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7月13日星期二

仰望基督(全集第34卷)


仰望基督

Looking Up God


谢选骏


2000年在线版

2016年印刷版



基督教文存之四


(另起一页)


内容简介

本书描写作者谢选骏从一种类似濒死感的状态出发,体验到了“基督的奥秘”,从而能够把“仰望基督”,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起点。他由此克服了孤独、超越了孤立无援的处境,因为这正是基督的奥秘所展示的“终极真理”。人生从“开往死亡的列车”,变成了“开往生命的列车”。

Synopsis

Mr. Xie Xuanjun, the author of this book, departing from the state resembling verge of death,  and experiencing the profound mystery of Jesus Christ, has been able to take looking up to God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for a new way of life and, by doing so, has been able to overcome solitude, to transcend the plight of isolation and helplessness. And to be able to do so is the very demonstration of the ultimate truth revealed by the mystery of Christ. His has realized the transition of life from a train towards death, so to speak, to a train towards life. 


(另起一页)

神秘是无法谈论的。这里所谈论的不是神秘,而是我们对于神秘的想象:求主给我们力量,让我们为主打开中国的大门。


(另起一页)

自序

“我已晓谕众先知,并且加增默示,借先知设立比喻。”(《何西阿书》十二章10节)

我用百页窗的形式,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先知们的比喻:主的启示像是阳光,而圣经则是用人类语言记载下来的“特殊启示”之光,我们打开圣经阅读圣经,就像是打开窗子,让阳光透过窗子照进了人的屋子里。而不同的人们住在不同的屋子里,不同的人们具有不同的心灵,于是就有了一百个屋子、一百个心灵,就有了百叶窗。

这里的许多文字,都折射了一次属世的绝望,也都记录了一次属灵的苏醒。愿我在主的保守中,常常记念耶稣基督的恩,永不反悔自己真的相信。

这是“属灵的书写”,与其说是写作,不如说是“放弃写作”。现在如果进行类似以前的“属世书写”,只能使我焦虑,并且引发更大的空虚感。现在只有“属灵书写”能使我平安,因为那是出自更大的平安──因为这里书写的,不是神学,只是感恩,是我自己对于福音真理的揣测,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对于比喻的理解和折射。

“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对众人讲话,为什么用比喻呢?耶稣回答说,因为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所以我用比喻对他们讲,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在他们身上,正应了以赛亚的预言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但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见了。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这都是耶稣用比喻对众人说的话。若不用比喻,就不对他们说什么。这是要应验先知的话说,我要开口用比喻,把创世以来所隐藏的事发明出来。”(《马太福音》十三章10—35节)

感谢主带领我度过幽谷,感谢主使我皈依:“每一扇窗子闪耀的阳光,都是来自同一位圣灵;每一个人身上的良善,都有耶稣救恩的十字架。”

感谢主,让我们与上帝一起受苦。

礼拜堂的两侧镶嵌着一组壁雕,名为“十架苦路”,它有以下内容:

1、Jesus condemned (彼拉多在洗手)

2、The Cross (主背十字架)

3、The first fall (主第一次跌倒)

4、Mother and Son (圣母与圣子)

5、Helped by Simon (西门代背十字架)

6、The holy face (基督圣容)

7、The second fall (主第二次跌倒)

8、The holy women (圣女两位)

9、The third fall (主第三次跌倒)

10、The striping (主受鞭打)

11、The nailing (主被钉)

12、Jesus dies (主被害)

13、The descent (主下降)

14、Jesus emtombed (主埋葬)

这组壁雕讲述了一个奇迹:上帝的独生圣子来到人间,光明来到黑暗中,世界却拒绝这样的光,并用自己败坏的人性杀害了他。这个故事没有讲到耶稣三天以后的复活、四十天以后的升天,中止在耶稣受尽孤独、屈辱地被害埋葬,所以呈现了最大限度的苦难。

后来,世界各地渐渐出现了不少“圣像艺术”,其主要内容大约有两种:玛利亚与圣子基督;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痛苦。尽管不同民族的人们刻出了不同肤色的母与子,但体现出的爱却是一致的,那是基督为了爱来到人世的故事,也是基督为了爱离开人世的故事。

如果我们承认了三位一体的奥秘,如果我们懂得三位一体的基督耶稣作为百分之百的人子,曾与人们一起受苦,并比绝大多数的人更加痛苦地生存和死亡,也许我们就能够理解,人类的痛苦可能包含某种宇宙意义:与上帝一起受苦。而与上帝一起受苦,人生就获得了非凡的价值。

基督教的苦难观不同于其他宗教。许多宗教认为苦难和罪恶有关,苦难是惩罚和报应,甚至是“前世报应”。而有的迷信更简单把加害者和受害者的关系看作“前世债主”与“前世负债人”的关系。所以犯罪份子常常以为社会亏欠他了,对受害者声称:“你上辈子欠了我的债。”

耶稣对苦难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约翰福音》记载:“耶稣过去的时候,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门徒问耶稣说,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第九章1-3节)耶稣的仁慈不是态度上的,而是教义上的。每次我凝视“十架苦路”,都会产生感动: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家,而耶稣却流离失所,他自己描述自己的处境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马太福音》第八章20节/《路加福音》第九章58节)然而,这岂不正是上帝亲子的风范?这是比中国古代一切“大丈夫”和“圣人”理想的总和,还要巨大百倍的宇宙风声,是真正的神迹,正是这样的神迹,导出了基督徒的殉道精神。

许多人可能会询问,上帝为什么听凭人间发生许多苦难?

其实,只要我们相信耶稣所行的事是出于爱,就知道上帝并非高高在上旁观人类的痛苦,而是以三位一体的方式参与了我们的受苦,并感到切肤之痛,例如,耶稣受难时,圣殿里的幔子自上而下地裂为两半,并且天昏地暗……(《路加福音》23章)尽管那时还没有一个人相信耶稣基督是人类历史的主宰,足以颠覆杀害他的罗马政权和犹太圣殿。

世间的不幸与苦难,常以一定的比例呈现出来,车祸有一定的比例,病痛有一定的比例,遗传缺陷有一定比例,失业有一定的比例,各种事业的失败有一定比例,而衰老与死亡更是以百分之百的比例,辖制着一切人类。连使徒保罗都会问道:“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哥林多前书》15:55 )

上帝是否会把更多的重担分给自己的门徒?如此,则我们是否可以根据一个人分担上帝的痛苦的程度,来看他在神面前的价值呢?“你要和我同受苦难,好像基督耶稣的精兵。”(《提摩太后书》2:3)因为“凡在军中当兵的,不将世务缠身,好叫那招他当兵的人喜悦。”(同上2:4)

基督的精兵是这样的行事为人:“我为这福音受苦难,甚至被捆绑,像犯人一样。然而神的道,却不被捆绑。所以我为选民凡事忍耐,叫他们也可以得着那在基督耶稣里的救恩,和永远的荣耀。”(《提摩太后书》2:9-2:10)

感谢主挽回我,让我能够做了主的仆人。感谢主允许我继续受苦,并在罪恶的生存中仰望主的圣洁。让我感谢主的鞭打,使我灵命不断增长。感谢主让我铭记恩典,赐我属灵的平安。

1996年9月13日──1999年12月

(以下的笔记始于信主后的1996年5月2日的飞机上)


(另起一页)


目录


第一章基督复活

第1节基督显容

第2节十字架

第3节基督生平

第4节复活

第5节爱战胜死亡

第6节救赎

第7节门徒

第8节被救者

第9节此岸与彼岸


第二章上帝与人

第1节神国

第2节福音

第3节悔改

第4节祷告

第5节恩典

第6节运动

第7节世界

第8节灵魂

第9节上帝


第三章人本主义

(不分节)


第四章神学思想

(不分节)


第五章思想神学

(不分节)


第六章中国道路

第1节犹太人的恶行与悔改

第2节犹太人的前车之鉴

第3节耶稣作为犹太人的王

第4节中国基督徒的归属


第七章追随基督

(不分节)


(另起一单页)

◆仰望基督◆


第一章基督复活


第1节基督显容

第2节十字架

第3节基督生平

第4节复活

第5节爱,战胜了死亡

第6节救赎

第7节门徒

第8节被救者

第9节此岸与彼岸


(另起一单页)


第1节基督显容


(001)


耶稣复活,是亘古仅有的奇迹,我虽未逢其时,却得以蒙恩,穿越时间隧道,亲睹十字架的生命。

圣灵来到我临终的床前,我看到他的十字架,我感到他的灵体透亮,他的仁爱融化一切壁垒,他的平安征服一切野心,他的荣光托起流离颠沛的浮萍。

当基督降临,一切紧张的气氛突然消失。当基督触及我,世界不复存在。当基督融化我,我的身体如气,如水,穿流无碍,飘逸无踪──暖流是与基督合一,不再有自己。平安是从此没有危险,可受攻击的我已然虚化……我看见自己躺在雪白的床上,一派柔和朦胧的光毫无锋芒的,笼罩宇宙。

当基督临在,我不再有任何欲念,却充满“一切欲望都被满足的超然快感”。爱的极致不能与之比拟,世间的狂喜无法与之附会,寂然无动,无往不胜,仿佛涵盖一切的本体,行经我身。柔和超然的圣灵,洗净了岁月、储存了往日,寂然无动,无往不胜,追随他我能够穿流一切。

基督的爱是光,永恒如天穹。天地都会废去,基督的恩典不会止息,山水、草木、人物,无一不在基督之爱。基督说:“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十六章33节)

那美好天国,曾向我洞开,慈爱的天父,属灵的使者……从此我不再惧怕人的生死,不再忧虑明天的挑战。法利赛人的诡诈,不能动摇我对神的忠忱,圣殿里数钱的声音,不能使我怀疑圣经的真理。主看望过我一次,我会追随主一世。求主赐我这样的力量。

如果离开这样的基督,人生将多么空虚、无益。如果基督离开了我,孤自一人的坟墓,将是唯一的归宿,死亡将是终极的毁灭。活着,再不能离开基督,死了,更不能让基督离开我,人要紧紧跟随基督,像忠心仰望的宠物,这样才能得救,这样就是得救了。

即使将要下降地狱,那也不要紧,基督复活的灵体已经给爱主的人类,指出永恒的盼望、实际的出路:死亡线已被越过,地狱的痛苦,也胜了死亡的虚无!因为主也曾在地狱里,不是因为自己,而是为了我们──主使地狱,获得了永恒的意义,而唯有意义的虚无,才是人生最可怕的经历。

基督的生平彷佛告诉我们:没有遭到逮捕,就不算获得了完整的人生;没有受过鞭伤,就不知英雄的业绩;没有濒临死亡的感觉,就无法接近永恒的生命;没有上过十字架,就无从得见上帝天国。


(002)


为什么,我现在经常热泪盈眶?每当我想起基督──他为我舍己,我哪配领受?然而,甚至两千年后的今天,我还是已经领受。而我哪能回报?所以便感怀,伤心,在孤独中想着:主在十字架上的苦难,实在超过我曾经历的一切不幸。基督,我的赞美不能回报丝毫,即使为主而死,也不能充分回报主十字架上的舍己。

那么,怎样才算“为你而死”呢?首先,我必须经得起测谎仪检验:是否能像亲眼目睹那样──相信耶稣基督复活升天,已经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审判活人死人。

这是因为,如果不信耶稣基督真的复活,我们就没有力量挣脱这个世界的捆绑。相信耶稣基督复活的程度,是与我们信心的程度成正比的。如果一方面不是太信耶稣复活──只是嘴上相信或只是头脑相信,但感觉上却不大相信,不像亲眼目睹的样子──从而使得我们的浮生归入他的永生中;另方面,却又不得不接受信条和教规的束缚,不啻“只有支出,没有收入”,这样的日子可能持久?这样的信仰生活能够避免虚伪和沉沦?


(003)


我愿所有的门徒都能得到耶稣的恩典:就像亲眼目睹那样,真的相信耶稣基督已经复活升天,坐在全能父神的右边──这现代科学家们很难承认的不可思议的奇迹!愿我们不仅相信,而且就像自己亲眼看见一样确信无疑。只有这样的确信,才可以使我们接通上帝无限的能源,使我们和永生的上帝可以发生随时交流的通讯……从此,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使我们那么烦恼、忧虑、恐慌或压力重重的了。

感谢上帝,基督的临在使我们战胜了恶魔。虽然我们仍然被魔辖制,但我们已经得以与天父上帝和好,得以在魔掌中大声赞美基督!撒旦,从此只顾坑害我吧。可我就不谄媚他,就不和他的奴仆同流合污。基督,请不要离开我,主已经在我身上,打下了永恒的标记。基督,主的爱已经永远留存,我记得主的灵体是我灵魂的导游。



第2节十字架


(004)


人类史的根本转折,发生在施洗的约翰屈辱地斩首、耶稣基督顺服神的旨意走上十字架。基督徒的勇敢殉道,是追随主的典范,迎接他们的是天国开启的光。从此,人类在耶稣基督的名下,征服了死亡与苦难。

在十字架上流血的是基督,而非基督徒。以基督为荣者,并不需要自加的痛苦。上帝爱我们,而我们只要默想基督的恩,就归在基督里了。因为救赎要靠上帝的恩典,而非依赖我们自己的行为。基督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展示救赎的过程,从此我无法怀疑主的存在和他的慈爱。

撒旦不再诱惑我了,不再怂恿我向上帝祈求非分的东西。因为我的罪性,已有太多属世的负累,现在我求主帮我卸去这些累赘,让我轻装前进,进入属灵征战的境地。


(005)


太阳不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列星不是光源。基督才是光源,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他消解时间、审判空间。当我感到被主解放,一种逐渐游漾的、移往自由的浑一,使我知道“死在主的十字架上”,是多大的福分。

愿我的生命,是对神的献祭,愿我的生命从此“向上”而不仅仅“向前”。以背十字架的姿势、在祭坛上写作:写下“与主交流”的心得,写下“沉思主的精神”。这样的写下,可称为“十字架前的临终忏悔”?

慈爱的天父、耶稣基督,我的主。十字架的奇迹穿透了我,使我知道,一切企图代替天父与基督而主宰我的,都是暂时的,因而是不配的。天父与基督的圣灵必将克服这样的不配,使我仅仅称颂那应当受到唯一称颂的唯一至上者。

永生的圣子耶稣基督,为救赎世人的罪而流出宝血,为此我们不能再向这万恶的世界妥协了。在任何艰难困苦、孤立无援的绝境下,我们都不能背叛基督的名,不能出卖基督的荣耀,不能愧对十字架的救恩。

信永生独一全智的上帝和他的圣子耶稣基督,信他在十字架上所启示的终极真理,即得救赎──即得神的特别赐福和特别保护。因为这信本身,就是救赎,而不仅仅是荣获特别祝福和特别保护的确凿证据。

我们沉痛地看到,主在民众的欢呼中、门徒的逃跑下,走上十字架。这样的欢呼和逃跑,不仅是耶稣复活的属世基础,也是耶稣复活的属灵确据,这一亘古未见的奇迹,体现了救赎恩典的必要性。

主的复活,使得罪恶的世界还有净化的可能。主的复活,赐给门徒能力,门徒的能力,是世界的光,是世界的盐。

在杀害基督的欢呼与颂扬基督的欢呼间,在背叛基督与效死基督间,其实只有一条界线:耶稣复活并证明他的神性。在背十字架赴死的路上,圣子耶稣曾经“三次跌倒”──这不仅体现了超量的痛苦是如何加诸人子身上,而且也显示了人的软弱和神的力量是如何克服这软弱的。如果人不软弱,上帝又如何彰显他的大能呢?上帝的救赎正是基于此。


(006)


主在十字架上说:“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加福音》二十三章34节)然而,谋害主的犹太人却有祸了,杀害主的罗马人从地球上铲除了,犹太人则沦为人中渣滓──他们的语言业已成为死亡的标记。我由此想到:遭到世界审判并被罪人钉死在十字架这一事件本身,本身就意味着基督复活的前提。仿照耶稣的话,“法利赛人问神的国几时来到。耶稣回答说,神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人也不得说,看哪,在这里。看哪,在那里。因为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心里或作中间)”(《路加福音》十七章20—21节)“神的国就在你们中间”也许比“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更加贴切──因为神的国就是耶稣基督的福音。基督的福音,注入了人的罪性、原罪的天性,永恒性注入了暂时性,这就是救赎。这样的救赎,是原罪的“逻辑结束”。


(007)


用“羊”与“牧人”比喻信徒与主的关系,最为恰当。领袖与人民是同类,因此互相争夺食物与配偶而神与人并非同类,好牧人为羊舍命,但伟大领袖却不肯出此“下策”。基督的门徒并不与基督同类,我们永远都只能是基督的异类,所以,奉基督为“领袖”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只是基督的家产,连“奴仆”都不配。


(008)


十字架是空的,正如主的坟墓是空的。要记念主的受难,更要记取主的复活。要记念主为我们赎罪,更要记念主应许的永恒生命。因此圣子耶稣基督不是遥远的异邦人,而是与上帝同在也与我们同在的最亲密的奇迹。他的爱绝对而无条件,足让我们逾越千山万水,抵达上帝的国度。

今天有许多教派(尤其是所谓新教和新派)的十字架是空的,正如主的坟墓是空的。这表明他们的信仰更多侧重于主的复活而不是主的受难。圣子耶稣那永在的灵体,已超乎万名之上、不在我们的世界中。主的受难虽然早已被主的复活所超越,但是如果我们不再切记主的受难,我们又怎能体会其复活的意义呢?如果我们不能体会其受难与复活的完整性,我们就会逐渐失去约束,逐渐滑落到那些拒不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的罪人的行列中。主的仁慈还被他们的恶,也被他们行列中的我们的恶,继续钉在无形的十字架上。于是主的能力要在人的身上复活,消灭这些恶势力。赞美主。如此的消灭,是最好的赞美。

(海牙国际法庭前面四根“四维布列”式的纪念石柱,是否即是显现了这样“中空的十字架”镶嵌在苍穹?不论其设计者自己的创作意图是否具有这样的意蕴,我毕竟可以进行自己的理解。)


(009)


自从使徒保罗(St. Paulo,Apostle Paul,10—67年)以后,我们对十字架的奥秘有了认识但也有了误解,因此,今天我们需要澄清的是:世界上有三个十字架:

第一个十字架是钉死救主的,它因为宝血而成为神圣属灵的。

第二个十字架是钉死那位悔改认主的,那与耶稣同受钉刑的强盗。

第三个十字架是钉死那位不肯悔改的,与耶稣同受钉刑的强盗。

A、我们每个人迟早得钉上一个十字架,不论人与耶稣的关系究竟如何。

B、我们包括我们的祖先所钉的十字架,不是耶稣所钉的那个,而是罪犯所钉的那两个其中之一。

C、“与耶稣同钉十字架”的人,并不必然得救:“那同钉的两个犯人,有一个讥诮耶稣说,你不是基督吗?可以救自己和我们吧。另一个就应声责备他说,你既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神吗?我们是应该的。因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作的相称。但这个人没有作过一件不好的事。就说,耶稣阿,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加福音》二十三章)

选择耶稣身旁两个强盗之一的十字架,不仅是每个人临时的任务,也是他一生的不可逃避的标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圣子耶稣面前显出了强盗或窃贼的本相。只有口中承认圣子耶稣,心里相信基督奥秘,才使得十字架成为再生的保障。而基督的奥秘,其要义就是主的复活。

“基督十字架的道路”因此可以含有三层象征意义:

A、个体命运的、英雄式的、视死如归的;

B、社会历史的、反败为胜的、围魏救赵的;

C、灵魂得救的、做神喜悦的事、与神合一的。

总之,基督十字架的道路是“继绝世”的唯一道路;如果背个实体的架子“只在今生有盼望”,那不过只是罪人的第二种类的十字架。这第二种类的十字架虽然没有出息,但还是比第三种类的十字架好一点。出卖耶稣、售卖福音、贱卖上帝的“伪装的十字架的道路”,应该被归类为第三种类的而非第二种类的十字架道路,那是相当典型的“狐假虎威”,是“披着羊皮的狼”所遵循的强盗战略。

人终有一死,因此不管愿意不愿意、自觉不自觉、悔改不悔改──我们迟早都得钉上某个十字架:或是第二种类的悔改者的十字架,或是第三种类的拒不悔改者的十字架。在基督的十字架面前──而不是在教会组织的权威面前、商业活动的金币面前、乌合之众的掌声面前、世俗当局的暴力面前,让我们选择悔改者的十字架而拒绝悔改者的十字架吧。尽管我们青春时代是如此赞赏列宾(Ilya Efimovich Repin,1844—1930年)的革命画作《拒绝忏悔》、《宣传家被捕》──但即使列宾,也没有忘记画出《基督在人们面前出现》的精彩。

十字架,不仅是基督救恩的法宝,且是人类命运的象征。所以,哪怕仅仅为了自己,为了迎接我们注定的毁灭,也需要走上十字架的道路吧。“被领着走”,总比“被拖着走”,要好一点。让我们在预定的审判面前,保留一点起码的尊严、风度和主动精神吧。


(010)


耶稣基督受难受死的十字架,那不是珠光宝气而是血迹斑斑的十字架──是我最后的避难所。只有在这里,失去国家、骨肉分散的流亡者,才得以安然入睡。否则各种梦魇就会进入我的梦,惊醒过来,怀疑主是否已经弃绝我,心怀无名的空虚。

“王”的图像,好像上下封顶的十字架,好像是局限人间、封闭通往天堂与地狱的十字架──“王”把人的活动局限在今生,“王”因此是属世的恺撒。所以耶稣说,他的国不在这个世界。

“十”字架,则是拿掉上下封顶、贯通宇宙的“王”,故号“万王之王”的救赎象征。十字架的上端指向天堂,下端指向地狱,“十”不具有“王”的垄断性、强迫性,“十”全然开放,“十”独一全智,“十”是超越这罪恶世代、堕落世界之上的至高审判者。“十”比“王”更为“传神”,“十”表示救主不是自我中心的封闭体,而是与世界交流的融合者。人所面对的是,随时随地“天堂或是地狱”的抉择,让你自己作出选择性。然而,除了信靠主的宝血与宝血激活的福音,人要想得救其实是别无选择的。救主向世界转送他的救恩,得救的人于是活在他的恩典里,并与他连成一体。


(011)


十字架具有驱魔的功能,为什么?因为十字架是“人生末路”、“事情已经坏到极点”的标志,既然事情已经坏到了极点,魔的一切恫吓与利诱也就不再起作用,“债多不愁”,“既然已经输光,一切也就不足为惧了”。

所谓“人生坏到了极点”盖有两层含义:一、人心坏到极点以致把上帝的化身钉在十字架上。二,人生的苦难在耶稣上十字架这一事件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我们有谁,可以在基督面前妄称自己是孤独的呢?因为基督为救赎我们的罪,最为孤独地死在十字架上,甚至遭至其亲族的质疑和其追随者的背离。我们又有谁,可以在基督面前宣称自己是无罪的呢?

在基督的“无罪的孤独”面前,我们的“有罪的苦难”被洗掉了,一如我们的罪被洗净。我们现在既然痛苦万状,难以自拔,但将来回过头来看,这样的“痛苦”何尝不是“神的赐福”,也许是为着要叫我们得着更多的属灵装备、属灵恩典、而为我们在预备更多的属灵福气。

基督卸下我们的劳苦重担,不是叫我们从此可以挥霍无度,而是让我们与他同背十字架,他催促我们不要再为日常生活而去劳苦卖命,而要设法去赢得十字架上的复活。对于必死无疑的人们,这就是福音,就是救赎,就是天国。所以耶稣说“天国就在你的心里”。这就是说,处境再坏的人,只要面对圣子基督的受难事件,也将足以低头沉思,免除了多余的抱怨。这样的天国进入了他的内心,他也就在天国里了。

犁庭扫穴的击打,是主的恩典:若无国破家亡、民族迁徙的连根拔起,十字架上的救恩,又如何通过福音、燎原世界、收割万国?基督的光,如此穿透国破家亡的悲剧,使之预备了主的道路,“天国近了,你们必须悔改!”



第3节基督生平


(012)


基督生平:耶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所以他一来到这个世界,就落入了魔掌,遭到犹太人的追杀。他在流亡中长大成人,热爱和平却横遭压制,不得不与罪人的社会发生冲突。这些冲突,使他在属世者们的眼中看起来,像是一位“社会改革家”。但实际上他并不是社会改革家,他是来救人的,不是来改造社会的──所以他号召放弃这个不可救药的世界,以便挽救迷途的羔羊,仁慈的主,要使徒彼得去“喂我的小羊”。《约翰福音》二十一章15至17节记载说:“他们吃完了早饭,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小羊。’耶稣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么?’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第三次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么?’彼得因为耶稣第三次对他说‘你爱我么’,就忧愁,对耶稣说:‘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喂养我的羊。’”主是灵,是道成肉身的上帝之子。耶稣要救一切信他的人脱离这罪恶的世界,而不是要“改善这个世界”,结果倒使罪恶的惯例得以绵延。

基督,永生的圣子,也不免受到这个魔鬼统治的世界的残害,不能免除永生的上帝定意的苦杯?因为主以爱而不以恨征服世界,主用良善来征服统治世界的魔鬼。

魔鬼的诱惑不能使基督动心,魔鬼的恐吓不能让耶稣丧胆,因为耶稣基督是永生神的圣子。于是魔鬼转而对人类下手:挑动猜忌,企图动摇人的信仰,尤其动摇人对神的信靠。

基督耶稣为实行救赎的计划,下降到尘世的苦难和罪恶中。这样的爱出污泥而不染,这是因为他是神。若非因为他是神,就无法抵抗肉体存在而产生的恶。充满紧张与运动的生命世界,缺乏善良的容身之地,物质的存在必定造成非人的压力。撒旦曾诱惑圣子耶稣,许以统治万国的权柄。可见,魔鬼的势力确实控制在“这罪恶淫乱的世代”中载沉载浮的世界各国。但道成人身的人子基督,断然拒绝这属世的成功而选择了十字架的艰辛。我们由此知道,属世的成功往往是魔鬼的诱惑与陷阱,而非上帝的赐福与救赎;人要维系自己的信仰,就要“排除魔鬼的干扰”。

1996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我从山上高速公路飞驰的车上,看山下的德国斯图加特市区的万家灯火,领悟到主在山上的孤独中,却拒绝了撒旦万国荣华的极度诱惑,确实内含超人能力以外的神秘。圣子耶稣一眼看透撒旦许诺“这世界”的虚幻性,人子穿透世界之雾、世界之幻,投入永生上帝的属灵真实。坚守上帝的正道,实属超然之举,只有上帝的圣子才能如此。我们仰望主的典范,却无力按照主的规矩行事,因为主的典范和规矩,远出我们的能力、罪性的限制。但也因如此,主的典范和规矩,刺入人的灵魂。

弥漫世界的灵,较之世界本身更为真实:他是普遍的且颠扑不破的。超一切理者,唯有基督。而“在基督里”,就“凡事无所不能”:最矛盾的事体受到综合,最极端的观念受到中和──凭基督是神的话语,故能以神的奥秘,表达人的理性无法理解的上帝之国。相反,经常标榜“超一切理的佛教”,倒是理性主义的或至少诉诸理性主义的论证方式的。异教的诸神都已衰颓老去,只有耶稣基督的福音,亘古常存。他扣击人的灵魂,永不衰竭。每当神像破碎、教堂倾倒、神职人员败坏,福音却又开始注入愚人的心田,长出通往神国的参天大树。


(013)


耶稣基督具有赦罪的权柄,而且他的仁慈还使他接受那些杀害他的人们及其子孙后代的祈祷,并求天父赦免他们的罪行,甚至免除他们应受的惩罚。但一切真正爱主的基督徒切不可忘记:我们是人而不是基督,因此我们并无权柄赦免那些杀害基督并至今仍然敌视上帝的人们。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爱自己的仇敌,但是不可爱上帝的仇敌。耶稣基督确实说过“爱你们的仇敌”,但他并没有说“爱上帝的仇敌”。遵循主的教导,我们应该释私怨,但不可懈公仇。耶稣基督说要“爱人如己”,而我们自己所得到的最大恩典就是信耶稣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圣子,因此基督徒对他人最大的爱就是促使不信主的人们信靠主的救恩。这正如我们自己已经完全杜绝了的罪恶,才可以去敦促别人弃绝。万万不可出于“嫉妒罪恶的心理”,而斥责别人的罪恶,以便迫使别人把犯罪的机会留给我们自己──尽管那是人之常情,但却与基督的爱不能相容。

“爱人如己”是主给我们的命令,也是主给我们的爱护。试想,世界上的痛苦,多数是因为不能做到爱人如己才会发生的。当我们被人损害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做到爱人如己,就不会有什么痛苦了,因为我的损失岂不就是他人的收益?

“爱人如己”的一个更深入的理解是:对自己要严厉。换言之,唯独对自己严厉者,才有对人严厉的资格;他的严厉才是爱,否则他的严厉就是嫉妒与虐待。爱人如己,就是把自己视为珍贵美好的东西给予他人,而不是把自己不要的东西硬塞给别人。有的人只管向别人推销福音,却不愿意履行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不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不帮一个最小的忙──这是假基督徒。当然,爱人如己也不是要求一个人“对别人要比对自己好”,否则就是矫情了;爱人如己是要求一个人把别人看得和自己一样重要。

耶稣基督,是圣子而不仅仅是圣子,是人子而不仅仅是人子,他因此有权要求:“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路加福音》十四章26节)因为“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加福音》十四章27节)这样看来,人若不在属世的道路上走入绝境,就很难开启属灵的国度的。因此“恨自己的性命”是与“恨自己的亲人”等列,而不是“爱自己的性命”与“恨自己的家人”并存。另外,在主之外的他者,谁有资格与权柄,能以基督的名来要挟别人、并要别人为自己献出一切呢?有些神职人员,利用主的名义却堕入犯罪的深渊,要别人养活他们像“侍奉神”那样尽心尽力。其实他的肉体并不比别人的高明或圣洁,他们让别人来养活了自己的肉体甚至养活了自己的家族成员,怎能不玷污自己的灵魂呢?


(014)


在亚伯拉罕以前就自在的、犹太王大卫所求告的主基督,当然无法在种族上简单定义为“大卫的一个子孙”,更无法定义为“一个犹太人”。即使退一步谈文化,即使退一步谈文化,耶稣也不是迦南地区的产物,而是广采埃及、巴比伦、波斯、希腊等各处素材,具有世界性的比喻、象征、意义──如“避祸埃及”的事迹、“东方三博士”的巴比伦与波斯背景、“登山布道”疑为希腊式的依山而建的巨大圆形体育广场。最重要的“上帝的独生子”和“我们的父神”的称谓,显然也不合犹太人的习俗,反而近似巴比伦、希腊的“神的儿子”与中国的“天子”。但在巴比伦、希腊、中国的社会里,天子是世界的统治者而非颠覆者与审判者,而耶稣基督却是世界价值的分别者,所以圣子是无可比拟地尊贵。

上述区别,不仅构成《新约》和《旧约》之间的飞跃,也使耶稣基督从加利利走向耶路撒冷,也使福音从以色列传布希腊、波斯(巴比伦)、罗马、埃及,最后成为全球范围的救赎。实际上,这“外邦人的光”并非“外邦人的使徒”保罗所造成,因为早在耶稣基督的诞生(甚至诞生之前的预言)、成长(避难埃及)、受洗(区别于旧约的标记割礼,是普世性的新约标记)、诱惑(魔鬼许以天下万国而非犹太一国)、传道(希腊演说式的)、死亡(罗马的钉刑,而非犹太的石刑)、复活(同样不合犹太思想传统,而似埃及与波斯的宗教理念),嘱咐信徒传道世界(超越祖先崇拜的部落性质,而有高级宗教的世界气象)的系列事迹中──上帝之子的这部超然史诗,就以福音的形式展现出来──奉耶稣的圣名祈祷。阿们。

耶稣说,“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作,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马太福音》第五章)但是耶稣却一再“逾越律法”,破坏安息日、纵容门徒拔麦穗、接触不洁者、行犹太人眼中的“不义”……为什么?因为耶稣的“逾越、破坏、废除”,乃是更高意义的“成全”。耶稣基督的到来本身,就是成全。基督耶稣成全了一切的圣名。基督来不是要致太平,乃是要动刀兵,但基督的动刀兵就是太平。基督何须废除律法和旧约,因为基督来,赐予旧约以新约的完全,从此,旧约时代结束,世人的心不再活在犹太人的黑暗权势下,不再受到罗马人的摧残与辖制。

为什么是犹太人民而不是别的什么人群杀死了耶稣基督?因为上帝要通过这一事件中断他先前赐予犹太人的选民地位、宣告各个民族一律平等的普世福音时代的降临?

犹太人通过耶稣受难这一事件被证明为罪恶重大超过其他没有受过上帝“特殊恩典”的民族,所以必须受到特殊处罚。上帝通过耶稣受难这一事件,证明了他对全人类的普遍眷爱。

耶稣基督出现在犹太社区,或许是偶然的;但基督耶稣作为人类的救恩,则是必然的。永生上帝的圣子道成肉身,落在犹太人中而不是落在埃及人、希腊人、中国人中间,这是依据当时的普及救恩的需要,而不是永生上帝对犹太人本身的偏爱,否则,就无法解释犹太人为什么会产生背叛上帝的行径,以及犹太人为何精心策划巨大阴谋,以杀害基督。

基督就这样被交在新约时代的外邦人──犹太人手中,被外邦人──拒绝基督的犹太人鞭打、处死……基督多么孤独!祖国、亲人、朋友、门徒,全都背叛了基督,弃主而去。因为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圣子,罪恶的世界容不下圣子的真光。犹太人处心积虑地扑灭圣子,但天父却预定圣子在第三日复活,并获得审判世界的权柄。


(015)


除了基督耶稣以外,没有人能预测并执行自己的死亡,并为杀害自己的凶手祈祷,请求神的赦罪。

我们都感谢耶稣宝血的赎罪功能,但是在这种感谢后面,是否隐藏着我们的险恶、诡诈和巧言令色的罪?我们难道不是企图通过耶稣的受难,来为自己牟利?

基督的复活仅仅是一种“胜利”吗?当然不这么简单。否则基督的受难岂不成了一个“失败”?上帝之子本来就是永生的,因此复活是必然的,哪里需要类似复活这样的胜利?基督的受难与复活,是上帝在显明我们的罪,并给我们机会,以信仰、顺服来取得赎罪的可能。基督的复活,是他“本相的呈现”,是当然之事而非意外之举。如果那是作为对于失败的一个“胜利”,则总是含有再度失败的可能的。

《约翰福音》结尾处写道:“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的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这潜在之书的全部,超越了“福音书”以致整部圣经以及全部可以理解的基督教。由此可知,人们对上帝和救恩的见证,不是上帝的全部启示,不是上帝的全部存在,更不可能是上帝的全部存在。

多遍拜读《约翰福音》这被人称为“最具希腊神学性的福音书”,依然发现其信息没有超过《马可福音》。《马可福音》在平凡中见神奇,让我们在“人子耶稣”身上,看见“圣子基督”,是如何从伯利恒的马槽,走上各各他的十字架的。



第4节复活


(016)


当我席地而坐,人类显得多么高大,甚至像是莎士比亚笔下那么完美的人物如天神。然而,当我屈膝在十字架下,口称耶稣基督是主,一切人事终于变为尘土。属灵的基督,你的灵无远弗届,你的爱渗透顽石,你的生命贯穿生死:不论天上的、地下的、还是地底下的。

此三界本相通:天上的灵体堕落地上成了肉体,地上的肉体堕落地下沦落为泥──这就是人的犯罪宿命。只有基督的爱,可以抗拒这一宿命的堕落,使被选并因被选而爱上帝的人们,得以重返上帝的国。

在基督复活的激励下,我渴望不断向西方飞行,每一天都被延长。

在基督复活的激励下,我渴望不断向东方飞行,每一天都被加速。

在基督复活的激励下,我更渴望在原地,以灵性感受主的存在,向上飞行,溶解其中,随他而去。在身体的飞行中得到主的赐福、主的鞭笞,以无垠的宇宙作为我家。


(017)


世间的万神都是要人们去供奉他、献媚他;只有圣子耶稣基督不是,基督是流自己的血为世人赎罪,并把自己的身体赏赐门徒为圣餐:“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我所要赐的粮,就是我的肉,为世人之生命所赐的。因此,犹太人彼此争论说,这个人怎能把他的肉,给我们吃呢?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永活的父怎样差我来,我又因父活着,照样,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着。这就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吃这粮的人,就永远活着,不像你们的祖宗吃过吗哪,还是死了。”(《约翰福音》第六章51—58节)

人本身就是神创造的,真正的神当然不需要人的献祭,甚至不需要人的赞美,真正的神是爱我们的,仅仅是出于爱,才帮助我们;而不是为了换取献祭与赞美。我们不仅从理性而且从经历知道:基督不同于异教的神。后者需要人类奉献的祭品,基督则把自己的血和身体,赐给世人。“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或作审判世人,下同),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恶的便恨光,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但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约翰福音》第三章16—21节)凡得此灵性注入的葡萄酒与饼者,就与基督同在,并分享主的荣耀与永活的生命。

基督所望于人的唯一反馈,不是物性的祭品,而是灵性的信心。此信心使人得以“在基督里”。“我们的神是活的、仁慈的,而且令人敬畏。他干预我们的生活,当他特别爱我们的时候,就会医治我们,以致击打苦待。”当有人轻慢地说“上帝已经死了”,这个人的灵魂就完全死了,能进疯人院,已经是神对他的厚待。上帝要他如此这般地“活著”,替神向世界作见证。

愧疚感,于是使我们得以亲近基督。因为我们的天性倾向于作恶,靠自己的努力,行不出由衷的善来。只有面对永生上帝的纯洁圣子所产生的内心愧疚,才使我们有可能变得稍微良善一点。

无论在特定场合,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拒绝行动有时也是一种行动,也许是更超然的行动。拒绝行动,才拥有完善的观察力和观察角度;而卷入某种活动,则无异削弱观察的中立和敏锐。属灵之事与属世之务也是如此,唯有适当拒绝属世之务,属灵之事方能突现与成就。

物性如水而趋下,人性亦如是而堕落。只有永生上帝的儿子,拒绝人性的堕落,物性的趋下:自己卑微、存心顺服,追随灵性以致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从此之后,人类身上尚未彻底灭绝的灵性,因基督的勇毅之举,得到救赎。

是的,在耶稣的福音中,得到基督救赎的,并不是“人类”,更不是国家民族这些人类自己的创造物,即,不是取死的身体。得到基督宝血救赎的,实际上仅是“灵性”,是使人区别于动物的日常生活的那种“违背动物本能的反常行为”。人的灵性也就是“对上帝的无条件的信仰和爱,以及放心地依靠”。在这种意义上,个人在上帝眼中,可能比整个的国家民族还要宝贵,因为人是上帝创造的,而国家民族不过是人自己创造的!


(018)


圣子耶稣复活后,只向信徒显现,不向非信徒显现。这是因为,不信他的,已经注定灭亡,罪无可赦。这个世界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得救,否则上帝的公义何在。基督也是要带走一个,留下一个,免得让那些投机钻营之徒混水摸鱼,骗取救恩。而唯有信他的,不被灭亡,反得永生。

基督──耶稣复活,已经把人类历史的全部意义表明了出来。这就是对历史本身的超越、否定和清算,轻装前进,拿走一个,留下一个,以死亡线分割一切,审判一切,把前所未知的恩典赐予那些没有被历史所毁灭的灵魂。因为我们面前的历史像是一个无情的屠宰场,它砍下那些无用的橄榄枝,扔到火里烧掉。

复活后的圣子耶稣,通身是灵体,并光耀形体,甚至镀而化之物质世界。而人即使是伟大的圣徒,死后也仅得“灵魂一缕归回天国”。拒不悔改的罪人,则由于彻底堕落而消解了灵体的残余,与物质世界一同毁灭。其形态宛如火星四溅而终归殒灭──除非,有来自更高光源的救赎与融一。


(019)


为什么必须承认圣子耶稣道成肉身、死而复活,才是一个“好基督徒”?因为所有的人类的罪性已经预先注定?如果主不行复活的神迹,世人还是不会承认圣子耶稣就是基督。尽管主一再告诫“不可试探主你的上帝”,结果还是要被人性来“检验”,只有在经历了复活事件之后,才被这个世界的罪性所承认,并被决心悔改的罪人奉为永生之主。

对主的崇拜,正是如此这般地建立在我们的罪性之上,所以,对主的崇拜本身,并不能救赎我们甚至不能赦免我们;而能赦免并救赎我们的,只能是圣子耶稣基督白白赐下的恩典,即人类原本不配得到的救恩。


(020)


《新约全书》的二十七卷中,有二十三卷预言耶稣会再来,保罗书信每五节就有一节提及耶稣必快再来……这种经久的仰望中,是否隐匿著人的某种怀疑、推诿和怯懦?

如果主不再来了,我们的信仰就可以动摇吗?如果我们的信仰无论如何都不可动摇,为什么如此频繁地反复强调呢?是信心不足,因而需要“吁天”以为支持?

圣子耶稣的再来,是来审判并毁灭这个万恶的世界。这很重要,这种前景使得受到诱惑的大众,可以和罪恶的生活保持距离。而只有不再盼望能在生前晋见再来的主,同时保持对主的忠贞的人,方能面对福音书作者和使徒保罗没有面对过的诱惑与陷阱,即在西方人的“文艺复兴”以来所开辟的现代罪恶中,保持距离因而也就保持了平安。

现代科学可以否定主的复活、他的再来与他的审判?这也许可以动摇古人,动摇那些对现代文明的超级污染缺乏免疫力的人。但对我们,这已不再重要,问号并不是否决的论据,而只是超然飘逸的“神的奥秘”。

基督复活,不会再给罪恶的世界以机会,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他是要来审判并毁灭这罪恶的世界。由此可见,基督之后的殉难者,只能是基督徒,而不可能是基督。基督不会再给世界以第二度杀害他的机会。所以,一切企图或是正在自立为王的“洪秀全主义”可以休矣:宇宙间只有一位基督,就是“耶稣基督,父上帝的独生子,因著圣灵感孕,从童贞女玛利亚所生,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第三天从死里复活,他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将来必从那里降临,审判活人、死人。”(《使徒信经》)除此之外的一切救主(如洪秀全和许多正式受洗的神职人员等),不是虚妄的,就是冒充的。因此他们只能受难,而无法从死里复活。


(021)


在基督的神性面前,甚至,谁宣称自己完全“理解了耶稣基督”、“掌握了耶稣基督的精神实质”,我就会怀疑他的脑浆,是否够用了。

耶稣基督和他的奥秘,是我们可以全然“理解”的吗?不。我们这些罪渍斑斑的尘土,最多只能“猜”他的话语(作为寓言和预言),而那谜底,永远握在主你自己的手中……彷佛眩目的七色光。



第5节爱战胜了死亡


(022)


爱战胜了死亡:自从基督──独一真神的独一之子──来到世上,死亡的性质就改变了。从此,死亡不仅是作为“对罪的惩罚”而且是作为灵魂升天的门。基督不仅与我们一同受苦,而且比我们“更苦”,并征服了这苦和最终把死亡变为灵魂的考验(灵性的洗礼)。这就是开启了新约时代的福音:爱战胜了死亡。

这就“是”救我们脱离魔鬼辖制的基督受死这一事件中的意义。

“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约翰一书》第三章14节)“因为神就是爱。”(同上第四章8节)上帝不仅是爱的源泉,而且是光的源泉。尽管并非只有光和爱才源于上帝(否则我们就成了奥古斯丁信主之前那样的摩尼教徒了)。尽管灵是分成各层级甚至分成善恶,如圣灵与邪灵等。但是耶稣基督的能力,确实来自圣灵与善。耶稣基督的能力不仅来自他的受难与复活,而且来自他的爱,来自他先天的圣子身份。基督的爱是人所不能的,但在神却是无所不能。基督的爱,来自他对我们这些根本不值得被爱但又渴望被爱的人们的爱,来自他对我们这些渴望被爱但又吝于爱人如己并斤斤计较他人回报的罪人们的“完全无私的爱”。他是上帝的圣子,却为我们的过犯受苦、受死,被我们的罪孽所压伤,被上帝遗弃,交给阴间三日,承受人间最大的苦难。

正是由于基督的爱,摩尼教徒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亦作Augustinus Hipponensis,354—430年)得以成为拉丁教父哲学的代表人物。

拉丁教父哲学的代表人物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亦作Augustinus Hipponensis,354—430年)曾经是一名摩尼教徒。但由于极为聪明,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他依然不仅是天主教的圣人,也是新教的榜样。这位翻来覆去三次改宗的黑人,出生于北非,在罗马受教育,在米兰受洗。著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论美与适合》等书。他把哲学和神学调和起来,以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教教义。

原本出身于基督教家庭的奥古斯丁,成年后却改宗二神论的摩尼教共有九年。但是到了公元380年,罗马君主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 I,379—395年在位)颁布赦令,禁止基督教会以外的任何宗教活动,并焚毀所有异教作者反对基督教的作品,这一年奥古斯丁二十六岁,这以后他面临信仰的选择因为坚持摩尼教就意味着触犯法律了。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六年以后,386年秋天,三十二岁的奥古斯丁再度改宗基督教。

392年狄奧多西一世再次公布法律禁止在任何场所向异教神祇献祭,同时规定基督教为唯一合法的宗教。因此,这一年一般被看作是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开始。而在此前一年,聪明的奥古斯丁已经成为基督教的专业神职人员……后来还积极参与整肃“主张教会纯洁”的多纳特派信徒。

在《狄奥多西赦令》之前六十年,公元321年的《米兰赦令》所宣告的宗教宽容,为迫害基督教的历史运动画上了句号,基督教赢得了贵族和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支持,但是在罗马帝国,信仰还是自由的,所以奥古斯丁年轻的时候可以背离他从小的基督教信仰,改宗摩尼教。但是公元380年以后坚持摩尼教就越来越困难了,因为基督教已经成为罗马帝国唯一合法的宗教了。

这个发展自然使得识时务的奥古斯丁怀疑摩尼教的能力了。于是他去见摩尼教的一个领袖,结果这个领袖在教理上也难于自圆其说,这使得摩尼教徒奥古斯丁陷入失望。后来他读到新柏拉图派一位哲学家的传记,看到那人也是在老年归向了基督,于是受到触动,相信基督教的上帝不但是一切良善之源,也是一切真实之源。后来他听米兰主教安波罗修(Sanctus Ambrosius,约340—397年,四世纪著名教父)讲道多了,又对教会的权威留下极深的印象,而这位安波罗修出任主教的时候据说还未受洗礼。最后征服奥古斯丁的心的,则是埃及的修道士,他们高尚圣洁的生活,使见异思迁的奥古斯丁自惭形秽为情欲捆绑。一天他悲痛自责,奔向花园,伏在树下痛哭。忽然仿佛听到儿童的声音说:“拿起来读吧!”他抑制着眼泪,拿起《圣经》打开,这段经文落入视线:

“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圣子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罗马书》十三章12—14节)

“特派传福音的使徒”保罗的书信,使奥古斯丁心里获得了平安,他感觉上帝而来的能力可以胜过自己的罪恶。奥古斯丁再度改宗成为基督徒。这正应了主的话语:“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哥林多后书》十二章9节 )

奥古斯丁最为流行的作品《忏悔录》,就是这一极为复杂的生活历程的“说明”。他不得不向世人解释他的信仰改宗为何发生得如此巧合于政治气候的转变。《忏悔录》原名“Confessiones”,拉丁文“承认、认罪”。

卷一记述作者出生至15岁的事迹。卷二、三,记述他的青年和在迦太基求学时的生活。卷四、五,记述他赴米兰前的教书生涯。卷六、七,记述他思想转变的过程。卷八则记述他一次思想斗争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卷九是他皈依基督教后至母亲病逝一段事迹。卷十是分析他著书时的思想情况。卷十一至十三,则诠释《旧约创世纪》第一章神六日创世的工作,在歌颂中结束全书。

可以说,《忏悔录》是一篇诗意浓厚的长篇祷文,也是一个背叛上帝的罪人在世人面前卸下自己“秘密”的记录,他向上帝吐露自己的言行和思想,也是为了向教会里的敌对派系交待自己改宗的由来。奥古斯丁表现得很像一个灵魂解剖家,把灵魂放在上帝的祭坛上,做精密而彻底的解剖,只是所解剖的不是别人的灵魂,而是他自己的灵魂。当我们阅读这个“隐私”时,其实在阅读一本改宗说明,看见一再悔改的人怎样不断地抵抗上帝的过程:“我在淫乱中, 勇往直前, 满溢着、四散着、沸腾着。”

《忏悔录》其实并非自传,也不是思想回顾,因为那些都是不堪回首。奥古斯丁说:“我愿回忆我过去的污秽和我灵魂的纵情肉欲,并非因为我流连以往,而为了爱上帝。因为我喜爱上帝的爱,才这样做:怀着满腔辛酸,追溯我最险恶的经历,为了享受你的甘饴,这甘饴不是欺人的甘饴,而是幸福可靠的甘饴;为了请上帝收束这支离放失的我、因背弃了独一无二的上帝而散失于许多事物中的我。”

奥古斯丁再度改宗基督教,难以回避社会的压力、功利的考虑。所以他的选择充满那样的痛苦,那是一种“叛徒特有的烦恼”。奥古斯丁这种人,和圣保罗、圣彼得那种人是根本不同的两种人。奥古斯丁是“追随胜利者的人”,而圣保罗和圣彼得却是“追随正义者的人”。如果说圣保罗和圣彼得是“神的仆人”,那么相形之下,奥古斯丁首先只是“人的仆人”,然后才看情况决定选择哪一个神。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奥古斯丁是一个见风转舵的投机者,实际的奥古斯丁要复杂得多,显然对上帝也还是怀有热爱和崇敬的:

“我问大地,大地说:‘我不是你的上帝。’地面上的一切都做同样的答复。我问海洋大壑以及波臣鳞介,回答说:‘我们不是你的上帝,到我们上面去寻找。’我问飘忽的空气、大气以及一切飞禽,回答说:‘安那克西美尼斯说错了,我不是上帝。’我问苍天、日月星辰,回答说:‘我们不是你所追求的上帝。’我问身外的一切:‘你们不是上帝,但请你们谈谈上帝,告诉我有关天主的一些情况。’它们大声叫喊说:‘是他创造了我们。’我静观万有,便是我的咨询,而万有的美好即是它们的答复。”

上帝具有无限的大能,为了彰显这种奇特的能力,“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样。”(《提摩太前书》第一章16节)正因为奥古斯丁在书中所流露的痛悔前非,且对自己的邪恶行动和罪恶思想作出了深入分析,《忏悔录》才最终成为晚期拉丁文学的代表作,成为西方文学的原创名著。后来的卢梭、托尔斯泰等人的模仿之作,再也无法体现出这样的切肤之痛。


(023)


基督!基督!!基督是上帝与人所定的新约!圣子是新约的上帝形象!这新约就是爱。基督是爱的第一推动力。基督在创世的时候就与神在一起了:“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借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他也是教会全体之首。他是元始,是从死里首先复生的,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因为父喜欢叫一切的丰盛,在他里面居住。既然借着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借着他叫万有,无论是地上的,天上的,都与自己和好了。”(《歌罗西书》第一章15—20节)

受难,是这个万恶的世界对基督之爱的极冷酷的答复:而复活,则是上帝对世界判决(这是由罗马总督签署的犹太人指令)的答复。受难与复活,是基督之爱的尘世命运。受难与复活的神迹,是基督的荣耀与表象,他的本质则是爱。爱是基督的动机、动力,是他行事的准则。哪里缺少爱,哪里就有了基督的光临在。


(024)


世界上有两种光:自然之光与基督之光。这两种光都不是人所能创造的。人最多不过是借光、反射光、行出光来,但无法成为光的源。所以除了耶稣基督,没有人可以“变得像是基督一样”。因为这不在人的能力范围内,尽管人在特定条件下,有时可以“行出基督的样子来”。

人们都渴望爱,但谁也不愿走出第一步。就像谁都喜欢钱,但谁都不够慷慨大方地花钱。“挥金如土”、“花钱如流水”,不过是叫花子的想象。在感情上也是一样:因为恐惧,怕被拒绝、怕被误解、怕没有回报、怕遭到遗弃;同时,也怕控制不住自己、怕卷入世俗的纠纷、怕陷入魔鬼的圈套──所以世界上便没有无私的爱,猜忌、冷漠和恶意与恨,最终占了上风。在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前提下,上帝与人的旧约已被瓦解,但新约却无法建立,于是世界只能落入魔掌之中。

这时,基督来了:他不畏拒绝、不怕误解、不要回报,准备好被遗弃、被交在魔鬼的手里,他因此成为不可战胜的主。基督不受魔鬼的诱惑,他能控制自己,为了彰显上帝的爱,基督不怕卷入世俗的纠纷,不怕进入死亡的陷阱──他是爱的第一推动力,他以无私的爱,把人的“EQ”也就是人类的感情从“动物水平”提升到“神的儿女的境界”。


(025)


欺骗人的人,遗弃人的人,或都是由于他先受过欺骗、受过遗弃,或是干脆他具有欺骗者与遗弃者的基因──欺骗者与遗弃者的命运,因此可以称为“欺骗的循环”、“遗弃的循环”。世界由此陷入恶的循环、罪的报复,落入“挑动群众斗群众”的魔鬼圈套中……基督来,就是要以身试法、破解魔鬼的圈套、还原上帝之爱。基督是爱的第一推动力,基督是爱的化身;他示范:尽管爱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但能战胜魔鬼、彰显新约、荣耀上帝者,唯有爱。

我们彼此之间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只有基督对我们的爱是完全没有先决条件的。所以当我们被这个世界的苦难所压倒,被世界的欺骗的循环、遗弃的循环给碾压给粉碎的时候,除了在基督的光里重获爱,以解除欺骗与遗弃的魔法外,别无他法。爱,就是效法基督,爱人如己,就死摆脱欺骗、遗弃的循环。

基督的爱,像是征服心灵的剑,具有世间最为锋利而且无远弗届的光芒。足以破除一切魔法,一切犹太人的诡计。基督的剑就是爱,足以从内部攻破最为坚固的城堡。而上帝的城却不是建在这个世界上,而是矗于天国的磐石──基督不是废去乃是成全,因为基督的废除乃是根本的成全。

“世人若恨你们,该知道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约翰福音》十五章18──19节)由此可知,1、凡前来就光的,可以被光洗涤而不被定罪;2、凡前来就光的,相形之下也是恶行较少,比较容易得赦免的。


(026)


道成了人身,活泼泼地来到我们中间……

这道,本是语言、理性、逻各斯;而一旦成了肉身,便不再是语言、理性、逻各斯,而是对语言、理性、逻各斯的完成。所以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其重点在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十四章6节)道路和真理,已被基督的生命所超越。反理性主义,在基督的肉身中,重新变为真光、真理之光、唯一理性之光。


(027)


我们不是由于追随基督才变得孤独,而是由于极端孤独才追随基督──这就是我们“罪的本相”。孤独。被世界抛弃。与祖国、文明、家人和朋友的彻底分离……不知自己为何物,快忘掉自己的名字,不再记得以前的业绩……这样的日子,正是你的皈依基督的时辰。那十架上的基督的爱,已是你与这世界的最后的有机联系。

耶稣基督的福音,是为失去家国的人们所预备的最后晚餐;而且是免费的、自助的、恩典式的晚餐。当犹太人亡国之际,福音诞生了。当罗马人亡国之际,福音广布了。当中国人亡国之际,福音东渐了(明末)、播种了(清末)、扎根了(从苏俄开始支配中国的1924年直到如今)。

犹太人拒绝了基督,因此无法复国(现今的犹太复国是在没落的西方的同病相怜下进行的人为抽疯,或许将因缺乏上帝的恩典而夭折)。

当欧洲人在福音帮助下重建家园并日益壮大后,却背叛上帝、亵渎基督。现在五百年过去,终于艾滋病流行、同性恋猖獗、吸毒成风、盗匪横行了……上帝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惩罚”,但失去了上帝的恩典,人就无法再有平安。除非通过认罪、悔改,再度获得平安──拥有平安的人,方能重获上帝的恩典,并以基督的救赎,脱离内在的刑罚。


(028)


人只有在属世的绝境中,即在一切属世的支持尽都断绝的极端状态下,才能赫然望见属灵的生命──他这时醒悟过来:只有圣子耶稣基督爱你,只有他在支援你,并救赎你永劫不复的罪。

而当人在尘世力量的支持下怡然自得的时候,他实际上是陷在罪的捆绑中。因此,在这个属世的世界上最大的,在上帝的属灵的国度里,必沦为最小的,以致不得其门而入。

当我们彻底失去一切外物和对外物的倚靠时,就能分外清晰地体会到什么叫做“凭忍耐与信心活着”:对世界的忍耐和对基督的信心。因对基督的信心,活着并跃过死亡线,从肉体变为灵体,全然仰赖属灵的恩典。

“耶稣爱我,我爱耶稣”:当你被一切亲友背弃、被一切社会抛弃、被一切国家放逐、被一切政府通缉……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时候,只有耶稣是可以信靠的,你永远毋需担心失去他的爱。这样一位无私舍己救赎世界的主,却为我们的罪钉死在十字架上,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爱耶稣来赎罪,以重新蒙得上帝的喜悦,并因此敞开心怀让新的生命进入自己。然而,圣子耶稣基督对我们的爱却又不是对等的,否则便不可能实施救赎的功效。所以,耶稣三次问彼得“你爱我吗?”主的爱,是净化,是点石成金,是人的爱不能企及的。主从世界之尘中,找回堕落的天使。要是主不再来,我们与注定朽灭的尘土何异。这也是“神圣避难权”的开始。


(029)


爱有内心的满足。基督对人类的爱和赎罪是无条件的,所以反过来,人对基督的爱则是可在尘世达到并保持的“最完满的内心满足”,这样的爱具有一种“天堂般的感觉”。人在尘世可以获得的物质之爱虽如黄金一样宝贵,但都是不完满的,不能像黄金那样持久和兑现,更加无法提供完满的内心满足。唯有人对基督的爱,可在尘世达到并保持“最完满的内心满足”。

耶稣基督的爱具有无与伦比的中介性:人子与神子相加的圣子。基督的爱是助人超越生死的不二法门。没有爱的灵体。就不能帮助人;没有灵体的爱,就不能超度人。唯有爱的灵体──舍身救人的基督耶稣,方能引导人的灵体重返家园──超越了虚无主义。


(030)


“爱”是宗教精神的抽象表达,同时又是信仰过程的具体落实;“爱”还是宇宙创造的原动力,是使万物得以“如此这般”地存在的普遍机制,“爱”也就是“道”、“理”、“法则”等等抽象之上的至上者;同时,“爱”又是人类的涤罪剂──是出死入生、行进永恒的属灵恩典,是由上帝独生圣子耶稣基督所表明出来的智慧。“上帝就是爱”,这爱的奥秘在于:爱是抽象信仰和具体启示的交融。所以有爱的宗教都生生光大,无爱的宗教都付诸东流。

但上帝不仅仅是爱。以任何尘世遭遇的“公正”与否,反过来“衡量上帝的旨意”,不仅毫无依据,而且亵渎神明。上帝拥有绝对主权,不仅是立法而且执法,上帝在自己所立的宇宙法则之上,拥有无限的绝对自由。我们如何衡量他?

人能够增添上帝的荣耀吗?不能。教会的使命是证明甚或加增上帝的荣耀吗?当然不是。加尔文的“荣耀论”也许比他的“预定论”更不济事,而且南辕北辙、自相矛盾。既然人自身的命运是“预定”的,那么还有什么“自由意志”?又如何能够证明的创造主?如何能够改变或是增益自己?

如果说,被拣选的人分享了上帝的荣光,那么他主要是荣耀了自己,如月亮以阳光照亮了自己。被拣选的人无法荣耀上帝,如月亮不能照亮太阳。加尔文说“人可以荣耀上帝”,这可比说月亮可以增加太阳的亮度,还要荒谬。何况上帝的灵性与人类罪性之间的歧异,还要大于太阳与月亮之间的差距。

人如果可能通过“效法基督”而接近上帝,那么与佛教通过效法佛陀而达到涅槃,有何区别?既然上帝高于涅槃,神性的基督高于人性的佛陀;那么在基督徒看来,主权就在上帝手里而不在修道者手里。基督徒之得救,是蒙拣选的,而不是儒教的修齐治平、佛教的禅静涅槃、道教的炼丹飞仙;所以,基督徒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只能随时仰望上帝的怜悯,并靠耶稣基督的救恩,紧紧追寻主的脚踪。

儒教的行不逾矩、佛教的无上正觉、道教的修炼湛深,但是,它们在面对死亡时皆成无用。平常不逾矩者,面对死亡时,也会变得行为错乱;沉思无上觉者,面对死亡时,也会变得神智慌乱;专精修炼者,面对死亡时,也会变得表情昏聩──唯有信仰上帝者,依赖比自己更高的存在、坚信死后的出路更好,面对死亡时方能平静安详下来。因为这样的人,所面对的死亡不是一条绝路,而是一条归途:堕落的天使,已被恩准“浪子回头”了。


(031)


灵体的爱,溅落尘世,激起万丈尘埃──化身为拿撒勒人耶稣的基督:和散那归于在天上的父!

爱与灵体的高度结合,就是人神一体,这显明为救赎的恩典。而“缺乏爱的灵体”,则是撒旦的特点,是敌基督者。


(032)


运动中的感觉,免除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所以静止中的生存,比运动中的死亡更令人窒息,因为“静止中的生存”更加接近死亡的本质。基督为什么与永生的上帝同在?不是因为他静止,而是因为他运动:他从高贵降为卑微。变动不居的圣灵,永远“运行在水上”。这样的灵,赐我们以永恒的生命:位于死亡线那边的“另一种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的生命”。

面对基督的爱的福音,人的理性要么承认这正是神的默示,要么把耶稣判断为人间的“异类”。然而,如果耶稣是错的,那人世岂不是太空虚了?人的理性从此必将直面无限的黑洞,或是把自己看作自然的一部分,就像一片树叶一样,那样死亡就像是落叶一样自然了──但那也许不是人的理性所能承受的。所以,即使为了避免理性本身的贬值和崩溃,也请承认耶稣是神!以此让我们得到最终的盼望!


(033)


皈依耶稣基督之后最大的内心变化,就是从“反抗死亡”到“接受死亡”,尤其因为肉体的死亡似乎成了灵魂与基督永远合一的前提。只要肉体活着,感官的作用、肢体里犯罪的律,总要经常反覆地诱使我们背离基督、背离十字架上的救恩。唯有一了百了地超越死亡线,方能最终抵达上帝的国。

主真是有求必应──只要我们祈求的内容是对的。例如,我求主把我从魔鬼的捆绑下解开,结果外在的奇迹就出现了。再如,我求主让我恢复久已失落的爱心,结果内在的奇迹就出现了。主怎么可能不在干预我们的生活呢?主的干预,甚至能使我们恢复青春!

我似乎知道了:如果上帝在属世的领域祝福并帮助了我们,一定是推动我们走向属灵的道路,得到属灵的生命。反之,如果我们在属世的领域得到神秘力量的支持和推动,以致获得成功,但结果我们却因此而离开上帝的灵,那么这帮助和支持,就是来自魔鬼的诱惑而非来自上帝的祝福。


(034)


这个世界是无法用人力来救药的,而只能仰赖神恩的救赎。这就是上帝的爱,也就是战胜了死亡的爱的福音。属世生命的要义,是如何寻求一个适当的“下场”,“为属灵的生命开辟道路”。这样就能“漂亮地脱离这罪恶满盈的世代”──不是逃世,不是“君子遁世无闷”,而是走向一个全新的而且前所未见的领域。



第6节救赎


(035)


救赎的含义是“救主的恩典”,“救主的恩典”之含义接近中文里的“救赎”而不是“拯救”。如此看来,有一些“文化基督徒”创作了“拯救与逍遥”这样的标题,却无意中泄漏了其作者对于相关的问题有些“望文生义”,在其“由东方到西方”的过程中,仅仅是以“东方游客”的身份到“西方宗教”中进行观察,结果不能得到西方居民的心得,更是远离了福音的本意。一言以蔽之,“拯救”只是华人基督徒对于“救赎”的一个误解。

拯救,只是“拉人一把”;救赎,则是“舍己救人”──拯救,则是基本上无需牺牲而且代价可以不大的援助,是无须十字架上的极端苦难就可以实现的。救赎,体现为十字架的流血、受难主的荣耀。救赎是典型的基督专有行为,由此赎罪所引领的是朝向永恒的属灵生命的终极皈依:由亚当夏娃的犯罪而堕落的灵体,由此获救。相对于救赎,拯救则是属于普遍启示的领域而非属特殊启示的领域,因此“拯救”也可以是异教式的概念。因此也可以说,“救赎”与“拯救”的区别,乃是福音与异教的最本质最精致的分野所在。

把“拯救与逍遥”相提并论,说是分头代表基督教世界与大中华世界的两种主流精神,更是大谬不然──因为稍有常识的人就会知道,就算“拯救”代表了基督教世界的主流精神,但“逍遥”却无法代表大中华世界的主流精神,可以代表大中华世界主流精神的是“整合”而不是“逍遥”,而类似“逍遥”的精神其实在基督教世界也存在,那就是“科学”。所以我们说,在欧洲和中国可以对称的精神,是“拯救与整合”或是“科学与逍遥”。另外还要注意我们一直作出的这一区分:福音的基本精神也不是“拯救”,而是“救赎”。

让我们纪念并爱戴十字架上的救赎吧!我们要对得起这“出自爱”的赎罪。我们如果不想让基督的血白流,就需要明白我们的获救不是无代价的──而是属于宇宙史上最昂贵的一项计划:独一全智的父神因为如此厚爱我们,如此看重我们,以致让他一体同在的圣子来到我们中间,并为我们的罪受死:这就是救赎的代价。

在这样沉甸甸的爱面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屈膝?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不放弃自己的傲慢?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不口称耶稣基督是主?良善的人,要知恩图报、领受上帝的救赎。


(036)


回顾自己的救赎史,使我对属灵的生命充满了盼望。尽管这个“盼望”意味着,我经常怀疑属灵的生命是否确实存在。但是我知道属灵的生命太是美妙了──有如卸去千斤重担,把滞碍一扫而光。一扫而光属世的滞碍,迎来光明充盈的宇宙,永远平安的世界,不可言传的松弛,像水一样柔软,在基督里而不是在自己的感觉里,会合宇宙之流,迎合上帝国度的降临。

面对救主,我常自问:我真的配得今天的饭吗?但主却如此厚待我,赐给我每日三餐的饮食,更重要的是,赐给我们能够饮食的健康、让我吃得下去,又保守我一切平安。这并不是所谓“自然律”的作用,因为我们周遭的相反事例太多太多了,那些也都是属于“自然律”的范畴。所以我只能说:“活着乃是一个奇迹,而不仅仅是一个概率;活着乃是一个恩典,而不仅仅是一个偶然──愿主的灵,常怜悯我,并保守我在主所喜悦的正路上。“这样我便知道了:谦卑并不是为了讨主的喜悦而作出的外在姿态;相反,谦卑是内在的,是一种“充满感恩、因此充满平安、因此获得喜乐”的生存。

主的恩典──

主的恩典实际上已经降临在每一个人类成员的身上,不论他是否意识到或是承认这一点。自从主为我们殉难、赎罪的那一刻,救赎的恩典就已开始了。但异教徒无法意识到这一点,甚至在知道了这一点以后还是拒绝承认,这就是罪的方程式。拒绝认罪、拒绝悔改,也就是拒绝救恩。在接受了耶稣基督的救恩之后,我终于切身体会到:主的恩典在那些拒不承认主的罪人身上,甚至更为显著呢!以致那些拒不承认主的罪人们误以为,拒绝主的恩典也可以幸福平安、自然得救──可见主一直多么保守我们──那就是“太阳照义人也照不义的人”。而拜倒于主的圣名之前的人们,却会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恩典的剥夺”。说来惭愧,正是这一剥夺而非前此的赐予(“太阳也照不义的人”),使得我们醒悟到自己原来一直都是依赖主的恩典才活着的。这是在这一醒悟之后,我们才懂得“你们应警醒,免得入了迷惑”的意义──从此以后,我们的内心才开始接纳主,开始祈求赦罪并重获恩典。而这一“朝圣过程”,则必须从“知罪认罪”开始:浪子如果不能知罪认罪,就不会回头,当然也就无从回到家里、获得平安。

在这种意义上,我称意识到恩典并知罪、悔改、感恩之前所得到的恩典,为“原始恩典”或是“不义者的恩典”;而称意识到恩典并知罪、悔改、感恩之后所得到的恩典,为“救赎恩典”或是“算义者的恩典”;“救赎恩典”或是“算义者的恩典”更多属灵的成份,是基督的信徒所能拥抱的“宇宙之间最大的奥秘”。而“原始恩典”或是“不义者的恩典”也有属灵的成份,否则就无法过渡到“救赎恩典”或是“算义者的恩典”了。

“算义者的恩典”不是可以通过人的努力可以强求而获致的。例如禁食、祈祷、沐浴礼拜等仪式或“内心虔诚”、“行为得体”,是否就可以影响、修改甚至左右上帝的意志呢?对此应该大大地加上一个问号才对!而且,一个人如此热衷于“利的祈求”(求神给我……)而非“义的祈祷”(我愿为神……),是否可以称为“虔诚”,更应该受到极大的质疑。如果一个人为了逃避惩罚的不作恶、如果一个人为了获得奖赏而行善……上帝就不会额外报答他了,因为耶稣说过,那人应得的赏罚已经在这个世界上给过他了:“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吗?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吗?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前面吹号,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有古卷作必在明处报答你)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故意叫人看见。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马太福音第五章46—第六章5节 》)

“救赎恩典”或是“算义者的恩典”,就是“活在主的恩典里”这一事实本身……“救赎恩典”或是“算义者的恩典”明白:即使我们如此罪恶累累,主依然没有嫌弃我们,甚至仍然爱我们,依旧赐予我们属世的福利。主这样做,并不是在继续纵容或是败坏我们,而是期待我们幡然悔悟,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站立起来,不要错过最后一班救赎的列车,不要漠视生命的再次机会,不要滥用基督的怜悯:属灵世界的门,到目前为止还为一切罪人敞开着。但是人自己必须像耶稣基督所说的那样“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否则就无法获得解脱、领取救恩。


(037)


主为什么迟迟不对这个罪恶的世代,进行毁灭性的最后审判?主为什么一再容忍犯罪?是因为他不能惩罚罪恶吗?是因为他无法兑现承诺吗?也许他是爱每一个人,包括不可救药的人。也许他要救赎那些不可救药的人,他不愿走失命定的一只羊,所以他竟撇下同样命定的、没有走失的九十九只羊,去寻找那失落的一只……所以我们应该思想:能够信靠这样的主──耶稣基督,该是多大的福份!信靠这样的主,就无疑是和宇宙间最强大的力量“缔结了盟约”。

一个人如果因为获得遗产(比喻基督的救恩)而在银行里拥有存款一百万美元(基督信徒的恩典)却不知道(没有听见过福音)或是别人告诉他了(听过布道)、甚至银行都通知他了(参加过教会活动)──他却始终不能相信(接受福音),并且终始不敢去银行提款(领受福音),也就不可能把这款项用来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得救)──谁会不觉得这个人十分愚蠢,并为他的贫穷深感惋惜吗?可是,这正是许多拒绝接受耶稣为主的人们的现实生活状态!

相反,如果我们真能信靠主,我们就与宇宙间最强大的力量缔结了盟约,我们的所有行为方式肯定会发生惊人的改变化,正像一个“暴发户”!能想象一个百万富翁还像一个穷人那样度日如年吗?不能。但愿每个人都成为灵魂意义的暴发户,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因为获得遗产(基督的救恩)而在银行里拥有存款一百万美元(基督信徒的恩典),自己却不知道(没有听见过福音),而当别人告诉我们(听过布道)之后、甚至银行都通知他了(参加过教会活动)都始终不能相信(接受福音),并终始不敢去银行提款(领受福音),也就不可能把这款项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得救)!

如果我们真能与宇宙间最强大的力量缔结了盟约,就不仅能涤除罪性、承受赦免,而且能比较坦然地面对死亡。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又为什么害怕面对属世的敌人和这罪恶淫乱的世代呢?


(038)


有许多“基督”(比喻为“银行”)包括假基督,但只有一位基督耶稣(比喻为“上帝给我的银行帐户”):有许多耶稣(比喻为“许多帐户”),但只有一位耶稣基督(比喻为“上帝给我的银行帐户”):他是我的活水源泉,十字架是他的印记(比喻为“银行密码”)。但愿我们认准他的标记,这样我们才能进入上帝应许我们的银行帐户!

对圣子耶稣基督所赐救恩的信仰与体会(比喻为“大胆提取属于自己的存款”),使我们的生命进入一个新的国度(比喻为“全面改变自己的生活”),从此,即便在日常生活中,也遍布前所未有的珍奇,新的发现比比皆是!我们不仅期待,而是已经体会,在没尝死味之前,就可能已经看见了神的国!


(039)


上帝并不遥远: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他的形象,他真爱世人,把自己的独一儿子降生为人,分享人类的苦难,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歌者祈求上帝,这样的祈祷永垂不朽:“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利比书》第二章6—11节)

否认以上的真理并不难,难的是我们如何应对否认之后的无限虚空?有人说,如果有上帝而自己却不是上帝,这是人的自尊心无法接受的。但是年轻气盛的他忘记了,如果他自己就是上帝的话,那么当他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还有谁能来救他呢?正因为如此,《诗篇》中呼求主耶和华的歌声说“求你不要远离我。因为急难临近了,没有人帮助我”(二十二章11节 ),具有打动人心的永恒力量。

甚至无往不胜的大卫王也是靠着主的怜悯才能存活的。《撒母耳记下篇》和《诗篇》十八章都记载了同样的祈祷,是大卫向耶和华的吁求:

耶和华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台,是我的避难所。我的救主阿,你是救我脱离强暴的。我要求告当赞美的耶和华,这样,我必从仇敌手中被救出来。曾有死亡的波浪环绕我,匪类的急流使我惊惧,阴间的绳索缠绕我,死亡的网罗临到我。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向我的神呼求。他从殿中听了我的声音。我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那时因他发怒,地就摇撼战抖。天的根基也震动摇撼。从他鼻孔冒烟上腾。从他口中发火焚烧,连炭也着了。他又使天下垂,亲自降临。有黑云在他脚下。他坐着基路伯飞行,在风的翅膀上显现。他以黑暗和聚集的水,天空的厚云为他四围的行宫。因他面前的光辉炭都着了。耶和华从天上打雷。至高者发出声音。他射出箭来,使仇敌四散,发出闪电,使他们扰乱。耶和华的斥责一发,鼻孔的气一出,海底就出现,大地的根基也显露。他从高天伸手抓住我,把我从大水中拉上来。他救我脱离我的劲敌和那些恨我的人,因为他们比我强盛。我遭遇灾难的日子,他们来攻击我。但耶和华是我的倚靠。他又领我到宽阔之处。他救拔我,因他喜悦我。耶和华按着我的公义报答我,按着我手中的清洁赏赐我。因为我遵守了耶和华的道,未曾作恶离开我的神。他的一切典章常在我面前。他的律例,我也未曾离弃。我在他面前作了完全人。我也保守自己远离我的罪孽。所以耶和华按我的公义,按我在他眼前的清洁赏赐我。慈爱的人,你以慈爱待他。完全的人,你以完全待他。清洁的人,你以清洁待他。乖僻的人,你以弯曲待他。困苦的百姓,你必拯救。但你的眼目察看高傲的人,使他降卑。耶和华阿,你是我的灯。耶和华必照明我的黑暗。我借着你冲入敌军,借着我的神跳过墙垣。至于神,他的道是完全的。耶和华的话是炼净的。凡投靠他的,他便作他们的盾牌。除了耶和华,谁是神呢?除了我们的神,谁是磐石呢?神是我坚固的保障。他引导完全人行他的路。他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在高处安稳。他教导我的手能以争战,甚至我的膀臂能开铜弓。你把你的救恩给我作盾牌。你的温和使我为大。你使我脚下的地步宽阔。我的脚未曾滑跌。我追赶我的仇敌,灭绝了他们,未灭以先,我没有归回。我灭绝了他们,打伤了他们,使他们不能起来。他们都倒在我的脚下。因为你曾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能争战。你也使那起来攻击我的都服在我以下。你又使我的仇敌在我面前转背逃跑,叫我能以剪除那恨我的人。他们仰望,却无人拯救。就是呼求耶和华,他也不应允。我捣碎他们,如同地上的灰尘,践踏他们,四散在地,如同街上的泥土。你救我脱离我百姓的争竞,保护我作列国的元首。我素不认识的民必事奉我。外邦人要投降我,一听见我的名声就必顺从我。外邦人要衰残,战战兢兢地出他们的营寨。耶和华是活神,愿我的磐石被人称颂。愿神那拯救我的磐石被人尊崇。这位神就是那为我伸冤,使众民服在我以下的。你救我脱离仇敌,又把我举起,高过那些起来攻击我的。你救我脱离强暴的人。耶和华阿,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称谢你,歌颂你的名。耶和华赐极大的救恩给他所立的王,施慈爱给他的受膏者,就是给大卫和他的后裔,直到永远。

相形之下,《士师记》第一章19节则记载了另外的情况:“耶和华与犹太同在,犹太就赶出山地的居民,只是不能赶出平原的居民,因为他们有铁车”。某些圣经学者据此分析,这样的耶和华岂是全能的上帝?难道上帝耶和华真的“不过是原始希伯莱游牧人部落神”?至高无上的神秘,真的连铁车部队也对付不了?其实,《士师记》与《诗篇》作于不同的时代,自然体现了启示的不同方面。就像老师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设置的课程也有不同。对待圣经里面“互相矛盾”的许多地方,我们都要从这一角度加以理解,免得自己入了迷惑。


(040)


施洗的约翰被人卑鄙谋杀,而圣子耶稣却起来主动寻求献身!客西马尼园的祷告表明,作为人子,耶稣基督是踏着施洗约翰的血迹前进的──而他所取得的人间最辉煌的胜利,也是在宝血之上完成的。即使人文主义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耶稣基督骑驴进入耶路撒冷,却在四百年后摧毁了罪恶的罗马!而窃据了主的圣名帝国教会,代表叛教者镇压完了多纳特纯洁派之后,罗马城也就在410年遭到洗劫和攻陷。罗马的这一沦陷是一个让叛教者的代表、神学家奥古斯丁主教百思不得其解的事件,其实答案就摆在这个鼓吹杀害纯洁派基督徒的神学家面前:那就是帝国教会流了义人的血,所以必须悔改。所以只有在蛮族入侵以后,新的教会才由大格利高里于590年左右建立起来。而缺乏蛮族入侵这一洗礼的西亚、北非和东欧,在拜占庭帝国的控制下,最后不得不遭到阿拉伯人(北非)和土耳其人(小亚细亚和东欧)先后征服。但耶稣所传的福音,还是从蛮族入侵的一片荒野中,开辟了当今的全球文明。我相信,主以后还会让伊斯兰教的蛮族入侵继续鞭打腐败的基督教文明,以便让救恩临到每一个人头上。

在这种意义上,相信灵界的存在,相信灵界超然于属世事物的生生灭灭──并不是诺斯替主义,而是基督耶稣的真传。为了属灵的国度而摒弃属世的国度,这就是属灵的基督与属世的弥赛亚的区别,他们争战的国度是不同的;这也是永生上帝的独生圣子,与所有先知之间的本质区别。

在这种意义上的耶稣基督的灵体,是我们永恒的堡垒,是我们回归灵界的中介,那是超乎“天人之际”的无限风云,这个上帝的国,与我信主之前“以普遍启示的方式表达的‘阳’和‘反压制’”,是不同的,是特殊启示,当然也不同于古代中国的“天人之际”。只有基于这种特殊启示的末世论,人才可能为属灵的国度,而舍弃属世的国度。


(041)


圣子耶稣说过许多刺耳的话,不仅如此,许多话语在人的日常语言和逻辑、理性听起来甚至十分矛盾或极端相反……然而,这才是上帝的亲在,上帝的话语!福音是如此超越于人和人的日常语言以及所谓的逻辑、理性之上,因此福音才是上帝的奥秘,因此才是发自天庭,可以对人进行终极审判的“上帝的话语”。

福音的奥秘告诉我们:不是我们在审判上帝,而是上帝在审判我们。尽管我们每天都在以自己的罪性和罪行在偷偷摸摸地试探上帝甚至反过去掂量上帝是否公义……但最终呢,上帝还是以他的公义来审判了我们的罪:或放逐、或赦免,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而到底是放逐还是赦免?那是上帝的权柄,我们是无权过问的──这不是什么公平与不公平的问题,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受造的,因此我们必须服从宇宙秩序、“客观规律”。


(042)


耶稣基督不是“救世主”而是“救赎主”。也就是说,他并不拯救世界,他只是救赎个人;他的救恩不是针对物的世界,而是针对灵的个人!

这当然并不是说,圣子耶稣只与接纳其救赎的个体发生关系,而不改革社会;也并不是说,圣子耶稣的福音只是个人主义的而非社会主义的,等等。关键是,圣子耶稣是属灵者的救赎者,而非属世的拯救者;因此,他的救恩是救灵魂,而尘世的获救成为上帝之国降临,也是通过普世灵魂的得救而实现的。

从使徒保罗的信主皈依的事件来看,不是某人要信耶稣为自己的救赎之主,而是耶稣基督不容分说地“掳获”了他。世界上没有人具有这样的力量: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耶稣基督。这正如一个遭到抢劫的人,没有力量也没有可能拒绝警方的保护,哪怕他以前一直不能信任甚至素来憎恨警察。除非他自己就是一个匪徒,担心警方的介入调查会揭露他自己更为重大的恶行。人怎么可能有足够的力量与意志,拒绝上帝的安排?

不能信靠三一真神的人们,唯有吃尽了苦头才能知道其中的奥秘。因为这是完全无法预测、不可自我设计的命运!例如我自己,就从来都不曾设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可笑的基督徒,甚至在死亡面前,我都拒绝成为基督的信徒来获得医治。因为我对“教会的腐败”和“基督徒们的伪善”深恶痛绝。但是上帝嘲弄了我,向我揭示:我要比较会更坏,比基督徒更加不可救药……上帝以他的大能轻而易举地折服了我,迫使我口称耶稣基督是主。

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我曾坚定地说,“宁死也不做一个基督徒”,然而主是全知的又是仁爱的,他偏偏要我这个讨厌的人做一个谦卑的基督徒,击打、磨难,关爱、成全,在在显示神迹,尽我所能承受地无所不用其极,于是我就注定“沦为”一个基督徒了。这就是救赎灵魂的工作。感谢主,这样厚待了我。使我此生再也无法背弃主,直到永远。阿们。


(043)


先舍己还是先皈依基督?

依据人的罪性,是无法“保持精神──心理──行为的空白期”的。所以,自己若不先皈依基督,如何去舍己传扬福音?如果不是为了基督的爱,一切征服和超越,不过是纸上谈兵,甚至只是为了张扬自己,如此,则十字架道路又是从何说起?舍己的动机动力既然一概没有了,那么所走的,也就必非十字架的道路。

圣子耶稣说,“凡跟从我的必当舍己。”

是的。"心的舍己"是"灵的皈依"与"体的跟从"的中间一步,是心理性(“魂”)的,正如皈依是精神性(“灵”)的,跟从是行为性的(“体”)。

在皈依与跟从之间,绵延着基督信徒的余生!

愿主带领我,以舍己的心愿,保持朝向十字架的方向,保持服从、贞节、贫穷的心志,终不迷失在自我的罪性中。



第7节门徒


(044)


为什么,圣子耶稣复活后,连相当亲近的门徒都不很容易辨认他?

复活后的圣子耶稣,显然已不仅仅是受难前的拿撒勒人了。人子已恢复他本来的神子面貌:白色的光体。他超然于犹太人的势利,得到莫大的荣耀,天上地上的所有权柄都授予他了,这是使徒保罗亲见的宇宙之主。

圣子耶稣基督接见过使徒保罗一次,保罗则为主驱策终生:这就是神与人之间的差别关系,圣子耶稣并不像“远东广播公司”那样的“非营利机构”所宣传的那样,仅仅是“我们的朋友”,因为基督耶稣同时也是而且首先是“令人敬畏的主”。他是在那么令人震撼的场合,以那样令人恐惧的方式,“接见”保罗的。这是保罗这个恶棍的福份,也是基督的平安与使徒的归宿。

如果我们因为生活的颠簸而逐渐远离了主,我们就可以回到最初信主的情境下,我们于是想起主当初怎样恩待了自己──天主一次恩典,够人永远怀念。

是的。保罗甚至比耶稣的十二门徒更有福份,因为他唯一所见,乃复活之后的、“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给了我”之后的耶稣。第一位殉道者司提反还只是远远看见天门开了,人子在上帝的右边,而保罗欲是如此切近的,并看到如此非人格化的主。相比之下,多马他们所见的复活之后的主,多少还是升天之前的、较为人格化的主。为了朝拜这样的主,承受一生的痛苦甚至一度误入歧途,都是值得的。而为了主的亲临寒舍,我自己也曾在纽约这罪恶之都,煎熬了将近两年。那是在“九一一恐怖袭击”(2001年)之前的五年(1996年)。1996年之后的五年,2001年,在纽约世贸大楼废墟的“零地”(Groud Zero)中,赫然发现了一个铁十字架!“和散那归于耶稣基督,哈利路亚十字架!我又想到,在这之前的八年,1993年12月26日,圣灵曾经造访我,带我去接受洗礼,可惜我那时没有认识他,结果错失得救的良机。


(045)


“又有一个门徒对耶稣说,主阿,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从我吧。”(《马太福音》第八章21—22节)主不同意门徒埋葬父亲以后再回来跟随自己,因为圣子耶稣就是上帝的临在。也许在他看来,属世的生命与死亡同样,毫无意义。相形之下,属世者所谓“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们的尸体,踏着他们的血迹吧”等豪言壮语,并不可靠。它怎能和神的启示相提并论呢?属世者的豪言壮语不仅是即兴的创作,而且是存心的欺诈,是属世者们沉沦在撒旦的陷阱里的时候,所发出的无耻呻吟──因为连属世的宣传者们自己都不相信这些谎言;而且属世的战士之所以能够存活下来,就是因为他们从战场上逃跑了。

我们还是要顺服上帝:且仅仅顺服是不够的,必须像耶稣那样“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无奈的顺服是消极被动的,唯有存心的顺服才是主动积极的──“存心的顺服”就是“死在十字架上”的道路。这不是心理医生们所谓的“自杀倾向”的结果,不是“故意让人杀害自己”,而是一个伟大的救赎计划的开始。

救赎的计划不是人的发明,而上帝的预定,所以这要求人们存心顺服,还必须“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书》第二章8节)。至于神的回报,也许并不在这以后,但肯定是在这中间。保罗如此叙说十字架的因果:“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同上9—11节)这样的荣耀当然仅归耶稣基督,而不能泛指甚至挪用──因为耶稣以外的他者,既然都是有罪的人,怎能奢求上帝的额外回报。


(046)


把基督的圣灵等同于末世的道德楷模──这是一种明火执仗的亵渎呢,还是罪人在企图偷偷提升自己?

基督的圣灵并不仅仅是拿撒勒人耶稣,而是住在人里面的神。何况拿撒勒人耶稣,也不仅仅是道德楷模,是道德楷模的粉碎者。所以耶稣并不痛斥妓女和税吏,而是痛斥神职人员,痛斥文士和法利赛人为“粉饰的坟墓”、“毒蛇的种类”,痛斥犹太人是“魔鬼的子孙”。

这表明,只有彻底认罪、悔改──我们方能更新自己,迎纳神的启示。在个人意义而不是在社会意义上,在灵魂意义而不是在文化意义上,在亲族意义而不是在政治意义上,完全悔改──因为社会、文化、政治的关系,早先已经因为个人、灵魂、亲族的关系,而完全败坏了。亲族化的政治、世俗化的灵魂、个人化的社会,成为主流。


(047)


如果传道人在售卖上帝、推销福音的时候,自我吹嘘说他“把耶稣看得很亲,就好像自己家里人一样”……接下来他就像“对待家里人”一样,对主玩起欺骗和愚弄的把戏。你配吗?弟兄?要知道这不是赞美,而是亵渎。不要忘记神和人之间的无限距离。耶稣不是你家里的人,耶稣要你抛弃你家里的人去追随主;如果你企图把耶稣基督变成你的家庭奴隶,你不会有好结果,因为你那肮脏的地方绝对容纳不了主的圣洁。

至于我自己,我知道我不配,我的丑陋变形如同尘土般的存在,怎么与耶稣基督的永生明亮的灵,相提并论?我够纯净吗?可以比拟耶稣基督?中国的血缘崇拜千万不要和基督的圣灵崇拜,混合到一起!混合主义的污秽,必须清除。

人怎么可以和基督称兄道弟呢?除非是洪秀全那样的恶棍,才敢于冒充基督的家人,并把耶稣基督当作他的“大哥”来戏弄──这个恶棍和犹太的祭司其实一样。华人的风俗一旦混合上了加尔文式的“基督教要义”,可以产生多么可怕的后果。所以基督到中国,不仅被人们否认,还会被人们歪曲,被这个罪恶累累还妄图称圣的世界变成“另一个耶稣”。但愿我们不要以基督的名义推行萨满教,不要把传道人变成巫师,不要把教会变成恶棍们的“拜上帝会”和其他种类的“迎神赛会”。

传道不是宗教殖民主义,传道不是扩张政治制度,传道不是道德习俗训练,传道不是诡辩艺术表演,因此抬高传道人,其目的至少其后果将很糟糕,无非是在贬低上帝。正如抬高文盲大众为国之栋梁的“文革做法”,其目的无非是为了让一个中专生成为伟大导师、让一个师范生成为伟大的统帅,然后用这一文一武的哼哈二将,集权于一身,张扬物欲、消解尊贵。


(048)


“回到耶稣”是个单纯的口号,但它很容易引起误解,仿佛我们这些罪性的浮尘真的可以凭自己的意志和选择行动,进入纯粹的神内。须知,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最多只能“回到臣服耶稣的状态中”。也就是归队到“主仆的行列”──而不再以某某伟大传统的“圣徒”自许。我们应该拒绝这样的诱惑:通过口称耶稣是主,通过“回到耶稣”的口号,把自己打扮成神的代言人,从而使自己变成神汉。无论如何,张扬个人,都是出自丑陋的人欲。

“直接回到耶稣”如果可行,固然很好,但就怕若无相应之德、“法力阙如”的话,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仅因为自我崇拜而毁灭了自己,且将冒犯基督之灵、玷辱基督之名。信徒尤宜慎之,真的信徒首先是寻求主的十字架,而不是寻求主的荣耀。


(049)


耶稣的十字架使我认识了主。从今无论我陷入多大多久的逆境,我都不再会怀疑主的存在:主的十字架是真实的,主是活的并干预我们的生活。主也是仁慈的,主的圣灵,无法被世界证伪;在主面前,尘世的证明反而像尘土一样转瞬即逝。

人是地球的病,天才是人类的病。为了拯救人类,有时必须牺牲天才;为了拯救地球,有时也不得不牺牲人类,这正如现代绿色环保运动所提示的。两全其美,既不牺牲人与天才,又能拯救人类与地球,当然最好,可惜非人力可为,只有求助神的恩典,求助那显明在十架上的道路、真理、生命。


(050)


说到“下放”,宇宙史上最严重的“下放”该是发生在降卑为人的耶稣基督身上:他作为圣子竟堕落为人,并生为卑微的人:在马槽中,在客旅里,又被犹太人列为罪犯和最大的说谎者,以最耻辱的方式,遭到处死在十字架上的酷刑……然而,正因为他“自甘下放”,我们才得到救赎。他不是为人民“谋”幸福的,这位真诚的人子是以身试法、设立神的新约。所以高傲者屈膝,口称耶稣基督是主,并把荣耀归于独一全智的父神。阿们。

圣子耶稣是“鲜血淋淋的上帝”,而非被美化的、虚假的神。他流的是自己的血,而不是像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牺牲别人甚至牺牲自己的家人,来博取自己的富贵功名,还美其名曰“为革命牺牲了多少亲人”云云。所以千古风流人物死灭殆尽,唯有耶稣基督迄今活着。我们的生活已经证明:只要生命的血腥一日留存,主耶稣就不会退出世界,他的恩典直到世界的末了。

为什么基督的圣灵,也给人带来“世界的赐福”?而基督却又让人脱离这罪恶的世代?在我的理解之中,世上的平安,是要保持门徒的健在、鼓励门徒的自信,并让我们知道,父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而奉耶稣基督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理论上都可以得到,因为上帝的权柄是无限的。世界的赐福可能还是要告诉门徒:我们并不低能,只是不屑和世人“竞争”。因为我们知道:只要不择手段,谁都可以战胜这个世界的某些部分。但是如果用邪恶的手段这样战胜了,在神的国度里就是失败了:你已经成为你所反对的那种东西。好在由于主的救恩,我们可以不必像世人那样堕落,并因堕落而获取“杰出成就奖”。

基督的灵由此彰显他的大能大德,他不是作为失败者的首领而是作为胜利者的表率,进入上帝的国度。基督徒虽然是弱者,但基督教并不是弱者,至于基督则更是超强的。基督的灵由此告诫我们:面对这罪恶累累的世界,不要退缩,更不能“通过胜利而进入彻底的失败”,例如像”新民主主义者“那样,为了夺取政权、巩固政权,而禁止别人发言,结果自己堕落成为专制政权的奴隶。

基督常会赐给我们属世的福份,用以巩固我们属灵的盼望。他知晓我们人性的全部软弱和所有底细,知道我们克服不了罪恶的根性,知道我们”凡事都问一个为什么“,因而最容易受到诱惑、遭到拐骗,结果我们“需要证明的确据”、“渴望奇迹发生”……等习性,恰恰被狐狸所利用,一句谎言就骗走了乌鸦的全部食物。而基督赐予的属世福份,为了表明神并不从我们这里拿走什么,而是恩上加恩:这不是迁就我们的罪,而是怜悯我们的痛苦。


(051)


对于基督的怜悯要有信心。要相信上帝的果子是不朽的。要相信我们终将宇宙的圣灵所悦纳。──这样才能得救。这样就是得救了。有信心就是得救的证据。有信心就能超越平常的生活。否则就便无力接受上帝的恩典。“凡求你的,就给他。有人夺你的东西去,不用再要回来”。(《路加福音》第六章30节)世界上许多人在抢劫犯手里遇害,就是因为不知道主的这一教导。从血气而生的人们,恐怕“咽不下这口气”;只有从应许而生的勇士,才能靠主得胜──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做主悦纳的事。从应许而生的人,也就是已经从上帝得到不可置疑的担保、确据,并在基督里与圣灵会合的人。

去掉虚骄,降尊为卑,像家畜一样安静地臣服于主,就能获得每天每时每刻的平安。这样的三百六十五天,是多么美好而纯净。世界使我骄傲,主却令我谦卑。我知道这世界的一切哪怕最出众的创造,也永远只是复制!复制,复制,巧妙的复制!变形易态的复制!唯一的创造者和毁灭者其实只能是主,并且,主的能力最终使我们谦卑,不得不把一切荣耀归给看不见的神。

在这样的对比面前,我们真的可以按照主在世的那样,把主当作能够为自己洗脚的仆人吗?请他为我们擦干眼泪?向他索取各种供应?而目的仅仅是安慰自己堕落的灵魂、养活自己日益腐败的躯体?我们真的可以这样?正像有的人真的如此充满虚荣,甚至连认罪的时候都要自称“罪魁”,仿佛自己真的是很重要……?──其实这恰恰表明,人们已经卑微到毫无价值的尘土境地。

这些卑怯的生物,除了一心一意或三心二意地苟活之外,还懂得什么呢?在活不下去的时候,我们才转向上帝,企图重获光源,也就是企图重行恢复青春,甚至再度扩充自己犯罪的本钱。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一点愧疚都没有,还无耻地念念有词:“人的道路的尽头,就是神的道路的开始”。我们有没有反躬自问:难道这真是神的道路吗?


(052)


卑鄙的道路怎能达到纯净的真理与永恒的生命?罪恶的道路,必会玷污真理,使之混浊;只能毁坏生命,使之死亡。故,欲生命永恒者,必先寻找通往永恒的道路;欲真理纯净者,必先亲近通往纯净的道路:这就是无罪的耶稣基督,把荣耀归于充满爱与创造能力的父上帝。阿们。

律法、善行救不了犹太人,信仰、悔改也救不了我们。因为我们之利用信仰来牟利、利用悔改来宽慰自己,一如犹太人利用律法和善行来遮掩自己的罪行。唯有基督的印记、上帝的怜悯,可救我们,除此之外,基督徒比犹太人毫无可贵之处。基督徒的信仰与悔改,不过像是“名牌产品的商标”,这是上帝之约的记号,好让基督的印记、上帝的怜悯,便于识别我们。

人怎能和自己、和自己的明显利益或感情作对呢?人怎么可能反对自己呢?正如人无法自己举起来。除非傻瓜才相信“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举起地球”之类的谰言。所以,只要是人,就不可能真的能与上帝作对。他不信,只是因为他不懂。

耶稣基督爱人如己,且比众人更加懂得如何才算对人们更好,所以耶稣基督比我们自己更懂得如何爱我们。所以我们自己经常出尔反尔、朝秦暮楚,唯有基督始终如一,始终不渝,甚至不惜为羊舍命,为救赎而受死。

试想,反对基督的人,如果不是出于误解和迷信(无神论者),那么一定是出于坏的见证人(反教会者),否则便是无法理解的疯子(心理变态者)。

无神论者往往是把凶暴的自然力,当作崇拜对象。无信仰者往往是把自己当作崇拜对象。然而,自我崇拜是比恶魔崇拜更低级也更不可靠的信仰方式,因为那仅仅是巫术时代的遗留。

无信仰者既然崇拜的是自己,那么当他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尝到了苦果、或早或迟地遭遇挫败,就极易自甘堕落,或变得玩世不恭,沦为“油子”。油子较之痞子更为不可救药:痞子主要表现为方法、手段、道路的堕落,无高贵性;油子则连同目标、真理与生命一起沦丧,彻头彻尾地贱民化了。

我曾经是一个无信仰者,因此我们知道:即使在无信仰者中间,只要还有一点廉耻,这人也无法成为“杰出的油子”、“彻底的贱民”,因为油子最为远离高贵,较之痞子更加不可救药。例如,毛泽东其人,年轻时还只是一个痞子,到中晚年则成了一个油子,甚至“油到了最高境界”,成为一根老油条:不仅发出”最高指示“,而且具有“三痴大全”,就是“文痴、武痴、花痴”之“三结合”:他年轻时装成一个文痴,中年混入武痴的队伍,晚年露出花痴的本相。唯有这种“三痴领袖”,才能够把“无原则”当作“最高的原则”。把背信弃义的小人行径当作成功人士的必由之路──毛在扮演油子角色时,甚至达到了“严肃”的程度,充满了恶作剧的愉快,耍尽天下人而自己却窃笑不已。“严肃”的油子,才更加能够欺世盗名,进而瞒天过海,因为他得以践踏更广的领域,把破坏活动推广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毛的演技甚高,甚至被张国焘那样的政敌和前任同僚都认为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这也帮助人们了解:张国焘自己的智商太低,以至于在毛的手下败得那样彻底。


(053)


愿主的无名之名响彻天涯海角,震撼宇宙的每一根神经:耶稣基督。耶稣基督,也是那无名之名,也是那无名之朴救赎人类的爱的显现。他的爱,普遍化、现象化以后,就体现为“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正如《歌罗西书》第一章所说:“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 。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借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他也是教会全体之首。他是元始,是从死里首先复生的,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因为父喜欢叫一切的丰盛,在他里面居住。既然借着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借着他叫万有,无论是地上的,天上的,都与自己和好了。你们从前与神隔绝,因着恶行,心里与他为敌。又照律法上所写的,将我们头胎的儿子,和首生的牛羊,都奉到我们神的殿,交给我们神殿里供职的祭司。”(这个典故出自《尼希米记》第十章36节:“照律法上所写的,我们头胎的儿子,和首生的牛羊,都奉到我们神的殿,交给我们神殿里供职的祭司。”)

圣子耶稣有弟弟妹妹,但却没有出卖他们,让自己功成名就;相反他却牺牲自己,救赎世人。圣子耶稣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子嗣,这是他与一切“教主”的区别所在。圣子耶稣是一切世俗权力的批判源泉,是永恒的审判者。仁慈的主曾经约定:在这世上最大的,在天国将是最小的。在这世上最小的,在天国将是最大的。这圣言同样适于这世上的基督教会。在末日审判的那些日子,许多“异端”、被削除教籍者甚至一直被教会闭门不纳的人,也许将坐在荣耀的主的身边,而教皇、主教、牧师等不少貌似“虔诚尊贵的人们”,也许反倒降尊为贱,甚至打入永恒的地狱。耶稣说过,“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马太福音》二十四章36节)

并非我们对耶稣基督的信心比山还大,而是耶稣基督对我们的爱心比山还大。这是我刻骨铭心地感到的。所以,别人眼中的我们的信心,其实是从基督的爱心和能力中转换和假借来的,是我们从基督里转借过来的。离开了基督的爱,基督徒什么也做不了,甚至什么也不能信不了。因为在信基督以先,他早已是一个“被社会弃绝的虚无主义者”了。

上帝在最卑微的拿撒勒人身上,显出他的荣耀来。“经上写着说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主所作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马可福音》十二章11—12节)不是“我们得了重生”,而是“耶稣基督怜悯了我们”。受到基督怜悯的人,曾是灾难最重的人,曾是不可救药的人,只有仁慈的基督不嫌弃我们,只有全能的天父有能力救我们。不是我们得了重生,而是耶稣基督可怜我们的不幸──我们本是万人中最不幸的人,基督要在万人中最不幸的人身上,显出他的荣耀来。


(054)


有一段经文,涉及最后的晚餐,至关重要却被恶意延伸理解:“有一个门徒,是耶稣所爱的,侧身挨近耶稣的怀里。西门彼得点头对他说,你告诉我们,主是指着谁说的。那门徒便就势靠着耶稣的胸膛,问他说,主阿,是谁呢?耶稣回答说,我蘸一点饼给谁,就是谁。耶稣就蘸了一点饼,递给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他吃了以后,撒旦就入了他的心。耶稣便对他说,你所作的快作吧。”(《约翰福音》十三章23—27节)恶意的延伸理解不仅指“就势靠着耶稣胸膛”的门徒动作暧昧,而且说是耶稣的蘸饼动作让撒旦入了加略人犹大的心。

其实这段经文的引子在前面,要结合“洗脚”一节才能完全理解:“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吃晚饭的时候,魔鬼已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西门的儿子加略人犹大心里。耶稣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且知道自己是从神出来的,又要归到神那里去,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随后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干。挨到西门彼得,彼得对他说,主阿,你洗我的脚吗?耶稣回答说,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彼得说,你永不可洗我的脚。耶稣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约翰福音》十三章1—8节)

这里可见两点:1、是魔鬼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加略人犹大心里的;2、耶稣给所有的门徒洗脚,包括彼得。“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这是主的话语。


(055)


耶稣亲定的诫命有二:一是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二是爱人如己,这近似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精神完全不同。

我的长兄谢遐龄在讨论这一金律时,有一段非常深入的话,援引如下:

【金律:“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马太福音》第七章1──2节。Therefore,whatever you want men to do to you,do also to them,for this is the Law and the Prophets.[NKJ])

与孔子所说“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比,耶稣所说要义长些。孔子说的是否定式,耶稣说的是肯定式。

然而关于“论断”的两节,特别第一节,“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极为要紧。我比较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人格尊严之不同,在于:西方文化要求无条件尊重他人,中国文化则有条件地尊重他人。比如上句,放在中国,则须改为“如果他人不论断你,你就不必生事论断他人。”这就是说,如果他人论断了你,你须还击论断他。换句话说,中国文化中倡导的是,对他人尊重须以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为前提。耶稣在逻辑上十分明白:你用什么尺量人,别人也会用那样的尺量你。如果人人都不量别人,那么就不会有别人量你的事发生。

所以倡导每个人都主动采取尊重他人步骤。如果像中国文化中那样,须等他人尊重自己再考虑尊重他人,那么每个人都不主动采取行动,人格尊严就无从实现。为何鲁迅专门写了篇文章标题取为《费厄泼赖必须缓行》(费厄泼赖:fareplay之音译)?因为中国文化如此。】

耶稣的第一诫命相当于摩西十诫中的第一、二、三诫,而耶稣的第二诫命则包括了摩西十诫中的后面其余七项,又高出之,因为后面其余七诫的本意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爱人如己”的境界,更加具体可行。


(056)


“你的信心救了你”。圣子耶稣对信心不够但向他祈求援助的人,如是说。是的,在人身上,唯一值得得救赎并可以救赎的,乃是他的信心,他对上帝和基督的信心。一个人,就是建立在废墟上的一个信心,如果失去了信心,所谓“人”,不过仅仅剩下躯壳和废墟,人体的废墟、肉欲的废墟。

“如果基督是假的”,那么我的信仰就是迷信。如果基督是真的,否认基督、在不利的处境下否认自己是基督的门徒,就是背叛基督,就是天上、地下、地底下所有罪恶中最大的一项罪。罪的工价就是死,最大的罪的工价是什么,可想而知。

“愿走遍天涯海角,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基督徒。”

愿“基督徒”取代“男子汉”,在中文里面也成为对于杰出人格的最高评价。基督徒不是唯唯诺诺、明哲保身、表里不一的胆小鬼,而是敢说敢做敢当的人,就像是耶稣基督那样,在必要的时候甚至敢于赴死。


(057)


罪恶累累的圣徒:“罪恶累累的圣徒”,也许是个悖论,但恰为生活的实况。不意识自己有罪,不承认自己有罪并愿为消除这种罪感,而匍匐在上帝和基督面前的人,如何可能成为圣徒?虽然他知道,消除罪恶本身,那是不可能的、超出人力范围的。

唯有放弃“追求”,“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方能抵达上帝的天庭。唯有虚己,舍己乃至忘己的状态,方能使人亲近宇宙之主,与之合一,并在“为奴状态”下,“分享主的荣耀”。

[耶稣出来,照常往橄榄山去。门徒也跟随他。到了那地方,就对他们说,你们要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于是离开他们,约有扔一块石头那么远,跪下祷告,说,父阿,你若愿意,就把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他的力量。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祷告完了,就起来,到门徒那里,见他们因为忧愁都睡着了。就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睡觉呢?起来祷告,免得入了迷惑。(《路加福音》二十二章39—46节 )]

“口称耶稣基督是主”,这有时也出自窃贼之口,甚至是直接从这种借口里行窃!“否认耶稣基督是主”的窃贼,也许还没有假借耶稣基督行窃的窃贼更为可恨?但可悲的是,信主如我辈者,有时却比不信主的人,更不虔敬,每日所思所行的事,说穿了与世俗之人并无二致,且更伪善。

[说话之间,来了许多人,那十二个门徒里名叫犹大的,走在前头,就近耶稣,要与他亲嘴。耶稣对他说,犹大,你用亲嘴的暗号卖人子吗?(同上47—48节)]

由此可知,单纯的祈祷、认罪、赞美甚至反复悔改,并不能救赎我们,所以保罗知道,罪的工价乃是死。

彼得和耶稣的其他门徒,背离过拿撒勒人耶稣,犹大甚至出卖了耶稣,但除去卖主者犹太已经先行自杀死亡而外,其余的门徒却无一背叛过死而复活的耶稣基督,并因为要做耶稣基督的见证者,而分享了主在十字架上苦难──这被后来胜利的教会,评价为不朽的荣耀……这说明“主真的复活了”。


(058)


传教不一定是在传福音,传福音不一定是在传圣灵的生命。而属灵生命意义的“传教”,才是传扬生命之道。

“传教”是功利的事业,是社会活动、文化活动、教育活动、甚至商业活动。“传扬生命之道”则不是。毋宁说是相反的,也即建树“超越功利的事业”。这才是“羊的门”,然后以此窄门,进入永恒的属灵的生命。传教士鉴此。



第8节被救者


(059)


当我说,“求上帝救我脱离魔鬼的手”,上帝的作为就显现出来了。当我临终时呼喊“天父救我”,基督的十字架降临,他的能力使我卸下千斤重担。

基督,仁慈的主,一次显现,决定我一生的航向:认识了十字架上的基督,我就开始用一种“作义工”的方式来对待生活;并盼望带着神秘的标记,安然死在世界的手中。当基督出现的时候,一切苦难化为轻烟。唉,圣容的基督,在十字架中,伸展爱的手臂,救援绝望的祈祷者,灵的平安立即降临。

当基督出现的时候,世界已经被定罪了。无声无息的基督,如同无影灯般朦胧的永恒之光,融化灵魂,净化通体。


(060)


圣灵曾经来到我隐居的小屋,看望弥留中的我。上帝之子,不给我们世界的厚待,而给我们灵魂的飨宴。属灵的一次,超过属世的三千,我们终生无从回报你的造访,唯有面对魔鬼的队伍大声说:“杀了我吧!”杀了我就成全了我。

与基督一同受苦,并死在他的荣耀里,乃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最大恩典。上帝所赐的属世的福份与平安,是要我们这些愚昧人睁开眼,看见灵的全能。如果我们因此陷在属世的福份中,迷而不返,那岂不是舍本逐末。

耶稣说,“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约翰福音》第三章6节)肉眼只能看见肉身而看不见灵;唯有基督所赐的恩典,仿佛灵眼,可以看见灵。愿恩主保守这样的灵眼,让我得以在世界的手中,仰望基督;让我的肉身陷入世界的毁灭,同时,得以用灵眼仰望基督。

肉体还活着的人,灵性不免受到限制、压制、扭曲甚至消解。这时,人与基督的关系仿佛向日葵花与太阳之间的依从关系。是啊,我们的一生中,有黑夜,有黄昏,而且加起来还要长于白昼;其中阴雨和多云的日子,又多于完全的晴日照耀;冬天、早春和肃秋,更是长于短暂的夏季。……人性也是如此,被罪陷溺捆绑的日子,多于他悔改的日子;背离上帝基督的时刻,多于赞美感恩的时刻。

一边散步、奔跑,一边赞美上帝──堪称美好的灵洗。尽管,我们无法就此归入基督,但却能由此达到灵境的边缘,并在这边缘地带的思想中,获得灵的接触。朝向基督,奔跑中的想象,爱我们的上帝和上帝对我们的终极爱──是我们在这注定灭亡的世界上,可以达到的最佳和神秘。除了如此赞美上帝,并与美好与神秘合一,我们的生存还有什么持久的价值、持久的意义?

我的忏悔与赞美,因此仿佛是“圣灵在敲打这注定要粉碎的世界、注定要毁灭的瓦器时,所发出的声音”。

自我意识的瓦器是有限的、污秽的、不完美的狭隘,但瓦器的被敲打的时候却可以体现出无限的、圣洁的、完美的广延;瓦器遭到粉碎和毁灭的过程,甚至可以是灵魂的净化、再生、成长的过程。愿神让我们在这样的毁灭中,走向终极的成长。


(061)


由于我们以往的罪(包括祖先的罪)和现在放弃不了的罪(如每日的生活和心理的各种欲念所示),我们自绝于上帝,也无从“全然归入圣子耶稣基督”。但如果我们最终能够接纳上帝的恩典,并“全心朝向圣子耶稣基督”,仿佛向日葵那样,我们就能活在对于太阳的朝拜之中,并在太阳光的爱里,得到绵延。所以圣经说“神就是爱”(《约翰一书》第四章8节),因为“命令的总归就是爱”(《提摩太前书》第一章5节)。尽管被爱的向日葵也会死,并将腐烂──但是他的生命却体现了太阳的能量。

耶稣基督的救赎并无条件。虽然神因此免了我们的罪,但我们对他人所欠的债,并不因此就免除了。如果有人借口自己已经“属灵”,不再涉及世事,从而赖掉他曾经欠下的债务,那他岂不等于加倍亏欠了神的荣耀?并为耶稣基督作出反面的见证?这样的人,和偷盗教堂圣物的窃贼其实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耶稣警告说:“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马太福音》第七章15节)

有人因为看见假先知胡作非为,就悲观地认为“所有的信徒或多或少都是个假基督徒”。但这并不等于牧师的儿子尼采就对了,他说“只有一个基督徒,就是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个人”。其实,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个人是基督而不是基督徒。基督是完美的,基督徒不是完美的。这位牧师的儿子大概看见了自己牧师父亲的劣行实在缺乏好的见证,所以对耶稣基督的神性也失去了信心,更企图抹煞上帝的亲在。但我们已经确认基督的神性,“或多或少的假基督徒”一语的前提,是把基督徒多多少少偶像化了,因为世上并无一个完美的基督徒,所以基督徒无论皈依多深多久,都无法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得救。否则,基督徒岂不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信仰”去指挥上帝了?那是萨满教,不是基督教。

说到底,只有每天承认自己或多或少是个假基督徒的人,才在无形中向着“真基督徒的方向”即“十字架的道路”,又迈进了一步。而口口声声教导别人应该如何如何“虔诚”“进深”“举目向天”,仿佛自己那样的苟活就算是功德圆满、得救的门票已经在握了的“传道人”,最终只能沦为“吃洋教的米基督徒”(Rice─Christian),他们离开主的道路已经越来越远了。

圣子耶稣的信徒对上帝的顺服,不是“信教”,不是“做好人好事”,不是“雷锋式的战士”;而是“信耶稣”、“获得了新生命”、“上帝的奴仆”──当这生命进入我们里面,我们的全部思想行为就会更新。除此之外,世界上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只有新的生命,能够赐人以义,和自我更新的能力。


(062)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一语的最高范例,体现在耶稣基督的“启示──受难──复活”所给予人类的救赎实相中。世人尤其是杀害耶稣的犹太人,无能接受如此浩大的天赐,继续迷失在罪恶中,因此承受了比之基督降生前更为巨大的苦难,他们只能苦熬着,等待末日审判。“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一语,合于《福音书》的恩典,不合于律法主义。

上帝的意志显出人类的无常,过往的先知讲述了神的话语,但神的启示却是新鲜活泼、万古长新的,他的恩惠、平安,常常出人意外,也不在律法之下。主的福音,是让咸鱼翻身、死灰复燃的生命力量。

如果我们承认了福音的前提,即,有一个上帝的国度在此生此岸之外,那么,人生就不再是希腊式的悲剧,不再是印度式的轮回,不再是中国式的自然。

原先,悲剧的要素有二:a、巨大的价值横遭毁灭;b、这一毁灭之不可挽回、无法代偿。

现在,如果承认了福音的见证即十字架上的救赎者是真实的,则死亡就不再是终极的悲剧、轮回、自然,因为耶稣复活、基督变容、永生圣子的位格,不仅挽回了拿撒勒人耶稣的死亡,且代偿其苦难,而绰绰有余。

神的国度和人的犯罪之间具有强烈对比,这使得“人生的价值”所剩无几而且很多现形为“在神面前犯罪”──属世的价值从此颠覆,人生的主要价值就成了“敬畏耶和华,甚喜爱他命令的,这人便为有福”了。(《诗篇》一百一十二章1节 )而不能认识至高者,人生就是沉沦的黑洞。


(063)


犯罪有如吸毒,仅仅依靠忏悔,是戒不了毒的,更无从根治吸毒的后果。即使停止吸毒,吸毒的后遗症也将戕害人的一生。基督诚然以他的恩典为世人赎了罪,并叫一切接受这恩典的都能得医治──但是,我们真的信靠了他吗?我们的见证岂不经常都是信心的反证吗?尤其是那些假见证。如果真的相信,需要假的见证吗?

如果人在见证里撒谎、编故事,为了宣传效果挖空心思,自欺欺人──这不仅愚弄了听众,更重要的是企图欺骗上帝,而且等于在帮助外邦人、异教徒证明说“圣经也是如此不可靠的古代记录”。因此上帝若是信实的,绝不可能喜欢这样的谎言,绝不可能喜欢骗子手们,绝不可能喜欢神圣的启示和骗子的谎言一起包装、一同售卖。

唉,我经常私下想,神可能宁愿不要赞美也不要阿谀。但我们的罪性如此深重,竟然拿得救的事情开玩笑或是混饭吃,甚至买卖那些根本赎不了罪的赎罪券。这样的赎罪与见证,不是安慰剂,而是卖假药,难道不是一种新形式的犯罪,难道不是地取笑上帝?


(064)


最持久的征服,来自基督的慈爱和平、流血受辱,而非恺撒的暴戾乖张、宣传伎俩。因为前者属灵,后者仅仅属世。

在属世意义上,以前我错误地认为:一个没有复活的耶稣,比一个预知能够复活的基督更伟大,因为他面对的是终极的死难。现在我知道了:假如耶稣没有复活,那么他只是“精神的”而不是“灵性的”。唯有从死中复活,才是圣灵的确据。这也是耶稣基督根本区别于一切“精神王者”、“文化英雄”的关键所在。

基督的行迹告诉我们:在这被污秽了的世界上,人是不可能生来圣洁尤其是无法保持圣洁的。正因为圣洁对于人们来说是“执者失之,为者败之”的神性,所以自认为最信上帝的犹太人偏偏最容不下上帝的独一圣子。因为犹太人虽然希望脱离污鬼的辖制,却不肯放弃自己的肉欲和僭妄。而在这世上最大的犹太人如祭司长,在上帝的国度里变为最小的罪人。

现代人和犹太人一样忽略了,耶稣在水上行走一事,并非普通的奇迹,而是他作为永生上帝的儿子的表征。在创世之前,上帝的灵不就是在水上运行的吗?而许多现代神学家,竟然开口否认这样的奇迹,宣称它违反自然规律,例如瑞士人汉斯·昆在他那本厚厚的《论基督徒》的书里,就是如此“论述神圣”的,他还自称是个基督徒呢!岂不知,上帝的存在和干预以及超然无我的爱,在特别的时刻不难超越自然律,从而构成了“奇迹”、“神迹”。这不是任何人包括那些“吃宗教饭”或是“宗教学饭”的人们,可以否认的奥秘。

其实,把耶稣基督和他的思想、事业,当作学术研究的对象,甚至提出要像“玩哲学”、“玩艺术”、“玩电影”那样“玩宗教”、“玩耶稣”,显然是对上帝的极大冒犯。“如果真的有上帝”,那么这样的冒犯相当危险!“假如没有上帝”,这样的冒犯则相当下流。当然,仁慈的天主允许人们犯罪,也允许人们因此受到魔鬼的侵入。然而这样的犯罪和被侵入,究竟是“文士基督徒”(又称“文化基督徒”)们的悲剧呢还是闹剧?


(065)


圣子耶稣以其言行赐予我们十分清晰的启示:要靠信心,而不要靠施舍。

谁都知道讲道比传道容易,传道于人又比行道于己来得容易──而行道的第一要义就是拒绝出卖基督。而讲道者为了维持自己的生计,却需要某种买卖关系,他们为了“供求平衡”,不得不经常需要修改自己的讲稿。然而以金钱为“前锋”的“传道”,是不能持久的事业──福音派鉴此,社会福音派亦鉴于此。

从“超越生计”的方面说,为了脱离自己的贪欲,要在一切“并不利己甚至有害自己”的场合,为主作见证。要向一切“可能的”甚至“给我们带来极大麻烦”的对话者,敞开大门、为主作证。无论对方的反应如何,只要播下上帝话语的奥秘,那圣言的种子总有一天是会发芽的。我们相信这就是灵性的不可抗拒的渗透力。

要向激烈地反对福音的人们传福音,要让福音像刺一样扎入他们的内心,使之疼痛,使之发炎,使之溃疡,然后方有长出新肉的可能──这就是属世习惯的崩溃,属灵生命的成长。人们可能因此憎恨我们而不是喜欢我们,但圣子耶稣说了:“任凭死人去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从我吧。”(《马太福音》第八章)“你跟从我”──这是召唤,且是恩典,也是赐福。当上帝的恩典降临时,我们要有承受的耐力,才不致于拒绝或逃避。在主看来,拒绝跟从的人无异于死人。任凭死人去埋葬他们的死人,让我们明确地追随基督吧!


(066)


圣子耶稣基督自己向我们所传的福音信息是什么?

1,天启的权利。即、人生而具有通过圣灵直接与上帝说话祷告并聆听上帝话语的权利。这一权利而不必经过任何圣殿祭司或教会神职人员的授权。

2,良心的自由。即上帝按自己的形象造人,圣子耶稣的印记已经在蒙恩者的身上,只要我们认主、认罪并认真悔改,主的救恩就已经兑现在我们身上了。

3,代祷的有限。代祷如果是收费机构的一种业务,无论这种职业化的代祷之报酬是否叫做“奉献”,只要是在《圣经》上没有依据,本质上都是出卖基督,是某种异教侵入的结果。因为那很像和尚道士的“做法事”。这岂不是变相地售卖赎罪券吗?这岂不是变相地以神自居吗?“所以我告诉你们,人一切的罪,和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惟独亵渎圣灵,总不得赦免。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惟独说话干犯圣灵的,今世来世总不得赦免。”(《马太福音》十二章31—32节)

4,我们需要警惕:许多教会组织的活动和“查经指导”之类的课程,都在致力于“使人成为圣人”乃至于“像基督一样”。但是如果人可以像基督一样,那基督岂不成为多余的?如果人都可以成为天使,那么天堂和世界还有什么差别呢?显然,造物主所创造的,乃是一个多样化的世界,多层次的世界。既然“上帝就是爱”,那么充满爱的上帝,就必定要使得生存空间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生命,如病毒、细菌、藻类……我们面对的世界无非如此,上帝所要的,并不是神职人员喋喋不休的“干净的世界”,而是充满生命的世界。所以即使在沙漠里也有生命,即使是卑贱的、不合天使标准的生命,因为这是一个“生物圈的世界”:是各种生命互相依存、互相锤炼的世界。

5,上帝就是爱,因为宇宙的创造就是启始于爱的动机与动力。创造世界的爱,是“本体论的爱”,而不仅仅是“道德上的爱”。爱的本体论可以克服撒旦的诱惑,可以克服仇恨、毁灭、堕落、纷争等撒旦本性,帮助人们协调,重返上帝的国。由此可见,爱是宇宙的真理,而不仅仅是人类的感情;换言之,爱作为人类感情,是从宇宙真理派生出来的。爱是人与上帝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人与人的关系;换言之,爱作为人与人的关系,是从人与上帝的关系派生出来的。

6,爱是属灵的道路,而不仅仅是属世的目的。爱是永恒的生命,而不仅仅是人间的表态。爱是贵人的胸襟(“仁者爱人”),恨是奴隶的积习。积怨,作为典型的消极情绪,不仅害人,终将害已。唯有独与造物者游的积极之爱,可与天地参,可比于列星而效法基督。

7,涤荡社会的污泥浊水,靠言论远远不够,要靠爱的行动。“爱心”若不以力,则无效用。社会的污泥浊水,是因着仇恨、纷争而滋长的;同等剂量的污泥浊水,只有依赖同等剂的“爱的活泉”,方能涤除。铲除厚浊的污垢,要靠爱的累积与不懈的努力。基督复活是爱的丰厚体现,也是宇宙之爱本身的表象化。据于基督之爱,基督徒播撒爱的种子,才不会白费力气──有限的爱心源远流长,在社会之间循环相报,终于长成参天大树的文明。多一份“不求回报”的仁慈,就会多一份社会的净化。这其中的关系甚至可以用精密的数量化模型,予以演算,而只有等到“污浊的债务已经被爱的活泉清算”之后,新社会的曙光才能出现在地平线上。“尽心尽意尽性爱主你的上帝”以及“爱人如己”:这种“无条件的爱”,可以承衰振弊,重拾那业已衰退的种族生机。

8,认主──认罪,是上述的良心自由的两面。不认识主,就不能认识罪;不认识罪,就认识不了主。认主与认罪──认罪与认主的过程往复深化,结出认真悔改的果子。悔改是传道的前提!如果连认真的自我悔改的经历都没有,那人所传的“道”能是什么道呢?是儒士的道?是道士的道?是和尚的道?还是某种意识形态的道?他所传的道,信众甚伙,但不能因此证明为真理,否则毛泽东岂不成了最大的道士(尽管他希望自己被承认为“导师”)。因为传上帝的道不同于其它,既不是生意又不是学识,更不是政治和虚荣──而是传达了罪人如何从上帝的道中悔改获救的事。传“另一种福音”、“另一个耶稣”的歹徒们需要记住:就是普天下都信了你们的胡言乱语,也是犹如文革一般的枉然,毛死之后红色江山一风吹,犹如天平天国的废墟。


(067)


“不要害怕”──是永生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给他门徒的指示。

“不要害怕”──也是天使在耶稣复活后对惊见奇迹的妇女们所说的话。

“不要害怕”──是神的话语。

神知道我们软弱,知道人的内心充满忧虑和恐惧,于是把神的能力通过“不要害怕”这样的话语,输入我们的灵,使一切劳苦担重担的,得到安慰。我们要把“不要害怕”这样的信息,传给一切人类,荣耀上帝,荣耀基督的受难、复活、升天,并预表他未来的审判,证实他的灵如今就在我们中间:耶稣说,“我不撇下你们为孤儿,我必到你们这里来。还有不多的时候,世人不再看见我。你们却看见我。因为我活着,你们也要活着。到那日,你们就知道我在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约翰福音》十四章18—21节)

如果不是圣灵感动,没有人能口称耶稣基督是主──圣灵的感动正是通过“不要害怕”一语而运行的。这对我们如此,对拿撒勒人耶稣亦如此。所以他有能力走上十字架,并复活,坐在永生上帝的右边。请在基督面前蔑视自己的生命,因为我的生命充满罪恶且将与罪同灭。我轻视自己的生命但又受到它的捆绑,因为我知道生命常是重返天国的障碍。我现在欣赏自己的生命,只是因为我的生命使我认识基督并从此愿意超越自己的生命。


(068)


基督,我身上的罪性经常蠢蠢欲动,但我永远不愿背叛你。在最黑暗的时刻,我还是记得你曾经步步引领我、次次救援我。你的来临像是闪电,却能历久弥新,震撼我迄今为止的一切。愿我能始终仰望你,求你赐我力量,永远追随你。

我知道自己身上的罪性,使我承担不了所有的福音,而罪性越大的人,所能容纳的福音就越少,直到像是实心的器皿,一丝不能接收。因此,我们只是接受我们能够接受的福音,不是福音有限,而是我们的罪、自己的容量,限制了福音──“耶稣所行的事还有很许多,若是一一的都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约翰福音》末句)“容不下”,这就构成了世界与福音的基本关系。

一,世界在容量上,容不下福音;二,世界在质量上,配不上福音。我们身上的罪与限制,是如此惧怕主的愤怒,所以罪与限制就经常拿我们作为人质,躲在天主对我们的怜悯里,利用我们的肉体作为盾牌,逃避主对罪与限制的审判和惩罚。

我们身上的罪与限制,百般阻挠我们的灵魂返回故乡──灵光闪闪的天国。所以,是罪与限制在动员世界里的纷繁现象,要把我们的“灵的本质”全都化为我们身体一样的尘土,化为垃圾,化为万国的繁华,化为千年的荣名,化为必朽之物──要让“拖泥带水”成为我们的宿命。


(069)


事前的压力,事中的磨难,事后看来许多都是“上帝的美意”。如果失去了压力,人就会无事生非;如果失去了磨难,人就会如耶稣在《马可福音》第七章所说的,“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苟合,偷盗,凶杀,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诽谤,骄傲,狂妄。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这些自虐甚至自杀的末路人生,说明肉体的力量若不趋向于灵性的完美(尽管不一定能达到或体现这种完美),就会趋于堕落、破坏、自戕。

《马太福音》第七章记载耶稣对门徒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耶稣所说的“窄门”是千真万确的:只有脱离世黑暗的物质力量的控制,方能得到光明的灵性生命。而得到灵性的生命,即意味着在世的意义上被“杀”了──因为这样的生命与肉欲的贪婪,应该是无缘的。

“杀一儆百”的成语表明,大多数人不是被打死的,而是被吓死的和骗光的。吓得他瘫软,骗得他无能,蒙蔽他,让他彻底丧失追随基督的行动能力,这要比杀了他还厉害──最后,还可以任凭特种机关任意摆布,榨取这行尸走肉的剩余价值。如此毒辣的手段没有被列入著名的“三十六计”,不能不说是中国权术体系的一个疏忽。


(070)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13:4──13:8)

以前我读这段激励人的经文,总觉得有些“隔”,又不希望从“受虐狂”的角度去理解“爱”。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了詹姆士王版英文圣经(King James Version),明白原来这里的“爱”不是指“Love”,而指的是“Charity”,中文译为“慈善”、“慈悲”、“施舍”、“救济事业”,引申为“上帝之爱”、“基督徒之间的兄弟之爱”。我现在看来,这种“爱”不仅毫无“受虐”的意思,而且是来自上面的施舍。相反,受虐、施虐,只是在同等水平之间的交流。因此可以说:来自上面的爱丰丰富富所以毫无缺乏,来自上面的爱的浩浩荡荡所以绝不小器,来自上面的爱的永恒自在所以毋需炫耀,来自上面的爱的一切公开所以毋需谎言、毋需文过饰非,来自上面的爱具有无限的能力所以毋需阴谋阳谋权术诡诈,来自上面的爱具有绝对完美的性质所以包容、相信、不懂得嫉妒,来自上面的爱具有真正高贵的风度所以不可能和劣等的一般见识。

兹引原文如下:

"Charity suffereth long, and is kind; charity envieth not; charity vaunteth not itself, is not puffed up, Doth not behave itself unseemly, seeketh not her own, is not easily provoked, thinketh no evil; Rejoiceth not in iniquity, but rejoiceth in the truth; Beareth all things, believeth all things, hopeth all things, endureth all things. Charity never faileth: but whether there be prophecies, they shall fail; whether there be tongues, they shall cease; whether there be knowledge, it s

hall vanish away. For we know in part, and we prophesy in part.

 But when that which is perfect is come, then that which is in part shall be done away.

 When I was a child, I spake as a child, I understood as a child, I thought as a child: but when I became a man, I put away childish things."



第9节此岸与彼岸


(071)


基督是生命之主,不是生活之主。为了基督和福音而牺牲了自己的生活的人,能得到主所应许的生命。


(072)


耶稣基督殉难(被钉在十架)这一事件,仿佛是天父显明给人看的镜子,好叫人从其背面看到自己的本相是那样丑陋不堪。其实,早在亚当夏娃犯罪堕落的年代,圣子的灵就被人类的罪行钉死在每个人的身上了。假冒为善的人经常故意忘却这血淋淋的事实,所以上帝派下独生圣子来,是向人揭示并证明人类罪行的确据:“看!你们是如何迎接你们的主的!尽管你们经常向他‘奉献’……”上帝是要我们直面基督的苦难,并用这无法回避的证明,迫人悔改。

圣子耶稣是如何仰望父神的?

圣子耶稣是如何祷告父神的?

圣子耶稣是如何信靠父神的?

我们没有人能够做到。不仅因为我们个人的罪行阻碍甚至切断了与父神的属灵交通,而且我们从人类始祖遗下的罪性在血里,已经不容分说地夺走了上帝原先颁赐的恩典。

圣子耶稣则不然,没有从亚当、亚伯拉罕、大卫那里承受罪性;更无因罪性而生的罪行。因为耶稣基督是上帝的纯洁羔羊,是人类的赎罪祭:是从上帝而来又回到上帝那里去的。

圣子耶稣没有人间的、属世意义的父亲,木匠约瑟不过是大卫系统的养父罢了。基督这一基本存在,却被许多自命的“基督徒”有意忽略。因为人们多是世界的俘虏,是罪恶的沉沦者,无法理解“上帝在人间的圣子”虽是“人子”,却不相似于“人间之子”,而是上主对先知的特有称呼,甚至是上帝同在的象征。

圣子耶稣降生为人子的时代,妇女的遗传性质是不被意识更不被承认的。而圣灵藉助童贞女马利亚怀胎生下圣子耶稣一事,在神的话语也就是“圣经”中,是说圣父通过圣灵传给道成人身的圣子耶稣以全部的神性。至于说到犹太人与耶稣的遗传性关系,从父系来说,约瑟只是耶稣的养父,奉圣灵的命令负责照顾圣子;从母系来说,根据主降生为人子时代的观念,耶稣是完全由圣灵借马利亚怀胎产生出来的,就像田里长出庄稼,但庄稼并没有从土地得到遗传,只是从土地得到滋养。所以童真女玛利亚作为耶稣的生母,只是具有现代意义“养母”功能,而不会影响耶稣基督的神性,更不会把人类的罪遗传给耶稣基督。所以,圣子耶稣首先具有百分之百的神性,然后才具有百分之百的人性。至于百分之百的人性从哪里来?显然是从上帝的奥秘之中来,就像上帝用泥土造出亚当、夏娃。但显然,耶稣的人性不可能从马利亚的人性中遗传而来,更不可能从约瑟等“大卫的子孙”的罪性中遗传而来。

如上所言,耶稣虽是百分之百的“人子”,但却不是遗传学意义上的人,更不可能是犹太人──他的百分之百的神性与百分之百的人性,来自上帝的奥秘,不是来自犹太人的族谱。耶稣基督不是亚伯拉罕和大卫的子孙──相反,其母系的族谱,反而是用来凸现基督之“天上的来源”,具有耶稣之“世上的渊源”。这正如《启示录》所说:“我耶稣差遣我的使者为众教会将这些事向你们证明。我是大卫的根,又是他的后裔。”(二十二章16节)

从文本上看,《福音书》中的妇女,经常有着重要的出场,但这并非女权主义式的,而是正好相反。只要留意,就不难发现,福音书中的妇女,是与税吏、官人、罪犯、病人等人类渣滓交替出现的弱者角色。这不但不表示妇女受到了重视,反而表明主的救恩无远弗届,能够救赎难以救药的人。福音,是一种相反于孔子“唯小人与女人为难养也”的声音。


(073)


当我屏息仰望主的灵光,获得被穿透的感觉,就明明白白看见自己身内的污秽,这不是以水能够洗净的皮肤污秽,而是血管骨骼以内的污秽,唯有圣灵的光可以洁净它。我憎恶这样的污秽,但没有办法洁净它,所以我期待可以洁净它的圣灵来作工。

圣灵经常透过圣经向我们说话。但是我有时会想到:

a、所谓“基督之言”,是对“福音”的拙劣译法;因为福音书里的话,除了“红字”之外并不都是耶稣说的。正如圣经上所启示的,但并不都是“上帝的话语”。

b、所谓“基督文化”,纯属子虚乌有。文化是人造的,基督无所谓文化,基督只有精神的方向,那是指向上帝的国,那是属灵的宝典而非属世的指南。

c、所谓“基督性”,则是“上帝亲在性”的世俗理解。

我有时会想到:基督徒要避开上述三重陷阱,就需要避开“文士”、“法利赛人”、“文化基督徒”的三个身份。基督徒不要别出心裁,而要遵循主的风范:

──这就是道路:众人都如羊走迷,被流蜜与奶的物欲所惑;各人都偏行己路,但“条条大路通罗马”,都是通向污秽与死亡的大都会,罗马就是“世界绝路的尽头”。“超越罗马”的唯一方式,是认清十字架的道路乃是不可逃避的宿命;十字架位于人的属世的道路尽头。得救的人把灵魂交给上帝,从而遵循新约的、属灵的道路,得以进入属灵的世界。沉沦的人把灵魂交给魔鬼,从而拒绝新约的、属灵的道路,因而无从进入属灵的世界。

──这就是真理:虽然“人是万物的尺度”已是古老箴言,但这个希腊式的狡黠却认识不了真理有人造的与神造的两种:人本身从来就不是真理本身。惟独耶稣基督是真理,他本是道成肉身,从上帝生出。以后许多人出来,宣称自己也是真理(如穆罕默德)──从而把历史推入一个“多元”的即混乱的境界。

──这就是生命的本质:人的生命是个悖论,因为任何一个生命的篇章,都以死亡为句号。生命的史诗与歌,终于沦为自身的反讽。有悟于此,那在完美的时刻结束尘世的生命,主动替行将朽灭的生命划上完美的句号的人们,才卸下了死亡的负累,进入了永恒的生命。


(074)


圣父是万物的源头,圣子使万物获得意义,圣灵不断更新我们:感谢主赐给我们永恒的价值。

如果我们不去感谢圣父创造世界的恩典,便无从理解圣子救赎的深刻意义,而这种感谢与理解正是圣灵带给我们的最大宝物。是否需要完全否定这个世界的价值,可能正是基督徒与诺斯替派需要划清界限的地方。如果完全否定这个世界的价值,那么十字架上的圣子的牺牲,甚至是与他同在的上帝本身的亲临现场、大殿上的幔子裂开……似乎都成了多余的、不那么急迫的了。如果完全否定这个世界存在的必要,那么圣子的道成人身、与我们之同忧乐,又有何必要呢?


(075)


按照耶稣基督在《主祷文》中的旨意,我们应该向父神祈求什么呢?

首先,求上帝的国降临;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也就是,让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同类脱离罪恶权势的捆绑。

其次,求主赐给我们每天的饮食,尤其是今日的饮食:也就是求上帝不让我们积蓄财富,免得为明天的日子而忧愁。

第三,求上帝免我们的债,而其前提则是我们免了别人欠我们的债。

第四,不使我们受到诱惑,而不是沉溺于我们所受到的诱惑。

第五,让我们远离那恶者,而不是让我们追随那恶者,以便分得一杯羹。

除此之外的祈求,多是我们的非份之请。而在《主祷文》的范围以内,父神难道不是每天都在满足我们的基本需要?

一位热爱上帝的人,一位因为热爱上帝和基督而学会爱世人的人,他在罪的捆绑中也会仰望基督。他知道魔鬼是通过“罪”来捆绑我们的,而在某种意义上,“罪”就是“不合上帝旨意的运动”,“罪”就是“运动的副作用和排泄物”。因此,欲抵抗魔鬼者,必先清除副作用和排泄物,以控制罪的范围和影响、克制那出于恶者的“运动”、克制那堕落的自己,也就是控制并非出于上帝的“运动”。

有些事,有些运动(如骨肉分离),不是我们自己乐意见到的,因此是“魔鬼的扰乱”而非“我们的罪恶”?但是细察其起因,却莫不是出于“我”,出于“我的罪”,出于“运动的副作用及排泄物”,出于“不合上帝旨意的运动”。

在罪的捆绑中仰望基督吧!魔鬼不仅是罪的后果,且是罪的起因,因此,仅凭自己的力量,我们战胜不了魔鬼,甚至控制不了自己的罪。唯有乞求主的仁慈并独一真神的怜悯,我们方能得到解救;所以我们特别需要坚持不懈的是:在罪的捆绑中,也要仰望基督。

罪人的祈祷说:“基督,我罪无可赦。我不敢乞求基督的赦免。尽管充满仁爱的救赎已经预先赐给每一个信主的罪人了。我求基督带领我赴汤蹈火,不要离开我。以前我是被罪的‘Libido’、生命力、独占欲、性冲动……所驱使的,甚至愿意赴汤蹈火;今后我愿被消解罪的力量所带领,勇往直前。”

我凌晨进入科隆大教堂,离开弥撒的人群,孤自跪下,在基督受难的像前。我在铁栅栏这边,被带刺的冰冷的铁,挡阻。基督可望而不可即,远在世界的另端。我感觉自己永远无法得救了,泪珠滚滚,心怀绝望……但我还是爱主,主虽杀我,我也不能背离主;宁愿在信靠中,走向自己的末日。

“基督,你在世界的彼岸,我在世界的此岸,你远离而去,我被置于撒旦之手。命运颠簸,一切都不可靠;朝令夕改,我依然信靠你──除了你,没有别的拯救,因为你在世界的彼岸。”

深深的叹息,发自人类的胸腔,生命的希望和生命的负累,压得尘土也难以喘息……谁不渴望拯救呢?但是,我这样的人是配得救药的吗?经过拯救的尘土就不再是尘土了?而成为混凝土了?有谁知道!跟随主,尘土固然也得到生命,但这生命到底是什么,那是上帝的秘密,唯有主知道。在基督受难的事件前,信主的人们除了自责,还能有什么别的请求?“先失去自己,后得到自己:但那后得的自己已经不是自己;不是别人杀了自己,是自己杀了自己。”

我们的罪行累累,仿佛筑造了一座堡垒,阻挡上帝的光,构成一个黑暗世界。不是仁慈的上帝把我们打入了地狱,而是我们的城堡使自己脱离上帝的管辖,我们胡作非为还自鸣得意。可怜的人啊,没有能力拆除,只有能力逃出这黑暗的堡垒:这逃逸就是肉体的死亡,或是灵魂的重生。

由于我的罪性罪行,而与基督分开;我已无可挽回地堕落,并落入黑暗势力的掌握,但我还是知道基督之爱,知道圣灵的恩典是我唯一的光。无论命运如何击打我,我还愿至死追随主,因为主的爱,超出一切人类的彼此相爱。


(076)


人可以穿着雨衣淋浴,却抱怨水竟然没有清洁作用吗?

水,是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位一体的光;雨衣,是人的罪行所构筑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永不倒”

穿雨衣淋浴,就是人的祈祷、忏悔、甚至赞美上帝。──所以,不是“上帝死了”或“上帝退出世界”,而是我们在雨衣之下,触不及水,自然无从清洁自己!

仁慈的主,不是主抛弃了我们,而是我们以自己的罪与主隔绝。我是不可救药者,我是不可接触者,我是遭到放逐者,我是自我封闭者。没有主的恩典,我们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超越这隔绝、重返圣灵的世界。不是主抛弃了我们,而是我们以自己的罪,与主隔绝。

我和主的距离远了!有时候对主的追思也淡了……但越是在这样的时刻,我越是知道:我已经没有力量再离开主了!因为我不是在威力下屈从主的,而是在主的爱和受难下,折服的。我怎能反过来背对这样一位受苦受死的上帝而不是作威作福的上帝呢!我们怎么能在我们注定也要受苦受死的生命中,离开这样的上帝呢。

死亡超越了时间:一万年以前的死亡和仅仅是在昨天的死亡,并无区别。也正因如此,所有的死亡又都是新鲜的,仅仅除了在人的记忆中以外。耶稣基督的死更是如此,那并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得不再是鲜活的、血淋淋的。尤其因为直到今天,我们也还都生活在“黑暗掌权的时代”。耶稣为我们而死,但不是为救我们的肉体,而为救我们的灵魂。基督的受难乃是显明了人的肉体世界的不可救药性,人还堕落到杀死上帝圣子的地步──不仅是在犯罪的心思意念上,而且是在肉体的实际行动中。这样堕落的人值得救赎吗?这样的救赎不是为了让人犯下更大的罪行,而是让人等待基督的再来,施行终审的判决?


(077)


国家、民族,是解决人的生活问题的,正如恺撒。耶稣基督是解决人的生命问题的,正如上帝。解决生活问题的,即为“属世”,哪怕牵涉及到“精神领域”甚至刻入或植入量精神的领域。解决生命问题的,即为“属灵”,哪怕它表现为一种“信仰”。表现为一种“信仰”但却并不仅仅是信仰:“不是我信了,而是我已得到永恒的生命。”

耶稣说,“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作灵魂下同)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马可福音》第八章35—37节)这时,他不是凭藉拿撒勒人耶稣的肉身说的,而是凭着住在拿撒勒人耶稣身体里面的上帝说的。耶稣的肉身不是偶像,而是上帝的见证,是献上圣坛的活祭。我们爱耶稣,是因为他体现了“没有人见过的”上帝荣耀。愿这荣耀如今就活在我们身上。我们因此知道基督的圣灵是真实的,尽管这世上没有一人配得上圣灵,没有一人足以体现圣灵的存在……因为我们的基督乃是孤独受死、颠覆世界、死里复活的别名!这世上当然容不下耶稣基督的光,容不下耶稣基督的灵。正因如此,基督之爱才在人类身上显示了永远的价值。中国式的“德配天”的帝王神话破灭了,因此我们的见证,仅仅是为耶稣而作,而不为其他而作,因此我们的见证是真实的而不是作虚假的,是坚贞不渝的而不是作哗众取宠的──有这样的见证,才配永生圣子的美好、真实、坚贞不渝。

耶稣爱我,为我舍己,我虽杀身不足以报答。士为知己者死,而为那救赎我们脱离死亡的至圣者,我们该做什么?该是虚己。该是采取卑微的样式。因为虚己有时要比杀身更难,杀身成仁需要一时冲动,但是虚己却要经年累月地恬淡。尤其对我们这个时代具有反骨和逆鳞的“自由思想家”来说,我们真该在基督的真自由里,放弃自我至上的伪自由。


(078)


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才看见了耶稣基督的恩?正如耶稣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才回到上帝的国,并得到复活的荣耀,得到天上地下的所有权柄。勇敢无畏地流血吧!这十字架的道路,正是流血的道路,正是存储天上的财富,并回报永生上帝对我们的爱。

基督的灵在我们身上,使这样顽冥不灵的人、痛苦不安的人、走投无路的人、罪恶深重的人,得以平安。感谢基督的爱并所赐属灵的恩典,常与我们同在。这真是奇妙。这样的爱使原来注定被魔鬼役使终生的人,得到了彻底的解脱、真实的自由。正如基督所说:“我是真自由。基督把上帝赐给我们的自由还给了我们──从魔鬼的霸权以下。

认罪,悔改。一想到自己是不得赦免的罪人,而基督,从十字架的苦难中复活的耶稣,却是纯洁无辜的并且是真爱我们的时候──一种奇妙的解放感,就像电流袭来!正如基督所说:“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儿子是永远住在家里。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约翰福音》第八章35—36节)基督给人真自由,而不奴役人。正是真的自由,使我们终于屈膝,口称耶稣是主。


(079)


我们生活在尘土之中,因为我们本从尘土而造……如果不是基督属灵的光照、恩典,我们已与永生的上帝隔绝了。是基督,使我们与上帝和解,走上了通往上帝之国的不归之路。是的,我们在世上有许多苦难,但圣子已经胜了世界;并使我们,这从尘土而生的人,成为属灵的人。小孩子不能就此直进天国,但成人若不能变成小孩子的样子,则断不能进天国。成人如何能变成小孩的样子呢?靠奇迹、靠洗礼、靠圣餐、靠祈祷、靠忏悔、靠听道、靠感恩、靠上帝的属灵恩典。所以,变成小孩子样子的成人,并不是小孩子,也不与小孩子相同;而是另外一个人,也就是“新造的人”,即与耶稣同死同复活的人。


(080)


传福音的人就一定在“荣耀圣子耶稣”吗?耶稣基督需要这样的“荣耀”吗?基督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若是对外人讲,凡事就用比喻,叫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恐怕他们回转过来,就得赦免。”(《马可福音》第一章11—12节)

传福音能荣耀上帝吗?

传福音能荣耀基督吗?

传福音,与其说是可以据此荣耀上帝、基督,不如说是为了清扫垃圾──也就是清洁我们自己!也就是从历史的垃圾筒里打捞我们这些垃圾一样的罪人。“在基督里”,因此并不等于所谓“拥有基督”。因为有限不能拥有无限,罪人岂能拥有上帝?

说“穷人因为拥有上帝而变得满足”,乃是误导。因为穷人的本性并不比富人善良。耶稣说“财主进天国是难的”(《马太福音》十九章23节),是说财富构成天国的障碍,而不是说富人的本性更坏。所以耶稣“又告诉”门徒说,“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同上24节)至于贫困本身甚至自愿选择贫穷的决定本身,也并不能直接把人领到永生上帝的国度,只是为信靠上帝、进入永恒,卸下了重担、提供了条件。


(另起一单页)

◆仰望基督◆


第二章上帝与人


第1节 神国

第2节 福音

第3节 悔改

第4节 祷告

第5节 恩典

第6节 运动

第7节 世界

第8节 灵魂

第9节 上帝



(另起一单页)


第1节 神国

(081)

神话(Myths)、神秘(Mystery)、神秘主义(Mysticism)这三个词汇之间,有语源学上的联系,都从希腊文动词“Musteion”衍生而来,意思是“闭上眼睛和嘴巴”,这是“进入黑暗”、“体验静默”的起码要求──所以“仰望上帝”、“祷告上帝”只能是灵性的、超越肉体感官的,也就是说,在关闭感官的深刻静默里,与上帝同在的状态才是可行的。

魔鬼与邪恶,被诅咒者所在的地方,应该是在尽可能远离天使所在的地方,而与无常距离最近的地方就是“地球的中心”,也就是地核。这一解释并不可笑,因为我们知道古代有信仰有关“地狱永火”的描述是与现代科学中有关球心熔岩的描述,十分相似。这种相似是令人震惊和骇异的,也许这不仅仅是人类的经验所致?


(082)


我们能说出前无古人的话语?不能。我们能写出后无来者的书籍?不能。那么我们说话、撰述的意义何在?也许仅仅在于赞美上帝、荣耀耶稣基督、彰显圣灵的大能。于是,灵性活动的本质不是“认识上帝”(因为这是不可能的);而是“赞美上帝”(因为这能让我们得救):像赞美诗的歌咏,那般具有深深的感动,虽然并无新意,但是唱了,就有了生命。正如太阳底下没有新的东西,但是却有新鲜的东西:人的歌唱,是刷新了人自己,而不是刷新了世界,更不是刷新了上帝(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于是,灵性活动的本质就不再是“认识”,而仅仅是“赞美”。就像是赞美诗的歌咏那样。我们所说的,虽无新意,但说了与唱了,我们就得救了。

上帝既然是完满的,就不需要我们做什么以完善他。基督是永恒的,就不需要我们做什么以承继他。圣灵是普遍的,并不需要我们做什么以宣传他。需要完善的,仅仅是我们和同伴的关系,所以“爱人如己”成为仅次于“爱上帝”的诫命。


(083)


上帝既不是“有”,也不是“无”,而是超越于“有无对应”之上的“灵”。

上帝的国乃是“灵的国度”,而不是“零的国度”。

假若我们宣称自己能够了解上帝的全部奥秘,那么这样的“上帝”肯定是与我们一样有限而不完善的。我们人类可能拥有的最接近正确的上帝观念是:上帝是不可思议而且完全超出我们本性的力量。也许我们可以用肯定的语言谈论上帝在世界的影响,但上帝的本质却永远是我们无法捉摸的。因为耶稣说,“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马太福音》二十四章36节)连圣子都不知道,何况是神职人员?何况是神学教授?何况是查经小组的成员?

耶稣还说:“我所喝的杯,你们必要喝。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我父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同上二十章23节)我们人类可能拥有的最为“接近正确”的上帝观念是:“上帝是不可思议的而且完全超出我们理解的力量。”也许我们可用肯定的语言谈论上帝在世界的影响,但是上帝的本质永远是我们无法捉摸的。

我们需要学习人子耶稣对于至高者的态度:“耶稣出来行路的时候,有一个人跑来,跪在他面前问他说,良善的夫子,我当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马可福音》第十章17—18节)这就是永生神的独生圣子才能说出的圣言,这就是神给人的启示。而有些经师却歪曲说,这是耶稣不满对方称他为“夫子”,而暗示对方耶稣自己就是神。但是如此理解圣经却完全违背了圣经文本:因为耶稣这里是说“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而不是说“除了神三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经师们如此理解圣经不仅违背了圣经的文本,而且违背“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腓力比书》第二章7节)的要旨。这些经师胆大妄为,经常要召开比耶稣召开的布道会规模更大的布道会,耶稣召集五千人,他们要召集五万人,可是经师们再怎么胡闹,其召集的人数还是比不上伟大的道士在天安门召集“百万人检阅”。人头的多少有什么意义呢?那个号称伟大导师的道士,其门徒现在何处呢?

这些召集“万人布道会”的人们也许不知道,耶稣召集的五千人之所以胜过天安门召集的百万人大会,其前提就不一样,起码是因为耶稣有“五个饼,两条鱼”的奇迹伴随着:

“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于是开口教训他们许多道理。天已经晚了,门徒进前来说,这是野地,天已经晚了,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四面乡村里去,自己买什么吃。耶稣回答说,你们给他们吃吧。门徒说,我们可以去买二十两银子的饼,给他们吃吗?耶稣说,你们有多少饼,可以去看看。他们知道了,就说,五个饼,两条鱼。耶稣吩咐他们叫众人一帮一帮的,坐在青草地上。众人就一排一排的坐下,有一百一排的,有五十一排的。耶稣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掰开饼,递给门徒摆在众人面前。也把那两条鱼分给众。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门徒就把碎饼碎鱼,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吃饼的男人,共有五千。”(《马可福音》第六章34—44节)。

而且这五个饼、两条鱼的奇迹,还有旧约圣经的事迹作为呼应和“预表”:“大卫到了挪伯祭司亚希米勒那里,亚希米勒战战兢兢地出来迎接他,问他说,你为什么独自来,没有人跟随呢?大卫回答祭司亚希米勒说,王吩咐我一件事说,我差遣你委托你的这件事,不要使人知道。故此我已派定少年人在某处等候我。现在你手下有什么。求你给我五个饼或是别样的食物。祭司对大卫说,我手下没有寻常的饼,只有圣饼。若少年人没有亲近妇人才可以给。大卫对祭司说,实在约有三日我们没有亲近妇人。我出来的时候,虽是寻常行路,少年人的器皿还是洁净的。何况今日不更是洁净吗?祭司就拿圣饼给他。因为在那里没有别样饼,只有更换新饼,从耶和华面前撤下来的陈设饼。”(《撒母耳记·上》二十一章1—6节)

这样的奇迹,天安门会有吗?任何人组织的布道有过吗?

上帝的存在,无法以人的经验和理性来验证,但这并不等于信仰上帝是“非理性”的。而只是表明,以常识、逻辑和科学来证明(或证伪)上帝的存在,会因为缺乏超验的灵性价值、奇迹的灵性意义,而归于失败。


(084)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主使主所爱的人在这世界、这“罪恶的世代”上,成为最小最小的,以便在天国里成为稍大一点的。愿主让我们的思索被时间的流沙所埋没,愿主救我们脱离名利的诱惑和胜利的陷阱。我们在天上的父!愿我们的书写,仅仅是对主的赞美或是自己的认罪。愿我们在基督的钉刑里看到主的万全,并让我们卑微的理性顺服主的荣耀。

我们本是来自“天上的灵体”?可是现在却坠落在物质世界的尘埃中。我们起源于遥远的尘埃,后来却在主的爱里,变成了这里的生命。所以即使在尘世的绝望中,我们依然能够知道神的存在,我们的生命体会到如下的神秘:

1、有神;

2、神是活的;

3、神干预我们的生活;

4、神爱我们,这包括肉体生命本身的确证以及来自灵体生命的信息;

5、神喜悦我们的悔改重生,这包括耶稣复活和他必定赐给信徒的永恒生命。

以前,我们曾是“神的仇敌”,因为不认识耶稣而以为神是残酷的,并决心反抗这样维护世俗压迫者的老天爷。自从二十岁开始,读了福音书,惊讶耶稣怎样区分了恺撒和上帝,颠覆了我以前的世界观,这就不由我不去仰慕耶稣的人格。我看耶稣如同“伟大的教主”,但不视他为我的救主,也不视他为独一的圣子。三十七岁我在日本,却尝到了一个“基督教国家”的冷酷,于是自认受到上帝的启示,要反对西方这种败坏了的基督教。尽管我一直尊敬耶稣个人,却反对奉他的名为圣,“我怎么能拜一个犹太人为主呢?这不是偶像崇拜吗?”我更担心基督教和共产主义的配合,会让中国在亡国灭种的漩涡里越陷越深,会让我自己蒙受更大的耻辱。感谢神!四年多以后在美国,神秘的力量彻底改变了我,通过一系列特别的经历,迫使我归入圣子耶稣基督的名下,成为他的仆人。


(085)


神秘的力量,蹂躏我,使我颤栗!践踏我的心脏,使我蒙尘!撕碎我的颜面,使我灰心!生活的颠簸,和颠簸中的极度巧合,最后都使我不得不称颂主,并把荣耀归于主,因为我的苦难证明了主的能力……“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哥林多后书》十二章9节)

十字架已经成为茫茫苦海中最后剩下的救生圈。请不要离弃我。如果我们的肉体注定死亡,那么,请接纳我们的灵魂吧!人子临终的时候说:“父阿,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加福音》二十三章46节)让我们记住这样的圣言。

当我被流离颠沛所困,不由祷告说:“主啊,我多么辛苦。”这时我仿佛听见主对我说:“你有我辛苦吗?”“可是我比那么多人都苦呢。”我说。“你为什么不和我比呢?”主说。于是我被感动了,说:“我是一个罪人。”

我没有意识到,耶稣基督的印记已在我的身上。如果我拒不承认耶稣基督是自己灵魂的救主,就在无形中参与了谋杀耶稣的血腥事件,就是至今还把耶稣基督的爱钉在自己罪性之中。因为耶稣基督就是为了救赎世人,来到世间,并被钉死的。如果我们至今依然拒绝耶稣基督,岂不还把耶稣基督钉在自己身上?岂不等于在继续虐待我们的救主?

而意识耶稣基督的印记就在自己身上,承认耶稣基督就是自己的救主,我们就能战胜那一直辖制我们的恶魔,就在我们身体这个十字架上,放下了受难中的耶稣基督,并使他在我们身上复活,使我们与神和解,成为神的儿女:“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他在世界,世界也是借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约翰福音》第一章9—13节)

成为神的儿女,其前提是与神和好:“我们既借着我圣子耶稣基督,得与神和好,也就借着他,以神为乐。”(《罗马书》第五章11节)在与神和好之后,“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既是儿女,便是后嗣,就是神的后嗣,和基督同作后嗣。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罗马书》第八章16—17节)

神的儿女这一身份,是一种“归化”的结果;因此不是从祖先那里先天遗传的,而是根据自己的行为后天获得的:“从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也不因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就都作他的儿女。惟独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这就是说,肉身所生的儿女,不是神的儿女。惟独那应许的儿女,才算是后裔。”(《罗马书》第九章6—8节)

《加拉太书》第四章详细讨论了“肉身所生的儿女”(犹太人)与“那应许的儿女”(基督徒)的本质区别:“因为律法上记着,亚伯拉罕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使女生的,一个是自主之妇人生的。然而那使女所生的,是按着血气生的。那自主之妇人所生的,是凭着应许生的。这都是比方。那两个妇人,就是两约。一约是出于西乃山,生子为奴,乃是夏甲。这夏甲二字是指着亚拉伯的西乃山,与现在的耶路撒冷同类。因耶路撒冷和她的儿女都是为奴的。但那在上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她是我们的母。因为经上记着,不怀孕不生养的,你要欢乐。未曾经过产难的,你要高声欢呼,因为没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儿女更多。弟兄们,我们是凭着应许作儿女,如同以撒一样。当时那按着血气生的,逼迫了那按着圣灵生的。现在也是这样。然而经上是怎么说的呢?是说,把使女和她儿子赶出去,因为使女的儿子,不可与自主妇人的儿子一同承受产业。弟兄们,这样看来,我们不是使女的儿女,乃是自主妇人的儿女了。”(22—31节)

新约的关键在于基督的恩典:“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我保罗告诉你们,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我再指着凡受割礼的人确实的说,他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加拉太书》第五章1—6节)这不仅因为圣子的地位超过了律法和先知,还因为圣子成全了律法和先知。

“神的儿女”不是新约的发明,而是旧约的传承,早在《申命记》就有这一概念的出现:“你们是耶和华你们神的儿女。不可为死人用刀划身,也不可将额上剃光。因为你归耶和华你神为圣洁的民,耶和华从地上的万民中拣选你特作自己的子民。”(十四章1—2节)读到这里我不禁猜想:清朝最后禁止基督教,是不是因为《申命记》上明确批判、并且禁止了“剃光额上”这一满洲风俗?尤其这一风俗因为满洲鞑汗的强暴推广,已经在中国占领区变为极其恶劣的暴政。

耶稣基督以他“空前的牺牲”说服我们与“公义的上帝”和解,而能够再度成为“神的儿女”,就是他赐予信徒的最大恩典。这恩典迫使我们每个人作出抉择,不是做主的仆人,就是做主的敌人,反过来就是说,拒绝耶稣基督的牺牲,就只能继续做撒旦的仆人、上帝的敌人,因为耶稣所付的赎价不仅是为信徒付出的,也是为了让人类明白父神的心意而向父神付出的。也许这样表达并不恰当,但经上记着说,耶稣是无罪而死的,他的血洗净了一切的罪。血染的事实证明了墨写的预言。哪怕这预言不被撒旦的营垒采信。人不能论断神,魔鬼的话语无法抵消耶稣的刑罚。


(086)


“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马太福音》第三章2节)的预言,两千多年了,是否算是失验?信仰不允许我们这么认为。那怎么办呢?难道用“天国就在你们心里(或中间)”来解释?因为《路加福音》记载说,“法利赛人问神的国几时来到。耶稣回答说,神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人也不得说,看哪,在这里。看哪,在那里。因为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心里或作中间。”(十七章20—21节)

那么是仁慈的主改变主意了?因为有的传道人竟然说,是因为仁慈的主看到,听从这一呼召而悔改的人数还不够众多,于是不忍撇下绝大多数迷途者,不让他们就此坠入地狱、永劫不复。这些传道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用了使徒彼得的话来佐证:“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误,甚至不是耽误,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得后书》第三章9节)

但是,我自己却看见《马可福音》上清清楚楚记着说:“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要看见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第九章1节)我的思想经常因此陷入混乱。

后来我慢慢发现,其实这些疑惑都是因为我自己忘记了《马太福音》上的另一段话:“我若靠着神的灵赶鬼,这就是神的国临到你们了。”(十二章38节)原来神的国早已降临了。耶稣靠着神的灵赶鬼的时刻,神的国已经临到人间了。如此看来,末日论者、末世教派,其实都是多此一举。主再来或是主不再来或是主何时再来或是主如何再来的争论,都是无关紧要的了:因为“我若靠着神的灵赶鬼,这就是神的国临到你们了。”在这种意义上,耶稣基督的到来,其实就已经是“末世审判”了!


(087)


主是唯一的。主的一,加在我们所有的“零”之前,就给予一个“零”以十倍的价值;给予两个“零”以百倍的价值。“零”像是灵魂,在主那里复活且升天;“零”越多,数越大;灵魂越多,意义越大;主的能力,将尘土化出巨大的荣耀。对主的信仰,因此是出死入生的,一如真正的行动。对主的信仰,也只能建立在耶稣基督出生入死且又出死入生的福音上。

“出死入生”,不仅是对价值观念,而且是对人的生物本能的完全颠覆。正是这种颠覆,迎来了上帝的恩典,并为生命重新定义。它使惊涛骇浪还原为宁静的湖泊,就像圣子耶稣踏波而来,嚣腾的万象突然寂静下来,匍匐在地,口称基督是主。

生命之主并不回避死亡,而是贯穿死亡、越过死亡、进入灵的永生,也就是进入某种更高更纯粹的生命。

伟大的宗教与伟大的艺术,也都带有出生入死且又出死入生的特点。但出生入死之后乃得复活的,唯有耶稣基督。主的忠贞使徒,口中承认耶稣基督是救主,心中相信耶稣基督的复活,并非一次性或多次性的,而是终身性和普遍性的:这需要克服自己的局限、怀疑、软弱、动摇。也就是说,承认一次和相信多次并不难,难的是永远承认、相信,一次也不否认和怀疑。我现在理解,许多殉道者,就是为了保持一贯的忠贞、拒绝一次否认,而献出了肉体的生命。他们所要克服的,与其说是自己的对手,还不如说就是自己的怀疑。“主为什么离弃我?”──不仅是耶稣在十字架上的七言之一,也是许多基督徒的疑问。所以,“做个基督徒”并不难,难的是黑暗来临的关头,依然是个毫不动摇的基督徒。

这种坚定的信仰状态,需要一个特殊的生存状态,那就是“不敢不相信”:我的头脑和理性,不敢相信耶稣基督的复活;我的灵魂和感情,却不敢不相信耶稣基督的复活。因为,如果没有耶稣基督的复活,这个万花筒的世界最后不过是一堆垃圾;如果没有耶稣基督的复活,生命的最后希望就被断绝,我们就会落入存在主义的陷阱中,有关“荒谬人生”的种种烦恼就会带来种种灭顶之灾──现代人在身体上的吸毒上瘾,就是在心理上缺乏信仰、盼望、精神、人生目标的最终结果。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一词源出拉丁文的existentia,意为存在、生存、实存。一般认为,“存在主义哲学论述的不是抽象的意识、概念、本质的传统哲学,而是注重存在,注重人生。但也不是指人的现实存在,而是指精神的存在,把那种人的心理意识(往往是焦虑、绝望、恐惧等低觉的,病态的心理意识)同社会存在与个人的现实存在对立起来,把它当作唯一的真实的存在。”

上述的解说,其实不得要领,常常让人如堕五里雾中,结果更加增加了存在主义的神奇、扩大其流行的广度。后来我发现,存在主义其实就是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是完全从个人处境出发的。简单说,存在主义是从中世纪的神本主义,堕落到近代的人本主义,才达到了取消一切“本质”(神本、人本)的“存在”(实存、生存处境)。

欧洲人怎么会堕落到存在主义的深渊中的呢?我认为,那是从教会(神本主义)、堕落到国家(人本主义)、再堕落到个人(存在主义),这一生存处境的体现和说明(意识)。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提出的“存在先于本质”“他人即地狱”等论断,影响了很多人。这是因为,在二战期间,他生不如死,丧失了自己的本质,也变成了他人的地域。他经历了法国社会结构的空前瓦解,因此强烈感觉到孤立无援,不安笼罩了人类。萨特的哲学正是战乱的产物,他认为,人生没有本质,本质是后天由意识选择的,所以人的本质并不固定,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意识的选择是很纯粹很个人的事情,每个人的选择都不相同,所以人的本质也各不相同。萨特如此悲观,是因为法国人当时为了在占领军的皮靴下苟活下去,必须不断地变节图存。理解了这个前提,存在主义哲学,就可以解释了。存在主义在二战期间风靡欧洲大陆,因为欧洲的丧家犬们苟活在一片废墟中:过去的一切已经破碎,人们自求多福,选择变节。但是人还有尊严,这是最为麻烦的地方;虽然人能选择自己的本质,但是人不能忍受自身本质的不确定性。不确定会导致不安,所以人们努力想让自己的本质固定下来,免受否定自我的虚无之苦。

现代人把存在主义一直追溯到克尔凯廓尔这个丹麦病人。在其代表作《恐惧与颤栗》的结尾处,克尔凯廓尔写道:“要么存在着一个悖论,作为个体的个人处于与绝对的绝对关系之中;要么就是亚伯拉罕输掉。”《恐惧与颤栗》主要是讨论亚伯拉罕杀子献祭的相关问题的。。其要点在于用个人主义的观念来判断神本主义、质疑神本主义,进而解构神本主义。

然而圣子耶稣基督的福音,不是在十字架上终结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而是从十字架上开始的神本主义。受难与复活,使主得到了荣耀和胜利,并被授予“天上地下的所有权柄”。在此之前的耶稣言行,还是作为“人子”出现的,也就是上帝口中的先知(如《以西结书》、《但以理书》所示)──那还在耶稣被授予天上地下的所有权柄之前。

不难想象,耶稣的受难,印证并成全了他的宣讲,一如他的宣讲,印证了先知、成全了律法。耶稣的复活,印证并成全了他的受难。若是没有耶稣的复活,他的受难就成了人的殉道而缺乏救赎的能力了。若是没有耶稣的受难,他的宣讲则仅是传道而已,而与神汉、教授、游方僧的夸夸其谈并无本质区别了。是“受难―复活”的救赎计划,使拿撒勒人耶稣成为圣子耶稣基督,并因上帝的大能,而使他的宣讲成为福音。


(088)


我们每个人,在本性上和处境上,都是“从上帝的国里逃逸出来的”。我们即使在口上赞美“他的国和他的义”,行为上却是拒绝重回他的国。例如有的传道人说自己“每天早上醒过来都感谢上帝让我多活了一天”。他为什么不请求上帝早点接他去天家呢?他解释说那是因为他在地上的工作尚未完成。但其实我们是以这个“从上帝的国里逃逸出来的”的亡命生涯为美,甚至把路线中的惊险、耸动、受苦,奉为人的高峰体验。

上帝的国不是“精神上的”,而是“属灵的”。用现代语言说,那是“灵界”,是与“世界”对立的另一个存在。而我们这些堕落的罪人所居住、所构成的“世界”,则是二元的,区分为“精神”与“物质”两部分,具有“光明”与“黑暗”两特质、“好”与“坏”两属性。但我们不要忘了:“精神”、“光明”、“好”依然是属世的。在这种意义上,耶稣并非“精神人物”、“光明前途”、“好人”,而是“圣子”、“灵体”、“上帝的化身”、“永恒的生命”。他不是任何意义的“社会改革家”,尽管他从本根上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结构、文明形态、历史趋向。


(089)


主祷辞:“愿你的国降临,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的说法表明:

(1)上帝的国还没有降临;

(2)在此之前上帝的旨意是行在天上,还没有行在地上;

(3)“愿”一词表明,除了祈祷之外,我们实际上并不能做什么“有效的”也就是“可按我们自己的意愿去改变世界的”事情。



第2节福音


(090)


如果我们相信福音的传播力,是来自上帝──即基督的受难救赎与复活带领,是来自慈爱天父的永恒计划。那么,我们就不难知道福音传播者的分寸:他不能逾越上帝的计划,也无法让不能得救的多人虔信主的福音。所以,不要为“挫折”而灰心,在主的无限宝座面前,是自有限制的,那里没有挫折,只有拣选:不是“你传得不好”,而是“他不能得救”。

另外一个方面,信福音不是一种“功德”,传福音不是一种“事业”;否则,那就是信赖自己而不是信赖上帝了。如果真是那样,那就难免“执者失之,为者败之”了。我要切记,尤其不可为了达到别样的目的而玩弄信仰,“玩耶稣”的人注定要“下地狱”──如此不择手段,会导致说谎、做假见证;假的见证也许能愉悦人的耳目,虽然讨好了人的贪欲,却得罪了上帝的公义;结果最终只能适得其反。为什么有的传道人犯罪,却导致信徒们瓦解?因为这些“信徒”信的不是上帝,而是那些巧言令色的传道人。

我始终相信:该信的人,靠上帝的力量,自然会信;不信的人,任你磨破了嘴,他还是不信。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必处心积虑地去“做工作”,而只需要在尽了“传信”的责任后,把结局交还给信的主人。不要越俎代庖,就不会言过其实,更不需要伪造见证、传递假信。墨写的语言,要靠血写的事实来显明,保罗的血证明了他所传扬的真理,比圣奥古斯丁的理论,高出甚多。


(091)


“爱你的仇敌”而不是“爱上帝的仇敌”,这首先是要懂得爱自己的牧人,因为牧人是羊群的首要对象,是先于野兽侵袭而产生的“主”。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对经过“阶级分析法”洗脑的现代中国人,人们会想:“难道不是牧人让羊群失去了自由,再反过来扮演保护者的角色?羊却不得不爱他。其实牧人从羊群身上获得的,远比恶狼从羊群身上获得的多。‘好牧人为羊舍命。’但这舍命却不是‘为了羊’,而是‘为了牧人的需要’。”“牧人与羊群”的关系,在这里多少可以比喻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好父母可以为子女舍命的。而除了耶稣基督以外的好牧人,却不会为羊舍命。在这种意义上,“好牧人”特指耶稣基督而言,神职人员是无法企及的。尤其是那些有了家室之累的神职人员。在这种意义上,独身确实有助于提升神职人员对于教会的归属感,进而增进他们尽忠职守、一心行善的能力。

但是我总是不会忘记,圣子耶稣不是异己的,不是由外部进入我们的力量。圣子耶稣本来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在世界创造的起初:

“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没有深渊,没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耶和华还没有创造大地,和田野,并世上的土质,我已生出。他立高天,我在那里。他在渊面的周围,划出圆圈,上使穹苍坚硬,下使渊源稳固,为沧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过他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那时,我在他那里为工师,日日为他所喜爱,常常在他面前踊跃,踊跃在他为人预备可住之地,也喜悦住在世人之间。众子阿,现在要听从我。因为谨守我道的,便为有福。要听教训,就得智慧,不可弃绝。听从我,日日在我门口仰望,在我门框旁边等候的,那人便为有福。因为寻得我的,就寻得生命,也必蒙耶和华的恩惠。得罪我的,却害了自己的性命。恨恶我的,都喜爱死亡。”(《箴言》第八章22—36节)

基督说,“那时,我在他那里为工师,日日为他所喜爱,常常在他面前踊跃,踊跃在他为人预备可住之地,也喜悦住在世人之间。”如此看来,耶稣不仅是羊群的所有主,而且是羊群的创造主。难怪其他的牧人不会像耶稣那样为羊舍命,其他的人为羊舍命都是在乔装打扮、追随基督,只有基督是为羊舍命──所以世界上只有一位“好牧人”,那就是耶稣基督。这是本于神的恩典,显为人的灵性。当我们不意识、不承认耶稣基督是我们灵魂的救主时,就意味着我们依旧是“魔鬼附体”,把主钉在我们的身上。而当我们承认主,就与魔鬼决裂,把主从我们身上的十字架安然放下,主就在我们身上复活。在这之后,我们得以效法主,再度从已经堕落的人类,复归为上帝之子。


(092)


“这是奉耶稣基督的圣名祈祷,阿们。”──这不是“超越”,而是“在基督里”。人既然不能使自己脱离地心引力,又从何超越呢?又超越什么呢?人如果能够“超越自己”,岂不是能“依靠自己就做出不在自己能力以内的事”了?这是一个矛盾。“超越自己”意义的“超越”,最多只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状态;而“在基督里”就不一样了,那就可以简单地、没有矛盾地,使自己升入一个更高的状态,而不是勉为其难地去努力,不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或“超越”,而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似是而非”。“在基督里”,我们什么都没有做,但什么都做了。这时,人唯一需要继续做的,就是“保持在基督里的状态”也就是类比于“无为”。这好像是无为但不是无所作为,因为这状态将把信徒带到一个无所不能的神秘状态──包括在一切可见的事之外的平安、在一切可见的事之上的喜乐。这就达到了“无不为”的境界,但其实也不是无所不为:而是因为信徒是“在基督里”,所以分享了基督的生命和力量。……这当然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如老子的“无为无不为”所暗示的,这是一个神迹,需要特别的恩典才可以企及的神秘状态。


(093)


我走过二十二年的福音之路,才接受耶稣基督为灵魂的救主。二十二年来,我的罪越犯越大,心地越来越沉重,行为举止越来越乖戾──因为世界的事实一再显示,不犯大罪就无法成功,心地善良如何存活下来?为什么上帝允许我们如此堕落、败坏,然后才让救恩临到?为什么不让我在二十二年前还没有变得如此败坏的时候就接受基督?这二十二年的弯路都有什么“特殊的意义”?难道说,上帝竟有这样的美意:先让我怀疑上帝、批判救恩、作恶多端、增大犯罪的活动能量,然后才在悔改中作见证,以显明上帝的道路、真理、生命?以格外显明救恩及其无所不及的力量,用来征服其他顽固不化的人?──我这是不是给自己的不幸寻找合理化的理由?


(094)


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教堂,找寻梦中的十字架。没有。每个教堂都是空空如也,只有人造的装饰,没有活的、爱的灵体所充满的十字架。我的眼泪渐渐流下:正因神不在现场,所以神无所不在──无所不在的上帝,上帝的灵已经通过耶稣基督,永久性地赐给我们了。

命运把我们抛入山穷水尽、孤立无援的绝境,迫使我们彻底信靠上帝。面对上帝,我们信靠多少,就可以获得多少平安喜乐:彻底绝对地信靠上帝,就有了彻底绝对的平安喜乐。真正的平安喜乐,不是“现在没有危险”,而是“永远也不会有危险了”。平安不是外在的、可见的安全保障,喜乐是内在的、不用检验的信靠。

只有当我们陷入绝对孤独,也就是“彻底脱离一切事务”的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本身的存在,那就是生命在静静地流逝或曰静静地延伸:向后看是流逝,向前看是延伸。这时,我们突然发现自己可以直捷地触碰永恒的真理;不需经过任何世界性质的中介,我们就可走上通往上帝的道路。世界性质的中介,在通往上帝的道路上,现形为世界性质的阻碍。

绝对的孤独,既包括属世的孤立也包括属灵的孤单,有时候就是上帝赐给我们的转机。属世的痛苦而不是属世的幸福,使人亲近上帝。远离上帝的人,一定是依然幸福的人,他们拥有可见的安全保障和只多不少的亲情,以致你们感觉不到对父神的真切需要。亲近上帝的人,是在祈求失而复得的幸福:失去了属世的亲情与安全,才能获得格外赐予的、属灵的爱与平安。所以耶稣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路加福音》十四章26节)这属灵的爱是永远不会再度失去的,直到世界的终了。


(095)


上帝的光照,在不同的人身上,结出不同的果子……这并不表明上帝的光照是歧视性的、“等级制度”的……与上述猜测相反,上帝的普照与催化是“多元性的”、按部就班的。这样才能造成世界、创生世界──如果上帝结出的果子都一样,世界的结构性在哪里呢?如果上帝结出的果子都被保留在一个水平上,这个世界岂不是过于平面也过于拥挤了?

在如此缤纷的美意面前,亏欠上帝的等于亏欠了自己,因为上帝就是那唯一无条件爱我们的圣灵。如果我们使得圣灵感到了痛,就会使神的仇敌感到快乐,这样的日子我们如何能够维持长久呢?说来神秘,也许不是“我自己有能力羞与某人为伍”,而是“上帝拒不领我走上某人的道路”──主为不同的人所预备的路,就是如此毫不雷同。尽管主对所有人都是充满了爱与扶助的。《罗马书》的“愿恩惠平安,从我们的父神,并圣子耶稣基督,归与你们。”(第一章7节),尤其是“愿荣耀因耶稣基督归与独一全智的神,直到永远。阿们。”(十六章27节),所代表的观念,是否像有的教授神学所言,“有诺斯替派的影子”?不。愿圣灵充满我们,不要另立新说;已有的启示和恩典,已经足够我们用了!有的人喜欢追究上帝的来历,却不知道这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这些人哪,却不去追究自己祖先和祖母们的来历,也不追究自己是否父母的亲生还是私生……可是他们为什么偏偏喜欢拿上帝和基督来胡乱“考证”一气呢?他们为什么不首先去考证一下自己族谱是否确凿可靠呢?难道这些人不在乎自己的祖宗而在乎上帝和基督?我看情况正好相反。他们是不怀疑自己的祖先谱系而怀疑上帝和基督。事实上,他们的祖先比上帝和基督远为可疑。

而作为一个信徒,我最大的祈愿就是:求上帝坚定我们的信心,求基督按照自己的方式引导我们,让我们脱离罪的捆绑和自己的局限,让我们在抵抗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不被世界吞没。因为抵抗世界先要战胜自己。求主帮助,让我们不要沦为一个“成功的失败者”,一个“宝座上的奴隶”。


(096)


在《旧约》中,上帝和撒旦打赌,却以正直的人约伯的幸福为赌注。约伯说,“他虽杀我,我还是要信靠他!”为什么?就因为“我”是人。凭什么?就因为“他”是神。人是不可以“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否则就会落入魔鬼的手,成为黑暗势力的工具。因为“人”是有限的、有罪的。人不配与天公试比高,人没有资格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他虽杀我,我还要信靠他。”

只要把时间的度数放长一点,就能看到,凡背叛基督、欺骗上帝者,必受咒诅、必得恶报。但那咒诅并非发自仁慈的救赎之主,而就隐藏在背叛的言行本身。那恶报也无需天使或恶魔自己动手,是“背叛者把自己交在魔鬼手中”。在我看来,背叛与欺骗本身即是最大的恶报,使受报者活埋在地狱里。

相反,信主的人则特别能战斗,他不仅善于战斗,而且勇于战斗。勇敢的战斗只是他的外表,他的内心却是平安的,被无边的宁静所充满。即使面对死亡,他都无甚恐慌,他仿佛知道死亡线那边的风景,知道那灵体世界的消息正在接近──这是多大的恩典、多大的奇迹!这不是“自力更生”的结果,而是承受了上帝的地土、上帝的灵性。

“为上帝而死去的人”,即刻就活在上帝的记忆中,并且永远活在上帝的国里。上帝的记忆就是上帝的国,这国是良善仁慈的、具有无限的容量,并斡旋无限的时空。但问题是,怎样才算“为上帝而死去”呢?“用心灵亲吻基督的宝座”,是人生的至福。求主不要离弃我。如果由于罪,我生前不配,那么就在我死后,给我这样的平安、这样的奖赏。

人若不死去,就无法完全归入基督,因为活人可能变坏、堕落、失去恩典。活的时候做基督的门徒,只是打上了基督的印记,并作为死后归入基督的前提;但那决不等于“一次得救永远得救”,因为肉体的罪恶随时可能背叛属灵的基督。



第3节悔改


(097)


悔改与赦罪是一对应体,它们合起来就构成为“恩典”:认罪、悔改,则是赦罪永生的前提。“一次得救永远得救”强调了赦罪的终极性,但弄得不好却近乎是撒旦的诡计:“一次得救永远得救”完全忘记了犹太人怎样被主遗弃。说“神的审判而不讲恩典”,则是撒旦的离间,因为神的审判就是主的恩典。甚至连“下地狱”的处分,也是一项恩典的体现,因为这是基于公义。对人而言的“恩典”,是“宽恕”而不是“纵容”,宽恕是精神性质的,纵容是法律性质的,惩罚之后的怜悯,就是恩典,是人该得到的。

信主、受洗、上教堂、听布道、痛切忏悔、改过自新……这些活动本身不能完全使我们得救。使我们得救的唯一道路,是圣子耶稣基督特别赐下的恩典,而这作为神的奥秘是难以言说的,是不让那些职业化的、支领薪水的“牧会专家”们讲说得清楚的。

悔改认罪并不能使人变成上帝,甚至不能使罪人变成圣人、先知、使徒或别的什么纯洁的灵体,因为赦罪的权柄不在罪人自己手里。信仰不是法术,不是用来操纵神的,仿佛玩弄一下认罪仪式就可以“立地成佛”。认罪仪式本身并不能使人得救;因为赦罪的关键,不是认罪仪式的运用,而是上帝的可能的怜悯。而这怜悯中,始终包含某种不可能,那就是我们通晓不了的奥秘、我们无从把握的权柄。

忏悔如同睡眠,一觉醒来,才可以重新出发。忏悔仿佛沐浴,可以免除内疚与挫折的毒化,使人再度凝聚“生命的实力”。而生命的实力,往往又天生带有犯罪的功能。所以这是一个奇怪的逻辑:有时懂得忏悔的人也具有更强的犯罪能力;所以那些自以为在干好事的坏蛋,其作恶的能力则会倍增──这就是“理想主义者”的可怕之处。

外在的悔罪是一种羞辱,内在的悔罪却是灵魂的体育,它通过灵魂拷问的运动,锻炼、锤击,引领灵魂进入天国。而要达到有效和有益的锻炼,必先寻找一个运动目标和锤击指标,只有外在的目标和客观的指标,方能激起内在的潜能、神赐的善良。这灵魂的外在目标就是上帝,就是耶稣基督的受难、复活和救赎。


(098)


认主、信主有两条归途:a,基于生;b,基于死。而“基于死”的信仰,似乎更难颠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基于生”的信仰,是因为自己解决不了“生的难处”而求于主;这样的信仰,是比较容易动摇或变质的:在生存的难处解决了或无法解决时,世事的浮沉就会带来“对于信仰的反证”。“基于死”的信仰,却是在自己可以解决生的难处时,赫然看见了死的宿命。死亡这一“难处”,可不比生存的“难处”,那是任谁也解决不了的“难处”,彭祖亦然,万岁亦然。基于死的信仰,因此较难崩溃,也因此较能说服上等人和统治者。基于死的信仰,是为迟早要注定崩溃的人生,预备了一条一贯到底的道路。

对于一个盼望“一条一贯到底的道路”的灵魂来说,上帝“创造世界和人”这一动作,是出自不可遏制的冲动和必然无改的计划呢?还是出自一个即兴的游戏甚至一个或然的失误?神是为了让人荣耀神自己才造人的?但是神为什么在乎人是否荣耀他呢?

我常常愧疚地想到:我们赞美、荣耀上帝,不是为了上帝,而是为了自己、为了分享上帝的荣耀。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分享,也可以使得我们心满意足,尤其是“屈膝与仰望中的分享”:“我因所和能力得的启示甚大,就过于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就是撒旦的差役,要攻击我,免得我过于自高。为这事,我三次求过主,叫这刺离开我。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哥林多后书》十二章8—9节)。要知道,上帝是完满的,何须我们的赞美?我们的赞美若不恰当,也许还得罪了他。

“门徒问耶稣说,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约翰福音》第九章2—3节)这是人子在复活前说的,他对弱者充满怜悯。因为“生来”的缺陷,人自己没有责任。但是后天的灾难,有时就是出于自己的罪性,所以俗话说,“人的命运就是他的性格。”亚当与天使的堕落,是后天的,因此需要自己负责。堕落之后造成的人性败坏,却不是亚当后裔的直接责任。人的原罪,就好像“生来的瞎眼”,也不是这人的责任,也不是他父母的责任,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人的犯罪,不是出于神的安排;人的得救,却是要显出神自己的作为来。基督的救赎就是这样安排的。

只有堕落的天使,才知道纯洁的价值。“纯洁”,意味“回复原初的天使状态”。这不是退缩,而是进取:现有的堕落,已无任何悬念价值,因而失去了诱惑,如同失了咸味的盐巴,只剩下残渣和污垢。尽管堕落的天使比普通的罪人和没有堕落的天使,更知道上帝的良善与大能。


(099)


“神就是爱。”──这句话的意思不仅是让我们祈求爱,而且是让我们付出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这样爱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我们就可以在审判的日子,坦然无惧。因为他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有古卷作怎能爱没有看见的神呢)。爱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神所受的命令。”(《约翰一书》第四章16—21节)

这是神的奥秘,是我们“封闭而自私的头脑”无法理解的,只有用“开放而无私的心灵”去感受,才接近这神的爱,并能感受“神对我们的爱”。神的奥秘,很难用人的意思去体会。因为这种理解需要跨越不同的维度、不同的层次,因此很难以人去思议神。意会都难,何况是言传?何况是笔录?“《圣经》上的每一句话,都是出自上帝的意思”,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极端的奥秘。因此很难以我们的头脑,也就是已经被科学实证条理化洗过了的头脑,去理解它。除非,我们接受洗礼,把“遭到洗脑的头脑”重新洗一遍!


(100)


没有人能够拒绝福音──如果上帝给了他足够的恩典。这就是人的可怜之处。没有人真正接受福音──如果福音使他痛苦。这就是人的可怜之处。福音是“使人快乐的声音”,“接受福音”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上帝所赐予人的最大恩典和祝福。难道我们还有必要进一步奢求身外之物或灵魂(以及复活、永远的生命)之外的种种吗?但主知道我们的软弱,所以他勉励我们说:“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马太福音》第六章24—36节:“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玛门是财利的意)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鹰飞得再高,也还是要落到山崖上;风筝飘得再远,也还是被线牵引;自我意识发展得再离谱,也还是要回到造物主面前。在一切无神论、科学主义、人性论、物欲主义的招魂幡后面,都有主宰者的一个祭坛,这就是“万王后面的实相”,“万王之王”。

崇拜有形的万王,就是拜偶像,就是对人类能量的极度混乱、张扬和耗散。敬畏无形的上帝,不是拜偶像,是对人类能量的极度净化、保合、收聚。拜偶像,因此是纵欲行为中最大的一项;爱上帝,不仅是积聚在天上的财宝,也是生命课程的提炼、升级,是达到“更高的竞技状态”。

如此看来,上帝“限制我们的幸运或能力”的种种措施,实际上也正是加给我们的一大恩典,为的是让我们保持正路、更深地沉潜于神秘。让我们通过“认识并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状态”,从而更紧地信靠神,并因信靠神而得平安,免除“树大招风”的危险、脱离“人心唯危”的漩涡:世俗的苦难与折磨,从此不在话下。



第4节祷告


(101)


命运把我们置入某种“深刻的病态”,以致我们“若非颂扬上帝就活不自在”;我们若不充满感恩地赞美神,起码的幸福也就与我们绝缘了,哪里还谈得到恩惠、平安与内在的喜乐呢。

而颂扬上帝就是向神祈祷:祈祷是无形的崇拜仪式;崇拜仪式是有形的祈祷。这样的仪式,是感恩与赞美,也是对生命的肯定与提拔。这样的“祈祷”,与“乞讨”毫无共同之处。

不论是无形的祈祷,还是有形的崇拜,都因为凝思于上帝、交感于基督,而获致无上的沉静,无垠的镇定:时间凝止,进入永恒。这时我知道:永生的上帝不仅在属灵的彼岸,而且就在我们追随圣灵的此刻。这样的祈祷,就是追随圣灵;这样的脚踪,就是心灵的步履。

仅仅赞美上帝,是不够的;基督徒还要把自己钉死在十字架上:以对生命的全部热爱,转变出百般的忍耐。仅仅钉死自己,是不够的;一个基督徒要学习主,从十字架上复活:以对痛苦的百般忍耐,发展出新的生命。


(102)


在这个罪恶的世代,这个离弃主而皈依魔鬼的世俗文明中;以贴近魔鬼的“文明方式”,和魔鬼的使徒争夺信众,以便尽可能地挽回应该得救的灵魂,归向创造宇宙、运行宇宙并超越宇宙的主──是信徒对基督的义务?

按照某种理论,真正的败类是不会寻求主的,因为他们已经丧失了寻求的能力;寻求属灵的需要,可说是上帝“预先”放在人的内心的密码。反过来说,凡得以真心信主的败类,都还是灵性未泯的,上帝没有剥夺他们的信仰能力,没有剥夺他们领受恩惠平安的机会。


(103)


我被置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窘境中,思想成为悬念的化身,应了“今天晚上不知在哪里过夜,这样的日子才有挑战性”的大言不惭。我好像被扔在撒旦魔鬼的手里,呼求神,却得不到回应。我知道至上的神是仁慈的,我也知道人的漫长等待在神那里只是瞬间。……

命运把我曾经炫耀过的东西,如“今天晚上不知在哪里过夜,这样的日子才有挑战性”等,加倍地、加十倍地给予我,使我餍足,并使我因餍足而生恐惧,以便我皈依在神的名下,顺服在神的手中?──这多少让我知道:神是活的,干预我们的生活,仿佛万能而仁慈的主。

我由此似乎知道了,人之所以被扔在撒旦魔鬼的手里,是因为人曾经祈求过它,有意无意地“烧香引鬼”;而不是因为神把我们弃置在毫不顾念的绝境中。原来我们咎由自取、理当受罚。


(104)


现在,我有属灵的盼望,而无属世的期待──这样的日子充满平安,以致喜乐。有属灵的盼望,可使人的平安延伸于未来;无属世的期待,则令人的喜乐盈溢于现在。

无属灵的盼望,而有属世的期待──这样的日子难免忧虑,以致焦躁。属世界的盼望,将使人的忧虑延伸到未来:无属灵的期待,则令人的焦躁膨胀到现在。

愿上帝赦免我们。赦免我们的“罪”,也就是免去我们“属世的期待”。因为这期待无论落空或落实,作为“目的”来说总是徒然的、虚妄的;作为过程来说则无异于反复折磨。属世的期待并不等于世间的努力;相反,如果把世间的努力建在属世期待的沙滩上,那样的努力是无法持续的。我们期待,即使是世间的努力,也还是立足于属灵的盼望,并因而把自己的生命归于独一全智的上帝──这样,也只有这样,我们就从罪中脱出,成就了活泼的新生命。


(105)


上帝可以敬拜、赞美,不可分析、评论。分析得出来的“上帝”,可以被理性把握的“神明”,只能是属世的权柄而不是属灵的至尊。世人所谓的“超我”,仅仅是权力的阴影,甚至不及上帝造人时吹在人身上的那一口灵气。

而当面对上帝时:一个虔诚的罪人所产生的感情是内疚,一个不虔诚的罪人所产生的感情则是恐惧。上帝将赦免前者而惩戒后者?世上只有“虔诚的罪人与不虔诚的罪人”之分,而没有“有罪的人与无罪的人”之分。上帝将赦免“虔诚的罪人”而惩戒“不虔诚的罪人”?

上帝不是“供人利用的资源”,无论人多么虔敬,哪怕经常禁食祈祷。相反,“人是供神使用的器皿”,人是“不用则废”的有限之物。上帝越是取用人,人就越是丰盈,直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基督里与神合一”。人类的活动的唯一价值,因此就是赞美上帝、被神利用。

──“即使没有神,人也只是命运手中的玩偶,反正人永远也决定不了任何东西,甚至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

──所以我知道了:上帝就是公义。人在上帝面前,本来只有沉沦的权利。但是上帝还有爱和怜悯,于是人获得了救赎的机会。在沉沦和救赎之间,人出于罪性不断地犯罪。但是我们知道,凡是与沉沦相反的东西,都是上帝为救赎我们而实施的恩典。


(106)


“灵体”不同于“灵魂”,而是某种兼具“灵魂与实体(如肉体)”之双重性质的存在,如复活之后的耶稣基督。如果没有灵体,肉体的每一点衰老、损失和伤害,都会让人耿耿于怀并引起伤感。而有了对于灵体的盼望,哪怕仅仅是一个概念,肉体的无常变化就不那么要紧了。所以,肉体离不开灵体的支持。《哥林多前书》因此说:“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十五章14节)

如果没有上帝和灵体所构成的天国,现象世界和肉体生命的来源,还是科学家的谜。如果没有上帝和灵体,世界和肉体就是充满讽刺的肥皂剧,连悲剧都不够格。

在这些剧中演戏的世人,透露着灵性的印迹,但人的躯体,却为撒旦这个“控告者”工作:年轻时,为青春的蛊惑;年老时,为病死所消磨。所以根据人与控告者的关系 ,灵性的印迹也受制于灵,或是圣灵或是邪灵。控告者又有多重面具。有时是国家,有时是社会,有时是家人,有时是朋友,有时是情人,有时是老板……“青春偶像”,岂不也是一件魔鬼的杰作?因为这偶像经常驱使人们去死,甚至鞭策一个民族奔赴枉死之城。

人生如白马过隙,藏舟虽固,金玉满堂,莫之能保。要想获得安全感?最好的道路莫过于自我放弃,当你承认人所面对的无非虚空,一切属世的烦恼就涤荡了。再者,虚空中升起唯一真神:“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作灵魂下同)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马可福音》第八章35节)──看来,灵魂的事业并不总是高尚的,希望拯救灵魂的人往往反而丧掉了自己的灵魂。只有顺服基督、回归福音,天国之路才指明了宇宙真理。

祈求属灵的恩赐,其对象并不总是上帝。祈求属世的恩赐,其对象并不总是魔鬼。这是圣子耶稣在受难──复活之前的生活经历显明了的。所以基督拒绝了撒旦许诺的万国繁华;耶稣为上帝的计划走上了十字架。


(107)


玉不琢,不成器:大理石若非遭到块块切割甚至凿下,美仑美奂的雕像也不会出现。上帝的击打苦待,是要顽强的本能俯首称臣,通过自我放弃,离开属世的心。归向主,并在归主之后,动员强大的属世能力,投注于属灵的活动。

相比之下,那些缺乏顽强本能的人,其拣选过程反倒相对平顺简单了,因为少了属世能力方面的干扰。而强大的属世本能之所以得到召唤,很可能是用来粉碎这个罪恶的世代,帮助奇迹的力量救出多人,脱离这罪恶的世代、重新进入上帝的国。

属世的胜利是击败对手,并获得掳物与“战利品”。属灵的胜利则是怜悯对手,并放弃掳物。如果命运让一个人击败了对手却迟迟不让他获得“应有的掳物”、“该得的利润”,那可能是命运过于眷顾这个人了,不让他沉沦到属世的陷阱中;而要他继续前进,永远做一个开创者。于是,他就需要在内心怜悯对手,在内心放弃掳物,并把到手的东西淡然处之,把自己的生命引向属灵的领域、赞美万能的主。奉主名来的,是值得称颂。而尽心尽意尽力爱自己的神,才是这尘土般生命的“最大战利品”。


(108)


荆轲刺秦王:燕太子丹预先款待荆轲三年,尽情满足他的欲求,以断绝他的属世之念。红尘飘逝,易水这边;黑旗高扬,易水那边。

上帝也会款待他的爱仆?但不是“让他从此就过着幸福的生活”,而是让他厌烦这幸福、以感恩的心走上祭坛?上帝最珍爱的祭品是什么?“信心。”使徒保罗说,“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马书》十二章1节)这个献上自己,做神的活祭,不是杀生的死祭,而且信心的活祭。活祭比死祭更难持守到底,因为它不是一次性的、无法后悔的;而是多次性的、可以赖帐的。正因为是活祭,等于给了那些人“重新选择”的权利,同时也为魔鬼的试探、肉体的诱惑,敞开了大门。但是,“活祭”的概念不仅是灵魂的陷阱,也是生命的机会,还是主对人的尊重、基督对门徒的信托。“活祭”,仿佛一张属灵的空白支票,任由我们自己填写金额!信心大的,所获必大;信心小的,所失必大。因此,上帝赐予的恩典,没有信心的人是接取不到的。

仅仅“有信仰”是不够的,还必须“守信用”;这样才能找到“面对上帝的正确信仰”,才能保持“面朝天国的信仰”,否则人如何一步一步地超越自己?

仅仅“有宗教”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爱的皈依”,还要有“对他人的谅解与容忍”,否则,宗教信仰很可能流于作奸犯科的藉口,请看今日的北爱尔兰与前南斯拉夫以及中东地区的血流成河:不是由于没有宗教信仰,而是由于没有爱心。宗教信仰太多而爱心太少,那就会产生文士、法利赛人以及犹太人等“魔鬼的子孙”。

做耶稣基督的门徒,首先是基于爱而不是基于义务,其次是作为一种义务而不是作为一个逃避。“受洗成为基督徒”,如果仅把耶稣基督当作一个避难所而不是效法的榜样,不准备跟从主“走十字架的路”、成为活祭,那多少就是个文士、法利赛人以及犹太人。不幸的是,文士、法利赛人以及犹太人并没有绝迹,所有的人在不同程度上,都遭到了某种感染。

相传,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建立在使徒彼得殉难之处。彼得先是在囚禁中,使得四十多人归信了主,连狱卒都被感动,放他逃走。彼得逃到荒野里,走不一会儿,突然明光高照。他定心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圣子耶稣基督向着罗马走来。彼得就问:“主啊,你要往哪里去?”基督面带愁容地说:“因你离弃我的羊群,我要前往罗马再钉十字架。”彼得突然清醒过来,立即回到罗马监狱,坦然就刑。将钉十字架时,他要求倒过来钉:“我不配与圣子耶稣同样钉死。”而他的就刑之处,后来成了罗马教会奠基的地方──圣彼得大教堂。

偏离主的道路,对基督徒来说,应该是比死亡更大的恐惧对象。“主的道,已是最后的救生艇,向我开启了另一个世界的奥秘,使我心醉神迷;我要紧紧抓住你,不让黑色的涡流吞没我。”我们的余生还有什么确切的内容吗?没有。仅仅除了这样“等候上帝”之外?

等候。永远在期待中。忍耐。永远在平安喜乐中。除此之外的焦虑都是多余的。因为除了等候上帝之外,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也是无从确定的。

这时,特别需要祷告的帮助。祷告虽然不能改变上帝作出的决定,但可以改变人对上帝决定的接受状态,并使祷告者的心,合于上帝的意思。凡是人的祷告失灵、“不管用”的时候,并非“上帝死了”或“神已退出世界”;而是我们的罪性遮蔽了与神的交流,结果阻碍我们的祷告上达。或是,我们祷告所祈祷求的内容,违背主的意思、不合神的奥秘。耶稣被捕前在橄榄山上独自祷告,展现了祷告者应该具有的无我态度:“父啊!你若愿意,就把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路加福音》二十二章42节)难怪“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他的力量”。(同上43节)耶稣的“超我”,是以巨大忍耐作为代价的:“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上44节)

主的意思是人应该远离诱惑?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追随主的道路上”,远离各种乔装打扮的功利心。为此,不仅需要苦行来磨练自己的意志,还需要苦工来养活自己的肉体,以便剩下一个灵魂,随时准备上路。一旦灵魂偏离了主道,绝望甚至疾病就来了,驱赶之、挫折之,让他知罪、让他归正。



第5节恩典


(109)


何以《旧约》所描述的上帝,时而忧心忡忡,时而怒火万丈,却不能使败坏的以色列人完全变好,无法让犹太人继续跟随真神──那带领他们脱离埃及奴役的独一真神?

上帝的恩典像雨水,可以向一切人开放、普施,而人对上帝的信仰像容器,能否收到并珍藏上帝的恩典,全在自己,不在上帝。信仰小的人,只有浅浅的碟子,只能存蓄少量的雨水;无信仰的人,只能在雨中洗洗脸,喝几口,无法积蓄上帝的雨水。信仰越大,容器越大,仿佛开挖了深水池,承受巨量的水,用也用不完,甚至可以超越今世,留存未来,直到永永远远。愿我们以最大的信仰领受上帝的恩典,以最大的容器承接上帝的雨水,滋润生命,直到永永远远。


(110)


有高于个人命理之上的命,有高于个人运程的运,这是国家、民族甚至某某集体事件(如一次空难、战争、地震、水灾等等)。还有高于这一切的之上的命运,那就是上帝的意志!上帝意志,随时可以定夺和更新一切命理、运程、并操纵一切如儿戏!

医学心理的测验表明,无信仰者临死之际,脑电波全部陷入混乱,其情状一个撒谎的人在测谎器下的反应。这是否表明,无信仰者的一生,都是在极力维持一个漫长的谎言,害怕面对生命的真相?甚至极力拒绝别人向他们揭示生命面对的真相?所以他们拒绝认识上帝,一味否认耶稣基督的救赎。但在面对确确实实的死亡、另个世界的审判面前,他们终生维持的这个谎言,已经不攻自破,所以他们的内心陷入了极大的恐慌和迷乱。这时在他们的脑电波上,就体现出了异常的混乱状态,就像说谎者一样。所以《约翰福音》上记着“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我将真理告诉你们,你们就因此不信我。”(第八章44—45节)

为什么耶稣要对“信他的犹太人”说这样的话?为什么信耶稣的犹太人依然是魔鬼的子孙?我查找了一些解经师所写的著作,对此都没有解释。或是大家没有看见这里面的亮光,或是大家没有听见这里面的消息,或是大家故意回避这里面的问题……我看见了,我听见了,我不想故意回避,因此我试图理解:这“信耶稣”的犹太人,仅仅是信耶稣是一个普通的拉比,而不信耶稣是神的圣子。那些不信耶稣是神的圣子的犹太人,为什么还可以被称为“信耶稣”的?看来,“犹太人”是一个特定的称呼,是特指那些信奉犹太教的人,他们对圣经进行片面地错误地理解,拒绝承认耶稣的圣子身份。“犹太人”因此不是一个血缘概念,所以亚伯拉罕的子孙并不都是犹太教徒,有许多是异教徒。而接受了耶稣的圣子身份的犹太教徒,就改宗成为基督徒了,就不再被称为“犹太人”了。

所以耶稣要对只信他是拉比尔不信他是圣子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他们回答说,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仆。你怎么说,你们必得自由呢?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儿子是永远住在家里。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知道你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你们却想要杀我。因为你们心里容不下我的道。所说的,是在我父那里看见的。你们所行的,是在你们的父那里听见的。他们说,我们的父就是亚伯拉罕。耶稣说,你们若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就必行亚伯拉罕所行的事。我将在神那里所听见的真理,告诉了你们,现在你们却想要杀我。这不是亚伯拉罕所行的事。你们是行你们父所行的事。他们说,我们不是从淫乱生的。我们只有一位父就是。耶稣说,倘若神是你们的父,你们就必爱我。因为我本是出于神,也是从神而来,并不是由着自己来,乃是他差我来。你们为什么不明白我的话呢?无非是因你们不能听我的道。”(同上第八章31—43节)


(111)


“犹太人”就是“不承认耶稣圣子身份的旧约读者”,他们以为自己可以通过阅读旧约而得救,但其实不能。不仅犹太人不能,其他人类也是不能,人类无从而不仅仅是“无法”超越自己的区区欢乐和区区痛苦,除非奉圣子耶稣的名,就不能与神和好,不能进入永恒。

魔鬼煽动人类的骄傲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托起整个地球。”据说这是通过希腊人阿基米德的口,在主前二百多年就说过的。然而,一个连自己也托不起来的可怜虫,可能获得托起整个地球的支点吗?给你支点,你也看不见、抓不住。因为唯一能够托起整个地球的支点只能是三位一体的神,是那十字架上的救赎者:人若不首先俯首称臣,不可能获得支点;而俯首称臣之后,托起地球的就不再是你,也不是任何脱离了救赎就必定朽坏的人,而是主。而只有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人方能托起自己,托起自己,那就是进入上帝的国。


(112)


为获得属灵的恩典和为获得属世的恩典,而分皈依敬拜主的人们,看起来很不相似,其实没有绝然不同。因为他们都是为“获得赏赐”才“奉献忠诚”的,这进行“交易”的是罪性的人。然而,有不为寻求恩典而为寻求苦难,前来皈依敬拜主的吗?真有不存罪性的人吗?所以牧师的儿子尼采看穿了这一点,他说,“只有一个基督徒,就是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个人。”正如我在《人子的意义》一文中所指出的:“人子”一词是旧约中的神用来称呼特殊的先知的,而在新约中则是耶稣的自称,所以“人子”不是一般意义的人。如此看来,尼采虽然是牧师的儿子,其神学根底其实还是很差的,否则,他的那句话就会写成:“只有一个基督,就是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个人子。”他不能因为看到了自己“吃宗教饭”的父母所作出的坏见证,就去否认基督的神性;他也不能因为听到了自己的父母的好宣传,就误以为基督徒可以像基督一样完美。其实再好的基督徒,都不会一直都比尼采的父母更好,虽然他们还没有“吃宗教饭”。因为基督徒的本质就是罪人,虽然是在悔改中的罪人。

主知道我们软弱,天天都在犯罪,亏欠了主的荣耀,所以求主帮助我,坚强起来,让我们免受诱惑,让我们面对诱惑的时候切记主的启示、战胜撒旦的诡计。神有这样的力量,因而完全信靠神,我们才能获得平安。


(113)


关于有神论,我有几点思考:

a.证明有神易,证明无神难。

b.神不等于我们或前人“有关神的认识”。

c.神是活的,不像人这样活着,而是超越宇宙地活着。

d.神有大能力,神不仅创造宇宙,而且干预我们的生活。

e.神是仁慈的,所以我们可以活着,还能够感觉他的存在。

由于我们拒绝仰望上帝,所以百病丛生。如果遇难者拒绝救援,何从接受拯救救赎的恩典?我们已经永远地自绝于上帝了?不是上帝抛弃了我们,而是我们弃绝了慈爱的天父,为此,我们注定要永远蒙受流亡之苦。

我们把上帝的圣子钉在自己身上的罪里?我们因此从超然的天使地位堕落。我们像是扑火灯蛾般地不断自杀。上帝的圣子却因我们的罪而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从此我们罪上加罪,以致没有任何善行义举,可以抵消这样的罪上加罪?

由于祖先和我们自己所犯下的不可赦免的罪,我们已经背叛了主,并因此与主隔绝了。现在,我在异乡中的异乡,在孤独中的孤独,格外体认到我们的罪,是无法赦免的,也不可能仅仅因为尊主的名为圣,并心怀自利去做些“好人好事”就可以换取主的赦免。人与神的关系,不是一种交易的关系,因为人在神的面前,实在缺乏可以用来与神交易的筹码。

由于我们的罪,我们只懂得交易不懂得爱:使自己与上帝隔绝,并置自己于必死之地,因此被偶然的、属世的命运推来搡去,彻底支配。但是,我们终将记起:在属灵世界的终极处,却必然要面对上帝的审判。基督的救赎、上帝的美意,是要救人脱离这罪恶的世界。这就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区别、人与神的区别、暂时与永恒的区别。

由于我们在上帝面前犯下的罪,死后被归入地狱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仁慈的主竟然判定我们上天堂,那么我们反而会有多么沉重的负疚感?与其在天堂里负疚、忐忑不安;不如在地狱里赞美上帝的公义、仁慈,倒比较心安理得?且因对上帝圣父圣子圣灵的无条件的感恩和爱以及服从,而得平安。地狱里的平安,比天堂里的平安更珍贵:“不论他是否继续爱我,我都永远爱他。”爱比信靠更重要,因为爱是无须证明的,只要我们依然活着。


(114)


世界已经进入又一个所多玛时代,我们因为罪行而弃绝了上帝,任何口头的呼吁、祈祷、哀求,并不能拯救我们于丝毫。属世的赐福已经足够,但无助根本改善人的处境,唯有属灵的、帮我们尽量脱离这世界的“救赎”、而不是推动我们继续深入这世界的“拯救”,才是所多玛时代的解药。

在虔诚者看来,我们始终只能生活在罪中,完全仰靠上帝救恩的赦免。因此,我们在这个罪恶的世界上所觅到的幸福和所受到的苦难一样,都是在罪中。相反,如果我们把合乎我们欲望的属世幸福当作上帝的恩典,而把不合我们欲望的属世苦难当作上帝的苛待:这种划分及其态度,本身就是一种罪,而且是一种特别大的罪,是陷在罪中而不知自拔的超级大罪。

爱我们的上帝,是救赎我们脱离这个罪恶的世界,并救赎我们那个陷入罪中而无法自拔的灵魂……正因为上帝和基督如此爱我们,才不让我们陷入这世界、这罪恶,从而永无出头之日。所以当魔鬼诱惑耶稣,要给他以世上的幸福时,耶稣基督作为上帝的圣子,理所当然地拒绝了他。

而我们则不同,由于我们犯罪在先,我们往后所受到的一切苦难,都是应得的、“合乎逻辑”的。这是就纵向上说。就横向上说,我们没有权利指责上帝赏罚不公;“为什么犯罪更大的人受的惩罚反而小于我?”──这种质疑实在不属于我们的主权范围,而是属于上帝的主权。上帝的法庭不是人间法庭,它是按照我们不能完全理解的规则进行审判的,它也不需要律师和陪审团,否则它就不属于上帝而属于人了。此外它杜绝了一种投机取巧的可能:以人的行为去贿赂或蒙骗上帝,以图属世的福利,继而利用上帝满足我们自利的犯罪的天性。如果我们是用这样的罪,作为尺子去衡量上帝,就无从体会上帝的意思,而只能体会撒旦的意思了。


(115)


有人说,充满魔鬼力量的地方,祈祷会受到干扰;而为了达到与上帝的交流,必寻求一处干净的角落,面对永生无限的主,跪下忏悔。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反过来说:使人无法安心祈祷的地方,必是魔鬼出没之地,哪怕那地方曾是教堂、祭坛,只是现在却遭到玷污?但是我想,信徒所寻求的,不应是人或人群,哪怕是最“属灵”的人或人群,也不应该是社会组织和文明成果,哪怕是最宗教性的社会组织和最精神化的文明成果……因为这些都不免沾染了人的罪性和罪行。“ 耶稣说,妇人,你当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约翰福音》第四章21节)信徒所崇拜的,只能是永生的神并独生圣子,圣子是不朽的、无罪的,所以人们崇拜父子圣灵,没有条件也没有副作用:“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神是个灵(或无个字)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同上23—24节)

埋头写作,只为荣耀自己;仰面赞叹,是在荣耀上帝:荣耀自己,终必致病,且将毁灭。荣耀上帝,终能解脱,进入神域。

能荣耀上帝者,必曾荣耀过自己;如果人连荣耀自己的气象和能力都不具备,他又如何荣耀上帝。第一步是不使自己蒙羞,然后方能事奉上帝、彰显上帝的名、把上帝表明出来,这是主所启示的道路。

主,爱我们的天父,你是明镜,你的仁慈像太阳,像明镜,照见我们的罪恶,历历在目,并教我们懂得悔改,渴望救赎,并把荣耀归于天父上帝和圣子耶稣。



第6节运动


(116)


我是如此热爱旅行,所以我最喜欢的工作就是充当信使。如果能做上帝的信使,该多么美妙。我的思索也喜欢旅行,不愿停止在一个点上,不论这个“结论”多么完美。我喜欢否定,否定之否定,然后再否定,就像星空那么斑驳复杂,永无穷尽。所以我害怕受到诱惑,以致背离基督恩典。求神不让我们受到诱惑。而在这不停变幻中却永远不离正道,唯有充当上帝的信使,才可以兼顾达到。

孤身一人旅行,对环境全神贯注,敏感而记忆深刻。独身一人生活,也是如此,且离上帝最近。时时祷告,凡事感恩。有人说,独身生活损害健康、缩短寿命。但是,为了主的缘故,让我们认命吧。基督因为我们而自愿死在十字架上,难道我们可以逃避与主亲近的机会?

独自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愿上帝保守你平安、喜乐,赐给你宽容、恬静的心。没有人比我们在天上的父和耶稣基督更爱你──他的爱可以化险为夷,使你的道路四通八达。愿上帝保守你平安、喜乐,给你和全家都带来佳美的声音;愿你不断前进,不断上升,永远保守一颗年轻的心;愿你不和那些不值的人与事缠斗,而从事别人无法取代的业绩。”

如果信仰的基础仅仅是一个神话,那么信仰就发挥不了“神话般的作用”了。如果安慰的基础仅仅是一个安慰,那么安慰也就发挥不了安慰作用了──真正能起到神话与安慰作用的,乃是信靠上帝,那就像用电线接通了电流。信靠上帝的基础,是得到电流的“活水”,而不是握住电线本身;这样一来,上帝的电流治愈一切,甚至使得治愈本身也成为多余的。


(117)


唯有相信上帝的话语,才能活在上帝的爱里。“上帝爱世人,把他的独生子赐给我们,让一切信他的,不被灭亡,反得永生”──这样的平安,正是立足于上帝话语,不可置疑的虔信。

否定物质世界的所可能具有的圣洁性,拒绝属世意义的“拯救”,而一心仰望属灵世界的“救赎”──并非所谓的“二元论”,而是真正的一元论:属灵的一元论。上帝是属灵的创造者,基督不是属血气的救赎者;而属世的诱惑者则是撒旦,属肉体属血气的拯救者则是假先知?

不错,上帝创造了世界,但那世界原本是属灵的。自从那世界被人的罪所玷污而沦为“这世界”的时候,它的灵性就破坏了,取而代之的则是血气、肉体的属世性质。“这世界”因此只能受到审判而不能得到拯救。

严格地论,对“这世界”的唯一拯救,就是在上帝的法庭上把世界判处死刑──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末日”、“末世”。所有的信仰无不承认这一点。拒不承认这一点,反而诱人祈求现世的拯救、代替超然救赎的,多是伪善的神汉,他们仅仅属于血气和肉体,且为骗取更多的血气和肉体而信口雌黄。


(118)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第三章16节)这样的“信”,就是永生了。除此之外,有关永生的一切许诺,对于现代人的知识来说其实都是不确定的。尤其因为,信的实体并不在肉眼可见的这世界,而在肉眼不可见的那世界;信的实体并非属世的,而是属灵的。信的对象既然就是灵,我们又怎么可能眼见为实呢?

属灵的上帝不是可以用天文学的方法证明或是反驳的。属灵的基督不是可以用医学的、社会学的方法证明或反驳的。属灵的思想不是可以用属世的成王败寇、幸福苦难之类来支持或反驳的。属灵之道与属世之道,不相与谋!

唯有对上帝的爱,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爱,可以使一个堕落的个人或民族恢复自爱。唯有这样基于上帝的自爱,可以使人或民族恢复尊严,并基于维护尊严的动机、再度强盛起来。这其中,也包括了基于爱神的“爱人如己”。相反,仅仅追求强盛,反而无法如愿以偿,因为外在强盛,其实只是内在尊严的投射。


(119)


写见证,怎么可以添枝加叶甚至随意杜撰呢?见证不是英雄传奇,不是模范报告,不是对人的宣传,而是“写给上帝的信”,其前提必须是“诚实”、”信实”。谁能欺骗全能者呢?所以作假见证的,其实并不真信。同理,如果一个人所写的有关他人信仰历程的见证,竟也采取了“报告文学”式的欺骗手段,那么他有关自己信仰的告白,哪有多少真实与可靠呢?

应该赞美上帝而不是阿谀上帝。那么,赞美与阿谀的分野又何在呢?在于诚实与否、信实与否。以不诚实的态度、不信实的方式“赞美”上帝,即为阿谀。上帝讨厌阿谀,可能甚于讨厌怀疑与攻击,因为怀疑与攻击,会达到越辩越明的效果;而阿谀却使得真金蒙尘。信实的主,自然喜欢诚实、信实的人。所以,让我们学习主的风范,满足于内心的赞美,而不要热衷于表演式的阿谀吧!


(120)


我们自绝于上帝,所以落入撒旦之手。以致信实的信徒每当想起基督的恩,就悄然落泪:愧疚之情油然而生。尽管如此,还是摆脱不了撒旦的辖制。也许只有死亡,带着信仰走入末日,为基督而死在十字架上,才能得到属灵的平安?才能回报基督之爱?

我们原本是尘土,上帝的爱赋予我们灵性。可是我们的罪行却破坏了灵性,使我们从灵体堕落为肉体,这肉体必归于尘土。因玷污而被破坏的灵性,经由基督的舍命赎罪和我们的认罪悔改,或许得以重整,脱离肉体的牢笼,脱离这罪恶的世界,重新返回圣洁的天庭。拯救肉体的方式也许就是死亡。而多余的医治使得肉体苟延残喘,反而等于拖延了灵体的复活。

细细想来,我真的信靠上帝并归入圣子耶稣基督了吗?正确的答案可能是“没有”。因为我的信是小信,我的信靠是自利的,因而是随时可能崩塌的。“神爱世人,叫一切信他的人,不致灭亡,反得永生。”其前提必须是“信”,而不是小信、假信。活着的人,受到肉体的束缚,如何免于小信、假信,如何得到永生?

在前往永生的路上,会有怎样的阻力?永生的寻觅者如何克服这些阻力?

运动和风险是孪生姐妹,人爱运动,不甘寂寞,故风险巨大,甚至苦难深重。《老子》曰:“归根曰静”,但人只要活着,就无法归根,不能真的安静下来,故苦难迭起就成了家常便饭。“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是一种苦难,外在的;“肠一日而九回”是另一种苦难,内在的。因为运动本身所带来的兴奋,常在过后分泌出相应的疲倦、消沉以致失落、苦难。例如想象力:想象力不仅是知识的必要基础,也是信仰的依托。缺乏想象力的人,不仅难以获得知识的领悟,亦难深入信仰的奥秘。但是想象力的运动也会带来疲倦、消沉以致失落、苦难。

唯有向日葵那样的“定向的想象”,可以在对基督之光的向往中,获得陶醉,并在陶醉中,获得永恒。哪怕是自己终于凋零在这种陶醉的向往中,那也是一个真实的永恒!与光同浴的永恒,与造物主同在的永恒。



第7节世界


(121)


世界是上帝创造的,现在却落在魔鬼的掌握中。因此说魔鬼是窃贼,是理所当然的;但说全能的上帝竟然是无可奈何的“失主”,显然是亵渎的。正如不能认为耶稣是受害者,而必须视之为得胜的君王。然而,说上帝暂时把权力让渡给魔鬼,又何尝不是亵渎呢?

事实也许是:这个世界自己犯了罪,自绝于上帝,对魔鬼投怀送抱。而上帝仅仅是出于爱,而且也是由于他永恒计划的无限时空跨度,才允许罪恶势力的君临成为短暂的王者,尽管这短暂对更短的人生来说,已经太长了。

我们在魔鬼统治的世界中!能得到基督赐予的恩惠、平安,这真是奇迹!可见,上帝的力量足以穿透一切魔障,沁入一切爱他的人心中。这是统治着世界的魔鬼也无法剥夺的自由……爱上帝,因而是人类所可能获得的最大的思想自由。这自由终将粉碎魔鬼的秩序,迎接基督的末世审判。


(122)


“爱上帝”,是爱自己(自爱)的最好归宿;爱这样的自己(一个爱上帝的自己),是爱上帝的最好基础。一个不爱上帝的人,是陷入自我毁灭的人:自我毁灭就是毁灭上帝的造物,就是亵渎上帝的创造。信靠上帝的人,请首先珍爱自己吧!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爱了,失去了自爱和尊严,你又怎么可能去爱别人,又哪里有本钱去怜悯那些比你更不幸的人们呢?如果失去了尊严,那么。这人就将是世界上最不幸、最需要别人怜悯的人了;如果真是这样,自我解救的途径只有一个了:那就是认罪悔改。

面对基督,认罪悔改,是自我解救的第一步。自我解救要想奏效,就需要上帝的爱。例如我戒烟的时候,几度失败;最长的两次分别是两年和一年,最后还是恢复了抽烟;因为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可以剥夺吸烟的快乐。我没有试过祷告戒烟的方法,因为我不信上帝会干预这样的琐事。但是在第三次也就是最后一次戒烟濒临失败的时候,我向主祷告了,求他帮助我戒烟!而以前我一直对“祷告戒烟”不以为然的。接下来就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情,那就是祷告确实能够治疗烟瘾。总的来说就是我向主祷告戒烟这件事本身,克服了我最后的烟瘾。其过程是这样的:

1、由于我已经为戒烟的事情向主祷告过了,所以我一旦重新抽烟,就等于我在证明主不存在或主的能力不够;

2、我不能自己证明主不存在或主没有能力,否则就等于我自己再次把主钉上了十字架;

3、我求主帮我戒烟的祷告,反过来成了我必须戒除烟瘾的最大理由,这个理由很难逾越,不像“吸烟危害健康”那样可以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异──它甚至可以说:如果快乐都没有了,健康还有什么意义!

4、现在,每当我因为烟瘾的折磨很想抽烟的时候,就仿佛听到主的责备:“你有我痛苦吗?”我的烟瘾一下就消失了。

5、让我忍受一下烟瘾的折磨吧,让我记念主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所受的痛苦……

6、主的存在,成为我戒烟的意义;我的戒烟祷告,成为我戒烟的理由。

7、现在我还有烟瘾,还能感受到吸烟的快乐,但是我不再受到烟瘾的折磨;相反我能从烟瘾的回忆中感受主的恩典。


(123)


对于某些不幸的人来说,身陷不幸的遭遇,并不是“上帝的惩罚”,而仅仅是自己在承受自己昨日行为的后果。这些不幸者的痛苦,是对过去的债务,所作出的偿还──这不仅不是坏事情,还是好事情。就像泡沫经济若不破裂,经济状况就无法健康起来:破裂是对泡沫的治疗,维持泡沫只会使得病态更加持久。这就像是触电者并非遭到上帝的惩罚,而是由于自己行为不当;横穿马路遭遇车祸,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切苦难源于自己的罪恶,一切幸运源于克制了自己的罪恶。克制罪恶,就能体现上帝的荣耀。如果忘记了上帝的恩宠甚至否定基督的爱,谁能避免“从幸运走向苦难”的必由之路呢。忘记上帝甚至否定基督,并不能伤害上帝和基督,而只能伤害我们信徒自己。当我们背叛上帝的时候,其实只会更深地陷入上帝的能力之中;正如在黑夜,我们其实是更深地敏感于阳光,甚至是怀念阳光。上帝的造物必将回到上帝面前,这是再凶恶的魔鬼也无法阻挡的。爱上帝的人们,是恢复了自己天性中的高贵一面。


(124)


背叛基督并宣告“上帝已死”的海盗子孙们,忘记了他们的祖先是怎样从主的荫蔽中成长壮大的……结果他们就会日益衰落。这些忘恩负义的人,无异是用他们的命运来提请全人类注意:万能的上帝具有普世性质,永久掌握着宇宙的命脉。在世俗化的“众神黄昏”中,基督将复临,以“属灵的核武”审判一切。世俗化的众神: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学主义,以及民族主义、帝国主义、极权主义──以及与它们高度结合的“财阀主义”这一妖怪,都要匍匐在地,再度口称耶稣基督是主。

顺服上帝,意味着顺服死亡、顺服苦难、顺服我们并不理解也不可能理解的命运。在必要的时刻,这还意味着我们必须服从属世的罪恶、服从国家、服从人民、服从市场、服从异教的法律,并心甘情愿地接受由此引起的全部后果和“特别惩罚”。这样无条件的顺服、愚忠,使死亡、苦难、命运、罪恶与惩罚的总和,经常会动摇我们对于主的信心……每当这样的时刻,我们应当想想:我从无中来,还到无中去能够见主的面固然最好,不能见主的面,主也不欠我们,我们在主的面前始终不过是尘土;感谢主,竟然有这样的恩宠,让我们这样的尘土,有了知觉,能够知道主的奇妙。

赞美主,这样想想,那么“顺服上帝”就不再是仅仅遵循法利赛人的戒律,而是在一切事物中都可以看到上帝的恩惠,甚至看到即使上帝把我们交在魔鬼手里,也还是具有创造的美意,那是我们的头脑不能参透的奥秘,却是我们自绝于上帝之后的必然遭遇。上帝的惩罚,是明载于圣经的,像是所多玛等等的覆灭。


(125)


对上帝的爱,不容一丝不纯。一丝不纯欲念,足以败坏全部。例如,在任何逆境中,都不得怀疑以致抱怨上帝对我们的爱,这时我们需要的是沉默而不是抱怨。一块纯净的巧克力,必须没有杂质,杂质越多品质越是低劣。沉默是没有,抱怨是杂质──宁可巧克力小一点,不要巧克力有杂质。对上帝的爱也是如此,宁可小一点,不要有杂质。这没有杂质的爱,超越于人际关系,而仅仅是神人关系。……“与天地参”的圣人时代已经结束,羊的纯净之门就此打开了。

阳光从机窗外射入,眼下是初冬的大地:紫色原野、点点白霜,在远处闪耀;河川、道路,在脚下延伸;手边布列着朦胧的寰宇。我说:感谢主恩,虽然我们还在魔鬼手里充当人质,空难可能随时发生,但主的爱却与羊群同在,我们相信这爱会存到永远。……在魔鬼的手里赞美上帝,多么奇特;也许,上帝的手正在托着飞机?这是因我们意识到:即使落在魔鬼的手里,也还是要赞美上帝。人要因为自己的罪,而更加热爱基督。我们原来是不值得拯救的,是主格外怜悯了我们。正因为如此,我们也格外需要主的救赎、医治、

属灵的带领。

我需要主的带领。这个世界没有出路,它的尽头只是坟墓。永恒的基督像透明的飞碟一样自由出入,他手持另一世界的护照,并为我们一一打上印记。我们身上已有基督的印记,他的血迹,他的钉痕,历历在目──他的爱不仅刻在肉体,乃是镌于灵魂。

“在基督里”,就是“进上帝的国”,这“二者之间”并不需要长途跋涉,而是只有瞬息。这奇迹就在原地,甚至就在无需运动的突然中,原罪得以变质,人被洁净了──罪人就与神国契合了。神国为了基督的缘故接待了原先的罪人,这个接待,是那些肉体虽然活着但灵魂却已死了的人们可望而不可即的──“可望”是因为就在身旁,“不可即”是因为未得救赎的人们是无法获取的。不是“立地成佛”,而是“在基督里”;不是“自己得道”,而是“靠着耶稣的救恩”。

在基督里,“永生”是为人们的理解而设的比喻。在常识中,死是生的结束,有生必有死,生与死,因此宛如各半的符节,彼此依存: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所以“永生”是逻辑上的矛盾,“永生”是人的理性无从求解的奥秘。

什么是人的感官绝对抓不住的?时间。什么是人的肉体绝对逃不了的?死亡。那么,永生的上帝和圣子耶稣基督,怎能超越生死,亦如超越善恶、超越祸福?这是因为,上帝的意义就是时间的创造者,而圣子耶稣基督则是──“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没有深渊,没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耶和华还没有创造大地,和田野,并世上的土质,我已生出。他立高天,我在那里。他在渊面的周围,划出圆圈,上使穹苍坚硬,下使渊源稳固,为沧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过他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那时,我在他那里为工师,日日为他所喜爱,常常在他面前踊跃,踊跃在他为人预备可住之地,也喜悦住在世人之间。”(《箴言》第八章22—31节)这段经文是使我归信耶稣的三段经文之一,它使我相信,耶稣是圣子,而崇拜耶稣不算偶像崇拜。崇拜耶稣,并非因为人们希望中的“永生上帝”不是空的,而是因为确有圣经依据。基督的救恩,因此也是有效的实在,因为耶稣基督确有这个能力,至少定义上就是如此的了。崇拜耶稣和崇拜独一真神,在逻辑上因此并不矛盾,只是人的罪性限制了自己:“得到了什么,什么就成为空的。只有未经感官体验的悬念,才有激励人心的异能。”所以人们注定了无法看到上帝,基督的救恩也必须因而变得十分神秘。


(126)


信仰基督,使我的思想从辩证唯物主义笔下的“主观唯心论”变成了“客观唯心论”,即从半个属灵者变成完全属灵者。而辩证唯物主义,正是完全属世者的标志。至于我二十多岁时自己领悟的“压抑论”,重点则在“反馈”,我现在把它定义为“属灵与属世二元之间的激荡”。

从字里行间看,《新约》与《旧约》似乎是有冲突的:“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第一章18节)一语,似乎扬弃了《旧约》的基础。《约翰一书》也说,“从来没有人见过神。我们若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里面,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神将他的灵赐给我们,从此就知道我们是住在他里面,他也住在我们里面。”但是,把《新旧约》合并为一书,还是对的,且是出于上帝启示的高度智慧:因为在人的理性看来,即使同一部福音书内的耶稣话语,也有“前后矛盾”、“彼此冲突”之处。然而,这正是“上帝启示”的“奥秘性所在”。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为了更深地理解福音,我们也需要听一听魔鬼的话语?为了忠贞地追随基督,我们也需要尝一尝撒旦的诱惑?因为似乎在魔鬼的手里,才能更真切地体会到上帝的仁慈;似乎只有明白了撒旦的诡计,才能知道基督赐予的平安喜乐,其价值真的无与伦比。这也许就是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积极意义”?1990年代,有学者已用遗传学技术考证,中国人原出非洲,这为著名的“夏娃理论”提供了证明。夏娃理论认为现今人类同出一源,时间在十万年前,此前,确实发生过“挪亚洪水”,导致世界各地的古人类基本灭绝。对此两种新理论,考古学界的保守主义者正在全力反击,但是其实,这种“新理论”不过是证明圣经上的“古神话”。

我们的罪孽,也是成长的其标记之一:从上帝那里分离出来的愿望。这多少有些像儿女要从父母那里分离出来的时候,所经历的“反叛期”。现在人们研究发现:反叛的儿女平均要到二十二岁,才开始与父母和解,更多地理解父母为他们付出的一切,并从内心加以感谢。从父母那里分离,叫做“长大成人”;从上帝那里分离出来,叫做“沦为罪犯”。在沦为罪犯以后,像浪子那样到处走了一遭,四面碰壁,再回到父母身边,以感恩、奉献、赞美来“赎罪”,以此减轻负疚感。但是就像子女虽然在二十二岁以后开始理解父母,悔改者在悔改之后也还是并不愿意真回上帝那里,而更愿像“下凡的仙女”那样在人间游荡,混水摸鱼。浪子即使回到家中,也不再是过去的那个小孩子了。悔改者们其实更愿意通过感恩、奉献、赞美,来强化自己继续活动的潜力并尽量做到“问心无愧”。他可能不会再从事“有组织的犯罪”,但却免不了“习惯性地犯”,反正“开创期”也已经过去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人是无可救药的;因为他所寻求的,其实并不是彻底的医治,而是治标不治本,以便争取时间来继续无聊的日子,拖延时间、吃喝等死。

“我看到好东西就赞成,但我其实却追随坏东西。”──

1、“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

2、“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原文作人)我是喜欢神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

3、“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若我去作所不愿意作的,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作的。”

4、“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

上述四点是引自《罗马书》第七章,极为精彩的心理分析,也是所谓“原罪论”的基础和证据。

这里体现的心身冲突、灵肉两极,是“有教养的人们”的基本处境;即所谓“既想立牌坊,又在当婊子”。这种“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实际上并不仅仅是虚伪,而是基本人性。

基督徒也面临这一基本人性的陷阱,如保罗所说的──“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如果没有基督的恩典,没有圣灵的支持,我们是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战胜肉体之律的,因为使徒保罗都是如此备受煎熬的:“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若我去作所不愿意作的,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作的。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原文作人)我是喜欢神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我真是苦阿,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感谢神,靠着我们的圣子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罗马书》第七章)

上面引用的《罗马书》第七章之末句(“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表明“一次得救永远得救”论的虚妄。“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感谢神,靠着我们的圣子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但即使如此,信徒的肉体还是顺服罪的律:“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所以,人需要不间断地仰望上帝、信靠基督。“得救”是一个不断的过程,否则即使做了天使长,岂不是还会堕落为撒旦?《罗马书》的杰出之处就在于承认并描写了许多人性的挣扎,而不是掩盖和粉饰这些挣扎、把尘土一般的自己自吹成为好得无比。如第五章12节至19节:

“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没有律法之先,罪已经在世上。但没有律法,罪也不算罪。然而从亚当到摩西,死就作了王,连那些不与亚当犯一样罪过的,也在他的权下。亚当乃是那以后要来之人的预像。只是过犯不如恩赐。若因一人的过犯,众人都死了,何况神的恩典,与那因耶稣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赏赐,岂不更加倍地临到众人吗?因一人犯罪就定罪,也不如恩赐。原来审判是由一人而定罪,恩赐乃是由许多过犯而称义。若因一人的过犯,死就因这一人作了王,何况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赐之义的,岂不更要因耶稣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吗?如此说来,因一次的过犯,众人都被定罪,照样,因一次的义行,众人也就被称义得生命了。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了。”

人的苦难,起源于亚当受了夏娃的诱惑,但岂是仅仅因为亚当一人的罪过呢?从亚当堕落以来,我们也都按照亚当的样式一一堕落,无一幸免这“罪恶的原型”。人的得救,岂是因为耶稣一人的义行呢?十字架的救恩是上帝永恒计划的组成部分。这样的上帝不是感情用事的上帝,不是因一人之罪而殃及无辜的上帝,也不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上帝。

使徒保罗所获得恩典在于:基督圣灵亲自的显现。这样他才没有与其他逼迫基督的罪犯一同沉沦。上帝救赎了万劫不复的灵魂,使肉体的死亡与殉道,成为灵体得以进入天国、归入基督的前提。活着的人,只能在耶稣基督的爱里,仿佛归入圣子耶稣基督,但并不能真的与主合一。因为我们时时犯罪,甚至连祈祷和赞美,也是基于自利的、犯罪的动机。

生命中最大的美好:上帝竟然赐给我们这些根本不配的浮游生物以能力,去感知上帝,并有一颗赞美他和感恩的心。“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罗马书》第八章)有时,为了赢得这样的赐福,需要准备一些受福的条件,如,把我们置于异国他乡,尤其是陌生的绝境中,以便认识上帝的荣耀是无所不在的。即使在龌龊的封闭的死角里,道路也存在着。这时,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反而呈现了出来:不是从上帝那里得到什么(因为我们每分钟都在如此得到),而是愿意回报上帝,哪怕只是感恩与赞美,或进一步,愿意为了上帝而采取一些行动,一些超出我们自己愿望的行动。



第8节灵魂


(127)


人的“灵魂”并不是“精神”的同义语,所以灵魂不是附属于肉体之律的影子(如条件反射)或波澜(如情绪起伏),而是先天的、独立于我的神的律。灵魂类似“通神的道路”(如“耶稣基督是人类通向天国的道路”),灵魂也是进入另一世界的“可能”。灵魂虽非进入另一世界的“保票”,但若失去它或损坏它,人又如何进入另一世界──“上帝的国度”呢?人必须遵循神的律,才能进入神的国。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他本有上帝的形象,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已,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上帝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于父上帝。”(《腓立比书》2:5—11节)

我们都像顽童,不得已时才顺服,因为我们是罪人的后裔、撒旦的俘虏,只有永生上帝的儿子才能“存心顺服”,实践上帝的属灵计划,所以上帝赐给他天上地下的一切权柄,叫所有属血气的,无不口称耶稣基督是主。

我们知道,“被选的人”,在词义上高于“伟大的人”。因为“神的选民”要大于“人的领袖”,所以耶稣的仆人是一个值得下手的猎物。在更高和最终的意义上,选民也就是“受膏者”,而未经受膏的领袖人物,无疑是僭越者、篡夺者,类似于窃国大盗或“人民救星”。但我们还是要切记,被选之初的人,其处境其实格外的危险:他们既因耶稣的名归入上帝,但如果没有如亲眼目睹一样相信耶稣复活的奇迹,那魔鬼必前来加倍攻击。因为他恨上帝、恨耶稣基督,但又慑服于父子圣灵的威力,就以报复的心思专挑信心软弱的耶稣仆人下手,必置之死地、使之背叛基督而后快。


(128)


现代人主要从哲学布道、心理治疗、最后希望等角度来看待耶稣基督,因为人们不怎么相信他的复活是关于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层面的。如果耶稣复活是未曾发生的,那么福音就仅仅相等于哲学布道?如果耶稣式的复活是不可重复的,那么基督的功能就仅仅相似于心理治疗?如果耶稣复活的权柄只是精神上的,那人类得救的最后希望就是巴斯卡式的?但我愿意相信耶稣复活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事件,因为我在主后1996年间曾多次经历过他,并逐渐因此改变了生命。但是我仍然顽固拒绝相信和接受一个人而且还是一个犹太人做我的救主,因为这是一种十分低俗的偶像崇拜。在这样的相持不下里,让我万分感动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在复活节期间,我得到了圣经三段经文的启示,使我归信耶稣使我相信耶稣基督绝对不是一个凡人,而是永生上帝的圣子。这三段经文既然能使我能够迅速皈依耶稣基督,也许还能借此救赎许多灵魂,因而我把它记在下面:

1、耶稣在殿里教训人,就问他们说,“文士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大卫被圣灵感动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大卫既自己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众人都喜欢听他。(《马可福音》十二章35—37节)

2、耶稣回答说,“我若荣耀自己,我的荣耀就算不得什么。荣耀我的乃是我的父,就是你们所说是你们的神。你们未曾认识他。我却认识他。我若说不认识他,我就是说谎的,像你们一样,但我认识他,也遵守他的道。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犹太人说,你还没有五十岁,岂见过亚伯拉罕呢?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约翰福音》第八章55—58节)

3、《箴言》第八章则有关于耶稣基督神性的更为完全的表达:“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没有深渊,没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耶和华还没有创造大地,和田野,并世上的土质,我已生出。他立高天,我在那里。他在渊面的周围,划出圆圈,上使穹苍坚硬,下使渊源稳固,为沧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过他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那时,我在他那里为工师,日日为他所喜爱,常常在他面前踊跃,踊跃在他为人预备可住之地,也喜悦住在世人之间。众子阿,现在要听从我。因为谨守我道的,便为有福。要听教训,就得智慧,不可弃绝。听从我,日日在我门口仰望,在我门框旁边等候的,那人便为有福。因为寻得我的,就寻得生命,也必蒙耶和华的恩惠。得罪我的,却害了自己的性命。恨恶我的,都喜爱死亡。”

显然,这里的“我”不是神,但却是与神同在的,而且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如果这个“我”不是圣子,那么又是谁呢?仅仅是没有位格的“智慧”?这显然是说不通的。但是如果这个“我”是圣子的话,显然《旧约》就不是“纯粹的一神教”了──如果排除了“三位一体”的神秘的话。《箴言》属于《旧约》,不可能是基督徒为了证明耶稣的神性而创作的,因此比《新约》的《约翰福音》和其他三个“对观福音”,更有“证明耶稣神性”的说服力。

[和上述第一段话相似的记载还见于马太福音二十二章:“法利赛人聚集的时候,耶稣问他们说,论到基督,你们的意见如何?他是谁的子孙呢?他们回答说,是大卫的子孙。耶稣说,这样,大卫被圣灵感动,怎么还称他为主。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把你仇敌,放在你的脚下。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一言。从那日以后,也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41—46节)以及《路加福音》二十章:“耶稣对他们说,人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诗篇上,大卫自己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41—44节)]


(129)


当人开始承认完全无法自救、而只有仰仗上帝的恩典方能得救时,他就已经得救了。得救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是圣灵在人里面所做的工。事实上,爱我们的上帝已经通过耶稣把一切的救恩赐给所有人类了──只是许多人拒不相信这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恩惠,并因此拒绝了上帝的仁慈。

魔鬼──撒旦的本质就是骄傲──僭妄。他本是尊贵的天使长,但因骄傲僭妄、企图凌驾上帝,而遭受贬斥、放逐。由此可以想见,受魔鬼诱惑的首要危险即在于骄傲僭妄。所谓自立为王,也都是从骄傲僭妄中派生出来的。耶稣“尽心爱上帝,爱人如自己”的教义,也在于除掉人的骄傲僭妄。

在我的猜想中,上帝的本性趋静,高高在上;天使的本质趋动,具体入微。过于主动的天使则不免冲昏了头脑,自以为高于上帝、强于上帝,这是下级应该避免但常常犯有的错误。不动而能、不怒而威的上帝为了维护秩序,不得已而放逐了天使的首长,使之堕落如魔鬼。

天使首长撒旦的犯罪堕落史,也显明了人类犯罪堕落的本相:位大的更容易犯罪,势强的更容易堕落。俗话所谓“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在当代中文里,处境极其危险的“首长”却成了一个令人肃然的名号。只是按照上述看法,“首长”和“魔鬼”、“撒旦”,应该离得最近。

耶稣的“登山宝训”,也是首先要听众能够谦卑、清,这就是在去除首恶,在釜底抽薪撒旦的作为。谦卑的美德,可使无知的孩子成为“天使”;而僭越的恶行,可令天使的首长成为恶魔,何况是一些“穷措大出身的无产阶级领袖”或是“地主富农资产阶级家庭的叛徒”,岂能免俗?

谦卑,不是畏服强权、向位大势强者俯首称臣;谦卑,是通晓自己的局限、认自己的罪;谦卑是不夸耀自己,只敬畏上帝。谦卑,还是追随基督,不是以先知的定位、牧者的职份、门徒的自许,而是以一个罪人,仅仅是一个罪人、连罪魁都算不上的身份,去追随基督、因信称义。除此以外,“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因我们已经证明,犹太人和希利尼人都在罪恶之下。”(《罗马书》第三章)


(130)


天天到海里游泳就可以洗净自己的罪吗?不。就是淹死在海里,罪人也还是一个罪人。要认识这一点,要承认自己罪大恶极。连不知福音的孔子都知道“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何况是基督徒。《论语·八佾》的相关记载,表明孔子已经对普遍性的真理有所认识,他的话是这样说的: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如果一个基督徒对于普遍性的认识还比不上孔子,那么他口中的“上帝”其实并不是圣经上的那一位至高者。

基督徒应该比孔子更进一步:在认识到了自己“无所祷也”的绝境之后,属灵的恩典才会显明。意外的赦免,不是因为这堆垃圾必须赦免和值得拯救,而是因为上帝要显出他的仁慈、基督要成全他的怜悯。

“传道人”应该明白:自己都没有洗净而要想洗净别人,可能吗?“传道人”应该明白:只有圣父、圣子、圣灵能洗净人,用我们所不知道的属灵的方式。除此之外,任何“圣人”都不能拯救我们,不论他如何鼓起如簧之舌,运用多么精妙绝伦的属世药方──因为“圣人”都是连自己也救不了自己的可怜虫,他们又如何救得了别人的灵魂?“传道人”应该明白:这世界里统治人们灵魂的“神”,还不是上帝,而是上帝的叛臣;这世界的统治人们身体的“王”,还不是基督,而是基督的敌人。所以,在这世界上越大的,到天国里反而越小,这是耶稣在福音书里明确说过的。

在我们这个“末世”,耶稣揭发的上述事实甚至已经蔓延到了信仰的核心地带。这虽然令人痛心,但也证明了耶稣真是永生上帝的儿子,可以洞悉并预言一切隐密的事情。我们背离了上帝的恩典,落在魔鬼的辖制中,如果没有耶稣基督的救赎,肯定归入永远的死亡,且死在荒郊野岭,无人记念。耶稣的爱能救我们脱离被诅咒的命运,使我们获得真自由。在基督里的平安,使我们逾越了死亡线,与上帝和解。

我们本来已经脱离了永生的造物主,甘心成为上帝的敌人,自取灭亡还沾沾自喜。是基督的福音、耶稣的圣灵开启了我们的眼,赐给我们真自由,凡信他的,就不在黑暗中行走了。基督的福音使人透明、使人液化,耶稣的圣灵使人失重、甚至使人气化:“与上帝和解”不是一个姿态,而是一个状态──那个状态是:“没有任何欲望但任何欲望都已经满足了。”这就是“平安”,就是“进入安息”,就是“与永恒合一”。


(131)


与上帝为敌者,需要知道:不是上帝抛弃了我们,而是我们背叛了上帝,所以注定遭受沉沦、流放之苦。但基督之爱的印记,已经打在我们身上,只有我们不亲自抹煞这一印记,基督的爱是永不止息的。耶稣比约伯更彻底,他无须天平,而是一边倒地信靠父上帝。

感谢基督,给我整整一年时间与你亲近、单独相处。愿这一年我所受的灵命无限,足以渡过有限的时空,抵达上帝的星际。小店八年,使我获得终生动力;与主独处将近一年,给我进入天国的信靠。感谢主的亲自带领,求主不要离弃我,因为那是可怕的处境,更甚于肉体死亡。

死亡本身并不能帮助我们进入上帝的国,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进入的条件,即,透过变形的奥秘,以进入另一“维度”、属灵的世界。人通过耶稣到了上帝那里以后,该做些什么?继续纪念他。纪念他的受难与复活,直到世界的末了。

由此我知道,人对上帝所可能拥有的知识,就是“知道他是爱我们的”。人对上帝的知识之极限,就是“承认自己不可能最终地知道有关上帝的奥秘”,并“在承认自己的无知之后,对有关的奥秘,保持必要的敬畏和缄默”。“缄默是仆人的最重要的美德”,除了对主的感恩外,我们其实不应讨论关于主的奥秘;甚至是连对神的感恩,也应该是庄重的、注意场合的,而非廉价的、四处张扬的。


(132)


爱上帝、难;爱人如己,更难;在爱中经历并完成生命的转变,难上加难。而若无生命的完全转变,爱上帝的见证又在哪里呢?如果不爱上帝,爱人如己也不过是一种克己,一种修养,甚至只是一种伪装罢了。“生命的完全转变”,这很重要。

拿自己的生命为上帝作出见证,从世俗观点,其实是很冒风险的,甚至可说是得不偿失的。真作见证,最为艰辛的事。对一个忠实信徒来说,这决不是什么有利可图的事情,而实在是一个奉献与牺牲。在这方面,耶稣基督无疑是个典范,而使徒们则是紧随其后的榜样,他们的命运恐怕是多数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即使是圣子,在临上十架时,也还是一度流露出“人的软弱”,体现了人子的真实性。喀西马尼园的祷告是耶稣最后战胜人性、克服诱惑的见证:他很快就靠着祷告,在行为上控制了这种软弱,为神做出了美好的见证。尽管在思想的闪念上,他显示了人子的特点,但十字架的道路表明:“人子并不是凡人。”


(133)


人活着,在肉体的牢笼、隔绝下,可能做到“全然与神合一”吗?当然不能。甚至耶稣也需要通过祷告来与父神沟通、获得力量。否则,这“全然与神合一”,与中国式的“天人合一”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常常思想:说耶稣是一个“百分之百的人”,到底是什么意思?没有罪的圣子如果是百分之百的人,那么寻常的罪人是百分之多少的人?难道只是百分之五十的人,还有百分之五十是兽?

我自己的思想理不出一个头绪,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神秘的力量还是在我们身上显出他的信实来──让我们与他一起亲自经历了生命的改变。那是一种“朝向至上者的转折”,就如向日葵朝向阳光那样不由自主地旋转。

朝向上帝,也就是进入天国,这不是“烈火中的永生”,而是“在基督里与上帝契合”。这样的天国不是“我的永生”,而是“上帝天国”,也就是说,“我不再是主体,甚至不是主语,而仅仅是客体和宾语,是被荣耀而不再是荣耀的东西。”这是基督教与“拜上帝会”的基本区别。“拜上帝会”炮制的“洪秀全主义”是一种自我崇拜的恶劣示范,是一种“披马列之皮、执秦皇之法”的混合主义,是一种没有圣灵同在的行尸走肉。



第9节上帝


(134)


“伟大的上帝”怎么会和“伟大的世界”同列?创造者怎可与被造物同等?由此可见,在上帝面前口称世界伟大者,辜负基督的救恩,无异于向魔鬼下拜。因世界是在那恶者的掌中,并注定要被神圣三位一体的末日审判所摧毁。

对一个基督徒来说,他对上帝有两个基本义务:一是信靠上帝,灵魂得救;一是传播福音,爱人如己。这两个义务包括在同一种关系之下──也就构成了“神人关系”的两个方面。而爱人如已的第一要义是传播福音,而不仅仅是“做好人好事”,因为,魔鬼也会做好人好事。而且好人好事不能救人,只有追随上帝能够救人。

就传播福音说,在未来中国,基督徒的目标是“要福音占据人们灵魂的主流”呢,还是以“政教分离”为借口,干脆不要主流地位,只要支流甚至末流的地位?如果不要主流地位,那是否意味着“取法乎下”、甚至自甘堕落?是否“向撒旦屈服、给魔鬼留地步”?如果要主流地位,中国社会是否需要经历一个“基督教的国教化的阶段”?以便基督教在意识形态领域,获得与儒教、佛教、道教、马列主义的同等话语权利,可以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说话。因为儒教、佛教、道教、马列主义,在中国社会都曾经获得过国教地位或接近国教的主流地位,如果基督教没有获得这样的地位──哪怕短短的几十年,基督教就无法与儒教、佛教、道教、马列主义“站在平等地位上发言”。

我们呼吁给予基督教同等权利:要求把《圣经》的内容纳入中小学教科书,就像儒佛道马列毛曾经获得并一直获得的那样。这样,就可以让属灵的战争无远弗届了。“救救孩子”的匕首不该刺向弱势者如1918年那个时候的“仁义道德”,而应该指向绑架儿童的语言暴力如1968年那个时候的“毛泽东思想”。而我所说的“把《圣经》的内容纳入中小学教科书”,即使从“文化多元化”的平衡角度看,也是必要的。至少,中小学生应该得到一个接触属灵真理的机会!否则,福音真理岂不等于“在灵性之争中预先投降”?

历史的证据表明:人性软弱,易于向罪恶屈服,一切良善的信仰若不经历某种国教化阶段,便无从占据人类灵魂的主流,甚至连支流、末流都难企及。观察一下古代中国,儒佛道三教都曾有过它们各自的国教化时代,更不用说那种本来就是国教的、起源于先秦礼制的“天地社稷崇拜”了。三教后来之所以可能合一,是因为它们都曾经获得过国教地位这一平等权利。而没有获得过国家地位的景教、回教、摩尼教等,就只能排除在正统之外了。所以在未来中国,为了获得“进入主流的平等地位”,基督教在中国必须争取发起一个国教化运动!让马列主义和无神论也都尝尝上帝的滋味、福音的甘甜。


(135)


有人说上帝专横,如要求亚伯拉罕献上以撒。然而,那只是表明上帝要亚伯拉罕与迦南宗教保持距离。希伯莱语属于迦南语族,犹太人是一种迦南人,亚伯拉罕献上以撒,其实是迦南人把自己的头胎儿子献祭给他们的邪恶神灵的一种习惯方式,现代考古甚至发现了他们烧烤孩子进行燔祭的证据。而圣经里的上帝其实是中止了这个残虐的迦南方式。这样我们来看待上帝对于迦南人的憎恶,也许有了新一层的理解。但是犹太人却和迦南人混血,结果使得犹太人自己成为保存迦南人大杂烩。直到旧约的末了,还有这样的预言:“凡耶路撒冷和犹大的锅,都必归万军之耶和华为圣。凡献祭的都必来取这锅,煮肉在其中。当那日,在万军之耶和华的殿中,必不再有迦南人。”(《撒迦利亚书》十四章21节)可见犹太人从来就没有好好服从耶和华神的指示。

犹太人对迦南人进行集体屠杀、实行种族灭绝,这被认为是上帝的旨意;但是当犹太人自己在三千年后按照《申命记》上的预言受到德国人集体屠杀、种族还没有灭绝时,却诅咒上帝,宣称上帝已死,甚至在集中营里组织犯罪法庭,判处上帝死刑──这是什么逻辑?这是什么启示?显然,这是撒旦的逻辑,这是魔鬼的启示。而犹太人自己却选择性地遗忘了:在这两次种族灭绝之间的三千年中,上帝给了犹太人无数次机会,但却被他们一一拒绝。而且犹太人组织甚至进而谋杀了圣子耶稣,使自己沦为地狱的选民。

上帝有求于人吗?没有。但是人要想得到上帝的恩惠,必须服从上帝的指示。拿了货物却不付钱,签了合同却想办法曲解文字,这被说成是“犹太人的聪明”,但如此玩弄神人关系,这必然引起灭顶之灾。在耶和华神和以色列人的纠纷中,错误一定是在以色列人一边。因为上帝不可能从“对人的剥夺”中,得到任何好处;所以上帝只会爱人们,而不会害人们。如果他害了某些人们,一定是这些人们先做了对不起圣约的事情。有关神的逻辑就是如此。人类则与神不同,人可以“从其他人那里获利”,所以人与人最后反而变成了仇敌。而人造的偶像,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仇敌关系的工具。这些偶像需要人的祭祀,因为有求于人而变得不再公正,可以用贿赂来加以收买。

如果说上帝爱人的方式是“专横”的;那无非是说我们理解不了这样的爱。因为上帝对人的关系,是只有“予”,而没有“取”,所以上帝从人类的、属世的、物质的存在中,无从得到任何有益于上帝的收获,而只有付出。于是,神人关系就超出了只懂得“互利”及“自私”这一体两面的人类理解,因为即使互利行为也只是自私动机的一个延伸。

仁慈的上帝经常动用天使和圣灵来做他神圣的工作。对普通人而言,天使的引导和圣灵的训练起了重要作用;对更有活动力的人而言,圣灵的引导更是必不可少。有时,我们从反基督分子那里,反而可以更清晰地体会到基督的爱;因为他们对基督的否认,是出于无知,这种无知当其体现为博大的理论系统如黑格尔的哲学和古怪的思辨如马克思的主义时,就可以更深地见证出来基督的奥秘确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这属灵的奥秘不在物体的世界以内,而在其外,岂能以“理”来“论”之?

保罗深知人类的这一处境,他在《罗马书》中写道“正如经上所记,雅各是我所爱的,以扫是我所恶的。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难道神有什么不公平吗?断乎没有。因他对摩西说,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因为经上有话向法老说,我将你兴起来,特要在你身上彰显我的权能,并要使我的名传遍天下。如此看来,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这样,你必对我说,他为什么还指责人呢?有谁抗拒他的旨意呢?这个人哪,你是谁,竟敢向神强嘴呢?受造之物岂能对造他的说,你为什么这样造我呢?(第九章13—20节)


(136)


上帝既然是全能的,为何用先知来劝谕百姓?何不以异能直接穿透百姓、改变他们的心怀意念?也许:上帝只有对他特别眷宠的人民,才派先知来,以革新他们;对次等的人民,则直接打击之,以逼其悔改;对劣等的人民,则直接毁灭之,一如挪亚时代之所为。因为人在神的心目中,原来只相当于窑匠心目中的器皿:

《诗篇》说:“你(神)必用铁杖打破他们。你(神)必将他们如同窑匠的瓦器摔碎。现在你们君王应当省悟。你们世上的审判官该受管教。当存畏惧事奉耶和华,又当存战兢而快乐。”(第二章9—11节)

《以赛亚书》说:“你们把事颠倒了,岂可看窑匠如泥吗?被制作的物,岂可论制作物的说,他没有制作我。或是被创造的物论造物的说,他没有聪明?”(二十九章16节)“耶和华阿,现在你仍是我们的父。我们是泥,你是窑匠。我们都是你手的工作。”(六十四章8节)

《耶利米书》对于“上帝的作用”、窑匠和器皿的关系,表达得更加完全,以下两大段落分明可见:

1、“ 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你起来,下到窑匠的家里去,我在那里要使你听我的话。我就下到窑匠的家里去,正遇他转轮作器皿。窑匠用泥作的器皿,在他手中作坏了,他又用这泥另作别的器皿。窑匠看怎样好,就怎样作。耶和华的话就临到我, 耶和华说,以色列家阿,我待你们,岂不能照这窑匠弄泥吗?以色列家阿,泥在窑匠的手中怎样,你们在我的手中也怎样。我何时论到一邦或一国说,要拔出,拆毁,毁坏。我所说的那一邦,若是转意离开他们的恶,我就必后悔,不将我想要施行的灾祸降与他们。我何时论到一邦或一国说,要建立,栽植。他们若行我眼中看为恶的事,不听从我的话,我就必后悔,不将我所说的福气赐给他们。现在你要对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说,耶和华如此说,我造出灾祸攻击你们,定意刑罚你们。你们各人当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改正你们的行动作为。”(十八章1—11节)

2、“你要在同去的人眼前打碎那瓶,对他们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要照样打碎这民和这城,正如人打碎窑匠的瓦器,以致不能再囫囵。并且人要在陀斐特葬埋尸首,甚至无处可葬。耶和华说,我必向这地方和其中的居民如此行,使这城与陀斐特一样。耶路撒冷的房屋和犹大君王的宫殿是已经被玷污的,就是他们在其上向天上的万象烧香,向别神浇奠祭的宫殿房屋,都必与陀斐特一样。耶利米从陀斐特就是耶和华差他去说预言的地方回来,站在耶和华殿的院中,对众人说,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我必使我所说的一切灾祸临到这城和属城的一切城邑,因为他们硬着颈项不听我的话。祭司音麦的儿子巴施户珥作耶和华殿的总管,听见耶利米预言这些事,他就打先知耶利米,用耶和华殿里便雅悯高门内的枷,将他枷在那里。次日,巴施户珥将耶利米开枷释放。于是耶利米对他说,耶和华不是叫你的名为巴施户珥,乃是叫你玛歌珥米撒毕(就是四面惊吓的意思)。因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使你自觉惊吓,你也必使众朋友惊吓。他们必倒在仇敌的刀下,你也必亲眼看见。我必将犹大人全交在巴比伦王的手中,他要将他们掳到巴比伦去,也要用刀将他们杀戮。并且我要将这城中的一切货财和劳碌得来的,并一切珍宝,以及犹大君王所有的宝物,都交在他们仇敌的手中。仇敌要当作掠物带到巴比伦去。你这巴施户珥和一切住在你家中的人都必被掳去。你和你的众朋友,就是你向他们说假预言的,都必到巴比伦去,要死在那里,葬在那里。”(十九章10节—二十章6节)

上面是旧约的记载,在新约里,窑匠和器皿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阐释:

“如此看来,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这样,你必对我说,他为什么还指责人呢?有谁抗拒他的旨意呢?你这个人哪,你是谁,竟敢向神强嘴呢?受造之物岂能对造他的说,你为什么这样造我呢?窑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块作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作成卑贱的器皿吗?倘若神要显明他的忿怒,彰显他的权能,就多多忍耐宽容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又要将他丰盛的荣耀,彰显在那蒙怜悯早预备得荣耀的器皿上。这器皿就是我们被神所召的,不但是从犹太人中,也是从外邦人中,这有什么不可呢?”(《罗马书》第九章18—25节)

在窑匠和器皿的理论阐释中,进一步申明了神的主权意味着神的心意时可能随着更改的,而外邦人的地位即将超过以色列人,“以色列人虽多如海沙,得救的不过是剩下的余数”。这不是新约的发明,而是旧约的预告:“就像神在何西阿书上说,那本来不是我子民的,我要称为我的子民。本来不是蒙爱的,我要称为蒙爱的。从前在什么地方对他们说,你们不是我的子民,将来就在那里称他们为永生神的儿子。以赛亚指着以色列人喊着说,以色列人虽多如海沙,得救的不过是剩下的余数。因为主要在世上施行他的话,叫他的话都成全,速速地完结。又如以赛亚先前说过,若不是万军之主给我们存留余种,我们早已像所多玛,蛾摩拉的样子了。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那本来不追求义的外邦人,反得了义,就是因信而得的义。但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义,反得不着律法的义。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们不凭着信心求,只凭着行为求。他们正跌在那绊脚石上。”(《罗马书》第九章26—32节)有的“时代主义”查经班,受到犹太人的洗脑,故意不读这段经文,而是断章取义地引用下面的《罗马书》十一章26节“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来曲解上述经文中的“以色列人虽多如海沙,得救的不过是剩下的余数”,荒唐地声称,这些“以色列人”是包括那些已经死去的以色列人──死人的人数当然要比活人少,所以说“以色列人虽多如海沙,得救的不过是剩下的余数”!他们故意不看“以色列人虽多如海沙,得救的不过是剩下的余数”一语之前,有“以赛亚指着以色列人喊着说”这一前提,以赛亚难道会和死人说话吗?以赛亚难道会指着死去的以色列人喊着说吗?这些受到犹太人洗脑的“时代主义者”更加不提,“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的前提是“如经上所记,必有一位救主,从锡安出来,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又说,我除去他们罪的时候,这就是我与他们所立的约。”原来,犹太人想要得救的前提,就是“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但犹太人不愿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反而杀害救主,因为他们不愿得救,只愿意沉沦。

如此看来,“谁能控告神所拣选的人呢”(《罗马书》八章33节),犹太人能。犹太人不仅能够控告神所拣选的人,还能杀害神的圣子。所以许多信仰“成王败寇”的“基督徒”,十分推崇敢于杀害圣子的犹太人,十分推崇《犹大福音》中出卖基督耶稣的叛徒犹大,说他是典型的犹太人,在执行上帝的计划。由此可见,一个中国基督徒,最终还是要出来参加属灵的争战。他要对魔鬼说不。即使这魔鬼如此强大,一直控制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一动手就可以让我们粉身碎骨。面对魔鬼的信徒,不论他们是拜物教的,还是拜恶灵的,基督徒不给自己留后路。在这意义上,死在十字架上的主,就是最好的典范:钉死自己,就是用行动在赞美上帝;对魔鬼说不,就是在荣耀基督的名;不给自己留后路,就是服从圣灵的权威。


(137)


既是人,就有限;既有限,就不免落于罪中;既在罪中,就与禽兽相去不远,甚至物我同一了。一个人不可能脱离自己的天性和教养去崇拜上帝,否则,便构成了某种“矫情”以致“虚伪”,这种虚伪甚至无法达到“伪善”的程度,就在“伪”那里停止下来,企及不了“善”的边缘。于是,在上帝的启示面前,人与人的差异体现出来,国与国的差异也体现了出来。以往我们思想“国民性问题”,现在我们关注“信与不信的问题”──国民性是基于风俗与制度的差异,难道信与不信会是基于天性的差异?

