写道:

现在我代表我和我的兄弟们冒险提出的请求是,在奥地利帝国境内我们应该享有购买不动产和其他实质财产的权利。我很清楚这个要求和法律规定的相悖。然而,希望仁慈明智的殿下能够法外开恩。而且我预感到,如果殿下有一丝乐意,您的努力斡旋一定就能成功说服这位最仁慈开明的君主(指奥地利国王)。

所罗门信中的这段话,首先表现出明显的卑躬屈膝,其次,这段话的第二个重点就是“不动产”和“其他实质财产”。所谓不动产和其他实质财产,包括房子、土地、矿山等。欧洲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里,犹太人不允许拥有不动产和实质财产,也就是说,法律规定犹太人不可以买房子,不可以拥有土地。前者致使犹太人只能在政府指定的区域集中居住,居住条件由政府决定。这造成了欧洲各地的犹太人聚集区,后来发展成为集中营(由此我们是否能够理解,日后在西方依然盛行很久的种族隔离政策?)。犹太人不能买土地,决定了他们不能当地主,也不能当农民。“其他实质财产”的内容包含很多。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后,教会的统治力量下降,君主专制占据欧洲政治舞台,欧洲各国对于“其他实质财产”内容的规定也开始有所不同。但是,有一条是很明确的:犹太人不可以拥有房产。所以我们就能理解,犹太大银行家所罗门-罗思柴尔德不得不常年住在宾馆里,因为他不愿住在条件简陋的犹太人聚集区,又不能自己买房子。对于这封信中请求,梅特涅因为有求于罗思柴尔德家族,因此有些心动,倾向于替犹太银行家说情。再说,用今天的话说,这么有钱的犹太银行家,如果法律允许他买房子,肯定是百万级别的宫殿型房产,对于刺激消费、拉动经济是有好处的。然而,奥地利政府和国王最终还是否决了犹太银行家的这个请求。犹太银行家虽然钱很多,虽然地位很高,依然不能拥有不动产。这项法律的真正废除,是在几十年以后。于是,我们就可以理解犹太人为何普遍“吝啬”。法律不允许犹太人从事很多正当职业,不允许犹太人拥有实质财产,犹太人往往只能从事与金钱有关的职业,因为,在基督徒的理论中,金钱是肮脏的。而且,犹太人即便拥有金钱,也没有安全感。于是,犹太人不得不吝啬,在能赚钱的时候不顾一切地拼命赚钱,而金钱又是他们唯一能够拥有的财产。为了防止被无端掠夺,有一点钱都要想方设法地藏起来。但是,有了钱的犹太人,除了吃穿之类的日常用品,有钱也没地方花。在那些社会地位比他们高的基督徒看来,犹太人不是吝啬是什么?

此后,罗思柴尔德家族利用君主有求于他们金钱力量的机会,还不断向欧洲的君主提出请求,要求给予犹太人自由居住权,给予犹太人从事艺术、新闻、法律等正当职业的权利。然而,获得这种权利是一个非常艰难和漫长的过程。罗思柴尔德家族第三代在英国的负责人名叫莱昂内尔-罗思柴尔德。1857年,莱昂内尔第四次被选入英国上议院,在此前的十几年时间里,他虽然靠金钱的力量三次被选入英国上议院,但徒然拥有一个议员的名头,从来不能履行任何政治权力,为什么?英国法律规定,议员履行职责之前,有一道必备的程序,就是向《圣经》宣誓。换句话说,英国法律规定,议员必须是基督徒,哪怕是假装的。而犹太银行家莱昂内尔-罗思柴尔德信奉犹太教,只能向希伯莱《圣经》宣誓,不能向《圣经-新约》宣誓,英国的法律又不愿改变。直到1858年,英国为莱昂内尔一个人修改了这条法律,非基督徒才能真正成为议员。

回顾历史我们就会发现,犹太人在欧洲遭受2000多年的歧视,是造成犹太银行家贪婪、吝啬的重要的原因,其中,最大的罪魁祸首就是欧洲教会。19世纪后期,欧洲各国在自由、民主、平等、人权等思想近百年的影响下,才渐渐从法律上改变了对犹太人的歧视。然而,这种歧视在欧洲社会依然存在,迫使很多想有所发展的犹太人改变自己的信仰,其中有些是真心的,有些是被迫、假装的。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残杀犹太人的行为,是欧洲历史上一贯迫害犹太人这一传统的继续。纳粹的这一行为,使得欧洲各国刚获得自由不久的犹太人,在精神上再次遭受严重摧残,冷漠无情成为很多劫后余生犹太人的内心特征。我觉得,犹太人的这种冷漠无情的心理,也影响到当今金融界的很多游戏规则。

美国金融界有多少犹太人,数字并不精确。我看到一个数字说,华尔街从业人员中,犹太人超过20%。与犹太人占全美国人口的比例相比,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如今,大银行家中犹太人的比例更高,犹太人在银行等金融业有着很牢固的传统和很深的根基。在莎士比亚时代以前,犹太银行家就形成了以贪婪为特征的银行经营规则。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残害犹太人的暴行,使得犹太银行家的冷漠再次加剧,他们只对金钱的增长感兴趣,对人对事没有温情和关爱,除非小圈子里的自己人。而且,对于获得金钱增长这个目标,他们常常不择手段,没有道德顾忌。随着国外金融方式日益进入中国,相信很多中国人也开始有所感受。但是,这个现象并不能只怪犹太人,真正的祸根在于欧洲人数千年的坏传统,其不良影响也不是短期可以消除的。 至今,在美国社会看起来如鱼得水的犹太人,依然时常会遭遇歧视。例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就经常用“犹太人”来骂人。美国普利策奖得主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他的一本书中说,“911”灾难发生后,纽约流传了一个消息,说是纽约的犹太人在9月11日上午都提前得到警告,要求他们不要去世贸中心上班。虽然弗里德曼说这个消息是谣言,但是,这个谣言的出现,说明即便在当今美国社会,依然存在着对犹太人的歧视或“恨意”。原因很简单:如果犹太人提前得到了警告,那么,“911”事件的幕后策划就很可能与犹太人有关、有联系。而在“911”灾难发生之前,美国股市遭遇了一次巨大的泡沫破灭,华尔街上犹太人疯狂赚钱的行为,引起遭受损失的美国股民的不满,于是,谣言便将“911”事件与贪婪的犹太人联系在一起。每当我想起这个谣言,我真的为美国犹太人今后的处境感到担忧。

然而,在欧洲和美国,犹太人话题是一个禁忌,人们很难公正客观地讨论这个话题,因此,对于犹太人数千年的悲惨历史与当今金融业贪婪之间的关系,现在也很少有西方人作专门的论述,哪怕只言片语都很少。因为,西方人的这种联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纳粹。纳粹以及当年欧洲很多歧视犹太人、排斥犹太人的言论,都把犹太银行家的贪婪当作一个攻击点。虽然这种攻击发展到种族性的肉体消灭,是西方人罪恶的历史习惯,然而,犹太人的特殊历史遭遇与当今金融圈游戏规则之间的关系,确实是值得研究的。最后,我必须郑重地重申:犹太人与金融贪婪之间的联系,根源不在犹太人本身,而在西方打着宗教、上帝名义的丑陋历史。西方人自己作孽的历史,在这个问题上,如今已经是讳疾忌医了。它很难治好这个病。

  

谢选骏指出:上文指出了“犹太人为什么吝啬”的社会原因,而忽略了“犹太人为什么吝啬”还有其生物原因——剑桥大学出版社发行的《生物社会科学杂志》(Journal of Biosocial Science)发表柯曲兰(Gregory Cochran)、哈本丁(Henry Harpending)、哈代(Jason Hardy)三位作者一篇引起争议的论文,他们认为:犹太人的聪明起源于一种导致神经疾病的遗传基因及生存竞争。公元一世纪时,犹太人举行起义反抗罗马帝国统治,起义失败后,犹太难民四散奔逃,那些定居于欧洲的被称为“亚实基拿系”(Ashkenazi)犹太人。中世纪时,欧洲犹太人受到歧视而被禁止务农,转而从事商业及金融业,论文作者认为从事这些行业者用脑较多,使得犹太人的智力得到发展。此话有理!商人精明,而犹太商人的精明是出了名的,我曾屡次亲见。论文作者进一步指出:经商致富的犹太人生活比较优裕,出生的子女多,在生存竞争上占了优势,使得他们的智力基因得到扩展。当然,这同样适用于中世纪欧洲的非犹太族裔,但他们的上层人士尚武、热中封爵而鄙视经商,使得犹太族裔之智力精英脱颖而出。 

这种智力基因就是那引起“黑蒙性白痴”(Tay Sachs)等四种遗传性神经疾病的同一基因。这个大胆假说至少引起两个问题:一,遗传疾病如何跟智力搭界?二,患有遗传疾病者怎么会有生存竞争优势? 

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这种由变异而来的遗传疾病基因能影响细胞对鞘脂(Sphingolipid)的管理,鞘脂是构成脑神经细胞外鞘的一种化学物质,它能促进脑神经细胞的生长,并使其分支增加,更重要的是它能增加脑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结,从而影响智力的发展。论文作者进一步指出:从双亲一方遗传得到单份这种基因的犹太人,大脑中神经细胞的联结比常人多,智力较发达;从双亲两方遗传得到双份基因者,大脑中神经细胞的联结过多,就发神经病了。这倒是符合一种说法:“天才与疯子之间只有一线之隔。” 

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是:这个变异基因有两面性,一方面会产生神经疾病;另一方面会增强智力,具有这种基因的犹太人之生存竞争优势来源于后者。这叫做因祸得福,老子早就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 

上述论据是有先例的:西部非洲人遭受一种称为镰状细胞贫血症的疾病,患者红血球中含有遗传基因导致的特殊血红蛋白(Heamoglobin)。镰状细胞贫血症患者从双亲两方遗传得到双份这种基因,从双亲一方遗传得到单份基因者不仅没有镰状细胞贫血症症状,并且具有先天抗疟疾性。疟疾是非洲西部的主要杀手,所以带有单份基因者具有生存竞争优势。 

科学假说是需要证明的,作者提出了一种验证方法:对带有单份神经疾病遗传基因者作智力测验,其智商应比常人高5%。 柯曲兰惯于向传统挑战,过去他曾提出过一些颇具争议性的假说,这次的大胆假说引起了一片批评声。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基因学家黎许(Neil Risch)不同意他们的假说,他指出:犹太人的这种遗传性神经疾病都是在1100年前同时发生的,因此均源起于同一原因,这很难用生存竞争解释。论文作者同意黎许关于此疾病同时发生和同一起源的意见,但不同意他的结论,他们仍然认为是生存竞争在起作用。康乃尔大学群体基因学家克拉克(Andrew Clark)批评说:“作者在解释遗传性方面犯了典型错误。”他认为将与鞘脂有关的基因与智力相联系是“走得太远了”。批评得最尖锐的是哈佛大学认知学家品克(Steven Pinker),他说:“这篇论文政治上不正确,这样说并非言过其实。”指的是此论文主张不同族裔之间有遗传的智力差异,这非同小可!当年希特勒极力鼓吹大日尔曼主义,根据所谓的“优生学”断定德国人是“优秀人种”,并灭绝人性地大肆屠杀犹太人。但品克接着说:“当然这是一篇相当有份量的论文,不是很容易驳倒的。”

由上述可以推测:犹太人的吝啬已经构成了一种遗传特质,难怪自视甚高并企图统治欧洲的德国人会不服气,于是趁火打劫,采取极端手段,从生物上一举消除自己的竞争对手。



【044、犹太人向德国的复仇实现了双重摧毁】


网文《德航空难》报道:

德国之翼航空9525号航班(德语:Germanwings-Flug 9525,航班编号:4U9525),2015年3月24日由西班牙巴塞罗那飞往德国杜塞尔多夫,途经法国南部上普罗旺斯阿尔卑斯省上空时失事,于法国境内阿尔卑斯山海拔2,700米(8,900英尺)地区坠毁。飞机上载有150人,包括144名乘客和6名机组成员皆当场罹难[3]。失事客机隶属德国之翼航空(又称为“日耳曼之翼航空”),为汉莎航空全资子公司。 

德国之翼航空9525号航班于欧洲中部时间2015年3月24日上午10时01分(09:01 UTC)在巴塞罗那机场起飞,原定于上午11时39分(10:39 UTC)抵达杜塞尔多夫国际机场。确定发生事故后,马赛市检察院受委派进行调查。当天事故发生后几个小时后,法国内政部长柏纳德·卡泽纳夫表示机上的1个黑匣子已经寻获。经过对驾驶舱通话记录器的分析,调查人员发现在飞机坠毁之前十分钟,一名飞行员离开了驾驶舱,之后被锁在驾驶舱外,驾驶舱内仅有一名飞行员在执飞,且其始终没有打开舱门。直至坠毁,并没有这名正在驾驶的飞行员设法求救的迹象,也没有证据表明他遇到了心脏病等突发的健康问题。根据残骸分析,飞机是高速撞山被毁,然而即将坠毁时,正在驾驶的飞行员并未发出求救讯号,也未回应试图连系的地面控制人员。3月26日,马赛市共和国检察官布里斯·罗班(Brice Robin)在记者会上说,意外发生时只有副驾驶安德烈亚斯·卢比茨(Andreas Lubitz)在驾驶舱内。副驾驶主动操纵飞机下降,并且拒绝打开舱门。检察官说:“副驾驶启动了这个(飞机下降)按钮,原因我们现在完全不知道,但可以分析为有摧毁这架飞机的意图。”

航安报告

2016年3月中,法国航空事故调查处(BEA)提出的最终报告认为德国之翼航空9525号班机副机师蓄意坠机。 

失事飞机

失事飞机是一架空中客车A320-211型客机,注册编号为D-AIPX,使用CFM56-5A1发动机。飞机于1990年11月29日首航,1991年2月加入汉莎航空机队。2003年转入德国之翼航空,2004年又回到汉莎航空机队。2014年1月重组后的德国之翼航空接收了这架飞机。飞机机龄长达24年,累计飞行时数约58,300小时。

客机上载有144名乘客及6名机组人员,大部分乘客为德国籍,其次为西班牙籍乘客,另有土耳其、法国等国家。其中包括2名婴儿。

安德烈亚斯·卢比茨

卢比茨于1987年12月18日出生于德国(当时属于西德)莱茵兰-普法尔茨州的蒙塔鲍尔,家中生活富裕,父亲是商界高管,母亲是钢琴老师。卢比茨是犹太姓,关于他的种族未知。他于14岁时开始学习驾驶滑翔机,并参加飞行俱乐部。其个人梦想是要立志成为飞行员,在他房间里有许多汉莎航空的标志,同时持有滑翔机飞行执照。高中毕业后,他开始接受汉莎航空飞行培训,并于2008年开始在德国不来梅和美国亚利桑那州固特异参加训练。在完成11个月的训练后,卢比茨开始担任乘务员。 

他于2013年9月进入汉莎航空下属子公司德国之翼担任飞行员。在飞机失事之前,他总共飞行了630个小时。卢比茨还曾经是汉堡王的临时工,经理人评价他是一个“可靠并不起眼”的人。他还曾经于2011年、2012年和2013年参加法兰克福半程马拉松。 

卢比茨曾有一个女朋友,她说“卢比茨是一个精神饱受折磨、性格古怪的人,善于隐藏内心阴暗的想法的人”。另外,卢比茨还梦想驾驶更大的长途客机,如波音747或空中客车A380。

卢比茨长期患有严重的抑郁症。2009年,卢比茨曾因“严重抑郁”中断了飞行训练,并接受了18个月的心理观察,美国方面也曾将他列入不适宜飞行的名单。2015年2月,卢比茨在杜塞尔多夫大学医院接受医疗诊断,但并未透露具体病情,院方表示该症状不是忧郁症。根据杜塞尔多夫大学医院发出的声明,卢比茨曾于2015年3月10日接受抑郁症治疗。声明显示,卢比茨的情况不适合在当天工作。3月27日,德国检察官查明,卢比茨在空难发生当天曾撕毁病假条,并向航空公司隐瞒患病事实。

空难发生后的3月26日,德国警方对卢比茨的住所展开搜查。随后,法国、德国检察官和汉莎航空高管认为卢比茨有摧毁这架飞机的意图。3月28日,德国警方再次搜查卢比茨的住所,后发现并查扣了若干“治疗心理疾病的药物”。 

各方反应

法国:法国内政部长柏纳德·卡泽纳夫在空难发生后表示,因为剧烈撞击,发现空难幸存者的机率微乎其微。

西班牙:空难发生时,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六世在巴黎进行对法国的国事访问,随后缩减其行程返回西班牙。

德国: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于3月25日前往空难现场,并和法国总理曼纽尔·瓦尔斯、西班牙首相马里亚诺·拉霍伊一同视察了位于塞恩的行动基地。

航空公司

在飞机失事不久后,德国之翼将网站和社交媒体标识改为灰色,以悼念罹难乘客,汉莎航空、瑞士航空和奥地利航空也都采用同样的方式。 

飞行员工会出于对逝世同事的哀悼,德国之翼在3月24日至25日取消的多架航班。3月25日,德国之翼停用4U9525班号、改为4U9441,从杜塞尔多夫飞往巴塞罗那的航班号不变。

汉莎航空的总裁克里斯托弗·弗朗茨在3月25日前往飞机坠毁现场,并表示“这是汉莎航空60年来最黑暗的一天。” 

影响

加拿大、新西兰、德国的民航当局迅即实施新规定,要求客机在航行时任何时候必需有两名获授权人员留在驾驶舱内。欧洲航空安全局亦建议类似措施。多间航空公司也宣布更改守则落实上述措施。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自2002年已有“必需有两个人在驾驶舱内”的类似规定。而中国民用航空局于此事件后,也加强对航班飞行中的驾驶舱机组成员保持数量不少于2人的规定。

事前预言

荷兰机长JanCocheret于事发前两个月在航空专业杂志《Piloot en Vliegtuig》上撰文,表达强化驾驶舱门的危险。他写道:“因为有高防护的装甲驾驶舱门,飞机师现在很容易阻止同事进入驾驶舱。只需要等到同事出去解决生理需要时,让舱门锁住打不开。……我常常问自己驾驶舱内坐在我身旁的人是谁,我要如何信任他?说不定他刚经历人生中无法克服的可怕事件。我希望在小便回来后,永远不会遇到上锁驾驶舱门情况。”事发后该机长在脸书上说:“看来这恐怖事情成真了。”

谢选骏指出:“卢比茨是犹太姓,关于他的种族未知。”——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欲盖弥彰,不仅说明此次蓄谋杀害全机旅客的恶行,属于“犹太人向德国的复仇”,也说明德国人对此的忌讳。为何不是简单的忧郁症发作?因为忧郁症患者很多,发动恐怖攻击的很少。毕竟,德国人曾经蓄谋杀害过五六百万犹太人。这个报复来得太迟,而且不成比例地小。当然,这类暴行并不总是和种族问题有关,例如下表所示:

类似事件

日本航空350号班机空难:1982年2月9日,机长意图使飞机坠毁,最终造成24人丧生。

新加坡航空185号班机空难:1997年12月19日,疑似机长蓄意使飞机坠毁,机上104人全部遇难。

埃及航空990号班机空难:1999年10月31日,疑似副驾驶有意使飞机急速俯冲坠海。全机217人罹难。

LAM莫桑比克航空470号班机空难:2013年11月29日,一名飞行员被锁在驾驶舱外,另一飞行员独自操纵客机蓄意坠毁。机上33人全部罹难。

美国联邦快递705号班机劫机事件:1994年4月7日,机上员工意图制服机长,蓄意制造意外坠机未果。

谢选骏指出:机组人员蓄意制造空难的恶行,虽然并非全属种族原因,但是德国蓄意隐瞒空难凶手种属的行为,恰恰把这个事件指向了“犹太人向德国的复仇”——这一举动,双重摧毁了“德国人的信誉牌坊”,揭开了牌坊后面的脏脏。



【045、犹太人小不忍则乱大谋】


《犹太人光鲜背后藏辛酸:反犹情绪在美国悄悄抬头》(东方IC 2018-11-02)报道:

美国总统特朗普女儿伊万卡、“犹太女婿”库什纳10月30日到匹兹堡吊唁犹太教堂血案中的死难者。

美国匹兹堡市郊犹太教堂血案过去已快一周,这起极端种族仇恨事件让美国人既痛心又恐慌。被誉为“拥有丰富生存经验”的犹太人在美国“大熔炉”里稍显“袖珍”——犹太人数量从来没有超过美国总人口的3%。自从20世纪以来,美国犹太人从边缘迅速发展为主流,在美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等各个方面获得与其人口比例不相称的重要地位,影响也是渗透到各个领域。但在光鲜的背后,今日美国犹太人也承受着反犹情绪的侵扰,不得不身处日益分裂的社会之中。

反犹情绪,在美国悄悄抬头

尽管匹兹堡市的犹太人已警告“你不再受欢迎”,但被批“煽动仇恨”的美国总统特朗普还是在妻子、女儿以及“犹太女婿”的陪伴下于当地时间10月30日前往事发地吊唁。犹太教堂血案发生后,很多善良的美国民众对这种针对宗教信仰的仇恨行为和“反犹太主义恐怖分子”表示谴责,认为这是对美国宗教信仰自由的严重亵渎。有的民众还表达了对遇难者和犹太群体的同情,并在网上留言说:“受害者中最年长的97岁,作为大屠杀幸存者,却被美国纳粹杀害了。”《环球时报》记者的一位犹太朋友十分激动地说:“非常感谢你对匹兹堡血案的关心。那个白宫的疯子以不受约束的种族主义,不停地宣传仇恨。他应为无辜的犹太受难者负责。对不同声音选民的镇压都是由于特朗普和他的仇恨言论,还有白人至上主义者和其他疯子。上帝保佑美国!”

左派主流媒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责支持共和党的媒体在分裂美国,制造人们对犹太人的仇恨,把美国社会出现的问题归到犹太人身上。而右派媒体福克斯新闻频道指名道姓攻击“金融大鳄”、犹太人索罗斯资助南美大篷车难民“入侵美国”,大谈“阴谋论”。近日在白宫举行的青年黑人领袖峰会上,特朗普也和一些保守派人士喊出“把索罗斯关起来”。这些保守派人士指责索罗斯的“开放社会”基金会支持全球主义价值,而这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和保护主义背道而驰。88岁高龄的索罗斯还多次与特朗普互怼,称现在的美国政府是“世界的威胁”,预言特朗普不会连任。今年6月,他还痛批特朗普是一位“超级自恋狂”。

被认为接受索罗斯捐款的CNN还刊文抨击特朗普某些言论“激化美国分裂”。据报道,这起教堂袭击惨案的制造者鲍尔斯就相信是索罗斯背后的犹太利益集团帮助南美难民进入美国,他高喊着“所有犹太人都必须死”,在“生命之树”教堂枪杀无辜的生命。

美国社会反犹主义倾向已有时日。美国反诽谤联盟(ADL)的统计显示,2016年到2017年间,美国国内反犹事件从1267件增至1986件。在社交网络上还存在不少“反犹言论”。2014年4月,堪萨斯州一家犹太社区中心发生枪击案,凶手高喊“支持纳粹”的言论。几年前,《环球时报》记者就听克利夫兰一位虔诚的基督徒说,当地犹太教堂有时会遭到仇恨犹太人的中东裔人骚扰。犹太人也不受那些南方保守的白人基督徒的喜欢。主要原因在于:他们认为犹太人掌控了美国主流媒体、电影电视和各大高校的文科理论研究领域,正在系统地破坏传统基督教伦理和资本主义价值观。如犹太学者推进的社会福利理论在变相滋长懒惰风气,纵容那些滥用福利的人,严重打击社会生产积极性。

美国独立媒体人斯特凡在关于匹兹堡枪击案的视频中评论说:“犹太人在思想领域取得的成就和他们热爱理性思辨有关。有些人指责他们通过制造和传播极左理论来破坏一国民众的风气,是当今美国诸多社会问题的罪魁祸首。但他们忘记了,美国社会里有一些选民,正是看到了他们可以滥用社会福利才选择那些极左犹太学者的理论。因此,不能责怪整个犹太群体。如果觉得他们的理论说不通,可以用更好的理论战胜他们,而不是用武力这种残忍的方式。”

在一些研究者看来,尽管反犹主义在美国并不罕见,但从未形成浪潮。对于以色列《国土报》认为“匹兹堡教堂惨案是美国犹太人历史上的分水岭事件”,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美国犹太人:从边缘到主流的少数族群》作者刘军并不认同。他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作为“大熔炉”的有机组成部分,美国犹太人的地位取决于自身,依附于美国社会,并受到美以关系的影响。毕竟,美国社会和美以关系的基本面未变。从美国社会来看,美国人的信仰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氛围并未改变。迄今,绝大多数美国人信奉基督教诸派系,而基督教源于古犹太教,基督徒与犹太教徒即犹太人同为上帝的“选民”。在美国有成员多达200万人的重要游说组织“基督教徒联合支持以色列”。从美以关系看,美国从最初对新生以色列的“道义支持”到上世纪70年代视以色列为“战略资产”,1981年以来美以关系更是进一步提升为“战略合作”。尽管奥巴马任内美以关系一度趋冷,但今年5月,特朗普无视全球性的反对浪潮,在以色列建国70周年纪念日将美驻以使馆迁往耶路撒冷。

受自身自由主义政治倾向影响,美国犹太人与民主党的关系历来较为密切。但犹太社团并非铁板一块,犹太富豪更乐意两面下注,他们的捐资成为美国总统候选人激烈争夺的“香饽饽”。特朗普竞选活动最大的金主就是“犹太赌王”阿德尔森,他在2016年大选中向特朗普单独捐助了4000万美元!

“批评犹太人,将付出巨大代价”

犹太教重建派领袖摩迪凯·开普兰曾说过:“有利于保护犹太生活的力量并不仅限于犹太民族身上所固有的内部动力产生的那些因素。在犹太民族之外的环境之中,同样也可以找到这样的因素,其中最显著的一种力量就是反犹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兴起、发展和最终取得成功,就是对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疯狂的反犹主义思潮和运动的反应。

相比在欧洲遭遇过的不幸,犹太人在美洲的发展较为顺利。据说,1492年10月哥伦布抵达美洲的航队中就有犹太人。1654年8月末、9月初,一艘名为“斯特·凯瑟琳”的小船载着23名被葡萄牙殖民者从巴西驱逐出境的犹太人抵达“新阿姆斯特丹”(即今天的纽约),这是目前有史可考的关于犹太人移居美洲的最早记录。到美国独立战争前夕,英属美洲殖民地的犹太人只有2000到2500人。犹太人还为美国独立做出过贡献,不少人在北美独立战争中以参军或其他方式积极投入。到南北内战前夕,美国约有15万犹太人。随着犹太复国主义运动的兴起和大批欧洲犹太移民的持续到来,1900年美国已有105万犹太人,1940年增长至470万。在纳粹反犹浪潮之下,又有大批犹太难民进入美国。到1950年,美国犹太人达到500万。战后,美国犹太人口缓慢增长,至2017年达到570万。目前,美国犹太人的数量仅次于以色列,约占全球犹太人的39.3%。但在美国,犹太人的人口比例从来没有超过3%,而且是非常典型的“城市民族”,约80%的人居住在纽约等10个大城市中。生活在美国东北部地区的犹太人约占总数的40%。其中,仅纽约就有200万犹太人。

不要小看被称为“袖珍民族”的美国犹太裔,他们拥有巨大能量,特别是经济和知识精英的杰出表现,为整个族群带来光鲜的一面。目前,美国犹太人在金融业、电影业、新闻业、皮毛业、电子业、娱乐业、餐饮业、钢铁业、石油化工业等领域占据着有利地位甚至主导地位,对美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重大影响。《福布斯》发布的美国富豪榜中,约半数是犹太人,如洛克菲勒财团创始人洛克菲勒、“金融大鳄”索罗斯、甲骨文公司创始人埃里森、前纽约市长布隆伯格、“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犹太赌王”阿德尔森、谷歌共同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戴尔电脑创始人戴尔等。此外,在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学者中,也有大量犹太人。甚至,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也基本上是犹太人。在美国,还有多位犹太裔摘取诺贝尔文学奖桂冠。美国第一部有声故事片是华纳兄弟公司拍摄的《爵士歌手》,华纳四兄弟就是犹太人。像斯皮尔伯格导演这样的文艺界名流更是不掩盖自己的犹太身份,积极为犹太人和以色列的利益奔走。

在美国众多少数族裔中,犹太人在政坛上的表现无疑是最为出色的,可以列出前国务卿基辛格、首位女国务卿奥尔布赖特等一长串名单,难怪有美国媒体说:“那些想入主白宫的人的背后,总是浮现着犹太家族的影子。”在2016年大选中与特朗普对决的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与前者也有个相同之处,就是都有女婿是犹太人。枪击案次日,一些“默哀”做得不到位的共和党候选人遭到舆论猛烈攻击。事实上,不仅美国政客忌惮犹太人巨大的影响力,美国学者同样如此。国际关系理论家、芝加哥大学教授米尔斯海默所著《以色列游说集团与美国对外政策》亦因得罪犹太人而无法在美国出版,他无奈地承认:“如果你批评了以色列或(犹太)游说集团,你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而这种代价将是绝大多数人难以承受的。”

控制舆论,犹太人的“绝招”

无论从教育程度、城市化程度、就业率还是社会地位来看,美国犹太人都有着比其他族群更大的优势。由于在社会分层中占据有利地位,犹太人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认定也是比较乐观的,他们中自认为属于上层或中层的人的比例要远远高于其他族群。尽管包括华裔、印度裔在内,美国很多少数族群在诸多方面都取得骄人成就,但整体影响力尤其是政治影响力还是不能与犹太人相比。部分原因是过去华裔不热衷参与政治,印度裔受自身宗教信仰影响,难以融入基督教社会。

作为外来移民,犹太人重视教育,但视角却不同于华裔。他们在语言方面不满足于生存用的日常会话,而要达到能发表文章并影响他人思想的程度。二战时期,从欧洲逃到美国的犹太人建犹太教堂、办学校,组织犹太人学英语,办英语报纸,向外界讲述他们遭受的苦难。《环球时报》记者认识一位犹太裔长者,他十岁时随父母逃离奥地利,一家人来到美国后才开始接触英语。为尽快适应新生活,他们一家人有意培养用英语演讲和写作的能力,并试着在媒体上发表文章。他说:“语言只是工具,不要被它吓到而停滞不前。”相比,早期的华人在语言上不自信,交流中一旦受到美国人的冷遇就退回到华人圈子。在美国,华人办的英文报纸极少,难以影响大多数的英语读者。

犹太人善于利用非营利组织(NGO)扩大影响。美国各大城市都有犹太联盟,经常举办筹款活动或对外系统地讲述犹太人的苦难史。据《环球时报》记者一位曾在该联盟实习过的犹太裔同学讲,克利夫兰犹太联盟一年可从犹太裔商人和相关基金会筹得1亿多美元捐款,然后用于各种游说活动。为维系犹太民族的传统文化,有的NGO还组织年轻的犹太裔赴以色列考察,培养他们的领导力、创新力和国际视野。还有几位从事NGO的犹太裔美国人表示,在建新的NGO之前他们会做详细调研,如果已有类似组织存在且运行完好就会放弃,因为再建一个不但功能重复,还会造成族内竞争,带来不必要的内耗。

美国各大顶尖名校的董事会、管理层和教职也有大量犹太人。在学术上,犹太人不会重理轻文。美国一些顶尖高校的新闻系,就接受犹太人NGO的捐款。毕业的学生再进入由犹太裔掌控的主流媒体后,自然会传播有利于犹太人利益的声音。

谢选骏指出:犹太人对文明的贡献很大,毕竟,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书籍《圣经》,其旧约部分就是通过犹太人保存了一千多年,然后才传给了基督徒的。而且,早期教会也是在犹太社区开始发展的。但是,犹太人为何如此遭人嫉恨呢?除了“杀害耶稣基督”这样的宗教原因,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否也起了作用呢?上文所举多属空口理论,缺乏细节支持。而从细节上看,“小不忍则乱大谋”则是犹太事业经常功败垂成的原因。例如,犹太式的“锱铢必较”、“睚呲必报”,当然有益于搜刮成功,但是弦绷得太紧了,就容易折断。华人诚然比较低调、受人欺凌,但为何华人能有十多亿众,而犹太人只有千万之众?我想,“有容乃大”、“和光同尘”、“难得糊涂”、“吃亏是福”等华人特性,避免了犹太人的“小不忍则乱大谋”,是否一大原因呢。毕竟在三四千年前,汉字族和犹太族都是从一个小小的部落甚至家族(仓颉造字与摩西五经)开始发展起来的。汉字对华人来说,犹如律法之于犹太人——使用汉字的,就是兄弟姐妹了。这些民族特性,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我在《神话与民族精神——十个文化圈的比较》中,论之甚详。



【046、犹太人与迦南人混杂——犹太人厄运之由来】


迦南人,巴勒斯坦的早期居民,讲闪族语系语言,属于闪米特民族的一支。血缘上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相近。他们曾经击败希伯来人(犹太人)对巴勒斯坦的入侵,但后来最终被希伯来人统治。随后融入其他闪米特民族。而迦南人融入最多的民族,其实不是别人,就是同化他们不遗余力的犹太人。

网文《上帝为甚么吩咐以色列人,击杀迦南人,甚至男女老幼一个不留?》说:

迦南是诺亚的儿子含的小儿子,以色列人认为中国人(应为华夏人,不包括中国土著)是迦南后裔,那么他们的说法到底对不对呢?分子人类学基因测试给出了答案,华夏人基因y染色体为Q1a1,目前发现的Q系最上游的单倍群是Q1a,也就是Q1a1的祖先是Q1a,而发现Q1a大量集中的地方正是中东的巴勒斯坦,也就是公元前14世纪以前迦南七族的所在地,看来以色列人的说法没有错。

正像圣经上说的,后来迦南的诸族分散了。迦南后裔所住的境界是从西顿向基拉耳的路上,直到迦萨,又向所多玛、蛾摩拉、押玛、洗扁的路上,直到拉沙,这就是含的后裔,各随他们的宗族、方言,所住的地土、邦国”(参创十l5-20)。

当然在迦南被犹太人攻灭时,距离夏朝建立时已经600年了,并且夏朝已经灭亡100多年了,这说明早在迦南灭亡时600多年之前,华夏族就离开了迦南地,已经到了中亚,甚至到了东亚。

有人读旧约圣经的时候,曾产生这样的疑问,他们似乎感到,旧约圣经中的上帝显得特别的严厉,令人感到可畏。而新约中的主耶稣却显得特别的慈怜,令人感到可亲。其实,这是他们的一种误解和错觉。因为新约圣经中的主耶稣和旧约圣经中的上帝,事实上常常是同一位。

神清楚地命令以色列人要除灭或驱逐迦南人(申7:2-3)。约在主前一千五百年,其中有一个庙宇的废墟是他们拜巴力与女神亚舍拉的所在。在这个庙宇的遗迹下,发见许多瓮里面装着儿童的遗体,这些儿童都是献给巴力的祭。另一种骇人听闻的事叫做奠基的祭礼,造房子的时候,他们把一个小孩子献为祭物,孩子的身体一并造在房子的墙内,这样就带给其余的家属吉祥的命运。马克力斯德氏发见大量人像与上有亚舍拉女神的金属饰物,上面均刻着巨型的性器官,其目的显然为激动情欲之用。因此迦南人在偶像之前,一面举行宗教仪式,一面却是放怂情欲,并杀戳长子,献给神为祭物。迦南地似乎像所多玛与俄摩拉一样,并且是全国性普遍的犯罪。”“他们主要的偶像是巴力;巴力之妻亚舍拉为主要的女神。伊施他是她的巴比伦译名,亚斯特是她的希腊与罗马的译名。巴力姆是巴力的复数式,系巴力的塑像。亚斯他录是亚舍拉的复数式。”

上帝如果存留这些人,不但对他们自己毫无益处,只会使他们彼此相残,弱肉强食,增加罪恶,而且也会为别人带来更大灾难,对世界发生败坏的影响。因此,上帝就借着以色列人击杀他们。如果上帝不是要借着以色列人击杀他们,那么上帝也可能用其它办法来毁灭他们,正如上帝过去曾经用硫磺火湖毁灭了所多玛、蛾摩拉两个城市的居民,也曾用洪水毁灭揶亚时代那些犯罪作恶的人。我们也不要以为只有在过去的时代,上帝会施行这样的毁灭,而且基督复临或说耶稣再来的时候,也同样要毁灭世界上一切犯罪作恶,不肯悔改的世人。

上帝为甚么吩咐以色列人,击杀迦南人,甚至男女老幼一个不留?

至于讲到对迦南人的毁灭,为甚么连妇女孩童一个也不放过?

因上帝知道他们的本性都已完全败坏,再无任何悔改的可能。上帝藉以色列人忿怒毁灭他们连同当灭之物,正可以禁戒以色列人自己和普天下万民。假若这些迦南人有任何一点悔改的可能,主必拯救到底。就如耶利哥城妓女喇哈一家得蒙拯救一样。信而悔改、归向上帝的喇哈,后来甚至成为以色列王大卫和耶稣基督的先祖,她的名字也被记录在耶稣基督的神圣光荣的家谱上(太1:5)。因上帝的本性就是爱,祂喜欢拯救,不喜欢毁灭。“主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我断不喜悦恶人死亡,惟喜悦恶人转离所行的道而活。……你们转回转、转回罢,离开恶道,何必死亡呢。”(结33:11)。经上也说:“祂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提前2:4.彼后3:9)

上帝为甚么吩咐以色列人,击杀迦南人,甚至男女老幼一个不留?

正如我们看到上帝对待大卫的宽容和挽救,就是一个明显的实例。大卫在中年的时候,一度曾经犯了非常严重的罪,先是奸污了乌利亚的妻子拔示巴,后来又为了保护自己的名誉和安全,而谋杀了乌利亚。像大卫犯了这么严重的罪,上帝本当立即毁灭他,但是由于上帝看到大卫心灵并没有刚硬到不可能悔改的地步,因此,上帝就通过先知拿单去责备他,给他悔改的机会。但是由于他犯了这么多严重的罪,使耶和华的仇敌大得亵渎的机会,因此上帝不得不给他极其严厉的惩罚。后来大卫在这一切严厉的惩罚中,终于彻底痛悔,重新寻求上帝的圣面。因此从上帝对大卫挽救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上帝对罪人是何等的宽容和慈怜,只要他们还有挽救和悔改的可能,主总要挽救到底。

至于在新约圣经中,我们也不要以为主耶稣对罪人都是宽容的。实际上新约圣经中也有着非常严厉的事件。例如我们看到时徒时代早期教会中,亚拿尼亚和撒非喇夫妻两人,变卖了自己的产业,私自留下一部分,还要欺骗使徒,说:他们已经把所卖的财产全部奉献上了。结果就因此遭受上天的刑罚,立刻气绝而死。当然我们知道他们会被上帝击杀,也并不是单单为了这个说谎的罪,而是他们心里面有隐藏的罪,并且他们的心灵也已经刚硬到不可能再被圣灵感动而悔改的地步。实际上也就是犯了亵渎圣灵的罪。因此也立刻遭到上帝的击杀,藉此警戒众人。

上帝为甚么吩咐以色列人,击杀迦南人,甚至男女老幼一个不留?

由以上所述可见,我们的上帝不但是慈爱的上帝,而且也是公义的上帝。上帝的慈爱和公义也是永远常存,并不矛盾的。正如经上所说:“耶和华在祂一切所行的无不公义,在祂一切所做的都有慈爱。凡求告耶和华的,就是诚心求告祂的,耶和华便与他们相近。敬畏祂的,祂必成就他们的心愿,也必听他们的呼求,拯救他们。耶和华保护一切爱祂的人,却要灭绝一切的恶人。”(诗145:17-20)。

是的,对于一切愿意悔改自己的罪,愿意寻求上帝的人,无论他们的罪恶是多么严重,他们的本性是多么软弱、多么败坏,主耶稣都绝不会丢弃他们。主耶稣说:“凡到我面前来的,我总不丢弃他。”主的宝血必要洗去他们一切的罪,而且要称他们为义,主的圣灵也要洁净、更新、重生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成为上帝圣洁蒙爱的儿女,承受永远的生命。

但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心里有隐藏的罪,而且不肯悔改,那么倒是可怕的,也许在他一次一次消灭圣灵感动的时候,不知不觉已经犯了亵渎圣灵的罪,也就是说,他的心灵已经刚硬到不可能再被圣灵感动而悔改的地步。那么即使上帝没有立刻击杀他,实际上他也已经等于是注定自己永远灭亡了。这正是一种多么可怕的情形。因此圣经上劝勉我们众人说:“当趁耶和华可寻找的时候寻找祂,相近的时候求告祂。恶人当离弃自己的道路,不义的人当除掉自己的意念,归向耶和华,耶和华就怜恤他,当归向我们的上帝,因为上帝必广行赦免。”(赛55:6-7)。 

谢选骏:上面的网文用了一个十分科学的、诡诈的、合乎华人胃口的方法,为犹太人拒绝上帝的命令这一背信弃义的行为进行辩护。那就是把上帝认为该死的迦南人,说成是华夏人的祖先。这样,就利用华人的祖先崇拜心里,为犹太人进行开脱,并为其利益服务了。其实,汉语一点不像迦南语言,而犹太人的语言才是货真价实的迦南语。而且从民族的命运看,华夏人也没有像迦南人那样遭到灭绝,相反,倒是犹太人步上了迦南人的命途——大流散继之以大灭绝。这都是因为,犹太人混杂了太多的迦南人血统,所以才会按照上帝的预定计划,不断遭受种族清洗的过程磨炼。这就是犹太人与迦南人混杂的结果。而华夏人,显然与此毫无关联。



【047、犹太人与摩洛哥人的相似】


在北非的摩洛哥,不难发现“犹太人与摩洛哥人的相似”。

犹太人为何与摩洛哥人相似?

网文《摩洛哥:穆斯林与犹太教共生的典范》报道:

反犹太主义的烈焰在伊斯兰世界越烧越猛,今天的年轻人很容易认为阿拉伯人和犹太人根本就无法共存,更不用说共荣了。

这一思想是违背历史的——在今天,也是谬论。我的国家就展示了犹太社区(我所生活的社区)在阿拉伯世界的生存能力。我们的和谐是其他穆斯林国家应该学习的典范。

早在2000多年前,犹太人就出现在了马格里布(Maghreb)地区(古代阿拉伯人对今突尼斯、阿尔及利亚 和摩洛哥所在地区的总称,译者注)。700多年前,北非犹太人和穆斯林向北迁移,在南欧地区共存共荣。1492年,由 于拒绝皈依基督教,我们被一起驱逐出了西班牙。之后,我们又一起来到了摩洛哥,融入了摩洛哥的社会与体制。

保护犹太人的历史

摩洛哥的领导人一直以保护犹太人的福利为要务。

二战期间,当被德国人占领后的法国维希政府(纳粹傀儡政府)宣布,为摩洛哥的犹太人准备了20万枚黄色星章(纳粹时期,犹太人被要求戴上黄色星章,以示区别)时,国王穆罕默德五世回应说他和他的家庭也需要50枚。他拒绝让自己的国民佩戴歧视性符号。

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带头认可、尊重和正视少数民族的信仰是非常重要的。今天,穆罕默德六世国王已公开宣布,他对保护摩洛哥犹太人的权利、自由和神圣价值观负有宗教、历史和宪法规定的责任和义务。

这一承诺极大地影响了摩洛哥在面临重大挑战时的抉择。2003年5月6日,摩洛哥有5颗恐怖分子放置的炸弹爆炸,其中3颗目标指向犹太人。在这个关键时刻,穆罕默德六世国王在一个犹太教中心表达了他的哀悼之情,谴责犯罪行为,再次申明他保护犹太人和所有摩洛哥公民的决心。

通过将恐怖袭击定义为对整个摩洛哥社会的攻击,唤醒了整个国家的良知,加强了犹太人和穆斯林之间的血肉联系。所有有信仰的摩洛哥人一起在爆炸地点举着蜡烛守夜,参加游行的人数近百万。

很多摩洛哥人移民到了以色列和其他国家,但他们与我们祖国的关系是独特的。穆罕默德六世的前任,哈桑二世国王曾说,“我们从未失去一个犹太公民,他们都是大使。”今天,我们在全世界有一百万这样的“大使”,仅以色列就有60万个。

摩洛哥为家的犹太人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社区,其中有30个供日常使用的犹太教会堂和3个学校,很多有影响的穆斯林家庭都选择让孩子去那里上学。很多犹太人担任了国王的顾问、政府部长和驻外大使。

在摩洛哥政府的帮助下,我们成立了基金来保护犹太人的历史遗迹。而我们以此支持对我们社区的研究——其中包括穆斯林研究人员正在撰写的30篇博士论文。

消除极端主义者的影响

我们是一个孤立的社会吗?绝对不是。和任何其他伊斯兰世界一样,摩洛哥人不分老幼,可以接触到大量媒体和各种意识形态。当然,也就有极端仇视犹太人的声音。但政府表现出的是宽容——摩洛哥的犹太教是摩洛哥文化固有的和永存的一部分,这种声音彻底压倒了极端分子的妖魔言论。

我们的经验已转化成为值得其他国家学习的榜样。我们比以前更令世人瞩目。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必须意识到,勿煽动仇恨的火焰,而要宣扬永久共存的基调,这样才能踏上前进的道路。

网文《摩洛哥犹太人》报道:

犹太人最早在公元前3世纪就开始移入摩洛哥。到公元1世纪这里已有了一定规模的犹太社区。早期摩洛哥犹太人一部分是罗马人摧毁耶路撒冷犹太圣殿和镇压犹太人起义后从巴勒斯坦逃到此地的,另一部分是在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时代皈依了犹太教的当地柏柏尔人。在罗马人和汪达尔人统治下,摩洛哥犹太社区一度繁荣。但基督教兴起后,他们的景况日下。7世纪阿拉伯人征服摩洛哥时,遭到当地犹太人、特别是柏柏尔犹太人的顽强抵抗。至今摩洛哥还流传着柏柏尔犹太人在女王卡希娜率领下抵抗阿拉伯人的故事和传说。在阿拉伯帝国时期,摩洛哥犹太社区有所发展并成为犹太宗教和文化的一个中心,在12世纪到13世纪中期的一个世纪中,北非的阿尔莫哈德王朝曾对犹太人进行迫害,强迫他们改宗伊斯兰教。15世纪中,特别是1492年西班牙的穆斯林王朝被欧洲的基督教灭亡后,大批的犹太人和穆斯林被作为“异教徒”从西班牙被驱逐,其中很多来到摩洛哥。后来还有一些犹太人为逃避迫害从法国、意大利和中欧来到摩洛哥。这些人大多定居在北部的沿海城市,并与其他地中海沿岸国家保持着密切的贸易和文化往来。在后来的几个世纪中,尽管少数犹太人成了富有的商人、有权势的官员,但大多数犹太人都很贫穷,聚集在城市的犹太区(米拉)中。

本世纪初,摩洛哥正式成为法国的保护地后,犹太人的境况有所好转。虽然犹太人与穆斯林一样没有法国公民权,但法国却让犹太人享有一定的特权,如在教育、选择职业、参与行政管理等方面,犹太人都有比穆斯林更多的机会。法国统治者的做法是把摩洛哥的犹太社区与穆斯林分离开来,达到分而治之的目的。事实上,到1956年法国殖民统治结束时,摩洛哥犹太人与穆斯林之间已存在着很深的隔阂。

到1951年法属摩洛哥有犹太人22万5千人,西班牙的摩洛哥保护地有1万5千犹太人,另外国际共管的丹吉尔地区还有2万人。犹太人中有近一半从事商业,三分之一从事手工业,其余的是医生、艺人、职员等专业人员,从事农业的人数很少。犹太人大部分居住在城市,卡萨布兰卡城就有7万犹太人,马拉喀什城有5万多犹太人。他们大多数聚居在条件十分恶劣的犹太区,这种被称为“米拉”的犹太人聚居区一般都很肮脏拥挤。

以色列建国前,摩洛哥犹太人对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反应冷淡。1919年到1947年移居巴勒斯坦的摩洛哥犹太人还不到1千人。1948年巴勒斯坦战争的爆发在他们中也没有激起多少反应。而在摩洛哥人争取自治和独立的民族主义运动中,犹太人却比较活跃。后来,由于一些犹太复国主义组织和以色列派出的人员在犹太人中进行宣传和煽动,使犹太人对未来生活在阿拉伯国家的前途感到担心,开始大批出走。1956年摩洛哥取得独立,一些与法国关系密切的犹太人随法国殖民者撤到法国。虽然摩洛哥政府没有采取什么反犹措施,但民族主义势力对犹太人移居国外的反对和指责反而加速了犹太人的离开。1948年至1958年,大约有4万5千犹太人离开摩洛哥,多数去了以色列,少数去了法国、南美洲。1958年后,由于摩洛哥政府一度采取了限制犹太人离境的做法,外移人数下降。1961年限制取消后,出境人数又开始上升,这一势头一直持续到1967年阿以战争以后。到70年代末,摩洛哥境内只剩下3万多犹太人。

谢选骏指出:由此可见,摩洛哥的犹太人出走,完全是人为煽动的结果。至于摩洛哥人与犹太人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句话,“早期摩洛哥犹太人一部分是罗马人摧毁耶路撒冷犹太圣殿和镇压犹太人起义后从巴勒斯坦逃到此地的,另一部分是在罗马帝国和拜占庭帝国时代皈依了犹太教的当地柏柏尔人。在罗马人和汪达尔人统治下,摩洛哥犹太社区一度繁荣。”那么,到底是当地柏柏尔人皈依了犹太教?还是犹太人本来就含有北非血统?这很值得思考。因为史前时代的摩西他们就是从北非埃及出来的,所以犹太人(而不仅仅是归化了犹太教的北非柏柏尔人)含有北非血统应该是十分正常的。正是因为这种亲缘关系,才使得摩洛哥的犹太人获得了较好的待遇。



【048、犹太人正式出任美国总统】


《扎克伯格制造的“怪物”越来越恐怖》(2017年9月26日纽约时报)报道:

一直以来,一想到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可能会竞选总统,我们就有点儿怕怕的。

但眼下,这个念头已经变得十分恐怖,因为我们发现了他那项能扭曲民主制度的小小创举的威力。

多年来,现年33岁的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一直对社交媒体和人工智能可能被用于争夺全球支配地位——或者哪怕是它们应该受到监管——的观点不屑一顾。

唐纳德·特朗普令人困惑地赢得大选数日后,扎克伯格在一个科技会议上表示,假新闻影响大选结果这种观点是“一个非常疯狂的想法”,说明一些人对投票给特朗普的选民“极度缺乏同理心”。

但从始至终,当克里姆林宫的网络打手在Facebook上把反希拉里僵尸账户变为武器,用以影响美国大选的时候,该公司赚取了大把的卢布,并对其所作所为视而不见。俄罗斯特工还试图利用Facebook和Twitter上的喷子颠覆法国大选,不过没那么成功。

最终,扎克伯格通过Facebook Live(Facebook视频直播)表示,他将把超过3000条与俄罗斯有关的广告提交给国会。正如一名Facebook用户所写:“为什么过了整整八个月才这么做?”

希拉里说的没错,这家价值5000亿美元的公司,在允许一个婴儿照片分享网站变成时报记者斯科特·沙恩(Scott Shane)口中与Twitter同属一类的“欺骗和政宣发动机”方面难辞其咎。

罗伯特·穆勒(Robert Mueller)的团队,还有参众两院的调查人员,正热切追踪俄罗斯人制造的假新闻。上周五,国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告诉包括威斯康辛州和俄亥俄州在内的21个州:大选期间,俄罗斯特工曾试图入侵它们的选举系统。

正如《名利场》(Vanity Fai)所指出的,穆勒聚焦于选战期间社交媒体的动向,意味着贾里德·库什纳(Jared Kushner)可能会有麻烦。库什纳一度吹嘘说,他曾打电话给自己在硅谷的朋友,拿到了一份Facebook精细瞄准教程,还雇用了Cambridge Analytica——罗伯特·默瑟(Robert Mercer)是它的一大投资者——去帮助他岳父的竞选团队设立一个耗资4亿美元的行动。

一些议员怀疑俄罗斯人曾帮助弄清,在威斯康辛州和密歇根州的选区应该以哪些女性和黑人为目标。

参议院情报委员会(Senate Intelligence Committee)的新墨西哥州民主党参议员马丁·海因里希(Martin Heinrich)正在调查俄罗斯干预2016年美国总统选举一事,他心目中有一个怀疑的对象。“保罗·马纳福特(Paul Manafort)拿出了一个关于如何在西方国家和西方的选举中推进俄罗斯的利益的方案,赚得盆满钵满,”海因里希告诉《名利场》。

ProPublica爆料说,直到它最近向Facebook问起时,该公司一直“都让广告客户得以把自己的宣传信息对准将近2300人的信息流,那些人曾对‘仇恨犹太人者’、‘如何烧死犹太人’,或者‘关于“犹太人为何毁灭世界”的历史’等话题展现出兴趣”。

上周三,Facebook首席运营官谢莉尔·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就此道歉,并承诺修正相关广告购买工具。她表示,“我们从未打算让人以这种方式使用这一功能,也从未预料到这种情形——是我们的错。”

时报记者凯文·鲁斯(Kevin Roose)称之为Facebook的“弗兰肯斯坦时刻”,就如同玛丽·雪莱(Mary Shelley)笔下的科学家维克多·弗兰肯斯坦(Victor Frankenstein)说出“我一直都是不可改变的罪恶的始作俑者,我日日生活在恐惧中,害怕我打造的怪物犯下新的恶行,”那一刻。

鲁斯指出,问题不只涉及俄罗斯人炮制的假消息,“在缅甸,有活动人士指控Facebook对受到该国军方攻击的罗辛亚穆斯林的言论进行审查。在非洲,这个社交网络被控对虐待视频置之不理,从而为敲诈被害者家属的人贩子提供助力”。

此外,桑德伯格认错对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而言是一场全面的胜利。马斯克一直警告说,硅谷创造出来的东西和人工智能“头脑子女”(mind children)有失控并伤害人类的危险。他提请加以防范和监管,却被扎克伯格嘲弄为“歇斯底里”和“相当不负责任”。

扎克伯格去年的计划是为自家打造一个贾维斯(Jarvis)式的人工智能管家,他喜欢把自己描绘为乐观主义者,把马斯克描绘为末日预言家。但桑德伯格的话表明,马斯克是对的:Facebook和谷歌(Google)的计算机高手们不是太过天真,就是太过阴险和贪婪,才会认为只要有模糊的行为准则、像谷歌那样宣称“不作恶”即可。

正如马斯克在我为《名利场》写稿时告诉我的:坐上帝王之位的如果是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当然很好。如果是卡里古拉(Caligula),就不那么好了。”

今年7月,身为特斯拉(Tesla)和SpaceX首席执行官的马斯克告诉出席一场会议的众多州长,他们应该赶在机器人开始“走上街头杀人”之前针对人工智能进行立法。8月,他发推称,人工智能失控是“比朝鲜大得多的危险”。9月,他又在Twitter上转发了Gizmodo的一篇文章,题为《黑客们已经开始把人工智能变成武器》,说的是经研究人员证实,人工智能黑客比人类黑客更善于让Twitter用户点击恶意链接。

(马斯克还发推称,当Twitter用户教会微软聊天机器人Tay如何以带有种族主义、歧视女性、反犹太人色彩的诋毁之词与人交谈时,微软迅速将Tay下线,这是一个令人警醒的故事。)

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一直否认俄罗斯曾以数字手段干预美国大选。但他明白人工智能会带来怎样的可能性和威胁。俄罗斯的这位总统最近在一场演讲中告诉学童,“谁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导者,谁就能成为世界的主宰者。”马斯克在Twitter上同意,对人工智能领域优势地位的争夺“最有可能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上周四,普京在视察莫斯科的科技公司Yandex期间询问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再过多久超级智能机器人就会“吃掉我们”。

扎克伯格嘲笑了这类末世论调。他今年的计划是遍访50个州,这趟旅程是由曾给奥巴马当过策略师的大卫·普洛夫(David Plouffe)设计的,引得人们纷纷揣测他或许会成为下一个寻求入主椭圆形办公室的亿万富翁。

正如《彭博商业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几天前的一篇封面文章所写,扎克伯格已经聘用了普洛夫、奥巴马当政时的其他高官,以及希拉里的民调专家。他说他不再是无神论者,他还对Facebook的章程做了改动——假如他真的竞选公职,这种改动可以让他继续握有掌控权。

谢选骏指出:《纽约时报》诡称“怕怕的”,实际上正在以此打广告,为犹太人正式出任美国总统进行免费宣传。扎克伯格是一个聪明的犹太人,他可能即将正式出任美国总统。“犹太人正式出任美国总统”?那么,还有“犹太人非正式出任美国总统”?没错。大家没见,川普的女婿正在白宫,非正式出任美国总统?全世界资产者,联合起来!



【049、战争胜利使犹太人成为纳粹党】


纳粹党不是天生的,而是经历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施害锤炼。受害者也不是天生的,一旦胜利就会变成施害者。

《二战后犹太人对德国人复仇 盟军士兵视而不见》(2018-08-08 澎湃新闻)报道:

从“犯人”到“暴民”

如果说解放集中营的士兵想要对纳粹复仇,那么,被士兵解救的犯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以色列·古特曼(Israel Gutman)曾经在马伊达内克、奥斯威辛、贡斯基兴(Gunskirchen)待过,但最终得以幸存,他写道,“在集中营生活的最后最艰难的阶段”,“复仇渴望”是让集中营犯人活下去的“希望”。

绝大多数历史学家都宁愿对集中营幸存者的报复行为绝口不提,同样,当时的盟军士兵也宁愿对报复行为视而不见:比起犯人经历的苦难,这些报复行为简直微不足道。他们正确地指出,比起某些民族主义者挑起的劫难,犹太人的报复行为可以忽略不计。1947年,美国军政府首长卢修斯·克莱(Lucius Clay)亲口承认:“尽管对德国人有着天然仇恨,但(犹太难民)还是很好地克制了自己,避免与德国居民发生严重事件……在我心目中,他们维护法律和秩序的表现,堪称我在德国两年多以来见证过的显著成就。”

然而,尽管只有极少数犹太人沉溺于报复行为,但报复行为也许比人们通常认定的范围要广泛得多。绝大多数集中营幸存者似乎都目睹过某种形式的报复行为,尽管他们自己并未参与其中。首先的报复目标是集中营守卫,由于绝大多数守卫在盟军士兵抵达前就已逃之夭夭,因此,在找不到集中营守卫时,犯人就会将矛头指向那些为纳粹充当帮凶的人,即牢头。如果无法向造成自身痛苦的直接责任人复仇,犯人就会把愤怒的情绪转向其他德国人,尤其是党卫队员、德军士兵、纳粹官员,如果找不到这些人,那么找到任何德国人都行。

在达豪集中营,被解放的囚犯奚落他们以前的看守。男人、女人甚至孩子,都可以从事报复行为。例如,在捷克斯洛伐克的特莱西恩施塔特(Theresienstadt)被解放后,本·赫尔夫戈特(Ben Helfgott)看见两名前往莱布尼茨的犹太女孩正在用手推车袭击一名德国妇女。他劝女孩们停手,但被女孩们拒绝,直至他亲自介入。后来在营地里,他看见一群人将一名党卫队员殴打至死。数十年后,他说道:“我目睹这一切,我感到一阵恶心。我并不愤世嫉俗,但我痛恨暴民。当人们成为暴民时,他们就不再是人类。”

恰斯基尔·罗森布卢姆(Chaskiel Rosenblum)同样在特莱西恩施塔特被解救,他没有杀死任何德国人,但这并不是在道德上有所顾忌,仅仅是因为他无能为力。然而,他知道,有一名10岁的男孩曾经目睹双亲被杀害,“于是他杀死一个又一个纳粹分子”。48平库斯·库尔涅茨(Pinkus Kurnedz)看见一名在特莱西恩施塔特当过牢头的男人被暴民杀死,暴民当中包括目击者的朋友,他们发现这个男人藏匿在附近的村庄里。“他躲在一间谷仓里,我们把他拖了出来。小广场里有两辆俄国坦克。俄国人也来帮忙。我们确实把他活活打死了。”在特莱西恩施塔特附近,德军士兵的尸体被悬挂在路灯杆和大树上。

少数犹太人公开讲述报复行为

由于显而易见的原因,很难找到那些亲口承认报复行为的犹太人,但也有少数勇敢者公开谈论自己从事的报复行为,这或者由于他们想确保历史记录尽量真实,或者由于他们仍然对报复行为无愧于心,并且相信这是正当行为。例如,1988年,一位名叫斯穆列克·贡塔兹(Szmulek Gontarz)的波兰犹太人在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录制访问片段时,承认自己和朋友曾经在解放期间报复德国人,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如此。

我们都有参与。这是快乐的经历。我唯一感到遗憾的是我未能做得更多。例如,把他们扔出火车。无论在哪里可以殴打德国人,我们都会去。在奥地利,有一次特殊经历。我们待在马厩里,那里还藏着一名德国军官。我们把他揪出来,以其道治其身:我们把他绑在树上,然后对他射击。如果你现在让我这么干,那当然不行,但在当时,这很快乐。我很喜欢。

当时,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心满意足了。现在我还会对你说:我很怀疑,任何人处于类似境况中,还会拒绝快意恩仇……也许只有这件事情,值得我们熬过战争,能让我们熬过战争。那种满足感真是太巨大了。

阿尔佛雷德·克内勒(Alfred Knoller)是一位在贝尔森被解救的奥地利犹太人,他还记得,在英军士兵的明确批准之下,他们袭击当地农场以获得食物。有一次,在谷仓旁边的院子里的几个麻袋后面,他和朋友发现了一幅希特勒画像。在谷仓里面,他们还找到一些枪支。出于愤怒,他们捣烂了那幅希特勒画像,然后,尽管农夫及其妻子声称自己反对纳粹,他们还是射杀了那对夫妇。

我知道,我们做的某些事情很不人道,但恐怕这就是我潜意识里一直想做的事情。我们想要与德国人战斗。我们并未与他们战斗,但我们还能退而求其次……我们想要复仇。一直都想复仇。这绝对是报复行为。这必然会发生。

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毫不内疚,似乎还找到了急需的情感宣泄。“我们对此毫不隐瞒。我们还告诉所有人。当我们返回营地时,我们感到欢欣鼓舞。”1945年4月,在米兰,法西斯主义者被游击队集体处决。

最初,许多袭击事件被忽视甚至得到盟军士兵的鼓励。集中营的幸存者普遍感觉到,在一段有限的时间内,他们得到自行其是的全权委托,但由于法律和秩序的存在,袭击德国人终将被禁止。例如,阿雷克·赫什(Arek Hersh)提到,“俄国人给了我们24小时,允许我们对德国人为所欲为”。哈里·施皮罗(Harry Spiro)是另一位在特莱西恩施塔特被解救的幸存者,他也记得,俄国人告诉他们,他们有24小时“可以为所欲为,甚至杀死德国人”。

马克斯·德绍(Max Dessau)是一位在贝尔森被解救的波兰犹太人,他提到,英国人也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随意复仇”,但“当他们说够了,复仇就得停止”。美国人同样乐意让犯人自行其是。库尔特·克拉普霍尔茨(Kurt Klappholz)是一位在强迫行军期间被解救的波兰犹太人,他被一名美军中尉带到一名党卫队士兵面前,那名党卫队士兵已经被美军中尉打得鼻青脸肿,“美国人含糊地告诉我,‘这就是有份折磨你的人,你可以自己讨回公道’”。这些人都没有利用别人给予的机会,但很明显,还是有许多人愿意利用这些机会。

仇恨的消解与新家园的希望

自然而然,随着时间流逝,绝大多数被释放犯人的情绪开始软化。当他们看见那些自封的所谓“优等民族”可怜兮兮的样子时,他们的复仇渴望也就消解了。例如,彼得·弗兰克(Peter Frank)曾经在诺德豪森被解救,战争结束时体重只剩下4英石。他唯一的愿望就是“消灭整个德意志民族,这样就可以避免再发生同样的惨剧”。但当别人看见他身体过于虚弱、无力独自行走而把一名德国战俘分配给他作为“坐骑”时,他的怒火似乎变成不屑,最终变成怜悯。“可以说,他被分配给我,他是我的财产。他曾经向我抱怨,战争给他带来多少不幸,但他很快就学聪明了。我想说,他是个可怜的家伙,没理由向他报复……一旦你开始面对个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跟你一样是受害者,你就释然了。”

阿尔佛雷德·胡伯曼(Alfred Huberman)是布痕瓦尔德和雷姆斯多夫的幸存者,他也同意弗兰克的看法。“当我刚刚被解救时,我认为德国应该从地图上被完全抹去。随着时间流逝,如果我遇到一个德国人,我会跟他说什么呢?我不会说同情他,我会说请你凭良心做人。”

然而,也有人的怒火无法迅速平息。他们认为,如果不对德意志民族采取认真的复仇,犹太人将永远不得安宁。有一个团体被称为“复仇者”,由前犹太游击队员阿巴·科夫纳(Abba Kovner)创立。

这个团体暗杀了超过100名战争嫌疑犯,也曾经在一个关押党卫队员的监狱放置炸弹,炸死80名犯人。他们的行动哲学包括有意识地、无差别地袭击大量德国人,他们的复仇具有非人道性质,就是为了反衬犹太人在大屠杀期间遭受的非人道待遇。他们的口号是“一命抵一命”,按照团体成员加比克·塞德利斯(Gabik Sedlis)的说法,这句口号要表达的含义是“杀死600万德国人”。

为了达到目的,他们策划了一次密谋,在五座德国城市的供水管道里投毒,但科夫纳本人因为试图把毒药从巴勒斯坦带回欧洲而被逮捕,这次密谋最终受挫。纽伦堡附近的俘虏收容所关押着1.5万名党卫队员,另一个后备计划就是在这1.5万人食用的面包里下毒,这个计划更加成功。至少有2000名德国犯人砷中毒,尽管我们不清楚最终死了多少人,甚至不知道有没有人因此而丧命。

这些计划依赖于战后初期的混乱局面。大批难民的集体涌入,为这些复仇者提供了极好的掩护(正如难民潮为逃脱的战犯提供掩护一样),法律和秩序的严重缺失,意味着谋杀者不会被告发、不会被调查,甚至经常不会被注意到。然而,情况终究会改变,即使是“复仇者”也放弃了他们的复仇之梦,转而为将来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独立国家而斗争。

或许,这能在某些方面解释为何犹太人的报复行动未能在更大范围内开展起来。在大屠杀结束之初,绝大多数幸存犹太人病弱不堪,根本无法考虑任何积极的报复行动,活下来本身就已经算是反抗行动了。

更重要的是,报复行动是由那些想要恢复某种道德平衡的人来从事的。对于许多犹太人来说,也许对于多数犹太人来说,他们对此并不感兴趣。他们决定彻底告别欧洲,逃往其他道德平衡更有保障的地区:美国、英国,最重要的是巴勒斯坦。因此,他们的报复心象征性地表现为集体离开欧洲,1945年年底,一位犹太作家解释道:

我们通过轻蔑、摒弃、谴责、疏远来报复我们的敌人……只有彻底远离这些谋杀者……我们才能在本质上满足我们的复仇渴望:结束我们在欧洲的放逐之旅,在以色列的土地上建立我们的家园。

巴勒斯坦给了犹太人希望,他们希望在那里建立犹太国家,从此不受迫害,因为他们能够做自己的主人。因此,他们千方百计地逃出欧洲大陆,加入到犹太兄弟的队伍中,试图在以色列建立新家园。长远来说,犹太人已经对报复德国意兴阑珊,也对麻烦盟国心怀愧疚,毕竟盟国曾经让他们免于灭顶之灾。因此,复仇大任只能留给其他被纳粹迫害过的族群来完成。当然,欧洲并不缺少这种待机而动的族群。

谢选骏指出:纳粹党不是天生的,而是经历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施害锤炼。受害者也不是天生的,一旦胜利就会变成施害者。这就是人的原罪所在。耶稣基督知道我们的弱点,所以他号召我们要爱自己的仇敌,而不是像犹太人那样,仅仅善待自己的同胞和邻舍。



【050、真实的以色列不在书韵文化里】


网文《真实的以色列,太可怕了!太可怕了》(书韵文化)说:

真实的以色列,太可怕了!太可怕了——今天我准备就当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谈谈个人看法,我的第一个观点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不要轻易下自己的结论;第二,我个人的知识和经历告诉我,以色列是个好国家,这也是我今天讲课的主要内容。

有一次我在校内网看同学们发的图片,有一张图片引起了我的深思。这张图片的标题叫“英雄”,图片上是一个赤手空拳的巴勒斯坦青年,站在长长一列以色列坦克面前,硬是把这列坦克给拦停了。同学们,这个巴勒斯坦青年确实是“英雄”,敢以血肉这躯和全幅武装的坦克抗衡,但是同学们想过没有,在处于“敌对”的情况下,有几个国家的坦克会停下来?当年日本侵略中国的坦克不会停,侵入格鲁吉亚的俄罗斯坦克不会停,但以色列的坦克停下来了,这样的士兵、这样的国度,我个人认为,才是真正的英雄,当之无愧的英雄。

有一年我到福建做个调查,福建省政府的高官,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几年前,耶路撒路发生了一起公交车爆炸的袭击,炸死了十来个人,其中包括两名中国人,这两名中国人都是福建人,是去打工的。以色列政府立刻与中国方面联系协商赔偿事宜,但经过中国领事馆的核实,此两人系偷渡客,属于非法入境,于是使馆方面不再配合。

后来,以色列政府专门开了一个会,会议认为,在以色列国土上无辜死亡的人,政府都有责任对其负责,至于这个人偷渡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会议最后决定,对两名死难的中国人一视同仁地按照国民待遇善后。会后,以色列政府派专人到福建找到两位农民工的家人,抚恤金标准如下:死者健在的父母按照每月1100美金的标准发放直到老人去世;未成年子女按每月1100美金的标准发放直到成年;有妻子的按照每月1700元美金发放直到去世。死者家属要求一次性支付,以色列政府也同意了,最后支付的金额是每位死者赔偿70万美金。所有相关的调查费用全部由以色列政府负担。

消息传开,在福建掀起了去以色列打工的狂潮。福建省政府的官员说,怎么挡也挡不住。以色列政府就是这样对待偷渡打工者的:没发现,你就在那儿打工;发现了,政府出钱购买机票送你回国;死了,按照以色列国民标准抚恤。

2001年,云南丽江发生了以色列游客不慎在虎跳峡落水的事故,经中国方面寻找无果,为此,以色列政府派专机来丽江,带着专业的搜救设备和一个专业搜救队,并高薪雇佣中国人沿江几百里进行拉网似的搜索,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时间持续一个多月。

同学们,一个这样对待它国和自己死去国民的国家,不管你怎么说,我都坚信,这是个好国家。任何一个稍微了解以色列的人,至少不会对以色列产生恶感。中国人喜欢把自己的近代史说成是“多灾多难”,那其中有很多是我们自己的原因,犹太人却几乎完全因为外因,几千年来一直灾难深重,这一切,仅仅因为信仰。

这个苦难的民族,在多年的战乱动荡中,在长期的漂泊迁徙中,在饥饿和苦难、杀戮和欺侮的磨难中,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在逆境中砥砺发奋,顽强发展,不仅没有倒下,竟奇迹般地在科技、军事、教育、现代农业等领域获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这个仅有1000多万人口的民族,涌现出了一大批伟大人物: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海涅、拉斐尔、季诺维耶夫、卓别林、洛克菲勒、索罗斯……这个民族和这些伟人为世界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一般人只知道犹太民族善于经商,殊不知犹太民族特别重视教育,他们把学习作为终生的使命,重智慧胜于重金钱。有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人均读书最多的藏书最多的都是以色列人。犹太民族还特别重视儿童教育,他们在儿童教育方面研发的教具、教材、课程模式等被许多国家所采用。一个国家越相信自己的未来,越会重视自己的儿童教育。一个建国以来一直战火不断、四面楚歌的国家,如此重视教育,如此重视儿童教育,这样的国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景仰。

看看吧,我向来看好以色列,一贯支持他们!我向来看不起那些用自己的人民作人弹去对他国平民进行恐怖报复的民族,对己对人都不负责!内部四分五裂愚昧唯心,对外残/暴恐怖,此等国家民族不值得尊敬和同情。

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

众所周知,在世界民族之林,每个民族都以自己独特的贡献充实着世界宝库。这其中,无疑犹太民族是非常出色的一个。这个民族尽管人口很少,可在世界上有名的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哲学家的比例却异常的高。他们不仅为世界贡献了一部流传千古的《圣经》,而且还为人类贡献了门德尔松、海涅、玻尔、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等许许多多的文化巨人。他们对人类文明所做的贡献是任何一个民族难以比拟的。

许多人把犹太人称为“智慧的民族”或者“书的民族”,就是因为他们比其他民族更重视知识的学习,更重视教育。以前对犹太民族以及犹太教育了解甚少,通过《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这本书了解了犹太人聪明、智慧的内在原因,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启示。

第一,据犹太宗教经典规定,学习和钻研本身就是信仰的组成部分,是犹太人一种神圣的使命。在世界上除此之外还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将学习作为信仰。

第二,在犹太人眼里,教师比国王更伟大。犹太人重视知识,所以也十分尊重有知识的学者和传授知识的教师。在某些问题上,犹太法律赋予教师的地位甚至高过父母,因为“父母只是把孩子带入今世的生活,而教师则把他带入来世的生活”。

第三,智慧在犹太人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智慧与知识不一样,知识是说你知道某一样东西,而智慧是你怎么样把你知道的东西和日常的生活结合起来。犹太圣贤这样教导犹太人:读过很多书的人,如果他不会用书上的知识,仍可能是只驮着很多书本的骡子。

第四,犹太人崇尚创新。他们认为没有创新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学习应该是以思考为基础,要敢于怀疑,随时发问。在许多犹太人家庭,大人对放学的孩子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又提问题了吗?

第五,家庭教育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犹太孩子从小在家庭里便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和父母相处,直呼父母的名字;他们需要零用钱,就必须帮助家里干活。正是这种平等和独立思想,使孩子从小认识到,要想生活的舒适,就得靠自己的奋斗争取。其实,这些意识深深的藏在犹太人的心中是与这个民族经历的苦难分不开的。也正是那些苦难使犹太人具有向逆境挑战的勇气和毅力。

第六,犹太人很重视通过节日对孩子进行社会教育。犹太民族的宗教节日繁多,每个节日几乎都与民族历史信息相关。每当节日来临之际,犹太人都会举办盛大的纪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启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并且铭记苦难的历史。

第七,犹太人懂得经营之道。人们一般认为犹太人特别会赚钱,其实他们是不断的努力充实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知识,一步步的走上发迹致富之路的。在这个过程中,勤奋、耐心、胆量、智慧无疑是他们的经营之道。而良好的教育无疑是“道”之源泉。

第八,犹太人具有良好的民族素质。首先,他们在民族磨难中尽管遭受压迫屠杀,但精神始终是乐观的、自信的甚至是高傲的。其次,在磨难中,犹太人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心理素质,具有超长的耐力和韧性。最后,犹太人是一个严于律己、遵纪守法的民族。犹太人表现出来的这三种品质,来源于其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教育。

第九,犹太人中有许多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这些人物身上都有三点重要的品质:一是他们的成功和不凡业绩与犹太传统教育有密切关系,他们一生的努力奋斗及业绩都以此为基础;二是他们事业的成功与犹太家庭中的长幼双向教育、早期智力开发以及社团教育中培养孩子勤学、好问、多思等教育方式紧密相连;三是他们都怀有对人类的一个爱心,在学业上谦虚、执著、不怕困难、不断努力,并不断向自我、向学术权威挑战,勇于创新。

第十,以色列政府在教育上的经费投入是一般国家无法比拟的。在以色列政治家和有识之士看来,教育投资并不是一种国家的负担,而是一种有效的国家资源。没有资源,没有金钱并不要紧,只要通过教师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以色列就会拥有一切。

第十一,以色列教育的奇迹——希伯来语的复兴。语言无疑是维系一个民族团结、复兴的纽带。希伯来语在古代曾经是犹太人的语言,《旧约圣经》就是用希伯来语写成的,但是犹太人流散到世界各地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接受了所在国的语言。这样导致希伯来语逐渐消失。19世纪犹太复国运动兴起后,提出了“一个民族,一种语言”的口号,100多年来以色列通过教育使希伯来语成为一种表现力强、词汇丰富的“活语言”、官方语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以上撷取了十一个和犹太教育有关的亮点,但这些亮点远远不能反映成功的犹太教育的全貌。一个民族的兴盛、一个国家的复兴有许多方式,而以教育为本来延续民族、繁荣国家值得我们深思。

谢选骏指出:我被作者的标题偏了,以为他去过以色列呢,想看看他见过一些什么真实的东西,结果看完文章才发现,他根本没去过以色列,他所说的“真实”全是来自“假新闻”。

那么,什么是真实的以色列呢?

这个我也说不全,但至少我去过。

下面就是我对于经历过的一些事情的感想(而不是没有经历过的想象):

1、

这些“宗教遗迹”也许只是基督教成为国教以后兴建的,而不是耶稣基督真正亲临过的地方;但是拿撒勒周围的山水,毕竟是耶稣曾经走过的地方。因此那里具有一股特殊的神秘性,我在那里感到特别舒服,是从未有过的“家”的感觉。我愿意死后埋在那里,在耶稣走过的地方。拿撒勒,因为耶稣基督被称为“拿撒勒人”,而变得优美。

心向着拿撒勒疾驰,身却被搁置在纽约的破纪录大雪之中……这中途的不眠之夜,让我想到这是命运要我知道何谓“朝圣者的艰辛”,也明白“无家可归的耶稣基督”为人类做出的牺牲,从而以一种端正的态度进入圣地。

我在进入拿撒勒的前夜,被迫“立地一夜”长达六个小时,所获得的最大感悟就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那就意味着连“靠坐靠的地方”都没有的,其姿势是最为接近“祷告”的状态。

拿撒勒的不眠之夜,让我知道耶稣基督的辛苦,也让我觉得主的同在,所以我一点都不累,反而觉得好生幸福——我身体力行地理解了:这个世界的压力可以激发福音的兴起,并且反转征服了它的腐败基础。

在耶稣家乡拿撒勒的圣母堂,有各个民族制作的圣母像,从中不难看出:各种不同的圣母像,都是其作者民族精神的体现。

圣地的建筑,就想把圣人都烧成了骨灰予以纪念,但即使如此,圣地依然令人尊敬,因为那里的山川毕竟是神圣的足迹走过的。

犹太地与加利利,耶路撒冷与拿撒勒……

的对比。

我的心留在了拿撒勒,为了主,我愿意成为任何人。并且为此满含泪水地感谢主。

废墟无法掩盖的生命——脆弱的就这样战胜了刚强……

我号召所有的中国基督徒,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一生之中应该去圣地亲近耶稣的生平至少一次——以便更深地理解福音的意义、更真地体会基督的艰难、耶稣的奉献,并以此血泪的榜样给自己的一生注入无穷的动力。

“中国基督徒一生必须朝觐耶稣的圣地一次”——这不仅是神学,也是经济学。须知回教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因此不断团结着自己、扩充了势力范围。基督教要是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又怎能谈得上对于耶稣的追随和对于基督的效忠呢?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会产生新的果子,那是今日的人们所无法预见的丰盛。“神圣经济学”可以使得一个费拉民族获得重生。

诗云:

山川壮美

基督脚踪

山海之间

福音生成

山,拿撒勒

海,加利利

拿撒勒形成福音

加利利传播福音

耶路撒冷见证福音

颓瓦出来野花阵香

2、

现在的以色列虽受美国保护,但却不乏仇美心态——那多少类似法国人的自卑情绪,体现为拒说英语,尤以那些身着军服、背着长枪、挎着手铐、游荡街头的男女民兵为甚。犹太人对美国的恨意,还体现在他们的海关人员在翻看美国护照时,非常粗鲁的态度,就像法国人对待中国护照一样。相形之下,阿拉伯人还试图和人用英语沟通。因为犹太人比阿拉伯人早一步“野蛮化也就是民族主义化”了。

现代以色列扮演的其实是古代非利士人也就是所谓“海上民族”的殖民主义角色,而土著人反过来却被叫做“巴勒斯坦人”,也就是非利士人了。这就是所谓的“角色互置”。也许有一天,某种更新的东西,也会从现在毫无希望的土著中产生出来。那时候,历史将进行再次互相置换。但在此之前,不妨把现在的“巴勒斯坦”叫做“巴力斯坦”,也就是相当于崇拜古代迦南凶神巴力的受诅咒之地。

不是“古代以色列的复国”,而是“欧美犹太人在古代以色列故土新建了一个殖民地”。在这种意义上,“现代以色列国”其实是一个“没有十字军、反对基督教的十字军国家”。正因为如此,“周边的闪族弟兄们”变得不堪一击,这些名为“阿拉伯人”的杂种,早在一千年前,就先后被塞尔柱土耳其人、蒙古人、奥斯曼土耳其人轮番反复征服了,并且蹂躏为类似汉人的烂透的稀泥了。

事实上,“发现新大陆”乃是“十字军运动”的延伸结果之一。什么时候,殖民主义背离了这一宗教目标,就会衍生出许多不受上帝祝福的禽兽行为了。就我而言,那次去加利利海边的迦百农谒见主曾经讲道的会堂遗迹,是徒步背着全部行李走过去的。但是在回来的路上,因为劳累更因为觉得时间紧迫(要赶往下一站耶利哥去),就想在正好看见的公交车站等候车辆。可是公交车辆却没有过来,却来了一辆出租车。我花了高价坐车返回,却还是在长途车站里白白等了两个多小时,这比坐出租车节省下的时间还多了一倍。原来这个司机是个从伊拉克来的犹太人,他骗了我一顿。我问他说,耶稣是犹太人吗?他说他不知道耶稣是不是犹太人。那么耶稣的母亲马利亚是不是犹太女人?他说是的。那么犹太女人生的孩子不都算是犹太人吗?他说是的。那么耶稣是不是犹太人呢?他还是说他不知道耶稣是不是犹太人。

穆斯林嘲笑“Chris”是“Crazy”,但不嘲笑耶稣和十字架,但犹太人却会。因此在这种意义上可以说所谓的“时代主义”,乃是敌基督的思想别动队,背叛了神圣的三位一体,是冒充信徒的叛徒。

在这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现在基督教陷入了穆斯林战争,多少是中了犹太人设下的圈套;而且伊斯兰教的起源,本身就有敌基督的犹太人蛊惑作用在内。在古代,犹太人成功地唆使了他们的闪族同胞起来对抗福音,形成所谓的伊斯兰教。在现代,犹太人成功地煽动了穆斯林对于基督教世界的仇恨,形成了所谓的伊斯兰教极端主义。

东方的基督徒为何被征服了?从文明史的角度看,因为他们是费拉民族(包括拜占庭人、亚美尼亚人、叙利亚人、埃及人、埃塞俄比亚人)。现在穆斯林也是如此了。所以其激进主义奋起,企图力挽狂澜、避免灭亡的宿命。东方的基督徒比穆斯林要“先进千年”,先进千年文明也先进千年没落。西方的基督徒为何难以征服?因为他们是蛮族,不仅日耳曼人如此,甚至凯尔特人和斯拉夫也是如此。

穆斯林的开化时间比拜占庭以外的欧洲早,中世纪甚至领先于西方蛮族五百年,所以其文明也早五百年衰落。至于现在的伊斯兰革命,不过是一种“野蛮化的努力”,正如中国的文革,企图“通过原教旨而重获蛮力”。但这力挽狂澜不会成功,其实不过是“加速了全盘西化即全盘腐化”的进程。但在这个过程之中,文明晚期的激进主义与文明初期的野蛮主义却获得了共鸣。

我好灰心,要死的心都有了……我好空虚,看完了罗马国教建筑错落庄严的布局。

拜占庭的国家宗教(东正教)把基督精神变成了一种家庭聚会,这也许可以稳定大一统的和谐社会,但是却淡化了宝血的奇迹再生,拜占庭把基督教搞砸了,导致穆斯林趁虚而入,蛮族的天主教后来居上,不亦宜乎?

在这种意义上,伊斯兰教的是可能也是某种程度的“宗教改革”,它把拜占庭宗教中的偶像崇拜迷信搁置了。

诗云:

耶稣讲坛通天透亮,

神人隔阂全然开敞,

罗马水池尽都干涸,

不见迦南活水奉觞。

3、

提比利亚是一个山城,很有气势,但除此之外,是一个比较繁杂的城市,和干净的加利利海形成反照。

耶稣的大部分职事发生在加利利海边。那时,这里有继续沿湖发展的居民点和村庄、大量贸易和渡船。马可福音(1:14—20)和马太福音(4:18—22)描写耶稣如何在加利利海岸边呼召他的四个使徒:渔夫圣彼得和兄弟圣安德烈、使徒约翰和圣雅各。耶稣的一个著名教导《登山宝训》,就是在湖边的山上。他的许多神迹都发生在这里:在水面行走,平静风暴,喂饱五千人(in Tabgha)等等。

没有见过大海的农牧民,才会把淡水湖叫做“加利利海”,正如蒙古人、满洲人他们把北京的湖水叫做“什刹海”、“中南海”。我尝过加利利海的水,确实是淡的。我捡过加利利的石子,希望是耶稣踩过的。我背负自己的全部行囊,沿着耶稣的路走过,体会圣子的辛苦。

踱步一夜之后的清晨,抬头望见加利利的穹窿,刹那绽开蓝宝石一般的天空。

大地不同,天空圆融;大地割裂,天空一统。

质朴的加利利能够产生清新的福音,而自满的耶路撒冷,只会捆绑上帝的声音。

假信徒们坐着旅游大巴“到此一游”,却不肯亲自走一遍“耶稣的道路”!

诗云:

加利利的海边,

看见野地花朵,

湖畔的风真大,

风浪中的基督,

踏浪而来的事。

4、

约旦河在沙漠中穿过,形成鲜明的对比,除此之外,并无特殊。我从加利利海边的提比利亚上车,一路沿着约旦河,高高低低,穿越沙漠地带,到了荒无人烟的耶利哥周边。那个感觉就好像做梦一样。我终于到了耶稣经过的地方。感谢上帝!约旦河细细的,被闪族的异教徒们竞相折磨的,在沙漠里几乎咽气了,但是,那是耶稣受洗的地方,所以连一度霸占圣地的英国王室,也要从那里攫取河水,洗涤自己的罪恶。难怪约旦河几乎枯竭了。这些人,为了洗干净自己,竟然如此糟蹋宝贵的河水。岂不知道他们的罪恶,岂是河水能够洗掉的?

诗云:

英国王室穷凶极恶,

糟蹋圣水拒不施舍,

犹大阿拉皆来效法,

即将断流约旦无河。

5、

我去耶利哥,却没有直通车,只好搭乘了从提比利亚到耶路撒冷的车。车上都是中东土人,只有一个学生懂些英语,在他的翻译下,司机把我放在路边,让我自己改乘出租车进城去。日薄西山,我一人在荒漠之中,观赏“大漠落日圆”,体会文明与野蛮的分界线。

诗云:

耶利哥城的奇迹,

消失在二十一世纪,

神秘的号角声音,

隐秘了沙漠的应许。

6、

跟着导游是无法朝圣的。我自己到耶稣诞生的地下洞穴,没有人催促驱赶,我经历了那里的神秘力量。

马厩会建立在山上吗?理性说不会。那么,纪念耶稣诞生的伯利恒教堂,为什么建立在山上呢?它的中心是神秘的星体(位于马槽附近),可以理解为星体降落山上,但那只是神子进入的地方,不该临近于人子诞生的地方?难道,这只是“帝国宗教”的杰作,而是“神秘启示”的真相?

伯利恒民风浇薄,惯于欺诈顾客,坑蒙拐骗,无所不及,至今如此。可以想见,圣母为何在马槽里生下了基督,因为嫌贫爱富毫无同情心的伯利恒,无人愿意收留他们。可是当基督教胜利之后,伯利恒人就可以厚着脸皮靠着耶稣基督的苦难来吃饭,而且吃的很丰盛。他们的财源广进,凸显出罪大恶极。尽管现在伯利恒人多为“阿拉伯人”,并不等于当初的人们,但是这两者之间也不可能毫无关系的。因为阿拉伯殖民者毕竟是少数民族,只不过他们通过武力征服,同化了当地居民而已。

在伯利恒的“主诞教堂”对面,竟然树立了一个更高更细的清真寺,每天几次用文革式的高音喇叭对着教堂号叫,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但基督教就这样忍了下来,将近一千四百年了,真是丢尽了耶稣基督的脸!难怪人称基督教是奴隶道德,犹如丧家犬一样厚颜无耻。

文革的高音喇叭,岂非取法乎穆斯林的塔楼号叫?这些号叫经常会半夜发出,而文革故事“半夜鸡叫”,竟在无形中嘲笑了穆斯林的祈祷。穆斯林的祈祷与耶稣的祈祷正成反调,耶稣主张关上门,在暗地里向父神祈祷,这样就不会骚扰别人。

诗云:

主诞教堂万份神秘,

宇宙能量在此汇聚,

三万里路不辞辛苦,

浑身充电怡然幸福。

7、

我走过十架苦路,那是崎岖的山路,我背着行囊走过都有点累,别说像耶稣那样背着十字架了。走过苦路,知道一点主的艰辛和痛苦了。

耶路撒冷的“圣殿山”,城根下布满了夹道的坟墓,表明此山非在祭神,而是拜鬼,此举比华人的坟墓文化还要腐烂,可见犹太人有时是比华人还烂的费拉民族。但是他们却可以复国,我们却不能,因为他们还有信仰,尽管是错误的信仰。

圣殿山的废墟如此堕落,说明犹太人自知罪孽深重,已被上帝弃绝了。他们也就只能厚着脸皮,在人间继续冒充上帝的选民,但是他们不敢重建圣殿。

废墟里透出的真理——昔在今在永在。新造的东西反而掩饰了这一真相,用感官的形色蒙蔽了时间的涡流。

橄榄山与圣殿山齐高,耶稣常常“往橄榄山去”,可能就是为了彰显分庭抗礼的意思,那是新约的开始……可是现在呢?在两山之间却布满了死人的骨头。耶稣走过的橄榄山,都被犹太教徒糟蹋的满目疮痍的。犹太人的哭墙,因此看来不是在向上帝哭诉,而是像他们祖先的鬼魂哭诉,犹太教明显不是在崇拜天上的上帝,而是在祭祀山下的鬼魂,是在用名为“律法”的法术在拜鬼。

耶路撒冷不仅是全世界基督徒的应许之地,也是未来全球人民的应许之地——那里不该由任何一个主权国家控制,而应该是国际托管地,一个自治体。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分割了圣地,就像罗马、拜占庭、阿拉伯、土耳其等帝国那样。这其实是对人类尊严的亵渎,也是不断战争的开端。为何圣地没有和平?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帝国霸占了圣地。圣地应该比梵蒂冈更加文明,对所有人类无条件开放。以色列是纳粹的学生,巴勒斯坦是以色列的学生,纳粹是英国的学生,英国是罗马帝国的学生……

两千年前犹太人逼使罗马人杀害了人类的救主,对此罪行,罗马人后来认罪了,伏法皈依为基督教徒了,并且把罗马建成为世界基督教的主要中心之一。但是犹太人始终没有认罪,至今仍然抱残守缺,更谈不上悔改了。他们只是在竭尽全力动员那些真真假假的基督徒们帮助他们实现复国大梦的时候,才假装放弃或稍微隐藏了一下对于基督的敌意。尽管如此,通往圣地的朝觐之路,依然因为他们的战争而不断关闭。

我看见一个犹太神学生在捧读他们自己的经书,但却几次毫无遮掩地打喷嚏在他的经书上面并且殃及邻人……这是怎么回事啊?真是让我无法理解。习惯,有时说明了教义,有时比教义更能说明问题。

看看在耶路撒冷,当地的基督徒被犹太人欺压得变形了,被回教徒逼迫得没有了神采,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们的存在见证了耶稣基督所蒙受的欺压羞辱虐待杀害……如果像纳粹那样对待犹太人斩尽杀绝,反而为基督的苦难去掉了一个见证,容易让基督徒因为自大而陷入犹太人一样的悖逆?

为主报仇的最好方式,就是知道人类生活的毫无价值。主,在山路上背负十字架,多么艰苦,多么耻辱!难怪圣经启示录会说:“我又要杀死他的党类(原文是儿女),叫众教会知道,我是那察看人肺腑心肠的,并要照你们的行为报应你们各人。”

我背负着全部的行囊绕城耶路撒冷一周,就像从埃及出来的以色列人绕城耶利哥一周……我从西边进入耶路撒冷,我从东边进入耶路撒冷,攻陷异教的营垒。

诗云:

耶路撒冷十字苦路,

九曲八环直上髑髅。

从哭墙到隔离墙,

只有一步之遥。

我在大片坟墓之间走过,

橄榄山和圣殿山夹道欢迎——

生命步入了死巷,

精神涌现出锋芒。

8、

一位典型的“中餐人士”,以肚腹为神的腔肠类动物,就像蚯蚓一样。所有的景色和故事,都不过是他下酒的菜。而我去圣地亲近耶稣,凡是和耶稣基督无关的地方,一概不去,即使是西奈山也罢。但是因为顺路,我还是抵抗不了诱惑,想去雅法古城一探究竟,结果花钱打了一辆出租车,到了边缘地带,总算实现了一探究竟的初衷,但司机再也不肯前行了。犹太人真狡猾,再往前行就要几倍价钱!不过也可能不是犹太人狡猾,而是天主不让我分散朝圣的心意吧,不让我把专心的朝圣变成了分心的旅行。

诗云:

雅法古城没有基督,

十字军堡失去防护,

神秘旨意阻止我来,

只到边缘一两千步。

9、

特拉维夫是以色列的首都,去以色列而不去特拉维夫,似乎是奇怪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但是,我真的“去以色列而不入特拉维夫”,不是我拒绝前往,而是上帝或曰命运禁止了我。临行的一天,我专门安排上午去海法和特拉维夫,结果我醒得迟了,去了海法回来,时间很紧,于是我只能搭乘出租去。冲锋雅法古城的路上,看了一眼特拉维夫的街景,就像前一晚去机场过夜的时候,看了一眼特拉维夫的夜景。对此我一点都不遗憾,反觉这是上帝给我的恩宠。

在以色列一周所培植的一些因为熟悉而产生的好感,在临行前被机场人员的无事生非一扫而空了。他们甚至假装不知道圣地存在而盘问朝圣者:“你们到以色列来干什么?”太可笑了。你们这些复国主义者自己来到这里还不到七十年,还问来此已有一千七百年历史之久的基督教朝圣者来干什么。这让人认识到:犹太人对基督教抱有根本的敌视,甚至远远超过了穆斯林。在解放圣地以前,朝圣者是无法在这鬼国获得朝觐自由的。

诗云:

特拉维夫琳琅满目,

世界各国寻常演出,

持枪男女没有灵魂,

公共场合随便出入。

10

海法不像一座以色列城市,而像一座欧洲城市,它一面是迦密山,一面是地中海,铁路就在中间穿过,其车厢的设备也合乎西欧标准。海滨公园里毫无紧张气氛,明显不同于以色列其他地区。

诗云:

海法铁道穿行海边,

一侧山麓一侧花园,

港口工地仿佛大国,

弹丸之地滴灌水泉。

《亚洲26年印象记》

(Asia 26 Years Impression)

谢选骏

编著点评

2017年第一版

内容简介

时移世易。亚洲正在重新成为世界历史的重心。在这样的时局面前,重温26年(1991年—2017年)以来的亚洲印象,是极有意思的。本书包括了圣地、日本、台湾以及其他亚洲城市的游记。这些阅读、思考、写作的主要内容取自互联网络参考资料,作者加以搜集整理校阅,并附有自己的评论。每篇文章之后,作者还用自己所写的短诗,进行了总结。合计45篇。

A Synopsis of the Book

The world is changing, and Asia is regaining the gravity of world history. It is very interesting to review the Asian impression since 26 years (1991 — 2017) before such a situation. This book includes travel notes of the Holy Land, Japan, Taiwan and other Asian citie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se reading, thinking, writing is taken from the Internet reference materials, collected by the author for review, with its own comments. After each essay, the author also summarizes the short poems he wrote. A total of 45 essays.

(题记)

当我站在君士坦丁堡(土耳其占据的“伊斯坦布尔”)……城墙上,眺望博斯普鲁斯海峡对岸的小亚细亚,格外清楚感到了——所谓欧洲亚洲之分,完全是基于希腊城邦的一孔之见。其实,真正的欧亚之分应在喀喇昆仑山——西边是白种人的世界(也就是中国人所说的“西域”),东边是黄种人的世界(包括西伯利亚和缅甸到太平洋岛屿)。因为希腊人那时还不知道中国的存在,他们所说的亚洲,只是小亚细亚半岛罢了,也就是现今被土耳其占领的那块地方;正如他们所说的欧洲,只是现今的巴尔干半岛。

前言

〇一:拿撒勒

〇二:迦百农

〇三:加利利海

〇四:约旦河

〇五:耶利哥

〇六:伯利恒

〇七:耶路撒冷

〇八:雅法老城

〇九:特拉维夫

一〇:海法

一一:东京

一二:横滨

一三:神奈川和镰仓

一四:千叶

一五:琦玉

一六:静冈

一七:仙台

一八:青森

一九:札幌

二〇:新泻

二一:奈良

二二:京都

二三:神户

二四:大阪

二五:稚内和北方四岛

二六:马尼拉

二七:汉城

二八:西贡

二九:香港

三〇:澳门

三一:台北

三二:基隆

三三:日月潭

三四:花莲

三五:埔里

三六:台中

三七:台南

三八:阿里山

三九:高雄

四〇:垦丁

四一:阿布扎比

四二:欧亚大陆

四三:塞班

四四:冲绳

四五:西伯利亚

后记

《后记·旅途游魂》

1

孤身的旅行,随意所至的漂流,可以助人进入“灵魂的独处”、得以“客观自己”。

02

“钱的作用”就是让人“得以入门”,至于入门以后,钱的作用就会递减了。

03

我们只有百分之十是人类?不仅仅如此。我们甚至是由细菌构成的。我们是由细菌构成的“人类”。

04

这是一个谬论的时代。

这是一个钓愚的时代。

05

“问题”在时间中产生,也在事件中消逝。

06

不是“以光颠覆时间定律”,而是“以思想颠覆时间定律”。因为,时间本是思想的产物。

07

“后真相时代与思想主权论”:“后真相时代的宣言”就是“思想主权论”。

08

人分享了主权,所以拥有自己的责任。

09

只有骆驼牌的香烟,才能带来真正的舒适,它不熏嗓子,却直透周身。它曾伴我入狱,它也伴我旅行。激发斗志与雄心,让人感受生命的意义,展开独步今古的胸襟。

10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幼稚肤浅的。因为它不懂得“千帆过后皆沉船,万木春尽成病树”这样的真相。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中唐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说起来,此人也已经并不年轻了。但是其思想为何如此幼稚呢?因为他是现世主义者,仅仅活在当下。

11

飞机上的乘客各看各的电影……从他们背后望去一目了然(这是你可以一下子看到无数个不同的画面)——这体现出“思想的主权”:1、思想决定自己,2、思想各异,主权则一。

12

人被心理控制的时候,心理就是一种真实而且是最大的真实,这在自杀者那里是尤为明显的。所以测谎仪才能从这里入手,发现了真实的踪迹和秘密。

13

“思”与“在”无关:思者不一定存在,例如人死了,其思想依然在;在者不一定思想,例如芸芸众生麻木不仁。

14

人没有了,思想依然健在,因为思想不但建造了人,也建造了人以外的世界宇宙。

15

人活着就会无事生非,死了就太平了,所以停放死人的屋子叫太平间,而世界和平,都是杀人无数以致人力不足之后才能实现的“长治久安”。

16

主权国家是吃人的妖怪,博丹的主权论是吃人的伴奏,就像日寇“鸠山队长”的音乐和舞蹈那样。

17

面对雅典卫城的震撼,我甚至产生了一个罪恶的念头:在中国找块类似的山崖,复制一个中国式的神话。

18

赞扬表彰、戴上高帽子示众,是一种补偿,因为那人此前实际吃亏了,所以立此标兵来愚弄观众效法,“猴子看、猴子做”,人也是一样的德行——以便让社会当权派更便利地榨取资源并降低内耗,这就是“道德”的真相。所以鼓吹道德的人,多半是不道德的,也就是说,他们是从道德中获益的一方。

但是宗教与道德不同。传播基督教,实为一个自我重建的过程。所以其中最大的恩惠,恰恰来自牺牲和奉献,类似于消费和施舍,是超然、高傲、分别为圣、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最大的平安,不是家财万贯,而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圣法兰西斯懂得这个道理。

19

“主啊,我明天就该死了,今天应该做些什么呢?”

“参加属灵的战争!”

版权页

书名

亚洲26年印象记

Asia 26 Years Impression

作者

谢选骏

Xie, Xuanjun

出版发行者

Lulu Press, Inc.

地址

3101 Hillsborough St.

Raleigh, NC 27607—5436

USA

免费电话

1—888—265—2129

国际统一书号

ISBN: 

定价

US$

2017年12月第一版

December 2017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九十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XC

真实的以色列,不在书韵文化里,而在行万里的路。



【051、真犹太与假犹太】


网文《猶太人過聖誕 搶上中餐館》说最高法院大法官艾莉娜·凱根曾公開表示,猶太人在中餐館過聖誕節。……

對猶太人而言,聖誕節在知名中餐館訂桌,與周五晚在熱門餐館訂桌競爭一樣激烈。猶太人聖誕節不在壁爐旁享用火雞大餐,而是在中餐館大啖左宗棠雞和幸運餅。

一個多世紀以來,美國的猶太家庭會在聖誕節光顧喜愛的中餐館,享受特別的一餐。這個習慣成為極為普遍的傳統,中餐館在聖誕節迅速坐滿,生意勁爆。

紐約市中餐館「順利園」(Shun Lee West)何姓經理表示,每年聖誕都相同,一天內多達1300份訂單,所以他建議客人,三周前訂位最穩妥。

最高法院大法官艾莉娜·凱根 (Elena Kagan)在確認聽證會中,把這項令人不解的長久傳統大公開。當時參議員葛理漢(Lindsey Graham)問她聖誕節人在何處,凱根半開玩笑的說:「像所有的猶太人一樣,我可能在中餐館。」

全場哄堂大笑,成為凱根聽證的重要時刻,也進一步確認猶太人聖誕吃中餐的習慣。而中餐館也有回應,門外掛起標示牌,感謝凱根和猶太人的光顧。

谷歌搜尋關鍵字「中餐」的次數,在接近聖誕節時暴增。但是,在那麼多種族裔食物中,猶太人為何對中餐情有獨鍾?

製作紀錄片「尋找左宗棠雞」(The Search for General Tso)的作家李競(Jennifer Lee)指出,一個世紀前,猶太人和華人是美國非基督徒的兩個最大移民族群,在歐洲受迫害的猶太人,進到中餐館覺得被接納。

1920年代,中餐被視為充滿異國情調,想讓女朋友印象深刻的方法,就是到中餐館點雜碎。另一點則是中式烹調不用乳製品,這對愈來愈多遵守飲食戒律的猶太人而言很重要。

……

谢选骏指出:中餐馆没有不用猪肉猪油猪血猪杂碎的,甚至还有更为隐秘和不会告人的货色……上中餐馆吃?这对遵守饮食禁忌的真犹太来说,根本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再说了,就算大厨和小姐保证不用这些,他们又怎么可能为了犹太客人而把所有的餐具给“洁净”一遍呢?所以,要真犹太去中餐馆吃,等于要中国人去食用老鼠的人家去做客……这怎么可能呢?所以我觉得,如果犹太人去中餐馆过圣诞节,一是说明这些人不是真犹太,二是说明他们故意挑选了这个天主教徒认为是神圣的日子……



【052、中国缺乏以色列研究】


《八千导弹驰援印度!这国忘恩负义捅一刀》(2017-07-10 大国之翼)报道说: 

中印两国关系因为印度军人非法进入中国领土造成两国军队的对峙而骤然紧张,中国日前在为了展示维护领土主权完整而举行的高原军事演习中,首次公开了一种新型的能够适应高原作战环境的轻型坦克。而就在这时候,一个曾经接受过中国帮助的中东国家竟然忘恩负义,向印度提供了包括适应高原作战环境的单兵反坦克导弹在内的8000枚反坦克制导武器,这个国家就是一直被大多数中国人认为是好朋友的以色列。

据新华网7月8日引用以色列《国土报》的消息称,印度总理在访问以色列期间,两国签署了价值5亿美元的军火协议,根据协议,以色列将向印度提供多达8000枚的“长钉”单兵反坦克导弹。该报道还称,目前以色列已经成为印度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第三大武器供应国。

“长钉”反坦克导弹系统是以色列上世纪末研制成功的第四代反坦克制导武器,至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导弹家族,其中包括短程型、中程型、远程型以及增程等四个型号,射程从800米到8000米不等。其中短程型号的“长钉-SR”就是适应用于城市、山地或者高原环境作战的单兵反坦克导弹系统,该系统只需要一名士兵就能完成转运和操作,印军一旦装备这种导弹,将对我国部署在中印边境地区的轻型坦克造成极大的威胁。

在很多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眼里,以色列就是中国很好的朋友,两国之间存在着历史悠久的友谊。的确,中国对以色列那可是问心无愧的,二战期间收留了没有哪个国家愿意收留的犹太难民,在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冲突中,中国保持了中立的立场,用在联合国的沉默给予以色列最大的支持。。。面对中国对以色列诸多无私的恩惠,以色列又是如何“回报”中国的呢?

在互联网上流传着诸多关于以色列不惜得罪美国暗中帮助中国发展军工产业,事实真是这样吗?事实上,看一看近年来中国公开露面的武器装备就足以证明一切,除了歼-10战斗机有点以色列“狮”式战斗机的外形之外,我国所有的武器装备基本上都是师承前苏联以及俄罗斯的结构外形,即便有些外形和西方国家神似,但也只不过是参考外形设计而已,内在完全不是一回事,跟以色列更是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因此,网上流传的关于以色列暗中帮助中国发展军工产业的传言基本上都属于无稽之谈,不足为信。

由于以色列是美国的铁杆盟国,每年都获得美国巨额的军事援助,在政治和军事方面都必须跟着美国的指挥棒走。因此,中国和以色列之间虽然也有过军事合作,但为了不得罪美国,以色列甚至干过联合美国玩弄中国的小把戏,在本世纪初,中国和以色列签署了利用“费尔康”雷达技术合作研发预警机的协议,以色列甚至信誓旦旦的拍着胸脯向中国保证“预警机不包含美国技术,美国无权干涉”。然而,最终以色列还是“迫于美国的压力”单方面撕毁合同,直接让中国的预警机足足迟到了将近10年。更可恨的是,以色列竟然用中国的钱将“费尔康“雷达整合到伊尔-76运输机上,卖给了印度。

跟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从以色列获得武器和技术却一直以来都顺风顺水。近年来,美国由于遏制中国和俄罗斯的需要,因此需要用非俄制武器武装印度,一方面削弱俄罗斯在印度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则可以实现对中国的牵制。因为美国的这个一石二鸟的战略意图,以色列闻风而动,在美国的授意下大肆向印度出售先进武器装备,武装印度对抗中国。在短短数年期间,以色列大量向印度提供了各种攻击导弹和无人机、可供最新驱逐舰使用的相控阵雷达和防空导弹、最先进的“箭“式反导系统和专门针对中国间谍卫星等等。此外,以色列还向当时正在因为南海问题和中国闹得最凶的越南提供了可供苏-30战斗轰炸机使用的空对地导弹以及大量的轻武器。

而以色列此次正值中印关系紧张之际,不顾及中国曾经对以色列的无私帮助和支持,向印度提供了数量巨大的专门针对我国部署在中印边境的新型轻型坦克的“长钉“反坦克制导武器,这无疑暴露出了其一直隐藏着的当美国鹰犬的真面目。表面上看以色列跟中国的关系不错,但实质上却忘恩负义,是一直在配合美国围堵中国的帮凶。

谢选骏指出:与其怪对方忘恩负义,不如怪自己缺乏研究。中国缺乏以色列研究的专业人才,因而不了解犹太人特性……即使有了这种人才,也不会得到重用。因为共产党政治本质上就是一种太监政治、秘书政治,永远都是外行领导内行的,唯上而不唯贤。因此永远在交高额的“学费”,也就是把胡乱治国的损失一概叫做“交学费”。

网文《如何评价以色列这个国家?》(知乎)问答说:

问:我是阿拉伯语专业的学生,难免受到一些主观的影响,在我看来以色列政权好战、掩盖事实、与美勾结、以牺牲其他民族的利益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而看了几篇社论发现对以色列政权的评价很高。于是想问一下如何客观评价以色列?

答1:

以色列国内的“正常”的犹太人(我们眼中那种重视教育、聪明勤奋的优秀种族)生育率越来越低,而且国外的犹太人移民去以色列的也并不多。

原教旨主义的犹太人——哈瑞迪犹太人的生育率一直很高,他们不关心什么现代科学,只知道研究圣经、钻研教法,各种古怪的教规比伊斯兰教多多了。就是戴帽子、留胡子的那几位。他们的人口比例已经达到了10%左右。他们严守犹太教规,不吃猪肉,也不吃其他的很多种东西,不当兵、不纳税、不工作,每天的任务就是念经做祷告,拿国家的补助,生一大堆小孩,5个以上很常见,向他们也灌输原教旨主义,不允许任何人打扰他们的修行。任何食物、家具都要符合教义,男女必须严格隔离。男人可以在家里随便打老婆,教徒禁止学习科学。以色列政府还专门推出了符合哈瑞迪人教义的公共汽车。

哈瑞迪人的社区,禁止车辆进入,禁止上网,因为网上很多东西“不符合教义”……他们同情巴勒斯坦人,认为以色列的灭亡是上帝的裁决,犹太人必须服从上帝的裁决,今天邪恶的以色列共和国是违反上帝旨意的。对于政府的各种有损于他们信仰或者利益的决定,动不动就是几万人上街集会游行。

以色列的强悍能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苏联、东欧、巴尔干的比较世俗化的犹太移民、经历过共产主义的洗礼。这批人已经老去了。年轻一代人中,哈瑞迪人越来越多,估计现在18岁以下年轻人20%以上是哈瑞迪人……

我认为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约旦/黎巴嫩的关系,就像韩国和朝鲜、印度和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一样,尽管彼此历史上可能有无数血海深仇,现实中可能军事上对峙、政治上互喷,但是,仍然有许多历史和文化的共同联系,来自这些地方的人们仍然可能在异乡成为很好的朋友,彼此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社会上的联系与合作仍然是剪不断、理还乱的。

答2:

这几天看书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一点:以色列是个很诡异的国家,虽然它是发达国家,但是宗教势力却有着较大的影响,以色列到现在为止都没完成政教分离。

以色列是有宗教法院的,它是国家司法系统的组成部分。阿什肯纳兹大拉比和塞法尔迪大拉比则组成了最高宗教法院,下设二十个地方宗教法院,负责婚姻事务,调节宗教纠纷,而它的经费直接来自于政府拨款。

以色列还有专门的宗教政党,在议会中占有一席之地。

以色列的公立教育中也包含了很多宗教成分,犹太教是必修课程。

我一直觉得以色列这样的做法不太妥当,毕竟应该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应该是一个世俗的政权,应该做到“上帝的归上帝,恺撒的归凯撒”。但又不能轻易否定以色列现有的做法,毕竟以色列的那些政治家们也不是傻子,他们这么做也是有苦衷的:“犹太民族”和“犹太教”是紧密相连的两个概念,以色列如果想要建立一个犹太民族的国家,就需要一个这样的主体思想把民众凝聚起来。

所以我觉得这是个无解的问题,在可见的未来内以色列应该无法完成政教分离。

答3:

我就说说作为一个曾经与各方民众接触的人,他们的观点大概是啥样。

首先是巴勒斯坦人,说起以色列就是“强盗!流氓!杀人犯!抢走我们的土地,枪杀我们的人民,他们不应该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安拉保佑一定要把他们消灭光!没错!一个不留!不但他们,支持他们的美国人,英国人也要赎罪!给我们赔钱!!向安拉忏悔!!不然就杀光这些卡飞了!”(巴勒斯坦人分为哈马斯和杰哈德两大派别,他们的观点略有不同,区别在于一个认为应该先谈判建国,再杀光以色列人,一个认为应该先杀光以色列人再建国,谈判就是叛徒。特此说明。两边为了这个分歧,已经停停打打好多年了。)

其次是伊拉克人,我去的时候,伊拉克已经木有傻大木了,不过即使如此,民众说起以色列也基本是这样的。“当年兵强马壮的时候没有打赢他们,都是因为北面的波斯人作祟,当然还有俄国人暗地支持!总之等将来我们再强大了,一定剿灭他们!”

第三是黎巴嫩人,“犹太人不讲道义,撕毁和平协议就开火,把巴勒斯坦人赶到我们的土地上(貌似介意的是这个)流离失所,还轰炸我们的居民区,杀害无辜妇孺,联合国大国应该赶快干预,恢复到从前的情况。从前什么情况?当然是没有犹太人在这里的情况。”

第四是伊朗人,“以色列?魔鬼,美国的走狗,我们迟早有一战!他们有没有在这里建国的权利?当然没有!几千年前他们就从这块土地上被赶出去了!这块土地应该是我们波斯人的……(说走嘴了)是穆斯林的!(那么介意让伊拉克人或者巴勒斯坦人占领这块土地么?)他们?他们凭什么?他们能管好这块土地么?轮不到他们!至于谁有资格……哼哼,要不中国人来试试?”

第五是土耳其人,很高冷,“以色列?哼!早晚踏平,不多说”。

还有就是埃及人,“以色列?当年差一点就灭了他们,要不是美国人帮忙,哼哼,别看现在埃及不如从前强大,迟早消灭他们。”

唯一没有多谈的利益相关方是叙利亚人,因为当时没去,后来遇到叙利亚人也没谈这个。

唯一算是好一点的是约旦人,大概是因为小国,而且文明程度比较高,认为以色列人可以在此立足,但需要好好商量,和邻居和睦相处,分享淡水和土地。

可以看到,除了约旦,我所接触到的阿拉伯各国民众,对以色列无不深恶痛绝,灭之而后快。有人或许要和我争这仇恨的根源,但我想说,这仇恨有用么?除了继续流血,有半点用么?何况动手还完全不是人家对手,甚至还没动手,自己先打得头破血流。什叶派对逊尼派,哈马斯对杰哈德,长枪党对真主党,宗教派别对政治派别……好歹你有点出息,自己先团结起来,再控诉人家行不行?

相反,我和以色列人谈这个问题,他们都认为阿拉伯人也是这块土地的主人,可以在此生活,只是需要遵守规则,各自划定边界,不要随便撕毁协议,乱开火。以色列是有阿拉伯裔公民的,甚至议员都有,境内也有清真寺,倒是阿拉伯世界的土地上,犹太人基本都是小心翼翼的,很少定居。

争议一个国家主权的合法性,那就要对现代国家制度要有所认同,该谈的要谈,该让步要让步,这年头不是从前十字军的年代,要用现代文明的规则解决问题,那就要认同现代文明的规则。不能我打不过的时候就讲文明,打得过的时候就去你母亲的文明,弄死你再说。

所以,尽管与以色列人接触的不多,但问起我对这个国家的评价,我当然要赞扬居多。他们的确像中国人,也有懒有馋,精明到狡猾,但至少敢于负责,信守承诺,有话直说。遇到困难不怨天尤人,而是积极想办法解决,勇于建设。这与阿拉伯人形成鲜明对比,阿拉伯人那就一切都是真主安排,好就享受,坏就抱怨,没钱就花你的因为当你是兄弟,有钱就自己花因为那是他的钱。高兴的时候信口开河,老婆都可以给你睡(他们不拿女人当人,可以随便送,只要自己开心),第二天看你不爽,翻脸不认,从前的承诺就都可以自动失效,因为对敌人的承诺不是承诺。遇到危险跑得快,一看有镜头立刻让孩子上前做悲愤状,其实他们都躲在孩子背后开枪。最烦的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还没解决,就惦记着你们家,问你“为什么要压迫你们国家的穆斯林兄弟?将来我们要支援他们!”你说你有点情商好么!老子好歹到你们这里花钱来的!!

我这算跑题,大家可以无视。请赞同我点的那几位同学的答案。我这个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些现实的信息,让大家自己看看,在历史恩怨纠缠不清的情况下,我为什么支持以色列人,讨厌阿拉伯人。因为以色列人至少是个可以相处的对象,而阿拉伯人,哼哼,如果你拳头不够大,就什么都别讲了。够大他们才会和你讲。我才不肯支持这种人,坑自己么?

答4:

1972年慕尼黑运动会上,一个自称“黑色九月”的组织在9月5日凌晨偷偷潜入以色列选手居住的31号建筑楼,当场枪杀了两名以色列运动员,并另外抓获九名以色列教练和运动员作为人质。案情发生后,以色列女总理梅厄夫人(Golda Meir)第一时间和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电话进行磋商,以方要求能够携带武器进入德国境内亲自营救人质,但是被德国当局拒绝。5日晚10点左右,德国警方展开救援行动。但是因为行动方案过于草率,并对现场情况判断失误,最终导致9名以色列人质全部被恐怖分子杀害。

事件隔天慕尼黑奥运会对以色列遇难人员举行了追悼仪式。所有的参赛国都降半旗表示哀悼。以色列代表队也即刻返国,没有参加后续的赛事。

但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在铁娘子梅厄夫人的亲自策划下,摩萨德进行[上帝的复仇](Operation Wrath of God)猎杀行动,目标是11名“黑色九月”幕后策划相关人员。后整整历时九年,摩萨德终于处决了死亡名单上所有的“黑九月”成员,完成了复仇。在这期间经历了计划曝光,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和国防部长引咎辞职,摩萨德局长扎米尔被解除职务,错杀千百名无辜的巴基斯坦和欧洲人,以及在整个欧洲境内引发了数次轩然大波。

事实上,在9.11事件发生以前,以色列是西方国家里唯一公开实施暗杀的国家。

于我而言,关于以色列最初的印象只能用[圣经]里简单的一句话代替:这是一个,“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国家。今天深扒的原因来源于前段时间无意看到以色列的幸福指数在全球名列前茅(7.267,NO.11)(如下图所示),莫名戳中兴趣点。所以今天就来聊聊以色列,说说它独特的魅力。

地理环境和国家概况

以色列的国土面积为2.5万平方公里,是海南的三分之二,只比北京大一点。就地理位置而言,以色列是一个位于西亚巴勒斯坦地区的国家,位于地中海的东南方向。北靠黎巴嫩、东濒叙利亚和约旦、西南则靠近埃及。一个毫无争议的战争区。

独特的地理位置导致以色列成为全世界最有危机感的国家之一。早在建国当日,四周接壤的全部国家就联合宣布要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发誓要把犹太人赶下地中海。然而自1948年建国至今,在经历了7次大规模的战争之后,以色列依然屹立不倒。成为中东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商业自由程度、新闻自由程度、和整体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国家。

经济崛起和国家使命

哈佛大学教授豪斯曼曾用“跳跳蛙”式的发展来描述发展中国家缩小其与第一世界的发达国家在人均财富上的差距时使用的。对于大部分国家而言,经济快速增长期是很常见的,但是全世界只有不足10%的国家有蛙跳式的发展,以色列便位列其中。从1950年到1955年,以色列的人均收入每年增加了15%。到2014年,以色列人均GDP已增至3.7万美元(近25万RMB),而美国同期为5.46万元,两者分列世界26和10位。

要了解以色列蛙跳式的发展,就一定离不开谈论其“创业型”的国家建设方式,和“营利性”的爱国主义文化。早在2008年,以色列就成为全世界创业密度最高的国家,每年都有几千家新设的公司,平均几百个人就开了一家公司。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数量仅次于北美和中国,远超欧洲的总和。此外,有三百多家跨国公司把科技中心开在以色列,并且这个弹丸之国承受着全世界最高密度的风险投资(人均风险资本是美国的2.5倍,中国的80倍,和印度的350倍)。而我们耳熟能详的路由器、奔腾、酷睿、ICQ等都诞于此地。

就爱国主义而言,犹太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种族主义血泪最深的国家,在2000多年前被罗马人驱逐之后就分散在世界各地。但以色列给了这些流离失所的犹太人一个家。管理学大师James C. Collins曾在《基业长青》一书中写到:“那些能够维持长久成功的企业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拥有一个基本上用一两句话便可以表述清楚的核心目标。

核心目标是一个组织存在的最根本的理由,它反映了人们对于公司工作的重视度-除了仅仅是赚钱以外”。对于以色列而言,核心目标,也就是建国宗旨是是为犹太人提供一个安全的地方。以色列的法律保证:“每个犹太人都有权利回到这个国家…”。在保护移民上,以色列政府付出良多。其中最为瞩目的行动是1984的年“摩西行动”(Operation Moses),军方将8000名在埃塞科比呀的犹太人送回到以色列。所以在1900年左右,整个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只有5万人左右,到了现在以色列约有800万犹太人,占到全球犹太人总数的一半。

以色列不仅仅只是对移民的来源国家和经济状态不加以限制,这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不论从政府的角度,还是情感的角度都愿意增加移民的国家。所以这也就不难解释在“慕尼黑惨案”之后国家最高领导人力排众议顶着国际舆论的压力签署复仇计划。梅厄夫人对摩萨德头目说:“以色列存在于世,就是要保护犹太人,使他们免受敌人的欺凌和虐杀。这是我的决定,责任由我来当”。这种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存在于每个以色列犹太人心中。所以在计划曝光梅厄夫人引咎辞职几年之后,以色列前总统西蒙. 佩雷斯,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继续签署命令要求继续执行任务直至复仇结束。

建国者的爱国主义是以色列得以迅速发展的根基。建设以色列经济,加入属于以色列的集群,把以色列推向这个世界上最辽阔的地方,这是以色列普通公民心中的国家使命。

独一无二的军事文化

因为特殊的国情和地理位置,以色列长期处于全民备战的状态。在第一世界国家中,只有三个国家(以色列,韩国,和新加坡)是义务兵役时间超过18个月。每个年满18岁的以色列人都要去部队至少服役两到三年。相较于其它国家而言,以色列国防军最大的特色之一在于扁平化管理政策以及向下授权。

军事历史学家和战略家Edward Luttwak曾提到:“虽然所有的军队都赞成随机应变的战术,但只有以色列特意让高级军官的人数非常少。这是精心设计的结构,这种结构意味着由更少的人发号施令,更少的军官高级军官意味着底层士兵有更多的主动权。”事实上,以色列只有少数的几个陆军上校,而副官和助理人员的数量却有很多。美国军队中高级军官占整个作战部队的比例为1:5,而这个比例在以色列国防军中仅为1:9。另外,以色列空军情况也是如此;最高长官仅是一个两星上将,远低于其它西方国家同等位置的军官级别。

这种向下授权的模式在以色列是独创之举,也是必然之举。这种模式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源于预备役部队在军队中的作用。与其它国家不同,预备役部队是以色列军队的支柱。由于人力资源的匮乏,以色列的领导人在独立战争之后就决定构建一种独特的军队结构,预备役军人不仅单独编制,全员都是预备军人,而且指挥官也由预备役军人来担当。直至今天,以色列也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这种制度的国家。士兵的训练不是按部就班的沙盘操演,而是更讲究随即应变的战场实操。从独立战争、消耗战争、再到波斯湾战争,以色列面对的都是兵力悬殊的非常规作战,突然袭击更是家常便饭。底层士兵的应变能力有时比上层将官的运筹帷幄更能决定战争的胜败。

预备役制度不仅是这个国家创新的例证,同时也是国家创新的催化剂。当一个出租车司机有机会指挥百万富翁,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有机会指挥训练自己的长辈,等级制度自然就消失了。普通士兵有权通过投票否定自己的长官。而当一堆人围坐一起时,离咖啡壶最近的人就会为大家准备咖啡,无关身份高低。对于军官而言,为自己的士兵准备咖啡是很平常的事。在以色列的部队里,比军衔更重要的是把人员安排在其所擅长的领域。事实上,以色列军队的战术创新都是由下而上进行的-由个体的指挥官或者他们的军官向上传递。低等级制文化使得以色列人能充分发扬自己的天性,“一种怀疑和争辩的态度”,有勇气挑战即成之事,不断大胆创新。这种特殊的部队文化是以色列科技发展的催化剂。

教育和科技现状

在服役结束后,大多数人会选择去上大学。根据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的数据显示,以色列45%的公民都接受了大学教育,位列全世界最高。今天的以色列是国际学术界的翘楚。目前,以色列有8所大学,27所专科学校,其中4所位于全球150所顶级大学之列,有7所位于亚太地区的100所顶级大学之列。根据[世界竞争力报告]显示,以“大学教育是否能满足竞争性经济的需求“为标准,以色列在60个发达国家的排名最近已升至第二位。另外,[科幻家]杂志在2008年的一项全球调查显示,以色列的魏兹曼研究所和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荣膺全球除美国以外“最适合工作的学术机构”的榜首。

尖端的教育水平催生了科技的爆破式的发展。特拉维夫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以色列所获得的专利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在于,它所涉及的专利的数量和种类是最多的。如,虽然以色列国土60%以上处于干旱与半干旱状态,水资源严重匮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但以色列却拥有掌握了最先进和高效的灌溉技术的全世界最大的滴灌农业公司;又比如全球销量最高的25种药品中,有7种是在魏茨曼学院研发的。这里还是硅谷的“后花园”,最先建成了覆盖全国的电动汽车网络,也是芯片巨头因特尔的心脏。

在军事方面,以色列的空军和防空技术是犹太人皇冠上的骄傲明珠。加沙的哈马斯和黎巴嫩的真主党长期向以色列境内发射火箭弹和迫击炮,从2000年到2008年有八千余枚之多。对此,以色列独立自主研发出了“钢铁穹顶”(Iron Dome)防空系统并在2011年正式投入使用。钢铁穹顶技术能判断出飞弹的落点,对于会落在有人员伤亡区域的飞弹,能用相对低廉的成本拦截。到去年底,铁穹系统拦截了1200多枚飞弹,成功拦截率达到95%,使得这个国家的民众即便生存在被最深敌意所攻击的国家仍然能感到安全的庇护。

结束语

今天,我们看到的以色列是世界上无可争议的科技大国,纵观全球,以色列是经济产业对GDP的贡献比例排名第一的国家。以色列的强大离不开其背后的集群效应。1990年哈佛大学教授迈克. 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一词对集群现象进行分析。集群是指在某一块特定的区域中,大量相互关联的组织在空间上聚集。硅谷的诞生始于两名斯坦福大学的工科硕士:威廉. 休利特和戴维. 帕卡德,他们在1939年在帕洛阿尔托附近的一个车库里,用538美元联手创建了惠普公司。指导他们的是一位斯坦福大学的前教授。

而在以色列,大量的知名学府,高密度的创业公司,丰富的工程师人才,以及大规模的海外风险资金无一不是以色列经济腾飞的催化剂。除了集群效应,以色列的经济腾飞也离不开建国者的爱国主义,公民强烈的国家使命感,短缺意识,灾难意识,以及犹太人骨子里的好奇和逍遥自在的秉性。

但今天的以色列也依然处在危机之下。一方面,在以色列境内,两个少数派群体:哈勒定(极端正统派犹太教徒)和以色列籍阿拉伯人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政治不稳定。另一方面,以色列对国际风险资本和出口市场有些过度依赖。当全球经济处于不稳定阶段,海外风险资金进入当地市场减少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本地创业的风险。

但无论前景如何,以色列都会永远大踏步向前走。如同佩雷斯所说,最谨慎的方法就是大胆一试。

答5:

我答这个题的时刻前面已经有200个答案了。我就写几条关于以色列的事实吧,这些事实并非不为人知,书籍、网上都很容易找到,只是常常被忽略。

以色列人是中东的战斗民族——提起“犹太人”你第一反应是谁?爱因斯坦?马克思?罗斯柴尔德家族?梅纽因?人们经常觉得犹太人就是金融财阀,就是诺贝尔奖得主,但是,塑造现代以色列的并不是这些西欧犹太人,而是东欧犹太人——乌克兰、波兰、俄罗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世界上大部分犹太人生活在东欧。以色列的犹太人主要来自这个地方。

下面我列举一下以色列历任总理的出生地。有些地方的归属有点乱,比如贝京他出生时的城市属于波兰,成长时这个城市已经属于沙俄了,而现今又归属了白俄罗斯。为简洁起见我只说现在属于哪个国家:

本-古里安,1948年起担任以色列第一任总理兼国防部长,是现代以色列的缔造者。特拉维夫国际机场就是以他命名的。他1886年出生在波兰,1906年20岁的时候移民巴勒斯坦。

Moshe Sharett,继本-古里安后担任了小两年总理。他1894年出生于乌克兰,1906年移民巴勒斯坦。继任总理职位的还是本-古里安,这次从1955年做到1963年。

Levi Eshkol,1963-1969年间的总理。1895年出生于乌克兰,1914年移民巴勒斯坦。

戈尔达·梅厄夫人,著名铁娘子,1969-1974年间的总理。1898年出生在乌克兰的基辅,1906年移民美国,1921年移民巴勒斯坦。

伊扎克·拉宾,1974-1977年的总理,1922年出生在巴勒斯坦。他父亲是乌克兰人,母亲是白俄罗斯人。他后来又担任了一届总理是1992-1995(遇刺)。

以上都是偏左的工党政府,执政将近30年。1977年,右翼利库德集团的贝京上台,从此以色列的方向开始偏右。

贝京是1977-1983年间的总理。1913年出生于白俄罗斯,1942年移民到巴勒斯坦。

沙米尔,1983-1984年的总理。1915年出生于白俄罗斯,1935年移民到巴勒斯坦。

西蒙·佩雷斯,1984-1986年间的总理,以色列老牌政治家,也是“我们的老朋友”,他2016年才去世。从他的名字已经看不出东欧痕迹,其实他原名Szymon Perski,1923年出生在白俄罗斯,1934年移民巴勒斯坦。

后面几任总理又是沙米尔、又是拉宾、又是佩雷斯轮流坐庄。

本雅明·内坦尼亚胡1996年上台,现任总理还是他。内坦尼亚胡出生在巴勒斯坦,父亲是波兰人,母亲是本地人。

内坦尼亚胡之后的总理是巴拉克。巴拉克1942年出生在巴勒斯坦,祖上是立陶宛人,本来姓Brog(在俄语里是不是“熊”的意思?),1972年他把姓希伯来化改成Barak。

巴拉克之后的总理是沙龙。沙龙的父母都是俄罗斯人,他们相识在现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1922年移民到巴勒斯坦,1928年生下沙龙。

沙龙之后的总理是奥尔默特。奥尔默特的父母是乌克兰人,作为白俄还在中国哈尔滨流亡过一段时间,后来移民巴勒斯坦后生下他。

奥尔默特之后的总理又是内坦尼亚胡至今。

就不列举各界政府的内阁成员出生地了,很多总理在当总理之前就是内阁成员,什么国防部长、内政部长、摩萨德首脑之类,反正绝大多数祖上来自东欧。

由于以色列长期是美国盟友,所以很多人有种错觉,认为以色列的文化属于西方的一部分,他们应该过着西方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事作风近似“欧美人”。其实不然,至少不是西方人理解的那种“西方”。你觉得以色列人的行事作风更像俄国人还是更像美国人?你觉得摩萨德的手段更像克格勃还是更像CIA?

十几年前我去以色列旅游,以为以色列人说英语都没问题,却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在酒店里打开电视,只有本地频道,其中6个希伯来语频道2个俄语频道(90年代苏联解体,有100万前苏联人移民以色列,据说其中不少是假犹太人,以色列政府也不管,只要能帮着对付巴勒斯坦人的超高生育率就行),一个英语频道都没有。我在以色列旅行遇到过善良友好的以色列人,但也有一些冷漠、爱答不理甚至对我大吼大叫的以色列人(后者在我去过的西方国家几乎没碰到过)。如果把他们当成是一群生活在中东地区的老毛子,就很说得过去了。

网上有篇介绍以色列人性格的文章是这样说的(谁能告诉我以色列人的性格特点?_百度知道),也代表了我对他们的印象:

现代以色列人的外表特征是留着短短的发型(男女都如此),带太阳镜,抽烟(由于战争和其他各种压力,以色列烟民比例很高)和穿以色列拖鞋等。男女看上去极具男子汉的风度,而且无论是在商界或其他社会活动中,以色列人常常显得冷漠,在社交活动中不易表现得亲近。

以色列人外表的坚硬在饭桌上表现得也很明显。许多以色列人总是指着他们想要的东西,直接说:“递过来”,而非客气地讲:“麻烦……”或“请……”

以色列人习惯直来直去,往往给人一种缺乏“绅士风度”的印象。如果一位男士为同行的女士开门,伸手请她先进,她会觉得不习惯,因为以色列男士往往不在乎这些细微的绅士礼节。

一般以色列人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沉默少语,男男女女都表现为行动型,而不是语言表达型。在回答别人问题时也非常简短干脆,有时嫌动口舌太麻烦,干脆就用一个手势来表示。如当需要礼貌客气地告诉对方“请稍等”时,以色列人一般不说出来,而是用伸开手臂,把五个手指向内拢来表示。用晃脑袋或两排牙齿一碰表示“不”。

谢选骏指出:中国缺乏以色列研究,但是不缺苏联研究——从苏联入手去研究以色列,大概不失为“中国的以色列研究”的捷径吧。



【053、中华民国拯救犹太人所以自己灭亡了】


《中华民国1939年曾计划拯救欧洲犹太人》(2017年10月09日 转载法广RFI 柏林特约记者丹兰)报道:

据德国《每日镜报》报道,中华民国1939年曾计划拯救在欧洲受到纳粹德国大规模迫害的犹太人。但计划最终未能实现。

Aron Shai 是特拉维夫大学东亚学教授,曾发表过多部有关中国的书作。根据他的研究报告,中华民国1939年曾制订了挽救欧洲犹太人并将他们转移到云南的计划。当时,中国军队被日本侵略者打得节节败退。定都重庆后,时为立法院长的孙科即孙中山长子建议将犹太难民转移到云南边陲。国民党政府接受了这一建议并制订了大胆的拯救计划。最近在中国档案库里找到的文件证实了这一点。

根据计划,中国将广泛收容犹太难民,并将已收容在上海和其它城市的犹太人转移到云南,比如腾冲。这么做的理由有四点:一是根据国民党的政策帮助少数民族,二是以此获得英国的好感,因为英国在东亚工作的金融家很多是犹太人,三是获得美国的好感,四是期望受到收容的犹太人能成为中国发展援助者,因为犹太人拥有相当可观的资金和专业技能。为此,有专业知识的难民申请收容时,可得到优先待遇。

文件里还包括一份纳粹德国驻华大使馆一等秘书对这一计划表示顾虑的说明,他要求中国考虑到所谓的犹太人对德国的敌意。

虽然档案里查不到为什么计划泡汤的原因,但文件上多处要求进一步加以解释,这可能导致了计划的流产。也可能是蒋介石在困难时期不想损害中国与纳粹德国的关系。

尽管如此,这一计划显示了当时国民党高层对犹太人的好感和他们的一些务实设想。

谢选骏指出:上文好像是一部历史讽刺剧——因为,中华民国拯救犹太人所以自己灭亡了,美英法苏拒绝拯救犹太人所以取胜了,并从联合国里驱逐了中华民国。



【054、转移通俄门视线、耶路撒冷变成以色列首都】


《履行竞选时承诺 特朗普正式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德国之声 2017年12月7日)报道:

本周三,数百名示威者在加沙地带燃烧了特朗普的画像和美国国旗。

美国总统特朗普12月6日表示,美国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特朗普表示,这是一个“早就该做的决定”,且会帮助中东的和平进程。但反对人士表示,此举只会增加中东地区的不稳定性。

通过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首都,特朗普总统履行了竞选时的承诺。目前来看,并没有其他明显的原因。

特朗普责令美国外交部,启动将大使馆从特拉维夫迁至耶路撒冷的进程。特朗普表示:”相关程序会立即展开。”在冲突双方都愿意的情况下,他会支持以两国方案解决中东冲突。

中东冲突中,耶路撒冷的性质是各方争议的焦点。以色列宣称这座城市的东西部都是其”永恒的,不可分割的首都”;而对于巴勒斯坦来说,东耶路撒冷是其未来国家的首都。这里主要以阿拉伯文化为主,居民也大多是阿拉伯人。

政府官员表示,他将仅仅是承认一个现实——耶路撒冷作为以色列的首都运转。 他们表示,这不会决定最终耶路撒冷的地位问题,比如边界和主权——这仍然会留给谈判来解决。

关于以巴冲突的其他核心问题,阿拉伯和穆斯林领导人可能能够接受美国的政策改变。但耶路撒冷圣地,不只是一个有争议的首都。

约旦和沙特阿拉伯是耶路撒冷的伊斯兰圣地的管理者,他们强烈警告,这一举动可能会激化穆斯林世界。

一人喝彩 万人恨

除了以色列之外,特朗普之前就宣布的这一决定遭到全球许多国家的反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表示:”美国对以色列的支持向来很有力,而且这一趋势还在继续上升。”

尤其是以色列的阿拉伯邻国对特朗普的这一决定报忧强烈的抵触情绪。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长艾哈迈德·阿布·盖特( Ahmed Abu al-Ghait)表示:”对于阿拉伯和美国的关系,以及美国作为巴以双方的调解者来说,这一措施是一记重击。它撼动了阿拉伯人对美国中立态度的信任。”

外交部发言人耿爽6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耶路撒冷地位问题复杂敏感,各方应谨慎行事。他表态称:中方始终坚定支持和推动中东和平进程,支持巴人民恢复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支持建立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拥有完全主权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呼吁各方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致力于通过谈判解决分歧,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

“耶路撒冷是穆斯林的红线”

莫斯科当局对此也表达了担忧的态度。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公开对美国发出威胁称:”特朗普先生,耶路撒冷是穆斯林的红线……这甚至可以导致我们切断和美国的外交关系。”

多个巴勒斯坦组织也对美国的决定表示愤怒,并呼吁展开”愤怒三日”的行动。在伯利恒附近,巴以双方士兵曾一度陷入对峙状态。当地有示威人群燃烧了特朗普的画像。

本周三,数百名示威者在加沙地带燃烧了特朗普的画像和美国国旗。德国政府警告在耶路撒冷、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有可能爆发暴力冲突。

特朗普再次不按常理出牌

以色列于1967年占领东耶路撒冷,并于1980年通过立法正式侵占该地。国际社会并不承认以色列的占领做法。到目前为止,各国驻以色列大使馆均设在特拉维夫。

根据美国国会1995年通过的一项将驻以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的决议,国会每半年都要决定是否执行该决议,还是缓期执行。特朗普的前任无一例外作出了推迟的决定。特朗普上任以来,也作出过一次推迟迁址的决定。如今他做出的决定并不太出任意料,白宫的一位发言人曾表示,对于特朗普来说,不存在是否迁址的问题,而是何时迁址的问题。

耶路撒冷地位的争议点是什么?

耶路撒冷问题是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人的冲突的核心,巴勒斯坦背后有其他阿拉伯国家和更广泛的伊斯兰世界的支持。

这座城市是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圣地,尤其在东耶路撒冷。

1967年的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占领了原先由约旦占领的部分,并把整个城市视为不可分割的首都。

巴勒斯坦人声称东耶路撒冷是其未来国家的首都,但根据1993年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平协定,其最终地位将在和平谈判的后期阶段进行讨论。

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主权从未得到国际上的承认。所有国家──包括以色列最亲密的盟友美国──都维持在特拉维夫的使馆。

自1967年以来,以色列在东耶路撒冷建了十几个定居点,住着大约20万犹太人。根据国际法,这些被视为是非法的,但以色列对此提出异议。

如果美国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这将强化以色列所持的立场,即东以色列的定居点是有效的以色列社区。

谢选骏指出:愚蠢的德国之声!竟说特朗普正式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是履行竞选时承诺”?!太太太可笑了!竞选时承诺的东西,特朗普正式兑现了多少呀?他曾经吹嘘,上台第一天就宣布共产党中国是汇率操纵国,现在都快三百个第一天了,他兑现了吗?实际上,特朗普正式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不过是为了转移“通俄门”视线罢了。可悲。这个出卖了基督教产业的“基督徒”。



【055、犹太人是个母系社会】


《简单介绍“犹太人”,加上自己的体会》(2010-10-09 杂谈)报道:

我跟犹太人打交道有四十年的经历,多半都是正面的,除了在四十年前,让我脱离基督教的艾·佛洛姆外。我的第一个女友就是犹太人,我在纽约市读大学的同学中,跟我最好的外族都是犹太人,我太太在麻省理工学院时的博士导师也是希腊犹太人。

简单介绍“犹太人”,加上自己的体会。

全世界现有大约一千四百万犹太人,美国有大约六百万,以色列大约四百万,俄罗斯大约还有一百五十万,其它的犹太人就散布在世界各地,本来,在二次大战前,德国住了四五百万犹太人,还有波兰也有上百万犹太人,但是,统统都被希特勒杀光了。

1)先讲犹太人如何形成的,有两种说法,第一种就是圣经说的,犹太人,本来也都是阿拉伯人,他们被埃及征召去建金字塔,被当作奴隶,大约在3700年前,有个叫摩西的带领他们出走埃及,移居巴勒斯坦,建立了以色列国,但是,这种说法,无法被正规的历史所认同,因为,埃及文字大约有四千多年,但是,埃及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摩西”这个人。所以,历史学家更认同的说法,就是犹太人就是沙漠上的游牧民族逐渐集居在巴勒斯坦的地方,逐渐形成以色列国。这种说法比较合理。

2)在美国,犹太人居住在以纽约市为中心的地区为主,其中包括纽约州,新泽西州,康奈迪克州,其中纽约市就居住了近一百五十万犹太人。过去,四十年,纽约市退休的犹太人,又都移居佛罗里达州,因为那里气候温暖,所以,也形成另一个犹太人定居点。

3)美国甚至全世界的“珠宝”(JEWELLERY),都掌握在犹太人手中,你在美国旅行时,有时候来到一个很小的乡下,看到一家珠宝店,经常会非常惊讶的发现老板是犹太人。

4)犹太人喜欢算数, 对钱比较斤斤计较,所以,华尔街的股票经纪人,很多都是犹太人。

5)犹太人信仰的犹太教,除了旧约圣经外,还有一本“法典”TORAH,法典里讲的都是家长里短的“官司”,而且,上帝经常会被卷入这些官司,人类还可以跟上帝理论这些官司,犹太人从小就要学习“法典”,所以,长大后,很多都学了“法律”这行,美国最好的律师,很多都是犹太人,他们能言善道,而且因为喜欢“钱”,往往不顾道德,只在乎打赢官司,十多年前,美国黑人运动员辛普森杀妻案,就用了犹太律师,在证据其实很清晰的状况下,居然最后让辛普森无罪释放。让许多美国人不满。

6)犹太人不相信耶稣,也就是说他们不相信“新约圣经”是真的,因为,在两千年前,当罗马帝国占领以色列是,有个谣言说上帝会送给“弥赛亚”(救世主)来解救犹太人脱离罗马帝国,当时,至少有十个以上的犹太人自称就是那个“弥赛亚”,其中也包括“耶稣”,但是,因为,没有一个自称“弥赛亚”的真正看起来像“弥赛亚”,倒是统统都像一群“妖言惑总”的骗子或神棍,于是,犹太人把他们统统举报给罗马帝国,然后“统统都钉在十字架”上死亡(包括耶稣),所以,一直到今天,犹太人还是不相信耶稣,犹太人,从不过“圣诞节”,如果,圣诞节时,您在纽约市一带,您会发现许多家庭都没有“圣诞灯饰”,也没有任何圣诞节气氛,您就知道那肯定是犹太人社区或犹太人家庭。

7)对大多数犹太人而言,犹太人,不是个”民族“,而是个宗教,意思就是如果您信了犹太教,然后经过“教长RABBI”或叫拉比的祝福后,加上一堆手续后,您就可以变成犹太人。

8)但是,犹太人是个“母性社会”,也就是说,母亲,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娶了个一个犹太女人,那个犹太女人生的小孩,就都自然成为犹太人,但是如果你嫁给犹太人,生的小孩,就不是犹太人,必须经过“拉比”的祝福及手续后,才能成为犹太人。

9)犹太人非常注重家庭,就跟中国人一样,所以,中国女人嫁给犹太人的还不少,但是,娶犹太女人的则不多(我就差点娶了个)。

10)犹太人极度喜欢吃“中国菜”,在纽约市有个笑话,说,如果您开车离开纽约市几十公里后,突然发现一家中国餐馆,你就知道,这里准是个犹太人社区。犹太人喜欢吃中国菜,还真不假,我的犹太朋友,统统都喜欢吃中国菜,当年,纽约市长“郭德华EDWARD KOCH”,是个犹太人,他最著名的事迹就是每天都在中国城吃饭。

11)美国的犹太人分三类,第一类:叫“自由派”LIBERAL,这类犹太人,已经比较像美国主流社会,他们不去犹太教堂,接受美国主流社会的许多想法。连犹太人的节日都不庆祝,只庆祝美国的节日。第二类:叫“保守派”CONSERVATIVE,虽然他们在穿着上不像犹太人,但是,还是经常去犹太教堂,遵守许多犹太人传统的习俗。也庆祝犹太人的节日。但是,不是所有犹太人的习俗都遵守。第三类:叫“正统派”ORTHODOX 他们连穿着都一看就是传统犹太服装, 一顶圆顶大盘帽, 黑妮子外套, 留个大胡子。

12)依照犹太人的传统(犹太人有许多传统跟阿拉伯人是一致的),猪肉是不允许吃的,跟阿拉伯人一样,但是“自由派”犹太人,就照吃猪肉。

13)羊肉,牛肉,是传统的肉类,但是在宰杀牛羊之前,一是,必须犹太“拉比(教长)”的先祝福祈祷,然后,先放血,才能宰杀。这种经过“犹太教长正式认可的叫KOSHER”, KOSHER FOOD 是多数犹太人可以接受的食物,如果是蔬菜,也要经过拉比的认可。

14)犹太人的“泡黄瓜”,非常好吃, 酸度适中, 而且黄瓜也得经过教长的认可才行。

15)”成人礼“, 13岁的年轻犹太男孩,都要经过“BAMIZTVA”也就是“成人礼”,好像,在成人礼之前必须确定”包皮要割除“。对犹太男孩而言,这个成人礼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礼节之一,下一个就是婚礼。

16)犹太人的婚礼,新郎最后一定要踩破一个玻璃瓶, 而且通常要大叫一声,好把邪气都给赶走。

17)犹太人的节假日也很多,在犹太人聚居多的纽约州,新泽西州,康奈迪克州,重大犹太人节假日,学校及政府机构都放假,其中,几个比较重要的如:

一) PASSOVER逾越节, 大概每年四月,就是纪念犹太人出埃及(那怕正式历史上没有记载,但是犹太人还坚持)。

二)ROSH HASHANA新年, 大约在九月中, 两天假期。

三)YOM KIPPUR 赎罪日(回教也有类似假期),九月底,最神圣日子,禁止吃喝洗澡及房事,由前一天SABBATH就是太阳下山开始,到第二天太阳下山结束。

四)HANNUKKAH 胜利纪念,大约在十二月中,当年希腊叙利亚王国禁止犹太人信犹太教,于是犹太人开始抵抗,在蜡烛火快要烧完时,奇迹出现,一根蜡烛烧了八天才灭,让犹太人取得胜利,所以,在这个节日里,犹太人有一个“九根蜡烛的支架”,每天点一根,一直点九天。

犹太人这个民族是多灾多难的,主要是,当罗马帝国统治了以色列后,大多数犹太人就跟着罗马帝国的脚步移民到了欧洲,但是在公元四世纪时,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利用耶稣为“国教”,然后成立了“罗马教皇”,罗马教皇开始对犹太人发难(总要找一个替罪羔羊,就是犹太人),说他们把耶稣给告发了,然后害的耶稣被钉十字架(其实,钉耶稣上十字架的是罗马帝国,跟犹太人关系不大),于是,欧洲就一直不肯接受这些犹太人移民,不让他们融入欧洲社会,让他们群居在“平民区”GHETTO内,然后,动不动就“屠杀”他们,西班牙,波兰,等等都先后对犹太人进行过“屠杀”,但是规模都不大,顶多数千人,一直到了希特勒,一杀就是六百万,等到尘埃落定,欧洲人觉得十分对不起犹太人,于是支持他们去巴勒斯坦建国,完全不顾,巴勒斯坦这块土地上早已经有别人居住了。 这就造成“以巴问题”,一直不断六十多年。

以巴问题的解决,只有等欧洲及美国撤出中东后,才有可能彻底解决,否则,问题约搞越复杂。希望犹太人及巴勒斯坦人都有好运气,能和和平平的解决这个烫手的问题。 

谢选骏指出:上文作者几乎是个犹太化的中国人了,但即使连他都承认了——犹太人是个母系社会!也就是说,现存的所谓“犹太人”,是通过女人传承而不是通过男人传承的!



(另起一单页)


(下篇)渗透影响



【056、《芳华》是中国的军妓电影——冯小刚慰安妇卖肉记】


根据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直属媒体“1905电影网”,《芳华》2017年12月15日上映,截至23日票房累计人民币7.18亿元(新台币32.31亿元),创下了冯小刚历来导演作品的票房纪录。

这一成绩是因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冯小刚在卖肉呢——《芳华》是中国的军妓电影,当然给饥渴的人群提供了一个想象的出口。

众所周知,文工团就是共产党中国的慰安妇组织——供应毛泽东等高干低干淫乐之用的特供肉鸡。因此当年可望而不可即的群众,现在蜂拥到电影院里去怀旧“毛主席的最爱”。

1950年代文工团成立之初,有志愿军从朝鲜战场浴血归来,对毛泽东组建这一卖肉集团有所不满,旋即被打为“右倾分子”下放劳动,因为这戳到了毛泽东的又痛又痒之处。这揭穿了文工团到底是干什么的。

冯小刚的“卖肉记”大肆行销,和当今的“红歌现象”不谋而和,难怪畅销。

大陆社群平台上出现许多有关《芳华》的评论,有些人认为这是一部怀旧片,呈现冯小刚和编剧严歌苓记忆中1970年代中共解放军的文工团生活,但是电影少了原著中对时代的批判和人性的反思,而更多以展现文工团女兵的青春肉体来吸引观众。

在此之前,《芳华》还因为提及了1979年的中越战争而被视为触及敏感题材。电影中热心助人的男主角后来在战争中伤残,大陆经济起飞后沦落社会底层,还被警察欺负。片中常受排挤的女主角,则因在战争中看到大量重伤者而患有精神疾病。

查《芳华》(英语:Youth),是于2017年12月15日上映的一部中国大陆电影。本剧根据严歌苓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上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军队文工团一群正值青春的少女的故事。冯小刚导演,黄轩、苗苗、锺楚曦、杨采钰领衔主演。电影2017年9月入选多伦多影展特别展映单元。

剧情讲述在1970年代到1980年代,一群文工团里年轻人的故事。

时代背景跨越文化大革命、1979年中越战争以及改革开放。

再查冯小刚,年轻时在军队文工团度过了青春岁月,成为他一辈子最难忘的记忆。2002年他在写《我把青春献给你》时就有想拍一部关于军队文工团的电影的想法。后来,冯小刚找到同样是军队文工团出身的严歌苓合作。严歌苓先把《芳华》的故事写成了小说,后又担任本片的编剧。

投资成本为1.3亿,其中海口场景造价花费3500万,2017年1月5日在海口开机。主演阵容中,除了黄轩,其他演员都是新人,且女演员居多。问到选黄轩担任主角的原因,冯小刚表示:“我们电影的男主角是一个非常非常好的人,深受整个文工团的喜欢,而且对别人也非常友善。黄轩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特别友善的人,从他的眼神里面能看到值得信赖的东西。”经过3个月的拍摄后,4月7日正式杀青。

2017年5月3日,影片“青春”版预告片发布。电影计划于2017年9月29日上映,瞄准国庆节档期;但是在9月24日时电影官方宣布《芳华》将不会按原定日期上映,具体上映时间未定,冯小刚为此发文致歉。有海外媒体认为这是由于遭到审查阻碍。

2017年11月20日,据“冯小刚电影官方微博”消息,电影《芳华》定档12月15日,中国及北美地区同步上映。电影上映期间,据报某地派出所发出《关于〈芳华〉公映期间工作要求》,要求每个场次至少要安排5名民警到场掌握情况,尤其要上报涉敏感群体观影反应,若发现煽动、串联、聚集造势的动向,及时报告。根据片方此前大力宣扬的战争场面和中越战争退伍军人观影后的深受触动推测,敏感群体应为退伍老兵。而消息人士透露,目前上海、重庆、贵州、山东、安徽等地部分电影院接到公安部门电话,要求报备本片未来一段时间的具体放映场次。

上映三天即获 2.94 亿人民币的票房,成为中国大陆2017年第51周上映电影的票房冠军。因为,《芳华》是中国的军妓电影——而且是两个亲身经历的人合作的!

不过,如果从这一角度去反思透视这部电影,就知道它多么“隐恶扬善”了。因为,这冯小刚严歌苓男女两个作者,总不能把自己所经历的文工团生活,说的“过于不堪”吧。这样的笔法之下,与其说《芳华》在揭示生活,不如说《芳华》在粉饰生活——它比起四十年前《将军,你不能这样做》等“伤痕文学”都是一大退步!