然而上帝并不在我们的感官中存在,他超越存在。而我们的一切语言和思想,又十分可怜,无一不是基于感官存在并指回感官存在的。所以,上帝的本质难用人的语言来谈论甚至无法思想。明白了这一点,便可知道“我们的上帝”是一个“我们所理解的上帝”,而不等于真实的上帝,而只有真实的上帝才会赐给我们启示,和基于启示的知识能力。

既然上帝不受时间束缚、且位于时空的彼岸,那么,他又如何与自然、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时空形式的总和交流呢?他又怎能是“最高的存在”或“一切存在的总和”呢?由此可见,泛神论的“神”、自然神论的“神”,不可能是上帝,也不是属灵的真神。

我们不是为了获得那些上帝还没有给予我们的权利,如赐上天堂或免下地狱,而爱他;而是为了报答上帝已经给予我们的,如上帝的爱或能认识上帝的能力,而爱他。我们虽然还是自私的,但毕竟不是为了行贿的动机而爱上帝。

用真实的神人关系去看待各种自称“基督教”而其实是混合主义的宗教大杂烩,可以发现它具有以下几个代表特点:

(1)成功神学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因为它无法解释耶稣十字架的受苦,……“成功”是对殉道者的否定,是对基督徒的误导。成功神学引导基督徒世界化、世俗化,而其尽头是物欲、是堕落的无底洞。在这种意义上,成功神学不是基督教神学,而是比佛教和儒教更肤浅的精神病处方。

(2)社会福音是极大的混淆,因为它把肉体的舒适等同为灵魂的救赎,把上帝的启示变质为福利和金钱──这明显是“旧酵”,不能做成“无酵的面团”。

(3)“工作就是事奉”的教条乃是导致社会福音和成功神学的逻辑开端,因为人的自然天性原来并不把世俗的工作当成对于上帝的事奉,现在却在“工作就是事奉”的误导下,把对上帝的事奉变成对世界的谄媚,从而把世界里的成功等同于神的祝福,甚至等同于天国的降临。事实上,“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是上帝让我们成长,而不是成功神学──世界里的成功只会使人变得自满,产生的是骄傲、停滞与腐败,而不是生命的成长。

所以,我总结了加尔文神学的三阶段:(1)工作即奉献──(2)社会福利──(3)成功神学:工作狂是加尔文神学的恶果;“极力挣钱,极力地奉献”是成功神学的口号,也是导致现代世界严重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

全球化的时代,历史的航程转向;错误的神学也会得到整合,而整合的第一步,就体现为“清算”;整合的第二步,就体现为“终结”;整合的第三步,就体现为“回归”。


(另起一单页)


◆仰望基督◆


第三章人本主义


(另起一单页)

(138)


“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里?”问得好,这个问题道出了人生最大的秘密。

一个完美主义者,要靠着“基因还活着呢”来安慰自己;于是他“善待自己,就是善待祖先活在自己身上的那一部分基因”,保存好自己也就是“保存好自己身上的祖先”,也就是在尽其最大的孝道。

换一个角度。既然死亡是每天进行的:例如,我目前好像“平安无事”,但其实我已经死去百分之六七十了,也许更多,明天如果发生车祸,我就会死去剩下的百分三四十了。理解了这一层,于是就明白了:一个已经死去百分之六七十的人,还可能达到完美吗?不过使徒保罗安慰并激励我们说:“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力比书》第三章13—14节)忘记背后的,努力前面的,这种说法很好。但是用唯物主义的语言来表达则很糟:“努力花掉剩下的百分之二三十”。不过不要紧,能够被唯物主义花掉的,其实也只是“意识”的部分──“基因不死”、“转世投胎”;正如灵魂,永远绵延。

在肉体意义上,每个人都源于(或曾在若干世代之前源于)难以想象的“杂烩”,因为我们祖先的遗传关系有时会是暖味不明的,哪怕这种暧昧不明只有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的机会。在这方面,“遗传库”的概念并不能帮助我们澄清一切,有时反而使得情形更形混乱。因为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差别也是那么巨大!因为出自“同一遗传库”(同父同母)的个体基因组合,却是那样的不同!但是“在灵魂意义上”,情况则别样:每个人不再是转世投胎的基因组合,而纯粹是“属于自己的”。这样说来,灵魂与肉体的定义可以清楚一些了:肉体就是遗传因子的、普遍的、浑沌的组合,灵魂就是遗传密码的、特殊的、精密的创造!


(139)


《三段论》:

a.如果我是从无中来的,我怎能可能死去呢,因为我既不可能“生”,也就不可能“死”。

b.如果我是从祖先(父母)来的,我活着,祖先怎么可能死去了呢,祖先既然不可能死,我又如何“死”呢。

c.如果我是从上帝生的,我便与永生的神同在,尽管存在的方式日新,只要我的源泉也就是上帝还存在,我虽死也不会枯竭的,因为还有其他的我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从“种族的基因库”之中……

“死”是意识的产物。不生者固然不死,无意识者亦不会死。只有生者的意识涉死,如有梦者可以梦见死,无梦者如何梦见死?死是生者的概念。──故生者有死,死者无死。所以人们(生者)描述他人(死者)出生之后的故事时,不用“生后”一词,也不用“死前”一词,反用“生前”一语!

令人惊奇的不是“人怎么会死”,而是“人怎么会意识到自己会死”!意识到死,是意识的产物;没有意识,就不会意识到“死”;没有自我意识的人,结果就会“永远不死”?所以《圣经》如此说人:吃了智慧果,就注定会死。


(140)


泪水的价码,必须由鲜血来标明?难道全球时代的伊斯兰教,正在成为希腊化时代的犹太教?难道它的内部,正在酝酿新的教主?然而,当我们唱《主祷文》至“全是父的”一语时,不禁热泪盈眶。这种感动不是出乎我们的圣洁,而是发自我们的邪恶:我们是因为意识到“金玉满堂,莫之能保”而哭泣的!我们自己的生命也并不属于自己──不仅自己无法支配和主导,而且本来就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人偶然碰撞之间所偶然带来的!我们为什么如此珍视他人的即兴之作?我们由此知晓:“我自己不过是一个傀儡,是永生上帝无限主权下的灰尘罢了。”我们的热泪盈眶,是因为对于世俗的贪恋受到了无情的摧折,并因此而伤怀的?

光年:当我们在地球上看见星系相撞、融合以及星云诞生、消失和超新星爆炸……时,已经“距其实际发生”的日子,过去几百万几千万甚至数亿数十亿光年了,也就是说,在现代科学看来,那时人类尚未出现。宇宙的每一动、每一静,无不以“光”的方式向外投射,并形成永不歇息,永世绵延的“流”──我们今日的活动,当然,也包括对于古昔的和未来的人类活动的意识,也会如此:在“近乎永存”的宇宙的光流和“暗流”中,永不歇息、永世绵延。

人的思想会不会形成物理的“光”或“电”?我们并不真的知道。但据生理学,那可能是有的,而且可以通过脑部活动测量到电波,也许有一天还可以收集、储存、发送,甚至支配世界的运动。如果真是那样,那么福音就真的成了“永不消逝的电波”,一直射向宇宙的深处……而且反过来说,福音本是神的大能,本来就是从宇宙的遥远处射来地球、救赎人类的。

很明显,人的声音是可以传递的,不仅通过声波,还通过无线电波,以及许多我们今天并不知道的“波”、“流”、“光”……可以一直传送到“近乎无尽”的宇宙彼岸,到我们完全陌生、以致无法想象的星际和“国度”。

这就是祈祷的奥秘所在。

耶稣基督为什么要我们到秘室中去祷告?因为那可以专心,不受干扰地把你的信息送到最遥远的至高处?相反,不信的人只会公祷,大声喧哗、震耳欲聋、让别人听见祷告,以便从人而不是从神,获得帮助。但我相信,我们的祈祷或能穿越我们的肉体,进入千万光年的旅程。我们的祈祷还能折返回来,呈现为圆型的弧度,折射并且渗入属灵的国度,并在那里蒙主垂听。即使“没有传统意识理解下的上帝”,我们的祷告也许能穿越陌生的地方,录在我们未知的“光碟”上,超越“现代技能工具”,抵达我们无法想象的星云和国度。“时空不能隔绝他的爱,世界无法阻挡他的爱。”


(141)


多元牵引、势力均衡,虽然可以在政治上抑制专横独裁,在哲学上开创百家争鸣,但在属灵的意义上,却因为刺激了而不是催眠了原始欲望,所以可能导出更多的罪恶纷陈。在这种角度上,民主自由比之专制独裁,并没有更多的救赎功能,所谓“中国人离上帝多远就离民主有多远”是一个伪命题,上帝和民主毫无关系,因为民主和撒旦一样,都是反抗上帝的。因此,民主社会不是使得人们离上帝更近,而是使得人们离上帝更远了,因为民主与自主,使得大多数人的败坏更加广泛化、表面化了──

基督的福音之作为“精神鸦片”与“属灵道路”的区别:对世界是支持还是颠覆?对属世的权威是谄媚还是疏离?支持世界的原则,福音就沦为精神鸦片;颠覆世界的原则,福音则是通往永恒生命的唯一道路。

为掌权者祷告,并不是求上帝让他们更罪恶、掌握更大的权力;而是求上帝怜悯他们、赦免他们因掌权而格外犯下的滔天大罪。顺服掌权的,并不是顺服他们的正义,而是顺服他们的邪恶;这仅仅因为他们的恶行是上帝永恒计划的一部分,我们要用自己的忍耐和谦卑来验证一下,自己到底是不是上帝的仆人。

利用上帝,是诸多“宗教罪恶”、“信仰骗局”的渊源。如果说,为了自己而利用上帝,还潜含着一份“对上帝的尊重”;那么,替人利用上帝,则连这份尊重也被化为牟利的工具,罪莫大焉。难怪利奥十世要得梅毒,大肆贩卖赎罪券的教宗们不得好死,死后还下地狱。我们许多人都自觉不自觉地利用过上帝,甚至还替人利用上帝,这其实是一条相当危险的道路,超过普通的诈骗罪。

虔诚者比较容易上当受骗,这或许是因为他的天性憨厚,或许是由于他先前积累了过多的罪,厚积薄发,致使他心虚,不再敢于以身试法,以致虔诚,以致变得似乎圣洁。虔诚者,你的虔诚属于哪一种虔诚?


(142)


哲学乃至神学的优越性,就在于它能“自圆其说”,即,对断续的生活之流,作出首尾一贯的说明,这就是所谓“吾道一以贯之”。以前我赞颂“零点哲学”,盖着眼于此。因为伟大的哲学无不是如此,“消解性的”;即“圆性”、“圆形”的。即便连佛教,也以“圆融”为至境。圆,不是虚无主义,而意味着自己承认有限甚至自限。

然而,“神的话语”却非如此,他是射穿时空的箭;而不是圆形的、自圆其说的;神的话语最多只有四分之一圆的弧度,有如导弹发射时的抛物线,是指向无限的,神的话语不是废去圆,而是成全圆,所以耶稣不是废去律法和先知(圆),而是成全律法和先知(圆)。耶稣的成全,乃是根本的超越,是离开一切圆,而成全一切圆。所以,如果人们以圆(逻各斯)解读福音,不免以为福音自相抵牾甚至前后矛盾之处甚多。

在人本主义的文化中,人们个个都被迫或希望扮演上帝,如“孝”与“慈”式的人际依赖,甚至隔断了人与上帝的交往,父母被迫在儿女面前扮演无所不能的上帝,而被寄予厚望“成龙”的子女则希望有朝一日成为家族的大救星。大家都因为要充当英雄面使生活不堪重负,在私有万物的千斤重担和生儿养老的终生捆绑下,永远为奴,不得超生。

尤其在中国这个家天下(其伪装是“党天下”)的社会中,“人民的大救星”往往只能是“人民的大灾难”。家天下支配下的世界观,其“良心”必然是反对圣子基督的,因为我们的良心不能把自己和万物分别开来,而主却要求我们认识自己的罪,承认自己是上帝的儿女。我们以前的“良心”充满骄傲,而主却要求我们谦卑。我们的良心具有洁癖,而主却要求我们背上十字架。我们内心的魔鬼正在以“良心”的名义作最后的挣扎,他吼叫说:“看看你自己,以前你是个多么杰出的人,现在竟然堕落到这种地步:与白痴、病人、心理变态者、身上有异味的人们为伍,还要求自己爱他们、宽容他们,并说这体现了基督的爱!你不该这么放纵自己,你应该站起来!”

──“不。支那人的良心。永别了。因为《马太福音》二十五章40节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我已经宣誓:效忠圣子基督。


(143)


科学与技术越发展,人所发现的世界越大,人面对的疑团不是少了,而是更多。因为眼睛越亮的人,就越能看见上帝的奥秘无所不在,从而知道人的渺小,虔敬之心油然而生。就上述意义而言,科学与信仰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在反馈中彼此推向高潮。

可能的冲突是发生在“科学系统”和“信仰系统”之间,而不是发生在“科学之流”与“信仰之流”之间。科学之流与信仰之流永远都在互辅,从而使人对上帝的奥秘日益亲近,日益敬虔,日益合一。

由科学例如遗传学和医学的角度看,美国小说家厄内斯特·海明威家族的自杀,属于家族遗传史的病态。也许这一病态成就了天才;但经由启示的真理看,天才也许就成了魔鬼的附体。确实,任何属世的天才,若不领受上帝的救恩,只会比常人更加悲苦;他的辉煌作品,成了对他命运的反讽。“精神的事物”并不总是属灵,更非理所当然地属灵;它往往是属世的,受到各种外在条件和物质利益的驱动──有时天才不幸地隶属于魔鬼,遭到某种名利之外的无名绞索的控制,直到勒毙,于是人们称此名利之外的无名绞索为“病态”,因为人们能够彼此沟通的,只是名利。


(144)


我们这个时代,是个“人对人像狼一样凶狠”的“罪恶的世代”。难怪耶稣说:“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马可福音》第八章38节)

由羊(或人)变成狼都是个难难的过程,何况由狼再度变回为羊(或人),就更难了,甚至有点不可思议。但是让我们从狼回归为羊,恢复我们身上的“高贵的天性──上帝的形象”吧。那时候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创世记》第一章26节)上帝还用自己的灵气,催活了泥土所造的人偶:“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耶和华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同上第二章7—8节)

至于人间,“好心没好报”,实际上是非常正常的,而且也是某种意义的“罪有应得”──因为这里的所谓“好心”,经常是基于投资意识或还债心理,因而是属世的;由于人的罪性的作用,这“好心”经常意味某种不纯的甚至是狡黠的、并不那么好的动机,它之所以无法得到好报,不过因为是“投资失败”甚至“上当受骗”。然而,“不想占便宜的就不会吃亏”;反过来说,吃亏是由于占便宜失败而引起的。这样,甚至在我们的悔罪中,也有起始于罪的动机并隐含着罪的内容。有时,甚至是想让罪圆罪,让罪繁殖!有时,甚至在多数情况下,悔罪成为罪的“午休”,安息过后,容光焕发的罪,重新出发,更加肆虐。

任何邪教中都有某种变相的敬畏。任何罪犯身上都有渴望得救的心思。……但是,他们并不因此就不是邪教、罪犯。为什么“好人倒霉而坏人飞扬”?在“投资失败”的解释之外,“报应”学说有时也解释不了,于是佛教式的“前世报应”和“来世报应”发明出来,作为“延伸的理解”。但这些强解,不仅在导向上是非不分,而且具有人的理性至上、冒充判官的嫌疑。实际上,这些难解的疑团,最好列为“神的奥秘”而不予追究。“上帝的意志和恩典”,是不容置疑的,这是因为,只能因信称义,无法因为好心而称为义。尤其考虑到,任何好心不仅立于沙滩,且为一柄锋利的两刃之剑,一旦反转过来,杀害无辜绰绰有余。

如果说,针对个人的“过度好心”,所起的副作用还较小一点;那么,针对社会的“过度好心”,由于人的罪性的放大作用,就会演为不受控制的庞大恶势力,造成不可挽回的历史悲剧。例如许多“革命者”、“伟大领袖”的个人罪恶,就被社会运动、历史过程,放大为“社会需要”、“历史必然性”,在“正义事业”的金字招牌下,做的却是“魔鬼工程”。没有对于至高者的信仰和敬畏,由于人的罪性的发酵与放大,也会演为不受控制的集体罪恶。“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

所以我们看到,再是自信、骄傲的人,再是凶恶、有权的人,轮到自己听审判、上电椅的时候,都很可怜。秦始皇、隋炀帝、毛泽东临死时,都不像龙,而像虫。只有耶稣征服了死亡,因为他的一生都是在为上十字架作准备的──“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马太福音》十六章18节)。“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马太福音》二十八章18节)

让我们都从狼回归为羊,恢复我们对上帝的先天认识和后天顺服,就像始祖犯罪以前那样纯粹,我们的灵气是本于上帝的。这样,“现代”这个“罪恶的世代”的痛苦和污染,将日渐清除。


(145)


人的身体成长,有个限度;人的精神发展,也有限度。过限的疯长的身体,是“巨人症”;过限的扩张的精神,必受神的报应,反弹回来,走上自杀之途。我们过限扩张的精神啊,除了皈依上主、匍匐在地以限制自我,从而获得必要的平衡,你还能干什么?

耶稣基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因为他是解放者──把我们从拼命向前所构成的社会冲突、权力意志和自相践踏中解放出来,上主把我们提升向上,到一个前所未见的新世界。但是由于人们的罪性,常常误用了福音,把“上帝”作为一种使人走向自我放松的道路甚至自我放纵的借口来使用了,信仰成了不良的自我催眠术。

现在,事情已经十分清楚了:人不可能经由自然理性而认识上帝的真理,更不可能经由此自然理性去认识上帝的现场性质、认识到上帝就活在我们中间。所谓“自然理性”,近于“普遍启示”,如基于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和对人间事务的思考。尽管人自身的理性力量也是神的恩赐,但它不像“特殊启示”那样直接的、具体的,是个体化的恩赐。经由自然理性,人们可以确认迷信、科学、虚无主义,甚至达到其极限的、最高的成就,并理解永恒的轮回;但经由自然理性,人们终究不能认识“另一维度的上帝”。认识上帝,只能经由上帝在自然之外赐予的恩典──“特殊启示”。在特殊启示面前,现象世界的全部结构、平衡、合理性,都建立在我们生物遗传甚至是罪性的基础上。“主再来”,是要清除我们的罪性,这同时意味,这个世界的全部基础将遭到瓦解,原有的结构、平衡、合理性荡然无存──这就是“最后审判”的意义?

立此为托马斯·阿奎那主义者鉴。


(146)

“青春永在”的意义在于:

一、“今天是青春”──无论你是十八岁还八十岁,和明天相比,“今天是青春”;无论你是十八岁还是八十岁,和明年相比,今年是青春。

二、“基督是青春”──正如过去是青春,未来是青春,现在是青春──如果你活在耶稣基督的爱里,就分享了十字架上的永恒与生命。


(147)


我们具有“人力无法消除的罪性”,所以便需要梦想、艺术、宗教来减轻犯罪所引起的焦虑不安。没有罪性,就无须文明:文明不仅是罪的产儿,而且是罪的弥补。总之,“在罪中”的感觉,使我们格外需要高尚的洗涤、净化;而无意识的“在罪中”,则为“无聊”,那就构成了一种“视平安为烦恼根源”的病态。这种病态是独见于人而不见于其它物种的。甚至乡居、山居的人民也是相当难以乐天知命的,尽管他们表面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鼓腹而歌,像人类学家笔下的萨摩亚岛民那样氓之蚩蚩,但人性却受到内在焦虑的压力,迟早会爆发出来,推动理性的觉醒。“意识到生命短暂,倒不如放手一搏。”人在内心于是把“丧失博弈的机会”与“实在无聊”等同起来,视同最大的人生失败:“比赌输了更惨的是,连赌博的机会都没有”。

人的这一罪恶根性,导出这样的荒唐局面:同样一得与同样一失,所得时的快乐要小于所失时的痛苦,快乐与痛苦既然如此不能平衡,人生的快乐在总量上因此少于痛苦。为了渡过这个痛苦大于快乐的人生,人不能没有信仰,不得不依赖信仰来平衡上述“不能平衡的收支”。


(148)


谎言并不是人特有的罪恶。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许多高等植物,在生存战略的逼迫下,都以某种“行为谎言”、“身体谎言”来为自己谋求幸福。于是,谎言不再是耻辱,而以等同于“聪明”、“智慧”、“技巧”乃至“艺术”等美名的姿态,催化文明。只有高级文明,才在社会内部抑制谎言的泛滥,以便减少内耗,减少管理成本。除此之外,人类文明的几乎全部基础,都是建立在谎言之上的。只有被拆穿的谎言,才是耻辱。这就像斯巴达人训练孩子盗窃财物,被抓住了一定要接受惩罚,不是因为他们偷窃,而是因为他们偷得拙劣。技术、巫术、神话、科学、哲学乃至宗教都是如此遵循着这一自然法则。所以,拒绝谎言的主,必被钉死在十字架;也必再来摧毁谎言──因而就摧毁了文明社会的基础甚至摧毁了现有的自然界。,为自然界就是奉行“行为谎言”和“身体谎言”的大本营。至于人们所欣赏的“文学艺术”,更是“特种谎言大赛”,那里盛行的就是“斯巴达式的偷窃法则”:受到嘲笑的不是谎言,而是谎言的穿帮。


(149)


我们是一种多么堕落而又伪善的生灵啊。我们表面上寻求神,实际上却是寻求自己的愿望,甚至是欲望,有时竟向神祈求赤裸裸的肉欲!“上帝”经常成为我们的幌子。“基督的受难”经常成为我们逃避责任的藉口。甚至连“复活和救赎”也被单独提出来证明我们自己的优越性──以至于值得神的儿子为我们作出如此的牺牲、显出我们多么重要等等。……

我们一边犯罪,一边自称为上帝的信徒,以便逃避可能的惩罚;我们一边巧取豪夺,一边把掳物的十分之一拿来奉献,以换取良心的平衡,甚至是为更大的犯罪打掩护。我们甚至标榜自己的忏悔,四出作见证,然后收取讲演费,还说这是在为上帝作工……我们不仅寡廉鲜耻,而且以耻为荣,还说这是谦卑,这是“放弃自己”,其实是放弃自己的责任和廉耻。这样子做基督徒,不过是伪装成基督徒的小人:难怪在中立的观察家看来,基督教的小人,比儒家的君子,更远离上帝的真理。吃洋教的基督徒,比“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屠夫,更远离基督的救赎。因为人格卑劣的家伙,实在无法成为好基督徒。

任何真实的信仰和伟大的宗教,最后也是被人的罪恶所利用的?不是用以敬拜上帝,而是通过敬拜上帝来为卑劣的家伙谋福利,这就是隐匿、转化、并继续滋养自己的罪性……这就是我们这些“堕落的天使”在信仰问题上表现得最为狡猾的地方。


(150)


对基督教和基督徒的许多责难和咒骂,实际上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赞颂了福音和主耶稣。反基督者和敌基督,有时比假基督徒更好地为主作了见证:并不是律法、上帝、社会的制裁等等摧毁了人的自信,而是人的罪行本身摧毁了人的自信,因为所有的罪行,都要大量地额外地消耗人的精力:“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嫉妒,(有古卷在此有凶杀二字)醉酒,荒宴等类。”(《加拉太书》第五章19─21节)。而耗尽精力后的衰弱状态,便可以看作是对罪行的报复了:“我从前告诉你们,现在又告诉你们,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国。”(《加拉太书》第五章21节)社会的制裁,其实也正是建立在这样的“病理学的基础”之上。良心、内疚、追悔等紧箍咒,事实上是为“保全生命”效劳的,是为了免于过度的、无益的消耗,而设立的安全阀。良心、内疚、追悔等紧箍咒,并不像撒旦教徒所设想的那样“是戕害生命的”。所以说,“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加拉太书》第五章22—24节)

禁欲主义者之所以提倡禁欲,是因为希望借此来遏制欲念的(恶性)膨胀;而禁欲主义者之所以力行禁欲,也并非出自外部的理念或启示的进入,而是由于自身欲念过度的因而是恶性的膨胀与冲动,已经危及禁欲主义者的生活平衡,甚至毁坏了禁欲主义者的健康──使他不得不走上禁欲主义的道路。上述情况尽管有千变万化,但都是被人的罪性决定的。

以下的诡辩其实是无法成立的:──某个机能健康、生存平衡的人,由于误信某种禁欲邪说而中了毒,“违反自然本性”地厉行禁欲、压制正常机能,结果导致“病──罪──病──罪”的恶性循环。这个道理同样简单:人的罪性,避难趋易,决不允许不利于生存的思想扎根在自己的丹田,这当然包括禁欲主义的思想。我们的理智、怀疑、良心是罪性的最后庇护所,为了和罪性斗争,有必要承认理智、怀疑、良心本身的局限性也就是罪性,重新检讨“我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如果我们承认,罪性的初级庇护所是习俗、经验、常识甚至科学,那么对这些初级庇护所进行适当的清理、必要的抑制,就会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放松而不是更加沉重。


(151)


文化是民族的意志?不然。这只是世俗主义、人文主义的甚至是“异教”的典型定义,它甚至在逻辑上都不能成立:例如,个体怎么能够判断“民族”不是自己的想象、洗脑的结果?再如,假定“文化是民族的意志”,那么“野蛮是不是民族的意志”?难道自我为中心还要扩大到“民族”、“文化”的领域?难道学者也要模仿领袖,用“民族意志”来表达自己的“个人欲望”?如果不是这样,也许如此表达反倒恰如其分一点:文化是上帝的恩典,文化的毁灭也是上帝的恩典;文化病亦是上帝的恩典。一如个人的生老病死。


(152)


“靠理性反对上帝的人,已经无路可走。”

同样,靠理性测度上帝、衡量上帝,尽管这体现为“理解”上帝、“拥戴”上帝,难道就不是走上一条错误的、终将绝望的路?

只有把自己与上帝的关系,建立在“凡事感恩”而不是“理性判断”之上的人,方能得救。不论这事情体现为何、落实成何并引伸出何──我们都把它当作恩典予以接受。这样的信心才能无往不胜。因为万能的主,永远是对的,永远是仁慈的,永远是活的:坚持这样的信、望、爱,才能得救;坚持着这样的信、望、爱,就是“得救了”。


(153)


“精神”并不总是属灵的,毋宁说,它经常是属世的。当有人以属世的精神来冒充属灵的精神,就无异是在崇拜撒旦魔鬼的同时却标榜自己崇拜上帝。确切地说,属灵的精神是指向上帝的领域(“天国”),属世的精神则指向魔鬼的领域。属世的精神比单纯的物欲和肉欲更难救药──因为后者还只是“肉体的软弱”,而前者却是基于肉体的软弱而发展出来的“刚强”与“心硬”。我们周围比比皆是的“科学”、“艺术”、“政治”、“知识”、“智慧”甚至“宗教”──都是这样的“刚强”与“心硬”,都是这样充满危险的属世精神,都是这样为了荣耀自己而不是为了荣耀上帝而发作的。

良知,是属世的,它不仅体现在社会关系中,也体现在慎独的行中,但无论如何,良知都是从属于肉体并从属于这个世界的。灵魂则不是属世的,它是为这个世界的旅程结束之后,寻求新的旅程的。灵魂因此不仅在层次上高于良知,而且在人生流程中的主要功能,要晚于良知出现。


(154)


科学、艺术、政治、哲学、知识系统、理性的光照等等,都是解决人的生活问题的:让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得更美好、更惬意、更从容;也就是让人在这罪恶淫乱的世代,更具耐力。主的救赎因此不可能通过科学、艺术、政治、哲学、知识系统、理性的光照等等来实现,强为之名,毋宁说是能过背弃上述诸端,通过谦卑、通过放弃(包括在心理上彻底远离),来实现。

知识阶层拥有较为强大的属世手段,从科学到传媒,但都远离了主的救赎;财团和政客则通过金权挂钩操纵立法,设立假基督以代替救赎。属世的权能不仅与属灵的救赎背道而驰,而且正在侵蚀后者,导致西方社会长期以来的内在平衡遭受破坏。这是比“伊斯兰教的外患型威胁”远为根本的内乱型危害。

西方主流社会,受到世俗化支配,已经堕落为偶像崇拜的市场了。从自由女神到体育健将、影视明星的“日益加深的沦丧系列”……其上流社会的行为,已经实际落入无神的地狱。这依靠金权和毒品支撑的帝国,从街头毒贩到战地凶犯,无不典当最后的、所剩无几的灵魂。

被人说成是“以基督教立国”的社会,背叛上帝和辜负耶稣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三天两头地纵火焚烧教堂,竟成为“法治”之下必不可少的景观。而色厉内荏的警方,对此竟然束手无策。这里面许多人的良心已经腐烂了,一切都开始恶性循环、环环相报,“上帝的责罚”因此不久就会接踵而至。例如艾滋病泛滥,从主后1983至1996年的短短十三年间,从百人染病,传染到一千四百万人。这里面如果没有道德败坏的助纣为虐、现代交通的火上浇油,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是背叛上帝、自立为王的恶果之一。

狂牛病开始,有预测认为,新传染病的为害规模将超过艾滋病。这一切都是由于现代的属世文明过于僭妄,已经破坏了人与上帝的关系,甚至毁弃了人与自然的平衡,结果导致了人的鼠目寸光根本就无从逆料种种危害,直接导致文明走入“竞相自杀性的发展”,历史上所有昌盛一时的文明,最后都毁于形形色色的自杀过程:有的是黩武杀戮,有的是滥垦滥伐,有的是纵欲败德。现代世界可能还要加上一条:科技的“和平发展”,比古代的争战、近代的杀戮,更具毁灭性。

现代世界的末日已经不远,因为科学狂人和人文智士正在设计新的僭妄:他们企图改变物种甚至改造人自身的基因,其动机是以神自居,自比自然过程还要高明。如此之深地“掉入魔鬼的陷阱”,能避免“魔鬼的戕害”吗?到最后,不是仁慈的上帝“惩罚”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活得不耐烦了”,选择了自杀以终结文明。“文明的冲突”,就这样让位给了“文明的终结”。


(155)


古人说“万恶淫为首”。为什么?参照一下圣经,就知道“淫”本身并非单纯的邪恶,它能挑动人们放肆的本能、犯罪的天性,故可以触发多种邪恶:骄纵、贪婪、忘恩、背信、邪念、窃盗、杀人、嫉妒、纷争,使人无所不为、无恶不做,使本来还有些许良知的人,彻底堕落为魔鬼的俘虏。所谓“淫”,无非就是彻底的、赤裸裸的贪欲,因此我们知道,“淫”的首要意义,即在于彻底地、赤裸裸地沉湎于对象之中,所以“浸淫”也是一种淫。所以使徒保罗说:“有贪心的,就与拜偶像的一样”(《以弗所书》第五章5节)其来由是:“至于淫乱,并一切污秽,或是贪婪,在你们中间连提都不可,方合圣徒的体统。淫词,妄语,和戏笑的话,都不相宜,总要说感谢的话。因为你们确实的知道,无论是淫乱的,是污秽的,是有贪心的,在基督和神的国里,都是无分的。有贪心的,就与拜偶像的一样。”(同上3—5节)贪心也会引导人们沉湎物欲而背离基督。哪怕是打着“传福音”、“建立教堂”、“开办神学院”等等旗号聚敛财富的贪得无厌。

聪明人,尤其具有领袖气质的传道人,能够动员别人和自己一起犯罪,甚至煽动别人为自己火中取栗,因此具有更大的罪性并常常犯下更大的罪行。这样的人特别需要救恩,一方面得到自己的救赎,一方面帮助别人得到救赎。但可悲的是,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哥林多前书》第九章27节)要避免“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就需要打掉自己属世的淫邪。这样,传道人才可以成为上帝的“道具”,用更加合乎教会传统的话来说,是“器皿”。


(156)


人,不是“符号的动物”,而是“信仰的生灵”。而符号之所以能支配人,其主要基础,也在于人对符号具有信心,相信符号与实体世界之间具有某种实质联系。正是这一信心,赐给人们能力,超越现象、透穿灵明、直抵符号彼岸的实体世界。

人的罪性使他总是趋于小利益而搁置大利益,如果二者有冲突的话。事例: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冲突,则攫取前者而搁置后者;家庭利益与集团利益冲突时,亦然,攫取前者而搁置后者;集团利益与阶级利益、阶级利益与国家利益、国家利益与世界秩序、世界秩序与永恒的正义,同样攫取前者而搁置后者……。所以,人们总是趋于属世的生命而搁置属灵的生命、总是趋于恺撒的国而搁置上帝的国,总是趋于撒旦的陷阱而搁置基督的十字架:在陷阱里人才感到安全、热闹,十字架却树大招风、百年孤独。

草木随风摇,畜生都会随机应变,唯有正直的人保持自己的信仰。如世界上没有一个义人,但因着基督的救赎得称为义。信,是使人区别于万物的标志、特性。信,还是历史的动力、人生的中枢,因为信提供了连续性。

是连续性使得人们敬畏上帝,连续性是公义与爱的保证。缺乏连续性的暴君只是激励抗拒的意志,而具有连续性的明君才会使人由衷赞叹。近代中国的最大失败,就来自于误认“革命是连续性的中断”。其实革命是连续性的修复。只有“连续性的修复”才是“上帝的意志”。即使在《约伯记》那样的极端情况下,连续性最后还是得到了恢复。上帝对待我们,要比对待约伯温和多了。感谢主,没有让那样严酷的考验落在我们弱不禁风的头上,免得我们承受不起。因为说到底,我们不仅不如约伯,甚至不如鱼肚子里的约拿。


(157)


靠情绪(“士气”)打仗的部队一定是拙劣的部队;今天士气高昂,明天就会一败涂地。说到底,战争的本钱不是缺乏连续性的“士气”,而是拼命的习惯、战斗到底的精神、武装到牙齿的装备。一个不舍得在武器装备上花钱的民族,肯定是一个不敢战斗到底的民族,就是一个做什么事情不具有拼命习惯的民族。这样的民族缺乏连续性,遇到危机,死伤狼藉。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死亡几千万人,而日本在中国的关内地区不过死亡了四十多万人,在中国关外的东北地区死亡了二十多万人,其中多数还是死在苏联手下,关内关外加起来还不到百万。日本人最大的死伤是由牺牲最小的美国人造成的,不是由牺牲最大中国人造成的。这是为什么呢?观察一下:这三个国家中,美国的历史虽然最短其行事为人却最有连续性、日本次之,中国的历史最长其行事为人却最缺乏连续性。难道这还不足以让我们领悟到一些什么东西吗?当然我们知道,古代中国人并不是这样的,否则就不会有什么“中国”和“中华文明”了。

信仰的战争也是如此,爱主,不是靠热情,而是靠信心,靠着那种拼命护主的习惯,靠着那种战斗到底的精神,靠着那种武装到灵魂的装备,并且配上你的最原始的克服对方的制胜本能!这就是生命的连续性。


(158)


十五年前(1981年)我意识到世界的趋向,开始结束“哥伦布时代”,着手批判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本主义与科学万能,倡言“中世纪万岁”的历史转型。

十五年后(1996年)我终于接触到神秘的力量,不是“我找到了上帝”、“我信了耶稣基督”,而是我受到永恒生命的触摸:我因此理解中世纪的优点,原是得自福音的恩赐、发自十字架的救赎之光。

共产主义的集中营、法西斯主义的一体化乃至纳粹清除异己的毒气室──是对十五世纪文艺复兴、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十七世纪人本主义、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十九世纪的科学万能等世俗主义思想在历史逻辑上的完成。人本主义意义的终极拯救,就是阶级灭绝、种族清洗,是秘密处决和街头屠杀。二十世纪的人间天堂的许诺,变成了人间地狱的兑现。

集中营首长指着他的俘虏说:这些人只配死。但是他忘了,他自己也是一样的。因为从罪性上说,所有的人都是“只配死”,而且终得自己的报应而死去。正如保罗所说,“罪的工价乃是死”。而列宁对资产阶级的措施、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措施、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措施以及毛泽东对待阶级敌人的措施,实际上让现代世界回到了奴隶社会之前,回到了史前时代。那就是对待俘虏不要活口、格杀勿论。

凡此种种,似乎证明了人在上帝面前仅有的权利:就是“沉沦”。沉沦的人不仅只配死,而且已经就是死人了。对此,《罗马书》第六章23节说: “罪的工价乃是死。”《马太福音》第八章22节记载:“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从我吧。”前一个“死人”就是指活着的沉沦者,后一个“死人”才是指停止了呼吸的尸体。“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随我吧!”──跟随主,进入永恒的生命,因为这人已经接受了主的救恩:“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加福音》二十三章43节)


(159)


我们可以胜过世界,却无法胜过自己。如果不是凭藉基督的救恩。想利用基督的圣名去战胜那自己对付不了的世界,堪称懦夫的心愿;以信靠基督来战胜这世界征服者的自己,姑名之曰“勇士”。

胜过世界,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毒攻毒,青出于蓝;一是涤除罪性,不战而胜。但胜过自己,只有一条道路:“奉父子圣灵的名”,涤除罪性。事实证明,胜过世界容易,胜过自己难。所以说“自胜者强”──这意味着强者需要降伏于基督的名下,事始有成。


(160)


回顾自己信主之前所写下的数百万言,有时依然会被那些“精彩的句子”打动。其中有些段落,确实体现出人类精神与意志的强大张力。然而现在看来,那却是一种“魔鬼式的智慧”,是灵魂堕落在肉体中、并为肉体服务的证据。虽然也有些段落也体现了信心和信实,但那也多少是偏差的,其基本动向是荣耀自己和自己的同类项。

展读我二十年间的心血(1976──1996)灌铸的象牙之塔,我知道自己经历过类似于“魔鬼附体”的日子。“不是我们说语言,而是语言说我们”,德里达所说的这个“语言”,就是我这里所说的“魔鬼”,他操纵我们的心智,利用我们的虚荣和骄傲、贪婪和躁动──作为马刺,激励我们,让我们跌入他的陷阱,丧尽天良,完全忘记了“毋丧我”的古训,而自以为得计。

感谢主!亲临寒舍,来揭破这世界的虚妄,蓬荜生辉,让我知道“超越死亡”是不可能的,因为“超越”二字隐含了“自力更生”的全部虚妄。毛泽东自力更生了几十年,最后还是一穷二白;还要仰仗邓小平出卖廉价劳力、破坏自然环境,进入国际市场分一杯羹。这个比喻说明,人的唯一出路,还是要被外部的力量提升,才能脱离自己的局限、死亡的掌握。

属灵的抒写,仿佛活水注入山涧──天然储水池,若有出口(发表出去),则随注随流,流失无余;杜绝出口,方能节节升高,形成波澜壮阔的水面──这不再是人造的水库,而是赞美上帝的浩歌,自发的镜泊,天然的涛声!这样的书写,是为荣耀上帝,愿存于永恒的记忆。

属世的文字,“不发表就写不出新作来”,不能发表,那写作的动力,就阙如了。这就好像是水池里的水满了,如果不在腾空它,新的泉水就无法进入。这是因为,属世著作的动力来自尘世的虚荣,为的是荣耀自己。或者更为低下,根本就是在进行一个交易:商品还没有卖出去,当然也就不必制造新的了,以后如果连企业也都倒闭了,工作人员还要全部遣散如牛马。

属灵的著作则相反,一旦发表出来反而发展不出新的内容了──因为发表的后果、可能的反响,会构成一种社会的沉淀甚至噪音、污染,反过来就可能破坏了源头的活性,至少是搅乱了水的纯净。

属灵的抒写可以引导灵性的真实。感谢主,把如此自然、毫不勉强的生命,射入我的胸臆,使我得以俯视既往的境界:那小人国里的争战、小人国里的智慧……“失去了上帝之灵的泥土”,这就是莎士比亚以来的人们以崇拜的口吻所颂扬的“人”甚或“超人”。感谢主,让我摆脱了这样的“人”,看见了天国的朦胧。


(161)


“抽象的痛苦”乃是“灵性的标志”,是灵性被囚于肉体时必定发生的一个现象。沉沦的人没有灵性,因此没有抽象的痛苦而只有具体的痛苦。沉沦的人是因为肉体的不满与牢骚而痛苦的,不是因为灵性的反照带来了肉体的痛苦。

爱情中的几乎所有痛苦,都来自误解,现在的误解或往昔的误解。所有误解,都源于自我中心的判断。所有信仰中的平安,都来自放弃理解,现在放弃并永远放弃。这样,就会入水不濡,入火不热──不是凭着自己的修养,而是通过信靠上帝。

至于真正的、无条件的爱,不是人的努力可以达到的,而完全来自上帝的恩典:“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他本有上帝的形象,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已,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式,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力比书》第二章6—8节)在基督的受难面前,让我们感谢基督的恩德,而不是宣传自己的爱心:“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同上9—11节)

教堂里的感恩赞美说:感谢主带领我来到这里,感谢主赐给我如此美好的时光,我知道凭自己不能得救,知道一切心身调理的技术手段包括瑜珈、气功、忘坐等等全都无济于事,只有彻底信靠主,并通过衷心的赞美,人才能在平衡世界之后,战胜自己!因为主的大能,足以匡正最危险的“心”,直到永远,阿们。所以使徒保罗说:“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然而我蒙了怜悯,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样。但愿尊贵、荣耀,归与那不能朽坏不能看见的永世的君王、独一的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提摩太前书》第一章15─17节)

“罪魁”的出现表明,在上帝面前,即使“人人同等”,也不是“人人平等”。何况人只是在“受造”的意义上同等。上帝给人的恩赐不同,所造就的人岂能平等?所以同样的泥土,有的做了高贵的器皿,有的做了卑贱的器皿。我因为主拿我做了卑贱的器皿而感谢主,犹如保罗因为主拿他做了罪魁而感谢主。受造的同等,具有齐一的起跑线。同时,由于人人都有的罪性,也使人人在上帝面前同等──同等地作为有限的人,或,作为罪的奴仆的同等。


(162)


“劳动创造世界”,就是“以罪与罚来创造世界”。“奴隶创造历史”,就是“拒绝悔改的罪犯的堕落史”。我们要以仁慈来摆脱罪与罚的循环、实现向上的生命;我们要以仁爱来帮助罪犯悔改,免除堕落的痛苦。这样的仁爱,是来自上帝的创造而不是来自我们的意志;而我们的仁慈只是发自对于神的感恩。

罪与罚:劳作不休,满脸尘土。劳作不休,不是由外在匮乏、物质贫困造成的,而是内在匮乏、精神贫困造成的。所以任何外在的、可见的满足,只能暂缓但却无法消除人的上述焦虑。饱食无虞的现代人,只能在漩涡中日益颠簸,满脸尘土变成了五内俱焚。

电脑病毒的诞生,凸显了人的罪恶天性造成的五内俱焚状态。人的罪恶天性“酷爱游戏”以至于“酷爱恶作剧”。这种游戏本能却不幸地经常会导致自杀的后果。在罪性看来,如果降低罪性,人生将趋于单调;但如果升高罪性的水平,将导致水淹良田、局面富于爆炸性。所以,在福音看来,承受了原罪的人类,注定要在这世上受苦。

难道现代人受电脑的折磨,比古代人受锄头的折磨来得少吗?不见得。只是换了另一种折磨的方式。驱使人奔向电脑的,和驱使人拿起锄头的,是同一的力量:罪与罚。从憎恶电脑到依赖电脑,从逃避锄头到热爱锄头,是因为拒绝劳作也不能免除惩罚,因为罪与罚的真理已经决定:逃避劳作者,将被补上一枪:或是饥饿,或是刑罚,或是空虚无聊、以至于死。怎么办呢?中世纪早期的修道士们发明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祈祷和劳作结合起来,他们认识到,“逃避罪与罚”这种命运的唯一方式,就是赞美上帝,以敬畏、赞美和感恩,来给劳作不休以神圣的意义。

在许多情况下,所谓“繁忙”,就是“陷入罪的捆绑”。其结果,越忙就陷在罪的捆绑中越深。繁忙,也是因罪而受到的惩罚,结果越忙,就意味着受到的惩罚越重。劳作,因为就是赎罪,但罪其实是赎不尽的。我的体会是:唯有敬畏的态度,赞美、感念上帝的恩,可以超越劳作,代替赎罪。

当人弥留之际,他会领悟此生的空虚性,面对真正迷茫的去路,人会陷入恐慌。这时,“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成为过时的描述,因为将死者已经无法表达善意了。世界遥远了,周遭的人、物,模糊了,但通往另一时空或超越时空的道路却洞开了:“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他,并且已经看见他。”(《约翰福音》十四章6—7节)弥留的人终于了悟人生的归途,但他已无法传递此一信息,也许父神是要让人们在没有看见末日之前就知道真理。可惜有多少人在末日到来之前,有眼睛却看不明白、有耳朵却听不清楚,结果失去了与神合一的最后机会。

面对死亡,意识终于意识到: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上帝,反而就是不可理解的。因为人生过于荒诞──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上帝,反而是不合逻辑的;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基督,反而是不值得活下去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圣灵,就是无从升级的甚至无法更新的,一切都在老化并且坠落,远离原初的美丽。

为了“成就”,我们犯下多少“罪行”!不属圣灵的成就,岂不就是罪行?圣徒,在属世的意义上也许是病人,所以,他们追求属灵以为弥补,以为终极的救赎。如果有谁觉得自己对比恶者之下,仍在内心觉得自己显然吃亏,因而激起了竞争作恶的念头;如果有谁觉得自己对比恶者之下,觉得自己在犯罪的道路上意犹未尽的话:那么他就不必勉强自己为善,因为善意是勉强不来的。恶棍们,敬请继续发作自己的邪恶吧,你们必得“功德圆满”,收获到足量的“罪的反弹”及其惩罚。魔鬼所喜悦的事,必在恶者手中亨通,并以他的身体和灵魂,为血腥的祭坛献上祭品。

在我看来,偏执地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其实构成最大的自我伤害。相反,承认自己犯罪且是罪大恶极之人,倒有助于恢复健康。这是对于天性比较善良的人类类型而言的,对他们来说,生活的痛苦不是源于内疚、悔恨,而是来自被损害的感觉,也就是说,来自“犯罪不够”、“上当受骗”的吃亏感。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如果以一种“对神的亏欠感”来取代“世界欠我太多的感觉”,那么强烈的罪恶感就可以成为一种有益的解放感,不仅无害,而且有益于恢复自信、自尊、自律。

爱人如己、爱你的仇敌──说的是要除去私欲。这不是说要无视他人的罪,而是把他人的罪与自己的罪同等对待,不要律己宽、待人严。另外一面,爱人如己也并不是爱鬼如己,不是纵容恶势力,不是混淆邪灵与圣灵的区别。“爱你的仇敌”,不是“爱主的仇敌”;相反,“爱自己的仇敌”,应该和“恨主的仇敌”互为表里。恨恶他人身上的魔鬼一如恨恶自己身上的魔鬼,“和解个人恩怨”与“和主的仇敌实行决裂”是一体两面,都是与魔鬼保持距离。

属世的人则相反,仿佛被魔鬼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木偶──就像股民在股市的浮沉中走向末日。人们自以为自主甚至自由,其实却是随波逐流。可怜极了的生平却极尽荒诞之能事:怀胎艰难,父母养育艰难,自己成长艰难,持续奋斗艰难,抗争疾病衰老艰难,最后仍入死亡之门,手抓住棺材不肯入内,甚至为“治病”而被医院千刀万剐,仿佛凌迟,体无完肤,榨干最后一滴油,受幻灭、绝望的最后撕裂……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属世者的一生。不甘愿被魔鬼操纵的人们,除了皈依属灵的道路,走投无路。不是我们偏爱属灵,而是属世确非一个归属!属世没有出路,或曰出路的尽头只是墓地与毁灭!


(163)


爱主你的上帝是相对容易的,因为上帝圣洁公义又握有赦罪的权柄。爱人如己却相形很难,因为人不完善又各怀鬼胎──我们能爱他们身上的罪恶吗?举一个例子:传道人不能“赦免罪人”反倒向罪人索取财物,结果反倒“唤醒”了别人身上已被催眠的恶势力。所以,爱上帝容易,爱人如己却难。因为爱上帝起码不会受到反证;而爱人如己却会被人为因素破坏掉。其结果就是有人这样写道:“只有主的福音能驯化我身上的魔鬼,而各种领袖、信众和教会却不能。因为我知道,他们和我一样,也都各怀各的鬼胎。若非奉主你的名,谁也没有能力,学富五车的博士和目不识丁的文盲,同样不认识主!这正是福音的力量:定期更新教会,不断激励新思想与新崇拜。回归福音,就是最根本的创造。”

一个坏人,可以成为一个好基督徒,如果圣灵感召的话。但一个坏人,不可能同时是一个好基督徒,而只能同时是一个假基督徒。人都做不好,哪里能做基督的门徒?基督的门徒之“不是常人”,不是比常人更坏一些,而是比常人更好一些。至于圣徒,那就是好得全然改观,好得不可思议。一个人如果在“信教”之后比他自己“信教”之前还要败坏,那么他的信仰就只能是假的、“职业化”的。

为了两亩地,发明了多少主义!这就是人为他自己制定的生活目标、人为他自己制造的生命意义。只是他不知道,在两亩地之外,还有七重天。如果按照神的意思追求无限的天国,首先就意味着超越人的生命意义、不再局限于有限。但这种超越的能力,并非人所能修炼具备,而要通过神的恩赐。所以保罗书信说,“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舌头弄诡诈。嘴唇里有虺蛇的毒气。满口是咒骂苦毒。杀人流血他们的脚飞跑。所经过的路,便行残害暴虐的事。平安的路,他们未曾知道。他们眼中不怕神。”(《罗马书》第三章10—18节)

从七重天而不是从两亩地的角度看问题,“背十字架”,不是寻求死亡,而是征服死亡并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十字架,是死亡尽头的一处盼望、一个出路。在没有出路的地方,发现了登天游雾的峰顶。

除此之外,我们的生命终成孤旅,属世的意义只能带来孤独──因为无论梦想如何辉煌,终将归于破灭;而生命的老化也会带来挫折日深的磨难;我们所能交往的越来越是我们“不屑与之交往”的,青春偶像被退还给了青春。山外青山楼外楼,所以失望、悒郁、焦虑,随之而来,所以人被无形的压力粉碎掉。粉碎之后的人可以重生,但唯一的方式是被迫转向永生的上帝,并在耶稣基督中,在耶稣基督中与那些我们原本不屑与之为伍的人们的联合中,突破遭到封锁的生命。毫无生气的生命,于是得以完全,得以在更高的意义上,“破镜重圆”。

但在问题的另外一面,把属世的欲望和属灵的祈求混在一起,又是极度危险的。以属灵的祈祷去交换属世的欲望,鲜有不落空的。上帝难道是批发商?上帝需要人们“拿虔诚来作交换”?人有什么可以贡献给上帝的?赞美?

不背十字架,人也会死的,而且仿佛是遭到追杀:终其一生都在死亡恐惧的阴影下,最后还是狼狈不堪地屈辱死去。观察这样的人生,不难发现,人对死亡的恐惧,很大程度上来自“以生测死”,即,以生的短暂(一年、十年、百年)来度量死的绵长(万年、亿年、万亿年)。于是相对于生,死就成了无底洞甚至某种“永恒”,足以吞噬一切有形无形。其实事实可能不是这样的。其实事实可能是:死后的存在不同于生前,死后的一昼夜与生前的百万年,可能反而更加相似。经过上述“时间的还原”,死可能并不那么可怕,我们与古人(如七十代以前的孔子)和来者(如一万年以后的庸众),相距可能并不如时钟、年历和古迹、废墟所指示的那么遥远。实际上,古往今来,可能仅有一墙之隔。

人的一生,不管自己是否意识到,实际上始终处在一种“弥留状态”。“黄泉路上无老少”,从落地几天的婴儿到垂垂百岁的人瑞,谁都面对随时可能的死亡。甚至连胎死腹中的婴儿也参与了这一生命的进程,所以杀婴和堕胎绝对是一项谋财害命的行为。认识到这一点,就能知道生命其实是神所造的。尽管千、万、亿被“计划生育”给杀害的婴儿尤其是可爱的女婴,没有来得及见证这一美好。但我们却通过自己的不幸见证了:能够不被专制制度“做掉”而活着,还能赞美上帝,则是格外美好!这美好源于上帝打在人身上的印记,尽管专制制度辜负了上帝的美好。

生命都在向前走,富有冲劲和创造力的人们,因此称为“前卫”。然而只在肉体活着,只是唯物主义的前卫。人不能原地不动,而只要向前,就连植物人都在“创造前卫的业绩”呢:这个植物人比别的植物人多活了十年,创下了植物人存活的新记录。相形之下,只有向上走的生命,日益接近上帝、得以与神合一的生命,才是向上的而不仅仅是前卫的。向上的人生而不是前卫的人生──才可能进入天国、活在基督里。他分享基督的爱,爱上帝,爱人如己,爱一切上帝的创造物……并因这种分享,使自己成为神的活祭。

向前走,是平面的生命;向上走,是立体的生命──立体的生命因为接纳了活生生的上帝,而有灵性。向上走,此生只是走向“天国审判”的短暂过渡,人间仅存的生命意义于是就只剩下了“赞美上帝”,感谢他对我们的爱。向上走,就是变人生为“朝圣之旅”──并以此接近宇宙的本体。


(164)


二十世纪的欧美主流社会,是崇拜物质的、现世的,是一种用十字架打扮起来的异教──人文主义交叉着科学万能。这些异教徒假冒为基督徒,用十足的伪善和卑鄙,把基督教脱胎换骨为撒旦教──把耶稣的宝血化为魔王的资本;把道成为肉身化为生财之道。

这个世界有许多美丽绝伦的部分,实际上却是撒旦的杰作而不是上帝的杰作。破坏成性的撒旦,正借此离间我们对上帝的信靠,煽动我们的欲望、野心、骄傲,使我们远离上帝,并最终毁掉我们的存在。

“上帝的仆人”就是那拒绝扮演任何社会角色的人。不论扮演主人还是扮演奴隶,不论扮演成功者还是扮演失败者,不论是扮演愚夫愚妇还是扮演哲人大师。孤独的甚至无望的人生,是走向主的救恩的捷径,所以希腊教父奥瑞根割下了自己的器官,以去势的决绝告别红尘。他知道,由于人的罪性,“在基督里”的超然恩宠,只能来自属世的绝望;并来自绝望中的祈祷与信靠。他相信基督的灵性磁场,能够保护虔诚的求告者与祈祷者,所以他反而被某些教会势力目为异端。

圣洁,意味着某种自我阉割,即终极意义的舍命。“舍命陪君子”,是一种社会的美德;那么“舍命陪上帝”,显然就是属灵的恩典了。对于一个好爱思考的人来说,最大的圣洁就是在面对永生上帝时,放弃自己的神学思想;面对永恒的沉默,放弃自己的喧嚣。能够放弃自己的喧嚣,才会做出行善与让步。

行善与让步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治疗,因为行善与让步比起算计与进取来,较少遇到社会的阻力,较多遇到社会的接纳甚至赞扬。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行善者与让步者因此很少遭到挫折感的鞭打。相反,算计者与进取者则更多与挫折、愤怒甚至伤害,相互伴随──更遑论行恶者与争斗者。所以,对于体弱多病的人、心理脆弱的人、年老力衰的人,行善、让步,比算计、进取,更加有福;而行恶、争斗,对朝不保夕的人更是大忌。到了最后,“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当然,我这里指的“行善与让步”并不是慈善事业,因为慈善事业既然是一种事业,其本质上还是一种“算计与进取”。

超越于慈善事业的“行善与让步”,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治疗,因为行善与让步比算与进取较多“施比受更有福”,常常少受期望落空的“坠地感”打击。

祈祷也应该秉持“施比受更有福”的原则,这样的祈祷不会使人失望的。尤其应当注意,不在祈祷中要求、恳求具体的事务,而是求主使自己行在主看为正的道路上,求主看顾自己、怜悯自己,学会奉献给神一颗单纯的心。相反,如果提出具体的要求,就会时刻活在殷切的盼望中,反而会让自己承受莫名的压力,而极不利于心理的健康。


(165)


拒绝进入市场,是需要一点勇气的:抗拒诱惑的勇气。拒绝进入剧场和“舞台”所需要的勇气可能更大,需要抗拒的诱惑也必定更大。而“上帝的仆人”则是那些拒绝进入历史、成为楷模的人,他们甚至拒绝了“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知道:效法基督,决不是沦为表率、沦为偶像;而个人崇拜,恰好是微笑着的魔鬼为“我的奋斗”所挖好的陷阱。无论他是格鲁吉亚的神学生,还是湖南的省立师范生。

人性也就是基本罪性,是贪食与贪色。一切纵欲无不以此食色为基点。而纵欲的极致则是权力与吸毒,权力与吸毒兼有贪食、聚敛、狂嫖、滥赌的功能:贪食的镇定、聚敛的满足、狂嫖的癫乱、滥赌的迷醉,皆在权力与吸毒的狂欢中满足了:它们的共同秘密都是“忘却死亡”。

人性所可能拥有的圣洁,就起源于克制食的欲壑与性的贪婪,也就是说,抑制了有限的亲近,才能迫近无限以致溶于无限之中。而克制的极致便是禁欲:消极的禁欲不能成功,便诉诸积极的禁欲,那就是苦行。于是,苦行便是一种转变了方向的“纵欲”:从基本人性转变为特殊人性。那就是从有限转向无限、从罪性换为圣洁、从时间的恶魔归入永生的上帝……永生,不是“永远陷入有限中”,而是趋向无限、合于无限。


(166)


人的反复无常,是因为人的渺小。人背叛上帝,于是被剥夺了终极的智慧,并从此失去了终极的生命。人偷食智慧果而被剥夺了生命树?仁慈的上帝并非事后剥夺人的生命,而是人因为自己的限制而预先放弃了生命。和无知相比,死亡并不那么可怕,谁愿意像动物甚至植物那样永远轮回?“士可杀而不可辱”,连人的屈辱都不愿接受,又怎能像动物甚至植物那样轮回不死呢?所以佛教不能成为我们的一个选项。我们拒绝用“轮回的模式”及其“摆脱轮回的模式”来思考问题。我们同时看到:软弱的人类哪有能力主动犯罪呢?人只是中了撒旦的圈套,被剥夺了“信靠上帝”这一终极的智慧──人是被罪污染,而不是创造了罪。

吃掉智慧果,也就是破坏了“终极的智慧──信靠上帝”。而蛇所说的“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创世记》第三章5节),虽然是真的,却是为了诱骗人们从事犯罪活动。破开了智慧果,在细节上“聪明了”,在大节上却昏聩了。如果说吃了智慧果就破坏了人的平安,那么欲获平安者,必先在自己身上封闭终极的智慧──即,吐出智慧果,信靠永生上帝的圣子基督。


(167)


向上帝乞讨属世的恩赐?那么也好,不过一定小心,不要过分。否则仁慈的主一不留神给得太多,让乞讨者“吃不完,兜着走”,结果像罗马巨头革拉苏那样,被人用熔化的黄金从喉咙里灌浆下去,活活烫死、“获得圆满”。

我既然已经求主了,就应该放下一切盼望,把所有的结局交在主的手里。这样才能避免“试探主你的上帝”,同时又摆脱了诱惑的烦恼。在神面前,“施比受更有福”:因为“富足”的人才会施舍能奉献,乞讨的人“变得”穷酸。此外,在乞讨的时候,人就好像“从神分别出来”;而唯有奉献的时候,人才可能“仿佛与神合一”了。这时,唯一的烦恼是,我们很难找到向神奉献的地方,因为窃贼和骗子经常盘踞在最为神圣的地方。


(168)


“我不比别人逊色”、“人所能做,我都能做”,甚至“我开创了这一历史进程”……人们的骄傲如是说。然而,我们是看到了这一切表象后面的奥秘?──“这一切都是要毁灭的,并且不会太久。”──神的主权如此默示:“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盛。自己心里思想说,我的出产没有地方收藏,怎么办呢?又说,我要这么办。要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乐吧。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凡为自己积财,在神面前却不富足的,也是这样。耶稣又对门徒说,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因为生命胜于饮食,身体胜于衣裳。”(《路加福音》十二章16—23节)

一个人是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的,不论是民族、国家、阶级、社区还是家庭,都是它们选择了我,而不是我选择了他们。这正如人也无法选择自己的遗传,不论是天资、禀性、体能还是寿命等等。但是有的传道人为了突出自己的重要性,经常鼓吹人的重要性,他们说:“一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信仰,并决定自己在信仰的道路上行进多远、飞升多高。”但是人真的能选择自己的信仰吗?我的经历很怀疑这一点,而且《约翰福音》里耶稣也明确说过:“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并且分派你们去结果子,叫你们的果子常存。使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他就赐给你们。”(十五章16节)信仰是一种超越自身意志的力量。所以人们发明了“预定论”来总结这一现象。“预定论”是否在宣扬出身和遗传互相匹配的力量?不过我们要记住:信仰的对象、至高的存在、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具有随时改变自己心意的能力,按照圣经所说,他会经常“后悔”的;这样的至高者,不会一次性的通过出身与遗传预先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以下是“上帝后悔大事记”:

1、“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耶和华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除灭,因为我造他们后悔了。”(《创世记》第六章6—7节)

2、“于是耶和华后悔,不把所说的祸降与他的百姓。”(《出埃及记》三十二章14节)

3、“耶和华的话临到撒母耳说,我立扫罗为王,我后悔了。因为他转去不跟从我,不遵守我的命令。撒母耳便甚忧愁,终夜哀求耶和华。”(《撒母耳记上》十五章10—11节)

4、“于是,耶和华降瘟疫与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就死了七万。神差遣使者去灭耶路撒冷,刚要灭的时候,耶和华看见后悔,就不降这灾了,吩咐灭城的天使说,够了,住手吧。那时,耶和华的使者站在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场那里。”(《历代志》二十一章14—15节)

5、“主耶和华指示我一件事。为王割菜之后(菜或作草),菜又发生,刚发生的时候,主造蝗虫。蝗虫吃尽那地的青物,我就说,主耶和华阿,求你赦免。因为雅各微弱,他怎能站立得住呢?耶和华就后悔说,这灾可以免了。主耶和华又指示我一件事。他命火来惩罚以色列,火就吞灭深渊,险些将地烧灭。我就说,主耶和华阿,求你止息。因为雅各微弱。他怎能站立得住呢?耶和华就后悔说,这灾也可免了。”(《阿摩司书》第七章1—6节)

6、“耶和华的话,二次临到约拿说,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话。约拿便照耶和华的话起来,往尼尼微去。这尼尼微是极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约拿进城走了一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尼尼微人信服神,便宣告禁食,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或作披上麻布)。这信息传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宝座,脱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他又使人遍告尼尼微通城,说,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尝什么,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人与牲畜都当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神。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或者神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至灭亡,也未可知。于是神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他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这事约拿大大不悦,且甚发怒。就祷告耶和华说,耶和华阿,我在本国的时候,岂不是这样说吗?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耶和华阿,现在求你取我的命吧。因为我死了比活着还好。耶和华说,你这样发怒合乎理吗?于是约拿出城,坐在城的东边,在那里为自己搭了一座棚,坐在棚的荫下,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耶和华神安排一棵蓖麻,使其发生高过约拿,影儿遮盖他的头,救他脱离苦楚。约拿因这棵蓖麻大大喜乐。次日黎明,神却安排一条虫子咬这蓖麻,以致枯槁。日头出来的时候,神安排炎热的东风。日头曝晒约拿的头,使他发昏,他就为自己求死,说,我死了比活着还好。神对约拿说,你因这棵蓖麻发怒合乎理吗?他说,我发怒以至于死都合乎理。耶和华说,这蓖麻不是你栽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一夜发生,一夜干死,你尚且爱惜。何况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牲畜。我岂能不爱惜呢?(《约拿书》第三章1节—第四章11节)

看来上帝的后悔原则,主要是怜悯(第2、4、5条),也有惩罚(第1条),还有维持秩序的考虑(第3、6条)。

上帝无中生有、创造一切,所以即使他惩罚了、毁灭了,也并不亏欠人们什么。相反,信仰的力量告诉我们:是人亏欠了上帝的荣耀。如果上帝从我们手中取走一切甚至包括我们的生命,这也是理所当然地“物归原主”。万物,包括我们的身体,原就是主借给我们使用的,其主权与所有权皆在于神,随时可以收回。我们只能祈求神延长我们的使用期,却无法请神赐给我们所有权。正如《主祷文》所说,“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


(169)


正确的信仰是上帝给人的恩典,没有正确的信仰就是没有恩典,而错误的信仰则有如负债。有些人终生无信,结果其生命异于禽兽者几希。禽兽般的人只知道经验,有恩典的人方能获得体验并进而得到启示,从而拥有了充满信实的仰望。仰望基督乃是人生的最大恩典,也是最奇妙的体验。对基督的信仰,又是出自启示,这与其他的信仰出自体验及经典全然不同。体验及其经典再是完备,也是污泥之于荷花,是外来的养分,而不是内在的生命。领受启示的能力却是内在的生命,是上帝造人之初就放置在人心之中的“灵犀”。启示是直接来自神,体验则是间接来自于神。经验和经典的价值,则视乎它们与体验和启示的关系而定。

但是常人所说的“创见”、“创造性”却有一个误区:其幅度往往是与“人背离上帝”的程度成正比的。创见越大,罪恶亦大;创造性越强,犯罪性亦强。在全能的造物主面前,人的“创造”除了与“犯罪”同义之外,还能有什么别的意义呢。除非,仅仅是“展现主的美意”。例如,有关太阳能技术的运用,实际上都从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动物的体能转换中,受到启示的。如此看来,有关人类命运的一切叹息,都是未能了解主“创造世界却让我们受苦”后面的真正美意?

“人生,进一步是座上宾,退一步是阶下囚”;人生,再进一步是座上囚,再退一步是方外人。方,就是世界。座,就是世界的统治者。

由于人性的贪婪,座上囚几乎是座上宾的逻辑发展。有时是心囚,有时是身囚,有时是身心双重的囚犯。相反,那阶下囚如果奉主的名,再退一步,则不再受魔鬼势力的捆绑,而从属世的统治权力面前离开,从而升格为属灵的人,甚至成为殉道者。

属灵的殉道者如此思考自己的命运:

“我”是谁?──撇开一切社会属性,“我”,不过是个从一出生开始,就注定且不停地走向死亡的一个躯体罢了。然后围绕着这一躯体,产生了“我的意识”。然后,我的意识才可能有幸发现了自己的灵魂。

“主”是谁?──主是我们灵魂的对象,是唯一能够救出我们灵魂的。他因为要救赎我们这些被囚禁在“注定且不停地走向死亡的罪的躯体”中的灵魂,而代赎并免除我们灵魂所犯的罪,而自己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听起来似乎费解,但我通过自己的经验和体验相加的经历,知道若无主的恩典、圣灵的引导,读书乃至读经并无益处。更有甚者,梁元帝所谓“读书亡国”,也是可能的。

人在自我设计的道路之尽头,看见了神所指引的预设之路。这是不可抗拒的,没有另个选项的,除非你选择死亡,而且是孤独的、充满罪恶感和失败感的死亡。


(170)


人只能依据历史和经验去“预测未来”,因此,这种本于人的“人本主义”、自我中心的预测,就得出了并不可靠、进退失据的“社会科学”。这不仅因为人们的历史经验和个人的体验都太有限,且由于测量者的动机总是利己的,因而无法客观,无法达到“科学地观测”。在人的自私面前,“客观的自然科学”,只能变成“主观的人体科学”,无法克服属世的、物质的壁垒,更加谈不上属灵的、洞彻的见地。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固然有理。但是“能知天下事”,并非“能行天下事”,能知不能行是文明人的通病,奈何秀才,徒呼负负。但是未来世界特别需要的,并非知者,而是行者。“知行合一”也许只是理想,如果知与行只能择一,让我们选择行而不是选择知吧!

汽车文明,电视文化,电脑技术,尤其是其综合起来的效应及趋势,正在培养“未来的世界公民”,在此之前,超民族的文明集团,业已出现。新的教养,新的信仰之光,也将以此为基础。基督不会逝去,但他的变容也许令人吃惊。

一个基督徒,不会崇拜“自由女神”。十分明显的一个事实,自从“自由像”于十九世纪的某日在纽约的一个小岛上树立起来并作为“美国的象征”受到崇拜的时候,这个被误解为“基督教立国”的美洲利维坦,就开始了外强中干的过程。二十世纪后半期,这一名为“自由”实为外强中干的过程,加速发展,其间种种恶状,不过只是这一“精神病症的躯体反应”罢了。人在孤独的时候,表现比较好;一旦成帮结伙,定然为非作歹。个人如此,国家亦然。奉行孤立主义的美国,是比较美好的。孤独时,则非不为也,实不能也。人在悲伤的时候,表现比较好;一旦志得意满,定然轻狂。人在弱势时,比较富于人性;强势时,就会兽性大发。因为人的罪性是如此深不可拔,一旦得到养份,必定滋长无疑。

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也不难发现:在同一信仰的面具下,隐藏着形形色色的个性。“好人”、“坏人”,说穿了并不是信仰的产物,而是个性的体现。任何信仰集团中,都有它的“好人”与“坏人”──甚至到了这样一个骇人听闻的程度:黑手党中有义士,教会里面却不乏败类。

在这所多玛时代,人们都在生活中追求相反的需要……真实愿望反被当作牢笼甚至讨厌的负累,加以责难。有时,人们为了追寻抽象的甚至想象的快乐,忍饥挨饿以致自蹈死地。同时又为了逃避抽象的甚至相似的痛苦,而走向黑暗、走向深渊。

社会主义者的深渊就是如此。他们的名言是:“目的是没有的,运动就是一切”。这显示了社会主义者和他们的言行,浸泡在虚无主义的毒液中,所以他们的政治运动正如他们的文化运动,不是为了建立稳健的社会,而是为运动而运动,为寻求刺激而末日狂欢,为玩世不恭而言行分裂,所以社会主义者们还有一句名言,叫做“与人斗,其乐无穷”。

“过程就是一切,目的是没有的”──这是魔鬼的口号,是“不和的金苹果”。尽管这个口号的每个毛孔都散发着诱惑力,我们还是得拒绝它!如果没有目的,那么过程就堕落为感官之旅──堕落为“体验”,而不再是“灵魂的操练”,而这个“无目的体验”的病态思想,正是现代文明刺激起来的多种并发症的总病源。

幸福仅仅依赖于“忘记自己”?如许多贤人所言?不。这样的幸福只是主观的幸福,尽管它还有待生存环境提供某些使我们可以忘记自己的、哪怕是暂时的把注意力从自身引开的条件如诱饵、“目标”等等──但基本上,它还是某种“幸福感”,而非幸福本身。

幸福,除了要忘记自己,还要记住自己,记住自己的归宿是在那不能朽坏的属灵国度。这样的运动是具有意义的:一幅星系撞击的画面,一堆人间角逐的场景……相似的运动,相似的意义;不同的规模,不同的尺度。如果局限在属世的、物质的、必死的层面,大至星系、小到蚁蝼,似乎“意义是没有的,运动就是一切”,只能这样。但灵界呢?在上帝的国度,未必如此。由此可见,“没有意义,只有运动”──这只是动物语言,是灵性被幽闭在肉体牢狱时,所发出的哀鸣。它比动物的嗥叫略高一筹之处是:它还懂得“失去意义”的痛苦。


(171)


人,就是那种小心翼翼保持平衡即保持自利状态的家伙?两足动物笑四足动物,有信仰的人笑无信仰的人──五十步笑百笑。其实,五十步(两足动物和有信仰的人)的可笑程度,往往因其“能笑而不能改变”,反而是更深了一层而非更浅了一层:从肉体层面深入到了心理层面。

既然是人,就天生带有局限甚至负债累累,其“人生不留白”的愿望往往是和某些邪念甚至罪行连在一起的。那么,怎能控制“人生不留白”的冲动呢?遗憾是永久的,满足只是暂时,只要智能够用,只要心存诚实,就知道事情本来如此……例外的是:皈依基督,可使苍白的人生,因耶稣为我们流出的宝血,在刹那间变得红润,变得完满,变得毫无遗憾?

这时,真正的无神论者被一个他前所未有见的新奇世界的景象给震慑住了,他此时还没有发现这世界(如科学世界)的内在极限;于是他便从获得不久的自由中,依人性原则,自由落体,沦为一个拜偶像者、拜物教徒,尽管是“无神论的拜物教徒”。这个过程,会一直延续到他发现了新世界的极限与紊乱的时候为止。那时他便需要新的神学,以打破自己的孤立,摆脱命定的绝境。于是他放弃了“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之类的“哀鸣理论”,否则他就无法解释“圣战”、“殉道”、“社会批判”等社会事实的历史功能。事实上,即使连卡尔·马克思这样的伪君子,其“资本论”中涵有的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过激性”,也还是从他们所指控的“鸦片”中转换得来的。


(172)


最伟大的征服力是什么?爱。马克思主义只有“科学”而没有爱,注定征服不了世界。

男女双方对异性的“征服”也是通过爱而不是强制来实现的。民族扩张的最稳定方式,不是军事征服也不是文明传播,而是通婚以致杂交。上帝使人臣服的最有效形式是爱而不是惩罚。──虽然在这期间,惩罚、军事征服、强制训练的作用也是存在的。

在罪人看来,爱是没有力量的表现,而冷峻、冷酷的恨,才是强有力者的表微。在罪人看来,宽恕是无能的同义语,而策划、计谋、报复,才是男子汉的血性。按照罪人的逻辑,我们必然落入魔鬼的圈套:这样,我们是赢了,但却不是赢得了胜利,而是羸得了失败,赢得了世界之罪,成为罪恶的成功者、所多玛的君主。于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欺骗和遗弃,尽管它打着动人心弦的漂亮旗号:吐故纳新、推陈出新、长江后浪推前浪,甚至“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但是基督来,是要以上帝的爱,消解时间的魔咒:欺骗与遗弃的妖法,全部破除。

世界有什么意义?除了爱,一无所有。

人在日光下的一切劳碌有什么价值?除了爱,一无所有。

世界是上帝藉着爱而创造的,人生是基督藉着包容而救赎的,万物都是上帝藉着他造的。上帝的爱是我们完全不能理解或不完全理解的,但我们却可以藉着上帝放在我们心中的爱,敏感到这爱,并与之共振。这共振,填满了宇宙的虚空,并使黑暗的时间熠熠生辉。

世界的快速生长过程,对灵界无异于慢性的损耗。换言之,远离灵界就体现为世界的生长。在这种意义上,说这世界的统治者“撒旦同志”原是天使长,真是太准确了。因为是撒旦集中体现了灵与肉和从灵到肉的堕落史。在失乐园以后的日子里,甚至个人的历史也是如此:他本是灵(“爱情”),然后落于肉(“行动”),最后生出新体(“后裔”)。在这个因为尔虞我诈而充满仇恨的世间,新的肉体如果接受了“爱”与“宽容”的教育,又会反过来因为善行而受到恶报,并充满了挫折感。他(或她)的积极性格有时会因此也转而趋向恨,甚至趋向复仇;他(或她)的消极的性格有时也会趋向冷漠,甚至趋向疏离。而那些希望不偏不倚、继续其爱与宽容的神圣义务的人们,有时也会因为性的局限而趋向虚伪。

在这个洪水滔天的日子里,如果没有上帝的支持,爱与宽容的火焰,怎能不告熄灭呢?所以,耶稣把“爱上帝”置于“爱人如己”之上,是因为如果不爱上帝,我们最终就无法爱邻人──有时不是由于我们缺乏善良,而恰恰是由于我们曾经善良过,所以对邪恶特别不能宽容,尤其不愿被人利用,不愿受人欺侮,不愿被当成傻瓜和软蛋,并因此走上了憎恨邻人的报复之路──“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这种仇恨的环环相报中,上帝征服人心的最大利器,已经不再是恐惧,而是内疚:恐惧与内疚,这是“高级宗教”与“原始宗教”的根本区别,因为文明人比原始人较不容易产生恐惧,而较易产生罪恶感。这可以部分说明,为什么福音对现代人的心灵依然可以产生巨大的冲击力量,因为基督的福音比较各种人造的宗教,更能有效激起人们的内疚,尤其是当人面对耶稣的受难的时候。这时,“上帝的责备”比“上帝的惩罚”更能令人折服。惩罚可能激起反感、反弹、反抗等等“反压抑”。而责备尤其是无言的责备则会激起内疚,并由内疚而造成顺服与献身──这就是基督与君王的区别。

在基督所表达的上帝面前,国家真是邪恶得厉害──国家缺乏爱却规范文化的样式,其主要方式是强制国语和文字统一、以传播相同的传统观念、流行风尚。这样一来,即便在欧洲小邦的边界两边,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我怀疑它不仅定型人的仪态、相貌,而且导向对人种的某些筛选和培育。结果不仅“种族造就了国家”,而且“国家也造就了种族并且更甚”。就这样,在许多不同的领域,国家尤其是现代国家等于侵犯了上帝的主权,因而成了魔鬼的代言人、行刑吏,它甚至杀害婴儿、推行种族清洗。

有人说中国人的脸上较少兽性而较多奴性……而游移、窥视、缺乏安全感、试图随时投机取巧、“凄惶如丧家之犬”,似乎是对此奴性的更为具体的注释。这都是因为,中国人在漫长的亡国奴生涯里,失去了对于自身以外事务的关怀,失去了对宇宙终极的爱。说到底,贪生怕死还是“恋旧”者的脾性,它的根底是“对场景转换的畏惧”,它的形态是“舍不下”,既舍不下大餐,也舍不下鸡肋,唯有对眼前明显的灾祸,它才会产生逃难本能。针对这种性格,“破釜沉舟”、“置之死地”、“断其后路”才是唯一的药方,所以中国人上了战场,必须要有“督战队”、“政治委员”予以鞭策。

而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对于自身以外的事务具有延伸性的关怀,对于宇宙终极有着延伸性的爱。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梦想超出了求生需要;而拒绝追求名利的纯粹精神,倒是最能打动人心的,甚至能打动敌对者的心。这样的梦想本身虽然不必属灵,但毕竟显示了人具有向心宇宙终极的潜能。这种潜能可以召唤相似的潜能,超越生存需要和角逐名利的日常活动,结成超越性的神圣同盟。

当然,神的能力也常渗透在人的事务中,例如,谁说世俗的“三权分立”中,没有“三位一体”的影子?按照某种比喻,立法是从圣父来的,司法是从圣子来的,行政是从圣灵来的,按照这种逻辑,“主权在民”也是从“主权在神”中蜕化衍生出来的。但说到底,连自己的寿命都不能决定的人们,怎么可能握有主权呢?结果“主权在民”的口号还不是为一小撮骗子窃取政权,打开方便之门。在这个悖谬的“民主时代”,这个蜕化变质的三一结构里,我们还是要切记:圣父预备救恩的计划,圣子道成肉身来成全救赎的计划,圣灵就把它运行在众人的心里。


(173)


再漂亮的鞋子,都只能穿在脚上,踩在地上,除非鞋子自己甘愿虚度一生,另作无用的摆设。再难看的帽子,也都是被戴在头上,除非只作观光,不作实用。但是,充当一双漂亮的鞋子难道不比充当一顶难看的帽子,更有价值,更有神采吗?

只是,人心却比鞋帽更加复杂:大言不惭自己是俗人的,往往真是人格卑下的;而自称不俗甚至嫉恨庸俗的人,往往也充满俗气。只有宁死也不愿沦为俗人的,才可能从人的基本罪性中,超凡脱俗。而这,还要靠上帝的特别恩典,绝非一己的努力甚至不是刻苦修行可以达致的。

“士可百般,唯不可俗”;唯不俗者,方有可能亲近基督;唯不惧属世的咒诅,方能获得属灵的祝福。不怕孤独,方能矜持,方得清高;若惧孤独,必随波逐流,迎合世俗,每下愈况,下斯滥矣。


(174)


母亲十月怀胎,父亲碌碌劳作,自己辛勤努力、百折不挠……直到死亡。这样的一生也许并不漫长,相比之下,通向主的道路、与宇宙的灵命合而为一的朝圣之途,可能会是十倍的曲折、百倍的漫长?充满更多难以逆料的挫折、绝望和跌倒?因此我知道,充当长途司机,需要爬行类动物那种“迟钝与警觉的高度结合”──睡觉时也睁着一只眼睛,而醒着时也像在梦游。有信仰者,也当如是:心灵的平安与行动的敏捷,并举。


(175)


主后2000年左右,在我们周围,一种新的犯罪中心的温床已经形成了:国际互联网络。互联网既然是以人为中心的,也就是以人的罪性、罪行为中心的,在很大程度上,它的匿名性使人更容易脱离对上帝的属灵的向心,因而更远离基督的救恩。骇客们──黑客与红客,是这个时代的宠儿和“人民代表”。假先知甚至假基督就难免趁虚而入,通过病毒软件复制自己、兴风作浪。这个时代的属世意义,其要旨于是成为:“决不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不论这个党是什么党,是什么教团,是什么黑社会的“中央”。因为这个扁平的世界是魔鬼统治的,而基督的启示却是:耶路撒冷圣殿上,终究连一块石头也不剩下,一切属世的中央,终将倒塌。


(176)


我在1990年代世界上恶名昭著的犯罪率极高的城市,得到了基督的看顾,并因为圣灵的感动而口称耶稣基督是主。这个城市充满形形色色的罪行,像是丛林,人人有可能受到人人的谋杀与抢劫……但是奇怪的是,全球人类却对这个城市趋之若鹜,犹如灯蛾扑火一样奔向这里,为此不惜投奔怒海,甚至卖身为奴。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个城市“自由”,甚至对非法移民也网开一面,很少追究。由此可见:自由是与风险乃至危险,是并存的。既然人们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寻求自由,那么在自由之邦也就不得不充满了风险乃至危险。

我自己也是在当今世界上这个最大的恺撒国家的心脏地带,领悟到这个世界的完全堕落,领悟到自己的完全堕落,领悟到只有彻底脱离完全败坏的“我与世界”,才有可能进入上帝的国。好像人生就是充满这样的矛盾:只有通过人间地狱,才能体察上帝天国;只有在弥留状态,才知道生命的特质。

在最为自由的地方,人才能完全体察到:这个世界是没有也不可能有终极意义的,因为人已经看清楚了人生的全部可能性。人们对自己的生命“不断投资”,但生命的过程除了在形式上有如“投资过程”和“收取红利”的过程,“回收本金”的终极可能几乎是零,这本金就是我们的生命。现在再来考察一下“时间就是金钱”的格言,发现其中的“时间”是生命的本金,而“金钱”只是生命的利息──但是人生的投资只是“用时间换取金钱”,其结果却是:只能拿到利息,却收回不了本金!这样的人生,难道不是一个“庞氏骗局”吗?

庞氏骗局(Ponzi scheme)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是金字塔骗局的变体,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齐(Charles Ponzi)的投机商人“发明”的。查尔斯·庞齐生活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意大利人,1903年移民到美国,1919年他开始策划一个阴谋,骗人向一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然后,狡猾的庞齐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由于前期投资的人回报丰厚,庞齐成功地在七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这场阴谋持续了一年之久,才让“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清醒过来,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但是“庞氏骗局”并没有因为“庞氏”的死亡而破局,“庞氏骗局”之所以历久不衰、一再得手,就是因为人生就是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

而且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还不得不投资、不得不下注,这就是我们预定的、可怜的、可笑的“庞氏骗局中的命运”。尤其可怕的是,人生还是一个摆脱不掉的“庞氏骗局”──所以,为了让自己活得更轻松一些,我们还被迫忘掉这命运的可怜、可笑的预定性质……陷入“庞氏人生”的人们,不得不在苦中作乐,在注定朽灭的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和其它镀上了金箔的垃圾。我们无耻地称之为“享受人生”、“体验过程”,其实是在玩弄死亡的游戏。只有少数人有幸离开“庞氏人生的骗局”,终于在圣灵的感动下,恢复了记忆,并决心摆脱这种“庞氏骗局”的命运。这样的摆脱,就是寻求终极的意义、终极的投资、终极的安慰、终极的回报。


(177)


“异化”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一个概念,并以描述大工业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但最后,马克思主义者自己造成的异化如古拉格群岛的惨剧,比资本主义不知道厉害多少倍。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这些犹太裔者的理论家反倒忘了圣经的启示:劳动异化、智力异化其实根植于人性异化,即我们的祖先“偷食禁果”之后,所开始的堕落过程。如此看来,《旧约·创世记》可能真的不是“犹太人的作品”,而是真正的上帝的启示。在形式上,这不仅体现为犹太人从别的民族所接受的启示中,收集并吸收了不少东西;也体现为犹太人自己倒不熟悉圣经的基本原则,以致圣经远远超越了犹太意识形态的深度。对此可以进行佐证的是:耶稣基督并不具备起码的犹太意识形态,因为他来到世上,就是消除人性的异化,而不像马克思主义者那样加深了人性的异化。消除异化,就是带领人们回到天父那里去:“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他,并且已经看见他。……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么?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作他自己的事”。(《约翰福音》十四章7─10节)难怪坚持异化的犹太人要杀害耶稣基督,难怪消除异化的基督耶稣要称坚持异化的犹太人为“魔鬼的子孙”。

人的“原罪”类似于“潜伏在肉体和精神中的力比多”,那就是“疯狂的内驱力”;它产生焦虑这一“罪的源泉”,也产生为破除焦虑而动员起来的“罪的行为”。属世的胜利,犯罪的顺利──往往也为其后的惩罚准备了打击的力度。越大的胜利、越踌躇满志的犯罪果实,会招致越大的贪婪、越强的骚动,及其伴随而来的更大失落与绝望空虚!这甚至不能以“报应”一语概括,而应称为“激发”──不仅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且是“种一得十,连锁反应”。所以我们看见,凡是在赌场输掉很多的人,都曾经赢过,甚至赢过大头。而从来没有赢过或赢得很少的人,也就没有机会输掉很多。

人类生存的主要苦难,是来自这样一种误解:不是把自己的生命视为“上帝赐给的意外礼物”,而是视为“不可剥夺”也“不该失去”、“只应永远享有”的私人财产。这种错觉以为生命是必然的,所以就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其实,生命是偶然的,死亡才是必然的,而最为必然的则是生都不生,想死的机会都没有。在上述对于生命的误解下,对失去财产所怀抱的担忧和恐惧,代替了对获得礼物所具有的喜悦和感恩。于是,生者的精神压力就使人百病丛生了。

“和这个世界比起来,我以为自己是圣洁的;但在基督面前,我却知道自己是污秽的。”因为我的圣洁,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污秽;而如果自夸自傲于这圣洁,那就是一种特别的污秽了,一种“特殊材料”做成的污秽,一种自己以为自己可以和神媲美的罪恶污秽。任何人,不论他看起来多么好,他和最坏的人在上帝面前一样,还是具有同一的本质,这就是有限、自利、堕落、死亡──生、老、病、死,即使他是那种特殊材料做成的非人物质和“先锋队”。

这个世界由于其堕落的本性,而把堕落常态化了,而不视之为病。因此,这个世界在上帝面前整个就是一场病,一个虚构,一连串的弥天大谎。能从这流行病,这统治着的瘟神手中逃脱的,只有极少数人。虽然上帝爱每一个世人,但却极少有人自爱,凡不自爱者,如何能接受上帝的爱,并逃离瘟神的管辖呢?

“不归之路”。这个世界的所有通道,其实都是指向一条不归之路。只是我们往往被视觉、期待、想象所激励、鼓舞,而故意不去意识这一点罢了。指向“不归路”,这不仅仅指向死亡,而且是指向万象的不可复现,指向“春天不再来临,夏天也将过去”的冷酷事实:再来的春天已经不是春天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洞察了事实的真相,“桃花依旧笑春风”只是诗人的感想。


(178)


宗教战争、神学辩论,与其说是灵性与灵性之间的战争,不如说是罪性与罪性之间的磨擦。因为耶稣说,人不该论断人,正如某人怎么可以论断别人的仆人呢?每个基督徒都是上帝的仆人,基督的门徒,所以基督徒不可以彼此争战,更不该彼此诋毁、杀戮。这是奉圣子耶稣的圣名。

人性是多么复杂啊!我发现,如果我们“祝福别人”,而且是按照对方的缺憾为他祈祷、求上帝帮助他──结果可能倒是在无形中为他求罪,而不是为他求罪的赦免。我同样发现:如果我们为自己求福,在许多情况之下其实是在为自己求罪,而不是求罪的赦免……难怪上帝曾经默示:“你们便回来,在耶和华面前哭号。耶和华却不听你们的声音,也不向你们侧耳。”(《申命记》第一章45节)对这样的祈祷,神要塞耳不听。但是作为凡人,我们应该拒绝祝福和求福吗?我不知道。

人如何做到“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很难很难。因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性是多么复杂啊!我们自己又如何呢?其实人性又很简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往往,皆为利往”──这就是人们所能做到的“惟精惟一”。那什么是“允执厥中”呢?我认为那要取决于自己能否记住:“利益最大化”往往是一条通向灭亡的道路,因为“地力不可用尽”、“机会不可强求”、“战争边缘的恐吓战略不可经常使用”。

为了避免“地力用尽”、“机会强求”、“经常使用战争边缘战略”的陷阱,我们需要经常提请自己注意:所有人类本是兄弟姐妹、同出一源,所以不克心机用尽、算计别人。但我们却分别为恶,互相区分、逼迫、残害,劣胜优异,自以为得计。于是,我们从上帝的儿女堕落为魔鬼的子孙。只有在基督的爱里,我们得以藉着基督的血与上帝和解,并接受他的赎罪与恩典,得以分别为圣,从罪恶的捆绑下掉头回转。从分别作恶到分别为圣,再到统一于基督之爱──这是堕落与救赎的历程。

在这个有形、有限、有罪的世界上,暂时与永恒、痛苦与幸运、缺憾与满足,经常是互为一体、彼此勾连的。顾此者,则失彼:拥有了暂时,便疏远了永恒;承受了人间的痛苦,便分享了上帝的幸运;而贪图满足的,难免继之缺憾。我不是要自己追求痛苦与缺憾(这种追求实际上也不在我的能力以内),我只是以此告诫自己:不要畏惧痛苦与缺憾。因为你正在经历的一切(如痛苦与缺憾或反过来说幸运与满足),很快将以翻转过来的面目重新向你显现,宛如人生的魔方。所以,不要贪婪,只怕时候到了,你得“吃不了,兜着走”。

“自己当家作主”的另外一面,就是“到头来多么空虚无益”!自己当家作主,其过程多么紧张焦虑!自己当家作主,是件多么累人的勾当。而把一切交还给神,就像自己重行变成小孩,让上帝的主权重新主宰我们的生活,一切尘世苦难都会因为属灵的祝福,不仅轻如鸿毛,而且往事如烟。

如果把自己看得伟大重要,则人生只能是一场失败与堕落的过程。只有降高为卑,还原自己罪人的面目,并在基督面前俯首认罪、悔改称臣,人生才是“走向胜利”的,并通过奉献的仪式变得洁净。这,就是“信仰的秘密功能”。

依靠上帝的人,不是为得着属世的缘份,而是为了进入灵体的彼岸,归回上帝的爱中。这样就能克服死亡的阴影,切近上帝的天庭。那时,我们不仅拥有“心灵”,也不仅仅拥有“灵魂”,而是具有“灵体”!“心灵”也许人人都有,而“灵魂”却只有少数人可得,至于“灵体”,除非上帝的特殊赐福,则无从寻觅。耶稣基督,是我们唯一可以确认其有灵体者;众多圣徒,是我们可以确认其有灵魂者──愿我们把属世的心灵,转化为属灵的灵魂,并以此仰望基督的灵体,就是那复活的基督。

在魔鬼的手掌里仰望基督,在人生的泡沫中默想上帝。我们无法凭藉自己的力量克服自己的罪,正如无法凭藉自己的力量脱离地心引力──但凭着永生上帝的信实,凭着耶稣基督的救恩,就可以了:我们的肉体在他的灵体中净化,并进入永恒的生命。


(179)


用现代科学的观念说,灵魂乃是“信息”、“密码”。如果没有载体(如电脑、肉体、电波、质地等等),信息是“无”,密码等于零。正如没有肉体,灵魂无从“体现”。但不要忘了,最新的研究也已证实:是信息决定了载体本身的构成,正如密码决定了肉体的生长。

关键词(Keyword)不仅是打开电脑的钥匙,有时也是打开人脑的钥匙;成为唤醒久经魔法催眠的思想之神器。

我的关键词是;抽象的信仰,信仰的抽象化过程,抽象之极与具象之极合而为一的基督耶稣。世界信仰史是走向抽象的历史,基督的福音是由抽象之巅下降到具象之渊的救世。圣哉,圣哉,主的荣光充满天地,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神用言创造了世界,正如耶稣之道成肉身。道就是上帝的信息,言就是基督的密码,而载体如肉体以致欲望等,不过是信息的体现。而道的支离破碎即分化到头的体现,有如具体的软盘、硬盘、光碟。

灵魂不仅仅是信息(“遗传密码”),更是深入肉体的某种东西,灵魂是决定信息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而后决定此人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某种东西。身体的质地是容易改变的,而信息的结构却很难改变,灵魂则更难改变,这恰恰因为,灵魂是某种更深刻也更隐蔽的东西。

恐龙灭绝了,而与之相关的某些信息(遗传密码)却遗留了下来。人们据此可以发现,许多哺乳类分头继承了爬行类过去的角色,许多继承者甚至在身体形态上也与其前辈有几分相像,这用进化论是解释不清楚的,尽管可以说“这是受到环境适应方面的影响”。但从神秘的角度看,这也许可以解释为:是造物者的言(遗传密码),借用了不同的质料以构成物种的生命。

换一个角度看,一个人身上的细胞质料(“物质”),大约六七年就新陈代谢、换过一遍,但其遗传密码(“信息结构”)却沿袭下来,他的记忆储存也随之传递下来,因而这个人还是这个人而不是别的什么人。所以,决定此人是此人的并非他的物质材料,而是他的结构或密码。而唯物论者却把“密码”等同于“精神”──这是极其肤浅的,也是十分愚妄的。

事实上,精神只是密码的最表象,几乎是其影子。密码不仅创造了精神,也创造了物质,而密码本身却不是一种物质,也不是精神。在这种意义上,想通过身体的修行来改变灵魂密码的品级,非愚即诬。表面的影子怎能改变内部的实体构造呢?正如人的后天习得,也很难通过生殖行为而遗传下去,类似遗传密码的灵魂,怎么可能能过最表层的修行来更改呢?但这话不宜广为宣告,免得摧毁许多人的梦想,尽管那些梦往往也是充满贪婪欲念的。


(180)


“人本主义的兽性”这句话听起来很不舒服,但恰恰说明了人对自身的骄傲,是以兽为标准的。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通过他剧中人物的口,赞美人类说:“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外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时,他实际上是把禽兽列为坐标,来实行“人的发现”的!如果完全不提人的堕落与原罪,而仅仅与兽性相比,人类确实值得骄傲,他有科学、艺术,还有武器、权能。但几万年来的技术进步,并没有帮助人的道德完善起来,只是使人变得更加虚伪,更会乔装打扮,这还是一种“技术的进步”。

在《暴风雨》一剧里,莎士比亚又通过女主角米兰达的口赞美人类说:“神奇啊,这里有多少好看的人,人类是多么美丽!啊,新奇的世界,有这么多出色的人物!”而这位米兰达却是从小就与世隔绝,没有受过世俗污染的,这是她首次见到人们时,发出的惊叹。莎士比亚通过米兰达颂扬了自己的同类,因为人类很容易骄傲,却很难顺服下来。而顺服,才是进入上帝属灵国度的前提条件。在顺服方面,顺服可见的利益容易,顺服难见的荣光不易──而一个社会必须学会服从抽象的“荣誉”,才能走向文明与强盛。而要顺服荣光,必须时时提醒自己:我们都亏欠了上帝的荣耀,思想不出善,实践不出善,所以基督才降卑为人,来救我们,但如果我们固执、骄傲、拒不卑微顺服,又怎能虚己以待上帝荣光的引导呢?

撒旦诱惑人堕落的方法是“鼓励”;“你们便如上帝能知道善恶。”(《创世记》第三章5节)这样一来,追求“像上帝一样”的努力,就成了一切灾难的开始。而使徒劝人重生的方法也是鼓励:“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立比书》第二章5节)保罗还作了一些容易引起误解的比喻:“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以弗所书》第四章13节)“你们作仆人的,要惧怕战兢,用诚实的心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好像听从基督一般。”(《以弗所书》第六章5节)“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拉太书》第二章20节)“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腓立比书》第一章21节)“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哥林多前书》十一章1节)

“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以弗所书》第四章13节)──这还可以说仅仅是一个美好而空洞的祝愿。

“你们作仆人的,要惧怕战兢,用诚实的心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好像听从基督一般。”(《以弗所书》第六章5节)──这则是让信徒像服从基督一样服从奴隶主。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拉太书》第二章20节)──这还可以说仅仅是一个美好而空洞的自我鞭策。

“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腓立比书》第一章21节)──这还可以说仅仅是一个美好而空洞的自我鞭策。

“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哥林多前书》十一章1节)──这则是让信徒像服从基督一样服从保罗。也许保罗的意思仅仅是“你们该基督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

不过,我们原则上可以承认保罗的比喻,因为这些书信毕竟是被归入了圣经的,被等同于神的话语。但是比喻毕竟是比喻,“……像基督一样”当然还是假象,而非真的可能达到基督的实相。但后来的教父们则将此比喻冒充了实相,把保罗的追求当成了平安,仿佛肉体的人真的可以在这撒旦统治的、罪恶的、物性世界上,达到基督的圣洁。这样一来,追求“活出基督的样子”也就是企图通过努力,成为天国的钥匙或至少掌管天国的钥匙──这是亵渎、这是僭越、这是偶像崇拜、这是背叛基督而归顺撒旦、这是我们绝对不能赞同的。

但是如何区分撒旦的诱惑和使徒的劝勉?这是千古之谜。而我仅仅知道:是卑微,使我们像尘土一样得以上升,见到上帝的国。而富贵,却以黄金般的沉重分量,把落水者带到河床的泥沙中,形同“富贵只能使人下地狱”。如果我们自封为圣,甚至自立为神,那我们就永远沉在河床的泥沙之下了。相反,我们越是自己卑微,就越容易见到上帝的伟大、救主的圣洁。卑微等于是在开发自己的潜力、接近自己的永恒。儿童为什么进步迅速?因为卑微。成人为什么日趋腐朽?因为失去了卑微。而处在儿童与成人之间的“青春期”、“反叛期”,则是失去卑微的关键过程。青春期一过,人的创造性也就结束了:因为失去卑微的过程,已经把人固定、使人僵化了。由此可知,如果我们骄傲了,我们的前途也就封顶了。我们除了面对“顶峰的绝望”之外,还能面对什么呢?“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这不仅独裁者面对的末日(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也是一切自命为“顶峰”的蠢才,所面对的绝境。自我神化,不是自我毁灭的开始,而是自我毁灭的完成──所以奉行个人崇拜的社会,实际上就是僵尸统治的社会,它们需要僵尸和木乃伊来坐镇“国家”,这样的国家当然充满了邪恶,而且需要经常流血作为邪灵的祭祀。 

例如现代南北朝格局之下的中国,就是由两块僵尸分别统治的,第一块是统治现代南朝中华民国的孙中山,第二块是统治现代北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毛泽东,两块僵尸坐镇“国家”,而僵尸统治的起源是个人崇拜。唐朝人章碣在《焚书坑》一诗中曾经如此描写个人崇拜所造成的社会病态:“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首诗就秦末的群雄并起,对秦始皇焚书的反修防修的暴虐行径,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清醒的谴责。


(181)


人类社会是个“坏个市场”,不论在“买方市场”还是在“卖方市场”的意义上,都是由坏人主导的市场。在这里,越坏的东西越出众,越邪恶的事物越受赞扬。领跌领涨的都是不择手段、坑害别人的投机家。而在上帝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相反的。因为那是为“义人”也就是像小孩子一样的人准备的。

“能顺利签证到美国的中国女人,形貌大都欠佳”,人们说“这是由美国领事们的嫉妒心决定的”。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很多都被嫉妒心支配,嫉妒心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结果,免得被邻居的优势所危害。尤其考虑到,优势者的心地大都已被训练得很黑,所以嫉妒心作为“弱者的心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和同情。例如靠女人养活的男人,在对待不靠女人养活的男人的时候,往往特别凶残。靠魔鬼养活的人们,在对待不靠魔鬼养活的人们时,也是如此。嫉妒心造成了数量巨大的“伤害”,其数量远远超过了大宗货物进出的“上海”,这是由撒旦魔鬼的恶作剧决定的。

在我看来,对福音的“不需要”这一状态,从世俗生活的角度看其实也是很幸福的,这表明上帝一直很恩待人,使人觉得足够,不再需要格外的恩典。而对福音“有需要”,就更幸福了。因为那将给人带来属灵的境地。有了属灵的国,就看淡了属世的国,故能“入火不热,入水不濡”,可以登天游雾,与造物者同在。生存是生命的一种波动、波长、波光;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波光、波长、波动。对于那些在基督里的生命而言,死亡只是生命的波动而非生命的结束。基督已经收容了一切因信他而变得美好的生命,已使死亡包容成全在基督的生命里,这正如基督成全包容了律法与先知。

世界上有三种知识:启示的知识,科学的知识,人文的知识(包括“社会科学”和“艺术”)。人文主义者拒不承认启示,而将之归入人文知识的范围。如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年)以“找出来”和“塞进去”来概括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特性,他没有提到还有一种更为高级的“启示的知识”,而在我看来,启示的知识具有重要的特性:与其说启示知识接近人文知识,不如说启示知识接近科学知识──启示的知识和科学知识一样没有国界、不被民族特性所束缚。

启示的知识不是以人为本位的,所以其本性既非以人为本位的“找出来”,亦非以人为本位的“塞进去”,而是以神为本位的“光照”的结果,故可以称之为“照进来”。启示的知识是无国界的、不被民族特性的束缚的,因为它比科学知识更客观,更具有全人类的、乃至超人类的普遍性。


(182)


学生时代的富足感乃是基于一种世俗意义的无知,而不是基于一种神圣意义的洞识。惟有经历过世俗的富足感并因此而幻灭之后,因此而登山看见变容,人才更能涤除玄览、拜见主宰。

“信仰就意味着你在这个世界上减少了许多权利,而不是赢得了许多权利。”──也许这样表达更中肯:“信仰就意味着你在这世界放弃了一些机会。而这将使你得到平安,而不是赢得赞扬。”福音所传扬的,不是“奴隶道德”,而是“远离危机”、“放弃危险的机会”等平安至福。所以福音在那些通过危机甚至通过制造危机来控制他人的绑匪看来,是一种革命的精神与颠覆的思想;所以任何升格为王者的绑匪,都本能地不喜欢福音所传扬的平安至福。升格为王者的绑匪,都喜欢通过危机来诱惑并驱赶“下家入场”,从而让百姓在“恭喜发财”中沦为他们“庞氏骗局”的鱼肉。现在传扬平安至福的福音来了,怎么办?不要紧,把它改造成奴隶道德!所以,在升格为王者的绑匪所统治的社会中,“远离危机”、“把当权派放在火上烤”,就被篡改成了“服从上级”、“尊重在位掌权的魔鬼”。

当然,福音所传扬的平安至福,其实并不是革命精神、颠覆思想,因为平安至福不是类似革命精神和颠覆思想的“你往我来”、“你下我上”的权力更迭,而是属灵的信息,是根本取消世界统治者的宝座。因此在这个魔鬼统治的世界上,属灵的信息在表面上也就成了“革命与颠覆”。但平安至福其实宣告的是: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上帝;种族中心论可以休矣。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基督;文明中心论可以休矣。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圣灵;国家中心论可以休矣。据此,欧洲中心论当然是魔鬼的东西。中国中心论亦然。白人至上论和其他种族的至上论同样是属于撒旦的诡计。爱国主义和帝国主义其实是一体两面的陷阱──因为除了上帝崇拜之外,一切其他崇拜都是偶像崇拜。

拜约柜算不算拜偶像?拜圣殿算不算拜偶像?拜西奈山算不算拜偶像?甚至崇拜《圣经》的文本算不算拜偶像?──尽管,这些物体并非属于“他神”的异教偶像。

由于我们的有罪的存在,人也如普通动物无异,若不透过物的媒介,无以达到灵的领悟,此“物”或为形象或为文字(包括语言)。上帝的消息,化为人的语言;但人的语言,并不足以表达上帝的消息──这就是各种圣书的极限。由于我们有罪的存在,我们已经和上帝隔绝开来,所以崇拜某种圣物,便成为罪人的较好的选择,好于在神面前的骄傲与僭越。


(183)


绑票、杀人、强暴、窃盗……这些都不是终极的恶。因为即使不干这些,即使德高望重,也还是得死。“罪的工价乃是死”,终极的恶就是令人走向死亡的东西。这种东西因此也不是凭藉人自己的力量和修养可以克服的,甚至无从逾越一次,因为人只能以待罪之心、带罪之身,默想基督、祷告上帝。

其实,我们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魔鬼的绑架、勒赎之下”。不论我们是否决定交付赎金或如何交付赎金,最终注定仍要被他百般凌虐以致于死。因为这是一个毫无心肝的、超然物我的家伙,他不让任何见过他的人走出他的城堡。这就是罪人的宿命。尽管他常常看不到这一点,而拼命赚取钞票、交付赎金,并在兴高采烈的希望和日复一日的盼望中,走向终极的灭亡。

生命是靠杀生来延续的?在魔鬼看来肯定是如此的。因为属世的、属物质的、属肉体的“现象学原理”似乎就是如此呈现的。动物要吞吃植物,食肉动物要吞吃食草动物和其他食肉动物。但从爱的角度看来,事情也许恰恰相反:生命的转换和代谢,需要这一食物链的存在,食物链的合理范围内的代谢并不等于杀生;因为这样的代谢虽然看起来有些残酷,但不仅可以帮助生命的世界维持必要的清洁和活力,也可以帮助它们维持必要的循环。

人类的社会也是如此,具有自己的食物链:“搜刮民脂民膏”,也许是在帮助人民进行“有助健康的减肥运动”。民之堕落,不以其贫穷,而以其油多;油多不减肥,百病就丛生。不仅个人、家族如此;社会组织、国家政权亦然,甚至连政治的乃至精神的革新运动,都需要某种减肥功能。

“这个腐化的物质世界”──是个多么恰当的表达,它描述生命本身就是趋于腐化的,而且生命的循环还要取决于物质腐化的过程,这被叫做“进食”、“消化”、“新陈代谢”。灵的境界是肉眼看不见的,而灵界的堕落状态便是火,星球是火的堕落,熔岩是星球的堕落,大地是熔岩的堕落。大地的腐化则为山川气土,山川气土的腐化则为植物,植物再腐化为动物。

文明的力量、社会的系统,并不能救人脱离灭亡;相反,由于自恃这种力量,可能反倒“速其死耳”。因为自恃必招致敌对,自恃的力量越大,敌对的力量越大。而即使毫无文明的装备,只要有爱,就有和解,就可以化敌为友,化险为夷。因为宇宙的主是全能永生且爱我们的,凡信靠他的,就不在黑暗里走。既然宇宙的主是良善且爱的,一切邪恶势力最终无不蛰伏于他之下,爱上帝者,苦难终将消亡。所以在关键时刻,懂得信靠上帝而不自恃,是最大的智慧所在。

人所能在自己身上成就的最深入的事情,是信靠永生的上帝,从而获得灵魂。而不是仅仅“获得灵魂的平安”;因为不信靠上帝,就意味着根本就没有灵魂之可言了。人所能在这个世界上成就的最大规模的功业,无非是神权国家对文明的总结清算。科学──技术、宗教──艺术,也在其掌中。更深一层看,这些事情的总和,在上帝的灵里又算什么呢?他的灵超然物象,远在人所见的世界以外,近在咫尺,远在天边,不可预计、企及,也无从污染、摇撼。千福年,于灵界何有哉!新文化战、神权国家的复临,于千福年又何有哉!”(《胜利者的书》[现名《全球政府论》结束语)

而在物质和肉体世界之上,还有灵界和属灵的奥秘。信仰对于这些奥秘常常难以言明,更无从“开释”得头头是道。因为信仰虽是自明的,却非自我证明的;它不是投向信仰者自己,而是投向信仰的对象──而信仰的对象无论如何肯定要大于信仰者自己,所以,信仰者如何能说清信仰对象的奥秘呢?于是这信仰便需要仪式:平时是自己做主,举行崇拜仪式的时候却是让上帝的法则、上帝的代理人来替自己做一下主──因此,参加崇拜仪式是“最好的放松”、“最好的涤除”;而在神秘超验仪式中,虔诚者可以获得恬美的镇静、忘我的交流。


(184)


世界正在走向日益广泛与深入的全球一体化进程,全球政治的雏形,已经出现。与此同时,这也是“国际罪恶的空前集结”。齐头并进、迎头相撞的世界需要一个刻不容缓的属灵运动,作为全球一体化中“空前苦难”的解毒剂。属灵运动,是要树立另一重标准,即属灵原则;以便人们在根本上无视那无法回避更无从“解决”的罪恶。

全球公民的意识,只能以全能的、全知的、具有普遍之爱的上帝为前提,这样的上帝超越家族与国体、种族与文明的限制;把人类连结起来。相形之下,希腊──罗马式的城邦神明,只能保证小集团的公民政体,而无法提供广袤领土上的公民政体,所以城邦宗教只能与所谓“奴隶制”连襟,而旧约的圣经信仰也被解释成为歧视外邦人的“地契”。但是从先知那里,“外邦人的光”已经出来了。在耶稣基督那里,和外邦人对立的犹太人,已经被定罪为“魔鬼的子孙”。到了使徒那里,基督成为全人类的救赎。

信耶稣复活并奉基督为主,常被无神论者打上“失败者”的标签,无神论者还把虔信者叫做“精神失败者”,仿佛世界上只有无神论者自己真勇敢,敢于对抗整个世界并坦然面对自己的死亡。其实这都是表面的,只是由于他们经历浮浅,没有尝过弥留或破产的极境罢了,更没有尝过“主的甘甜”,这个甘甜的至福像是微微的通电,带有一种奇特的甜甜的麻酥酥,比吸烟、喝酒的感觉更加强烈,因为带有一种强烈的感动。

在一个真正的基督徒看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灵性诞生、精神转折,并非所谓“神秘主义的训练”所致,而是“圣子耶稣亲赐的恩典”,是真正的圣餐,可以激发内在的吗啡,但是其源头却绝对是外来的而非内省的;是灵魂的而非技能的──如打坐、瑜珈、气功等技能造成的自我感觉。即使基督徒的所谓“自省”,也是指“与外来的源泉接通”,基督徒的“祷告”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185)


《新约》上的文字,如果从希腊文学写作的角度来看,是“过于通俗甚至平庸”的,难怪异教的古典作家们会认为它的流行乃是文学上的哲学上的末日,是古典文明的世界崩溃和坍塌的开始。然而,如果你有了属灵的信仰,面对《圣经》,就耳目一新了。那些平实的文字,终于以愚拙而不是以聪明,把你带入上帝的灵界,至少是抵达其边缘……所以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作为启示,人不能用艺术的眼光去审视它。

相反我们要记住:只要我们自己活在这罪恶的世代中,人的两重性就始终存在并折磨我们:灵与肉,趋向上帝与趋向魔鬼。人的祷告与赞美因此并不能消除人的沉沦,有时反而以暂时的解脱与休整帮助他在下一步,沉沦得更深。这样的情形,使得祈祷与赞美的唯一功能,仅在获得上帝的怜悯,从而赦免而不是消除人的沉沦与罪。

谁要是忘记了这一点而一心指望自力更生,指望脱离了上帝随时随地的光照,仍然凭着修持和律法可以达到圣洁并保持下去,他便落入了耶稣痛斥的法利赛主义的圈套。而法利赛主义之于中国,与儒释道相去各各不远,都是“行为得救”的律法主义、伦理模式,但其实“那是救得了肉体救不了灵魂”的:那能助人在这世界得胜,却无法让人进入上帝的国。

利用信仰、利用自己与上帝的关系来自利,这是人的“神圣的罪恶本能”。这种罪恶本能可以区分为两种形态:(1)自欺;(2)欺人。自欺者是为隐士,欺人者是为神棍。在这光谱两极的中间,绵延着无数群众,他们有些是作为神棍的追随者出现的,有些则称赞隐士的自私。但凡此种种,都行不出义来,因为他们的义,本非上帝的义,只是为了(1)自欺,(2)欺人。


(186)


谈论信仰──进入信仰──实践信仰(“行出来”),是人与信仰的三层关系。谈论信仰,主要是一种审美活动,是“艺术”,接近“高明的欺骗”;进入信仰,则是孤独的浸入,是“洗礼”,接近“纯粹理性的洞观”;实践信仰,是为新造的人。这三环之中,“信仰”是关键,“实践”是成果──如果仅仅“谈论”,弄得不好,极易流于玩世。

科学诚然无从证明上帝是虚无的,正如科学亦无从证明上帝是实存的。所以在我看来,以属世的科学证明属灵的上帝,正如其否定式,具有十分浓重的渎神嫌疑。类似的证明是两刃剑的方法论,尤其在现代世界,拙劣地证明有神,反而为证明无神,开辟了道路与空间;拙劣地证明有神,无疑是以无神论为前提而展开的。

统治世界的魔鬼无处不在,甚至就在教会里向我们进攻。他常以令人讨厌的人与事,侵袭我们,这些魔鬼,其中也不乏居于“被压迫地位”的──统治世界的恶势力常是以被统治的可怜、被压迫的善良等形态,显现出来,目的是俘虏人心,以曲折变态的方式,肆其荼毒,达到最大的破坏力。他们的目的,是以不择手段的“正、反、合”,迫使我们变得和他们一样:或通过屈服,或通过反抗。

人不如势(友人不如强势),势不及神(强势不及上帝的怜悯);跟人不如顺势,顺势然后应神──所以基督徒在世上的活动,没有比祷告更重要的;立德、建功、著文章,在最好的意义上,不过是“祷告过后的作为”。恶人说性善,善人说性恶;以其坐标皆出于已,故恶的尺度量人为善,善的尺度量人为恶。不仅如此,善人常被人谋害,损之又损,世界对他因而多显出恶意;恶人常谋算人,并因而得益,世界对他相与为善,狼狈为奸。性恶抑或性善,争论千古,无有定论,盖因人性不同如此。

有人尖锐地指出:现代风俗使其居民喜欢和狗同居并和狗交流思想感情,因为人们的互相“独立”使得他们和狗在一起比和人在一起更加自在,有些过分的人因此视自己宠物权利高于他人的权利,这不能不说是人本主义正在走向自己的反面,是一个病态的成就。但这样“爱狗如己”的成就,距离“爱人如己”的上帝教诲,却相距甚远,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有人尖锐地指出:如果没有基督示范的服务精神(“凡为我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来的。”《马可福音》第九章37节),像美国这样“半犹太化半黑人化”的国度,是无法体面地屹立迄今的。“耶稣坐下,叫十二个门徒来,说,若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用人。于是领过一个小孩子来,叫他站在门徒中间。又抱起他来,对他们说,凡为我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来的。”(《马可福音》第九章35—37节)但现在流行的人本主义、东方宗教、巫术爱好已经大大瓦解了健康的生活,所以现代人才会热爱自己的狗和猫,远远超过了爱邻人。许多人以诉讼为生计不说,连学校的校工都克扣孩子的饮食,下一步的堕落会否恢复吃人的巫术?

犹太人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造了一座大博物馆,来控诉上帝。难道,具有四分之一犹太人血统的希特勒一意孤行的屠犹政策,不正是迦勒底王与巴比伦王们的屠犹、掳犹政策在二十世纪的继续和发展?如果按照圣经的《申命记》和先知书所传达的启示,这岂不是上帝对犹太人的背叛所进行的回答和管教?奥斯维辛,本当成为犹太人悔改信主的起点,但不幸犹太人在总体上却丝毫没有学到什么教益,而只记住了仇恨。他们完全拜倒在马克思式的历史偶像面前,用纳粹对待它们的方式去对待别的民族,而拒不承认历史偶像不过是上帝手下的区区造物,是根本经不起崇拜的。他们眼中没有上帝,他们也不敬畏神。犹太人表面上咒诅上帝的鞭子,实际上是咒诅上帝的管教,正如他们咒诅迦勒底王和亚述──巴比伦的铁蹄。这实际上等于拒绝了上帝的启示。而上帝是怎样对待敢于背离上帝旨意去抵抗巴比伦王的“犹太人的王”的?当面杀光他的所有儿女、挖去双眼、一步一步地把他牵到宰杀之地,然而却不杀他,把他囚禁到死。

有一个事情作为旁证是很有说服力的。美国第三十五任(四十一届)总统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1917—1963年,1961—1963年在位)的家族,受到了“肯尼迪诅咒”,结果不断有家族成员非正常死亡:肯尼迪总统的哥哥小约瑟夫·肯尼迪二次大战期间(1944年)担任空军轰炸机飞行员时殉职;肯尼迪总统本人1963年于任内至德州达拉斯访问,遭到枪击头部而死;三弟罗伯特·肯尼迪参议员于1968年在参加党内总统初选活动记者会上,遭阿拉伯裔伊斯兰教激进分子枪击,隔天伤重不治。 “肯尼迪诅咒”十分犀利,在小约瑟夫·肯尼迪死后,他妹妹凯瑟琳于1948年在法国坠机身亡,年仅二十八岁。罗伯特·肯尼迪的儿子大卫于1984年吸毒过量而死,也是二十八岁,另一个儿子麦可1997年滑雪时撞树身亡。肯尼迪总统的儿子小约翰·肯尼迪也在1999年带着妻子驾驶飞机时一头扎进大西洋,失事身亡。肯尼迪总统的小弟弟爱德华1964年乘坐的飞机意外坠落,他虽逃过一劫,但脊椎因此受伤,自此终生承受脊椎的病痛;1969年他车载一名年轻女子夜归,车身意外从桥上坠入河中,车上女子溺毙,而他匆匆离去未向当局报案,也让自己形象重挫,甚至被判缓刑,入主白宫之梦就此破灭。 几年后,爱德华的儿子被诊断罹癌切除一腿,第一任妻子也因饮酒过量、酒精中毒而让婚姻出现裂痕,两人终以离婚收场,之后爱德华再娶。 

看似光辉耀眼的肯尼迪家族为何遭到“诅咒”?报导指出,肯尼迪总统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在银行界发迹后进入政坛,在二次大战期间曾经担任驻英大使时,因为拒绝五百名犹太人的签证申请,导致这些犹太人后来惨死纳粹集中营,结果种下了“肯尼迪诅咒”之因。 

为什么屠杀犹太人超过五百名以上的纳粹分子,并没有遭到类似的诅咒,而无意导致犹太人死亡的肯尼迪家族却要遭此厄运?

有种解释指出:这是因为,《申命记》判决背信弃义的犹太人命中注定要流亡,但约翰·肯尼迪却不给犹太人签证,等于阻止犹太人流亡,这就违反了神的旨意。相形之下,纳粹虽然大量屠犹,但这一屠杀却是迫使犹太人流亡的极端措施,并没有干扰犹太人的流亡,反而推行了犹太人的流亡,因此纳粹仅仅受到了人间的审判,反而没有像肯尼迪家族那样受到神秘的诅咒。

 

(187)


世界在“进步”,个人在“堕落”,其实这二者是统一进程的两个侧面描述。正如物质文明的进步和灵性虔敬的堕落是同步的。现代社会的风尚堕落,说到底其动力是人本主义。人本主义表面上爱人,实际上恨人,因为它没有更高的爱。“为逼迫你的人祷告”甚至“爱你的仇敌”都是违反人本主义的,因为那是以神为本的精神、是以上帝之爱为终极依据的。

人本主义和现世精神,除了加剧争竞嫉妒、点燃仇恨的火花、走向种族清洗与文明灭绝之外,岂有他哉。个人灵性的堕落,尤其是由一些外部因素加剧的,如文字的发明、印刷术的普及、报纸、广播、电影、电视,现在又上演了最大的魔剧:电脑及其网际网络。未来的百年间,极可能还有更大破坏力的新技术出现。这些发展都削弱了灵性回归上帝的国,并混淆了真理与道路。

这时候有一句话开始流行了:“神迹必须有人的参与”──但其实,这是人本主义者诱惑神的信徒去参与他们的犯罪活动的话。这些人本主义的罪犯们进一步说明,耶稣变水为酒的神迹,竟然是因为有人尤其是有密切关系的人们在场,从而使得这次神迹得以发生。

我们需要思考:这些谬论得以扩散的非个体化的、非个性化的传播手段,是否几近魔鬼的专制?这是因为,这种传播手段说到底还是按照某些人的利益、某些人的意志,制定并运作的。而神对人的启示则经常是独特的、个别的,具有出人意外的特质。所以,“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他们回答说,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仆。你怎么说,你们必得自由呢?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儿子是永远住在家里。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我知道你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你们却想要杀我。因为你们心里容不下我的道。我所说的,是在我父那里看见的。你们所行的,是在你们的父那里听见的。他们说,我们的父就是亚伯拉罕。耶稣说,你们若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就必行亚伯拉罕所行的事。我将在神那里所听见的真理,告诉了你们,现在你们却想要杀我。这不是亚伯拉罕所行的事。你们是行你们父所行的事。他们说,我们不是从淫乱生的。我们只有一位父就是神。耶稣说,倘若神是你们的父,你们就必爱我。因为我本是出于神,也是从神而来,并不是由着自己来,乃是他差我来。你们为什么不明白我的话呢?无非是因你们不能听我的道。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我将真理告诉你们,你们就因此不信我。你们中间谁能指证我有罪呢?我既然将真理告诉你们,为什么不信我呢?出于神的,必听神的话。你们不听,因为你们不是出于神。”(《约翰福音》第八章31—47章)

只有在基督里,人才能得到自己的真自由,因为在那里上帝对人的启示和保护,是个别的、灵性的,具有明显的“拣选”性质。


(188)


为什么“在后的却要在前,在前的却要在后”?为什么无神论教育可以培养出基督的仆人,宗教教育却可能产生了魔鬼的随从,例如神学院就培养出了约瑟夫·斯大林这样一个典型的病例。

从生理学上解释,是“气质”、“禀赋”;从社会学上解释,是“遭遇”、“命运”;从神学上解释,是“灵命”、“恩典”……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有些是我们的经验与理性可以解释的,有些则离奇难解──于是“预定论”便有了它的合理性,因为预定论正是从耶稣的“窄门”论中派生出来的。

这不是虚伪。所谓虚伪,所谓儒家式的礼貌、和亲、秩序,正是企图在爱与恨、宽容与报复之间保持平衡与兼顾的属世智慧。有人胡说“伪善比不伪善好”,其实不然,因为在一个伪善后面,往往隐藏了一个阴谋,一个更大的罪恶。

神秘家们一再强调修行路上的危险,而且对歇斯底里的精神状态提出警告:祥和与平静才是真正的神秘主义表现。但现代世界却是一个毫无祥和、毫无平静的马蜂窝,因为现代世界拥有一切,却惟独没有任何一个稳定的权力来源和精神中心,因此一切权力都必须随时处在高度的竞争和紧张中,它怎能有祥和与平静呢。


(189)


计划不等于异象;意志不等于信心。然而我们周围有多少假冒为善的“教友”在高谈阔论“异象”和“信心”。他们把自己的计划叫做“上帝的异象”,称自己的意志为“属灵的信心”。这种“名词的颠覆”和毛派分子把奴役叫做“人民的民主自由”、把特权独揽称做“无产阶级专政”一样,加剧了世界的混乱,而非表明了上帝的恩赐。

假冒为善的“教友”,应该想想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奥秘:当圣子耶稣被钉十字架时,慈爱的全能的天父在哪里?在做什么?他的表情和心意又是怎样的?如果你们解答不了这样的奥秘,你们就应该承认自己无知,不要强作解人,不要再售卖自己的“异象”和“信心”。

主受难的图像,与我们的本能中有关祭司、君王的模型,是多么格格不入。由此可见,本为良善的信仰历史和宗教传统,也会造成作茧自缚式的困扰。这里难道没有一种“劣币逐良币”的人性在起作用?


(另起一单页)


◆仰望基督◆


第四章神学思想


(另起一单页)


(190)


百叶窗,透露、折射出自然之光;灵魂的百叶窗,透露、折射出基督之光。这光是真光,尽管百叶窗开关的程度与形态不等,所以透露、折射出的真光也不等……但这并非智者的“开光”,而仅是百叶窗的屏障所致。

以系统神学取代了律法,难道是一种进步吗?难道新约与旧约的区别,就是圣徒代替先知、长老代替拉比、牧师代替祭司?

愿我们洞开百叶,迎纳真光。愿我们洞开百叶,赞美真光。


(191)


说起“开光”,不禁要说到中国宗教。

在佛教的术语里,“开光”已经成为一种巫术行为:“佛像落成后,择日致礼而供奉之,谓之开光。亦曰开眼,或曰开眼供养。《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曰:‘复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如点眼相似,即诵开眼光真言二道。’”相关的民俗认为,开光了的佛像就灵;不开光的佛像就不灵。这与萨满教的巫术不谋而合。

开光,又称开光明、开眼、开明,就是新的佛像、佛画完成后,安置于佛殿、佛室之前,所举行的“替佛开眼”的仪式。《禅林象器》上说:“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诸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开他金刚正眼,此为开眼佛事,又名开水明。”在佛教中,经过开光的佛像, 就有了宗教意义上的价值,受到佛教徒的顶礼膜拜。开光时,将佛像安好,先诵经及咒语,“奉请佛菩萨安座”,然后才请“高僧”为佛像开光说法。《黑谷灯语录》中说:“开眼者,本是佛匠雕开眼,是事开眼;次僧家诵佛眼真言,诵大日真言,而成就佛一切功德,此谓开眼也。”

在比较高级的解释中,“开光”就是为佛像举行一种“说法”的仪式,这种解释认为:所谓“开光”就是主动把自己的心灵开一道缝,让佛法的智慧和光辉透进来,照亮我们混沌愚痴顽固不化的心,从而能使我们在佛菩萨的引导下忏悔过去累劫以来的深重罪业,最终达到各自不同的学佛心愿。其具体仪式如下:主持者先拿新毛巾向佛像做一个擦拭佛像的动作,说一首偈语,赞颂佛菩萨的功德;其次用镜子向佛像正面对照,说几句寺院、佛像完成的因缘;然后拿起朱砂笔,再说一首偈语,然后将朱砂笔向佛眼的方向作一个“点”的动作,大喊一声“开”,开光就算完成了。开光时,“由于佛菩萨的功德不同”,所以主持者所说的“法”也有所不同,并且主法者常常会提到为佛像开“六通”,即眼通、耳通、鼻通、舌通、身通、意通,让佛像具有六种“神通”:1、点眼眼通,真见无所不见;2、点耳耳通,妙闻遍及十方;3、点鼻鼻通,普嗅法界诸香;4、点舌舌通,演说妙法无穷;5、点身身通,分身尘尘刹刹;5、点意意通,能鉴三世群机。

但是实际上,这些“神通”只是后来附会的高级解释;而开光的原始仪式是源自道教以及更早的萨满教民俗的,由于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受到中国民间原先的“鬼神迷信”的影响,所以便接受了开光这种仪式,这也是佛教中国化的一种表现。所谓“鬼神迷信”,也就是萨满教巫术或受其影响的民俗,例如洪秀全表面上是个基督教徒,实际上是个萨满教徒,他们的“拜上帝会”其实就是“迎神赛会”,他们用降神活动代替了崇拜活动。而在当代中国,萨满教的影响、鬼神迷信的变相,依然存在,其表现之一就是《老子与圣经》一书所体现的,以《道德经》去解释《圣经》,企图将萨满教的鬼神迷信直接灌注到“中国化的基督教”里去。参照一下佛教之前的中国,开光是用人血的,后来改用鸡血,佛教兴起后主张不杀生,所以改用朱沙。而现在《老子与圣经》一书的作者竟然又在《上帝与中国》一书中说,中国古代是信奉圣经里的上帝的,这里的萨满教性质就太严重了。把基督教解释成萨满教,或者反过来把萨满教解释成基督教,这显然是一种诬蔑,因为上帝是不会让人杀人祭祀的。把基督教解释成萨满教,或者反过来把萨满教解释成基督教,显然破坏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健康发展的前途。这是一种倒退。

回过头看,印度传来的佛像落成仪式,显然不同于后来中国流行的、具有巫术渊源的“开光法会”。最早见于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佛像落成仪式记载,是北印度乌填曩国传法大师施护在开封太平兴国寺译经院译出的《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规经》。该经指出,佛像塑画雕造完成后,就要举行安像庆赞活动。首先选择吉日良辰和结界胜地,其次在此处设置伴盖、幢幡、香花、水果、灯明等佛供,接着由身著庄严如法的阿诸梨起身入佛堂安像,并同弟子们一心观想如来一切圆满之相。然后合掌作礼,以净香花等供于佛前。再是入定心,离疑念,诵咒三遍,请一切佛安住于此,受此香花、灯、果、饮食等供养。复次,安置佛像坐西向东,并用黄布覆盖。阿诸梨作观想佛如一聚火,如来真身诸相圆满,然后以奄阿牛三字安于佛之身上。把“奄”字安于顶上、“阿”字安于口上、“牛”字安于心上。若是金、石、铜等佛像,就要涂上香油,用草刷子刷干净,然后用歌舞妓乐赞颂,僧人复颂香油真言。再用盛满香水和五宝五药花果的净瓶,灌浴佛像,僧众齐诵偈赞,并作歌舞妓乐。若是画像,要用镜子照之,再以前述五种净火涂于镜,沐浴镜中影像。再依次吟诵著衣真言、安耳真言、安发髻真言、安指甲真言、安此须真言、献涂香真言、安庄严真言等等,然后依灌顶仪规将佛像置入曼荼罗,诵本尊真言三遍。一切供养仪具足后,开眼师用笔作点姿势,这是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再诵开眼光真言三遍。这时,佛像即已开光。诵完开眼光真言后,令施主入曼荼罗,齐诵护摩真言、增寿真言、息灾增益真言,使众生普获吉祥。这时,阿诸梨即教化施主结缘,施利增福,金银财帛等随布施。复次,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施以财物,令福德更具圆满。曼荼罗之内所供财物,必须都归阿诸梨,其他人不得享用。当这套仪规全部完成后,即可收坛。这就是所谓“密宗的开光”。

具有巫术渊源的“开光法会”,则不仅在佛像落成仪式上,也在其它场合举办。中国各地的道教道观、佛教庙宇等,在“初请神佛”时,一定要进行“开光点晴”。“开光点晴”的对象,不仅有神、仙、佛、灵,还有动物!甚至还有无机物体,如乾隆钱、八卦牌、化煞罗盘、水晶球、文昌塔等等。区别在于,有机物的对象既开光又点睛,而无机物的一般吉祥物,如乾隆钱、八卦牌、化煞罗盘、水晶球、文昌塔等等,只开光,不点睛。

佛教的开光仪式最为繁杂,不过,现在大多失传了。道教的开光仪式也很繁杂,而且,派别极多,有正一道、茅山道、天师道等等。例如仅仅正一道的开光法,就有如下繁琐的步骤:请神、开光、点睛、回神、送神、定神等几步,点睛分九步:点眼、点耳、点鼻、点口、点额、点心口、点背、点手、点足。点睛所用的“神沙”是“师父”传下来的种子,不知传了多少千年。神沙是红色的,古代是用人血的,后来改用鸡血,后来佛教主张不杀生,影响了道教,所以改用朱沙。这里明显可见萨满教的影响是多么深厚,其“神沙”的“种子”不知传了多少千年,而所谓“师傅”其实就是“萨满”。

以下“关于开光的知识介绍”,更加可以看到“开光”的萨满教的背景:

1、开光的种类:佛教、道教、堂口、五杀(煞)。

2、开光的方法:主要有单独开光和群开两种。五杀捆绑八字开光只能是单独开光,佛教、道教、堂口都可以群开,也有单独开的。

3、开光的效果比较:五杀捆绑八字开光的效果要好的多,因为开光的时候是和个人的八字捆绑在一起的,所以对化煞避灾、防小人、官职提升、考学、婚灾等重大的事情的效果很是明显。但是其弊端在与时效性强,开光目的达到以后,一般就不能再佩带了,否则就可能有害,这是要特别注意的。五杀开光一般要连开七日,特殊的情况还要加持,要在子时进行,开光期间要沐浴,换内衣,不能探视病人,探监,参加葬礼,女性有的项目还要注意经期等。

群开的时候一般都是在寺庙里进行的,有时候堂口里也有,主要的优点在于香火旺盛,有的佛光就会威力很大,这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于:

(A)他并不一定适合您,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明明配带的佛像是开过光的,但是却没有什么作用,让明眼的人一看,什么也没有。这就是这个佛虽然是开过光的,可是他却和你无缘,自己走了,你佩带的就不过是个工艺品了。

(B)还有可怕的是有的开光以后有了法力,但是这个佛很讨厌你,就像人和人不对眼一样,这时候他就会对你有害,有时候会和你处处作对,这样的结果就更适得其反了。

(C)也有的人开始佩带的不过是个工艺品,可是带了一段时间发现很灵验,这时候找人看,就可能发现有佛光了,这就是您和这个佛特别有缘分,他也会找您的,这时您的佛就会对您特别的好,处处事事的帮助你。(群开的时间一般的很短)

4、人有好恶、佛亦有善恶,不管善恶只要是对您有利的,对您来说就是好的,所以大家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命局,进行合理的搭配,就像根据季节变换衣服一样进行合理的调整才是对的。

特别提醒:购买开光物品一定要慎重的看看是否适合自己的命局,一定不要胡乱购买、佩戴、摆放!

从上述可以看出,萨满教侵入佛教的结果,是“佛菩萨”的“鬼神化”,甚至“恶鬼化”,佛竟然具有害人的恶意。在萨满教那里,萨满们声称能够跟灵魂交流来诊治深受魔道所害的人:有些社会区分能治病的萨满和害人的巫师(白萨满和黑萨满);其他的相信所有的萨满都有治疗以及害人的力量;也就是说,萨满在有些社会也被认为有能力害人。萨满在社团里通常享有极大的权力和声望但也可能被怀疑害人而招致恐惧。大多数萨满是男人,但也有些社会里女人会成为萨满(在旧挪威拉普人文化里,只有女人才可以,男人做萨满被认为是不体面的)。

批评者认为:有的佛教徒忘记了开光的涵义,偏重追求仪式的隆重,这是执事废理;另一极端认为开光仅是一种仪式,没有什么实在价值,这是执理废事。现代一般的开光活动,趋向形式与迷信,把开光的哲理意义丧失掉了。

如果说一尊佛像,请一位法师来给开光就灵了,不开光就不灵了,那么看来,佛像还不如法师管用。最可笑的是,荣毅仁在无锡建造灵山大佛,却请了不信佛的“最高领导人”去亲自点睛、开光。 

中国人无论是做哪一行哪一业的都喜欢“图个吉利”。甚至佛教、基督教这样的高级宗教,一旦传到中国,也都多多少少退化为祈福、保佑平安的仪式。结果是中国教徒对待“开光”的理解,集中体现了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开光的方法多种多样,虽然形式不同,但是最终结果都是追求“灵验”。而且要用自己的“诚”,去换取神佛的“灵”。所谓“莫道天宫远,诚心福自来”。“要想神像灵就需要‘开光’了。开光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得神佛与神像或神位能够沟通起来,我们在给神像上香上供,就能使得神佛享受到我们的供奉。我们祈求时,虽然对着我们的神像,但是内心的祈求是要到神佛那里的。让此像‘灵’,就需要这尊像里包含有此神的一点信息,用现在科学家流行的话叫‘磁场’、‘气场’。”就比如孙悟空一根毫毛变出那么多猴一样,按照书上记载,神佛们是化身亿万的,无数化身。有赞美观音菩萨的诗“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坐度人舟”,赞美太乙救苦天尊“千处请师千处降,爱河常作度人舟”。开光的方法各门各派传承不一,有的人用镜子,有的人就不用镜子;有的人用朱砂点眼,有的人就不点眼;还有的装内脏有的不装。这个不是谁对谁错,是方法不一而已。开光必须请寺庙道观的人或者学过法的修行者来进行,否则不知神像上占据的是神明还是邪物,也不可以依样画葫芦,自己拿支笔学别人去点眼等。”

从开光仪式的情况看中国宗教界,不难发现“宗教宽容”的传统导致了泥沙俱下的混乱。混合主义导向了混乱状态。混合主义是中国宗教的一大特点,这是因为缺乏“宗教裁判”的概念,没有“清理异端”的行动,致使邪门歪道“沧海横溢”,邪教人物成就了“英雄本色”。

从“开光”想到中国宗教的未来:“开光”体现出来的混乱及其包容的混合主义习俗,从反面显现出来宗教裁判的必要作用;宗教裁判是灵魂的清洁剂,是健康的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的程序。


(192)


在中国宗教的包围下,我们不禁想到《以赛亚书》感叹说:“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伟大的先知,你的悲哀已经陈旧,现代人的罪恶,还要超过你那时的。在当前这个时候,我对神职人员的问候是:“你们所传的,你们自己信吗?真的信吗?你们所信的,是不是仅仅是你们的职业与饭碗?”其实,以赛亚在自己的时代,还是受到世俗的尊崇的,据说他是大卫王的后代,出身王室,系亚玛谢王的兄弟──亚摩斯的儿子即马西雅王的堂兄弟,妻子也是女先知。以赛亚在王宫里做先知,历经乌西雅、约坦、亚哈斯、希西家诸王;不像先知阿摩司,仅仅是个平民出身的牧羊人。而现代中国的基督教传承,很少有“上流社会”人员的参与,而多数是由平民出身的牧羊人担任“教会领袖”的。他们很少受过教育,或仅仅受过教会学校的教育;因此基督教在中国迟迟无法进入上层建筑的领域。

基督,我罪深重,皈依已有半年,可如今还是喜欢异教的读物,内心尊崇敬畏你,行为却悄悄迷恋别的东西,并以对你的尊崇敬畏来遮掩对于别物的迷恋,再以对别物的迷恋来支持对你的尊崇敬畏……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怎么阅读圣经味同嚼蜡,对教父们的作品浅尝辄止,对“等而下之”的解经作品、通俗读物,更是兴趣阙如。然而却爱不释手那些谈论信仰主题的假基督徒、反基督者的作品──尽管我一边阅读一边斥责,尽管看穿了他们的魔鬼伎俩但却还是捧读不辍。这怎么解释呢?是想从相反的方向来学习福音的真理?

通过自我分析,我觉得这可能是一种“精神断裂现象”。也就是说,我在信仰上虽然成了基督徒,但在文化上还没有成为一个基督徒,从而形成了某种精神断裂的现象。在信仰上我喜欢基督,但在文化上我还是喜欢人文主义的东西。这可能就是有人批评的“文化基督徒”?不过我觉得他们说反了,应该说是“文化非基督徒”才更加准确。

“神学是一种诗歌”(艾利基纳,John Scotus Erigena ,810─877年),当然,这不是寻常的诗歌,而是赞美诗。但是,有的神学家把神学变成了什么?变成了训诂讲章。正如从训诂讲章是很难寻觅诗歌意境的,从堆积如山的解经著作,我们也无法得到神的启示。因此,好的神学生终须扔掉神学的“小学”,直接进入启示的“大学”。

“以肯定和否定的方式来谈论神,都是无效的”,因为“神是不可理解的,即使天使也不知道他的本质”。──我喜欢这样的说法。尽管《约翰一书》说过神的一个定义,“神就是爱”:“神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借着他得生,神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

“回到圣经”的运动已经迫在眉睫,让它先从我们自己身上开始:信仰的秘密,就在于使人重新变为“孩子”(甚至不知道福音的孟子都知道使人重新变为“孩子”的重要性:“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儿童主日学、青年查经班……的作用就是“洗脑”,让人得以用赤子之心,朝拜上主。


(193)


与使人重新变为“孩子”的赤子之心相反,十九──二十世纪以来的“神死”思潮,却是企图理解上帝的狂妄努力。这种努力可以上溯到奥古斯丁的过于拟人化、理性化的三位一体观念,当这样僵硬的上帝观念无法容纳“科学事实”时,西方神学的大厦便嘎嘎作响甚至轰然倒地,实证主义的瘟疫因此进袭灵界,“神死”的精神黑死病从此席卷西方社会的内心世界。

十五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使欧洲艺术失去了“灵”。这实际上是欧洲人与欧洲社会同时也失去灵魂的“艺术表现”。十七世纪以后,欧洲社会更是进入群魔乱舞的时代,其典型之一就是三十年战争,宗教借口下的互相仇杀。

中古时代,画的是灵魂;十五──十八世纪,画的是形体,形体的美感和形体的沉沦;十九世纪以来,画的是形体的破碎。灵魂何时开始重返美术的世界?

人们区分一种思想或行为是不是“胡闹”,往往是从其后果或“效果”来判断的,对艺术作品也应该如此。我们不应该从艺术的过程来判断艺术的价值。如果过程胡闹而效果奇佳,人们反倒誉之为举世瞻仰的伟大成就。从另面说,属灵的事很难得到属世的证明──否则,“奇迹”就不再是奇迹了,因为“奇迹”不是别的,正是对属灵的事,提出属世的证明。在这种意义上,“正因为它荒谬,所以我才相信”的断言,确实道出了信仰的秘密:“正因为信仰在属世的意义上如此荒谬,我才相信它是真正属灵的”。

一千五百年来的多数时期,西方的多数基督徒是以“天上的超级自我”这一投射方式,来看待神和定义神的。这难道不是潜入基督营垒内的异教思想?正是这一来自北欧蛮族的、“潜入基督营垒内的异教思想”,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学主义的热孵下,终于破壳而出,演出了“权力意志乃是宇宙本原”这样的北欧海盗宣言,尽管这一宣言是由一个牧师的儿子、德国和波兰的混血儿、梅毒患者尼采先生给说出来的。

在耶稣被犹太人伙同罗马人杀害以后五百年不到,475年,西罗马帝国崩溃。又过了五百年,975年,西欧开始复苏。又过了五百年,1475年,葡萄牙人绕过好望角。又过了五百年,1975年,葡萄牙帝国完全解体。再过五百年,2475年,会发生什么?欧洲文明再度崩溃甚至完全毁灭?

自从诺斯替派和奥古斯丁以来(甚至在主前的库姆兰教派那里),摩尼教的二元论(光明之子与黑暗之子的永恒斗争),就渗入希腊──罗马世界,甚至渗入基督教。尽管基督的福音极少以致毫无黑暗之子的存身余地,但教父信众甚至教会官员们却相信魔鬼的存在──尽管他们也崇拜上帝,并企图靠这崇拜来抵制魔鬼。“信魔鬼”并不等于“拜魔鬼”,有时还可以表现为“恨魔鬼”。

二十世纪以来的西方社会,名为基督教,实为巫教与科学的混和,殖民掠夺、世界大战、集中营、跨国公司,一一无视上帝、敬拜巫教与科学。它的文化也是如此。无视灵魂,敬拜肉体,体育和影视明星俨然是“新时代的教父与教母”──

这一切都从所谓“新教伦理”开始的,也就是从变相的希腊异教的复活开始的。甚至是从天主教的圣徒灵物崇拜开始的,也就是从披着基督徒外衣的偶像崇拜开始的。法国神父,与其说是耶稣基督的代表,不如说是圣母马利亚的代表?巴黎的教堂,到处都是马利亚的影子,而圣子耶稣,反而成了一个婴儿,一个“不成熟的需要保护的救主”。“人若不变成孩子的模样,就不能进入天国。”耶稣的这一说话也许是“圣母和圣子”造型的属灵依据,但基督毕竟不只是人,而是神、是与人迥异的超然。

有关圣子耶稣基督的“神人一性论”的观念,已被宗教的历史经验是条死路。“耶稣基督具有百分之百的神性和百分之百的人性”这样不合逻辑的启示,才是道路、真理、生命。神人一性论过于妥协,过于属世,和诺斯替派适为两端,因此无力抵御伊斯兰教的冲击?而诺斯替又过于脱俗,无从建立强大的教会并影响属世的工程。结果只有既坚持“神人二性的各百分之百”、又坚持“父神、子神、灵神的三位一体”这样矛盾离奇的启示,才能保持强大的内部张力?仿佛满弓,箭在弦上,时刻警醒。如此看来,所谓“基督教”,乃是主的福音和各国、各族原有文化相结合之后的“混合”产物,是某种“混合主义”的历史文化现象,因此与福音不同,基督教,不论什么派别的,都是有其时间性质、空间限制的:

有犹太人的基督教(初期教会),有希利尼人的基督教(东正教),有罗马人的基督教(天主教),有日耳曼人的基督教(新教),所以半拉丁化的英国就只能拥有“半新教”。有埃及人的基督教(科普特教),有巴比伦──波斯人的基督教(景教),甚至还有中国共产党人的基督教(“三自”和“爱委”)!而在日耳曼边区的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由于其日耳曼特性的相对衰微,日耳曼特性十足的新教,就难以立足。

就上述意义而言,超越时空的“主的福音”,与限于时空的“人的基督教”显然不同。人的基督教,只是基于人的罪性而不得不产生、不得不接受的一种迫不得已的产物。是“取法乎上(主的福音),仅得其中(人的基督教)”的结果,如若我们仅仅“取法乎中(人的基督教)”,那么就只能“仅得其下”,其下,就是偶像崇拜、文化崇拜、固守律法的仪文……

当中国基督徒和他人的基督教接触时,一定要效法耶稣,把福音从律法仪文、他人的基督徒中脱出,在圣灵的帮助下直接吸收福音,从而形成“我们的基督教”。否则我们就只能是“二传手”,甚至是“吃洋教的”。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参照一下希腊人的历程。例如殉道者游斯丁,这位早期的护教士。他是最早把希腊哲学和基督信仰起来结合的教父,由于竭力辩论真道,其思想被认为是基督教哲学的开端。尽管在他之前的犹太教学者斐洛就已经论述过神学与哲学的关系,并提出哲学应该服膺于神学的观念,但游斯丁的思想却开辟了基督教神学的新路。

游斯丁相信哲学的使命是探求真理,“哲学实际是最伟大的产业,而在上帝面前是最有荣誉的,惟有它才把我们引领到他那里,并使我们与他同在”(《与推芬的对话》第二章)。游斯丁向人们证明基督教价值的至上性和合法性,运用希腊哲学阐述信仰,除去希腊世界对基督教的误解;运用希腊哲学调和文化和信仰的冲突,将信仰带到反教的人群中去。当然,游斯丁的有些看法比较过分,带有混合主义的特点,他对苏格拉底的作法和思想表示赞许,例如苏格拉底借理性和研究,教导年轻人,拯救他们离奇希腊宗教虚假的神祇崇拜(《第一护教辞》第五章)。在此意义上,苏格拉底、赫拉克利特等异教哲学家竟然被他看作是基督之前的基督徒,游斯丁说,“他(基督)是全人类分享了的道;而凡曾按道过活的人都是基督徒。” (《第一护教辞》第四十六章)这明显混淆了普遍启示和特殊启示之间的关系。

游斯丁的“道种论”是很怪诞的。他片面地认为,基督之道在基督未降生以先,就成为种子播撒在每个人的心灵里,而上帝给予希腊人的礼物就是哲学,透过哲学的思考让人通往上帝。这个说法的荒谬在于,他不懂《箴言》第八章所预表的基督,也不管基督自己说在亚伯拉罕以前就有了基督。为了补救自己的漏洞,游斯丁不得不回过头去论证,哲学让少数人靠近信仰,其观念与信仰相似,但如果没有基督教的信仰,哲学就变得没有安全和裨益了。在《与推芬的对话》第八章他表示,愿意在基督之中、在真理怀抱里,成为哲学家。

游斯丁并不完美,但是没有他,就不会有后来的欧洲基督教。


(194)


二十年来(1974—1994年),我不断寻求英雄的业绩,最终结果是不断失望。这一过程是和我自己写作《天子》的过程互为表里的。我把自己的全部失望都写在天子里面,企图用书写来弥补现实的缺憾。1991年,《天子》初成,于是我放心地离开了中国。1994年,《天子》出版,我却陷入了精神真空。到1996年我发现,终极英雄的印记早就在我自己身上了,那就是圣子基督的救赎。

臣服于圣子基督耶稣,可以使人得到由衷的平安。无限的暖流,款款进入,托住灵魂,一种升天的感觉,一种融化在宇宙的境界。意识到圣子基督耶稣的存在,承认圣子基督耶稣的主权,可以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真正的力量。

在当代中国大行其道的尼采宣言,虽然充满了反基督教内容,其实却为耶稣提供了见证。如果注意到这一精神现象即尼采宣言的流行,就可以发现这也是阐扬耶稣真理的一个契机,尤其是尼采本人的结局,突出说明了人如果没有了上帝其处境会变得多么可怕。人道主义的僭妄和背弃仁慈救主的后果,不用等到来世就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尼采所批判的基督教式的善良(“奴隶道德”),实际上是任何大规模社会(如城邦和部落以上规模的社会)得以形成和构建的基本要素。

在城邦社会,恶可以是美德,它代表优秀、力量、骄傲、狡黠、智慧、不择手段地争胜……因为对统合规模如此之小的社会,恶的征服已经足够。希腊城邦、中国殷商时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军事强权,都是崇拜强力、血腥的。所以,希腊城邦只能采取殖民分裂的模式,但也因此无从组合更大规模的社会。中国殷商终于被德化了的周人所征服,后者以“天听自我民听”的政治意识,组建了更大规模的社会。两河流域的强权,最后只有创立了摩尼教的波斯和创立了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得以幸存下来。一个十分明显但却遭到忽略的事实就是:所谓“轴心时代”其实都是古典文明的总结:如孔墨显学、苏格拉底。或是帝国时代的前兆,如佛教耆那教、摩尼教基督教、集大成的儒教。

意大利诗人但丁,就好像已经是个“在救恩之外的人文主义者”了。他的《神曲》竟然依据自己的好恶,乱排天堂──炼狱──地狱的名单,把异教徒维吉尔和自己心仪已久的相思女人捧入天堂,反过来倒把他自己不喜欢的许多信徒下在了地狱里。这个诗人不守本分,好像在扮演上帝,但谁给了他这样的权柄?难怪但丁以后,欧洲的基督教在文艺复兴的名义下,逐步沦陷于敌基督势力的魔掌中。此后新大陆“发现”五百年来的世界,欧洲列强以类似城邦希腊的方式,张扬异教的恶,压抑基督的善,他们靠更强大的技术力量来弥补善的匮乏。当然比起希腊罗马的前辈,他们已有一千五百年福音的浸润,故得以建立规模更大的殖民地。

福音所宣告的天国如《主祷文》所示,是通过神的能力“降临”的,而非如但丁《神曲》所示,是通过我们的努力“爬升”的。神的能力所降临的天国,乃是“上帝恩典”的原始出处及其本质要义所在:它既不是我们可以争取的,也不是我们可以拒绝的──这是基督福音中的天国,和佛陀、穆罕默德、犹太(卡巴拉)教等的“乐土”之不同。

当尼采“魔鬼附体”时说,“其实只有一位基督徒,但他已死在十字架上了,福音死于十字架上。”而当他没有被魔鬼附体的时候应该知道,基督是神,而不是作为人的“基督追随者”──基督的福音并不是死在十字架上,而是从十字架的血中诞生。退去吧,撒旦,不要用基督徒的言行作尺度,来衡量永世长存的基督!

克尔凯廓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年)是一个比尼采还要典型的案例。他虽然不是“牧师的儿子”,却是一个“虔诚教徒的儿子”,甚至傲慢地认为自己“两个原罪”,“两个原罪说”显然比“一个罪魁说”更能放大自我。说来十分奇怪,克尔凯廓尔大力批判现代社会,但现代社会却最终热情拥抱了他。克尔凯廓尔所谓“信心的跳跃”,也是一个异教徒的东西,类似一个北欧海盗的赌博宣告。他把上帝看作北欧神话里的深渊,把信仰上帝看作毫无把握的赌命冒险,仅凭海盗的勇气,他冒险跳入茫茫大海……这完全违背了主的教导:“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约翰福音》十五章6节)。主还通过他的拣选,把遵行吩咐的门徒从仆人变成了朋友:“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因仆人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我乃称你们为朋友。因我从我父所听见的。已经都告诉你们了。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并且分派你们去结果子,叫你们的果子常存。使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他就赐给你们。我这样吩咐你们,是要叫你们彼此相爱。世人若恨你们,你们知道(或作该知道)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约翰福音》十五章12—19节)

克尔凯廓尔违背主的教导,公然让人们去选择上帝、选择信仰,这表明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北欧神话比福音真理更为突出。他的学说之所以具有影响力,正是近代西方社会异教昌盛、异教大举进入基督教的结果。但是这样的昌盛并不与救恩同在,所以比克尔凯廓尔晚了三十一年的尼采才会进一步说“耶稣基督是唯一的基督徒”之类的“魔鬼话语”。这种魔鬼观点现在十分流行,这表明,犹太人“怀疑基督”的毒素,已经进入了欧洲人的内心深处。难怪尼采死后一个世代(三十年),具有四分之一犹太人血统的希特勒要“痛改前非”、洗面革心、一意孤行、大举灭犹。在心理学上,希特勒的灭犹,非常接近克尔凯廓尔的虔诚,都是为了对付自己身上的“原罪”。也很接近佛洛伊德的“弒父”,这正是所谓“同性相斥”、“同室操戈”的典型案例。犹太人和罗马人这一罪恶的联合体,作为现代欧洲人的先行者,企图先杀死耶稣基督的身体,后玷污耶稣基督的圣名,最后诱导人类背叛上帝、走向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全面专政道路,而纳粹主义不过是马列主义的一个变种。但愿神能饶恕他们──因为基督不是基督的门徒,基督更不是最后一个基督徒。

基督怎么能是基督的门徒?耶稣基督怎么能是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怎么能把仰望基督的亚伯拉罕当作自己的祖宗?《启示录》记载说:“我耶稣差遣我的使者为众教会将这些事向你们证明。我是大卫的根,又是他的后裔。”(二十二章16节)很明显,在《启示录》这里,“又是他的后裔”的前提,是“我是大卫的根”──只有从“我是大卫的根”的意义上,去理解“又是他的后裔”一语,“又是他的后裔”才是可以理解的。

基督徒所面对的上帝不是深渊,而是永生的桥梁,根本无需北欧赌博式的“信心的跳跃”。上帝是通往彼岸的唯一凭藉,而根据人类败坏的天性,按照《约翰福音》,基督说“不是你们选择了我,而是我选择了你们”,因此,人完全无法选择上帝而只能被基督拣选。那么看来,“信心的跳跃”所选择的,更可能是魔鬼而不是上帝,这已经由两次世界大战给不幸证明了。从宗教改革到世界大战,可以证明这个“信心的跳跃”所获得的,确实是深渊和深渊里的撒旦,但决不是基督的和平、上帝的怜悯。

求主原谅我这样论断人,因为这样的论断,毕竟不是我的职业。


(195)


卡尔·巴特(Karl Barth,1886—1968年)所谓“我们要一手拿着圣经,另一手拿着报纸”的说法,当然体现了二十世纪的心思和神学主流的实况,但是,这正是一边事奉上帝一边事奉玛门的心思和实况,因而是一种犯罪的心思和两边讨好的实况,是神学的风派。在这方面,卡尔·巴特为我们提供了典型的案例。好在感谢上帝,现在到了二十一世纪,报纸的时代已经快要结束了。

卡尔·巴特的“新正统派”(Neo-Orthodoxy)是“打着红旗反红旗”的能手,其本质是以颂扬基督的方式来继续钉住基督。彼拉多不也颂扬基督是“犹太人的王”吗?新正统派不也颂扬基督“超越历史”吗?“新正统派”就是用世俗方法埋葬基督的“神学上的本丢·彼拉多”──一口粗鄙的罗马猪。

难怪有人批评说,“从外表看来,新正统派好像是在宣扬真道,引领新派的人归回真神,但仔细观察一下,并不如此。新正统派虽然引证圣经,并且使用正统神学所常用的名词,如十字架、悔改、信心、神的道等等,但他们却对很多名词有新的解释。巴特本人所受的是新派神学训练,他虽察觉新神学的种种漏洞,而有返回正统派的倾向,但他所作的并不彻底,他一方面接近了正统神学,但另一方面又不放松新神学的种种基本观念,他企图返回正统信仰,又不愿舍弃一个新派学者的模样,他飘荡于二者之间。新正统派也是如此,他们的思想非常微妙,他们沿用圣经的名词却予以新的解释,使很多信徒一时不能察觉其伪,甚至很多信仰纯正的神学生初听时也不能分辨其虚,直到后来被这种思想灌输日深,欲脱而不能自拔了。”

为什么保罗在希腊化的犹太人和希利尼人中间传福音的效果,要超过十二门徒?首先我们注意到,希腊化的犹太人和希利尼人十分相似,因为所谓希利尼人已经不但是希腊人,而且是地中海东部世界说希腊语的各个种族的大杂烩,有些接近现代的“英语民族”,广义地说,也可以是把希腊化的犹太人包括在希利尼人里面了。其次我们注意到,保罗作为一个具有罗马公民身份的改宗者,要比我们现在能够想象的复杂得多,他决不单单从犹太教的传统出发的,他早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犹太人了,否则就无法解释他的罗马公民身份,那绝不会是罗马人主动的白白给他的。最后我们注意到,保罗懂得希腊语,这就不可能不受希腊文化的影响,而且不可能不是希腊文化影响的结果。在上述基础上,保罗蒙神恩典皈依了福音真理,因此他对希腊化世界的复杂居民尤其是其中的知识阶层,当然也就具有了文化的亲和力和说服力。

按照这个思路考察一下,为什么早先的摩尼教徒奥古斯丁,后来成为影响最大的拉丁教父?同样,因为他比正统的基督教人士尤其是出生于基督徒家庭的人们,更深地进入过异教的文化,所以更能说服形形色色的异教徒的皈依。

由此我们知道,正统的神学教育和福音事工,对已然的信徒当然具有巩固信心的作用,但对未然的、潜在的信徒,则隔着一条文化的鸿沟,而渡过这条鸿沟的使命,责无旁贷地落在那些曾经深入过本族文化、异教思想、抵抗甚至反对过福音、然后在圣灵带领下皈依耶稣基督的“改宗者”身上。

中国的基督教化,需要大量的改宗者,而说服他们皈依基督的任务,落在了那些先前的改宗者身上,这更甚于需要传统的神职人员和家族生来信徒。因为前者是从异教文化中幡然悔悟的,具有“双方的体验”,更有能力实现文化的沟通。其结果不是所谓“中国文化的基督化”,而是“福音进入中国”。


(196)


从来就没有什么“伟大的神学家”,而那些越是被人们吹捧为伟大的,就越有可能对恩典进行割裂、对上帝进行曲解、对基督进行亵渎。因为做得越多,犯的错误可能越大,岂不是需要格外的警惕?我们的觉悟是:在某种意义上,只有放弃神学的坚持,才能重新回到神那里去。我们的呼吁因此是:放弃神学和教派的分歧,在基督里合一。

许多所谓“基督教思想家”所做的工作无非就是:调和基督教与异教的思想。但是弄得不好,“基督教思想家”就成了“披着福音外衣的异教思想家”。说到底,福音不是人的思想,而是上帝的启示;“讨论”甚至“论证”福音,弄得不好就会从上帝的启示中堕落,堕落到人的思想。

基督教神学在二十世纪的完全堕落,追究下来甚至在早期的教父学那里已经有迹可寻。教父学,与其说是基督精神还不如说是希腊──罗马思想的表达,是从福音向哲学的妥协。这样的神学,弄得不好就会偏离神。偏离真理。这样的神学,表面上是阐述启示的内容,其实却败坏了启示的精髓。越伟大的神学体系,就可能偏离神的真理越远;正如越庞大的辐射光圈,距离本体光源越是遥远。我们的口号因此是:取消神学分歧。唯有取消神学分歧,才能回到耶稣基督的救赎中。

神学只是人的争论,不代表神的旨意。神学,就其本意是,人对神及其启示的理解与知识,也就是“人间的有关神的学问”,神学的本质因此是人的学问,而不是神的学问。就人的罪性来说,即使神学也不能逃避人的污染。这样一来,各种“人间的有关神的学问”与其说是体现了上帝的伟大、荣耀,不如说是体现了人的猥琐、卑怯──尽管,那是人在仰视上帝的伟大与荣耀时,所体现出来的猥琐与卑怯。

信仰上帝的是羊,是弱者;信仰自己的是狼,是强者。信徒一般都安心做羊,但许多神职人员却不是这样,他们想扮演牧羊犬的角色,结果一有私心就变成了狼。欺上瞒下的神职人员们也许无法理解,有的时候羊比狼更强大,上帝的羔羊基督则是羊里面最强大的。

信仰自己的狼,其实何尝不是外强中干?他不得不独自承担自己很难承担的重任。更加过分的事,作为头狼的领袖有时还要扮演上帝,在自立为神的闹剧中趋于癫狂,最后死到临头,不得不灰溜溜地趋于崩溃,就是像教皇那样的超级神职人员,也常常不得不承认失败而退下舞台。


(197)


我的亲身经历似乎是在说明这一点奇怪的悖论:对神学问题思考得越多,就越表明了对上帝的不信靠状态。神学理论似乎只是为了克服疑惑、说服理性、清除怀疑而设计出来的;只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彷徨,我们才钻研神学命题。

希腊教父奥里根(Origen of Alexandria,185-254年)拒绝使用自己的器官,以免分散对于基督的皈依和注意。保罗强调,如果守得住,就不必结婚,如果守不住,才结婚。我们是否该像他们拒绝使用生殖器官一样,拒绝使用我们自己的理性器官,以避免用自己的带罪的理性去判断上帝?其实耶稣并不指控性欲,他还特别怜悯妇女。因为耶稣是无罪的,他的做法肯定与众不同。保罗则对性欲语带讥诮,并比较轻视妇女。从保罗下面出来两个分叉:奥古斯丁与奥里根。他们都是“禁欲”的大师,一为拉丁型的,一为希腊型的:前者放纵过度,以致于变态;后者自我阉割,以致于反常。如果奥古斯丁把性欲视为罪的核心要素这一看法是对的,那么他显然还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罪性:贪婪,例如体现在现代都市居民身上的对于钱的占有欲。实际上,性欲之所以为害,是在于其失去控制,这在本质上应该属于贪婪而不是性欲本身。

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所以他没有人的嫉妒,也不对妇女抱有敌意,还特别怜悯弱势的妇女,耶稣身上的人性与神性因此是平衡的。保罗虽守律法,但毕竟是人,他的人性无法像耶稣那样与神性平衡。奥古斯丁与奥里根更是等而下之,只能以人性去冒充神性。至于我们现代人,作为每下愈况者,只有赤裸裸的人性,有时甚至像人文主义者那样在炫耀兽性。

用哲学和“自然理性”去证明信仰和“启示真理”是徒劳的,甚至南辕北辙的,如利玛窦等辈然。在有关信仰的问题上,必须“置之死地而后生”,即先判决理性的死刑(方法是指出其有限性),然后再在精神真空中确立信仰的恰当位置,而不可高抬理性或否认理性,那反而会使人莫衷一是、首鼠两端。

在理性还没有清除、限制或至少退居二线的地方,信仰只是矗立在沙滩上。三位一体、道成人身、上帝的意志、预定、拣选、复活、不朽……等等,当然超越人的理性可以把握的范围。但利玛窦却认定上述启示并不违反理性,据说他还是从托玛斯·阿奎那等人那里学来的。可是他们怎么知道的?如果说他们的理性可以断定超越理性的启示真理是不违反人的理性的话──那么这种说法本身就十分违反理性,而且更为致命的是,这种说法竟然把启示真理置于人的理性之下──至少也是把启示真理与人的理性相提并论了。


(198)


尼采这个牧师的儿子曾敏锐地观察到:“一部《新约全书》连一个笑话都不曾有过。”确实,圣经和有些传道人在解释圣经时喜欢运用的油嘴滑舌的腔调很不相同,这可能让牧师的儿子大失所望甚至大惑不解了,所以尼采如果不想承认他的父亲误解圣经,就只能去批判圣经。结果,和他通常谈论福音时的结果一样,他总是从一个正确的观察出发,通过错误的分析,导出乖谬的结论:“凭这一条也就等于批臭了这本书!”(《强权意志》187)可是我们知道,圣经不苟言笑正是其高贵身份的体现。早在三千年前的中国,周成王时代,“君无戏言”就是一项政治常识。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登位时还是小孩,曾经和他弟弟叔虞玩笑,“削桐叶为珪”,许诺把唐这个地方赐给他作封地。结果,史官听到了,就请成王择日封侯。成王申辩说自己只是说着玩的。史官回答说君无戏言。叔虞就这样得以封侯,成为后来晋国的始祖。由此可见,《新约》的不苟言笑并不值得大惊小怪,那是王者的特征,何况圣经还是神的话语,圣经的神是万王之王,圣经作为神的话语,比君王还要尊贵一万倍,怎么可能随意言笑?

要说起“极端”或“超然”来,基督耶稣也要比尼采更胜一筹。即使在“超人”意义上,尼采也只不过是耶稣的比较拙劣的模仿者。在“狂”的意义上,尼采自知超不过耶稣于是就疯了。临死之前他悲叹:“如果世界上有上帝,而我们不是,这叫我们怎么受得了!”唉,可怜的尼采,摹仿他父母所出卖的耶稣,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

在本体论上,尼采的“权力意志”只相当于“耶和华”,是动态的、创造的、报应的、复仇心切的。而“耶稣基督”却是尼采始终看不明白的,所以他便以强权的意志,偷换了基督的救赎。但实际上,与其说基督是创造世界的,不如说他是审判世界的,因此基督也是“取消主义”的主宰──救主不是来延续这世界,而是来为这世界划句号。

还有一个犹太人弗洛伊德,推出所谓“生本能”(性欲的融一性的兴致)与“死本能”(破坏与杀灭的侵略性),我认为,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其实还是“剽窃但歪曲了耶稣的生死观”的两个方面:即“爱主你的上帝”与“背上十字架跟从主”。但是“爱上帝”与“背上十字架”两者源于一:不是源于恨世界,而是源于爱上帝。而被魔鬼附体的、私淑尼采的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死本能”的理论,却是惑于十字架上的真理,因而发出的歪曲性的撒旦理论。

我认为,“背上十字架”的“死本能”,是世界的净化剂;仰望十字架不是什么“恋尸癖”,而是把灵魂交给上帝,热爱属灵的永恒生命。

佛洛伊德的“死本能”的理论,是对“背上十字架”的偷窃。相反,蔑视死亡的能力,才是公义的上帝在浊恶的泥土本性上,为人类打下的印记:上帝按自己的形象造人,并吹了一口气。这口气使得人的生命具有了一种抵御权力意志的潜力。

“背上十字架”的“死本能”,是从属于“爱上帝”的“生本能”的,是人的灵体要求返回宇宙故乡的冲动──犹太人佛洛伊德哪里能理解这一点呢?


(199)


德国犹太人马克思·韦伯(Max Weber 1864-1920年)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一书所谓的“新教伦理”,是以新教形式售卖的赎罪券。在这种伦理下,那些英国新教徒可以通过武装抢劫、贩卖鸦片来发家致富。这些国教份子加清教份子的总和,到了北美也没有闲着,贩卖黑奴、华工,创建世俗文明,忙得不亦乐乎,这说明他们信奉玛门的程度,要大大超过信奉上帝的程度。

而主说过,你不能既事奉玛门又事奉上帝。这让我们特别看透了韦伯所谓的“新教伦理”,其实是“披着福音外衣的希腊异教”、“名义上崇拜上帝,实际上崇拜玛门”──这是对商业神、技艺神、财神甚至妓女神的综合崇拜,然后盗用父神和耶稣基督的名号掩护之──这样的”新教伦理“,是比直接的异教和玛门崇拜、巴力崇拜,还要堕落的“信仰”。

另一个德国犹太人卡尔·马克思在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喋喋不休地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苦难的抗议”。这种多少有些语无伦次的话,显然出自典型的无信仰者对信仰的胡乱揣测。宗教里的苦难,实际上是超现实的苦难,是以现实手段无法解决的“生命限制”及其苦难,如老、病、死,以及更重要的,是对死后前途的疑惑。这是因为,灵魂的纠葛面对现实世界的基本怀疑,而不是对于现实苦难的抗议──凡此种种,卡尔·马克思这种钱串子只能理解“现实的苦难”,而完全不懂“超现实的苦难”。我以前认识一个人,他大言不惭地宣称:别人需要求主帮助的事情,他自己都能完全办到,根本不需要“信教”……但过后不久,他所赖以为生的一个女人就死了,从此他就一贫如洗了。

面对现实的苦难,可用社会改造甚至人性阉割等残暴的现实手段予以解除、减缓;相形之下,宗教式的解决倒像是“麻醉剂”甚至是“鸦片”──但是,面对超现实的苦难,甚至面对自然过程例如人的死亡、自然变动等等被叫做灾难的过程,一切现实手段就变成了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所以我们看到,社会主义阵营的独裁者们,临死的时候也都变得十分脆弱,甚至趋于疯狂,发动一个又一个谋财害命的政治肃反运动,以此减轻五十岁开始的临终焦虑。这是因为,他们所皈依的卡尔·马克思等类的共产主义论断,全是出自对于灵性世界甚至人性世界的茫然无知。

“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卡尔·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又是一个语无伦次:无情的世界里怎么会有感情的叹息?世界既有能够叹息的感情,可见这世界里并不是无情的。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那么,谁是未受压迫的生灵?未受压迫的生灵有无叹息?他们的叹息又是什么?是哲学?是艺术?是科学?还是魔鬼的谵语?在我们这些看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看来,宗教不是叹息,而是克服叹息、接受现实。而且,任何宗教和某种生灵是否受到他种生灵的压迫,并无因果关系,因为宗教所面对并力图解决的问题其实是死亡和生命的去处,而并不是这个现世世界内部的压迫与反抗。受压迫的生灵可能是无神论者,而压迫者也可能是宗教虔信者──所以解决这个现世世界内部的压迫与反抗的问题,是通过政治、军事、经济等物质手段,而不是通过宗教这样的精神手段。除非,是在那些自己不信却诱使别人相信的神职人员那里,宗教才构成了一种政治手段。

在德国哲学里,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年)的不可知论与其说得益于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不如说受惠于基督教的启示真理:这一点在康德的前辈、英国的爱尔兰人乔治·贝克莱主教(1685—1753年)那里表现得更显著也更清晰。启示的真理,直指人心的局限及罪性所构成的“理性”,故必定超乎这局限之外、罪性之上;因此启示的真理不可能是“哲学性的”,如原始佛教那样,也不在儒学“同心圆思想”的局限中,而只能是“永恒的生命”。

上帝之子并未受到压迫,他却自愿下降、道成人身,与我们分享苦难,并独自实现救赎之功。他是宇宙之情,是有情世界的终极见证,所有人类的感情,也必见证他。不懂宗教的人在谈论宗教的时候总是最可笑的:“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卡尔·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里面首先需要指出的错误是:“没有获得自己”(即没有犯罪之前)和“再度丧失了自己”(即经过救赎而顺服上帝),不该作为贬义而应该视为上帝赐予的恩典并分享了上帝的荣耀。这里面其次需要指出的错误是:不是“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而是“与更高者合一的意识”,造成了宗教的起源,是所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其实来自于“在基督里”这一实际的状态。

凡此种种宗教意象,其实都不是卡尔·马克思这个犹太教的叛徒之子所能理解的高级状态,于是他便以“卑贱者的自己”去猜度一切高贵,甚至推己及神。所以,卡尔·马克思笔下的“宗教”,显然仅指他的犹太老爹所能理解并背叛了的仪文、律法系统;而无法包括连他自己这个犹太小子也甚为不解的生命之道。


(200)


保罗的顺服基督,也不是什么莫名其妙的事,更不是尼采所谓的“由于仇恨而造伪币”。恰恰相反,保罗的顺服基督,是基督生命活生生的确证;如果只是出于犹太式的仇恨,他只会残害更多的基督徒,而不会改弦更张、传扬福音。我认为保罗没有明显篡改基督,而是通过自己的书信,使得基督的神秘比较容易被通常的心智的所理解和接受。

西部教会对多纳派的武装镇压,开了恶例,后遗症严重,三百年后导致北非沦陷于伊斯兰,正如东部分教会对诺斯替派的镇压,导致西亚和小亚细亚的全部沦陷。于是,伊斯兰成为“基督教”的洗涤剂。命运就是如此“仁慈公义”的,早先在旧约时代和新约时代之间,也发生过如此的安排。在这个意义上,伊斯兰的“圣战”是对天主教和东正教的一种历史性回应,是以恶制恶的“范例”之一,多少有些近似上帝用巴比伦王来惩罚犯罪的以色列人。就这种意义说,执剑的穆罕默德的前辈该是执棍的奥古斯丁而不是保罗,更不是耶稣。因为基督的福音不是奥古斯丁的神学,更不是穆罕默德的可兰。耶稣基督在这个世界是“失败主义”的,是被压迫者的最后希望,而非奥古斯丁那样投靠官府、镇压信徒的“圣人”,也非穆罕默德那样掌握刀抢、谋财害命的“先知”。


(201)


伯拉纠派认为“所有人皆生而无罪,都是由于后天的犯罪而堕落”的观点,多么接近共产主义学说。然而,这种神学上的错误必定会像共产主义那样导致社会性的破产,例如共产主义天堂就成了现实世界的地狱。如果说,人们终究无法克制自己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犯罪,那么怎能说他在先天上就是纯洁无辜的呢?人性怎么可能像是马克思之流所说的那样,是一张白纸呢?

保罗说,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舌头弄诡诈。嘴唇里有虺蛇的毒气。满口是咒骂苦毒。杀人流血他们的脚飞跑。所经过的路,便行残害暴虐的事。平安的路,他们未曾知道。他们眼中不怕神。”(《罗马书》第三章10—18节)我对此的理解是:天性的力量远大于信仰的力量。在同一的信仰外表下,隐藏着多么不同的天性!这是无法简单归之于“伪装”或“面具”的。但无论怎么悬殊巨大,天性的、罪性的力量之大,毕竟使一切因律法、因事奉的称义,都流产了。而强行称义的结果,只是“伪装”,只是“面具”。对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来说,剥下伪装与面具,从而露出狰狞的天生罪性,固然坏恶;但是,这真的比戴上伪装与面具的“信仰”还更坏更恶吗?

保罗思想的核心,是神性的基督,即复活之后的耶稣,这是以他所亲见的异象为契机的。而福音书(尤其是三本“对观福音书”)中的耶稣言行,主要是属于复活前的、“天上地下的所有权柄都交给我了”之前的时代。和十二使徒亲自见过的受难与复活之前的耶稣不同,保罗很少提及人子耶稣的种种事迹,因为他并不直接知道耶稣生前、复活之前的种种事迹。但是保罗却成了最后的和最重要的使徒──保罗的例子似乎说明,不经历一次彻底的精神崩溃、心理崩溃,就无从更加有效地改宗,没有彻底的认罪、悔改,也就无法完全接受基督的福音。否则,对福音的信仰也是缺乏根基的、不巩固的。正如一个社会,不经历一次彻底的文化崩溃,也就难有文化的重构──福音必须直接注入了人的生命,方能救助人的生命;植物必须自己扎根,方能在陌生的土地上真正成活。


(202)


“能量守恒的原则要求永恒轮回。”(尼采《权力意志》1063)这是多么幼稚的“科学主义+死亡恐惧”!尼采主义是一种“科学佛教”?是达尔文主义加上了释迦牟尼?

在我看来,永恒轮回是彻底的虚无主义,无中心(无上帝)、无结果(有轮回永恒),是耶稣在《福音书》里所说的那种应该砍下来扔到火里烧掉的“不结果子的树”。而尼采的“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我不是一个人,我是炸药”之类,又无一不是对耶稣福音所作的夸张、拙劣地模仿;由于尼采在很大程度上退回到了希腊─印度—波斯等“雅利安异教形式”,这一模仿也就变得有些邪恶了,“超人”成为“日耳曼精灵崇拜形式”的死灰复燃。“权力意志”结果就还原为“邪灵”;“重估一切价值”结果就还原为“另一种福音”;“我是炸药”则是剽窃了“我不是来致太平,而是来动刀兵”。

至于“超人”,十分类似《启示灵》上的“敌基督”。敌基督是注定要被扔在地狱的火中,焚烧到永远的。难怪预告敌基督的尼采先知,自己也遭遇到如此悲剧的一生。愿上帝饶恕他,并使他的灵魂得安息。阿们。我发现,有些事件还真是不好说,例如1978年在美国首次主演科幻影片《超人》的克里斯托夫·里夫,在影片中扮演旋转地球、逆转时间的“超人”──结果,此公1995年在参加一次马术比赛时“发生意外”,脊椎严重受伤,全身瘫痪,《超人》系列电影被迫停拍。


(203)


卡尔·巴特(Karl Barth,1886—1968)瑞士的新正统神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位“二十世纪神学界的巨人”,其神学却是尼采“上帝已死”论的“瑞士变种”。瑞士作为“洗钱乐园”,也同时培养了一堆神学上的诡辩家。瑞士人虽然身处内陆山地,很少向海外移民,却在欧洲各地充当佣兵。于是卡尔·巴特这位披着基督教神学外衣的尼采主义者,以雇佣兵的观点为他的同胞推卸罪责说:“人们寻求神的全部努力已归于失败,神高踞于世人之上”,是与人的思想毫无相通之处的“绝对的另一体”。这是什么神学?我认为是“雇佣兵神学”。“神能够也的确不时进入人间,但人却不能靠任何理性的思考或神秘的修炼而洞察神的奥秘。”这实际上也是一篇“佣兵自供”,表明这些“金发碧眼的野兽”“企图洞察神的奥秘”──他们已经不仅是恺撒的俘虏,而且是撒旦的俘虏。近代欧洲的雇佣军、殖民者,放弃了十字军的精神,一步一步地“复兴”了北欧海盗的路,自我放逐到了人文主义、科学主义的炼狱之中。上帝并不与人隔离,相反是阳奉阴违的欧洲殖民者,以自己的罪再度背叛了上帝,并用机巧的物质文明为手段,把自己包裹起来,隔绝了上帝的救恩。

巴特的学生范布伦(Padvan Bruren)称,基督的复活并非神迹,只是“爱的感染”的故事。这种说法真有犹太式的精明。但这种精明能帮助我们渡过死亡线吗?如果不能,那么灵魂会连同感官世界一同死去。“神就是爱”固然不错,但这爱必能体现为、必能生发出复活的神迹。否则上帝怎么能是上帝呢?否则爱又怎么能是爱呢?如果连复活的能力都付之阙如的话,上帝怎么能是上帝呢?当然,范布伦也有真的聪明之处,例如他说,上帝并没有死去,死去的只是上帝的话语。但在我们看来,死去的也并非上帝的话语,只是对上帝话语的陈旧理解──因为上帝的话语也是永生的:“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马太福音》二十四章35节)

人文与科学是必要的,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却是有害的。人文与科学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却极力掩盖人们的无知。而认识自己的无知状态,才会因此萌生对上帝的敬畏、信靠和爱:对神的这一态度,是属灵知识的开始,也是属世知识的极境。但属灵知识并不等于“神学”;因为《传道书》说了,“认识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尽管,犹太人在属世知识方面的贡献,是零;但他们在保存圣经方面的功绩,怎么说也不过分。我有时候在想,上帝真是奇妙,他怎么就选择了犹太人这样的守财奴来保存圣经?真的,世界没有一个民族在金融投机上比犹太人更加有害的,但也没有一个民族在经典保存上比犹太人更加有益的,单凭这一点,就不应该灭犹,而只能限犹。让犹太人从事精神财富的看管工作,这样才会让世界走向精神充实,而不是走向投机破灭后的经济大萧条。


(204)


利玛窦的传教策略是“先理解,再信仰”;这在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基于明末社会儒学强势与福音弱势,以及托玛斯·阿奎那哲学的流行及其与儒学外表上的兼容性等等,这一传教策略也许是可行的;而如今,许多情况都改变了,尤其是中国人已经处于巨大的精神真空之中──我们因此必须确立“先信仰,再理解”的原则。尤其鉴于科学主义的猖獗垄断,福音已日益难以被现代心灵所理解和接受了。

现在,我们需要确立一种新的意识:没有信仰的灵魂是死魂灵──在这种意义上,新柏拉图主义如普罗提诺斯倡导的“灵魂至上”的灵魂决定论,可以说是一种思想犯罪。因为人的灵魂并不能救赎自己,更不能使人从奴隶变成皇帝或从人变成神;因此,决定者不是灵魂,而是上帝,是“把不能看见的上帝表明了出来的”耶稣基督。

不错,按照普罗提诺的看法,对那些灵魂已从肉体世界脱离开的人而言,整个宇宙中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但我们还知道普罗提诺所不知的真理:在整个可见的宇宙之上,却有一个不可见的超然之主,他在隐秘中,令人敬畏。如果不能知道他,我们的灵魂即使能“从整个感官世界解放出来”,也是徒劳无益的,进一步说,这种解放甚至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从普罗提诺到使徒保罗,从新柏拉图主义到基督的福音,在哲学上也许只有一步之差,但这一步正是濒临死亡线的分界:是信靠自己的灵魂,还是信靠自己的灵魂所托付的主?而仅信靠自己的灵魂,想必不能得到救恩──因为灵魂如理性,不能选择自己的归宿,而只能被万能的主所拣选。否则就会像卡尔·巴特所抱怨的那样──“人们寻求神的全部努力已归于失败”,这才是宇宙的真相。


(205)


我们尊敬圣母玛利亚,但不崇拜她,这样才符合福音书的精神。像天主教那样把马利亚这“妇人”(尽管是最伟大的妇人)当作神明来崇拜,甚至将她置于耶稣基督之上,似乎有点古代的迷信、异教的返照。但是,怀疑和否认童贞女生子则是步入另一种谬误。因为无罪的圣子基督不能被定义为亚当的子孙,也不能被定义为罪人亚伯拉罕和大卫等人的子孙;而是作为永生上帝的超时空、超历史的独生圣子,前来救赎的。所以耶稣即使在人们面前,也自称“人子”,而不自称“亚伯拉罕的子孙”或是“大卫的后裔”。“亚伯拉罕的子孙”或是“大卫的后裔”只是别人对他的称呼,一种比喻式的称呼。“人子”在旧约中,是神对先知的一个称呼。耶稣自称人子,就是代表神在说自己。

为什么基督可以说“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而我们却不可以这样说?因为至少还有两位就是圣子和圣灵都是良善的。神的善是属灵的,而人的善只能是属世的:属世的善在属灵的善面前,是不能称善的。在我们面前,基督是圣善的,圣母是值得特别尊重的。圣善的灵体是超乎属世的善恶之外的,只位于“善恶的彼岸”,以永恒轮转的光,引导失散的部落。复归于他的,恶也是善;悖逆于他的,善也是恶。中古天主教曾经因为它的“圣殿化”(不是在耶路撒冷如犹太教,而是在它自己的万恶汇集的罗马)而日趋腐败,现代基督教(清教、改革宗、信义宗以及圣公会等)也有日益严重的圣殿化倾向,甚至许多地区教派也在极力搜刮地皮,建立自己的“圣殿”──而圣殿化也就是那种受到圣子耶稣一再谴责并预言其必遭毁灭的权力化倾向。

圣子耶稣曾预言耶路撒冷圣殿的坍毁,连一块石头也不能剩下。这是上帝在看人间的神殿时的必然感受。而圣子耶稣的教会则是建立在永不毁坏的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它”,因为这样的教会是建立在基督的权能上。相反,没有圣灵的圣殿则是建立在众人的掌声与执政者的权柄上,是媚俗与镇俗的奇怪混合体。


(206)


十足的“肉欲”不仅是性欲,但都是发源于贪欲,而不是像奥古斯丁这个亢奋的圣徒所体验的,一切贪欲中肉欲和性是最放肆、最不可抑制的。也许我们的天性、文化、遭遇不同于他,也许我们受到的启示不同于他;反正我们的见证是:贪欲阻碍人的皈依更甚于“肉欲”和性欲,因为奥古斯丁的“肉欲”也就是性欲,只是一时的,而贪欲却要持久得多、隐蔽得多;而过分的“肉欲”和性欲,其实也是由于内心的贪欲造成的。我们的体验和耶稣的教导是比较接近的──“耶稣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财主进天国是难的。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马太福音》十九章23—24节)但是对于色鬼,耶稣却没有相应的悲观论述。

养生的奥秘在于“均匀的衰退”,也就是延缓某一个器官早衰,更不能让它首先坏掉。因为我们既然不能长生不老,那么在“消耗器官”的意义上,就要学会“取长补短”,让所有的器官均匀地衰退、坏死,这样就能延长总体的寿命。千万不能学习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服食仙药,结果中毒,破坏了特定的器官,反而过早身亡。甚至在精神领域也是如此。要达到精神健康,一定要注意均衡,不要试图通过极端行为来延长属灵的生命,因为生命的原则就是持之以恒。神职人员的贪欲如果比俗人更甚,就更加有害。教宗、主教、神甫、牧师、传道人等──他们比之平信徒是地位越高、越为不肖。他们不仅以虚假的见证玷污了主的圣名,而且他们用言行不一,歪曲了主的道路。犯罪是一回事,盗用主的名义犯罪是又一回事,而且是更为严重的一回事,是无法以忏悔来钩销的“自动增长的欠债”。

一个人不能既事奉上帝又事奉玛门:按照原来的道理,牧师传道和教授讲课的区分在于:前者事奉的是上帝,后者事奉的玛门(或曰“财神”);但是现在的事实是,牧师们一边传道一边盘算收入,这样的牧师其实比“售业”的“教售”都不如,简直无异于神汉。这样一来,“基督教”的牧师比之异教的神汉,其实更深地背叛并侮辱了上帝──他们的“传道”比之街头小贩的叫卖假货,还要可悲。

我们盼望这样一个时代:牧师不拿薪水,没有人为了攫取收入而四出“传道”,而神学院学生也不必缴付学费,当然也不能免费地又吃又住,结果招来了一帮蠹虫。在那美好的时刻,信仰的系统的“义”,从商品系统中的“利”全面退出,主的道路得以用完全的形式表明了出来。“因信称义”是:由义的道路才会坚定信仰;由利的道路只能败坏信仰。

传道者在精神上必须是“业余的”,这不是说他不应该专业化或精通上帝赐予他的能力;而是说他不应该把传扬上帝之道,作为谋财的工具,作为自己衣食住行的来源。谋财害命,害命谋财,谋财者怎能不害命呢?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谋财者怎能不走向灭亡呢?我们需要某种“废除了职业的神职人员的基督教”,亦即某种纯净的、没有寄生阶层从中阻挡信徒亲近神、亲近圣子基督的基督教。这意味着福音“第三度大复兴”,“也许是以中国为主要基地的复兴”?

按照福音书的记载,耶稣本人的传道显然是业余的,尽管其能力远远高于一切收费的文士与职业化的法利赛人,但我们从未听说他靠此为生,相反,他亲自拿饼喂饱所有的听众。他清洁圣殿,掀翻叫卖者的摊位,我觉得这是有象征意义的:不是耶稣和小贩们过不去,而是他在扫荡文士和法利塞人的害人生意。

使徒保罗也是凭借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自己的嘴皮来挣饭吃的。凭手挣饭吃和凭嘴挣饭吃,有什么不同?本来没有什么不同。但在“传道”的问题上却有了很大的不同:所以禁止用传道来牟利,正是为了保证“传道的真实性”而不得不采取的“分别为圣”的措施。假如为了“传道”的美名而说谎、做假见证,这岂不等于是为了谋财而去害命?如果传道都不收费,那么骗子们就会因为无利可图而退出传道领域了。

使徒保罗凭借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出卖福音和基督来挣饭吃的──这是效法基督,所以他传扬的是真基督。相形之下,开办文法学院的奥里根和干脆当上主教奥古斯丁就完全不同了,他们多少都是把“传道”当作一项有利可图的“事业”甚至是生意来做的。尤其“圣徒”奥古斯丁,他对基督徒进行的迫害,没有个人利益的考虑在内是解释不了的。

亚西西的法兰西斯(Francis of Assisi,Giovanni Francesco Bernardone,1182—1226年)就比较好,他不仅不从福音事业中获益,而且舍弃所有的财富给比自己更穷的人,以此与主同行。这对那些冠冕堂皇的神职人员,靠推销福音吃饭甚至卖主发财的,都是个绝妙的讽刺。有了“衣冠禽兽的假圣徒”作为对比,我们才知道世界上确实还有“贫穷的真圣徒”的存在。

当依靠施舍的牧师比乐捐善施的信众更富有财物的时候,他到底在讲述上帝之道还是在表演敛财之道?他真以为“牧师”的意思,就是应该通过“宰肥羊”来过上一番物资充裕的生活?可是,开名牌车的牧师要进天国,应该比骆驼走得还要慢。按照福音书的意思,财主要进天国,比骆驼过针眼还难,因为此生的豪华房屋,应是通向天国的负担,反是地狱的道路。


(207)


在属世的即属物质的、属肉体的意义上,甚至诸神也会衰老,难逃劫运;在属灵的即灵界的、灵体的、灵魂的意义上,上帝都是超越时间的,因而是人们无法应对更无从理解的。基于空间的人类知觉、囿于时间的人类理性,面对抽象的上帝而不是具体的诸神,只能有朦胧的感觉。即使顺服、敬畏、崇拜等积极作为,也是和“无法逃避”的认知紧密相连的。

在“宗教改革”的意义上,穆罕默德(Mohammed,570—632年)可以说是马丁·路德的先驱,尽管穆罕默德不像马丁·路德那样托庇于德国王侯、仰人鼻息,而是自己组织武装,就像二十世纪的第一木乃伊列宁一样。传说中穆罕默德的形像,就是一手执利剑,一手举《可兰》(Al─Qur'an)。和基督教初期的“和平征服”不一样,伊斯兰教的扩张与征服自始至终都是伴随着铁血的。就是这样一种血腥扩张的“宗教”,就是这样一种走样翻版的“上帝”信仰,与“黑暗的中世纪欧洲”对峙的同时,却奇迹般地发展了科学和宽容了艺术,使阿拉伯帝国与唐宋帝国达到同样繁荣昌盛的水平,成为当时世界文化的两大中心。穆斯林也许会把这阿拉伯沙漠里冒出的奇葩归功于“真主的伟大”,但是我们倒也发现,这与宗教改革以后欧洲社会的迅速世俗化和欧洲文明的持续繁荣,确实相像,而且都维持了四五百年。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有关上帝的信仰在中世纪的阿拉伯世界和宗教改革以后的欧洲并未摧残科学和艺术?而在早期基督教的欧洲却会造成一个“黑暗时期”?可见,这里有另外的因素起了作用。我认为,导致欧洲黑暗时代的主要是蛮族入侵,而不是基督教。这也与中国的情况相类:导致北朝中国黑暗时代的是五胡乱华,而不是佛教。同样,何以上帝的信仰在现今的美国社会并未阻碍科学与艺术的发展,但在现在的伊斯兰教地区却阻碍科学与艺术的发展?显然,这和它们各自的社会状态复杂相关,而非一个宗教问题。

还有一对相似的宗教运动经常被人讨论,但其实却没有触及要点:

1、罗马教会与东正教会封闭希腊的雅典学院并焚烧了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对世俗文化进行迫害与禁闭;

2、伊斯兰圣战者炸毁阿富汗古代遗迹(例如大佛像)、破坏各种现代化设施,对世俗文化进行迫害与禁闭;

看来上述行为自有其社会演变方面的内在原因,并非单纯的宗教教义所致:无论是当时新兴的基督教,还是现今古老的伊斯兰,都受到宗教以外力量的干预。否则就无法理解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何以发生,因为当时秦国并未接受任何神学信仰。根据同样的理由,希特勒和毛泽东的焚书运动,也是出于政治原因,而非宗教原因。按照这个分析,基督教的上帝观念在近代不再为难科学与艺术的发展,可能也不是出于神学的力量,而是社会演变的因素导致的。进一步说,上帝观念的起伏变化,也是社会演变的一个结果,而不单单是宗教运动。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年)的事例突出说明了这一点:他作为近代“宗教改革”的发起人,本是天主教奥斯定会的教士,发誓独身,后来为了和一名修女结婚,他转而鼓吹灵魂得救只须信仰,不用善行,并进而放弃誓言、发起“宗教改革”。这就表明,宗教原因在宗教改革中的作用,远远不及宗教以外的因素那么强大。

马丁·路德生于农民家庭, 父亲叫汉斯(Hans),母亲叫玛格丽特(Margaret),他的父亲来历不明,其姓氏被人称为Luder、Ludher或Leuder,连他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姓什么。这大概是因为他曾多次犯法、逃亡、遭到判刑,需要隐瞒自己的身份;所以在本乡被人藐视、厌弃。因为他的父母经常打他,人们因此传说马丁·路德是一个恶魔和一位妇人所生的孩子,尤其他晚年曾说:“我的双亲待我极其严厉,使我变成十分的怯懦”,他举例说明,有个早晨曾被连续鞭打十五次。

1505年,当路德经过荒野差点被雷电击中,恐惧之中他向圣母玛丽亚祷告,并发誓说:“若果今次大难不死,就会成为一名天主教修士。”此事之后路德就不理其父的反对,进入了奥古斯丁修道会,当时其父汉斯含泪骂他:“去荣耀你在天上的父吧,不用再理会我这个父亲了!”后来,他年老的父亲诱惑他成家立业,他起初说:“神若乐意,他可以改变我的心。但至少目前我不想娶。我并非不懂爱情,然而我害怕日日等候异端者的刑罚和死亡。” 可是他最终受不住诱惑,觉得应当结婚。怎样能够既结婚破戒又不必等候异端者的刑罚和死亡?显然,只有改变宗教的教条本身。从此以后,马丁·路德走上了“宗教改革”的道路。由于私欲作怪,在路德翻译《圣经》的中,多处篡改原文,例如《路加福音》中耶稣的话语路德都敢删除:“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十四章26节。“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中的“妻子”被马丁·路德偷偷删除了, 以便于为马丁·路德的背约娶妻的窃贼行为,扫平理论道路。

为了得到政治支持,这个窃贼不惜宣布:皇帝和王侯比教宗更有召集大公会议的权力。因为他很清楚,这些王公都很想获得“良心的自由”,一边摆脱宗教的束缚、一边争夺精神的权力。从1517年开始宗教改革,到1525年足足用了八年时间,马丁终于如愿以偿地结婚了。可见马丁·路德并无真实的信仰,他为了破戒结婚连《圣经》都敢于篡改,还有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干不出来?而整本圣经的倒数第三节明明写着这句话:“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启示录》二十二章19节)马丁·路德对此视而不见,说明他已经成为目无上帝的无神论者了,基督教不过是他发家致富的工具罢了。

马丁·路德褒贬圣经、割裂圣经甚至批判圣经,如将《希伯来书》列为“次经”甚至“伪书”,这是与英王享利八世在1534年和罗马教会决裂,出自同样的原因:想要结婚。而且马丁·路德甚至更加邪恶,因为他的私欲是以发誓独身的修女为对象的。他自己当然发过独身的誓言,不然在那个时代他是吃不上“教会饭”的。这样背誓的人,明明自己的行为是原罪的充分体现,却因为要给自己的卑鄙开出通行证,而以宣扬“因信称义”来判断圣经本身的真伪!这表明马丁·路德完全是把圣经当作“满足个人私欲的工具”加以利用,他根本不信那上面记载了神的启示。马丁·路德的做法流毒深远,有时与路德会的教徒谈话,觉得他们崇拜马丁好像更甚于崇拜耶稣,他们竟然觉得耶稣的工作是遥远而抽象的,而马丁的工作却是具体而实在的。为此,他们就不惜攻击基督教派(如天主教徒)为异端。这是十分可怕的同室操戈。

由于马丁·路德这个敢于篡改圣经的“改革家”强调“皇帝和王侯比教宗更有召集大公会议的权力”,结果在他死后九年的1555年,残酷流血的宗教战争的交战双方,彼此在奥格斯堡所签订的和约,就达成了一个荒谬的协议,其内容可以综合成三点:

1、根据1530年所定的奥格斯堡信条,路德教派在日耳曼帝国境内的地位与天主教相同。

2、帝国境内各地区的宗教信仰应该由诸侯领主来决定,而不是由一般百姓自行决定,假如有人不愿意接受该地区诸侯所选定的教派,那麼他们必须离开这地方到他想去的地方,而不必改教。

3、凡是神职人员兼任诸侯的主教或修道院的院主,只能私自个别改信路德教派,而在改信路德教派之后,他也就丧失了他的封地,因为土地并不属于他们继承的产业。

可见,路德所谓“良心的自由”,之室王公大臣们的权力,而非平民百姓的权利。这无疑开启了现代世界宗教难民和种族清洗的先河。格斯堡和约签订以后,根据条约的内容,由封建领主而非圣经来决定百姓的宗教信仰,也就是说,一般百姓没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他们信仰宗教,得受封建领主的控制,而领主的子孙又可随意更换教义。在领地之内,领主要百姓信什么教派,百姓就得信仰什么教派。从此以后,“属谁管辖,便信奉谁的宗教”这一句话,就成了德国公民的习惯。在这个意义上,纳粹主义在德国兴起是十分自然的,希特勒是马丁·路德留下的遗产,马丁·路德蓄意“改革”教会的结果,是造成了教会的永久分裂。

至于路德本人的个性,他自己也承认自己“粗野、狂暴、激烈、好战”,在人们眼中,路德不但火爆,而且是一个好酒成性的醉鬼。 在政治上,路德更与天主教联手迫害再浸礼派的信徒,宣扬“要受浸的就让他们浸死”,结果再浸礼派的很多领袖都被投入河中惨死。这样一个酒色暴徒所主导宗教改革运动,显然会偏离正轨,所带来的最明显的恶果就是建立了各种互相敌对的教派。宗教改革运动所带来的第二个重大结果是在欧洲广泛进行了持续的宗教战争,其血腥程度叫人难以相信,例如从1618年到1648年的德国三十年战争,使德国死了八百万人,从此德国的天主教人数“变”为少数,而德国自己也分裂为无数的小邦,直到两百年后才组成德意志联邦,直接引爆了两次世界大战。路德宣称要使德国教会摆脱罗马的政治权力,结果却把各国的教会放在世俗君王的权力之下,这注定使得基督教分裂成无数的派系。

但愿我们所说的,不是凭着一己的意念贸然行事,求主怜悯我们,栽培我们的灵命,也赐给我们信心。


(208)


卡尔·巴特以来的现代神学,从总体上说来是令人反感的。这些“神学”一方面是对魔鬼掌权的二十世纪的病理反应,另方面它本身也足以引起正直灵魂的呕吐。对其“呕吐”的诊断,并非理论性的总结,而是生理性的描述:拜读这些“神学”的主要功用,是可以帮助人们减肥。

十九世纪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的西方神学,已经堕落为“魔学”。它们是在上帝的光环下注入魔鬼的怀疑乃至魔鬼的形象。神学家们以这种方式讨好掌握权柄的各行各业的暴发户:财阀、党阀、军阀、学阀乃至新闻阀、影戏阀、宗教阀。

两次世界大战暴露了欧洲现代文明的敌基督性质。从而也显明了欧洲三种教会(东正教、天主教、新教包括英国国教)的历史性失效。

正如罗马、马其顿、巴比伦等帝国征服对以色列所构成的“轮奸”,显明了犹太教的失效、法得赛人的罪,并导致了旧约时代的终结。这有点像文天祥的殉难和中国社会的屈服,暴露了儒学精神作为中华支柱的倾覆。

杜维明认为,儒学只有在这些异国文化中扎根,才能以康庄的姿态回到中国。但是新的儒学是否还有生命力,并不会像杜维明所说的那样,主要取决于儒学是否真能经过巴黎、纽约、东京最后回到中国。但是根据我的研究,按照历史的惯例来看,任何宗教、哲学、意识形态如果能在异国扎根,那么就会在本国绝种。就像佛教在印度绝种、基督教在以色列断根一样。我认为,儒学是从汉武帝的南征北战中产生的;新的儒学,更可能是从“中国文明整合全球”的“新文化之战”诞生的。

即使基督教,也不是所谓对话的产物,而是殉道者的血形成的。西方人对上帝的极力背叛、对耶稣基督的曲线出卖,在二十世纪的显赫“神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演。神学界的脱衣舞,比纽约街头的色情行业,还要尽兴。这是否预示着,欧美的教堂将像耶路撒冷的圣殿那样沦为废墟。看美国南方的教堂在1990年代已经浓烟四起,烈火弥漫了……

如果把西方人群体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就其社会主流而言,无疑已经背离了主的福音。现在,基督教的良善更多是作为一些风俗习惯而不是作为一种信仰,存留在欧美社会,即便如此,也还是处于衰减而不是增进之中。

中国的基督徒,应该和西方的基督徒联盟,作为主内兄弟,应该和西方的教会结为肢体;但同时也应该和西方的主流社会保持距离,应该清醒地看到:西方主流社会五百年来的物质进步,或多或少都削弱了福音的社会影响,而不能相反。如果有人因为羡慕甚至觊觎西方的世俗文明,而采取了“信奉基督教”的手段,作为一个爬近现代文明的阶梯──那是缘木求鱼。中国的基督徒应和这样的吃教者划清界限。我们应该看到,西方的强盛源于殉教者,而不是吃教者。

五百年来的欧美社会,不仅犹太人影响日增以致像美国也变成了“半犹太化”的国度;而且在欧洲文明的沉沦过程中,欧洲和美洲的各种基督教会也已不同程度地“犹太化”,以至于“时代主义”这种荒谬绝伦的教义,竟然登堂入室成为北美各种查经班的教材。回头看看古代的犹太社会,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表面尊崇上帝,其实则通过谋杀基督而断绝了他们与上帝的关系。再看看现代的欧美社会,天主教、东正教像是撒都该人,而其他新教各派像是法利赛人,再加上半信不信的文化基督徒像是文士──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表面承认上帝,背地却远离基督的神性。这样,基督教就遭到了“犹太化”,其必然结局就是“遭遇犹太人的下场”。

(A)

卡尔·巴特比较深刻的地方在于,指出了唯有通过耶稣基督的中保作用,人方能实现与神的和解,并因这样的复和而顺服神,从而重获我们业已失落的价值。如果不实现“以人为中心”向“以神为中心”的反动,我们就无法继绝世,因为人的有限不可能把握神的无限。但是显然,巴特关于神人关系的神学深受尼采甚至黑格尔“上帝已死”的影响。再往前溯,则看见康德的本体论,再往前,则有诺斯替派的灵体世界和柏拉图的理念。──这样的人神关系可以满足理性的究诘、拷问,但却满足不了人的感情饥渴: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正义的上帝而且是亲切的上帝。而这,只有耶稣基督所显示的上帝才能带给我们。

(B)

美国“神学家”瓦汉尼(Galrel Vahanian,1927─)在1957年出版了《上帝之死》。他所描述的“后基督教时代”,并非普遍实况,而是“魔鬼子孙们的自供状”,严格地说,那是“希望西方社会回到前基督教的水平”。也许上帝将兴起新的民族,以取代文士和法利赛化了的“西方基督教世界”?

(C)

有一种观点认为,朋谔斐尔(Pietrich Bonhoellen,1906─1945年)也就是上述意义的“魔鬼”,这位牧师和他企图杀死并最终杀死了他的希特勒,堪称“对立的统一体”。朋谔斐尔对基督福音的“非宗教性解释”,其实仅仅是注释了那位与主同钉在十字架并嘲弄基督的强盗:“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可以救自己吧。你如果是神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马太福音》二十七章40节)但是,朋谔斐尔一类的“神学海盗”们听着:圣子正是因为不救自己,方能救世界,并代赎众人的罪。这是你们这些维金海盗的后裔永远也不能领悟的奥秘──因为你们祖先的血腥殖民,已经拒绝了上帝的恩典、基督的救赎,你们这些末代子孙最后连眼睛都会瞎掉,视而不见上帝的荣耀。

(D)

加尔文说,“由于原罪和败坏,我们必须承受上帝的忿怒。”然而,这种说法过于简单化了,一笔抹杀了亚当夏娃犯罪以后,神给人的许多恩典。仁慈的主不会和加尔文一般见识来让人承受神的忿怒,神不会加害人,不会一味报复。相反,是人自己的罪使得自己与上帝隔绝,自陷于魔鬼的掌握并乐此不疲。我们是在罪恶中寻求生命的意义;但这并不是上帝的安排,而是我们背离上帝而尝到的苦果。另一方面,加尔文的“全然败坏”说,则比他的“上帝忿怒”说较为可取:“所有的人都是从罪中怀胎的,出生时是可怒之子,他不爱慕一切得救的善事,反而倾向邪恶,死在罪中,做罪的奴仆;他得不到圣灵更生的恩典;他不愿意也不能向神回转,以更改自己败坏的本性,或为更改这种本性而交出自己。”在这种意义上,加尔文自己和一个普通的罪犯,并无质的不同。“基督徒”与“异教徒”、“无神论者”,并无质的不同。

(E)

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1768—1843年),这个“德国新教神学家”,生于现今的波兰属地,却比尼采更甚地代表了普鲁士精神──此外他不仅是牧师的儿子,而且自己还做了牧师。但结果如何?一点也不长进。施莱尔马赫认为,宗教的恰当根源既不是知识,也不是道德,而是“情感”(Feeling)。他以“无限的人性”来取代基督的救恩,以“激情与品德”顶替十字架的道路,“意志与教育的力量”变成他的偶像:这是一位披着神学外衣的尼采主义者,而且是假托上帝的、先行的尼采主义者。

施莱尔马赫认为:对未受教育者只应讲道,而写作是提供给受教育者的(假定他们无法满足于讲道)──就技术层面而言,这似乎有其合理性。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接下去说:对受过教育但无智慧者只应提供短小的体裁、简洁的思想;而长篇钜制只能与智者、天才、受过极高教育的专家们分享?

施莱尔马赫还认为,基督教的根子并不在犹太教之中,而是不可还原地、无法解释地在那位“被弃者”基督之中,在基督身上,普遍败坏与救赎的基本观念,通过更高的中介而第一次展现。……所有的有限者都需要一个更高的中介以便与上帝保持一致。施莱尔马赫强调宗教是人对绝对者(神)的意识,而不是神对人的启示,因此他的理论被认为是“对人的神化”。他用发现代替了启示,用宗教意识代替神的话语。可见,施莱尔马赫真是一位“新教神学家”,他对宗教的看法与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这一系列人物的叛教哲学十分接近。

施莱尔马赫还是一位披着神学外衣的社会主义者,因为他竟把人的原罪归结为所谓“社会性”的。他以“养成的习惯”来取代“遗传的罪”,无形中否定了基督的属灵救赎的必要性、独一性,而使基督徒退化,滑向旧约的弥赛亚道路和属世的拯救。当然,施莱尔马赫如此主张,具有那个时代的强烈色彩,如当时的法国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新基督教》之类亦是如此。但两百年来的历史足以证明,这种社会主义的狂想是救赎意义的死路,向善的人们早该回头了。


(209)


在我们看来,有限者就是不完善的“有罪者”。耶稣基督不是有限的,圣子同时是神与人,既参与神圣本质,又参与人的本性。“无人知父,只能知子,父把一切都向子启示。”(“没有人看见过上帝,唯有父怀里的独生子,把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这样一位自称上帝的基督,确实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因为他不仅仅是先知、导师,甚至不仅仅是天子、神子,而是上帝都住在他里面。犹太人杀死了人类的救主,救主则通过复活显示了他对全人类的救赎。现在的欧洲人则背叛了人类的救主,欧洲人背叛福音的确据,是“超人”观念所代表的世俗化浪潮。超人继续发展下去其实就是敌基督。超人比人类更杰出,正如人类比动物更杰出;但超人不能逃避死亡,所以超人还不足以成为撒旦,只是撒旦的俘虏、撒旦的门徒。超人又如何?不还是某种肉体吗?尽管是“更高的生命类型”,总不能逃脱死的阴影、魔鬼的权势;但在罪的方面,超人只能比人类还更堕落;正如人类比动物更为堕落。没有罪恶,不足以成为人类;罪恶不大,不足以成为超人。超人既然位于“善恶的彼岸”,就可以为非作歹、放手发动群众,直到堕落为撒旦的俘虏、撒旦的门徒。

“超人”观念并不只是某位哲学家的幻想与病态。实际上,“超人”的理论与实践已经支配了二十世纪欧美社会生活的主流。超人哲学的本质,是对人文主义者和科学主义的登峰造极地综合;而人文主义者和科学主义者,发展下去都会是偶像崇拜者、撒旦教徒。

──人怎么会堕落到“超人”那种地步呢?

──那不是出于人的力量,而是由于魔鬼的势力。

是的,若不以“魔鬼”的概念,则无以解释人的堕落、疾病、衰老以致变态与死亡。堕落的天使!不仅是撒旦魔鬼;而且潜伏在每个人身上,咬啮义人正如咬啮不义的人,直到人们彻底胜利或彻底失败。

牧师的儿子尼采揭发说:基督教倡导“奴隶道德”。应该承认他所揭发的是一个真相?但问题是:人在神面前,连做一个奴隶都不配,所以成为神的奴隶还是抬举了人。在神面前的奴隶道德,比在人面前的主人道德,更加具有强势──主奴关系还是一种人际关系,与神人关系是无法等同的,所以只有骄傲的使徒才有资格宣称自己是“基督的奴仆”,以为自己高于世间的万有。

尼采对基督教的批评歪打正着,倒使我想起:在基督里做奴隶,应比在人间做超人,更有悬念,也更加刺激,更有挑战性,更合乎“做人的尊严”。属世的超人必死,属灵的基督永生。所以,还是让我们匍匐在基督面前,口称十字架上的圣子耶稣是主吧。和各种宗教、哲学、理论无不具有其渊源(如马克思主义具有空想社会主义、费尔巴哈哲学、李嘉图经济学等三大渊源)不同,基督的福音是“全无人间的渊源”的,圣经学者到今天也弄不明白,耶稣到底属于什么教派的。由此可见,基督的福音却是来自天上的启示,能够降临在这罪恶的撒旦国度,实在是我们的福气,而这一降临事件本身就是一个明显的奇迹。

犹太人最为恐惧这圣子的奇迹,千方百计要抹杀他,为此甚至不惜倒向无神论。例如马丁·布伯(Martin Buber,1878—1965年)就是一个典型的病例。其学说的罪恶性在于,抹煞了上帝的灵性,从而模糊了神圣与凡俗的界限,又通过诋毁上帝的客观性,企图使神蜕化为“人的幻觉”。上帝仅仅是“你我他”关系中的“你”吗?当然不是。因为上帝是“我”的主宰、原生者、创造者。上帝不是人的对话者,而是人的创造者与毁灭者──连这个前提都不懂,还谈什么哲学、宗教?

连这个都不懂或不想懂的人──他活着,就是一种受罪,也是一种犯罪,是一种对基督受难的健忘和抹杀。基督的福音完全胜利了吗?没有,基督要我们脱离这世界,可惜从基督教被封为国教的那时代开始,对福音的公然篡改就开始了,直至把基督“封为”其实是贬为“属世的君王”。奥古斯丁的“上帝的城”最终就会显形为“撒旦的国”──以基督教的名义,对纯正的基督徒进行反攻倒算。新教徒们不就是据此引申到另一种逻辑,把罗马教会比作“大淫妇”和“撒旦”吗?而布伯一类的敌基督的犹太人这种公然的篡夺神圣,是从对属灵者的放逐、以致屠杀入手的,最终的目的是把属灵的基督修正为属世的基督,也就是把圣子基督篡改为天使长撒旦。


(210)


害人者终必害已,动刀的必死于刀下──这首先不是来自他人的报复,因为别人有时可能根本不知道有人害了他;其次不是来自上帝的惩罚,因为仁慈的上帝经常不以苦难来惩罚任何人;最后这是来自人的罪行自身所造成的反的力量。这种惩罚是来自堕落本身──这多少有点像是“自杀”。堕落的人既然和撒旦为伍,自然只能享受魔鬼的待遇,而走正路的人则可以免受灭亡的命运。

“摩西呼求耶和华,耶和华指示他一棵树。他把树丢在水里,水就变甜了。耶和华在那里为他们定了律例,典章,在那里试验他们,又说,你若留意听耶和华你神的话,又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留心听我的诫命,守我一切的律例,我就不将所加与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因为我耶和华是医治你的。”(《出埃及记》十五章25—26节)对别人尤其是对曾经坑害过我们的人,要心存怜悯,也感谢基督的恩──是基督使我们从中得以认识上帝的爱。我们之所有时显得比别人好一些,不是由于我们的能耐,而是由于上帝爱我们,并使我们从他的爱中获得了自己的尊严。是尊严和基于尊严的想象力,使我们还没有彻底堕落为撒旦的奴仆。


(211)


男子汉大丈夫,就是要“义”字当先。义字当先,就是简单,就是该简单的时候一定要简单。就是面对不该后悔的事情具有死不悔改的意志。这就是“永恒的青春”。就是重新像小孩子的样子,简单、任性、执着。“你们若不变成小孩子的样子,断不能进天国。”──基督说。

“自己创造一个宗教”,固然伟大,可以彰显自己不同凡响,甚至精妙绝伦。但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宗教是救不自己的。正如一切人造物在关键时刻都救不了人。否定基督并“不难”,解析上帝更“简单”,但是,在这种名为否定、解析的破坏之后,我们所能得到的,只是一个荒芜、冷漠、无助的世界。

是“信”耶稣还是“玩”耶稣?──这是信徒和文士(“文化基督徒”)之间的根本区别。当一个人写作或翻译说“耶稣本人不曾赋予自己的死任何明显的意义”(E·云格尔:《死论》83页,1995年4月上海三联版)时,表明他肯定只是“玩”的文士(“文化基督徒”),而不是“信”的门徒。


(212)


以人的智慧去“研究上帝”、“考证耶稣”,难道可能不沦为一种犯罪行为吗?而且是一相当大的罪行?神学,就这样使自己不幸沦入了罪大恶极的行列。“读神学”,经常是在“读那些亵渎神的撒旦语言”;所以,基督从不教门徒去读神学,只教门徒爱上帝、爱邻人、传福音。难道我们还不能从基督的行事中,获得最终的启示吗?


(213)


“文化基督徒”的实际含义是:文化侵入福音,从而形成一种相当劣质的基督教,这就是魔鬼的“文化”对基督徒进行腐蚀的活生生的案例。然而正如基督说过的,一个人不能既事奉上帝又事奉玛门──我们怎能既事奉基督又事奉文化呢?文化基督徒试图瓦解对基督的属灵信仰,其方式是把信仰属世化。他们把信徒对永恒生命的盼望篡改为“怕死”,并进而断言“耗尽一生去为死作准备,这简直荒唐透顶”。谁说过信仰基督是在玩弄“死亡艺术”?但无可否认,信仰基督确实是“救我们脱离这个罪恶世代的唯一道路”。基督的救赎是赐人以属灵的生命,但其前提是信徒必须憎恨并抛弃属世的生命,然后才可能尽心尽力地追随基督。


(214)


人只有通过恐惧之门方能变得更坚强?正如人只有通过死亡之门方能进入永恒的生命。怯懦则不同,怯懦是被恐惧压倒,成为死亡的俘虏。勇敢的人不是因为迟钝、弱智,而是因为属灵的信仰,使他越过属世的迷恋,欢欣鼓舞地越过死亡线、义无反顾进入上帝的国。


(215)


当马丁·路德宣称“我不知道我有何罪孽,也不知道我有何圣洁。我一无所知,只知道上帝的权柄在我心中”(《认信》)时,他已经背弃了基督的救恩,他说的“上帝”肯定不是耶稣基督的“天父”,因为基督的上帝首先就是要教我们认清自己的罪,以便倒空自己来迎谒基督的救赎。马丁·路德阉割了基督教最本质的东西即末世论和基于末世论的“离弃这个世界”的倾向。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与其说是一种“进”不如说是一种“退”──是向肉欲、家庭、财富的让步,是把罪恶打扮为圣洁,结果把“脱离这罪恶世代”的呼召,篡改为“投入这罪恶漩涡”的嚎叫。


(216)


巴斯卡有关人的高贵性的看法,是否受到诺斯替派(Gnostrcism)的影响?因为若非“原先的宇宙灵体的本性”这一角度去观察,受缚于物质奴役的人类,何来高贵?

好的神学,帮助人与神交流;坏的神学,诱人背离主、否认耶稣基督的真实性。奥古斯丁和阿伯拉尔(Peturs Abalard,1079—1142年)不约而同地认为:精神的渴望(和反抗的精神),是产生一切罪的最深刻的本源,相形之下,肉欲反倒只是罪的第二个根源……这一方面是对的,因为即使在我们的肉欲中,毒害我们最烈的也是所谓“精神渴望”即心理因素,相形之下,单纯的肉欲既不会很强烈,也不会很持久──是想象力激化了肉欲。邪恶的想象力,往往就成了“撒旦的化身”和“魔鬼的代言人”。

当然,另一方面,这两位神学家也都不约而同地有着黑暗的果子。这种矛盾的困境,是否对他们伟大、光荣、正确的神学系统,有某种我们连想都不愿意去想的催化作用呢?这样的理论果实,是否就是“教父学”?!

有不少冒牌的“神学著作”,尽管可能是“出自魔鬼的笔下”,但依然可以让我从中读到了基督的救恩,因为基督的恩典已经胜了魔鬼的狡辩。这时,上帝的作为依然显现出来:我们不是凭自己的理性批判去鉴别、发现魔鬼的陷阱,而是借着基督的爱的恩典之光,一眼洞穿了有人故意编织的谎言。

说到底,人可以“蒙圣洁”,但却不能“是圣洁”。因为这世上没有一个义人,一切圣洁只能来自上帝和把他表明出来的耶稣基督。人可以“蒙耶稣的宝血洗净”,但不可能“已被耶稣的宝血洗净”,因为我们还在不断犯罪,只能“因信称义”,无法“因信是义”。

“文化基督徒”只是思考基督,而非信仰基督。而唯有信仰先于思考者,才是真正的基督徒。如果要随时准备以思考的结果来决定信仰的取舍,这叫什么信仰?这叫什么基督徒?──这叫“文化活动”,这叫“文化基督徒”:限于自己的理性的判断的人,当然不能算是基督徒。


(217)


法国女作家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1909—1943年)的遗书《在期待之中》,是一部令人生厌的、纠缠不休的作品。是这位女士力图玩弄神秘?仿佛唯恐自己的罪业不够深刻或是高耸?但奇怪的是,中文版译者,却将之纳入“基督教学术文库”。如此捉弄“基督教学术”,结果使之成了“反基督”的代号,这是不幸的。因为这不诚实,虚伪如魔鬼的谎言。

光明正大的反基督者,应该公开向基督宣战,而不该潜入基督的营垒内部作乱。当然,这种“不该”中的不诚实性,正是典型的敌基督的魔鬼手段,是邪恶意义的“应该”。所以,热爱基督的人也要认清魔鬼的方法论!那就是“今生的盼望”。今生的盼望者,他(她)们的方法论,是一种苟合的产物,是从属于他(她)们的生计的。同时,我们还要感谢基督,让我们从文化基督徒的“淫行”中,也看到我们自己的罪性。这罪性就是为了彰显莫名其妙的自我而与魔鬼无条件地“行淫”,并为了这一需要而在必要的时候利用基督,从而玷污了基督教的名誉。敌基督者敢于杀死上帝的圣子,还有什么恶事做不出来?当然,我们虽然憎恨他们,但自己也不是什么好货,迄今还在罪的捆绑中,继续参与钉死基督的罪行。这十字架不在各各他,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如果不能像保罗所说的那样钉死了自己的罪和旧我,就会钉死了基督的样式,使自己再成魔鬼的奴仆。


(218)


天主教比东正教更为强势,这也许也得力于它的“二传性”,即,希腊语《新约》是一传的福音,拉丁语《新约》则为二传的福音,而从拉丁语翻译过来的现代欧洲各国语言的福音则为三传。二传者何以反而具有更强的灵性?因为再传的过程,尤如灵魂突破肉体的过程,尤如从死里复活的过程,使神的福音得以更多地摆脱人的语言的限制?

人们总结说,东正教的崇拜重点在基督复活,天主教的崇拜重点在基督受难。但明显的现象是,强调受难的天主教比强调复活的东正教更为强势,甚至更有侵略性。看来受难的主题比复活的主题更为深入,更能激起人的敬畏、怜悯、顺服和爱。

福音的三传,由拉丁语向欧洲各民族方言的移位。福音的四传,由欧洲方言(如英语)向中文和各种殖民地也就是“第三世界”的语文移位……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每一次转译,都给基督的灵性以一次新表达、新转型的机会。于是,基督的信息就曲曲折折地进入了现今的中文里面。从今以后,当基督徒跪在十字架前,以中文书写赞美神的话语,充满身、心、灵的就不仅是幸福的自我感觉,而且把中文世界的传承也都纳入基督里面了。

圣灵赐人特别的光,可以穿透希伯莱语这个迦南语族的屏障,使迦南语族以外的“外邦人”得以亲近上帝、信从基督。

圣灵赐人特别的光,要以穿透希腊语的外壳,使整个地中海沐浴在福音的再度传扬中。

圣灵赐人特别的光,可以穿透拉丁语的封闭,使欧洲蛮族青出于蓝,把基督的爱推向整个地球。

圣灵赐人特别的光,可以穿透欧洲海盗商人的语言,使福音与当今世界上最古老最复杂的语言例如中文也都契合。福音的传播或许可以借此得到原教旨意义的复兴?基督恩典的丰盛,要超过古老中文的复杂:如果这两者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全球奇迹?

全球奇迹不把现在的基督教与福音等同起来,全球奇迹不把信徒也就是“承认基督是主的罪人”与基督等同起来,全球奇迹不把“基督教的历史”与“基督指引的未来”等同起来。人是供神审判而不是来审判神的,凡逾越了这一界限而试图判断上帝者,就等于处在地狱的煎熬中,何须等待来世的另一个地狱?


(219)


罪的起源问题,是《圣经》没有作出解答的一项奥秘,甚至连饶舌的奥古斯丁也无法凭藉他的希腊哲学与波斯宗教对此联想并印证……罪的起源问题──这也许是上帝的一项永恒的秘密?

只是通过亲身经历,我们还是可以多少知道一点:是运动产生了罪,尤如生命产生了废气与粪便。剧烈的运动,容易产生剧烈的罪,所以我们看到,大天使、“天使长”也许正是在剧烈的运动中堕落为撒旦的。

人是上帝创造的“宠物”,因为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造了人类,后来还给人吹了一口气,于是特别赐人能力掌管天地万物,但我们却滥用了这种宠爱,从而堕落为仅次于“撒旦魔鬼”的“罪人”。

我们追随撒旦,想与上帝平起平坐,偷食智慧果,为自己设立了理性,这“理性的原罪”时刻阻碍我们,使我们永远不能重返上帝的国。此外,人们还崇尚运动、酷好战争、喜欢游行,甚至热爱流离颠沛的命运:人们甚至以悲剧为美,要和上帝分庭抗礼,建立地上的国家,罪大恶极者还想建立地上的天国,结果无一例外是建立了人间地狱。奥古斯丁想在这个世界分出一个上帝的城市,建立耶稣都没有计划的事业,但是他拔高自己的结果,仅仅是得到了一个迫害基督徒的罗马国教组织。

殊不知,连过度的善也会结恶果,例如“福利国家”。而过度的繁荣就会造成泡沫经济,产生社会腐败。有运动的有限性,而有限性也正是一种罪性。运动产生罪,在运动中失去平衡,就产生罪恶。只有普遍的(超空间)、永生的(超时间)上帝,才是无限的,并因无限而是完满的,并因完满而是无罪的,并可以消融一切的罪。相反,从上帝分离出来的任何运动,都会形成有限,并因有限而形成罪。这甚至对天使也不例外。所以有人认为,天使没有意志和理性,只是机械地执行上帝的命令。而违反此律因而产生了自己的理性和意志的“大天使”、“天使长”撒旦,一旦以其自由意志来自行判断甚至定夺某事,甚至创建某事,难免不会偏离正轨,甚至为非作歹、叛离上帝。

冲突、斗争,表明运动得很激烈甚至过份激烈,于是便不可避免地陷入罪中。在这种意义上,越有能耐的人,运动量越大,犯罪的潜能与机率亦大,其罪亦大。而顺服上帝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是为罪的消弭,是为上帝的独生子,是为救我们脱离罪恶、进入天国的圣子耶稣基督。在他的示范面前,我们需要反省罪,克制运动本身。


(220)


俄国人列夫·舍斯托夫(1866─1938年)在《约伯的天平》一书中说,尼采的《善恶的彼岸》是在叙述“古代的生长在天堂里的树的故事”,这种说法在现象的描述方面,颇为贴切,实际上却遗漏了人类命运的本质:自我们从伊甸园堕落以来,再也恢复不了超越善恶的自然本性,因此永生的上帝才差遣他独一爱子来,救赎并审判这个趋向恶而不是趋向善的世界。这就是区分善恶的智慧所招致的恶果,是这样的“趋向恶的状态”而不是“上帝的愤怒”,使人受苦。而哲学家们如舍斯托夫笔下的尼采煽动人们抛弃羞耻感所带来的行为后果,但这完全不能帮助人们恢复伊甸园般的天堂地位,只是激发了更多的人间暴行,从而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苦难,因为堕落以后的人类,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再也无法回到堕落以前的状态中去了。

《约伯的天平》解释说,新柏拉图主义的祖师爷普罗提诺对诺斯替派的学说十分气愤,因为普罗提诺是因为热爱世界而后才去鄙视世界的。……如果这种说法真实无误,那么人称诺斯替派为新柏拉图主义的变种,显然是诬枉的。完全鄙视世界的思想,是直接从耶稣基督传来的“神的话语”,因为甚至连“高尚的犬儒派”也还是喜欢太阳,甚至热爱生命,他们不过是想过一种更加自然的生活罢了。基督则把自己及自己所表达的“我父”与“世界”完全对立起来。在这种意义上,诺斯替派显然较为贴近福音而非较为贴近新柏拉图主义。由于诺斯替派强调脱离世界追随基督的属灵性质,结果受到了情欲未泯的“教会团契”的排斥,从而诬告他们是新柏拉图主义。也许可以说,新柏拉图主义仿佛古典文明的夕阳,诺斯替派则像是朝阳,它朝向正午的太阳,那就是基督的福音:这可是一个跨越了黑夜子午线的本质区别。

黑夜,就是世界;驱散黑夜的光,就是基督。

新柏拉图主义在面临黑夜时,返身向后眷恋白昼;诺斯替派则在抛弃黑夜后,面向真光;这可是一个本质的区别,后来演化为异教徒与基督徒的区别。诺斯替派的局限是:他们钻研神学,就好像在钻研哲学;他们理解上帝的话语,就好像在理解占星术和科学;他们读属灵的福音书,就好像在阅读属世生活的指南。于是他们就为斯宾诺莎那样的从犹太教中叛离出来的思想家制造了靶子,说什么上帝的意志与理性和人类意志与理性之间的天壤之别,就像是“星座犬”与“动物犬”之间的差别那么大。但斯宾诺莎可能没有意识到,他的讥评依然是渎神的,就在于天上的星座“犬”,与地上的能吠的动物“犬”,都是属世的、物质的、终将朽灭的;而上帝的意志与理性却是属灵的、永生的。

不错,有些神学家们败坏了上帝的声誉,因为他们即使贵为圣徒和教皇,同样具有人的罪性。他们不扮演上帝的代表还好,一旦扮演就不免露出沐猴而冠的丑态了。但哲学家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号召人们“回到太一”,自己却以思辨远离宇宙本原。世上有不少神学教授也是如此,他们对上帝的论证本身,就是在背离上帝,且使听众离上帝更远而不是更近了。

他们诡辩说,这其实也是一种用途:让属灵的服役于属世的。何以见得呢?他们解释说,原来,属世的经过属灵的净化,就仿佛经过一次洗浴、休眠,可以更大的活力投入属世的争战──所以我们看到西方物质文明之所以能够如此庞大的体系,是因为有其持续深入的属灵修炼作为其“犯罪基础”的。


(221)


德国宗教史学家哈纳克(Adolf Harnack,1851—1930年)说,“宗教思想的内在力量从来保证不了它在世界的统治权。”(《教义史》第272页)。这是符合实际的,但是不仅如此。哈纳克和绝大多数德国人似乎一样,他们理解不了:事实上,宗教思想的内在力量恰恰在于它弃绝了世界的统治权!这就是上帝的东西和恺撒的东西之间的根本区别。

苏格拉底和耶稣相仿,也是为了自己的真理,被群众和统治者的世界联盟给杀害的。苏格拉底死前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真理,是为了传播?还是为了克服自己的恐慌?耶稣则在判决之后沉默不语,因为对他来说,上帝的真理已经自明,何须多说?耶稣像羊在剪毛人的手下无声无息,因为他是世界的救赎主。他的救赎已经降临,宣告福音的时刻已经终结,所以他保持高贵的沉默?除了神秘的“十架七言”(The Seven Last Words of Christ),但十架七言并非“说给人听”的哲理,而是“自言自语”的启示。


(222)


耶稣有一百只羊,如果丢了一只他就暂且放下这九十九只羊,去寻找那一只迷失的羊。这就是超越功利的爱,这就是可以为羊舍命的好牧人。那么,如果明天的世界上总共有一百亿人口,基督会不会为了等待最后一亿个罪人而延缓其余的人得救呢?按照我们人类的思考和担忧,如果无穷等待下去,那岂不是谁也不能得救了吗?

我窃以为,耶稣所说的一只迷途的羊,并不是指弱智、白痴、顽冥不化者、生性恶毒者;而是暗指像使徒保罗那样的人。基督不仅不放弃他们,还要特别拣选他们,迫使他们负上重轭甚至死在十字架上──因为仁慈的主并不是护短的主,更不是奖励恶人的主。

而耶稣所说的一百只羊,也不是世界上全部的羊,而只是世界上属于耶稣的羊。被基督的爱专门寻找回来的迷途羔羊啊,在属世的意义上,将要有祸了!被主寻找回来的迷途羔羊,将要注定不得安宁──不得不经历千辛万苦,成为一头猛狮,从事属灵的战斗,充当基督的前卫,直至精疲力竭而死。基督的爱,使得迷途羔羊不畏艰险,因为基督的印记已经打在迷途羔羊的灵魂深处。


(223)


苏格拉底说,“不能使好人遭到不幸。”但在耶稣看来,也许这个世界上既没有好人也不可能不遭到不幸。世人都亏欠了神的荣耀,连一个义人也没有。“不幸”只不过是罪人们所受到的报应或命运。人若不能悔改,脱离自己的罪,永生上帝的儿子也无从救他。这就是人类的命运:白白赦免已经有了,但人们却不去领取。这就好像乐透大奖已经揭晓号码,但却无人前往领取一样奇怪。

笃信上帝的人为什么也会失败并落得悲惨的结局?斯宾诺莎如是质疑。其实答案并不需要很复杂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成功,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遭遇最终的失败。再者,上帝的赐福却有属灵的一面,如果想用这属灵的赐福需要属世的失败来得到,那就是最大的收获了。如果反过来行事,用属灵的赐福去交换属世的利益,那就是最大的不敬、顶尖的不诚,就足以抵消属灵的祝福而绰绰有余了──哪里还有资格提问“笃信上帝的人为什么会失败并落得悲惨的结局”?

看看十字架上的基督吧。就能明白犹太人斯宾诺莎试图理解福音,但却“犯了方向性、路线性错误”。这些错误对人的认知能力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但强以为解,然后反过去指控上帝,岂能不是一项大罪呢?另外我们也要知道,福音是很难被人“精确理解”而更多只能猜测的,任何宣称他“理解了福音并可以分析解福音”的凡人,非愚即诬。即使这个人对于希腊语的造诣很深,又如何能够打通神人之间的本质壁垒,越过永生的上帝而登上讲坛呢?解经师们要当心,信口雌黄可能有祸。

“我们虽然在血气中行事,却不凭着血气争战。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乃是在上帝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将各样的计谋,各样的拦阻人认识上帝的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并且我已经预备好了,等你们十分顺服的时候,要责罚那一切不顺服的人。”(《哥林多后书》第十章3─6节)自胜者强。自胜者必将心意夺回,归向耶稣、顺服基督。只有彻底顺服基督,方可征伐得胜──攻破一切拦阻上帝的营垒,兵不血刃地扫荡不顺服者,奉耶稣基督的名,把荣耀归于上帝。

“论到祭偶像之物,我们晓得我们都有知识。但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爱心能造就人。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若有人爱神,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论到吃祭偶像之物,我们知道偶像在世上算不得什么。也知道神只有一位,再没有别的神。虽有称为神的,或在天,或在地。就如那许多的神,许多的主。然而我们只有一位神,就是父,万物都本于他,我们也归于他。并有一位主,就是耶稣基督,万物都是借着他有的,我们也是借着他有的。但人不都有这等知识。有人到如今因拜惯了偶像,就以为所吃的是祭偶像之物。他们的良心既然软弱,也就污秽了。其实食物不能叫神看中我们。因为我们不吃也无损,吃也无益。只是你们要谨慎,恐怕你们这自由,竟成了那软弱人的绊脚石。若有人见你这有知识的,在偶像的庙里坐席,这人的良心若是软弱,岂不放胆去吃那祭偶像之物吗?因此,基督为他死的那软弱弟兄,也就因你的知识沉沦了。你们这样得罪弟兄们,伤了他们软弱的良心,就是得罪基督。所以食物若叫我弟兄跌倒,我就永远不吃肉,免得叫我弟兄跌倒了。”(《哥林多前书》第八章)

最为可怕的是“知识”还不是“理性”;理性还可以是中性的,知识却无法中立,知识常常是“极具倾向性的判断”与“结论”。因此,理性是从智慧果产生的一项能力,知识却是从这种能力分离出来的不同后果,所以不同的文明会产生不同的知识系统。在神学上,知识可以分为两类果子:一是属上帝的、属灵的果子;一是属撒旦的、属血气的、属世的果子。属世的爱,排拒前者而迎纳后者;属灵的爱,排拒后者而迎纳前者──不同的爱所据以排拒或迎纳的工具,则为“理性”。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自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十三章4─8节)这样的爱,只能来自上帝,并通过耶稣基督表明出来。人可以转借这样的爱,但人力或人的修炼功夫却无法保持这样的爱。人无法恒久忍耐,除非他已经信了并看见了耶稣复活这一“上帝与人和解的凭据”。人没有能力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因为人只喜欢不义,不喜欢真理──除非,他已经看见并信了基督的爱。永不止息的爱是慈爱,这是基督的爱,这样的慈爱使人包容,这样的包容使人相信,这样的相信使人盼望,这样的盼望使人忍耐。所以使徒保罗说:“我在你们中间,用百般的忍耐,借着神事、奇迹、异能,显出使徒的凭据来。”(《加拉太书》十二章12节)使徒的凭据,不是出于自己,而是来自上帝,来自那死在十字架上、并从死中复活的主。

“凡事包容”的“包容”,不是“纵容”,而是“包括”、“容纳”。在基督的“永不止息的爱”里,我们一去不返的青春与健康被包括、容纳了。在基督永不止息的爱里,我们横遭践踏的亲情与团聚被包括、容纳了。在基督永不止息的爱里,我们业已失去的故土和祖国,也被包括、容纳了。一切已死的,被永生的主永远记念、存留。

二十岁开始我就相信耶稣是基督,但是在四十二岁以前一直不信他是独一圣子。保罗说得真准确:“所以我告诉你们,被神的灵感动的,没有说耶稣是可咒诅的。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哥林多前书》十二章3节)在这种有“神的灵感动”却没有“圣灵感动”的中间状态下,在那样的时候,我想起自己的往事尤其是美好的往事,就会生出淡淡的惆怅,因其一去不返,就会生出一种焦虑以致绝望,因而极想人为地创造出一番英雄的业绩予以弥补。后来我终于得到“圣灵感动”、信了耶稣不仅是基督,而且是独一圣子,于是念及基督灵体的无限,就常在基督里感念一切并包容业已逝去的一切。我因此知道,在独一圣子永不止息的爱里,超越佛教的一切法、一切相,一切早已毁灭的宇宙往生、以及尚未生出的律法,都已得到了记录。

独一圣子说:“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马太福音》第五章17节)而且“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同上18节)圣哉基督,永恒的活泉、永恒的光。基督以其无限的包容,记录一切;以其无限的爱,记念并复活一切良善甚至不那么良善的。在这种意义上,上帝的审判也是一种包容、成全,是基于记录的。为了这样的工作,为了体现“无限积极的爱”:独一圣子以致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224)


人的罪,首先表现为“从上帝那里叛逃”,这是从我们远古祖先的命运中就开始了的。就我们自身即“这些承受着罪的负债的个体”而言,罪表现为“对上帝的无知”,以及“虽然知道却行不出来”,即使徒保罗所说“我是喜欢上帝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罗马书》第七章21─23节)凭我们自己的努力,无法摆脱这样的罪;这时,上帝的恩典降下,“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因为上帝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罗马书》第一章16─17节)普罗提诺等“新柏拉图主义”仿佛夕阳;而基督受难则是文明的子夜,诺斯替教派像是朝日,朝向正午的太阳,虽然它还不是正午的太阳。

基督受难时,圣殿的大幔从中央裂开……遮蔽救恩的传统屏障被永生上帝的儿子的爱,彻底击溃了!难怪垄断圣殿权柄的大祭司对上帝的圣子恨之入骨,因为大祭司认为耶稣的行为侵犯了大祭司的传统特权。

如果没有基督的福音的教化,罗马帝国的臣民包括被看作那些下贱的犹太奴隶会是一群多么可怕的牲口啊。不仅欧洲蛮族是这样,捧着旧约的犹太人也是这样。而尼采的梦想就是恢复他们的兽性、兽行,但这些并非尼采这位东欧杂种的病态头脑胡思乱想出来的,而是确确实实存在于耶稣所受的耳光、鞭刑、十字架之中的史实。

三自教会的赵紫宸发问说,一个人只要相信耶稣是童贞女所生和相信耶稣复活,但过着毫无见证的生活,就可以进天堂吗?……

让我来尝试回应这个挑战:一个人只要真的相信耶稣是童贞女所生并愿意相信耶稣复活这一奇迹,他就不可能过着毫无见证的生活,因为这样的信仰本身就是见证的生活,且是至高的有见证的生活,如,高于法利赛人的“守律法”活动。一个人只要真的相信耶稣是童贞女所生并愿意相信耶稣复活这一奇迹,他至少就会比他自己的以前,要稍好一点,从而也就不可能过着“毫无见证的生活”。一个人只要真的相信耶稣是童贞女所生并愿意相信耶稣复活这一奇迹,他就不可能提出赵紫宸这样的问题。


(225)


施洗的约翰是最后的和最大的先知,因为他是为基督铺平道路的。凡耶稣以后自称先知的,而不自称基督奴仆的,非愚即诬。“我不是先知,但愿我也不要被称为先知──我只是基督的奴仆,一个极普通的奴仆,我的最高愿望,是死后能归入基督。愿我的所思所言,凡是精彩的,都不是出自我,不是出自先知的智慧,而是出自住在我里头的圣灵。阿们!”

上述看法使我认识到使徒保罗很重要,他做了基督的奴仆,而不只是用基督来炫耀自己。这样,他为后来的基督徒做了一个良好的示范。告诉后人,在基督面前,不可僭越,不可轻狂。“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哥林多前书》第九章16节)只有被基督如此征服如保罗者,才可能摆脱了魔鬼的控制,才算得救,可称为义。只有拒绝世界如保罗者,才可能在事实上以基督的灵征服世界,因为“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十六章33节)。“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启示甚大,就过于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就是撒旦的差役,要攻击我,免得我过于自高。为这事,我三次求过主,叫这刺离开。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哥林多后书》十二章7—9节)所以,我们必须遵循保罗的软弱,背起十字架来跟从主。我们若要回到主的基业,就要舍弃自己的意志。意志是极深的原罪,它产生过度的即不合上帝意思的运动,从而引起尘世罪恶的风暴。愿我们偃旗息鼓,把主权交还给主。

“我们救主的伟大,在降生时,并没有显明,但在显然被他的仇敌镇压之后,现在却大放光明。”(奥里根:《救主的伟大》)救世主受难的时代,正是他取得伟大胜利的时代;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为救赎如此众多的灵魂而死,从而显明他是上帝的圣子。


(226)


“做保罗的学生还是做耶稣的学生?”这对我们根本不构成一个问题。因为我们连做保罗的学生都不配,怎有能力直接来到耶稣的教导前?保罗教导我们谦卑,匍匐在基督面前称臣。没有这种态度,我们便读不懂上帝的话语,或干脆僭越起来,自命为先知甚至冒充救主了。

但这非常危险。因为这将彻底切断我们的救恩。我们祈求永生上帝的圣子,免除我们的僭越,还给我们一个罪人和必死者的可憎面目吧!

“上帝已死”并非十九世纪初叶的普鲁士军国主义者黑格尔所说的某种时代精神,而是发生在独一圣子基督耶稣被处死刑的主后一世纪的血淋淋事实。但一千八百年后的欧洲十九世纪,人们已经无法理解“上帝会死”这一残酷的事实,他们只看到上帝的复活,而且仅仅是在死后的第三日。当然这三日也许就是人间的三千年,于是主后两千年来,世界生出许多可怖的故事、暴行,面具脱落,人类本质的面目展露出来。

于是马丁·路德这类人物就起来臆测神意了,断定“上帝禁止人们升入神圣的高度”,好像他们真的明白上帝的心意。但我们知道,仁慈的主宰给人自由,且给的是真自由。甚至对于智慧果的食用后果,他也只是发出预警说,“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世记》第二章16—17:“耶和华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而没有设置断然阻止的障碍。后来在生命树前头,才设置了这样的障碍。结果,在整本圣经中第一次出现了“死这个”字。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这些自己断送了自己前途的、被叫做“人”的族类,还能继续升入神圣的高度吗?确实,鸡毛落入火中而不能不自取灭亡。但是我们不能继续升入神圣的高度,并不是因为神的禁令,而是因为亚当夏娃的堕落。我们的限度,也许是由我们的泥土质地决定的,而不是上帝的那一口灵气决定的?

《约翰福音》“从来没有人看见过上帝,唯有父怀里的独生子,把他表明出来”一语,见证了福音的本质。由基督所表明的上帝,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以万物为刍狗的、令人恐惧的,而是仁慈的、关切人的,令人怀有无限盼望的。上帝的圣子基督,是人与上帝之间的中保与桥梁:“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十四章6节)尼采预告的现代权能者们,从思想家、科学家到政治家、宗教家、社会组织家、生物工程家……为什么都以不同的形态发疯而死呢?是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终极盼望。尼采说,“如果世界上有神而我们又不是神,这叫我们怎么受得了。”这就是失去盼望者的痛苦宣告。人要是不承认自己只是泥土,就无法免除这样意图为王的痛苦。吸毒致幻的美妙功能,是在于让人忘记自己只是泥土,结果却是让人马上变成了瘫软在地的泥土。

反过来看这宣告──“如果世界上没有上帝,我们自身就是上帝”,用时髦的僭主语言翻译一下就是说:“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我们是自身命运的主宰”。可是问题来了:如果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主宰,那么我们最终将知道,我们主宰的世界后面,势必弥漫这令人窒息的空虚──因为我们迟早会失去对于周围事物甚至失去对于自身的控制。我们对自己的局限性,已经一目了然:生活的陈腐已经刻入我们的骨髓……如果没有上帝、如果我们自己就是上帝,这个世界就将毫无希望了,我们的世界除了逐渐变成垃圾场之外,没有别的出路。

一个完全没有盼望、没有明天、也不能更新洁净的垃圾场,对任何一个稍为高贵的灵魂来说,都是不能忍受的、也不值得活下去的。没有了“望”作为纽带,“信”和“爱”就会松懈以致解体。“望”,就是“盼望未知的世界”;“信”,就是信仰上帝;“爱”,就是表象为爱上帝、爱人如己的“生命原力”。


(227)


“无限丰盈的上帝并不因为自己还需要什么,才将被造的世界造出来,而是为要使这世界借着参与享受他的美意。他看见自己所造的都喜乐,并且在无限丰盈的他里面寻得一个不满足的满足,他也就喜欢自己的作品。”(圣马克西姆《论爱》第三部46节)

爱到这样的地步才知道爱的妙处:为逼迫你们的人祷告,为伤害你的人祈求上帝的宽恕和爱。──这是奇妙的、接通神能和上帝之光的“心理学”。因为,当我一旦开始如此潜心祷告,突然间发现那“逼迫者”和“伤害者”不见了!原来,并没有人在逼迫我、伤害我──只是“那人”对“这人”进行了某种“过分反应”罢了。如此一来,逼迫和伤害就都不再存在了。由于我没有受到逼迫和伤害,我就不再感到痛苦,于是首先得到了上帝宽恕和爱。这样一来,虽然我为那逼迫者和伤害者祷告了,但得到益处的却是我自己──因为当我为逼迫者、伤害者祷告的时候,上帝的宽恕与爱已经降临在我自己的身上了。所以说:“爱上帝的人,其心不与事物相斗争,也不与事物的观念相斗争,而是与那些相连的情欲相斗争。例如他斗争的对象不是一个女人,也不是伤害了他的人,也不是这些人在他心里的表象,而是与这些表象相连的情欲。”(圣马克西姆《论爱》第三部40节)

总结一下,可以归纳出两条常见的错误:

(一)错误的反应:不信上帝的人,不会对自己的情欲宣战,而且通过与事物和人的斗争,而张扬并满足自己的情欲。这是所谓“现实主义者”、“行动派”、“领袖”,他们甚至奉行“与人斗其乐无穷”的野兽哲学,这一哲学被智者如此断句来读:“与人斗,其乐无,穷。”

(二)错误的方法:信了上帝但还不爱或爱得不够的人,并不直接对自己的情欲作战,而是力图通过与“事物和人的观念”相斗争,来平衡自己的情欲,为之解套。这是所谓的“理想主义者”、“思想家”、“大师”。他们的方法是通过观念的战争,摧毁或抹煞或歪曲事物和人的本来样态,以此来控制世界,而不是着手消灭自己的情欲。

“在祈祷时,心要排除对一切人事的单纯观念,和对一切受造物的思虑,免得你因思想小事而不能升到那较万物都伟大的上帝。我们若真爱上帝,就可藉着这爱抛弃情欲。对他的爱就是选取他,舍弃尘世;选取灵魂,舍弃肉体;轻视一切尘事,藉着克己、爱、祈祷,和赞美歌等,持续地献身于他。”(圣马克西姆《论爱》第三部49─50节)

我们的奋斗和骄傲,是来自死亡恐惧,越害怕死亡,就越有奋斗的动力:他要在这行将朽灭的世界上,立身扬名,打上自己的印记。越敏感死亡,就越容易骄傲:他意识到,自己的成效、成绩甚至成功,多少能够克服一点死亡恐惧和虚无主义。所谓贪官的“五九现象”,也就是在六十岁退休之前的疯狂盗窃,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但是这样的奋斗与骄傲,最终是建筑在沙滩之上的。死神迟早来到,收拾一切,片瓦不留;没有英雄,包括大老,能逃此劫。只有基督里的生命,可以脱离死神的判决,因为基督之道已经判决了死神并战胜了死神。

这样的生命将被上帝记念,并因基督的收容,而消除了死亡恐惧,对于他来说,奋斗和骄傲,以及一切基于“反抗死神控制”的英雄业绩,岂不都成了多余的?所以我们要尽心尽意地爱上帝,因为属世的奋斗的基础已经瓦解且变得多余,所以我们还应爱人如己,因为属世骄傲的基础,已经瓦解且变得多余。──于是,赞美代替了奋斗;顺服代替了骄傲。

“在我们永续奉献上帝,而将灵魂之情欲部分加以监视,就会发现我们不再蒙受思念的打击了;现在我们就能更熟练地轻视它们,并割断他们的起因,就变得更有清楚的认识……”(圣马克西姆《论爱》第三部51节)

实际上,当人“在基督里”,也就是在基督永恒生命的无限包容与成全下,一切思念都被包容,并无须切断;灵魂的情欲部分不是被故意轻视或压抑,而是引导成为对于上帝的赞美。例如,在皈依圣子耶稣并信他“与永生上帝同在”之后,我对以往生活如母亲在世和去世的种种情景的思念,就不再显得焦虑,而是变得相对释然。因为主的圣灵已经覆盖一切悲剧的印迹,并使之变成纯粹的记忆。我们仿佛已在永生上帝的记忆中被吸收,吸收成为一个可以重新打开的密码,并装入一个永恒的磁碟中……这不是墓碑、遗骸或名字,而且是那些可以永远鲜活的一切。


(228)


上帝的旨意使罗马教会(中译为“天主教”)后来居上,超过拜占庭教会(中译为“东正教”)而蒸蒸日上,遍传世界,也许是出自这样的启示:《新约》是以希腊语首先记录的,因此骄傲的希腊人难免步上先前记录了《旧约》的希伯莱人的后尘,因而更容易趋于自满、停滞、颓废、堕落。这也正如后来的拉丁人陷入天主教无法自拔,不能像日耳曼人那样在宗教改革上开风气之先。

由此可见,神不偏待任何人与任何民族,创造谁与启用谁,往往也是成就谁与废去谁的前奏。上帝给每个人与每个民族都保留了一次机会:属于他的也仅仅属于他与上帝发生密切关系的一次机会,除此之外,神如何会偏待任何人与任何民族呢?

日耳曼人包括日耳曼人、拉丁人、凯尔特人三种民族混血而成的英格兰人又如何呢?应该说他们虽然比较生番,在信仰方面比熟透了的拉丁人还不如。例如物理学家伊萨克·牛顿(Isaac Newton,1642—1727年)1727年3月20日去世时,据说其墓碑上竟然刻上了如此亵渎的话:“让人类欢呼这样一位如此伟大的人曾经荣耀地存在于世界。”这听起来就好像是在赞颂耶稣基督。而这位物理学家牛顿偏偏又是怀疑三位一体说的,他认为那是不可理解的。这是因为,这个科学人材依赖经验与逻辑,只相信自己的感官观察与理性综合,不相信超越逻辑的启示、超越感官的神迹。他以自己一介凡夫俗子,而否认耶稣的神性,自己觉得这就是优越了。然而否认基督,不仅违背《圣经》,而且破坏人的最后盼望──现在有人竟然称这样的牛顿为“基督徒”,称牛顿所信仰的仍为“上帝”,这才是真正令人无法理解的。这样溢美,使得牛顿所起的破坏作用远远大于一个无神论哲学家或是直接否认上帝的科学家──这就像一个推销员如果用冒牌货来为一家名牌公司作推销,会比直接赞美敌对公司,更加有效地败坏本公司的信誉。

而“牛顿的神学努力”,是典型的“鞋匠治国”。其污七八糟的结论如否定基督的神性,否定三位一体的真理等等,是典型的“外行试图领导内行”。为这些污七八糟的结论,这位严谨的物理学家甚至不惜篡改神学历史,公然制造伪证。这足以说明,把物质世界和属灵天国混为一谈,甚至套入相同的模式加以探讨,有百害而无一利,是为死路,是为地狱之旅。

法国神甫让·梅叶(Jean Meslier,1664—1729年)在他的《遗书》(Le Testament de Jean Meslier)中,也表明了类似的荒唐──吃宗教饭神甫自己,竟然对基督教作了全面的批判!这不论从哪个方面说,都可以证明他是个骗子。当然,撇开异常的情绪不论,其逻辑和理性是相当清楚的──他的意见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基督教完全荒谬。”但我也看到了,基督教的这种荒谬性,正是对荒谬人生的反制,也是人生荒谬的最佳的解释与彻底消解。“正因为它荒谬,所以我才相信。”──世界上还有什么比人生更加荒谬的呢?