《将军,你不能这样做》(作者:叶文福)

身经百战的陈再道上将,文化大革命因犯错误和腐败被打倒,文化大革命后,官复原职,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利用自己手中的职权竟下令拆掉当地的一家幼儿园,为自己建造别墅,耗用了国家几十万元外汇。诗人叶文福写诗痛斥将军的这种腐败行为。当年叶文福以〈将军,你不能这样做〉感动中国。

邓小平看后,在诗人叶文福的诗作《将军,你不能这样做》后面批写了一句话:“诗人,你不能这样写”。叶文福被邓小平亲自点名批评,也因此丢了军籍,但叶文福绝不认错,至今! 

我……

我说什么?

我怎么说?…… 

你—— 

是受人尊敬的前辈, 

我是后之来者。

你我之间

隔着硝烟弥漫的

三十年代、

四十年代,

批评你—— 

我从来,

没有想过。

因为

也许正是你

用抱着机关枪

向旧世界猛烈扫射的手。

把抽在我脊梁上的皮鞭

一把夺过—— 

你把我搂在

满是血污

和热汗的胸前,

大滴的

泪水

砰然而落! 

你抽泣着

摸着我

浑身的伤疤,

厚厚的嘴唇,

哆嗦着,

你说:

   “孩子,

我们

解—— 

放—— 

了——” 

于是,

我赤着脚,

小小的脚丫 

踩着你

又深又大的脚窝 

走进了 

新中国……

不! 将军——,

即使是这样,

我也要说,

我更应该说! 

记得么?

那年

抢渡泸家桥—— 

身后:追兵! 

对岸:烈火! 

一河如虎的浪山呵,

几根沉沉铁索…… 

革命

在危崖上

焦灼—— 

难道井冈山的火种

要被这大渡河水 

无情吞没?

你大瞪着 

布满血丝的眼睛,

驳壳枪

往腰间

猛地一掖,

一声呼啸,

似万钧雷霆,

挟带着雄风,

冲进了

中国革命

英雄的史册!

那时候

将军,

你想的是什么? 

我敢说,

你想的是:

   “为子孙后代

都过上

幸福的生活!” 

你说的是:

   “最艰巨的任务

给我! 

给我!……” 

多么不幸! 

我的浑身弹痕的将军呵,

四十多年后,

你英雄的身躯,

竟会让功劳

压得

步履蹒跚,

你雷霆般的声音

被时光的流水

侵蚀得

多么孱弱:

   “给我……”

   “给我…… 

给你月亮

你嫌太冷,

给你太阳

你嫌太热! 

你想把地球

搂在怀里,

一切, 

都供你欣赏,

任你选择…… 

什么都要,

你什么都要! 

为什么

就是不要

你入党时的誓言? 

为什么

就是不要

无产阶级的本色? 

难道大渡河水都无法吞没的

井冈山火种,

竟要熄灭在

你的

茅台酒杯之中? 

难道能让南湖风雨中

驰来的红船,

在你的安乐椅上

搁浅、

停泊?

难道一个共产党人

竟要去写

牛金星们

可悲的历史?

难道一代一代 

揭竿而起 

殊死抗争,

竟只是为了

你一家人

无止无休地享乐?

如果真的是这样,

将军,

你怎么对得起

牺牲在你怀里的战友

最后的嘱托?

怎么对得起

那白发苍苍的

《共产党宣言》的作者?

去呵,将军,

穿上当年的

红缨草鞋,

去吻吻你曾为之流血的土地吧—— 

那一寸一寸

从敌人手中

夺过来的土地呵,

那一寸一寸

从苦难深渊中

捞起来的土地呵,

那一寸一寸

打着革命印记的土地呵,

那一寸一寸

养育过经军、 

八路军、 

新四军、 

解放军的土地呵,

喂过你小米汤的,

那太行母亲

手中的木勺,

还在碗里

搅拌着野菜;

当年为你包扎伤口的

洛阳大嫂

一家三代。

堆在一间六平方米的

小屋子里: 

床上架锅…… 

我的官高权重的将军呵,

你戎马征战几十年,

到底为的什么?

置人民疾苦于不顾,

你! 

一个共产党员的良心

难道就不受

真理的谴责?

莫非你真的坚信

法律

永远是你手中的纸牌,

或者至多是

夏夜柔和的晚风?

难道你

浑身的毛孔

现在竟渗不进一丁点

周总理的

美德?

为了你的“现代化”,

幼儿园都拆掉了,

后人都不管了! 

满头飞雪呵,

你还能舒适几年?

明天是孩子们的

是孩子们的呵! 

孩子们都不要了,

谁来捧你的骨灰盒?

也许

你骄傲地说:

我有儿子……” 

是的,你有儿子—— 

你的儿子

如果是

革命者,

他就会

愤而离开

你的高楼;

如果他是

不肖后代,

他那白皙的手

将永远捧着

人民对你的指责! 

我有一位

当收购员的朋友,

要是知道了

你的慷概之举,

心里该有

多么难过—— 

当他得知

牛耳朵里

有几根茸毛

能换取外汇,

几年来

他辛勤地

剪呵,

剪呵,

一根

一根

竟剪了十斤多…… 

人民

像春蚕抽丝那般 

为祖国积累财富,

你有什么权利,

把先烈的热血,

把人民对党的信赖,

把劳动者辛勤的汗水

肆无忌惮地

挥霍?!

难道周总理

庄严宣告的

四个现代化,

难道党和人民

忍住十年伤痛

在炉前

在田野

为之挥汗流血的

四个现代化,

竟是你

打着饱嗝,

信手弹给我们的

油星

唾沫?

真不幸—— 

我的将军! 

第一次长征

你征服了大渡河,

而今天

新的长征, 

你想过了没有—— 

你再后退一步 

就会变成了

大—— 

渡—— 

河—— 

不! 

牛金星的悲剧

决不会重演—— 

因为人民

决不会

沉默! 

但愿我的诗句

也化作万钧雷霆,

挟带着雄风

冲进你的耳朵,

冲进你的心窝,

在这新长征的路上

且听前进的后人 

和前进的法律一道

大喝一声:

   “将军,

不能

这样做!” 

1979,6,14,三稿于北京

谢选骏指出:将军不能这样做?笑话!将军不仅能够这样做,还能把坦克开上大街,杀死是成千上万的小市民!作者如此哀嚎,因为它是个当兵的,没有爬到将军的位置。



【057、《含泪活着》为什么感动日本】


网文《含泪活着》报道:

《含泪活着》(日语:泣きながら生きて)是富士电视台拍摄的一部纪录片,讲述了旅日留学生丁尚彪在日15年的经历。 

剧情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1954年生丁尚彪35岁决定借钱留学日本。学校位于北海道的阿寒町。因为学校附近没打工机会无法还债,丁尚彪从学校逃走,以非法移民的身份到东京打工。15年的旅日打工生涯,丁尚彪不仅还清了债务,还资助了女儿的学业。丁尚彪的女儿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后,考取了纽约州立大学的医学专业。

《含泪活着》是华人导演张丽玲执导,丁尚彪、陈忻星等参与演出的纪录片。影片讲述了主人公丁尚彪,在35岁时告别妻子和女儿,满怀憧憬,从上海到日本留学后,一家三口的命运发生的一波三折的故事。

《含泪活着》创富士电视台历史记录,改变了许多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误解和偏见,继《小留学生》之后再次荣获“日本放送文化基金奖”纪录片大奖。

剧情简介

《含泪活着》记录中国人在日本奋斗经历,讴歌中华民族美德精神。成片近2个半小时,记录了在日中国人丁尚彪及其家人十年的心泪历程,以纪实的手法表现了主人公丁尚彪为了梦想,为了家庭和孩子,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苦苦打拼15年的蹉跎岁月。“就像赛跑一样,接力棒我已经拿了,跑了那么多年,我的目标是把这个接力棒最后交给女儿。”

经历了十年动乱,知青丁尚彪和妻子返城回到上海,学业中断,身无一技之长,令他在这个充满变革的社会里举步维艰。在朋友的鼓励下,丁尚彪于1989年6月飞往彼岸的日本,开始了求学创业之路。在北海道的阿寒町,他和一众同胞为了未来努力学习,最后却不得不迫于生计逃离这里,成为一名非法滞留者。在此期间,他的想法发生转变,眼见自己的学业无望,于是丁将全部心血花在女儿身上。拼尽全力打工,只为将女儿送往美国留学。15年的日本岁月,一家人天各一方,辛酸、喜悦、误会、理解,万般情感,言语难尽。

幕后制作

纪录片《含泪活着》耗时十年,是张丽玲《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系列纪录片的封山之作。

该片讲述了主人公丁尚彪,在35岁时告别妻子和女儿,满怀憧憬,从上海到日本留学后,一家三口的命运发生的一波三折的故事。整整十年,张丽玲克服重重困难奔走于日本、中国、美国之间跟踪拍摄,记录了丁尚彪一家三口在上海、东京、纽约天各一方的生活景象,以及将对亲人的思念深藏心底,胸怀理想,决不放弃,坚忍不拔,含泪前行的壮绝岁月!

纪录片《含泪活着》,历时十年,辗转美国、日本、中国上海三地拍摄而成,据张丽玲介绍说,这部纪录片是系列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的完结篇,也将是她亲自拍摄的最后一部纪录片。

为了纪录片的顺利完成,以张丽玲为首的制作队伍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摄制组在中国、日本、美国等地拍摄时经常和主人公一起风餐露宿,在十年的漫长时间里,仅是拍摄的素材带就多达500多盘。在后期制作时,张丽玲等摄制组成员,经常住在编辑室,加班加点,甚至是熬夜进行纪录片的剪辑。

看点一:感动日本,赚足大家的眼泪

《含泪活着》并不是什么大制作的重磅影片,没有巨星加盟、没有华丽场景、更没有特技打造,主角只是一名来自中国上海的平凡小人物,但就是这位普通中国人的奋斗精神感动了整个日本,赚足了大家的眼泪。

在东京新宿区的一家电影院《含泪活着》的影片海报旁贴满了日本观众的观后感,有人说这部影片给在经济低迷的冷风中前行的日本人带来了温暖和希望,而更让人欣慰的是,今天影片的主人公丁尚彪终于在美国和家人团聚,告别了那段含泪的留日生活。

看点二:张丽玲的收山之作

这部纪录片是华人导演张丽玲《我的留学生活系列纪录片》的收山之作,它凝聚了张丽玲和摄制组10年的心血。十年间,他们奔走于日本、中国、美国,记录了丁尚彪一家三口天各一方的生活。就像张丽玲导演所说的,他们只是想把来自生活的感动传递给更多的人。 在拍摄过程中,从他们的身上得到了很多启示、感动,得到很多勇气和力量。

看点三:曾创全日本最高收视记录

该片2006年曾在日本富士电视台播出,一举创系当时全日本最高收视记录。2009年,当主创者张丽玲都已渐渐淡忘这部作品的时候,一名普通的日本大学生中村俊喜却意外地“发现”了它。当时,正因就业而苦恼的中村始终想不明白,“人,到底为什么活着”。当他偶然在网络上看完这部《含泪活着》之后,内心豁然开朗,“这么好的作品不应该埋没,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怀着这个想法,22岁的中村开始独自游说电影公司。在他的努力下,一笔三千万日元的投资帮助电视作品《含泪活着》走进电影院。从2009年11月底上映起,这部名为《含泪活着》的电影,几乎场场爆满,由于观众数量大大超过预计人数,该片由原来的中型放映厅,转到大型放映厅,上映场次和时间更是一加再加。

影片评价

这部记录片与一般纪录片不同的是,它的时空跨越幅度很大,但由于制作人员紧紧抓住主人公颠沛流离的命运和一家人不能团聚,天各一方的情感主线,使得整部纪录片节奏既很紧凑,有富有感染力。对于这种将催泪效应和严肃题材完美结合的高超水平,专业人士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含泪活着》等张丽玲的系列纪录片关注人生命运,不仅是纪录片的精品,更是人生教科书,具有永恒的感染力。很多日本人把纪录片录了下来,遇到困惑时拿出来看,从中汲取力量寻找答案。张丽玲和她的同伴用十几年心血制作的这个系列纪录片称得上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和瑰宝。

评价

《含泪活着》播出后曾受到了日本电视界的广泛关注。日本纪录片知名制作人横山隆晴表示,在日本主流频道以配字幕的方式播放外国语纪录片,并且是在黄金时段,这在日本电视界是破天荒的事情。

纪录片《我们的留学生活——在日本的日子》在中国放映后,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前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访问日本时,曾给与了这样的评价:“我看了这部纪录片后,深受感动。”

一位21岁的男性大学生说:“这是我有生以来最感动的电影!现在日本大学生就业问题比较严重,我即将毕业,联系了许多公司但都没成功,我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情绪非常低落。但《含泪活着》让我改变了想法,给了我真正的勇气,我会振作起来!”

一位42岁双眼哭得通红的女性观众激动地说:“我是张丽玲纪录片的粉丝,她的每部作品都让我深受感动。今天我带全家来看《含泪活着》,边看边流泪,不过不是悲伤的泪,而是温暖的泪,心灵像被洗过一样,激励我更加热爱珍惜生活,这就是张丽玲纪录片的魅力。她用十年时间拍摄的《含泪活着》,主人公对人生和家庭的热爱,勤劳坚韧不拔的精神使我深受感动,我再次感悟到中国人的美德值得好好学习。我将介绍朋友们都来看。”

一位49岁的中年男性:“五个月前公司倒闭失去了工作,家庭和心里压力很大,我甚至产生过人间蒸发等极端念头。《含泪活着》给我的震动太大了!我的困境和片中男主人公简直无法比,我会永远以他为榜样,做坚强不屈的男人和父亲。在我人生中最苦闷绝望时遇到《含泪活着》这个电影是我的幸运,给了我希望和目标!我向主人公和制作者表示深深的感谢和敬意!”

谢选骏指出:《含泪活着》为什么能够感动日本?在我看来,因为这部片子满足了日本人的优越感,同时,还满足了日本人的虐待狂。我毫不怀疑,这部片子的主人公和编导者如果生在抗战年代,十分可能成为投日汉奸或广大顺民,而“含泪活着”;毕竟,他们还是有点良心的小市民,不是大奸大恶之人,不会成为汪精卫、毛泽东那样的“不齿于人类的狗屎堆”。这部片子给了我们一面可悲的镜子,照见我们自己或多或少都是“含泪活着”的亡国奴!正式含泪活着的精神,使得汉人接受了蒙古畜生、满洲禽兽的三四百年的奴役,并使我们迎接苏联红军的进城。含泪活着,已经成为“汉民族性”的有机成分,令人无地自容。XXXX说的好,崖山之后趁机思汉(成吉思汗)成了祖宗,煤山之后奴儿哈赤成了祖宗,韶山之后马客死(马克思)成了祖宗……

他到日本卖命十五年,再后来去了美国和家人团聚——日本激发了他的眼泪,美国擦干了他的眼泪,而在中国的农村和城市他却好像是一点眼泪都没有,那是一种极端环境,必须没有感情流露吗?对呀,还是活着最为重要,好死不如赖活着,含泪活着也好。



【058、《环球日爆》以为加拿大人都是白求恩】


《孟晚舟遭粗暴对待 戴了手铐还上脚镣》(2018-12-08 环球网)报道:

在未经审判定罪的情况下,给孟晚舟女士戴上适用于重刑犯人的刑具,直接将她作为重刑犯人对待,是对其基本人权的践踏和对其人格的侮辱。

当地时间12月7日,加拿大温哥华,孟晚舟保释听证会举行,媒体和公众聚集在法院外。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当地时间星期五举行华为高管孟晚舟保释听证会,在未作出裁决,的情况下宣布休庭,星期一继续开庭——据外媒援引法庭记者的报道说,孟晚舟在法庭上身穿绿色上衣,未戴手铐,她似乎受到了人道的对待。然而这些不过是假象。

据《环球时报》通过知情人士了解,孟晚舟自12月1日被拘留,一直受到粗暴且有辱人格的对待。加警方将她在机场扣留带到拘留所的路上,就给她戴了手铐,当晚按照程序带她去医院及回拘留所的路上也给她戴了手铐,而带她从拘留所到法庭,以及庭审结束后去矫正中心途中,不仅给她带了手铐,还对她上了脚镣。

在未经审判定罪的情况下,给孟晚舟女士戴上适用于重刑犯人的刑具,直接将她作为重刑犯人对待,是对其基本人权的践踏和对其人格的侮辱。据我们了解,孟晚舟今年5月份做过去除甲状腺的手术,且有高血压,需要每天按时服药。然而加拿大的拘留所没有给予她目前身体状况所需要的照顾。

加拿大方面接受美方的指使断然扣押孟晚舟,已经震惊了中国社会,也冲击了全球经济界。全球股市在消息公布的当天下挫,分析普遍认为这是孟晚舟被扣押引起的,足见美加这一举动传递给了全球一个很负面的信息。现在加警方以如此不人道的方式对待孟晚舟女士,未加审判定罪就对她手铐脚镣加身,尤其令高度关心此事的中国公众难以置信。加拿大不是一个讲法制、重人权的国家吗?他们怎么会干出这种像是只有野蛮国家才会有的行径呢?

无论如何加拿大都做过分了。用中国人的话说,这叫为虎作伥。孟晚舟没有违反加拿大法律,即使美方指控她违反了美国国内法,但美方的指控证据是否充足,它们是否成立,都是不确定的。有报道称,加检方指控孟晚舟涉嫌在一家后来与华为脱钩的子公司中做过董事,而那家公司违反美国对伊朗制裁规定向伊朗出售了一些电脑设备。事实是否如加检方所说,存在巨大争议。退一万步说,即使那些所谓证据在美方可以得到认定,这样的情况属于什么性质也有很大的司法辩论空间。

迄今为止,围绕外国公司行为违反美国对伊制裁禁令的情况,绝大部分都是以罚款、制裁等方式加以处理的。受到美方制裁的全球公司不是一家两家,欧洲许多公司也都沾上过。欧盟现在依然鼓励欧洲公司不要撤出伊朗,难道那些公司的高管在加拿大旅行、转机的时候都应该被抓起来投入拘留所,并且被戴上手铐脚镣吗?孟晚舟只在美国所指违反禁令名为 “Skycom” 的香港公司中当过董事,为什么美方要求加拿大专门抓了她,而那家公司的其他人没有成为目标?加拿大方面难道不该动动自己的脑子想一想吗?

加拿大是一个独立主权国家,虽然加美关系比较特殊,但它在对待孟晚舟女士的事情上应当是中立的,而不应唯美国马首是瞻。它在对美方进行司法协助的同时,应当尊重法律的基本精神,坚决拒绝美方对华为及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长期偏见对本案可能造成的影响。加拿大如果以不公正对待孟晚舟女士的方式表达其对美国的效忠,不符合加拿大的国家利益。加若把孟引渡到美国,而且连保释都不允许,它所能获得的美方好感将是有限的。但渥太华这样做,是中国社会绝对接受不了的。很多中国公众会因此给加记一笔重账,大家一定会要求中国政府严厉制裁加拿大。中加关系面临严重倒退的风险,这也是对加拿大公众利益的侵害。

我们希望加方认真、妥善地处理这件事,人道对待孟晚舟女士,允许她保释,进而让事情快速朝着彻底恢复孟晚舟自由的方向发展。中国社会一直很尊重加拿大,我们期待,加方处理此事的方式最终能够证明,它的确就是中国人抱以良好印象的那个样子。

谢选骏指出:《环球日报》真是《环球日爆》,天天爆料却愚昧无知,他的狗屎编辑以为加拿大人都是白求恩,人道主义的模范,却不知白求恩的故事也和雷锋的故事一样,都是毛派的冒牌货。

看看加拿大人是怎样对待印第安人,就知道他们是些什么人了——

《被加拿大抛弃的民族:曾遭遇“纳粹式”文化抹杀》(加国无忧 2017年5月26日)报道:

加拿大一直以多元文化繁荣、各族裔平等为傲,但你们是否知道,在这里,有一个被加拿大所“抛弃”和“遗忘”的民族? 

加拿大宪法承认3个土著人群体,即“第一民族”(First Nations,曾称印第安人)、米提人和因纽特人,而印第安人占大部分。(注:印第安人,Indian,这一传统的称呼是政治上不正确的,带有种族歧视,因为当欧洲人探索美国和加拿大时,他们把所有原住民都称呼为“印第安人”,而实际上这些原住民包括了印第安人、因纽特人和梅蒂斯人。而“印第安人”名字本身也带偏见歧义:哥伦布受西班牙女王指派远征亚洲印度,1492年第一次抵达美洲大陆时,误认为他们已经达到了梦寐以求的东印度,就将其发现的这个大陆上的黄色人种原着民称为“Indian”,意为“印度的居民”。现在“印第安人”统一称呼为First Nations。) 

根据2016年的数据显示,加拿大First Nations总人口数为85万,占加拿大总人口的2.6%。 

这85万人中,有21%居住在安大略省;16%居住在BC省;10%居住在魁北克省,分为600个部落,60种语言。而安大略省的Thunder Bay市的附近First Nations部落尤其多。 

故事,要从这些孩子们的死说起。

Thunder Bay市附近有很多First Nations保留区,而这些部落都面临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他们的保留区设施极为落后,没有医院,警局,学校。最近的城市Thunder Bay在几十公里之外,因此假如他们想要孩子接受教育,就必须送孩子去那里的寄宿学校。 

于是大多数First Nations家长都把孩子送到那上学,孩子住在寄宿家庭里,和其他陌生人一起。 

Thunder Bay有一条小河,是人工开凿用来引流的。而在2007-2010年间,这条浅浅的小河里,居然发现了7名First Nations学生的尸体。 

而直到今天为止,这7名First Nations学生的死因都无人知晓。 

他们的死疑点重重:7名学生都是First Nations。

虽然尸体在河里被发现,但小河的水位只到成年人的膝盖,根本淹不死人。可当地警方对这些案子不予置理,全部以意外事故结案。 

7个人生前都没有不良嗜好或违法行为,他们都是当地学校的学生,而且都有很高的艺术天分。 

其中2名学生在死前被目击者看到他们在和一名陌生男子谈话,这名男子还在给他们酒喝。警方最终审问了那名男子,但却就此不了了之。 

以下为其中一名女孩死前最后的监控记录,能很明显的看出这个女孩神情恍惚,表情诡异。但当地警方仍然将其作为溺亡案处理。 

死者的家长们深信着一点:在Thunder Bay,有一个连环杀手,他歧视并仇视First Nations,因此不停地杀First Nations学生。 但不论家长们如何要求,警方就是不理不顾,匆匆结案,将7名学生判定为意外死亡。 

说到这里,还不得不提到一点:Thunder Bay市在2015年,“荣获”了“加拿大谋杀之都”的称号,因为该市的凶杀率高得离谱,是省内平均凶杀率的4倍。当然,在最新的调查里,凶杀案发生率最高的城市已经被阿尔伯塔省麦克默里堡(Fort McMurray, Alberta)一举夺得,但Thunder Bay的凶杀率依旧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

在这座城市里,First Nations学生们倍受歧视。他们表示:“其他同学经常取笑我们,把食物往我们脸上扔,他们还觉得这很有意思。他们认为我们都是野蛮人。” 

这名死去女孩的母亲在接受采访时泣不成声:“我们女儿在那里上学的时候每天晚上都给家里打电话,哭着说想家,要回家来。我们送她去接受教育,没想到回来的时候,她却在装尸体的袋子里。”

2015年3月10日,一名First Nations女人在午夜时分忽然冲出一间屋子,浑身赤裸,尖叫着求救。这位女子遭到了一个陌生男子的绑架和袭击,而该男子在袭击过程中不停重复要杀了她,然后把她淹死在河里。 

然而“淹死在河里”这一细节却立刻被Thunder Bay的警方忽略,因为他们发现该女子是印第安人,还有吸毒的前科,于是这名女子的证词和遭遇并没有得到任何重视,警察居然也没能发现这一案件和之前案件的共同点。在Thunder Bay发生的一切,纵然令人震惊,但其实也只是故事的冰山一角,因为诸如此类的案件数不胜数。 

在过去短短10年间,加拿大境内共有173个悬而未决的First Nations女性谋杀或失踪案。而皇家骑警却将这些案件中的大多数归结为“家庭暴力”。 

2016年年初,加拿大政府展开了全国性调查,不仅调查案件本身,同时也要调查负责案件的各地警方,还有原住民举报的不公平现象。可这并不是问题的根源所在。 

加拿大全国的First Nations保留地设施落后,至今仍缺少40所学校,住房缺失达8.5万多个单位。联邦政府给各省的拨款是每年递增6%,可给First Nations的拨款则每年只增长2%。除去通货膨胀因素,First Nations的人口增长率远远高于其他加拿大人(根据Statistics Canada的数据,在2034年,有登记的First Nations人口将增长至120万),因此政府的拨款远不足以支持保留地的教育、医疗卫生及确保人们的生活质量。在有的保留地,他们的住房仅仅是一个帐篷。 

而联邦政府每年给First Nations的实际拨款,都远低于财政预算。 

2016年4月9日,加拿大安大略省(Ontario)的原住民社区阿塔瓦比斯凯特(Attawapiskat First Nation)在一晚上有11位村民试图自杀。 

而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土著印第安人的寿命明显短于非土著加拿大人;更加令人不安的是,造成土著印第安人寿命短的因素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印第安保留区的土著人住房、清洁的饮用水、食品安全和土著人医疗保健条件都极为恶劣,如加拿大饮用自来水最危险的城市,安省纳斯坎塔加原住民地(Neskantaga First Nation,Ontario)从上个世纪开始便一直饱受干净自来水匮乏的痛苦,这里三分之二的人过去十年来一直生活在自来水含致病菌的警报之中。 

没有工作的First Nations,可以在保留地领取一定数量的“福利补助”,虽然不多,也够一家人衣食之需。 

这是加拿大政府的福利政策,表面看来不错,实际后果是消极的。 

因为这种政策容易引起其他各族劳动者对她们的不满,也容易养成First Nations自身的依赖思想,泯灭他们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

First Nations长期被困居于保留地和贫民窟中,接受“福利补助”,终日无事可干,尤其青年感到困顿苦闷,看不到自己的前途,于是很容易走向酗酒、犯罪、家庭破裂、滋事生非。因此这种作法遭到许多觉醒了的First Nations的反对。他们要求民族权利,反对民族歧视,希望得到更多受教育和就业的机会,而不是福利补助。 

曾几何时,First Nations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他们顽抗强敌,他们团结一致。但他们现在却是一盘散沙,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领袖,受到歧视。 

现在,他们近似于一个隐形的民族。他们走在我们中间,但我们却毫无察觉。 

曾有一位被中国记者采访的First Nations商人如此说过:“中国人之所以可以起来,是因为你们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有很多榜样,当处于低谷时你们可以找到一个榜样、有一个希望。可我们没有历史,也没有榜样,当处于低谷时,我们的年轻人不知道怎么办,也看不到希望,因此他们就很容易沉沦、自暴自弃、严重的就自杀。我们去部落里做义工,就是要给这些年轻人做榜样,让他们奋发图强,让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 

那么First Nations的历史到哪里去了?他们的民族荣誉感和文化精神为何在逐渐消失? 

这可以追溯到历史上唯一的一次美国与加拿大之间的战争。 

(在下文,因为会涉及到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情况,所以有时作印第安人称呼。) 

也许很多人听说过,“多伦多(Toronto)”这个名字源自北美印第安人的词汇“toronton”,意思是“相聚的地方”。 

但很多人不知道这背后的故事。 

最初,这个城市只是英国殖民者的一个港口,被命名为“约克”。 

1812年,约克被美军侵略并占领。美军在城内烧杀劫掠,6日后撤退。事后,愤怒的加拿大民兵在英军司令的带领下大举反击,一路杀到了华盛顿,以牙还牙,将美国白宫付之一炬。 

在这场战争中,两座城市被焚烧,但最大的战败方却不是两座城市的人民,而是原本和这一切毫无瓜葛的原住民。 

当美军入侵时,加拿大的第一道防线是一支仅有1300人的队伍。而在这支队伍中,只有300名英国正规军,400名加拿大民兵。剩余的600人,全部都是First Nations。

First Nations作战勇勐,每次号角吹响时,指挥官都让他们冲在最前方,还命令他们像野兽一样大吼大叫,给敌人造成恐惧感。

由于冲在最前方,First Nations充当了肉盾一样的角色,死伤无数却没有人记得他们。而战后,英军又会故意命令幸存的印第安人将战俘的头皮割下来,以震慑敌人。

英军还特别绘制了类似的宣传画,散布在美军中间。这样一来,美军所有的恨都集中在了印第安人身上,与其立下了不共戴天之仇。战争结束后,加拿大与美国达成了互不侵犯的共识。而政府美其名曰感谢First Nations的贡献,但实际上却是为了从名字上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于是将“约克”重新命名为“多伦多”。

战后,牺牲最多的First Nations被抛弃在了一旁。加拿大不屑于再和他们为伍,美国更是对他们恨之入骨。 

从1820年开始,针对印第安人的种种暴行开始在北美大陆泛滥开来。美国成立了“印第安人事务局”,开始夺取印第安人手中的土地,将印第安人驱逐到保留区内。1864年,双方战争彻底爆发,直至1880年为止。这期间,数次出现美国在屠杀印第安人上花的军费超过了加拿大一年的国库收入的情况。 

1880年,美军使用围剿印第安人主要食物——北美野牛的方式,断绝印第安人食物来源迫使其投降。到1880年,北美野牛从原来的1300万头降至不足1000头,基本绝迹。此办法确实发挥了效力,失去食物的印第安部落纷纷放弃了抵抗。 

据诸多史料记载,大批的印第安人为躲避战乱而向北逃亡,最终逃到了加拿大境内。因为在他们看来,加拿大对印第安人还是很仁慈的。

1876年,一家美国报纸如此形容:“在加拿大,白人和印第安部落之间的关系是那么的平静,但在我们这面却可以用背叛,浪费和流血来形容。” 

而1866-1890年间,美军和印第安部落冲突共有935次,而加拿大却只有7次。 

于是自然而然的,印第安流亡者们将加拿大视为乐土,认为他们在这里会得到保护和尊重。但这些流亡者错的很离谱,加拿大对于印第安人并非仁慈,只不过他们的残忍以另一种方式体现。

假如说美国对印第安人的屠杀是野蛮的战争,那么加拿大政府对印第安人的所作所为,便是文明制度下的文化灭绝。 

那是加拿大历史最为黑暗的一面,也是最隐蔽的一面。加拿大印第安事务部为了掩盖这一事件,曾经焚毁20多万份文件。

这,便是臭名昭著的“印第安人寄宿学校”。

19世纪,加拿大政府深信原住民的文化是低等文明。原住民只有学会英语,按白人的方式生活才能够获得成功融入主流社会。

于是,一个名为“激进同化”的政策就此因运而生。政府认为孩子们比成人更容易塑造,便将原住民儿童送入寄宿学校对他们进行所谓“开化”教育,从摇篮里扼杀他们的文化,最终达到对原住民实行文化上的灭绝。 

1870年开始长达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加拿大各地总共建立了139所这样由联邦政府出资、教会开办的学校。而这些寄宿学校,几乎是纳粹集中营的伟大先行者。

期间,约有超过15万名原住民儿童被强行带离了自己的家园,然后被送入寄宿制学校,这些孩子都在5-16岁之间。由于是强制性的,因此原住民家庭如果不主动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寄宿制学校的话就要坐牢。 

这些儿童无法与家人见面。便想要逃出寄宿学校回家,很多儿童都是在逃亡路上,再也没了音讯,生死未卜。 

学校里严禁讲母语,凡讲母语者就会受到鞭打或者用肥皂洗舌头等体罚。学校的教育质量也极差:课程主要是死记硬背,老师完全不具备授课的能力,教室也异常拥挤。许多学校都是“半天授课”,学生上半天课,其余时间则做饭、清洁以及做一些其他所谓“职业培训”的工作。学校也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食物,据一名幸存者说他们日常吃的只是鱼的鳞屑和骨头与面参杂在一起。他们一年中只有在复活节那天才能吃到鸡蛋,只有在感恩节那天才能吃到鸡肉。 

到1950年代,由于寄宿制学校资金严重不足,学生纯粹变成了打工挣钱养活学校的苦力。孩子们被圈养在学校里,做工厂工人的活。寄宿制学校老师则完全化身为了残害儿童的魔鬼,将孩子们作为发泄的工具。三万多人在寄宿学校里受到教会人员的虐待、体罚,甚至性侵犯。 

一个世纪以来,记载在案的大约有超过6,000名儿童在寄宿学校死亡。但实际数据却远超6000,可由于有关寄宿学校儿童死亡的报道非常之少,死亡记录也不会被保存。其中大部分死于疾病,包括肺结核和西班牙流感,其他人死于营养不良、火灾或其它事故。1937年,四名8岁到9岁的男孩子在逃跑的过程中被冻死,他们尸体被发现后,土着人寄宿学校的条件引起社会的注意,但没有带来任何变化。由于20多万份文件都被加拿大印第安事务部所销毁,最后具体有多少孩子死在了寄宿学校至今仍旧是个迷。 

有报道称,在其中几所学校,原住民学生们“像苍蝇一样死去”,死亡率高达60%。 

由于学校不愿支付运送遗体的费用,死的孩子被埋在学校的坟地里,随着学校的废弃而被人遗忘。 

“我们被装上一辆大卡车带走。我还记得父亲母亲看我的眼神。我记得那时悲痛的感觉。我所在的那辆大卡车上,满是正在哭的孩子们,我和他们一起痛哭。” 

——Alma Scott,原住民寄宿教育的一个幸存者,她在5岁那年被强制带到了寄宿学校。 

“他们只给了我一个号码,一个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号码。他们对我说:这是你的号码。当我们叫这个号码时,你知道的,那就是你。这个号码就是16,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个数字。” 

——Lorna Morgan回忆进入肯诺拉原住民寄宿学校时的情景。 

“在那些日子里,你需要学习,不然你的头就会被敲打。不管怎么样,你学习一切,你学会如何服从。你不可以打破规矩,你要服从。这真的会让你感到恐惧,非常的恐惧。” 

——William Herney回忆最初在寄宿学校的日子。 

印第安部族首领维农.杰克斯在上个世纪50年代上过寄宿学校。他说,有三年的时间,他被不同的教员性侵。“我在恐惧的生活中长大。躺在那里,有人正在走近你,你听得见脚步。你知道那大概在几点钟,你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他曾经两次试图自杀。 

他的学校在一个离大陆8公里的岛上。有两个同校的女孩子有一天找到一条船,决定逃跑。她们约杰克斯一起走,但他退缩了。两个女孩子在途中溺亡。 

一个名叫鲁斯.摩西的前寄宿生曾经在离开学校后给联邦政府写了一封信。学校里,年纪小的孩子如果尿湿了床,会被涂一脸自己的小便。 

他在信中说:“这样的状况是教会,印第安事务部和加拿大公众的耻辱。总有一天我要告诉人们事情的真相。” 

摩西已在三年前去世,代他说出真相的是他的儿子。 

加拿大最后一所印第安人寄宿学校在1980年关闭,而在1880-1980年这一百年间,5代印第安人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 

由于学校对这些孩子进行了洗脑,逼他们接受了“白人至上,印第安人是罪恶与肮脏”的想法,这些印第安儿童在返回自己的部落后仍然拒绝承认自己的文化。

他们对自己的文化感到羞耻,不敢在人前说母语。据调查,在那100年间,至少10个曾经盛极一时的原住民语种消失,出现了极大的文化断层。 

而且虽然政府关闭了原住民寄宿学校,但“原住民寄宿学校”的思想却以其他形式存活了下来。 

在文章最开始提到的Thunder Bay便是其中一个例子。 

九十年代,在第一民族大会和因纽特人组织的支持下,寄宿学校的8万名幸存者们把联邦政府和教会告上了法庭,这是加拿大历史上最大的一起集体诉讼案。 

官司打了十年,最后双方庭外解决,达成了“印第安寄宿学校和解协议”。根据协议,政府同意向幸存者支付总额达19亿加元的财政赔偿 (人均赔偿额为11.6万加元),并成立了加拿大真相与和解委员会(The Truth and Reconciliation Commission of Canada/ La Commission de vérité et réconciliation du Canada)。 

根据这一协议,2008年6月11日,加拿大总理哈珀代表加拿大政府在议会向土着人寄宿学校的学生和他们的家庭进行了正式道歉。哈珀在全国电视讲话中承认土着儿童在寄宿学校的遭遇是加拿大历史上悲伤的一页,他表示: 

“今天,我们认识到,这一同化政策是错误的,造成了巨大伤害,对此我们深表歉意”。 

在2016年联邦预算中,总理杜鲁多做出了一个惊人之举:他宣布在未来5年内,原住民将得到84亿加元拨款,其中26亿加元将用来提高小学及初中教育质量。其余的资金将用来提升饮用水质、家庭及儿童服务和住房质量。 

这项被称为“具有历史意义的投资”,将会改革原住民的生活状态。但同时,这也要求政府方面的执行人员有极强的协调和实践能力。 

今天,First Nations仍在挣扎着。在一部2010年的纪录片中,一个镜头令笔者印象深刻:一位垂朽的印第安老人仰望着天空,不停地重复着一句话:we will be free,we will be free。我们终将自由。 

在加拿大印第安人中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曾几何时,世界上的树都永不枯萎,四季常青。但有一年冬天,一只神鸟来到了人间。这只鸟先找到了一棵柳树,希望柳树能收留它,在冬天让它有一个取暖的地方。 

柳树拒绝了。 

于是鸟儿又找到了一棵枫树,提出了相同的请求。 

枫树也拒绝了它。 

就这样,鸟儿寻遍了那片土地,被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但就在寒冬(电视剧)将至的前夜,鸟儿找到了一棵松树。 

“松树啊,你可以收留我吗?” 

松树回道:“当然可以,我会保护你,你想在这里呆多久都可以,这里就是你的家,我们分享拥有的一切。” 

于是神鸟在松树的庇护下熬过了整个冬季。冬季过后,神鸟为谢恩,赐予了松树永不凋谢的礼物。至于那些曾经拒绝它的树木,将纷纷在冬季枯萎,被白雪掩埋。 

谢选骏指出:在加拿大眼里,华为的员工大概和印第安人差不多,都需要进入再教育营进行强化训练——而华为的“公主”又如何例外呢?虽然她受到“中国印第安人”的热捧,但最多就是一个印第安公主,在加拿大殖民者眼里不还是一个印第安人吗?



【059、《金融时报》的骗术】


《你没有你想的那么聪明》(2017-07-10 22:20:19FT中文网)说:

心理学家发现,我们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比我们以为的要粗浅。在解释事物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诉诸于直觉而非因果推理。

10年前,心理学家丽贝卡-劳森(Rebecca Lawson)发表了一篇有关“自行车学”的有趣论文。她提出了一个简单的问题:人们能否画出自行车的基本构造?

包括那些自信能画出踏板和车前叉的人在内,大约40%的人发现他们画不出来。基本错误包括画出同时连接前后轮的车架,这样的自行车是无法操纵的,还有画出同时环绕前后轮的链条(问题同上)。甚至连自行车手也犯了难。

“看起来,很多人几乎完全不了解自行车的工作原理……尽管自行车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事物,大多数人也学过怎么骑自行车,”来自利物浦大学(University of Liverpool)的劳森总结道。

哪怕是对寻常事物的工作原理,我们个人掌握的知识也是粗略和浅显的。就个体而言,我们都是浑噩无知之人,却总能把智慧汇集起来,然后厚颜沉浸在这种集体荣耀之中。劳森发现的这种现象,在最近一本新书中得到详细阐述,这本名为《知识幻觉》(The Knowledge Illusion)的着作揭露出我们的智慧是假象。

本书的两位作者——心理学家史蒂文-斯洛曼(Steven Sloman)和市场营销研究人员菲利普-费恩巴赫(Philip Fernbach)提出,知识是一种集体努力,但我们对我们自己掌握的知识之少却认识不足。智慧来自于外部,而非来自我们自身,因此这本书的副标题是:为什么我们从未独立思考?

在劳森提出她的自行车挑战之前,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弗兰克-凯尔(Frank Keil)已经指出,我们对拉链、手机和抽水马桶等寻常事物的工作原理的理解并不扎实。人们几乎无一例外地认为他们能够解释这些事物。但当他们真的坐下来试图清楚地说明其中原理的时候,大多数人都被难倒了。

凯尔和他的同事列昂尼德-罗森布利特(Leonid Rozenblit)把这种现象叫做“解释深度的幻觉”(illusion of explanatory depth),他们对此的定义是“大多数人感觉他们对世界的理解非常细致、连贯和有深度,但实际情况比这差远了”。我们对我们所掌握知识的反思或者检查是远远不够的。

这种现象——它也表明人们在自己的不足暴露后会对自己的认知更谦逊——对于我们思考政策的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费恩巴赫教授和他的同事们此前进行的研究表明,在医保筹资方式或碳排放交易系统等问题上持极端立场的选民,会在被要求解释这些政策后变得更温和。看起来,被强制进行“因果推理”或许能够缓和激进的想法。

“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也值得一提:最无能的人往往也是对自己的能力最自信的人。换句话说,最无知的人也是最意识不到自己的不足的人。在某种程度上,这是说得通的:只有获取知识,才能看到差距。非常能干的个人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能力——如果一名宣扬某项事业的政治人士承诺一个天堂却完全不提隐忧,有必要记住这一点。

凯尔教授认为,当被要求解释事物的时候,我们并不进行因果推理——这就是我们如此不擅于此的原因——而是凭直觉做出反应。这是因为,世界是一个建立在海量的复杂因果关系之上、由相互关联的事物和活动组成的极其错综复杂的网络。我们诉诸于直觉——即时抽取我们更了解的信息的本能——是一种减少认知超负荷的明智做法。

当然,科技让我们能够更广泛、更快速地接触更多信息。在谷歌(Google)上的每一次搜索,得到的每一次回答,都会维持和深化一个人对于自己怀才不遇的信念。不过要记住,这是一种错觉。科技只是强化了一种谬见:在一个愚蠢的世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像爱因斯坦那样的指路明灯。

谢选骏指出:法国剧作家莫里哀(1622—1673年)的《吝啬鬼》里的主人公阿巴贡有一句名言:“人活着不是为了吃饭,而是吃饭为了活着。”又馋又懒的法国人把这句话当作嘲笑的对象,其实现代医学证明,这句话才是对的,所以现在的富人都选择减肥而不是增重,结果“老板肚”反而成了歧视的对象。但是,盛行啤酒肚的英国《金融时报》还是不懂这个粗线的道理——“人活着不是为了求知,而是求知为了活着。”人类,天生就不是为了“客观地认识”而发展起来的,而是在“主观地意识”中繁衍的。《金融时报》故意扭曲事实真相,无非是骗人多买一点他的报纸——但问题是,《金融时报》读的越多,老百姓就越是被内线交易的金融骗局牵着鼻子走,永远贫困、不得喘息。



【060、《金融时报》偷学互联网】


《英媒:巴菲特如何破坏美国资本主义》(2017-9-15星岛环球网)报道: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9月12日刊发作者罗宾·哈丁的文章《巴菲特如何破坏美国资本主义》称,无论你如何仰慕巴菲特,他的影响力也有阴暗面。他以避免竞争为核心的主张正在向整个美国经济体传播;同时他也不开办企业或投资新思想,而这些才是美国需要的。

文章作者称,自己从小到大最崇拜的人是沃伦·巴菲特——史上最伟大的投资家。他的成就是杰出的。市场难以驾驭,但巴菲特却一次次打败它,仅仅凭借他的智慧与魅力赚取了750亿美元的身家。

巴菲特主义让美国痛苦

现年87岁的巴菲特对美国的商业和金融发挥着巨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通常是正面的。他告诫人们注意金融衍生品的危险,并教导公众长期投资于低成本的指数基金。

文章称,但无论你如何仰慕巴菲特,他的影响力也有阴暗面,因为无数投资类图书推崇的巴菲特主义的核心是避免竞争,并让实体经济中的资本投资最小化。

文章称,近期的大量研究显示,竞争减少、利润提高和投资疲软这些因素正让美国陷入痛苦。

一些经济学家绘制的图表显示了企业加价的上升,从1980年的18%,上升到今天的67%。企业加价是同利润空间有关的一个指标。在布鲁金斯学会上周发布的一篇论文中,经济学家揭示了投资相对盈利率一直下降的情况。这些趋势并非巴菲特所引发。然而,这些趋势对他的财富至关重要。

巴菲特非常坦诚地承认,他希望减少竞争。他称之为“加宽护城河”。他在2007年说:“我不想要一个会被竞争者轻易围攻的企业。我想要一个周围环绕着一条护城河的企业,而有价值的城堡就矗立在中间。”

文章称,他告诉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管理人员每年加宽他们的“护城河”。因此,巴菲特对优良管理的定义非常明确。如果你有高效的竞争对手,你就做错了。

巴菲特最受称赞的收购案之一是对时思糖果公司的收购。1972年,他花2500万美元买下这家企业。巴菲特每年都提高价格。该企业的品牌非常强势,尽管销售增长很少,利润却增长有力,几乎不需要任何资本投资。巴菲特去年说:“理想的企业就是不花资本却依然增长的企业。”

文章称,无疑,他的话对投资者来说是正确的。对一个经济体来说,它创造了这样的模式:低投资产生高利润。在爱丽丝·施罗德为巴菲特撰写的传记《滚雪球》中,商业伙伴查理·芒格的话真是一语中的:“芒格总是取笑巴菲特说,他的管理技巧就是从一个企业取出所有资金并提高价格。”

如果巴菲特以他的聪明才智发现了一些的确不同寻常的企业,并以便宜的价格买下它们,这没有问题。但他的追随者正在将他的方法向整个经济体传播。

应更多推崇实体经济

文章称,如今,巴菲特理财有两种主要途径。一方面,他在投资实物资产,尽管只有在电力和铁路等受到监管的行业,回报才在较大程度上受到保障。另一方面,他正同巴西私募股权企业3G资本公司合作,而3G资本公司在大幅削减成本,并提高汉堡王与食品企业卡夫亨氏的利润。

现在,卡夫亨氏的营运利润率为23%,它在有形资本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回报。在一个竞争性市场中,这种高利润应该会为竞争对手提供一个机会,以进行投资和窃取市场份额。

相反,联合利华公司和雀巢公司等卡夫亨氏的竞争对手却受到了来自所有者的压力。它们的所有者是一些指数基金,以及像巴菲特那样的人。这些所有者要求它们也实现那种超高利润。如果对手们也进行缩减,而不是投资和竞争,那么卡夫亨氏可能会缩减更多。一种巴菲特均衡正在形成之中。

文章称,要明确的是,这不是导致美国出现投资减少、利润增加的唯一原因。对这种情况也没有简单的解决办法。做好反垄断会有帮助,但最近有关全面修改竞争政策的一些建议站不住脚。虽然把缺乏竞争同机构基金间相互持股相联系的研究很有趣,但它没有抓住3G资本等私募股权运营商的现实意义。

文章称,我们可以决定要崇拜谁。巴菲特在获取垄断利润方面出类拔萃,但他不开办企业或投资新思想。美国有很多创办企业和投资新思想的企业家。埃隆·马斯克正在投资两个极具风险又充满竞争的行业:汽车和太空。就连受到很多批评的科克兄弟也将他们大部分财富建立在对实体经济的投资上。颂扬这类企业吧。这种企业才是美国需要的。

谢选骏指出:早在五六年前我就写过《巴菲特学毛泽东死不退休》,现在,《金融时报》终于姗姗来迟,向我看齐了。巴菲特破坏美国资本主义,是其垄断财富的企图造成的。就像美国的银行家们及其操纵的国会,投机赚了钱归自己,投机赔了本归社会,和中国的权贵资本主义如出一辙——所以我称之为“全世界资产者联合了起来”。呜呼哀哉。没有全球政府,就管治不了他们的恶行。看来,《金融时报》确实偷学了互联网!

附录

巴菲特学毛泽东死不退休

谢选骏

2012年2月28日

美国“股神”巴菲特原先预测,美国房市现在开始复苏,不过他现在又说自己大错特错了,在这一正一反之间,他的钱包倒还是鼓起来了。

巴菲特在每年一度写给伯克希尔·哈撒韦投资公司股东的信中说,他相信美国的不动产市场,终究还是会复苏,到时候,失业率也会下降,不过他没有预测,大家究竟还要等多久。巴菲特说,美国的房地产依然深陷不景气,不过他预测房市最终还是会因为人的因素,而被带起来。巴菲特解释说,在生活艰困时期,手足亲戚可能会相互扶持,不过人毕竟是人,住在一起,彼此的容忍,很快就会被消磨光,该买房子的,最后还是会去买房子。房地产的春燕延后到来,让伯克希尔·哈撒韦损失惨重,因为它旗下有不少企业,对营造业仰赖很深。

巴菲特已经81岁,企业接班问题,这些年愈来愈引人关注,他向股东保证,对接班人选,他心中已有定见,只是还没有公布,因为他还没打算要退休。

81岁的巴菲特还没打算要退休,这不禁让人想起了毛泽东的死不退休。

和毛泽东相比,邓小平有些进步了,知道应该伪装一下,退居二线。在这种意义上,巴菲特比邓小平都不如,连伪装都懒得做。虽然巴菲特可以争辩说,他这只是赖在私营企业不走,但是毛泽东也可以说,天下是他打下来的,就像打下了一只什么鸟,因此整个中国都是他毛老头的私营企业……

81岁的巴菲特还没打算要退休,这不禁让人想起,如果他有了毛泽东那样的权力,是否也会发动文革,妄想长生不老/如果他有了邓小平那样的权力,是否也会发动六四屠杀,专门歼灭比他年轻的人们。

巴菲特的老人政治,也像毛泽东、邓小平的老人政治一样,付出的代价相当惨重。

2012年2月27日,巴菲特掌管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近日发布了2011年第四季度财报,由于旗下保险业务疲软及金融衍生品业务的亏损,公司净利润下滑30%。巴菲特被迫在公司网站发表了2012年致股东公开信,宣称该公司董事会已为其物色到接班人。该文为巴菲特亲自撰写,长达20余页,可见巴菲特尴尬之至。

财报数据显示,由于该公司旗下保险公司的业务疲软以及金融衍生品业务出现的亏损,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净利润从上年同期的43.8亿美元下滑至30.5亿美元,下滑30%。财报显示,该公司旗下的保险业务在第四财季的亏损达到了1.07亿美元,而在上年同期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该业务的盈利为4.14亿美元。其亏损主要是由旗下汽车保险商G eicoC orp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再保险集团(B erkshire H athaw ayR einsurance G roup)导致的。

数据还显示,伯克希尔·哈撒韦旗下公用和能源业务部门的盈利同比下滑8.1%至3.16亿美元。但81岁的巴菲特好像对此已经麻木不仁,在其公开信中表示“我们主要业务去年表现良好。”他甚至还在信中宣布了两大重要的投资:第一笔投资是以50亿美元收购美国银行6%优先股,同时获得可在2021年9月2日前以每股7.14美元价格购买7亿股美银普通股的权证;第二笔投资是收购6390万股IBM的股票,成本为109亿美元。目前伯克希尔公司已拥有四家公司的大量股份,其中美国运通占比13%,可口可乐8.8%,IBM 5.5%,富国银行7.6%。

股神同志此次还在信中为其投资的失误,认了错。他坦承在德克萨斯州公共事业企业能源未来控股公司上投资受挫,他斥资20亿美元购买的企业债券现今市值8.78亿美元。巴菲特说,从大的方面来说,这家公司的前景与天然气价格联系在一起,而气价在其购买债券后不久就下跌且持续低迷,尽管自购买债券后该公司每年收到约1.02亿美元利息,但除非气价大幅上升,否则公司支付能力很快将告罄。我们在2010年对这笔投资减记10亿美元。去年又增加减记3.9亿美元。巴菲特说:“不论事情今后发生成什么样,我在购买债券时完全错误估计了盈亏可能,这就是董事会主席犯下的一大失误。”

巴菲特还坦言,自己之前“房地产市场开始复苏”的这一预测完全失败。但他坚信,房地产市场终将复苏并帮助拉低美国失业率。至于复苏时间,他不再预计。巴菲特说,人们在经济不确定期倾向于推迟消费,但最终一切会结束。对房地产市场而言,人们终会发现,为省钱而选择与配偶的父母或子女的配偶一同居住已经“失去吸引力”。

巴菲特在公开信中表示,董事会已物色接替他出任下一任行政总裁的人选,但他并没有透露进一步的详情,只表示目前还有两名后补人选。巴菲特说:“董事会对于谁会成为我的继任者,出任公司CEO抱有同样的热情,他必须是一个董事们充分了解,管理技能和个人品质得到董事尊重的人。我们还有两个出色的超级替补,一旦责任交接的时刻来临,我们可做到无缝传承,而伯克希尔的前景将依然光明。”巴菲特还提到,新获聘任的投资经理康姆斯及韦施勒都拥有卓越的投资技能和对伯克希尔的责任感,“他们的智慧、判断力和魅力,足以使他们在我和查理不再经营伯克希尔后掌管我们的全部资产组合。”

至于巴菲特的接班人会不会成为刘少奇、林彪那样的牺牲品,或是胡耀邦、赵紫阳那样的替死鬼,只有天晓得了。在巴菲特身上,我们看到了可悲的人性,那就是紧紧抓住权力,到死方休。



【061、《金融时报》隐瞒了最大的礼物】


《西方对中国崛起的神助攻》(2018年3月12日 《金融时报》爱德华·卢斯)报道:

西方试图遏制中国崛起,却一直在神助攻。进入21世纪以来,西方已送出三份大礼,特朗普可能是第四份。

大部分都是不经意间的神助攻。不过,即使西方有意帮助中国,他们也无法做到更好了。起初我们认为中国会有意识地重新塑造其在我们眼中的形象。我们只需要从旁轻轻推一把。这个想法显然破灭了。之后我们又转而认为,历史会把中国引向自由民主的终点——无论中国是否知道自己的命运。这个想法也破灭了。

最终,我们放弃努力。中国在暗中谋划自己的非西方路线。我们只能——怎样?读者应该自行填空。我们可以轻轻松松地把一切都怪罪到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头上。的确,这位美国总统拟议的钢铁和铝关税可以作为研究附带损害的经典案例。但特朗普只是把糟糕的局面搞得更坏了。这个烂摊子是在他上台之前就存在的。对于西方的错误,各方都难逃其咎。所有人的指纹都赫然在目——美国、欧洲、新自由主义和社会民主。

上述每一个都对局面变得对中国有利起到了一定作用。我们进入21世纪还不到20年,但西方已经给中国送上了三份大礼。特朗普正在做的是送上第四份大礼。

第一份大礼是2003年伊拉克战争,这场战争带来的伤害远远超过了特朗普迄今为止的所作所为。正如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的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Donald Rumsfeld)所说的那样,伊拉克战争使得西方内部出现“旧”欧洲与“新”欧洲之间的分裂。这场战争还造成美国及其盟友直接支出超过1万亿美元——机会成本更高。伊拉克战争还暴露了西方军事硬实力的局限性。你无法拿枪逼着别人实行民主。在中国的观看下,西方挥霍了自己的硬实力和软实力。

第二份大礼是2008年金融危机。这场危机戳穿了西方中产阶级越来越富有的神话。正如美国投资人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所言,当潮水退去,我们会看到有多少人在裸泳。西方消费者一直在寅吃卯粮。很多人仍然把随后发生的事称为全球经济衰退。事实上,这只是大西洋衰退。中国仍然保持强劲增长。就在西方削减发展贷款时,中国填补了这个缺口。从非洲到中亚,民主制度的魅力减弱。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去年最终定名。但这项策略已至少存在了10年。上个月,民主监督机构“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宣布,全球自由度连续第12年下滑。

给中国的第三份地缘政治礼物是西方正在兴起的民粹主义反弹。无论你将其追溯至英国退欧公投、还是特朗普在美国大选中获胜,其真正的源头都还要更久远得多。在本世纪大部分时间,人们对西方制度的信任一直在下降。我们不再相信我们的领导人为我们服务。刚刚举行的意大利选举是对西方技术官僚阶级最新的谴责。世界其他地区正在密切关注着意大利的局势。中国国家主席在全球的支持率高于美国总统,这是有记录以来的第一次。这部分(尽管不是全部)源于特朗普与真相的尴尬关系。人们很容易嘲笑那些认为他“说实话”的人。他们的意思是他说话直率。即使在特朗普说谎时,人们也很容易理解他的意思。可惜的是,世界其他地方对他的话听得太清楚了。

特朗普是西方送给中国的最大礼物吗?这取决于他走到哪一步。就目前而言,答案是肯定的。美国的优势在于其联盟的力量。中国唯一签署条约的盟友是朝鲜。特朗普越是削弱加拿大和德国等盟友,习近平就越容易完成走向全球中心舞台的任务。他是中国威权主义的啦啦队长。特朗普谈到习近平取消中国国家主席任期限制的决定时表示:“我认为这非常棒。或许我们有一天也会试试。”特朗普的一些批评者因此感到恐慌,这是没必要的。即使他是认真的,他让自己成为美国终身总统的机会也很渺茫。问题在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正在把特朗普的话当真。

如果我是中国异议人士,我会考虑改行搞园艺。美国不仅失去了对海外民主人士的信心,而且它也不再信任本国的民主体制。就目前而言,美国就是那个没穿衣服的皇帝。

谢选骏指出:显然,英国的《金融时报》代表金融骗子发言,他们把异议看做一项牟取暴利的投机职业。因此,他们隐瞒了“西方对中国崛起的最大神助攻”,那就是在六四屠杀之后不过十二三年,就奖励共产党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结果让孙悟空钻进了铁扇公主的肚皮,从此,“美国衰落、中国崛起”的大局定矣。以此为题,我在2007年就写了一本书。但是,《金融时报》为什么要刻意隐瞒这一点呢?这是否因为“奖励共产党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是出自《金融时报》及其同类项们的倡议呢?



【062、《临刑会见》的主角热爱死亡】


《临刑会见》(Interviews Before Execution)是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所播出的谈话节目。此节目在2006到2012年间于河南省播出,由新闻从业人员丁瑜主持。此节目主要针对在中国河南省因为直接暴力杀人致死而遭判死刑的囚犯,对他们进行采访,给他们一个在行刑之前跟亲人交流的机会。常常采访之后很快就要执行死刑——通常在几个小时之前。此节目的开设目的是为了透过像民众展现犯罪后需要承担的后果,来警醒可能犯上类似罪行的人。

制播历程

临刑会见首播于2006年11月18日,播出时间固定于周六傍晚。在每星期之初,丁瑜与她的同事们会研读法庭记录,寻找被判处死刑的囚犯作为可能的受访者。在节目播映的当时,中国有55种可被处以死刑的罪行,但此节目尤其集中于凶杀或内容本质暴力这一类证据充分、罪犯刑责没有疑点的案件。丁瑜至少在此节目采访过226个犯人,这其中包含一位杀害母亲的同性恋男性、嗜赌而绑架杀害8岁小学生的女教师、为钱杀害女朋友祖父母的年轻人及其女友、一位杀害丈夫的女性、以及一位刚满在中国最小能被判处死刑年纪(18岁)的青年男子。大部分的罪犯都在受访后旋即遭处死,不过也有少数囚犯的死刑缓期执行;如前文提到杀害丈夫的女性后来以遭受家暴不堪折磨不得已才杀夫作为理由,上诉成功获得死缓的处置。

《临刑会见》节目的播送范围仅限于河南省,这个省有大约一亿的居民,是中国最大的几个人口省之一。经常收看此节目的人数可达四千万,这样的收视人口让临刑会见成了河南收视率前十名的电视节目。收视率最高的一集主打包荣亭的访谈,他是一位杀害母亲的同性恋者。丁瑜在他受刑前做过三次的采访,丁瑜在行刑当天做最后一次的采访。这个原先便是丁瑜提议制作的系列节目,使得她成了一位家喻户晓的名人。

2012年,BBC在其频道上的“This World”节目中播映了《临刑会见》的纪录片,临刑会见开始获得国际间的关注。纪录片《临刑会见——一个中国的谈话节目》的是BBC跟大陆桥文化传媒集团共同制作,于2012年3月12日在英国的BBC第二台播出。英国的周日邮报于3月4日时,报导中国当局对于BBC在制作此片时获得许多特许的拍摄许可感到很不高兴。因为害怕这个节目会伤害中国的国际形象,当局也禁止了丁瑜以及她的同事们继续采访死刑犯。3月12日,BBC报导因为纪录片的播出吸引来的国际目光,中国当局取消了临刑会见这个节目。此节目在河南法制频道的节目表上此节目也遭到了移除。然而,法制频道后来宣称这个节目只是暂时停止播出。

《临刑会见》对主持人的要求很高,因为直面罪大恶极的死刑犯本身就需要很强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而打开死刑犯的心扉,深度挖掘他们的内心世界就更不为不易。主持人丁瑜具备多年的采访经验,挖掘能力、对话题的驾驭能力及亲和力都较强,能够以平等的态度、平和的心态,设身处地的站在受访者的角度引导对方来讲述自己的故事。

《临刑会见》开播后,迅速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应,收视率一直在全频道名列前茅。

谢选骏指出:《临刑会见》的主角不仅是那些死囚,而且更是主持人丁瑜,因为只有她才是一贯的出镜者。她如果不是热爱死亡并喜欢玩味死亡,怎么能坚持下来并且如此喜爱这个工作的呢?如何能够乐此不疲而不患上了忧郁症的呢?《临刑会见》的热播,说明中国民众同样热爱死亡,难怪在中国死亡游戏如此盛行。

丁瑜 (河南电视台主持人)

丁瑜,女,河南电视台法制频道《临刑会见》栏目制片人、主持人。

工作经历

中文和法律的双重专业为十余年的记者和主持人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新闻、专题、益智娱乐、知识竞赛、大型晚会、深度访谈——多类型节目的锻炼使其积累了丰富的主持经验;执着勤奋、认真敬业的工作态度和职业信念使其连年被评为法制频道、河南电视台先进工作者。

1994年——2000年主持新闻节目;

2001年至2004年任大型普法益智栏目《挑战60》主持人;

2005年至2006年任《法治时段——第一时间》主持人;

2006年11月至今任《临刑会见》、《走进法庭》栏目制片人、主持人,兼任频道各类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和大型活动及各类晚会主持人。

荣获殊荣

2003年主持的《挑战60——革除陋习从我做起》获“河南省好新闻”一等奖。

2007年荣获“全国优秀电视法制节目十佳主持人”称号。



【063、《马云洗脑最厉害的10句名言》的遗漏 】


第一句《马言》:“人都是逼出来的。”

第一句《遗漏》:“人都是逼出来的,但逼出来的不都是人。”

第二句《马言》:“如果你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

第二句《遗漏》:“如果你简单,这个世界就对你简单粗暴。”

第三句《马言》:“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

第三句《遗漏》:“人生没有彩排,每一天都是现场直播;人生每一个现场直播,都是下一场的彩排。”

第四句《马言》:“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会让人看出来。”

第四句《遗漏》:“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会让人看出来;怀才不像怀孕,时间再久也不一定能产下什么。”

第五句《马言》:“过去酒逢知己千杯少,现在酒逢千杯知己少。”

第五句《遗漏》:“过去酒逢知己千杯少,现在酒逢千杯知己少;过去的酒是真酒,现在的酒是假酒。”

第六句《马言》:“人生如果错了方向,停止就是进步。”

第六句《遗漏》:“人生如果错了方向,复辟倒退才是进步。”

第七句《马言》:“人生两大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

第七句《遗漏》:“人生两大悲剧:一是万念俱灰,一是踌躇满志;人生两大喜剧:成功时万念俱灰,失败时踌躇满志。”

第八句《马言》:“人生和爱情一样,错过了爱情就错过了人生。”

第八句《遗漏》:“人生和爱情一样,错过了爱情就错过了人生的停顿。”

第九句《马言》:“天下有钱人终成眷属。”

第九句《遗漏》:“天下有钱人终成钱的眷属。”

第十句《马言》:“要成功,需要朋友,要取得巨大的成功,需要敌人!”

第十句《遗漏》:“要成功,需要不成功的朋友,要取得巨大的成功,需要不成功的敌人!”



【064、《纽约时报》成了共产党喉舌】


《中国记者去美国寻找新闻自由,如今他们陷入困境》(纽约时报 2020年11月6日)报道:

中国官方新闻机构新华社2011年在纽约设立了北美总部。

十几年前,柴玉慧(音)受美国充满活力的民主价值观所吸引,从中国来到了美国。她最终找到一份记者工作,从有机会做单刀直入的报道中获得乐趣,在这里,她能以一种在中国的威权社会通常会受到阻止的方式提问。

现在,柴女士是陷入两国就外国记者权利激烈争端的100多名在美工作的中国新闻媒体工作者之一。由于受美国新限制的影响,她无法获得长期签证,已在本周决定辞去工作回中国。“没有办法计划未来,”在纽约为香港新闻机构阳光卫视报道科技新闻的记者柴女士说。“这很痛苦。”

随着美国与中国围绕着贸易、技术、军事政策、新冠病毒以及其他问题展开更广泛的地缘政治斗争,两国的新闻媒体都被夹在了中间。

美国政府已对中国官方媒体机构驻美员工人数进行了新的限制,实际上迫使一些人离美,并缩短了中国媒体工作者的签证期限。中国已驱逐了17名外国记者,包括《纽约时报》的几名记者,并冻结了其他数名记者的记者证。

中国更是长期骚扰和监视在其领土上工作的外国记者,但新一轮针锋相对的限制措施可能会切断一个深入了解中美社会的关键信息来源。在中国做报道的美国记者历来为了解中国不透明的政府提供一个重要窗口。

在美国的中国记者,尤其是那些为市场化媒体工作的记者,也能起某种作用。虽然大多数在美国的中国记者是为中国政府的主要新闻机构工作,包括新华社和中国中央电视台,但也有一些记者代表着更具市场头脑的机构,他们努力制作有深度的新闻报道。尽管必须遵守中国严格的审查制度,但他们可以起到一些帮助抵消中共宣传机器的作用。

特朗普政府说,有必要采取强硬措施,迫使北京减少对外国新闻机构的压力。批评人士则认为,这些新规定正在破坏美国作为公民自由堡垒的声誉,并给北京提供了进一步打压外国新闻机构的借口。

“这已对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理想造成了巨大伤害,”位于中国苏州的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媒体与传播研究者钱忆亲说。“所有这些观念都已在这场战斗中遭到了严重破坏。”

许多受到新限制影响的中国记者是为了躲避中国对新闻媒体的严格控制来到美国的。在中国工作的记者经常受到骚扰、惩罚和监禁。在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领导下,政府几乎完全废除了调查性报道,并要求媒体工作者对中共表现出坚定不移的忠诚。

现在,面对签证的麻烦以及他们在美国的工作受到越来越严格的审查,一些人正在考虑换工作。其他人则在制定回国计划,他们在采访中说,他们对被视为间谍和宣传人员感到厌倦。

特朗普政府试图把驻美中国记者描绘成外国特工,并将九家中国新闻机构列为中国政府的使团。国务院高级官员戴维·R·史迪威(David R. Stilwell)在上周的一个讲话中说,中国官方媒体的工作人员“伪装成合法的新闻记者,而他们真正的任务是宣传和间谍活动”。

中国记者说,这种描述过于简单。与新华社这样的官方媒体相比,市场化媒体在编写或播放内容方面有某种程度的更大自由。

“在这个大分化的时代,听到更多人的声音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一家中文科技新闻网站的记者杜晨(音)说,他今年早些时候离开美国后,一直无法拿到返美签证。

杜先生说,在美国的较小中文媒体在消除刻板印象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如果美国政府愿意进行有意义的思想交流而不是打宣传战的话,”他说,“让这些记者从美国当地做报道仍非常重要。”

美国官员本周说,他们会允许签证已经到期的中国记者留在美国,在这里申请延长停留时间,此举似乎是为了避免事态升级。许多人仍在等待美国国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对他们几个月前提交的签证延期申请作出答复。

特朗普政府今年5月作出决定,将中国记者签证的停留期限限制为90天,与他们以前拿的无停留期限签证相比大为缩短,中国对这个决定至今仍然感到恼火。中国外交部本周指责美国对中国记者进行“政治打压”,并誓言要采取报复措施。

中国已停止为仍在大陆工作的几名外国记者续签记者证,增加了他们被驱逐的可能性。中国官媒暗示,如果形势继续升级,北京可寻求对在香港工作的外国记者进行限制。香港曾是英国的殖民地,有尊重新闻自由的传统。

美国官员回应说,中国政府对他们提出的减少对外国新闻机构施压的要求置之不理。他们敦促中国官员让今年早些时候被驱逐的《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以及时报的记者重返工作岗位。这些被驱逐的记者与美国政府机构或特朗普政府没有任何联系。

“北京的行动一次又一次地证明,中共害怕独立的、调查性的媒体报道,”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的一名发言人在本周的一份声明中说。专家说,一份美国与中国缓和新闻媒体紧张局势的协议——尽管仍难以达成——最终可能会为两国开展更多的合作奠定基础。

达成某种妥协可能有助于减少两国之间在这个紧张时刻的摩擦,纽约大学(New York University)法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孔杰荣(Jerome A. Cohen)说。

“这些步骤将为一系列更重大问题上必须尝试的妥协定下基调,”孔杰荣说,他指的是气候变化、贸易、军备控制和其他挑战。

两国关系的急剧恶化一直让在美国工作的中国记者沮丧。

许多人说,他们对有机会在一个相对自由的环境中报道政治、宗教和种族分歧等各种有争议的问题表示感激,这样的报道在中国通常会受到限制。

美国对中国记者实施新签证限制——“我感到自己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里又能呼吸了,”在美国工作的中国记者海伦·张(Helen Zhang)说。“中国的新闻业没有死,而是无家可归。”阳光卫视的记者柴女士说,她正在考虑回到中国后离开新闻行业,部分原因是中国对言论自由的限制。她说,她担心美国让外国人更难在该国做报道,这是在孤立自己。

“美国应该向那些支持民主和自由的人传递积极的信息,而不是惩罚所有的人,”她说。“如果你们的政策是由恐惧驱动,由某种敌意驱动的话,那会造成非常大的问题。”

谢选骏指出:《纽约时报》所说的“中国记者”其实是“共产党喉舌”,它去美国不是寻找新闻自由,而是执行共产党的宣传任务——例如,“阳光卫视”不是“香港新闻机构”,而是中共宣传机构。现在,纽约时报却大肆报道“如今他们陷入困境”,结果就把纽约时报自己变成了共产党喉舌。



【065、《纽约时报》的假新闻似是而非】


《中国政治打压范围已扩张至海外》(2017-9-21纽约时报)报道:

就在活动人士李明哲从澳门进入中国大陆,前去与民主倡导者会面的那天早晨,他失踪了。

他重新出现在公众面前,是在177天后,上周他站在中国中部一个法庭的被告席上,承认自己在社交媒体上传播批评意见,阴谋颠覆共产党。 

目前仍不清楚李明哲是在什么情况下被羁押,但在中国政府对批评者的打压中,这个案子之所以尤其引人瞩目,是因为李明哲并非中国公民,他来自台湾,北京声称对这个自治的岛屿拥有主权。

批评人士曾警告说,中国肆无忌惮地扩大其安全部队的活动范围,遏制它认为的海外势力威胁,针对李明哲的诉讼就是一个例子。预计李明哲一案将于本周宣判。

仅最近几个月,中国不仅要求引渡在埃及留学的维吾尔族学生,还像电影一般从香港一家酒店抓走了一名亿万富翁,此举违反了允许这块前英国殖民地自行管理的协议。这位亿万富豪名叫肖建华,目前他似乎是针对大连万达集团所做具政治色彩调查的重要证人。

另外还有一个名叫郭文贵的亿万富豪,一直在美国对共产党领导层进行耸人听闻的指责,当他在美国寻求政治庇护之后,中国政府突然对其提出了强奸指控。特朗普政府与北京的关系因为朝鲜与贸易问题已经变得很紧张,郭文贵案可能会成为中美关系的一大考验。

“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加大了打压民间团体的力度,通常是通过联合国或国际刑警组织等官方渠道进行的。”人权卫士紧急救援协会(Chinese Urgent Action Working Group)的联合创始人迈克尔·卡斯特(Michael Caster)说。“不幸的是,他们非常擅长于这样做。”

人权卫士紧急救援协会为律师举办研讨会,在中国为被告提供法律援助,去年,中国强大的国家安全部逮捕了卡斯特的同事彼得·达林(Peter Dahlin),并将这位瑞典公民关押了23天后,该机构陷入了停滞。

卡斯特指出,国际刑警组织主席孟宏伟是中国国家安全机构的资深人士。人权观察组织(Human Rights Watch)近日报道,中国正在阻挠联合国机构对人权问题的调查,并阻止批评人士在听证会上作证,其中一人是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World Uyghur Congress)领导者多力坤·艾沙(Dolkun Isa)。

中国的经济和外交影响力意味着很少有国家愿意或有能力对其治外法权行为提出挑战。有些国家甚至配合他们工作。

亚美尼亚、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肯尼亚、西班牙和越南等国家也向中国引渡了数十名针对中国公民的电话诈骗嫌疑人,即便这些人像李明哲一样,都是台湾公民。

陪同李明哲妻子从台湾到大陆出席审判的台湾民间司法改革基金会律师萧逸民说:“把李明哲视为大陆中国人标志着一个重大的分水岭。”

自去年台湾选出新总统蔡英文以来,两岸关系出现恶化,李明哲一案又为此增添了新的压力。蔡英文拒绝对北京说的“九二共识”给予口头支持,中国也正式中断了与蔡英文政府的沟通。“九二共识”认同大陆和台湾都是一个中国,但是各自表述。

对于李明哲一案,蔡英文政府相对沉默。总统府发言人黄重谚(Alex Huang)说:“我们对这个案件的一贯立场都是,我们将竭尽全力确保他安全返回,同时维护国家尊严。”

中国和台湾近年来根据一个协议进行刑事调查,它要求各方在逮捕对方公民的时候通知对方。台湾官员说,中国政府最近放弃了这种外交做法。

李明哲3月份在澳门附近被捕,10天之后,台湾政府和公众才被同时告知此事。澳门曾经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像香港一样,澳门也是中国特别行政区,拥有自己的法律体系。

无论其法庭认罪的真实性如何,42岁的李明哲与中国境内维权人士接触都承担着巨大风险。李明哲是台湾首府台北市文山社区大学的管理人员,自愿参加了一个名为人权公约施行监督联盟(Covenants Watch)的维权组织,经常前往大陆。

政府任命的律师本月与李明哲的妻子李净瑜联系时,她才得知这个案子到了重要关头。国际特赦组织(Amnesty International)香港研究员潘嘉伟(Patrick Poon)说,她丈夫上个星期在南部省份湖南的岳阳市出庭的消息,她还是在律师跟她联系两天之后从新闻报道中得知的。

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庭审记录显示,李明哲认了罪。他与大陆的共同被告彭玉华一起出庭,两人都被指控使用社交媒体平台微信、QQ以及在中国遭禁的Facebook组织抗议活动。

李明哲告诉法庭,在被羁押的这段漫长日子里,他看了中国电视台的节目,发现自己被台湾的自由新闻媒体蒙骗,误解了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些错误思想,也导致我触犯一些犯罪的行为,”他说。

台湾律师萧逸民说,李明哲的熟人都没有听说过共同被告彭玉华。彭玉华作证说,他们一起在网上建立了聊天群组,组建了旨在煽动变革的掩护机构“梅花公司”。萧逸民则说没有这样的公司存在。

“他是假冒的,”萧逸民提到彭玉华时说。“这个家伙并不真的存在,他是在扮演一个角色。”

李净瑜也谴责丈夫的审判是场闹剧。她今天在岳阳的酒店说:“今天世界和我都一起见证了这一场政治大戏,也见证了台湾的核心信仰与价值和中国的差异性。”她还说,“台湾的论述习惯,在中国就是叛乱行为。”

李明哲案件与香港五名书商的经历不无相似,他们在出版了关于中国政治阴谋的八卦书刊之后,有四人在2015年秋季在这个半自治城市被人抓走。这些书刊虽然在香港是合法的,在中国却不合法。

其中一位书商李波是英国公民。另一人桂民海则已经入籍瑞典;他2015年10月在泰国芭堤雅的海边公寓消失,而他被弄回中国的方式至今尚未获得充分解释。2016年1月,他出现在中国国家电视台上,表示自己因为2003年的一起致人死亡的车祸而自愿返回接受处罚。目前他还在监狱里。

“我父亲的遭遇是一个更大的问题,”桂民海的女儿安吉拉·桂(Angela Gui)在一封电邮中写道。她一直在为他的获释而奔走。“这表明外国公民在中国国界之外也是不安全的。我觉得奇怪的是,其他政府并不担心中国这个新的、自封的世界警察角色。”

谢选骏指出:《纽约时报》经常被人说是“假新闻”的来源,这是为什么呢?上面的报道就是一个可供分析的案例。《中国政治打压范围已扩张至海外》(2017-9-21纽约时报)这一报道给人提供的“新闻要素”就是:“中国政治打压范围刚刚已经扩张至海外”。显然,这是错误的。因为“中国政治打压范围一直就包括海外”。把一直就在的东西说成是刚刚出现的东西,就显然是一个虚构,是一条假新闻了。



【066、《纽约时报》希望新疆变成中东的乱局】


《便衣警察“陪伴”我游览喀什》(2017年7月21日转载纽约时报)报道:

中国喀什,便道上,五名身穿黑色制服的警员将一名年轻男子和他的朋友围住。

这名维吾尔族男子掏出证件。那些警员此前没意识到对方是自己人——他也是一名警员,只不过身着便装。

这里是喀什,一个丝绸之路上的绿洲城镇,位于中国西部边疆的沙漠中。我和同伴自从离开当地的一家宾馆,一直被该男子尾随。我们后来得知他叫雷塞特·优素福(Rexat Yusuf,音)。从一开始,我们就知道他和他那名汉族同伴是奉命监视我们的警员。

我们一路溜达着来到重建的老城墙处,顺着台阶往上走,以便拍些照片。那两个人等在墙根下,遭遇了巡逻的警员。

几分钟后,当我们往下走到时候,同一群巡逻的警员把注意力转向我们。他们要求我们出示证件。由于我的记者签证正在更新中,并未随身携带护照——它在负责处理签证事宜的北京警察部门手中。

警方随即把我们一行——除了我,还有摄影师吉勒斯·萨布里(Gilles Sabrié)、分社研究员瓦妮莎·朴(Vanessa Piao)——带上一辆面包车,拉到警务室。我们被暂时扣下了。

以上是我最后一次以《纽约时报》北京分社社长的身份出差做报道的遭遇。这是我第五次到访位于中华大帝国边陲的喀什。我发现官员们加强了安全措施,收紧了对维吾尔人宗教活动的限制。维吾尔人大多是逊尼派穆斯林。

在街头,我看到了警方的的日常巡逻,类似于流动餐车的流动警务室,以及要求维吾尔族男子出示证件的警员。1999年第一次来这里的时候,我见过很多女人戴着全罩式面纱。现今那种景象已不复存在。此外,只有上年纪的男子和巴基斯坦商贩才留长胡子。

官员们说他们正竭力防止在维吾尔人聚居的地区发生被其归因于分离主义、恐怖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的反政府暴力事件。最惨烈的事件发生在2009年,当时,乌鲁木齐的种族骚乱导致约200人死亡。乌鲁木齐是喀什所在的新疆自治区的首府。维吾尔族倡导人士说,这些严厉的安保措施引发了不满。

我乘飞机到喀什看最后一眼,是因为它堪称我的中国经历的试金石。对千百年来的旅行者而言,位于中亚心脏地带的这座城镇,一直是一个十字路口、一扇大门,对我来说也是如此。它用自己这片伊斯兰教盛行的地区连接起中国内地和欧亚大陆。它到我以前任职的巴格达分社的距离,甚至比到2500英里(约合4023公里)之外的北京分社还近。

喀什牲畜市场的一家餐厅供应炖羊肉

第一次与喀什相遇是在1999年夏天,读完研究生的我展开背包旅行,经陆路从香港前往新德里。当时,喀什是我去往中国之外的大门——也是我在取道喀喇昆仑公路,穿越冰峰林立的萨米尔山脉进入巴基斯坦之前的最后一站。我和其他来自其尼瓦克宾馆的旅行者上了一辆大巴。那家宾馆所在之处,是英国领事馆旧址。

直到2008年8月,也就是我为《纽约时报》来到中国几个月后,我才再次来到喀什。我和北京记者团的其他成员一起飞到这里,报道一场导致至少16名武警死亡的诡异袭击。

那年秋天,我在游走于新疆南部、报道伊斯兰教所受的限制期间重返喀什。我和同伴杨曦云(Xiyun Yang,音)最终到了一名退休维吾尔族警员的寓所,和他的儿子聊起了西方的电视节目。

旧城区,一名维吾尔族男子正在火上烤羊头。

2010年,我和萨布里进行了一场始于阿富汗瓦罕走廊(Wakhan Corridor)的漫长陆路旅行,抵达喀什。在连日驾车穿越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群山之后,我们体验到了千百年前的旅行者想必也曾经历过的那种奇景——繁华的集市上,大排档散发出孜然羊肉串的香气,清凉的小巷在一处处泥墙房屋之间蜿蜒。城中很是热闹:以历时三天的宴会庆祝斋月结束的开斋节(Eid al -Fitr)刚刚开始。

那一年,官员们正在夷平大部分旧城。拆了一半的房屋伫立在废墟中。我几个月前最后一次到访的时候,旧城的那些地方已经被重建。有了宽敞的林荫道和崭新的水泥建筑。现在警方可以更容易地监控街道、部署大量人员。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警察的监视。在之前的几次旅行中,我没注意到有警察跟踪,甚至在酒店把我们的签证复印件交给当地派出所之后也没有。这一次,一走出其尼瓦克宾馆,我就看见优素福一伙人在尾随我们。

不过,与警察的徒步巡逻队相比,那都不算什么。我们在艾提尕尔清真寺(Id Kah Mosque)北边的一个市场碰到了第一个巡逻队。几名汉族警察拦住我们,要求出示证件。他们重点关注萨布里,因为他是我们这群人中明显的外国人。他拿出了自己的法国护照,他们就放我们走了。

不到一小时后,我们在城墙附近被另一个巡逻队拦住了。他们就是错误地骚扰优素福的那队人。我说我没带旅行证件,他们就把我们抓上了警车。在派出所等了一会儿之后,优素福出现了。“你们在喀什干什么?”他用流利的英语问道。他查看了萨布里相机里的照片,叫他不要拍摄任何与警方或军方有关的照片。

喀什城外牲畜市场上的牦牛和牛

然后他们开车把我们送回酒店,以便我向他们出示旅行证件。途径城墙附近一块长满青草的空地时,优素福说,“我在这儿拍过结婚照。”

我从房间拿出证件后,他们说,我们可以走了。不过优素福说,他会继续盯着我们。“对外国人来说,喀什可能很危险,”他说。“我们想保证你们的安全。”

我曾有三年半的时间报道伊拉克战争,对风险有一定的认识,但我在新疆的任何地方都没有处于危险之中的感觉。

我们在老城又转了一会儿。五名便衣警察跟着我们。我们回头看时,他们低下头,假装看手机。

第二天,一个名叫阿卜杜勒·瓦希德(Abdul Wahid)的维吾尔族导游带我们游览喀什。我们先是去了城外的一个露天动物交易市场。1999年我初次访问喀什时,这家市场还在市中心。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吉尔吉斯族和塔吉克族牧人曾在那里买卖马、驴、羊和骆驼。导游说,从那以后,这个市场搬过两次家。

优素福和另外几名警察一直跟着我们。我们坐下来吃面。

“这儿的生意很好,比以前的地方好,”卖面条的老板科里马吉(Kerimaji)说。他今年62岁,有34年的时间都在这个市场谋生。

喀什旧城重建的部分

那天下午,我们走进15世纪建成的艾提尕尔清真寺。2014年,几名年轻男子在那里捅死了伊玛目。我们通过了金属探测器安检。在院子里,我注意到走道上方有监视摄像头。老城里到处都有这样的摄像头。

在清真寺前面的集市上,我看见一个移动警亭,周围有几名警察在巡逻。一名警察走向阿卜杜勒·瓦希德,要求他出示证件。阿卜杜勒·瓦希德说他是带我们这几个外国人游览的。那名警察转身走开,走向他逮捕的一长队维吾尔族男子,带着他们去登记。

我看到的情况正在新疆各地发生。据学者雷国俊(James Leibold)和郑国恩(Adrian Zenz)去年12月在《外交》(Foreign Affairs)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称,2016年底,当地官员设立了成千上万个移动警亭,配备了数万名警察。当时,新疆党委书记陈全国正在部署严密的警察系统,和他曾在西藏部署的一样。

回到酒店后,我们与导游告别。我曾在北京遇见的一名美国外交官正在登记入住。

当天晚上,我们最后一次出去散步。我们来到阿卜杜勒·瓦哈卜(Abdul Wahab)的父亲经营的一个地毯店。瓦哈卜是我认识的一名维吾尔族年轻男子,他曾去北京卖过地毯。前不久,他去了中国东部,当时正在返回喀什结婚的路上,但他的航班因为大雾困在了乌鲁木齐。我们在这次旅行中没能见到他。

阿卜杜勒·瓦哈卜的父亲艾哈迈德(Ahmad)给我们看地毯,这时优素福走进店里。另外几名警察在外面徘徊。艾哈迈德展开几块地毯。其中有些织有新疆本土经典的石榴图案。我开始为其中一张毯子讲价。

“我觉得那个很好,”优素福指着我相中的那张地毯说。但他看到价格后摇了摇头。

我们离开时,优素福和他的同事们跟着我们。我们走进一家餐厅,去吃烤串。他们没有跟我们进去,在那个夜晚的其余时间,我们没再见到他们。

谢选骏指出:《纽约时报》用“诡异”而不用“残暴”来形容恐怖袭击,因为这些记者内心里真的希望新疆变成中东的乱局。如果那样,记者们就有机会冒着生命危险,撰写报告,以期获得普立策奖的提名。所以《纽约时报》把新疆和中东战乱地区相比,说是新疆那里很安全!他还好没有把新疆和纽约市相比,虽然纽约其实比新疆危险十倍,毕竟,新疆发生的恐怖袭击只有两百人死亡,而没有纽约的三千人死亡(2001年的911恐怖袭击)。看看他是怎么说:“我们在老城又转了一会儿。五名便衣警察跟着我们。我们回头看时,他们低下头,假装看手机。”——这确实比中东安全,要是在以色列的犹太区,持枪的警察不会回避你的视线,而是直勾勾地盯着你。“‘我觉得那个很好,’优素福指着我相中的那张地毯说。但他看到价格后摇了摇头。”——这也确实比中东友好,要是在以色列的阿拉伯区,便衣不会为了旅客而示意价格太贵,只会帮助摊贩一起劝你买东西。但是随着伊斯兰的扩张,新疆会不会真的变成中东呢?