让·梅叶神甫的《遗书》攻击耶稣基督是“宗教狂热病者”,这就是属世的吃教者,对属灵的基督──被吃者──永生上帝的圣子,唯一可能的“评价”?梅叶神父当然不会狂热,所以他用诈骗的方式偷吃教会的饭,然后背地里出卖基督,这真是“一举两得的神职人员”。老实说,我看不起这种人,他们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如同垃圾,连老鼠都不如。这样的神职人员既不忠义,又不诚实。老鼠还可以用作动物实验,这样的神职人员却只能污染环境,因为现行法律不允许拿他们派其它用途。而这位梅叶神父比较普通的“一举两得的神职人员”的唯一可取之处,就是留下了他的《遗书》,让人们可以从神职人员的无耻谰言里,从其反面,看见耶稣基督这位被吃者的信实与爱。

在如何识别神职人员—宗教骗子的问题上,有种做法值得参考:在美国,有一种“宗教工作者签证”叫做“R1”,就经常遭到宗教骗子们的冒充申请和诈欺滥用。宗教工作者签证因为遭到滥用的情况层出不穷,几度被迫暂停签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政府设计了新的R1签证规定。新规定的最大改变就是申请人必须提交移民局审批同意的“I-129表”。这使得申请宗教工作签证的人和申请其他类别工作签证的人一样,必须先经过一道常规的审查,从而取消了宗教工作签证的申请者们原先享有的一项豁免权:原先外籍申请人士并不需要持有获准的I-129表,就可以前往美国使领馆申请R1(宗教)签证,这就给骗子留下了漏洞。。新规定也对“宗教工作者”的资格加以定义,那就是“终身从事宗教工作的人士”。美国政府的这一改弦更张提示我们:如果连常规的道德与法律都不遵守,那么那些所谓“宗教人士”,几乎可以肯定就是“宗教骗子”。对付他们,必须收紧篱笆。像是梅叶神甫这样的吃教者,不好好工作却批判被他吃了的基督,真是太不应该了,简直是一种丧心病狂。


(229)


巴赫的音乐,比中世纪的圣乐是一个堕落,正如拉斐尔的圣经画像是中世纪圣像的堕落。然而,即使中世纪的圣歌比起使徒的赞美诗,也还是一个下坠(如果不是“堕落”的话);世上最美最壮烈的音乐,则是耶稣的《登山宝训》和“十架七言”。

从福音的观点来看西方音乐在巴赫以来三百年的发展,是一部相当典型的“灵魂堕落史”:从“对天堂的追思”如巴赫,堕落到“对罪性的礼赞”如贝多芬,再堕落到“异教的魔鬼颂歌”如瓦格纳,再堕落为“地狱的呻吟”如现代派音乐。最后,音乐本身消失在一片噪音之中如“当代音乐”。听了这些“实验音乐”,连鸡都不下蛋了。

父、子、圣灵,信、望、爱。上帝和灵界的存在是信仰的基础;耶稣基督的复活是盼望的基础;圣灵的运行则是爱的基础。我们全部生活乃至全部生命的基础,是福音。如果有什么力量在现在和今后的日子里,从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抽去福音,那么这一“抽去”,则无异向我们宣战,因为这无异于切断了我们命脉,这种措施不论出于谁的企图,都是绝对不可以被一个想要保持健康状态的灵魂所接受的。进而言之,无论这种抽去的企图伪装得多么巧妙和无害,都是不可接受的杀戮行为,都需要彻底地拒绝他。


(230)


弗洛伊德在《摩西与神教》中,指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犹太一神教与阿顿(埃及太阳神)崇拜之间的历史渊源。然而,他的结论却是灾难性的,具有魔鬼般的诡诈与狠毒。他把基督的福音说成是“保罗所创立的新宗教”,这显然是受了尼采的影响;而他把人类的原罪解释成为是对杀父行为的忏悔──这就是在亵渎上帝了,因为我们在天上的父,是不可能像我们的肉体之父那样有罪并有限的。

现在知性的扩张也带来了灵性的透彻,我们对于事情的理解已经超过了弗洛伊德:一神教在阿肯那顿的太阳崇拜中,还是对感官宇宙的礼赞;而到了耶稣的福音,已成为对感官世界的诅咒、对末日的预言:“有人谈论圣殿,是用美石和供物妆饰的。耶稣就说,论到你们所看见的这一切,将来日子到了,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他们问他说,夫子,什么时候有这事呢?这事将到的时候,有什么预兆呢?耶稣说,你们要谨慎,不要受迷惑,因为将来有好些人冒我的名来,说,我是基督,又说,时候近了,你们不要跟从他们。你们听见打仗和扰乱的事,不要惊惶,因为这些事必须先有,只是末期不能立时就到。当时耶稣对他们说,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地要大大震动,多处必有饥荒瘟疫。又有可怕的异象,和大神迹,从天上显现。但这一切的事以先,人要下手拿住你们,逼迫你们,把你们交给会堂,并且收在监里,又为我的名拉你们到君王诸侯面前。但这些事终必为你们的见证。所以你们当立定心意,不要预先思想怎样分诉。因为我必赐你们口才智慧,是你们一切敌人所敌不住,驳不倒的。连你们的父母,弟兄,亲族,朋友,也要把你们交官。你们也有被他们害死的。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然而你们连一根头发,也必不损坏。你们常存忍耐,就必保全灵魂。或作必得生命。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兵围困,就可知道他成荒场的日子近了。那时,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在城里的,应当出来。在乡下的,不要进城。因为这是报应的日子,使经上所写的都得应验。当那些日子,怀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祸了。因为将有大灾难降在这地方,也有震怒临到这百姓。他们要倒在刀下,又被掳到各国去,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践踏,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满了。日月星辰要显出异兆。地上的邦国也有困苦。因海中波浪的响声,就慌慌不定。天势都要震动。人想起那将要临到世界的事,就都吓得魂不附体。那时,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云降临。一有这些事,你们就当挺身昂首。因为你们得赎的日子近了。”(《路加福音》二十一章5—28节)

宗教改革常在政治上引起巨大的风险,有时导致亡国,如埃及十八王朝法老阿肯那顿所推行的一神教运动,再如迦勒底王那波尼德的命运更为典型:他推动众神序列化运动,却导致祭司阶层叛乱,让波斯人居鲁士得以成功入侵、执掌了巴比伦王权,改革家自己却沦为阶下囚。在另些时候,宗教改革却带来政治上的巨大收益,如马丁·路德之反叛公教,增加了德国境内日耳曼王公们的独立性;而在某种意义上英国国教的胜利,则使英国在随后几百年间跃登世界霸主地位。

从上述两极化的例子似乎可以说:宗教改革对统一政权和中央政权是不利的,而对分离主义、地方政权则是有利的。

阿拉伯人从拜占庭人那里承袭了希腊科学、罗马法律的丰厚基础,难道他们的伊斯兰教真的没有抄袭基督教的内容?穆罕默德就自己承认受到基督福音的教化。但实际上,耶和华神的坛,要以未经雕凿的石头来筑。这与阿拉伯神庙中陨石,完全不是一回事,而且那里的神庙里供奉着三百六十位神。退一步说,即使阿拉伯宗教与圣经旧约信仰真的同出一源,但既然否认了基督救恩,就是变节者,也是无法获得永生上帝的喜悦的。另方面,伊斯兰教在北非、西亚之取代基督教,除了基督教内部的腐败之外,也是得力于阿拉伯人在社会上的纷争和政治上的分裂倾向,有如希腊文明的广布也与希腊式的纷争、分裂结下不解之缘。欧洲近代的殖民扩张史,也有这个特点。然而这种“分头扩张”模式,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发生大面积撕裂与全局性冲突,需要再由罗马或秦那样的集中兼并来予以整合。

后来罗马式的统一,在西欧被蛮族打破,反而激发了基督教的活力;而东欧的基督教板块由于拜占庭的统一沿袭,反而抑制了基督教的活力。许多东方的基督徒居住在北非、西亚等原先的闪、含民族的故土,他们宁愿接受阿拉伯式的分裂混乱也不愿接受拜占庭式的统一秩序,结果连带也就接受了伊斯兰教的保护。由此可见政治对信仰的反作用力,有时是危险而具有伤害力的。

“宗教改革”的积极方面是重新回到《圣经》尤其是回到耶稣基督;并取消了日积月累下来的中介性的圣徒与机构所起的阻隔作用。其消极方面则是打开了世俗化的闸门,使肉欲合法化了。“家庭价值”的恢复,几乎成为“背叛基督”的同义语,而混同圣职与世俗职业的结果,是败坏了教会,把传道义务变成了一项业务,甚至是一门生意。而对此情此景我们应该切记:新约的本质是末世论与基督再临;基督徒的盼望与忍耐是基于此。所以保罗说:“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并且明显我们是为神妄作见证的。因我们见证神是叫基督复活了。”(《哥林多前书》十五章14—15节)


(231)


真正的信仰是不可“讨论”的,因为一进入讨论,必不可免要运用逻辑的、理性的乃至科学的方法,而这并不能深入信仰的堂奥,只能捕捉其浮光掠影,故“执者失之,为者败之”,通过科学论证最终把信仰贬作了某种“伪科学”。

信仰的奥秘,就是在抽象的过程中避免虚幻化、避免导致上帝否定论及其虚无主义;在寻求实在的主宰、客观的而不是精神的主宰的同时,避免落入偶像崇拜即“殉葬具象”这一陷阱。

每一个新宗教的诞生,都可在不同程度上视为是一次信仰抽象化的过程。每一次宗教改革,都不失为信仰对象的一次灵性化洗练。这并不是所谓“精神现象的进化过程”,而是“上帝启示的递进过程”;是“外来”的,而非内生的。

抽象化是灵性化的结果,所以每一次抽象化之后,又还伴之以更新的具象化,但这不同于偶像化。,如耶稣基督和他所传达的上帝之爱,确实更新了的具象,但却启示更抽象、更为灵性化了的上帝。

信仰发展的历史,就是“信仰抽象化的过程”。从巫术运用到万物有灵是一层抽象化;从万物有灵到多神教是二层抽象化;从多神教到唯一上帝是三层抽象化。这是一个角度的观察。

从物形神的崇拜到动植物形崇拜是一层抽象;从动植物形神的崇拜到人性人形神的崇拜是二层崇拜;从人性人形神的崇拜到灵性无形神的崇拜是三层抽象。这是从视觉的角度观察。

信仰的抽象化,不仅是文明或人性的改变所致,且是上帝的启示与约法的易化。我们应把这样的抽象化表白出来。按照这个思路去观察,所谓“原教旨主义”,就是清除信仰历程中积攒下来的传统、灰尘、组织性的包袱等等,重返祖辈的精神,吸纳上帝的灵性,以生出新枝、激出活力。而这,又往往是以反抗父辈的陈腐为驱动力的。

如果我们没有一点“原教旨主义”,那么对于注定沉沦的人类来说,抱怨自己的命运就如同被奴役被驱赶的动物抱怨自己不曾生而为人一样徒劳无益,因为有关肉体的一切都被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与上帝隔绝开来,尽管还可以接触到上帝发出的光和爱。只要上帝尚未另行判决,肉体的结局无非就是死亡。如果认为人们的兽行或是恶行可以影响甚至改变这一命运,则无异于说人们可以侵犯甚至支配上帝的主权。而这显然是荒谬绝伦的,即使发动文革、残害苍生,也无法增益自己的寿命于丝毫。


(232)


在基督的福音照耀之下,犹太教并非宇宙一神教,而只是某种部落宗教;这种部落宗教承认多神存在,但却禁止部落权柄下的部落民敬拜别的神,这是它与普通的部落宗教的不同之处,也是它曾经受到神的恩宠的证明,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反过来证明,犹太教是所谓的“纯粹一神教”。

其实犹太教的灵性低落,并非受到律法主义的桎梏,而是因为先天不足。在属灵意义上,犹太教仅仅是“特殊启示的预备”,其功能是“预备主的路,修直他的道”,而非特殊启示本身。所以在基督纪元之后,犹太经书《塔木德》之中,旧约先知书的精神消失了,因为先知书本来就不是为犹太人预备的,而是为圣子耶稣的来临预备的。基督已经出现,拒绝他的犹太人一并归于无用,沦为毒蛇的种类、魔鬼的子孙。

上帝的特殊启示,只是基督的救赎,这是全部圣经的唯一中心。因此初学圣经者,切忌从摩西五经起读,更不可从犹太史书和律法以及《雅歌》之类起读。读圣经、接纳上帝的启示,要先读新约、后读旧约;在新约中要先读福音书,后读使徒行传、书信和启示录──如此才不致迷路。

有的人“传道”时,教人研读新约,却不按顺序从福音书起读。他们的理由是说因为基督的灵性太强,非初学者可以参透消化,所以初学新约者,宜从使徒行传和保罗书信起读,而后再读福音书和启示录。……在我看来,这种“以奴仆的身份去仰望基督”也许是有点道理,但是也有很大的危险:可能被师父在其中“上下其手”、给与误导,结果使初学者反而误入歧途了。由此可以理解,基督福音的三位一体说,并不是“从一神论立场的后退”,而是史无前例的进步──因为福音宣布了耶稣基督是通往唯一上帝的唯一道路;而不是在禁止敬拜别的神的同时,承认他神的存在。 

基督教的精神与犹太教的精神是多么南辕北辙!前者以复活节为代表,后者以逾越节为代表,尽管二者就差几天。复活节是赐人生命的,它的前提是倾倒上帝之子的血;它不同于逾越节,逾越节是杀人生命的,其前提是流敌人的血。因此,复活节的精神是宇宙一体的、无限开放的、仁爱的;逾越节的精神是部落至上的、狭隘封闭的,复仇的。

从逾越节到复活节,应该说巴比伦被囚的经历和先知书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被掳被囚不仅让犹太人意识到“选民”的本质为何,且让他们有机会阅读广泛并且参与世界进程,从而帮助他们朝向真正的一神教,耶稣基督的福音。

基督纪元后形成的所谓“拉比犹太教”作为法利赛人的产物,抽去了巴比伦之囚哺育出来以色列先知的“圣经信仰”。而许多人对犹太教的美好错觉,其实是来自巴比伦和波斯的先知年代,甚至是来自希腊和罗马的基督年代。

基督徒视撒都该人、法利赛人为异教徒,这是理所当然的。正如基督徒视希腊哲学家、欧美人文主义者为异教徒,一样是理所当然的。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诵读《旧约》,就和欧美人文主义者诵读“古典作品”一样,丝毫不能使人得救──唯有“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马太福音》二十一章9节)

伊斯兰教对东方教会的征服,与其说是基督的福音在世界的掌权者那里的再次挫折,不如说是“希腊人的社会在政治上的再次失败”。先前,希腊语世界已然在罗马人手中被征服;再早,希腊人也臣服于马其顿之铁蹄──是希腊语世界的分离倾向,招徕了《可兰经》的祸乱,至于拉丁语的世界,回教势力连西班牙这一块骨头都不能完全啃掉,反而输在西班牙八百年复国战争上,最后还让西班牙人趁机冲出了欧洲、占领了美洲和北非。在日耳曼语和斯拉夫语世界,伊斯兰教的入侵也只能擦边而过,没有沾到多大便宜。


(233)


1、崇拜一神,并非一神教。“祭祀别神,不单单祭祀耶和华的,那人必要灭绝”(《出埃及记》二十二章20节 )──这才是一神教。因为一神教不是一种宗教习惯,而是一种宗教意识,是专诚的归顺:“凡我对你们说的话,你们要谨守。别神的名,你不可提,也不可从你口中传说。”(《出埃及记》二十三章13节)

2、一神教因为专心一意而产生了“精神聚焦”的结果;因此其信奉者能够体现更大的行动力量。“你要谨慎,不可与你所去那地的居民立约,恐怕成为你们中间的网罗,却要拆毁他们的祭坛,打碎他们的柱像,砍下他们的木偶。不可敬拜别神,因为耶和华是忌邪的神,名为忌邪者。只怕你与那地的居民立约,百姓随从他们的神,就行邪淫,祭祀他们的神,有人叫你,你便吃他的祭物,又为你的儿子娶他们的女儿为妻,他们的女儿随从他们的神,就行邪淫,使你的儿子也随从他们的神行邪淫。不可为自己铸造神像。”(《出埃及记》三十四章12—17节)

3、在一神教的外表下,犹太人的《塔木德》隐藏了律法崇拜、欧洲人的宗教隐藏了圣徒崇拜。对此,《申命记》的下列告诫迄今仍是有效的:“惟有耶和华他是神,除他以外,再无别神。他从天上使你听见他的声音,为要教训你,又在地上使你看见他的烈火,并且听见他从火中所说的话。”(第四章35—36节)“你若忘记耶和华你的神,随从别神,事奉敬拜,你们必定灭亡。这是我今日警戒你们的。”(第八章19节)

上帝的旨意,行在属灵的国度;上帝的旨意,也审判属世的国度。上帝的旨意,并不建设属世的国度,更非属世国度的有机部分。在这种意义上,一切长治久安的方略也许都不合乎上帝的旨意,除非,它是弃绝世界、走向天国的呼吁。所以我们看到:没有一个伟大的帝国可以寿终正寝。

众人问他说:“我们当行什么,才算作神的工呢?”耶稣回答说:“信神所差来的,这就是作神的工。”(《约翰福音》第六章28—29节)──这就是说,信仰不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行为:信仰不仅是一个首要的行为而且是一个最终的行为。而人对神的最大奉献,就是自己始终不渝地信神,并信神所差遣的圣子耶稣基督。信神,这本身就是在为神工作了。如果有外加的工作当然更好;假如没有,信仰本身,就是在参与上帝的事工了。

神的形象,显现在仪式和祈祷之中,他是感性、感情、感动、感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而理解神的启示,则需要更多诉诸人的思辨理性。但是,如果仅仅阅读启示和话语,却不参与仪式也不进行祈祷,上帝的完美也是不会向我们全然显明的。


(234)


1、《路加福音》记载: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差你们出去的时候,没能钱囊,没有口袋,汉有鞋,你们缺少什么没有?“他们说:“没有”。耶稣说:“但如今有钱囊可以带着,有口袋的也可以带着,没能刀的要卖衣服买刀。我告诉你们,经上写着说:“他被列在罪犯之中。这话必应验在我身上;因为那关系我的事,必然成就。”他们说:“主啊,请看!这里有两把刀。”耶稣说:“够了。”(二十二章35─38节)

2、《路加福音》又记载: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球如大血点,滴在地上,祷告完了,就起来到门徒那里,见他们因为忧愁睡着了,就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睡觉?起来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二十二章44─46节)

3、《路加福音》还记载:耶稣对那些来拿他的祭司长和守殿官并长老说:“你们带着刀棒出来拿我,如同拿强盗吗?我天天同你们在殿里,你们不下手拿我。现在却是你们的时候,黑暗掌权了。”(二十二章52─53节)

上述三段记载,表明圣子耶稣离去的日子,就开始了黑暗势力掌权的时期,这迄今已经将满二十个世纪了。主的门徒不但要祷告,而且要带上两把刀,和钱囊、口袋……为的是独立面对魔鬼掌权的局面。这是遵主遗训。

有两种信仰,一种是立足于以往的陈旧的科学或未来的科学幻想(“伪科学”、“前科学”)之上,这也被人们称为“迷信”。还有一种则是立足于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基础之上的信仰,其精髓是:“正因为它荒谬所以我才相信”,其存在的依据不是:“荒谬的信仰总比没有信仰更好”;而是“人生才是最大的荒谬。”面对人生的荒谬,积极好于消极,虔诚好于玩世。

第一种信仰是为大众准备的,因为他们的心智无力区分科学与信仰的关系是二元互补而非一元互证的;所以他们便习于用物性的科学来论证灵性的信仰,或反之用灵性的信仰来引导物性的科学──结果不但束缚了物性的科学,而且搅乱了灵性的信仰。

第二种信仰则是为得救的灵魂准备的。他们深知,在物性科学的极限之外,才是灵性信仰的所在──因为信仰是关于灵界(即灵魂之乡、上帝的国)的奥秘,并不与科学相重叠,更不会与科学冲突。

巫术与宗教的根本区别:巫术所求者,为属世的、物质的此岸福利;宗教所求者,为属灵的、天国的彼岸福份。在这种意义上,“气功”和道教的修炼显然更多巫术的性质,较少信仰的内涵。

我们并不确知死后的归宿,但是因为我们信上帝、望圣灵,爱基督,所以可以放下自己,一切托付给主,相信“他是爱我,为我舍己”,既然主能为我们舍已,当亦能引领我们往天国的路,且给我们合宜的安排。

在我看来,异教徒──无神论者──拜偶像者,这是人性堕落的几个步骤。超自然力──永生的上帝──耶稣基督,这是灵性知识的三阶段。仅仅承认超自然力,是拜偶像者;承认永生的上帝而不认识耶稣基督的,是异教徒;唯有在承认超自然力、承认永生上帝的基础上,也承认耶稣基督者,方能得到完全的救恩。

以上三阶段,皆不在科学的视界内,然亦不在其外,因为它不是科学视界可以分割衡量的,因此,科学的“发展”也许是和信仰的“抽象化进程”一致的。另外一面,但信仰抽象化亦伴随信仰的具象化,直到落实在基督流血的十字架。其实,即使在科学发展中,其抽象的包容性也是和具象化过程相辅相成的,例如天文学扩大追溯了宇宙的起源,而生物学也缩微钻研了基因的演化。


(235)


传道的人格与做见证的人格:前者是以道或上帝的代言、代表乃致“化身”自居,并以“道的方式”说话和教训他人,但并不把自己放进去──这是许多华人传道人容易扮演的角色,因为他们承袭了儒家的私塾教师的传统。私塾教师就是首先把自己放进去,然后再从中引出道的奥秘来──这样,即使他对道的“引出”并不成功,但毕竟他还是取得了一个成功,那就是把自己“放进道里”去了,而且是亲身实在的、具体入微的:所以很多华人基督徒喜欢听见证的故事,而不喜欢听讲道。不过耶稣在世的时候犹太人也是如此的,所以耶稣对他们说话多用比喻。

基督教与佛教的共通之处似乎是:否定并消除了“可见的上帝”论,从而演化出了“肉眼无法看见神”这一高级宗教的观念。但接下来的推论就不同了。佛教说,只要掌握了宇宙的法,人人都可以达到宇宙的真理,成为类似神的不朽存在;但基督教则转向另一极端:只有一位永生的、不可见的神,所有的人都是罪人并注定死亡,除非他接受永生神的儿子──基督的救赎。在这种意义上,诺斯替教实际上比较接近佛教的类型:企图通过掌握宇宙的法则来获得天国的奥秘。然而基督并不与佛同等,基督是道路、真理、生命,是通往上帝之国的阶梯。而佛却是自我认定中的终极状态,是无神论者的目的本身。佛与基督的这一区别,决定了“人可能成佛却不可能成为基督”。为什么在佛教看来人通过修炼可以成为终极理想和目的本身,但在基督教看来人却连成为天国的道路都不可能呢?显然,这是因为基督教的道路是基督,却要大于佛教的终极也就是佛,更不用说基督教的终极即上帝了──上帝位于佛教的大劫之外,而且高于佛教的整个宇宙。与佛教相比,基督的福音似乎把人贬得很低;然而,这种貌似贬低实为还原的判断,却解放了对人的一切束缚,从而赐人完全的自由与生命。

人是有限的,所以人可以成为的东西也必是有限的。佛是人可以成为的东西,所以佛必然是有限的。有的宗教认为人也可以成神,但是人可以成神的那种“神”,只是中国意义的、鬼神意义的“神”,或是日本意义的、神道的神──那是“精神”意义的神,因此也是有限的神,必非终极的真神。许多“华人基督徒”,信的其实还是这种意义的“神”;他们心目中的耶稣基督,就像一位儒家传统中的模范教师。

如果一个人的眼界很高,他的人生起点也就很高,这时他会发现:要是我们不是尘土一般的罪人,而是类似莎士比亚所颂扬的那种半神──那么时光流逝、香消玉殒的终局,尘世的人生除了“悲剧”也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之外,还能剩下什么?

如果一个人的眼界很低,他的人生起点也就很低,这时他会发现:要是我们都是罪人且注定归入死灭──那么人生的结局就是坏得不能再坏,人生连悲剧都算不上,因为人生本来就是尘土的张扬,毫无价值。如此一来,拒绝悔改的人演出的是闹剧,部分悔改的人演出的是喜剧,完全悔改的人演出的才是正剧。

明白了“人生剧目”的上述区别,让我们放低自己的眼界,并首先认罪吧。认罪是放下重担的第一步,也是力量生长的第一步,更是迈向“新造的人”的第一步。那新造的人就是悔改的人。


(236)


真正的信仰必定具有目的论的性质。即,较之必然论是更进一步的必然论。当人们念唱主祷辞中的“国度、权柄和荣耀,全是父的”,就深受感动,因为即使金玉满堂、留芳百世,也都是“莫之能保”的虚空;因为“一切全是父的”,一切全是由于父的怜悯而暂时借给我们的。不需多几时,我们就不得不将所有的一切连同我们自己的生命,归还给永生的天父。

过去,我喜欢“以直报怨”,相信“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的公正性。现在,我知道“爱你的仇敌、为逼迫你的祷告”并不等于简单的“以德报怨”──因为以德报怨乃是主权在我,裁判在我;而“爱你的仇敌、为逼迫你的祷告”却是主权归于上帝,通过爱、祷告、宽恕,把裁判的权柄还给上帝,让上帝审判一切也断定是非,让上帝判决恶人也处理恶行。在我看来,为敌人祷告,是以宽恕的心,把他的言行上达于天,让神去决定其命运。以上帝的处置为本位,而不是以自己的“直”为本位,顺服上帝的意思,而不是发挥自己的“德”──我们不是上帝的代表,你们不是上帝的代表,他们不是上帝的代表,因此所有的人都不可自比基督,不可窃据定罪与赦罪的权柄。我们可以为敌人祷告,把裁决权交给上帝,但我们无权赦免他们。

基督徒视耶稣基督为上帝的同在,并相信基督的再次来临为世界的末日。在此信仰上,信基督再临之前耶稣的一切话语依然具有有效性与支配性。如,耶稣对他那个时代的抨击,也是对我们这时代的批判:“当众人聚集的时候,耶稣开讲说,这世代是一个邪恶的世代。他们求看神迹,除了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们看。约拿怎样为尼尼微人成了神迹,人子也要照样为这世代的人成了神迹。当审判的时候,南方的女王,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因为她从地极而来,要听所罗门的智慧话。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所罗门更大。当审判的时候,尼尼微人,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因为尼尼微人听了约拿所传的,就悔改了。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约拿更大。”(《路加福音》十一章29—31节)

一种错误的看法认为:圣子耶稣的话语只适用于他的生前和受难、死亡时;耶稣的复活、福音的传播,已使耶稣的话语成为过时的。这种错误看法所以他们认为圣子耶稣批判“法利赛人”的话语,不适于用来教育“基督教徒”;圣子耶稣预告圣殿拆毁,不适于预告当今世界;仿佛“天国近了,你们必须悔改”的声音,已经完全成为“过去式”。正是这种过去式,使得基督的福音成为多余的教条,于是让信徒们产生了“上帝已死”之类的绝望。

然而按照耶稣的话说,“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路加福音》二十一章33节),而照《罗马书》八章的说法,即使连天使也无法把我们与上帝的爱隔绝开来:“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然而,为什么天使可能隔绝我们与上帝的爱呢?是因为天使可能会有的“反面见证”?就像撒旦曾经做过的?是因为教会成员们(“肢体”)的犯罪行为?是因为教皇的权欲膨胀?是因为教父们的异端见解?是因为改教者们的一己邪说?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卑鄙无耻?其答案正如安瑟伦体会先知以赛亚的话之后所说的那样:“除非你有信仰,你便无法理解。”我之所以渴望窥见我的心所相信和热爱的真理,因为我不是为了拥有信仰而去寻求理解;而是我先被信仰给占有了,然后被迫才去寻求理解,以便给自己的信仰状态,寻求一个合理的解释。


(237)


按照印度教的经典《薄伽梵歌》,其精神境界是“不吃白不吃”,崇拜印度—波斯精神的“德国—波兰人”尼采,亦如是也。按照佛教经典《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其精神境界是“吃了也白吃”。《薄伽梵歌》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一长以短,南辕北辙,但两者的共通之处都是心灵深处的虚无主义。这是一种与《福音书》对天国的向往,完全背反的精神趋向,所以印度的宗教缺乏基督教那样的扩张力量;而佛教也是传到印度以外的地区,才重新获得了传播动力的。

这给我一个前所未有的典范:多做事,少讲话;唯有“放弃自己的文化使命”者,方能“成全文化的使命”。同理,唯有不以“福音化身”自居并自吹自擂自己是“神的代言人”,才真是基督徒。真基督徒所传的,才是上帝之“道”,而不再是“自己的表现欲”和“今生的骄傲”。所以传道者,在张开嘴以前,先闭上嘴:在传道以先,先灭掉自己的欲念。

“在张开嘴以前,先闭上嘴:在传道以先,先灭掉自己的欲念”──从这一角度看,在仰望上帝时,鼓吹“百家争鸣”的“多元化”,乃是撒旦布下的诡计。这是在挑动纷争、奖励骄傲、达到分裂教会肢体的暗算。此外,想让基督的福音仅仅成为各派中的一派的人,鼓吹“兼容并蓄”,就不是真的传道者,甚至不是基督徒,而仅仅是吃教者,是“披着狼皮的羊”:“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马太福音》第七章15节)。这样的吃教者,并不想让基督的福音成为社会精神的主流,因为他害怕这样的努力会使他暴露,现在就丢失了饭碗,但是有一天基督教的力量真的扩大了,他就会摇身一变,成为最积极的国教派,直接插手政治事务。这种混世魔王不是真信福音,更不在真传福音,他们的因循守旧或为非作歹,都是在“为稻梁谋”。

基督教的职业化,乃是福音的大敌;而要排除基督教的职业化,就需要一些“魂游象外”的经历。如彼得在约帕城里祷告的时候,魂游象外,看见异象,有一物降下;保罗回到耶路撒冷在殿里祷告的时候,魂游象外,看见主向他说话。缺乏魂游象外的经历者,难以成为完全的基督徒,因为假如没有了更高更大更美更久的“天国”作为替代,谁能不依靠甚至贪恋这个不断流失的“唯一世界”和日益腐化的“唯一肉体”呢?一切美味佳肴都会瞬息腐化,唯有魂游象外的奇异,可以摒除一切言语,让圣灵永驻我心。真实的基督徒,更加需要奇迹的激动、异象的支持,作为天上降下的灵粮。


(238)


边缘化的处境也许倒是灵魂的一个转机。在边缘化的人群中,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灵性反而变得活跃起来。当然,灵性也可以分为圣灵与邪灵。耶稣是在边缘化状态下生长的,穆罕默德也在边缘化中,释迦牟尼则是从主流退往边缘化地带,进行身与心的双重退隐。拿撒勒是以色列内部的边缘地区,而以色列又是罗马世界的边缘。耶稣在拿撒勒又处于双重的边缘:木匠的家庭、流亡的身份。圣子就是这个世界放逐者。再看其它方面:穆罕默德是阿拉伯─犹太─拜占庭─波斯的边缘;释迦牟尼是雅利安─达罗毗荼─中国世界的边缘;一如孔子是周鲁与殷商的边缘。边缘地带不一定造就边缘化,但唯有“主流的边缘”,方能重新集结再入主流、再造主流的灵性,灵性的活跃于是造就了伟人。在政治意义上,英格兰也是欧洲的边缘,所以才能建立现代世界的典范。甚至连近现代“基督教世界”的独裁者也都是一些边缘人:拿破仑是科西嘉人入主法国,希特勒是奥地利人入主德国,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入主苏俄。在中国,越人边区出现了洪秀全与孙中山,苗人边区出现了毛泽东,蒙古边缘出现了“陕甘宁边区政府”这样一个怪胎。

《马太福音》第六章6─8节:“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你们不可效法他们,因为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这是耶稣基督在《登山宝训》中的话,仿佛说活了边缘人群的精神世界。四千字不到的登山宝训,颠覆、更新了人类历史。建立在登山宝训基础上的《新约》,不能被当作仅仅属于世界的“信史”,而应被视作属于灵界的“见证”──不仅《新约》具有如此超然的灵性,反观《旧约》亦然。

旧约历史,说到底非希腊意义的城邦史如《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或中国意义的世界史如帝国时代的《二十四史》,当然更不是非归类于现代世界史名目之下的国别史、族别史、部落史。旧约历史,是“以‘人的历史’为线索的‘神的启示’”。上帝的启示在此终于使得“世界的信史”成了“灵界的见证”──因此与新约相比,旧约虽然多了一层世俗历史的“地区史”的外貌,但它的指归却不是历史的:既不是希腊式的“历史科学”,也非中国式的“资治通鉴”,而是“神的启示”。作为上帝的启示而非世俗的历史,希伯莱的“历史的见证”与希腊的“历史的科学”中国“历史的借鉴”是全然不同的,不仅着墨不同,运思也迥异。在见证意义上,没有任何其他史籍可与旧约相比;同理,任何人也无法通过有意识的修史活动,把一部异教的历史改编成旧约那样的启示性见证。若强以为之,则难免僭越之嫌,最终亵渎圣灵。

旧约如此,新约亦然。企图从属灵的福音中归纳出属世的历史,终归枉然,所以形形色色的“耶稣传记”都是支离破碎的。“给神的作见证”是一个特别的角度,新约与旧约在见证而非历史的意义上,并无对峙,而有互补:律法与恩典,复仇与宽恕,等等。为什么新约并不废掉旧约?显然,包容式的成全比废除式的成全,更符合基督的爱人如己的灵性,也更有助于确立尽心爱神的传统──所以,新约对旧约的包容成全,开辟了解释学的新纪元。弥纶天地之学、启示新约旧约,是为基督道成人身的要旨。

《旧约》末了的话:“看哪,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亚到你们那里去。他必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免得我来咒诅遍地。”(《玛拉基书》第四章5—6节)继起的《新约》则在双重意义上成全了《旧约》的末句。耶稣的福音不仅体现“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而且预言父母和儿女互相反对,宣告了“刀兵时代”的来临。与此同时,耶稣基督并不咒诅世界,而是以自己的血,救赎了该受咒诅的遍地灵魂。

新约与旧约因此冲突吗?并不冲突,而是完美结合了。新旧约之间中断了四百年之久,这个“沉默时代”发生了许多事,许多体现了“咒诅遍地”的事。两代人和解的日子已在犹太社区完全飘逝了,犹太人甚至杀害耶稣基督,因此不得不被扔在地狱的火里。但即使这样的刑罚也不足以使犹太人悔改,为救世人,上帝以爱的恩典代替了咒诅的责罚,神的公义超越了民族的界限,上帝的救恩已经临到其他民族。《四福音书》末了的话:“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的都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约翰福音》二十一章25节)


(239)


福音,在神学信仰上是“神的启示”;在社会学上和文明交流史上,则可以被分析为“边缘化”的产物,所以,流亡者们不必害怕边缘化。边缘化最能接纳天地正气:社会边缘化的程度越深,就越是接近大自然,就越能得到神的启示;而“被人间完全抛弃”,就成了“做上帝儿女”的最佳条件。

“预定论”被认为了不起,是因为它一方面暗示了“上帝永恒计划”的确定性,另方面又预示了得救的灵魂存于上帝永久的记忆中。然而,预定论作为一种神学理论而非神的启示,其本身又是有限的,正如人对上帝属性的任何表述一样的有其限制。不信请看《约拿书》这一神的启示──上帝竟然是可以因人的行为而改变其既定判决的!由此可见,说“上帝不变”和“上帝多变”一样,都是人的有限性与上帝的无限性相印证时,发生的“不确定的表述”,甚至是“片面的总结”。

我读《约拿书》有这样的感动:不可对上帝说“假如你欺骗了我”。既然主权在神不在人;那么主当然有权作出任何改变而不算欺骗。何况从主权的意义讲,掌握主权的神,从来也没有作出过改变。作为人,面对这样至高的主权,不仅该顺服,而且应无怨,因为这样的顺服无怨,是对至高者的事奉。此外,我们应该理解,上帝确实会临时改变他预定的东西,至少在我们人类有限的眼光看起来是如此的,因为耶和华不在他自己的计划之下。

再读《约拿书》有感:上帝是会改变其意志和“既定计划”的。所以我们不可以说“上帝欺骗了我”,因为主权在神不在人。人应当顺服上帝的改变,并衷心赞美这一改变,不论这对我们个人意味着什么。说穿了,“只有人自己觉得自己重要。”当专业的神职人员或业余的宗教骗子紧紧捂住你的脑袋说“你很重要”的时候,他或她是在夸大你的重要性、满足你的虚荣心,上演一齣古老的“狐狸和乌鸦”的闹剧骗局。相比之下,反倒是“上帝遗弃的人有福了,因为上帝曾经重用过他”。

三读《约拿书》:爱人如己,意味要爱仇敌,爱万恶的尼尼微人。尘土般的人类虽如过江之鲫一般毫无价值,我们也要为这样的人祷告,何况神还垂听他的话。要记住,做上帝的仆人,这件事本身就是苦行,且是不求回报的苦行。

四读《约拿书》:之所以不可对上帝说“为什么欺骗我”,是因为(一)上帝并没有许诺一定满足我们任何属世的盼望,相反,那只是魔鬼的诱惑。(二)自从人类犯罪以后,除了死亡和苦难以及最终的沉沦、失丧以外,上帝并没有其他的许诺曾给我们。除非,我们接受基督的宝血和他所传的福音。而接受这一福音,即意味着把上帝的东西还给上帝。

但我们知道,旧约的神在《约拿书》中已开始改变态度,宁愿抛弃自己的先知,也不再执行“屠杀尼尼微全城人民”的审判与惩罚,《新约》的神,已经出现在《旧约》的字里行间。外邦人的光,早在保罗和耶稣来到人间之前,就出现了。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约拿书》的神秘性:如果以常人的理性来揣度上帝,则只能在两个错误中择其一:一、并非上帝全能、全知、始终一贯的;二、上帝背弃与约拿之间的约。新旧约全书中类似这样的神秘比比皆是。所以,我们的理性必须服从信仰。但是《申命记》二十九章29节说得好:“ 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神的。惟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的一切话。”

号称最早收集新约书卷的记录者的马吉安(Marcion,100─165年),却不幸是个异端,因为他否定基督道成人身、受难及复活,但是却十分奇怪地颂扬耶稣基督“平静、温和、良善而卓越”,“显现了另一个神的存在,他从未被犹太经典提到过”。为什么马吉安如此表态?原来,他是为了否定《旧约》具有的神的启示的地位,因此他对《旧约》横挑鼻子竖挑眼,挖苦神以一时好恶,屠杀整个民族,并对此感到“震惊”……还说“这个好战、态度摇摆不定且自我矛盾的犹太神创造了世界及其罪恶”。马吉安140年前后在罗马提出,要收集和重订新约书卷。受了诺斯底派的影响,他对照旧约与新约两书,就认为有“两位神”。于是他只收集路加福音与保罗书信,且是经过他的剪裁的。他写成一套自己的正经,结果教会为了抵制他的影响,不得不起来作出决定,何为正统的新约正经。之后出现的正典书单穆拉多利经目(Muratorian Canon),是二世纪末时罗马教会的新约收集,里面没有提到彼得前后书、雅各书、希伯来书四卷,而奥里根(185—254年)引用过的二十七卷书,则提及彼得后书、雅各书、希伯来书、约翰二、三书、启示录是有争议的。到了四世纪初,教会史家优西比乌(Eusebius)说类似的争议仍在持续之中。到367年,教父亚他那修为免混乱,为了清楚救恩、敬虔教义、分辩正典,正式给东方教会,提出了二十七卷为正典,不多不少;可是西方教会到了397年在迦太基会议上才接受。

虽然教会迟至397年才定出正典的清单,可是保罗书信与四福音,却早就被公认接受了,例如保罗书信的清单在144年马吉安的目录里就已经存在了。虽然并不清楚四福音书的精确的收集年代,但在140年左右它们已被视为与旧约有同等权威的书了。殉道者游斯丁(Justin Martyr,100—165年)提及福音书,认为那是使徒有关主的回忆录。他的学生特提安(Tatian)编辑了最早的一本四福音合参(Diatessaron)。教父们的著作大都显示,200年前后,四福音作为正典已被各个教会接受了。

有人说保罗书信成于福音书之前;这显然并不确切──因为《哥林多前书·十五章》就说:“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3─4节)《哥林多前书》在保罗书信中,还属早期(55年前后)。如果这里的保罗所说的“圣经”真的仅指《旧约》,不包括《新约福音书》,那么如何解释他的上述言论?在我看来,保罗对于“基督的奥秘”确实体会甚深:“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哥林多前书》十五章19节)“若死人不复活,我们就吃吃喝喝吧!因为明天要死了。”(十五章32节)因为“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十五章14节)可见他们那个时代的人是十分艰苦地过着宗教生活,不像现代人这样,仅把宗教作为一种止痛剂来使用。


(240)


《使徒信经》比《尼西亚信经》简明扼要,且有权柄,更多出一条“下在地狱”一语,表明耶稣不仅是天上、地下的掌权者,且是地底下的主宰,也表明基督与世人一同经历了最大的苦难、上帝的遗弃──上帝也通过基督与我们始终同在。这无疑给我们无所不在的信、望、爱,因为即使是在地狱深处,我们也不孤独。在耶稣受难的面前,谁重要谁不重要、谁受上帝青睐谁受上帝击打苦待的争论,都是多余的了。

《彼得前书》三章18节论耶稣基督说:“按着肉体说,他被治死;按着灵性说,他复活了”,这可以被理解为:“按肉体说他被治死,下到阴间,第三天复活;按灵性说他从来就没有死过,始终坐在全能永生上帝的右边。”也许由于我们的软弱和肤浅,我们必须坚持这样的信仰:人是生死二元的,但基督则是生死一体的。

箴言二十五章:“将事隐秘,乃神的荣耀;将事查清,乃君王的荣耀。天之高,地之厚,君王之心也测不透。”(第2─3节)反过来,也由此可知,即使可以查清的,也只是君王的事理;上帝的事理,则始终不是凡人可以明晰的。上帝要把终极的奥秘向人隐藏,因为多数人是注定不能得救的?

说到《箴言》,最让我震撼的还是第八、九两章中,对于耶稣基督的预表:

“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没有深渊,没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耶和华还没有创造大地,和田野,并世上的土质,我已生出。他立高天,我在那里。他在渊面的周围,划出圆圈,上使穹苍坚硬,下使渊源稳固,为沧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过他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那时,我在他那里为工师,日日为他所喜爱,常常在他面前踊跃,踊跃在他为人预备可住之地,也喜悦住在世人之。众子阿,现在要听从我。因为谨守我道的,便为有福。要听教训,就得智慧,不可弃绝。听从我,日日在我门口仰望,在我门框旁边等候的,那人便为有福。因为寻得我的,就寻得生命,也必蒙耶和华的恩惠。得罪我的,却害了自己的性命。恨恶我的,都喜爱死亡。”

每次读到上述的经句,我都能感受到一种“充满平安”,好像听到了天堂的乐音,好像能够仰望基督高天之上的作为。这正应了耶稣后来的自我宣告:“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约翰福音》第八章58节)。可见,早在复活升天之前,基督已经有了“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马太福音》二十八章18节 )的荣耀──而以下的赞美主要是人类的眼睛所看见的见证:“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立比书》第二章6—11节)

更加奇妙的是《旧约·箴言》以下一节中所讲的吃饼、喝酒,正与后来《新约·福音书》中基督耶稣的圣餐,十分相似吻合:“智慧建造房屋,凿成七根柱子,宰杀牲畜,调和旨酒,设摆筵席。打发使女出去,自己在城中至高处呼叫,说,谁是愚蒙人,可以转到这里来。又对那无知的人说,你们来,吃我的饼,喝我调和的酒。你们愚蒙人,要舍弃愚蒙,就得存活。并要走光明的道。”(《箴言》第九章1—6节)


(241)


诺斯替派认为:神并未创造物质世界,因为神不可能与低劣的物质有任何关系。在诺斯替派看来,创世不过是宇宙的无限时间中某一段的杰作,创世者、造物主(demiurge)是对至上的神感到嫉妒,而意欲成为神圣世界的中心,因此他便堕落,用叛逆的行动,创造了世界。他“创世而没有知识,造人而对人一无所知,生出大地却对之不了解”。但是,宇宙无限时间的另一产物──智慧或曰神圣理性(logos)已降临驰援,道成耶稣的人身,带领人类弃绝物质的世界,重回神的怀抱。因此,新约的来源是至上的神(God head),旧约的来源只是创世者、造物主(demiurge)。

诺斯替派的义理,源于柏拉图的理念,有时可谓精妙绝伦,结果反而后继无人──因为如果按照这样的纯粹理性走下去,在地上是无从建立稳固的教会组织的。其实在柏拉图那里,所谓神根据理念“创造世界”的说法,仅出现在《蒂迈欧篇》里,这个“制作神”希腊语叫做demiurgos──本是一个日常用语,意思是给老百姓干活的工匠。在其他一些对话里,柏拉图的神并不是这种人格神,而更像后来亚里士多德的那个最高形式(理念)。柏拉图所谓神根据理念“造世界”的那个“造”,是“制作”不是“创造”,我严重怀疑那是来自埃及的工匠造世的神话。所以连柏拉图自己也说,《蒂迈欧篇》的内容只是一个概然的故事(神话,eikos mythos),其中的造物主只是一个文学形象。


(242)


福音的“宣道层次”是可以言说的,其“奥秘层次”则是无法言说的。这两者对人类灵性具有不同的作用:有“宣道层次”而无“奥秘层次”,则使人浅薄、庸俗,沦为今世之子;有“奥秘层次”而无“宣道层次”则使人趋于空疏、僭妄,成为穿凿附会的经师。所以我们需要祷告,求主帮助我们,沟通这两个层次、达到超言语的心灵交通;我们尤其需要的是行动,用好的性为来沟通这两个层次,在人群中,做光明使者的仆人。

我也知道,在一切属世的智慧中,虚无主义在智力上是最为优越的了。而《薄迦梵歌》式的“尼采主义”,就是在此智慧下保持“旺盛的行动能力”的不二法门。然而,这一切并不能保障人的平安,更不能使人接近上帝的天国。即使属世的智慧之极,也无从助人进入属灵的天国。进入天国这种超然之举,只有看似愚拙的福音能够达到,因为人必须懂得“放弃自己”,而后“神的能力”得以注入。

按照我以前在《五色海》系列书尤其是其第二卷《荒漠·甘泉──文化本体论/南方赤色──夏天的书》中所表达的学说,世界的本体乃是“浑蛋”。浑就是浑一、浑沌、太一、太极;蛋就是圆融、就是零、就是一切的始基。现在,通过基督所表明出来的上帝,我正式宣布放弃上述虚无主义的宇宙论。无情的宇宙,在主的荣光中,霎时充满无芒的光明,淡而均匀的光明笼罩宇宙,天堂般的感觉降临人间。

有人评论说,“人们参加神秘的宗教仪式,不仅是去学习经典,更不是去研读神学讲章,而是去经历某种神秘的事物,如接触基督的受死与复活。”可是在主日崇拜中,我们为什么会注重“讲道”甚于注重“仪式”呢?我们为什么舍本逐末?注重仪式,就是重新经历与主同呼吸、共命运的神秘;而美丽精彩的讲章我们却可以在其他任何时候随处聆听。尤其因为,耶稣复活其实要比道德教训更有神性,因为道德教训是可以复制甚至曲解的,而耶稣复活却具有直接的驱魔力量。

许多人相信耶稣的道理并敬拜之;但却不相信基督的复活如亲眼目睹般。我自己也会经常这样。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人们注意聆听神学讲章、却回避神秘崇拜的原因所在了。有些教派甚至回避跪拜,这是因为他们实际上并不绝对相信奇迹,而只是有条件地接受教诲。这样的教派甚至畏惧过于虔诚的信仰,因为许多人只在嘴里敬拜神,心和肢体依然属于世界──我自己也经常会这样。然而基督的奥秘,却常常无法用明确的语言说出来,而要透过象征仪式的表达。北非教父奥古斯丁开始的“拉丁神学传统”,其基础大部源于自我表现,而非领悟上帝的启示?这样一来,除了人能表现的罪性以外,其神学中还有什么呢。所以,拉丁神学传统就注定了要以忏悔为中心了。于是,当这样的神学传统在喋喋不休地谈论“上帝”的时候,实际上只是在谈论“自己罪行的审判者”。然而,上帝的光明千变万化,绝对不是常人可以认清的,更不是只有审判者这样一个角色。因此,拉丁人嘴里经常充满对于上帝的歪曲,其根源就是上述的偷梁换柱。当然,拉丁神学在谈论人的堕落时,经常倒是特别深入和贴切的,这同样是源于上述的偷换所造成的意外效果。例如,奥古斯丁的、信仰的三位一体:“坚信(Retineo)、沈思(Contemplatio)、喜乐(Dilectio)”,比之保罗所说的信望爱(信心、希望、爱),更富于拉丁人特有的气质。

神秘事物是令人难以理解的事物,例如著名的“圣伤”或曰“圣痕”现象。那是指一个人身上突然出现有如耶稣基督当年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头部、手部、脚部和身上所受到的那种伤痕。历史上有许多虔诚的教徒身上都曾经出现这种“圣痕”,而第一个有记载的“圣痕”出现在圣法兰西斯(St. Francis of Assisi,1182—1226年,又译为圣方济各)身上。那是在

1224年,四十二岁的圣法兰西斯在在意大利安微尼亚山上祷告和禁食期间,身上便出现出血的伤口,直到死前都周期出血。不过类似的“圣痕”并不全都出现在信徒身上,据编年史记载,其中有瘤状肿块、有穿透性的出血伤口、也有像青伤一样的小红色斑块,有圆形的、有椭圆形的,甚至还有正方形的。一千多年来教会和科学家一直试图解释这种现象。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圣伤和圣痕,大都出现在手心部位,但是根据考古发现,古代十字架的受刑者其实被钉的部位不是手心,而是小臂末端的手腕两根骨头之间。近来有研究指出,历来的耶稣受难图和雕像都显示长钉贯穿的部位是在耶稣的手掌,但人体的手掌无法承受全身的重量,所以实际上长钉贯穿的地方更可能是手腕而不是手掌。我想说的是,对于我们无法理解的神秘事物,应该保持沉默。


(243)


属灵的天国(“上帝的国”),与其说是一个接近“空间”的概念,不如说是一个接近“时间”的概念。“天国”几近“上帝的永恒”──因为上帝的国并无物质世界的空间,而是在毁灭了物质世界及其空间形态的条件下,通过末日及末日审判,所呈现的“纯粹的爱”,即无间隔的爱、无间隔的一体化、无间隔的永恒过程。


(244)


“百科全书式的”并非一个褒词,因为既然是“百科”,那么百科中的某科就可能包含了“魔鬼的学问”,否则在逻辑上,百科全书岂不独缺一门而变得不完全了?而魔鬼的一科,又足以玷污、败坏其它的九十九科。“魔鬼学”并非异想天开:这不是“神学”的一部分,而是为“敌基督”服务的。


(245)


在不同教会的纷争中,“使徒统绪”之有无,构成了一个争议的题目。

有使徒统绪,不能保证教会的灵性;但没有使徒统绪,更不能保证教会的灵性,相反倒可以保证教会的灵性先天不足。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仿效基督,作为神子,依然受人的洗礼,以尽诸般的义。

我们应该承认:后来的犹太教(而不是先前的旧约信仰)是一种原始的人本主义,其要义是来谋求人的属世幸福,并用律法来保障这一谋求的实现,因此,亲近上帝不是出自悔罪的感动,而仅仅是为了被动地守约祈福,为了继续换取上帝的祝福──这种思想是相当感性而缺乏灵性的。

我们同时还应该承认:犹太教的人本主义的原始性,可以部分治愈虚无主义的单相思,或填充理性主义造成的空虚。正如属世的存在,可以赋予属灵者某种形式,使得俗务也获得某种精神的、乃至属灵的样式和价值。

伊斯兰教可以视为“犹太教的闪族传人”,这不仅体现在二者种族背景的相似(闪族与割礼)和语言背景的相似(重视诗歌等表达手段),而且体现在他们都拒绝了十字架,拒绝了基督的奥秘和救恩:他们只知道崇拜先知和族长,而不知道崇拜上帝亲自的显现。犹太教已经成为化石的信仰,而伊斯兰教乃是一种“国际性的、跨越族际的犹太教”,这使得阿拉伯人成为一种新的犹太人。现在的“阿以冲突”,不仅是同室操戈、兄弟阋墙,而且血腥程度越演越烈,这都是因为,在核对难兄难弟太相像了。

阿拉伯人之得以成为一种新的犹太人,伊斯兰教之得以成为新的犹太教,不是因为上帝对之有什么特别启示,而是因为穆罕默德及其部落和一千五百年以前的亚伯拉罕─摩西及其部落之间的处境,十分相似。那都是一群刚刚抵达行将腐烂的文明区域边缘地带的蛮族游牧者。他们亟需新的信仰在文明与野蛮间,作出富于活力的动态平衡。但由于缺乏亚伯拉罕的启示来源,伊斯兰教又是犹太教的堕落形式。这是由阿拉伯人内部的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古老闪族传统决定了的。当然,在普世性和国际化意义上,伊斯兰比犹太教具有更新的扩张性质,比较开放包容,又不那么狭隘,所以说它是“新的犹太教”,是十分贴切的。


(246)


在基督里,天国虽然是在我们无法争取也无法拒绝的状态中降临的,但却是一道窄门,只接纳那些受到拣选的人们,被拣选者是被“降临下来的天国”“纳入其中”的,而不是通过自己的选择、努力升入天国的。在属世的人们看来,这就是所谓的“被提”。换言之,如果我们最终能够进入窄门,我们这些尘土就在无形中圣化了,因为我们现在站立之处就成了上帝之国的一部分。国度,于是和立足者的性质互相一致──悔改者进入的就是天国;相反,拒绝悔改者因为自己的处境,使得自己的祖国沦为地狱。


(247)


地狱和天国往往只有一步之隔。有时,地狱和天国甚至并存于一个世界。例如,从某种角度看,一个不再信神的人,如果他还沿着“清教徒的工作伦理”的轨道疯狂行,就难免不使自己沦为“撒旦的得力干部”,如大祭司、文士和法利赛人以及“后基督教的欧美人士”,都是这样一些假冒伪善的干部。他们工作得越起劲,他们在撒旦的陷阱陷得越深。按照同样的道理。一个不再信神的国家如拒绝圣子基督的以色列,如果还坚持其“选民观念”的传承,认为他们居住的那个地方还是“受到拣选”,那么他们的天国岂不就是偶像崇拜者的天堂?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何以现代西方世界的中心,其间流行的异教与邪教,反而特别猖獗。

地狱和天国往往只有一步之隔。有时,地狱和天国甚至并存于一个世界:

1、罗马帝国政府对纯洁派的迫害,从反面刺激了伊斯兰教的贪欲,迫使北非、中东、甚至东南欧地区纷纷易帜。

2、拉丁世界里西欧蛮族的贪婪,使十字军兄弟阋墙,分裂了拉丁与希腊教会。

3、日耳曼地区的“宗教改革”更分裂了拉丁世界的基督教,使之每下愈况,穷斯滥矣。而新大陆则给无神论者和各种旁门左道大开方便之门。从此一步步,基督的教会就在“时代主义”的精神下,被敌基督的魔鬼,四马分之。

教会分化瓦解的四大悲剧阶段:(一)罗马国教镇压虔诚派;(二)希腊教会与拉丁教会分裂;(三)拉丁教会内部的日耳曼人发起宗教改革;(四)殖民主义扩张的全球运动。

基督的爱,要求我们弥合上述四大悲剧所撕裂的教会。这样的创伤若不痊愈,若不能跟自己的兄弟和解,外部的福音广传,有什么益处呢?“把福音传回到耶路撒冷”,结果回头发现,自己的教会已经易帜,那才会大吃一惊──这不是危言耸听,伊斯兰教不就是这样起来攻陷了一块又一块基督教领地吗?

如果教会不能联合,那怎能体现基督的爱?怎能对得起基督的血?怎样领悟基督的言?中国教会如能体现这样的联合使命,那就要在“普世合一”的使命中,首先克服自己最为显著的特点──纷争、分裂、自立为王等恶习。求慈爱的父子圣灵赐给我们这样能够兼容的爱心。


(248)


世界上多了一位珠光宝气、儿孙满堂的牧师,就少了一份福音的见证;多了一位行为乖离、巧言令色的神甫,就少了一份教会可信的证明。“宗教、宗教,多少罪恶假汝以行”的流行性看法,无疑削弱了信仰的属世基础,大概因为利用别人的信仰来为自己牟利的“反面见证”太多了,以至于世俗法律都对宗教活动作出了种种限制,瓦解中的宗教组织纷纷落水。但我相信,宗教组织的这种败坏,消灭不了神在人身上为自己保留的神秘空位、壅塞不住受到拣选的灵魂道路。

伟大的圣徒似乎都把世界和上帝视为不可妥协的一个对立。换言之,要想得救,个人必须弃绝世界以及与生俱来的自然感情,因为自然和基于自然的感情都是引导我们走向灭亡的。文艺复兴要调和天堂和人世,而天主教改革则试图将之再度分离。上帝也许使宗教改革之后的西方基督徒更有效能更加强大,但似乎并没有使他们更为快乐。极端者甚至相信,除了少数预定的中选者以外,多数人命定遭到永恒的诅咒。


(249)


(1997年11月6日)

巴斯卡的著名命题说信仰是一个赌博:“我们不可能知道神是什么,也不知他是否理性所能认识。无限的混沌分开了我们和神。在这无尽距离的尽头,一枚被抛起的硬币不是正面便是反面落下。你将如何下注呢?”应该说,从这里判断,巴斯卡的神学从教会所接受的影响,要大于从圣经所接受的影响;而其思想的名气,显然来自法国当时盛行的怀疑主义和科学主义。

我太不赞同巴斯卡的上述论断,理由如下:

1、不是空间上的、物性上的“无限混沌”使我们与上帝隔绝,而是灵性上的罪恶使物理上的可以没有的距离成为无法逾越的天堑,从而隔绝了我们与主的交通。

2、凭我们自己和自己的理性,虽然不可能知道神是什么;但上帝的恩典已经通过圣子耶稣,把我们应该知道的奥秘,表明给我们了。存心否认这一点的,或是因为执意要死在罪恶中,或是因为茫然无知,或是因为忘恩负义,或故意说反话以彰显自己的才智。

3、凭我们自己和自己的理性以及我们的实际能力,我们实际上不大可能投出那枚“信心的硬币”,就像我们没有能力实行“信心的跨越”一样──因为我们没有能力选择上帝,只有幸运被上帝选择,或不幸而不被上帝拣选。这个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人的理性和选择通常只能判断自己能包容的,因而也是比自己的理性和判断力更小的对象,或是投资给更大对象的某一微小的局部。而上帝却超出人的经验范围,换言之,在人的经验范围以内的,通常只是神的某些踪迹(规律、法则或神迹、奇迹),而不可能是神本身,更不可能是神的全部。而根据科学的原理,不了解一个事物的全部,就无法对一个事物的局部,作出结论。

4、神学原理和科学原理往往相反:在我们信从上帝之前,实际上已经受惠多年了;否则,任何人也不会拥有“寻觅永生上帝”的原始动机──是上帝先爱我们,而不是我们具有认识上帝的能力。

从信仰的角度看,简单说来,巴斯卡乃是代表了“现代性堕落”,代表了文明的病,是“从信徒的简朴,沦落到学究的惶惑”。

巴斯卡的名言“人的高贵性在于他有思想”,迷惑了我信主以前的生涯。年过四十我才明白:思想能力和思想活动,不仅是人的高贵性,也是人的危险性,是人的生命所面对的诱惑和陷阱,因此人要好好活下去,就要懂得避开一些诱惑和陷阱,其中包括思想的诱惑和思想的陷阱。年过四十,这也是巴斯卡没有活到的年龄──巴斯卡如果活得长一点,可能改变自己的想法?而更多地信靠永生的主?

《主祷文》中“让我们免受诱惑”一语,落实在我身上,首先就是“让我免除思想的诱惑”;而“救我们脱离凶恶”一语,落实于我则为“救我脱离自我设计的牢狱”。巴斯卡三十多岁就病死了,这是一位着手脱离上帝的“现代人先驱”,而我四十多岁才开始醒悟,并走向再度信赖救主的“后现代”。


(250)


流俗所谓“一跺脚、一闭眼、一跳河就信了基督教”的说法,就属于巴斯卡“信仰赌博论”的翻版,本质上是不信者的聊以自慰。可是此论流毒之广,竟从法国的上流社会跨越半个地球,传到了中国的下层民间,还经历了三百年的时间跨度,中间还有丹麦人克尔凯廓尔等病人的喧嚣。

还有一种说法,也是信仰赌博论的变相,叫做“先信了再懂”,意思是先发愿去信,然后再求理解。这种说法貌似虔诚,实际上却是强人所难:试想,“懂了”的人都未必“能信”──即理解了教义也并不能导致信仰“基督所表明的上帝”,何况不懂,又何从去信?又去信什么?除非是假装相信,除非是为了“吃教”而摆出一副真信的模样来。我们根据亲身经历知道:信仰不是人力可以造就的,而是来自上帝的恩赐,那是高于我们的道路和意念注入我们的结果。人力造就的信仰,必因人力而瓦解;教会培养的信徒,必因教会的失误而迷惑。


(251)


历史,是指种族与文明的过程,不是指上帝显现的过程;因为上帝显现的过程,是超越时空的。在这种意义上,历史不过是“人类堕落的记录”,是亚当与夏娃犯罪以后的产物。当然,如果是在“最后审判”人类罪恶的意义上,历史也不失为“上帝的意志逐渐显现的过程”。

这一点异教徒就不能明白。拒绝了圣子耶稣的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在这一点上也是如此不明白,它们所体现的“历史乐观主义”,体现为极其肤浅的“上帝的信徒必胜”论,实际上玷污了上帝的灵性,使之与人间的成王败寇、美丽罪恶,等同起来。


(252)


如果耶稣不具备神性,当然无法复活;如果耶稣没有复活,那么上帝将失去最好的见证。

现代人面临的难题是:人的心智已经开窍,无法再像希腊哲学家皮浪所说的那样变回为猪,在惊涛骇浪中安然自得地吃东西。皮浪(Pyrrhon,前360—前272年)古代希腊怀疑主义的奠基人,皮浪生于希腊城邦爱利斯,早年是画匠,后来改学哲学,曾经参加亚历山大的远征,到过印度。他认为由感觉和理性得来的知识都不可靠,要认识客观世界是不可能的,甚至客观世界是否存在也是可疑的。人既不能从自己的感觉也不能从自己的意见来说事物是真的或假的,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搁置判断、不作任何判断。最能代表他哲学的是一个故事,说,一次皮浪在船上遇着风暴,同船人都很害怕,他却指着仍在安静吃食的一头猪说:聪明人应该像这猪一样无所动心,此后人们用皮浪来代表怀疑,称之为怀疑主义之父(the father of Scepticism)。但实际上,从伊甸园中放逐出来的人,无法再在茫茫宇宙中重获安全感,即使皮浪也罢。他既然不是猪,就无法摆脱人的烦恼。于是,可使流放中的人们获得平安的途径就只剩下一种:回归主的怀抱,回归心灵的伊甸园。这样,无情的宇宙可以变回有情,爱的情谊注入焦黑的大地。由此,人的平安不是“变回低等动物”,而是“向前获得主的庇护”。除此以外,人们就只有寻求“毒品的上瘾”或其他的替代物,以缓解自己的恐慌。

“三位一体说”可以理解为“神学上的技术手段”,用以处理“圣子耶稣是神”与“唯一的天父”之间的关系。因此,三位一体说在《新约》中没有明确记载是可以理解的。但耶稣是神的启示,确在《新约》中,如《马太福音》二十八章记载:“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作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这里的“父子圣灵”是何指呢?耶稣本人的宣告可以说明:“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吗?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作他自己的事。你们当信我,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即或不信,也当因我所作的事信我。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作他自己的事。”(《约翰福音》十四章)。“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这是“道成肉身”的蓝本;“父子圣灵”这是三位一体的蓝本。

耶稣是神与人之间,不可代替的中保。耶稣复活,是神的能力,这使他完全不同于先知。进一步说,而历史上也许不乏祭司、君王、先知,甚至不乏这三者的结合,因此就有许多人起来冒充他们,如穆罕默德和各种邪教祖师、异端首领──但为人类救赎而受死,并从死里复活者,唯有耶稣。这就是三位一体说的力量所在?

可以被上帝“流出”、“绵延”而非“创造”、“无中生有”出来的宇宙──世界──人,该是多么神圣啊。然而,可以流出、绵延而非“创造”、“无中生有”出宇宙──世界──人的上帝,岂不是变得十分脆弱了?这就是泛神论与一神论的区别:“流出”、“绵延”世界的,是泛神论;“创造”、“无中生有”世界的,是一神论。泛神论的神是脆弱的,泛神论通过弱化神的本质,来加强了世界的价值──而这个泛神论的世界却是靠不住的,所以泛神论是一种比较原始的世界观。

不同质的神与人,上帝与宇宙,怎能流出流入呢?更何况,上帝根本不与宇宙同质,否则就无法创造宇宙了。由此可见,柏拉图、普罗提诺等人的“流出说”、斯宾诺莎等人的“绵延说”,本质上都是亵渎上帝的,是比较原始的泛神论,是“化身神话”的理论表达。更何况按照流出说和绵延说的假定推论,上帝不仅是流出、绵延了基督、圣灵和一切天使,也流出和绵延了人类和遭到污染的世界──如此一来,上帝岂不是与被造的、物质的、有限的、罪性的存在,列为同等了?这样一来,人这个在神面前不堪入目的存在,哪里还有机会得到提升或“净化式的还原”而自动升天、回到灵界呢?无论多么聪明的人,也无法通过任何自我修炼得以完善。换一个假定来看,只有在一神论之下,才会有慈爱的天父格外垂恩,让我们变质、脱胎换骨,变成新造的人、进入新的存在状态,也就是“上帝的国”。


(另起一单页)


◆仰望基督◆


第五章思想神学


(另起一单页)


(253)


思考神学的最终结果,就是取消了神学思考。

教义与仪式像是山,遵循教义、履行仪式,仿佛登山:在山上,观看日出日照,气象万千,清晰无碍。不在山上,而在一马平川遥看日出日落,也可得全景,但必须前无崇山,后无峻岭,必须目无遮拦;但那还是缺少了几分唯独在崇山峻岭间方可蕴藏的磅礴气韵──所以,对局限、捆绑下的人生,教义和仪式是必不可免的功课。一方面可使恐高的人们有所依凭,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登上更高的境界、观看更大的景色。


(254)


“有法利赛人,和几个文士,从耶路撒冷来,到耶稣那里聚集。他们曾看见他的门徒中,有人用俗手,就是没有洗的手,吃饭。(原来法利赛人,和犹太人,都拘守古人的遗传,若不仔细洗手,就不吃饭。从市上来,若不洗浴,也不吃饭,还有好些别的规矩,他们历代拘守,就是洗杯,罐,铜器,等物)。法利赛人和文士问他说,你的门徒为什么不照古人的遗传,用俗手吃饭呢?耶稣说,以赛亚指着你们假冒为善之人所说的预言,是不错的,如经上说,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你们是离弃神的诫命,拘守人的遗传,拘守人的遗传。又说,你们诚然是废弃神的诫命,要守自己的遗传。 摩西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你们倒说,人若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各耳板,(各耳板,就是供献的意思)以后你们就不容他再奉养父母。这就是你们承接遗传,废了神的道。你们还作许多这样的事。耶稣又叫众人来,对他们说,你们都要听我的话,也要明白。从外面进去的,从外面进去的,不能污秽人,惟有从里面出来的,乃能污秽人。(有古卷在此有,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耶稣离开众人,进了屋子,门徒就问他这比喻的意思。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也是这样不明白吗?岂不晓得凡从外面进入的,不能污秽人。因为不是入他的心,乃是入他的肚腹,又落到茅厕里。这是说,各样的食物,都是洁净的。又说,从人里面出来的,那才能污秽人。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苟合,偷盗,凶杀,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谤讟,骄傲,狂妄。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马可福音》第七章1—23节)

神学家们的布道,鲜有不以人的吩咐当作神的道理去教导人的……这样的布道会,名义上拜上帝、拜基督,其实是在自我张扬、假传圣旨,到头来也是枉然。曲终人散,荒塚也无。

基督的福音,不是人类的耳朵能够明白、人类的嘴巴能够议论的。耶稣曾经借用人类的语言来打开人类的心,但人的心最终是受到物欲摆布的,是“油蒙了的”,只能片面曲解神的话语。或从“好”的方面,或从“坏”的方面……但总无法真正从“神”的方面──因为神的超然,超乎我们的理解甚至想象。“讨论福音”,本是不得已的“心灵医治”过程,但企图以此固化神的旨意,甚至让自己扮演神的代言人,乃是对上帝的小瞧和冒犯。

有的人力图在《福音书》中耶稣所讲述的大量比喻中,寻找天国的奥秘;有的人力图在《启示录》中发掘耶稣本人并未说过的微言大义,以便由自己掌握通往上帝之国的钥匙。然而,耶稣本人对此是怎么说的呢?他为什么要讲些深奥的话?为什么说些比喻?这些比喻的所指究竟是什么?《马太福音》十三章10─18节,《马可福音》四章10─12节,《路加福音》八章9─10节,都记载了耶稣本人的答案,而以《马可福音》所记最为简洁:“无人的时候,跟随耶稣的人,和十二个门徒,问他这比喻的意思。耶稣对他们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若是对外人讲,凡事就用比喻。叫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恐怕他们回转过来,就得赦免。”

原来,耶稣的比喻是为那些注定不能得救的人们“预备”的,是用来“隔离”上帝与罪人的烟幕。更准确一点说,那些比喻是用来分别为圣的尺子。这样看来,“研究”耶稣的比喻,实属无益:因为那本来就是为了隔离上帝与其不予赦免者的屏障;而企图“破译”这些神的话语,不仅会在技术上流于穿凿附会,而且在神秘的意义上可能会得罪上帝,因为这会泄露了上帝有意隐藏起来的秘密真理。

可是,这类“研究”、“破译”之多,汗牛充栋,且构成不少讲道辞的核心。这样的“讲道”岂能不是对牛弹琴?因为这些传道人既然已把自己的听众列为基督不愿赦免的、“听比喻的”人们了,又再向他们讲解天主故意隐藏的意义,岂不是莫名其妙。

耶稣曾经明确说过,只有少数的人才能进入永生的窄门;多数人是油蒙了心,不能进窄门,不能进入上帝的国。(《马太福音》第七章15—15节:“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他又说有关末日的事情,连他也不知道,只有父知道。如此看来,《启示录》也有可能是为非信徒的读者们准备的?让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但愿以上所思,不是对圣言的曲解,而仅仅是我自己的猜测。

神学和“神学研究”,十分生动地表达了有限的人在面对永生上帝时的困扰、有限,和最终的无能为力、无答案状态。越真实的神学,就越难有确定的答案──它最多只是试图作出答案:它知道,真理就是人最终无法理解的东西,真理就是上帝的奥秘。

“神学问题”本质上不是理论问题,而是生命问题。有什么样的生命就有什么样的理论,有什么样的恩赐就有什么样的神学──所以仅仅通过辩论去“解决神学问题”,只能添乱。神也可以命令魔鬼进入宗教领袖的心,例如让他顽固地禁止中国礼仪,就像十八世纪以后的欧洲人,开始大规模地贩毒和贩奴,并以上帝的名义背叛基督,结果摧毁了基督福音的一个个园地──这本是恩典,可以使中国人早一点脱离苦海。但由于失去了这个机会,中国人不得不在十九世纪的屈辱中接触基督教;并从此种下了冲突的诱因。

“以上帝的名义背叛基督”,其方式就是把“为人流血牺牲的福音之爱”,变成了“要人流血牺牲的世界之恨”。这种明火执仗的传教活动本来是伊斯兰教的擅长,结果在八百年复国战争中传给了西班牙人,又被西班牙人带到美洲和其他殖民地。这种以恨为基础的传教活动,往往不是发自基督的福音,而是出于人类的贪婪──因为人的语言,说到底只能比较准确地复述福音而无法比较正确地讲解福音,所以说,“牧师一讲道,上帝就发笑。”


(255)


宗教起源于“越过死亡线”的努力。如果不是面对死亡并意识到了不可思议的神秘,活在感官世界里的人们就产生不了恐惧,就产生不了宗教的敬畏之情。恐惧和随之而来的敬畏与崇拜,是宗教的起源,而死亡事件和神秘意识本来就是一体两面。

(a)宗教并不是“死亡恐惧”的唯一后果,因为死亡恐惧还可以表现为麻木不仁、残酷无情、寻欢作乐、纵欲堕落。

(b)宗教并非含义浮泛的“超越死亡”的姿态,而是具体入微的“越过死亡线”的努力;而崇拜行为所力图突破的,则是受到极端限制的“困境”,一个终极陷阱,例如“死期将至”即是。

就人的精神活力来说,对人自身最有利的状态是“适中”,如不能适中,则先天过剩比先天不足更加危险,因为过剩的精力会反过来淹没甚至杀死人的自身,或至少使他四处碰壁、多愁善感甚至悒郁终生,因为他过剩的精力格外使他容易看穿感官的虚妄、肉体的无益、光阴的飘逝,以及光明后面的全部黑暗……而耶稣基督的福音,恰恰适合此种人格的救赎。福音可以平衡人的精神、减除焦虑,使之平安喜乐、趋于健康。

如果按照某些自由派神学家否认耶稣基督神性、奇迹、复活、救赎的说法,那么我从主后1974年初读圣经、喜欢耶稣的时候算起,就是一个“基督徒”了。然而不是那样的。凭着自己的经历我知道:这样的“基督徒”是没有生命的,也没有平安喜乐。这样的基督徒所理解的“福音”,只是高超权威的“人的话语”罢了。而从“神的话语”的角度看,科学是越新越好,神学是越旧越好:而“回到耶稣基督里”,则是一切真理的总汇。如果承认奇迹和启示就活生生地在我们身边,而不仅仅是存在于《旧约》经典或《福音书》、《使徒书信》中──那么,福音对我们所展示的道路、真理、生命,就不再只是一种哲学或是“宗教”了。这样的福音是活的,决不只是宗教,它是“上帝的话语”。

自由主义神学,是从福音淡出的神学,因而是向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属世文明的大肆让步,因而是犯罪的神学或“神学的犯罪”?“时候将到,凡杀你们的,就以为是事奉神……”(《约翰福音》十六章2节)这句话也可以从另一个方向来理解。所以,在神学领域必有征战,因为这是主所预言的。虽然从人的角度看,神学争论很大程度上倒像是“精力过剩之无情宣泄”的结果,是那些不能“活在基督里”的人们,在极力宣泄自己、标榜自己时,所发出的“自我喧嚣的不和谐的音程”:言甚易,行甚难;怯于行的人们就兴起神学的纷争,有意无意掩盖自己无法“活在基督里”的困窘。甚至可以说,所有神学争议,都是撒旦挑起的。其内部根源,是利用人的虚荣、属世的骄傲,来为人的犯罪天性和种种劣迹,横加辩解。上帝的诫命本是简单明了的,但是结果上帝的儿女在复杂的神学争议中,所看到的并非上帝的话语,而是撒旦的诡计。

教会是否一个社会?教会与社会之间有无区别?教会与社会的区别,正如主日与其余六日的区别。教会因此既是社会,又不是社会。教会因此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特殊的社会”,是“一个奉献给主的社会”。因此,“世俗的城”与“上帝的城”的提法,多少有些摩尼教的味道,很可能是叛教者奥古斯丁从摩尼教里带入基督教的。尽管叛教者奥古斯丁后来又从摩尼教营垒中再度背叛,重新成了一个基督徒──但他显然比较能够理解摩尼教的善恶二元论的概念甚至更能体会叛教者的感情,难怪奥古斯丁自己最后也成了多纳特纯洁派的敌人。

由于奥古斯丁也深知他周围的教会组织不配称做“上帝的城”,所以他就把天上地上的圣徒一起拉来,作了他的教会拉拉队。甚至连主也不能幸免为他背书。但这样一来,那些利用教会的人们,岂不等于直接冒犯了万能的神?岂不是迫使天国堕落成为“世俗的城”?这样的“教会”,其罪行显然并不小于耶稣基督亲自动手清理之前的犹太会堂。


(256)


耶稣基督生前没没无名,死后声震寰宇:

1、“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马太福音》二十八章)

2、“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力比书》第二章)

从人的观点看,属世的名声和赞誉,足以导致虚脱,甚至败坏灵性的根基;而外在的抑制,倒能让生命更趋充实;唯有死后的名声,才不会软化灵魂的成长。凡此种种因果,都是由人的肢体中的“另一个律”也就是犯罪的律的压力,所决定的。这不同于神的律的另一个犯罪的律,是由泥土产生的,而不是由神口中的气产生的:所以,追求灵魂生长的人,也应远离属世的成就,以免过早结束了生长的潜力;追求永恒生命的人,也应闭耳不听剧场的掌声,就像至高者也会拒绝倾听恶人的祷告。热衷于群众的掌声,就会变得油蒙了心,再也听不明白上帝的语话。而“拒绝掌声”,这是对人的罪性的“反制措施”。

现代的教会组织是属世的,但福音却是属灵的,人组成的教会怎能垄断上帝的福音?基督徒的基本属性是属世的,基督的基本属性却是属灵的,属世的羊群怎能代表属灵的牧人执行神圣的权柄?别说普通的羊只,就连“头羊”也无法代替牧人,引领羊群脱离死地。

就描述而不是就审判的意义说,看看历史的成败之鉴也许是令人寒心的:号称“公教”的天主教传统,实际上是由大迫害时期的叛教者及其宽容者,以及这两造的后人,所缔结的神圣同盟。以严格著称的拉丁教父、希波主教奥古斯丁,实际上也是宽容叛教者的宣传活动家。相反,拒绝接受叛教者的“多纳特派”(Donatism),反而全军覆没,成为异端!这可能因为,奥古斯丁本人就是一个叛教者,曾经的摩尼教徒。

早先,多纳特派就是在北非形成的,因四世纪迦太基主教多纳图(Donatus Magnus)而得名。多纳特派是四世纪在戴克里先时期的迫害之后出现在北非的,他们认为圣礼的功效,受到施礼教士的影响,所以施礼教士不能是叛教者。但当时的罗马教会却认为人人都有罪,教士也没有例外,上帝却能藉着有罪的教士施行圣礼,将恩典赐下。多纳图声称,教会是义人的教会,罪人无份;罗马教会让叛教者受任主教,已成“罪人之子”,不能列入圣教会;只有义人施行的圣事才有功效。由于过分纯洁,结果该派自己却被目为分裂派的异端。在311年,教士开其里安在迦太基被罗马教会按立为主教。多纳特派认为参加按立者中有一个名叫腓利克斯的人在迫害期间曾经叛教,因此这次按立应该无效,于是312年在迦太基另又按立教士马约里努为主教与之对抗,这样一来教会就分裂了。应双方要求,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us I Magnus,全名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e,272—337年)于313年在罗马召开教会会议,会上宣布腓利克斯无辜,并作出有利于开其里安的决定。这使得教会的分裂难以弥合了。多纳特派当时遍布北非,在每个城市都有罗马建立的教堂与多纳特教派的教堂相对而立,都有罗马委派的大主教和多纳特教派的大主教对立。314年,君士坦丁一世在高卢南部的亚尔勒召开会议,东方教会的主教也到会了。这次会议不仅继续支持开其里安,而且将多纳特派定为异端。这就使得“人民内部矛盾”转化为“敌我矛盾”,教会分裂演变为暴力冲突,最后导致强力压制。该派下属教会曾有三百名主教,与容纳叛教者的罗马教会分庭抗礼,多次被罗马教会绝罚,并因此遭到罗马帝国政府的武力镇压。当伊斯兰教进入北非时,惨遭镇压的北非基督教徒已经没有力量保护教会了,北非的基督教会终于被伊斯兰教淹没了。七世纪阿拉伯人占领北非后,来自罗马的迫害压力消失了,多纳特派的抗议随之消失。

著名的拉丁教父奥古斯丁就支持使用暴力手段来镇压多纳特派,奥古斯丁站在罗马教会的镇压政策一边,著文反驳多纳特派,例如其后期著作《论洗礼》(400年)、《驳多纳特派》(400年),《答比提良的书信》(401—402年),以及《纠正多纳特派》(417年)。奥古斯丁认为:“彼得主持洗礼,是上帝在主持洗礼,约翰或犹大主持洗礼,也是上帝在主持洗礼。”不过圣经上却没有说上帝让犹大出卖耶稣,而是说是魔鬼进入了犹大的心。(《路加福音》二十二章:“祭司长和文士,想法子怎么才能杀害耶稣,是因他们惧怕百姓。这时,撒旦入了那称为加略人犹大的心,他本是十二门徒里的一个,他去和祭司长并守殿官商量,怎么可以把耶稣交给他们。他们欢喜,就约定给他银子。他应允了,就找机会要趁众人不在跟前的时候,把耶稣交给他们。”)尤其是,奥古斯丁没有解释,为什么犹大可以主持洗礼,而多纳特教派却不可以?可惜的是,罗马教会后来根据“教父权威”维护的“正统教义”,基本上就来自这些含混不清的著述。这就使得基督教营垒内部两败俱伤。这种恶例一开就难以收拾,使得国家暴力成为宗教分歧的裁判。到伊斯兰教开始扩张时,内部裂痕就使基督教处于明显的劣势。难怪有人曾经评论说,“就我们现今所知的基督教而言,其创立者已不再是公元一世纪的耶稣基督,而是公元四世纪的君士坦丁一世。”

延伸观察一下,一千多年后的十六世纪在日耳曼及其影响所及的地区所兴起的“新教”各派,其实都是从罗马教会的两造人即“叛教者”和“宽容叛教者”中分化出来的。至于那些秉持不宽容立场的“多纳特派”等纯洁派,早已大都斩杀殆尽,其残余,消失在伊斯兰教的征服中。

多纳特派的命运提醒我们,纯洁派好像历来都是被其反面力量的“投降派”打败的,教条主义、理想主义,永远败给机会主义、现实主义。不仅基督教如此,后来的伊斯兰教也是这样。因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为什么要划分门户和教派呢?只要是奉耶稣基督的名,遵循属灵生命的道路,就应该彼此尊重,停止攻击,联合起来,结成更大的而不是更小的教会。仁慈的主不愿遗失任何一只羊,只有当所有的羊都回来,主才再临,施行审判。而我们的工作就是在主再来之前,集合所有的羊?

在上述原则下,如何对待背叛基督的叛教者?处罚还是谅解?尤其是如何对待那些在背叛基督以后又重新发表信仰告白的“前叛教者”?是加倍处罚还是加倍谅解?在上述原则下,应该说,这是属于上帝的主权而不是人或人的组织如教会的主权。当然使徒的教会应该例外,因为主曾经亲自授权给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马太福音》十八章)除了主所授权的人,后人不可以就此而审判他人,只可以据此原则审判自己的叛教罪是“罪无可赦”。不过奇怪的是,罗马能够接纳叛教者悔改,为什么不能接纳多纳特教派呢?

上帝的奥秘当然无法穷尽,甚至无从究诘。凡欲穷尽上帝者,无异是在质疑上帝;凡欲究诘上帝者,无异是在拷问神秘──这样的僭妄者,怎能免受上帝的责罚呢?毋宁说,这样的穷尽即是自我的穷尽;这样的究诘即是已然的受罚。所谓“愚拙”,也并不总是好的。如十个迎接新郎的童女中,五个愚拙的没有预备足够的灯油,五个聪明的却预备了足够的灯油。主的仆人在信仰上虽应该“愚拙”,但在实践信仰的技术上,却应该是聪明的、儆醒的。


(257)


福音的核心是基督:

(1)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权柄原文作门)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当下,耶稣嘱咐门徒,不可对人说他是基督。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马太福音》十六章)

(2)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他,并且已经看见他。(《约翰福音》十四章)

(3)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掰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这是我主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的。

(《马太福音》二十六章)

(4)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作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马太福音》二十八章)

综上四则可以说,凡信靠基督的,就得着生命;凡背离基督的,就失丧生命。“耶稣对他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约翰福音》十一章)

从以上章节还可以得知,“社会福音”的实质,是把属灵的基督“变质”为属世的耶稣。说得严重一点,这岂不是要从“生命”反向退到“真理”、再退到“道路”,最后连道路也迷失了,消失在茫茫荒野里?这样一来,社会福音就变成了“今世之子的福音”,是典型的“另一种福音”。社会福音这个属于世界的福音而不是战胜世界的福音,企图把“道路─真理─生命”的层进,退化为“生命─真理─道路”,它宣传的显然是“另一个耶稣”。


(258)


真正的信仰,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吗?若然,则真正的信仰者几希!十二门徒在耶稣复活前纷纷逃离甚至叛卖;司提反看见天门开了、人子在上帝右边,才觉得自己死得其所;保罗则亲见了主复活后的光明形象,才终生无悔地追随他。前贤尚且如此,我们又何尝能稍好一点呢?

神的话语与人的话语,特殊启示与普遍启示的区别何在?在于耶稣基督。然而,圣子基督不在现场的世代呢?我们该如何信他呢?通过祷告?生活在启示时代的人,如何区分普遍启示与特殊启示?后于启示时代的人,如何跟从启示、跟从对于启示的理解?──如果神不对我们亲自显明,保罗和摩西的困境就是永恒的?如此,则真像巴斯卡所言“信仰是人生最大的赌博”?因为我们看不清楚、听不清楚,却不得不走路,甚至不得不跳下断崖……

所谓“罪”,不是欲望本身,而是欲望和实现欲望的能力、欲望和承受欲望后果的能力之间的“反差”:“反差”越大,“罪”越大。伟大的人总是“欲望更大的人”,但并不都是罪更大的人;为什么?因为伟大的人一般都有伟大的能力,可以承受“业”的积累,不至于使得“业”完全成为“罪业”甚至“罪孽”。而模仿伟人却又没有伟人的能力与担当的人,才会积累罪业罪孽,成为“罪更大的人”。罪是上述的反差与失衡,人人都由于贪婪和软弱的双重性而无法免除罪──所以灭罪的恩典仅仅存在于主的救赎与恩典中。而减罪的道路却也在于──降低自己的欲望、减少贪婪,同时提升担当能力、消除罪的积累──这个双向运动中,当然这也先得求主的恩典。

“魔鬼的俘虏”常常以为自己是自由的、“具有控制局面的能力”的,甚至是可以“主宰一切”的。这就是魔鬼的狡猾之处,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它从不让伟人们觉得受它控制,反而给人可供驱遣的错觉和助力感。它鼓动人的自尊和虚荣,使人自以为是,并在自以为得计中,趋于放纵以致灭亡。这就是所谓“自由的陷阱”、“伟人的代价”。相反,上帝倒像是给人纪律和限制的,而不以自由来鼓动人的贪欲。上帝不以“自由”的枷锁来捆绑人,反要人谦卑,放弃自由。凡舍弃自由的,方能得到自由;凡依靠自由的,必失去自由?


(259)


“道成肉身”的概念,是不是向希腊的多神论甚至其他异教的偶像崇拜论的某种妥协?若不是,那么“道成肉身”就必须置于“三位一体”中。父神──子神──灵神的一体,是福音之所以是福音(上帝的话语)而不仅仅是先知预言的关键所在──三位一体论因此是耶稣崇拜的永恒磐石。

不是“宗教体验”,而是“属灵的体验”!所谓“宗教”,只是属世者们在面对自己难以思议的属灵现象时,从外部所作的体认和概念化。这些现象,既包括人的言行方面的,也包括社会及自然领域,还包括超自然即超理性方面的。现代人所谓的“超自然”,只是“超理性”、“超经验”之代称。现代人所谓的“自然”,只是自己的科学可以观察和理解的总汇。在此视野以外的,皆被归类为“超自然”。

说到底,“信仰问题”是无法讨论的──因为这不是一个“语言沟通”的难题,而是一个“生命交流”的课题;有生命的人如何与无生命的人们交流?“信仰”一词,实在是无生命者(即所谓“非信仰者”)强加给有生命者(即所谓“信仰者”)的一个概念。活人无法把生命注入死人,只有上帝和圣子耶稣基督能做到这一点──把生命与“信仰”赐给无生命“无信仰”的败叶。

参与教会的活动,首要之处不是自己“喜欢其中的人”或是他们的言谈仪态,而是来向主奉献一颗爱主的心。自己是来崇拜神秘的,不是来寻求同伙的,如果这样,就永远不会对教会失望,就能领受主的恩惠平安。更进一步,为了主的缘故,还应忍受一切自己本来不喜欢的人和事;再想想,本来也就不一定是自己对。


(260)


有的怀疑论者说,《旧约》的真理大多是属世的,所以它赞颂聪明、智慧和现世的成功。《新约》的真理大多是属灵的,所以它赞颂愚拙和来世的福份──这是大卫、所罗门与施洗的约翰、圣子耶稣之间的分野……据说这是因为《旧约》时代的犹太人还不懂得肉体复活这种“埃及思想”,不懂得灵魂不死这种“巴比伦思想”,不懂得逻各斯这种“希腊思想”──所以无法体会道成人身、三位一体的救赎真理。

如此分析圣经,不是我斗胆敢做的。但是我知道,不是所有的道路、真理、生命都是良善的,唯有主所启示的道路、真理、生命,才是让人活在天堂里。而被属世的道路、真理、生命等“压力”所征服的人,无异于活在地狱里:而征服者的差异,往往也是基于被征服者的质地。

如此看来,分析福音书,不论用结构分析、来源分析、背景分析等文学、哲学、社会学等方法,都是极大的罪。分析福音,不仅是道德之罪,而且是生命之罪;那无异是以人的知识与理性去论断福音,其潜台词是把福音贬为“人的作品”。而分析福音也就是践踏福音之后,被毁灭的不会是福音,而是我们得救的最后希望。正如僭越上帝、亵渎基督的恶果,是如此一来我们就得直面永恒的虚空。这才是我们必须承受的最大灾祸。

这个世界是有限的、不完美的、充满罪恶的;因此,被它所俘虏的人,终必发现自己的努力全数落空,尤如捕风捉影。因此,跌入这个世界的陷阱,即是“在地狱中”。地狱并不是无限仁慈的上帝特意打造的,更不是上帝用来施加报复的。报复是小人发泄怨恨所干的事,君子尚且不为,何况上帝呢?地狱是魔鬼利用神的烈怒营造的,是魔鬼营造的”另一种天堂“。犯罪的人受了魔鬼的诱惑,跌入地狱,甚至是背负地狱,因为地狱不是别的,正是他的罪的化身。这样的人,即使无限仁慈的主,也拉他不进上帝的国。背着一座地狱的人,即使勉强立在上帝的国中,也还是在地狱里。就像一个病人即使在健康的人们中间,也还是一个病人。而且,唯其在健康的人们中间,才格外显出他是病人,才格外显出他的可怜与无助。

如果有人反对上帝的原因主要是出自反对专断,那肯定是个误解。因为“专断的上帝”乃是原始人所理解的上帝,而耶稣基督所表明的上帝则是仁慈的,而无神论者反对上帝的更深刻原因则是想自己扮演上帝,但那肯定最终要落空的,因为任何人凭自己的全部力量,都无法跨越死亡线哪怕一步。“跨越死亡线”乃是信仰的奥秘,所以《哥林多前书》十五章说:“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并且明显我们是为神妄作见证的。”

如果灵体有“知觉”,也必定不同于我们日常经历的、肉体的知觉,所以连耶稣复活后也会变容,以致有些门徒无法认出他来。这是极大的奥秘。由此可见,灵体的知觉可能很难与肉体的知觉沟通的。我们所谓的“灵魂不死”也是如此:它无法与“肉体活着”划上等号,哪怕是最遥远的等号。


(261)


对灵魂不死的信念,激励许多英雄行为,并使得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使灵性的人与感性的原人、理性的智人区别开来……若无此一信念,社会将完全沦为商场与黄金榜;若无此一信念,人要么是野兽要么是家畜:不论其为骄傲的狮子,还是谄媚的狐狸,或是自残的牛羊。

信心不是基于信念,相反,信念是在信心上发育起来的。信心是源于某种号称神秘但极为真实的经历,表面上,它是对末见之事的确认,其实不是的,这“未见之事”(如上帝、基督、救恩、爱)早已通过号称神秘但极为真实的经历,镌刻在灵体上,尽管这灵体“现在堕落在肉体的陷阱中”。

肉体复活比灵魂不死,具有更大的确定性以及随之而来的安全感。

(一)复活后的肉体经过变容,实际上就是不死的灵体。

(二)肉体复活与灵魂不死相比,免除了灵魂的飘离之苦。

对于流离失所和心惊胆战的人们来说,“肉体复活”比“灵魂不死”是更大的奇迹,也需要更大的盼望与更久的耐心。对于那些性情急迫的人们来说,灵魂不死比肉体复活更多一些新奇的体验。而对于富有冒险精神的人们来说,切近另一个世界并获得再度创造的机会,才是“回归上帝”的真正含义。


(262)


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按新译为“你们决不会死”)──这通常被认为是“谎言之父”对人类散布的第一个弥天大谎。然而,从耶稣基督的救赎所展现给人的复活来看,蛇所说的就不是谎言,而是预言了?甚至被包含在上帝对人的永恒承诺里面了?那一天,义人与不义的人都要一起复活,接受最后的审判。

不过我们还是要警告自己,不要议论神秘的事物。如果我们的知识、理性、“逻辑的力量”可以判断上帝的奥秘,那我们岂不是要比上帝还高大、神通、永久了?可是,任何议论上帝的人,最终免不了遭到上帝的审判,而人的死亡事件就是一个至为明显的受审。而这个名叫“死神”的审判者还不是上帝自身,在“死神”上面还有高于这审判的至高者,以及支配这一审判的意志或“机制”。

《以赛亚书》二十六章说,“死人(原文作你的死人)要复活。尸首(原文作我的尸首)要兴起。睡在尘埃的阿,要醒起歌唱。因你的甘露好像菜蔬上的甘露,地也要交出死人来。”这个关于复活的描写,我以前猜测是“明显受到巴比伦史诗和埃及《死者的书》等影响的,而《以赛亚书》无论在旧约意义还是在新约意义,都有承先启后的重要位置……不过后来我发现,其实在《列王纪下》第八章就有复活的描写:“基哈西告诉王以利沙如何使死人复活,恰巧以利沙所救活,她儿子的那妇人为自己的房屋田地来哀告王。基哈西说,我主我王,这就是那妇人,这是她的儿子,就是以利沙所救活的。”《列王纪下》十三章记载:“有人正葬死人,忽然看见一群人,就把死人抛在以利沙的坟墓里,一碰着以利沙的骸骨,死人就复活,站起来了。”《诗篇》七十二章也说:“你是叫我们多经历重大急难的,必使我们复活。从地的深处救上来。”

由此可见,“上帝的话语”是世界性的,并不局限针对某一部落,而“摩西五经”也不仅仅是所谓“犹太传统”。正如上帝是宇宙性的,并不偏袒普遍堕落的人类。例如,被上帝任命“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创世记》第一章26节)的人类,是偷食禁果前的未经堕落的原始人,而非堕落成性的现代人。


(263)


敌基督者就是罗马皇帝、古代诸王和现代各国的总统?假先知就是犹太大祭司、宗教组织的首领、假传圣旨的传道人?在末日,他们将作为首恶份子率先被取去,活活扔在地狱里受苦?殉道者们被他们施加的刑罚不过几个小时,而他们被末日判处的,却是永恒的火……

这些神秘的事情,应该不是我们这些尘土一样的人所能明瞭的。羊群的任务是荣耀上帝、见证基督,而不是议论主人家里的事情。当然人类组成的“羊群”不是任人宰割的草食动物,而是具有双重食谱的杂食动物,必要时他也要开荤的,他要食肉,而且是新鲜的、甚至是活生生的肉。有时羊群也会激动起来,活活咬死敌基督者。金发的文艺复兴、碧眼的启蒙运动、多毛的科学主义等异教野兽,很可能最终不是羊的对手。

耶稣基督的受难与复活似乎显明了:人们还是需要社会的,因为他“必须通过社会去认识上帝”。然而现在,既然上帝已经通过社会显明了,谁还在乎社会如何?人之所以需要父母,是因为他必须通过父母方能敬拜基督,现在,基督已经荣耀,人就不该跟随父母去背叛基督,反而唯愿社会的弃儿成为基督的仆人。

“在上帝的荣耀里分别为圣”;在基督的至大救赎中,一个个人被奇妙地拣选了──这才是“个人主义”的最深的核心。滥竽充数是难以蒙混过关的,个人必须直面上帝的公义审判。上帝对不同的材料,因此也有不同的拣选。


(264)


“爱人如己”一语中的那个“人”,是信主的人,还是包括恨主的人?如果有人公然反基督,这样的人算不算“人”?还是仅仅算作“死人”?信徒是否应该爱这样的人?这样的人仅仅是一时一地的油蒙了心,还是已经列为魔鬼的扈从?或是已被追讨、应该拖到基督面前予以处决?“凡因你们是属基督,给你们一杯水喝的,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不能不得赏赐。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扔在海里。”(《马可福音》第九章)我们的“信”,不仅是属灵的印记,也是抵达神国的桥梁。没有桥,是到不了彼岸的。

“耶稣因为将近耶路撒冷,又因他们以为神的国快要显出来,就另设一个比喻说,有一个贵胄往远方去,要得国回来。便叫了他的十个仆人来,交给他们十锭银子(锭原文作弥拿,一弥拿约银十两),说,你们去作生意,直等我回来。他本国的人却恨他,打发使者随后去说,我们不愿意这个人作我们的王。他既得国回来,就吩咐叫那领银子的仆人来,要知道他们作生意赚了多少。头一个上来说,主阿,你的一锭银子,已经赚了十锭。主人说,好良善的仆人。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可以有权柄管十座城。第二个来说,主阿,你的一锭银子,已经赚了五锭。主人说,你也可以管五座城。又有一个来说,主阿,看哪,你的一锭银子在这里,我把他包在手巾里存着。我原是怕你,因为你是严厉的人。没有放下的还要去拿,没有种下的还要去收。主人对他说,你这恶仆,我要凭你的口,定你的罪。你既知道我是严厉的人,没有放下的还要去拿,没有种下的还要去收。为什么不把我的银子交给银行,等我来的时候,连本带利都可以要回来呢? 就对旁边站着的人说,夺过他这一锭来,给那有十锭的。他们说,主阿,他已经有十锭了。主人说,我告诉你们,凡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至于我那些仇敌不要我作他们王的,把他们拉来,在我面前杀了吧。耶稣说完了这话,就在前面走,上耶路撒冷去。”(《路加福音》十九章)其实,上帝对人的爱和基督对人的救赎,还是有条件的,这就是“信”。你必须信他,他才能救你,否则,即使连神的力量也力所不及于恶。例如,地狱就是上帝的弃地,他撒手不管,让恶治恶,以毒攻毒。坏东西都沉沦一处,就会彼此残害,不遗余力。


(265)


“客观的救赎论”相信,是基督的受难,改变了上帝对人的态度,从而开辟了新约时代的恩典,以此救赎了信主的人类。“主观的救赎论”相信,是基督的受难,使信主的人得以与上帝建立了一种神秘的、内在的关系,从而救赎了信主的人类。我相信,基督的受难,他为多人所流的立约的血,同时具有这两方面的功能,既改变了上帝对人的态度,又改变了信主的人,从而开启了“无法中断的救赎过程”。

凡领洗者,无论出自什么动机,从此就与基督立了约,并因此带有上帝的印记。这样的人即使背叛了基督甚至否认基督,也抹不掉身上与灵里的印记,结果只能得到加倍的灾难。领洗者的属世命运从此改变,或者更好,或者更坏,但无法回到前此的轨道去了。警醒!凡与基督立约的人,如果不能因此得救,就会沉沦得更深。

信仰的感动虽然不是情绪,但有时却像情绪一样发生波动,坚定与摇摆周期性地出现。怎么办呢?信仰高涨时应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与圣灵取得最好的交流。信仰衰退时应该多多祈祷,求圣灵帮助,承衰振弊,重振旗鼓!总之,绝对不能后退,要死守底线,才能等候转机,重获祝福、继续挺进。尤其在任何困苦或诱惑中,决不背叛圣子基督,不可忘记他的受难。


(266)


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并非创造了什么新的东西,而只是引伸了公教(天主教)中的某些意涵,使之较为醒目罢了。即使公教,也承认上等痛悔无需经过告解,即可获得赦罪;又承认在特殊情况下,普通教友乃至外教人都可以给人付洗,等等。凡此,经过引伸都会导致“宗教改革”。

这样思量一下新教,并非贬低了它而实为抬举了它:日耳曼新教、拉丁公教、希腊正教,都是从原始福音和保罗书信中引伸出来的,说到底不该有任何新内容,只是侧重点不同,否则就等于说它们都是异端了。另外,它们所包容的文化成分,也因民族的区别,而当然也有所不同。新教、公教甚至正教,在中国应该携起手来,开辟一个“福音在远东的世纪”。如此之后,它能兼并外教而同化之,而不是遭到外教的同化、异教的同化。

从“兼并外教而同化之”的角度,而不是从“遭到外教的同化、异教的兼并”的角度,看“新教、公教、正教是三个不同宗教”的观点,那显然是撒旦的也就是挑拨离间者的作为,其目的就是处心积虑地分化瓦解基督的门徒,使之同室操戈、三败俱伤

新教、公教、正教,在圣子耶稣基督的名下联合起来!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还侈谈什么“崇信基督”?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他们的其他好行为,又怎么可能是真诚无私的呢?自立教派,无异结党营私。“有的传基督,是出于嫉妒分争。也有的是出于好意。这一等是出于爱心,知道我是为辩明福音设立的。那一等传基督是出于结党,并不诚实,意思要加增我捆锁的苦楚。……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立比书》第一第二章)

如果说,欧洲的正教、公教、新教之分,还有地理、民族、历史等方面的原因,那么中国人内部又是依据什么来如此区分?显然就只是出于嫉妒分争,甚至是沦为撒旦的奴仆去吃“洋教”。除此之外就毫无理由解释这种分立山头的行径──甚至毫无地理上、民族上、历史上的理由,毫无理由的行为,怎么可能是好行为?中国的基督徒们,离开制造嫉妒分争的撒旦!团结起来,让死人去埋葬他们的死人,让我们超越一切派阀跟从基督吧!


(267)


用理性的逻辑来宣讲和注释《福音》的工作都失败了。其要义,并非由于福音是“非理性”的;而在于,上帝的奥秘是不可以通过人类理性(哪怕是“纯粹理性”)而参透、把握的。执者失之(失丧之),为者败之(败坏之);而不失不败者,却是似乎“满纸荒唐言”的《尼西亚信经》、《迦克墩信经》。

在器官比喻的意义上,大脑的理性就好比生殖器的性欲,都同样使我们从上帝分离。亚当是因为性欲,因为信任夏娃而不信上帝,才走上犯罪的道路。夏娃则因为利益的考虑,听从撒旦而不听从上帝,而堕落尘寰。放弃利益是艰难的,正如放弃性欲的艰难。但我们至少应该承认,利益的诱惑乃是属灵事务的负担,而非资源。

在主的祭坛前我低头默念“恩典─罪性─赎罪”,泪珠滚动。我多次亏欠了上帝的荣耀,要以余生来不断赎罪。──这是我从今开始的座右铭。但我也已知道,人自己赎取不了自己的罪,所以只有信靠基督的救恩。“不甘寂寞”就是“犯罪的天性”之别名。诱惑、贪婪、纷争、淫荡、残忍,都是从中生出的。

永生之后的人,可否获得穿上裤子的权利?如果可以,那真是“亚当犯罪─基督赎罪”的最大功效。复活并获得永恒生命的人,当不止重获亚当的福份,应是犹有过之:人类永不能回到伊甸园了。要么天堂,要么地狱;要么进入灵体世界,要么消逝于滚滚红尘,沦为尘土与物质。这就是唯物主义所揭示不了的真相。

我的犯罪的天性却说:宁愿穿上裤子死去,也不愿脱掉裤子而活。这是就属世的意义说。就属灵的意义说,我们却不得不脱掉裤子站在上帝面前接受审判──因此,我宁愿不穿裤子进入灵体世界的天堂,也不愿穿上裤子进入物体世界的地狱。可惜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是为了属世的价值,牺牲了属灵的意义,因为我们是受肢体中犯罪的律的支配的。

谁愿充当伊甸园里的亚当?不穿裤子,没有“自尊”……没有“隐私”。人都不太情愿脱掉裤子、暴露私处,所以没有“不自私”的人。而裸泳和裸体的人都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不能意识到“裸”。正如“不自私”的人都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不能意识到“私”。这就是“无私”的真相:经常是为了隐藏更大的私──因为我们身上的罪性已经深不可拔了。我们受到肢体里犯罪的律的支配,宁愿在遭到“罪的污染”后,再去接受主的救赎;而不愿一开始就远离罪,不愿陷入纯洁,不愿“从来没有经历过罪”,生怕吃亏。而能拒绝撒旦的连续诱惑、长达四十天,并能终其一生主动献身、深入这“从来没有经历过罪的无限虚空”的,唯有圣子基督。


(268)


人是用尘土做出来的;那么天使是用什么做出来的?──这是上帝的奥秘。因为用尘土做出来的人,如何能够知晓上帝的奥秘、天使的质地?所以,我们必须谦卑。有所不为,有所不知,正是得救的标志。吃下智慧果而后死去;这是生命在世上所能遭遇的最悲惨的命运,也是一切悲剧意识的开始。如果一,不吃智慧果,人即便即将死去,也不会因如此醒觉而充满如此深的绝望、痛苦。如果二,吃了智慧果而不死,人就会更加虚骄、轻狂,尽管大大玷污上帝,自己却因能够不受限制终而沦为魔鬼。

爱上帝,要常存两个心:(1)敬畏心;(2)感恩心。对于中国信徒来说,有敬畏而无感恩,只是儒家,为属世的顺民;无敬畏也无感恩,也只是儒家,为属世的暴君。唯有敬畏心与感恩心并存,才能走近上帝的施恩宝座。“我愿意在上帝的领域放弃我的理性;正如我愿意在权力的领域放弃我的肉欲;我愿意为了上帝而放弃理性,正如我愿意为了权力而放弃肉欲。”


(269)


用《圣经》去解释甚至代替科学,何异于用上帝去解释甚至代替魔鬼?耶稣基督说,上帝的东西归于上帝,恺撒的东西归于恺撒。这不是二元论,不是诺斯替主义,而是区别自然与人造、永恒与暂时、灵性与物性、救恩与灭亡的钥匙──所以说,“信仰的东西归于信仰,科学的东西归于科学。”

人的罪孽、社会的戾气,不仅源于罪的天性,也来自恶恶相报的罪的积累。坏的社会,就是“在爱的领域负债太多”的社会:如果一个社会在爱的方面债台高筑,在恨的方面却高利贷横流,试问,这个社会的居民,能够不在败坏的天性以外还要加上腐化的行为方式吗?而败坏的天性加上腐化的行为方式,就是中国社会的生存主流。


(270)


诺斯替派(Gnosticism)对于福音的理解,在哲学上高明,但就信仰功能说却脱离了大众。他们的见证可能有真实的一面,但否认道成人身却是一个绝大的错误。高等的灵体为了把人从物质即罪的捆绑中解放出来,为什么不能降高为卑、舍身求义呢?唯其如此,才是基督,才能破除魔法,打通灵体返归上帝的道路。我们必须坚信天父、圣子耶稣基督、圣灵这“圣三位一体”的客观性,方能得救。如果我们仅仅认为圣三位一体是人的主观的产物,那就无可救药法了──因为人类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社会的解放都不可能,又怎能依靠自己获得生命的救赎呢?

“耶稣和门徒出去,往该撒利亚腓立比的村庄去。在路上问门徒说,人说我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先知里的一位。又问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耶稣就禁戒他们,不要告诉人。从此他教训他们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过三天复活。耶稣明明地说这话,彼得就拉着他,劝他。耶稣转过来,看着门徒,就责备彼得说,撒旦,退我后边去吧。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于是叫众人和门徒来,对他们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作灵魂下同)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要看见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马可福音》第八章27节─第九章1节)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秦始皇的一生是失败的”,因为他之寻求长生不老药,无异承认其毕生功业的无效性,而蓬莱的虚无,是对他自命“皇帝”甚至“皇天上帝”的最大反讽。毛泽东也是秦始皇的一个较新和较为低贱的翻版。他们面对死亡时的时候,不是早已成功的王侯,而是永远失败的贼寇。相比之下,基督的使徒们虽然殉道,却拥抱了成功的人生,因为他们要的就是这个结局:“司提反被圣灵充满,定睛望天,看见神的荣耀,又看见耶稣站在神的右边。就说,我看见天开了,人子站在神的右边。众人大声喊叫,捂着耳朵,齐心拥上前去。把他推到城外,用石头打他。作见证的人,把衣裳放在一个少年人名叫扫罗的脚前。他们正用石头打的时候,司提反呼吁主说,求圣子耶稣接收我的灵魂。又跪下大声喊着说,主阿,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说了这话就睡了。扫罗也喜悦他被害。”(《使徒行传》第七章)

强盗们杀害千百万人,为的是自己千方百计地逃避死亡;而在受害的司提反而不是害人的扫罗们身上,生命的虚无终于被生命的圆满所填充,所以,殉道也就成为人间最大的恩典。这也是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不足称道之处,他们只要别人殉道,而不能自己殉道;相比之下,被人杀掉的慈运理就好得多。至少他还用生命证明了他自己是相信自己所说的。

慈运理,又译作茨温利(Ulrich Zwingli,1484—1531年),瑞士改教者。由于深受人文主义影响,反对教会传统、赎罪券和尊敬马利亚。原追随马丁·路德,后来自成一派。慈运理反对马丁·路德在信徒聚会中保留如唱诗、圣餐等仪式,因为马丁·路德认为在圣餐礼仪式中,基督的确是亲自降临,而慈运理则认为圣餐礼只是一种象征的记念仪式。慈运理神学的中心是以“神”为中心,而不是以“基督”为中心,结果导致其作品《论神的照管》一书的自然神论倾向。1522年,三十八岁的慈运理和十位神甫,联名向教区请求准许自由结婚,未获批准;慈运理就与一寡妇安娜 (Anna Reinhart) “秘密结婚”,两年后才“举行公开婚礼”。1531年,瑞士的改革各邦,与决定追随罗马天主教的各邦,发生战争(Kappel War),四十七岁的慈运理作为苏黎克的首牧,戎装参加,任随军神甫,10月11日受伤,后被人用石头打死。据说慈运理本性和平,因反对雇佣兵文化而涉入政治。这样的结局可以说是充满讽刺意味。但无论如何,他总算用自己的生命注解了自己的神学。


(271)


十字架、洗礼、圣餐、弥撒,不是象征性的文化,而是疏通物质拥塞、凝聚宇宙灵体的“神人一性的载体”──所以我们不能像慈运理那样无视基督的奥秘。1529年,慈运理至玛尔堡 (Marburg),与路德讨论教会体制上的意见。那是腓力王子 (Philip Landgrave of esse)为了策划改革运动的联盟而促成的,他们在腓力的城堡内进行了四天的对话,得以在十四项信仰问题上达成协议。但是在圣餐意义的解释上双方却意见相左。路德不承认天主教的“化质说”(Transsubstantiation),但坚持基督在设立圣餐时说“这是我的身体”(《马太福音》二十六章26节),应该按字面领受;他把这句话用粉笔写在桌面上,并反复引用,这主张后来称为“合质说”(Consubstantiation);意思是说:经过祝谢后,在领受的时候,圣餐的饼与酒,有基督同构性质的同在。慈运理则以为这句话中的“是”字,应该作“象征”解释;否则主也说过自己“是羊的门”,“是葡萄树”,如此解释岂非可笑?因此,他一再引用主所说:“叫人活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约翰福音》第六章63节)结果对话仅仅为此分歧而难以达成共识,结果散伙。人们叹息说,“否则宗教改革和以后欧洲的形势,将大有不同。”不过在我看来,这只是表面的原因,实际上,因为这两个“领袖”都是罪人,他们应该知道自己是不配议论“基督的奥秘”的。这两个改教者,一个和修女淫乱,一个和寡妇通奸,活画出了宗教“改革”运动本身就是一个罪人的运动,因此宗教改革所造就的新教教会,不会比罗马教会好得太多,更不可能是真理在握的。如果宗教改革家们不是那么私欲膨胀,可以适当认罪悔改、谦卑一下,他们就不会在杀戮的道路上走得那么远了。

也许不是每一个十字架,每一次洗礼、圣餐、弥撒都携带灵体的神能;但十字架、洗礼、圣餐、弥撒确实具有神的能能力,却是不能否认的。路德派与腓力派关于救恩是“圣灵独自工作”与“圣灵与人同工”的分歧,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圣灵并不外在,圣灵进入人的内部。救恩就是圣灵进入人的内部以后所发生的奇迹。而上帝给人的恩典又多少,圣灵进入人的内部就有多少。


(272)


改教派被中文翻译为“基督教”,以别于翻译为“天主教”的公教──虽然迅速发展,但内部裂痕却日益扩大,结果进一步的分裂日益明显。路德的助手墨兰顿(Philip Melanchthon, 1497—1560年)是一位温和派,一面寻求与天主教和解,一面接受加尔文派对圣餐的说法。墨兰顿的神学很早便与路德有歧见,特别是他对人的自由意志的看法,接近路德攻击的人文主义者,同时他也相信人的善行是救恩的一部分,虽然人不能靠善行得救,但他却强调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墨兰顿的看法显然比路德更为良善一些。在我看来,所有的教会都会散伙,只有耶稣基督的福音不会消失;所有的信徒都会背叛,只有十字架的灵依然荣耀。基督教史表明:继绝世者,唯有福音书。唯有福音书,不断浇灌干死的教会与了无生气的信徒,方能起死回生、在在展示神秘的见证──那是我们浅薄的头脑迄今无法了解的奥秘。神学家们试图解开这些奥秘,结果只是让自己跌倒。


(273)


“你若问我为何知道主活着,因他活在我心。”──“敬虔派”的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因为主是永恒的圣灵,而不仅存于我心,也创造了所有的人。“你若问我为何知道主活着,因我活在他里面”──这样的回答也许稍好一些。按照某种并不正统的看法,物质世界本身就是宇宙灵体的堕落形式?但这种看法起码承认了主的创造和人的堕落。灵体遭到罪的羁縻、捆绑,所以即使连最美最良善的人,也是“堕落的天使”。超越物质,根本不在人生的可能性之内──人们如何能在地上、以罪人的材料来“建立”神的国度?除非,那仅仅是一种“伪装”,一种演戏,一种排练,就像反复叛教的“圣奥古斯丁”一样。所以福音书教导说,在心里杀人了,就是杀人了;在心里犯奸淫了,就是犯了奸淫。所谓“犯罪”,原来就不是单指某一行为本身,而是兼指执行某一行动时所持的不当动机和由此动机引起的内心不安,包括犯罪的兴奋和心理的担忧。这一“罪性”,是杀人与执法、奸淫与婚姻的区别──因此,人所能做的,是“因信称义”,而不是“追求生命的完美”。“信”所导致的“平安”,就是人所谓的“义”。信就是义。为什么钞票作废会引起社会崩溃?就像1947年到1948年之间在中国发生的事情那样。因为钞票作代表的“信”没有了,社会的道义也就消失了。

钞票崩溃以后,社会必定退化,按照中国的例子,三十年之内一直退化到了“新新石器时代”,于是无神论成为新的宗教。在这种意义上,无神论是良心的堕落,无神论是灵性光焰的最终死灭,无神论是人的物质化所构筑的理性地狱,无神论使人沦为行尸走肉、沦为食色二性的“两脚畜生”。


(274)


“我信仰,以便去理解”。错。“我理解,以便去信仰”。更错。对我来说,理解并不能导致正确的信仰,而只能导向彻底的怀疑论;信仰并不能导致理解,而只能导向顺服,即导向一条既不追问、也不求理解的“十字架的道路”──对我来说,“我信仰,仅仅为了活下去,活在基督的庇护所里。”在这条道路上,没有炼狱。也就是说,没有第二次机会可使堕落的天使、物化的灵体重获永恒的灵体生命。这样,我们必须直面另个世界,或是灵的复归于天国,或是灵的殒灭在地狱。──人必须选择是否接受一个“变形的时空”、“全新的维度”。

心理学是无法揭示灵魂的奥秘的──因为“理是人掌握的,心却是掌握人的”。

1、让别人流血,而自己却来收获,在常人的罪性里这才是理,是“律法”的惯性;

2、让自己流血,以赎世界的罪,在耶稣基督的道路上这才是心,是“圣灵”的工作。

福音超越心理学的终极界限,其奥秘也许在于,兼容了理性中“对偶的”以致“两极的”观念:“天使─魔鬼”,“犯罪─赎罪”,“灵─肉”,“天堂─地狱”、“恩典─惩罚”、“神─人”、“敌对─和解”、“贪婪─清心”──并在这一“对偶的两极”之间,刻划人的生存处境。这就满足了人内心的最深刻的贪婪和清心的双向性:既免不了犯罪又想逃避惩罚的人性,所以最终需要福音所代表的恩典与赎罪。

面对这样的“内在矛盾”,想要理解福音就不能试图诉诸人的理性,而是需要明确得知:凭人的理性不可能理解神的意思,除非神赐下了揭开奥秘的恩典。神的恩典,成为人类理性的避难所。相比之下,道教和佛教都是诉诸人的理性,来说明人具有某种“超自然性”,在他们那里,超自然性仅仅被视为“不受自然性的奴役”;而比较纯粹的儒家则在根本上回避另个世界的奥秘。法利赛人以及各种“统治着的意识形态”,则以人的虚荣遮蔽了神的荣耀,他们拒绝恩典,使自己沦为“比黑手党更坏的犯罪集团”。其结果是,他们以上帝的名义犯罪,并以神秘的荣耀来美化自己的罪行。

而我们的理解,就是理解“我们是无法理解神秘事物的”,我们的理解,就是知道上帝的奥秘不是人类的总体理性加起来就可以分解、消化、总结、归纳的某个系统──因为人虽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的并吸入上帝的灵气,但那神秘的超然其实并不被包括在我们的肉体以内,而是暂时储存在我们以内但终将绵延在我们以外──我们如何能“吃透”他?如此看来,试图理解甚至讲解上帝,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地僭妄。最后,我们的理解就是:“勇敢接纳至高者并顺服他”乃是正确道路的开始。


(275)


基督论的必然性、救赎是必要的:我们理性的触须太发达了,因其“过度延伸”而直面了宇宙的虚无,结果“人生荒谬”的结论,赤裸裸摆在面前,令人无法卒读。当各种社会面纱和感官蒙蔽,被理性的拷问一片一片地无情撕裂的时候──若无基督的救赎,我们如何获得必然性?如何得到必要的救赎?也就是说,如何抓住人生的意义?

科学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科学是万万不能的。科学可以解决人的基本问题,如生存问题和知识问题;但不能解决人的高级问题,如去向问题、幸福问题、有关意义的问题。在科学无能为力的地方,神的恩典降临了:神的恩典不是“人造的”而是“造人的”。大自然可以解决人的生存问题,但只有当“爱我们的上帝”的时候,才能获得去向和幸福:终极意义的诞生。在这个终极意义里,我们可以获得平安──科学利刃分析分解破坏无遗之后的重新诞生的平安。


(276)


神,是没有欲望而能生存的本体?但是人,却是没有欲望就活不下去的现象。没有了食欲与睡眠欲,没有人可以活过一周、一月。然而,有了欲望就有了局限,有了局限就有了罪的根源。这罪不仅是宗教意义的罪恶,而且是存在物本身就具有不完满性的性质。不完满,就会导致宗教上的罪恶,乃至道德和法律上的罪行。一个有关“区别”的疑问是──如果出于误解上帝的旨意而犯了错误,明察秋毫的神会区别有意冒犯与无心得罪吗?如果因为从未听说福音而不知基督,是否和那些知道福音却一味否认基督的同罪呢?

福音的力量何在?在于它是对人世价值的根本颠覆,是对人类罪性的倒悬审判,是对一切权力机构的根本蔑视,是对一切权能者的响亮耳光,而不是无关痛痒的批评、匡正、改革等等。奇怪的是,这样的颠覆与审判竟然“成了”!甚至成了流行的以致统治的思想。这里面的转折是怎样实现的?这个最大的奇迹是怎么能够屹立不摇的?这如果不是“神的作为”还能是什么呢?

没有信仰的人说,他自己决定拒绝上帝。我知道,这是一种缺乏生命、很不真实的说法。人能凭藉自己的意志作决定,来选择上帝吗?当然不能。既然不能,那么,人能凭藉自己的意志作决定,来拒绝上帝吗?《约翰福音》说,是主拣选了人。而当这“拣选令”下达后,相应的安排和启示也就随之而至,使人根本无从拒绝:既没有机会拒绝,也没有力量拒绝。

用理性主义证明上帝的存在与基督的救恩,很容易剌激甚至导致理性主义的反证,因而以人的理性去证实上帝与证明上帝,是同样偏差、迷误终致有害的。上帝的存在只能以上帝的亲临来证明,基督的救恩只能以耶稣的代赎来证明。所以,不可反驳的论据乃是恩典本身。

人与上帝的关系,在基督教里与在犹太教里相比,获得了本质的突变:由报应观到救赎观,由律法论到恩典论的飞跃。而这一切“新约的消息”,都是由耶稣基督带来的,并由圣餐礼中的饼与酒,作出见证的。

“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马太福音》第五章17节)主如是说。主是如何成全律法和先知的呢?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然而天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从施洗约翰的时候到如今,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因为众先知和律法说预言,到约翰为止。你们若肯领受,这人就是那应当来的以利亚。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我可用什么比这世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说,我们向你们吹笛,你们不跳舞。我们向你们举哀,你们不捶胸。约翰来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说他是被鬼附着的。人子来了,也吃,也喝,人又说他是贪食好酒的人,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马太福音》十一章11—19节)主的成全乃是生长与收割之歌;律法和先知因此只能是被主所成全和完善的。如果没有主,律法和先知岂不成为空洞无益的摆设?

传教,既不是功利性的,也不是公益性的,因为它追求的目标,不属于这个世界而属于天国。而教会制度下的“传教”,为了鼓励传道人的积极性,遂不免将“事业”的因素导入属灵的追求,结果事与愿违,在属灵的名下,填入属世的货色。

“上帝的行动是很慢的,但上帝的行动是坚决的。”上帝的意志,常在似是而非的世事之后,显露出来,惊世骇俗,好得超出任何智者的最大想象,尤其在经历了如此苦难的劫后余生……上帝的恩典常在属世的苦难中体现,有时这可以被我们的经验所证实,有时则不能,因为我们的经验乃至理性,不是高于“恩典──苦难”,而是低于它;所以无法理解貌似变幻不定的“恩典──苦难”,而且我们的经验乃至理性,还是由“恩典──苦难”一手铸造的。


(277)


恶是“异化”的产物?人的罪性仅仅是由于“文明的压力”扭曲人性而造成的病态?当然不是。史前时期的人没有罪性?当然不是。否则,文明的罪恶史,是靠什么魔掌揭开的?而我们也可以亲眼看到,在尚未异化的小孩身上,已有“恶的萌芽”,那就像罪的芥菜种,那迟早长成参天大树。

人不是“孤独的”,因为我们在基督的爱里,“与万有同呼吸”。人生不是“荒谬的”,因为基督的爱把我们带出死亡的陷阱。人的逆旅何需流泪?圣子耶稣已为我们流血:我们把悲伤交给他,他从我们的绝望中,提炼出来残余的灵性。

1、舍弃自己,是为了救自己的灵魂。──这并不可耻,因为这是罪性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2、舍弃自己,是为了改造社会、再造历史。──这是次一等的境界;这是把基督的福音属世化,是社会福音派的作为。

3、舍弃自己,是为了激励他人、博取赞誉。──这是伟大的道德表率,是慈善家和高级市侩。

社会福音派也许有理由给基督的使徒统统扣上诺斯替派的帽子,因为基督的使徒来不是来拯救这个世界,而是救人的灵魂脱离这个世界的沉沦过程。难道这就是“诺斯替主义者”吗?我做不到,是因为我信得不够,而不是因为我不信:“耶稣对他说,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孩子的父亲立时喊着说,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有古卷作立时流泪地喊着说)”(《马可福音》第九章23—24节)

我请求上帝帮助坚固自己的信仰。可是上帝坚固人的信仰的方式,有时会是“令人觉得可怕”。尽管事后看来,在这可怕中透露出无条件的慈爱与智慧。而相反,人的罪性所喜悦的赏赐,却往往是令人趋于软弱的。从《圣经》中可以引伸出一切,但不必引伸出一切。作为上帝的话语,《圣经》应该比属世学问的总和还大,但是我们有无能力准确无误地理解《圣经》?难道充满罪性的人,真能像上帝启示《圣经》那样来理解《圣经》吗?也许有人能。但我知道自己不能,我知道自己在《圣经》面前的“十分无知”的状态。

祷告是用来救灵魂,不是用来救肉身,除非因灵魂的错失而致疾,否则不要试探上帝、滥用恩典。但我相信,祷告不仅可以救灵魂,也可以救肉身。尽管肉身总想干扰上帝的计划,而正确的祷告却不该干扰上帝的计划,更不企图改变上帝的计划。同样,祷告“求主带领”是对的;但不可“求主给我”,而如果“求主给我”时,一定不忘加上一句“但要按主的意思,不要按我的意思”。


(278)


重要思考:所谓“在基督里”,不是经由神秘的内省所激发主观的体验,并在此体验的交感中,与基督同在。所谓“在基督里”,是经由虔诚的祈祷所得到的客观状态,并在此状态的影响控制下,进入基督圣灵的笼罩。所谓“在基督里”,也就是通过祈祷,呼求主的庇护,求主垂怜。那不是控制主,而是受主控制、求主庇护。主所赐予的“客观改变”,而不仅仅是“主观宁静”,作为恩典使我们得以投身于基督,从而排除魔鬼的播弄。

“在基督里的平安”不仅是主观体验,也是基于一连串的客观事件。对这些事件作为积极反应,不是为了荣耀自己,而是为了荣耀“在自己身上显示出来的上帝的作为”──这两者有时似乎很难区别开来,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却是:荣耀自己的行为往往是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的,而荣耀“上帝的作为在自己身上所显示出来的能力”,却能让别人也感到愉快──人人都是罪人,人人都不喜欢另一位罪人出来与他对垒、叫阵;但是,谁能与上帝分庭抗礼呢?谁能最终拒绝上帝的恩惠呢?


(279)


为自己作恶,容易;为别人作恶,不易。因此,连为别人作恶如“劫富济贫”、“为人民谋幸福”等,都仿佛成了某种善行。行善给别人看,容易;行善给自己看,不易。因此不计毁誉地行善,也就成了“对上帝的奉献”。行这事的人,无异于“上帝的无名祭司”:他的尊贵远在罗马教宗、犹太祭司之上。上帝──基督可以没有我们,我们却不可以没有他。消解福音,其实不是理论,而是对于生命的犯罪,这是“生命之罪”,而不仅仅是“道德之罪”、“律法之罪”。


(280)


佛洛伊德在《摩西与一神教》中猜测,说一神教可能起源于埃及。即使真的如此也并不奇怪;作为文明起源最早的民族,埃及人得到上帝的恩宠──独一真神的某些启示对他们来说是自然不过的事。可惜的是,埃及主流社会却最终消受不了这生命的真理,结果上帝便重新选择了在埃及为奴的犹太人,让他们传扬特殊启示。这正如后来新约时代,犹太人主流社会消受不了耶稣的福音,结果上帝便拣选了希利尼人和罗马人,继续传播生命的真理。以后被拣选的,依次是日耳曼人(新教)和非欧民族,一一来到福音面前。埃及人得而复失的故事,特别能帮助我们理解犹太人得而复失的处境,同时也让我们自己警醒:每一个信徒都面临着得而复失的危险。


(281)


安息日是为罪人设置的,以便我们在每周五天或是六天的犯罪生涯之后,有机会通过崇拜上帝来洗刷一番自己的罪恶,然后轻装上阵,再度投入每周的“工作日”。这样,这些工作中的毒素得以部分消解,不至于一下子就把我们毒死。我们的工作具有的犯罪性质越严重,我们的生命就越需要安息日的洗刷。但是安息日对于圣子在人间的工作来说是完全不必要的,所以当圣子耶稣并不“为罪人安排的”遵守安息日的规矩时,犹太人竟想以此为藉口杀死他,是十分荒谬的事情。犹太人这样忤逆,主要是因为圣子耶稣通过“不守安息日”,揭露并审判了犹太人每周“工作日”里的犯罪生涯。

“人子是安息日的主。”(《马太福音》十二章8节、《路加福音》第六章5节)从此以后,安息日的形式就废去了,安息日的精神发扬光大,成为礼拜日,流布全球,滋润亿万不断迁徙中的人民,并在流徙的命运中坚毅人们的心。通过礼拜日,万众流民们得以与主亲近,并在这亲近中重回生命的本源、重建社会的组织。


(282)


不论我们的灵魂是否消灭,三位一体的上帝是永存不灭的,这是比灵魂不灭更为重要的事实。陀斯陀也夫斯基不能理解这种圣洁,所以他说,“能够鼓舞人的唯一思想,就是灵魂不灭的思想。”但是我却想说:“主啊,我把灵魂交给你了。至于如何审判,那是你的权柄。无论如何判决,我都甘心接受。”──这是因为我意识到:只要上帝存在着,我们的毁灭相应并不可怕。我的最大恐惧乃是,上帝并不存在,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幻想出来的。为了克服这样的恐惧,我需要坚持认为,按照福音的启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耶稣的“十架七言”:“1、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2、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3、看哪,你的儿子;看哪,你的母亲。4、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 

(Eli Eli lema sabachthani,我的神,我的神,你为什么弃绝我?)。5、我渴了。6、成了 。7、我将我的灵交在你手里。”

十架七言指基督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临死前说的七句话,散布在四本福音里:

1、“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加福音》二十三章34节)

2、“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加福音》二十三章43节) 

3、“妇人,看哪,你的儿子。看哪,你的母亲。”(《约翰福音》十九章26—27节) 

4、“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我的神,我的神,你为什么弃绝我?”《马太福音》二十七章46节,《马可福音》十五章34节) 

5、 “我渴了。”(《约翰福音》十九章28节) 

6、“成了。”(《约翰福音》十九章30节)

 

7、“父啊,我将我的灵交在你手里。”(《路加福音》二十三章46节)

 


(283)


在教会里,在一切哪怕仅仅是宣称“是主的殿堂”的地方,与形形色色的人和平相处──这不是好心肠,而是对主的义务。但我常常不能尽这义务,因此深感愧疚,我于是求主赐我力量,凡事忍耐,凡事祈祷。况且我的罪性常蒙住自己的眼,对人和事做出错的判断和同样是罪的反应。

回顾一下自己的历程,感受尤深。从我十三岁上开始“自我觉醒”的时候起,我就不相信自己的理性而相信“命运”了。我相信是命运造就了理性,所以不同的命运造就了不同的理性,造就了不同的头脑及其决定与理论。但那时候我一直认为命运是无名的。好几年以后我读了圣经才拍案惊奇,原来我的观点竟和《使徒行传》里的雅典人一样:

“保罗站在亚略巴古当中,说,众位雅典人哪,我看你们凡事很敬畏鬼。我游行的时候,观看你们所敬拜的,遇见一座坛,上面写着未识之神。你们所不认识而敬拜的,我现在告诉你们。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么,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他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本有古卷作血脉),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们作诗的,有人说,我们也是他所生的。我们既是神所生的,就不当以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艺,心思,所雕刻的金,银,石。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神并不监察,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因为他已经定了日子,要借着他所设立的人,按公义审判天下。并且叫他从死里复活,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十七章)

感谢主!我后来知道,我的命运其实早被基督掌管了,掌管我的道理就是福音。现在我希望自己能够永远跟随基督。这样,我如果有理论,那理论就是放弃一切神学的争辩,如同放弃一切嫉妒、纷争、结党;“我”因此仅仅愿意“在基督里”。

有一个俄国人说过,“雄辩术就是灵魂走向灭亡。”(列夫·舍斯托夫《在约伯的天平上》)这也是对一切神学争论的一个提醒。我们也可以由此想到:越好的、越雄辩的神学,就是离开灭亡越近的灵魂所发出的?


(284)


人必须自觉:基督已经来了,人类哪里还有成为弥赛亚的可能性?如果任何人有说,那就是典型的僭妄了,那就是洪秀全主义,那就是摩门教,那就是穿新鞋走老路,那就是不必要的野心、浪费和最终的堕落。上帝已经表明,新约之后,只有一位弥赛亚,那就是耶稣基督。

1、“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马太福音》第七章15节)

2、“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就是羊的门,凡在我以先来的,都是贼,是强盗。羊却不听他们。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并且出入得草吃。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约翰福音》第十章)


(285)


所谓斯多噶派(Stoa),据说其词源“Stoa poikile”是“屋顶的柱廊”,由于这个学派在雅典的一处画廊集会讲学而得名。这派的创始人是芝诺(Zeno of Elea,前五世纪)。斯多噶学派以为世界既是物质也是理性。人的灵魂是物质的,是世界理性的一部分,所以人应该顺从理性,一切变化都是世界理性的表现,都是注定而不是偶然的,因此有必要相信预言和占卜。罗马时期的塞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前4—后65年)代表后期的新斯多噶学派。据说斯多噶学派有些思想被教父们吸收了。


(286)


也许由于教父们、神甫们、牧师们、传道们的思想来源相当驳杂,所以现在,连“上帝已经死了”也构成一个神学(“神死神学”)。这种“信仰死亡”状态,实际上在古代希腊世界就出现过,于是从苏格拉底到斯多噶派的哲学,类似于现代的存在主义哲学,也曾在古典时代蜂拥而出。但上帝究竟死了没有?当然没有。我有一个简单然而有效的论据就是:就算上帝已经死了,作为尘土所造的人,也是不可能知道的;反过来说,尘土因为没有扫帚打扫自己,就断言扫帚并不存在或扫帚已经死亡,岂不十分可笑?

我相信,在人们普遍认为“上帝已死”之后,那至高者就会以更强大、更普遍、更永恒的方式──向人类临在。那时,一个新世界就会诞生了。──在古代罗马帝国,耶稣基督所表明的方式就是这样。我相信这样的事件,在今后几个世纪内还会在全球范围上再现,并把几百年来背叛基督的罪恶事业,钉在主殉难的十字架左右两边,在已被粉碎的传统上帝形象之后,呈现一个更强大、更普遍、更永恒的宇宙之主。


(287)


记念十字架上的耶稣是必要的,但崇拜十字架上的遗体或遗物却是误导,因为连耶稣都已经把灵魂交给上帝了。难道“正教”或“公教”就是以如此这般的甚至更为低下的对圣徒们的遗物崇拜,来批判诺斯替派的吗?天主教的遗物崇拜几乎成了一种偶像崇拜,背离了原初的福音,却可与奥古斯丁等人的“神学”互为表里。


(288)


上帝的启示当然会间接投射到历史中。历史继续发展,上帝的启示按理说也会不断涌现?其实不然,因为耶稣基督已经被定义为最大的、最终的启示。这并不矛盾。事实上,基督的圣灵就在我们身边,并不断干预我们的生活。从他复活后,所有的启示都指向“基督复临”的正式登场,在此之前的“历史关系”,只是一种准备。


(289)


神学不同于福音,不同于神的话语;神学是人的罪性在思考永生上帝时留下的印痕。例如所谓的“两极有神论”,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是人用犯罪的思想在思考真神的样式。同时,其“两极论”也是对三位一体论的剽窃、扭曲、学院化。“两极有神论”以美国神学家查尔斯·哈茨霍恩(Charles Hartshorne,1897—2000年)为代表,他在1925年担任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年)教授哲学的助手,并从怀特海那里学到许多东西。1928年至1955年他担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对创立“过程神学”和芝加哥学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的主要著作之一叫做《神的相对性》。他反对“古典有神论”,认为其观点既不一以贯之,也不令人满意。在他看来,古典有神论只体现了神的完美的一个方面即其绝对性和不变性,而没有体现神的另一个方面即其相对性和可变性。他反对那种认为上帝决定了一切事件和一切细节的古典万能论,认为上帝只是创造了秩序和自由之最佳平衡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 ,受造物乃是决策的受造物,决定了事件的细节。他还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坚持认为,上帝的存在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既是暂时的也是永恒的,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他的这种观点又被称为“两极有神论”或“新古典形而上学”。

从“两极有神论”中我们不难看到,神学经常被人的骄傲作为工具来使用,从而让神学家自己玷污了主的荣耀。让我们摒弃这样的神学,一如我们摒弃自己的骄傲。让我们看见上帝的荣耀,一如我们看见自己的罪恶──因为我们渺小!因为我们短暂!因为我们摇摆不定;以致我们认为:神也渺小!神也短暂!神也摇摆不定!


(290)


基督反对僵死的制度?基督也授权使徒布道,并让没没无名的教会立在永远的磐石上……但那是否因为,那时的使徒与教会毫无权势,因而其活动乃是属于十足的“非制度”甚至“反制度”的反体制运动?

作为“神圣意义的无政府论者”,假设使徒们也活在今日,他们是否会唾弃制度化的神职人员,一如唾弃犹太的文士和法利赛人?他们是否会蔑视掌握权力的教会组织,一如蔑视那些盘踞在耶路撒冷圣殿里的撒督该人呢?主预言圣殿被毁,难道仅仅是针对耶路撒冷的神学蠹虫?

主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阿拉法、俄梅戛是希腊字母首末二字),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启示录》第一章8节)神岂能成为任何人的旗帜、任何组织的轴心?神岂能被纳入任何结构,甚至成其润滑剂?神岂能被纳入任何思想体系,哪怕成为思想体系的原动力?


(291)


有时我真的怀疑,那些认为别人在“遭到上帝惩罚”的人们,是否自己在幸灾乐祸?我是这样理解“惩罚”的:其实是由于仁慈的主赏赐太多,结果小信小器的人们盛不下丰盛的恩典,因而滥用糟蹋了恩典,结果演为“灾祸”、“惩罚”。所以我私自认为,不仅“失败是成功之母”,而且“成功是失败之父”。所谓“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格言其实只是“成功是失败之父”这一现象的一个极其肤浅的解释,因为使人走向失败的,并不是骄傲的态度,而是成功的事实。成功者是不可能改变以往的努力方向的,他只会继续“把革命进行到底”,直到把事情搞砸为止。这样的事例你可以总结出很多……而这并不是仁慈的主在惩罚这个恶人,而是恶棍自己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的。

“那日子以前,必有离道反教的事,并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沦之子,显露出来。他是抵挡主,高抬自己,超过一切称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神的殿里,自称是神。”(《帖撒罗尼加后书》第二章)这种恶劣现象,有从古代贵族出身的皇帝,也有现代痞子出身的僭主,每下愈况。敌基督的人最容易成为人渣,因为世界上没有比伟人更容易沦为人渣的。未来的伟人想要摆脱人渣的命运,只有依据《圣经》、回到耶稣、弘扬福音,所需要的第一步工作,可能就是清理自希腊教父尤其是拉丁教父以来的全部西方神学系统,至少是过滤他们,使之归正。我们需要的是简单的信仰而不是复杂的说理、辩论。“取消神学”,也就是取消人的僭妄,就是那种企图充当上帝的代言人的僭妄。“妄”与“妾”,仅半步之差。

“僭妄”,就是男人之罪(僭)和女人之罪(妄)所做恶事的狡诈联盟。它以表面张狂的僭,来掩饰内里的虚弱的妄。而人的最大僭妄,就是试图建立神学的系统,即建立语言的巴别塔,如奥古斯丁等“教父”所作的那样。结果使系统神学,变成了系统僭妄、系统犯罪。


(292)


真正的神学与其说是某种(有关上帝的)知识系统,不如说是(对人类自身的)终极无知状态的发现与认可。在这一点上,苏格拉底可能要比许多“神学家”有更深的神学意识,虽然他还不完全清楚知道,能够救赎人的,必非知识,而是信仰。


(293)


“牧师一讲道,上帝就发笑。”太多的讲道者,以属世的内容去阐释属灵的话语,以“为你祈祷”的许诺,去代替“为神奉献”的道路,这是新的生命?显然不是。这只是穿新鞋走老路、以旧酒灌新瓶。这也不能怪罪他们,因为他们需要讨好听众,讨好“施主”,讨好他们的“衣食父母”。尽管和佛教不同,钻入基督教营垒内部的吃教者,把施舍叫做“奉献”,把衣食父母叫做“信众”与“羊群”;但他们的行为却与和尚、道士别无二致──而那使人发笑的讲道,就根植在人的罪性中。


(294)


“属世的恩典”是一个可疑的命题。在属灵的心看来,属世的事务都容易陷入罪;而恩典的属灵性质可以让人真正平安而毋须付出任何金钱交易的代价。这恩典是救人脱离罪恶的世代,而不是让人更深更甜地陷入灭顶之灾。


(295)


为了建立属世的教会组织而修改甚至变相否定属灵的福音,这样的代价是否太大了?为了与诺斯替派划清界限,有些人是否夸张了自己在尘世的属灵程度?所有的封圣者或是“属灵领袖”在其殉道之前,真与基督同钉在十字架了?如果没有,他如何活在基督里?也许我没有权利思考这些问题。但我相信,唯有死亡且是殉道的死亡,才能使人真正归入基督。“活着的圣徒”是废话称号,是过分的透支。而一个人如果自称圣徒与圣洁,不啻侮辱基督,不啻站在撒旦的陷阱里,以张狂的言语玷污神的荣耀。


(296)


神学不是太阳,而只是向日葵;神学是人对神的思索、赞美,甚至是怀疑、亵渎;但无论如何,神学都不是一个光源。作为人的学问,神学是不该受到崇拜而只应接受理解和审视的。而福音则不同,那是神的启示。“理解福音”也许是人的一项不得已的事,但人需要明白:理解者最终无法区隔自己的理解和福音的含义,最终甚至因此而背离了福音。诚如古人所说,“执者失之,为者败之。”当我们理解了“我们不配理解福音”时,我们离福音不是远了,反而可能是近了。


(297)


信仰并不以属世的错误方式救人,而是以属灵的正确方式救人,例如“被提升天”──既然如此,信仰是否如同梦幻呢?那也不是。因为真实的信仰是需要信徒付出代价的,是要信徒通过行为来体现和兑现的。信仰的极致是“他虽杀我,我还要信靠他”(《约伯记》第十五章13节的直译,和合本的译文是:“他必杀我。我虽无指望,然而我在他面前还要辩明我所行的。”──这可能为了适应中国人的习俗。)──如此这般的信仰,方可战胜死亡和一切痛苦的经历,然而进入基督的荣耀。这样的信仰本身,就是得到救赎的标记。而一旦有了这样的信仰,人本身就已经得救了。


(298)


属世的幸福不能证明信仰的正确,属世的苦难不能证明信仰的谬误。撒旦的活动不能证明上帝的存在与否,撒旦的作为可以操纵属世的幸福和属世的苦难,但这并不能用来证明或证伪上帝的恩典。否则,人们的“见证”好像在恭维上帝,其实落在撒旦的谎言陷阱里,其结果当然不是归入属灵的基督,而是归入属世的假先知、人欲的假基督。


(299)


属世的生命如何嘲弄死亡?那不过是种“阿Q精神”罢了。“过程哲学”不过是庸人的自慰,因为属世的“过程”将被无情地折断,并扔到坟墓,“扔进历史的垃圾堆”。属世的生命只能被死亡所征服。“生命的体验者和玩味者”最终体验的是到死亡、玩味四大皆空的苦涩,这在那些“伟人”传记的末尾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而属世的生命若要超越自己、达到属灵的状态,就要超过死亡线,达到死海的彼岸,与永恒合一,那是终极意义的“在基督里”。


(300)


死亡恐惧本身,就是“人背离上帝”的一个体现?顺服上帝,应该而且必须落实为“顺服死亡”。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人也许比许多现代人更加现代化,那就是把个人的死亡看作秋天的落叶一样自然。“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罗马书》第六章23节)──死亡乃是上帝为限制人的罪行和败坏,而替人的灵魂所设立的一道防线、一个保护伞。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应该热爱死亡一如热爱生命:既然无论生死都是来自上帝,那么我们真信上帝的话,就不该那么畏惧死亡。相反,我们应该在死亡的规定中,看到上帝的仁慈与纪律。这就应了保罗所说的:“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腓立比书》第一章20节)


(301)


“无辜受罚”的冤枉感,使人相当痛苦;“备感无助”的孤独感,仿佛魔鬼加在人心上面的关键咒诅,时时折磨人、使人怀疑上帝的全能与公义。基督来为我们舍己,破除了“备感无助”的咒诅,同时宣告我们不是“无辜受罚”,而是罪有应得,但因着“信耶稣基督是独一的圣子”而可以得救。基督的宣告解脱了受缚于肉欲的灵性,并使我们可以和上帝重新和好。


(302)


为什么“传达有关上帝的信息”,有时“反而使听者更加远离上帝”?我觉得,这倒不完全是由于“语言表达不当”,而是由于“行为动机不纯”,结果使人怀疑他这是为了获得语言控制、压制别人而实行一种夸夸其谈,其实所说的也是虚谎。在这种意义上,“强说上帝”比“不说上帝”,效果更糟。尤其考虑到,许多人表面上在谈论上帝,实际上在卖弄他自己的优越感,或企图混淆视听。甚至许多根本不信上帝的人也在谈论上帝,许多自称无神论者的人则用“上帝”一词来表达某种莫名其妙的东西……而今日有多少“神学家”、“宗教研究者”,更在大学的课堂上如此这般地强说上帝?


(303)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如此奇怪的现象:感官苏醒、亢奋,灵魂就睡着、休克了;只有当感官睡着、休息,灵魂才觉醒、活动起来……──以上所说是“二元论”吗?当然不是。自认为“有灵魂的人”可以回忆一下,就会发现,自己的一生就是这样在感官和灵魂的纠缠与对抗中,一步步走过来的。而我信主以后才发现:若无基督的属灵赐福,灵魂就无法支配感官,并命令它在某些时刻“行出基督的样子”来。尽管我们无法经常保持这一样子,无法真的像基督那样活在上帝的恩典中。


(304)


上帝可以被人召唤吗?人真的能够降神吗?生有时,死有时,上帝的计划可以因为人的愿望和祈求而改变吗?归入基督的人,可以心存妄念去利用上帝的爱、以求达到自己属世的欲求吗?如果可以的话,那么基督徒与崇拜偶像的多神教徒,还有多大区别呢?

按照基督的福音,人要得着上帝的恩典,必先舍已,达到相当无我的客观性。而这种客观性与作为生物属性的主观人性本身,是存在冲突、不可并陈的。因而,能够舍已的人,必先拥有一个强大的、帮助自己走向客观的效忠对象,一个永生的且不可能被证伪过程所摧毁的对象──这就是“把上帝表明出来的耶稣基督”:“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第一章17—18节)


(305)


在人的、属世的、属血气的意义上──真理是“可传而不可受”的;人无法“进入真理”,而只能“可望而不可即”。“被神的灵感动的,没有说耶稣是可咒诅的。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哥林多前书》十二章3节)只有这样的上帝可以赐给人真理(被神的灵感动),并赋予人进入真理的契机(被圣灵感动):在与永生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的爱的契合中,进入属灵真理的堂奥。

“耶稣对他们说,我曾看见撒旦从天上坠落,像闪电一样。我已经给你们权柄,可以践踏蛇和蝎子,又胜过仇敌一切的能力,断没有什么能害你们。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们就欢喜,要因你们的名记录在天上欢喜。正当那时,耶稣被圣灵感动就欢乐,说,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父阿,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是谁。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是谁。耶稣转身暗暗地对门徒说。看见你们所看见的,那眼睛就有福了。我告诉你们,从前有许多先知和君王,要看你们所看的,却没有看见。要听你们所听的,却没有听见。(《路加福音》第十章)


(306)


《圣灵》是“上帝的默示”,这不等于说圣经是“上帝的话语”。既是上帝的默示,就必须透过某种人类语言传达、转述,如希伯莱语、希腊语、拉丁语、德语、英语、中文等,仅仅英文的圣经译本就有几十种之多,这里面不可能完全协调一致。因此,如何反过去,透过人的语言了悟上帝的默示,就需要一个相当大的觉悟了。这个大的觉悟,非有上帝的特别恩典,而不可能达到。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上帝的特别恩典,也就是圣子耶稣基督“永不止息的爱”:“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十三章)面对这样的爱(Charity)也就是慈爱,我们就有了一种使命,那就是要把福音即上帝的默示,通过我们自己的语言,说得得体:不是说得天花乱坠,而是说得恰到好处。


(307)


福音!而不是福音派!不是“我传福音”,而是“福音传我”!“我传福音”,难免会把我们自己的罪性带入我们所传的福音中,使之失去纯粹。失去纯粹了的福音,会激起而不是消泯听者身上的原始罪性;传这样的“福音”,难免会激发其他人身上的罪性,结果遇到他们的反感甚至抵制。反之,福音传我的意思,就是纯粹的、自己呈现的福音,令人莫之能御的神的大能,具有冲决一切罗网的能量。

播种在人,发芽、成长以致最终的收获,则在上帝。传福音只是播种的工作,至于福音能否发芽,何时成长、收获如何──全在神的掌握中。

“你们中间有嫉妒分争,这岂不是属乎肉体,照着世人的样子行吗?有说,我是属保罗的。有说,我是属亚波罗的。这岂不是你们和世人一样吗?亚波罗算什么。保罗算什么。无非是执事,照主所赐给他们各人的,引导你们相信。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长。可见栽种的算不得什么,浇灌的也算不得什么。只在那叫他生长的神。栽种的和浇灌的都是一样。但将来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赏赐。因为我们是与神同工的。你们是神所耕种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我照神所给我的恩,好像一个聪明的工头,立好了根基,有别人在上面建造。只是各人要谨慎怎样在上面建造。因为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哥林多前书》第三章)

传福音:尽人事、听天命,无法计较后果。这样做,是因为爱上帝,而不为了取悦人众,传福音的最高境界因此只能是:“让福音自己呈现到人的心里。”

爱上帝超过爱世界的人,重灵魂超过重肉体的人──终于从“属世的战争”转向“属灵的争战”。所以当他面对世人时,清心、谦卑,不是因为他缺乏进取心,而是因为他的进取性转向了:“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立比书》第三章)谁敢欺侮这样的人,谁自己就会招灾惹祸。


(308)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第一章18节)这句话否定了犹太人的选民地位?否认了《旧约》的“特殊启示”地位?甚至改变了《旧约》中关于摩西和其他先知朝见上帝之记载的含义……?

问题可能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我们看到这句话是承接上面一段话说的:“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约翰福音》第一章17节)而《约翰一书》对此的解释则说:“从来没有人见过神。我们若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里面,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第四章12节)

由此我们不能认为,“《旧约》只是典型的普遍的启示”,而非独一的特殊启示。其特殊性,使它超前于其他民族所获得的普遍启示,尽管我们知道,唯有圣子耶稣基督所表明的道路、真理和生命,才是人类历史中独一的特殊启示,是足以同化一切民族与万般文化的外邦人的光。


(309)


《约翰福音》如此记录了耶稣的话:“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十六章33节)在此之前,《约翰福音》还有记载说:“世人若跟恨你们,你们知道是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十五章18—19节)由此二处看来,灵界确实是与世界对立的,而不仅仅是与世界并存的。基督的恩不是世界的点缀物,而是助人、救人、拣选人的,帮助受助、被救、得到拣选的人们,就得以脱离世界、进入灵界。从这个唯一的道路,所得到的真理,即“有关永恒生命的奥秘”。

在上述两处经文里,基督的意思十分明确:

(1)这个世界不是为我们准备的,而是为恨基督、叛上帝的人们准备的,所以基督徒在世上必然遭遇更多的苦难。

(2)基督不要我们进入这个世界,更不要我们得到这个世界;而要我们追随他,脱离并战胜这个世界。

(3)不被世界所恨的,就不是基督的门徒。

从《福音书》的这一特点,去看《保罗书信》的不同,可以发现以下差异:

(1)《福音书》是教人做上帝的儿女,《保罗书信》是教人做基督的奴仆。

(2)《福音书》给人自由,《保罗书信》则给人自律。

(3)《福音书》的重点是爱,《保罗书信》的重点是顺服。

(4)《福音书》的努力方向是十字架和迎接上帝的国;《保罗书信》的努力方向是教会组织和迎接基督再来。

当然,我的上述说法肯定是不完整的,只是个人感受。但使徒保罗作为基督的仆人,和基督本身所说的重点毕竟有所不同,我想这一点连保罗自己也不会否认。而一个完全的基督徒,也还是需要经历“从《福音书》向《保罗书信》转辙”;一个完全的基督徒,不仅不能否认《保罗书信》的权威性,更不能借口“唯有红字”(“红字”是耶稣语录)而割裂整本圣经。从《福音书》到《保罗书信》的其转机为,还是“以基督的心为心”:“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立比书》第二章)

我们默念这段经文,就不难知道:谁没有经历十字架的苦难,就不配称为基督的使徒。花言巧语的讲道,花拳绣脚的活动,是不能说明“耶稣基督的恩已经与我同在”的。而使徒保罗和使徒彼得一样,后来都经受过了十字架的考验。


(310)


“禁欲主义”是个充满误解和误解的提法,弄得不好还是大俗人等对于属灵行为的诬蔑。实际上,在基督里的人,“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既然已无世界之“欲”,自然也就无需要“禁”。相反,“禁欲主义”一词,倒可能是拜物者对属灵者的指控。属世者恨恶属灵者,因而指控属灵者为“恨世者”。

据此,我们可以区别一下“肉体的犯罪”与“灵魂的犯罪”:肉体的犯罪经常甚至必然玷污灵魂;但灵魂的犯罪却直接导致烈火中的灭亡而不是“烈火中的永生”。肉体的犯罪违背了律法;灵魂的犯罪则是拒不认罪悔改──例如,否认上帝、拒绝基督在十字架上为人类进行的舍己救赎,就是一种典型的灵魂犯罪。


(311)


所谓“创造者”,若非是指上帝,而是仅指人类甚或某人,则其“创造”很可能接近“犯罪”。所谓“创造”,如果不是出自上帝,则一定是与犯罪等同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神所创造的!甚至连男人最喜欢的女人,也是神所创造的而不是喜欢她的人自己创造的。而男男女女所生的孩子,也只是“经过”孩子的父母,而非出自孩子父母的任何创造:这其中哪怕是“丝毫的加工”也没有。如果有的话,不仅十分危险,而且大多数不会得到好结果的。


(312)


为什么从“属世的观点”看,基督教尽管“充满自相矛盾的地方”甚至“不乏语无伦次的胡说”,结果它还能广布四海、流行五洲?这实在是因为:人时刻面对死亡,确有“属灵的需要”,且一切属世的“常识”终于被这一需要所压倒。所以,劝人舍弃生命的福音,反倒成了赐人以生命的福音。

其实人的“自己”是复杂的,而“上帝之道的奥秘”却是简要的──那就是放弃自己,学会顺服。顺服了,就得简要,就能理解,并因此进入“上帝的话语”,也就是进入“上帝永恒的国”。百般忍耐……为耶稣的名,为基督的灵。尤其要忍受来自伪善者的攻击。忍受伪善比忍受凶恶,需要更大的耐心、更多的祈祷。因为伪善是隐蔽的因而是两重的凶恶。因为伪善后面必定隐藏了处心积虑的阴谋。耶稣基督最恨伪善,唯有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可以战胜伪善。这胜利的前提是:决不以伪善来应对伪善。


(313)


就我们作为人的性情、习惯总之就我们的“血气”来说,是必定要对侮辱我们的挑战做出反击的。但无奈我们成了基督徒,做了耶稣基督的仆人,就要学习“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于是为基督受辱,乃是我的荣耀──这其中包括:为耶稣的名,忍受不信神的伪善者们的侮蔑,并被号称信神的“法利赛人加税吏”们一再盘剥。


(314)

有许多罗马教皇或是其他许多的“教父”、“教派首领”、“宗教团体负责人”,不失为“法利赛人加税吏”的活典型。他们不仅自己假冒为善,假祷告、假见证、假布道,而以耶稣基督甚至天父上帝的名,向人收取十一奉献,这些“双重税吏”。比以恺撒的名向人收税的“单重税吏”,吸取的税额有过之无不及。


(315)


[1997年9月7日]

“基督教徒”并不一定是“基督徒”,基督教徒多而基督徒少;而即使少有的“基督徒”也肯定不是“基督”,甚至连“小基督”这个原始基督徒的美称也算不上。基督徒是罪人,尽管他的罪由于主的怜悯而被覆盖遮蔽,甚至蒙恩得赦,但他还是通过“肢体的律”在经常犯罪,甚至每天犯罪。所以爱上帝者,切忌看人不看神,切忌因神职人员的罪行、因基督教徒的罪行、因基督徒的罪行,而放弃对永生上帝的信、望、爱。而当我们斥责别人的罪行时,不可忘记我们也是与罪人同等,而不是与基督同等的。所以需要时时祈祷,事事依靠。不仅为自己祈祷,更要为他人祈祷。当然,这不是作为一种生意的“公开代祷”,不是有口无心的敷衍。

信仰并不能完全改变一个人的性情,但可以缓解人的天性倾向。不错,有的教徒比非教徒“更坏”;但我想说的是,如果这个教徒的信是真的,这个“更坏”的教徒现在要比他信上帝以前,肯定会多少好一点。除非他是为了别的目的假装相信,如果那样,他当然就会变得更坏,他其实并不信,只是在靠“信仰”、“见证”、“传道”,招摇撞骗混饭吃。在这种意义上,以信仰来点石成金固然不易,但仅仅是修理修理顽石,总还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能够做到的。


(316)


上帝的教会不同于恺撒的社会?当然。那么,教会是“反社会”的?当然。不幸的是,这一点“当然”只是在教会被社会取缔的年代,才是当然的。每当社会开始容纳教会的时候,每当教会合法化甚至荣誉化之际,社会病毒就侵入教会,有时使教会遭到病毒感染的程度,还要甚于普通社会──视其被权力腐蚀的程度而定。这种惨状,并不是上帝的罪过,而是人的信仰的双重性所决定的──是人在利用上帝的仁慈、进行额外犯罪的“信教”过程中经常体现的加速堕落。


(317)


神甫不该是神棍,牧师不该是神汉:基督的传道人,怎么可以为“恺撒的英模报告会”作出见证?神甫与神汉的区别:自己不悔改而只是教人悔改的神父,就是神汉;自己不悔改而只是教人悔改的牧师,无异于神棍。

上帝的真实性,并不需要属世的业绩予以支持;福音的活动,不可沦为稻梁者的计谋。信靠上帝并不是信靠任何人,其中也包括不是任何“圣人”。如果神职人员比非神职人员还要“混得好”,他的品德就该被打个问号。


(318)


有些神职人员要求别人在教会关系中不可奉行社会准则,但自己则大肆运用社会准则即利字当头的准则,且暗渡陈仓,青出于蓝。这样,这些神职人员就给牧师的儿子尼采这类攻击“基督教是奴隶道德”的人,提供了行为的见证。这可悲的坏见证,可能正是尼采的父执一辈给他留下的遗产。当然,神职人员的罪恶也从另一面为上帝作了见证:即只有上帝和基督是纯洁的,除此之外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义人。人和人多是彼此利用,行不出完全的爱;在吃教会大锅饭的人中间,尤其容易发生这种流弊──这是人类罪性的必然体现;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每时每刻需要上帝的救赎。 


(319)


基督徒的灵性,首先表现他在上帝面前的卑微、顺服。当他认罪的时候,是以上帝的完美与基督的爱,为坐标的。在创造了生命的上帝面前,人是不可救药地堕落,并注定要灭亡。除非回归创造的本原,人的一切挣扎只是越来深地越背离创造的本原,不仅徒劳无益,而且越陷越深地进入黑洞。


(320)


心里犯罪的,比行为犯罪的,有时更坏。因为行为犯罪的,有时还是出于他的某种不得已的本能,心里还有悔恨或动摇。而心里犯罪的,虽在行为上并无明确体现,但那只是因为胆小怯懦。例如有人制造强盗理论,鼓吹抢劫财物并到财主家里去强奸妇女,而且还要杀掉财主甚至斩草除根………这种理论,实与强盗无异,而且事实证明可以造成更大恶果。因为强暴罪犯的罪行,还有他肉体上的“苦衷”,但革命理论的罪行,虽是内心犯罪,却通过言论的煽动激发了一种更大的贪婪,使得社会落入万劫不复的“阶级斗争”。这样的内心犯罪,不仅体现了更大的怯懦,而且体现了更强的卑劣。例如反覆无常的犹太人卡尔·马克思,就应该对这一系列叫作“社会主义革命”的恶性发展,承担责任。而我们由自己所经历的革命历程也不难得知:心里的犯罪,比行为的犯罪,往往造成更大更持久的破坏。


(321)


基督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加福音》第十四章26节)中文版在翻译的时候,为投合俗见和中国社会的家族崇拜、血亲苟合,就把“若不恨自己的……”篡改为“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从而掩蔽了福音的真相。这种翻译,不是“程度问题”,而是“性质问题”。翻译者连圣经都敢篡改,还有什么不敢的?好在他们毕竟还有良心,没有掩盖自己的改动,而是记录了自己的改动,这就算是圣灵的工作,就像圣经记载了的大卫王和所罗门王的历历罪恶。

其实在这里,耶稣基督并不是在煽动憎恨,而是指明了一个事实:人若没有对这个世界彻底绝望,绝望到憎恨自己的家人而且也对自己完全绝望的地步,他就没有能力来成为一名基督的门徒。如果勉强做了,结果还是不妙,因为一开始就有回头的余地,信心说到底是假的,是没有牢固根基的。

也就是说,憎恨世人、家人、自己,是信靠上帝的前提,而非结果。而成为基督的门徒之后,倒要在信靠上帝的前提下,学习如何爱人如己了。那时,“凡是信上帝的,就是我的父母兄弟姐妹了。”


(322)


圣经把人的死亡从一个生物性质的宿命,变成了一个神学性质的偶然事件。这样,人的死亡是从他的犯罪和堕落开始的,而结束于基督的救赎和末日的审判。这样的死亡观念,是作为宇宙生命的一个插曲而被理解的。这样的死亡观,就从魔鬼的掌握下,释放了人的灵魂,并给他完全的盼望和切实的道路。


(323)


基督,是宇宙生命的主宰、永生上帝的儿子,使无情无义的宇宙,变成有情有信的教会、有望有爱的家庭。

从这个角度去看教会的合一与分离,那么我们应该说:教会的合一是好的,只要它是一种生长;教会的分离也是好的,只要它是一种生长。我们应推动中国教会的合一,因为它已经分离得够深、够久的了。我们应推动中国教会的生长,因为它已从一开始就是分离的,并因长期分离而趋于彼此敌对了。


(324)


每个人都该有一个灵魂,每个基督徒都该被救。所以,老人和病人可能比年轻人和健康的人,更有着被救意义的急迫性,因而有着相对更大的被救的价值──不要嫌弃他们,因为每个信主爱主的灵魂,在慈爱的天父那里都是等值的。


(325)


信福音是有福的,传福音却被人当作可耻的。为什么?因为传福音的对象往往是不信者,而对于不信者,传福音有时像是往癞皮狗身上泼圣水,时时让人觉得讨厌──不仅泼的人难受,被泼的也不舒服。我们不信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最讨厌的就是有人摆出一副教师爷的架式,居高临下地教训别人,这或被人认为他所泼洒的圣水是假的,否则为何如此廉价、浪费?这仿佛渎神行骗,这当然可耻。如果被人认为圣水是真的,那就糟蹋了圣水,这同样可耻。我不信的时候,遇到这样的催化就十分反感,心说:“这么好的东西你怎么不自己留着,反到拿来硬塞给我,你要是真的如此慷慨无私,为什么不把你说的没有价值并且应该拿出去送人的现金直接给我?你反而要向别人索取献金,还要说是‘给上帝的奉献’,可是你们并没有把这些‘给上帝的奉献’为上帝存着,而是自己拿来挥霍浪费,最好的也就是应付日常开销了。可见你们虽然打着上帝的旗号,其实只是一伙招摇撞骗、来历不明的冒险家。”

保罗不以福音为可耻,他传福音“看神不看人”,他传福音是对耶稣的爱所作出的回应。如果仅仅是为了被传福音而又拒绝福音的“癞皮狗群众”,或为了貌似中立冷静理性的批评家,他如此“厚颜无耻地传福音”,就断无此理了。


(326)


福音运动可以而且往往分成三个部分:一、以教会为动力的布道、查经、敬拜、团契等等。二、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三、学校教育中的圣经课程。

第一部分仅仅需要“宗教自由”及其前提:政治民主化。第二部分则需要更广泛的社会支持与协进。第三部分则必须以立法形式固定下来。在这种意义上,一个扎实的福音运动至少在中期需要某种“国教”地位的辅助,在长期而言,辅助的作用将显出巩固的效果。


(327)


“赈灾给传教工作带来了转机”,确实,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们,终于拥有了比之头脑清醒的时候更加接近良善真神的机会。这种情况也使得我们省悟:尘世的苦难比尘世的福利,更有助于福音的传播尤其是福音的深入、扎根。为了福音和灵魂的救赎,灾难性的代价也许是美好的。实际上,福音的流传本身就是向“国破家亡者”提供了“最后的晚餐”。


(328)


“信仰的真实”不同于“经验的真实”。它是独特的,基于经验的真实,但又外于并高于那普遍存在的经验的真实。“信仰的真实”与“经验的真实”之间的关系,多少相似于“特殊启示”与“普遍启示”之间的关系。因为信仰的本质,是“对那没有看见之事的相信”,而不是“对这已经看见之事的相信”。例如,我们相信那从来就没有人看见过的上帝,并爱他。这种“信仰的奥秘”不仅削弱不了我们信仰的真实性,反而说明了我们信仰的独特性。

相反,混同两种真实性(经验与信仰),相似于混同两种启示(特殊与普遍);以信仰的真实去冒充经验的真实,结果是贬低了信仰,结果就会产生“假见证”,其途径是使信仰重新堕落为一种“经验”,如果这种堕落过程被系统化了,就会产生“伪科学”。


(329)


最好不要和娶妻生子、日领斗金的神职人员谈论信仰问题;因为他们的专注性不够,他们的“奉献”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掩饰这一点,他们其中的更甚者则进一步牺牲了自己的真诚,还把自己打扮成基督一般的“圣人”。其实,他们连成圣的硬件都阙如,遑论灵性等软件?

说得极端一点,无灵性的“基督徒”有时还不如有灵性的异教徒,因为“无灵性”或“灵性差”,是一种不幸的天赋:一个有灵性的异教徒要转变为一个有灵性的基督徒更容易一些,而一个无灵性的基督徒要转变为有灵性的基督徒,也许更难。还因为一个基督徒如果已经蒙主恩典、得到救赎,尚无灵性,那么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得救呢。相比之下,如果一个有灵性的异教徒只要接触基督的福音并归信之,他就更能蒙得上帝的恩典。


(330)


教会和社会,属灵原则和属世原则,不仅并不重合,有时还正相反。所谓“好人受害,坏蛋得利,这也体现了上帝的公义”──正是就属世原则的眼光观察所得出的结论。而用属灵原则来衡量,好人所受的害(属世的害),正是所蒙之福(属灵的福);坏蛋所得属世的利,必将招致属灵的祸。上帝的公义并没有错。我们不可能取得属世属灵的双重胜利、让上帝和撒旦同时喜欢我们。正如人不能既拥有权力、又抗拒腐蚀。


(331)


上帝的公义是“纯粹属灵”的原则,它有时在这个世界显现,成为真确的现世报;有时则并不在这个世界显现或显现为相反的东西──不是因为它虚无而是因为它太久远,无法用属世的、短期回报的眼光窥探之。

说上帝与罪人一起经受苦难……这样的“神学”是我们无法苟同的,因为这样的神学回避了上帝的公义的审判。这样的神学如果成立,那么上帝是否也被置于被告席上了?苦难与死亡一样,乃是罪的工价,是罪人的权利与收获,上帝怎么要与罪人分享恶的果子呢?但是,圣子耶稣基督降卑为人了,他代表神来与我们一起受苦并以此救赎我们脱离预定的灭亡。要是没有基督的救赎作用,集中营里的罪人并不因其身在苦难,就变得圣洁了;正如教堂里的神职人员并不因其身居要位、身着道袍,就变得圣洁了。在基督的救赎面前谦卑,就是把罪人自己缩到最小、降到最低,以便让神秘的旨意自身呈现、由上帝亲自说话。否则,再大的罪魁都是僭越了神秘,罪魁所说的话,就只是他自说自话,而与上帝无关。


(332)


“信心”是白得的,并不需要刻意地“放弃自己”,更不需要把自己的欲望全都打扮成为“奉献”。因为信心不是修炼的结果,不是“道行”,不是善行的报酬。但即便这样简单的信心,许多人也还是无法信,更无法行,因而无从得到基督为人们所赎取的赦免的恩典。是因为圣灵还没有赐给人们足够的信心?还是因为他们的天性中就没有这样的品质、缺乏这样的恩赐?因为我们确实知道,即便连信心的能力也还是上天所赐的,无法自己建立起来的。


(333)


有信心的人,看起来似乎比较傻:他在属世的福利方面,常常迟到,不善于抓住机会,因为缺乏投机能力而吃亏受损,甚至被人愚弄欺侮。除了坚持到底的信心或是“惰性”、“迟钝”外,他近乎一无所能。然而,正是这一点点坚持到底的信心,使他永远都“晚五分钟退出战场”、能在关键的时刻点石成金──作为上帝的特别怜悯而赐给他一些属灵的恩典!

上帝经常拣选、重用无能之辈以成大业,为的是彰显自己的大能?难道,上帝还需要动用这样的反衬法?应该不是。事实也许是:自以为无能的人、安贫的人、清心的人,他们较为谦卑,因而得以敞开自己、体认上帝的意念、接通宇宙的能量,因此而成大业。他也因此较能功成弗居,归荣耀给全能的神。


(334)


“怀疑”一词在《新约》希腊文中的原始意义是“同时走两个不同的方向”──近乎中文里的“首鼠两端”。这种无信的鼠行,不仅是理性上的智慧,而常是本能中的紊乱;不是策略性的假动作,而是内心的分歧动摇。在这种意义上,“怀疑”离死不远;而且“怀疑”也就近乎死亡的权势狠狠地打在人身上的印记。

在生命的转折关头,切忌怀疑,切记“要回到《圣经》,一切从零开始”。犹太人仅仅知道“认识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而我们却拥有超越律法和先知的救主,道成肉身的上帝之子,他的新约和通过他所显示的旧约,大于我们所有人的“自我的总和”,当然也大于所有的自我所总结出来的“宇宙”、“自然”、“实践”、“经验”、“理性”、“科学”的总和……因为上述所有这些引号中的东西,也还是我们的感知及思想。而我们的感知及思想,再是伟大、光荣、正确,又怎能大于上帝的启示呢。所以,回到《圣经》,就是接通了上帝的能量;打开《圣经》,就是扭动了神奇的开关。

缺乏自信,当然表明一个人信仰的不坚定,因而说明他还处在不完整的恩典状态。但什么是自信呢?相信自己是圣徒?是纯净无罪的人?当然不是。因为我们知道:谦卑的罪人,比之自以为已经得救的圣徒,更接近上帝的国。这也正是基督降临世界的“奥秘”:生在马槽里,长在流亡中。

对于普通人来说,属灵生命的成长具有三个阶段:(一)欲火攻心;(二)心如死灰;(三)透出圣灵的光彩。如果上述的描述是对的,那么“圣灵的光彩”,就是从“欲火攻心的困境”中演化出来的:在这困境里,属世的生命凋谢了,变出死灰,再由死灰朝向福音,并因信福音和圣子耶稣基督而进入上帝的国,哪怕只是一时进入,也由此透出圣灵的光。


(335)


是“福音”还是“系统神学”?福音是上帝的,系统神学则是人的。福音是上帝“说”给人听的;系统神学则是人说给人听的。神学家再高明,也还是人,且是罪人。如果忽略甚至否认了这一要点,福音岂不沦为一种“教化”或“律法”?与儒家何异?与犹太教何异?披戴基督的神学家,不可以假冒儒家式的“圣人”,否则便是僭越了,因为那样的圣人在上帝的国里,并不存在。

传福音也应该是“述而不作”的,因为万理虽殊,却皆备于福音,故“写作”、“创作”之类的传道,实为灵命尚不成熟时刻的现象,就像我现在所做的。如果成熟了,就无言了,除了口称耶稣基督是主以外,就应该保持静默了。同时,“写作”、“创作”之类的传道,也是为缺乏灵命或灵命不全者预备的,为的是让我们从一个幼稚的、并不完全状态中,开始出发。

在《福音书》中,魔鬼也为基督做了见证,他把耶稣带到高山上接受诱惑与考验……因为魔鬼也还是在上帝的掌握中。这正如“失败”也是“成功”的见证和通往成功的路标,因为失败为成功彰显了“广泛的排他”。一次次失败,为人杜绝了错误的带领,从而启示给人圣子的道路,也就是上帝喜欢人走的那条正路。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失败之父。


(336)


地极。复活的耶稣、永恒的基督要门徒传福音到地极:“耶稣对他们说,父凭着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时候日期,不是你们可以知道的。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使徒行传》第一章7—8节)但什么是“地极”呢?让我们看看《使徒行传》以前的新旧约是怎么说的。

1、《诗篇》七十八章8节:“他要执掌权柄,从这海直到那海,从大河直到地极。”

2、《以赛亚书》四十二章10节:“航海的,和海中所有的,海岛,和其上的居民,都当向耶和华唱新歌,从地极赞美他。”

3、《马太福音》十二章42节:“当审判的时候,南方的女王,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因为她从地极而来,要听所罗门的智慧话。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所罗门更大。”

由今日的地理眼光来看上述地极,似乎并不很远,绝对到不了中国,更加到不了美洲。那么,传福音的使命应该已经结束了。所以,现在又有人编出了“把福音传回耶路撒冷”的说法,以资鼓励。然而,当福音传回了耶路撒冷又如何?再度重新解释“地极”?

与其如此出尔反尔,还不如我们现在就把“地极”定义为一个心理意义的极限:地极不仅是地理上的遥远之处、已知世界的尽头,而且是心理上的不毛之地。例如,一个不信主的家庭,就是某种意义的地极;往日的挚友若仍没有真心归主,也可以视同陌路的地极。

例如,我就很奇怪,为什么美国的华人教会要远隔重洋到海外去“传福音”,却不在隔壁的黑人区“送温暖?那里枪林弹雨,许多人望而止步了吧。所以,在现代的地理观念、交通技术下,传福音到地极,不一定要走很多里程,但却要走很多心路。如此看来,借口“福音布道”的旅行、声称“短宣”的观光,在现代的通讯工具如此发达的即时通讯、视频会议面前,其实都已失去了必要的意义。

如果一个人的家人、挚友尚未信主,他又何必千里迢迢、外出传道呢?先消灭你周围的死角吧。先让上帝的光照亮你熟视无睹的幽暗。如果我们的社会还不是基督的国度,那么我们的地极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我们的福音就需要输送给一切抗拒救恩的人们。否则,我们的“福音布道”怎能不是一种旅行的借口?我们的“短宣”怎能不是变相的观光呢?


(337)


“骗子的独霸”好呢,还是“骗子之间的势力均衡”好呢?

由于断章取义耶稣的话“你们是以外貌(原文作凭肉身)判断人。我却不判断人”(《约翰福音》第八章15节),基督教养成了“奴隶道德”;由于隐藏了“就是判断人,我的判断也是真的。因为不是我独自在这里,还有差我来的父与我同在。”(《约翰福音》第八章16节),所以在真的基督徒之间,有许多骗子在横竖穿行,甚至装神弄鬼。于是有的教会成了骗子独霸的天下。但难道启蒙运动和科学主义好吗?启蒙的科学,不是消灭了骗子,而是传染甚至制造了更多的骗子,“人的天生的平等权利”,于是就是人人都可以成为骗子甚至强盗的权利,而在此以先,唯有僧侣可做骗子,唯有王公贵族可做强盗。人的罪性的这一“解放”,这也是“解放军”、“解放阵线”之类称谓的本质所在,使人人可成地痞流氓,于是造就了“骗子之间的势力均衡”。这一“制衡”最终带来了什么结果?带来了世界大战与阶级斗争,带来“人对人像狼一样凶狠”的现实地狱。


(338)


耶稣基督是父上帝的儿子,仅是暂时成为了“比天使小一点”的人类成员(《希伯来书》第二章9节),但他终究是高于天使的(《腓立比书》第二章9─11节)。因此,《旧约》上的一切人物,莫不是小于他。在这种意义上,“预表”难道不是多余的?难道不是显明给不信的人看见的?其实,对于一个信徒来说,过于牵强附会旧约的救主论,反倒在无形中削弱了基督的神性。如果一味穿凿附会地解释,反而意味着缺乏内在的信心?认耶稣基督为主,是出于一种神秘的感动,无须也无法完美地证明。正如耶稣本人说过的:“我虽然为自己作见证,我的见证还是真的。因我知道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你们却不知道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约翰福音》第八章14节)因为我们既然并不真正知道圣子的全部奥秘,又如何为他作出完美的见证呢?我们仅仅知道:耶稣是圣子,因此不可用人的标准来衡量他。

“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或作你叫他暂时比天使小)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并将你手所造的都派他管理。叫万物都服在他的脚下。既叫万物都服他,就没有剩下一样不服他的。只是如今我们还不见万物都服他。惟独见那成为比天使小一点的耶稣,(或作惟独见耶稣暂时比天使小)因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叫他因着神的恩,为人人尝了死味。”(《希伯来书》第二章)

许多为基督做了“反面见证”的人们,他们的通病是:以赞美上帝来荣耀自己。与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同的是,好见证的第一要义是要认自己的罪,并以此荣耀基督和他所表明的永生上帝,因此好见证都是可怕的悔罪录。不是卢梭式的公然自我炫耀,也不是奥古斯丁式的半遮半掩的炫耀,而是彻底放弃炫耀。这也许不是人可以完全做到的,但必须把它列为一个理想、一个标准。如果我们连这个理想标准都失落了,我们的得救就完全没有盼望了。

而通过赞美上帝来荣耀自己的神汉们、神棍们,只在吃饭的时候做盐、只在数钱的时候做光──说他们是法利赛人,还算是抬举了他们;他们最多只是现代冒充撒都该人的痞子──从“无神论的痞子运动”脱胎而来“吃洋教的痞子运动”,他们就像他们的祖先过去崇拜斯大林一样崇拜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好在敬拜上帝毕竟不同于敬拜真佛,因为上帝赐给人们的平安是不会因为任何神职人员的劣行而消失的。“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这样,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所以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马太福音》第七章15—20节)


(339)


为什么神学院教育经常会破坏人的信仰?如果说一个神职人员在准备或开始接受神学院教育时已经真的具有了纯正信仰,结果上完了神学院以后却失去了这种信仰,那么我们只能说:“神学教育”的后果之一就是“分解了神秘”。而人的卑贱性一旦失却了神秘感作为“威慑作用与向心作用”,卑贱就难免显露其原质的恶态,并蔓延之,膨胀之。“卑贱是卑贱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最后变成了:“卑贱是高尚者的通行证,高尚是卑贱者的墓志铭”。下里巴人显然比阳春白雪更有大众市场,这与“窄门原理”也是不谋而合的:“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马太福音》第七章13—14节)


(340)


“宗教”可能是令人崇拜魔鬼的,唯有福音才引人崇拜上帝。

崇拜魔鬼的宗教,会依赖教士的“作法”、仪式与布道;崇拜上帝的福音则仰赖基督的圣灵、苦行与祈祷。教士、仪式与布道,对教化群众即不进窄门的多数人,也许是有益处的;但对预定进入窄门的少数人,则难免会演化为灵魂的毒药?

“每种宗教的背后都有一股其所代表的灵界势力”──这样的说法是否带有多神教甚至泛神论的性质?无疑,承认灵界势力的多元化,就近乎多神论,正如承认魔鬼在灵界(而非世界)的统治,就近乎魔鬼教了。而承认一个无秩序的灵界,就是泛神论;接近这样的灵界并与之交流,唯有通过巫术的“作法”(法术)。在这种意义上,有人也把“极端的灵恩派”归结为一种降神巫术。例如,他们认为自己“崇拜”的时间一到,歌舞声乐一起,神就降临了,并与他们同在。批评者认为,这岂不是把圣灵与泛神论的怪力乱神等同起来了?岂不是把一神教与多神教混合使用了?实际上,这就是华人基督教界盛行的“ABC神学”、“混合主义”一再顽强表现的劣根性。

苦难是一种恩典,“为上帝而受苦”,更是一种超级的明显的恩典。这样的恩典与祝福,在那种专为恶人和被遗弃者准备的地方,更加显现出启示的意味。为上帝而受苦,不是所谓“替上帝受苦”等渎神的说法,而仅仅是“被上帝击打责罚”了。那时,杀了他就是终极地爱他。那时,被杀就是殉道的开始。


(341)


人的历史似乎表明:每过若干年、经过一个生长和腐败的周期,社会就需要一次“因信称义”的运动,以便把人的灵性和信仰,从律法和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赋予人们那基督所应许的“真自由”──否则,信仰将被传统窒息。

“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他们回答说,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仆。你怎么说,你们必得自由呢?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儿子是永远住在家里。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我知道你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你们却想要杀我。因为你们心里容不下我的道。我所说的,是在我父那里看见的。你们所行的,是在你们的父那里听见的。他们说,我们的父就是亚伯拉罕。耶稣说,你们若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就必行亚伯拉罕所行的事。我将在神那里所听见的真理,告诉了你们,现在你们却想要杀我。这不是亚伯拉罕所行的事。你们是行你们父所行的事。他们说,我们不是从淫乱生的。我们只有一位父就是神。耶稣说,倘若神是你们的父,你们就必爱我。因为我本是出于神,也是从神而来,并不是由着自己来,乃是他差我来。你们为什么不明白我的话呢?无非是因你们不能听我的道。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我将真理告诉你们,你们就因此不信我。你们中间谁能指证我有罪呢?我既然将真理告诉你们,为什么不信我呢?出于神的,必听神的话。你们不听,因为你们不是出于神。”(《约翰福音》第八章)由此可知,“因信称义”是革命性的,“拘泥传统”是日常性的,二者必须互为补充,方成生命的原理。二者如果彼此隔绝、不能互补,反而各走偏锋,那么,革命将成为杀戮,传统将成为死水。


(342)


以前,我们是死亡恐惧的俘虏,于是也就成了“权力意志的奴隶”,直到耶稣基督亲自来释放了我们。《希伯来书》说得好:“他因着上帝的恩,为人人尝了死味……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第二章9─18节)我以前就是这样因为怕死而几乎终生沦为魔鬼奴仆的。尽管,我这个奴仆是爱好反抗的,但在特立独行的外表下,却终年生活在劳碌中。

后来我信了耶稣,因为“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耶稣到了该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有古卷无我字)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权柄原文作门)”(《马太福音》十六章)“他用右手按着我说,不要惧怕。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又是那存活的。我曾死过,现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远远。并且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所以你要把所看见的,和现在的事,并将来必成的事,都写出来。”(《启示录》第一章18—19节)


(343)


“如果耶稣基督并非上帝的同在”──这样的假设使我惶惑以致恐惧!为了消灭这样的恐惧所包含的苦难,请接受我们的信仰吧。这不是药与鸦片,而是饼与酒,是世界创造的原理,是宇宙生成的能量。这真理创造了我们,并使我们真的有恩典、有平安。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翰福音》第一章14节 )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他在世界,世界也是借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约翰福音》第一章9—13节)

圣子耶稣的伟大力量轰击我的灵魂,使我深感内疚。我配得上“是从神生的”吗?

我对主说:“主一再显示我是负债累累,主是要我明白自己的真实处境:罪恶、堕落、卑微、渺小,无可救药。我知道自己欠主太多,也许主是要我终身的轨迹囚禁在这意识中,不再去行那些不合主的心意的事情?”


(344)


神性、神之所以为神者(“Godhead”)是伟大的,但却经常被目为虚无的;而且越伟大就越虚无,越虚无就越无法证伪。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人性和神性之间,存在无法逾越的鸿沟。唯有父怀里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才赐人以虚无之神所无的爱,以及恩惠与平安,所以圣子基督因此成为神人之间的永恒中保。在泛神论者看来,老子的“道”几乎就是神了,而有些“中国基督教徒”受到影响,也指认“老子之道”为神一样的存在;但这“道”却远离基督,没有十字架的救恩。因为体现老子之道的圣人,只有权变,没有爱;只有赢取的光环,没有流血的荆冠。

开国皇帝和亡国之君,以及在二者之间的过渡的若干承平之主,除了名号方面的承袭外,其他的行为、性格之间,几乎毫无共同之处,甚至连遗传素质也因为杂多母系的掺入而迥然相异……初期的使徒与现代的教会领袖,也有类似的相异:播下了龙种,生出了跳蚤。

至于耶稣基督,更不在此列,因为他是圣子,他的奥秘我们人类无法完全通晓。但我们知道耶稣的话语是无欲的、纯净的,仿佛与这世界脱离了,完全是“圣灵在说”,完全不看环境,仿佛神圣的独白。与此相应,旧约的“人子”(Son of Man)一词是上帝用来称呼特定的先知的,而新约的“人子”则是耶稣用来自称的,由此可见,“人子”的意义就是“耶稣代表神在称呼自己并发言”,所以耶稣称呼自己用的是“人子”这一“第三人称”。保罗的话语里还有人类的欲望,批判世界、介入世界,可以看出:保罗是“怀着圣灵在说”,而不是“圣灵在说”,在这种意义上,使徒作为“器皿”的含义显明了:人的最高境界只能是“怀着圣灵”而不是“道成人身”。

人的最高境界是做神的器皿而不是成为神。所以即使保罗这样的人,其书信可以列入圣经的人,也只是“怀着圣灵在说”,而不是耶稣式的“圣灵在说”。一个明显的例子在《哥林多后书》十一章:“假如有人来,另传一个耶稣,不是我们所传过的。或者你们另受一个灵,不是你们所受过的。或者另得一个福音,不是你们所得过的。你们容让他也就罢了。但我想,我一点不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我的言语虽然粗俗,我的知识却不粗俗。这是我们在凡事上,向你们众人显明出来的。我因为白白传神的福音给你们,就自居卑微,叫你们高升,这算是我犯罪吗?我亏负了别的教会,向他们取了工价来,给你们效力。”尤其其中“假如有人来,另传一个耶稣,不是我们所传过的。或者你们另受一个灵,不是你们所受过的。或者另得一个福音,不是你们所得过的。你们容让他也就罢了”一节,明显与《加拉太书》第一章不同:“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我们已经说了,现在又说,若有人传福音给你们,与你们所领受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

本来,我们没有资格作出上述议论的,因为我们连“怀着圣灵在说”的状态也无法充分理解。但我知道,圣子和人类之间也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从我们的身上,可以长出上帝的器皿,但不能长出上帝的本质。在人的身上,这体现为“生长的过程”,而不是“生就的结果”。在过程意义上,算命、相面等方术,是无法断言人的一生的。凭借人的方法、技术,如何预测、控制上帝的意志呢?所以人的方术在神的面前就成了妖术。但“成为外邦人的光”──这却是基督徒的义务。“外邦人”,也就是异教徒,这也包括“我们身边的外邦人”,甚至“我们家庭中的外邦人”。这“邦”,就是信仰的国度。我们要做光,照亮一切“不信基督是主的外邦人”,哪怕他是我们的至亲好友,我们也要冒着得罪他们的风险,照亮他们黑暗的内心世界,哪怕仅仅一闪 。但是除了上帝的能力,谁能赐人以这样的风险、这样的幸福呢?


(345)


新约时代,与其说是以耶稣降生为始的,不如说是以基督复活为始的。基督复活,表明新约的基督取代了旧约的弥赛亚,“普世上帝”观念取代了“部落神明”的观念。耶稣的诞生,还可能与旧信仰并存;但耶稣的复活,却无法与旧信仰并存了。耶稣受难时门徒四散,因为他们还是以旧约的头脑来看待新约的启示,结果未能理解基督的“救赎”福音,面对“救主失败”而产生了怀疑、恐惧,结果他们被失败主义给驱散了。基督的复活,则表明旧约的应许已有新的精神形式。门徒在“救赎”观念的引导下,获得了新的动力,变成勇于殉道的圣徒。什么是圣徒?勇于殉道的才是圣徒。正是以此,他们才可能重整旗鼓,变溃散的逃命,为“传福音到地极”。这不是使徒们的能耐使之然也,而是“上帝的计划如此安排”。

急流勇退、安于“边缘化”的处境,把“被抛弃和被遗忘的状态”,视为自己理所当然的命运──这是一个真基督徒的肖像。所以圣子耶稣对众人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加福音》十四章)只有在这如此绝决以后,靠着主的恩典──变腐朽为神奇、化边缘为中心、以囚牢为王座……的奇迹,方能实现。实际上,两千年来的欧洲蛮族,就是如此靠主得活,并一步步走向胜利扩张的。

新约时代,并不废弃旧约,而是让旧约为新约作见证。这是耶稣基督亲自制定的“征服战略”,这当然首先是其神性的表露。如果没有神迹奇事、甚至不以神迹奇事为核心,福音就不成其为福音了,基督教也就不能成其为基督教了。如果没有神迹奇事、甚至不以神迹奇事为核心,基督的奥秘、上帝的计划,也就是一句空话,而不再是救赎的背景了。总之,如果没有神迹奇事,福音只是一种高明的人生哲学,甚至可以被人平庸成为一种教化,一种“奴隶道德”,甚至被山沟里的马列主义论断为“一种阿Q式的遁辞”。

由此可知,“基督教—科学”、“成功—神学”这些词组是多么混淆视听。基督教科学、成功神学有害于纯正的信仰。能救肉体的东西,未必能救灵魂;能救肉体的东西,往往害了灵魂。在寻常情形下,如果以信仰为衣食父母,来救肉体,那么这样的信仰原本具有的救灵魂的神迹便被冲淡了,姑且不说全然失效了。难怪为了保全纯正的信仰,许多时刻必须苦行,因为肉体的苦行者,更容易赢得属灵的战争。


(346)


福音是上帝对人的启示,因此也是“上帝在世界上的活动”。福音是上帝本质的表达,但并不直接是上帝的本质:大多数福音章节是说给人听,且不能让人们听得太明白。福音是道路与真理,而人们就要通过福音,重返上帝的国,重新回复人们早先经历的较高的阶段、伊甸园的状态──也就是尚未被罪污染的状态。以此拥抱永恒的生命:不仅是“不死”,而是 “在上帝里”、“在永恒中”、“与圣子在一起”……

这样的祈祷不同于咒语,它不是巫术,不是降神仪式,而是与主宰者的属灵交流,不仅是汇报,而且是倾听。祈祷不仅是承认上帝的主权,且是把这种主权一次次地归于上帝,只求他的国与他的义,请求由他来作主、作裁决。相反,咒语则是人企图通过法术,把主权操控在自己手里,无视并企图干预神的裁决,因而形成了“僭越”与“亵渎”。

“神的本体”和“神在世间的活动”,用人的思想和语言,就被旧约表述为“上帝”和“天使”、被新约表述为“圣父”和“圣子──圣灵”。据此,神在西奈山向摩西所显现的,并非其本体,而只是天使?所以《约翰福音》才说:“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第一章8节)天使所传达的还是神的某一部分的奥秘;正如圣父通过圣子耶稣向人类传达的福音,并非其全部奥秘,而只是其愿意启示给人的那些,即人们可以承受的那些。

混合主义者们认为,不同的宗教所崇拜的实际上同一位神。但这是明显违背圣经的。不同的宗教所崇拜的,并不仅仅是神的“不同方面”、“不同位格”;因为按照圣经所说,除了至高者之外的其他,很可能就是偶像和魔鬼。这使基督教与佛教等其他信仰具有深刻的差别:佛教容纳一切信仰要素,基督教则排斥一切违背圣经的信仰要素;佛教承认自己的经典是人写的,可以修正并增加;基督教则认为自己的经典是神的启示,不容改动和补充。有的宗教表面上崇拜的是神的幻影,其实崇拜的是人的自我投射,这还会带来很大的恶果。至于崇拜偶像乃至魔鬼的,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地上便发生了“属灵的争战”,而不是欧洲“宗教改革”那样的同室操戈。至于现在中东流行的“圣战”,倒是比较接近“属灵的争战”。而从“属灵的争战”这一角度看,在属灵的意义上消除犹太人和回教徒的历史谬误,是每个基督徒对圣子耶稣基督所负担的不可推卸的义务。

谈到宗教改革,不得不谈到“新教”。一个神职人员不仅结婚,还生儿育女、组织家庭,却同时声称“正在事奉神”,于是就心安理得地消费信徒们奉献给神的金钱和礼物,甚至转赠这些“奉献”给自己妻子儿女……这岂不是变相地售卖赎罪券吗?这岂不是变相地以神自居?这岂不正像《罗马书》上所说的,在事奉自己的肚腹:“因为这样的人不服事我们的主基督,只服事自己的肚腹。用花言巧语,诱惑那些老实人的心。”(十六章18节)已经被玛门吃过的供物,还可以“把自己献上,当作活祭”吗?如有传道人如此声称,那是在敬神还是在渎神?

对此,《腓立比书》一针见血地重申“肚腹说”指出:“因为有许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敌。我屡次告诉你们,现在又流泪地告诉你们。他们的结局就是沉沦,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圣子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第三章18—20节)人性中有罪恶性的一面,也有神圣性的一面。以神性的、净化的准则检视人,则人人都是罪人;以罪性的、堕落的标准检视人,则人人可为尧舜。社会风俗中有相对善的一面,也有相对恶的一面:如果社会风俗推崇罪性、奖励恶行,则人人趋向犯罪;反之,如果社会风俗推崇神性、奖掖爱心,则人人趋近善行。

如此看来,仅仅“传福音到地极”还是不够的,因为那并不等于“令人信服”。还要鼓励良善的风俗,建立一套相当的社会体制,从而净化人性。即,减少恶行,增加善行;抑制罪性,激发神性。而这确实有待福音的“国教”地位。当然由于人性的趋恶倾向,由于肢体中另一个律的作恶多端,国教化还是会被人利用,造成大量的副作用,但这不是国教化本身的问题,而是人性的问题。国教化还是必要的,如果没有国教化,问题只会更糟,不会更好。国教化应被视为“不得已的选择”。

“神职”不该是一项可选的职业,而应是不可选择即无从推委的独一事奉。否则的话,所谓“神职”或打着类似的“事奉上帝”的旗号的谋生系统,该是一个充满更多虚伪和更多诈骗的行业。结果现在这个行业里,克扣他人的报酬、连合同也不遵守的现象,却多于商业机构。上帝尚且与人立约,并遵守这样的约;何况人与人之间呢?神职人员更该守约,否则,与假见证何异?

即使“事奉神”是真的,而不是一项生财之道甚至是谋财害命,也要谨防过多的事务阻碍了自己对上帝的感恩、对基督的记念。要谨防现代的“事务”像古代的“仪式”那样,流于“就事论事”的状态,否则,“基督教活动”与“邪教活动”、“异教活动”的区别在哪里?仅仅是旗号的差异?

以基督的福音为旗帜、为号召,举办各种社会服务、人道关怀,亦当如是切记──切忌迷失在服务、关怀之中,而忘记了神的救恩。因为这些关怀本身毕竟救不了人,而迷失在这些服务之中,则无异于误导了人的灵魂,最后则害了人的生命。

教阶制,本来是为管理人众而设的,所以它与政治体制颇为相像。但我们不要忽略:教阶制效忠的对象,并非政治体制的效忠对象,如那些有限的、血气的君王、人民或宪法,而是上帝及其属灵的国度──所以,教会的效忠对象若是指向人及其传统,便大错特错了。


(347)


信仰是可讨论的吗?信仰是可以交流的吗?──不是在信徒与上帝之间,而是在信徒之间,在性格与能力完全不同的这样的信徒与那样的信徒之间?说到底,信仰是可讨论的吗?在我的经验中,信仰是交流不了的,也是无法与人讨论的──这是信仰与科学不同的地方。神秘的电流原来就在语言之外,而且只存在于神─与人之间,并不存在于人与人之间。

《罗马书》第七章经常遭人曲解甚至断章取义:“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若我去作所不愿意作的,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作的。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原文作人)我是喜欢神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我真是苦阿,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感谢神,靠着我们的圣子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许多传道教人读经,读到下面就嘎然中止,然后仿佛圣灵在握;“我真是苦阿,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感谢神,靠着我们的圣子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岂不知,保罗的重点却还在下面:“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

很明显,即使在保罗这样的使徒身上,肉体也不能不顺服罪的律,更不用说一般的基督徒,更不用说那些“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神职人员了。基督徒与常人的区别仅仅在于:他还能在内心顺服神的律。但在肉体对肢体的律也就是罪的律的屈服方面,他能比常人能好到哪里去呢?除非,他紧紧依靠耶稣基督。就是说,上帝的恩典再大,我们也无法与上帝同等,无法做到无罪;我们所能达到的,只能是在注定沉沦和灭亡的定罪状态下,被主的恩典所遮蔽和赦免罢了。同样,基督的爱虽是万能,但人与神之间还是有逾越不了的界限。主基督,上帝的纯净羔羊──人无法与他同等,因为他与上帝同等。“使人升格为基督”,那是佛教、道教、儒教式的幻想,在中国人中特别流行;但这既不合乎人的本性,也不合乎上帝的本性,起码不合圣经所启示的那种上帝的本性:“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人就不被定罪了。”(《罗马书》八章1节)不被定罪,并不是无罪状态,而是有罪却获得赦免的状态,这是基督徒要能达到的最佳状态。

当有的人用一种类似佛教的辩证法,说牧师的儿子尼采只是反对基督教,却不反对“基督性”的时候,我看他要么出于无知,要么出于亵渎。很明显,尼采这个牧师的儿子经常以“权力意志”的想法来“分析”耶稣基督,结果他把耶稣与恺撒等量齐观,视为权力意志光谱的另一极端。也就是说,这几乎等于是在把上帝与魔鬼等量齐观,把上帝与魔鬼放在了权力意志色谱的两个极端。这其实是摩尼教、拜火教甚至包括奥古斯丁的二神观念在起作用,是黑白之战,而不是什么基督性。很明显,基督的基本特性就是爱,而尼采这个牧师的儿子却没有爱,只有恨。尼采没有基督性就像他背叛自己吃过的基督教一样,是显而易见的。这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德国小人,一个有着波兰血统的德国边境小人。


(348)


关于“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问题,可以拿去问问人,考考专家们对圣经的熟悉程度。尤其在美国华人教会中,这是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神职人员和普通信徒之间敏感话题。神职人员大体上反对“一次得救,永远得救”,因为他们希望保持对信徒的影响力、控制力;信徒则多数倾向于“一次得救,永远得救”,因为他们希望摆脱别人的影响和控制。这两个极端之间,绵延着许多中间形态的观点和理论……于是,最合理的解释似乎是“既是一次得救的,又不是一次得救的……”,比如我们每礼拜五晚上参加的查经班,其教会是不设立牧师的,合乎《马太福音》的教导:“你们……也不要受师尊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尊,就是基督。”(二十三章10节)但即使如此,主持者更多的时候还是带领信徒或“慕道友”读使徒书信而不是读福音书,甚至经常还不是读保罗的书信,而是读更守纪律的希伯莱书、彼得书、约翰书等等,这些书信显然要比保罗书信更注重信徒的行为,而保罗书信虽然表明“因信称义”,但与福音书相比,也更注重如何说服人、如何展开并调理教会生活……

《马太福音》整个二十三章是耶稣全面声讨神职人员的檄文,不仅适用于当时,而且和神的所有启示一样,适用于所有时代,让我们好好重温:“那时,耶稣对众人和门徒讲论,说,文士和法利赛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凡他们所吩咐你们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他们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搁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他们一切所作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见。所以将佩戴的经文做宽了,衣裳的繸子做长了。喜爱筵席上的首座,会堂里的高位。又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他安,称呼他拉比。(拉比就是夫子)但你们不要受拉比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夫子。你们都是弟兄。也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也不要受师尊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尊,就是基督。你们中间谁为大,谁就要作你们的用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正当人前把天国的门关了。自己不进去,正要进去的人,你们也不容他们进去。(有古卷在此有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侵吞寡妇的家产,假意作很长的祷告,所以要受更重的刑罚)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走遍洋海陆地,勾引一个人入教。既入了教,却使他作地狱之子,比你们还加倍。你们这瞎眼领路的有祸了。你们说,凡指着殿起誓的,这算不得什么。只是凡指着殿中金子起誓的,他就该谨守。你们这无知瞎眼的人哪,什么是大的?是金子呢?还是叫金子成圣的殿呢?你们又说,凡指着坛起誓的,这算不得什么。只是凡指着坛上礼物起誓的,他就该谨守。你们这瞎眼的人哪,什么是大的?是礼物呢?还是叫礼物成圣的坛呢?所以人指着坛起誓,就是指着坛和坛上一切所有的起誓。人指着殿起誓,就是指着殿和那住在殿里的起誓。人指着天起誓,就是指着神的宝座和那坐在上面的起誓。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你们这瞎眼领路的,蠓虫你们就滤出来,骆驼你们倒吞下去。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你这瞎眼的法利赛人,先洗净杯盘的里面,好叫外面也干净了。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你们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显出公义来,里面却装满了假善和不法的事。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建造先知的坟,修饰义人的墓,说,若是我们在我们祖宗的时候,必不和他们同流先知的血。这就是你们自己证明,是杀害先知者的子孙了。你们去充满你们祖宗的恶贯吧。你们这些蛇类,毒蛇之种阿,怎能逃脱地狱的刑罚呢?所以我差遣先知和智慧人并文士,到你们这里来。有的你们要杀害,要钉十字架。有的你们要在会堂里鞭打,从这城追逼到那城。叫世上所流义人的血,都归到你们身上。从义人亚伯的血起,直到你们在殿和坛中间所杀的巴拉加的儿子撒迦利亚的血为止。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一切的罪,都要归到这世代了。耶路撒冷阿,耶路撒冷阿,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你们不得再见我,直等到你们说,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三部对观福音,好像比约翰福音更多记载了耶稣基督对神职人员的痛斥,他谴责文士、诅咒法利赛人;而约翰福音则常常以“犹太人”作为谴责对象……我甚至猜想,福音书斥责文士和法利赛人,是否也兼有影射早期教会中的“行为主义的倾向”?愿上帝怜悯我这样的猜想,并给我们力量,让我们明白圣经的含义永远常青。圣子耶稣基督也谴责只是查考圣经而不肯到他面前的人。《约翰福音》:“你们查考圣经。(或作应当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然而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第五章39─40节)。

也许,保罗书信中的“得救”本身就像福音书中的“生命”一样,具有双重意义。“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旦,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圣子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哥林多前书》第五章5节)这里的“可以得救”,一指“信耶稣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二指“我们的行为与这样的信仰相配”。正如耶稣基督说“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作灵魂下同)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马太福音》十六章25节)一语,前一个生命与灵魂,是指肉体的生命,后一个生命与灵魂,是指永恒的生命。但行文中几乎故意地不予区分,结果显出不同凡响的神韵。若然,则保罗所自述的“向着标竿直跑”,显然是指后一个意义的得救,在这种意义上,谁能说“我已经得到了”?“本乎恩”不是无条件的,它的前提是“你的信救了你”(第一个意义的得救、“信耶稣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因着信”则需要不断努力以达到基督般的完全(虽然这不可能完全做到),以实现第二个意义的得救(“我们的行为与这样的信仰相配”)。

现在再来看看“一次得救永远得救”这句话,其中第二个“得救”,也许就是第二个意义的得救、客观事实上的得救(“我们的行为与这样的信仰相配”),如果得救者能行出基督的样子来。但也许还只是第一个意义的得救、主观感觉上的得救(“信耶稣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如果得救者行不出基督的样子来。行出基督的样子来,很有可能进入天堂、得永恒的生命;行不出基督的样子来,免不了还是归入灭亡、和地狱结缘。但即使如此,感觉上的得救也比无信仰者所面对的虚空要幸运多了,毕竟获得了心灵的平安。

我知道自己有了“主观感觉上的得救”,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客观事实上的得救”,尽管我希望得到这样得救。但即使如此,我也已经感到了基督的真实、救恩的可贵。感觉上的得救,就已经救了我,使我得以进入事实上的得救,可以忍受这百无益处的尘世生涯。感谢基督,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造就;而对一个自己知道自己堕落和败坏的人,这就提供了属灵的盼望。

“分别为圣”并不是圣,“因信称义”并不是义。只是由于基督的仁慈而蒙恩,因而蒙得了一层圣、蒙得了一层义。卑贱的、必死的人们,本不值得上帝的救赎,只是由于仁慈的父怜悯了,以耶稣基督作了赎价,方才赦免了人的罪。因此,人们切不可因为“归入耶稣基督”而有所自许,以致于自我赦免。

这种所谓的“自我赦免”就是以为:“我们归入基督后,上帝就有义务赦免我们。”这种“自我赦免”把赦罪的权柄从基督那里,偷换到我们自己手上。自我赦免等于是在说:“我们可以变得和神一样圣洁。”这话似曾相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这是蛇在《创世记》里诱惑夏娃时说的:“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第三章)。

在我看来,一个完全的人,是一个蒙恩拣选的人,是一个并因蒙恩而心存感动以致矢死追随耶稣基督的人;这必是一个“百分之百的罪人和百分之百的圣徒”,正如耶稣基督是一个“百分之百的人子和百分之百的神子”。圣徒不是人本主义的“圣人”,而是“圣子耶稣的门徒”,也是圣父圣子圣灵这三位一体所属的使徒。

愿主饶恕我们这样的讨论,并愿主的怜悯与我们同在!《罗马书》十一章说得好:“深哉,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他的判断,何其难测,他的踪迹,何其难寻,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他的谋士呢?谁是先给了他,使他后来偿还呢?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但愿这段使徒书信也是我这本《仰望基督》的全书提旨。


(另起一单页)


◆仰望基督◆


第六章中国道路

(1999年10月25日)


第1节犹太人的恶行与悔改

第2节犹太人的前车之鉴

第3节耶稣作为犹太人的王

第4节中国基督徒的归属


(另起一单页)


第1节犹太人的恶行与悔改


犹太人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撒旦的工作重点。犹太人不就是受了撒旦的蛊惑才谋害耶稣基督并至今诬蔑耶稣、抵挡基督的吗?

犹太人称耶稣基督为撒马利亚人,这在新约上有明确记载。而耶稣又特别表扬过好撒玛利亚人,批评过文士和法利赛人,这在新约上也有明确记载。耶稣的十二个门徒中,只有犹大是犹太人,其余十一个都和耶稣一样,是加利利人。而卖耶稣的,就是这个比较纯粹的犹太人!这是很奇妙。这也许就是上帝已经更换选民的标记,是把以色列人的权利,恩赐给了基督徒。从此,外邦人的救恩来临了。福音要离开犹太人,转向神的儿女。人称保罗为“外邦人的使徒”,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在《以赛亚书》中外邦人的救恩已经被宣布了,而耶稣基督召选的门徒,更是指明了这个方向。还有,教会的主流多把“因信称义”归于保罗,其实主召选亚伯拉罕这一事件本身,就是一个因信称义的典范。亚伯拉罕不是挪亚那样的义人,他是没有资格凭行为称义的。再者亚伯拉罕被召选是也没有记载他已经信了主,他只是后来跟从主的,而因为他始终不渝的跟从,得称为义。因此说,不是我们拣选了主,而是主拣选了我们。主拣选我们,不是凭着我们的工作,而是凭他的恩典。

有一个影片《鸽子》,叙述犹太老归被害是因走私武器,但她的亲属及犹太人邻居却坚持说是反犹势力干的,这其实犯了伪证罪。而为了证明他们的伪证,又不惜采取其他犯罪手段来栽赃陷害,甚至要胁警察一同作伪。……这多么像犹太人在新旧约时代的表现啊。彼拉多就像那位美国警察,在犹太人的胁迫下签署了耶稣的判决。从十诫上禁止作伪证的情形看,伪证在犹太人中大概是特别盛行的,而在福音书中,明确记载那个犹太人大祭司本人带头作伪证的。犹太人阴谋集团是何等猖獗啊。有时我在纽约街头,看到三五成群的犹太人,脸色阴郁地交头接耳,就想起他们的祖先是如何阴谋陷害了诸多的先知和耶稣基督的。这难道不是撒旦的工作成绩吗?

上帝当年召选流浪的希伯莱人,正如耶稣基督降节为人首先救赎罪大恶极的妓女税吏一样,是特别的恩典。也正如耶稣基督降生在马槽,是上帝用不好的环境来反衬他的大能。但希伯莱人一旦停止流浪,就开始偷偷摸摸地干坏事,拜偶像,危害邻人,从而背叛了上帝的恩典。永远流亡直到世界的末了,大约就是他们背叛主的工价吧?

有的犹太人自吹其流浪的意义,即《希伯来书》说的“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十一章15─16节)。可惜这一解释似乎与圣经不合,简言之,犹太人的流浪该不是恩典,而是惩罚。《申命记》十分清楚地写道:“你们若不听从耶和华你们的神的话,不谨守他的一切诫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这以下的咒诅比追随你,临到你身上;……耶和华必使瘟疫贴在你身上,直到他将你从所进去得为业的地上灭绝。……你必在天下万国中抛来抛去,……你聘了妻,别人必与他同房:你建造房屋,不得住入其内:……你因心里所恐惧的,眼睛所看见的,早上必说,巴不得到晚上才好,晚上必说,巴不得到早上才好。”总之,整个《申命记》二十八章大部分都是耶和华对犹太人命运的预言。

这个神秘预言的实现,可以说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曾经达到空前的程度。二十世纪下半叶,犹太人复国了,但谁知道上帝的旨意以后是如何安排的呢?也许这只是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人为复国”的翻版,不仅不能得到神的祝福,反而会因此触怒神,招致更大的恶果,最终还是昙花一现。

无论历史上还是从现实中看,犹太人似乎没有丝毫悔改之意。他们只会把责任推给邻人、算计和谋害邻人、恨恶邻人,从不想想自己的问题。犹太人待人接物的前提是恨而不是爱。耶稣基督之所以被犹太人杀害,一个主要就是因为他宣扬了“普遍的爱”、要犹太人爱人如己,所以犹太人要除掉他,好继续作恶。因为上帝首先爱了我们,所以我们务必要爱邻舍。这样的福音当然让“仇恨满胸膛”的犹太人受不了,所以他们不惜以伪证、阴谋、串供、诬告、聚众闹事、放手发动群众等卑劣手段,一定要让黑暗得胜。每当我读到耶稣反问犹太人为什么不在会堂上逮捕他,却要半夜摸黑来绑架他时,深感基督说的“现在是黑暗掌权了”,是那么一针见血。二十世纪的许多特务组织,也都是在半夜下手害人的。

犹太人的胜利,现在已经渗透到了全世界。他们和他们的雇佣兵国家已经联合了起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就以反面的方式实现了。包括像美国这样的第一强权,都被犹太人控制了,来为犹太人的利益作出牺牲。当然,犹太的控制比纳粹的控制要温和一些,但是更加持久,因为犹太的控制是以文化多元论的方式来推行的,但其诡诈之处在于:同时运用左翼和右翼的双重手段。


(349)


“恶行与悔改”的主题,贯穿在亚伯拉罕一族的历史见证中。

《圣经创世记》为何毫不掩饰亚伯拉罕一族的恶行?可能别有深意:正如在《新约圣经》里面,圣子耶稣拣选妓女和税吏做成有用的器皿,以便彰显主的大能。

(1)神怎样恩待流亡者“希伯莱人”(“大河那边来的人”)亚伯拉罕,也就怎样恩待信奉耶稣基督之名的各国人。《圣经》上第一次提到希伯莱人的地方是在《创世记》十四章13节:“有一个逃出来的人告诉希伯来人亚伯兰。”不妨认为,以色列是上帝在迦南地创立的“信仰的试验田”,其面积比台湾岛还小,其辐射却比迄今为止的所有帝国(包括亚历山大帝国、回教帝国、汉唐帝国、蒙古帝国、英语国家)都大。

(2)《约翰福音》说“没有人看见神”,但是亚伯拉罕却见过神,所以与其说他是人,不如说他是“信心之父”:《创世记》十八章1—5节:“耶和华在幔利橡树那里,向亚伯拉罕显现出来。那时正热,亚伯拉罕坐在帐棚门口,举目观看,见有三个人在对面站着。他一见,就从帐棚门口跑去迎接他们,俯伏在地,说,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离开仆人往前去。容我拿点水来,你们洗洗脚,在树下歇息歇息。我再拿一点饼来,你们可以加添心力,然后往前去。你们既到仆人这里来,理当如此。他们说,就照你说的行吧。”至于“耶和华”和“那三人”之间的关系,我却无法参透。有人说,“那三人”就是三位一体的神。

(3)是信心而不是血缘,使他成为多国的、不同种族的“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信心,才构成了“教族”。《创世记》二十二章16—18节:“耶和华说,你既行了这事,不留下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我便指着自己起誓说,论福,我必赐大福给你。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你子孙必得着仇敌的城门,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

(4)亚伯拉罕的儿子们并不都信神,如以实玛利还是阿拉伯人的祖先。可见亚伯拉罕的后裔是基于信仰,而非基于血缘。“亚伯拉罕”是信心的载体,而非基因的载体。《路加福音》第三章7—8节:“约翰对那出来要受他洗的众人说,毒蛇的种类,谁指示你们逃避将来的忿怒呢?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不要自己心里说,有亚伯拉罕为我们的祖宗。我告诉你们,神能从这些石头中,给亚伯拉罕兴起子孙来。”有意义的是,圣经上第一次提到“亚伯拉罕的子孙”这一集合概念的地方并不是旧约,而是新约圣经《路加福音》:“耶稣说,今天救恩到了这家,因为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十九章9—10节)结果以色列家的人拒绝了基督的救恩,于是外邦人的光把救赎的福音带到了整个世界。

(5)犹太人之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之待人接物,很像“欺诈成性的吉普赛人”,但他们信靠神,所以还可以得到“特别赐福”。据《创世记》二十五章,“雅各就是抓住的意思”。但这个雅各却抓住一切机会,为夺取别人的东西甚至不惜进行欺诈。而亚伯拉罕也是惯于行骗的人:例如让自己的妻子撒拉冒充妹妹,先介绍给别人做妻子,然后再相机而动,一起逃走。中国农村的类似骗术叫做“放鸽子”。不但亚伯拉罕而且以撒也都惯以妻子冒充妹妹来行骗,理由是怕别人害他们,这也许是国际流浪者缺乏安全感,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创世记》十二章9—13节:“后来亚伯兰又渐渐迁往南地去。那地遭遇饥荒。因饥荒甚大,亚伯兰就下埃及去,要在那里暂居。将近埃及,就对他妻子撒莱说,我知道你是容貌俊美的妇人。埃及人看见你必说,这是他的妻子,他们就要杀我,却叫你存活。求你说,你是我的妹子,使我因你得平安,我的命也因你存活。”)这“以己度人”的结果是提供了让人犯错的机会。也许因为他们夫妇劣迹斑斑,后来神要为他们夫妇更改名字、更换身份:《创世记》十七章15节“神又对亚伯拉罕说,你的妻子撒莱,不可再叫撒莱,她的名要叫撒拉。”但是亚伯拉罕夫妇在更改名字以后仍然不改“放鸽子”的行径,《创世记》二十章记载说:“亚伯拉罕从那里向南地迁去,寄居在加低斯和书珥中间的基拉耳。亚伯拉罕称他的妻撒拉为妹子,基拉耳王亚比米勒差人把撒拉取了去。但夜间神来在梦中对亚比米勒说,你是个死人哪,因为你取了那女人来。她原是别人的妻子。亚比米勒却还没有亲近撒拉。他说,主阿,连有义的国,你也要毁灭吗?那人岂不是自己对我说,她是我的妹子吗?就是女人也自己说,他是我的哥哥。我作这事是心正手洁的。神在梦中对他说,我知道你作这事是心中正直。我也拦阻了你,免得你得罪我,所以我不容你沾着她。现在你把这人的妻子归还他。因为他是先知,他要为你祷告,使你存活。你若不归还他,你当知道,你和你所有的人都必要死。亚比米勒清早起来,召了众臣仆来,将这些事都说给他们听,他们都甚惧怕。亚比米勒召了亚伯拉罕来,对他说,你怎么向我这样行呢?我在什么事上得罪了你,你竟使我和我国里的人陷在大罪里。你向我行不当行的事了。亚比米勒又对亚伯拉罕说,你见了什么才作这事呢?亚伯拉罕说,我以为这地方的人总不惧怕神,必为我妻子的缘故杀我。况且她也实在是我的妹子。她与我是同父异母,后来作了我的妻子。当神叫我离开父家,飘流在外的时候,我对她说,我们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你可以对人说,他是我的哥哥。这就是你待我的恩典了。亚比米勒把牛,羊,仆婢赐给亚伯拉罕,又把他的妻子撒拉归还他。亚比米勒又说,看哪,我的地都在你面前,你可以随意居住。又对撒拉说,我给你哥哥一千银子,作为你在合家人面前遮羞的(羞原文作眼),你就在众人面前没有不是了。”(1—16节)

(6)从亚伯拉罕出卖、出租妻子撒拉给人的事实,再结合他们夫妻长期不能生育的事实,现代科学完全有理由认为他们的孩子以撒是别人和撒拉生育的。所以犹太人后来制定了世系和血统要根据母系来计算的习俗,这样的孩子至少还有一半的犹太血统。《创世记》上关于亚伯拉罕夫妇与基拉耳王亚比米勒的三角故事还没有讲完,下面是紧接着的二十章17节到二十一章3节的故事,就讲述了一个奇迹:“亚伯拉罕祷告神,神就医好了亚比米勒和他的妻子,并他的众女仆,她们便能生育。因耶和华为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的缘故,已经使亚比米勒家中的妇人不能生育。耶和华按着先前的话眷顾撒拉,便照他所说的给撒拉成就。当亚伯拉罕年老的时候,撒拉怀了孕。到神所说的日期,就给亚伯拉罕生了一个儿子。亚伯拉罕给撒拉所生的儿子起名叫以撒。”

有的无神论者、圣经分析者根据上述描写推测,撒拉为亚伯拉罕所生的孩子以撒,很可能就是从基拉耳王亚比米勒那里接种所得的。当然,我们不能同意这一“猜测”,因为这不合圣经记载的神的应许。但是亚伯拉罕家族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的见证,和后来犹太人的性质一样的,那是信仰的团体,而非血缘的团体,而且是超验的,是不能用寻常的经验去看待的。况且,早在《创世记》十五章里,亚伯拉罕(那时还叫做亚伯兰)就与耶和华神有一段对话:“亚伯兰又说,你没有给我儿子。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后嗣。耶和华又有话对他说,这人必不成为你的后嗣。你本身所生的才成为你的后嗣。”后来犹太人形成了传统:凡是犹太女人生的才算犹太人,犹太男人的孩子反而不一定算作犹太人,如果这个孩子的母亲不是犹太人的话不仅如此,《创世记》二十六章还记载了撒拉和名义上是亚伯拉罕所生的儿子以撒,重复使用亚伯拉罕和撒拉惯用的诈骗伎俩“放鸽子”:“以撒就住在基拉耳。那地方的人问到他的妻子,他便说,那是我的妹子。原来他怕说,是我的妻子。他心里想,恐怕这地方的人为利百加的缘故杀我,因为她容貌俊美。他在那里住了许久。有一天,非利士人的王亚比米勒从窗户里往外观看,见以撒和他的妻子利百加戏玩。亚比米勒召了以撒来,对他说,她实在是你的妻子,你怎么说她是你的妹子。以撒说,我心里想,恐怕我因她而死。亚比米勒说,你向我们作的是什么事呢?民中险些有人和你的妻同寝,把我们陷在罪里。于是亚比米勒晓谕众民说,凡沾着这个人,或是他妻子的,定要把他治死。”从世俗的角度看,显然非利士人的亚比米勒衡量人心与以撒是不同的。值得注意:亚伯拉罕一家都与“亚比米勒”这个名字反复相关。

(7)亚伯拉罕名义上的长孙雅各,后来改名为“以色列”(意思是“与神较力者”),其来由也是一个信心的见证:“那夜,雅各在队中住宿。他夜间起来,带着两个妻子,两个使女,并十一个儿子,都过了雅博渡口,先打发他们过河,又打发所有的都过去,只剩下雅各一人。有一个人来和他摔跤,直到黎明。那人见自己胜不过他,就将他的大腿窝摸了一把,雅各的大腿窝正在摔跤的时候就扭了。那人说,天黎明了,容我去吧。雅各说,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那人说,你名叫什么?他说,我名叫雅各。那人说,你的名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为你与神与人较力,都得了胜。雅各问他说,请将你的名告诉我。那人说,何必问我的名,于是在那里给雅各祝福。雅各便给那地方起名叫毗努伊勒(就是神之面的意思),意思说,我面对面见了神,我的性命仍得保全。日头刚出来的时候,雅各经过毗努伊勒,他的大腿就瘸了。故此,以色列人不吃大腿窝的筋,直到今日,因为那人摸了雅各大腿窝的筋。”(《创世记》三十二章22—32节)“面对面见了神”这一记载,明显与《新约》的论断相冲突:“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第一章17—18节)“从来没有人见过神。我们若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里面,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神将他的灵赐给我们,从此就知道我们是住在他里面,他也住在我们里面。”(《约翰一书》第四章12—13节)因此可以说,雅各──以色列其实不是“历史意义的人”,而是“见证意义的人”。尤其考虑到,他甚至还战胜了“那人”!难道人真的可以战胜神吗?哪怕仅仅一次?

(8)用中国传统观念看,犹太人种贱命大,像是稗子,落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开花,这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以及约瑟的行状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并非“被掳”以后的遭遇所形成的新特性,更非在罗马统治下浪迹欧洲的结果,而是从吾珥出来时就已经具备的“国际性格”。这也许就是《新约》中税吏性格与妓女身份的古老起源。因为神的能力就是最善于使用最低劣的材料,做成最优良的东西,以便证明神是无所不能的。而最坏的人渣只要对神真有了信心,就可以做成人间奇迹。

(9)“希伯来”原意为“大河那边过来的人”,在当时当地的背景下,这称谓含有“移居”、“难民”、“浪人”之贬义。可见,“圣子耶稣的福音是为国破家亡者预备的最后晚餐”,不仅是新约时代的新生事物,而是从亚伯拉罕时代就开始的恩典──所以耶稣对犹太人说,“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约翰福音》第八章56节)

(10)王权是不蒙耶和华喜悦的(见《撒母耳记上》第八章),因此扫罗、大卫及后来诸王一个比一个更远离神。据此,撒母耳应是较好的统治方式,是弥赛亚的原型。故圣经以撒母耳来统领王国史。撒母耳有诞生记,扫罗与大卫皆无诞生记,可证之。扫罗彷佛项羽,大卫好比刘邦──前者疯狂,后者无赖;所罗门以下,“穷斯滥矣”。

(11)大卫以扫罗之婿身份谋图篡夺政权,却不能与米甲(扫罗之女)生子,又以卑劣手段抢夺所罗门之母拔示巴,故使所罗门王朝以下成为“非法”,使以色列成为不能名正言顺的污秽之地。

(12)《撒母耳记下》第六章记载,大卫一度拒绝约柜入城,且将之搁置于外邦人的家。后来看到约柜确实可以带来好处,才回心转意:“大卫起身,率领跟随他的众人前往,要从巴拉犹大将神的约柜运来。这约柜就是坐在二基路伯上万军之耶和华留名的约柜。他们将神的约柜从冈上亚比拿达的家里抬出来,放在新车上。亚比拿达的两个儿子乌撒和亚希约赶这新车。他们将神的约柜从冈上亚比拿达家里抬出来的时候,亚希约在柜前行走。大卫和以色列的全家在耶和华面前,用松木制造的各样乐器和琴,瑟,鼓,钹,锣,作乐跳舞。到了拿艮的禾场,因为牛失前蹄(或作惊跳),乌撒就伸手扶住神的约柜。神耶和华向乌撒发怒,因这错误击杀他,他就死在神的约柜旁。大卫因耶和华击杀(原文作闯杀)乌撒,心里愁烦,就称那地方为毗列斯乌撒,直到今日。那日,大卫惧怕耶和华,说,耶和华的约柜怎可运到我这里来。于是大卫不肯将耶和华的约柜运进大卫的城,却运到迦特人俄别以东的家中。耶和华的约柜在迦特人俄别以东家中三个月。耶和华赐福给俄别以东和他的全家。有人告诉大卫王说,耶和华因为约柜赐福给俄别以东的家和一切属他的。大卫就去,欢欢喜喜地将神的约柜从俄别以东家中抬到大卫的城里。”

(13)由于大卫的罪恶,所以神预言说“刀剑必永不离开你(大卫)的家。”(《撒母耳记下》十二章)神这样斥责大卫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我膏你作以色列的王,救你脱离扫罗的手。我将你主人的家业赐给你,将你主人的妻交在你怀里,又将以色列和犹大家赐给你。你若还以为不足,我早就加倍地赐给你。你为什么藐视耶和华的命令,行他眼中看为恶的事呢?你借亚扪人的刀杀害赫人乌利亚,又娶了他的妻为妻。你既藐视我,娶了赫人乌利亚的妻为妻,所以刀剑必永不离开你的家。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从你家中兴起祸患攻击你。我必在你眼前把你的妃嫔赐给别人,他在日光之下就与她们同寝。你在暗中行这事,我却要在以色列众人面前,日光之下,报应你。”(7—12节)如此污秽的大卫王,怎么可以称为基督的祖先呢?迄今为止,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依然在此血腥之家天天仇杀、日日灭亡。难道基督是这家的子孙?当然不是。所以耶稣明确说:“大卫既然称基督为主,基督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路加福音》二十章44节)《启示录》记载说:耶稣首先是大卫的根,然后才是大卫的后裔。(二十二章16节)很明显,耶稣首先是圣子,然后才降生为人子。

(14)摩西─撒母耳─施洗的约翰。如果圣子耶稣不让使徒保罗特派传“外邦人的光”,则欧洲现在还在黑暗中。这“外邦人的光”的说法,不是保罗自己捏造的,而是耶稣基督的使命(参见路加福音第二章“西面颂”)。这样,上帝也向中国人阐明了“以色列历史的意义”正好就是阐明“圣经启示并非犹太历史”,所谓“以色列—犹太历史”只是为上帝所作的见证──这就是福音即将盛行于中国的理由。

(15)犹太历史的意义就是:旧约时代的“犹太人”(希伯莱人──以色列人),不是血缘集团、种族集团,而是信仰集团、文化集团。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一如新约时代的“基督徒”。这种信仰集团,种族上是混杂的,文化上是兼容的,唯有信仰是唯一的且排他的。新约时代以来,犹太人则沦为文化集团,固步自封,甚至沦为种族集团,近亲通婚、日益颓败。

(16)耶和华为外邦人基遍人申冤,除灭以色列王扫罗的七个子孙(《撒母耳下》二十一章)。圣经启示在此昭告天下:外邦人可以“为耶和华的产业祝福”,而犹太人的赎罪方式则是“将他们悬挂在耶和华拣选扫罗的基比亚”。(同上)

(17)从亚伯拉罕以下,雅各、摩西、撒母耳、扫罗、大卫、所罗门的形迹看来,耶和华神似乎无一例外地偏爱立约。

(18)从《列王纪上》第一章可以明显看出,大卫是拔示巴、所罗门母子、先知拿单、祭司撒督、武将比拿雅的联合宫廷阴谋的牺牲品。

(19)摩西所造的铜蛇,被打碎,“因为到那时,以色列人仍向铜蛇烧香。”(《列王纪下十八章》)神人之间的媒介如果成了偶像,也必须予以破除。

(20)人类灵性的三项堕落:一,巴比伦──迦南人;二,希腊罗马──撒都该人;三,欧美──自由派神学。第一次拯救的选民是以色列;第二次拯救的选民是中世纪欧洲的基督徒;第三次拯救的选民则是在现代巴比伦、现代罗马的废墟上建立的。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21)在属灵意义上,自由派神学比无神论更危险,因为“敬拜别神──假神──偶像”的,这是上帝最憎恶的,是比不会敬拜上帝的外邦人,更加可恨的,因为“主是忌邪”的。

(22)“吸血鬼”故事应是欧洲异教的灵魂之一,因为圣经原文的上帝是最反对吸血者的,他甚至禁止食用任何动物的血,并严禁私自流人的血。(参照《摩西五经》中的许多有关记录)

(23)人类的第三次灵性堕落,是从希腊罗马异教的“文艺复兴”和科学主义与无神论的“启蒙运动”开始,而在当代欧美的“世俗社会”,已达顶峰。例如当前的美国“主流社会”正以典型的迦南方式,在崇拜形形色色的偶像,从国家偶像到歌星偶像;从性的献祭(性解放和艾滋病泛滥)到血的献祭(枪支泛滥和恐怖活动)。

(24)犹太人与其祖国──两河流域(亚伯拉罕起源于偶像崇拜中心吾珥)的关系始终紧张,但与法老的埃及却较亲善,有难即逃往埃及。为什么?仅仅是地缘接近呢,还是真有“一神教”方面的授受关系?

(25)读《约伯记》三十二至三十七章,以利户这样代神发言:“我还有话为神说。我要将所知道的从远处引来。”(三十六章2─3节)

A:“神审判人,不必使人到他面前,再三鉴察。……他原知道他们的行为,使他们在夜间倾倒灭亡。”(《约伯记》三十四章23节)这是不同于最后审判的一种审判。

B:“你这话无理,因神比世人更大,你为何与他(神)争论呢,因他(神)的事都不对人解说!”(同上三十三章12─13节)神的这一神秘的特性,可以构成“否定神学”的依据吗?

C:“但在人(如以利户)里面有灵,全能者的气使人有聪明。尊贵的不都有智慧,寿高的不都能明白公平。”(三十二章8─9节)可能,约伯讲的是“人间的道理”,因此在神面前变为谬误。上帝讲的仅仅是“自然的现象”,反而是具有永恒性。

E:有的“万能解经家”解释约伯的命运说,上帝与约伯一起受苦云云。其实,这比之约伯的友人更加离题千里,不仅误导,甚且虚伪──万能的主没有为了和撒旦的一个赌局,而和约伯同受人间的尘土之苦。与人一起受苦,是圣子耶稣基督后来的工作。我们要明白主的话语是:“那时,耶和华从旋风中回答约伯说,谁用无知的言语,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你要如勇士束腰。我问你,你可以指示我。我立大地根基的时候,你在哪里呢?你若有聪明,只管说吧。你若晓得就说,是谁定地的尺度?是谁把准绳拉在其上?地的根基安置在何处?地的角石是谁安放的?那时晨星一同歌唱,神的众子也都欢呼。海水冲出,如出胎胞,那时谁将它关闭呢?……是我用云彩当海的衣服,用幽暗当包裹它的布,为它定界限,又安门和闩,说,你只可到这里,不可越过。你狂傲的浪要到此止住。”(《约伯记》三十八章1─11节)


(350)


在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之交的那几天里,我读J·B·加百尔和C·B·威勒合著的《圣经中的犹太行迹》一书。这本书是无神论者写的人类学—历史考证学著作,立场中立,不偏袒犹太人,成见似乎不多,行文也十分洗炼。它帮助我了解了许多以前不解的问题,特别是关于“两约之间的沉默时代”和“死海古卷”与福音成书之间的关联。正如我们生了病,不仅要祷告,也要吃药,甚至动手术;我想救赎灵魂的事业,不仅要信仰也需要读经,甚至还需要科学。在这种意义上,科学(正如医学,而不是“科学主义”一类的观念偶像的崇拜)也是上帝给人的某种启示,普遍启示。严肃的科学是可以促进信仰的:它不仅可以颐养的人身体,也可以滋润人的灵魂。例如,我也并不赞同把创造与进化论对立起来,进化论是一时的,创造论则是永恒的;暂时的东西是不配与永恒的荣光对立的。如果人为对立之,岂不荣耀了暂时而拉低了永恒?应该让暂时的东西融入永恒,让进化论为创造论服务;而不是用创造论去简单否定“进化现象”。实际上,也可以把进化现象理解为“在创造的过程中”,因为“主看千年如一日”:“亲爱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们不可忘记,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彼得后书》第三章8节)。



第2节犹太人的前车之鉴


(351)


偏袒犹太人、攻击基督徒,似乎是二战以来西方学术界甚至神学界的一个时尚,这可能是对“纳粹大屠杀事件”的某种愧疚或补偿吧,但对我们中国人似乎有另一种意义和完全不同的效果了──因为中国人没有像德国那样主导屠杀,也没有像东欧苏联那样参与屠杀,甚至没有像英美法西方国家那样拒绝援救并默认屠杀;相反,由于1930年代到1940年代当时中国的国门洞开,中国对犹太人难民是来者不能拒的。

我们可以看到《旧约圣经》最后一次提到迦南人的时候,其说法具有深意:“凡耶路撒冷和犹大的锅,都必归万军之耶和华为圣。凡献祭的都必来取这锅,煮肉在其中。当那日,在万军之耶和华的殿中,必不再有迦南人。”(《撒迦利亚书》十四章21节)我看到一个令人发省的问题是:《圣经》后来为什么不再提到主所敌视的迦南人?因为到了新约圣经时代,迦南人已经和犹太人完全混血;背叛主、杀害主的犹太人,也已经因双重原因而取代了迦南人的遭到咒诅的地位──一是和迦南人混血,二是拒绝福音、杀害救主。这不仅是我的看法,而且是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的文本共同提供的。而且,三次罗马和迦太基战争之后的迦太基人和腓尼基人,可能也都同化到了犹太人的群体之中,所以他们也就十分神秘地从历史上消失了!

《撒迦利亚书》之后的《玛拉基书》,是《旧约圣经》的最后一书,它开宗明义写道:“耶和华借玛拉基传给以色列的默示:耶和华说,我曾爱你们。你们却说,你在何事上爱我们呢?耶和华说,以扫不是雅各的哥哥吗?我却爱雅各,恶以扫,使他的山岭荒凉,把他的地业交给旷野的野狗。以东人说,我们现在虽被毁坏,却要重建荒废之处。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任他们建造,我必拆毁。人必称他们的地,为罪恶之境,称他们的民,为耶和华永远恼怒之民。你们必亲眼看见,也必说,愿耶和华在以色列境界之外,被尊为大。藐视我名的祭司阿,万军之耶和华对你们说,儿子尊敬父亲,仆人敬畏主人。我既为父亲,尊敬我的在哪里呢?我既为主人,敬畏我的在哪里呢?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藐视你的名呢?你们将污秽的食物献在我的坛上,且说,我们在何事上污秽你呢?因你们说,耶和华的桌子是可藐视的。你们将瞎眼的献为祭物,这不为恶吗?将瘸腿的,有病的献上,这不为恶吗?你献给你的省长,他岂喜悦你,岂能看你的情面吗?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现在我劝你们恳求神,他好施恩与我们。这妄献的事,既由你们经手,他岂能看你们的情面吗?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甚愿你们中间有一人关上殿门,免得你们徒然在我坛上烧火。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不喜悦你们,也不从你们手中收纳供物。万军之耶和华说,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在各处,人必奉我的名烧香,献洁净的供物。因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你们却亵渎我的名,说,耶和华的桌子是污秽的,其上的食物是可藐视的。你们又说,这些事何等烦琐。并嗤之以鼻。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你们把抢夺的,瘸腿的,有病的拿来献上为祭。我岂能从你们手中收纳呢?这是耶和华说的。行诡诈的在群中有公羊,他许愿却用有残疾的献给主,这人是可咒诅的。因为我是大君王,我的名在外邦中是可畏的。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第一章)上述所言,表明耶和华神作为宇宙的君王,已不再被认为是局限于以色列家的了。外邦人的光已经来到各族人民中间,耶和华在以色列境界之外,被尊为大。耶和华神已经不再对以色列人直接说话,而要通过玛拉基转告。为什么耶和华神对于以色列的爱已经是过去时的了?因为以色列人将污秽的食物献在耶和华神的坛上,且说,“耶和华的桌子是可藐视的”这样可恶的话。

《新约圣经·加拉太书》说:“律法上记着,亚伯拉罕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使女生的,一个是自主之妇人生的。然而那使女所生的,是按着血气生的。那自主之妇人所生的,是凭着应许生的。这都是比方。那两个妇人,就是两约。一约是出于西乃山,生子为奴,乃是夏甲。这夏甲二字是指着亚拉伯的西乃山,与现在的耶路撒冷同类。因耶路撒冷和她的儿女都是为奴的。但那在上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她是我们的母。因为经上记着,不怀孕不生养的,你要欢乐。未曾经过产难的,你要高声欢呼,因为没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儿女更多。弟兄们,我们是凭着应许作儿女,如同以撒一样。当时那按着血气生的,逼迫了那按着圣灵生的。现在也是这样。然而经上是怎么说的呢?是说,把使女和她儿子赶出去,因为使女的儿子,不可与自主妇人的儿子一同承受产业。弟兄们,这样看来,我们不是使女的儿女,乃是自主妇人的儿女了。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我保罗告诉你们,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我再指着凡受割礼的人确实的说,他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第四章、第五章)其中的关键意思,是说新约时代的基督徒取得了选民地位,就像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一样;而新约时代的以色列人—犹太人,已经丧失了原有的选民地位,就像旧约时代的迦南人一样。

而《使徒行传》记载说:“弟兄们,先祖大卫的事,我可以明明地对你们说,他死了,也葬埋了,并且他的坟墓,直到今日还在我们这里。大卫既是先知,又晓得神曾向他起誓,要从他的后裔中,立一位坐在他的宝座上。就预先看明这事,讲论基督复活说,他的灵魂,不撇在阴间,他的肉身,也不见朽坏。这耶稣,神已经叫他复活了,我们都为这事作见证。他既被神的右手高举,(或作他既高举在神的右边)又从父受了所应许的圣灵,就把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浇灌下来。大卫并没有升到天上,但自己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故此,以色列全家当确实的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神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第二章)

照此看来,以色列人、犹太人拒绝耶稣基督,不是出于无知,而是出于邪恶、堕落、败坏。因为“以色列全家当确实的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神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

但即使如此,神还是网开一面。《罗马书》:“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这奥秘,(恐怕你们自以为聪明)就是以色列人有几分是硬心的,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如经上所记,必有一位救主,从锡安出来,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又说,我除去他们罪的时候,这就是我与他们所立的约。就着福音说,他们为你们的缘故是仇敌。就着拣选说,他们为列祖的缘故是蒙爱的。因为神的恩赐和选召,是没有后悔的。”(十一章)这不是说神赏罚不明,相反是说神不会放过以色列全家,一定会动手“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神“除去他们罪的时候”,也就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的时候。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就是以色列全家得救。这也许不体现为以色列人在肉体上的完全消灭,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体现为他们作为一个拒绝上帝新约的文化群体即将消灭,这体现为他们作为一个杀害基督的文化符号即将消失。“因为神的恩赐和选召,是没有后悔的。”


(352)


以色列人和犹太人的区别:以色列有十二个支派,其中一个支派是犹太人。犹太人被认为是信仰较为纯正的以色列人,但后来由于杀害耶稣基督而且拒绝悔改,而成为以色列人中间最为堕落的人。后来,犹太人就成为犹太教徒的代称。从此,“犹太人”就成了拒绝接受耶稣基督为其救主的犹太教徒的同义语,因为所有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的以色列人和犹太人,都已经归入基督徒的行列,而不再是犹太教徒,因而也不被称为“犹太人”了。“犹太人”就是“基督徒”的对立面,是“敌基督者”的信徒。

关于“犹太人”问题,我想,主既然降卑为人,道成人身,总要生在一个人家,而这个人家不得不属于某个家族、某个地区,以致某个民族和某种文化传统……但这种区别重要吗?无论如何,犹太人是有罪的,和其他民族毫无区别;而耶稣基督(不仅是圣子“基督”,而且人子“耶稣”)则是没有罪的。不仅在神子的意义上无罪,而且在人子的意义上也是无罪的,因为圣子与人子的神人二性,在基督耶稣身上是全然合一的。

其实,耶稣基督在犹太人中间,正如他“生在马槽里”,是主降卑为人的情节。但主总不会因此就成了“马槽的居民”吧。因此我想如果有人特别强调主具有“犹太血缘联系”,就表明这人不论在信仰上还是在神学上,都是没有相信主是真正超越时空的。正如,我不会在意主是生在马槽中还是生在木匠家里,但我也绝对不会认为主是一个木匠。如果想起主的诞生,我会赞美上帝说:天父真的伟大,让基督降卑为人得如此彻底充分……让圣子如此卑微,作为人类的赎罪剂……就像《以赛亚书》五十三章所预表的那样神奇。

在这种意义上,主到世间“先救犹太人”,正如他先救税吏、妓女等贱人一样,是对特殊人群的优先医治?普世的救主,不只是犹太人的救主,虽然他降生伯利恒的犹太人家中,那是出于他的怜悯,是他对特别弱势族群和特别病态社会的特别怜悯。而犹太人竟然因此而藐视主、虐待主并最终杀害主,可见了“乌龟也会凶残地咬人一口”。


(353)


关于“弃绝了上帝的犹太人”与“外邦人基督徒”之间的关系,《加拉太书》这样说:“弟兄们,我们是凭着应许做儿女,如同以撒一样。当时那按着血气生的,逼迫了那按着圣灵生的,现在也是这样。然而经上是是怎样说的呢?是说:把使女和她儿子赶出去!因为使女的儿子不可与自主女人的儿子一同承受产业!弟兄们,这样看来,我们不是使女的儿女,乃是自主妇人的儿女了。”(第四章28─31节)圣子耶稣基督的血所立的新约,已经实现了器皿的转换:旧约中“以色列人”(以撒之子)与“阿拉伯人”(夏甲之子)的区别,已经由新约中“基督徒”(圣灵之子)与“犹太人”(血气之子)取代了。主的选民已是基督徒,他们注定承受主的基业。

犹太人指称耶稣是撒玛利亚人;并且是鬼附着的;耶稣反驳他们有关“鬼附”的指称;但对“撒玛利亚人”的指称却不置一辞;不仅如此,耶稣还反称犹太人“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欢乐。”(约翰福音第八章48─59节)可见耶稣对于犹太人的弃绝程度。还有一个例子也值得深思:耶和华神为什么选择摩西这位没有施行过割礼的“假犹太人”去带领以色列人民去完成“出埃及”的壮举呢?同时却忍不住想要杀他:“摩西在路上住宿的地方,耶和华遇见他,想要杀他。西坡拉就拿一块火石,割下他儿子的阳皮,丢在摩西脚前,说,你真是我的血郎了。这样,耶和华才放了他。西坡拉说,你因割礼就是血郎了。”(《出埃及记》第四章24─26节)摩西在血统上也许是犹太人,但文化上却是十足的埃及人,他连希伯莱语都讲不好:“摩西对耶和华说,主阿,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从你对仆人说话以后,也是这样。我本是拙口笨舌的。耶和华对他说,谁造人的口呢?谁使人口哑,耳聋,目明,眼瞎呢?岂不是我耶和华吗?现在去吧,我必赐你口才,指教你所当说的话。”(《出埃及记》四章10─12节)。但这种“边缘处境”,正是主耐着性子拣选摩西的重要原因?这是很大的奥秘。我们只能猜测,而无法知悉。


(354)


以色列人在埃及恩将仇报、在旷野中又一再背叛耶和华、在应许之地崇拜偶像……从这些劣行看来,这是一群不折不扣的刁民、奸徒、坏种。但主却爱他们并首先与他们立约。这与新约时代,耶稣基督首先救污秽的人、妓女、税吏,是出自同样的爱。正如为人父母者,对呆傻残疾的孩子,有一分特别的不舍与照顾。因此,我们应从主对犹太人的救恩历史,特别体悟主对我们所有人的爱,他对一再背弃他的犹太人都肯如此恩待,还会不爱我们这些普通人吗?

耶稣基督首先是作为道成的人身,而不是首先作为亚伯拉罕的子孙、不是作为大卫的后裔、更不是作为犹太教徒和犹太人,来到世间的。其证据,首先不是来自《新约圣经》如《约翰福音》的开头处,而是来自《旧约箴言》第八章:“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这虽是借“智慧”说话,但毕竟这个智慧是有位格的,他有人性但不是犹太性。何况耶稣基督在世的时候自称人子,而不自称犹太人;“犹太人”这个词在《福音书》中更多是作为一个反面角色被使用的。

再思考一下:在圣经中的“以色列”、“以色列家”──那更多是指信仰属性而非血缘属性;选民是立约的结果,而非自然的创造。《马太福音》因此记载耶稣基督说,大卫曾经称基督为主,所以基督自己不可能是大卫的子孙(二十二章)。在十六章,耶稣基督又称赞西门彼得领会了天父上帝的指示,承认耶稣就是那奉主名来的基督。在十二章中,耶稣基督更自我宣告“比殿更大”,是“安息日的主”。……他虽然准备救犹太人,但从未自称过犹太人。

我也曾经有一个疑惑:耶稣的天父和犹太人所说的神,是不是同一位?这个问题我同样无法用理性来解决,因为我自己的心意可能是悖逆神的心意。但后来,启示的力量帮助我从迷惘中走出,迫使我承认,耶稣基督的天父与耶和华神是同一位。耶和华神不仅疾恶如仇,也慈爱无比,是他创造了我们。而在创世以先,他就与圣子耶稣基督同在了。《旧约圣经·箴言》第八章就这样记载了,而不仅仅是新约才如此“创新发明”。如果《箴言》第八章所称的那位“我”不是耶稣基督呢,那么连犹太人自吹自擂的“犹太教”也都不能算是“一神教”了。所以,不承认圣子耶稣基督是主的犹太人,就不再是一神教徒,而崇拜别神的异教徒了。

即使仅仅依据旧约圣经,耶稣也完全有根据对犹太人说,“荣耀我的乃是我的父,就是你们所说是你们的神。”(《约翰福音》第八章54节)这当然就是说耶稣的天父就是圣经记载的耶和华神。然而犹太人完全无视耶稣紧接下来说的话:“你们未曾认识他,我却认识他。我若说不认识他,我就是说谎的,像你们一样。”(同上55节)事实上,犹太人已经因为说谎而抛弃神,转而崇拜魔鬼,成为魔鬼的子孙了:“你们为什么不明白我的话呢?无非是因你们不能听我的道。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同上43—44节)

尤其耶稣基督对犹太人明确指出,“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的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约翰福音》第八章56节)这表明,耶稣与亚伯拉罕自觉仰望的耶和华神,具有相同的性质,亚伯拉罕仰望耶和华,等于仰望圣子耶稣;大卫求告耶和华,等于求告圣子耶稣。所以“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十四章6节))

“我与父原为一”(《约翰福音》第十章30节)的宣告,说明圣子耶稣不同于一切天子神子的特殊位格。“还没有亚伯拉罕以前,就有了我。”(《约翰福音》第八章5节)说明耶稣并非周文王那样偶然降生的天子,而是亘古不变的灵体。是“子神”(相对于“父神”),而不仅仅是“神子”──因为神可以有各种形态的“子”(如我们也可以是上帝的儿女),但是只有一位独生的“圣子”。


(355)


圣父、圣子、圣灵就是“父神”、“子神”、“灵神”。即,以父的位格与本质出现的独一全智的神。以子的位格与形象出现的独一全爱的神。以灵的位格与象征出现的独一全能的神。

通过圣经的启示,我知道新约的基督并不等于旧约的弥赛亚,正如耶稣所启示的,基督不是犹太人:基督不是大卫的子孙,而且早在亚伯拉罕以前就有了他:

1,“法利赛人聚集的时候,耶稣问他们说,论到基督,你们的意见如何?他是谁的子孙呢?他们回答说,是大卫的子孙。耶稣说,这样,大卫被圣灵感动,怎么还称他为主。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把你仇敌,放在你的脚下。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一言。从那日以后,也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马太福音》二十二章41—46节)

2,“耶稣回答说,我若荣耀自己,我的荣耀就算不得什么。荣耀我的乃是我的父,就是你们所说是你们的神。你们未曾认识他。我却认识他。我若说不认识他,我就是说谎的,像你们一样,但我认识他,也遵守他的道。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犹太人说,你还没有五十岁,岂见过亚伯拉罕呢?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约翰福音》第八章54—58节)

在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以前就有了的耶稣,怎么可能是一个犹太人呢?

现在,我们可以多少知道一些了:“耶稣―基督”是不可分离的,只承认以致尊爱耶稣的人性之美而不承认耶稣具有基督的救赎神性的,依然是敌基督者,最多只是“信他的犹太人”。而唯独承认耶稣的子神位格,并相信他的受难是通往复活、迎接最终救赎及主再来的最后审判──才是“不敌挡基督的”:“约翰对耶稣说,夫子,我们看见一个人,奉你的名赶鬼,我们就禁止他,因为他不跟从我们。耶稣说,不要禁止他。因为没有人奉我名行异能,反倒轻易毁谤我。不敌挡我们的,就是帮助我们的。凡因你们是属基督,给你们一杯水喝的,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不能不得赏赐。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扔在海里。倘若你一只手叫你跌倒,就把它砍下来。你缺了肢体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手落到地狱,入那不灭的火里去。倘若你一只脚叫你跌倒,就把它砍下来。你瘸腿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脚被丢在地狱里。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去掉它。你只有一只眼进入神的国,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里。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因为必用火当盐,腌各人。(有古卷在此有凡祭物必用盐腌)盐本是好的,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你们里头应当有盐,彼此和睦。”(《马可福音》第九章38—50节)

在接受主耶稣以前,我也像“信他的犹太人一样”,承认耶稣的伟大但不承认他是圣子。于是我像敌基督者一样,没有平安;但我却执迷不悟,以为是那“上帝的考验”。直到主耶稣通过十字架向我显现后,我相信十字架是圣子耶稣的标记,而不是任何其他圣灵的象征,我才逐步悔悟,直至口称耶稣基督为主。感谢神,如此指引我,从此给我无限的平安。阿们。其实,犹太人与外邦人的区别,仅仅在于两者与上帝的关系不同。而人与上帝的关系,并非基于血缘,而是基于“圣经之约”。这里的人应该包括犹太人但不仅包括犹太人。这一点从旧约看,和从新约看,是同样清楚的。所谓“律法书”本来就是“神人之约”,在先前,“律法书”奠定了犹太人与上帝关系的基础;但是最终,“律法书”颠覆了犹太人与上帝关系的基础──因为犹太人自己在背离“律法书”,并在耶稣基督来到以后顽固地拒绝福音的新约,使得犹太人自己沦为血气之子。

“不信派”误断《约翰福音》是“保罗思想”,所以称“外邦人的光”为保罗,我读过他们的著作,所以知道他们以历史文化考古学为突破口,来“阐释”“福音的起源”、“神的演变”,这派在美国这个半犹太化的异端大体营里是特别的昌盛和猖獗。但其实,创造天地的时候“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创世记》第一章3节)这光就耶稣基督。“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箴言》第八章22-23节)这就是圣子,独一的基督、首生的耶稣。如此看来,“外邦人的光”当是耶稣基督。既然至上者是三位一体的真神,光,也就是我们人所能见到的耶和华神,也就是天父。他明言人不能直接见他,所以摩西和以色列众民都只能望其项背,只能看见无限的荣光。使徒则是耶稣所说的照在人前的“灯光”,作盐作光的光,也是从父子圣灵折射而来的,愿圣子耶稣基督怜悯我们的所思。


(356)


我读《申命记》二十八章,看到耶和华神预言,背弃圣约的犹太人必将遭遇弃绝的命运,其细节竟与纳粹德国驱逐犹太人的情况不谋而合,尤其最后64─68节的预言,最为突出:“耶和华必使你们分散在万民中,从地这边到地那边,你必在那里事奉你和你列祖素不认识,木头石头的神。在那些国中,你必不得安逸,也不得落脚之地。耶和华却使你在那里心中跳动,眼目失明,精神消耗。你的性命必悬悬无定。你昼夜恐惧,自料性命难保。你因心里所恐惧的,眼中所看见的,早晨必说,巴不得到晚上才好。晚上必说,巴不得到早晨才好。耶和华必使你坐船回埃及去,走我曾告诉你不得再见的路。在那里你必卖己身与仇敌作奴婢,却无人买。”这段预言的出处,“是耶和华在摩押地吩咐摩西与以色列人立约的话,是在他和他们于何烈山所立的约之外。”

《申命记》十三章9—10节记载耶和华神咒诅传扬别神的假先知必死,命令“总要杀他”(“总要杀他。你先下手,然后众民也下手,将他治死。要用石头打死他,因为他想要勾引你离开那领你出埃及地为奴之家的耶和华你的神。”)接下来的15─17节又命令说:对接受异教的犹太人的惩罚仪式,比种族灭绝还要彻底,因为连牲畜和所夺的财物,都必须销毁,城市也永为荒堆(滩):“你必要用刀杀那城里的居民,把城里所有的,连牲畜,都用刀杀。你从那城里所夺的财物都要堆积在街市上,用火将城和其内所夺的财物都在耶和华你神面前烧尽。那城就永为荒堆,不可再建造。那当毁灭的物连一点都不可粘你的手。”从神迹的角度看,纳粹的灭亡可能和用他们贪图犹太人的财物有关,因为纳粹没有按照《圣经》上的指示销毁赃物,而是占有了这些肮脏的东西,结果反而自取灭亡:“你要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遵守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一切诫命,行耶和华你神眼中看为正的事,耶和华就必转意,不发烈怒,恩待你,怜恤你,照他向你列祖所起的誓使你人数增多。”

正如旧约全书末了的《玛拉基书》开篇处所声明“耶和华借玛拉基传给以色列的默示”,这也是预言犹太人的命运:

(第一章)耶和华说:“我曾爱你们”。你们却说“你在何事上爱我们呢?”耶和华说:“以扫不是雅各的哥哥吗?我却爱雅各,恶以扫,使他的山岭荒凉,把它的地业交给旷野的野狗。”……你们必亲眼看见,也必说,愿耶和华在以色列疆界之外,被尊为大。……万军之耶和华说:“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在各处,人必奉我的名烧香,献洁净的供物。因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你们却亵渎我的名,说,耶和华的桌子是污秽的,其上的食物是可藐视的。……我是大君王,我的名在外邦是可畏的。”

(第二章)“我必斥责你们的种子,又把你们牲畜的粪,抹在你们的脸;你们要与粪一同除掉。你们就知道我传这诫命给你们,使我与利未所立的约,可以常存。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先知玛拉基书是以色列人吗?为什么圣经要说耶和华“借”玛拉基传给以色列的默示呢?但无论如何,即使玛拉基是犹太人,耶和华借他传给以色列的默示,也表明了耶和华对以色列的态度:“你们(以色列人)要与粪一同除掉。”由此可见,所谓“外邦人的光”,并非使徒保罗,也非耶稣基督,而是耶和华神即天父自己。或者说,耶稣基督和使徒保罗都是天父的光。愿荣耀归于至上者,奉主来的,是值得称颂的。而对待“托耶和华的名说假预言的”,“生他的父母在他说预言的时候,要将他刺透。”“那日,凡作先知说预言的,必因他所论的异象羞愧,不再穿毛衣哄人,他必说:‘我不是先知,我是耕地的,我从幼年做人的奴仆’。”(《撒迦利亚书》十三章3─5节)现代以来,假先知和他们的追随者“宗教学者”、“人文主义者”虚构了一个“保罗教”的恶名,企图分裂使徒与基督的关系;又断裂新约与旧约,企图全裂圣父与圣子的关系;最终的目的是诱惑我们沉沦──但按照《玛拉基书》的启示,这是根本不能成立的。



第3节耶稣作为犹太人的王


(357)


有一篇佚名的文章认为,“犹太人的最大弱点”是“政治上的弱智”。

这篇文章指出:

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但是就政治而言,又是世界上最无能和弱智的民族之一,尽管从一开始他们就放眼世界,雄心勃勃。在过去的三千年内,犹太人真正能维持一个独立完整的国家的时间,满打满算,不会超过三四百年。很多人有错觉,觉得那是因为犹太人数太少。大谬!

在公元前后,在巴勒斯坦和其他地中海区域,犹太的总数至少有七八百万。这在当时绝非少数,实际上可以算是一大旺族。而同时代中国汉朝的人口,大概也就在一千万到五千万之间,据估计在三国分裂之后,中国人口少于一千万。两千年后的今天,中国乃泱泱大国,人口众多,而以色列靠着纳粹大屠杀后英美所施舍的同情,占着巴勒斯坦那块弹丸之地,惶惶不可终日,即使全世界总共加起来,也不过一千三百万犹太人。

犹太人是政治弱智民族,这一点,不是反犹人士提出来的,而是犹太人中一些头脑清醒的学者自己几千年前就认识到的,是在看到他们国家政府的昏庸、无能和残酷之后,所得出的清醒结论。

大家都知道犹太复国主义,但很少人知道还有犹太人中的反犹太复国主义。伊朗开国际反犹太复国主义大会,后者就去捧场。大家不要以为反犹太复国主义的犹太人是犹奸,其实不是,他们认为他们才是正统的犹太人和犹太教徒。

在宗教上,他们认为上帝的旨意是让犹太人生活在其他国家和民族之中,以便见证上帝、教化蛮族。政治上,他们认为犹太人复国,必然和从前一样搞得一团糟,给犹太人带来更多的灾难。以色列复国已经六十年了,是成功还是失败,现在还无法定论。但“犹太人政治弱智”这一点,好像没有太多改善。也许,犹太人应该学习学习中国人的四书五经?也许,这可以从请教《中庸》一书开始。……

上面这篇文章,不知作者其谁,但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不过我觉得其结论并不正确。因为“犹太人问题”极其复杂,而且极其独特。政治上弱智的民族很多,希腊人也是一个典型,不过这并没有给希腊人带来类似的问题。


(358)


耶稣生而为“犹太人的王”,死却成为人类的救赎。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犹太人自己弃绝了主的救恩,亲手杀害了救主。所以新约的诞生不是由于上帝背弃了旧约,而是犹太人背弃了旧约。事情的原委可以这样予以考察:

耶稣作为“犹太人的王”而生──

“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说,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希律王听见了,就心里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他就召齐了祭司长和民间的文士,问他们说,基督当生在何处。他们回答说,在犹太的伯利恒。因为有先知记着说,犹大地的伯利恒阿,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当下希律暗暗地召了博士来,细问那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就差他们往伯利恒去,说,你们去仔细寻访那小孩子。寻到了,就来报信,我也好去拜他。他们听见王的话,就去了。在东方所看见的那星,忽然在他们前头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头停住了。他们看见那星,就大大地欢喜。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马太福音》第二章1—11节)

耶稣不再仅仅为犹太人而死──

“耶稣站在巡抚面前,巡抚问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说,你说的是。他被祭司长和长老控告的时候什么都不回答。彼拉多就对他说,他们作见证,告你这么多的事,你没有听见吗? 耶稣仍不回答,连一句话也不说,以致巡抚甚觉希奇。巡抚有一个常例,每逢这节期,随众人所要的,释放一个囚犯给他们。当时,有一个出名的囚犯叫巴拉巴。众人聚集的时候,彼拉多就对他们说,你们要我释放哪一个给你们?是巴拉巴呢?是称为基督的耶稣呢?巡抚原知道,他们是因为嫉妒才把他解了来。正坐堂的时候,他的夫人打发人来说,这义人的事,你一点不可管。因为我今天在梦中,为他受了许多的苦。祭司长和长老,挑唆众人,求释放巴拉巴,除灭耶稣。巡抚对众人说,这两个人,你们要我释放哪一个给你们呢?他们说,巴拉巴。彼拉多说,这样,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我怎么办他呢?他们都说,把他钉十字架。巡抚说,为什么呢?他作了什么恶事呢?他们便极力地喊着说,把他钉十字架。彼拉多见说也无济于事,反要生乱,就拿水在众人面前洗手,说,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当吧。众人都回答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于是彼拉多释放巴拉巴给他们,把耶稣鞭打了,交给人钉十字架。(《马太福音》第二十七章11—26节)

耶稣基督一生恪尽职守,作为犹太人的王而活动:“耶稣说,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马太福音》十五章24节)但是连他自己家里的人也不相信他:“当时犹太人的住棚节近了。耶稣的弟兄就对他说,你离开这里上犹太去吧,叫你的门徒也看见你所行的事。人要显扬名声,没有在暗处行事的。你如果行这些事,就当将自己显明给世人看。因为连他的弟兄说这话,是因为不信他。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你们的时候常是方便的。世人不能恨你们,却是恨我。因为我指证他们所作的事是恶的。你们上去过节吧。我现在不上去过这节。因为我的时候还没有满。耶稣说了这话,仍旧住在加利利。但他弟兄上去以后,他也上去过节,不是明去,似乎是暗去的。”(《约翰福音》第七章2—10节)

福音书这样总结犹太人背弃了耶稣基督:“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约翰福音》第一章11—13节)所以救恩就从犹太人那里,转移到了基督徒那里:“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翰为他作见证,喊着说,这就是我曾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第一章14—18节)

如果说犹太人当初背弃耶稣基督还是因为《马太福音》所解释的“嫉妒”,但犹太人迄今为止依然否认耶稣基督就不再是由于认识不清,而是执意与神为敌了。耶稣对此已有先见,对犹太人说:“你们若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就必行亚伯拉罕所行的事。我将在神那里所听见的真理,告诉了你们,现在你们却想要杀我。这不是亚伯拉罕所行的事。你们是行你们父所行的事。他们说,我们不是从淫乱生的。我们只有一位父就是神。耶稣说,倘若神是你们的父,你们就必爱我。因为我本是出于神,也是从神而来,并不是由着自己来,乃是他差我来。你们为什么不明白我的话呢?无非是因你们不能听我的道。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我将真理告诉你们,你们就因此不信我。你们中间谁能指证我有罪呢?我既然将真理告诉你们,为什么不信我呢?出于神的,必听神的话。你们不听,因为你们不是出于神。”(《约翰福音》第八章39—47节)


(359)


至于“耶稣基督不是犹太人、而是犹太人的创造者”的证据,主要来自圣经。首先还不是《约翰福音》开头处,而是《旧约箴言》第八章:这里虽是借“智慧”说话,毕竟“人子”的性情,是指“普遍的人性”,而非“独特的犹太性”。何况耶稣基督在世的时候自称人子,而不自称的犹太人。在圣经中“以色列”、“以色列家”,更多指信仰属性而非血缘属性。选民是立约的结果,而非自然的创造。在《马太福音》和其他福音中,都记载耶稣基督说,大卫曾经称基督为主,所以基督自己不可能是大卫的子孙,如《马太福音》二十二章41─46节是这样说的:“法利赛人聚集的时候,耶稣问他们说,论到基督,你们的意见如何?他是谁的子孙呢?他们回答说,是大卫的子孙。耶稣说,这样,大卫被圣灵感动,怎么还称他为主。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把你仇敌,放在你的脚下。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一言。从那日以后,也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

《马可福音》记载相同的事情:耶稣在殿里教训人,就问他们说,文士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大卫被圣灵感动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大卫既自己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众人都喜欢听他。”(十二章35—37节)

《路加福音》也记载了相同的事情:“耶稣对他们说,人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诗篇上,大卫自己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二十章41—44节)

在《马太福音》十六章,耶稣基督则称赞西门彼得领会了天父上帝的旨意,承认耶稣就是那奉主名来的基督,所以要授予西门彼得地上的权柄:“耶稣到了该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有古卷无我字)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权柄原文作门)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当下,耶稣嘱咐门徒,不可对人说他是基督。”。(13—20节)

在《马太福音》十二章中,耶稣基督更宣告自己“比殿更大”,是“安息日的主”:“那时,耶稣在安息日,从麦地经过。他的门徒饿了,就掐起麦穗来吃。法利赛人看见,就对耶稣说,看哪,你的门徒作安息日不可作的事了。耶稣对他们说,经上记着大卫和跟从他的人饥饿之时所作的事,你们没有念过吗?他怎么进了神的殿,吃了陈设饼,这饼不是他和跟从他的人可以吃得,惟独祭司才可以吃。再者,律法上所记的,当安息日,祭司在殿里犯了安息日,还是没有罪,你们没有念过吗?但我告诉你们,在这里有一人比殿更大。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你们若明白这话的意思,就不将无罪的,当作有罪的了。因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1—8节)

耶稣虽然一度准备先救以色列人,但他从来没有自称为犹太人;相反,撒玛利亚妇人才称他为犹太人:“有一个撒玛利亚的妇人来打水。耶稣对她说,请你给我水喝。那时门徒进城买食物去了。撒玛利亚的妇人对他说,你既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原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耶稣回答说,你若知道神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给了你活水。”可见,耶稣并不认可撒玛利亚妇人称他为“犹太人”。紧接下来,“妇人说,先生没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从哪里得活水呢?我们的祖宗雅各,将这井留给我们。他自己和儿子并牲畜,也都喝这井里的水,难道你比他还大吗?耶稣回答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妇人说,先生,请把这水赐给我,叫我不渴,也不用来这么远打水。耶稣说,你去叫你丈夫也到这里来。妇人说,我没有丈夫。耶稣说,你说没有丈夫,是不错的。你已经有五个丈夫。你现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你这话是真的。妇人说,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耶稣说,妇人,你当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我们所拜的,我们知道。因为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神是个灵(或无个字)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妇人说,我知道弥赛亚,(就是那称为基督的)要来。他来了,必将一切的事都告诉我们。耶稣说,这和你说话的就是他。”(《约翰福音》第四章7—26节)耶稣之所以和无知的撒玛利亚妇人说这些话,就是为了澄清犹太人问题,并宣告自己就是基督。“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指的是古代的亚伯拉罕和摩西,“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指的却不是犹太人了,而是基督:“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

耶稣所救赎的,并非犹太人,而是“世间属自己的人”。《约翰福音》十三章1节说:“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这段主的话语表明,信神所差遣的耶稣基督的外邦人,也可以蒙恩得救,胜过背弃上帝、敌视基督的“亚伯拉罕的后裔”。例如,有个信主的外邦人,是比撒玛利亚人更加远离旧约圣经传统的迦南人,也因信主而得救:“耶稣离开那里,退到推罗西顿的境内去。有一个迦南妇人,从那地方出来,喊着说,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我女儿被鬼附得甚苦。耶稣却一言不答。门徒进前来,求他说,这妇人在我们后头喊叫。请打发她走吧。耶稣说,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那妇人来拜他,说,主啊,帮助我。他回答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妇人说,主啊,不错。但是狗也吃它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耶稣说,妇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给你成全了吧。从那时候,她女儿就好了。”(《马太福音》十五章21—28节)。和前面一个事例非常相似,耶稣听这口操迦南语的妇人叫他“大卫的子孙”就一言不答、理也不理,并搬来犹太人的逻辑回答她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直到迦南妇人两次称耶稣为“主”,耶稣才正面回答她说:“照你所要的,给你成全了吧。”而先前“耶稣说,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也是对迦南妇人“大卫的子孙”呼吁的一个回应。因为既然是“大卫的子孙”,当然“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这个“不过”用得太好了,十分传神──暗示主的使命绝对不仅仅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因为基督怎么能是大卫的子孙呢?


(360)


耶稣基督是“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但作犹太人之王的并不一定要犹太人。他可以是亚述人、迦勒底人、巴比伦人、波斯人、马其顿人。历史表明,犹太以色列,是一个人尽可夫的腐烂国家,比几度亡国的中国还不如。实际上,当时犹太人已经归于罗马人统治,现实中的“犹太王希律”不过是个卑贱的傀儡、罗马的奴才。

耶稣基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王”,显然不是“希律王”意义的王。耶稣自己说得很清楚:“耶稣回答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约翰福音》十八章36节)但是人不能理解这一点,所以恶意竞争就一直追随耶稣。这从下面三个属世者着眼点观察下来,可以一目了然:

第一段

“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说,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希律王听见了,就心里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他就召齐了祭司长和民间的文士,问他们说,基督当生在何处。他们回答说,在犹太的伯利恒。因为有先知记着说,犹大地的伯利恒阿,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当下希律暗暗地召了博士来,细问那星是什么时候出现。就差他们往伯利恒去,说,你们去仔细寻访那小孩子。寻到了,就来报信,我也好去拜他。他们听见王的话,就去了。在东方所看见的那星,忽然在他们前头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头停住了。他们看见那星,就大大地欢喜。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博士因为在梦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见希律,就从别的路回本地去了。他们去后,有主的使者向约瑟梦中显现,说,起来,带着小孩子同他母亲,逃往埃及,住在那里,等我吩咐你。因为希律必寻找小孩子要除灭他。约瑟就起来,夜间带着小孩子和他母亲往埃及去。住在那里,直到希律死了。这是要应验主借先知所说的话,说,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希律见自己被博士愚弄,就大大发怒,差人将伯利恒城里,并四境所有的男孩,照着他向博士仔细查问的时候,凡两岁以里的,都杀尽了。这就应了先知耶利米的话,说,在拉玛听见号啕大哭的声音,是拉结哭她儿女,不肯受安慰,因为他们都不在了。(《马太福音》第二章1—18节)这是“希律王对耶稣作为王的理解”。

第二段

“耶稣站在巡抚面前,巡抚问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说,你说的是。被祭司长和长老控告的时候什么都不回答。彼拉多就对他说,他们作见证,告你这么多的事,你没有听见吗?耶稣仍不回答,连一句话也不说,以致巡抚甚觉希奇。”(《马太福音》二十七章11—14节)这是“祭司和巡抚对耶稣作为王的理解”。

第三段

“耶稣在殿里所罗门的廊下行走。犹太人围着他,说,你叫我们犹疑不定到几时呢?你若是基督,就明明地告诉我。耶稣回答说,我已经告诉你们,你们不信。我奉我父之名所行的事,可以为我作见证。只是你们不信,因为你们不是我的羊。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我又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我父把羊赐给我,他比万有都大。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们夺去。我与父原为一。犹太人又拿起石头来要打他。耶稣对他们说,我从父显出许多善事给你们看,你们是为哪一件拿石头打我呢?犹太人回答说,我们不是为善事拿石头打你,是为你说僭妄的话。又为你是个人,反将自己当作神。耶稣说,你们的律法上岂不是写着,我曾说你们是神吗?经上的话是不能废的。若那些承受神道的人,尚且称为神,父所分别为圣,又差到世间来的,他自称是神的儿子,你们还向他说,你说僭妄的话吗?(《约翰福音》第十章23—36节)这是“犹太人对耶稣作为王的理解”。从这里可以明显看出,犹太人和后来的基督徒对于“基督”的理解完全不同,犹太人还是把新约的基督视为旧约的弥赛亚。

由于希律王、祭司、巡抚、群众的恶意都是发生在犹太社区,以致耶稣对犹太社区已经完全失望,并把“犹太人”当作一个被神遗弃的代号。例如,在最后的晚餐快结束的时候,犹大出去告密,耶稣对剩下的十一个门徒说:“小子们,我还有不多的时候,与你们同在。后来你们要找我,但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这话我曾对犹太人说过,如今也照样对你们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十三章33—35节)在这里,耶稣已经把自己拣选的门徒和犹太人分别出来、对立起来,耶稣已经不把自己所拣选的门视为犹太人了。

上面说过,犹太人和基督徒对于“基督”的理解完全不同,犹太人还是把新约的基督当作旧约的弥赛亚看待。那么,新约的基督和旧约的弥赛亚到底有些什么不同呢?还是让耶稣自己来说吧:“彼拉多又进了衙门,叫耶稣来,对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回答说,这话是你自己说的,还是别人论我对你说的呢?彼拉多说,我岂是犹太人呢?你本国的人和祭司长,把你交给我。你作了什么事呢?耶稣回答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约翰福音》十八章33—36节) 

到了这种地步,犹太人还是执迷不悟,他们像化石一样的脑袋,无法理解圣子降卑到世界、替人赎罪这一奇迹。“彼拉多又用牌子写了一个名号,安在十字架上。写的是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有许多犹太人念这名号。因为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与城相近,并且是用希伯来,罗马,希利尼,三样文字写的。犹太人的祭司长,就对彼拉多说,不要写犹太人的王。要写他自己说我是犹太人的王。彼拉多说,我所写的,我已经写上了。(《约翰福音》十九章19—22节)犹太人似乎还认为,“犹太人的王”这一称号的使用还须经过他们的认可。其实,一个亡国的卑贱民族是不再享有这种权利的,难怪犹太人要被遭到罗马巡抚彼拉多的无情嘲笑了。

正因为犹太人的这种化石特性,耶稣即使对“对信他的犹太人”也有严厉批判:“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他们回答说,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仆。你怎么说,你们必得自由呢?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儿子是永远住在家里。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我知道你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你们却想要杀我。因为你们心里容不下我的道。我所说的,是在我父那里看见的。你们所行的,是在你们的父那里听见的。他们说,我们的父就是亚伯拉罕。耶稣说,你们若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就必行亚伯拉罕所行的事。我将在神那里所听见的真理,告诉了你们,现在你们却想要杀我。这不是亚伯拉罕所行的事。你们是行你们父所行的事。他们说,我们不是从淫乱生的。我们只有一位父就是神。耶稣说,倘若神是你们的父,你们就必爱我。因为我本是出于神,也是从神而来,并不是由着自己来,乃是他差我来。你们为什么不明白我的话呢?无非是因你们不能听我的道。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我将真理告诉你们,你们就因此不信我。你们中间谁能指证我有罪呢?我既然将真理告诉你们,为什么不信我呢?出于神的,必听神的话。你们不听,因为你们不是出于。犹太人回答说,我们说,你是撒玛利亚人,并且是鬼附着的,这话岂不正对吗?耶稣说,我不是鬼附着的。我尊敬我的父,你们倒轻慢我。我不求自己的荣耀。有一位为我求荣耀定是非的。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远不见死。犹太人对他说,现在我们知道你是鬼附着的。亚伯拉罕死了,众先知也死了。你还说,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远不尝死味。难道你比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还大吗?他死了,众先知也死了。你将自己当作什么人呢?耶稣回答说,我若荣耀自己,我的荣耀就算不得什么。荣耀我的乃是我的父,就是你们所说是你们的神。你们未曾认识他。我却认识他。我若说不认识他,我就是说谎的,象你们一样,但我认识他,也遵守他的道。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犹太人说,你还没有五十岁,岂见过亚伯拉罕呢?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于是他们拿石头要打他。耶稣却躲藏,从殿里出去了。”(《约翰福音》第八章31—59节)

看来上面的报道,我们有什么想法呢?显然,这些“信耶稣”的犹太人之所以有这种似乎矛盾的言行,是因为他们只信耶稣为拉比,而不信耶稣为圣子,甚至只信耶稣是弥赛亚、大卫的子孙,而不信耶稣是永生神的儿子、大卫和亚伯拉罕的主。可见,只要一个人还是“犹太人”,就意味他还没有彻底成为基督徒;因为“犹太人”这个称呼和“中国人”这个称呼还有所不同,那是一个信仰标记(“犹太人”),而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标记(“中国人”)。


(361)


由于犹太人也就是犹太教徒给人们造成的思想惑乱,我也曾经有一个疑惑:耶稣的父和《旧约》所说的神,到底是不是同一位呢?

这个问题我同样无法用理性来解决,或是说我自己的悖逆神的心意,是认为有所不同的。但后来,是启示的力量帮助我从迷惘中走出,迫使我承认,耶稣基督的天父与耶和华神是同一位。耶和华神不仅嫉恶如仇,也慈爱无比,是他创造了我们,而在创世以先,他就像《箴言第八章》所预表的那样,与圣子耶稣基督同在了。

无信仰的人是无法理解这些审神迹的。例如卡尔·马克思之父是一受洗并背弃犹太教的犹太人,这显然成为卡尔马克思后来得以进入欧洲上流社会的条件,同时也埋下他因为改宗的身份而不满自己的处境并进而诋毁上流社会及其信仰的前提。据说马父的受洗完全是机会主义的,而不是真心悔改。敌基督的犹太人要悔改,就像富人要进天国一样,难就难在:烂苹果要重新发绿,成年人要重新变成小孩子,真难!

这使我想起了一件往事。在《纽约时报》周日杂志(New York Times Magzing)1999年4月11日发表有关《河殇》四位撰稿人故事的采访记“The Pilgrimage From Tiananmen Square”的记者Ian Buruma,和我讨论信仰问题时和我说过,他自己的母亲是犹太人,他自己的父亲则是荷兰的新教牧师,他自己本人则是无神论者。他看待基督徒的尤其是中国基督徒的信仰,就像一个熟透的苹果看待一个青涩的苹果那样,觉得有些幼稚可笑。所以他采访我的时候我不得不告诉他,我接受耶稣基督为我个人的救主,其关键在于,我终于确认了耶稣基督不是犹太人,福音不是“洋教”,而是“天上的灵粮”:因为耶稣基督是先于亚伯拉罕的,也是大卫向之祈祷的,是耶和华神创世之时就同在的圣子。他后来还专门打电话来,向我一一核实这些圣经经文的具体出处,我据实告之一一告知:这些经文在三个对观福音中都存在。尤其是《马太福音》,公认是为犹太人读者写的,最要争取犹太听众,因此不可能像约翰福音那样被说成是“反犹主义作品”。马太福音当然也不会曲意逢迎犹太人,可见它有关耶稣基督的非犹太身份之宣告,的确不是出自人的意思,而是出自至高者的启示。

从《马太福音》的上述见证还可以发现,福音书也不是为了布道的目的而作的。因为保罗说过,传道的秘诀在于,“向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哥林多前书》第九章20─22节)《马太福音》向犹太人,竟然“不作犹太人”,不说犹太人“喜闻乐见”的党八股和“工农兵形式”,可见它不是人间的作品,而具有启示的本质。


(362)


关于犹太教的关系,弗洛伊德与犹太教的关系已经清楚了。至于爱因斯坦与犹太教关系,特别是“广义相对论”的创始说与圣经创世记有无关系?如果说,光速(假定每秒三十六万公里)中一秒等于地球上的一百万年,那么以一百亿年来估算宇宙时间,那么上帝创世迄今不过两个多小时?

如果找出相对论与圣经的内在联系,则近代犹太人的“创造”,事实证明皆为“对上帝进行科学化”的实证,此功甚大。自从新约时代开始,信主的基督徒就是选民了,而不信主的犹太人反倒沦落为外邦人,被上帝弃绝了。新约不是靠亚伯拉罕的血缘而是靠亚伯拉罕的信仰,来建立人与神的关系。在另一方面,“分别为圣”还是至关重要的。在中国传统中,所谓“君子无执,易易无方”等相对理论,确实纵容国人沦为玩世不恭的刁民。慧能不仅胜过神秀,而且越过了界限、消解了佛教。这个边缘地带的“岭南人”,确实预示了中国文明的重要转折,是中国走向“费拉化”的关键步骤。以前我佩服这样的刁民,现在知道为了十字架上的救恩,我们宁可变回生番,变回小孩子的模样,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而不是变成油子和痞子,因为这不是主所喜悦的。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相比,毕竟还愿意恪守某些原教旨成分。

清理异教的“神”是必须的,因为真神只能是唯一的。现在世界各地的敌基督的犹太人都在齐心协力地攻击上帝,他们的重要方法,就是引进异教的“多神”的观念、强调“多元文化”、“多中心论”和所谓“历史方法的解说”,以便变乱人们的思想,最后让人拜倒在物质、玛门和技术、撒旦面前。我看过一本《神的历史》(作者Karen Armstrong),就是这样一本畅销书。结果我呢,是从书的反面受到了教益。你想,神怎么会有历史呢?所谓“神的历史”只是“人们有关神的种种混乱观念的历史概要”罢了。但敌基督的犹太人为了撒旦的利益,是不择手段的,不惜以“人们关于神的种种混乱观念”,来替代我们不能完全认识的“神”!并据此编制出来所谓“神的历史”。这不是使我们的文明退回到了赫西俄德的“神谱”的水平了?所以有必要认真清理国人习惯中有关“神”的错乱观念,免得大家入了犹太教徒的迷魂阵,自己跌入了多神教乃是泛神论的陷阱,还自以为是“得了神的救恩”。正因为人类凭借自己的智慧无法认识神,而只能藉著基督仰望上帝,所以基督徒才有灵性的指引与依靠。


(363)


昨日读《约伯记》,觉得解经家们忽视以致误解了这部重要的启示。以致不能理解《约伯记》非常清楚地传达了从旧约亚伯拉罕到新约保罗一脉相承的“因信称义”的教义,也是耶稣基督让人因信他而得救的真理。关键就在于,人们忽视了“以利户”的言论实际上是“神的代言”。以利户是约伯及其三位友人以外的评论者,他的发言紧接之后就是上帝的发言。故以利户明显是上帝的先声,且与耶和华的话一脉相承,其具体记载在第三十二至三十七章。如“我还有话要为神说。我要将所知道的从远处引来。”(三十六章)“神审判人,不必使人到他面前,再三鉴察……他原知道他们的行为,使他们在夜间倾倒灭亡。”(三十四章)“你这话无理,因神比世人更大,你为何与他争辩呢,因他的事都不对人解说!(三十三章)中心内容是强调“耶和华的道路高于我们的道路,耶和华的意念高于我们的意念”。即神的不可预测性,以及人的必须顺服。

在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之交,有人要我用“一句话”来对异教徒说明福音的优越性,由于这样须用各方都接收的理性和逻辑来说明“超越于理性和逻辑的信仰真理”,确实很难:我想了好久,觉得只有让启示自己说话: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第三章16节)

我的理解也不知道对否,特提出来:“异教的道理是人的头脑和理性可以理解的,所以它只能是内生的、人自己的产物,是人的终极关怀;福音的真理不是人的头脑和理性可以完全明白的,所以它只能是外来的启示──外来的启示有可能不是真的,但毕竟可能是真的;但内生的、人自己的产物却不可能是真的,因此福音比各种异教更真实。”

福音大概是基于人的无知性质而可能向人类呈现的唯一真理了?为它抹煞了人的客观性、肯定了人的局限性。我想说,在信仰系统中有两部分,1、仪式系统;2、教义系统。这两者都是来自启示。仪式是教义的演出,教义是仪式的说明。在旧约中,教义多由历史故事说明,这不同于异教的神话;在新约中,教义多由比喻说明,不同于异教的寓言。神的“计划”其实就是“救世故事”,而我们的崇拜仪式其实就是在演出并赞美这样的故事。“解经的钥匙就在经中”,因为上帝的话语本身是完全的,只是需要我们互相参照,就能显示他的完全。


(364)


信仰所思:

1、新约时代以来,基督徒而不是犹太教徒,才是“真以色列人”。

2、新约时代以来,“真以色列人”就是以耶稣基督的救恩为生活中心的人。

3、新约时代以来,敌基督的犹太人拒绝了耶稣基督,于是上帝拣选希腊罗马和欧洲蛮族等“原先的外邦人”为“真以色列人”,即基督徒。

4、五百年来,欧洲人逐渐开始不再以耶稣基督为生活中心,开始背离上帝。

5、由此可见,真以色列人不以种族、国籍、文化传统、社会阶层来划分,唯一的标准“是否以耶稣基督的救恩为中心”,如果是的,他们就依然是“亚伯拉罕属灵的子孙”。

6、旧约圣经见证不是敌基督的犹太人的历史遗产,新约圣经也不是信耶稣的欧洲人的文化遗产,相反,新旧约全书上的见证都是“真以色列人的精神轨迹”,是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新人类的精神指南”。

7、拒绝耶稣基督的,是古代和现代的敌基督的犹太人;背离耶稣基督的,现代的后基督教的欧美人──他们都已失去了天国的权利,不再享有选民的资格。


(365)


人不仅是“他人的地狱”,也是“他人的乐土”──因为人的痛苦与快乐,很大程度上来自与他人的交往,来自与他人的对比等等。无论衣食住行,还是友谊爱情,以致权力与财富,甚至连健康也是如此。既然人是如此依赖他人,依赖与他人的对比而生存,则改变处境的方式就有两种:一是改变自己,提升自己;一是改造他人,毁损他人。甚至连征服者,也要依赖被征服者,而后才能使得自己成为征服者──所以面对不畏死亡的“被征服者”,“征服者”是无法功成名就的。文士、法利赛人、祭司阶级的所作所为显示了极端的暴力形式,那就是“从肉体上消灭比自己更高贵的人以提升自己”。是的,如果圣子耶稣不比他的敌人高贵,他的敌人为什么要处心积虑地谋害他呢?如果资产阶级不比无产阶级富裕,无产阶级为什么要剥夺资产阶级呢?

性变态的连续杀人犯,觉得惟有杀死女方才最终地占有了她们。败坏的艾滋病人,觉得只有用传染的方式来杀人,方才使得自己能够忘记病痛。因为在人的罪性深处,“杀人”和“建立政权”一样,乃是确定自身支配权的终极形态。杀人是小规模地建立政权,建立政权是大规模地杀人。

斗争、陷害、诽谤、毁损、残害以致杀戮比自己更优越更年轻或更聪明更美丽更富有更得宠更有地位名望……的人以“提升”自己,不仅是人的罪性之流露,也是生物世界甚为普遍的选种方式。它的侧面也可以体现为谄媚:谄媚就是企图在不毁损对象的前提下搜刮对象,以便同样地提升自己……于是文士、法利赛人,乃至祭司集团和罗马总督(相似于苏联书记),又何尝不可以在谋害了基督以后,又把他偶像化?以达到相似的、“利用基督的福音来提升自己作恶的能量”这一的险恶的目的呢?这都是因为,文士、法利赛人和祭司集团无法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就企图改造他人,以致毁损上帝的儿子。


(366)


随着文明的演进,人的痛苦也越来越抽象了。……具象的痛苦,与其说是被一一排除,不如说是被一一挑选出来,并汇入那日益模糊并日益抽象化的痛苦。信仰的抽象化,产生于抽象的痛苦──这不仅由于启示的奥秘所致,而且也是世界史的嬗替所造成的层层剥茧作用所致:信仰和文明相似的一点就在于:越到后来就越空灵、越纯粹。信仰的抽象化,方能安慰抽象的痛苦,并能接近更有效的救赎道路。

《旧约全书》也是信仰抽象化过程的记录?先知书中的上帝,是最为抽象化的信仰对象,因为先知书也是最晚出的。创世纪中的上帝,是最不抽象化的,这还因为早期的人们还不足以领受较为抽象的启示?从《旧约全书》到《新约全书》,是信仰继续抽象化过程?耶稣基督的出现,是信仰抽象化过程的证明而非反证。换一个角度看,耶稣基督似乎具象得不能再具象,他有血有内,有情有义,有个性与灵性的完美结合,落实了《旧约全书》上的许多预表,他不仅是启示,还直接说出上帝的话……然而,从见证的角度说,“基督的奥秘”却是最抽象的。甚至连栩栩如生的耶稣生平,也因其单纯而合乎预表,从而成为最抽象化的神学表达。耶稣的单纯,超越各种传说凸现了教义的鲜明,不仅成为上帝的启示,而且使得圣子与人同在。

基督的奥秘,乃是“信仰世界中的代数学”。“三位一体”,“百分之百的神子与百分之百的人子”──仿佛一些属灵的、神秘的、抽象极了的代数符号。“基督的福音”因此是比“佛陀的智慧”更为抽象的信仰──不仅因为福音信靠至高的上帝,而且由于福音拒绝了那些依据人理来推论的思辨,而紧紧依靠祷告,依靠圣灵的引导。建立在据天启福音之上的基督教,要比建立在人间智慧的佛教,更简单也更纯粹、更抽象。

“反对偶像崇拜”,其实也是一个“信仰抽象化的过程”。崇拜偶像就是崇拜具象;崇拜具象就使得信仰容易停滞不前、陷入泥沼。可以说,伊斯兰教在中亚、南亚、东南亚对佛教的许多胜利,也是贯穿世界历史的“信仰抽象化过程”的步履。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设想:伊斯兰教在中东、北非、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对基督教的胜利,是否也属“信仰抽象化过程”的步履?毕竟,那些地区虽然归入了基督教名下,但毕竟崇拜“圣像”的风气太盛,甚至引起了教义混乱、教会分裂,结果给了异教入侵以极大的空子和便利。所以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抽象化的信仰战胜具象化的信仰”,这是历史的解释;而神学的解释,则是“上帝战胜魔鬼”?

第4节中国基督徒的归属


(367)


读了《列王纪》,就会知道“荣耀的所罗门王”原来是大卫王与拔示巴的儿子,拔示巴就是那个大卫王为了占有她而杀害其夫的那个裸体洗澡的女人。所罗门王的哥哥就是大卫王与拔示巴通奸生下的那位私生子,是被耶和华神除灭的。

《撒母耳记下》记载了耶和华对于大卫的处罚:“拿单对大卫说,你就是那人。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我膏你作以色列的王,救你脱离扫罗的手。我将你主人的家业赐给你,将你主人的妻交在你怀里,又将以色列和犹大家赐给你。你若还以为不足,我早就加倍地赐给你。你为什么藐视耶和华的命令,行他眼中看为恶的事呢?你借亚扪人的刀杀害赫人乌利亚,又娶了他的妻为妻。你既藐视我,娶了赫人乌利亚的妻为妻,所以刀剑必永不离开你的家。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从你家中兴起祸患攻击你。我必在你眼前把你的妃嫔赐给别人,他在日光之下就与她们同寝。你在暗中行这事,我却要在以色列众人面前,日光之下,报应你。(十二章7—12节)所罗门王也是血债累累的,他杀害了家族嫡子、自己的异母哥哥以便篡夺王位,从行文事理看,大卫王最后可能是宫廷阴谋的牺牲品,像齐桓公或是隋文帝那样被这个淫乱之子所罗门逼宫而死的。


(368)


所罗门王为耶和华建立圣殿是假,为自己正名是真:因为他很快就为别神广立神庙,崇拜别神。他偏好外邦女子,可见犹太人连在“鼎盛时期”都是崇拜外邦人的,根本没有看不起外邦人一说。最后所罗门王受到耶和华神的咒诅,其后代只能成为一个支派的王,另外十一个支派要归别的以色列王统治。而所谓“所罗门的智慧”,不过充满异教的智慧罢了。这多少有些像阿拉伯人在七世纪扩张成功之后,突然变得聪明起来,那是因为广采博纳,但终究不过昙花一现。这样看来,《传道书》所载的思想,很可能是所罗门堕落为偶像崇拜者以后的内心独白,充满了虚无主义的色调,就是因为《传道书》确实消极颓废,所以大得我们异教时代的欢心。我们以前在异教中沉沦的时候,不都是这样思考问题的吗?那么这部《传道书》为什么要放在圣经里呢?我想圣经只是“神的启示”而不是“神的话语”,因为圣经里不也记载了魔鬼的话语吗?当然这是神默示给人类的。

“所罗门与埃及王法老结亲,娶了法老的女儿为妻,接她进入大卫城,直等到造完了自己的宫和耶和华的殿,并耶路撒冷周围的城墙。当那些日子,百姓仍在丘坛献祭,因为还没有为耶和华的名建殿。所罗门爱耶和华,遵行他父亲大卫的律例,只是还在丘坛献祭烧香。所罗门王上基遍去献祭。因为在那里有极大的丘坛(极大或作出名),他在那坛上献一千牺牲作燔祭。在基遍,夜间梦中,耶和华向所罗门显现,对他说,你愿我赐你什么。你可以求。所罗门说,你仆人我父亲大卫用诚实,公义,正直的心行在你面前,你就向他大施恩典,又为他存留大恩,赐他一个儿子坐在他的位上,正如今日一样。耶和华我的神阿,如今你使仆人接续我父亲大卫作王。但我是幼童,不知道应当怎样出入。仆人住在你所拣选的民中,这民多得不可胜数。所以求你赐我智慧,可以判断你的民,能辨别是非。不然,谁能判断这众多的民呢?所罗门因为求这事,就蒙主喜悦。神对他说,你既然求这事,不为自己求寿,求富,也不求灭绝你仇敌的性命,单求智慧可以听讼,我就应允你所求的,赐你聪明智慧,甚至在你以前没有像你的,在你以后也没有像你的。你所没有求的,我也赐给你,就是富足,尊荣,使你在世的日子,列王中没有一个能比你的。你若效法你父亲大卫,遵行我的道,谨守我的律例,诫命,我必使你长寿。所罗门醒了,不料是个梦。他就回到耶路撒冷,站在耶和华的约柜前,献燔祭和平安祭,又为他众臣仆设摆筵席。”(《列王纪上》第三章1—15节)

参照一下以色列“刀剑必永不离开你的家”的命运,其实上帝对待中国人,并没有厚彼薄此:

1、所罗门治下的以色列人如海边的沙子那么多,已经实现了上帝的有关应许,但在那不到海南岛大的迦南地,其人口不过百多万人。这和同时代的中国人,更和现代中国人的沙子般多,无从等量齐观。尽管由于中国缺乏信仰的合力,迄今为止还是“一盘散沙”。

2、先秦的君王虽然没有得到特别启示、受到耶和华神的直接光照,但文武周公的言行似乎要比大卫所罗门收敛一些。周公的勤政不在撒母耳以后的祭司与先知之下……周成王不仅不杀兄弟,还以桐叶分封他们,并努力去兑现自己的许诺,其仁慈和信义,更与所罗门的凶残和背叛,适成反照。这是为什么呢?

3、但是我也看得出来,天启的《圣经》确实和中国的《五经》不同,因为圣经记录这些“犹太王”的恶行,而《五经》却隐恶扬善。《申命记》、《撒母耳记》、《列王纪》,耶和华对犹太人、大卫家、所罗门的三项咒诅,都一一实现,直到近代的大举灭犹──只有神的启示才会如此丝毫不爽。我想,这足以破除中国人接受福音的最大障碍,即所谓“洋教”一说。显然,圣经不是犹太人创造,否则就不会记录这些犹太人的污点。圣经不同于中国人所写的五经,因为五经上就没有记录“圣王的恶行”。

只要正确理解了犹太历史,就可以明白上帝的公义,耶和华并不偏袒以色列人。当然另一方面,公义的上帝总要先通过某个人群作为中介,来传达福音;当然,这也是有条件的,即中介者必须符合圣约。否则就会沦落到犹太人现在的可悲光景。犹太人毫不自责自己背叛上帝所招致的咒诅,反而一味怪罪德国人和欧洲人排犹,现在又以暴易暴,企图通过所罗门式的手段来实现所罗门式的“业绩”,在中东地区大肆扩张,完全没有学到所罗门的教训。实在可悲。这也是值得我们大家警惕的“自我膨胀”。

就中国基督徒而言,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已经成为所有基督徒包括中国基督徒的主;而“黄帝的神”、“尧舜禹的神”、“周公的神”反而倒是圣经意义上别神、偶像甚至魔鬼。中国基督徒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关系,是立于圣约之上的属灵关系,而与黄帝、尧舜禹、文武周公孔子的关系,反而不过是缺乏信仰关联的血气关系──中国基督徒不可追随血气而背叛圣灵,不可学习犹太人:犹太人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关系,在犹太人杀害耶稣基督且拒绝承认基督耶稣是圣子以后,则只剩下血气残余,而无圣灵纽带了。


(369)


至于“中国福音化、福音中国化”的口号,应该是错误的。福音就是福音,怎能中国化?如果就传道策略讲,保罗已经说的十分清楚,“向什么样的人,我就做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哥林多前书》第九章22节)但是如此灵巧像蛇,也只能导致“基督教中国化”,而不能导致“中国基督教化”,更不能导致“中国福音化”。福音和基督教具有根本差别,福音是神的启示,基督教是人的文化,尽管这个文化受到了福音的光照,但却不是福音本身──这就像向日葵与太阳光的关系一样。许多外国传教士,为了向汉人传福音,不也是先学习做汉人?问题不在于“传道策略”,而是不可“另传一个耶稣”、“另受一个灵”、“另得一人福音”(《哥林多后书》十一章4节)──“中国化的福音”具有“另一个福音”的全部可能性。

我认为:“中国基督教化”是可能的;“中国福音化”是可能的。因为这牵涉到“国度”问题,上帝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当然也无法“福音化”。

对福音,不可存心用“本土化”、“本色化”来篡改其内涵,为了传教的“果效”、收钱的“方便”,而做出这样“本土化”、“本色化”的“法门”,可谓罪大恶极:“我希奇你们这么快离开那借着基督之恩召你们的,去从别的福音。那并不是福音,不过有些人搅扰你们,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但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我们已经说了,现在又说,若有人传福音给你们,与你们所领受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加拉太书》第一章6—9节)

如果说,福音传播中自然形成的本土化和本色化过程,作为“人性的弱”点和“文化的病毒感染”是难免的“阐释学现象”;那么刻意为之的本土化、标新立异的本色化,岂不是故意在削弱福音的真谛,而把上帝的启示搁置在人的判断以下?存心的本土化难道是一种免疫针?人为的本色化是一个疫苗?不是的。置文化于福音之上、置社会的效果于上帝的启示之上,是“坏果子”,绝不可取。

我想撒旦正用这两个挑拨离间的方式极力抵挡汉人信主,一个是上述的基于“洋教论”错误的“福音中国化”,一个是“犹太人优先,欧美人次之,中国人最差”的“人种差别论”──这双管齐下,更可以使中国人觉得上帝不公正,这样一来,中国人就赶紧与上帝的救恩断绝了。其实不然。上帝与犹太人并无血缘关系,只有圣约关系:上帝与欧美人也是基于圣约关系而无溺爱纵容。如果中国人承认上帝的大能与救恩,就与上帝缔结了新约而成为神的儿女;正如犹太人、欧美人忘记了上帝的圣约,就不再是主的选民、不再是上帝的儿女。福音是神的大能,对所有人类一视同仁;福音超越了人种、历史、文化等人类学命题。愿圣子耶稣基督的恩典与我们的所思同在!


(370)


中国堪称世界历史上“宗教──信仰资源最丰富”之地,因而思想也最庞杂,意识也最混乱──以前我曾经对此总结说:“十个中国人就有十一个想法。──聪明人同时有两个互相独立的想法,随时准备拿一个合适的出来用。”除去原始的民间宗教如各地萨满教之外,儒、释、道、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及其各种混杂合流形态,从白莲教到一贯道、气功热已经惑人耳目,况复有扎根西北并深入内地之回教穆斯林,以及后来居上、传习已数百年之基督教各派。这与北欧国家(包括德、英等“新教地区”)和斯拉夫等地的蛮族接受基督信仰之前仅有原始宗教的简单状态,相去甚远,可谓两个极端。非洲与美洲的原住民在最近五百年接受基督教的情况,和欧洲人两千年到一千年以前接受基督教的情况比较接近。

这种意识混乱、思想庞杂,造成了混合主义、相对倾向,加上中国人追逐眼前功利的性格,结果形成了“严重的信仰障碍症”。许多中国人是拿信仰作为晋身之阶、谋利工具,而断不以己身作为信仰的见证、上帝的器皿。比之犹太社会的文士和法利赛人,中国社会更多油子、痞子,甚而因此跃登社会龙头的位置。而本来就为数不多的虔诚者,因为“逆向淘汰”而进一步稀有化了。

有一天发生奇迹,华人克服了混乱,中国社会极为丰富的“信仰──宗教资源”,就能在“后来居上”的福音感召下,催化新一代的“神爱世人”:以爱的信仰来统合分裂的宗教,而不再由宗教来摆布信仰。这“神爱世人”,将汇合人类迄今为止的一切宗教,以实现全球人类的共同精神──从原始宗教到世界三大宗教,以及中国本土的儒、道传统,结出最有生命的福音果子。其中佛教早在两千年前即已开始进入中国同化,伊斯兰在一千多年前也已进入中国,基督教则分别三次大举进入中国:唐元景教,明清天主教,近代新教。“神爱世人,这是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通过上述系统的思考,我产生了两个感觉:

1、对福音在中国的传播来说,第一步障碍是无神论与儒教;第二步障碍则是佛教、道教和各种民间宗教与新兴宗教。

2、福音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中国基督教应该把儒、释、道作为福音的准备而不是福音的敌人来对待。真正的儒释道已经逝矣,中国基督徒何必因其现在的末流而去攻击其逝去的晚霞呢?简单说,中国基督徒当然不可采用早期教父继承《旧约》的态度来继承儒释道;但是从神秘的观点看,可以借鉴他们对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芝诺、普罗提诺的方式,来对待孔孟老庄、佛教理学,并以此迎谒耶稣基督?愿万能的主上帝耶和华鉴察这一切,因为他是在这一切之上。

从神秘的观点看,佛教和宋明理学,甚至可以上溯到玄学、汉学、先秦儒墨老庄──也可以视为是替福音传播到中国而准备的。如果它们不曾“修直主的路”,利玛窦他们又怎能把天主教信仰和理学思想调和起来,并藉助理学以阐明福音呢?尽管耶稣会士们的传教活动不无缺点,如没有张扬十字架的奥秘等等,但他们的奉献精神与探索活动还是值得肯定的。不是所谓“中国化福音”如“老子化胡”说,而是“福音化中国”──所以宽恕仁慈的福音并不敌对儒释道,福音较高一个层次,故能包容并超然于儒释道。所以,我们不妨把“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果子”,视为“修直主的路”。福音化中国也不是强迫受洗,也不是破四旧、立四新;而是以主的福音去裁判一切,化育一切。

在以福音去成全、裁判、化育它们的意义上,历史上的佛教主流并不一定就是“魔鬼的教理”,而很可能是“福音的准备”,因而它们的流行毕竟“曾经是主所许可的”。福音在中国以外的华人社会如港澳台等“佛教环境”中的传播,也许反而可以获得它在现代西方社会传播时所缺乏的某种免疫力,也许反而可以减缓乃至逆转“西方基督教社会异教化、佛教化”的趋势?

中国的三教合一运动:

1、明清以前的儒、释、道,已经合一;

2、明清以来的正教(东正教)、公教(天主教)、新教(分裂派),即将合一;

3、儒释道、基督教、回教(及其他民间宗教),才会合一。

上述第二项,是当务之急;它将承先(第一项)启后(第三项),继往开来。


(371)


中文翻译的“论断”一词极其贴切。论断不是描述,甚至也不完全是评论,而是带有“审判”的意思,所以说,当人在论断他人时,自己也就受到审判了。因为我们论断人的标准,同样也适于审判我们自已;同样,我们也可以对他者的观照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这种意义上,批判甚至论断他人也不乏积极意义,因为那也是自我批判,是从反观自己中看到自己的败坏。

欠缺的只是,往往我在论断他人时,忘记补上一句:“我也是这样的;甚至比这还不如。”正如有的传道人、牧师、“师母”在传道时,总是说“有人如何如何”或是“你们如何如何”,而没有用“我们如何如何”。其结果,他们是借用神的名来宣扬自已的神性,甚至用自己的论断来代替了神的审判。──我们有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有人认为:中国的三自教会,假冒“自治、自传、自养”之名,去接受异教的指挥,这与一个基督教会接受一个佛教和尚或伊斯兰的阿匍为领袖,有何区别呢?教会不该背弃救圣子耶稣去接受任何其他人间组织及其“领导”的发号施令,否则,这与出卖基督的犹大何异?正如字面的、因而是“科学主义的《圣经》解释”,是为每一个人服务的,但不是为蒙召的人准备的。圣子耶稣在最后的晚餐时宣告他的血是为“多人”、“众人”即蒙召免罪的人们作赎价而流的。但这并不等于是为“一切人”作赎价而流的,因为圣经上没有一个地方说过,一切人最终都可以得救。

在历史上,以佛教为国教的中国依然是中国,所以在未来,一个以基督教为国教的中国,也依然是中国。基督教要成为中国的团结力量,而不是分裂力量。我们并不同意“基督教民族主义”的说法,因为中国人并不是韩国人,韩国人因为缺乏自己的精神遗产,需要用“远交近攻”的方式,用欧美的基督教来抗衡西边中国的儒学佛道马列主义、东边日本的神道教天皇政治之夹击。感谢上帝,华人基督徒无需“基督教民族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走到另外一个极端,“用基督教去反对民族主义”。如果妥善解决基督教与民族主义的关系,就无法广传福音的。

至于我自己,并不是出于属世的考虑和事功的需要而选择福音的。我纯粹是为了能让自己顺畅地呼吸,为了能平衡理性的清醒所造成的恐慌,而接受基督为“我的救主“的。按照圣经所说,不是我选择了上帝,而是上帝选择了我,且教我无所逃避、无可推诿。尽管在我事奉上帝一年半之后,我终于认识到人的两面性:属灵的一面是需要属世的一面予以支持、鼓励的。而大部分属灵活动其实具有属世的动机、动力。就像我的呼吸和平安,其实不也是属世的?尽管这不同于“数钱”。只有什么时候,对世上的一切都不在乎了,那才算是真正归入了基督。

就拿犹太人来说,上帝在对他们提出灵性要求的同时,也对他们作出了属世的应许,赐他们以迦南美地。再拿欧洲的基督徒来说,上帝在他们灵性成熟之后,同样也在属世上赐福他们,使他们能从内外交困、朝不保夕,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对民族和集团所应许的属世地位,不仅可以调动其成员的潜能,从而接通其传统资源,进而把整个当下世界呈现在他们面前,任其驰骋……而且,可以通过这种任其驰骋,在无形中传播了上帝的话语。最后面这一点,可能才是全部事情的真正重点。

上帝的应许,不仅可以祛除接受应许者们“邯郸学步”的困境,赐给此民族此集团最大的应变力与创造力;而且可以敦促其他民族与其他集团向之看齐,一起崇拜上帝的话语。最后面这一点,可能才是全部事情的真正重点。

要使无神论或鬼神论的中国人接受基督教为“文化主流”以至成为“国教”,而不是作为一个赏心悦目的亚文化或是小教派,就必须说服中国人:唯有基督的福音可以赐给中国人以某种的应许地位。尤其考虑到,中国的鬼神论者实际上比无神论者还多,占了有神论者中的极大比例。使徒保罗的成功传教,正是通过对犹太人的批判、剥夺其选民地位,来给予“外邦人”、“希利尼人”以及罗马境内各民族的基督徒以某种应许地位,从而使他们从犹太律法必然带给他们的从属地位和屈辱感中解放了出来,赋予他们上帝选民、“新以色列人”、“真犹太人”的自豪感,以便于他们分享上帝的荣光。在某种程度上,“新约中的反犹主义”是为让外邦人分享上帝的荣光所必不可少的代价。因为若不如此,死不悔改的犹太人过了时的“选民地位”,就会拦阻福音传遍地中海沿岸的广大异教世界。

参考保罗提供的上述例子,我想,对中国基督徒来说,消除福音传播的障碍,就必须删除西方人过了时的“传教士地位”。而为了福音在中国的普及,为了中国得以成为福音大复兴的基地,某种程度的“脱西方化”甚至“非欧主义”,也许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赎卖政策”:对于中国人这样急功近利的群体,“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棺材不落泪”,是其顶礼膜拜的哲学。要让他们普信福音,实在太难太难了。“像鸽子一样驯良,像蛇一样灵巧”,在关键问题上,为让他们得救,可能需要采取某种“诱惑”作为“交换”,如让小孩子吃药时然。要为他们准备一些糖果,如大米,让饥民入其彀中。现在,“民族自豪感”、“世界新兴超强地位”,就可以作为这样的糖果和大米,撒向他们心中。

然而,在“基督教民族主义”的旗帜下,在基督圣灵的感召中,基督教在中国如何具体处理与三教(儒释道)甚至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呢?

有人主张,这可以参照“新旧约的启示”。“新旧约的启示”是指:把儒释道(以及伊斯兰教)的种种教义及启示(普遍启示),也作为圣子耶稣所说的“律法和先知”,一概予以成全。当然,这只是作为“各国各族的旧约”来予以成全,而不是作为新约来遵循。相比之下,在未来的信仰世界中,只有现在的《新旧约全书》才可以作为“救主的福音”、和广义的新约,来予以接受,而其他各国各族的传统信仰,都只能作为广义的旧约予以接受。《新旧约全书》在这种意义上就成全了各国各族的传统信仰,而《新旧约全书》也就把各国各族的传统信仰列为自己的“预表”,成其新解和成全。简单说,如果能够宽容一些,把儒、释、道(还有伊斯兰及印度教、日本神道等等,当然也包括现在拒绝耶稣基督救恩的犹太教各派)的传统信仰,都作为“广义的旧约”予以承认,那么在这之上,再加上现行的《新旧约》作为圣子耶稣所承所传的“广义的新约”,那么全球性的信仰统一就完成了:儒、释、道以及世界各地的其他各教的传统信仰,不仅将被如是成全;而且全球世界将不需要通过思想斗争,就能实现和谐一致的精神世界──就向基督教统和了新约和旧约的精神世界。

可惜我们不能接受上述的相法和做法,并称之为“混合主义”、“ABC神学”。

我们始终警醒:记得使徒的告诫:“你们要谨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不照着基督,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就把你们掳去。因为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你们在他里面也得了丰盛。他是各样执政掌权者的元首。你们在他里面,也受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礼,乃是基督使你们脱去肉体情欲的割礼。你们既受洗与他一同埋葬,也就此与他一同复活。都因信那叫他从死里复活神的功用。你们从前在过犯,和未受割礼的肉体中死了,神赦免了你们(或作我们)一切过犯,便叫你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又涂抹了在律例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于我们的字据,把它撤去,钉在十字架上。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掳来,明显给众人看,就仗着十字架夸胜。(《歌罗西书》第二章8—15节)

我们认为:不是人心创造了上帝,而是上帝创造了人心。上帝的启示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但普遍启示和特殊启示,在神学上还是有严格限定的。我们必须坚持认为:前基督教以前的中国,只是接受了上帝的普遍启示,而未能接受上帝的特殊启示。例如,拥有殷周式的“上帝”和两汉式的崇拜“天”的“主神教观念”及其信仰,而没有《旧约》和《新约》那样的一神教──否则,如果强说古代中国也有类似基督教的信仰的话,就不免陷入我们所说的“ABC神学”。ABC神学,也就是把不同宗教(A、B、C)的神(A神、B神、C神)等同起来,结果是混合了不同宗教的内涵,背离了唯一的圣子耶稣基督。起码,是淡化了耶稣基督救恩的独一性与必要性。基督的救恩不是由言语说出来的,而是由他的流血、受死、复活的神迹,行出来的。我们岂能舍流血复活之本,而逐言语论辩之末呢。

在我们看来,新约不仅是旧约的诠释,也是旧约的统领。旧约是上帝的启示,新约却是上帝的亲临。所以,新约就好像是镜子,唯有透过它,瞎眼的人方能看见旧约所启示的上帝荣光。

先秦之儒,大致是属世的智慧,尽管吸取了阴阳五行之说的汉儒、吸取了佛、道的宋儒,已有属灵的关怀。但这种属灵关怀正如阴阳五行和佛、道、民间迷信的属灵关怀一样,无法沟通唯一真神与人类属灵的渴求,更无法给人类终极的拯救。

在根本意义上,伊斯兰是“阿拉伯异教向一神教的发展”,始终没有达到旧约的水平,虽然穆斯林把它抬到了新约的高度。也就是说,它本质上并不像汤因比等人文主义者所说的那样是“亚伯拉罕宗教”,因此无法过渡为“启示给全人类的救赎福音”。在这样的意义上,伊斯兰教徒之奉《可兰经》,一如基督降临后的犹太人之奉《塔本德》,是一个错误的方向,脱离了圣子的中保,通过任何先知、无论怎样“进深”都不可能得救,由此演变出来的形形色色的“新约”,如穆斯林的《可兰经》和犹太人的《塔本德》,就没有内在的生命。


(372)


“基督教”如果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而非“上帝的福音”,如果不能给信仰者带来应许的地位,则其所传的就是枉然了:“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哥林多前书》十五章14节)如果这样,福音的接受度必然会降低。如果它给接受者带来的只是从属地位甚至屈辱感,则其受到信仰的可能性会很低落:“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哥林多前书》十五章19节)对此暗淡的前景,暴力的征服,只能招来一些吃教者;人为的洗脑,只能俘虏心智不全的人。

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命运正是如此。信了“洋人的基督教”,对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中国人来说,并不是分享了上帝的荣光,而是确立了从属于西方人却又被隔绝在科学主流之外的二等地位,这种次等状态其实成为福音传播的最大障碍。所以华人到了欧美,比在国内更容易“接受基督教”,因为“随大流”的惯性起了作用──次等地位已经是一个既成事实,但自愿同化却可以获得顺水推舟的好处。

民族不是个人,社会不是圣人领导的,要一个民族和一个社会完全顺服福音,需要在同时满足人们某些属世的需要甚至某种骄傲与野心。所以,上帝曾以“选民”来激励犹太人,又以“主的仆人”来激励欧洲人,使他们优越于不信者,并以这种优越地位作器皿,来顺势传达主的话语。相形之下,儒家之所以比道教与佛教在中国取得更大的成功、获得更久的主流地位,也是因为儒家曾经给与中国人更多的应许。不仅儒家,其实先秦百家都曾或多或少给予中国人自己以更多的应许、更高的地位。

夏的文明,如“夷夏之防”。周的文明,如“郁郁乎文哉”。这使中国人区别于蛮族。就像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的主流文明曾经给与其居民的一样。至于佛、道,以及受它们养育的理学,民族性格就不那么强了,所以它们虽然不能让中国像先秦两汉那么强盛,但毕竟让东亚其他各国各族比较能够接受,所以宋明以后的新儒学,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汉字各国都欣欣向荣,并一一获得了官方地位。按照这个逻辑,受到基督教影响的现代儒学,也许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然,在学理方面,作为新儒学的理学不仅比魏晋以前的本土儒学更多一些深入的思辨,而且也比佛教道教更加切合社会整合方面的实用,当然不是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固有的原始宗教可以抵御的。而中国文明也由于在汉朝以后补充了所谓“高级宗教”的养份,而活得了新的活力,尽管它没有放弃这一性格:注重实用、缺乏时间深度。

基督教可以给中国人怎样的应许和地位?这对基督教在华的传播前途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是来世的期盼;其次,是三位一体的奥秘;最后,是主的救恩。基督教要想在中国扎根,它能够给予中国的应许地位,需要超过儒、释、道的总和;这样才能调动中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其中。只有中国调动了比之儒释道曾经调动的更大热情投入了基督教,事情才会发生戏剧性的转变。那时,“万物皆备于我”就不是一句空话,而成为“信仰超越者”的实况。

早先,由于犹太人弃绝了基督的救恩,上帝的恩典转移到了希腊──罗马世界。现在由于西方人背弃了救恩(从否定基督复活到主张删改《新约》,无奇不有),上帝的恩典临到了中国。至于中国到底能否获得选民资格,就要看中国人是否真诚悔改,接受救恩。而从技术上看,中国人的主流是否真诚悔改、接受救恩,就看他们能够获得怎样的应许,从而把自己的命运和福音有效联系起来。如果仅仅停留在“你必须低头认罪,老老实实接受改造”的毛式水平,那样的传教只能造就奴才,无法造就新人。

回顾一下反面的例子:西方人以炮舰轰开中国的大门,以暴力为基础的治外法权,成了基督教传播的护符。这种“官方地位”在后来的“反帝运动”中长期得不到中国人的谅解,福音的传播没有从洋人得益,反而因其受损,被恶意竞争的、“同样外国来源”的共产主义描写成为邪恶的化身。但与共产主义不同,福音从来不是站在胜利者一边的,即使通过炮舰的帮助而不是通过殉道的见证传到中国的“福音”,也只是一种“边缘化的力量”。因为当西方帝国主义用武力为后盾,向中国以及广大殖民地世界输出基督教的同时,他们自己却开始了从内到外的“脱基督教”过程。教廷的腐败就不去说,新教改革也是流弟兄姐妹们的血,来满足一小撮“改教者”的个人野心。这种复杂的演变,导致一种“剪刀差现象”的形成:西方基督教日衰,中国基督教日盛。一衰一盛之间,可能有一天,西方与中国,在基督教的声势方面,达到了平行线。如果这一点可以预期,那么进一步的发展就不是绝无可能:基督教在西方颓废、老化、变质;而在中国,基督教则开花、结果,甚至可向西方反转传播。

可以看到,十九世纪时西方用“不平等条约”把基督教输入中国,就像送进了一个成熟的然而趋于老化的果子,在这个果子开始腐烂的时候,却把自己的果核,以某种急迫的饥不择食的方式,植入中国大地。这也许正是上帝的美意所在:兴灭国,继绝世。通过中国,让福音的薪火,不绝如缕。

西方传教士所采用的“急迫的方式”和多种“不当的手段”,何尝不是在开导中国人:该以“看神不看人”的态度去看待福音的传播者。接受者需要把人的因素从神的福音中剥离出去,就像一个学生可以从坏老师那里学到好东西。进一步说,西方传教士的不良行为以及“整个传教活动受到不平等条约保护的尴尬处境”,何尝不是提供了一个证据:福音并不是西方人恩赐给中国的,而是上帝恩赐给中国的──既然世界上连一个义人也没有,所以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也就理所当然地行不出什么真正的“义”来。但是,即使他们是打着福音的幌子在数钱,福音还是传开了。

“有的传基督,是出于嫉妒分争。也有的是出于好意。这一等是出于爱心,知道我是为辩明福音设立的。那一等传基督是出于结党,并不诚实,意思要加增我捆锁的苦楚。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腓立比书》第一章15—18节)如此说来,福音得以传到中国,当然不是西方人之功,而是“上帝永恒计划”的一部分。而福音传播过程中的不良因素,则是人性所致,为的是警醒中国人:要“看神不看人”,这是要我们知道,不是信上帝的人带领世界,而是上帝要谁带领世界,就会给他必要的启示,让他先成为主的门徒与合用的器皿。

“难道神有什么不公平吗?断乎没有。因他对摩西说,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因为经上有话向法老说,我将你兴起来,特要在你身上彰显我的权能,并要使我的名传遍天下。如此看来,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罗马书》第九章14—18节)上帝往往拣选最卑微的人来带领世界,先是犹太人(寄人篱下的国际盲流),后是希利尼(希腊化世界的广大奴众)和欧洲蛮族,现在则是中国人。现在,“中国人”不是一个好词,而是一千七百年来不断受辱、亡国的代名词,并在当今全球流窜,当今的中国人是“无信的群众”──无信仰、无信义、无信用、无信心。但是上帝也许正要起用这种当今世界上最糟的人呢?作为当代世界的犹太人、希利尼、蛮族,这种寄人篱下的国际盲流、全球血汗工厂的广大奴众、真正粗鄙的现代野蛮人──如果成为福音的载体,那才是上帝的大能。如此一来,中国的“无信危机”的现况,最终导向了主的福音。


(373)


我们和“ABC神学家们”的基本分歧在于:

他们为了传教的方便法门,不惜把福音和上帝,同化于文化传统、变质为中国思想,如以《老子》、四书五经,混同于神秘启示,甚至用所谓的“《老子》VS.《圣经》”,在玩世不恭里亵渎了圣灵,企图让耶稣的上帝变形为周公的神明,让流血的基督沦为老子的道士……

在“ABC”神学看来,孔孟荀的天命观、老庄易的天道观,比起西周的敬天祭神的虔敬,是一种退步甚至“从高处的坠落”。但是我们知道,西周的崇拜中,仍有拜偶像的要素,如祭器上的动物纹样所示。在这种意义上,孔子的“仁”,孟子的“义”,虽然脱离了人格上帝的崇拜;但比起东周以前许多诸侯国祭天、祭河、祭祖时的杀殉仪式,也许更接近宇宙主宰的抽象天命。因为仁义比杀殉更抽象,仁义观念的兴起,不仅见证了信仰的抽象化过程,而且更接近上帝的抽象本质。

从秦汉以后中国本土宗教发展的显明证据看,我们无法认同这样一种谬论:殷周鬼神崇拜中的“上帝”观念是一神教的表达。而两汉纬书更加显示,围绕在“中国上帝”,不仅多神崇拜迹象严重,且各种符瑞──灾异的征兆名目繁杂,令人困扰,这种迷信状态,实与罗马的多神国教相似,而与基督教相去太远。这种宗教是“主神教”而非“一神教”。

西汉董仲舒的儒学比之先秦儒学似乎违背了“信仰抽象化”的规则,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它不是单纯的思想言论,而是意识形态的综合体。就像罗马和拜占庭的基督教不是单纯的福音,而是信仰的综合体。这些综合体,乃是文明上层的思想言论与文明底层的多种秘仪(阴阳五行与龟蓍占卜等)以及神话、习俗以致巫术、咒语的复杂混同。这种混合的结果,在局部也有违背抽象化原则之处,但在全局却依然具有日益抽象化的一面。宋明理学或称道学,它比佛教高明的地方,就是在吸取佛学思辨的抽象性的同时,脱离了佛教五百罗汉、十八层地狱式的具象世界。如果未来中国的思想和文化能够匍匐在造物者面前、得以升入上帝天国,并受到洗礼,那就得以抽象化了。具体说,是要让中国人及其文化蒙召得救,改变自己,而不是为保养自己,以“保种”、“保教”的血缘中心主义,去改编福音。从今开始,如有中国人真以耶稣基督为自己生活的中心,并以上帝天父为生命的重心,那就是基督的传人了,那就是天国的儿女了,那就是上帝所拣选的继承产业的儿子了。这一切是新的,对于中国人的祖先、对于中国过去的思想文化,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了──仅仅具有一种“跨越了大河”的关系。

上帝在往昔不也是这样,从“大河那边”招选了亚伯拉罕,从以色列人祖辈的奴役、父辈的迷误中,拣选了以色列人。后来又如此拣选了欧洲基督徒和世界各地的基督徒。今天看起来,亚伯拉罕的列祖列宗们在哪里呢?教父和教宗们的异教先辈又在哪里呢?他们在“文化断裂”的过程中,折戟沉沙,消失在历史的浊流之中了。

现在中国基督徒所能做的,是学道,而不是损道、益道。洪秀全式的修改福音,以“适应中国的民间信仰”,虽然开了毛泽东“山沟里出马列主义”的先河,但却被两次证明是一条死路。况且主的真理不是人的主义,是不可修改损益的;否则只能遭到诅咒。洪与毛等的历史败局,正注解了“损益者不能得益”的道理。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消解──但愿中国基督徒的传道,不是在消解福音。


(374)


“中国传统上人神互通”,讲求天人合一、“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用民意来取代天命。许多人说自己信了耶稣,其实还用异教的方式在理解神、敬拜神。我不知道在神秘的领域,这会引起怎样的后果;但我担心这种“ABC神学”的混合主义,使得人们所传的福音变质。中国宗教只有自恋、求神保佑,不会爱神、为神献身。如此心态,就是接受了福音,结果还是“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马可福音》第四章12节)。总的来说,在信仰程度上,许多中国的基督教会可能还处在“出埃及之前”的状态:不仅处在埃及式的偶像包围中,沉沦在自恋和拜物的邪恶中;而且似乎缺乏神的带领,没有总结过旷野的磨炼,所以对真神的信仰流于表面,不是延续异教的牵强附会,就是干脆为了社会适应。这是中国传统的“鬼神论”披上了福音的包装,而鬼神论和无神论一样,都是福音的敌人。

感谢圣子耶稣基督的宝血,使得基督徒们可能不必一个个都亲自经历“外在旷野的磨难”,就可以“与上帝和好”。但是从此之后是否就连内在磨炼也要逃避呢?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在外部旷野四十年,我们如果没有至少四十年的内部旷野,也是无从得见应许之地的。而真信仰也许只能在真磨炼中树立;否则即使到了应许之地,也还是会失去的──犹太人的命运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当然,由于逾越节的羔羊,他的血为我们献祭,洗净了我们的罪,我们也许可以不再失去应许。但有关神秘日子的奥秘,说到底连人子耶稣也说他不知道,只有父知道:“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有父知道。”(《马可福音》十三章32节) 所以基督徒尤其是“中国的从鬼神论转化而来的基督徒”还是要谨慎:“你们要谨慎,儆醒祈祷,因为你们不晓得那日期几时来到。”(同上33节)

“天人合一”并不同于“我与父本为一”。天人合一,当然讲了人要主动、自律地与天契合的意思,但也是包含人了“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的天对人的调适性。“我与父本为一”则不然,它表述的是上帝的绝对诫命、意志、计划、救赎等,是不以人间的意志(民听、民视)来改变的。在这一方面,毛泽东的“愚公移山”是“天人合一”的,而同样是毛泽东说的“历史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则是基督教的世俗化──这两者完全是对立的、分裂的,可见毛泽东毫无逻辑,毛泽东思想根本是“毛思想”、“冇(Mao,没有)思想”。

“天人合一”的要害是调合,结果是呼应、对话;“我与父本为一”的要害是顺服,以致顺服地上十字架、受难、死后三日复活、完成对世界的救赎。“天人合一”的上等境界可以是文天祥(1236—1283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下等境界可以是张弘范(1238—1280年)的“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两个极端在托名屈原的《楚辞·渔父》中已见端倪。“我与父本为一”则无此弹性,故说“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人接待你们,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来的”。(《马太福音》第十章37—40节)

1996年信主以前,我以为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为现代文明的困境寻求出路。为此,我花了二十年时间研究并书写《黄金时代的重来──论礼制的天下统治》一书。信主以后,我本来已经放弃了这些手稿,但后来想到,写过这些东西的人信了耶稣,和没有写过这些东西的信了耶稣,是不同的;而和根本看不懂这些东西的人信了耶稣就更加不同了──因此才决心把它们结束一下,公之于众,为耶稣基督做一个见证。

1996年复活节以后,我相信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只是未经验证的一厢情愿,且此“天人合一”早在一百年前即已破局。相反,古希腊罗马的现代性文明(人本主义与科学思想)确是经由福音而带出绝境的──此“已被验证的实底”是不难再次验证的。这再次验证的对象即为文艺复兴、宗教分裂、地理发现、启蒙运动以来的全球性现代文明。

剽剥中国的思想(哲学)以对应、调和于基督的福音(启示),正如剽剥基督的福音以调和、对应于中国的思想,与其说是推陈出新的综合建构,不如说是旧瓶装新酒、异体蛋白相斥的解构。在我现在看来,唯一正确的道路是独尊福音。而在独尊之下,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尚且在欧洲得以易服潜入基督教的营垒;如果在中国公然提倡调和老子与圣经、调和儒家与基督教,岂能不乱福音的实质、并失真中国思想?


(375)


华人基督徒的多数,“对自己罪性及能否自救的认识”不够,并和古书中充斥隐恶扬善的内容、“性善”、“良知”、“反求诸已”……一脉相承。这些传统是很虚伪的。为什么圣经是上帝的启示?因为圣经绝不隐恶扬善。例如所罗门王在耶和华神殿里杀人的罪行刑,都得到秉笔直书,赞曰“董狐笔”都是不够的,因为圣经做到的,其实董狐笔做不到,因为董狐笔已成中国绝笔,无法贯穿成为类似圣经的批判传统。

中国文化的传统势力和中国社会的习惯势力,很僵化,且由于其僵化性而增其“稳固”的假象,甚至变得无孔不入。这很像汉人特别喜欢挡住别人的去路,站在大街上高谈阔论,或是堵在门口阻碍他人进出,完全没有公共空间的意识,或是太有公共空间的意识,故意要破坏公共空间。在这种顽固性之下,即使我们对它说“不”,它还是会潜移默化进来,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在内心对之姑息,并在虔诚信徒之间商讨如何迎接它,甚至与它妥协,那我们岂不是在养奸?我们岂不是注定了会离福音越来越远,最后成为异教阴魂的俘虏?成为“ABC神学”的信徒?

中国人的生活态度过于注重实际,中国人的世界观缺乏超越性,造成中国人对死亡的普遍恐惧和对生命无条件的依恋……这就足以使人们在压力面前“选择”专制制度,向地痞流氓无条件屈服──因为一切“自由”的本质就是“自己承担风险”。所谓“咎由自取”就是自由的伴生物;不愿意承担风险的人,就会把自由拱手出让,让别人来替自己决定命运。

一种发明了三十六计的文化,在灵魂的意义上已经完全堕落了。尤其,当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已不再把三十六计作为对外战争的谋略,而是作为对内斗争的技能,甚至连同自身存在都“三十六计化”、沦为无耻谋略的驯服工具时,人们还能以此“智慧”沾沾自喜吗?在这样的成熟与腐败面前,倒真不如重新变为愚拙,重新返生,变成像五胡鲜卑或日耳曼蛮族那样──那样还能再创中国的隋唐文明和欧洲中世纪文化。否则就是“中国特色”:一千多年来,成熟的中国人不断遭到周围生番和熟番的轮番蹂躏,一再沦为鱼肉的对象。

当然,在传道的时候,当面对异教徒的时候,我们须如耶稣所说,“像蛇一样灵巧,像鸽子一样驯良”──我们需要掌握对话的现场,需要策略和分寸,需要“一分为二”……但这只是外表,是(属灵)征服者的步伐,是“恐怕他们回转过来,就得赦免。”(“ 耶稣对他们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若是对外人讲,凡事就用比喻。叫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恐怕他们回转过来,就得赦免。”《马可福音》第四章11—12节)新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将与福音的国教化,与“全民受洗运动”,一同开始?在此之前的中国史,只是“异教中国史”──它仅仅属于过去,而不能开创未来。

我们希望未来的世界,在福音和广大的异教世界及其文化传承之间建立桥梁的使命,将落在中国社会身上,就像现在1999年全世界的“马列主义传承”,主要靠中国血肉在维持。那也许需要一位蒙恩得救、但并未受过“完整的神学教育毒害”的中介者,因为完整的神学教育也许反而会在受教育者与异教世界之间,划出一道难以弥合的鸿沟。相反,以世俗语言来讲说福音的精神,所表现的心路历程,反倒更加接近耶稣的风范,也许更能引人入胜,更加容易引人归主?也就是说,福音与异教世界的中介者,不仅要以福音的精神来表明他自己是如何“入生”的(即“进入基督”、“在基督里”),也要以世俗的语言即异教徒懂得的语言来表明自己是如何“出死”的;而且,“出死”还应写在“入生”之前,这样才能征服世界人心。因为,出了死不一定就能入了生,倒是很有可能进入虚无,沦为一个无神论者。


(376)


关于“所有的统治者至少都是神允许的”,我同意,“所有的统治者至少在他们被上帝推翻、审判以前都是神允许的”。甚至迦南诸王在他们已经被耶和华神交在约书亚手里的时候,其王位也依然暂时还是“神所允许的”,甚至在他们被极为悲惨地处死之前的一天,他们也还是在“神所允许的”之下发号施令呢!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其实在“时候未到”的时候,报应已经开始了,只是我们不确切知道罢了?上帝当然不是善神,正如魔鬼不是恶神,因为上帝与魔鬼并不像善神与恶神那样对等,上帝不知要比魔鬼丰盛多少、完全多少,上帝的能力也不知道要比魔鬼的能力大得多。魔鬼不会做好事,上帝则赏罚具备。《列王纪上》二十二章有记载说,耶和华要引诱一个以色列王亚哈去送死,结果一个神灵应声而出,愿意前往,耶和华问他用什么方法,他回答说“我去,要在他众先知口中作谎言的灵。耶和华说,这样,你必能引诱他,你去如此行吧。”结果那王听从了众先知的虚假预言,果然覆亡。

我不太赞同一种说法:“即使是耶和华所选的仆人的犯罪,那或者也在耶和华的救赎计划之中”。因为旧约中经常记载了上帝耶和华是如何“后悔”某某计划,然后发怒,然后惩罚那些违反了他良好的初衷设计的人与事。这是否表示上帝对他所选的人,也无法预后其发展呢?如果解释说,这也是上帝计划的一部分,那么我们仁慈的主为什么如此周折地实行复杂的救赎计划呢?可见,要对神学问题进行本体论的“真理探讨”,基本上不可能。所以约伯和他的朋友不一样,基本上不做这样的探讨,因为他知道不可能弄清楚。我想,我们的解释大概只能围绕着“工具论层面的真理”,即怎样有利于上帝,怎样有利于福音,怎样有利于做见证……而无法弄懂究竟为什么。例如,说上帝特别恩待中国人云云,是有助于中国领悟主的恩典、有利于人们破除“洋教”成见──这就是在“工具论的层面”来说真理的,不是在“本体论的层面”来说真理的。


(377)


这几天读巴黎外方传教会的神甫沙百里(Jean Charbonnier,1932—)写的《中国基督徒史》,里面写到陆征祥著名的结论:儒家的孝德在耶稣基督身上完全实现了,他与天父间接着至爱的纽带。这位陆征祥,就是五四时期的著名“卖国贼”。早年在满鞑手下充当旅欧外交机构的翻译官,1912年满清崩溃后马上领洗为天主教徒,1919年卷入五四运动、成为斗争对象,1926年出家为修士,1945年死在修道院。他比我们早八十年,但就已经试图“从西方世界的宗教秘密中获得精神力量,以便振兴积弱不振的中国”……陆征祥这种人,企图“用上帝而不是被上帝所用”。但是我想,他关于耶稣基督体现了最大孝道这一思想,是可以打动中国人又不至于破坏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的。耶稣无怨无悔地上十字架为天父而死,比最极端的二十四孝图更为醒目──这至少要比儒家化的基督教要人首先顺服自己的父母君上,更接近福音的本意吧?

我想,唐代的景教,元代的也里可温教,都是只传教义不传福音的──尽管他们的教义里有些福音,但片面的教义宣传掺杂了大量的人为因素,从而导致变质的福音。而且他们在仪式上所用的语言是全体中国人完全不懂的叙利亚文,正如明清的中国天主教徒在崇拜仪式中所用的是自己完全不懂的拉丁文一样──如此与母语隔绝的崇拜,是很难深入独立思考的人心的。这种现象当然也是中世纪欧洲蛮族国家的普遍现象。所以它们把这种“念经方式”照本宣科搬到中国来了。这就不及汉传佛教经典的深入人心了。

另一个极端当然是洪秀全给中国基督教留下的劣质遗产,那实际上是披着基督教外衣的萨满教(跳大神),是假货,就像当代中国流行的伪劣产品一样。虽说《旧约》大量中也有降神仪式(如“出埃及记”前后一段时间的记录)的描写,但那是不可重复的,就像今天如果有人冒名顶替耶稣基督“附体发言”,岂不是混乱了真道?


(378)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乃是人文主义的极致:个人独对历史,只向历史负责并彪炳历史。这种历史本体论的背后当然是无神论的人文主义。如果只在社会意义上评论,作为英勇的个人,文天祥的就义富于英雄性,因为他是单独面对审判和处决,而耶稣却有天父上帝在背后支持。然而从“忘记背后的,努力向前”的灵性意义说,文天祥的就义只是人世英雄的终点,耶稣的受难则是上帝之子的起点。从此,天上地上和地底下的所有权柄都授予圣子了──耶稣开创了新纪元,文天祥则没有;基督召集了无数基督徒前赴后继,文天祥的精神则绝迹于中国,直到西风东渐,才催化了明末的夏完淳、清末的反满派。这就是神与人的根本区别。


(379)


我理解:在欧美主要国家或多数社会,基督教会多少被人视为“反动势力的堡垒”,多少有些类似耶稣基督在世时由文士和法利赛人甚至撒都该人把握的“犹太教”。它藏污纳垢,有时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中国没有基督教传统,我们又无法经由西方的基督教传统去理解福音、传播福音,否则就会流于生硬尤其是流于“表面化涂料”,于是,如何使福音注入中国的传统,从而长出中国自己的基督教传统来,是中国基督徒面临的最大挑战!

我同样理解:在当前或未来的中国,基督教会尤其是家庭教会,必将成为“革命力量堡垒”,一如耶稣基督时代的使徒教会。所谓“革命”,是指“根本性的变革”,革命不必是暴力的,暴力的未必都是革命。教会相对于社会,应该是一股革命性的力量、因为教会应该代表根本性的变革:教会所蕴含的灵性动力,可使僵化颓废的“犹太教徒”,与上帝重新和解。如果福音要兴起于中国,中国教会必先成为“社会进步与革命的堡垒”,一如在中世纪早期的欧洲。如此,中国基督徒的工作难度当然要大于加尔文、马丁·路德。因为他们改教着毕竟是在西欧的基督教传统中活动,而我们却没有这样的传统,因此如何让福音的种子扎根于中国异教的土壤──这是中国基督徒前无古人的任务。

愿主成全这样的事:给我们五十年时间,让我们进入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迦南,使中国成为一个“基督徒社会”,而不是“基督教国家”!由于我们自己的错误,可能会再次招致延误,但愿主能怜悯我们不犯错误。


(380)


1999年10月15日我写到:“在我的内心,1975年开始的思想《黄金时代的重来:论礼制的天下统治》,已经让渡给了‘福音东移运动’。”

蛮族入侵之前的基督教各民族,即罗马帝国治下各民族,有文字信史传统者如希腊人、埃及人、叙利亚人、亚美尼亚人等,由于原先传统的阻碍于混合,不得不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基督教”。如希腊正教会、科普特教会、叙利亚景教会、亚美尼亚使徒教会等等。科普特教会、叙利亚景教会大家比较熟悉了,下面说说亚美尼亚。亚美尼亚教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教会”。公元301年,亚美尼亚国王梯里达底三世定基督教为国教,使得亚美尼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基督宗教国家。大约在302年,启蒙者格列高利从恺撒里亚宗主教处获得宗主教称号,成为第一位亚美尼亚宗主教。 由格列高利创立的亚美尼亚教会也被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格列高利教会。在梯里达底三世的王宫边上,格列高利建起了亚美尼亚的第一座教堂──埃奇米阿津大教堂,一千七百年来,王宫早已荡然无存,而教堂却一直是亚美尼亚大主教的驻地,被称作“亚美尼亚的梵蒂冈”。公元405年,米索为亚美尼亚的人民创造了亚美尼亚字母,翻译制作了亚美尼亚圣经(410年)。从5世纪中叶以来,亚美尼亚教会就一直保持独立。直到现在,亚美尼亚教会依然独立于基督宗教主流派以外。后来的罗马天主教和希腊正教都是从基督教主流派及展而来,那么当然亚美尼亚教会跟双方都没有关系了。

亚美尼亚教会,于是成为一个独立基督教会,信奉单一属性说,独立于基督教主流派以外。基督教的主流教义强调神的“三位一体”和“两种属性”,即认为基督的本身具有两种本性,即神性与人性,这两种属性相和而不相混。基督有两种性质,“每种性质本身都很完善,彼此又有区别,二者却完全结合在一个人的身上,这个人既是上帝,又是人。” 基督既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在451年,基督教迦克墩公会议上,这种“两性说”获得胜利,成为基督教的正统。亚美尼亚教会并没有追随迦克墩公会议,不承认迦克墩公会议的合法性。亚美尼亚人另外提出了一种基督教观点,既不同于罗马的观点,也不同于波斯人的观点。与主流信奉不同,亚美尼亚教会信奉神的“一性说”,认为基督的人性完全溶入神性,因此只有一个真正的属性──神性。与一般教会所认为的12月25日圣诞节是耶稣诞辰不同,亚美尼亚的教会则坚持1月6日主显节是耶稣的诞辰。

注重法律与社会整合的为拉丁──罗马人,他们形成的拉丁教父学,也比希腊教父学较为实用。但是也可能由于这一点,使得罗马帝国之下的基督教具有日益增强的整合性及其带来的“制度性”、“压迫性”。基督教在十六世纪以前连遭重创:七世纪失去北非、中东;十四世纪失去小亚细亚,十五世纪,失去拜占庭和东欧并因宗教改革引起内部分裂……基督教十六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反攻和扩张,却是由于那些半伊斯兰、半摩尔人化了的比利牛斯人主导的……这是否意味着,阿拉伯跨越地中海、甚至突破比利牛斯山脉进行武力传教,比之基督教早期的大致和平的传教更为有效?──如穆斯林对东正教区域的两次侵占,七世纪的阿拉伯人,十三至十四世纪的突厥人。正是按照穆斯林的武力传教的模式,比利牛斯人对北非以外的非洲、中南美洲和菲律宾的武力传教侵占纷纷得逞。这是耐人寻味的。这是不是说明人性很贱?

变质的福音不如没有福音?因为变质的福音所代表的是狼,是强盗。唐代的景教、元代的也里可温教、明清的天主教是否混入了变质的福音?但无论如何,它们分别以叙利亚社会与拉丁社会为背景,它们所形成的教义——仪式系统,怎能全面征服中国人的灵魂?这样的教义——仪式,是业经过滤的,因此可能变质,其过滤器就是叙利亚文化和拉丁文化的杂烩。

据报,叙利亚人的景教、元代的基督教各派(“也里可温教”)、拉丁人的天主教,都没有或没有及时地向中国人呈现《福音书》的原本,这是否可以从旁证明他们所传的乃是“过滤的以致变质的福音”?如果不是直接面对福音,那么当时中国人所拒绝的,可能并不是福音真理,而主要是包在福音外面的那层叙利亚文化和拉丁文化的杂烩?

至今,欧洲基督徒以及后来的美洲殖民地的外向传道事业,已经持续五百年了。有意思的是,这五百年恰好是福音在欧洲以及后来在美、澳等殖民地衰落的时间,这期间欧美的基督教社会日益“异教化”了。在很大程度上,外向传道虽然是与殖民活动相联系,但多少也会反过来缓和、阻遏乃至逆转了内部的异教化,因为扮演教师的缘故,使得自身的学习生涯得以持续下去。这种“教学相长”,就构成了原异教地区对欧美基督教社会的正面激励──“传授福音的激励”。

这五百年来,欧洲人所传的福音伴随他们的殖民统治,形成许多混血人种的社会,但是除了菲律宾、澳洲、美洲、非洲的原住民……这些没有自己文字史的原始民族,得以全民主流皈依基督之外,别说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等曾经创造过文明的民族,就连日本、韩国、越南、西藏、蒙古、土耳其、泰国、缅甸、马来人等借用他国文明的民族(一如欧美人借用了希腊罗马),其主流社会也同样拒绝接受基督教,他们的表现,和使徒时代的犹太人是差不多的。

检视一下“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异教化运动,奇妙的是与全球福音布道运动二者交互的。这一双向运动开始之前的“基督教各民族”,基始于“蛮族入侵”带来的日耳曼、斯拉夫诸种,他们多系“生番”,没有自己的文字“信史”传统,故易于接受基督教化,成为以后全球福音布道活动的中坚力量。相反。文雅的希腊人后来连本土都被土耳其人一一夺去。二十世纪开始,欧美社会经历了“世俗化”乃至“异教化”过程,同时一些有志之士却把福音大力输入中国──这多少相似于,当初犹太人的弃绝福音,但使徒们却把福音传入希腊──罗马世界。

西方社会1970年代以来的二十余年所流行的中国文化热,如所谓针灸、气功、风水尤其是“东方宗教”,只是它们正在经历的“异教化”的新表象,这既非现代文明的进步(如打破欧洲中心论),亦非中国文化的胜利。

再看中国。唐宋元传播的景教失败了,因为它很少谈到基督的救恩,而没有基督救恩的人就无法到上帝那里去。我们不能不指出,明清之际“耶稣会”的传道,也只谈抽象的“天主”而回避“基督的奥秘”,他们片面认为当时中国文化的传统和士人的心智,还不足以领会这一难解的奥秘;但他们如此“传教”,却把基督教的灵魂丢掉了。

唐朝和元朝的景教是以叙利亚文为中介的,明末清初的天主教是以拉丁文为中介的,因此难以突破他们各自的民族文化的樊篱,进入中华文化的主流并成为其中国精神的主导。如果基督的福音不以中文的精髓来传播,则中国又如何福音化呢。十七世纪的“中国礼仪之争”也许只是以西方风俗取缔中国风俗的“风俗歧视事件”?如果使徒保罗当初照此办理希腊罗马的宗教事务,而厉行割礼、禁食猪肉等不洁动物,则福音如何行于欧洲?所以保罗说向什么人他就做什么人,只是为了多救些人。依其精神,中国总有一天会成为基督教国家,并保留自己的良好风俗。罗马教廷的失败与使徒保罗的成功,多么强烈的反差。学习保罗,中国基督徒应该“促进中国人接受福音”──像福音这么好的灵粮,如果不能让同胞都来分享,似乎有点对不起自己的民族;这么广袤的地土、这么众多的人民,如果不能让福音传布、上帝临在,对不起耶稣基督的受难与创造天地的上帝恩典。

中国的“礼”无终极性,无论礼魂还是礼仪,尽管合乎天理,其本质毕竟是人文主义的、自然主义的。同样,中国的“理”无本体性,无论人理还是天理,尽管具有精神,其本质毕竟是自然主义的、人文主义的。“礼”与“理”的要害在于,缺乏神性。若以福音的神性来损增“礼”与“理”此二者,则,“礼制的天下统治”何尝不能成为人类政治的良好模型?地球村的安危兴替,也许需要一种更加合理化的保障。

缺乏神性的“礼”与“理”,必定被罪性所充满。“祭神如神在”的儒家传统,其倡导的“礼”与“理”,只能是基于人欲的,其天理也不是天启的,而只能以亲疏贵贱来确立人间秩序、文化结构,因之无法藉助“超自然的”或曰“自然超限的”能力,扩展于整个地球村。结果,“存天理、灭人欲”中的人欲,只是“个人主义”的代词,而其对应的“天理”,则是“集体主义”的代词。由于这一“天人对偶”“天理──人欲”同样缺乏神性,只有“人的自我精神”意义,因此即使在人文主义、世俗文明的意义上,“礼”与“理”也无从获得基督教式的张力。

我要说的只是一个可能:随着犹太人的沉沦和欧美基督徒的异教化,上帝正兴起中国基督徒作为神国的仆人。这并不需要从中国古代的异教文化那里获得“授权证明”,也不能用中国近代的苦难经历来回避或否认。

由于我们卸不掉中国传统文化的“酱缸”负担,从长期看,福音要成为如此这样一个中国社会的精神主流,就不得不发展出某种“有自己特色的基督教”?即使这是客观形势使然,也不可急功近利地仿效洪秀全、康有为这两位边陲之人,短期之内就人为制造“托古改制”的信仰交易。

急功近利,以主观意图代替神的福音,率性作伪,人工制造所谓“救国工具”──这个前车之鉴需要避免。我们需要纯粹的福音、无伪的传道,以及本于良心的敬拜和回报上帝的爱。──而这一切,有待于“中国人的光”、“中国人的使徒”。中国人的光,不需要以中国的异教文化来证明福音的可信可靠。即使外邦人的光首先普照的希腊──罗马人,也没有斗胆宣称他们的异教文化是福音的预备!因为他们的内心毕竟没有如此自卑。上帝不断兴起一些民族来推动福音布道,如在保罗时代,“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罗马书》三次提到),这先后顺序不是恩典的先后多寡,而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所以“在后的”常常变成了“在前的”。我们不要因为自己“事事都想当前浪”的妄想,而拒绝福音如毛泽东或篡改福音如洪秀全。这些都已经证明是死路,切切不可重蹈。

中国人的光,将是接纳福音的光,而不是异教文化传统的光!主在《福音书》中说,旧瓶不能装新酒……


(381)


我们能够信神,不仅是出于我们的良善,也是出自我们的贪婪。我们以前所追求的“体验生活”,其实是魔鬼的诱惑。现在我们“体验过了”,才知道那是“中了共军的奸计”了。上帝的仆人保持简单的生活、简单的思想,乃是得了简单恩典、最大恩典的明证──因为一切生命在耶稣基督里已经完全,“我们的体验”不过是“浪子误入歧途”的遁辞与代称罢了。

时间仿佛魔鬼,他花样翻新、充满诱惑;上帝则是永恒,他亘古如一,宁静平安。以前我歌颂时间,称之为“阳”、“乾元”、“普遍的天子”,并用“浑沌”来称呼超越时间的永恒存在。现在我想知道:这是否一种罪性的体现呢?生命来自超生命,世界来自超世界:唯有知道超世界、尊崇超生命,生命的世界才有平安喜乐。


(382)


中国人的奴性?这一点人们谈论太多了。但一个奴性的民族能开创那么独特的文明吗?实际上,中国人的奴化是过程,是从外来统治开始的。只是到了现在,推翻外来统治容易,铲除奴化心理却难。

“被出卖恐惧症”笼罩中国人的内心,所以,坦诚的非信仰状态和伪装的信仰状态成为可悲的一体两面。如何在这样的国民中传播福音的许诺而令人接受?答案是:无条件的强制而非有条件的说服。因为有条件的说服不免被证明为并不可靠的说教、许诺以致可靠的哄骗、欺诈,从而开始又一个恶的循环。

华人是一个不断在社会生活中经历到被欺诈和被出卖的民族,而这些欺诈和出卖,又经常和信仰、意识形态联在一起,因此我们患上了“信仰的进食恐惧症”,信仰、信用、信任的多重空白造成了极端的饥渴,反过来加剧了胡乱进食的毛病,使社会变得更混乱、更不可靠,更充斥了欺诈。现在,也许唯有“福音的进食”可以打破这恶的循环,并拯救我们的身心灵。


(383)


为什么新儒家人士会说这样奇怪的话:“儒家的真消息要经过纽约、巴黎和东京才能更有生命力和说服力。”(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后记,台北联经1996年版)在我看来,这一奇怪的逻辑其实是说儒家必须经过基督的教化,才能变“真”。当然这一说法并不真实。事实上,“经过纽约、巴黎和东京的儒家消息”已经失真,不再是“真”消息,但却是“好”消息,是经过基督教文明洗刷的、更“有生命力和说服力”的消息。而对日本来说,还有美军占领的作用。但儒家与其如此煞费周章地改头换面(“现代转化”),何不直入基督教文明的堂奥,以致从福音获取直接的灵洗?

对我来说,二十一世纪的真消息是:如果新儒家人士真爱儒学并渴望使之绝处逢生,则应在中国先传福音。除非他们只是想利用“儒家遗产”来为自己牟取生计、博得名利,一如吃洋教者在基督教界的所作所为。否则,试想一下,“儒学第二期”是在“儒学第一期”衰歇数百年、荣华富贵都被佛教取而代之后,才得以深入、展开,其前提是吸取了佛学之长。而到了近代,此前的“儒学第二期”不过衰歇百年,尚未从福音获得全面更新得救,即指望其死而复生、度众生、继绝世,岂有此理!

要彻底地学会一样东西,就需要某种程度的排他性。不同的信仰之间,除了各说各话,如何“对话”?上帝与魔鬼,如何握手言和?除非像亚当与夏娃那样在堕落之后,混淆上帝与魔鬼。在我看来,只有在互换了不同的崇拜对象之后,其信徒之间才有真正对话的前提。对话因此取代了论战与审问,而为混合主义铺平了道路。据此而言,所谓“宗教对话”只不过是“绥靖的愿望”、“妥协的政策”、“学术的把玩”、“理论的探索”,而恰非其追求的“要义──信仰内核的交融”!而即使“信仰内核的交融”也其实存在一个巨大的危险,那就是类似的“基因杂交”最终将产生令人惊悚的怪胎。

最可悲的是,这种“对话”往往是由颓废的一方首先发起的。其或是因为先前战败而尊荣扫地的,或是因为内里腐化而意志消沉的,或是因为组织涣散而土崩瓦解的:由于这种对话而产生的混合主义是颓废的结果,所以想据此喜结良缘、得到良善茁壮的结局,今古中外,未之有也。

尤其福音之在中国,还远远不到可以和儒、释、道诸教平等对话的时日,只因福音在中国从未获得如儒、释、道诸教那样的主流地位──如它们三者一度得到的官方国教般的影响力……因此福音在势利的国人心目中,始终受到歧视,无法平起平坐。基督徒现在所应做的,不是在这种歧视处境下去急忙进行诸如此类的不平等“对话”,因为此类不对等的对话,无异于城下之盟。中国基督徒现在以及将来相当长的时期如百年之内,所当作的,是传纯正的福音、不推行混合主义、不推动多元并存、不扭曲福音以适应和光同尘的传统惰性。传纯正的福音,以消除国人对福音的歧视;传纯正的福音,以获得与儒释道的对等地位;传纯正的福音,使之成为中国思想的主流、官学、国教、正统。在获得这样的平等地位之后,中国基督教再来讨论“对话”问题不迟。


(384)


为了证明福音在中国的必要性,我曾经想写某种历史哲学,就像我在1980年代写作的《第二南北朝的曙光》这样的“历史比较论”,来证明福音信息这样的神秘软件而非基督教这样的世俗硬件──在中国即将获胜的命运,以此俘虏“急于投靠胜利者的中国公众”。

一种历史哲学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奇迹实际上仅限于教会起源时期”?如果这样,当代中国人几乎是惟一有资格领受奇迹的民族了。犹太人、欧洲人,早已与神的恩典绝缘了,因为他们的会堂和教会已经太“成熟”了、太“系统化”了。事实上,就在二十世纪末叶,我们这些“被遗弃的中国人”身上,正应验着最伟大的奇迹。那就是“接待耶稣为主”。这是Miracle!真正的Miracle!“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翰福音》第一章)

为什么耶稣的十二门徒以及早期教会的多数成员,都是出身微贱?为什么中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教民”,也大体如此?除了“上帝要拣选他们这样的人”这一神秘的属灵因素外,属世的因素是否在于:基督的福音是为失去家园的人们所准备的“最后的晚餐”?而出身微贱的人们,就是在本乡本土失去了家园之爱的人们。例如耶稣本人从小就是一个流亡者,是一个典型的“失去家园的人”。而他的福音就是“为国破家亡的人们所预备的最后的晚餐”:“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翰福音》第六章35节)

一种历史哲学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一种“告别演说”:“‘中国的神灵’、‘中国的列祖列宗’:我还是爱你们的。只是,我已经效忠圣子耶稣基督了。这是逃避不掉的宿命。为了你们的名,我曾经数十年之久拒绝接纳耶稣基督为主,但我最终失败了。因为耶稣给了我新的生命,我不得不把自己原本已经没有了的余生交给他。中国的神灵、中国的列祖列宗,我不得不略带伤感地收拾并埋葬过去的一切,但愿你们也不是徒劳的,但愿你们也是为基督预备道路的。但愿在基督里你们可以得安息,并获得圣洁的灵性。”


(385)


1996年4月12日,当我快要信主的时候,我仿佛在每一扇折射了阳光的窗子上面,都看见了圣灵闪现。那时我想,耶稣基督的救恩,是否像阳光一样临到了每一扇窗户的玻璃上?

1996年5月4日我写道:中国人要想重归祖辈的精神、重振自己的雄风,就需要首先“与神和好”。

1996年5月5日我写道:半部《圣经》(《新约》)就可以征服世界,这并不是一个未来主义的想象,而是一个过去事实的总结。


(386)


有的人说,中文是世界上最美的语文,就现今和未来的日子而言,中文也是传达神的意思的最妥当最“传神”的语文。──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妥当。有的中国基督徒宣传要“敬鬼神”。但他们所敬之“鬼”却是那些“敬神的先祖”。为什么古代中国人称“鬼──神”,而非“神──鬼”?因为在古代中国,人们要到达神那里,需要祖先亡灵之鬼作为中介,就像天主教的圣徒是人神之间的中介。但是我们要警醒,我们要注意在接受福音的时候,与混合主义、“ABC神学”乃至“别的福音”保持距离。

《加拉太书》第一章说:“我希奇你们这么快离开那借着基督之恩召你们的,去从别的福音。那并不是福音。不过有些人搅扰你们,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但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我们已经说了,现在又说,若有人传福音给你们,与你们所领受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对此我有几点想法要说:

1、我们要彻底抛弃洪秀全主义,消除自立为王、僭越并妄图与圣子耶稣比肩的“秦始皇传统的遗绪”,如洪秀全、毛泽东等乱臣贼子。那样的恺撒主义在罗马帝国晚期的欧洲,已经清扫过了。

2、扬弃“基督教中国古已有之”的权力意志;扬弃“圣子耶稣中国古已有之”等幻念,放弃《老子》或《四书五经》相当于“第五福音书”等变相的“老子化胡说”。

3、彻底悔改、接受救恩,放弃这一僭妄:企图将福音与中国文化混合使用、让信仰为政治服务;鼓吹“基督教混合主义可以包治中国的百病”、“中国人离上帝多远离民主就有多远”等等谬论。

4、我们可以思念:主常常恩待“后受启示的民族”,“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马可福音》第十章31节)。

5、现代的西方人在信仰上的堕落,有如耶稣纪元前后的犹太人在信仰上的堕落。也许上帝正是要起用原本并不信神的中国人,来继续神的恩典。有如耶稣纪元前后的上帝起用了希腊人和罗马人完成这一“继绝世”的使命。

6、欧洲异教在文艺复兴时代复活了,导致欧洲基督教宗教改革中分裂,然后演化出“科学杀死了上帝”。圣子耶稣的受难在近代欧洲被理解为“上帝死了”,一如犹太人杀死了并一直羞辱人子耶稣。但是与此同时,圣子耶稣基督的福音却开始进入中国──史无前例的救恩,已经降临中国。这个时候,正是历史的巨大转机显现出来的时候。我们要谨记《加拉太书》第一章说的福音准则:“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吗?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

作为中国基督徒,我们有义务清楚意识到圣子耶稣存在的意义:文明史越久的民族,社会罪孽也越深重──中国是世界上文明最久的区域之一,因此也是罪孽最深的社会之一,因此我们需要额外努力地悔改,才能得救。“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罗马书》第一章16—17节)

首先是彻底忏悔、心灵悔过,而不是推说“古代中国有一神信仰”甚至“中国古代也有耶稣的思想印迹”,所以“我们的祖先在古代是近乎得救的”。恰恰相反,我们看到即使在卜辞、金文中,中国的“上帝”也是与“百神”并存的,这与希腊、罗马的多神信仰并无质的区别,说明中国的“上帝”只是主神,并非一神。此外,中国更无先知传统,缺乏殉道的鲜血以刷新并强化神圣信仰。殉道的鲜血具有持久的示范作用,以至于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1743—1826年)说,“自由之树必然时常用爱国者和暴君的血来灌溉。”(The tree of liberty must be refreshed from time to time with the blood of patriots and tyrants.)而他本人就是死在美国国庆日。

其次要完全改宗、行为转变,这不是通过模仿欧洲人外表、犹太人的历史就可以实现的。恰恰相反,上帝只向那些亲自经历他并吁求他的个人与民族显现。上帝的降临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人要为他敞开心扉,并让信仰的种子落在行为的土壤。我们如果文过饰非,而不懂得忏悔,就决难净化、无从接受主的恩典。

最后,我们需要知行合一:文明史越悠久的社会虽然越罪恶、越难迎接主的恩典;但主还是眷顾这些具有悠久历史的新信仰者。尤其考虑到,皈依最晚的民族,反倒没有了犹太人和欧洲人那样的“以神的名义犯罪”、“玷污了主的荣耀”──因此我们不要悲观,我们盼望主的恩典特别施予后来居上的信徒。

1、“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或作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报告耶和华的恩年,和我们神报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以赛亚书》六十一章1—2节 )

2、“耶稣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马太福音》第四章23节)

3、“这福音是神从前借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罗马书》第一章2节)

犹太人没有珍惜福音,他们的最大罪恶,就是以上帝的名义杀死了圣子耶稣。欧洲人没有谨守福音,他们的最大罪恶,就是以圣子的名义互相残害并虐待已经归主的其他民族。这样重大的罪行,中国人还没有机会犯下。如果在未来的世纪中,信主的中国人不像宗教改革时期的欧洲人那样自相残杀,不像殖民者那样残害别的民族并以宗教的名义犯罪,中国应该可以得到主的特别眷顾。

基督的福音是为失去传统家园的人民准备的──这正符合现在急剧城市化和全球化的中国社会的需要。在古代欧洲,罗马帝国的征服,使得千千万万的城邦之民、区域国家之民,沦为失去家园的奴隶和亡国阶层。正是在各种奴隶之中、各种亡国的游民中,基督的福音获得空前广泛的传播。后来,甚至连罗马公民自身也日益游民化、奴隶化了,结果基督教就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不是基督教灭亡了罗马帝国,而是灭亡中的罗马帝国接受了基督教,后来的欧洲正是通过基督教得到了新生。

现代中国,在国际压力下急速改组。中国人失去家园、游离四方,失去国家、流窜世界。我们日益成为无家可归者:社会失序,精神失根。正是在这种绝境下,在失去家园的飘泊中,基督的福音成了生命中唯一的凭藉和安慰:

“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所以地虽改变,山虽摇动到海心,其中的水虽砰訇翻腾,山虽因海涨而战抖,我们也不害怕。(细拉)。有一道河。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欢喜。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所。神在其中。城必不动摇。到天一亮,神必帮助这城。外邦喧嚷,列国动摇。神发声,地便熔化。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细拉)。你们来看耶和华的作为,看他使地怎样荒凉。他止息刀兵,直到地极。他折弓断枪,把战车焚烧在火中。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诗篇》四十六章)


(387)


儒家的德音是为家族社会的成员准备的,哪怕那个家族是皇族;基督的福音是为无家可归者的世界准备的,哪怕那是最后的晚餐。

主的恩典:

1、中国文化中,一神论信仰从来没有扎下根基。但也因此,中国人还没有机会杀害基督和他的门徒如犹太人,还没有机会得而复失基督的精神如欧洲人,中国人因此还没有机会以上帝的名义大规模犯罪,还没有犯下得以玷污上帝和基督圣名的“宗教上的超级罪恶”。

2、将来的中国人所组成的社会,只有彻底忏悔并信从主三位一体的,方能确实领受上帝的恩典,并使得主的恩典注入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命获得灵性的实质。

“主的恩典”不是一个历史概念,因为“主的恩典”是超越民族、地域、时代的。主的恩典也无厚薄之分,他不偏待犹太人与希利尼人,也不偏待欧洲人与亚洲人。圣子耶稣不是犹太人,尽管他出现在犹太人中间;主上帝不是欧洲人的私产,尽管他曾经主导欧洲人的生活。主的恩典在每个人身上,虽然每个人的福份不同,那是由于对于主的认识程度不同。每个人与主的关系,取决于每个人对于主的接纳程度:“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他在世界,世界也是借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翰福音》第一章9—12节)人与这真光的关系,是本质意义的“私人关系”。

圣子耶稣曾明言,他来,首先是要救以色列失散的羊:“耶稣说,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那妇人来拜他,说,主啊,帮助我。他回答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妇人说,主啊,不错。但是狗也吃它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耶稣说,妇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给你成全了吧。从那时候,她女儿就好了。”(《马太福音》十五章24—29节)无论这是正话还是反话,反正都是主的话语,但结果呢,厚颜无耻的犹太人知恩却不图报,他们不仅杀害了救主,而且迄今拒绝主的道、神的国,作为一个提供反面见证的信仰集团,这个血缘杂乱的混合集团至今还在冒充种族纯粹的文化集团。但他们明显差异的种族特征,就彻底否定了他们的自称。

主的计划落空了吗?主的计划缓期执行?但无论怎样,犹太人作为福音传人第一梯队的使命,显然业已结束。后来主兴起欧洲人作为福音传播的第二梯队。有人说《启示录》的第二、第三章,预言了最近五百年间的欧洲教会。不知这种对号入座对不对。但是显然的,五百年来欧洲殖民扩张的历史,也同时是对福音的背离史。

有人认为,中国是上帝预备的福音传播的第三梯队,因为圣经上说过:“我必使我的众山成为大道,我的大路也被修高。看哪,这些从远方来,这些从北方和西方来,这些从秦国来”。(《以赛亚书》四十九章11─12节)这里的“秦国”很可能就是指中国(Chin)而言的。中国作为上帝预备的“第三梯队”,命定要继北方(希腊)和西方(罗马)等欧洲第二梯队之后,继续登上“主的道路”。


(388)


古老中国一旦与福音结合,是否也将结出世界上最完整的文化系列呢?

1、中国本身是旧大陆上的“四大第一代文明中心”之一,另外三个中心为两河、埃及、印度。

2、一千五百年来的中国已充分吸收印度佛教,是中、印两大文化的保全者、化合者,成为充满活力的“第二代文明”。

3、基督教立足于福音,但吸取了第二代文明希伯莱、希腊文化的诸多成份。如希伯莱先后游走于第一代文明埃及、被掳于第一代文明巴比伦;希腊先是学习第一代文明埃及──米诺斯,后征服第二代文明波斯,广取两河文化。马其顿、罗马更可称为“第三代文明”。

4、未来的中国在吸取基督教文明的基础上,开始自己的第三代文明,也为世界提供第四代甚至第五代文明的范式。

5、生活在这样的中国文明里的人们,将是世界上最需要上帝救赎的。

有人说,“旧约比新约更能和中国古典文化‘对话’。”这对吗?我认为当然不对──因为只有旧约与新约相结合的“神的话语”,方能洗涤中国的罪并净化之。而用一种充满僭妄的态度“与旧约对话”,只能加深中国的罪,甚至强固之。

举一个例子。毛泽东小名“石三伢子”,因他母亲先前生了两个孩子全都早夭,于是这个村妇听了术士的话,磕头叩拜祭祀石头精灵,才得来这个宝贝儿子。而叩拜祭祀石精──在中国古代已被列为“淫祀”。所以毛泽东这个“淫祀之子”能在中国掀起大风大浪,可能具有邪灵的背景。


(389)


基督是我们的先天的、灵魂的归宿,中国是我们的后天的、感情的归宿。如果二者对立了,我们站在哪一边?这一假设不会成立,因为这二者不是同一层次的存在,因此不会对立的。此二者既然非在同一层面,故无对,亦无待。基督是我们先天的、灵魂的义务,中国是我们后天的、感情的义务。基督的东西归于基督,中国的东西归于中国。正如上帝的东西归上帝,恺撒的东西归恺撒。

不同层次的存在还可以互相支持。文天祥的《正气歌》表明,当人面对国破家亡和失败死亡的命运时,多么需要本体论的支持。当此灭顶之灾来到时,属世的忠诚已无所依附、归属,所以人需要寻求飘摇的万象之上的至上永续者。可惜中国文化那时无法提供类似的支持,所以文天祥就去先秦文明中吸取了无神论的“正气”,坦然面对蒙古野兽的死亡威胁。但“正气”是没有位格的,且只被士大夫所认识,正气无法凝聚大众,故中国只能亡于蒙古、满清,而无法像俄罗斯那样反过来追击蒙古到其本土并最终宰制了蒙古。悲哉!一千年来,中国不断遭受欺侮的历史,说明了儒教、佛教、道教的虚空性和无力感。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人必自尊之而后人尊之。

士大夫的正气无法凝聚全体中国人,只有贯通全人类的、有位格的圣灵,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圣灵可以对毫无出路的此岸,提供来自彼岸的、终不撤销的支持。主的福音要在中国大行其道,并形成“中国基督教”,也许不得不经历一个“国教化时期的压力”。只有这样,主的福音一统了家庭教会和“三自爱委”,一统了新教各派和天主教,一统了外来的基督教和本土的儒、释、道、马列等诸端文化,那时以后,直指人心的福音,消减罪性、迎纳救恩,共襄基督崇拜的盛举。

国教化的诸多弊端,已有近世欧洲人的诸多论证。但那些弊端是在国教化之后发生的,是权力的腐蚀作用造成的;而不是国教化之前发生的,不是信仰本身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国教化的弊端而听凭异教化泛滥。尤其考虑到,中国社会还没有成熟到可以绕过意识形态而直接进入法治轨道。不论如何,各种异教的偶像崇拜与文化崇拜,即使在进化论的意义上,也是需要被福音一一克服掉的。


(390)


在国教化的过程中,我们也要避免艾儒略(Giulio Aleni,1582年—1649年)式的陷阱。当时有个叫黄贞的士人,曾拿周文王的例子问艾儒略。旧史说周文王多后妃、生百子,难道这样一个圣人,也要下地狱吗?艾儒略只好支吾不言。其实艾儒略的支吾不言是一种狡猾的忸怩作态,也等于是说文王该下地狱。可是圣经上十分清楚地记载比文王更晚的所罗门王,既是著名的贤王,又是一个嫔妃三百的大淫虫。所罗门王应该下地狱吗?而他的淫乱成性的父亲大卫王呢?该下几次地狱呢?

更有记载说艾儒略在福建对中国士人宣讲“文王恐已入地狱”之说。这与其说是破坏了文王的形象,不如说是破坏了基督教在华传播的前景,而且这个论断本身就是违背圣经的。因为文王没有听过福音,不知者不为罪,只有像犹太人那样,知道而拒绝、诋毁的,才是有罪。艾儒略这个耶稣会传教士,1582年生于意大利布雷西亚,1613年才到中国传教,尽管在华三十六年,但是来的时候已经三十一岁了,太老了,无法很好地掌握中国的学问。这是性善地理解他。从性恶的角度理解这个意大利人,周文王是耶稣纪元前十几个世纪的人,他怎么会因为没有听说那时还没有问世的耶稣基督的福音而下地狱呢?这个败坏的意大利人是不是故意设置障碍,破坏福音在中国传播?艾儒略这样披着羊皮的破坏者,明明负有“挑拨离间”的使命,竟然还被有些神志不清的阿谀者誉为“西来孔子”,难怪基督教在中国长期打不开局面,甚至走入了死胡同。这些洋教士,完全是用后来居上的毛式“不破不立”在传福音,结果当然事倍而功半。

综合上述,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比较中肯的看法:

1、文王生于圣子耶稣之前,较之同时代的《旧约》诸王并不逊色。

2、中国远离中东,未闻福音,不知,不为过也。

3、面杀害圣子耶稣的犹太人,受惠但不相信福音的欧美人,其实都比文王有害。

4、信主的中国,作为主所拣选的预备队,可以承衰振弊。新一代文王,当为主的福音,追随耶稣、深入地狱,就像君士坦丁大帝那样。


(391)


上帝爱世人,常常让人们免受“极端状态”的磨难。但是这恩典经常却成为罪人们逃避救恩的藉口。罪人,是否一定要上帝把自己抛入“极端状”态,然后再警醒过来,祈求救恩?

在“拒绝承认上帝的绝对主权”这一前提下,我们有关“救国救民”甚至“创造历史”、“挽救文明”的言行中,其实包含着许多凶恶的动机、刻毒的仇恨、善良的伪装、时刻准备付诸行动的罪恶。难道不是这样吗?静下来想一想,确实如此。


(392)


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并不是认可上帝的主权、顺服上帝的奥秘,而是一种明智的怀疑论,是智者的“止于至善”──这不是上帝的奥秘的终极性的善,而只是“人的理性在临界线上的善”。所以我们切忌像利玛窦那样,把孔子装扮成一个滑稽的、预言耶稣基督的东方博士。如果那样,对孔子和耶稣都不正确。

“人人都有佛性”、“人人可以成佛成圣”,这种拙劣的、廉价的“平民主义”,是中国一千年来的社会乱源。不仅如此,根据我的研究,北宋和南宋的平民主义,对于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尤其考虑到,不论金、元,都是崇尚贵族主义和英雄精神的半开化社会。后来明朝和清朝的对决失败,其中也包含了平民主义败于贵族主义、科举文官败于军事贵族的因素。而现代的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故事,也是同样情节的不同翻版。这不仅因为贵族主义比平民主义更有社会凝聚力,而且因为科举官僚的社会责任感要大大低于军事贵族。

当然,说某种流行思想是社会的乱源,只是一种“方便的解释”。平民主义的另一面相就是专制主义。而平民主义与社会混乱,也不是因果关系,而是骈生关系。人人可以成佛,社会就会趋向解构,精神就会趋于虚无,祸莫大焉。这还是就功利角度说。如若就其真理角度说,人人都有佛性,则此“佛性”,与罪性何异?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佛性而成“佛”,则此佛与“罪魁”何异?

牟宗三遗憾“人人不能做基督,人人只能做基督徒”,这就是上述病态思想的表达。至于他申言这“对于人类的尊严是一大的贬损”,就更是把人类的罪性,夸大到令人厌倦的高度。这与其说是“新儒家”,不如说是明显在“以佛辅耶”──佛佗是从多神的印度教来的,基督是从一神的以色列来的,而圣人则是从敬天的中国来的。所以,中国儒家的敬天、畏天命,也许更加接近独一全智的基督教,而较为远离怪力乱神的印度教。中国社会既然可以接收来自印度的宗教,也一定可以接受基督教。


(393)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一般认为,我则把它理解为:“贵族时代的人们学习知识是为了消费知识,商业时代的人们学习知识是为了出售知识。”在这种意义上,批判了商业主义的“儒家思想”,是更适合于“后现代化社会”的。

以英语民族为首的现代世界的“战国霸权”集团,是靠技术与科学的力量,先后击败了“德日意反共同盟”和“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共产集团”)等“秉持意识形态的战国霸权集团”。这些战国霸权集团被一再战败的中国人叫做“列强”,其登峰造极的表现形式是核子攻击、火焰喷射器的地毯式轰炸。尤其冷战以后,“德日意反共同盟”的意识形态对手“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共产集团”),也不得不服从英语民族的技术科学的领导。自那以后,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让位给了金融、科技、肉体的三位一体。而连接这三位一体的则是广告。广告取代了意识形态,成为新的意识形态。如果说“广告是商业集团的宗教仪式”,那么“商品化的偶像崇拜就是名牌”。事实证明,这些东西对基督信仰的危害,有时比世俗政治的意识形态,更加深远。这是为什么呢?这很可能因为,意识形态是信仰瓦解过程的一个替代品,而商业主义则是信仰瓦解以后的一个替代品──所以意识形态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而商业主义则在后现代社会出现。

根据以上现象考虑一下中国与西方的遭遇,来观察其冲突及融合,大概也要经历三个阶段,而后才可达到稳定状态:

1、技术与科学的阶段:自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到甲午战败和满清之完全解体。这是“科学救国、科学万能”的境界。

2、新文化运动、救亡运动到共产革命的试验。这是“革命救国、人文改造”的境界。

3、从今而后的时代,中国的命运将从属世的拯救转入属灵的救赎。这是“基督救世、罪性涤净”的境界。

以上三阶段,互有渗性。如第一境界末期,已开始萌生第二境界之要素,如《天演论》之流行、十次武装起义。再如第二境界末期,已开始萌生第三境界之要素,这是“改造国民性”、“灵魂深处爆发革命”。

三境界要旨归结于:科学──人文──属灵的生命(科学的叫法为“宗教”,人文的叫法则为“信仰”)。

西方列强曾以他们的治外法权来“传播福音”,结果是纵容自己的私欲来压迫别人,从而在中国的土地上,多多少少败坏了基督的名声。现在,是由中国人自己通过信仰独一全善的主,来为圣子耶稣基督在中国恢复名誉的时候了!从文艺复兴以来就公然背主并祀拜异教的西方列强,是根本不能冒充主的见证者的。


(394)


1996年7月11日的醒悟,使我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弥赛亚”与“天子”的差异,还可以像我在十年前出版的《神话与民族精神──几个文化圈的比较》里所写的那样,是“文化形态”上的。但是那超越了文化的拿撒勒人、十字架上的“基督”,却与“天子”也与“弥赛亚”截然不同了,因为他已经不是简单的受膏者,而是“与神同在的圣子”。这个差异,不是形态上的,而是性质上的。

以前,我把耶稣理解为一位天子、受膏者、弥赛亚,现在我学会把耶稣理解为“天”本身:中国的“天”,几近《约翰福音》的“道”,与独一全善至高的神是同在的。

把十字架上耶稣仅仅理解为弥赛亚是不够的,在某种意义上,救主基督是上帝至道的亲临人间,圣子是神的“亲在”而不仅仅是“差遣”的,是神的“道成人身”。这一奥秘,作为不可思议的神迹,后来在“三位一体”论中,得到了人类理性的初级认知。

天命近似上帝的意志,但天子却不近似独一的圣子耶稣基督,因为圣子是与天同一的。如果用一种“宗教对话”的方式说,天子是高级灵体,但独一圣子却不仅仅是高级灵体,而是灵的本原、至高者上帝的亲在。天子是周期性的反复出现的,而作为上帝亲在的独一圣子却是不可重复的。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天子,但独一圣子却为救赎人类而来。

皈依圣子比服从天子更平安,因为天子缺乏“基督的奥秘”。虽然天子因此要比圣子更加具体、更能激发人们基于本能也就是基于罪性的能动性,但只能让人“像骆驼、像狮子”,而无法让人“像婴儿”。唯有皈依了圣子的人方能与上帝和解,再度成为上帝面前的婴儿。天子仍是罪人,所以在理论上可以“下罪己诏”。后来那些剽窃了天子名号的”皇帝“们,因此也利用了这一理论。仿冒伪劣的假天子、真皇帝,因此不惜颁布罪己诏,用以挽回政治危机。天子具有的“罪的嫌疑”,可以涉及法律上的、道德上的、人类意义上的甚至生物意义上的……所以可以说,中国的天子理论基本上还停留在旧约时代,像“受膏者”而不像“圣子”,也缺乏新约时代深刻反省。而在新约时代,作为“上帝亲临”的、十字架上的受难者,圣子则是完全无辜的:不是因为他像天子一样可以不受法律、道德、人类意义与生物意义的约束,而是因为即使在这些框架以内来衡量,圣子也确实是无辜的!

唐、元时代的景教、明、清时代的天主教、民国时代的社会福音派,其传到中国都不只是“福音直接注入中国”之后所产生的“纯粹祝福事件”,而且是“叙利亚文化(景教)、拉丁文化(天主教)、英美文化(新教)与中国文化接触”之后所产生的“历史文化事件”。这些事件不能“在中国结出圣灵的果子”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文化的“酵”、世上的“小学”迷惑了人。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圣灵永远无法在中国结出福音的果子。相反我坚信,只要圣灵的工作继续存在,中国大地上一定能结出圣灵的果子──其标志是可以自行生长,而无需外部力量的干预,那就是“基督教在中国真正确立”。等中国基督徒过完了自己的“除酵节”、排除了小学的干扰──那就是“基督教在中国真正确立”。

我们在比喻的意义上,使用“中国基督徒过完了自己的‘除酵节’”一语。

除酵节,是旧约时代的节令之一。从希伯莱历法的亚笔月(公历3、4月间)14日晚到21日晚。时值大麦收割之际。这七天之内希伯莱人只吃新麦做的饼,不能发酵,以示食物中没有一点上年收获的,除酵节祭品是当年收割的第一个禾捆。这七天最初和最后一天不得工作,只能举行宗教集会:“你们要吃无酵饼七日。头一日要把酵从你们各家中除去,因为从头一日起,到第七日为止,凡吃有酵之饼的,必从以色列中剪除。头一日你们当有圣会,第七日也当有圣会,这两日之内,除了预备各人所要吃的以外,无论何工都不可做。你们要守无酵节,因为我正当这日把你们的军队从埃及地领出来;所以你们要守这日,作为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 从正月十四日晚上,直到二十一日晚上,你们要吃无酵饼。在你们各家中,七日之内不可有酵,因为凡吃有酵之物的,无论是寄居的,是本地的,必从以色列的会中剪除。有酵的物,你们都不可吃,在你们一切住处要吃无酵饼。” (《出埃及记》十二章15—20节)

比喻的意义上使用“除酵节”一语,不是我们的发明,而是新约的示范:“你们这自夸是不好的。岂不知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吗?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所以,我们守这节不可用旧酵,也不可用恶毒(或作阴毒),邪恶的酵,只用诚实真正的无酵饼。”(《哥林多前书》第五章6—8节)

在比喻的意义上使用“除酵节”一语,还意味着要除去世上的小学:“你们要谨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不照着基督,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就把你们掳去。因为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你们在他里面也得了丰盛。他是各样执政掌权者的元首。”(《歌罗西书》第二章8—10节)很明显,世上的小学也是一种旧酵,必须除掉。

具有精神基础的民族虽然亡国如古代的犹太人,仍然可以活出一个样子来;而缺乏精神基础的民族如现代的中国人,仍然难以活出一个样子来。现代中国人已经不是明末遗民笔下那样的“有根无土的兰花”,而是“断了根的残枝败叶”。根,就是传统,没有传统的人,就像断了根的残枝败叶,随风飘零,一无是处。中华亡国,是从自甘堕落开始的。自从中国人失去了内心的敬畏,社会的分寸也就没有了,灾难也就绵延不绝了。中华复兴,不是以破坏他国的利益为方式,而是以提升自身的品质为道路。而这,必须重生,必须皈依上帝。

如果中国基督徒不能团结起来,如果中国各教派无法弥合彼此的分歧,从而结成一个统一的信仰团体──那么,“传教”、“传道”何益?这样的传教传道岂不变成了分裂社会的行为?这样一来,即使中国完全“基督教化”了,我们所得出的,依然是个四分五裂的中国,一个超级巴别塔,一个灵性的深渊。

中国的家庭教会,将来可能被证明为“上帝赐予中国的一大恩典”?什么时候,当家庭教会拒绝了一切外来“援助”的时候,而把根基牢牢扎在对主的彻底信靠上,主的恩典就成全、显明了。外来的金钱“援助”,常被证明是和外来的干涉、扭曲、属世的诱惑紧密相联的。

中国基督教会的独立成长,被政权机关规定为“自治、自传、自养”等“三自”,这仿佛成了一道紧箍咒,结果还成立了一个分裂教会的“三自教会”──这本身就不是三自的,这本身就违反了三自,这本身就说明三自的虚伪性质。事实上,自治、自传、自养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怪诞的事情,好像是说中国教会是不能自治、不能自传、不能自养的,就像残废的人一样。一个不能自治、自传、自养的教会,是吃教者吸血组织,如何能够传扬主的福音呢?就是现在的“三自教会”,也还是无法自治、自传、自养的,因为它要依靠政府拨款才能苟活。结果,主的福音虽然冲决了西方文化、西国历史、西人贪欲所构筑的殖民主义的歧视和拦阻,却无法冲决“本国政府”的指令、“中国政府”的监视,无法与中国人的心发生共鸣,无法开创中国精神的新页。而且,教会的独立与自治、自传、自养,首先应是从世俗势力的管制下解放出来,尤其是从一个无神论的、反基督的、充满仇恨的专制政权管制下解放出来。

不错,把恺撒的东西还给恺撒,也是基督徒对上帝的顺服。但是首先,上帝的东西应该还给上帝!也就是说,基督徒应该无条件地服从上帝,而不是无条件地服从政府,基督徒要拒绝“爱国爱教”的反动口号。“爱国爱教”的口号,把“爱政府”放在“爱教会”的前面,而根本不提“爱主你的上帝”和“爱人如己”,这就使得“爱国爱教”变成了一个魔鬼的圈套。

简要地说,中国基督教三自运动(“三自教会”)之所以不同于英国圣公全、德国路德会、北欧新教教会、俄国东正教会之处,不在于它受到政府控制,而在于它受到一个反基督的无神论政权的控制。尽管前面那些国家的主流教会也与政权关系密切,甚至作为曾经的国教,政教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因此多少受到政权的辖制。


(395)


“只有基督教能够救中国”一语,是“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翻版,不仅出自迷误,而且十分有害。它把基督的福音沦为一种世俗的工具,而福音一旦沦为工具,哪怕是“救国的工具”,也很容易遭到人性的腐蚀败坏,结果不仅什么也救不了,连自己也给败坏了。基督的道路是指向天国的,通过真理,达到新的生命。基督的福音不是来旧瓶装新酒的,也不能把新布补在旧衣服上。中国人,该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空前闹剧中,汲取到了足够的教训?

再换一个角度,“救中国”这一庞大工程,不是任何罪人可以担负的。从福音的角度看,救国者所需要的,首先是更新自己、接受耶稣基督的救赎。如果每个人都得到了更新、救赎,整个社会自然也就更新了,社会更新之后,新的国家自然就是一个承受了恩典的国家了。那就不仅是“救国”,更甚超过“复兴”,而是成就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国家、新王国。

为了理解以上所言,不妨参考一下美国传教士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1812—1884年)在其《中国总论》(The Middle Kingdom,Vo1.Ⅱ,1882)里的心得。他在谈到1850年代中国的太平天国时指出:“当时中国很多人狂热地支持这一场政治革命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太平天国革命的口号是片面的,中国的问题在于下层民众,而不在于政府,改变统治者仅仅是改朝换代。”这位传教士认为,改变民众比改变政府更为重要;所以信仰的传播比政治的革命更为重要。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基督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扎根,那么政府权力的性质自然会改变。”

这使我想起了舞剧《天鹅湖》──它体现的西方精神是日耳曼神话的,而非俄国民间故事的,是与中国精神大相径庭的。其剧情大致是: 被魔法师罗德伯特变成天鹅的奥杰塔公主,在湖边与王子齐格弗里德相遇,倾诉自己的不幸,告诉他只有忠诚的爱情才能使她摆脱魔法师的统治,王子发誓永远爱她。在为王子挑选新娘的舞会上,魔法师化成武士,以外貌与奥杰塔相似的女儿奥吉莉雅欺骗了王子。王子发觉受骗,激动地奔向湖岸,在奥杰塔和群天鹅的帮助和鼓舞下,战胜了魔法师。天鹅们都恢复了人形,奥杰塔和王子终于结合在一起。

这里有几个值得我们中国人特别注意的情节:

1、王子不是凭借暴力打败魔法师的,而是凭借爱,以及用来体现爱的信与望。

2、这说明在王子和魔法师之上还有一个至善的裁决力量存在,那就是上帝及上帝之道。

3、中国人的内心没有上帝及其良善之道,所以只有凭借暴力去战胜魔鬼,如果战胜以后呢,结果自己的正义之事也变成了魔鬼的成就。

4、王子拯救那位被魔法师罗德伯特变成天鹅的奥杰塔公主,正是体现了基督精神:“法利赛人和文士,就向耶稣的门徒发怨言,说,你们为什么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喝呢?耶稣对他们说,无病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加福音》第五章30—32节)

5、从上述情节我们可以看到,《天鹅湖》与中国的《西厢记》之类的大团圆是多么不同。这些不同,决定了当事者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巨大差异,所以导致不同的社会命运。

由此可见,中国的转折,一不是“政治改革”甚至“制度改造”能够单独奏效的;二不是上层改革甚至政府更迭能够单独奏效的。中国的转折,需要全民的多方参与、需要全民自身的改变。而这谈何容易呢?如果没有上帝的旨意、基督的救恩,那基本上就是天方夜谈了。所以任何人间的活动,都不如祷告来得重要。而这已经被中国的近代史一再证明了。


(396)


过去,中国的武侠小说,恩怨仇杀,伏尸狼籍,可谓双方对阵、皆是群魔乱舞,一点看不到上帝的恩典与荣耀作为,因为这是一个费拉民族的作品?费拉民族,由于怀疑、怨恨,失去了对于上帝的公义性的信仰,梦想在自我尊崇中重获荣华,然而,连公义和信仰都丢弃了的民族,可能有好的出路吗?从《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来看,“道”不仅不是终极之词,而且远在“天命”之下。当然,我们也知道有人谬说,企图混淆真道、误人子弟:“华夏文化的终极之词称为‘道’,儒道两家皆然”,这实在误人子弟。因为儒家的终极之词是“仁”(先秦)与“诚”(宋明),而非“道”。

现在,为了实现“从一千年的异族统治解放中华”的梦想,我们只有仰靠圣子耶稣的仁慈了。基督不是“异族”及其文化的产物,而先天先地而存在着的宇宙之爱──万物都是借着他造的。仰靠基督,可以恢复华人的自信以致创造某种属灵的尊贵感:这是中华复国的基本前提。“基督教在中国的确立”,有待于基督徒们的认罪、悔改,用中国基督徒的心,打开中国非信徒的心,让非信徒和基督徒,成为同个家庭的兄弟姐妹,一起来,直接迎纳主的福音──这不仅需要撇开其他民族的文化干扰,更需要卸下自己民族的文化遗产。


(397)


狠狠地打在中国护照上的外国戳记,就像侵略者的铁蹄。但基督说,要爱人如己。所以我们不要求报复,有一天中国强大了,要克制自己膨胀中的罪性,要善待弱小国家。这样的事,是上帝所悦纳,终必成就。而成就这事的人,必得到属灵的祝福。

现今的欧美人甚至日本人对于中国人的恶劣态度,也常是基于中国人自己的弱点甚至是罪,而发作出来的。这多少有些像《圣经》故事所说的,上帝由于以色列人的罪而放出亚述人攻打他们,又让罗马人奴役犹太人。正是在这种末日感下,施洗的约翰开始宣告:“天国近了,你们必须悔改。”《马太福音》三次提到“天国近了”,我想谁真能悔改了,主必让他的敌人屈膝在面前。

近代中国的灾难深重,来自先秦中国的缺乏信仰。在缺乏精神基础的社会里,情况只能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元人的散曲就如是咏叹。没有耶稣基督的救恩,一切兴亡都是轮回,一切苦难都是枉然。

截止现在,1996年底,没有一位中国居民得过任何一项诺贝尔奖。这其实是中国的幸运,说明中国的西化程度甚低,是当今世界上“免受西方炸药文明毒化”的最后一块主要“净土”。任何“亲西方”的中国人士,只要它还保留中国国籍,都无法得到任何一项诺贝尔委员会的青睐。这说明“背景”与“身份”,在炸药文明的心中,是远远大于“个人价值”的。许多成就,都是“系统”赐予的,不是“个人”能够获得的。“荣誉”不是给人的,而是授予栽培人的那些机构的。

为什么近代日本西方化甚速,却唯独坚决拒绝了基督的福音?难道真像利玛窦神甫(Matteo Ricci,1552—1610年)的前辈方济各·沙勿略(St. Francis Xavier,1506—1552年)所了解的那样:“日本人声称,如果基督教确实是真正的宗教,那么聪明的中国人肯定会知道并且接受它。”但是因为中国尚未基督教化,所以一贯师从中国的日本,只能在天主教面前彷徨、犹疑,而最终走向了神道崇拜这一人造宗教、政治宗教、工具宗教。

反过来看一看,日本的存在,仿佛也是上帝给中国的一项“特别恩典”,要中国人朝夕惕厉、避免过度的腐败──因为像中国这样不争气的国家,“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给他多大可能性,他就敢于腐败到多大程度。好在日本像一根毒刺,紧紧叮住中国不放,让中国百般痛苦的同时,也抑制了中国的内在腐化。尤其近代历史表明了:中国人只有在日本的压迫下,才能保持团结御侮的精神。


(398)


一个“关公像”充斥的华人社会,为何忠义却荡然无存?一个不忠不义的社会,怎么会有信用?一个没有信用的社会,怎能有效运转?一个无法正常运转的系统,怎能得到救恩?(推广到其他社会看问题,美国2008年爆发的“信用危机”,其实也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丧失了忠义,被崇拜金钱的偶像给压垮了。──2008年注)

有形的关公偶像,摆设、利用最多的地方,就是商场、饭肆茶馆──这并不说明商人与忠义很有关系,而是奸商在“打广告”,在做“相反相成”的“欺人之谈”。这就是古代中国“商人”──殷商王族的后裔?这种“商业精神”是否有点“可悲极了”?

有形的关公偶像已被玷污的地方,要靠无形的基督精神予以净化。这就是“爱”。需要永不止息的爱──而不仅仅是被伦常亲疏所区别对待的“忠义”。对陌生人也不可以行欺诈!对敌人也要有怜悯!新的中国,需要这样的基督圣灵。


(399)


不是“万物皆备于我”,而是“万物皆备于耶稣基督”。万物皆备于我,故步自封,不求上进,只求前卫,终于堕落。万物皆备于耶稣基督,认罪悔改,终日乾乾,以致于无极。万物皆备于我,名为中国思想,实为灵性堕落的藉口,故宋明以下,君子亦不能乾乾,终招亡国之祸。

中国帝国时代历史上较好的时代如西汉文景之治、唐朝贞观之治,其统治的主流思想都是“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而帝国历史上较坏的时代如秦、隋,主流思想都是号召“人要胜天”、“改造自然”。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分?我们知道,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虽未达到认识宇宙真宰、永生上帝的境界,但讲的也是人的自我放弃,以及其前提如人的有限性、人性中的恶等等。相反,那些鼓吹人要胜天甚至“人定胜天”的,终于沦为邪道。它们是在彰扬人性中的恶,把人的有限性,夸张为优越于神的无限性,终致生灵涂炭,天下不可收拾。正是根据这一悲惨的事实,毛派的口号“与人斗,其乐无穷”,被重新句读为“与人斗,其乐无,穷”。当然,即使帝国时代的“顺乎自然”、“无为而治”,比起王国时代例如西周成康之治的敬天勤政,还是差了一大截;所以和西周的成康之治相比,西汉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不仅毫无创造性可言,而且是明显消极的。只是“不作恶”,而没有“做好事”:这就是“顺乎自然”、“无为而治”的基本性质,而缺乏西周制礼作乐的创举。至于清朝的康乾之治,基本上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400)


埃及的沙漠、以色列的旷野,是上帝向人显示奇迹的地方。那里的地貌环境比较单调,接近永恒的意味。在这种意义上,到某地朝圣,或认定某地具有神秘,从人的角度说也并非没有道理。和埃及的单调环境相比,中国的地貌丰富,所以中国的灵性较少永恒的意味,而多世俗的变化。如果说到希腊,则显具某种激励思辨的海天一色的优雅地貌。印度的原始森林则给隐遁者良好的空间,不像西奈山的荒凉鼓舞着苦修者舍弃自己。人的灵性,就是如此受到环境的诱发或抑制,所以在必要的时日选择必要的地貌、环境,是使人接近上帝的必要方式。

轮回的而非进化的意识形态,如台北电影《饮食男女》和北京电影《轮回》所示,在唯独肉欲的华人社会中居于主流思想。所以华人一旦有钱,立即吃喝嫖赌,两眼空洞无物,恢复了动物的本相,他们的人生极境,就是“搂着小老婆在炕上吸大烟”。究其原由,是主流的华人早已放弃了进化的努力、来世的盼望。对于他们来说,“既然荣华富贵已经到手,人生就不再有任何奔头”,所以“中国的富人”很快就陷入同室操戈、争夺财产、家庭纠纷的内乱。这种费拉民族式的堕落,使人的罪性如虎添翼、雪上添霜。

但是新约改变了这一切。“耶稣说,妇人,你当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神是个灵(或无个字)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妇人说,我知道弥赛亚,(就是那称为基督的)要来。他来了,必将一切的事都告诉我们。耶稣说,这和你说话的就是他。”(《约翰福音》第四章21—26节)在脱离罪的轮回,朝向更高目标乃至朝向天国的意义上,基督精神不仅不与进化论冲突,且可以说是进化论的先驱。更进一层,永恒天国的属灵的盼望,要比物性进化的属世运动更富于“进化”的精髓。

如此看来,基督信仰在当代,不仅不该向广义的进化论包括地质地层说、天体演化论宣战,而且应该包容它。因为这样的包容乃是更高意义的扬弃、进化意义的废去。基督徒对科学──进化论的态度,应如圣子耶稣对先知和律法的态度: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这样的比喻也许并不恰当,但意思是说,在前人的基础上前进,乃事在必然。同样,我们来,也不是要废掉中国文化,而是要消化它、成全它。消化的方式,就是让中国文化与福音结合;成全的方式,就是产生中国形式的基督教。中国可以有自己的基督教,但不可有自己的福音;中国基督教可以不是西方基督教的效仿者、学步者、拙劣的盗版者;但中国的福音必须与世界各地的福音完全一致。从另方面说,中国文化久已衰颓了,若不注入福音,早已僵化。所以,我们即使“废掉”了中国文化,也是在更高意义上成全了它。

“圣灵感动”不似于“良心发现”,它是外生的,而非内生的。“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第三章)“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舌头弄诡诈。嘴唇里有虺蛇的毒气。满口是咒骂苦毒。杀人流血他们的脚飞跑。所经过的路,便行残害暴虐的事。平安的路,他们未曾知道。他们眼中不怕神。”(同上)

世人都犯了罪,亏欠了上帝的荣耀,没有寻求上帝的,只有背离上帝的。如果凭藉内在良心发现,我们也还是只能犯罪,无从行出完全的善来。所以,宋明儒学的“致良知”,无法达到“追随基督”的效果。因为人的良知有其限量,而把上帝表明出来的耶稣基督却没有限量:“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的都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约翰福音》结束语)在主面前,人须先承认自己的犯罪和无能行善,才能把自己真正交托出来,面向永恒的上帝,来超越自己的局限、罪恶和死亡。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只能流于口是心非、口蜜腹剑的伪善。 


(401)


中国历史上有过“追求上帝”或“探索终极”的运动,如殷周的上帝祀拜、春秋的墨子天志,西汉董仲舒的天人合一,魏晋王弼的自然主义、南北朝的佛教运动、宋明道学的天理认同,甚至洪秀全的拜上帝等。但是无论如何,中国历史上所追求的“上帝”并不是圣经所启示的上帝,中国历史上对于终极关怀所达到的认识,也无法企及耶稣基督所表明的上帝。其原因,从我们可以看得见的层面上来说,即在于缺乏认罪悔改;这并不奇怪,因为没有基督的福音,即不能达到上帝的纯粹,也无法认识罪的本质,这认识是对上帝的正确认识的起点。这样正确甚至完善的认识,本来不可能由天性犯罪的人来达到的,现在唯有通过直接来自上帝的恩典,即圣灵的感动、耶稣基督的流血赎罪,才有可能。而圣餐仪式,就是在接纳上帝的恩典、圣灵的感动、耶稣基督的流血赎罪。而中国以往追求上帝的终极关怀之所以失败,即在于缺乏耶稣基督的宝血作为中保。

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竟然成了中国智慧的符号。为什么“可说的不可做,可做的不可说”,成为华人主流社会“为人处世”的方针。正如使徒保罗所说,“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原文作人)我是喜欢神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罗马书》第七章21—23节)心里想为善,行出来的却是恶,这就是人尤其是“好人”的“基本困境”。而确信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行出完善来的人们,除了流于“满嘴的仁义道德”之外,还有干出什么好事来呢?因为取死的身体总受另一个律的支使,趋向于男盗女娼!所以中国的智慧也并非中国的独创,不过是人类普遍处境的典型说明罢了。

“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这是最坏的儒家,而不是基督徒。基督徒应首先认罪而不是用仁义道德来粉饰自己,否则就成了耶稣批判的法利赛人、粉饰的坟墓。只有经过充分的认罪悔改,基督徒对上帝的颂扬才是赞美,而不是阿谀,因为一张虚伪的嘴所说的,只能是阿谀,而不是赞美。

有人说,福音是“洋教”,“多了一个基督徒,就少了一个中国人”等等。我信主以前不懂其中分际,也是这样人云亦云的。但事实上,对哪一个民族而言,福音不是“洋教”呢?对希腊人来说,福音是外来的,对罗马人来说,福音也是外来的,对后来的欧洲各族和如今的世界各国,福音无一不是外来的──甚至犹太人也把福音当作外来的异端邪说呢!即使对犹太人来说,福音也是外来的、闻所未闻的,他们甚至因此而杀了耶稣。因为耶稣宣布自己里面住着上帝,这个福音太伟大了,因此对犹太人那种猥琐封闭的心灵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异已的、外来的。

是的,福音的核心对全人类而言,都是外来的──福音,那是天上的至宝,是从上面、从上帝的国里来的“永生上帝之子的信息”。正是因为福音这种先天的“外来性质”,耶稣才一再宣布,“我来不是要废去律法和先知,而是要成全。”因为耶稣的新约,使得律法与先知为主构成的旧约,获得了新的生命,一种由外(来)而内(化)的超越民族、跨越地域的福音,从此再无畛域,传布开来。


(402)


“无特定目标的仇恨指数”,即是一个社会腐败程度的指标,是社会综合症的病理心理反应。这种指数在“华人社会”尤其是在中国大陆的社会是特别高的。表面上看,这和历年政治运动的清算斗争史,具有密切关系,也和异族入侵、文明老化具有密切关系。苏联的例子可以看出,中国的病态不是孤立的。要消除这种“恨的壁垒”诚非易事,需要时间,尤其需要基督的爱心。这一点苏联比中国的条件还要好些,毕竟,苏联的主要地区还有基督教一千年的教化遗泽。若无教化,单靠严刑峻法的制裁,反而容易形成“抗药性”的恶性循环。

社会进步的根本要道是“治人心”,而非“治人身”。在“治人心”方面,基督教比儒佛道都更加有效,因为耶稣基督牺牲救世的榜样是无与伦比的。而儒佛道,悬壶济世就算头等极品了。在一个有信仰的社会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掘井,后人汲水。在一个无信仰的社会如当前的中国社会或久已成型的“中国国民性”中,前人大便,后人污秽,前人过河拆桥,后人陷入绝境。人们被迫先打扫厕所,然后再使用厕所。所以,代复一代地还债,而后又代复一代地欠债,永无止息──弥漫在这个社会中的感情,因而不会是爱,而只能是恨,轻的是怨恨,重的是仇恨。这样的社会,特别需要基督的救恩。

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做基督徒”和“做中国人”,不仅不相冲突,而且“做基督徒”还是上帝给当今中国人的“特殊恩典的标记”。西方人几百年来不断背叛耶稣基督,现在其主流社会已经“脱基督教”了,将来,上帝如果拣选中国人,来担当新一波的福音使命──这意味着,一个中国基督徒,首先要能把“基督的福音”与“西方的基督教形式”给区别开,不让后者误导我们对基督救恩的理解和追随。


(403)


华人的习俗是认为死人的灵魂可以保佑活人,许多民族的本能和原始萨满教也都是如此。这不仅是古代祖先崇拜的遗留,也是一种生物性的震撼带来的余波。比如一个人活着的时候,人们背后议论他不觉得什么,但是如果他死了,人们再议论他的时候,总觉得他可能听见!这不是很奇怪吗?人活着的时候听不见的东西,死了以后反而会听见!这就是我上面所说的,死亡带来了生物性的震撼。多么可怜的人性!

多数人都不是心甘情愿地死去的。如果说一个死去的人连“自己想活下去”这一点都办不到的话,他又怎能听见自己生前都听不到的东西?又怎能赐福于“比死人还略胜一筹”的活人呢?尤其是那些生前就缺乏灵性的“多数人”!死后倒反而有灵了?真是异想天开。


(404)


中国社会是充满纷争的,所以它颂扬和谐。这从中国的纪元方式上也可以一目了然:我们是以人断代,以代断文明,甚至以文明断神明。而不是相反,以神明纪元(如耶稣纪元)或以文明纪元(如奥林匹克祭典、罗马建城或穆罕默德起事)。中国的纪元方式本身,就是习于中国文化的人们(即“中国人”)不断纷争的活生生的象征。

满人乾隆为何在朱元璋墓题上“治隆唐宋”的字样?是因为他们一丘之貉,都以“治天下”而非“理天下”为务?这些半开化的蛮族,用一下汤因比的概念,乾隆是“外部无产者”,朱元璋是“内部无产者”。而福音的传播者,则采取了完全相反的路线:从文明的最深部仰靠上帝的恩典,自我更新,即认罪悔改,如耶稣倡导示范的那样:天国近了,你们必须悔改!

世界有些事情是十分奇妙的。例如中国采用“公元”和耶稣纪元,却是从无神论掌权的1949年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国通行是政权纪元,1911年以前是王朝纪元,1912年以后是民国纪元。中国在传统上把“正朔”看得至关重要。正朔是一年第一天开始的时候。正和朔分别为一年和一月的开始。夏历以冬至后第二个月为正月,天历以冬至所在的月份为正月,夜半为朔。因为正朔是王权(皇权)的象征,所以在王朝更迭之际,采用哪家的正朔也同时表明了政治取向。一个例子是:孔子在《春秋》中,每年之初必称“某年春王正月”。古代帝王易姓受命,必改正朔;故夏、 殷、 周、 秦及汉初的正朔各不相同。自汉武帝后,直至现今的农历,都用夏制,即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如此看来,1949年中国确立了耶稣纪元的正朔,其神秘意义非同小可。

从技术上说,因为1949年中国沦为苏联的卫星国,因此奉行了苏联的正朔“公元制度”,这好像是共产主义的,但其实不是──因为苏联奉行的公元制度来自于俄国东正教的耶稣纪元传统。中国奉行耶稣纪元这一事件,在神秘意义和文化意义上,已经大大超出了历法意义和政治意义,而成为一个历史性、趋向性的暗示:中国最终并且已经开始成为“基督教国家”。尽管在其开始的几十年,这个国家是受到了“敌基督者”的控制。但是“奉行基督教正朔”一事表明,中国的基督教化,将是不可避免的神秘过程。

反过去看,中国的僭主们自立为王、自封皇帝,侵犯了上帝的特权,很早开始都像是受了诅咒的人。这样的人所统治的社会,若不尽早归入耶稣基督,如何得到赦免?这诅咒并非外在的、可以逃避解脱的,而是内在的、早于“与生俱来”的。它使我们夜不能安寝、昼不能安食,劳碌奔波,终归捕风。我们的劳苦仿佛显明了:我们作为“罪人”的生物学意义,可与我们作为“罪人”的神学意义,是可以互相印证的。


(405)


“富而有礼”只是浮光掠影的表象,因此也是不可信赖的期待;“有礼而富”才是问题的症结,是生命的秘密所在。因为“礼”不仅是礼貌,更是秩序:秩序是财富的根源、进步的前提;而不是财富的后果。相反,过多的财富有时反而会导致社会的腐化、秩序的瓦解。一个无秩序的社会,如果由于外部的输血而突然富了,会更危险,这时进入它体内的财富形同炸药。而是一世界的中国,即将面对这一局势。

依据救主的福音,对恶势力该如何?抵抗?投降?不作反应?──也许,不论行为是抵抗还是投降,内心该是不作反应?──这样的“抵抗”便是顺服上帝,这样的“投降”也是顺从上帝。让我们仅仅注视基督,而不要注视一切干扰我们视线的灰尘。让我们的视线穿透一切灰尘,与永生上帝的光,交流在一起。


(406)


“文革”是一个怎样的事件呢?红社会的老大(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指着一个拒绝了他的女人对群众说:“凡是在心里动了淫念的,就是犯了奸淫;你们中间谁要是无罪的,就动手把她打死。”于是群众一涌而上,乱棍打死那位胆敢拒绝红老大求欢的女子;然后为证明自己是无罪的就必须投入老大的“不断革命”,这种革命就是互相斗殴──最后斗殴完毕,所有这些人都遭到老大的厌倦,受到促狭、暗算、戏弄和收拾。当一个暴君由于缺乏娱乐而心情闷闷的时候,他手下的人们就必须变成马戏团里的牲口,供他开心。

最终的结局,就是那自命为“四个伟大”的老大皮囊,在“关河空锁祖龙居”的没落中,在秘书太监、护士宫女的扶持下,终于现形为完全彻底的僵尸。僵尸的“斗私批修”闹剧,才终于闭幕。马戏团里的牲口纷纷变回人形,控诉文革,说文革时老毛放纵自己大私大修的遮羞布,是为老毛遮盖自己的淫行作旗帜的。他们甚至控诉说,这是地地道道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写照”,是用基督教方法推行的“反基督的运动”,不仅仅是“反基督教的运动”。他们好像不记得自己在其中曾经扮演过一些角色,一些他们自己后来希望忘掉的角色。

难怪老大的皮囊尚未死透之际,福音已在中国已经复生。老大一死,标志着冰河解冻、春潮涌起,从现代北朝的荒原上,兴起了永生上帝的真理,那是超越政治、超越人欲、超越物象世界的救主福音。

如果没有救主福音,很难奢望“改造国民性”的政治运动甚至“历史运动”,会有什么积极的成果──因为特别丑恶的国民性,也正是普遍的原罪中,衍生出来的。没有积极成果,不是因为“决心不够”或“力量不足”,也不是“时断时续”造成的;而是由于“改造主体的缺席”。更准确地说,不是良善缺席,而是恶魔主席。于是,“改造”成了一项“歪打而不能正着”的“瞎搞”──以罪犯去惩治腐败,用恶棍来唤醒民众,结果只能是越改越歪,越描越黑。近代中国的一百多年,就是如此步步步入泥潭的。

那么,上述不幸是否由于技术失误造成的呢?不是。信耶稣以后我才恍然大悟:“改造国民性”的外科手术思想,从一开始就错了,那是周树人之流的留日学生“以倭为师”时的幻想。而在一个基督徒看来,除非圣灵亲自动工,“改造人”的事业是毫无胜算的可能的;而如果圣灵动了工,已非人事,无从研议;乃是天命,唯有虔诚祈祷了。

如果未来的中国接纳了基督的福音以形成精神的主流,则无异于耸起了“世界史上的民族命脉的一大高峰”。这是山峦之上的奇迹:替补儒学的世故、更新道家的灵性、清洗佛教的慧智;兼并三教的机巧、复兴敬天的古道、吐纳现代的知识、超越既定的时空、进入灵界的奥秘。如此,必在东亚的核心地带,开一文明世界的新局。如此,将在孔墨的故地、佛教的本营、回教的东陲(中国西部)、基督教的西部前哨(中国东部)的汇流处:造成全球效果。世界历史为之改写;世界格局,为之改观。

如此深度的演进,不仅涉及民族命脉,而且决定人类走向。埃及人和希腊人的改宗基督教,波斯人和印度人的改宗回教──都不能与之相比:不仅缺乏如此幅员的广度,而且没有这样三层文明的累积与历史叠加的连锁反应。例如,埃及人和希腊人的改宗基督教,波斯人和印度人的改宗回教,都只有两番叠加。中国则是在“第一南北朝”期间改宗佛教之后,再加上现在的“第二南北朝”的改宗基督教,于是形成中国特有的三层文明的叠加。


(407)


使徒保罗引圣经旧约说,“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舌头异诡诈,满口是咒骂苦毒,他们的嘴唇下有虺蛇的毒气……他们的眼中也不怕神。”(《罗马书》第三章13─18节)一则流传颇广的故事说孔子论杀人的方法,以刀杀人最低下,以笔杀人为中等,而以口杀人最高明。可见他们都把人的口舌列为一种武器并且是是一种凶器。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语言可以改变生命的作用,可以改变生命的努力方向。

如果仅仅把“传福音到中国”视为一种百花齐放的文化运动;如果没有决心“用福音树立未来中国的脊髓”──那就是因为没有看见耶稣基督的圣子一面,没有看见人子的圣子一面,就无法看见福音的神秘一面。传福音到中国,不仅是一种“文化运动”,不仅是一种“精神运动”甚或“神圣运动”──传福音到中国,是可以使灵界的力量注入人间的,是可以攻克地球上最后一块无神论和最大一块鬼神论的领土的。这属灵的战争要比军事意义的战争更难进行,也更有意思,任重道远,志士其勉为之!

如果中国基督徒能以上帝的灵、基督的名,攻陷并同化中国,从而恢复中国居民心中“上帝为自己预留的位置”,那么,中国这个“世界历史上最大且最后的无神论的人类动物园”就会变得面目全非;无论是好是坏,世界历史也许真将趋于“终结”了;因为那意味着世界统合、基督复临、最后审判的前期准备,都已一一完成?


(408)


一切新思想都是“外来”的,一切新信仰说到底也只能扎根在移植的土壤中而非原生的土壤中。例如,儒家只是鲁国文明的产物,而后才成功移植到秦晋,结出汉代长安“独尊儒术”的果实。秦代以后,秦晋的土产法家,反倒在原产地沦为次要的了。道家本是楚文明的产物,一如先秦的每一名家显学,都是某一特定国别及其从属的文明实体的产物。

东亚的佛教是外来的,在其原产地的南亚反倒湮灭无闻。伊斯兰教是从麦加神庙以外的非阿拉伯世界输入的若干元素组合的,这些元素不仅有拜占庭的基督教、还有波斯的摩尼教、散居各处的犹太教等等,这些元素和穆罕默德一起改造了麦加神庙。按照人文主义的说法,欧洲的基督教则是由犹太会堂输入的,而犹太教则是从埃及输入的。甚至连日本最自豪的“本土神道”,也还是从中国输入的。中国的列宁主义是从俄国输入的,俄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德国输入的,德国的社会主义则是从英法和无祖国的犹太人那里输入的。甚至连泛斯拉夫主义也是由日耳曼输入的。

我可能理解得不对,但我相信:基督不是犹太人的种族产物,不是欧洲人的精神产物,耶稣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他为救赎全体世人的罪,被犹太人和法利赛党陷害,被欧洲人本丢·彼拉多杀害,然后受死、复活,荣耀了上帝。这带来了一个全球性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宇宙意识就萌芽了。这首先是发轫于那些较早的文明世界,如埃及的一神教革命,而后经过商人和征服者之手,流布全球。这还是就宗教的形式而言。如果就信仰的本质而言,则更是“外来”的:对上帝的信仰和原始映象,本来就是“从上帝的光”那里渗透出来,逐步潜入人心的──是上帝在“造人”的时候,“在人心中为自己预留了位置”。信仰岂是人心的造物呢。人哪里有能力信仰自己无法相信的对象呢。


(409)


有评论者说:“佛教博大精深,而基督教就只有耶稣,除此以外,空无所有。”此言的确矣。但基督信仰是不可能没有耶稣的,所以基督教尽管可能有一千个错误,却不可能是空无所有的。

比如说佛教的理论、修行,构造宏大精致,仿佛巨大的建筑;而基督的福音却是简单的,只要求一个“信”字,“望”与“爱”以及其他附属行为,都是基于“信”。是信心使圣灵得以与我们同在。圣灵是光,而建筑哪怕是神学理论的大厦却是阻隔光、遮蔽光的,至少也是分解光、曲折光的。不错,好的建筑可以现出光来,但并不能增益光。

仪式化、群众性的祷告辞中所求的种种,如“叫我们可以合而为一”,“叫人间可以有正义与和平”等等,大都是可望而不可求,可求而不可即的。但即使如此,只要这样的祷告是奉耶稣基督的圣名,还是要持续不断下去的;否则,人们就会彼此屠杀,人间就要由邪恶掌权,田野就会沦为刑场:这样的惨状不是疯狂的想象,而是中国两千年来大一统皇朝史的主轴。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秘密,就在于缺乏上述的祷告,故致邪恶势力登堂入室,成为正统。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此之谓乎!如果仅仅取法乎下,那么我们只能像在二十世纪的中国那样,得到一个阶级斗争的地狱。

不算唐代景教至今一千余年,元代也可里温教至今也有七百余年;不算明末清初的天主教至今四百余年,即使从新教的马礼逊来华二百年甚至从条约保护的传教士至今一百五十余年起算的话──福音在华传播的势头,仿佛已经失去了锐气。或历来就锐气不多?

有人拿当前1990年代中国大陆的福音传播与罗马帝国早期的福音传播相比……然而,当主后三百年时,君士坦丁一世,都快皈依了!而且那么多希腊的罗马的神学家已经星罗棋布。而中国呢?中国的传教事业似乎在追求无冲突境界?然而,没有冲突的传教,是无从产生火花的。如果真的要让福音成为中国社会的精神主流,我们已经没有很多时间可以浪费了。如果再过一百年,福音还不能占领主流地位,那么就将陷入胶着状态,中国福音化的良机可能不再。基督新教势将重蹈景教、也里可温教、天主教的覆辙。

佛学重包容,基督重排他。从人的角度说,包容是美德;从神的角度,包容是首恶。从人的角度说,条条大道通罗马;从神的角度说,“若不通过基督,没有人能到上帝那里去。”佛教的道理是因功报果;基督的道理则首重预定论、拣选论。佛教是把主权放在人类和行者手里;基督则是主权归还给了上帝。在这种意义上,即使上乘的佛教也还只是一种“旧约之前”,一种注重行为胜过注重灵魂的属世律法。涅槃,不就是以佛教术语表达的渴望吗?渴望进入灵界、获得永恒生命──这与“为我和福音的缘故而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的“生命”,不是一回事。轮回,不就是在物质世界的奴役下万变不离其宗吗?摆脱轮回的涅槃状态,就是摆脱犯罪与堕落之“宗”、跟随基督出死入生。这时,需要加上“上帝的恩典”、“基督的救赎”,就可以获得“无从把握的涅槃”了;也可以摆脱历尽修炼无法脱离的轮回。

佛教的法则是“戒──定──慧”;基督的救赎则是显现为“慧──定──戒”。这慧就是基督的光,是从永生上帝那里降下的,而不是从我们自身生出的。这定,就是基督的十字架和他的宝血,是从永生上帝那里的灵魂降下的,而不是从人类的血气生的。这戒,就是基督的新约,是从基督的血和光中诞生的,而不是我们凭藉自己的努力苦行,可以达成的。

佛教的“戒──定──慧”,其核心是依靠自己。基督的“光──十字架上的血──新约”,其核心是仰望上帝。这样的新约,并非戒律的集成,而是恩典的见证。这样的新约还不是光,而是与光的契合。这样的光,不仅是真理,不仅是道路,而且是永恒生命的本身,是高于“内在涅槃”的外在神能。这样的神能在根本上不是基于我们而是外于我们的;也就是说,这样的神能不是我们的努力攀登“道路”或尽量放弃“自我”,就可以达到的;这样的神能是永生的上帝从外面为我们开启的灵界。


(410)


我以前喜欢佛经,但从来不喜欢佛教;佛经中有人生的智慧,佛教中无上帝的带领。故,读佛经,不可以当作属灵信仰的依归,只可当作属世知性的超度。佛经的悟性,尽管还是人本主义的,但毕竟高于世俗的挣扎;但也仅此而已。如逾雷池一步,将之奉为灵魂得救的要道,反而尽失诵吟佛经的益处,不仅无功德,甚且有害处。而拜佛教的偶像,则从佛经落入了偶像的崇拜。大乘近乎多神教,令人神散意弛;小乘则为自我修炼,越陷越深,哪来的超度?

佛教所澄清的空无性,可以帮助灵魂脱离世俗的肉体的生活;但却不能给予灵魂提供进入上帝国度的道路──因为一切有效的道路必须是有形而具体的,而不可以是朦胧的、模糊的甚至随主观的感受性而不断游移的。“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例如,傻子也有佛性”──这样的思想与万物有灵的平等论何区别?但愿这样的佛性与灵魂毫不相干。因为这样的理论抹煞了神与万物的区别,抹煞了人的高贵性,从而也就抹煞了人的灵魂的方向感。这显然已流于虚无主义,尽管披上了不同于世俗的虚无主义和玩世不恭的“圣洁外衣”。

原始佛教是以无神论为基础的。即使在大乘佛教看来,“法”也大于“神”。表面上看起来,法大于神与“道成人身”是相通的,然而实际上,佛的法却是人的手可以掌握的,所以人能成佛。仿佛可以通过咒语、秘仪,就可使人获得不朽、可以成神:摆脱轮回、达于涅槃、进入永恒。这显然过分了,说它过分,是因为它为背离生命的原理:如果每片树叶都涅槃、都不朽,那么世界是否过于繁杂了?宇宙之道不是树叶可以掌握的,那为什么就一定是人心可以掌握的?要求得太多就有泡沫化的风险!很可能连合理的希望也将失去了!

我们不该将福音与佛教之类的东方宗教混同起来,更不该像欧洲的混合主义者弗·尼采那样,以佛教的镜子来透视基督教。即如他的奴隶道德说,就是把基督教“佛法化”的产物。实际上,基督教是打仗的(保罗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动刀兵的(耶稣说“我来不是致太平而是动刀兵”)信仰。既然与异教的战争本来就是福音的内核,我们又岂能步欧洲混合主义的后尘,以佛法、婆罗门教义来篡改基督信仰?

佛法只是三维世界的真理,天堂、地狱、人间都可括入这一范畴,福音则超越三维,进入灵界,融进不可思议的神秘──佛法是既定的、呈现的,福音则是未知的、隐秘的。另外一面,佛法无极,福音则有极;那极便是上帝。福音以上帝的实存,答了佛法的虚无主义;尽管这实存是属灵的、超越三维世界的奥秘。


(411)


佛教重殊途同归,福音重父子圣灵。殊途的偶像同归于一个佛法,父子圣灵扩散到无限的时空。佛法说到底还是局限在物性的世界以内,尽管它预言末世大劫,能够帮助我们和世界保持距离,却无法帮助我们进入大劫之后的灵界。父子圣灵则超越时空的物性,能够帮助人们进入永生上帝的国。“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哥林多前书》第五章7节)我们纪念羔羊耶稣,具有义务接受耶稣基督为主;否则,就是下在地狱里,也不如那些生前没有听过福音就下在地狱里的灵魂,他们还有一次在地狱里悔改得救的机会。听过福音而拒绝福音的人,永远不得救赎,“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哥林多前书》第五章7节)

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这就是中国教会必须一体化的理由。否则,所有的教会肢体都对不起主。所有的教会肢体都必须在耶稣基督里获得同一性:这就是中国文化必须福音化的理由。不合福音的文化必须摒除:这就是中国社会必须基督教化的理由。──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

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所以,一切不信上帝的人,一切摒弃福音的人,一切拒绝接受羔羊基督为主的人,一切分裂教会的人,一切假冒伪善的人,你们,我们,和他们,都必须面对这样的血。羔羊基督被杀献祭的血,印在所有人类的身、心、灵上,使得所有人类都必须背负这样的血债。

“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中国人的社会健忘症,不是生理的病,而是灵魂的病,是因怯懦而不敢面对恶势力,也包括不敢盯视自己身上的恶。基督的门徒则是以“纪念基督”,而不是以仇恨和战斗,来战胜撒旦。基督教的核心就是“纪念”:纪念主的受难与复活;纪念主的话语和神迹──这样的纪念是奉主名来的,高高在上和散那;这样的纪念,是永不止息的爱。

对“真诚的基督徒”来说,在我们内心,在真诚的中国信徒彼此之间──我们对中国的异教文化和异教历史所应抱持的唯一态度只能是:一笔勾销并在内心予以蔑视。

我们或许需要“纯粹的福音”更甚于需要“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相结合”──因为逾越节的羔羊耶稣基督已经为我们被杀献祭了。在他的鲜血面前,我们岂不具有一种义务──拒绝撒旦的诱惑,拒绝“中和”、“中庸”的诱惑,一意孤行行进在十字架的道路上!


(412)


在耶稣基督降生为世人赎罪那前后几百年间,有些犹太人和希利尼人(说希腊语的人,包括欧洲、中东许多混合民族)从期待弥赛亚(受膏者、复国者、受难者)的世俗的国,转而投入基督的属灵之国,从而融合为新的“基督教民族”。而拒绝这一新约及其转化的犹太人,也从此失去了救恩,沦为亡国的奴仆。与此同时,中国人则从期待天子(有德之君),转向了服从“皇帝”(窃国盗匪),中国人与犹太人相似的是在那几百年间完成了一次灵性目标的转移,只不过是,这一转移在大部分中国人这里是下行的,在一部分犹太人那里却是上行的──从属世的弥赛亚转向属灵的基督,这部分犹太人后来就升华成为基督徒。而下行的中国人却从宗教政治的真命天子转向军事政治的盗匪皇帝。就此而言,仿佛执政掌权的中国人比丧权辱国的犹太人更加“变通”,但这里却体现了一种向下的变通,即灵性的完全堕落。真命天子的宗教性完全消亡了,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政治符号,任何一个无道昏君都可以利用。而到了现代,“真命天子”竟然演变为一个情场代号,成为女人向别人介绍自己情夫的代词。

进入现代,帝制废除,皇权亦被驱离庙堂。也许这是上帝给中国的一次机会?让中国可以作出选择,脱离那次下行的改轨,相反可以通过上行的道路,进入羔羊基督。


(413)


《老子》的“圣人”思想还是人本主义的,如他倡言“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这比《福音书》以致《先知书》的人性批判甚至咒诅百姓的神本主义,仿佛是生于两株不同的精神之根:圣人自有智慧,冷峻无情,明哲保身;基督依赖祷告,多愁善感,杀身成就父神的旨意。

《老子》的圣人崇拜与《约翰福音》“道成人身”不同,还是基于自然主义、人文主义的偶像崇拜,因为《老子》的“道”是没有位格的;而《约翰福音》的“道”与“圣言”,则是以《旧约》的位格之神为前提的。《老子》的“圣人”仿佛是超时代的,不似庄子、孟子甚至孔墨等笔下的圣人都有时代性。但明眼人可以看出,老子的圣人,实乃夫子之自况也,是其作者的“我”及“超我”,并非另有所指。

如果说《老子》的圣人与耶稣在表面上还有“相似”,那也只是像孔子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登山宝训》的“相通”。爱与仁(仁者爱人)、虚己和克己……诸端思想,本为“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社会的相通倾向──如中国的圣人、以色列的先知、印度的行者、希腊的哲人,尽管他们四国的思想之根,迥然不同,不论他们彼此之间如何移花接木、巧妙嫁接,皆非亲生可比。例如,柏拉图的上帝是“流出世界”的,是没有位格的,从普罗提诺到柏格森,皆从其类;这与《圣经》上那位具有喜怒哀乐的位格之神耶和华上帝,完全不同。再如《老子》的“圣人”也是“无喜怒哀乐”的典范,完全不同于圣子耶稣基督的多愁善感。

如果强指《老子》之“圣人”为《新约》之“基督”,其渎神之意是始料所及的:圣人之道,只是没有位格的自然之道;基督之道,则是拥有位格的上帝之道。无位格者,有死;有位格者,永生。所以从圣人之道发展出来的魏晋玄学,和从基督之道发展出来的欧洲神学。命运殊异。“玄学”讲论自然之道,只能通向死亡;“神学”讲论上帝之道,才可通往永活。


(414)


美国黑人,很少纯种的非洲裔;在这种意义上,美国黑人是美国白人的亲兄弟,他们身上奔流着白人祖先的血液。从种族纯净的“黑色美学”来看,这也是一种“黑人的原罪”;正如从社会纯净的中华意识来看,中国一千年来的亡国历史,使我们这些亡国奴的后代,带有种族与文明双重意义的原罪。难怪,“我们生下来就被人藐视”。但十字架和圣子耶稣的殉难,是可以洁净中国的。也只有十字架与圣子耶稣,方能洁净中国。


(415)


福音在中国传播的主要障碍是“洋教论”。相比之下,科学理性的障碍倒在其次。如果破除了洋教论。以福音的优越性和“现代性”,不仅可以收服无神论的游子,更可以接纳鬼神论的浪子。

1、所谓“洋教论”的意思是,基督教是外来的。但经过我们的研究,可以证明基督教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洋教”──因为福音是天上的灵粮,是超越种族与文明的特殊启示。

2、福音与基督教的关系,仿佛灵魂与身体、软体信息与硬体容器的关系。“洋教论”在批判错误的传教方式时,是有用的;但在批判福音时,是无用的。错误的传教方式,就是把福音等同基督教,把灵魂等同身体,把软件信息等同硬件容器。

3、大写的真理与小写的真理:福音代表的是特殊启示,是大写的真理;文明代表的是普遍启示,是小写的真理。不幸的是,基督教常常脱离福音,沦入文明代表的普遍启示里去,沦入小写的真理里去了。

4、福音在中国历史中的必然性:这体现为中国将从传统的普遍启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学,走向特殊启示的灵性。

5、“吃教者”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职业化、物欲性;这与“殉道者”正好相反。尤其吃洋教者,决不会去殉道的,其行为甚至还不及中国传统的君子。但愿主的永恒光,能驱散各级组织的阴霾,叫我们得见神的国与神的义是超然于伪信之上的。

6、人生三境界:

(A)前卫,向前疾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B)向上,向着标竿直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祈祷,做器皿,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416)


洋教问题的历史渊源一二三:

1、洋教的形成,与建立在“不平等条约”上的西方国家的武力护教史有关。与此对照,中国南北朝的佛教虽然几度被异族政权(北朝)奉为为国教,其传统护教毕竟是和平的,尤其它们作为内驻政权而非殖民政权,就更少激起一些中国社会的异体排他性。

2、洋教的形成,与基督教体质上的排他性有关。与圣经的业已完成的封闭性质相对照,佛教的经典是一个开放系统,包容到了庞杂的地步,可以容纳不同宗教和各种哲学。

3、洋教的形成,与因信称义的“选民”观念有关。尽管新约废了犹太人的选民身份,但又立了基督徒的选民身份(参见《加拉太书》四章)。在与其他几个“世界宗教”的对比下不难发现,伊斯兰教因是“以实玛利的后裔”阿拉伯人传下的,故种族主义较强,只能以阿拉伯语读经,甚至禁止翻译经文。佛教则过于兼容以致纲纪废弛。唯有福音适中。福音是亚兰语(阿拉姆语)说出来的、希腊语记录的,拉丁语翻译的,而后转译为各国语文。而原始的亚兰语现在已无传人,故福音必然成为真正国际性的,甚至成为“天国的绝响”。

对中国基督徒来说,可以在圣经历史(包括旧约新约两者)中受到的训练,是无从在中国历史典籍中习得的。圣经历史是上帝的启示,而中国历史典籍则不是。有人认为学习圣经历史是与华人的文化习俗显得陌生的以致艰涩的乃至格格不入的,因此需要编出一些中国自己的“圣经历史”。但是,唯有坚守真正的圣经历史而不是杜撰伪造中国自己的“圣经历史”,才不会误入歧途。唯其如此,才能补足华人文化习俗中的缺陷,从而使得自己可以触及上帝的启示,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训练,能够易恶俗为良善。反之,华人将在恶俗中打滚,正如自己所评说的“永世不得翻身”。 

1、思考一下洋教的历史命运:亚伯拉罕的流亡,摩西过红海传播洋教,耶稣的流亡,保罗过地中海传播洋教。占有埃及和犹太全地的拜占庭人过黑海传播洋教到俄罗斯……十字军再过地中海,西欧人过大西洋与印度洋,欧──美人分别从西──东两方合围太平洋、进击远东、渗透中国……

2、思考一下洋教的文化性质:洋教成了航海民族的信仰,若无基督教的精神力量,不可能有地理大发现以后的世界格局。洋教的历史性变革契机,所谓命运转折点,皆发轫于飘洋过海!海洋是国际通道。如果把“洋教”理解成“国际文化”,那么洋教本来就不是任何民族的产物。而且,福音还不仅仅超越民族意义的洋教,因为福音不是文化甚至不是复杂的国际文化,福音是天上的灵粮、神明的启示、天国的绝响。

落实到中国,佛教补了耶稣纪元前后到十五世纪这一千五百年间的天主教一课,明末以来的传教以致马列主义的共产主义天堂论则补了宗教改革和“新基督教”及各种异端神学的一课,现在,到了让福音本身直接进入中国正统思想的时候了。也就是说,中国已经到了可以排除各种中介物而直接接受福音的程度了。

耶稣所传达的福音信息,说明了这哥世界里对垒的两造,都是坏的。包括保罗所谓“这世界的神”,也是敌基督的:“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基督本是神的像。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并且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哥林多后书》第四章3—10节)。

耶稣在《福音书》中多次比喻说,上帝要发兵除灭罪恶的传统势力:“园主来的时候,要怎样处治这些园户呢?他们说,要下毒手除灭那些恶人,将葡萄园另租给那按着时候交果子的园户。耶稣说,经上写着,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主所作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所以我告诉你们,神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谁掉在这石头上,必要跌碎。这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听见他的比喻,就看出他是指着他们说的。”(《马太福音》二十一章40—45节)仁慈的主,是以爱心来除灭人渣,清理人类垃圾的目的是要实现他的爱。所以主说, 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马太福音》第十章34节)

上帝总是先救“最败坏的”,正如医生先救病危的。古代中国人“好过”犹太人、罗马人,所以上帝先救更坏的、病危的;现代中国人已经从人世意义的较好沦为较坏,甚至变成了“次殖民地”,中国既然作为最糟的病例之一,所以主的救恩就来到了!


(417)


在汉人中传教的难处在于:其以往惯常的文化模式是封闭的、内敛的、自我消解的,而非开放的、外扩的、殖民远方的──因此“传教”这种“宗教殖民主义”很慢很难地才与汉人的脾性相适应,尽管在历史上如隋唐时代汉人也有过辉煌的传教记录,但在多数时间内,尤其在近代,积极的传教行为反被保守内敛的汉人视为“非诬即枉”。

怎么办?大约只有大一统的板块解体,全民开始流散世界各地的时候,传教的方式才能打入汉人生活的状态,并契合之。实际上,这个过程在十九世纪甚至更早就开始了。不过于今为烈罢了。未来中国的进一步全球化,也会带来进一步福音化?但愿如此。


(418)


人: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所谓立德、立言、立功,都可以视为超越形体的物质奴役、恢复灵体的精神本性、重归永恒净土、星空故乡的努力──这些努力的后面都离不开“苦行”,甚至以苦行作为它的最高表现。而苦行的前提,是人在至高者面前的极度的谦卑和虚已。

“人心唯危、道心唯微”,是人生存处境的写实;但“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却不能构成解决之道。除非,人把“中”理解成为“纯洁的羔羊”,理解成为“救赎世人的罪而自愿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圣子耶稣基督”。“中”的字形可以理解为“十字架加圣杯”。十字架和圣杯告诉我们:我们都亏欠了神的荣耀,从而陷自己于劫难。人若不是追随圣子耶稣基督,皆无法脱离灭亡的命运。而儒家的中道及其种种学说和实践,早在文天祥殉难时就被证明已经过时了。儒家的失败,使它无法培育足够的“人”、足够的尊严,以平民主义的宋朝去抵抗贵族主义的蒙古。到了明清两代,儒家干脆就成为表面的涂料,因为我们已经无法想象,如果华人还有儒家教导的那种气节,怎么会被朱家父子这样的病人一再施虐近三百年?又怎么会被满洲披毛戴角之辈敲骨吸髓了近三百年?相形之下,西欧的基督教社会就成功得多,因为那同时也是一个半开化的贵族社会,而不是东欧的东正教、西亚的景教、北非的科普特教所立足的“成熟的平民主义的费拉社会”──难怪在相同的教义之下,半开化的贵族社会成功了,“成熟的平民主义的费拉社会”失败了。而在东正教里面,唯一获得成功的俄罗斯相应之下却不是一个“成熟的平民主义的费拉社会”,而是一个“半开化的贵族社会”──可见我们上述的分析与的理解是多么深刻。


(419)


“万物一体”的宋明理学思想,窃取庄子与佛教的虚无主义,貌似无神论的泛神论,实为抹煞人的灵性。这种“贬人之仁”,与先秦儒家的“尊人之仁”,貌合神离,实不可取。它是自人而下沉的堕落,而非自人而上溯的升华,实在不足为训。

人对万物,应该亲和,但不苟同。天理不是上帝,最多只是三位一体的上帝所启示的“话语”。为什么说“最多”?因为神的话语是启示性的,而非逻辑性的,所以是在人的理性把握之上。不像宋明儒学的“天理”之类那样,终究是在人的理性把握之下,很容易遭到证伪程序的否决,反而缺乏内在的生命。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走遍天下,传扬福音,涤荡不义;寸步难行,遇到邻舍羞辱,甚至遭受家人唾弃。这里,不仅是人理、天理,而且是在可解的天理之上的、不可解的上帝启示。上帝的本真,通过圣父所显示的圣子,及其十字架的羔羊奇迹,显示出来。

没有主心骨的人,在什么地方都是“呆着”。这句北京土话相当深刻地表达了人类的处境,那就是存在着,但无所作为。这不仅因为“天下的乌鸦一般黑”,还是由于“无理寸步难行”。消除无理状态的方式就是建立信仰,有了信仰就有了主心骨;结果是“有信仰的人支配他人,无信仰的人受人支配”──有主心骨的人再弱,都强于无主心骨的人;即使坏的信仰,也能造成强大的行动力。何况好的信仰,终能清洗文明、再造历史。


(420)


民国初年,中国流行的“西方物质文明”、“东方精神文明”的对称二分法,并非完全不了解西方文明,而是多少基于这样的事实:十六世纪以来的西方主流社会,背弃基督、糟蹋福音、自立为王、僭越天庭的极度败坏,已使他们的子孙堕落为物欲充斥、精神颓废的撒旦教徒。尽管这些撒旦教徒还打着基督教的旗号招摇撞骗。耶稣在福音书中对犹太人的斥责,用在对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欧洲殖民者身上是十分适宜的:“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他们回答说,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仆。你怎么说,你们必得自由呢?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儿子是永远住在家里。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我知道你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你们却想要杀我。因为你们心里容不下我的道。”(《约翰福音》第八章31—37节)

“信耶稣”的犹太人都想杀耶稣,“信耶稣”的欧美人会好一点吗?会好一点,毕竟他们创造了“基督教”。但是这个往往是建立在“另一种福音”的基础上的“基督教”,往往在执行敌基督、反耶稣的行动方针。这在德国诗人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中得到了典型的表达。浮士德就是十六世纪以来西方精神的写照,浮士德博士这样的欧洲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无所不用其极,其罪行比惯于烧杀劫掠的蒙古人毫不逊色。

再看中国,事奉基督重于事奉父母,这显然违背中国传统的孝道,如果坚持而不妥协,福音难免和中国社会发生冲突,因为中国是个以复杂的人际关系精心包装起来的社会,已经让人造的、虚幻的安全感,取代了生命随时面对的危机,并因而如此降低了上帝的必要性,而使自身跌入自我美化的甚至魔鬼控制的领域。但现在情况丕变,独生子女政策已经瓦解了中国的人伦社会。中国社会的未来,在无法无天之上还要加上“不伦”,五伦消灭之后,一个极度空虚的野蛮国家,也许正在为基督的福音敞开大门、扫清道路。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中的“无名超象”,较之东正教雕像、天主教绘画的传统,也许更近于福音中的无名上帝、超象圣灵。物质的造型,弄得不好反会阻隔灵性的交通,因为人的造型常常带上人的罪性──而对自己的罪性,我们更倾向于无视、宽囿、谅解甚至纵容。但若没有造型艺术,却又无法满足大批群众的生理需求,难道可以让群众因此被异教掳掠了去,从而构成一个急迫的社会问题?


(421)


自西周以后,对上帝的信仰,在中国日趋式微,而不是日趋强固了。再以后,“《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唐代的李白如此感叹。而后续的中国精神的发展史中,甚至连怀疑上帝的公义性的《大雅》,也成为不可企及的原典,这真是“道愈下”;因此,重振纲纪的运动在中国从来都是无疾而终的:内心的纲纪既然已经荡然无存,社会的纲纪也就不复可得。

在这意义上,中国本土的宗教在秦始皇以后就寿终正寝了。而中国本土宗教的最后一次伟大改革,武王伐纣以后发生的周公“制礼作乐”。从此,上帝实施救恩(“降天命”)的条件,不再是特定的种族(如殷人或以色列人),而是信心(“德”)──这就形成了普世一律的、世界主义的声音,也使得中国社会的主流最早摆脱了原始宗教的“迷信”。


(422)


回顾一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是文天祥死后“识时务者为俊杰”统治中国人心的大时代中,兴起的最后补救。这说明,明朝的王阳明已经认识到:中国人的“知”个个都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贵族性,中国人的“行”个个都是“认时务者为俊杰”的平民性、费拉性。

什么是费拉性?

“费拉性”就是费拉的特性。“费拉”是一种人类类型(Fellah type),这是德国历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1880─1936年)在其《西方的没落》(the Decline of the West,1918年)下卷《对世界历史的透视》中,运用的一个术语,其原义指“阿拉伯世界的农民”,衍生义则是指所有大一统帝国的臣民。包括晚近的阿拉伯人,以及古代的罗马帝国臣民、以及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印度和中国的居民,汉人是一种典型的费拉类型的人。而最典型的费拉就是“后期罗马时代的埃及人”。

作为元明清以来亡国奴的后裔,我们已经无法理解《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精神。除非是从“知行分裂”、“理论脱离实际”、“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角度。费拉类型的人们,在“知”上是大丈夫,在“行”上是真小人,而且猥琐卑鄙。不信,请看世界各地的华人聚居区。


(423)


“诚”是万物的灵?“诚”能解开死亡问题的症结吗?如果不能,“诚”就只是“万物有灵”的灵,而非“圣灵”的灵。“万物有灵”的灵,其实就是古代意义的“鬼”,而不是高级宗教的“神”──在其上形成的宗教是鬼神论,而非一神论!


(424)


中国居民的自新,首先必须是内心的认罪,其次才可能拥有实践的悔改。如果主要把认罪、悔改当作自强的工具使用,那只是假认罪、假悔改,全然达不到自我生命的更新之效。只有“忘却自新的果效”而彻底皈依圣子耶稣,才有意想不到的自新效果。那是一种全然解放的感觉与彻底自由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消极的解脱、无奈的逃避。

由于汉朝中国的居民早已失去信仰、分寸和规矩,才会产生五胡乱华?由于唐朝以后的中国居民失去信仰、分寸和规矩,一千年以来才会落入了不断王国的苦难中。但人类心中的信仰种籽不会灭绝,证据是那些前仆后继的“民族脊梁”始终存在,他们的行动可以继绝世,显明神的恩典“天无私覆”。现在的课题,则是如何“汇聚散漫的民族脊梁于神的呼召下”,并奉圣子耶稣的名。

基督的福音,已经成为中国居民走上自新道路的最后动力?但即使这样的福音,还是不得不面对一个如何“阐释”的问题。如果我们多少承认一些“历史的检验”论,那么中国基督徒的阐释还须参考经过时间洗炼的西方教会阐释与实践的福音(包括天主教与新教分裂派),而不是业已消亡的景教、只剩残余的科普特教以及较无生气的东正教所阐释与实践的福音。


(425)


前面说过,“洋教论”是基于误解。尤其中国基督徒在试图摆脱“洋教论”的同时,也要防止犯下相反的错误:在企图发展“中国特色的基督教”的时候,不知不觉自身却陷入了“白莲教化”的泥坑。这警告我们,需要抵制“本色化”、“政治化”的诱惑。相反,基督教应该化育出新的政治、新的文明,而不是为了“传播自己”,就让福音“屈就中国的国情”──好的东西不该受到委屈、真理不该蒙上灰尘。不该用难民的心态和方式传扬福音:难民为了自身安全,经常在美女脸上涂上污泥、烟灰,防止她们受到强盗和绑匪的劫掠。

据介绍:白莲教是唐、宋以来流传于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渊源来自佛教的净土宗。相传净土宗始祖东晋释慧远在庐山东林寺与刘遗民等结白莲社共同念佛,后世信徒以为楷模。北宋时期净土念佛结社盛行,多称白莲社或莲社。南宋绍兴年间,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照),在流行的净土结社的基础上创建新教门,称白莲宗,即白莲教。

早期的白莲教崇奉阿弥陀佛,提倡念佛持戒,规定信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号召信徒敬奉祖先,是一种半僧半俗的秘密团体。其教义比较简单,经卷通俗易懂,为下层人民所乐于接受,所以常被用于组织人民群众反抗压迫。在元、明两代,白莲教曾多次组织农民起义。流传到清初,又发展成为反清秘密组织,虽遭到清政府的多次血腥镇压,但到了嘉庆元年(1796年),白莲教大起义却是嘉庆年间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

嘉庆年间的白莲教起义,前后持续了九年零四个月,最早参加者多为白莲教徒。参加的人数多达几十万,起义爆发于四川、湖北、陕西边境地区,斗争区域遍及湖北、四川、陕西、河南、甘肃五省,甚至还波及到湖南省的龙山县。白莲教起义军在历时九年多的战斗中,占据或攻破清朝府、州、县、厅、卫等二百零四个,抗击清政府从全国十六个省征调的兵力,歼灭了大量清军,使清军损失一、二品高级将领二十多人,副将、参将以下的军官四百多人。清政府为镇压起义,共耗费白银二亿两,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五年的财政收入。从此,清王朝从所谓“隆盛之世”陷入了武力削弱、财政奇黜的困境,迅速跌入没落的深渊。

白莲教作为一种宗教概念,包括的内容很广。可以说它是一千多年来,发生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各种“异端”、“左道”、“邪教”的总括,是佛教、道教以外的重要的民间宗教。反映的是中国下层社会百姓的生活、思想、信仰和斗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白莲教教徒的主要特征是烧香、诵偈(即宝卷),信奉弥勒佛和明王。他们的经典有《弥勒下生经》、《大小明王出世经》等等。为了适应下层百姓白天劳动的实际情况,白莲教徒多是“夜聚晓散”,愿意入教的人不受任何限制,不分贫富、性别、年龄,男女老少只要愿意均可加入,“男女杂处”。到了明末清初,白莲教逐渐在教理方面趋于完备,教义也更加体系化。

白莲教教义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互相斗争的势力,叫做明暗两宗。明就是光明,代表善良和真理;暗就是黑暗,代表罪恶与不合理。这两方面,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不断地进行斗争。弥勒佛降世后,光明就将最终战胜黑暗。这就是所谓“青阳”、“红阳”、“白阳”的“三际”。教徒们侍奉“无生老母”,信奉“真空家乡,无生老母”的八字真言。无生老母是上天无生无灭的古佛,她要度化尘世的儿女返归天界,免遭劫难,这个天界便是真空家乡。无生老母先后派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下界。他们分别在不同时期内统治人类世界。

青阳时期是由燃灯佛统治的初际阶段,那时还没有天地,但已有了明暗。明系聪明智慧,暗系呆痴愚蠢。

红阳时期是由释迦牟尼佛统治的中际阶段,那时黑暗势力占上风,压制了光明的势力,形成“大患”,这就是所谓“恐怖大劫”的来临,这时弥勒佛就要降生了。经过双方的决斗,最后光明驱走了黑暗。

白阳时期是由弥勒佛统治着的后际阶段,明暗各复本位,明归大明,暗归极暗。

初际明暗对立,是过去。中际明暗斗争,是现在。后际明暗各复本位,是未来。教首们宣传,人们如果信奉白莲教,就可以在弥勒佛的庇佑下,在大劫之年化险为夷,进入云城,免遭劫难。待彻底摧毁旧制度,破坏旧秩序后,即可建立新的千年福的境界,那时人们就可以过安居乐业的好日子了。

白莲教认为现阶段(即中际),虽然黑暗势力占优势,但弥勒佛最后一定会降生,光明最后一定会战胜黑暗。它主张打破现状,鼓励人斗争。这一点吸引了大量贫苦百姓,使他们得到启发和鼓舞。加上教首们平日的传授经文、符咒、拳术、静坐以及用气功为人治病等方式吸收百姓皈依,借师徒关系建立纵横联系。

白莲教信徒众多,主要来自社会下层。各派内部实行家长制统治,尊卑有序,等级森严,成为很多农民起义的组织形式。在元末以滦县为中心,冀东及长城沿边一直是白莲教活动的地区,并从这里向全国蔓延,爆发了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反元大起义。明初永乐年间有唐赛儿领导的起义,明末天启时期有徐鸿儒、王好贤领导的起义。此外还有很多小规模的农民起义,如明代嘉靖年间的江南太湖流域马祖师领导的农民起义和山西、内蒙古一带的农民起义等。到清朝乾隆年间,在山东一带爆发了王伦领导的农民起义。规模最大的一次当属嘉庆年间,即清代中叶爆发的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

白莲教的组织在清代时分布很广,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到处都有,尤其是直隶、山东、山西、湖北、四川、陕西、甘肃、安徽等省,白莲教最为活跃,各阶层人民踊跃参加。在农村中则有“乡约吃教”,在城镇、集市则有“差役书办吃教”。当时教门派别很多,有清茶门教、牛八(朱)教、十字教、焚香教、混元教、红阳教、白阳教、老君门教、大乘教、清香教、圆顿教、八针教、大阳教等,五花八门,其中许多教派都是白莲教的支派。白莲教拥有的群众最多,影响最大。它本身又分为许多别支,各以教主、首领为中心,组织相当复杂。领导人的名称也很多,有“祖师”、“师父”、“老掌柜”、“少掌柜”、“掌教元帅”、“先锋”等等。它的这种组织形式,适合秘密传教(有时也用经文编成歌词,配上民间小调,击渔鼓,打竹板,用说唱的形式传教),分散活动。

白莲教的教主和首领们利用白莲教经文中反对黑暗,追求光明,光明最终必将战胜黑暗的教义,宣传“大劫在遇,天地皆暗,日月无光”,“黄天将死,苍天将生”,“世界必一大变”。他们还号召信徒以四海为家,把教友关系看成是同生父母的兄弟姊妹关系,号召教友之间互通财物,互相帮助,男女平等。这些口号直接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和迫切要求,因此对贫苦农民有极大的吸引力,发展非常迅速,在当时成为一股巨大的社会力量。


(426)


在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之交的某一天,礼拜时听牧师讲到,先知以利沙为叙利亚将军乃曼医治麻风病,却不让病人近前见面,因为这违反犹太人关于洁净的律法。这使我突然想到圣子耶稣医治麻疯病人,亲手触摸他,是多么巨大的恩典:“有一回耶稣在一个城里,有人满身长了大麻疯,看见他就俯伏在地,求他说,主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耶稣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大麻疯立刻就离了他的身。耶稣嘱咐他,你切不可告诉人。只要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又要为你得了洁净,照摩西所吩咐的,献上礼物对众人作证据。但耶稣的名声越发传扬出去。有极多的人聚集来听道,也指望医治他们的病。耶稣却退到旷野去祷告。”(《路加福音》第五章12—16节)从人间角度看,耶稣的爱不怕传染病;从神秘角度看,耶稣的爱打破了古代的禁忌。耶稣这样奋不顾身的爱,引起了犹太人的恐惧和仇视,因此千方百计要杀害主。主为医治我们,不惜触犯禁忌,授人以柄,直到面对十字架的苦难……主的风范使我泪流满面。

于是我向主祷告说:我的母亲是一个遗腹女,从小就失去父亲,但主还赐给她五个孩子,其中有三个儿子活了下来,其中一个最小的就是我。如果没有前面的夭折,我可能没有出生的机会。我觉得自己有些义务,要为不幸夭折或有幸早进天国的他们,活出一点人的尊严来。这个世界上本来不应该有我的。1937年我的母亲从湖北撤退到重庆,我的父亲从上海撤退到重庆,他和她如此偶然地相识,我的出生就更是偶然中的偶然了。我的父母在1940年代的重庆,几次差一点被日本飞机炸死,后来又饱受布尔什维克的压榨,我觉得自己大难不死,有一种义务为他们说出他们没有能够说出来的话。我的一生多经磨难,但总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搭救我,让我最终能够感受主的荣光。在主面前,我是一个麻疯病人,但主没有嫌弃我,主的荣光在律法之上。求主摸摸我,求主洁净我,求主赐我勇气和福气,能够追随主。


(另起一单页)


◆仰望基督◆

第七章追随基督



(427)


吉朋(Edward Gibbon,1737—1794年)坐在古罗马的废墟前,油然兴起“罗马帝国的衰亡”之叹(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为此,他回到书屋二十余年,写下回顾与思想,他的《罗马帝国的衰亡》(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深远,甚至影响了两百年后的斯宾格勒写下了《西方的没落》。……我行走在秋日的枫林间,体悟到唯有福音,可以救人脱离这瞬息万灭的世界。不是走向一万零一个灭亡,而是走向一万个灭亡之外的唯一出路。为此,我们还需要写下什么呢?不需要了,因为福音书已经成全了一切。我知道,一种全新的动力已经进入我的生命。我们已经“过了大河”,从巴比伦来到了迦南,置身于“悲观主义的彼岸”了──这个比喻是说,我们已经从“当下”这个悲惨世界得到超渡,进入了上帝的怀抱。

我们只是一粒尘土,正如整个地球和星系何尝不是一粒稍微大些的尘土。但我们这颗尘土却是被上帝所爱的,是经历了神的呼吸的,并在上帝的生命册、黄金册中,还有关于“这人”一生的记载!在这种意义上,一个人的价值,在神的面前,和一个地球、一个星系,同样巨大。

虚无主义的“运动”不再是一切,“被上帝所爱”才是一切的关键。人的意义,存在于主的黄金册上,除此之外的一切才是“毫无意义”的。而上帝的黄金册,并不是人自己的创造或梦想,那是主的启示。

慈爱的天父,你为我们的诞生制做了一本黄金册,里面有你对我们一生的祝福和应许。虽然我不确知其中的具体内容,但我知道这黄金册永远保存在你的手中,谁也不能夺取它──这使我平安。

慈爱的天父,无论主怎样预定和安排我的一生,感恩之情都应该充盈了我,因为主是如此珍视本不值得主如此眷顾的我们。主对我们的爱,先于我们的自爱,并超过我们的自爱。

耶稣十二岁时已经找到了信仰,确认父神的存在。我们则是在十三岁陷入迷惘,意识到了人生的虚无。耶稣基督是父神的独一圣子,是三位一体的奥秘,而不仅仅是受命于天的“天子”、帝降夷羿的“帝子”;我们这些魔鬼的俘虏只能仰望他,并通过祈祷获得救赎。主所经受的试探,我们无一能够过关。如果没有主的救赎,我们势将万劫不复。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奇迹。如果这不是真的,那也一定是人类所能想到的最伟大思想中的最大发明。

我在十八岁时病了。病中开始迷恋皮浪(Pyrrhon,前360—前270年)和斯多噶主义(Stoicism)学说。我憎恶卡尔·马克思所解释的唯物主义,因为那是感官化的伊壁鸠鲁(Epicurus,前341—前270年)式的纵欲。我欣赏的只是伊壁鸠鲁与斯多噶派相近的“幸福”观念的那一面。在那一面,伊壁鸠鲁发展了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享乐主义,并将之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来。他的学说的主要宗旨就是要达到不受干扰的宁静状态。……这些思想助我减轻了感官世界的痛苦。这无疑比犹太人马克思的“夺权然后数钱”的哲学要好得多了

在二十岁开始的迷惘中,我开始寻求福音的真理,虽然那时只能达到十九世纪自由福音派的高度,只能理解二十世纪社会福音派的深度,但毕竟没有沾染二十世纪成功神学的败坏。今天看来,这些都是有意义的,是走向上帝救赎的必要步骤。1974年读《福音书》,着迷耶稣。1975年读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伦理学》,虚拟上帝。因为斯宾诺莎只是抽象地谈论上帝,却从不提及耶稣基督。他是否梦想自己就是一位新的基督呢?如今回想起来,我似乎是在1975年底受到斯宾诺莎的诱惑而背离基督的,而苍白的斯宾诺莎只能怀疑、破坏,并不能以他的“理智爱”的来解决问题,因为那样的理智其实是一种“伪神迹”。于是我便走向尼采,以超人代替了基督。最后,又发现“超人”确实没有灵性;而用现代基因工程,在未来数百年间肯定可用人工方法造出超人,何须“进化”!于是我再转向了自己拟构的“天子哲学”。

最终,我是在“天子哲学”的尽头回归基督的──天子的国在这个世界,而圣子的国却不在这个世界。当那不世出的天子终于没有出现的时候,永在的基督亲自来到我的病榻,拣选了我做他的仆从。自从主后1974年复活节期间我始读《新旧约全书》,至主后1996年复活节期间我悔改信主。这二十二年间读经的结果,只是把圣子耶稣作为“教主”而不是作为“救主”来看待。直到经历了神迹,消除了虚无,超越了绝望,获得了生命。我仿佛看见主的圣灵,这使我得以完全改变,得以皈依主的名下。

自从1996年复活节期间一天早上,我一觉醒来看见一个奇妙的光轮出现在我的床前、然后又照在我的脸上,足足二十分钟之久,我的内心就融化了。那天我顺服在主的面前,然后我得到了圣经上的三句话:

1、基督不是大卫的子孙。(《马太福音》二十二章41—46节:“法利赛人聚集的时候,耶稣问他们说,论到基督,你们的意见如何?他是谁的子孙呢?他们回答说,是大卫的子孙。耶稣说,这样,大卫被圣灵感动,怎么还称他为主。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把你仇敌,放在你的脚下。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一言。从那日以后,也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

2、亚伯拉罕仰望耶稣。(《约翰福音》第八章54—58节:“耶稣回答说,我若荣耀自己,我的荣耀就算不得什么。荣耀我的乃是我的父,就是你们所说是你们的神。你们未曾认识他。我却认识他。我若说不认识他,我就是说谎的,像你们一样,但我认识他,也遵守他的道。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犹太人说,你还没有五十岁,岂见过亚伯拉罕呢?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

3、没有人知道耶稣基督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约翰福音》第八章14节:“耶稣说,我虽然为自己作见证,我的见证还是真的。因我知道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你们却不知道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于是我静默思想:“正当那时,耶稣被圣灵感动就欢乐,说,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父阿,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是谁。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是谁。”(《路加福音》第十章21—22节)这个意思就是说,连圣母玛丽亚也不知道。后来我再读圣经,终于明白早在旧约的《箴言》第八章,就预表了基督:“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22-23节)这就是圣子,独一的基督、首生的耶稣。

于是我对主说:基督,我在你面前犯了罪,而且没有能力彻底侮改。面对你的受难,我不承认我也参与了杀害你的血腥暴行。你迄今仍被钉在我们身上的十字架,我们以“自己还活在罪里”这一滔天大罪在时时羞辱你……我们是假冒为善还企图骗取上帝赎罪的刽子手。我体会到,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有形的魔鬼就是“主权国家”。在这种意义上,手捧圣经的魔鬼与脚踩圣经的魔鬼,在上帝的法庭面前,其实都是罪魁。我知道不再能以人的罪恶去遮盖主的圣洁,无论他们这些人是信众、是圣徒、还是不信主的行尸走肉。可是我多么孤独:不论在哪里我都无法像主爱我们那样的爱主和彼此相爱。


(428)


有一天,我在长长的铁路桥边独自骑车,迎面看见一个人,从未谋面却似曾相识,一刹那,许多尘封的印象全都复生了,那都是在经验之外却又是在意识之中的。于是我明晰了“灵魂转世”的理论来源,也许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演出。

我在四十岁以前受普罗提诺和斯宾诺莎的影响,以为世界万物都是从神、道、太极流出绵延的。我们所作所为的一切,也就成了宿命的与“天意”的。直到亲见了灵界的奥秘,才知道这种思想的不道德。因为世界不是从上帝流出、绵延的,而是上帝用另一种质地从无中创造的,因此这样被造的世界虽然也是产生于上帝的“爱”,却在上帝面前先天注定是不完美的、即将毁灭的。被造物在彼此之间尽管可以是幸福的,但若没有“回到神那里去”的意念,就永远无法进上帝的国。

“重生得救”是什么?──是“灵洗”的暖流和永远的平安。“灵洗的暖流”,是一种被融化的状态,是躯体的液化乃至气化状态,是与爱你的主和抱你的十字架交流合一的状态。然后,等你回头看见自己的遗体躺在床上,便体会到终于卸下了几十年来的千斤重担,体会灵魂升天的极乐。

“永远的平安”,是面对最凶险的威胁依然坦然的状态。这不是克己的修养所造就,而是由于相信“我已在基督里”,“基督在我里面”。于是,一切敌基督所带来的伤害,不过是使你更深地与圣子耶稣基督合一,因而更平安。

“卸下了重担的灵体”是什么?──凡人,是灵体与肉体的混合。肉体压倒灵体,是行尸走肉的感官人物;灵体压倒肉体,是克己复礼的精神人物。而只有经历过“卸下肉体千斤重担的灵体境界”这一神秘恩典的,才知道天堂可能多好,以及生命的罪恶已经多深。“天堂般的感觉”还不是天堂,“主的甘甜”还不是主的自己。

“复活的生命”是什么?──重生得救的人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没有了死亡恐惧──哪怕这只是暂时的。他所经历了灵魂升天,是一种彻底的无重力状态!是比肉体生活中最动人心弦最令人沉迷的享乐,还要好上千万倍的、不用另付代价的解放。肉体──重力──罪,这是魔鬼的三重奏──终于遭到卸除。


(429)


“宁死也不做一个基督徒!”这是我在1995年复活节也就我信主一年之前,对上帝说的话。那时我信无名之神、无名之朴、至上之主,但我不能相信有名有姓的洋教,否则就太低俗可笑,太不能超凡脱俗了。否则我不就跟那些唯唯诺诺的琐屑无聊的人们一样堕落了?再说,而且一个人怎么能崇拜另一个人呢?这不是违背十诫的偶像崇拜吗?如果耶稣基督是西方历史文化的产物,如果他还是犹太种族社会的产儿──那么,身为中国人,做一个基督徒,正是文化买办、思想汉奸的所作所为!

然而耶稣基督的圣灵在1996年的复活节带来了启示:早在亚伯拉罕以前就有耶稣了,而犹太王大卫也曾求告过基督──耶稣基督怎么可能是西方历史文化的产物?基督耶稣怎么可能是犹太种族社会的产儿?圣子耶稣基督是与圣父圣灵同工,按自己的形象造人,且把自己的形象印记,预先打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只是我们的罪,世世代代,把主的恩典钉死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每个人,因此都对主的被害事件,承担了不可推卸的责任。

现在我们需要悔改,与神和解,重新上帝的儿女。


(430)


种族仿佛一把扇子,种族的绵延像扇形的展开──我们像是扇缒,一代代祖先像扇面的展开。以前人们说一个祖先产生了无数后裔。但我发现其实情况相反:一个个体拥有无数的祖先。任何人上溯自己的家系越长,襄括的男女先祖先也就越多,宛如上溯展现的“种族折扇”。而活着的人不过只是“种族折扇的扇坠”。

几乎每上溯一百年,我们就有十倍的祖先,在上溯百年,就有百倍的祖先……上溯一千年前,我们每个人都有上亿的祖先。

我们的祖先不仅在灵性的记忆中,且在物性的汇集里:祖先就在我们身上。由此,不仅是祖先繁衍了我们,也将是我们要带领祖先重返上帝的怀抱。我们的祖先就在我们身上,所以是我们,将带领祖先重归上帝的国──我们与祖先的关系,因此是双向的、互动的、再生式的。这样一看,我们还有可能“为祖先创造一个上帝引导的全新未来”。如果这一美梦成真,那么岂不是“孝道”的最佳成就?

我快死的时候,世界在哪里?祖国在那里?亲人在哪里?朋友在哪里?全都不见了。即使他们全都来了,也不能救我,甚至无法安慰我,而且他们来得越多,我就越孤独越无助。这时,只有圣子耶稣来到我的身边,给我属灵的看顾、永远的带领。这样的恩典,是再生的恩典,并且为我开启了另一世界的奥秘,这恩典是为之殉道都不足回报的。

神与人之间具有巨大的鸿沟及不对称。基督的奥秘是难以理解的,但却是真实的。这正如我们自己的人生,是真实的,却是难以理解的。反过来看,如果有人觉得自己的一生是很好理解的,那么他临终的时候也会知道自己的一生并不真实,仿佛虚幻的梦一样──人生于是“如梦”了。即使好梦连篇,也是南柯一梦。何况多数人所经历的,常是恶梦连连。

偶然,有时较之必然,更让人动心,神偶然看顾了人,改变了这个人的一生,而原来,这个人是“属于撒旦”的。“撒旦”的含义,不就是“蛊惑者”吗?我们的一生,受到了多少事物的蛊惑啊。结果却都是“以蛊惑扰乱了创造、以陷阱代替了平安”。就是连人的疾病,也多是因为受到了蛊惑、失去了平安、落入了陷阱。受到蛊惑的人,落入了陷阱、失去了平安、患上了疾病,现在唯有回到基督里,遵行诫命,爱上帝,爱人如己,这样就出离了陷阱、获得了平安、消除了疾病。从此开始,为了奔赴一个既定的目标,还必须忍饥耐寒,承受压力甚至面对预定的打击,要接纳他人的猜忌、诽谤,还要顶逆异样的目光,溯流而上。为了一次成功的出击,要做长期的策划、准备、抵抗、牺牲。但是,为了报答基督的受难,让我们欣然领受这样的命运颠簸吧!


(431)


纽约地铁:仿佛地狱的甬道。──这也是我被拣选的最后机会。纽约充满魔鬼的气派,一面是炫耀和绚丽,一面是龌龊与铜臭。人们都说纽约的富人很多,资金充裕,其实纽约十分贫穷。我看到街上的乞讨者很少能要到一个美元的,经常都是一些零币。这就是纽约的“富人的器量”。他们只有叮铃铛啷的零币。他们的财富都是纸上的,总有一天灰飞烟灭。

纽约的这种风气也侵入了“宗教界”。纽约有个“信心圣经神学院”,其前身叫做“纽约工人神学院”。顾名思义,应是培育圣工、使人增进信心的场所。但是,这“神学院”却拒绝信徒旁听他们的神学课程,除非先交了钱。他们的活动重心到底是传播福音呢?还是收费呢?还是兼而有之?再不然,就是上帝以此方式保护渴望真理的学生,不让他们接触“信心圣经神学院”一类的机构所售卖的“神学课程”?这是因为这些机构所售卖的只是业务,并非真理。可惜的是,这类不把福音置于要位的神学院,却以“为上帝传福音”的名义,四出募集捐款、求田置舍、扩建产业……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属世的声势、雄心、钱财,已经侵入到“宗教界”如此之深?在这种环境下,当我听到一些“见证”、“交通”之后,内心常会特别压抑。有时心中充满挣扎,良心好像突然苏醒过来,泪流满面地控诉自己:“谢选骏啊,你怎么会堕落到这种地步!怎么会和这样一些人混在一起?”──于是,1995年我信主之前一年的誓言再度响起:“宁死也不做一个基督徒!”那是多么美好而孤独的记忆。

然而,这只是我的骄傲在最终死去之前的几次挣扎罢了。大概也前前后后经历了几十次之多。每次过后我都请求主的原谅,因为我知道,除了主以外没有人再爱我。祖国没有了,人类对我只是一个抽象的符号。于是我看清自己没有价值,而且在神面前还罪孽深重。可是我内心的骄傲仿佛永远不死,只要一碰上类似的罪恶,就会像狗看见狗一样狂吠起来,就会像倔强的魔鬼一样醒来并跃跃欲试:我怎么能和这些人同流合污!


(432)


感谢主剥夺了“我的权利”,感谢主不让我“家人团聚”。这样,我才能把对家人的感情转移到主的身上,这样我才能体会到所有的“权利”原先都是主的赐予。我从此知道:所有的“人权”都是从“神权”发生出来的,要是没有神权,人对人就像狼对人一样残忍,把对方当作食物,是家常便饭。

感谢主阻挡我“属世的种种联系”,迫使我一心信靠主的恩典,甚至主的剥夺,也是一个最大的恩典。主,使我知道疏离、无情,本是这世界的真相,主,揭开人们用巧计搭配的面纱,主,宣告稳定与无条件的爱、联合、温暖,只存在主的国度,而不存在这个世界。

现在真的感谢基督:整天整天没有一通电话进来,我被彻底地与世隔绝起来。一种真正的平安和没有欲求的状态,弥漫开来,但又有满足和盼望,混合着淡淡的喜悦,伴随着我。这使我开始逐渐体会出“与基督同在”的真正含义:基督耶稣说“我在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我在你们里面”(《约翰福音》十四章20节 ),又说“不要怕,只要信”(《马可福音》第五章36节)。什么时候爱基督超过爱世界的时候,人就得到了基督徒的福分。而这却不是自己能够拿到的,是需要通过主的赐予──人先被剥夺掉世上的累赘,然后得到与主同在的恩典。


(433)


我写过两种文字,一种是追求“成为恺撒”的,一种是希望“明白上帝”的,前者是追求智慧,一如希腊神话中的人生极致;后者是放弃智慧,一如我在濒死绝境中的人生发现。

人原本是属上帝的,但自从我们的祖先堕落并把罪遗传给我们以来,我们就属恺撒了,更确切地说,是属撒旦。恺撒原是撒旦在这个世界的代表,其中包括家族、企业、国家和教会里的大大小小的恺撒。个人要从如此强大的恺撒──撒旦势力的控制下解放出来,重新属于上帝,何其困难。但唯其难,故更有不朽的价值,可歌之亦可泣之。

我之所以还没有完全后悔写过的那些追求恺撒的文字,因为我是通过恺撒走向了上帝。我的“转变事件”显明,上帝的力量感人之深,足以瓦解一切恺撒的功业,并以此瓦砾场作为基督降临的基座。我皈依基督,是因为我在生命的尽头得到了救赎,圣子耶稣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的感恩因此也是基于罪性的:谁救我,我就皈依谁;尽管,命运注定我得到是基督的救恩,而不是其他。奈何!这是无法言传因而不可分享的,所以我同样注定无法成为一个大庭广众之下的“传道人”。因为我对主的感恩是出于“私心”,我是一个把“私交”看得高于公义的人。

据说,希腊哲学家普罗提诺Plotinus,204—270年)是四十岁上才开始写作的,而且他并不重读自己写过的东西。……可惜我四十二岁皈依耶稣基督之前,已经写了太多的废话。也许在这以后,我才开始真正的书写?因为在这以后我才明白,在基督面前,我不仅是罪犯,而且是文盲,不仅是文盲,而且是白痴,我一无所有,只是拥有精神上的荒原……但也巧正是荒原救了我:求主用主的圣灵来开垦我吧!尽管用我,不要在惜我。求主用主的良种来播散我吧!今后,我要抹掉以前的一切,断绝诱惑。我对圣灵祷告:“我不要旧瓶装新酒的结合,我要完全彻底地皈依主──从新做起,为新酒也就是主的酒寻求新的瓶;我要抹去并忘掉以前的写的一切,把心朝向主基督。我不是从十二岁开始写作的(如那时的定期日记),我不是从十六岁开始写作的(如形形色色的诗歌),我不是从二十一岁开始写作的(如散文,已发表的有《生命》,原名《被困禁的思想》),我不是二十三岁开始写作的(如论文,已发表的有《联想与印证》),我不是三十岁开始写作的(如专著《神话与民族精神》),我不是从二十五岁到三十七岁写了思想随笔(如《荒漠·甘泉》、《零点哲学》、《天子》)──基督,我是从四十二岁开始写作的,我用不太连贯的字句,把赞美主基督、反省自己的罪,作为唯一的写作内容。

愿基督的灵保守我前面的道路,愿基督的灵保守我亲近的真理,愿基督的灵注入我新造的生命。于是,我一天不写赞美上帝、颂扬基督的话,就会感到一种无可名状的内疚。我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失去了一切。当我临终的时候,我的亲人在哪儿?我的朋友在哪儿?我的祖国在哪儿?一切都像幻影般地消失了。我的存在,从来没有像弥留的时候那么清醒:人走的时候什么也抓不住的,除了对上帝的信靠、对基督的依赖。

在对上帝的信靠中、在对基督的依赖里,没有任何欲望,但一切欲望都仿佛已经满足了悬着的心放下了。没有任何重力感,但从来没有达到这样的耐心与无懈的坚持。


(434)


为什么人们都不希望我“变好”?为什么许多人会因我趋向基督而疏远我?甚至以前热心向我传福音的人也是如此。仿佛我信耶稣,反而使得他们感到某种失落?难道我与社会同流合污却更能让人感到放心?如果我具有攻击性,反倒可爱一些?难怪哲学家哀鸣“他们原谅我的缺点,却攻击我的优点”。我也想到了“永生上帝的圣子为何被钉上了十字架”?人们并不希望他人变好,只是希望他人变得对自己有利。

万恶的撒旦,诱惑者、扰乱者、造反者、陷害者,难道要我感谢你?虽然你不配我的感谢:每当我软弱,信心淡薄,爱心动摇之际,你就乘虚而入,施展手段和诡计,摧残迫害我。结果却使我更加狼狈。唯有信靠基督的复活、恩典和爱,使我得以克服自己的软弱,增进信心的灵命,扩大爱神和爱人如己的“心的外延”。愿撒旦的每一次攻击,都是我的每一次强身剂。

恩主基督,我愿以自己的苦难,得你的救赎,为你作美好的见证。我不以福音为耻,我愿以自己的生命荣耀上帝。恩主基督,不论我的处境多么艰难,都不会背弃你属灵的恩典,你超乎万名之上的名,是我的安慰和依靠。主来到我临死的床前,托起我,消融一切存在的平安通往宇宙──主的爱征服一切,主是唯一爱我,不计我的卑贱,不计我的僭妄,爱不是为了征服,而是赐予新造的生命。从此我没有恐慌,没有忧虑,没有遗憾,没有不能成就的美好。我无法报答这样的恩典。只有永远铭记不忘。


(435)


我很少劝说不信奇迹的人们信奉耶稣为主,但为什么,如果有人在我面前攻击基督,我就会十分憎恶,并且定然反击,而且不遗余力?这种动情、动怒似乎违反人之常情。但其实不然。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信徒对此攻击麻木不仁,那才是违反人之常情。许多人不能容忍自己的父母受到攻击,但却可以容忍上帝和基督受到攻击;许多人不能容忍自己的兄弟姐妹妻子儿女受到侮辱,却可以容忍教会受到攻击:这样的人其实不是基督徒,而是披着羊皮的豺狼。

这正如,我并不强求别人认我的父母为尊,但如果谁当面攻击我的父母,我岂能不动怒呢?我并不强劝那些敌基督者接受基督的救恩,一是不愿他们反而因此轻看了基督,二是因为我的话已经到了,至于他们接受与否,则是在上帝的主权范围──否则我岂不是在他们面前卖弄自己的优越?或者,干脆“是把好东西给狗吃了”。

“有的传基督,是出于嫉妒分争。也有的是出于好意。这一等是出于爱心,知道我是为辩明福音设立的。那一等传基督是出于结党,并不诚实,意思要加增我捆锁的苦楚。”(《腓立比书》第一章15—17节)不信福音的人与不思报恩的人,他们不能体会:祝福别人的人自己会得到快乐,咒诅别人的人自己会感受痛苦。祝福敌人的人,漾溢着基督赐予的平安喜乐;咒诅敌人的人,恰好落入撒旦为你设下的圈套。祝福日本人,祝福欧洲人,祝福一切伤害过我们、逼迫过我们的人,这样的中国人将是有福的人!

愿基督耶稣赐给我们以我们原本不可能拥有的爱心,让我们不是泛泛地祝福而是一一地祝福。愿上帝饶恕他们,正如基督饶恕我们并为我们赎罪。“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哥林多前书》第九章27节)


(436)


我被无形的而又无所不在的神秘力量,掐住脖子、摁在地上,除了喘息以外什么也做不了。在百般无奈的绝望中,终于意识到这种状态才是生命的真相和我们的罪性之结局──然后我认了罪,赞美上帝,口称耶稣基督是主……于是,我开始舒服起来,觉得一口气逐渐透了过来。这就好像有只神秘的手强迫我接受耶稣基督为主──这不是我的幻觉和自我安慰,而是有一条明显可见的线索在带领我,把我引向我自己从未设想过的方向。以往的属世期望,他帮我一一应许、兑现,但每一次都是为了证实他的确实无疑,而不是让我真的陷了进去。他最终要我具体做什么?我目前还不确切知道。


(437)


今天,主后1996年12月30日,晚上,我想起耶稣给我带来的恩典,再度感动起来:他为我们孤独地死在十字架上,而我们却经常忘记他,还悲叹自己多么孤独无助。其实,我们哪一个人受苦的资格可与耶稣基督相比?谁比耶稣基督更苦?谁比耶稣基督更孤独?而耶稣基督却是永生上帝的圣子,为赎我们的罪自愿死在十字架上。面对这样永不止息的爱,面对这样完美无缺的救恩──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自己的不幸与孤苦呢?感谢主基督把这美好的意思注入我的内心!耶稣基督使失败成为胜利,胜了“这世界的神”。所以《哥林多后书》说:“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基督本是神的像。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并且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第四章3—6节)

《罗马书》中有一段被许多人故意误解的话,是说:“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罚。作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惧怕,乃是叫作恶的惧怕。你愿意不惧怕掌权的吗?你只要行善,就可得他的称赞。因为他是神的用人,是与你有益的。你若作恶,却当惧怕。因为他不是空空的佩剑。他是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罚那作恶的。所以你们必须顺服,不但是因为刑罚,也是因为良心。你们纳粮,也为这个缘故。因他们是神的差役,常常特管这事。凡人所当得的,就给他。当得粮的,给他纳粮。当得税的,给他上税。当惧怕的,惧怕他。当恭敬的,恭敬他。”(十三章1—7节)这段话常常被人朝向“驯服工具论”的方向解释,要人们“服从政府”,因为政府总是对的。其实,这段话是有紧密前提的:“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或作让人发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同上十二章19—21节)由此可见,保罗是为了保护信徒,避免他们以善抗恶的行为,招来“鸡蛋碰石头”的惨痛损失。因为暴君就是绑匪,和他讲理无异于自讨苦吃;不如暂时顺从他,等他自己灭亡。

“顺服作官的掌权的”(《提多书》第三章1节)、“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以弗所书》第二章2节),应该与“蔑视君王的原则”相结合,才是健康的“基督教思想”,其典范是殉道者,因为真正在上掌权的是主上帝,而非君王。所以“顺服作官的掌权的”是为了“行各样的善事”:“你要提醒众人,叫他们顺服作官的,掌权的,遵他的命,预备行各样的善事。不要毁谤,不要争竞,总要和平,向众人大显温柔。我们从前也是无知,悖逆,受迷惑,服事各样私欲和宴乐,常存恶毒(或作阴毒)嫉妒的心,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但到了神我们救主的恩慈,和他向人所施的慈爱显明的时候,他便救了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他的怜悯,借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提多书》第三章1—5节)只有以上帝为中心,才可以去顺从不该顺从的君王(参见《撒母耳记》上篇里耶和华神对国王以及国家的本质所进行的揭露);只有以上帝为中心的君王,才是值得内心顺从的。这种健康状态,是与那种用上帝为君王背书,用信仰为政权背书的病态,完全相反的。

下面让我们完整地看一遍耶和华神在《撒母耳记》上篇对国王以及国家的本质所进行的揭露:“耶和华对撒母耳说,百姓向你说的一切话,你只管依从。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自从我领他们出埃及到如今,他们常常离弃我,事奉别神。现在他们向你所行的,是照他们素来所行的。故此你要依从他们的话,只是当警戒他们,告诉他们将来那王怎样管辖他们。撒母耳将耶和华的话都传给求他立王的百姓,说,管辖你们的王必这样行,他必派你们的儿子为他赶车,跟马,奔走在车前。又派他们作千夫长,五十夫长,为他耕种田地,收割庄稼,打造军器和车上的器械。必取你们的女儿为他制造香膏,作饭烤饼。也必取你们最好的田地,葡萄园,橄榄园赐给他的臣仆。你们的粮食和葡萄园所出的,他必取十分之一给他的太监和臣仆。又必取你们的仆人婢女,健壮的少年人和你们的驴,供他的差役。你们的羊群,他必取十分之一,你们也必作他的仆人。那时你们必因所选的王哀求耶和华,耶和华却不应允你们。”(第八章7—18节)

上述记载也使我想到自己,虽然我不承认自己是败在别人的手里,但我愿意承认是败在上帝的主权下。失败使我清醒过来,让我终生敬畏上帝、顺服基督,永不僭越甚至自拟为神。我要真正按照上帝的默示去做,而不再以上帝为幌子和藉口,却做着自己愿意做的事──因为我确想回报基督在十字架上带给我们的无限救恩。

“带耶稣去的时候,有一个古利奈人西门,从乡下来。他们就抓住他,把十字架搁在他身上,叫他背着跟随耶稣。有许多百姓,跟随耶稣,内中有好些妇女,妇女们为他号啕痛哭。耶稣转身对她们说,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为我哭,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因为日子要到,人必说,不生育的,和未曾怀胎的,未曾乳养婴孩的,有福了。那时,人要向大山说,倒在我们身上。向小山说,遮盖我们。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树上,那枯干的树,将来怎么样呢?又有两个犯人,和耶稣一同带来处死。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髑髅地,就在那里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又钉了两个犯人,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当下耶稣说,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兵丁就拈阄分他的衣服。百姓站在那里观看。官府也嗤笑他说,他救了别人。他若是基督,神所拣选的,可以救自己吧。兵丁也戏弄他,上前拿醋送给他喝,说,你若是犹太人的王,可以救自己吧。在耶稣以上有一个牌子,有古卷在此有用希利尼罗马希伯来的文字写着,这是犹太人的王。那同钉的两个犯人,有一个讥诮他说,你不是基督吗?可以救自己和我们吧。那一个就应声责备他说,你既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神吗?我们是应该的。因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作的相称。但这个人没有作过一件不好的事。就说,耶稣阿,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那时约有午正,遍地都黑暗了,直到申初,日头变黑了。殿里的幔子从当中裂为两半。耶稣大声喊着说,父阿,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说了这话,气就断了。”(《路加福音》二十三章26—46节)

与耶稣同钉十字架的两个死刑犯人中,其中那个愿意悔改的,应该是世界上最为幸福的人:“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加福音》二十三章43节)


(438)


从人文主义的角度看,耶稣基督正在“治疗我四十年来的全部精神创伤”。圣子的灵已经驻在我的身上。以前我做梦与人搏斗,常常先发制人,但内心紧张,常常砍了对手十刀,而对方依然不死。现在我做梦也充满了和平仁爱,内心镇定,受到攻击后才自卫,但是只要轻松自如之间几棍,竟然击昏对方,而自己却无情绪波动。这样我知道,基督的和平已经降临在我身上了,幼年时代就开始嵌入我生命中的社会恐怖,已在基督的爱里得到根除。基督的灵,确实就在我们周围。1993年12月26日我在东京意外受洗,到现在三周年将届,1996年12月24日的纽约,我在绝对孤寂和与世隔离中,更加清楚感觉到,基督业已罩住我的生活,所有可见的道路,已被断绝,且是被各种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完全不相干的力量,以完全不同和各不相属的方式,就在1996年12月这个月份内的同一时段,几乎整齐地切断。

我自以为“料事如神”,“自己的决定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满有能力达成自己的计划。但是我忘了,在我的料事和执行计划的行为背后,实有上帝的恩典、意志和许可在。否则,耶和华就会轻易将我压伤,让我认识他是可敬畏的。我不是败在人的手里,甚至不是败在当今世界最大的两大恺撒国家,而是败在上帝意志的手下。“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说。我的案例比项羽更明显:我是赢了恺撒,但却拿不到战利品。这都是因为我心中没有上帝的主权。而当我谦卑的日子,上帝却从恺撒手里救助我,给我梦想不到的支持。可是我却僭越了自己当守的份,所以晦暗的日子紧接就来了。

那是基督的灵?在梦中向我显现?那前那后我的生活就被一系列“巧妙的力量组合”给控制住了──这不是我的犯罪的本能喜欢看到的事,但驻在我里面的灵,却可能因此而欣喜。现在我理解了使徒保罗所说:“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在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上帝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拉太书》第二章20节)我不如保罗,所以面对基督的灵,只能感到愧疚;但是我现在能在肉身活着,确是因为信了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我若不能平均每天写上三百汉字来赞美上帝和把他表明来给我们的耶稣基督,就会产生面对基督受难时的那种深刻负罪感、内疚感,所以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我必须写下这些文字。这些文字对我的疗效,真是无与伦比。

感谢基督赐我感冒发烧,并以属灵的爱帮助我,以此为契机开始戒烟。母亲死后我开始吸烟,迄今已有将近二十四年,其间我三度戒烟,最长十个月,最短三个月,最后都以健康崩溃而告终。不是我“没有毅力”,而是我已落入“魔鬼的掌握”,没有超凡的恩赐,凭藉自己的毅力已经无法摆脱烟瘾的控制。现在求主现在带领我,给我超凡神力,克服空虚感,克服无目的性,克服无兴趣症,克服倦怠的肥胖,克服所有这些戒烟的后遗症。请用基督的爱,帮助我战胜自己身上的罪,使我有能力拒绝魔鬼的诱惑,效法基督的十字架,终不言悔,终不半途而废。奉永生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439)


有神学教授和神学大师,也有传道人和布道家;但我没有能力做这些──因为我既没有学问又没有口才,我只愿在基督里祈祷和呼吸,并谛听上帝。我愿做一个“朴素的原教旨者”,在基督的爱里死去。

曾有诱惑对我说:“你现在信了耶稣,你以后需要考虑的,是怎样把你的信仰和你的工作结合起来?”我受到感动,回答诱惑说:“自从有了信仰以后,我就不再考虑以前的我所从事的一切──因为我知道工作从属于人,而不能支配人。我以后愿意服从那创造我的,而不是服从那我创造的。所以我转而面向永恒的基督,并甘愿一心赞美上帝,而不出售赞美,更不把心灵转向当作社会表演。”从此,我失去了一切工作,被各个圈子排挤出来。从此,我也失去了“写东西”的一切欲望。因为照以前那样写出来的东西,是为了表现自我的价值,其实缺乏内在的灵魂,是为了剧场的赏心悦目,而不是看见了另一个国度。从此,我仅仅“记东西”,记录圣灵的感动,记录我对神的赞叹。感谢耶稣基督赐我这样的恩典,使我从社会控制的手里得到释放,而且奇妙的是,我从来没有缺钱的时候。

回忆归信耶稣、口称“基督是主”的一瞬间,所领受到的感动,是带有几分尴尬的。以前我觉得耶稣是英雄,是我的榜样,但不是我的救主,事实上正如《希伯来书》第六章6节所记:“他们把神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的羞辱他。”那时我误以为我自己和圣子耶稣一样都是神的儿子,因为《创世记》上不是说过:“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第一章26—27节)《创世记》上还说:“那时候有伟人在地上,后来神的儿子们和人的女子们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第六章4节)如此理解圣经,表面尊敬耶稣,其实是在羞辱他。现在我把自己降格,把一切都降格,来服从耶稣基督为主。

现在我理解,耶稣基督已经把他的形象放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了,叫一切不信他的,都等于参与了羞辱并最终杀害他的阴谋。而凡不信他的,就等于是以自己的罪恶,把主的印记重新钉在自己身上的十字架上了。我不愿意在神面前充当一个拒绝救恩的凶手,我愿意顺服、领受基督的爱,尽管这爱的果实不是很多人喜欢的。我不是一个好信徒,我不是“向着标杆猛跑”,而是“向着标杆往前蹭”──这就是我的真实生活状态。我想尽量慢一点走,并不希望人生的节目尽早结束;只要自己不做犹大就行──我宁愿做门徒中最小的,而决不争做最大的。因为我是看透了自己和世界的罪性,才投到基督的脚下寻求庇护的。“罪性不就是竞争性吗?”我这样为自己的消极倾向辩解。但愿我的辩解是错的。

也许我本不该投生在这世上,只因上帝的出人意外的恩赐,才使得我也能到这里走一趟。我深知,以我薄弱的能力和多舛的命运,我本不配活在世上,只因上帝的特别怜悯,我才得以苟延残喘。记得我小时候,每当和别的小孩子一起惹了祸,都是别人率先逃走,而我却留下来承担责任。妈妈经常含着泪对我说:从来没有见过你这么老实的孩子,你将来可不能干坏事,要不然所有的责任都是你的。我知道不是自己老实而是自己适应不了这变幻莫测、昨是今非、表里不一的世界。我是一个低能的生存者,只是由于神明的扶持,我才得以用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旅行世界。我觉得老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总是在我危难的时候救援我。我后来把这样的救恩,归结到圣子耶稣基督的名下,阿们。

愿基督赐福给一切软弱的人,也愿基督怜悯一切被世界遗弃的人,愿基督施恩援救一切被人欺侮的人:在基督的施恩援救下,毁灭了的价值得以重建、发扬;在基督的怜悯中,一切破碎的灵魂得以完璧归赵;在基督的赐福中,死人可以复活,时光可以倒流,牢笼可以粉碎,病根可以拔除,人可以成为信徒。阿们。


(440)


主的带领是奇妙的,有时甚至超出自己最“远大”的属世奢望之外,而更多的时候,主所带来的,不是属世奢望的“之外”,而是属世奢望的“之上”。那时,主的赐予甚至比人的奢求更大,如果我们自己不是《渔夫与金鱼》故事中的那个贪心的老太婆般不断加码地索求,回头一看,主的慷慨真会让我们自己吃惊、迷惑,甚至震惊。

以前,我的心智像一块海棉,热烈地汲取各类刺激、信息;现在,我的心智像一块顽石,固执地拒绝各种刺激和信息──除了少数真正能激励我的以外。是因为我老了,四十三岁已经“曾经沧海难为水”?还是因为我对这个世界完全失望,一切属世的事物都不再能够激起我的好奇与动力?


(441)


今天是1997年复活节。我感到基督无言的责备。因为我看错了看板,失去了参加崇拜的聚会。虽然我最后领到了圣餐,但还是感到一种离弃的强烈痛苦,仿佛自己是个迟到的旅客,已经误了班机。我无法原谅自己。我不愿这样的感觉再次临到我,因此恳求主亲自带领我,救我脱离凶恶、使我免受诱惑。在未来的一年中,让我走上主为我定的道路。这个事件使我思想:有时,那些意识到自己不能得救的人,比那些自以为可以得救甚至已经得救的人,也许更加接近上帝。因为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终不能得救的人,更需要上帝。有时,那些意识到自己无法做到爱人如己的人,比那些自吹自擂甚至自以为已经爱人如己的人,更有爱心,因为他不自满,且愿补过。

我珍视福音,所以我知道自己现今的灵命,尚未增长到推动我去传扬福音的地步;我现今的灵命状态,使我珍藏福音,秘而不传,或只对饥渴慕义的人,悄悄传授。我现在怎能把福音当作滞销货那样来推荐给鄙夷它的人呢?这也许是为我自己的深不可拔的罪性找借口?因为我更倾向于独自地、悄悄地享受主的福音,而不喜欢让那些拒不承认主的圣洁的人们,来用糟蹋的方式“分享”福音,免得他们心存轻视甚或讥讽福音,“主叫他们瞎了眼,硬了心,免得他们眼睛看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约翰福音》十二章40节)或用主的话说,“ 耶稣对他们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若是对外人讲,凡事就用比喻。叫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恐怕他们回转过来,就得赦免。”《马可福音》第四章11—12节)──但是我不知道我自己这样做,究竟对不对。

我以前是个顽固嚣张的人。多亏基督的灵收服了我,降伏了住在我里面的魔力。从此我懂得了顺服和认命,放弃了无益的挣扎,获取了内在的平安。平安不是现在没有危险,而是永远也不会有危险了!暖流不是沐浴,不是热血沸腾;而是彻底融化,液化、气化,人的肉体、自我重力感……全都消融在基督的灵里。这灵比世界要大到无穷,可把世界完全包容。

现在我知道了“器皿”的含义和“器皿的格言”:“今天晚上不管在哪里过夜,都可以安然入睡。因为基督与我同在。”相比之下,信主以前,我空有豪情说:“今天晚上不知在哪里过夜,这样的日子多么具有挑战性”;可是却没有内在的安然。因为那时,我仅仅看见属世的力量。感谢永生上帝的儿子,让我看见了世界以外的光明。

永生的上帝、慈爱的天父,在我认罪悔改、奉耶稣为救主之前的岁月中,遭遇逆境时我就会常常怨恨甚至敌视主。但主却一直爱我,证据就是当我落入陷阱、濒临死亡呼叫“天父救我脱离魔鬼的控制”时,庄严、温柔、灵性的十字架出现了,托起我来,让我上升,见到天国。主的恩典像主的真实一样,主的真实像主的恩典一样:确切、信实,信实、确切。以前我是透过万象去认识主,所以总是扑朔迷离,现在我是通过十字架上的耶稣确认了主,因此知道主是无条件爱一切人,并且特别怜悯那些信主的和爱主的人们。因此,我现在有一个代求:当我还不信耶稣是主也因而时时反叛主的年月中,曾频频口出狂言,说“与其信基督教,何不创立一个宗教”……这种不能赦免的罪行,由我受罚也就罢了;糟糕的是,它还深深影响了我的一位早已信主的挚友,使他常有充当先知的野心。我在主面前犯了罪,但愿这罪的工价仅仅归于我,而不要归于我那可怜的挚友!求你赦免他,求你施恩打消他要做先知的念头──这是我不信主时候的罪,不该污染一位声称已经信主的人,至少不可给他一个预谋背叛主的借口。

现在我知道,施洗的约翰是最大的也是最后的一位先知,从那(耶稣传福音)以后,只有基督的使徒而无上帝的先知。再往下,只有教父、修道士和游方圣徒,等而下之者有神学家、传道人,教皇则是基督家庭中最小的一位,而不再有先知。至于我们,这时还剩下什么呢?


(442)


每当我在基督的十字架前跪下,诚心诚意地说“永生上帝的儿子,我的圣子耶稣基督,我又在你面前犯了罪,我对不起你的爱,对不起你的救赎,求你带领我,不要嫌弃我……”的时候,基督的光就能照亮我黑暗的心,给我启示,给我力量,给我盼望,给我道路。

这使我对主说:基督,我不知道该怎样办。在您的恩准成全下,我的一切计划都实现了,但我的目标却落空了。我拼了最大的忍耐抵达了我的计划所预定的目的地,结果却发现它是如此空虚!我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因此求主带领我,指示我该前往的方向。人的道路的尽头就是神的道路的开始,我愿意自我放弃,一心等待主的默示。

一个半月中换了三次手提电脑,都有毛病,最后被迫退掉,其间充斥周折、困惑,以及焦虑。知情者个个都说这是怪事,都说电脑不会出错,而是我出了问题。但我知道这不是真的。我知道这样的“怪事”正如三年来我所经历的二、三十件“怪事”──乃是某种神秘力量的“干预”所致。电脑是魔鬼吗?基督要我远离电脑吗?还是基督要经此警示我,并亲自赐一台电脑给我,明确我与他之间的仆与主的关系?我不知道。我很焦虑。“愿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爱,常在你的心里。”于是我祷告:一九九七年开始,我准备用电脑来为主“打那美好的仗”(《提摩太前书》第一章18节),做主美好的见证,求主祝福这部电脑,并祝福它,做主喜悦的事。“赐平安的神,快要将撒旦践踏在你们脚下。愿我主耶稣基督的恩,常和你们同在。”(《罗马书》十六章20节)这样我就能彻底顺服上帝,与神和解,归入永恒者的怀抱。后来回想,主是带领我往国际互联网的方向走,主的榜样在三年以后的二〇〇〇年征服了我,让我用“做义工”的方式,上网传播知识、激励思想,而不是用电脑来谋一份差事。

“有一个文士来,对他说,夫子,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马太福音》第八章19—20节)我的主,耶稣基督,受主感动,我断了一条属世的道路。我知道主一直看顾我,并用属世的事态来推动我走向属灵的道路──我受到神秘力量的驱使,没有办法不为之效命;我被耶稣基督的爱征服了,离开属世的争夺。

求主继续看顾我、带领我、保护我,求主阻止我偏离主所悦纳的道路、真理和生命,不要让我受到诱惑。求主赐我持续的信心,足以抗拒一切的试探。我要把主所赐的生命,献给主的国度。求主垂怜,为此铺平我尘世的道路,并看顾一切爱主的人。仁慈的主,我知道,像我这样已经坏了的人,特别需要耶稣基督的救赎。以前我尊敬耶稣,是爱他离经叛道,以一己之力向整个世界挑战,并因上帝的力量而胜了世界。现在我尊敬耶稣,是爱他本有上帝的形象,却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在这样纯洁无罪的人子面前,我蒙了恩、屈了膝、软了心、流了泪、决了志、受了恩、得了灵洗、口称耶稣基督是主。夜半,我俯身拜主,祈祷说:“永生的上帝,求主看顾我,使用我、带领我。”旋即,我反躬自问:“我愿意随时为主死在十字架上吗?如果不是,我还有资格求主的看顾、使用、带领吗?”圣子耶稣仅仅看顾、使用、带领那些愿意为他和福音的缘故而丧掉生命的人,并赐给他们以属灵的、永恒的生命。我这样不配的人,除了沉沦,无路可走,求主怜悯。

愿我的后半生,作基督的见证,从事“中文炼丹术”,以信仰的器皿,收取中文的灵魂。在贫穷中思想主,以清心来赞美主,这样的人生,就具有了永恒的气息。不为明天谋划,就把一切托付给了主。虽然我不能像亚西西的法兰西斯那样舍己贫穷,但我知道贫穷是上帝赐给那些预定属灵者的最好礼物。如果上帝要我贫穷,也是要让我在贫穷中守志,没有稳定的生活,才有健全的生命,仰望基督,才会获得自由。


(443)


通过虔诚、公正、聪明的修行,而变得和上帝相似,从而得以与上帝合一,达到永生:这是柏拉图(Plato)思想,而非福音。像柏拉图这样自圣的人,其实和彼拉多一样,可以在犹太大祭司该亚法的压力下,杀害圣子。在我看来,Plato与Pilate仅些微之差。Pilate就是彼拉多(Pontius Pilate,本丢·彼拉多),其生卒年不详,主后26年至36年间担任罗马帝国犹太行省的执政官。根据新约圣经,耶稣基督在他任内被判钉十字架。

福音的核心和“根基”是什么?是十字架的真理。是耶稣复活的事实,即“基督的奥秘”。正如使徒保罗所说,如果耶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一切都是枉然。而耶稣的受死和复活,使他生前所说的一切,不再是话语(或比喻)、逻辑(或反逻辑)、道理(或革命),而成为道路、真理、永恒的生命。这样的道路、真理、永恒的生命,杜绝了一切自圣的可能。为什么传教事业变得日益困难?就是因为自圣干扰了基督的奥秘。尽管,圣灵还在持续激励着不间断的福音复兴运动。自圣对于传教的阻拦在于:随着教义史和教会史的延长,自圣造成的坏见证也日益加增,正如世俗历史的绵延,使得“历史因素”的积淀造成文明的梗阻与痼疾。尽管“好的见证也许更多”,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何况任何好人的持续见证,也比不上《福音书》的原初见证那样,“在属灵的意义上激励人心”。于是,朝向天国的运行,因蒙上灰尘,而变得日益蹒跚了。

什么是坏的见证?坏的见证是这样的:

1、多纳派一心爱主,因不愿向“政治现实”妥协而遭到整肃清洗。这起迫害事件确立了罗马的国教,但对三百年后的北非与中东沦丧给异教,却起了伏笔的作用。

2、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不仅彻底分裂了欧洲的东、西教会,而且无形中帮助土耳其人完成了阿拉伯人完成不了的征服,沦丧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这两个半岛的基督教领地。

3、薄伽丘《十日谈》一类的书籍所揭露的“教会组织背后的基本面”:梵蒂冈大肆敛财,而新教教士们则答之以结婚育儿。基督教领地在遭到阿拉伯人与土耳其人的前后夹击后,又受到拉丁天主教腐败、日耳曼新教徒背叛的左右合围,基督徒的信仰也陷入日甚一日的四分五裂。这就为后来居上的启蒙运动和现今的科学主义,奠定了“以毒攻毒”的基础。

教派争端使人们无所适从。不仅无所适从,而且教派间的互相拆台和攻击还使外人怀疑基督的真理,因为人们看到的坏见证,不是显扬了神性,而是显扬了人性的卑劣一面。结果为适应这种分裂──竟有神职人员出于自己的生计考虑,还为这样的分裂竞争辩护说:不同的教派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和社会服务层面上的作用”。他们完全不提这种分裂所造成的破坏,且用“教育功能和社会服务”来代替并见证福音。但是我们要反问一句:既然宗教的教化系统可以胜任这些“不同的教育功能和社会服务面上的作用”,那么“基督的奥秘”还有什么意义?那么人们又何必要信你们这个没有基督的基督教呢?

然而在另外一个方面,在信仰的意义上,克尔凯廓尔式的彻底反传统态度,又可能导出某种自我神化的倾向。难道历史上的如许贤哲都不如克尔凯廓尔一人的智慧吗?克尔凯廓尔的“两个原罪”等自我神化倾向,导致其不能自圆其说,甚至是极度虚伪。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海盗报》事件”。在1840年代的丹麦,《海盗报》是由青年诗人哥尔德施米特创办的一家周刊,这份周刊格调不高因此很受一般公众欢迎,发行量相当大。哥尔德施米特在该刊上发表了一篇赞扬克尔凯廓尔的文章,却引起克尔凯廓尔极度不满,克尔凯廓尔认为受到《海盗报》的赞扬,等于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于是克尔凯廓尔公开发表文章尖锐抨击《海盗报》,由此引发了该报的全面反击。这就是克尔凯廓尔的“极端虚伪”之处了,因为他谴责教会的中产阶级化,结果他自己比教会还要中产阶级化,甚至资产阶级化,因为他竟然连一个格调不高的小报都不能容忍,可见克尔凯廓尔眼界之低。对比克尔凯廓尔来反省一下我们自己,克尔凯廓尔式的自我神化,在我们自己身上,难道真的连一点影子都没有吗?我们一点没有“自圣”的问题?我们需要为此不断地进行祷告,求主帮助我们克服我们自身的自圣倾向。

自圣的典型之一,就是十八世纪初年法国乡下的神甫梅叶,他的《遗书》被马克思主义者称为当时罕见的“战斗的无神论著作”。但这是一位怎样的“无神论者”呢?原来这是一位靠教会和信徒们的血汗供养的无神论者,一个典型的吃人血馒头的法国人。他背叛了自己的组织,而他的存在本身就说明了当时教会确实很腐败,怎么会养了这样一批没有心肝的人。从人性论看,他是因为分赃不匀而背叛基督的;最能说明教会组织腐败状态的是,梅叶他对“基督的奥秘”一窍不通,结果还能作为神职人员而吸食他自己所咒骂的“不劳而获”的社会财富。正是梅叶类型的寄生虫的生活方式,使他拥有闲暇得以写下一厚册黑暗的“敌基督的遗书”。这还不是教会组织十分明显的坏见证吗?“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当然,还有那些既想又不想还俗还想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如为了和修女结婚而发起宗教改革的马丁·路德之辈。马丁·路德叛教在先,梅叶紧随其后背叛基督。原来梅叶同志是比路德先生还要激进的“宗教改革家”。

在这两个“背叛组织”的寄生虫身上,我们看到神职人员是打着“宗教组织”的灵性旗帜在行骗的,所以形成了“对于真正灵性的特别污蔑作用”。结果这些诈骗机构的破坏力量,远远大于无神论者的活动──它们虽然无法伤害并破坏超越于这个罪恶世界之上的真正灵性,但它们确实对“渴望接近灵性的俗人们”,发挥了巨大的阻拦作用。虽然它们的阻拦破坏格外说明了“人性败坏且无药可救”,格外表明了人若不是随时信靠上帝和圣子耶稣,就不能获得任何持久的改善;但毕竟,与上帝隔绝的广大群众,无法真正做到“看神不看人”,需要“见证的中介”这一偶像才能仰望上帝的大众,既然看到了坏的见证,便在内心远离了“遭到玷污的神”,尽管这一玷污仅仅发生在他们内心,因为至高者是不会受损的。由此可见,“道成人身”的神学,是只能奉献给圣子耶稣一人的,而不可用“仿效基督”的美名而“发扬光大”的──否则,我们又将重蹈人格崇拜甚至人体崇拜的覆辙,否则,我们可能会比杀害基督的犹太人更堕落,堕落回到偶像崇拜和万物有灵的古老泥潭。


(444)


从神秘的意义说:近代欧洲的内在力量也许来自于──广大信众以自己不懂的语言(拉丁语)做了一千年的礼拜。他们在灵里的呼求,并未因语言障碍而不蒙垂听;反而,由于他们是以自己的肉体所不懂的语言在赞美上帝,因此反而减少了人性的干扰,这种干扰往往是随时随地的。与此形成一个参照的是,中国的佛教,也是从大量译经之后的唐朝中叶,开始衰落的。这两者的共同之处,看来就是“理论可以掌握群众,但群众不可掌握理论”。群众一旦掌握了理论,人性的败坏就潜入了理论的建筑,结果很快就破坏了理论本身──换言之,理论的普及可能导致的主要改观就是灵性的衰颓、肉欲的张扬。

撇开不同宗教之间的对比,同一个宗教之下也往往包括了不同的内涵:欧洲的基督教是从“受逼迫”开始的,中国的基督教是从“吃救济”开始的──也许正是这种开端的不同造成了后来的区别。受逼迫的开端,使信徒“以殉道为美德”;吃救济的开端,使信徒“以发迹为盼望”。这一区别导致中国教会经常以发达兴旺、人数众多,来判断传教事业的成败。所以中国信徒不会欣赏奥里根教父那样的人,因为他不合中国人的价值观,所以许多人也就干脆不想知道他了。

什么时候,上帝赐给中国信徒一个转辙,以“受逼迫”替换了“吃救济”,福音在中国,才能从“洋教”的阴影下,一跃而出,直接看见主的奇迹。血,是福音的见证和播种;血的殉道,也是福音区别于儒、释、道的社会表征。


(445)


感谢主,我在“创造论”、“救赎论”方面,已经懂得一些了;现在我的主要难题在于“审判论”、“末世论”没有过关,因此缺乏行动能力。1999年,我的主要进步是相信新旧两约的联贯性,其前提是确认了新约耶稣的父神即旧约的耶和华神,而且相信他是仁慈的:“我耶和华是医治你的。”(《出埃及记》十五章26节)

在我自己的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败坏以前甚至企图审判上帝:

1、逃避自由的原因是:不要自由,只要利益。“自由”仅仅作为“利益”被接受。不要自由,是因为不想付出“自由的代价”。

2、耶稣给了我们真自由,这不同于人文主义者宣扬的“生而自由”──因为在宗教意义上、在神的面前,人其实活在罪的天性中,所以不寻求真理、不喜欢真理,只喜欢不义。“不自由毋宁死”,变成了“没有好处活的事情绝对不干”,结果只能是“人为财死”。

3、民主制度基于人的弱点而非人的优点,强权专制则是人的弱点彻底战胜了优点。在不信上帝的前提下,如有一天“中国自由民主制度”真的建立起来了,那么在这之后,中国将陷入一片精神荒芜,一片礼俗和意识形态的虚无。台湾社会的发展,已在局部印证这一点。

4、仁慈的圣子耶稣基督,如我们为了主修直道路,为福音打开中国的大门!这也是四百年来最好机会!如果那样,殉道者的血才没有白流。

5、我看见“冰天雪地里的全民受洗运动”:圣诞节期间,露天泳池、江河湖海的全身浸礼。……自愿的。像冬泳一样。但也是全民性的。不分城乡的。结果是全中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口得以受洗成为基督徒。同时,辅之以福音传播,祝福和祛邪仪式。──不流血的革命。佛教道教民间宗教等彻底改革。

6、十字架颠覆世界。主说,我是来动刀兵的。十字架的荣光无远弗届。我们能够信神,不是出于我们的良善,而是出自我们的贪婪。

我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有一个声音告诉我,西风东渐已使得中国的风俗完全败坏,不仅人心为之浇薄,而且淫欲恣肆,传统的贞节横遭瓦解……结果是各种社会规范随之动摇。这个声音告诉我,这个“西方的阴谋”是败坏中的西方文明要让全世界为他们殉葬、和他们一同归入灭亡的“系统计划”。他们五百年来的纵欲、敌基督,欠下了大量的孽债,现在要来拖整个世界下水,为他们一起还债……

我痛哭失声,几乎醒来,在梦中绝望,因在一种更纯粹的意象间,而更绝望。但我无从醒来,因为被一种更大的哀痛缠住了。那个声音告诉我,只有基督的福音(而不是再传、三传直到传得变了态的形形色色的“基督教派”)可以帮助中国摆脱这一绝境,帮助中国重建礼魂和规范,并在废墟间起死回生良好的风俗。而这意味着,必须确立福音为国教,甚至以福音引导死去的灵魂,并从孩子身上开始,从国民教育、从小学中学的耳濡目染开始,其最终结果,是缔造一个新民族。

这时,一个幽灵以我的某位朋友的面目出现了,他打岔说:“这不是你该干的事;你还是写你的书吧。”我心里明白,幽灵的这话是指示我走向灭亡的,让我在书写的自戕中,了结此生。上帝啊,我该怎么办?是在书写中走向死亡呢?还是放弃书写以获得生命?因为我想:基督的福音既然全备,多余的书写还有必要吗?

“叫化子当了三年,连皇帝也不想做了。”──这就是我目前的沉沦状态。这种自我省察是我在清晨快要苏醒的梦中,所得到的一点精神亮光。一天中的这个时候,好像是我对自己的处境,认识得最为清醒的时候,过了这个半睡半醒的状态,完全清醒的人就开始投入一天的忙碌和事务,而不再关心自己的真实处境了。在这个头脑尚未完全清醒但对自己的处境最为清醒的时刻,我们可以得到个人的启示:知道在世界上我们是一贫如洗的,随时可以接到命令、被迫走向另一个世界,就像一个来去匆匆的旅客经常忘记提起行囊。唯有在基督里,我们可以获得稳定与平安,并不忘提起自己的行囊──基督的丰盛,可以让我们完全忘了自己的贫穷;基督的丰盛超过了权力、财富、知识、智慧、健康等希腊神话梦想的总和。

这个罪恶的世代为丑角们预备了多么丰盛的晚餐啊。但是世界上没有任何晚餐,比圣子耶稣“最后的晚餐”更有生命:“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掰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但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马太福音》二十六章26—29节)谁要是对此没有清醒的认知,就无法做基督的门徒。谁要是逃避这样的命运,就是逃避十字架。

为黑暗时代掌权的人祷告,也就是求上帝审判他们。观江泽民的美国之行有感:袁世凯是什么人?坏人?为什么?因为他称帝?拿破仑不是也称帝吗?袁世凯密谋《二十一条》?列宁不是也下令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如此看来,袁世凯被人诟病,主要是因为他失败了,而他的失败又是由于他死得太早了;他提早退出了战场,结果把话语权让给了别人。如果袁世凯晚死八年,就像邓小平在1989年的六四大屠杀之后又活了八年,会是什么局面?那就无人知晓了。但肯定的,如果袁世凯晚死几年,他的名声将不会如此之坏,更不会被冠以“窃国大盗”的恶名。如果他有幸扶持一位甚至两位儿皇帝如江泽民、胡锦涛,是否会作为“伟大的设计师”载入史册呢?如果真是那样,“袁世凯主义”是否会指导中华帝国的命运以至今日呢?有一个外国的例子很能说明这一点:伊朗1979年发生“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但却形成了一种新的独裁制度,但由于霍梅尼活了十年到1989年才死,这个制度竟然延续了下来。

1997年11月18日在皈依基督一年半之后,跪下来感谢:“主啊,我知道即使中国变成一个基督教国家,那也只是地上的事业,和主永恒的国度相比实在算不得什么。但中国变成一个基督教国家毕竟能帮助许多人走向主的国度,何况这许多人还构成了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


(446)


我们没有基督那样的神能和神格,那么,在如此贫乏的状态下,我们怎么可能做到“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呢?答案只能是:“耶稣看着他们说,在人是不能,在神却不然。因为神凡事都能。”(《马可福音》第十章27节)──即便是我们的仁爱之心,也要通过祈祷来获得,而无法从修炼得到。所以我们要信任“神的亲自带领”,超过人的言谈教导。

我们不是“依从古代迷信而信基督教”的,我们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商业文明一手造就的精神废墟和社会集中营,走出来重新归入上帝的怀抱的,因此我们所见证的福音乃是为“后现代社会”所预备的。因此我们所见证的福音当然区别于“为中世纪和启蒙时代、甚至科学时代所预备的系统神学”。

对渴望与神沟通的人来说,上帝创造睡眠和梦的主要目的,就是当人在工作和努力之后依然无法理解时,就让睡眠和梦来帮人领悟:灵魂与身体好像是分开的莲蒂,但在睡眠的时候,灵魂与身体却合在了一起。这时惊奇的梦与美好的天启,便可能出现了。

我曾经受过两次梦中的冲击,两次都大大改变了我的生命:一次是脱离死(1996年2月),一次是进入生(1997年10月)。第一次我受到十字架圣灵的拥抱,第二次我看见了天父的黄金册,那是为我预备的生命册。小小的生命册,好像是黄缎封面,簇新发光,寥寥数页,上面的符号是我们所不能认识的。

在我们每个人出生时,天父就为我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个生命册,上面记载了他对我们的祝福和应许。这里倾注了他的关爱,甚至我们的生身父母也是忙于事务和自己的压力,而忘记了这样的祝福,至于一生的应许,他们更是无能为力。每个人都有一本这样的生命册?那上面本是只有祝福和应许,而没有咒诅与责罚的。天父是如此爱我们,超过我们的父母和我们自己。我们后来的不幸与苦难,是由于自己的过犯和本性的堕落,而把事情搞砸了。

那美丽的生命册,就静卧在我们小床旁的一个小巧玲珑的架子上。它灌注了天父的永久而普遍的爱,也见证了我们自己后来的不轨行为如何破坏了这样的生命。

──这是1997年10月18日凌晨,我所梦见的景象。我在梦中赞美说……(这无法以文字记录下来)。我哭得很厉害,是感恩的痛哭流涕:知道世界上还有如此的爱,如此的祝福,如此美好的应许。从今以后,我从巴斯卡式的魔咒下解放出来,知道宇宙并非冷漠,而人也并不孤独的,因为有天父一直在关照我们。

于是我说《因为我们有了天父》:我们本是尘土,当我们诞生时,天父却喜悦,仿佛得了一块金砖,充满爱意,精心镌刻,一生的祝福,一生的应许。我们本是泡沫,瞬息即逝,是天父的爱,将我们记念,视为珍贵。全能者分享的恩典,时时在我们身上,劈开惊涛骇浪,呈现沉默的启示。


(447)


二十一世纪的祷告


1、 十字架上的耶稣,

  求主赐给柔软的心,

  保持童贞时代的感情,

  生动好奇和无限憧憬,

  主救我们脱离死亡的陷阱。


2、  求主赐给柔软的心,

  永远保持童贞感情,

  顾念先辈的辛劳,

  缅怀旷野的声音。


3、  永远保持童贞的感情,

  生动好奇和无限憧憬,

  同伴的笑容反射主的怜悯,

  跌倒的路上发现主的脚印。

  人类的哭泣由主安慰,

  主流的不是泪水而是血,

  痛苦有主陪伴,主的伤口

  粉碎了横行世界的疑虑。


4、  生动好奇是激励成长的动力,

  愿我们的思想环绕主的奇迹,

  主的国,上帝的奥秘,历历在目,

  十字架上的耶稣,

  求主赐给柔软的心。


5、  无限的憧憬是青春的源泉,

  主独自,

  在橄榄山上,

  度过一个平安的夜,

  天国的宝藏由主打开,

  天父的施恩座前应有尽有,

  只看我们敢不敢承受,

  把倒空的灵魂交托出。


6、  柔软的心是爱,

  柔软的心是望,

  柔软的心是信,

  是怜悯

  是原谅

  是感恩

  是为诅咒的心祷告,

  是替窃盗的手包扎,

  是因流逝的岁月献上怀念──

  让我们的信攻克万国的诱惑,

  让我们的望越过死荫的幽谷,

  让我们的爱追随被遗弃的主!


7、  主的血迹

  像闪电劈开旷野的黑暗,

  穿透亿万封闭的心灵,

  拨开我们眼帘的云翳,

  戳穿纷乱的迷思,

  照亮挑战的敌营,

  爱的电流,

  望的远景,

  信的宁静,

  主的指引。

  和宇宙同呼吸、齐命运,

  思想主的荣光在万有之上,

  赤诚的火山熔岩,

  纯净的南北极地,

  以及众星和太空,

  都用动态和静态

  极力地颂扬主。


8、  十字架上的耶稣,

  求主赐给柔软的心,

  飞鸟有巢,狐狸有窝,

  主却没有枕头的地方,

  主应许,人若变成小孩的样子,

  就可以看见上帝的国,

  愿施恩座前降下的梯子,

  救我们脱离冰冷的捆绑。

  主的身体是天上的玛那,

  主的灵魂永不封闭,

  赐给我们柔软的心。


9、  一生一世有主的恩惠慈爱,

  让我们住在耶和华的殿中,

  十字架上的耶稣,

  这是奉主的名,阿们。


2000年1月5日3:00

2002年8月5日1:00抄录


(另起一页)


后记


“耶稣离开那地方,进了一个会堂。那里有一个人,枯干了一只手。有人问耶稣说,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意思是要控告他。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有一只羊,当安息日掉在坑里,不把他抓住拉上来呢?人比羊何等贵重呢。所以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于是对那人说,伸出手来。他把手一伸,手就复了原,和那只手一样。法利赛人出去,商议怎样可以除灭耶稣。耶稣知道了,就离开那里,有许多人跟着他,他把其中有病的人都治好了。又嘱咐他们,不要给他传名。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拣选,所亲爱,心里所喜悦的,我要将我的灵赐给他,他必将公理传给外邦。他不争竞,不喧嚷。街上也没有人听见他的声音。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胜。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马太福音》十二章9—21节)

两年前,也就是2000年,我开始意识到“我已经死了”,所以鼓励自己说:“如今活在我身上的不是我,而是一个抽象的灵魂。”使徒保罗曾在一个更高的意义上说过:“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基督是我们的生命,他显现的时候,你们也要与他一同显现在荣耀里。”(《歌罗西书》第三章1—4节)“超越”的前提是“忘我”。其结果,是我写完了并公布了那些自己以前不愿公诸于世的、“会得罪人”的真实想法。那时以前,我在乎的还是现世,因此无法体会保罗所说的“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拉太书》第二章20节)保罗说得多好。我虽然无法活到这样的境界,但已经能够懂得这样的美好并且心向往之,终于,一举突破了“顾左右而言他”的俗人阶段,从而进入了“忘记自己”这一“深深的幸福”。

由于我们的罪,我们使自己与上帝隔绝,结果置自己于必死之地,因此被偶然的、属世的命运推来搡去,随波逐流,我们的命运因此是和那些不信神的人一样灭亡。当一个人只是一个智能上的天才,他就必然是苦命的,只能被命运置于死地……直到他看到基督,知道十字架这种“极端苦命的象征”才是神的祝福,这时,灵魂就出死入生了!

圣子耶稣基督把人从罪恶的权势下赎了出来,给人以尊严。这时,人就会像《路加福音》第二章29─34节所记载的西面(Simeon)那样,赞美圣子耶稣是主“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主阿,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

我写下了一个《信徒的墓志铭》:能够离开这个世界,去到另个世界,该是一件多么如释重负的事情。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实在不怎么好,我们剩下的唯一不可剥夺的快乐,就是对永生上帝和独生圣子的盼望──但愿至高的主永远不会离弃我们。

(我听说一个著名传道人的墓志铭上写着:“耶稣啊,我愿你来。”这虽是来自圣经的倒数第二句,但却是写给活人的,不是写给离世者的。而对于即将前往另一世界的离世者来说,永生天国可能就在面前了。太阳会从西边出来,野草的种子变成了参天大树。)

感谢主,给我这么美丽的生命:能够突破感官限制,一心仰望他的荣光。

2002年1月31日

2009年4月24日修订


(另起一页)


书名

仰望基督

Looking Up God


作者

谢选骏

Xie Xuanjun


出版发行者

Lulu Press,Inc.


地址

3101 Hillsborough St.

Raleigh,NC27607-5436

USA


免费电话

1-888-265-2129


国际统一书号

ISBN:


2016年4月第二版

April 2016 Second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三十四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Xuanjun

Volume XXXIV


Looking Up God


谢选骏


2000年在线版

2016年印刷版



基督教文存之四


(另起一页)


内容简介

本书描写作者谢选骏从一种类似濒死感的状态出发,体验到了“基督的奥秘”,从而能够把“仰望基督”,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的起点。他由此克服了孤独、超越了孤立无援的处境,因为这正是基督的奥秘所展示的“终极真理”。人生从“开往死亡的列车”,变成了“开往生命的列车”。

Synopsis

Mr. Xie Xuanjun, the author of this book, departing from the state resembling verge of death,  and experiencing the profound mystery of Jesus Christ, has been able to take looking up to God as a point of departure for a new way of life and, by doing so, has been able to overcome solitude, to transcend the plight of isolation and helplessness. And to be able to do so is the very demonstration of the ultimate truth revealed by the mystery of Christ. His has realized the transition of life from a train towards death, so to speak, to a train towards life. 


(另起一页)

神秘是无法谈论的。这里所谈论的不是神秘,而是我们对于神秘的想象:求主给我们力量,让我们为主打开中国的大门。


(另起一页)

自序

“我已晓谕众先知,并且加增默示,借先知设立比喻。”(《何西阿书》十二章10节)

我用百页窗的形式,从不同角度,来理解先知们的比喻:主的启示像是阳光,而圣经则是用人类语言记载下来的“特殊启示”之光,我们打开圣经阅读圣经,就像是打开窗子,让阳光透过窗子照进了人的屋子里。而不同的人们住在不同的屋子里,不同的人们具有不同的心灵,于是就有了一百个屋子、一百个心灵,就有了百叶窗。

这里的许多文字,都折射了一次属世的绝望,也都记录了一次属灵的苏醒。愿我在主的保守中,常常记念耶稣基督的恩,永不反悔自己真的相信。

这是“属灵的书写”,与其说是写作,不如说是“放弃写作”。现在如果进行类似以前的“属世书写”,只能使我焦虑,并且引发更大的空虚感。现在只有“属灵书写”能使我平安,因为那是出自更大的平安──因为这里书写的,不是神学,只是感恩,是我自己对于福音真理的揣测,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对于比喻的理解和折射。

“门徒进前来,问耶稣说,对众人讲话,为什么用比喻呢?耶稣回答说,因为天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知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所以我用比喻对他们讲,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在他们身上,正应了以赛亚的预言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但你们的眼睛是有福的,因为看见了。你们的耳朵也是有福的,因为听见了。……这都是耶稣用比喻对众人说的话。若不用比喻,就不对他们说什么。这是要应验先知的话说,我要开口用比喻,把创世以来所隐藏的事发明出来。”(《马太福音》十三章10—35节)

感谢主带领我度过幽谷,感谢主使我皈依:“每一扇窗子闪耀的阳光,都是来自同一位圣灵;每一个人身上的良善,都有耶稣救恩的十字架。”

感谢主,让我们与上帝一起受苦。

礼拜堂的两侧镶嵌着一组壁雕,名为“十架苦路”,它有以下内容:

1、Jesus condemned (彼拉多在洗手)

2、The Cross (主背十字架)

3、The first fall (主第一次跌倒)

4、Mother and Son (圣母与圣子)

5、Helped by Simon (西门代背十字架)

6、The holy face (基督圣容)

7、The second fall (主第二次跌倒)

8、The holy women (圣女两位)

9、The third fall (主第三次跌倒)

10、The striping (主受鞭打)

11、The nailing (主被钉)

12、Jesus dies (主被害)

13、The descent (主下降)

14、Jesus emtombed (主埋葬)

这组壁雕讲述了一个奇迹:上帝的独生圣子来到人间,光明来到黑暗中,世界却拒绝这样的光,并用自己败坏的人性杀害了他。这个故事没有讲到耶稣三天以后的复活、四十天以后的升天,中止在耶稣受尽孤独、屈辱地被害埋葬,所以呈现了最大限度的苦难。

后来,世界各地渐渐出现了不少“圣像艺术”,其主要内容大约有两种:玛利亚与圣子基督;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痛苦。尽管不同民族的人们刻出了不同肤色的母与子,但体现出的爱却是一致的,那是基督为了爱来到人世的故事,也是基督为了爱离开人世的故事。

如果我们承认了三位一体的奥秘,如果我们懂得三位一体的基督耶稣作为百分之百的人子,曾与人们一起受苦,并比绝大多数的人更加痛苦地生存和死亡,也许我们就能够理解,人类的痛苦可能包含某种宇宙意义:与上帝一起受苦。而与上帝一起受苦,人生就获得了非凡的价值。

基督教的苦难观不同于其他宗教。许多宗教认为苦难和罪恶有关,苦难是惩罚和报应,甚至是“前世报应”。而有的迷信更简单把加害者和受害者的关系看作“前世债主”与“前世负债人”的关系。所以犯罪份子常常以为社会亏欠他了,对受害者声称:“你上辈子欠了我的债。”

耶稣对苦难持有完全不同的看法。《约翰福音》记载:“耶稣过去的时候,看见一个人生来是瞎眼的。门徒问耶稣说,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第九章1-3节)耶稣的仁慈不是态度上的,而是教义上的。每次我凝视“十架苦路”,都会产生感动: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有自己的家,而耶稣却流离失所,他自己描述自己的处境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马太福音》第八章20节/《路加福音》第九章58节)然而,这岂不正是上帝亲子的风范?这是比中国古代一切“大丈夫”和“圣人”理想的总和,还要巨大百倍的宇宙风声,是真正的神迹,正是这样的神迹,导出了基督徒的殉道精神。

许多人可能会询问,上帝为什么听凭人间发生许多苦难?

其实,只要我们相信耶稣所行的事是出于爱,就知道上帝并非高高在上旁观人类的痛苦,而是以三位一体的方式参与了我们的受苦,并感到切肤之痛,例如,耶稣受难时,圣殿里的幔子自上而下地裂为两半,并且天昏地暗……(《路加福音》23章)尽管那时还没有一个人相信耶稣基督是人类历史的主宰,足以颠覆杀害他的罗马政权和犹太圣殿。

世间的不幸与苦难,常以一定的比例呈现出来,车祸有一定的比例,病痛有一定的比例,遗传缺陷有一定比例,失业有一定的比例,各种事业的失败有一定比例,而衰老与死亡更是以百分之百的比例,辖制着一切人类。连使徒保罗都会问道:“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哥林多前书》15:55 )

上帝是否会把更多的重担分给自己的门徒?如此,则我们是否可以根据一个人分担上帝的痛苦的程度,来看他在神面前的价值呢?“你要和我同受苦难,好像基督耶稣的精兵。”(《提摩太后书》2:3)因为“凡在军中当兵的,不将世务缠身,好叫那招他当兵的人喜悦。”(同上2:4)

基督的精兵是这样的行事为人:“我为这福音受苦难,甚至被捆绑,像犯人一样。然而神的道,却不被捆绑。所以我为选民凡事忍耐,叫他们也可以得着那在基督耶稣里的救恩,和永远的荣耀。”(《提摩太后书》2:9-2:10)

感谢主挽回我,让我能够做了主的仆人。感谢主允许我继续受苦,并在罪恶的生存中仰望主的圣洁。让我感谢主的鞭打,使我灵命不断增长。感谢主让我铭记恩典,赐我属灵的平安。

1996年9月13日──1999年12月

(以下的笔记始于信主后的1996年5月2日的飞机上)


(另起一页)


目录


第一章基督复活

第1节基督显容

第2节十字架

第3节基督生平

第4节复活

第5节爱战胜死亡

第6节救赎

第7节门徒

第8节被救者

第9节此岸与彼岸


第二章上帝与人

第1节神国

第2节福音

第3节悔改

第4节祷告

第5节恩典

第6节运动

第7节世界

第8节灵魂

第9节上帝


第三章人本主义

(不分节)


第四章神学思想

(不分节)


第五章思想神学

(不分节)


第六章中国道路

第1节犹太人的恶行与悔改

第2节犹太人的前车之鉴

第3节耶稣作为犹太人的王

第4节中国基督徒的归属


第七章追随基督

(不分节)


(另起一单页)

◆仰望基督◆


第一章基督复活


第1节基督显容

第2节十字架

第3节基督生平

第4节复活

第5节爱,战胜了死亡

第6节救赎

第7节门徒

第8节被救者

第9节此岸与彼岸


(另起一单页)


第1节基督显容


(001)


耶稣复活,是亘古仅有的奇迹,我虽未逢其时,却得以蒙恩,穿越时间隧道,亲睹十字架的生命。

圣灵来到我临终的床前,我看到他的十字架,我感到他的灵体透亮,他的仁爱融化一切壁垒,他的平安征服一切野心,他的荣光托起流离颠沛的浮萍。

当基督降临,一切紧张的气氛突然消失。当基督触及我,世界不复存在。当基督融化我,我的身体如气,如水,穿流无碍,飘逸无踪──暖流是与基督合一,不再有自己。平安是从此没有危险,可受攻击的我已然虚化……我看见自己躺在雪白的床上,一派柔和朦胧的光毫无锋芒的,笼罩宇宙。

当基督临在,我不再有任何欲念,却充满“一切欲望都被满足的超然快感”。爱的极致不能与之比拟,世间的狂喜无法与之附会,寂然无动,无往不胜,仿佛涵盖一切的本体,行经我身。柔和超然的圣灵,洗净了岁月、储存了往日,寂然无动,无往不胜,追随他我能够穿流一切。

基督的爱是光,永恒如天穹。天地都会废去,基督的恩典不会止息,山水、草木、人物,无一不在基督之爱。基督说:“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十六章33节)

那美好天国,曾向我洞开,慈爱的天父,属灵的使者……从此我不再惧怕人的生死,不再忧虑明天的挑战。法利赛人的诡诈,不能动摇我对神的忠忱,圣殿里数钱的声音,不能使我怀疑圣经的真理。主看望过我一次,我会追随主一世。求主赐我这样的力量。

如果离开这样的基督,人生将多么空虚、无益。如果基督离开了我,孤自一人的坟墓,将是唯一的归宿,死亡将是终极的毁灭。活着,再不能离开基督,死了,更不能让基督离开我,人要紧紧跟随基督,像忠心仰望的宠物,这样才能得救,这样就是得救了。

即使将要下降地狱,那也不要紧,基督复活的灵体已经给爱主的人类,指出永恒的盼望、实际的出路:死亡线已被越过,地狱的痛苦,也胜了死亡的虚无!因为主也曾在地狱里,不是因为自己,而是为了我们──主使地狱,获得了永恒的意义,而唯有意义的虚无,才是人生最可怕的经历。

基督的生平彷佛告诉我们:没有遭到逮捕,就不算获得了完整的人生;没有受过鞭伤,就不知英雄的业绩;没有濒临死亡的感觉,就无法接近永恒的生命;没有上过十字架,就无从得见上帝天国。


(002)


为什么,我现在经常热泪盈眶?每当我想起基督──他为我舍己,我哪配领受?然而,甚至两千年后的今天,我还是已经领受。而我哪能回报?所以便感怀,伤心,在孤独中想着:主在十字架上的苦难,实在超过我曾经历的一切不幸。基督,我的赞美不能回报丝毫,即使为主而死,也不能充分回报主十字架上的舍己。

那么,怎样才算“为你而死”呢?首先,我必须经得起测谎仪检验:是否能像亲眼目睹那样──相信耶稣基督复活升天,已经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审判活人死人。

这是因为,如果不信耶稣基督真的复活,我们就没有力量挣脱这个世界的捆绑。相信耶稣基督复活的程度,是与我们信心的程度成正比的。如果一方面不是太信耶稣复活──只是嘴上相信或只是头脑相信,但感觉上却不大相信,不像亲眼目睹的样子──从而使得我们的浮生归入他的永生中;另方面,却又不得不接受信条和教规的束缚,不啻“只有支出,没有收入”,这样的日子可能持久?这样的信仰生活能够避免虚伪和沉沦?