【067、《纽约时报》又来拾我牙慧】


《美国变得和中国越来越像了》(2018年5月10日 转载纽约时报)报道:

北京的一面公告牌宣传着习近平主席的成就。 KYODO NEWS, VIA GETTY IMAGES

如今每到中国来,看着在北京上演的种种政治戏码,很难不去对比正在华盛顿发生的一切。不同的地方有很多,但我还是怀着遗憾的心情报告,两者之相似已经让人有些不安了。

让我们从这样一个事实开始,习近平主席的反腐行动近年在中国造成了一种恐怖气氛——无论是与外国人互动、说错话、还是过于奢侈的行为,都会引来政府的“反腐”侦探。

但是因为“腐败”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并且可以用来除掉任何人,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人们不知道界限在哪里,所以他们更加谨慎。因此在北京的一周里,我最常听到的话就是,“你不会引用我这句话吧?”

但是,如果说中国人害怕互相交谈,在美国,我们已经忘记了应当如何交谈。

如今在华盛顿,人们被邀请参加晚宴或公众集会时总会暗自思忖:“我希望他们那些人都不会去。”这里的“他们”并不是不同信仰或不同种族的人——这已经够糟的了——只是来自不同政党的人。

换句话说,无论在北京还是华盛顿,自我审查和三缄其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普遍——但二者是出于不同的原因。在北京,这样做是为了不被捕。在华盛顿,这样做是为了不陷入争吵。然而,在这两种情况下,最终的结果都是越来越没有人敢于跨越意识形态障碍,说出真相。

同时,在今天的中国,如果你是党政要人,就必须执行执政党的路线,否则可能很快就会遭到清洗或监禁。在今天的美国,如果你是共和党众议员或参议员,你也必须执行执政党的路线,否则可能很快就会遭到清洗,或在党内初选中落败——抑或得到来自总统的一则推文。

但是有一点不同:在中国执政的共产党中,批评国家主席从来是不安全的。在美国执政的共和党中,如果你快死了、快要退休、或者是在私下里,那么你还是可以批评总统的,或是秉着自己的良知投票。

或者,正如病入膏肓的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参议员在新书中所说:“这是我的最后一个任期……我比那些即将再次面对选民的同僚更自由。我可以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用太担心后果。我可以秉着良知投票而不用担心什么。“

中国政府会毫不犹豫地推出政治宣传,支持政府或捍卫中国的利益,不管它们究竟是不是真相。唐纳德·特朗普和他的白宫也是如此。上周《华盛顿邮报》报道说:“根据‘事实核查’栏目的数据库对总统所有可疑言论的分析、分类和追踪,特朗普总统宣誓就职后的466天内,做出了3001项不实或误导性声明。平均每天接近6.5项。”

我估计习近平主席在公开声明中违背真相的平均次数比特朗普总统还要多。

但是,中国的中央电视台在报道习近平时充满阿谀,从不质疑,这和“福克斯与朋友们”(Fox & Friends)栏目以及肖恩·汉尼蒂(Sean Hannity)讨论特朗普时的奉承和从不质疑没什么两样。

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认为美国像我们自己所想的那样,是一个“特殊”的国家——他们现在已经准备这样说了:而且是大声地说。让我震惊的是,在我参加的清华大学研讨会上,有那么多官员和专家非常愿意大胆声称,他们自上而下的一党体制和国家指导下的资本主义优于我们的多党制、民主体制,以及自由市场系统。

他们经常提到的两大证据是,他们从未像我们那样经历过2008年经济危机这种事,他们的制度从来不会产生唐纳德·特朗普这种散漫、不诚实和不稳定的领导人(至少从毛泽东之后就没有)。

在这一点上,我经常提醒我的中国对话者,要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保持更谦逊、谨慎的态度。他们的一党制、一人决策系统可以快速做出重大决策。但它也可能快速做出错误的重大决策。例如,彭博新闻社(Bloomberg News)2月份报道称:“2008年,中国的债务总额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1%。到了2017年年中,这个比例已上升至256%。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担上如此巨额债务的国家通常面临着硬着陆。”

但是,为了避免在中国以及全世界造成真正的经济危机,习近平和中国共产党至少刺激了中国的经济。而特朗普和共和党刚刚给美国增加了1.5万亿美元的债务,用以弥补给企业和个人减税造成的亏空,而此时,我们的经济已经开始增长。特朗普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知道,任何繁荣都会归功于他——而且,当我们不得不勒紧裤腰带,以避免债务利息吞噬所有的非国防开支、导致经济崩溃时,他将早已下台。

相比之下,中国人为了实现复兴,愿意做出牺牲。特朗普想让美国恢复伟大荣光,但不用让我们做任何艰难的事情——只是减少对富人和企业的税收和管制,继续开采化石燃料,不向教育和基础设施等公共事业投资,而教育和基础设施才是中国复兴的真正引擎。

中国的外交政策一向是交易性的,它对邻国说:“让我们进入你们的市场吧,我们会为你们建设大家都能使用的基础设施——然后我们会成为盟友。”美国的外交政策虽然一直也有着自私的、交易性的一面,尤其是在冷战时期,但往往是这样的:“接受我们的价值观吧,然后我们可以成为盟友”。

但特朗普显然希望我们更多地采取中国那种做法:“不要跟我谈你的价值观。让我看看你的钱和武器购买清单。不要把我当作你的盟友。把我当作你的地主。你要给我们保护费,这样我们才能成为朋友。”

幸运的是,就目前而言,中美之间还有一个重大差别:习近平一直在胁迫中国的新闻媒体,而特朗普尽管努力抹黑我们的自由媒体,但实际上却让媒体更有活力了。除了福克斯频道(Fox),媒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顽强自信。中国的体制和法治对领导人的约束力始终很小,但美国在250多年前确立的体制仍在继续遏制特朗普——就目前而言。

但这种体制和法治至少还要再坚持两年半——面对特朗普这样的总统,这并不容易。3月份,特朗普在提到习近平主席时表示:“终身总统……我觉得这很好。也许将来有一天,我们也可以试一下这种方式。”他这么说显然不完全是在开玩笑。

谢选骏指出:《纽约时报》又来拾我牙慧了。因为十几年前谢选骏就宣告过了——布什正在建设一个共产党国家!

附录

谢选骏:布什正在建设一个共产党国家?

(2007年12月09日 首发)

在中国迅速资本主义化的同时,美国可能正在同样迅速地向社会主义的方向挺进。世界两个最大国家就在以这种奇特方式裹挟各国走向全球化的灭顶之灾。

一、美国的法拍屋浪潮

美国房贷金融业协会(MBA)2007年12月6日公布,在众多屋主面临房价下跌、房贷负担加重的双重压力下,第三季全美法拍屋、以及因拖欠还款而进入法拍程序的比率创历史新高;佛罗里达州、加州法拍屋情况最严重。

房贷金融业协会这份报告概分为两个项目,一个是启动法拍(fore-closure starts)的房贷比率,另一是进入法拍程序(in the foreclosure process)的房贷比率;第三季在所有房贷当中,启动法拍、以及进入法拍程序的比率都创历史新高。据调查,经季节因素调整后的已启动法拍房贷比率为0.78%,较第二季高出0.13%、较去年同期上增0.32%;进入法拍程序的比率为1.69%,较第二季的1.4%高出0.29%、较去年同期高出0.64%。

房贷金融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邓肯(Doug Duncan)指出,以数量看,第三季进入法拍程序的约有99万4000户,这些家庭的房屋最后未必会全部被法拍,只要妥善处理还款事宜,仍有机会从法拍程序中脱离,但从这项数据确实可看出屋主失去住屋的风险。调查显示,次级房贷以及较高等级房贷的进入法拍程序比率双双创新高。

针对启动法拍的房贷比率,邓肯说,第三季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同时面临信用紧缩、经济成长趋缓、房价普遍下跌以及浮动房贷户密集重调利率等困难处境的季度;这些启动法拍的房屋流入市面将增加待售屋数量,进而压低房价,其结果是,让延迟付款及法拍屋压力更为沉重。调查报告显示,佛罗里达州及加州是法拍屋比率最高的二州。

二、布什破坏市场规则

美国总统布什2007年12月6日宣布“次级房屋贷款(sub-prime mortgage)危机紧急援助计划”,包括把某些次级房贷利率冻结五年。预料将有120万财务困难的美国民众能获奥援,保住房子不致因无法偿还房贷而遭法院拍卖。

据考克斯新闻社(Cox News Ser-vice)报导,联邦此一措施的具体内容如下:

●纾困对象分成三类:

第一类:次贷屋主至今每月按时支付贷款,并且有条件从联邦住房管理局(FHA)或其它贷款机构重新贷款的人。针对这类人,银行等机构将根据屋主的信用、贷款与房价的比率等条件,帮助屋主寻找重新贷款的机会,银行等机构应向这些人提供所有的有用信息。

第二类:次贷屋主至今每月按时支付贷款、但没有条件重新贷款以降低利率的人。针对这类人,银行等机构可能马上就冻结他们贷款的利率,避免利率按最初借贷条件浮动上升。通常冻结期为五年。

其中,如果贷款人的信用不足,评分低于一定标准、预计明年调高利率后,可能使他们每月支付的费用,要高出10%,此时银行等机构应给这些人“加快服务”(fast track);但如果他们的信用评分超过照顾标准,银行将参考他们的收入与负债情况,决定如何冻结利率。

第三类:房贷拖欠未缴超过一个月,或过去一年内曾有60天拖欠房贷的人。针对这类人,贷款机构将寻求最佳方式减少对房主的伤害,可能的措施包括降低利率、免除一部分贷款本金(principal)、允许屋主暂时停缴房贷、以低于贷款额的价格出售房屋、依法拍卖等。

根据这个计划,只有申请可调整利率房贷(ARM)、且利率预定2008年开始调高的借贷人,才有资格冻结利率。其它的借贷人将获得重新贷款方面的协助,转为向联邦住宅管理局(FHA)贷款。

显然,即使布什总统用意良好,其后果却是严重破坏了市场规则,是对美国自由经济和信用制度的致命打击。

三、布什革命尚未成功

布什总统与财政部长鲍森在提出次级房贷纾困方案时,小心翼翼,不想给人以“政府强加一个解决方案”的印象,显示他们违反“自由市场原则”。布什还诡称这个计划是“民间业者自动自发的安排”,;其实这个计划是由财政部官员、房贷业者和华尔街公司共同炮制的,好像不涉及政府经费,但严重扭曲了美国的税收制度。

布什承认,这方案不是“仙丹妙药”,“也不是零缺点方案”。因为这个方案显然具有损人利己的特点,造成利益输送的实际后果。而且,这个方案只能暂时解救那些面临房贷利率马上要上涨的屋主,纾困药效一过,这些信用不足的屋主又要面临相同困境。

对放款的银行而言,这项纾困措施也不是强制性,不是每家放贷银行都要同意冻结次贷利率。屋主若以为自己一定符合冻结利率的资格,不一定会如愿以偿。这样一来,势必造成政出多门、莫衷一是的结果,和“吃大户”同时发生的,就是许多欠债户的利益也会遭到损害。

虽然布什吹嘘说纾困方案可能拯救120万屋主,包括冻结贷款利率及重新贷款的屋主;但根据倡导“住者有其屋”及对抗掠夺性贷款的华府“公义借贷中心”(Center for Re-sponsible Lending)则指出,大约仅有14万5000名屋主符合申请纾困的资格。该中心称,纾困方案条件太苛刻。

方案只对2005年到2007年7月期间申贷的屋主有效,同时方案还进一步确认屋主的确是住在交不出房贷的房屋,以防止持有多屋的房地产商或投资人获利。

白宫方案的如意算盘是指望在这冻结利率的五年间,能争取时间,房市能再活络起来,不仅房价起涨,售屋量也增加,届时水涨船高,这些次级房贷者都能脱困。这等于是在推行“吃大户”的劫富济贫。

四、美国民主和司法独立受威胁

布什政府迫使房屋贷款业救济信用破产的贷款人,最终使得什么人获益?谁是赢家,谁是输家,各方有不同的解读。

●房贷业者和参与研拟这个计划的政府官员一致指称,受益者当然是房屋抵押贷款的借贷人。

●消费者团体和民主党人士表示,真正获救者应是房贷业者。

●某些分析家指出,如果这项措施充分实施,某些房贷放款机构和信用不大好的房贷借款人,可能看到他们的财务状况趋于稳定。但是,购买靠美国房屋贷款支持的证券的全球投资人,将看到他的利润降低。

●野村证券公司(Nomura Se-curities)首席经济学者芮斯勒(David Resler)则表示,最明显的赢家可能是律师。他说,许多提供房屋贷款的公司可能考虑修改贷款办法,让更多消费者负担得起贷款。

但这项方案就至少让两种人非常不满。一种是看着房价,望洋兴叹的有心购屋人,本来就买不起房屋,一旦房价再起,就更难买房了。另一种是房市投资人,他们原先期望利率上升,可回收投资报酬,但一旦现在冻结利率五年,原先投资获利落空,“法律上,这些投资者是可以诉诸法律,要求赔偿的”,协助白宫整理出冻结利率资格的弥勒(George Miller)说,“最好没有人提讼,但谁也不敢保证”。可以预测,此举将引发众多投资人控告修改办法的房贷公司,导致官司激增。

最骇人听闻的是,担心此种诉讼增加的国会众议员卡索(Mike Castle,共和党、德拉瓦州)已提出法案,要求给予愿意修改贷款办法的房贷服务公司六个月的保护期,使其免于诉讼。谢选骏认为,如此一来,受到损害的就不仅仅是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和信用制度,而且是美国的政治民主制度和司法独立制度了。这简直是在变相推行某种共产主义专政。

五、反对美国总统的僭主化

谢选骏认为,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总统正在走向类似古代罗马共和国执政官僭主化的过程。且不说布什父子总统轮流做,现在克林顿夫妇也要效法布什家族,想把美国变成一个夫妻店。

大家都在批判俄国总统普京的诡诈和独裁,想让其老婆继任其总统位置,但其实俄国这个共产党遗产的噩梦有可能2008年首先在美国实现!那就是希莱莉·克林顿当选为美国总统。

好在美国还有最后一道“反共堡垒”:那就是言论自由。所以白宫的这项计划经济的怪胎立即遭到美国民众大力批判。

有些人认为,这个措施做得不够,而且为时过晚。有些人士则认为政府做过了头,强调这不是政府的问题。

57岁的共和党员凯柏莱恩说:“这不是政府的问题。大多数发生问题的人,是能力不足却在银行帮助下勉强购屋者。现在大家只好帮助他们脱困了。”

66岁的民主党员苏·瑞普林格则表示,对许多房贷借款人来说,布什宣布的计划来得太晚,他们的房子已被法拍。此外,已经拖欠偿还房贷者无法得到这个计划的帮助。

布什在白宫会晤了房贷业者,他事后表示:“我们不应援助那些不负责任的借贷机构、房地产投机者或明知绝对无力负担却鲁莽决定购屋者。但是,仍然有一些负责任的屋主,如果给予他们一些援助,可以避免他们的房子遭到法拍命运。”

应该说,布什的这个言论十分相似于毛泽东的某些言论。什么“不负责任的”、“投机者”、“负责任的”、“给予援助”之类的模糊概念,很像是一顶顶空洞的政治帽子,可以随心所欲地张冠李戴,一切出自总统圣裁,而由各个部门的当权派们随便定义。

警惕!布什正在把美国建设一个共产党国家!



【068、《澎湃新闻》举起了可耻的白旗】


《60%是美国给所有竞争者的一道红线》(2018-08-10 澎湃新闻)报道:

本周,美中两国相继公布对对方16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的清单,并决定自8月23日起实施。至此,由美方挑起、中方不得不反制的首轮相互对500亿美元产品加征关税的贸易战,最终坐实。

中美贸易创意图。 

美国这次针对中国的关税政策,表面上是为了解决美中“不公平的贸易”,是出于美国内政治考虑,但其长期的深层次战略目的也显露无疑,这就是:美国必须对快速崛起的竞争对手打压遏制,以继续维护美元霸权、主导多边规则、获取最大经济利益。

美国建国只有二百多年,但从历史看,它对竞争对手的遏制可以说是驾轻就熟。上世纪,美国曾有过两次被对手赶超的焦虑。一次是苏联的GDP一度超过美国的60%,美国对苏联加大遏制,同时苏联也犯了致命错误,导致最终解体。第二次是日本GDP一度超过美国的60%,引起美国警觉,逼迫日本签署“广场协议”、日元升值。加上日本政府误判形势,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造成大量资金流向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当泡沫破裂后,日本陷入“失去的二十年”。

由此可见,对美国来说,GDP的60%是一道红线,谁要是越过这道红线,美国就会毫不留情地痛下杀手,这与挑战者的意识形态、政治制度或是否韬光养晦无关。

那么,美国到底使用哪些手段来打压竞争对手?日美贸易战显然是面镜子。二战后,日本发展外向型经济。1965年日美两国贸易首次出现日本顺差,至1994年顺差已达650亿美元,占美国总贸易逆差43.16%。日本经济体量也持续增长,1972年日本GDP排名世界第二,1992年达到美国GDP的60%,1995年达到美国GDP的71.1%。

在此背景下,日本纺织品、钢铁、家电、汽车、电信和半导体行业先后被卷入日美贸易战中,美国对日贸易制裁目标伴随日本产业结构调整依次升级,特别是针对日本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汽车行业和半导体行业。截至1989年,美国贸易代表对日本共启动了24例“301调查”,大多集中在这两个行业。为与美国“握手言和”,日本被迫采取了支付和解金、在美投资建厂、自主限制出口并增加进口、缩减过剩产能等应对措施。

然而,贸易战并未削弱日本产业竞争力。于是,美国在贸易逆差持续扩大的背景下,又设法继续削弱日本竞争实力。1985年,在美国授意下,五大国签署《广场协议》,日元开始大幅升值,至1988年,日本对美顺差收窄。但两年后,日本顺差再次扩大。由于美国没有解决国际生产分工、自身产业劣势、储蓄率低等根本性问题,美日贸易不平衡的趋势难以逆转。

2014年,中国GDP占美国GDP的比重首次超过60%,跨越了美国能容忍的限度。在美国看来,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与潜力远大于以前的竞争对手,很可能在可预见的将来超过美国。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对中国进行压制是必然的事。2017年8月,美国正式启动对中国的“301调查”,并在发表的几份报告中给中国贴上竞争对手等标签,对华压制可谓变本加厉,步步紧逼。

谢选骏指出:《澎湃新闻》的上述言论可谓“风声鹤唳”、“闻风丧胆”、“自己吓唬自己”,“尚未开战就举起了可耻的白旗”。因为,它借古讽今,暗示中共不得不步上苏联解体、日本服输的后尘。大敌当前,中共内部却人心涣散如此,焉有不败之理。



【069、《锵锵三人行》狡兔死走狗烹】


《锵锵三人行停播 最严肃的娱乐消息》(2017年9月14日BBC)报道:

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播出近20年,在海内外颇受观众欢迎。 

媒体的一档节目停办,能立刻引发各方舆论报道和社交媒体上的热议,应该都能视为该档节目成功的证明。 

总部设在香港的凤凰卫视清谈节目《锵锵三人行》停播的消息,堪称本周来自中国最严肃的娱乐消息。虽然有媒体称之为"东亚华人地区颇具名气的清谈节目",但相信全世界各地的华人,没看过此档节目的人不在多数。

从节目内容来看,《锵锵三人行》话题很广,且针对最热门的话题,无论事关时事、社会还是娱乐、体育……但外界普遍认为,节目轻松内容活泼,避免敏感话题。

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的夫人彭丽媛,早在1999年曾作为嘉宾,参加《锵锵三人行》节目。 

节目播出近20年,邀请过各方面的热门人物作为嘉宾,其中包括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夫人、中国著名的歌唱演员彭丽媛。她在1999年的一期节目中,透露不少与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的生活情况。

《锵锵三人行》停播的原因,官方微博称是"公司节目调整";中国媒体也刊登诸多分析,最令人相信的莫过于"无法适应新的市场和政策需求"。

而什么是政策需求?观察人士认为,中共19大即将召开,当局循例收紧对媒体的限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6月以来,中国当局对部分媒体发出的整顿要求,遵循的是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布了10年的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这一规定要求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必须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而今年6月包括凤凰网在内的网站,被广电总局批评"在不具备许可证的情况下,开展视听节目服务","并且大量播放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时政类视听节目和宣扬负面言论的社会评论性节目"。

负面言论

《锵锵三人行》的节目形式是主持人加嘉宾三人,端坐在三把椅子上,就热门社会话题加以聊天式探讨。

外界并不知道,它的停播究竟是因为不符合国家规定还是宣扬了负面言论,又或者是收视率不高,制作部门经费紧张。

BBC的《新闻问答》节目,已经连续播出37年,多次获奖。2016年获得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喜剧奖。 

然而,这样一个清谈节目的停播,难免让外界再次揣测中国当局在进一步收紧对媒体和互联网的管控,尽管《锵锵三人行》的主持和嘉宾说话都相当谨慎,完全不是西方电视上常见的针对政治公众人物的讽刺节目。

英国广播公司BBC至今仍有一档针砭时事,对公众人物,特别是政治人物大加讽刺嘲弄的节目《新闻问答》(Have I Got News For You)。

这是一档始于1990年9月的讽刺喜剧节目,主持人端坐中央,左右分坐两位嘉宾。两组除了竞赛对最新时事的了解,还发表个人的急智评论。

喜欢的人认为节目风趣、诙谐、幽默、一针见血揭露政客们的虚伪外表;不喜欢的人认为嘉宾和主持人过于尖酸刻薄,甚至不乏诽谤之嫌疑。

这一节目启动之时,正值撒切尔夫人执政的末期。节目嘉宾和主持人对政治人物毫不留情的讽刺,使之大受欢迎。

这样一档以政治、时事、新闻和公众人物为主要内容的喜剧搞笑节目,已经在BBC上演了37年。现任英国外相鲍里斯·约翰逊曾七次客串该节目的主持,几乎每次都成为嘉宾们讽刺的焦点。

很难想象中国电视界能推出类似《新闻问答》的节目形式和内容,尽管不少西方成功的节目形式被引进到中国。

难怪有评论人士感慨说:连《锵锵三人行》这样轻松的谈话节目都被停播,还是 "莫谈国事"吧。

谢选骏指出:类似的娱乐节目,在1988年《河殇》播出后迄今为止将近三十年的“反革命暴乱时代”(“后天安门时代”),发挥了“电视走狗”的作用,对于“电视维稳”功不可没。然而,随着一代人的逝去,洗脑大业已经完成,既然电视狡兔已经死光了,电视走狗也需烹杀。“摸着石头过河”、“好东西不和好朋友分享”,才是“天安门的硬道理”。

[锵锵三人行

Behind the Headlines With Wen Tao

类型

谈话节目

原作

凤凰卫视

主持

窦文涛

主演

梁文道、许子东、马家辉、孟广美、马未都、查建英等

制作国家/地区

香港

语言

普通话

集数

5000(截至2017年8月11日)

每集长度

30分钟

制作

制作公司

凤凰卫视

播映

首播频道

凤凰卫视中文台、欧洲台、美洲台、澳洲版

图像制式

SDTV、HDTV(2014年起高标清同步广播)

播出国家/地区

香港

播出日期

1998年4月-2017年9月8日(最后一集)

2017年9月12日(停播)

《锵锵三人行》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著名谈话节目。主持为窦文涛,通常还设有两个嘉宾。节目分别在凤凰卫视香港的总部和北京凤凰会馆录制。“常备”的嘉宾通常有:梁文道、许子东、孟广美、马未都、查建英、马家辉等。节目形式是闲谈式节目,内容由时事、社会、娱乐、学术、体育无所不包,由于主持和嘉宾见闻广博,学识丰富,现场气氛轻松愉快,如老友围炉夜话,使节目获得的一般评价甚高。

不时还有很多社会名流加入,例如陈丹青、任志强、冯小刚、宋晓军、王蒙等,但现场人数总是保持为三个人。本节目也在凤凰卫视与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合作的频率凤凰优悦汽车广播(FM105.7)中播出音频版。

《锵锵三人行》开播于1998年4月,是凤凰卫视中文台的长青树节目。节目于2017年9月8日播出后便没有再播放,并在次周周二由节目组宣布节目将暂时停播。节目早期嘉宾有:张坚庭、李纯恩、郑沛芳、曹景行、潘洁。窦文涛请假时,主持人之位曾由马斌、梁文道短暂代班。节目截至至2017年8月11日已制作播放5000集。

2015年,因《全媒体大开讲》启播,该节目于中文台周一至周五的首播时间由23:30-00:00改为23:00-23:30。

2015年4月15日,为庆祝节目开播17周年,该节目使用全新的虚拟演播室场景。

2017年9月12日,节目组通过官方微博宣布《锵锵三人行》因凤凰卫视内部调整将暂停播出。[2] 据《苹果日报》援引凤凰卫视内部信息称,停播指令来自广电总局。

冠名

凤凰卫视中文台:2014年及之前由古井贡酒冠名;2015年由雪花纯生匠心营造冠名;2016年7月至12月由恒大特约,其他时间没有冠名商。

凤凰卫视欧洲台、凤凰卫视澳洲版:由中国国际航空冠名。

播出时间

凤凰卫视中文台:香港时间周一至周五23:00-23:35首播,周二至周六05:30-05:55、周二至周五、隔周一13:00-13:30重播。

凤凰卫视欧洲台:格林威治时间周二至周六09:20-09:50、15:35-16:05、周一至周五22:00-22:25。

凤凰卫视美洲台:美国西岸时间周一至周五15:00-15:30、周二至周六00:00-00:30。

凤凰卫视澳洲版:悉尼时间周二至周六07:00-07:25、18:20-18:50。]



【070、《时代杂志》比我迟到了13年】


中国古代说12年是一个周期,所谓“十二年为一纪”。

《时代杂志》比我迟到了13年,这意味着美国“主流社会”对中国文明和全球事务的判断,比我落后了整整一个周期。

《中国赢了 美国落居第二》(2017-11-05 旺报)报道:

美国《时代》杂志亚洲版于3日公布最新一期(11月13日)封面,以英文及简体中文写上"中国赢了"(China won),这是该杂志封面首次同时出现两种文字。内文中介绍,就在5年前,大家一致认为,中国总有一天需要根本性的政治改革来维护国家的合法性。今天,中国的政治经济体系比二战结束以来主导国际体系的美国模式更具备可行性,甚至更具可持续性。

封面专题文章《中国经济如何打好未来》(How China's Economy Is Poised to Win the Future)为题,直接指出"中国的国家主导经济是为了赢得未来而建立的"。撰文者布雷默(Ian Bremmer)在推特(Twitter)上载该封面同时,还以英语加上"#美国第二?"的标签。

利用国企提升影响力

文章指出,根据经济与商业研究中心的数据,尽管美国经济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但中国利用国有企业提升国内外影响力的能力,确保这个新兴巨人在2029年超过美国的GDP。文章说,美圜仍然是全球储备货币,但是美国的支柱包括牠的军事联盟、贸易领导和牠促进西方政治价值的意愿,正被削弱。美国人和欧洲人一直认为,人类发展的漫长弧线倾向于自由民主。如果他们错了呢?

北京每年为战略行业提供直接的财政和政治支持,提供直接资助或制定专门为帮助他们成长而设计的法律。技术性动荡现在正在使发展中国家的数亿工人流离失所,但中国政府对经济的良好控制,有助于吸纳其它因产业转型而失业的人口就业。

建诚信制度稳定社会

中国领导人还利用技术,来从事西方政府做不到、但能促进社会稳定的政策。如中国正在发展的"社会信用体系",即允许政府官员评估一个人的财务数据、社会关系、消费习惯和尊重法律程度,来建立公民"诚信"的制度,并可有效防范犯罪。

文章还说,如果你必须赌一个今天最好的国家来扩大它与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的影响力,那么支持美国是不明智的。聪明的人选择中国。

网民议论说:

Crowbar 2分钟前

中国如果有言论自由试试看,不知道多少文章会称赞美国制度,一个三百年的制度是五年就能打败的么?

peterchen78 4分钟前

"允许政府官员评估一个人的财务数据、社会关系、消费习惯和尊重法律程度,来建立公民"诚信"的制度,并可有效防范犯罪" 意思是说一切都在政府官员的掌控下,无丝毫的个人空间?这种模式听起来让人不寒而栗。怎么会有人叫好?

段小禾 9分钟前

国进民退使得中国改革开放三十成就付诸东流。掏空国库包装大型国企会给中国经济带来灾难。

笨蛋 10分钟前

楼下自称狗粮?太谦虚了!

岳阳居士 16分钟前

狗粮马上会过来哭嚎一片

谢选骏指出:如果上面的报道是真的,不是假新闻,那就说明——《时代杂志》比我迟到了13年,这意味着美国主流对中国文明和全球事务的判断,比我落后了整整一个周期了。因为早在2004年,我就发表了《全球政府论——中国文明整合全球》。当时许多人都说我疯了。现在看来,整个世界都跟在我后面疯了!这就是天才的预见,对于人类历史的创造。



【071、《世界日报》危害全美500万华裔真该死】


《川普间谍言论 危害全美500万华裔》(2018-08-10  世界新闻网)报道:

据报导,川普总统7日晚和13位企业高层共进晚餐,再度猛轰中国,暗指“某个国家”几乎每个来美读书的留学生都是间谍。川普暗指对象是中国,与会者心知肚明。中国目前在美国约有35万高校留学生,指控这些学子个个是“间谍”,夸张得离谱。

川普大嘴巴,常信口开河,语不惊人誓不休,大家早习以为常。但这样塑造“中国威胁”,已到危言耸听地步,也把来自中国的所有留学生都扣上间谍帽子“染红”、“染黑”,对未涉政治、来美纯粹为学习的孩子,或所有从事博士后研究和各行业尖端中国学人学者,非常不公平。

据统计,2018年中国留美学生约35万,其中,约三分之一以上选择科学、工程、数学、电脑等学科。川普所指的间谍,除了盗窃科技、军事机密和知识产权之外,似把正常学习,学成回国为母国贡献所学都当“间谍”,颇值得商榷。

川普政府显然对中国有潜力超越美国,有很深的危机感。贸易战所有政策都围绕“中国恐惧”或“中国威胁”为核心,譬如:一,遏制“中国制造2025”。美国贸易代表4月间发布警告,指北京使用广泛措施强迫外国技术转移,不择手段榨取外国技术,寻求主导全球市场。尤其“中国制造2025”涵盖半导体、航太、5G等十大战略产业,因此想结合欧洲国家,封杀中国成为科技强国。

二,研拟限制中国留学生进入敏感科技领域。“纽约时报”5月报导,川普政府考虑采严厉措施,阻止中国公民在美国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进行敏感研究,防止他们获得军事或有情报价值的机密。

三,商务部本月初对中国44家有政府背景的航空航天、军工类企业,列入新制裁名单,严格禁运高科技产品给他们。

这些有如“关门锁国”的科技战,确实有一些经验基础。除了中兴案,近年许多案例让保守派相信,美国确实有很多中国的商业或军事间谍,混在留学生、交换学者或各行各业中,鱼目混珠、敌我难辨,川普才会有个个是间谍的盲目指控。

例如8月1日,入选中国“千人计画”的通用电气(GE)主任工程师郑小清,被控盗窃公司机密,提供给GE的中国竞争对手,被FBI逮捕,已承认罪行。今年7月,参与苹果研发自动驾驶的中国籍工程师张晓浪(XiaoLiang Zhang)也涉嫌窃取机密,回中国时在机场被FBI拦截逮捕。去年,中国“千人计画”学者张以恒被FBI控告诈欺联邦政府罪。这些案例当然不乏“猎巫”式的冤枉指控,例如台湾背景核子科学家李文和、大陆背景学者郗小星和国家气象局水文专家陈霞芬等。

美国开放的教育环境,包括尖端科技领域,提供全球国家菁英学习,很多优秀人才学成后留美就业发展,使美国成全球菁英人才库,执世界科技牛耳。尖端科技行业华裔科学家众多,中国也是美国科技的得利者,“两弹一星”就是在美国被排挤怀疑的科学家钱学森回中国领导发展而成功。如今中国尖端科技领域科学家有多少是美国培养,未见统计,预料比例可能高得惊人。一些著名美国大企业,如苹果、高通、IBM 和通用电气等,也有许多优秀华裔参与尖端研究。

川普的指控,可能形成“白色恐怖”。一是使尖端学府、科研机构和敏感科技领域,开始限制或排斥华裔;二是在职华裔科学家今后升迁和研究被“玻璃天花板”阻挡;三是可能造成中国留学生却步,留美人数逐渐流失;四是所有华裔忠诚度被怀疑,使华裔和第二、三代在国防、科技和民间大型科技企业发展,都陷入不利。

川普诬指所有留学生都是间谍,和美国传统的开放包容精神相悖,他对中国人的提防甚至敌意,让很多中国留学生、学者大叹不如归去。身为总统,这种毫无根据的信口雌黄,只会让两国增加更多敌意。

反面看,欧美开放的学习环境,让中国“抄捷径超车”的日子在慢慢远去。今后中国如须靠自己培养尖端科技人才,有没有足够的土壤和环境、基础实力多少等,慢慢成为考验。

川普污名化所有中国留学生,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太不公允。同样,中国留学生和学者学人千万要遵守分际,不要因一颗老鼠屎或“爱国”而破坏行业规则,坏了一整锅粥,让全美500万华裔和35万留学生,都同受其累。

谢选骏指出:《世界日报》为了推销报纸,不惜危言耸听,篡改事实——它说“川普大嘴巴,常信口开河,语不惊人誓不休,夸张得离谱。”但它比川普还要离谱,竟然把全美500万华裔全部拖下了污水,所以,真正危害全美500万华裔的,就是这个该死的《世界日报》。呵呵。



【072、《世界日报》用心险恶】


《川普禁令斷華為生死 「我的國不厲害」》(世界日报社論 2019年05月23日)报道:

繼中興去年被美國停供芯片,險些倒閉後,川普政府限令美國公司,供應華為零組件事先須獲政府批准、谷歌也切斷華為手機使用安卓(Android)系統更新。最新發展,華為用的臉部識別系統商魯門特姆(Lumentum Holdings Inc.,是供應蘋果臉部辨識Face ID零件的廠商)、英國芯片設計商ARM,都停止供貨華為。數月來因為5G設備叱吒風雲、仿如舉世無敵的華為,開始接受生死的嚴酷考驗。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政府還準備對中國生產安全監控設備的海康威視等五家大廠,都納入限制購買美國技術名單。貿易戰至此已堂堂進入更險惡的科技戰。美國因執世界科技牛耳,尤其電腦資訊(IT)業籌碼眾多,中國經濟和科技發展的處境更凶險。

已躋下蘋果、身為全球第二大手機廠的華為,體質是否和中興一樣,舉世關注。它的高管宣稱,無論芯片、操作系統(OS)都有自己研發多年的備胎「麒麟芯片」和「鴻蒙」備用,後者今秋可上線,性能比Android好。但華為會不會像中興,對內「吹」得厲害,真正面臨考驗時手腳被看破,華為創辦人任正非說,美國封鎖對華為影響不大,我們就等著看。

川普政府這波出手可能重傷華為,像中興一樣被「打回原形」,但美國數十家電子元件廠商的最大客戶都是華為,禁運後生意可能腰斬或損失三分之一收入,所以股票連日來大跌,美國也受重傷。

華為事件可能再次曝露中國「創新」能力羸弱,基礎科技紮根不夠深,先進科技的華麗身影背後,體質脆弱。放大看中國科技業,很多方面確實是商業「運用」傑出,高鐵、電腦線上支付、人臉辨識監控等都是實例,於是自吹自擂、咄咄逼人,自認「天下第一」,卻無法改變中國高科技嚴重仰賴美國芯片、軟體,技術等級愈高,中國依賴程度愈大,成了「中國製造2025」的最大軟肋。

中國經濟崛起20多年還受制於人,根本原因是舉國短視近利,大家想賺「快錢」。有人網上批評,這些年,中國商業和科技都追求立竿見影,於是盜竊智慧產權、仿冒外國專利、不顧國際規則,國家級做法是買外國高鐵、戰機拆解,用「逆向工程」仿製;民間流行「彎道超車」,旁門左道盛行,只要能賺快錢,什麼手段都能使出,而需要投資大量金錢、時間和腦力的基礎科技研發相對被忽視,造成今天科技戰挨打的局面。

華為近數月因5G和美國競爭,被捧成民族英雄。但它像中興一樣,關鍵芯片、光學通訊、臉部辨識和操作軟體,絕多數掌握在外人手中。依2018年資料,華為核心供應商92家企業,美國占33家、中國24家,華為自己也做芯片,但不是最高等級芯片。大陸官方媒體都羞於提及,原來台灣的台積電是美國之外,唯一真正掌握華為高端芯片的廠商。

業內知情者透露,華為手機麒麟芯片、5G基站巴龍芯片,號稱華為自己研發,卻是台積電在台灣廠生產(台積電已在南京設廠,但生產較次等級芯片,最先進芯片台灣管制技術西進大陸)。短期內中國所有5G芯片,都是台積電代工生產,全球近60%芯片也由台積電產製。

美國封殺華為後,台積電說,它正在評估情勢。台積電或許不想涉入美中科技戰,但料想美方可能對台施壓,美台兩方政府檯面下的協商必然暗潮洶湧,台積電成了華為生存命脈所繫之一,但陸方顯然不想讓大陸民眾知道真相,因為太傷當局面子。

華為的生死之爭發展到現在,美國是打蛇打在七吋上,選擇出頭鳥華為開刀,想重挫中國科技龍頭。有華人責備美國圖窮匕現、猙獰面目該讓所有中國人醒悟。過去形容美國重視普世價值和人權,強調法律契約,如今都敵不過商業利益,就是要逼死華為,拖慢中國5G領先美國的步伐,美國的謊言被戳破。

中國是用舉國之力,在扶持華為,美國也用舉國之力,想封殺華為。中興事件後,中國手機業不可能沒做好準備,無奈這事不是砸大錢就能辦好,要蹲馬步苦練多年,才能趕上。華為如果能挺過來,中國反而因外在刺激而有科技新突破,全球高科技業可能重洗牌。反之,如果華為屈服,美國勝了,中國科技業可能一蹶不振,多年後才能恢復元氣。這事在考驗中國的創新和科技實力,敗了,將再次證明「我的國不是真厲害」。

谢选骏指出:《世界日报》用心险恶,继续忽悠中文读者——实际上,中国大陆科技落伍并非忽视与懈怠所造成的,而是专制与奴役所造成的——历史一再表明,没有自由就不会有持久的创新。《世界日报》用心险恶,一心一意误导读者,延缓大陆超越台湾。



【073、《遇见你之前》(Me Before You,2016)影射霍金吗】


英国电影《遇见你之前》(Me Before You,2016),说的是来自于小镇的年轻女孩小露(艾米莉亚·克拉克 Emilia Clarke 饰)应聘成为了一名看护,她所要照顾的对象,是一位名叫威尔(山姆·克拉弗林 Sam Claflin 饰)的男子。曾经的威尔家境优渥,热爱自由,喜欢到世界各地冒险,然而,一场可怕的车祸粉碎了他的脊椎,使他四肢瘫痪,这也就意味着,威尔漫长的下半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了。

就这样,小露在误打误撞之中开始了和威尔的共同生活,但威尔很快就发现,小露和之前的看护们截然不同,个性大大咧咧的她从来不会对自己的伤痛避而不谈,但正是这种直面惨淡的勇气给威尔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在小露的陪伴下,威尔开始渐渐重新体味到了快乐的感觉,小露的坚强亦让威尔开始认真思考起自己的未来。 

小露(艾米莉亚·克拉克 Emilia Clarke 饰)本是一个年轻又活泼的小镇女孩,但不久前突然被咖啡馆解雇,只是因为家境不好,学历不高的她,无奈之下只好接下一份需要细心与专业技巧的工作:成为这名四肢瘫痪病人的全职看护。 

到了病人家中,她才发现看护对象是一名因车祸导致全身瘫痪的年轻人威尔·特雷纳(山姆·克拉弗林 Sam Claflin 饰)。威尔年轻英俊,博学富有,过去热爱旅行冒险,却因一场车祸而一蹶不振,变得自暴自弃又愤世嫉俗;生性乐观的小露向他展示生命的美好。为了让威尔重新展开笑颜,小露使出浑身解数,两人都得到宝贵的的意外收获,重新找到人生与心灵的归属。

是2016年一部由西亚·夏拉克执导、乔乔·莫伊丝改编自自己2012年同名小说的英美浪漫爱情电影。电影由艾米莉亚·克拉克、山姆·克莱弗林、珍娜·科尔曼、查尔斯·丹斯、珍妮特·麦提尔和布兰登·柯伊尔共同演出。这部电影于2016年6月3日在美国首映,尽管评价褒贬不一,但全球票房达到2.08亿美元。为何如此?

首先是因为剧情:

露易莎·克拉克(艾米莉亚·克拉克 饰)是个外向的女孩,但她25岁这年被工作了六年的咖啡厅解雇,所以不得不找个新工作。在别人的帮助下,她成为了一位看护,负责照顾威尔·崔纳。威尔曾是个企业家,但却在两年前的摩托车事故中全身瘫痪而变得愤世嫉俗。起初,他总以冷漠和轻视来面对露易莎的热情。不过很快的,他们两人的关系越来越亲近,进而成为了朋友,最后又爱上了对方,虽然露易莎原有个不贴心但热爱马拉松的男朋友派屈克。

某天工作时,露易莎无意间听见威尔父母的谈话,得知他们半年后必须带著威尔飞往瑞士接受安乐死。威尔无法承受身体上的疼痛和残疾的痛苦,并渴望能回到过去,但他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于是要求父母成全他最后的心愿。自从露易莎知道这件事后,她暗自下定决心要改变威尔,于是带著威尔和他的护理师纳森踏上了一段富有生命意义的冒险旅行。然而,在他们的最后一站模里西斯,威尔向露易莎坦白他的坚持,并请求露易莎最后一次的陪伴。

露易莎想到自己必须见证威尔的死去就非常心痛,并且在接下来的旅途中都不想和他说任何话。他们回到家乡时,露易莎的爸爸劝她去找威尔。最后,露易莎决定到瑞士去见威尔最后一面。威尔死后,留下一笔钱财提供露易莎继续求学,并且指示她要好好过生活。

其次是因为牵涉人权:

电影主要的拍摄时间从2015年4月开始,并于2015年6月26日结束。这部电影的拍摄地点有彭布罗克郡、威尔斯、马略卡岛、西班牙以及模里西斯。

2014年7月,宣布电影将于2015年8月21日上映。2015年5月,上映日延至2016年6月3日,而2015年11月时,日期又提前改为2016年3月4日。2016年1月再次推迟电影上映时间到2016年6月3日。

这部电影在北美的票房为5,624万美元,在其他国家则高达1.52亿美元,票房总收入为2.08亿美元,而电影预算则是2,000万美元。

在北美地区,于2016年6月3日同日上映的电影除了我就要你好好的外,还有《流行巨星:永不停歇》以及《忍者龟:破影而出》一同竞争。《我就要你好好的》在首映周末预计能于2,704间影院开出1,500万美元的票房,而在星期四晚上的试映共得了140万美元票房,首映当天票房则是780万美元。这部电影在首映周末票房排行榜上排名第三,票房总额为1,830万美元,仅次于《忍者龟:破影而出》(3,530万美元)与《X战警:天启》(2,230万美元)。

台湾方面,最终全台票房为新台币1.33亿元。

对这部电影的评价。有好有坏。这部电影在烂番茄影评网上的评分为58%,共有143则评论,平均评分为5.6/10。该网站的核心评论是:“我就要你好好的这部电影因艾米莉亚·克拉克和山姆·克莱弗林之间动人的情愫吸引了观众,但却不足以弥补对敏感议题不得体的处理。”而在Metacritic评分网上,这部电影在100分中拿到了51分的成绩,共有36则评论,普遍表示褒贬不一。 CinemaScore对观众们做的民意调查中显示这部电影在A+到F的等级中得到A等。

那么,应该抗议谁呢?

这部电影已遭受许多身心障碍权益运动的反弹,因他们认为电影中隐藏了一个讯息,残疾人是家人和照顾者的包袱,并宣称此电影倡导与其让他们成为负担,不如提早结束自己生命。他们认为电影鼓吹身心障碍者自杀,使他们的亲人可以“活得没有负担”。#MeBeforeEuthanasia这项抵制电影的活动由英国残疾名人Liz Carr, Penny Pepper,和Cherylee Houston,以及来自Not Dead Yet在美国的活动家Dominick Evans和Emily Ladau所领导。美国的抗议活动发生在洛杉矶,纽约市,波士顿,科罗拉多州和德克萨斯州,亚特兰大,巴尔的摩,康涅狄格州,罗切斯特,旧金山和全国各地。这部电影在澳大利亚也受到严重抗议。

谢选骏指出:我认为这些人不该抗议这部电影,这还不是关于言论自由的权利问题;而是因为与其批判电影不如批判霍金——正是霍金肆无忌惮地攻击对于上帝的信仰,促使人们深思一个问题,那就是霍金一类的身体病态所造成的精神病态,是否正在毒化社会?所以,影片中的高尚青年,宁愿安乐死也不愿追随霍金去仇恨上帝,这就引爆了巨大的争议。——在认识耶稣基督是上帝的独一圣子之前,我有时也会对上帝愤愤不平;后来知道,上帝的无私竟然舍弃了自己的独生圣子,而耶稣基督则“他是爱我,为我舍己”——所以我也就只能对上帝的神秘感到敬畏了。而且上帝说过,“你若留意听耶和华你神的话,又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留心听我的诫命,守我一切的律例,我就不将所加与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因为我耶和华是医治你的。”我愿意相信这是真的。阿门。



【074《战狼2》展现一带一路的流血冲突】


《战狼2》(Wolf Warriors 2)很热,为什么?因为《战狼2》所展现的,就是一带一路预示的流血冲突,那就是中国的经济建设最终要以流血冲突来开路。

《战狼2》是一部2017年中国现代军事题材动作电影,很热门,而它的前戏2015年电影《战狼》却并不热门。为什么?因为大家预感到了:战狼2所展现的,可能就是中国一带一路的未来场景。那就是中国推行的海外经济建设不得不带来日益严重的全球流血。

该片于2017年7月27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延续了《战狼》的故事线索,但故事背景从中国边境转移到了海外,讲述了寻找失踪未婚妻的退役军人冷锋被卷入非洲某国的动乱,本可以安全撤离的他孤身返回沦陷区带领同胞和难民进行生死逃亡,并与援非医生Rachel一道护送与治疗疫情有极大关系的小女孩Pasha的故事。

该片是动作演员吴京继《狼牙》、《战狼》之后自导自演的第三部作品。该片取得了票房口碑的双丰收,《解放日报》一篇评论认为该片是中国大陆主旋律电影类型化的成功作品之一。

2017年8月8日凌晨,《战狼2》以33.99亿元票房打破由导演周星驰拍摄的《美人鱼》所保持的33.92亿元人民币中国大陆票房纪录。截至8月19日,该片累计票房已达50亿人民币 (约7.49亿美元),成为中国大陆上映的首部总票房突破50亿的电影。《战狼2》已成为全球第一个非好莱坞制作且进入全球总票房前100行列的电影。

《战狼2》剧情梗概:

冷锋(吴京饰)送战友俞飞(战狼中队的分队长,前集牺牲)的骨灰回老家,俞家却正遭不法奸商强拆,由于拆迁队头目扬言要在冷锋他们走后报复俞飞家人,冷锋将其踢成重伤。冷锋因伤人被开除军籍并被判监禁。坐牢期间,未婚妻龙小云(余男饰,前集女主角)向其求婚,却在前往边境执行任务时再没回来。冷锋带着龙小云失踪现场留下的一枚特别的子弹,在非洲辗转三年寻找其下落,被卷入某不具名的非洲国家的动乱。冷锋与其干儿子、当地小男孩Tundu,一起逃进华人奸商钱必达(于谦饰)经营的超市,带众人逃往中国大使馆。路上被反政府武装“红巾军”拦住,幸好被中国大使赶到救走。

撤离到中国海军舰船上后,钱必达告诉冷锋曾在反政府武装那里见过冷锋带着的子弹。Tundu要返回当地的一个中资工厂找自己的母亲。樊大使要求舰上的部队可以前去工厂解救被困中国员工,并去救出对控制所在国拉曼拉病毒有重要作用的陈博士。由于军队不能擅自进入他国领土,本可以安全撤离的冷锋决定只身赴险前去营救陈博士以及中国员工。冷锋到达医院时陈博士已被反政府武装误杀,冷锋与另一个援非医生Rachel(卢靖姗饰)带着身上有病毒抗体的小女孩Pasha(狄安娜·希拉饰)逃离医院前往工厂。希望得到陈博士以控制国家局势的雇佣军首领被雇佣军“老爹”(弗兰克·格里罗饰)杀死,小女孩Pasha成为老爹他们的目标。中资工厂是希望摆脱富二代身份且喜爱军事武装的卓亦凡(张翰饰)开设的,厂里有一些武器,并有由退役老兵何建国(吴刚饰)带领的保安队。冷锋、何建国和卓亦凡他们一道击退了反政府武装对工厂的第一次攻击,而冷锋被发现感染了拉曼拉病毒。Rachel带着冷锋和Pasha主动离开了工厂,Rachel用陈博士研发的药物治愈了吴京。吴京他们返回被雇佣军和反政府武装占领的工厂,杀死老爹,解救了工厂里的两国员工,并带领他们穿越交战区返回中国军舰所在港口。

谢选骏指出:《战狼2》的出现和热门表明,中国已是一个全球国家,而不仅仅是一个地区国家了。所以,《战狼2》的后期制作也由中外团队合作完成。电影的音效剪辑和混音制作由隶属新西兰维塔集团的公园路后期制作公司完成。《战狼2》原声大碟由美国唱片公司Groove Records制作,音乐总监由美国作曲家约瑟夫·特拉帕内塞出任,好莱坞电影《冲出康普顿》、《分歧者2:绝地反击》等的配乐都是出自他之手。早在电影筹备期,音乐开始同步创作,不仅吴京曾先后三次远赴洛杉矶,特拉帕内塞也亲自到中国的拍摄现场与吴京一起讨论,这种外国音乐人在中国电影创作过程中长期、深度的参与在中国非常少见,成为《战狼2》配乐成功的基础。《战狼2》所展现的一带一路的流血冲突,对中印边界是一个不祥之兆。



【075、《政审你大爷》犯了恶毒攻击罪】


《奇文〈政审你大爷〉疯传 官方删不净》(2018-11-10 法广)报道:  

习近平亲信陈敏尔担任市委书记的重庆市准备对报名高考的中学生政审,遭到强烈反弹,被指文革死灰复燃。当局在压力下再三易口,先说“政审”二字是党报记者弄错,连党媒大佬胡锡进都难以置信之后,又说不是政审,而是“思想政治考核”,被人指愈描愈丑,就在这当口,一篇猛烈抨击这一荒谬事件的檄文在网上流传,文章题名《政审你大爷》! 作者署名红拂女。一上网,遭审查官秒删,然而,这篇奇文还在以各种形式在中国网络飞传……(全文附后)

重庆市委机关报《重庆日报》日前报道,2019年高考,政审不合格者不能参加高考。政审不合格事项包括:反对四项基本原则,道德品质恶劣,有违法犯罪行为。此举引发舆论强烈反弹。

红拂女于是写了《政审你大爷》,文章开头就很不凛:“这国很多政策荒语绝伦,但制定者为自己辩护起来总是振振有词,问题就在于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

作者反问:“高考报名要政审?”“大学是你家开的吗?这国绝大多数大学都是公立大学,公立大学,公立的意思是花纳税人的钱办教育。你们收税时从来不觉得我们道德品质恶劣,不要我们的肮脏钱,凭啥到了我们的孩子考大学的时候,就嫌弃我们的孩子道德品质恶劣,不让报名考大学了呢?”

文章回头质问,“道德品质恶劣是怎么界定的?”,“谁有资格来界定?”“制定这种规定的脑残,你们自己的道德品质过关了吗?”“申请信息公开,要求知道有没有签过放弃唐努乌梁海领土的条约,算道德品质恶劣吗?”

“这国有道德品质罪吗?有道德法庭吗?一边昭告天下要依法治国,一边私下里对纳税人的孩子进行道德审判,取消他们的高考报名资格,这事儿不荒谬吗?说一千道一万,只要我们的孩子没犯罪,凭啥取消孩子的高考报名资格,这事儿不荒谬吗?”

作者举例,“在美国,犯人都是可以接受教育的,部分表现好学业优秀的甚至可以申请联邦佩尔助学金接受大学教育”,“不仅美国,欧美国家都有类似的监狱教育系统”。

作者问当局制定“这种脑残规定的时候,查过宪法吗?问过纳税人答应不答应吗?”

“动不动就取消这个剥夺那个,这个收费那个涨价,不就是因为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吗?老以为老百姓的一切都是你们恩赐的,忘了你们的一切都是纳税人恩赐的。”

作者表示,“连五代十国的后蜀皇帝孟昶都知‘尔俸尔禄,民服民’”、“‘下民易虐,上天难欢‘,那意思是当官的吃的是老百姓的饭,要知道感恩,欺负老百姓狠了,是要遭天打五雷劈的”。

重庆当局后来出面改口说他们的意思不是“政审”,作者批评“”重庆的官儿一看这事闹大了,出来否认说没政审这回事,’我们叫思想政治的考核和现实表现的审核‘越抹越黑了。’思想政治的考核‘,这是在治思想罪吗?如果思想有罪,那全国人民都可以入罪,谁思想有问题还不是你们一句话的事吗?”

文章最后指出:“以思想政治审核的名义剥夺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说穿了,就是把公民该有的权利当作奖赏与筹码来控制孩子脑子里想什么。孩子连思想的自由都没了,还会有创造力吗?难怪泱泱大国十四亿人口却造不好一个小小的芯片,造不好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尖……”。

奇文面世,但凡审查官够得着,立即秒删,但是照旧在各种网络渠道飞传,微博呆不住了,传到微博,国内呆不住,传到中国禁止的推特,脸书,然后又以照相版,文字版复制等多种形式再反传中国大陆,妙传对秒删,就这样传来传去,一时形成网络奇观。

《政审你大爷》作者:红拂女

重庆高考报名要政审的事儿火了,我一听,又乐了:有些东西又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这国很多政策荒语绝伦,但制定者为自己辩护起来总是振振有词,问题就在于他们不知道自己是谁。

高考报名要政审MMP,大学是你家开的吗?这国绝大多数大学都是公立大学,公立的意思是花纳税人的钱在办教育。你们收税时从来不觉得我们道德品质恶劣,不要我们的肮脏钱,凭啥到了我们的孩子考大学的时候,就嫌弃我们的孩子道德品质恶劣,不让报名考大学了呢?

再说,这道德品质恶劣是怎么界定的?申请信息公开,要求知道有没有签过放弃唐努乌梁海领士的条约,算道德品质恶劣吗?道德品质恶劣与否,谁有资格来界定?制定这种规定的脑残,你丫自己的道德品质过关吗?这国有道德品质罪吗,有道德法庭吗?一边昭告天下要依法治国 ,一边私下里对纳税人的孩子进行道德审判,取消他们的高考报名资格,这事儿不荒谬吗?说一千道一万,只要我们的孩子没犯罪,凭啥取消孩子的高考报名资格,剥夺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你们制定这种脑残规定的时候,直过宪法吗,问过纳税人答应不管应吗?你丫的工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纳税人掏钱付你工资,是让你为人民服务来着,不是祸祸人民来了。动不动就取消这个剥夺那个,这个收费那个涨价,不就是因为摆不正自己的位置吗?者以为老百姓的一切都是你们恩赐的,忘了你们的一切都是纳税人恩赐的。

连五代十国的后蜀皇帝孟昶都知

“尔俸尔禄,民服民

“下民易虐,上天难

欢” ,那意思是当官的吃的是老百姓的饭,要知道感恩,欺负老百姓狠了,是要遭天打雷劈的。在21世纪的今天,你们还不懂这道理,是脑残还是心坏呢? 重庆的教育官儿一看这事闹大了,出来否认说没政审这回事,“我们叫思想政治的考核和现实表现的审核”.越抹越黑了,“思想政治的考核” ?这是在治思想罪吗?如果思想有罪,那全国人都可以入罪,谁思想有问题还不是你们一句话的事吗?

看过《肖申克的教赎》的瓜友可能都还记得,安迪辅导年轻犯人汤米考大学的事儿。犯人也可以考大学?没错,在美国,犯人也是可以接受教育的,部分表现好学业优秀的几人甚至可以中请联邦佩尔助学金接受大学教育,美国有专门的监狱教育,对犯人进行R业技能和基础文化教育等等。不仅美国,欧美国家都有类似的监狱教育系统。

有人可能会质疑说犯人凭什么接受教育,这不是在变相奖励犯罪吗?不是。欧美国家推行监狱教育,是因为犯罪率高的人群往往也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群,因此他们认为让犯人接受教育,刑满回到社会后,二次犯罪的概率会大幅降低。

事实证明,这个理论是成立的。英国司法部的统计显示,有了监狱教育后,二次犯罪率降低了一半以上,从而为司法系统节省了大量预防犯罪和起诉罪犯等等的开支,也就是说监狱教育替纳税人省了钱,也提高了纳税人的安全保障,

监狱教育,一方面拯救了犯人的后半生,方面保护了纳税人的钱袋和安全。相信犯人也能通过教育洗心革面,是人道至上的文明理念,绞尽脑汁为纳税人减负、对纳税人负责,是饮水思源的现代执政理念。说白了,人家的ZF,知道自己是谁,知道是谁养活了谁,谁该为谁服务。

教育的目的本来就是商人,通过教育让孩子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为社会发展责献-己之力,也出幸福快乐的自己,连犯人接受教育洗心革面,是人道至上的文明理念,绞尽脑计为纳税人减负对纳税人负责,是饮水思源的现代执政理念,说白了,人家的ZF,知道自己是谁,知道是谁养活了谁,谁该为谁服务。

教育的目的本来就是育人,通过教育让孩子们成长为更好的自己,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为社会发展贡献一己之力,也活出幸福快乐的自己。连犯人接受教育后都能洗心革面,更何况还处于思想成长期的孩子?以思想政治审核的名义剥夺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岂不是背离了教育的初衷与目的?人家资本主义国家都有信心教育好犯人,N个自信的你们倒没信心教育好孩子吗?

以思想政治审核的名义到夺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说白了就是把公民该有的权利当做奖赏与筹码来控制孩子脑子里想什么。孩子连思想的自由都没了,还会有创造力吗?难怪泱泱大国十四亿人口却造不好一个小小的芯片,造不好一个小小的圆珠笔尖。也难怪国产骄做华为手机竞然是日本人研发的。

有些东西,长点心吧,别老为了自己小集团的利益把全国人的利益和权利踩在脚底,把干千万万人的命运当儿戏,当心“上天难,装逼遭雷劈

政审,审你大爷!

谢选骏指出:人说中国大陆现在回到了文革时代,我看现在比文革较有自由,因为按照文革标准,《政审你大爷》一文,无疑犯了“恶毒攻击罪”,也就是对领袖进行了人身攻击,所以叫做“恶毒公济”——例如,《政审你大爷》表面上骂的是“你大爷”,其实指的是“你大大”,指桑骂槐,路人皆知。犯了如此直指领袖的恶毒攻击罪,还没有当作反革命案件予以打击,而且一呼百应,可见时代确实在进步了。



【076、Twitter推特的老板是共产党还是人民币】


《习近平像遭女子泼墨 称反对独裁暴政》(2018年7月9日 叶兵 )报道:

7月4日清晨,一名中国女网民在上海海航大厦前面表示,反对中共独裁专制暴政,并向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的宣传画像泼墨,称对习近平恨之入骨。

这一泼墨过程在网上实时直播,该网民称之为行为艺术的相关视频在推特等社交网络上得到广泛传播。该女子要求国际组织介入调查她所说的共产党对她实施“脑控迫害”。有人认为她泼墨是为了获得美国政治庇护,动机可疑。也有人质疑她可能精神状态不稳定。

从墙外的网上评论来看,更多的人为上海陆家嘴发生的泼墨事件点赞。一位网友留言:根据女孩的前后发帖及视频,此女孩的言行举止高度一致,没有逻辑混乱异常状况,堪称嫉恶如仇侠肝义胆巾帼英雄。

当天下午三点多,这位网名叫@feefeefly的年轻女子发推称,“现在我的门外有人一群制服的人。待会换好衣服就出去。我没有罪。有罪的是伤害我的人和组织。”

之后该推特账号再无下文。稍后,她的推特视频打不开了,目前其推特账号已经消失。但是相关视频有许多网民跟帖表达关注。

一天前,该推特账号一则推文说,“所有人应该有免于恐惧的权利。明天上街溜达,如果激怒我,那就撕吧。活着人不人鬼不鬼的被共产党跟踪监控滋扰一年多,我也忍受够了!……”

美国之音打电话给上海市公安局宣传处了解情况时,一名接电话工作人员表示,不掌握案情,建议记者发传真提出采访请求。记者向上海市公安局宣传处发出的采访询问传真函多日之后仍未获得回复。

当晚,有网友发推披露泼墨女子的身份和手机号码,称其名为董瑶琼,20多岁,来自湖南株洲,在上海从事房产中介工作。被披露号码的手机无法接通,其人失踪。推特上有帖文呼吁国际社会和世界人权组织关注。

有网友评论把这一泼墨行为比作29年前向天安门城楼毛泽东巨幅画像投掷鸡蛋和油漆颜料的湖南青年余志坚、喻东嶽和鲁德成。三人当年分别被判无期、20年和16年重刑。

2014年3月,湖北退役武警孙兵向北京天安门毛泽东画像投掷墨水瓶,后被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刑1年2个月,服刑期间罹患肺癌,2015年5月获释后发展成癌症末期,2017年11月去世。

2016年,归国留学生权平在Twitter上分享了身穿印有“习包子”、“大撒币”和XITLER字样的文化衫,遭抓捕后被控煽动颠覆国家政权。

一年多前,中共云南党校退休教师子肃呼吁罢免习近平,提议19大直选总书记,被控煽动颠覆国家政权,起诉书中还指控他预谋武装暴动。

2017年10月18日,中共十九大开幕当天,北京律师余文生发表《建言中共十九大罢免习近平、全面推行政治体制改革》公开信,后遭当局抓走,并被以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逮捕。

今年5月4日,邓小平之子邓朴方的好友樊立勤在北大校庆当天张贴大字报,炮轰习近平搞个人崇拜和修宪取消任期限制。此举在网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位贴大字报的人文革期间曾被殴打致残。他张贴大字报批判习近平有没有受到官方惩处,不得而知。

《泼墨女孩被送株洲精神病院 中国各地急撤习画像》(阿波罗新闻网 2018-07-23)报道:

7月4日在上海泼墨习近平像而被捕的湖南打工女董瑶琼目前已被当局送进精神病院。几名湖南公民行动者7月22日赶到董瑶琼老家获得其母亲对这一事态发展的证实。

美国之音获得的独家消息来源说,在上海海航大厦外向习近平画像泼墨的董瑶琼已被送往湖南省株洲市第三医院(当地一所精神病医院)。

董瑶琼母亲周莲娇也是打工女。7月16日从广东赶回湖南攸县家乡在县政府见到被上海警方押送的女儿。(湖南公民行动者提供图片)

知情的公民行动者对美国之音透露说,董瑶琼7月16日被上海警方送回老家湖南省攸县,在当局的安排下与其母亲和当天从上海赶回的弟弟董瑶龙见面,当天就前往株洲市第三医院办理住院手续,董母周莲娇在株洲住了两晚后返回老家攸县,董瑶琼的18岁弟弟只住了一天又返回上海打工。

在网络上直播的董父董建彪与画家华涌在云南香格里拉深夜被国保抓走后,目前处于当局严密监控之中,外界无法与之联系。

湖南的一名公民行动者表示,他于7月22日到达董瑶琼的家乡湖南省攸县桃水镇,找到了董瑶琼的母亲周莲娇。周莲娇在工作地广东接到儿子董瑶龙的电话才得知董瑶琼被拘捕。

董瑶琼今年4月离婚后,其年幼儿子由前夫抚养。(湖南公民行动者提供图片)

据介绍,周莲娇对看望她的公民行动者透露,当局出示的文书让她过目后即被收走,但是她没有收到任何法律文书。周莲娇说,上海政府安排的专家鉴定董瑶琼患精神病,株洲市第三医院的鉴定结果与上海的一致,只能听从政府安排。不过,据见到董瑶琼母亲的公民行动者介绍,周莲娇也表示,希望有独立专业机构为董瑶琼尽快重新作精神鉴定。她表示将拒绝接受如何媒体采访。她说,情感上难以接受女儿被精神病,但她宁愿相信女儿真有精神病,不相信正常人在精神病医院被治疗出精神病来,并说治疗一段时间也好,等女儿出院后她再去打工。

消息来源披露,董瑶琼今年四月办理了离婚手续,目前5岁的儿子由前夫李凯歌抚养。据悉,李凯歌周日对湖南公民行动者表示,离婚是董瑶琼提出的,他起初并不想离。李凯歌对公民行动者披露,上海、株洲和攸县警方近期都找过他。李凯歌对警方表示,至少在跟董瑶琼一起生活期间并未发现她精神方面有问题。他还表示,可能会在适当时候去探视董瑶琼。

美国之音记者周日致电株洲市第三医院多个病区科室查询,对方均称最近没有叫董瑶琼的人入院。上海浦东潍坊新村派出所和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表示需要在周一上班后向该局宣传部门了解情况。

董瑶琼7月4日清晨在Twitter上直播了泼墨习近平宣传画的过程,声称反对习近平独裁暴政以及中共对其施加的“脑控迫害”,[并称海航是习近平的],引发大批网民关注。当天下午警察登门将董瑶琼从住处带走,随后Twitter账号被删除。目前董瑶琼的Twitter账号已经恢复,然而仅能查看6月中旬以前的部分推文,泼墨视频和警察登门的照片以及泼墨前几周的推文则不知所踪。

美国之音在发生泼墨事件当天看到,董瑶琼在其推特账户里的自我描述是没有奴性,爱美国,承认她不关心政治之前是个小粉红。

泼墨视频直播事件发生后,广东肇庆的习近平宣传画被涂上泥浆,中国和其他国家一些地方也接连出现羞辱习近平像的抗议行为艺术和要求无罪释放董瑶琼及其父亲董建彪和艺术家华涌的声浪。泼墨视频直播事件发生后,广东肇庆的习近平宣传画被涂上泥浆,中国和其他国家一些地方也接连出现羞辱习近平像的抗议行为艺术和要求无罪释放董瑶琼,及其父亲董建彪和艺术家华涌的声浪。

与此同时,北京高层和中共党媒的宣传口径和排版出现一系列反常现象,习近平在党内被宣传为至高无上的权威似乎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摇撼,以至于全国人大委员长栗战书等嫡系亲信发出“定于一尊”的表态。

美国之音近日在北京、天津、黑龙江、内蒙古、贵州等地观察了解,突出习近平个人形象的宣传画和以往随处可见的与习近平思想或新生代有关的政治标语已经被紧急悄然撤下。网传北京市顺义区社会宣传环境布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出通知,要求限期在全区范围内撤下与习近平和十九大有关的政治宣传看板和标语口号。

泼墨事件发生后,网民对于董瑶琼所说的“脑控”争论颇多,有人认为董瑶琼存在精神疾病,“脑控”说法属于妄想。众多网民和董瑶琼的父亲董建彪则认为“脑控”意为中共的洗脑教育方式。

在华涌与董建彪被国保带走前的网络视频直播中,董建彪否认家族有精神病史,坚持认为董瑶琼无罪。五十多岁的挖煤工董建彪表示,事发后曾有两名上海警察到他打工的煤矿了解情况,指其女儿攻击国家领导人并询问家族精神病史,但没有出具任何手续。董建彪表示,他十多年前迫于为学习成绩优异的女儿筹集大学学费而盗窃煤矿价值三千元的铜,因此被判刑9年(服刑7年半后获释),读高三的女儿因为父亲入狱而辍学开始打工。

因多年坚持上访维权而被6次关进精神病院的苏州退伍军人朱永健对美国之音表示,董瑶琼跟他本人以及许多其他被送进精神病院的维权人士的情况相似,都属于政府行为。

谢选骏指出:“董瑶琼7月4日清晨在Twitter上直播了泼墨习近平宣传画的过程,声称反对习近平独裁暴政以及中共对其施加的脑控迫害,并称海航是习近平的,引发大批网民关注。当天下午警察登门将董瑶琼从住处带走,随后Twitter账号被删除。目前董瑶琼的Twitter账号已经恢复,然而仅能查看6月中旬以前的部分推文,泼墨视频和警察登门的照片以及泼墨前几周的推文则不知所踪。”——Twitter推特如此神奇运作,难道它的老板是共产党?或者,仅仅是人民币?因为人们无法想象,一个烈女或疯子,在失控情况下自己还能自如地操纵Twitter推特的账号和推文,那样一来,她岂不是要比胡言乱语的川普总统还要伟大了吗。



【077、奥斯卡组委会的覆灭】


《韦恩斯坦因性侵丑闻被奥斯卡组委会除名 英美警方开始调查》2017年10月16日报道:

1999年《莎翁情史》获多项奖。奥斯卡女主角奖获得者帕特洛也对韦恩斯坦提出指控。

于是,负责主办奥斯卡奖的美国电影艺术和科学学院就把面临性侵指控的好莱坞重量级制片人韦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除名。

54名奥斯卡组委会成员14日开会讨论了韦恩斯坦面临的指控,并投票将其终身会员资格剥夺。韦恩斯坦以他能够将小投资但精良制作的电影入围奥斯卡而知名。

奥斯卡组委会在声明中说,将韦恩斯坦除名的投票表决远远超过所需的三分之二多数。声明还说,将韦恩斯坦除名发出一个信息,那就是在我们的行业中,对于性掠夺行为和工作中性骚扰刻意无视和可耻的同流合污的时代结束了。声明还说,韦恩斯坦用性做交易是严重的问题,在我们的社会中也不会有一席之地。

这个也被称为好莱坞电影协会的组织很少开除其会员。前一次是2004年,演员卡里迪(Carmine Caridi)被除名,原因是,这名已拥有22年会龄的演员将拿到的评比奥斯卡影片交给了外界,而这些影片被非法复制后纷纷出现在互联网里。

被控强奸,罪名严重

一周来韦恩斯坦性骚扰事件充斥着美国各大小媒体,20多名很多以前同这名好莱坞巨人有过合作关系的女演员、女模特都走进了举报的行列,她们当中有艾什莉·贾德(Ashley Judd), 埃娃·格林(Eva Green), 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 (Gwyneth Paltrow), 凯特·贝克萨利(Kate Beckinsale), 卡拉·迪瓦伊(Cara Delevingne)以及雷亚·塞多(Léa Seydoux)。美国女演员麦克格万(Rose McGowan)以及英国女演员安东尼(Lysette Anthony)甚至指控韦恩斯坦有强奸行为。另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英国女演员也告知警方曾于1992年被韦恩斯坦强暴。鉴于指控的严重性,纽约以及伦敦警方都已开始进行调查。

韦恩斯坦在好莱坞的地位如同大佬一般,过去年间,他作为制片人经手的作品中,超过300部得到奥斯卡提名,81部获奖。迄今为止,韦恩斯坦的发言人驳回了以上指控,称“所有对非经双方同意的性行为的指责,都被韦恩斯坦明确否认,”所有的性行为都是两厢情愿。

好莱坞的大是大非

电影界著名人士如斯特里普(Meryl Streep)、戈斯林(Ryan Gosling)、汉克斯(Tom Hanks)、迪卡普里奥(Leonardo DiCaprio)和摩尔(Michael Moore)均对同行的性行为以及滥用职权表示震惊。摩尔曾同韦恩斯坦合同,推出了获得美国票房最高的纪录片《华氏911》(2004)(Fahrenheit 9/11)。尽管有这段成功的共事经历,摩尔仍是在脸书上表示应“建立一个没有哈维斯的世界”。

韦恩斯坦事件成了必须站队表态的大是大非,经过多日的沉默之后,伍迪·艾伦(Woody Allan)对BBC表示,他对制片人韦恩斯坦面对多项性骚扰指控深感“悲哀”,但他只听见“传闻”,而不是“可怕故事本身”。九十年代初,艾伦自己也遭遇性侵指责,他当时的同居女伴法罗(Mia Farrow)指控艾伦对养女有性侵行为,被艾伦严词驳回。一场备受关注、且旷日持久的官司打完后,艾伦与法罗分手,后迎娶了现在的妻子、也是法罗的养女宋宜,艾伦和韦恩斯坦合作过多部电影,艾伦“出事后”的《无敌爱美神》(1995)为二人带来极大荣誉。艾伦说,合作期间,他从未听说过有人对性侵或强奸进行指责。

韦恩斯坦的电影工作室同其胞弟鲍勃(Bob Weinstein)共同管理,周六在《好莱坞记者》发表的一份采访中,鲍勃表示,“我对长兄的所作所为感到羞耻和恶心。”他还说,韦恩斯坦非常傲慢,脾气暴躁并善于欺骗。不过,对其兄过失的范围,他真的不知情。

谢选骏指出:奥斯卡组委会虽和韦恩斯坦进行切割,但实际上越描越黑——大家想想,“韦恩斯坦在好莱坞的地位如同大佬一般,过去年间,他作为制片人经手的作品中,超过300部得到奥斯卡提名,81部获奖。”这种情况说明,此人才是奥斯卡组委会的灵魂!区区奥斯卡奖,几乎就是“他想给谁就给谁”,这些奖项里面,有多少是因为性侵得逞才获得的呢?现在,奥斯卡组委会装模作样地切割了自己的灵魂,自己不也就因此而覆灭了吗?