(003)


我愿所有的门徒都能得到耶稣的恩典:就像亲眼目睹那样,真的相信耶稣基督已经复活升天,坐在全能父神的右边──这现代科学家们很难承认的不可思议的奇迹!愿我们不仅相信,而且就像自己亲眼看见一样确信无疑。只有这样的确信,才可以使我们接通上帝无限的能源,使我们和永生的上帝可以发生随时交流的通讯……从此,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什么东西可使我们那么烦恼、忧虑、恐慌或压力重重的了。

感谢上帝,基督的临在使我们战胜了恶魔。虽然我们仍然被魔辖制,但我们已经得以与天父上帝和好,得以在魔掌中大声赞美基督!撒旦,从此只顾坑害我吧。可我就不谄媚他,就不和他的奴仆同流合污。基督,请不要离开我,主已经在我身上,打下了永恒的标记。基督,主的爱已经永远留存,我记得主的灵体是我灵魂的导游。



第2节十字架


(004)


人类史的根本转折,发生在施洗的约翰屈辱地斩首、耶稣基督顺服神的旨意走上十字架。基督徒的勇敢殉道,是追随主的典范,迎接他们的是天国开启的光。从此,人类在耶稣基督的名下,征服了死亡与苦难。

在十字架上流血的是基督,而非基督徒。以基督为荣者,并不需要自加的痛苦。上帝爱我们,而我们只要默想基督的恩,就归在基督里了。因为救赎要靠上帝的恩典,而非依赖我们自己的行为。基督出现在我们的生命中,展示救赎的过程,从此我无法怀疑主的存在和他的慈爱。

撒旦不再诱惑我了,不再怂恿我向上帝祈求非分的东西。因为我的罪性,已有太多属世的负累,现在我求主帮我卸去这些累赘,让我轻装前进,进入属灵征战的境地。


(005)


太阳不是光源,月亮不是光源,列星不是光源。基督才是光源,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他消解时间、审判空间。当我感到被主解放,一种逐渐游漾的、移往自由的浑一,使我知道“死在主的十字架上”,是多大的福分。

愿我的生命,是对神的献祭,愿我的生命从此“向上”而不仅仅“向前”。以背十字架的姿势、在祭坛上写作:写下“与主交流”的心得,写下“沉思主的精神”。这样的写下,可称为“十字架前的临终忏悔”?

慈爱的天父、耶稣基督,我的主。十字架的奇迹穿透了我,使我知道,一切企图代替天父与基督而主宰我的,都是暂时的,因而是不配的。天父与基督的圣灵必将克服这样的不配,使我仅仅称颂那应当受到唯一称颂的唯一至上者。

永生的圣子耶稣基督,为救赎世人的罪而流出宝血,为此我们不能再向这万恶的世界妥协了。在任何艰难困苦、孤立无援的绝境下,我们都不能背叛基督的名,不能出卖基督的荣耀,不能愧对十字架的救恩。

信永生独一全智的上帝和他的圣子耶稣基督,信他在十字架上所启示的终极真理,即得救赎──即得神的特别赐福和特别保护。因为这信本身,就是救赎,而不仅仅是荣获特别祝福和特别保护的确凿证据。

我们沉痛地看到,主在民众的欢呼中、门徒的逃跑下,走上十字架。这样的欢呼和逃跑,不仅是耶稣复活的属世基础,也是耶稣复活的属灵确据,这一亘古未见的奇迹,体现了救赎恩典的必要性。

主的复活,使得罪恶的世界还有净化的可能。主的复活,赐给门徒能力,门徒的能力,是世界的光,是世界的盐。

在杀害基督的欢呼与颂扬基督的欢呼间,在背叛基督与效死基督间,其实只有一条界线:耶稣复活并证明他的神性。在背十字架赴死的路上,圣子耶稣曾经“三次跌倒”──这不仅体现了超量的痛苦是如何加诸人子身上,而且也显示了人的软弱和神的力量是如何克服这软弱的。如果人不软弱,上帝又如何彰显他的大能呢?上帝的救赎正是基于此。


(006)


主在十字架上说:“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加福音》二十三章34节)然而,谋害主的犹太人却有祸了,杀害主的罗马人从地球上铲除了,犹太人则沦为人中渣滓──他们的语言业已成为死亡的标记。我由此想到:遭到世界审判并被罪人钉死在十字架这一事件本身,本身就意味着基督复活的前提。仿照耶稣的话,“法利赛人问神的国几时来到。耶稣回答说,神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人也不得说,看哪,在这里。看哪,在那里。因为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心里或作中间)”(《路加福音》十七章20—21节)“神的国就在你们中间”也许比“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更加贴切──因为神的国就是耶稣基督的福音。基督的福音,注入了人的罪性、原罪的天性,永恒性注入了暂时性,这就是救赎。这样的救赎,是原罪的“逻辑结束”。


(007)


用“羊”与“牧人”比喻信徒与主的关系,最为恰当。领袖与人民是同类,因此互相争夺食物与配偶而神与人并非同类,好牧人为羊舍命,但伟大领袖却不肯出此“下策”。基督的门徒并不与基督同类,我们永远都只能是基督的异类,所以,奉基督为“领袖”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只是基督的家产,连“奴仆”都不配。


(008)


十字架是空的,正如主的坟墓是空的。要记念主的受难,更要记取主的复活。要记念主为我们赎罪,更要记念主应许的永恒生命。因此圣子耶稣基督不是遥远的异邦人,而是与上帝同在也与我们同在的最亲密的奇迹。他的爱绝对而无条件,足让我们逾越千山万水,抵达上帝的国度。

今天有许多教派(尤其是所谓新教和新派)的十字架是空的,正如主的坟墓是空的。这表明他们的信仰更多侧重于主的复活而不是主的受难。圣子耶稣那永在的灵体,已超乎万名之上、不在我们的世界中。主的受难虽然早已被主的复活所超越,但是如果我们不再切记主的受难,我们又怎能体会其复活的意义呢?如果我们不能体会其受难与复活的完整性,我们就会逐渐失去约束,逐渐滑落到那些拒不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的罪人的行列中。主的仁慈还被他们的恶,也被他们行列中的我们的恶,继续钉在无形的十字架上。于是主的能力要在人的身上复活,消灭这些恶势力。赞美主。如此的消灭,是最好的赞美。

(海牙国际法庭前面四根“四维布列”式的纪念石柱,是否即是显现了这样“中空的十字架”镶嵌在苍穹?不论其设计者自己的创作意图是否具有这样的意蕴,我毕竟可以进行自己的理解。)


(009)


自从使徒保罗(St. Paulo,Apostle Paul,10—67年)以后,我们对十字架的奥秘有了认识但也有了误解,因此,今天我们需要澄清的是:世界上有三个十字架:

第一个十字架是钉死救主的,它因为宝血而成为神圣属灵的。

第二个十字架是钉死那位悔改认主的,那与耶稣同受钉刑的强盗。

第三个十字架是钉死那位不肯悔改的,与耶稣同受钉刑的强盗。

A、我们每个人迟早得钉上一个十字架,不论人与耶稣的关系究竟如何。

B、我们包括我们的祖先所钉的十字架,不是耶稣所钉的那个,而是罪犯所钉的那两个其中之一。

C、“与耶稣同钉十字架”的人,并不必然得救:“那同钉的两个犯人,有一个讥诮耶稣说,你不是基督吗?可以救自己和我们吧。另一个就应声责备他说,你既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神吗?我们是应该的。因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作的相称。但这个人没有作过一件不好的事。就说,耶稣阿,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加福音》二十三章)

选择耶稣身旁两个强盗之一的十字架,不仅是每个人临时的任务,也是他一生的不可逃避的标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在圣子耶稣面前显出了强盗或窃贼的本相。只有口中承认圣子耶稣,心里相信基督奥秘,才使得十字架成为再生的保障。而基督的奥秘,其要义就是主的复活。

“基督十字架的道路”因此可以含有三层象征意义:

A、个体命运的、英雄式的、视死如归的;

B、社会历史的、反败为胜的、围魏救赵的;

C、灵魂得救的、做神喜悦的事、与神合一的。

总之,基督十字架的道路是“继绝世”的唯一道路;如果背个实体的架子“只在今生有盼望”,那不过只是罪人的第二种类的十字架。这第二种类的十字架虽然没有出息,但还是比第三种类的十字架好一点。出卖耶稣、售卖福音、贱卖上帝的“伪装的十字架的道路”,应该被归类为第三种类的而非第二种类的十字架道路,那是相当典型的“狐假虎威”,是“披着羊皮的狼”所遵循的强盗战略。

人终有一死,因此不管愿意不愿意、自觉不自觉、悔改不悔改──我们迟早都得钉上某个十字架:或是第二种类的悔改者的十字架,或是第三种类的拒不悔改者的十字架。在基督的十字架面前──而不是在教会组织的权威面前、商业活动的金币面前、乌合之众的掌声面前、世俗当局的暴力面前,让我们选择悔改者的十字架而拒绝悔改者的十字架吧。尽管我们青春时代是如此赞赏列宾(Ilya Efimovich Repin,1844—1930年)的革命画作《拒绝忏悔》、《宣传家被捕》──但即使列宾,也没有忘记画出《基督在人们面前出现》的精彩。

十字架,不仅是基督救恩的法宝,且是人类命运的象征。所以,哪怕仅仅为了自己,为了迎接我们注定的毁灭,也需要走上十字架的道路吧。“被领着走”,总比“被拖着走”,要好一点。让我们在预定的审判面前,保留一点起码的尊严、风度和主动精神吧。


(010)


耶稣基督受难受死的十字架,那不是珠光宝气而是血迹斑斑的十字架──是我最后的避难所。只有在这里,失去国家、骨肉分散的流亡者,才得以安然入睡。否则各种梦魇就会进入我的梦,惊醒过来,怀疑主是否已经弃绝我,心怀无名的空虚。

“王”的图像,好像上下封顶的十字架,好像是局限人间、封闭通往天堂与地狱的十字架──“王”把人的活动局限在今生,“王”因此是属世的恺撒。所以耶稣说,他的国不在这个世界。

“十”字架,则是拿掉上下封顶、贯通宇宙的“王”,故号“万王之王”的救赎象征。十字架的上端指向天堂,下端指向地狱,“十”不具有“王”的垄断性、强迫性,“十”全然开放,“十”独一全智,“十”是超越这罪恶世代、堕落世界之上的至高审判者。“十”比“王”更为“传神”,“十”表示救主不是自我中心的封闭体,而是与世界交流的融合者。人所面对的是,随时随地“天堂或是地狱”的抉择,让你自己作出选择性。然而,除了信靠主的宝血与宝血激活的福音,人要想得救其实是别无选择的。救主向世界转送他的救恩,得救的人于是活在他的恩典里,并与他连成一体。


(011)


十字架具有驱魔的功能,为什么?因为十字架是“人生末路”、“事情已经坏到极点”的标志,既然事情已经坏到了极点,魔的一切恫吓与利诱也就不再起作用,“债多不愁”,“既然已经输光,一切也就不足为惧了”。

所谓“人生坏到了极点”盖有两层含义:一、人心坏到极点以致把上帝的化身钉在十字架上。二,人生的苦难在耶稣上十字架这一事件中,得到充分的展示。

我们有谁,可以在基督面前妄称自己是孤独的呢?因为基督为救赎我们的罪,最为孤独地死在十字架上,甚至遭至其亲族的质疑和其追随者的背离。我们又有谁,可以在基督面前宣称自己是无罪的呢?

在基督的“无罪的孤独”面前,我们的“有罪的苦难”被洗掉了,一如我们的罪被洗净。我们现在既然痛苦万状,难以自拔,但将来回过头来看,这样的“痛苦”何尝不是“神的赐福”,也许是为着要叫我们得着更多的属灵装备、属灵恩典、而为我们在预备更多的属灵福气。

基督卸下我们的劳苦重担,不是叫我们从此可以挥霍无度,而是让我们与他同背十字架,他催促我们不要再为日常生活而去劳苦卖命,而要设法去赢得十字架上的复活。对于必死无疑的人们,这就是福音,就是救赎,就是天国。所以耶稣说“天国就在你的心里”。这就是说,处境再坏的人,只要面对圣子基督的受难事件,也将足以低头沉思,免除了多余的抱怨。这样的天国进入了他的内心,他也就在天国里了。

犁庭扫穴的击打,是主的恩典:若无国破家亡、民族迁徙的连根拔起,十字架上的救恩,又如何通过福音、燎原世界、收割万国?基督的光,如此穿透国破家亡的悲剧,使之预备了主的道路,“天国近了,你们必须悔改!”



第3节基督生平


(012)


基督生平:耶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所以他一来到这个世界,就落入了魔掌,遭到犹太人的追杀。他在流亡中长大成人,热爱和平却横遭压制,不得不与罪人的社会发生冲突。这些冲突,使他在属世者们的眼中看起来,像是一位“社会改革家”。但实际上他并不是社会改革家,他是来救人的,不是来改造社会的──所以他号召放弃这个不可救药的世界,以便挽救迷途的羔羊,仁慈的主,要使徒彼得去“喂我的小羊”。《约翰福音》二十一章15至17节记载说:“他们吃完了早饭,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么?’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小羊。’耶稣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么?’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第三次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么?’彼得因为耶稣第三次对他说‘你爱我么’,就忧愁,对耶稣说:‘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喂养我的羊。’”主是灵,是道成肉身的上帝之子。耶稣要救一切信他的人脱离这罪恶的世界,而不是要“改善这个世界”,结果倒使罪恶的惯例得以绵延。

基督,永生的圣子,也不免受到这个魔鬼统治的世界的残害,不能免除永生的上帝定意的苦杯?因为主以爱而不以恨征服世界,主用良善来征服统治世界的魔鬼。

魔鬼的诱惑不能使基督动心,魔鬼的恐吓不能让耶稣丧胆,因为耶稣基督是永生神的圣子。于是魔鬼转而对人类下手:挑动猜忌,企图动摇人的信仰,尤其动摇人对神的信靠。

基督耶稣为实行救赎的计划,下降到尘世的苦难和罪恶中。这样的爱出污泥而不染,这是因为他是神。若非因为他是神,就无法抵抗肉体存在而产生的恶。充满紧张与运动的生命世界,缺乏善良的容身之地,物质的存在必定造成非人的压力。撒旦曾诱惑圣子耶稣,许以统治万国的权柄。可见,魔鬼的势力确实控制在“这罪恶淫乱的世代”中载沉载浮的世界各国。但道成人身的人子基督,断然拒绝这属世的成功而选择了十字架的艰辛。我们由此知道,属世的成功往往是魔鬼的诱惑与陷阱,而非上帝的赐福与救赎;人要维系自己的信仰,就要“排除魔鬼的干扰”。

1996年秋天的一个傍晚,我从山上高速公路飞驰的车上,看山下的德国斯图加特市区的万家灯火,领悟到主在山上的孤独中,却拒绝了撒旦万国荣华的极度诱惑,确实内含超人能力以外的神秘。圣子耶稣一眼看透撒旦许诺“这世界”的虚幻性,人子穿透世界之雾、世界之幻,投入永生上帝的属灵真实。坚守上帝的正道,实属超然之举,只有上帝的圣子才能如此。我们仰望主的典范,却无力按照主的规矩行事,因为主的典范和规矩,远出我们的能力、罪性的限制。但也因如此,主的典范和规矩,刺入人的灵魂。

弥漫世界的灵,较之世界本身更为真实:他是普遍的且颠扑不破的。超一切理者,唯有基督。而“在基督里”,就“凡事无所不能”:最矛盾的事体受到综合,最极端的观念受到中和──凭基督是神的话语,故能以神的奥秘,表达人的理性无法理解的上帝之国。相反,经常标榜“超一切理的佛教”,倒是理性主义的或至少诉诸理性主义的论证方式的。异教的诸神都已衰颓老去,只有耶稣基督的福音,亘古常存。他扣击人的灵魂,永不衰竭。每当神像破碎、教堂倾倒、神职人员败坏,福音却又开始注入愚人的心田,长出通往神国的参天大树。


(013)


耶稣基督具有赦罪的权柄,而且他的仁慈还使他接受那些杀害他的人们及其子孙后代的祈祷,并求天父赦免他们的罪行,甚至免除他们应受的惩罚。但一切真正爱主的基督徒切不可忘记:我们是人而不是基督,因此我们并无权柄赦免那些杀害基督并至今仍然敌视上帝的人们。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爱自己的仇敌,但是不可爱上帝的仇敌。耶稣基督确实说过“爱你们的仇敌”,但他并没有说“爱上帝的仇敌”。遵循主的教导,我们应该释私怨,但不可懈公仇。耶稣基督说要“爱人如己”,而我们自己所得到的最大恩典就是信耶稣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圣子,因此基督徒对他人最大的爱就是促使不信主的人们信靠主的救恩。这正如我们自己已经完全杜绝了的罪恶,才可以去敦促别人弃绝。万万不可出于“嫉妒罪恶的心理”,而斥责别人的罪恶,以便迫使别人把犯罪的机会留给我们自己──尽管那是人之常情,但却与基督的爱不能相容。

“爱人如己”是主给我们的命令,也是主给我们的爱护。试想,世界上的痛苦,多数是因为不能做到爱人如己才会发生的。当我们被人损害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做到爱人如己,就不会有什么痛苦了,因为我的损失岂不就是他人的收益?

“爱人如己”的一个更深入的理解是:对自己要严厉。换言之,唯独对自己严厉者,才有对人严厉的资格;他的严厉才是爱,否则他的严厉就是嫉妒与虐待。爱人如己,就是把自己视为珍贵美好的东西给予他人,而不是把自己不要的东西硬塞给别人。有的人只管向别人推销福音,却不愿意履行自己应该履行的义务、不做自己应该做的事、不帮一个最小的忙──这是假基督徒。当然,爱人如己也不是要求一个人“对别人要比对自己好”,否则就是矫情了;爱人如己是要求一个人把别人看得和自己一样重要。

耶稣基督,是圣子而不仅仅是圣子,是人子而不仅仅是人子,他因此有权要求:“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路加福音》十四章26节)因为“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加福音》十四章27节)这样看来,人若不在属世的道路上走入绝境,就很难开启属灵的国度的。因此“恨自己的性命”是与“恨自己的亲人”等列,而不是“爱自己的性命”与“恨自己的家人”并存。另外,在主之外的他者,谁有资格与权柄,能以基督的名来要挟别人、并要别人为自己献出一切呢?有些神职人员,利用主的名义却堕入犯罪的深渊,要别人养活他们像“侍奉神”那样尽心尽力。其实他的肉体并不比别人的高明或圣洁,他们让别人来养活了自己的肉体甚至养活了自己的家族成员,怎能不玷污自己的灵魂呢?


(014)


在亚伯拉罕以前就自在的、犹太王大卫所求告的主基督,当然无法在种族上简单定义为“大卫的一个子孙”,更无法定义为“一个犹太人”。即使退一步谈文化,即使退一步谈文化,耶稣也不是迦南地区的产物,而是广采埃及、巴比伦、波斯、希腊等各处素材,具有世界性的比喻、象征、意义──如“避祸埃及”的事迹、“东方三博士”的巴比伦与波斯背景、“登山布道”疑为希腊式的依山而建的巨大圆形体育广场。最重要的“上帝的独生子”和“我们的父神”的称谓,显然也不合犹太人的习俗,反而近似巴比伦、希腊的“神的儿子”与中国的“天子”。但在巴比伦、希腊、中国的社会里,天子是世界的统治者而非颠覆者与审判者,而耶稣基督却是世界价值的分别者,所以圣子是无可比拟地尊贵。

上述区别,不仅构成《新约》和《旧约》之间的飞跃,也使耶稣基督从加利利走向耶路撒冷,也使福音从以色列传布希腊、波斯(巴比伦)、罗马、埃及,最后成为全球范围的救赎。实际上,这“外邦人的光”并非“外邦人的使徒”保罗所造成,因为早在耶稣基督的诞生(甚至诞生之前的预言)、成长(避难埃及)、受洗(区别于旧约的标记割礼,是普世性的新约标记)、诱惑(魔鬼许以天下万国而非犹太一国)、传道(希腊演说式的)、死亡(罗马的钉刑,而非犹太的石刑)、复活(同样不合犹太思想传统,而似埃及与波斯的宗教理念),嘱咐信徒传道世界(超越祖先崇拜的部落性质,而有高级宗教的世界气象)的系列事迹中──上帝之子的这部超然史诗,就以福音的形式展现出来──奉耶稣的圣名祈祷。阿们。

耶稣说,“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命中最小的一条,又教训人这样作,他在天国要称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训人遵行,他在天国要称为大的。”(《马太福音》第五章)但是耶稣却一再“逾越律法”,破坏安息日、纵容门徒拔麦穗、接触不洁者、行犹太人眼中的“不义”……为什么?因为耶稣的“逾越、破坏、废除”,乃是更高意义的“成全”。耶稣基督的到来本身,就是成全。基督耶稣成全了一切的圣名。基督来不是要致太平,乃是要动刀兵,但基督的动刀兵就是太平。基督何须废除律法和旧约,因为基督来,赐予旧约以新约的完全,从此,旧约时代结束,世人的心不再活在犹太人的黑暗权势下,不再受到罗马人的摧残与辖制。

为什么是犹太人民而不是别的什么人群杀死了耶稣基督?因为上帝要通过这一事件中断他先前赐予犹太人的选民地位、宣告各个民族一律平等的普世福音时代的降临?

犹太人通过耶稣受难这一事件被证明为罪恶重大超过其他没有受过上帝“特殊恩典”的民族,所以必须受到特殊处罚。上帝通过耶稣受难这一事件,证明了他对全人类的普遍眷爱。

耶稣基督出现在犹太社区,或许是偶然的;但基督耶稣作为人类的救恩,则是必然的。永生上帝的圣子道成肉身,落在犹太人中而不是落在埃及人、希腊人、中国人中间,这是依据当时的普及救恩的需要,而不是永生上帝对犹太人本身的偏爱,否则,就无法解释犹太人为什么会产生背叛上帝的行径,以及犹太人为何精心策划巨大阴谋,以杀害基督。

基督就这样被交在新约时代的外邦人──犹太人手中,被外邦人──拒绝基督的犹太人鞭打、处死……基督多么孤独!祖国、亲人、朋友、门徒,全都背叛了基督,弃主而去。因为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圣子,罪恶的世界容不下圣子的真光。犹太人处心积虑地扑灭圣子,但天父却预定圣子在第三日复活,并获得审判世界的权柄。


(015)


除了基督耶稣以外,没有人能预测并执行自己的死亡,并为杀害自己的凶手祈祷,请求神的赦罪。

我们都感谢耶稣宝血的赎罪功能,但是在这种感谢后面,是否隐藏着我们的险恶、诡诈和巧言令色的罪?我们难道不是企图通过耶稣的受难,来为自己牟利?

基督的复活仅仅是一种“胜利”吗?当然不这么简单。否则基督的受难岂不成了一个“失败”?上帝之子本来就是永生的,因此复活是必然的,哪里需要类似复活这样的胜利?基督的受难与复活,是上帝在显明我们的罪,并给我们机会,以信仰、顺服来取得赎罪的可能。基督的复活,是他“本相的呈现”,是当然之事而非意外之举。如果那是作为对于失败的一个“胜利”,则总是含有再度失败的可能的。

《约翰福音》结尾处写道:“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的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这潜在之书的全部,超越了“福音书”以致整部圣经以及全部可以理解的基督教。由此可知,人们对上帝和救恩的见证,不是上帝的全部启示,不是上帝的全部存在,更不可能是上帝的全部存在。

多遍拜读《约翰福音》这被人称为“最具希腊神学性的福音书”,依然发现其信息没有超过《马可福音》。《马可福音》在平凡中见神奇,让我们在“人子耶稣”身上,看见“圣子基督”,是如何从伯利恒的马槽,走上各各他的十字架的。



第4节复活


(016)


当我席地而坐,人类显得多么高大,甚至像是莎士比亚笔下那么完美的人物如天神。然而,当我屈膝在十字架下,口称耶稣基督是主,一切人事终于变为尘土。属灵的基督,你的灵无远弗届,你的爱渗透顽石,你的生命贯穿生死:不论天上的、地下的、还是地底下的。

此三界本相通:天上的灵体堕落地上成了肉体,地上的肉体堕落地下沦落为泥──这就是人的犯罪宿命。只有基督的爱,可以抗拒这一宿命的堕落,使被选并因被选而爱上帝的人们,得以重返上帝的国。

在基督复活的激励下,我渴望不断向西方飞行,每一天都被延长。

在基督复活的激励下,我渴望不断向东方飞行,每一天都被加速。

在基督复活的激励下,我更渴望在原地,以灵性感受主的存在,向上飞行,溶解其中,随他而去。在身体的飞行中得到主的赐福、主的鞭笞,以无垠的宇宙作为我家。


(017)


世间的万神都是要人们去供奉他、献媚他;只有圣子耶稣基督不是,基督是流自己的血为世人赎罪,并把自己的身体赏赐门徒为圣餐:“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我所要赐的粮,就是我的肉,为世人之生命所赐的。因此,犹太人彼此争论说,这个人怎能把他的肉,给我们吃呢?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永活的父怎样差我来,我又因父活着,照样,吃我肉的人,也要因我活着。这就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吃这粮的人,就永远活着,不像你们的祖宗吃过吗哪,还是死了。”(《约翰福音》第六章51—58节)

人本身就是神创造的,真正的神当然不需要人的献祭,甚至不需要人的赞美,真正的神是爱我们的,仅仅是出于爱,才帮助我们;而不是为了换取献祭与赞美。我们不仅从理性而且从经历知道:基督不同于异教的神。后者需要人类奉献的祭品,基督则把自己的血和身体,赐给世人。“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因为神差他的儿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或作审判世人,下同),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信他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经定了,因为他不信神独生子的名。光来到世间,世人因自己的行为是恶的,不爱光倒爱黑暗,定他们的罪就是在此。凡作恶的便恨光,并不来就光,恐怕他的行为受责备。但行真理的必来就光,要显明他所行的是靠神而行。”(《约翰福音》第三章16—21节)凡得此灵性注入的葡萄酒与饼者,就与基督同在,并分享主的荣耀与永活的生命。

基督所望于人的唯一反馈,不是物性的祭品,而是灵性的信心。此信心使人得以“在基督里”。“我们的神是活的、仁慈的,而且令人敬畏。他干预我们的生活,当他特别爱我们的时候,就会医治我们,以致击打苦待。”当有人轻慢地说“上帝已经死了”,这个人的灵魂就完全死了,能进疯人院,已经是神对他的厚待。上帝要他如此这般地“活著”,替神向世界作见证。

愧疚感,于是使我们得以亲近基督。因为我们的天性倾向于作恶,靠自己的努力,行不出由衷的善来。只有面对永生上帝的纯洁圣子所产生的内心愧疚,才使我们有可能变得稍微良善一点。

无论在特定场合,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拒绝行动有时也是一种行动,也许是更超然的行动。拒绝行动,才拥有完善的观察力和观察角度;而卷入某种活动,则无异削弱观察的中立和敏锐。属灵之事与属世之务也是如此,唯有适当拒绝属世之务,属灵之事方能突现与成就。

物性如水而趋下,人性亦如是而堕落。只有永生上帝的儿子,拒绝人性的堕落,物性的趋下:自己卑微、存心顺服,追随灵性以致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从此之后,人类身上尚未彻底灭绝的灵性,因基督的勇毅之举,得到救赎。

是的,在耶稣的福音中,得到基督救赎的,并不是“人类”,更不是国家民族这些人类自己的创造物,即,不是取死的身体。得到基督宝血救赎的,实际上仅是“灵性”,是使人区别于动物的日常生活的那种“违背动物本能的反常行为”。人的灵性也就是“对上帝的无条件的信仰和爱,以及放心地依靠”。在这种意义上,个人在上帝眼中,可能比整个的国家民族还要宝贵,因为人是上帝创造的,而国家民族不过是人自己创造的!


(018)


圣子耶稣复活后,只向信徒显现,不向非信徒显现。这是因为,不信他的,已经注定灭亡,罪无可赦。这个世界不可能每一个人都得救,否则上帝的公义何在。基督也是要带走一个,留下一个,免得让那些投机钻营之徒混水摸鱼,骗取救恩。而唯有信他的,不被灭亡,反得永生。

基督──耶稣复活,已经把人类历史的全部意义表明了出来。这就是对历史本身的超越、否定和清算,轻装前进,拿走一个,留下一个,以死亡线分割一切,审判一切,把前所未知的恩典赐予那些没有被历史所毁灭的灵魂。因为我们面前的历史像是一个无情的屠宰场,它砍下那些无用的橄榄枝,扔到火里烧掉。

复活后的圣子耶稣,通身是灵体,并光耀形体,甚至镀而化之物质世界。而人即使是伟大的圣徒,死后也仅得“灵魂一缕归回天国”。拒不悔改的罪人,则由于彻底堕落而消解了灵体的残余,与物质世界一同毁灭。其形态宛如火星四溅而终归殒灭──除非,有来自更高光源的救赎与融一。


(019)


为什么必须承认圣子耶稣道成肉身、死而复活,才是一个“好基督徒”?因为所有的人类的罪性已经预先注定?如果主不行复活的神迹,世人还是不会承认圣子耶稣就是基督。尽管主一再告诫“不可试探主你的上帝”,结果还是要被人性来“检验”,只有在经历了复活事件之后,才被这个世界的罪性所承认,并被决心悔改的罪人奉为永生之主。

对主的崇拜,正是如此这般地建立在我们的罪性之上,所以,对主的崇拜本身,并不能救赎我们甚至不能赦免我们;而能赦免并救赎我们的,只能是圣子耶稣基督白白赐下的恩典,即人类原本不配得到的救恩。


(020)


《新约全书》的二十七卷中,有二十三卷预言耶稣会再来,保罗书信每五节就有一节提及耶稣必快再来……这种经久的仰望中,是否隐匿著人的某种怀疑、推诿和怯懦?

如果主不再来了,我们的信仰就可以动摇吗?如果我们的信仰无论如何都不可动摇,为什么如此频繁地反复强调呢?是信心不足,因而需要“吁天”以为支持?

圣子耶稣的再来,是来审判并毁灭这个万恶的世界。这很重要,这种前景使得受到诱惑的大众,可以和罪恶的生活保持距离。而只有不再盼望能在生前晋见再来的主,同时保持对主的忠贞的人,方能面对福音书作者和使徒保罗没有面对过的诱惑与陷阱,即在西方人的“文艺复兴”以来所开辟的现代罪恶中,保持距离因而也就保持了平安。

现代科学可以否定主的复活、他的再来与他的审判?这也许可以动摇古人,动摇那些对现代文明的超级污染缺乏免疫力的人。但对我们,这已不再重要,问号并不是否决的论据,而只是超然飘逸的“神的奥秘”。

基督复活,不会再给罪恶的世界以机会,把他钉死在十字架上。他是要来审判并毁灭这罪恶的世界。由此可见,基督之后的殉难者,只能是基督徒,而不可能是基督。基督不会再给世界以第二度杀害他的机会。所以,一切企图或是正在自立为王的“洪秀全主义”可以休矣:宇宙间只有一位基督,就是“耶稣基督,父上帝的独生子,因著圣灵感孕,从童贞女玛利亚所生,在本丢彼拉多手下受难,被钉在十字架上,受死,埋葬,第三天从死里复活,他升天,坐在全能父上帝的右边,将来必从那里降临,审判活人、死人。”(《使徒信经》)除此之外的一切救主(如洪秀全和许多正式受洗的神职人员等),不是虚妄的,就是冒充的。因此他们只能受难,而无法从死里复活。


(021)


在基督的神性面前,甚至,谁宣称自己完全“理解了耶稣基督”、“掌握了耶稣基督的精神实质”,我就会怀疑他的脑浆,是否够用了。

耶稣基督和他的奥秘,是我们可以全然“理解”的吗?不。我们这些罪渍斑斑的尘土,最多只能“猜”他的话语(作为寓言和预言),而那谜底,永远握在主你自己的手中……彷佛眩目的七色光。



第5节爱战胜了死亡


(022)


爱战胜了死亡:自从基督──独一真神的独一之子──来到世上,死亡的性质就改变了。从此,死亡不仅是作为“对罪的惩罚”而且是作为灵魂升天的门。基督不仅与我们一同受苦,而且比我们“更苦”,并征服了这苦和最终把死亡变为灵魂的考验(灵性的洗礼)。这就是开启了新约时代的福音:爱战胜了死亡。

这就“是”救我们脱离魔鬼辖制的基督受死这一事件中的意义。

“没有爱心的,仍住在死中。”(《约翰一书》第三章14节)“因为神就是爱。”(同上第四章8节)上帝不仅是爱的源泉,而且是光的源泉。尽管并非只有光和爱才源于上帝(否则我们就成了奥古斯丁信主之前那样的摩尼教徒了)。尽管灵是分成各层级甚至分成善恶,如圣灵与邪灵等。但是耶稣基督的能力,确实来自圣灵与善。耶稣基督的能力不仅来自他的受难与复活,而且来自他的爱,来自他先天的圣子身份。基督的爱是人所不能的,但在神却是无所不能。基督的爱,来自他对我们这些根本不值得被爱但又渴望被爱的人们的爱,来自他对我们这些渴望被爱但又吝于爱人如己并斤斤计较他人回报的罪人们的“完全无私的爱”。他是上帝的圣子,却为我们的过犯受苦、受死,被我们的罪孽所压伤,被上帝遗弃,交给阴间三日,承受人间最大的苦难。

正是由于基督的爱,摩尼教徒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亦作Augustinus Hipponensis,354—430年)得以成为拉丁教父哲学的代表人物。

拉丁教父哲学的代表人物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亦作Augustinus Hipponensis,354—430年)曾经是一名摩尼教徒。但由于极为聪明,即使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他依然不仅是天主教的圣人,也是新教的榜样。这位翻来覆去三次改宗的黑人,出生于北非,在罗马受教育,在米兰受洗。著有《忏悔录》、《论三位一体》、《上帝之城》、《论自由意志》、《论美与适合》等书。他把哲学和神学调和起来,以新柏拉图主义论证基督教教义。

原本出身于基督教家庭的奥古斯丁,成年后却改宗二神论的摩尼教共有九年。但是到了公元380年,罗马君主狄奥多西一世(Theodosius I,379—395年在位)颁布赦令,禁止基督教会以外的任何宗教活动,并焚毀所有异教作者反对基督教的作品,这一年奥古斯丁二十六岁,这以后他面临信仰的选择因为坚持摩尼教就意味着触犯法律了。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六年以后,386年秋天,三十二岁的奥古斯丁再度改宗基督教。

392年狄奧多西一世再次公布法律禁止在任何场所向异教神祇献祭,同时规定基督教为唯一合法的宗教。因此,这一年一般被看作是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的开始。而在此前一年,聪明的奥古斯丁已经成为基督教的专业神职人员……后来还积极参与整肃“主张教会纯洁”的多纳特派信徒。

在《狄奥多西赦令》之前六十年,公元321年的《米兰赦令》所宣告的宗教宽容,为迫害基督教的历史运动画上了句号,基督教赢得了贵族和最有影响力的人的支持,但是在罗马帝国,信仰还是自由的,所以奥古斯丁年轻的时候可以背离他从小的基督教信仰,改宗摩尼教。但是公元380年以后坚持摩尼教就越来越困难了,因为基督教已经成为罗马帝国唯一合法的宗教了。

这个发展自然使得识时务的奥古斯丁怀疑摩尼教的能力了。于是他去见摩尼教的一个领袖,结果这个领袖在教理上也难于自圆其说,这使得摩尼教徒奥古斯丁陷入失望。后来他读到新柏拉图派一位哲学家的传记,看到那人也是在老年归向了基督,于是受到触动,相信基督教的上帝不但是一切良善之源,也是一切真实之源。后来他听米兰主教安波罗修(Sanctus Ambrosius,约340—397年,四世纪著名教父)讲道多了,又对教会的权威留下极深的印象,而这位安波罗修出任主教的时候据说还未受洗礼。最后征服奥古斯丁的心的,则是埃及的修道士,他们高尚圣洁的生活,使见异思迁的奥古斯丁自惭形秽为情欲捆绑。一天他悲痛自责,奔向花园,伏在树下痛哭。忽然仿佛听到儿童的声音说:“拿起来读吧!”他抑制着眼泪,拿起《圣经》打开,这段经文落入视线:

“黑夜已深,白昼将近。我们就当脱去暗昧的行为,带上光明的兵器。行事为人要端正,好像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圣子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罗马书》十三章12—14节)

“特派传福音的使徒”保罗的书信,使奥古斯丁心里获得了平安,他感觉上帝而来的能力可以胜过自己的罪恶。奥古斯丁再度改宗成为基督徒。这正应了主的话语:“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哥林多后书》十二章9节 )

奥古斯丁最为流行的作品《忏悔录》,就是这一极为复杂的生活历程的“说明”。他不得不向世人解释他的信仰改宗为何发生得如此巧合于政治气候的转变。《忏悔录》原名“Confessiones”,拉丁文“承认、认罪”。

卷一记述作者出生至15岁的事迹。卷二、三,记述他的青年和在迦太基求学时的生活。卷四、五,记述他赴米兰前的教书生涯。卷六、七,记述他思想转变的过程。卷八则记述他一次思想斗争的起因、经过与结果。卷九是他皈依基督教后至母亲病逝一段事迹。卷十是分析他著书时的思想情况。卷十一至十三,则诠释《旧约创世纪》第一章神六日创世的工作,在歌颂中结束全书。

可以说,《忏悔录》是一篇诗意浓厚的长篇祷文,也是一个背叛上帝的罪人在世人面前卸下自己“秘密”的记录,他向上帝吐露自己的言行和思想,也是为了向教会里的敌对派系交待自己改宗的由来。奥古斯丁表现得很像一个灵魂解剖家,把灵魂放在上帝的祭坛上,做精密而彻底的解剖,只是所解剖的不是别人的灵魂,而是他自己的灵魂。当我们阅读这个“隐私”时,其实在阅读一本改宗说明,看见一再悔改的人怎样不断地抵抗上帝的过程:“我在淫乱中, 勇往直前, 满溢着、四散着、沸腾着。”

《忏悔录》其实并非自传,也不是思想回顾,因为那些都是不堪回首。奥古斯丁说:“我愿回忆我过去的污秽和我灵魂的纵情肉欲,并非因为我流连以往,而为了爱上帝。因为我喜爱上帝的爱,才这样做:怀着满腔辛酸,追溯我最险恶的经历,为了享受你的甘饴,这甘饴不是欺人的甘饴,而是幸福可靠的甘饴;为了请上帝收束这支离放失的我、因背弃了独一无二的上帝而散失于许多事物中的我。”

奥古斯丁再度改宗基督教,难以回避社会的压力、功利的考虑。所以他的选择充满那样的痛苦,那是一种“叛徒特有的烦恼”。奥古斯丁这种人,和圣保罗、圣彼得那种人是根本不同的两种人。奥古斯丁是“追随胜利者的人”,而圣保罗和圣彼得却是“追随正义者的人”。如果说圣保罗和圣彼得是“神的仆人”,那么相形之下,奥古斯丁首先只是“人的仆人”,然后才看情况决定选择哪一个神。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就说奥古斯丁是一个见风转舵的投机者,实际的奥古斯丁要复杂得多,显然对上帝也还是怀有热爱和崇敬的:

“我问大地,大地说:‘我不是你的上帝。’地面上的一切都做同样的答复。我问海洋大壑以及波臣鳞介,回答说:‘我们不是你的上帝,到我们上面去寻找。’我问飘忽的空气、大气以及一切飞禽,回答说:‘安那克西美尼斯说错了,我不是上帝。’我问苍天、日月星辰,回答说:‘我们不是你所追求的上帝。’我问身外的一切:‘你们不是上帝,但请你们谈谈上帝,告诉我有关天主的一些情况。’它们大声叫喊说:‘是他创造了我们。’我静观万有,便是我的咨询,而万有的美好即是它们的答复。”

上帝具有无限的大能,为了彰显这种奇特的能力,“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样。”(《提摩太前书》第一章16节)正因为奥古斯丁在书中所流露的痛悔前非,且对自己的邪恶行动和罪恶思想作出了深入分析,《忏悔录》才最终成为晚期拉丁文学的代表作,成为西方文学的原创名著。后来的卢梭、托尔斯泰等人的模仿之作,再也无法体现出这样的切肤之痛。


(023)


基督!基督!!基督是上帝与人所定的新约!圣子是新约的上帝形象!这新约就是爱。基督是爱的第一推动力。基督在创世的时候就与神在一起了:“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借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他也是教会全体之首。他是元始,是从死里首先复生的,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因为父喜欢叫一切的丰盛,在他里面居住。既然借着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借着他叫万有,无论是地上的,天上的,都与自己和好了。”(《歌罗西书》第一章15—20节)

受难,是这个万恶的世界对基督之爱的极冷酷的答复:而复活,则是上帝对世界判决(这是由罗马总督签署的犹太人指令)的答复。受难与复活,是基督之爱的尘世命运。受难与复活的神迹,是基督的荣耀与表象,他的本质则是爱。爱是基督的动机、动力,是他行事的准则。哪里缺少爱,哪里就有了基督的光临在。


(024)


世界上有两种光:自然之光与基督之光。这两种光都不是人所能创造的。人最多不过是借光、反射光、行出光来,但无法成为光的源。所以除了耶稣基督,没有人可以“变得像是基督一样”。因为这不在人的能力范围内,尽管人在特定条件下,有时可以“行出基督的样子来”。

人们都渴望爱,但谁也不愿走出第一步。就像谁都喜欢钱,但谁都不够慷慨大方地花钱。“挥金如土”、“花钱如流水”,不过是叫花子的想象。在感情上也是一样:因为恐惧,怕被拒绝、怕被误解、怕没有回报、怕遭到遗弃;同时,也怕控制不住自己、怕卷入世俗的纠纷、怕陷入魔鬼的圈套──所以世界上便没有无私的爱,猜忌、冷漠和恶意与恨,最终占了上风。在技术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前提下,上帝与人的旧约已被瓦解,但新约却无法建立,于是世界只能落入魔掌之中。

这时,基督来了:他不畏拒绝、不怕误解、不要回报,准备好被遗弃、被交在魔鬼的手里,他因此成为不可战胜的主。基督不受魔鬼的诱惑,他能控制自己,为了彰显上帝的爱,基督不怕卷入世俗的纠纷,不怕进入死亡的陷阱──他是爱的第一推动力,他以无私的爱,把人的“EQ”也就是人类的感情从“动物水平”提升到“神的儿女的境界”。


(025)


欺骗人的人,遗弃人的人,或都是由于他先受过欺骗、受过遗弃,或是干脆他具有欺骗者与遗弃者的基因──欺骗者与遗弃者的命运,因此可以称为“欺骗的循环”、“遗弃的循环”。世界由此陷入恶的循环、罪的报复,落入“挑动群众斗群众”的魔鬼圈套中……基督来,就是要以身试法、破解魔鬼的圈套、还原上帝之爱。基督是爱的第一推动力,基督是爱的化身;他示范:尽管爱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但能战胜魔鬼、彰显新约、荣耀上帝者,唯有爱。

我们彼此之间的爱都是有条件的,只有基督对我们的爱是完全没有先决条件的。所以当我们被这个世界的苦难所压倒,被世界的欺骗的循环、遗弃的循环给碾压给粉碎的时候,除了在基督的光里重获爱,以解除欺骗与遗弃的魔法外,别无他法。爱,就是效法基督,爱人如己,就死摆脱欺骗、遗弃的循环。

基督的爱,像是征服心灵的剑,具有世间最为锋利而且无远弗届的光芒。足以破除一切魔法,一切犹太人的诡计。基督的剑就是爱,足以从内部攻破最为坚固的城堡。而上帝的城却不是建在这个世界上,而是矗于天国的磐石──基督不是废去乃是成全,因为基督的废除乃是根本的成全。

“世人若恨你们,该知道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约翰福音》十五章18──19节)由此可知,1、凡前来就光的,可以被光洗涤而不被定罪;2、凡前来就光的,相形之下也是恶行较少,比较容易得赦免的。


(026)


道成了人身,活泼泼地来到我们中间……

这道,本是语言、理性、逻各斯;而一旦成了肉身,便不再是语言、理性、逻各斯,而是对语言、理性、逻各斯的完成。所以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其重点在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十四章6节)道路和真理,已被基督的生命所超越。反理性主义,在基督的肉身中,重新变为真光、真理之光、唯一理性之光。


(027)


我们不是由于追随基督才变得孤独,而是由于极端孤独才追随基督──这就是我们“罪的本相”。孤独。被世界抛弃。与祖国、文明、家人和朋友的彻底分离……不知自己为何物,快忘掉自己的名字,不再记得以前的业绩……这样的日子,正是你的皈依基督的时辰。那十架上的基督的爱,已是你与这世界的最后的有机联系。

耶稣基督的福音,是为失去家国的人们所预备的最后晚餐;而且是免费的、自助的、恩典式的晚餐。当犹太人亡国之际,福音诞生了。当罗马人亡国之际,福音广布了。当中国人亡国之际,福音东渐了(明末)、播种了(清末)、扎根了(从苏俄开始支配中国的1924年直到如今)。

犹太人拒绝了基督,因此无法复国(现今的犹太复国是在没落的西方的同病相怜下进行的人为抽疯,或许将因缺乏上帝的恩典而夭折)。

当欧洲人在福音帮助下重建家园并日益壮大后,却背叛上帝、亵渎基督。现在五百年过去,终于艾滋病流行、同性恋猖獗、吸毒成风、盗匪横行了……上帝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惩罚”,但失去了上帝的恩典,人就无法再有平安。除非通过认罪、悔改,再度获得平安──拥有平安的人,方能重获上帝的恩典,并以基督的救赎,脱离内在的刑罚。


(028)


人只有在属世的绝境中,即在一切属世的支持尽都断绝的极端状态下,才能赫然望见属灵的生命──他这时醒悟过来:只有圣子耶稣基督爱你,只有他在支援你,并救赎你永劫不复的罪。

而当人在尘世力量的支持下怡然自得的时候,他实际上是陷在罪的捆绑中。因此,在这个属世的世界上最大的,在上帝的属灵的国度里,必沦为最小的,以致不得其门而入。

当我们彻底失去一切外物和对外物的倚靠时,就能分外清晰地体会到什么叫做“凭忍耐与信心活着”:对世界的忍耐和对基督的信心。因对基督的信心,活着并跃过死亡线,从肉体变为灵体,全然仰赖属灵的恩典。

“耶稣爱我,我爱耶稣”:当你被一切亲友背弃、被一切社会抛弃、被一切国家放逐、被一切政府通缉……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时候,只有耶稣是可以信靠的,你永远毋需担心失去他的爱。这样一位无私舍己救赎世界的主,却为我们的罪钉死在十字架上,所以,我们必须通过爱耶稣来赎罪,以重新蒙得上帝的喜悦,并因此敞开心怀让新的生命进入自己。然而,圣子耶稣基督对我们的爱却又不是对等的,否则便不可能实施救赎的功效。所以,耶稣三次问彼得“你爱我吗?”主的爱,是净化,是点石成金,是人的爱不能企及的。主从世界之尘中,找回堕落的天使。要是主不再来,我们与注定朽灭的尘土何异。这也是“神圣避难权”的开始。


(029)


爱有内心的满足。基督对人类的爱和赎罪是无条件的,所以反过来,人对基督的爱则是可在尘世达到并保持的“最完满的内心满足”,这样的爱具有一种“天堂般的感觉”。人在尘世可以获得的物质之爱虽如黄金一样宝贵,但都是不完满的,不能像黄金那样持久和兑现,更加无法提供完满的内心满足。唯有人对基督的爱,可在尘世达到并保持“最完满的内心满足”。

耶稣基督的爱具有无与伦比的中介性:人子与神子相加的圣子。基督的爱是助人超越生死的不二法门。没有爱的灵体。就不能帮助人;没有灵体的爱,就不能超度人。唯有爱的灵体──舍身救人的基督耶稣,方能引导人的灵体重返家园──超越了虚无主义。


(030)


“爱”是宗教精神的抽象表达,同时又是信仰过程的具体落实;“爱”还是宇宙创造的原动力,是使万物得以“如此这般”地存在的普遍机制,“爱”也就是“道”、“理”、“法则”等等抽象之上的至上者;同时,“爱”又是人类的涤罪剂──是出死入生、行进永恒的属灵恩典,是由上帝独生圣子耶稣基督所表明出来的智慧。“上帝就是爱”,这爱的奥秘在于:爱是抽象信仰和具体启示的交融。所以有爱的宗教都生生光大,无爱的宗教都付诸东流。

但上帝不仅仅是爱。以任何尘世遭遇的“公正”与否,反过来“衡量上帝的旨意”,不仅毫无依据,而且亵渎神明。上帝拥有绝对主权,不仅是立法而且执法,上帝在自己所立的宇宙法则之上,拥有无限的绝对自由。我们如何衡量他?

人能够增添上帝的荣耀吗?不能。教会的使命是证明甚或加增上帝的荣耀吗?当然不是。加尔文的“荣耀论”也许比他的“预定论”更不济事,而且南辕北辙、自相矛盾。既然人自身的命运是“预定”的,那么还有什么“自由意志”?又如何能够证明的创造主?如何能够改变或是增益自己?

如果说,被拣选的人分享了上帝的荣光,那么他主要是荣耀了自己,如月亮以阳光照亮了自己。被拣选的人无法荣耀上帝,如月亮不能照亮太阳。加尔文说“人可以荣耀上帝”,这可比说月亮可以增加太阳的亮度,还要荒谬。何况上帝的灵性与人类罪性之间的歧异,还要大于太阳与月亮之间的差距。

人如果可能通过“效法基督”而接近上帝,那么与佛教通过效法佛陀而达到涅槃,有何区别?既然上帝高于涅槃,神性的基督高于人性的佛陀;那么在基督徒看来,主权就在上帝手里而不在修道者手里。基督徒之得救,是蒙拣选的,而不是儒教的修齐治平、佛教的禅静涅槃、道教的炼丹飞仙;所以,基督徒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只能随时仰望上帝的怜悯,并靠耶稣基督的救恩,紧紧追寻主的脚踪。

儒教的行不逾矩、佛教的无上正觉、道教的修炼湛深,但是,它们在面对死亡时皆成无用。平常不逾矩者,面对死亡时,也会变得行为错乱;沉思无上觉者,面对死亡时,也会变得神智慌乱;专精修炼者,面对死亡时,也会变得表情昏聩──唯有信仰上帝者,依赖比自己更高的存在、坚信死后的出路更好,面对死亡时方能平静安详下来。因为这样的人,所面对的死亡不是一条绝路,而是一条归途:堕落的天使,已被恩准“浪子回头”了。


(031)


灵体的爱,溅落尘世,激起万丈尘埃──化身为拿撒勒人耶稣的基督:和散那归于在天上的父!

爱与灵体的高度结合,就是人神一体,这显明为救赎的恩典。而“缺乏爱的灵体”,则是撒旦的特点,是敌基督者。


(032)


运动中的感觉,免除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所以静止中的生存,比运动中的死亡更令人窒息,因为“静止中的生存”更加接近死亡的本质。基督为什么与永生的上帝同在?不是因为他静止,而是因为他运动:他从高贵降为卑微。变动不居的圣灵,永远“运行在水上”。这样的灵,赐我们以永恒的生命:位于死亡线那边的“另一种我们现在还无法想象的生命”。

面对基督的爱的福音,人的理性要么承认这正是神的默示,要么把耶稣判断为人间的“异类”。然而,如果耶稣是错的,那人世岂不是太空虚了?人的理性从此必将直面无限的黑洞,或是把自己看作自然的一部分,就像一片树叶一样,那样死亡就像是落叶一样自然了──但那也许不是人的理性所能承受的。所以,即使为了避免理性本身的贬值和崩溃,也请承认耶稣是神!以此让我们得到最终的盼望!


(033)


皈依耶稣基督之后最大的内心变化,就是从“反抗死亡”到“接受死亡”,尤其因为肉体的死亡似乎成了灵魂与基督永远合一的前提。只要肉体活着,感官的作用、肢体里犯罪的律,总要经常反覆地诱使我们背离基督、背离十字架上的救恩。唯有一了百了地超越死亡线,方能最终抵达上帝的国。

主真是有求必应──只要我们祈求的内容是对的。例如,我求主把我从魔鬼的捆绑下解开,结果外在的奇迹就出现了。再如,我求主让我恢复久已失落的爱心,结果内在的奇迹就出现了。主怎么可能不在干预我们的生活呢?主的干预,甚至能使我们恢复青春!

我似乎知道了:如果上帝在属世的领域祝福并帮助了我们,一定是推动我们走向属灵的道路,得到属灵的生命。反之,如果我们在属世的领域得到神秘力量的支持和推动,以致获得成功,但结果我们却因此而离开上帝的灵,那么这帮助和支持,就是来自魔鬼的诱惑而非来自上帝的祝福。


(034)


这个世界是无法用人力来救药的,而只能仰赖神恩的救赎。这就是上帝的爱,也就是战胜了死亡的爱的福音。属世生命的要义,是如何寻求一个适当的“下场”,“为属灵的生命开辟道路”。这样就能“漂亮地脱离这罪恶满盈的世代”──不是逃世,不是“君子遁世无闷”,而是走向一个全新的而且前所未见的领域。



第6节救赎


(035)


救赎的含义是“救主的恩典”,“救主的恩典”之含义接近中文里的“救赎”而不是“拯救”。如此看来,有一些“文化基督徒”创作了“拯救与逍遥”这样的标题,却无意中泄漏了其作者对于相关的问题有些“望文生义”,在其“由东方到西方”的过程中,仅仅是以“东方游客”的身份到“西方宗教”中进行观察,结果不能得到西方居民的心得,更是远离了福音的本意。一言以蔽之,“拯救”只是华人基督徒对于“救赎”的一个误解。

拯救,只是“拉人一把”;救赎,则是“舍己救人”──拯救,则是基本上无需牺牲而且代价可以不大的援助,是无须十字架上的极端苦难就可以实现的。救赎,体现为十字架的流血、受难主的荣耀。救赎是典型的基督专有行为,由此赎罪所引领的是朝向永恒的属灵生命的终极皈依:由亚当夏娃的犯罪而堕落的灵体,由此获救。相对于救赎,拯救则是属于普遍启示的领域而非属特殊启示的领域,因此“拯救”也可以是异教式的概念。因此也可以说,“救赎”与“拯救”的区别,乃是福音与异教的最本质最精致的分野所在。

把“拯救与逍遥”相提并论,说是分头代表基督教世界与大中华世界的两种主流精神,更是大谬不然──因为稍有常识的人就会知道,就算“拯救”代表了基督教世界的主流精神,但“逍遥”却无法代表大中华世界的主流精神,可以代表大中华世界主流精神的是“整合”而不是“逍遥”,而类似“逍遥”的精神其实在基督教世界也存在,那就是“科学”。所以我们说,在欧洲和中国可以对称的精神,是“拯救与整合”或是“科学与逍遥”。另外还要注意我们一直作出的这一区分:福音的基本精神也不是“拯救”,而是“救赎”。

让我们纪念并爱戴十字架上的救赎吧!我们要对得起这“出自爱”的赎罪。我们如果不想让基督的血白流,就需要明白我们的获救不是无代价的──而是属于宇宙史上最昂贵的一项计划:独一全智的父神因为如此厚爱我们,如此看重我们,以致让他一体同在的圣子来到我们中间,并为我们的罪受死:这就是救赎的代价。

在这样沉甸甸的爱面前,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绝屈膝?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不放弃自己的傲慢?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拒不口称耶稣基督是主?良善的人,要知恩图报、领受上帝的救赎。


(036)


回顾自己的救赎史,使我对属灵的生命充满了盼望。尽管这个“盼望”意味着,我经常怀疑属灵的生命是否确实存在。但是我知道属灵的生命太是美妙了──有如卸去千斤重担,把滞碍一扫而光。一扫而光属世的滞碍,迎来光明充盈的宇宙,永远平安的世界,不可言传的松弛,像水一样柔软,在基督里而不是在自己的感觉里,会合宇宙之流,迎合上帝国度的降临。

面对救主,我常自问:我真的配得今天的饭吗?但主却如此厚待我,赐给我每日三餐的饮食,更重要的是,赐给我们能够饮食的健康、让我吃得下去,又保守我一切平安。这并不是所谓“自然律”的作用,因为我们周遭的相反事例太多太多了,那些也都是属于“自然律”的范畴。所以我只能说:“活着乃是一个奇迹,而不仅仅是一个概率;活着乃是一个恩典,而不仅仅是一个偶然──愿主的灵,常怜悯我,并保守我在主所喜悦的正路上。“这样我便知道了:谦卑并不是为了讨主的喜悦而作出的外在姿态;相反,谦卑是内在的,是一种“充满感恩、因此充满平安、因此获得喜乐”的生存。

主的恩典──

主的恩典实际上已经降临在每一个人类成员的身上,不论他是否意识到或是承认这一点。自从主为我们殉难、赎罪的那一刻,救赎的恩典就已开始了。但异教徒无法意识到这一点,甚至在知道了这一点以后还是拒绝承认,这就是罪的方程式。拒绝认罪、拒绝悔改,也就是拒绝救恩。在接受了耶稣基督的救恩之后,我终于切身体会到:主的恩典在那些拒不承认主的罪人身上,甚至更为显著呢!以致那些拒不承认主的罪人们误以为,拒绝主的恩典也可以幸福平安、自然得救──可见主一直多么保守我们──那就是“太阳照义人也照不义的人”。而拜倒于主的圣名之前的人们,却会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恩典的剥夺”。说来惭愧,正是这一剥夺而非前此的赐予(“太阳也照不义的人”),使得我们醒悟到自己原来一直都是依赖主的恩典才活着的。这是在这一醒悟之后,我们才懂得“你们应警醒,免得入了迷惑”的意义──从此以后,我们的内心才开始接纳主,开始祈求赦罪并重获恩典。而这一“朝圣过程”,则必须从“知罪认罪”开始:浪子如果不能知罪认罪,就不会回头,当然也就无从回到家里、获得平安。

在这种意义上,我称意识到恩典并知罪、悔改、感恩之前所得到的恩典,为“原始恩典”或是“不义者的恩典”;而称意识到恩典并知罪、悔改、感恩之后所得到的恩典,为“救赎恩典”或是“算义者的恩典”;“救赎恩典”或是“算义者的恩典”更多属灵的成份,是基督的信徒所能拥抱的“宇宙之间最大的奥秘”。而“原始恩典”或是“不义者的恩典”也有属灵的成份,否则就无法过渡到“救赎恩典”或是“算义者的恩典”了。

“算义者的恩典”不是可以通过人的努力可以强求而获致的。例如禁食、祈祷、沐浴礼拜等仪式或“内心虔诚”、“行为得体”,是否就可以影响、修改甚至左右上帝的意志呢?对此应该大大地加上一个问号才对!而且,一个人如此热衷于“利的祈求”(求神给我……)而非“义的祈祷”(我愿为神……),是否可以称为“虔诚”,更应该受到极大的质疑。如果一个人为了逃避惩罚的不作恶、如果一个人为了获得奖赏而行善……上帝就不会额外报答他了,因为耶稣说过,那人应得的赏罚已经在这个世界上给过他了:“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吗?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吗?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见。若是这样,就不能得你们天父的赏赐了。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前面吹号,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要叫你施舍的事行在暗中,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有古卷作必在明处报答你)你们祷告的时候,不可像那假冒为善的人,爱站在会堂里和十字路口上祷告,故意叫人看见。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们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马太福音第五章46—第六章5节 》)

“救赎恩典”或是“算义者的恩典”,就是“活在主的恩典里”这一事实本身……“救赎恩典”或是“算义者的恩典”明白:即使我们如此罪恶累累,主依然没有嫌弃我们,甚至仍然爱我们,依旧赐予我们属世的福利。主这样做,并不是在继续纵容或是败坏我们,而是期待我们幡然悔悟,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站立起来,不要错过最后一班救赎的列车,不要漠视生命的再次机会,不要滥用基督的怜悯:属灵世界的门,到目前为止还为一切罪人敞开着。但是人自己必须像耶稣基督所说的那样“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否则就无法获得解脱、领取救恩。


(037)


主为什么迟迟不对这个罪恶的世代,进行毁灭性的最后审判?主为什么一再容忍犯罪?是因为他不能惩罚罪恶吗?是因为他无法兑现承诺吗?也许他是爱每一个人,包括不可救药的人。也许他要救赎那些不可救药的人,他不愿走失命定的一只羊,所以他竟撇下同样命定的、没有走失的九十九只羊,去寻找那失落的一只……所以我们应该思想:能够信靠这样的主──耶稣基督,该是多大的福份!信靠这样的主,就无疑是和宇宙间最强大的力量“缔结了盟约”。

一个人如果因为获得遗产(比喻基督的救恩)而在银行里拥有存款一百万美元(基督信徒的恩典)却不知道(没有听见过福音)或是别人告诉他了(听过布道)、甚至银行都通知他了(参加过教会活动)──他却始终不能相信(接受福音),并且终始不敢去银行提款(领受福音),也就不可能把这款项用来彻底改变自己的生活(得救)──谁会不觉得这个人十分愚蠢,并为他的贫穷深感惋惜吗?可是,这正是许多拒绝接受耶稣为主的人们的现实生活状态!

相反,如果我们真能信靠主,我们就与宇宙间最强大的力量缔结了盟约,我们的所有行为方式肯定会发生惊人的改变化,正像一个“暴发户”!能想象一个百万富翁还像一个穷人那样度日如年吗?不能。但愿每个人都成为灵魂意义的暴发户,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因为获得遗产(基督的救恩)而在银行里拥有存款一百万美元(基督信徒的恩典),自己却不知道(没有听见过福音),而当别人告诉我们(听过布道)之后、甚至银行都通知他了(参加过教会活动)都始终不能相信(接受福音),并终始不敢去银行提款(领受福音),也就不可能把这款项用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得救)!

如果我们真能与宇宙间最强大的力量缔结了盟约,就不仅能涤除罪性、承受赦免,而且能比较坦然地面对死亡。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又为什么害怕面对属世的敌人和这罪恶淫乱的世代呢?


(038)


有许多“基督”(比喻为“银行”)包括假基督,但只有一位基督耶稣(比喻为“上帝给我的银行帐户”):有许多耶稣(比喻为“许多帐户”),但只有一位耶稣基督(比喻为“上帝给我的银行帐户”):他是我的活水源泉,十字架是他的印记(比喻为“银行密码”)。但愿我们认准他的标记,这样我们才能进入上帝应许我们的银行帐户!

对圣子耶稣基督所赐救恩的信仰与体会(比喻为“大胆提取属于自己的存款”),使我们的生命进入一个新的国度(比喻为“全面改变自己的生活”),从此,即便在日常生活中,也遍布前所未有的珍奇,新的发现比比皆是!我们不仅期待,而是已经体会,在没尝死味之前,就可能已经看见了神的国!


(039)


上帝并不遥远: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他的形象,他真爱世人,把自己的独一儿子降生为人,分享人类的苦难,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歌者祈求上帝,这样的祈祷永垂不朽:“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利比书》第二章6—11节)

否认以上的真理并不难,难的是我们如何应对否认之后的无限虚空?有人说,如果有上帝而自己却不是上帝,这是人的自尊心无法接受的。但是年轻气盛的他忘记了,如果他自己就是上帝的话,那么当他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还有谁能来救他呢?正因为如此,《诗篇》中呼求主耶和华的歌声说“求你不要远离我。因为急难临近了,没有人帮助我”(二十二章11节 ),具有打动人心的永恒力量。

甚至无往不胜的大卫王也是靠着主的怜悯才能存活的。《撒母耳记下篇》和《诗篇》十八章都记载了同样的祈祷,是大卫向耶和华的吁求:

耶和华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我的神,我的磐石,我所投靠的。他是我的盾牌,是拯救我的角,是我的高台,是我的避难所。我的救主阿,你是救我脱离强暴的。我要求告当赞美的耶和华,这样,我必从仇敌手中被救出来。曾有死亡的波浪环绕我,匪类的急流使我惊惧,阴间的绳索缠绕我,死亡的网罗临到我。我在急难中求告耶和华,向我的神呼求。他从殿中听了我的声音。我的呼求入了他的耳中。那时因他发怒,地就摇撼战抖。天的根基也震动摇撼。从他鼻孔冒烟上腾。从他口中发火焚烧,连炭也着了。他又使天下垂,亲自降临。有黑云在他脚下。他坐着基路伯飞行,在风的翅膀上显现。他以黑暗和聚集的水,天空的厚云为他四围的行宫。因他面前的光辉炭都着了。耶和华从天上打雷。至高者发出声音。他射出箭来,使仇敌四散,发出闪电,使他们扰乱。耶和华的斥责一发,鼻孔的气一出,海底就出现,大地的根基也显露。他从高天伸手抓住我,把我从大水中拉上来。他救我脱离我的劲敌和那些恨我的人,因为他们比我强盛。我遭遇灾难的日子,他们来攻击我。但耶和华是我的倚靠。他又领我到宽阔之处。他救拔我,因他喜悦我。耶和华按着我的公义报答我,按着我手中的清洁赏赐我。因为我遵守了耶和华的道,未曾作恶离开我的神。他的一切典章常在我面前。他的律例,我也未曾离弃。我在他面前作了完全人。我也保守自己远离我的罪孽。所以耶和华按我的公义,按我在他眼前的清洁赏赐我。慈爱的人,你以慈爱待他。完全的人,你以完全待他。清洁的人,你以清洁待他。乖僻的人,你以弯曲待他。困苦的百姓,你必拯救。但你的眼目察看高傲的人,使他降卑。耶和华阿,你是我的灯。耶和华必照明我的黑暗。我借着你冲入敌军,借着我的神跳过墙垣。至于神,他的道是完全的。耶和华的话是炼净的。凡投靠他的,他便作他们的盾牌。除了耶和华,谁是神呢?除了我们的神,谁是磐石呢?神是我坚固的保障。他引导完全人行他的路。他使我的脚快如母鹿的蹄,又使我在高处安稳。他教导我的手能以争战,甚至我的膀臂能开铜弓。你把你的救恩给我作盾牌。你的温和使我为大。你使我脚下的地步宽阔。我的脚未曾滑跌。我追赶我的仇敌,灭绝了他们,未灭以先,我没有归回。我灭绝了他们,打伤了他们,使他们不能起来。他们都倒在我的脚下。因为你曾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能争战。你也使那起来攻击我的都服在我以下。你又使我的仇敌在我面前转背逃跑,叫我能以剪除那恨我的人。他们仰望,却无人拯救。就是呼求耶和华,他也不应允。我捣碎他们,如同地上的灰尘,践踏他们,四散在地,如同街上的泥土。你救我脱离我百姓的争竞,保护我作列国的元首。我素不认识的民必事奉我。外邦人要投降我,一听见我的名声就必顺从我。外邦人要衰残,战战兢兢地出他们的营寨。耶和华是活神,愿我的磐石被人称颂。愿神那拯救我的磐石被人尊崇。这位神就是那为我伸冤,使众民服在我以下的。你救我脱离仇敌,又把我举起,高过那些起来攻击我的。你救我脱离强暴的人。耶和华阿,因此我要在外邦中称谢你,歌颂你的名。耶和华赐极大的救恩给他所立的王,施慈爱给他的受膏者,就是给大卫和他的后裔,直到永远。

相形之下,《士师记》第一章19节则记载了另外的情况:“耶和华与犹太同在,犹太就赶出山地的居民,只是不能赶出平原的居民,因为他们有铁车”。某些圣经学者据此分析,这样的耶和华岂是全能的上帝?难道上帝耶和华真的“不过是原始希伯莱游牧人部落神”?至高无上的神秘,真的连铁车部队也对付不了?其实,《士师记》与《诗篇》作于不同的时代,自然体现了启示的不同方面。就像老师对于不同年龄的孩子,设置的课程也有不同。对待圣经里面“互相矛盾”的许多地方,我们都要从这一角度加以理解,免得自己入了迷惑。


(040)


施洗的约翰被人卑鄙谋杀,而圣子耶稣却起来主动寻求献身!客西马尼园的祷告表明,作为人子,耶稣基督是踏着施洗约翰的血迹前进的──而他所取得的人间最辉煌的胜利,也是在宝血之上完成的。即使人文主义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一点:耶稣基督骑驴进入耶路撒冷,却在四百年后摧毁了罪恶的罗马!而窃据了主的圣名帝国教会,代表叛教者镇压完了多纳特纯洁派之后,罗马城也就在410年遭到洗劫和攻陷。罗马的这一沦陷是一个让叛教者的代表、神学家奥古斯丁主教百思不得其解的事件,其实答案就摆在这个鼓吹杀害纯洁派基督徒的神学家面前:那就是帝国教会流了义人的血,所以必须悔改。所以只有在蛮族入侵以后,新的教会才由大格利高里于590年左右建立起来。而缺乏蛮族入侵这一洗礼的西亚、北非和东欧,在拜占庭帝国的控制下,最后不得不遭到阿拉伯人(北非)和土耳其人(小亚细亚和东欧)先后征服。但耶稣所传的福音,还是从蛮族入侵的一片荒野中,开辟了当今的全球文明。我相信,主以后还会让伊斯兰教的蛮族入侵继续鞭打腐败的基督教文明,以便让救恩临到每一个人头上。

在这种意义上,相信灵界的存在,相信灵界超然于属世事物的生生灭灭──并不是诺斯替主义,而是基督耶稣的真传。为了属灵的国度而摒弃属世的国度,这就是属灵的基督与属世的弥赛亚的区别,他们争战的国度是不同的;这也是永生上帝的独生圣子,与所有先知之间的本质区别。

在这种意义上的耶稣基督的灵体,是我们永恒的堡垒,是我们回归灵界的中介,那是超乎“天人之际”的无限风云,这个上帝的国,与我信主之前“以普遍启示的方式表达的‘阳’和‘反压制’”,是不同的,是特殊启示,当然也不同于古代中国的“天人之际”。只有基于这种特殊启示的末世论,人才可能为属灵的国度,而舍弃属世的国度。


(041)


圣子耶稣说过许多刺耳的话,不仅如此,许多话语在人的日常语言和逻辑、理性听起来甚至十分矛盾或极端相反……然而,这才是上帝的亲在,上帝的话语!福音是如此超越于人和人的日常语言以及所谓的逻辑、理性之上,因此福音才是上帝的奥秘,因此才是发自天庭,可以对人进行终极审判的“上帝的话语”。

福音的奥秘告诉我们:不是我们在审判上帝,而是上帝在审判我们。尽管我们每天都在以自己的罪性和罪行在偷偷摸摸地试探上帝甚至反过去掂量上帝是否公义……但最终呢,上帝还是以他的公义来审判了我们的罪:或放逐、或赦免,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而到底是放逐还是赦免?那是上帝的权柄,我们是无权过问的──这不是什么公平与不公平的问题,因为我们本来就是受造的,因此我们必须服从宇宙秩序、“客观规律”。


(042)


耶稣基督不是“救世主”而是“救赎主”。也就是说,他并不拯救世界,他只是救赎个人;他的救恩不是针对物的世界,而是针对灵的个人!

这当然并不是说,圣子耶稣只与接纳其救赎的个体发生关系,而不改革社会;也并不是说,圣子耶稣的福音只是个人主义的而非社会主义的,等等。关键是,圣子耶稣是属灵者的救赎者,而非属世的拯救者;因此,他的救恩是救灵魂,而尘世的获救成为上帝之国降临,也是通过普世灵魂的得救而实现的。

从使徒保罗的信主皈依的事件来看,不是某人要信耶稣为自己的救赎之主,而是耶稣基督不容分说地“掳获”了他。世界上没有人具有这样的力量:可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耶稣基督。这正如一个遭到抢劫的人,没有力量也没有可能拒绝警方的保护,哪怕他以前一直不能信任甚至素来憎恨警察。除非他自己就是一个匪徒,担心警方的介入调查会揭露他自己更为重大的恶行。人怎么可能有足够的力量与意志,拒绝上帝的安排?

不能信靠三一真神的人们,唯有吃尽了苦头才能知道其中的奥秘。因为这是完全无法预测、不可自我设计的命运!例如我自己,就从来都不曾设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可笑的基督徒,甚至在死亡面前,我都拒绝成为基督的信徒来获得医治。因为我对“教会的腐败”和“基督徒们的伪善”深恶痛绝。但是上帝嘲弄了我,向我揭示:我要比较会更坏,比基督徒更加不可救药……上帝以他的大能轻而易举地折服了我,迫使我口称耶稣基督是主。

在面对死亡的时候,我曾坚定地说,“宁死也不做一个基督徒”,然而主是全知的又是仁爱的,他偏偏要我这个讨厌的人做一个谦卑的基督徒,击打、磨难,关爱、成全,在在显示神迹,尽我所能承受地无所不用其极,于是我就注定“沦为”一个基督徒了。这就是救赎灵魂的工作。感谢主,这样厚待了我。使我此生再也无法背弃主,直到永远。阿们。


(043)


先舍己还是先皈依基督?

依据人的罪性,是无法“保持精神──心理──行为的空白期”的。所以,自己若不先皈依基督,如何去舍己传扬福音?如果不是为了基督的爱,一切征服和超越,不过是纸上谈兵,甚至只是为了张扬自己,如此,则十字架道路又是从何说起?舍己的动机动力既然一概没有了,那么所走的,也就必非十字架的道路。

圣子耶稣说,“凡跟从我的必当舍己。”

是的。"心的舍己"是"灵的皈依"与"体的跟从"的中间一步,是心理性(“魂”)的,正如皈依是精神性(“灵”)的,跟从是行为性的(“体”)。

在皈依与跟从之间,绵延着基督信徒的余生!

愿主带领我,以舍己的心愿,保持朝向十字架的方向,保持服从、贞节、贫穷的心志,终不迷失在自我的罪性中。



第7节门徒


(044)


为什么,圣子耶稣复活后,连相当亲近的门徒都不很容易辨认他?

复活后的圣子耶稣,显然已不仅仅是受难前的拿撒勒人了。人子已恢复他本来的神子面貌:白色的光体。他超然于犹太人的势利,得到莫大的荣耀,天上地上的所有权柄都授予他了,这是使徒保罗亲见的宇宙之主。

圣子耶稣基督接见过使徒保罗一次,保罗则为主驱策终生:这就是神与人之间的差别关系,圣子耶稣并不像“远东广播公司”那样的“非营利机构”所宣传的那样,仅仅是“我们的朋友”,因为基督耶稣同时也是而且首先是“令人敬畏的主”。他是在那么令人震撼的场合,以那样令人恐惧的方式,“接见”保罗的。这是保罗这个恶棍的福份,也是基督的平安与使徒的归宿。

如果我们因为生活的颠簸而逐渐远离了主,我们就可以回到最初信主的情境下,我们于是想起主当初怎样恩待了自己──天主一次恩典,够人永远怀念。

是的。保罗甚至比耶稣的十二门徒更有福份,因为他唯一所见,乃复活之后的、“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给了我”之后的耶稣。第一位殉道者司提反还只是远远看见天门开了,人子在上帝的右边,而保罗欲是如此切近的,并看到如此非人格化的主。相比之下,多马他们所见的复活之后的主,多少还是升天之前的、较为人格化的主。为了朝拜这样的主,承受一生的痛苦甚至一度误入歧途,都是值得的。而为了主的亲临寒舍,我自己也曾在纽约这罪恶之都,煎熬了将近两年。那是在“九一一恐怖袭击”(2001年)之前的五年(1996年)。1996年之后的五年,2001年,在纽约世贸大楼废墟的“零地”(Groud Zero)中,赫然发现了一个铁十字架!“和散那归于耶稣基督,哈利路亚十字架!我又想到,在这之前的八年,1993年12月26日,圣灵曾经造访我,带我去接受洗礼,可惜我那时没有认识他,结果错失得救的良机。


(045)


“又有一个门徒对耶稣说,主阿,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从我吧。”(《马太福音》第八章21—22节)主不同意门徒埋葬父亲以后再回来跟随自己,因为圣子耶稣就是上帝的临在。也许在他看来,属世的生命与死亡同样,毫无意义。相形之下,属世者所谓“擦干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们的尸体,踏着他们的血迹吧”等豪言壮语,并不可靠。它怎能和神的启示相提并论呢?属世者的豪言壮语不仅是即兴的创作,而且是存心的欺诈,是属世者们沉沦在撒旦的陷阱里的时候,所发出的无耻呻吟──因为连属世的宣传者们自己都不相信这些谎言;而且属世的战士之所以能够存活下来,就是因为他们从战场上逃跑了。

我们还是要顺服上帝:且仅仅顺服是不够的,必须像耶稣那样“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无奈的顺服是消极被动的,唯有存心的顺服才是主动积极的──“存心的顺服”就是“死在十字架上”的道路。这不是心理医生们所谓的“自杀倾向”的结果,不是“故意让人杀害自己”,而是一个伟大的救赎计划的开始。

救赎的计划不是人的发明,而上帝的预定,所以这要求人们存心顺服,还必须“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书》第二章8节)。至于神的回报,也许并不在这以后,但肯定是在这中间。保罗如此叙说十字架的因果:“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同上9—11节)这样的荣耀当然仅归耶稣基督,而不能泛指甚至挪用──因为耶稣以外的他者,既然都是有罪的人,怎能奢求上帝的额外回报。


(046)


把基督的圣灵等同于末世的道德楷模──这是一种明火执仗的亵渎呢,还是罪人在企图偷偷提升自己?

基督的圣灵并不仅仅是拿撒勒人耶稣,而是住在人里面的神。何况拿撒勒人耶稣,也不仅仅是道德楷模,是道德楷模的粉碎者。所以耶稣并不痛斥妓女和税吏,而是痛斥神职人员,痛斥文士和法利赛人为“粉饰的坟墓”、“毒蛇的种类”,痛斥犹太人是“魔鬼的子孙”。

这表明,只有彻底认罪、悔改──我们方能更新自己,迎纳神的启示。在个人意义而不是在社会意义上,在灵魂意义而不是在文化意义上,在亲族意义而不是在政治意义上,完全悔改──因为社会、文化、政治的关系,早先已经因为个人、灵魂、亲族的关系,而完全败坏了。亲族化的政治、世俗化的灵魂、个人化的社会,成为主流。


(047)


如果传道人在售卖上帝、推销福音的时候,自我吹嘘说他“把耶稣看得很亲,就好像自己家里人一样”……接下来他就像“对待家里人”一样,对主玩起欺骗和愚弄的把戏。你配吗?弟兄?要知道这不是赞美,而是亵渎。不要忘记神和人之间的无限距离。耶稣不是你家里的人,耶稣要你抛弃你家里的人去追随主;如果你企图把耶稣基督变成你的家庭奴隶,你不会有好结果,因为你那肮脏的地方绝对容纳不了主的圣洁。

至于我自己,我知道我不配,我的丑陋变形如同尘土般的存在,怎么与耶稣基督的永生明亮的灵,相提并论?我够纯净吗?可以比拟耶稣基督?中国的血缘崇拜千万不要和基督的圣灵崇拜,混合到一起!混合主义的污秽,必须清除。

人怎么可以和基督称兄道弟呢?除非是洪秀全那样的恶棍,才敢于冒充基督的家人,并把耶稣基督当作他的“大哥”来戏弄──这个恶棍和犹太的祭司其实一样。华人的风俗一旦混合上了加尔文式的“基督教要义”,可以产生多么可怕的后果。所以基督到中国,不仅被人们否认,还会被人们歪曲,被这个罪恶累累还妄图称圣的世界变成“另一个耶稣”。但愿我们不要以基督的名义推行萨满教,不要把传道人变成巫师,不要把教会变成恶棍们的“拜上帝会”和其他种类的“迎神赛会”。

传道不是宗教殖民主义,传道不是扩张政治制度,传道不是道德习俗训练,传道不是诡辩艺术表演,因此抬高传道人,其目的至少其后果将很糟糕,无非是在贬低上帝。正如抬高文盲大众为国之栋梁的“文革做法”,其目的无非是为了让一个中专生成为伟大导师、让一个师范生成为伟大的统帅,然后用这一文一武的哼哈二将,集权于一身,张扬物欲、消解尊贵。


(048)


“回到耶稣”是个单纯的口号,但它很容易引起误解,仿佛我们这些罪性的浮尘真的可以凭自己的意志和选择行动,进入纯粹的神内。须知,这是不可能的。我们最多只能“回到臣服耶稣的状态中”。也就是归队到“主仆的行列”──而不再以某某伟大传统的“圣徒”自许。我们应该拒绝这样的诱惑:通过口称耶稣是主,通过“回到耶稣”的口号,把自己打扮成神的代言人,从而使自己变成神汉。无论如何,张扬个人,都是出自丑陋的人欲。

“直接回到耶稣”如果可行,固然很好,但就怕若无相应之德、“法力阙如”的话,画虎不成反类犬……不仅因为自我崇拜而毁灭了自己,且将冒犯基督之灵、玷辱基督之名。信徒尤宜慎之,真的信徒首先是寻求主的十字架,而不是寻求主的荣耀。


(049)


耶稣的十字架使我认识了主。从今无论我陷入多大多久的逆境,我都不再会怀疑主的存在:主的十字架是真实的,主是活的并干预我们的生活。主也是仁慈的,主的圣灵,无法被世界证伪;在主面前,尘世的证明反而像尘土一样转瞬即逝。

人是地球的病,天才是人类的病。为了拯救人类,有时必须牺牲天才;为了拯救地球,有时也不得不牺牲人类,这正如现代绿色环保运动所提示的。两全其美,既不牺牲人与天才,又能拯救人类与地球,当然最好,可惜非人力可为,只有求助神的恩典,求助那显明在十架上的道路、真理、生命。


(050)


说到“下放”,宇宙史上最严重的“下放”该是发生在降卑为人的耶稣基督身上:他作为圣子竟堕落为人,并生为卑微的人:在马槽中,在客旅里,又被犹太人列为罪犯和最大的说谎者,以最耻辱的方式,遭到处死在十字架上的酷刑……然而,正因为他“自甘下放”,我们才得到救赎。他不是为人民“谋”幸福的,这位真诚的人子是以身试法、设立神的新约。所以高傲者屈膝,口称耶稣基督是主,并把荣耀归于独一全智的父神。阿们。

圣子耶稣是“鲜血淋淋的上帝”,而非被美化的、虚假的神。他流的是自己的血,而不是像古往今来的风流人物,牺牲别人甚至牺牲自己的家人,来博取自己的富贵功名,还美其名曰“为革命牺牲了多少亲人”云云。所以千古风流人物死灭殆尽,唯有耶稣基督迄今活着。我们的生活已经证明:只要生命的血腥一日留存,主耶稣就不会退出世界,他的恩典直到世界的末了。

为什么基督的圣灵,也给人带来“世界的赐福”?而基督却又让人脱离这罪恶的世代?在我的理解之中,世上的平安,是要保持门徒的健在、鼓励门徒的自信,并让我们知道,父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而奉耶稣基督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理论上都可以得到,因为上帝的权柄是无限的。世界的赐福可能还是要告诉门徒:我们并不低能,只是不屑和世人“竞争”。因为我们知道:只要不择手段,谁都可以战胜这个世界的某些部分。但是如果用邪恶的手段这样战胜了,在神的国度里就是失败了:你已经成为你所反对的那种东西。好在由于主的救恩,我们可以不必像世人那样堕落,并因堕落而获取“杰出成就奖”。

基督的灵由此彰显他的大能大德,他不是作为失败者的首领而是作为胜利者的表率,进入上帝的国度。基督徒虽然是弱者,但基督教并不是弱者,至于基督则更是超强的。基督的灵由此告诫我们:面对这罪恶累累的世界,不要退缩,更不能“通过胜利而进入彻底的失败”,例如像”新民主主义者“那样,为了夺取政权、巩固政权,而禁止别人发言,结果自己堕落成为专制政权的奴隶。

基督常会赐给我们属世的福份,用以巩固我们属灵的盼望。他知晓我们人性的全部软弱和所有底细,知道我们克服不了罪恶的根性,知道我们”凡事都问一个为什么“,因而最容易受到诱惑、遭到拐骗,结果我们“需要证明的确据”、“渴望奇迹发生”……等习性,恰恰被狐狸所利用,一句谎言就骗走了乌鸦的全部食物。而基督赐予的属世福份,为了表明神并不从我们这里拿走什么,而是恩上加恩:这不是迁就我们的罪,而是怜悯我们的痛苦。


(051)


对于基督的怜悯要有信心。要相信上帝的果子是不朽的。要相信我们终将宇宙的圣灵所悦纳。──这样才能得救。这样就是得救了。有信心就是得救的证据。有信心就能超越平常的生活。否则就便无力接受上帝的恩典。“凡求你的,就给他。有人夺你的东西去,不用再要回来”。(《路加福音》第六章30节)世界上许多人在抢劫犯手里遇害,就是因为不知道主的这一教导。从血气而生的人们,恐怕“咽不下这口气”;只有从应许而生的勇士,才能靠主得胜──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做主悦纳的事。从应许而生的人,也就是已经从上帝得到不可置疑的担保、确据,并在基督里与圣灵会合的人。

去掉虚骄,降尊为卑,像家畜一样安静地臣服于主,就能获得每天每时每刻的平安。这样的三百六十五天,是多么美好而纯净。世界使我骄傲,主却令我谦卑。我知道这世界的一切哪怕最出众的创造,也永远只是复制!复制,复制,巧妙的复制!变形易态的复制!唯一的创造者和毁灭者其实只能是主,并且,主的能力最终使我们谦卑,不得不把一切荣耀归给看不见的神。

在这样的对比面前,我们真的可以按照主在世的那样,把主当作能够为自己洗脚的仆人吗?请他为我们擦干眼泪?向他索取各种供应?而目的仅仅是安慰自己堕落的灵魂、养活自己日益腐败的躯体?我们真的可以这样?正像有的人真的如此充满虚荣,甚至连认罪的时候都要自称“罪魁”,仿佛自己真的是很重要……?──其实这恰恰表明,人们已经卑微到毫无价值的尘土境地。

这些卑怯的生物,除了一心一意或三心二意地苟活之外,还懂得什么呢?在活不下去的时候,我们才转向上帝,企图重获光源,也就是企图重行恢复青春,甚至再度扩充自己犯罪的本钱。我们这样做的时候,一点愧疚都没有,还无耻地念念有词:“人的道路的尽头,就是神的道路的开始”。我们有没有反躬自问:难道这真是神的道路吗?


(052)


卑鄙的道路怎能达到纯净的真理与永恒的生命?罪恶的道路,必会玷污真理,使之混浊;只能毁坏生命,使之死亡。故,欲生命永恒者,必先寻找通往永恒的道路;欲真理纯净者,必先亲近通往纯净的道路:这就是无罪的耶稣基督,把荣耀归于充满爱与创造能力的父上帝。阿们。

律法、善行救不了犹太人,信仰、悔改也救不了我们。因为我们之利用信仰来牟利、利用悔改来宽慰自己,一如犹太人利用律法和善行来遮掩自己的罪行。唯有基督的印记、上帝的怜悯,可救我们,除此之外,基督徒比犹太人毫无可贵之处。基督徒的信仰与悔改,不过像是“名牌产品的商标”,这是上帝之约的记号,好让基督的印记、上帝的怜悯,便于识别我们。

人怎能和自己、和自己的明显利益或感情作对呢?人怎么可能反对自己呢?正如人无法自己举起来。除非傻瓜才相信“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举起地球”之类的谰言。所以,只要是人,就不可能真的能与上帝作对。他不信,只是因为他不懂。

耶稣基督爱人如己,且比众人更加懂得如何才算对人们更好,所以耶稣基督比我们自己更懂得如何爱我们。所以我们自己经常出尔反尔、朝秦暮楚,唯有基督始终如一,始终不渝,甚至不惜为羊舍命,为救赎而受死。

试想,反对基督的人,如果不是出于误解和迷信(无神论者),那么一定是出于坏的见证人(反教会者),否则便是无法理解的疯子(心理变态者)。

无神论者往往是把凶暴的自然力,当作崇拜对象。无信仰者往往是把自己当作崇拜对象。然而,自我崇拜是比恶魔崇拜更低级也更不可靠的信仰方式,因为那仅仅是巫术时代的遗留。

无信仰者既然崇拜的是自己,那么当他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尝到了苦果、或早或迟地遭遇挫败,就极易自甘堕落,或变得玩世不恭,沦为“油子”。油子较之痞子更为不可救药:痞子主要表现为方法、手段、道路的堕落,无高贵性;油子则连同目标、真理与生命一起沦丧,彻头彻尾地贱民化了。

我曾经是一个无信仰者,因此我们知道:即使在无信仰者中间,只要还有一点廉耻,这人也无法成为“杰出的油子”、“彻底的贱民”,因为油子最为远离高贵,较之痞子更加不可救药。例如,毛泽东其人,年轻时还只是一个痞子,到中晚年则成了一个油子,甚至“油到了最高境界”,成为一根老油条:不仅发出”最高指示“,而且具有“三痴大全”,就是“文痴、武痴、花痴”之“三结合”:他年轻时装成一个文痴,中年混入武痴的队伍,晚年露出花痴的本相。唯有这种“三痴领袖”,才能够把“无原则”当作“最高的原则”。把背信弃义的小人行径当作成功人士的必由之路──毛在扮演油子角色时,甚至达到了“严肃”的程度,充满了恶作剧的愉快,耍尽天下人而自己却窃笑不已。“严肃”的油子,才更加能够欺世盗名,进而瞒天过海,因为他得以践踏更广的领域,把破坏活动推广到前所未有的程度。毛的演技甚高,甚至被张国焘那样的政敌和前任同僚都认为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这也帮助人们了解:张国焘自己的智商太低,以至于在毛的手下败得那样彻底。


(053)


愿主的无名之名响彻天涯海角,震撼宇宙的每一根神经:耶稣基督。耶稣基督,也是那无名之名,也是那无名之朴救赎人类的爱的显现。他的爱,普遍化、现象化以后,就体现为“首出庶物,万国咸宁”。

正如《歌罗西书》第一章所说:“爱子是那不能看见之神的像,是首生的,在一切被造的以先 。因为万有都是靠他造的,无论是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一概都是借着他造的,又是为他造的。他在万有之先,万有也靠他而立。他也是教会全体之首。他是元始,是从死里首先复生的,使他可以在凡事上居首位。因为父喜欢叫一切的丰盛,在他里面居住。既然借着他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成就了和平,便借着他叫万有,无论是地上的,天上的,都与自己和好了。你们从前与神隔绝,因着恶行,心里与他为敌。又照律法上所写的,将我们头胎的儿子,和首生的牛羊,都奉到我们神的殿,交给我们神殿里供职的祭司。”(这个典故出自《尼希米记》第十章36节:“照律法上所写的,我们头胎的儿子,和首生的牛羊,都奉到我们神的殿,交给我们神殿里供职的祭司。”)

圣子耶稣有弟弟妹妹,但却没有出卖他们,让自己功成名就;相反他却牺牲自己,救赎世人。圣子耶稣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子嗣,这是他与一切“教主”的区别所在。圣子耶稣是一切世俗权力的批判源泉,是永恒的审判者。仁慈的主曾经约定:在这世上最大的,在天国将是最小的。在这世上最小的,在天国将是最大的。这圣言同样适于这世上的基督教会。在末日审判的那些日子,许多“异端”、被削除教籍者甚至一直被教会闭门不纳的人,也许将坐在荣耀的主的身边,而教皇、主教、牧师等不少貌似“虔诚尊贵的人们”,也许反倒降尊为贱,甚至打入永恒的地狱。耶稣说过,“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马太福音》二十四章36节)

并非我们对耶稣基督的信心比山还大,而是耶稣基督对我们的爱心比山还大。这是我刻骨铭心地感到的。所以,别人眼中的我们的信心,其实是从基督的爱心和能力中转换和假借来的,是我们从基督里转借过来的。离开了基督的爱,基督徒什么也做不了,甚至什么也不能信不了。因为在信基督以先,他早已是一个“被社会弃绝的虚无主义者”了。

上帝在最卑微的拿撒勒人身上,显出他的荣耀来。“经上写着说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主所作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马可福音》十二章11—12节)不是“我们得了重生”,而是“耶稣基督怜悯了我们”。受到基督怜悯的人,曾是灾难最重的人,曾是不可救药的人,只有仁慈的基督不嫌弃我们,只有全能的天父有能力救我们。不是我们得了重生,而是耶稣基督可怜我们的不幸──我们本是万人中最不幸的人,基督要在万人中最不幸的人身上,显出他的荣耀来。


(054)


有一段经文,涉及最后的晚餐,至关重要却被恶意延伸理解:“有一个门徒,是耶稣所爱的,侧身挨近耶稣的怀里。西门彼得点头对他说,你告诉我们,主是指着谁说的。那门徒便就势靠着耶稣的胸膛,问他说,主阿,是谁呢?耶稣回答说,我蘸一点饼给谁,就是谁。耶稣就蘸了一点饼,递给加略人西门的儿子犹大。他吃了以后,撒旦就入了他的心。耶稣便对他说,你所作的快作吧。”(《约翰福音》十三章23—27节)恶意的延伸理解不仅指“就势靠着耶稣胸膛”的门徒动作暧昧,而且说是耶稣的蘸饼动作让撒旦入了加略人犹大的心。

其实这段经文的引子在前面,要结合“洗脚”一节才能完全理解:“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吃晚饭的时候,魔鬼已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西门的儿子加略人犹大心里。耶稣知道父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且知道自己是从神出来的,又要归到神那里去,就离席站起来脱了衣服,拿一条手巾束腰。随后把水倒在盆里,就洗门徒的脚,并用自己所束的手巾擦干。挨到西门彼得,彼得对他说,主阿,你洗我的脚吗?耶稣回答说,我所作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彼得说,你永不可洗我的脚。耶稣说,我若不洗你,你就与我无分了。”(《约翰福音》十三章1—8节)

这里可见两点:1、是魔鬼将卖耶稣的意思放在加略人犹大心里的;2、耶稣给所有的门徒洗脚,包括彼得。“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这是主的话语。


(055)


耶稣亲定的诫命有二:一是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二是爱人如己,这近似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精神完全不同。

我的长兄谢遐龄在讨论这一金律时,有一段非常深入的话,援引如下:

【金律:“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马太福音》第七章1──2节。Therefore,whatever you want men to do to you,do also to them,for this is the Law and the Prophets.[NKJ])

与孔子所说“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比,耶稣所说要义长些。孔子说的是否定式,耶稣说的是肯定式。

然而关于“论断”的两节,特别第一节,“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极为要紧。我比较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人格尊严之不同,在于:西方文化要求无条件尊重他人,中国文化则有条件地尊重他人。比如上句,放在中国,则须改为“如果他人不论断你,你就不必生事论断他人。”这就是说,如果他人论断了你,你须还击论断他。换句话说,中国文化中倡导的是,对他人尊重须以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为前提。耶稣在逻辑上十分明白:你用什么尺量人,别人也会用那样的尺量你。如果人人都不量别人,那么就不会有别人量你的事发生。

所以倡导每个人都主动采取尊重他人步骤。如果像中国文化中那样,须等他人尊重自己再考虑尊重他人,那么每个人都不主动采取行动,人格尊严就无从实现。为何鲁迅专门写了篇文章标题取为《费厄泼赖必须缓行》(费厄泼赖:fareplay之音译)?因为中国文化如此。】

耶稣的第一诫命相当于摩西十诫中的第一、二、三诫,而耶稣的第二诫命则包括了摩西十诫中的后面其余七项,又高出之,因为后面其余七诫的本意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比“爱人如己”的境界,更加具体可行。


(056)


“你的信心救了你”。圣子耶稣对信心不够但向他祈求援助的人,如是说。是的,在人身上,唯一值得得救赎并可以救赎的,乃是他的信心,他对上帝和基督的信心。一个人,就是建立在废墟上的一个信心,如果失去了信心,所谓“人”,不过仅仅剩下躯壳和废墟,人体的废墟、肉欲的废墟。

“如果基督是假的”,那么我的信仰就是迷信。如果基督是真的,否认基督、在不利的处境下否认自己是基督的门徒,就是背叛基督,就是天上、地下、地底下所有罪恶中最大的一项罪。罪的工价就是死,最大的罪的工价是什么,可想而知。

“愿走遍天涯海角,都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基督徒。”

愿“基督徒”取代“男子汉”,在中文里面也成为对于杰出人格的最高评价。基督徒不是唯唯诺诺、明哲保身、表里不一的胆小鬼,而是敢说敢做敢当的人,就像是耶稣基督那样,在必要的时候甚至敢于赴死。


(057)


罪恶累累的圣徒:“罪恶累累的圣徒”,也许是个悖论,但恰为生活的实况。不意识自己有罪,不承认自己有罪并愿为消除这种罪感,而匍匐在上帝和基督面前的人,如何可能成为圣徒?虽然他知道,消除罪恶本身,那是不可能的、超出人力范围的。

唯有放弃“追求”,“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方能抵达上帝的天庭。唯有虚己,舍己乃至忘己的状态,方能使人亲近宇宙之主,与之合一,并在“为奴状态”下,“分享主的荣耀”。

[耶稣出来,照常往橄榄山去。门徒也跟随他。到了那地方,就对他们说,你们要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于是离开他们,约有扔一块石头那么远,跪下祷告,说,父阿,你若愿意,就把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他的力量。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祷告完了,就起来,到门徒那里,见他们因为忧愁都睡着了。就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睡觉呢?起来祷告,免得入了迷惑。(《路加福音》二十二章39—46节 )]

“口称耶稣基督是主”,这有时也出自窃贼之口,甚至是直接从这种借口里行窃!“否认耶稣基督是主”的窃贼,也许还没有假借耶稣基督行窃的窃贼更为可恨?但可悲的是,信主如我辈者,有时却比不信主的人,更不虔敬,每日所思所行的事,说穿了与世俗之人并无二致,且更伪善。

[说话之间,来了许多人,那十二个门徒里名叫犹大的,走在前头,就近耶稣,要与他亲嘴。耶稣对他说,犹大,你用亲嘴的暗号卖人子吗?(同上47—48节)]

由此可知,单纯的祈祷、认罪、赞美甚至反复悔改,并不能救赎我们,所以保罗知道,罪的工价乃是死。

彼得和耶稣的其他门徒,背离过拿撒勒人耶稣,犹大甚至出卖了耶稣,但除去卖主者犹太已经先行自杀死亡而外,其余的门徒却无一背叛过死而复活的耶稣基督,并因为要做耶稣基督的见证者,而分享了主在十字架上苦难──这被后来胜利的教会,评价为不朽的荣耀……这说明“主真的复活了”。


(058)


传教不一定是在传福音,传福音不一定是在传圣灵的生命。而属灵生命意义的“传教”,才是传扬生命之道。

“传教”是功利的事业,是社会活动、文化活动、教育活动、甚至商业活动。“传扬生命之道”则不是。毋宁说是相反的,也即建树“超越功利的事业”。这才是“羊的门”,然后以此窄门,进入永恒的属灵的生命。传教士鉴此。



第8节被救者


(059)


当我说,“求上帝救我脱离魔鬼的手”,上帝的作为就显现出来了。当我临终时呼喊“天父救我”,基督的十字架降临,他的能力使我卸下千斤重担。

基督,仁慈的主,一次显现,决定我一生的航向:认识了十字架上的基督,我就开始用一种“作义工”的方式来对待生活;并盼望带着神秘的标记,安然死在世界的手中。当基督出现的时候,一切苦难化为轻烟。唉,圣容的基督,在十字架中,伸展爱的手臂,救援绝望的祈祷者,灵的平安立即降临。

当基督出现的时候,世界已经被定罪了。无声无息的基督,如同无影灯般朦胧的永恒之光,融化灵魂,净化通体。


(060)


圣灵曾经来到我隐居的小屋,看望弥留中的我。上帝之子,不给我们世界的厚待,而给我们灵魂的飨宴。属灵的一次,超过属世的三千,我们终生无从回报你的造访,唯有面对魔鬼的队伍大声说:“杀了我吧!”杀了我就成全了我。

与基督一同受苦,并死在他的荣耀里,乃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最大恩典。上帝所赐的属世的福份与平安,是要我们这些愚昧人睁开眼,看见灵的全能。如果我们因此陷在属世的福份中,迷而不返,那岂不是舍本逐末。

耶稣说,“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约翰福音》第三章6节)肉眼只能看见肉身而看不见灵;唯有基督所赐的恩典,仿佛灵眼,可以看见灵。愿恩主保守这样的灵眼,让我得以在世界的手中,仰望基督;让我的肉身陷入世界的毁灭,同时,得以用灵眼仰望基督。

肉体还活着的人,灵性不免受到限制、压制、扭曲甚至消解。这时,人与基督的关系仿佛向日葵花与太阳之间的依从关系。是啊,我们的一生中,有黑夜,有黄昏,而且加起来还要长于白昼;其中阴雨和多云的日子,又多于完全的晴日照耀;冬天、早春和肃秋,更是长于短暂的夏季。……人性也是如此,被罪陷溺捆绑的日子,多于他悔改的日子;背离上帝基督的时刻,多于赞美感恩的时刻。

一边散步、奔跑,一边赞美上帝──堪称美好的灵洗。尽管,我们无法就此归入基督,但却能由此达到灵境的边缘,并在这边缘地带的思想中,获得灵的接触。朝向基督,奔跑中的想象,爱我们的上帝和上帝对我们的终极爱──是我们在这注定灭亡的世界上,可以达到的最佳和神秘。除了如此赞美上帝,并与美好与神秘合一,我们的生存还有什么持久的价值、持久的意义?

我的忏悔与赞美,因此仿佛是“圣灵在敲打这注定要粉碎的世界、注定要毁灭的瓦器时,所发出的声音”。

自我意识的瓦器是有限的、污秽的、不完美的狭隘,但瓦器的被敲打的时候却可以体现出无限的、圣洁的、完美的广延;瓦器遭到粉碎和毁灭的过程,甚至可以是灵魂的净化、再生、成长的过程。愿神让我们在这样的毁灭中,走向终极的成长。


(061)


由于我们以往的罪(包括祖先的罪)和现在放弃不了的罪(如每日的生活和心理的各种欲念所示),我们自绝于上帝,也无从“全然归入圣子耶稣基督”。但如果我们最终能够接纳上帝的恩典,并“全心朝向圣子耶稣基督”,仿佛向日葵那样,我们就能活在对于太阳的朝拜之中,并在太阳光的爱里,得到绵延。所以圣经说“神就是爱”(《约翰一书》第四章8节),因为“命令的总归就是爱”(《提摩太前书》第一章5节)。尽管被爱的向日葵也会死,并将腐烂──但是他的生命却体现了太阳的能量。

耶稣基督的救赎并无条件。虽然神因此免了我们的罪,但我们对他人所欠的债,并不因此就免除了。如果有人借口自己已经“属灵”,不再涉及世事,从而赖掉他曾经欠下的债务,那他岂不等于加倍亏欠了神的荣耀?并为耶稣基督作出反面的见证?这样的人,和偷盗教堂圣物的窃贼其实没有什么区别,所以耶稣警告说:“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马太福音》第七章15节)

有人因为看见假先知胡作非为,就悲观地认为“所有的信徒或多或少都是个假基督徒”。但这并不等于牧师的儿子尼采就对了,他说“只有一个基督徒,就是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个人”。其实,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个人是基督而不是基督徒。基督是完美的,基督徒不是完美的。这位牧师的儿子大概看见了自己牧师父亲的劣行实在缺乏好的见证,所以对耶稣基督的神性也失去了信心,更企图抹煞上帝的亲在。但我们已经确认基督的神性,“或多或少的假基督徒”一语的前提,是把基督徒多多少少偶像化了,因为世上并无一个完美的基督徒,所以基督徒无论皈依多深多久,都无法因为自己的行为而得救。否则,基督徒岂不是可以通过“自己的信仰”去指挥上帝了?那是萨满教,不是基督教。

说到底,只有每天承认自己或多或少是个假基督徒的人,才在无形中向着“真基督徒的方向”即“十字架的道路”,又迈进了一步。而口口声声教导别人应该如何如何“虔诚”“进深”“举目向天”,仿佛自己那样的苟活就算是功德圆满、得救的门票已经在握了的“传道人”,最终只能沦为“吃洋教的米基督徒”(Rice─Christian),他们离开主的道路已经越来越远了。

圣子耶稣的信徒对上帝的顺服,不是“信教”,不是“做好人好事”,不是“雷锋式的战士”;而是“信耶稣”、“获得了新生命”、“上帝的奴仆”──当这生命进入我们里面,我们的全部思想行为就会更新。除此之外,世界上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只有新的生命,能够赐人以义,和自我更新的能力。


(062)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一语的最高范例,体现在耶稣基督的“启示──受难──复活”所给予人类的救赎实相中。世人尤其是杀害耶稣的犹太人,无能接受如此浩大的天赐,继续迷失在罪恶中,因此承受了比之基督降生前更为巨大的苦难,他们只能苦熬着,等待末日审判。“天予不取,反受其咎”一语,合于《福音书》的恩典,不合于律法主义。

上帝的意志显出人类的无常,过往的先知讲述了神的话语,但神的启示却是新鲜活泼、万古长新的,他的恩惠、平安,常常出人意外,也不在律法之下。主的福音,是让咸鱼翻身、死灰复燃的生命力量。

如果我们承认了福音的前提,即,有一个上帝的国度在此生此岸之外,那么,人生就不再是希腊式的悲剧,不再是印度式的轮回,不再是中国式的自然。

原先,悲剧的要素有二:a、巨大的价值横遭毁灭;b、这一毁灭之不可挽回、无法代偿。

现在,如果承认了福音的见证即十字架上的救赎者是真实的,则死亡就不再是终极的悲剧、轮回、自然,因为耶稣复活、基督变容、永生圣子的位格,不仅挽回了拿撒勒人耶稣的死亡,且代偿其苦难,而绰绰有余。

神的国度和人的犯罪之间具有强烈对比,这使得“人生的价值”所剩无几而且很多现形为“在神面前犯罪”──属世的价值从此颠覆,人生的主要价值就成了“敬畏耶和华,甚喜爱他命令的,这人便为有福”了。(《诗篇》一百一十二章1节 )而不能认识至高者,人生就是沉沦的黑洞。


(063)


犯罪有如吸毒,仅仅依靠忏悔,是戒不了毒的,更无从根治吸毒的后果。即使停止吸毒,吸毒的后遗症也将戕害人的一生。基督诚然以他的恩典为世人赎了罪,并叫一切接受这恩典的都能得医治──但是,我们真的信靠了他吗?我们的见证岂不经常都是信心的反证吗?尤其是那些假见证。如果真的相信,需要假的见证吗?

如果人在见证里撒谎、编故事,为了宣传效果挖空心思,自欺欺人──这不仅愚弄了听众,更重要的是企图欺骗上帝,而且等于在帮助外邦人、异教徒证明说“圣经也是如此不可靠的古代记录”。因此上帝若是信实的,绝不可能喜欢这样的谎言,绝不可能喜欢骗子手们,绝不可能喜欢神圣的启示和骗子的谎言一起包装、一同售卖。

唉,我经常私下想,神可能宁愿不要赞美也不要阿谀。但我们的罪性如此深重,竟然拿得救的事情开玩笑或是混饭吃,甚至买卖那些根本赎不了罪的赎罪券。这样的赎罪与见证,不是安慰剂,而是卖假药,难道不是一种新形式的犯罪,难道不是地取笑上帝?


(064)


最持久的征服,来自基督的慈爱和平、流血受辱,而非恺撒的暴戾乖张、宣传伎俩。因为前者属灵,后者仅仅属世。

在属世意义上,以前我错误地认为:一个没有复活的耶稣,比一个预知能够复活的基督更伟大,因为他面对的是终极的死难。现在我知道了:假如耶稣没有复活,那么他只是“精神的”而不是“灵性的”。唯有从死中复活,才是圣灵的确据。这也是耶稣基督根本区别于一切“精神王者”、“文化英雄”的关键所在。

基督的行迹告诉我们:在这被污秽了的世界上,人是不可能生来圣洁尤其是无法保持圣洁的。正因为圣洁对于人们来说是“执者失之,为者败之”的神性,所以自认为最信上帝的犹太人偏偏最容不下上帝的独一圣子。因为犹太人虽然希望脱离污鬼的辖制,却不肯放弃自己的肉欲和僭妄。而在这世上最大的犹太人如祭司长,在上帝的国度里变为最小的罪人。

现代人和犹太人一样忽略了,耶稣在水上行走一事,并非普通的奇迹,而是他作为永生上帝的儿子的表征。在创世之前,上帝的灵不就是在水上运行的吗?而许多现代神学家,竟然开口否认这样的奇迹,宣称它违反自然规律,例如瑞士人汉斯·昆在他那本厚厚的《论基督徒》的书里,就是如此“论述神圣”的,他还自称是个基督徒呢!岂不知,上帝的存在和干预以及超然无我的爱,在特别的时刻不难超越自然律,从而构成了“奇迹”、“神迹”。这不是任何人包括那些“吃宗教饭”或是“宗教学饭”的人们,可以否认的奥秘。

其实,把耶稣基督和他的思想、事业,当作学术研究的对象,甚至提出要像“玩哲学”、“玩艺术”、“玩电影”那样“玩宗教”、“玩耶稣”,显然是对上帝的极大冒犯。“如果真的有上帝”,那么这样的冒犯相当危险!“假如没有上帝”,这样的冒犯则相当下流。当然,仁慈的天主允许人们犯罪,也允许人们因此受到魔鬼的侵入。然而这样的犯罪和被侵入,究竟是“文士基督徒”(又称“文化基督徒”)们的悲剧呢还是闹剧?


(065)


圣子耶稣以其言行赐予我们十分清晰的启示:要靠信心,而不要靠施舍。

谁都知道讲道比传道容易,传道于人又比行道于己来得容易──而行道的第一要义就是拒绝出卖基督。而讲道者为了维持自己的生计,却需要某种买卖关系,他们为了“供求平衡”,不得不经常需要修改自己的讲稿。然而以金钱为“前锋”的“传道”,是不能持久的事业──福音派鉴此,社会福音派亦鉴于此。

从“超越生计”的方面说,为了脱离自己的贪欲,要在一切“并不利己甚至有害自己”的场合,为主作见证。要向一切“可能的”甚至“给我们带来极大麻烦”的对话者,敞开大门、为主作证。无论对方的反应如何,只要播下上帝话语的奥秘,那圣言的种子总有一天是会发芽的。我们相信这就是灵性的不可抗拒的渗透力。

要向激烈地反对福音的人们传福音,要让福音像刺一样扎入他们的内心,使之疼痛,使之发炎,使之溃疡,然后方有长出新肉的可能──这就是属世习惯的崩溃,属灵生命的成长。人们可能因此憎恨我们而不是喜欢我们,但圣子耶稣说了:“任凭死人去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从我吧。”(《马太福音》第八章)“你跟从我”──这是召唤,且是恩典,也是赐福。当上帝的恩典降临时,我们要有承受的耐力,才不致于拒绝或逃避。在主看来,拒绝跟从的人无异于死人。任凭死人去埋葬他们的死人,让我们明确地追随基督吧!


(066)


圣子耶稣基督自己向我们所传的福音信息是什么?

1,天启的权利。即、人生而具有通过圣灵直接与上帝说话祷告并聆听上帝话语的权利。这一权利而不必经过任何圣殿祭司或教会神职人员的授权。

2,良心的自由。即上帝按自己的形象造人,圣子耶稣的印记已经在蒙恩者的身上,只要我们认主、认罪并认真悔改,主的救恩就已经兑现在我们身上了。

3,代祷的有限。代祷如果是收费机构的一种业务,无论这种职业化的代祷之报酬是否叫做“奉献”,只要是在《圣经》上没有依据,本质上都是出卖基督,是某种异教侵入的结果。因为那很像和尚道士的“做法事”。这岂不是变相地售卖赎罪券吗?这岂不是变相地以神自居吗?“所以我告诉你们,人一切的罪,和亵渎的话,都可得赦免。惟独亵渎圣灵,总不得赦免。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惟独说话干犯圣灵的,今世来世总不得赦免。”(《马太福音》十二章31—32节)

4,我们需要警惕:许多教会组织的活动和“查经指导”之类的课程,都在致力于“使人成为圣人”乃至于“像基督一样”。但是如果人可以像基督一样,那基督岂不成为多余的?如果人都可以成为天使,那么天堂和世界还有什么差别呢?显然,造物主所创造的,乃是一个多样化的世界,多层次的世界。既然“上帝就是爱”,那么充满爱的上帝,就必定要使得生存空间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斥生命,如病毒、细菌、藻类……我们面对的世界无非如此,上帝所要的,并不是神职人员喋喋不休的“干净的世界”,而是充满生命的世界。所以即使在沙漠里也有生命,即使是卑贱的、不合天使标准的生命,因为这是一个“生物圈的世界”:是各种生命互相依存、互相锤炼的世界。

5,上帝就是爱,因为宇宙的创造就是启始于爱的动机与动力。创造世界的爱,是“本体论的爱”,而不仅仅是“道德上的爱”。爱的本体论可以克服撒旦的诱惑,可以克服仇恨、毁灭、堕落、纷争等撒旦本性,帮助人们协调,重返上帝的国。由此可见,爱是宇宙的真理,而不仅仅是人类的感情;换言之,爱作为人类感情,是从宇宙真理派生出来的。爱是人与上帝的关系,而不仅仅是人与人的关系;换言之,爱作为人与人的关系,是从人与上帝的关系派生出来的。

6,爱是属灵的道路,而不仅仅是属世的目的。爱是永恒的生命,而不仅仅是人间的表态。爱是贵人的胸襟(“仁者爱人”),恨是奴隶的积习。积怨,作为典型的消极情绪,不仅害人,终将害已。唯有独与造物者游的积极之爱,可与天地参,可比于列星而效法基督。

7,涤荡社会的污泥浊水,靠言论远远不够,要靠爱的行动。“爱心”若不以力,则无效用。社会的污泥浊水,是因着仇恨、纷争而滋长的;同等剂量的污泥浊水,只有依赖同等剂的“爱的活泉”,方能涤除。铲除厚浊的污垢,要靠爱的累积与不懈的努力。基督复活是爱的丰厚体现,也是宇宙之爱本身的表象化。据于基督之爱,基督徒播撒爱的种子,才不会白费力气──有限的爱心源远流长,在社会之间循环相报,终于长成参天大树的文明。多一份“不求回报”的仁慈,就会多一份社会的净化。这其中的关系甚至可以用精密的数量化模型,予以演算,而只有等到“污浊的债务已经被爱的活泉清算”之后,新社会的曙光才能出现在地平线上。“尽心尽意尽性爱主你的上帝”以及“爱人如己”:这种“无条件的爱”,可以承衰振弊,重拾那业已衰退的种族生机。

8,认主──认罪,是上述的良心自由的两面。不认识主,就不能认识罪;不认识罪,就认识不了主。认主与认罪──认罪与认主的过程往复深化,结出认真悔改的果子。悔改是传道的前提!如果连认真的自我悔改的经历都没有,那人所传的“道”能是什么道呢?是儒士的道?是道士的道?是和尚的道?还是某种意识形态的道?他所传的道,信众甚伙,但不能因此证明为真理,否则毛泽东岂不成了最大的道士(尽管他希望自己被承认为“导师”)。因为传上帝的道不同于其它,既不是生意又不是学识,更不是政治和虚荣──而是传达了罪人如何从上帝的道中悔改获救的事。传“另一种福音”、“另一个耶稣”的歹徒们需要记住:就是普天下都信了你们的胡言乱语,也是犹如文革一般的枉然,毛死之后红色江山一风吹,犹如天平天国的废墟。


(067)


“不要害怕”──是永生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给他门徒的指示。

“不要害怕”──也是天使在耶稣复活后对惊见奇迹的妇女们所说的话。

“不要害怕”──是神的话语。

神知道我们软弱,知道人的内心充满忧虑和恐惧,于是把神的能力通过“不要害怕”这样的话语,输入我们的灵,使一切劳苦担重担的,得到安慰。我们要把“不要害怕”这样的信息,传给一切人类,荣耀上帝,荣耀基督的受难、复活、升天,并预表他未来的审判,证实他的灵如今就在我们中间:耶稣说,“我不撇下你们为孤儿,我必到你们这里来。还有不多的时候,世人不再看见我。你们却看见我。因为我活着,你们也要活着。到那日,你们就知道我在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这人就是爱我的。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我也要爱他,并且要向他显现。”(《约翰福音》十四章18—21节)

如果不是圣灵感动,没有人能口称耶稣基督是主──圣灵的感动正是通过“不要害怕”一语而运行的。这对我们如此,对拿撒勒人耶稣亦如此。所以他有能力走上十字架,并复活,坐在永生上帝的右边。请在基督面前蔑视自己的生命,因为我的生命充满罪恶且将与罪同灭。我轻视自己的生命但又受到它的捆绑,因为我知道生命常是重返天国的障碍。我现在欣赏自己的生命,只是因为我的生命使我认识基督并从此愿意超越自己的生命。


(068)


基督,我身上的罪性经常蠢蠢欲动,但我永远不愿背叛你。在最黑暗的时刻,我还是记得你曾经步步引领我、次次救援我。你的来临像是闪电,却能历久弥新,震撼我迄今为止的一切。愿我能始终仰望你,求你赐我力量,永远追随你。

我知道自己身上的罪性,使我承担不了所有的福音,而罪性越大的人,所能容纳的福音就越少,直到像是实心的器皿,一丝不能接收。因此,我们只是接受我们能够接受的福音,不是福音有限,而是我们的罪、自己的容量,限制了福音──“耶稣所行的事还有很许多,若是一一的都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约翰福音》末句)“容不下”,这就构成了世界与福音的基本关系。

一,世界在容量上,容不下福音;二,世界在质量上,配不上福音。我们身上的罪与限制,是如此惧怕主的愤怒,所以罪与限制就经常拿我们作为人质,躲在天主对我们的怜悯里,利用我们的肉体作为盾牌,逃避主对罪与限制的审判和惩罚。

我们身上的罪与限制,百般阻挠我们的灵魂返回故乡──灵光闪闪的天国。所以,是罪与限制在动员世界里的纷繁现象,要把我们的“灵的本质”全都化为我们身体一样的尘土,化为垃圾,化为万国的繁华,化为千年的荣名,化为必朽之物──要让“拖泥带水”成为我们的宿命。


(069)


事前的压力,事中的磨难,事后看来许多都是“上帝的美意”。如果失去了压力,人就会无事生非;如果失去了磨难,人就会如耶稣在《马可福音》第七章所说的,“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苟合,偷盗,凶杀,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诽谤,骄傲,狂妄。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这些自虐甚至自杀的末路人生,说明肉体的力量若不趋向于灵性的完美(尽管不一定能达到或体现这种完美),就会趋于堕落、破坏、自戕。

《马太福音》第七章记载耶稣对门徒说,“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

耶稣所说的“窄门”是千真万确的:只有脱离世黑暗的物质力量的控制,方能得到光明的灵性生命。而得到灵性的生命,即意味着在世的意义上被“杀”了──因为这样的生命与肉欲的贪婪,应该是无缘的。

“杀一儆百”的成语表明,大多数人不是被打死的,而是被吓死的和骗光的。吓得他瘫软,骗得他无能,蒙蔽他,让他彻底丧失追随基督的行动能力,这要比杀了他还厉害──最后,还可以任凭特种机关任意摆布,榨取这行尸走肉的剩余价值。如此毒辣的手段没有被列入著名的“三十六计”,不能不说是中国权术体系的一个疏忽。


(070)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13:4──13:8)

以前我读这段激励人的经文,总觉得有些“隔”,又不希望从“受虐狂”的角度去理解“爱”。

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读了詹姆士王版英文圣经(King James Version),明白原来这里的“爱”不是指“Love”,而指的是“Charity”,中文译为“慈善”、“慈悲”、“施舍”、“救济事业”,引申为“上帝之爱”、“基督徒之间的兄弟之爱”。我现在看来,这种“爱”不仅毫无“受虐”的意思,而且是来自上面的施舍。相反,受虐、施虐,只是在同等水平之间的交流。因此可以说:来自上面的爱丰丰富富所以毫无缺乏,来自上面的爱的浩浩荡荡所以绝不小器,来自上面的爱的永恒自在所以毋需炫耀,来自上面的爱的一切公开所以毋需谎言、毋需文过饰非,来自上面的爱具有无限的能力所以毋需阴谋阳谋权术诡诈,来自上面的爱具有绝对完美的性质所以包容、相信、不懂得嫉妒,来自上面的爱具有真正高贵的风度所以不可能和劣等的一般见识。

兹引原文如下:

"Charity suffereth long, and is kind; charity envieth not; charity vaunteth not itself, is not puffed up, Doth not behave itself unseemly, seeketh not her own, is not easily provoked, thinketh no evil; Rejoiceth not in iniquity, but rejoiceth in the truth; Beareth all things, believeth all things, hopeth all things, endureth all things. Charity never faileth: but whether there be prophecies, they shall fail; whether there be tongues, they shall cease; whether there be knowledge, it s

hall vanish away. For we know in part, and we prophesy in part.

 But when that which is perfect is come, then that which is in part shall be done away.

 When I was a child, I spake as a child, I understood as a child, I thought as a child: but when I became a man, I put away childish things."



第9节此岸与彼岸


(071)


基督是生命之主,不是生活之主。为了基督和福音而牺牲了自己的生活的人,能得到主所应许的生命。


(072)


耶稣基督殉难(被钉在十架)这一事件,仿佛是天父显明给人看的镜子,好叫人从其背面看到自己的本相是那样丑陋不堪。其实,早在亚当夏娃犯罪堕落的年代,圣子的灵就被人类的罪行钉死在每个人的身上了。假冒为善的人经常故意忘却这血淋淋的事实,所以上帝派下独生圣子来,是向人揭示并证明人类罪行的确据:“看!你们是如何迎接你们的主的!尽管你们经常向他‘奉献’……”上帝是要我们直面基督的苦难,并用这无法回避的证明,迫人悔改。

圣子耶稣是如何仰望父神的?

圣子耶稣是如何祷告父神的?

圣子耶稣是如何信靠父神的?

我们没有人能够做到。不仅因为我们个人的罪行阻碍甚至切断了与父神的属灵交通,而且我们从人类始祖遗下的罪性在血里,已经不容分说地夺走了上帝原先颁赐的恩典。

圣子耶稣则不然,没有从亚当、亚伯拉罕、大卫那里承受罪性;更无因罪性而生的罪行。因为耶稣基督是上帝的纯洁羔羊,是人类的赎罪祭:是从上帝而来又回到上帝那里去的。

圣子耶稣没有人间的、属世意义的父亲,木匠约瑟不过是大卫系统的养父罢了。基督这一基本存在,却被许多自命的“基督徒”有意忽略。因为人们多是世界的俘虏,是罪恶的沉沦者,无法理解“上帝在人间的圣子”虽是“人子”,却不相似于“人间之子”,而是上主对先知的特有称呼,甚至是上帝同在的象征。

圣子耶稣降生为人子的时代,妇女的遗传性质是不被意识更不被承认的。而圣灵藉助童贞女马利亚怀胎生下圣子耶稣一事,在神的话语也就是“圣经”中,是说圣父通过圣灵传给道成人身的圣子耶稣以全部的神性。至于说到犹太人与耶稣的遗传性关系,从父系来说,约瑟只是耶稣的养父,奉圣灵的命令负责照顾圣子;从母系来说,根据主降生为人子时代的观念,耶稣是完全由圣灵借马利亚怀胎产生出来的,就像田里长出庄稼,但庄稼并没有从土地得到遗传,只是从土地得到滋养。所以童真女玛利亚作为耶稣的生母,只是具有现代意义“养母”功能,而不会影响耶稣基督的神性,更不会把人类的罪遗传给耶稣基督。所以,圣子耶稣首先具有百分之百的神性,然后才具有百分之百的人性。至于百分之百的人性从哪里来?显然是从上帝的奥秘之中来,就像上帝用泥土造出亚当、夏娃。但显然,耶稣的人性不可能从马利亚的人性中遗传而来,更不可能从约瑟等“大卫的子孙”的罪性中遗传而来。

如上所言,耶稣虽是百分之百的“人子”,但却不是遗传学意义上的人,更不可能是犹太人──他的百分之百的神性与百分之百的人性,来自上帝的奥秘,不是来自犹太人的族谱。耶稣基督不是亚伯拉罕和大卫的子孙──相反,其母系的族谱,反而是用来凸现基督之“天上的来源”,具有耶稣之“世上的渊源”。这正如《启示录》所说:“我耶稣差遣我的使者为众教会将这些事向你们证明。我是大卫的根,又是他的后裔。”(二十二章16节)

从文本上看,《福音书》中的妇女,经常有着重要的出场,但这并非女权主义式的,而是正好相反。只要留意,就不难发现,福音书中的妇女,是与税吏、官人、罪犯、病人等人类渣滓交替出现的弱者角色。这不但不表示妇女受到了重视,反而表明主的救恩无远弗届,能够救赎难以救药的人。福音,是一种相反于孔子“唯小人与女人为难养也”的声音。


(073)


当我屏息仰望主的灵光,获得被穿透的感觉,就明明白白看见自己身内的污秽,这不是以水能够洗净的皮肤污秽,而是血管骨骼以内的污秽,唯有圣灵的光可以洁净它。我憎恶这样的污秽,但没有办法洁净它,所以我期待可以洁净它的圣灵来作工。

圣灵经常透过圣经向我们说话。但是我有时会想到:

a、所谓“基督之言”,是对“福音”的拙劣译法;因为福音书里的话,除了“红字”之外并不都是耶稣说的。正如圣经上所启示的,但并不都是“上帝的话语”。

b、所谓“基督文化”,纯属子虚乌有。文化是人造的,基督无所谓文化,基督只有精神的方向,那是指向上帝的国,那是属灵的宝典而非属世的指南。

c、所谓“基督性”,则是“上帝亲在性”的世俗理解。

我有时会想到:基督徒要避开上述三重陷阱,就需要避开“文士”、“法利赛人”、“文化基督徒”的三个身份。基督徒不要别出心裁,而要遵循主的风范:

──这就是道路:众人都如羊走迷,被流蜜与奶的物欲所惑;各人都偏行己路,但“条条大路通罗马”,都是通向污秽与死亡的大都会,罗马就是“世界绝路的尽头”。“超越罗马”的唯一方式,是认清十字架的道路乃是不可逃避的宿命;十字架位于人的属世的道路尽头。得救的人把灵魂交给上帝,从而遵循新约的、属灵的道路,得以进入属灵的世界。沉沦的人把灵魂交给魔鬼,从而拒绝新约的、属灵的道路,因而无从进入属灵的世界。

──这就是真理:虽然“人是万物的尺度”已是古老箴言,但这个希腊式的狡黠却认识不了真理有人造的与神造的两种:人本身从来就不是真理本身。惟独耶稣基督是真理,他本是道成肉身,从上帝生出。以后许多人出来,宣称自己也是真理(如穆罕默德)──从而把历史推入一个“多元”的即混乱的境界。

──这就是生命的本质:人的生命是个悖论,因为任何一个生命的篇章,都以死亡为句号。生命的史诗与歌,终于沦为自身的反讽。有悟于此,那在完美的时刻结束尘世的生命,主动替行将朽灭的生命划上完美的句号的人们,才卸下了死亡的负累,进入了永恒的生命。


(074)


圣父是万物的源头,圣子使万物获得意义,圣灵不断更新我们:感谢主赐给我们永恒的价值。

如果我们不去感谢圣父创造世界的恩典,便无从理解圣子救赎的深刻意义,而这种感谢与理解正是圣灵带给我们的最大宝物。是否需要完全否定这个世界的价值,可能正是基督徒与诺斯替派需要划清界限的地方。如果完全否定这个世界的价值,那么十字架上的圣子的牺牲,甚至是与他同在的上帝本身的亲临现场、大殿上的幔子裂开……似乎都成了多余的、不那么急迫的了。如果完全否定这个世界存在的必要,那么圣子的道成人身、与我们之同忧乐,又有何必要呢?


(075)


按照耶稣基督在《主祷文》中的旨意,我们应该向父神祈求什么呢?

首先,求上帝的国降临;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也就是,让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同类脱离罪恶权势的捆绑。

其次,求主赐给我们每天的饮食,尤其是今日的饮食:也就是求上帝不让我们积蓄财富,免得为明天的日子而忧愁。

第三,求上帝免我们的债,而其前提则是我们免了别人欠我们的债。

第四,不使我们受到诱惑,而不是沉溺于我们所受到的诱惑。

第五,让我们远离那恶者,而不是让我们追随那恶者,以便分得一杯羹。

除此之外的祈求,多是我们的非份之请。而在《主祷文》的范围以内,父神难道不是每天都在满足我们的基本需要?

一位热爱上帝的人,一位因为热爱上帝和基督而学会爱世人的人,他在罪的捆绑中也会仰望基督。他知道魔鬼是通过“罪”来捆绑我们的,而在某种意义上,“罪”就是“不合上帝旨意的运动”,“罪”就是“运动的副作用和排泄物”。因此,欲抵抗魔鬼者,必先清除副作用和排泄物,以控制罪的范围和影响、克制那出于恶者的“运动”、克制那堕落的自己,也就是控制并非出于上帝的“运动”。

有些事,有些运动(如骨肉分离),不是我们自己乐意见到的,因此是“魔鬼的扰乱”而非“我们的罪恶”?但是细察其起因,却莫不是出于“我”,出于“我的罪”,出于“运动的副作用及排泄物”,出于“不合上帝旨意的运动”。

在罪的捆绑中仰望基督吧!魔鬼不仅是罪的后果,且是罪的起因,因此,仅凭自己的力量,我们战胜不了魔鬼,甚至控制不了自己的罪。唯有乞求主的仁慈并独一真神的怜悯,我们方能得到解救;所以我们特别需要坚持不懈的是:在罪的捆绑中,也要仰望基督。

罪人的祈祷说:“基督,我罪无可赦。我不敢乞求基督的赦免。尽管充满仁爱的救赎已经预先赐给每一个信主的罪人了。我求基督带领我赴汤蹈火,不要离开我。以前我是被罪的‘Libido’、生命力、独占欲、性冲动……所驱使的,甚至愿意赴汤蹈火;今后我愿被消解罪的力量所带领,勇往直前。”

我凌晨进入科隆大教堂,离开弥撒的人群,孤自跪下,在基督受难的像前。我在铁栅栏这边,被带刺的冰冷的铁,挡阻。基督可望而不可即,远在世界的另端。我感觉自己永远无法得救了,泪珠滚滚,心怀绝望……但我还是爱主,主虽杀我,我也不能背离主;宁愿在信靠中,走向自己的末日。

“基督,你在世界的彼岸,我在世界的此岸,你远离而去,我被置于撒旦之手。命运颠簸,一切都不可靠;朝令夕改,我依然信靠你──除了你,没有别的拯救,因为你在世界的彼岸。”

深深的叹息,发自人类的胸腔,生命的希望和生命的负累,压得尘土也难以喘息……谁不渴望拯救呢?但是,我这样的人是配得救药的吗?经过拯救的尘土就不再是尘土了?而成为混凝土了?有谁知道!跟随主,尘土固然也得到生命,但这生命到底是什么,那是上帝的秘密,唯有主知道。在基督受难的事件前,信主的人们除了自责,还能有什么别的请求?“先失去自己,后得到自己:但那后得的自己已经不是自己;不是别人杀了自己,是自己杀了自己。”

我们的罪行累累,仿佛筑造了一座堡垒,阻挡上帝的光,构成一个黑暗世界。不是仁慈的上帝把我们打入了地狱,而是我们的城堡使自己脱离上帝的管辖,我们胡作非为还自鸣得意。可怜的人啊,没有能力拆除,只有能力逃出这黑暗的堡垒:这逃逸就是肉体的死亡,或是灵魂的重生。

由于我的罪性罪行,而与基督分开;我已无可挽回地堕落,并落入黑暗势力的掌握,但我还是知道基督之爱,知道圣灵的恩典是我唯一的光。无论命运如何击打我,我还愿至死追随主,因为主的爱,超出一切人类的彼此相爱。


(076)


人可以穿着雨衣淋浴,却抱怨水竟然没有清洁作用吗?

水,是圣父圣子圣灵的三位一体的光;雨衣,是人的罪行所构筑的万里长城。“万里长城永不倒”

穿雨衣淋浴,就是人的祈祷、忏悔、甚至赞美上帝。──所以,不是“上帝死了”或“上帝退出世界”,而是我们在雨衣之下,触不及水,自然无从清洁自己!

仁慈的主,不是主抛弃了我们,而是我们以自己的罪与主隔绝。我是不可救药者,我是不可接触者,我是遭到放逐者,我是自我封闭者。没有主的恩典,我们无法依靠自己的力量超越这隔绝、重返圣灵的世界。不是主抛弃了我们,而是我们以自己的罪,与主隔绝。

我和主的距离远了!有时候对主的追思也淡了……但越是在这样的时刻,我越是知道:我已经没有力量再离开主了!因为我不是在威力下屈从主的,而是在主的爱和受难下,折服的。我怎能反过来背对这样一位受苦受死的上帝而不是作威作福的上帝呢!我们怎么能在我们注定也要受苦受死的生命中,离开这样的上帝呢。

死亡超越了时间:一万年以前的死亡和仅仅是在昨天的死亡,并无区别。也正因如此,所有的死亡又都是新鲜的,仅仅除了在人的记忆中以外。耶稣基督的死更是如此,那并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得不再是鲜活的、血淋淋的。尤其因为直到今天,我们也还都生活在“黑暗掌权的时代”。耶稣为我们而死,但不是为救我们的肉体,而为救我们的灵魂。基督的受难乃是显明了人的肉体世界的不可救药性,人还堕落到杀死上帝圣子的地步──不仅是在犯罪的心思意念上,而且是在肉体的实际行动中。这样堕落的人值得救赎吗?这样的救赎不是为了让人犯下更大的罪行,而是让人等待基督的再来,施行终审的判决?


(077)


国家、民族,是解决人的生活问题的,正如恺撒。耶稣基督是解决人的生命问题的,正如上帝。解决生活问题的,即为“属世”,哪怕牵涉及到“精神领域”甚至刻入或植入量精神的领域。解决生命问题的,即为“属灵”,哪怕它表现为一种“信仰”。表现为一种“信仰”但却并不仅仅是信仰:“不是我信了,而是我已得到永恒的生命。”

耶稣说,“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作灵魂下同)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马可福音》第八章35—37节)这时,他不是凭藉拿撒勒人耶稣的肉身说的,而是凭着住在拿撒勒人耶稣身体里面的上帝说的。耶稣的肉身不是偶像,而是上帝的见证,是献上圣坛的活祭。我们爱耶稣,是因为他体现了“没有人见过的”上帝荣耀。愿这荣耀如今就活在我们身上。我们因此知道基督的圣灵是真实的,尽管这世上没有一人配得上圣灵,没有一人足以体现圣灵的存在……因为我们的基督乃是孤独受死、颠覆世界、死里复活的别名!这世上当然容不下耶稣基督的光,容不下耶稣基督的灵。正因如此,基督之爱才在人类身上显示了永远的价值。中国式的“德配天”的帝王神话破灭了,因此我们的见证,仅仅是为耶稣而作,而不为其他而作,因此我们的见证是真实的而不是作虚假的,是坚贞不渝的而不是作哗众取宠的──有这样的见证,才配永生圣子的美好、真实、坚贞不渝。

耶稣爱我,为我舍己,我虽杀身不足以报答。士为知己者死,而为那救赎我们脱离死亡的至圣者,我们该做什么?该是虚己。该是采取卑微的样式。因为虚己有时要比杀身更难,杀身成仁需要一时冲动,但是虚己却要经年累月地恬淡。尤其对我们这个时代具有反骨和逆鳞的“自由思想家”来说,我们真该在基督的真自由里,放弃自我至上的伪自由。


(078)


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才看见了耶稣基督的恩?正如耶稣流尽了最后一滴血,才回到上帝的国,并得到复活的荣耀,得到天上地下的所有权柄。勇敢无畏地流血吧!这十字架的道路,正是流血的道路,正是存储天上的财富,并回报永生上帝对我们的爱。

基督的灵在我们身上,使这样顽冥不灵的人、痛苦不安的人、走投无路的人、罪恶深重的人,得以平安。感谢基督的爱并所赐属灵的恩典,常与我们同在。这真是奇妙。这样的爱使原来注定被魔鬼役使终生的人,得到了彻底的解脱、真实的自由。正如基督所说:“我是真自由。基督把上帝赐给我们的自由还给了我们──从魔鬼的霸权以下。

认罪,悔改。一想到自己是不得赦免的罪人,而基督,从十字架的苦难中复活的耶稣,却是纯洁无辜的并且是真爱我们的时候──一种奇妙的解放感,就像电流袭来!正如基督所说:“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儿子是永远住在家里。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约翰福音》第八章35—36节)基督给人真自由,而不奴役人。正是真的自由,使我们终于屈膝,口称耶稣是主。


(079)


我们生活在尘土之中,因为我们本从尘土而造……如果不是基督属灵的光照、恩典,我们已与永生的上帝隔绝了。是基督,使我们与上帝和解,走上了通往上帝之国的不归之路。是的,我们在世上有许多苦难,但圣子已经胜了世界;并使我们,这从尘土而生的人,成为属灵的人。小孩子不能就此直进天国,但成人若不能变成小孩子的样子,则断不能进天国。成人如何能变成小孩的样子呢?靠奇迹、靠洗礼、靠圣餐、靠祈祷、靠忏悔、靠听道、靠感恩、靠上帝的属灵恩典。所以,变成小孩子样子的成人,并不是小孩子,也不与小孩子相同;而是另外一个人,也就是“新造的人”,即与耶稣同死同复活的人。


(080)


传福音的人就一定在“荣耀圣子耶稣”吗?耶稣基督需要这样的“荣耀”吗?基督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若是对外人讲,凡事就用比喻,叫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恐怕他们回转过来,就得赦免。”(《马可福音》第一章11—12节)

传福音能荣耀上帝吗?

传福音能荣耀基督吗?

传福音,与其说是可以据此荣耀上帝、基督,不如说是为了清扫垃圾──也就是清洁我们自己!也就是从历史的垃圾筒里打捞我们这些垃圾一样的罪人。“在基督里”,因此并不等于所谓“拥有基督”。因为有限不能拥有无限,罪人岂能拥有上帝?

说“穷人因为拥有上帝而变得满足”,乃是误导。因为穷人的本性并不比富人善良。耶稣说“财主进天国是难的”(《马太福音》十九章23节),是说财富构成天国的障碍,而不是说富人的本性更坏。所以耶稣“又告诉”门徒说,“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同上24节)至于贫困本身甚至自愿选择贫穷的决定本身,也并不能直接把人领到永生上帝的国度,只是为信靠上帝、进入永恒,卸下了重担、提供了条件。


(另起一单页)

◆仰望基督◆


第二章上帝与人


第1节 神国

第2节 福音

第3节 悔改

第4节 祷告

第5节 恩典

第6节 运动

第7节 世界

第8节 灵魂

第9节 上帝



(另起一单页)


第1节 神国

(081)

神话(Myths)、神秘(Mystery)、神秘主义(Mysticism)这三个词汇之间,有语源学上的联系,都从希腊文动词“Musteion”衍生而来,意思是“闭上眼睛和嘴巴”,这是“进入黑暗”、“体验静默”的起码要求──所以“仰望上帝”、“祷告上帝”只能是灵性的、超越肉体感官的,也就是说,在关闭感官的深刻静默里,与上帝同在的状态才是可行的。

魔鬼与邪恶,被诅咒者所在的地方,应该是在尽可能远离天使所在的地方,而与无常距离最近的地方就是“地球的中心”,也就是地核。这一解释并不可笑,因为我们知道古代有信仰有关“地狱永火”的描述是与现代科学中有关球心熔岩的描述,十分相似。这种相似是令人震惊和骇异的,也许这不仅仅是人类的经验所致?


(082)


我们能说出前无古人的话语?不能。我们能写出后无来者的书籍?不能。那么我们说话、撰述的意义何在?也许仅仅在于赞美上帝、荣耀耶稣基督、彰显圣灵的大能。于是,灵性活动的本质不是“认识上帝”(因为这是不可能的);而是“赞美上帝”(因为这能让我们得救):像赞美诗的歌咏,那般具有深深的感动,虽然并无新意,但是唱了,就有了生命。正如太阳底下没有新的东西,但是却有新鲜的东西:人的歌唱,是刷新了人自己,而不是刷新了世界,更不是刷新了上帝(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于是,灵性活动的本质就不再是“认识”,而仅仅是“赞美”。就像是赞美诗的歌咏那样。我们所说的,虽无新意,但说了与唱了,我们就得救了。

上帝既然是完满的,就不需要我们做什么以完善他。基督是永恒的,就不需要我们做什么以承继他。圣灵是普遍的,并不需要我们做什么以宣传他。需要完善的,仅仅是我们和同伴的关系,所以“爱人如己”成为仅次于“爱上帝”的诫命。


(083)


上帝既不是“有”,也不是“无”,而是超越于“有无对应”之上的“灵”。

上帝的国乃是“灵的国度”,而不是“零的国度”。

假若我们宣称自己能够了解上帝的全部奥秘,那么这样的“上帝”肯定是与我们一样有限而不完善的。我们人类可能拥有的最接近正确的上帝观念是:上帝是不可思议而且完全超出我们本性的力量。也许我们可以用肯定的语言谈论上帝在世界的影响,但上帝的本质却永远是我们无法捉摸的。因为耶稣说,“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马太福音》二十四章36节)连圣子都不知道,何况是神职人员?何况是神学教授?何况是查经小组的成员?

耶稣还说:“我所喝的杯,你们必要喝。只是坐在我的左右,不是我可以赐的,乃是我父为谁预备的,就赐给谁。”(同上二十章23节)我们人类可能拥有的最为“接近正确”的上帝观念是:“上帝是不可思议的而且完全超出我们理解的力量。”也许我们可用肯定的语言谈论上帝在世界的影响,但是上帝的本质永远是我们无法捉摸的。

我们需要学习人子耶稣对于至高者的态度:“耶稣出来行路的时候,有一个人跑来,跪在他面前问他说,良善的夫子,我当作什么事,才可以承受永生。耶稣对他说,你为什么称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马可福音》第十章17—18节)这就是永生神的独生圣子才能说出的圣言,这就是神给人的启示。而有些经师却歪曲说,这是耶稣不满对方称他为“夫子”,而暗示对方耶稣自己就是神。但是如此理解圣经却完全违背了圣经文本:因为耶稣这里是说“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而不是说“除了神三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经师们如此理解圣经不仅违背了圣经的文本,而且违背“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腓力比书》第二章7节)的要旨。这些经师胆大妄为,经常要召开比耶稣召开的布道会规模更大的布道会,耶稣召集五千人,他们要召集五万人,可是经师们再怎么胡闹,其召集的人数还是比不上伟大的道士在天安门召集“百万人检阅”。人头的多少有什么意义呢?那个号称伟大导师的道士,其门徒现在何处呢?

这些召集“万人布道会”的人们也许不知道,耶稣召集的五千人之所以胜过天安门召集的百万人大会,其前提就不一样,起码是因为耶稣有“五个饼,两条鱼”的奇迹伴随着:

“耶稣出来,见有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于是开口教训他们许多道理。天已经晚了,门徒进前来说,这是野地,天已经晚了,请叫众人散开,他们好往四面乡村里去,自己买什么吃。耶稣回答说,你们给他们吃吧。门徒说,我们可以去买二十两银子的饼,给他们吃吗?耶稣说,你们有多少饼,可以去看看。他们知道了,就说,五个饼,两条鱼。耶稣吩咐他们叫众人一帮一帮的,坐在青草地上。众人就一排一排的坐下,有一百一排的,有五十一排的。耶稣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掰开饼,递给门徒摆在众人面前。也把那两条鱼分给众。他们都吃,并且吃饱了。门徒就把碎饼碎鱼,收拾起来,装满了十二个篮子。吃饼的男人,共有五千。”(《马可福音》第六章34—44节)。

而且这五个饼、两条鱼的奇迹,还有旧约圣经的事迹作为呼应和“预表”:“大卫到了挪伯祭司亚希米勒那里,亚希米勒战战兢兢地出来迎接他,问他说,你为什么独自来,没有人跟随呢?大卫回答祭司亚希米勒说,王吩咐我一件事说,我差遣你委托你的这件事,不要使人知道。故此我已派定少年人在某处等候我。现在你手下有什么。求你给我五个饼或是别样的食物。祭司对大卫说,我手下没有寻常的饼,只有圣饼。若少年人没有亲近妇人才可以给。大卫对祭司说,实在约有三日我们没有亲近妇人。我出来的时候,虽是寻常行路,少年人的器皿还是洁净的。何况今日不更是洁净吗?祭司就拿圣饼给他。因为在那里没有别样饼,只有更换新饼,从耶和华面前撤下来的陈设饼。”(《撒母耳记·上》二十一章1—6节)

这样的奇迹,天安门会有吗?任何人组织的布道有过吗?

上帝的存在,无法以人的经验和理性来验证,但这并不等于信仰上帝是“非理性”的。而只是表明,以常识、逻辑和科学来证明(或证伪)上帝的存在,会因为缺乏超验的灵性价值、奇迹的灵性意义,而归于失败。


(084)


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主使主所爱的人在这世界、这“罪恶的世代”上,成为最小最小的,以便在天国里成为稍大一点的。愿主让我们的思索被时间的流沙所埋没,愿主救我们脱离名利的诱惑和胜利的陷阱。我们在天上的父!愿我们的书写,仅仅是对主的赞美或是自己的认罪。愿我们在基督的钉刑里看到主的万全,并让我们卑微的理性顺服主的荣耀。

我们本是来自“天上的灵体”?可是现在却坠落在物质世界的尘埃中。我们起源于遥远的尘埃,后来却在主的爱里,变成了这里的生命。所以即使在尘世的绝望中,我们依然能够知道神的存在,我们的生命体会到如下的神秘:

1、有神;

2、神是活的;

3、神干预我们的生活;

4、神爱我们,这包括肉体生命本身的确证以及来自灵体生命的信息;

5、神喜悦我们的悔改重生,这包括耶稣复活和他必定赐给信徒的永恒生命。

以前,我们曾是“神的仇敌”,因为不认识耶稣而以为神是残酷的,并决心反抗这样维护世俗压迫者的老天爷。自从二十岁开始,读了福音书,惊讶耶稣怎样区分了恺撒和上帝,颠覆了我以前的世界观,这就不由我不去仰慕耶稣的人格。我看耶稣如同“伟大的教主”,但不视他为我的救主,也不视他为独一的圣子。三十七岁我在日本,却尝到了一个“基督教国家”的冷酷,于是自认受到上帝的启示,要反对西方这种败坏了的基督教。尽管我一直尊敬耶稣个人,却反对奉他的名为圣,“我怎么能拜一个犹太人为主呢?这不是偶像崇拜吗?”我更担心基督教和共产主义的配合,会让中国在亡国灭种的漩涡里越陷越深,会让我自己蒙受更大的耻辱。感谢神!四年多以后在美国,神秘的力量彻底改变了我,通过一系列特别的经历,迫使我归入圣子耶稣基督的名下,成为他的仆人。


(085)


神秘的力量,蹂躏我,使我颤栗!践踏我的心脏,使我蒙尘!撕碎我的颜面,使我灰心!生活的颠簸,和颠簸中的极度巧合,最后都使我不得不称颂主,并把荣耀归于主,因为我的苦难证明了主的能力……“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哥林多后书》十二章9节)

十字架已经成为茫茫苦海中最后剩下的救生圈。请不要离弃我。如果我们的肉体注定死亡,那么,请接纳我们的灵魂吧!人子临终的时候说:“父阿,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路加福音》二十三章46节)让我们记住这样的圣言。

当我被流离颠沛所困,不由祷告说:“主啊,我多么辛苦。”这时我仿佛听见主对我说:“你有我辛苦吗?”“可是我比那么多人都苦呢。”我说。“你为什么不和我比呢?”主说。于是我被感动了,说:“我是一个罪人。”

我没有意识到,耶稣基督的印记已在我的身上。如果我拒不承认耶稣基督是自己灵魂的救主,就在无形中参与了谋杀耶稣的血腥事件,就是至今还把耶稣基督的爱钉在自己罪性之中。因为耶稣基督就是为了救赎世人,来到世间,并被钉死的。如果我们至今依然拒绝耶稣基督,岂不还把耶稣基督钉在自己身上?岂不等于在继续虐待我们的救主?

而意识耶稣基督的印记就在自己身上,承认耶稣基督就是自己的救主,我们就能战胜那一直辖制我们的恶魔,就在我们身体这个十字架上,放下了受难中的耶稣基督,并使他在我们身上复活,使我们与神和解,成为神的儿女:“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他在世界,世界也是借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约翰福音》第一章9—13节)

成为神的儿女,其前提是与神和好:“我们既借着我圣子耶稣基督,得与神和好,也就借着他,以神为乐。”(《罗马书》第五章11节)在与神和好之后,“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既是儿女,便是后嗣,就是神的后嗣,和基督同作后嗣。如果我们和他一同受苦,也必和他一同得荣耀。”(《罗马书》第八章16—17节)

神的儿女这一身份,是一种“归化”的结果;因此不是从祖先那里先天遗传的,而是根据自己的行为后天获得的:“从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也不因为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就都作他的儿女。惟独从以撒生的,才要称为你的后裔。这就是说,肉身所生的儿女,不是神的儿女。惟独那应许的儿女,才算是后裔。”(《罗马书》第九章6—8节)

《加拉太书》第四章详细讨论了“肉身所生的儿女”(犹太人)与“那应许的儿女”(基督徒)的本质区别:“因为律法上记着,亚伯拉罕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使女生的,一个是自主之妇人生的。然而那使女所生的,是按着血气生的。那自主之妇人所生的,是凭着应许生的。这都是比方。那两个妇人,就是两约。一约是出于西乃山,生子为奴,乃是夏甲。这夏甲二字是指着亚拉伯的西乃山,与现在的耶路撒冷同类。因耶路撒冷和她的儿女都是为奴的。但那在上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她是我们的母。因为经上记着,不怀孕不生养的,你要欢乐。未曾经过产难的,你要高声欢呼,因为没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儿女更多。弟兄们,我们是凭着应许作儿女,如同以撒一样。当时那按着血气生的,逼迫了那按着圣灵生的。现在也是这样。然而经上是怎么说的呢?是说,把使女和她儿子赶出去,因为使女的儿子,不可与自主妇人的儿子一同承受产业。弟兄们,这样看来,我们不是使女的儿女,乃是自主妇人的儿女了。”(22—31节)

新约的关键在于基督的恩典:“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我保罗告诉你们,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我再指着凡受割礼的人确实的说,他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加拉太书》第五章1—6节)这不仅因为圣子的地位超过了律法和先知,还因为圣子成全了律法和先知。

“神的儿女”不是新约的发明,而是旧约的传承,早在《申命记》就有这一概念的出现:“你们是耶和华你们神的儿女。不可为死人用刀划身,也不可将额上剃光。因为你归耶和华你神为圣洁的民,耶和华从地上的万民中拣选你特作自己的子民。”(十四章1—2节)读到这里我不禁猜想:清朝最后禁止基督教,是不是因为《申命记》上明确批判、并且禁止了“剃光额上”这一满洲风俗?尤其这一风俗因为满洲鞑汗的强暴推广,已经在中国占领区变为极其恶劣的暴政。

耶稣基督以他“空前的牺牲”说服我们与“公义的上帝”和解,而能够再度成为“神的儿女”,就是他赐予信徒的最大恩典。这恩典迫使我们每个人作出抉择,不是做主的仆人,就是做主的敌人,反过来就是说,拒绝耶稣基督的牺牲,就只能继续做撒旦的仆人、上帝的敌人,因为耶稣所付的赎价不仅是为信徒付出的,也是为了让人类明白父神的心意而向父神付出的。也许这样表达并不恰当,但经上记着说,耶稣是无罪而死的,他的血洗净了一切的罪。血染的事实证明了墨写的预言。哪怕这预言不被撒旦的营垒采信。人不能论断神,魔鬼的话语无法抵消耶稣的刑罚。


(086)


“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马太福音》第三章2节)的预言,两千多年了,是否算是失验?信仰不允许我们这么认为。那怎么办呢?难道用“天国就在你们心里(或中间)”来解释?因为《路加福音》记载说,“法利赛人问神的国几时来到。耶稣回答说,神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人也不得说,看哪,在这里。看哪,在那里。因为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心里或作中间。”(十七章20—21节)

那么是仁慈的主改变主意了?因为有的传道人竟然说,是因为仁慈的主看到,听从这一呼召而悔改的人数还不够众多,于是不忍撇下绝大多数迷途者,不让他们就此坠入地狱、永劫不复。这些传道人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用了使徒彼得的话来佐证:“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误,甚至不是耽误,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彼得后书》第三章9节)

但是,我自己却看见《马可福音》上清清楚楚记着说:“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要看见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第九章1节)我的思想经常因此陷入混乱。

后来我慢慢发现,其实这些疑惑都是因为我自己忘记了《马太福音》上的另一段话:“我若靠着神的灵赶鬼,这就是神的国临到你们了。”(十二章38节)原来神的国早已降临了。耶稣靠着神的灵赶鬼的时刻,神的国已经临到人间了。如此看来,末日论者、末世教派,其实都是多此一举。主再来或是主不再来或是主何时再来或是主如何再来的争论,都是无关紧要的了:因为“我若靠着神的灵赶鬼,这就是神的国临到你们了。”在这种意义上,耶稣基督的到来,其实就已经是“末世审判”了!


(087)


主是唯一的。主的一,加在我们所有的“零”之前,就给予一个“零”以十倍的价值;给予两个“零”以百倍的价值。“零”像是灵魂,在主那里复活且升天;“零”越多,数越大;灵魂越多,意义越大;主的能力,将尘土化出巨大的荣耀。对主的信仰,因此是出死入生的,一如真正的行动。对主的信仰,也只能建立在耶稣基督出生入死且又出死入生的福音上。

“出死入生”,不仅是对价值观念,而且是对人的生物本能的完全颠覆。正是这种颠覆,迎来了上帝的恩典,并为生命重新定义。它使惊涛骇浪还原为宁静的湖泊,就像圣子耶稣踏波而来,嚣腾的万象突然寂静下来,匍匐在地,口称基督是主。

生命之主并不回避死亡,而是贯穿死亡、越过死亡、进入灵的永生,也就是进入某种更高更纯粹的生命。

伟大的宗教与伟大的艺术,也都带有出生入死且又出死入生的特点。但出生入死之后乃得复活的,唯有耶稣基督。主的忠贞使徒,口中承认耶稣基督是救主,心中相信耶稣基督的复活,并非一次性或多次性的,而是终身性和普遍性的:这需要克服自己的局限、怀疑、软弱、动摇。也就是说,承认一次和相信多次并不难,难的是永远承认、相信,一次也不否认和怀疑。我现在理解,许多殉道者,就是为了保持一贯的忠贞、拒绝一次否认,而献出了肉体的生命。他们所要克服的,与其说是自己的对手,还不如说就是自己的怀疑。“主为什么离弃我?”──不仅是耶稣在十字架上的七言之一,也是许多基督徒的疑问。所以,“做个基督徒”并不难,难的是黑暗来临的关头,依然是个毫不动摇的基督徒。

这种坚定的信仰状态,需要一个特殊的生存状态,那就是“不敢不相信”:我的头脑和理性,不敢相信耶稣基督的复活;我的灵魂和感情,却不敢不相信耶稣基督的复活。因为,如果没有耶稣基督的复活,这个万花筒的世界最后不过是一堆垃圾;如果没有耶稣基督的复活,生命的最后希望就被断绝,我们就会落入存在主义的陷阱中,有关“荒谬人生”的种种烦恼就会带来种种灭顶之灾──现代人在身体上的吸毒上瘾,就是在心理上缺乏信仰、盼望、精神、人生目标的最终结果。

“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一词源出拉丁文的existentia,意为存在、生存、实存。一般认为,“存在主义哲学论述的不是抽象的意识、概念、本质的传统哲学,而是注重存在,注重人生。但也不是指人的现实存在,而是指精神的存在,把那种人的心理意识(往往是焦虑、绝望、恐惧等低觉的,病态的心理意识)同社会存在与个人的现实存在对立起来,把它当作唯一的真实的存在。”

上述的解说,其实不得要领,常常让人如堕五里雾中,结果更加增加了存在主义的神奇、扩大其流行的广度。后来我发现,存在主义其实就是一种“极端的个人主义”,是完全从个人处境出发的。简单说,存在主义是从中世纪的神本主义,堕落到近代的人本主义,才达到了取消一切“本质”(神本、人本)的“存在”(实存、生存处境)。

欧洲人怎么会堕落到存在主义的深渊中的呢?我认为,那是从教会(神本主义)、堕落到国家(人本主义)、再堕落到个人(存在主义),这一生存处境的体现和说明(意识)。萨特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他提出的“存在先于本质”“他人即地狱”等论断,影响了很多人。这是因为,在二战期间,他生不如死,丧失了自己的本质,也变成了他人的地域。他经历了法国社会结构的空前瓦解,因此强烈感觉到孤立无援,不安笼罩了人类。萨特的哲学正是战乱的产物,他认为,人生没有本质,本质是后天由意识选择的,所以人的本质并不固定,今日之我已非昨日之我。意识的选择是很纯粹很个人的事情,每个人的选择都不相同,所以人的本质也各不相同。萨特如此悲观,是因为法国人当时为了在占领军的皮靴下苟活下去,必须不断地变节图存。理解了这个前提,存在主义哲学,就可以解释了。存在主义在二战期间风靡欧洲大陆,因为欧洲的丧家犬们苟活在一片废墟中:过去的一切已经破碎,人们自求多福,选择变节。但是人还有尊严,这是最为麻烦的地方;虽然人能选择自己的本质,但是人不能忍受自身本质的不确定性。不确定会导致不安,所以人们努力想让自己的本质固定下来,免受否定自我的虚无之苦。

现代人把存在主义一直追溯到克尔凯廓尔这个丹麦病人。在其代表作《恐惧与颤栗》的结尾处,克尔凯廓尔写道:“要么存在着一个悖论,作为个体的个人处于与绝对的绝对关系之中;要么就是亚伯拉罕输掉。”《恐惧与颤栗》主要是讨论亚伯拉罕杀子献祭的相关问题的。。其要点在于用个人主义的观念来判断神本主义、质疑神本主义,进而解构神本主义。

然而圣子耶稣基督的福音,不是在十字架上终结的个人主义、英雄主义,而是从十字架上开始的神本主义。受难与复活,使主得到了荣耀和胜利,并被授予“天上地下的所有权柄”。在此之前的耶稣言行,还是作为“人子”出现的,也就是上帝口中的先知(如《以西结书》、《但以理书》所示)──那还在耶稣被授予天上地下的所有权柄之前。

不难想象,耶稣的受难,印证并成全了他的宣讲,一如他的宣讲,印证了先知、成全了律法。耶稣的复活,印证并成全了他的受难。若是没有耶稣的复活,他的受难就成了人的殉道而缺乏救赎的能力了。若是没有耶稣的受难,他的宣讲则仅是传道而已,而与神汉、教授、游方僧的夸夸其谈并无本质区别了。是“受难―复活”的救赎计划,使拿撒勒人耶稣成为圣子耶稣基督,并因上帝的大能,而使他的宣讲成为福音。


(088)


我们每个人,在本性上和处境上,都是“从上帝的国里逃逸出来的”。我们即使在口上赞美“他的国和他的义”,行为上却是拒绝重回他的国。例如有的传道人说自己“每天早上醒过来都感谢上帝让我多活了一天”。他为什么不请求上帝早点接他去天家呢?他解释说那是因为他在地上的工作尚未完成。但其实我们是以这个“从上帝的国里逃逸出来的”的亡命生涯为美,甚至把路线中的惊险、耸动、受苦,奉为人的高峰体验。

上帝的国不是“精神上的”,而是“属灵的”。用现代语言说,那是“灵界”,是与“世界”对立的另一个存在。而我们这些堕落的罪人所居住、所构成的“世界”,则是二元的,区分为“精神”与“物质”两部分,具有“光明”与“黑暗”两特质、“好”与“坏”两属性。但我们不要忘了:“精神”、“光明”、“好”依然是属世的。在这种意义上,耶稣并非“精神人物”、“光明前途”、“好人”,而是“圣子”、“灵体”、“上帝的化身”、“永恒的生命”。他不是任何意义的“社会改革家”,尽管他从本根上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结构、文明形态、历史趋向。


(089)


主祷辞:“愿你的国降临,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的说法表明:

(1)上帝的国还没有降临;

(2)在此之前上帝的旨意是行在天上,还没有行在地上;

(3)“愿”一词表明,除了祈祷之外,我们实际上并不能做什么“有效的”也就是“可按我们自己的意愿去改变世界的”事情。



第2节福音


(090)


如果我们相信福音的传播力,是来自上帝──即基督的受难救赎与复活带领,是来自慈爱天父的永恒计划。那么,我们就不难知道福音传播者的分寸:他不能逾越上帝的计划,也无法让不能得救的多人虔信主的福音。所以,不要为“挫折”而灰心,在主的无限宝座面前,是自有限制的,那里没有挫折,只有拣选:不是“你传得不好”,而是“他不能得救”。

另外一个方面,信福音不是一种“功德”,传福音不是一种“事业”;否则,那就是信赖自己而不是信赖上帝了。如果真是那样,那就难免“执者失之,为者败之”了。我要切记,尤其不可为了达到别样的目的而玩弄信仰,“玩耶稣”的人注定要“下地狱”──如此不择手段,会导致说谎、做假见证;假的见证也许能愉悦人的耳目,虽然讨好了人的贪欲,却得罪了上帝的公义;结果最终只能适得其反。为什么有的传道人犯罪,却导致信徒们瓦解?因为这些“信徒”信的不是上帝,而是那些巧言令色的传道人。

我始终相信:该信的人,靠上帝的力量,自然会信;不信的人,任你磨破了嘴,他还是不信。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必处心积虑地去“做工作”,而只需要在尽了“传信”的责任后,把结局交还给信的主人。不要越俎代庖,就不会言过其实,更不需要伪造见证、传递假信。墨写的语言,要靠血写的事实来显明,保罗的血证明了他所传扬的真理,比圣奥古斯丁的理论,高出甚多。


(091)


“爱你的仇敌”而不是“爱上帝的仇敌”,这首先是要懂得爱自己的牧人,因为牧人是羊群的首要对象,是先于野兽侵袭而产生的“主”。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对经过“阶级分析法”洗脑的现代中国人,人们会想:“难道不是牧人让羊群失去了自由,再反过来扮演保护者的角色?羊却不得不爱他。其实牧人从羊群身上获得的,远比恶狼从羊群身上获得的多。‘好牧人为羊舍命。’但这舍命却不是‘为了羊’,而是‘为了牧人的需要’。”“牧人与羊群”的关系,在这里多少可以比喻为“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好父母可以为子女舍命的。而除了耶稣基督以外的好牧人,却不会为羊舍命。在这种意义上,“好牧人”特指耶稣基督而言,神职人员是无法企及的。尤其是那些有了家室之累的神职人员。在这种意义上,独身确实有助于提升神职人员对于教会的归属感,进而增进他们尽忠职守、一心行善的能力。

但是我总是不会忘记,圣子耶稣不是异己的,不是由外部进入我们的力量。圣子耶稣本来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在世界创造的起初:

“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没有深渊,没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耶和华还没有创造大地,和田野,并世上的土质,我已生出。他立高天,我在那里。他在渊面的周围,划出圆圈,上使穹苍坚硬,下使渊源稳固,为沧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过他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那时,我在他那里为工师,日日为他所喜爱,常常在他面前踊跃,踊跃在他为人预备可住之地,也喜悦住在世人之间。众子阿,现在要听从我。因为谨守我道的,便为有福。要听教训,就得智慧,不可弃绝。听从我,日日在我门口仰望,在我门框旁边等候的,那人便为有福。因为寻得我的,就寻得生命,也必蒙耶和华的恩惠。得罪我的,却害了自己的性命。恨恶我的,都喜爱死亡。”(《箴言》第八章22—36节)

基督说,“那时,我在他那里为工师,日日为他所喜爱,常常在他面前踊跃,踊跃在他为人预备可住之地,也喜悦住在世人之间。”如此看来,耶稣不仅是羊群的所有主,而且是羊群的创造主。难怪其他的牧人不会像耶稣那样为羊舍命,其他的人为羊舍命都是在乔装打扮、追随基督,只有基督是为羊舍命──所以世界上只有一位“好牧人”,那就是耶稣基督。这是本于神的恩典,显为人的灵性。当我们不意识、不承认耶稣基督是我们灵魂的救主时,就意味着我们依旧是“魔鬼附体”,把主钉在我们的身上。而当我们承认主,就与魔鬼决裂,把主从我们身上的十字架安然放下,主就在我们身上复活。在这之后,我们得以效法主,再度从已经堕落的人类,复归为上帝之子。


(092)


“这是奉耶稣基督的圣名祈祷,阿们。”──这不是“超越”,而是“在基督里”。人既然不能使自己脱离地心引力,又从何超越呢?又超越什么呢?人如果能够“超越自己”,岂不是能“依靠自己就做出不在自己能力以内的事”了?这是一个矛盾。“超越自己”意义的“超越”,最多只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状态;而“在基督里”就不一样了,那就可以简单地、没有矛盾地,使自己升入一个更高的状态,而不是勉为其难地去努力,不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或“超越”,而是“无为而无不为”的“似是而非”。“在基督里”,我们什么都没有做,但什么都做了。这时,人唯一需要继续做的,就是“保持在基督里的状态”也就是类比于“无为”。这好像是无为但不是无所作为,因为这状态将把信徒带到一个无所不能的神秘状态──包括在一切可见的事之外的平安、在一切可见的事之上的喜乐。这就达到了“无不为”的境界,但其实也不是无所不为:而是因为信徒是“在基督里”,所以分享了基督的生命和力量。……这当然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如老子的“无为无不为”所暗示的,这是一个神迹,需要特别的恩典才可以企及的神秘状态。


(093)


我走过二十二年的福音之路,才接受耶稣基督为灵魂的救主。二十二年来,我的罪越犯越大,心地越来越沉重,行为举止越来越乖戾──因为世界的事实一再显示,不犯大罪就无法成功,心地善良如何存活下来?为什么上帝允许我们如此堕落、败坏,然后才让救恩临到?为什么不让我在二十二年前还没有变得如此败坏的时候就接受基督?这二十二年的弯路都有什么“特殊的意义”?难道说,上帝竟有这样的美意:先让我怀疑上帝、批判救恩、作恶多端、增大犯罪的活动能量,然后才在悔改中作见证,以显明上帝的道路、真理、生命?以格外显明救恩及其无所不及的力量,用来征服其他顽固不化的人?──我这是不是给自己的不幸寻找合理化的理由?


(094)


我走过一个又一个教堂,找寻梦中的十字架。没有。每个教堂都是空空如也,只有人造的装饰,没有活的、爱的灵体所充满的十字架。我的眼泪渐渐流下:正因神不在现场,所以神无所不在──无所不在的上帝,上帝的灵已经通过耶稣基督,永久性地赐给我们了。

命运把我们抛入山穷水尽、孤立无援的绝境,迫使我们彻底信靠上帝。面对上帝,我们信靠多少,就可以获得多少平安喜乐:彻底绝对地信靠上帝,就有了彻底绝对的平安喜乐。真正的平安喜乐,不是“现在没有危险”,而是“永远也不会有危险了”。平安不是外在的、可见的安全保障,喜乐是内在的、不用检验的信靠。

只有当我们陷入绝对孤独,也就是“彻底脱离一切事务”的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到生命本身的存在,那就是生命在静静地流逝或曰静静地延伸:向后看是流逝,向前看是延伸。这时,我们突然发现自己可以直捷地触碰永恒的真理;不需经过任何世界性质的中介,我们就可走上通往上帝的道路。世界性质的中介,在通往上帝的道路上,现形为世界性质的阻碍。

绝对的孤独,既包括属世的孤立也包括属灵的孤单,有时候就是上帝赐给我们的转机。属世的痛苦而不是属世的幸福,使人亲近上帝。远离上帝的人,一定是依然幸福的人,他们拥有可见的安全保障和只多不少的亲情,以致你们感觉不到对父神的真切需要。亲近上帝的人,是在祈求失而复得的幸福:失去了属世的亲情与安全,才能获得格外赐予的、属灵的爱与平安。所以耶稣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路加福音》十四章26节)这属灵的爱是永远不会再度失去的,直到世界的终了。


(095)


上帝的光照,在不同的人身上,结出不同的果子……这并不表明上帝的光照是歧视性的、“等级制度”的……与上述猜测相反,上帝的普照与催化是“多元性的”、按部就班的。这样才能造成世界、创生世界──如果上帝结出的果子都一样,世界的结构性在哪里呢?如果上帝结出的果子都被保留在一个水平上,这个世界岂不是过于平面也过于拥挤了?

在如此缤纷的美意面前,亏欠上帝的等于亏欠了自己,因为上帝就是那唯一无条件爱我们的圣灵。如果我们使得圣灵感到了痛,就会使神的仇敌感到快乐,这样的日子我们如何能够维持长久呢?说来神秘,也许不是“我自己有能力羞与某人为伍”,而是“上帝拒不领我走上某人的道路”──主为不同的人所预备的路,就是如此毫不雷同。尽管主对所有人都是充满了爱与扶助的。《罗马书》的“愿恩惠平安,从我们的父神,并圣子耶稣基督,归与你们。”(第一章7节),尤其是“愿荣耀因耶稣基督归与独一全智的神,直到永远。阿们。”(十六章27节),所代表的观念,是否像有的教授神学所言,“有诺斯替派的影子”?不。愿圣灵充满我们,不要另立新说;已有的启示和恩典,已经足够我们用了!有的人喜欢追究上帝的来历,却不知道这已经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这些人哪,却不去追究自己祖先和祖母们的来历,也不追究自己是否父母的亲生还是私生……可是他们为什么偏偏喜欢拿上帝和基督来胡乱“考证”一气呢?他们为什么不首先去考证一下自己族谱是否确凿可靠呢?难道这些人不在乎自己的祖宗而在乎上帝和基督?我看情况正好相反。他们是不怀疑自己的祖先谱系而怀疑上帝和基督。事实上,他们的祖先比上帝和基督远为可疑。

而作为一个信徒,我最大的祈愿就是:求上帝坚定我们的信心,求基督按照自己的方式引导我们,让我们脱离罪的捆绑和自己的局限,让我们在抵抗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不被世界吞没。因为抵抗世界先要战胜自己。求主帮助,让我们不要沦为一个“成功的失败者”,一个“宝座上的奴隶”。


(096)


在《旧约》中,上帝和撒旦打赌,却以正直的人约伯的幸福为赌注。约伯说,“他虽杀我,我还是要信靠他!”为什么?就因为“我”是人。凭什么?就因为“他”是神。人是不可以“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否则就会落入魔鬼的手,成为黑暗势力的工具。因为“人”是有限的、有罪的。人不配与天公试比高,人没有资格掌握自己的命运。所以“他虽杀我,我还要信靠他。”

只要把时间的度数放长一点,就能看到,凡背叛基督、欺骗上帝者,必受咒诅、必得恶报。但那咒诅并非发自仁慈的救赎之主,而就隐藏在背叛的言行本身。那恶报也无需天使或恶魔自己动手,是“背叛者把自己交在魔鬼手中”。在我看来,背叛与欺骗本身即是最大的恶报,使受报者活埋在地狱里。

相反,信主的人则特别能战斗,他不仅善于战斗,而且勇于战斗。勇敢的战斗只是他的外表,他的内心却是平安的,被无边的宁静所充满。即使面对死亡,他都无甚恐慌,他仿佛知道死亡线那边的风景,知道那灵体世界的消息正在接近──这是多大的恩典、多大的奇迹!这不是“自力更生”的结果,而是承受了上帝的地土、上帝的灵性。

“为上帝而死去的人”,即刻就活在上帝的记忆中,并且永远活在上帝的国里。上帝的记忆就是上帝的国,这国是良善仁慈的、具有无限的容量,并斡旋无限的时空。但问题是,怎样才算“为上帝而死去”呢?“用心灵亲吻基督的宝座”,是人生的至福。求主不要离弃我。如果由于罪,我生前不配,那么就在我死后,给我这样的平安、这样的奖赏。

人若不死去,就无法完全归入基督,因为活人可能变坏、堕落、失去恩典。活的时候做基督的门徒,只是打上了基督的印记,并作为死后归入基督的前提;但那决不等于“一次得救永远得救”,因为肉体的罪恶随时可能背叛属灵的基督。



第3节悔改


(097)


悔改与赦罪是一对应体,它们合起来就构成为“恩典”:认罪、悔改,则是赦罪永生的前提。“一次得救永远得救”强调了赦罪的终极性,但弄得不好却近乎是撒旦的诡计:“一次得救永远得救”完全忘记了犹太人怎样被主遗弃。说“神的审判而不讲恩典”,则是撒旦的离间,因为神的审判就是主的恩典。甚至连“下地狱”的处分,也是一项恩典的体现,因为这是基于公义。对人而言的“恩典”,是“宽恕”而不是“纵容”,宽恕是精神性质的,纵容是法律性质的,惩罚之后的怜悯,就是恩典,是人该得到的。

信主、受洗、上教堂、听布道、痛切忏悔、改过自新……这些活动本身不能完全使我们得救。使我们得救的唯一道路,是圣子耶稣基督特别赐下的恩典,而这作为神的奥秘是难以言说的,是不让那些职业化的、支领薪水的“牧会专家”们讲说得清楚的。

悔改认罪并不能使人变成上帝,甚至不能使罪人变成圣人、先知、使徒或别的什么纯洁的灵体,因为赦罪的权柄不在罪人自己手里。信仰不是法术,不是用来操纵神的,仿佛玩弄一下认罪仪式就可以“立地成佛”。认罪仪式本身并不能使人得救;因为赦罪的关键,不是认罪仪式的运用,而是上帝的可能的怜悯。而这怜悯中,始终包含某种不可能,那就是我们通晓不了的奥秘、我们无从把握的权柄。

忏悔如同睡眠,一觉醒来,才可以重新出发。忏悔仿佛沐浴,可以免除内疚与挫折的毒化,使人再度凝聚“生命的实力”。而生命的实力,往往又天生带有犯罪的功能。所以这是一个奇怪的逻辑:有时懂得忏悔的人也具有更强的犯罪能力;所以那些自以为在干好事的坏蛋,其作恶的能力则会倍增──这就是“理想主义者”的可怕之处。

外在的悔罪是一种羞辱,内在的悔罪却是灵魂的体育,它通过灵魂拷问的运动,锻炼、锤击,引领灵魂进入天国。而要达到有效和有益的锻炼,必先寻找一个运动目标和锤击指标,只有外在的目标和客观的指标,方能激起内在的潜能、神赐的善良。这灵魂的外在目标就是上帝,就是耶稣基督的受难、复活和救赎。


(098)


认主、信主有两条归途:a,基于生;b,基于死。而“基于死”的信仰,似乎更难颠覆。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基于生”的信仰,是因为自己解决不了“生的难处”而求于主;这样的信仰,是比较容易动摇或变质的:在生存的难处解决了或无法解决时,世事的浮沉就会带来“对于信仰的反证”。“基于死”的信仰,却是在自己可以解决生的难处时,赫然看见了死的宿命。死亡这一“难处”,可不比生存的“难处”,那是任谁也解决不了的“难处”,彭祖亦然,万岁亦然。基于死的信仰,因此较难崩溃,也因此较能说服上等人和统治者。基于死的信仰,是为迟早要注定崩溃的人生,预备了一条一贯到底的道路。

对于一个盼望“一条一贯到底的道路”的灵魂来说,上帝“创造世界和人”这一动作,是出自不可遏制的冲动和必然无改的计划呢?还是出自一个即兴的游戏甚至一个或然的失误?神是为了让人荣耀神自己才造人的?但是神为什么在乎人是否荣耀他呢?

我常常愧疚地想到:我们赞美、荣耀上帝,不是为了上帝,而是为了自己、为了分享上帝的荣耀。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分享,也可以使得我们心满意足,尤其是“屈膝与仰望中的分享”:“我因所和能力得的启示甚大,就过于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就是撒旦的差役,要攻击我,免得我过于自高。为这事,我三次求过主,叫这刺离开我。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哥林多后书》十二章8—9节)。要知道,上帝是完满的,何须我们的赞美?我们的赞美若不恰当,也许还得罪了他。

“门徒问耶稣说,拉比,这人生来是瞎眼的,是谁犯了罪?是这人呢?是他父母呢?耶稣回答说,也不是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约翰福音》第九章2—3节)这是人子在复活前说的,他对弱者充满怜悯。因为“生来”的缺陷,人自己没有责任。但是后天的灾难,有时就是出于自己的罪性,所以俗话说,“人的命运就是他的性格。”亚当与天使的堕落,是后天的,因此需要自己负责。堕落之后造成的人性败坏,却不是亚当后裔的直接责任。人的原罪,就好像“生来的瞎眼”,也不是这人的责任,也不是他父母的责任,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人的犯罪,不是出于神的安排;人的得救,却是要显出神自己的作为来。基督的救赎就是这样安排的。

只有堕落的天使,才知道纯洁的价值。“纯洁”,意味“回复原初的天使状态”。这不是退缩,而是进取:现有的堕落,已无任何悬念价值,因而失去了诱惑,如同失了咸味的盐巴,只剩下残渣和污垢。尽管堕落的天使比普通的罪人和没有堕落的天使,更知道上帝的良善与大能。


(099)


“神就是爱。”──这句话的意思不仅是让我们祈求爱,而且是让我们付出爱:“住在爱里面的,就是住在神里面,神也住在他里面。这样爱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我们就可以在审判的日子,坦然无惧。因为他如何,我们在这世上也如何。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惧怕除去。因为惧怕里含着刑罚。惧怕的人在爱里未得完全。我们爱,因为神先爱我们。人若说,我爱神,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神。(有古卷作怎能爱没有看见的神呢)。爱神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神所受的命令。”(《约翰一书》第四章16—21节)

这是神的奥秘,是我们“封闭而自私的头脑”无法理解的,只有用“开放而无私的心灵”去感受,才接近这神的爱,并能感受“神对我们的爱”。神的奥秘,很难用人的意思去体会。因为这种理解需要跨越不同的维度、不同的层次,因此很难以人去思议神。意会都难,何况是言传?何况是笔录?“《圣经》上的每一句话,都是出自上帝的意思”,这句话本身,就是一个极端的奥秘。因此很难以我们的头脑,也就是已经被科学实证条理化洗过了的头脑,去理解它。除非,我们接受洗礼,把“遭到洗脑的头脑”重新洗一遍!


(100)


没有人能够拒绝福音──如果上帝给了他足够的恩典。这就是人的可怜之处。没有人真正接受福音──如果福音使他痛苦。这就是人的可怜之处。福音是“使人快乐的声音”,“接受福音”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上帝所赐予人的最大恩典和祝福。难道我们还有必要进一步奢求身外之物或灵魂(以及复活、永远的生命)之外的种种吗?但主知道我们的软弱,所以他勉励我们说:“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

[《马太福音》第六章24—36节:“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神,又事奉玛门。(玛门是财利的意)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喝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生命不胜于饮食吗?身体不胜于衣裳吗?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何必为衣裳忧虑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所以不要忧虑,说,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需用的这一切东西,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你们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所以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鹰飞得再高,也还是要落到山崖上;风筝飘得再远,也还是被线牵引;自我意识发展得再离谱,也还是要回到造物主面前。在一切无神论、科学主义、人性论、物欲主义的招魂幡后面,都有主宰者的一个祭坛,这就是“万王后面的实相”,“万王之王”。

崇拜有形的万王,就是拜偶像,就是对人类能量的极度混乱、张扬和耗散。敬畏无形的上帝,不是拜偶像,是对人类能量的极度净化、保合、收聚。拜偶像,因此是纵欲行为中最大的一项;爱上帝,不仅是积聚在天上的财宝,也是生命课程的提炼、升级,是达到“更高的竞技状态”。

如此看来,上帝“限制我们的幸运或能力”的种种措施,实际上也正是加给我们的一大恩典,为的是让我们保持正路、更深地沉潜于神秘。让我们通过“认识并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状态”,从而更紧地信靠神,并因信靠神而得平安,免除“树大招风”的危险、脱离“人心唯危”的漩涡:世俗的苦难与折磨,从此不在话下。



第4节祷告


(101)


命运把我们置入某种“深刻的病态”,以致我们“若非颂扬上帝就活不自在”;我们若不充满感恩地赞美神,起码的幸福也就与我们绝缘了,哪里还谈得到恩惠、平安与内在的喜乐呢。

而颂扬上帝就是向神祈祷:祈祷是无形的崇拜仪式;崇拜仪式是有形的祈祷。这样的仪式,是感恩与赞美,也是对生命的肯定与提拔。这样的“祈祷”,与“乞讨”毫无共同之处。

不论是无形的祈祷,还是有形的崇拜,都因为凝思于上帝、交感于基督,而获致无上的沉静,无垠的镇定:时间凝止,进入永恒。这时我知道:永生的上帝不仅在属灵的彼岸,而且就在我们追随圣灵的此刻。这样的祈祷,就是追随圣灵;这样的脚踪,就是心灵的步履。

仅仅赞美上帝,是不够的;基督徒还要把自己钉死在十字架上:以对生命的全部热爱,转变出百般的忍耐。仅仅钉死自己,是不够的;一个基督徒要学习主,从十字架上复活:以对痛苦的百般忍耐,发展出新的生命。


(102)


在这个罪恶的世代,这个离弃主而皈依魔鬼的世俗文明中;以贴近魔鬼的“文明方式”,和魔鬼的使徒争夺信众,以便尽可能地挽回应该得救的灵魂,归向创造宇宙、运行宇宙并超越宇宙的主──是信徒对基督的义务?

按照某种理论,真正的败类是不会寻求主的,因为他们已经丧失了寻求的能力;寻求属灵的需要,可说是上帝“预先”放在人的内心的密码。反过来说,凡得以真心信主的败类,都还是灵性未泯的,上帝没有剥夺他们的信仰能力,没有剥夺他们领受恩惠平安的机会。


(103)


我被置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窘境中,思想成为悬念的化身,应了“今天晚上不知在哪里过夜,这样的日子才有挑战性”的大言不惭。我好像被扔在撒旦魔鬼的手里,呼求神,却得不到回应。我知道至上的神是仁慈的,我也知道人的漫长等待在神那里只是瞬间。……

命运把我曾经炫耀过的东西,如“今天晚上不知在哪里过夜,这样的日子才有挑战性”等,加倍地、加十倍地给予我,使我餍足,并使我因餍足而生恐惧,以便我皈依在神的名下,顺服在神的手中?──这多少让我知道:神是活的,干预我们的生活,仿佛万能而仁慈的主。

我由此似乎知道了,人之所以被扔在撒旦魔鬼的手里,是因为人曾经祈求过它,有意无意地“烧香引鬼”;而不是因为神把我们弃置在毫不顾念的绝境中。原来我们咎由自取、理当受罚。


(104)


现在,我有属灵的盼望,而无属世的期待──这样的日子充满平安,以致喜乐。有属灵的盼望,可使人的平安延伸于未来;无属世的期待,则令人的喜乐盈溢于现在。

无属灵的盼望,而有属世的期待──这样的日子难免忧虑,以致焦躁。属世界的盼望,将使人的忧虑延伸到未来:无属灵的期待,则令人的焦躁膨胀到现在。

愿上帝赦免我们。赦免我们的“罪”,也就是免去我们“属世的期待”。因为这期待无论落空或落实,作为“目的”来说总是徒然的、虚妄的;作为过程来说则无异于反复折磨。属世的期待并不等于世间的努力;相反,如果把世间的努力建在属世期待的沙滩上,那样的努力是无法持续的。我们期待,即使是世间的努力,也还是立足于属灵的盼望,并因而把自己的生命归于独一全智的上帝──这样,也只有这样,我们就从罪中脱出,成就了活泼的新生命。


(105)


上帝可以敬拜、赞美,不可分析、评论。分析得出来的“上帝”,可以被理性把握的“神明”,只能是属世的权柄而不是属灵的至尊。世人所谓的“超我”,仅仅是权力的阴影,甚至不及上帝造人时吹在人身上的那一口灵气。

而当面对上帝时:一个虔诚的罪人所产生的感情是内疚,一个不虔诚的罪人所产生的感情则是恐惧。上帝将赦免前者而惩戒后者?世上只有“虔诚的罪人与不虔诚的罪人”之分,而没有“有罪的人与无罪的人”之分。上帝将赦免“虔诚的罪人”而惩戒“不虔诚的罪人”?

上帝不是“供人利用的资源”,无论人多么虔敬,哪怕经常禁食祈祷。相反,“人是供神使用的器皿”,人是“不用则废”的有限之物。上帝越是取用人,人就越是丰盈,直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基督里与神合一”。人类的活动的唯一价值,因此就是赞美上帝、被神利用。

──“即使没有神,人也只是命运手中的玩偶,反正人永远也决定不了任何东西,甚至决定不了自己的命运。”

──所以我知道了:上帝就是公义。人在上帝面前,本来只有沉沦的权利。但是上帝还有爱和怜悯,于是人获得了救赎的机会。在沉沦和救赎之间,人出于罪性不断地犯罪。但是我们知道,凡是与沉沦相反的东西,都是上帝为救赎我们而实施的恩典。


(106)


“灵体”不同于“灵魂”,而是某种兼具“灵魂与实体(如肉体)”之双重性质的存在,如复活之后的耶稣基督。如果没有灵体,肉体的每一点衰老、损失和伤害,都会让人耿耿于怀并引起伤感。而有了对于灵体的盼望,哪怕仅仅是一个概念,肉体的无常变化就不那么要紧了。所以,肉体离不开灵体的支持。《哥林多前书》因此说:“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十五章14节)

如果没有上帝和灵体所构成的天国,现象世界和肉体生命的来源,还是科学家的谜。如果没有上帝和灵体,世界和肉体就是充满讽刺的肥皂剧,连悲剧都不够格。

在这些剧中演戏的世人,透露着灵性的印迹,但人的躯体,却为撒旦这个“控告者”工作:年轻时,为青春的蛊惑;年老时,为病死所消磨。所以根据人与控告者的关系 ,灵性的印迹也受制于灵,或是圣灵或是邪灵。控告者又有多重面具。有时是国家,有时是社会,有时是家人,有时是朋友,有时是情人,有时是老板……“青春偶像”,岂不也是一件魔鬼的杰作?因为这偶像经常驱使人们去死,甚至鞭策一个民族奔赴枉死之城。

人生如白马过隙,藏舟虽固,金玉满堂,莫之能保。要想获得安全感?最好的道路莫过于自我放弃,当你承认人所面对的无非虚空,一切属世的烦恼就涤荡了。再者,虚空中升起唯一真神:“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作灵魂下同)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马可福音》第八章35节)──看来,灵魂的事业并不总是高尚的,希望拯救灵魂的人往往反而丧掉了自己的灵魂。只有顺服基督、回归福音,天国之路才指明了宇宙真理。

祈求属灵的恩赐,其对象并不总是上帝。祈求属世的恩赐,其对象并不总是魔鬼。这是圣子耶稣在受难──复活之前的生活经历显明了的。所以基督拒绝了撒旦许诺的万国繁华;耶稣为上帝的计划走上了十字架。


(107)


玉不琢,不成器:大理石若非遭到块块切割甚至凿下,美仑美奂的雕像也不会出现。上帝的击打苦待,是要顽强的本能俯首称臣,通过自我放弃,离开属世的心。归向主,并在归主之后,动员强大的属世能力,投注于属灵的活动。

相比之下,那些缺乏顽强本能的人,其拣选过程反倒相对平顺简单了,因为少了属世能力方面的干扰。而强大的属世本能之所以得到召唤,很可能是用来粉碎这个罪恶的世代,帮助奇迹的力量救出多人,脱离这罪恶的世代、重新进入上帝的国。

属世的胜利是击败对手,并获得掳物与“战利品”。属灵的胜利则是怜悯对手,并放弃掳物。如果命运让一个人击败了对手却迟迟不让他获得“应有的掳物”、“该得的利润”,那可能是命运过于眷顾这个人了,不让他沉沦到属世的陷阱中;而要他继续前进,永远做一个开创者。于是,他就需要在内心怜悯对手,在内心放弃掳物,并把到手的东西淡然处之,把自己的生命引向属灵的领域、赞美万能的主。奉主名来的,是值得称颂。而尽心尽意尽力爱自己的神,才是这尘土般生命的“最大战利品”。


(108)


荆轲刺秦王:燕太子丹预先款待荆轲三年,尽情满足他的欲求,以断绝他的属世之念。红尘飘逝,易水这边;黑旗高扬,易水那边。

上帝也会款待他的爱仆?但不是“让他从此就过着幸福的生活”,而是让他厌烦这幸福、以感恩的心走上祭坛?上帝最珍爱的祭品是什么?“信心。”使徒保罗说,“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事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马书》十二章1节)这个献上自己,做神的活祭,不是杀生的死祭,而且信心的活祭。活祭比死祭更难持守到底,因为它不是一次性的、无法后悔的;而是多次性的、可以赖帐的。正因为是活祭,等于给了那些人“重新选择”的权利,同时也为魔鬼的试探、肉体的诱惑,敞开了大门。但是,“活祭”的概念不仅是灵魂的陷阱,也是生命的机会,还是主对人的尊重、基督对门徒的信托。“活祭”,仿佛一张属灵的空白支票,任由我们自己填写金额!信心大的,所获必大;信心小的,所失必大。因此,上帝赐予的恩典,没有信心的人是接取不到的。

仅仅“有信仰”是不够的,还必须“守信用”;这样才能找到“面对上帝的正确信仰”,才能保持“面朝天国的信仰”,否则人如何一步一步地超越自己?

仅仅“有宗教”是不够的,还必须“有爱的皈依”,还要有“对他人的谅解与容忍”,否则,宗教信仰很可能流于作奸犯科的藉口,请看今日的北爱尔兰与前南斯拉夫以及中东地区的血流成河:不是由于没有宗教信仰,而是由于没有爱心。宗教信仰太多而爱心太少,那就会产生文士、法利赛人以及犹太人等“魔鬼的子孙”。

做耶稣基督的门徒,首先是基于爱而不是基于义务,其次是作为一种义务而不是作为一个逃避。“受洗成为基督徒”,如果仅把耶稣基督当作一个避难所而不是效法的榜样,不准备跟从主“走十字架的路”、成为活祭,那多少就是个文士、法利赛人以及犹太人。不幸的是,文士、法利赛人以及犹太人并没有绝迹,所有的人在不同程度上,都遭到了某种感染。

相传,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建立在使徒彼得殉难之处。彼得先是在囚禁中,使得四十多人归信了主,连狱卒都被感动,放他逃走。彼得逃到荒野里,走不一会儿,突然明光高照。他定心一看,不是别人,正是圣子耶稣基督向着罗马走来。彼得就问:“主啊,你要往哪里去?”基督面带愁容地说:“因你离弃我的羊群,我要前往罗马再钉十字架。”彼得突然清醒过来,立即回到罗马监狱,坦然就刑。将钉十字架时,他要求倒过来钉:“我不配与圣子耶稣同样钉死。”而他的就刑之处,后来成了罗马教会奠基的地方──圣彼得大教堂。

偏离主的道路,对基督徒来说,应该是比死亡更大的恐惧对象。“主的道,已是最后的救生艇,向我开启了另一个世界的奥秘,使我心醉神迷;我要紧紧抓住你,不让黑色的涡流吞没我。”我们的余生还有什么确切的内容吗?没有。仅仅除了这样“等候上帝”之外?

等候。永远在期待中。忍耐。永远在平安喜乐中。除此之外的焦虑都是多余的。因为除了等候上帝之外,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也是无从确定的。

这时,特别需要祷告的帮助。祷告虽然不能改变上帝作出的决定,但可以改变人对上帝决定的接受状态,并使祷告者的心,合于上帝的意思。凡是人的祷告失灵、“不管用”的时候,并非“上帝死了”或“神已退出世界”;而是我们的罪性遮蔽了与神的交流,结果阻碍我们的祷告上达。或是,我们祷告所祈祷求的内容,违背主的意思、不合神的奥秘。耶稣被捕前在橄榄山上独自祷告,展现了祷告者应该具有的无我态度:“父啊!你若愿意,就把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路加福音》二十二章42节)难怪“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他的力量”。(同上43节)耶稣的“超我”,是以巨大忍耐作为代价的:“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上44节)

主的意思是人应该远离诱惑?这样才能保证我们在“追随主的道路上”,远离各种乔装打扮的功利心。为此,不仅需要苦行来磨练自己的意志,还需要苦工来养活自己的肉体,以便剩下一个灵魂,随时准备上路。一旦灵魂偏离了主道,绝望甚至疾病就来了,驱赶之、挫折之,让他知罪、让他归正。



第5节恩典


(109)


何以《旧约》所描述的上帝,时而忧心忡忡,时而怒火万丈,却不能使败坏的以色列人完全变好,无法让犹太人继续跟随真神──那带领他们脱离埃及奴役的独一真神?

上帝的恩典像雨水,可以向一切人开放、普施,而人对上帝的信仰像容器,能否收到并珍藏上帝的恩典,全在自己,不在上帝。信仰小的人,只有浅浅的碟子,只能存蓄少量的雨水;无信仰的人,只能在雨中洗洗脸,喝几口,无法积蓄上帝的雨水。信仰越大,容器越大,仿佛开挖了深水池,承受巨量的水,用也用不完,甚至可以超越今世,留存未来,直到永永远远。愿我们以最大的信仰领受上帝的恩典,以最大的容器承接上帝的雨水,滋润生命,直到永永远远。


(110)


有高于个人命理之上的命,有高于个人运程的运,这是国家、民族甚至某某集体事件(如一次空难、战争、地震、水灾等等)。还有高于这一切的之上的命运,那就是上帝的意志!上帝意志,随时可以定夺和更新一切命理、运程、并操纵一切如儿戏!

医学心理的测验表明,无信仰者临死之际,脑电波全部陷入混乱,其情状一个撒谎的人在测谎器下的反应。这是否表明,无信仰者的一生,都是在极力维持一个漫长的谎言,害怕面对生命的真相?甚至极力拒绝别人向他们揭示生命面对的真相?所以他们拒绝认识上帝,一味否认耶稣基督的救赎。但在面对确确实实的死亡、另个世界的审判面前,他们终生维持的这个谎言,已经不攻自破,所以他们的内心陷入了极大的恐慌和迷乱。这时在他们的脑电波上,就体现出了异常的混乱状态,就像说谎者一样。所以《约翰福音》上记着“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我将真理告诉你们,你们就因此不信我。”(第八章44—45节)

为什么耶稣要对“信他的犹太人”说这样的话?为什么信耶稣的犹太人依然是魔鬼的子孙?我查找了一些解经师所写的著作,对此都没有解释。或是大家没有看见这里面的亮光,或是大家没有听见这里面的消息,或是大家故意回避这里面的问题……我看见了,我听见了,我不想故意回避,因此我试图理解:这“信耶稣”的犹太人,仅仅是信耶稣是一个普通的拉比,而不信耶稣是神的圣子。那些不信耶稣是神的圣子的犹太人,为什么还可以被称为“信耶稣”的?看来,“犹太人”是一个特定的称呼,是特指那些信奉犹太教的人,他们对圣经进行片面地错误地理解,拒绝承认耶稣的圣子身份。“犹太人”因此不是一个血缘概念,所以亚伯拉罕的子孙并不都是犹太教徒,有许多是异教徒。而接受了耶稣的圣子身份的犹太教徒,就改宗成为基督徒了,就不再被称为“犹太人”了。

所以耶稣要对只信他是拉比尔不信他是圣子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他们回答说,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仆。你怎么说,你们必得自由呢?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儿子是永远住在家里。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知道你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你们却想要杀我。因为你们心里容不下我的道。所说的,是在我父那里看见的。你们所行的,是在你们的父那里听见的。他们说,我们的父就是亚伯拉罕。耶稣说,你们若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就必行亚伯拉罕所行的事。我将在神那里所听见的真理,告诉了你们,现在你们却想要杀我。这不是亚伯拉罕所行的事。你们是行你们父所行的事。他们说,我们不是从淫乱生的。我们只有一位父就是。耶稣说,倘若神是你们的父,你们就必爱我。因为我本是出于神,也是从神而来,并不是由着自己来,乃是他差我来。你们为什么不明白我的话呢?无非是因你们不能听我的道。”(同上第八章31—43节)


(111)


“犹太人”就是“不承认耶稣圣子身份的旧约读者”,他们以为自己可以通过阅读旧约而得救,但其实不能。不仅犹太人不能,其他人类也是不能,人类无从而不仅仅是“无法”超越自己的区区欢乐和区区痛苦,除非奉圣子耶稣的名,就不能与神和好,不能进入永恒。

魔鬼煽动人类的骄傲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托起整个地球。”据说这是通过希腊人阿基米德的口,在主前二百多年就说过的。然而,一个连自己也托不起来的可怜虫,可能获得托起整个地球的支点吗?给你支点,你也看不见、抓不住。因为唯一能够托起整个地球的支点只能是三位一体的神,是那十字架上的救赎者:人若不首先俯首称臣,不可能获得支点;而俯首称臣之后,托起地球的就不再是你,也不是任何脱离了救赎就必定朽坏的人,而是主。而只有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人方能托起自己,托起自己,那就是进入上帝的国。


(112)


为获得属灵的恩典和为获得属世的恩典,而分皈依敬拜主的人们,看起来很不相似,其实没有绝然不同。因为他们都是为“获得赏赐”才“奉献忠诚”的,这进行“交易”的是罪性的人。然而,有不为寻求恩典而为寻求苦难,前来皈依敬拜主的吗?真有不存罪性的人吗?所以牧师的儿子尼采看穿了这一点,他说,“只有一个基督徒,就是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个人。”正如我在《人子的意义》一文中所指出的:“人子”一词是旧约中的神用来称呼特殊的先知的,而在新约中则是耶稣的自称,所以“人子”不是一般意义的人。如此看来,尼采虽然是牧师的儿子,其神学根底其实还是很差的,否则,他的那句话就会写成:“只有一个基督,就是死在十字架上的那个人子。”他不能因为看到了自己“吃宗教饭”的父母所作出的坏见证,就去否认基督的神性;他也不能因为听到了自己的父母的好宣传,就误以为基督徒可以像基督一样完美。其实再好的基督徒,都不会一直都比尼采的父母更好,虽然他们还没有“吃宗教饭”。因为基督徒的本质就是罪人,虽然是在悔改中的罪人。

主知道我们软弱,天天都在犯罪,亏欠了主的荣耀,所以求主帮助我,坚强起来,让我们免受诱惑,让我们面对诱惑的时候切记主的启示、战胜撒旦的诡计。神有这样的力量,因而完全信靠神,我们才能获得平安。


(113)


关于有神论,我有几点思考:

a.证明有神易,证明无神难。

b.神不等于我们或前人“有关神的认识”。

c.神是活的,不像人这样活着,而是超越宇宙地活着。

d.神有大能力,神不仅创造宇宙,而且干预我们的生活。

e.神是仁慈的,所以我们可以活着,还能够感觉他的存在。

由于我们拒绝仰望上帝,所以百病丛生。如果遇难者拒绝救援,何从接受拯救救赎的恩典?我们已经永远地自绝于上帝了?不是上帝抛弃了我们,而是我们弃绝了慈爱的天父,为此,我们注定要永远蒙受流亡之苦。

我们把上帝的圣子钉在自己身上的罪里?我们因此从超然的天使地位堕落。我们像是扑火灯蛾般地不断自杀。上帝的圣子却因我们的罪而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从此我们罪上加罪,以致没有任何善行义举,可以抵消这样的罪上加罪?

由于祖先和我们自己所犯下的不可赦免的罪,我们已经背叛了主,并因此与主隔绝了。现在,我在异乡中的异乡,在孤独中的孤独,格外体认到我们的罪,是无法赦免的,也不可能仅仅因为尊主的名为圣,并心怀自利去做些“好人好事”就可以换取主的赦免。人与神的关系,不是一种交易的关系,因为人在神的面前,实在缺乏可以用来与神交易的筹码。

由于我们的罪,我们只懂得交易不懂得爱:使自己与上帝隔绝,并置自己于必死之地,因此被偶然的、属世的命运推来搡去,彻底支配。但是,我们终将记起:在属灵世界的终极处,却必然要面对上帝的审判。基督的救赎、上帝的美意,是要救人脱离这罪恶的世界。这就是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区别、人与神的区别、暂时与永恒的区别。

由于我们在上帝面前犯下的罪,死后被归入地狱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仁慈的主竟然判定我们上天堂,那么我们反而会有多么沉重的负疚感?与其在天堂里负疚、忐忑不安;不如在地狱里赞美上帝的公义、仁慈,倒比较心安理得?且因对上帝圣父圣子圣灵的无条件的感恩和爱以及服从,而得平安。地狱里的平安,比天堂里的平安更珍贵:“不论他是否继续爱我,我都永远爱他。”爱比信靠更重要,因为爱是无须证明的,只要我们依然活着。


(114)


世界已经进入又一个所多玛时代,我们因为罪行而弃绝了上帝,任何口头的呼吁、祈祷、哀求,并不能拯救我们于丝毫。属世的赐福已经足够,但无助根本改善人的处境,唯有属灵的、帮我们尽量脱离这世界的“救赎”、而不是推动我们继续深入这世界的“拯救”,才是所多玛时代的解药。

在虔诚者看来,我们始终只能生活在罪中,完全仰靠上帝救恩的赦免。因此,我们在这个罪恶的世界上所觅到的幸福和所受到的苦难一样,都是在罪中。相反,如果我们把合乎我们欲望的属世幸福当作上帝的恩典,而把不合我们欲望的属世苦难当作上帝的苛待:这种划分及其态度,本身就是一种罪,而且是一种特别大的罪,是陷在罪中而不知自拔的超级大罪。

爱我们的上帝,是救赎我们脱离这个罪恶的世界,并救赎我们那个陷入罪中而无法自拔的灵魂……正因为上帝和基督如此爱我们,才不让我们陷入这世界、这罪恶,从而永无出头之日。所以当魔鬼诱惑耶稣,要给他以世上的幸福时,耶稣基督作为上帝的圣子,理所当然地拒绝了他。

而我们则不同,由于我们犯罪在先,我们往后所受到的一切苦难,都是应得的、“合乎逻辑”的。这是就纵向上说。就横向上说,我们没有权利指责上帝赏罚不公;“为什么犯罪更大的人受的惩罚反而小于我?”──这种质疑实在不属于我们的主权范围,而是属于上帝的主权。上帝的法庭不是人间法庭,它是按照我们不能完全理解的规则进行审判的,它也不需要律师和陪审团,否则它就不属于上帝而属于人了。此外它杜绝了一种投机取巧的可能:以人的行为去贿赂或蒙骗上帝,以图属世的福利,继而利用上帝满足我们自利的犯罪的天性。如果我们是用这样的罪,作为尺子去衡量上帝,就无从体会上帝的意思,而只能体会撒旦的意思了。


(115)


有人说,充满魔鬼力量的地方,祈祷会受到干扰;而为了达到与上帝的交流,必寻求一处干净的角落,面对永生无限的主,跪下忏悔。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反过来说:使人无法安心祈祷的地方,必是魔鬼出没之地,哪怕那地方曾是教堂、祭坛,只是现在却遭到玷污?但是我想,信徒所寻求的,不应是人或人群,哪怕是最“属灵”的人或人群,也不应该是社会组织和文明成果,哪怕是最宗教性的社会组织和最精神化的文明成果……因为这些都不免沾染了人的罪性和罪行。“ 耶稣说,妇人,你当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约翰福音》第四章21节)信徒所崇拜的,只能是永生的神并独生圣子,圣子是不朽的、无罪的,所以人们崇拜父子圣灵,没有条件也没有副作用:“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神是个灵(或无个字)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同上23—24节)

埋头写作,只为荣耀自己;仰面赞叹,是在荣耀上帝:荣耀自己,终必致病,且将毁灭。荣耀上帝,终能解脱,进入神域。

能荣耀上帝者,必曾荣耀过自己;如果人连荣耀自己的气象和能力都不具备,他又如何荣耀上帝。第一步是不使自己蒙羞,然后方能事奉上帝、彰显上帝的名、把上帝表明出来,这是主所启示的道路。

主,爱我们的天父,你是明镜,你的仁慈像太阳,像明镜,照见我们的罪恶,历历在目,并教我们懂得悔改,渴望救赎,并把荣耀归于天父上帝和圣子耶稣。



第6节运动


(116)


我是如此热爱旅行,所以我最喜欢的工作就是充当信使。如果能做上帝的信使,该多么美妙。我的思索也喜欢旅行,不愿停止在一个点上,不论这个“结论”多么完美。我喜欢否定,否定之否定,然后再否定,就像星空那么斑驳复杂,永无穷尽。所以我害怕受到诱惑,以致背离基督恩典。求神不让我们受到诱惑。而在这不停变幻中却永远不离正道,唯有充当上帝的信使,才可以兼顾达到。

孤身一人旅行,对环境全神贯注,敏感而记忆深刻。独身一人生活,也是如此,且离上帝最近。时时祷告,凡事感恩。有人说,独身生活损害健康、缩短寿命。但是,为了主的缘故,让我们认命吧。基督因为我们而自愿死在十字架上,难道我们可以逃避与主亲近的机会?

独自的时候可以对自己说:“愿上帝保守你平安、喜乐,赐给你宽容、恬静的心。没有人比我们在天上的父和耶稣基督更爱你──他的爱可以化险为夷,使你的道路四通八达。愿上帝保守你平安、喜乐,给你和全家都带来佳美的声音;愿你不断前进,不断上升,永远保守一颗年轻的心;愿你不和那些不值的人与事缠斗,而从事别人无法取代的业绩。”

如果信仰的基础仅仅是一个神话,那么信仰就发挥不了“神话般的作用”了。如果安慰的基础仅仅是一个安慰,那么安慰也就发挥不了安慰作用了──真正能起到神话与安慰作用的,乃是信靠上帝,那就像用电线接通了电流。信靠上帝的基础,是得到电流的“活水”,而不是握住电线本身;这样一来,上帝的电流治愈一切,甚至使得治愈本身也成为多余的。


(117)


唯有相信上帝的话语,才能活在上帝的爱里。“上帝爱世人,把他的独生子赐给我们,让一切信他的,不被灭亡,反得永生”──这样的平安,正是立足于上帝话语,不可置疑的虔信。

否定物质世界的所可能具有的圣洁性,拒绝属世意义的“拯救”,而一心仰望属灵世界的“救赎”──并非所谓的“二元论”,而是真正的一元论:属灵的一元论。上帝是属灵的创造者,基督不是属血气的救赎者;而属世的诱惑者则是撒旦,属肉体属血气的拯救者则是假先知?

不错,上帝创造了世界,但那世界原本是属灵的。自从那世界被人的罪所玷污而沦为“这世界”的时候,它的灵性就破坏了,取而代之的则是血气、肉体的属世性质。“这世界”因此只能受到审判而不能得到拯救。

严格地论,对“这世界”的唯一拯救,就是在上帝的法庭上把世界判处死刑──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末日”、“末世”。所有的信仰无不承认这一点。拒不承认这一点,反而诱人祈求现世的拯救、代替超然救赎的,多是伪善的神汉,他们仅仅属于血气和肉体,且为骗取更多的血气和肉体而信口雌黄。


(118)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第三章16节)这样的“信”,就是永生了。除此之外,有关永生的一切许诺,对于现代人的知识来说其实都是不确定的。尤其因为,信的实体并不在肉眼可见的这世界,而在肉眼不可见的那世界;信的实体并非属世的,而是属灵的。信的对象既然就是灵,我们又怎么可能眼见为实呢?

属灵的上帝不是可以用天文学的方法证明或是反驳的。属灵的基督不是可以用医学的、社会学的方法证明或反驳的。属灵的思想不是可以用属世的成王败寇、幸福苦难之类来支持或反驳的。属灵之道与属世之道,不相与谋!

唯有对上帝的爱,无条件的、不求回报的爱,可以使一个堕落的个人或民族恢复自爱。唯有这样基于上帝的自爱,可以使人或民族恢复尊严,并基于维护尊严的动机、再度强盛起来。这其中,也包括了基于爱神的“爱人如己”。相反,仅仅追求强盛,反而无法如愿以偿,因为外在强盛,其实只是内在尊严的投射。


(119)


写见证,怎么可以添枝加叶甚至随意杜撰呢?见证不是英雄传奇,不是模范报告,不是对人的宣传,而是“写给上帝的信”,其前提必须是“诚实”、”信实”。谁能欺骗全能者呢?所以作假见证的,其实并不真信。同理,如果一个人所写的有关他人信仰历程的见证,竟也采取了“报告文学”式的欺骗手段,那么他有关自己信仰的告白,哪有多少真实与可靠呢?

应该赞美上帝而不是阿谀上帝。那么,赞美与阿谀的分野又何在呢?在于诚实与否、信实与否。以不诚实的态度、不信实的方式“赞美”上帝,即为阿谀。上帝讨厌阿谀,可能甚于讨厌怀疑与攻击,因为怀疑与攻击,会达到越辩越明的效果;而阿谀却使得真金蒙尘。信实的主,自然喜欢诚实、信实的人。所以,让我们学习主的风范,满足于内心的赞美,而不要热衷于表演式的阿谀吧!


(120)


我们自绝于上帝,所以落入撒旦之手。以致信实的信徒每当想起基督的恩,就悄然落泪:愧疚之情油然而生。尽管如此,还是摆脱不了撒旦的辖制。也许只有死亡,带着信仰走入末日,为基督而死在十字架上,才能得到属灵的平安?才能回报基督之爱?

我们原本是尘土,上帝的爱赋予我们灵性。可是我们的罪行却破坏了灵性,使我们从灵体堕落为肉体,这肉体必归于尘土。因玷污而被破坏的灵性,经由基督的舍命赎罪和我们的认罪悔改,或许得以重整,脱离肉体的牢笼,脱离这罪恶的世界,重新返回圣洁的天庭。拯救肉体的方式也许就是死亡。而多余的医治使得肉体苟延残喘,反而等于拖延了灵体的复活。

细细想来,我真的信靠上帝并归入圣子耶稣基督了吗?正确的答案可能是“没有”。因为我的信是小信,我的信靠是自利的,因而是随时可能崩塌的。“神爱世人,叫一切信他的人,不致灭亡,反得永生。”其前提必须是“信”,而不是小信、假信。活着的人,受到肉体的束缚,如何免于小信、假信,如何得到永生?

在前往永生的路上,会有怎样的阻力?永生的寻觅者如何克服这些阻力?

运动和风险是孪生姐妹,人爱运动,不甘寂寞,故风险巨大,甚至苦难深重。《老子》曰:“归根曰静”,但人只要活着,就无法归根,不能真的安静下来,故苦难迭起就成了家常便饭。“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时难”,是一种苦难,外在的;“肠一日而九回”是另一种苦难,内在的。因为运动本身所带来的兴奋,常在过后分泌出相应的疲倦、消沉以致失落、苦难。例如想象力:想象力不仅是知识的必要基础,也是信仰的依托。缺乏想象力的人,不仅难以获得知识的领悟,亦难深入信仰的奥秘。但是想象力的运动也会带来疲倦、消沉以致失落、苦难。

唯有向日葵那样的“定向的想象”,可以在对基督之光的向往中,获得陶醉,并在陶醉中,获得永恒。哪怕是自己终于凋零在这种陶醉的向往中,那也是一个真实的永恒!与光同浴的永恒,与造物主同在的永恒。



第7节世界


(121)


世界是上帝创造的,现在却落在魔鬼的掌握中。因此说魔鬼是窃贼,是理所当然的;但说全能的上帝竟然是无可奈何的“失主”,显然是亵渎的。正如不能认为耶稣是受害者,而必须视之为得胜的君王。然而,说上帝暂时把权力让渡给魔鬼,又何尝不是亵渎呢?

事实也许是:这个世界自己犯了罪,自绝于上帝,对魔鬼投怀送抱。而上帝仅仅是出于爱,而且也是由于他永恒计划的无限时空跨度,才允许罪恶势力的君临成为短暂的王者,尽管这短暂对更短的人生来说,已经太长了。

我们在魔鬼统治的世界中!能得到基督赐予的恩惠、平安,这真是奇迹!可见,上帝的力量足以穿透一切魔障,沁入一切爱他的人心中。这是统治着世界的魔鬼也无法剥夺的自由……爱上帝,因而是人类所可能获得的最大的思想自由。这自由终将粉碎魔鬼的秩序,迎接基督的末世审判。


(122)


“爱上帝”,是爱自己(自爱)的最好归宿;爱这样的自己(一个爱上帝的自己),是爱上帝的最好基础。一个不爱上帝的人,是陷入自我毁灭的人:自我毁灭就是毁灭上帝的造物,就是亵渎上帝的创造。信靠上帝的人,请首先珍爱自己吧!如果你连自己都不爱了,失去了自爱和尊严,你又怎么可能去爱别人,又哪里有本钱去怜悯那些比你更不幸的人们呢?如果失去了尊严,那么。这人就将是世界上最不幸、最需要别人怜悯的人了;如果真是这样,自我解救的途径只有一个了:那就是认罪悔改。

面对基督,认罪悔改,是自我解救的第一步。自我解救要想奏效,就需要上帝的爱。例如我戒烟的时候,几度失败;最长的两次分别是两年和一年,最后还是恢复了抽烟;因为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可以剥夺吸烟的快乐。我没有试过祷告戒烟的方法,因为我不信上帝会干预这样的琐事。但是在第三次也就是最后一次戒烟濒临失败的时候,我向主祷告了,求他帮助我戒烟!而以前我一直对“祷告戒烟”不以为然的。接下来就发生了一件奇妙的事情,那就是祷告确实能够治疗烟瘾。总的来说就是我向主祷告戒烟这件事本身,克服了我最后的烟瘾。其过程是这样的:

1、由于我已经为戒烟的事情向主祷告过了,所以我一旦重新抽烟,就等于我在证明主不存在或主的能力不够;

2、我不能自己证明主不存在或主没有能力,否则就等于我自己再次把主钉上了十字架;

3、我求主帮我戒烟的祷告,反过来成了我必须戒除烟瘾的最大理由,这个理由很难逾越,不像“吸烟危害健康”那样可以因人因时因事因地而异──它甚至可以说:如果快乐都没有了,健康还有什么意义!

4、现在,每当我因为烟瘾的折磨很想抽烟的时候,就仿佛听到主的责备:“你有我痛苦吗?”我的烟瘾一下就消失了。

5、让我忍受一下烟瘾的折磨吧,让我记念主在十字架上为我们所受的痛苦……

6、主的存在,成为我戒烟的意义;我的戒烟祷告,成为我戒烟的理由。

7、现在我还有烟瘾,还能感受到吸烟的快乐,但是我不再受到烟瘾的折磨;相反我能从烟瘾的回忆中感受主的恩典。


(123)


对于某些不幸的人来说,身陷不幸的遭遇,并不是“上帝的惩罚”,而仅仅是自己在承受自己昨日行为的后果。这些不幸者的痛苦,是对过去的债务,所作出的偿还──这不仅不是坏事情,还是好事情。就像泡沫经济若不破裂,经济状况就无法健康起来:破裂是对泡沫的治疗,维持泡沫只会使得病态更加持久。这就像是触电者并非遭到上帝的惩罚,而是由于自己行为不当;横穿马路遭遇车祸,也是同样的道理。

一切苦难源于自己的罪恶,一切幸运源于克制了自己的罪恶。克制罪恶,就能体现上帝的荣耀。如果忘记了上帝的恩宠甚至否定基督的爱,谁能避免“从幸运走向苦难”的必由之路呢。忘记上帝甚至否定基督,并不能伤害上帝和基督,而只能伤害我们信徒自己。当我们背叛上帝的时候,其实只会更深地陷入上帝的能力之中;正如在黑夜,我们其实是更深地敏感于阳光,甚至是怀念阳光。上帝的造物必将回到上帝面前,这是再凶恶的魔鬼也无法阻挡的。爱上帝的人们,是恢复了自己天性中的高贵一面。


(124)


背叛基督并宣告“上帝已死”的海盗子孙们,忘记了他们的祖先是怎样从主的荫蔽中成长壮大的……结果他们就会日益衰落。这些忘恩负义的人,无异是用他们的命运来提请全人类注意:万能的上帝具有普世性质,永久掌握着宇宙的命脉。在世俗化的“众神黄昏”中,基督将复临,以“属灵的核武”审判一切。世俗化的众神: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学主义,以及民族主义、帝国主义、极权主义──以及与它们高度结合的“财阀主义”这一妖怪,都要匍匐在地,再度口称耶稣基督是主。

顺服上帝,意味着顺服死亡、顺服苦难、顺服我们并不理解也不可能理解的命运。在必要的时刻,这还意味着我们必须服从属世的罪恶、服从国家、服从人民、服从市场、服从异教的法律,并心甘情愿地接受由此引起的全部后果和“特别惩罚”。这样无条件的顺服、愚忠,使死亡、苦难、命运、罪恶与惩罚的总和,经常会动摇我们对于主的信心……每当这样的时刻,我们应当想想:我从无中来,还到无中去能够见主的面固然最好,不能见主的面,主也不欠我们,我们在主的面前始终不过是尘土;感谢主,竟然有这样的恩宠,让我们这样的尘土,有了知觉,能够知道主的奇妙。

赞美主,这样想想,那么“顺服上帝”就不再是仅仅遵循法利赛人的戒律,而是在一切事物中都可以看到上帝的恩惠,甚至看到即使上帝把我们交在魔鬼手里,也还是具有创造的美意,那是我们的头脑不能参透的奥秘,却是我们自绝于上帝之后的必然遭遇。上帝的惩罚,是明载于圣经的,像是所多玛等等的覆灭。


(125)


对上帝的爱,不容一丝不纯。一丝不纯欲念,足以败坏全部。例如,在任何逆境中,都不得怀疑以致抱怨上帝对我们的爱,这时我们需要的是沉默而不是抱怨。一块纯净的巧克力,必须没有杂质,杂质越多品质越是低劣。沉默是没有,抱怨是杂质──宁可巧克力小一点,不要巧克力有杂质。对上帝的爱也是如此,宁可小一点,不要有杂质。这没有杂质的爱,超越于人际关系,而仅仅是神人关系。……“与天地参”的圣人时代已经结束,羊的纯净之门就此打开了。

阳光从机窗外射入,眼下是初冬的大地:紫色原野、点点白霜,在远处闪耀;河川、道路,在脚下延伸;手边布列着朦胧的寰宇。我说:感谢主恩,虽然我们还在魔鬼手里充当人质,空难可能随时发生,但主的爱却与羊群同在,我们相信这爱会存到永远。……在魔鬼的手里赞美上帝,多么奇特;也许,上帝的手正在托着飞机?这是因我们意识到:即使落在魔鬼的手里,也还是要赞美上帝。人要因为自己的罪,而更加热爱基督。我们原来是不值得拯救的,是主格外怜悯了我们。正因为如此,我们也格外需要主的救赎、医治、

属灵的带领。

我需要主的带领。这个世界没有出路,它的尽头只是坟墓。永恒的基督像透明的飞碟一样自由出入,他手持另一世界的护照,并为我们一一打上印记。我们身上已有基督的印记,他的血迹,他的钉痕,历历在目──他的爱不仅刻在肉体,乃是镌于灵魂。

“在基督里”,就是“进上帝的国”,这“二者之间”并不需要长途跋涉,而是只有瞬息。这奇迹就在原地,甚至就在无需运动的突然中,原罪得以变质,人被洁净了──罪人就与神国契合了。神国为了基督的缘故接待了原先的罪人,这个接待,是那些肉体虽然活着但灵魂却已死了的人们可望而不可即的──“可望”是因为就在身旁,“不可即”是因为未得救赎的人们是无法获取的。不是“立地成佛”,而是“在基督里”;不是“自己得道”,而是“靠着耶稣的救恩”。

在基督里,“永生”是为人们的理解而设的比喻。在常识中,死是生的结束,有生必有死,生与死,因此宛如各半的符节,彼此依存: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所以“永生”是逻辑上的矛盾,“永生”是人的理性无从求解的奥秘。

什么是人的感官绝对抓不住的?时间。什么是人的肉体绝对逃不了的?死亡。那么,永生的上帝和圣子耶稣基督,怎能超越生死,亦如超越善恶、超越祸福?这是因为,上帝的意义就是时间的创造者,而圣子耶稣基督则是──“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没有深渊,没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耶和华还没有创造大地,和田野,并世上的土质,我已生出。他立高天,我在那里。他在渊面的周围,划出圆圈,上使穹苍坚硬,下使渊源稳固,为沧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过他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那时,我在他那里为工师,日日为他所喜爱,常常在他面前踊跃,踊跃在他为人预备可住之地,也喜悦住在世人之间。”(《箴言》第八章22—31节)这段经文是使我归信耶稣的三段经文之一,它使我相信,耶稣是圣子,而崇拜耶稣不算偶像崇拜。崇拜耶稣,并非因为人们希望中的“永生上帝”不是空的,而是因为确有圣经依据。基督的救恩,因此也是有效的实在,因为耶稣基督确有这个能力,至少定义上就是如此的了。崇拜耶稣和崇拜独一真神,在逻辑上因此并不矛盾,只是人的罪性限制了自己:“得到了什么,什么就成为空的。只有未经感官体验的悬念,才有激励人心的异能。”所以人们注定了无法看到上帝,基督的救恩也必须因而变得十分神秘。


(126)


信仰基督,使我的思想从辩证唯物主义笔下的“主观唯心论”变成了“客观唯心论”,即从半个属灵者变成完全属灵者。而辩证唯物主义,正是完全属世者的标志。至于我二十多岁时自己领悟的“压抑论”,重点则在“反馈”,我现在把它定义为“属灵与属世二元之间的激荡”。

从字里行间看,《新约》与《旧约》似乎是有冲突的:“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第一章18节)一语,似乎扬弃了《旧约》的基础。《约翰一书》也说,“从来没有人见过神。我们若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里面,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神将他的灵赐给我们,从此就知道我们是住在他里面,他也住在我们里面。”但是,把《新旧约》合并为一书,还是对的,且是出于上帝启示的高度智慧:因为在人的理性看来,即使同一部福音书内的耶稣话语,也有“前后矛盾”、“彼此冲突”之处。然而,这正是“上帝启示”的“奥秘性所在”。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为了更深地理解福音,我们也需要听一听魔鬼的话语?为了忠贞地追随基督,我们也需要尝一尝撒旦的诱惑?因为似乎在魔鬼的手里,才能更真切地体会到上帝的仁慈;似乎只有明白了撒旦的诡计,才能知道基督赐予的平安喜乐,其价值真的无与伦比。这也许就是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积极意义”?1990年代,有学者已用遗传学技术考证,中国人原出非洲,这为著名的“夏娃理论”提供了证明。夏娃理论认为现今人类同出一源,时间在十万年前,此前,确实发生过“挪亚洪水”,导致世界各地的古人类基本灭绝。对此两种新理论,考古学界的保守主义者正在全力反击,但是其实,这种“新理论”不过是证明圣经上的“古神话”。

我们的罪孽,也是成长的其标记之一:从上帝那里分离出来的愿望。这多少有些像儿女要从父母那里分离出来的时候,所经历的“反叛期”。现在人们研究发现:反叛的儿女平均要到二十二岁,才开始与父母和解,更多地理解父母为他们付出的一切,并从内心加以感谢。从父母那里分离,叫做“长大成人”;从上帝那里分离出来,叫做“沦为罪犯”。在沦为罪犯以后,像浪子那样到处走了一遭,四面碰壁,再回到父母身边,以感恩、奉献、赞美来“赎罪”,以此减轻负疚感。但是就像子女虽然在二十二岁以后开始理解父母,悔改者在悔改之后也还是并不愿意真回上帝那里,而更愿像“下凡的仙女”那样在人间游荡,混水摸鱼。浪子即使回到家中,也不再是过去的那个小孩子了。悔改者们其实更愿意通过感恩、奉献、赞美,来强化自己继续活动的潜力并尽量做到“问心无愧”。他可能不会再从事“有组织的犯罪”,但却免不了“习惯性地犯”,反正“开创期”也已经过去了。正是在这种意义上,人是无可救药的;因为他所寻求的,其实并不是彻底的医治,而是治标不治本,以便争取时间来继续无聊的日子,拖延时间、吃喝等死。

“我看到好东西就赞成,但我其实却追随坏东西。”──

1、“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

2、“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原文作人)我是喜欢神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

3、“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若我去作所不愿意作的,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作的。”

4、“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

上述四点是引自《罗马书》第七章,极为精彩的心理分析,也是所谓“原罪论”的基础和证据。

这里体现的心身冲突、灵肉两极,是“有教养的人们”的基本处境;即所谓“既想立牌坊,又在当婊子”。这种“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实际上并不仅仅是虚伪,而是基本人性。

基督徒也面临这一基本人性的陷阱,如保罗所说的──“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如果没有基督的恩典,没有圣灵的支持,我们是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战胜肉体之律的,因为使徒保罗都是如此备受煎熬的:“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若我去作所不愿意作的,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作的。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原文作人)我是喜欢神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我真是苦阿,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感谢神,靠着我们的圣子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罗马书》第七章)

上面引用的《罗马书》第七章之末句(“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表明“一次得救永远得救”论的虚妄。“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感谢神,靠着我们的圣子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但即使如此,信徒的肉体还是顺服罪的律:“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所以,人需要不间断地仰望上帝、信靠基督。“得救”是一个不断的过程,否则即使做了天使长,岂不是还会堕落为撒旦?《罗马书》的杰出之处就在于承认并描写了许多人性的挣扎,而不是掩盖和粉饰这些挣扎、把尘土一般的自己自吹成为好得无比。如第五章12节至19节:

“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没有律法之先,罪已经在世上。但没有律法,罪也不算罪。然而从亚当到摩西,死就作了王,连那些不与亚当犯一样罪过的,也在他的权下。亚当乃是那以后要来之人的预像。只是过犯不如恩赐。若因一人的过犯,众人都死了,何况神的恩典,与那因耶稣基督一人恩典中的赏赐,岂不更加倍地临到众人吗?因一人犯罪就定罪,也不如恩赐。原来审判是由一人而定罪,恩赐乃是由许多过犯而称义。若因一人的过犯,死就因这一人作了王,何况那些受洪恩又蒙所赐之义的,岂不更要因耶稣基督一人在生命中作王吗?如此说来,因一次的过犯,众人都被定罪,照样,因一次的义行,众人也就被称义得生命了。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了。”

人的苦难,起源于亚当受了夏娃的诱惑,但岂是仅仅因为亚当一人的罪过呢?从亚当堕落以来,我们也都按照亚当的样式一一堕落,无一幸免这“罪恶的原型”。人的得救,岂是因为耶稣一人的义行呢?十字架的救恩是上帝永恒计划的组成部分。这样的上帝不是感情用事的上帝,不是因一人之罪而殃及无辜的上帝,也不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上帝。

使徒保罗所获得恩典在于:基督圣灵亲自的显现。这样他才没有与其他逼迫基督的罪犯一同沉沦。上帝救赎了万劫不复的灵魂,使肉体的死亡与殉道,成为灵体得以进入天国、归入基督的前提。活着的人,只能在耶稣基督的爱里,仿佛归入圣子耶稣基督,但并不能真的与主合一。因为我们时时犯罪,甚至连祈祷和赞美,也是基于自利的、犯罪的动机。

生命中最大的美好:上帝竟然赐给我们这些根本不配的浮游生物以能力,去感知上帝,并有一颗赞美他和感恩的心。“如今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就不定罪了。因为赐生命圣灵的律,在基督耶稣里释放了我,使我脱离罪和死的律了。”(《罗马书》第八章)有时,为了赢得这样的赐福,需要准备一些受福的条件,如,把我们置于异国他乡,尤其是陌生的绝境中,以便认识上帝的荣耀是无所不在的。即使在龌龊的封闭的死角里,道路也存在着。这时,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刻反而呈现了出来:不是从上帝那里得到什么(因为我们每分钟都在如此得到),而是愿意回报上帝,哪怕只是感恩与赞美,或进一步,愿意为了上帝而采取一些行动,一些超出我们自己愿望的行动。



第8节灵魂


(127)


人的“灵魂”并不是“精神”的同义语,所以灵魂不是附属于肉体之律的影子(如条件反射)或波澜(如情绪起伏),而是先天的、独立于我的神的律。灵魂类似“通神的道路”(如“耶稣基督是人类通向天国的道路”),灵魂也是进入另一世界的“可能”。灵魂虽非进入另一世界的“保票”,但若失去它或损坏它,人又如何进入另一世界──“上帝的国度”呢?人必须遵循神的律,才能进入神的国。

“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他本有上帝的形象,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已,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上帝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于父上帝。”(《腓立比书》2:5—11节)

我们都像顽童,不得已时才顺服,因为我们是罪人的后裔、撒旦的俘虏,只有永生上帝的儿子才能“存心顺服”,实践上帝的属灵计划,所以上帝赐给他天上地下的一切权柄,叫所有属血气的,无不口称耶稣基督是主。

我们知道,“被选的人”,在词义上高于“伟大的人”。因为“神的选民”要大于“人的领袖”,所以耶稣的仆人是一个值得下手的猎物。在更高和最终的意义上,选民也就是“受膏者”,而未经受膏的领袖人物,无疑是僭越者、篡夺者,类似于窃国大盗或“人民救星”。但我们还是要切记,被选之初的人,其处境其实格外的危险:他们既因耶稣的名归入上帝,但如果没有如亲眼目睹一样相信耶稣复活的奇迹,那魔鬼必前来加倍攻击。因为他恨上帝、恨耶稣基督,但又慑服于父子圣灵的威力,就以报复的心思专挑信心软弱的耶稣仆人下手,必置之死地、使之背叛基督而后快。


(128)


现代人主要从哲学布道、心理治疗、最后希望等角度来看待耶稣基督,因为人们不怎么相信他的复活是关于肉体与精神的双重层面的。如果耶稣复活是未曾发生的,那么福音就仅仅相等于哲学布道?如果耶稣式的复活是不可重复的,那么基督的功能就仅仅相似于心理治疗?如果耶稣复活的权柄只是精神上的,那人类得救的最后希望就是巴斯卡式的?但我愿意相信耶稣复活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事件,因为我在主后1996年间曾多次经历过他,并逐渐因此改变了生命。但是我仍然顽固拒绝相信和接受一个人而且还是一个犹太人做我的救主,因为这是一种十分低俗的偶像崇拜。在这样的相持不下里,让我万分感动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在复活节期间,我得到了圣经三段经文的启示,使我归信耶稣使我相信耶稣基督绝对不是一个凡人,而是永生上帝的圣子。这三段经文既然能使我能够迅速皈依耶稣基督,也许还能借此救赎许多灵魂,因而我把它记在下面:

1、耶稣在殿里教训人,就问他们说,“文士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大卫被圣灵感动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大卫既自己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众人都喜欢听他。(《马可福音》十二章35—37节)

2、耶稣回答说,“我若荣耀自己,我的荣耀就算不得什么。荣耀我的乃是我的父,就是你们所说是你们的神。你们未曾认识他。我却认识他。我若说不认识他,我就是说谎的,像你们一样,但我认识他,也遵守他的道。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犹太人说,你还没有五十岁,岂见过亚伯拉罕呢?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约翰福音》第八章55—58节)

3、《箴言》第八章则有关于耶稣基督神性的更为完全的表达:“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没有深渊,没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耶和华还没有创造大地,和田野,并世上的土质,我已生出。他立高天,我在那里。他在渊面的周围,划出圆圈,上使穹苍坚硬,下使渊源稳固,为沧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过他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那时,我在他那里为工师,日日为他所喜爱,常常在他面前踊跃,踊跃在他为人预备可住之地,也喜悦住在世人之间。众子阿,现在要听从我。因为谨守我道的,便为有福。要听教训,就得智慧,不可弃绝。听从我,日日在我门口仰望,在我门框旁边等候的,那人便为有福。因为寻得我的,就寻得生命,也必蒙耶和华的恩惠。得罪我的,却害了自己的性命。恨恶我的,都喜爱死亡。”

显然,这里的“我”不是神,但却是与神同在的,而且是先于人类而存在的。如果这个“我”不是圣子,那么又是谁呢?仅仅是没有位格的“智慧”?这显然是说不通的。但是如果这个“我”是圣子的话,显然《旧约》就不是“纯粹的一神教”了──如果排除了“三位一体”的神秘的话。《箴言》属于《旧约》,不可能是基督徒为了证明耶稣的神性而创作的,因此比《新约》的《约翰福音》和其他三个“对观福音”,更有“证明耶稣神性”的说服力。

[和上述第一段话相似的记载还见于马太福音二十二章:“法利赛人聚集的时候,耶稣问他们说,论到基督,你们的意见如何?他是谁的子孙呢?他们回答说,是大卫的子孙。耶稣说,这样,大卫被圣灵感动,怎么还称他为主。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把你仇敌,放在你的脚下。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一言。从那日以后,也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41—46节)以及《路加福音》二十章:“耶稣对他们说,人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诗篇上,大卫自己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41—44节)]


(129)


当人开始承认完全无法自救、而只有仰仗上帝的恩典方能得救时,他就已经得救了。得救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是圣灵在人里面所做的工。事实上,爱我们的上帝已经通过耶稣把一切的救恩赐给所有人类了──只是许多人拒不相信这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恩惠,并因此拒绝了上帝的仁慈。

魔鬼──撒旦的本质就是骄傲──僭妄。他本是尊贵的天使长,但因骄傲僭妄、企图凌驾上帝,而遭受贬斥、放逐。由此可以想见,受魔鬼诱惑的首要危险即在于骄傲僭妄。所谓自立为王,也都是从骄傲僭妄中派生出来的。耶稣“尽心爱上帝,爱人如自己”的教义,也在于除掉人的骄傲僭妄。

在我的猜想中,上帝的本性趋静,高高在上;天使的本质趋动,具体入微。过于主动的天使则不免冲昏了头脑,自以为高于上帝、强于上帝,这是下级应该避免但常常犯有的错误。不动而能、不怒而威的上帝为了维护秩序,不得已而放逐了天使的首长,使之堕落如魔鬼。

天使首长撒旦的犯罪堕落史,也显明了人类犯罪堕落的本相:位大的更容易犯罪,势强的更容易堕落。俗话所谓“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在当代中文里,处境极其危险的“首长”却成了一个令人肃然的名号。只是按照上述看法,“首长”和“魔鬼”、“撒旦”,应该离得最近。

耶稣的“登山宝训”,也是首先要听众能够谦卑、清,这就是在去除首恶,在釜底抽薪撒旦的作为。谦卑的美德,可使无知的孩子成为“天使”;而僭越的恶行,可令天使的首长成为恶魔,何况是一些“穷措大出身的无产阶级领袖”或是“地主富农资产阶级家庭的叛徒”,岂能免俗?

谦卑,不是畏服强权、向位大势强者俯首称臣;谦卑,是通晓自己的局限、认自己的罪;谦卑是不夸耀自己,只敬畏上帝。谦卑,还是追随基督,不是以先知的定位、牧者的职份、门徒的自许,而是以一个罪人,仅仅是一个罪人、连罪魁都算不上的身份,去追随基督、因信称义。除此以外,“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因我们已经证明,犹太人和希利尼人都在罪恶之下。”(《罗马书》第三章)


(130)


天天到海里游泳就可以洗净自己的罪吗?不。就是淹死在海里,罪人也还是一个罪人。要认识这一点,要承认自己罪大恶极。连不知福音的孔子都知道“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何况是基督徒。《论语·八佾》的相关记载,表明孔子已经对普遍性的真理有所认识,他的话是这样说的: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如果一个基督徒对于普遍性的认识还比不上孔子,那么他口中的“上帝”其实并不是圣经上的那一位至高者。

基督徒应该比孔子更进一步:在认识到了自己“无所祷也”的绝境之后,属灵的恩典才会显明。意外的赦免,不是因为这堆垃圾必须赦免和值得拯救,而是因为上帝要显出他的仁慈、基督要成全他的怜悯。

“传道人”应该明白:自己都没有洗净而要想洗净别人,可能吗?“传道人”应该明白:只有圣父、圣子、圣灵能洗净人,用我们所不知道的属灵的方式。除此之外,任何“圣人”都不能拯救我们,不论他如何鼓起如簧之舌,运用多么精妙绝伦的属世药方──因为“圣人”都是连自己也救不了自己的可怜虫,他们又如何救得了别人的灵魂?“传道人”应该明白:这世界里统治人们灵魂的“神”,还不是上帝,而是上帝的叛臣;这世界的统治人们身体的“王”,还不是基督,而是基督的敌人。所以,在这世界上越大的,到天国里反而越小,这是耶稣在福音书里明确说过的。

在我们这个“末世”,耶稣揭发的上述事实甚至已经蔓延到了信仰的核心地带。这虽然令人痛心,但也证明了耶稣真是永生上帝的儿子,可以洞悉并预言一切隐密的事情。我们背离了上帝的恩典,落在魔鬼的辖制中,如果没有耶稣基督的救赎,肯定归入永远的死亡,且死在荒郊野岭,无人记念。耶稣的爱能救我们脱离被诅咒的命运,使我们获得真自由。在基督里的平安,使我们逾越了死亡线,与上帝和解。

我们本来已经脱离了永生的造物主,甘心成为上帝的敌人,自取灭亡还沾沾自喜。是基督的福音、耶稣的圣灵开启了我们的眼,赐给我们真自由,凡信他的,就不在黑暗中行走了。基督的福音使人透明、使人液化,耶稣的圣灵使人失重、甚至使人气化:“与上帝和解”不是一个姿态,而是一个状态──那个状态是:“没有任何欲望但任何欲望都已经满足了。”这就是“平安”,就是“进入安息”,就是“与永恒合一”。


(131)


与上帝为敌者,需要知道:不是上帝抛弃了我们,而是我们背叛了上帝,所以注定遭受沉沦、流放之苦。但基督之爱的印记,已经打在我们身上,只有我们不亲自抹煞这一印记,基督的爱是永不止息的。耶稣比约伯更彻底,他无须天平,而是一边倒地信靠父上帝。

感谢基督,给我整整一年时间与你亲近、单独相处。愿这一年我所受的灵命无限,足以渡过有限的时空,抵达上帝的星际。小店八年,使我获得终生动力;与主独处将近一年,给我进入天国的信靠。感谢主的亲自带领,求主不要离弃我,因为那是可怕的处境,更甚于肉体死亡。

死亡本身并不能帮助我们进入上帝的国,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进入的条件,即,透过变形的奥秘,以进入另一“维度”、属灵的世界。人通过耶稣到了上帝那里以后,该做些什么?继续纪念他。纪念他的受难与复活,直到世界的末了。

由此我知道,人对上帝所可能拥有的知识,就是“知道他是爱我们的”。人对上帝的知识之极限,就是“承认自己不可能最终地知道有关上帝的奥秘”,并“在承认自己的无知之后,对有关的奥秘,保持必要的敬畏和缄默”。“缄默是仆人的最重要的美德”,除了对主的感恩外,我们其实不应讨论关于主的奥秘;甚至是连对神的感恩,也应该是庄重的、注意场合的,而非廉价的、四处张扬的。


(132)


爱上帝、难;爱人如己,更难;在爱中经历并完成生命的转变,难上加难。而若无生命的完全转变,爱上帝的见证又在哪里呢?如果不爱上帝,爱人如己也不过是一种克己,一种修养,甚至只是一种伪装罢了。“生命的完全转变”,这很重要。

拿自己的生命为上帝作出见证,从世俗观点,其实是很冒风险的,甚至可说是得不偿失的。真作见证,最为艰辛的事。对一个忠实信徒来说,这决不是什么有利可图的事情,而实在是一个奉献与牺牲。在这方面,耶稣基督无疑是个典范,而使徒们则是紧随其后的榜样,他们的命运恐怕是多数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即使是圣子,在临上十架时,也还是一度流露出“人的软弱”,体现了人子的真实性。喀西马尼园的祷告是耶稣最后战胜人性、克服诱惑的见证:他很快就靠着祷告,在行为上控制了这种软弱,为神做出了美好的见证。尽管在思想的闪念上,他显示了人子的特点,但十字架的道路表明:“人子并不是凡人。”


(133)


人活着,在肉体的牢笼、隔绝下,可能做到“全然与神合一”吗?当然不能。甚至耶稣也需要通过祷告来与父神沟通、获得力量。否则,这“全然与神合一”,与中国式的“天人合一”又有什么区别呢?

我常常思想:说耶稣是一个“百分之百的人”,到底是什么意思?没有罪的圣子如果是百分之百的人,那么寻常的罪人是百分之多少的人?难道只是百分之五十的人,还有百分之五十是兽?

我自己的思想理不出一个头绪,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神秘的力量还是在我们身上显出他的信实来──让我们与他一起亲自经历了生命的改变。那是一种“朝向至上者的转折”,就如向日葵朝向阳光那样不由自主地旋转。

朝向上帝,也就是进入天国,这不是“烈火中的永生”,而是“在基督里与上帝契合”。这样的天国不是“我的永生”,而是“上帝天国”,也就是说,“我不再是主体,甚至不是主语,而仅仅是客体和宾语,是被荣耀而不再是荣耀的东西。”这是基督教与“拜上帝会”的基本区别。“拜上帝会”炮制的“洪秀全主义”是一种自我崇拜的恶劣示范,是一种“披马列之皮、执秦皇之法”的混合主义,是一种没有圣灵同在的行尸走肉。



第9节上帝


(134)


“伟大的上帝”怎么会和“伟大的世界”同列?创造者怎可与被造物同等?由此可见,在上帝面前口称世界伟大者,辜负基督的救恩,无异于向魔鬼下拜。因世界是在那恶者的掌中,并注定要被神圣三位一体的末日审判所摧毁。

对一个基督徒来说,他对上帝有两个基本义务:一是信靠上帝,灵魂得救;一是传播福音,爱人如己。这两个义务包括在同一种关系之下──也就构成了“神人关系”的两个方面。而爱人如已的第一要义是传播福音,而不仅仅是“做好人好事”,因为,魔鬼也会做好人好事。而且好人好事不能救人,只有追随上帝能够救人。

就传播福音说,在未来中国,基督徒的目标是“要福音占据人们灵魂的主流”呢,还是以“政教分离”为借口,干脆不要主流地位,只要支流甚至末流的地位?如果不要主流地位,那是否意味着“取法乎下”、甚至自甘堕落?是否“向撒旦屈服、给魔鬼留地步”?如果要主流地位,中国社会是否需要经历一个“基督教的国教化的阶段”?以便基督教在意识形态领域,获得与儒教、佛教、道教、马列主义的同等话语权利,可以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说话。因为儒教、佛教、道教、马列主义,在中国社会都曾经获得过国教地位或接近国教的主流地位,如果基督教没有获得这样的地位──哪怕短短的几十年,基督教就无法与儒教、佛教、道教、马列主义“站在平等地位上发言”。

我们呼吁给予基督教同等权利:要求把《圣经》的内容纳入中小学教科书,就像儒佛道马列毛曾经获得并一直获得的那样。这样,就可以让属灵的战争无远弗届了。“救救孩子”的匕首不该刺向弱势者如1918年那个时候的“仁义道德”,而应该指向绑架儿童的语言暴力如1968年那个时候的“毛泽东思想”。而我所说的“把《圣经》的内容纳入中小学教科书”,即使从“文化多元化”的平衡角度看,也是必要的。至少,中小学生应该得到一个接触属灵真理的机会!否则,福音真理岂不等于“在灵性之争中预先投降”?

历史的证据表明:人性软弱,易于向罪恶屈服,一切良善的信仰若不经历某种国教化阶段,便无从占据人类灵魂的主流,甚至连支流、末流都难企及。观察一下古代中国,儒佛道三教都曾有过它们各自的国教化时代,更不用说那种本来就是国教的、起源于先秦礼制的“天地社稷崇拜”了。三教后来之所以可能合一,是因为它们都曾经获得过国教地位这一平等权利。而没有获得过国家地位的景教、回教、摩尼教等,就只能排除在正统之外了。所以在未来中国,为了获得“进入主流的平等地位”,基督教在中国必须争取发起一个国教化运动!让马列主义和无神论也都尝尝上帝的滋味、福音的甘甜。


(135)


有人说上帝专横,如要求亚伯拉罕献上以撒。然而,那只是表明上帝要亚伯拉罕与迦南宗教保持距离。希伯莱语属于迦南语族,犹太人是一种迦南人,亚伯拉罕献上以撒,其实是迦南人把自己的头胎儿子献祭给他们的邪恶神灵的一种习惯方式,现代考古甚至发现了他们烧烤孩子进行燔祭的证据。而圣经里的上帝其实是中止了这个残虐的迦南方式。这样我们来看待上帝对于迦南人的憎恶,也许有了新一层的理解。但是犹太人却和迦南人混血,结果使得犹太人自己成为保存迦南人大杂烩。直到旧约的末了,还有这样的预言:“凡耶路撒冷和犹大的锅,都必归万军之耶和华为圣。凡献祭的都必来取这锅,煮肉在其中。当那日,在万军之耶和华的殿中,必不再有迦南人。”(《撒迦利亚书》十四章21节)可见犹太人从来就没有好好服从耶和华神的指示。

犹太人对迦南人进行集体屠杀、实行种族灭绝,这被认为是上帝的旨意;但是当犹太人自己在三千年后按照《申命记》上的预言受到德国人集体屠杀、种族还没有灭绝时,却诅咒上帝,宣称上帝已死,甚至在集中营里组织犯罪法庭,判处上帝死刑──这是什么逻辑?这是什么启示?显然,这是撒旦的逻辑,这是魔鬼的启示。而犹太人自己却选择性地遗忘了:在这两次种族灭绝之间的三千年中,上帝给了犹太人无数次机会,但却被他们一一拒绝。而且犹太人组织甚至进而谋杀了圣子耶稣,使自己沦为地狱的选民。

上帝有求于人吗?没有。但是人要想得到上帝的恩惠,必须服从上帝的指示。拿了货物却不付钱,签了合同却想办法曲解文字,这被说成是“犹太人的聪明”,但如此玩弄神人关系,这必然引起灭顶之灾。在耶和华神和以色列人的纠纷中,错误一定是在以色列人一边。因为上帝不可能从“对人的剥夺”中,得到任何好处;所以上帝只会爱人们,而不会害人们。如果他害了某些人们,一定是这些人们先做了对不起圣约的事情。有关神的逻辑就是如此。人类则与神不同,人可以“从其他人那里获利”,所以人与人最后反而变成了仇敌。而人造的偶像,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仇敌关系的工具。这些偶像需要人的祭祀,因为有求于人而变得不再公正,可以用贿赂来加以收买。

如果说上帝爱人的方式是“专横”的;那无非是说我们理解不了这样的爱。因为上帝对人的关系,是只有“予”,而没有“取”,所以上帝从人类的、属世的、物质的存在中,无从得到任何有益于上帝的收获,而只有付出。于是,神人关系就超出了只懂得“互利”及“自私”这一体两面的人类理解,因为即使互利行为也只是自私动机的一个延伸。

仁慈的上帝经常动用天使和圣灵来做他神圣的工作。对普通人而言,天使的引导和圣灵的训练起了重要作用;对更有活动力的人而言,圣灵的引导更是必不可少。有时,我们从反基督分子那里,反而可以更清晰地体会到基督的爱;因为他们对基督的否认,是出于无知,这种无知当其体现为博大的理论系统如黑格尔的哲学和古怪的思辨如马克思的主义时,就可以更深地见证出来基督的奥秘确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这属灵的奥秘不在物体的世界以内,而在其外,岂能以“理”来“论”之?

保罗深知人类的这一处境,他在《罗马书》中写道“正如经上所记,雅各是我所爱的,以扫是我所恶的。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难道神有什么不公平吗?断乎没有。因他对摩西说,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因为经上有话向法老说,我将你兴起来,特要在你身上彰显我的权能,并要使我的名传遍天下。如此看来,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这样,你必对我说,他为什么还指责人呢?有谁抗拒他的旨意呢?这个人哪,你是谁,竟敢向神强嘴呢?受造之物岂能对造他的说,你为什么这样造我呢?(第九章13—20节)


(136)


上帝既然是全能的,为何用先知来劝谕百姓?何不以异能直接穿透百姓、改变他们的心怀意念?也许:上帝只有对他特别眷宠的人民,才派先知来,以革新他们;对次等的人民,则直接打击之,以逼其悔改;对劣等的人民,则直接毁灭之,一如挪亚时代之所为。因为人在神的心目中,原来只相当于窑匠心目中的器皿:

《诗篇》说:“你(神)必用铁杖打破他们。你(神)必将他们如同窑匠的瓦器摔碎。现在你们君王应当省悟。你们世上的审判官该受管教。当存畏惧事奉耶和华,又当存战兢而快乐。”(第二章9—11节)

《以赛亚书》说:“你们把事颠倒了,岂可看窑匠如泥吗?被制作的物,岂可论制作物的说,他没有制作我。或是被创造的物论造物的说,他没有聪明?”(二十九章16节)“耶和华阿,现在你仍是我们的父。我们是泥,你是窑匠。我们都是你手的工作。”(六十四章8节)

《耶利米书》对于“上帝的作用”、窑匠和器皿的关系,表达得更加完全,以下两大段落分明可见:

1、“ 耶和华的话临到耶利米说,你起来,下到窑匠的家里去,我在那里要使你听我的话。我就下到窑匠的家里去,正遇他转轮作器皿。窑匠用泥作的器皿,在他手中作坏了,他又用这泥另作别的器皿。窑匠看怎样好,就怎样作。耶和华的话就临到我, 耶和华说,以色列家阿,我待你们,岂不能照这窑匠弄泥吗?以色列家阿,泥在窑匠的手中怎样,你们在我的手中也怎样。我何时论到一邦或一国说,要拔出,拆毁,毁坏。我所说的那一邦,若是转意离开他们的恶,我就必后悔,不将我想要施行的灾祸降与他们。我何时论到一邦或一国说,要建立,栽植。他们若行我眼中看为恶的事,不听从我的话,我就必后悔,不将我所说的福气赐给他们。现在你要对犹大人和耶路撒冷的居民说,耶和华如此说,我造出灾祸攻击你们,定意刑罚你们。你们各人当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改正你们的行动作为。”(十八章1—11节)

2、“你要在同去的人眼前打碎那瓶,对他们说,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我要照样打碎这民和这城,正如人打碎窑匠的瓦器,以致不能再囫囵。并且人要在陀斐特葬埋尸首,甚至无处可葬。耶和华说,我必向这地方和其中的居民如此行,使这城与陀斐特一样。耶路撒冷的房屋和犹大君王的宫殿是已经被玷污的,就是他们在其上向天上的万象烧香,向别神浇奠祭的宫殿房屋,都必与陀斐特一样。耶利米从陀斐特就是耶和华差他去说预言的地方回来,站在耶和华殿的院中,对众人说,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我必使我所说的一切灾祸临到这城和属城的一切城邑,因为他们硬着颈项不听我的话。祭司音麦的儿子巴施户珥作耶和华殿的总管,听见耶利米预言这些事,他就打先知耶利米,用耶和华殿里便雅悯高门内的枷,将他枷在那里。次日,巴施户珥将耶利米开枷释放。于是耶利米对他说,耶和华不是叫你的名为巴施户珥,乃是叫你玛歌珥米撒毕(就是四面惊吓的意思)。因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使你自觉惊吓,你也必使众朋友惊吓。他们必倒在仇敌的刀下,你也必亲眼看见。我必将犹大人全交在巴比伦王的手中,他要将他们掳到巴比伦去,也要用刀将他们杀戮。并且我要将这城中的一切货财和劳碌得来的,并一切珍宝,以及犹大君王所有的宝物,都交在他们仇敌的手中。仇敌要当作掠物带到巴比伦去。你这巴施户珥和一切住在你家中的人都必被掳去。你和你的众朋友,就是你向他们说假预言的,都必到巴比伦去,要死在那里,葬在那里。”(十九章10节—二十章6节)

上面是旧约的记载,在新约里,窑匠和器皿的关系有了进一步的阐释:

“如此看来,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这样,你必对我说,他为什么还指责人呢?有谁抗拒他的旨意呢?你这个人哪,你是谁,竟敢向神强嘴呢?受造之物岂能对造他的说,你为什么这样造我呢?窑匠难道没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块作成贵重的器皿,又拿一块作成卑贱的器皿吗?倘若神要显明他的忿怒,彰显他的权能,就多多忍耐宽容那可怒预备遭毁灭的器皿。又要将他丰盛的荣耀,彰显在那蒙怜悯早预备得荣耀的器皿上。这器皿就是我们被神所召的,不但是从犹太人中,也是从外邦人中,这有什么不可呢?”(《罗马书》第九章18—25节)

在窑匠和器皿的理论阐释中,进一步申明了神的主权意味着神的心意时可能随着更改的,而外邦人的地位即将超过以色列人,“以色列人虽多如海沙,得救的不过是剩下的余数”。这不是新约的发明,而是旧约的预告:“就像神在何西阿书上说,那本来不是我子民的,我要称为我的子民。本来不是蒙爱的,我要称为蒙爱的。从前在什么地方对他们说,你们不是我的子民,将来就在那里称他们为永生神的儿子。以赛亚指着以色列人喊着说,以色列人虽多如海沙,得救的不过是剩下的余数。因为主要在世上施行他的话,叫他的话都成全,速速地完结。又如以赛亚先前说过,若不是万军之主给我们存留余种,我们早已像所多玛,蛾摩拉的样子了。这样,我们可说什么呢?那本来不追求义的外邦人,反得了义,就是因信而得的义。但以色列人追求律法的义,反得不着律法的义。这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他们不凭着信心求,只凭着行为求。他们正跌在那绊脚石上。”(《罗马书》第九章26—32节)有的“时代主义”查经班,受到犹太人的洗脑,故意不读这段经文,而是断章取义地引用下面的《罗马书》十一章26节“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来曲解上述经文中的“以色列人虽多如海沙,得救的不过是剩下的余数”,荒唐地声称,这些“以色列人”是包括那些已经死去的以色列人──死人的人数当然要比活人少,所以说“以色列人虽多如海沙,得救的不过是剩下的余数”!他们故意不看“以色列人虽多如海沙,得救的不过是剩下的余数”一语之前,有“以赛亚指着以色列人喊着说”这一前提,以赛亚难道会和死人说话吗?以赛亚难道会指着死去的以色列人喊着说吗?这些受到犹太人洗脑的“时代主义者”更加不提,“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的前提是“如经上所记,必有一位救主,从锡安出来,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又说,我除去他们罪的时候,这就是我与他们所立的约。”原来,犹太人想要得救的前提,就是“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但犹太人不愿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反而杀害救主,因为他们不愿得救,只愿意沉沦。

如此看来,“谁能控告神所拣选的人呢”(《罗马书》八章33节),犹太人能。犹太人不仅能够控告神所拣选的人,还能杀害神的圣子。所以许多信仰“成王败寇”的“基督徒”,十分推崇敢于杀害圣子的犹太人,十分推崇《犹大福音》中出卖基督耶稣的叛徒犹大,说他是典型的犹太人,在执行上帝的计划。由此可见,一个中国基督徒,最终还是要出来参加属灵的争战。他要对魔鬼说不。即使这魔鬼如此强大,一直控制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一动手就可以让我们粉身碎骨。面对魔鬼的信徒,不论他们是拜物教的,还是拜恶灵的,基督徒不给自己留后路。在这意义上,死在十字架上的主,就是最好的典范:钉死自己,就是用行动在赞美上帝;对魔鬼说不,就是在荣耀基督的名;不给自己留后路,就是服从圣灵的权威。


(137)


既是人,就有限;既有限,就不免落于罪中;既在罪中,就与禽兽相去不远,甚至物我同一了。一个人不可能脱离自己的天性和教养去崇拜上帝,否则,便构成了某种“矫情”以致“虚伪”,这种虚伪甚至无法达到“伪善”的程度,就在“伪”那里停止下来,企及不了“善”的边缘。于是,在上帝的启示面前,人与人的差异体现出来,国与国的差异也体现了出来。以往我们思想“国民性问题”,现在我们关注“信与不信的问题”──国民性是基于风俗与制度的差异,难道信与不信会是基于天性的差异?

然而上帝并不在我们的感官中存在,他超越存在。而我们的一切语言和思想,又十分可怜,无一不是基于感官存在并指回感官存在的。所以,上帝的本质难用人的语言来谈论甚至无法思想。明白了这一点,便可知道“我们的上帝”是一个“我们所理解的上帝”,而不等于真实的上帝,而只有真实的上帝才会赐给我们启示,和基于启示的知识能力。

既然上帝不受时间束缚、且位于时空的彼岸,那么,他又如何与自然、与包括人在内的各种时空形式的总和交流呢?他又怎能是“最高的存在”或“一切存在的总和”呢?由此可见,泛神论的“神”、自然神论的“神”,不可能是上帝,也不是属灵的真神。

我们不是为了获得那些上帝还没有给予我们的权利,如赐上天堂或免下地狱,而爱他;而是为了报答上帝已经给予我们的,如上帝的爱或能认识上帝的能力,而爱他。我们虽然还是自私的,但毕竟不是为了行贿的动机而爱上帝。

用真实的神人关系去看待各种自称“基督教”而其实是混合主义的宗教大杂烩,可以发现它具有以下几个代表特点:

(1)成功神学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因为它无法解释耶稣十字架的受苦,……“成功”是对殉道者的否定,是对基督徒的误导。成功神学引导基督徒世界化、世俗化,而其尽头是物欲、是堕落的无底洞。在这种意义上,成功神学不是基督教神学,而是比佛教和儒教更肤浅的精神病处方。

(2)社会福音是极大的混淆,因为它把肉体的舒适等同为灵魂的救赎,把上帝的启示变质为福利和金钱──这明显是“旧酵”,不能做成“无酵的面团”。

(3)“工作就是事奉”的教条乃是导致社会福音和成功神学的逻辑开端,因为人的自然天性原来并不把世俗的工作当成对于上帝的事奉,现在却在“工作就是事奉”的误导下,把对上帝的事奉变成对世界的谄媚,从而把世界里的成功等同于神的祝福,甚至等同于天国的降临。事实上,“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是上帝让我们成长,而不是成功神学──世界里的成功只会使人变得自满,产生的是骄傲、停滞与腐败,而不是生命的成长。

所以,我总结了加尔文神学的三阶段:(1)工作即奉献──(2)社会福利──(3)成功神学:工作狂是加尔文神学的恶果;“极力挣钱,极力地奉献”是成功神学的口号,也是导致现代世界严重的环境破坏和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

全球化的时代,历史的航程转向;错误的神学也会得到整合,而整合的第一步,就体现为“清算”;整合的第二步,就体现为“终结”;整合的第三步,就体现为“回归”。


(另起一单页)


◆仰望基督◆


第三章人本主义


(另起一单页)

(138)


“我是谁?我为什么会在这里?”问得好,这个问题道出了人生最大的秘密。

一个完美主义者,要靠着“基因还活着呢”来安慰自己;于是他“善待自己,就是善待祖先活在自己身上的那一部分基因”,保存好自己也就是“保存好自己身上的祖先”,也就是在尽其最大的孝道。

换一个角度。既然死亡是每天进行的:例如,我目前好像“平安无事”,但其实我已经死去百分之六七十了,也许更多,明天如果发生车祸,我就会死去剩下的百分三四十了。理解了这一层,于是就明白了:一个已经死去百分之六七十的人,还可能达到完美吗?不过使徒保罗安慰并激励我们说:“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力比书》第三章13—14节)忘记背后的,努力前面的,这种说法很好。但是用唯物主义的语言来表达则很糟:“努力花掉剩下的百分之二三十”。不过不要紧,能够被唯物主义花掉的,其实也只是“意识”的部分──“基因不死”、“转世投胎”;正如灵魂,永远绵延。

在肉体意义上,每个人都源于(或曾在若干世代之前源于)难以想象的“杂烩”,因为我们祖先的遗传关系有时会是暖味不明的,哪怕这种暧昧不明只有百分之一或千分之一的机会。在这方面,“遗传库”的概念并不能帮助我们澄清一切,有时反而使得情形更形混乱。因为同父同母的亲兄弟,差别也是那么巨大!因为出自“同一遗传库”(同父同母)的个体基因组合,却是那样的不同!但是“在灵魂意义上”,情况则别样:每个人不再是转世投胎的基因组合,而纯粹是“属于自己的”。这样说来,灵魂与肉体的定义可以清楚一些了:肉体就是遗传因子的、普遍的、浑沌的组合,灵魂就是遗传密码的、特殊的、精密的创造!