【078、包公戏变成了整治措施】


包公戏出现在元代,元杂剧包公戏,创造了成熟的清官包公形象,在元杂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辑现存元杂剧包公戏共十一种,都成一集。显然,这是暗无天日鞑靼统治的绝望回响。到了明朝,包公戏里的包公权力扩大,已经变得无所不能了。从断案如神放大到无所不能,包公跟关公一样,在民间早已被当成“神”。

在中国戏曲史上,没有一位官吏能够像包拯那样,可以如此频繁地出现在历代的戏剧舞台上,至今久演不衰,并且成为一类非常独特的戏剧通称──包公戏。包公戏的流行,从南到北,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戏曲种类。戏剧中的包公,并不等同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包拯,而是带着某种理想化的色彩,集历代廉吏形象之大成。

在包公戏里,包公既是一位清正廉明、铁面无私、心智过人、执法如山的清官,又是一个上通天神、下通鬼魂、具有灵异功能的、半神半凡的超人。在他的身上,凝聚了专制社会下老百性对于清官的企盼,和对社会公正的向往。包公戏情节曲折,是非分明,同样赢得今天观众的喜爱。

(一)包公与包公戏

包公戏之所以口耳相传,流传至今,在于民间渴望有不畏强权、刚直不阿的人物为民作主,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在中国历史上名气最大的法官,莫过于宋代的包拯了。几乎所有的国人都知道“包公”。

包公名气这么大,和传统戏曲有极大的关系。在近代小说里,包公并没有成为一个主角。可是在传统戏曲里,包公的故事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题材,凡是和案件、法律有关的剧目,主角多是包公。

那么传统戏曲里的包公形象和作为历史人物的包拯有没有关系呢?真实的情况是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历史上的包拯——包拯(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和传说不同的是,他有一个很圆满的家庭,有在双亲照顾呵护下成长的童年。他的父亲包令仪,字肃之。进士及第,授朝散大夫,行尚书虞部员外郎,出帅南京(今商丘),上护军。死后被朝廷赠刑部侍郎。用今天的官阶来衡量,包拯生于一个厅局级干部家庭。

包拯自幼接受儒学教育,走科举之路,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包拯满29岁那年终于中了进士。朝廷已经任命他为建昌县知县,可他却以父母年老、家中无人照顾为由,辞不就职。史书上没有记载他有兄弟。从他考取进士不愿意出任官职来看,家里没有其他能够侍养父母的兄弟,他应该是个独子。

包拯在家一呆10年,直至父母病逝、3年守丧完毕,他才在乡亲们的劝勉之下接受了朝廷的任命,出任天长县知县。这一年是仁宗景佑四年(1037),他已是一个39岁的中年人了。

包拯的宦途非常顺利,除了因“失保任”(被他保荐升职的官员犯罪而受连带处罚)被降级一次,包拯的官阶一直向上。他担任了10年的地方官,后来转到朝廷监察系统任3年,主持过谏院、代理过御史中丞,在这段经历中,包拯建立起自己的嫉恶如仇的名声。弹劾了很多的朝廷重臣,包括当时的宰相宋庠、宋庠的弟弟宋祁、名臣张方平等人。

皇佑二年(1050),宋仁宗决定任命自己宠幸的张贵妃的堂伯张尧佐宣徽南院使、淮康军节度使、景灵宫使、同群牧制置使。另外三个官职意义不大,而宣徽使来源于唐代,主持朝廷朝会,北宋初年往往以宣徽使兼枢密使,掌握军事指挥。到了仁宗朝,这个官职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但是在朝廷礼仪上,位次仅次于宰相、枢密使。包拯当时主持谏院,率领谏官上谏,认为按照宋朝惯例,后妃亲属不得担任宰相及军职,这次是皇帝恩宠贵妃过度,宰相未能及时阻止,“反复数百言”,包拯自己言辞激烈,以至于溅了仁宗皇帝一脸的唾沫星,直到皇帝将错误任命“罢之”为止。(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一)

至和三年(1056)阴历十二月,包拯被任命“权知开封府事”,嘉佑三年(1058)阴历六月解任,实际上包拯在开封只有18个月多一点而已。刚到庭,书吏们要检验一下包拯的能耐,故意一起围上来、捧着公文汇报事情。包拯一一听取阅读,当场处断几十起。未能了结的,几天后一一催问,没有完成的立刻严究。书吏再也不敢糊弄长官。原来民间起诉要到衙门口的书吏把持的“牌司”,包拯下令打开大门,直接由自己受理案件。包拯在开封任职期间还整治了沿河的违章建筑,执法不避权臣。

包拯的个人人品似乎无可指摘。他为官廉洁,六亲不认。他为人极其严肃,史称他“不苟言笑”,开封民众称包拯“笑比黄河清”,自诩“未尝伪色辞以悦人”。他极其节俭,做再大官,“奉己俭约如布衣”。

后来包拯主要担任财政系统的官职,当了4任转运使(地方最高财政长官),最后被任命为三司使,这个官职是北宋特创的,号为“计相”,主管财政审计,其地位仅次于宰执(宰相和枢密院)。

包拯最后的结局是进入到“宰执”之列。宋仁宗在1060年任命包拯为枢密副使,包拯开始正式进入朝廷的决策班子,可是这时包拯的身体却开始出状况了,枢密副使一职他基本没有到任,拖了一年多时间就去世了。

包拯的个人家庭生活也很平淡。他娶妻董氏,也是官宦之家出身。长子包繶,出任潭州通判,死于任上。包公中年丧子,伤心欲绝。包繶已经成婚,没有孩子,他的妻子崔氏不顾包拯的劝导和母亲的威逼,坚持要在包家守寡。在包拯死后,崔氏听说当年被包拯赶出家门的包拯的妾,在回娘家后曾生育一子,于是崔氏将那个孩子接回包家,取名包綖,作为包拯的后代。

被拔高的法官形象——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过很多著名的法官,在权贵、甚至在皇帝的威迫之下,依然执法如山,维护法律的尊严。也有很多法官善于裁决疑难案件,实现公平与正义。侦破疑案在今天是属于刑事侦查部门、公诉部门的职能,在古代却是很多著名法官的典型事例。各地官府衙门大堂之上经常挂着“明察秋毫”的匾额,很明显地说明它的“发现”犯罪的职责。对于法官能力的评价突出的是破案能力,如五代人和凝《疑狱集》选编的66个案例,有四分之三的案例是破案故事。南宋人郑克《折狱龟鉴》选编375个案例,破案故事的比例也有这么高。

拿这三项标准来衡量一下包拯,那么在历史记载中的包拯,一点都不能算是一个著名法官。

就第一项来说,历史上有西汉的张释之、隋代的赵绰、唐代的戴胄、徐有功等等著名法官,敢于对抗皇帝对于案件判决的旨意,激烈劝谏皇帝遵守法律。而在历史记载里,包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例。前面提到包拯劝谏仁宗放弃任命张尧佐的事例,并非执法审判之争。

就裁决疑难案件这一项来说,包拯也没有很著名的事例。唯一的一件是作为监察官参与审理“冷清自称皇子案”。北宋皇佑二年(1050),开封城里有个叫冷清的年轻人,自称自己是“皇子”。冷清的母亲王氏是从宫廷里放出的宫女,也确实与宋仁宗发生过关系(宋仁宗与之发生过关系的宫女都赐予“龙凤抱肚”以为验证)。不过出宫后嫁人,先是生了一个女儿,以后才生了冷清,因此完全可以排除冷清与皇室的任何血缘关系。冷清长大后不务正业,听说宋仁宗长期未能得子,和道士高继安合谋,到京城伪装皇子。当冷清被抓进开封府后,高继安又指使他装疯卖傻,逃脱罪责。包拯向宋仁宗报告,请求立即将冷清和高继安斩首示众。这个案件事涉皇室,但是疑难程度并不大。

民间传说中智慧无比、擅长破解无头案件的包拯,在比较靠谱的文献记载里,实际上只有三个破案记录。

第一个是“智断牛舌案”,记载于南宋人郑克编写的《折狱龟鉴》(后被《宋史·包拯传》吸收)。包拯初任官职,担任天长知县。本县有个农民和邻居有过节,夜里偷偷地把邻居的耕牛舌头给割了。耕牛主人到县衙报案,包拯叫那农民赶紧回去,大白天就把牛杀了,割下牛肉发卖。按照宋朝法律规定,伤牛及私宰耕牛者都是要判徒刑的重罪,而举报者则有赏。坏邻居第二天立即就去举报“私宰耕牛”。包拯把那告发者召进来审问,开口便问:“你为何偷割了人家的牛舌,又跑来告人家私宰耕牛?”那人被包拯说中心事,目瞪口呆,赶紧下跪认罪求饶。

第二个案件与此相似,记载于北宋人吴奎撰写的包拯墓志铭。开封有两个朋友一起喝酒,其中一个带了几两金子,怕自己喝醉酒遗落金子,在喝酒前先把金子交给对方替自己保管。可等他过完了一醉方休的酒瘾,第二天去朋友家讨回金子时,却遭酒友否认。那人无奈,来到开封府告状。包拯听了双方的陈述,暗中派人去被告家,对被告的妻子说:“你丈夫已经承认昨天代朋友保管过金子,现在叫你交出来。”被告妻子信以为真,交出了金子。包拯把派去的人带回来的金子当堂出示,被告只得认罪。

第三个案件,记载于北宋人沈括的《梦溪笔谈》,但却是一件包公被手下书吏算计的案例。有个犯罪的富户,按照法律要被判处脊杖(专门责打罪人背脊、要打出血印俗称“背花”)的刑罚。富户送了一个书吏一大笔钱财。书吏说:“包公判案,没有办法求情,只好我也陪你挨一顿打吧。”第二天富户在堂上哭闹不停,那书吏正坐在包公案下记录供词,突然装出一副气恼的样子,大吼一声:“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这么没出息,最多只是挨几下脊杖的事情,有什么了不起!”包公闻声大怒,立即要衙役将这书吏拖下去责打臀杖十七下(只责打臀部的刑罚)。回过头来处治这个富户,如果真的照旧判罚脊杖,恰被那书吏说中,有损长官的面子。于是包拯改为从轻判处,也是臀杖。想不到这却恰好被书吏猜中,实现为富户减轻处罚的目的。

在宋代官员士大夫的心目中,包公并不是一个著名法官。比如上述南宋人郑克编写的《折狱龟鉴》一书,收录了156位宋代法官的207个破案故事(有些破案故事没有提到法官的姓名),包拯破案故事收录了上述的“智断牛舌案”和被手下书吏算计这两个。可是该书收录的和包拯一样有两件破案事迹的宋代法官有35人之多,还有7位法官各被收录了3件以上的破案事迹。

因此包公的法官名声,并不是历史事实,而是在民间传说以及文艺作品中被不断塑造拔高的结果。

幸运的包公——那么包公的这种幸运究竟来自于何方?难道仅仅只能归于“福气”或“运气”吗?

包拯事迹被传奇化,首先是因为政治因素。包拯所处的宋仁宗时代,是北宋历史上社会最平稳的时代,被以后的人们追记为一个“盛世”。包拯得益于人们对于这个时代的追忆,并成为这个时代的象征。

单被记忆,远不足成为传奇。要成为传奇,还必须有一个“传奇催化”的环境。北宋都城汴梁——开封府,是历史上少有的商业城市首都。唐代开始,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位于当时南北交通运输线干道的汴梁迅速成为商业大城市,梁晋汉周都在此建都,北宋沿袭作为都城,持续繁荣二百多年。城市人口达到上百万,有着繁荣的市民文化。

商业大城市存在数量巨大、居住集中、有闲暇的市民受众,就成为说唱艺术的肥沃土壤。而说唱艺术中的故事,最能吸引受众的,是广为人知的近当代人物。而历任开封府官员大多敷衍塞责,浑浑噩噩,反衬出包公的敢作敢为,“明不可欺,刚不可挠”。这样包公就成为说唱艺术故事的主角,被一代代民间艺人们口口相传,不断加工。

北宋灭亡后作为对北宋盛世的纪念,包拯的传奇在原来的宋朝都城开封以及南宋首都临安(今天的杭州)继续流传,和历史上的包拯的关系也越来越远。南宋开始有文人将民间说唱艺术记载下来,包公也就开始成为话本小说的主角之一。流传到今天的还有《合同文字记》和《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包公戏的源流——北宋以后,在被少数民族皇朝长期统治的北方地区,包拯故事作为对汉族皇朝的民间记忆,以及对于现实政治的批评,进一步在民间扩大影响。尤其是汉族士大夫在少数民族皇朝统治期间无法得到原有的政治权利,很多汉族士大夫转而对少数民族皇朝持批判立场,通过对民间说唱包公故事的艺术加工,形成了专门的包公戏剧目。

元代是中国戏剧艺术大发展的时期,元杂剧的名目约有六七百种,保存到今天的剧本也有162种,其中包公戏就有《包待制陈州粜米》(无名氏)、《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无名氏)、《神奴儿大闹开封府》(无名氏)、《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关汉卿)、《包龙图智勘后庭花》(郑庭玉)、《包待制智勘灰阑记》(李潜夫)、《王月英元夜留鞋记》(曾瑞)、《叮叮当当盆儿鬼》(无名氏)、《包待制智赚生金阁》(武汉臣)、《鲠直张千替杀妻》(无名氏)等11种,是已知元杂剧中最多的个人故事剧目。

明代的包公戏,没有元代那样兴盛,现在有目可查的有8种,保留到今天的剧本有《胭脂记》(童养中)、《袁文正还魂记》(欣欣客)、《桃符记》(沈璟)、《高文举珍珠记》(无名氏)、《观音鱼篮记》(无名氏)等5种。

清代包公戏保存有9个剧目,现存其中《乾坤啸》(朱佐朝)、《双钉案》(一名《钓金龟》)(唐英)、《正昭阳》(石子斐)三个剧目的剧本。

晚清民初是包公戏的爆发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包公戏剧目,至今仍然在各种地方戏曲中上演的包公戏就有几十种,其中的《狸猫换太子》《秦香莲》《乌盆记》《铡包勉》《赤桑镇》《铡判官》《打龙袍》《打銮驾》《黑驴告状》《双包案》《花蝴蝶》等等剧目真可谓是家喻户晓,常演不衰。

包公戏演变的特色——包公戏的传播及故事演变有着很鲜明的特色,总的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戏剧故事的本身的传承性不强,元代的11个包公戏剧目,到近代依然经改编演出的只有《乌盆记》一出。明清两代的包公戏剧目,保留到晚清民国的只有《双钉案》(《钓金龟》)。也就是说每一代的包公戏创作并不是在前一代剧作基础上进行的。文人不屑于重复改编,而戏曲创作具有很浓重的草根性质,不识字的优伶戏班难以直接演出文人创作的唱词对白较为古雅的剧目。事实上包公戏的剧目往往取材于当代民间说唱艺术。晚清民国时期的包公戏故事大多来源于根据民间说书改编的小说《三侠五义》,而其中的故事又绝大部分来自于明代安遇时编着的小说《百家公案》(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朱仁斋与耕堂刊本),但是该小说的直接来源,又是明代的说唱词话本《包龙图公案词话》。因此可以说,包公戏剧作之源在于说唱艺术。

其次,包公的形象越来越高大,由“神化”而“圣化”。在元代的包公戏里,包公直接出入阴阳两界的情节还不多见,而且在包公审理案件的时候,总是要提到朝廷皇帝的权威,或者是批准、或者是追认包公的判决。但是到了晚清民国时代的包公戏剧目里,包公能够自由来往阴阳两界,甚至可以将阎王殿玩法的判官判处死刑(《铡判官》)。尤其是在1949年以后演出的剧目里,包公的执法权力已是没有了边际,哪怕是处死皇亲国戚也不用报请皇帝批准(《铡美案》),包公俨然已成为神圣法律的化身。这个由“神化”进而“圣化”的过程,反映出社会观念的发展。

再次,戏剧故事中的推理破案情节越来越淡薄。明清的包公戏剧目中推理破案的故事已不多见,到了晚清民国时期的包公戏剧目基本上都是情感戏。尽管推理破案的情节在原来的说唱艺术以及根据说唱艺术改编的小说中占的比重相当大,可是在改编成戏剧时,包公破案都是极其直截了当,根本不需要任何的推理过程,直接就断定是非曲直。剧作者将原来故事中有关破案情节基本剪裁一凈,应该是为了适应当时的中国剧场效应的结果。晚清民国时期的戏曲演出场所往往比较嘈杂,并不刻意营造观众深入剧情的环境,剧情推进也较为松散,不适合进行推理破案的情节交代。观众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够让自己情感得到释放、获得满足感的结果,至于这个结果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符合法律,实际上并不重要。

(二)“包拯”与“救星”、“铡刀”与“严打”

1、“包拯”与毛泽东的“救星”——说来也怪,“包拯”这个名字似乎含有“包吃包住包工作包你得拯救”的意思。这样一来,“包拯”起步含有了“救星”的意思?

2、包拯的“铡刀”与邓小平的“严打”——从清中期《三侠五义》流传开来后,被编出各种戏曲进行演绎,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包公戏。在包公戏里,有个重要的道具就是包公那三口铡刀。这是包公戏的符号,如京剧《花蝴蝶》(《盗御马》)一开场,包公上场自表:“铜锣开道人呐喊,谁人不知包青天。我身边随带着张龙、赵虎、王朝和马汉,三口铜铡神鬼寒。”

包公戏总是以“开铡”这一声怒吼而进入剧情高潮,于是很多戏曲直接将包公戏目总结为“大铡”。戏曲就有“四大铡”,即《铡包勉》、《铡美案》、《铡国舅》、《铡郭槐》四个经典剧目。

铡刀本是养马工具——其实,中国古代法律里从来没有以铡刀作为刑具。先秦到宋代,从来没有铡刀行刑的记载。秦汉时的死刑种类“腰斩”,是罪人裸体俯身趴在“案板”上,用斧子砍断罪人身躯。因此有“斧”连称代表死刑的说法。隋朝确定五刑制度,死刑仅有斩、绞两种。斩,是以刀斩首;绞,是以短棍收紧套在罪人颈脖的绳圈使其窒息毙命。以后唐、宋两代都基本沿袭五刑制度,死刑种类仍然只有斩、绞,只是针对个别极其严重的犯罪,才特设“凌迟处死”。因此在包公所处的北宋,是没有铡刀刑具的。实际上,“铡”这个字也是很晚才出现的。东汉的《说文解字》里根本就没有这个字,在唐宋两代的文献中也是极难寻找。铡刀的记载大量出现,是在元朝。以游牧为生的蒙古族,冬季需要将储备的草料切碎来饲养牲畜。铡刀有固定的支点,能够将草料切割均匀,“铡”字右边部分“则”,按照《说文解字》,“等画(划)物也”,具有均分的字义。明代学者梅膺祚编纂的工具书《字汇》(成书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解释“铡”字,“铡草也”。可见铡刀是专门用来铡草的工具。

元杂剧中出现“势剑铜铡”——在元代杂剧里,如郑廷玉《包待制智勘后庭花》中,包公请求审理疑案的全权,于是上级赵廉访答应,“与你势剑铜铡,限三日便与我问成这桩事”,无名氏《叮叮当当盆儿鬼》,“俺则见狠公吏把荆杖挝,恶曹司将文卷押,两边厢摆列着势剑铜铡,中间里端坐个象简乌纱”。

尽管元杂剧里有这么多铜铡的情节,可是在元代法律里却并没有铜铡刑具,也没有腰斩死刑。很可能是因为元代权豪横行不法,使用铡刀私自用刑,以至于在社会上留下这样的印象,并被编入杂剧。

明朝成化年间(1471-1478)刊行的《说唱词话》,有六个包公故事,但没有一处提到铡刀。后来安遇时编纂的小说《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将所有有关包公的传奇“一网打尽”,也并没有提到这个“势剑铜铡”。

《三侠五义》里出现包公的三口铜铡——到了清代,石玉昆的《三侠五义》里,出现了包公的三口铜铡。在《三侠五义》第九回《断奇冤奏参封学士造御刑查赈赴陈州》,说是包公被宋仁宗封为龙图阁大学士,仍兼开封府事务,前往陈州稽察放赈,宋仁宗“又赏了御札三道”。包公暗示师爷公孙策,以“札”字当“铡”字,设计出龙、虎、狗三口铜铡。包公第二天向宋仁宗展示,奏请“如有犯法者,各按品级行法”,宋仁宗居然“龙颜大喜,称羡包公“奇才巧思”。

第十五回《斩庞昱初试龙头铡遇国母晚宿天齐庙》,还仔细描写了铡刀行刑的细节:“……只见马汉早将他丢翻在地。四名衙役过来,与他口内衔了木嚼,剥去衣服,将芦席铺放,立刻卷起,用草绳束了三道。张龙、赵虎二人将他抬起,走至铡前,放入铡口,两头平均。此时马汉、王朝黑面向里,左手执定刀靶,右手按定刀背,直瞅座上。包公将袍袖一拂,虎项一扭,口说‘行刑’二字。王朝将彪躯一纵,两膀用力,只听咔喳一声,将恶贼登时腰斩,分为两头一边齐的两段。”而《三侠五义》是很多近代戏曲故事的源头,三口铡刀也就越传越神,“深入人心”了。

三口铡刀溯源——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开封府特制刑具的称呼。但是,一般人却不知,三口铡刀的真正出处是自上古时期的龙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传承而来。古人认为,剑刀为古之圣品,至尊至贵,人神咸崇。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遂入玄传奇。剑与刀创始自轩辕黄帝时代。据汉代司马迁《史记·黄帝本纪》记载:“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又据战国时期《管子·地数篇》记载:“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从以上两项记载可知,铸制剑刀产生于上古的黄帝、蚩尤时期。这说明,剑与刀的历史极为久远。所以,后人称剑与刀为“短兵之祖”,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开封为华夏文化发源的核心地区,是上古时期剑刀最早产生的地方,自古就有“轩辕黄金剑”、“大梁剑”和“鸣鸿刀”、“苗刀”、“龙牙刀”、“虎翼刀”、“犬神刀”的人文历史流传。下面主要介绍上古时期的龙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传承到宋代以后的情况。

上古时期的“三大邪刀”——“三大邪刀”是指上古时期华夏先民铸造的“龙牙刀”、“虎翼刀”、“犬神刀”,其铸造的时间和造刀者至今已无法考证。

相传,上古时期在锻造“三大邪刀”的原料中,使用了许多恶毒之物品,并有多种诅咒缠缚。

到了夏朝末期,“三大邪刀”为居住在开封昆仑山,即青丘山“倾宫”的夏王桀拥有,被供奉于夏朝太庙之中,是夏桀实施暴政的凶器和见证物。据山东《科技信息·探索与发现》2010年第11期《龙牙、虎翼、犬神》一文中说:“据史料记载,商汤攻入夏朝太庙之时,黑云遮天、鬼哭狼嚎,龙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化为三股妖风袭来,顿时商朝大军死伤无数。汤王弃戈下马,手持轩辕黄金剑单人闯入太庙主殿,挥剑疾斩,‘三大邪刀’被击成碎片封印于地下。”

到了东汉末年,世道大乱,“三大邪刀”曾经现世。有“三国群雄之一”称号的军阀、权臣李,曾担任东汉大司马。据西晋陈寿纪传体国别史《三国志》记载:“李带三刀,手复与鞭合持一刃(带三刀,执一刀)。侍中、侍郎见带仗,皆惶恐,亦带剑持刀,先入在帝侧。”其中,“三刀”就是由传说中被封印于夏朝太庙地下的“三大邪刀”再造而成。

公元198年,曹操派谒者仆射裴茂召集关中诸将段煨等人征讨李,灭其三族。李死后,又将毁坏的“三大邪刀”碎片封埋于商朝太庙之中。

“三大邪刀”在北宋开封重现——斗转星移、时光变迁,到了北宋时期,著名铁匠韩蕲在开封一带发现了商朝太庙遗址,并开启封印,得到了龙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的碎片。据说,当时“三大邪刀”碎片中隐隐有黑气,触之即发。韩蕲将碎片带回开封城里后,与宫廷铸剑师合力打造,耗时一年零八天,铸成“降龙”、“伏虎”、“斩犬”三口铡刀,并经北宋天子御批,存放在开封府内。时任开封府尹的包拯成为第一个掌管“降龙”、“伏虎”、“斩犬”三口铡刀的人。

数千年前的“三大邪刀”龙牙、虎翼、犬神被“轩辕黄金剑”击碎之后,经过长年封印,居然在北宋时期铸造成为代表天下正气的“青天三铡刀”降龙、伏虎、斩犬,真可谓是“物极必反”的一个例证。

我们认为,“三大邪刀”龙牙、虎翼、犬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和重新被铸造,或许是一个事实,只是由于人们赋予它们以邪恶的人文色彩,才留下了“邪器”的恶名。而这些恶名往往与上古时期的“蚩尤”、“夏桀”等族人的名声存在着因果关系。说白了,就是将无生命的物品加以“人文”化后,导致其声名狼藉、可恶可憎。

严打,是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简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多次实施的以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为目标的运动。第一次严打自1983年7月开始席卷中国大陆。迄今为止共出现过四次“严打”,分别为1983年、1996年、2001年、2010年。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积累的待业人员已达2000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待业人数的最高值。如北京市待业人员4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6%,平均每2.7户城市居民中有一个待业人员。天津市待业人员最多达到3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7%。待业人员包括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以及新增的城市闲散人口,其中前者占多半。

1979年12月,李先念在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上表示,上山下乡运动劳民伤财,得不偿失。1980年,中央彻底结束了持续25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980年代初,大批知识青年陆续返城,许多成为待业青年,加剧了社会治安恶化。当时根据全国调查,要求回城及复职的人员共有9类,除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外,还有1960年代初被精简回乡的职工要求复工,“社来社去”的大学及中专毕业生要求国家统一分配等等。城市积累了大批待业人员,同时还要接纳大批返城人员,这使就业形势进一步困难,社会治安恶化。

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及刑事案件立案53万起;1980年,全国立案75万余起,其中大案5万余起;1981年,全国立案89万余起,其中大案6.7万余起;1982年,全国立案74万余起,其中大案6.4万起;1983年前几个月,案件继续猛增。这些案件中不少影响恶劣。例如1979年9月9日,上海市发生控江路事件,数十名流氓分子闹事。1980年10月29日,北京火车站发生自杀性爆炸事件,造成9人死亡,近百人受伤。1981年4月2日,北京市发生北海公园事件,在北海公园游玩的三位女中学生被劫持并强奸、猥亵。特别是1983年,接连发生大案。1983年2月,“东北二王”兄弟持枪逃亡,此后7个月在途中不断制造血案,震惊全国。1983年5月,卓长仁劫持民航客机至韩国。1983年6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喜桂图旗发生27位无辜者被杀害、多位女知青遭到强奸的特大强奸杀人案。由于治案状况恶化,很多地方的公共场所秩序混乱,女性不敢在夜晚上班,民众丧失安全感。

城市待业青年形成了不少流氓队伍,最知名的有唐山的菜刀队和湖南的斧头帮。据说唐山的菜刀队是直接导致1983年严打的导火索之一。

中共中央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1983年7月19日,邓小平在北戴河听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部长刘复之关于全国各地严重治安状况的汇报后表示:“对于当前的各种严重刑事犯罪要严厉打击,判决和执行,要从重,从快;严打就是要加强党的专政力量,这就是专政。”1983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正式开始1983年严打,此次严打持续三年。《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中称,“要全党动员,首长动手,层层负责,广泛发动群众,统一组织行动,一网一网地撒,一个战役一个战役地打,务必做到有威力,有震动。”“在三年内组织三个战役,依法将刑事犯罪分子逮捕一大批,判刑一大批,劳教一大批,注销城市户口一大批,并且杀掉一批有严重罪行、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犯罪分子。”

1983年9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及《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其中前者规定对流氓罪等十几种犯罪“可以在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以上处刑,直至判处死刑”,后者规定在程序上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要迅速及时审判,上诉期限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10天缩短为3天。

1983年8月至1987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连续三年开展了分为三个战役的统一行动、集中打击。1983年严打发动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部长刘复之表示:“严打战役,意义极为深远,就其指导思想、气势、规模和效果等方面来说,是继1950年至1952年镇压反革命运动之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又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

此次严打的政治及军事色彩十分浓厚。1983年,几十万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卫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接受特种训练。中共中央发出的文件强调,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党、政、军等有关部门齐动手,将判处死刑的权限交到区县级的人民法院,同级党委领导可直接决定判处死刑。此次严打的打击对象除刑事犯罪以外,还有“现行反革命”以及林彪、“四人帮”团伙残余分子,这是和后来几次严打的不同之处。邓小平针对有人“怕搞错两类矛盾”指出,就应该将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当做敌我矛盾处理,“我们保证最多数人的安全,这就是人道主义。”

案例——在1983年严打中,“流氓罪”是一个典型罪名。流氓罪因为罪名的庞杂及模糊,被法律界称作“口袋罪”。中共中央〔1983〕31号文件称,流氓团伙分子“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的社会渣滓、黑社会分子。他们以杀人越货、强奸妇女、劫机劫船、放火爆炸等残酷手段来残害无辜群众,他们仇恨社会主义,对社会治安危害极大。”“对流氓团伙分子要一网打尽,对流氓头子要坚决杀掉”。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怎样认定和处理流氓集团的意见》(〔84〕高检发(研)12号)认为,在法律文书中应避免使用“流氓团伙”,改用“流氓集团”。该文件还称,“不应把‘一网打尽’理解为全部捕判,也不应把对流氓头子要‘坚决杀掉’理解为一律杀掉”,“应当区别不同情况,给每一个流氓集团成员以应得的惩处。”

流氓罪处刑很重,虽然有强奸犯以流氓罪处决,但被判处流氓罪的人员中,还是不少仅因举办家庭舞会、拍摄穿着暴露的照片、和他人发生性关系而被判刑,有的甚至被判处死刑。轰动一时的朱国华案(朱国华为朱德的侄孙)、陈小蒙、胡晓阳案等等,也都是流氓罪的案例,这些案件的主犯均为高干子弟,均以流氓罪被判处死刑。1982年,知名青年演员迟志强赴南京拍摄电影《月到中秋》时,“八九个男孩和女孩经常在一起玩,听着邓丽君的《甜蜜蜜》,跳贴面舞,看内部小电影。”(迟志强语)结果在1983年严打中,迟志强因此被捕并以流氓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

贵阳市公安局供稿的《一个流氓犯的自白》刊登于《现代法学》1984年第1期。作者原是一名新闻工作者,在自白中称:“但我这样一个新闻工作者却堕落成了可耻的流氓罪犯。”他称,他使用欺骗手段和一位过去的女同学发生性关系。后来他学会跳舞,在家举办家庭舞会,“越跳思想越空虚,精神越颓废。”他称自己“什么法制、道德挂念统统淡漠了,成天想女人,图舒服,终于发展到玩弄、奸污妇女,并以‘艺术’为名拍摄裸体照片,成了人民的罪人。”

1984年,20岁的北京人牛玉强被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流氓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判决书中称,“郑某纠集牛玉强等十人组成流氓组织菜刀队,准备了数把菜刀并制作了黑面罩。牛玉强作为骨干分子,多次参与聚众持械斗殴,寻衅滋事。”“牛玉强所在团伙危害一方,民愤极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应依法严惩。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流氓罪判处牛玉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11年,牛玉强第六次获得减刑,他被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后一位在押的流氓罪犯人。

效果——根据人民数据库的资料,1983年严打开展之后,截至1983年9月23日,全国各地的政法机关收到群众检举揭发犯罪分子的材料达44万多件,已经有三万一千余名犯罪分子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1984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第一战役总结和第二战役部署的报告》,其中称,仅在严打“第一战役”中,“全国公安机关共逮捕杀人、放火、抢劫、强奸、流氓等罪犯1027000人,检察机关起诉975000人,法院判处861000人,其中判死刑的24000人,司法行政部门接收劳改犯687000人,劳教人员169000人。”“这是1950年镇反运动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中打击。”

2013年,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汪明亮表示,“严打能够起到展现国家威严以及安抚公众的作用。该策略之所以获得公众的支持,主要是对于公众而言,这一严厉谴责与惩罚的过程,具有在面对犯罪与不安全时抒发紧张与维持团结一体感的功能,是一种标准的‘表达式正义’姿态。”“严打具有‘速效性’,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生功效,把犯罪势头压下,主要在于政府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司法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引发犯罪发生的各种因素。但严打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严打只能针对严重犯罪,对轻微犯罪不能适用严打手段。”

根据《中国刑事政策检讨:以“严打”刑事政策为视角》一书统计,1983年严打之后,1984年、1985年的犯罪率的确下降,但1986年以后又直线上升。

2010年6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召开全国公安机关“2010严打整治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决定自2010年6月13日开始为期7个月的“2010严打整治行动”。会上,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张新枫作动员部署,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黄明主持会议。张新枫指出:各级公安机关要坚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严打整治行动。一要进一步强化严打措施,加大侦查破案力度。严厉打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涉枪涉爆犯罪、黑恶势力犯罪,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电信诈骗犯罪、拐卖儿童妇女犯罪、“两抢一盗”犯罪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二要进一步强化整治措施,加大社会治安整治力度。按照中央综治委的统一部署,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以“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案件多发易发等区域为重点,集中整治治安突出问题。三要进一步强化巡控措施,加大社会面巡逻防控力度,扩大巡逻防控范围、延伸巡逻防控触角、从严从紧落实社会面治安管控措施。四要进一步强化源头预防措施,加大社会矛盾化解力度。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深入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和重点群体,排查矛盾纠纷,配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谢选骏指出:包拯的铡刀和邓小平的严打,都是长官意志和草菅人命的产物——包公戏本是一种虚构的东西,但是经过市井转化却可以渗透到现代政治领域,从俚俗的勾栏进入专政的法院。包公戏变成了整治措施,由此可见,“思想决定历史”并非空谈,而是一个确凿的事实。



【079、包公戏有感】


包公戏出现在元代,元杂剧包公戏,创造了成熟的清官包公形象,在元杂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书辑现存元杂剧包公戏共十一种,都成一集。显然,这是暗无天日鞑靼统治的绝望回响。到了明朝,包公戏里的包公权力扩大,已经变得无所不能了。从断案如神放大到无所不能,包公跟关公一样,在民间早已被当成“神”。

在中国戏曲史上,没有一位官吏能够像包拯那样,可以如此频繁地出现在历代的戏剧舞台上,至今久演不衰,并且成为一类非常独特的戏剧通称──包公戏。包公戏的流行,从南到北,几乎涉及到所有的戏曲种类。戏剧中的包公,并不等同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包拯,而是带着某种理想化的色彩,集历代廉吏形象之大成。

在包公戏里,包公既是一位清正廉明、铁面无私、心智过人、执法如山的清官,又是一个上通天神、下通鬼魂、具有灵异功能的、半神半凡的超人。在他的身上,凝聚了专制社会下老百性对于清官的企盼,和对社会公正的向往。包公戏情节曲折,是非分明,同样赢得今天观众的喜爱。

(一)包公与包公戏

包公戏之所以口耳相传,流传至今,在于民间渴望有不畏强权、刚直不阿的人物为民作主,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在中国历史上名气最大的法官,莫过于宋代的包拯了。几乎所有的国人都知道“包公”。

包公名气这么大,和传统戏曲有极大的关系。在近代小说里,包公并没有成为一个主角。可是在传统戏曲里,包公的故事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题材,凡是和案件、法律有关的剧目,主角多是包公。

那么传统戏曲里的包公形象和作为历史人物的包拯有没有关系呢?真实的情况是几乎没有什么关系。

历史上的包拯

包拯(999—1062年),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属安徽)人。和传说不同的是,他有一个很圆满的家庭,有在双亲照顾呵护下成长的童年。他的父亲包令仪,字肃之。进士及第,授朝散大夫,行尚书虞部员外郎,出帅南京(今商丘),上护军。死后被朝廷赠刑部侍郎。用今天的官阶来衡量,包拯生于一个厅局级干部家庭。

包拯自幼接受儒学教育,走科举之路,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包拯满29岁那年终于中了进士。朝廷已经任命他为建昌县知县,可他却以父母年老、家中无人照顾为由,辞不就职。史书上没有记载他有兄弟。从他考取进士不愿意出任官职来看,家里没有其他能够侍养父母的兄弟,他应该是个独子。

包拯在家一呆10年,直至父母病逝、3年守丧完毕,他才在乡亲们的劝勉之下接受了朝廷的任命,出任天长县知县。这一年是仁宗景佑四年(1037),他已是一个39岁的中年人了。

包拯的宦途非常顺利,除了因“失保任”(被他保荐升职的官员犯罪而受连带处罚)被降级一次,包拯的官阶一直向上。他担任了10年的地方官,后来转到朝廷监察系统任3年,主持过谏院、代理过御史中丞,在这段经历中,包拯建立起自己的嫉恶如仇的名声。弹劾了很多的朝廷重臣,包括当时的宰相宋庠、宋庠的弟弟宋祁、名臣张方平等人。

皇佑二年(1050),宋仁宗决定任命自己宠幸的张贵妃的堂伯张尧佐宣徽南院使、淮康军节度使、景灵宫使、同群牧制置使。另外三个官职意义不大,而宣徽使来源于唐代,主持朝廷朝会,北宋初年往往以宣徽使兼枢密使,掌握军事指挥。到了仁宗朝,这个官职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但是在朝廷礼仪上,位次仅次于宰相、枢密使。包拯当时主持谏院,率领谏官上谏,认为按照宋朝惯例,后妃亲属不得担任宰相及军职,这次是皇帝恩宠贵妃过度,宰相未能及时阻止,“反复数百言”,包拯自己言辞激烈,以至于溅了仁宗皇帝一脸的唾沫星,直到皇帝将错误任命“罢之”为止。(宋·朱弁:《曲洧旧闻》卷一)

至和三年(1056)阴历十二月,包拯被任命“权知开封府事”,嘉佑三年(1058)阴历六月解任,实际上包拯在开封只有18个月多一点而已。刚到庭,书吏们要检验一下包拯的能耐,故意一起围上来、捧着公文汇报事情。包拯一一听取阅读,当场处断几十起。未能了结的,几天后一一催问,没有完成的立刻严究。书吏再也不敢糊弄长官。原来民间起诉要到衙门口的书吏把持的“牌司”,包拯下令打开大门,直接由自己受理案件。包拯在开封任职期间还整治了沿河的违章建筑,执法不避权臣。

包拯的个人人品似乎无可指摘。他为官廉洁,六亲不认。他为人极其严肃,史称他“不苟言笑”,开封民众称包拯“笑比黄河清”,自诩“未尝伪色辞以悦人”。他极其节俭,做再大官,“奉己俭约如布衣”。

后来包拯主要担任财政系统的官职,当了4任转运使(地方最高财政长官),最后被任命为三司使,这个官职是北宋特创的,号为“计相”,主管财政审计,其地位仅次于宰执(宰相和枢密院)。

包拯最后的结局是进入到“宰执”之列。宋仁宗在1060年任命包拯为枢密副使,包拯开始正式进入朝廷的决策班子,可是这时包拯的身体却开始出状况了,枢密副使一职他基本没有到任,拖了一年多时间就去世了。

包拯的个人家庭生活也很平淡。他娶妻董氏,也是官宦之家出身。长子包繶,出任潭州通判,死于任上。包公中年丧子,伤心欲绝。包繶已经成婚,没有孩子,他的妻子崔氏不顾包拯的劝导和母亲的威逼,坚持要在包家守寡。在包拯死后,崔氏听说当年被包拯赶出家门的包拯的妾,在回娘家后曾生育一子,于是崔氏将那个孩子接回包家,取名包綖,作为包拯的后代。

被拔高的法官形象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曾经有过很多著名的法官,在权贵、甚至在皇帝的威迫之下,依然执法如山,维护法律的尊严。也有很多法官善于裁决疑难案件,实现公平与正义。侦破疑案在今天是属于刑事侦查部门、公诉部门的职能,在古代却是很多著名法官的典型事例。各地官府衙门大堂之上经常挂着“明察秋毫”的匾额,很明显地说明它的“发现”犯罪的职责。对于法官能力的评价突出的是破案能力,如五代人和凝《疑狱集》选编的66个案例,有四分之三的案例是破案故事。南宋人郑克《折狱龟鉴》选编375个案例,破案故事的比例也有这么高。

拿这三项标准来衡量一下包拯,那么在历史记载中的包拯,一点都不能算是一个著名法官。

就第一项来说,历史上有西汉的张释之、隋代的赵绰、唐代的戴胄、徐有功等等著名法官,敢于对抗皇帝对于案件判决的旨意,激烈劝谏皇帝遵守法律。而在历史记载里,包拯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事例。前面提到包拯劝谏仁宗放弃任命张尧佐的事例,并非执法审判之争。

就裁决疑难案件这一项来说,包拯也没有很著名的事例。唯一的一件是作为监察官参与审理“冷清自称皇子案”。北宋皇佑二年(1050),开封城里有个叫冷清的年轻人,自称自己是“皇子”。冷清的母亲王氏是从宫廷里放出的宫女,也确实与宋仁宗发生过关系(宋仁宗与之发生过关系的宫女都赐予“龙凤抱肚”以为验证)。不过出宫后嫁人,先是生了一个女儿,以后才生了冷清,因此完全可以排除冷清与皇室的任何血缘关系。冷清长大后不务正业,听说宋仁宗长期未能得子,和道士高继安合谋,到京城伪装皇子。当冷清被抓进开封府后,高继安又指使他装疯卖傻,逃脱罪责。包拯向宋仁宗报告,请求立即将冷清和高继安斩首示众。这个案件事涉皇室,但是疑难程度并不大。

民间传说中智慧无比、擅长破解无头案件的包拯,在比较靠谱的文献记载里,实际上只有三个破案记录。

第一个是“智断牛舌案”,记载于南宋人郑克编写的《折狱龟鉴》(后被《宋史·包拯传》吸收)。包拯初任官职,担任天长知县。本县有个农民和邻居有过节,夜里偷偷地把邻居的耕牛舌头给割了。耕牛主人到县衙报案,包拯叫那农民赶紧回去,大白天就把牛杀了,割下牛肉发卖。按照宋朝法律规定,伤牛及私宰耕牛者都是要判徒刑的重罪,而举报者则有赏。坏邻居第二天立即就去举报“私宰耕牛”。包拯把那告发者召进来审问,开口便问:“你为何偷割了人家的牛舌,又跑来告人家私宰耕牛?”那人被包拯说中心事,目瞪口呆,赶紧下跪认罪求饶。

第二个案件与此相似,记载于北宋人吴奎撰写的包拯墓志铭。开封有两个朋友一起喝酒,其中一个带了几两金子,怕自己喝醉酒遗落金子,在喝酒前先把金子交给对方替自己保管。可等他过完了一醉方休的酒瘾,第二天去朋友家讨回金子时,却遭酒友否认。那人无奈,来到开封府告状。包拯听了双方的陈述,暗中派人去被告家,对被告的妻子说:“你丈夫已经承认昨天代朋友保管过金子,现在叫你交出来。”被告妻子信以为真,交出了金子。包拯把派去的人带回来的金子当堂出示,被告只得认罪。

第三个案件,记载于北宋人沈括的《梦溪笔谈》,但却是一件包公被手下书吏算计的案例。有个犯罪的富户,按照法律要被判处脊杖(专门责打罪人背脊、要打出血印俗称“背花”)的刑罚。富户送了一个书吏一大笔钱财。书吏说:“包公判案,没有办法求情,只好我也陪你挨一顿打吧。”第二天富户在堂上哭闹不停,那书吏正坐在包公案下记录供词,突然装出一副气恼的样子,大吼一声:“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这么没出息,最多只是挨几下脊杖的事情,有什么了不起!”包公闻声大怒,立即要衙役将这书吏拖下去责打臀杖十七下(只责打臀部的刑罚)。回过头来处治这个富户,如果真的照旧判罚脊杖,恰被那书吏说中,有损长官的面子。于是包拯改为从轻判处,也是臀杖。想不到这却恰好被书吏猜中,实现为富户减轻处罚的目的。

在宋代官员士大夫的心目中,包公并不是一个著名法官。比如上述南宋人郑克编写的《折狱龟鉴》一书,收录了156位宋代法官的207个破案故事(有些破案故事没有提到法官的姓名),包拯破案故事收录了上述的“智断牛舌案”和被手下书吏算计这两个。可是该书收录的和包拯一样有两件破案事迹的宋代法官有35人之多,还有7位法官各被收录了3件以上的破案事迹。

因此包公的法官名声,并不是历史事实,而是在民间传说以及文艺作品中被不断塑造拔高的结果。

幸运的包公

那么包公的这种幸运究竟来自于何方?难道仅仅只能归于“福气”或“运气”吗?

包拯事迹被传奇化,首先是因为政治因素。包拯所处的宋仁宗时代,是北宋历史上社会最平稳的时代,被以后的人们追记为一个“盛世”。包拯得益于人们对于这个时代的追忆,并成为这个时代的象征。

单被记忆,远不足成为传奇。要成为传奇,还必须有一个“传奇催化”的环境。北宋都城汴梁——开封府,是历史上少有的商业城市首都。唐代开始,随着南方经济的发展,位于当时南北交通运输线干道的汴梁迅速成为商业大城市,梁晋汉周都在此建都,北宋沿袭作为都城,持续繁荣二百多年。城市人口达到上百万,有着繁荣的市民文化。

商业大城市存在数量巨大、居住集中、有闲暇的市民受众,就成为说唱艺术的肥沃土壤。而说唱艺术中的故事,最能吸引受众的,是广为人知的近当代人物。而历任开封府官员大多敷衍塞责,浑浑噩噩,反衬出包公的敢作敢为,“明不可欺,刚不可挠”。这样包公就成为说唱艺术故事的主角,被一代代民间艺人们口口相传,不断加工。

北宋灭亡后作为对北宋盛世的纪念,包拯的传奇在原来的宋朝都城开封以及南宋首都临安(今天的杭州)继续流传,和历史上的包拯的关系也越来越远。南宋开始有文人将民间说唱艺术记载下来,包公也就开始成为话本小说的主角之一。流传到今天的还有《合同文字记》和《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包公戏的源流

北宋以后,在被少数民族皇朝长期统治的北方地区,包拯故事作为对汉族皇朝的民间记忆,以及对于现实政治的批评,进一步在民间扩大影响。尤其是汉族士大夫在少数民族皇朝统治期间无法得到原有的政治权利,很多汉族士大夫转而对少数民族皇朝持批判立场,通过对民间说唱包公故事的艺术加工,形成了专门的包公戏剧目。

元代是中国戏剧艺术大发展的时期,元杂剧的名目约有六七百种,保存到今天的剧本也有162种,其中包公戏就有《包待制陈州粜米》(无名氏)、《包龙图智赚合同文字》(无名氏)、《神奴儿大闹开封府》(无名氏)、《包待制三勘蝴蝶梦》(关汉卿)、《包待制智斩鲁斋郎》(关汉卿)、《包龙图智勘后庭花》(郑庭玉)、《包待制智勘灰阑记》(李潜夫)、《王月英元夜留鞋记》(曾瑞)、《叮叮当当盆儿鬼》(无名氏)、《包待制智赚生金阁》(武汉臣)、《鲠直张千替杀妻》(无名氏)等11种,是已知元杂剧中最多的个人故事剧目。

明代的包公戏,没有元代那样兴盛,现在有目可查的有8种,保留到今天的剧本有《胭脂记》(童养中)、《袁文正还魂记》(欣欣客)、《桃符记》(沈璟)、《高文举珍珠记》(无名氏)、《观音鱼篮记》(无名氏)等5种。

清代包公戏保存有9个剧目,现存其中《乾坤啸》(朱佐朝)、《双钉案》(一名《钓金龟》)(唐英)、《正昭阳》(石子斐)三个剧目的剧本。

晚清民初是包公戏的爆发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包公戏剧目,至今仍然在各种地方戏曲中上演的包公戏就有几十种,其中的《狸猫换太子》《秦香莲》《乌盆记》《铡包勉》《赤桑镇》《铡判官》《打龙袍》《打銮驾》《黑驴告状》《双包案》《花蝴蝶》等等剧目真可谓是家喻户晓,常演不衰。

包公戏演变的特色

包公戏的传播及故事演变有着很鲜明的特色,总的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戏剧故事的本身的传承性不强,元代的11个包公戏剧目,到近代依然经改编演出的只有《乌盆记》一出。明清两代的包公戏剧目,保留到晚清民国的只有《双钉案》(《钓金龟》)。也就是说每一代的包公戏创作并不是在前一代剧作基础上进行的。文人不屑于重复改编,而戏曲创作具有很浓重的草根性质,不识字的优伶戏班难以直接演出文人创作的唱词对白较为古雅的剧目。事实上包公戏的剧目往往取材于当代民间说唱艺术。晚清民国时期的包公戏故事大多来源于根据民间说书改编的小说《三侠五义》,而其中的故事又绝大部分来自于明代安遇时编着的小说《百家公案》(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朱仁斋与耕堂刊本),但是该小说的直接来源,又是明代的说唱词话本《包龙图公案词话》。因此可以说,包公戏剧作之源在于说唱艺术。

其次,包公的形象越来越高大,由“神化”而“圣化”。在元代的包公戏里,包公直接出入阴阳两界的情节还不多见,而且在包公审理案件的时候,总是要提到朝廷皇帝的权威,或者是批准、或者是追认包公的判决。但是到了晚清民国时代的包公戏剧目里,包公能够自由来往阴阳两界,甚至可以将阎王殿玩法的判官判处死刑(《铡判官》)。尤其是在1949年以后演出的剧目里,包公的执法权力已是没有了边际,哪怕是处死皇亲国戚也不用报请皇帝批准(《铡美案》),包公俨然已成为神圣法律的化身。这个由“神化”进而“圣化”的过程,反映出社会观念的发展。

再次,戏剧故事中的推理破案情节越来越淡薄。明清的包公戏剧目中推理破案的故事已不多见,到了晚清民国时期的包公戏剧目基本上都是情感戏。尽管推理破案的情节在原来的说唱艺术以及根据说唱艺术改编的小说中占的比重相当大,可是在改编成戏剧时,包公破案都是极其直截了当,根本不需要任何的推理过程,直接就断定是非曲直。剧作者将原来故事中有关破案情节基本剪裁一凈,应该是为了适应当时的中国剧场效应的结果。晚清民国时期的戏曲演出场所往往比较嘈杂,并不刻意营造观众深入剧情的环境,剧情推进也较为松散,不适合进行推理破案的情节交代。观众需要的只是一个能够让自己情感得到释放、获得满足感的结果,至于这个结果是否符合逻辑,是否符合法律,实际上并不重要。

(二)“包拯”与“救星”、“铡刀”与“严打”

1、“包拯”与毛泽东的“救星”

说来也怪,“包拯”这个名字似乎含有“包吃包住包工作包你得拯救”的意思。这样一来,“包拯”起步含有了“救星”的意思?

2、包拯的“铡刀”与邓小平的“严打”

从清中期《三侠五义》流传开来后,被编出各种戏曲进行演绎,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包公戏。在包公戏里,有个重要的道具就是包公那三口铡刀。这是包公戏的符号,如京剧《花蝴蝶》(《盗御马》)一开场,包公上场自表:“铜锣开道人呐喊,谁人不知包青天。我身边随带着张龙、赵虎、王朝和马汉,三口铜铡神鬼寒。”

包公戏总是以“开铡”这一声怒吼而进入剧情高潮,于是很多戏曲直接将包公戏目总结为“大铡”。戏曲就有“四大铡”,即《铡包勉》、《铡美案》、《铡国舅》、《铡郭槐》四个经典剧目。

铡刀本是养马工具

其实,中国古代法律里从来没有以铡刀作为刑具。先秦到宋代,从来没有铡刀行刑的记载。秦汉时的死刑种类“腰斩”,是罪人裸体俯身趴在“案板”上,用斧子砍断罪人身躯。因此有“斧”连称代表死刑的说法。隋朝确定五刑制度,死刑仅有斩、绞两种。斩,是以刀斩首;绞,是以短棍收紧套在罪人颈脖的绳圈使其窒息毙命。以后唐、宋两代都基本沿袭五刑制度,死刑种类仍然只有斩、绞,只是针对个别极其严重的犯罪,才特设“凌迟处死”。因此在包公所处的北宋,是没有铡刀刑具的。实际上,“铡”这个字也是很晚才出现的。东汉的《说文解字》里根本就没有这个字,在唐宋两代的文献中也是极难寻找。铡刀的记载大量出现,是在元朝。以游牧为生的蒙古族,冬季需要将储备的草料切碎来饲养牲畜。铡刀有固定的支点,能够将草料切割均匀,“铡”字右边部分“则”,按照《说文解字》,“等画(划)物也”,具有均分的字义。明代学者梅膺祚编纂的工具书《字汇》(成书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解释“铡”字,“铡草也”。可见铡刀是专门用来铡草的工具。

元杂剧中出现“势剑铜铡”

在元代杂剧里,如郑廷玉《包待制智勘后庭花》中,包公请求审理疑案的全权,于是上级赵廉访答应,“与你势剑铜铡,限三日便与我问成这桩事”,无名氏《叮叮当当盆儿鬼》,“俺则见狠公吏把荆杖挝,恶曹司将文卷押,两边厢摆列着势剑铜铡,中间里端坐个象简乌纱”。

尽管元杂剧里有这么多铜铡的情节,可是在元代法律里却并没有铜铡刑具,也没有腰斩死刑。很可能是因为元代权豪横行不法,使用铡刀私自用刑,以至于在社会上留下这样的印象,并被编入杂剧。

明朝成化年间(1471-1478)刊行的《说唱词话》,有六个包公故事,但没有一处提到铡刀。后来安遇时编纂的小说《包龙图判百家公案》,将所有有关包公的传奇“一网打尽”,也并没有提到这个“势剑铜铡”。

《三侠五义》里出现包公的三口铜铡

到了清代,石玉昆的《三侠五义》里,出现了包公的三口铜铡。在《三侠五义》第九回《断奇冤奏参封学士造御刑查赈赴陈州》,说是包公被宋仁宗封为龙图阁大学士,仍兼开封府事务,前往陈州稽察放赈,宋仁宗“又赏了御札三道”。包公暗示师爷公孙策,以“札”字当“铡”字,设计出龙、虎、狗三口铜铡。包公第二天向宋仁宗展示,奏请“如有犯法者,各按品级行法”,宋仁宗居然“龙颜大喜,称羡包公“奇才巧思”。

第十五回《斩庞昱初试龙头铡遇国母晚宿天齐庙》,还仔细描写了铡刀行刑的细节:“······只见马汉早将他丢翻在地。四名衙役过来,与他口内衔了木嚼,剥去衣服,将芦席铺放,立刻卷起,用草绳束了三道。张龙、赵虎二人将他抬起,走至铡前,放入铡口,两头平均。此时马汉、王朝黑面向里,左手执定刀靶,右手按定刀背,直瞅座上。包公将袍袖一拂,虎项一扭,口说‘行刑’二字。王朝将彪躯一纵,两膀用力,只听咔喳一声,将恶贼登时腰斩,分为两头一边齐的两段。”

而《三侠五义》是很多近代戏曲故事的源头,三口铡刀也就越传越神,“深入人心”了。

三口铡刀溯源

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是民间广为流传的开封府特制刑具的称呼。但是,一般人却不知,三口铡刀的真正出处是自上古时期的龙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传承而来。

古人认为,剑刀为古之圣品,至尊至贵,人神咸崇。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艺精深,遂入玄传奇。剑与刀创始自轩辕黄帝时代。据汉代司马迁《史记·黄帝本纪》记载:“帝采首山之铜铸剑,以天文古字铭之。”又据战国时期《管子·地数篇》记载:“昔葛天卢之山发而出金,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从以上两项记载可知,铸制剑刀产生于上古的黄帝、蚩尤时期。

这说明,剑与刀的历史极为久远。所以,后人称剑与刀为“短兵之祖”,确实是当之无愧的。

开封为华夏文化发源的核心地区,是上古时期剑刀最早产生的地方,自古就有“轩辕黄金剑”、“大梁剑”和“鸣鸿刀”、“苗刀”、“龙牙刀”、“虎翼刀”、“犬神刀”的人文历史流传。下面主要介绍上古时期的龙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传承到宋代以后的情况。

上古时期的“三大邪刀”

“三大邪刀”是指上古时期华夏先民铸造的“龙牙刀”、“虎翼刀”、“犬神刀”,其铸造的时间和造刀者至今已无法考证。

相传,上古时期在锻造“三大邪刀”的原料中,使用了许多恶毒之物品,并有多种诅咒缠缚。

到了夏朝末期,“三大邪刀”为居住在开封昆仑山,即青丘山“倾宫”的夏王桀拥有,被供奉于夏朝太庙之中,是夏桀实施暴政的凶器和见证物。据山东《科技信息·探索与发现》2010年第11期《龙牙、虎翼、犬神》一文中说:“据史料记载,商汤攻入夏朝太庙之时,黑云遮天、鬼哭狼嚎,龙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化为三股妖风袭来,顿时商朝大军死伤无数。汤王弃戈下马,手持轩辕黄金剑单人闯入太庙主殿,挥剑疾斩,‘三大邪刀’被击成碎片封印于地下。”

到了东汉末年,世道大乱,“三大邪刀”曾经现世。有“三国群雄之一”称号的军阀、权臣李,曾担任东汉大司马。据西晋陈寿纪传体国别史《三国志》记载:“李带三刀,手复与鞭合持一刃(带三刀,执一刀)。侍中、侍郎见带仗,皆惶恐,亦带剑持刀,先入在帝侧。”其中,“三刀”就是由传说中被封印于夏朝太庙地下的“三大邪刀”再造而成。

公元198年,曹操派谒者仆射裴茂召集关中诸将段煨等人征讨李,灭其三族。李死后,又将毁坏的“三大邪刀”碎片封埋于商朝太庙之中。

“三大邪刀”在北宋开封重现

斗转星移、时光变迁,到了北宋时期,著名铁匠韩蕲在开封一带发现了商朝太庙遗址,并开启封印,得到了龙牙、虎翼、犬神“三大邪刀”的碎片。据说,当时“三大邪刀”碎片中隐隐有黑气,触之即发。韩蕲将碎片带回开封城里后,与宫廷铸剑师合力打造,耗时一年零八天,铸成“降龙”、“伏虎”、“斩犬”三口铡刀,并经北宋天子御批,存放在开封府内。时任开封府尹的包拯成为第一个掌管“降龙”、“伏虎”、“斩犬”三口铡刀的人。

数千年前的“三大邪刀”龙牙、虎翼、犬神被“轩辕黄金剑”击碎之后,经过长年封印,居然在北宋时期铸造成为代表天下正气的“青天三铡刀”降龙、伏虎、斩犬,真可谓是“物极必反”的一个例证。

我们认为,“三大邪刀”龙牙、虎翼、犬神,在不同历史时期出现和重新被铸造,或许是一个事实,只是由于人们赋予它们以邪恶的人文色彩,才留下了“邪器”的恶名。而这些恶名往往与上古时期的“蚩尤”、“夏桀”等族人的名声存在着因果关系。说白了,就是将无生命的物品加以“人文”化后,导致其声名狼藉、可恶可憎[1]。

严打,是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简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多次实施的以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为目标的运动。第一次严打自1983年7月开始席卷中国大陆。迄今为止共出现过四次“严打”,分别为1983年、1996年、2001年、2010年。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积累的待业人员已达2000万,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待业人数的最高值。如北京市待业人员4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6%,平均每2.7户城市居民中有一个待业人员。天津市待业人员最多达到3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7%。待业人员包括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以及新增的城市闲散人口,其中前者占多半。

1979年12月,李先念在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上表示,上山下乡运动劳民伤财,得不偿失。1980年,中央彻底结束了持续25年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1980年代初,大批知识青年陆续返城,许多成为待业青年,加剧了社会治安恶化。当时根据全国调查,要求回城及复职的人员共有9类,除了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外,还有1960年代初被精简回乡的职工要求复工,“社来社去”的大学及中专毕业生要求国家统一分配等等。城市积累了大批待业人员,同时还要接纳大批返城人员,这使就业形势进一步困难,社会治安恶化。

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及刑事案件立案53万起;1980年,全国立案75万余起,其中大案5万余起;1981年,全国立案89万余起,其中大案6.7万余起;1982年,全国立案74万余起,其中大案6.4万起;1983年前几个月,案件继续猛增。这些案件中不少影响恶劣。例如1979年9月9日,上海市发生控江路事件,数十名流氓分子闹事。1980年10月29日,北京火车站发生自杀性爆炸事件,造成9人死亡,近百人受伤。1981年4月2日,北京市发生北海公园事件,在北海公园游玩的三位女中学生被劫持并强奸、猥亵。特别是1983年,接连发生大案。1983年2月,“东北二王”兄弟持枪逃亡,此后7个月在途中不断制造血案,震惊全国。1983年5月,卓长仁劫持民航客机至韩国。1983年6月16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喜桂图旗发生27位无辜者被杀害、多位女知青遭到强奸的特大强奸杀人案。由于治案状况恶化,很多地方的公共场所秩序混乱,女性不敢在夜晚上班,民众丧失安全感。

城市待业青年形成了不少流氓队伍,最知名的有唐山的菜刀队和湖南的斧头帮。据说唐山的菜刀队是直接导致1983年严打的导火索之一。

中共中央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

1983年7月19日,邓小平在北戴河听取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部长刘复之关于全国各地严重治安状况的汇报后表示:“对于当前的各种严重刑事犯罪要严厉打击,判决和执行,要从重,从快;严打就是要加强党的专政力量,这就是专政。”1983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正式开始1983年严打,此次严打持续三年。《关于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决定》中称,“要全党动员,首长动手,层层负责,广泛发动群众,统一组织行动,一网一网地撒,一个战役一个战役地打,务必做到有威力,有震动。”“在三年内组织三个战役,依法将刑事犯罪分子逮捕一大批,判刑一大批,劳教一大批,注销城市户口一大批,并且杀掉一批有严重罪行、不杀不足以平民愤的犯罪分子。”

1983年9月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关于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决定》及《关于迅速审判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的程序的决定》,其中前者规定对流氓罪等十几种犯罪“可以在刑法规定的最高刑以上处刑,直至判处死刑”,后者规定在程序上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要迅速及时审判,上诉期限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10天缩短为3天。

1983年8月至1987年初,中华人民共和国连续三年开展了分为三个战役的统一行动、集中打击。1983年严打发动之际,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部长刘复之表示:“严打战役,意义极为深远,就其指导思想、气势、规模和效果等方面来说,是继1950年至1952年镇压反革命运动之后,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又一具有历史意义的里程碑。”

此次严打的政治及军事色彩十分浓厚。1983年,几十万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卫部队改编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接受特种训练。中共中央发出的文件强调,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党、政、军等有关部门齐动手,将判处死刑的权限交到区县级的人民法院,同级党委领导可直接决定判处死刑。此次严打的打击对象除刑事犯罪以外,还有“现行反革命”以及林彪、“四人帮”团伙残余分子,这是和后来几次严打的不同之处。邓小平针对有人“怕搞错两类矛盾”指出,就应该将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当做敌我矛盾处理,“我们保证最多数人的安全,这就是人道主义。”

案例

在1983年严打中,“流氓罪”是一个典型罪名。流氓罪因为罪名的庞杂及模糊,被法律界称作“口袋罪”。中共中央〔1983〕31号文件称,流氓团伙分子“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新的社会渣滓、黑社会分子。他们以杀人越货、强奸妇女、劫机劫船、放火爆炸等残酷手段来残害无辜群众,他们仇恨社会主义,对社会治安危害极大。”“对流氓团伙分子要一网打尽,对流氓头子要坚决杀掉”。1984年,《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怎样认定和处理流氓集团的意见》(〔84〕高检发(研)12号)认为,在法律文书中应避免使用“流氓团伙”,改用“流氓集团”。该文件还称,“不应把‘一网打尽’理解为全部捕判,也不应把对流氓头子要‘坚决杀掉’理解为一律杀掉”,“应当区别不同情况,给每一个流氓集团成员以应得的惩处。”

流氓罪处刑很重,虽然有强奸犯以流氓罪处决,但被判处流氓罪的人员中,还是不少仅因举办家庭舞会、拍摄穿着暴露的照片、和他人发生性关系而被判刑,有的甚至被判处死刑。轰动一时的朱国华案(朱国华为朱德的侄孙)、陈小蒙、胡晓阳案等等,也都是流氓罪的案例,这些案件的主犯均为高干子弟,均以流氓罪被判处死刑。1982年,知名青年演员迟志强赴南京拍摄电影《月到中秋》时,“八九个男孩和女孩经常在一起玩,听着邓丽君的《甜蜜蜜》,跳贴面舞,看内部小电影。”(迟志强语)结果在1983年严打中,迟志强因此被捕并以流氓罪判处有期徒刑4年。

贵阳市公安局供稿的《一个流氓犯的自白》刊登于《现代法学》1984年第1期。作者原是一名新闻工作者,在自白中称:“但我这样一个新闻工作者却堕落成了可耻的流氓罪犯。”他称,他使用欺骗手段和一位过去的女同学发生性关系。后来他学会跳舞,在家举办家庭舞会,“越跳思想越空虚,精神越颓废。”他称自己“什么法制、道德挂念统统淡漠了,成天想女人,图舒服,终于发展到玩弄、奸污妇女,并以‘艺术’为名拍摄裸体照片,成了人民的罪人。”

1984年,20岁的北京人牛玉强被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流氓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判决书中称,“郑某纠集牛玉强等十人组成流氓组织菜刀队,准备了数把菜刀并制作了黑面罩。牛玉强作为骨干分子,多次参与聚众持械斗殴,寻衅滋事。”“牛玉强所在团伙危害一方,民愤极大,犯罪情节特别严重,应依法严惩。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流氓罪判处牛玉强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11年,牛玉强第六次获得减刑,他被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后一位在押的流氓罪犯人。

效果

根据人民数据库的资料,1983年严打开展之后,截至1983年9月23日,全国各地的政法机关收到群众检举揭发犯罪分子的材料达44万多件,已经有三万一千余名犯罪分子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

1984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批转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第一战役总结和第二战役部署的报告》,其中称,仅在严打“第一战役”中,“全国公安机关共逮捕杀人、放火、抢劫、强奸、流氓等罪犯1027000人,检察机关起诉975000人,法院判处861000人,其中判死刑的24000人,司法行政部门接收劳改犯687000人,劳教人员169000人。”“这是1950年镇反运动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中打击。”

2013年,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汪明亮表示,“严打能够起到展现国家威严以及安抚公众的作用。该策略之所以获得公众的支持,主要是对于公众而言,这一严厉谴责与惩罚的过程,具有在面对犯罪与不安全时抒发紧张与维持团结一体感的功能,是一种标准的‘表达式正义’姿态。”“严打具有‘速效性’,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生功效,把犯罪势头压下,主要在于政府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司法资源,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引发犯罪发生的各种因素。但严打的作用范围是有限的。严打只能针对严重犯罪,对轻微犯罪不能适用严打手段。”

根据《中国刑事政策检讨:以“严打”刑事政策为视角》一书统计,1983年严打之后,1984年、1985年的犯罪率的确下降,但1986年以后又直线上升。

2001年-2002年严打

2010年严打整治

参见:福建南平校园惨案、2010年山东淄博幼儿园血案及广东揭阳杀人卖尸案

2010年6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召开全国公安机关“2010严打整治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决定自2010年6月13日开始为期7个月的“2010严打整治行动”。会上,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张新枫作动员部署,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黄明主持会议。张新枫指出:各级公安机关要坚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严打整治行动。一要进一步强化严打措施,加大侦查破案力度。严厉打击严重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涉枪涉爆犯罪、黑恶势力犯罪,严厉打击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电信诈骗犯罪、拐卖儿童妇女犯罪、“两抢一盗”犯罪和“黄赌毒”等违法犯罪。二要进一步强化整治措施,加大社会治安整治力度。按照中央综治委的统一部署,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工作,以“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案件多发易发等区域为重点,集中整治治安突出问题。三要进一步强化巡控措施,加大社会面巡逻防控力度,扩大巡逻防控范围、延伸巡逻防控触角、从严从紧落实社会面治安管控措施。四要进一步强化源头预防措施,加大社会矛盾化解力度。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深入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和重点群体,排查矛盾纠纷,配合有关部门和单位,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三)

谢选骏指出:包公戏本身一种虚构的东西,但是经过某种转化却可以渗透到现在的政治领域,从俚俗的勾栏进入专政的法院。由此可见,“思想决定历史”并非空谈,而是确然的事实。



【080、北京老炮儿宣扬了日本武士刀】


网文《老炮儿》报道:

电影《老炮儿》(英文:Mr.Six) 是一部中国剧情片,导演管虎,编剧董润年,由冯小刚、张涵予、许晴、李易峰及吴亦凡领衔主演。该片成为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非竞赛片及闭幕片,并于2015年12月24日正式于中国上映。 

剧情

六爷是一个横行北京的“老炮儿”——提笼遛鸟无所事事的混混儿,他年轻的时候曾风光无限,靠双手与刀子能解决一切问题;他有自己的规矩和原则,做人也很厚道和仗义,平日养有一只爱鸟。有一天他发现跟自己关系比较疏远的儿子晓波与富豪子弟“三环十二少”谭小飞陷入纠纷之中,原来晓波因与谭小飞的女友发生了一夜情,导致其受到小飞等人的教训,气不过的晓波就划破了小飞的法拉利跑车,没有赔偿能力的晓波就被小飞的人马扣押了起来。六爷为救回儿子,就独自去找小飞,小飞要他拿出10万元赔偿金才能放走其子,并受到了小飞手下男子的一记耳光之辱。 

六爷本人并没有多少钱,于是通过好友、话匣子的帮助,终于凑齐了10万元。就在他带着闷三儿前去交钱赎人之际,却没想到灯罩儿一早就去帮助油漆了那辆豪车的刮痕,然而却是帮了倒忙。气愤的小飞收了赎金,六爷也报了那名男子的耳光之仇,可是由于车子和六爷耳光的缘故,双方约定一周后在颐和园后面的一个冰冻的湖面上约群架,六爷一方获胜才能领回儿子。 

很快晓波以及那10万元钱被那位谭小飞女友偷偷送了回来,她也表示是自己害了晓波。六爷和晓波通过一次诚恳的交谈,化解了父子两人之间长久以来的感情隔阂。可是不久小飞他叔就带领人马打了六爷和晓波一顿,为的是想要回谭小飞女友顺手送给他们的袋子里的一张单子,晓波也受伤住了院。事后六爷和闷三儿通过寻找在垃圾桶里找到了那张700多万欧元的瑞士银行汇款单,而谭小飞之父是名高官,证明这些钱很可能是其收受的一部分赃款。尽管受到谭小飞之父的威胁,六爷还是决定将那张单子寄送给中纪委以举报小飞之父。最后六爷带着一把日本军刀独自到约战的地点赴会,而闷三儿以六爷患了绝症想见大家最后一面集合齐了六爷以前的好哥们前来助战。最后六爷在开打前病死于冰面上,小飞之父因职务犯罪而获刑,而六爷那帮哥们在看守所关了一段时间后也获得释放。 

新浪影评:“《老炮儿》本应是一部带有喜剧色彩的动作影片,虽有香港传奇动作指导罗礼贤坐镇,电影从始至终也没有一场大型的打戏。而究其原因,是因为影片传达的中心焦点是在于老派江湖人的价值观--忠诚与报答,《老炮儿》讲的不是如何挥舞你手中的长剑,而是如何面对你的敌人让他们对你心生敬畏。冯小刚决绝的表演才是真正为电影在怀旧的基础上画出质感的浓墨重彩一笔,出神入化地演绎出不是只会蛮打的硬汉老炮儿。”

争议是,据《济南时报》报道,《老炮儿》涉及的粗口非常多,引发热议。另外,2015年12月31日,北京市控烟协会发表公开信,对《老炮儿》滥用吸烟镜头表示抗议,认为片中“过多的吸烟镜头客观上有误导吸烟之嫌,容易对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而部分网友则认为,审查不力是广电总局的责任,不能怪电影。”影片中出现了大量的吸烟镜头和脏话,以及少部分性爱镜头,这使得中国大陆又掀起一番讨论电影分级制度的浪潮。 

根据中国控制吸烟协会的统计,《老炮儿》全片出现烟草镜头102个,平均1.3分钟出现一次,涉及的烟草镜头时长521秒,占片长总时间的6.3%。因此,该片于2016年5月18日被中国控制吸烟协会获颁“脏烟灰缸奖”。 

中国大陆首周四天收获2.515亿人民币列第三位,次周取得4.4亿名列第一,第三周取得1.3亿列第四位,最终累计9.1亿。 

台湾票房方面,最终票房60万元新台币。 

谢选骏指出:北京的老炮儿满口京腔,宣扬的却是日本的武士刀(武士道),至于那些年轻演员,连普通话都说不准,更别说京腔了。难怪它可以“成为第72届威尼斯电影节非竞赛片及闭幕片”——因为它一点也不中国,更不北京。真可悲!北京的老炮儿满口京腔,宣扬的却是日本的武士刀(武士道),可惜拿刀的却是一个患有心脏病的北京地痞,只会向中纪委告密,活像抗日神剧里的汉奸侦缉队。可悲也乎哉!



【081、北美世界日报此地无银三百两】


《本报抗议「胡佛研究所报告」不实之声明》(北美世界日报 2018年12月22日)报道: 

胡佛研究所近期发表一份关于中国影响力的报告,其中关于「媒体」部分,在毫无访谈世界日报任何负责内容或业务重要主管下,拼凑部分来源不明的叙述,就妄指世报「改变立场」。(图取自原报告PDF档)不仅违背学术论文最基本原则,亦被有心者误用滥用。

在本报17日去信该所抗议并要求更正说明后,该所仍在未告知本报的情况下,仅节略信中声明本报不受任何政府左右,悄悄加在该所网页报告页面(红框处,图取自报告网页),但报告的PDF档仍未更动。对胡佛研究所选择如此避重就轻的回应方式,本报既不解也不满,要求胡佛研究所必须秉持学术的良知,诚实面对。

隶属加州学术重镇史丹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之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日前发表题为「中国影响与美国利益:促进建设性警觉」(Chinese Influence & American Interests: Promoting Constructive Vigilance)的报告,其中渉及世界日报与台湾联合报部分多有不实,本报已去函胡佛研究所抗议,并要求更正。

12/22 10:40AM 更新

本报去函抗议后,该报告在完全没有访问相关人的情况下,添加了本报的部分说法,却完全回避事实。此外,该报告的原始版本仍未更正不实内容。

世界日报在美国发行近43年,是一份以中文刊行,为读者提供全方位讯息的美国报纸;世界日报的内容经营,本乎客观公正的新闻原则,坚守媒体应有的价值与理念,不受任何政府及其附属机构左右。但胡佛研究所这份针对中国影响力的研究报告,在毫无访谈本报任何负责内容或业务重要主管的情况下,指世界日报近年在处理中国南海军事化与台湾、香港等议题上「改变了立场」,此一陈述并非事实,令人质疑胡佛报告这部分的执笔者,到底有没有阅读过世界日报?

胡佛研究所在学界望重一方,素有盛名,其相关出版品亦深具影响。但该所这篇报告对世界日报与联合报的叙述,虽仅数段,却妄做不合逻辑之推断,引述来源亦未做任何查证,违背学术论文最基本之原则。本报对此至表遗憾。

世界日报 启

谢选骏指出:北美世界日报,你这是在进行“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自我证明吧,以便获取更多的“大外宣资源”?至于胡佛研究所,那倒是后知后觉了,因为世界日报的这一倾向,我的先知先觉早就说过多次了。

看看网民们如何事后哀嚎——

retired3

十二月 23, 2018 @ 00:42:07 

所以他们有管你们世报是来自自由民主的台湾吗?在他们眼里,你也是个黑头发黄皮肤的防范对象。

那些以为入了美国籍就可以跟华人切割,谩骂华人为蝗虫的,在他们的眼里,你也是蝗虫。醒醒吧,祖国强大了,我们海外侨胞才会有地位。

whowho

十二月 23, 2018 @ 02:27:08 

another sing red commie ?

LOL….

zen me lai de zen me qu 2018

十二月 23, 2018 @ 00:16:57 

『有什么必要来这里整天挑战世界日报的记者编辑..』

说这话的人不懂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记者报导什么你都信!?比方说,『人民没死一个人』?

(我等着红喽啰来按300个倒好。)

satuku219

十二月 22, 2018 @ 23:37:49 

那些反对wj 的,有钱就自办报纸吧,想看什么新闻就看什么新闻,岂不是最爽快

zen me lai de zen me qu 2018

十二月 23, 2018 @ 00:20:55 

二百五的话。

别乐了,WJ 可报导了很多老共那边的负面新闻呢。要不要我放几个标题上来?

StanfordGrad

十二月 22, 2018 @ 23:27:41 

呵呵,早已给过警告,不用觉得委屈,好戏还在后头。

whowho

十二月 22, 2018 @ 21:38:45 

不小心孔子学店还是顶头上司呢。

asd100

十二月 22, 2018 @ 22:29:14 

一针见血

whowho

十二月 22, 2018 @ 21:10:45 

事实如此,街知巷闻,抗什么议?

mofunk

十二月 22, 2018 @ 18:21:11 

this hoover writer start a uneven warfare with WJ. he just forgot news paper are dally issue.but his report is open once a few month.so have fun. lol

hivdaiyan

十二月 22, 2018 @ 17:05:51 

支持WJ,WJ是客观公正,有深度与广度的媒体。它提供我们海外侨民有益的精神粮食。

abcde

十二月 22, 2018 @ 16:35:57 

WJ客观公正?别逗了,民主党的中文党报而已。

zen me lai de zen me qu 2018

十二月 22, 2018 @ 23:54:51 

这观点有意思。见仁见智的百花其放。

eagle7

十二月 22, 2018 @ 15:43:28 

or don,t enjoy read this paper just go read people,s news from Peking..have fun too. lol

eagle7

十二月 22, 2018 @ 15:40:42 

this is a great old paper even FBI like to check it out every day.so have some fun enjoy freedom western life style for reading this paper.

zen me lai de zen me qu 2018

十二月 22, 2018 @ 14:03:04 

《5件事你该知》欧巴马:再见了 沈珠妮 — 《「欧巴马传奇」到底是什么?……..第三,伊斯兰国(ISIS),这个恐怖组织在他上任时并不存在,现在发展到全球35国家。第四,美国史上第一个连续七年全国生产毛额(GDP)持续达不到3%的总统。…黑人在2009年认为美国种族关系良好的比例是61%,在2016年的比例掉到49%。》有两个水平极高的专栏不见了,以《5件事你该知》为例,我可以『合理怀疑』WJ 转趋自由/左派。还有一个,信怀南周日专栏,读者也不知道为什么信大侠的专栏突然被停了。

Bat21

十二月 22, 2018 @ 15:04:25 

It is economic, stupid !

世界日报向自由派左转,只是顺应读者的民意,以前读者大多是台湾来的,所以自然是充斥着反共八股,现在读者大多是大陆来的,总不能要赚人家的钱又骂人家吧,走到纽约街头一望眼之下,百分之九十都是大陆来的,世界日报为了生存,左转是很自然的,不要责备报社,人家也要吃饭啊。

另外沈珠妮及信怀南给炒尤鱼也是自然的事,他们是老一辈的人,不知道世界已经転变了,仍然坚持极右保守观点,只会使自己圈子的人愈来愈少,就像川普及其军师班农一様,最后被历史潮流所遗弃。

asd100

十二月 22, 2018 @ 23:12:03 

世’界并没有变

一样的笑’贫不笑‘娼

老’共‘在全世‘界大撒’币,那可是屁‘民的民‘脂民’膏。

世’报’拥’抱中’共,舍‘弃公义,人人心中自有一把‘称。

既要当‘婊‘子又要贞’节’牌‘坊,自讨没趣。

retired3

十二月 23, 2018 @ 01:07:05 

这样拥抱中共,不公不义的报章你还来看,是精神分裂吗?

asd100

十二月 22, 2018 @ 12:55:21 

支持胡‘佛研究所的观‘察入微

只要看贵报的文章几乎就可以确定已经被’中‘共收‘买了

看读者的回馈,谁是谁非一清二楚。

还有脸去跟胡佛研究所抗‘议,欲‘盖弥’彰。

zen me lai de zen me qu 2018

十二月 22, 2018 @ 12:37:07 

《mmyy09— 抗议胡佛没有用,检讨一下自己吧,你们原封不动的照搬中共官方通讯社的通稿,很少自己采访中国新闻。配合中共封杀民众反抗暴政新闻,封杀在美华人的反抗批共新闻,如何解释?看来几十年的世界日报,这些年变化太大了,比较你们20年前的报纸内容,….》

1)我在WJ留言栏里没少骂一党专政,倒没被封杀,对这一点我肯定。(否则真的是扼杀言论自由,和一党专政的老共一样。)

2)胡佛报告也属撰写者的言论自由。他有他自己观察所得,可以统计WJ的报导,似也不必访问WJ高层。『你们转红了?』『我们当然没转红!』

3)中资没有买不起的标的物,好奇WJ的中资比重如何。

robin123

十二月 22, 2018 @ 11:12:34 

我和太太非常同意胡佛研究所的说法,我俩廿几年前已开始看贵报,亲眼目睹贵报改变立场的过程。我太太说,贵报辩驳,倒不如反省。坦白说,我和太太近几年已减少看贵报了!

yewyeung123

十二月 22, 2018 @ 10:46:38 

It is ture

GrantYee

十二月 22, 2018 @ 10:38:58 

你们有没有中资?有没有公正的报道?有没有偏离台湾的主流价值?要查清楚。

Dou Ni Wan

十二月 22, 2018 @ 11:06:30 

前两句还像话, 第三句就歪楼了。

台湾的主流价值是啥玩意儿? 蓝的绿的么?

Bat21

十二月 22, 2018 @ 15:19:09 

台湾的主流价值就是彻底打倒国民党,好让民进党永远执政,当政者的家属享受高薪,人民穷困一辈子。

asd100

十二月 22, 2018 @ 22:56:55 

刚刚结束的台‘湾选’举

国‘民党大胜,你所谓的台湾的主流价值完全破产

mmyy09

十二月 22, 2018 @ 09:52:43 

抗议胡佛没有用,检讨一下自己吧,你们原封不动的照搬中共官方通讯社的通稿,很少自己采访中国新闻。配合中共封杀民众反抗暴政新闻,封杀在美华人的反抗批共新闻,如何解释?看来几十年的世界日报,这些年变化太大了,比较你们20年前的报纸内容,看看现在有什么不一样,就知道了是非被蓝金黄了。

zen me lai de zen me qu 2018

十二月 22, 2018 @ 12:41:19 

1)给你按倒好的人很多,显示某一两个『爱国』人士工作勤奋。

2)报业也是企业,是企业就要考虑市场。大陆移民多了,WJ『照顾』市场口味也属必然。

maple leaf

十二月 21, 2018 @ 23:07:45 

因为美国现在是逢中必反.包括中文媒体

super

十二月 21, 2018 @ 19:59:19 

支持世界日报

C

十二月 21, 2018 @ 19:27:25 

怎么没有把报告或涉及部分原文连同刊出?让读者自己判断。

Why123

十二月 21, 2018 @ 12:39:22 

我有看世界日报,你们的报道可能没错,但是言词里总有挑起两岸读者情绪之谦。

zen me lai de zen me qu 2018

十二月 22, 2018 @ 12:51:59 

话不是这么说。我们看到WJ有很多新移民的负面新闻,新移民里以大陆人居大多数,看起来就是那样;大陆消息也是,有新闻价值的才会上报,而负面的容易上报。精确地说,假设如下,台湾人、大陆人的负面新闻比例一样,但是乘上移民数,当然是大陆的多,多了很多。『有挑起两岸读者情绪之谦』是你的臆测,WJ 干嘛那么做!?难道专门报喜不报忧才合大陆人的口味?

对WJ关于大陆移民上报的负面报导,我的『情绪』是非常厌恶那种人(骗福利、坑骗自己同胞、卖淫、杀来杀去….),但是我的交游圈里的大陆人,正派、勤奋,档次很高。

zen me lai de zen me qu 2018

十二月 22, 2018 @ 12:58:25 

在美华人知识份子很多,我们不要看到『人民没死一个人』、『情势一片大好』的假象。

报纸不是什么『机构、单位』,报纸的任务、功能就是翔实报导事件,不须要讨好哪边、安抚哪边情绪。

报纸必须为民喉舌,不是为某意识形态的喉舌。谁看了难受是他自己EQ问题。

asd100

十二月 22, 2018 @ 14:02:19 

问题就在已经被收’买

当然不得不为主‘子说好话

MVPUSA

十二月 22, 2018 @ 14:33:15 

在美国,一定要反中才是公正的媒体?如果真是那样,那美国的所谓新闻自由就真的堕落了~看看大纪元跟美国之音,美国政府的反华传声筒,背后是美国政府的资金在操作,利用中国人攻击自己的祖国,有客观报导过中国的新闻吗?这个胡佛研究报告本身就是有立场的,里面的一堆人也是为美国政府服务的。在中美对峙的当下。这份报告是为了向美国政府讨经费而已,世界日报根本不用太认真~

asd100

十二月 22, 2018 @ 22:52:43 

毫无证据的喷

中‘国人就是痛恨共’产‘党的专’制独‘裁才来到美国

如果任何一个中’国人热爱共‘产党祖’国就不应该来到自由民主的美国

因为美国知道这些热爱共‘产’党的中‘国人就是间’谍

就是来破坏民主自由的美国

热爱自由民主的中‘国人必须揭发这些间’谍

为维护民主自由的生活而努力

WYFHYS

十二月 22, 2018 @ 23:29:57 

@MVPUSA

完全同意你对大纪元跟美国之音的观点

我从中华民国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一定的意见,但是看到"免费的`大纪元跟美国之音,一片倒的用负面的报道,挑拨的文词,和未经证实的信息来FEED给喜欢看衰中国的读者和听众..我只能悲叹

过去在台湾我曾经是美国之音的忠实听众,但是自从1995我开始关注法轮功,我就注意到美国之音是以唯恐天下不乱的观点在报道中国的事.

如果有人讨厌世界日报,比如那位怎么来的怎么去,你们可以不看啊…有什么必要来这里整天挑战世界日报的记者编辑..我不喜欢大纪元..我不看就是了吗..它有它的读者和经费来源..是美国政府的反华走路工,拿过国务院的资金,利用中国人攻击他们自己的祖国,它有客观报导过中国的新闻吗…这个胡佛研究所会报告它吗?

谢选骏指出:网民也开始划线站队了——北美世界日报真是不好,也许为了生存不得不出此“卖文”的下策,但卖文的生活确实辛苦。



【082、从影帝到影王的进化史观】


《从大阅兵到YouTube:社交媒体时代的朝鲜对外宣传》(纽约时报 2020年9月16日)报道:

今年4月Youtube上一则朝鲜宣传视频的截图,展示的是一家货架上商品充足的食品杂货店。……韩国首尔——一名穿着讲究的年轻女子走进平壤一家灯火通明的食品杂货店,店里有穿高跟鞋的女人浏览着摆满饮料、巧克力、糖果和其他零食的货架与冰柜。因为国际上出现了朝鲜可能发生恐慌性购买的报道,这名女子是来这里寻找真相的。她问购物者和店员是否有商品脱销;回答是没有。她问物价是否在上涨;回答是只有进口商品涨价了,反正朝鲜人也不买进口货。她在自己的英文YouTube频道Echo of Truth(真相的回声)上对3.29万名观众说:“我觉得,在同新冠病毒激烈战斗的时候,我们最不需要的就是假新闻。”

这位名叫“阿恩”(Un A,音)的年轻女子是朝鲜宣传的新面孔,它试图为这个孤立的独裁政权打造一个更温和、更现代的形象,与这个政权联系最密切的通常是饥荒、践踏人权以及核武器储备。

在这些高质量、制作精良的视频中,由国家资助、为社交媒体时代的全球观众设计的信息很简单:朝鲜人和其他人没什么不同。他们在空闲时做运动。他们坐过山车也尖叫。他们在购物中心买东西、吃披萨。

这是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国内外推动自己的议程时,想让世界看到的一个高度精心策划、极具误导性版本的朝鲜。金正恩一再敦促人民追求更加“国际”和“现代”的标准,同时试图说服其他国家,只要他们让朝鲜保留核武器,朝鲜就能与他们和平共处。

这场社交媒体上的宣传活动与金正恩父亲和祖父时代那些制作粗糙的老掉牙宣传影片大不相同。在那些影片中,朝鲜人在红旗下辛勤劳作,或在到处都是反美口号的阅兵式上欢呼。长期以来,朝鲜的国内官方宣传强化了一个时刻准备挑战对手的全能政权形象,其中充斥着爱国歌曲、仇外抨击、迈着正步的士兵,以及导弹在烟雾和火焰中腾飞的画面。

做这种宣传最知名的是朝鲜著名女主播、“劳动英雄”李春姬。她在朗读有关金正恩及其前辈的新闻时声音柔软,充满感情,但在谴责朝鲜的敌人时声音铿锵有力,朝鲜人说她的声音“能让敌人肝胆俱裂”。

如今,像阿恩这样年轻、开朗的女性正在宣传朝鲜更加友好的一面,尤其是该国的橱窗——首都平壤。她们把观众带进餐馆、食品杂货店、翻修过的地铁,甚至还走进一个中产阶级家庭装修精致的房间。她们有时说英语,有时为视频配上英文、中文或德文字幕。

尽管有了新的欢快包装,这种宣传仍带有对朝鲜政权的潜在崇敬之情。这些女人穿着整洁的西装,给人的感觉像是电视记者,她们的翻领上通常佩戴着金正恩父亲和祖父的像章,这是所有朝鲜人必须佩戴的,以示忠诚。

在上周五上传到网上的一段视频中,年轻人在平壤庆祝“青年节”,在一场户外音乐会上和台上的人一起唱歌跳舞,耀眼的光束让人想起西方摇滚音乐会。表演者演唱了《祖国》和《敬爱的将军(金正恩)》,同时跳着韩国流行乐的舞步。“他们的想法是为朝鲜塑造一个正常国家的形象,让外国人相信它也是一个人们过着普通生活的国家,”韩国东亚大学(Dong-A University)研究朝鲜媒体的专家姜东浣(Kang Dong-wan,音)说。

这种新宣传是伴随着金正恩使他的国家现代化、在世界舞台上追求与特朗普总统这样的领导人平起平坐的努力而来的。去年,金正恩抛弃了传统的中山装和主席台,在摆满了书的书房里,身穿西装,打着领带坐在沙发里发表了他的年度新年致辞。两个月后,他指示他的宣传人员不要再“神话”他,并说他要以“人”和“同志”的形象来感染人民。

在专门向海外传播朝鲜政权信息的朝鲜中央通讯社发布的一张照片中,金正恩和妻子今年1月在朝鲜首都平壤参加阴历新年庆祝活动。

在专门向海外传播朝鲜政权信息的朝鲜中央通讯社发布的一张照片中,金正恩和妻子今年1月在朝鲜首都平壤参加阴历新年庆祝活动。金正恩在领导风格上也与前任有所不同,他鼓励更多商业活动,以培育一个小规模的新兴中产阶级。对于新近富裕起来的阶层来说,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一个必需品,尽管它们还没有连接到全球互联网上。这个阶层的人在现代化的百货商店购物,带孩子去水上公园、滑雪场、赛马场和海豚水族馆。他们中的许多人住在高层公寓楼里。

朝鲜的国家电视台也变得更加生气勃勃了。金正恩上台后不久,朝鲜国家电视台曾播出过他为牡丹峰乐团(Moranbong Band)的一场艺术表演竖起大拇指的画面。朝鲜的这个顶级乐团通常以颂扬金氏家族“伟大领袖”的歌舞剧而闻名。在这次的表演中,一个穿着迷你裙、手拿电吉他的女子乐队演唱了美国系列电影《洛奇》(Rocky)的主题歌,还有化装得很像米老鼠和米妮鼠的人在舞台上蹦蹦跳跳。

金正恩改变宣传策略也是因为外部新闻和娱乐的入侵——主要是韩国电影和电视剧,尽管政府打压这些节目,但它们在朝鲜越来越受欢迎。近年来,人权活动人士和生活在韩国的脱北者找到了把存满了这些节目的U盘偷运进或用气球放飞到朝鲜的方法。

“过去,朝鲜的做法是在社会外围建立层层所谓的蚊帐,只让政府需要的东西进来,把政府不想要的外部消息挡在外面,”姜东浣说。“现在,金正恩喜欢用更具攻击性的做法,制作能与外部娱乐竞争的内容。”这些新的宣传内容是朝鲜宣传鼓动部的产物。

平壤的通勤者在2018年6月读国有报纸《劳动新闻》。该报以巨大篇幅报道了金正恩与特朗普总统在新加坡的会面。

平壤的通勤者在2018年6月读国有报纸《劳动新闻》。该报以巨大篇幅报道了金正恩与特朗普总统在新加坡的会面。

宣传鼓动部负责所有宣传活动,以支持围绕着金正恩的个人崇拜。该部也是朝鲜政权对信息实行奥威尔式控制的执行者,负责审查国内的印刷或广播,同时阻止人民接触全球互联网。

曾在上月听取国家情报院汇报的韩国议员金秉基(Kim Byung-kee)说,去年12月的一次朝鲜劳动党会议上,受金正恩青睐的新一代官员之一李日焕(Ri Il-hwan)被提拔为宣传鼓动部负责人。那之后,李日焕开始为外国观众制作“量身定做的宣传”,包括阿恩的Echo of Truth里的几段视频。直到最近,朝鲜对外的主要喉舌一直是朝鲜中央通讯社。朝鲜创建了数量有限的政府运营的网站,但是,访问这些网站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只限于分析师、记者和其他对朝鲜着迷的人。

现在,社交媒体给朝鲜提供了一种“低成本且有效的手段”来传播它的宣传,韩国世宗研究所(Sejong Institute)长期研究朝鲜问题的郑相昌(Cheong Seong-chang)说。

YouTube、Twitter、Instagram和其他社交媒体上的数十个频道,以及新浪微博和哔哩哔哩等中国平台上都有朝鲜的宣传视频。其中许多频道据认是由李日焕的部门运营的。在与YouTube 频道Echo of Truth相链接的Twitter帐户里(后来被禁),阿恩把自己描述为“反战的和平倡导者”,专提供有关朝鲜的“无偏见新闻”。

这些频道恭敬地重播为朝鲜国内观众制作的旧宣传片,比如金正恩的祖父、朝鲜建国者金日成(Kim Il-sung)传记片的网络版。但它们也罕见地让人们窥见了金正恩推动现代化的努力如何改变了平壤的生活方式和城市景观。生活在平壤的精英们光顾西式咖啡馆和快餐店,用电子平板电脑浏览菜单。他们用现金卡支付,并使用送货上门服务。

去年3月上传到 Echo of Truth 的一段视频展示了平壤的城市景观。近年来,谷歌以美国对朝鲜的制裁规定为由,关闭了YouTube上的一些宣传频道。自2016年以来,朝鲜的宣传部门一直在华盛顿的黑名单上。但播放类似内容的新频道很快就会冒出来,比如 Echo of Truth。该频道创建于2017年,目前拥有2.48万名订户。

阿恩的视频中也有关于朝鲜的弦外之音。

在去年11月的一段视频中,她在下班回家路上去了大成百货商店,仔细看了国产品牌的泡菜、方便面和烧酒。她的购物车里装满了巧克力和奶酪口味的饼干和酸奶——这是赶着去上班的平壤年轻工人们最喜欢的早餐。“我真的很喜欢购物,”她走出商店时说,一些商品的价格被打上了马赛克。

阿恩在去年11月发在 Echo of Truth 的一段视频中逛平壤的大成百货商场。首都之外的商店里没有如此丰富的商品。据美国的估计,朝鲜人口中今年大约有60%的人吃不饱。

一段名为《我的英雄》(My Hero)的视频是关于她祖父的,他是1950–1953年朝鲜战争的退役老兵,片中她说自己是“一个来自普通家庭的普通朝鲜女孩”。然后她开始了一段独白,毫不偏离所有朝鲜宣传的宏大主题——金氏家族如何从日本殖民统治者手里解放了朝鲜,在朝鲜战争中击败了美国侵略者,并通过研发核威慑力让朝鲜人得到了最终的安全保障。“我们不必四处寻找避难所,我们不必屈膝祈求和平,我们也不必躲避炮火,”她说。她没有提朝鲜战争是因为朝鲜入侵韩国而爆发的,在造成数百万人死亡、打成僵局后停火。“她不过是又一只重复劳动党信息的鹦鹉而已,”已退休的韩国军方心理战军官沈仁习(Shim Jin-sup,音)说。

谢选骏指出:无知的纽约时报哪里知道,北韩的表演是从邓小平那里学来的——因为邓儿和金三都是欧洲呆过,知道如何“屠夫扮公主”。这里只需一个“从影帝到影王的进化史观”就可以了——这也是小国时代的登场亮相。再说了,邓儿的演技也是从毛子那里进化来的——二毛子泽东小鬼扮观音,血腥的红军成了“人民大救星”。正如金三的演技,也是从金二金一那里进化来的。这些人都把犹太人马克思视为上帝。



【083、电影公司其实就是电淫公司】


《韦恩斯坦性丑闻发酵 安吉丽娜·朱莉等著名女星指控其性骚扰》(2017年10月11日 转载CNN)报道:

近日,韦恩斯坦公司创始人、好莱坞最具权势电影人之一的哈维·韦恩斯坦(Harvey Weinstein)因性骚扰事件,被其亲手创立的韦恩斯坦影业董事会解除其CEO职务。上周《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揭露了哈维常年以来的性骚扰行为,哈维对此矢口否认。日前《纽约客》杂志发布一篇同样题材的专题报道,多位知名女星实名爆料,更有三人控诉哈维强奸了自己。安吉丽娜·朱莉、格温妮丝·帕特罗等好莱坞顶级女星也控诉韦恩斯坦有性骚扰行为。

三位女子实名控诉哈维强奸

和《纽约时报》的报道一样,《纽约客》的这篇报道同样是经过了长期的调查,证据非常详实。记者罗南·法罗(Ronan Farrow)自称经过了整整10个月的调查之后才完成了这篇报道,法罗采访的女性中有三人声称曾被哈维·韦恩斯坦强奸,有四位女性声称在不情愿的情况下被哈维·韦恩斯坦触摸,哈维·韦恩斯坦还曾在四人面前裸露或是手淫。

声称被哈维·韦恩斯坦强奸的三位女性中包括意大利知名女演员艾莎·阿基多(Asia Argento)和有志成为演员的年轻女子露西亚·埃文斯(Lucia Evans)。

性侵行为在公司内部广为人知——

报道中透露,共有16名韦恩斯坦公司(或米拉麦克斯)的前任或现任高管和助理在采访中表示,他们曾目睹或知晓韦恩斯坦的性侵行为。这些哈维·韦恩斯坦的雇员表示,很多为女演员、女模特安排的职业见面会,其实就是为了性侵做铺垫。这些雇员还表示,哈维·韦恩斯坦的所作所为在米拉麦克斯或是韦恩斯坦公司可以说是广为人知。

一位名叫艾米丽·内斯特(Emily Nestor)的前雇员表示,她一进公司,就有两位同事发出警告:她正是哈维喜欢的那一型,之后她也确实被哈维骚扰过。其他雇员还表示,所谓的职业会议都是哈维的套路,他会喊女演员或是模特来开会,会议一开始还包括一些女性雇员和高管,之后就先后离开,创造哈维与她们独处的机会。

安吉丽娜·朱莉等著名女星指控其性骚扰——

更多的女性,包括格温妮丝·帕特罗(Gwyneth Paltrow)和安吉丽娜·朱莉(Angelina Jolie)等著名女星,都指责哈维·韦恩斯坦有性骚扰和不当行为。

帕特罗和朱莉的采访刊登于本周二的《纽约时报》。两名女星均拒绝了哈维·韦恩斯坦的不当要求,帕特罗当时的男友?布拉德·皮特(Brad Pitt)曾因此与哈维·韦恩斯坦发生争执。

谢选骏指出:这也难怪,电影公司其实就是电淫公司——电影演员必须炼成电淫人员,否则不能出人头地。这几乎是无一例外了。虽然好莱坞的统计数字说,“只有”94%的女性遭到性侵。

《好莱坞94%女星 称曾遭性侵》(2018年2月22日 中时电子报 陈舒秦)报道:

高达94%的女性在好莱坞的演艺生涯中都经过某种形式的性骚扰或性侵犯。

根据「今日美国报」的一项调查,竟然高达94%的好莱坞女星曾遭受性侵犯。

今日美国报和全国性暴力资源中心合作,调查创意联盟(The Creative Coalition)、女性影视工作者(Women in Film and Television)这两个组织的843名娱乐行业女性,包括制片、演员、作家、导演和编辑等,询问她们有关不当的性经历。高达94%的女性在好莱坞的演艺生涯中都经历过某种形式的性骚扰或性侵犯。

而侵犯的人多半由位高权重的年长人士所为,只有四分之一女星向人诉说自己的经历,因为害怕被报复或贴上标籤,较年长和经验丰富的女性遭受更多骚扰。

谢选骏指出:颁发奥斯卡的好莱坞尚且如此,别的地方还用说嘛?电影公司就是电淫公司,电影演员就是电淫演员。这是“成功”的秘诀。



【084、高智商的小聪明——黑暗时代反倒孕育辉煌】


《聪明未必是件好事 高智商也有不幸》(BBC 2015年7月17日)报道:

高智商者常常存在焦虑感——如果俗话说傻人有傻福,那反过来高智商就意味着不幸?很多人都这样认为。我们的看法是天才往往受焦虑、挫败感和孤单困扰。想想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艾伦·图灵(Alan Turing)、丽萨·辛普森(Lisa Simpson)——他们就像一颗颗孤星,但即使在他们燃烧最耀眼的时刻也倍感孤独,正如海明威曾说的那样:“聪明人拥有幸福——这样的事我几乎从未遇到。”

这似乎只是关于一小部分人的小问题——但是它可能会给很多人带来启发和影响。我们的教育体系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提高学术智力。尽管存在很多众所周知的缺陷和局限性,智商测试仍然是衡量认知能力的主要方法。我们在大脑训练和认知提高方面投入了大量的金钱,试图提高参与相关测试的分数。但是,假如对才能的追求本身就是一场徒劳呢?

聪明者总是很孤单——早在近一百年前就有人尝试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在那时,美国爵士乐正处于黄金时代,智商测试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开始引起关注。此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征兵中心,智商测试已得到验证,1926年,心理学家路易斯·特曼(Lewis Terman)决定用智商测试来找出天才儿童,并对他们进行研究。通过对加利福尼亚州各个学校的地毯式搜索,他挑选出了1500名智商在140以上的小学生,其中80人的智商超过170。这些学生后来被称为“特曼神童”。时至今日,对他们人生跌宕起伏的发展轨迹的研究仍在进行中。

和预期一样,很多“特曼神童”都获得了财富和名声——最著名的是杰西·奥本海默(Jess Oppenheimer),20世纪50年代经典情景喜剧《我爱露西》(I Love Lucy)的作者。的确,当他的电视剧在CBS电视台上播出时,“特曼神童”们的平均薪水已经是普通白领平均薪水的两倍了。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达到了特曼的期望——有很多人选择了比较“平凡”的工作,如警察、船员、打字员等。因此,特曼总结道,“智力和成就之间并没有完美的相关关系”。此外,高智商也没能让他们过得比常人更幸福。在他们一生之中,离婚、酗酒和自杀水平和国家平均水平大致相当。

早年就获得成功的人,未必能够一帆风顺——当“特曼神童”步入晚年时,他们故事的寓意——高智商并不等同于更好的生活——已经被人们重复了无数遍。在最好的情况下,他们会认为高智商顶多让你的生活满意度与常人无异;而在最坏的情况下,他们会说实际上意味着你怀才不遇壮志未酬。这并不意味着,只要拥有高智商,就必然要遭遇磨难,尽管一些流行的观点这样认为。但这确实令人困惑。为什么从长期来看,卓越的智商并没有带来应有的回报呢?

沉重的负担——一种可能是,知道自己是高智商反而变成了束缚自己的锁链。的确,在上世纪90年代,研究者请那些仍在世的“特曼神童”回顾他们过去80年人生中的大事。他们不仅没有从自己的成功中感到满足,反而感觉自己似乎没能实现年少时曾经被赋予的期望,并深受这种失败感折磨。这种负担——特别是再加上他人的期望——往往是许多天资儿童的共同困扰。其中最著名、也是最令人难过的案例便是数学神童苏菲亚·尤瑟夫(Sufiah Yusof)。她在12岁时被牛津大学录取,却中途退学,当了一名服务员。后来她成了一名应召女郎,边做爱边背诵数学公式来取悦客人。

在学生酒吧和网络论坛上常常听到另一种抱怨:聪明的人对这个世界的缺点看得更加清楚。与目光狭隘的普通人不同,聪明人时刻保持清醒,为人类的现状感到痛苦,或是为其他人的愚蠢感到悲愤。

事实上,持续的担忧也许是高智商的标志——但其原因并非是那些书斋式的哲学家们所想象的那样。加拿大麦克埃文大学(MacEwan University)的亚历山大·潘尼(Alexander Penney)就各种各样的话题,对学校里的学生进行了采访。他发现那些智商更高的学生的确更容易感到焦虑。而有趣的是,他们的大多数烦恼都是日常琐事。

高智商学生更可能重复一段令人尴尬的对话,而不是问一些“宏大的问题”。“事实并不是他们的担忧就更加深刻,而是他们担忧的东西更多,担忧的程度也更深。”潘尼说道,“如果某件消极的事情发生了,他们就会比别人想得更多。”

进行进一步研究时,潘尼发现这也许和语言智力有关——即智商测试中以文字游戏形式进行的测试。相比之下,这些担忧和与空间有关的智力关系要小一些(事实上,空间智力似乎能减少焦虑程度)。他认为,高超的口才可能让你更容易把焦虑变成语言,并进行再三思考。不过,这未必是一个缺点。“也许他们比常人更擅长解决问题。”潘尼说道——这或许能帮助他们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

心理盲点——然而,残酷的现实是,卓越的智商并不等同于明智的决策。事实上,在有些情况下,高智商反而会让你的选择更加愚蠢。门萨国际(Mensa)的高智商会员也不免相信超自然现象——过去十年间,多伦多大学的基斯·斯塔诺维奇(Keith Stanovich)一直在设计有关理性的测试,他发现,公正、无偏见的决策往往和高智商无关。由于存在“主关偏见”——即我们在搜集信息时往往会进行特定的选择,以此来加强我们此前的观点。

在进行辩驳时,更明智的做法是将你自己的假设置于一旁——但斯塔诺维奇发现,聪明的人做到这一点的可能性并不高于智商只有平均水平的人。这还不是全部。事实上,那些在标准认知测试中名列前茅的人往往更可能存在“偏见盲点”。虽然他们非常擅长批评他人的错误,却更难认清自身的缺陷。

此外,他们还更容易陷入“赌徒谬误”中去——即一枚硬币落地时,如果头十次都是正面朝上,第十一次就更可能是反面朝上。在轮盘赌游戏中,如果玩家连续得了一连串黑色,就会计划接下来押红色,而这一谬误会导致他们满盘皆输。

此外,它还可能使股票投资者在股票价格见顶之前就将股票抛出——因为他们相信自己的好运迟早都会用光的。很多高智商的人往往更倾向于依赖直觉,而不是理性的思考,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门萨会员相信超自然现象的存在,这也是很多智商140的人刷爆信用卡的几率是普通人两倍的原因。

的确,斯塔诺维奇发现社会各个阶层都存在这些偏见。“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理性障碍’现象——很多智商很高的人,却依旧会做出不理性的事情。”他说道,“那些宣传反对疫苗接种、在网络上传播虚假信息的人往往智商很高,并受过良好教育。”显然,聪明的人也可能被危险而愚蠢的误导。

那么,如果高智商没法保证我们做出理智的决策,获得更好的生活,我们应该依靠什么?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伊戈尔·格劳斯曼恩(Igor Grossmann)认为,我们应当将目光转向一个古老的概念:“智慧”。他的方法可能乍看之下并不怎么科学。“智慧这一概念本身就很虚无缥缈,”他坦言,“但如果你看一下智慧的定义,很多人都会同意,它形容的是能够做出正确的、没有偏见的决策的人。”

在一项实验中,格劳斯曼恩向志愿者们展示了一些社会困局——从我们如何处理克里米亚战争,到华盛顿邮报专栏“亲爱的艾比”(Dear Abby)中阐述的那些令人感同身受的危机。

在志愿者们进行交谈的同时,一个由心理学家组成的专家小组会对志愿者的推理和偏见进行评判:他们的论点是否全面,参选人是否能承认自身知识的局限——即“理智的谦逊”——他们是否会忽略不符合自己理论的重要细节等。功成名就的人往往会慨叹人生中错过的机会。结果是,获得高分意味着将来生活满意度更高,人际关系质量更好,以及最重要的是,焦虑和重复思考较少——这些似乎都是典型的传统意识里的聪明人所缺乏的素养。

明智的推理能力甚至能让人活得更长——那些获得高分的志愿者在实验进行的数年间死亡几率更低。关键是,格劳斯曼恩发现,智商和这些衡量因素都没有什么关系,高智商显然也不意味着更高的智慧。“聪明人可能会很快作出论证,证明自己的论点是正确的——但他们采取的方式也许带有严重的偏见。”

后天智慧——未来的雇主们很可能对这些能力进行测试,以取代智商测试。谷歌已经宣布计划对候选人的智力谦逊程度等方面进行测试,而不仅仅是考察他们的认知能力。未来的雇主们很可能用综合能力测试,以取代智商测试——幸运的是,不管你的智商是多少,智慧可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坚定地相信,智慧是可以训练出来的。”格劳斯曼恩说道。他指出,当我们以他人为重的时候,就很容易放下我们的偏见。他发现,如果以第三人称的形式讨论自己遇到的问题(用“他”或“她”来代替“我”),就能创造出必要的情绪距离, 减少自己的偏见,从而做出更明智的辩驳。今后的研究将有望可以发现更多类似的小技巧。

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人们承认自身的不足。如果你终其一生都活在自己智力带来的光环之下,你就很难接受你的智力实际上在蒙蔽你的决策这一事实。正如苏格拉底所说的那样:最智慧的人也许正是那些能承认自己一无所知的人。

谢选骏指出:高智商者的聪明如果仅仅用在小的地方,那就成了一种典型的小聪明了!如果用在错误的地方,那就成为负值了,越是聪明就越有灾难了!因为高智商就像一把枪,可以没用,可以小用,可以大用,关键看怎样用和用在什么地方。至于“如何用”的层面,我的体会是,遭到剥夺的感觉,比受到追捧的感觉,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潜力,让他进入更好的竞技状态。而无法弥补的损失,则可以激励一个人,变本加厉追求更高的目标,以便把“永远失去”的感觉连本带利地找补回来!所以说,黑暗时代是孕育辉煌的时代。



【085、古装戏都实现了一胎化了没救了】


《新生儿井喷预期落空 华人口危机提前逼近》(2019-01-06 看中国)报道:

近日中国社科院发布报告指,中国人口将在2029年达到14.42亿的峰值,到2030年进入持续负增长。但如果中国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1.6水平,人口负增长更将提前至2027年出现。

中国社科院人口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月3日共同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简称:绿皮书)指出,中国人口负增长时代即将来临,这一趋势将首先冲击中国经济。

绿皮书亦援引联合国预测结果显示,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将持续加速减少,到2050年将减少2亿人。

中国社科院人口所研究员高文书则指出,中国从2013年开始劳动年龄人口数明显下降,人口扶养比年年上升,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此外,二孩数量下滑亦恐让中国人口负增长早一步逼近。

据《每日经济新闻》报导,宁波、青岛、聊城等地公布2018年出生人口的预期数字均大幅下降,尤其是二孩数量下降明显。以聊城来说,2018年二孩占出生总量的62.98%,降幅为35.83%。

中国人口问题学者何亚福亦表示,自2016年开放全面二孩后,新生儿数量不升反降,中国2019年有九成机会推进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公开数据统计,2016年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后,2017年出生人口反而减少3.5%;2018年中国活产数减少14.2%。抽样调查显示2015年、2016年的生育率只有1.05、1.24,2018年出生数只是2016年的83%,根据育龄妇女结构推算,2018年的生育率只有1.05左右(低于1.1是大概率,甚至可能跌破1.0),远低于中国官方2012年预测的4.4、2015年预测的2.1。

其背后有两大主要原因。一是中共政府高估了年轻一代的生育意愿,以为放宽二胎政策,会得到出生率上升这一前景预期。二是孩子抚养成本高,中国政策福利不够。

尤其是在中国大城市,生孩子的成本越来越高,从出生到上学,经济成本、时间成本都在不断上升。

即使2017年中国财政部提出将建立新的个税体制。但民众在这项政策改革上并没显著的“获得感”,也可以说,这项措施的“福利”只是九牛一毛。

这与许多发达国家在面临生育率大幅下降时,实行的福利政策大不相同。

如法国为鼓励生育,已建立比较完善、多样化的津贴制度,涵盖幼儿出生、养育、托幼、对父母收入损失的补贴等多个环节,且向低收入夫妇、单亲家庭、多子女家庭倾斜。

而澳大利亚,政府为鼓励生育,当地政府和单位会用金钱和假期奖励和帮助家庭。孩子上幼儿园后,费用父母只需出一半,另外一半由政府补给幼儿园。而且产妇在生产住院期间,几乎不用花一分钱,住院医生还会进行细致的例行检查,并配有专业的护工配送一日三餐。

谢选骏指出:思想决定行动,思想主权决定国家主权——现在的共产党中国,连表演古代生活的古装戏都实现了一胎化了,好像古人家庭都是一个孩子为主的……如此深入骨髓的断子绝孙意识已经进入了编导演员广大观众的思想,还想通过一纸文件扭转乾坤,把百姓当阿斗,没救了,土八路。



086、国际歌对付不了共产党


《回顾六四现场 是否撤离学生无共识血腥清场难避免》(2019年4月30日 转载网文)报道:

1989年6月4日星期日

北京屠杀仍在继续,一些被屠杀所激怒的民众以死抗争,4日当天是军民情绪极端对抗的日子,并延续至5日之后,且引爆其他大陆主要城市的示威抗议潮。

[凌晨]

第38集团军杀过去后,民众在木樨地桥东设置新路障。不时有民众将死伤者送入复兴医院,有的用平板三轮车、有的用门板、有的用摩托车。医院里的人都在咒骂「法西斯」、「畜生」、「大屠杀」等。

1时,北京市公安局外国人管理处接到电话命令:「即刻派人去北京饭店收缴外国记者非法摄制的录像带、胶卷,并对他们违反戒严令的行为提出警告」;许多从各屠杀现场返回的港台外国记者,均遭到强制搜身,被没收所有的录像带和照片胶卷。

1时许,广场学生指挥部知道最后时刻即将来临,决定号召广场上的学生集结到纪念碑基座,团结一致以非暴力方式进行最后抗争,人数近万。

最先抵达广场南面的是空降兵第15军第43旅第2营,时间是凌晨1时25分。该营在挺进过程以班为战斗单位,几乎人手一支冲锋枪,一路开枪挺进,下手毫不留情。

1时40分许,第27、65集团军、第63集团军188师逾万名官兵,从人民大会堂东门涌出。至此,至少4、5万名戒严部队已严密包围广场,开始将枪口瞄准仍坚守在纪念碑基座一带的数千名学生。

第38集团军派第112、113师,分别堵住东、西长安街进入广场的路口;派坦克第6师两个团,对金水桥至午门地段进行清理,并堵住东、西阙门,阻止民众从北京故宫方向进入广场,让广场学生陷于孤立境地。

2时半许,封从德发表广播讲话:「同学们,这是最后的斗争,我们必须以我们的勇气和策略坚持到最后!如果我们坚持和平请愿,也许也要牺牲一部分人,但是,全世界都会彻底看穿这个政府的真实面目!」

3时许,周舵建议:学生领袖带领学生撤离广场,避开戒严部队镇压的锋芒。刘晓波表示反对,认为局势发展至此,在枪口下退缩就意味着背叛;但在周舵、高新、侯德健劝说下,刘晓波最终同意撤离。

随后,刘晓波等人向柴玲、李录、封从德提出撤离广场的建议、理由和具体设想,希望得到认同。坚守广场的主体是学生,广场的控制权在学生手里,没有学生领袖的参与,与戒严部队的接触谈判就没有代表性。柴玲等人予以拒绝。

封从德说:「你们愿意做什么是你们的自由,你们若希望以第三方的姿态去与戒严部队交涉,我个人表示钦佩,但你们绝不能说是代表学生指挥部去谈判。交涉结果也必须经过同学们的表决才能生效。」

李鹏在「六四日记」一书称,凌晨3时半左右天安门清场准备工作就绪。3时半过后,侯德健、周舵在两位医生陪同下乘坐救护车,前往与戒严部队接触谈判。3时40分许,在广场东北角位置与第112师第336团政委季新国等人接触。

4时整,广场上的灯全部熄灭,黑暗瞬间笼罩整个广场,造成极其恐怖的气氛。人们的共同心理感受是:最后的时刻终于到了!于是,悲壮的「国际歌」再次响起。

早已列阵在金水桥前的第3集团军装甲车、坦克开始向广场推进,实施最后阶段的清场行动。民主女神塑像首当其冲,轰然倾倒,然后是一座座帐篷被辗倒。

4时10分许,侯德健一行人赶回广场学生指挥部,向柴玲等人说明跟戒严部队接触情况,继续劝说带领学生撤离。

4时32分,侯德健发表广播讲话,大意是:在没有经过广大同学们同意前,擅自作主与戒严部队接触谈判,让学生队伍主动撤离广场,希望大家谅解。血已流得够多了,不能再流血了。这次学生运动,这次全民民主运动已经取得了很大胜利,我们已经胜利了。

侯德健的讲话激起学生们强烈反弹,发出一阵又一阵怒骂声,几乎是侯德健每讲一句就被骂一句。许多学生怒不可遏,斥责侯德健是叛徒、怕死鬼、软骨头;且在刘晓波等人广播讲话过程,不断发出「不撤」、「不能撤」的呼喊。

4时半,广场重新亮灯。官方广场广播只有一句通告:「现在开始清场,同意同学们撤离广场的呼吁。」

与此前几个紧急通告相比,可发现该通告似乎对数千名坚守不撤的学生网开一面,让他们和平而安全地撤离广场,以掩盖血腥清场真相。

中国官方事后一直有意将清场时间,说成是6月4日凌晨4时半至5时30分。其实,整个清场过程历时4个小时,开始于6月4日凌晨1时半许,即第38集团军和空降兵第15军分别抵达广场南北两侧之时,结束于6月4日清晨5时半许,即学生大队人马从东南角撤离广场之时。

谢选骏指出:这些学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唱的竟然是国际歌!他们哪里知道,国际歌只能对付国民党,对付不了共产党——因为国际歌是苏联的国歌,国际歌的力量来自于苏联的支持,例如傀儡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就是如此成立的。反对共产党而乞灵于国际歌,缘木求鱼也。后来我在美国遇到一些流亡学生,发现他们竟然崇拜毛泽东!而且对文革一无所知!他们以为毛泽东比邓小平好!所以,有些八九民运的参与者后来变成了新左派是不足为奇的,他们本来就是以左派的身份参与抗议活动的,他们觉得改革开放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这并不奇怪,这就像共产党参加“反法西斯阵线”一样。但是他们不懂,唱着国际歌反共,属于先天不足——国际歌对付不了共产党。难怪他们达成不了共识,只能等待坦克车进城飞驰,从同伴们的身上碾过!



【087、好莱坞、九一一恐袭、纳粹灭绝营、共产党劳改营】


《被80女性指控强奸性虐 韦恩斯坦百万交保GPS监控》(中央社/中国日报  2018-05-25)报道:

原标题:好莱坞性丑闻制片人哈维·韦恩斯坦自首,交一百万美元后保释

中国日报5月25日微博消息:当地时间25日,涉嫌系列性骚扰、性侵指控的好莱坞著名电影制作人哈维·韦恩斯坦前往纽约警察局自首。接受警方调查后,他交了一百万美元现金的保释金,并同意佩戴监控行踪的电子设备,从后门离开。据悉,至少有80位女性指控他涉嫌强奸、性虐待等。一旦罪名成立,他将可能面临37年有期徒刑。

Pictured are some of the more than 80 women who have accused Weinstein of sexual harassment or assault.

身败名裂的美国知名制片哈维温斯坦被控强暴和性犯罪被捕后,纽约曼哈顿(Manhattan)法院今天提讯时,设定保释金为100万美元现金,并谕令装设GPS监控装置。

66岁的哈维温斯坦(Harvey Weinstein)上午走进纽约巿警局,警方后来宣布他于投案后被捕,主因涉嫌强暴和性侵两名妇女。他后来戴着手铐出庭。

法新社报导,根据先前同意的保释方案,哈维温斯坦遭限制在纽约和毗邻的康乃狄克州活动,并同意交出护照。预定7月30日再度开庭。

联邦地区检察官办公室指出,哈维温斯坦今天遭控一级和三级强暴罪名,源自分别于2013和2004对两名女性进行不法性行为。

辩护律师布拉夫曼(Benjamin Brafman)在法院前告诉记者,哈维温斯坦将就相关指控拒绝认罪。

谢选骏指出:好莱坞、九一一恐袭、纳粹灭绝营——这三者似乎是毫不相干的。但是,看着好莱坞大亨的受害者们密密麻麻的照片,似乎和九一一恐袭、纳粹灭绝营的受害者们密密麻麻的照片,产生了深刻的联系。

《好莱坞94%女星 称曾遭性侵》(2018年02月22日 中时电子报陈舒秦)报道:

根据「今日美国报」的一项调查,竟然高达94%的好莱坞女星曾遭受性侵犯。

今日美国报和全国性暴力资源中心合作,调查创意联盟(The Creative Coalition)、女性影视工作者(Women in Film and Television)这两个组织的843名娱乐行业女性,包括制片、演员、作家、导演和编辑等,询问她们有关不当的性经历。高达94%的女性在好莱坞的演艺生涯中都经历过某种形式的性骚扰或性侵犯。

而侵犯的人多半由位高权重的年长人士所为,只有四分之一女星向人诉说自己的经歷,因为害怕被报復或贴上标籤,较年长和经验丰富的女性遭受更多骚扰。

谢选骏指出:好莱坞94%女星曾遭性侵!这样的业绩绝非韦恩斯坦可以完成,而是一种社会常态的体现——这就是人的原罪,是各种社会组织的基本功能,也是伊斯兰主义、纳粹主义、共产主义、资本主义的温床。正是它们共同创造了密密麻麻的受害者。而这威胁所谓的女星,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为她们本来就是猎人,而非猎物!现在她们名利双收了,却又来叫苦,真她妈妈的会作戏,难怪她们的职业叫戏子!



【088、好莱坞骗子制衡使其从良】


《刚刚上映:好莱坞把中国式商业骗局拍成了纪录片》(综合新闻 2018-04-08)报道:

最近Bilibili在美国上市了,“普天同庆”,但是这也许是灾难的开始。

很多中国企业家梦想有一天能把自己的企业推上市,甚至是推到美国的股市,并以这个为终身奋斗目标。随之而来的荣耀,个人膨胀和金钱远远超过了上市对公司本身创造的价值。

与此同时,让我们“听到麻木”的中国式商业骗局已经堂而皇之地渗透到了大洋彼岸。而这一部刚刚上映的美国纪录片,被誉为是25年来美国最大的金融诈骗,向我们揭示了令美国人都震惊的真相。

The China Hustle预告片

故事先从2008年的金融危机开始。美国金融行业受到重创,很多小型基金都损失惨重。为了寻找快速增值的机会,很多人都盯上了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

其中有一家在费城的小型基金经理 Dan David, 在08年的时损失惨重,但是之后看准并积极投资中国上市公司,到2010年,之前所有的损失已经全部赚回。

一心想要所有人知道真相的Dan

但是后来,他开始听到一些传闻,说很多中国上市的企业其实是空壳公司,账目也全都是假的。抱着一丝怀疑的态度,他和他的团队到中国走了一遭,对随机选中的30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进行了深度调查。结果令人触目惊心。

骗局是这样运作的。在美国由于经营不善,每年都会有一些本土企业濒临破产。而一些中国企业,为了寻求融资机会,便假装被这些要破产的美国企业并购,摇身一变成了美国上市公司。因为美国的证监会SEC对新上市的公司都有严格的要求,但是通过这种“反并购”(reverse-merger),这些空壳企业绕过了审查和监管直接在美国上市,并融到了巨额资金。

从2006到2012年间,共有400家中国企业在美国融资上市,其实80%都属于“反并购”上市,总市值达到500亿美元!

如果说绕过监管是为了方便节省时间和成本也算合法。但是Dan发现有很多企业其实根本就是空壳公司!

其中有一家叫做“东方纸业”(译名)的企业,专门销售高质量纸制品到全国各地,号称年营业额1亿美金。等美国人的投资人到达厂房才发现,垃圾遍地,机器全部是坏的。公路根本都没修,而且根本无法承重满载货物的卡车。

垃圾遍地的东方纸业

更夸张的是,他们的偷拍录像显示,投资人的大巴来之前,工厂的灯全部是暗的,投资人来了之后,马上全部亮了。

投资人走了之后,灯又全都灭了

一位美国的分析师把这一切写进了研究报告,于是这支股票很快就崩盘了。

当然像东方纸业这样的公司并不是少数。Dan觉得自己国家的投资人受到了欺骗,于是开始跑到各大金融机构给予游说。

但是事情没那么简单。

首先,投行根本对他不予理会。因为对于投行来说,帮助这些企业上市意味着巨额的佣金。让自己自断财路?那是不可能的。

在纪录片中被采访的一位投行家,突然察觉到剧组的意图,中途突然决定离场,不录了!

第二,证监会也表示无能为力。因为如果在中国的企业对账目进行造假,在美国是并不触碰法律的。而更妙的是,这些在海外上市的中国企业,即使放在中国,也没有触碰法律,因为他们骗的是美国人的钱。

“美国政府其实知道这些空壳公司的内幕,但是予以无视”

第三,一些投资人也竟然表示出了对Dan的愤慨,因为Dan的揭露,让这些人损失惨重。Dan甚至受到了人身威胁。

美国,最成熟的金融市场,现在被我们中国人搞得和我们的A股一样乌烟瘴气了。

其实这部片子刚刚在美国上映,目前只能看到预告片,并不能看到全片。相信这部片子出来之后,又会有很多人睡不着了。

首先,我想说,我很惊讶。在A股上市的企业也就1400家,连同B股上市公司加起来也就3000多家,但是在美国短短的六年里竟然有400家中国企业上市!

真是闷声发大财。除了一些高调的如阿里巴巴的知名企业,大部分这些上市企业都是悄悄地在美国上市的,不然一般都会敲锣打鼓一番。

这种一反常态的低调掩盖着这些企业的骗资本质。只不过,他们骗的是美国人的钱。

这种靠着空壳子搞上市融资骗钱的把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的朋友圈里就有位销售,天天卖金融类空壳子公司,都是注册了五六年的“干净”企业。买了,随便搞一搞,你就是成立数年的成熟金融企业。

到处都是卖空壳子金融类公司的

再来说,美国的投行,为了赚钱,什么case都接。是的,我作证,投行是一个大家都想挤破头的行业,但是里面没几个好人。

我08年在伦敦Canary Wharf最大的一家投行的并购部门暑期实习的时候(雷曼兄弟倒闭前一个月),一家客户企业都要面临无法兑付到期的债务了(利率开始走高),我的上司还一个劲的叫我写报告给客户推销新的并购目标。我说,客户都快出问题了,有必要吗?我上司说,别管那么多,没准人家愿意呢,到时业务被别人抢走了你负责?

伦敦金融CBD Canary Wharf

我负不了责,所以我退出投行。这个行业让我恶心。即使是纽约伦敦这样成熟的金融体系里,也到处充斥着唯利是图的精英。

有人说,有必要大惊小怪吗。我们中美贸易战要打起来了,而且骗的是美国人的钱,怕什么?

这些人看不到,因为这些害群之马,导致我们其他优良的中国企业也备受质疑。看完这个纪录片,有美国人就说,2014年阿里巴巴上市的时候,融资250亿美元,是当时美国股市有史以来最大的IPO,值这个价吗?

更让我觉得是可怕。在信息不应该再不对称的时代,人们已经把“骗局”当成常态。两国的“精英”合谋起来骗取投资人的钱。美国尚且如此,中国上市企业的背后又会是什么样呢?

美国人说他们被中国人刷新了什么叫“新资本主义”的定义。

就像片中说的,“这是一个没有警察的游戏,而这里面,没有一个好人。”

谢选骏指出:好莱坞号称“梦工厂”,其实就是“骗子工厂”——制造梦的,不就是骗子吗?但是看来,骗子也有用处,那就是揭露别的骗子。但其前提是“骗子的多元化”,正如强盗的多元化可以使得一部分强盗变成警察,土匪的多元化可以使得使得一部分土匪变成政府。至于垄断性的骗子、强盗、土匪,就不要期待他改恶从善了。



【089、华国锋的亲戚禁止国民评论国事】


《中国外交部批黄之锋没资格对中美关系中相关问题说三道四》(2019年9月16日 综合新闻)报道:

在16日举行的共产党中国外交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华春莹回答有关香港众志秘书长黄之锋呼吁美国总统在与中国的贸易协议中加入人权条款时批评黄之锋没有资格对中美关系中的相关问题说三道四。

据“人民日报客户端”报道,华春莹表示黄之锋身为中国人,却到处去乞求外国干预中国的内部事务,表示对于这种人,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的发言人已经给予明确的定性。她说:“我想他是没有什么资格来对中美关系当中的相关问题说三道四的。”华春莹也强调,中方在涉港以及中美经贸磋商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任何外国政府,任何外国的组织和个人都无权干预。那些反中乱港、挟洋自重的言行和图谋最终都不会得逞,都是注定要失败的,都是自讨没趣。

谢选骏指出:共产党既然承认“黄之锋身为中国人”,却又说这种人没有什么资格议论国事,这就是在禁止国民评论国事了,而不仅仅是限制了某个人的言论权利。共产党禁止国民评论国事,但自己又不敢登基做君,结果是中国既没有可以发言的国民又没有能够发言的国君——本来大家不是哑巴国民,但是共党又禁止国民评论国事,难怪中国一片死寂,只有鹦鹉学舌和录音机器。所以中国的事情只能自由落体,乱七八糟,不可理喻。这个华春莹,是不是华国锋的亲戚,只会“两个凡是”?



【090、假新闻创造历史】


《阴谋论、假新闻、网络谣言为何能深入人心?》(BBC 2018年2月10日)报道:

在美国某些地方,麻疹发病率正在以前所未见的速度增长。

2017年,明尼苏达出现58个确诊病例,成为该州在过去30年里爆发的最为严重的麻疹疫情。无独有偶,早在2008年,加州也出现了大规模麻疹疫情,据称病毒爆发的源头是一个未接受疫苗注射的7岁男孩。

其实早在大约10年前不到,美国基本就已消灭了麻疹。研究者称,麻疹重新出现的直接起因在于未接受疫苗接种的人。

在麻疹疫苗于1963年投入使用前,麻疹曾经是一种致命传染病。20世纪60年代期间,每年都会出现数百万麻疹病例,数千人入院治疗,500人死亡。澳大利亚2016年发表的一篇报告称,在2005-2014年期间,由于未接受免疫接种而死于各种疾病的23人,本来可以避免失去生命。更为重要是,这些疫苗随处可得,非常普遍。

那些没打疫苗的人,通常是主动选择不打,他们被称为"反疫苗者"。他们普遍认为疫苗对身体有害,同时通常认为医药公司等机构会刻意掩盖疫苗的有害副作用。这只是在科学领域蔓延的众多阴谋论之一,只需在网上搜索一下就能找到数以百计的阴谋论观点。

识别真假医学新闻的10个方法

名人是如何影响我们的日常健康的?

与之类似,气候变化的否认者也认为地球气候并非在逐渐变暖。有些人说,科学家篡改了气候变暖的证据。相信一种阴谋论的人往往也会相信其他阴谋论。

有些阴谋论没有多大害处,比如"美国航天局伪造了载人登月"或者"披头士乐队乐手保罗·卡特尼(Paul McCartney)早已去世,现在出现在世人面前的只不过是一个替身",但是有些阴谋论则会产生负面连锁反应。

在新的研究成果的帮助下,研究者们逐渐开始了解与阴谋论有关的更多因素。他们希望,这将有助于化解阴谋论导致的真正威胁和社会分裂局面。

阴谋论绝非什么新鲜事。写于公元三世纪,曾经一度失传的《腓力福音》(Gospel of Philip)声称,耶稣娶了抹大拉的玛利亚为妻。而包括《达·芬奇密码》在内的很多流行小说对这种观点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人认为,给人洗脑的神秘"光照派"(Illuminati)阴谋起源于1776年成立的一个秘密团体,但是该团体和当今的"光照派"完全不是一回事。近期甚至有人质疑纳粹犹太人大屠杀纯属虚构。即便面对悲惨的铁证,他们仍然坚持说,纳粹并没有在二战期间屠杀600万犹太人。

为何这些执念如此根深蒂固?这是肯特大学教授凯伦·道格拉斯(Karen Douglas)等心理学家向自己提出的一个疑问。

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考虑到阴谋论是如此丰富多样且流传甚广,且有接近半数的美国公民都相信至少一种阴谋论,我们无法用简单的一套统一标准来给这些人群分类和画像。很多人喜欢的艺人尽管早已去世,但是他们仍然希望相信该艺人依然活着,谁在某个时间点上没这么做过呢。比如大家对猫王(Elvis Presley)和图帕克·沙库(Tupac Shakur)的所作所为。

"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会对政府起疑心或者对其不信任,"道格拉斯说。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我们对不了解的群体或个人持怀疑态度,这很正常。"为了保证自身安全,人们倾向于首先怀疑其他群体,"她说。

但是在做了稍微深入的研究后,道格拉斯开始发现,为什么有些人更容易沉迷于阴谋论的背后原因。例如,有一项研究发现,这些人对于保持个人独特个性和与众不同有着与生俱来的自恋化需求。他们自认为有能力接触到罕见信息,或者知道对特定事件不同的"秘密"解释,例如2015年1月在法国巴黎发生的《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枪击事件。学者兼作家迈克尔·毕利希(Michael Billig)早在1984年就曾指出:"阴谋论能够提供隐秘、重要且即刻生效的知识,因此笃信者会立刻成为一位专家,拥有即便真正的专家还不掌握的知识。" 道格拉斯的研究工作揭示了毕利希的所指。

其他研究则证实,阴谋论能帮助人们在感觉失控、焦虑,或其需求受到威胁,感觉无助的情况下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人们很难相信大规模屠杀事件这类偶然的暴力还能发生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布里斯托大学心理学教授史蒂芬·雷万多斯基(Stephan Lewandowsky)表示,这就是为什么如果认为"拥有巨大能力的人"是这些事件背后的主谋,人们在心理上更加乐于接受这一事实。有一项研究表明,人们对于寻找答案这事非常"上瘾"。

以造成58人死亡,美国有史以来最为惨烈的2017年拉斯维加斯枪击案为例。事件发生后,各路小道消息不胫而走:有人说是穆斯林恐怖主义分子干的,有人说是左翼暴力组织Antifa所为,还有人说这起枪击案是"光照派"某种血腥献祭仪式的一部分。辟谣网站Snope为此列出了长长的一串已经被证实为谣言的谣言。"人们不愿接受极端暴力事件往往是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这一事实,有些人更愿意接受这是由拥有巨大能力的人精心组织的阴谋,"雷万多斯基表示。

家庭教育在个人世界观塑造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即将刊登在《个性及个体差异》(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杂志2018年4月号上的一篇论文表明,在松散的家庭结构中长大,与父母一方或双方关系淡漠的人往往更易于支持阴谋论。

"与其他人相比,这些人往往会夸大威胁,"道格拉斯说。这部分是由于他们把夸大全球威胁作为一种应对机制。"这能帮助人们解释自己的焦虑感并为其找到理由。"这种自找借口的应对方法是否奏效尚不清楚,但至少现有证据表明,它不会消除人们的焦虑感,甚至会让人们感到更大的失控感。事实上,阴谋论会让人们感到更加不确定、更加无助,无所适从。然而人们一旦进入这些负面状态,反而会继续相信阴谋论。

这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选择相信阴谋论的原因,哪怕它可能会造成危险后果,同时听上去非常荒唐甚至可笑。

阴谋论人群不愿参与政治,因此也不太会参加投票。气候变化怀疑论者不愿减少其碳足迹,或者支持承诺削减碳排放的政治家。同时,反疫苗者往往成为疾病传染的帮凶,从而危害少年儿童和免疫力低下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他们的死亡。雷万多斯基表示,在当下这个真假信息良莠不齐,真相难以分辨的年代,这是一个真实的威胁。

以事实说服人们绝非易事。让科学家们感到头疼的是,即便摆出准确的事实来打击阴谋论,其效果往往也不如人意,甚至反而会让人们对阴谋论更加深信不疑。雷万多斯基发现,一个人越相信阴谋论,他就越不会把科学事实当回事。他们会认为,那些急着和他们争论的人反而是阴谋论的参与者。"这意味着,所有用于打击阴谋论的证据最后都会被他们重新解释为支持阴谋论的证据。"此外他还发现,否认科学事实的往往是阴谋论者自己。

阴谋论的流行反映了我们身处于一个分裂社会的现实。一项研究通过分析阴谋论在网络上的流行规律发现,阅读科学新闻的人群和阅读阴谋论文章或假新闻的人群之间没有交集。"我们身处的是一个分裂的社会,"贝尔法斯特皇后大学物理学家大卫·格里姆(David Grimes)表示。在写作科技文章时,他常常被阴谋论所困扰,于是开发了一种算法用来展现长期保守重大秘密有多难。算法表明,掩盖真相的过程涉及的人数越多,真相就败露得越快。

"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我们在政策或道德角度做出的决策会影响到每一个人。如果我们无法就理应毫无争议的基础科学达成共识,我们就永远无法做出正确决策,"格里姆表示。

尽管并不存在一个唯一的答案,但是研究人员已经开始就阴谋论背后的心理学现象展开研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一个人的人生哲学往往受到其个人信仰的影响。例如,雷万多斯基发现,最坚决反对气候变化学说的人群都是自由市场经济的信徒。通过道格拉斯和他人的研究我们发现,有许多因素会促使人们相信那些没有证据的论点。格里姆表示,我们应当意识到,人人都会自觉不自觉"寻找规律"。"事实在于,我们生活在一个随机化的宇宙里,人人都想试图寻找一个规律,但实际上并没有这种规律,没有现成的线,我们只是把各种点连起来而已,"格里姆说。

科技在创造了各种小圈子的同时,也提供了克服这些现象的手段。挪威开展的一项前沿实验中,对受试者进行测验,使其在完全理解了阅读文章后再进行评论。雷万多斯基表示,这使得人们在发布随机性观点前能够冷静下来,同时也不会阻止人们发出声音。

另一个策略是:教育人们更好地了解可信信源,同时要求公众人物在散布虚假信息时对其负责。已经有几个辟谣网站和媒体人士开始了这方面的努力,但其努力并不一定见效。格里姆发现,对一件事物坚信不疑的人往往很难改变自己的观点,而那些半信半疑的人则会在证据面前改变主张。因此,如果我们提供了基于事实的确凿证据,就能说服很多阴谋论者。

最后,我们应当认真检查自己在社交媒体上转发分享的文章,人们往往只注意到耸人听闻的标题,而对文章内容毫不留意。

"现在只需轻触屏幕就能饱览来自全世界的信息,但是人们却整天热衷于虚构的不实消息,"格里姆说。这正是虚假信息和阴谋论依旧延绵不绝广泛传播的原因。

对于所读到和听到的事物,我们不能贸然相信。如果有些事情听起来特别或者像编造痕迹的事物,那很有可能它们本来就是。如果你清楚了解现在流行的种种阴谋论,你就已经站在反击阴谋论、阻止其进一步扩散传播的前沿了。

谢选骏指出:上文忽略了创造历史与追求真实之间对称关系,可以说是一面之词,坚持下去就是愚不可及了。阴谋论、假新闻、网络谣言为何能深入人心?因为它们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求。从这个意义说,假新闻是一种预言,因此能够引导人心、创造历史。



【091、假新闻就是哲学意义的真新闻】


《量子力学显示,客观事实或不存在》(2020年01月02日  煎蛋网)报道:

似乎与常识相悖。毕竟,科学方法建立在观察、测量和可重复性等可靠概念之上。可测量的确定事实应该是客观的,所有观察者才能做出一致的结论。

但根据上月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论文,在由量子力学的奇怪规则支配的微观世界中,两个不同的观察者,可以对同一对象的行为做出相反而又正确的记录。

换句话说,事实本身实际上是主观的。观察者是量子世界中强大的参与者。根据量子力学,粒子可以同时处于多个位置或状态——被称为叠加态。但是奇怪的是,只有在没有观察到它们的情况下,叠加态才会存在。我们观察到一个量子系统,会迫使系统进入到确定的状态。这一量子特性,已经在实验获得了多次证明,如著名的双缝实验。

1961年,物理学家尤金·维格纳(Eugene Wigner)提出了一个具有启发性的思想实验:如果没有观察者,系统就是叠加态;那把观察者本身也看做是系统的一部分,会怎么样?

想象一下,维格纳的一位朋友在一个封闭的实验室里掷出一枚量子硬币,量子硬币的字和背具有叠加态。只当朋友去看投掷结果时,硬币才能确定是字或背。当然,在这种(盯着硬币)情况下,量子硬币和普通硬币是没有区别的:每次投掷,都会得到确定的字或背。

维格纳无法从外部获知封闭空间里的结果,根据量子力学,他可以通过所谓的“干涉实验”来确定“朋友+量子硬币构成的系统”是否是叠加态,而理性高速我们,系统整体应该是叠加态。

那问题来了,对实验中友人来说,因为他一直看着硬币,所以结果都是确定态的;而对维格纳来说,整个系统显然又是叠加态的。

维格纳原本并不认为这是一个悖论,只是要显示,把有意识的观察者看做量子对象是荒谬的。但他后来偏离了出发点。

现代实验——维格纳的朋友,一直是一个有趣的思想实验。但它反映了现实困境吗?

从科学上讲,直到最近,维也纳大学的Brukner才在一定的前提下,用实验重现了维格纳的思想实验。

Brukner提出了一种将维格纳的朋友转换成物理学家约翰·贝尔(John Bell)于1964年建立的框架的方法。Brukner用两个独立盒子中模拟了两套维格纳和朋友,他们要在盒子内外测量同一客体的状态。并对结果进行汇总,最终用所谓的“贝尔不等式”进行评估。如果违反了不等式,则观察者有可能观察到不同的事实。

在爱丁堡Heriot-Watt大学,我们首次在由三对纠缠光子组成的小型量子系统上的进行了实验。

第一对光子代表硬币,第二对相当于各自盒子内抛硬币(测量光子的极化)的朋友。在这两个盒子外面,最后一对光子相当于两个维格纳。

尽管只有6个光子,又使用了最先进的量子技术,但花了数周时间才收集到足够的数据生成可靠性高的统计结果。最终,我们证明,量子力学里或许真的不存在客观事实的概念——结果不满足贝尔不等式。但是,该实验基于某些基本假设。其中包括信息传播无法突破光速、观察者可以自由选择要进行测量的物理量。事实或许并非如此。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是否可以将单个光子视为观察者。按Brukner的建议,观察者无需存在意识,只要它们能够以反馈测量结果的形式构建事实。因此,无生命的仪器将是有效观察者。量子力学教科书,没有给我们任何理由去怀疑,利用几个原子实现的检测器,不应像单个原子一样被描述为量子对象。标准量子力学也可能不适用于宏观物体,但测量则是另一类问题。因此,该实验表明,至少对量子力学的局部模型来说,我们需要重新考虑客观性的概念。宏观世界中的事实似乎仍然是安全的,但是关于量子力学的现有解释如何能够容纳主观事实的问题,颇令人困惑。

一些物理学家将新发展视为支持各自理论的线索,如平行宇宙的存在。其他人则将其视为“实体本质上依赖于观察者”理论的有力证据,例如量子贝叶斯主义,其中观察者的行为和经验是理论的核心关注点。但是,还有其他人将其视为明显征兆,即达到一定规模,量子力学可能崩溃。

显然,这些都是关于现实本质的深刻的哲学问题。无论答案如何,等待着我们的。都是一个有趣的未来。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译者 majer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谢选骏指出:既然“量子力学显示,客观事实或不存在”了,那么,假新闻和真新闻的区别何在呢?

《量子力学里或许不存在通常意义上的客观事实》(煎蛋网 2019.03.18)报道:

根据麻省理工学院技术评论,一项新的量子物理实验为以前仅限于理论领域的非常匪夷所思的想法提供了证据——在适当的条件下,两个人观察同一对象,可以看到两个不同的事件发生,而两种现实发展都是真正意义上的现实。

论文已经被保存在预印本服务器arXiv上,赫瑞瓦特大学的物理学家首次展示了如何通过重建经典的量子物理思想实验来让两个人体验不同的现实。

实验道具包括两名人类和单个光子,后者是可以在不同条件下充当粒子或波的最小可量化光单位。

单个光子在运动中可以同时占据两条路径,直到有人实际测量它,才会坍缩成单一的现实轨迹。按照当前理论,光子叠加态——两种状态同时为真。

在思想实验中,一位科学家按部就班地测量光子,引发坍缩。

另一位科学家不知道已经有科学家测量过了光子——因此光子在第一位科学家的测量下已经具有确定的路径——以为光子仍然存在于量子叠加态中。

结果,两位科学家经历了不同的现实。两者在技术上都是正确的,即使他们彼此的结果相互冲突。

将这个想法从思想实验带到现实里,实验装置包括激光、分束器以及6个一组的若干组光子。

之前,其他的研究人员也设计出了实验流程,但这是第一场被成功进行到底的实验。

虽然这项研究尚未经过学术期刊的审查和发表,但其结果进一步烧坏了物理学本科生的大脑。思想实验变成了真实的证据——当谈到量子物理领域时,可能没有所谓的共同客观现实。

(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译者 majer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谢选骏指出:“量子力学里或许不存在通常意义上的客观事实”,那么,“哲学意义上的客观事实”或许还是可以存在的,既然如此,假新闻也就可以成为哲学意义甚至政治意义的真新闻了。难怪各国政府都在积极制造假新闻,并且以假乱真——制造新闻!而制造新闻的最佳方式,就是采取行动、创造事实!