(139)


《三段论》:

a.如果我是从无中来的,我怎能可能死去呢,因为我既不可能“生”,也就不可能“死”。

b.如果我是从祖先(父母)来的,我活着,祖先怎么可能死去了呢,祖先既然不可能死,我又如何“死”呢。

c.如果我是从上帝生的,我便与永生的神同在,尽管存在的方式日新,只要我的源泉也就是上帝还存在,我虽死也不会枯竭的,因为还有其他的我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从“种族的基因库”之中……

“死”是意识的产物。不生者固然不死,无意识者亦不会死。只有生者的意识涉死,如有梦者可以梦见死,无梦者如何梦见死?死是生者的概念。──故生者有死,死者无死。所以人们(生者)描述他人(死者)出生之后的故事时,不用“生后”一词,也不用“死前”一词,反用“生前”一语!

令人惊奇的不是“人怎么会死”,而是“人怎么会意识到自己会死”!意识到死,是意识的产物;没有意识,就不会意识到“死”;没有自我意识的人,结果就会“永远不死”?所以《圣经》如此说人:吃了智慧果,就注定会死。


(140)


泪水的价码,必须由鲜血来标明?难道全球时代的伊斯兰教,正在成为希腊化时代的犹太教?难道它的内部,正在酝酿新的教主?然而,当我们唱《主祷文》至“全是父的”一语时,不禁热泪盈眶。这种感动不是出乎我们的圣洁,而是发自我们的邪恶:我们是因为意识到“金玉满堂,莫之能保”而哭泣的!我们自己的生命也并不属于自己──不仅自己无法支配和主导,而且本来就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人偶然碰撞之间所偶然带来的!我们为什么如此珍视他人的即兴之作?我们由此知晓:“我自己不过是一个傀儡,是永生上帝无限主权下的灰尘罢了。”我们的热泪盈眶,是因为对于世俗的贪恋受到了无情的摧折,并因此而伤怀的?

光年:当我们在地球上看见星系相撞、融合以及星云诞生、消失和超新星爆炸……时,已经“距其实际发生”的日子,过去几百万几千万甚至数亿数十亿光年了,也就是说,在现代科学看来,那时人类尚未出现。宇宙的每一动、每一静,无不以“光”的方式向外投射,并形成永不歇息,永世绵延的“流”──我们今日的活动,当然,也包括对于古昔的和未来的人类活动的意识,也会如此:在“近乎永存”的宇宙的光流和“暗流”中,永不歇息、永世绵延。

人的思想会不会形成物理的“光”或“电”?我们并不真的知道。但据生理学,那可能是有的,而且可以通过脑部活动测量到电波,也许有一天还可以收集、储存、发送,甚至支配世界的运动。如果真是那样,那么福音就真的成了“永不消逝的电波”,一直射向宇宙的深处……而且反过来说,福音本是神的大能,本来就是从宇宙的遥远处射来地球、救赎人类的。

很明显,人的声音是可以传递的,不仅通过声波,还通过无线电波,以及许多我们今天并不知道的“波”、“流”、“光”……可以一直传送到“近乎无尽”的宇宙彼岸,到我们完全陌生、以致无法想象的星际和“国度”。

这就是祈祷的奥秘所在。

耶稣基督为什么要我们到秘室中去祷告?因为那可以专心,不受干扰地把你的信息送到最遥远的至高处?相反,不信的人只会公祷,大声喧哗、震耳欲聋、让别人听见祷告,以便从人而不是从神,获得帮助。但我相信,我们的祈祷或能穿越我们的肉体,进入千万光年的旅程。我们的祈祷还能折返回来,呈现为圆型的弧度,折射并且渗入属灵的国度,并在那里蒙主垂听。即使“没有传统意识理解下的上帝”,我们的祷告也许能穿越陌生的地方,录在我们未知的“光碟”上,超越“现代技能工具”,抵达我们无法想象的星云和国度。“时空不能隔绝他的爱,世界无法阻挡他的爱。”


(141)


多元牵引、势力均衡,虽然可以在政治上抑制专横独裁,在哲学上开创百家争鸣,但在属灵的意义上,却因为刺激了而不是催眠了原始欲望,所以可能导出更多的罪恶纷陈。在这种角度上,民主自由比之专制独裁,并没有更多的救赎功能,所谓“中国人离上帝多远就离民主有多远”是一个伪命题,上帝和民主毫无关系,因为民主和撒旦一样,都是反抗上帝的。因此,民主社会不是使得人们离上帝更近,而是使得人们离上帝更远了,因为民主与自主,使得大多数人的败坏更加广泛化、表面化了──

基督的福音之作为“精神鸦片”与“属灵道路”的区别:对世界是支持还是颠覆?对属世的权威是谄媚还是疏离?支持世界的原则,福音就沦为精神鸦片;颠覆世界的原则,福音则是通往永恒生命的唯一道路。

为掌权者祷告,并不是求上帝让他们更罪恶、掌握更大的权力;而是求上帝怜悯他们、赦免他们因掌权而格外犯下的滔天大罪。顺服掌权的,并不是顺服他们的正义,而是顺服他们的邪恶;这仅仅因为他们的恶行是上帝永恒计划的一部分,我们要用自己的忍耐和谦卑来验证一下,自己到底是不是上帝的仆人。

利用上帝,是诸多“宗教罪恶”、“信仰骗局”的渊源。如果说,为了自己而利用上帝,还潜含着一份“对上帝的尊重”;那么,替人利用上帝,则连这份尊重也被化为牟利的工具,罪莫大焉。难怪利奥十世要得梅毒,大肆贩卖赎罪券的教宗们不得好死,死后还下地狱。我们许多人都自觉不自觉地利用过上帝,甚至还替人利用上帝,这其实是一条相当危险的道路,超过普通的诈骗罪。

虔诚者比较容易上当受骗,这或许是因为他的天性憨厚,或许是由于他先前积累了过多的罪,厚积薄发,致使他心虚,不再敢于以身试法,以致虔诚,以致变得似乎圣洁。虔诚者,你的虔诚属于哪一种虔诚?


(142)


哲学乃至神学的优越性,就在于它能“自圆其说”,即,对断续的生活之流,作出首尾一贯的说明,这就是所谓“吾道一以贯之”。以前我赞颂“零点哲学”,盖着眼于此。因为伟大的哲学无不是如此,“消解性的”;即“圆性”、“圆形”的。即便连佛教,也以“圆融”为至境。圆,不是虚无主义,而意味着自己承认有限甚至自限。

然而,“神的话语”却非如此,他是射穿时空的箭;而不是圆形的、自圆其说的;神的话语最多只有四分之一圆的弧度,有如导弹发射时的抛物线,是指向无限的,神的话语不是废去圆,而是成全圆,所以耶稣不是废去律法和先知(圆),而是成全律法和先知(圆)。耶稣的成全,乃是根本的超越,是离开一切圆,而成全一切圆。所以,如果人们以圆(逻各斯)解读福音,不免以为福音自相抵牾甚至前后矛盾之处甚多。

在人本主义的文化中,人们个个都被迫或希望扮演上帝,如“孝”与“慈”式的人际依赖,甚至隔断了人与上帝的交往,父母被迫在儿女面前扮演无所不能的上帝,而被寄予厚望“成龙”的子女则希望有朝一日成为家族的大救星。大家都因为要充当英雄面使生活不堪重负,在私有万物的千斤重担和生儿养老的终生捆绑下,永远为奴,不得超生。

尤其在中国这个家天下(其伪装是“党天下”)的社会中,“人民的大救星”往往只能是“人民的大灾难”。家天下支配下的世界观,其“良心”必然是反对圣子基督的,因为我们的良心不能把自己和万物分别开来,而主却要求我们认识自己的罪,承认自己是上帝的儿女。我们以前的“良心”充满骄傲,而主却要求我们谦卑。我们的良心具有洁癖,而主却要求我们背上十字架。我们内心的魔鬼正在以“良心”的名义作最后的挣扎,他吼叫说:“看看你自己,以前你是个多么杰出的人,现在竟然堕落到这种地步:与白痴、病人、心理变态者、身上有异味的人们为伍,还要求自己爱他们、宽容他们,并说这体现了基督的爱!你不该这么放纵自己,你应该站起来!”

──“不。支那人的良心。永别了。因为《马太福音》二十五章40节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既作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我已经宣誓:效忠圣子基督。


(143)


科学与技术越发展,人所发现的世界越大,人面对的疑团不是少了,而是更多。因为眼睛越亮的人,就越能看见上帝的奥秘无所不在,从而知道人的渺小,虔敬之心油然而生。就上述意义而言,科学与信仰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在反馈中彼此推向高潮。

可能的冲突是发生在“科学系统”和“信仰系统”之间,而不是发生在“科学之流”与“信仰之流”之间。科学之流与信仰之流永远都在互辅,从而使人对上帝的奥秘日益亲近,日益敬虔,日益合一。

由科学例如遗传学和医学的角度看,美国小说家厄内斯特·海明威家族的自杀,属于家族遗传史的病态。也许这一病态成就了天才;但经由启示的真理看,天才也许就成了魔鬼的附体。确实,任何属世的天才,若不领受上帝的救恩,只会比常人更加悲苦;他的辉煌作品,成了对他命运的反讽。“精神的事物”并不总是属灵,更非理所当然地属灵;它往往是属世的,受到各种外在条件和物质利益的驱动──有时天才不幸地隶属于魔鬼,遭到某种名利之外的无名绞索的控制,直到勒毙,于是人们称此名利之外的无名绞索为“病态”,因为人们能够彼此沟通的,只是名利。


(144)


我们这个时代,是个“人对人像狼一样凶狠”的“罪恶的世代”。难怪耶稣说:“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马可福音》第八章38节)

由羊(或人)变成狼都是个难难的过程,何况由狼再度变回为羊(或人),就更难了,甚至有点不可思议。但是让我们从狼回归为羊,恢复我们身上的“高贵的天性──上帝的形象”吧。那时候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创世记》第一章26节)上帝还用自己的灵气,催活了泥土所造的人偶:“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耶和华神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同上第二章7—8节)

至于人间,“好心没好报”,实际上是非常正常的,而且也是某种意义的“罪有应得”──因为这里的所谓“好心”,经常是基于投资意识或还债心理,因而是属世的;由于人的罪性的作用,这“好心”经常意味某种不纯的甚至是狡黠的、并不那么好的动机,它之所以无法得到好报,不过因为是“投资失败”甚至“上当受骗”。然而,“不想占便宜的就不会吃亏”;反过来说,吃亏是由于占便宜失败而引起的。这样,甚至在我们的悔罪中,也有起始于罪的动机并隐含着罪的内容。有时,甚至是想让罪圆罪,让罪繁殖!有时,甚至在多数情况下,悔罪成为罪的“午休”,安息过后,容光焕发的罪,重新出发,更加肆虐。

任何邪教中都有某种变相的敬畏。任何罪犯身上都有渴望得救的心思。……但是,他们并不因此就不是邪教、罪犯。为什么“好人倒霉而坏人飞扬”?在“投资失败”的解释之外,“报应”学说有时也解释不了,于是佛教式的“前世报应”和“来世报应”发明出来,作为“延伸的理解”。但这些强解,不仅在导向上是非不分,而且具有人的理性至上、冒充判官的嫌疑。实际上,这些难解的疑团,最好列为“神的奥秘”而不予追究。“上帝的意志和恩典”,是不容置疑的,这是因为,只能因信称义,无法因为好心而称为义。尤其考虑到,任何好心不仅立于沙滩,且为一柄锋利的两刃之剑,一旦反转过来,杀害无辜绰绰有余。

如果说,针对个人的“过度好心”,所起的副作用还较小一点;那么,针对社会的“过度好心”,由于人的罪性的放大作用,就会演为不受控制的庞大恶势力,造成不可挽回的历史悲剧。例如许多“革命者”、“伟大领袖”的个人罪恶,就被社会运动、历史过程,放大为“社会需要”、“历史必然性”,在“正义事业”的金字招牌下,做的却是“魔鬼工程”。没有对于至高者的信仰和敬畏,由于人的罪性的发酵与放大,也会演为不受控制的集体罪恶。“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

所以我们看到,再是自信、骄傲的人,再是凶恶、有权的人,轮到自己听审判、上电椅的时候,都很可怜。秦始皇、隋炀帝、毛泽东临死时,都不像龙,而像虫。只有耶稣征服了死亡,因为他的一生都是在为上十字架作准备的──“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马太福音》十六章18节)。“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马太福音》二十八章18节)

让我们都从狼回归为羊,恢复我们对上帝的先天认识和后天顺服,就像始祖犯罪以前那样纯粹,我们的灵气是本于上帝的。这样,“现代”这个“罪恶的世代”的痛苦和污染,将日渐清除。


(145)


人的身体成长,有个限度;人的精神发展,也有限度。过限的疯长的身体,是“巨人症”;过限的扩张的精神,必受神的报应,反弹回来,走上自杀之途。我们过限扩张的精神啊,除了皈依上主、匍匐在地以限制自我,从而获得必要的平衡,你还能干什么?

耶稣基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因为他是解放者──把我们从拼命向前所构成的社会冲突、权力意志和自相践踏中解放出来,上主把我们提升向上,到一个前所未见的新世界。但是由于人们的罪性,常常误用了福音,把“上帝”作为一种使人走向自我放松的道路甚至自我放纵的借口来使用了,信仰成了不良的自我催眠术。

现在,事情已经十分清楚了:人不可能经由自然理性而认识上帝的真理,更不可能经由此自然理性去认识上帝的现场性质、认识到上帝就活在我们中间。所谓“自然理性”,近于“普遍启示”,如基于对天地万物的观察和对人间事务的思考。尽管人自身的理性力量也是神的恩赐,但它不像“特殊启示”那样直接的、具体的,是个体化的恩赐。经由自然理性,人们可以确认迷信、科学、虚无主义,甚至达到其极限的、最高的成就,并理解永恒的轮回;但经由自然理性,人们终究不能认识“另一维度的上帝”。认识上帝,只能经由上帝在自然之外赐予的恩典──“特殊启示”。在特殊启示面前,现象世界的全部结构、平衡、合理性,都建立在我们生物遗传甚至是罪性的基础上。“主再来”,是要清除我们的罪性,这同时意味,这个世界的全部基础将遭到瓦解,原有的结构、平衡、合理性荡然无存──这就是“最后审判”的意义?

立此为托马斯·阿奎那主义者鉴。


(146)

“青春永在”的意义在于:

一、“今天是青春”──无论你是十八岁还八十岁,和明天相比,“今天是青春”;无论你是十八岁还是八十岁,和明年相比,今年是青春。

二、“基督是青春”──正如过去是青春,未来是青春,现在是青春──如果你活在耶稣基督的爱里,就分享了十字架上的永恒与生命。


(147)


我们具有“人力无法消除的罪性”,所以便需要梦想、艺术、宗教来减轻犯罪所引起的焦虑不安。没有罪性,就无须文明:文明不仅是罪的产儿,而且是罪的弥补。总之,“在罪中”的感觉,使我们格外需要高尚的洗涤、净化;而无意识的“在罪中”,则为“无聊”,那就构成了一种“视平安为烦恼根源”的病态。这种病态是独见于人而不见于其它物种的。甚至乡居、山居的人民也是相当难以乐天知命的,尽管他们表面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鼓腹而歌,像人类学家笔下的萨摩亚岛民那样氓之蚩蚩,但人性却受到内在焦虑的压力,迟早会爆发出来,推动理性的觉醒。“意识到生命短暂,倒不如放手一搏。”人在内心于是把“丧失博弈的机会”与“实在无聊”等同起来,视同最大的人生失败:“比赌输了更惨的是,连赌博的机会都没有”。

人的这一罪恶根性,导出这样的荒唐局面:同样一得与同样一失,所得时的快乐要小于所失时的痛苦,快乐与痛苦既然如此不能平衡,人生的快乐在总量上因此少于痛苦。为了渡过这个痛苦大于快乐的人生,人不能没有信仰,不得不依赖信仰来平衡上述“不能平衡的收支”。


(148)


谎言并不是人特有的罪恶。几乎全部的动物和许多高等植物,在生存战略的逼迫下,都以某种“行为谎言”、“身体谎言”来为自己谋求幸福。于是,谎言不再是耻辱,而以等同于“聪明”、“智慧”、“技巧”乃至“艺术”等美名的姿态,催化文明。只有高级文明,才在社会内部抑制谎言的泛滥,以便减少内耗,减少管理成本。除此之外,人类文明的几乎全部基础,都是建立在谎言之上的。只有被拆穿的谎言,才是耻辱。这就像斯巴达人训练孩子盗窃财物,被抓住了一定要接受惩罚,不是因为他们偷窃,而是因为他们偷得拙劣。技术、巫术、神话、科学、哲学乃至宗教都是如此遵循着这一自然法则。所以,拒绝谎言的主,必被钉死在十字架;也必再来摧毁谎言──因而就摧毁了文明社会的基础甚至摧毁了现有的自然界。,为自然界就是奉行“行为谎言”和“身体谎言”的大本营。至于人们所欣赏的“文学艺术”,更是“特种谎言大赛”,那里盛行的就是“斯巴达式的偷窃法则”:受到嘲笑的不是谎言,而是谎言的穿帮。


(149)


我们是一种多么堕落而又伪善的生灵啊。我们表面上寻求神,实际上却是寻求自己的愿望,甚至是欲望,有时竟向神祈求赤裸裸的肉欲!“上帝”经常成为我们的幌子。“基督的受难”经常成为我们逃避责任的藉口。甚至连“复活和救赎”也被单独提出来证明我们自己的优越性──以至于值得神的儿子为我们作出如此的牺牲、显出我们多么重要等等。……

我们一边犯罪,一边自称为上帝的信徒,以便逃避可能的惩罚;我们一边巧取豪夺,一边把掳物的十分之一拿来奉献,以换取良心的平衡,甚至是为更大的犯罪打掩护。我们甚至标榜自己的忏悔,四出作见证,然后收取讲演费,还说这是在为上帝作工……我们不仅寡廉鲜耻,而且以耻为荣,还说这是谦卑,这是“放弃自己”,其实是放弃自己的责任和廉耻。这样子做基督徒,不过是伪装成基督徒的小人:难怪在中立的观察家看来,基督教的小人,比儒家的君子,更远离上帝的真理。吃洋教的基督徒,比“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屠夫,更远离基督的救赎。因为人格卑劣的家伙,实在无法成为好基督徒。

任何真实的信仰和伟大的宗教,最后也是被人的罪恶所利用的?不是用以敬拜上帝,而是通过敬拜上帝来为卑劣的家伙谋福利,这就是隐匿、转化、并继续滋养自己的罪性……这就是我们这些“堕落的天使”在信仰问题上表现得最为狡猾的地方。


(150)


对基督教和基督徒的许多责难和咒骂,实际上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赞颂了福音和主耶稣。反基督者和敌基督,有时比假基督徒更好地为主作了见证:并不是律法、上帝、社会的制裁等等摧毁了人的自信,而是人的罪行本身摧毁了人的自信,因为所有的罪行,都要大量地额外地消耗人的精力:“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嫉妒,(有古卷在此有凶杀二字)醉酒,荒宴等类。”(《加拉太书》第五章19─21节)。而耗尽精力后的衰弱状态,便可以看作是对罪行的报复了:“我从前告诉你们,现在又告诉你们,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国。”(《加拉太书》第五章21节)社会的制裁,其实也正是建立在这样的“病理学的基础”之上。良心、内疚、追悔等紧箍咒,事实上是为“保全生命”效劳的,是为了免于过度的、无益的消耗,而设立的安全阀。良心、内疚、追悔等紧箍咒,并不像撒旦教徒所设想的那样“是戕害生命的”。所以说,“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加拉太书》第五章22—24节)

禁欲主义者之所以提倡禁欲,是因为希望借此来遏制欲念的(恶性)膨胀;而禁欲主义者之所以力行禁欲,也并非出自外部的理念或启示的进入,而是由于自身欲念过度的因而是恶性的膨胀与冲动,已经危及禁欲主义者的生活平衡,甚至毁坏了禁欲主义者的健康──使他不得不走上禁欲主义的道路。上述情况尽管有千变万化,但都是被人的罪性决定的。

以下的诡辩其实是无法成立的:──某个机能健康、生存平衡的人,由于误信某种禁欲邪说而中了毒,“违反自然本性”地厉行禁欲、压制正常机能,结果导致“病──罪──病──罪”的恶性循环。这个道理同样简单:人的罪性,避难趋易,决不允许不利于生存的思想扎根在自己的丹田,这当然包括禁欲主义的思想。我们的理智、怀疑、良心是罪性的最后庇护所,为了和罪性斗争,有必要承认理智、怀疑、良心本身的局限性也就是罪性,重新检讨“我究竟是什么”的问题。如果我们承认,罪性的初级庇护所是习俗、经验、常识甚至科学,那么对这些初级庇护所进行适当的清理、必要的抑制,就会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放松而不是更加沉重。


(151)


文化是民族的意志?不然。这只是世俗主义、人文主义的甚至是“异教”的典型定义,它甚至在逻辑上都不能成立:例如,个体怎么能够判断“民族”不是自己的想象、洗脑的结果?再如,假定“文化是民族的意志”,那么“野蛮是不是民族的意志”?难道自我为中心还要扩大到“民族”、“文化”的领域?难道学者也要模仿领袖,用“民族意志”来表达自己的“个人欲望”?如果不是这样,也许如此表达反倒恰如其分一点:文化是上帝的恩典,文化的毁灭也是上帝的恩典;文化病亦是上帝的恩典。一如个人的生老病死。


(152)


“靠理性反对上帝的人,已经无路可走。”

同样,靠理性测度上帝、衡量上帝,尽管这体现为“理解”上帝、“拥戴”上帝,难道就不是走上一条错误的、终将绝望的路?

只有把自己与上帝的关系,建立在“凡事感恩”而不是“理性判断”之上的人,方能得救。不论这事情体现为何、落实成何并引伸出何──我们都把它当作恩典予以接受。这样的信心才能无往不胜。因为万能的主,永远是对的,永远是仁慈的,永远是活的:坚持这样的信、望、爱,才能得救;坚持着这样的信、望、爱,就是“得救了”。


(153)


“精神”并不总是属灵的,毋宁说,它经常是属世的。当有人以属世的精神来冒充属灵的精神,就无异是在崇拜撒旦魔鬼的同时却标榜自己崇拜上帝。确切地说,属灵的精神是指向上帝的领域(“天国”),属世的精神则指向魔鬼的领域。属世的精神比单纯的物欲和肉欲更难救药──因为后者还只是“肉体的软弱”,而前者却是基于肉体的软弱而发展出来的“刚强”与“心硬”。我们周围比比皆是的“科学”、“艺术”、“政治”、“知识”、“智慧”甚至“宗教”──都是这样的“刚强”与“心硬”,都是这样充满危险的属世精神,都是这样为了荣耀自己而不是为了荣耀上帝而发作的。

良知,是属世的,它不仅体现在社会关系中,也体现在慎独的行中,但无论如何,良知都是从属于肉体并从属于这个世界的。灵魂则不是属世的,它是为这个世界的旅程结束之后,寻求新的旅程的。灵魂因此不仅在层次上高于良知,而且在人生流程中的主要功能,要晚于良知出现。


(154)


科学、艺术、政治、哲学、知识系统、理性的光照等等,都是解决人的生活问题的:让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得更美好、更惬意、更从容;也就是让人在这罪恶淫乱的世代,更具耐力。主的救赎因此不可能通过科学、艺术、政治、哲学、知识系统、理性的光照等等来实现,强为之名,毋宁说是能过背弃上述诸端,通过谦卑、通过放弃(包括在心理上彻底远离),来实现。

知识阶层拥有较为强大的属世手段,从科学到传媒,但都远离了主的救赎;财团和政客则通过金权挂钩操纵立法,设立假基督以代替救赎。属世的权能不仅与属灵的救赎背道而驰,而且正在侵蚀后者,导致西方社会长期以来的内在平衡遭受破坏。这是比“伊斯兰教的外患型威胁”远为根本的内乱型危害。

西方主流社会,受到世俗化支配,已经堕落为偶像崇拜的市场了。从自由女神到体育健将、影视明星的“日益加深的沦丧系列”……其上流社会的行为,已经实际落入无神的地狱。这依靠金权和毒品支撑的帝国,从街头毒贩到战地凶犯,无不典当最后的、所剩无几的灵魂。

被人说成是“以基督教立国”的社会,背叛上帝和辜负耶稣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三天两头地纵火焚烧教堂,竟成为“法治”之下必不可少的景观。而色厉内荏的警方,对此竟然束手无策。这里面许多人的良心已经腐烂了,一切都开始恶性循环、环环相报,“上帝的责罚”因此不久就会接踵而至。例如艾滋病泛滥,从主后1983至1996年的短短十三年间,从百人染病,传染到一千四百万人。这里面如果没有道德败坏的助纣为虐、现代交通的火上浇油,是不可能实现的。这就是背叛上帝、自立为王的恶果之一。

狂牛病开始,有预测认为,新传染病的为害规模将超过艾滋病。这一切都是由于现代的属世文明过于僭妄,已经破坏了人与上帝的关系,甚至毁弃了人与自然的平衡,结果导致了人的鼠目寸光根本就无从逆料种种危害,直接导致文明走入“竞相自杀性的发展”,历史上所有昌盛一时的文明,最后都毁于形形色色的自杀过程:有的是黩武杀戮,有的是滥垦滥伐,有的是纵欲败德。现代世界可能还要加上一条:科技的“和平发展”,比古代的争战、近代的杀戮,更具毁灭性。

现代世界的末日已经不远,因为科学狂人和人文智士正在设计新的僭妄:他们企图改变物种甚至改造人自身的基因,其动机是以神自居,自比自然过程还要高明。如此之深地“掉入魔鬼的陷阱”,能避免“魔鬼的戕害”吗?到最后,不是仁慈的上帝“惩罚”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活得不耐烦了”,选择了自杀以终结文明。“文明的冲突”,就这样让位给了“文明的终结”。


(155)


古人说“万恶淫为首”。为什么?参照一下圣经,就知道“淫”本身并非单纯的邪恶,它能挑动人们放肆的本能、犯罪的天性,故可以触发多种邪恶:骄纵、贪婪、忘恩、背信、邪念、窃盗、杀人、嫉妒、纷争,使人无所不为、无恶不做,使本来还有些许良知的人,彻底堕落为魔鬼的俘虏。所谓“淫”,无非就是彻底的、赤裸裸的贪欲,因此我们知道,“淫”的首要意义,即在于彻底地、赤裸裸地沉湎于对象之中,所以“浸淫”也是一种淫。所以使徒保罗说:“有贪心的,就与拜偶像的一样”(《以弗所书》第五章5节)其来由是:“至于淫乱,并一切污秽,或是贪婪,在你们中间连提都不可,方合圣徒的体统。淫词,妄语,和戏笑的话,都不相宜,总要说感谢的话。因为你们确实的知道,无论是淫乱的,是污秽的,是有贪心的,在基督和神的国里,都是无分的。有贪心的,就与拜偶像的一样。”(同上3—5节)贪心也会引导人们沉湎物欲而背离基督。哪怕是打着“传福音”、“建立教堂”、“开办神学院”等等旗号聚敛财富的贪得无厌。

聪明人,尤其具有领袖气质的传道人,能够动员别人和自己一起犯罪,甚至煽动别人为自己火中取栗,因此具有更大的罪性并常常犯下更大的罪行。这样的人特别需要救恩,一方面得到自己的救赎,一方面帮助别人得到救赎。但可悲的是,经常发生这样的事情:“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哥林多前书》第九章27节)要避免“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就需要打掉自己属世的淫邪。这样,传道人才可以成为上帝的“道具”,用更加合乎教会传统的话来说,是“器皿”。


(156)


人,不是“符号的动物”,而是“信仰的生灵”。而符号之所以能支配人,其主要基础,也在于人对符号具有信心,相信符号与实体世界之间具有某种实质联系。正是这一信心,赐给人们能力,超越现象、透穿灵明、直抵符号彼岸的实体世界。

人的罪性使他总是趋于小利益而搁置大利益,如果二者有冲突的话。事例: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冲突,则攫取前者而搁置后者;家庭利益与集团利益冲突时,亦然,攫取前者而搁置后者;集团利益与阶级利益、阶级利益与国家利益、国家利益与世界秩序、世界秩序与永恒的正义,同样攫取前者而搁置后者……。所以,人们总是趋于属世的生命而搁置属灵的生命、总是趋于恺撒的国而搁置上帝的国,总是趋于撒旦的陷阱而搁置基督的十字架:在陷阱里人才感到安全、热闹,十字架却树大招风、百年孤独。

草木随风摇,畜生都会随机应变,唯有正直的人保持自己的信仰。如世界上没有一个义人,但因着基督的救赎得称为义。信,是使人区别于万物的标志、特性。信,还是历史的动力、人生的中枢,因为信提供了连续性。

是连续性使得人们敬畏上帝,连续性是公义与爱的保证。缺乏连续性的暴君只是激励抗拒的意志,而具有连续性的明君才会使人由衷赞叹。近代中国的最大失败,就来自于误认“革命是连续性的中断”。其实革命是连续性的修复。只有“连续性的修复”才是“上帝的意志”。即使在《约伯记》那样的极端情况下,连续性最后还是得到了恢复。上帝对待我们,要比对待约伯温和多了。感谢主,没有让那样严酷的考验落在我们弱不禁风的头上,免得我们承受不起。因为说到底,我们不仅不如约伯,甚至不如鱼肚子里的约拿。


(157)


靠情绪(“士气”)打仗的部队一定是拙劣的部队;今天士气高昂,明天就会一败涂地。说到底,战争的本钱不是缺乏连续性的“士气”,而是拼命的习惯、战斗到底的精神、武装到牙齿的装备。一个不舍得在武器装备上花钱的民族,肯定是一个不敢战斗到底的民族,就是一个做什么事情不具有拼命习惯的民族。这样的民族缺乏连续性,遇到危机,死伤狼藉。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死亡几千万人,而日本在中国的关内地区不过死亡了四十多万人,在中国关外的东北地区死亡了二十多万人,其中多数还是死在苏联手下,关内关外加起来还不到百万。日本人最大的死伤是由牺牲最小的美国人造成的,不是由牺牲最大中国人造成的。这是为什么呢?观察一下:这三个国家中,美国的历史虽然最短其行事为人却最有连续性、日本次之,中国的历史最长其行事为人却最缺乏连续性。难道这还不足以让我们领悟到一些什么东西吗?当然我们知道,古代中国人并不是这样的,否则就不会有什么“中国”和“中华文明”了。

信仰的战争也是如此,爱主,不是靠热情,而是靠信心,靠着那种拼命护主的习惯,靠着那种战斗到底的精神,靠着那种武装到灵魂的装备,并且配上你的最原始的克服对方的制胜本能!这就是生命的连续性。


(158)


十五年前(1981年)我意识到世界的趋向,开始结束“哥伦布时代”,着手批判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本主义与科学万能,倡言“中世纪万岁”的历史转型。

十五年后(1996年)我终于接触到神秘的力量,不是“我找到了上帝”、“我信了耶稣基督”,而是我受到永恒生命的触摸:我因此理解中世纪的优点,原是得自福音的恩赐、发自十字架的救赎之光。

共产主义的集中营、法西斯主义的一体化乃至纳粹清除异己的毒气室──是对十五世纪文艺复兴、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十七世纪人本主义、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十九世纪的科学万能等世俗主义思想在历史逻辑上的完成。人本主义意义的终极拯救,就是阶级灭绝、种族清洗,是秘密处决和街头屠杀。二十世纪的人间天堂的许诺,变成了人间地狱的兑现。

集中营首长指着他的俘虏说:这些人只配死。但是他忘了,他自己也是一样的。因为从罪性上说,所有的人都是“只配死”,而且终得自己的报应而死去。正如保罗所说,“罪的工价乃是死”。而列宁对资产阶级的措施、希特勒对犹太人的措施、日本人对中国人的措施以及毛泽东对待阶级敌人的措施,实际上让现代世界回到了奴隶社会之前,回到了史前时代。那就是对待俘虏不要活口、格杀勿论。

凡此种种,似乎证明了人在上帝面前仅有的权利:就是“沉沦”。沉沦的人不仅只配死,而且已经就是死人了。对此,《罗马书》第六章23节说: “罪的工价乃是死。”《马太福音》第八章22节记载:“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从我吧。”前一个“死人”就是指活着的沉沦者,后一个“死人”才是指停止了呼吸的尸体。“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随我吧!”──跟随主,进入永恒的生命,因为这人已经接受了主的救恩:“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加福音》二十三章43节)


(159)


我们可以胜过世界,却无法胜过自己。如果不是凭藉基督的救恩。想利用基督的圣名去战胜那自己对付不了的世界,堪称懦夫的心愿;以信靠基督来战胜这世界征服者的自己,姑名之曰“勇士”。

胜过世界,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以毒攻毒,青出于蓝;一是涤除罪性,不战而胜。但胜过自己,只有一条道路:“奉父子圣灵的名”,涤除罪性。事实证明,胜过世界容易,胜过自己难。所以说“自胜者强”──这意味着强者需要降伏于基督的名下,事始有成。


(160)


回顾自己信主之前所写下的数百万言,有时依然会被那些“精彩的句子”打动。其中有些段落,确实体现出人类精神与意志的强大张力。然而现在看来,那却是一种“魔鬼式的智慧”,是灵魂堕落在肉体中、并为肉体服务的证据。虽然也有些段落也体现了信心和信实,但那也多少是偏差的,其基本动向是荣耀自己和自己的同类项。

展读我二十年间的心血(1976──1996)灌铸的象牙之塔,我知道自己经历过类似于“魔鬼附体”的日子。“不是我们说语言,而是语言说我们”,德里达所说的这个“语言”,就是我这里所说的“魔鬼”,他操纵我们的心智,利用我们的虚荣和骄傲、贪婪和躁动──作为马刺,激励我们,让我们跌入他的陷阱,丧尽天良,完全忘记了“毋丧我”的古训,而自以为得计。

感谢主!亲临寒舍,来揭破这世界的虚妄,蓬荜生辉,让我知道“超越死亡”是不可能的,因为“超越”二字隐含了“自力更生”的全部虚妄。毛泽东自力更生了几十年,最后还是一穷二白;还要仰仗邓小平出卖廉价劳力、破坏自然环境,进入国际市场分一杯羹。这个比喻说明,人的唯一出路,还是要被外部的力量提升,才能脱离自己的局限、死亡的掌握。

属灵的抒写,仿佛活水注入山涧──天然储水池,若有出口(发表出去),则随注随流,流失无余;杜绝出口,方能节节升高,形成波澜壮阔的水面──这不再是人造的水库,而是赞美上帝的浩歌,自发的镜泊,天然的涛声!这样的书写,是为荣耀上帝,愿存于永恒的记忆。

属世的文字,“不发表就写不出新作来”,不能发表,那写作的动力,就阙如了。这就好像是水池里的水满了,如果不在腾空它,新的泉水就无法进入。这是因为,属世著作的动力来自尘世的虚荣,为的是荣耀自己。或者更为低下,根本就是在进行一个交易:商品还没有卖出去,当然也就不必制造新的了,以后如果连企业也都倒闭了,工作人员还要全部遣散如牛马。

属灵的著作则相反,一旦发表出来反而发展不出新的内容了──因为发表的后果、可能的反响,会构成一种社会的沉淀甚至噪音、污染,反过来就可能破坏了源头的活性,至少是搅乱了水的纯净。

属灵的抒写可以引导灵性的真实。感谢主,把如此自然、毫不勉强的生命,射入我的胸臆,使我得以俯视既往的境界:那小人国里的争战、小人国里的智慧……“失去了上帝之灵的泥土”,这就是莎士比亚以来的人们以崇拜的口吻所颂扬的“人”甚或“超人”。感谢主,让我摆脱了这样的“人”,看见了天国的朦胧。


(161)


“抽象的痛苦”乃是“灵性的标志”,是灵性被囚于肉体时必定发生的一个现象。沉沦的人没有灵性,因此没有抽象的痛苦而只有具体的痛苦。沉沦的人是因为肉体的不满与牢骚而痛苦的,不是因为灵性的反照带来了肉体的痛苦。

爱情中的几乎所有痛苦,都来自误解,现在的误解或往昔的误解。所有误解,都源于自我中心的判断。所有信仰中的平安,都来自放弃理解,现在放弃并永远放弃。这样,就会入水不濡,入火不热──不是凭着自己的修养,而是通过信靠上帝。

至于真正的、无条件的爱,不是人的努力可以达到的,而完全来自上帝的恩典:“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他本有上帝的形象,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已,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式,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腓力比书》第二章6—8节)在基督的受难面前,让我们感谢基督的恩德,而不是宣传自己的爱心:“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同上9—11节)

教堂里的感恩赞美说:感谢主带领我来到这里,感谢主赐给我如此美好的时光,我知道凭自己不能得救,知道一切心身调理的技术手段包括瑜珈、气功、忘坐等等全都无济于事,只有彻底信靠主,并通过衷心的赞美,人才能在平衡世界之后,战胜自己!因为主的大能,足以匡正最危险的“心”,直到永远,阿们。所以使徒保罗说:“在罪人中我是个罪魁。然而我蒙了怜悯,是因耶稣基督要在我这罪魁身上,显明他一切的忍耐,给后来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样。但愿尊贵、荣耀,归与那不能朽坏不能看见的永世的君王、独一的神,直到永永远远。阿们。”(《提摩太前书》第一章15─17节)

“罪魁”的出现表明,在上帝面前,即使“人人同等”,也不是“人人平等”。何况人只是在“受造”的意义上同等。上帝给人的恩赐不同,所造就的人岂能平等?所以同样的泥土,有的做了高贵的器皿,有的做了卑贱的器皿。我因为主拿我做了卑贱的器皿而感谢主,犹如保罗因为主拿他做了罪魁而感谢主。受造的同等,具有齐一的起跑线。同时,由于人人都有的罪性,也使人人在上帝面前同等──同等地作为有限的人,或,作为罪的奴仆的同等。


(162)


“劳动创造世界”,就是“以罪与罚来创造世界”。“奴隶创造历史”,就是“拒绝悔改的罪犯的堕落史”。我们要以仁慈来摆脱罪与罚的循环、实现向上的生命;我们要以仁爱来帮助罪犯悔改,免除堕落的痛苦。这样的仁爱,是来自上帝的创造而不是来自我们的意志;而我们的仁慈只是发自对于神的感恩。

罪与罚:劳作不休,满脸尘土。劳作不休,不是由外在匮乏、物质贫困造成的,而是内在匮乏、精神贫困造成的。所以任何外在的、可见的满足,只能暂缓但却无法消除人的上述焦虑。饱食无虞的现代人,只能在漩涡中日益颠簸,满脸尘土变成了五内俱焚。

电脑病毒的诞生,凸显了人的罪恶天性造成的五内俱焚状态。人的罪恶天性“酷爱游戏”以至于“酷爱恶作剧”。这种游戏本能却不幸地经常会导致自杀的后果。在罪性看来,如果降低罪性,人生将趋于单调;但如果升高罪性的水平,将导致水淹良田、局面富于爆炸性。所以,在福音看来,承受了原罪的人类,注定要在这世上受苦。

难道现代人受电脑的折磨,比古代人受锄头的折磨来得少吗?不见得。只是换了另一种折磨的方式。驱使人奔向电脑的,和驱使人拿起锄头的,是同一的力量:罪与罚。从憎恶电脑到依赖电脑,从逃避锄头到热爱锄头,是因为拒绝劳作也不能免除惩罚,因为罪与罚的真理已经决定:逃避劳作者,将被补上一枪:或是饥饿,或是刑罚,或是空虚无聊、以至于死。怎么办呢?中世纪早期的修道士们发明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祈祷和劳作结合起来,他们认识到,“逃避罪与罚”这种命运的唯一方式,就是赞美上帝,以敬畏、赞美和感恩,来给劳作不休以神圣的意义。

在许多情况下,所谓“繁忙”,就是“陷入罪的捆绑”。其结果,越忙就陷在罪的捆绑中越深。繁忙,也是因罪而受到的惩罚,结果越忙,就意味着受到的惩罚越重。劳作,因为就是赎罪,但罪其实是赎不尽的。我的体会是:唯有敬畏的态度,赞美、感念上帝的恩,可以超越劳作,代替赎罪。

当人弥留之际,他会领悟此生的空虚性,面对真正迷茫的去路,人会陷入恐慌。这时,“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成为过时的描述,因为将死者已经无法表达善意了。世界遥远了,周遭的人、物,模糊了,但通往另一时空或超越时空的道路却洞开了:“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他,并且已经看见他。”(《约翰福音》十四章6—7节)弥留的人终于了悟人生的归途,但他已无法传递此一信息,也许父神是要让人们在没有看见末日之前就知道真理。可惜有多少人在末日到来之前,有眼睛却看不明白、有耳朵却听不清楚,结果失去了与神合一的最后机会。

面对死亡,意识终于意识到: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上帝,反而就是不可理解的。因为人生过于荒诞──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上帝,反而是不合逻辑的;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基督,反而是不值得活下去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个世界如果没有圣灵,就是无从升级的甚至无法更新的,一切都在老化并且坠落,远离原初的美丽。

为了“成就”,我们犯下多少“罪行”!不属圣灵的成就,岂不就是罪行?圣徒,在属世的意义上也许是病人,所以,他们追求属灵以为弥补,以为终极的救赎。如果有谁觉得自己对比恶者之下,仍在内心觉得自己显然吃亏,因而激起了竞争作恶的念头;如果有谁觉得自己对比恶者之下,觉得自己在犯罪的道路上意犹未尽的话:那么他就不必勉强自己为善,因为善意是勉强不来的。恶棍们,敬请继续发作自己的邪恶吧,你们必得“功德圆满”,收获到足量的“罪的反弹”及其惩罚。魔鬼所喜悦的事,必在恶者手中亨通,并以他的身体和灵魂,为血腥的祭坛献上祭品。

在我看来,偏执地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其实构成最大的自我伤害。相反,承认自己犯罪且是罪大恶极之人,倒有助于恢复健康。这是对于天性比较善良的人类类型而言的,对他们来说,生活的痛苦不是源于内疚、悔恨,而是来自被损害的感觉,也就是说,来自“犯罪不够”、“上当受骗”的吃亏感。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如果以一种“对神的亏欠感”来取代“世界欠我太多的感觉”,那么强烈的罪恶感就可以成为一种有益的解放感,不仅无害,而且有益于恢复自信、自尊、自律。

爱人如己、爱你的仇敌──说的是要除去私欲。这不是说要无视他人的罪,而是把他人的罪与自己的罪同等对待,不要律己宽、待人严。另外一面,爱人如己也并不是爱鬼如己,不是纵容恶势力,不是混淆邪灵与圣灵的区别。“爱你的仇敌”,不是“爱主的仇敌”;相反,“爱自己的仇敌”,应该和“恨主的仇敌”互为表里。恨恶他人身上的魔鬼一如恨恶自己身上的魔鬼,“和解个人恩怨”与“和主的仇敌实行决裂”是一体两面,都是与魔鬼保持距离。

属世的人则相反,仿佛被魔鬼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木偶──就像股民在股市的浮沉中走向末日。人们自以为自主甚至自由,其实却是随波逐流。可怜极了的生平却极尽荒诞之能事:怀胎艰难,父母养育艰难,自己成长艰难,持续奋斗艰难,抗争疾病衰老艰难,最后仍入死亡之门,手抓住棺材不肯入内,甚至为“治病”而被医院千刀万剐,仿佛凌迟,体无完肤,榨干最后一滴油,受幻灭、绝望的最后撕裂……这就是人生?这就是属世者的一生。不甘愿被魔鬼操纵的人们,除了皈依属灵的道路,走投无路。不是我们偏爱属灵,而是属世确非一个归属!属世没有出路,或曰出路的尽头只是墓地与毁灭!


(163)


爱主你的上帝是相对容易的,因为上帝圣洁公义又握有赦罪的权柄。爱人如己却相形很难,因为人不完善又各怀鬼胎──我们能爱他们身上的罪恶吗?举一个例子:传道人不能“赦免罪人”反倒向罪人索取财物,结果反倒“唤醒”了别人身上已被催眠的恶势力。所以,爱上帝容易,爱人如己却难。因为爱上帝起码不会受到反证;而爱人如己却会被人为因素破坏掉。其结果就是有人这样写道:“只有主的福音能驯化我身上的魔鬼,而各种领袖、信众和教会却不能。因为我知道,他们和我一样,也都各怀各的鬼胎。若非奉主你的名,谁也没有能力,学富五车的博士和目不识丁的文盲,同样不认识主!这正是福音的力量:定期更新教会,不断激励新思想与新崇拜。回归福音,就是最根本的创造。”

一个坏人,可以成为一个好基督徒,如果圣灵感召的话。但一个坏人,不可能同时是一个好基督徒,而只能同时是一个假基督徒。人都做不好,哪里能做基督的门徒?基督的门徒之“不是常人”,不是比常人更坏一些,而是比常人更好一些。至于圣徒,那就是好得全然改观,好得不可思议。一个人如果在“信教”之后比他自己“信教”之前还要败坏,那么他的信仰就只能是假的、“职业化”的。

为了两亩地,发明了多少主义!这就是人为他自己制定的生活目标、人为他自己制造的生命意义。只是他不知道,在两亩地之外,还有七重天。如果按照神的意思追求无限的天国,首先就意味着超越人的生命意义、不再局限于有限。但这种超越的能力,并非人所能修炼具备,而要通过神的恩赐。所以保罗书信说,“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舌头弄诡诈。嘴唇里有虺蛇的毒气。满口是咒骂苦毒。杀人流血他们的脚飞跑。所经过的路,便行残害暴虐的事。平安的路,他们未曾知道。他们眼中不怕神。”(《罗马书》第三章10—18节)

从七重天而不是从两亩地的角度看问题,“背十字架”,不是寻求死亡,而是征服死亡并克服对死亡的恐惧。十字架,是死亡尽头的一处盼望、一个出路。在没有出路的地方,发现了登天游雾的峰顶。

除此之外,我们的生命终成孤旅,属世的意义只能带来孤独──因为无论梦想如何辉煌,终将归于破灭;而生命的老化也会带来挫折日深的磨难;我们所能交往的越来越是我们“不屑与之交往”的,青春偶像被退还给了青春。山外青山楼外楼,所以失望、悒郁、焦虑,随之而来,所以人被无形的压力粉碎掉。粉碎之后的人可以重生,但唯一的方式是被迫转向永生的上帝,并在耶稣基督中,在耶稣基督中与那些我们原本不屑与之为伍的人们的联合中,突破遭到封锁的生命。毫无生气的生命,于是得以完全,得以在更高的意义上,“破镜重圆”。

但在问题的另外一面,把属世的欲望和属灵的祈求混在一起,又是极度危险的。以属灵的祈祷去交换属世的欲望,鲜有不落空的。上帝难道是批发商?上帝需要人们“拿虔诚来作交换”?人有什么可以贡献给上帝的?赞美?

不背十字架,人也会死的,而且仿佛是遭到追杀:终其一生都在死亡恐惧的阴影下,最后还是狼狈不堪地屈辱死去。观察这样的人生,不难发现,人对死亡的恐惧,很大程度上来自“以生测死”,即,以生的短暂(一年、十年、百年)来度量死的绵长(万年、亿年、万亿年)。于是相对于生,死就成了无底洞甚至某种“永恒”,足以吞噬一切有形无形。其实事实可能不是这样的。其实事实可能是:死后的存在不同于生前,死后的一昼夜与生前的百万年,可能反而更加相似。经过上述“时间的还原”,死可能并不那么可怕,我们与古人(如七十代以前的孔子)和来者(如一万年以后的庸众),相距可能并不如时钟、年历和古迹、废墟所指示的那么遥远。实际上,古往今来,可能仅有一墙之隔。

人的一生,不管自己是否意识到,实际上始终处在一种“弥留状态”。“黄泉路上无老少”,从落地几天的婴儿到垂垂百岁的人瑞,谁都面对随时可能的死亡。甚至连胎死腹中的婴儿也参与了这一生命的进程,所以杀婴和堕胎绝对是一项谋财害命的行为。认识到这一点,就能知道生命其实是神所造的。尽管千、万、亿被“计划生育”给杀害的婴儿尤其是可爱的女婴,没有来得及见证这一美好。但我们却通过自己的不幸见证了:能够不被专制制度“做掉”而活着,还能赞美上帝,则是格外美好!这美好源于上帝打在人身上的印记,尽管专制制度辜负了上帝的美好。

生命都在向前走,富有冲劲和创造力的人们,因此称为“前卫”。然而只在肉体活着,只是唯物主义的前卫。人不能原地不动,而只要向前,就连植物人都在“创造前卫的业绩”呢:这个植物人比别的植物人多活了十年,创下了植物人存活的新记录。相形之下,只有向上走的生命,日益接近上帝、得以与神合一的生命,才是向上的而不仅仅是前卫的。向上的人生而不是前卫的人生──才可能进入天国、活在基督里。他分享基督的爱,爱上帝,爱人如己,爱一切上帝的创造物……并因这种分享,使自己成为神的活祭。

向前走,是平面的生命;向上走,是立体的生命──立体的生命因为接纳了活生生的上帝,而有灵性。向上走,此生只是走向“天国审判”的短暂过渡,人间仅存的生命意义于是就只剩下了“赞美上帝”,感谢他对我们的爱。向上走,就是变人生为“朝圣之旅”──并以此接近宇宙的本体。


(164)


二十世纪的欧美主流社会,是崇拜物质的、现世的,是一种用十字架打扮起来的异教──人文主义交叉着科学万能。这些异教徒假冒为基督徒,用十足的伪善和卑鄙,把基督教脱胎换骨为撒旦教──把耶稣的宝血化为魔王的资本;把道成为肉身化为生财之道。

这个世界有许多美丽绝伦的部分,实际上却是撒旦的杰作而不是上帝的杰作。破坏成性的撒旦,正借此离间我们对上帝的信靠,煽动我们的欲望、野心、骄傲,使我们远离上帝,并最终毁掉我们的存在。

“上帝的仆人”就是那拒绝扮演任何社会角色的人。不论扮演主人还是扮演奴隶,不论扮演成功者还是扮演失败者,不论是扮演愚夫愚妇还是扮演哲人大师。孤独的甚至无望的人生,是走向主的救恩的捷径,所以希腊教父奥瑞根割下了自己的器官,以去势的决绝告别红尘。他知道,由于人的罪性,“在基督里”的超然恩宠,只能来自属世的绝望;并来自绝望中的祈祷与信靠。他相信基督的灵性磁场,能够保护虔诚的求告者与祈祷者,所以他反而被某些教会势力目为异端。

圣洁,意味着某种自我阉割,即终极意义的舍命。“舍命陪君子”,是一种社会的美德;那么“舍命陪上帝”,显然就是属灵的恩典了。对于一个好爱思考的人来说,最大的圣洁就是在面对永生上帝时,放弃自己的神学思想;面对永恒的沉默,放弃自己的喧嚣。能够放弃自己的喧嚣,才会做出行善与让步。

行善与让步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治疗,因为行善与让步比起算计与进取来,较少遇到社会的阻力,较多遇到社会的接纳甚至赞扬。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行善者与让步者因此很少遭到挫折感的鞭打。相反,算计者与进取者则更多与挫折、愤怒甚至伤害,相互伴随──更遑论行恶者与争斗者。所以,对于体弱多病的人、心理脆弱的人、年老力衰的人,行善、让步,比算计、进取,更加有福;而行恶、争斗,对朝不保夕的人更是大忌。到了最后,“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当然,我这里指的“行善与让步”并不是慈善事业,因为慈善事业既然是一种事业,其本质上还是一种“算计与进取”。

超越于慈善事业的“行善与让步”,确实是一种很好的心理治疗,因为行善与让步比算与进取较多“施比受更有福”,常常少受期望落空的“坠地感”打击。

祈祷也应该秉持“施比受更有福”的原则,这样的祈祷不会使人失望的。尤其应当注意,不在祈祷中要求、恳求具体的事务,而是求主使自己行在主看为正的道路上,求主看顾自己、怜悯自己,学会奉献给神一颗单纯的心。相反,如果提出具体的要求,就会时刻活在殷切的盼望中,反而会让自己承受莫名的压力,而极不利于心理的健康。


(165)


拒绝进入市场,是需要一点勇气的:抗拒诱惑的勇气。拒绝进入剧场和“舞台”所需要的勇气可能更大,需要抗拒的诱惑也必定更大。而“上帝的仆人”则是那些拒绝进入历史、成为楷模的人,他们甚至拒绝了“留取丹心照汗青”。他们知道:效法基督,决不是沦为表率、沦为偶像;而个人崇拜,恰好是微笑着的魔鬼为“我的奋斗”所挖好的陷阱。无论他是格鲁吉亚的神学生,还是湖南的省立师范生。

人性也就是基本罪性,是贪食与贪色。一切纵欲无不以此食色为基点。而纵欲的极致则是权力与吸毒,权力与吸毒兼有贪食、聚敛、狂嫖、滥赌的功能:贪食的镇定、聚敛的满足、狂嫖的癫乱、滥赌的迷醉,皆在权力与吸毒的狂欢中满足了:它们的共同秘密都是“忘却死亡”。

人性所可能拥有的圣洁,就起源于克制食的欲壑与性的贪婪,也就是说,抑制了有限的亲近,才能迫近无限以致溶于无限之中。而克制的极致便是禁欲:消极的禁欲不能成功,便诉诸积极的禁欲,那就是苦行。于是,苦行便是一种转变了方向的“纵欲”:从基本人性转变为特殊人性。那就是从有限转向无限、从罪性换为圣洁、从时间的恶魔归入永生的上帝……永生,不是“永远陷入有限中”,而是趋向无限、合于无限。


(166)


人的反复无常,是因为人的渺小。人背叛上帝,于是被剥夺了终极的智慧,并从此失去了终极的生命。人偷食智慧果而被剥夺了生命树?仁慈的上帝并非事后剥夺人的生命,而是人因为自己的限制而预先放弃了生命。和无知相比,死亡并不那么可怕,谁愿意像动物甚至植物那样永远轮回?“士可杀而不可辱”,连人的屈辱都不愿接受,又怎能像动物甚至植物那样轮回不死呢?所以佛教不能成为我们的一个选项。我们拒绝用“轮回的模式”及其“摆脱轮回的模式”来思考问题。我们同时看到:软弱的人类哪有能力主动犯罪呢?人只是中了撒旦的圈套,被剥夺了“信靠上帝”这一终极的智慧──人是被罪污染,而不是创造了罪。

吃掉智慧果,也就是破坏了“终极的智慧──信靠上帝”。而蛇所说的“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创世记》第三章5节),虽然是真的,却是为了诱骗人们从事犯罪活动。破开了智慧果,在细节上“聪明了”,在大节上却昏聩了。如果说吃了智慧果就破坏了人的平安,那么欲获平安者,必先在自己身上封闭终极的智慧──即,吐出智慧果,信靠永生上帝的圣子基督。


(167)


向上帝乞讨属世的恩赐?那么也好,不过一定小心,不要过分。否则仁慈的主一不留神给得太多,让乞讨者“吃不完,兜着走”,结果像罗马巨头革拉苏那样,被人用熔化的黄金从喉咙里灌浆下去,活活烫死、“获得圆满”。

我既然已经求主了,就应该放下一切盼望,把所有的结局交在主的手里。这样才能避免“试探主你的上帝”,同时又摆脱了诱惑的烦恼。在神面前,“施比受更有福”:因为“富足”的人才会施舍能奉献,乞讨的人“变得”穷酸。此外,在乞讨的时候,人就好像“从神分别出来”;而唯有奉献的时候,人才可能“仿佛与神合一”了。这时,唯一的烦恼是,我们很难找到向神奉献的地方,因为窃贼和骗子经常盘踞在最为神圣的地方。


(168)


“我不比别人逊色”、“人所能做,我都能做”,甚至“我开创了这一历史进程”……人们的骄傲如是说。然而,我们是看到了这一切表象后面的奥秘?──“这一切都是要毁灭的,并且不会太久。”──神的主权如此默示:“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盛。自己心里思想说,我的出产没有地方收藏,怎么办呢?又说,我要这么办。要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的吃喝快乐吧。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凡为自己积财,在神面前却不富足的,也是这样。耶稣又对门徒说,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因为生命胜于饮食,身体胜于衣裳。”(《路加福音》十二章16—23节)

一个人是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的,不论是民族、国家、阶级、社区还是家庭,都是它们选择了我,而不是我选择了他们。这正如人也无法选择自己的遗传,不论是天资、禀性、体能还是寿命等等。但是有的传道人为了突出自己的重要性,经常鼓吹人的重要性,他们说:“一个人可以选择自己的信仰,并决定自己在信仰的道路上行进多远、飞升多高。”但是人真的能选择自己的信仰吗?我的经历很怀疑这一点,而且《约翰福音》里耶稣也明确说过:“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并且分派你们去结果子,叫你们的果子常存。使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他就赐给你们。”(十五章16节)信仰是一种超越自身意志的力量。所以人们发明了“预定论”来总结这一现象。“预定论”是否在宣扬出身和遗传互相匹配的力量?不过我们要记住:信仰的对象、至高的存在、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具有随时改变自己心意的能力,按照圣经所说,他会经常“后悔”的;这样的至高者,不会一次性的通过出身与遗传预先决定了我们的命运。

以下是“上帝后悔大事记”:

1、“耶和华就后悔造人在地上,心中忧伤。耶和华说,我要将所造的人和走兽,并昆虫,以及空中的飞鸟,都从地上除灭,因为我造他们后悔了。”(《创世记》第六章6—7节)

2、“于是耶和华后悔,不把所说的祸降与他的百姓。”(《出埃及记》三十二章14节)

3、“耶和华的话临到撒母耳说,我立扫罗为王,我后悔了。因为他转去不跟从我,不遵守我的命令。撒母耳便甚忧愁,终夜哀求耶和华。”(《撒母耳记上》十五章10—11节)

4、“于是,耶和华降瘟疫与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就死了七万。神差遣使者去灭耶路撒冷,刚要灭的时候,耶和华看见后悔,就不降这灾了,吩咐灭城的天使说,够了,住手吧。那时,耶和华的使者站在耶布斯人阿珥楠的禾场那里。”(《历代志》二十一章14—15节)

5、“主耶和华指示我一件事。为王割菜之后(菜或作草),菜又发生,刚发生的时候,主造蝗虫。蝗虫吃尽那地的青物,我就说,主耶和华阿,求你赦免。因为雅各微弱,他怎能站立得住呢?耶和华就后悔说,这灾可以免了。主耶和华又指示我一件事。他命火来惩罚以色列,火就吞灭深渊,险些将地烧灭。我就说,主耶和华阿,求你止息。因为雅各微弱。他怎能站立得住呢?耶和华就后悔说,这灾也可免了。”(《阿摩司书》第七章1—6节)

6、“耶和华的话,二次临到约拿说,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话。约拿便照耶和华的话起来,往尼尼微去。这尼尼微是极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约拿进城走了一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尼尼微人信服神,便宣告禁食,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或作披上麻布)。这信息传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宝座,脱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他又使人遍告尼尼微通城,说,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尝什么,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人与牲畜都当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神。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或者神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至灭亡,也未可知。于是神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他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与他们了。这事约拿大大不悦,且甚发怒。就祷告耶和华说,耶和华阿,我在本国的时候,岂不是这样说吗?我知道你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所以我急速逃往他施去。耶和华阿,现在求你取我的命吧。因为我死了比活着还好。耶和华说,你这样发怒合乎理吗?于是约拿出城,坐在城的东边,在那里为自己搭了一座棚,坐在棚的荫下,要看看那城究竟如何。耶和华神安排一棵蓖麻,使其发生高过约拿,影儿遮盖他的头,救他脱离苦楚。约拿因这棵蓖麻大大喜乐。次日黎明,神却安排一条虫子咬这蓖麻,以致枯槁。日头出来的时候,神安排炎热的东风。日头曝晒约拿的头,使他发昏,他就为自己求死,说,我死了比活着还好。神对约拿说,你因这棵蓖麻发怒合乎理吗?他说,我发怒以至于死都合乎理。耶和华说,这蓖麻不是你栽种的,也不是你培养的。一夜发生,一夜干死,你尚且爱惜。何况这尼尼微大城,其中不能分辨左手右手的有十二万多人,并有许多牲畜。我岂能不爱惜呢?(《约拿书》第三章1节—第四章11节)

看来上帝的后悔原则,主要是怜悯(第2、4、5条),也有惩罚(第1条),还有维持秩序的考虑(第3、6条)。

上帝无中生有、创造一切,所以即使他惩罚了、毁灭了,也并不亏欠人们什么。相反,信仰的力量告诉我们:是人亏欠了上帝的荣耀。如果上帝从我们手中取走一切甚至包括我们的生命,这也是理所当然地“物归原主”。万物,包括我们的身体,原就是主借给我们使用的,其主权与所有权皆在于神,随时可以收回。我们只能祈求神延长我们的使用期,却无法请神赐给我们所有权。正如《主祷文》所说,“因为国度,权柄,荣耀,全是你的,直到永远,阿们。”


(169)


正确的信仰是上帝给人的恩典,没有正确的信仰就是没有恩典,而错误的信仰则有如负债。有些人终生无信,结果其生命异于禽兽者几希。禽兽般的人只知道经验,有恩典的人方能获得体验并进而得到启示,从而拥有了充满信实的仰望。仰望基督乃是人生的最大恩典,也是最奇妙的体验。对基督的信仰,又是出自启示,这与其他的信仰出自体验及经典全然不同。体验及其经典再是完备,也是污泥之于荷花,是外来的养分,而不是内在的生命。领受启示的能力却是内在的生命,是上帝造人之初就放置在人心之中的“灵犀”。启示是直接来自神,体验则是间接来自于神。经验和经典的价值,则视乎它们与体验和启示的关系而定。

但是常人所说的“创见”、“创造性”却有一个误区:其幅度往往是与“人背离上帝”的程度成正比的。创见越大,罪恶亦大;创造性越强,犯罪性亦强。在全能的造物主面前,人的“创造”除了与“犯罪”同义之外,还能有什么别的意义呢。除非,仅仅是“展现主的美意”。例如,有关太阳能技术的运用,实际上都从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动物的体能转换中,受到启示的。如此看来,有关人类命运的一切叹息,都是未能了解主“创造世界却让我们受苦”后面的真正美意?

“人生,进一步是座上宾,退一步是阶下囚”;人生,再进一步是座上囚,再退一步是方外人。方,就是世界。座,就是世界的统治者。

由于人性的贪婪,座上囚几乎是座上宾的逻辑发展。有时是心囚,有时是身囚,有时是身心双重的囚犯。相反,那阶下囚如果奉主的名,再退一步,则不再受魔鬼势力的捆绑,而从属世的统治权力面前离开,从而升格为属灵的人,甚至成为殉道者。

属灵的殉道者如此思考自己的命运:

“我”是谁?──撇开一切社会属性,“我”,不过是个从一出生开始,就注定且不停地走向死亡的一个躯体罢了。然后围绕着这一躯体,产生了“我的意识”。然后,我的意识才可能有幸发现了自己的灵魂。

“主”是谁?──主是我们灵魂的对象,是唯一能够救出我们灵魂的。他因为要救赎我们这些被囚禁在“注定且不停地走向死亡的罪的躯体”中的灵魂,而代赎并免除我们灵魂所犯的罪,而自己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这听起来似乎费解,但我通过自己的经验和体验相加的经历,知道若无主的恩典、圣灵的引导,读书乃至读经并无益处。更有甚者,梁元帝所谓“读书亡国”,也是可能的。

人在自我设计的道路之尽头,看见了神所指引的预设之路。这是不可抗拒的,没有另个选项的,除非你选择死亡,而且是孤独的、充满罪恶感和失败感的死亡。


(170)


人只能依据历史和经验去“预测未来”,因此,这种本于人的“人本主义”、自我中心的预测,就得出了并不可靠、进退失据的“社会科学”。这不仅因为人们的历史经验和个人的体验都太有限,且由于测量者的动机总是利己的,因而无法客观,无法达到“科学地观测”。在人的自私面前,“客观的自然科学”,只能变成“主观的人体科学”,无法克服属世的、物质的壁垒,更加谈不上属灵的、洞彻的见地。

“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固然有理。但是“能知天下事”,并非“能行天下事”,能知不能行是文明人的通病,奈何秀才,徒呼负负。但是未来世界特别需要的,并非知者,而是行者。“知行合一”也许只是理想,如果知与行只能择一,让我们选择行而不是选择知吧!

汽车文明,电视文化,电脑技术,尤其是其综合起来的效应及趋势,正在培养“未来的世界公民”,在此之前,超民族的文明集团,业已出现。新的教养,新的信仰之光,也将以此为基础。基督不会逝去,但他的变容也许令人吃惊。

一个基督徒,不会崇拜“自由女神”。十分明显的一个事实,自从“自由像”于十九世纪的某日在纽约的一个小岛上树立起来并作为“美国的象征”受到崇拜的时候,这个被误解为“基督教立国”的美洲利维坦,就开始了外强中干的过程。二十世纪后半期,这一名为“自由”实为外强中干的过程,加速发展,其间种种恶状,不过只是这一“精神病症的躯体反应”罢了。人在孤独的时候,表现比较好;一旦成帮结伙,定然为非作歹。个人如此,国家亦然。奉行孤立主义的美国,是比较美好的。孤独时,则非不为也,实不能也。人在悲伤的时候,表现比较好;一旦志得意满,定然轻狂。人在弱势时,比较富于人性;强势时,就会兽性大发。因为人的罪性是如此深不可拔,一旦得到养份,必定滋长无疑。

从另外一个角度观察,也不难发现:在同一信仰的面具下,隐藏着形形色色的个性。“好人”、“坏人”,说穿了并不是信仰的产物,而是个性的体现。任何信仰集团中,都有它的“好人”与“坏人”──甚至到了这样一个骇人听闻的程度:黑手党中有义士,教会里面却不乏败类。

在这所多玛时代,人们都在生活中追求相反的需要……真实愿望反被当作牢笼甚至讨厌的负累,加以责难。有时,人们为了追寻抽象的甚至想象的快乐,忍饥挨饿以致自蹈死地。同时又为了逃避抽象的甚至相似的痛苦,而走向黑暗、走向深渊。

社会主义者的深渊就是如此。他们的名言是:“目的是没有的,运动就是一切”。这显示了社会主义者和他们的言行,浸泡在虚无主义的毒液中,所以他们的政治运动正如他们的文化运动,不是为了建立稳健的社会,而是为运动而运动,为寻求刺激而末日狂欢,为玩世不恭而言行分裂,所以社会主义者们还有一句名言,叫做“与人斗,其乐无穷”。

“过程就是一切,目的是没有的”──这是魔鬼的口号,是“不和的金苹果”。尽管这个口号的每个毛孔都散发着诱惑力,我们还是得拒绝它!如果没有目的,那么过程就堕落为感官之旅──堕落为“体验”,而不再是“灵魂的操练”,而这个“无目的体验”的病态思想,正是现代文明刺激起来的多种并发症的总病源。

幸福仅仅依赖于“忘记自己”?如许多贤人所言?不。这样的幸福只是主观的幸福,尽管它还有待生存环境提供某些使我们可以忘记自己的、哪怕是暂时的把注意力从自身引开的条件如诱饵、“目标”等等──但基本上,它还是某种“幸福感”,而非幸福本身。

幸福,除了要忘记自己,还要记住自己,记住自己的归宿是在那不能朽坏的属灵国度。这样的运动是具有意义的:一幅星系撞击的画面,一堆人间角逐的场景……相似的运动,相似的意义;不同的规模,不同的尺度。如果局限在属世的、物质的、必死的层面,大至星系、小到蚁蝼,似乎“意义是没有的,运动就是一切”,只能这样。但灵界呢?在上帝的国度,未必如此。由此可见,“没有意义,只有运动”──这只是动物语言,是灵性被幽闭在肉体牢狱时,所发出的哀鸣。它比动物的嗥叫略高一筹之处是:它还懂得“失去意义”的痛苦。


(171)


人,就是那种小心翼翼保持平衡即保持自利状态的家伙?两足动物笑四足动物,有信仰的人笑无信仰的人──五十步笑百笑。其实,五十步(两足动物和有信仰的人)的可笑程度,往往因其“能笑而不能改变”,反而是更深了一层而非更浅了一层:从肉体层面深入到了心理层面。

既然是人,就天生带有局限甚至负债累累,其“人生不留白”的愿望往往是和某些邪念甚至罪行连在一起的。那么,怎能控制“人生不留白”的冲动呢?遗憾是永久的,满足只是暂时,只要智能够用,只要心存诚实,就知道事情本来如此……例外的是:皈依基督,可使苍白的人生,因耶稣为我们流出的宝血,在刹那间变得红润,变得完满,变得毫无遗憾?

这时,真正的无神论者被一个他前所未有见的新奇世界的景象给震慑住了,他此时还没有发现这世界(如科学世界)的内在极限;于是他便从获得不久的自由中,依人性原则,自由落体,沦为一个拜偶像者、拜物教徒,尽管是“无神论的拜物教徒”。这个过程,会一直延续到他发现了新世界的极限与紊乱的时候为止。那时他便需要新的神学,以打破自己的孤立,摆脱命定的绝境。于是他放弃了“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之类的“哀鸣理论”,否则他就无法解释“圣战”、“殉道”、“社会批判”等社会事实的历史功能。事实上,即使连卡尔·马克思这样的伪君子,其“资本论”中涵有的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过激性”,也还是从他们所指控的“鸦片”中转换得来的。


(172)


最伟大的征服力是什么?爱。马克思主义只有“科学”而没有爱,注定征服不了世界。

男女双方对异性的“征服”也是通过爱而不是强制来实现的。民族扩张的最稳定方式,不是军事征服也不是文明传播,而是通婚以致杂交。上帝使人臣服的最有效形式是爱而不是惩罚。──虽然在这期间,惩罚、军事征服、强制训练的作用也是存在的。

在罪人看来,爱是没有力量的表现,而冷峻、冷酷的恨,才是强有力者的表微。在罪人看来,宽恕是无能的同义语,而策划、计谋、报复,才是男子汉的血性。按照罪人的逻辑,我们必然落入魔鬼的圈套:这样,我们是赢了,但却不是赢得了胜利,而是羸得了失败,赢得了世界之罪,成为罪恶的成功者、所多玛的君主。于是,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欺骗和遗弃,尽管它打着动人心弦的漂亮旗号:吐故纳新、推陈出新、长江后浪推前浪,甚至“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但是基督来,是要以上帝的爱,消解时间的魔咒:欺骗与遗弃的妖法,全部破除。

世界有什么意义?除了爱,一无所有。

人在日光下的一切劳碌有什么价值?除了爱,一无所有。

世界是上帝藉着爱而创造的,人生是基督藉着包容而救赎的,万物都是上帝藉着他造的。上帝的爱是我们完全不能理解或不完全理解的,但我们却可以藉着上帝放在我们心中的爱,敏感到这爱,并与之共振。这共振,填满了宇宙的虚空,并使黑暗的时间熠熠生辉。

世界的快速生长过程,对灵界无异于慢性的损耗。换言之,远离灵界就体现为世界的生长。在这种意义上,说这世界的统治者“撒旦同志”原是天使长,真是太准确了。因为是撒旦集中体现了灵与肉和从灵到肉的堕落史。在失乐园以后的日子里,甚至个人的历史也是如此:他本是灵(“爱情”),然后落于肉(“行动”),最后生出新体(“后裔”)。在这个因为尔虞我诈而充满仇恨的世间,新的肉体如果接受了“爱”与“宽容”的教育,又会反过来因为善行而受到恶报,并充满了挫折感。他(或她)的积极性格有时会因此也转而趋向恨,甚至趋向复仇;他(或她)的消极的性格有时也会趋向冷漠,甚至趋向疏离。而那些希望不偏不倚、继续其爱与宽容的神圣义务的人们,有时也会因为性的局限而趋向虚伪。

在这个洪水滔天的日子里,如果没有上帝的支持,爱与宽容的火焰,怎能不告熄灭呢?所以,耶稣把“爱上帝”置于“爱人如己”之上,是因为如果不爱上帝,我们最终就无法爱邻人──有时不是由于我们缺乏善良,而恰恰是由于我们曾经善良过,所以对邪恶特别不能宽容,尤其不愿被人利用,不愿受人欺侮,不愿被当成傻瓜和软蛋,并因此走上了憎恨邻人的报复之路──“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在这种仇恨的环环相报中,上帝征服人心的最大利器,已经不再是恐惧,而是内疚:恐惧与内疚,这是“高级宗教”与“原始宗教”的根本区别,因为文明人比原始人较不容易产生恐惧,而较易产生罪恶感。这可以部分说明,为什么福音对现代人的心灵依然可以产生巨大的冲击力量,因为基督的福音比较各种人造的宗教,更能有效激起人们的内疚,尤其是当人面对耶稣的受难的时候。这时,“上帝的责备”比“上帝的惩罚”更能令人折服。惩罚可能激起反感、反弹、反抗等等“反压抑”。而责备尤其是无言的责备则会激起内疚,并由内疚而造成顺服与献身──这就是基督与君王的区别。

在基督所表达的上帝面前,国家真是邪恶得厉害──国家缺乏爱却规范文化的样式,其主要方式是强制国语和文字统一、以传播相同的传统观念、流行风尚。这样一来,即便在欧洲小邦的边界两边,也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我怀疑它不仅定型人的仪态、相貌,而且导向对人种的某些筛选和培育。结果不仅“种族造就了国家”,而且“国家也造就了种族并且更甚”。就这样,在许多不同的领域,国家尤其是现代国家等于侵犯了上帝的主权,因而成了魔鬼的代言人、行刑吏,它甚至杀害婴儿、推行种族清洗。

有人说中国人的脸上较少兽性而较多奴性……而游移、窥视、缺乏安全感、试图随时投机取巧、“凄惶如丧家之犬”,似乎是对此奴性的更为具体的注释。这都是因为,中国人在漫长的亡国奴生涯里,失去了对于自身以外事务的关怀,失去了对宇宙终极的爱。说到底,贪生怕死还是“恋旧”者的脾性,它的根底是“对场景转换的畏惧”,它的形态是“舍不下”,既舍不下大餐,也舍不下鸡肋,唯有对眼前明显的灾祸,它才会产生逃难本能。针对这种性格,“破釜沉舟”、“置之死地”、“断其后路”才是唯一的药方,所以中国人上了战场,必须要有“督战队”、“政治委员”予以鞭策。

而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对于自身以外的事务具有延伸性的关怀,对于宇宙终极有着延伸性的爱。在一个正常的社会中,梦想超出了求生需要;而拒绝追求名利的纯粹精神,倒是最能打动人心的,甚至能打动敌对者的心。这样的梦想本身虽然不必属灵,但毕竟显示了人具有向心宇宙终极的潜能。这种潜能可以召唤相似的潜能,超越生存需要和角逐名利的日常活动,结成超越性的神圣同盟。

当然,神的能力也常渗透在人的事务中,例如,谁说世俗的“三权分立”中,没有“三位一体”的影子?按照某种比喻,立法是从圣父来的,司法是从圣子来的,行政是从圣灵来的,按照这种逻辑,“主权在民”也是从“主权在神”中蜕化衍生出来的。但说到底,连自己的寿命都不能决定的人们,怎么可能握有主权呢?结果“主权在民”的口号还不是为一小撮骗子窃取政权,打开方便之门。在这个悖谬的“民主时代”,这个蜕化变质的三一结构里,我们还是要切记:圣父预备救恩的计划,圣子道成肉身来成全救赎的计划,圣灵就把它运行在众人的心里。


(173)


再漂亮的鞋子,都只能穿在脚上,踩在地上,除非鞋子自己甘愿虚度一生,另作无用的摆设。再难看的帽子,也都是被戴在头上,除非只作观光,不作实用。但是,充当一双漂亮的鞋子难道不比充当一顶难看的帽子,更有价值,更有神采吗?

只是,人心却比鞋帽更加复杂:大言不惭自己是俗人的,往往真是人格卑下的;而自称不俗甚至嫉恨庸俗的人,往往也充满俗气。只有宁死也不愿沦为俗人的,才可能从人的基本罪性中,超凡脱俗。而这,还要靠上帝的特别恩典,绝非一己的努力甚至不是刻苦修行可以达致的。

“士可百般,唯不可俗”;唯不俗者,方有可能亲近基督;唯不惧属世的咒诅,方能获得属灵的祝福。不怕孤独,方能矜持,方得清高;若惧孤独,必随波逐流,迎合世俗,每下愈况,下斯滥矣。


(174)


母亲十月怀胎,父亲碌碌劳作,自己辛勤努力、百折不挠……直到死亡。这样的一生也许并不漫长,相比之下,通向主的道路、与宇宙的灵命合而为一的朝圣之途,可能会是十倍的曲折、百倍的漫长?充满更多难以逆料的挫折、绝望和跌倒?因此我知道,充当长途司机,需要爬行类动物那种“迟钝与警觉的高度结合”──睡觉时也睁着一只眼睛,而醒着时也像在梦游。有信仰者,也当如是:心灵的平安与行动的敏捷,并举。


(175)


主后2000年左右,在我们周围,一种新的犯罪中心的温床已经形成了:国际互联网络。互联网既然是以人为中心的,也就是以人的罪性、罪行为中心的,在很大程度上,它的匿名性使人更容易脱离对上帝的属灵的向心,因而更远离基督的救恩。骇客们──黑客与红客,是这个时代的宠儿和“人民代表”。假先知甚至假基督就难免趁虚而入,通过病毒软件复制自己、兴风作浪。这个时代的属世意义,其要旨于是成为:“决不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不论这个党是什么党,是什么教团,是什么黑社会的“中央”。因为这个扁平的世界是魔鬼统治的,而基督的启示却是:耶路撒冷圣殿上,终究连一块石头也不剩下,一切属世的中央,终将倒塌。


(176)


我在1990年代世界上恶名昭著的犯罪率极高的城市,得到了基督的看顾,并因为圣灵的感动而口称耶稣基督是主。这个城市充满形形色色的罪行,像是丛林,人人有可能受到人人的谋杀与抢劫……但是奇怪的是,全球人类却对这个城市趋之若鹜,犹如灯蛾扑火一样奔向这里,为此不惜投奔怒海,甚至卖身为奴。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个城市“自由”,甚至对非法移民也网开一面,很少追究。由此可见:自由是与风险乃至危险,是并存的。既然人们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寻求自由,那么在自由之邦也就不得不充满了风险乃至危险。

我自己也是在当今世界上这个最大的恺撒国家的心脏地带,领悟到这个世界的完全堕落,领悟到自己的完全堕落,领悟到只有彻底脱离完全败坏的“我与世界”,才有可能进入上帝的国。好像人生就是充满这样的矛盾:只有通过人间地狱,才能体察上帝天国;只有在弥留状态,才知道生命的特质。

在最为自由的地方,人才能完全体察到:这个世界是没有也不可能有终极意义的,因为人已经看清楚了人生的全部可能性。人们对自己的生命“不断投资”,但生命的过程除了在形式上有如“投资过程”和“收取红利”的过程,“回收本金”的终极可能几乎是零,这本金就是我们的生命。现在再来考察一下“时间就是金钱”的格言,发现其中的“时间”是生命的本金,而“金钱”只是生命的利息──但是人生的投资只是“用时间换取金钱”,其结果却是:只能拿到利息,却收回不了本金!这样的人生,难道不是一个“庞氏骗局”吗?

庞氏骗局(Ponzi scheme)是一种最古老和最常见的投资诈骗,是金字塔骗局的变体,很多非法的传销集团就是用这一招聚敛钱财的,这种骗术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庞齐(Charles Ponzi)的投机商人“发明”的。查尔斯·庞齐生活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之交,是意大利人,1903年移民到美国,1919年他开始策划一个阴谋,骗人向一个事实上子虚乌有的企业投资,许诺投资者将在三个月内得到40%的利润回报,然后,狡猾的庞齐把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由于前期投资的人回报丰厚,庞齐成功地在七个月内吸引了三万名投资者,这场阴谋持续了一年之久,才让“被利益冲昏头脑的人们”清醒过来,后人称之为“庞氏骗局”。但是“庞氏骗局”并没有因为“庞氏”的死亡而破局,“庞氏骗局”之所以历久不衰、一再得手,就是因为人生就是一个巨大的“庞氏骗局”。

而且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还不得不投资、不得不下注,这就是我们预定的、可怜的、可笑的“庞氏骗局中的命运”。尤其可怕的是,人生还是一个摆脱不掉的“庞氏骗局”──所以,为了让自己活得更轻松一些,我们还被迫忘掉这命运的可怜、可笑的预定性质……陷入“庞氏人生”的人们,不得不在苦中作乐,在注定朽灭的生活中发现真、善、美和其它镀上了金箔的垃圾。我们无耻地称之为“享受人生”、“体验过程”,其实是在玩弄死亡的游戏。只有少数人有幸离开“庞氏人生的骗局”,终于在圣灵的感动下,恢复了记忆,并决心摆脱这种“庞氏骗局”的命运。这样的摆脱,就是寻求终极的意义、终极的投资、终极的安慰、终极的回报。


(177)


“异化”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一个概念,并以描述大工业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但最后,马克思主义者自己造成的异化如古拉格群岛的惨剧,比资本主义不知道厉害多少倍。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这些犹太裔者的理论家反倒忘了圣经的启示:劳动异化、智力异化其实根植于人性异化,即我们的祖先“偷食禁果”之后,所开始的堕落过程。如此看来,《旧约·创世记》可能真的不是“犹太人的作品”,而是真正的上帝的启示。在形式上,这不仅体现为犹太人从别的民族所接受的启示中,收集并吸收了不少东西;也体现为犹太人自己倒不熟悉圣经的基本原则,以致圣经远远超越了犹太意识形态的深度。对此可以进行佐证的是:耶稣基督并不具备起码的犹太意识形态,因为他来到世上,就是消除人性的异化,而不像马克思主义者那样加深了人性的异化。消除异化,就是带领人们回到天父那里去:“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他,并且已经看见他。……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么?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作他自己的事”。(《约翰福音》十四章7─10节)难怪坚持异化的犹太人要杀害耶稣基督,难怪消除异化的基督耶稣要称坚持异化的犹太人为“魔鬼的子孙”。

人的“原罪”类似于“潜伏在肉体和精神中的力比多”,那就是“疯狂的内驱力”;它产生焦虑这一“罪的源泉”,也产生为破除焦虑而动员起来的“罪的行为”。属世的胜利,犯罪的顺利──往往也为其后的惩罚准备了打击的力度。越大的胜利、越踌躇满志的犯罪果实,会招致越大的贪婪、越强的骚动,及其伴随而来的更大失落与绝望空虚!这甚至不能以“报应”一语概括,而应称为“激发”──不仅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且是“种一得十,连锁反应”。所以我们看见,凡是在赌场输掉很多的人,都曾经赢过,甚至赢过大头。而从来没有赢过或赢得很少的人,也就没有机会输掉很多。

人类生存的主要苦难,是来自这样一种误解:不是把自己的生命视为“上帝赐给的意外礼物”,而是视为“不可剥夺”也“不该失去”、“只应永远享有”的私人财产。这种错觉以为生命是必然的,所以就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其实,生命是偶然的,死亡才是必然的,而最为必然的则是生都不生,想死的机会都没有。在上述对于生命的误解下,对失去财产所怀抱的担忧和恐惧,代替了对获得礼物所具有的喜悦和感恩。于是,生者的精神压力就使人百病丛生了。

“和这个世界比起来,我以为自己是圣洁的;但在基督面前,我却知道自己是污秽的。”因为我的圣洁,不过是另一种形式的污秽;而如果自夸自傲于这圣洁,那就是一种特别的污秽了,一种“特殊材料”做成的污秽,一种自己以为自己可以和神媲美的罪恶污秽。任何人,不论他看起来多么好,他和最坏的人在上帝面前一样,还是具有同一的本质,这就是有限、自利、堕落、死亡──生、老、病、死,即使他是那种特殊材料做成的非人物质和“先锋队”。

这个世界由于其堕落的本性,而把堕落常态化了,而不视之为病。因此,这个世界在上帝面前整个就是一场病,一个虚构,一连串的弥天大谎。能从这流行病,这统治着的瘟神手中逃脱的,只有极少数人。虽然上帝爱每一个世人,但却极少有人自爱,凡不自爱者,如何能接受上帝的爱,并逃离瘟神的管辖呢?

“不归之路”。这个世界的所有通道,其实都是指向一条不归之路。只是我们往往被视觉、期待、想象所激励、鼓舞,而故意不去意识这一点罢了。指向“不归路”,这不仅仅指向死亡,而且是指向万象的不可复现,指向“春天不再来临,夏天也将过去”的冷酷事实:再来的春天已经不是春天了──“人面不知何处去”洞察了事实的真相,“桃花依旧笑春风”只是诗人的感想。


(178)


宗教战争、神学辩论,与其说是灵性与灵性之间的战争,不如说是罪性与罪性之间的磨擦。因为耶稣说,人不该论断人,正如某人怎么可以论断别人的仆人呢?每个基督徒都是上帝的仆人,基督的门徒,所以基督徒不可以彼此争战,更不该彼此诋毁、杀戮。这是奉圣子耶稣的圣名。

人性是多么复杂啊!我发现,如果我们“祝福别人”,而且是按照对方的缺憾为他祈祷、求上帝帮助他──结果可能倒是在无形中为他求罪,而不是为他求罪的赦免。我同样发现:如果我们为自己求福,在许多情况之下其实是在为自己求罪,而不是求罪的赦免……难怪上帝曾经默示:“你们便回来,在耶和华面前哭号。耶和华却不听你们的声音,也不向你们侧耳。”(《申命记》第一章45节)对这样的祈祷,神要塞耳不听。但是作为凡人,我们应该拒绝祝福和求福吗?我不知道。

人如何做到“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很难很难。因为“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性是多么复杂啊!我们自己又如何呢?其实人性又很简单:“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往往,皆为利往”──这就是人们所能做到的“惟精惟一”。那什么是“允执厥中”呢?我认为那要取决于自己能否记住:“利益最大化”往往是一条通向灭亡的道路,因为“地力不可用尽”、“机会不可强求”、“战争边缘的恐吓战略不可经常使用”。

为了避免“地力用尽”、“机会强求”、“经常使用战争边缘战略”的陷阱,我们需要经常提请自己注意:所有人类本是兄弟姐妹、同出一源,所以不克心机用尽、算计别人。但我们却分别为恶,互相区分、逼迫、残害,劣胜优异,自以为得计。于是,我们从上帝的儿女堕落为魔鬼的子孙。只有在基督的爱里,我们得以藉着基督的血与上帝和解,并接受他的赎罪与恩典,得以分别为圣,从罪恶的捆绑下掉头回转。从分别作恶到分别为圣,再到统一于基督之爱──这是堕落与救赎的历程。

在这个有形、有限、有罪的世界上,暂时与永恒、痛苦与幸运、缺憾与满足,经常是互为一体、彼此勾连的。顾此者,则失彼:拥有了暂时,便疏远了永恒;承受了人间的痛苦,便分享了上帝的幸运;而贪图满足的,难免继之缺憾。我不是要自己追求痛苦与缺憾(这种追求实际上也不在我的能力以内),我只是以此告诫自己:不要畏惧痛苦与缺憾。因为你正在经历的一切(如痛苦与缺憾或反过来说幸运与满足),很快将以翻转过来的面目重新向你显现,宛如人生的魔方。所以,不要贪婪,只怕时候到了,你得“吃不了,兜着走”。

“自己当家作主”的另外一面,就是“到头来多么空虚无益”!自己当家作主,其过程多么紧张焦虑!自己当家作主,是件多么累人的勾当。而把一切交还给神,就像自己重行变成小孩,让上帝的主权重新主宰我们的生活,一切尘世苦难都会因为属灵的祝福,不仅轻如鸿毛,而且往事如烟。

如果把自己看得伟大重要,则人生只能是一场失败与堕落的过程。只有降高为卑,还原自己罪人的面目,并在基督面前俯首认罪、悔改称臣,人生才是“走向胜利”的,并通过奉献的仪式变得洁净。这,就是“信仰的秘密功能”。

依靠上帝的人,不是为得着属世的缘份,而是为了进入灵体的彼岸,归回上帝的爱中。这样就能克服死亡的阴影,切近上帝的天庭。那时,我们不仅拥有“心灵”,也不仅仅拥有“灵魂”,而是具有“灵体”!“心灵”也许人人都有,而“灵魂”却只有少数人可得,至于“灵体”,除非上帝的特殊赐福,则无从寻觅。耶稣基督,是我们唯一可以确认其有灵体者;众多圣徒,是我们可以确认其有灵魂者──愿我们把属世的心灵,转化为属灵的灵魂,并以此仰望基督的灵体,就是那复活的基督。

在魔鬼的手掌里仰望基督,在人生的泡沫中默想上帝。我们无法凭藉自己的力量克服自己的罪,正如无法凭藉自己的力量脱离地心引力──但凭着永生上帝的信实,凭着耶稣基督的救恩,就可以了:我们的肉体在他的灵体中净化,并进入永恒的生命。


(179)


用现代科学的观念说,灵魂乃是“信息”、“密码”。如果没有载体(如电脑、肉体、电波、质地等等),信息是“无”,密码等于零。正如没有肉体,灵魂无从“体现”。但不要忘了,最新的研究也已证实:是信息决定了载体本身的构成,正如密码决定了肉体的生长。

关键词(Keyword)不仅是打开电脑的钥匙,有时也是打开人脑的钥匙;成为唤醒久经魔法催眠的思想之神器。

我的关键词是;抽象的信仰,信仰的抽象化过程,抽象之极与具象之极合而为一的基督耶稣。世界信仰史是走向抽象的历史,基督的福音是由抽象之巅下降到具象之渊的救世。圣哉,圣哉,主的荣光充满天地,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神用言创造了世界,正如耶稣之道成肉身。道就是上帝的信息,言就是基督的密码,而载体如肉体以致欲望等,不过是信息的体现。而道的支离破碎即分化到头的体现,有如具体的软盘、硬盘、光碟。

灵魂不仅仅是信息(“遗传密码”),更是深入肉体的某种东西,灵魂是决定信息是这样而不是那样、而后决定此人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某种东西。身体的质地是容易改变的,而信息的结构却很难改变,灵魂则更难改变,这恰恰因为,灵魂是某种更深刻也更隐蔽的东西。

恐龙灭绝了,而与之相关的某些信息(遗传密码)却遗留了下来。人们据此可以发现,许多哺乳类分头继承了爬行类过去的角色,许多继承者甚至在身体形态上也与其前辈有几分相像,这用进化论是解释不清楚的,尽管可以说“这是受到环境适应方面的影响”。但从神秘的角度看,这也许可以解释为:是造物者的言(遗传密码),借用了不同的质料以构成物种的生命。

换一个角度看,一个人身上的细胞质料(“物质”),大约六七年就新陈代谢、换过一遍,但其遗传密码(“信息结构”)却沿袭下来,他的记忆储存也随之传递下来,因而这个人还是这个人而不是别的什么人。所以,决定此人是此人的并非他的物质材料,而是他的结构或密码。而唯物论者却把“密码”等同于“精神”──这是极其肤浅的,也是十分愚妄的。

事实上,精神只是密码的最表象,几乎是其影子。密码不仅创造了精神,也创造了物质,而密码本身却不是一种物质,也不是精神。在这种意义上,想通过身体的修行来改变灵魂密码的品级,非愚即诬。表面的影子怎能改变内部的实体构造呢?正如人的后天习得,也很难通过生殖行为而遗传下去,类似遗传密码的灵魂,怎么可能能过最表层的修行来更改呢?但这话不宜广为宣告,免得摧毁许多人的梦想,尽管那些梦往往也是充满贪婪欲念的。


(180)


“人本主义的兽性”这句话听起来很不舒服,但恰恰说明了人对自身的骄傲,是以兽为标准的。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通过他剧中人物的口,赞美人类说:“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外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时,他实际上是把禽兽列为坐标,来实行“人的发现”的!如果完全不提人的堕落与原罪,而仅仅与兽性相比,人类确实值得骄傲,他有科学、艺术,还有武器、权能。但几万年来的技术进步,并没有帮助人的道德完善起来,只是使人变得更加虚伪,更会乔装打扮,这还是一种“技术的进步”。

在《暴风雨》一剧里,莎士比亚又通过女主角米兰达的口赞美人类说:“神奇啊,这里有多少好看的人,人类是多么美丽!啊,新奇的世界,有这么多出色的人物!”而这位米兰达却是从小就与世隔绝,没有受过世俗污染的,这是她首次见到人们时,发出的惊叹。莎士比亚通过米兰达颂扬了自己的同类,因为人类很容易骄傲,却很难顺服下来。而顺服,才是进入上帝属灵国度的前提条件。在顺服方面,顺服可见的利益容易,顺服难见的荣光不易──而一个社会必须学会服从抽象的“荣誉”,才能走向文明与强盛。而要顺服荣光,必须时时提醒自己:我们都亏欠了上帝的荣耀,思想不出善,实践不出善,所以基督才降卑为人,来救我们,但如果我们固执、骄傲、拒不卑微顺服,又怎能虚己以待上帝荣光的引导呢?

撒旦诱惑人堕落的方法是“鼓励”;“你们便如上帝能知道善恶。”(《创世记》第三章5节)这样一来,追求“像上帝一样”的努力,就成了一切灾难的开始。而使徒劝人重生的方法也是鼓励:“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腓立比书》第二章5节)保罗还作了一些容易引起误解的比喻:“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以弗所书》第四章13节)“你们作仆人的,要惧怕战兢,用诚实的心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好像听从基督一般。”(《以弗所书》第六章5节)“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拉太书》第二章20节)“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腓立比书》第一章21节)“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哥林多前书》十一章1节)

“直等到我们众人在真道上同归于一,认识神的儿子,得以长大成人,满有基督长成的身量。”(《以弗所书》第四章13节)──这还可以说仅仅是一个美好而空洞的祝愿。

“你们作仆人的,要惧怕战兢,用诚实的心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好像听从基督一般。”(《以弗所书》第六章5节)──这则是让信徒像服从基督一样服从奴隶主。

“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拉太书》第二章20节)──这还可以说仅仅是一个美好而空洞的自我鞭策。

“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腓立比书》第一章21节)──这还可以说仅仅是一个美好而空洞的自我鞭策。

“你们该效法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哥林多前书》十一章1节)──这则是让信徒像服从基督一样服从保罗。也许保罗的意思仅仅是“你们该基督我,像我效法基督一样”?

不过,我们原则上可以承认保罗的比喻,因为这些书信毕竟是被归入了圣经的,被等同于神的话语。但是比喻毕竟是比喻,“……像基督一样”当然还是假象,而非真的可能达到基督的实相。但后来的教父们则将此比喻冒充了实相,把保罗的追求当成了平安,仿佛肉体的人真的可以在这撒旦统治的、罪恶的、物性世界上,达到基督的圣洁。这样一来,追求“活出基督的样子”也就是企图通过努力,成为天国的钥匙或至少掌管天国的钥匙──这是亵渎、这是僭越、这是偶像崇拜、这是背叛基督而归顺撒旦、这是我们绝对不能赞同的。

但是如何区分撒旦的诱惑和使徒的劝勉?这是千古之谜。而我仅仅知道:是卑微,使我们像尘土一样得以上升,见到上帝的国。而富贵,却以黄金般的沉重分量,把落水者带到河床的泥沙中,形同“富贵只能使人下地狱”。如果我们自封为圣,甚至自立为神,那我们就永远沉在河床的泥沙之下了。相反,我们越是自己卑微,就越容易见到上帝的伟大、救主的圣洁。卑微等于是在开发自己的潜力、接近自己的永恒。儿童为什么进步迅速?因为卑微。成人为什么日趋腐朽?因为失去了卑微。而处在儿童与成人之间的“青春期”、“反叛期”,则是失去卑微的关键过程。青春期一过,人的创造性也就结束了:因为失去卑微的过程,已经把人固定、使人僵化了。由此可知,如果我们骄傲了,我们的前途也就封顶了。我们除了面对“顶峰的绝望”之外,还能面对什么呢?“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这不仅独裁者面对的末日(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也是一切自命为“顶峰”的蠢才,所面对的绝境。自我神化,不是自我毁灭的开始,而是自我毁灭的完成──所以奉行个人崇拜的社会,实际上就是僵尸统治的社会,它们需要僵尸和木乃伊来坐镇“国家”,这样的国家当然充满了邪恶,而且需要经常流血作为邪灵的祭祀。 

例如现代南北朝格局之下的中国,就是由两块僵尸分别统治的,第一块是统治现代南朝中华民国的孙中山,第二块是统治现代北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毛泽东,两块僵尸坐镇“国家”,而僵尸统治的起源是个人崇拜。唐朝人章碣在《焚书坑》一诗中曾经如此描写个人崇拜所造成的社会病态:“竹帛烟销帝业虚, 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 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首诗就秦末的群雄并起,对秦始皇焚书的反修防修的暴虐行径,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清醒的谴责。


(181)


人类社会是个“坏个市场”,不论在“买方市场”还是在“卖方市场”的意义上,都是由坏人主导的市场。在这里,越坏的东西越出众,越邪恶的事物越受赞扬。领跌领涨的都是不择手段、坑害别人的投机家。而在上帝的国度里,一切都是相反的。因为那是为“义人”也就是像小孩子一样的人准备的。

“能顺利签证到美国的中国女人,形貌大都欠佳”,人们说“这是由美国领事们的嫉妒心决定的”。在这个世界上的人,很多都被嫉妒心支配,嫉妒心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结果,免得被邻居的优势所危害。尤其考虑到,优势者的心地大都已被训练得很黑,所以嫉妒心作为“弱者的心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和同情。例如靠女人养活的男人,在对待不靠女人养活的男人的时候,往往特别凶残。靠魔鬼养活的人们,在对待不靠魔鬼养活的人们时,也是如此。嫉妒心造成了数量巨大的“伤害”,其数量远远超过了大宗货物进出的“上海”,这是由撒旦魔鬼的恶作剧决定的。

在我看来,对福音的“不需要”这一状态,从世俗生活的角度看其实也是很幸福的,这表明上帝一直很恩待人,使人觉得足够,不再需要格外的恩典。而对福音“有需要”,就更幸福了。因为那将给人带来属灵的境地。有了属灵的国,就看淡了属世的国,故能“入火不热,入水不濡”,可以登天游雾,与造物者同在。生存是生命的一种波动、波长、波光;死亡是生命的另一种波光、波长、波动。对于那些在基督里的生命而言,死亡只是生命的波动而非生命的结束。基督已经收容了一切因信他而变得美好的生命,已使死亡包容成全在基督的生命里,这正如基督成全包容了律法与先知。

世界上有三种知识:启示的知识,科学的知识,人文的知识(包括“社会科学”和“艺术”)。人文主义者拒不承认启示,而将之归入人文知识的范围。如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年)以“找出来”和“塞进去”来概括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特性,他没有提到还有一种更为高级的“启示的知识”,而在我看来,启示的知识具有重要的特性:与其说启示知识接近人文知识,不如说启示知识接近科学知识──启示的知识和科学知识一样没有国界、不被民族特性所束缚。

启示的知识不是以人为本位的,所以其本性既非以人为本位的“找出来”,亦非以人为本位的“塞进去”,而是以神为本位的“光照”的结果,故可以称之为“照进来”。启示的知识是无国界的、不被民族特性的束缚的,因为它比科学知识更客观,更具有全人类的、乃至超人类的普遍性。


(182)


学生时代的富足感乃是基于一种世俗意义的无知,而不是基于一种神圣意义的洞识。惟有经历过世俗的富足感并因此而幻灭之后,因此而登山看见变容,人才更能涤除玄览、拜见主宰。

“信仰就意味着你在这个世界上减少了许多权利,而不是赢得了许多权利。”──也许这样表达更中肯:“信仰就意味着你在这世界放弃了一些机会。而这将使你得到平安,而不是赢得赞扬。”福音所传扬的,不是“奴隶道德”,而是“远离危机”、“放弃危险的机会”等平安至福。所以福音在那些通过危机甚至通过制造危机来控制他人的绑匪看来,是一种革命的精神与颠覆的思想;所以任何升格为王者的绑匪,都本能地不喜欢福音所传扬的平安至福。升格为王者的绑匪,都喜欢通过危机来诱惑并驱赶“下家入场”,从而让百姓在“恭喜发财”中沦为他们“庞氏骗局”的鱼肉。现在传扬平安至福的福音来了,怎么办?不要紧,把它改造成奴隶道德!所以,在升格为王者的绑匪所统治的社会中,“远离危机”、“把当权派放在火上烤”,就被篡改成了“服从上级”、“尊重在位掌权的魔鬼”。

当然,福音所传扬的平安至福,其实并不是革命精神、颠覆思想,因为平安至福不是类似革命精神和颠覆思想的“你往我来”、“你下我上”的权力更迭,而是属灵的信息,是根本取消世界统治者的宝座。因此在这个魔鬼统治的世界上,属灵的信息在表面上也就成了“革命与颠覆”。但平安至福其实宣告的是: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上帝;种族中心论可以休矣。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基督;文明中心论可以休矣。只有一个中心,那就是圣灵;国家中心论可以休矣。据此,欧洲中心论当然是魔鬼的东西。中国中心论亦然。白人至上论和其他种族的至上论同样是属于撒旦的诡计。爱国主义和帝国主义其实是一体两面的陷阱──因为除了上帝崇拜之外,一切其他崇拜都是偶像崇拜。

拜约柜算不算拜偶像?拜圣殿算不算拜偶像?拜西奈山算不算拜偶像?甚至崇拜《圣经》的文本算不算拜偶像?──尽管,这些物体并非属于“他神”的异教偶像。

由于我们的有罪的存在,人也如普通动物无异,若不透过物的媒介,无以达到灵的领悟,此“物”或为形象或为文字(包括语言)。上帝的消息,化为人的语言;但人的语言,并不足以表达上帝的消息──这就是各种圣书的极限。由于我们有罪的存在,我们已经和上帝隔绝开来,所以崇拜某种圣物,便成为罪人的较好的选择,好于在神面前的骄傲与僭越。


(183)


绑票、杀人、强暴、窃盗……这些都不是终极的恶。因为即使不干这些,即使德高望重,也还是得死。“罪的工价乃是死”,终极的恶就是令人走向死亡的东西。这种东西因此也不是凭藉人自己的力量和修养可以克服的,甚至无从逾越一次,因为人只能以待罪之心、带罪之身,默想基督、祷告上帝。

其实,我们所有的人都是“生活在魔鬼的绑架、勒赎之下”。不论我们是否决定交付赎金或如何交付赎金,最终注定仍要被他百般凌虐以致于死。因为这是一个毫无心肝的、超然物我的家伙,他不让任何见过他的人走出他的城堡。这就是罪人的宿命。尽管他常常看不到这一点,而拼命赚取钞票、交付赎金,并在兴高采烈的希望和日复一日的盼望中,走向终极的灭亡。

生命是靠杀生来延续的?在魔鬼看来肯定是如此的。因为属世的、属物质的、属肉体的“现象学原理”似乎就是如此呈现的。动物要吞吃植物,食肉动物要吞吃食草动物和其他食肉动物。但从爱的角度看来,事情也许恰恰相反:生命的转换和代谢,需要这一食物链的存在,食物链的合理范围内的代谢并不等于杀生;因为这样的代谢虽然看起来有些残酷,但不仅可以帮助生命的世界维持必要的清洁和活力,也可以帮助它们维持必要的循环。

人类的社会也是如此,具有自己的食物链:“搜刮民脂民膏”,也许是在帮助人民进行“有助健康的减肥运动”。民之堕落,不以其贫穷,而以其油多;油多不减肥,百病就丛生。不仅个人、家族如此;社会组织、国家政权亦然,甚至连政治的乃至精神的革新运动,都需要某种减肥功能。

“这个腐化的物质世界”──是个多么恰当的表达,它描述生命本身就是趋于腐化的,而且生命的循环还要取决于物质腐化的过程,这被叫做“进食”、“消化”、“新陈代谢”。灵的境界是肉眼看不见的,而灵界的堕落状态便是火,星球是火的堕落,熔岩是星球的堕落,大地是熔岩的堕落。大地的腐化则为山川气土,山川气土的腐化则为植物,植物再腐化为动物。

文明的力量、社会的系统,并不能救人脱离灭亡;相反,由于自恃这种力量,可能反倒“速其死耳”。因为自恃必招致敌对,自恃的力量越大,敌对的力量越大。而即使毫无文明的装备,只要有爱,就有和解,就可以化敌为友,化险为夷。因为宇宙的主是全能永生且爱我们的,凡信靠他的,就不在黑暗里走。既然宇宙的主是良善且爱的,一切邪恶势力最终无不蛰伏于他之下,爱上帝者,苦难终将消亡。所以在关键时刻,懂得信靠上帝而不自恃,是最大的智慧所在。

人所能在自己身上成就的最深入的事情,是信靠永生的上帝,从而获得灵魂。而不是仅仅“获得灵魂的平安”;因为不信靠上帝,就意味着根本就没有灵魂之可言了。人所能在这个世界上成就的最大规模的功业,无非是神权国家对文明的总结清算。科学──技术、宗教──艺术,也在其掌中。更深一层看,这些事情的总和,在上帝的灵里又算什么呢?他的灵超然物象,远在人所见的世界以外,近在咫尺,远在天边,不可预计、企及,也无从污染、摇撼。千福年,于灵界何有哉!新文化战、神权国家的复临,于千福年又何有哉!”(《胜利者的书》[现名《全球政府论》结束语)

而在物质和肉体世界之上,还有灵界和属灵的奥秘。信仰对于这些奥秘常常难以言明,更无从“开释”得头头是道。因为信仰虽是自明的,却非自我证明的;它不是投向信仰者自己,而是投向信仰的对象──而信仰的对象无论如何肯定要大于信仰者自己,所以,信仰者如何能说清信仰对象的奥秘呢?于是这信仰便需要仪式:平时是自己做主,举行崇拜仪式的时候却是让上帝的法则、上帝的代理人来替自己做一下主──因此,参加崇拜仪式是“最好的放松”、“最好的涤除”;而在神秘超验仪式中,虔诚者可以获得恬美的镇静、忘我的交流。


(184)


世界正在走向日益广泛与深入的全球一体化进程,全球政治的雏形,已经出现。与此同时,这也是“国际罪恶的空前集结”。齐头并进、迎头相撞的世界需要一个刻不容缓的属灵运动,作为全球一体化中“空前苦难”的解毒剂。属灵运动,是要树立另一重标准,即属灵原则;以便人们在根本上无视那无法回避更无从“解决”的罪恶。

全球公民的意识,只能以全能的、全知的、具有普遍之爱的上帝为前提,这样的上帝超越家族与国体、种族与文明的限制;把人类连结起来。相形之下,希腊──罗马式的城邦神明,只能保证小集团的公民政体,而无法提供广袤领土上的公民政体,所以城邦宗教只能与所谓“奴隶制”连襟,而旧约的圣经信仰也被解释成为歧视外邦人的“地契”。但是从先知那里,“外邦人的光”已经出来了。在耶稣基督那里,和外邦人对立的犹太人,已经被定罪为“魔鬼的子孙”。到了使徒那里,基督成为全人类的救赎。

信耶稣复活并奉基督为主,常被无神论者打上“失败者”的标签,无神论者还把虔信者叫做“精神失败者”,仿佛世界上只有无神论者自己真勇敢,敢于对抗整个世界并坦然面对自己的死亡。其实这都是表面的,只是由于他们经历浮浅,没有尝过弥留或破产的极境罢了,更没有尝过“主的甘甜”,这个甘甜的至福像是微微的通电,带有一种奇特的甜甜的麻酥酥,比吸烟、喝酒的感觉更加强烈,因为带有一种强烈的感动。

在一个真正的基督徒看来,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灵性诞生、精神转折,并非所谓“神秘主义的训练”所致,而是“圣子耶稣亲赐的恩典”,是真正的圣餐,可以激发内在的吗啡,但是其源头却绝对是外来的而非内省的;是灵魂的而非技能的──如打坐、瑜珈、气功等技能造成的自我感觉。即使基督徒的所谓“自省”,也是指“与外来的源泉接通”,基督徒的“祷告”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185)


《新约》上的文字,如果从希腊文学写作的角度来看,是“过于通俗甚至平庸”的,难怪异教的古典作家们会认为它的流行乃是文学上的哲学上的末日,是古典文明的世界崩溃和坍塌的开始。然而,如果你有了属灵的信仰,面对《圣经》,就耳目一新了。那些平实的文字,终于以愚拙而不是以聪明,把你带入上帝的灵界,至少是抵达其边缘……所以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作为启示,人不能用艺术的眼光去审视它。

相反我们要记住:只要我们自己活在这罪恶的世代中,人的两重性就始终存在并折磨我们:灵与肉,趋向上帝与趋向魔鬼。人的祷告与赞美因此并不能消除人的沉沦,有时反而以暂时的解脱与休整帮助他在下一步,沉沦得更深。这样的情形,使得祈祷与赞美的唯一功能,仅在获得上帝的怜悯,从而赦免而不是消除人的沉沦与罪。

谁要是忘记了这一点而一心指望自力更生,指望脱离了上帝随时随地的光照,仍然凭着修持和律法可以达到圣洁并保持下去,他便落入了耶稣痛斥的法利赛主义的圈套。而法利赛主义之于中国,与儒释道相去各各不远,都是“行为得救”的律法主义、伦理模式,但其实“那是救得了肉体救不了灵魂”的:那能助人在这世界得胜,却无法让人进入上帝的国。

利用信仰、利用自己与上帝的关系来自利,这是人的“神圣的罪恶本能”。这种罪恶本能可以区分为两种形态:(1)自欺;(2)欺人。自欺者是为隐士,欺人者是为神棍。在这光谱两极的中间,绵延着无数群众,他们有些是作为神棍的追随者出现的,有些则称赞隐士的自私。但凡此种种,都行不出义来,因为他们的义,本非上帝的义,只是为了(1)自欺,(2)欺人。


(186)


谈论信仰──进入信仰──实践信仰(“行出来”),是人与信仰的三层关系。谈论信仰,主要是一种审美活动,是“艺术”,接近“高明的欺骗”;进入信仰,则是孤独的浸入,是“洗礼”,接近“纯粹理性的洞观”;实践信仰,是为新造的人。这三环之中,“信仰”是关键,“实践”是成果──如果仅仅“谈论”,弄得不好,极易流于玩世。

科学诚然无从证明上帝是虚无的,正如科学亦无从证明上帝是实存的。所以在我看来,以属世的科学证明属灵的上帝,正如其否定式,具有十分浓重的渎神嫌疑。类似的证明是两刃剑的方法论,尤其在现代世界,拙劣地证明有神,反而为证明无神,开辟了道路与空间;拙劣地证明有神,无疑是以无神论为前提而展开的。

统治世界的魔鬼无处不在,甚至就在教会里向我们进攻。他常以令人讨厌的人与事,侵袭我们,这些魔鬼,其中也不乏居于“被压迫地位”的──统治世界的恶势力常是以被统治的可怜、被压迫的善良等形态,显现出来,目的是俘虏人心,以曲折变态的方式,肆其荼毒,达到最大的破坏力。他们的目的,是以不择手段的“正、反、合”,迫使我们变得和他们一样:或通过屈服,或通过反抗。

人不如势(友人不如强势),势不及神(强势不及上帝的怜悯);跟人不如顺势,顺势然后应神──所以基督徒在世上的活动,没有比祷告更重要的;立德、建功、著文章,在最好的意义上,不过是“祷告过后的作为”。恶人说性善,善人说性恶;以其坐标皆出于已,故恶的尺度量人为善,善的尺度量人为恶。不仅如此,善人常被人谋害,损之又损,世界对他因而多显出恶意;恶人常谋算人,并因而得益,世界对他相与为善,狼狈为奸。性恶抑或性善,争论千古,无有定论,盖因人性不同如此。

有人尖锐地指出:现代风俗使其居民喜欢和狗同居并和狗交流思想感情,因为人们的互相“独立”使得他们和狗在一起比和人在一起更加自在,有些过分的人因此视自己宠物权利高于他人的权利,这不能不说是人本主义正在走向自己的反面,是一个病态的成就。但这样“爱狗如己”的成就,距离“爱人如己”的上帝教诲,却相距甚远,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有人尖锐地指出:如果没有基督示范的服务精神(“凡为我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来的。”《马可福音》第九章37节),像美国这样“半犹太化半黑人化”的国度,是无法体面地屹立迄今的。“耶稣坐下,叫十二个门徒来,说,若有人愿意作首先的,他必作众人末后的,作众人的用人。于是领过一个小孩子来,叫他站在门徒中间。又抱起他来,对他们说,凡为我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接待我的,不是接待我,乃是接待那差我来的。”(《马可福音》第九章35—37节)但现在流行的人本主义、东方宗教、巫术爱好已经大大瓦解了健康的生活,所以现代人才会热爱自己的狗和猫,远远超过了爱邻人。许多人以诉讼为生计不说,连学校的校工都克扣孩子的饮食,下一步的堕落会否恢复吃人的巫术?

犹太人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造了一座大博物馆,来控诉上帝。难道,具有四分之一犹太人血统的希特勒一意孤行的屠犹政策,不正是迦勒底王与巴比伦王们的屠犹、掳犹政策在二十世纪的继续和发展?如果按照圣经的《申命记》和先知书所传达的启示,这岂不是上帝对犹太人的背叛所进行的回答和管教?奥斯维辛,本当成为犹太人悔改信主的起点,但不幸犹太人在总体上却丝毫没有学到什么教益,而只记住了仇恨。他们完全拜倒在马克思式的历史偶像面前,用纳粹对待它们的方式去对待别的民族,而拒不承认历史偶像不过是上帝手下的区区造物,是根本经不起崇拜的。他们眼中没有上帝,他们也不敬畏神。犹太人表面上咒诅上帝的鞭子,实际上是咒诅上帝的管教,正如他们咒诅迦勒底王和亚述──巴比伦的铁蹄。这实际上等于拒绝了上帝的启示。而上帝是怎样对待敢于背离上帝旨意去抵抗巴比伦王的“犹太人的王”的?当面杀光他的所有儿女、挖去双眼、一步一步地把他牵到宰杀之地,然而却不杀他,把他囚禁到死。

有一个事情作为旁证是很有说服力的。美国第三十五任(四十一届)总统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1917—1963年,1961—1963年在位)的家族,受到了“肯尼迪诅咒”,结果不断有家族成员非正常死亡:肯尼迪总统的哥哥小约瑟夫·肯尼迪二次大战期间(1944年)担任空军轰炸机飞行员时殉职;肯尼迪总统本人1963年于任内至德州达拉斯访问,遭到枪击头部而死;三弟罗伯特·肯尼迪参议员于1968年在参加党内总统初选活动记者会上,遭阿拉伯裔伊斯兰教激进分子枪击,隔天伤重不治。 “肯尼迪诅咒”十分犀利,在小约瑟夫·肯尼迪死后,他妹妹凯瑟琳于1948年在法国坠机身亡,年仅二十八岁。罗伯特·肯尼迪的儿子大卫于1984年吸毒过量而死,也是二十八岁,另一个儿子麦可1997年滑雪时撞树身亡。肯尼迪总统的儿子小约翰·肯尼迪也在1999年带着妻子驾驶飞机时一头扎进大西洋,失事身亡。肯尼迪总统的小弟弟爱德华1964年乘坐的飞机意外坠落,他虽逃过一劫,但脊椎因此受伤,自此终生承受脊椎的病痛;1969年他车载一名年轻女子夜归,车身意外从桥上坠入河中,车上女子溺毙,而他匆匆离去未向当局报案,也让自己形象重挫,甚至被判缓刑,入主白宫之梦就此破灭。 几年后,爱德华的儿子被诊断罹癌切除一腿,第一任妻子也因饮酒过量、酒精中毒而让婚姻出现裂痕,两人终以离婚收场,之后爱德华再娶。 

看似光辉耀眼的肯尼迪家族为何遭到“诅咒”?报导指出,肯尼迪总统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在银行界发迹后进入政坛,在二次大战期间曾经担任驻英大使时,因为拒绝五百名犹太人的签证申请,导致这些犹太人后来惨死纳粹集中营,结果种下了“肯尼迪诅咒”之因。 

为什么屠杀犹太人超过五百名以上的纳粹分子,并没有遭到类似的诅咒,而无意导致犹太人死亡的肯尼迪家族却要遭此厄运?

有种解释指出:这是因为,《申命记》判决背信弃义的犹太人命中注定要流亡,但约翰·肯尼迪却不给犹太人签证,等于阻止犹太人流亡,这就违反了神的旨意。相形之下,纳粹虽然大量屠犹,但这一屠杀却是迫使犹太人流亡的极端措施,并没有干扰犹太人的流亡,反而推行了犹太人的流亡,因此纳粹仅仅受到了人间的审判,反而没有像肯尼迪家族那样受到神秘的诅咒。

 

(187)


世界在“进步”,个人在“堕落”,其实这二者是统一进程的两个侧面描述。正如物质文明的进步和灵性虔敬的堕落是同步的。现代社会的风尚堕落,说到底其动力是人本主义。人本主义表面上爱人,实际上恨人,因为它没有更高的爱。“为逼迫你的人祷告”甚至“爱你的仇敌”都是违反人本主义的,因为那是以神为本的精神、是以上帝之爱为终极依据的。

人本主义和现世精神,除了加剧争竞嫉妒、点燃仇恨的火花、走向种族清洗与文明灭绝之外,岂有他哉。个人灵性的堕落,尤其是由一些外部因素加剧的,如文字的发明、印刷术的普及、报纸、广播、电影、电视,现在又上演了最大的魔剧:电脑及其网际网络。未来的百年间,极可能还有更大破坏力的新技术出现。这些发展都削弱了灵性回归上帝的国,并混淆了真理与道路。

这时候有一句话开始流行了:“神迹必须有人的参与”──但其实,这是人本主义者诱惑神的信徒去参与他们的犯罪活动的话。这些人本主义的罪犯们进一步说明,耶稣变水为酒的神迹,竟然是因为有人尤其是有密切关系的人们在场,从而使得这次神迹得以发生。

我们需要思考:这些谬论得以扩散的非个体化的、非个性化的传播手段,是否几近魔鬼的专制?这是因为,这种传播手段说到底还是按照某些人的利益、某些人的意志,制定并运作的。而神对人的启示则经常是独特的、个别的,具有出人意外的特质。所以,“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他们回答说,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仆。你怎么说,你们必得自由呢?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儿子是永远住在家里。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我知道你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你们却想要杀我。因为你们心里容不下我的道。我所说的,是在我父那里看见的。你们所行的,是在你们的父那里听见的。他们说,我们的父就是亚伯拉罕。耶稣说,你们若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就必行亚伯拉罕所行的事。我将在神那里所听见的真理,告诉了你们,现在你们却想要杀我。这不是亚伯拉罕所行的事。你们是行你们父所行的事。他们说,我们不是从淫乱生的。我们只有一位父就是神。耶稣说,倘若神是你们的父,你们就必爱我。因为我本是出于神,也是从神而来,并不是由着自己来,乃是他差我来。你们为什么不明白我的话呢?无非是因你们不能听我的道。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我将真理告诉你们,你们就因此不信我。你们中间谁能指证我有罪呢?我既然将真理告诉你们,为什么不信我呢?出于神的,必听神的话。你们不听,因为你们不是出于神。”(《约翰福音》第八章31—47章)

只有在基督里,人才能得到自己的真自由,因为在那里上帝对人的启示和保护,是个别的、灵性的,具有明显的“拣选”性质。


(188)


为什么“在后的却要在前,在前的却要在后”?为什么无神论教育可以培养出基督的仆人,宗教教育却可能产生了魔鬼的随从,例如神学院就培养出了约瑟夫·斯大林这样一个典型的病例。

从生理学上解释,是“气质”、“禀赋”;从社会学上解释,是“遭遇”、“命运”;从神学上解释,是“灵命”、“恩典”……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有些是我们的经验与理性可以解释的,有些则离奇难解──于是“预定论”便有了它的合理性,因为预定论正是从耶稣的“窄门”论中派生出来的。

这不是虚伪。所谓虚伪,所谓儒家式的礼貌、和亲、秩序,正是企图在爱与恨、宽容与报复之间保持平衡与兼顾的属世智慧。有人胡说“伪善比不伪善好”,其实不然,因为在一个伪善后面,往往隐藏了一个阴谋,一个更大的罪恶。

神秘家们一再强调修行路上的危险,而且对歇斯底里的精神状态提出警告:祥和与平静才是真正的神秘主义表现。但现代世界却是一个毫无祥和、毫无平静的马蜂窝,因为现代世界拥有一切,却惟独没有任何一个稳定的权力来源和精神中心,因此一切权力都必须随时处在高度的竞争和紧张中,它怎能有祥和与平静呢。


(189)


计划不等于异象;意志不等于信心。然而我们周围有多少假冒为善的“教友”在高谈阔论“异象”和“信心”。他们把自己的计划叫做“上帝的异象”,称自己的意志为“属灵的信心”。这种“名词的颠覆”和毛派分子把奴役叫做“人民的民主自由”、把特权独揽称做“无产阶级专政”一样,加剧了世界的混乱,而非表明了上帝的恩赐。

假冒为善的“教友”,应该想想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奥秘:当圣子耶稣被钉十字架时,慈爱的全能的天父在哪里?在做什么?他的表情和心意又是怎样的?如果你们解答不了这样的奥秘,你们就应该承认自己无知,不要强作解人,不要再售卖自己的“异象”和“信心”。

主受难的图像,与我们的本能中有关祭司、君王的模型,是多么格格不入。由此可见,本为良善的信仰历史和宗教传统,也会造成作茧自缚式的困扰。这里难道没有一种“劣币逐良币”的人性在起作用?


(另起一单页)


◆仰望基督◆


第四章神学思想


(另起一单页)


(190)


百叶窗,透露、折射出自然之光;灵魂的百叶窗,透露、折射出基督之光。这光是真光,尽管百叶窗开关的程度与形态不等,所以透露、折射出的真光也不等……但这并非智者的“开光”,而仅是百叶窗的屏障所致。

以系统神学取代了律法,难道是一种进步吗?难道新约与旧约的区别,就是圣徒代替先知、长老代替拉比、牧师代替祭司?

愿我们洞开百叶,迎纳真光。愿我们洞开百叶,赞美真光。


(191)


说起“开光”,不禁要说到中国宗教。

在佛教的术语里,“开光”已经成为一种巫术行为:“佛像落成后,择日致礼而供奉之,谓之开光。亦曰开眼,或曰开眼供养。《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轨经》曰:‘复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如点眼相似,即诵开眼光真言二道。’”相关的民俗认为,开光了的佛像就灵;不开光的佛像就不灵。这与萨满教的巫术不谋而合。

开光,又称开光明、开眼、开明,就是新的佛像、佛画完成后,安置于佛殿、佛室之前,所举行的“替佛开眼”的仪式。《禅林象器》上说:“凡新造佛祖神天像者,诸宗师家,立地数语,作笔点势,直点开他金刚正眼,此为开眼佛事,又名开水明。”在佛教中,经过开光的佛像, 就有了宗教意义上的价值,受到佛教徒的顶礼膜拜。开光时,将佛像安好,先诵经及咒语,“奉请佛菩萨安座”,然后才请“高僧”为佛像开光说法。《黑谷灯语录》中说:“开眼者,本是佛匠雕开眼,是事开眼;次僧家诵佛眼真言,诵大日真言,而成就佛一切功德,此谓开眼也。”

在比较高级的解释中,“开光”就是为佛像举行一种“说法”的仪式,这种解释认为:所谓“开光”就是主动把自己的心灵开一道缝,让佛法的智慧和光辉透进来,照亮我们混沌愚痴顽固不化的心,从而能使我们在佛菩萨的引导下忏悔过去累劫以来的深重罪业,最终达到各自不同的学佛心愿。其具体仪式如下:主持者先拿新毛巾向佛像做一个擦拭佛像的动作,说一首偈语,赞颂佛菩萨的功德;其次用镜子向佛像正面对照,说几句寺院、佛像完成的因缘;然后拿起朱砂笔,再说一首偈语,然后将朱砂笔向佛眼的方向作一个“点”的动作,大喊一声“开”,开光就算完成了。开光时,“由于佛菩萨的功德不同”,所以主持者所说的“法”也有所不同,并且主法者常常会提到为佛像开“六通”,即眼通、耳通、鼻通、舌通、身通、意通,让佛像具有六种“神通”:1、点眼眼通,真见无所不见;2、点耳耳通,妙闻遍及十方;3、点鼻鼻通,普嗅法界诸香;4、点舌舌通,演说妙法无穷;5、点身身通,分身尘尘刹刹;5、点意意通,能鉴三世群机。

但是实际上,这些“神通”只是后来附会的高级解释;而开光的原始仪式是源自道教以及更早的萨满教民俗的,由于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受到中国民间原先的“鬼神迷信”的影响,所以便接受了开光这种仪式,这也是佛教中国化的一种表现。所谓“鬼神迷信”,也就是萨满教巫术或受其影响的民俗,例如洪秀全表面上是个基督教徒,实际上是个萨满教徒,他们的“拜上帝会”其实就是“迎神赛会”,他们用降神活动代替了崇拜活动。而在当代中国,萨满教的影响、鬼神迷信的变相,依然存在,其表现之一就是《老子与圣经》一书所体现的,以《道德经》去解释《圣经》,企图将萨满教的鬼神迷信直接灌注到“中国化的基督教”里去。参照一下佛教之前的中国,开光是用人血的,后来改用鸡血,佛教兴起后主张不杀生,所以改用朱沙。而现在《老子与圣经》一书的作者竟然又在《上帝与中国》一书中说,中国古代是信奉圣经里的上帝的,这里的萨满教性质就太严重了。把基督教解释成萨满教,或者反过来把萨满教解释成基督教,这显然是一种诬蔑,因为上帝是不会让人杀人祭祀的。把基督教解释成萨满教,或者反过来把萨满教解释成基督教,显然破坏了基督教在中国的健康发展的前途。这是一种倒退。

回过头看,印度传来的佛像落成仪式,显然不同于后来中国流行的、具有巫术渊源的“开光法会”。最早见于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的佛像落成仪式记载,是北印度乌填曩国传法大师施护在开封太平兴国寺译经院译出的《佛说一切如来安像三昧仪规经》。该经指出,佛像塑画雕造完成后,就要举行安像庆赞活动。首先选择吉日良辰和结界胜地,其次在此处设置伴盖、幢幡、香花、水果、灯明等佛供,接着由身著庄严如法的阿诸梨起身入佛堂安像,并同弟子们一心观想如来一切圆满之相。然后合掌作礼,以净香花等供于佛前。再是入定心,离疑念,诵咒三遍,请一切佛安住于此,受此香花、灯、果、饮食等供养。复次,安置佛像坐西向东,并用黄布覆盖。阿诸梨作观想佛如一聚火,如来真身诸相圆满,然后以奄阿牛三字安于佛之身上。把“奄”字安于顶上、“阿”字安于口上、“牛”字安于心上。若是金、石、铜等佛像,就要涂上香油,用草刷子刷干净,然后用歌舞妓乐赞颂,僧人复颂香油真言。再用盛满香水和五宝五药花果的净瓶,灌浴佛像,僧众齐诵偈赞,并作歌舞妓乐。若是画像,要用镜子照之,再以前述五种净火涂于镜,沐浴镜中影像。再依次吟诵著衣真言、安耳真言、安发髻真言、安指甲真言、安此须真言、献涂香真言、安庄严真言等等,然后依灌顶仪规将佛像置入曼荼罗,诵本尊真言三遍。一切供养仪具足后,开眼师用笔作点姿势,这是为佛像开眼之光明,再诵开眼光真言三遍。这时,佛像即已开光。诵完开眼光真言后,令施主入曼荼罗,齐诵护摩真言、增寿真言、息灾增益真言,使众生普获吉祥。这时,阿诸梨即教化施主结缘,施利增福,金银财帛等随布施。复次,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也施以财物,令福德更具圆满。曼荼罗之内所供财物,必须都归阿诸梨,其他人不得享用。当这套仪规全部完成后,即可收坛。这就是所谓“密宗的开光”。

具有巫术渊源的“开光法会”,则不仅在佛像落成仪式上,也在其它场合举办。中国各地的道教道观、佛教庙宇等,在“初请神佛”时,一定要进行“开光点晴”。“开光点晴”的对象,不仅有神、仙、佛、灵,还有动物!甚至还有无机物体,如乾隆钱、八卦牌、化煞罗盘、水晶球、文昌塔等等。区别在于,有机物的对象既开光又点睛,而无机物的一般吉祥物,如乾隆钱、八卦牌、化煞罗盘、水晶球、文昌塔等等,只开光,不点睛。

佛教的开光仪式最为繁杂,不过,现在大多失传了。道教的开光仪式也很繁杂,而且,派别极多,有正一道、茅山道、天师道等等。例如仅仅正一道的开光法,就有如下繁琐的步骤:请神、开光、点睛、回神、送神、定神等几步,点睛分九步:点眼、点耳、点鼻、点口、点额、点心口、点背、点手、点足。点睛所用的“神沙”是“师父”传下来的种子,不知传了多少千年。神沙是红色的,古代是用人血的,后来改用鸡血,后来佛教主张不杀生,影响了道教,所以改用朱沙。这里明显可见萨满教的影响是多么深厚,其“神沙”的“种子”不知传了多少千年,而所谓“师傅”其实就是“萨满”。

以下“关于开光的知识介绍”,更加可以看到“开光”的萨满教的背景:

1、开光的种类:佛教、道教、堂口、五杀(煞)。

2、开光的方法:主要有单独开光和群开两种。五杀捆绑八字开光只能是单独开光,佛教、道教、堂口都可以群开,也有单独开的。

3、开光的效果比较:五杀捆绑八字开光的效果要好的多,因为开光的时候是和个人的八字捆绑在一起的,所以对化煞避灾、防小人、官职提升、考学、婚灾等重大的事情的效果很是明显。但是其弊端在与时效性强,开光目的达到以后,一般就不能再佩带了,否则就可能有害,这是要特别注意的。五杀开光一般要连开七日,特殊的情况还要加持,要在子时进行,开光期间要沐浴,换内衣,不能探视病人,探监,参加葬礼,女性有的项目还要注意经期等。

群开的时候一般都是在寺庙里进行的,有时候堂口里也有,主要的优点在于香火旺盛,有的佛光就会威力很大,这时可能存在的问题在于:

(A)他并不一定适合您,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明明配带的佛像是开过光的,但是却没有什么作用,让明眼的人一看,什么也没有。这就是这个佛虽然是开过光的,可是他却和你无缘,自己走了,你佩带的就不过是个工艺品了。

(B)还有可怕的是有的开光以后有了法力,但是这个佛很讨厌你,就像人和人不对眼一样,这时候他就会对你有害,有时候会和你处处作对,这样的结果就更适得其反了。

(C)也有的人开始佩带的不过是个工艺品,可是带了一段时间发现很灵验,这时候找人看,就可能发现有佛光了,这就是您和这个佛特别有缘分,他也会找您的,这时您的佛就会对您特别的好,处处事事的帮助你。(群开的时间一般的很短)

4、人有好恶、佛亦有善恶,不管善恶只要是对您有利的,对您来说就是好的,所以大家选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命局,进行合理的搭配,就像根据季节变换衣服一样进行合理的调整才是对的。

特别提醒:购买开光物品一定要慎重的看看是否适合自己的命局,一定不要胡乱购买、佩戴、摆放!

从上述可以看出,萨满教侵入佛教的结果,是“佛菩萨”的“鬼神化”,甚至“恶鬼化”,佛竟然具有害人的恶意。在萨满教那里,萨满们声称能够跟灵魂交流来诊治深受魔道所害的人:有些社会区分能治病的萨满和害人的巫师(白萨满和黑萨满);其他的相信所有的萨满都有治疗以及害人的力量;也就是说,萨满在有些社会也被认为有能力害人。萨满在社团里通常享有极大的权力和声望但也可能被怀疑害人而招致恐惧。大多数萨满是男人,但也有些社会里女人会成为萨满(在旧挪威拉普人文化里,只有女人才可以,男人做萨满被认为是不体面的)。

批评者认为:有的佛教徒忘记了开光的涵义,偏重追求仪式的隆重,这是执事废理;另一极端认为开光仅是一种仪式,没有什么实在价值,这是执理废事。现代一般的开光活动,趋向形式与迷信,把开光的哲理意义丧失掉了。

如果说一尊佛像,请一位法师来给开光就灵了,不开光就不灵了,那么看来,佛像还不如法师管用。最可笑的是,荣毅仁在无锡建造灵山大佛,却请了不信佛的“最高领导人”去亲自点睛、开光。 

中国人无论是做哪一行哪一业的都喜欢“图个吉利”。甚至佛教、基督教这样的高级宗教,一旦传到中国,也都多多少少退化为祈福、保佑平安的仪式。结果是中国教徒对待“开光”的理解,集中体现了他们对待宗教的态度:开光的方法多种多样,虽然形式不同,但是最终结果都是追求“灵验”。而且要用自己的“诚”,去换取神佛的“灵”。所谓“莫道天宫远,诚心福自来”。“要想神像灵就需要‘开光’了。开光是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得神佛与神像或神位能够沟通起来,我们在给神像上香上供,就能使得神佛享受到我们的供奉。我们祈求时,虽然对着我们的神像,但是内心的祈求是要到神佛那里的。让此像‘灵’,就需要这尊像里包含有此神的一点信息,用现在科学家流行的话叫‘磁场’、‘气场’。”就比如孙悟空一根毫毛变出那么多猴一样,按照书上记载,神佛们是化身亿万的,无数化身。有赞美观音菩萨的诗“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坐度人舟”,赞美太乙救苦天尊“千处请师千处降,爱河常作度人舟”。开光的方法各门各派传承不一,有的人用镜子,有的人就不用镜子;有的人用朱砂点眼,有的人就不点眼;还有的装内脏有的不装。这个不是谁对谁错,是方法不一而已。开光必须请寺庙道观的人或者学过法的修行者来进行,否则不知神像上占据的是神明还是邪物,也不可以依样画葫芦,自己拿支笔学别人去点眼等。”

从开光仪式的情况看中国宗教界,不难发现“宗教宽容”的传统导致了泥沙俱下的混乱。混合主义导向了混乱状态。混合主义是中国宗教的一大特点,这是因为缺乏“宗教裁判”的概念,没有“清理异端”的行动,致使邪门歪道“沧海横溢”,邪教人物成就了“英雄本色”。

从“开光”想到中国宗教的未来:“开光”体现出来的混乱及其包容的混合主义习俗,从反面显现出来宗教裁判的必要作用;宗教裁判是灵魂的清洁剂,是健康的精神生活必不可少的程序。


(192)


在中国宗教的包围下,我们不禁想到《以赛亚书》感叹说:“我们所传的,有谁信呢?”伟大的先知,你的悲哀已经陈旧,现代人的罪恶,还要超过你那时的。在当前这个时候,我对神职人员的问候是:“你们所传的,你们自己信吗?真的信吗?你们所信的,是不是仅仅是你们的职业与饭碗?”其实,以赛亚在自己的时代,还是受到世俗的尊崇的,据说他是大卫王的后代,出身王室,系亚玛谢王的兄弟──亚摩斯的儿子即马西雅王的堂兄弟,妻子也是女先知。以赛亚在王宫里做先知,历经乌西雅、约坦、亚哈斯、希西家诸王;不像先知阿摩司,仅仅是个平民出身的牧羊人。而现代中国的基督教传承,很少有“上流社会”人员的参与,而多数是由平民出身的牧羊人担任“教会领袖”的。他们很少受过教育,或仅仅受过教会学校的教育;因此基督教在中国迟迟无法进入上层建筑的领域。

基督,我罪深重,皈依已有半年,可如今还是喜欢异教的读物,内心尊崇敬畏你,行为却悄悄迷恋别的东西,并以对你的尊崇敬畏来遮掩对于别物的迷恋,再以对别物的迷恋来支持对你的尊崇敬畏……

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怎么阅读圣经味同嚼蜡,对教父们的作品浅尝辄止,对“等而下之”的解经作品、通俗读物,更是兴趣阙如。然而却爱不释手那些谈论信仰主题的假基督徒、反基督者的作品──尽管我一边阅读一边斥责,尽管看穿了他们的魔鬼伎俩但却还是捧读不辍。这怎么解释呢?是想从相反的方向来学习福音的真理?

通过自我分析,我觉得这可能是一种“精神断裂现象”。也就是说,我在信仰上虽然成了基督徒,但在文化上还没有成为一个基督徒,从而形成了某种精神断裂的现象。在信仰上我喜欢基督,但在文化上我还是喜欢人文主义的东西。这可能就是有人批评的“文化基督徒”?不过我觉得他们说反了,应该说是“文化非基督徒”才更加准确。

“神学是一种诗歌”(艾利基纳,John Scotus Erigena ,810─877年),当然,这不是寻常的诗歌,而是赞美诗。但是,有的神学家把神学变成了什么?变成了训诂讲章。正如从训诂讲章是很难寻觅诗歌意境的,从堆积如山的解经著作,我们也无法得到神的启示。因此,好的神学生终须扔掉神学的“小学”,直接进入启示的“大学”。

“以肯定和否定的方式来谈论神,都是无效的”,因为“神是不可理解的,即使天使也不知道他的本质”。──我喜欢这样的说法。尽管《约翰一书》说过神的一个定义,“神就是爱”:“神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借着他得生,神爱我们的心,在此就显明了。不是我们爱神,乃是神爱我们,差他的儿子,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这就是爱了。”

“回到圣经”的运动已经迫在眉睫,让它先从我们自己身上开始:信仰的秘密,就在于使人重新变为“孩子”(甚至不知道福音的孟子都知道使人重新变为“孩子”的重要性:“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儿童主日学、青年查经班……的作用就是“洗脑”,让人得以用赤子之心,朝拜上主。


(193)


与使人重新变为“孩子”的赤子之心相反,十九──二十世纪以来的“神死”思潮,却是企图理解上帝的狂妄努力。这种努力可以上溯到奥古斯丁的过于拟人化、理性化的三位一体观念,当这样僵硬的上帝观念无法容纳“科学事实”时,西方神学的大厦便嘎嘎作响甚至轰然倒地,实证主义的瘟疫因此进袭灵界,“神死”的精神黑死病从此席卷西方社会的内心世界。

十五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使欧洲艺术失去了“灵”。这实际上是欧洲人与欧洲社会同时也失去灵魂的“艺术表现”。十七世纪以后,欧洲社会更是进入群魔乱舞的时代,其典型之一就是三十年战争,宗教借口下的互相仇杀。

中古时代,画的是灵魂;十五──十八世纪,画的是形体,形体的美感和形体的沉沦;十九世纪以来,画的是形体的破碎。灵魂何时开始重返美术的世界?

人们区分一种思想或行为是不是“胡闹”,往往是从其后果或“效果”来判断的,对艺术作品也应该如此。我们不应该从艺术的过程来判断艺术的价值。如果过程胡闹而效果奇佳,人们反倒誉之为举世瞻仰的伟大成就。从另面说,属灵的事很难得到属世的证明──否则,“奇迹”就不再是奇迹了,因为“奇迹”不是别的,正是对属灵的事,提出属世的证明。在这种意义上,“正因为它荒谬,所以我才相信”的断言,确实道出了信仰的秘密:“正因为信仰在属世的意义上如此荒谬,我才相信它是真正属灵的”。

一千五百年来的多数时期,西方的多数基督徒是以“天上的超级自我”这一投射方式,来看待神和定义神的。这难道不是潜入基督营垒内的异教思想?正是这一来自北欧蛮族的、“潜入基督营垒内的异教思想”,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学主义的热孵下,终于破壳而出,演出了“权力意志乃是宇宙本原”这样的北欧海盗宣言,尽管这一宣言是由一个牧师的儿子、德国和波兰的混血儿、梅毒患者尼采先生给说出来的。

在耶稣被犹太人伙同罗马人杀害以后五百年不到,475年,西罗马帝国崩溃。又过了五百年,975年,西欧开始复苏。又过了五百年,1475年,葡萄牙人绕过好望角。又过了五百年,1975年,葡萄牙帝国完全解体。再过五百年,2475年,会发生什么?欧洲文明再度崩溃甚至完全毁灭?

自从诺斯替派和奥古斯丁以来(甚至在主前的库姆兰教派那里),摩尼教的二元论(光明之子与黑暗之子的永恒斗争),就渗入希腊──罗马世界,甚至渗入基督教。尽管基督的福音极少以致毫无黑暗之子的存身余地,但教父信众甚至教会官员们却相信魔鬼的存在──尽管他们也崇拜上帝,并企图靠这崇拜来抵制魔鬼。“信魔鬼”并不等于“拜魔鬼”,有时还可以表现为“恨魔鬼”。

二十世纪以来的西方社会,名为基督教,实为巫教与科学的混和,殖民掠夺、世界大战、集中营、跨国公司,一一无视上帝、敬拜巫教与科学。它的文化也是如此。无视灵魂,敬拜肉体,体育和影视明星俨然是“新时代的教父与教母”──

这一切都从所谓“新教伦理”开始的,也就是从变相的希腊异教的复活开始的。甚至是从天主教的圣徒灵物崇拜开始的,也就是从披着基督徒外衣的偶像崇拜开始的。法国神父,与其说是耶稣基督的代表,不如说是圣母马利亚的代表?巴黎的教堂,到处都是马利亚的影子,而圣子耶稣,反而成了一个婴儿,一个“不成熟的需要保护的救主”。“人若不变成孩子的模样,就不能进入天国。”耶稣的这一说话也许是“圣母和圣子”造型的属灵依据,但基督毕竟不只是人,而是神、是与人迥异的超然。

有关圣子耶稣基督的“神人一性论”的观念,已被宗教的历史经验是条死路。“耶稣基督具有百分之百的神性和百分之百的人性”这样不合逻辑的启示,才是道路、真理、生命。神人一性论过于妥协,过于属世,和诺斯替派适为两端,因此无力抵御伊斯兰教的冲击?而诺斯替又过于脱俗,无从建立强大的教会并影响属世的工程。结果只有既坚持“神人二性的各百分之百”、又坚持“父神、子神、灵神的三位一体”这样矛盾离奇的启示,才能保持强大的内部张力?仿佛满弓,箭在弦上,时刻警醒。如此看来,所谓“基督教”,乃是主的福音和各国、各族原有文化相结合之后的“混合”产物,是某种“混合主义”的历史文化现象,因此与福音不同,基督教,不论什么派别的,都是有其时间性质、空间限制的:

有犹太人的基督教(初期教会),有希利尼人的基督教(东正教),有罗马人的基督教(天主教),有日耳曼人的基督教(新教),所以半拉丁化的英国就只能拥有“半新教”。有埃及人的基督教(科普特教),有巴比伦──波斯人的基督教(景教),甚至还有中国共产党人的基督教(“三自”和“爱委”)!而在日耳曼边区的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由于其日耳曼特性的相对衰微,日耳曼特性十足的新教,就难以立足。

就上述意义而言,超越时空的“主的福音”,与限于时空的“人的基督教”显然不同。人的基督教,只是基于人的罪性而不得不产生、不得不接受的一种迫不得已的产物。是“取法乎上(主的福音),仅得其中(人的基督教)”的结果,如若我们仅仅“取法乎中(人的基督教)”,那么就只能“仅得其下”,其下,就是偶像崇拜、文化崇拜、固守律法的仪文……

当中国基督徒和他人的基督教接触时,一定要效法耶稣,把福音从律法仪文、他人的基督徒中脱出,在圣灵的帮助下直接吸收福音,从而形成“我们的基督教”。否则我们就只能是“二传手”,甚至是“吃洋教的”。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参照一下希腊人的历程。例如殉道者游斯丁,这位早期的护教士。他是最早把希腊哲学和基督信仰起来结合的教父,由于竭力辩论真道,其思想被认为是基督教哲学的开端。尽管在他之前的犹太教学者斐洛就已经论述过神学与哲学的关系,并提出哲学应该服膺于神学的观念,但游斯丁的思想却开辟了基督教神学的新路。

游斯丁相信哲学的使命是探求真理,“哲学实际是最伟大的产业,而在上帝面前是最有荣誉的,惟有它才把我们引领到他那里,并使我们与他同在”(《与推芬的对话》第二章)。游斯丁向人们证明基督教价值的至上性和合法性,运用希腊哲学阐述信仰,除去希腊世界对基督教的误解;运用希腊哲学调和文化和信仰的冲突,将信仰带到反教的人群中去。当然,游斯丁的有些看法比较过分,带有混合主义的特点,他对苏格拉底的作法和思想表示赞许,例如苏格拉底借理性和研究,教导年轻人,拯救他们离奇希腊宗教虚假的神祇崇拜(《第一护教辞》第五章)。在此意义上,苏格拉底、赫拉克利特等异教哲学家竟然被他看作是基督之前的基督徒,游斯丁说,“他(基督)是全人类分享了的道;而凡曾按道过活的人都是基督徒。” (《第一护教辞》第四十六章)这明显混淆了普遍启示和特殊启示之间的关系。

游斯丁的“道种论”是很怪诞的。他片面地认为,基督之道在基督未降生以先,就成为种子播撒在每个人的心灵里,而上帝给予希腊人的礼物就是哲学,透过哲学的思考让人通往上帝。这个说法的荒谬在于,他不懂《箴言》第八章所预表的基督,也不管基督自己说在亚伯拉罕以前就有了基督。为了补救自己的漏洞,游斯丁不得不回过头去论证,哲学让少数人靠近信仰,其观念与信仰相似,但如果没有基督教的信仰,哲学就变得没有安全和裨益了。在《与推芬的对话》第八章他表示,愿意在基督之中、在真理怀抱里,成为哲学家。

游斯丁并不完美,但是没有他,就不会有后来的欧洲基督教。


(194)


二十年来(1974—1994年),我不断寻求英雄的业绩,最终结果是不断失望。这一过程是和我自己写作《天子》的过程互为表里的。我把自己的全部失望都写在天子里面,企图用书写来弥补现实的缺憾。1991年,《天子》初成,于是我放心地离开了中国。1994年,《天子》出版,我却陷入了精神真空。到1996年我发现,终极英雄的印记早就在我自己身上了,那就是圣子基督的救赎。

臣服于圣子基督耶稣,可以使人得到由衷的平安。无限的暖流,款款进入,托住灵魂,一种升天的感觉,一种融化在宇宙的境界。意识到圣子基督耶稣的存在,承认圣子基督耶稣的主权,可以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真正的力量。

在当代中国大行其道的尼采宣言,虽然充满了反基督教内容,其实却为耶稣提供了见证。如果注意到这一精神现象即尼采宣言的流行,就可以发现这也是阐扬耶稣真理的一个契机,尤其是尼采本人的结局,突出说明了人如果没有了上帝其处境会变得多么可怕。人道主义的僭妄和背弃仁慈救主的后果,不用等到来世就可以看得十分清楚。

尼采所批判的基督教式的善良(“奴隶道德”),实际上是任何大规模社会(如城邦和部落以上规模的社会)得以形成和构建的基本要素。

在城邦社会,恶可以是美德,它代表优秀、力量、骄傲、狡黠、智慧、不择手段地争胜……因为对统合规模如此之小的社会,恶的征服已经足够。希腊城邦、中国殷商时代、两河流域文明的军事强权,都是崇拜强力、血腥的。所以,希腊城邦只能采取殖民分裂的模式,但也因此无从组合更大规模的社会。中国殷商终于被德化了的周人所征服,后者以“天听自我民听”的政治意识,组建了更大规模的社会。两河流域的强权,最后只有创立了摩尼教的波斯和创立了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得以幸存下来。一个十分明显但却遭到忽略的事实就是:所谓“轴心时代”其实都是古典文明的总结:如孔墨显学、苏格拉底。或是帝国时代的前兆,如佛教耆那教、摩尼教基督教、集大成的儒教。

意大利诗人但丁,就好像已经是个“在救恩之外的人文主义者”了。他的《神曲》竟然依据自己的好恶,乱排天堂──炼狱──地狱的名单,把异教徒维吉尔和自己心仪已久的相思女人捧入天堂,反过来倒把他自己不喜欢的许多信徒下在了地狱里。这个诗人不守本分,好像在扮演上帝,但谁给了他这样的权柄?难怪但丁以后,欧洲的基督教在文艺复兴的名义下,逐步沦陷于敌基督势力的魔掌中。此后新大陆“发现”五百年来的世界,欧洲列强以类似城邦希腊的方式,张扬异教的恶,压抑基督的善,他们靠更强大的技术力量来弥补善的匮乏。当然比起希腊罗马的前辈,他们已有一千五百年福音的浸润,故得以建立规模更大的殖民地。

福音所宣告的天国如《主祷文》所示,是通过神的能力“降临”的,而非如但丁《神曲》所示,是通过我们的努力“爬升”的。神的能力所降临的天国,乃是“上帝恩典”的原始出处及其本质要义所在:它既不是我们可以争取的,也不是我们可以拒绝的──这是基督福音中的天国,和佛陀、穆罕默德、犹太(卡巴拉)教等的“乐土”之不同。

当尼采“魔鬼附体”时说,“其实只有一位基督徒,但他已死在十字架上了,福音死于十字架上。”而当他没有被魔鬼附体的时候应该知道,基督是神,而不是作为人的“基督追随者”──基督的福音并不是死在十字架上,而是从十字架的血中诞生。退去吧,撒旦,不要用基督徒的言行作尺度,来衡量永世长存的基督!

克尔凯廓尔(Soren  Aabye Kierkegaard,1813-1855年)是一个比尼采还要典型的案例。他虽然不是“牧师的儿子”,却是一个“虔诚教徒的儿子”,甚至傲慢地认为自己“两个原罪”,“两个原罪说”显然比“一个罪魁说”更能放大自我。说来十分奇怪,克尔凯廓尔大力批判现代社会,但现代社会却最终热情拥抱了他。克尔凯廓尔所谓“信心的跳跃”,也是一个异教徒的东西,类似一个北欧海盗的赌博宣告。他把上帝看作北欧神话里的深渊,把信仰上帝看作毫无把握的赌命冒险,仅凭海盗的勇气,他冒险跳入茫茫大海……这完全违背了主的教导:“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约翰福音》十五章6节)。主还通过他的拣选,把遵行吩咐的门徒从仆人变成了朋友:“你们要彼此相爱,像我爱你们一样,这就是我的命令。人为朋友舍命,人的爱心没有比这个大的。你们若遵行我所吩咐的,就是我的朋友了。以后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因仆人不知道主人所作的事。我乃称你们为朋友。因我从我父所听见的。已经都告诉你们了。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并且分派你们去结果子,叫你们的果子常存。使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什么,他就赐给你们。我这样吩咐你们,是要叫你们彼此相爱。世人若恨你们,你们知道(或作该知道)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约翰福音》十五章12—19节)

克尔凯廓尔违背主的教导,公然让人们去选择上帝、选择信仰,这表明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北欧神话比福音真理更为突出。他的学说之所以具有影响力,正是近代西方社会异教昌盛、异教大举进入基督教的结果。但是这样的昌盛并不与救恩同在,所以比克尔凯廓尔晚了三十一年的尼采才会进一步说“耶稣基督是唯一的基督徒”之类的“魔鬼话语”。这种魔鬼观点现在十分流行,这表明,犹太人“怀疑基督”的毒素,已经进入了欧洲人的内心深处。难怪尼采死后一个世代(三十年),具有四分之一犹太人血统的希特勒要“痛改前非”、洗面革心、一意孤行、大举灭犹。在心理学上,希特勒的灭犹,非常接近克尔凯廓尔的虔诚,都是为了对付自己身上的“原罪”。也很接近佛洛伊德的“弒父”,这正是所谓“同性相斥”、“同室操戈”的典型案例。犹太人和罗马人这一罪恶的联合体,作为现代欧洲人的先行者,企图先杀死耶稣基督的身体,后玷污耶稣基督的圣名,最后诱导人类背叛上帝、走向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全面专政道路,而纳粹主义不过是马列主义的一个变种。但愿神能饶恕他们──因为基督不是基督的门徒,基督更不是最后一个基督徒。

基督怎么能是基督的门徒?耶稣基督怎么能是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怎么能把仰望基督的亚伯拉罕当作自己的祖宗?《启示录》记载说:“我耶稣差遣我的使者为众教会将这些事向你们证明。我是大卫的根,又是他的后裔。”(二十二章16节)很明显,在《启示录》这里,“又是他的后裔”的前提,是“我是大卫的根”──只有从“我是大卫的根”的意义上,去理解“又是他的后裔”一语,“又是他的后裔”才是可以理解的。

基督徒所面对的上帝不是深渊,而是永生的桥梁,根本无需北欧赌博式的“信心的跳跃”。上帝是通往彼岸的唯一凭藉,而根据人类败坏的天性,按照《约翰福音》,基督说“不是你们选择了我,而是我选择了你们”,因此,人完全无法选择上帝而只能被基督拣选。那么看来,“信心的跳跃”所选择的,更可能是魔鬼而不是上帝,这已经由两次世界大战给不幸证明了。从宗教改革到世界大战,可以证明这个“信心的跳跃”所获得的,确实是深渊和深渊里的撒旦,但决不是基督的和平、上帝的怜悯。

求主原谅我这样论断人,因为这样的论断,毕竟不是我的职业。


(195)


卡尔·巴特(Karl Barth,1886—1968年)所谓“我们要一手拿着圣经,另一手拿着报纸”的说法,当然体现了二十世纪的心思和神学主流的实况,但是,这正是一边事奉上帝一边事奉玛门的心思和实况,因而是一种犯罪的心思和两边讨好的实况,是神学的风派。在这方面,卡尔·巴特为我们提供了典型的案例。好在感谢上帝,现在到了二十一世纪,报纸的时代已经快要结束了。

卡尔·巴特的“新正统派”(Neo-Orthodoxy)是“打着红旗反红旗”的能手,其本质是以颂扬基督的方式来继续钉住基督。彼拉多不也颂扬基督是“犹太人的王”吗?新正统派不也颂扬基督“超越历史”吗?“新正统派”就是用世俗方法埋葬基督的“神学上的本丢·彼拉多”──一口粗鄙的罗马猪。

难怪有人批评说,“从外表看来,新正统派好像是在宣扬真道,引领新派的人归回真神,但仔细观察一下,并不如此。新正统派虽然引证圣经,并且使用正统神学所常用的名词,如十字架、悔改、信心、神的道等等,但他们却对很多名词有新的解释。巴特本人所受的是新派神学训练,他虽察觉新神学的种种漏洞,而有返回正统派的倾向,但他所作的并不彻底,他一方面接近了正统神学,但另一方面又不放松新神学的种种基本观念,他企图返回正统信仰,又不愿舍弃一个新派学者的模样,他飘荡于二者之间。新正统派也是如此,他们的思想非常微妙,他们沿用圣经的名词却予以新的解释,使很多信徒一时不能察觉其伪,甚至很多信仰纯正的神学生初听时也不能分辨其虚,直到后来被这种思想灌输日深,欲脱而不能自拔了。”

为什么保罗在希腊化的犹太人和希利尼人中间传福音的效果,要超过十二门徒?首先我们注意到,希腊化的犹太人和希利尼人十分相似,因为所谓希利尼人已经不但是希腊人,而且是地中海东部世界说希腊语的各个种族的大杂烩,有些接近现代的“英语民族”,广义地说,也可以是把希腊化的犹太人包括在希利尼人里面了。其次我们注意到,保罗作为一个具有罗马公民身份的改宗者,要比我们现在能够想象的复杂得多,他决不单单从犹太教的传统出发的,他早就不是一个单纯的犹太人了,否则就无法解释他的罗马公民身份,那绝不会是罗马人主动的白白给他的。最后我们注意到,保罗懂得希腊语,这就不可能不受希腊文化的影响,而且不可能不是希腊文化影响的结果。在上述基础上,保罗蒙神恩典皈依了福音真理,因此他对希腊化世界的复杂居民尤其是其中的知识阶层,当然也就具有了文化的亲和力和说服力。

按照这个思路考察一下,为什么早先的摩尼教徒奥古斯丁,后来成为影响最大的拉丁教父?同样,因为他比正统的基督教人士尤其是出生于基督徒家庭的人们,更深地进入过异教的文化,所以更能说服形形色色的异教徒的皈依。

由此我们知道,正统的神学教育和福音事工,对已然的信徒当然具有巩固信心的作用,但对未然的、潜在的信徒,则隔着一条文化的鸿沟,而渡过这条鸿沟的使命,责无旁贷地落在那些曾经深入过本族文化、异教思想、抵抗甚至反对过福音、然后在圣灵带领下皈依耶稣基督的“改宗者”身上。

中国的基督教化,需要大量的改宗者,而说服他们皈依基督的任务,落在了那些先前的改宗者身上,这更甚于需要传统的神职人员和家族生来信徒。因为前者是从异教文化中幡然悔悟的,具有“双方的体验”,更有能力实现文化的沟通。其结果不是所谓“中国文化的基督化”,而是“福音进入中国”。


(196)


从来就没有什么“伟大的神学家”,而那些越是被人们吹捧为伟大的,就越有可能对恩典进行割裂、对上帝进行曲解、对基督进行亵渎。因为做得越多,犯的错误可能越大,岂不是需要格外的警惕?我们的觉悟是:在某种意义上,只有放弃神学的坚持,才能重新回到神那里去。我们的呼吁因此是:放弃神学和教派的分歧,在基督里合一。

许多所谓“基督教思想家”所做的工作无非就是:调和基督教与异教的思想。但是弄得不好,“基督教思想家”就成了“披着福音外衣的异教思想家”。说到底,福音不是人的思想,而是上帝的启示;“讨论”甚至“论证”福音,弄得不好就会从上帝的启示中堕落,堕落到人的思想。

基督教神学在二十世纪的完全堕落,追究下来甚至在早期的教父学那里已经有迹可寻。教父学,与其说是基督精神还不如说是希腊──罗马思想的表达,是从福音向哲学的妥协。这样的神学,弄得不好就会偏离神。偏离真理。这样的神学,表面上是阐述启示的内容,其实却败坏了启示的精髓。越伟大的神学体系,就可能偏离神的真理越远;正如越庞大的辐射光圈,距离本体光源越是遥远。我们的口号因此是:取消神学分歧。唯有取消神学分歧,才能回到耶稣基督的救赎中。

神学只是人的争论,不代表神的旨意。神学,就其本意是,人对神及其启示的理解与知识,也就是“人间的有关神的学问”,神学的本质因此是人的学问,而不是神的学问。就人的罪性来说,即使神学也不能逃避人的污染。这样一来,各种“人间的有关神的学问”与其说是体现了上帝的伟大、荣耀,不如说是体现了人的猥琐、卑怯──尽管,那是人在仰视上帝的伟大与荣耀时,所体现出来的猥琐与卑怯。

信仰上帝的是羊,是弱者;信仰自己的是狼,是强者。信徒一般都安心做羊,但许多神职人员却不是这样,他们想扮演牧羊犬的角色,结果一有私心就变成了狼。欺上瞒下的神职人员们也许无法理解,有的时候羊比狼更强大,上帝的羔羊基督则是羊里面最强大的。

信仰自己的狼,其实何尝不是外强中干?他不得不独自承担自己很难承担的重任。更加过分的事,作为头狼的领袖有时还要扮演上帝,在自立为神的闹剧中趋于癫狂,最后死到临头,不得不灰溜溜地趋于崩溃,就是像教皇那样的超级神职人员,也常常不得不承认失败而退下舞台。


(197)


我的亲身经历似乎是在说明这一点奇怪的悖论:对神学问题思考得越多,就越表明了对上帝的不信靠状态。神学理论似乎只是为了克服疑惑、说服理性、清除怀疑而设计出来的;只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彷徨,我们才钻研神学命题。

希腊教父奥里根(Origen of Alexandria,185-254年)拒绝使用自己的器官,以免分散对于基督的皈依和注意。保罗强调,如果守得住,就不必结婚,如果守不住,才结婚。我们是否该像他们拒绝使用生殖器官一样,拒绝使用我们自己的理性器官,以避免用自己的带罪的理性去判断上帝?其实耶稣并不指控性欲,他还特别怜悯妇女。因为耶稣是无罪的,他的做法肯定与众不同。保罗则对性欲语带讥诮,并比较轻视妇女。从保罗下面出来两个分叉:奥古斯丁与奥里根。他们都是“禁欲”的大师,一为拉丁型的,一为希腊型的:前者放纵过度,以致于变态;后者自我阉割,以致于反常。如果奥古斯丁把性欲视为罪的核心要素这一看法是对的,那么他显然还忽略了其他更重要的罪性:贪婪,例如体现在现代都市居民身上的对于钱的占有欲。实际上,性欲之所以为害,是在于其失去控制,这在本质上应该属于贪婪而不是性欲本身。

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所以他没有人的嫉妒,也不对妇女抱有敌意,还特别怜悯弱势的妇女,耶稣身上的人性与神性因此是平衡的。保罗虽守律法,但毕竟是人,他的人性无法像耶稣那样与神性平衡。奥古斯丁与奥里根更是等而下之,只能以人性去冒充神性。至于我们现代人,作为每下愈况者,只有赤裸裸的人性,有时甚至像人文主义者那样在炫耀兽性。

用哲学和“自然理性”去证明信仰和“启示真理”是徒劳的,甚至南辕北辙的,如利玛窦等辈然。在有关信仰的问题上,必须“置之死地而后生”,即先判决理性的死刑(方法是指出其有限性),然后再在精神真空中确立信仰的恰当位置,而不可高抬理性或否认理性,那反而会使人莫衷一是、首鼠两端。

在理性还没有清除、限制或至少退居二线的地方,信仰只是矗立在沙滩上。三位一体、道成人身、上帝的意志、预定、拣选、复活、不朽……等等,当然超越人的理性可以把握的范围。但利玛窦却认定上述启示并不违反理性,据说他还是从托玛斯·阿奎那等人那里学来的。可是他们怎么知道的?如果说他们的理性可以断定超越理性的启示真理是不违反人的理性的话──那么这种说法本身就十分违反理性,而且更为致命的是,这种说法竟然把启示真理置于人的理性之下──至少也是把启示真理与人的理性相提并论了。


(198)


尼采这个牧师的儿子曾敏锐地观察到:“一部《新约全书》连一个笑话都不曾有过。”确实,圣经和有些传道人在解释圣经时喜欢运用的油嘴滑舌的腔调很不相同,这可能让牧师的儿子大失所望甚至大惑不解了,所以尼采如果不想承认他的父亲误解圣经,就只能去批判圣经。结果,和他通常谈论福音时的结果一样,他总是从一个正确的观察出发,通过错误的分析,导出乖谬的结论:“凭这一条也就等于批臭了这本书!”(《强权意志》187)可是我们知道,圣经不苟言笑正是其高贵身份的体现。早在三千年前的中国,周成王时代,“君无戏言”就是一项政治常识。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登位时还是小孩,曾经和他弟弟叔虞玩笑,“削桐叶为珪”,许诺把唐这个地方赐给他作封地。结果,史官听到了,就请成王择日封侯。成王申辩说自己只是说着玩的。史官回答说君无戏言。叔虞就这样得以封侯,成为后来晋国的始祖。由此可见,《新约》的不苟言笑并不值得大惊小怪,那是王者的特征,何况圣经还是神的话语,圣经的神是万王之王,圣经作为神的话语,比君王还要尊贵一万倍,怎么可能随意言笑?

要说起“极端”或“超然”来,基督耶稣也要比尼采更胜一筹。即使在“超人”意义上,尼采也只不过是耶稣的比较拙劣的模仿者。在“狂”的意义上,尼采自知超不过耶稣于是就疯了。临死之前他悲叹:“如果世界上有上帝,而我们不是,这叫我们怎么受得了!”唉,可怜的尼采,摹仿他父母所出卖的耶稣,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

在本体论上,尼采的“权力意志”只相当于“耶和华”,是动态的、创造的、报应的、复仇心切的。而“耶稣基督”却是尼采始终看不明白的,所以他便以强权的意志,偷换了基督的救赎。但实际上,与其说基督是创造世界的,不如说他是审判世界的,因此基督也是“取消主义”的主宰──救主不是来延续这世界,而是来为这世界划句号。

还有一个犹太人弗洛伊德,推出所谓“生本能”(性欲的融一性的兴致)与“死本能”(破坏与杀灭的侵略性),我认为,弗洛伊德的本能学说,其实还是“剽窃但歪曲了耶稣的生死观”的两个方面:即“爱主你的上帝”与“背上十字架跟从主”。但是“爱上帝”与“背上十字架”两者源于一:不是源于恨世界,而是源于爱上帝。而被魔鬼附体的、私淑尼采的弗洛伊德,所提出的“死本能”的理论,却是惑于十字架上的真理,因而发出的歪曲性的撒旦理论。

我认为,“背上十字架”的“死本能”,是世界的净化剂;仰望十字架不是什么“恋尸癖”,而是把灵魂交给上帝,热爱属灵的永恒生命。

佛洛伊德的“死本能”的理论,是对“背上十字架”的偷窃。相反,蔑视死亡的能力,才是公义的上帝在浊恶的泥土本性上,为人类打下的印记:上帝按自己的形象造人,并吹了一口气。这口气使得人的生命具有了一种抵御权力意志的潜力。

“背上十字架”的“死本能”,是从属于“爱上帝”的“生本能”的,是人的灵体要求返回宇宙故乡的冲动──犹太人佛洛伊德哪里能理解这一点呢?


(199)


德国犹太人马克思·韦伯(Max Weber 1864-1920年)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一书所谓的“新教伦理”,是以新教形式售卖的赎罪券。在这种伦理下,那些英国新教徒可以通过武装抢劫、贩卖鸦片来发家致富。这些国教份子加清教份子的总和,到了北美也没有闲着,贩卖黑奴、华工,创建世俗文明,忙得不亦乐乎,这说明他们信奉玛门的程度,要大大超过信奉上帝的程度。

而主说过,你不能既事奉玛门又事奉上帝。这让我们特别看透了韦伯所谓的“新教伦理”,其实是“披着福音外衣的希腊异教”、“名义上崇拜上帝,实际上崇拜玛门”──这是对商业神、技艺神、财神甚至妓女神的综合崇拜,然后盗用父神和耶稣基督的名号掩护之──这样的”新教伦理“,是比直接的异教和玛门崇拜、巴力崇拜,还要堕落的“信仰”。

另一个德国犹太人卡尔·马克思在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喋喋不休地说,“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苦难的抗议”。这种多少有些语无伦次的话,显然出自典型的无信仰者对信仰的胡乱揣测。宗教里的苦难,实际上是超现实的苦难,是以现实手段无法解决的“生命限制”及其苦难,如老、病、死,以及更重要的,是对死后前途的疑惑。这是因为,灵魂的纠葛面对现实世界的基本怀疑,而不是对于现实苦难的抗议──凡此种种,卡尔·马克思这种钱串子只能理解“现实的苦难”,而完全不懂“超现实的苦难”。我以前认识一个人,他大言不惭地宣称:别人需要求主帮助的事情,他自己都能完全办到,根本不需要“信教”……但过后不久,他所赖以为生的一个女人就死了,从此他就一贫如洗了。

面对现实的苦难,可用社会改造甚至人性阉割等残暴的现实手段予以解除、减缓;相形之下,宗教式的解决倒像是“麻醉剂”甚至是“鸦片”──但是,面对超现实的苦难,甚至面对自然过程例如人的死亡、自然变动等等被叫做灾难的过程,一切现实手段就变成了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所以我们看到,社会主义阵营的独裁者们,临死的时候也都变得十分脆弱,甚至趋于疯狂,发动一个又一个谋财害命的政治肃反运动,以此减轻五十岁开始的临终焦虑。这是因为,他们所皈依的卡尔·马克思等类的共产主义论断,全是出自对于灵性世界甚至人性世界的茫然无知。

“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卡尔·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又是一个语无伦次:无情的世界里怎么会有感情的叹息?世界既有能够叹息的感情,可见这世界里并不是无情的。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那么,谁是未受压迫的生灵?未受压迫的生灵有无叹息?他们的叹息又是什么?是哲学?是艺术?是科学?还是魔鬼的谵语?在我们这些看破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看来,宗教不是叹息,而是克服叹息、接受现实。而且,任何宗教和某种生灵是否受到他种生灵的压迫,并无因果关系,因为宗教所面对并力图解决的问题其实是死亡和生命的去处,而并不是这个现世世界内部的压迫与反抗。受压迫的生灵可能是无神论者,而压迫者也可能是宗教虔信者──所以解决这个现世世界内部的压迫与反抗的问题,是通过政治、军事、经济等物质手段,而不是通过宗教这样的精神手段。除非,是在那些自己不信却诱使别人相信的神职人员那里,宗教才构成了一种政治手段。

在德国哲学里,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年)的不可知论与其说得益于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不如说受惠于基督教的启示真理:这一点在康德的前辈、英国的爱尔兰人乔治·贝克莱主教(1685—1753年)那里表现得更显著也更清晰。启示的真理,直指人心的局限及罪性所构成的“理性”,故必定超乎这局限之外、罪性之上;因此启示的真理不可能是“哲学性的”,如原始佛教那样,也不在儒学“同心圆思想”的局限中,而只能是“永恒的生命”。

上帝之子并未受到压迫,他却自愿下降、道成人身,与我们分享苦难,并独自实现救赎之功。他是宇宙之情,是有情世界的终极见证,所有人类的感情,也必见证他。不懂宗教的人在谈论宗教的时候总是最可笑的:“宗教是那些还没有获得自己或是再度丧失了自己的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卡尔·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这里面首先需要指出的错误是:“没有获得自己”(即没有犯罪之前)和“再度丧失了自己”(即经过救赎而顺服上帝),不该作为贬义而应该视为上帝赐予的恩典并分享了上帝的荣耀。这里面其次需要指出的错误是:不是“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而是“与更高者合一的意识”,造成了宗教的起源,是所谓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感觉”,其实来自于“在基督里”这一实际的状态。

凡此种种宗教意象,其实都不是卡尔·马克思这个犹太教的叛徒之子所能理解的高级状态,于是他便以“卑贱者的自己”去猜度一切高贵,甚至推己及神。所以,卡尔·马克思笔下的“宗教”,显然仅指他的犹太老爹所能理解并背叛了的仪文、律法系统;而无法包括连他自己这个犹太小子也甚为不解的生命之道。


(200)


保罗的顺服基督,也不是什么莫名其妙的事,更不是尼采所谓的“由于仇恨而造伪币”。恰恰相反,保罗的顺服基督,是基督生命活生生的确证;如果只是出于犹太式的仇恨,他只会残害更多的基督徒,而不会改弦更张、传扬福音。我认为保罗没有明显篡改基督,而是通过自己的书信,使得基督的神秘比较容易被通常的心智的所理解和接受。

西部教会对多纳派的武装镇压,开了恶例,后遗症严重,三百年后导致北非沦陷于伊斯兰,正如东部分教会对诺斯替派的镇压,导致西亚和小亚细亚的全部沦陷。于是,伊斯兰成为“基督教”的洗涤剂。命运就是如此“仁慈公义”的,早先在旧约时代和新约时代之间,也发生过如此的安排。在这个意义上,伊斯兰的“圣战”是对天主教和东正教的一种历史性回应,是以恶制恶的“范例”之一,多少有些近似上帝用巴比伦王来惩罚犯罪的以色列人。就这种意义说,执剑的穆罕默德的前辈该是执棍的奥古斯丁而不是保罗,更不是耶稣。因为基督的福音不是奥古斯丁的神学,更不是穆罕默德的可兰。耶稣基督在这个世界是“失败主义”的,是被压迫者的最后希望,而非奥古斯丁那样投靠官府、镇压信徒的“圣人”,也非穆罕默德那样掌握刀抢、谋财害命的“先知”。


(201)


伯拉纠派认为“所有人皆生而无罪,都是由于后天的犯罪而堕落”的观点,多么接近共产主义学说。然而,这种神学上的错误必定会像共产主义那样导致社会性的破产,例如共产主义天堂就成了现实世界的地狱。如果说,人们终究无法克制自己而在任何情况下都不犯罪,那么怎能说他在先天上就是纯洁无辜的呢?人性怎么可能像是马克思之流所说的那样,是一张白纸呢?

保罗说,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舌头弄诡诈。嘴唇里有虺蛇的毒气。满口是咒骂苦毒。杀人流血他们的脚飞跑。所经过的路,便行残害暴虐的事。平安的路,他们未曾知道。他们眼中不怕神。”(《罗马书》第三章10—18节)我对此的理解是:天性的力量远大于信仰的力量。在同一的信仰外表下,隐藏着多么不同的天性!这是无法简单归之于“伪装”或“面具”的。但无论怎么悬殊巨大,天性的、罪性的力量之大,毕竟使一切因律法、因事奉的称义,都流产了。而强行称义的结果,只是“伪装”,只是“面具”。对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来说,剥下伪装与面具,从而露出狰狞的天生罪性,固然坏恶;但是,这真的比戴上伪装与面具的“信仰”还更坏更恶吗?

保罗思想的核心,是神性的基督,即复活之后的耶稣,这是以他所亲见的异象为契机的。而福音书(尤其是三本“对观福音书”)中的耶稣言行,主要是属于复活前的、“天上地下的所有权柄都交给我了”之前的时代。和十二使徒亲自见过的受难与复活之前的耶稣不同,保罗很少提及人子耶稣的种种事迹,因为他并不直接知道耶稣生前、复活之前的种种事迹。但是保罗却成了最后的和最重要的使徒──保罗的例子似乎说明,不经历一次彻底的精神崩溃、心理崩溃,就无从更加有效地改宗,没有彻底的认罪、悔改,也就无法完全接受基督的福音。否则,对福音的信仰也是缺乏根基的、不巩固的。正如一个社会,不经历一次彻底的文化崩溃,也就难有文化的重构──福音必须直接注入了人的生命,方能救助人的生命;植物必须自己扎根,方能在陌生的土地上真正成活。


(202)


“能量守恒的原则要求永恒轮回。”(尼采《权力意志》1063)这是多么幼稚的“科学主义+死亡恐惧”!尼采主义是一种“科学佛教”?是达尔文主义加上了释迦牟尼?

在我看来,永恒轮回是彻底的虚无主义,无中心(无上帝)、无结果(有轮回永恒),是耶稣在《福音书》里所说的那种应该砍下来扔到火里烧掉的“不结果子的树”。而尼采的“权力意志”、“重估一切价值”、“我不是一个人,我是炸药”之类,又无一不是对耶稣福音所作的夸张、拙劣地模仿;由于尼采在很大程度上退回到了希腊─印度—波斯等“雅利安异教形式”,这一模仿也就变得有些邪恶了,“超人”成为“日耳曼精灵崇拜形式”的死灰复燃。“权力意志”结果就还原为“邪灵”;“重估一切价值”结果就还原为“另一种福音”;“我是炸药”则是剽窃了“我不是来致太平,而是来动刀兵”。

至于“超人”,十分类似《启示灵》上的“敌基督”。敌基督是注定要被扔在地狱的火中,焚烧到永远的。难怪预告敌基督的尼采先知,自己也遭遇到如此悲剧的一生。愿上帝饶恕他,并使他的灵魂得安息。阿们。我发现,有些事件还真是不好说,例如1978年在美国首次主演科幻影片《超人》的克里斯托夫·里夫,在影片中扮演旋转地球、逆转时间的“超人”──结果,此公1995年在参加一次马术比赛时“发生意外”,脊椎严重受伤,全身瘫痪,《超人》系列电影被迫停拍。


(203)


卡尔·巴特(Karl Barth,1886—1968)瑞士的新正统神学的代表人物之一,这位“二十世纪神学界的巨人”,其神学却是尼采“上帝已死”论的“瑞士变种”。瑞士作为“洗钱乐园”,也同时培养了一堆神学上的诡辩家。瑞士人虽然身处内陆山地,很少向海外移民,却在欧洲各地充当佣兵。于是卡尔·巴特这位披着基督教神学外衣的尼采主义者,以雇佣兵的观点为他的同胞推卸罪责说:“人们寻求神的全部努力已归于失败,神高踞于世人之上”,是与人的思想毫无相通之处的“绝对的另一体”。这是什么神学?我认为是“雇佣兵神学”。“神能够也的确不时进入人间,但人却不能靠任何理性的思考或神秘的修炼而洞察神的奥秘。”这实际上也是一篇“佣兵自供”,表明这些“金发碧眼的野兽”“企图洞察神的奥秘”──他们已经不仅是恺撒的俘虏,而且是撒旦的俘虏。近代欧洲的雇佣军、殖民者,放弃了十字军的精神,一步一步地“复兴”了北欧海盗的路,自我放逐到了人文主义、科学主义的炼狱之中。上帝并不与人隔离,相反是阳奉阴违的欧洲殖民者,以自己的罪再度背叛了上帝,并用机巧的物质文明为手段,把自己包裹起来,隔绝了上帝的救恩。

巴特的学生范布伦(Padvan Bruren)称,基督的复活并非神迹,只是“爱的感染”的故事。这种说法真有犹太式的精明。但这种精明能帮助我们渡过死亡线吗?如果不能,那么灵魂会连同感官世界一同死去。“神就是爱”固然不错,但这爱必能体现为、必能生发出复活的神迹。否则上帝怎么能是上帝呢?否则爱又怎么能是爱呢?如果连复活的能力都付之阙如的话,上帝怎么能是上帝呢?当然,范布伦也有真的聪明之处,例如他说,上帝并没有死去,死去的只是上帝的话语。但在我们看来,死去的也并非上帝的话语,只是对上帝话语的陈旧理解──因为上帝的话语也是永生的:“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马太福音》二十四章35节)

人文与科学是必要的,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却是有害的。人文与科学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无知,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却极力掩盖人们的无知。而认识自己的无知状态,才会因此萌生对上帝的敬畏、信靠和爱:对神的这一态度,是属灵知识的开始,也是属世知识的极境。但属灵知识并不等于“神学”;因为《传道书》说了,“认识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尽管,犹太人在属世知识方面的贡献,是零;但他们在保存圣经方面的功绩,怎么说也不过分。我有时候在想,上帝真是奇妙,他怎么就选择了犹太人这样的守财奴来保存圣经?真的,世界没有一个民族在金融投机上比犹太人更加有害的,但也没有一个民族在经典保存上比犹太人更加有益的,单凭这一点,就不应该灭犹,而只能限犹。让犹太人从事精神财富的看管工作,这样才会让世界走向精神充实,而不是走向投机破灭后的经济大萧条。


(204)


利玛窦的传教策略是“先理解,再信仰”;这在那个时代的中国社会,基于明末社会儒学强势与福音弱势,以及托玛斯·阿奎那哲学的流行及其与儒学外表上的兼容性等等,这一传教策略也许是可行的;而如今,许多情况都改变了,尤其是中国人已经处于巨大的精神真空之中──我们因此必须确立“先信仰,再理解”的原则。尤其鉴于科学主义的猖獗垄断,福音已日益难以被现代心灵所理解和接受了。

现在,我们需要确立一种新的意识:没有信仰的灵魂是死魂灵──在这种意义上,新柏拉图主义如普罗提诺斯倡导的“灵魂至上”的灵魂决定论,可以说是一种思想犯罪。因为人的灵魂并不能救赎自己,更不能使人从奴隶变成皇帝或从人变成神;因此,决定者不是灵魂,而是上帝,是“把不能看见的上帝表明了出来的”耶稣基督。

不错,按照普罗提诺的看法,对那些灵魂已从肉体世界脱离开的人而言,整个宇宙中没有什么可怕的东西。但我们还知道普罗提诺所不知的真理:在整个可见的宇宙之上,却有一个不可见的超然之主,他在隐秘中,令人敬畏。如果不能知道他,我们的灵魂即使能“从整个感官世界解放出来”,也是徒劳无益的,进一步说,这种解放甚至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从普罗提诺到使徒保罗,从新柏拉图主义到基督的福音,在哲学上也许只有一步之差,但这一步正是濒临死亡线的分界:是信靠自己的灵魂,还是信靠自己的灵魂所托付的主?而仅信靠自己的灵魂,想必不能得到救恩──因为灵魂如理性,不能选择自己的归宿,而只能被万能的主所拣选。否则就会像卡尔·巴特所抱怨的那样──“人们寻求神的全部努力已归于失败”,这才是宇宙的真相。


(205)


我们尊敬圣母玛利亚,但不崇拜她,这样才符合福音书的精神。像天主教那样把马利亚这“妇人”(尽管是最伟大的妇人)当作神明来崇拜,甚至将她置于耶稣基督之上,似乎有点古代的迷信、异教的返照。但是,怀疑和否认童贞女生子则是步入另一种谬误。因为无罪的圣子基督不能被定义为亚当的子孙,也不能被定义为罪人亚伯拉罕和大卫等人的子孙;而是作为永生上帝的超时空、超历史的独生圣子,前来救赎的。所以耶稣即使在人们面前,也自称“人子”,而不自称“亚伯拉罕的子孙”或是“大卫的后裔”。“亚伯拉罕的子孙”或是“大卫的后裔”只是别人对他的称呼,一种比喻式的称呼。“人子”在旧约中,是神对先知的一个称呼。耶稣自称人子,就是代表神在说自己。

为什么基督可以说“除了神一位之外,再没有良善的”,而我们却不可以这样说?因为至少还有两位就是圣子和圣灵都是良善的。神的善是属灵的,而人的善只能是属世的:属世的善在属灵的善面前,是不能称善的。在我们面前,基督是圣善的,圣母是值得特别尊重的。圣善的灵体是超乎属世的善恶之外的,只位于“善恶的彼岸”,以永恒轮转的光,引导失散的部落。复归于他的,恶也是善;悖逆于他的,善也是恶。中古天主教曾经因为它的“圣殿化”(不是在耶路撒冷如犹太教,而是在它自己的万恶汇集的罗马)而日趋腐败,现代基督教(清教、改革宗、信义宗以及圣公会等)也有日益严重的圣殿化倾向,甚至许多地区教派也在极力搜刮地皮,建立自己的“圣殿”──而圣殿化也就是那种受到圣子耶稣一再谴责并预言其必遭毁灭的权力化倾向。

圣子耶稣曾预言耶路撒冷圣殿的坍毁,连一块石头也不能剩下。这是上帝在看人间的神殿时的必然感受。而圣子耶稣的教会则是建立在永不毁坏的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它”,因为这样的教会是建立在基督的权能上。相反,没有圣灵的圣殿则是建立在众人的掌声与执政者的权柄上,是媚俗与镇俗的奇怪混合体。


(206)


十足的“肉欲”不仅是性欲,但都是发源于贪欲,而不是像奥古斯丁这个亢奋的圣徒所体验的,一切贪欲中肉欲和性是最放肆、最不可抑制的。也许我们的天性、文化、遭遇不同于他,也许我们受到的启示不同于他;反正我们的见证是:贪欲阻碍人的皈依更甚于“肉欲”和性欲,因为奥古斯丁的“肉欲”也就是性欲,只是一时的,而贪欲却要持久得多、隐蔽得多;而过分的“肉欲”和性欲,其实也是由于内心的贪欲造成的。我们的体验和耶稣的教导是比较接近的──“耶稣对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财主进天国是难的。我又告诉你们,骆驼穿过针的眼,比财主进神的国还容易呢。”(《马太福音》十九章23—24节)但是对于色鬼,耶稣却没有相应的悲观论述。

养生的奥秘在于“均匀的衰退”,也就是延缓某一个器官早衰,更不能让它首先坏掉。因为我们既然不能长生不老,那么在“消耗器官”的意义上,就要学会“取长补短”,让所有的器官均匀地衰退、坏死,这样就能延长总体的寿命。千万不能学习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服食仙药,结果中毒,破坏了特定的器官,反而过早身亡。甚至在精神领域也是如此。要达到精神健康,一定要注意均衡,不要试图通过极端行为来延长属灵的生命,因为生命的原则就是持之以恒。神职人员的贪欲如果比俗人更甚,就更加有害。教宗、主教、神甫、牧师、传道人等──他们比之平信徒是地位越高、越为不肖。他们不仅以虚假的见证玷污了主的圣名,而且他们用言行不一,歪曲了主的道路。犯罪是一回事,盗用主的名义犯罪是又一回事,而且是更为严重的一回事,是无法以忏悔来钩销的“自动增长的欠债”。

一个人不能既事奉上帝又事奉玛门:按照原来的道理,牧师传道和教授讲课的区分在于:前者事奉的是上帝,后者事奉的玛门(或曰“财神”);但是现在的事实是,牧师们一边传道一边盘算收入,这样的牧师其实比“售业”的“教售”都不如,简直无异于神汉。这样一来,“基督教”的牧师比之异教的神汉,其实更深地背叛并侮辱了上帝──他们的“传道”比之街头小贩的叫卖假货,还要可悲。

我们盼望这样一个时代:牧师不拿薪水,没有人为了攫取收入而四出“传道”,而神学院学生也不必缴付学费,当然也不能免费地又吃又住,结果招来了一帮蠹虫。在那美好的时刻,信仰的系统的“义”,从商品系统中的“利”全面退出,主的道路得以用完全的形式表明了出来。“因信称义”是:由义的道路才会坚定信仰;由利的道路只能败坏信仰。

传道者在精神上必须是“业余的”,这不是说他不应该专业化或精通上帝赐予他的能力;而是说他不应该把传扬上帝之道,作为谋财的工具,作为自己衣食住行的来源。谋财害命,害命谋财,谋财者怎能不害命呢?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谋财者怎能不走向灭亡呢?我们需要某种“废除了职业的神职人员的基督教”,亦即某种纯净的、没有寄生阶层从中阻挡信徒亲近神、亲近圣子基督的基督教。这意味着福音“第三度大复兴”,“也许是以中国为主要基地的复兴”?

按照福音书的记载,耶稣本人的传道显然是业余的,尽管其能力远远高于一切收费的文士与职业化的法利赛人,但我们从未听说他靠此为生,相反,他亲自拿饼喂饱所有的听众。他清洁圣殿,掀翻叫卖者的摊位,我觉得这是有象征意义的:不是耶稣和小贩们过不去,而是他在扫荡文士和法利塞人的害人生意。

使徒保罗也是凭借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自己的嘴皮来挣饭吃的。凭手挣饭吃和凭嘴挣饭吃,有什么不同?本来没有什么不同。但在“传道”的问题上却有了很大的不同:所以禁止用传道来牟利,正是为了保证“传道的真实性”而不得不采取的“分别为圣”的措施。假如为了“传道”的美名而说谎、做假见证,这岂不等于是为了谋财而去害命?如果传道都不收费,那么骗子们就会因为无利可图而退出传道领域了。

使徒保罗凭借自己的双手而不是靠出卖福音和基督来挣饭吃的──这是效法基督,所以他传扬的是真基督。相形之下,开办文法学院的奥里根和干脆当上主教奥古斯丁就完全不同了,他们多少都是把“传道”当作一项有利可图的“事业”甚至是生意来做的。尤其“圣徒”奥古斯丁,他对基督徒进行的迫害,没有个人利益的考虑在内是解释不了的。

亚西西的法兰西斯(Francis of Assisi,Giovanni Francesco Bernardone,1182—1226年)就比较好,他不仅不从福音事业中获益,而且舍弃所有的财富给比自己更穷的人,以此与主同行。这对那些冠冕堂皇的神职人员,靠推销福音吃饭甚至卖主发财的,都是个绝妙的讽刺。有了“衣冠禽兽的假圣徒”作为对比,我们才知道世界上确实还有“贫穷的真圣徒”的存在。

当依靠施舍的牧师比乐捐善施的信众更富有财物的时候,他到底在讲述上帝之道还是在表演敛财之道?他真以为“牧师”的意思,就是应该通过“宰肥羊”来过上一番物资充裕的生活?可是,开名牌车的牧师要进天国,应该比骆驼走得还要慢。按照福音书的意思,财主要进天国,比骆驼过针眼还难,因为此生的豪华房屋,应是通向天国的负担,反是地狱的道路。


(207)


在属世的即属物质的、属肉体的意义上,甚至诸神也会衰老,难逃劫运;在属灵的即灵界的、灵体的、灵魂的意义上,上帝都是超越时间的,因而是人们无法应对更无从理解的。基于空间的人类知觉、囿于时间的人类理性,面对抽象的上帝而不是具体的诸神,只能有朦胧的感觉。即使顺服、敬畏、崇拜等积极作为,也是和“无法逃避”的认知紧密相连的。

在“宗教改革”的意义上,穆罕默德(Mohammed,570—632年)可以说是马丁·路德的先驱,尽管穆罕默德不像马丁·路德那样托庇于德国王侯、仰人鼻息,而是自己组织武装,就像二十世纪的第一木乃伊列宁一样。传说中穆罕默德的形像,就是一手执利剑,一手举《可兰》(Al─Qur'an)。和基督教初期的“和平征服”不一样,伊斯兰教的扩张与征服自始至终都是伴随着铁血的。就是这样一种血腥扩张的“宗教”,就是这样一种走样翻版的“上帝”信仰,与“黑暗的中世纪欧洲”对峙的同时,却奇迹般地发展了科学和宽容了艺术,使阿拉伯帝国与唐宋帝国达到同样繁荣昌盛的水平,成为当时世界文化的两大中心。穆斯林也许会把这阿拉伯沙漠里冒出的奇葩归功于“真主的伟大”,但是我们倒也发现,这与宗教改革以后欧洲社会的迅速世俗化和欧洲文明的持续繁荣,确实相像,而且都维持了四五百年。这样,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有关上帝的信仰在中世纪的阿拉伯世界和宗教改革以后的欧洲并未摧残科学和艺术?而在早期基督教的欧洲却会造成一个“黑暗时期”?可见,这里有另外的因素起了作用。我认为,导致欧洲黑暗时代的主要是蛮族入侵,而不是基督教。这也与中国的情况相类:导致北朝中国黑暗时代的是五胡乱华,而不是佛教。同样,何以上帝的信仰在现今的美国社会并未阻碍科学与艺术的发展,但在现在的伊斯兰教地区却阻碍科学与艺术的发展?显然,这和它们各自的社会状态复杂相关,而非一个宗教问题。

还有一对相似的宗教运动经常被人讨论,但其实却没有触及要点:

1、罗马教会与东正教会封闭希腊的雅典学院并焚烧了埃及的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对世俗文化进行迫害与禁闭;

2、伊斯兰圣战者炸毁阿富汗古代遗迹(例如大佛像)、破坏各种现代化设施,对世俗文化进行迫害与禁闭;

看来上述行为自有其社会演变方面的内在原因,并非单纯的宗教教义所致:无论是当时新兴的基督教,还是现今古老的伊斯兰,都受到宗教以外力量的干预。否则就无法理解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何以发生,因为当时秦国并未接受任何神学信仰。根据同样的理由,希特勒和毛泽东的焚书运动,也是出于政治原因,而非宗教原因。按照这个分析,基督教的上帝观念在近代不再为难科学与艺术的发展,可能也不是出于神学的力量,而是社会演变的因素导致的。进一步说,上帝观念的起伏变化,也是社会演变的一个结果,而不单单是宗教运动。

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年)的事例突出说明了这一点:他作为近代“宗教改革”的发起人,本是天主教奥斯定会的教士,发誓独身,后来为了和一名修女结婚,他转而鼓吹灵魂得救只须信仰,不用善行,并进而放弃誓言、发起“宗教改革”。这就表明,宗教原因在宗教改革中的作用,远远不及宗教以外的因素那么强大。

马丁·路德生于农民家庭, 父亲叫汉斯(Hans),母亲叫玛格丽特(Margaret),他的父亲来历不明,其姓氏被人称为Luder、Ludher或Leuder,连他也不清楚自己到底姓什么。这大概是因为他曾多次犯法、逃亡、遭到判刑,需要隐瞒自己的身份;所以在本乡被人藐视、厌弃。因为他的父母经常打他,人们因此传说马丁·路德是一个恶魔和一位妇人所生的孩子,尤其他晚年曾说:“我的双亲待我极其严厉,使我变成十分的怯懦”,他举例说明,有个早晨曾被连续鞭打十五次。

1505年,当路德经过荒野差点被雷电击中,恐惧之中他向圣母玛丽亚祷告,并发誓说:“若果今次大难不死,就会成为一名天主教修士。”此事之后路德就不理其父的反对,进入了奥古斯丁修道会,当时其父汉斯含泪骂他:“去荣耀你在天上的父吧,不用再理会我这个父亲了!”后来,他年老的父亲诱惑他成家立业,他起初说:“神若乐意,他可以改变我的心。但至少目前我不想娶。我并非不懂爱情,然而我害怕日日等候异端者的刑罚和死亡。” 可是他最终受不住诱惑,觉得应当结婚。怎样能够既结婚破戒又不必等候异端者的刑罚和死亡?显然,只有改变宗教的教条本身。从此以后,马丁·路德走上了“宗教改革”的道路。由于私欲作怪,在路德翻译《圣经》的中,多处篡改原文,例如《路加福音》中耶稣的话语路德都敢删除:“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十四章26节。“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中的“妻子”被马丁·路德偷偷删除了, 以便于为马丁·路德的背约娶妻的窃贼行为,扫平理论道路。

为了得到政治支持,这个窃贼不惜宣布:皇帝和王侯比教宗更有召集大公会议的权力。因为他很清楚,这些王公都很想获得“良心的自由”,一边摆脱宗教的束缚、一边争夺精神的权力。从1517年开始宗教改革,到1525年足足用了八年时间,马丁终于如愿以偿地结婚了。可见马丁·路德并无真实的信仰,他为了破戒结婚连《圣经》都敢于篡改,还有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干不出来?而整本圣经的倒数第三节明明写着这句话:“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启示录》二十二章19节)马丁·路德对此视而不见,说明他已经成为目无上帝的无神论者了,基督教不过是他发家致富的工具罢了。

马丁·路德褒贬圣经、割裂圣经甚至批判圣经,如将《希伯来书》列为“次经”甚至“伪书”,这是与英王享利八世在1534年和罗马教会决裂,出自同样的原因:想要结婚。而且马丁·路德甚至更加邪恶,因为他的私欲是以发誓独身的修女为对象的。他自己当然发过独身的誓言,不然在那个时代他是吃不上“教会饭”的。这样背誓的人,明明自己的行为是原罪的充分体现,却因为要给自己的卑鄙开出通行证,而以宣扬“因信称义”来判断圣经本身的真伪!这表明马丁·路德完全是把圣经当作“满足个人私欲的工具”加以利用,他根本不信那上面记载了神的启示。马丁·路德的做法流毒深远,有时与路德会的教徒谈话,觉得他们崇拜马丁好像更甚于崇拜耶稣,他们竟然觉得耶稣的工作是遥远而抽象的,而马丁的工作却是具体而实在的。为此,他们就不惜攻击基督教派(如天主教徒)为异端。这是十分可怕的同室操戈。

由于马丁·路德这个敢于篡改圣经的“改革家”强调“皇帝和王侯比教宗更有召集大公会议的权力”,结果在他死后九年的1555年,残酷流血的宗教战争的交战双方,彼此在奥格斯堡所签订的和约,就达成了一个荒谬的协议,其内容可以综合成三点:

1、根据1530年所定的奥格斯堡信条,路德教派在日耳曼帝国境内的地位与天主教相同。

2、帝国境内各地区的宗教信仰应该由诸侯领主来决定,而不是由一般百姓自行决定,假如有人不愿意接受该地区诸侯所选定的教派,那麼他们必须离开这地方到他想去的地方,而不必改教。

3、凡是神职人员兼任诸侯的主教或修道院的院主,只能私自个别改信路德教派,而在改信路德教派之后,他也就丧失了他的封地,因为土地并不属于他们继承的产业。

可见,路德所谓“良心的自由”,之室王公大臣们的权力,而非平民百姓的权利。这无疑开启了现代世界宗教难民和种族清洗的先河。格斯堡和约签订以后,根据条约的内容,由封建领主而非圣经来决定百姓的宗教信仰,也就是说,一般百姓没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他们信仰宗教,得受封建领主的控制,而领主的子孙又可随意更换教义。在领地之内,领主要百姓信什么教派,百姓就得信仰什么教派。从此以后,“属谁管辖,便信奉谁的宗教”这一句话,就成了德国公民的习惯。在这个意义上,纳粹主义在德国兴起是十分自然的,希特勒是马丁·路德留下的遗产,马丁·路德蓄意“改革”教会的结果,是造成了教会的永久分裂。

至于路德本人的个性,他自己也承认自己“粗野、狂暴、激烈、好战”,在人们眼中,路德不但火爆,而且是一个好酒成性的醉鬼。 在政治上,路德更与天主教联手迫害再浸礼派的信徒,宣扬“要受浸的就让他们浸死”,结果再浸礼派的很多领袖都被投入河中惨死。这样一个酒色暴徒所主导宗教改革运动,显然会偏离正轨,所带来的最明显的恶果就是建立了各种互相敌对的教派。宗教改革运动所带来的第二个重大结果是在欧洲广泛进行了持续的宗教战争,其血腥程度叫人难以相信,例如从1618年到1648年的德国三十年战争,使德国死了八百万人,从此德国的天主教人数“变”为少数,而德国自己也分裂为无数的小邦,直到两百年后才组成德意志联邦,直接引爆了两次世界大战。路德宣称要使德国教会摆脱罗马的政治权力,结果却把各国的教会放在世俗君王的权力之下,这注定使得基督教分裂成无数的派系。

但愿我们所说的,不是凭着一己的意念贸然行事,求主怜悯我们,栽培我们的灵命,也赐给我们信心。


(208)


卡尔·巴特以来的现代神学,从总体上说来是令人反感的。这些“神学”一方面是对魔鬼掌权的二十世纪的病理反应,另方面它本身也足以引起正直灵魂的呕吐。对其“呕吐”的诊断,并非理论性的总结,而是生理性的描述:拜读这些“神学”的主要功用,是可以帮助人们减肥。

十九世纪尤其是二十世纪以来的西方神学,已经堕落为“魔学”。它们是在上帝的光环下注入魔鬼的怀疑乃至魔鬼的形象。神学家们以这种方式讨好掌握权柄的各行各业的暴发户:财阀、党阀、军阀、学阀乃至新闻阀、影戏阀、宗教阀。

两次世界大战暴露了欧洲现代文明的敌基督性质。从而也显明了欧洲三种教会(东正教、天主教、新教包括英国国教)的历史性失效。

正如罗马、马其顿、巴比伦等帝国征服对以色列所构成的“轮奸”,显明了犹太教的失效、法得赛人的罪,并导致了旧约时代的终结。这有点像文天祥的殉难和中国社会的屈服,暴露了儒学精神作为中华支柱的倾覆。

杜维明认为,儒学只有在这些异国文化中扎根,才能以康庄的姿态回到中国。但是新的儒学是否还有生命力,并不会像杜维明所说的那样,主要取决于儒学是否真能经过巴黎、纽约、东京最后回到中国。但是根据我的研究,按照历史的惯例来看,任何宗教、哲学、意识形态如果能在异国扎根,那么就会在本国绝种。就像佛教在印度绝种、基督教在以色列断根一样。我认为,儒学是从汉武帝的南征北战中产生的;新的儒学,更可能是从“中国文明整合全球”的“新文化之战”诞生的。

即使基督教,也不是所谓对话的产物,而是殉道者的血形成的。西方人对上帝的极力背叛、对耶稣基督的曲线出卖,在二十世纪的显赫“神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演。神学界的脱衣舞,比纽约街头的色情行业,还要尽兴。这是否预示着,欧美的教堂将像耶路撒冷的圣殿那样沦为废墟。看美国南方的教堂在1990年代已经浓烟四起,烈火弥漫了……

如果把西方人群体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就其社会主流而言,无疑已经背离了主的福音。现在,基督教的良善更多是作为一些风俗习惯而不是作为一种信仰,存留在欧美社会,即便如此,也还是处于衰减而不是增进之中。

中国的基督徒,应该和西方的基督徒联盟,作为主内兄弟,应该和西方的教会结为肢体;但同时也应该和西方的主流社会保持距离,应该清醒地看到:西方主流社会五百年来的物质进步,或多或少都削弱了福音的社会影响,而不能相反。如果有人因为羡慕甚至觊觎西方的世俗文明,而采取了“信奉基督教”的手段,作为一个爬近现代文明的阶梯──那是缘木求鱼。中国的基督徒应和这样的吃教者划清界限。我们应该看到,西方的强盛源于殉教者,而不是吃教者。

五百年来的欧美社会,不仅犹太人影响日增以致像美国也变成了“半犹太化”的国度;而且在欧洲文明的沉沦过程中,欧洲和美洲的各种基督教会也已不同程度地“犹太化”,以至于“时代主义”这种荒谬绝伦的教义,竟然登堂入室成为北美各种查经班的教材。回头看看古代的犹太社会,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表面尊崇上帝,其实则通过谋杀基督而断绝了他们与上帝的关系。再看看现代的欧美社会,天主教、东正教像是撒都该人,而其他新教各派像是法利赛人,再加上半信不信的文化基督徒像是文士──他们的共同特点是表面承认上帝,背地却远离基督的神性。这样,基督教就遭到了“犹太化”,其必然结局就是“遭遇犹太人的下场”。

(A)

卡尔·巴特比较深刻的地方在于,指出了唯有通过耶稣基督的中保作用,人方能实现与神的和解,并因这样的复和而顺服神,从而重获我们业已失落的价值。如果不实现“以人为中心”向“以神为中心”的反动,我们就无法继绝世,因为人的有限不可能把握神的无限。但是显然,巴特关于神人关系的神学深受尼采甚至黑格尔“上帝已死”的影响。再往前溯,则看见康德的本体论,再往前,则有诺斯替派的灵体世界和柏拉图的理念。──这样的人神关系可以满足理性的究诘、拷问,但却满足不了人的感情饥渴:我们需要的不仅是正义的上帝而且是亲切的上帝。而这,只有耶稣基督所显示的上帝才能带给我们。

(B)

美国“神学家”瓦汉尼(Galrel Vahanian,1927─)在1957年出版了《上帝之死》。他所描述的“后基督教时代”,并非普遍实况,而是“魔鬼子孙们的自供状”,严格地说,那是“希望西方社会回到前基督教的水平”。也许上帝将兴起新的民族,以取代文士和法利赛化了的“西方基督教世界”?

(C)

有一种观点认为,朋谔斐尔(Pietrich Bonhoellen,1906─1945年)也就是上述意义的“魔鬼”,这位牧师和他企图杀死并最终杀死了他的希特勒,堪称“对立的统一体”。朋谔斐尔对基督福音的“非宗教性解释”,其实仅仅是注释了那位与主同钉在十字架并嘲弄基督的强盗:“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可以救自己吧。你如果是神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马太福音》二十七章40节)但是,朋谔斐尔一类的“神学海盗”们听着:圣子正是因为不救自己,方能救世界,并代赎众人的罪。这是你们这些维金海盗的后裔永远也不能领悟的奥秘──因为你们祖先的血腥殖民,已经拒绝了上帝的恩典、基督的救赎,你们这些末代子孙最后连眼睛都会瞎掉,视而不见上帝的荣耀。

(D)

加尔文说,“由于原罪和败坏,我们必须承受上帝的忿怒。”然而,这种说法过于简单化了,一笔抹杀了亚当夏娃犯罪以后,神给人的许多恩典。仁慈的主不会和加尔文一般见识来让人承受神的忿怒,神不会加害人,不会一味报复。相反,是人自己的罪使得自己与上帝隔绝,自陷于魔鬼的掌握并乐此不疲。我们是在罪恶中寻求生命的意义;但这并不是上帝的安排,而是我们背离上帝而尝到的苦果。另一方面,加尔文的“全然败坏”说,则比他的“上帝忿怒”说较为可取:“所有的人都是从罪中怀胎的,出生时是可怒之子,他不爱慕一切得救的善事,反而倾向邪恶,死在罪中,做罪的奴仆;他得不到圣灵更生的恩典;他不愿意也不能向神回转,以更改自己败坏的本性,或为更改这种本性而交出自己。”在这种意义上,加尔文自己和一个普通的罪犯,并无质的不同。“基督徒”与“异教徒”、“无神论者”,并无质的不同。

(E)

施莱尔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1768—1843年),这个“德国新教神学家”,生于现今的波兰属地,却比尼采更甚地代表了普鲁士精神──此外他不仅是牧师的儿子,而且自己还做了牧师。但结果如何?一点也不长进。施莱尔马赫认为,宗教的恰当根源既不是知识,也不是道德,而是“情感”(Feeling)。他以“无限的人性”来取代基督的救恩,以“激情与品德”顶替十字架的道路,“意志与教育的力量”变成他的偶像:这是一位披着神学外衣的尼采主义者,而且是假托上帝的、先行的尼采主义者。

施莱尔马赫认为:对未受教育者只应讲道,而写作是提供给受教育者的(假定他们无法满足于讲道)──就技术层面而言,这似乎有其合理性。那么我们是否可以接下去说:对受过教育但无智慧者只应提供短小的体裁、简洁的思想;而长篇钜制只能与智者、天才、受过极高教育的专家们分享?

施莱尔马赫还认为,基督教的根子并不在犹太教之中,而是不可还原地、无法解释地在那位“被弃者”基督之中,在基督身上,普遍败坏与救赎的基本观念,通过更高的中介而第一次展现。……所有的有限者都需要一个更高的中介以便与上帝保持一致。施莱尔马赫强调宗教是人对绝对者(神)的意识,而不是神对人的启示,因此他的理论被认为是“对人的神化”。他用发现代替了启示,用宗教意识代替神的话语。可见,施莱尔马赫真是一位“新教神学家”,他对宗教的看法与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这一系列人物的叛教哲学十分接近。

施莱尔马赫还是一位披着神学外衣的社会主义者,因为他竟把人的原罪归结为所谓“社会性”的。他以“养成的习惯”来取代“遗传的罪”,无形中否定了基督的属灵救赎的必要性、独一性,而使基督徒退化,滑向旧约的弥赛亚道路和属世的拯救。当然,施莱尔马赫如此主张,具有那个时代的强烈色彩,如当时的法国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新基督教》之类亦是如此。但两百年来的历史足以证明,这种社会主义的狂想是救赎意义的死路,向善的人们早该回头了。


(209)


在我们看来,有限者就是不完善的“有罪者”。耶稣基督不是有限的,圣子同时是神与人,既参与神圣本质,又参与人的本性。“无人知父,只能知子,父把一切都向子启示。”(“没有人看见过上帝,唯有父怀里的独生子,把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这样一位自称上帝的基督,确实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因为他不仅仅是先知、导师,甚至不仅仅是天子、神子,而是上帝都住在他里面。犹太人杀死了人类的救主,救主则通过复活显示了他对全人类的救赎。现在的欧洲人则背叛了人类的救主,欧洲人背叛福音的确据,是“超人”观念所代表的世俗化浪潮。超人继续发展下去其实就是敌基督。超人比人类更杰出,正如人类比动物更杰出;但超人不能逃避死亡,所以超人还不足以成为撒旦,只是撒旦的俘虏、撒旦的门徒。超人又如何?不还是某种肉体吗?尽管是“更高的生命类型”,总不能逃脱死的阴影、魔鬼的权势;但在罪的方面,超人只能比人类还更堕落;正如人类比动物更为堕落。没有罪恶,不足以成为人类;罪恶不大,不足以成为超人。超人既然位于“善恶的彼岸”,就可以为非作歹、放手发动群众,直到堕落为撒旦的俘虏、撒旦的门徒。

“超人”观念并不只是某位哲学家的幻想与病态。实际上,“超人”的理论与实践已经支配了二十世纪欧美社会生活的主流。超人哲学的本质,是对人文主义者和科学主义的登峰造极地综合;而人文主义者和科学主义者,发展下去都会是偶像崇拜者、撒旦教徒。

──人怎么会堕落到“超人”那种地步呢?

──那不是出于人的力量,而是由于魔鬼的势力。

是的,若不以“魔鬼”的概念,则无以解释人的堕落、疾病、衰老以致变态与死亡。堕落的天使!不仅是撒旦魔鬼;而且潜伏在每个人身上,咬啮义人正如咬啮不义的人,直到人们彻底胜利或彻底失败。

牧师的儿子尼采揭发说:基督教倡导“奴隶道德”。应该承认他所揭发的是一个真相?但问题是:人在神面前,连做一个奴隶都不配,所以成为神的奴隶还是抬举了人。在神面前的奴隶道德,比在人面前的主人道德,更加具有强势──主奴关系还是一种人际关系,与神人关系是无法等同的,所以只有骄傲的使徒才有资格宣称自己是“基督的奴仆”,以为自己高于世间的万有。

尼采对基督教的批评歪打正着,倒使我想起:在基督里做奴隶,应比在人间做超人,更有悬念,也更加刺激,更有挑战性,更合乎“做人的尊严”。属世的超人必死,属灵的基督永生。所以,还是让我们匍匐在基督面前,口称十字架上的圣子耶稣是主吧。和各种宗教、哲学、理论无不具有其渊源(如马克思主义具有空想社会主义、费尔巴哈哲学、李嘉图经济学等三大渊源)不同,基督的福音是“全无人间的渊源”的,圣经学者到今天也弄不明白,耶稣到底属于什么教派的。由此可见,基督的福音却是来自天上的启示,能够降临在这罪恶的撒旦国度,实在是我们的福气,而这一降临事件本身就是一个明显的奇迹。

犹太人最为恐惧这圣子的奇迹,千方百计要抹杀他,为此甚至不惜倒向无神论。例如马丁·布伯(Martin Buber,1878—1965年)就是一个典型的病例。其学说的罪恶性在于,抹煞了上帝的灵性,从而模糊了神圣与凡俗的界限,又通过诋毁上帝的客观性,企图使神蜕化为“人的幻觉”。上帝仅仅是“你我他”关系中的“你”吗?当然不是。因为上帝是“我”的主宰、原生者、创造者。上帝不是人的对话者,而是人的创造者与毁灭者──连这个前提都不懂,还谈什么哲学、宗教?

连这个都不懂或不想懂的人──他活着,就是一种受罪,也是一种犯罪,是一种对基督受难的健忘和抹杀。基督的福音完全胜利了吗?没有,基督要我们脱离这世界,可惜从基督教被封为国教的那时代开始,对福音的公然篡改就开始了,直至把基督“封为”其实是贬为“属世的君王”。奥古斯丁的“上帝的城”最终就会显形为“撒旦的国”──以基督教的名义,对纯正的基督徒进行反攻倒算。新教徒们不就是据此引申到另一种逻辑,把罗马教会比作“大淫妇”和“撒旦”吗?而布伯一类的敌基督的犹太人这种公然的篡夺神圣,是从对属灵者的放逐、以致屠杀入手的,最终的目的是把属灵的基督修正为属世的基督,也就是把圣子基督篡改为天使长撒旦。


(210)


害人者终必害已,动刀的必死于刀下──这首先不是来自他人的报复,因为别人有时可能根本不知道有人害了他;其次不是来自上帝的惩罚,因为仁慈的上帝经常不以苦难来惩罚任何人;最后这是来自人的罪行自身所造成的反的力量。这种惩罚是来自堕落本身──这多少有点像是“自杀”。堕落的人既然和撒旦为伍,自然只能享受魔鬼的待遇,而走正路的人则可以免受灭亡的命运。

“摩西呼求耶和华,耶和华指示他一棵树。他把树丢在水里,水就变甜了。耶和华在那里为他们定了律例,典章,在那里试验他们,又说,你若留意听耶和华你神的话,又行我眼中看为正的事,留心听我的诫命,守我一切的律例,我就不将所加与埃及人的疾病加在你身上,因为我耶和华是医治你的。”(《出埃及记》十五章25—26节)对别人尤其是对曾经坑害过我们的人,要心存怜悯,也感谢基督的恩──是基督使我们从中得以认识上帝的爱。我们之所有时显得比别人好一些,不是由于我们的能耐,而是由于上帝爱我们,并使我们从他的爱中获得了自己的尊严。是尊严和基于尊严的想象力,使我们还没有彻底堕落为撒旦的奴仆。


(211)


男子汉大丈夫,就是要“义”字当先。义字当先,就是简单,就是该简单的时候一定要简单。就是面对不该后悔的事情具有死不悔改的意志。这就是“永恒的青春”。就是重新像小孩子的样子,简单、任性、执着。“你们若不变成小孩子的样子,断不能进天国。”──基督说。

“自己创造一个宗教”,固然伟大,可以彰显自己不同凡响,甚至精妙绝伦。但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宗教是救不自己的。正如一切人造物在关键时刻都救不了人。否定基督并“不难”,解析上帝更“简单”,但是,在这种名为否定、解析的破坏之后,我们所能得到的,只是一个荒芜、冷漠、无助的世界。

是“信”耶稣还是“玩”耶稣?──这是信徒和文士(“文化基督徒”)之间的根本区别。当一个人写作或翻译说“耶稣本人不曾赋予自己的死任何明显的意义”(E·云格尔:《死论》83页,1995年4月上海三联版)时,表明他肯定只是“玩”的文士(“文化基督徒”),而不是“信”的门徒。


(212)


以人的智慧去“研究上帝”、“考证耶稣”,难道可能不沦为一种犯罪行为吗?而且是一相当大的罪行?神学,就这样使自己不幸沦入了罪大恶极的行列。“读神学”,经常是在“读那些亵渎神的撒旦语言”;所以,基督从不教门徒去读神学,只教门徒爱上帝、爱邻人、传福音。难道我们还不能从基督的行事中,获得最终的启示吗?


(213)


“文化基督徒”的实际含义是:文化侵入福音,从而形成一种相当劣质的基督教,这就是魔鬼的“文化”对基督徒进行腐蚀的活生生的案例。然而正如基督说过的,一个人不能既事奉上帝又事奉玛门──我们怎能既事奉基督又事奉文化呢?文化基督徒试图瓦解对基督的属灵信仰,其方式是把信仰属世化。他们把信徒对永恒生命的盼望篡改为“怕死”,并进而断言“耗尽一生去为死作准备,这简直荒唐透顶”。谁说过信仰基督是在玩弄“死亡艺术”?但无可否认,信仰基督确实是“救我们脱离这个罪恶世代的唯一道路”。基督的救赎是赐人以属灵的生命,但其前提是信徒必须憎恨并抛弃属世的生命,然后才可能尽心尽力地追随基督。


(214)


人只有通过恐惧之门方能变得更坚强?正如人只有通过死亡之门方能进入永恒的生命。怯懦则不同,怯懦是被恐惧压倒,成为死亡的俘虏。勇敢的人不是因为迟钝、弱智,而是因为属灵的信仰,使他越过属世的迷恋,欢欣鼓舞地越过死亡线、义无反顾进入上帝的国。


(215)


当马丁·路德宣称“我不知道我有何罪孽,也不知道我有何圣洁。我一无所知,只知道上帝的权柄在我心中”(《认信》)时,他已经背弃了基督的救恩,他说的“上帝”肯定不是耶稣基督的“天父”,因为基督的上帝首先就是要教我们认清自己的罪,以便倒空自己来迎谒基督的救赎。马丁·路德阉割了基督教最本质的东西即末世论和基于末世论的“离弃这个世界”的倾向。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与其说是一种“进”不如说是一种“退”──是向肉欲、家庭、财富的让步,是把罪恶打扮为圣洁,结果把“脱离这罪恶世代”的呼召,篡改为“投入这罪恶漩涡”的嚎叫。


(216)


巴斯卡有关人的高贵性的看法,是否受到诺斯替派(Gnostrcism)的影响?因为若非“原先的宇宙灵体的本性”这一角度去观察,受缚于物质奴役的人类,何来高贵?

好的神学,帮助人与神交流;坏的神学,诱人背离主、否认耶稣基督的真实性。奥古斯丁和阿伯拉尔(Peturs Abalard,1079—1142年)不约而同地认为:精神的渴望(和反抗的精神),是产生一切罪的最深刻的本源,相形之下,肉欲反倒只是罪的第二个根源……这一方面是对的,因为即使在我们的肉欲中,毒害我们最烈的也是所谓“精神渴望”即心理因素,相形之下,单纯的肉欲既不会很强烈,也不会很持久──是想象力激化了肉欲。邪恶的想象力,往往就成了“撒旦的化身”和“魔鬼的代言人”。

当然,另一方面,这两位神学家也都不约而同地有着黑暗的果子。这种矛盾的困境,是否对他们伟大、光荣、正确的神学系统,有某种我们连想都不愿意去想的催化作用呢?这样的理论果实,是否就是“教父学”?!

有不少冒牌的“神学著作”,尽管可能是“出自魔鬼的笔下”,但依然可以让我从中读到了基督的救恩,因为基督的恩典已经胜了魔鬼的狡辩。这时,上帝的作为依然显现出来:我们不是凭自己的理性批判去鉴别、发现魔鬼的陷阱,而是借着基督的爱的恩典之光,一眼洞穿了有人故意编织的谎言。

说到底,人可以“蒙圣洁”,但却不能“是圣洁”。因为这世上没有一个义人,一切圣洁只能来自上帝和把他表明出来的耶稣基督。人可以“蒙耶稣的宝血洗净”,但不可能“已被耶稣的宝血洗净”,因为我们还在不断犯罪,只能“因信称义”,无法“因信是义”。

“文化基督徒”只是思考基督,而非信仰基督。而唯有信仰先于思考者,才是真正的基督徒。如果要随时准备以思考的结果来决定信仰的取舍,这叫什么信仰?这叫什么基督徒?──这叫“文化活动”,这叫“文化基督徒”:限于自己的理性的判断的人,当然不能算是基督徒。


(217)


法国女作家西蒙娜·薇依(Simone Weil,1909—1943年)的遗书《在期待之中》,是一部令人生厌的、纠缠不休的作品。是这位女士力图玩弄神秘?仿佛唯恐自己的罪业不够深刻或是高耸?但奇怪的是,中文版译者,却将之纳入“基督教学术文库”。如此捉弄“基督教学术”,结果使之成了“反基督”的代号,这是不幸的。因为这不诚实,虚伪如魔鬼的谎言。

光明正大的反基督者,应该公开向基督宣战,而不该潜入基督的营垒内部作乱。当然,这种“不该”中的不诚实性,正是典型的敌基督的魔鬼手段,是邪恶意义的“应该”。所以,热爱基督的人也要认清魔鬼的方法论!那就是“今生的盼望”。今生的盼望者,他(她)们的方法论,是一种苟合的产物,是从属于他(她)们的生计的。同时,我们还要感谢基督,让我们从文化基督徒的“淫行”中,也看到我们自己的罪性。这罪性就是为了彰显莫名其妙的自我而与魔鬼无条件地“行淫”,并为了这一需要而在必要的时候利用基督,从而玷污了基督教的名誉。敌基督者敢于杀死上帝的圣子,还有什么恶事做不出来?当然,我们虽然憎恨他们,但自己也不是什么好货,迄今还在罪的捆绑中,继续参与钉死基督的罪行。这十字架不在各各他,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如果不能像保罗所说的那样钉死了自己的罪和旧我,就会钉死了基督的样式,使自己再成魔鬼的奴仆。


(218)


天主教比东正教更为强势,这也许也得力于它的“二传性”,即,希腊语《新约》是一传的福音,拉丁语《新约》则为二传的福音,而从拉丁语翻译过来的现代欧洲各国语言的福音则为三传。二传者何以反而具有更强的灵性?因为再传的过程,尤如灵魂突破肉体的过程,尤如从死里复活的过程,使神的福音得以更多地摆脱人的语言的限制?

人们总结说,东正教的崇拜重点在基督复活,天主教的崇拜重点在基督受难。但明显的现象是,强调受难的天主教比强调复活的东正教更为强势,甚至更有侵略性。看来受难的主题比复活的主题更为深入,更能激起人的敬畏、怜悯、顺服和爱。

福音的三传,由拉丁语向欧洲各民族方言的移位。福音的四传,由欧洲方言(如英语)向中文和各种殖民地也就是“第三世界”的语文移位……从传播学的角度看,每一次转译,都给基督的灵性以一次新表达、新转型的机会。于是,基督的信息就曲曲折折地进入了现今的中文里面。从今以后,当基督徒跪在十字架前,以中文书写赞美神的话语,充满身、心、灵的就不仅是幸福的自我感觉,而且把中文世界的传承也都纳入基督里面了。

圣灵赐人特别的光,可以穿透希伯莱语这个迦南语族的屏障,使迦南语族以外的“外邦人”得以亲近上帝、信从基督。

圣灵赐人特别的光,要以穿透希腊语的外壳,使整个地中海沐浴在福音的再度传扬中。

圣灵赐人特别的光,可以穿透拉丁语的封闭,使欧洲蛮族青出于蓝,把基督的爱推向整个地球。

圣灵赐人特别的光,可以穿透欧洲海盗商人的语言,使福音与当今世界上最古老最复杂的语言例如中文也都契合。福音的传播或许可以借此得到原教旨意义的复兴?基督恩典的丰盛,要超过古老中文的复杂:如果这两者结合起来,就会产生全球奇迹?

全球奇迹不把现在的基督教与福音等同起来,全球奇迹不把信徒也就是“承认基督是主的罪人”与基督等同起来,全球奇迹不把“基督教的历史”与“基督指引的未来”等同起来。人是供神审判而不是来审判神的,凡逾越了这一界限而试图判断上帝者,就等于处在地狱的煎熬中,何须等待来世的另一个地狱?


(219)


罪的起源问题,是《圣经》没有作出解答的一项奥秘,甚至连饶舌的奥古斯丁也无法凭藉他的希腊哲学与波斯宗教对此联想并印证……罪的起源问题──这也许是上帝的一项永恒的秘密?

只是通过亲身经历,我们还是可以多少知道一点:是运动产生了罪,尤如生命产生了废气与粪便。剧烈的运动,容易产生剧烈的罪,所以我们看到,大天使、“天使长”也许正是在剧烈的运动中堕落为撒旦的。

人是上帝创造的“宠物”,因为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子造了人类,后来还给人吹了一口气,于是特别赐人能力掌管天地万物,但我们却滥用了这种宠爱,从而堕落为仅次于“撒旦魔鬼”的“罪人”。

我们追随撒旦,想与上帝平起平坐,偷食智慧果,为自己设立了理性,这“理性的原罪”时刻阻碍我们,使我们永远不能重返上帝的国。此外,人们还崇尚运动、酷好战争、喜欢游行,甚至热爱流离颠沛的命运:人们甚至以悲剧为美,要和上帝分庭抗礼,建立地上的国家,罪大恶极者还想建立地上的天国,结果无一例外是建立了人间地狱。奥古斯丁想在这个世界分出一个上帝的城市,建立耶稣都没有计划的事业,但是他拔高自己的结果,仅仅是得到了一个迫害基督徒的罗马国教组织。

殊不知,连过度的善也会结恶果,例如“福利国家”。而过度的繁荣就会造成泡沫经济,产生社会腐败。有运动的有限性,而有限性也正是一种罪性。运动产生罪,在运动中失去平衡,就产生罪恶。只有普遍的(超空间)、永生的(超时间)上帝,才是无限的,并因无限而是完满的,并因完满而是无罪的,并可以消融一切的罪。相反,从上帝分离出来的任何运动,都会形成有限,并因有限而形成罪。这甚至对天使也不例外。所以有人认为,天使没有意志和理性,只是机械地执行上帝的命令。而违反此律因而产生了自己的理性和意志的“大天使”、“天使长”撒旦,一旦以其自由意志来自行判断甚至定夺某事,甚至创建某事,难免不会偏离正轨,甚至为非作歹、叛离上帝。

冲突、斗争,表明运动得很激烈甚至过份激烈,于是便不可避免地陷入罪中。在这种意义上,越有能耐的人,运动量越大,犯罪的潜能与机率亦大,其罪亦大。而顺服上帝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是为罪的消弭,是为上帝的独生子,是为救我们脱离罪恶、进入天国的圣子耶稣基督。在他的示范面前,我们需要反省罪,克制运动本身。


(220)


俄国人列夫·舍斯托夫(1866─1938年)在《约伯的天平》一书中说,尼采的《善恶的彼岸》是在叙述“古代的生长在天堂里的树的故事”,这种说法在现象的描述方面,颇为贴切,实际上却遗漏了人类命运的本质:自我们从伊甸园堕落以来,再也恢复不了超越善恶的自然本性,因此永生的上帝才差遣他独一爱子来,救赎并审判这个趋向恶而不是趋向善的世界。这就是区分善恶的智慧所招致的恶果,是这样的“趋向恶的状态”而不是“上帝的愤怒”,使人受苦。而哲学家们如舍斯托夫笔下的尼采煽动人们抛弃羞耻感所带来的行为后果,但这完全不能帮助人们恢复伊甸园般的天堂地位,只是激发了更多的人间暴行,从而增加了而不是减少了苦难,因为堕落以后的人类,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再也无法回到堕落以前的状态中去了。

《约伯的天平》解释说,新柏拉图主义的祖师爷普罗提诺对诺斯替派的学说十分气愤,因为普罗提诺是因为热爱世界而后才去鄙视世界的。……如果这种说法真实无误,那么人称诺斯替派为新柏拉图主义的变种,显然是诬枉的。完全鄙视世界的思想,是直接从耶稣基督传来的“神的话语”,因为甚至连“高尚的犬儒派”也还是喜欢太阳,甚至热爱生命,他们不过是想过一种更加自然的生活罢了。基督则把自己及自己所表达的“我父”与“世界”完全对立起来。在这种意义上,诺斯替派显然较为贴近福音而非较为贴近新柏拉图主义。由于诺斯替派强调脱离世界追随基督的属灵性质,结果受到了情欲未泯的“教会团契”的排斥,从而诬告他们是新柏拉图主义。也许可以说,新柏拉图主义仿佛古典文明的夕阳,诺斯替派则像是朝阳,它朝向正午的太阳,那就是基督的福音:这可是一个跨越了黑夜子午线的本质区别。

黑夜,就是世界;驱散黑夜的光,就是基督。

新柏拉图主义在面临黑夜时,返身向后眷恋白昼;诺斯替派则在抛弃黑夜后,面向真光;这可是一个本质的区别,后来演化为异教徒与基督徒的区别。诺斯替派的局限是:他们钻研神学,就好像在钻研哲学;他们理解上帝的话语,就好像在理解占星术和科学;他们读属灵的福音书,就好像在阅读属世生活的指南。于是他们就为斯宾诺莎那样的从犹太教中叛离出来的思想家制造了靶子,说什么上帝的意志与理性和人类意志与理性之间的天壤之别,就像是“星座犬”与“动物犬”之间的差别那么大。但斯宾诺莎可能没有意识到,他的讥评依然是渎神的,就在于天上的星座“犬”,与地上的能吠的动物“犬”,都是属世的、物质的、终将朽灭的;而上帝的意志与理性却是属灵的、永生的。

不错,有些神学家们败坏了上帝的声誉,因为他们即使贵为圣徒和教皇,同样具有人的罪性。他们不扮演上帝的代表还好,一旦扮演就不免露出沐猴而冠的丑态了。但哲学家们也好不到哪里去:他们号召人们“回到太一”,自己却以思辨远离宇宙本原。世上有不少神学教授也是如此,他们对上帝的论证本身,就是在背离上帝,且使听众离上帝更远而不是更近了。

他们诡辩说,这其实也是一种用途:让属灵的服役于属世的。何以见得呢?他们解释说,原来,属世的经过属灵的净化,就仿佛经过一次洗浴、休眠,可以更大的活力投入属世的争战──所以我们看到西方物质文明之所以能够如此庞大的体系,是因为有其持续深入的属灵修炼作为其“犯罪基础”的。


(221)


德国宗教史学家哈纳克(Adolf Harnack,1851—1930年)说,“宗教思想的内在力量从来保证不了它在世界的统治权。”(《教义史》第272页)。这是符合实际的,但是不仅如此。哈纳克和绝大多数德国人似乎一样,他们理解不了:事实上,宗教思想的内在力量恰恰在于它弃绝了世界的统治权!这就是上帝的东西和恺撒的东西之间的根本区别。

苏格拉底和耶稣相仿,也是为了自己的真理,被群众和统治者的世界联盟给杀害的。苏格拉底死前还在滔滔不绝地讲述自己的真理,是为了传播?还是为了克服自己的恐慌?耶稣则在判决之后沉默不语,因为对他来说,上帝的真理已经自明,何须多说?耶稣像羊在剪毛人的手下无声无息,因为他是世界的救赎主。他的救赎已经降临,宣告福音的时刻已经终结,所以他保持高贵的沉默?除了神秘的“十架七言”(The Seven Last Words of Christ),但十架七言并非“说给人听”的哲理,而是“自言自语”的启示。


(222)


耶稣有一百只羊,如果丢了一只他就暂且放下这九十九只羊,去寻找那一只迷失的羊。这就是超越功利的爱,这就是可以为羊舍命的好牧人。那么,如果明天的世界上总共有一百亿人口,基督会不会为了等待最后一亿个罪人而延缓其余的人得救呢?按照我们人类的思考和担忧,如果无穷等待下去,那岂不是谁也不能得救了吗?

我窃以为,耶稣所说的一只迷途的羊,并不是指弱智、白痴、顽冥不化者、生性恶毒者;而是暗指像使徒保罗那样的人。基督不仅不放弃他们,还要特别拣选他们,迫使他们负上重轭甚至死在十字架上──因为仁慈的主并不是护短的主,更不是奖励恶人的主。

而耶稣所说的一百只羊,也不是世界上全部的羊,而只是世界上属于耶稣的羊。被基督的爱专门寻找回来的迷途羔羊啊,在属世的意义上,将要有祸了!被主寻找回来的迷途羔羊,将要注定不得安宁──不得不经历千辛万苦,成为一头猛狮,从事属灵的战斗,充当基督的前卫,直至精疲力竭而死。基督的爱,使得迷途羔羊不畏艰险,因为基督的印记已经打在迷途羔羊的灵魂深处。


(223)


苏格拉底说,“不能使好人遭到不幸。”但在耶稣看来,也许这个世界上既没有好人也不可能不遭到不幸。世人都亏欠了神的荣耀,连一个义人也没有。“不幸”只不过是罪人们所受到的报应或命运。人若不能悔改,脱离自己的罪,永生上帝的儿子也无从救他。这就是人类的命运:白白赦免已经有了,但人们却不去领取。这就好像乐透大奖已经揭晓号码,但却无人前往领取一样奇怪。

笃信上帝的人为什么也会失败并落得悲惨的结局?斯宾诺莎如是质疑。其实答案并不需要很复杂的: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成功,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遭遇最终的失败。再者,上帝的赐福却有属灵的一面,如果想用这属灵的赐福需要属世的失败来得到,那就是最大的收获了。如果反过来行事,用属灵的赐福去交换属世的利益,那就是最大的不敬、顶尖的不诚,就足以抵消属灵的祝福而绰绰有余了──哪里还有资格提问“笃信上帝的人为什么会失败并落得悲惨的结局”?

看看十字架上的基督吧。就能明白犹太人斯宾诺莎试图理解福音,但却“犯了方向性、路线性错误”。这些错误对人的认知能力来说是司空见惯的,但强以为解,然后反过去指控上帝,岂能不是一项大罪呢?另外我们也要知道,福音是很难被人“精确理解”而更多只能猜测的,任何宣称他“理解了福音并可以分析解福音”的凡人,非愚即诬。即使这个人对于希腊语的造诣很深,又如何能够打通神人之间的本质壁垒,越过永生的上帝而登上讲坛呢?解经师们要当心,信口雌黄可能有祸。

“我们虽然在血气中行事,却不凭着血气争战。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乃是在上帝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垒,将各样的计谋,各样的拦阻人认识上帝的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并且我已经预备好了,等你们十分顺服的时候,要责罚那一切不顺服的人。”(《哥林多后书》第十章3─6节)自胜者强。自胜者必将心意夺回,归向耶稣、顺服基督。只有彻底顺服基督,方可征伐得胜──攻破一切拦阻上帝的营垒,兵不血刃地扫荡不顺服者,奉耶稣基督的名,把荣耀归于上帝。

“论到祭偶像之物,我们晓得我们都有知识。但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惟有爱心能造就人。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若有人爱神,这人乃是神所知道的。论到吃祭偶像之物,我们知道偶像在世上算不得什么。也知道神只有一位,再没有别的神。虽有称为神的,或在天,或在地。就如那许多的神,许多的主。然而我们只有一位神,就是父,万物都本于他,我们也归于他。并有一位主,就是耶稣基督,万物都是借着他有的,我们也是借着他有的。但人不都有这等知识。有人到如今因拜惯了偶像,就以为所吃的是祭偶像之物。他们的良心既然软弱,也就污秽了。其实食物不能叫神看中我们。因为我们不吃也无损,吃也无益。只是你们要谨慎,恐怕你们这自由,竟成了那软弱人的绊脚石。若有人见你这有知识的,在偶像的庙里坐席,这人的良心若是软弱,岂不放胆去吃那祭偶像之物吗?因此,基督为他死的那软弱弟兄,也就因你的知识沉沦了。你们这样得罪弟兄们,伤了他们软弱的良心,就是得罪基督。所以食物若叫我弟兄跌倒,我就永远不吃肉,免得叫我弟兄跌倒了。”(《哥林多前书》第八章)

最为可怕的是“知识”还不是“理性”;理性还可以是中性的,知识却无法中立,知识常常是“极具倾向性的判断”与“结论”。因此,理性是从智慧果产生的一项能力,知识却是从这种能力分离出来的不同后果,所以不同的文明会产生不同的知识系统。在神学上,知识可以分为两类果子:一是属上帝的、属灵的果子;一是属撒旦的、属血气的、属世的果子。属世的爱,排拒前者而迎纳后者;属灵的爱,排拒后者而迎纳前者──不同的爱所据以排拒或迎纳的工具,则为“理性”。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自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十三章4─8节)这样的爱,只能来自上帝,并通过耶稣基督表明出来。人可以转借这样的爱,但人力或人的修炼功夫却无法保持这样的爱。人无法恒久忍耐,除非他已经信了并看见了耶稣复活这一“上帝与人和解的凭据”。人没有能力不嫉妒、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因为人只喜欢不义,不喜欢真理──除非,他已经看见并信了基督的爱。永不止息的爱是慈爱,这是基督的爱,这样的慈爱使人包容,这样的包容使人相信,这样的相信使人盼望,这样的盼望使人忍耐。所以使徒保罗说:“我在你们中间,用百般的忍耐,借着神事、奇迹、异能,显出使徒的凭据来。”(《加拉太书》十二章12节)使徒的凭据,不是出于自己,而是来自上帝,来自那死在十字架上、并从死中复活的主。

“凡事包容”的“包容”,不是“纵容”,而是“包括”、“容纳”。在基督的“永不止息的爱”里,我们一去不返的青春与健康被包括、容纳了。在基督永不止息的爱里,我们横遭践踏的亲情与团聚被包括、容纳了。在基督永不止息的爱里,我们业已失去的故土和祖国,也被包括、容纳了。一切已死的,被永生的主永远记念、存留。

二十岁开始我就相信耶稣是基督,但是在四十二岁以前一直不信他是独一圣子。保罗说得真准确:“所以我告诉你们,被神的灵感动的,没有说耶稣是可咒诅的。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哥林多前书》十二章3节)在这种有“神的灵感动”却没有“圣灵感动”的中间状态下,在那样的时候,我想起自己的往事尤其是美好的往事,就会生出淡淡的惆怅,因其一去不返,就会生出一种焦虑以致绝望,因而极想人为地创造出一番英雄的业绩予以弥补。后来我终于得到“圣灵感动”、信了耶稣不仅是基督,而且是独一圣子,于是念及基督灵体的无限,就常在基督里感念一切并包容业已逝去的一切。我因此知道,在独一圣子永不止息的爱里,超越佛教的一切法、一切相,一切早已毁灭的宇宙往生、以及尚未生出的律法,都已得到了记录。

独一圣子说:“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马太福音》第五章17节)而且“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同上18节)圣哉基督,永恒的活泉、永恒的光。基督以其无限的包容,记录一切;以其无限的爱,记念并复活一切良善甚至不那么良善的。在这种意义上,上帝的审判也是一种包容、成全,是基于记录的。为了这样的工作,为了体现“无限积极的爱”:独一圣子以致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224)


人的罪,首先表现为“从上帝那里叛逃”,这是从我们远古祖先的命运中就开始了的。就我们自身即“这些承受着罪的负债的个体”而言,罪表现为“对上帝的无知”,以及“虽然知道却行不出来”,即使徒保罗所说“我是喜欢上帝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罗马书》第七章21─23节)凭我们自己的努力,无法摆脱这样的罪;这时,上帝的恩典降下,“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因为上帝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至于信。”(《罗马书》第一章16─17节)普罗提诺等“新柏拉图主义”仿佛夕阳;而基督受难则是文明的子夜,诺斯替教派像是朝日,朝向正午的太阳,虽然它还不是正午的太阳。

基督受难时,圣殿的大幔从中央裂开……遮蔽救恩的传统屏障被永生上帝的儿子的爱,彻底击溃了!难怪垄断圣殿权柄的大祭司对上帝的圣子恨之入骨,因为大祭司认为耶稣的行为侵犯了大祭司的传统特权。

如果没有基督的福音的教化,罗马帝国的臣民包括被看作那些下贱的犹太奴隶会是一群多么可怕的牲口啊。不仅欧洲蛮族是这样,捧着旧约的犹太人也是这样。而尼采的梦想就是恢复他们的兽性、兽行,但这些并非尼采这位东欧杂种的病态头脑胡思乱想出来的,而是确确实实存在于耶稣所受的耳光、鞭刑、十字架之中的史实。

三自教会的赵紫宸发问说,一个人只要相信耶稣是童贞女所生和相信耶稣复活,但过着毫无见证的生活,就可以进天堂吗?……

让我来尝试回应这个挑战:一个人只要真的相信耶稣是童贞女所生并愿意相信耶稣复活这一奇迹,他就不可能过着毫无见证的生活,因为这样的信仰本身就是见证的生活,且是至高的有见证的生活,如,高于法利赛人的“守律法”活动。一个人只要真的相信耶稣是童贞女所生并愿意相信耶稣复活这一奇迹,他至少就会比他自己的以前,要稍好一点,从而也就不可能过着“毫无见证的生活”。一个人只要真的相信耶稣是童贞女所生并愿意相信耶稣复活这一奇迹,他就不可能提出赵紫宸这样的问题。


(225)


施洗的约翰是最后的和最大的先知,因为他是为基督铺平道路的。凡耶稣以后自称先知的,而不自称基督奴仆的,非愚即诬。“我不是先知,但愿我也不要被称为先知──我只是基督的奴仆,一个极普通的奴仆,我的最高愿望,是死后能归入基督。愿我的所思所言,凡是精彩的,都不是出自我,不是出自先知的智慧,而是出自住在我里头的圣灵。阿们!”

上述看法使我认识到使徒保罗很重要,他做了基督的奴仆,而不只是用基督来炫耀自己。这样,他为后来的基督徒做了一个良好的示范。告诉后人,在基督面前,不可僭越,不可轻狂。“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哥林多前书》第九章16节)只有被基督如此征服如保罗者,才可能摆脱了魔鬼的控制,才算得救,可称为义。只有拒绝世界如保罗者,才可能在事实上以基督的灵征服世界,因为“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十六章33节)。“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启示甚大,就过于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就是撒旦的差役,要攻击我,免得我过于自高。为这事,我三次求过主,叫这刺离开。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哥林多后书》十二章7—9节)所以,我们必须遵循保罗的软弱,背起十字架来跟从主。我们若要回到主的基业,就要舍弃自己的意志。意志是极深的原罪,它产生过度的即不合上帝意思的运动,从而引起尘世罪恶的风暴。愿我们偃旗息鼓,把主权交还给主。

“我们救主的伟大,在降生时,并没有显明,但在显然被他的仇敌镇压之后,现在却大放光明。”(奥里根:《救主的伟大》)救世主受难的时代,正是他取得伟大胜利的时代;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稣,为救赎如此众多的灵魂而死,从而显明他是上帝的圣子。


(226)


“做保罗的学生还是做耶稣的学生?”这对我们根本不构成一个问题。因为我们连做保罗的学生都不配,怎有能力直接来到耶稣的教导前?保罗教导我们谦卑,匍匐在基督面前称臣。没有这种态度,我们便读不懂上帝的话语,或干脆僭越起来,自命为先知甚至冒充救主了。

但这非常危险。因为这将彻底切断我们的救恩。我们祈求永生上帝的圣子,免除我们的僭越,还给我们一个罪人和必死者的可憎面目吧!

“上帝已死”并非十九世纪初叶的普鲁士军国主义者黑格尔所说的某种时代精神,而是发生在独一圣子基督耶稣被处死刑的主后一世纪的血淋淋事实。但一千八百年后的欧洲十九世纪,人们已经无法理解“上帝会死”这一残酷的事实,他们只看到上帝的复活,而且仅仅是在死后的第三日。当然这三日也许就是人间的三千年,于是主后两千年来,世界生出许多可怖的故事、暴行,面具脱落,人类本质的面目展露出来。

于是马丁·路德这类人物就起来臆测神意了,断定“上帝禁止人们升入神圣的高度”,好像他们真的明白上帝的心意。但我们知道,仁慈的主宰给人自由,且给的是真自由。甚至对于智慧果的食用后果,他也只是发出预警说,“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创世记》第二章16—17:“耶和华神吩咐他说,园中各样树上的果子,你可以随意吃。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而没有设置断然阻止的障碍。后来在生命树前头,才设置了这样的障碍。结果,在整本圣经中第一次出现了“死这个”字。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这些自己断送了自己前途的、被叫做“人”的族类,还能继续升入神圣的高度吗?确实,鸡毛落入火中而不能不自取灭亡。但是我们不能继续升入神圣的高度,并不是因为神的禁令,而是因为亚当夏娃的堕落。我们的限度,也许是由我们的泥土质地决定的,而不是上帝的那一口灵气决定的?

《约翰福音》“从来没有人看见过上帝,唯有父怀里的独生子,把他表明出来”一语,见证了福音的本质。由基督所表明的上帝,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以万物为刍狗的、令人恐惧的,而是仁慈的、关切人的,令人怀有无限盼望的。上帝的圣子基督,是人与上帝之间的中保与桥梁:“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十四章6节)尼采预告的现代权能者们,从思想家、科学家到政治家、宗教家、社会组织家、生物工程家……为什么都以不同的形态发疯而死呢?是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终极盼望。尼采说,“如果世界上有神而我们又不是神,这叫我们怎么受得了。”这就是失去盼望者的痛苦宣告。人要是不承认自己只是泥土,就无法免除这样意图为王的痛苦。吸毒致幻的美妙功能,是在于让人忘记自己只是泥土,结果却是让人马上变成了瘫软在地的泥土。

反过来看这宣告──“如果世界上没有上帝,我们自身就是上帝”,用时髦的僭主语言翻译一下就是说:“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我们是自身命运的主宰”。可是问题来了:如果我们自己就是自己的主宰,那么我们最终将知道,我们主宰的世界后面,势必弥漫这令人窒息的空虚──因为我们迟早会失去对于周围事物甚至失去对于自身的控制。我们对自己的局限性,已经一目了然:生活的陈腐已经刻入我们的骨髓……如果没有上帝、如果我们自己就是上帝,这个世界就将毫无希望了,我们的世界除了逐渐变成垃圾场之外,没有别的出路。

一个完全没有盼望、没有明天、也不能更新洁净的垃圾场,对任何一个稍为高贵的灵魂来说,都是不能忍受的、也不值得活下去的。没有了“望”作为纽带,“信”和“爱”就会松懈以致解体。“望”,就是“盼望未知的世界”;“信”,就是信仰上帝;“爱”,就是表象为爱上帝、爱人如己的“生命原力”。


(227)


“无限丰盈的上帝并不因为自己还需要什么,才将被造的世界造出来,而是为要使这世界借着参与享受他的美意。他看见自己所造的都喜乐,并且在无限丰盈的他里面寻得一个不满足的满足,他也就喜欢自己的作品。”(圣马克西姆《论爱》第三部46节)

爱到这样的地步才知道爱的妙处:为逼迫你们的人祷告,为伤害你的人祈求上帝的宽恕和爱。──这是奇妙的、接通神能和上帝之光的“心理学”。因为,当我一旦开始如此潜心祷告,突然间发现那“逼迫者”和“伤害者”不见了!原来,并没有人在逼迫我、伤害我──只是“那人”对“这人”进行了某种“过分反应”罢了。如此一来,逼迫和伤害就都不再存在了。由于我没有受到逼迫和伤害,我就不再感到痛苦,于是首先得到了上帝宽恕和爱。这样一来,虽然我为那逼迫者和伤害者祷告了,但得到益处的却是我自己──因为当我为逼迫者、伤害者祷告的时候,上帝的宽恕与爱已经降临在我自己的身上了。所以说:“爱上帝的人,其心不与事物相斗争,也不与事物的观念相斗争,而是与那些相连的情欲相斗争。例如他斗争的对象不是一个女人,也不是伤害了他的人,也不是这些人在他心里的表象,而是与这些表象相连的情欲。”(圣马克西姆《论爱》第三部40节)

总结一下,可以归纳出两条常见的错误:

(一)错误的反应:不信上帝的人,不会对自己的情欲宣战,而且通过与事物和人的斗争,而张扬并满足自己的情欲。这是所谓“现实主义者”、“行动派”、“领袖”,他们甚至奉行“与人斗其乐无穷”的野兽哲学,这一哲学被智者如此断句来读:“与人斗,其乐无,穷。”

(二)错误的方法:信了上帝但还不爱或爱得不够的人,并不直接对自己的情欲作战,而是力图通过与“事物和人的观念”相斗争,来平衡自己的情欲,为之解套。这是所谓的“理想主义者”、“思想家”、“大师”。他们的方法是通过观念的战争,摧毁或抹煞或歪曲事物和人的本来样态,以此来控制世界,而不是着手消灭自己的情欲。

“在祈祷时,心要排除对一切人事的单纯观念,和对一切受造物的思虑,免得你因思想小事而不能升到那较万物都伟大的上帝。我们若真爱上帝,就可藉着这爱抛弃情欲。对他的爱就是选取他,舍弃尘世;选取灵魂,舍弃肉体;轻视一切尘事,藉着克己、爱、祈祷,和赞美歌等,持续地献身于他。”(圣马克西姆《论爱》第三部49─50节)

我们的奋斗和骄傲,是来自死亡恐惧,越害怕死亡,就越有奋斗的动力:他要在这行将朽灭的世界上,立身扬名,打上自己的印记。越敏感死亡,就越容易骄傲:他意识到,自己的成效、成绩甚至成功,多少能够克服一点死亡恐惧和虚无主义。所谓贪官的“五九现象”,也就是在六十岁退休之前的疯狂盗窃,也是基于同样的原理。但是这样的奋斗与骄傲,最终是建筑在沙滩之上的。死神迟早来到,收拾一切,片瓦不留;没有英雄,包括大老,能逃此劫。只有基督里的生命,可以脱离死神的判决,因为基督之道已经判决了死神并战胜了死神。

这样的生命将被上帝记念,并因基督的收容,而消除了死亡恐惧,对于他来说,奋斗和骄傲,以及一切基于“反抗死神控制”的英雄业绩,岂不都成了多余的?所以我们要尽心尽意地爱上帝,因为属世的奋斗的基础已经瓦解且变得多余,所以我们还应爱人如己,因为属世骄傲的基础,已经瓦解且变得多余。──于是,赞美代替了奋斗;顺服代替了骄傲。

“在我们永续奉献上帝,而将灵魂之情欲部分加以监视,就会发现我们不再蒙受思念的打击了;现在我们就能更熟练地轻视它们,并割断他们的起因,就变得更有清楚的认识……”(圣马克西姆《论爱》第三部51节)

实际上,当人“在基督里”,也就是在基督永恒生命的无限包容与成全下,一切思念都被包容,并无须切断;灵魂的情欲部分不是被故意轻视或压抑,而是引导成为对于上帝的赞美。例如,在皈依圣子耶稣并信他“与永生上帝同在”之后,我对以往生活如母亲在世和去世的种种情景的思念,就不再显得焦虑,而是变得相对释然。因为主的圣灵已经覆盖一切悲剧的印迹,并使之变成纯粹的记忆。我们仿佛已在永生上帝的记忆中被吸收,吸收成为一个可以重新打开的密码,并装入一个永恒的磁碟中……这不是墓碑、遗骸或名字,而且是那些可以永远鲜活的一切。


(228)


上帝的旨意使罗马教会(中译为“天主教”)后来居上,超过拜占庭教会(中译为“东正教”)而蒸蒸日上,遍传世界,也许是出自这样的启示:《新约》是以希腊语首先记录的,因此骄傲的希腊人难免步上先前记录了《旧约》的希伯莱人的后尘,因而更容易趋于自满、停滞、颓废、堕落。这也正如后来的拉丁人陷入天主教无法自拔,不能像日耳曼人那样在宗教改革上开风气之先。

由此可见,神不偏待任何人与任何民族,创造谁与启用谁,往往也是成就谁与废去谁的前奏。上帝给每个人与每个民族都保留了一次机会:属于他的也仅仅属于他与上帝发生密切关系的一次机会,除此之外,神如何会偏待任何人与任何民族呢?

日耳曼人包括日耳曼人、拉丁人、凯尔特人三种民族混血而成的英格兰人又如何呢?应该说他们虽然比较生番,在信仰方面比熟透了的拉丁人还不如。例如物理学家伊萨克·牛顿(Isaac Newton,1642—1727年)1727年3月20日去世时,据说其墓碑上竟然刻上了如此亵渎的话:“让人类欢呼这样一位如此伟大的人曾经荣耀地存在于世界。”这听起来就好像是在赞颂耶稣基督。而这位物理学家牛顿偏偏又是怀疑三位一体说的,他认为那是不可理解的。这是因为,这个科学人材依赖经验与逻辑,只相信自己的感官观察与理性综合,不相信超越逻辑的启示、超越感官的神迹。他以自己一介凡夫俗子,而否认耶稣的神性,自己觉得这就是优越了。然而否认基督,不仅违背《圣经》,而且破坏人的最后盼望──现在有人竟然称这样的牛顿为“基督徒”,称牛顿所信仰的仍为“上帝”,这才是真正令人无法理解的。这样溢美,使得牛顿所起的破坏作用远远大于一个无神论哲学家或是直接否认上帝的科学家──这就像一个推销员如果用冒牌货来为一家名牌公司作推销,会比直接赞美敌对公司,更加有效地败坏本公司的信誉。

而“牛顿的神学努力”,是典型的“鞋匠治国”。其污七八糟的结论如否定基督的神性,否定三位一体的真理等等,是典型的“外行试图领导内行”。为这些污七八糟的结论,这位严谨的物理学家甚至不惜篡改神学历史,公然制造伪证。这足以说明,把物质世界和属灵天国混为一谈,甚至套入相同的模式加以探讨,有百害而无一利,是为死路,是为地狱之旅。

法国神甫让·梅叶(Jean Meslier,1664—1729年)在他的《遗书》(Le Testament de Jean Meslier)中,也表明了类似的荒唐──吃宗教饭神甫自己,竟然对基督教作了全面的批判!这不论从哪个方面说,都可以证明他是个骗子。当然,撇开异常的情绪不论,其逻辑和理性是相当清楚的──他的意见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基督教完全荒谬。”但我也看到了,基督教的这种荒谬性,正是对荒谬人生的反制,也是人生荒谬的最佳的解释与彻底消解。“正因为它荒谬,所以我才相信。”──世界上还有什么比人生更加荒谬的呢?