【092、叫花子颂歌《东方红》】


《70年代大陆农村吃饭老照片 瞬间刷爆朋友圈》(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2018-04-23)报道:

如今,朋友、同学聚会

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

真不知道要吃什么……

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的今天

吃什么,

却成了让人发愁的事情

殊不知,将历史向后看30年

80年代末,

90年代初的中国农村

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里

人们吃饭是这样的

那时候,远亲不如近邻

孩子是吃百家饭长大的

左邻右舍比亲人还热情

今天这家有鸭让你来一块

明天那家有鸡让你尝一口

就是这样的乡亲乡爱

一年四季,无论是早中晚饭

家家户户左手端碗

右手拿着夹咸菜的窝窝头

边走边吃,

或是坐在门口的空地上

和大伙聊着家长里短、

或逸闻趣事

村口的小黑狗

看到端着饭路过的人们

一路追随,想讨点吃的

村东头老刘家的女儿

抱着大海碗

在墙边吃的正是有味儿

在那个物质贫乏的年代

零食没有那么五花八门

蔬菜也还是卫生无公害

饮食也没有那么多讲究

吃饱穿暖,已是理想

那时候,吃顿饭

还能串好几家门儿

吃饭好像不单单是吃饭

还是一种增加邻里间

感情的方式

那时候,人们不讲究

一碗捞面条,一个小石凳

哧溜、哧溜的吃掉

就是一种幸福

我们总说现在幸福感很低

那时候,能吃上一次鸡蛋

或许就够孩子们

高兴上好几天了

大人舍不得穿新衣,

总是夜晚点着灯

给孩子们缝制衣物

那时候,家里孩子多

饭菜都抢着吃

他们经历过艰苦的春秋

更加懂得什么叫粒粒皆辛苦

那时候,一家人吃的清贫

但热热闹闹

而现在,饭菜变好了

可那时候的感觉

再也找不回来了

大家都过着本色朴素的生活

没有那么急匆匆的脚步

没有那么多花花绿绿

只有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的质朴

那时候

全村可能只有一部固定电话

孩子们不懂什么是ipad

不懂什么是游戏机

弹球、跳方块、捉迷藏

是他们最喜欢的项目

一召集

几乎全村的孩子都能聚起

过去的人们

或许没有见过大世面

但是他们懂满足、

懂分享、懂生活

再平淡的日子也能开出花来

历史的车轮

总是要滚滚向前的

饭场的消失

谁也说不清是遗憾还是无奈

那时候没有高楼大厦

锦衣玉食

但那个年代

却成了无比珍贵的回忆

那时候

饭菜很香,日子很甜

点亮大拇指,静静回忆吧!

谢选骏指出:毛泽东盘踞中国大陆二十多年,就把坐以待毙的中国人都变成了叫花子;他死了十几年后,中国人还是像上面所说的那样流浪狗;现在又过了二十多年,竟然还有人怀念这样的叫花子生活。这使我想起了瘌痢头和尚朱元璋的一个故事。话说这厮当了皇帝以后,有一天闲来无聊,忽然想吃流浪时候的“美食”白玉翡翠汤,其实就是别人吃剩下了的豆腐青菜——于是叫来厨子去做,无奈怎么做都做不出当年的口味来了,他一怒之下杀了厨子,换了好几个,杀了好几个, 都不见效。原来不是厨子不行,而是他自己没了胃口——朱元璋老了,肥了,衰了,快死了。不过说句公道话,朱元璋虽然缺德杀人,但没有毛泽东那么缺德饿死过那么多人,因为朱元璋虽然要过饭,毕竟没有在长征路上喝过马尿、吃过皮鞋——所以也就没有毛泽东那么穷凶极恶。人渣是怎样炼成的?看看上面这首“叫花子颂歌”吧——它其实就是“陕北民歌”《东方红》的升级版,是典型的陕北乞丐的流浪歌。



【093、美联社与新华社联合起来】


《美联社竟与新华社合作 美国14议员急了》(2018-12-26 凤凰网)报道:

中美多领域合作由来已久,包括在媒体方面,新华社11月与美联社就推动两社互利合作达成多项共识。然而在“中国威胁论”充斥美国政界的当下,对这种正常的媒体业务交流,美国媒体及政客也格外敏感。

美国14名国会议员12月19日致信美联社,要求后者公开双方合作协议内容,同时保证自身不会成为中国政府宣传的工具。美媒则呼吁警惕中国的“影响力行动”。中国外交部此前强调,媒体交流等问题不应该被政治化。

《华盛顿邮报》24日报道说,中国最大的官方通讯社新华社上月底宣布,正在扩大与美联社的合作。“这成为中国官方媒体迅速扩大与西方新闻媒体的整合,中国政府拓展全球影响力行动的一部分。”针对新的合作,美国国会议员19日提出批评,担心美联社与中国官方媒体合作会影响其报道的独立性。14名国会议员当天致信美联社社长普鲁伊特(Gary Pruitt),要求美联社公开与新华社的谅解备忘录,披露双方未来的合作计划,同时保证新华社不会影响美联社的报道,也不会接触到美联社掌握的任何敏感信息。

这些议员还要求美联社保证自身不会成为中国政府宣传的工具,他们声称,美国司法部今年已要求新华社注册为外国代理人。据《华盛顿邮报》报道,这封信由共和党众议员加拉格(Mike Gallagher)与民主党众议员谢尔曼(Brad Sherman)牵头,与共和党参议员科顿(Tom Cotton)、民主党参议员沃纳(Mark R. Warner)以及共和党反华参议员卢比奥(Marco Rubio)等人一同签署。加拉格声称,“中国会利用这种伙伴关系更好地塑造全球舆论,损害美国利益。”谢尔曼则要求对两社之间的合作协议进行严格审查。

面对数十名国会议员的发难,美联社发言人劳伦·伊斯顿(Lauren Easton)随后坚决否认了与中国官方媒体合作会影响美联社报道独立性的说辞。伊斯顿说:“最近的谅解备忘录是对双方自1972年(观察者网注:双方曾于1972年签署新闻互换协议)至今所保持关系的更新,为未来的商业互动创造了可能,这与美联社和世界其他国家官方通讯社达成的协议类似。”她表示:“不包括任何人工智能信息或任何其他技术的分享。”

她强调,新华社没有获得美联社的敏感信息,也没有影响美联社的编辑业务。

据新华社报道,新华社社长蔡名照11月25日在北京会见了美联社社长普鲁伊特。双方签署合作备忘录,双方就进一步推动两社互利合作达成多项共识。蔡名照表示,面对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两社在新媒体、人工智能应用、经济信息等领域有着广阔合作空间。普鲁伊特则说,将努力推进合作进程,期待拓展双方合作领域。

尽管美联社已就这些议员的批评给出正面回应,但《华盛顿邮报》在24日的报道仍呼吁警惕中国的“影响力行动”。该报称,俄罗斯被指责干预美国2016年大选后,没有一家西方媒体与如“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俄卫星通讯社(Sputnik)合作,同理“中国的宣传也不能与西方的自由媒体混为一谈”。

今年9月,美国司法部曾通知新华社和中国环球电视网必须根据《外国代理人登记法》进行注册登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当时强调,媒体交流不应该被政治化。耿爽说,“媒体是各国人民之间加强沟通、增进理解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各国都应该本着开放包容的精神看待媒体在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作用,为媒体正常开展工作提供便利,而不应该设置障碍,更不应该将有关问题政治化。”

美联社是全球知名新闻通讯社之一,与全球许多国家的官方通讯社都保持着合作关系,在全球也拥有大量客户。事实上,新华社与美联社此次签署新的合作备忘录前,双方的合作关系由来已久,美联社也对此一直持开放态度。2015年5月,蔡名照访美期间,曾获美联社邀请前往该社总部新闻编辑室参观。蔡名照当时还与普鲁伊特就新闻媒体如何实现数字化转型,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新闻产品进行探讨和交流。

谢选骏指出:国会议员干着急是没用的,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无法阻止各国利益集团勾结起来。弄得不好,迟早有一天,美国国会和中国人大也会深夜互动的——全世界资产者联合起来!美联社与新华社联合起来,只是预演罢了。也许这些都不是未来的事情,而是早已有之的了,否则,共产党中国当年又是怎么一再获得最惠国待遇,并且最终得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呢?



【094、明星从嘉宝那时变成了妓女】


网文《99岁好莱坞老牌女星莎莎·嘉宝去世 曾有过9任丈夫》引用了莎莎·嘉宝的话说,“我只想要一个善良的,善解人意的男人,难道这样的要求对于一个亿万富翁来说太高了吗?”

据媒体TMZ的报道,当地时间2016年12月18日,著名演员、社交名媛莎莎·嘉宝因心脏病去世,享年99岁。在嘉宝演艺生涯的巅峰时期,她是全世界最有盛名的女星。她奢靡的生活和时尚前卫的照片备受瞩目,这也使得她活跃在聚光灯下长达60余年的时间。尽管在嘉宝在晚年时期已经从人们的视线中隐退,但是好莱坞中依然留下了她不朽的传说。

莎莎·嘉宝原名莎莉·嘉宝,1917年2月6日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父母分别是军人和欧洲珠宝商(不过在她的演艺生涯中,她的出生日期一直都留有争议)。在童年时期,她就一直自称莎莎·嘉宝。在1934年,她被当时最著名的歌剧演员理查德·陶贝尔发掘,就此开启她的传奇演艺生涯。

嘉宝在银幕上留下了包括《看上去很可爱》(1952年)、《青楼情孽》(1952年),《无赖汉之死》(1956年)、《外星女王》(1958年)、以及奥逊·威尔斯导演的《历劫佳人》在内的多部里程碑式的作品,但是真正让她声名鹊起的却是她与当时多位著名好莱坞男星之间的风流韵事,这也使得她获得了“20世纪好莱坞最成功的高级妓女”这样一个不太光彩的名声。

她的九任丈夫中(不过嘉宝自己表示她只有8任丈夫)包括酒店业大亨康拉德·希尔顿(她与希尔顿生有一个孩子弗朗西斯卡·希尔顿),以及演员乔治·桑德斯。而与她曾经传过绯闻的名人还包括肖恩·康纳利,美国前总统肯尼迪,以及理查德·巴顿等。如此“辉煌”的战绩足以使得今天的金·卡戴珊也自愧不如。

“每个女孩一生都至少应该结一次婚,这是必须的,”嘉宝在自己1970年出版的《如何抓住男人,如何留住男人,如何摆脱男人》一书中写道,“因为只要你结了婚,你的名字前面就可以被冠以‘夫人’二字,即使这段婚姻最终无疾而终,这一名头也是不会消失的。”

除了银幕作品和桃色新闻之外,这位匈牙利甜心最为著名的还有她关于爱情和婚姻的大胆言论。她曾经说过:“我是一个了不起的女管家,每一次我离开一个男人的时候,我都会留下他的房子。”“我只想要一个善良的,善解人意的男人,难道这样的要求对于一个亿万富翁来说太高了吗?”

在1989年,嘉宝曾经被捕入狱,而这也是她传奇一生中最富有戏剧性的事件之一。当时她驾驶着自己白色的劳斯莱斯座驾来到贝弗利山庄,却因为无法出示有效证件而被一名警察拦下。愤怒的她掌掴了这名警察,她也因此被捕入狱三天时间,而这一官司直到两年之后才终告完结。

她在1986年嫁给了自己的最后一任丈夫弗里德里克·冯·安哈尔特王子,这位王子来自于德国皇室。在结婚之后,嘉宝成为了“冯·安哈尔特公主”,她也终于获得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公主头衔。

2002年,嘉宝在一次车祸中严重受伤,这也使得她的余生都只能在轮椅上度过,也造成她的健康状况急转直下。三年之后,她还患上了中风。2011年1月,由于腿部血凝块感染,医生为她做了右腿截肢手术。自此之后,她就一直卧床不起,而冯·安哈尔特王子也一直在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她。

2016年2月,嘉宝因为肺部感染所造成的呼吸问题而再度入院。在冯·安哈尔特王子的帮助下,她回到了家中,并在三月份接受了更换进食管的手术。尽管嘉宝的身体每况愈下,但是冯·安哈尔特王子依然相信嘉宝能够挺到自己的100岁寿辰。

“我希望我们可以一起在家里庆祝她的100岁生日,她现在很像她的母亲,”冯·安哈尔特王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她的母亲就活了103岁。”

嘉宝与自己的亲生女儿弗朗西斯卡关系一直不好。2015年1月,她的女儿因中风去世,享年67岁。在嘉宝去世的五年前,冯·安哈尔特王子还曾经以他和嘉宝两人共同的名义起诉弗朗西斯卡,原因则是弗朗西斯卡的欺诈行为。之后由于嘉宝拒绝出庭,也不愿在声明自己愿意起诉自己亲生女儿的宣誓书上签字,这桩诉讼案最终不了了之。在弗朗西斯卡去世之前,有报道曾经透露她在接受采访时说道:“我妈妈想要成为公主,所以她嫁给了邪恶皇后。”

莎莎·嘉宝在电影之外的风头甚至盖过了她在银幕上的表现,她也是这一类明星的先行者。她在晚年经历了严重的健康问题,而她最亲密的好友伊丽莎白·泰勒也先她一步而去。在泰勒去世之后,有报道称嘉宝曾经说过“下一个就是我了”这样伤心的话。不过即便如此,她依然用尽一切方法维护自己一生苦心经营的美丽形象。

“如你所知,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取悦他人,这甚至要比美丽和智慧更加重要,”嘉宝如是说。

谢选骏指出:为什么明星们从嘉宝那各时代开始就逐渐变成了妓女?因为嘉宝是个匈牙利人,在白人的欧洲属于来自亚洲的少数民族,其地位比吉普赛人高不了多少。但是由于欧洲文明的内在腐败所造就的空心化,使得四处卖身的嘉宝成为“划时代的人物”,因为她相当成功地把电影明星的第一功能,从“演艺事业”变成了“取悦他人”——她的名言是:“如你所知,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取悦他人,这甚至要比美丽和智慧更加重要。”20世纪好莱坞最成功的高级妓女嘉宝如是说——她也因此成为大众时代的大众偶像。



【095、纽约时报把苟且叫做婚姻】


《美国和中国准备“离婚”了》(2020-06-24 纽约时报)报道:

2019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川普总统在日本大阪会晤。

在约翰·博尔顿(John Bolton)关于“川普欢乐屋”——不好意思,我是说“白宫”——的书中,我最喜欢的故事就是川普总统请求中国领导人购买更多美国农产品,以便提升川普在农民中的选票和连任机会。

唐纳德,别再乞求了。习近平和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都决定投票给你。不用担心!他们知道,只要你还是总统,美国就会动荡不安。对习近平来说,这意味着我们不再是那么强大的经济对手,对弗拉来说,这意味着我们的民主模式对他的人民不再那么有吸引力。他们也都知道,只要你还是总统,美国就永远无法鼓舞全球盟友联合起来对付他们,而这正是中国在贸易、人权和新冠病毒问题上,俄罗斯在乌克兰和叙利亚问题上最担心的事。

你可以不相信我说的。这是中国前贸易谈判代表、驻日内瓦副代表周小明告诉彭博社彼得·马丁(Peter Martin)的话:“如果拜登当选,对中国而言可能更危险,因为他会联手盟友对付中国,而川普正在破坏美国的同盟。”

马丁的报道称,中国官员将美国及其盟友在贸易或人权问题上的统一战线视为“华盛顿制衡中国日益扩大的影响力的最大法宝”,而川普的行为确保这个目标永远不会实现。

然而,尽管中国可能认为川普战胜乔·拜登(Joe Biden)没什么好怕的,而且还有很多好处,但真正的美中故事还是应该引起北京的警惕。

真正的故事是,如今中国在美国的地位比1989年天安门事件以来的任何时候都要低。真正的故事是,就算中国从美国多买一些大豆和波音飞机,也解决不了北京在美国的问题。中国人真正应该问自己的问题,不是谁会成为美国的下一任总统,而是:“谁让中国失去了美国?”因为真正的故事是,美国和中国准备离婚了。

离婚文件上只会写离婚理由是“不可调和的分歧”。但爸爸妈妈都知道,事实不只如此。经历了40年的“一对夫妻、两种制度”的生活后,他们要离婚,因为中国的表现太过火,而美国的表现太糟糕。

爱也罢,恨也罢,美中自1979年至2019年建立的伙伴关系为很多人带来了巨大的繁荣,也为世界带来了相对的和平——宝贝,当它消失之后,我们会怀念的。

那是一段无意中的经济婚姻时期。平稳过渡到这个时代,直至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突飞猛进,所有美国企业家一觉醒来都会说,“我想从这家中国企业购买商品,”或“我想把供应链移到中国”。所有美国大学都会说,“我想在中国开设分校”,所有美国科技公司也会说,“我想在中国开设研究实验室,或者雇一名中国科学家。”

而所有中国学生都会说,“我想去美国学习”,所有具备资质的中国企业也会说,“我想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或“我想投资或收购一家美国企业”。

40年无意中的婚姻伤害了一些工人,但也使很多人受益,特别是消费者;这段关系还缓和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与最重要的新兴大国之间的天然竞争,使它们能在全球问题上合作,比如应对气候变化和2008年后的经济危机。

这40年无意中的婚姻已经结束了。我们还会继续进行贸易,继续进行外交接触;游客们还会来来往往;美国企业还会继续经营庞大的中国市场,因为它们必须生存下去。

但是这段无意中的婚姻已经结束。今后,它将受到更多束缚,机会将受到更多限制,这段关系将充斥有意识的怀疑,以及对其随时可能破裂的担忧。与过去40年相比,这感觉就像离婚一样。

“双方都在说,‘我们受够你们了’,”安可顾问公司(APCO Worldwide)大中华区主席麦健陆(Jim McGregor)说。正如川普本周发推所说的那样,美国可以选择“与中国彻底脱钩”。但是,双方不应受到同样程度的指责。在美中关系中,2012年开始的习近平时代使得两国关系逐步走向下坡。中国在一系列广泛的问题上走得太过火了。

先说商业。多年以来,美国公司一直认为自己在中国拥有足够的市场份额,可以容忍中国窃取知识产权和其他贸易侵权行为。但是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开始得寸进尺,中国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抱怨的声音越来越大。渐渐地,美国商界中许多人——他们是这段关系中的重要缓冲——开始认可唐纳德·川普的强硬态度(即使他们不喜欢付关税)。

自习近平掌权并使自己成为实质上终身任职的主席,并加强了共产党对所有事务的控制以来,美国驻华记者被大大削减了采访权限;中国更加咄咄逼人地将权力伸入南海;它越来越执着地补贴其高科技初创企业,以便在2025年以前能在主要行业中独占鳌头;它正在制定一项新国安法,以限制香港长期以来拥有的自由;它加强了对台湾的欺凌,对印度采取了非常激进的态度,并加强了对新疆维吾尔族穆斯林的拘禁;它将两名无辜的加拿大人投入监狱,以换取一名被拘留的中国女商人;它甚至抨击那些敢于要求对武汉如何出现新冠病毒进行独立调查的国家。

在澳大利亚总理于4月要求进行此类调查之后,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蛮横地威胁要进行经济报复,几周后,中国以虚假的卫生和贸易违规行为为由,切断了从澳大利亚公司的牛肉和大麦进口。

正是这种粗暴的欺凌行为,实际上使中国失去了它在华盛顿曾经拥有的几乎所有盟友——盟友们支持的政策基本是:“虽然我们拥有不同的体制,但是让我们在可能的情况下与中国架起桥梁,在能够互惠互利的方面进行来往,并在必要时划出红线。”

这种平衡的政策方法总是不得不在各种议题上遏制严重的紧张局势、丑陋和分歧——但最终它提供了足以维持40年的互惠互利。现在,这种平衡对于许多美国人而言已经消失了。我就是其中一员。

正如这种平衡方式最明智的倡导者之一夏伟(Orville Schell)几周前在TheWireChina.com上的一篇文章中所写:“如今,随着美国面对多年来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最为敌对的状态,一向脆弱的来往政策框架感觉已经支撑不住了……最近的一项皮尤民调(Pew poll)显示,只有26%的美国人对中国持正面态度,这是自2005年该调查开始以来的最低比例。”但是,如果说中国做得越来越过火,那么美国的表现则是越来越差。

不仅是因为,虽然新冠病毒从中国开始传播,但中国报告的该病毒死亡人数不到5000人,而美国则超过了12万。不仅是因为,从纽约到芝加哥乘坐美国国铁需要大约22个小时,而从北京到上海——比从纽约到芝加哥距离还要稍远一些——乘坐高铁仅需要4个半小时。不仅是因为,大流行病加速了中国向无现金数字化社会的转型。

是因为我们减少了对自身实力真正来源的投资——基础设施、教育、政府资助的科学研究、移民,以及激励生产性投资和防止过度冒险的正确规则。我们已经停止利用我们相对于中国的最大优势——我们拥有的是同我们共享价值观的盟友,而中国有的只是害怕其暴怒的客户。

如果我们与盟友团结起来,就可以对中国施加集体影响,令它接受关于贸易和新冠病毒以及一系列其他问题的新规则。但川普拒绝这样做,把一切都变成了双边交易或是与习近平的对抗。因此,现在中国正在向美国和其他外国公司提供进入或留在中国的诱人交易,而且中国的市场现在很大,几乎没有公司可以抗拒。

总结当今的关系,安可顾问公司的麦健陆指出:“我不知道中国人是否还会把美国当回事。他们乐意看到我们继续伤害自己。我们必须醒悟过来、成长起来”——并且还要团结一致,与盟友并肩。中国尊重的只有一个东西:影响力。今天,我们拥有的影响力太少,而中国则拥有太多。

谢选骏指出:美国是一个标榜自由民主的反共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却是一个专制独裁的共产党国家——这两个国家在一起鬼混,本来是不伦不类的,最多只能叫做“淫乱”,但是《纽约时报》却把这种苟且叫做婚姻了。由此可见,纽约时报是非不分,属于最为下等的奸商报纸。纽约时报既然能把苟且叫做婚姻,还有什么不能的呢?



【096、纽约时报的弗里德曼太落后啦】


《美专栏作家:美国恐爆发“第二次内战”》(综合新闻 2020-09-27)报道:

11月美国总统大选临近,现任总统特朗普近期在有关可能败选后权力移交问题上模棱两可的表态,引发美国舆论界的担忧。当地时间9月24日,《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谈及此事时表示,担心美国正处在“潜在的第二次内战”边缘。

弗里德曼是知名的美国新闻记者、民主党人、专栏以及书籍作家,曾3次获得普利策奖,并写下《地球是平的》一书。目前,他担任《纽约时报》时事评论版面的专栏作家。

据《国会山报》9月25日报道,弗里德曼在前一天接受了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主播安德森·库珀(Anderson Cooper)的采访。节目中,两人说到了特朗普9月22日在白宫记者会上,没有承诺败选后和平移交权力一事。

弗里德曼对此表达了担忧:“我以报道黎巴嫩历史上第二次内战,开启了我的记者职业生涯。我很害怕以报道美国历史上可能发生的第二次内战,来结束自己的记者生涯。”

听到弗里德曼这么说,主持人库珀有些难以置信,并反问弗里德曼:“你真的这么认为吗?”

弗里德曼回答说:“我认为,过去几天内发生的事,就像一场‘六声火警’(six-alarm fire,北美地区使用的一种对火灾严重程度进行分类,数字越大,火灾的严重程度越高)。美国总统已经告诉你们:‘要么我赢得选举,要么我让选举无效’。现在就看你们的选择了。”

《国会山报》提到,弗里德曼是一名坚定的特朗普批评者,而在本次采访中,他还将矛头对准了共和党。

“这(共和党)是一个在大会上没有任何纲领的政党,基本上只要特朗普说想要什么,他们就会想要什么。如果你们现在不感到害怕,对可能发生的事害怕——这不是‘我们可能迎来一场充满争议的选举’,而是‘我们几乎肯定将迎来一场充满争议的选举’,除非特朗普赢了。”

“在这种情况下,我不敢想象再过4年会是什么样子。”

弗里德曼总结称:“现任总统‘不知廉耻’,他背后的政党没有脊椎,为他发声的电视网不诚实,支持他的社交网络上充满了阴谋论。而在这一切的背后,站着一个个拥有武器的民众。如果你不对此感到害怕,那么你是真的不关心(这一切)。”

对于这种情况,弗里德曼呼吁民众在大选中为拜登投票。

当地时间9月23日,在被记者问到“是否会承诺在选举后实现权力的和平交接”时,特朗普模棱两可地表示,“我们得看看到时会发生什么”,还继续抱怨邮寄投票“是一场灾难”。在记者的追问下,特朗普又暗示,疫情期间若不扩大邮寄选票的范围,他一定会赢得大选。

“取消邮寄选票,你会得到一个非常和平的局面,不会移交权力,坦率地说,权力会得到一个延续”。特朗普还说,邮寄选票已经失去控制,“你知道,谁更清楚这一点吗?民主党人比谁都清楚这一点”。

同天,他又在白宫的一场集会上表示,“我觉得大选最后要上诉最高法院,我认为(高院)有9个法官非常重要。”暗示自己与拜登很可能在最后大选结果上产生纠纷。

特朗普对白宫记者团表示,最好在选举前选出新的大法官,因为“我认为民主党人在进行造假,这种造假最后要由最高法院裁决”。他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不任命第九位大法官,可能会形成4比4的局面,导致最高法在面对关于选举结果的法律挑战时僵持不下。

2000年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和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在佛罗里达州选票问题上争执不下。最终最高法院的裁决让小布什登上了总统的位置。

当地时间9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名受保守派青睐的艾米·科尼·巴雷特(Amy Coney Barrett)接替露丝·巴德·金斯伯格(Ruth Bader Ginsburg)出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现年48岁的巴雷特曾任已故大法官安东宁·斯卡利亚(Antonin Scalia)助理,她在拥枪、移民和堕胎等议题上持保守态度。

谢选骏指出:纽约时报的弗里德曼太落后啦!因为早在三年前的2017年11月,我就写过《美国正在发生一场“无声的内战”》了——美国德克萨斯州枪击案发生在其南部的萨瑟兰斯普林斯镇……仅在这一个多月,美国枪击事件就导致896人死亡,1990人受伤——说明事态的严重性和普遍性!“控枪”之所以毫无进展,是因为美国正在发生一场“无声的内战”,不能控制。这是一场“关于财富全面分配的战争”,表现为道德滑坡、社会动荡,即使控枪也解决不了问题。这是进入“第四个美国”的阵痛,按照“揭开第一美国(华盛顿)的独立战争”、“揭开第二美国(林肯)的南北战争”、“揭开第三美国(罗斯福)的世界大战”的历程来看,这次阵痛也会持续好几十年,但愿还能到达一个小黄金时代,以便展开为期七八十年的第四美国的全程。

而两年之前,我又写过《第二次内战将使美国成为世界帝国》——美国的敌人希望美国发生内乱,最好发生第二次内战。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第一次内战使得美国成为西半球的统治者,第二次内战可能将使美国成为整个地球的统治者——因为那将完成美国再次蜕变——从“仅仅对自己选民负责的共和国”,变成为“还要对上帝负责的世界帝国”。

由上述记录可以看出,纽约时报的弗里德曼太落后啦!



【097、纽约时报的强盗逻辑】


《为什么共产党统治能在中国成功?》(纽约时报 2019-10-21)报道: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前一步——用带着浓重湖南口音的标准汉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许多爱国人士雀跃欢呼。当时的中国人有相当一部分不是共产主义者,但经历了多年的外强凌辱、日本的残酷侵略和血腥的内战之后,中国终于得以实现统一,仍然让他们欢欣鼓舞。大约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第一次重获尊严。这一点被广泛归功于毛泽东。

许多中国的爱国者有一天会为他们的热情感到后悔。毛泽东不仅将矛头指向他所谓的“阶级敌人”,或者基本上所有没有像奴隶一般追随他的人,他还对中国人民施加了更甚于日本人的暴力。据信导致多达200万人被害的文化大革命,只是他发起的几次大清洗中最后的一次。然而,毛泽东统一国家、恢复民族自豪感的壮举,仍是许多中国人尊重他的遗产的一个原因,也是中共持续垄断权力的合法性的一个来源。对暴力混乱的恐惧根深蒂固,并一直被反复灌输给各个年龄段的中国人。党的宣传者坚称,没有共产党的统治,中国将再次陷入混乱,深受外国敌对势力之害。

不过还有其他原因使中共得以维持在中国的权力,尽管其他几乎所有地方的共产主义统治已经崩溃。

党极好地适应了资本主义。目睹了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的民主改革之后苏联的境遇,中国的统治者拒绝走他的老路。在要求类似改革的中国人在1989年的天安门镇压中被残酷杀害后,中共与大多数抗议者所出身的城市受教育阶层达成了默契。一党统治将创造人民致富的正常秩序,作为交换,他们不再发起政治抗议。

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与新加坡没有太大不同,后者也达成了类似的交易,虽然压迫性多少小一些。事实上,被视为中国伟大的现代改革者、1989年镇压异见人士的邓小平,也崇尚资本主义与专制结合的新加坡模式。

但共产党统治在中国的成功有着更深刻的历史缘由。中国的帝制权力一直有某种准宗教信条的支持。中国的皇帝充当了天地之间的中介,被当成是半神一样的人物,既是神圣的权威,也是世俗统治者。儒学起初是道德哲学及政治哲学,后成为强加的意识形态,用来灌输对权威的服从——从家族中的父亲、宗族中的首领,一直上到皇帝。

这或许并非孔子或他的追随者孟子的本意。他们更看重的,是培养士大夫的美德以及严格遵奉道德规范:古代的儒学是一种实现和谐社会秩序的蓝图。而近期香港的抗议活动以及台湾活跃的民主显示,很多中国人积极反对威权主义——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些地方的存续总的来说好于大陆。

但今天的统治者为了支持社会等级制度和专制统治而对儒家的利用,并不比一千年前少。这一信条的官方倡导者,对起初作为一套人文主义哲学的儒学进行了威权主义的诠释。

这个基于道统的封闭系统,让现代改革者很难质疑或摆脱。仅仅推翻一个特定的帝国政权是不够的。中国的改革者认为,要发起一场因民主之名的真正革命——20世纪初数十年间曾有过这样的尝试,就必须将这一道统与神圣的统治者一同铲除。

这是1919年的所谓五四运动的要旨,当时学生和知识分子打着“赛先生”和“德先生”的旗帜走上北京街头游行。必须摒弃儒学这门几千年来维持着中国文化与政治的意识形态。科学在一些中国思想家眼中成了新的信条,某种可以解释一切的东西。

五四一代的很多中国知识分子被马克思主义吸引,恰是出于这一原因。它以一种有着坚实道德成分的另类现代政治和科学道统,填补了后儒学的真空。早期中共领袖之一的刘少奇(后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清洗,在监禁中任由其死去。)在1939年写了一本题为《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小册子。他对理想革命者的刻画强调“自我修养”,听上去充满儒家色彩。

即便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教分离也没有发生。毛泽东的行事风格就像一个神圣皇帝,他的思想如同儒家经典,必须背诵和尊崇。在20世纪60年代,对毛泽东“红宝书”的不敬或者哪怕只是无视,会被当作亵渎神明一样对待,一个人可能会因此被送过去古拉格一样的集中营接受再教育——前提是他或她还没有被处死。

毛泽东去世后,特别是在邓小平进行了资本主义改革后,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开始丧失效力。党员口头上支持党的正统,儿童依旧在学校学习这种正统,但民族主义乃至些许陈腐的儒家思想,开始取代旧有的共产主义信条。这也形成了一些中国人和专家所形容的“精神真空”。

填补这种真空的一个方式是皈依基督教,或者加入法轮功之类的精神修行团体,党的领导人对此深感惊慌。政府之所以如此大力镇压在党的控制之外独立运行的宗教组织,恰恰是因为与国家正统相竞争的信条具备固有的颠覆性。

国家主席习近平清醒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因为如此,他竭力收紧党对意识形态的控制,复兴毛泽东思想,同时打压高校、大众媒体和网络中的异见想法。他的个人崇拜、强调严格的家长式领导以及强调自身哲学思想权威的做法,被广泛视为在一系列平淡无奇的技术官僚执政之后,重新恢复共产主义帝国统治的一种方式。

然而习近平并非毛泽东,他缺乏成为现代皇帝的魅力。但新加坡模式的某个更严厉版本,可能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取得成功。中共仍会以秩序、民族荣光和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代言人自居,以此作为其统治的依据,同时(一部分)民众会继续致富。这种类型的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性质,并不是很重要,人们是否真的相信也不重要。儒家同样有很多门派。重要的是,这种形式的社会主义会强迫人们服从。而只要党依然掌权,国家对精神和知识生活的控制,将阻止人们找到任何可行的替代方案。

谢选骏指出:纽约时报把抢劫得手叫做“成功”,按照这种成功神学,纽约时报不仅应该发问“为什么共产党统治能在中国成功?”更应该发问“为什么蒙古人统治能在中国成功?”“为什么满洲人统治能在中国成功?”起码,蒙古人和满洲人在中国的“抢劫得手的新时代”还比共产党更长。纽约时报把抢劫得手叫做“成功”,确实属于一种“强盗逻辑”。



【098、纽约时报为刘姥姥一辩】


《“最不受欢迎的游客”可不止中国人》(纽约时报  2016年12月12日)报道:

从最近的一些报道看,中国游客到处横行无忌——他们在飞机走道上打架,席卷酒店自助餐厅,在古迹刻下自己的名字,还在深受喜爱的景点和神圣的佛教寺院留下一长串的垃圾。这种粗鲁的行为令中国政府十分尴尬,去年,该国旅游部门设立了“黑名单”,对违规者点名批评。

官方报纸甚至提供了礼仪贴士——“插队不好”——但他们的不懈努力没能取得成功。在今年10月的国庆节期间,也就是中国人全体出游的时间,一名游客在越南一间酒吧里因为嘲弄焚烧当地货币而被驱逐出境,在云南则有一名女子袭击了她的导游,接着又咬了试图调停的人。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游客最多的国家——单单在那一周时间里,就有令人难以置信的5.93亿次境内游和600万次境外游。由此展望未来的旅游,前景令人不安。以威尼斯这样的世界级景点为例:我最近去那里拍摄一部有关卡萨诺瓦生活的影片时发现,在圣马可广场(St. Mark’s Square)的拍摄每天上午10点整就必须停下来。这是中国旅行团到达的时间,他们扯着嗓子大喊大叫,踩别人的脚,像舞剑一样挥舞着自拍杆,扰人程度是其他所有国家的旅行团都不能比的。

但这种不守规矩的行为却难说是21世纪中国人的专利。实际上,它可能是旅游业本身难以避免的一部分。摆脱束缚是旅游吸引人的核心之处;难怪它总是失控。

2013年,一名来自南京的少年在埃及有3500年历史的卢克索神庙(Temple of Luxor)刻下“丁锦昊到此一游”几个字,造成一桩不算太大的丑闻。但他也是一项重要传统的一部分:两千年前,来自古罗马的游客如此执迷于题字,以致雇了石匠在尼罗河沿岸的遗迹刻下他们的话。

这些更博学的游客不把它看作破坏行为,而是当作会让他们获得永恒存在的文学练习与诗歌创作。有些段落留存至今:“斯芬克斯是个谜,一个来自天国的幻象。好好看看她的样子,这个神圣的幻影!”这些文字就刻在斯芬克斯的一只爪子上。

大金字塔(Great Pyramid)的石灰岩上曾被游客胡写乱画的东西填满,据一位阿拉伯旅行者估计,这些字加在一起得放满1万页。在帝王谷(Valley of the Kings)墓穴的石灰泥墙上,有一句颇受欢迎的古罗马留言是“Miravi”(“我被惊呆了!”)。一个脸皮更厚的家伙则宣称:“我何止是吃惊!”古罗马时代的希腊作家普鲁塔克(Plutarch)反对这样的“胡言乱语”。

“这些胡写乱画中,几乎没什么有建设性或惹人喜欢的东西,”他轻蔑地表示。

希腊人受前来“观光”的粗鲁的罗马人之害尤深。公元66年,罗马皇帝尼禄(Nero)在希腊度了一年假,他在沿途的每一个停留地点都极尽放纵之能事,要求从帕尔纳索斯山(Mount Parnassus)取雪给他冰酒。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他在运动项目安排之外增加了史诗和竖琴表演,惹恼了当地人。一位希腊观众抱怨,尼禄创作的诗歌引发“无尽的痛苦”。

或许对游客来说,没有什么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在圣地(Holy Land),中世纪的朝圣者会喝得烂醉,高声唱歌,并将其家族的盾徽草草刻在西奈山(Mount Sinai)侧翼。在欧洲,英国的达勒姆座堂(Durham Cathedral)之类的教堂不得不雇用一些横行霸道的人当保镖,驱逐那些最糟糕的违规者。

现代旅游以壮游在18世纪的崛起为开端。当时,年轻的英国绅士遍访法国和意大利各地,从表面上看是为了通过览古追昔增进学识。不过,他们把壮游变成了一场没完没了的单身派对,畅快痛饮,在酒馆里赌博,追逐当地的娼妓。这些年轻的贵族既放荡又庸俗,玛丽·沃特利·蒙塔古夫人(Lady Mary Wortley Montagu)说他们是“最大的一群傻瓜”。苏格兰作家托比亚斯·斯摩莱特(Tobias Smollett)把他们斥为“无知、暴躁、轻率、放荡”之人。

法国人也能变得同样粗鲁。萨德侯爵(Marquis de Sade)对此略知一二,于1775年游历意大利期间,同胞们的粗鲁令他感到震惊。他说他们让法国蒙羞,政府应该拒绝向他们发放出境许可。(顺便说一下,据报道,中国国家旅游局正考虑采取这一举措。)按照萨德侯爵在其小说《阿丽娜和瓦尔古》(Aline et Valco ur)中的描述,意大利的旅馆老板对法国游客十分警惕,以至于后者只有假装成英国人,才能找到晚上睡觉的地方。

除了恣意痛饮狂欢,这些游客的巨额财富也会惹来非议,而他们搜罗纪念品的方式几乎相当于劫掠。以贪婪的埃尔金勋爵(Lord Elgin)为例,这位前英国外交官曾在1803年拆下帕台农神殿(Parthenon)的雕塑,并将其从雅典运回国内,用以装饰自己的宅邸(路上的一场沉船事故差一点儿让他失去这些宝物)。到了19世纪末,美国的强盗贵族很快就因为掠夺欧洲的宝藏而名声大噪。

镀金时代的美国人甚至不必去欧洲,即可展示不端的言行:他们去西部就可以了。黄石国家公园( 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刚刚建好的时候,城里来的那些油嘴滑舌的人们会在温泉里洗袜子,把名字刻在脆弱的火山岩上,还会削一些碎片下来装饰自家的壁炉架。此外,他们会射杀进入其视野的所有野生动物。

“安迪的来福枪时刻准备着,无论看到什么他都连续射击,”一名满意的游客曾经这样描述。

在当下的大众旅游时代,“最不受欢迎的游客”的名号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在全球范围内传递。中产阶层有了出游的能力,随即被(其他国家)斥为无礼的乡下人、与文明社会不相称的外地暴发户。

上世纪60年代,“丑陋的美国人”(Ugly American)在欧洲成了传奇人物,特指身穿短裤和夏威夷衬衫、让宁静的卢浮宫不得安生的中西部人士,他们还会因为在餐厅里点可乐而非葡萄酒而被赶出餐厅大门。到了70年代,怀揣大把马克的德国人成了被嘲弄的对象,至少在英国的电视节目里是如此,因为他们一点儿也不幽默,且言谈举止间优越感十足。十年后又轮到日本人被人笑话,因为他们总是给所有的东西拍照,从流浪猫到街牌。

好消息是,游客的行为习惯会不断进化。时间长了,游客有了经验,其举止可能会有所改进。在我最新一次到访中国期间,北京最高档的酒店之一——颐和安缦酒店的经理告诉我,中国的新富阶层——直到不久前还以其令人尴尬的举止闻名——已经开始有“世家”范儿了;现如今,他们可以自在地待在法国餐厅里,说流利的英文,擅于品鉴陈年基安蒂酒(Chianti)。他认为新涌现的中产阶级游客身上也会出现同样的变化。

另外,美国人仍有改进的空间。去年,来自亚利桑那州的一对姐妹因为在吴哥窟拍照而被捕。吴哥窟是柬埔寨的一片被视为圣地的寺庙建筑。(“她们把裤子褪到膝盖以下,拍摄自己的臀部,”(《卫报》(The Guardian)援引了一名官员的话,向不了解“mooning”(露臀挑衅)的人阐释其含义。)

嘲弄其他游客的不当言行,却对自己的视而不见,这似乎是人类的天性。正如伊夫林·沃(Evelyn Waugh)所说,“游客是另外那个家伙。”或许萨德侯爵是对的,我们每个人都不该被允许出门旅行。那样一来,我们就只能在自己家里胡闹了。

托尼·派罗特(Tony Perrottet)是《史密森尼》(Smithsonian)杂志特约撰稿人,著有《赤裸的奥林匹克:古代竞技的真实故事》(The Naked Olympics: The True Story of the Ancient Games)。

……

谢选骏指出:纽约时报说“最不受欢迎的游客”可不止中国人……表面上看,纽约时报是在为中国游客的粗鄙行为开脱,其实上面这些喜欢刻字的,大多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乡下人或暴发户,也就是今日华人所说的“土豪”,类似《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大观园。

正如九世纪时候的拜占庭公主安娜所说,当时的西欧人十分粗鄙,一天到晚狂饮,醉醺醺地大声喧哗,不守秩序,遑论礼仪,而且不讲卫生,就像今日中国的土豪一样。

而八九世纪时候的唐人,可能却是相当文雅的。以致于出了李贺那样的鬼才诗人。

也许将来有一天,欧美人也会像现在的中国人一样,中国人也会像现在的欧美人一样。

这就是“文明与野蛮之间的较量”,而绝不是什么“文明之间的冲突”。

君不见一千年之前的伊斯兰文明,也曾经相当地儒雅过一阵吗?



【099、纽约时报误把共产党员当作民族主义者】


《许多中国人曾把美国视为“天堂”,现在呢?》( 纽约时报 2019-05-20)报道:

许多中国人曾把美国视为“天堂”,现在呢?

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很钦佩美国,但对它存在的问题也有越来越清楚的认识。

齐浩瀚(音)自豪地讲述着自己与美国舞蹈演员在中国舞台上一起跳跃和单脚尖旋转的经历,他认为自己深受美国芭蕾舞剧院(American Ballet Theater)首席舞蹈家丹尼伊尔·西姆金(Daniil Simkin)的影响。

但如果你向他提出有关中美贸易战的问题,齐浩瀚对美国的钦佩之情立马消失。

“打!打!打!”这位25岁的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写道,他敦促自己的国家在中美贸易谈判陷入僵局后,要保持强硬立场。

齐浩瀚是中央芭蕾舞团的舞蹈演员。他在接受采访时说,“美国提高关税的决定只会带来自身的毁灭。中国完全做好了回应的准备。”

他的观点反映出中国人对美国复杂且有时自相矛盾的普遍态度。当中国政府试图在激烈的贸易战中对内捍卫自己的形象之际,这种爱恨交加的关系给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及国家主席习近平带来了一个不寻常的挑战。

公众舆论上的分歧——甚至是在一些最热心的美国拥护者(以及批评者)当中的矛盾态度,使得北京很难过于严厉地责备美国。但如果政府做得太少的话,又可能显得过于软弱。

长期以来,中国人一直把美国视为一种激励,因为它有耀眼的摩天大楼、强大的金融,以及无与伦比的军事实力。但中国人也越来越多地将其视为一个战略对手——在一定程度上,这受到了人们对中国崛起的自豪感,以及中共宣传机器的推动。后者长期以来将美国描述为一个敌对的帝国主义国家,试图阻止中国的崛起。

“中国现在有老二心态,”位于华盛顿的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中国问题分析师孙云说。“老二想超越老大是很自然的事。”

即使是在中国的威权主义政治体制下,也必须谨慎管理公众舆论。如果领导人过分强调反美信息,就存在民族主义情绪失控的风险。这会限制中共领导人与华盛顿谈判时的选项,因为舆论会迫使他们做出强硬姿态。

虽然中国有各种维持经济增长的办法,但人们难以消除的担忧是,中国没有做好贸易持久战的准备,而这种僵局可能会让民生付出沉重的代价。由于中共一直把自身合法性押注于经济持续增长上,最终这可能会对其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另一方面,如果中国领导人过于谨慎行事,他们可能会在民众眼里显得无能。近年来,老百姓对中国作为崛起大国的地位越来越自信。

随着人们对美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它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清楚的认识,就算没有彻底失望,许多中国人曾经对美国怀有的天真热情已经让位于冷静的钦佩。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6年发布的最近一次全国调查显示,45%的中国人认为美国的实力和影响力是对他们国家的主要威胁,高于2013年的39%。调查还发现,一半以上的中国人认为美国试图阻止中国变得像它一样强大。

在过去的一年里,由于全球这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发生了持久的贸易战,以及围绕着中国电信设备巨头华为的争端,持这种观点的比例很可能还会加速增长。美国还加强了对中国学生和访问学者的签证限制,美国说,采取这些措施是为了遏制知识产权盗窃和间谍活动。

这些做法加强了中国人的一种看法,即美国是在故意阻挠中国的正当崛起,这让它除了反击之外,别无选择。

“我们不害怕。中国有钱,”36岁的阿曼达·林(Amanda Lin)在北京一家星巴克一边喝着美式咖啡,一边说。她说,自己所在的一家中国制造企业受到了最近一轮关税的严重打击。“也许我们不得不在短期内做出一点牺牲,但是如果不打的话,我们将遭受更长期的痛苦,”她说。

对美国意图的怀疑态度来自中国人对19世纪的集体记忆。当时西方列强迫使中国开放港口,把在中国划分自己的势力范围。如今,中国是一个快速现代化的国家,拥有快速增长的中产阶级和先进的基础设施。

但是,许多中国人仍然对美国在1999年前南斯拉夫战争中误炸中国驻贝尔格莱德大使馆的愤怒之情记忆犹新。三名中国人在那起事件中死亡,在中国引发了好几天的暴力抗议。两年后,一架中国战斗机与一架美国侦察机在空中相撞后,中国扣押了美国海军的机组人员,紧张局势再次升温。

虽然中国在最近几周加大了,但仍相对克制。尽管如此,当局不敢冒任何风险,因为他们从来都担心人们的不满情绪可能转向政府。家住中国南方城市广州的自由派政治专栏作家陈春(音)说,他最近被当地安全官员请去开会,敦促他在文章中使用更温和的语言。“他们说中国人很容易被煽动,情绪会变得非常复杂,”陈春说。

“一方面,当局想利用民族主义来使他们的政权合法化,”他补充道。“但如果民族主义者失控的话,也会影响他们权力和体制的稳定。”中共可能也不愿意过多渲染中美之间的竞争,因为他们知道这里对美国的感情仍然深厚——美国的中文意思是“”。专家说,美国文化在中国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不太可能让人们抵制美国产品。中国,曾抵制过日本和韩国产品。许多中国人喜欢他们的iPhone和从波士顿进口的龙虾,不少人是《纸牌屋》(House of Cards)和《摩登家庭》(Modern Family)等美国电视剧的粉丝。

对美国的喜爱不限于产品。许多中国人仍钦佩美国的教育体系和强有力的法治,以及它的软实力。一些人继续从美国梦的想法中获得启发。

“美国梦意味着努力工作,一步一个台阶地实现你的目标,”29岁的科比·刘哲(Kobe Liu Zhe)说,他来自东北城市哈尔滨,是科比·布莱恩特(Kobe Bryant)的超级粉丝。因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买下了这位美国篮球协会明星被盗的高中球衣,科比·刘哲最近上了美国的头条新闻(他后来将其退还)。“科比就是那个梦想的代表。”

然而,尽管美国仍然是中国游客、商务旅行者和学生的主要目的地之一,但客流量的增长正在放缓。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前往美国的中国游客数量在2016年增长了16%,但2017年的增长率大幅下降,只有4%。

教育领域的下降更为明显。根据国际教育协会(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的数据,来美国读书的中国学生人数增长率已从2010年近30%的最高点下降至去年的3.6%。

专家表示,这种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越来越多人的心目中,美国的光彩正在消失。

“30年前,很多人认为去美国就像进天堂似的,”东部城市青岛的教育顾问刘鹏(音)说。“但现在人们认为美国正在衰落,而中国正在富强。”

专家称,即使能很快达成贸易协议,中共领导人也在为与美国的长期竞争做准备。有些人说,为这种未来做好舆论准备,需要适应年轻一代日益增长的文化自信。

“老一代的中国人既尊重美国,又害怕美国,我们从小就接受的东西是美国很强大,我们是弱者,”民族主义作家王小东说。

谢选骏指出:纽约时报对于中国事务真是一窍不通——它们竟然把王小东这个共产党员当作了民族主义者。王小东不仅是共产党党员,还是汉奸走卒,他在北京公然吹捧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倭鬼山本五十六——大概共产党党员本来就是汉奸走卒,是苏联在中国的别动队。不过像王小东这样的双料汉奸,还是比较稀有的动物,难怪纽约时报误把共产党党员当作了民族主义者。



【100、纽约时报想吃朝鲜的免费汉堡】


《晕了!特朗普对朝言论让敌友双方看不懂》(2017年8月15日纽约时报)报道:

接连四天对朝鲜进行末日威胁之后,唐纳德·特朗普总统令华盛顿和太平洋两岸各国政界人士感到困惑,不知他的威胁到底是策略还是疯狂。特朗普政府的成员也在其中。

在特朗普不循常规的总统任内,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让朋友和敌人同样感到不安,但是之前从未有过如此事关重大的情况。肆意攻击自己党内不合作的成员、“不诚实的媒体”和《周六夜现场》(Saturday Night Live)的演员,一般不会引起对核战争的担忧。但是同特朗普的许多言行一样,深思熟虑和一时冲动之间的界线可能是模糊的。

总体而言,特朗普的“炮火与怒火”以及“子弹上膛,准备战斗”的警告,符合顾问们的战略要求,过去的一周里,他们在新泽西州贝德明斯特的高尔夫俱乐部里向他做了机密简报。正如助手们建议的那样,面对平壤的蔑视,总统显示出了决心,同时也增加了对中国的压力,要求中国以中间人身份达成某些协议,在朝鲜半岛危险地区实现无核化。

但是特朗普对于遭到局势摆布感到恼怒,不理会顾问们要求他保持庄严坚定的建议。那些简报是经国家安全顾问、陆军中将H·R·麦克马斯特(H.R. McMaster)和国防部长吉姆·马蒂斯(Jim Mattis)为总统精心打磨的,通过特朗普的大喇叭播放出来后,声音和效果都被放到最大。对于几代人来说,同朝鲜的冲突都是由平壤残酷、隐秘的专制统治者所主导,或许这是第一次,一个美国领导人成了其中的未知数。

“美国方面的传统一直是下定决心与做好准备,”退伍海军上将、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前负责人,现在担任国家情报工作主管的丹尼斯·C·布莱尔(Dennis C. Blair)表示。“但是现在我们的总统对吹牛的反应就是试图吹一个更大的牛。他觉得置身自己熟悉的领域,也就是用夸张的声明应付夸张的声明,力图说服对方:我们很强硬,你们会失败的。”

换句话说,特朗普面对的挑战已经急剧严重化,但他的语调却没有变。朝鲜研制出了能攻击美国的洲际弹道导弹,并且在可装在洲际导弹上的小型核弹头研制方面取得了进展,对于这样一个政权来说,曾在竞选中吓倒杰布·布什(Jeb Bush)等共和党内主要竞争对手的那套“别来惹我”的态度是否管用,目前还有待观察。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告诉身边的人,他认为,金正恩这个不可预测的朝鲜领导人最终会被迫达成交易,而他直率的语言是为了创造一场危机,促使金正恩在朝鲜完善能够击中美国本土的核导弹之前就开始谈判。

与其他拒绝同朝鲜领导人进行直接接触的总统不同,特朗普甚至建议,如果条件成熟,他愿意与金正恩会面,也许还可以一起吃汉堡包。

“如果金正恩做出积极的反应,特朗普可能会成为他最好的朋友,”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美韩政策项目主任斯科特·施奈德(Scott Snyder)说。“我觉得我们最终有可能为特朗普和金正恩举办一场‘汉堡包峰会’,也有可能以第二次朝鲜战争告终。”

然而,对于两党的大部分外交政策权力集团来说,这种做法令人震惊。

“当我看到总统的讲话时,我想,‘哦,上帝,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前主席、加利福尼亚州民主党参议员黛安·费恩斯坦(Dianne Feinstein)说。“任何了解这位年轻朝鲜领导人的人都知道,这将会引来进一步的挑衅反应。”

“我只希望他能停止,别再连续一两天发这样的推文,这是另一回事,”费恩斯坦补充说。“为什么不是由国务卿来发表声明呢?他至少应该在白宫发表声明,为什么要在高尔夫球场之类的地方呢?他是在代表整个国家讲话,不仅仅是为了体现他当时的感受。这样做是危险的。”

特朗普的一些顾问,包括首席策略师史蒂芬·K·班农(Stephen K. Bannon),劝他采取干涉意味不那么强烈的立场,但相关的商谈基本上都没有让班农参与。马蒂斯则建议特朗普表现出实力和决心。但他暗自向两党的议员抱怨,在所有对朝军事手段的选择中,没有一种是不会危及韩国和日本数百万平民生命的。

国务卿雷克斯·W·蒂勒森(Rex W. Tillerson)则在私下里抱怨白宫和他领导的国务院缺乏协调。特朗普的声明常让国务院措手不及。在过去一周和亚洲多国领导人会商后,蒂勒森飞往新泽西同特朗普会面。

最近几天,就连总统自己的一些顾问也悄悄相互询问,特朗普对朝鲜表现出的好斗,是某项经过深思熟虑只是没告知他们的策略,还是像他们怀疑的那样,更多只是临时表现出来的本能。但让某些助手感到意外的是,当特朗普做出某件出人意料、看似随机的事,过后的解释却表明他的考量比他们想象的多。

他的助手的确知道,拥有长期从事房地产生意经历的特朗普开始谈判时立场极端,意在确保对方不仅要选择折中的立场,还要让利益天平向他倾斜。尽管缺少把这种策略转化到国际外交中去的经验,特朗普在几乎所有问题上都表现出他不会太执着于任何一个特定立场。这意味着他也许更有可能接受一个从他一开始使用的强硬措辞来判断似乎不可想象的妥协。

外交关系协会的斯奈德说,特朗普可能是朝鲜最大的噩梦,也可能是它最大的机遇。他说,特朗普可能成为噩梦是因为,他不受限于在默许与动武之间倾向于前者的常规。他也可能是一个机遇是因为,“金正恩能够与不因循守旧的特朗普达成协议的可能性,比和一个对与朝鲜的核外交政治更加敏感的总统高。”

谢选骏指出:纽约时报想在朝鲜吃到免费汉堡,纽约时报似乎既想获得朝鲜的实质让步,又不想付出任何冒险的代价。这就好像“想吃免费的汉堡”。这个可能吗?我们知道,汉堡连锁店确实很大,但是没有人能从那里吃到一个“免费的汉堡”。即使是特朗普总统,如果他想和对方吃汉堡,这个便宜的餐点,由谁付账呢?



【101、纽约时报向儒家思想投降了】


《幸福感源自内心?其实不然》(2017-11-01纽约时报)说:

几年前,孤身一人从英国搬到美国后,无依无靠的我在某个情绪极为低落的时刻往手机上下载了一个“幸福应用”。选出这样一个应用的困难程度高到超乎想象。应用商店里有上千个承诺给人带来幸福的选项——牠们会教你如何冥想或心怀感恩,会给你发送日落和小狗的照片集锦,或者被美化到不可思议的亲人的照片(让你暂时忘却现实中没那么高的颜值的亲人。) 

我最终选择的应用每隔一小时左右就会发来信息,对我进行积极的肯定,都是我该反复对自己说的话。“我很美”,或者“我很满足”。问题是,每当手机在收到新信息的时候嗡嗡作响,我就会条件反射般地激动一下,以为有一个真实的人试图联系我。弄清真相后,我会很不是滋味地嘟哝出“我很满足”,却无法挥去这样一种感觉:没有朋友和社群,我真的并不满足。

“幸福感源自内心,”几天后,出现在我的Facebook信息流中的一张励志图片卡如此说。那白色的米姆字体有点儿呆,背景是一个女人拗出瑜伽姿势的图片,其肢体扭曲得极为厉害,看上去就好像她其实是在探查自己的五脏六腑,竭力找出幸福所在之处。

过去几年间,我在美国致力于研究与幸福和焦虑有关的问题,并就此写了一本书。我注意到,这种特别的关于幸福的建议——把追寻满足感定位为一种向内的、个人化的探求,与其它人无关——已经变得越来越随处可见。与其大同小异的包括:“幸福并非取决于你周围发生了什么,而是取决于你的内心发生了什么”;“你的幸福不该由他人决定”;还有那句颇为神气、很容易在社会上流传开去的“幸福是内心的感受”。来自某自励自助邮件列表的一封电邮,甚至以强悍的合成词“withinwards”(内部深处)来着重强调该理念(不过,当我看到邮件主题“Go Withinwards”〔探寻内部深处〕的时候,一度以为这是在给一家彻头彻尾的内脏类餐厅打广告。)

在以自我实现为动力的个人主义文化中,幸福感应该自内而外而非自外而内地产生的理念,正慢慢变成世人默认的真理。这种幸福被设定为自我发现之旅,而不是与外界打交道的天然副产品;这种幸福强调情感上的独立,而非相互依赖;其所基于的理念是,要获得有意义的满足,只能全力探索自己的内心,深入灵魂深处,认清我们个性当中的复杂和敏感。第一步:发现自己。第二部:做自己。

这种孤立主义哲学不仅显现在很多美国人谈论幸福的方式中,还通过他们如何打发时间彰显出来。研究此类问题的人发现,独自“追寻幸福”的情况明显增加——行动时不是孤身一人,就是身处没有互动的群体中——显然旨在把每个人圈定在自己的私人情感体验里。

灵修和宗教实践正慢慢从一种以社群为基础的活动,变成一种私人活动,静谧的冥想静修院、正念应用程序和瑜伽课堂,取代了教堂里的社交聚会和集体礼拜。自励自助产业蓬勃发展,其指导思想为:追寻幸福应该是一项私人的、专注于自我的事业。美国人每年会花超过10亿美圜购买自励自助类书籍,让其为自己的内心之旅提供指引。与此同时,“自我照护”(self-care)成为了新形态的走出去。

但在越来越强调进入内心深处追寻幸福的时候,美国人用于与他人真正交往的时间越来越少。目前,这个国家将近半数的餐桌前只有一个用餐者。少年人和年轻的千禧一代用来和朋友“闲荡”的时间比不久前的任何一代人都少,智能手机取代了真实世界中的互动。

不只是年轻人。美国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开展的时间利用调查显示,普通美国人现在平均每天花不到四分钟“主持或参与社交活动”,这里的“社交活动”涵盖了所有类型的派对,以及其它有组织的社交场合。算下来一年是24小时,几乎不足以覆盖感恩节晚餐和自家孩子的生日派对。

同样的时间利用数据,还对“交际和沟通”做了另一种更宽泛的界定,其中不只包括让人愉悦的事情——与热情的配偶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或者与好友边品葡萄酒边高谈阔论——还包括两个成人之间任何类型的交际和沟通,这被视为他们之间的主要活动,而非工作等其它任何活动可有可无的组成部分。算上所有这些——包括日常的唠叨、争论和抱怨——普通美国人每天仅仅花半个多小时进行社会交往。不妨将其与每天看电视的时间(3小时)甚至是“梳洗打扮”的时间(女士为1小时,男士只有44分钟多一点)比较一下。

反省、内观和一定程度的孤独,是健康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到了某个点以后,我们似乎会打破平衡。因为大量研究非但没有证实我们秉持的“幸福感源自内心”的理念,还透露出几乎完全相反的信息。

关于幸福的学术研究充斥着不合情理和矛盾之处,更多地揭示了开展研究的那些人的日程和价值观,而非人类情绪的真实状况。但如果有一种观点几乎得到了关于人类幸福感本质和源头的所有研究的一致认可,那一定是:我们的幸福有赖于他人。

一项又一项研究都表明,良好的社会关系是幸福生活的最强大最可靠的预示物,牠们甚至更进一步,称之为“幸福的必要条件”,这意味着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一个人就无法真正感到幸福。这一结论适用于有着任何种族、年龄、收入和社会阶层的人,令其它影响因素相形见绌。

研究显示,如果想要幸福,我们就应该切实致力于减少独处的时间。尽管回答抽象的问题时,人们声称喜欢孤独,但实时抽样结果表明,所有受访者一致表示,他们和其它人待在一起时比独处时更幸福。出乎意料的是,这种效应不仅适用于认为自己外向的人,牠同样适用于认为自己内向的人。

另外,忽视社会关系真的会严重危及我们的健康。研究显示,缺少社会交往引发的过早死亡风险可与吸烟比肩,给健康带来的风险约为肥胖的两倍。我们为自身的健康能做的最重要的事,不是“发现自我”或“探寻内心”。而是在生活中尽可能多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培育我们和其它人的关系。

有鉴于此,下一次面对冥想抑或和朋友坐在酒吧里吐槽冥想课这两个选项时,你或许应该认真考虑去酒吧,不管你的幸福应用怎么说。

谢选骏指出:“在生活中尽可能多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培育我们和其它人的关系。”——这种养生之道,说明纽约时报向儒家思想投降了。因为儒家思想就是专修人际关系的,并且为此割舍了真理的追求。这也说明,继佛教在两百年前开始渗透西方世界(叔本华代表)以来,儒家思想又在启蒙运动之后第二次攻陷西方世界,如果“孔子学院”不再宣扬马列主义而是力行孔门说教(虽然孔子只是运用而并不相信自己的说教,更不准备为之而死),也许不无市场。——这就是文明的互补——基督教世界儒佛化,儒佛道世界基督教化。文明的互补之后就是文明的兴替……



【102、纽约时报宣传纳粹主义】


网文《不要看着你的宝贝痛苦死去》说:

在过去15分钟里,你刚出生的儿子山姆(Sam)在你臂弯里窒息。你非常确定,在接下来的15分钟里,他会死去。两天前出生时,他被诊断患有“18-三体综合征”。结果证明,这种疾病并没有阻止他立刻并永远成为你们一生的挚爱。你的妻子已经专门给他写了一首摇篮曲:“山姆,山姆,小小人儿。”但是,在过去的24小时里,你和妻子以及其他三个孩子得知了山姆面临着极其困难的战斗。

“三体”指的是“三个染色体”。你儿子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应该拥有一对科学家称为第18号的健康染色体。然而,基因命运的残酷改变却给了他第三个严重致畸的染色体。

山姆是在艾奥瓦州埃姆斯市玛丽·格里利医院(Mary Greeley Hospital)的紧急手术中以臀位出生的。你和妻子接受了主治医生的建议,用医用直升机将他立刻送往艾奥瓦市立医院(Iowa City Hospitals)的婴儿重症监护室。你被告知,山姆无法自主呼吸,虽然甚至没人问你是否同意给他连上呼吸机。你无意中听到急救人员用医疗术语转告用飞机送往艾奥瓦城的原因:小头畸形,耳位低,面中部扁平,身材矮小,拇指近端,可能存在男性生殖器官畸形。你后来知道,所有这些都是基因异常的症状,而且有迹象表明他会“智力迟钝”——你的一个朋友艰难地说出了这几个字。

不是所有患18-三体综合征的人都有问题。根据文献报告,有十几位患者活了十年。18-三体综合征支持组织SOFT甚至报告称,有些患者活到了20多岁或30多岁。还有些具有镶嵌和易位症状的患者可能活的时间更长,更幸福,给父母、姊妹和朋友带来快乐,而且没有负面症状。三体综合征有各种功能障碍,具有山姆这种症状的患者,预期寿命极短。

山姆的病例属于最糟糕的一种。他的大脑无法控制自己的肺。他在你妻子的身体里成功长大,适应了环境,因为母亲的血液为他提供了氧气。现在,他的妈妈无法再帮他呼吸,基因顾问温和地告诉你,他自主呼吸的可能性很小。

美国每年大约有1100名婴儿出生时患有18-三体综合征。很多患者死于心脏衰竭或呼吸暂停,也就是有时会暂停的不规律呼吸。山姆完全无法自主呼吸。你的妻子问道,在医疗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山姆是不是出生时就会死去?是的。即使靠着如今的呼吸机、心脏支持设备和抗生素,近30%的患儿也会在第一个月死去,90%的患儿会在一岁生日前死去。那些活下来的患者大多会有严重的认知缺陷,根据最新版本的《精神障碍诊断和数据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这种症状被称为“深度智力障碍”。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你向山姆的遗传学专家提出这个问题。他是一个和蔼的40多岁男人。他在思量怎么回答好。他拥有医学博士学位,已经从事三体综合征研究和治疗15年。你喜欢他。从他的声音里,你能听出多年的医疗实践、医学研究和从医智慧。从他的眼睛里,你能看见一位父亲的脸庞。是这样,他说,在基因状况的诊断方面,目前染色体分析的准确率达到99.9%。那么,诊断结果是什么呢?不幸的是,山姆的18-三体似乎让他的大脑不可能成功地刺激和协调呼吸道的活动。

你确定吗?如果你移除粘在他脸上的气管会发生什么?你们试过了吗?是的,试过一次,拔掉了几秒钟。他的肺没有显示出任何开始自主运作的迹象。为了试验而把管子移除更长时间将是不人道的。他无法呼吸。

但那有可能改变吗?有可能。有些和山姆症状一样的18-三体综合征婴儿最终有所改善,不再需要呼吸机。有些离开医院,开始对父母的疼爱做出反应。但大多数始终没有离开医院,始终没有对其他人的存在做出过反应,还连在呼吸机上时就去世了。

我们有哪些选择?有些父母选择使用一切办法延续孩子的生命,希望孩子能够战胜逆境,最终克服这些问题。还有些选择让孩子死去,免受痛苦的折磨。

别管统计数据,别管别人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我们只想知道我们的山姆是否有机会,能让生命对他来说达到有价值的程度。但是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没有人可以告诉你,从你儿子自己的角度来说,或者从你的角度来说,他是否值得活下去。我们不能说你的儿子是否可以自主呼吸或看着你。我们只能说,研究表明,他的机会非常小。

在孕期,没有人警告你和妻子说,孩子可能有基因异常。你们有机会进行羊水穿刺检查,这种测试可能会揭示他的状况。你们拒绝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因为你妻子从神学和道德角度拒绝堕胎。因此提前得知孩子具有基因异常不会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基因测试是为了允许父母选择堕掉具有严重问题的胎儿。但是你的妻子永远不会堕掉她的宝宝,所以没有必要进行测试。

在决定让宝宝死亡时,你们两人得到了帮助:你妻子教会里最好的朋友和她远在2000英里之外的母亲和姊妹,还有你自己的母亲和父亲,你的两个兄弟和一个姊妹,以及他们的所有家庭成员,他们都从300英里之外赶来聚在一起。他们可以帮助你思考拔掉呼吸管的决定。他们与你一起局促不安,犹豫地对你发表意见。最后,他们表示支持你的决定。你的兄弟把这称之为“勇敢”。

在你看来,杀死你的宝宝和让他死去,二者之间似乎有所区别。你要让山姆死去。你父亲把全家人召集到一个房间里,一共有将近20个成年人和孩子。你们握起手来,合唱着一首赞美诗,流着泪听完祖父的祷告。所有人都离开了。你的妻子试图给山姆唱摇篮曲,这是最后一次了,山姆,再会,但是她哽咽失声。她把山姆交给你。她无法承受。你的兄弟和母亲提出可以陪你,但你决定你必须独自完成这件事。只有你和山姆。

护士进来了,房间里鸦雀无声。你看着他,他在睡觉。他看上去似乎很平静。你点了点头,她轻轻拉出了管子。它很快滑落出来,好像他也在帮忙把它赶走。没有了这条生命线,他一动不动。一分钟后,他的眼睛睁开了。这是你第一次看到他的眼睛。他的头稍微向前抽搐。他没有哭。他只是默默挣扎着呼吸。他的眼睛又闭上了。你几乎想大声叫来护士,请求她把管子放回来。为了阻止自己这样做,你祈祷,与上帝争辩,说对他最好的方式还是让他死去。五分钟后,他脸色苍白,然后变成了病态的紫色。他小小的胸部不规律地抽搐,试图将空气吸入肺部,却没有成功。20分钟后,他安静地躺在那里。他的手指变灰了。

30分钟。没有明显的生命迹象。你摇晃着他毫无生气的身体,泪水落在蓝色的毯子上。你想着自己到底是个怎样的畜生。45分钟。祖母进来看望,面如死灰,一眼就知道一切已经结束了。很快,你的妻子出现了。她立刻把儿子的身体搂在怀里,爱抚他。她坐在那儿,和他一起待了三个小时。

你不应该让你的宝宝死去。你应该杀死他。

几年后,想起他在最后20分钟的可怕挣扎,你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你不知道谈论他的生命是否有意义,因为他从来没能拥有过构成生命的东西:思想、需要、欲望、兴趣、回忆、未来。但是假设他有想法,在人生最后一分钟里,他最强烈的想法肯定会是:“这太痛苦了。谁能帮我停止它?”他不知道你的名字,但如果他知道,他会说:“爸爸?求求你。快。”

对于可能死亡的新生儿的父母,医疗界似乎没有提供太多选择。我们可以让宝宝继续接在呼吸器上,希望产生最好的结果。或者拔掉软管,看着孩子备受痛苦地死去。难道我们不应该有另一个选择吗?一剂致命的药物或一粒止痛药,那些狗主人可以选择的快速而人道的选项,难道我们就不可以有吗?

几年来你压抑着这个想法。后来,一个清晨,你再次回忆起最后那几分钟,你意识到那令人憎恶的想法已经变成合情合理。从绝不可以,变成了对的、好的。无痛。迅速。在训练有素的医生帮助之下。

你本应该杀死你的宝宝。

谢选骏指出:《纽约时报》叫嚣“你本应该杀死你的宝宝”,这其实是在宣传纳粹主义。纳粹主义搞优生学、消灭“犹太害人虫”;就像犹太变态马克思孵化出来的共产党毛主席要搞阶级斗争、“消灭一切害人虫”一样,都宣称自己的残暴行为是出自“良好的愿望”,因为他们自视为穆罕默德一样的救世主,可以决定别人的生死命运。但是圣经的十诫说了,“不可杀人”——虽然欧洲文明的老祖宗希腊人是不理这一套的,他们的西欧继承人不久之前还在美国拆毁了十诫的石碑。

网文《什么是杀婴制,起源于斯巴达》报道说:

一、杀婴制是古代希腊城邦斯巴达特有的残酷的优胜劣汰的新生儿选择制度,将出生不久的新生儿交友长老检查,强壮健康的留下,不健康不强壮的直接扔掉,任其自生自灭。

二、七岁以下的小孩由父母抚养,7岁后的男孩交由国家教育场所集中教养,实行军事化管理,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接受力量、格斗技巧甚至是忍耐力的极限挑战,很多人又会在这一轮的选择中被淘汰。

三、正因为如此,斯巴达人在希腊城邦中军事实力陆军最强,单兵作战素质最高,有着极强的军事动员能力,斯巴达与雅典并称南北双雄。在对抗波斯大流士对希腊的入侵中,二者是盟友,但是后来兵戎相见,经过多年伯罗奔尼撒战争,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获胜。

三、为什么斯巴达会有如此残酷的杀婴制?

(一)落后生产力的限制。斯巴达处于希腊南部平原区,以农业为主,落后的生产力孕育出专制的政治制度,落后的医疗条件要求必须生育出合格的劳动者和战士,所以有杀婴制产生。

(二)专制制度推波助澜。商业相对落后,也缺乏优质良港,与雅典相比商业落后、海军也落后,希腊孕育出民主制度。斯巴达孕育出专制制度,只有再专制制度下才会有这种不人道的新生儿选择制度。

(三)军事斗争需要。杀婴制的确流水线一般生产出优秀的战士,使得陆军较当时的希腊其他城邦都有优势。

四、虽然斯巴达最终战胜雅典成为希腊霸主,但是惨烈的战争破坏力整个希腊的生产力和活力,元气大伤的希腊重新被波斯人欺凌,随后崛起的马其顿轻松征服希腊。值得一提的是斯巴达战胜雅典是专制战胜民主,落后征服先进,但是先进文明不是轻易可以征服的,马其顿帝国实际上就是希腊化的产物,随后崛起的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将希腊文明发扬光大,而希腊文明的核心是雅典文明,而非斯巴达。

还有研究说斯巴达的婴儿呱呱落地时,就抱到长老那里接受检查,如果长老认为他不健康,他就被抛到荒山野外的弃婴场去;母亲用烈酒给婴儿洗澡,如果他抽风或失去知觉,这就证明他体质不坚强,任他死去,因为他不可能成长为良好的战士。男孩子7岁前,由双亲抚养。父母从小就注意培养他们不爱哭、不挑食、不吵闹、不怕黑暗、不怕孤独的习惯。7岁后的男孩,被编入团队过集体的军事生活。他们要求对首领绝对服从,要求增强勇气、体力和残忍性,他们练习跑步、掷铁饼、拳击、击剑和殴斗等。为了训练孩子的服从性和忍耐性,他们每年在节日敬神时都要被皮鞭鞭挞一次。他们跪在神殿前,火辣辣的皮鞭如雨点般落下,但不许求饶,不许喊叫,甚至不许出声。

谢选骏指出:斯巴达人这样残暴虽有他们的理由,但他们如此坚韧不拔,最后还是灭亡了。因为耶和华的命令是高于一切的。难怪耶稣说“你们若不悔改都要这样灭亡”——(《路加福音》)就在那时候,有几个在那里的人,把加利利人的事告诉耶稣,就是彼拉多把他们的血和他们的祭物搀在一起的事。他回答:“你们以为这些加利利人比其他的加利利人更有罪,才这样受害吗?不是的,我告诉你们,你们若不悔改,都要这样灭亡。你们以为从前西罗亚楼倒塌的时候,压死的那十八个人,比一切在耶路撒冷的居民更有罪吗?不是的,我告诉你们,你们若不悔改,也都要这样灭亡。”是的,想想自己吧,我们若不悔改,也会这样灭亡。



【103、纽约时报又在播报假新闻了】


网文《纽约时报透露美国之音VOA中断郭文贵直播原因》2017年4月20日说:

中国政府、中国驻美大使馆以及美国政府都有介入。但是VOA 还是决定进行直播。VOA 高层以为直播只是一个小时,然后是录像,这样可以让记者有核实的机会,也可等待中国政府的反应。但是直播却超过了一个小时。VOA 高层知道后,决定停播。

长期滞留美国的中国亿万富翁郭文贵4月19日在美国之音接受直播专访,节目预告三小时,半程后徒然中断,引起网上太多猜疑。有指媒体承受北京压力太大所致,截至目前,美国之音和郭文贵本人都对这一事故没有明确解释。

郭文贵周三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称,中国公安部副部长傅政华要他调查中国反贪大臣中共纪委书记王岐山与政法委书记孟建华家族,傅政华说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下达的命令。

王岐山被视为是习近平发动反腐运动,打大老虎的一号人物,不少分析指出,习近平将在19大破例让王岐山继续担任常委,郭文贵曝料,揭露习近平与王岐山内斗,习暗中调查王岐山,匪夷所思。当然真相有待进一步查实。

郭文贵当日发推说,通过美国之音,向大家送上一个核弹级的重磅曝料,并称此次专访,会无法避免的涉及到一些领导和相关人员。

郭文贵此前接受明镜集团访问时,已指控前中共政治局常委,前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家族利用方正集团从事不法行为。郭文贵尚未提出任何贺国强家族不法行为的证据。

美国之音之前预告专访郭文贵,几乎并行的是,国际刑警组织对郭文贵发出红色通缉令。据信这一通缉令于4月18日发出。

海外媒体据可靠消息来源透露,国际刑警组织18日发布红色红色通缉令,通缉出逃美国的中国大陆商人郭文贵。郭文贵则否认自己行贿。

郭文贵在访谈中说,傅政华以他的家人、员工和资产要挟,要他调查王岐山外甥姚庆所持有的海南航空近年来的贷款、不动产、海外存款等与自己往来情况。傅政华并提供详细完整的个人资料,私人飞机编号等文件方便他调查。郭文贵透露,傅政华说,这是习近平亲自下的命令,因为他不相信王跟孟两人

中国官方已经证实国际刑警通缉郭文贵消息。据中国外交部官方网站报告内容,外交部发言人陆慷针对据香港媒体的报道,中国政府要求国际刑警组织对郭 文贵发布红色通报。中方能否证实?郭文贵涉嫌犯了什么罪?的提问时,回答说:你说的没错。据我们了解,国际刑警组织已经向犯罪嫌疑人郭文贵发出了红色通缉令,也就是红色通报。有关具体情况,你可以向有关部门了解。

美国之音节目主持人也透露,北京分社社长遭到中国公安部门约谈,要了解周三专访的细节,也暗示美国之音为犯案人提供平台,指控中国政府,是不公平的做法。

综合媒体消息,郭文贵是山东人,1980年代于古城中学读初中,毕业后未考上高中,到河南省郑州市定居。他创办河南大老板家具厂,再与香港一企业合资成立裕达置业,裕达置业变为香港独资企业。之后郭文贵和别人合资成立北京文茂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公司后来改名为北京摩根投资有限公司,最后改名为北京盘古氏投资有限公司。2002年,郭文贵在北京成立了北京政泉控股公司。2014年的胡润百富中国富豪榜中,他以155亿资产,排名第74位。

美国之音北京时间周三晚 (4月19日) 原定三小时专访红色通缉犯郭文贵。郭文贵在第一节透露,上周五有关他的专访节目预告之后,他本人接到招呼,包括来自常委级别的关心。他说,要感谢红色通辑令,中国官方第一次站出来,答覆了他的爆料。

郭文贵指,他有长达40多小时和现公安部副部长傅政华的电话录音。 他过往是受国家领导人和安全部的委托,动用自己的财力接触海外敏感人物,包括达赖喇嘛与海外民运人士;他并与达赖喇嘛有多次见面。

郭文贵指他与中纪委在英国伦敦有过三次见面。中共常委级别的高官,暗中要求他调查现中纪委书记王岐山家族腐败。傅政华提供线索和黑材料,威胁并要求他调查现政法委书记孟建柱。至于他与中方国安人员的关系,他指中国国家安全部对有影响的商人,都有 商业挂靠,他认识前安全部副部长马建,中纪委在他的北京盘古大楼设有办公室。他说,在中国官方以黑反腐、以贪反贪,捉了他的家人威胁办案,不捉家人,怕你跑了。现在还发展到,给钱的人被灭口,中国的国家机器不为人民服务,办案不是在查案,是在灭口。

对于红通上有他的中国身份证,郭文贵指20年来没有使用中国身份,他是美国居民。在中东三个国家与欧洲共有11本护照,已经不是中国公民,身份证被国家安全部注销。

至于与美国警方有否联系?他说,与CIA、FBI有接触,保卫团队有三个人与国际刑警有联络。

谢选骏指出:显然,纽约时报又在播报假新闻了。因为他的报道自身说明了这是一则假新闻——

1、“VOA高层以为直播只是一个小时,然后是录像,这样可以让记者有核实的机会,也可等待中国政府的反应。但是直播却超过了一个小时。VOA高层知道后,决定停播。”

2、美国之音北京时间周三晚 (4月19日) 原定三小时专访红色通缉犯郭文贵。郭文贵在第一节透露,上周五有关他的专访节目预告之后,他本人接到招呼,包括来自常委级别的关心。

显然,上述两则消息明显冲突,前者说“VOA高层以为直播只是一个小时”,后者却说“美国之音北京时间周三晚 (4月19日) 原定三小时专访红色通缉犯郭文贵”。

不管1与2那一条是真的,纽约时报都在播报假新闻了。

否则,美国之音难道真的如此乱七八糟吗?