让·梅叶神甫的《遗书》攻击耶稣基督是“宗教狂热病者”,这就是属世的吃教者,对属灵的基督──被吃者──永生上帝的圣子,唯一可能的“评价”?梅叶神父当然不会狂热,所以他用诈骗的方式偷吃教会的饭,然后背地里出卖基督,这真是“一举两得的神职人员”。老实说,我看不起这种人,他们虽然人数众多,但是如同垃圾,连老鼠都不如。这样的神职人员既不忠义,又不诚实。老鼠还可以用作动物实验,这样的神职人员却只能污染环境,因为现行法律不允许拿他们派其它用途。而这位梅叶神父比较普通的“一举两得的神职人员”的唯一可取之处,就是留下了他的《遗书》,让人们可以从神职人员的无耻谰言里,从其反面,看见耶稣基督这位被吃者的信实与爱。

在如何识别神职人员—宗教骗子的问题上,有种做法值得参考:在美国,有一种“宗教工作者签证”叫做“R1”,就经常遭到宗教骗子们的冒充申请和诈欺滥用。宗教工作者签证因为遭到滥用的情况层出不穷,几度被迫暂停签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政府设计了新的R1签证规定。新规定的最大改变就是申请人必须提交移民局审批同意的“I-129表”。这使得申请宗教工作签证的人和申请其他类别工作签证的人一样,必须先经过一道常规的审查,从而取消了宗教工作签证的申请者们原先享有的一项豁免权:原先外籍申请人士并不需要持有获准的I-129表,就可以前往美国使领馆申请R1(宗教)签证,这就给骗子留下了漏洞。。新规定也对“宗教工作者”的资格加以定义,那就是“终身从事宗教工作的人士”。美国政府的这一改弦更张提示我们:如果连常规的道德与法律都不遵守,那么那些所谓“宗教人士”,几乎可以肯定就是“宗教骗子”。对付他们,必须收紧篱笆。像是梅叶神甫这样的吃教者,不好好工作却批判被他吃了的基督,真是太不应该了,简直是一种丧心病狂。


(229)


巴赫的音乐,比中世纪的圣乐是一个堕落,正如拉斐尔的圣经画像是中世纪圣像的堕落。然而,即使中世纪的圣歌比起使徒的赞美诗,也还是一个下坠(如果不是“堕落”的话);世上最美最壮烈的音乐,则是耶稣的《登山宝训》和“十架七言”。

从福音的观点来看西方音乐在巴赫以来三百年的发展,是一部相当典型的“灵魂堕落史”:从“对天堂的追思”如巴赫,堕落到“对罪性的礼赞”如贝多芬,再堕落到“异教的魔鬼颂歌”如瓦格纳,再堕落为“地狱的呻吟”如现代派音乐。最后,音乐本身消失在一片噪音之中如“当代音乐”。听了这些“实验音乐”,连鸡都不下蛋了。

父、子、圣灵,信、望、爱。上帝和灵界的存在是信仰的基础;耶稣基督的复活是盼望的基础;圣灵的运行则是爱的基础。我们全部生活乃至全部生命的基础,是福音。如果有什么力量在现在和今后的日子里,从我们的生命和生活中抽去福音,那么这一“抽去”,则无异向我们宣战,因为这无异于切断了我们命脉,这种措施不论出于谁的企图,都是绝对不可以被一个想要保持健康状态的灵魂所接受的。进而言之,无论这种抽去的企图伪装得多么巧妙和无害,都是不可接受的杀戮行为,都需要彻底地拒绝他。


(230)


弗洛伊德在《摩西与神教》中,指出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即犹太一神教与阿顿(埃及太阳神)崇拜之间的历史渊源。然而,他的结论却是灾难性的,具有魔鬼般的诡诈与狠毒。他把基督的福音说成是“保罗所创立的新宗教”,这显然是受了尼采的影响;而他把人类的原罪解释成为是对杀父行为的忏悔──这就是在亵渎上帝了,因为我们在天上的父,是不可能像我们的肉体之父那样有罪并有限的。

现在知性的扩张也带来了灵性的透彻,我们对于事情的理解已经超过了弗洛伊德:一神教在阿肯那顿的太阳崇拜中,还是对感官宇宙的礼赞;而到了耶稣的福音,已成为对感官世界的诅咒、对末日的预言:“有人谈论圣殿,是用美石和供物妆饰的。耶稣就说,论到你们所看见的这一切,将来日子到了,在这里没有一块石头留在石头上,不被拆毁了。他们问他说,夫子,什么时候有这事呢?这事将到的时候,有什么预兆呢?耶稣说,你们要谨慎,不要受迷惑,因为将来有好些人冒我的名来,说,我是基督,又说,时候近了,你们不要跟从他们。你们听见打仗和扰乱的事,不要惊惶,因为这些事必须先有,只是末期不能立时就到。当时耶稣对他们说,民要攻打民,国要攻打国。地要大大震动,多处必有饥荒瘟疫。又有可怕的异象,和大神迹,从天上显现。但这一切的事以先,人要下手拿住你们,逼迫你们,把你们交给会堂,并且收在监里,又为我的名拉你们到君王诸侯面前。但这些事终必为你们的见证。所以你们当立定心意,不要预先思想怎样分诉。因为我必赐你们口才智慧,是你们一切敌人所敌不住,驳不倒的。连你们的父母,弟兄,亲族,朋友,也要把你们交官。你们也有被他们害死的。你们要为我的名,被众人恨恶。然而你们连一根头发,也必不损坏。你们常存忍耐,就必保全灵魂。或作必得生命。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兵围困,就可知道他成荒场的日子近了。那时,在犹太的,应当逃到山上。在城里的,应当出来。在乡下的,不要进城。因为这是报应的日子,使经上所写的都得应验。当那些日子,怀孕的和奶孩子的有祸了。因为将有大灾难降在这地方,也有震怒临到这百姓。他们要倒在刀下,又被掳到各国去,耶路撒冷要被外邦人践踏,直到外邦人的日期满了。日月星辰要显出异兆。地上的邦国也有困苦。因海中波浪的响声,就慌慌不定。天势都要震动。人想起那将要临到世界的事,就都吓得魂不附体。那时,他们要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云降临。一有这些事,你们就当挺身昂首。因为你们得赎的日子近了。”(《路加福音》二十一章5—28节)

宗教改革常在政治上引起巨大的风险,有时导致亡国,如埃及十八王朝法老阿肯那顿所推行的一神教运动,再如迦勒底王那波尼德的命运更为典型:他推动众神序列化运动,却导致祭司阶层叛乱,让波斯人居鲁士得以成功入侵、执掌了巴比伦王权,改革家自己却沦为阶下囚。在另些时候,宗教改革却带来政治上的巨大收益,如马丁·路德之反叛公教,增加了德国境内日耳曼王公们的独立性;而在某种意义上英国国教的胜利,则使英国在随后几百年间跃登世界霸主地位。

从上述两极化的例子似乎可以说:宗教改革对统一政权和中央政权是不利的,而对分离主义、地方政权则是有利的。

阿拉伯人从拜占庭人那里承袭了希腊科学、罗马法律的丰厚基础,难道他们的伊斯兰教真的没有抄袭基督教的内容?穆罕默德就自己承认受到基督福音的教化。但实际上,耶和华神的坛,要以未经雕凿的石头来筑。这与阿拉伯神庙中陨石,完全不是一回事,而且那里的神庙里供奉着三百六十位神。退一步说,即使阿拉伯宗教与圣经旧约信仰真的同出一源,但既然否认了基督救恩,就是变节者,也是无法获得永生上帝的喜悦的。另方面,伊斯兰教在北非、西亚之取代基督教,除了基督教内部的腐败之外,也是得力于阿拉伯人在社会上的纷争和政治上的分裂倾向,有如希腊文明的广布也与希腊式的纷争、分裂结下不解之缘。欧洲近代的殖民扩张史,也有这个特点。然而这种“分头扩张”模式,发展到一定规模就会发生大面积撕裂与全局性冲突,需要再由罗马或秦那样的集中兼并来予以整合。

后来罗马式的统一,在西欧被蛮族打破,反而激发了基督教的活力;而东欧的基督教板块由于拜占庭的统一沿袭,反而抑制了基督教的活力。许多东方的基督徒居住在北非、西亚等原先的闪、含民族的故土,他们宁愿接受阿拉伯式的分裂混乱也不愿接受拜占庭式的统一秩序,结果连带也就接受了伊斯兰教的保护。由此可见政治对信仰的反作用力,有时是危险而具有伤害力的。

“宗教改革”的积极方面是重新回到《圣经》尤其是回到耶稣基督;并取消了日积月累下来的中介性的圣徒与机构所起的阻隔作用。其消极方面则是打开了世俗化的闸门,使肉欲合法化了。“家庭价值”的恢复,几乎成为“背叛基督”的同义语,而混同圣职与世俗职业的结果,是败坏了教会,把传道义务变成了一项业务,甚至是一门生意。而对此情此景我们应该切记:新约的本质是末世论与基督再临;基督徒的盼望与忍耐是基于此。所以保罗说:“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并且明显我们是为神妄作见证的。因我们见证神是叫基督复活了。”(《哥林多前书》十五章14—15节)


(231)


真正的信仰是不可“讨论”的,因为一进入讨论,必不可免要运用逻辑的、理性的乃至科学的方法,而这并不能深入信仰的堂奥,只能捕捉其浮光掠影,故“执者失之,为者败之”,通过科学论证最终把信仰贬作了某种“伪科学”。

信仰的奥秘,就是在抽象的过程中避免虚幻化、避免导致上帝否定论及其虚无主义;在寻求实在的主宰、客观的而不是精神的主宰的同时,避免落入偶像崇拜即“殉葬具象”这一陷阱。

每一个新宗教的诞生,都可在不同程度上视为是一次信仰抽象化的过程。每一次宗教改革,都不失为信仰对象的一次灵性化洗练。这并不是所谓“精神现象的进化过程”,而是“上帝启示的递进过程”;是“外来”的,而非内生的。

抽象化是灵性化的结果,所以每一次抽象化之后,又还伴之以更新的具象化,但这不同于偶像化。,如耶稣基督和他所传达的上帝之爱,确实更新了的具象,但却启示更抽象、更为灵性化了的上帝。

信仰发展的历史,就是“信仰抽象化的过程”。从巫术运用到万物有灵是一层抽象化;从万物有灵到多神教是二层抽象化;从多神教到唯一上帝是三层抽象化。这是一个角度的观察。

从物形神的崇拜到动植物形崇拜是一层抽象;从动植物形神的崇拜到人性人形神的崇拜是二层崇拜;从人性人形神的崇拜到灵性无形神的崇拜是三层抽象。这是从视觉的角度观察。

信仰的抽象化,不仅是文明或人性的改变所致,且是上帝的启示与约法的易化。我们应把这样的抽象化表白出来。按照这个思路去观察,所谓“原教旨主义”,就是清除信仰历程中积攒下来的传统、灰尘、组织性的包袱等等,重返祖辈的精神,吸纳上帝的灵性,以生出新枝、激出活力。而这,又往往是以反抗父辈的陈腐为驱动力的。

如果我们没有一点“原教旨主义”,那么对于注定沉沦的人类来说,抱怨自己的命运就如同被奴役被驱赶的动物抱怨自己不曾生而为人一样徒劳无益,因为有关肉体的一切都被一条无法逾越的鸿沟与上帝隔绝开来,尽管还可以接触到上帝发出的光和爱。只要上帝尚未另行判决,肉体的结局无非就是死亡。如果认为人们的兽行或是恶行可以影响甚至改变这一命运,则无异于说人们可以侵犯甚至支配上帝的主权。而这显然是荒谬绝伦的,即使发动文革、残害苍生,也无法增益自己的寿命于丝毫。


(232)


在基督的福音照耀之下,犹太教并非宇宙一神教,而只是某种部落宗教;这种部落宗教承认多神存在,但却禁止部落权柄下的部落民敬拜别的神,这是它与普通的部落宗教的不同之处,也是它曾经受到神的恩宠的证明,但这并不等于可以反过来证明,犹太教是所谓的“纯粹一神教”。

其实犹太教的灵性低落,并非受到律法主义的桎梏,而是因为先天不足。在属灵意义上,犹太教仅仅是“特殊启示的预备”,其功能是“预备主的路,修直他的道”,而非特殊启示本身。所以在基督纪元之后,犹太经书《塔木德》之中,旧约先知书的精神消失了,因为先知书本来就不是为犹太人预备的,而是为圣子耶稣的来临预备的。基督已经出现,拒绝他的犹太人一并归于无用,沦为毒蛇的种类、魔鬼的子孙。

上帝的特殊启示,只是基督的救赎,这是全部圣经的唯一中心。因此初学圣经者,切忌从摩西五经起读,更不可从犹太史书和律法以及《雅歌》之类起读。读圣经、接纳上帝的启示,要先读新约、后读旧约;在新约中要先读福音书,后读使徒行传、书信和启示录──如此才不致迷路。

有的人“传道”时,教人研读新约,却不按顺序从福音书起读。他们的理由是说因为基督的灵性太强,非初学者可以参透消化,所以初学新约者,宜从使徒行传和保罗书信起读,而后再读福音书和启示录。……在我看来,这种“以奴仆的身份去仰望基督”也许是有点道理,但是也有很大的危险:可能被师父在其中“上下其手”、给与误导,结果使初学者反而误入歧途了。由此可以理解,基督福音的三位一体说,并不是“从一神论立场的后退”,而是史无前例的进步──因为福音宣布了耶稣基督是通往唯一上帝的唯一道路;而不是在禁止敬拜别的神的同时,承认他神的存在。 

基督教的精神与犹太教的精神是多么南辕北辙!前者以复活节为代表,后者以逾越节为代表,尽管二者就差几天。复活节是赐人生命的,它的前提是倾倒上帝之子的血;它不同于逾越节,逾越节是杀人生命的,其前提是流敌人的血。因此,复活节的精神是宇宙一体的、无限开放的、仁爱的;逾越节的精神是部落至上的、狭隘封闭的,复仇的。

从逾越节到复活节,应该说巴比伦被囚的经历和先知书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被掳被囚不仅让犹太人意识到“选民”的本质为何,且让他们有机会阅读广泛并且参与世界进程,从而帮助他们朝向真正的一神教,耶稣基督的福音。

基督纪元后形成的所谓“拉比犹太教”作为法利赛人的产物,抽去了巴比伦之囚哺育出来以色列先知的“圣经信仰”。而许多人对犹太教的美好错觉,其实是来自巴比伦和波斯的先知年代,甚至是来自希腊和罗马的基督年代。

基督徒视撒都该人、法利赛人为异教徒,这是理所当然的。正如基督徒视希腊哲学家、欧美人文主义者为异教徒,一样是理所当然的。撒都该人和法利赛人诵读《旧约》,就和欧美人文主义者诵读“古典作品”一样,丝毫不能使人得救──唯有“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高高在上和散那。”(《马太福音》二十一章9节)

伊斯兰教对东方教会的征服,与其说是基督的福音在世界的掌权者那里的再次挫折,不如说是“希腊人的社会在政治上的再次失败”。先前,希腊语世界已然在罗马人手中被征服;再早,希腊人也臣服于马其顿之铁蹄──是希腊语世界的分离倾向,招徕了《可兰经》的祸乱,至于拉丁语的世界,回教势力连西班牙这一块骨头都不能完全啃掉,反而输在西班牙八百年复国战争上,最后还让西班牙人趁机冲出了欧洲、占领了美洲和北非。在日耳曼语和斯拉夫语世界,伊斯兰教的入侵也只能擦边而过,没有沾到多大便宜。


(233)


1、崇拜一神,并非一神教。“祭祀别神,不单单祭祀耶和华的,那人必要灭绝”(《出埃及记》二十二章20节 )──这才是一神教。因为一神教不是一种宗教习惯,而是一种宗教意识,是专诚的归顺:“凡我对你们说的话,你们要谨守。别神的名,你不可提,也不可从你口中传说。”(《出埃及记》二十三章13节)

2、一神教因为专心一意而产生了“精神聚焦”的结果;因此其信奉者能够体现更大的行动力量。“你要谨慎,不可与你所去那地的居民立约,恐怕成为你们中间的网罗,却要拆毁他们的祭坛,打碎他们的柱像,砍下他们的木偶。不可敬拜别神,因为耶和华是忌邪的神,名为忌邪者。只怕你与那地的居民立约,百姓随从他们的神,就行邪淫,祭祀他们的神,有人叫你,你便吃他的祭物,又为你的儿子娶他们的女儿为妻,他们的女儿随从他们的神,就行邪淫,使你的儿子也随从他们的神行邪淫。不可为自己铸造神像。”(《出埃及记》三十四章12—17节)

3、在一神教的外表下,犹太人的《塔木德》隐藏了律法崇拜、欧洲人的宗教隐藏了圣徒崇拜。对此,《申命记》的下列告诫迄今仍是有效的:“惟有耶和华他是神,除他以外,再无别神。他从天上使你听见他的声音,为要教训你,又在地上使你看见他的烈火,并且听见他从火中所说的话。”(第四章35—36节)“你若忘记耶和华你的神,随从别神,事奉敬拜,你们必定灭亡。这是我今日警戒你们的。”(第八章19节)

上帝的旨意,行在属灵的国度;上帝的旨意,也审判属世的国度。上帝的旨意,并不建设属世的国度,更非属世国度的有机部分。在这种意义上,一切长治久安的方略也许都不合乎上帝的旨意,除非,它是弃绝世界、走向天国的呼吁。所以我们看到:没有一个伟大的帝国可以寿终正寝。

众人问他说:“我们当行什么,才算作神的工呢?”耶稣回答说:“信神所差来的,这就是作神的工。”(《约翰福音》第六章28—29节)──这就是说,信仰不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行为:信仰不仅是一个首要的行为而且是一个最终的行为。而人对神的最大奉献,就是自己始终不渝地信神,并信神所差遣的圣子耶稣基督。信神,这本身就是在为神工作了。如果有外加的工作当然更好;假如没有,信仰本身,就是在参与上帝的事工了。

神的形象,显现在仪式和祈祷之中,他是感性、感情、感动、感悟、“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而理解神的启示,则需要更多诉诸人的思辨理性。但是,如果仅仅阅读启示和话语,却不参与仪式也不进行祈祷,上帝的完美也是不会向我们全然显明的。


(234)


1、《路加福音》记载: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差你们出去的时候,没能钱囊,没有口袋,汉有鞋,你们缺少什么没有?“他们说:“没有”。耶稣说:“但如今有钱囊可以带着,有口袋的也可以带着,没能刀的要卖衣服买刀。我告诉你们,经上写着说:“他被列在罪犯之中。这话必应验在我身上;因为那关系我的事,必然成就。”他们说:“主啊,请看!这里有两把刀。”耶稣说:“够了。”(二十二章35─38节)

2、《路加福音》又记载: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球如大血点,滴在地上,祷告完了,就起来到门徒那里,见他们因为忧愁睡着了,就对他们说:“你们为什么睡觉?起来祷告!免得入了迷惑。”(二十二章44─46节)

3、《路加福音》还记载:耶稣对那些来拿他的祭司长和守殿官并长老说:“你们带着刀棒出来拿我,如同拿强盗吗?我天天同你们在殿里,你们不下手拿我。现在却是你们的时候,黑暗掌权了。”(二十二章52─53节)

上述三段记载,表明圣子耶稣离去的日子,就开始了黑暗势力掌权的时期,这迄今已经将满二十个世纪了。主的门徒不但要祷告,而且要带上两把刀,和钱囊、口袋……为的是独立面对魔鬼掌权的局面。这是遵主遗训。

有两种信仰,一种是立足于以往的陈旧的科学或未来的科学幻想(“伪科学”、“前科学”)之上,这也被人们称为“迷信”。还有一种则是立足于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基础之上的信仰,其精髓是:“正因为它荒谬所以我才相信”,其存在的依据不是:“荒谬的信仰总比没有信仰更好”;而是“人生才是最大的荒谬。”面对人生的荒谬,积极好于消极,虔诚好于玩世。

第一种信仰是为大众准备的,因为他们的心智无力区分科学与信仰的关系是二元互补而非一元互证的;所以他们便习于用物性的科学来论证灵性的信仰,或反之用灵性的信仰来引导物性的科学──结果不但束缚了物性的科学,而且搅乱了灵性的信仰。

第二种信仰则是为得救的灵魂准备的。他们深知,在物性科学的极限之外,才是灵性信仰的所在──因为信仰是关于灵界(即灵魂之乡、上帝的国)的奥秘,并不与科学相重叠,更不会与科学冲突。

巫术与宗教的根本区别:巫术所求者,为属世的、物质的此岸福利;宗教所求者,为属灵的、天国的彼岸福份。在这种意义上,“气功”和道教的修炼显然更多巫术的性质,较少信仰的内涵。

我们并不确知死后的归宿,但是因为我们信上帝、望圣灵,爱基督,所以可以放下自己,一切托付给主,相信“他是爱我,为我舍己”,既然主能为我们舍已,当亦能引领我们往天国的路,且给我们合宜的安排。

在我看来,异教徒──无神论者──拜偶像者,这是人性堕落的几个步骤。超自然力──永生的上帝──耶稣基督,这是灵性知识的三阶段。仅仅承认超自然力,是拜偶像者;承认永生的上帝而不认识耶稣基督的,是异教徒;唯有在承认超自然力、承认永生上帝的基础上,也承认耶稣基督者,方能得到完全的救恩。

以上三阶段,皆不在科学的视界内,然亦不在其外,因为它不是科学视界可以分割衡量的,因此,科学的“发展”也许是和信仰的“抽象化进程”一致的。另外一面,但信仰抽象化亦伴随信仰的具象化,直到落实在基督流血的十字架。其实,即使在科学发展中,其抽象的包容性也是和具象化过程相辅相成的,例如天文学扩大追溯了宇宙的起源,而生物学也缩微钻研了基因的演化。


(235)


传道的人格与做见证的人格:前者是以道或上帝的代言、代表乃致“化身”自居,并以“道的方式”说话和教训他人,但并不把自己放进去──这是许多华人传道人容易扮演的角色,因为他们承袭了儒家的私塾教师的传统。私塾教师就是首先把自己放进去,然后再从中引出道的奥秘来──这样,即使他对道的“引出”并不成功,但毕竟他还是取得了一个成功,那就是把自己“放进道里”去了,而且是亲身实在的、具体入微的:所以很多华人基督徒喜欢听见证的故事,而不喜欢听讲道。不过耶稣在世的时候犹太人也是如此的,所以耶稣对他们说话多用比喻。

基督教与佛教的共通之处似乎是:否定并消除了“可见的上帝”论,从而演化出了“肉眼无法看见神”这一高级宗教的观念。但接下来的推论就不同了。佛教说,只要掌握了宇宙的法,人人都可以达到宇宙的真理,成为类似神的不朽存在;但基督教则转向另一极端:只有一位永生的、不可见的神,所有的人都是罪人并注定死亡,除非他接受永生神的儿子──基督的救赎。在这种意义上,诺斯替教实际上比较接近佛教的类型:企图通过掌握宇宙的法则来获得天国的奥秘。然而基督并不与佛同等,基督是道路、真理、生命,是通往上帝之国的阶梯。而佛却是自我认定中的终极状态,是无神论者的目的本身。佛与基督的这一区别,决定了“人可能成佛却不可能成为基督”。为什么在佛教看来人通过修炼可以成为终极理想和目的本身,但在基督教看来人却连成为天国的道路都不可能呢?显然,这是因为基督教的道路是基督,却要大于佛教的终极也就是佛,更不用说基督教的终极即上帝了──上帝位于佛教的大劫之外,而且高于佛教的整个宇宙。与佛教相比,基督的福音似乎把人贬得很低;然而,这种貌似贬低实为还原的判断,却解放了对人的一切束缚,从而赐人完全的自由与生命。

人是有限的,所以人可以成为的东西也必是有限的。佛是人可以成为的东西,所以佛必然是有限的。有的宗教认为人也可以成神,但是人可以成神的那种“神”,只是中国意义的、鬼神意义的“神”,或是日本意义的、神道的神──那是“精神”意义的神,因此也是有限的神,必非终极的真神。许多“华人基督徒”,信的其实还是这种意义的“神”;他们心目中的耶稣基督,就像一位儒家传统中的模范教师。

如果一个人的眼界很高,他的人生起点也就很高,这时他会发现:要是我们不是尘土一般的罪人,而是类似莎士比亚所颂扬的那种半神──那么时光流逝、香消玉殒的终局,尘世的人生除了“悲剧”也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之外,还能剩下什么?

如果一个人的眼界很低,他的人生起点也就很低,这时他会发现:要是我们都是罪人且注定归入死灭──那么人生的结局就是坏得不能再坏,人生连悲剧都算不上,因为人生本来就是尘土的张扬,毫无价值。如此一来,拒绝悔改的人演出的是闹剧,部分悔改的人演出的是喜剧,完全悔改的人演出的才是正剧。

明白了“人生剧目”的上述区别,让我们放低自己的眼界,并首先认罪吧。认罪是放下重担的第一步,也是力量生长的第一步,更是迈向“新造的人”的第一步。那新造的人就是悔改的人。


(236)


真正的信仰必定具有目的论的性质。即,较之必然论是更进一步的必然论。当人们念唱主祷辞中的“国度、权柄和荣耀,全是父的”,就深受感动,因为即使金玉满堂、留芳百世,也都是“莫之能保”的虚空;因为“一切全是父的”,一切全是由于父的怜悯而暂时借给我们的。不需多几时,我们就不得不将所有的一切连同我们自己的生命,归还给永生的天父。

过去,我喜欢“以直报怨”,相信“以德报怨、何以报德”的公正性。现在,我知道“爱你的仇敌、为逼迫你的祷告”并不等于简单的“以德报怨”──因为以德报怨乃是主权在我,裁判在我;而“爱你的仇敌、为逼迫你的祷告”却是主权归于上帝,通过爱、祷告、宽恕,把裁判的权柄还给上帝,让上帝审判一切也断定是非,让上帝判决恶人也处理恶行。在我看来,为敌人祷告,是以宽恕的心,把他的言行上达于天,让神去决定其命运。以上帝的处置为本位,而不是以自己的“直”为本位,顺服上帝的意思,而不是发挥自己的“德”──我们不是上帝的代表,你们不是上帝的代表,他们不是上帝的代表,因此所有的人都不可自比基督,不可窃据定罪与赦罪的权柄。我们可以为敌人祷告,把裁决权交给上帝,但我们无权赦免他们。

基督徒视耶稣基督为上帝的同在,并相信基督的再次来临为世界的末日。在此信仰上,信基督再临之前耶稣的一切话语依然具有有效性与支配性。如,耶稣对他那个时代的抨击,也是对我们这时代的批判:“当众人聚集的时候,耶稣开讲说,这世代是一个邪恶的世代。他们求看神迹,除了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们看。约拿怎样为尼尼微人成了神迹,人子也要照样为这世代的人成了神迹。当审判的时候,南方的女王,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因为她从地极而来,要听所罗门的智慧话。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所罗门更大。当审判的时候,尼尼微人,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因为尼尼微人听了约拿所传的,就悔改了。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约拿更大。”(《路加福音》十一章29—31节)

一种错误的看法认为:圣子耶稣的话语只适用于他的生前和受难、死亡时;耶稣的复活、福音的传播,已使耶稣的话语成为过时的。这种错误看法所以他们认为圣子耶稣批判“法利赛人”的话语,不适于用来教育“基督教徒”;圣子耶稣预告圣殿拆毁,不适于预告当今世界;仿佛“天国近了,你们必须悔改”的声音,已经完全成为“过去式”。正是这种过去式,使得基督的福音成为多余的教条,于是让信徒们产生了“上帝已死”之类的绝望。

然而按照耶稣的话说,“天地要废去,我的话却不能废去”(《路加福音》二十一章33节),而照《罗马书》八章的说法,即使连天使也无法把我们与上帝的爱隔绝开来:“因为我深信无论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权的,是有能的,是现在的事,是将来的事,是高处的,是低处的,是别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们与神的爱隔绝。这爱是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的。”然而,为什么天使可能隔绝我们与上帝的爱呢?是因为天使可能会有的“反面见证”?就像撒旦曾经做过的?是因为教会成员们(“肢体”)的犯罪行为?是因为教皇的权欲膨胀?是因为教父们的异端见解?是因为改教者们的一己邪说?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卑鄙无耻?其答案正如安瑟伦体会先知以赛亚的话之后所说的那样:“除非你有信仰,你便无法理解。”我之所以渴望窥见我的心所相信和热爱的真理,因为我不是为了拥有信仰而去寻求理解;而是我先被信仰给占有了,然后被迫才去寻求理解,以便给自己的信仰状态,寻求一个合理的解释。


(237)


按照印度教的经典《薄伽梵歌》,其精神境界是“不吃白不吃”,崇拜印度—波斯精神的“德国—波兰人”尼采,亦如是也。按照佛教经典《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其精神境界是“吃了也白吃”。《薄伽梵歌》与《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一长以短,南辕北辙,但两者的共通之处都是心灵深处的虚无主义。这是一种与《福音书》对天国的向往,完全背反的精神趋向,所以印度的宗教缺乏基督教那样的扩张力量;而佛教也是传到印度以外的地区,才重新获得了传播动力的。

这给我一个前所未有的典范:多做事,少讲话;唯有“放弃自己的文化使命”者,方能“成全文化的使命”。同理,唯有不以“福音化身”自居并自吹自擂自己是“神的代言人”,才真是基督徒。真基督徒所传的,才是上帝之“道”,而不再是“自己的表现欲”和“今生的骄傲”。所以传道者,在张开嘴以前,先闭上嘴:在传道以先,先灭掉自己的欲念。

“在张开嘴以前,先闭上嘴:在传道以先,先灭掉自己的欲念”──从这一角度看,在仰望上帝时,鼓吹“百家争鸣”的“多元化”,乃是撒旦布下的诡计。这是在挑动纷争、奖励骄傲、达到分裂教会肢体的暗算。此外,想让基督的福音仅仅成为各派中的一派的人,鼓吹“兼容并蓄”,就不是真的传道者,甚至不是基督徒,而仅仅是吃教者,是“披着狼皮的羊”:“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马太福音》第七章15节)。这样的吃教者,并不想让基督的福音成为社会精神的主流,因为他害怕这样的努力会使他暴露,现在就丢失了饭碗,但是有一天基督教的力量真的扩大了,他就会摇身一变,成为最积极的国教派,直接插手政治事务。这种混世魔王不是真信福音,更不在真传福音,他们的因循守旧或为非作歹,都是在“为稻梁谋”。

基督教的职业化,乃是福音的大敌;而要排除基督教的职业化,就需要一些“魂游象外”的经历。如彼得在约帕城里祷告的时候,魂游象外,看见异象,有一物降下;保罗回到耶路撒冷在殿里祷告的时候,魂游象外,看见主向他说话。缺乏魂游象外的经历者,难以成为完全的基督徒,因为假如没有了更高更大更美更久的“天国”作为替代,谁能不依靠甚至贪恋这个不断流失的“唯一世界”和日益腐化的“唯一肉体”呢?一切美味佳肴都会瞬息腐化,唯有魂游象外的奇异,可以摒除一切言语,让圣灵永驻我心。真实的基督徒,更加需要奇迹的激动、异象的支持,作为天上降下的灵粮。


(238)


边缘化的处境也许倒是灵魂的一个转机。在边缘化的人群中,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灵性反而变得活跃起来。当然,灵性也可以分为圣灵与邪灵。耶稣是在边缘化状态下生长的,穆罕默德也在边缘化中,释迦牟尼则是从主流退往边缘化地带,进行身与心的双重退隐。拿撒勒是以色列内部的边缘地区,而以色列又是罗马世界的边缘。耶稣在拿撒勒又处于双重的边缘:木匠的家庭、流亡的身份。圣子就是这个世界放逐者。再看其它方面:穆罕默德是阿拉伯─犹太─拜占庭─波斯的边缘;释迦牟尼是雅利安─达罗毗荼─中国世界的边缘;一如孔子是周鲁与殷商的边缘。边缘地带不一定造就边缘化,但唯有“主流的边缘”,方能重新集结再入主流、再造主流的灵性,灵性的活跃于是造就了伟人。在政治意义上,英格兰也是欧洲的边缘,所以才能建立现代世界的典范。甚至连近现代“基督教世界”的独裁者也都是一些边缘人:拿破仑是科西嘉人入主法国,希特勒是奥地利人入主德国,斯大林是格鲁吉亚人入主苏俄。在中国,越人边区出现了洪秀全与孙中山,苗人边区出现了毛泽东,蒙古边缘出现了“陕甘宁边区政府”这样一个怪胎。

《马太福音》第六章6─8节:“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你父在暗中察看,必然报答你。你们祷告,不可像外邦人,用许多重复话,他们以为话多了必蒙垂听。你们不可效法他们,因为你们没有祈求以先,你们所需用的,你们的父早已知道了。”这是耶稣基督在《登山宝训》中的话,仿佛说活了边缘人群的精神世界。四千字不到的登山宝训,颠覆、更新了人类历史。建立在登山宝训基础上的《新约》,不能被当作仅仅属于世界的“信史”,而应被视作属于灵界的“见证”──不仅《新约》具有如此超然的灵性,反观《旧约》亦然。

旧约历史,说到底非希腊意义的城邦史如《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或中国意义的世界史如帝国时代的《二十四史》,当然更不是非归类于现代世界史名目之下的国别史、族别史、部落史。旧约历史,是“以‘人的历史’为线索的‘神的启示’”。上帝的启示在此终于使得“世界的信史”成了“灵界的见证”──因此与新约相比,旧约虽然多了一层世俗历史的“地区史”的外貌,但它的指归却不是历史的:既不是希腊式的“历史科学”,也非中国式的“资治通鉴”,而是“神的启示”。作为上帝的启示而非世俗的历史,希伯莱的“历史的见证”与希腊的“历史的科学”中国“历史的借鉴”是全然不同的,不仅着墨不同,运思也迥异。在见证意义上,没有任何其他史籍可与旧约相比;同理,任何人也无法通过有意识的修史活动,把一部异教的历史改编成旧约那样的启示性见证。若强以为之,则难免僭越之嫌,最终亵渎圣灵。

旧约如此,新约亦然。企图从属灵的福音中归纳出属世的历史,终归枉然,所以形形色色的“耶稣传记”都是支离破碎的。“给神的作见证”是一个特别的角度,新约与旧约在见证而非历史的意义上,并无对峙,而有互补:律法与恩典,复仇与宽恕,等等。为什么新约并不废掉旧约?显然,包容式的成全比废除式的成全,更符合基督的爱人如己的灵性,也更有助于确立尽心爱神的传统──所以,新约对旧约的包容成全,开辟了解释学的新纪元。弥纶天地之学、启示新约旧约,是为基督道成人身的要旨。

《旧约》末了的话:“看哪,耶和华大而可畏之日未到以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亚到你们那里去。他必使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免得我来咒诅遍地。”(《玛拉基书》第四章5—6节)继起的《新约》则在双重意义上成全了《旧约》的末句。耶稣的福音不仅体现“父亲的心转向儿女,儿女的心转向父亲”,而且预言父母和儿女互相反对,宣告了“刀兵时代”的来临。与此同时,耶稣基督并不咒诅世界,而是以自己的血,救赎了该受咒诅的遍地灵魂。

新约与旧约因此冲突吗?并不冲突,而是完美结合了。新旧约之间中断了四百年之久,这个“沉默时代”发生了许多事,许多体现了“咒诅遍地”的事。两代人和解的日子已在犹太社区完全飘逝了,犹太人甚至杀害耶稣基督,因此不得不被扔在地狱的火里。但即使这样的刑罚也不足以使犹太人悔改,为救世人,上帝以爱的恩典代替了咒诅的责罚,神的公义超越了民族的界限,上帝的救恩已经临到其他民族。《四福音书》末了的话:“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的都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约翰福音》二十一章25节)


(239)


福音,在神学信仰上是“神的启示”;在社会学上和文明交流史上,则可以被分析为“边缘化”的产物,所以,流亡者们不必害怕边缘化。边缘化最能接纳天地正气:社会边缘化的程度越深,就越是接近大自然,就越能得到神的启示;而“被人间完全抛弃”,就成了“做上帝儿女”的最佳条件。

“预定论”被认为了不起,是因为它一方面暗示了“上帝永恒计划”的确定性,另方面又预示了得救的灵魂存于上帝永久的记忆中。然而,预定论作为一种神学理论而非神的启示,其本身又是有限的,正如人对上帝属性的任何表述一样的有其限制。不信请看《约拿书》这一神的启示──上帝竟然是可以因人的行为而改变其既定判决的!由此可见,说“上帝不变”和“上帝多变”一样,都是人的有限性与上帝的无限性相印证时,发生的“不确定的表述”,甚至是“片面的总结”。

我读《约拿书》有这样的感动:不可对上帝说“假如你欺骗了我”。既然主权在神不在人;那么主当然有权作出任何改变而不算欺骗。何况从主权的意义讲,掌握主权的神,从来也没有作出过改变。作为人,面对这样至高的主权,不仅该顺服,而且应无怨,因为这样的顺服无怨,是对至高者的事奉。此外,我们应该理解,上帝确实会临时改变他预定的东西,至少在我们人类有限的眼光看起来是如此的,因为耶和华不在他自己的计划之下。

再读《约拿书》有感:上帝是会改变其意志和“既定计划”的。所以我们不可以说“上帝欺骗了我”,因为主权在神不在人。人应当顺服上帝的改变,并衷心赞美这一改变,不论这对我们个人意味着什么。说穿了,“只有人自己觉得自己重要。”当专业的神职人员或业余的宗教骗子紧紧捂住你的脑袋说“你很重要”的时候,他或她是在夸大你的重要性、满足你的虚荣心,上演一齣古老的“狐狸和乌鸦”的闹剧骗局。相比之下,反倒是“上帝遗弃的人有福了,因为上帝曾经重用过他”。

三读《约拿书》:爱人如己,意味要爱仇敌,爱万恶的尼尼微人。尘土般的人类虽如过江之鲫一般毫无价值,我们也要为这样的人祷告,何况神还垂听他的话。要记住,做上帝的仆人,这件事本身就是苦行,且是不求回报的苦行。

四读《约拿书》:之所以不可对上帝说“为什么欺骗我”,是因为(一)上帝并没有许诺一定满足我们任何属世的盼望,相反,那只是魔鬼的诱惑。(二)自从人类犯罪以后,除了死亡和苦难以及最终的沉沦、失丧以外,上帝并没有其他的许诺曾给我们。除非,我们接受基督的宝血和他所传的福音。而接受这一福音,即意味着把上帝的东西还给上帝。

但我们知道,旧约的神在《约拿书》中已开始改变态度,宁愿抛弃自己的先知,也不再执行“屠杀尼尼微全城人民”的审判与惩罚,《新约》的神,已经出现在《旧约》的字里行间。外邦人的光,早在保罗和耶稣来到人间之前,就出现了。当然这个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约拿书》的神秘性:如果以常人的理性来揣度上帝,则只能在两个错误中择其一:一、并非上帝全能、全知、始终一贯的;二、上帝背弃与约拿之间的约。新旧约全书中类似这样的神秘比比皆是。所以,我们的理性必须服从信仰。但是《申命记》二十九章29节说得好:“ 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神的。惟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的一切话。”

号称最早收集新约书卷的记录者的马吉安(Marcion,100─165年),却不幸是个异端,因为他否定基督道成人身、受难及复活,但是却十分奇怪地颂扬耶稣基督“平静、温和、良善而卓越”,“显现了另一个神的存在,他从未被犹太经典提到过”。为什么马吉安如此表态?原来,他是为了否定《旧约》具有的神的启示的地位,因此他对《旧约》横挑鼻子竖挑眼,挖苦神以一时好恶,屠杀整个民族,并对此感到“震惊”……还说“这个好战、态度摇摆不定且自我矛盾的犹太神创造了世界及其罪恶”。马吉安140年前后在罗马提出,要收集和重订新约书卷。受了诺斯底派的影响,他对照旧约与新约两书,就认为有“两位神”。于是他只收集路加福音与保罗书信,且是经过他的剪裁的。他写成一套自己的正经,结果教会为了抵制他的影响,不得不起来作出决定,何为正统的新约正经。之后出现的正典书单穆拉多利经目(Muratorian Canon),是二世纪末时罗马教会的新约收集,里面没有提到彼得前后书、雅各书、希伯来书四卷,而奥里根(185—254年)引用过的二十七卷书,则提及彼得后书、雅各书、希伯来书、约翰二、三书、启示录是有争议的。到了四世纪初,教会史家优西比乌(Eusebius)说类似的争议仍在持续之中。到367年,教父亚他那修为免混乱,为了清楚救恩、敬虔教义、分辩正典,正式给东方教会,提出了二十七卷为正典,不多不少;可是西方教会到了397年在迦太基会议上才接受。

虽然教会迟至397年才定出正典的清单,可是保罗书信与四福音,却早就被公认接受了,例如保罗书信的清单在144年马吉安的目录里就已经存在了。虽然并不清楚四福音书的精确的收集年代,但在140年左右它们已被视为与旧约有同等权威的书了。殉道者游斯丁(Justin Martyr,100—165年)提及福音书,认为那是使徒有关主的回忆录。他的学生特提安(Tatian)编辑了最早的一本四福音合参(Diatessaron)。教父们的著作大都显示,200年前后,四福音作为正典已被各个教会接受了。

有人说保罗书信成于福音书之前;这显然并不确切──因为《哥林多前书·十五章》就说:“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3─4节)《哥林多前书》在保罗书信中,还属早期(55年前后)。如果这里的保罗所说的“圣经”真的仅指《旧约》,不包括《新约福音书》,那么如何解释他的上述言论?在我看来,保罗对于“基督的奥秘”确实体会甚深:“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哥林多前书》十五章19节)“若死人不复活,我们就吃吃喝喝吧!因为明天要死了。”(十五章32节)因为“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十五章14节)可见他们那个时代的人是十分艰苦地过着宗教生活,不像现代人这样,仅把宗教作为一种止痛剂来使用。


(240)


《使徒信经》比《尼西亚信经》简明扼要,且有权柄,更多出一条“下在地狱”一语,表明耶稣不仅是天上、地下的掌权者,且是地底下的主宰,也表明基督与世人一同经历了最大的苦难、上帝的遗弃──上帝也通过基督与我们始终同在。这无疑给我们无所不在的信、望、爱,因为即使是在地狱深处,我们也不孤独。在耶稣受难的面前,谁重要谁不重要、谁受上帝青睐谁受上帝击打苦待的争论,都是多余的了。

《彼得前书》三章18节论耶稣基督说:“按着肉体说,他被治死;按着灵性说,他复活了”,这可以被理解为:“按肉体说他被治死,下到阴间,第三天复活;按灵性说他从来就没有死过,始终坐在全能永生上帝的右边。”也许由于我们的软弱和肤浅,我们必须坚持这样的信仰:人是生死二元的,但基督则是生死一体的。

箴言二十五章:“将事隐秘,乃神的荣耀;将事查清,乃君王的荣耀。天之高,地之厚,君王之心也测不透。”(第2─3节)反过来,也由此可知,即使可以查清的,也只是君王的事理;上帝的事理,则始终不是凡人可以明晰的。上帝要把终极的奥秘向人隐藏,因为多数人是注定不能得救的?

说到《箴言》,最让我震撼的还是第八、九两章中,对于耶稣基督的预表:

“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没有深渊,没有大水的泉源,我已生出。大山未曾奠定,小山未有之先,我已生出。耶和华还没有创造大地,和田野,并世上的土质,我已生出。他立高天,我在那里。他在渊面的周围,划出圆圈,上使穹苍坚硬,下使渊源稳固,为沧海定出界限,使水不越过他的命令,立定大地的根基。那时,我在他那里为工师,日日为他所喜爱,常常在他面前踊跃,踊跃在他为人预备可住之地,也喜悦住在世人之。众子阿,现在要听从我。因为谨守我道的,便为有福。要听教训,就得智慧,不可弃绝。听从我,日日在我门口仰望,在我门框旁边等候的,那人便为有福。因为寻得我的,就寻得生命,也必蒙耶和华的恩惠。得罪我的,却害了自己的性命。恨恶我的,都喜爱死亡。”

每次读到上述的经句,我都能感受到一种“充满平安”,好像听到了天堂的乐音,好像能够仰望基督高天之上的作为。这正应了耶稣后来的自我宣告:“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约翰福音》第八章58节)。可见,早在复活升天之前,基督已经有了“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马太福音》二十八章18节 )的荣耀──而以下的赞美主要是人类的眼睛所看见的见证:“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立比书》第二章6—11节)

更加奇妙的是《旧约·箴言》以下一节中所讲的吃饼、喝酒,正与后来《新约·福音书》中基督耶稣的圣餐,十分相似吻合:“智慧建造房屋,凿成七根柱子,宰杀牲畜,调和旨酒,设摆筵席。打发使女出去,自己在城中至高处呼叫,说,谁是愚蒙人,可以转到这里来。又对那无知的人说,你们来,吃我的饼,喝我调和的酒。你们愚蒙人,要舍弃愚蒙,就得存活。并要走光明的道。”(《箴言》第九章1—6节)


(241)


诺斯替派认为:神并未创造物质世界,因为神不可能与低劣的物质有任何关系。在诺斯替派看来,创世不过是宇宙的无限时间中某一段的杰作,创世者、造物主(demiurge)是对至上的神感到嫉妒,而意欲成为神圣世界的中心,因此他便堕落,用叛逆的行动,创造了世界。他“创世而没有知识,造人而对人一无所知,生出大地却对之不了解”。但是,宇宙无限时间的另一产物──智慧或曰神圣理性(logos)已降临驰援,道成耶稣的人身,带领人类弃绝物质的世界,重回神的怀抱。因此,新约的来源是至上的神(God head),旧约的来源只是创世者、造物主(demiurge)。

诺斯替派的义理,源于柏拉图的理念,有时可谓精妙绝伦,结果反而后继无人──因为如果按照这样的纯粹理性走下去,在地上是无从建立稳固的教会组织的。其实在柏拉图那里,所谓神根据理念“创造世界”的说法,仅出现在《蒂迈欧篇》里,这个“制作神”希腊语叫做demiurgos──本是一个日常用语,意思是给老百姓干活的工匠。在其他一些对话里,柏拉图的神并不是这种人格神,而更像后来亚里士多德的那个最高形式(理念)。柏拉图所谓神根据理念“造世界”的那个“造”,是“制作”不是“创造”,我严重怀疑那是来自埃及的工匠造世的神话。所以连柏拉图自己也说,《蒂迈欧篇》的内容只是一个概然的故事(神话,eikos mythos),其中的造物主只是一个文学形象。


(242)


福音的“宣道层次”是可以言说的,其“奥秘层次”则是无法言说的。这两者对人类灵性具有不同的作用:有“宣道层次”而无“奥秘层次”,则使人浅薄、庸俗,沦为今世之子;有“奥秘层次”而无“宣道层次”则使人趋于空疏、僭妄,成为穿凿附会的经师。所以我们需要祷告,求主帮助我们,沟通这两个层次、达到超言语的心灵交通;我们尤其需要的是行动,用好的性为来沟通这两个层次,在人群中,做光明使者的仆人。

我也知道,在一切属世的智慧中,虚无主义在智力上是最为优越的了。而《薄迦梵歌》式的“尼采主义”,就是在此智慧下保持“旺盛的行动能力”的不二法门。然而,这一切并不能保障人的平安,更不能使人接近上帝的天国。即使属世的智慧之极,也无从助人进入属灵的天国。进入天国这种超然之举,只有看似愚拙的福音能够达到,因为人必须懂得“放弃自己”,而后“神的能力”得以注入。

按照我以前在《五色海》系列书尤其是其第二卷《荒漠·甘泉──文化本体论/南方赤色──夏天的书》中所表达的学说,世界的本体乃是“浑蛋”。浑就是浑一、浑沌、太一、太极;蛋就是圆融、就是零、就是一切的始基。现在,通过基督所表明出来的上帝,我正式宣布放弃上述虚无主义的宇宙论。无情的宇宙,在主的荣光中,霎时充满无芒的光明,淡而均匀的光明笼罩宇宙,天堂般的感觉降临人间。

有人评论说,“人们参加神秘的宗教仪式,不仅是去学习经典,更不是去研读神学讲章,而是去经历某种神秘的事物,如接触基督的受死与复活。”可是在主日崇拜中,我们为什么会注重“讲道”甚于注重“仪式”呢?我们为什么舍本逐末?注重仪式,就是重新经历与主同呼吸、共命运的神秘;而美丽精彩的讲章我们却可以在其他任何时候随处聆听。尤其因为,耶稣复活其实要比道德教训更有神性,因为道德教训是可以复制甚至曲解的,而耶稣复活却具有直接的驱魔力量。

许多人相信耶稣的道理并敬拜之;但却不相信基督的复活如亲眼目睹般。我自己也会经常这样。这也许就是为什么人们注意聆听神学讲章、却回避神秘崇拜的原因所在了。有些教派甚至回避跪拜,这是因为他们实际上并不绝对相信奇迹,而只是有条件地接受教诲。这样的教派甚至畏惧过于虔诚的信仰,因为许多人只在嘴里敬拜神,心和肢体依然属于世界──我自己也经常会这样。然而基督的奥秘,却常常无法用明确的语言说出来,而要透过象征仪式的表达。北非教父奥古斯丁开始的“拉丁神学传统”,其基础大部源于自我表现,而非领悟上帝的启示?这样一来,除了人能表现的罪性以外,其神学中还有什么呢。所以,拉丁神学传统就注定了要以忏悔为中心了。于是,当这样的神学传统在喋喋不休地谈论“上帝”的时候,实际上只是在谈论“自己罪行的审判者”。然而,上帝的光明千变万化,绝对不是常人可以认清的,更不是只有审判者这样一个角色。因此,拉丁人嘴里经常充满对于上帝的歪曲,其根源就是上述的偷梁换柱。当然,拉丁神学在谈论人的堕落时,经常倒是特别深入和贴切的,这同样是源于上述的偷换所造成的意外效果。例如,奥古斯丁的、信仰的三位一体:“坚信(Retineo)、沈思(Contemplatio)、喜乐(Dilectio)”,比之保罗所说的信望爱(信心、希望、爱),更富于拉丁人特有的气质。

神秘事物是令人难以理解的事物,例如著名的“圣伤”或曰“圣痕”现象。那是指一个人身上突然出现有如耶稣基督当年被钉在十字架上时,头部、手部、脚部和身上所受到的那种伤痕。历史上有许多虔诚的教徒身上都曾经出现这种“圣痕”,而第一个有记载的“圣痕”出现在圣法兰西斯(St. Francis of Assisi,1182—1226年,又译为圣方济各)身上。那是在

1224年,四十二岁的圣法兰西斯在在意大利安微尼亚山上祷告和禁食期间,身上便出现出血的伤口,直到死前都周期出血。不过类似的“圣痕”并不全都出现在信徒身上,据编年史记载,其中有瘤状肿块、有穿透性的出血伤口、也有像青伤一样的小红色斑块,有圆形的、有椭圆形的,甚至还有正方形的。一千多年来教会和科学家一直试图解释这种现象。有一个细节需要注意:圣伤和圣痕,大都出现在手心部位,但是根据考古发现,古代十字架的受刑者其实被钉的部位不是手心,而是小臂末端的手腕两根骨头之间。近来有研究指出,历来的耶稣受难图和雕像都显示长钉贯穿的部位是在耶稣的手掌,但人体的手掌无法承受全身的重量,所以实际上长钉贯穿的地方更可能是手腕而不是手掌。我想说的是,对于我们无法理解的神秘事物,应该保持沉默。


(243)


属灵的天国(“上帝的国”),与其说是一个接近“空间”的概念,不如说是一个接近“时间”的概念。“天国”几近“上帝的永恒”──因为上帝的国并无物质世界的空间,而是在毁灭了物质世界及其空间形态的条件下,通过末日及末日审判,所呈现的“纯粹的爱”,即无间隔的爱、无间隔的一体化、无间隔的永恒过程。


(244)


“百科全书式的”并非一个褒词,因为既然是“百科”,那么百科中的某科就可能包含了“魔鬼的学问”,否则在逻辑上,百科全书岂不独缺一门而变得不完全了?而魔鬼的一科,又足以玷污、败坏其它的九十九科。“魔鬼学”并非异想天开:这不是“神学”的一部分,而是为“敌基督”服务的。


(245)


在不同教会的纷争中,“使徒统绪”之有无,构成了一个争议的题目。

有使徒统绪,不能保证教会的灵性;但没有使徒统绪,更不能保证教会的灵性,相反倒可以保证教会的灵性先天不足。因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仿效基督,作为神子,依然受人的洗礼,以尽诸般的义。

我们应该承认:后来的犹太教(而不是先前的旧约信仰)是一种原始的人本主义,其要义是来谋求人的属世幸福,并用律法来保障这一谋求的实现,因此,亲近上帝不是出自悔罪的感动,而仅仅是为了被动地守约祈福,为了继续换取上帝的祝福──这种思想是相当感性而缺乏灵性的。

我们同时还应该承认:犹太教的人本主义的原始性,可以部分治愈虚无主义的单相思,或填充理性主义造成的空虚。正如属世的存在,可以赋予属灵者某种形式,使得俗务也获得某种精神的、乃至属灵的样式和价值。

伊斯兰教可以视为“犹太教的闪族传人”,这不仅体现在二者种族背景的相似(闪族与割礼)和语言背景的相似(重视诗歌等表达手段),而且体现在他们都拒绝了十字架,拒绝了基督的奥秘和救恩:他们只知道崇拜先知和族长,而不知道崇拜上帝亲自的显现。犹太教已经成为化石的信仰,而伊斯兰教乃是一种“国际性的、跨越族际的犹太教”,这使得阿拉伯人成为一种新的犹太人。现在的“阿以冲突”,不仅是同室操戈、兄弟阋墙,而且血腥程度越演越烈,这都是因为,在核对难兄难弟太相像了。

阿拉伯人之得以成为一种新的犹太人,伊斯兰教之得以成为新的犹太教,不是因为上帝对之有什么特别启示,而是因为穆罕默德及其部落和一千五百年以前的亚伯拉罕─摩西及其部落之间的处境,十分相似。那都是一群刚刚抵达行将腐烂的文明区域边缘地带的蛮族游牧者。他们亟需新的信仰在文明与野蛮间,作出富于活力的动态平衡。但由于缺乏亚伯拉罕的启示来源,伊斯兰教又是犹太教的堕落形式。这是由阿拉伯人内部的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古老闪族传统决定了的。当然,在普世性和国际化意义上,伊斯兰比犹太教具有更新的扩张性质,比较开放包容,又不那么狭隘,所以说它是“新的犹太教”,是十分贴切的。


(246)


在基督里,天国虽然是在我们无法争取也无法拒绝的状态中降临的,但却是一道窄门,只接纳那些受到拣选的人们,被拣选者是被“降临下来的天国”“纳入其中”的,而不是通过自己的选择、努力升入天国的。在属世的人们看来,这就是所谓的“被提”。换言之,如果我们最终能够进入窄门,我们这些尘土就在无形中圣化了,因为我们现在站立之处就成了上帝之国的一部分。国度,于是和立足者的性质互相一致──悔改者进入的就是天国;相反,拒绝悔改者因为自己的处境,使得自己的祖国沦为地狱。


(247)


地狱和天国往往只有一步之隔。有时,地狱和天国甚至并存于一个世界。例如,从某种角度看,一个不再信神的人,如果他还沿着“清教徒的工作伦理”的轨道疯狂行,就难免不使自己沦为“撒旦的得力干部”,如大祭司、文士和法利赛人以及“后基督教的欧美人士”,都是这样一些假冒伪善的干部。他们工作得越起劲,他们在撒旦的陷阱陷得越深。按照同样的道理。一个不再信神的国家如拒绝圣子基督的以色列,如果还坚持其“选民观念”的传承,认为他们居住的那个地方还是“受到拣选”,那么他们的天国岂不就是偶像崇拜者的天堂?这也可以从侧面说明,何以现代西方世界的中心,其间流行的异教与邪教,反而特别猖獗。

地狱和天国往往只有一步之隔。有时,地狱和天国甚至并存于一个世界:

1、罗马帝国政府对纯洁派的迫害,从反面刺激了伊斯兰教的贪欲,迫使北非、中东、甚至东南欧地区纷纷易帜。

2、拉丁世界里西欧蛮族的贪婪,使十字军兄弟阋墙,分裂了拉丁与希腊教会。

3、日耳曼地区的“宗教改革”更分裂了拉丁世界的基督教,使之每下愈况,穷斯滥矣。而新大陆则给无神论者和各种旁门左道大开方便之门。从此一步步,基督的教会就在“时代主义”的精神下,被敌基督的魔鬼,四马分之。

教会分化瓦解的四大悲剧阶段:(一)罗马国教镇压虔诚派;(二)希腊教会与拉丁教会分裂;(三)拉丁教会内部的日耳曼人发起宗教改革;(四)殖民主义扩张的全球运动。

基督的爱,要求我们弥合上述四大悲剧所撕裂的教会。这样的创伤若不痊愈,若不能跟自己的兄弟和解,外部的福音广传,有什么益处呢?“把福音传回到耶路撒冷”,结果回头发现,自己的教会已经易帜,那才会大吃一惊──这不是危言耸听,伊斯兰教不就是这样起来攻陷了一块又一块基督教领地吗?

如果教会不能联合,那怎能体现基督的爱?怎能对得起基督的血?怎样领悟基督的言?中国教会如能体现这样的联合使命,那就要在“普世合一”的使命中,首先克服自己最为显著的特点──纷争、分裂、自立为王等恶习。求慈爱的父子圣灵赐给我们这样能够兼容的爱心。


(248)


世界上多了一位珠光宝气、儿孙满堂的牧师,就少了一份福音的见证;多了一位行为乖离、巧言令色的神甫,就少了一份教会可信的证明。“宗教、宗教,多少罪恶假汝以行”的流行性看法,无疑削弱了信仰的属世基础,大概因为利用别人的信仰来为自己牟利的“反面见证”太多了,以至于世俗法律都对宗教活动作出了种种限制,瓦解中的宗教组织纷纷落水。但我相信,宗教组织的这种败坏,消灭不了神在人身上为自己保留的神秘空位、壅塞不住受到拣选的灵魂道路。

伟大的圣徒似乎都把世界和上帝视为不可妥协的一个对立。换言之,要想得救,个人必须弃绝世界以及与生俱来的自然感情,因为自然和基于自然的感情都是引导我们走向灭亡的。文艺复兴要调和天堂和人世,而天主教改革则试图将之再度分离。上帝也许使宗教改革之后的西方基督徒更有效能更加强大,但似乎并没有使他们更为快乐。极端者甚至相信,除了少数预定的中选者以外,多数人命定遭到永恒的诅咒。


(249)


(1997年11月6日)

巴斯卡的著名命题说信仰是一个赌博:“我们不可能知道神是什么,也不知他是否理性所能认识。无限的混沌分开了我们和神。在这无尽距离的尽头,一枚被抛起的硬币不是正面便是反面落下。你将如何下注呢?”应该说,从这里判断,巴斯卡的神学从教会所接受的影响,要大于从圣经所接受的影响;而其思想的名气,显然来自法国当时盛行的怀疑主义和科学主义。

我太不赞同巴斯卡的上述论断,理由如下:

1、不是空间上的、物性上的“无限混沌”使我们与上帝隔绝,而是灵性上的罪恶使物理上的可以没有的距离成为无法逾越的天堑,从而隔绝了我们与主的交通。

2、凭我们自己和自己的理性,虽然不可能知道神是什么;但上帝的恩典已经通过圣子耶稣,把我们应该知道的奥秘,表明给我们了。存心否认这一点的,或是因为执意要死在罪恶中,或是因为茫然无知,或是因为忘恩负义,或故意说反话以彰显自己的才智。

3、凭我们自己和自己的理性以及我们的实际能力,我们实际上不大可能投出那枚“信心的硬币”,就像我们没有能力实行“信心的跨越”一样──因为我们没有能力选择上帝,只有幸运被上帝选择,或不幸而不被上帝拣选。这个道理其实是很简单的:人的理性和选择通常只能判断自己能包容的,因而也是比自己的理性和判断力更小的对象,或是投资给更大对象的某一微小的局部。而上帝却超出人的经验范围,换言之,在人的经验范围以内的,通常只是神的某些踪迹(规律、法则或神迹、奇迹),而不可能是神本身,更不可能是神的全部。而根据科学的原理,不了解一个事物的全部,就无法对一个事物的局部,作出结论。

4、神学原理和科学原理往往相反:在我们信从上帝之前,实际上已经受惠多年了;否则,任何人也不会拥有“寻觅永生上帝”的原始动机──是上帝先爱我们,而不是我们具有认识上帝的能力。

从信仰的角度看,简单说来,巴斯卡乃是代表了“现代性堕落”,代表了文明的病,是“从信徒的简朴,沦落到学究的惶惑”。

巴斯卡的名言“人的高贵性在于他有思想”,迷惑了我信主以前的生涯。年过四十我才明白:思想能力和思想活动,不仅是人的高贵性,也是人的危险性,是人的生命所面对的诱惑和陷阱,因此人要好好活下去,就要懂得避开一些诱惑和陷阱,其中包括思想的诱惑和思想的陷阱。年过四十,这也是巴斯卡没有活到的年龄──巴斯卡如果活得长一点,可能改变自己的想法?而更多地信靠永生的主?

《主祷文》中“让我们免受诱惑”一语,落实在我身上,首先就是“让我免除思想的诱惑”;而“救我们脱离凶恶”一语,落实于我则为“救我脱离自我设计的牢狱”。巴斯卡三十多岁就病死了,这是一位着手脱离上帝的“现代人先驱”,而我四十多岁才开始醒悟,并走向再度信赖救主的“后现代”。


(250)


流俗所谓“一跺脚、一闭眼、一跳河就信了基督教”的说法,就属于巴斯卡“信仰赌博论”的翻版,本质上是不信者的聊以自慰。可是此论流毒之广,竟从法国的上流社会跨越半个地球,传到了中国的下层民间,还经历了三百年的时间跨度,中间还有丹麦人克尔凯廓尔等病人的喧嚣。

还有一种说法,也是信仰赌博论的变相,叫做“先信了再懂”,意思是先发愿去信,然后再求理解。这种说法貌似虔诚,实际上却是强人所难:试想,“懂了”的人都未必“能信”──即理解了教义也并不能导致信仰“基督所表明的上帝”,何况不懂,又何从去信?又去信什么?除非是假装相信,除非是为了“吃教”而摆出一副真信的模样来。我们根据亲身经历知道:信仰不是人力可以造就的,而是来自上帝的恩赐,那是高于我们的道路和意念注入我们的结果。人力造就的信仰,必因人力而瓦解;教会培养的信徒,必因教会的失误而迷惑。


(251)


历史,是指种族与文明的过程,不是指上帝显现的过程;因为上帝显现的过程,是超越时空的。在这种意义上,历史不过是“人类堕落的记录”,是亚当与夏娃犯罪以后的产物。当然,如果是在“最后审判”人类罪恶的意义上,历史也不失为“上帝的意志逐渐显现的过程”。

这一点异教徒就不能明白。拒绝了圣子耶稣的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在这一点上也是如此不明白,它们所体现的“历史乐观主义”,体现为极其肤浅的“上帝的信徒必胜”论,实际上玷污了上帝的灵性,使之与人间的成王败寇、美丽罪恶,等同起来。


(252)


如果耶稣不具备神性,当然无法复活;如果耶稣没有复活,那么上帝将失去最好的见证。

现代人面临的难题是:人的心智已经开窍,无法再像希腊哲学家皮浪所说的那样变回为猪,在惊涛骇浪中安然自得地吃东西。皮浪(Pyrrhon,前360—前272年)古代希腊怀疑主义的奠基人,皮浪生于希腊城邦爱利斯,早年是画匠,后来改学哲学,曾经参加亚历山大的远征,到过印度。他认为由感觉和理性得来的知识都不可靠,要认识客观世界是不可能的,甚至客观世界是否存在也是可疑的。人既不能从自己的感觉也不能从自己的意见来说事物是真的或假的,应当毫不动摇地坚持不发表任何意见,搁置判断、不作任何判断。最能代表他哲学的是一个故事,说,一次皮浪在船上遇着风暴,同船人都很害怕,他却指着仍在安静吃食的一头猪说:聪明人应该像这猪一样无所动心,此后人们用皮浪来代表怀疑,称之为怀疑主义之父(the father of Scepticism)。但实际上,从伊甸园中放逐出来的人,无法再在茫茫宇宙中重获安全感,即使皮浪也罢。他既然不是猪,就无法摆脱人的烦恼。于是,可使流放中的人们获得平安的途径就只剩下一种:回归主的怀抱,回归心灵的伊甸园。这样,无情的宇宙可以变回有情,爱的情谊注入焦黑的大地。由此,人的平安不是“变回低等动物”,而是“向前获得主的庇护”。除此以外,人们就只有寻求“毒品的上瘾”或其他的替代物,以缓解自己的恐慌。

“三位一体说”可以理解为“神学上的技术手段”,用以处理“圣子耶稣是神”与“唯一的天父”之间的关系。因此,三位一体说在《新约》中没有明确记载是可以理解的。但耶稣是神的启示,确在《新约》中,如《马太福音》二十八章记载:“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作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这里的“父子圣灵”是何指呢?耶稣本人的宣告可以说明:“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你不信吗?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作他自己的事。你们当信我,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即或不信,也当因我所作的事信我。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作他自己的事。”(《约翰福音》十四章)。“我在父里面,父在我里面”,这是“道成肉身”的蓝本;“父子圣灵”这是三位一体的蓝本。

耶稣是神与人之间,不可代替的中保。耶稣复活,是神的能力,这使他完全不同于先知。进一步说,而历史上也许不乏祭司、君王、先知,甚至不乏这三者的结合,因此就有许多人起来冒充他们,如穆罕默德和各种邪教祖师、异端首领──但为人类救赎而受死,并从死里复活者,唯有耶稣。这就是三位一体说的力量所在?

可以被上帝“流出”、“绵延”而非“创造”、“无中生有”出来的宇宙──世界──人,该是多么神圣啊。然而,可以流出、绵延而非“创造”、“无中生有”出宇宙──世界──人的上帝,岂不是变得十分脆弱了?这就是泛神论与一神论的区别:“流出”、“绵延”世界的,是泛神论;“创造”、“无中生有”世界的,是一神论。泛神论的神是脆弱的,泛神论通过弱化神的本质,来加强了世界的价值──而这个泛神论的世界却是靠不住的,所以泛神论是一种比较原始的世界观。

不同质的神与人,上帝与宇宙,怎能流出流入呢?更何况,上帝根本不与宇宙同质,否则就无法创造宇宙了。由此可见,柏拉图、普罗提诺等人的“流出说”、斯宾诺莎等人的“绵延说”,本质上都是亵渎上帝的,是比较原始的泛神论,是“化身神话”的理论表达。更何况按照流出说和绵延说的假定推论,上帝不仅是流出、绵延了基督、圣灵和一切天使,也流出和绵延了人类和遭到污染的世界──如此一来,上帝岂不是与被造的、物质的、有限的、罪性的存在,列为同等了?这样一来,人这个在神面前不堪入目的存在,哪里还有机会得到提升或“净化式的还原”而自动升天、回到灵界呢?无论多么聪明的人,也无法通过任何自我修炼得以完善。换一个假定来看,只有在一神论之下,才会有慈爱的天父格外垂恩,让我们变质、脱胎换骨,变成新造的人、进入新的存在状态,也就是“上帝的国”。


(另起一单页)


◆仰望基督◆


第五章思想神学


(另起一单页)


(253)


思考神学的最终结果,就是取消了神学思考。

教义与仪式像是山,遵循教义、履行仪式,仿佛登山:在山上,观看日出日照,气象万千,清晰无碍。不在山上,而在一马平川遥看日出日落,也可得全景,但必须前无崇山,后无峻岭,必须目无遮拦;但那还是缺少了几分唯独在崇山峻岭间方可蕴藏的磅礴气韵──所以,对局限、捆绑下的人生,教义和仪式是必不可免的功课。一方面可使恐高的人们有所依凭,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登上更高的境界、观看更大的景色。


(254)


“有法利赛人,和几个文士,从耶路撒冷来,到耶稣那里聚集。他们曾看见他的门徒中,有人用俗手,就是没有洗的手,吃饭。(原来法利赛人,和犹太人,都拘守古人的遗传,若不仔细洗手,就不吃饭。从市上来,若不洗浴,也不吃饭,还有好些别的规矩,他们历代拘守,就是洗杯,罐,铜器,等物)。法利赛人和文士问他说,你的门徒为什么不照古人的遗传,用俗手吃饭呢?耶稣说,以赛亚指着你们假冒为善之人所说的预言,是不错的,如经上说,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你们是离弃神的诫命,拘守人的遗传,拘守人的遗传。又说,你们诚然是废弃神的诫命,要守自己的遗传。 摩西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你们倒说,人若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各耳板,(各耳板,就是供献的意思)以后你们就不容他再奉养父母。这就是你们承接遗传,废了神的道。你们还作许多这样的事。耶稣又叫众人来,对他们说,你们都要听我的话,也要明白。从外面进去的,从外面进去的,不能污秽人,惟有从里面出来的,乃能污秽人。(有古卷在此有,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耶稣离开众人,进了屋子,门徒就问他这比喻的意思。耶稣对他们说,你们也是这样不明白吗?岂不晓得凡从外面进入的,不能污秽人。因为不是入他的心,乃是入他的肚腹,又落到茅厕里。这是说,各样的食物,都是洁净的。又说,从人里面出来的,那才能污秽人。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苟合,偷盗,凶杀,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谤讟,骄傲,狂妄。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马可福音》第七章1—23节)

神学家们的布道,鲜有不以人的吩咐当作神的道理去教导人的……这样的布道会,名义上拜上帝、拜基督,其实是在自我张扬、假传圣旨,到头来也是枉然。曲终人散,荒塚也无。

基督的福音,不是人类的耳朵能够明白、人类的嘴巴能够议论的。耶稣曾经借用人类的语言来打开人类的心,但人的心最终是受到物欲摆布的,是“油蒙了的”,只能片面曲解神的话语。或从“好”的方面,或从“坏”的方面……但总无法真正从“神”的方面──因为神的超然,超乎我们的理解甚至想象。“讨论福音”,本是不得已的“心灵医治”过程,但企图以此固化神的旨意,甚至让自己扮演神的代言人,乃是对上帝的小瞧和冒犯。

有的人力图在《福音书》中耶稣所讲述的大量比喻中,寻找天国的奥秘;有的人力图在《启示录》中发掘耶稣本人并未说过的微言大义,以便由自己掌握通往上帝之国的钥匙。然而,耶稣本人对此是怎么说的呢?他为什么要讲些深奥的话?为什么说些比喻?这些比喻的所指究竟是什么?《马太福音》十三章10─18节,《马可福音》四章10─12节,《路加福音》八章9─10节,都记载了耶稣本人的答案,而以《马可福音》所记最为简洁:“无人的时候,跟随耶稣的人,和十二个门徒,问他这比喻的意思。耶稣对他们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若是对外人讲,凡事就用比喻。叫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恐怕他们回转过来,就得赦免。”

原来,耶稣的比喻是为那些注定不能得救的人们“预备”的,是用来“隔离”上帝与罪人的烟幕。更准确一点说,那些比喻是用来分别为圣的尺子。这样看来,“研究”耶稣的比喻,实属无益:因为那本来就是为了隔离上帝与其不予赦免者的屏障;而企图“破译”这些神的话语,不仅会在技术上流于穿凿附会,而且在神秘的意义上可能会得罪上帝,因为这会泄露了上帝有意隐藏起来的秘密真理。

可是,这类“研究”、“破译”之多,汗牛充栋,且构成不少讲道辞的核心。这样的“讲道”岂能不是对牛弹琴?因为这些传道人既然已把自己的听众列为基督不愿赦免的、“听比喻的”人们了,又再向他们讲解天主故意隐藏的意义,岂不是莫名其妙。

耶稣曾经明确说过,只有少数的人才能进入永生的窄门;多数人是油蒙了心,不能进窄门,不能进入上帝的国。(《马太福音》第七章15—15节:“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他又说有关末日的事情,连他也不知道,只有父知道。如此看来,《启示录》也有可能是为非信徒的读者们准备的?让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但愿以上所思,不是对圣言的曲解,而仅仅是我自己的猜测。

神学和“神学研究”,十分生动地表达了有限的人在面对永生上帝时的困扰、有限,和最终的无能为力、无答案状态。越真实的神学,就越难有确定的答案──它最多只是试图作出答案:它知道,真理就是人最终无法理解的东西,真理就是上帝的奥秘。

“神学问题”本质上不是理论问题,而是生命问题。有什么样的生命就有什么样的理论,有什么样的恩赐就有什么样的神学──所以仅仅通过辩论去“解决神学问题”,只能添乱。神也可以命令魔鬼进入宗教领袖的心,例如让他顽固地禁止中国礼仪,就像十八世纪以后的欧洲人,开始大规模地贩毒和贩奴,并以上帝的名义背叛基督,结果摧毁了基督福音的一个个园地──这本是恩典,可以使中国人早一点脱离苦海。但由于失去了这个机会,中国人不得不在十九世纪的屈辱中接触基督教;并从此种下了冲突的诱因。

“以上帝的名义背叛基督”,其方式就是把“为人流血牺牲的福音之爱”,变成了“要人流血牺牲的世界之恨”。这种明火执仗的传教活动本来是伊斯兰教的擅长,结果在八百年复国战争中传给了西班牙人,又被西班牙人带到美洲和其他殖民地。这种以恨为基础的传教活动,往往不是发自基督的福音,而是出于人类的贪婪──因为人的语言,说到底只能比较准确地复述福音而无法比较正确地讲解福音,所以说,“牧师一讲道,上帝就发笑。”


(255)


宗教起源于“越过死亡线”的努力。如果不是面对死亡并意识到了不可思议的神秘,活在感官世界里的人们就产生不了恐惧,就产生不了宗教的敬畏之情。恐惧和随之而来的敬畏与崇拜,是宗教的起源,而死亡事件和神秘意识本来就是一体两面。

(a)宗教并不是“死亡恐惧”的唯一后果,因为死亡恐惧还可以表现为麻木不仁、残酷无情、寻欢作乐、纵欲堕落。

(b)宗教并非含义浮泛的“超越死亡”的姿态,而是具体入微的“越过死亡线”的努力;而崇拜行为所力图突破的,则是受到极端限制的“困境”,一个终极陷阱,例如“死期将至”即是。

就人的精神活力来说,对人自身最有利的状态是“适中”,如不能适中,则先天过剩比先天不足更加危险,因为过剩的精力会反过来淹没甚至杀死人的自身,或至少使他四处碰壁、多愁善感甚至悒郁终生,因为他过剩的精力格外使他容易看穿感官的虚妄、肉体的无益、光阴的飘逝,以及光明后面的全部黑暗……而耶稣基督的福音,恰恰适合此种人格的救赎。福音可以平衡人的精神、减除焦虑,使之平安喜乐、趋于健康。

如果按照某些自由派神学家否认耶稣基督神性、奇迹、复活、救赎的说法,那么我从主后1974年初读圣经、喜欢耶稣的时候算起,就是一个“基督徒”了。然而不是那样的。凭着自己的经历我知道:这样的“基督徒”是没有生命的,也没有平安喜乐。这样的基督徒所理解的“福音”,只是高超权威的“人的话语”罢了。而从“神的话语”的角度看,科学是越新越好,神学是越旧越好:而“回到耶稣基督里”,则是一切真理的总汇。如果承认奇迹和启示就活生生地在我们身边,而不仅仅是存在于《旧约》经典或《福音书》、《使徒书信》中──那么,福音对我们所展示的道路、真理、生命,就不再只是一种哲学或是“宗教”了。这样的福音是活的,决不只是宗教,它是“上帝的话语”。

自由主义神学,是从福音淡出的神学,因而是向文艺复兴以来西方属世文明的大肆让步,因而是犯罪的神学或“神学的犯罪”?“时候将到,凡杀你们的,就以为是事奉神……”(《约翰福音》十六章2节)这句话也可以从另一个方向来理解。所以,在神学领域必有征战,因为这是主所预言的。虽然从人的角度看,神学争论很大程度上倒像是“精力过剩之无情宣泄”的结果,是那些不能“活在基督里”的人们,在极力宣泄自己、标榜自己时,所发出的“自我喧嚣的不和谐的音程”:言甚易,行甚难;怯于行的人们就兴起神学的纷争,有意无意掩盖自己无法“活在基督里”的困窘。甚至可以说,所有神学争议,都是撒旦挑起的。其内部根源,是利用人的虚荣、属世的骄傲,来为人的犯罪天性和种种劣迹,横加辩解。上帝的诫命本是简单明了的,但是结果上帝的儿女在复杂的神学争议中,所看到的并非上帝的话语,而是撒旦的诡计。

教会是否一个社会?教会与社会之间有无区别?教会与社会的区别,正如主日与其余六日的区别。教会因此既是社会,又不是社会。教会因此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特殊的社会”,是“一个奉献给主的社会”。因此,“世俗的城”与“上帝的城”的提法,多少有些摩尼教的味道,很可能是叛教者奥古斯丁从摩尼教里带入基督教的。尽管叛教者奥古斯丁后来又从摩尼教营垒中再度背叛,重新成了一个基督徒──但他显然比较能够理解摩尼教的善恶二元论的概念甚至更能体会叛教者的感情,难怪奥古斯丁自己最后也成了多纳特纯洁派的敌人。

由于奥古斯丁也深知他周围的教会组织不配称做“上帝的城”,所以他就把天上地上的圣徒一起拉来,作了他的教会拉拉队。甚至连主也不能幸免为他背书。但这样一来,那些利用教会的人们,岂不等于直接冒犯了万能的神?岂不是迫使天国堕落成为“世俗的城”?这样的“教会”,其罪行显然并不小于耶稣基督亲自动手清理之前的犹太会堂。


(256)


耶稣基督生前没没无名,死后声震寰宇:

1、“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马太福音》二十八章)

2、“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力比书》第二章)

从人的观点看,属世的名声和赞誉,足以导致虚脱,甚至败坏灵性的根基;而外在的抑制,倒能让生命更趋充实;唯有死后的名声,才不会软化灵魂的成长。凡此种种因果,都是由人的肢体中的“另一个律”也就是犯罪的律的压力,所决定的。这不同于神的律的另一个犯罪的律,是由泥土产生的,而不是由神口中的气产生的:所以,追求灵魂生长的人,也应远离属世的成就,以免过早结束了生长的潜力;追求永恒生命的人,也应闭耳不听剧场的掌声,就像至高者也会拒绝倾听恶人的祷告。热衷于群众的掌声,就会变得油蒙了心,再也听不明白上帝的语话。而“拒绝掌声”,这是对人的罪性的“反制措施”。

现代的教会组织是属世的,但福音却是属灵的,人组成的教会怎能垄断上帝的福音?基督徒的基本属性是属世的,基督的基本属性却是属灵的,属世的羊群怎能代表属灵的牧人执行神圣的权柄?别说普通的羊只,就连“头羊”也无法代替牧人,引领羊群脱离死地。

就描述而不是就审判的意义说,看看历史的成败之鉴也许是令人寒心的:号称“公教”的天主教传统,实际上是由大迫害时期的叛教者及其宽容者,以及这两造的后人,所缔结的神圣同盟。以严格著称的拉丁教父、希波主教奥古斯丁,实际上也是宽容叛教者的宣传活动家。相反,拒绝接受叛教者的“多纳特派”(Donatism),反而全军覆没,成为异端!这可能因为,奥古斯丁本人就是一个叛教者,曾经的摩尼教徒。

早先,多纳特派就是在北非形成的,因四世纪迦太基主教多纳图(Donatus Magnus)而得名。多纳特派是四世纪在戴克里先时期的迫害之后出现在北非的,他们认为圣礼的功效,受到施礼教士的影响,所以施礼教士不能是叛教者。但当时的罗马教会却认为人人都有罪,教士也没有例外,上帝却能藉着有罪的教士施行圣礼,将恩典赐下。多纳图声称,教会是义人的教会,罪人无份;罗马教会让叛教者受任主教,已成“罪人之子”,不能列入圣教会;只有义人施行的圣事才有功效。由于过分纯洁,结果该派自己却被目为分裂派的异端。在311年,教士开其里安在迦太基被罗马教会按立为主教。多纳特派认为参加按立者中有一个名叫腓利克斯的人在迫害期间曾经叛教,因此这次按立应该无效,于是312年在迦太基另又按立教士马约里努为主教与之对抗,这样一来教会就分裂了。应双方要求,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us I Magnus,全名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e,272—337年)于313年在罗马召开教会会议,会上宣布腓利克斯无辜,并作出有利于开其里安的决定。这使得教会的分裂难以弥合了。多纳特派当时遍布北非,在每个城市都有罗马建立的教堂与多纳特教派的教堂相对而立,都有罗马委派的大主教和多纳特教派的大主教对立。314年,君士坦丁一世在高卢南部的亚尔勒召开会议,东方教会的主教也到会了。这次会议不仅继续支持开其里安,而且将多纳特派定为异端。这就使得“人民内部矛盾”转化为“敌我矛盾”,教会分裂演变为暴力冲突,最后导致强力压制。该派下属教会曾有三百名主教,与容纳叛教者的罗马教会分庭抗礼,多次被罗马教会绝罚,并因此遭到罗马帝国政府的武力镇压。当伊斯兰教进入北非时,惨遭镇压的北非基督教徒已经没有力量保护教会了,北非的基督教会终于被伊斯兰教淹没了。七世纪阿拉伯人占领北非后,来自罗马的迫害压力消失了,多纳特派的抗议随之消失。

著名的拉丁教父奥古斯丁就支持使用暴力手段来镇压多纳特派,奥古斯丁站在罗马教会的镇压政策一边,著文反驳多纳特派,例如其后期著作《论洗礼》(400年)、《驳多纳特派》(400年),《答比提良的书信》(401—402年),以及《纠正多纳特派》(417年)。奥古斯丁认为:“彼得主持洗礼,是上帝在主持洗礼,约翰或犹大主持洗礼,也是上帝在主持洗礼。”不过圣经上却没有说上帝让犹大出卖耶稣,而是说是魔鬼进入了犹大的心。(《路加福音》二十二章:“祭司长和文士,想法子怎么才能杀害耶稣,是因他们惧怕百姓。这时,撒旦入了那称为加略人犹大的心,他本是十二门徒里的一个,他去和祭司长并守殿官商量,怎么可以把耶稣交给他们。他们欢喜,就约定给他银子。他应允了,就找机会要趁众人不在跟前的时候,把耶稣交给他们。”)尤其是,奥古斯丁没有解释,为什么犹大可以主持洗礼,而多纳特教派却不可以?可惜的是,罗马教会后来根据“教父权威”维护的“正统教义”,基本上就来自这些含混不清的著述。这就使得基督教营垒内部两败俱伤。这种恶例一开就难以收拾,使得国家暴力成为宗教分歧的裁判。到伊斯兰教开始扩张时,内部裂痕就使基督教处于明显的劣势。难怪有人曾经评论说,“就我们现今所知的基督教而言,其创立者已不再是公元一世纪的耶稣基督,而是公元四世纪的君士坦丁一世。”

延伸观察一下,一千多年后的十六世纪在日耳曼及其影响所及的地区所兴起的“新教”各派,其实都是从罗马教会的两造人即“叛教者”和“宽容叛教者”中分化出来的。至于那些秉持不宽容立场的“多纳特派”等纯洁派,早已大都斩杀殆尽,其残余,消失在伊斯兰教的征服中。

多纳特派的命运提醒我们,纯洁派好像历来都是被其反面力量的“投降派”打败的,教条主义、理想主义,永远败给机会主义、现实主义。不仅基督教如此,后来的伊斯兰教也是这样。因为“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为什么要划分门户和教派呢?只要是奉耶稣基督的名,遵循属灵生命的道路,就应该彼此尊重,停止攻击,联合起来,结成更大的而不是更小的教会。仁慈的主不愿遗失任何一只羊,只有当所有的羊都回来,主才再临,施行审判。而我们的工作就是在主再来之前,集合所有的羊?

在上述原则下,如何对待背叛基督的叛教者?处罚还是谅解?尤其是如何对待那些在背叛基督以后又重新发表信仰告白的“前叛教者”?是加倍处罚还是加倍谅解?在上述原则下,应该说,这是属于上帝的主权而不是人或人的组织如教会的主权。当然使徒的教会应该例外,因为主曾经亲自授权给门徒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马太福音》十八章)除了主所授权的人,后人不可以就此而审判他人,只可以据此原则审判自己的叛教罪是“罪无可赦”。不过奇怪的是,罗马能够接纳叛教者悔改,为什么不能接纳多纳特教派呢?

上帝的奥秘当然无法穷尽,甚至无从究诘。凡欲穷尽上帝者,无异是在质疑上帝;凡欲究诘上帝者,无异是在拷问神秘──这样的僭妄者,怎能免受上帝的责罚呢?毋宁说,这样的穷尽即是自我的穷尽;这样的究诘即是已然的受罚。所谓“愚拙”,也并不总是好的。如十个迎接新郎的童女中,五个愚拙的没有预备足够的灯油,五个聪明的却预备了足够的灯油。主的仆人在信仰上虽应该“愚拙”,但在实践信仰的技术上,却应该是聪明的、儆醒的。


(257)


福音的核心是基督:

(1)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权柄原文作门)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当下,耶稣嘱咐门徒,不可对人说他是基督。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马太福音》十六章)

(2)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他,并且已经看见他。(《约翰福音》十四章)

(3)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掰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这是我主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的。

(《马太福音》二十六章)

(4)耶稣进前来,对他们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或作给他们施洗归于父子圣灵的名)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马太福音》二十八章)

综上四则可以说,凡信靠基督的,就得着生命;凡背离基督的,就失丧生命。“耶稣对他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约翰福音》十一章)

从以上章节还可以得知,“社会福音”的实质,是把属灵的基督“变质”为属世的耶稣。说得严重一点,这岂不是要从“生命”反向退到“真理”、再退到“道路”,最后连道路也迷失了,消失在茫茫荒野里?这样一来,社会福音就变成了“今世之子的福音”,是典型的“另一种福音”。社会福音这个属于世界的福音而不是战胜世界的福音,企图把“道路─真理─生命”的层进,退化为“生命─真理─道路”,它宣传的显然是“另一个耶稣”。


(258)


真正的信仰,是“未见之事的确据”吗?若然,则真正的信仰者几希!十二门徒在耶稣复活前纷纷逃离甚至叛卖;司提反看见天门开了、人子在上帝右边,才觉得自己死得其所;保罗则亲见了主复活后的光明形象,才终生无悔地追随他。前贤尚且如此,我们又何尝能稍好一点呢?

神的话语与人的话语,特殊启示与普遍启示的区别何在?在于耶稣基督。然而,圣子基督不在现场的世代呢?我们该如何信他呢?通过祷告?生活在启示时代的人,如何区分普遍启示与特殊启示?后于启示时代的人,如何跟从启示、跟从对于启示的理解?──如果神不对我们亲自显明,保罗和摩西的困境就是永恒的?如此,则真像巴斯卡所言“信仰是人生最大的赌博”?因为我们看不清楚、听不清楚,却不得不走路,甚至不得不跳下断崖……

所谓“罪”,不是欲望本身,而是欲望和实现欲望的能力、欲望和承受欲望后果的能力之间的“反差”:“反差”越大,“罪”越大。伟大的人总是“欲望更大的人”,但并不都是罪更大的人;为什么?因为伟大的人一般都有伟大的能力,可以承受“业”的积累,不至于使得“业”完全成为“罪业”甚至“罪孽”。而模仿伟人却又没有伟人的能力与担当的人,才会积累罪业罪孽,成为“罪更大的人”。罪是上述的反差与失衡,人人都由于贪婪和软弱的双重性而无法免除罪──所以灭罪的恩典仅仅存在于主的救赎与恩典中。而减罪的道路却也在于──降低自己的欲望、减少贪婪,同时提升担当能力、消除罪的积累──这个双向运动中,当然这也先得求主的恩典。

“魔鬼的俘虏”常常以为自己是自由的、“具有控制局面的能力”的,甚至是可以“主宰一切”的。这就是魔鬼的狡猾之处,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它从不让伟人们觉得受它控制,反而给人可供驱遣的错觉和助力感。它鼓动人的自尊和虚荣,使人自以为是,并在自以为得计中,趋于放纵以致灭亡。这就是所谓“自由的陷阱”、“伟人的代价”。相反,上帝倒像是给人纪律和限制的,而不以自由来鼓动人的贪欲。上帝不以“自由”的枷锁来捆绑人,反要人谦卑,放弃自由。凡舍弃自由的,方能得到自由;凡依靠自由的,必失去自由?


(259)


“道成肉身”的概念,是不是向希腊的多神论甚至其他异教的偶像崇拜论的某种妥协?若不是,那么“道成肉身”就必须置于“三位一体”中。父神──子神──灵神的一体,是福音之所以是福音(上帝的话语)而不仅仅是先知预言的关键所在──三位一体论因此是耶稣崇拜的永恒磐石。

不是“宗教体验”,而是“属灵的体验”!所谓“宗教”,只是属世者们在面对自己难以思议的属灵现象时,从外部所作的体认和概念化。这些现象,既包括人的言行方面的,也包括社会及自然领域,还包括超自然即超理性方面的。现代人所谓的“超自然”,只是“超理性”、“超经验”之代称。现代人所谓的“自然”,只是自己的科学可以观察和理解的总汇。在此视野以外的,皆被归类为“超自然”。

说到底,“信仰问题”是无法讨论的──因为这不是一个“语言沟通”的难题,而是一个“生命交流”的课题;有生命的人如何与无生命的人们交流?“信仰”一词,实在是无生命者(即所谓“非信仰者”)强加给有生命者(即所谓“信仰者”)的一个概念。活人无法把生命注入死人,只有上帝和圣子耶稣基督能做到这一点──把生命与“信仰”赐给无生命“无信仰”的败叶。

参与教会的活动,首要之处不是自己“喜欢其中的人”或是他们的言谈仪态,而是来向主奉献一颗爱主的心。自己是来崇拜神秘的,不是来寻求同伙的,如果这样,就永远不会对教会失望,就能领受主的恩惠平安。更进一步,为了主的缘故,还应忍受一切自己本来不喜欢的人和事;再想想,本来也就不一定是自己对。


(260)


有的怀疑论者说,《旧约》的真理大多是属世的,所以它赞颂聪明、智慧和现世的成功。《新约》的真理大多是属灵的,所以它赞颂愚拙和来世的福份──这是大卫、所罗门与施洗的约翰、圣子耶稣之间的分野……据说这是因为《旧约》时代的犹太人还不懂得肉体复活这种“埃及思想”,不懂得灵魂不死这种“巴比伦思想”,不懂得逻各斯这种“希腊思想”──所以无法体会道成人身、三位一体的救赎真理。

如此分析圣经,不是我斗胆敢做的。但是我知道,不是所有的道路、真理、生命都是良善的,唯有主所启示的道路、真理、生命,才是让人活在天堂里。而被属世的道路、真理、生命等“压力”所征服的人,无异于活在地狱里:而征服者的差异,往往也是基于被征服者的质地。

如此看来,分析福音书,不论用结构分析、来源分析、背景分析等文学、哲学、社会学等方法,都是极大的罪。分析福音,不仅是道德之罪,而且是生命之罪;那无异是以人的知识与理性去论断福音,其潜台词是把福音贬为“人的作品”。而分析福音也就是践踏福音之后,被毁灭的不会是福音,而是我们得救的最后希望。正如僭越上帝、亵渎基督的恶果,是如此一来我们就得直面永恒的虚空。这才是我们必须承受的最大灾祸。

这个世界是有限的、不完美的、充满罪恶的;因此,被它所俘虏的人,终必发现自己的努力全数落空,尤如捕风捉影。因此,跌入这个世界的陷阱,即是“在地狱中”。地狱并不是无限仁慈的上帝特意打造的,更不是上帝用来施加报复的。报复是小人发泄怨恨所干的事,君子尚且不为,何况上帝呢?地狱是魔鬼利用神的烈怒营造的,是魔鬼营造的”另一种天堂“。犯罪的人受了魔鬼的诱惑,跌入地狱,甚至是背负地狱,因为地狱不是别的,正是他的罪的化身。这样的人,即使无限仁慈的主,也拉他不进上帝的国。背着一座地狱的人,即使勉强立在上帝的国中,也还是在地狱里。就像一个病人即使在健康的人们中间,也还是一个病人。而且,唯其在健康的人们中间,才格外显出他是病人,才格外显出他的可怜与无助。

如果有人反对上帝的原因主要是出自反对专断,那肯定是个误解。因为“专断的上帝”乃是原始人所理解的上帝,而耶稣基督所表明的上帝则是仁慈的,而无神论者反对上帝的更深刻原因则是想自己扮演上帝,但那肯定最终要落空的,因为任何人凭自己的全部力量,都无法跨越死亡线哪怕一步。“跨越死亡线”乃是信仰的奥秘,所以《哥林多前书》十五章说:“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并且明显我们是为神妄作见证的。”

如果灵体有“知觉”,也必定不同于我们日常经历的、肉体的知觉,所以连耶稣复活后也会变容,以致有些门徒无法认出他来。这是极大的奥秘。由此可见,灵体的知觉可能很难与肉体的知觉沟通的。我们所谓的“灵魂不死”也是如此:它无法与“肉体活着”划上等号,哪怕是最遥远的等号。


(261)


对灵魂不死的信念,激励许多英雄行为,并使得人与动物区别开来,使灵性的人与感性的原人、理性的智人区别开来……若无此一信念,社会将完全沦为商场与黄金榜;若无此一信念,人要么是野兽要么是家畜:不论其为骄傲的狮子,还是谄媚的狐狸,或是自残的牛羊。

信心不是基于信念,相反,信念是在信心上发育起来的。信心是源于某种号称神秘但极为真实的经历,表面上,它是对末见之事的确认,其实不是的,这“未见之事”(如上帝、基督、救恩、爱)早已通过号称神秘但极为真实的经历,镌刻在灵体上,尽管这灵体“现在堕落在肉体的陷阱中”。

肉体复活比灵魂不死,具有更大的确定性以及随之而来的安全感。

(一)复活后的肉体经过变容,实际上就是不死的灵体。

(二)肉体复活与灵魂不死相比,免除了灵魂的飘离之苦。

对于流离失所和心惊胆战的人们来说,“肉体复活”比“灵魂不死”是更大的奇迹,也需要更大的盼望与更久的耐心。对于那些性情急迫的人们来说,灵魂不死比肉体复活更多一些新奇的体验。而对于富有冒险精神的人们来说,切近另一个世界并获得再度创造的机会,才是“回归上帝”的真正含义。


(262)


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按新译为“你们决不会死”)──这通常被认为是“谎言之父”对人类散布的第一个弥天大谎。然而,从耶稣基督的救赎所展现给人的复活来看,蛇所说的就不是谎言,而是预言了?甚至被包含在上帝对人的永恒承诺里面了?那一天,义人与不义的人都要一起复活,接受最后的审判。

不过我们还是要警告自己,不要议论神秘的事物。如果我们的知识、理性、“逻辑的力量”可以判断上帝的奥秘,那我们岂不是要比上帝还高大、神通、永久了?可是,任何议论上帝的人,最终免不了遭到上帝的审判,而人的死亡事件就是一个至为明显的受审。而这个名叫“死神”的审判者还不是上帝自身,在“死神”上面还有高于这审判的至高者,以及支配这一审判的意志或“机制”。

《以赛亚书》二十六章说,“死人(原文作你的死人)要复活。尸首(原文作我的尸首)要兴起。睡在尘埃的阿,要醒起歌唱。因你的甘露好像菜蔬上的甘露,地也要交出死人来。”这个关于复活的描写,我以前猜测是“明显受到巴比伦史诗和埃及《死者的书》等影响的,而《以赛亚书》无论在旧约意义还是在新约意义,都有承先启后的重要位置……不过后来我发现,其实在《列王纪下》第八章就有复活的描写:“基哈西告诉王以利沙如何使死人复活,恰巧以利沙所救活,她儿子的那妇人为自己的房屋田地来哀告王。基哈西说,我主我王,这就是那妇人,这是她的儿子,就是以利沙所救活的。”《列王纪下》十三章记载:“有人正葬死人,忽然看见一群人,就把死人抛在以利沙的坟墓里,一碰着以利沙的骸骨,死人就复活,站起来了。”《诗篇》七十二章也说:“你是叫我们多经历重大急难的,必使我们复活。从地的深处救上来。”

由此可见,“上帝的话语”是世界性的,并不局限针对某一部落,而“摩西五经”也不仅仅是所谓“犹太传统”。正如上帝是宇宙性的,并不偏袒普遍堕落的人类。例如,被上帝任命“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创世记》第一章26节)的人类,是偷食禁果前的未经堕落的原始人,而非堕落成性的现代人。


(263)


敌基督者就是罗马皇帝、古代诸王和现代各国的总统?假先知就是犹太大祭司、宗教组织的首领、假传圣旨的传道人?在末日,他们将作为首恶份子率先被取去,活活扔在地狱里受苦?殉道者们被他们施加的刑罚不过几个小时,而他们被末日判处的,却是永恒的火……

这些神秘的事情,应该不是我们这些尘土一样的人所能明瞭的。羊群的任务是荣耀上帝、见证基督,而不是议论主人家里的事情。当然人类组成的“羊群”不是任人宰割的草食动物,而是具有双重食谱的杂食动物,必要时他也要开荤的,他要食肉,而且是新鲜的、甚至是活生生的肉。有时羊群也会激动起来,活活咬死敌基督者。金发的文艺复兴、碧眼的启蒙运动、多毛的科学主义等异教野兽,很可能最终不是羊的对手。

耶稣基督的受难与复活似乎显明了:人们还是需要社会的,因为他“必须通过社会去认识上帝”。然而现在,既然上帝已经通过社会显明了,谁还在乎社会如何?人之所以需要父母,是因为他必须通过父母方能敬拜基督,现在,基督已经荣耀,人就不该跟随父母去背叛基督,反而唯愿社会的弃儿成为基督的仆人。

“在上帝的荣耀里分别为圣”;在基督的至大救赎中,一个个人被奇妙地拣选了──这才是“个人主义”的最深的核心。滥竽充数是难以蒙混过关的,个人必须直面上帝的公义审判。上帝对不同的材料,因此也有不同的拣选。


(264)


“爱人如己”一语中的那个“人”,是信主的人,还是包括恨主的人?如果有人公然反基督,这样的人算不算“人”?还是仅仅算作“死人”?信徒是否应该爱这样的人?这样的人仅仅是一时一地的油蒙了心,还是已经列为魔鬼的扈从?或是已被追讨、应该拖到基督面前予以处决?“凡因你们是属基督,给你们一杯水喝的,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不能不得赏赐。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扔在海里。”(《马可福音》第九章)我们的“信”,不仅是属灵的印记,也是抵达神国的桥梁。没有桥,是到不了彼岸的。

“耶稣因为将近耶路撒冷,又因他们以为神的国快要显出来,就另设一个比喻说,有一个贵胄往远方去,要得国回来。便叫了他的十个仆人来,交给他们十锭银子(锭原文作弥拿,一弥拿约银十两),说,你们去作生意,直等我回来。他本国的人却恨他,打发使者随后去说,我们不愿意这个人作我们的王。他既得国回来,就吩咐叫那领银子的仆人来,要知道他们作生意赚了多少。头一个上来说,主阿,你的一锭银子,已经赚了十锭。主人说,好良善的仆人。你既在最小的事上有忠心,可以有权柄管十座城。第二个来说,主阿,你的一锭银子,已经赚了五锭。主人说,你也可以管五座城。又有一个来说,主阿,看哪,你的一锭银子在这里,我把他包在手巾里存着。我原是怕你,因为你是严厉的人。没有放下的还要去拿,没有种下的还要去收。主人对他说,你这恶仆,我要凭你的口,定你的罪。你既知道我是严厉的人,没有放下的还要去拿,没有种下的还要去收。为什么不把我的银子交给银行,等我来的时候,连本带利都可以要回来呢? 就对旁边站着的人说,夺过他这一锭来,给那有十锭的。他们说,主阿,他已经有十锭了。主人说,我告诉你们,凡有的,还要加给他。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至于我那些仇敌不要我作他们王的,把他们拉来,在我面前杀了吧。耶稣说完了这话,就在前面走,上耶路撒冷去。”(《路加福音》十九章)其实,上帝对人的爱和基督对人的救赎,还是有条件的,这就是“信”。你必须信他,他才能救你,否则,即使连神的力量也力所不及于恶。例如,地狱就是上帝的弃地,他撒手不管,让恶治恶,以毒攻毒。坏东西都沉沦一处,就会彼此残害,不遗余力。


(265)


“客观的救赎论”相信,是基督的受难,改变了上帝对人的态度,从而开辟了新约时代的恩典,以此救赎了信主的人类。“主观的救赎论”相信,是基督的受难,使信主的人得以与上帝建立了一种神秘的、内在的关系,从而救赎了信主的人类。我相信,基督的受难,他为多人所流的立约的血,同时具有这两方面的功能,既改变了上帝对人的态度,又改变了信主的人,从而开启了“无法中断的救赎过程”。

凡领洗者,无论出自什么动机,从此就与基督立了约,并因此带有上帝的印记。这样的人即使背叛了基督甚至否认基督,也抹不掉身上与灵里的印记,结果只能得到加倍的灾难。领洗者的属世命运从此改变,或者更好,或者更坏,但无法回到前此的轨道去了。警醒!凡与基督立约的人,如果不能因此得救,就会沉沦得更深。

信仰的感动虽然不是情绪,但有时却像情绪一样发生波动,坚定与摇摆周期性地出现。怎么办呢?信仰高涨时应该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与圣灵取得最好的交流。信仰衰退时应该多多祈祷,求圣灵帮助,承衰振弊,重振旗鼓!总之,绝对不能后退,要死守底线,才能等候转机,重获祝福、继续挺进。尤其在任何困苦或诱惑中,决不背叛圣子基督,不可忘记他的受难。


(266)


宗教改革后形成的“新教”,并非创造了什么新的东西,而只是引伸了公教(天主教)中的某些意涵,使之较为醒目罢了。即使公教,也承认上等痛悔无需经过告解,即可获得赦罪;又承认在特殊情况下,普通教友乃至外教人都可以给人付洗,等等。凡此,经过引伸都会导致“宗教改革”。

这样思量一下新教,并非贬低了它而实为抬举了它:日耳曼新教、拉丁公教、希腊正教,都是从原始福音和保罗书信中引伸出来的,说到底不该有任何新内容,只是侧重点不同,否则就等于说它们都是异端了。另外,它们所包容的文化成分,也因民族的区别,而当然也有所不同。新教、公教甚至正教,在中国应该携起手来,开辟一个“福音在远东的世纪”。如此之后,它能兼并外教而同化之,而不是遭到外教的同化、异教的同化。

从“兼并外教而同化之”的角度,而不是从“遭到外教的同化、异教的兼并”的角度,看“新教、公教、正教是三个不同宗教”的观点,那显然是撒旦的也就是挑拨离间者的作为,其目的就是处心积虑地分化瓦解基督的门徒,使之同室操戈、三败俱伤

新教、公教、正教,在圣子耶稣基督的名下联合起来!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还侈谈什么“崇信基督”?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他们的其他好行为,又怎么可能是真诚无私的呢?自立教派,无异结党营私。“有的传基督,是出于嫉妒分争。也有的是出于好意。这一等是出于爱心,知道我是为辩明福音设立的。那一等传基督是出于结党,并不诚实,意思要加增我捆锁的苦楚。……凡事不可结党,不可贪图虚浮的荣耀;只要存心谦卑,各人看别人比自己强”。(《腓立比书》第一第二章)

如果说,欧洲的正教、公教、新教之分,还有地理、民族、历史等方面的原因,那么中国人内部又是依据什么来如此区分?显然就只是出于嫉妒分争,甚至是沦为撒旦的奴仆去吃“洋教”。除此之外就毫无理由解释这种分立山头的行径──甚至毫无地理上、民族上、历史上的理由,毫无理由的行为,怎么可能是好行为?中国的基督徒们,离开制造嫉妒分争的撒旦!团结起来,让死人去埋葬他们的死人,让我们超越一切派阀跟从基督吧!


(267)


用理性的逻辑来宣讲和注释《福音》的工作都失败了。其要义,并非由于福音是“非理性”的;而在于,上帝的奥秘是不可以通过人类理性(哪怕是“纯粹理性”)而参透、把握的。执者失之(失丧之),为者败之(败坏之);而不失不败者,却是似乎“满纸荒唐言”的《尼西亚信经》、《迦克墩信经》。

在器官比喻的意义上,大脑的理性就好比生殖器的性欲,都同样使我们从上帝分离。亚当是因为性欲,因为信任夏娃而不信上帝,才走上犯罪的道路。夏娃则因为利益的考虑,听从撒旦而不听从上帝,而堕落尘寰。放弃利益是艰难的,正如放弃性欲的艰难。但我们至少应该承认,利益的诱惑乃是属灵事务的负担,而非资源。

在主的祭坛前我低头默念“恩典─罪性─赎罪”,泪珠滚动。我多次亏欠了上帝的荣耀,要以余生来不断赎罪。──这是我从今开始的座右铭。但我也已知道,人自己赎取不了自己的罪,所以只有信靠基督的救恩。“不甘寂寞”就是“犯罪的天性”之别名。诱惑、贪婪、纷争、淫荡、残忍,都是从中生出的。

永生之后的人,可否获得穿上裤子的权利?如果可以,那真是“亚当犯罪─基督赎罪”的最大功效。复活并获得永恒生命的人,当不止重获亚当的福份,应是犹有过之:人类永不能回到伊甸园了。要么天堂,要么地狱;要么进入灵体世界,要么消逝于滚滚红尘,沦为尘土与物质。这就是唯物主义所揭示不了的真相。

我的犯罪的天性却说:宁愿穿上裤子死去,也不愿脱掉裤子而活。这是就属世的意义说。就属灵的意义说,我们却不得不脱掉裤子站在上帝面前接受审判──因此,我宁愿不穿裤子进入灵体世界的天堂,也不愿穿上裤子进入物体世界的地狱。可惜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是为了属世的价值,牺牲了属灵的意义,因为我们是受肢体中犯罪的律的支配的。

谁愿充当伊甸园里的亚当?不穿裤子,没有“自尊”……没有“隐私”。人都不太情愿脱掉裤子、暴露私处,所以没有“不自私”的人。而裸泳和裸体的人都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不能意识到“裸”。正如“不自私”的人都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不能意识到“私”。这就是“无私”的真相:经常是为了隐藏更大的私──因为我们身上的罪性已经深不可拔了。我们受到肢体里犯罪的律的支配,宁愿在遭到“罪的污染”后,再去接受主的救赎;而不愿一开始就远离罪,不愿陷入纯洁,不愿“从来没有经历过罪”,生怕吃亏。而能拒绝撒旦的连续诱惑、长达四十天,并能终其一生主动献身、深入这“从来没有经历过罪的无限虚空”的,唯有圣子基督。


(268)


人是用尘土做出来的;那么天使是用什么做出来的?──这是上帝的奥秘。因为用尘土做出来的人,如何能够知晓上帝的奥秘、天使的质地?所以,我们必须谦卑。有所不为,有所不知,正是得救的标志。吃下智慧果而后死去;这是生命在世上所能遭遇的最悲惨的命运,也是一切悲剧意识的开始。如果一,不吃智慧果,人即便即将死去,也不会因如此醒觉而充满如此深的绝望、痛苦。如果二,吃了智慧果而不死,人就会更加虚骄、轻狂,尽管大大玷污上帝,自己却因能够不受限制终而沦为魔鬼。

爱上帝,要常存两个心:(1)敬畏心;(2)感恩心。对于中国信徒来说,有敬畏而无感恩,只是儒家,为属世的顺民;无敬畏也无感恩,也只是儒家,为属世的暴君。唯有敬畏心与感恩心并存,才能走近上帝的施恩宝座。“我愿意在上帝的领域放弃我的理性;正如我愿意在权力的领域放弃我的肉欲;我愿意为了上帝而放弃理性,正如我愿意为了权力而放弃肉欲。”


(269)


用《圣经》去解释甚至代替科学,何异于用上帝去解释甚至代替魔鬼?耶稣基督说,上帝的东西归于上帝,恺撒的东西归于恺撒。这不是二元论,不是诺斯替主义,而是区别自然与人造、永恒与暂时、灵性与物性、救恩与灭亡的钥匙──所以说,“信仰的东西归于信仰,科学的东西归于科学。”

人的罪孽、社会的戾气,不仅源于罪的天性,也来自恶恶相报的罪的积累。坏的社会,就是“在爱的领域负债太多”的社会:如果一个社会在爱的方面债台高筑,在恨的方面却高利贷横流,试问,这个社会的居民,能够不在败坏的天性以外还要加上腐化的行为方式吗?而败坏的天性加上腐化的行为方式,就是中国社会的生存主流。


(270)


诺斯替派(Gnosticism)对于福音的理解,在哲学上高明,但就信仰功能说却脱离了大众。他们的见证可能有真实的一面,但否认道成人身却是一个绝大的错误。高等的灵体为了把人从物质即罪的捆绑中解放出来,为什么不能降高为卑、舍身求义呢?唯其如此,才是基督,才能破除魔法,打通灵体返归上帝的道路。我们必须坚信天父、圣子耶稣基督、圣灵这“圣三位一体”的客观性,方能得救。如果我们仅仅认为圣三位一体是人的主观的产物,那就无可救药法了──因为人类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社会的解放都不可能,又怎能依靠自己获得生命的救赎呢?

“耶稣和门徒出去,往该撒利亚腓立比的村庄去。在路上问门徒说,人说我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先知里的一位。又问他们说,你们说我是谁。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耶稣就禁戒他们,不要告诉人。从此他教训他们说,人子必须受许多的苦,被长老祭司长和文士弃绝,并且被杀,过三天复活。耶稣明明地说这话,彼得就拉着他,劝他。耶稣转过来,看着门徒,就责备彼得说,撒旦,退我后边去吧。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于是叫众人和门徒来,对他们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因为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作灵魂下同)必丧掉生命。凡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救了生命。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凡在这淫乱罪恶的世代,把我和我的道当作可耻的,人子在他父的荣耀里,同圣天使降临的时候,也要把那人当作可耻的。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有人在没尝死味以前,必要看见神的国大有能力临到。”(《马可福音》第八章27节─第九章1节)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秦始皇的一生是失败的”,因为他之寻求长生不老药,无异承认其毕生功业的无效性,而蓬莱的虚无,是对他自命“皇帝”甚至“皇天上帝”的最大反讽。毛泽东也是秦始皇的一个较新和较为低贱的翻版。他们面对死亡时的时候,不是早已成功的王侯,而是永远失败的贼寇。相比之下,基督的使徒们虽然殉道,却拥抱了成功的人生,因为他们要的就是这个结局:“司提反被圣灵充满,定睛望天,看见神的荣耀,又看见耶稣站在神的右边。就说,我看见天开了,人子站在神的右边。众人大声喊叫,捂着耳朵,齐心拥上前去。把他推到城外,用石头打他。作见证的人,把衣裳放在一个少年人名叫扫罗的脚前。他们正用石头打的时候,司提反呼吁主说,求圣子耶稣接收我的灵魂。又跪下大声喊着说,主阿,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说了这话就睡了。扫罗也喜悦他被害。”(《使徒行传》第七章)

强盗们杀害千百万人,为的是自己千方百计地逃避死亡;而在受害的司提反而不是害人的扫罗们身上,生命的虚无终于被生命的圆满所填充,所以,殉道也就成为人间最大的恩典。这也是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不足称道之处,他们只要别人殉道,而不能自己殉道;相比之下,被人杀掉的慈运理就好得多。至少他还用生命证明了他自己是相信自己所说的。

慈运理,又译作茨温利(Ulrich Zwingli,1484—1531年),瑞士改教者。由于深受人文主义影响,反对教会传统、赎罪券和尊敬马利亚。原追随马丁·路德,后来自成一派。慈运理反对马丁·路德在信徒聚会中保留如唱诗、圣餐等仪式,因为马丁·路德认为在圣餐礼仪式中,基督的确是亲自降临,而慈运理则认为圣餐礼只是一种象征的记念仪式。慈运理神学的中心是以“神”为中心,而不是以“基督”为中心,结果导致其作品《论神的照管》一书的自然神论倾向。1522年,三十八岁的慈运理和十位神甫,联名向教区请求准许自由结婚,未获批准;慈运理就与一寡妇安娜 (Anna Reinhart) “秘密结婚”,两年后才“举行公开婚礼”。1531年,瑞士的改革各邦,与决定追随罗马天主教的各邦,发生战争(Kappel War),四十七岁的慈运理作为苏黎克的首牧,戎装参加,任随军神甫,10月11日受伤,后被人用石头打死。据说慈运理本性和平,因反对雇佣兵文化而涉入政治。这样的结局可以说是充满讽刺意味。但无论如何,他总算用自己的生命注解了自己的神学。


(271)


十字架、洗礼、圣餐、弥撒,不是象征性的文化,而是疏通物质拥塞、凝聚宇宙灵体的“神人一性的载体”──所以我们不能像慈运理那样无视基督的奥秘。1529年,慈运理至玛尔堡 (Marburg),与路德讨论教会体制上的意见。那是腓力王子 (Philip Landgrave of esse)为了策划改革运动的联盟而促成的,他们在腓力的城堡内进行了四天的对话,得以在十四项信仰问题上达成协议。但是在圣餐意义的解释上双方却意见相左。路德不承认天主教的“化质说”(Transsubstantiation),但坚持基督在设立圣餐时说“这是我的身体”(《马太福音》二十六章26节),应该按字面领受;他把这句话用粉笔写在桌面上,并反复引用,这主张后来称为“合质说”(Consubstantiation);意思是说:经过祝谢后,在领受的时候,圣餐的饼与酒,有基督同构性质的同在。慈运理则以为这句话中的“是”字,应该作“象征”解释;否则主也说过自己“是羊的门”,“是葡萄树”,如此解释岂非可笑?因此,他一再引用主所说:“叫人活的乃是灵,肉体是无益的。”(《约翰福音》第六章63节)结果对话仅仅为此分歧而难以达成共识,结果散伙。人们叹息说,“否则宗教改革和以后欧洲的形势,将大有不同。”不过在我看来,这只是表面的原因,实际上,因为这两个“领袖”都是罪人,他们应该知道自己是不配议论“基督的奥秘”的。这两个改教者,一个和修女淫乱,一个和寡妇通奸,活画出了宗教“改革”运动本身就是一个罪人的运动,因此宗教改革所造就的新教教会,不会比罗马教会好得太多,更不可能是真理在握的。如果宗教改革家们不是那么私欲膨胀,可以适当认罪悔改、谦卑一下,他们就不会在杀戮的道路上走得那么远了。

也许不是每一个十字架,每一次洗礼、圣餐、弥撒都携带灵体的神能;但十字架、洗礼、圣餐、弥撒确实具有神的能能力,却是不能否认的。路德派与腓力派关于救恩是“圣灵独自工作”与“圣灵与人同工”的分歧,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圣灵并不外在,圣灵进入人的内部。救恩就是圣灵进入人的内部以后所发生的奇迹。而上帝给人的恩典又多少,圣灵进入人的内部就有多少。


(272)


改教派被中文翻译为“基督教”,以别于翻译为“天主教”的公教──虽然迅速发展,但内部裂痕却日益扩大,结果进一步的分裂日益明显。路德的助手墨兰顿(Philip Melanchthon, 1497—1560年)是一位温和派,一面寻求与天主教和解,一面接受加尔文派对圣餐的说法。墨兰顿的神学很早便与路德有歧见,特别是他对人的自由意志的看法,接近路德攻击的人文主义者,同时他也相信人的善行是救恩的一部分,虽然人不能靠善行得救,但他却强调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墨兰顿的看法显然比路德更为良善一些。在我看来,所有的教会都会散伙,只有耶稣基督的福音不会消失;所有的信徒都会背叛,只有十字架的灵依然荣耀。基督教史表明:继绝世者,唯有福音书。唯有福音书,不断浇灌干死的教会与了无生气的信徒,方能起死回生、在在展示神秘的见证──那是我们浅薄的头脑迄今无法了解的奥秘。神学家们试图解开这些奥秘,结果只是让自己跌倒。


(273)


“你若问我为何知道主活着,因他活在我心。”──“敬虔派”的这种观念也是错误的,因为主是永恒的圣灵,而不仅存于我心,也创造了所有的人。“你若问我为何知道主活着,因我活在他里面”──这样的回答也许稍好一些。按照某种并不正统的看法,物质世界本身就是宇宙灵体的堕落形式?但这种看法起码承认了主的创造和人的堕落。灵体遭到罪的羁縻、捆绑,所以即使连最美最良善的人,也是“堕落的天使”。超越物质,根本不在人生的可能性之内──人们如何能在地上、以罪人的材料来“建立”神的国度?除非,那仅仅是一种“伪装”,一种演戏,一种排练,就像反复叛教的“圣奥古斯丁”一样。所以福音书教导说,在心里杀人了,就是杀人了;在心里犯奸淫了,就是犯了奸淫。所谓“犯罪”,原来就不是单指某一行为本身,而是兼指执行某一行动时所持的不当动机和由此动机引起的内心不安,包括犯罪的兴奋和心理的担忧。这一“罪性”,是杀人与执法、奸淫与婚姻的区别──因此,人所能做的,是“因信称义”,而不是“追求生命的完美”。“信”所导致的“平安”,就是人所谓的“义”。信就是义。为什么钞票作废会引起社会崩溃?就像1947年到1948年之间在中国发生的事情那样。因为钞票作代表的“信”没有了,社会的道义也就消失了。

钞票崩溃以后,社会必定退化,按照中国的例子,三十年之内一直退化到了“新新石器时代”,于是无神论成为新的宗教。在这种意义上,无神论是良心的堕落,无神论是灵性光焰的最终死灭,无神论是人的物质化所构筑的理性地狱,无神论使人沦为行尸走肉、沦为食色二性的“两脚畜生”。


(274)


“我信仰,以便去理解”。错。“我理解,以便去信仰”。更错。对我来说,理解并不能导致正确的信仰,而只能导向彻底的怀疑论;信仰并不能导致理解,而只能导向顺服,即导向一条既不追问、也不求理解的“十字架的道路”──对我来说,“我信仰,仅仅为了活下去,活在基督的庇护所里。”在这条道路上,没有炼狱。也就是说,没有第二次机会可使堕落的天使、物化的灵体重获永恒的灵体生命。这样,我们必须直面另个世界,或是灵的复归于天国,或是灵的殒灭在地狱。──人必须选择是否接受一个“变形的时空”、“全新的维度”。

心理学是无法揭示灵魂的奥秘的──因为“理是人掌握的,心却是掌握人的”。

1、让别人流血,而自己却来收获,在常人的罪性里这才是理,是“律法”的惯性;

2、让自己流血,以赎世界的罪,在耶稣基督的道路上这才是心,是“圣灵”的工作。

福音超越心理学的终极界限,其奥秘也许在于,兼容了理性中“对偶的”以致“两极的”观念:“天使─魔鬼”,“犯罪─赎罪”,“灵─肉”,“天堂─地狱”、“恩典─惩罚”、“神─人”、“敌对─和解”、“贪婪─清心”──并在这一“对偶的两极”之间,刻划人的生存处境。这就满足了人内心的最深刻的贪婪和清心的双向性:既免不了犯罪又想逃避惩罚的人性,所以最终需要福音所代表的恩典与赎罪。

面对这样的“内在矛盾”,想要理解福音就不能试图诉诸人的理性,而是需要明确得知:凭人的理性不可能理解神的意思,除非神赐下了揭开奥秘的恩典。神的恩典,成为人类理性的避难所。相比之下,道教和佛教都是诉诸人的理性,来说明人具有某种“超自然性”,在他们那里,超自然性仅仅被视为“不受自然性的奴役”;而比较纯粹的儒家则在根本上回避另个世界的奥秘。法利赛人以及各种“统治着的意识形态”,则以人的虚荣遮蔽了神的荣耀,他们拒绝恩典,使自己沦为“比黑手党更坏的犯罪集团”。其结果是,他们以上帝的名义犯罪,并以神秘的荣耀来美化自己的罪行。

而我们的理解,就是理解“我们是无法理解神秘事物的”,我们的理解,就是知道上帝的奥秘不是人类的总体理性加起来就可以分解、消化、总结、归纳的某个系统──因为人虽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造的并吸入上帝的灵气,但那神秘的超然其实并不被包括在我们的肉体以内,而是暂时储存在我们以内但终将绵延在我们以外──我们如何能“吃透”他?如此看来,试图理解甚至讲解上帝,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地僭妄。最后,我们的理解就是:“勇敢接纳至高者并顺服他”乃是正确道路的开始。


(275)


基督论的必然性、救赎是必要的:我们理性的触须太发达了,因其“过度延伸”而直面了宇宙的虚无,结果“人生荒谬”的结论,赤裸裸摆在面前,令人无法卒读。当各种社会面纱和感官蒙蔽,被理性的拷问一片一片地无情撕裂的时候──若无基督的救赎,我们如何获得必然性?如何得到必要的救赎?也就是说,如何抓住人生的意义?

科学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科学是万万不能的。科学可以解决人的基本问题,如生存问题和知识问题;但不能解决人的高级问题,如去向问题、幸福问题、有关意义的问题。在科学无能为力的地方,神的恩典降临了:神的恩典不是“人造的”而是“造人的”。大自然可以解决人的生存问题,但只有当“爱我们的上帝”的时候,才能获得去向和幸福:终极意义的诞生。在这个终极意义里,我们可以获得平安──科学利刃分析分解破坏无遗之后的重新诞生的平安。


(276)


神,是没有欲望而能生存的本体?但是人,却是没有欲望就活不下去的现象。没有了食欲与睡眠欲,没有人可以活过一周、一月。然而,有了欲望就有了局限,有了局限就有了罪的根源。这罪不仅是宗教意义的罪恶,而且是存在物本身就具有不完满性的性质。不完满,就会导致宗教上的罪恶,乃至道德和法律上的罪行。一个有关“区别”的疑问是──如果出于误解上帝的旨意而犯了错误,明察秋毫的神会区别有意冒犯与无心得罪吗?如果因为从未听说福音而不知基督,是否和那些知道福音却一味否认基督的同罪呢?

福音的力量何在?在于它是对人世价值的根本颠覆,是对人类罪性的倒悬审判,是对一切权力机构的根本蔑视,是对一切权能者的响亮耳光,而不是无关痛痒的批评、匡正、改革等等。奇怪的是,这样的颠覆与审判竟然“成了”!甚至成了流行的以致统治的思想。这里面的转折是怎样实现的?这个最大的奇迹是怎么能够屹立不摇的?这如果不是“神的作为”还能是什么呢?

没有信仰的人说,他自己决定拒绝上帝。我知道,这是一种缺乏生命、很不真实的说法。人能凭藉自己的意志作决定,来选择上帝吗?当然不能。既然不能,那么,人能凭藉自己的意志作决定,来拒绝上帝吗?《约翰福音》说,是主拣选了人。而当这“拣选令”下达后,相应的安排和启示也就随之而至,使人根本无从拒绝:既没有机会拒绝,也没有力量拒绝。

用理性主义证明上帝的存在与基督的救恩,很容易剌激甚至导致理性主义的反证,因而以人的理性去证实上帝与证明上帝,是同样偏差、迷误终致有害的。上帝的存在只能以上帝的亲临来证明,基督的救恩只能以耶稣的代赎来证明。所以,不可反驳的论据乃是恩典本身。

人与上帝的关系,在基督教里与在犹太教里相比,获得了本质的突变:由报应观到救赎观,由律法论到恩典论的飞跃。而这一切“新约的消息”,都是由耶稣基督带来的,并由圣餐礼中的饼与酒,作出见证的。

“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马太福音》第五章17节)主如是说。主是如何成全律法和先知的呢?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然而天国里最小的,比他还大。从施洗约翰的时候到如今,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因为众先知和律法说预言,到约翰为止。你们若肯领受,这人就是那应当来的以利亚。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我可用什么比这世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上,招呼同伴,说,我们向你们吹笛,你们不跳舞。我们向你们举哀,你们不捶胸。约翰来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说他是被鬼附着的。人子来了,也吃,也喝,人又说他是贪食好酒的人,是税吏和罪人的朋友。但智慧之子,总以智慧为是。”(《马太福音》十一章11—19节)主的成全乃是生长与收割之歌;律法和先知因此只能是被主所成全和完善的。如果没有主,律法和先知岂不成为空洞无益的摆设?

传教,既不是功利性的,也不是公益性的,因为它追求的目标,不属于这个世界而属于天国。而教会制度下的“传教”,为了鼓励传道人的积极性,遂不免将“事业”的因素导入属灵的追求,结果事与愿违,在属灵的名下,填入属世的货色。

“上帝的行动是很慢的,但上帝的行动是坚决的。”上帝的意志,常在似是而非的世事之后,显露出来,惊世骇俗,好得超出任何智者的最大想象,尤其在经历了如此苦难的劫后余生……上帝的恩典常在属世的苦难中体现,有时这可以被我们的经验所证实,有时则不能,因为我们的经验乃至理性,不是高于“恩典──苦难”,而是低于它;所以无法理解貌似变幻不定的“恩典──苦难”,而且我们的经验乃至理性,还是由“恩典──苦难”一手铸造的。


(277)


恶是“异化”的产物?人的罪性仅仅是由于“文明的压力”扭曲人性而造成的病态?当然不是。史前时期的人没有罪性?当然不是。否则,文明的罪恶史,是靠什么魔掌揭开的?而我们也可以亲眼看到,在尚未异化的小孩身上,已有“恶的萌芽”,那就像罪的芥菜种,那迟早长成参天大树。

人不是“孤独的”,因为我们在基督的爱里,“与万有同呼吸”。人生不是“荒谬的”,因为基督的爱把我们带出死亡的陷阱。人的逆旅何需流泪?圣子耶稣已为我们流血:我们把悲伤交给他,他从我们的绝望中,提炼出来残余的灵性。

1、舍弃自己,是为了救自己的灵魂。──这并不可耻,因为这是罪性的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2、舍弃自己,是为了改造社会、再造历史。──这是次一等的境界;这是把基督的福音属世化,是社会福音派的作为。

3、舍弃自己,是为了激励他人、博取赞誉。──这是伟大的道德表率,是慈善家和高级市侩。

社会福音派也许有理由给基督的使徒统统扣上诺斯替派的帽子,因为基督的使徒来不是来拯救这个世界,而是救人的灵魂脱离这个世界的沉沦过程。难道这就是“诺斯替主义者”吗?我做不到,是因为我信得不够,而不是因为我不信:“耶稣对他说,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孩子的父亲立时喊着说,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帮助。(有古卷作立时流泪地喊着说)”(《马可福音》第九章23—24节)

我请求上帝帮助坚固自己的信仰。可是上帝坚固人的信仰的方式,有时会是“令人觉得可怕”。尽管事后看来,在这可怕中透露出无条件的慈爱与智慧。而相反,人的罪性所喜悦的赏赐,却往往是令人趋于软弱的。从《圣经》中可以引伸出一切,但不必引伸出一切。作为上帝的话语,《圣经》应该比属世学问的总和还大,但是我们有无能力准确无误地理解《圣经》?难道充满罪性的人,真能像上帝启示《圣经》那样来理解《圣经》吗?也许有人能。但我知道自己不能,我知道自己在《圣经》面前的“十分无知”的状态。

祷告是用来救灵魂,不是用来救肉身,除非因灵魂的错失而致疾,否则不要试探上帝、滥用恩典。但我相信,祷告不仅可以救灵魂,也可以救肉身。尽管肉身总想干扰上帝的计划,而正确的祷告却不该干扰上帝的计划,更不企图改变上帝的计划。同样,祷告“求主带领”是对的;但不可“求主给我”,而如果“求主给我”时,一定不忘加上一句“但要按主的意思,不要按我的意思”。


(278)


重要思考:所谓“在基督里”,不是经由神秘的内省所激发主观的体验,并在此体验的交感中,与基督同在。所谓“在基督里”,是经由虔诚的祈祷所得到的客观状态,并在此状态的影响控制下,进入基督圣灵的笼罩。所谓“在基督里”,也就是通过祈祷,呼求主的庇护,求主垂怜。那不是控制主,而是受主控制、求主庇护。主所赐予的“客观改变”,而不仅仅是“主观宁静”,作为恩典使我们得以投身于基督,从而排除魔鬼的播弄。

“在基督里的平安”不仅是主观体验,也是基于一连串的客观事件。对这些事件作为积极反应,不是为了荣耀自己,而是为了荣耀“在自己身上显示出来的上帝的作为”──这两者有时似乎很难区别开来,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却是:荣耀自己的行为往往是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的,而荣耀“上帝的作为在自己身上所显示出来的能力”,却能让别人也感到愉快──人人都是罪人,人人都不喜欢另一位罪人出来与他对垒、叫阵;但是,谁能与上帝分庭抗礼呢?谁能最终拒绝上帝的恩惠呢?


(279)


为自己作恶,容易;为别人作恶,不易。因此,连为别人作恶如“劫富济贫”、“为人民谋幸福”等,都仿佛成了某种善行。行善给别人看,容易;行善给自己看,不易。因此不计毁誉地行善,也就成了“对上帝的奉献”。行这事的人,无异于“上帝的无名祭司”:他的尊贵远在罗马教宗、犹太祭司之上。上帝──基督可以没有我们,我们却不可以没有他。消解福音,其实不是理论,而是对于生命的犯罪,这是“生命之罪”,而不仅仅是“道德之罪”、“律法之罪”。


(280)


佛洛伊德在《摩西与一神教》中猜测,说一神教可能起源于埃及。即使真的如此也并不奇怪;作为文明起源最早的民族,埃及人得到上帝的恩宠──独一真神的某些启示对他们来说是自然不过的事。可惜的是,埃及主流社会却最终消受不了这生命的真理,结果上帝便重新选择了在埃及为奴的犹太人,让他们传扬特殊启示。这正如后来新约时代,犹太人主流社会消受不了耶稣的福音,结果上帝便拣选了希利尼人和罗马人,继续传播生命的真理。以后被拣选的,依次是日耳曼人(新教)和非欧民族,一一来到福音面前。埃及人得而复失的故事,特别能帮助我们理解犹太人得而复失的处境,同时也让我们自己警醒:每一个信徒都面临着得而复失的危险。


(281)


安息日是为罪人设置的,以便我们在每周五天或是六天的犯罪生涯之后,有机会通过崇拜上帝来洗刷一番自己的罪恶,然后轻装上阵,再度投入每周的“工作日”。这样,这些工作中的毒素得以部分消解,不至于一下子就把我们毒死。我们的工作具有的犯罪性质越严重,我们的生命就越需要安息日的洗刷。但是安息日对于圣子在人间的工作来说是完全不必要的,所以当圣子耶稣并不“为罪人安排的”遵守安息日的规矩时,犹太人竟想以此为藉口杀死他,是十分荒谬的事情。犹太人这样忤逆,主要是因为圣子耶稣通过“不守安息日”,揭露并审判了犹太人每周“工作日”里的犯罪生涯。

“人子是安息日的主。”(《马太福音》十二章8节、《路加福音》第六章5节)从此以后,安息日的形式就废去了,安息日的精神发扬光大,成为礼拜日,流布全球,滋润亿万不断迁徙中的人民,并在流徙的命运中坚毅人们的心。通过礼拜日,万众流民们得以与主亲近,并在这亲近中重回生命的本源、重建社会的组织。


(282)


不论我们的灵魂是否消灭,三位一体的上帝是永存不灭的,这是比灵魂不灭更为重要的事实。陀斯陀也夫斯基不能理解这种圣洁,所以他说,“能够鼓舞人的唯一思想,就是灵魂不灭的思想。”但是我却想说:“主啊,我把灵魂交给你了。至于如何审判,那是你的权柄。无论如何判决,我都甘心接受。”──这是因为我意识到:只要上帝存在着,我们的毁灭相应并不可怕。我的最大恐惧乃是,上帝并不存在,这一切都是我们自己幻想出来的。为了克服这样的恐惧,我需要坚持认为,按照福音的启示,正确的态度应该是耶稣的“十架七言”:“1、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2、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3、看哪,你的儿子;看哪,你的母亲。4、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 

(Eli Eli lema sabachthani,我的神,我的神,你为什么弃绝我?)。5、我渴了。6、成了 。7、我将我的灵交在你手里。”

十架七言指基督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临死前说的七句话,散布在四本福音里:

1、“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路加福音》二十三章34节)

2、“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加福音》二十三章43节) 

3、“妇人,看哪,你的儿子。看哪,你的母亲。”(《约翰福音》十九章26—27节) 

4、“以利,以利,拉马撒巴各大尼”(“我的神,我的神,你为什么弃绝我?”《马太福音》二十七章46节,《马可福音》十五章34节) 

5、 “我渴了。”(《约翰福音》十九章28节) 

6、“成了。”(《约翰福音》十九章30节)

 

7、“父啊,我将我的灵交在你手里。”(《路加福音》二十三章46节)

 


(283)


在教会里,在一切哪怕仅仅是宣称“是主的殿堂”的地方,与形形色色的人和平相处──这不是好心肠,而是对主的义务。但我常常不能尽这义务,因此深感愧疚,我于是求主赐我力量,凡事忍耐,凡事祈祷。况且我的罪性常蒙住自己的眼,对人和事做出错的判断和同样是罪的反应。

回顾一下自己的历程,感受尤深。从我十三岁上开始“自我觉醒”的时候起,我就不相信自己的理性而相信“命运”了。我相信是命运造就了理性,所以不同的命运造就了不同的理性,造就了不同的头脑及其决定与理论。但那时候我一直认为命运是无名的。好几年以后我读了圣经才拍案惊奇,原来我的观点竟和《使徒行传》里的雅典人一样:

“保罗站在亚略巴古当中,说,众位雅典人哪,我看你们凡事很敬畏鬼。我游行的时候,观看你们所敬拜的,遇见一座坛,上面写着未识之神。你们所不认识而敬拜的,我现在告诉你们。创造宇宙和其中万物的神,既是天地的主,就不住人手所造的殿。也不用人手服事,好像缺少什么,自己倒将生命气息,万物,赐给万人。他从一本造出万族的人,(本有古卷作血脉),住在全地上,并且预先定准他们的年限,和所住的疆界。要叫他们寻求神,或者可以揣摩而得,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我们生活,动作,存留,都在乎他,就如你们作诗的,有人说,我们也是他所生的。我们既是神所生的,就不当以为神的神性像人用手艺,心思,所雕刻的金,银,石。世人蒙昧无知的时候,神并不监察,如今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因为他已经定了日子,要借着他所设立的人,按公义审判天下。并且叫他从死里复活,给万人作可信的凭据。”(十七章)

感谢主!我后来知道,我的命运其实早被基督掌管了,掌管我的道理就是福音。现在我希望自己能够永远跟随基督。这样,我如果有理论,那理论就是放弃一切神学的争辩,如同放弃一切嫉妒、纷争、结党;“我”因此仅仅愿意“在基督里”。

有一个俄国人说过,“雄辩术就是灵魂走向灭亡。”(列夫·舍斯托夫《在约伯的天平上》)这也是对一切神学争论的一个提醒。我们也可以由此想到:越好的、越雄辩的神学,就是离开灭亡越近的灵魂所发出的?


(284)


人必须自觉:基督已经来了,人类哪里还有成为弥赛亚的可能性?如果任何人有说,那就是典型的僭妄了,那就是洪秀全主义,那就是摩门教,那就是穿新鞋走老路,那就是不必要的野心、浪费和最终的堕落。上帝已经表明,新约之后,只有一位弥赛亚,那就是耶稣基督。

1、“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马太福音》第七章15节)

2、“耶稣又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就是羊的门,凡在我以先来的,都是贼,是强盗。羊却不听他们。我就是门。凡从我进来的,必然得救,并且出入得草吃。盗贼来,无非要偷窃,杀害,毁坏。我来了,是要叫羊(或作人)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我是好牧人,好牧人为羊舍命。”(《约翰福音》第十章)


(285)


所谓斯多噶派(Stoa),据说其词源“Stoa poikile”是“屋顶的柱廊”,由于这个学派在雅典的一处画廊集会讲学而得名。这派的创始人是芝诺(Zeno of Elea,前五世纪)。斯多噶学派以为世界既是物质也是理性。人的灵魂是物质的,是世界理性的一部分,所以人应该顺从理性,一切变化都是世界理性的表现,都是注定而不是偶然的,因此有必要相信预言和占卜。罗马时期的塞涅卡(Lucius Annaeus Seneca,前4—后65年)代表后期的新斯多噶学派。据说斯多噶学派有些思想被教父们吸收了。


(286)


也许由于教父们、神甫们、牧师们、传道们的思想来源相当驳杂,所以现在,连“上帝已经死了”也构成一个神学(“神死神学”)。这种“信仰死亡”状态,实际上在古代希腊世界就出现过,于是从苏格拉底到斯多噶派的哲学,类似于现代的存在主义哲学,也曾在古典时代蜂拥而出。但上帝究竟死了没有?当然没有。我有一个简单然而有效的论据就是:就算上帝已经死了,作为尘土所造的人,也是不可能知道的;反过来说,尘土因为没有扫帚打扫自己,就断言扫帚并不存在或扫帚已经死亡,岂不十分可笑?

我相信,在人们普遍认为“上帝已死”之后,那至高者就会以更强大、更普遍、更永恒的方式──向人类临在。那时,一个新世界就会诞生了。──在古代罗马帝国,耶稣基督所表明的方式就是这样。我相信这样的事件,在今后几个世纪内还会在全球范围上再现,并把几百年来背叛基督的罪恶事业,钉在主殉难的十字架左右两边,在已被粉碎的传统上帝形象之后,呈现一个更强大、更普遍、更永恒的宇宙之主。


(287)


记念十字架上的耶稣是必要的,但崇拜十字架上的遗体或遗物却是误导,因为连耶稣都已经把灵魂交给上帝了。难道“正教”或“公教”就是以如此这般的甚至更为低下的对圣徒们的遗物崇拜,来批判诺斯替派的吗?天主教的遗物崇拜几乎成了一种偶像崇拜,背离了原初的福音,却可与奥古斯丁等人的“神学”互为表里。


(288)


上帝的启示当然会间接投射到历史中。历史继续发展,上帝的启示按理说也会不断涌现?其实不然,因为耶稣基督已经被定义为最大的、最终的启示。这并不矛盾。事实上,基督的圣灵就在我们身边,并不断干预我们的生活。从他复活后,所有的启示都指向“基督复临”的正式登场,在此之前的“历史关系”,只是一种准备。


(289)


神学不同于福音,不同于神的话语;神学是人的罪性在思考永生上帝时留下的印痕。例如所谓的“两极有神论”,就是这样一个典型:是人用犯罪的思想在思考真神的样式。同时,其“两极论”也是对三位一体论的剽窃、扭曲、学院化。“两极有神论”以美国神学家查尔斯·哈茨霍恩(Charles Hartshorne,1897—2000年)为代表,他在1925年担任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年)教授哲学的助手,并从怀特海那里学到许多东西。1928年至1955年他担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对创立“过程神学”和芝加哥学派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的主要著作之一叫做《神的相对性》。他反对“古典有神论”,认为其观点既不一以贯之,也不令人满意。在他看来,古典有神论只体现了神的完美的一个方面即其绝对性和不变性,而没有体现神的另一个方面即其相对性和可变性。他反对那种认为上帝决定了一切事件和一切细节的古典万能论,认为上帝只是创造了秩序和自由之最佳平衡的条件,在一定条件下 ,受造物乃是决策的受造物,决定了事件的细节。他还对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给予了特别的关注,坚持认为,上帝的存在既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既是暂时的也是永恒的,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他的这种观点又被称为“两极有神论”或“新古典形而上学”。

从“两极有神论”中我们不难看到,神学经常被人的骄傲作为工具来使用,从而让神学家自己玷污了主的荣耀。让我们摒弃这样的神学,一如我们摒弃自己的骄傲。让我们看见上帝的荣耀,一如我们看见自己的罪恶──因为我们渺小!因为我们短暂!因为我们摇摆不定;以致我们认为:神也渺小!神也短暂!神也摇摆不定!


(290)


基督反对僵死的制度?基督也授权使徒布道,并让没没无名的教会立在永远的磐石上……但那是否因为,那时的使徒与教会毫无权势,因而其活动乃是属于十足的“非制度”甚至“反制度”的反体制运动?

作为“神圣意义的无政府论者”,假设使徒们也活在今日,他们是否会唾弃制度化的神职人员,一如唾弃犹太的文士和法利赛人?他们是否会蔑视掌握权力的教会组织,一如蔑视那些盘踞在耶路撒冷圣殿里的撒督该人呢?主预言圣殿被毁,难道仅仅是针对耶路撒冷的神学蠹虫?

主说:“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阿拉法、俄梅戛是希腊字母首末二字),是昔在今在以后永在的全能者。”(《启示录》第一章8节)神岂能成为任何人的旗帜、任何组织的轴心?神岂能被纳入任何结构,甚至成其润滑剂?神岂能被纳入任何思想体系,哪怕成为思想体系的原动力?


(291)


有时我真的怀疑,那些认为别人在“遭到上帝惩罚”的人们,是否自己在幸灾乐祸?我是这样理解“惩罚”的:其实是由于仁慈的主赏赐太多,结果小信小器的人们盛不下丰盛的恩典,因而滥用糟蹋了恩典,结果演为“灾祸”、“惩罚”。所以我私自认为,不仅“失败是成功之母”,而且“成功是失败之父”。所谓“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格言其实只是“成功是失败之父”这一现象的一个极其肤浅的解释,因为使人走向失败的,并不是骄傲的态度,而是成功的事实。成功者是不可能改变以往的努力方向的,他只会继续“把革命进行到底”,直到把事情搞砸为止。这样的事例你可以总结出很多……而这并不是仁慈的主在惩罚这个恶人,而是恶棍自己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的。

“那日子以前,必有离道反教的事,并有那大罪人,就是沉沦之子,显露出来。他是抵挡主,高抬自己,超过一切称为神的,和一切受人敬拜的。甚至坐在神的殿里,自称是神。”(《帖撒罗尼加后书》第二章)这种恶劣现象,有从古代贵族出身的皇帝,也有现代痞子出身的僭主,每下愈况。敌基督的人最容易成为人渣,因为世界上没有比伟人更容易沦为人渣的。未来的伟人想要摆脱人渣的命运,只有依据《圣经》、回到耶稣、弘扬福音,所需要的第一步工作,可能就是清理自希腊教父尤其是拉丁教父以来的全部西方神学系统,至少是过滤他们,使之归正。我们需要的是简单的信仰而不是复杂的说理、辩论。“取消神学”,也就是取消人的僭妄,就是那种企图充当上帝的代言人的僭妄。“妄”与“妾”,仅半步之差。

“僭妄”,就是男人之罪(僭)和女人之罪(妄)所做恶事的狡诈联盟。它以表面张狂的僭,来掩饰内里的虚弱的妄。而人的最大僭妄,就是试图建立神学的系统,即建立语言的巴别塔,如奥古斯丁等“教父”所作的那样。结果使系统神学,变成了系统僭妄、系统犯罪。


(292)


真正的神学与其说是某种(有关上帝的)知识系统,不如说是(对人类自身的)终极无知状态的发现与认可。在这一点上,苏格拉底可能要比许多“神学家”有更深的神学意识,虽然他还不完全清楚知道,能够救赎人的,必非知识,而是信仰。


(293)


“牧师一讲道,上帝就发笑。”太多的讲道者,以属世的内容去阐释属灵的话语,以“为你祈祷”的许诺,去代替“为神奉献”的道路,这是新的生命?显然不是。这只是穿新鞋走老路、以旧酒灌新瓶。这也不能怪罪他们,因为他们需要讨好听众,讨好“施主”,讨好他们的“衣食父母”。尽管和佛教不同,钻入基督教营垒内部的吃教者,把施舍叫做“奉献”,把衣食父母叫做“信众”与“羊群”;但他们的行为却与和尚、道士别无二致──而那使人发笑的讲道,就根植在人的罪性中。


(294)


“属世的恩典”是一个可疑的命题。在属灵的心看来,属世的事务都容易陷入罪;而恩典的属灵性质可以让人真正平安而毋须付出任何金钱交易的代价。这恩典是救人脱离罪恶的世代,而不是让人更深更甜地陷入灭顶之灾。


(295)


为了建立属世的教会组织而修改甚至变相否定属灵的福音,这样的代价是否太大了?为了与诺斯替派划清界限,有些人是否夸张了自己在尘世的属灵程度?所有的封圣者或是“属灵领袖”在其殉道之前,真与基督同钉在十字架了?如果没有,他如何活在基督里?也许我没有权利思考这些问题。但我相信,唯有死亡且是殉道的死亡,才能使人真正归入基督。“活着的圣徒”是废话称号,是过分的透支。而一个人如果自称圣徒与圣洁,不啻侮辱基督,不啻站在撒旦的陷阱里,以张狂的言语玷污神的荣耀。


(296)


神学不是太阳,而只是向日葵;神学是人对神的思索、赞美,甚至是怀疑、亵渎;但无论如何,神学都不是一个光源。作为人的学问,神学是不该受到崇拜而只应接受理解和审视的。而福音则不同,那是神的启示。“理解福音”也许是人的一项不得已的事,但人需要明白:理解者最终无法区隔自己的理解和福音的含义,最终甚至因此而背离了福音。诚如古人所说,“执者失之,为者败之。”当我们理解了“我们不配理解福音”时,我们离福音不是远了,反而可能是近了。


(297)


信仰并不以属世的错误方式救人,而是以属灵的正确方式救人,例如“被提升天”──既然如此,信仰是否如同梦幻呢?那也不是。因为真实的信仰是需要信徒付出代价的,是要信徒通过行为来体现和兑现的。信仰的极致是“他虽杀我,我还要信靠他”(《约伯记》第十五章13节的直译,和合本的译文是:“他必杀我。我虽无指望,然而我在他面前还要辩明我所行的。”──这可能为了适应中国人的习俗。)──如此这般的信仰,方可战胜死亡和一切痛苦的经历,然而进入基督的荣耀。这样的信仰本身,就是得到救赎的标记。而一旦有了这样的信仰,人本身就已经得救了。


(298)


属世的幸福不能证明信仰的正确,属世的苦难不能证明信仰的谬误。撒旦的活动不能证明上帝的存在与否,撒旦的作为可以操纵属世的幸福和属世的苦难,但这并不能用来证明或证伪上帝的恩典。否则,人们的“见证”好像在恭维上帝,其实落在撒旦的谎言陷阱里,其结果当然不是归入属灵的基督,而是归入属世的假先知、人欲的假基督。


(299)


属世的生命如何嘲弄死亡?那不过是种“阿Q精神”罢了。“过程哲学”不过是庸人的自慰,因为属世的“过程”将被无情地折断,并扔到坟墓,“扔进历史的垃圾堆”。属世的生命只能被死亡所征服。“生命的体验者和玩味者”最终体验的是到死亡、玩味四大皆空的苦涩,这在那些“伟人”传记的末尾可以看得一清二楚。而属世的生命若要超越自己、达到属灵的状态,就要超过死亡线,达到死海的彼岸,与永恒合一,那是终极意义的“在基督里”。


(300)


死亡恐惧本身,就是“人背离上帝”的一个体现?顺服上帝,应该而且必须落实为“顺服死亡”。在这一点上,中国古人也许比许多现代人更加现代化,那就是把个人的死亡看作秋天的落叶一样自然。“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罗马书》第六章23节)──死亡乃是上帝为限制人的罪行和败坏,而替人的灵魂所设立的一道防线、一个保护伞。在这种意义上,我们应该热爱死亡一如热爱生命:既然无论生死都是来自上帝,那么我们真信上帝的话,就不该那么畏惧死亡。相反,我们应该在死亡的规定中,看到上帝的仁慈与纪律。这就应了保罗所说的:“无论是生,是死,总叫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腓立比书》第一章20节)


(301)


“无辜受罚”的冤枉感,使人相当痛苦;“备感无助”的孤独感,仿佛魔鬼加在人心上面的关键咒诅,时时折磨人、使人怀疑上帝的全能与公义。基督来为我们舍己,破除了“备感无助”的咒诅,同时宣告我们不是“无辜受罚”,而是罪有应得,但因着“信耶稣基督是独一的圣子”而可以得救。基督的宣告解脱了受缚于肉欲的灵性,并使我们可以和上帝重新和好。


(302)


为什么“传达有关上帝的信息”,有时“反而使听者更加远离上帝”?我觉得,这倒不完全是由于“语言表达不当”,而是由于“行为动机不纯”,结果使人怀疑他这是为了获得语言控制、压制别人而实行一种夸夸其谈,其实所说的也是虚谎。在这种意义上,“强说上帝”比“不说上帝”,效果更糟。尤其考虑到,许多人表面上在谈论上帝,实际上在卖弄他自己的优越感,或企图混淆视听。甚至许多根本不信上帝的人也在谈论上帝,许多自称无神论者的人则用“上帝”一词来表达某种莫名其妙的东西……而今日有多少“神学家”、“宗教研究者”,更在大学的课堂上如此这般地强说上帝?


(303)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如此奇怪的现象:感官苏醒、亢奋,灵魂就睡着、休克了;只有当感官睡着、休息,灵魂才觉醒、活动起来……──以上所说是“二元论”吗?当然不是。自认为“有灵魂的人”可以回忆一下,就会发现,自己的一生就是这样在感官和灵魂的纠缠与对抗中,一步步走过来的。而我信主以后才发现:若无基督的属灵赐福,灵魂就无法支配感官,并命令它在某些时刻“行出基督的样子”来。尽管我们无法经常保持这一样子,无法真的像基督那样活在上帝的恩典中。


(304)


上帝可以被人召唤吗?人真的能够降神吗?生有时,死有时,上帝的计划可以因为人的愿望和祈求而改变吗?归入基督的人,可以心存妄念去利用上帝的爱、以求达到自己属世的欲求吗?如果可以的话,那么基督徒与崇拜偶像的多神教徒,还有多大区别呢?

按照基督的福音,人要得着上帝的恩典,必先舍已,达到相当无我的客观性。而这种客观性与作为生物属性的主观人性本身,是存在冲突、不可并陈的。因而,能够舍已的人,必先拥有一个强大的、帮助自己走向客观的效忠对象,一个永生的且不可能被证伪过程所摧毁的对象──这就是“把上帝表明出来的耶稣基督”:“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第一章17—18节)


(305)


在人的、属世的、属血气的意义上──真理是“可传而不可受”的;人无法“进入真理”,而只能“可望而不可即”。“被神的灵感动的,没有说耶稣是可咒诅的。若不是被圣灵感动的,也没有能说耶稣是主的。”(《哥林多前书》十二章3节)只有这样的上帝可以赐给人真理(被神的灵感动),并赋予人进入真理的契机(被圣灵感动):在与永生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的爱的契合中,进入属灵真理的堂奥。

“耶稣对他们说,我曾看见撒旦从天上坠落,像闪电一样。我已经给你们权柄,可以践踏蛇和蝎子,又胜过仇敌一切的能力,断没有什么能害你们。然而不要因鬼服了你们就欢喜,要因你们的名记录在天上欢喜。正当那时,耶稣被圣灵感动就欢乐,说,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父阿,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是谁。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是谁。耶稣转身暗暗地对门徒说。看见你们所看见的,那眼睛就有福了。我告诉你们,从前有许多先知和君王,要看你们所看的,却没有看见。要听你们所听的,却没有听见。(《路加福音》第十章)


(306)


《圣灵》是“上帝的默示”,这不等于说圣经是“上帝的话语”。既是上帝的默示,就必须透过某种人类语言传达、转述,如希伯莱语、希腊语、拉丁语、德语、英语、中文等,仅仅英文的圣经译本就有几十种之多,这里面不可能完全协调一致。因此,如何反过去,透过人的语言了悟上帝的默示,就需要一个相当大的觉悟了。这个大的觉悟,非有上帝的特别恩典,而不可能达到。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上帝的特别恩典,也就是圣子耶稣基督“永不止息的爱”:“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书》十三章)面对这样的爱(Charity)也就是慈爱,我们就有了一种使命,那就是要把福音即上帝的默示,通过我们自己的语言,说得得体:不是说得天花乱坠,而是说得恰到好处。


(307)


福音!而不是福音派!不是“我传福音”,而是“福音传我”!“我传福音”,难免会把我们自己的罪性带入我们所传的福音中,使之失去纯粹。失去纯粹了的福音,会激起而不是消泯听者身上的原始罪性;传这样的“福音”,难免会激发其他人身上的罪性,结果遇到他们的反感甚至抵制。反之,福音传我的意思,就是纯粹的、自己呈现的福音,令人莫之能御的神的大能,具有冲决一切罗网的能量。

播种在人,发芽、成长以致最终的收获,则在上帝。传福音只是播种的工作,至于福音能否发芽,何时成长、收获如何──全在神的掌握中。

“你们中间有嫉妒分争,这岂不是属乎肉体,照着世人的样子行吗?有说,我是属保罗的。有说,我是属亚波罗的。这岂不是你们和世人一样吗?亚波罗算什么。保罗算什么。无非是执事,照主所赐给他们各人的,引导你们相信。我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惟有神叫他生长。可见栽种的算不得什么,浇灌的也算不得什么。只在那叫他生长的神。栽种的和浇灌的都是一样。但将来各人要照自己的工夫,得自己的赏赐。因为我们是与神同工的。你们是神所耕种的田地,所建造的房屋。我照神所给我的恩,好像一个聪明的工头,立好了根基,有别人在上面建造。只是各人要谨慎怎样在上面建造。因为那已经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此外没有人能立别的根基。”(《哥林多前书》第三章)

传福音:尽人事、听天命,无法计较后果。这样做,是因为爱上帝,而不为了取悦人众,传福音的最高境界因此只能是:“让福音自己呈现到人的心里。”

爱上帝超过爱世界的人,重灵魂超过重肉体的人──终于从“属世的战争”转向“属灵的争战”。所以当他面对世人时,清心、谦卑,不是因为他缺乏进取心,而是因为他的进取性转向了:“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立比书》第三章)谁敢欺侮这样的人,谁自己就会招灾惹祸。


(308)


“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第一章18节)这句话否定了犹太人的选民地位?否认了《旧约》的“特殊启示”地位?甚至改变了《旧约》中关于摩西和其他先知朝见上帝之记载的含义……?

问题可能没有这么简单。因为我们看到这句话是承接上面一段话说的:“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约翰福音》第一章17节)而《约翰一书》对此的解释则说:“从来没有人见过神。我们若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里面,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第四章12节)

由此我们不能认为,“《旧约》只是典型的普遍的启示”,而非独一的特殊启示。其特殊性,使它超前于其他民族所获得的普遍启示,尽管我们知道,唯有圣子耶稣基督所表明的道路、真理和生命,才是人类历史中独一的特殊启示,是足以同化一切民族与万般文化的外邦人的光。


(309)


《约翰福音》如此记录了耶稣的话:“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十六章33节)在此之前,《约翰福音》还有记载说:“世人若跟恨你们,你们知道是恨你们以先已经恨我了。你们若属世界,世界必爱属自己的;只因你们不属世界,乃是我从世界中拣选了你们,所以世界就恨你们。”(十五章18—19节)由此二处看来,灵界确实是与世界对立的,而不仅仅是与世界并存的。基督的恩不是世界的点缀物,而是助人、救人、拣选人的,帮助受助、被救、得到拣选的人们,就得以脱离世界、进入灵界。从这个唯一的道路,所得到的真理,即“有关永恒生命的奥秘”。

在上述两处经文里,基督的意思十分明确:

(1)这个世界不是为我们准备的,而是为恨基督、叛上帝的人们准备的,所以基督徒在世上必然遭遇更多的苦难。

(2)基督不要我们进入这个世界,更不要我们得到这个世界;而要我们追随他,脱离并战胜这个世界。

(3)不被世界所恨的,就不是基督的门徒。

从《福音书》的这一特点,去看《保罗书信》的不同,可以发现以下差异:

(1)《福音书》是教人做上帝的儿女,《保罗书信》是教人做基督的奴仆。

(2)《福音书》给人自由,《保罗书信》则给人自律。

(3)《福音书》的重点是爱,《保罗书信》的重点是顺服。

(4)《福音书》的努力方向是十字架和迎接上帝的国;《保罗书信》的努力方向是教会组织和迎接基督再来。

当然,我的上述说法肯定是不完整的,只是个人感受。但使徒保罗作为基督的仆人,和基督本身所说的重点毕竟有所不同,我想这一点连保罗自己也不会否认。而一个完全的基督徒,也还是需要经历“从《福音书》向《保罗书信》转辙”;一个完全的基督徒,不仅不能否认《保罗书信》的权威性,更不能借口“唯有红字”(“红字”是耶稣语录)而割裂整本圣经。从《福音书》到《保罗书信》的其转机为,还是“以基督的心为心”:“你们当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与神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所以神将他升为至高,又赐给他那超乎万名之上的名,叫一切在天上的,地上的,和地底下的,因耶稣的名,无不屈膝,无不口称耶稣基督为主,使荣耀归与父神。(《腓立比书》第二章)

我们默念这段经文,就不难知道:谁没有经历十字架的苦难,就不配称为基督的使徒。花言巧语的讲道,花拳绣脚的活动,是不能说明“耶稣基督的恩已经与我同在”的。而使徒保罗和使徒彼得一样,后来都经受过了十字架的考验。


(310)


“禁欲主义”是个充满误解和误解的提法,弄得不好还是大俗人等对于属灵行为的诬蔑。实际上,在基督里的人,“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既然已无世界之“欲”,自然也就无需要“禁”。相反,“禁欲主义”一词,倒可能是拜物者对属灵者的指控。属世者恨恶属灵者,因而指控属灵者为“恨世者”。

据此,我们可以区别一下“肉体的犯罪”与“灵魂的犯罪”:肉体的犯罪经常甚至必然玷污灵魂;但灵魂的犯罪却直接导致烈火中的灭亡而不是“烈火中的永生”。肉体的犯罪违背了律法;灵魂的犯罪则是拒不认罪悔改──例如,否认上帝、拒绝基督在十字架上为人类进行的舍己救赎,就是一种典型的灵魂犯罪。


(311)


所谓“创造者”,若非是指上帝,而是仅指人类甚或某人,则其“创造”很可能接近“犯罪”。所谓“创造”,如果不是出自上帝,则一定是与犯罪等同了。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神所创造的!甚至连男人最喜欢的女人,也是神所创造的而不是喜欢她的人自己创造的。而男男女女所生的孩子,也只是“经过”孩子的父母,而非出自孩子父母的任何创造:这其中哪怕是“丝毫的加工”也没有。如果有的话,不仅十分危险,而且大多数不会得到好结果的。


(312)


为什么从“属世的观点”看,基督教尽管“充满自相矛盾的地方”甚至“不乏语无伦次的胡说”,结果它还能广布四海、流行五洲?这实在是因为:人时刻面对死亡,确有“属灵的需要”,且一切属世的“常识”终于被这一需要所压倒。所以,劝人舍弃生命的福音,反倒成了赐人以生命的福音。

其实人的“自己”是复杂的,而“上帝之道的奥秘”却是简要的──那就是放弃自己,学会顺服。顺服了,就得简要,就能理解,并因此进入“上帝的话语”,也就是进入“上帝永恒的国”。百般忍耐……为耶稣的名,为基督的灵。尤其要忍受来自伪善者的攻击。忍受伪善比忍受凶恶,需要更大的耐心、更多的祈祷。因为伪善是隐蔽的因而是两重的凶恶。因为伪善后面必定隐藏了处心积虑的阴谋。耶稣基督最恨伪善,唯有以耶稣基督的心为心,可以战胜伪善。这胜利的前提是:决不以伪善来应对伪善。


(313)


就我们作为人的性情、习惯总之就我们的“血气”来说,是必定要对侮辱我们的挑战做出反击的。但无奈我们成了基督徒,做了耶稣基督的仆人,就要学习“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于是为基督受辱,乃是我的荣耀──这其中包括:为耶稣的名,忍受不信神的伪善者们的侮蔑,并被号称信神的“法利赛人加税吏”们一再盘剥。


(314)

有许多罗马教皇或是其他许多的“教父”、“教派首领”、“宗教团体负责人”,不失为“法利赛人加税吏”的活典型。他们不仅自己假冒为善,假祷告、假见证、假布道,而以耶稣基督甚至天父上帝的名,向人收取十一奉献,这些“双重税吏”。比以恺撒的名向人收税的“单重税吏”,吸取的税额有过之无不及。


(315)


[1997年9月7日]

“基督教徒”并不一定是“基督徒”,基督教徒多而基督徒少;而即使少有的“基督徒”也肯定不是“基督”,甚至连“小基督”这个原始基督徒的美称也算不上。基督徒是罪人,尽管他的罪由于主的怜悯而被覆盖遮蔽,甚至蒙恩得赦,但他还是通过“肢体的律”在经常犯罪,甚至每天犯罪。所以爱上帝者,切忌看人不看神,切忌因神职人员的罪行、因基督教徒的罪行、因基督徒的罪行,而放弃对永生上帝的信、望、爱。而当我们斥责别人的罪行时,不可忘记我们也是与罪人同等,而不是与基督同等的。所以需要时时祈祷,事事依靠。不仅为自己祈祷,更要为他人祈祷。当然,这不是作为一种生意的“公开代祷”,不是有口无心的敷衍。

信仰并不能完全改变一个人的性情,但可以缓解人的天性倾向。不错,有的教徒比非教徒“更坏”;但我想说的是,如果这个教徒的信是真的,这个“更坏”的教徒现在要比他信上帝以前,肯定会多少好一点。除非他是为了别的目的假装相信,如果那样,他当然就会变得更坏,他其实并不信,只是在靠“信仰”、“见证”、“传道”,招摇撞骗混饭吃。在这种意义上,以信仰来点石成金固然不易,但仅仅是修理修理顽石,总还是可能的,而且是必然能够做到的。


(316)


上帝的教会不同于恺撒的社会?当然。那么,教会是“反社会”的?当然。不幸的是,这一点“当然”只是在教会被社会取缔的年代,才是当然的。每当社会开始容纳教会的时候,每当教会合法化甚至荣誉化之际,社会病毒就侵入教会,有时使教会遭到病毒感染的程度,还要甚于普通社会──视其被权力腐蚀的程度而定。这种惨状,并不是上帝的罪过,而是人的信仰的双重性所决定的──是人在利用上帝的仁慈、进行额外犯罪的“信教”过程中经常体现的加速堕落。


(317)


神甫不该是神棍,牧师不该是神汉:基督的传道人,怎么可以为“恺撒的英模报告会”作出见证?神甫与神汉的区别:自己不悔改而只是教人悔改的神父,就是神汉;自己不悔改而只是教人悔改的牧师,无异于神棍。

上帝的真实性,并不需要属世的业绩予以支持;福音的活动,不可沦为稻梁者的计谋。信靠上帝并不是信靠任何人,其中也包括不是任何“圣人”。如果神职人员比非神职人员还要“混得好”,他的品德就该被打个问号。


(318)


有些神职人员要求别人在教会关系中不可奉行社会准则,但自己则大肆运用社会准则即利字当头的准则,且暗渡陈仓,青出于蓝。这样,这些神职人员就给牧师的儿子尼采这类攻击“基督教是奴隶道德”的人,提供了行为的见证。这可悲的坏见证,可能正是尼采的父执一辈给他留下的遗产。当然,神职人员的罪恶也从另一面为上帝作了见证:即只有上帝和基督是纯洁的,除此之外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义人。人和人多是彼此利用,行不出完全的爱;在吃教会大锅饭的人中间,尤其容易发生这种流弊──这是人类罪性的必然体现;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每时每刻需要上帝的救赎。 


(319)


基督徒的灵性,首先表现他在上帝面前的卑微、顺服。当他认罪的时候,是以上帝的完美与基督的爱,为坐标的。在创造了生命的上帝面前,人是不可救药地堕落,并注定要灭亡。除非回归创造的本原,人的一切挣扎只是越来深地越背离创造的本原,不仅徒劳无益,而且越陷越深地进入黑洞。


(320)


心里犯罪的,比行为犯罪的,有时更坏。因为行为犯罪的,有时还是出于他的某种不得已的本能,心里还有悔恨或动摇。而心里犯罪的,虽在行为上并无明确体现,但那只是因为胆小怯懦。例如有人制造强盗理论,鼓吹抢劫财物并到财主家里去强奸妇女,而且还要杀掉财主甚至斩草除根………这种理论,实与强盗无异,而且事实证明可以造成更大恶果。因为强暴罪犯的罪行,还有他肉体上的“苦衷”,但革命理论的罪行,虽是内心犯罪,却通过言论的煽动激发了一种更大的贪婪,使得社会落入万劫不复的“阶级斗争”。这样的内心犯罪,不仅体现了更大的怯懦,而且体现了更强的卑劣。例如反覆无常的犹太人卡尔·马克思,就应该对这一系列叫作“社会主义革命”的恶性发展,承担责任。而我们由自己所经历的革命历程也不难得知:心里的犯罪,比行为的犯罪,往往造成更大更持久的破坏。


(321)


基督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加福音》第十四章26节)中文版在翻译的时候,为投合俗见和中国社会的家族崇拜、血亲苟合,就把“若不恨自己的……”篡改为“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从而掩蔽了福音的真相。这种翻译,不是“程度问题”,而是“性质问题”。翻译者连圣经都敢篡改,还有什么不敢的?好在他们毕竟还有良心,没有掩盖自己的改动,而是记录了自己的改动,这就算是圣灵的工作,就像圣经记载了的大卫王和所罗门王的历历罪恶。

其实在这里,耶稣基督并不是在煽动憎恨,而是指明了一个事实:人若没有对这个世界彻底绝望,绝望到憎恨自己的家人而且也对自己完全绝望的地步,他就没有能力来成为一名基督的门徒。如果勉强做了,结果还是不妙,因为一开始就有回头的余地,信心说到底是假的,是没有牢固根基的。

也就是说,憎恨世人、家人、自己,是信靠上帝的前提,而非结果。而成为基督的门徒之后,倒要在信靠上帝的前提下,学习如何爱人如己了。那时,“凡是信上帝的,就是我的父母兄弟姐妹了。”


(322)


圣经把人的死亡从一个生物性质的宿命,变成了一个神学性质的偶然事件。这样,人的死亡是从他的犯罪和堕落开始的,而结束于基督的救赎和末日的审判。这样的死亡观念,是作为宇宙生命的一个插曲而被理解的。这样的死亡观,就从魔鬼的掌握下,释放了人的灵魂,并给他完全的盼望和切实的道路。


(323)


基督,是宇宙生命的主宰、永生上帝的儿子,使无情无义的宇宙,变成有情有信的教会、有望有爱的家庭。

从这个角度去看教会的合一与分离,那么我们应该说:教会的合一是好的,只要它是一种生长;教会的分离也是好的,只要它是一种生长。我们应推动中国教会的合一,因为它已经分离得够深、够久的了。我们应推动中国教会的生长,因为它已从一开始就是分离的,并因长期分离而趋于彼此敌对了。


(324)


每个人都该有一个灵魂,每个基督徒都该被救。所以,老人和病人可能比年轻人和健康的人,更有着被救意义的急迫性,因而有着相对更大的被救的价值──不要嫌弃他们,因为每个信主爱主的灵魂,在慈爱的天父那里都是等值的。


(325)


信福音是有福的,传福音却被人当作可耻的。为什么?因为传福音的对象往往是不信者,而对于不信者,传福音有时像是往癞皮狗身上泼圣水,时时让人觉得讨厌──不仅泼的人难受,被泼的也不舒服。我们不信的时候也是这样的,最讨厌的就是有人摆出一副教师爷的架式,居高临下地教训别人,这或被人认为他所泼洒的圣水是假的,否则为何如此廉价、浪费?这仿佛渎神行骗,这当然可耻。如果被人认为圣水是真的,那就糟蹋了圣水,这同样可耻。我不信的时候,遇到这样的催化就十分反感,心说:“这么好的东西你怎么不自己留着,反到拿来硬塞给我,你要是真的如此慷慨无私,为什么不把你说的没有价值并且应该拿出去送人的现金直接给我?你反而要向别人索取献金,还要说是‘给上帝的奉献’,可是你们并没有把这些‘给上帝的奉献’为上帝存着,而是自己拿来挥霍浪费,最好的也就是应付日常开销了。可见你们虽然打着上帝的旗号,其实只是一伙招摇撞骗、来历不明的冒险家。”

保罗不以福音为可耻,他传福音“看神不看人”,他传福音是对耶稣的爱所作出的回应。如果仅仅是为了被传福音而又拒绝福音的“癞皮狗群众”,或为了貌似中立冷静理性的批评家,他如此“厚颜无耻地传福音”,就断无此理了。


(326)


福音运动可以而且往往分成三个部分:一、以教会为动力的布道、查经、敬拜、团契等等。二、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三、学校教育中的圣经课程。

第一部分仅仅需要“宗教自由”及其前提:政治民主化。第二部分则需要更广泛的社会支持与协进。第三部分则必须以立法形式固定下来。在这种意义上,一个扎实的福音运动至少在中期需要某种“国教”地位的辅助,在长期而言,辅助的作用将显出巩固的效果。


(327)


“赈灾给传教工作带来了转机”,确实,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人们,终于拥有了比之头脑清醒的时候更加接近良善真神的机会。这种情况也使得我们省悟:尘世的苦难比尘世的福利,更有助于福音的传播尤其是福音的深入、扎根。为了福音和灵魂的救赎,灾难性的代价也许是美好的。实际上,福音的流传本身就是向“国破家亡者”提供了“最后的晚餐”。


(328)


“信仰的真实”不同于“经验的真实”。它是独特的,基于经验的真实,但又外于并高于那普遍存在的经验的真实。“信仰的真实”与“经验的真实”之间的关系,多少相似于“特殊启示”与“普遍启示”之间的关系。因为信仰的本质,是“对那没有看见之事的相信”,而不是“对这已经看见之事的相信”。例如,我们相信那从来就没有人看见过的上帝,并爱他。这种“信仰的奥秘”不仅削弱不了我们信仰的真实性,反而说明了我们信仰的独特性。

相反,混同两种真实性(经验与信仰),相似于混同两种启示(特殊与普遍);以信仰的真实去冒充经验的真实,结果是贬低了信仰,结果就会产生“假见证”,其途径是使信仰重新堕落为一种“经验”,如果这种堕落过程被系统化了,就会产生“伪科学”。


(329)


最好不要和娶妻生子、日领斗金的神职人员谈论信仰问题;因为他们的专注性不够,他们的“奉献”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掩饰这一点,他们其中的更甚者则进一步牺牲了自己的真诚,还把自己打扮成基督一般的“圣人”。其实,他们连成圣的硬件都阙如,遑论灵性等软件?

说得极端一点,无灵性的“基督徒”有时还不如有灵性的异教徒,因为“无灵性”或“灵性差”,是一种不幸的天赋:一个有灵性的异教徒要转变为一个有灵性的基督徒更容易一些,而一个无灵性的基督徒要转变为有灵性的基督徒,也许更难。还因为一个基督徒如果已经蒙主恩典、得到救赎,尚无灵性,那么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让他得救呢。相比之下,如果一个有灵性的异教徒只要接触基督的福音并归信之,他就更能蒙得上帝的恩典。


(330)


教会和社会,属灵原则和属世原则,不仅并不重合,有时还正相反。所谓“好人受害,坏蛋得利,这也体现了上帝的公义”──正是就属世原则的眼光观察所得出的结论。而用属灵原则来衡量,好人所受的害(属世的害),正是所蒙之福(属灵的福);坏蛋所得属世的利,必将招致属灵的祸。上帝的公义并没有错。我们不可能取得属世属灵的双重胜利、让上帝和撒旦同时喜欢我们。正如人不能既拥有权力、又抗拒腐蚀。


(331)


上帝的公义是“纯粹属灵”的原则,它有时在这个世界显现,成为真确的现世报;有时则并不在这个世界显现或显现为相反的东西──不是因为它虚无而是因为它太久远,无法用属世的、短期回报的眼光窥探之。

说上帝与罪人一起经受苦难……这样的“神学”是我们无法苟同的,因为这样的神学回避了上帝的公义的审判。这样的神学如果成立,那么上帝是否也被置于被告席上了?苦难与死亡一样,乃是罪的工价,是罪人的权利与收获,上帝怎么要与罪人分享恶的果子呢?但是,圣子耶稣基督降卑为人了,他代表神来与我们一起受苦并以此救赎我们脱离预定的灭亡。要是没有基督的救赎作用,集中营里的罪人并不因其身在苦难,就变得圣洁了;正如教堂里的神职人员并不因其身居要位、身着道袍,就变得圣洁了。在基督的救赎面前谦卑,就是把罪人自己缩到最小、降到最低,以便让神秘的旨意自身呈现、由上帝亲自说话。否则,再大的罪魁都是僭越了神秘,罪魁所说的话,就只是他自说自话,而与上帝无关。


(332)


“信心”是白得的,并不需要刻意地“放弃自己”,更不需要把自己的欲望全都打扮成为“奉献”。因为信心不是修炼的结果,不是“道行”,不是善行的报酬。但即便这样简单的信心,许多人也还是无法信,更无法行,因而无从得到基督为人们所赎取的赦免的恩典。是因为圣灵还没有赐给人们足够的信心?还是因为他们的天性中就没有这样的品质、缺乏这样的恩赐?因为我们确实知道,即便连信心的能力也还是上天所赐的,无法自己建立起来的。


(333)


有信心的人,看起来似乎比较傻:他在属世的福利方面,常常迟到,不善于抓住机会,因为缺乏投机能力而吃亏受损,甚至被人愚弄欺侮。除了坚持到底的信心或是“惰性”、“迟钝”外,他近乎一无所能。然而,正是这一点点坚持到底的信心,使他永远都“晚五分钟退出战场”、能在关键的时刻点石成金──作为上帝的特别怜悯而赐给他一些属灵的恩典!

上帝经常拣选、重用无能之辈以成大业,为的是彰显自己的大能?难道,上帝还需要动用这样的反衬法?应该不是。事实也许是:自以为无能的人、安贫的人、清心的人,他们较为谦卑,因而得以敞开自己、体认上帝的意念、接通宇宙的能量,因此而成大业。他也因此较能功成弗居,归荣耀给全能的神。


(334)


“怀疑”一词在《新约》希腊文中的原始意义是“同时走两个不同的方向”──近乎中文里的“首鼠两端”。这种无信的鼠行,不仅是理性上的智慧,而常是本能中的紊乱;不是策略性的假动作,而是内心的分歧动摇。在这种意义上,“怀疑”离死不远;而且“怀疑”也就近乎死亡的权势狠狠地打在人身上的印记。

在生命的转折关头,切忌怀疑,切记“要回到《圣经》,一切从零开始”。犹太人仅仅知道“认识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而我们却拥有超越律法和先知的救主,道成肉身的上帝之子,他的新约和通过他所显示的旧约,大于我们所有人的“自我的总和”,当然也大于所有的自我所总结出来的“宇宙”、“自然”、“实践”、“经验”、“理性”、“科学”的总和……因为上述所有这些引号中的东西,也还是我们的感知及思想。而我们的感知及思想,再是伟大、光荣、正确,又怎能大于上帝的启示呢。所以,回到《圣经》,就是接通了上帝的能量;打开《圣经》,就是扭动了神奇的开关。

缺乏自信,当然表明一个人信仰的不坚定,因而说明他还处在不完整的恩典状态。但什么是自信呢?相信自己是圣徒?是纯净无罪的人?当然不是。因为我们知道:谦卑的罪人,比之自以为已经得救的圣徒,更接近上帝的国。这也正是基督降临世界的“奥秘”:生在马槽里,长在流亡中。

对于普通人来说,属灵生命的成长具有三个阶段:(一)欲火攻心;(二)心如死灰;(三)透出圣灵的光彩。如果上述的描述是对的,那么“圣灵的光彩”,就是从“欲火攻心的困境”中演化出来的:在这困境里,属世的生命凋谢了,变出死灰,再由死灰朝向福音,并因信福音和圣子耶稣基督而进入上帝的国,哪怕只是一时进入,也由此透出圣灵的光。


(335)


是“福音”还是“系统神学”?福音是上帝的,系统神学则是人的。福音是上帝“说”给人听的;系统神学则是人说给人听的。神学家再高明,也还是人,且是罪人。如果忽略甚至否认了这一要点,福音岂不沦为一种“教化”或“律法”?与儒家何异?与犹太教何异?披戴基督的神学家,不可以假冒儒家式的“圣人”,否则便是僭越了,因为那样的圣人在上帝的国里,并不存在。

传福音也应该是“述而不作”的,因为万理虽殊,却皆备于福音,故“写作”、“创作”之类的传道,实为灵命尚不成熟时刻的现象,就像我现在所做的。如果成熟了,就无言了,除了口称耶稣基督是主以外,就应该保持静默了。同时,“写作”、“创作”之类的传道,也是为缺乏灵命或灵命不全者预备的,为的是让我们从一个幼稚的、并不完全状态中,开始出发。

在《福音书》中,魔鬼也为基督做了见证,他把耶稣带到高山上接受诱惑与考验……因为魔鬼也还是在上帝的掌握中。这正如“失败”也是“成功”的见证和通往成功的路标,因为失败为成功彰显了“广泛的排他”。一次次失败,为人杜绝了错误的带领,从而启示给人圣子的道路,也就是上帝喜欢人走的那条正路。

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是失败之父。


(336)


地极。复活的耶稣、永恒的基督要门徒传福音到地极:“耶稣对他们说,父凭着自己的权柄,所定的时候日期,不是你们可以知道的。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使徒行传》第一章7—8节)但什么是“地极”呢?让我们看看《使徒行传》以前的新旧约是怎么说的。

1、《诗篇》七十八章8节:“他要执掌权柄,从这海直到那海,从大河直到地极。”

2、《以赛亚书》四十二章10节:“航海的,和海中所有的,海岛,和其上的居民,都当向耶和华唱新歌,从地极赞美他。”

3、《马太福音》十二章42节:“当审判的时候,南方的女王,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因为她从地极而来,要听所罗门的智慧话。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所罗门更大。”

由今日的地理眼光来看上述地极,似乎并不很远,绝对到不了中国,更加到不了美洲。那么,传福音的使命应该已经结束了。所以,现在又有人编出了“把福音传回耶路撒冷”的说法,以资鼓励。然而,当福音传回了耶路撒冷又如何?再度重新解释“地极”?

与其如此出尔反尔,还不如我们现在就把“地极”定义为一个心理意义的极限:地极不仅是地理上的遥远之处、已知世界的尽头,而且是心理上的不毛之地。例如,一个不信主的家庭,就是某种意义的地极;往日的挚友若仍没有真心归主,也可以视同陌路的地极。

例如,我就很奇怪,为什么美国的华人教会要远隔重洋到海外去“传福音”,却不在隔壁的黑人区“送温暖?那里枪林弹雨,许多人望而止步了吧。所以,在现代的地理观念、交通技术下,传福音到地极,不一定要走很多里程,但却要走很多心路。如此看来,借口“福音布道”的旅行、声称“短宣”的观光,在现代的通讯工具如此发达的即时通讯、视频会议面前,其实都已失去了必要的意义。

如果一个人的家人、挚友尚未信主,他又何必千里迢迢、外出传道呢?先消灭你周围的死角吧。先让上帝的光照亮你熟视无睹的幽暗。如果我们的社会还不是基督的国度,那么我们的地极就在我们自己的脚下,我们的福音就需要输送给一切抗拒救恩的人们。否则,我们的“福音布道”怎能不是一种旅行的借口?我们的“短宣”怎能不是变相的观光呢?


(337)


“骗子的独霸”好呢,还是“骗子之间的势力均衡”好呢?

由于断章取义耶稣的话“你们是以外貌(原文作凭肉身)判断人。我却不判断人”(《约翰福音》第八章15节),基督教养成了“奴隶道德”;由于隐藏了“就是判断人,我的判断也是真的。因为不是我独自在这里,还有差我来的父与我同在。”(《约翰福音》第八章16节),所以在真的基督徒之间,有许多骗子在横竖穿行,甚至装神弄鬼。于是有的教会成了骗子独霸的天下。但难道启蒙运动和科学主义好吗?启蒙的科学,不是消灭了骗子,而是传染甚至制造了更多的骗子,“人的天生的平等权利”,于是就是人人都可以成为骗子甚至强盗的权利,而在此以先,唯有僧侣可做骗子,唯有王公贵族可做强盗。人的罪性的这一“解放”,这也是“解放军”、“解放阵线”之类称谓的本质所在,使人人可成地痞流氓,于是造就了“骗子之间的势力均衡”。这一“制衡”最终带来了什么结果?带来了世界大战与阶级斗争,带来“人对人像狼一样凶狠”的现实地狱。


(338)


耶稣基督是父上帝的儿子,仅是暂时成为了“比天使小一点”的人类成员(《希伯来书》第二章9节),但他终究是高于天使的(《腓立比书》第二章9─11节)。因此,《旧约》上的一切人物,莫不是小于他。在这种意义上,“预表”难道不是多余的?难道不是显明给不信的人看见的?其实,对于一个信徒来说,过于牵强附会旧约的救主论,反倒在无形中削弱了基督的神性。如果一味穿凿附会地解释,反而意味着缺乏内在的信心?认耶稣基督为主,是出于一种神秘的感动,无须也无法完美地证明。正如耶稣本人说过的:“我虽然为自己作见证,我的见证还是真的。因我知道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你们却不知道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约翰福音》第八章14节)因为我们既然并不真正知道圣子的全部奥秘,又如何为他作出完美的见证呢?我们仅仅知道:耶稣是圣子,因此不可用人的标准来衡量他。

“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天使微小一点,(或作你叫他暂时比天使小)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并将你手所造的都派他管理。叫万物都服在他的脚下。既叫万物都服他,就没有剩下一样不服他的。只是如今我们还不见万物都服他。惟独见那成为比天使小一点的耶稣,(或作惟独见耶稣暂时比天使小)因为受死的苦,就得了尊贵荣耀为冠冕,叫他因着神的恩,为人人尝了死味。”(《希伯来书》第二章)

许多为基督做了“反面见证”的人们,他们的通病是:以赞美上帝来荣耀自己。与他们的所作所为不同的是,好见证的第一要义是要认自己的罪,并以此荣耀基督和他所表明的永生上帝,因此好见证都是可怕的悔罪录。不是卢梭式的公然自我炫耀,也不是奥古斯丁式的半遮半掩的炫耀,而是彻底放弃炫耀。这也许不是人可以完全做到的,但必须把它列为一个理想、一个标准。如果我们连这个理想标准都失落了,我们的得救就完全没有盼望了。

而通过赞美上帝来荣耀自己的神汉们、神棍们,只在吃饭的时候做盐、只在数钱的时候做光──说他们是法利赛人,还算是抬举了他们;他们最多只是现代冒充撒都该人的痞子──从“无神论的痞子运动”脱胎而来“吃洋教的痞子运动”,他们就像他们的祖先过去崇拜斯大林一样崇拜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好在敬拜上帝毕竟不同于敬拜真佛,因为上帝赐给人们的平安是不会因为任何神职人员的劣行而消失的。“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这样,凡好树都结好果子,惟独坏树结坏果子。好树不能结坏果子,坏树不能结好果子。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所以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马太福音》第七章15—20节)


(339)


为什么神学院教育经常会破坏人的信仰?如果说一个神职人员在准备或开始接受神学院教育时已经真的具有了纯正信仰,结果上完了神学院以后却失去了这种信仰,那么我们只能说:“神学教育”的后果之一就是“分解了神秘”。而人的卑贱性一旦失却了神秘感作为“威慑作用与向心作用”,卑贱就难免显露其原质的恶态,并蔓延之,膨胀之。“卑贱是卑贱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最后变成了:“卑贱是高尚者的通行证,高尚是卑贱者的墓志铭”。下里巴人显然比阳春白雪更有大众市场,这与“窄门原理”也是不谋而合的:“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马太福音》第七章13—14节)


(340)


“宗教”可能是令人崇拜魔鬼的,唯有福音才引人崇拜上帝。

崇拜魔鬼的宗教,会依赖教士的“作法”、仪式与布道;崇拜上帝的福音则仰赖基督的圣灵、苦行与祈祷。教士、仪式与布道,对教化群众即不进窄门的多数人,也许是有益处的;但对预定进入窄门的少数人,则难免会演化为灵魂的毒药?

“每种宗教的背后都有一股其所代表的灵界势力”──这样的说法是否带有多神教甚至泛神论的性质?无疑,承认灵界势力的多元化,就近乎多神论,正如承认魔鬼在灵界(而非世界)的统治,就近乎魔鬼教了。而承认一个无秩序的灵界,就是泛神论;接近这样的灵界并与之交流,唯有通过巫术的“作法”(法术)。在这种意义上,有人也把“极端的灵恩派”归结为一种降神巫术。例如,他们认为自己“崇拜”的时间一到,歌舞声乐一起,神就降临了,并与他们同在。批评者认为,这岂不是把圣灵与泛神论的怪力乱神等同起来了?岂不是把一神教与多神教混合使用了?实际上,这就是华人基督教界盛行的“ABC神学”、“混合主义”一再顽强表现的劣根性。

苦难是一种恩典,“为上帝而受苦”,更是一种超级的明显的恩典。这样的恩典与祝福,在那种专为恶人和被遗弃者准备的地方,更加显现出启示的意味。为上帝而受苦,不是所谓“替上帝受苦”等渎神的说法,而仅仅是“被上帝击打责罚”了。那时,杀了他就是终极地爱他。那时,被杀就是殉道的开始。


(341)


人的历史似乎表明:每过若干年、经过一个生长和腐败的周期,社会就需要一次“因信称义”的运动,以便把人的灵性和信仰,从律法和传统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赋予人们那基督所应许的“真自由”──否则,信仰将被传统窒息。

“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他们回答说,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仆。你怎么说,你们必得自由呢?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儿子是永远住在家里。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我知道你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你们却想要杀我。因为你们心里容不下我的道。我所说的,是在我父那里看见的。你们所行的,是在你们的父那里听见的。他们说,我们的父就是亚伯拉罕。耶稣说,你们若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就必行亚伯拉罕所行的事。我将在神那里所听见的真理,告诉了你们,现在你们却想要杀我。这不是亚伯拉罕所行的事。你们是行你们父所行的事。他们说,我们不是从淫乱生的。我们只有一位父就是神。耶稣说,倘若神是你们的父,你们就必爱我。因为我本是出于神,也是从神而来,并不是由着自己来,乃是他差我来。你们为什么不明白我的话呢?无非是因你们不能听我的道。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我将真理告诉你们,你们就因此不信我。你们中间谁能指证我有罪呢?我既然将真理告诉你们,为什么不信我呢?出于神的,必听神的话。你们不听,因为你们不是出于神。”(《约翰福音》第八章)由此可知,“因信称义”是革命性的,“拘泥传统”是日常性的,二者必须互为补充,方成生命的原理。二者如果彼此隔绝、不能互补,反而各走偏锋,那么,革命将成为杀戮,传统将成为死水。


(342)


以前,我们是死亡恐惧的俘虏,于是也就成了“权力意志的奴隶”,直到耶稣基督亲自来释放了我们。《希伯来书》说得好:“他因着上帝的恩,为人人尝了死味……特要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并要释放那些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第二章9─18节)我以前就是这样因为怕死而几乎终生沦为魔鬼奴仆的。尽管,我这个奴仆是爱好反抗的,但在特立独行的外表下,却终年生活在劳碌中。

后来我信了耶稣,因为“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耶稣到了该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有古卷无我字)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权柄原文作门)”(《马太福音》十六章)“他用右手按着我说,不要惧怕。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又是那存活的。我曾死过,现在又活了,直活到永永远远。并且拿着死亡和阴间的钥匙。所以你要把所看见的,和现在的事,并将来必成的事,都写出来。”(《启示录》第一章18—19节)


(343)


“如果耶稣基督并非上帝的同在”──这样的假设使我惶惑以致恐惧!为了消灭这样的恐惧所包含的苦难,请接受我们的信仰吧。这不是药与鸦片,而是饼与酒,是世界创造的原理,是宇宙生成的能量。这真理创造了我们,并使我们真的有恩典、有平安。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翰福音》第一章14节 )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他在世界,世界也是借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约翰福音》第一章9—13节)

圣子耶稣的伟大力量轰击我的灵魂,使我深感内疚。我配得上“是从神生的”吗?

我对主说:“主一再显示我是负债累累,主是要我明白自己的真实处境:罪恶、堕落、卑微、渺小,无可救药。我知道自己欠主太多,也许主是要我终身的轨迹囚禁在这意识中,不再去行那些不合主的心意的事情?”


(344)


神性、神之所以为神者(“Godhead”)是伟大的,但却经常被目为虚无的;而且越伟大就越虚无,越虚无就越无法证伪。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人性和神性之间,存在无法逾越的鸿沟。唯有父怀里的独生子耶稣基督,才赐人以虚无之神所无的爱,以及恩惠与平安,所以圣子基督因此成为神人之间的永恒中保。在泛神论者看来,老子的“道”几乎就是神了,而有些“中国基督教徒”受到影响,也指认“老子之道”为神一样的存在;但这“道”却远离基督,没有十字架的救恩。因为体现老子之道的圣人,只有权变,没有爱;只有赢取的光环,没有流血的荆冠。

开国皇帝和亡国之君,以及在二者之间的过渡的若干承平之主,除了名号方面的承袭外,其他的行为、性格之间,几乎毫无共同之处,甚至连遗传素质也因为杂多母系的掺入而迥然相异……初期的使徒与现代的教会领袖,也有类似的相异:播下了龙种,生出了跳蚤。

至于耶稣基督,更不在此列,因为他是圣子,他的奥秘我们人类无法完全通晓。但我们知道耶稣的话语是无欲的、纯净的,仿佛与这世界脱离了,完全是“圣灵在说”,完全不看环境,仿佛神圣的独白。与此相应,旧约的“人子”(Son of Man)一词是上帝用来称呼特定的先知的,而新约的“人子”则是耶稣用来自称的,由此可见,“人子”的意义就是“耶稣代表神在称呼自己并发言”,所以耶稣称呼自己用的是“人子”这一“第三人称”。保罗的话语里还有人类的欲望,批判世界、介入世界,可以看出:保罗是“怀着圣灵在说”,而不是“圣灵在说”,在这种意义上,使徒作为“器皿”的含义显明了:人的最高境界只能是“怀着圣灵”而不是“道成人身”。

人的最高境界是做神的器皿而不是成为神。所以即使保罗这样的人,其书信可以列入圣经的人,也只是“怀着圣灵在说”,而不是耶稣式的“圣灵在说”。一个明显的例子在《哥林多后书》十一章:“假如有人来,另传一个耶稣,不是我们所传过的。或者你们另受一个灵,不是你们所受过的。或者另得一个福音,不是你们所得过的。你们容让他也就罢了。但我想,我一点不在那些最大的使徒以下。我的言语虽然粗俗,我的知识却不粗俗。这是我们在凡事上,向你们众人显明出来的。我因为白白传神的福音给你们,就自居卑微,叫你们高升,这算是我犯罪吗?我亏负了别的教会,向他们取了工价来,给你们效力。”尤其其中“假如有人来,另传一个耶稣,不是我们所传过的。或者你们另受一个灵,不是你们所受过的。或者另得一个福音,不是你们所得过的。你们容让他也就罢了”一节,明显与《加拉太书》第一章不同:“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我们已经说了,现在又说,若有人传福音给你们,与你们所领受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

本来,我们没有资格作出上述议论的,因为我们连“怀着圣灵在说”的状态也无法充分理解。但我知道,圣子和人类之间也有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从我们的身上,可以长出上帝的器皿,但不能长出上帝的本质。在人的身上,这体现为“生长的过程”,而不是“生就的结果”。在过程意义上,算命、相面等方术,是无法断言人的一生的。凭借人的方法、技术,如何预测、控制上帝的意志呢?所以人的方术在神的面前就成了妖术。但“成为外邦人的光”──这却是基督徒的义务。“外邦人”,也就是异教徒,这也包括“我们身边的外邦人”,甚至“我们家庭中的外邦人”。这“邦”,就是信仰的国度。我们要做光,照亮一切“不信基督是主的外邦人”,哪怕他是我们的至亲好友,我们也要冒着得罪他们的风险,照亮他们黑暗的内心世界,哪怕仅仅一闪 。但是除了上帝的能力,谁能赐人以这样的风险、这样的幸福呢?


(345)


新约时代,与其说是以耶稣降生为始的,不如说是以基督复活为始的。基督复活,表明新约的基督取代了旧约的弥赛亚,“普世上帝”观念取代了“部落神明”的观念。耶稣的诞生,还可能与旧信仰并存;但耶稣的复活,却无法与旧信仰并存了。耶稣受难时门徒四散,因为他们还是以旧约的头脑来看待新约的启示,结果未能理解基督的“救赎”福音,面对“救主失败”而产生了怀疑、恐惧,结果他们被失败主义给驱散了。基督的复活,则表明旧约的应许已有新的精神形式。门徒在“救赎”观念的引导下,获得了新的动力,变成勇于殉道的圣徒。什么是圣徒?勇于殉道的才是圣徒。正是以此,他们才可能重整旗鼓,变溃散的逃命,为“传福音到地极”。这不是使徒们的能耐使之然也,而是“上帝的计划如此安排”。

急流勇退、安于“边缘化”的处境,把“被抛弃和被遗忘的状态”,视为自己理所当然的命运──这是一个真基督徒的肖像。所以圣子耶稣对众人说:“人到我这里来,若不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路加福音》十四章)只有在这如此绝决以后,靠着主的恩典──变腐朽为神奇、化边缘为中心、以囚牢为王座……的奇迹,方能实现。实际上,两千年来的欧洲蛮族,就是如此靠主得活,并一步步走向胜利扩张的。

新约时代,并不废弃旧约,而是让旧约为新约作见证。这是耶稣基督亲自制定的“征服战略”,这当然首先是其神性的表露。如果没有神迹奇事、甚至不以神迹奇事为核心,福音就不成其为福音了,基督教也就不能成其为基督教了。如果没有神迹奇事、甚至不以神迹奇事为核心,基督的奥秘、上帝的计划,也就是一句空话,而不再是救赎的背景了。总之,如果没有神迹奇事,福音只是一种高明的人生哲学,甚至可以被人平庸成为一种教化,一种“奴隶道德”,甚至被山沟里的马列主义论断为“一种阿Q式的遁辞”。

由此可知,“基督教—科学”、“成功—神学”这些词组是多么混淆视听。基督教科学、成功神学有害于纯正的信仰。能救肉体的东西,未必能救灵魂;能救肉体的东西,往往害了灵魂。在寻常情形下,如果以信仰为衣食父母,来救肉体,那么这样的信仰原本具有的救灵魂的神迹便被冲淡了,姑且不说全然失效了。难怪为了保全纯正的信仰,许多时刻必须苦行,因为肉体的苦行者,更容易赢得属灵的战争。


(346)


福音是上帝对人的启示,因此也是“上帝在世界上的活动”。福音是上帝本质的表达,但并不直接是上帝的本质:大多数福音章节是说给人听,且不能让人们听得太明白。福音是道路与真理,而人们就要通过福音,重返上帝的国,重新回复人们早先经历的较高的阶段、伊甸园的状态──也就是尚未被罪污染的状态。以此拥抱永恒的生命:不仅是“不死”,而是 “在上帝里”、“在永恒中”、“与圣子在一起”……

这样的祈祷不同于咒语,它不是巫术,不是降神仪式,而是与主宰者的属灵交流,不仅是汇报,而且是倾听。祈祷不仅是承认上帝的主权,且是把这种主权一次次地归于上帝,只求他的国与他的义,请求由他来作主、作裁决。相反,咒语则是人企图通过法术,把主权操控在自己手里,无视并企图干预神的裁决,因而形成了“僭越”与“亵渎”。

“神的本体”和“神在世间的活动”,用人的思想和语言,就被旧约表述为“上帝”和“天使”、被新约表述为“圣父”和“圣子──圣灵”。据此,神在西奈山向摩西所显现的,并非其本体,而只是天使?所以《约翰福音》才说:“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第一章8节)天使所传达的还是神的某一部分的奥秘;正如圣父通过圣子耶稣向人类传达的福音,并非其全部奥秘,而只是其愿意启示给人的那些,即人们可以承受的那些。

混合主义者们认为,不同的宗教所崇拜的实际上同一位神。但这是明显违背圣经的。不同的宗教所崇拜的,并不仅仅是神的“不同方面”、“不同位格”;因为按照圣经所说,除了至高者之外的其他,很可能就是偶像和魔鬼。这使基督教与佛教等其他信仰具有深刻的差别:佛教容纳一切信仰要素,基督教则排斥一切违背圣经的信仰要素;佛教承认自己的经典是人写的,可以修正并增加;基督教则认为自己的经典是神的启示,不容改动和补充。有的宗教表面上崇拜的是神的幻影,其实崇拜的是人的自我投射,这还会带来很大的恶果。至于崇拜偶像乃至魔鬼的,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地上便发生了“属灵的争战”,而不是欧洲“宗教改革”那样的同室操戈。至于现在中东流行的“圣战”,倒是比较接近“属灵的争战”。而从“属灵的争战”这一角度看,在属灵的意义上消除犹太人和回教徒的历史谬误,是每个基督徒对圣子耶稣基督所负担的不可推卸的义务。

谈到宗教改革,不得不谈到“新教”。一个神职人员不仅结婚,还生儿育女、组织家庭,却同时声称“正在事奉神”,于是就心安理得地消费信徒们奉献给神的金钱和礼物,甚至转赠这些“奉献”给自己妻子儿女……这岂不是变相地售卖赎罪券吗?这岂不是变相地以神自居?这岂不正像《罗马书》上所说的,在事奉自己的肚腹:“因为这样的人不服事我们的主基督,只服事自己的肚腹。用花言巧语,诱惑那些老实人的心。”(十六章18节)已经被玛门吃过的供物,还可以“把自己献上,当作活祭”吗?如有传道人如此声称,那是在敬神还是在渎神?

对此,《腓立比书》一针见血地重申“肚腹说”指出:“因为有许多人行事,是基督十字架的仇敌。我屡次告诉你们,现在又流泪地告诉你们。他们的结局就是沉沦,他们的神就是自己的肚腹,他们以自己的羞辱为荣耀,专以地上的事为念。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并且等候救主,就是圣子耶稣基督,从天上降临。”(第三章18—20节)人性中有罪恶性的一面,也有神圣性的一面。以神性的、净化的准则检视人,则人人都是罪人;以罪性的、堕落的标准检视人,则人人可为尧舜。社会风俗中有相对善的一面,也有相对恶的一面:如果社会风俗推崇罪性、奖励恶行,则人人趋向犯罪;反之,如果社会风俗推崇神性、奖掖爱心,则人人趋近善行。

如此看来,仅仅“传福音到地极”还是不够的,因为那并不等于“令人信服”。还要鼓励良善的风俗,建立一套相当的社会体制,从而净化人性。即,减少恶行,增加善行;抑制罪性,激发神性。而这确实有待福音的“国教”地位。当然由于人性的趋恶倾向,由于肢体中另一个律的作恶多端,国教化还是会被人利用,造成大量的副作用,但这不是国教化本身的问题,而是人性的问题。国教化还是必要的,如果没有国教化,问题只会更糟,不会更好。国教化应被视为“不得已的选择”。

“神职”不该是一项可选的职业,而应是不可选择即无从推委的独一事奉。否则的话,所谓“神职”或打着类似的“事奉上帝”的旗号的谋生系统,该是一个充满更多虚伪和更多诈骗的行业。结果现在这个行业里,克扣他人的报酬、连合同也不遵守的现象,却多于商业机构。上帝尚且与人立约,并遵守这样的约;何况人与人之间呢?神职人员更该守约,否则,与假见证何异?

即使“事奉神”是真的,而不是一项生财之道甚至是谋财害命,也要谨防过多的事务阻碍了自己对上帝的感恩、对基督的记念。要谨防现代的“事务”像古代的“仪式”那样,流于“就事论事”的状态,否则,“基督教活动”与“邪教活动”、“异教活动”的区别在哪里?仅仅是旗号的差异?

以基督的福音为旗帜、为号召,举办各种社会服务、人道关怀,亦当如是切记──切忌迷失在服务、关怀之中,而忘记了神的救恩。因为这些关怀本身毕竟救不了人,而迷失在这些服务之中,则无异于误导了人的灵魂,最后则害了人的生命。

教阶制,本来是为管理人众而设的,所以它与政治体制颇为相像。但我们不要忽略:教阶制效忠的对象,并非政治体制的效忠对象,如那些有限的、血气的君王、人民或宪法,而是上帝及其属灵的国度──所以,教会的效忠对象若是指向人及其传统,便大错特错了。


(347)


信仰是可讨论的吗?信仰是可以交流的吗?──不是在信徒与上帝之间,而是在信徒之间,在性格与能力完全不同的这样的信徒与那样的信徒之间?说到底,信仰是可讨论的吗?在我的经验中,信仰是交流不了的,也是无法与人讨论的──这是信仰与科学不同的地方。神秘的电流原来就在语言之外,而且只存在于神─与人之间,并不存在于人与人之间。

《罗马书》第七章经常遭人曲解甚至断章取义:“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没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故此,我所愿意的善,我反不作。我所不愿意的恶,我倒去作。若我去作所不愿意作的,就不是我作的,乃是住在我里头的罪作的。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原文作人)我是喜欢神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我真是苦阿,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感谢神,靠着我们的圣子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许多传道教人读经,读到下面就嘎然中止,然后仿佛圣灵在握;“我真是苦阿,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感谢神,靠着我们的圣子耶稣基督就能脱离了。”岂不知,保罗的重点却还在下面:“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

很明显,即使在保罗这样的使徒身上,肉体也不能不顺服罪的律,更不用说一般的基督徒,更不用说那些“拿人钱财、替人消灾”的神职人员了。基督徒与常人的区别仅仅在于:他还能在内心顺服神的律。但在肉体对肢体的律也就是罪的律的屈服方面,他能比常人能好到哪里去呢?除非,他紧紧依靠耶稣基督。就是说,上帝的恩典再大,我们也无法与上帝同等,无法做到无罪;我们所能达到的,只能是在注定沉沦和灭亡的定罪状态下,被主的恩典所遮蔽和赦免罢了。同样,基督的爱虽是万能,但人与神之间还是有逾越不了的界限。主基督,上帝的纯净羔羊──人无法与他同等,因为他与上帝同等。“使人升格为基督”,那是佛教、道教、儒教式的幻想,在中国人中特别流行;但这既不合乎人的本性,也不合乎上帝的本性,起码不合圣经所启示的那种上帝的本性:“那些在基督耶稣里的人就不被定罪了。”(《罗马书》八章1节)不被定罪,并不是无罪状态,而是有罪却获得赦免的状态,这是基督徒要能达到的最佳状态。

当有的人用一种类似佛教的辩证法,说牧师的儿子尼采只是反对基督教,却不反对“基督性”的时候,我看他要么出于无知,要么出于亵渎。很明显,尼采这个牧师的儿子经常以“权力意志”的想法来“分析”耶稣基督,结果他把耶稣与恺撒等量齐观,视为权力意志光谱的另一极端。也就是说,这几乎等于是在把上帝与魔鬼等量齐观,把上帝与魔鬼放在了权力意志色谱的两个极端。这其实是摩尼教、拜火教甚至包括奥古斯丁的二神观念在起作用,是黑白之战,而不是什么基督性。很明显,基督的基本特性就是爱,而尼采这个牧师的儿子却没有爱,只有恨。尼采没有基督性就像他背叛自己吃过的基督教一样,是显而易见的。这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德国小人,一个有着波兰血统的德国边境小人。


(348)


关于“一次得救,永远得救”的问题,可以拿去问问人,考考专家们对圣经的熟悉程度。尤其在美国华人教会中,这是一个热门话题,尤其是神职人员和普通信徒之间敏感话题。神职人员大体上反对“一次得救,永远得救”,因为他们希望保持对信徒的影响力、控制力;信徒则多数倾向于“一次得救,永远得救”,因为他们希望摆脱别人的影响和控制。这两个极端之间,绵延着许多中间形态的观点和理论……于是,最合理的解释似乎是“既是一次得救的,又不是一次得救的……”,比如我们每礼拜五晚上参加的查经班,其教会是不设立牧师的,合乎《马太福音》的教导:“你们……也不要受师尊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尊,就是基督。”(二十三章10节)但即使如此,主持者更多的时候还是带领信徒或“慕道友”读使徒书信而不是读福音书,甚至经常还不是读保罗的书信,而是读更守纪律的希伯莱书、彼得书、约翰书等等,这些书信显然要比保罗书信更注重信徒的行为,而保罗书信虽然表明“因信称义”,但与福音书相比,也更注重如何说服人、如何展开并调理教会生活……

《马太福音》整个二十三章是耶稣全面声讨神职人员的檄文,不仅适用于当时,而且和神的所有启示一样,适用于所有时代,让我们好好重温:“那时,耶稣对众人和门徒讲论,说,文士和法利赛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凡他们所吩咐你们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他们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搁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他们一切所作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见。所以将佩戴的经文做宽了,衣裳的繸子做长了。喜爱筵席上的首座,会堂里的高位。又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他安,称呼他拉比。(拉比就是夫子)但你们不要受拉比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夫子。你们都是弟兄。也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也不要受师尊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尊,就是基督。你们中间谁为大,谁就要作你们的用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正当人前把天国的门关了。自己不进去,正要进去的人,你们也不容他们进去。(有古卷在此有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侵吞寡妇的家产,假意作很长的祷告,所以要受更重的刑罚)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走遍洋海陆地,勾引一个人入教。既入了教,却使他作地狱之子,比你们还加倍。你们这瞎眼领路的有祸了。你们说,凡指着殿起誓的,这算不得什么。只是凡指着殿中金子起誓的,他就该谨守。你们这无知瞎眼的人哪,什么是大的?是金子呢?还是叫金子成圣的殿呢?你们又说,凡指着坛起誓的,这算不得什么。只是凡指着坛上礼物起誓的,他就该谨守。你们这瞎眼的人哪,什么是大的?是礼物呢?还是叫礼物成圣的坛呢?所以人指着坛起誓,就是指着坛和坛上一切所有的起誓。人指着殿起誓,就是指着殿和那住在殿里的起誓。人指着天起誓,就是指着神的宝座和那坐在上面的起誓。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茴香,芹菜,献上十分之一。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义,怜悯,信实,反倒不行了。这更重的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你们这瞎眼领路的,蠓虫你们就滤出来,骆驼你们倒吞下去。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洗净杯盘的外面,里面却盛满了勒索和放荡。你这瞎眼的法利赛人,先洗净杯盘的里面,好叫外面也干净了。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你们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显出公义来,里面却装满了假善和不法的事。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建造先知的坟,修饰义人的墓,说,若是我们在我们祖宗的时候,必不和他们同流先知的血。这就是你们自己证明,是杀害先知者的子孙了。你们去充满你们祖宗的恶贯吧。你们这些蛇类,毒蛇之种阿,怎能逃脱地狱的刑罚呢?所以我差遣先知和智慧人并文士,到你们这里来。有的你们要杀害,要钉十字架。有的你们要在会堂里鞭打,从这城追逼到那城。叫世上所流义人的血,都归到你们身上。从义人亚伯的血起,直到你们在殿和坛中间所杀的巴拉加的儿子撒迦利亚的血为止。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一切的罪,都要归到这世代了。耶路撒冷阿,耶路撒冷阿,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你们不得再见我,直等到你们说,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三部对观福音,好像比约翰福音更多记载了耶稣基督对神职人员的痛斥,他谴责文士、诅咒法利赛人;而约翰福音则常常以“犹太人”作为谴责对象……我甚至猜想,福音书斥责文士和法利赛人,是否也兼有影射早期教会中的“行为主义的倾向”?愿上帝怜悯我这样的猜想,并给我们力量,让我们明白圣经的含义永远常青。圣子耶稣基督也谴责只是查考圣经而不肯到他面前的人。《约翰福音》:“你们查考圣经。(或作应当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然而你们不肯到我这里来得生命。”(第五章39─40节)。

也许,保罗书信中的“得救”本身就像福音书中的“生命”一样,具有双重意义。“要把这样的人交给撒旦,败坏他的肉体,使他的灵魂在圣子耶稣的日子可以得救。”(《哥林多前书》第五章5节)这里的“可以得救”,一指“信耶稣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二指“我们的行为与这样的信仰相配”。正如耶稣基督说“凡要救自己生命的,(生命或作灵魂下同)必丧掉生命。凡为我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马太福音》十六章25节)一语,前一个生命与灵魂,是指肉体的生命,后一个生命与灵魂,是指永恒的生命。但行文中几乎故意地不予区分,结果显出不同凡响的神韵。若然,则保罗所自述的“向着标竿直跑”,显然是指后一个意义的得救,在这种意义上,谁能说“我已经得到了”?“本乎恩”不是无条件的,它的前提是“你的信救了你”(第一个意义的得救、“信耶稣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因着信”则需要不断努力以达到基督般的完全(虽然这不可能完全做到),以实现第二个意义的得救(“我们的行为与这样的信仰相配”)。

现在再来看看“一次得救永远得救”这句话,其中第二个“得救”,也许就是第二个意义的得救、客观事实上的得救(“我们的行为与这样的信仰相配”),如果得救者能行出基督的样子来。但也许还只是第一个意义的得救、主观感觉上的得救(“信耶稣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如果得救者行不出基督的样子来。行出基督的样子来,很有可能进入天堂、得永恒的生命;行不出基督的样子来,免不了还是归入灭亡、和地狱结缘。但即使如此,感觉上的得救也比无信仰者所面对的虚空要幸运多了,毕竟获得了心灵的平安。

我知道自己有了“主观感觉上的得救”,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客观事实上的得救”,尽管我希望得到这样得救。但即使如此,我也已经感到了基督的真实、救恩的可贵。感觉上的得救,就已经救了我,使我得以进入事实上的得救,可以忍受这百无益处的尘世生涯。感谢基督,给不同的人以不同的造就;而对一个自己知道自己堕落和败坏的人,这就提供了属灵的盼望。

“分别为圣”并不是圣,“因信称义”并不是义。只是由于基督的仁慈而蒙恩,因而蒙得了一层圣、蒙得了一层义。卑贱的、必死的人们,本不值得上帝的救赎,只是由于仁慈的父怜悯了,以耶稣基督作了赎价,方才赦免了人的罪。因此,人们切不可因为“归入耶稣基督”而有所自许,以致于自我赦免。

这种所谓的“自我赦免”就是以为:“我们归入基督后,上帝就有义务赦免我们。”这种“自我赦免”把赦罪的权柄从基督那里,偷换到我们自己手上。自我赦免等于是在说:“我们可以变得和神一样圣洁。”这话似曾相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这是蛇在《创世记》里诱惑夏娃时说的:“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第三章)。

在我看来,一个完全的人,是一个蒙恩拣选的人,是一个并因蒙恩而心存感动以致矢死追随耶稣基督的人;这必是一个“百分之百的罪人和百分之百的圣徒”,正如耶稣基督是一个“百分之百的人子和百分之百的神子”。圣徒不是人本主义的“圣人”,而是“圣子耶稣的门徒”,也是圣父圣子圣灵这三位一体所属的使徒。

愿主饶恕我们这样的讨论,并愿主的怜悯与我们同在!《罗马书》十一章说得好:“深哉,神丰富的智慧和知识。他的判断,何其难测,他的踪迹,何其难寻,谁知道主的心?谁作过他的谋士呢?谁是先给了他,使他后来偿还呢?因为万有都是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远。阿们。”但愿这段使徒书信也是我这本《仰望基督》的全书提旨。


(另起一单页)


◆仰望基督◆


第六章中国道路

(1999年10月25日)


第1节犹太人的恶行与悔改

第2节犹太人的前车之鉴

第3节耶稣作为犹太人的王

第4节中国基督徒的归属


(另起一单页)


第1节犹太人的恶行与悔改


犹太人的问题,实际上也是撒旦的工作重点。犹太人不就是受了撒旦的蛊惑才谋害耶稣基督并至今诬蔑耶稣、抵挡基督的吗?

犹太人称耶稣基督为撒马利亚人,这在新约上有明确记载。而耶稣又特别表扬过好撒玛利亚人,批评过文士和法利赛人,这在新约上也有明确记载。耶稣的十二个门徒中,只有犹大是犹太人,其余十一个都和耶稣一样,是加利利人。而卖耶稣的,就是这个比较纯粹的犹太人!这是很奇妙。这也许就是上帝已经更换选民的标记,是把以色列人的权利,恩赐给了基督徒。从此,外邦人的救恩来临了。福音要离开犹太人,转向神的儿女。人称保罗为“外邦人的使徒”,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在《以赛亚书》中外邦人的救恩已经被宣布了,而耶稣基督召选的门徒,更是指明了这个方向。还有,教会的主流多把“因信称义”归于保罗,其实主召选亚伯拉罕这一事件本身,就是一个因信称义的典范。亚伯拉罕不是挪亚那样的义人,他是没有资格凭行为称义的。再者亚伯拉罕被召选是也没有记载他已经信了主,他只是后来跟从主的,而因为他始终不渝的跟从,得称为义。因此说,不是我们拣选了主,而是主拣选了我们。主拣选我们,不是凭着我们的工作,而是凭他的恩典。

有一个影片《鸽子》,叙述犹太老归被害是因走私武器,但她的亲属及犹太人邻居却坚持说是反犹势力干的,这其实犯了伪证罪。而为了证明他们的伪证,又不惜采取其他犯罪手段来栽赃陷害,甚至要胁警察一同作伪。……这多么像犹太人在新旧约时代的表现啊。彼拉多就像那位美国警察,在犹太人的胁迫下签署了耶稣的判决。从十诫上禁止作伪证的情形看,伪证在犹太人中大概是特别盛行的,而在福音书中,明确记载那个犹太人大祭司本人带头作伪证的。犹太人阴谋集团是何等猖獗啊。有时我在纽约街头,看到三五成群的犹太人,脸色阴郁地交头接耳,就想起他们的祖先是如何阴谋陷害了诸多的先知和耶稣基督的。这难道不是撒旦的工作成绩吗?

上帝当年召选流浪的希伯莱人,正如耶稣基督降节为人首先救赎罪大恶极的妓女税吏一样,是特别的恩典。也正如耶稣基督降生在马槽,是上帝用不好的环境来反衬他的大能。但希伯莱人一旦停止流浪,就开始偷偷摸摸地干坏事,拜偶像,危害邻人,从而背叛了上帝的恩典。永远流亡直到世界的末了,大约就是他们背叛主的工价吧?

有的犹太人自吹其流浪的意义,即《希伯来书》说的“他们若想念所离开的家乡,还有可以回去的机会。他们却羡慕一个更美的家乡,就是在天上的”(十一章15─16节)。可惜这一解释似乎与圣经不合,简言之,犹太人的流浪该不是恩典,而是惩罚。《申命记》十分清楚地写道:“你们若不听从耶和华你们的神的话,不谨守他的一切诫命律例,就是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这以下的咒诅比追随你,临到你身上;……耶和华必使瘟疫贴在你身上,直到他将你从所进去得为业的地上灭绝。……你必在天下万国中抛来抛去,……你聘了妻,别人必与他同房:你建造房屋,不得住入其内:……你因心里所恐惧的,眼睛所看见的,早上必说,巴不得到晚上才好,晚上必说,巴不得到早上才好。”总之,整个《申命记》二十八章大部分都是耶和华对犹太人命运的预言。

这个神秘预言的实现,可以说在二十世纪上半叶曾经达到空前的程度。二十世纪下半叶,犹太人复国了,但谁知道上帝的旨意以后是如何安排的呢?也许这只是历史上屡见不鲜的“人为复国”的翻版,不仅不能得到神的祝福,反而会因此触怒神,招致更大的恶果,最终还是昙花一现。

无论历史上还是从现实中看,犹太人似乎没有丝毫悔改之意。他们只会把责任推给邻人、算计和谋害邻人、恨恶邻人,从不想想自己的问题。犹太人待人接物的前提是恨而不是爱。耶稣基督之所以被犹太人杀害,一个主要就是因为他宣扬了“普遍的爱”、要犹太人爱人如己,所以犹太人要除掉他,好继续作恶。因为上帝首先爱了我们,所以我们务必要爱邻舍。这样的福音当然让“仇恨满胸膛”的犹太人受不了,所以他们不惜以伪证、阴谋、串供、诬告、聚众闹事、放手发动群众等卑劣手段,一定要让黑暗得胜。每当我读到耶稣反问犹太人为什么不在会堂上逮捕他,却要半夜摸黑来绑架他时,深感基督说的“现在是黑暗掌权了”,是那么一针见血。二十世纪的许多特务组织,也都是在半夜下手害人的。

犹太人的胜利,现在已经渗透到了全世界。他们和他们的雇佣兵国家已经联合了起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就以反面的方式实现了。包括像美国这样的第一强权,都被犹太人控制了,来为犹太人的利益作出牺牲。当然,犹太的控制比纳粹的控制要温和一些,但是更加持久,因为犹太的控制是以文化多元论的方式来推行的,但其诡诈之处在于:同时运用左翼和右翼的双重手段。


(349)


“恶行与悔改”的主题,贯穿在亚伯拉罕一族的历史见证中。

《圣经创世记》为何毫不掩饰亚伯拉罕一族的恶行?可能别有深意:正如在《新约圣经》里面,圣子耶稣拣选妓女和税吏做成有用的器皿,以便彰显主的大能。

(1)神怎样恩待流亡者“希伯莱人”(“大河那边来的人”)亚伯拉罕,也就怎样恩待信奉耶稣基督之名的各国人。《圣经》上第一次提到希伯莱人的地方是在《创世记》十四章13节:“有一个逃出来的人告诉希伯来人亚伯兰。”不妨认为,以色列是上帝在迦南地创立的“信仰的试验田”,其面积比台湾岛还小,其辐射却比迄今为止的所有帝国(包括亚历山大帝国、回教帝国、汉唐帝国、蒙古帝国、英语国家)都大。

(2)《约翰福音》说“没有人看见神”,但是亚伯拉罕却见过神,所以与其说他是人,不如说他是“信心之父”:《创世记》十八章1—5节:“耶和华在幔利橡树那里,向亚伯拉罕显现出来。那时正热,亚伯拉罕坐在帐棚门口,举目观看,见有三个人在对面站着。他一见,就从帐棚门口跑去迎接他们,俯伏在地,说,我主,我若在你眼前蒙恩,求你不要离开仆人往前去。容我拿点水来,你们洗洗脚,在树下歇息歇息。我再拿一点饼来,你们可以加添心力,然后往前去。你们既到仆人这里来,理当如此。他们说,就照你说的行吧。”至于“耶和华”和“那三人”之间的关系,我却无法参透。有人说,“那三人”就是三位一体的神。

(3)是信心而不是血缘,使他成为多国的、不同种族的“父”──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信心,才构成了“教族”。《创世记》二十二章16—18节:“耶和华说,你既行了这事,不留下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我便指着自己起誓说,论福,我必赐大福给你。论子孙,我必叫你的子孙多起来,如同天上的星,海边的沙。你子孙必得着仇敌的城门,并且地上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因为你听从了我的话。”

(4)亚伯拉罕的儿子们并不都信神,如以实玛利还是阿拉伯人的祖先。可见亚伯拉罕的后裔是基于信仰,而非基于血缘。“亚伯拉罕”是信心的载体,而非基因的载体。《路加福音》第三章7—8节:“约翰对那出来要受他洗的众人说,毒蛇的种类,谁指示你们逃避将来的忿怒呢?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不要自己心里说,有亚伯拉罕为我们的祖宗。我告诉你们,神能从这些石头中,给亚伯拉罕兴起子孙来。”有意义的是,圣经上第一次提到“亚伯拉罕的子孙”这一集合概念的地方并不是旧约,而是新约圣经《路加福音》:“耶稣说,今天救恩到了这家,因为他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人子来,为要寻找拯救失丧的人。”(十九章9—10节)结果以色列家的人拒绝了基督的救恩,于是外邦人的光把救赎的福音带到了整个世界。

(5)犹太人之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之待人接物,很像“欺诈成性的吉普赛人”,但他们信靠神,所以还可以得到“特别赐福”。据《创世记》二十五章,“雅各就是抓住的意思”。但这个雅各却抓住一切机会,为夺取别人的东西甚至不惜进行欺诈。而亚伯拉罕也是惯于行骗的人:例如让自己的妻子撒拉冒充妹妹,先介绍给别人做妻子,然后再相机而动,一起逃走。中国农村的类似骗术叫做“放鸽子”。不但亚伯拉罕而且以撒也都惯以妻子冒充妹妹来行骗,理由是怕别人害他们,这也许是国际流浪者缺乏安全感,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创世记》十二章9—13节:“后来亚伯兰又渐渐迁往南地去。那地遭遇饥荒。因饥荒甚大,亚伯兰就下埃及去,要在那里暂居。将近埃及,就对他妻子撒莱说,我知道你是容貌俊美的妇人。埃及人看见你必说,这是他的妻子,他们就要杀我,却叫你存活。求你说,你是我的妹子,使我因你得平安,我的命也因你存活。”)这“以己度人”的结果是提供了让人犯错的机会。也许因为他们夫妇劣迹斑斑,后来神要为他们夫妇更改名字、更换身份:《创世记》十七章15节“神又对亚伯拉罕说,你的妻子撒莱,不可再叫撒莱,她的名要叫撒拉。”但是亚伯拉罕夫妇在更改名字以后仍然不改“放鸽子”的行径,《创世记》二十章记载说:“亚伯拉罕从那里向南地迁去,寄居在加低斯和书珥中间的基拉耳。亚伯拉罕称他的妻撒拉为妹子,基拉耳王亚比米勒差人把撒拉取了去。但夜间神来在梦中对亚比米勒说,你是个死人哪,因为你取了那女人来。她原是别人的妻子。亚比米勒却还没有亲近撒拉。他说,主阿,连有义的国,你也要毁灭吗?那人岂不是自己对我说,她是我的妹子吗?就是女人也自己说,他是我的哥哥。我作这事是心正手洁的。神在梦中对他说,我知道你作这事是心中正直。我也拦阻了你,免得你得罪我,所以我不容你沾着她。现在你把这人的妻子归还他。因为他是先知,他要为你祷告,使你存活。你若不归还他,你当知道,你和你所有的人都必要死。亚比米勒清早起来,召了众臣仆来,将这些事都说给他们听,他们都甚惧怕。亚比米勒召了亚伯拉罕来,对他说,你怎么向我这样行呢?我在什么事上得罪了你,你竟使我和我国里的人陷在大罪里。你向我行不当行的事了。亚比米勒又对亚伯拉罕说,你见了什么才作这事呢?亚伯拉罕说,我以为这地方的人总不惧怕神,必为我妻子的缘故杀我。况且她也实在是我的妹子。她与我是同父异母,后来作了我的妻子。当神叫我离开父家,飘流在外的时候,我对她说,我们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你可以对人说,他是我的哥哥。这就是你待我的恩典了。亚比米勒把牛,羊,仆婢赐给亚伯拉罕,又把他的妻子撒拉归还他。亚比米勒又说,看哪,我的地都在你面前,你可以随意居住。又对撒拉说,我给你哥哥一千银子,作为你在合家人面前遮羞的(羞原文作眼),你就在众人面前没有不是了。”(1—16节)

(6)从亚伯拉罕出卖、出租妻子撒拉给人的事实,再结合他们夫妻长期不能生育的事实,现代科学完全有理由认为他们的孩子以撒是别人和撒拉生育的。所以犹太人后来制定了世系和血统要根据母系来计算的习俗,这样的孩子至少还有一半的犹太血统。《创世记》上关于亚伯拉罕夫妇与基拉耳王亚比米勒的三角故事还没有讲完,下面是紧接着的二十章17节到二十一章3节的故事,就讲述了一个奇迹:“亚伯拉罕祷告神,神就医好了亚比米勒和他的妻子,并他的众女仆,她们便能生育。因耶和华为亚伯拉罕的妻子撒拉的缘故,已经使亚比米勒家中的妇人不能生育。耶和华按着先前的话眷顾撒拉,便照他所说的给撒拉成就。当亚伯拉罕年老的时候,撒拉怀了孕。到神所说的日期,就给亚伯拉罕生了一个儿子。亚伯拉罕给撒拉所生的儿子起名叫以撒。”

有的无神论者、圣经分析者根据上述描写推测,撒拉为亚伯拉罕所生的孩子以撒,很可能就是从基拉耳王亚比米勒那里接种所得的。当然,我们不能同意这一“猜测”,因为这不合圣经记载的神的应许。但是亚伯拉罕家族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奇迹的见证,和后来犹太人的性质一样的,那是信仰的团体,而非血缘的团体,而且是超验的,是不能用寻常的经验去看待的。况且,早在《创世记》十五章里,亚伯拉罕(那时还叫做亚伯兰)就与耶和华神有一段对话:“亚伯兰又说,你没有给我儿子。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后嗣。耶和华又有话对他说,这人必不成为你的后嗣。你本身所生的才成为你的后嗣。”后来犹太人形成了传统:凡是犹太女人生的才算犹太人,犹太男人的孩子反而不一定算作犹太人,如果这个孩子的母亲不是犹太人的话不仅如此,《创世记》二十六章还记载了撒拉和名义上是亚伯拉罕所生的儿子以撒,重复使用亚伯拉罕和撒拉惯用的诈骗伎俩“放鸽子”:“以撒就住在基拉耳。那地方的人问到他的妻子,他便说,那是我的妹子。原来他怕说,是我的妻子。他心里想,恐怕这地方的人为利百加的缘故杀我,因为她容貌俊美。他在那里住了许久。有一天,非利士人的王亚比米勒从窗户里往外观看,见以撒和他的妻子利百加戏玩。亚比米勒召了以撒来,对他说,她实在是你的妻子,你怎么说她是你的妹子。以撒说,我心里想,恐怕我因她而死。亚比米勒说,你向我们作的是什么事呢?民中险些有人和你的妻同寝,把我们陷在罪里。于是亚比米勒晓谕众民说,凡沾着这个人,或是他妻子的,定要把他治死。”从世俗的角度看,显然非利士人的亚比米勒衡量人心与以撒是不同的。值得注意:亚伯拉罕一家都与“亚比米勒”这个名字反复相关。

(7)亚伯拉罕名义上的长孙雅各,后来改名为“以色列”(意思是“与神较力者”),其来由也是一个信心的见证:“那夜,雅各在队中住宿。他夜间起来,带着两个妻子,两个使女,并十一个儿子,都过了雅博渡口,先打发他们过河,又打发所有的都过去,只剩下雅各一人。有一个人来和他摔跤,直到黎明。那人见自己胜不过他,就将他的大腿窝摸了一把,雅各的大腿窝正在摔跤的时候就扭了。那人说,天黎明了,容我去吧。雅各说,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那人说,你名叫什么?他说,我名叫雅各。那人说,你的名不要再叫雅各,要叫以色列。因为你与神与人较力,都得了胜。雅各问他说,请将你的名告诉我。那人说,何必问我的名,于是在那里给雅各祝福。雅各便给那地方起名叫毗努伊勒(就是神之面的意思),意思说,我面对面见了神,我的性命仍得保全。日头刚出来的时候,雅各经过毗努伊勒,他的大腿就瘸了。故此,以色列人不吃大腿窝的筋,直到今日,因为那人摸了雅各大腿窝的筋。”(《创世记》三十二章22—32节)“面对面见了神”这一记载,明显与《新约》的论断相冲突:“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第一章17—18节)“从来没有人见过神。我们若彼此相爱,神就住在我们里面,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神将他的灵赐给我们,从此就知道我们是住在他里面,他也住在我们里面。”(《约翰一书》第四章12—13节)因此可以说,雅各──以色列其实不是“历史意义的人”,而是“见证意义的人”。尤其考虑到,他甚至还战胜了“那人”!难道人真的可以战胜神吗?哪怕仅仅一次?

(8)用中国传统观念看,犹太人种贱命大,像是稗子,落到哪里就在哪里生根开花,这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以及约瑟的行状都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并非“被掳”以后的遭遇所形成的新特性,更非在罗马统治下浪迹欧洲的结果,而是从吾珥出来时就已经具备的“国际性格”。这也许就是《新约》中税吏性格与妓女身份的古老起源。因为神的能力就是最善于使用最低劣的材料,做成最优良的东西,以便证明神是无所不能的。而最坏的人渣只要对神真有了信心,就可以做成人间奇迹。

(9)“希伯来”原意为“大河那边过来的人”,在当时当地的背景下,这称谓含有“移居”、“难民”、“浪人”之贬义。可见,“圣子耶稣的福音是为国破家亡者预备的最后晚餐”,不仅是新约时代的新生事物,而是从亚伯拉罕时代就开始的恩典──所以耶稣对犹太人说,“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约翰福音》第八章56节)

(10)王权是不蒙耶和华喜悦的(见《撒母耳记上》第八章),因此扫罗、大卫及后来诸王一个比一个更远离神。据此,撒母耳应是较好的统治方式,是弥赛亚的原型。故圣经以撒母耳来统领王国史。撒母耳有诞生记,扫罗与大卫皆无诞生记,可证之。扫罗彷佛项羽,大卫好比刘邦──前者疯狂,后者无赖;所罗门以下,“穷斯滥矣”。

(11)大卫以扫罗之婿身份谋图篡夺政权,却不能与米甲(扫罗之女)生子,又以卑劣手段抢夺所罗门之母拔示巴,故使所罗门王朝以下成为“非法”,使以色列成为不能名正言顺的污秽之地。

(12)《撒母耳记下》第六章记载,大卫一度拒绝约柜入城,且将之搁置于外邦人的家。后来看到约柜确实可以带来好处,才回心转意:“大卫起身,率领跟随他的众人前往,要从巴拉犹大将神的约柜运来。这约柜就是坐在二基路伯上万军之耶和华留名的约柜。他们将神的约柜从冈上亚比拿达的家里抬出来,放在新车上。亚比拿达的两个儿子乌撒和亚希约赶这新车。他们将神的约柜从冈上亚比拿达家里抬出来的时候,亚希约在柜前行走。大卫和以色列的全家在耶和华面前,用松木制造的各样乐器和琴,瑟,鼓,钹,锣,作乐跳舞。到了拿艮的禾场,因为牛失前蹄(或作惊跳),乌撒就伸手扶住神的约柜。神耶和华向乌撒发怒,因这错误击杀他,他就死在神的约柜旁。大卫因耶和华击杀(原文作闯杀)乌撒,心里愁烦,就称那地方为毗列斯乌撒,直到今日。那日,大卫惧怕耶和华,说,耶和华的约柜怎可运到我这里来。于是大卫不肯将耶和华的约柜运进大卫的城,却运到迦特人俄别以东的家中。耶和华的约柜在迦特人俄别以东家中三个月。耶和华赐福给俄别以东和他的全家。有人告诉大卫王说,耶和华因为约柜赐福给俄别以东的家和一切属他的。大卫就去,欢欢喜喜地将神的约柜从俄别以东家中抬到大卫的城里。”

(13)由于大卫的罪恶,所以神预言说“刀剑必永不离开你(大卫)的家。”(《撒母耳记下》十二章)神这样斥责大卫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我膏你作以色列的王,救你脱离扫罗的手。我将你主人的家业赐给你,将你主人的妻交在你怀里,又将以色列和犹大家赐给你。你若还以为不足,我早就加倍地赐给你。你为什么藐视耶和华的命令,行他眼中看为恶的事呢?你借亚扪人的刀杀害赫人乌利亚,又娶了他的妻为妻。你既藐视我,娶了赫人乌利亚的妻为妻,所以刀剑必永不离开你的家。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从你家中兴起祸患攻击你。我必在你眼前把你的妃嫔赐给别人,他在日光之下就与她们同寝。你在暗中行这事,我却要在以色列众人面前,日光之下,报应你。”(7—12节)如此污秽的大卫王,怎么可以称为基督的祖先呢?迄今为止,犹太人与阿拉伯人,依然在此血腥之家天天仇杀、日日灭亡。难道基督是这家的子孙?当然不是。所以耶稣明确说:“大卫既然称基督为主,基督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路加福音》二十章44节)《启示录》记载说:耶稣首先是大卫的根,然后才是大卫的后裔。(二十二章16节)很明显,耶稣首先是圣子,然后才降生为人子。

(14)摩西─撒母耳─施洗的约翰。如果圣子耶稣不让使徒保罗特派传“外邦人的光”,则欧洲现在还在黑暗中。这“外邦人的光”的说法,不是保罗自己捏造的,而是耶稣基督的使命(参见路加福音第二章“西面颂”)。这样,上帝也向中国人阐明了“以色列历史的意义”正好就是阐明“圣经启示并非犹太历史”,所谓“以色列—犹太历史”只是为上帝所作的见证──这就是福音即将盛行于中国的理由。

(15)犹太历史的意义就是:旧约时代的“犹太人”(希伯莱人──以色列人),不是血缘集团、种族集团,而是信仰集团、文化集团。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一如新约时代的“基督徒”。这种信仰集团,种族上是混杂的,文化上是兼容的,唯有信仰是唯一的且排他的。新约时代以来,犹太人则沦为文化集团,固步自封,甚至沦为种族集团,近亲通婚、日益颓败。

(16)耶和华为外邦人基遍人申冤,除灭以色列王扫罗的七个子孙(《撒母耳下》二十一章)。圣经启示在此昭告天下:外邦人可以“为耶和华的产业祝福”,而犹太人的赎罪方式则是“将他们悬挂在耶和华拣选扫罗的基比亚”。(同上)

(17)从亚伯拉罕以下,雅各、摩西、撒母耳、扫罗、大卫、所罗门的形迹看来,耶和华神似乎无一例外地偏爱立约。

(18)从《列王纪上》第一章可以明显看出,大卫是拔示巴、所罗门母子、先知拿单、祭司撒督、武将比拿雅的联合宫廷阴谋的牺牲品。

(19)摩西所造的铜蛇,被打碎,“因为到那时,以色列人仍向铜蛇烧香。”(《列王纪下十八章》)神人之间的媒介如果成了偶像,也必须予以破除。

(20)人类灵性的三项堕落:一,巴比伦──迦南人;二,希腊罗马──撒都该人;三,欧美──自由派神学。第一次拯救的选民是以色列;第二次拯救的选民是中世纪欧洲的基督徒;第三次拯救的选民则是在现代巴比伦、现代罗马的废墟上建立的。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21)在属灵意义上,自由派神学比无神论更危险,因为“敬拜别神──假神──偶像”的,这是上帝最憎恶的,是比不会敬拜上帝的外邦人,更加可恨的,因为“主是忌邪”的。

(22)“吸血鬼”故事应是欧洲异教的灵魂之一,因为圣经原文的上帝是最反对吸血者的,他甚至禁止食用任何动物的血,并严禁私自流人的血。(参照《摩西五经》中的许多有关记录)

(23)人类的第三次灵性堕落,是从希腊罗马异教的“文艺复兴”和科学主义与无神论的“启蒙运动”开始,而在当代欧美的“世俗社会”,已达顶峰。例如当前的美国“主流社会”正以典型的迦南方式,在崇拜形形色色的偶像,从国家偶像到歌星偶像;从性的献祭(性解放和艾滋病泛滥)到血的献祭(枪支泛滥和恐怖活动)。

(24)犹太人与其祖国──两河流域(亚伯拉罕起源于偶像崇拜中心吾珥)的关系始终紧张,但与法老的埃及却较亲善,有难即逃往埃及。为什么?仅仅是地缘接近呢,还是真有“一神教”方面的授受关系?

(25)读《约伯记》三十二至三十七章,以利户这样代神发言:“我还有话为神说。我要将所知道的从远处引来。”(三十六章2─3节)

A:“神审判人,不必使人到他面前,再三鉴察。……他原知道他们的行为,使他们在夜间倾倒灭亡。”(《约伯记》三十四章23节)这是不同于最后审判的一种审判。

B:“你这话无理,因神比世人更大,你为何与他(神)争论呢,因他(神)的事都不对人解说!”(同上三十三章12─13节)神的这一神秘的特性,可以构成“否定神学”的依据吗?

C:“但在人(如以利户)里面有灵,全能者的气使人有聪明。尊贵的不都有智慧,寿高的不都能明白公平。”(三十二章8─9节)可能,约伯讲的是“人间的道理”,因此在神面前变为谬误。上帝讲的仅仅是“自然的现象”,反而是具有永恒性。

E:有的“万能解经家”解释约伯的命运说,上帝与约伯一起受苦云云。其实,这比之约伯的友人更加离题千里,不仅误导,甚且虚伪──万能的主没有为了和撒旦的一个赌局,而和约伯同受人间的尘土之苦。与人一起受苦,是圣子耶稣基督后来的工作。我们要明白主的话语是:“那时,耶和华从旋风中回答约伯说,谁用无知的言语,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你要如勇士束腰。我问你,你可以指示我。我立大地根基的时候,你在哪里呢?你若有聪明,只管说吧。你若晓得就说,是谁定地的尺度?是谁把准绳拉在其上?地的根基安置在何处?地的角石是谁安放的?那时晨星一同歌唱,神的众子也都欢呼。海水冲出,如出胎胞,那时谁将它关闭呢?……是我用云彩当海的衣服,用幽暗当包裹它的布,为它定界限,又安门和闩,说,你只可到这里,不可越过。你狂傲的浪要到此止住。”(《约伯记》三十八章1─11节)


(350)


在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之交的那几天里,我读J·B·加百尔和C·B·威勒合著的《圣经中的犹太行迹》一书。这本书是无神论者写的人类学—历史考证学著作,立场中立,不偏袒犹太人,成见似乎不多,行文也十分洗炼。它帮助我了解了许多以前不解的问题,特别是关于“两约之间的沉默时代”和“死海古卷”与福音成书之间的关联。正如我们生了病,不仅要祷告,也要吃药,甚至动手术;我想救赎灵魂的事业,不仅要信仰也需要读经,甚至还需要科学。在这种意义上,科学(正如医学,而不是“科学主义”一类的观念偶像的崇拜)也是上帝给人的某种启示,普遍启示。严肃的科学是可以促进信仰的:它不仅可以颐养的人身体,也可以滋润人的灵魂。例如,我也并不赞同把创造与进化论对立起来,进化论是一时的,创造论则是永恒的;暂时的东西是不配与永恒的荣光对立的。如果人为对立之,岂不荣耀了暂时而拉低了永恒?应该让暂时的东西融入永恒,让进化论为创造论服务;而不是用创造论去简单否定“进化现象”。实际上,也可以把进化现象理解为“在创造的过程中”,因为“主看千年如一日”:“亲爱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们不可忘记,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彼得后书》第三章8节)。



第2节犹太人的前车之鉴


(351)


偏袒犹太人、攻击基督徒,似乎是二战以来西方学术界甚至神学界的一个时尚,这可能是对“纳粹大屠杀事件”的某种愧疚或补偿吧,但对我们中国人似乎有另一种意义和完全不同的效果了──因为中国人没有像德国那样主导屠杀,也没有像东欧苏联那样参与屠杀,甚至没有像英美法西方国家那样拒绝援救并默认屠杀;相反,由于1930年代到1940年代当时中国的国门洞开,中国对犹太人难民是来者不能拒的。

我们可以看到《旧约圣经》最后一次提到迦南人的时候,其说法具有深意:“凡耶路撒冷和犹大的锅,都必归万军之耶和华为圣。凡献祭的都必来取这锅,煮肉在其中。当那日,在万军之耶和华的殿中,必不再有迦南人。”(《撒迦利亚书》十四章21节)我看到一个令人发省的问题是:《圣经》后来为什么不再提到主所敌视的迦南人?因为到了新约圣经时代,迦南人已经和犹太人完全混血;背叛主、杀害主的犹太人,也已经因双重原因而取代了迦南人的遭到咒诅的地位──一是和迦南人混血,二是拒绝福音、杀害救主。这不仅是我的看法,而且是旧约圣经和新约圣经的文本共同提供的。而且,三次罗马和迦太基战争之后的迦太基人和腓尼基人,可能也都同化到了犹太人的群体之中,所以他们也就十分神秘地从历史上消失了!

《撒迦利亚书》之后的《玛拉基书》,是《旧约圣经》的最后一书,它开宗明义写道:“耶和华借玛拉基传给以色列的默示:耶和华说,我曾爱你们。你们却说,你在何事上爱我们呢?耶和华说,以扫不是雅各的哥哥吗?我却爱雅各,恶以扫,使他的山岭荒凉,把他的地业交给旷野的野狗。以东人说,我们现在虽被毁坏,却要重建荒废之处。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任他们建造,我必拆毁。人必称他们的地,为罪恶之境,称他们的民,为耶和华永远恼怒之民。你们必亲眼看见,也必说,愿耶和华在以色列境界之外,被尊为大。藐视我名的祭司阿,万军之耶和华对你们说,儿子尊敬父亲,仆人敬畏主人。我既为父亲,尊敬我的在哪里呢?我既为主人,敬畏我的在哪里呢?你们却说,我们在何事上藐视你的名呢?你们将污秽的食物献在我的坛上,且说,我们在何事上污秽你呢?因你们说,耶和华的桌子是可藐视的。你们将瞎眼的献为祭物,这不为恶吗?将瘸腿的,有病的献上,这不为恶吗?你献给你的省长,他岂喜悦你,岂能看你的情面吗?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现在我劝你们恳求神,他好施恩与我们。这妄献的事,既由你们经手,他岂能看你们的情面吗?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甚愿你们中间有一人关上殿门,免得你们徒然在我坛上烧火。万军之耶和华说,我不喜悦你们,也不从你们手中收纳供物。万军之耶和华说,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在各处,人必奉我的名烧香,献洁净的供物。因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你们却亵渎我的名,说,耶和华的桌子是污秽的,其上的食物是可藐视的。你们又说,这些事何等烦琐。并嗤之以鼻。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你们把抢夺的,瘸腿的,有病的拿来献上为祭。我岂能从你们手中收纳呢?这是耶和华说的。行诡诈的在群中有公羊,他许愿却用有残疾的献给主,这人是可咒诅的。因为我是大君王,我的名在外邦中是可畏的。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第一章)上述所言,表明耶和华神作为宇宙的君王,已不再被认为是局限于以色列家的了。外邦人的光已经来到各族人民中间,耶和华在以色列境界之外,被尊为大。耶和华神已经不再对以色列人直接说话,而要通过玛拉基转告。为什么耶和华神对于以色列的爱已经是过去时的了?因为以色列人将污秽的食物献在耶和华神的坛上,且说,“耶和华的桌子是可藐视的”这样可恶的话。

《新约圣经·加拉太书》说:“律法上记着,亚伯拉罕有两个儿子,一个是使女生的,一个是自主之妇人生的。然而那使女所生的,是按着血气生的。那自主之妇人所生的,是凭着应许生的。这都是比方。那两个妇人,就是两约。一约是出于西乃山,生子为奴,乃是夏甲。这夏甲二字是指着亚拉伯的西乃山,与现在的耶路撒冷同类。因耶路撒冷和她的儿女都是为奴的。但那在上的耶路撒冷是自主的,她是我们的母。因为经上记着,不怀孕不生养的,你要欢乐。未曾经过产难的,你要高声欢呼,因为没有丈夫的,比有丈夫的儿女更多。弟兄们,我们是凭着应许作儿女,如同以撒一样。当时那按着血气生的,逼迫了那按着圣灵生的。现在也是这样。然而经上是怎么说的呢?是说,把使女和她儿子赶出去,因为使女的儿子,不可与自主妇人的儿子一同承受产业。弟兄们,这样看来,我们不是使女的儿女,乃是自主妇人的儿女了。基督释放了我们,叫我们得以自由,所以要站立得稳,不要再被奴仆的轭挟制。我保罗告诉你们,若受割礼,基督就与你们无益了。我再指着凡受割礼的人确实的说,他是欠着行全律法的债。你们这要靠律法称义的,是与基督隔绝,从恩典中坠落了。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第四章、第五章)其中的关键意思,是说新约时代的基督徒取得了选民地位,就像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一样;而新约时代的以色列人—犹太人,已经丧失了原有的选民地位,就像旧约时代的迦南人一样。

而《使徒行传》记载说:“弟兄们,先祖大卫的事,我可以明明地对你们说,他死了,也葬埋了,并且他的坟墓,直到今日还在我们这里。大卫既是先知,又晓得神曾向他起誓,要从他的后裔中,立一位坐在他的宝座上。就预先看明这事,讲论基督复活说,他的灵魂,不撇在阴间,他的肉身,也不见朽坏。这耶稣,神已经叫他复活了,我们都为这事作见证。他既被神的右手高举,(或作他既高举在神的右边)又从父受了所应许的圣灵,就把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浇灌下来。大卫并没有升到天上,但自己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故此,以色列全家当确实的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神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第二章)

照此看来,以色列人、犹太人拒绝耶稣基督,不是出于无知,而是出于邪恶、堕落、败坏。因为“以色列全家当确实的知道,你们钉在十字架上的这位耶稣,神已经立他为主为基督了”。

但即使如此,神还是网开一面。《罗马书》:“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这奥秘,(恐怕你们自以为聪明)就是以色列人有几分是硬心的,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于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如经上所记,必有一位救主,从锡安出来,要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又说,我除去他们罪的时候,这就是我与他们所立的约。就着福音说,他们为你们的缘故是仇敌。就着拣选说,他们为列祖的缘故是蒙爱的。因为神的恩赐和选召,是没有后悔的。”(十一章)这不是说神赏罚不明,相反是说神不会放过以色列全家,一定会动手“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神“除去他们罪的时候”,也就是“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的时候。消除雅各家的一切罪恶,就是以色列全家得救。这也许不体现为以色列人在肉体上的完全消灭,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体现为他们作为一个拒绝上帝新约的文化群体即将消灭,这体现为他们作为一个杀害基督的文化符号即将消失。“因为神的恩赐和选召,是没有后悔的。”


(352)


以色列人和犹太人的区别:以色列有十二个支派,其中一个支派是犹太人。犹太人被认为是信仰较为纯正的以色列人,但后来由于杀害耶稣基督而且拒绝悔改,而成为以色列人中间最为堕落的人。后来,犹太人就成为犹太教徒的代称。从此,“犹太人”就成了拒绝接受耶稣基督为其救主的犹太教徒的同义语,因为所有接受耶稣基督为救主的以色列人和犹太人,都已经归入基督徒的行列,而不再是犹太教徒,因而也不被称为“犹太人”了。“犹太人”就是“基督徒”的对立面,是“敌基督者”的信徒。

关于“犹太人”问题,我想,主既然降卑为人,道成人身,总要生在一个人家,而这个人家不得不属于某个家族、某个地区,以致某个民族和某种文化传统……但这种区别重要吗?无论如何,犹太人是有罪的,和其他民族毫无区别;而耶稣基督(不仅是圣子“基督”,而且人子“耶稣”)则是没有罪的。不仅在神子的意义上无罪,而且在人子的意义上也是无罪的,因为圣子与人子的神人二性,在基督耶稣身上是全然合一的。

其实,耶稣基督在犹太人中间,正如他“生在马槽里”,是主降卑为人的情节。但主总不会因此就成了“马槽的居民”吧。因此我想如果有人特别强调主具有“犹太血缘联系”,就表明这人不论在信仰上还是在神学上,都是没有相信主是真正超越时空的。正如,我不会在意主是生在马槽中还是生在木匠家里,但我也绝对不会认为主是一个木匠。如果想起主的诞生,我会赞美上帝说:天父真的伟大,让基督降卑为人得如此彻底充分……让圣子如此卑微,作为人类的赎罪剂……就像《以赛亚书》五十三章所预表的那样神奇。

在这种意义上,主到世间“先救犹太人”,正如他先救税吏、妓女等贱人一样,是对特殊人群的优先医治?普世的救主,不只是犹太人的救主,虽然他降生伯利恒的犹太人家中,那是出于他的怜悯,是他对特别弱势族群和特别病态社会的特别怜悯。而犹太人竟然因此而藐视主、虐待主并最终杀害主,可见了“乌龟也会凶残地咬人一口”。


(353)


关于“弃绝了上帝的犹太人”与“外邦人基督徒”之间的关系,《加拉太书》这样说:“弟兄们,我们是凭着应许做儿女,如同以撒一样。当时那按着血气生的,逼迫了那按着圣灵生的,现在也是这样。然而经上是是怎样说的呢?是说:把使女和她儿子赶出去!因为使女的儿子不可与自主女人的儿子一同承受产业!弟兄们,这样看来,我们不是使女的儿女,乃是自主妇人的儿女了。”(第四章28─31节)圣子耶稣基督的血所立的新约,已经实现了器皿的转换:旧约中“以色列人”(以撒之子)与“阿拉伯人”(夏甲之子)的区别,已经由新约中“基督徒”(圣灵之子)与“犹太人”(血气之子)取代了。主的选民已是基督徒,他们注定承受主的基业。

犹太人指称耶稣是撒玛利亚人;并且是鬼附着的;耶稣反驳他们有关“鬼附”的指称;但对“撒玛利亚人”的指称却不置一辞;不仅如此,耶稣还反称犹太人“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欢乐。”(约翰福音第八章48─59节)可见耶稣对于犹太人的弃绝程度。还有一个例子也值得深思:耶和华神为什么选择摩西这位没有施行过割礼的“假犹太人”去带领以色列人民去完成“出埃及”的壮举呢?同时却忍不住想要杀他:“摩西在路上住宿的地方,耶和华遇见他,想要杀他。西坡拉就拿一块火石,割下他儿子的阳皮,丢在摩西脚前,说,你真是我的血郎了。这样,耶和华才放了他。西坡拉说,你因割礼就是血郎了。”(《出埃及记》第四章24─26节)摩西在血统上也许是犹太人,但文化上却是十足的埃及人,他连希伯莱语都讲不好:“摩西对耶和华说,主阿,我素日不是能言的人,就是从你对仆人说话以后,也是这样。我本是拙口笨舌的。耶和华对他说,谁造人的口呢?谁使人口哑,耳聋,目明,眼瞎呢?岂不是我耶和华吗?现在去吧,我必赐你口才,指教你所当说的话。”(《出埃及记》四章10─12节)。但这种“边缘处境”,正是主耐着性子拣选摩西的重要原因?这是很大的奥秘。我们只能猜测,而无法知悉。


(354)


以色列人在埃及恩将仇报、在旷野中又一再背叛耶和华、在应许之地崇拜偶像……从这些劣行看来,这是一群不折不扣的刁民、奸徒、坏种。但主却爱他们并首先与他们立约。这与新约时代,耶稣基督首先救污秽的人、妓女、税吏,是出自同样的爱。正如为人父母者,对呆傻残疾的孩子,有一分特别的不舍与照顾。因此,我们应从主对犹太人的救恩历史,特别体悟主对我们所有人的爱,他对一再背弃他的犹太人都肯如此恩待,还会不爱我们这些普通人吗?

耶稣基督首先是作为道成的人身,而不是首先作为亚伯拉罕的子孙、不是作为大卫的后裔、更不是作为犹太教徒和犹太人,来到世间的。其证据,首先不是来自《新约圣经》如《约翰福音》的开头处,而是来自《旧约箴言》第八章:“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这虽是借“智慧”说话,但毕竟这个智慧是有位格的,他有人性但不是犹太性。何况耶稣基督在世的时候自称人子,而不自称犹太人;“犹太人”这个词在《福音书》中更多是作为一个反面角色被使用的。

再思考一下:在圣经中的“以色列”、“以色列家”──那更多是指信仰属性而非血缘属性;选民是立约的结果,而非自然的创造。《马太福音》因此记载耶稣基督说,大卫曾经称基督为主,所以基督自己不可能是大卫的子孙(二十二章)。在十六章,耶稣基督又称赞西门彼得领会了天父上帝的指示,承认耶稣就是那奉主名来的基督。在十二章中,耶稣基督更自我宣告“比殿更大”,是“安息日的主”。……他虽然准备救犹太人,但从未自称过犹太人。

我也曾经有一个疑惑:耶稣的天父和犹太人所说的神,是不是同一位?这个问题我同样无法用理性来解决,因为我自己的心意可能是悖逆神的心意。但后来,启示的力量帮助我从迷惘中走出,迫使我承认,耶稣基督的天父与耶和华神是同一位。耶和华神不仅疾恶如仇,也慈爱无比,是他创造了我们。而在创世以先,他就与圣子耶稣基督同在了。《旧约圣经·箴言》第八章就这样记载了,而不仅仅是新约才如此“创新发明”。如果《箴言》第八章所称的那位“我”不是耶稣基督呢,那么连犹太人自吹自擂的“犹太教”也都不能算是“一神教”了。所以,不承认圣子耶稣基督是主的犹太人,就不再是一神教徒,而崇拜别神的异教徒了。

即使仅仅依据旧约圣经,耶稣也完全有根据对犹太人说,“荣耀我的乃是我的父,就是你们所说是你们的神。”(《约翰福音》第八章54节)这当然就是说耶稣的天父就是圣经记载的耶和华神。然而犹太人完全无视耶稣紧接下来说的话:“你们未曾认识他,我却认识他。我若说不认识他,我就是说谎的,像你们一样。”(同上55节)事实上,犹太人已经因为说谎而抛弃神,转而崇拜魔鬼,成为魔鬼的子孙了:“你们为什么不明白我的话呢?无非是因你们不能听我的道。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同上43—44节)

尤其耶稣基督对犹太人明确指出,“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的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约翰福音》第八章56节)这表明,耶稣与亚伯拉罕自觉仰望的耶和华神,具有相同的性质,亚伯拉罕仰望耶和华,等于仰望圣子耶稣;大卫求告耶和华,等于求告圣子耶稣。所以“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十四章6节))

“我与父原为一”(《约翰福音》第十章30节)的宣告,说明圣子耶稣不同于一切天子神子的特殊位格。“还没有亚伯拉罕以前,就有了我。”(《约翰福音》第八章5节)说明耶稣并非周文王那样偶然降生的天子,而是亘古不变的灵体。是“子神”(相对于“父神”),而不仅仅是“神子”──因为神可以有各种形态的“子”(如我们也可以是上帝的儿女),但是只有一位独生的“圣子”。


(355)


圣父、圣子、圣灵就是“父神”、“子神”、“灵神”。即,以父的位格与本质出现的独一全智的神。以子的位格与形象出现的独一全爱的神。以灵的位格与象征出现的独一全能的神。

通过圣经的启示,我知道新约的基督并不等于旧约的弥赛亚,正如耶稣所启示的,基督不是犹太人:基督不是大卫的子孙,而且早在亚伯拉罕以前就有了他:

1,“法利赛人聚集的时候,耶稣问他们说,论到基督,你们的意见如何?他是谁的子孙呢?他们回答说,是大卫的子孙。耶稣说,这样,大卫被圣灵感动,怎么还称他为主。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把你仇敌,放在你的脚下。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一言。从那日以后,也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马太福音》二十二章41—46节)

2,“耶稣回答说,我若荣耀自己,我的荣耀就算不得什么。荣耀我的乃是我的父,就是你们所说是你们的神。你们未曾认识他。我却认识他。我若说不认识他,我就是说谎的,像你们一样,但我认识他,也遵守他的道。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犹太人说,你还没有五十岁,岂见过亚伯拉罕呢?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约翰福音》第八章54—58节)

在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以前就有了的耶稣,怎么可能是一个犹太人呢?

现在,我们可以多少知道一些了:“耶稣―基督”是不可分离的,只承认以致尊爱耶稣的人性之美而不承认耶稣具有基督的救赎神性的,依然是敌基督者,最多只是“信他的犹太人”。而唯独承认耶稣的子神位格,并相信他的受难是通往复活、迎接最终救赎及主再来的最后审判──才是“不敌挡基督的”:“约翰对耶稣说,夫子,我们看见一个人,奉你的名赶鬼,我们就禁止他,因为他不跟从我们。耶稣说,不要禁止他。因为没有人奉我名行异能,反倒轻易毁谤我。不敌挡我们的,就是帮助我们的。凡因你们是属基督,给你们一杯水喝的,我实在告诉你们,他不能不得赏赐。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跌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拴在这人的颈项上,扔在海里。倘若你一只手叫你跌倒,就把它砍下来。你缺了肢体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手落到地狱,入那不灭的火里去。倘若你一只脚叫你跌倒,就把它砍下来。你瘸腿进入永生,强如有两只脚被丢在地狱里。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去掉它。你只有一只眼进入神的国,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里。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因为必用火当盐,腌各人。(有古卷在此有凡祭物必用盐腌)盐本是好的,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你们里头应当有盐,彼此和睦。”(《马可福音》第九章38—50节)

在接受主耶稣以前,我也像“信他的犹太人一样”,承认耶稣的伟大但不承认他是圣子。于是我像敌基督者一样,没有平安;但我却执迷不悟,以为是那“上帝的考验”。直到主耶稣通过十字架向我显现后,我相信十字架是圣子耶稣的标记,而不是任何其他圣灵的象征,我才逐步悔悟,直至口称耶稣基督为主。感谢神,如此指引我,从此给我无限的平安。阿们。其实,犹太人与外邦人的区别,仅仅在于两者与上帝的关系不同。而人与上帝的关系,并非基于血缘,而是基于“圣经之约”。这里的人应该包括犹太人但不仅包括犹太人。这一点从旧约看,和从新约看,是同样清楚的。所谓“律法书”本来就是“神人之约”,在先前,“律法书”奠定了犹太人与上帝关系的基础;但是最终,“律法书”颠覆了犹太人与上帝关系的基础──因为犹太人自己在背离“律法书”,并在耶稣基督来到以后顽固地拒绝福音的新约,使得犹太人自己沦为血气之子。

“不信派”误断《约翰福音》是“保罗思想”,所以称“外邦人的光”为保罗,我读过他们的著作,所以知道他们以历史文化考古学为突破口,来“阐释”“福音的起源”、“神的演变”,这派在美国这个半犹太化的异端大体营里是特别的昌盛和猖獗。但其实,创造天地的时候“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创世记》第一章3节)这光就耶稣基督。“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箴言》第八章22-23节)这就是圣子,独一的基督、首生的耶稣。如此看来,“外邦人的光”当是耶稣基督。既然至上者是三位一体的真神,光,也就是我们人所能见到的耶和华神,也就是天父。他明言人不能直接见他,所以摩西和以色列众民都只能望其项背,只能看见无限的荣光。使徒则是耶稣所说的照在人前的“灯光”,作盐作光的光,也是从父子圣灵折射而来的,愿圣子耶稣基督怜悯我们的所思。


(356)


我读《申命记》二十八章,看到耶和华神预言,背弃圣约的犹太人必将遭遇弃绝的命运,其细节竟与纳粹德国驱逐犹太人的情况不谋而合,尤其最后64─68节的预言,最为突出:“耶和华必使你们分散在万民中,从地这边到地那边,你必在那里事奉你和你列祖素不认识,木头石头的神。在那些国中,你必不得安逸,也不得落脚之地。耶和华却使你在那里心中跳动,眼目失明,精神消耗。你的性命必悬悬无定。你昼夜恐惧,自料性命难保。你因心里所恐惧的,眼中所看见的,早晨必说,巴不得到晚上才好。晚上必说,巴不得到早晨才好。耶和华必使你坐船回埃及去,走我曾告诉你不得再见的路。在那里你必卖己身与仇敌作奴婢,却无人买。”这段预言的出处,“是耶和华在摩押地吩咐摩西与以色列人立约的话,是在他和他们于何烈山所立的约之外。”

《申命记》十三章9—10节记载耶和华神咒诅传扬别神的假先知必死,命令“总要杀他”(“总要杀他。你先下手,然后众民也下手,将他治死。要用石头打死他,因为他想要勾引你离开那领你出埃及地为奴之家的耶和华你的神。”)接下来的15─17节又命令说:对接受异教的犹太人的惩罚仪式,比种族灭绝还要彻底,因为连牲畜和所夺的财物,都必须销毁,城市也永为荒堆(滩):“你必要用刀杀那城里的居民,把城里所有的,连牲畜,都用刀杀。你从那城里所夺的财物都要堆积在街市上,用火将城和其内所夺的财物都在耶和华你神面前烧尽。那城就永为荒堆,不可再建造。那当毁灭的物连一点都不可粘你的手。”从神迹的角度看,纳粹的灭亡可能和用他们贪图犹太人的财物有关,因为纳粹没有按照《圣经》上的指示销毁赃物,而是占有了这些肮脏的东西,结果反而自取灭亡:“你要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遵守我今日所吩咐你的一切诫命,行耶和华你神眼中看为正的事,耶和华就必转意,不发烈怒,恩待你,怜恤你,照他向你列祖所起的誓使你人数增多。”

正如旧约全书末了的《玛拉基书》开篇处所声明“耶和华借玛拉基传给以色列的默示”,这也是预言犹太人的命运:

(第一章)耶和华说:“我曾爱你们”。你们却说“你在何事上爱我们呢?”耶和华说:“以扫不是雅各的哥哥吗?我却爱雅各,恶以扫,使他的山岭荒凉,把它的地业交给旷野的野狗。”……你们必亲眼看见,也必说,愿耶和华在以色列疆界之外,被尊为大。……万军之耶和华说:“从日出之地,到日落之处,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在各处,人必奉我的名烧香,献洁净的供物。因为我的名在外邦中必尊为大。你们却亵渎我的名,说,耶和华的桌子是污秽的,其上的食物是可藐视的。……我是大君王,我的名在外邦是可畏的。”

(第二章)“我必斥责你们的种子,又把你们牲畜的粪,抹在你们的脸;你们要与粪一同除掉。你们就知道我传这诫命给你们,使我与利未所立的约,可以常存。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

先知玛拉基书是以色列人吗?为什么圣经要说耶和华“借”玛拉基传给以色列的默示呢?但无论如何,即使玛拉基是犹太人,耶和华借他传给以色列的默示,也表明了耶和华对以色列的态度:“你们(以色列人)要与粪一同除掉。”由此可见,所谓“外邦人的光”,并非使徒保罗,也非耶稣基督,而是耶和华神即天父自己。或者说,耶稣基督和使徒保罗都是天父的光。愿荣耀归于至上者,奉主来的,是值得称颂的。而对待“托耶和华的名说假预言的”,“生他的父母在他说预言的时候,要将他刺透。”“那日,凡作先知说预言的,必因他所论的异象羞愧,不再穿毛衣哄人,他必说:‘我不是先知,我是耕地的,我从幼年做人的奴仆’。”(《撒迦利亚书》十三章3─5节)现代以来,假先知和他们的追随者“宗教学者”、“人文主义者”虚构了一个“保罗教”的恶名,企图分裂使徒与基督的关系;又断裂新约与旧约,企图全裂圣父与圣子的关系;最终的目的是诱惑我们沉沦──但按照《玛拉基书》的启示,这是根本不能成立的。



第3节耶稣作为犹太人的王


(357)


有一篇佚名的文章认为,“犹太人的最大弱点”是“政治上的弱智”。

这篇文章指出:

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但是就政治而言,又是世界上最无能和弱智的民族之一,尽管从一开始他们就放眼世界,雄心勃勃。在过去的三千年内,犹太人真正能维持一个独立完整的国家的时间,满打满算,不会超过三四百年。很多人有错觉,觉得那是因为犹太人数太少。大谬!

在公元前后,在巴勒斯坦和其他地中海区域,犹太的总数至少有七八百万。这在当时绝非少数,实际上可以算是一大旺族。而同时代中国汉朝的人口,大概也就在一千万到五千万之间,据估计在三国分裂之后,中国人口少于一千万。两千年后的今天,中国乃泱泱大国,人口众多,而以色列靠着纳粹大屠杀后英美所施舍的同情,占着巴勒斯坦那块弹丸之地,惶惶不可终日,即使全世界总共加起来,也不过一千三百万犹太人。

犹太人是政治弱智民族,这一点,不是反犹人士提出来的,而是犹太人中一些头脑清醒的学者自己几千年前就认识到的,是在看到他们国家政府的昏庸、无能和残酷之后,所得出的清醒结论。

大家都知道犹太复国主义,但很少人知道还有犹太人中的反犹太复国主义。伊朗开国际反犹太复国主义大会,后者就去捧场。大家不要以为反犹太复国主义的犹太人是犹奸,其实不是,他们认为他们才是正统的犹太人和犹太教徒。

在宗教上,他们认为上帝的旨意是让犹太人生活在其他国家和民族之中,以便见证上帝、教化蛮族。政治上,他们认为犹太人复国,必然和从前一样搞得一团糟,给犹太人带来更多的灾难。以色列复国已经六十年了,是成功还是失败,现在还无法定论。但“犹太人政治弱智”这一点,好像没有太多改善。也许,犹太人应该学习学习中国人的四书五经?也许,这可以从请教《中庸》一书开始。……

上面这篇文章,不知作者其谁,但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不过我觉得其结论并不正确。因为“犹太人问题”极其复杂,而且极其独特。政治上弱智的民族很多,希腊人也是一个典型,不过这并没有给希腊人带来类似的问题。


(358)


耶稣生而为“犹太人的王”,死却成为人类的救赎。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犹太人自己弃绝了主的救恩,亲手杀害了救主。所以新约的诞生不是由于上帝背弃了旧约,而是犹太人背弃了旧约。事情的原委可以这样予以考察:

耶稣作为“犹太人的王”而生──

“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说,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希律王听见了,就心里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他就召齐了祭司长和民间的文士,问他们说,基督当生在何处。他们回答说,在犹太的伯利恒。因为有先知记着说,犹大地的伯利恒阿,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当下希律暗暗地召了博士来,细问那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就差他们往伯利恒去,说,你们去仔细寻访那小孩子。寻到了,就来报信,我也好去拜他。他们听见王的话,就去了。在东方所看见的那星,忽然在他们前头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头停住了。他们看见那星,就大大地欢喜。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马太福音》第二章1—11节)

耶稣不再仅仅为犹太人而死──

“耶稣站在巡抚面前,巡抚问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说,你说的是。他被祭司长和长老控告的时候什么都不回答。彼拉多就对他说,他们作见证,告你这么多的事,你没有听见吗? 耶稣仍不回答,连一句话也不说,以致巡抚甚觉希奇。巡抚有一个常例,每逢这节期,随众人所要的,释放一个囚犯给他们。当时,有一个出名的囚犯叫巴拉巴。众人聚集的时候,彼拉多就对他们说,你们要我释放哪一个给你们?是巴拉巴呢?是称为基督的耶稣呢?巡抚原知道,他们是因为嫉妒才把他解了来。正坐堂的时候,他的夫人打发人来说,这义人的事,你一点不可管。因为我今天在梦中,为他受了许多的苦。祭司长和长老,挑唆众人,求释放巴拉巴,除灭耶稣。巡抚对众人说,这两个人,你们要我释放哪一个给你们呢?他们说,巴拉巴。彼拉多说,这样,那称为基督的耶稣,我怎么办他呢?他们都说,把他钉十字架。巡抚说,为什么呢?他作了什么恶事呢?他们便极力地喊着说,把他钉十字架。彼拉多见说也无济于事,反要生乱,就拿水在众人面前洗手,说,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当吧。众人都回答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于是彼拉多释放巴拉巴给他们,把耶稣鞭打了,交给人钉十字架。(《马太福音》第二十七章11—26节)

耶稣基督一生恪尽职守,作为犹太人的王而活动:“耶稣说,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马太福音》十五章24节)但是连他自己家里的人也不相信他:“当时犹太人的住棚节近了。耶稣的弟兄就对他说,你离开这里上犹太去吧,叫你的门徒也看见你所行的事。人要显扬名声,没有在暗处行事的。你如果行这些事,就当将自己显明给世人看。因为连他的弟兄说这话,是因为不信他。耶稣就对他们说,我的时候还没有到。你们的时候常是方便的。世人不能恨你们,却是恨我。因为我指证他们所作的事是恶的。你们上去过节吧。我现在不上去过这节。因为我的时候还没有满。耶稣说了这话,仍旧住在加利利。但他弟兄上去以后,他也上去过节,不是明去,似乎是暗去的。”(《约翰福音》第七章2—10节)

福音书这样总结犹太人背弃了耶稣基督:“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这等人不是从血气生的,不是从情欲生的,也不是从人意生的,乃是从神生的。”(《约翰福音》第一章11—13节)所以救恩就从犹太人那里,转移到了基督徒那里:“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翰为他作见证,喊着说,这就是我曾说,那在我以后来的,反成了在我以前的。因他本来在我以前。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从来没有人看见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约翰福音》第一章14—18节)

如果说犹太人当初背弃耶稣基督还是因为《马太福音》所解释的“嫉妒”,但犹太人迄今为止依然否认耶稣基督就不再是由于认识不清,而是执意与神为敌了。耶稣对此已有先见,对犹太人说:“你们若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就必行亚伯拉罕所行的事。我将在神那里所听见的真理,告诉了你们,现在你们却想要杀我。这不是亚伯拉罕所行的事。你们是行你们父所行的事。他们说,我们不是从淫乱生的。我们只有一位父就是神。耶稣说,倘若神是你们的父,你们就必爱我。因为我本是出于神,也是从神而来,并不是由着自己来,乃是他差我来。你们为什么不明白我的话呢?无非是因你们不能听我的道。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我将真理告诉你们,你们就因此不信我。你们中间谁能指证我有罪呢?我既然将真理告诉你们,为什么不信我呢?出于神的,必听神的话。你们不听,因为你们不是出于神。”(《约翰福音》第八章39—47节)


(359)


至于“耶稣基督不是犹太人、而是犹太人的创造者”的证据,主要来自圣经。首先还不是《约翰福音》开头处,而是《旧约箴言》第八章:这里虽是借“智慧”说话,毕竟“人子”的性情,是指“普遍的人性”,而非“独特的犹太性”。何况耶稣基督在世的时候自称人子,而不自称的犹太人。在圣经中“以色列”、“以色列家”,更多指信仰属性而非血缘属性。选民是立约的结果,而非自然的创造。在《马太福音》和其他福音中,都记载耶稣基督说,大卫曾经称基督为主,所以基督自己不可能是大卫的子孙,如《马太福音》二十二章41─46节是这样说的:“法利赛人聚集的时候,耶稣问他们说,论到基督,你们的意见如何?他是谁的子孙呢?他们回答说,是大卫的子孙。耶稣说,这样,大卫被圣灵感动,怎么还称他为主。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把你仇敌,放在你的脚下。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一言。从那日以后,也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

《马可福音》记载相同的事情:耶稣在殿里教训人,就问他们说,文士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大卫被圣灵感动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大卫既自己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众人都喜欢听他。”(十二章35—37节)

《路加福音》也记载了相同的事情:“耶稣对他们说,人怎么说基督是大卫的子孙呢?诗篇上,大卫自己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二十章41—44节)

在《马太福音》十六章,耶稣基督则称赞西门彼得领会了天父上帝的旨意,承认耶稣就是那奉主名来的基督,所以要授予西门彼得地上的权柄:“耶稣到了该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人子是谁。(有古卷无我字)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你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权柄原文作门)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当下,耶稣嘱咐门徒,不可对人说他是基督。”。(13—20节)

在《马太福音》十二章中,耶稣基督更宣告自己“比殿更大”,是“安息日的主”:“那时,耶稣在安息日,从麦地经过。他的门徒饿了,就掐起麦穗来吃。法利赛人看见,就对耶稣说,看哪,你的门徒作安息日不可作的事了。耶稣对他们说,经上记着大卫和跟从他的人饥饿之时所作的事,你们没有念过吗?他怎么进了神的殿,吃了陈设饼,这饼不是他和跟从他的人可以吃得,惟独祭司才可以吃。再者,律法上所记的,当安息日,祭司在殿里犯了安息日,还是没有罪,你们没有念过吗?但我告诉你们,在这里有一人比殿更大。我喜爱怜恤,不喜爱祭祀。你们若明白这话的意思,就不将无罪的,当作有罪的了。因为人子是安息日的主。”(1—8节)

耶稣虽然一度准备先救以色列人,但他从来没有自称为犹太人;相反,撒玛利亚妇人才称他为犹太人:“有一个撒玛利亚的妇人来打水。耶稣对她说,请你给我水喝。那时门徒进城买食物去了。撒玛利亚的妇人对他说,你既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原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耶稣回答说,你若知道神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给了你活水。”可见,耶稣并不认可撒玛利亚妇人称他为“犹太人”。紧接下来,“妇人说,先生没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从哪里得活水呢?我们的祖宗雅各,将这井留给我们。他自己和儿子并牲畜,也都喝这井里的水,难道你比他还大吗?耶稣回答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妇人说,先生,请把这水赐给我,叫我不渴,也不用来这么远打水。耶稣说,你去叫你丈夫也到这里来。妇人说,我没有丈夫。耶稣说,你说没有丈夫,是不错的。你已经有五个丈夫。你现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你这话是真的。妇人说,先生,我看出你是先知。我们的祖宗在这山上礼拜。你们倒说,应当礼拜的地方是在耶路撒冷。耶稣说,妇人,你当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你们所拜的,你们不知道。我们所拜的,我们知道。因为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神是个灵(或无个字)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妇人说,我知道弥赛亚,(就是那称为基督的)要来。他来了,必将一切的事都告诉我们。耶稣说,这和你说话的就是他。”(《约翰福音》第四章7—26节)耶稣之所以和无知的撒玛利亚妇人说这些话,就是为了澄清犹太人问题,并宣告自己就是基督。“救恩是从犹太人出来的”指的是古代的亚伯拉罕和摩西,“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指的却不是犹太人了,而是基督:“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

耶稣所救赎的,并非犹太人,而是“世间属自己的人”。《约翰福音》十三章1节说:“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这段主的话语表明,信神所差遣的耶稣基督的外邦人,也可以蒙恩得救,胜过背弃上帝、敌视基督的“亚伯拉罕的后裔”。例如,有个信主的外邦人,是比撒玛利亚人更加远离旧约圣经传统的迦南人,也因信主而得救:“耶稣离开那里,退到推罗西顿的境内去。有一个迦南妇人,从那地方出来,喊着说,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我女儿被鬼附得甚苦。耶稣却一言不答。门徒进前来,求他说,这妇人在我们后头喊叫。请打发她走吧。耶稣说,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那妇人来拜他,说,主啊,帮助我。他回答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妇人说,主啊,不错。但是狗也吃它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耶稣说,妇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给你成全了吧。从那时候,她女儿就好了。”(《马太福音》十五章21—28节)。和前面一个事例非常相似,耶稣听这口操迦南语的妇人叫他“大卫的子孙”就一言不答、理也不理,并搬来犹太人的逻辑回答她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直到迦南妇人两次称耶稣为“主”,耶稣才正面回答她说:“照你所要的,给你成全了吧。”而先前“耶稣说,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也是对迦南妇人“大卫的子孙”呼吁的一个回应。因为既然是“大卫的子孙”,当然“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这个“不过”用得太好了,十分传神──暗示主的使命绝对不仅仅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因为基督怎么能是大卫的子孙呢?