“VOA高层”难道真的没有受到更高的压力吗?

看来,美国国会又需要就此“进行一场听证会”了!



【104、所有影帝都是贱货出身吗】


《史贝西兄:被纳粹父性侵多年 母知情》(颜伶如 2017年10月31日)报道:

奥斯卡影帝凯文史贝西(Kevin Spacey)的哥哥佛勒(Randall Fowler)接受「每日邮报」(Daily Mail)专访时说,自己童年时期曾遭亲生父亲性侵多年,母亲也都知情。弟弟史贝西从小在这种家庭成长,苦不堪言,演戏是他「逃离」现实的方式之一。

62岁的佛勒虽然与58岁的弟弟一样从事演艺事业,关系疏离的兄弟两人,命运却是大大不同,仿佛置身截然不同的世界。史贝西是赫赫有名的好莱坞知名男星,哥哥却专门扮演摇滚巨星洛史都华(Rod Stewart),而且还在爱达华州身兼加长型礼车司机。

佛勒在专访中回忆说,小时候包括他自己、弟弟以及姊姊茱莉(Julie)在内,童年生涯非常坎坷,活在极度恐惧当中,身为极右派分子的父亲不但以铁腕统治家庭,还是个变态的虐待狂。

史贝西30日在被指控多年前性骚扰少年时,出面道歉,并首次承认自己是同性恋,正式「出柜」。

佛勒说,弟弟就像个「空瓶子」,从来没有真正的感情关系,唯有跟母亲比较亲近。他说:「我们是被两个受创累累的父母给带大的,因此成长过程中,我们两个从来都没有什么机会。我曾经有过三段婚姻,出轨40次。」

史贝西与哥哥年纪还很小的时候,他们的父亲汤玛斯·佛勒(Thomas Geoffrey Fowler)便加入了「美国纳粹党」(American Nazi Party),把胡子修剪得跟希特勒一模一样,动不动就鞭打并性侵自己的长子。

佛勒回忆说,自己小时候饱受父亲凌虐之际,弟弟则想尽办法讨父亲欢心。姊姊茱莉由于受不了经常遭到爸爸家暴,在18岁那年就逃家了。

佛勒说:「我们家有很多外人难以相信的黑暗。非常的惨。」

谈到史贝西的童年,佛勒则说:「凯文设法避开问题的方式,就是把自己裹在一层情绪泡泡当中。他变得非常害羞,也非常精明。」

他说,史贝西小时候,由于一心一意只想保护自己不受父亲殴打与虐待,变得只顾自己,结果内心空荡荡的,「他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人。」

佛勒表示,自己有着一个「失根的童年」,在父亲的逼迫之下,全家总共搬家10次。他是1956年在科罗拉多州出生,但后来搬到新泽西州,史贝西就是1959年在新泽西州出生,接下来又搬到洛杉矶。但他说,不管搬到哪里,他与姊姊、弟弟永远过着「受困的日子」,交朋友是不被允许的,因为父亲深怕孩子们带朋友到家里,会看到他书房里满墙壁的色情照片。

谢选骏指出:原来白人至上主义者这么“渣”,人们不禁要问——“影帝出身这么悲惨,因此从小就被他的家庭打到了贱货的行列里了吗?”其实不仅他是如此,环顾海内外。所有影帝莫不如此出身贫贱,如非如此艰辛,谁愿意拼命表演,争做一个影帝呢?所以,这样的“历史力学”决定了,不仅戏剧行业如此,政治行业也是这样的。



【105、为何纽约时报不理解港人的抗争 】


《为何许多大陆民众不理解港人的抗争》(纽约时报 2019年8月28日)报道:

7月下旬,昆士兰大学一群支持中国的学生。他们后来与支持香港活动人士的抗议者发生了肢体冲突。 

香港抗议运动持续了近三个月,中国大陆的相关民意也受到舆论的高度关注。中国政府对香港抗议采取强硬态度,一定程度上与国内日益升温的敌视香港的强大民意压力和民族主义有关联。国内外一部分自由主义者和民主派把这种民意简单地归咎于中共操纵媒体,遮蔽信息,有选择地报道香港抗议的结果,可这是不够的,而且易于偏离焦点。

毫无疑问,中国政府一直在操纵媒体,掩盖真相,鼓动和引导民意与民族主义。在此波香港抗议中,官方对这点并不遮掩,开动宣传机器,纵容民间厌港之声,鼓励小粉红们如饭圈女孩和帝吧网民干扰他们不喜欢的人和言论,利用Twitter和Facebook等海外自媒体散布和夸大香港抗议的不实信息,这些操作对只能接受政府单方信息的多数底层民众以及部分只愿接受政府单方信息的中产阶级起到了很大作用,成功地在这两个群体中煽动起了对香港抗议和反动派的不满。

但是,只看到这点无法解释下列事实:对国内那些能够了解外部信息和香港抗议整个过程,包括部分持自由和民主理念的人士来说,随着香港抗议的激进化和暴力化,他们由原先对抗议的同情、理解甚至支持渐渐变成不理解、不满乃至反对。虽然无法统计这个群体的人数,但从自媒体以及媒体报道来看,应该不在少数 。

新加坡大学郑永年教授日前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侠客岛公号的专访——《香港风波将如何收尾》能让我们管窥一二。当被问到,如何判断这场运动的收尾时,郑教授回答说,“从整体来说,香港这些人成不了气候。我一个朋友是新加坡前高官,他就说,你只需要威胁断水就好了。”该专访因为提到“断水”问题而被自由派狠批,郑本人也不得不出面回应是媒体断章取义,但在转载郑文的媒体评论区,如联合早报网、倍可亲网、文学城网与多维网,赞成和支持其观点的要远多于反对者。

这还不说身处自由世界的留学生和海外华人了。后者在墨尔本、柏林、多伦多等地声援中国政府,反对“港独”抗议的举动,在民间引发热议。自由派一般把海外留学生和华人的“爱国之举”看作“奉旨”爱国,这里当然有中国政府驻外机构的鼓动,但同样不能简单地把这看成被“洗脑”的后果。

例如,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留学生和华人反“港独”游行的一位组织者秦镗,撰文讲述了他看到香港抗议者侮辱中国时的心理刺激及如何组织反“港独”游行的过程,他特别提到,“最初的计划,就是找十来位相熟的同学好友就好。这时发现,大家已经自发组成微信群,并且响应的人竟然有那么多……竟然组成了两个群,有近一千的群员,以留学生为主,但也有不少其他各行各业的华人华侨。”

我们或许也会有这样的体验。我加入的几个海外华人微信群里,人们对香港抗议的看法就大不同,甚至尖锐对立,在反对香港抗议运动的一方看来,香港的暴动背后有美国支持,目的是要在香港搞颜色革命,他们完全赞同中国政府对香港抗议的定性,认为对暴徒不能手软。

毕竟,自从好几年前一些香港人称大陆人为蝗虫,大陆人在香港抢购奶粉等物资、挤占房源与公立学校的名额,两边民众互相看不顺眼就已经很严重了。所以,对香港这次抗议激发起内地民意的强烈反弹,需要有一个超越中国政府“操纵”和“鼓动”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待,一是香港抗议运动的“口号”和行动;二是内地民众内心深处对“统独”问题的神经敏感以及偏重秩序甚于自由的认知,作为一种情结甚至影响到海外华人。后者虽然离开了故土,但这种情结并未抛弃,而是被小心地隐藏在心灵的某个角落。

还原香港抗议会发现,在运动之初,即6月香港市民发起两场声势浩大的反送中游行时,由于信息封锁,多数内地民众是不太关注它的。而在自媒体上了解和知道香港抗议的民众,则普遍抱之以同情、理解和支持的态度。那时内地民众对香港市民游行示威表现出的和平理性有序和法治素养,赞叹不已。我的微信朋友圈中人多数持自由主义立场,也有少数是民族主义者或国家主义者。后者也会转发香港抗议的图片和消息,但并不表明自己的态度,或者即使点评,也没有恶意,更多地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看待香港发生的抗议。对香港市民抗议背后的双普选诉求,甚至要求中国政府减少对香港的干预,这两部分人也都理解或者支持。

然而随着运动升级,和平的抗议越来越被少数人的激进行动和暴力所绑架,特别是香港激进群体两次瘫痪机场以及期间出现的殴打内地人的行动,让内地民众感觉香港这场抗议有些“变味”。他们也看到了香港激进派在抗议场所打出“光复香港,时代革命”的旗号,挥舞着美英国旗,扯下中国国旗扔进大海,冲击中央驻港机构,涂污国徽,以及将抗议引向国际化,呼应美英施压中国政府等一系列事情,对内地民众来说,这些举动会使他们有“恍然大悟”之感,认定这帮激进派原来早就不怀好意,要将香港从中国分裂出去,反修例不过是一个幌子,从而对中国政府宣称的抗议运动是香港版“颜色革命”、背后有美英台湾的黑手,也就深信不疑。所以,虽然有官媒操纵一面,但不全是。

可以说,香港激进派的这些口号、行动和策略,触动了中国人内心深处敏感又脆弱的统独神经,唤醒了多数民众隐藏在心里的百年屈辱的历史记忆。他们并不关注在香港闹独立的激进派在港人中究竟是少数还是多数,关注的是这种独立现象本身及其产生的影响。如果说,对香港市民的反修例,要求普选和民主,甚至反共,内地民众之前不是很在意,甚至一定程度上也支持,或者认为这是香港人的内部问题,那么,当抗议运动在他们看来变成了香港反中要独立,则绝对不可接受,绝对是要反对的。一位微信名“龙行天下”的学者在朋友圈写下了他对香港局势的观察:“很多香港人认为矛盾的焦点是自由民主民生,内地人关注的角度是分裂和反分裂,爱国和卖国。彼此不在一个频道上。”这大概代表了多数内地民众的想法。

许多中国人内心之所以隐藏着统独情节,根本上是中共基于执政合法性有意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书写成“百年屈辱”史。此种民族主义的历史叙事方式和策略取得了成功,多数中国人现在秉承这种历史观。有人也许要问,香港也经历了百年殖民历史,要说屈辱,可能比大陆还甚,但港人尤其是年轻人为什么没有大陆民众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自豪感?大陆人不太理解,这就与当下的两个背景有关。

一是英国虽然在香港实行的是殖民统治,没有政治民主,但大体上是一种相对良性的殖民统治,为香港的繁荣稳定打造了一套以法治为基础的制度框架。香港新一代年轻人虽然多数是在香港回归中国后成长起来的,但他们直接面对的是英国的制度遗产,由于“一国两制”,港府并没有和内地统一,故而,香港年轻人不可能对内地民众的那种历史屈辱感产生共鸣。相反,两制的差异和内在冲突以及特别是近年来大陆的种种反人权反自由反民主的做法通过不同渠道,使香港年轻人和内地的心理距离进一步拉开。北京的媒体这几天重提在香港学校搞国民教育,2012年,香港政府迫于民众压力,搁置了国民教育指引。

二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由于经济增长和国家强盛,再加上镇压和维稳,让很多内地人产生了一种重秩序而轻自由的价值偏向。而这与香港人对自由的追求形成反差,这是内地人难以理解港人这波抗议的一个原因。而国家强大的客观结果在全球化下也被民众普遍感受到。这些有助于强化中国政府的历史叙事,把中共塑造成民族的拯救者。

另一方面,香港在全球化中获得的好处要远远少于中国内地,尤其是年轻人,全球化并未给他们提供一个职业的上升空间。各个机构的调查也显示,香港的工作时数排名全球第一。但繁重的工作并没有换来合适的报酬和舒适的生活。美国城市规划咨询机构Demographia发布的2019年全球房价负担能力调查,香港连续九年被评为全球房价最难负担的城市。持续高涨的房价和物价,导致笼屋、棺材房、太空舱、阳台屋、货柜屋,水管屋、劏房等各种各样为了满足最基本住房需求的“奇葩房屋”层出不穷。

而带头这次“返送中”运动的年轻人是高房价和高物价的最大受害者。香港高房价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内地资本的大量涌入。年轻人的上升渠道也被内地来港寻求发展机会的人所挤占。北京在全球化时代攻城略地,香港由于靠近内地,更是被中国这个大吸盘吸住,无法逃逸,故可说,香港面对的全球化其实是以一种中国化的面目出现的。

在此情况下,相比过去,香港对中国的重要性不是上升而是下降了。中国崛起的速度有多快,香港的重要性也就下降得有多快。年轻人更是这波全球化(中国化)的输家。过去拥有的相对内地的优越感没有了,他们也就不可能对国家崛起像内地民众那样油然而生民族自豪感。这样,两地民众的历史观和现实感导致他们对国家的认知和评价的差异也越来越大,互相之间的疏离越来越明显。

换言之,两地民众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环境、成长经验和评价方式,造就了今天的这种差异和疏离。对香港市民特别是年轻人义无反顾的抗争以及对中国的厌恶,内地民众是很难理解的。他们对香港反有一种不公平感,认为这么多年来,国家对香港照顾得那么多,限制内地民众前往香港,港人对国家不感恩也就罢了,还要脱离中国统治,这就有点不知好歹。用很多内地民众的话说,既然香港对先行的“一国两制”越来越不满,那就一国一制好了。

谢选骏指出:“为何许多大陆民众不理解港人的抗争”这个标题其实应该改为“为何纽约时报不理解港人的抗争”——因为纽约时报不懂港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一种和“满大人”(“国语”、普通话)不同的群体。在纽约的唐人街,粤语人在卖东西的时候,给“满大人”都会少些,而给“自己人”也就是不讲国语普通话的粤语人都会多些。刚到那里,我就发现问路的时候,绝对不能用“满大人”(“国语”、普通话),否则会遭到白眼,只有用英语才会受到尊重,这在香港和日本也是一样的。纽约时报的人哪里懂得这些呢,所以无法理解港人的抗争为何不能得到许多大陆民众的理解——不是不能理解,而是不能同情!因为汉字族(包括香港人、台湾人、越南人、朝鲜人、日本人)对于汉字族的仇恨,往往超过了亚洲人对于欧洲人的仇恨,所以才会受制于人。虽然这种分化瓦解的相当部分是由欧洲人带来的。从欧洲自己的历史看,正因为希腊人对于希腊人的仇恨超过了希腊人对罗马人和土耳其人的仇恨,所以希腊人才会先是亡国给罗马人,后是亡国给土耳其人。



【106、文学城是大外宣的急先锋】


《美政府秘密调查文学城?斯坦福再出专文得结论》(综合新闻 2020-09-30)报道:

继斯坦福大学依托美国顶级智库专家团队于2019年推出针对中国影响力渗透的《胡佛报告》及其2020年修订版之后,文学城再度被斯坦福大学的报告点名了。与胡佛报告不同,这一次来自斯坦福大学的这份研究报告是一份专门针对文学城的报告,其调查研究过程全程未告知我站。

这份针对文学城网站的专门报告由斯坦福大学网络安全政策研究所(Internet Observatory Cyber Policy Center)于9月24日公开发布,名为Chinese Expat News Site Resists CCP Influence(中文海外新闻站点抵制中共控制)。

此前斯坦福大学的《胡佛报告》初版曾引用未经证实的坊间谣传(rumor),指称文学城网站受中共资助,其新闻平台持“亲北京”、“大外宣”等特定政治立场。文学城在第一时间对这一莫须有指控作出回击[文学城CEO当面质疑胡佛报告:我们没拿过北京1分钱(视频)]。此后,时隔一年,斯坦福大学又推出了《胡佛报告》的修订版,对上述不实说法进行了大幅度修正。[“胡佛报告”大幅修改,文学城终得正名!]

而此次由斯坦福大学网络安全政策研究所推出的最新专门报告,正是针对前述坊间谣传展开调查研究,并对文学城网站是否持有特定的“亲北京”、“大外宣”政治立场进行了评估。

斯坦福大学网络安全政策研究所在未告知本站的情况下,对文学城为时超过一年的数万计新闻信息进行了秘密调查分析。采用了随机抽样、大数据分析、信息来源追踪分析、多个特定议(主)题聚焦、定量统计分析与个案分析解读等多方法、多手段、多维度的评估。

这份斯坦福大学的报告中,多处通过客观的数据与事实分析得出结论,文学城的新闻并不持有任何特定政治立场,也不随任何特定政治议程轨道起舞(do not appear slanted towards CCP-preferred narratives/do not show a clear sympathy with CCP talking points )。报告甚至明确提到,即使是引用来源为中国官方媒体的新闻信息与批评美国的报道,也并没有以“亲北京”为目的或倾向,而是出于提供多元信息和中性报道为目的,并不具有任何政治性导向(a majority of articles originate from Chinese state media, and some are critical of the United States. Most of the content in this category appears to be apolitical)。

最终,这份报告的结论是,文学城作为在美加两国华人社区最有影响力的中文平台,是中国政府扩张影响力的潜在关键关口。但到目前为止,文学城并未落入北京的议程设置轨道。[阅读斯坦福大学针对文学城最新专门研究报告 英文原文]

A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Chinese-language news sites among the Chinese community in the U.S. and Canada, Wenxuecity.com is potentially a crucial gateway for expanded Chinese government influence abroad. For now, it appears to have resisted the drift of overseas Chinese-language media outlets into Beijing’s orbit.

斯坦福大学的这份最新报告,站在美国国家安全的高度,以最严苛的标准对文学城的内容进行了研读。这既让我们更加珍视这个平台所拥有的影响力,也让我们自豪,我们的操守能够经受任何公正的评判与检验。

正如我们所反复强调的那样,文学城一直是一个独资经营的独立商业网站,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政府或政党的支助。无论是涉及中国还是美国的报道,我们既不会回避基于事实的赞扬与肯定,也决不会讳言对时弊的批评。除了我们的读者,文学城永远不会服务于任何党派,也不会服从于任何政治力量。

别有图谋与混淆视听的谣言不会就此自动消失。我们仍将负重前行。

我们仍将坚信言论自由与思想独立的价值,包容各方声音,鼓励文明与开放的讨论和言之有物的批评。在这里,它不仅仅是被仰望的理想教条,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土壤和继续存在的核心价值。

我们也坚信读者的智慧与判断。每一次访问文学城,每一个点击、留言都是对我们的工作最好的评判。

所以,我们会继续坚守下去。不论有怎样的压力,不论它来自何方。[阅读斯坦福大学针对文学城最新专门研究报告 英文原文]

谢选骏指出:二十年以前,2001年初,我第一个站出来,在文学城网站上质疑了洋人编辑出版的《天安门文件》是伪造的。这个论战过程使我警觉文学城网站是受到中国大陆方面的控制的。

网文《天安门文件》报道:

《天安门文件》(英语:The Tiananmen Papers)是一部由关于中国六四事件的政府内部档案编辑而成的英文书籍,档案由一位化名“张良(英语:Zhang Liang (author))”的人提供,美国林培瑞教授主译,美国黎安友教授负责编辑,柏克莱加大新闻学院院长夏伟教授写结语,于2001年1月由美国公共事务出版社(英语:PublicAffairs)出版[1]。

内容

本书按时间顺序列出1989年4月到6月间的150余个档案;每个档案的引言提供历史背景,连贯全书[2]。

争议

学术界观点

2001年1月6日,旅美的谢选骏教授率先质疑本书的真实性[3]。本书内容的争议主要来自两方面:真实性和来源选择的偏差。

本书引用的文件据称为中国共产党内部会议实录,要确定是否真实十分困难。例如汉学家罗德明(英语:Lowell Dittmer)写道,“虽然真实性是关键的问题,令人沮丧的是这种情况下难以解决。”[4]因为没有原始文本,只有电子文本,无法透过纸张、墨水鉴定真伪。研究文化大革命的专家宋永毅表示,中共保密制度没有人们想像的那么严格,一位中层官员就可能取得这些文件的某个版本,但要确定文件原文是什么并不容易[5]。陈仲礼(英语:Alfred L. Chan)教授在2004年《中国季刊》批评,本书部分是虚构的,部分是基于公开与半公开的来源。黎安友也在《中国季刊》同期撰文回应[6]。

黎安友虽然声称文件是真实的,他也承认选择性使用来源可能会带来问题。“本书的材料已经通过一系列的流程,这使得最终的产品离发生了什么事的原始材料有距离。”[7]林培瑞表示,这些瑕疵无损于本书的真实性;他认为,中共总书记江泽民在中共内部会议中表示本书是最严重的泄漏国家机密事件,这种强烈的负面反应正好证实了本书的真实性[8]。

其他观点

2001年1月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表声明指《天安门文件》乃失实之作[9]。2001年1月13日,方舟子提出五点理由质疑《天安门文件》是伪造的[10]。2001年4月15日,封从德说,《天安门文件》中单从“戴晴和十一位知识分子上广场斡旋”一段来看就有五大疑点,当事人的回忆整段在该书中重复,“语句一样、遗漏一样、删改一样、最严重的是连错误都一样”[11]。2004年7月,《开放杂志》主编金钟也质疑《天安门文件》的真实性[12]。2014年7月,封从德说,《天安门文件》把戴晴编造的关于他的假故事抄进去,“连错处都一模一样”,他因此认为《天安门文件》是赝品[13]。

2001年1月,民运人士王丹接受《东森新闻报》访问时说,《天安门文件》的真伪不是最重要的问题,重要的是文件流出所反映的问题。但2001年1月17日,作家曹长青驳斥,如果《天安门文件》是伪造的,它的“流出”不会“反映出任何问题”,只能在中国人的造假纪录上再加一个大丑闻;王丹这种逻辑就是“为了目的,可以不顾手段”,如果民运人士以这种思维来反中共,即使打垮了中共、掌握了权力,也只能是“共产党第二”,因为共产主义的思维模式没有变;只有帮助人们确信“这批文件资料是真实的”,《天安门文件》才可能“对中国的民主化起推动作用”[14]。

《天安门文件》一些细节错误,例如把徐勤先说成是徐海东的儿子,其真实性因而引起质疑;但亦有人撰文反驳[15],指当年很多东西都是“听说”。2001年1月13日,《天安门文件》中文版出版商明镜出版社总编辑何频在接受加拿大新城市电视台采访时透露,《天安门文件》有一些明显的细节错误(例如说徐勤先是徐海东之子),但其基本材料是真实的、没有重大的破绽[16]。

2014年8月17日,曹长青说,《天安门文件》中文版出来后就被识破是造假,“其内容只是中共媒体(驻各省记者站)所写的情况汇编等,根本不是什么‘中共中央文件’,而且最主要内容显然是作者杜撰的”[14]。

反应

中国政府反应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发表声明指《天安门文件》乃失实之作[9],禁止本书在中国出版[17]。黎安友因为此书被禁止入境中国[18]。

其他反应

方励之表示,本书着重于中共内部派系的权力斗争、而非八九民运所诉求的民主,他对此表示惋惜[19]。本书编者承认这一点,指出提供档案的“张良”希望借由此书引起对八九民运的重新评价,加速中国的民主改革[20]。

戴晴表示,张良身为政府公务员,以监守自盗出卖机密文件的手段“推进中国政治改革”,并不可取[21]。

《南华早报》驻北京主任贾斯柏·贝克(英语:Jasper Becker)的书评表示,本书对于六四事件几乎没有提供新材料,最令他失望的是本书没有解释这场大规模抗议是如何发生的[5]。

衍生作品

《中国“六四”真相》:是《天安门文件》的中文版,2001年4月15日由明镜出版社出版[22]。中文版保留了英文版删掉的内容,篇幅相当于英文版的三倍,等于是另一本书[23]。全书1069页除了24页的“人物小注”外[24],没有英文版的注解,也没有注明消息来源。

《“六四”真相名家谈》:搜集了《天安门文件》出版以后胡绩伟、严家祺、吴稼祥、吴国光、刘晓波、戴晴、陈小雅、罗孚、阮铭、金尧如、于浩成、苏绍智、凌锋、杨建利、陆趣、吴弘达、张伟国等亲历六四事件的当事人、有关专家学者和新闻工作者的评论意见,2001年5月由大纪元出版社出版[25]。

《谎言愚民唯我独尊 争权夺利血雨腥风》:是“红朝谎言录”全球有奖征文大赛[26]三等奖作品,投稿于2003年8月至9月间,作者化名“凹凸”。凹凸指作品第5、6部的六四专辑,部分内容摘自《中国“六四”真相》,其实绝大部分内容都是抄自中文版《中国“六四”真相》,偶尔作出一些细微的修改:例如把“部队保持了极大的克制,决没有向市民发过一枪;市民们认为部队不会动用真枪实弹,于是胆子越来越大”一段改为“军队不断开枪示警”,又例如把“宋汝棼的女婿”改为“宋汝尊的女婿”等等[27][28]。

参考文献

^ Liang Zhang. Andrew J. Nathan; Perry Link; Orville Schell, 编. The Tiananmen Papers. PublicAffairs. 2008-08-06. ISBN 9781586481223.(英文)

^ Richard Baum. Tiananmen: The Inside Story?. The China Journal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ul 2001, (46): 119–134.(英文)

^ 任诠. 〈十年磨一剑──纪念张良《中国六四真相》发表四周年(4)〉. 六四档案. 2005-05-09 [2014-11-30].

^ Lowell Dittmer. Review Article-The Tiananmen Papers, compiled by ZHANG LIANG, edited by ANDREW J. NATHAN and PERRY LINK, with an afterword by ORVILLE SCHELL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01). The China Quarterly. June 2001, (166): 476. doi:10.1017/S0009443901000249.(英文)

^ 5.0 5.1 Jasper Becker. ‘Comrade Jiang Zemin does indeed seem a proper choice’. 《伦敦书评(英语:London Review of Books)》. 2001-05-24, 23 (10).(英文)

^ Alfred L. Chan; Andrew J. Nathan. The Tiananmen Papers Revisited. The China Quarterl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r 2004, (177): 190–214.(英文)

^ Nathan, Andrew. The Tiananmen Papers: An Editor's Reflections. The China Quarterly. Sep 2001, (167): 725.(英文)

^ Willy Wo-Lap Lam. Tiananmen book sequel likely: editor. CNN. 2001-03-21.(英文)

^ 9.0 9.1 John Leicester. China calls Tiananmen Papers Fakes. ABC新闻. 2001-01-09.(英文)

^ 方舟子. 《伪“天安门文件”的闹剧可以休矣》. 新语丝电子文库. 2001年1月13日.

^ 封从德. 〈《天安门文件》五大疑点──对“十二学者上广场”的考察〉. 六四档案. 2001-04-15 [2014-11-30].

^ 金钟. 《张良和他的六四故事》. 《开放杂志》2004年7月号. 2004年7月.

^ 封从德. 《八九学运为何未能撤离广场?》. 《开放杂志》2014年7月号. 2014-07-12 [2014-11-29]. 外部链接存在于|publisher= (帮助)

^ 14.0 14.1 曹长青. 〈13年前批“王丹的想法很可怕”〉. 曹长青网站. 2001-01-17 [2016-08-28].

^ 参考《拒绝镇压命令的三十八军军长徐勤先是徐海东的儿子?》,作者化名桃大仙。

^ 迟延昆. 〈不要以假乱真--评《天安门文件》〉. 新语丝电子文库. 2001-01-21.

^ Andrew Scobell. Book Reviews. Parameters: US Army War College Quarterly. Autumn 2001, XXXI (3) [2014-11-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英文)

^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Andrew Nathan. Columbia University Journal of Politics & Society. 2010-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12-12).(英文)

^ Fang Lizhi. The Tiananmen Papers (review). Common Knowledge. Winter 2002, 8 (1): 210.(英文)

^ Orville Schell. Analyzing the Tiananmen Papers: An American Sinologist Explains Why he Believes the Documents are Real [《天安门文件》分析:美国汉学家解释他为何相信文件的真实性]. 《时代》杂志. 2001-01-15.(英文)

^ 〈戴晴看《天安门文件》-2〉. 美国之音. 2002-10-03.

^ 张良. 《中国“六四”真相》. 明镜出版社. 2001年. ISBN 978-962-8744-36-7.

^ 《中国“六四”真相》第27页

^ 《中国“六四”真相》第1041至1064页

^ 秦聆 (编). 《“六四”真相名家谈》. 台湾: 大纪元出版社. 2001年5月14日. ISBN 978-1-59068-001-8.

^ 由法轮功大纪元时报的编辑部及博大出版社联合举办。

^ 比较谎言愚民唯我独尊 争权夺利血雨腥风(六)内“血淋淋的木墀地”一段,再比较《中国“六四”真相》第920至924页。

^ 凹凸的作品被中文维基百科长期引用,最后中文维基百科的资料亦被编入《六四事件民间白皮书》内,可参考此白皮书的注解。

谢选骏指出:不仅2001年年初文学城已然成为大外宣的急先锋,后来发表我做平的《多维》《万维》《博讯》也逐一沦陷为大外宣的阵地。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我这样的自由人“连累”了它们。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我在上面发表了数千万字的写作,他们也无法向中共卖身投靠,卖出惊人的价钱了。



【107、新闻是历史的续篇】


网文《追忆民国报界往事:说人话不说鬼话》(2013年1月11日)报道:

一百多年前,梁启超发表了《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认为“觇国之强弱,则于其通塞而已”,而“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报刊是国之耳目喉舌,若无耳目喉舌便是“废疾”,“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他看到了现代报刊对民间社会的重要性。在近代中国,出现了不少敢于说真话的报纸与报人,邵飘萍、林白水等多位报人甚至为之殒命。从大清朝到民国,伴随着报纸的大量崛起的是审查制度的到来。在民国时期,知识界的共识是,报纸与报馆乃天下公器,属于公共领域的资源,民国著名报人张季鸾办报即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

一、民国严控报纸出版流程

报律旋生旋灭 孙中山不主张制裁报馆

民国初年“暂行报律”旋生旋灭,显示了报界的力量。而孙中山也不主张钳制舆论,制裁报馆。政府相信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纠错能力,开放言论只会使虚假信息无处藏身,封锁信息,只能让民众选择相信流言蜚语。

民国报律主要是惩戒造谣生事、报道失实和侮辱他人

民国成立以后,南京临时政府废除了《大清报律》。1912年3月2日,旋又颁布了《民国暂行报律》。《民国暂行报律》表明,新生的共和政体对报业发展非常重视,但是其中对报界的约束也是十分明显的。报业管理隶属内务部,约法规定:新闻杂志已出版及今后出版者,其发行及编辑人姓名须向本部呈明注册,或就近地方高级官厅呈明,咨部注册,否则不准发行。流言煽惑,关于共和国体有破坏弊害者,除停止出版外,其发行人、编辑人并坐以应得之罪。调查失实,污秽个人名誉者,被污秽人得要求其更正,要求更正而不履行时,经被污秽人提起诉讼时,得酌量科罚。

民国报律对于报业的约束,除注册外,主要是惩戒造谣生事,报道失实,侮辱他人。对象首先是政府,二是公民个人。破坏共和,坐以应得之罪。污秽他人名誉,经诉讼课以惩罚。即使现在看来,这些规定,也并不过分。

临时政府没有想到,报律一旦公布,立刻遭到报界强烈反对。报界反对理由有二,一是罪与非罪违法与非法的表达含混不清,给执法部门滥用权力留下了空间。二是关于立法主体资格。政府某一个部门制定颁布法律,属于越权。上海的《申报》、《时报》、《时事新报》、《神州日报》、《大共和报》、《民报》等联名致电孙中山,一致抵制暂行报律。电文认为,政府未立,国会未开,内务部越权拟定报律,有超越权限的冲动,报律指责的破坏共和,实际上是抵制报业监督。

报律因违宪被撤销 孙中山不主张制裁报馆

孙中山得到消息以后,立刻下令撤消了报律。他指出:“民国一切法律,皆当由参议院议决宣布,乃为有效。该部所布暂行报律,既未经参议院议决,自无法律之效力,不得以暂行二字,谓可从权办理。”中山先生认为,审查这三章条文,有的属出版法所记载,有的属于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如果特别制定一个报章法规,反而破坏了立法的统一完整。“民国以后应否设置报律,及如何订立之处,当俟国民会议议决。”

民国初年“暂行报律”的旋生旋灭,显示了报界的力量,这是报业同仁团结抗争的结果。权力如果没有明确限制,一旦有可能越界,它天然倾向于越界。报界同仁首先对权力高度警惕,这是那个时代非常可贵的前瞻眼光。从洋务运动开始到民国成立,中国近代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转型之路。上海、广州、北京开始成为全国新闻中心,各大商埠信息流动畅通,报业发达。当时的报业人员已经确立了牢固的新闻自由思想。从电报到报纸,中国的近代新闻传播是从欧美学过来的,但新闻自由的观念没有边界,反对新闻管制,这是近代民主国家的一致共识。

孙中山的态度,是取消民国暂行报律的关键。须知在民国初年,内务部制定这样的“约法三章”也不是没有任何根据的。纤笔一支,十万毛瑟精兵。辛亥革命中,报业制造舆论,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但当时的报纸也是谣言满天飞。好多报业人员不太重视新闻真实和街谈巷议的严格区别,新闻传播中时常有夸大渲染的不实之词。如何制止谣言传播?孙中山不主张钳制舆论,制裁报馆。政府相信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纠错能力,开放言论只会使虚假信息无处藏身,封锁信息,只能让民众选择相信流言蜚语。即令报纸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孙中山毅然决然保护新闻自由,不做那种立法施禁的荒唐事。

二、民国报纸抵抗出版审查

预惩制代替了追惩制

从1932年起,国民党当局将出版后审查制度改为出版前检查制度。国民党先后通过和颁布了《检查新闻办法大纲》、《新闻检查标准》、《重要都市新闻检查办法》、《各省市新闻检查所新闻检查规程》、《各省市新闻检查所新闻检查违检惩罚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有关文件。

条文越来越细 实施走向严厉

国民党的新闻统制思想、政策和法规也开始形成并不断发展。1928年,国民党提出了“以党治报”的方针,要求国统区所有的新闻事业,包括非国民党的新闻事业,都必须接受国民党的思想指导和行政管理将国民党的新闻事业和非国民党的新闻事业统筹规划、统一管制,来实行所谓的“科学的新闻统制”。

由此,国民党召开第四届中央执行委员会全体会议,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明确规定中央宣传委员会在新闻界的任务是“集中经费于少数报纸,培养有力量之言论中心”,“对全国新闻界作有效之统制”,旨在“彻底完成新闻一元主义之任务”。

根据国民党的新闻统制思想,南京国民政府制定与颁行了一大批实行新闻管制的法律、法令,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有关新闻检查的法律、法令,其条文越来越细,其实施一步一步走向严厉。

国民政府实行事先审查 以预惩制代替追惩制

上个世纪40年代后,有关新闻出版检查的法律、法令的发布机构也不再是国民党系统的机构,而是国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

1934年国民政府对报刊实行“事先审查”,以“预惩制”代替“追惩制”。同年4月,中国国民党中央宣传委员会图书杂志审查委员会成立,6月颁布《图书杂志审查办法》,规定一切图书杂志须于付印前将稿本送审,检查官在审查中随意删改,蛮横严苛。

鲁迅先生一生用过一百多个笔名,即是民国时期审查制度的一种反映。1945年7月,进步知识界为了抵抗国民党的不良行径,发起了“不再送检”的运动。9月1日记者节,重庆《新华日报》发表社评《为笔的解放而斗争》,反映国统区新闻文化界的意愿与呼声,抨击国民党当局实施的原稿审查制度。(来源:长沙党建官方网站,《反对国民党新闻专制的“拒检运动”》,原载《文史精华》杂志,2004年第3期。)

三、民国报人只说人话不说鬼话

民国报纸乃天下公器 不以言论作交易

民国时期的一批记者、报人,不畏强权,不惜用生命和良心坚守社会正义:《京报》社长邵飘萍,宁死也不收张作霖的30万“封口费”;以“新闻记者应该说人话,不说鬼话”为信条的林白水,慷慨被杀也不为军阀唱赞歌;秉承“人有人格,报有报格,国有国格”的《申报》总经理史量才,还有著名报人张季鸾……

《京报》邵飘萍:铁肩担道义 辣手著文章

邵飘萍是《京报》创始人,他在《京报》上讽刺张作霖“一世之枭亲离众叛”、张学良“忠孝两难”,且退回张作霖的30万元“封口费”,自言“张作霖出30万元买我,这种钱我不要,枪毙我也不要!”

在中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之一《实际应用新闻学》中,邵飘萍主张记者“其脑筋无时休息,其耳目随处警备,网罗世间一切事物而待其变”。 著名报人张季鸾评价:“飘萍每遇内政外交之大事,感觉最早,而采访必工。北京大官本恶见新闻记者,飘萍独能使之不得不见,见且不得不谈,旁敲侧击,数语已得要领。其有干时忌者,或婉曲披露,或直言攻讦,官僚无如之何也。”

1916年,上海《申报》社长史量才聘请邵飘萍为驻京特派记者,使他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享有“特派”称号的记者。两年后,他自创《京报》,在创刊词《本报因何而出世乎》中,明确提出了这样的办报宗旨:“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是即本报之所作为也。”

政府如何听命于民意?当年,邵飘萍曾奋力突破新闻的一个禁区,将内阁会议内容公布于众。官方欲加阻止,但在邵飘萍的力争下,阁议秘密终于公开,成为他所创办的中国第一家通讯社———“北京新闻编译社”每周二、四、六的固定消息。 为勉励同人,邵飘萍取明朝因反对奸臣严嵩而被杀的杨椒山的诗句“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大书“铁肩辣手”四字,悬于京报报社墙上。

《社会日报》林白水:说人话,不说鬼话

在邵飘萍被枪杀不久,天桥刑场又多了一个媒体人的冤魂,他就是林白水。林白水是中国报业的先驱,先后创办《杭州白话报》、《中国白话报》、《公言报》、《新社会日报》、《平和日报》。林白水可以说是中国报业史上最早一批“特稿记者”,他在《中国白话报》创刊号中“新闻”专栏发表的《张之洞共俄国钦差说话》一稿,被学者认为是白话新闻报道中真正的特稿。

与邵飘萍一样,林白水也是著名的“揭黑记者”,他的名言是:“新闻记者应该说人话,不说鬼话;应该说真话,不说假话!”。《公言报》期间,段祺瑞政府政客贿赂众议员拉选票、在津浦租车案中舞弊等丑事,接连被林白水曝光;《新社会报》期间,曝光曹锟贿选总统、议员受贿,结果报馆被封,林白水被软囚三个月……如此敢言的媒体人,自然会遭到强权者的忌恨和仇视。

……

1926年8月5日,林白水在《社会日报》上发表时评,讥讽“狗肉将军”张宗昌的幕僚、“智囊”潘复为“贤囊”,次日凌晨林白水即被张宗昌下令逮捕,旋即押到天桥刑场枪杀。(来源:人民网,《民国报人的喋血遭遇与天下情怀》,《文史参考》2010年12期。)

《大公报》张季鸾:报纸不私用 不以言论作交易

张季鸾是《大公报》创办者之一、首任总编辑,民国时期最具声望的报人。他在遗嘱中称:“余生平以办报为唯一之职业。自辛亥以还,无时不以善尽新闻记者天职自勉,期于国族有所贡献……”张季鸾灵柩后公葬于西安,碑铭中对他的定位也许是遵循他遗嘱之意,异常简略,并未“呼应”他身后的极尽哀荣,仅曰:“中华民国故报人榆林张季鸾先生”。这块墓碑已在“文革”中被砸成了碎块。

这个报人,1913年初创办北京《民立报》,该报消息灵通、言论犀利,备受各方瞩目。6月,因披露袁世凯“善后大借款”内幕,震动全国,当晚他就被投入监狱。1918年担任《中华新报》总编辑期间,因披露政府以胶济铁路为抵押向日本秘密借款的消息,激怒了段祺瑞,再次被捕。1925年被担任河南军务督办的同乡友人胡景翼推荐为陇海路会办——一个出了名的“肥缺”,可他到任不足一月就挂冠而去,说什么“不干这个劳什子,还是当我的穷记者去”。

最后,这个报人和吴鼎昌、胡政之一道,以新记公司的名义买下已停刊的《大公报》,于1926年9月1日重新出版,从而开启了民国新闻史上的一段传奇。在当日的“续刊号”上,张季鸾以“记者”为笔名撰写社评《本社同人旨趣》,提出著名的“四不”办报方针:“第一不党……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第二不卖……不以言论作交易。换言之,不受一切带有政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政治方面之入股投资是也。是以吾人之言论,或不免囿于知识及感情,而断不为金钱所左右。”

“第三不私……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务外,并无私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 “第四不盲……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吾人诚不明,而不愿自陷于盲。”于右任曾为这位“民国故报人”下过一极精当的评语:“恬淡文人,穷光记者,呕出肝胆”。

网民哀嚎:

不具名 2013年1月11日 5:08

支持一下。别怕那些粗话骂人的,他们之所以骂你是因为你的帖子击中要害,所以才恼羞成怒使用low class的招牌本领破口大骂。你懂的,有理走遍天下,删帖或者爆粗口进行人身攻击都是些什么人。

有句俗话说:“新闻就是历史的初稿”:

新闻工作者和文字工作者一样,以超然独立为贵。回归前夕,不少论者常常杯弓蛇影,担心香港的传播媒体和文人作家顺应形势,自律自审。我不这样悲观。深切明白媒体功能和操守的新闻工作者和文字工作者,既不会因为政治制度的改变而放弃持平的原则,一味偏颇,一味描黑;也不会苟且偷安,埋没良知,在当权者还没有开价之前自己先减价。

传媒工作和著书立说必定是寂寞而孤独的工作,容不得贩夫走卒甚至皇帝总统越俎代庖。《世说新语》里说:东晋元帝生子,大赐群臣。殷羡谢道:“皇子降生,普天同庆。臣无功勋也受奖,於心有愧。”元帝笑道:“此事岂可使卿有功勋乎?”元帝当然不肯戴绿头巾让殷羡代劳立功。道理原是这么简单。

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几个月前我写《新闻是历史的初稿》,觉得题目甚好,不妨用为这本《英华沉浮录》第六卷的书名。

(董桥,一九九七年六月十六日)

谢选骏指出:时钟到了二十一世纪,,事实证明,上面援引的董桥言论,其乐观是一厢情愿的,因此终于落空了。“回归前夕,不少论者常常杯弓蛇影,担心香港的传播媒体和文人作家顺应形势,自律自审。”这样让董桥们不以为然的悲观,终于成为香港的现实。“传播媒体和文人作家顺应形势,自律自审。”——这不仅成为香港的现实,而且成为台湾和欧美多数华文媒体的现实。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新闻是历史的续篇”——新闻记者和受众一样,无法超越自己的社会历史去撰写报道。在这种意义上,所有的新闻都是“假新闻”。



【108、演艺圈就是色情圈、卖淫圈】


《日本地下色情 魔爪伸向学生 援交价目表曝光》(2019-12-08 16:24:20  地球知识局)报道:

日本是一个让人怪不好意思的国家。

一方面,这个国家保守而重视礼节,三件套“点头哈腰加道谢”,从孩子到老人都待人礼貌有加,让人怪不好意思的;另一方面,这个国家庞大合法的成人产业也成了无数青少年新世界的启蒙者,同样让人怪不好意思的。实在是太打扰了!

但就是在这样一个保守且开放的成人国家,同样有黑暗的违法色情交易游离在合法框架之外,又因法律漏洞长期被明目张胆地忽略。邪恶不会怜悯无辜——和很多国家性剥削受害者一样,在日本,最容易成为目标的也是年轻女子。

据日本《时报》指出,不法分子屡试不爽的手法,就是利用年轻女学生想进入光鲜亮丽的模特、演艺行业的愿望,将她们带进色情产业的汪洋大海。这些年轻靓丽的女孩子或许正走在东京繁华的街道,突然被衣着时髦的“商务大叔”搭讪。后者拿出金光闪闪的名片,自称是知名模特公司的业余星探或高层经理,精准抓住面前女子对模特行业的好奇和心动瞬间,对她们的外形和发展前景吹一番彩虹屁,诚邀对方迈开成为知名模特的第一步。多么老套又没技术含量的骗术,十年前连国内的纸媒都在报道了,就算你没看过报纸,很多怪不好意思的电影也是这么演的。但日本的年轻女孩还是像割不完的韭菜一样,一茬一茬地上当。

演艺行业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即将步入研究生阶段的艾罗玛(化名)就是这么被坑的。她回忆起那天在大街上因星探天花乱坠的言辞而蠢蠢欲动的时刻,想起当时的星探肯定觉得自己特蠢——三言两语,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就上钩了。

接下来的故事想必大家耳熟能详:在半哄半骗半胁迫中,艾罗玛签订了一份令人费解的合同,接着在约定日期被送往远离家乡的“模特培训地点”。在那里她先是被强奸,继而被迫参与色情视频拍摄。

拒绝?孤身一人反抗无效。报警?也不太可能,她的行踪受到密切监视,即便成功证据也不足:因为公司明面上还是模特公司,时不时也会拍摄正规的模特照片用来打掩护,并且依旧会付给女生工资,刺激的生意做得要多隐蔽有多隐蔽。

相比之下,另一些女子可能更惨——她们从别国被骗到日本的性行业中。也许你想不到,日本自1980年代以来一直是性贩运的火热目的地,来自东南亚,南亚,南美及非洲的女子儿童,甚至男子,对中介口中的“日本能找到好工作”深信不疑,来到日本后却被黑中介引入色情交易中。

不过近年来,在人权组织和美国国务院的《人口贩运(TIP)报告》评级产生的压力下(2017年,日本被评为二级,意味着尚未完全付出努力打击人口贩运),日本政府已经开始对该问题采取行动,被查明的受害者人数有所减少,从2005年的117名,降至2018年的27人:其中多数是日本人,5人是菲律宾人,4人来自泰国,还包括一名男性受害者和5名儿童。

据受害者透露,自己被侵犯期间拍摄的视频会被拿到网上叫卖,而这些东西一旦出现在网上,就没有消失的可能了,视频主角面临人生被毁的后果。“每次我删掉它们,它们又在另一个地方出现了,最后我放弃了”,因照片流到网上陷入抑郁的木由子曾尝试过自杀,“因为这种事我没法上学,也找不到工作,亲戚嫌丢人,很多都跟我家断绝了关系。”

据估计,该国的成人娱乐业每年制作约2万个视频,通过销售和订阅费每年可赚取约4200亿日元(约合274亿元)的收入。但据东京人权组织称,这个行业监管不力,目前尚无专门的法律来保护不知情被拖下水的人免受侵害。去影像店租或者买成人视频和去7-11买个饭团差不多。

各取所需才是老江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入歧途固然值得同情,但清楚自己所作所为,却依然陷入色情行业的那群“狠人”,或许更值得同情。

在天色尚未完全变暗时,东京著名成人活动场所歌舞伎町常常可见身穿学生制服的女生,挎着戴着墨镜的各年龄段男子,一起走进路边一家酒吧或按摩室。这些地方有个专门的名字,叫“joshi kosei”日文写作“女子高生”——不言自明,这是女高中生为客人服务的场所。

“女子高生”陪聊店新用户首次消费3000日元——来这里享受服务一般都需要提前预约,通常是穿着校服的女孩子们在咖啡馆与客户面对面聊天,谈好“每小时5400日元”(约合350元)的活动价格之后,确定好相约的场所再相见。

日本男性对高中女生的迷恋(萝莉控ロリコン)助长了此类服务的发展,而心智有待健全、正处叛逆期的中学女生可能仅凭着强烈的好奇心就加入进来。当然更多的女生想要的是独立于父母、自己赚够零花钱。

“萝莉控”常指对“指年纪小或身材娇小可爱的女孩”有着喜好和保护欲,抱有憧憬的人——至于有没有想要在现实中和萝莉有生理或者亲密关系,因人而异。在日本的漫画和游戏萝莉形象比比皆是的大环境下,日本的萝莉控人数非常庞大。

通过网络广告自愿参与进来的一位年轻日本女生说道:“开始时我只是觉得零花钱不够花,也想给无聊的生活找点乐子,毕竟也不难,只要陪那些男人散步就行了。”她说的散步是日本少女援交圈中流行的一种方式,称JK sanpo(JK漫步),因为行为局限在陪伴对方散步,比较保守而受欢迎,时薪为每小时5000至7000日元(约合325元至455元)。

一个大概的价目单——最贵的东京步道,也就大概770元人民币。这些年少的女生,并没有看到隐藏在散步背后的风险,或许有人看到了,但仍然做了错误的选择。但很快她就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这些老男人会要求进一步动作,带到酒店,偷拍裙底,强迫要求性行为。而她,以及很多和她一样的女生,自然是答应了的,因为给的钱足够诱人:每小时可达15000日元(约合965元)。

可惜,对于女儿的这种行为,做家长的甚至毫无察觉。在她一步一步真正陷入“卖淫”行为后,警察采用卧底手法逮捕拘留了她,孩子的母亲来到警察局,在得知自己孩子的所作所为后感到非常震惊:“我们整天上班,哪里知道孩子正在通过互联网做什么?”

孩子可能在互联网上收到了此类信息,好奇,不知风险或者想要赚点钱等导致他们误入歧途——这些母亲忙于工作,疏忽了对孩子生活和心理的关注。然而还有一些母亲,在生活重担下,主动参与到色情行业中。

日本中年妇女是色情行业的新兴群体,不再年轻,但同样悲哀。47岁的单身母亲远藤香澄(化名)就是其中之一。白天工作的工资不足以维持家庭的生计,她便在周末秘密前往东京市中心池袋区红灯区,从事色情活动,以赚取额外的钱供正在上大学的女儿读书。“我不知道,如果女儿知道她学费的来源,她还愿意上学,愿意叫我母亲吗?”可是这似乎也是不得已的方法了,毕竟日本社会对单身母亲很残酷。

根据2018年日本厚生省的数据,日本人的年均收入是458万日元(约合29.9万元),而就单亲家庭来说,单亲父亲家庭平均收入是420万日元(约合27.3万元),而单亲母子家庭仅仅为243万日元(约合15.8万元)。她们真的不是为了追求什么物欲,纯粹是为了活下去而已。

色情与法律——虽然色情交易泛滥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这些现象并没有随着被曝光出现减弱的趋势,很多“知名模特公司”运转良好,红灯区的灯一到傍晚依旧亮得暧昧。被称作“不眠之街”的歌舞伎町区,合法与非法活动混集一体,在夜晚行使着它的使命。其实并不是日本没有立法打击,相反,日本在1956年5月24日就通过了《反卖淫法》,规定“任何人都不得卖淫或成为卖淫的顾客”,法案于1958年4月生效。不过这法案比较宽松,认为“性产业”不等同于卖淫,并界定只有当“男性的生殖器通过女方阴道进入时”才构成性行为,以此来换取报酬的行为才是卖淫。

在日本随处可见的LOVE HOTEL,常采用无窗和多个出入口等“人文关怀设计”——所以采取日本的擦边性产业红得理直气壮:客人可以光明正大地去洗泡泡浴,感受异性工作者在你全身涂满沐浴露,顺便捏一捏按一按的快乐(ソープランド);也可以拨打家门口邮箱中传单上的保健电话,把女子叫到家中保健一下(デリバリーヘルス);也可以去粉红沙龙(ピンクサロン)找一个“善口技者”;如果还想再平淡些,就去女生的闺房在她腿上躺一会,说说体己话……

提供泡泡浴服务的“私人房间”。女孩子在水汽氤氲的粉色调衬托下更娇嫩可人。日本在这个产业上真的是行家。吉原的泡泡浴一条街。这种盛况也就在日本能看到了。这些行为都收费,但是都不算非法,而且就算你帮他们拉客也是可以的。但是当未成年人牵涉进来性质就变了。

在日本,业界用“Enjo kōsai”(有偿约会,即“援交”)形容有女学生参与的色情活动,其中发展出了“JK漫步”等多种擦边活动方式,不涉及肉体交合,所以大多能够逃脱法律的惩罚。前文提到的女生也是因为被发现与男子有身体交易才被逮捕。但由于这种行为会对未成年人造成伤害,在日媒报道中也是饱受批判的对象。

不过由于日本大和民族特殊的耻感心理,日本社会中存在一种观点,认为未成年女子自己愿意卖身体色相还钱,本身就是罪过,并不值得同情,只要不是被强奸,立法和执法时就很容易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对于强奸,日本法律定义,任何人使用暴力胁迫13岁以上的女性与其发生关系,属于强奸,应处以至少三年监禁;与未满13岁的女性发生性行为则无论女性是否同意,都可以定罪。这一点和世界上大多数正常国家都没什么区别。但在实际执行中,即便针对强奸行为,日本法院的脑回路也使人称奇:2018年3月,针对一名父亲强奸了自己十九岁的女儿的案件,审理过程中法院却以女儿没有进行“充足抵抗”为由,将父亲无罪释放,招致日本民众一片抗议。

警局也会做一些防范宣传,防止未成年女性被诱拐,误入歧途。不仅如此,似乎只要牵涉到性相关案件的审理,日本会变得比较宽容——一家法院甚至裁定,只要婚外情是出于商业目的而产生,那就是可以的。

根据《日本时报》的报道,东京地方法院2014年曾受理一案件,一名男子与某夜总会女主人长期保持性关系,男子的妻子向法院起诉,并向该女主人寻求赔偿。但根据法官说法,女主人与顾客同睡,只是为了保持他能持续光顾该夜总会,这是一种商务往来,行为更像是卖淫而非外遇,它“根本不会损害夫妻关系”。因此,法院驳回了妻子因情绪困扰而提出的400万日元(约合26万元)索赔。倒霉的妻子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深刻地体会到了什么叫生活若要过得去,头上就要带点绿。

谢选骏指出:大量事实可以证明,演艺圈其实就是色情圈、卖淫圈——所谓星探,其实就是人口贩子;所谓潜规则,其实才是金科玉律。既然如此,为何还有这么多的“受害人”呢?因为人的原罪!原罪的起源,可能比通常认为的还要早——否则,夏娃怎么可能受到毒蛇的诱惑,以致陷入万劫不复的“失乐园”的呢?



【109、阳光卫视是泄密还是传谣或者只是一个霉体】


《突发:王岐山建议召开政治局紧急会议拿下习?》(2020-03-21 youtube)报道:

社交媒体报道,香港阳光卫视董事长陈平转发了关于紧急召开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建议,据传这个建议是由王岐山发出的,而且,政治局扩大会议主要讨论的主题就是习近平的去留问题。据传,包括许多中共元老和现任高层对习近平不满,因此要紧急召开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是否将习近平赶下台。

关于立即召开紧急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建议全文:

鉴于当前新冠疫情、国内经济与国际关系的严峻局面,强烈呼吁紧急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习近平的问题。政治局扩大会议有关由现任政治局委员及常委、历届健在的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以上、现任及历任最高法院院长、现任及历任最高检察院检察长、现任及历任人大委员长、副委员长、现任及历任政协主席与副主席参加。会议讨论习近平自执政以来的功过评价,是否适合继续担任国家主席、共产党总书记及军委主席的职务的议题。鉴于习近平本人是会议讨论的当事人,不宜再担任会议的任何职务。建议由李克强、汪洋、王歧山三人组成政治局扩大会议领导小组,负责会议的各项工作。

紧急政治局扩大会议,应讨论习近平执政以来的外交路线与外交政策,是否应该明确回到邓小平同志主张的韬光养晦路线。讨论习近平执政以来,中国的国际关系与国际环境是好转了,还是恶化了?在国际上四面树敌、恶化对美关系对中国的发展是有利,还是不利?不顾国内实际情况,对非洲等落后国家大撒币对中国自身的发展与国际关系是不是正确?

在经济问题上,应该讨论“国进民退”,还是“民进国退”?经济路线是否应该回到朱镕基总理制定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缩减不具效率的国有企业?是应该坚持市场导向,还是计划导向?国家对与经济的介入程度到底应该遵循什么界限与原则?国企应该不应该与民企争利?金融的监管是不是应该透明?

在政治上,明确党大还是法大?明确执政党能否超越宪法?宪法规定的各种权利是不是应该落实执行?为了短期的稳定是否可以牺牲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否实现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是否允许民间办媒体?法治如何实行?司法是否应该独立?公民是否能够批评政府?媒体与舆论监督有没有必要?党政是否应该分开?私人财产是不是应该得到保护?官员财产是否应该公开?地方官员是否应该由当地人民决定、对当地人民负责?地方是否应该实行一定程度的自治?政府也没有财产权?

在对台湾关系,到底是统一重要还是和平重要?是国家的形式重要,还是国民的福祉重要?在对香港问题上,是香港的繁荣重要,还是中央的权威重要?是否应该允许香港实行完全的地方选举?

对习近平执政以来工作的评价,其重要性不亚于打倒四人帮。对习近平执政路线的评价,其意义应该高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定位。

《大变局?红二代呼吁政治局扩大会紧急议习近平问题》(综合新闻 2020/03/22)报道:

目前中国各种矛盾丛生,中共也面临着建政以来的最大危机,舆论普遍质疑习近平的领导能力。突然,一封标明由阳光卫视集团主席陈平微信转发的公开信在网络流传,而陈平传为红二代人物。公开信呼吁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习近平去留问题。这篇公开信突然在海内外爆出,其背后力量也引人关注。时评人士认为,这至少反映出一定的民意,民心思变,期待中国走变革之路。

据法广3月22日报导,一封呼吁“紧急召开中共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公开信在网络热传,这封标明由阳光卫视集团主席陈平微信转发的公开信说,鉴于面临公共卫生危机、中国经济与国际关系形势严峻,要求召开中共政治局紧急扩大会议,“讨论习近平是否适合继续担任国家主席、共产党总书记及军委主席的职务的议题”。

公开信中,列举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的议题包括面对国际上四面树敌的局面,是否应该明确回到邓小平主张的韬光养晦路线;政治上是否明确党大还是法大,执政党能否超越宪法?在经济方面,究竟应该“国进民退”,还是“民进国退”?为了维稳是否可以牺牲公民基本权利;是否允许民间办媒体?司法是否应该独立,公民是否能够批评政府,舆论监督有无必要,党政是否应该分开,官员财产是否应该公开?在对台关系上,到底是统一重要还是和平重要?在香港问题上,香港的繁荣重要,还是中央的权威重要,是否允许香港实行完全的地方选举?信中还指出,恶化对美关系对中国的发展是有利,还是不利?不顾国内实际情况,对非洲等落后国家大撒币对中国自身的发展与国际关系是不是正确?信中称:由于要“讨论习近平”的问题。建议由李克强、汪洋、王岐山三人组成政治局扩大会议领导小组,负责会议的各项工作。又称这一会议的重要性不亚于打到四人帮,对习近平执政路线的评价,其意义应高高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定位。

有观点认为,这封公开信一定程度上呼应了署名任志强的批评中共领导人“剥光衣服也要坚持当皇帝的小丑”那篇文章。

任志强本身也是红二代,并被认为是现任中共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关系密切,在前述文章流传之后,下落不明,据传已被“留置”。网传任志强被抓,是习近平亲自下令。

公开资料显示,陈平,1955年1月23日出生,华人企业家、学者、独立媒体经营者、泰德时代投资、泰德阳光集团和阳光传媒集团董事长,定居香港。网上有称陈平也是红二代,其父为共军高级干部。陈平曾陪同习仲勋考察深圳特区,认识习近平超过40年,等等。

也有网友指陈平为中共党内自由派,1984年,陈平与王岐山一起组织“莫干山会议”。但有关其红二代身份和相关背景无法获得官方印证。

阳光卫视董事长陈平在国内微信群发表文章,呼吁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习近平去留问题。目前这篇文章在海内外持续发酵,山雨欲来风满楼。

法广报导认为,这封公开信并未署名,从审查极严的微信发出也令人感到惊讶。但有人指出,定居香港的陈平应该是海外手机号注册的微信,所以海外的人能看到,中国境内用户可能看不到。

此前,除了一封署名大陆企业家任志强的文章直指中共领导人隐瞒公卫事件真相而酿成灾难,还有清华大学教授许章润2月初发文称“愤怒的人民不再恐惧中共倒计时开始”,抨击中共专制极权。许章润目前处于软禁状态。另外,知名民主活动和法律人士许志永,早前也在网上发就当局在公卫事件上治理上指挥失当,部署混乱,制造大量人间惨剧。公开信中直接呼吁习近平“让位”。目前许志永已被抓捕。

对于这封据传来自红二代陈平的公开信突然爆出,推特帐号“冷山时评”表示,难道阳光卫视的后台已经抓住了枪杆子?武力逼宫?也有网友回复说:阳光卫视跟吴征和杨澜夫妇有关。更有网友说:不希望中共政府只换个码夹。70多年了码夹颜色换来换去,式样一点儿没变,中国百姓已经受够了苦难。……苦难已经波及到了全世界,中共还急着到处找背锅侠,打嘴仗?希望中共这次下台,谢罪所有的地球人。

当然也有网友表示不抱希望:不幸,看出了问题,开错了药方!这完完全全是一个党内斗争失败者要维护党的利益的呐喊,绝非是人民的呼声。这种呐喊多么不合时宜!历史已到推翻,抛弃共党的时刻。

《“倒习”网文热传 当事人现身回应》(2020-03-22 VOA)报道:

一份据说是中国体制内人士提出的匿名建议书周末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建议书要求中共高层召开紧急扩大会议讨论最高领导人功过和去留问题。转发该建议书的阳光卫视创办人陈平表示,不知何人首发此文,但言论和新闻不自由,必然导致谣言漫天飞。有评论认为,这份建议书反映了许多体制内改革派人士的想法,中共应该回归7年前制定的改革开放路线。这份建议书是新冠肺炎从武汉爆发以来出现的一系列严厉批评中共总书记习近平的公开言论中的最新文件。

正当一场呼吸道传染病散播到中国境外席卷全球之时,继北京红二代成员、据信与王岐山关系密切的房地产大亨任志强发文不点名批评中共领导人之后,中文社交媒体周末又广泛流传一篇直接指向习近平领导地位的匿名网文。这篇 “关于立即召开紧急政治局扩大会议的建议”称,鉴于当前新冠疫情、国内经济与国际关系的严峻局面,强烈呼吁紧急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讨论习近平的问题。

此前,任志强与外界已经失联多日,据传他遭到北京当局拘禁。中共党员任志强曾因公开批评媒体姓党而遭到党内处分。

网文建议政治老人参与评价——上述网传匿名文章建议,政治局扩大会议有关由现任政治局委员及常委、历届健在的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以上、现任及历任最高法院院长、现任及历任最高检察院检察长、现任及历任人大委员长、副委员长、现任及历任政协主席与副主席参加。会议讨论习近平自执政以来的功过评价,是否适合继续担任国家主席、共产党总书记及军委主席的职务的议题。文章指出,鉴于习近平本人是会议讨论的当事人,不宜再担任会议的任何职务。建议由李克强、汪洋、王歧山三人组成政治局扩大会议领导小组,负责会议的各项工作。讨论议题包括:习近平执政以来的外交路线与外交政策,是否应该明确回到邓小平主张的韬光养晦路线;中国的国际关系与国际环境是好转了,还是恶化了;在国际上四面树敌、恶化对美关系对中国的发展是有利,还是不利;不顾国内实际情况,对非洲等落后国家大撒币对中国自身的发展与国际关系是不是正确?

文章建议讨论的经济议题包括:“国进民退”,还是“民进国退”?经济路线是否应该回到朱镕基总理制定的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缩减不具效率的国有企业?是应该坚持市场导向,还是计划导向?国家对与经济的介入程度到底应该遵循什么界限与原则?国企应该不应该与民企争利?金融的监管是不是应该透明?这份建议书还提出,“在政治上,明确党大还是法大?明确执政党能否超越宪法?宪法规定的各种权利是不是应该落实执行?为了短期的稳定是否可以牺牲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否实现新闻自由与言论自由?是否允许民间办媒体?法治如何实行?司法是否应该独立?公民是否能够批评政府?媒体与舆论监督有没有必要?党政是否应该分开?私人财产是不是应该得到保护?官员财产是否应该公开?地方官员是否应该由当地人民决定、对当地人民负责?地方是否应该实行一定程度的自治?政府也没有财产权?”

在中共的台湾和香港政策方面,这份匿名网文建议,“在对台湾关系,到底是统一重要还是和平重要?是国家的形式重要,还是国民的福祉重要?在对香港问题上,是香港的繁荣重要,还是中央的权威重要?是否应该允许香港实行完全的地方选举?”文章最后表示,“对习近平执政以来工作的评价,其重要性不亚于打倒四人帮。对习近平执政路线的评价,其意义应该高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定位。”

红二代倒戈?——一些国际中文媒体和海外社交媒体时评人引用了阳光卫视创办人陈平转发的微信截图。本身也是红二代成员的媒体人陈平发微信表示,他只是转发了上述建议中共政治局召开紧急扩大会议的匿名文章,并不知道提出建议者的身份。陈平写道:“昨日我微信群中收到,感觉尚属温和理性,便顺手转发。然不知出之何人之笔。此匿名信网络上转发者众多,媒体、自媒体借炒作我转发而发酵,无非要牵强附会扯上王歧山、任志强。言论、新闻不自由,必然谣言登大雅之堂。可悲!”

在香港的陈平对美国之音表示,“我觉得就是因为言论、新闻不自由,最后导致谣言满天飞。唉,这也是既是特殊的、也是必然的现象。”不过,陈平表示,这份建议反映当前很多人、尤其是体制内人士的想法。“我觉得这可能是很多人、尤其是体制内的人的想法吧。这特殊之处是现在总是到了要有一个(解决办法),不能老处在这么一个状态。这样下去你中国肯定是不太好办啊。那么,这可能是一条路吧。但是专门炒作我转发,无非是我跟这两个人认识嘛。”陈平说,并且强调并不知道谁是建议书的作者。陈平认为,他在微信群转发的这个建议书之所以反响大,正是因为中国处于多事之秋,否则不过是一篇无足轻重的网络帖子,远不如任志强的批评文章尖锐深刻。

上个月,任志强在一篇尖锐的文章中写道,执政的共产党对言论自由的严格限制加剧了新冠状病毒的流行。他在文章中并没有提到中共领导人的名字,但言辞犀利地批评 “一位剥光了衣服也要坚持当皇帝的小丑。 尽管高举一块又一块的遮羞布,试图掩盖自己根本就没穿衣服的现实,但丝毫也不掩饰自己要坚决当皇帝的野心,以及谁不让我当皇帝,就让你灭亡的决心!”

有传闻说,中共一些政治老人和众多党内外人士对独揽大权的现任领导人习近平排斥异己和废除任期制搞个人崇拜不满。近来又传出国家副主席、人称“反腐沙皇”的前政治局常委王岐山身患癌症的消息。任志强批评文章和新出现的建议书 。

红二代成员、自由派作家戴晴认为,一大批曾在1980年代活跃的体制内改革派人士对于中国当前状况和未来发展忧心如焚。有人匿名在这个时机表达诉求,就是希望改变,而这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说得广泛一点,就是八十年代那批年轻的改革派,他们经过了九十年代,又经过了那么多年,三十年过来了,他们觉得到现在,要是再不说话,再不动作的话,这个国家就太惨了。”戴晴说。她表示现在,国际形势与1976年抓捕四人帮时不一样了。

2019年年末武汉发生肺炎疫情导致中国社会陷入严重的公共卫生危机以来,有多名学者、律师和公共知识分子发表文章或发起公开信联署活动,批评中共领导人处理疫情严重失误,呼吁进行体制改革,其中包括遭拘捕的公民运动发起人许志永,以及受到不同程度打压的清华大学法学教授许章润、北大法学教授张千帆、原广州中山大学教授艾晓明、原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赵士林等人。

谢选骏指出:阳光卫视的创办人陈平转发文件,究竟是泄密呢还是传谣?或者是参与起草发送了这份文件,从而成为了阴谋集团的要员?如果是泄密他要坐牢,如果是密谋他要死罪,但是如果仅仅传谣他就无需坐牢了——所以这个媒体人(简称媒人)就拿出了记者的看家本领,避重就轻,宁可承认自己传谣,也不敢承认自己泄密,更不敢承认自己密谋!但是为何他不干脆甩锅,声称自己的微信账号被盗了呢?这样他就不必承担任何责任了。看来,他还是上述密谋的重要成员,为了证实上述建议信息确有其事,他宁可扮演一个传谣者的角色。难怪,大家把记者叫做了妓者。因为对于媒体来说,泄密是光荣的使命,传谣则是可耻的自杀——阳光卫视到底是泄密还是传谣?也许他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霉体?



【110、真新闻假新闻达到目的就是好新闻】


《纽约时报疑大陆助韩国瑜 人气突然激增》(2018-11-24 自由时报)报道:

九合一地方选举将在24日举行投票,关于选举各种的假消息也在近日疯传,美国媒体报导,中国企图利用一种新式武器"俄罗斯式干预手法",影响台湾选举。

《纽约时报》报导,这次台湾选举被视为总统蔡英文的执政成绩单,但蔡英文政府一直承受来自北京的巨大压力,台湾政府官员也对来自北京的假消息发出警告,中国试图利用这些行动影响台湾的舆论。

台湾官员指出,新闻媒体和社交网路经常给台湾2300万人灌输错误讯息,包括未经证实的中国大规模军事演习的画面,以及台湾政府对滞留日本大坂关西机场的台湾旅客置之不理的假新闻。这些假消息的攻击目标似乎就是倾向独立的民进党,同时帮助被认为更支持北京和统一的政治人士,而这些人通常属于国民党。

关西机场假消息源自中国

报导提到,今年9月PTT出现一则广泛流传的贴文,声称受困在日本大坂关西机场的台湾旅客正被中国领事馆派的车辆载离机场,但前提是他们要称自己是中国人。这个来自中国媒体的贴文,引发台湾民众对政府救援不力的批评,甚至造成台湾驻日本大坂办事处处长苏启诚轻生。事后当时在关西机场的目击者驳斥了这则假新闻,并且有PTT网友发现最初贴文的IP位址来自北京。

韩国瑜人气突然出乎意料激增

《纽约时报》报导,随着竞选活动的升温,国民党高雄市长候选人韩国瑜的人气突然出乎意料地激增。民进党高雄市长候选人陈其迈的律师在10月时表示,他们有证据显示,在台湾社群媒体上广泛传播的诽谤陈其迈的假消息来自海外帐号,包括一些有中国IP地址的帐户。韩国瑜则对此说法坦然自若,直接回应那些发贴文的人说,"我不认识你,但是,我谢谢你。"

中研院学者:北京可能对韩国瑜提供不少帮助

从1990年代以来一直研究台湾选举的中央研究院副研究员鲍彤(Nathan F. Batto)认为,很难判定北京对高雄市长选举究竟有多大影响力,但他们有些不确定的想法,北京在高雄选举对韩国瑜提供不少帮助,但他不知道这是不是他在民调中支持率飙升的原因。

台湾媒体广泛转载解放军未查核讯息

英国牛津大学和路透新闻学研究所(Reuters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Journalism)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也指出,中国解放军在其社群媒体帐号上的贴文,今年被台湾新闻媒体广泛转载,它们刊登了来自部队帐号的照片和影片,但都没有查核其真实性。

澳洲智库:台湾政府应提高民众对秘密影响行动的认识

澳洲战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国际网路政策中心(International Cyber Policy Centre)资深分析师凯夫(Danielle Cave)认为,台湾政府应该更加努力提高民众对秘密影响行动的认识,如果大多数民众不了解实际正在发生的事情,就很难看到台湾政府能成功反制这类行动。

谢选骏指出:俗话说,“白黑猫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按照同样的实用主义逻辑,“真新闻假新闻,达到目的就是好新闻”了。

《她竟说“你要你的老婆让韩国瑜睡一晚”》(2018年10月29日 转载中时电子报)报道:

前警大教授叶毓兰收到朋友传来的截图,在一个“道明……会”的Line群组,有一位名为“邱议莹”的头像传讯息抹黑韩国瑜。

前警大教授叶毓兰28日在脸书贴出朋友传给她的一张截图,有一名署名“邱议莹”的人表示,“你要你的老婆让韩国瑜睡一晚,当成是你提供了工作机会之后的报酬吗?”让叶毓兰气得要报案。据知此言论确实出自民进党立委邱议莹的LINE帐号。邱议莹对此回应,明天将统一对外说明,邱稍后更在群组中道歉!

据叶毓兰脸书所PO出的照片,该位“邱议莹”在一个“道明……会”的Line群组中提到,“开赌场?挖石油?开性爱摩天轮?还是直接把台湾送给中国?”“各位有智慧的学长学姐……冷静思考一下吧!”“你要教育你的孩子发财就要去赌场吗?你要你的老婆让韩国瑜睡一晚,当成是你提供了工作机会之后的报酬吗?你要这个城市只剩下赌与性爱吗?”

该张截图流出后,据《东森新闻云》报导,邱议莹说,29日会统一对外说明,暂时不会对外回应。邱议莹在Line群组中表示,感谢群组内大家的提醒跟关心,坦言当天的发言比较仓促,并非用词精准,她真正想要表达的是,当一个候选人提出陪睡、开赌场、挖石油等荒谬政见时,大家是不是要冷静思考一下?她还为讯息外泄造成群组内的人困扰致歉。

谢选骏指出:这个邱议莹少不更事,像童话里的孩子一样说出了国王没有穿衣的真相——你不是孩子了,不会得到原谅的!“真新闻假新闻,达到目的就是好新闻”,按照同样的实用主义逻辑,“好政见坏政见,只要赢得了多数选票的就是好政见。”这都是因为人穷志短啊,衣食足而后知廉耻啊。所以说呢,攻击假新闻最厉害的人,也是那个最喜欢制造假新闻的人——这是因为,他虽然是个富豪,却不是大富豪,而是富豪里面最小的那一类,这怎能不让他眼冒金星呢!



(另起一页)

书名

犹太渗透

Jewish Penetration


《外星看地球》第33卷

"Alien Seeing Earth" Volume 33


作者

谢选骏

Xie Xuanjun


出版发行者

Lulu Press, Inc.

地址3101 Hillsborough St.Raleigh, NC 27607—5436 USA

免费电话1—888—265—2129

国际统一书号ISBN:

定价US$最低


2021年4月第一版

April 2021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133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133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中央文革来到美国

  《“你好日子不多了!”川普批评者担心遭报复 或走或隐居…》(纽约资讯 2024-11-12)報道: 据NBC News 11月11日报道 川普政府前官员奥利维亚·特罗伊(Olivia Troye)曾在今年8月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讲谴责川普。最近,她在登机时,一名乘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