(360)


耶稣基督是“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但作犹太人之王的并不一定要犹太人。他可以是亚述人、迦勒底人、巴比伦人、波斯人、马其顿人。历史表明,犹太以色列,是一个人尽可夫的腐烂国家,比几度亡国的中国还不如。实际上,当时犹太人已经归于罗马人统治,现实中的“犹太王希律”不过是个卑贱的傀儡、罗马的奴才。

耶稣基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王”,显然不是“希律王”意义的王。耶稣自己说得很清楚:“耶稣回答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约翰福音》十八章36节)但是人不能理解这一点,所以恶意竞争就一直追随耶稣。这从下面三个属世者着眼点观察下来,可以一目了然:

第一段

“当希律王的时候,耶稣生在犹太的伯利恒。有几个博士从东方来到耶路撒冷,说,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在哪里?我们在东方看见他的星,特来拜他。希律王听见了,就心里不安。耶路撒冷合城的人,也都不安。他就召齐了祭司长和民间的文士,问他们说,基督当生在何处。他们回答说,在犹太的伯利恒。因为有先知记着说,犹大地的伯利恒阿,你在犹大诸城中,并不是最小的。因为将来有一位君王,要从你那里出来,牧养我以色列民。当下希律暗暗地召了博士来,细问那星是什么时候出现。就差他们往伯利恒去,说,你们去仔细寻访那小孩子。寻到了,就来报信,我也好去拜他。他们听见王的话,就去了。在东方所看见的那星,忽然在他们前头行,直行到小孩子的地方,就在上头停住了。他们看见那星,就大大地欢喜。进了房子,看见小孩子和他母亲马利亚,就俯伏拜那小孩子,揭开宝盒,拿黄金,乳香,没药为礼物献给他。博士因为在梦中被主指示,不要回去见希律,就从别的路回本地去了。他们去后,有主的使者向约瑟梦中显现,说,起来,带着小孩子同他母亲,逃往埃及,住在那里,等我吩咐你。因为希律必寻找小孩子要除灭他。约瑟就起来,夜间带着小孩子和他母亲往埃及去。住在那里,直到希律死了。这是要应验主借先知所说的话,说,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希律见自己被博士愚弄,就大大发怒,差人将伯利恒城里,并四境所有的男孩,照着他向博士仔细查问的时候,凡两岁以里的,都杀尽了。这就应了先知耶利米的话,说,在拉玛听见号啕大哭的声音,是拉结哭她儿女,不肯受安慰,因为他们都不在了。(《马太福音》第二章1—18节)这是“希律王对耶稣作为王的理解”。

第二段

“耶稣站在巡抚面前,巡抚问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说,你说的是。被祭司长和长老控告的时候什么都不回答。彼拉多就对他说,他们作见证,告你这么多的事,你没有听见吗?耶稣仍不回答,连一句话也不说,以致巡抚甚觉希奇。”(《马太福音》二十七章11—14节)这是“祭司和巡抚对耶稣作为王的理解”。

第三段

“耶稣在殿里所罗门的廊下行走。犹太人围着他,说,你叫我们犹疑不定到几时呢?你若是基督,就明明地告诉我。耶稣回答说,我已经告诉你们,你们不信。我奉我父之名所行的事,可以为我作见证。只是你们不信,因为你们不是我的羊。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我又赐给他们永生。他们永不灭亡,谁也不能从我手里把他们夺去。我父把羊赐给我,他比万有都大。谁也不能从我父手里把他们夺去。我与父原为一。犹太人又拿起石头来要打他。耶稣对他们说,我从父显出许多善事给你们看,你们是为哪一件拿石头打我呢?犹太人回答说,我们不是为善事拿石头打你,是为你说僭妄的话。又为你是个人,反将自己当作神。耶稣说,你们的律法上岂不是写着,我曾说你们是神吗?经上的话是不能废的。若那些承受神道的人,尚且称为神,父所分别为圣,又差到世间来的,他自称是神的儿子,你们还向他说,你说僭妄的话吗?(《约翰福音》第十章23—36节)这是“犹太人对耶稣作为王的理解”。从这里可以明显看出,犹太人和后来的基督徒对于“基督”的理解完全不同,犹太人还是把新约的基督视为旧约的弥赛亚。

由于希律王、祭司、巡抚、群众的恶意都是发生在犹太社区,以致耶稣对犹太社区已经完全失望,并把“犹太人”当作一个被神遗弃的代号。例如,在最后的晚餐快结束的时候,犹大出去告密,耶稣对剩下的十一个门徒说:“小子们,我还有不多的时候,与你们同在。后来你们要找我,但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这话我曾对犹太人说过,如今也照样对你们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十三章33—35节)在这里,耶稣已经把自己拣选的门徒和犹太人分别出来、对立起来,耶稣已经不把自己所拣选的门视为犹太人了。

上面说过,犹太人和基督徒对于“基督”的理解完全不同,犹太人还是把新约的基督当作旧约的弥赛亚看待。那么,新约的基督和旧约的弥赛亚到底有些什么不同呢?还是让耶稣自己来说吧:“彼拉多又进了衙门,叫耶稣来,对他说,你是犹太人的王吗?耶稣回答说,这话是你自己说的,还是别人论我对你说的呢?彼拉多说,我岂是犹太人呢?你本国的人和祭司长,把你交给我。你作了什么事呢?耶稣回答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臣仆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只是我的国不属这世界。”(《约翰福音》十八章33—36节) 

到了这种地步,犹太人还是执迷不悟,他们像化石一样的脑袋,无法理解圣子降卑到世界、替人赎罪这一奇迹。“彼拉多又用牌子写了一个名号,安在十字架上。写的是犹太人的王,拿撒勒人耶稣。有许多犹太人念这名号。因为耶稣被钉十字架的地方,与城相近,并且是用希伯来,罗马,希利尼,三样文字写的。犹太人的祭司长,就对彼拉多说,不要写犹太人的王。要写他自己说我是犹太人的王。彼拉多说,我所写的,我已经写上了。(《约翰福音》十九章19—22节)犹太人似乎还认为,“犹太人的王”这一称号的使用还须经过他们的认可。其实,一个亡国的卑贱民族是不再享有这种权利的,难怪犹太人要被遭到罗马巡抚彼拉多的无情嘲笑了。

正因为犹太人的这种化石特性,耶稣即使对“对信他的犹太人”也有严厉批判:“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他们回答说,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仆。你怎么说,你们必得自由呢?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儿子是永远住在家里。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我知道你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你们却想要杀我。因为你们心里容不下我的道。我所说的,是在我父那里看见的。你们所行的,是在你们的父那里听见的。他们说,我们的父就是亚伯拉罕。耶稣说,你们若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就必行亚伯拉罕所行的事。我将在神那里所听见的真理,告诉了你们,现在你们却想要杀我。这不是亚伯拉罕所行的事。你们是行你们父所行的事。他们说,我们不是从淫乱生的。我们只有一位父就是神。耶稣说,倘若神是你们的父,你们就必爱我。因为我本是出于神,也是从神而来,并不是由着自己来,乃是他差我来。你们为什么不明白我的话呢?无非是因你们不能听我的道。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他从起初是杀人的,不守真理。因他心里没有真理,他说谎是出于自己,因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我将真理告诉你们,你们就因此不信我。你们中间谁能指证我有罪呢?我既然将真理告诉你们,为什么不信我呢?出于神的,必听神的话。你们不听,因为你们不是出于。犹太人回答说,我们说,你是撒玛利亚人,并且是鬼附着的,这话岂不正对吗?耶稣说,我不是鬼附着的。我尊敬我的父,你们倒轻慢我。我不求自己的荣耀。有一位为我求荣耀定是非的。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远不见死。犹太人对他说,现在我们知道你是鬼附着的。亚伯拉罕死了,众先知也死了。你还说,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远不尝死味。难道你比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还大吗?他死了,众先知也死了。你将自己当作什么人呢?耶稣回答说,我若荣耀自己,我的荣耀就算不得什么。荣耀我的乃是我的父,就是你们所说是你们的神。你们未曾认识他。我却认识他。我若说不认识他,我就是说谎的,象你们一样,但我认识他,也遵守他的道。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犹太人说,你还没有五十岁,岂见过亚伯拉罕呢?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于是他们拿石头要打他。耶稣却躲藏,从殿里出去了。”(《约翰福音》第八章31—59节)

看来上面的报道,我们有什么想法呢?显然,这些“信耶稣”的犹太人之所以有这种似乎矛盾的言行,是因为他们只信耶稣为拉比,而不信耶稣为圣子,甚至只信耶稣是弥赛亚、大卫的子孙,而不信耶稣是永生神的儿子、大卫和亚伯拉罕的主。可见,只要一个人还是“犹太人”,就意味他还没有彻底成为基督徒;因为“犹太人”这个称呼和“中国人”这个称呼还有所不同,那是一个信仰标记(“犹太人”),而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标记(“中国人”)。


(361)


由于犹太人也就是犹太教徒给人们造成的思想惑乱,我也曾经有一个疑惑:耶稣的父和《旧约》所说的神,到底是不是同一位呢?

这个问题我同样无法用理性来解决,或是说我自己的悖逆神的心意,是认为有所不同的。但后来,是启示的力量帮助我从迷惘中走出,迫使我承认,耶稣基督的天父与耶和华神是同一位。耶和华神不仅嫉恶如仇,也慈爱无比,是他创造了我们,而在创世以先,他就像《箴言第八章》所预表的那样,与圣子耶稣基督同在了。

无信仰的人是无法理解这些审神迹的。例如卡尔·马克思之父是一受洗并背弃犹太教的犹太人,这显然成为卡尔马克思后来得以进入欧洲上流社会的条件,同时也埋下他因为改宗的身份而不满自己的处境并进而诋毁上流社会及其信仰的前提。据说马父的受洗完全是机会主义的,而不是真心悔改。敌基督的犹太人要悔改,就像富人要进天国一样,难就难在:烂苹果要重新发绿,成年人要重新变成小孩子,真难!

这使我想起了一件往事。在《纽约时报》周日杂志(New York Times Magzing)1999年4月11日发表有关《河殇》四位撰稿人故事的采访记“The Pilgrimage From Tiananmen Square”的记者Ian Buruma,和我讨论信仰问题时和我说过,他自己的母亲是犹太人,他自己的父亲则是荷兰的新教牧师,他自己本人则是无神论者。他看待基督徒的尤其是中国基督徒的信仰,就像一个熟透的苹果看待一个青涩的苹果那样,觉得有些幼稚可笑。所以他采访我的时候我不得不告诉他,我接受耶稣基督为我个人的救主,其关键在于,我终于确认了耶稣基督不是犹太人,福音不是“洋教”,而是“天上的灵粮”:因为耶稣基督是先于亚伯拉罕的,也是大卫向之祈祷的,是耶和华神创世之时就同在的圣子。他后来还专门打电话来,向我一一核实这些圣经经文的具体出处,我据实告之一一告知:这些经文在三个对观福音中都存在。尤其是《马太福音》,公认是为犹太人读者写的,最要争取犹太听众,因此不可能像约翰福音那样被说成是“反犹主义作品”。马太福音当然也不会曲意逢迎犹太人,可见它有关耶稣基督的非犹太身份之宣告,的确不是出自人的意思,而是出自至高者的启示。

从《马太福音》的上述见证还可以发现,福音书也不是为了布道的目的而作的。因为保罗说过,传道的秘诀在于,“向犹太人,我就作犹太人……向什么样的人,我就作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哥林多前书》第九章20─22节)《马太福音》向犹太人,竟然“不作犹太人”,不说犹太人“喜闻乐见”的党八股和“工农兵形式”,可见它不是人间的作品,而具有启示的本质。


(362)


关于犹太教的关系,弗洛伊德与犹太教的关系已经清楚了。至于爱因斯坦与犹太教关系,特别是“广义相对论”的创始说与圣经创世记有无关系?如果说,光速(假定每秒三十六万公里)中一秒等于地球上的一百万年,那么以一百亿年来估算宇宙时间,那么上帝创世迄今不过两个多小时?

如果找出相对论与圣经的内在联系,则近代犹太人的“创造”,事实证明皆为“对上帝进行科学化”的实证,此功甚大。自从新约时代开始,信主的基督徒就是选民了,而不信主的犹太人反倒沦落为外邦人,被上帝弃绝了。新约不是靠亚伯拉罕的血缘而是靠亚伯拉罕的信仰,来建立人与神的关系。在另一方面,“分别为圣”还是至关重要的。在中国传统中,所谓“君子无执,易易无方”等相对理论,确实纵容国人沦为玩世不恭的刁民。慧能不仅胜过神秀,而且越过了界限、消解了佛教。这个边缘地带的“岭南人”,确实预示了中国文明的重要转折,是中国走向“费拉化”的关键步骤。以前我佩服这样的刁民,现在知道为了十字架上的救恩,我们宁可变回生番,变回小孩子的模样,因为这是主所喜悦的;而不是变成油子和痞子,因为这不是主所喜悦的。教条主义和机会主义相比,毕竟还愿意恪守某些原教旨成分。

清理异教的“神”是必须的,因为真神只能是唯一的。现在世界各地的敌基督的犹太人都在齐心协力地攻击上帝,他们的重要方法,就是引进异教的“多神”的观念、强调“多元文化”、“多中心论”和所谓“历史方法的解说”,以便变乱人们的思想,最后让人拜倒在物质、玛门和技术、撒旦面前。我看过一本《神的历史》(作者Karen Armstrong),就是这样一本畅销书。结果我呢,是从书的反面受到了教益。你想,神怎么会有历史呢?所谓“神的历史”只是“人们有关神的种种混乱观念的历史概要”罢了。但敌基督的犹太人为了撒旦的利益,是不择手段的,不惜以“人们关于神的种种混乱观念”,来替代我们不能完全认识的“神”!并据此编制出来所谓“神的历史”。这不是使我们的文明退回到了赫西俄德的“神谱”的水平了?所以有必要认真清理国人习惯中有关“神”的错乱观念,免得大家入了犹太教徒的迷魂阵,自己跌入了多神教乃是泛神论的陷阱,还自以为是“得了神的救恩”。正因为人类凭借自己的智慧无法认识神,而只能藉著基督仰望上帝,所以基督徒才有灵性的指引与依靠。


(363)


昨日读《约伯记》,觉得解经家们忽视以致误解了这部重要的启示。以致不能理解《约伯记》非常清楚地传达了从旧约亚伯拉罕到新约保罗一脉相承的“因信称义”的教义,也是耶稣基督让人因信他而得救的真理。关键就在于,人们忽视了“以利户”的言论实际上是“神的代言”。以利户是约伯及其三位友人以外的评论者,他的发言紧接之后就是上帝的发言。故以利户明显是上帝的先声,且与耶和华的话一脉相承,其具体记载在第三十二至三十七章。如“我还有话要为神说。我要将所知道的从远处引来。”(三十六章)“神审判人,不必使人到他面前,再三鉴察……他原知道他们的行为,使他们在夜间倾倒灭亡。”(三十四章)“你这话无理,因神比世人更大,你为何与他争辩呢,因他的事都不对人解说!(三十三章)中心内容是强调“耶和华的道路高于我们的道路,耶和华的意念高于我们的意念”。即神的不可预测性,以及人的必须顺服。

在二十世纪与二十一世纪之交,有人要我用“一句话”来对异教徒说明福音的优越性,由于这样须用各方都接收的理性和逻辑来说明“超越于理性和逻辑的信仰真理”,确实很难:我想了好久,觉得只有让启示自己说话: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第三章16节)

我的理解也不知道对否,特提出来:“异教的道理是人的头脑和理性可以理解的,所以它只能是内生的、人自己的产物,是人的终极关怀;福音的真理不是人的头脑和理性可以完全明白的,所以它只能是外来的启示──外来的启示有可能不是真的,但毕竟可能是真的;但内生的、人自己的产物却不可能是真的,因此福音比各种异教更真实。”

福音大概是基于人的无知性质而可能向人类呈现的唯一真理了?为它抹煞了人的客观性、肯定了人的局限性。我想说,在信仰系统中有两部分,1、仪式系统;2、教义系统。这两者都是来自启示。仪式是教义的演出,教义是仪式的说明。在旧约中,教义多由历史故事说明,这不同于异教的神话;在新约中,教义多由比喻说明,不同于异教的寓言。神的“计划”其实就是“救世故事”,而我们的崇拜仪式其实就是在演出并赞美这样的故事。“解经的钥匙就在经中”,因为上帝的话语本身是完全的,只是需要我们互相参照,就能显示他的完全。


(364)


信仰所思:

1、新约时代以来,基督徒而不是犹太教徒,才是“真以色列人”。

2、新约时代以来,“真以色列人”就是以耶稣基督的救恩为生活中心的人。

3、新约时代以来,敌基督的犹太人拒绝了耶稣基督,于是上帝拣选希腊罗马和欧洲蛮族等“原先的外邦人”为“真以色列人”,即基督徒。

4、五百年来,欧洲人逐渐开始不再以耶稣基督为生活中心,开始背离上帝。

5、由此可见,真以色列人不以种族、国籍、文化传统、社会阶层来划分,唯一的标准“是否以耶稣基督的救恩为中心”,如果是的,他们就依然是“亚伯拉罕属灵的子孙”。

6、旧约圣经见证不是敌基督的犹太人的历史遗产,新约圣经也不是信耶稣的欧洲人的文化遗产,相反,新旧约全书上的见证都是“真以色列人的精神轨迹”,是以耶稣基督为中心的“新人类的精神指南”。

7、拒绝耶稣基督的,是古代和现代的敌基督的犹太人;背离耶稣基督的,现代的后基督教的欧美人──他们都已失去了天国的权利,不再享有选民的资格。


(365)


人不仅是“他人的地狱”,也是“他人的乐土”──因为人的痛苦与快乐,很大程度上来自与他人的交往,来自与他人的对比等等。无论衣食住行,还是友谊爱情,以致权力与财富,甚至连健康也是如此。既然人是如此依赖他人,依赖与他人的对比而生存,则改变处境的方式就有两种:一是改变自己,提升自己;一是改造他人,毁损他人。甚至连征服者,也要依赖被征服者,而后才能使得自己成为征服者──所以面对不畏死亡的“被征服者”,“征服者”是无法功成名就的。文士、法利赛人、祭司阶级的所作所为显示了极端的暴力形式,那就是“从肉体上消灭比自己更高贵的人以提升自己”。是的,如果圣子耶稣不比他的敌人高贵,他的敌人为什么要处心积虑地谋害他呢?如果资产阶级不比无产阶级富裕,无产阶级为什么要剥夺资产阶级呢?

性变态的连续杀人犯,觉得惟有杀死女方才最终地占有了她们。败坏的艾滋病人,觉得只有用传染的方式来杀人,方才使得自己能够忘记病痛。因为在人的罪性深处,“杀人”和“建立政权”一样,乃是确定自身支配权的终极形态。杀人是小规模地建立政权,建立政权是大规模地杀人。

斗争、陷害、诽谤、毁损、残害以致杀戮比自己更优越更年轻或更聪明更美丽更富有更得宠更有地位名望……的人以“提升”自己,不仅是人的罪性之流露,也是生物世界甚为普遍的选种方式。它的侧面也可以体现为谄媚:谄媚就是企图在不毁损对象的前提下搜刮对象,以便同样地提升自己……于是文士、法利赛人,乃至祭司集团和罗马总督(相似于苏联书记),又何尝不可以在谋害了基督以后,又把他偶像化?以达到相似的、“利用基督的福音来提升自己作恶的能量”这一的险恶的目的呢?这都是因为,文士、法利赛人和祭司集团无法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就企图改造他人,以致毁损上帝的儿子。


(366)


随着文明的演进,人的痛苦也越来越抽象了。……具象的痛苦,与其说是被一一排除,不如说是被一一挑选出来,并汇入那日益模糊并日益抽象化的痛苦。信仰的抽象化,产生于抽象的痛苦──这不仅由于启示的奥秘所致,而且也是世界史的嬗替所造成的层层剥茧作用所致:信仰和文明相似的一点就在于:越到后来就越空灵、越纯粹。信仰的抽象化,方能安慰抽象的痛苦,并能接近更有效的救赎道路。

《旧约全书》也是信仰抽象化过程的记录?先知书中的上帝,是最为抽象化的信仰对象,因为先知书也是最晚出的。创世纪中的上帝,是最不抽象化的,这还因为早期的人们还不足以领受较为抽象的启示?从《旧约全书》到《新约全书》,是信仰继续抽象化过程?耶稣基督的出现,是信仰抽象化过程的证明而非反证。换一个角度看,耶稣基督似乎具象得不能再具象,他有血有内,有情有义,有个性与灵性的完美结合,落实了《旧约全书》上的许多预表,他不仅是启示,还直接说出上帝的话……然而,从见证的角度说,“基督的奥秘”却是最抽象的。甚至连栩栩如生的耶稣生平,也因其单纯而合乎预表,从而成为最抽象化的神学表达。耶稣的单纯,超越各种传说凸现了教义的鲜明,不仅成为上帝的启示,而且使得圣子与人同在。

基督的奥秘,乃是“信仰世界中的代数学”。“三位一体”,“百分之百的神子与百分之百的人子”──仿佛一些属灵的、神秘的、抽象极了的代数符号。“基督的福音”因此是比“佛陀的智慧”更为抽象的信仰──不仅因为福音信靠至高的上帝,而且由于福音拒绝了那些依据人理来推论的思辨,而紧紧依靠祷告,依靠圣灵的引导。建立在据天启福音之上的基督教,要比建立在人间智慧的佛教,更简单也更纯粹、更抽象。

“反对偶像崇拜”,其实也是一个“信仰抽象化的过程”。崇拜偶像就是崇拜具象;崇拜具象就使得信仰容易停滞不前、陷入泥沼。可以说,伊斯兰教在中亚、南亚、东南亚对佛教的许多胜利,也是贯穿世界历史的“信仰抽象化过程”的步履。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设想:伊斯兰教在中东、北非、小亚细亚、巴尔干半岛对基督教的胜利,是否也属“信仰抽象化过程”的步履?毕竟,那些地区虽然归入了基督教名下,但毕竟崇拜“圣像”的风气太盛,甚至引起了教义混乱、教会分裂,结果给了异教入侵以极大的空子和便利。所以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抽象化的信仰战胜具象化的信仰”,这是历史的解释;而神学的解释,则是“上帝战胜魔鬼”?

第4节中国基督徒的归属


(367)


读了《列王纪》,就会知道“荣耀的所罗门王”原来是大卫王与拔示巴的儿子,拔示巴就是那个大卫王为了占有她而杀害其夫的那个裸体洗澡的女人。所罗门王的哥哥就是大卫王与拔示巴通奸生下的那位私生子,是被耶和华神除灭的。

《撒母耳记下》记载了耶和华对于大卫的处罚:“拿单对大卫说,你就是那人。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我膏你作以色列的王,救你脱离扫罗的手。我将你主人的家业赐给你,将你主人的妻交在你怀里,又将以色列和犹大家赐给你。你若还以为不足,我早就加倍地赐给你。你为什么藐视耶和华的命令,行他眼中看为恶的事呢?你借亚扪人的刀杀害赫人乌利亚,又娶了他的妻为妻。你既藐视我,娶了赫人乌利亚的妻为妻,所以刀剑必永不离开你的家。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从你家中兴起祸患攻击你。我必在你眼前把你的妃嫔赐给别人,他在日光之下就与她们同寝。你在暗中行这事,我却要在以色列众人面前,日光之下,报应你。(十二章7—12节)所罗门王也是血债累累的,他杀害了家族嫡子、自己的异母哥哥以便篡夺王位,从行文事理看,大卫王最后可能是宫廷阴谋的牺牲品,像齐桓公或是隋文帝那样被这个淫乱之子所罗门逼宫而死的。


(368)


所罗门王为耶和华建立圣殿是假,为自己正名是真:因为他很快就为别神广立神庙,崇拜别神。他偏好外邦女子,可见犹太人连在“鼎盛时期”都是崇拜外邦人的,根本没有看不起外邦人一说。最后所罗门王受到耶和华神的咒诅,其后代只能成为一个支派的王,另外十一个支派要归别的以色列王统治。而所谓“所罗门的智慧”,不过充满异教的智慧罢了。这多少有些像阿拉伯人在七世纪扩张成功之后,突然变得聪明起来,那是因为广采博纳,但终究不过昙花一现。这样看来,《传道书》所载的思想,很可能是所罗门堕落为偶像崇拜者以后的内心独白,充满了虚无主义的色调,就是因为《传道书》确实消极颓废,所以大得我们异教时代的欢心。我们以前在异教中沉沦的时候,不都是这样思考问题的吗?那么这部《传道书》为什么要放在圣经里呢?我想圣经只是“神的启示”而不是“神的话语”,因为圣经里不也记载了魔鬼的话语吗?当然这是神默示给人类的。

“所罗门与埃及王法老结亲,娶了法老的女儿为妻,接她进入大卫城,直等到造完了自己的宫和耶和华的殿,并耶路撒冷周围的城墙。当那些日子,百姓仍在丘坛献祭,因为还没有为耶和华的名建殿。所罗门爱耶和华,遵行他父亲大卫的律例,只是还在丘坛献祭烧香。所罗门王上基遍去献祭。因为在那里有极大的丘坛(极大或作出名),他在那坛上献一千牺牲作燔祭。在基遍,夜间梦中,耶和华向所罗门显现,对他说,你愿我赐你什么。你可以求。所罗门说,你仆人我父亲大卫用诚实,公义,正直的心行在你面前,你就向他大施恩典,又为他存留大恩,赐他一个儿子坐在他的位上,正如今日一样。耶和华我的神阿,如今你使仆人接续我父亲大卫作王。但我是幼童,不知道应当怎样出入。仆人住在你所拣选的民中,这民多得不可胜数。所以求你赐我智慧,可以判断你的民,能辨别是非。不然,谁能判断这众多的民呢?所罗门因为求这事,就蒙主喜悦。神对他说,你既然求这事,不为自己求寿,求富,也不求灭绝你仇敌的性命,单求智慧可以听讼,我就应允你所求的,赐你聪明智慧,甚至在你以前没有像你的,在你以后也没有像你的。你所没有求的,我也赐给你,就是富足,尊荣,使你在世的日子,列王中没有一个能比你的。你若效法你父亲大卫,遵行我的道,谨守我的律例,诫命,我必使你长寿。所罗门醒了,不料是个梦。他就回到耶路撒冷,站在耶和华的约柜前,献燔祭和平安祭,又为他众臣仆设摆筵席。”(《列王纪上》第三章1—15节)

参照一下以色列“刀剑必永不离开你的家”的命运,其实上帝对待中国人,并没有厚彼薄此:

1、所罗门治下的以色列人如海边的沙子那么多,已经实现了上帝的有关应许,但在那不到海南岛大的迦南地,其人口不过百多万人。这和同时代的中国人,更和现代中国人的沙子般多,无从等量齐观。尽管由于中国缺乏信仰的合力,迄今为止还是“一盘散沙”。

2、先秦的君王虽然没有得到特别启示、受到耶和华神的直接光照,但文武周公的言行似乎要比大卫所罗门收敛一些。周公的勤政不在撒母耳以后的祭司与先知之下……周成王不仅不杀兄弟,还以桐叶分封他们,并努力去兑现自己的许诺,其仁慈和信义,更与所罗门的凶残和背叛,适成反照。这是为什么呢?

3、但是我也看得出来,天启的《圣经》确实和中国的《五经》不同,因为圣经记录这些“犹太王”的恶行,而《五经》却隐恶扬善。《申命记》、《撒母耳记》、《列王纪》,耶和华对犹太人、大卫家、所罗门的三项咒诅,都一一实现,直到近代的大举灭犹──只有神的启示才会如此丝毫不爽。我想,这足以破除中国人接受福音的最大障碍,即所谓“洋教”一说。显然,圣经不是犹太人创造,否则就不会记录这些犹太人的污点。圣经不同于中国人所写的五经,因为五经上就没有记录“圣王的恶行”。

只要正确理解了犹太历史,就可以明白上帝的公义,耶和华并不偏袒以色列人。当然另一方面,公义的上帝总要先通过某个人群作为中介,来传达福音;当然,这也是有条件的,即中介者必须符合圣约。否则就会沦落到犹太人现在的可悲光景。犹太人毫不自责自己背叛上帝所招致的咒诅,反而一味怪罪德国人和欧洲人排犹,现在又以暴易暴,企图通过所罗门式的手段来实现所罗门式的“业绩”,在中东地区大肆扩张,完全没有学到所罗门的教训。实在可悲。这也是值得我们大家警惕的“自我膨胀”。

就中国基督徒而言,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已经成为所有基督徒包括中国基督徒的主;而“黄帝的神”、“尧舜禹的神”、“周公的神”反而倒是圣经意义上别神、偶像甚至魔鬼。中国基督徒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关系,是立于圣约之上的属灵关系,而与黄帝、尧舜禹、文武周公孔子的关系,反而不过是缺乏信仰关联的血气关系──中国基督徒不可追随血气而背叛圣灵,不可学习犹太人:犹太人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关系,在犹太人杀害耶稣基督且拒绝承认基督耶稣是圣子以后,则只剩下血气残余,而无圣灵纽带了。


(369)


至于“中国福音化、福音中国化”的口号,应该是错误的。福音就是福音,怎能中国化?如果就传道策略讲,保罗已经说的十分清楚,“向什么样的人,我就做什么样的人。无论如何,总要救些人。”(《哥林多前书》第九章22节)但是如此灵巧像蛇,也只能导致“基督教中国化”,而不能导致“中国基督教化”,更不能导致“中国福音化”。福音和基督教具有根本差别,福音是神的启示,基督教是人的文化,尽管这个文化受到了福音的光照,但却不是福音本身──这就像向日葵与太阳光的关系一样。许多外国传教士,为了向汉人传福音,不也是先学习做汉人?问题不在于“传道策略”,而是不可“另传一个耶稣”、“另受一个灵”、“另得一人福音”(《哥林多后书》十一章4节)──“中国化的福音”具有“另一个福音”的全部可能性。

我认为:“中国基督教化”是可能的;“中国福音化”是可能的。因为这牵涉到“国度”问题,上帝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当然也无法“福音化”。

对福音,不可存心用“本土化”、“本色化”来篡改其内涵,为了传教的“果效”、收钱的“方便”,而做出这样“本土化”、“本色化”的“法门”,可谓罪大恶极:“我希奇你们这么快离开那借着基督之恩召你们的,去从别的福音。那并不是福音,不过有些人搅扰你们,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但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我们已经说了,现在又说,若有人传福音给你们,与你们所领受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加拉太书》第一章6—9节)

如果说,福音传播中自然形成的本土化和本色化过程,作为“人性的弱”点和“文化的病毒感染”是难免的“阐释学现象”;那么刻意为之的本土化、标新立异的本色化,岂不是故意在削弱福音的真谛,而把上帝的启示搁置在人的判断以下?存心的本土化难道是一种免疫针?人为的本色化是一个疫苗?不是的。置文化于福音之上、置社会的效果于上帝的启示之上,是“坏果子”,绝不可取。

我想撒旦正用这两个挑拨离间的方式极力抵挡汉人信主,一个是上述的基于“洋教论”错误的“福音中国化”,一个是“犹太人优先,欧美人次之,中国人最差”的“人种差别论”──这双管齐下,更可以使中国人觉得上帝不公正,这样一来,中国人就赶紧与上帝的救恩断绝了。其实不然。上帝与犹太人并无血缘关系,只有圣约关系:上帝与欧美人也是基于圣约关系而无溺爱纵容。如果中国人承认上帝的大能与救恩,就与上帝缔结了新约而成为神的儿女;正如犹太人、欧美人忘记了上帝的圣约,就不再是主的选民、不再是上帝的儿女。福音是神的大能,对所有人类一视同仁;福音超越了人种、历史、文化等人类学命题。愿圣子耶稣基督的恩典与我们的所思同在!


(370)


中国堪称世界历史上“宗教──信仰资源最丰富”之地,因而思想也最庞杂,意识也最混乱──以前我曾经对此总结说:“十个中国人就有十一个想法。──聪明人同时有两个互相独立的想法,随时准备拿一个合适的出来用。”除去原始的民间宗教如各地萨满教之外,儒、释、道、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及其各种混杂合流形态,从白莲教到一贯道、气功热已经惑人耳目,况复有扎根西北并深入内地之回教穆斯林,以及后来居上、传习已数百年之基督教各派。这与北欧国家(包括德、英等“新教地区”)和斯拉夫等地的蛮族接受基督信仰之前仅有原始宗教的简单状态,相去甚远,可谓两个极端。非洲与美洲的原住民在最近五百年接受基督教的情况,和欧洲人两千年到一千年以前接受基督教的情况比较接近。

这种意识混乱、思想庞杂,造成了混合主义、相对倾向,加上中国人追逐眼前功利的性格,结果形成了“严重的信仰障碍症”。许多中国人是拿信仰作为晋身之阶、谋利工具,而断不以己身作为信仰的见证、上帝的器皿。比之犹太社会的文士和法利赛人,中国社会更多油子、痞子,甚而因此跃登社会龙头的位置。而本来就为数不多的虔诚者,因为“逆向淘汰”而进一步稀有化了。

有一天发生奇迹,华人克服了混乱,中国社会极为丰富的“信仰──宗教资源”,就能在“后来居上”的福音感召下,催化新一代的“神爱世人”:以爱的信仰来统合分裂的宗教,而不再由宗教来摆布信仰。这“神爱世人”,将汇合人类迄今为止的一切宗教,以实现全球人类的共同精神──从原始宗教到世界三大宗教,以及中国本土的儒、道传统,结出最有生命的福音果子。其中佛教早在两千年前即已开始进入中国同化,伊斯兰在一千多年前也已进入中国,基督教则分别三次大举进入中国:唐元景教,明清天主教,近代新教。“神爱世人,这是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通过上述系统的思考,我产生了两个感觉:

1、对福音在中国的传播来说,第一步障碍是无神论与儒教;第二步障碍则是佛教、道教和各种民间宗教与新兴宗教。

2、福音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中国基督教应该把儒、释、道作为福音的准备而不是福音的敌人来对待。真正的儒释道已经逝矣,中国基督徒何必因其现在的末流而去攻击其逝去的晚霞呢?简单说,中国基督徒当然不可采用早期教父继承《旧约》的态度来继承儒释道;但是从神秘的观点看,可以借鉴他们对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芝诺、普罗提诺的方式,来对待孔孟老庄、佛教理学,并以此迎谒耶稣基督?愿万能的主上帝耶和华鉴察这一切,因为他是在这一切之上。

从神秘的观点看,佛教和宋明理学,甚至可以上溯到玄学、汉学、先秦儒墨老庄──也可以视为是替福音传播到中国而准备的。如果它们不曾“修直主的路”,利玛窦他们又怎能把天主教信仰和理学思想调和起来,并藉助理学以阐明福音呢?尽管耶稣会士们的传教活动不无缺点,如没有张扬十字架的奥秘等等,但他们的奉献精神与探索活动还是值得肯定的。不是所谓“中国化福音”如“老子化胡”说,而是“福音化中国”──所以宽恕仁慈的福音并不敌对儒释道,福音较高一个层次,故能包容并超然于儒释道。所以,我们不妨把“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果子”,视为“修直主的路”。福音化中国也不是强迫受洗,也不是破四旧、立四新;而是以主的福音去裁判一切,化育一切。

在以福音去成全、裁判、化育它们的意义上,历史上的佛教主流并不一定就是“魔鬼的教理”,而很可能是“福音的准备”,因而它们的流行毕竟“曾经是主所许可的”。福音在中国以外的华人社会如港澳台等“佛教环境”中的传播,也许反而可以获得它在现代西方社会传播时所缺乏的某种免疫力,也许反而可以减缓乃至逆转“西方基督教社会异教化、佛教化”的趋势?

中国的三教合一运动:

1、明清以前的儒、释、道,已经合一;

2、明清以来的正教(东正教)、公教(天主教)、新教(分裂派),即将合一;

3、儒释道、基督教、回教(及其他民间宗教),才会合一。

上述第二项,是当务之急;它将承先(第一项)启后(第三项),继往开来。


(371)


中文翻译的“论断”一词极其贴切。论断不是描述,甚至也不完全是评论,而是带有“审判”的意思,所以说,当人在论断他人时,自己也就受到审判了。因为我们论断人的标准,同样也适于审判我们自已;同样,我们也可以对他者的观照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在这种意义上,批判甚至论断他人也不乏积极意义,因为那也是自我批判,是从反观自己中看到自己的败坏。

欠缺的只是,往往我在论断他人时,忘记补上一句:“我也是这样的;甚至比这还不如。”正如有的传道人、牧师、“师母”在传道时,总是说“有人如何如何”或是“你们如何如何”,而没有用“我们如何如何”。其结果,他们是借用神的名来宣扬自已的神性,甚至用自己的论断来代替了神的审判。──我们有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有人认为:中国的三自教会,假冒“自治、自传、自养”之名,去接受异教的指挥,这与一个基督教会接受一个佛教和尚或伊斯兰的阿匍为领袖,有何区别呢?教会不该背弃救圣子耶稣去接受任何其他人间组织及其“领导”的发号施令,否则,这与出卖基督的犹大何异?正如字面的、因而是“科学主义的《圣经》解释”,是为每一个人服务的,但不是为蒙召的人准备的。圣子耶稣在最后的晚餐时宣告他的血是为“多人”、“众人”即蒙召免罪的人们作赎价而流的。但这并不等于是为“一切人”作赎价而流的,因为圣经上没有一个地方说过,一切人最终都可以得救。

在历史上,以佛教为国教的中国依然是中国,所以在未来,一个以基督教为国教的中国,也依然是中国。基督教要成为中国的团结力量,而不是分裂力量。我们并不同意“基督教民族主义”的说法,因为中国人并不是韩国人,韩国人因为缺乏自己的精神遗产,需要用“远交近攻”的方式,用欧美的基督教来抗衡西边中国的儒学佛道马列主义、东边日本的神道教天皇政治之夹击。感谢上帝,华人基督徒无需“基督教民族主义”,但是我们也不要走到另外一个极端,“用基督教去反对民族主义”。如果妥善解决基督教与民族主义的关系,就无法广传福音的。

至于我自己,并不是出于属世的考虑和事功的需要而选择福音的。我纯粹是为了能让自己顺畅地呼吸,为了能平衡理性的清醒所造成的恐慌,而接受基督为“我的救主“的。按照圣经所说,不是我选择了上帝,而是上帝选择了我,且教我无所逃避、无可推诿。尽管在我事奉上帝一年半之后,我终于认识到人的两面性:属灵的一面是需要属世的一面予以支持、鼓励的。而大部分属灵活动其实具有属世的动机、动力。就像我的呼吸和平安,其实不也是属世的?尽管这不同于“数钱”。只有什么时候,对世上的一切都不在乎了,那才算是真正归入了基督。

就拿犹太人来说,上帝在对他们提出灵性要求的同时,也对他们作出了属世的应许,赐他们以迦南美地。再拿欧洲的基督徒来说,上帝在他们灵性成熟之后,同样也在属世上赐福他们,使他们能从内外交困、朝不保夕,走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对民族和集团所应许的属世地位,不仅可以调动其成员的潜能,从而接通其传统资源,进而把整个当下世界呈现在他们面前,任其驰骋……而且,可以通过这种任其驰骋,在无形中传播了上帝的话语。最后面这一点,可能才是全部事情的真正重点。

上帝的应许,不仅可以祛除接受应许者们“邯郸学步”的困境,赐给此民族此集团最大的应变力与创造力;而且可以敦促其他民族与其他集团向之看齐,一起崇拜上帝的话语。最后面这一点,可能才是全部事情的真正重点。

要使无神论或鬼神论的中国人接受基督教为“文化主流”以至成为“国教”,而不是作为一个赏心悦目的亚文化或是小教派,就必须说服中国人:唯有基督的福音可以赐给中国人以某种的应许地位。尤其考虑到,中国的鬼神论者实际上比无神论者还多,占了有神论者中的极大比例。使徒保罗的成功传教,正是通过对犹太人的批判、剥夺其选民地位,来给予“外邦人”、“希利尼人”以及罗马境内各民族的基督徒以某种应许地位,从而使他们从犹太律法必然带给他们的从属地位和屈辱感中解放了出来,赋予他们上帝选民、“新以色列人”、“真犹太人”的自豪感,以便于他们分享上帝的荣光。在某种程度上,“新约中的反犹主义”是为让外邦人分享上帝的荣光所必不可少的代价。因为若不如此,死不悔改的犹太人过了时的“选民地位”,就会拦阻福音传遍地中海沿岸的广大异教世界。

参考保罗提供的上述例子,我想,对中国基督徒来说,消除福音传播的障碍,就必须删除西方人过了时的“传教士地位”。而为了福音在中国的普及,为了中国得以成为福音大复兴的基地,某种程度的“脱西方化”甚至“非欧主义”,也许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赎卖政策”:对于中国人这样急功近利的群体,“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棺材不落泪”,是其顶礼膜拜的哲学。要让他们普信福音,实在太难太难了。“像鸽子一样驯良,像蛇一样灵巧”,在关键问题上,为让他们得救,可能需要采取某种“诱惑”作为“交换”,如让小孩子吃药时然。要为他们准备一些糖果,如大米,让饥民入其彀中。现在,“民族自豪感”、“世界新兴超强地位”,就可以作为这样的糖果和大米,撒向他们心中。

然而,在“基督教民族主义”的旗帜下,在基督圣灵的感召中,基督教在中国如何具体处理与三教(儒释道)甚至与伊斯兰教的关系呢?

有人主张,这可以参照“新旧约的启示”。“新旧约的启示”是指:把儒释道(以及伊斯兰教)的种种教义及启示(普遍启示),也作为圣子耶稣所说的“律法和先知”,一概予以成全。当然,这只是作为“各国各族的旧约”来予以成全,而不是作为新约来遵循。相比之下,在未来的信仰世界中,只有现在的《新旧约全书》才可以作为“救主的福音”、和广义的新约,来予以接受,而其他各国各族的传统信仰,都只能作为广义的旧约予以接受。《新旧约全书》在这种意义上就成全了各国各族的传统信仰,而《新旧约全书》也就把各国各族的传统信仰列为自己的“预表”,成其新解和成全。简单说,如果能够宽容一些,把儒、释、道(还有伊斯兰及印度教、日本神道等等,当然也包括现在拒绝耶稣基督救恩的犹太教各派)的传统信仰,都作为“广义的旧约”予以承认,那么在这之上,再加上现行的《新旧约》作为圣子耶稣所承所传的“广义的新约”,那么全球性的信仰统一就完成了:儒、释、道以及世界各地的其他各教的传统信仰,不仅将被如是成全;而且全球世界将不需要通过思想斗争,就能实现和谐一致的精神世界──就向基督教统和了新约和旧约的精神世界。

可惜我们不能接受上述的相法和做法,并称之为“混合主义”、“ABC神学”。

我们始终警醒:记得使徒的告诫:“你们要谨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不照着基督,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就把你们掳去。因为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你们在他里面也得了丰盛。他是各样执政掌权者的元首。你们在他里面,也受了不是人手所行的割礼,乃是基督使你们脱去肉体情欲的割礼。你们既受洗与他一同埋葬,也就此与他一同复活。都因信那叫他从死里复活神的功用。你们从前在过犯,和未受割礼的肉体中死了,神赦免了你们(或作我们)一切过犯,便叫你们与基督一同活过来。又涂抹了在律例上所写,攻击我们有碍于我们的字据,把它撤去,钉在十字架上。既将一切执政的掌权的掳来,明显给众人看,就仗着十字架夸胜。(《歌罗西书》第二章8—15节)

我们认为:不是人心创造了上帝,而是上帝创造了人心。上帝的启示是普遍的,又是特殊的。但普遍启示和特殊启示,在神学上还是有严格限定的。我们必须坚持认为:前基督教以前的中国,只是接受了上帝的普遍启示,而未能接受上帝的特殊启示。例如,拥有殷周式的“上帝”和两汉式的崇拜“天”的“主神教观念”及其信仰,而没有《旧约》和《新约》那样的一神教──否则,如果强说古代中国也有类似基督教的信仰的话,就不免陷入我们所说的“ABC神学”。ABC神学,也就是把不同宗教(A、B、C)的神(A神、B神、C神)等同起来,结果是混合了不同宗教的内涵,背离了唯一的圣子耶稣基督。起码,是淡化了耶稣基督救恩的独一性与必要性。基督的救恩不是由言语说出来的,而是由他的流血、受死、复活的神迹,行出来的。我们岂能舍流血复活之本,而逐言语论辩之末呢。

在我们看来,新约不仅是旧约的诠释,也是旧约的统领。旧约是上帝的启示,新约却是上帝的亲临。所以,新约就好像是镜子,唯有透过它,瞎眼的人方能看见旧约所启示的上帝荣光。

先秦之儒,大致是属世的智慧,尽管吸取了阴阳五行之说的汉儒、吸取了佛、道的宋儒,已有属灵的关怀。但这种属灵关怀正如阴阳五行和佛、道、民间迷信的属灵关怀一样,无法沟通唯一真神与人类属灵的渴求,更无法给人类终极的拯救。

在根本意义上,伊斯兰是“阿拉伯异教向一神教的发展”,始终没有达到旧约的水平,虽然穆斯林把它抬到了新约的高度。也就是说,它本质上并不像汤因比等人文主义者所说的那样是“亚伯拉罕宗教”,因此无法过渡为“启示给全人类的救赎福音”。在这样的意义上,伊斯兰教徒之奉《可兰经》,一如基督降临后的犹太人之奉《塔本德》,是一个错误的方向,脱离了圣子的中保,通过任何先知、无论怎样“进深”都不可能得救,由此演变出来的形形色色的“新约”,如穆斯林的《可兰经》和犹太人的《塔本德》,就没有内在的生命。


(372)


“基督教”如果仅仅是一种意识形态而非“上帝的福音”,如果不能给信仰者带来应许的地位,则其所传的就是枉然了:“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哥林多前书》十五章14节)如果这样,福音的接受度必然会降低。如果它给接受者带来的只是从属地位甚至屈辱感,则其受到信仰的可能性会很低落:“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哥林多前书》十五章19节)对此暗淡的前景,暴力的征服,只能招来一些吃教者;人为的洗脑,只能俘虏心智不全的人。

基督教在近代中国的命运正是如此。信了“洋人的基督教”,对一个有教养的现代中国人来说,并不是分享了上帝的荣光,而是确立了从属于西方人却又被隔绝在科学主流之外的二等地位,这种次等状态其实成为福音传播的最大障碍。所以华人到了欧美,比在国内更容易“接受基督教”,因为“随大流”的惯性起了作用──次等地位已经是一个既成事实,但自愿同化却可以获得顺水推舟的好处。

民族不是个人,社会不是圣人领导的,要一个民族和一个社会完全顺服福音,需要在同时满足人们某些属世的需要甚至某种骄傲与野心。所以,上帝曾以“选民”来激励犹太人,又以“主的仆人”来激励欧洲人,使他们优越于不信者,并以这种优越地位作器皿,来顺势传达主的话语。相形之下,儒家之所以比道教与佛教在中国取得更大的成功、获得更久的主流地位,也是因为儒家曾经给与中国人更多的应许。不仅儒家,其实先秦百家都曾或多或少给予中国人自己以更多的应许、更高的地位。

夏的文明,如“夷夏之防”。周的文明,如“郁郁乎文哉”。这使中国人区别于蛮族。就像埃及、巴比伦、印度、希腊的主流文明曾经给与其居民的一样。至于佛、道,以及受它们养育的理学,民族性格就不那么强了,所以它们虽然不能让中国像先秦两汉那么强盛,但毕竟让东亚其他各国各族比较能够接受,所以宋明以后的新儒学,不仅在中国,而且在汉字各国都欣欣向荣,并一一获得了官方地位。按照这个逻辑,受到基督教影响的现代儒学,也许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然,在学理方面,作为新儒学的理学不仅比魏晋以前的本土儒学更多一些深入的思辨,而且也比佛教道教更加切合社会整合方面的实用,当然不是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固有的原始宗教可以抵御的。而中国文明也由于在汉朝以后补充了所谓“高级宗教”的养份,而活得了新的活力,尽管它没有放弃这一性格:注重实用、缺乏时间深度。

基督教可以给中国人怎样的应许和地位?这对基督教在华的传播前途是至关重要的。首先,是来世的期盼;其次,是三位一体的奥秘;最后,是主的救恩。基督教要想在中国扎根,它能够给予中国的应许地位,需要超过儒、释、道的总和;这样才能调动中国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其中。只有中国调动了比之儒释道曾经调动的更大热情投入了基督教,事情才会发生戏剧性的转变。那时,“万物皆备于我”就不是一句空话,而成为“信仰超越者”的实况。

早先,由于犹太人弃绝了基督的救恩,上帝的恩典转移到了希腊──罗马世界。现在由于西方人背弃了救恩(从否定基督复活到主张删改《新约》,无奇不有),上帝的恩典临到了中国。至于中国到底能否获得选民资格,就要看中国人是否真诚悔改,接受救恩。而从技术上看,中国人的主流是否真诚悔改、接受救恩,就看他们能够获得怎样的应许,从而把自己的命运和福音有效联系起来。如果仅仅停留在“你必须低头认罪,老老实实接受改造”的毛式水平,那样的传教只能造就奴才,无法造就新人。

回顾一下反面的例子:西方人以炮舰轰开中国的大门,以暴力为基础的治外法权,成了基督教传播的护符。这种“官方地位”在后来的“反帝运动”中长期得不到中国人的谅解,福音的传播没有从洋人得益,反而因其受损,被恶意竞争的、“同样外国来源”的共产主义描写成为邪恶的化身。但与共产主义不同,福音从来不是站在胜利者一边的,即使通过炮舰的帮助而不是通过殉道的见证传到中国的“福音”,也只是一种“边缘化的力量”。因为当西方帝国主义用武力为后盾,向中国以及广大殖民地世界输出基督教的同时,他们自己却开始了从内到外的“脱基督教”过程。教廷的腐败就不去说,新教改革也是流弟兄姐妹们的血,来满足一小撮“改教者”的个人野心。这种复杂的演变,导致一种“剪刀差现象”的形成:西方基督教日衰,中国基督教日盛。一衰一盛之间,可能有一天,西方与中国,在基督教的声势方面,达到了平行线。如果这一点可以预期,那么进一步的发展就不是绝无可能:基督教在西方颓废、老化、变质;而在中国,基督教则开花、结果,甚至可向西方反转传播。

可以看到,十九世纪时西方用“不平等条约”把基督教输入中国,就像送进了一个成熟的然而趋于老化的果子,在这个果子开始腐烂的时候,却把自己的果核,以某种急迫的饥不择食的方式,植入中国大地。这也许正是上帝的美意所在:兴灭国,继绝世。通过中国,让福音的薪火,不绝如缕。

西方传教士所采用的“急迫的方式”和多种“不当的手段”,何尝不是在开导中国人:该以“看神不看人”的态度去看待福音的传播者。接受者需要把人的因素从神的福音中剥离出去,就像一个学生可以从坏老师那里学到好东西。进一步说,西方传教士的不良行为以及“整个传教活动受到不平等条约保护的尴尬处境”,何尝不是提供了一个证据:福音并不是西方人恩赐给中国的,而是上帝恩赐给中国的──既然世界上连一个义人也没有,所以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也就理所当然地行不出什么真正的“义”来。但是,即使他们是打着福音的幌子在数钱,福音还是传开了。

“有的传基督,是出于嫉妒分争。也有的是出于好意。这一等是出于爱心,知道我是为辩明福音设立的。那一等传基督是出于结党,并不诚实,意思要加增我捆锁的苦楚。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腓立比书》第一章15—18节)如此说来,福音得以传到中国,当然不是西方人之功,而是“上帝永恒计划”的一部分。而福音传播过程中的不良因素,则是人性所致,为的是警醒中国人:要“看神不看人”,这是要我们知道,不是信上帝的人带领世界,而是上帝要谁带领世界,就会给他必要的启示,让他先成为主的门徒与合用的器皿。

“难道神有什么不公平吗?断乎没有。因他对摩西说,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据此看来,这不在乎那定意的,也不在乎那奔跑的,只在乎发怜悯的神。因为经上有话向法老说,我将你兴起来,特要在你身上彰显我的权能,并要使我的名传遍天下。如此看来,神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叫谁刚硬,就叫谁刚硬。”(《罗马书》第九章14—18节)上帝往往拣选最卑微的人来带领世界,先是犹太人(寄人篱下的国际盲流),后是希利尼(希腊化世界的广大奴众)和欧洲蛮族,现在则是中国人。现在,“中国人”不是一个好词,而是一千七百年来不断受辱、亡国的代名词,并在当今全球流窜,当今的中国人是“无信的群众”──无信仰、无信义、无信用、无信心。但是上帝也许正要起用这种当今世界上最糟的人呢?作为当代世界的犹太人、希利尼、蛮族,这种寄人篱下的国际盲流、全球血汗工厂的广大奴众、真正粗鄙的现代野蛮人──如果成为福音的载体,那才是上帝的大能。如此一来,中国的“无信危机”的现况,最终导向了主的福音。


(373)


我们和“ABC神学家们”的基本分歧在于:

他们为了传教的方便法门,不惜把福音和上帝,同化于文化传统、变质为中国思想,如以《老子》、四书五经,混同于神秘启示,甚至用所谓的“《老子》VS.《圣经》”,在玩世不恭里亵渎了圣灵,企图让耶稣的上帝变形为周公的神明,让流血的基督沦为老子的道士……

在“ABC”神学看来,孔孟荀的天命观、老庄易的天道观,比起西周的敬天祭神的虔敬,是一种退步甚至“从高处的坠落”。但是我们知道,西周的崇拜中,仍有拜偶像的要素,如祭器上的动物纹样所示。在这种意义上,孔子的“仁”,孟子的“义”,虽然脱离了人格上帝的崇拜;但比起东周以前许多诸侯国祭天、祭河、祭祖时的杀殉仪式,也许更接近宇宙主宰的抽象天命。因为仁义比杀殉更抽象,仁义观念的兴起,不仅见证了信仰的抽象化过程,而且更接近上帝的抽象本质。

从秦汉以后中国本土宗教发展的显明证据看,我们无法认同这样一种谬论:殷周鬼神崇拜中的“上帝”观念是一神教的表达。而两汉纬书更加显示,围绕在“中国上帝”,不仅多神崇拜迹象严重,且各种符瑞──灾异的征兆名目繁杂,令人困扰,这种迷信状态,实与罗马的多神国教相似,而与基督教相去太远。这种宗教是“主神教”而非“一神教”。

西汉董仲舒的儒学比之先秦儒学似乎违背了“信仰抽象化”的规则,但是我们不要忘了,它不是单纯的思想言论,而是意识形态的综合体。就像罗马和拜占庭的基督教不是单纯的福音,而是信仰的综合体。这些综合体,乃是文明上层的思想言论与文明底层的多种秘仪(阴阳五行与龟蓍占卜等)以及神话、习俗以致巫术、咒语的复杂混同。这种混合的结果,在局部也有违背抽象化原则之处,但在全局却依然具有日益抽象化的一面。宋明理学或称道学,它比佛教高明的地方,就是在吸取佛学思辨的抽象性的同时,脱离了佛教五百罗汉、十八层地狱式的具象世界。如果未来中国的思想和文化能够匍匐在造物者面前、得以升入上帝天国,并受到洗礼,那就得以抽象化了。具体说,是要让中国人及其文化蒙召得救,改变自己,而不是为保养自己,以“保种”、“保教”的血缘中心主义,去改编福音。从今开始,如有中国人真以耶稣基督为自己生活的中心,并以上帝天父为生命的重心,那就是基督的传人了,那就是天国的儿女了,那就是上帝所拣选的继承产业的儿子了。这一切是新的,对于中国人的祖先、对于中国过去的思想文化,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了──仅仅具有一种“跨越了大河”的关系。

上帝在往昔不也是这样,从“大河那边”招选了亚伯拉罕,从以色列人祖辈的奴役、父辈的迷误中,拣选了以色列人。后来又如此拣选了欧洲基督徒和世界各地的基督徒。今天看起来,亚伯拉罕的列祖列宗们在哪里呢?教父和教宗们的异教先辈又在哪里呢?他们在“文化断裂”的过程中,折戟沉沙,消失在历史的浊流之中了。

现在中国基督徒所能做的,是学道,而不是损道、益道。洪秀全式的修改福音,以“适应中国的民间信仰”,虽然开了毛泽东“山沟里出马列主义”的先河,但却被两次证明是一条死路。况且主的真理不是人的主义,是不可修改损益的;否则只能遭到诅咒。洪与毛等的历史败局,正注解了“损益者不能得益”的道理。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的消解──但愿中国基督徒的传道,不是在消解福音。


(374)


“中国传统上人神互通”,讲求天人合一、“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用民意来取代天命。许多人说自己信了耶稣,其实还用异教的方式在理解神、敬拜神。我不知道在神秘的领域,这会引起怎样的后果;但我担心这种“ABC神学”的混合主义,使得人们所传的福音变质。中国宗教只有自恋、求神保佑,不会爱神、为神献身。如此心态,就是接受了福音,结果还是“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马可福音》第四章12节)。总的来说,在信仰程度上,许多中国的基督教会可能还处在“出埃及之前”的状态:不仅处在埃及式的偶像包围中,沉沦在自恋和拜物的邪恶中;而且似乎缺乏神的带领,没有总结过旷野的磨炼,所以对真神的信仰流于表面,不是延续异教的牵强附会,就是干脆为了社会适应。这是中国传统的“鬼神论”披上了福音的包装,而鬼神论和无神论一样,都是福音的敌人。

感谢圣子耶稣基督的宝血,使得基督徒们可能不必一个个都亲自经历“外在旷野的磨难”,就可以“与上帝和好”。但是从此之后是否就连内在磨炼也要逃避呢?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在外部旷野四十年,我们如果没有至少四十年的内部旷野,也是无从得见应许之地的。而真信仰也许只能在真磨炼中树立;否则即使到了应许之地,也还是会失去的──犹太人的命运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当然,由于逾越节的羔羊,他的血为我们献祭,洗净了我们的罪,我们也许可以不再失去应许。但有关神秘日子的奥秘,说到底连人子耶稣也说他不知道,只有父知道:“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有父知道。”(《马可福音》十三章32节) 所以基督徒尤其是“中国的从鬼神论转化而来的基督徒”还是要谨慎:“你们要谨慎,儆醒祈祷,因为你们不晓得那日期几时来到。”(同上33节)

“天人合一”并不同于“我与父本为一”。天人合一,当然讲了人要主动、自律地与天契合的意思,但也是包含人了“天听自我民听,天视自我民视”的天对人的调适性。“我与父本为一”则不然,它表述的是上帝的绝对诫命、意志、计划、救赎等,是不以人间的意志(民听、民视)来改变的。在这一方面,毛泽东的“愚公移山”是“天人合一”的,而同样是毛泽东说的“历史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则是基督教的世俗化──这两者完全是对立的、分裂的,可见毛泽东毫无逻辑,毛泽东思想根本是“毛思想”、“冇(Mao,没有)思想”。

“天人合一”的要害是调合,结果是呼应、对话;“我与父本为一”的要害是顺服,以致顺服地上十字架、受难、死后三日复活、完成对世界的救赎。“天人合一”的上等境界可以是文天祥(1236—1283年)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下等境界可以是张弘范(1238—1280年)的“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两个极端在托名屈原的《楚辞·渔父》中已见端倪。“我与父本为一”则无此弹性,故说“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配作我的门徒。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人接待你们,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来的”。(《马太福音》第十章37—40节)

1996年信主以前,我以为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为现代文明的困境寻求出路。为此,我花了二十年时间研究并书写《黄金时代的重来──论礼制的天下统治》一书。信主以后,我本来已经放弃了这些手稿,但后来想到,写过这些东西的人信了耶稣,和没有写过这些东西的信了耶稣,是不同的;而和根本看不懂这些东西的人信了耶稣就更加不同了──因此才决心把它们结束一下,公之于众,为耶稣基督做一个见证。

1996年复活节以后,我相信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只是未经验证的一厢情愿,且此“天人合一”早在一百年前即已破局。相反,古希腊罗马的现代性文明(人本主义与科学思想)确是经由福音而带出绝境的──此“已被验证的实底”是不难再次验证的。这再次验证的对象即为文艺复兴、宗教分裂、地理发现、启蒙运动以来的全球性现代文明。

剽剥中国的思想(哲学)以对应、调和于基督的福音(启示),正如剽剥基督的福音以调和、对应于中国的思想,与其说是推陈出新的综合建构,不如说是旧瓶装新酒、异体蛋白相斥的解构。在我现在看来,唯一正确的道路是独尊福音。而在独尊之下,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尚且在欧洲得以易服潜入基督教的营垒;如果在中国公然提倡调和老子与圣经、调和儒家与基督教,岂能不乱福音的实质、并失真中国思想?


(375)


华人基督徒的多数,“对自己罪性及能否自救的认识”不够,并和古书中充斥隐恶扬善的内容、“性善”、“良知”、“反求诸已”……一脉相承。这些传统是很虚伪的。为什么圣经是上帝的启示?因为圣经绝不隐恶扬善。例如所罗门王在耶和华神殿里杀人的罪行刑,都得到秉笔直书,赞曰“董狐笔”都是不够的,因为圣经做到的,其实董狐笔做不到,因为董狐笔已成中国绝笔,无法贯穿成为类似圣经的批判传统。

中国文化的传统势力和中国社会的习惯势力,很僵化,且由于其僵化性而增其“稳固”的假象,甚至变得无孔不入。这很像汉人特别喜欢挡住别人的去路,站在大街上高谈阔论,或是堵在门口阻碍他人进出,完全没有公共空间的意识,或是太有公共空间的意识,故意要破坏公共空间。在这种顽固性之下,即使我们对它说“不”,它还是会潜移默化进来,如果我们一开始就在内心对之姑息,并在虔诚信徒之间商讨如何迎接它,甚至与它妥协,那我们岂不是在养奸?我们岂不是注定了会离福音越来越远,最后成为异教阴魂的俘虏?成为“ABC神学”的信徒?

中国人的生活态度过于注重实际,中国人的世界观缺乏超越性,造成中国人对死亡的普遍恐惧和对生命无条件的依恋……这就足以使人们在压力面前“选择”专制制度,向地痞流氓无条件屈服──因为一切“自由”的本质就是“自己承担风险”。所谓“咎由自取”就是自由的伴生物;不愿意承担风险的人,就会把自由拱手出让,让别人来替自己决定命运。

一种发明了三十六计的文化,在灵魂的意义上已经完全堕落了。尤其,当一个民族一个社会已不再把三十六计作为对外战争的谋略,而是作为对内斗争的技能,甚至连同自身存在都“三十六计化”、沦为无耻谋略的驯服工具时,人们还能以此“智慧”沾沾自喜吗?在这样的成熟与腐败面前,倒真不如重新变为愚拙,重新返生,变成像五胡鲜卑或日耳曼蛮族那样──那样还能再创中国的隋唐文明和欧洲中世纪文化。否则就是“中国特色”:一千多年来,成熟的中国人不断遭到周围生番和熟番的轮番蹂躏,一再沦为鱼肉的对象。

当然,在传道的时候,当面对异教徒的时候,我们须如耶稣所说,“像蛇一样灵巧,像鸽子一样驯良”──我们需要掌握对话的现场,需要策略和分寸,需要“一分为二”……但这只是外表,是(属灵)征服者的步伐,是“恐怕他们回转过来,就得赦免。”(“ 耶稣对他们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若是对外人讲,凡事就用比喻。叫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恐怕他们回转过来,就得赦免。”《马可福音》第四章11—12节)新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历史,将与福音的国教化,与“全民受洗运动”,一同开始?在此之前的中国史,只是“异教中国史”──它仅仅属于过去,而不能开创未来。

我们希望未来的世界,在福音和广大的异教世界及其文化传承之间建立桥梁的使命,将落在中国社会身上,就像现在1999年全世界的“马列主义传承”,主要靠中国血肉在维持。那也许需要一位蒙恩得救、但并未受过“完整的神学教育毒害”的中介者,因为完整的神学教育也许反而会在受教育者与异教世界之间,划出一道难以弥合的鸿沟。相反,以世俗语言来讲说福音的精神,所表现的心路历程,反倒更加接近耶稣的风范,也许更能引人入胜,更加容易引人归主?也就是说,福音与异教世界的中介者,不仅要以福音的精神来表明他自己是如何“入生”的(即“进入基督”、“在基督里”),也要以世俗的语言即异教徒懂得的语言来表明自己是如何“出死”的;而且,“出死”还应写在“入生”之前,这样才能征服世界人心。因为,出了死不一定就能入了生,倒是很有可能进入虚无,沦为一个无神论者。


(376)


关于“所有的统治者至少都是神允许的”,我同意,“所有的统治者至少在他们被上帝推翻、审判以前都是神允许的”。甚至迦南诸王在他们已经被耶和华神交在约书亚手里的时候,其王位也依然暂时还是“神所允许的”,甚至在他们被极为悲惨地处死之前的一天,他们也还是在“神所允许的”之下发号施令呢!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其实在“时候未到”的时候,报应已经开始了,只是我们不确切知道罢了?上帝当然不是善神,正如魔鬼不是恶神,因为上帝与魔鬼并不像善神与恶神那样对等,上帝不知要比魔鬼丰盛多少、完全多少,上帝的能力也不知道要比魔鬼的能力大得多。魔鬼不会做好事,上帝则赏罚具备。《列王纪上》二十二章有记载说,耶和华要引诱一个以色列王亚哈去送死,结果一个神灵应声而出,愿意前往,耶和华问他用什么方法,他回答说“我去,要在他众先知口中作谎言的灵。耶和华说,这样,你必能引诱他,你去如此行吧。”结果那王听从了众先知的虚假预言,果然覆亡。

我不太赞同一种说法:“即使是耶和华所选的仆人的犯罪,那或者也在耶和华的救赎计划之中”。因为旧约中经常记载了上帝耶和华是如何“后悔”某某计划,然后发怒,然后惩罚那些违反了他良好的初衷设计的人与事。这是否表示上帝对他所选的人,也无法预后其发展呢?如果解释说,这也是上帝计划的一部分,那么我们仁慈的主为什么如此周折地实行复杂的救赎计划呢?可见,要对神学问题进行本体论的“真理探讨”,基本上不可能。所以约伯和他的朋友不一样,基本上不做这样的探讨,因为他知道不可能弄清楚。我想,我们的解释大概只能围绕着“工具论层面的真理”,即怎样有利于上帝,怎样有利于福音,怎样有利于做见证……而无法弄懂究竟为什么。例如,说上帝特别恩待中国人云云,是有助于中国领悟主的恩典、有利于人们破除“洋教”成见──这就是在“工具论的层面”来说真理的,不是在“本体论的层面”来说真理的。


(377)


这几天读巴黎外方传教会的神甫沙百里(Jean Charbonnier,1932—)写的《中国基督徒史》,里面写到陆征祥著名的结论:儒家的孝德在耶稣基督身上完全实现了,他与天父间接着至爱的纽带。这位陆征祥,就是五四时期的著名“卖国贼”。早年在满鞑手下充当旅欧外交机构的翻译官,1912年满清崩溃后马上领洗为天主教徒,1919年卷入五四运动、成为斗争对象,1926年出家为修士,1945年死在修道院。他比我们早八十年,但就已经试图“从西方世界的宗教秘密中获得精神力量,以便振兴积弱不振的中国”……陆征祥这种人,企图“用上帝而不是被上帝所用”。但是我想,他关于耶稣基督体现了最大孝道这一思想,是可以打动中国人又不至于破坏中国人的“传统美德”的。耶稣无怨无悔地上十字架为天父而死,比最极端的二十四孝图更为醒目──这至少要比儒家化的基督教要人首先顺服自己的父母君上,更接近福音的本意吧?

我想,唐代的景教,元代的也里可温教,都是只传教义不传福音的──尽管他们的教义里有些福音,但片面的教义宣传掺杂了大量的人为因素,从而导致变质的福音。而且他们在仪式上所用的语言是全体中国人完全不懂的叙利亚文,正如明清的中国天主教徒在崇拜仪式中所用的是自己完全不懂的拉丁文一样──如此与母语隔绝的崇拜,是很难深入独立思考的人心的。这种现象当然也是中世纪欧洲蛮族国家的普遍现象。所以它们把这种“念经方式”照本宣科搬到中国来了。这就不及汉传佛教经典的深入人心了。

另一个极端当然是洪秀全给中国基督教留下的劣质遗产,那实际上是披着基督教外衣的萨满教(跳大神),是假货,就像当代中国流行的伪劣产品一样。虽说《旧约》大量中也有降神仪式(如“出埃及记”前后一段时间的记录)的描写,但那是不可重复的,就像今天如果有人冒名顶替耶稣基督“附体发言”,岂不是混乱了真道?


(378)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乃是人文主义的极致:个人独对历史,只向历史负责并彪炳历史。这种历史本体论的背后当然是无神论的人文主义。如果只在社会意义上评论,作为英勇的个人,文天祥的就义富于英雄性,因为他是单独面对审判和处决,而耶稣却有天父上帝在背后支持。然而从“忘记背后的,努力向前”的灵性意义说,文天祥的就义只是人世英雄的终点,耶稣的受难则是上帝之子的起点。从此,天上地上和地底下的所有权柄都授予圣子了──耶稣开创了新纪元,文天祥则没有;基督召集了无数基督徒前赴后继,文天祥的精神则绝迹于中国,直到西风东渐,才催化了明末的夏完淳、清末的反满派。这就是神与人的根本区别。


(379)


我理解:在欧美主要国家或多数社会,基督教会多少被人视为“反动势力的堡垒”,多少有些类似耶稣基督在世时由文士和法利赛人甚至撒都该人把握的“犹太教”。它藏污纳垢,有时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中国没有基督教传统,我们又无法经由西方的基督教传统去理解福音、传播福音,否则就会流于生硬尤其是流于“表面化涂料”,于是,如何使福音注入中国的传统,从而长出中国自己的基督教传统来,是中国基督徒面临的最大挑战!

我同样理解:在当前或未来的中国,基督教会尤其是家庭教会,必将成为“革命力量堡垒”,一如耶稣基督时代的使徒教会。所谓“革命”,是指“根本性的变革”,革命不必是暴力的,暴力的未必都是革命。教会相对于社会,应该是一股革命性的力量、因为教会应该代表根本性的变革:教会所蕴含的灵性动力,可使僵化颓废的“犹太教徒”,与上帝重新和解。如果福音要兴起于中国,中国教会必先成为“社会进步与革命的堡垒”,一如在中世纪早期的欧洲。如此,中国基督徒的工作难度当然要大于加尔文、马丁·路德。因为他们改教着毕竟是在西欧的基督教传统中活动,而我们却没有这样的传统,因此如何让福音的种子扎根于中国异教的土壤──这是中国基督徒前无古人的任务。

愿主成全这样的事:给我们五十年时间,让我们进入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迦南,使中国成为一个“基督徒社会”,而不是“基督教国家”!由于我们自己的错误,可能会再次招致延误,但愿主能怜悯我们不犯错误。


(380)


1999年10月15日我写到:“在我的内心,1975年开始的思想《黄金时代的重来:论礼制的天下统治》,已经让渡给了‘福音东移运动’。”

蛮族入侵之前的基督教各民族,即罗马帝国治下各民族,有文字信史传统者如希腊人、埃及人、叙利亚人、亚美尼亚人等,由于原先传统的阻碍于混合,不得不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基督教”。如希腊正教会、科普特教会、叙利亚景教会、亚美尼亚使徒教会等等。科普特教会、叙利亚景教会大家比较熟悉了,下面说说亚美尼亚。亚美尼亚教会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国家教会”。公元301年,亚美尼亚国王梯里达底三世定基督教为国教,使得亚美尼亚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基督宗教国家。大约在302年,启蒙者格列高利从恺撒里亚宗主教处获得宗主教称号,成为第一位亚美尼亚宗主教。 由格列高利创立的亚美尼亚教会也被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格列高利教会。在梯里达底三世的王宫边上,格列高利建起了亚美尼亚的第一座教堂──埃奇米阿津大教堂,一千七百年来,王宫早已荡然无存,而教堂却一直是亚美尼亚大主教的驻地,被称作“亚美尼亚的梵蒂冈”。公元405年,米索为亚美尼亚的人民创造了亚美尼亚字母,翻译制作了亚美尼亚圣经(410年)。从5世纪中叶以来,亚美尼亚教会就一直保持独立。直到现在,亚美尼亚教会依然独立于基督宗教主流派以外。后来的罗马天主教和希腊正教都是从基督教主流派及展而来,那么当然亚美尼亚教会跟双方都没有关系了。

亚美尼亚教会,于是成为一个独立基督教会,信奉单一属性说,独立于基督教主流派以外。基督教的主流教义强调神的“三位一体”和“两种属性”,即认为基督的本身具有两种本性,即神性与人性,这两种属性相和而不相混。基督有两种性质,“每种性质本身都很完善,彼此又有区别,二者却完全结合在一个人的身上,这个人既是上帝,又是人。” 基督既是完全的神,又是完全的人。在451年,基督教迦克墩公会议上,这种“两性说”获得胜利,成为基督教的正统。亚美尼亚教会并没有追随迦克墩公会议,不承认迦克墩公会议的合法性。亚美尼亚人另外提出了一种基督教观点,既不同于罗马的观点,也不同于波斯人的观点。与主流信奉不同,亚美尼亚教会信奉神的“一性说”,认为基督的人性完全溶入神性,因此只有一个真正的属性──神性。与一般教会所认为的12月25日圣诞节是耶稣诞辰不同,亚美尼亚的教会则坚持1月6日主显节是耶稣的诞辰。

注重法律与社会整合的为拉丁──罗马人,他们形成的拉丁教父学,也比希腊教父学较为实用。但是也可能由于这一点,使得罗马帝国之下的基督教具有日益增强的整合性及其带来的“制度性”、“压迫性”。基督教在十六世纪以前连遭重创:七世纪失去北非、中东;十四世纪失去小亚细亚,十五世纪,失去拜占庭和东欧并因宗教改革引起内部分裂……基督教十六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所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反攻和扩张,却是由于那些半伊斯兰、半摩尔人化了的比利牛斯人主导的……这是否意味着,阿拉伯跨越地中海、甚至突破比利牛斯山脉进行武力传教,比之基督教早期的大致和平的传教更为有效?──如穆斯林对东正教区域的两次侵占,七世纪的阿拉伯人,十三至十四世纪的突厥人。正是按照穆斯林的武力传教的模式,比利牛斯人对北非以外的非洲、中南美洲和菲律宾的武力传教侵占纷纷得逞。这是耐人寻味的。这是不是说明人性很贱?

变质的福音不如没有福音?因为变质的福音所代表的是狼,是强盗。唐代的景教、元代的也里可温教、明清的天主教是否混入了变质的福音?但无论如何,它们分别以叙利亚社会与拉丁社会为背景,它们所形成的教义——仪式系统,怎能全面征服中国人的灵魂?这样的教义——仪式,是业经过滤的,因此可能变质,其过滤器就是叙利亚文化和拉丁文化的杂烩。

据报,叙利亚人的景教、元代的基督教各派(“也里可温教”)、拉丁人的天主教,都没有或没有及时地向中国人呈现《福音书》的原本,这是否可以从旁证明他们所传的乃是“过滤的以致变质的福音”?如果不是直接面对福音,那么当时中国人所拒绝的,可能并不是福音真理,而主要是包在福音外面的那层叙利亚文化和拉丁文化的杂烩?

至今,欧洲基督徒以及后来的美洲殖民地的外向传道事业,已经持续五百年了。有意思的是,这五百年恰好是福音在欧洲以及后来在美、澳等殖民地衰落的时间,这期间欧美的基督教社会日益“异教化”了。在很大程度上,外向传道虽然是与殖民活动相联系,但多少也会反过来缓和、阻遏乃至逆转了内部的异教化,因为扮演教师的缘故,使得自身的学习生涯得以持续下去。这种“教学相长”,就构成了原异教地区对欧美基督教社会的正面激励──“传授福音的激励”。

这五百年来,欧洲人所传的福音伴随他们的殖民统治,形成许多混血人种的社会,但是除了菲律宾、澳洲、美洲、非洲的原住民……这些没有自己文字史的原始民族,得以全民主流皈依基督之外,别说中国、印度、波斯、阿拉伯等曾经创造过文明的民族,就连日本、韩国、越南、西藏、蒙古、土耳其、泰国、缅甸、马来人等借用他国文明的民族(一如欧美人借用了希腊罗马),其主流社会也同样拒绝接受基督教,他们的表现,和使徒时代的犹太人是差不多的。

检视一下“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异教化运动,奇妙的是与全球福音布道运动二者交互的。这一双向运动开始之前的“基督教各民族”,基始于“蛮族入侵”带来的日耳曼、斯拉夫诸种,他们多系“生番”,没有自己的文字“信史”传统,故易于接受基督教化,成为以后全球福音布道活动的中坚力量。相反。文雅的希腊人后来连本土都被土耳其人一一夺去。二十世纪开始,欧美社会经历了“世俗化”乃至“异教化”过程,同时一些有志之士却把福音大力输入中国──这多少相似于,当初犹太人的弃绝福音,但使徒们却把福音传入希腊──罗马世界。

西方社会1970年代以来的二十余年所流行的中国文化热,如所谓针灸、气功、风水尤其是“东方宗教”,只是它们正在经历的“异教化”的新表象,这既非现代文明的进步(如打破欧洲中心论),亦非中国文化的胜利。

再看中国。唐宋元传播的景教失败了,因为它很少谈到基督的救恩,而没有基督救恩的人就无法到上帝那里去。我们不能不指出,明清之际“耶稣会”的传道,也只谈抽象的“天主”而回避“基督的奥秘”,他们片面认为当时中国文化的传统和士人的心智,还不足以领会这一难解的奥秘;但他们如此“传教”,却把基督教的灵魂丢掉了。

唐朝和元朝的景教是以叙利亚文为中介的,明末清初的天主教是以拉丁文为中介的,因此难以突破他们各自的民族文化的樊篱,进入中华文化的主流并成为其中国精神的主导。如果基督的福音不以中文的精髓来传播,则中国又如何福音化呢。十七世纪的“中国礼仪之争”也许只是以西方风俗取缔中国风俗的“风俗歧视事件”?如果使徒保罗当初照此办理希腊罗马的宗教事务,而厉行割礼、禁食猪肉等不洁动物,则福音如何行于欧洲?所以保罗说向什么人他就做什么人,只是为了多救些人。依其精神,中国总有一天会成为基督教国家,并保留自己的良好风俗。罗马教廷的失败与使徒保罗的成功,多么强烈的反差。学习保罗,中国基督徒应该“促进中国人接受福音”──像福音这么好的灵粮,如果不能让同胞都来分享,似乎有点对不起自己的民族;这么广袤的地土、这么众多的人民,如果不能让福音传布、上帝临在,对不起耶稣基督的受难与创造天地的上帝恩典。

中国的“礼”无终极性,无论礼魂还是礼仪,尽管合乎天理,其本质毕竟是人文主义的、自然主义的。同样,中国的“理”无本体性,无论人理还是天理,尽管具有精神,其本质毕竟是自然主义的、人文主义的。“礼”与“理”的要害在于,缺乏神性。若以福音的神性来损增“礼”与“理”此二者,则,“礼制的天下统治”何尝不能成为人类政治的良好模型?地球村的安危兴替,也许需要一种更加合理化的保障。

缺乏神性的“礼”与“理”,必定被罪性所充满。“祭神如神在”的儒家传统,其倡导的“礼”与“理”,只能是基于人欲的,其天理也不是天启的,而只能以亲疏贵贱来确立人间秩序、文化结构,因之无法藉助“超自然的”或曰“自然超限的”能力,扩展于整个地球村。结果,“存天理、灭人欲”中的人欲,只是“个人主义”的代词,而其对应的“天理”,则是“集体主义”的代词。由于这一“天人对偶”“天理──人欲”同样缺乏神性,只有“人的自我精神”意义,因此即使在人文主义、世俗文明的意义上,“礼”与“理”也无从获得基督教式的张力。

我要说的只是一个可能:随着犹太人的沉沦和欧美基督徒的异教化,上帝正兴起中国基督徒作为神国的仆人。这并不需要从中国古代的异教文化那里获得“授权证明”,也不能用中国近代的苦难经历来回避或否认。

由于我们卸不掉中国传统文化的“酱缸”负担,从长期看,福音要成为如此这样一个中国社会的精神主流,就不得不发展出某种“有自己特色的基督教”?即使这是客观形势使然,也不可急功近利地仿效洪秀全、康有为这两位边陲之人,短期之内就人为制造“托古改制”的信仰交易。

急功近利,以主观意图代替神的福音,率性作伪,人工制造所谓“救国工具”──这个前车之鉴需要避免。我们需要纯粹的福音、无伪的传道,以及本于良心的敬拜和回报上帝的爱。──而这一切,有待于“中国人的光”、“中国人的使徒”。中国人的光,不需要以中国的异教文化来证明福音的可信可靠。即使外邦人的光首先普照的希腊──罗马人,也没有斗胆宣称他们的异教文化是福音的预备!因为他们的内心毕竟没有如此自卑。上帝不断兴起一些民族来推动福音布道,如在保罗时代,“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罗马书》三次提到),这先后顺序不是恩典的先后多寡,而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所以“在后的”常常变成了“在前的”。我们不要因为自己“事事都想当前浪”的妄想,而拒绝福音如毛泽东或篡改福音如洪秀全。这些都已经证明是死路,切切不可重蹈。

中国人的光,将是接纳福音的光,而不是异教文化传统的光!主在《福音书》中说,旧瓶不能装新酒……


(381)


我们能够信神,不仅是出于我们的良善,也是出自我们的贪婪。我们以前所追求的“体验生活”,其实是魔鬼的诱惑。现在我们“体验过了”,才知道那是“中了共军的奸计”了。上帝的仆人保持简单的生活、简单的思想,乃是得了简单恩典、最大恩典的明证──因为一切生命在耶稣基督里已经完全,“我们的体验”不过是“浪子误入歧途”的遁辞与代称罢了。

时间仿佛魔鬼,他花样翻新、充满诱惑;上帝则是永恒,他亘古如一,宁静平安。以前我歌颂时间,称之为“阳”、“乾元”、“普遍的天子”,并用“浑沌”来称呼超越时间的永恒存在。现在我想知道:这是否一种罪性的体现呢?生命来自超生命,世界来自超世界:唯有知道超世界、尊崇超生命,生命的世界才有平安喜乐。


(382)


中国人的奴性?这一点人们谈论太多了。但一个奴性的民族能开创那么独特的文明吗?实际上,中国人的奴化是过程,是从外来统治开始的。只是到了现在,推翻外来统治容易,铲除奴化心理却难。

“被出卖恐惧症”笼罩中国人的内心,所以,坦诚的非信仰状态和伪装的信仰状态成为可悲的一体两面。如何在这样的国民中传播福音的许诺而令人接受?答案是:无条件的强制而非有条件的说服。因为有条件的说服不免被证明为并不可靠的说教、许诺以致可靠的哄骗、欺诈,从而开始又一个恶的循环。

华人是一个不断在社会生活中经历到被欺诈和被出卖的民族,而这些欺诈和出卖,又经常和信仰、意识形态联在一起,因此我们患上了“信仰的进食恐惧症”,信仰、信用、信任的多重空白造成了极端的饥渴,反过来加剧了胡乱进食的毛病,使社会变得更混乱、更不可靠,更充斥了欺诈。现在,也许唯有“福音的进食”可以打破这恶的循环,并拯救我们的身心灵。


(383)


为什么新儒家人士会说这样奇怪的话:“儒家的真消息要经过纽约、巴黎和东京才能更有生命力和说服力。”(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后记,台北联经1996年版)在我看来,这一奇怪的逻辑其实是说儒家必须经过基督的教化,才能变“真”。当然这一说法并不真实。事实上,“经过纽约、巴黎和东京的儒家消息”已经失真,不再是“真”消息,但却是“好”消息,是经过基督教文明洗刷的、更“有生命力和说服力”的消息。而对日本来说,还有美军占领的作用。但儒家与其如此煞费周章地改头换面(“现代转化”),何不直入基督教文明的堂奥,以致从福音获取直接的灵洗?

对我来说,二十一世纪的真消息是:如果新儒家人士真爱儒学并渴望使之绝处逢生,则应在中国先传福音。除非他们只是想利用“儒家遗产”来为自己牟取生计、博得名利,一如吃洋教者在基督教界的所作所为。否则,试想一下,“儒学第二期”是在“儒学第一期”衰歇数百年、荣华富贵都被佛教取而代之后,才得以深入、展开,其前提是吸取了佛学之长。而到了近代,此前的“儒学第二期”不过衰歇百年,尚未从福音获得全面更新得救,即指望其死而复生、度众生、继绝世,岂有此理!

要彻底地学会一样东西,就需要某种程度的排他性。不同的信仰之间,除了各说各话,如何“对话”?上帝与魔鬼,如何握手言和?除非像亚当与夏娃那样在堕落之后,混淆上帝与魔鬼。在我看来,只有在互换了不同的崇拜对象之后,其信徒之间才有真正对话的前提。对话因此取代了论战与审问,而为混合主义铺平了道路。据此而言,所谓“宗教对话”只不过是“绥靖的愿望”、“妥协的政策”、“学术的把玩”、“理论的探索”,而恰非其追求的“要义──信仰内核的交融”!而即使“信仰内核的交融”也其实存在一个巨大的危险,那就是类似的“基因杂交”最终将产生令人惊悚的怪胎。

最可悲的是,这种“对话”往往是由颓废的一方首先发起的。其或是因为先前战败而尊荣扫地的,或是因为内里腐化而意志消沉的,或是因为组织涣散而土崩瓦解的:由于这种对话而产生的混合主义是颓废的结果,所以想据此喜结良缘、得到良善茁壮的结局,今古中外,未之有也。

尤其福音之在中国,还远远不到可以和儒、释、道诸教平等对话的时日,只因福音在中国从未获得如儒、释、道诸教那样的主流地位──如它们三者一度得到的官方国教般的影响力……因此福音在势利的国人心目中,始终受到歧视,无法平起平坐。基督徒现在所应做的,不是在这种歧视处境下去急忙进行诸如此类的不平等“对话”,因为此类不对等的对话,无异于城下之盟。中国基督徒现在以及将来相当长的时期如百年之内,所当作的,是传纯正的福音、不推行混合主义、不推动多元并存、不扭曲福音以适应和光同尘的传统惰性。传纯正的福音,以消除国人对福音的歧视;传纯正的福音,以获得与儒释道的对等地位;传纯正的福音,使之成为中国思想的主流、官学、国教、正统。在获得这样的平等地位之后,中国基督教再来讨论“对话”问题不迟。


(384)


为了证明福音在中国的必要性,我曾经想写某种历史哲学,就像我在1980年代写作的《第二南北朝的曙光》这样的“历史比较论”,来证明福音信息这样的神秘软件而非基督教这样的世俗硬件──在中国即将获胜的命运,以此俘虏“急于投靠胜利者的中国公众”。

一种历史哲学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奇迹实际上仅限于教会起源时期”?如果这样,当代中国人几乎是惟一有资格领受奇迹的民族了。犹太人、欧洲人,早已与神的恩典绝缘了,因为他们的会堂和教会已经太“成熟”了、太“系统化”了。事实上,就在二十世纪末叶,我们这些“被遗弃的中国人”身上,正应验着最伟大的奇迹。那就是“接待耶稣为主”。这是Miracle!真正的Miracle!“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翰福音》第一章)

为什么耶稣的十二门徒以及早期教会的多数成员,都是出身微贱?为什么中国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教民”,也大体如此?除了“上帝要拣选他们这样的人”这一神秘的属灵因素外,属世的因素是否在于:基督的福音是为失去家园的人们所准备的“最后的晚餐”?而出身微贱的人们,就是在本乡本土失去了家园之爱的人们。例如耶稣本人从小就是一个流亡者,是一个典型的“失去家园的人”。而他的福音就是“为国破家亡的人们所预备的最后的晚餐”:“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翰福音》第六章35节)

一种历史哲学也许能够解释,为什么我们需要一种“告别演说”:“‘中国的神灵’、‘中国的列祖列宗’:我还是爱你们的。只是,我已经效忠圣子耶稣基督了。这是逃避不掉的宿命。为了你们的名,我曾经数十年之久拒绝接纳耶稣基督为主,但我最终失败了。因为耶稣给了我新的生命,我不得不把自己原本已经没有了的余生交给他。中国的神灵、中国的列祖列宗,我不得不略带伤感地收拾并埋葬过去的一切,但愿你们也不是徒劳的,但愿你们也是为基督预备道路的。但愿在基督里你们可以得安息,并获得圣洁的灵性。”


(385)


1996年4月12日,当我快要信主的时候,我仿佛在每一扇折射了阳光的窗子上面,都看见了圣灵闪现。那时我想,耶稣基督的救恩,是否像阳光一样临到了每一扇窗户的玻璃上?

1996年5月4日我写道:中国人要想重归祖辈的精神、重振自己的雄风,就需要首先“与神和好”。

1996年5月5日我写道:半部《圣经》(《新约》)就可以征服世界,这并不是一个未来主义的想象,而是一个过去事实的总结。


(386)


有的人说,中文是世界上最美的语文,就现今和未来的日子而言,中文也是传达神的意思的最妥当最“传神”的语文。──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妥当。有的中国基督徒宣传要“敬鬼神”。但他们所敬之“鬼”却是那些“敬神的先祖”。为什么古代中国人称“鬼──神”,而非“神──鬼”?因为在古代中国,人们要到达神那里,需要祖先亡灵之鬼作为中介,就像天主教的圣徒是人神之间的中介。但是我们要警醒,我们要注意在接受福音的时候,与混合主义、“ABC神学”乃至“别的福音”保持距离。

《加拉太书》第一章说:“我希奇你们这么快离开那借着基督之恩召你们的,去从别的福音。那并不是福音。不过有些人搅扰你们,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但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我们已经说了,现在又说,若有人传福音给你们,与你们所领受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对此我有几点想法要说:

1、我们要彻底抛弃洪秀全主义,消除自立为王、僭越并妄图与圣子耶稣比肩的“秦始皇传统的遗绪”,如洪秀全、毛泽东等乱臣贼子。那样的恺撒主义在罗马帝国晚期的欧洲,已经清扫过了。

2、扬弃“基督教中国古已有之”的权力意志;扬弃“圣子耶稣中国古已有之”等幻念,放弃《老子》或《四书五经》相当于“第五福音书”等变相的“老子化胡说”。

3、彻底悔改、接受救恩,放弃这一僭妄:企图将福音与中国文化混合使用、让信仰为政治服务;鼓吹“基督教混合主义可以包治中国的百病”、“中国人离上帝多远离民主就有多远”等等谬论。

4、我们可以思念:主常常恩待“后受启示的民族”,“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马可福音》第十章31节)。

5、现代的西方人在信仰上的堕落,有如耶稣纪元前后的犹太人在信仰上的堕落。也许上帝正是要起用原本并不信神的中国人,来继续神的恩典。有如耶稣纪元前后的上帝起用了希腊人和罗马人完成这一“继绝世”的使命。

6、欧洲异教在文艺复兴时代复活了,导致欧洲基督教宗教改革中分裂,然后演化出“科学杀死了上帝”。圣子耶稣的受难在近代欧洲被理解为“上帝死了”,一如犹太人杀死了并一直羞辱人子耶稣。但是与此同时,圣子耶稣基督的福音却开始进入中国──史无前例的救恩,已经降临中国。这个时候,正是历史的巨大转机显现出来的时候。我们要谨记《加拉太书》第一章说的福音准则:“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吗?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

作为中国基督徒,我们有义务清楚意识到圣子耶稣存在的意义:文明史越久的民族,社会罪孽也越深重──中国是世界上文明最久的区域之一,因此也是罪孽最深的社会之一,因此我们需要额外努力地悔改,才能得救。“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犹太人,后是希利尼人。因为神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罗马书》第一章16—17节)

首先是彻底忏悔、心灵悔过,而不是推说“古代中国有一神信仰”甚至“中国古代也有耶稣的思想印迹”,所以“我们的祖先在古代是近乎得救的”。恰恰相反,我们看到即使在卜辞、金文中,中国的“上帝”也是与“百神”并存的,这与希腊、罗马的多神信仰并无质的区别,说明中国的“上帝”只是主神,并非一神。此外,中国更无先知传统,缺乏殉道的鲜血以刷新并强化神圣信仰。殉道的鲜血具有持久的示范作用,以至于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1743—1826年)说,“自由之树必然时常用爱国者和暴君的血来灌溉。”(The tree of liberty must be refreshed from time to time with the blood of patriots and tyrants.)而他本人就是死在美国国庆日。

其次要完全改宗、行为转变,这不是通过模仿欧洲人外表、犹太人的历史就可以实现的。恰恰相反,上帝只向那些亲自经历他并吁求他的个人与民族显现。上帝的降临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人要为他敞开心扉,并让信仰的种子落在行为的土壤。我们如果文过饰非,而不懂得忏悔,就决难净化、无从接受主的恩典。

最后,我们需要知行合一:文明史越悠久的社会虽然越罪恶、越难迎接主的恩典;但主还是眷顾这些具有悠久历史的新信仰者。尤其考虑到,皈依最晚的民族,反倒没有了犹太人和欧洲人那样的“以神的名义犯罪”、“玷污了主的荣耀”──因此我们不要悲观,我们盼望主的恩典特别施予后来居上的信徒。

1、“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或作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报告耶和华的恩年,和我们神报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以赛亚书》六十一章1—2节 )

2、“耶稣走遍加利利,在各会堂里教训人,传天国的福音,医治百姓各样的病症。”(《马太福音》第四章23节)

3、“这福音是神从前借众先知,在圣经上所应许的。”(《罗马书》第一章2节)

犹太人没有珍惜福音,他们的最大罪恶,就是以上帝的名义杀死了圣子耶稣。欧洲人没有谨守福音,他们的最大罪恶,就是以圣子的名义互相残害并虐待已经归主的其他民族。这样重大的罪行,中国人还没有机会犯下。如果在未来的世纪中,信主的中国人不像宗教改革时期的欧洲人那样自相残杀,不像殖民者那样残害别的民族并以宗教的名义犯罪,中国应该可以得到主的特别眷顾。

基督的福音是为失去传统家园的人民准备的──这正符合现在急剧城市化和全球化的中国社会的需要。在古代欧洲,罗马帝国的征服,使得千千万万的城邦之民、区域国家之民,沦为失去家园的奴隶和亡国阶层。正是在各种奴隶之中、各种亡国的游民中,基督的福音获得空前广泛的传播。后来,甚至连罗马公民自身也日益游民化、奴隶化了,结果基督教就成了罗马帝国的国教。不是基督教灭亡了罗马帝国,而是灭亡中的罗马帝国接受了基督教,后来的欧洲正是通过基督教得到了新生。

现代中国,在国际压力下急速改组。中国人失去家园、游离四方,失去国家、流窜世界。我们日益成为无家可归者:社会失序,精神失根。正是在这种绝境下,在失去家园的飘泊中,基督的福音成了生命中唯一的凭藉和安慰:

“神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在患难中随时的帮助。所以地虽改变,山虽摇动到海心,其中的水虽砰訇翻腾,山虽因海涨而战抖,我们也不害怕。(细拉)。有一道河。这河的分汊,使神的城欢喜。这城就是至高者居住的圣所。神在其中。城必不动摇。到天一亮,神必帮助这城。外邦喧嚷,列国动摇。神发声,地便熔化。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细拉)。你们来看耶和华的作为,看他使地怎样荒凉。他止息刀兵,直到地极。他折弓断枪,把战车焚烧在火中。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神。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万军之耶和华与我们同在。雅各的神,是我们的避难所。”(《诗篇》四十六章)


(387)


儒家的德音是为家族社会的成员准备的,哪怕那个家族是皇族;基督的福音是为无家可归者的世界准备的,哪怕那是最后的晚餐。

主的恩典:

1、中国文化中,一神论信仰从来没有扎下根基。但也因此,中国人还没有机会杀害基督和他的门徒如犹太人,还没有机会得而复失基督的精神如欧洲人,中国人因此还没有机会以上帝的名义大规模犯罪,还没有犯下得以玷污上帝和基督圣名的“宗教上的超级罪恶”。

2、将来的中国人所组成的社会,只有彻底忏悔并信从主三位一体的,方能确实领受上帝的恩典,并使得主的恩典注入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命获得灵性的实质。

“主的恩典”不是一个历史概念,因为“主的恩典”是超越民族、地域、时代的。主的恩典也无厚薄之分,他不偏待犹太人与希利尼人,也不偏待欧洲人与亚洲人。圣子耶稣不是犹太人,尽管他出现在犹太人中间;主上帝不是欧洲人的私产,尽管他曾经主导欧洲人的生活。主的恩典在每个人身上,虽然每个人的福份不同,那是由于对于主的认识程度不同。每个人与主的关系,取决于每个人对于主的接纳程度:“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他在世界,世界也是借着他造的,世界却不认识他。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约翰福音》第一章9—12节)人与这真光的关系,是本质意义的“私人关系”。

圣子耶稣曾明言,他来,首先是要救以色列失散的羊:“耶稣说,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去。那妇人来拜他,说,主啊,帮助我。他回答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妇人说,主啊,不错。但是狗也吃它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耶稣说,妇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给你成全了吧。从那时候,她女儿就好了。”(《马太福音》十五章24—29节)无论这是正话还是反话,反正都是主的话语,但结果呢,厚颜无耻的犹太人知恩却不图报,他们不仅杀害了救主,而且迄今拒绝主的道、神的国,作为一个提供反面见证的信仰集团,这个血缘杂乱的混合集团至今还在冒充种族纯粹的文化集团。但他们明显差异的种族特征,就彻底否定了他们的自称。

主的计划落空了吗?主的计划缓期执行?但无论怎样,犹太人作为福音传人第一梯队的使命,显然业已结束。后来主兴起欧洲人作为福音传播的第二梯队。有人说《启示录》的第二、第三章,预言了最近五百年间的欧洲教会。不知这种对号入座对不对。但是显然的,五百年来欧洲殖民扩张的历史,也同时是对福音的背离史。

有人认为,中国是上帝预备的福音传播的第三梯队,因为圣经上说过:“我必使我的众山成为大道,我的大路也被修高。看哪,这些从远方来,这些从北方和西方来,这些从秦国来”。(《以赛亚书》四十九章11─12节)这里的“秦国”很可能就是指中国(Chin)而言的。中国作为上帝预备的“第三梯队”,命定要继北方(希腊)和西方(罗马)等欧洲第二梯队之后,继续登上“主的道路”。


(388)


古老中国一旦与福音结合,是否也将结出世界上最完整的文化系列呢?

1、中国本身是旧大陆上的“四大第一代文明中心”之一,另外三个中心为两河、埃及、印度。

2、一千五百年来的中国已充分吸收印度佛教,是中、印两大文化的保全者、化合者,成为充满活力的“第二代文明”。

3、基督教立足于福音,但吸取了第二代文明希伯莱、希腊文化的诸多成份。如希伯莱先后游走于第一代文明埃及、被掳于第一代文明巴比伦;希腊先是学习第一代文明埃及──米诺斯,后征服第二代文明波斯,广取两河文化。马其顿、罗马更可称为“第三代文明”。

4、未来的中国在吸取基督教文明的基础上,开始自己的第三代文明,也为世界提供第四代甚至第五代文明的范式。

5、生活在这样的中国文明里的人们,将是世界上最需要上帝救赎的。

有人说,“旧约比新约更能和中国古典文化‘对话’。”这对吗?我认为当然不对──因为只有旧约与新约相结合的“神的话语”,方能洗涤中国的罪并净化之。而用一种充满僭妄的态度“与旧约对话”,只能加深中国的罪,甚至强固之。

举一个例子。毛泽东小名“石三伢子”,因他母亲先前生了两个孩子全都早夭,于是这个村妇听了术士的话,磕头叩拜祭祀石头精灵,才得来这个宝贝儿子。而叩拜祭祀石精──在中国古代已被列为“淫祀”。所以毛泽东这个“淫祀之子”能在中国掀起大风大浪,可能具有邪灵的背景。


(389)


基督是我们的先天的、灵魂的归宿,中国是我们的后天的、感情的归宿。如果二者对立了,我们站在哪一边?这一假设不会成立,因为这二者不是同一层次的存在,因此不会对立的。此二者既然非在同一层面,故无对,亦无待。基督是我们先天的、灵魂的义务,中国是我们后天的、感情的义务。基督的东西归于基督,中国的东西归于中国。正如上帝的东西归上帝,恺撒的东西归恺撒。

不同层次的存在还可以互相支持。文天祥的《正气歌》表明,当人面对国破家亡和失败死亡的命运时,多么需要本体论的支持。当此灭顶之灾来到时,属世的忠诚已无所依附、归属,所以人需要寻求飘摇的万象之上的至上永续者。可惜中国文化那时无法提供类似的支持,所以文天祥就去先秦文明中吸取了无神论的“正气”,坦然面对蒙古野兽的死亡威胁。但“正气”是没有位格的,且只被士大夫所认识,正气无法凝聚大众,故中国只能亡于蒙古、满清,而无法像俄罗斯那样反过来追击蒙古到其本土并最终宰制了蒙古。悲哉!一千年来,中国不断遭受欺侮的历史,说明了儒教、佛教、道教的虚空性和无力感。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人必自尊之而后人尊之。

士大夫的正气无法凝聚全体中国人,只有贯通全人类的、有位格的圣灵,可以做到这一点──因为圣灵可以对毫无出路的此岸,提供来自彼岸的、终不撤销的支持。主的福音要在中国大行其道,并形成“中国基督教”,也许不得不经历一个“国教化时期的压力”。只有这样,主的福音一统了家庭教会和“三自爱委”,一统了新教各派和天主教,一统了外来的基督教和本土的儒、释、道、马列等诸端文化,那时以后,直指人心的福音,消减罪性、迎纳救恩,共襄基督崇拜的盛举。

国教化的诸多弊端,已有近世欧洲人的诸多论证。但那些弊端是在国教化之后发生的,是权力的腐蚀作用造成的;而不是国教化之前发生的,不是信仰本身的问题──因此,我们不能因噎废食,不能因为国教化的弊端而听凭异教化泛滥。尤其考虑到,中国社会还没有成熟到可以绕过意识形态而直接进入法治轨道。不论如何,各种异教的偶像崇拜与文化崇拜,即使在进化论的意义上,也是需要被福音一一克服掉的。


(390)


在国教化的过程中,我们也要避免艾儒略(Giulio Aleni,1582年—1649年)式的陷阱。当时有个叫黄贞的士人,曾拿周文王的例子问艾儒略。旧史说周文王多后妃、生百子,难道这样一个圣人,也要下地狱吗?艾儒略只好支吾不言。其实艾儒略的支吾不言是一种狡猾的忸怩作态,也等于是说文王该下地狱。可是圣经上十分清楚地记载比文王更晚的所罗门王,既是著名的贤王,又是一个嫔妃三百的大淫虫。所罗门王应该下地狱吗?而他的淫乱成性的父亲大卫王呢?该下几次地狱呢?

更有记载说艾儒略在福建对中国士人宣讲“文王恐已入地狱”之说。这与其说是破坏了文王的形象,不如说是破坏了基督教在华传播的前景,而且这个论断本身就是违背圣经的。因为文王没有听过福音,不知者不为罪,只有像犹太人那样,知道而拒绝、诋毁的,才是有罪。艾儒略这个耶稣会传教士,1582年生于意大利布雷西亚,1613年才到中国传教,尽管在华三十六年,但是来的时候已经三十一岁了,太老了,无法很好地掌握中国的学问。这是性善地理解他。从性恶的角度理解这个意大利人,周文王是耶稣纪元前十几个世纪的人,他怎么会因为没有听说那时还没有问世的耶稣基督的福音而下地狱呢?这个败坏的意大利人是不是故意设置障碍,破坏福音在中国传播?艾儒略这样披着羊皮的破坏者,明明负有“挑拨离间”的使命,竟然还被有些神志不清的阿谀者誉为“西来孔子”,难怪基督教在中国长期打不开局面,甚至走入了死胡同。这些洋教士,完全是用后来居上的毛式“不破不立”在传福音,结果当然事倍而功半。

综合上述,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比较中肯的看法:

1、文王生于圣子耶稣之前,较之同时代的《旧约》诸王并不逊色。

2、中国远离中东,未闻福音,不知,不为过也。

3、面杀害圣子耶稣的犹太人,受惠但不相信福音的欧美人,其实都比文王有害。

4、信主的中国,作为主所拣选的预备队,可以承衰振弊。新一代文王,当为主的福音,追随耶稣、深入地狱,就像君士坦丁大帝那样。


(391)


上帝爱世人,常常让人们免受“极端状态”的磨难。但是这恩典经常却成为罪人们逃避救恩的藉口。罪人,是否一定要上帝把自己抛入“极端状”态,然后再警醒过来,祈求救恩?

在“拒绝承认上帝的绝对主权”这一前提下,我们有关“救国救民”甚至“创造历史”、“挽救文明”的言行中,其实包含着许多凶恶的动机、刻毒的仇恨、善良的伪装、时刻准备付诸行动的罪恶。难道不是这样吗?静下来想一想,确实如此。


(392)


孔子的“未知生,焉知死”,并不是认可上帝的主权、顺服上帝的奥秘,而是一种明智的怀疑论,是智者的“止于至善”──这不是上帝的奥秘的终极性的善,而只是“人的理性在临界线上的善”。所以我们切忌像利玛窦那样,把孔子装扮成一个滑稽的、预言耶稣基督的东方博士。如果那样,对孔子和耶稣都不正确。

“人人都有佛性”、“人人可以成佛成圣”,这种拙劣的、廉价的“平民主义”,是中国一千年来的社会乱源。不仅如此,根据我的研究,北宋和南宋的平民主义,对于北宋亡于金、南宋亡于元,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尤其考虑到,不论金、元,都是崇尚贵族主义和英雄精神的半开化社会。后来明朝和清朝的对决失败,其中也包含了平民主义败于贵族主义、科举文官败于军事贵族的因素。而现代的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争故事,也是同样情节的不同翻版。这不仅因为贵族主义比平民主义更有社会凝聚力,而且因为科举官僚的社会责任感要大大低于军事贵族。

当然,说某种流行思想是社会的乱源,只是一种“方便的解释”。平民主义的另一面相就是专制主义。而平民主义与社会混乱,也不是因果关系,而是骈生关系。人人可以成佛,社会就会趋向解构,精神就会趋于虚无,祸莫大焉。这还是就功利角度说。如若就其真理角度说,人人都有佛性,则此“佛性”,与罪性何异?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佛性而成“佛”,则此佛与“罪魁”何异?

牟宗三遗憾“人人不能做基督,人人只能做基督徒”,这就是上述病态思想的表达。至于他申言这“对于人类的尊严是一大的贬损”,就更是把人类的罪性,夸大到令人厌倦的高度。这与其说是“新儒家”,不如说是明显在“以佛辅耶”──佛佗是从多神的印度教来的,基督是从一神的以色列来的,而圣人则是从敬天的中国来的。所以,中国儒家的敬天、畏天命,也许更加接近独一全智的基督教,而较为远离怪力乱神的印度教。中国社会既然可以接收来自印度的宗教,也一定可以接受基督教。


(393)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一般认为,我则把它理解为:“贵族时代的人们学习知识是为了消费知识,商业时代的人们学习知识是为了出售知识。”在这种意义上,批判了商业主义的“儒家思想”,是更适合于“后现代化社会”的。

以英语民族为首的现代世界的“战国霸权”集团,是靠技术与科学的力量,先后击败了“德日意反共同盟”和“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共产集团”)等“秉持意识形态的战国霸权集团”。这些战国霸权集团被一再战败的中国人叫做“列强”,其登峰造极的表现形式是核子攻击、火焰喷射器的地毯式轰炸。尤其冷战以后,“德日意反共同盟”的意识形态对手“社会主义阵营”(“苏联共产集团”),也不得不服从英语民族的技术科学的领导。自那以后,意识形态在世界范围内让位给了金融、科技、肉体的三位一体。而连接这三位一体的则是广告。广告取代了意识形态,成为新的意识形态。如果说“广告是商业集团的宗教仪式”,那么“商品化的偶像崇拜就是名牌”。事实证明,这些东西对基督信仰的危害,有时比世俗政治的意识形态,更加深远。这是为什么呢?这很可能因为,意识形态是信仰瓦解过程的一个替代品,而商业主义则是信仰瓦解以后的一个替代品──所以意识形态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出现,而商业主义则在后现代社会出现。

根据以上现象考虑一下中国与西方的遭遇,来观察其冲突及融合,大概也要经历三个阶段,而后才可达到稳定状态:

1、技术与科学的阶段:自鸦片战争、洋务运动到甲午战败和满清之完全解体。这是“科学救国、科学万能”的境界。

2、新文化运动、救亡运动到共产革命的试验。这是“革命救国、人文改造”的境界。

3、从今而后的时代,中国的命运将从属世的拯救转入属灵的救赎。这是“基督救世、罪性涤净”的境界。

以上三阶段,互有渗性。如第一境界末期,已开始萌生第二境界之要素,如《天演论》之流行、十次武装起义。再如第二境界末期,已开始萌生第三境界之要素,这是“改造国民性”、“灵魂深处爆发革命”。

三境界要旨归结于:科学──人文──属灵的生命(科学的叫法为“宗教”,人文的叫法则为“信仰”)。

西方列强曾以他们的治外法权来“传播福音”,结果是纵容自己的私欲来压迫别人,从而在中国的土地上,多多少少败坏了基督的名声。现在,是由中国人自己通过信仰独一全善的主,来为圣子耶稣基督在中国恢复名誉的时候了!从文艺复兴以来就公然背主并祀拜异教的西方列强,是根本不能冒充主的见证者的。


(394)


1996年7月11日的醒悟,使我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弥赛亚”与“天子”的差异,还可以像我在十年前出版的《神话与民族精神──几个文化圈的比较》里所写的那样,是“文化形态”上的。但是那超越了文化的拿撒勒人、十字架上的“基督”,却与“天子”也与“弥赛亚”截然不同了,因为他已经不是简单的受膏者,而是“与神同在的圣子”。这个差异,不是形态上的,而是性质上的。

以前,我把耶稣理解为一位天子、受膏者、弥赛亚,现在我学会把耶稣理解为“天”本身:中国的“天”,几近《约翰福音》的“道”,与独一全善至高的神是同在的。

把十字架上耶稣仅仅理解为弥赛亚是不够的,在某种意义上,救主基督是上帝至道的亲临人间,圣子是神的“亲在”而不仅仅是“差遣”的,是神的“道成人身”。这一奥秘,作为不可思议的神迹,后来在“三位一体”论中,得到了人类理性的初级认知。

天命近似上帝的意志,但天子却不近似独一的圣子耶稣基督,因为圣子是与天同一的。如果用一种“宗教对话”的方式说,天子是高级灵体,但独一圣子却不仅仅是高级灵体,而是灵的本原、至高者上帝的亲在。天子是周期性的反复出现的,而作为上帝亲在的独一圣子却是不可重复的。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天子,但独一圣子却为救赎人类而来。

皈依圣子比服从天子更平安,因为天子缺乏“基督的奥秘”。虽然天子因此要比圣子更加具体、更能激发人们基于本能也就是基于罪性的能动性,但只能让人“像骆驼、像狮子”,而无法让人“像婴儿”。唯有皈依了圣子的人方能与上帝和解,再度成为上帝面前的婴儿。天子仍是罪人,所以在理论上可以“下罪己诏”。后来那些剽窃了天子名号的”皇帝“们,因此也利用了这一理论。仿冒伪劣的假天子、真皇帝,因此不惜颁布罪己诏,用以挽回政治危机。天子具有的“罪的嫌疑”,可以涉及法律上的、道德上的、人类意义上的甚至生物意义上的……所以可以说,中国的天子理论基本上还停留在旧约时代,像“受膏者”而不像“圣子”,也缺乏新约时代深刻反省。而在新约时代,作为“上帝亲临”的、十字架上的受难者,圣子则是完全无辜的:不是因为他像天子一样可以不受法律、道德、人类意义与生物意义的约束,而是因为即使在这些框架以内来衡量,圣子也确实是无辜的!

唐、元时代的景教、明、清时代的天主教、民国时代的社会福音派,其传到中国都不只是“福音直接注入中国”之后所产生的“纯粹祝福事件”,而且是“叙利亚文化(景教)、拉丁文化(天主教)、英美文化(新教)与中国文化接触”之后所产生的“历史文化事件”。这些事件不能“在中国结出圣灵的果子”是理所当然的,因为文化的“酵”、世上的“小学”迷惑了人。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圣灵永远无法在中国结出福音的果子。相反我坚信,只要圣灵的工作继续存在,中国大地上一定能结出圣灵的果子──其标志是可以自行生长,而无需外部力量的干预,那就是“基督教在中国真正确立”。等中国基督徒过完了自己的“除酵节”、排除了小学的干扰──那就是“基督教在中国真正确立”。

我们在比喻的意义上,使用“中国基督徒过完了自己的‘除酵节’”一语。

除酵节,是旧约时代的节令之一。从希伯莱历法的亚笔月(公历3、4月间)14日晚到21日晚。时值大麦收割之际。这七天之内希伯莱人只吃新麦做的饼,不能发酵,以示食物中没有一点上年收获的,除酵节祭品是当年收割的第一个禾捆。这七天最初和最后一天不得工作,只能举行宗教集会:“你们要吃无酵饼七日。头一日要把酵从你们各家中除去,因为从头一日起,到第七日为止,凡吃有酵之饼的,必从以色列中剪除。头一日你们当有圣会,第七日也当有圣会,这两日之内,除了预备各人所要吃的以外,无论何工都不可做。你们要守无酵节,因为我正当这日把你们的军队从埃及地领出来;所以你们要守这日,作为世世代代永远的定例。 从正月十四日晚上,直到二十一日晚上,你们要吃无酵饼。在你们各家中,七日之内不可有酵,因为凡吃有酵之物的,无论是寄居的,是本地的,必从以色列的会中剪除。有酵的物,你们都不可吃,在你们一切住处要吃无酵饼。” (《出埃及记》十二章15—20节)

比喻的意义上使用“除酵节”一语,不是我们的发明,而是新约的示范:“你们这自夸是不好的。岂不知一点面酵能使全团发起来吗?你们既是无酵的面,应当把旧酵除净,好使你们成为新团。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所以,我们守这节不可用旧酵,也不可用恶毒(或作阴毒),邪恶的酵,只用诚实真正的无酵饼。”(《哥林多前书》第五章6—8节)

在比喻的意义上使用“除酵节”一语,还意味着要除去世上的小学:“你们要谨慎,恐怕有人用他的理学,和虚空的妄言,不照着基督,乃照人间的遗传,和世上的小学,就把你们掳去。因为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的居住在基督里面。你们在他里面也得了丰盛。他是各样执政掌权者的元首。”(《歌罗西书》第二章8—10节)很明显,世上的小学也是一种旧酵,必须除掉。

具有精神基础的民族虽然亡国如古代的犹太人,仍然可以活出一个样子来;而缺乏精神基础的民族如现代的中国人,仍然难以活出一个样子来。现代中国人已经不是明末遗民笔下那样的“有根无土的兰花”,而是“断了根的残枝败叶”。根,就是传统,没有传统的人,就像断了根的残枝败叶,随风飘零,一无是处。中华亡国,是从自甘堕落开始的。自从中国人失去了内心的敬畏,社会的分寸也就没有了,灾难也就绵延不绝了。中华复兴,不是以破坏他国的利益为方式,而是以提升自身的品质为道路。而这,必须重生,必须皈依上帝。

如果中国基督徒不能团结起来,如果中国各教派无法弥合彼此的分歧,从而结成一个统一的信仰团体──那么,“传教”、“传道”何益?这样的传教传道岂不变成了分裂社会的行为?这样一来,即使中国完全“基督教化”了,我们所得出的,依然是个四分五裂的中国,一个超级巴别塔,一个灵性的深渊。

中国的家庭教会,将来可能被证明为“上帝赐予中国的一大恩典”?什么时候,当家庭教会拒绝了一切外来“援助”的时候,而把根基牢牢扎在对主的彻底信靠上,主的恩典就成全、显明了。外来的金钱“援助”,常被证明是和外来的干涉、扭曲、属世的诱惑紧密相联的。

中国基督教会的独立成长,被政权机关规定为“自治、自传、自养”等“三自”,这仿佛成了一道紧箍咒,结果还成立了一个分裂教会的“三自教会”──这本身就不是三自的,这本身就违反了三自,这本身就说明三自的虚伪性质。事实上,自治、自传、自养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怪诞的事情,好像是说中国教会是不能自治、不能自传、不能自养的,就像残废的人一样。一个不能自治、自传、自养的教会,是吃教者吸血组织,如何能够传扬主的福音呢?就是现在的“三自教会”,也还是无法自治、自传、自养的,因为它要依靠政府拨款才能苟活。结果,主的福音虽然冲决了西方文化、西国历史、西人贪欲所构筑的殖民主义的歧视和拦阻,却无法冲决“本国政府”的指令、“中国政府”的监视,无法与中国人的心发生共鸣,无法开创中国精神的新页。而且,教会的独立与自治、自传、自养,首先应是从世俗势力的管制下解放出来,尤其是从一个无神论的、反基督的、充满仇恨的专制政权管制下解放出来。

不错,把恺撒的东西还给恺撒,也是基督徒对上帝的顺服。但是首先,上帝的东西应该还给上帝!也就是说,基督徒应该无条件地服从上帝,而不是无条件地服从政府,基督徒要拒绝“爱国爱教”的反动口号。“爱国爱教”的口号,把“爱政府”放在“爱教会”的前面,而根本不提“爱主你的上帝”和“爱人如己”,这就使得“爱国爱教”变成了一个魔鬼的圈套。

简要地说,中国基督教三自运动(“三自教会”)之所以不同于英国圣公全、德国路德会、北欧新教教会、俄国东正教会之处,不在于它受到政府控制,而在于它受到一个反基督的无神论政权的控制。尽管前面那些国家的主流教会也与政权关系密切,甚至作为曾经的国教,政教之间的关系千丝万缕,因此多少受到政权的辖制。


(395)


“只有基督教能够救中国”一语,是“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的翻版,不仅出自迷误,而且十分有害。它把基督的福音沦为一种世俗的工具,而福音一旦沦为工具,哪怕是“救国的工具”,也很容易遭到人性的腐蚀败坏,结果不仅什么也救不了,连自己也给败坏了。基督的道路是指向天国的,通过真理,达到新的生命。基督的福音不是来旧瓶装新酒的,也不能把新布补在旧衣服上。中国人,该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空前闹剧中,汲取到了足够的教训?

再换一个角度,“救中国”这一庞大工程,不是任何罪人可以担负的。从福音的角度看,救国者所需要的,首先是更新自己、接受耶稣基督的救赎。如果每个人都得到了更新、救赎,整个社会自然也就更新了,社会更新之后,新的国家自然就是一个承受了恩典的国家了。那就不仅是“救国”,更甚超过“复兴”,而是成就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国家、新王国。

为了理解以上所言,不妨参考一下美国传教士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1812—1884年)在其《中国总论》(The Middle Kingdom,Vo1.Ⅱ,1882)里的心得。他在谈到1850年代中国的太平天国时指出:“当时中国很多人狂热地支持这一场政治革命是不符合逻辑的,因为太平天国革命的口号是片面的,中国的问题在于下层民众,而不在于政府,改变统治者仅仅是改朝换代。”这位传教士认为,改变民众比改变政府更为重要;所以信仰的传播比政治的革命更为重要。他得出的结论是,“如果基督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扎根,那么政府权力的性质自然会改变。”

这使我想起了舞剧《天鹅湖》──它体现的西方精神是日耳曼神话的,而非俄国民间故事的,是与中国精神大相径庭的。其剧情大致是: 被魔法师罗德伯特变成天鹅的奥杰塔公主,在湖边与王子齐格弗里德相遇,倾诉自己的不幸,告诉他只有忠诚的爱情才能使她摆脱魔法师的统治,王子发誓永远爱她。在为王子挑选新娘的舞会上,魔法师化成武士,以外貌与奥杰塔相似的女儿奥吉莉雅欺骗了王子。王子发觉受骗,激动地奔向湖岸,在奥杰塔和群天鹅的帮助和鼓舞下,战胜了魔法师。天鹅们都恢复了人形,奥杰塔和王子终于结合在一起。

这里有几个值得我们中国人特别注意的情节:

1、王子不是凭借暴力打败魔法师的,而是凭借爱,以及用来体现爱的信与望。

2、这说明在王子和魔法师之上还有一个至善的裁决力量存在,那就是上帝及上帝之道。

3、中国人的内心没有上帝及其良善之道,所以只有凭借暴力去战胜魔鬼,如果战胜以后呢,结果自己的正义之事也变成了魔鬼的成就。

4、王子拯救那位被魔法师罗德伯特变成天鹅的奥杰塔公主,正是体现了基督精神:“法利赛人和文士,就向耶稣的门徒发怨言,说,你们为什么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喝呢?耶稣对他们说,无病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加福音》第五章30—32节)

5、从上述情节我们可以看到,《天鹅湖》与中国的《西厢记》之类的大团圆是多么不同。这些不同,决定了当事者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的巨大差异,所以导致不同的社会命运。

由此可见,中国的转折,一不是“政治改革”甚至“制度改造”能够单独奏效的;二不是上层改革甚至政府更迭能够单独奏效的。中国的转折,需要全民的多方参与、需要全民自身的改变。而这谈何容易呢?如果没有上帝的旨意、基督的救恩,那基本上就是天方夜谈了。所以任何人间的活动,都不如祷告来得重要。而这已经被中国的近代史一再证明了。


(396)


过去,中国的武侠小说,恩怨仇杀,伏尸狼籍,可谓双方对阵、皆是群魔乱舞,一点看不到上帝的恩典与荣耀作为,因为这是一个费拉民族的作品?费拉民族,由于怀疑、怨恨,失去了对于上帝的公义性的信仰,梦想在自我尊崇中重获荣华,然而,连公义和信仰都丢弃了的民族,可能有好的出路吗?从《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来看,“道”不仅不是终极之词,而且远在“天命”之下。当然,我们也知道有人谬说,企图混淆真道、误人子弟:“华夏文化的终极之词称为‘道’,儒道两家皆然”,这实在误人子弟。因为儒家的终极之词是“仁”(先秦)与“诚”(宋明),而非“道”。

现在,为了实现“从一千年的异族统治解放中华”的梦想,我们只有仰靠圣子耶稣的仁慈了。基督不是“异族”及其文化的产物,而先天先地而存在着的宇宙之爱──万物都是借着他造的。仰靠基督,可以恢复华人的自信以致创造某种属灵的尊贵感:这是中华复国的基本前提。“基督教在中国的确立”,有待于基督徒们的认罪、悔改,用中国基督徒的心,打开中国非信徒的心,让非信徒和基督徒,成为同个家庭的兄弟姐妹,一起来,直接迎纳主的福音──这不仅需要撇开其他民族的文化干扰,更需要卸下自己民族的文化遗产。


(397)


狠狠地打在中国护照上的外国戳记,就像侵略者的铁蹄。但基督说,要爱人如己。所以我们不要求报复,有一天中国强大了,要克制自己膨胀中的罪性,要善待弱小国家。这样的事,是上帝所悦纳,终必成就。而成就这事的人,必得到属灵的祝福。

现今的欧美人甚至日本人对于中国人的恶劣态度,也常是基于中国人自己的弱点甚至是罪,而发作出来的。这多少有些像《圣经》故事所说的,上帝由于以色列人的罪而放出亚述人攻打他们,又让罗马人奴役犹太人。正是在这种末日感下,施洗的约翰开始宣告:“天国近了,你们必须悔改。”《马太福音》三次提到“天国近了”,我想谁真能悔改了,主必让他的敌人屈膝在面前。

近代中国的灾难深重,来自先秦中国的缺乏信仰。在缺乏精神基础的社会里,情况只能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元人的散曲就如是咏叹。没有耶稣基督的救恩,一切兴亡都是轮回,一切苦难都是枉然。

截止现在,1996年底,没有一位中国居民得过任何一项诺贝尔奖。这其实是中国的幸运,说明中国的西化程度甚低,是当今世界上“免受西方炸药文明毒化”的最后一块主要“净土”。任何“亲西方”的中国人士,只要它还保留中国国籍,都无法得到任何一项诺贝尔委员会的青睐。这说明“背景”与“身份”,在炸药文明的心中,是远远大于“个人价值”的。许多成就,都是“系统”赐予的,不是“个人”能够获得的。“荣誉”不是给人的,而是授予栽培人的那些机构的。

为什么近代日本西方化甚速,却唯独坚决拒绝了基督的福音?难道真像利玛窦神甫(Matteo Ricci,1552—1610年)的前辈方济各·沙勿略(St. Francis Xavier,1506—1552年)所了解的那样:“日本人声称,如果基督教确实是真正的宗教,那么聪明的中国人肯定会知道并且接受它。”但是因为中国尚未基督教化,所以一贯师从中国的日本,只能在天主教面前彷徨、犹疑,而最终走向了神道崇拜这一人造宗教、政治宗教、工具宗教。

反过来看一看,日本的存在,仿佛也是上帝给中国的一项“特别恩典”,要中国人朝夕惕厉、避免过度的腐败──因为像中国这样不争气的国家,“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给他多大可能性,他就敢于腐败到多大程度。好在日本像一根毒刺,紧紧叮住中国不放,让中国百般痛苦的同时,也抑制了中国的内在腐化。尤其近代历史表明了:中国人只有在日本的压迫下,才能保持团结御侮的精神。


(398)


一个“关公像”充斥的华人社会,为何忠义却荡然无存?一个不忠不义的社会,怎么会有信用?一个没有信用的社会,怎能有效运转?一个无法正常运转的系统,怎能得到救恩?(推广到其他社会看问题,美国2008年爆发的“信用危机”,其实也不是经济问题,而是丧失了忠义,被崇拜金钱的偶像给压垮了。──2008年注)

有形的关公偶像,摆设、利用最多的地方,就是商场、饭肆茶馆──这并不说明商人与忠义很有关系,而是奸商在“打广告”,在做“相反相成”的“欺人之谈”。这就是古代中国“商人”──殷商王族的后裔?这种“商业精神”是否有点“可悲极了”?

有形的关公偶像已被玷污的地方,要靠无形的基督精神予以净化。这就是“爱”。需要永不止息的爱──而不仅仅是被伦常亲疏所区别对待的“忠义”。对陌生人也不可以行欺诈!对敌人也要有怜悯!新的中国,需要这样的基督圣灵。


(399)


不是“万物皆备于我”,而是“万物皆备于耶稣基督”。万物皆备于我,故步自封,不求上进,只求前卫,终于堕落。万物皆备于耶稣基督,认罪悔改,终日乾乾,以致于无极。万物皆备于我,名为中国思想,实为灵性堕落的藉口,故宋明以下,君子亦不能乾乾,终招亡国之祸。

中国帝国时代历史上较好的时代如西汉文景之治、唐朝贞观之治,其统治的主流思想都是“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而帝国历史上较坏的时代如秦、隋,主流思想都是号召“人要胜天”、“改造自然”。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分?我们知道,顺乎自然、无为而治,虽未达到认识宇宙真宰、永生上帝的境界,但讲的也是人的自我放弃,以及其前提如人的有限性、人性中的恶等等。相反,那些鼓吹人要胜天甚至“人定胜天”的,终于沦为邪道。它们是在彰扬人性中的恶,把人的有限性,夸张为优越于神的无限性,终致生灵涂炭,天下不可收拾。正是根据这一悲惨的事实,毛派的口号“与人斗,其乐无穷”,被重新句读为“与人斗,其乐无,穷”。当然,即使帝国时代的“顺乎自然”、“无为而治”,比起王国时代例如西周成康之治的敬天勤政,还是差了一大截;所以和西周的成康之治相比,西汉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不仅毫无创造性可言,而且是明显消极的。只是“不作恶”,而没有“做好事”:这就是“顺乎自然”、“无为而治”的基本性质,而缺乏西周制礼作乐的创举。至于清朝的康乾之治,基本上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400)


埃及的沙漠、以色列的旷野,是上帝向人显示奇迹的地方。那里的地貌环境比较单调,接近永恒的意味。在这种意义上,到某地朝圣,或认定某地具有神秘,从人的角度说也并非没有道理。和埃及的单调环境相比,中国的地貌丰富,所以中国的灵性较少永恒的意味,而多世俗的变化。如果说到希腊,则显具某种激励思辨的海天一色的优雅地貌。印度的原始森林则给隐遁者良好的空间,不像西奈山的荒凉鼓舞着苦修者舍弃自己。人的灵性,就是如此受到环境的诱发或抑制,所以在必要的时日选择必要的地貌、环境,是使人接近上帝的必要方式。

轮回的而非进化的意识形态,如台北电影《饮食男女》和北京电影《轮回》所示,在唯独肉欲的华人社会中居于主流思想。所以华人一旦有钱,立即吃喝嫖赌,两眼空洞无物,恢复了动物的本相,他们的人生极境,就是“搂着小老婆在炕上吸大烟”。究其原由,是主流的华人早已放弃了进化的努力、来世的盼望。对于他们来说,“既然荣华富贵已经到手,人生就不再有任何奔头”,所以“中国的富人”很快就陷入同室操戈、争夺财产、家庭纠纷的内乱。这种费拉民族式的堕落,使人的罪性如虎添翼、雪上添霜。

但是新约改变了这一切。“耶稣说,妇人,你当信我,时候将到,你们拜父,也不在这山上,也不在耶路撒冷。”“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神是个灵(或无个字)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妇人说,我知道弥赛亚,(就是那称为基督的)要来。他来了,必将一切的事都告诉我们。耶稣说,这和你说话的就是他。”(《约翰福音》第四章21—26节)在脱离罪的轮回,朝向更高目标乃至朝向天国的意义上,基督精神不仅不与进化论冲突,且可以说是进化论的先驱。更进一层,永恒天国的属灵的盼望,要比物性进化的属世运动更富于“进化”的精髓。

如此看来,基督信仰在当代,不仅不该向广义的进化论包括地质地层说、天体演化论宣战,而且应该包容它。因为这样的包容乃是更高意义的扬弃、进化意义的废去。基督徒对科学──进化论的态度,应如圣子耶稣对先知和律法的态度: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这样的比喻也许并不恰当,但意思是说,在前人的基础上前进,乃事在必然。同样,我们来,也不是要废掉中国文化,而是要消化它、成全它。消化的方式,就是让中国文化与福音结合;成全的方式,就是产生中国形式的基督教。中国可以有自己的基督教,但不可有自己的福音;中国基督教可以不是西方基督教的效仿者、学步者、拙劣的盗版者;但中国的福音必须与世界各地的福音完全一致。从另方面说,中国文化久已衰颓了,若不注入福音,早已僵化。所以,我们即使“废掉”了中国文化,也是在更高意义上成全了它。

“圣灵感动”不似于“良心发现”,它是外生的,而非内生的。“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神的荣耀。”(《罗马书》第三章)“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舌头弄诡诈。嘴唇里有虺蛇的毒气。满口是咒骂苦毒。杀人流血他们的脚飞跑。所经过的路,便行残害暴虐的事。平安的路,他们未曾知道。他们眼中不怕神。”(同上)

世人都犯了罪,亏欠了上帝的荣耀,没有寻求上帝的,只有背离上帝的。如果凭藉内在良心发现,我们也还是只能犯罪,无从行出完全的善来。所以,宋明儒学的“致良知”,无法达到“追随基督”的效果。因为人的良知有其限量,而把上帝表明出来的耶稣基督却没有限量:“耶稣所行的事,还有许多,若是一一的都写出来,我想所写的书,就是世界也容不下了。”(《约翰福音》结束语)在主面前,人须先承认自己的犯罪和无能行善,才能把自己真正交托出来,面向永恒的上帝,来超越自己的局限、罪恶和死亡。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只能流于口是心非、口蜜腹剑的伪善。 


(401)


中国历史上有过“追求上帝”或“探索终极”的运动,如殷周的上帝祀拜、春秋的墨子天志,西汉董仲舒的天人合一,魏晋王弼的自然主义、南北朝的佛教运动、宋明道学的天理认同,甚至洪秀全的拜上帝等。但是无论如何,中国历史上所追求的“上帝”并不是圣经所启示的上帝,中国历史上对于终极关怀所达到的认识,也无法企及耶稣基督所表明的上帝。其原因,从我们可以看得见的层面上来说,即在于缺乏认罪悔改;这并不奇怪,因为没有基督的福音,即不能达到上帝的纯粹,也无法认识罪的本质,这认识是对上帝的正确认识的起点。这样正确甚至完善的认识,本来不可能由天性犯罪的人来达到的,现在唯有通过直接来自上帝的恩典,即圣灵的感动、耶稣基督的流血赎罪,才有可能。而圣餐仪式,就是在接纳上帝的恩典、圣灵的感动、耶稣基督的流血赎罪。而中国以往追求上帝的终极关怀之所以失败,即在于缺乏耶稣基督的宝血作为中保。

由此可以理解,为什么“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竟然成了中国智慧的符号。为什么“可说的不可做,可做的不可说”,成为华人主流社会“为人处世”的方针。正如使徒保罗所说,“我觉得有个律,就是我愿意为善的时候,便有恶与我同在。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原文作人)我是喜欢神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罗马书》第七章21—23节)心里想为善,行出来的却是恶,这就是人尤其是“好人”的“基本困境”。而确信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行出完善来的人们,除了流于“满嘴的仁义道德”之外,还有干出什么好事来呢?因为取死的身体总受另一个律的支使,趋向于男盗女娼!所以中国的智慧也并非中国的独创,不过是人类普遍处境的典型说明罢了。

“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这是最坏的儒家,而不是基督徒。基督徒应首先认罪而不是用仁义道德来粉饰自己,否则就成了耶稣批判的法利赛人、粉饰的坟墓。只有经过充分的认罪悔改,基督徒对上帝的颂扬才是赞美,而不是阿谀,因为一张虚伪的嘴所说的,只能是阿谀,而不是赞美。

有人说,福音是“洋教”,“多了一个基督徒,就少了一个中国人”等等。我信主以前不懂其中分际,也是这样人云亦云的。但事实上,对哪一个民族而言,福音不是“洋教”呢?对希腊人来说,福音是外来的,对罗马人来说,福音也是外来的,对后来的欧洲各族和如今的世界各国,福音无一不是外来的──甚至犹太人也把福音当作外来的异端邪说呢!即使对犹太人来说,福音也是外来的、闻所未闻的,他们甚至因此而杀了耶稣。因为耶稣宣布自己里面住着上帝,这个福音太伟大了,因此对犹太人那种猥琐封闭的心灵来说,是完全陌生的、异已的、外来的。

是的,福音的核心对全人类而言,都是外来的──福音,那是天上的至宝,是从上面、从上帝的国里来的“永生上帝之子的信息”。正是因为福音这种先天的“外来性质”,耶稣才一再宣布,“我来不是要废去律法和先知,而是要成全。”因为耶稣的新约,使得律法与先知为主构成的旧约,获得了新的生命,一种由外(来)而内(化)的超越民族、跨越地域的福音,从此再无畛域,传布开来。


(402)


“无特定目标的仇恨指数”,即是一个社会腐败程度的指标,是社会综合症的病理心理反应。这种指数在“华人社会”尤其是在中国大陆的社会是特别高的。表面上看,这和历年政治运动的清算斗争史,具有密切关系,也和异族入侵、文明老化具有密切关系。苏联的例子可以看出,中国的病态不是孤立的。要消除这种“恨的壁垒”诚非易事,需要时间,尤其需要基督的爱心。这一点苏联比中国的条件还要好些,毕竟,苏联的主要地区还有基督教一千年的教化遗泽。若无教化,单靠严刑峻法的制裁,反而容易形成“抗药性”的恶性循环。

社会进步的根本要道是“治人心”,而非“治人身”。在“治人心”方面,基督教比儒佛道都更加有效,因为耶稣基督牺牲救世的榜样是无与伦比的。而儒佛道,悬壶济世就算头等极品了。在一个有信仰的社会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掘井,后人汲水。在一个无信仰的社会如当前的中国社会或久已成型的“中国国民性”中,前人大便,后人污秽,前人过河拆桥,后人陷入绝境。人们被迫先打扫厕所,然后再使用厕所。所以,代复一代地还债,而后又代复一代地欠债,永无止息──弥漫在这个社会中的感情,因而不会是爱,而只能是恨,轻的是怨恨,重的是仇恨。这样的社会,特别需要基督的救恩。

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做基督徒”和“做中国人”,不仅不相冲突,而且“做基督徒”还是上帝给当今中国人的“特殊恩典的标记”。西方人几百年来不断背叛耶稣基督,现在其主流社会已经“脱基督教”了,将来,上帝如果拣选中国人,来担当新一波的福音使命──这意味着,一个中国基督徒,首先要能把“基督的福音”与“西方的基督教形式”给区别开,不让后者误导我们对基督救恩的理解和追随。


(403)


华人的习俗是认为死人的灵魂可以保佑活人,许多民族的本能和原始萨满教也都是如此。这不仅是古代祖先崇拜的遗留,也是一种生物性的震撼带来的余波。比如一个人活着的时候,人们背后议论他不觉得什么,但是如果他死了,人们再议论他的时候,总觉得他可能听见!这不是很奇怪吗?人活着的时候听不见的东西,死了以后反而会听见!这就是我上面所说的,死亡带来了生物性的震撼。多么可怜的人性!

多数人都不是心甘情愿地死去的。如果说一个死去的人连“自己想活下去”这一点都办不到的话,他又怎能听见自己生前都听不到的东西?又怎能赐福于“比死人还略胜一筹”的活人呢?尤其是那些生前就缺乏灵性的“多数人”!死后倒反而有灵了?真是异想天开。


(404)


中国社会是充满纷争的,所以它颂扬和谐。这从中国的纪元方式上也可以一目了然:我们是以人断代,以代断文明,甚至以文明断神明。而不是相反,以神明纪元(如耶稣纪元)或以文明纪元(如奥林匹克祭典、罗马建城或穆罕默德起事)。中国的纪元方式本身,就是习于中国文化的人们(即“中国人”)不断纷争的活生生的象征。

满人乾隆为何在朱元璋墓题上“治隆唐宋”的字样?是因为他们一丘之貉,都以“治天下”而非“理天下”为务?这些半开化的蛮族,用一下汤因比的概念,乾隆是“外部无产者”,朱元璋是“内部无产者”。而福音的传播者,则采取了完全相反的路线:从文明的最深部仰靠上帝的恩典,自我更新,即认罪悔改,如耶稣倡导示范的那样:天国近了,你们必须悔改!

世界有些事情是十分奇妙的。例如中国采用“公元”和耶稣纪元,却是从无神论掌权的1949年开始的。在此之前,中国通行是政权纪元,1911年以前是王朝纪元,1912年以后是民国纪元。中国在传统上把“正朔”看得至关重要。正朔是一年第一天开始的时候。正和朔分别为一年和一月的开始。夏历以冬至后第二个月为正月,天历以冬至所在的月份为正月,夜半为朔。因为正朔是王权(皇权)的象征,所以在王朝更迭之际,采用哪家的正朔也同时表明了政治取向。一个例子是:孔子在《春秋》中,每年之初必称“某年春王正月”。古代帝王易姓受命,必改正朔;故夏、 殷、 周、 秦及汉初的正朔各不相同。自汉武帝后,直至现今的农历,都用夏制,即以建寅之月为岁首。如此看来,1949年中国确立了耶稣纪元的正朔,其神秘意义非同小可。

从技术上说,因为1949年中国沦为苏联的卫星国,因此奉行了苏联的正朔“公元制度”,这好像是共产主义的,但其实不是──因为苏联奉行的公元制度来自于俄国东正教的耶稣纪元传统。中国奉行耶稣纪元这一事件,在神秘意义和文化意义上,已经大大超出了历法意义和政治意义,而成为一个历史性、趋向性的暗示:中国最终并且已经开始成为“基督教国家”。尽管在其开始的几十年,这个国家是受到了“敌基督者”的控制。但是“奉行基督教正朔”一事表明,中国的基督教化,将是不可避免的神秘过程。

反过去看,中国的僭主们自立为王、自封皇帝,侵犯了上帝的特权,很早开始都像是受了诅咒的人。这样的人所统治的社会,若不尽早归入耶稣基督,如何得到赦免?这诅咒并非外在的、可以逃避解脱的,而是内在的、早于“与生俱来”的。它使我们夜不能安寝、昼不能安食,劳碌奔波,终归捕风。我们的劳苦仿佛显明了:我们作为“罪人”的生物学意义,可与我们作为“罪人”的神学意义,是可以互相印证的。


(405)


“富而有礼”只是浮光掠影的表象,因此也是不可信赖的期待;“有礼而富”才是问题的症结,是生命的秘密所在。因为“礼”不仅是礼貌,更是秩序:秩序是财富的根源、进步的前提;而不是财富的后果。相反,过多的财富有时反而会导致社会的腐化、秩序的瓦解。一个无秩序的社会,如果由于外部的输血而突然富了,会更危险,这时进入它体内的财富形同炸药。而是一世界的中国,即将面对这一局势。

依据救主的福音,对恶势力该如何?抵抗?投降?不作反应?──也许,不论行为是抵抗还是投降,内心该是不作反应?──这样的“抵抗”便是顺服上帝,这样的“投降”也是顺从上帝。让我们仅仅注视基督,而不要注视一切干扰我们视线的灰尘。让我们的视线穿透一切灰尘,与永生上帝的光,交流在一起。


(406)


“文革”是一个怎样的事件呢?红社会的老大(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指着一个拒绝了他的女人对群众说:“凡是在心里动了淫念的,就是犯了奸淫;你们中间谁要是无罪的,就动手把她打死。”于是群众一涌而上,乱棍打死那位胆敢拒绝红老大求欢的女子;然后为证明自己是无罪的就必须投入老大的“不断革命”,这种革命就是互相斗殴──最后斗殴完毕,所有这些人都遭到老大的厌倦,受到促狭、暗算、戏弄和收拾。当一个暴君由于缺乏娱乐而心情闷闷的时候,他手下的人们就必须变成马戏团里的牲口,供他开心。

最终的结局,就是那自命为“四个伟大”的老大皮囊,在“关河空锁祖龙居”的没落中,在秘书太监、护士宫女的扶持下,终于现形为完全彻底的僵尸。僵尸的“斗私批修”闹剧,才终于闭幕。马戏团里的牲口纷纷变回人形,控诉文革,说文革时老毛放纵自己大私大修的遮羞布,是为老毛遮盖自己的淫行作旗帜的。他们甚至控诉说,这是地地道道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写照”,是用基督教方法推行的“反基督的运动”,不仅仅是“反基督教的运动”。他们好像不记得自己在其中曾经扮演过一些角色,一些他们自己后来希望忘掉的角色。

难怪老大的皮囊尚未死透之际,福音已在中国已经复生。老大一死,标志着冰河解冻、春潮涌起,从现代北朝的荒原上,兴起了永生上帝的真理,那是超越政治、超越人欲、超越物象世界的救主福音。

如果没有救主福音,很难奢望“改造国民性”的政治运动甚至“历史运动”,会有什么积极的成果──因为特别丑恶的国民性,也正是普遍的原罪中,衍生出来的。没有积极成果,不是因为“决心不够”或“力量不足”,也不是“时断时续”造成的;而是由于“改造主体的缺席”。更准确地说,不是良善缺席,而是恶魔主席。于是,“改造”成了一项“歪打而不能正着”的“瞎搞”──以罪犯去惩治腐败,用恶棍来唤醒民众,结果只能是越改越歪,越描越黑。近代中国的一百多年,就是如此步步步入泥潭的。

那么,上述不幸是否由于技术失误造成的呢?不是。信耶稣以后我才恍然大悟:“改造国民性”的外科手术思想,从一开始就错了,那是周树人之流的留日学生“以倭为师”时的幻想。而在一个基督徒看来,除非圣灵亲自动工,“改造人”的事业是毫无胜算的可能的;而如果圣灵动了工,已非人事,无从研议;乃是天命,唯有虔诚祈祷了。

如果未来的中国接纳了基督的福音以形成精神的主流,则无异于耸起了“世界史上的民族命脉的一大高峰”。这是山峦之上的奇迹:替补儒学的世故、更新道家的灵性、清洗佛教的慧智;兼并三教的机巧、复兴敬天的古道、吐纳现代的知识、超越既定的时空、进入灵界的奥秘。如此,必在东亚的核心地带,开一文明世界的新局。如此,将在孔墨的故地、佛教的本营、回教的东陲(中国西部)、基督教的西部前哨(中国东部)的汇流处:造成全球效果。世界历史为之改写;世界格局,为之改观。

如此深度的演进,不仅涉及民族命脉,而且决定人类走向。埃及人和希腊人的改宗基督教,波斯人和印度人的改宗回教──都不能与之相比:不仅缺乏如此幅员的广度,而且没有这样三层文明的累积与历史叠加的连锁反应。例如,埃及人和希腊人的改宗基督教,波斯人和印度人的改宗回教,都只有两番叠加。中国则是在“第一南北朝”期间改宗佛教之后,再加上现在的“第二南北朝”的改宗基督教,于是形成中国特有的三层文明的叠加。


(407)


使徒保罗引圣经旧约说,“他们的喉咙是敞开的坟墓,他们用舌头异诡诈,满口是咒骂苦毒,他们的嘴唇下有虺蛇的毒气……他们的眼中也不怕神。”(《罗马书》第三章13─18节)一则流传颇广的故事说孔子论杀人的方法,以刀杀人最低下,以笔杀人为中等,而以口杀人最高明。可见他们都把人的口舌列为一种武器并且是是一种凶器。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因为语言可以改变生命的作用,可以改变生命的努力方向。

如果仅仅把“传福音到中国”视为一种百花齐放的文化运动;如果没有决心“用福音树立未来中国的脊髓”──那就是因为没有看见耶稣基督的圣子一面,没有看见人子的圣子一面,就无法看见福音的神秘一面。传福音到中国,不仅是一种“文化运动”,不仅是一种“精神运动”甚或“神圣运动”──传福音到中国,是可以使灵界的力量注入人间的,是可以攻克地球上最后一块无神论和最大一块鬼神论的领土的。这属灵的战争要比军事意义的战争更难进行,也更有意思,任重道远,志士其勉为之!

如果中国基督徒能以上帝的灵、基督的名,攻陷并同化中国,从而恢复中国居民心中“上帝为自己预留的位置”,那么,中国这个“世界历史上最大且最后的无神论的人类动物园”就会变得面目全非;无论是好是坏,世界历史也许真将趋于“终结”了;因为那意味着世界统合、基督复临、最后审判的前期准备,都已一一完成?


(408)


一切新思想都是“外来”的,一切新信仰说到底也只能扎根在移植的土壤中而非原生的土壤中。例如,儒家只是鲁国文明的产物,而后才成功移植到秦晋,结出汉代长安“独尊儒术”的果实。秦代以后,秦晋的土产法家,反倒在原产地沦为次要的了。道家本是楚文明的产物,一如先秦的每一名家显学,都是某一特定国别及其从属的文明实体的产物。

东亚的佛教是外来的,在其原产地的南亚反倒湮灭无闻。伊斯兰教是从麦加神庙以外的非阿拉伯世界输入的若干元素组合的,这些元素不仅有拜占庭的基督教、还有波斯的摩尼教、散居各处的犹太教等等,这些元素和穆罕默德一起改造了麦加神庙。按照人文主义的说法,欧洲的基督教则是由犹太会堂输入的,而犹太教则是从埃及输入的。甚至连日本最自豪的“本土神道”,也还是从中国输入的。中国的列宁主义是从俄国输入的,俄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德国输入的,德国的社会主义则是从英法和无祖国的犹太人那里输入的。甚至连泛斯拉夫主义也是由日耳曼输入的。

我可能理解得不对,但我相信:基督不是犹太人的种族产物,不是欧洲人的精神产物,耶稣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他为救赎全体世人的罪,被犹太人和法利赛党陷害,被欧洲人本丢·彼拉多杀害,然后受死、复活,荣耀了上帝。这带来了一个全球性的时代,这个时代的宇宙意识就萌芽了。这首先是发轫于那些较早的文明世界,如埃及的一神教革命,而后经过商人和征服者之手,流布全球。这还是就宗教的形式而言。如果就信仰的本质而言,则更是“外来”的:对上帝的信仰和原始映象,本来就是“从上帝的光”那里渗透出来,逐步潜入人心的──是上帝在“造人”的时候,“在人心中为自己预留了位置”。信仰岂是人心的造物呢。人哪里有能力信仰自己无法相信的对象呢。


(409)


有评论者说:“佛教博大精深,而基督教就只有耶稣,除此以外,空无所有。”此言的确矣。但基督信仰是不可能没有耶稣的,所以基督教尽管可能有一千个错误,却不可能是空无所有的。

比如说佛教的理论、修行,构造宏大精致,仿佛巨大的建筑;而基督的福音却是简单的,只要求一个“信”字,“望”与“爱”以及其他附属行为,都是基于“信”。是信心使圣灵得以与我们同在。圣灵是光,而建筑哪怕是神学理论的大厦却是阻隔光、遮蔽光的,至少也是分解光、曲折光的。不错,好的建筑可以现出光来,但并不能增益光。

仪式化、群众性的祷告辞中所求的种种,如“叫我们可以合而为一”,“叫人间可以有正义与和平”等等,大都是可望而不可求,可求而不可即的。但即使如此,只要这样的祷告是奉耶稣基督的圣名,还是要持续不断下去的;否则,人们就会彼此屠杀,人间就要由邪恶掌权,田野就会沦为刑场:这样的惨状不是疯狂的想象,而是中国两千年来大一统皇朝史的主轴。所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秘密,就在于缺乏上述的祷告,故致邪恶势力登堂入室,成为正统。所谓“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此之谓乎!如果仅仅取法乎下,那么我们只能像在二十世纪的中国那样,得到一个阶级斗争的地狱。

不算唐代景教至今一千余年,元代也可里温教至今也有七百余年;不算明末清初的天主教至今四百余年,即使从新教的马礼逊来华二百年甚至从条约保护的传教士至今一百五十余年起算的话──福音在华传播的势头,仿佛已经失去了锐气。或历来就锐气不多?

有人拿当前1990年代中国大陆的福音传播与罗马帝国早期的福音传播相比……然而,当主后三百年时,君士坦丁一世,都快皈依了!而且那么多希腊的罗马的神学家已经星罗棋布。而中国呢?中国的传教事业似乎在追求无冲突境界?然而,没有冲突的传教,是无从产生火花的。如果真的要让福音成为中国社会的精神主流,我们已经没有很多时间可以浪费了。如果再过一百年,福音还不能占领主流地位,那么就将陷入胶着状态,中国福音化的良机可能不再。基督新教势将重蹈景教、也里可温教、天主教的覆辙。

佛学重包容,基督重排他。从人的角度说,包容是美德;从神的角度,包容是首恶。从人的角度说,条条大道通罗马;从神的角度说,“若不通过基督,没有人能到上帝那里去。”佛教的道理是因功报果;基督的道理则首重预定论、拣选论。佛教是把主权放在人类和行者手里;基督则是主权归还给了上帝。在这种意义上,即使上乘的佛教也还只是一种“旧约之前”,一种注重行为胜过注重灵魂的属世律法。涅槃,不就是以佛教术语表达的渴望吗?渴望进入灵界、获得永恒生命──这与“为我和福音的缘故而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的“生命”,不是一回事。轮回,不就是在物质世界的奴役下万变不离其宗吗?摆脱轮回的涅槃状态,就是摆脱犯罪与堕落之“宗”、跟随基督出死入生。这时,需要加上“上帝的恩典”、“基督的救赎”,就可以获得“无从把握的涅槃”了;也可以摆脱历尽修炼无法脱离的轮回。

佛教的法则是“戒──定──慧”;基督的救赎则是显现为“慧──定──戒”。这慧就是基督的光,是从永生上帝那里降下的,而不是从我们自身生出的。这定,就是基督的十字架和他的宝血,是从永生上帝那里的灵魂降下的,而不是从人类的血气生的。这戒,就是基督的新约,是从基督的血和光中诞生的,而不是我们凭藉自己的努力苦行,可以达成的。

佛教的“戒──定──慧”,其核心是依靠自己。基督的“光──十字架上的血──新约”,其核心是仰望上帝。这样的新约,并非戒律的集成,而是恩典的见证。这样的新约还不是光,而是与光的契合。这样的光,不仅是真理,不仅是道路,而且是永恒生命的本身,是高于“内在涅槃”的外在神能。这样的神能在根本上不是基于我们而是外于我们的;也就是说,这样的神能不是我们的努力攀登“道路”或尽量放弃“自我”,就可以达到的;这样的神能是永生的上帝从外面为我们开启的灵界。


(410)


我以前喜欢佛经,但从来不喜欢佛教;佛经中有人生的智慧,佛教中无上帝的带领。故,读佛经,不可以当作属灵信仰的依归,只可当作属世知性的超度。佛经的悟性,尽管还是人本主义的,但毕竟高于世俗的挣扎;但也仅此而已。如逾雷池一步,将之奉为灵魂得救的要道,反而尽失诵吟佛经的益处,不仅无功德,甚且有害处。而拜佛教的偶像,则从佛经落入了偶像的崇拜。大乘近乎多神教,令人神散意弛;小乘则为自我修炼,越陷越深,哪来的超度?

佛教所澄清的空无性,可以帮助灵魂脱离世俗的肉体的生活;但却不能给予灵魂提供进入上帝国度的道路──因为一切有效的道路必须是有形而具体的,而不可以是朦胧的、模糊的甚至随主观的感受性而不断游移的。“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例如,傻子也有佛性”──这样的思想与万物有灵的平等论何区别?但愿这样的佛性与灵魂毫不相干。因为这样的理论抹煞了神与万物的区别,抹煞了人的高贵性,从而也就抹煞了人的灵魂的方向感。这显然已流于虚无主义,尽管披上了不同于世俗的虚无主义和玩世不恭的“圣洁外衣”。

原始佛教是以无神论为基础的。即使在大乘佛教看来,“法”也大于“神”。表面上看起来,法大于神与“道成人身”是相通的,然而实际上,佛的法却是人的手可以掌握的,所以人能成佛。仿佛可以通过咒语、秘仪,就可使人获得不朽、可以成神:摆脱轮回、达于涅槃、进入永恒。这显然过分了,说它过分,是因为它为背离生命的原理:如果每片树叶都涅槃、都不朽,那么世界是否过于繁杂了?宇宙之道不是树叶可以掌握的,那为什么就一定是人心可以掌握的?要求得太多就有泡沫化的风险!很可能连合理的希望也将失去了!

我们不该将福音与佛教之类的东方宗教混同起来,更不该像欧洲的混合主义者弗·尼采那样,以佛教的镜子来透视基督教。即如他的奴隶道德说,就是把基督教“佛法化”的产物。实际上,基督教是打仗的(保罗说“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动刀兵的(耶稣说“我来不是致太平而是动刀兵”)信仰。既然与异教的战争本来就是福音的内核,我们又岂能步欧洲混合主义的后尘,以佛法、婆罗门教义来篡改基督信仰?

佛法只是三维世界的真理,天堂、地狱、人间都可括入这一范畴,福音则超越三维,进入灵界,融进不可思议的神秘──佛法是既定的、呈现的,福音则是未知的、隐秘的。另外一面,佛法无极,福音则有极;那极便是上帝。福音以上帝的实存,答了佛法的虚无主义;尽管这实存是属灵的、超越三维世界的奥秘。


(411)


佛教重殊途同归,福音重父子圣灵。殊途的偶像同归于一个佛法,父子圣灵扩散到无限的时空。佛法说到底还是局限在物性的世界以内,尽管它预言末世大劫,能够帮助我们和世界保持距离,却无法帮助我们进入大劫之后的灵界。父子圣灵则超越时空的物性,能够帮助人们进入永生上帝的国。“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哥林多前书》第五章7节)我们纪念羔羊耶稣,具有义务接受耶稣基督为主;否则,就是下在地狱里,也不如那些生前没有听过福音就下在地狱里的灵魂,他们还有一次在地狱里悔改得救的机会。听过福音而拒绝福音的人,永远不得救赎,“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哥林多前书》第五章7节)

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这就是中国教会必须一体化的理由。否则,所有的教会肢体都对不起主。所有的教会肢体都必须在耶稣基督里获得同一性:这就是中国文化必须福音化的理由。不合福音的文化必须摒除:这就是中国社会必须基督教化的理由。──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

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所以,一切不信上帝的人,一切摒弃福音的人,一切拒绝接受羔羊基督为主的人,一切分裂教会的人,一切假冒伪善的人,你们,我们,和他们,都必须面对这样的血。羔羊基督被杀献祭的血,印在所有人类的身、心、灵上,使得所有人类都必须背负这样的血债。

“因为我们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中国人的社会健忘症,不是生理的病,而是灵魂的病,是因怯懦而不敢面对恶势力,也包括不敢盯视自己身上的恶。基督的门徒则是以“纪念基督”,而不是以仇恨和战斗,来战胜撒旦。基督教的核心就是“纪念”:纪念主的受难与复活;纪念主的话语和神迹──这样的纪念是奉主名来的,高高在上和散那;这样的纪念,是永不止息的爱。

对“真诚的基督徒”来说,在我们内心,在真诚的中国信徒彼此之间──我们对中国的异教文化和异教历史所应抱持的唯一态度只能是:一笔勾销并在内心予以蔑视。

我们或许需要“纯粹的福音”更甚于需要“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相结合”──因为逾越节的羔羊耶稣基督已经为我们被杀献祭了。在他的鲜血面前,我们岂不具有一种义务──拒绝撒旦的诱惑,拒绝“中和”、“中庸”的诱惑,一意孤行行进在十字架的道路上!


(412)


在耶稣基督降生为世人赎罪那前后几百年间,有些犹太人和希利尼人(说希腊语的人,包括欧洲、中东许多混合民族)从期待弥赛亚(受膏者、复国者、受难者)的世俗的国,转而投入基督的属灵之国,从而融合为新的“基督教民族”。而拒绝这一新约及其转化的犹太人,也从此失去了救恩,沦为亡国的奴仆。与此同时,中国人则从期待天子(有德之君),转向了服从“皇帝”(窃国盗匪),中国人与犹太人相似的是在那几百年间完成了一次灵性目标的转移,只不过是,这一转移在大部分中国人这里是下行的,在一部分犹太人那里却是上行的──从属世的弥赛亚转向属灵的基督,这部分犹太人后来就升华成为基督徒。而下行的中国人却从宗教政治的真命天子转向军事政治的盗匪皇帝。就此而言,仿佛执政掌权的中国人比丧权辱国的犹太人更加“变通”,但这里却体现了一种向下的变通,即灵性的完全堕落。真命天子的宗教性完全消亡了,变成了一个纯粹的政治符号,任何一个无道昏君都可以利用。而到了现代,“真命天子”竟然演变为一个情场代号,成为女人向别人介绍自己情夫的代词。

进入现代,帝制废除,皇权亦被驱离庙堂。也许这是上帝给中国的一次机会?让中国可以作出选择,脱离那次下行的改轨,相反可以通过上行的道路,进入羔羊基督。


(413)


《老子》的“圣人”思想还是人本主义的,如他倡言“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第四十九章)这比《福音书》以致《先知书》的人性批判甚至咒诅百姓的神本主义,仿佛是生于两株不同的精神之根:圣人自有智慧,冷峻无情,明哲保身;基督依赖祷告,多愁善感,杀身成就父神的旨意。

《老子》的圣人崇拜与《约翰福音》“道成人身”不同,还是基于自然主义、人文主义的偶像崇拜,因为《老子》的“道”是没有位格的;而《约翰福音》的“道”与“圣言”,则是以《旧约》的位格之神为前提的。《老子》的“圣人”仿佛是超时代的,不似庄子、孟子甚至孔墨等笔下的圣人都有时代性。但明眼人可以看出,老子的圣人,实乃夫子之自况也,是其作者的“我”及“超我”,并非另有所指。

如果说《老子》的圣人与耶稣在表面上还有“相似”,那也只是像孔子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登山宝训》的“相通”。爱与仁(仁者爱人)、虚己和克己……诸端思想,本为“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社会的相通倾向──如中国的圣人、以色列的先知、印度的行者、希腊的哲人,尽管他们四国的思想之根,迥然不同,不论他们彼此之间如何移花接木、巧妙嫁接,皆非亲生可比。例如,柏拉图的上帝是“流出世界”的,是没有位格的,从普罗提诺到柏格森,皆从其类;这与《圣经》上那位具有喜怒哀乐的位格之神耶和华上帝,完全不同。再如《老子》的“圣人”也是“无喜怒哀乐”的典范,完全不同于圣子耶稣基督的多愁善感。

如果强指《老子》之“圣人”为《新约》之“基督”,其渎神之意是始料所及的:圣人之道,只是没有位格的自然之道;基督之道,则是拥有位格的上帝之道。无位格者,有死;有位格者,永生。所以从圣人之道发展出来的魏晋玄学,和从基督之道发展出来的欧洲神学。命运殊异。“玄学”讲论自然之道,只能通向死亡;“神学”讲论上帝之道,才可通往永活。


(414)


美国黑人,很少纯种的非洲裔;在这种意义上,美国黑人是美国白人的亲兄弟,他们身上奔流着白人祖先的血液。从种族纯净的“黑色美学”来看,这也是一种“黑人的原罪”;正如从社会纯净的中华意识来看,中国一千年来的亡国历史,使我们这些亡国奴的后代,带有种族与文明双重意义的原罪。难怪,“我们生下来就被人藐视”。但十字架和圣子耶稣的殉难,是可以洁净中国的。也只有十字架与圣子耶稣,方能洁净中国。


(415)


福音在中国传播的主要障碍是“洋教论”。相比之下,科学理性的障碍倒在其次。如果破除了洋教论。以福音的优越性和“现代性”,不仅可以收服无神论的游子,更可以接纳鬼神论的浪子。

1、所谓“洋教论”的意思是,基督教是外来的。但经过我们的研究,可以证明基督教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都是“洋教”──因为福音是天上的灵粮,是超越种族与文明的特殊启示。

2、福音与基督教的关系,仿佛灵魂与身体、软体信息与硬体容器的关系。“洋教论”在批判错误的传教方式时,是有用的;但在批判福音时,是无用的。错误的传教方式,就是把福音等同基督教,把灵魂等同身体,把软件信息等同硬件容器。

3、大写的真理与小写的真理:福音代表的是特殊启示,是大写的真理;文明代表的是普遍启示,是小写的真理。不幸的是,基督教常常脱离福音,沦入文明代表的普遍启示里去,沦入小写的真理里去了。

4、福音在中国历史中的必然性:这体现为中国将从传统的普遍启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理学,走向特殊启示的灵性。

5、“吃教者”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职业化、物欲性;这与“殉道者”正好相反。尤其吃洋教者,决不会去殉道的,其行为甚至还不及中国传统的君子。但愿主的永恒光,能驱散各级组织的阴霾,叫我们得见神的国与神的义是超然于伪信之上的。

6、人生三境界:

(A)前卫,向前疾驶──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B)向上,向着标竿直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C)祈祷,做器皿,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416)


洋教问题的历史渊源一二三:

1、洋教的形成,与建立在“不平等条约”上的西方国家的武力护教史有关。与此对照,中国南北朝的佛教虽然几度被异族政权(北朝)奉为为国教,其传统护教毕竟是和平的,尤其它们作为内驻政权而非殖民政权,就更少激起一些中国社会的异体排他性。

2、洋教的形成,与基督教体质上的排他性有关。与圣经的业已完成的封闭性质相对照,佛教的经典是一个开放系统,包容到了庞杂的地步,可以容纳不同宗教和各种哲学。

3、洋教的形成,与因信称义的“选民”观念有关。尽管新约废了犹太人的选民身份,但又立了基督徒的选民身份(参见《加拉太书》四章)。在与其他几个“世界宗教”的对比下不难发现,伊斯兰教因是“以实玛利的后裔”阿拉伯人传下的,故种族主义较强,只能以阿拉伯语读经,甚至禁止翻译经文。佛教则过于兼容以致纲纪废弛。唯有福音适中。福音是亚兰语(阿拉姆语)说出来的、希腊语记录的,拉丁语翻译的,而后转译为各国语文。而原始的亚兰语现在已无传人,故福音必然成为真正国际性的,甚至成为“天国的绝响”。

对中国基督徒来说,可以在圣经历史(包括旧约新约两者)中受到的训练,是无从在中国历史典籍中习得的。圣经历史是上帝的启示,而中国历史典籍则不是。有人认为学习圣经历史是与华人的文化习俗显得陌生的以致艰涩的乃至格格不入的,因此需要编出一些中国自己的“圣经历史”。但是,唯有坚守真正的圣经历史而不是杜撰伪造中国自己的“圣经历史”,才不会误入歧途。唯其如此,才能补足华人文化习俗中的缺陷,从而使得自己可以触及上帝的启示,也能受到潜移默化的训练,能够易恶俗为良善。反之,华人将在恶俗中打滚,正如自己所评说的“永世不得翻身”。 

1、思考一下洋教的历史命运:亚伯拉罕的流亡,摩西过红海传播洋教,耶稣的流亡,保罗过地中海传播洋教。占有埃及和犹太全地的拜占庭人过黑海传播洋教到俄罗斯……十字军再过地中海,西欧人过大西洋与印度洋,欧──美人分别从西──东两方合围太平洋、进击远东、渗透中国……

2、思考一下洋教的文化性质:洋教成了航海民族的信仰,若无基督教的精神力量,不可能有地理大发现以后的世界格局。洋教的历史性变革契机,所谓命运转折点,皆发轫于飘洋过海!海洋是国际通道。如果把“洋教”理解成“国际文化”,那么洋教本来就不是任何民族的产物。而且,福音还不仅仅超越民族意义的洋教,因为福音不是文化甚至不是复杂的国际文化,福音是天上的灵粮、神明的启示、天国的绝响。

落实到中国,佛教补了耶稣纪元前后到十五世纪这一千五百年间的天主教一课,明末以来的传教以致马列主义的共产主义天堂论则补了宗教改革和“新基督教”及各种异端神学的一课,现在,到了让福音本身直接进入中国正统思想的时候了。也就是说,中国已经到了可以排除各种中介物而直接接受福音的程度了。

耶稣所传达的福音信息,说明了这哥世界里对垒的两造,都是坏的。包括保罗所谓“这世界的神”,也是敌基督的:“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基督本是神的像。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并且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不是出于我们。我们四面受敌,却不被困住。心里作难,却不至失望。遭逼迫,却不被丢弃。打倒了,却不至死亡。身上常带着耶稣的死,使耶稣的生,也显明在我们身上。”(《哥林多后书》第四章3—10节)。

耶稣在《福音书》中多次比喻说,上帝要发兵除灭罪恶的传统势力:“园主来的时候,要怎样处治这些园户呢?他们说,要下毒手除灭那些恶人,将葡萄园另租给那按着时候交果子的园户。耶稣说,经上写着,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主所作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这经你们没有念过吗?所以我告诉你们,神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谁掉在这石头上,必要跌碎。这石头掉在谁的身上,就要把谁砸得稀烂。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听见他的比喻,就看出他是指着他们说的。”(《马太福音》二十一章40—45节)仁慈的主,是以爱心来除灭人渣,清理人类垃圾的目的是要实现他的爱。所以主说, 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马太福音》第十章34节)

上帝总是先救“最败坏的”,正如医生先救病危的。古代中国人“好过”犹太人、罗马人,所以上帝先救更坏的、病危的;现代中国人已经从人世意义的较好沦为较坏,甚至变成了“次殖民地”,中国既然作为最糟的病例之一,所以主的救恩就来到了!


(417)


在汉人中传教的难处在于:其以往惯常的文化模式是封闭的、内敛的、自我消解的,而非开放的、外扩的、殖民远方的──因此“传教”这种“宗教殖民主义”很慢很难地才与汉人的脾性相适应,尽管在历史上如隋唐时代汉人也有过辉煌的传教记录,但在多数时间内,尤其在近代,积极的传教行为反被保守内敛的汉人视为“非诬即枉”。

怎么办?大约只有大一统的板块解体,全民开始流散世界各地的时候,传教的方式才能打入汉人生活的状态,并契合之。实际上,这个过程在十九世纪甚至更早就开始了。不过于今为烈罢了。未来中国的进一步全球化,也会带来进一步福音化?但愿如此。


(418)


人:生有七尺之形,死为一棺之土,所谓立德、立言、立功,都可以视为超越形体的物质奴役、恢复灵体的精神本性、重归永恒净土、星空故乡的努力──这些努力的后面都离不开“苦行”,甚至以苦行作为它的最高表现。而苦行的前提,是人在至高者面前的极度的谦卑和虚已。

“人心唯危、道心唯微”,是人生存处境的写实;但“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却不能构成解决之道。除非,人把“中”理解成为“纯洁的羔羊”,理解成为“救赎世人的罪而自愿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圣子耶稣基督”。“中”的字形可以理解为“十字架加圣杯”。十字架和圣杯告诉我们:我们都亏欠了神的荣耀,从而陷自己于劫难。人若不是追随圣子耶稣基督,皆无法脱离灭亡的命运。而儒家的中道及其种种学说和实践,早在文天祥殉难时就被证明已经过时了。儒家的失败,使它无法培育足够的“人”、足够的尊严,以平民主义的宋朝去抵抗贵族主义的蒙古。到了明清两代,儒家干脆就成为表面的涂料,因为我们已经无法想象,如果华人还有儒家教导的那种气节,怎么会被朱家父子这样的病人一再施虐近三百年?又怎么会被满洲披毛戴角之辈敲骨吸髓了近三百年?相形之下,西欧的基督教社会就成功得多,因为那同时也是一个半开化的贵族社会,而不是东欧的东正教、西亚的景教、北非的科普特教所立足的“成熟的平民主义的费拉社会”──难怪在相同的教义之下,半开化的贵族社会成功了,“成熟的平民主义的费拉社会”失败了。而在东正教里面,唯一获得成功的俄罗斯相应之下却不是一个“成熟的平民主义的费拉社会”,而是一个“半开化的贵族社会”──可见我们上述的分析与的理解是多么深刻。


(419)


“万物一体”的宋明理学思想,窃取庄子与佛教的虚无主义,貌似无神论的泛神论,实为抹煞人的灵性。这种“贬人之仁”,与先秦儒家的“尊人之仁”,貌合神离,实不可取。它是自人而下沉的堕落,而非自人而上溯的升华,实在不足为训。

人对万物,应该亲和,但不苟同。天理不是上帝,最多只是三位一体的上帝所启示的“话语”。为什么说“最多”?因为神的话语是启示性的,而非逻辑性的,所以是在人的理性把握之上。不像宋明儒学的“天理”之类那样,终究是在人的理性把握之下,很容易遭到证伪程序的否决,反而缺乏内在的生命。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走遍天下,传扬福音,涤荡不义;寸步难行,遇到邻舍羞辱,甚至遭受家人唾弃。这里,不仅是人理、天理,而且是在可解的天理之上的、不可解的上帝启示。上帝的本真,通过圣父所显示的圣子,及其十字架的羔羊奇迹,显示出来。

没有主心骨的人,在什么地方都是“呆着”。这句北京土话相当深刻地表达了人类的处境,那就是存在着,但无所作为。这不仅因为“天下的乌鸦一般黑”,还是由于“无理寸步难行”。消除无理状态的方式就是建立信仰,有了信仰就有了主心骨;结果是“有信仰的人支配他人,无信仰的人受人支配”──有主心骨的人再弱,都强于无主心骨的人;即使坏的信仰,也能造成强大的行动力。何况好的信仰,终能清洗文明、再造历史。


(420)


民国初年,中国流行的“西方物质文明”、“东方精神文明”的对称二分法,并非完全不了解西方文明,而是多少基于这样的事实:十六世纪以来的西方主流社会,背弃基督、糟蹋福音、自立为王、僭越天庭的极度败坏,已使他们的子孙堕落为物欲充斥、精神颓废的撒旦教徒。尽管这些撒旦教徒还打着基督教的旗号招摇撞骗。耶稣在福音书中对犹太人的斥责,用在对这些挂羊头卖狗肉的欧洲殖民者身上是十分适宜的:“耶稣对信他的犹太人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他们回答说,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仆。你怎么说,你们必得自由呢?耶稣回答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家里,儿子是永远住在家里。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你们就真自由了。我知道你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你们却想要杀我。因为你们心里容不下我的道。”(《约翰福音》第八章31—37节)

“信耶稣”的犹太人都想杀耶稣,“信耶稣”的欧美人会好一点吗?会好一点,毕竟他们创造了“基督教”。但是这个往往是建立在“另一种福音”的基础上的“基督教”,往往在执行敌基督、反耶稣的行动方针。这在德国诗人歌德的诗剧《浮士德》中得到了典型的表达。浮士德就是十六世纪以来西方精神的写照,浮士德博士这样的欧洲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无所不用其极,其罪行比惯于烧杀劫掠的蒙古人毫不逊色。

再看中国,事奉基督重于事奉父母,这显然违背中国传统的孝道,如果坚持而不妥协,福音难免和中国社会发生冲突,因为中国是个以复杂的人际关系精心包装起来的社会,已经让人造的、虚幻的安全感,取代了生命随时面对的危机,并因而如此降低了上帝的必要性,而使自身跌入自我美化的甚至魔鬼控制的领域。但现在情况丕变,独生子女政策已经瓦解了中国的人伦社会。中国社会的未来,在无法无天之上还要加上“不伦”,五伦消灭之后,一个极度空虚的野蛮国家,也许正在为基督的福音敞开大门、扫清道路。

另一方面,中国传统中的“无名超象”,较之东正教雕像、天主教绘画的传统,也许更近于福音中的无名上帝、超象圣灵。物质的造型,弄得不好反会阻隔灵性的交通,因为人的造型常常带上人的罪性──而对自己的罪性,我们更倾向于无视、宽囿、谅解甚至纵容。但若没有造型艺术,却又无法满足大批群众的生理需求,难道可以让群众因此被异教掳掠了去,从而构成一个急迫的社会问题?


(421)


自西周以后,对上帝的信仰,在中国日趋式微,而不是日趋强固了。再以后,“《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谁陈”──唐代的李白如此感叹。而后续的中国精神的发展史中,甚至连怀疑上帝的公义性的《大雅》,也成为不可企及的原典,这真是“道愈下”;因此,重振纲纪的运动在中国从来都是无疾而终的:内心的纲纪既然已经荡然无存,社会的纲纪也就不复可得。

在这意义上,中国本土的宗教在秦始皇以后就寿终正寝了。而中国本土宗教的最后一次伟大改革,武王伐纣以后发生的周公“制礼作乐”。从此,上帝实施救恩(“降天命”)的条件,不再是特定的种族(如殷人或以色列人),而是信心(“德”)──这就形成了普世一律的、世界主义的声音,也使得中国社会的主流最早摆脱了原始宗教的“迷信”。


(422)


回顾一下: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是文天祥死后“识时务者为俊杰”统治中国人心的大时代中,兴起的最后补救。这说明,明朝的王阳明已经认识到:中国人的“知”个个都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贵族性,中国人的“行”个个都是“认时务者为俊杰”的平民性、费拉性。

什么是费拉性?

“费拉性”就是费拉的特性。“费拉”是一种人类类型(Fellah type),这是德国历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Oswald Spengler,1880─1936年)在其《西方的没落》(the Decline of the West,1918年)下卷《对世界历史的透视》中,运用的一个术语,其原义指“阿拉伯世界的农民”,衍生义则是指所有大一统帝国的臣民。包括晚近的阿拉伯人,以及古代的罗马帝国臣民、以及从古至今延续下来的印度和中国的居民,汉人是一种典型的费拉类型的人。而最典型的费拉就是“后期罗马时代的埃及人”。

作为元明清以来亡国奴的后裔,我们已经无法理解《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精神。除非是从“知行分裂”、“理论脱离实际”、“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角度。费拉类型的人们,在“知”上是大丈夫,在“行”上是真小人,而且猥琐卑鄙。不信,请看世界各地的华人聚居区。


(423)


“诚”是万物的灵?“诚”能解开死亡问题的症结吗?如果不能,“诚”就只是“万物有灵”的灵,而非“圣灵”的灵。“万物有灵”的灵,其实就是古代意义的“鬼”,而不是高级宗教的“神”──在其上形成的宗教是鬼神论,而非一神论!


(424)


中国居民的自新,首先必须是内心的认罪,其次才可能拥有实践的悔改。如果主要把认罪、悔改当作自强的工具使用,那只是假认罪、假悔改,全然达不到自我生命的更新之效。只有“忘却自新的果效”而彻底皈依圣子耶稣,才有意想不到的自新效果。那是一种全然解放的感觉与彻底自由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消极的解脱、无奈的逃避。

由于汉朝中国的居民早已失去信仰、分寸和规矩,才会产生五胡乱华?由于唐朝以后的中国居民失去信仰、分寸和规矩,一千年以来才会落入了不断王国的苦难中。但人类心中的信仰种籽不会灭绝,证据是那些前仆后继的“民族脊梁”始终存在,他们的行动可以继绝世,显明神的恩典“天无私覆”。现在的课题,则是如何“汇聚散漫的民族脊梁于神的呼召下”,并奉圣子耶稣的名。

基督的福音,已经成为中国居民走上自新道路的最后动力?但即使这样的福音,还是不得不面对一个如何“阐释”的问题。如果我们多少承认一些“历史的检验”论,那么中国基督徒的阐释还须参考经过时间洗炼的西方教会阐释与实践的福音(包括天主教与新教分裂派),而不是业已消亡的景教、只剩残余的科普特教以及较无生气的东正教所阐释与实践的福音。


(425)


前面说过,“洋教论”是基于误解。尤其中国基督徒在试图摆脱“洋教论”的同时,也要防止犯下相反的错误:在企图发展“中国特色的基督教”的时候,不知不觉自身却陷入了“白莲教化”的泥坑。这警告我们,需要抵制“本色化”、“政治化”的诱惑。相反,基督教应该化育出新的政治、新的文明,而不是为了“传播自己”,就让福音“屈就中国的国情”──好的东西不该受到委屈、真理不该蒙上灰尘。不该用难民的心态和方式传扬福音:难民为了自身安全,经常在美女脸上涂上污泥、烟灰,防止她们受到强盗和绑匪的劫掠。

据介绍:白莲教是唐、宋以来流传于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渊源来自佛教的净土宗。相传净土宗始祖东晋释慧远在庐山东林寺与刘遗民等结白莲社共同念佛,后世信徒以为楷模。北宋时期净土念佛结社盛行,多称白莲社或莲社。南宋绍兴年间,吴郡昆山(今江苏昆山)僧人茅子元(法名慈照),在流行的净土结社的基础上创建新教门,称白莲宗,即白莲教。

早期的白莲教崇奉阿弥陀佛,提倡念佛持戒,规定信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号召信徒敬奉祖先,是一种半僧半俗的秘密团体。其教义比较简单,经卷通俗易懂,为下层人民所乐于接受,所以常被用于组织人民群众反抗压迫。在元、明两代,白莲教曾多次组织农民起义。流传到清初,又发展成为反清秘密组织,虽遭到清政府的多次血腥镇压,但到了嘉庆元年(1796年),白莲教大起义却是嘉庆年间规模最大的一次起义。

嘉庆年间的白莲教起义,前后持续了九年零四个月,最早参加者多为白莲教徒。参加的人数多达几十万,起义爆发于四川、湖北、陕西边境地区,斗争区域遍及湖北、四川、陕西、河南、甘肃五省,甚至还波及到湖南省的龙山县。白莲教起义军在历时九年多的战斗中,占据或攻破清朝府、州、县、厅、卫等二百零四个,抗击清政府从全国十六个省征调的兵力,歼灭了大量清军,使清军损失一、二品高级将领二十多人,副将、参将以下的军官四百多人。清政府为镇压起义,共耗费白银二亿两,相当于当时清政府五年的财政收入。从此,清王朝从所谓“隆盛之世”陷入了武力削弱、财政奇黜的困境,迅速跌入没落的深渊。

白莲教作为一种宗教概念,包括的内容很广。可以说它是一千多年来,发生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各种“异端”、“左道”、“邪教”的总括,是佛教、道教以外的重要的民间宗教。反映的是中国下层社会百姓的生活、思想、信仰和斗争,在中国农民战争史上充当着重要的角色。

白莲教教徒的主要特征是烧香、诵偈(即宝卷),信奉弥勒佛和明王。他们的经典有《弥勒下生经》、《大小明王出世经》等等。为了适应下层百姓白天劳动的实际情况,白莲教徒多是“夜聚晓散”,愿意入教的人不受任何限制,不分贫富、性别、年龄,男女老少只要愿意均可加入,“男女杂处”。到了明末清初,白莲教逐渐在教理方面趋于完备,教义也更加体系化。

白莲教教义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互相斗争的势力,叫做明暗两宗。明就是光明,代表善良和真理;暗就是黑暗,代表罪恶与不合理。这两方面,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不断地进行斗争。弥勒佛降世后,光明就将最终战胜黑暗。这就是所谓“青阳”、“红阳”、“白阳”的“三际”。教徒们侍奉“无生老母”,信奉“真空家乡,无生老母”的八字真言。无生老母是上天无生无灭的古佛,她要度化尘世的儿女返归天界,免遭劫难,这个天界便是真空家乡。无生老母先后派燃灯佛、释迦牟尼佛、弥勒佛下界。他们分别在不同时期内统治人类世界。

青阳时期是由燃灯佛统治的初际阶段,那时还没有天地,但已有了明暗。明系聪明智慧,暗系呆痴愚蠢。

红阳时期是由释迦牟尼佛统治的中际阶段,那时黑暗势力占上风,压制了光明的势力,形成“大患”,这就是所谓“恐怖大劫”的来临,这时弥勒佛就要降生了。经过双方的决斗,最后光明驱走了黑暗。

白阳时期是由弥勒佛统治着的后际阶段,明暗各复本位,明归大明,暗归极暗。

初际明暗对立,是过去。中际明暗斗争,是现在。后际明暗各复本位,是未来。教首们宣传,人们如果信奉白莲教,就可以在弥勒佛的庇佑下,在大劫之年化险为夷,进入云城,免遭劫难。待彻底摧毁旧制度,破坏旧秩序后,即可建立新的千年福的境界,那时人们就可以过安居乐业的好日子了。

白莲教认为现阶段(即中际),虽然黑暗势力占优势,但弥勒佛最后一定会降生,光明最后一定会战胜黑暗。它主张打破现状,鼓励人斗争。这一点吸引了大量贫苦百姓,使他们得到启发和鼓舞。加上教首们平日的传授经文、符咒、拳术、静坐以及用气功为人治病等方式吸收百姓皈依,借师徒关系建立纵横联系。

白莲教信徒众多,主要来自社会下层。各派内部实行家长制统治,尊卑有序,等级森严,成为很多农民起义的组织形式。在元末以滦县为中心,冀东及长城沿边一直是白莲教活动的地区,并从这里向全国蔓延,爆发了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反元大起义。明初永乐年间有唐赛儿领导的起义,明末天启时期有徐鸿儒、王好贤领导的起义。此外还有很多小规模的农民起义,如明代嘉靖年间的江南太湖流域马祖师领导的农民起义和山西、内蒙古一带的农民起义等。到清朝乾隆年间,在山东一带爆发了王伦领导的农民起义。规模最大的一次当属嘉庆年间,即清代中叶爆发的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

白莲教的组织在清代时分布很广,黄河上下、大江南北到处都有,尤其是直隶、山东、山西、湖北、四川、陕西、甘肃、安徽等省,白莲教最为活跃,各阶层人民踊跃参加。在农村中则有“乡约吃教”,在城镇、集市则有“差役书办吃教”。当时教门派别很多,有清茶门教、牛八(朱)教、十字教、焚香教、混元教、红阳教、白阳教、老君门教、大乘教、清香教、圆顿教、八针教、大阳教等,五花八门,其中许多教派都是白莲教的支派。白莲教拥有的群众最多,影响最大。它本身又分为许多别支,各以教主、首领为中心,组织相当复杂。领导人的名称也很多,有“祖师”、“师父”、“老掌柜”、“少掌柜”、“掌教元帅”、“先锋”等等。它的这种组织形式,适合秘密传教(有时也用经文编成歌词,配上民间小调,击渔鼓,打竹板,用说唱的形式传教),分散活动。

白莲教的教主和首领们利用白莲教经文中反对黑暗,追求光明,光明最终必将战胜黑暗的教义,宣传“大劫在遇,天地皆暗,日月无光”,“黄天将死,苍天将生”,“世界必一大变”。他们还号召信徒以四海为家,把教友关系看成是同生父母的兄弟姊妹关系,号召教友之间互通财物,互相帮助,男女平等。这些口号直接反映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和迫切要求,因此对贫苦农民有极大的吸引力,发展非常迅速,在当时成为一股巨大的社会力量。


(426)


在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之交的某一天,礼拜时听牧师讲到,先知以利沙为叙利亚将军乃曼医治麻风病,却不让病人近前见面,因为这违反犹太人关于洁净的律法。这使我突然想到圣子耶稣医治麻疯病人,亲手触摸他,是多么巨大的恩典:“有一回耶稣在一个城里,有人满身长了大麻疯,看见他就俯伏在地,求他说,主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耶稣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大麻疯立刻就离了他的身。耶稣嘱咐他,你切不可告诉人。只要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又要为你得了洁净,照摩西所吩咐的,献上礼物对众人作证据。但耶稣的名声越发传扬出去。有极多的人聚集来听道,也指望医治他们的病。耶稣却退到旷野去祷告。”(《路加福音》第五章12—16节)从人间角度看,耶稣的爱不怕传染病;从神秘角度看,耶稣的爱打破了古代的禁忌。耶稣这样奋不顾身的爱,引起了犹太人的恐惧和仇视,因此千方百计要杀害主。主为医治我们,不惜触犯禁忌,授人以柄,直到面对十字架的苦难……主的风范使我泪流满面。

于是我向主祷告说:我的母亲是一个遗腹女,从小就失去父亲,但主还赐给她五个孩子,其中有三个儿子活了下来,其中一个最小的就是我。如果没有前面的夭折,我可能没有出生的机会。我觉得自己有些义务,要为不幸夭折或有幸早进天国的他们,活出一点人的尊严来。这个世界上本来不应该有我的。1937年我的母亲从湖北撤退到重庆,我的父亲从上海撤退到重庆,他和她如此偶然地相识,我的出生就更是偶然中的偶然了。我的父母在1940年代的重庆,几次差一点被日本飞机炸死,后来又饱受布尔什维克的压榨,我觉得自己大难不死,有一种义务为他们说出他们没有能够说出来的话。我的一生多经磨难,但总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搭救我,让我最终能够感受主的荣光。在主面前,我是一个麻疯病人,但主没有嫌弃我,主的荣光在律法之上。求主摸摸我,求主洁净我,求主赐我勇气和福气,能够追随主。


(另起一单页)


◆仰望基督◆

第七章追随基督



(427)


吉朋(Edward Gibbon,1737—1794年)坐在古罗马的废墟前,油然兴起“罗马帝国的衰亡”之叹(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为此,他回到书屋二十余年,写下回顾与思想,他的《罗马帝国的衰亡》(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深远,甚至影响了两百年后的斯宾格勒写下了《西方的没落》。……我行走在秋日的枫林间,体悟到唯有福音,可以救人脱离这瞬息万灭的世界。不是走向一万零一个灭亡,而是走向一万个灭亡之外的唯一出路。为此,我们还需要写下什么呢?不需要了,因为福音书已经成全了一切。我知道,一种全新的动力已经进入我的生命。我们已经“过了大河”,从巴比伦来到了迦南,置身于“悲观主义的彼岸”了──这个比喻是说,我们已经从“当下”这个悲惨世界得到超渡,进入了上帝的怀抱。

我们只是一粒尘土,正如整个地球和星系何尝不是一粒稍微大些的尘土。但我们这颗尘土却是被上帝所爱的,是经历了神的呼吸的,并在上帝的生命册、黄金册中,还有关于“这人”一生的记载!在这种意义上,一个人的价值,在神的面前,和一个地球、一个星系,同样巨大。

虚无主义的“运动”不再是一切,“被上帝所爱”才是一切的关键。人的意义,存在于主的黄金册上,除此之外的一切才是“毫无意义”的。而上帝的黄金册,并不是人自己的创造或梦想,那是主的启示。

慈爱的天父,你为我们的诞生制做了一本黄金册,里面有你对我们一生的祝福和应许。虽然我不确知其中的具体内容,但我知道这黄金册永远保存在你的手中,谁也不能夺取它──这使我平安。

慈爱的天父,无论主怎样预定和安排我的一生,感恩之情都应该充盈了我,因为主是如此珍视本不值得主如此眷顾的我们。主对我们的爱,先于我们的自爱,并超过我们的自爱。

耶稣十二岁时已经找到了信仰,确认父神的存在。我们则是在十三岁陷入迷惘,意识到了人生的虚无。耶稣基督是父神的独一圣子,是三位一体的奥秘,而不仅仅是受命于天的“天子”、帝降夷羿的“帝子”;我们这些魔鬼的俘虏只能仰望他,并通过祈祷获得救赎。主所经受的试探,我们无一能够过关。如果没有主的救赎,我们势将万劫不复。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奇迹。如果这不是真的,那也一定是人类所能想到的最伟大思想中的最大发明。

我在十八岁时病了。病中开始迷恋皮浪(Pyrrhon,前360—前270年)和斯多噶主义(Stoicism)学说。我憎恶卡尔·马克思所解释的唯物主义,因为那是感官化的伊壁鸠鲁(Epicurus,前341—前270年)式的纵欲。我欣赏的只是伊壁鸠鲁与斯多噶派相近的“幸福”观念的那一面。在那一面,伊壁鸠鲁发展了阿瑞斯提普斯(Aristippus)的享乐主义,并将之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结合起来。他的学说的主要宗旨就是要达到不受干扰的宁静状态。……这些思想助我减轻了感官世界的痛苦。这无疑比犹太人马克思的“夺权然后数钱”的哲学要好得多了

在二十岁开始的迷惘中,我开始寻求福音的真理,虽然那时只能达到十九世纪自由福音派的高度,只能理解二十世纪社会福音派的深度,但毕竟没有沾染二十世纪成功神学的败坏。今天看来,这些都是有意义的,是走向上帝救赎的必要步骤。1974年读《福音书》,着迷耶稣。1975年读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伦理学》,虚拟上帝。因为斯宾诺莎只是抽象地谈论上帝,却从不提及耶稣基督。他是否梦想自己就是一位新的基督呢?如今回想起来,我似乎是在1975年底受到斯宾诺莎的诱惑而背离基督的,而苍白的斯宾诺莎只能怀疑、破坏,并不能以他的“理智爱”的来解决问题,因为那样的理智其实是一种“伪神迹”。于是我便走向尼采,以超人代替了基督。最后,又发现“超人”确实没有灵性;而用现代基因工程,在未来数百年间肯定可用人工方法造出超人,何须“进化”!于是我再转向了自己拟构的“天子哲学”。

最终,我是在“天子哲学”的尽头回归基督的──天子的国在这个世界,而圣子的国却不在这个世界。当那不世出的天子终于没有出现的时候,永在的基督亲自来到我的病榻,拣选了我做他的仆从。自从主后1974年复活节期间我始读《新旧约全书》,至主后1996年复活节期间我悔改信主。这二十二年间读经的结果,只是把圣子耶稣作为“教主”而不是作为“救主”来看待。直到经历了神迹,消除了虚无,超越了绝望,获得了生命。我仿佛看见主的圣灵,这使我得以完全改变,得以皈依主的名下。

自从1996年复活节期间一天早上,我一觉醒来看见一个奇妙的光轮出现在我的床前、然后又照在我的脸上,足足二十分钟之久,我的内心就融化了。那天我顺服在主的面前,然后我得到了圣经上的三句话:

1、基督不是大卫的子孙。(《马太福音》二十二章41—46节:“法利赛人聚集的时候,耶稣问他们说,论到基督,你们的意见如何?他是谁的子孙呢?他们回答说,是大卫的子孙。耶稣说,这样,大卫被圣灵感动,怎么还称他为主。说,主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把你仇敌,放在你的脚下。大卫既称他为主,他怎么又是大卫的子孙呢?他们没有一个人能回答一言。从那日以后,也没有人敢再问他什么。”)

2、亚伯拉罕仰望耶稣。(《约翰福音》第八章54—58节:“耶稣回答说,我若荣耀自己,我的荣耀就算不得什么。荣耀我的乃是我的父,就是你们所说是你们的神。你们未曾认识他。我却认识他。我若说不认识他,我就是说谎的,像你们一样,但我认识他,也遵守他的道。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犹太人说,你还没有五十岁,岂见过亚伯拉罕呢?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

3、没有人知道耶稣基督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约翰福音》第八章14节:“耶稣说,我虽然为自己作见证,我的见证还是真的。因我知道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你们却不知道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

于是我静默思想:“正当那时,耶稣被圣灵感动就欢乐,说,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父阿,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是谁。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是谁。”(《路加福音》第十章21—22节)这个意思就是说,连圣母玛丽亚也不知道。后来我再读圣经,终于明白早在旧约的《箴言》第八章,就预表了基督:“在耶和华造化的起头,在太初创造万物之先,就有了我。从亘古,从太初,未有世界以前,我已被立……”(22-23节)这就是圣子,独一的基督、首生的耶稣。

于是我对主说:基督,我在你面前犯了罪,而且没有能力彻底侮改。面对你的受难,我不承认我也参与了杀害你的血腥暴行。你迄今仍被钉在我们身上的十字架,我们以“自己还活在罪里”这一滔天大罪在时时羞辱你……我们是假冒为善还企图骗取上帝赎罪的刽子手。我体会到,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有形的魔鬼就是“主权国家”。在这种意义上,手捧圣经的魔鬼与脚踩圣经的魔鬼,在上帝的法庭面前,其实都是罪魁。我知道不再能以人的罪恶去遮盖主的圣洁,无论他们这些人是信众、是圣徒、还是不信主的行尸走肉。可是我多么孤独:不论在哪里我都无法像主爱我们那样的爱主和彼此相爱。


(428)


有一天,我在长长的铁路桥边独自骑车,迎面看见一个人,从未谋面却似曾相识,一刹那,许多尘封的印象全都复生了,那都是在经验之外却又是在意识之中的。于是我明晰了“灵魂转世”的理论来源,也许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演出。

我在四十岁以前受普罗提诺和斯宾诺莎的影响,以为世界万物都是从神、道、太极流出绵延的。我们所作所为的一切,也就成了宿命的与“天意”的。直到亲见了灵界的奥秘,才知道这种思想的不道德。因为世界不是从上帝流出、绵延的,而是上帝用另一种质地从无中创造的,因此这样被造的世界虽然也是产生于上帝的“爱”,却在上帝面前先天注定是不完美的、即将毁灭的。被造物在彼此之间尽管可以是幸福的,但若没有“回到神那里去”的意念,就永远无法进上帝的国。

“重生得救”是什么?──是“灵洗”的暖流和永远的平安。“灵洗的暖流”,是一种被融化的状态,是躯体的液化乃至气化状态,是与爱你的主和抱你的十字架交流合一的状态。然后,等你回头看见自己的遗体躺在床上,便体会到终于卸下了几十年来的千斤重担,体会灵魂升天的极乐。

“永远的平安”,是面对最凶险的威胁依然坦然的状态。这不是克己的修养所造就,而是由于相信“我已在基督里”,“基督在我里面”。于是,一切敌基督所带来的伤害,不过是使你更深地与圣子耶稣基督合一,因而更平安。

“卸下了重担的灵体”是什么?──凡人,是灵体与肉体的混合。肉体压倒灵体,是行尸走肉的感官人物;灵体压倒肉体,是克己复礼的精神人物。而只有经历过“卸下肉体千斤重担的灵体境界”这一神秘恩典的,才知道天堂可能多好,以及生命的罪恶已经多深。“天堂般的感觉”还不是天堂,“主的甘甜”还不是主的自己。

“复活的生命”是什么?──重生得救的人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没有了死亡恐惧──哪怕这只是暂时的。他所经历了灵魂升天,是一种彻底的无重力状态!是比肉体生活中最动人心弦最令人沉迷的享乐,还要好上千万倍的、不用另付代价的解放。肉体──重力──罪,这是魔鬼的三重奏──终于遭到卸除。


(429)


“宁死也不做一个基督徒!”这是我在1995年复活节也就我信主一年之前,对上帝说的话。那时我信无名之神、无名之朴、至上之主,但我不能相信有名有姓的洋教,否则就太低俗可笑,太不能超凡脱俗了。否则我不就跟那些唯唯诺诺的琐屑无聊的人们一样堕落了?再说,而且一个人怎么能崇拜另一个人呢?这不是违背十诫的偶像崇拜吗?如果耶稣基督是西方历史文化的产物,如果他还是犹太种族社会的产儿──那么,身为中国人,做一个基督徒,正是文化买办、思想汉奸的所作所为!

然而耶稣基督的圣灵在1996年的复活节带来了启示:早在亚伯拉罕以前就有耶稣了,而犹太王大卫也曾求告过基督──耶稣基督怎么可能是西方历史文化的产物?基督耶稣怎么可能是犹太种族社会的产儿?圣子耶稣基督是与圣父圣灵同工,按自己的形象造人,且把自己的形象印记,预先打在我们每个人身上。只是我们的罪,世世代代,把主的恩典钉死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每个人,因此都对主的被害事件,承担了不可推卸的责任。

现在我们需要悔改,与神和解,重新上帝的儿女。


(430)


种族仿佛一把扇子,种族的绵延像扇形的展开──我们像是扇缒,一代代祖先像扇面的展开。以前人们说一个祖先产生了无数后裔。但我发现其实情况相反:一个个体拥有无数的祖先。任何人上溯自己的家系越长,襄括的男女先祖先也就越多,宛如上溯展现的“种族折扇”。而活着的人不过只是“种族折扇的扇坠”。

几乎每上溯一百年,我们就有十倍的祖先,在上溯百年,就有百倍的祖先……上溯一千年前,我们每个人都有上亿的祖先。

我们的祖先不仅在灵性的记忆中,且在物性的汇集里:祖先就在我们身上。由此,不仅是祖先繁衍了我们,也将是我们要带领祖先重返上帝的怀抱。我们的祖先就在我们身上,所以是我们,将带领祖先重归上帝的国──我们与祖先的关系,因此是双向的、互动的、再生式的。这样一看,我们还有可能“为祖先创造一个上帝引导的全新未来”。如果这一美梦成真,那么岂不是“孝道”的最佳成就?

我快死的时候,世界在哪里?祖国在那里?亲人在哪里?朋友在哪里?全都不见了。即使他们全都来了,也不能救我,甚至无法安慰我,而且他们来得越多,我就越孤独越无助。这时,只有圣子耶稣来到我的身边,给我属灵的看顾、永远的带领。这样的恩典,是再生的恩典,并且为我开启了另一世界的奥秘,这恩典是为之殉道都不足回报的。

神与人之间具有巨大的鸿沟及不对称。基督的奥秘是难以理解的,但却是真实的。这正如我们自己的人生,是真实的,却是难以理解的。反过来看,如果有人觉得自己的一生是很好理解的,那么他临终的时候也会知道自己的一生并不真实,仿佛虚幻的梦一样──人生于是“如梦”了。即使好梦连篇,也是南柯一梦。何况多数人所经历的,常是恶梦连连。

偶然,有时较之必然,更让人动心,神偶然看顾了人,改变了这个人的一生,而原来,这个人是“属于撒旦”的。“撒旦”的含义,不就是“蛊惑者”吗?我们的一生,受到了多少事物的蛊惑啊。结果却都是“以蛊惑扰乱了创造、以陷阱代替了平安”。就是连人的疾病,也多是因为受到了蛊惑、失去了平安、落入了陷阱。受到蛊惑的人,落入了陷阱、失去了平安、患上了疾病,现在唯有回到基督里,遵行诫命,爱上帝,爱人如己,这样就出离了陷阱、获得了平安、消除了疾病。从此开始,为了奔赴一个既定的目标,还必须忍饥耐寒,承受压力甚至面对预定的打击,要接纳他人的猜忌、诽谤,还要顶逆异样的目光,溯流而上。为了一次成功的出击,要做长期的策划、准备、抵抗、牺牲。但是,为了报答基督的受难,让我们欣然领受这样的命运颠簸吧!


(431)


纽约地铁:仿佛地狱的甬道。──这也是我被拣选的最后机会。纽约充满魔鬼的气派,一面是炫耀和绚丽,一面是龌龊与铜臭。人们都说纽约的富人很多,资金充裕,其实纽约十分贫穷。我看到街上的乞讨者很少能要到一个美元的,经常都是一些零币。这就是纽约的“富人的器量”。他们只有叮铃铛啷的零币。他们的财富都是纸上的,总有一天灰飞烟灭。

纽约的这种风气也侵入了“宗教界”。纽约有个“信心圣经神学院”,其前身叫做“纽约工人神学院”。顾名思义,应是培育圣工、使人增进信心的场所。但是,这“神学院”却拒绝信徒旁听他们的神学课程,除非先交了钱。他们的活动重心到底是传播福音呢?还是收费呢?还是兼而有之?再不然,就是上帝以此方式保护渴望真理的学生,不让他们接触“信心圣经神学院”一类的机构所售卖的“神学课程”?这是因为这些机构所售卖的只是业务,并非真理。可惜的是,这类不把福音置于要位的神学院,却以“为上帝传福音”的名义,四出募集捐款、求田置舍、扩建产业……这又是为什么呢?难道属世的声势、雄心、钱财,已经侵入到“宗教界”如此之深?在这种环境下,当我听到一些“见证”、“交通”之后,内心常会特别压抑。有时心中充满挣扎,良心好像突然苏醒过来,泪流满面地控诉自己:“谢选骏啊,你怎么会堕落到这种地步!怎么会和这样一些人混在一起?”──于是,1995年我信主之前一年的誓言再度响起:“宁死也不做一个基督徒!”那是多么美好而孤独的记忆。

然而,这只是我的骄傲在最终死去之前的几次挣扎罢了。大概也前前后后经历了几十次之多。每次过后我都请求主的原谅,因为我知道,除了主以外没有人再爱我。祖国没有了,人类对我只是一个抽象的符号。于是我看清自己没有价值,而且在神面前还罪孽深重。可是我内心的骄傲仿佛永远不死,只要一碰上类似的罪恶,就会像狗看见狗一样狂吠起来,就会像倔强的魔鬼一样醒来并跃跃欲试:我怎么能和这些人同流合污!


(432)


感谢主剥夺了“我的权利”,感谢主不让我“家人团聚”。这样,我才能把对家人的感情转移到主的身上,这样我才能体会到所有的“权利”原先都是主的赐予。我从此知道:所有的“人权”都是从“神权”发生出来的,要是没有神权,人对人就像狼对人一样残忍,把对方当作食物,是家常便饭。

感谢主阻挡我“属世的种种联系”,迫使我一心信靠主的恩典,甚至主的剥夺,也是一个最大的恩典。主,使我知道疏离、无情,本是这世界的真相,主,揭开人们用巧计搭配的面纱,主,宣告稳定与无条件的爱、联合、温暖,只存在主的国度,而不存在这个世界。

现在真的感谢基督:整天整天没有一通电话进来,我被彻底地与世隔绝起来。一种真正的平安和没有欲求的状态,弥漫开来,但又有满足和盼望,混合着淡淡的喜悦,伴随着我。这使我开始逐渐体会出“与基督同在”的真正含义:基督耶稣说“我在父里面,你们在我里面,我也在你们里面我在你们里面”(《约翰福音》十四章20节 ),又说“不要怕,只要信”(《马可福音》第五章36节)。什么时候爱基督超过爱世界的时候,人就得到了基督徒的福分。而这却不是自己能够拿到的,是需要通过主的赐予──人先被剥夺掉世上的累赘,然后得到与主同在的恩典。


(433)


我写过两种文字,一种是追求“成为恺撒”的,一种是希望“明白上帝”的,前者是追求智慧,一如希腊神话中的人生极致;后者是放弃智慧,一如我在濒死绝境中的人生发现。

人原本是属上帝的,但自从我们的祖先堕落并把罪遗传给我们以来,我们就属恺撒了,更确切地说,是属撒旦。恺撒原是撒旦在这个世界的代表,其中包括家族、企业、国家和教会里的大大小小的恺撒。个人要从如此强大的恺撒──撒旦势力的控制下解放出来,重新属于上帝,何其困难。但唯其难,故更有不朽的价值,可歌之亦可泣之。

我之所以还没有完全后悔写过的那些追求恺撒的文字,因为我是通过恺撒走向了上帝。我的“转变事件”显明,上帝的力量感人之深,足以瓦解一切恺撒的功业,并以此瓦砾场作为基督降临的基座。我皈依基督,是因为我在生命的尽头得到了救赎,圣子耶稣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的感恩因此也是基于罪性的:谁救我,我就皈依谁;尽管,命运注定我得到是基督的救恩,而不是其他。奈何!这是无法言传因而不可分享的,所以我同样注定无法成为一个大庭广众之下的“传道人”。因为我对主的感恩是出于“私心”,我是一个把“私交”看得高于公义的人。

据说,希腊哲学家普罗提诺Plotinus,204—270年)是四十岁上才开始写作的,而且他并不重读自己写过的东西。……可惜我四十二岁皈依耶稣基督之前,已经写了太多的废话。也许在这以后,我才开始真正的书写?因为在这以后我才明白,在基督面前,我不仅是罪犯,而且是文盲,不仅是文盲,而且是白痴,我一无所有,只是拥有精神上的荒原……但也巧正是荒原救了我:求主用主的圣灵来开垦我吧!尽管用我,不要在惜我。求主用主的良种来播散我吧!今后,我要抹掉以前的一切,断绝诱惑。我对圣灵祷告:“我不要旧瓶装新酒的结合,我要完全彻底地皈依主──从新做起,为新酒也就是主的酒寻求新的瓶;我要抹去并忘掉以前的写的一切,把心朝向主基督。我不是从十二岁开始写作的(如那时的定期日记),我不是从十六岁开始写作的(如形形色色的诗歌),我不是从二十一岁开始写作的(如散文,已发表的有《生命》,原名《被困禁的思想》),我不是二十三岁开始写作的(如论文,已发表的有《联想与印证》),我不是三十岁开始写作的(如专著《神话与民族精神》),我不是从二十五岁到三十七岁写了思想随笔(如《荒漠·甘泉》、《零点哲学》、《天子》)──基督,我是从四十二岁开始写作的,我用不太连贯的字句,把赞美主基督、反省自己的罪,作为唯一的写作内容。

愿基督的灵保守我前面的道路,愿基督的灵保守我亲近的真理,愿基督的灵注入我新造的生命。于是,我一天不写赞美上帝、颂扬基督的话,就会感到一种无可名状的内疚。我在这个世界上已经失去了一切。当我临终的时候,我的亲人在哪儿?我的朋友在哪儿?我的祖国在哪儿?一切都像幻影般地消失了。我的存在,从来没有像弥留的时候那么清醒:人走的时候什么也抓不住的,除了对上帝的信靠、对基督的依赖。

在对上帝的信靠中、在对基督的依赖里,没有任何欲望,但一切欲望都仿佛已经满足了悬着的心放下了。没有任何重力感,但从来没有达到这样的耐心与无懈的坚持。


(434)


为什么人们都不希望我“变好”?为什么许多人会因我趋向基督而疏远我?甚至以前热心向我传福音的人也是如此。仿佛我信耶稣,反而使得他们感到某种失落?难道我与社会同流合污却更能让人感到放心?如果我具有攻击性,反倒可爱一些?难怪哲学家哀鸣“他们原谅我的缺点,却攻击我的优点”。我也想到了“永生上帝的圣子为何被钉上了十字架”?人们并不希望他人变好,只是希望他人变得对自己有利。

万恶的撒旦,诱惑者、扰乱者、造反者、陷害者,难道要我感谢你?虽然你不配我的感谢:每当我软弱,信心淡薄,爱心动摇之际,你就乘虚而入,施展手段和诡计,摧残迫害我。结果却使我更加狼狈。唯有信靠基督的复活、恩典和爱,使我得以克服自己的软弱,增进信心的灵命,扩大爱神和爱人如己的“心的外延”。愿撒旦的每一次攻击,都是我的每一次强身剂。

恩主基督,我愿以自己的苦难,得你的救赎,为你作美好的见证。我不以福音为耻,我愿以自己的生命荣耀上帝。恩主基督,不论我的处境多么艰难,都不会背弃你属灵的恩典,你超乎万名之上的名,是我的安慰和依靠。主来到我临死的床前,托起我,消融一切存在的平安通往宇宙──主的爱征服一切,主是唯一爱我,不计我的卑贱,不计我的僭妄,爱不是为了征服,而是赐予新造的生命。从此我没有恐慌,没有忧虑,没有遗憾,没有不能成就的美好。我无法报答这样的恩典。只有永远铭记不忘。


(435)


我很少劝说不信奇迹的人们信奉耶稣为主,但为什么,如果有人在我面前攻击基督,我就会十分憎恶,并且定然反击,而且不遗余力?这种动情、动怒似乎违反人之常情。但其实不然。在我看来,如果一个信徒对此攻击麻木不仁,那才是违反人之常情。许多人不能容忍自己的父母受到攻击,但却可以容忍上帝和基督受到攻击;许多人不能容忍自己的兄弟姐妹妻子儿女受到侮辱,却可以容忍教会受到攻击:这样的人其实不是基督徒,而是披着羊皮的豺狼。

这正如,我并不强求别人认我的父母为尊,但如果谁当面攻击我的父母,我岂能不动怒呢?我并不强劝那些敌基督者接受基督的救恩,一是不愿他们反而因此轻看了基督,二是因为我的话已经到了,至于他们接受与否,则是在上帝的主权范围──否则我岂不是在他们面前卖弄自己的优越?或者,干脆“是把好东西给狗吃了”。

“有的传基督,是出于嫉妒分争。也有的是出于好意。这一等是出于爱心,知道我是为辩明福音设立的。那一等传基督是出于结党,并不诚实,意思要加增我捆锁的苦楚。”(《腓立比书》第一章15—17节)不信福音的人与不思报恩的人,他们不能体会:祝福别人的人自己会得到快乐,咒诅别人的人自己会感受痛苦。祝福敌人的人,漾溢着基督赐予的平安喜乐;咒诅敌人的人,恰好落入撒旦为你设下的圈套。祝福日本人,祝福欧洲人,祝福一切伤害过我们、逼迫过我们的人,这样的中国人将是有福的人!

愿基督耶稣赐给我们以我们原本不可能拥有的爱心,让我们不是泛泛地祝福而是一一地祝福。愿上帝饶恕他们,正如基督饶恕我们并为我们赎罪。“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哥林多前书》第九章27节)


(436)


我被无形的而又无所不在的神秘力量,掐住脖子、摁在地上,除了喘息以外什么也做不了。在百般无奈的绝望中,终于意识到这种状态才是生命的真相和我们的罪性之结局──然后我认了罪,赞美上帝,口称耶稣基督是主……于是,我开始舒服起来,觉得一口气逐渐透了过来。这就好像有只神秘的手强迫我接受耶稣基督为主──这不是我的幻觉和自我安慰,而是有一条明显可见的线索在带领我,把我引向我自己从未设想过的方向。以往的属世期望,他帮我一一应许、兑现,但每一次都是为了证实他的确实无疑,而不是让我真的陷了进去。他最终要我具体做什么?我目前还不确切知道。


(437)


今天,主后1996年12月30日,晚上,我想起耶稣给我带来的恩典,再度感动起来:他为我们孤独地死在十字架上,而我们却经常忘记他,还悲叹自己多么孤独无助。其实,我们哪一个人受苦的资格可与耶稣基督相比?谁比耶稣基督更苦?谁比耶稣基督更孤独?而耶稣基督却是永生上帝的圣子,为赎我们的罪自愿死在十字架上。面对这样永不止息的爱,面对这样完美无缺的救恩──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抱怨自己的不幸与孤苦呢?感谢主基督把这美好的意思注入我的内心!耶稣基督使失败成为胜利,胜了“这世界的神”。所以《哥林多后书》说:“如果我们的福音蒙蔽,就是蒙蔽在灭亡的人身上。此等不信之人,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不叫基督荣耀福音的光照着他们。基督本是神的像。我们原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并且自己因耶稣作你们的仆人。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第四章3—6节)

《罗马书》中有一段被许多人故意误解的话,是说:“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神的命。抗拒的必自取刑罚。作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惧怕,乃是叫作恶的惧怕。你愿意不惧怕掌权的吗?你只要行善,就可得他的称赞。因为他是神的用人,是与你有益的。你若作恶,却当惧怕。因为他不是空空的佩剑。他是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罚那作恶的。所以你们必须顺服,不但是因为刑罚,也是因为良心。你们纳粮,也为这个缘故。因他们是神的差役,常常特管这事。凡人所当得的,就给他。当得粮的,给他纳粮。当得税的,给他上税。当惧怕的,惧怕他。当恭敬的,恭敬他。”(十三章1—7节)这段话常常被人朝向“驯服工具论”的方向解释,要人们“服从政府”,因为政府总是对的。其实,这段话是有紧密前提的:“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或作让人发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同上十二章19—21节)由此可见,保罗是为了保护信徒,避免他们以善抗恶的行为,招来“鸡蛋碰石头”的惨痛损失。因为暴君就是绑匪,和他讲理无异于自讨苦吃;不如暂时顺从他,等他自己灭亡。

“顺服作官的掌权的”(《提多书》第三章1节)、“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以弗所书》第二章2节),应该与“蔑视君王的原则”相结合,才是健康的“基督教思想”,其典范是殉道者,因为真正在上掌权的是主上帝,而非君王。所以“顺服作官的掌权的”是为了“行各样的善事”:“你要提醒众人,叫他们顺服作官的,掌权的,遵他的命,预备行各样的善事。不要毁谤,不要争竞,总要和平,向众人大显温柔。我们从前也是无知,悖逆,受迷惑,服事各样私欲和宴乐,常存恶毒(或作阴毒)嫉妒的心,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但到了神我们救主的恩慈,和他向人所施的慈爱显明的时候,他便救了我们,并不是因我们自己所行的义,乃是照他的怜悯,借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提多书》第三章1—5节)只有以上帝为中心,才可以去顺从不该顺从的君王(参见《撒母耳记》上篇里耶和华神对国王以及国家的本质所进行的揭露);只有以上帝为中心的君王,才是值得内心顺从的。这种健康状态,是与那种用上帝为君王背书,用信仰为政权背书的病态,完全相反的。

下面让我们完整地看一遍耶和华神在《撒母耳记》上篇对国王以及国家的本质所进行的揭露:“耶和华对撒母耳说,百姓向你说的一切话,你只管依从。因为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不要我作他们的王。自从我领他们出埃及到如今,他们常常离弃我,事奉别神。现在他们向你所行的,是照他们素来所行的。故此你要依从他们的话,只是当警戒他们,告诉他们将来那王怎样管辖他们。撒母耳将耶和华的话都传给求他立王的百姓,说,管辖你们的王必这样行,他必派你们的儿子为他赶车,跟马,奔走在车前。又派他们作千夫长,五十夫长,为他耕种田地,收割庄稼,打造军器和车上的器械。必取你们的女儿为他制造香膏,作饭烤饼。也必取你们最好的田地,葡萄园,橄榄园赐给他的臣仆。你们的粮食和葡萄园所出的,他必取十分之一给他的太监和臣仆。又必取你们的仆人婢女,健壮的少年人和你们的驴,供他的差役。你们的羊群,他必取十分之一,你们也必作他的仆人。那时你们必因所选的王哀求耶和华,耶和华却不应允你们。”(第八章7—18节)

上述记载也使我想到自己,虽然我不承认自己是败在别人的手里,但我愿意承认是败在上帝的主权下。失败使我清醒过来,让我终生敬畏上帝、顺服基督,永不僭越甚至自拟为神。我要真正按照上帝的默示去做,而不再以上帝为幌子和藉口,却做着自己愿意做的事──因为我确想回报基督在十字架上带给我们的无限救恩。

“带耶稣去的时候,有一个古利奈人西门,从乡下来。他们就抓住他,把十字架搁在他身上,叫他背着跟随耶稣。有许多百姓,跟随耶稣,内中有好些妇女,妇女们为他号啕痛哭。耶稣转身对她们说,耶路撒冷的女子,不要为我哭,当为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哭。因为日子要到,人必说,不生育的,和未曾怀胎的,未曾乳养婴孩的,有福了。那时,人要向大山说,倒在我们身上。向小山说,遮盖我们。这些事既行在有汁水的树上,那枯干的树,将来怎么样呢?又有两个犯人,和耶稣一同带来处死。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髑髅地,就在那里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又钉了两个犯人,一个在左边,一个在右边。当下耶稣说,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兵丁就拈阄分他的衣服。百姓站在那里观看。官府也嗤笑他说,他救了别人。他若是基督,神所拣选的,可以救自己吧。兵丁也戏弄他,上前拿醋送给他喝,说,你若是犹太人的王,可以救自己吧。在耶稣以上有一个牌子,有古卷在此有用希利尼罗马希伯来的文字写着,这是犹太人的王。那同钉的两个犯人,有一个讥诮他说,你不是基督吗?可以救自己和我们吧。那一个就应声责备他说,你既是一样受刑的,还不怕神吗?我们是应该的。因我们所受的,与我们所作的相称。但这个人没有作过一件不好的事。就说,耶稣阿,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那时约有午正,遍地都黑暗了,直到申初,日头变黑了。殿里的幔子从当中裂为两半。耶稣大声喊着说,父阿,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里。说了这话,气就断了。”(《路加福音》二十三章26—46节)

与耶稣同钉十字架的两个死刑犯人中,其中那个愿意悔改的,应该是世界上最为幸福的人:“耶稣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日你要同我在乐园里了。”(《路加福音》二十三章43节)


(438)


从人文主义的角度看,耶稣基督正在“治疗我四十年来的全部精神创伤”。圣子的灵已经驻在我的身上。以前我做梦与人搏斗,常常先发制人,但内心紧张,常常砍了对手十刀,而对方依然不死。现在我做梦也充满了和平仁爱,内心镇定,受到攻击后才自卫,但是只要轻松自如之间几棍,竟然击昏对方,而自己却无情绪波动。这样我知道,基督的和平已经降临在我身上了,幼年时代就开始嵌入我生命中的社会恐怖,已在基督的爱里得到根除。基督的灵,确实就在我们周围。1993年12月26日我在东京意外受洗,到现在三周年将届,1996年12月24日的纽约,我在绝对孤寂和与世隔离中,更加清楚感觉到,基督业已罩住我的生活,所有可见的道路,已被断绝,且是被各种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完全不相干的力量,以完全不同和各不相属的方式,就在1996年12月这个月份内的同一时段,几乎整齐地切断。

我自以为“料事如神”,“自己的决定可以决定自己的命运”,满有能力达成自己的计划。但是我忘了,在我的料事和执行计划的行为背后,实有上帝的恩典、意志和许可在。否则,耶和华就会轻易将我压伤,让我认识他是可敬畏的。我不是败在人的手里,甚至不是败在当今世界最大的两大恺撒国家,而是败在上帝意志的手下。“天亡我,非战之罪也。”项羽说。我的案例比项羽更明显:我是赢了恺撒,但却拿不到战利品。这都是因为我心中没有上帝的主权。而当我谦卑的日子,上帝却从恺撒手里救助我,给我梦想不到的支持。可是我却僭越了自己当守的份,所以晦暗的日子紧接就来了。

那是基督的灵?在梦中向我显现?那前那后我的生活就被一系列“巧妙的力量组合”给控制住了──这不是我的犯罪的本能喜欢看到的事,但驻在我里面的灵,却可能因此而欣喜。现在我理解了使徒保罗所说:“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在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上帝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拉太书》第二章20节)我不如保罗,所以面对基督的灵,只能感到愧疚;但是我现在能在肉身活着,确是因为信了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我若不能平均每天写上三百汉字来赞美上帝和把他表明来给我们的耶稣基督,就会产生面对基督受难时的那种深刻负罪感、内疚感,所以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我必须写下这些文字。这些文字对我的疗效,真是无与伦比。

感谢基督赐我感冒发烧,并以属灵的爱帮助我,以此为契机开始戒烟。母亲死后我开始吸烟,迄今已有将近二十四年,其间我三度戒烟,最长十个月,最短三个月,最后都以健康崩溃而告终。不是我“没有毅力”,而是我已落入“魔鬼的掌握”,没有超凡的恩赐,凭藉自己的毅力已经无法摆脱烟瘾的控制。现在求主现在带领我,给我超凡神力,克服空虚感,克服无目的性,克服无兴趣症,克服倦怠的肥胖,克服所有这些戒烟的后遗症。请用基督的爱,帮助我战胜自己身上的罪,使我有能力拒绝魔鬼的诱惑,效法基督的十字架,终不言悔,终不半途而废。奉永生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的圣名,阿们!


(439)


有神学教授和神学大师,也有传道人和布道家;但我没有能力做这些──因为我既没有学问又没有口才,我只愿在基督里祈祷和呼吸,并谛听上帝。我愿做一个“朴素的原教旨者”,在基督的爱里死去。

曾有诱惑对我说:“你现在信了耶稣,你以后需要考虑的,是怎样把你的信仰和你的工作结合起来?”我受到感动,回答诱惑说:“自从有了信仰以后,我就不再考虑以前的我所从事的一切──因为我知道工作从属于人,而不能支配人。我以后愿意服从那创造我的,而不是服从那我创造的。所以我转而面向永恒的基督,并甘愿一心赞美上帝,而不出售赞美,更不把心灵转向当作社会表演。”从此,我失去了一切工作,被各个圈子排挤出来。从此,我也失去了“写东西”的一切欲望。因为照以前那样写出来的东西,是为了表现自我的价值,其实缺乏内在的灵魂,是为了剧场的赏心悦目,而不是看见了另一个国度。从此,我仅仅“记东西”,记录圣灵的感动,记录我对神的赞叹。感谢耶稣基督赐我这样的恩典,使我从社会控制的手里得到释放,而且奇妙的是,我从来没有缺钱的时候。

回忆归信耶稣、口称“基督是主”的一瞬间,所领受到的感动,是带有几分尴尬的。以前我觉得耶稣是英雄,是我的榜样,但不是我的救主,事实上正如《希伯来书》第六章6节所记:“他们把神的儿子重钉十字架,明明的羞辱他。”那时我误以为我自己和圣子耶稣一样都是神的儿子,因为《创世记》上不是说过:“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神就照着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像造男造女。”(第一章26—27节)《创世记》上还说:“那时候有伟人在地上,后来神的儿子们和人的女子们交合生子,那就是上古英武有名的人。”(第六章4节)如此理解圣经,表面尊敬耶稣,其实是在羞辱他。现在我把自己降格,把一切都降格,来服从耶稣基督为主。

现在我理解,耶稣基督已经把他的形象放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了,叫一切不信他的,都等于参与了羞辱并最终杀害他的阴谋。而凡不信他的,就等于是以自己的罪恶,把主的印记重新钉在自己身上的十字架上了。我不愿意在神面前充当一个拒绝救恩的凶手,我愿意顺服、领受基督的爱,尽管这爱的果实不是很多人喜欢的。我不是一个好信徒,我不是“向着标杆猛跑”,而是“向着标杆往前蹭”──这就是我的真实生活状态。我想尽量慢一点走,并不希望人生的节目尽早结束;只要自己不做犹大就行──我宁愿做门徒中最小的,而决不争做最大的。因为我是看透了自己和世界的罪性,才投到基督的脚下寻求庇护的。“罪性不就是竞争性吗?”我这样为自己的消极倾向辩解。但愿我的辩解是错的。

也许我本不该投生在这世上,只因上帝的出人意外的恩赐,才使得我也能到这里走一趟。我深知,以我薄弱的能力和多舛的命运,我本不配活在世上,只因上帝的特别怜悯,我才得以苟延残喘。记得我小时候,每当和别的小孩子一起惹了祸,都是别人率先逃走,而我却留下来承担责任。妈妈经常含着泪对我说:从来没有见过你这么老实的孩子,你将来可不能干坏事,要不然所有的责任都是你的。我知道不是自己老实而是自己适应不了这变幻莫测、昨是今非、表里不一的世界。我是一个低能的生存者,只是由于神明的扶持,我才得以用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旅行世界。我觉得老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总是在我危难的时候救援我。我后来把这样的救恩,归结到圣子耶稣基督的名下,阿们。

愿基督赐福给一切软弱的人,也愿基督怜悯一切被世界遗弃的人,愿基督施恩援救一切被人欺侮的人:在基督的施恩援救下,毁灭了的价值得以重建、发扬;在基督的怜悯中,一切破碎的灵魂得以完璧归赵;在基督的赐福中,死人可以复活,时光可以倒流,牢笼可以粉碎,病根可以拔除,人可以成为信徒。阿们。


(440)


主的带领是奇妙的,有时甚至超出自己最“远大”的属世奢望之外,而更多的时候,主所带来的,不是属世奢望的“之外”,而是属世奢望的“之上”。那时,主的赐予甚至比人的奢求更大,如果我们自己不是《渔夫与金鱼》故事中的那个贪心的老太婆般不断加码地索求,回头一看,主的慷慨真会让我们自己吃惊、迷惑,甚至震惊。

以前,我的心智像一块海棉,热烈地汲取各类刺激、信息;现在,我的心智像一块顽石,固执地拒绝各种刺激和信息──除了少数真正能激励我的以外。是因为我老了,四十三岁已经“曾经沧海难为水”?还是因为我对这个世界完全失望,一切属世的事物都不再能够激起我的好奇与动力?


(441)


今天是1997年复活节。我感到基督无言的责备。因为我看错了看板,失去了参加崇拜的聚会。虽然我最后领到了圣餐,但还是感到一种离弃的强烈痛苦,仿佛自己是个迟到的旅客,已经误了班机。我无法原谅自己。我不愿这样的感觉再次临到我,因此恳求主亲自带领我,救我脱离凶恶、使我免受诱惑。在未来的一年中,让我走上主为我定的道路。这个事件使我思想:有时,那些意识到自己不能得救的人,比那些自以为可以得救甚至已经得救的人,也许更加接近上帝。因为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最终不能得救的人,更需要上帝。有时,那些意识到自己无法做到爱人如己的人,比那些自吹自擂甚至自以为已经爱人如己的人,更有爱心,因为他不自满,且愿补过。

我珍视福音,所以我知道自己现今的灵命,尚未增长到推动我去传扬福音的地步;我现今的灵命状态,使我珍藏福音,秘而不传,或只对饥渴慕义的人,悄悄传授。我现在怎能把福音当作滞销货那样来推荐给鄙夷它的人呢?这也许是为我自己的深不可拔的罪性找借口?因为我更倾向于独自地、悄悄地享受主的福音,而不喜欢让那些拒不承认主的圣洁的人们,来用糟蹋的方式“分享”福音,免得他们心存轻视甚或讥讽福音,“主叫他们瞎了眼,硬了心,免得他们眼睛看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约翰福音》十二章40节)或用主的话说,“ 耶稣对他们说,神国的奥秘,只叫你们知道,若是对外人讲,凡事就用比喻。叫他们看是看见,却不晓得。听是听见,却不明白。恐怕他们回转过来,就得赦免。”《马可福音》第四章11—12节)──但是我不知道我自己这样做,究竟对不对。

我以前是个顽固嚣张的人。多亏基督的灵收服了我,降伏了住在我里面的魔力。从此我懂得了顺服和认命,放弃了无益的挣扎,获取了内在的平安。平安不是现在没有危险,而是永远也不会有危险了!暖流不是沐浴,不是热血沸腾;而是彻底融化,液化、气化,人的肉体、自我重力感……全都消融在基督的灵里。这灵比世界要大到无穷,可把世界完全包容。

现在我知道了“器皿”的含义和“器皿的格言”:“今天晚上不管在哪里过夜,都可以安然入睡。因为基督与我同在。”相比之下,信主以前,我空有豪情说:“今天晚上不知在哪里过夜,这样的日子多么具有挑战性”;可是却没有内在的安然。因为那时,我仅仅看见属世的力量。感谢永生上帝的儿子,让我看见了世界以外的光明。

永生的上帝、慈爱的天父,在我认罪悔改、奉耶稣为救主之前的岁月中,遭遇逆境时我就会常常怨恨甚至敌视主。但主却一直爱我,证据就是当我落入陷阱、濒临死亡呼叫“天父救我脱离魔鬼的控制”时,庄严、温柔、灵性的十字架出现了,托起我来,让我上升,见到天国。主的恩典像主的真实一样,主的真实像主的恩典一样:确切、信实,信实、确切。以前我是透过万象去认识主,所以总是扑朔迷离,现在我是通过十字架上的耶稣确认了主,因此知道主是无条件爱一切人,并且特别怜悯那些信主的和爱主的人们。因此,我现在有一个代求:当我还不信耶稣是主也因而时时反叛主的年月中,曾频频口出狂言,说“与其信基督教,何不创立一个宗教”……这种不能赦免的罪行,由我受罚也就罢了;糟糕的是,它还深深影响了我的一位早已信主的挚友,使他常有充当先知的野心。我在主面前犯了罪,但愿这罪的工价仅仅归于我,而不要归于我那可怜的挚友!求你赦免他,求你施恩打消他要做先知的念头──这是我不信主时候的罪,不该污染一位声称已经信主的人,至少不可给他一个预谋背叛主的借口。

现在我知道,施洗的约翰是最大的也是最后的一位先知,从那(耶稣传福音)以后,只有基督的使徒而无上帝的先知。再往下,只有教父、修道士和游方圣徒,等而下之者有神学家、传道人,教皇则是基督家庭中最小的一位,而不再有先知。至于我们,这时还剩下什么呢?


(442)


每当我在基督的十字架前跪下,诚心诚意地说“永生上帝的儿子,我的圣子耶稣基督,我又在你面前犯了罪,我对不起你的爱,对不起你的救赎,求你带领我,不要嫌弃我……”的时候,基督的光就能照亮我黑暗的心,给我启示,给我力量,给我盼望,给我道路。

这使我对主说:基督,我不知道该怎样办。在您的恩准成全下,我的一切计划都实现了,但我的目标却落空了。我拼了最大的忍耐抵达了我的计划所预定的目的地,结果却发现它是如此空虚!我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因此求主带领我,指示我该前往的方向。人的道路的尽头就是神的道路的开始,我愿意自我放弃,一心等待主的默示。

一个半月中换了三次手提电脑,都有毛病,最后被迫退掉,其间充斥周折、困惑,以及焦虑。知情者个个都说这是怪事,都说电脑不会出错,而是我出了问题。但我知道这不是真的。我知道这样的“怪事”正如三年来我所经历的二、三十件“怪事”──乃是某种神秘力量的“干预”所致。电脑是魔鬼吗?基督要我远离电脑吗?还是基督要经此警示我,并亲自赐一台电脑给我,明确我与他之间的仆与主的关系?我不知道。我很焦虑。“愿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爱,常在你的心里。”于是我祷告:一九九七年开始,我准备用电脑来为主“打那美好的仗”(《提摩太前书》第一章18节),做主美好的见证,求主祝福这部电脑,并祝福它,做主喜悦的事。“赐平安的神,快要将撒旦践踏在你们脚下。愿我主耶稣基督的恩,常和你们同在。”(《罗马书》十六章20节)这样我就能彻底顺服上帝,与神和解,归入永恒者的怀抱。后来回想,主是带领我往国际互联网的方向走,主的榜样在三年以后的二〇〇〇年征服了我,让我用“做义工”的方式,上网传播知识、激励思想,而不是用电脑来谋一份差事。

“有一个文士来,对他说,夫子,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马太福音》第八章19—20节)我的主,耶稣基督,受主感动,我断了一条属世的道路。我知道主一直看顾我,并用属世的事态来推动我走向属灵的道路──我受到神秘力量的驱使,没有办法不为之效命;我被耶稣基督的爱征服了,离开属世的争夺。

求主继续看顾我、带领我、保护我,求主阻止我偏离主所悦纳的道路、真理和生命,不要让我受到诱惑。求主赐我持续的信心,足以抗拒一切的试探。我要把主所赐的生命,献给主的国度。求主垂怜,为此铺平我尘世的道路,并看顾一切爱主的人。仁慈的主,我知道,像我这样已经坏了的人,特别需要耶稣基督的救赎。以前我尊敬耶稣,是爱他离经叛道,以一己之力向整个世界挑战,并因上帝的力量而胜了世界。现在我尊敬耶稣,是爱他本有上帝的形象,却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在这样纯洁无罪的人子面前,我蒙了恩、屈了膝、软了心、流了泪、决了志、受了恩、得了灵洗、口称耶稣基督是主。夜半,我俯身拜主,祈祷说:“永生的上帝,求主看顾我,使用我、带领我。”旋即,我反躬自问:“我愿意随时为主死在十字架上吗?如果不是,我还有资格求主的看顾、使用、带领吗?”圣子耶稣仅仅看顾、使用、带领那些愿意为他和福音的缘故而丧掉生命的人,并赐给他们以属灵的、永恒的生命。我这样不配的人,除了沉沦,无路可走,求主怜悯。

愿我的后半生,作基督的见证,从事“中文炼丹术”,以信仰的器皿,收取中文的灵魂。在贫穷中思想主,以清心来赞美主,这样的人生,就具有了永恒的气息。不为明天谋划,就把一切托付给了主。虽然我不能像亚西西的法兰西斯那样舍己贫穷,但我知道贫穷是上帝赐给那些预定属灵者的最好礼物。如果上帝要我贫穷,也是要让我在贫穷中守志,没有稳定的生活,才有健全的生命,仰望基督,才会获得自由。


(443)


通过虔诚、公正、聪明的修行,而变得和上帝相似,从而得以与上帝合一,达到永生:这是柏拉图(Plato)思想,而非福音。像柏拉图这样自圣的人,其实和彼拉多一样,可以在犹太大祭司该亚法的压力下,杀害圣子。在我看来,Plato与Pilate仅些微之差。Pilate就是彼拉多(Pontius Pilate,本丢·彼拉多),其生卒年不详,主后26年至36年间担任罗马帝国犹太行省的执政官。根据新约圣经,耶稣基督在他任内被判钉十字架。

福音的核心和“根基”是什么?是十字架的真理。是耶稣复活的事实,即“基督的奥秘”。正如使徒保罗所说,如果耶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一切都是枉然。而耶稣的受死和复活,使他生前所说的一切,不再是话语(或比喻)、逻辑(或反逻辑)、道理(或革命),而成为道路、真理、永恒的生命。这样的道路、真理、永恒的生命,杜绝了一切自圣的可能。为什么传教事业变得日益困难?就是因为自圣干扰了基督的奥秘。尽管,圣灵还在持续激励着不间断的福音复兴运动。自圣对于传教的阻拦在于:随着教义史和教会史的延长,自圣造成的坏见证也日益加增,正如世俗历史的绵延,使得“历史因素”的积淀造成文明的梗阻与痼疾。尽管“好的见证也许更多”,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何况任何好人的持续见证,也比不上《福音书》的原初见证那样,“在属灵的意义上激励人心”。于是,朝向天国的运行,因蒙上灰尘,而变得日益蹒跚了。

什么是坏的见证?坏的见证是这样的:

1、多纳派一心爱主,因不愿向“政治现实”妥协而遭到整肃清洗。这起迫害事件确立了罗马的国教,但对三百年后的北非与中东沦丧给异教,却起了伏笔的作用。

2、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不仅彻底分裂了欧洲的东、西教会,而且无形中帮助土耳其人完成了阿拉伯人完成不了的征服,沦丧了小亚细亚和巴尔干这两个半岛的基督教领地。

3、薄伽丘《十日谈》一类的书籍所揭露的“教会组织背后的基本面”:梵蒂冈大肆敛财,而新教教士们则答之以结婚育儿。基督教领地在遭到阿拉伯人与土耳其人的前后夹击后,又受到拉丁天主教腐败、日耳曼新教徒背叛的左右合围,基督徒的信仰也陷入日甚一日的四分五裂。这就为后来居上的启蒙运动和现今的科学主义,奠定了“以毒攻毒”的基础。

教派争端使人们无所适从。不仅无所适从,而且教派间的互相拆台和攻击还使外人怀疑基督的真理,因为人们看到的坏见证,不是显扬了神性,而是显扬了人性的卑劣一面。结果为适应这种分裂──竟有神职人员出于自己的生计考虑,还为这样的分裂竞争辩护说:不同的教派具有“不同的教育功能和社会服务层面上的作用”。他们完全不提这种分裂所造成的破坏,且用“教育功能和社会服务”来代替并见证福音。但是我们要反问一句:既然宗教的教化系统可以胜任这些“不同的教育功能和社会服务面上的作用”,那么“基督的奥秘”还有什么意义?那么人们又何必要信你们这个没有基督的基督教呢?

然而在另外一个方面,在信仰的意义上,克尔凯廓尔式的彻底反传统态度,又可能导出某种自我神化的倾向。难道历史上的如许贤哲都不如克尔凯廓尔一人的智慧吗?克尔凯廓尔的“两个原罪”等自我神化倾向,导致其不能自圆其说,甚至是极度虚伪。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海盗报》事件”。在1840年代的丹麦,《海盗报》是由青年诗人哥尔德施米特创办的一家周刊,这份周刊格调不高因此很受一般公众欢迎,发行量相当大。哥尔德施米特在该刊上发表了一篇赞扬克尔凯廓尔的文章,却引起克尔凯廓尔极度不满,克尔凯廓尔认为受到《海盗报》的赞扬,等于降低了自己的身份,于是克尔凯廓尔公开发表文章尖锐抨击《海盗报》,由此引发了该报的全面反击。这就是克尔凯廓尔的“极端虚伪”之处了,因为他谴责教会的中产阶级化,结果他自己比教会还要中产阶级化,甚至资产阶级化,因为他竟然连一个格调不高的小报都不能容忍,可见克尔凯廓尔眼界之低。对比克尔凯廓尔来反省一下我们自己,克尔凯廓尔式的自我神化,在我们自己身上,难道真的连一点影子都没有吗?我们一点没有“自圣”的问题?我们需要为此不断地进行祷告,求主帮助我们克服我们自身的自圣倾向。

自圣的典型之一,就是十八世纪初年法国乡下的神甫梅叶,他的《遗书》被马克思主义者称为当时罕见的“战斗的无神论著作”。但这是一位怎样的“无神论者”呢?原来这是一位靠教会和信徒们的血汗供养的无神论者,一个典型的吃人血馒头的法国人。他背叛了自己的组织,而他的存在本身就说明了当时教会确实很腐败,怎么会养了这样一批没有心肝的人。从人性论看,他是因为分赃不匀而背叛基督的;最能说明教会组织腐败状态的是,梅叶他对“基督的奥秘”一窍不通,结果还能作为神职人员而吸食他自己所咒骂的“不劳而获”的社会财富。正是梅叶类型的寄生虫的生活方式,使他拥有闲暇得以写下一厚册黑暗的“敌基督的遗书”。这还不是教会组织十分明显的坏见证吗?“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当然,还有那些既想又不想还俗还想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如为了和修女结婚而发起宗教改革的马丁·路德之辈。马丁·路德叛教在先,梅叶紧随其后背叛基督。原来梅叶同志是比路德先生还要激进的“宗教改革家”。

在这两个“背叛组织”的寄生虫身上,我们看到神职人员是打着“宗教组织”的灵性旗帜在行骗的,所以形成了“对于真正灵性的特别污蔑作用”。结果这些诈骗机构的破坏力量,远远大于无神论者的活动──它们虽然无法伤害并破坏超越于这个罪恶世界之上的真正灵性,但它们确实对“渴望接近灵性的俗人们”,发挥了巨大的阻拦作用。虽然它们的阻拦破坏格外说明了“人性败坏且无药可救”,格外表明了人若不是随时信靠上帝和圣子耶稣,就不能获得任何持久的改善;但毕竟,与上帝隔绝的广大群众,无法真正做到“看神不看人”,需要“见证的中介”这一偶像才能仰望上帝的大众,既然看到了坏的见证,便在内心远离了“遭到玷污的神”,尽管这一玷污仅仅发生在他们内心,因为至高者是不会受损的。由此可见,“道成人身”的神学,是只能奉献给圣子耶稣一人的,而不可用“仿效基督”的美名而“发扬光大”的──否则,我们又将重蹈人格崇拜甚至人体崇拜的覆辙,否则,我们可能会比杀害基督的犹太人更堕落,堕落回到偶像崇拜和万物有灵的古老泥潭。


(444)


从神秘的意义说:近代欧洲的内在力量也许来自于──广大信众以自己不懂的语言(拉丁语)做了一千年的礼拜。他们在灵里的呼求,并未因语言障碍而不蒙垂听;反而,由于他们是以自己的肉体所不懂的语言在赞美上帝,因此反而减少了人性的干扰,这种干扰往往是随时随地的。与此形成一个参照的是,中国的佛教,也是从大量译经之后的唐朝中叶,开始衰落的。这两者的共同之处,看来就是“理论可以掌握群众,但群众不可掌握理论”。群众一旦掌握了理论,人性的败坏就潜入了理论的建筑,结果很快就破坏了理论本身──换言之,理论的普及可能导致的主要改观就是灵性的衰颓、肉欲的张扬。

撇开不同宗教之间的对比,同一个宗教之下也往往包括了不同的内涵:欧洲的基督教是从“受逼迫”开始的,中国的基督教是从“吃救济”开始的──也许正是这种开端的不同造成了后来的区别。受逼迫的开端,使信徒“以殉道为美德”;吃救济的开端,使信徒“以发迹为盼望”。这一区别导致中国教会经常以发达兴旺、人数众多,来判断传教事业的成败。所以中国信徒不会欣赏奥里根教父那样的人,因为他不合中国人的价值观,所以许多人也就干脆不想知道他了。

什么时候,上帝赐给中国信徒一个转辙,以“受逼迫”替换了“吃救济”,福音在中国,才能从“洋教”的阴影下,一跃而出,直接看见主的奇迹。血,是福音的见证和播种;血的殉道,也是福音区别于儒、释、道的社会表征。


(445)


感谢主,我在“创造论”、“救赎论”方面,已经懂得一些了;现在我的主要难题在于“审判论”、“末世论”没有过关,因此缺乏行动能力。1999年,我的主要进步是相信新旧两约的联贯性,其前提是确认了新约耶稣的父神即旧约的耶和华神,而且相信他是仁慈的:“我耶和华是医治你的。”(《出埃及记》十五章26节)

在我自己的身上,我看到了人性的败坏以前甚至企图审判上帝:

1、逃避自由的原因是:不要自由,只要利益。“自由”仅仅作为“利益”被接受。不要自由,是因为不想付出“自由的代价”。

2、耶稣给了我们真自由,这不同于人文主义者宣扬的“生而自由”──因为在宗教意义上、在神的面前,人其实活在罪的天性中,所以不寻求真理、不喜欢真理,只喜欢不义。“不自由毋宁死”,变成了“没有好处活的事情绝对不干”,结果只能是“人为财死”。

3、民主制度基于人的弱点而非人的优点,强权专制则是人的弱点彻底战胜了优点。在不信上帝的前提下,如有一天“中国自由民主制度”真的建立起来了,那么在这之后,中国将陷入一片精神荒芜,一片礼俗和意识形态的虚无。台湾社会的发展,已在局部印证这一点。

4、仁慈的圣子耶稣基督,如我们为了主修直道路,为福音打开中国的大门!这也是四百年来最好机会!如果那样,殉道者的血才没有白流。

5、我看见“冰天雪地里的全民受洗运动”:圣诞节期间,露天泳池、江河湖海的全身浸礼。……自愿的。像冬泳一样。但也是全民性的。不分城乡的。结果是全中国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口得以受洗成为基督徒。同时,辅之以福音传播,祝福和祛邪仪式。──不流血的革命。佛教道教民间宗教等彻底改革。

6、十字架颠覆世界。主说,我是来动刀兵的。十字架的荣光无远弗届。我们能够信神,不是出于我们的良善,而是出自我们的贪婪。

我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有一个声音告诉我,西风东渐已使得中国的风俗完全败坏,不仅人心为之浇薄,而且淫欲恣肆,传统的贞节横遭瓦解……结果是各种社会规范随之动摇。这个声音告诉我,这个“西方的阴谋”是败坏中的西方文明要让全世界为他们殉葬、和他们一同归入灭亡的“系统计划”。他们五百年来的纵欲、敌基督,欠下了大量的孽债,现在要来拖整个世界下水,为他们一起还债……

我痛哭失声,几乎醒来,在梦中绝望,因在一种更纯粹的意象间,而更绝望。但我无从醒来,因为被一种更大的哀痛缠住了。那个声音告诉我,只有基督的福音(而不是再传、三传直到传得变了态的形形色色的“基督教派”)可以帮助中国摆脱这一绝境,帮助中国重建礼魂和规范,并在废墟间起死回生良好的风俗。而这意味着,必须确立福音为国教,甚至以福音引导死去的灵魂,并从孩子身上开始,从国民教育、从小学中学的耳濡目染开始,其最终结果,是缔造一个新民族。

这时,一个幽灵以我的某位朋友的面目出现了,他打岔说:“这不是你该干的事;你还是写你的书吧。”我心里明白,幽灵的这话是指示我走向灭亡的,让我在书写的自戕中,了结此生。上帝啊,我该怎么办?是在书写中走向死亡呢?还是放弃书写以获得生命?因为我想:基督的福音既然全备,多余的书写还有必要吗?

“叫化子当了三年,连皇帝也不想做了。”──这就是我目前的沉沦状态。这种自我省察是我在清晨快要苏醒的梦中,所得到的一点精神亮光。一天中的这个时候,好像是我对自己的处境,认识得最为清醒的时候,过了这个半睡半醒的状态,完全清醒的人就开始投入一天的忙碌和事务,而不再关心自己的真实处境了。在这个头脑尚未完全清醒但对自己的处境最为清醒的时刻,我们可以得到个人的启示:知道在世界上我们是一贫如洗的,随时可以接到命令、被迫走向另一个世界,就像一个来去匆匆的旅客经常忘记提起行囊。唯有在基督里,我们可以获得稳定与平安,并不忘提起自己的行囊──基督的丰盛,可以让我们完全忘了自己的贫穷;基督的丰盛超过了权力、财富、知识、智慧、健康等希腊神话梦想的总和。

这个罪恶的世代为丑角们预备了多么丰盛的晚餐啊。但是世界上没有任何晚餐,比圣子耶稣“最后的晚餐”更有生命:“他们吃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福,就掰开,递给门徒,说,你们拿着吃,这是我的身体。又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但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我不再喝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国里,同你们喝新的那日子。”(《马太福音》二十六章26—29节)谁要是对此没有清醒的认知,就无法做基督的门徒。谁要是逃避这样的命运,就是逃避十字架。

为黑暗时代掌权的人祷告,也就是求上帝审判他们。观江泽民的美国之行有感:袁世凯是什么人?坏人?为什么?因为他称帝?拿破仑不是也称帝吗?袁世凯密谋《二十一条》?列宁不是也下令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如此看来,袁世凯被人诟病,主要是因为他失败了,而他的失败又是由于他死得太早了;他提早退出了战场,结果把话语权让给了别人。如果袁世凯晚死八年,就像邓小平在1989年的六四大屠杀之后又活了八年,会是什么局面?那就无人知晓了。但肯定的,如果袁世凯晚死几年,他的名声将不会如此之坏,更不会被冠以“窃国大盗”的恶名。如果他有幸扶持一位甚至两位儿皇帝如江泽民、胡锦涛,是否会作为“伟大的设计师”载入史册呢?如果真是那样,“袁世凯主义”是否会指导中华帝国的命运以至今日呢?有一个外国的例子很能说明这一点:伊朗1979年发生“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王朝,但却形成了一种新的独裁制度,但由于霍梅尼活了十年到1989年才死,这个制度竟然延续了下来。

1997年11月18日在皈依基督一年半之后,跪下来感谢:“主啊,我知道即使中国变成一个基督教国家,那也只是地上的事业,和主永恒的国度相比实在算不得什么。但中国变成一个基督教国家毕竟能帮助许多人走向主的国度,何况这许多人还构成了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社会。”


(446)


我们没有基督那样的神能和神格,那么,在如此贫乏的状态下,我们怎么可能做到“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呢?答案只能是:“耶稣看着他们说,在人是不能,在神却不然。因为神凡事都能。”(《马可福音》第十章27节)──即便是我们的仁爱之心,也要通过祈祷来获得,而无法从修炼得到。所以我们要信任“神的亲自带领”,超过人的言谈教导。

我们不是“依从古代迷信而信基督教”的,我们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商业文明一手造就的精神废墟和社会集中营,走出来重新归入上帝的怀抱的,因此我们所见证的福音乃是为“后现代社会”所预备的。因此我们所见证的福音当然区别于“为中世纪和启蒙时代、甚至科学时代所预备的系统神学”。

对渴望与神沟通的人来说,上帝创造睡眠和梦的主要目的,就是当人在工作和努力之后依然无法理解时,就让睡眠和梦来帮人领悟:灵魂与身体好像是分开的莲蒂,但在睡眠的时候,灵魂与身体却合在了一起。这时惊奇的梦与美好的天启,便可能出现了。

我曾经受过两次梦中的冲击,两次都大大改变了我的生命:一次是脱离死(1996年2月),一次是进入生(1997年10月)。第一次我受到十字架圣灵的拥抱,第二次我看见了天父的黄金册,那是为我预备的生命册。小小的生命册,好像是黄缎封面,簇新发光,寥寥数页,上面的符号是我们所不能认识的。

在我们每个人出生时,天父就为我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个生命册,上面记载了他对我们的祝福和应许。这里倾注了他的关爱,甚至我们的生身父母也是忙于事务和自己的压力,而忘记了这样的祝福,至于一生的应许,他们更是无能为力。每个人都有一本这样的生命册?那上面本是只有祝福和应许,而没有咒诅与责罚的。天父是如此爱我们,超过我们的父母和我们自己。我们后来的不幸与苦难,是由于自己的过犯和本性的堕落,而把事情搞砸了。

那美丽的生命册,就静卧在我们小床旁的一个小巧玲珑的架子上。它灌注了天父的永久而普遍的爱,也见证了我们自己后来的不轨行为如何破坏了这样的生命。

──这是1997年10月18日凌晨,我所梦见的景象。我在梦中赞美说……(这无法以文字记录下来)。我哭得很厉害,是感恩的痛哭流涕:知道世界上还有如此的爱,如此的祝福,如此美好的应许。从今以后,我从巴斯卡式的魔咒下解放出来,知道宇宙并非冷漠,而人也并不孤独的,因为有天父一直在关照我们。

于是我说《因为我们有了天父》:我们本是尘土,当我们诞生时,天父却喜悦,仿佛得了一块金砖,充满爱意,精心镌刻,一生的祝福,一生的应许。我们本是泡沫,瞬息即逝,是天父的爱,将我们记念,视为珍贵。全能者分享的恩典,时时在我们身上,劈开惊涛骇浪,呈现沉默的启示。


(447)


二十一世纪的祷告


1、 十字架上的耶稣,

  求主赐给柔软的心,

  保持童贞时代的感情,

  生动好奇和无限憧憬,

  主救我们脱离死亡的陷阱。


2、  求主赐给柔软的心,

  永远保持童贞感情,

  顾念先辈的辛劳,

  缅怀旷野的声音。


3、  永远保持童贞的感情,

  生动好奇和无限憧憬,

  同伴的笑容反射主的怜悯,

  跌倒的路上发现主的脚印。

  人类的哭泣由主安慰,

  主流的不是泪水而是血,

  痛苦有主陪伴,主的伤口

  粉碎了横行世界的疑虑。


4、  生动好奇是激励成长的动力,

  愿我们的思想环绕主的奇迹,

  主的国,上帝的奥秘,历历在目,

  十字架上的耶稣,

  求主赐给柔软的心。


5、  无限的憧憬是青春的源泉,

  主独自,

  在橄榄山上,

  度过一个平安的夜,

  天国的宝藏由主打开,

  天父的施恩座前应有尽有,

  只看我们敢不敢承受,

  把倒空的灵魂交托出。


6、  柔软的心是爱,

  柔软的心是望,

  柔软的心是信,

  是怜悯

  是原谅

  是感恩

  是为诅咒的心祷告,

  是替窃盗的手包扎,

  是因流逝的岁月献上怀念──

  让我们的信攻克万国的诱惑,

  让我们的望越过死荫的幽谷,

  让我们的爱追随被遗弃的主!


7、  主的血迹

  像闪电劈开旷野的黑暗,

  穿透亿万封闭的心灵,

  拨开我们眼帘的云翳,

  戳穿纷乱的迷思,

  照亮挑战的敌营,

  爱的电流,

  望的远景,

  信的宁静,

  主的指引。

  和宇宙同呼吸、齐命运,

  思想主的荣光在万有之上,

  赤诚的火山熔岩,

  纯净的南北极地,

  以及众星和太空,

  都用动态和静态

  极力地颂扬主。


8、  十字架上的耶稣,

  求主赐给柔软的心,

  飞鸟有巢,狐狸有窝,

  主却没有枕头的地方,

  主应许,人若变成小孩的样子,

  就可以看见上帝的国,

  愿施恩座前降下的梯子,

  救我们脱离冰冷的捆绑。

  主的身体是天上的玛那,

  主的灵魂永不封闭,

  赐给我们柔软的心。


9、  一生一世有主的恩惠慈爱,

  让我们住在耶和华的殿中,

  十字架上的耶稣,

  这是奉主的名,阿们。


2000年1月5日3:00

2002年8月5日1:00抄录


(另起一页)


后记


“耶稣离开那地方,进了一个会堂。那里有一个人,枯干了一只手。有人问耶稣说,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意思是要控告他。耶稣说,你们中间谁有一只羊,当安息日掉在坑里,不把他抓住拉上来呢?人比羊何等贵重呢。所以在安息日作善事是可以的。于是对那人说,伸出手来。他把手一伸,手就复了原,和那只手一样。法利赛人出去,商议怎样可以除灭耶稣。耶稣知道了,就离开那里,有许多人跟着他,他把其中有病的人都治好了。又嘱咐他们,不要给他传名。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说,看哪,我的仆人,我所拣选,所亲爱,心里所喜悦的,我要将我的灵赐给他,他必将公理传给外邦。他不争竞,不喧嚷。街上也没有人听见他的声音。压伤的芦苇,他不折断。将残的灯火,他不吹灭。等他施行公理,叫公理得胜。外邦人都要仰望他的名。”(《马太福音》十二章9—21节)

两年前,也就是2000年,我开始意识到“我已经死了”,所以鼓励自己说:“如今活在我身上的不是我,而是一个抽象的灵魂。”使徒保罗曾在一个更高的意义上说过:“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基督是我们的生命,他显现的时候,你们也要与他一同显现在荣耀里。”(《歌罗西书》第三章1—4节)“超越”的前提是“忘我”。其结果,是我写完了并公布了那些自己以前不愿公诸于世的、“会得罪人”的真实想法。那时以前,我在乎的还是现世,因此无法体会保罗所说的“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神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拉太书》第二章20节)保罗说得多好。我虽然无法活到这样的境界,但已经能够懂得这样的美好并且心向往之,终于,一举突破了“顾左右而言他”的俗人阶段,从而进入了“忘记自己”这一“深深的幸福”。

由于我们的罪,我们使自己与上帝隔绝,结果置自己于必死之地,因此被偶然的、属世的命运推来搡去,随波逐流,我们的命运因此是和那些不信神的人一样灭亡。当一个人只是一个智能上的天才,他就必然是苦命的,只能被命运置于死地……直到他看到基督,知道十字架这种“极端苦命的象征”才是神的祝福,这时,灵魂就出死入生了!

圣子耶稣基督把人从罪恶的权势下赎了出来,给人以尊严。这时,人就会像《路加福音》第二章29─34节所记载的西面(Simeon)那样,赞美圣子耶稣是主“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主阿,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

我写下了一个《信徒的墓志铭》:能够离开这个世界,去到另个世界,该是一件多么如释重负的事情。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实在不怎么好,我们剩下的唯一不可剥夺的快乐,就是对永生上帝和独生圣子的盼望──但愿至高的主永远不会离弃我们。

(我听说一个著名传道人的墓志铭上写着:“耶稣啊,我愿你来。”这虽是来自圣经的倒数第二句,但却是写给活人的,不是写给离世者的。而对于即将前往另一世界的离世者来说,永生天国可能就在面前了。太阳会从西边出来,野草的种子变成了参天大树。)

感谢主,给我这么美丽的生命:能够突破感官限制,一心仰望他的荣光。

2002年1月31日

2009年4月24日修订


(另起一页)


书名

仰望基督

Looking Up God


作者

谢选骏

Xie Xuanjun


出版发行者

Lulu Press,Inc.


地址

3101 Hillsborough St.

Raleigh,NC27607-5436

USA


免费电话

1-888-265-2129


国际统一书号

ISBN:


2016年4月第二版

April 2016 Second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三十四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Xuanjun

Volume XXXIV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中央文革来到美国

  《“你好日子不多了!”川普批评者担心遭报复 或走或隐居…》(纽约资讯 2024-11-12)報道: 据NBC News 11月11日报道 川普政府前官员奥利维亚·特罗伊(Olivia Troye)曾在今年8月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讲谴责川普。最近,她在登机时,一名乘客看...